国家卫健委公布数据显示,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 77.93 岁,这一数字说明什么?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by , at 06 July 2022, tags : 寿命 预期 死亡率 死亡 点击纠错 点击删除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健康中国​ 发表

一图速览 | 7 月 5 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布会


来源:健康中国公众号

知乎用户 FanFanFan​​ 发表

啥?预期寿命高于大明?

可是因为过度防疫,单是魔都一城,就各种直接间接导致非正常死亡几百人啊!每个人都是能写小作文的人间惨剧啊!大明差不多需要日常打枪 2-3 天,才能死这么多人啊!

而且,这不正说明你国深陷老龄化的泥潭中不可自拔嘛。药丸!

而你国整个医药产业的产值才多少?你再看看人家大明,是吧。20% 的 GDP,近 5 万亿美元。放到 2022 年,大明仅一个医疗产业,那就是全球第三大经济体了啊,直接把日本踩在脚下的级别。你国差着十万八千里呢。

逆行国的逆行者们,好好反思吧。劝你们莫与 “国际规则与秩序” 做对。

知乎用户 还是不注名好 发表

预期寿命上升,说明中国超额死亡确实是负的,并没有什么” 防疫导致的次生灾害导致大量死亡 “的荒唐逻辑。

美国 2021 年的预期寿命是 76.6,而 77.93 这个预期寿命已经超过了 10 个以上的欧盟国家。

知乎用户 Dr 老爸的育儿经​ 发表

尽管大多数儿科医生都很苦逼,但是,我国人均预期寿命的提高,我们的贡献真的很大。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指假若当前的分年龄死亡率保持不变,同一时期出生的人预期能继续生存的平均年数。

大家可能难以想像,公元前欧洲人的平均预期寿命仅 20 岁左右,以后持续缓慢地延长,1850 年左右达到约 40 岁,随着抗生素的发现,特别是青霉素,人类预期寿命再次大大提升。

虽然,现代人的寿命在延长,不过,儿童死亡率的降低,对平均寿命、平均预期寿命,影响很大。

公共卫生学术期刊《现代预防医学》上,曾发表一篇文章:2000—2017 年中国 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变化趋势及死因研究。

文章根据世界银行及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数据作了统计分析,我们大致看看:

2000 年,我国新生儿死亡率为:千分之 20.85;

2017 年,这一数字为千分之 4.66。

对此我有深刻感触。

20 年前,我刚参加工作,虽为一家三甲医院,但我院新生儿室还是儿科的附属,没有单独分开,当时没有呼吸机,无法处理严重的呼吸衰竭等疾病;不能开展换血,重症溶血性黄疸的治疗风险极高;甚至,那时的国产暖箱质量不行,也没有昂贵的进口暖箱,早产儿的救治存在困难……

现在已经大不同!

大多数重症新生儿,都能救活,那时,虽然也能救活不少,但其他科室嘲笑我们为痴呆儿加工厂,重症患儿很可能遗留后遗症,但目前来看,遗留严重后遗症的,很少了。

2000 年,我国 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千分之 36.53;

2017 年,这一数字为千分之 9.29 。

重症肺炎,腹泻病,先天性心脏病,曾经都是造成很多儿童死亡的原因,现在看来,改变太多了。

成绩是显著的,而且,这一成绩,建立在儿科医生严重不足、儿科医疗环境非常恶劣的环境之下,所以,我必须向同行们致敬!

虽然,我已经做了逃兵……

但我希望,儿科能越来越好。

虽然,这一希望非常渺茫……

知乎用户 李雷​​ 发表

人均预期寿命的提高,是衡量一个群体的最好指标之一。

生命无小事,我觉得人均预期寿命提升这个总指标,是一个很大的事情。

举个例子,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英文:Life expectancy)是指假若当前的分年龄死亡率保持不变,同一时期出生的人预期能继续生存的平均年数。

可以看到,分年龄死亡率是影响人均预期寿命的非常关键因素。

而这些年来,我国对分年龄死亡率的减少做出了很多努力,典型的就是新生婴儿死亡率 (infant mortality)。

婴儿死亡率的计算公式为 IMR = 某年内死亡的婴儿数 / 相应的同地区活产数 ×1000‰

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呢?

建国前,这个数字约为 200‰;到了 2000 年,这个数字是 28.38‰;2008 年为 14.9‰

也就是说,建国前,10 个婴儿,2 个死亡。而到如今,100 个婴儿中死亡人数也不超过 1 个。

这不是一个冷冰冰的数字,而是一条条人命。

事实上,这次公开的数据,是我国的《“健康中国 2030” 规划纲要》一部分,在这个规划中,对于很多数据,是有明确的要求的。

比如,婴儿死亡率

领域:健康水平 指标:婴儿死亡率(‰) 2015 年:8.1 2020 年:7.5 2030 年:5.0

这个指南是 2016 年颁布的,我们可以看到 2015 年的时候,中国婴儿死亡率还有 8.1‰,也就是每千人婴儿死亡 8 个。

而按照规划,到了 2020 年,要降到 7.5‰,到了 2030 年的时候,更是降到 5‰,相当于每千人中少死亡 3 个。

可别小看这个数据,降低婴儿死亡率,意味着,不仅是出生的时候,还包括了孕前的管理,孕中的诊断以及早产儿的护理。

这期间涉及到了太多的内容,比如现在很多孕妇对于生产知识的掌握都要高很多。我经常看到一些婆媳的争议,比如 “那个年代生育如何,而现在人娇贵之类的”,其实,这些所谓的娇贵,正是现代科学生育的普及,人们对怀孕生育更加重视的结果,而这其中每一小步,最终在群体面前,都可能拯救许多生命。

当然,《规划》里其实还有很多指标,而且都是很有直接意义的。

再比如,孕妇死亡率。

孕产妇死亡率(1/10 万) 2015 年:20.1 2020 年:18.0 2030 年:12.0

要求从 20.1 降低到 12.0.

可能现在人对于孕妇死亡这种不容易理解,但是至少在我小时候,听说过的类似事情绝对不少,以至于有 “儿的生日娘的难日” 的说法。

事实上,哪怕在今天,依然会存在各种孕妇死亡的可能性,尤其是在生育的时候。

类似的,还有

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 2015 年:19.1(2013 年) 2020 年:比 2015 年降低 10% 2030 年:比 2015 年降低 30%
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 2015 年:89.6(2014 年) 2020 年:90.6 2030 年:92.2

这些数据,看起来很简单,其实很难,尤其是越往后,难度越大,因为需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越多越细,对整个国家社会的要求也越高。

生命无小事,我希望这个数据未来会继续提升,甚至提前实现目标。

知乎用户 不想上吊王承恩 发表

通过学习该问题下某些精彩的回答,我深刻地认识到,人均预期寿命的提高会导致国家社会一系列严重的后果。

1 导致退休年龄延长。大家如果都只能活 70 岁,那可以 60 岁退休,大家要是都能活 80 岁,那怎么也得推迟到 65 岁退休,显然大家都不想延迟退休嘛。

2 导致患病几率增加。人类随着年龄增长,患癌症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重难病症的几率大大提升,不但增大了病人的痛苦,而且增加了医疗支出。

3 导致社会老龄化。以前是几个年轻人赡养一个老人,现在变成一个年轻人赡养几个老人,压力太大,而且老龄化对整个社会的思维方式、行为路径等影响都很大。

4 导致统计局造假。数据都是统计局砖家坐在办公室里编出来的,就是为了让你们相信人均寿命延长了,实际上的情况中国人都知道。

5 导致年轻人敌视老年人。老年人占有了太多的社会资源,阻碍了年轻人进步的空间,对社会毫无用处而只是累赘。

提高人均预期寿命,是祸国殃民之举;降低人均预期寿命,从你们全家做起。

知乎用户 科学防疫 发表

预期寿命和平均死亡年龄还是不太一样的,预期寿命是根据生命表计算的一个期望值

1、比如有一种生物,0 岁时遭受一次天劫,50% 的概率存活,如果活下来会在 1 岁时死亡

那么它的预期寿命是

2、还是这种生物,假设它最多活到 2 岁,0 岁,1 岁时都会遭受 50% 死亡率的天劫

那么它的预期寿命

3、考虑复杂一点的情况,假设这种生物最多活到 5 岁,0,1,2,3,4 岁时均会遭到天劫,那么预期寿命是多少呢?

这里需要做一个动态规划(或者当成递推也可以),f[i] 代表这种生物 i 岁时的预期寿命,那么有

f[5] = 0

i <5 时,f[i] = 0.5 * 0 + 0.5 * (1 + f[i + 1]) (0.5 的概率死亡,0.5 的概率存活一年并到达 i + 1 岁)

倒推得到 f[4] = 0.5, f[3] = 0.75, f[2] = 0.875, f[1] = 0.9375, f[0] = 0.96875

f[0] 就是这种生物的预期寿命

4、那么对于真实的人类呢?

真实的情况要复杂很多,人类每时每刻都可能死亡,但现在的人类肯定构建不了这么复杂的模型

一般而言,生命表会按 1 岁为区间,统计每个区间的死亡率,并根据每个区间的死亡率计算预期寿命

设 f[i] 代表 i 岁人类的预期寿命, g[i] 代表 i 岁人类存活到 i + 1 岁的概率

f[+inf] = 0 (这里取一个较大值,比如 f[150] = 0 即可)

然后倒推,f[i] = g[i] * (1 + f[i + 1])

f[0] 既为预期寿命

5、到这里大家应该理解了,为什么新冠死亡的大多都是老年人,但是期望寿命还是下降了超过 2 年。

知乎用户 看客小 h 发表

美国连续 2 年人均预期寿命下降,合计 2.26 岁

2020 -1.87 岁

2021 -0.39 岁

去年中国超过美国,今年一年就拉开了一岁差距

知乎用户 无所不知的 alpi 发表

从不回答问题的我,突然看到这个就回复一下吧。

我感觉现在人的平均寿命的延长,并不是在于人们的身体比以前的人多健康了,而是在于医疗科技水平的进步。

反而现在各种怪病重病层出不穷,也呈现出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年龄稍微大一些,从 50 岁左右开始就各种毛病显现,只是依靠着药物强行维持着生命的延续,很多病也没法根治,只能用靠药物和平时自身合理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来调节。但一旦病情严重,或者出现个大病。那对于一个家庭都是毁灭性打击。

大家可以做个调查,在 50 岁以上的人群里,有多少是真正身体健康,体检时各项指标能相对都比较正常的?太少太少了。

所以,要想提高人们的平均寿命,不仅仅只是在于提高数据上所体现的能活多久。更多的要从食品卫生安全,环境问题,以及当代人尤其年轻人对于自己生活规律,饮食作息的科学性上做出一些合理的改变。当代人的身体亚健康太严重了,不从这些地方去改变,哪怕能活到 80 岁,但如果要让我最后 20 30 年都是在病痛折磨中,各种药物器械的维持下苟活着,我宁愿早一点去完成了自己想要做的事后,早点脱离这个世界。

知乎用户 痛风三世 发表

才 77.93 岁,你看看人家美国!

什么,美国现在是 76.6 岁?

…………

你们懂什么,首先只差 1.33 岁,还不够核酸排队的时间呢!

其次人家美国人活得质量好,76.6 岁的质量顶咱们 766 岁,人均彭祖!

最后这样表示美国社会老龄化不严重,美国可以轻装前进,中国又输啦!

知乎用户 Zight​ 发表

可能,各位意识不到…

这历史意义挺重大的 !

中国预期寿命上升至 77.93 岁。

美国搞了 2 年共存,预期寿命从 78.9 岁跌到 76.6 岁。

对的,不升反跌。

结果是,从 2022 年起,中国的预期寿命正式超越美国。

知乎用户 深蓝大师兄​​ 发表

说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也越来越长寿了。

国家卫健委公布数据显示,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 77.93 岁

不过想要实现长寿目标,我们就不得不提防着癌症这个死对头。

要知道,年龄的增加正是很多癌症发生的重要原因,大多数癌症的高发年龄都是 60 岁~70 岁。

当人类的平均寿命越来越高时,癌症自然也就慢慢成为了主要的威胁。

记得有篇文章说过:人只要活得足够久,早晚会得癌症。虽然有 “标题党” 嫌疑,但其实也不无道理。

国内癌症科普大咖菠萝因子也经常说,癌症最大的一个风险因素,不是别的,而是年龄。

我们从下面这个癌症发病率的图也可以看出,无论男女,从 45 岁左右,患癌概率就开始提高,到了 60 以后,更是直线上升。

总的来说,年龄越大,患癌风险越大,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了。

也有相关研究人员预测,2022 年,中国将新发癌症约 482 万例,321 万人因癌症而死亡

所以说,大家想要多活几年,就一定要增强自己的防癌意识!

其中,早发现早治疗就是最佳的方式!

说到这,很多朋友往往有个疑问:怎么预防?为什么经常体检,但癌症一发现还是晚期?

那很可能你做的都是 “假体检”。

要么是最简单的入职体检,要么是单位千篇一律的体检套餐……

没有针对性的体检,往往是难以发现早期的癌症的!

大师兄花了一个多星期搜集整理了这篇关于癌症专项体检的科普

挑选了 6 种最高发的癌症,整理了对应的高危人群检查手段,以及检查频率

答应我,不要只收藏不看。

希望看完你能抽空做个体检,更好的关爱自己的身体。

(1)肝癌防癌筛查

早期难以发觉,晚期难以治疗,这是肝癌患者面临的最大难题。

甲胎蛋白(AFP)是目前诊断肝细胞癌特异性最高的方法之一,

但甲胎蛋白不能诊断所有的肝癌,

如果要想精准筛查,可以借助超声 + AFP 等手段进行综合诊断,全面检查。

(2)肺癌防癌筛查

肺癌早期常常没有明显症状,多由体检发现。

胸部低剂量螺旋 CT 是早期发现肺癌的重要手段 + 黄金标准。

胸部低剂量 CT 与常规 CT 相比,最大的优势是其辐射剂量要比常规 CT 的剂量低,且精准度高。

美国国家肺癌筛查试验(NLST)得出的结果是:利用低剂量螺旋 CT 做肺癌的筛查,每年一次,连续三年,可以降低 20% 肺癌病死率。

(3)乳腺癌防癌筛查

乳腺癌目前是我国女性发病率第一的恶性肿瘤,堪称女性的第一杀手。

最开始典型的症状是无痛性肿块,逐步演变成乳头扁平,乳房疼痛,腋窝淋巴结肿大等。

针对乳腺癌检查最有效的手段是乳腺钼靶,他能准确显示钙化或毛刺,

尤其是微小钙化显示率优于超声,对以钙化为首要表现的乳腺肿瘤,效果优于超声~

(4)胃癌防癌筛查

我国是胃癌最高发的国家之一,

平均 46 秒就有一人新患胃癌,每 63 秒就有一人死于胃癌。 针对胃癌而言,胃镜

是常用的筛查胃癌手段。

可以根据自身耐痛能力 + 经济水平选择适合的胃镜检查项目:

  • **普通胃镜:**费用最低,过程有干呕等不适症状,但能清晰地了解胃部的情况。
  • **无痛胃镜:**需要在监护人的陪同下进行,没有不适感,如发现异常可一并实施手术。
  • 胶囊胃镜:直接吞服,创伤最小,但费用比较贵,发现息肉等异常无法手术,得再插管取出。

(5)结直肠癌防癌筛查

在美国有句俗话:没有胃肠镜检查的体检都是耍流氓。

结肠镜是医学界公认的筛查结直肠癌的 “金标准”,关键时刻能救命!

所有超过 50 岁的人都应该做一次结肠镜检查,每次价格 350~400 元左右。

如果你是高危人群,则应将筛查的年龄提前至 40 岁。

(6)食道癌防癌筛查

据《柳叶刀 · 胃肠病和肝病学》发表的一项统计研究表明,全球有一半的食道癌病例发生在中国。

食道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如果出现吞咽困难等症状可能已经处于中晚期了。

针对食道癌而言,有效的手段还是胃镜。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无痛的。

最后哔哔两句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不要因为缺少体检,不会体检而因小失大。
我看过太多因为治疗癌症倾家荡产的家庭,一是因为没有及时体检,二是没有保险保障。
希望咱们一起用好这两大利器,保障好全家一生的幸福。

知乎用户 多伦多豪​ 发表

说明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知乎用户 新一​ 发表

我们应该重点抓食品安全,空气质量,水安全

合理膳食很重要,唯一需要担心的是村里种的淮山芋头、土豆玉米容易价格飙升。毕竟最廉价的碳水化合物还是米面,但很多人控制不好量容易吃超。。。

以前这个指标是欧美发达国家天天吹的东西,但现在由于中国的进步以及新冠疫情欧美死人太多,这个指标应该会成为欧美黑我们老龄化的抓手。大家拭目以待。

医保的报销还是有很大晋升空间的,流程也好手续也罢,这只是我们的中点而非终点,寿命的提高也意味着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在很多地方我们的路还很长。向前看吧!

知乎用户 古都闲云​ 发表

这个 77.93 岁其实是 2020 七普得到的,相比 2010 六普时的 74.83 岁,足足提高了 3.1 岁。今年(2022 年)的数据毫无疑问会高于 78 岁。

这个提高幅度是非常大的,特别是在一些人均预期寿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如云南、贵州和青海,这十年间提高的幅度更是大大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分别提高了 5.7 岁、5.14 岁和 4 岁。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细心一点的知友可能已经在去年就阅读过自己所在省份公布的 2020 七普得到的全省预期寿命数据,一些数据较为 “亮眼” 的地市级地区也公布了相关新闻。不过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公开数据只公布到按性别分的情况,而不会按人口统计常见的城市、镇和乡村地区,这就是因为即使是在同一地区内,城市与乡村的人均预期寿命差异也可能是非常之大的,因此这些数据很少被公布。所以就提问里的 “这一数字说明什么”,答案是:人均预期寿命的提升,归根到底是城镇化的发展及随之而来的医疗条件的改善。

不过,“平均预期寿命” 在数据上的提升,不仅仅有实质上的发展和改善,也有统计准确性提升的因素。

从理论上讲,要得到真正的平均预期寿命,需要对当年出生的一批人的一生进行持续跟踪,直到他们全部死亡,但这显然是不现实的——要得到 2020 年生人的人均预期寿命,至少需要花费 80 多年来收集绝大多数数据,若要收集完整数据则需要 100 年以上。

目前公布的 “平均预期寿命”,只是以当前及过去一段时间各年龄段粗死亡率作为基底,**通过寇尔德曼生命表(可以理解为它假设死亡或尚存率变化曲线相对平滑)预测、修正死亡漏报得到的预测性指标。**这样不仅可以计算某一年份的 “平均预期寿命”,还可以根据多个年份的粗死亡率对将来某一年份的“平均预期寿命” 进行预测。

比如,五普得到的某省某年龄组人口的死亡率是 2.11‰,而六普的这一数据是 1.74‰,发现死亡率平均每年降低 0.020‰左右,那么就可以合理推测 2016 年时该年龄组的死亡率大约为 1.54‰。

经过以上解释,我们就可以明白 “2020 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 77.93 岁” 的真实含义:在 2020 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条件下,通过统计手段预测,认为 2020 年时国内出生的人口将来的平均寿命会达到 77.93 岁,而非 “‘我’或者在阅读这些文字的‘我们’将来平均可以活到 77.93 岁”。

既然是预测,必然存在固有缺陷。关于 “平均预期寿命” 的算法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对死亡漏报的估计是否准确。首先需要认识到死亡漏报是广泛存在的现象,我先前曾经写过一篇 2021 年时某镇死亡人口的延报情况——

见微知著:户籍人口的出生登记与死亡注销均存在显著的延迟,死亡人口或大量漏报

在一般认识中,对死亡人口的漏报常见于出于种种理由的对老年人死亡的延报漏报瞒报。但是,对于 “平均预期寿命” 的预测来说,最大的挑战不在老人这一头,而在于新生儿或者说是 0-4 岁年龄组这一头。这也很容易理解:在现有数据中加入一个 0 岁死亡的数据,或者加入一个 70 岁死亡的数据,再或者是将一个 80 岁死亡的数据修正为 70 岁死亡,上述三种情况中哪种情况会更多地拉低平均值呢?显然是第一种情况。

1949 年建国时的人均预期寿命只有 35 岁,这就是受到新生儿及 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过高的影响,也是在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下算出的。
2020 年七普得到的 71 岁年龄组人口有 1122 万,而当年出生人口约 2000 万 ±50 万。也就是说,实际上 1949 年生人的平均寿命会远超当初预期的 35 岁。
对比看这些数据,就能明白 “平均预期寿命” 的静态性及其过多受低龄组死亡率影响的情况

此时问题的关键,就转变为对 0-4 岁年龄组死亡率的修正或者说是估计的准确性。影响对极低龄组人口死亡率估计的准确性的关键有两点:一是 0-4 岁到底有多少人;二是 0-4 岁的死亡情况是否完成及时上报。

首先是 “0-4 岁到底有多少人” 的问题。影响这一数据准确性的是住院分娩率,因为不在医疗机构出生且未及时申报户籍的人口是无法被系统统计到的。按卫健部门的数据,2010 年之前的住院分娩率相对还是比较低的,并且这还是未经事后修正的住院分娩率——比如图中 2008 年公布的当年住院分娩率是 94.5%,实际根据七普数据回看当年的住院分娩率只有 87% 多一点。在住院分娩数据极其不准确因而不能作为出生人口统计依据的过去(指 2016 年以前,尤指 2000 年以前),就只能通过抽样调查估计出生人口规模,所以才会出现统计公报公布年出生人口 1900 多万而普查只得到 1400 多万人口这样的现象。那么,连 0-4 岁年龄组到底有多少人(分母)都弄不清楚,怎么能得到准确的 0-4 岁年龄组死亡率呢?

其次是 “0-4 岁极低年龄组人口的死亡情况是否完成及时上报” 的问题。全国大多数地区的 PIS 数据库(做人口变动信息监测)是在 2015 年以后建立的;同期各地卫健委也开始严格考核 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一些地方要求出院以后也持续跟踪,可以说这部分数据是在 2015 年后才基本称得上是准确的,所以,分子也是不准确的,只能估计。

因此,计算 0-4 岁年龄组死亡率的分子分母都只能估计,或者说即使是通过普查得到的 0-4 岁死亡率也要通过估计进行修正。后来的研究,基本上表明在六普及之前,大多数省份高估了 45 岁以下年龄组特别是极低龄组的死亡率。这还是普查得到的直接数据,在计算 “平均预期寿命” 时,还要对通过表 6-4 得到的分年龄死亡率加个系数,考虑死亡漏报情况对 “平均预期寿命” 进行修正。

就六普情况来说,未经修正的 “平均预期寿命” 会比公布值还要高 2-3%,感兴趣的知友可以自行按七普短表资料表 6-4 的数据计算未经死亡漏报修正的 “平均预期寿命” 是多少、比公布的 77.93 岁高出多少。
无论是六普还是七普,统计到的死亡人口都是远小于统计局公布的年死亡人口,原因就是死亡延报漏报。

综上,由于数据的准确性从源头上有了更为稳妥的保证,2020 七普得到的 77.93 岁应当是历次普查最准确的,可以拿来用没问题;但往期普查得到的相应数据的准确性其实是存疑的——要 “估计” 的部分太多了。所以把十年前的数据单纯拿来做纵向比较,其实没有太大的意义。

知乎用户 还是叫 XX 吧​​ 发表

如果我 22 岁参加工作,60 岁退休,意味着我能领取退休金的期望是 17.93 年,不知道是亏还是赚。

然后,有人说,以后是老龄化社会了,60 岁不能退休了,起码 65 才能退休,能领取退休金的期望成了 12.93 年,感觉有点不划算。

现在有人告诉我,你别想了,你们这批人起码 70 才能退休,所以退休金只能拿 7.93 年了,我是脑子进水了才缴 50 年社保,拿 7.93 年退休金,就进棺材了。

当然,人的平均寿命还会涨,那 30 年后,我们的平均寿命能到 90 吗?

想着一批 90 的老头在广场跳舞,那画面真美!

知乎用户 铁柱 发表

这真是寿命,寿命,不断地增长啊!

这背后反映了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居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经济水平的提高会映射到人均寿命上。

在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的医疗水平,医疗保险覆盖,尤其是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保障,不至于让老百姓望病兴叹,害怕花钱,不敢住院。

这一切的背后,都是国运昌盛的表现。是继往开来的领路人们在高速发展的道路上推波助澜。

知乎用户 cainmusic 发表

我国医疗走的是公共卫生路线,跟平时常说的公共交通类似,都是少花钱干大事。用不到别国 GDP 比例的金额达成了更高的成就,属于体制优势了。

但是,这里还是要泼个冷水,之前我发过一个回答主要内容就是中国人均寿命提高,但那个问题主要讲的是退休年龄延迟,我这里泼的冷水也是这。

人均寿命的提高直接带来养老保险的压力,所以说要么延迟退休,要么折合每月能拿到手的保险金额变少,这基本上是跑不了的事。

另外我国平均预期寿命还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上海北京的平均预期寿命都在 82 甚至更高,那么估计还有不少地区低于 77.93,如果要提高这些地区的人均预期寿命,肯定要针对性投入更多的基础医疗资源。

知乎用户 肥拆 eLab 发表

谁解下图 “味”?(红圈部分)

人人七老八十的不在话下,可现实的生活质量却大有人惨不忍睹


健康素养水平如何评估出的呢?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 37.2%确定真有这么高?

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年均下降幅度又是什么鬼?

重大慢性病问题就不说了,大医院门诊住院 80%常年那可是爆满,慢性病的一、二级预防保健比如肥胖那可是全线飘红哇

……


恕我孤陋寡闻与重度无感

知乎用户 泊远​ 发表

说明延迟退休有据可依啊。

这可是大大的利好。

至于如何实现,这很简单,

只要强制每人都缴纳养老金,

在把养老金领取年限延迟到 70 岁就行了,

这群老头老太太会努力活下去的。

知乎用户 九周三十六俊​ 发表

我估计我这种熬夜党老了,会拉低这个标准。

知乎用户 阅读修身​ 发表

其实,作为农村的我有注意到,现在几乎每个村上都有了农村大舞台和村镇广场,还有各种的锻炼设施。

但是具体的使用者多是玩闹的孩童,成年人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使用。

倒是,村上的乒乓球台是老少咸宜,六十多岁的和七八岁的孩子也能打得有来有往的。

全民运动,深入到乡村,其实时间并不长。

现在我国的平均寿命的提升主要依赖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医疗水平的提高依赖于医疗技术和药物的发展,同时依赖于覆盖到全民的医疗卫生体系

之前我对象的爸爸妈妈得病祝愿,医保卡报销了将近 60-70%。极强的减轻了家庭负担。他们家也是普通自然村的人,家里都是农民。并不是那种城中村的。

全面覆盖的医疗卫生体系,这方面降低了村民和乡亲抗拒看病的现状。以前村民几乎不做体检,一般四五十岁开始体检都全身毛病。现在村里过段时间会有免费体检下乡。

这是村里群众的体检通知。

并且每过一段时间都会孕期疾病筛查等福利下乡活动。

这都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村民的健康。

综合以上,我认为目前的平均寿命主要依赖于,全民医疗的覆盖,医疗技术的提高,药物研发的发展。

下一步,我认为应该更好的保障全民医疗的力度,避免因病返贫的现象,以及预防和治疗相结合的预防式医疗制度,同时更好的推广运动项目,比如篮球足球场地的建立,更好地促进平民运动的发展。从而从根子上提高全民的运动意识来保障健康。

知乎用户 芒果​ 发表

这下面的回答让人大开眼界。果然是中国的任何好事都有人挑刺,美国的任何坏事都有人舔。我敢说一大半阴阳怪气的根本不知道什么叫人均预期寿命就开始喷了。

知乎用户 不需要冷静​ 发表

《北京市卫生与人群健康白皮书》显示,过去 10 年间,北京人的人口平均期望寿命由 2003 年的 79.62 岁,增长至 2012 年的 81.35 岁。

2022 年 2 月 18 日,北京市政府召开 2022 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视频会议,会议指出,2021 年,全市居民平均期望寿命达到 82.47 岁。

2012 年北京人均寿命是 81.35。柴静的苍穹之下是 2015 年。

全国人均寿命排名前十和倒数前十。

1. 香港 85.29

2. 澳门 84.43

3 台湾 81.3

4. 上海 80.26

5. 北京 80.18

6. 天津 78.89

7. 浙江 77.73

8. 江苏 76.63

9. 广东 76.49

10. 山东 76.46

25. 河南 74.57

26. 内蒙古 74.44

27. 江西 74.33

28. 宁夏 73.38

29. 新疆 72.35

30. 甘肃 72.23

31. 贵州 71.10

32. 青海 69.96

33. 云南 69.54

34. 西藏 68.17

很明显有过高度工业化或者曾经工业化程度很高的地区人均寿命越高。

如果把人和碳排放非要关联起来话,只能得出一个结论人的寿命和碳排放正相关。

知乎用户 宋江 发表

工厂拧螺丝可以上升到五六十岁,干不动了可以去当环卫工。延迟退休干到死。

知乎用户 碎碎念的杰哥​​ 发表

22-35 岁努力奋斗;

36-65 岁,失业后,跟父母借钱交社保;

66-78 岁,靠退休金了却残生。

如何实现?需要父母退休金高,身体好,能活到平均线以上(大概 90 岁?)。

这就是普通人平凡而挣扎的一生。

知乎用户 Totachi200 发表

在这方面上,我们还是拿日本做赶超对象吧…… 虽然人家老龄化可以说是世界第一

知乎用户 钱敏涛 发表

说明退休后可以领 12 年退休金

知乎用户 萧忆情​ 发表

这个数字说明了:又可以延迟退休年龄了。

知乎用户 有态度的精蒜湿 发表

我从自己的专业角度出发,谈谈我的理解。

先看下过去几年我们的人均预期寿命

2005 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72.95 岁

2010 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74.83 岁

2015 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人口平均预期寿命 76.34 岁

2022 年,国家卫健委公布数据显示,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 77.93 岁


从 2005 到 2015,差不多每 2 年提高 2 岁;

从 2015 年之后,人均预期寿命增长放慢了,这也符合边际效应递减的规模。

从这几年的亲身体会来看,国人的确是越来越重视健康,比如新修的小区都有自带跑道、健身设施,小区周边也基本覆盖各类健身场所,比如健身房、瑜伽房等等;

根据《“十四五” 国民健康规划》,提出到 2025 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要在 77.93 岁的基础上再增加 1 岁;

到 2035 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 80 岁以上。”

2050 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多少?我找到了 2007 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总纲 (国家卷)》提出的是 2050 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 85 岁


85 岁只是一个人均平均预期寿命,站在 30 年前,也就是 2020 年,我们国家很多经济发达城市人均预期寿命早已突破 80 岁;

上海人民的预期寿命更是快要接近 2050 年全国人均预期寿命水平。

根据 2022 年上海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的信息,2021 年,上海主要健康指标进一步优化:市民平均预期寿命 84.11 岁、婴儿死亡率 2.30‰、孕产妇死亡率 1.60/10 万,持续保持发达国家和地区领先水平。


下面结合我的专业,谈谈预期寿命的增加会带来什么实际的影响。

我只谈一点,多重疾病的患病率会增加不少

有本书,叫**「百岁人生:长寿时代的生活和工作」**,讲的就是当我们真的到了那天,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将会怎么办,事实上,这天真的会很快到来。

那长寿的代价,就是慢性疾病的高发、多发、和复发。

如上图所示,伴随着经济发展和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如肺癌、肠癌、胰腺癌、 乳腺癌、前列腺癌、甲状腺癌、皮肤癌等,在我国的增长尤为显著,患病率增 加了 1.5 倍到 2.5 倍,前列腺癌更是增加了 5 倍以上

与生活方式相关的糖尿病,2013 年的患病数已经超过了 1 亿,比 1990 年 增加了 1.5 倍,冠心病、中风也增加了 1 倍。

与老龄化最为相关的老年痴呆和帕金森病,患病基数尚低,2013 年患病数 合计 1000 万人左右,但增长率也在 100% 左右。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 未来也会成为主要的慢性疾病负担。

而多重疾病的数据,目前我们还没有全国性的数据样本分析,我们去看下美国的数据,如下图所示:

65 岁以上老年人群的多重疾病患病率约 80%,也就是说八成以上会罹患两种以上的慢性疾病。在 45 至 64 岁的中年人群,比例是 49%。在 18 至 44 岁的青年 人群,约 18%。即使是 0-17 岁的儿童青少年,这一比例也达到了 7%。全人群的多重慢性疾病患病达到了 30%,这三成人消耗了全美医疗支出的六成

我们广东省此前也调查了 16 万人群中 40 种慢性疾病的患病率 ,如下图所示:

多重疾病的患病率在 45 岁以后显著上升。在 45 岁至 64 岁年龄段, 20% 身患两种或以上疾病。65 岁以后,47% 身患两种或以 上疾病,平均每人患 1.7 种疾病。

过去我遇到很多来咨询我买保险客户,都会问,多次赔付重疾值不值得买?

我都会告诉他们,去看人均预期寿命就好了,人获得越久,生病的概率就越大,得了一个疾病也会引发其他的疾病发生。

你问我要不要买多次赔付的重大疾病,预算充分闭眼买,预算不够,先解决第一次重疾的保障再说。

科普贴 | 人这辈子得多次重疾,概率高吗?

我还没说预期寿命的增长,对国家**养老社保的冲击和挑战**,这又是另外一个大的话题了,有空再写。

知乎用户 M28 星云星主 发表

农村 8.9 十岁老人挺多的,每个村能有 10 来个但大多数是女性。

你们想想人家这些农村老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有规律,吃喝自己地里面产的,没有食品安全。所以是即锻炼了身体又天天呼吸新鲜空气,一不吸烟二不喝酒,有的下午了还可以打打桥牌,这样一天就过去了。还视野开阔,可以出去转不用呼吸汽车尾气。只要没什么病也过的很悠闲的。

而这些农村男性一般做不到,所以平均寿命就低了,城市的主要问题还是空气和食品安全还有锻炼身体的问题还有加班导致生活不规律。这样寿命也是个问题。当然城市有疗养院高龄老人肯定比农村多的多,但毕竟农村总人口多,现在. 8,9 十的大部分都是农村人,毕竟他们那个年代农村人口占比百分之 90 多。

知乎用户 诺曼地豆腐 发表

好好活

知乎用户 鱼事爱评 发表

都在吹西医,可却没人去想一想,作为西医最发达的美国,而且还一直是发达国家的美国,人均寿命却比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低。

同样还有,具有中医文化圈的东亚,寿命环比基本比西医文化圈的长。

我不是中医吹,也不会是西医吹,但我明白什么都不能垄断。

西医垄断医疗体系,那么以后那些西医治不了的病,或者西医垄断,民众所付出的代价自然会更高,而西医治不了的病,或者西医收费高昂,拖垮整个家庭也一直在现实中不断上演。

为什么那么多人还要去污蔑打压中医,把中医抹黑的没人愿意去做了,最后面临绝望的永远是我们自己。

难道有选择不好吗?

知乎用户 恶安利 发表

我猜有人会说耗材命长了更好剥削了

知乎用户 krebs 发表

说明退休年龄又可以延迟了

知乎用户 我是一个兵 发表

预期和现实有多大差别?

知乎用户 二十三画生 发表

这是想干嘛

知乎用户 反正我信了 发表

退休年龄也可以适当延后,和预期寿命匹配。新中国还需要建设,各位应该发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知乎用户 没故事的妖怪 发表

这是准备给延长退休年龄打前奏吗?

知乎用户 長頸鹿​ 发表

你要是硬把气管插管带呼吸机尿管输液管体外循环泵的没有意识的人也算在内,那确实。

知乎用户 zyqiang1 发表

神奇的数字

神奇的专家

坐在办公室

知晓一切

真的太神奇了

知乎用户 vk 大神 发表

直观感受,周围并没有那么多 80 岁老人,并且现在各种疾病多,五六十岁因病去世的还挺多的

知乎用户 明黎​ 发表

这就要 ji 出出这一张图了

典中典

知乎用户 加班画图狗 发表

说明 60 年代的左右人群都很注重身体保养,我倒是看好 2045 年的左右,由于大量的 996,人均寿命跌破 70 岁

知乎用户 大黑儿 发表

像及了哄人的剧本,一环扣一环。编数据就为了让人乖一点,别闹。但不管你闹不闹,就差明确告诉你:养老这个事儿你自己说了不算。现在哄你,是给你脸,你得兜着。

知乎用户 湖海散人​ 发表

平心而论,中国社会用如此低的医疗投入,换来这么高的平均寿命。是广大医务工作者做出的重大牺牲。值得所有国人感激。

老美确实要反思,这么高的医疗投入,人均寿命还不如中国,是人类之耻。

知乎用户 蠢之煞​ 发表

这个问题下的回答让人大开眼界,对资呼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知乎用户 摇了摇头 发表

人均 + 预期

真是统计加估计,一级骗一级了。(没有黑统计学的意思)

知乎用户 apbchem 发表

有些大保健能活 100,P 民活 45,一平均 77,没毛病

知乎用户 胡渣君 发表

别绕弯子了,就直说吧,什么时候延迟退休?

知乎用户 赵小照 发表

这属于恶意长寿,得拘留

知乎用户 sgsnzydx 发表

别为延迟退休找遮羞布!!

80 后被你们这样折腾,可活不了那么久

知乎用户 一小时 22 分 发表

我压根不信,什么数据都能造假,别提这种没成本的政绩数据了

得看人寿保险回报率减去房贷利率差值的走势图吧

知乎用户 暗一般的孤独 发表

假的,一定是做的数据。根据我的身边的情况,猝死的一大堆,“过度防疫” 饿死的,穷死的,累死的,自杀的,牵连死亡的一大堆。这些人根据我的身边统计学网络小作文以及有识之士正义日记统计少说也有个上千万。怎么可能还提高了平均寿命?

根据我美爹的数据,疫情两年死了 100 多万人,期望寿命下降 2 岁。按照这个来说中国人均期望至少要降到 70 岁以下,怎么可能变得比我美爹的还高呢?

不利于共存的虚假数据少发,万一大家意识到共存真的会死人呢?到时候你们这群人要遗臭万年成为千古罪人的。

知乎用户 云兮 发表

说明延迟退休的背书已经有了,下一步就该落实……。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说明了大家未来退休后平均还有八年的时间可以享受一下

知乎用户 新生 发表

说明退休年龄还有延后空间

再苦一苦百姓

知乎用户 小云 发表

78 岁不算高,我爷爷奶奶九十了,身体挺好的。他们的父母也就是我祖母祖父活了近一百岁。

知乎用户 林玉 发表

34 岁白头已经开始白了,想象 50 岁顶着一头白发每天挤地铁上下班的感觉一言难尽,哪个公司可以一直上到 60 岁呢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这一数字说明人口老龄化正在不可避免的推进,再结合当时不婚不育的社会风气,很快或许会有曲折又强制的婚育政策出现了。这种情况我建议用早死来应对。

知乎用户 遵纪守法户 发表

我和马云平均一下财产,也是富豪了。

我和科比一共得了 81 分,平均每人 40 分

我和房叔房姐,平均一下我也是不差房人。

平均了一辈子了,没有任何意义。

人的寿命和财富有很大关系的。健康的生活需要钱和时间来支撑,合理的工作比 996 的寿命肯定长。看看公园打太极的再看看大街上扫马路的,哪个寿命长?他退休了 1 万一月,他退休了 120 一月,他可以请保姆,请专家来照顾。他靠光合作用哪个寿命长呢?私家车开个 5 6 年都是正值当年,网约车 3 5 年就干报废。动物园的驴可以活到老,社会上的驴能活多少年?

知乎用户 王小贤 发表

各个国家的预期寿命一直提高。但是对一般人来说没有意义。预期寿命是当年生下来的孩子的寿命。那关我屁事?

我想知道的是平均死亡年龄。我想知道我退休后能领几年的退休金。

但是他们不说,因为怕我不交。

知乎用户 飞机少年 发表

说明延长退休年限还能增加,75 岁差不多。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老不死,新不生,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新生力量要为养老金买单,乾坤已定,你我皆牛马!

知乎用户 釉薤 发表

那可不,免费医疗的老干部剩一口气都能多吊十年

知乎用户 iverson 发表

反正不是通过精准防疫

知乎用户 摩西 发表

某些群体九十多一百多还 “过早的离开我们”….

绝大部分老百姓六七十就算可以了……

一平均,你懂的….

知乎用户 此人已下线 发表

看完知乎回答,只能说

长见识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建议延迟到 75 岁退休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电池寿命增加,说明延长使用时效有充足的数据支持。

经长时间的科学实验证明,想要更长时间使用电池,最好就是等电量耗尽才给它充电,充满后继续用。

知乎用户 wiseinfool 发表

说明男性社保平均可以领 12.93 年。从 24 岁开始交,交 41 年,然后领 13 年。

知乎用户 小树卡比 发表

全世界都在逆行

知乎用户 Z 活的精彩 2016 发表

看到这个数字后感觉有些吃惊,本人在离京津很近不算发达,不算落后的一个农村,结合最近对村里去逝人的观察,肯定达不到这个数字,感觉这个数字是不是城市拉动农村,城市人的普遍有医疗保险,医疗条件比较好,拉高了全国的平均寿命呢!

知乎用户 弓长张 发表

可以再晚两年退休了

知乎用户 雨季 发表

延迟退休,增加工作时长

知乎用户 hgfvbytgj 发表

下一步,退休年龄继续往后推。

谁受益谁受罪,自己对号入座。

知乎用户 胡小莉 发表

说明为延迟退休提供数据支持

知乎用户 穿衬衫的喵 发表

职业的素养告诉我,我国的医疗压力会进一步增强,医保基金可能会再度面临新的挑战。

自有医疗保险以来,财政方面往医疗的倾斜逐年增加,各地的基本医疗保险也因收不入出,逐步提高缴费。

当今社会已经从之前老年常诱发的慢性病逐步扩充到年轻阶段,患病时间提前,寿命增加,意味着就医时间大大增加,医疗资源会进一步被压缩。

基于此种形式,健康规划,健康饮食等等一系列以健康为导向,预防疾病的行业会得到相当大的市场,也会成为未来健康的一大主流。

今后可能会出现,预防疾病,要比治疗疾病更加吃香,防患于未然,希望国民早早关注个人健康,不再是生病再去补救。

知乎用户 黄洋界上炮声隆​ 发表

活久见,预期活的长了都不愿意,不去你们去非洲,那里活的短

知乎用户 心理咨询师​ 发表

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 77.93S 岁。这个话题引起了国人的关注。

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提高,病人陆续获得医治,健康水平得以提升。长寿百岁始终是人们向往的状态。

目前,中国的预期寿命有所提高。这是什么意思?

国家卫生健康委 7 月 5 日召开新闻发布会,讲述了健康中国倡议实行至今的成果和进度。健推委办副主任、国家卫健委规划司司长毛群安介绍:目前,中国人平均期盼生命已提升至 77.93 岁,在高收入国家中,中国人的重要健康指数名列前位。

至此, 《健康中国 2030 规划纲要》2022 年健康中国行动主要目标提前实现。2020 年度阶段性目标总体如期实现。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财新观点|梁建章:和李稻葵商榷防疫政策的生命账

**标题:**和李稻葵商榷防疫政策的生命账 **作者:**梁建章 来源:财新 **发表日期:**2022.5.16 主题归类:新冠疫情 CDS收藏:人物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 …

和李稻葵商榷防疫政策的生命账

近日,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在2022清华五道口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上表示,中国过去两年的防疫,相当于让每个中国人的人均寿命增加了十天,并论述1%的人均消费增长能提高每年10天的生命。这种估算的思路非常值得鼓励,终于有经济学家把防疫政策对于经济和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