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复旦大学最新模拟分析显示「若中国选择躺平,半年或致 155 万人死亡」?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搜狐新闻​ 发表

文献是好的,但解读的角度不同,断章不同,取意也就不同。

可怜的赛先生成了各路的枪和靶子。

大学里学的英语,学的文献分析,用起来,看看文章吧,比什么都好。


给不愿意看文献也不打算算数字的人划个重点:

  1. 完全放开而不加干预措施,中国的医疗系统会挤兑甚至崩溃并导致大量的,尤其是未接种疫苗的老年人死亡。
  2. 有效的疫苗接种,抗病毒药物和非药物公共卫生干预(NPI)能够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

所以总结的看法是:

  1. 完全放开而不加干预,即所谓 “躺平” 会导致的大规模死亡结果是中国社会不可承受的。
  2. 科学防疫,包括大量的疫苗接种、充分而有效的抗病毒药物的可及性和高效的公共卫生防疫体系三管齐下,足以在保证医疗系统稳定运转的前提下防御疫情。
  3. 这一点我认为相当多数人(选择性)忽略了,就是中国的基础医疗体系和医疗制度在长期疫情中暴露出的巨大短板是需要下狠心去提升和改革的。

知乎用户 柳眠江 发表

奥密克戎时期感染与死亡人数

自 2010 年以来,美国每年与流感有关的死亡人数为 1.2 万 至 6.1 万 人,住院人数为 14 万 至 81 万人。在美国,奥密克戎的日均感染人数高峰期曾达到 80 多万,死亡人数在 1 月 25 日前后平均一天就超过 2300 人;住院人数平均每天约为 15.5 万人。

如果认为德尔塔肆虐时间在 2021 年 8 到 10 月间,美国和英国,每百万人口致死数均不如奥密克戎。

截至 2 月 22 日,日本第六波疫情中,新冠死亡人数接近 4000 人,已经超过了德尔塔引发的第五波疫情。

国内的数据基本是在医疗系统没有承受巨大压力下得出的,与放开管控比可能偏低;国外大量人口已经感染过新冠,相关数据挪到中国头上,也会偏低。

躺平之后的医疗资源挤兑

一些国家躺平之后,非新冠患者也会难以得到及时的治疗。

同时我们要知道,北欧国家医疗挤兑时候的 icu 运行率,都没有国内一些医院平时的运行率高。

韩国消防、医疗等社会必须人力接连确诊,不少消防人员已经从 “三班倒” 变成“两班倒”,经常出现医院急诊室关闭、手术推迟事件。

韩国《中央日报》报道,供轻症患者使用的不少止咳药、退烧药等出现紧缺。

3 月 20 日 13 时数据显示,香港广华医院等候时间长达 8 小时。

本轮疫情中,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院长房敏表示,碰到兄弟医院向我们求助。我们医生和护士就两班变成三班,三班变成四班。

如果内地放开,大量医护感染、病休、病退,很多医护人员可能因为压力过大而辞职,到那时,新冠患者无法得到及时救治、透析病人无法透析、救护车迟迟不到、病人得不到照顾……

奥密克戎对老年人的威胁

截至 2022 年 2 月 20 日,内地还有 3388 万老年人没有接种新冠疫苗,其中 80 岁及以上未接种新冠疫苗的老年人为 1023 万人。

按照香港的相关数据,如果内地也解除管控,1000 万 80 岁以上老年人将会因新冠死亡约 120 万人,2400 万 60~80 岁老人也会死亡约 40 万人,合计 160 万人。

即使完成接种,80 岁以上老年人感染死亡率还是有 2.5%。

伦敦生命科学市场分析公司 Airfinity 预测,在奥密克戎的浪潮中,中国大陆可能有超过 100 万人死亡。

奥密克戎对儿童的威胁

儿童罹患率升高,与野毒株和德尔塔病毒株相比,发热和消化道症状较重,转阴时间延长。

柳叶刀》研究指出,感染奥密克戎和德尔塔,10 岁以下儿童的入院风险一样。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指出,儿童感染奥密克戎后住院率是德尔塔感染高峰期的 5 倍。

相关研究表明,10 岁以下人群的死亡风险较德尔塔增加。

本轮香港疫情中一四岁男童 2 月 9 日发烧,11 日昏迷后送往医院后即宣告死亡;一三岁女童 2 月 12 日求诊,15 日离世。

新加坡至今为止没有 12 岁以下儿童因新冠去世,2020 年内地最早四万多例病例当中,9 岁以下患儿共 416 人,无一例死亡。

奥密克戎的传播性

香港大学相关分析:

在隔离期间,两名病例住在同一层,房间对门隔着走廊。2 名隔离人员同时(或相近时间)开门的机会,是拿放在各自门口的食物。在极短的开门时间内,Omicron 仍有可能穿过走廊,通过空气传播。国外也有类似的报道。

香港大学研究称,奥密克戎变异株在玻璃、塑料、不锈钢等光滑表面上可带毒传播 7 天。

感染者从感染到出现症状后主动就诊的周期从 5~7 天延长到 10~14 天。

不论是否已接种疫苗或者感染哪种冠病病毒,奥密克戎感染者都会在出现症状的 6 天里具有传染性,25% 的感染者甚至可以超过 8 天。

2022 年 3 月 12 日,吉林省疾控中心总结:对于 BA.2, 如果出现社区传播,感染病例数在 2 天到 3 天可以翻倍。

香港大学生物医学学院教授、病毒学专家金冬雁表示,100 个感染者里,大概会有 15 个人传染性比较强、传染人数比较多,这些超级传播者病毒载量高,身体免疫力可能也较弱,肺活量高、唱歌、做运动等也会导致一个人传播力增强。

国内医疗资源状况

根据 2016 年的数据,中国 HAT(医疗质量和可及性) 位列全球第 48 名

2016 年(绿线)

在 260 万执业医师中,有 42% 的医生是大专及以下学历。

英国、日本人均 ICU 床位数量是中国的 2 倍,美国是中国的 10 倍。

在强调轻症患者居家隔离的新加坡,因为采取了动员家庭医生、保证高疫苗接种率等措施,感染人数和香港差不多,死亡率却不到香港的 1/5。

陆蒙吉指出,德国民众接受了足够的知识和经验,医疗服务由社区医生作为主体承担。而国内相当部分家庭的住宿条件难以满足居家隔离的要求,基本医学知识缺乏。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的赵大海教授表示,中国很多家庭是没有相应的物理隔绝条件的,一旦居家隔离,一人感染就约等于全家感染。

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血栓、抑郁等后遗症:

男子感染奥密克戎康复 20 多天无味觉,从医学角度来看新冠病毒将对人的身体带来哪些长期影响?

参考来源:

唐驳虎:疫情还不能放开管控,最根本的因素是什么?如果现在就跟新冠共存,中国会怎么样?上海疫情魔幻事件频发,清零还是共存再掀热议!专家:安徽繁昌零号病人传播力 “超乎想象”上海日增感染者 1.7 万,无症状居家隔离中国准备好了吗?

知乎用户 一一 发表

只能说,过于乐观了。

ICU 短缺在这个模型里是被严重低估的。
因为我们国家存在一个很明显的问题:东西部发展速度极不均衡,城乡医疗资源差距极其巨大,转运的运力极度不充足。大多数一二三线城市的医生,想晋升副高都会经历一件事:支援。
支援都去哪儿呢?援疆、援藏、援内蒙、援老少边穷地区和郊区。这些地方都在哪儿,当地的医疗资源是什么水平,我相信去过的人都非常清楚。
这个论文的核心问题就在这儿:他们没有计算医疗资源的差距,也没有计算转运难度和所需的时间。转运力量大家可能没想过,哪怕大北京,急救车也是 3 万多人用 1 辆的水平,这还是 2021 年的工作目标,即我们可用的急救车比这个还少,急救班组比这个还要紧张。
重症转运不用急救车,可能吗?所以我们不能乐观地认为只会死 160 万人。
事实上,更多的人会因为缺医少药、难以转运导致死亡;比这些人更多的人会因为医疗挤兑而失去就医资格,进而疾病发展导致死亡。1.16 亿感染是一个明显低估的水平,以中国的经济活跃度和人员流动性来看,只是一个春运就足以导致半数人群感染,那死亡人数就肯定要比这个大得多。

以上引用自我自己的过往答案,再发一遍。

自然医学》研究称,若中国「躺平」将有上亿人感染,六个月或致 160 万人死亡,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 无名医师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2365651/answer/2482455620

无论哪个地方用什么模型,只要用的还是非躺平城市的,肯定就会过于乐观。

一定要研判的话,就看看韩国完全放开之后会是什么结果吧。

嗯,一年为限,看看他们到底要死多少人,医疗崩溃不崩溃,ICU 使用率等等数据。

希望他们可以公开这些数据吧。

以上。

知乎用户 无名医师 发表

这新闻标题我个人认为,属于恐吓民众,是极其不负责任的新闻传播,存在一些误导,误导成 “不清零就会死 155 万人。原文并没有这样的含义,原文我个人理解的意思是 -“科学的防疫才能避免死亡人数增加”

原文说缺少 NPIs(非药物干预)的情况下,将造成造成 1.12 亿人感染(79.58%),510 万人需要住院(3.6%),270 万人需要住进医院重症监护室(1.89%), 以及 160 万人死亡(1.1%)。缺少非药物干预的就是不做任何防护,属于理论上绝对的放弃,是一种极端的状态下,这与躺平根本不是一个意思。

媒体本身应对信息资源进行分类、组织,最大限度地挖掘信息的准确性,既能满足人民众的知情权,又能实现媒体的新闻自由,是承担稳定社会的责任。而以这种方式的报到新闻,只能让民众恐惧,让民众 “惧怕”,对防疫没有帮助。从 2020 年疫情至今,媒体公信力快耗尽了,各种预测各种翻车,从现在开始改正挽回吧。

知乎用户 黑白先生 发表

艾滋病死亡率

艾滋病死亡率一般按 10 万分比表示,即每 10 万艾滋病患者中死于艾滋病的人数占比,2017 年我国艾滋病死亡率约为 1.1/10 万 (即 10 万艾滋病患者中就有 1.1 人死亡),2018 年为 1.35/10 万。

我有一个提议啊,不如我们 “与艾滋病共存”,全民感染艾滋病?

我看那些非洲国家,南非什么的,与艾滋病共存几十年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嘛,国家也没有崩溃。

艾滋病死亡率极低,2017 年我国艾滋病死亡率约为 1.1/10 万 (即 10 万艾滋病患者中就有 1.1 人死亡),2018 年为 1.35/10 万,这不是远远远低于“大号流感,需要共存” 的新冠病毒?充其量算是一个”小号‘流感’“。(此’流感’指”与病毒共存“的人心目中的’流感‘)

我觉得如果要 " 与新冠共存 “,那” 与艾滋病共存“是当务之急,建议立刻取消对艾滋病的各种妖魔化宣传,开始宣传艾滋病无害,鼓励大家积极感染艾滋病,岂不美哉?

知乎用户 还是不注名好 发表

我现在真的特别希望能有专家学者写篇文章讨论一下一刀切封控导致没有收入的人,有多少生了病,失去了生命,或者有了心理问题,我们好好讨论一下,哪个代价更大。

坚持动态清零当然可以啊,共存派什么时候的诉求都不是彻底放开,共存派最恶心的永远都是一刀切,永远都是职权滥用,以及防控中的贪腐问题,大家可以看一看河北:

1. 没有疫情的地方出现 “预防性核酸”,有人说预防性核酸是有了疫情但是没有上报,有人说就是因为害怕所以做,无论哪一种,是不是都是资源浪费且劳民伤财的?

2. 出现疫情的地方自费隔离。甚至有的地方为了封控要求居民上交家门钥匙,这合理吗?

3. 疫情已经结束的地方迟迟不结束封闭,多少劳动人民没有收入,过的什么日子,有人关心过吗?如果说钱不如命重要,那 1w 人的钱呢,10w 人的钱呢?

4. 全国有几个高校像河北一样,搞闭环,而且还是假闭环,老师们每周都可以进,居民进进出出,只有学生连外卖都取不了,毕业生连回去的权利都不给,就算毕业生提出回校自费隔离 14 天也不允许,这些学者这些专家能不能统计一下学生的心理问题?做个心理调查好不好?

最后,我想说,我愿意坚持动态清零,但是一刀切,真的不是我脑海里的动态清零。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很多人搞错了重点,死亡人数并不是关键。

共存派很喜欢拿肺癌,车祸类比,口称只有新冠才是病,否则为什么不为了阻止车祸禁止通车,为什么不为了阻止肺癌禁止烟草。

这就是典型的玩弄数字游戏。

因为新冠真正棘手的不是致死能力,而是大量感染造成医疗挤兑,和感染期会让人失去工作能力,相比之下未知的后遗症都只能算长痛。

如果一年几十万被车撞死的人背后,是几千万人被撞伤,那么肯定需要对交通环境进行彻底的整改。不然没人敢出门了……

如果一年 70 万肺癌患者的背后是几千万的肺炎,那么尼古丁肯定会被禁止。如果吸烟会造成大量人短期失去工作能力,才有资格和新冠相提并论。

哦,类似的玩意儿确实也有,只不过已经不是吸烟,而是吸毒了。正好西方国家是不禁止毒品的,按照共存派的逻辑,我们也应该说和毒品共存,缉毒是劳民伤财,是政治挂帅面子工程。

啧。

对了,交通事故、治安、食品健康和环境污染都是出了问题随时可以掉头治理。传染病这玩意儿一旦失控就不是你说了算了。可以看出很多人的想法都是想当然的,比如共存派潜意识里普遍一厢情愿都认为新冠是上帝赐给人类的礼物,用于帮助人类清除老年人口。他们看似社达,其实思想的根源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迷信。

知乎用户 陈琦 发表

已经有答主提到这个模型是以上海市的医疗资源来模拟的。

那么问题就来了:

上海市有 57 家三级医院 (其中三级甲等 32 家,三级乙等 16 家,还有 9 家三级医院是军医院或其他大医院的分院。这是上海卫健委 2021 年的权威数据),低等级的医院就多如牛毛了。全国其他地区,除了北京,还有哪里能有如此充裕的医疗资源?

美国的医疗资源如果平均到全美国,也一样会被上海完虐。美国人口还不到中国四分之一,就死了一百万了。

那么,这份论文,哪里来的勇气认为中国现在 “共存” 只会死 155 万人?拜登给他们的勇气吗?这个模型,有个屁用!

复旦大学的高材生们不知道这些事情吗?不,他们知道。他们只是想给共存派提供子弹而已。

知乎用户 我蛮夷也 发表

如果中国放弃现有的动态清零政策,将会给民众带来怎样的影响?

5 月 10 日《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杂志上发表了来自复旦大学、华山医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印第安纳大学的研究人员的文章《模拟 SARS-CoV-2 奥密克戎在中国的传播》。

文章中的模型研究显示,如果中国在防疫上采用与病毒共存 “完全躺平” 路线,对奥密克戎毒株采取 “不设防” 的方式,中国预计将面临惨重损失。

预计将会有超 1.12 亿人感染,510 万人需要住院,270 万人需要住进重症监护室,以及近 160 万人死亡。其中,大约有 3/4 的死亡病例将会是 60 岁以上未接种疫苗的老人。

该文章基于 2022 年上海疫情前期的传播特征和 Omicron 毒株特点,开发了一个算法模型。模拟了完全放开、部分放开防疫和综合策略下,奥密克戎传播后对全国范围住院率、重症率、死亡率的影响。

该算法模型采用的是 SLIRS(易感 - 潜伏 - 感染 - 去除 - 易感)。

每一项结果,算法模型都进行了上百次的计算,可以说是目前较为全面的数据分析。

研究者把 3 月 1 日至 4 月 8 日期间,上海市实际报道的人数和算法模型计算出来的结果数进行对比。结果两个数字基本符合,因此可认为模型算法是比较可靠的。

下图中 a 是阳性人数对比,b 为有症状人数对比;蓝色线为实际报告,橙色线为模型计算结果。

如果我们认可算法模型的正确性,那是不是整个 3 月份,上海是消极抗疫的,基本接近 “躺平” 状态?

为什么到了 4 月份,上海疫情就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我们来查新闻。

4 月 2 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 2 日上午从吉林赶赴上海调研疫情防控工作。这意味着国家开始接手上海的疫情防控,整个上海疫情就开始受到控制。

根据模型的分析结果数据显示,如果中国如果放弃动态清零政策,那么从 3 月起到 9 月这 6 个月内,中国预计将面临惨重损失:

下图是预测结果,左侧是非 ICU 患者,右侧是 ICU 患者。

1、预计将会有超 1.12 亿人感染,510 万人需要住院,270 万人需要住进重症监护室,以及近 160 万人死亡。

2、大约有 3/4 的死亡病例将会是 60 岁以上未接种疫苗的老人。对于 60 岁以上的人群,如果未接种疫苗,可能会是死亡的主要群体。

3、疫情峰值时,预计将会有 157 万呼吸道疾病患者需要占用床位,这一数字少于中国呼吸道疾病床位的总数(310 万)。然而,疫情峰值期间所需要的 100 万张重症监护室(ICU)床位,则远远超出了中国现存重症监护室(ICU)床位数(6.4 万张),据估计,床位短缺的困境要持续 44 天才能缓解。

可以看到,放弃动态清零政策所带来的重症和死亡可能是大部分人无法承受。而且医疗资源(比如 ICU 床位)的投入也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这个文章的算法模型是以上海为样本的,但在中国医疗水平与上海相近的地区屈指可数。全国各地的医疗水平差距极其巨大,很多人口一两百万的县可能连一个三甲医院都没有,医疗资源极度匮乏。考虑到这些不利因素,我们不能乐观地认为只会死 160 万人。

文章预测的时间是 3 月起到 9 月这 6 个月内,感染 1 亿人。如果时间再拖长一些,以中国 14 亿人口粗略计算,死亡数据乘以十,可能达到 1600 万,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数字。

更值得担心的是,新冠病毒还在持续变异种,传播速度和毒性更强的毒株会不断出现。

据韩国《中央日报》10 日报道,韩国新增 5 例奥密克戎 BA.2.12.1 变异株感染病例,截至目前已累计报告 6 例该变异毒株感染病例,均为美国输入病例。韩媒指出,这种 “超强变异新冠毒株” 已登陆韩国,其传染性比现有的奥密克戎毒株高 30%,甚至比传播速度最快的 BA.2 亚型毒株还要高 20% 左右。

抗疫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保护所有人民群众的生命权。“动态清零” 才是成本最低的方式。

坚持 “动态清零” 政策不动摇,打赢抗疫的背水一战。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青陆 (qinglu2000),关注公众号第一时间阅读最新文章

如果放弃动态清零政策将会怎么样?《自然医学》研究称,若中国「躺平」将有上亿人感染,六个月或致 160 万人死亡

知乎用户 青陆​ 发表

我不怀疑这个数据。我谈谈已经在上海发生的事情。

2400 万人口,有的地方封了两个多月了,我们简单认为封了 2 个月,那么就是 4800 万个月。

损失有效寿命总计 400 万年。

如果中国人均活 80,如果 40 岁不幸死去,那么我们算损失了 40 寿命年。

上海目前已经等于失去了 10 万年龄 40 岁的人。

或者 20 万 60 岁的人,或者 5 万 0 岁死婴。

如果把死亡年龄平均到 70 岁,那就是 40 万 70 岁老人。

这只是上海一个地方。2 个月以来,失去的有效生命时长等于 40 万 70 岁老人没有活到 80 岁。

全国有六千万人基本同样情况。

这只是 2 个月。

我们损失了多少有效生命?

还将损失多少有效生命?

很多五六岁孩子将不知道这个世界是可以自由呼吸的,他们会不能理解为什么不能出去追逐一下蝴蝶。

真的会有老人愿意多活两年让自己的子孙在地堡里长大?真的有人要让新一代中国孩子以为世界从来就是这样可怕,只要出门就会得绝症?

知乎用户 Mr Anderson 发表

数据是否来自复旦大学政治生物学系教授?

知乎用户 一觉醒来又赢了 发表

半年 155 万。啥概念呢?汶川地震百年一遇,年年纪念。死了多少人呢?差不多 7 万。

半年 22 个汶川地震。

22 个呀!

况且汶川天灾是主因。

躺平是人祸。

过完这半年,还有下半年。

如果参考印度,2 年 500 万不是没有可能,甚至可能达 1 千万。

不要觉着印度比中国差。新冠只看年龄,强如美国,老年人也是 100 万熬不过去。因为虽然中印人口差不多,但中国 60 岁以上人口是印度 2 倍。65 岁以上更是 2.5 倍以上。

世卫组织估算印度死了 500 万。中国不会低于这个数。

到时候医疗挤兑,只比印度严重。那时候再谈经济?忙着发丧呢搞啥经济?

所以躺平是不能躺平的。

但可以找个试点。

试点的意思就是自愿躺平,国家不会集全国之力帮助它。帮了,就不是试点了。花钱买物资?对不起,搞试点呢,只能把全国的物质除以 14 亿再乘以试点人口,多了不卖。不然就不是试点了。

谁来?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这事不用细想也知道,

美国 3 亿人,医疗条件比中国强吧,目前死 100 万了,

中国 14 亿人,医疗条件赶不上美国吧,如果躺平,你猜会死多少?

没有疫情的时候,你想想每次去三甲医院什么时候人少过。

哪次去医院看病不像春运一样。

知乎用户 旅行者一号​ 发表

数据说不服躺平派,还是用事实来说吧。

前不久火爆一时的郑州大学女生约会确诊事件:

tom 的故事:郑州大学校花翻墙出校约会,致 5000 人隔离,之后的事扎心了……

事主人公是个 20 岁的女大学生,正是年轻体健时,只是偷偷出去嗨几次就被传染了,而且隐瞒不报并且强挺着病情,最后实在挺不住了再次偷跑出去看病,当场确诊,最终致 5000 余人隔离。

这里我们不谈她的行为的恶劣影响,我们只谈一件事:

真的对谁都是年轻人染上了几天就好、什么感觉都没有、呆几天就转阴这么简单吗?

如此真是这样,估计王逃逃心里乐开了花了,她也不会实在挺不住了跑出医院被抓,现在莫说要承担刑事责任,连学籍和男朋友都够呛保的住了。

新冠的症状,在我身上可能是轻症,在你身上,啧啧,运气就真的未必那么好了。

你有多大的自信坚信自己每次患上新冠都不会像王逃逃一样高烧 39.5 疼痛难忍啊?

你想一年高烧个几回啊?

你想全中国 14 亿人一年高烧个几回?

你能说服几亿中国人?告诉大家一年多来几次高烧,每次三五七天甚至两三周,还附带严重程度不一的后遗症,比现在这种偶尔才来一回小范围的隔离和大范围的筛查要更好?

你有病,不代表所有人都有病。

知乎用户 god 发表

哈哈,这篇论文我读过,是复旦公共卫生学院、复旦大学上海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华山医院、以及美国 NIH、印第安纳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共同完成的,研究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模拟不同情况下中国停止清零政策后,有可能导致的死亡人数。某些媒体记者只截取了前一小部分的内容,而忽略了最重要的研究结果。

总之,有机会读一读这篇论文原文,你们应该会有收获: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

若部分网友懒得去找文献,可以读一下摘要的部分内容:我们发现,2022 年 3 月的疫苗接种推广达到的免疫水平不足以防止奥密克戎浪潮,该浪潮将导致对重症监护的需求超过重症监护的承受能力,预计 ICU 病房的需求峰值是现有容量的 15.6 倍,并导致约 155 万人死亡。然而,我们还估计,通过实现疫苗接种和抗病毒疗法的可及性以及维持非药物措施的实施来保护弱势群体,可能足以防止医疗保健系统不堪重负,这表明这些因素应成为未来缓解政策的重点。

结论:通过有效的干预(疫苗、抗病毒药物、一定的防疫措施),可能足以防止医疗保健系统的崩溃。

所以有的记者怎说他呢,白纸黑字写在哪儿呢,不可能他英文理解力有大问题吧。希望以后有记者能全面报道论文的主要观点,而不是断章取义(无需报道全文,含黑体部分即可),可能有助于早日取得更好的抗疫成果。


补充:不到一天,获得 1800 多个赞,十分欣慰。也有数十人在评论区跳脚的,早在意料之中。为保护研究者,我并未将摘要中有关研究目的全部翻译出来,同时也避免有人跳得太高,崴了脚,赔不起。评论里似乎啥都懂的懂王们可有胆量把该文的研究目的全都译出来?

目前各国各项措施孰优孰劣真不好妄加评判,只是我真的很了解美国的所谓 “躺平” 是怎么一回事,也大致了解死亡人数的统计口径差异。唯愿国内目前各项措施像一两年前一样对狡猾且不断变异的毒株也能早日生效,用解封事实给近日妄议的老谭一记响亮的耳光,这样我只要花几万元机票费、起飞地宾馆隔离一周费、三次检测费就能早日将 ip 变回。这就算我给跳脚者的统一回复吧,假如下个月 ip 变了,算不算给你们一个安慰?

最后奉劝评论区里仅凭 IP 地址就阴阳怪气无端开骂者,骂完摸摸自己的良心是否还在?武汉疫情之初,是谁将海外超市的口罩尽力运回国内,甚至不惜重金包机运送,你们几个真的想把所有爱国华侨、留学生、访问学者等赶尽 SJ?问问家里长辈,改革开放之初,海外华侨是如何援助国内建设的?为何国家特别制定了《华侨侨眷保护法》?现在小留学生学成想归来报效祖国, 你们怎好意思天天叫嚷不要回国投毒?

一篇论文的结论其实仅供参考,不是决策的唯一依据,我只是尽量还其原貌(我只展现其一隅),无他。

知乎用户 黄老师 发表

感谢复旦大学的这一篇研究,写得很好,现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中国很多人还是没有意识到新冠病毒的严重性。

很多人说这个病是大号流感,其实是比流感严重得多的病。美国很多感染了这个病毒的人被这个病毒的后遗症弄得痛不欲生。

所以动态清零政策是最符合中国国情的!

现在的问题在于,有些地方管控还是太松了,应该从重,从严进行监管!让病毒无处可躲,无处可藏!

知乎用户 冷锋无京 发表

考虑到中国的人口基数高达 14 亿,155 万人死亡对应的死亡率仅为 0.11%,并不高。

要明白,这是传染病,会死人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想要不死人才是滑稽的思路。如果中国社会不能接受新冠造成的死亡,那就不会恢复正常。

知乎用户 七海千秋 发表

这篇论文很高明,既可以让清零派写出传染 1 亿死 100 万这样的惊悚标题,但是实际是在打那两位经常在电视上露面的专家的脸。你们不是说会死千分之七的人么?那表示你们该干的人事都没干。但凡只要支持疫苗混打,批准 mrna,使用更有效的药物,再辅助适当的社会管控,奥密克戎就可以被压制成大号流感,小号流感,甚至是普通感冒。

核心内容全在那几张菊花图里,很多答案剖析过了,不再赘述。而且我觉得论文的模拟可能有一些因素是没有考虑的:

  1. 在最坏的情况下,出现接近 1% 的死亡率的时候,即使政府不做任何管控,人民也会因为对死亡的恐惧而降低流动性,从而减少 R,并且减少死亡率。也就是说,没有会出现 1% 死亡的可能。
  2. 模拟是基于全国的平均数字,但是医疗资源,人口密度,和人均寿命是相关的。医疗资源少的地区的平均寿命是低于大城市的,死亡率可能更低而不是更高,可以对比吉林和上海的死亡率。所以,拿全国平均数字来模拟,可能会高估死亡数字。

最后,感谢论文作者的工作。如果能联合一些经济学课和社会学课的作者,再补充一篇模拟社会管控造和经济损失造成的死亡率的增加,那可能就更有意义了。


我发现很多评论都不知道这篇论文到底说了什么,似乎知乎上之前解释这篇论文的回答也基本找不到了,这里再补一下吧。

这篇论文不是在论证某一个结论,而是模拟了众多因素:A 是否疫苗混打,B 是否专注给老人接种,C 抗病毒药物有效性,D 给多少患者使用抗病毒药物,E 是否进行社会管控来降低传播率,对最终死亡率的影响。最核心的图是这一幅图

图里内圈对应的是上述不同因素的可选项,最外圈的数字是模拟出来的死亡率。最坏的情况是指我们不去主动给老人打疫苗,只给 50% 的重症用有效率 80% 的抗病毒药物治疗,不进行社会面管控让病毒以 Rt=3.9 进行自由传播,那么死亡率是万分之 91.5(最下面的黑色数字),接近 1%。最理想的情况是我们采用不同的疫苗混打,全力推进老人接种,给所有的重症患者使用有效率 89% 的抗病毒药物,并且通过社会管控让传播率 Rt 降到 2,那么最后的死亡率是小于十万分之一的。

所以论文不是在为清零或者共存站台,而是用科学研究告诉大家什么事情更重要。你可以吓唬人说病毒会死千分之七,但那表示你不愿意加大老年人的疫苗接种率。你也可以说病毒不会死人,但那表示你需要在疫苗、治疗、和社会面管控的各方面都要尽量做好。

知乎用户 施里克​ 发表

那麻烦模拟一下,按现在的清零政策,要多久能结束疫情,社会恢复正常?期间会有多少人死亡,生病,失业,破产?多少人妻离子散,多少人不能尽孝也不能尽忠?多少人会因此暴富发财?

知乎用户 一懒众衫小 发表

这个问题下面,一堆不看原文就来答题的。

人家原文首先强调的是 医疗挤兑

267 万人次在 6 个月的时间内需要入住 ICU,而我国 ICU 总的床位数不到 7 万!

要不我们猜一下,这些住不进 ICU 的重症患者会不会死?那些因为新冠重症患者的挤兑而无法住进 ICU 的其他病患会不会死?

高峰期 157 万患者要占用医院呼吸科床位,我国呼吸科总床位 310 万,平时使用率 85% 以上,会因新冠造成挤兑有约 100 万呼吸科病人无法住院!

一般的上呼吸道感染不需要住院,呼吸科住院一般为流感、肺炎、急性哮喘发作、肺结核、肺气肿等重症疾病,你们猜猜这些人不住院,会不会死?

最后,你们再猜猜,508 万新冠入院,R0 为 9 的情况下,会传染多少医护?这些医护被感染的医护占全国医护总人数的多少?这些医护感染后需不需要隔离?如果隔离,谁来给病人看病?没有医护,一些普通的病人会不会发展成重症,会不会死?如果不隔离,一些有严重基础疾病(心血管、肿瘤)的病人,敢不敢让阳性的医护给自己看病?会不会被感染?感染了基础疾病会不会恶化?会不会死?

知乎用户 哈小寒​ 发表

出现了这么好的去老龄化利器,为什么不用。

搞不懂。

搁这装起来了。

知乎用户 孙浩 发表

此项研究基于我国的最新参数,包括香港特区奥密克戎毒株的临床严重性和灭活疫苗针对奥密克戎毒株感染不同临床终点的真实效果,同时利用上海奥密克戎疫情早期数据校正了奥密克戎毒株的传播力和医疗负担等关键参数,使模拟的情境更接近我国的真实世界。

香港市、上海市以及长春市、吉林市的数据在中国都不具有代表性。

四市的疫情,即便是香港,都是背靠祖国、背靠所属省份通力营救的结果,如果中国全面放开新冠管控,全国将是无数个香港、上海、长春、吉林且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固有医疗条件连四市中最差的吉林市都不如,到时候怎么可能只死那么少人?

以张文宏为代表的复旦专家、上海专家的一个通病是误以为上海可以代表中国或者以为广大的「乡下」的医疗资源并没比大上海差太多,双手不沾阳春水的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广大「乡下」的真实情况。

他们根本不知道,在某些地方,比如长春市农安县,儿童急性喉炎那么容易死人,比如在徐州睢宁,幼童误食南瓜子卡住也是救不了的。

他们更不知道,很多县城其实并不具备治疗新冠普通型患者的条件、经验和能力。

他们当然也不知道,乡镇及以下的农村,医疗条件是什么样的,他们可能根本不理解,为什么农安女童父母被诊所大夫告知需要去大医院时还去了县医院,因为在女童父母认知中,县医院就是大医院,而实际上,县医院的「专家级」大夫,到大上海的三甲医院也只配「进修」不配「求职」。

知乎用户 看试手 发表

虽然是模拟分析但最后还是要看以什么方式来统计感染人数、死亡人数。


3 月 19 日,《柳叶刀》在线发表了我国学者题为《新冠血清流行病学与体液免疫的持久性:基于武汉人群的随访研究》。

这项研究是武汉进行的第一项长期血清抗体阳性率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截至 2020 年 4 月,**武汉市 6.9%的人具有新冠病毒抗体,其中 82%的人系无症状感染者。此外,在产生了抗体的人中,约 40%的人产生了中和抗体(可防止将来感染的抗体),**且中和抗体水平在 2020 年 4 月至 2020 年 10 月~ 12 月之间没有下降。

26 日晚,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召开新闻发布会,武汉市长周先旺今日表示,因为春节和疫情的影响,目前有 500 多万人离开武汉,还有 900 万人留在城里。

900*6.9%=864000

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 17 日发布通报:截至 4 月 16 日 24 时,武汉市确诊病例核增 325 例,累计确诊病例数订正为 50333 例;确诊病例的死亡病例核增 1290 例,累计确诊病例的死亡数订正为 3869 例。出现以上数据差异的原因:一是疫情早期病人激增,导致医疗资源挤兑,收治能力严重不足,有些患者没有入院治疗,在家中病亡。二是在救治高峰期,医院超负荷运转,医务人员忙于救治,客观上存在迟报、漏报和误报现象。三是由于收治患者的定点医疗机构快速增加,既有部属、省属、市属和区属医院,也有企业、民营医院和方舱医院等,少数医疗机构未能及时与大疫情网对接、报送信息。四是有些死亡病例信息登记不全,存在重报、误报情况。

864000=50333

知乎用户 BruceSilent 发表

这种论文的假设基础就存在严重偏差,住院人里有一半以上要进 ICU而住院人里有近三分之一会死亡想想都不可能的事。拿现在我们上海吉林几百万感染者的数据看看,也不会有如此离谱的假设。

随便找个国外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差不多的泰国数据比对一下。

泰国网报道,1 月 14 日,泰国卫生部顾问隆叻昂透露了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在泰国传播的情况。截至 13 日的统计数据显示,奥密克戎毒株传播迅速、感染力强,在个人防护不到位的情况下,奥密克戎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 10 人将会确诊 9-10 人,其感染率高于以往的毒株。

另一方面,奥密克戎引发疾病的严重程度比此前的德尔塔、阿尔法低。1000 名奥密克戎毒株感染者中,需要住院的患者人数为 10-15 人,住院率为 1%-1.5%;重症患者人数为 2-3 人,重症率为 0.2%-0.3%;患者死亡人数为 1 人,死亡率为 0.1%。

所以该论文 500 万住院,267w 人就要入住 ICU 的依据是什么呢?和现实世界怎么能有 10 倍的差距呢?

如果是按泰国数据,500w 人住院,重症率是 100-150w,里面需要进 ICU 的也就是几十万,死亡人数大概在 50w 左右。

而同期美国流感死亡高峰年份大概有最多 8w 人死亡。按同人口比例估算,我国有至少 4 倍即 32w 人死于流感。加上美国医疗资源远高于我们十倍,所以我国真实流感死亡低估有 50w 总是可以的吧。(防杠提示,不要拿我国疾控中心的流感死亡数据来辩,否则就是你对了)

以上流感死亡,还是采取药物,疫苗等作用的情况下的数据。

也就是说按泰国的数据看,奥密克戎流行也就是和一般严重流感差不多。这还是拿先进医疗资源的美国数据反推的结果。

所以很多人都说,奥密克戎不是大号流感,怎么计算下来,和流感就是差不多呢?

真实世界那么多样本数据,怎么写论文的,哪个都不提,至少都不去参考一下呢?

能用入院率一半进 ICU,三分之一死亡作为假设条件的论文,能发表?

看了一下其他回答,原来是有些媒体故意筛选性报道,把论文中最极端的假设拿出来做结论。

只能说,现在某些媒体也是够无耻的了。

还有一个清零派经常会引用的 ICU 数据情况,这个充满忽悠的数据

什么我国 ICU 数据是发达国家十分之一,ICU 团队培养要 10 年。扯淡。

我国 2019 年人均 ICU 数据大概是十万人 5 张左右。这个是一个比较普遍的基数,很多媒体拿这个数据开始忽悠。

先不提我国统计 ICU 一般统计的是综合型医院的。且看 2019 到现在增长了多少。

我国 2015-2019 年 ICU 设备复合增长率为每年 18%;

2021 年有券商曾计算过大概 2020 年末已经到了十万人 6 张左右。

而所谓的发达国家,只有美国这个数据是 30 左右,是我国的也不是十倍,是 5 倍而已。而美国 ICU 设备是远超其他发达国家的。比什么英国法国日本意大利高好几倍。

而同为发达国家的英国,该数据是 7. 和我国去年数据相差不大了。

那么英国放开后,这些医疗资源挤兑了吗?

某些媒体又开始忽悠说,英国挤兑严重,预约就医要等好几个月。

然而事实是,英国那个预约系统,平时也是大量延迟。

那么真的存在医疗资源挤兑的话,英国是不是应该血流成河了。

但是英国 1-4 月份超额死亡数据显示,比疫情发生前的 2015-2019 年平均值还低。

奇了怪了,医疗资源挤兑好严重啊。人竟然还少了。看来去医院不如在家治疗。看来奥密克戎大流行怎么放开后不死人呢?

香港人家也说了,ICU 使用率从来没有饱和过。这么直接打脸吗?

知乎用户 姆拉克爵士​ 发表

复旦大学最新模拟分析显示——

若中国选择 “躺平” 策略 半年或致一百五十五万人死亡

267 万人次 “挤爆”ICU,155 万人死亡,其中未接种疫苗的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死亡人数将达 74.7%…… 面对奥密克戎,一旦中国选择“躺平” 策略,就会发生这样触目惊心的后果。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双聘 PI、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余宏杰课题组发布了这一最新模拟数据,相关成果 5 月 10 日发表在《自然 · 医学》杂志上。

不采取严格措施就会面临严重医疗资源挤兑

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面对疫情,我国通过综合采取各种非药物干预措施 (NPIs),坚持“动态清零” 的防控策略的同时,也在加速推进新冠疫苗接种以构筑免疫屏障。截至 4 月 18 日,3 岁以上人群中约 91% 完成了基础免疫,其中 54% 的人群完成了加强免疫。

然而,事实证明,当前人群免疫水平仍不足以遏制奥密克戎毒株的传播。2022 年 3 月 1 日至 5 月 9 日,我国内地累计报告奥密克戎本土感染者超 73 万例。

据作者介绍,针对奥密克戎毒株的传播力和可能带来的医疗负担,课题组综合考虑疫苗接种率、人口年龄结构、人群接触模式以及医疗资源等方面的地区差异,选取以上海、山东和山西三个省市为代表,进行了模拟分析。

模拟结果显示,从医院床位需求来看,在采取单一类别干预措施的情境下,疫情高峰时,预计将会有 157 万呼吸道疾病患者需要占用床位,这一数字少于中国现有呼吸系统感染相关的床位总数 (310 万)。然而,疫情峰值期间重症监护室床位需求峰值,则远远超出了中国现有重症监护室床位数,是我国 ICU 床位总数的 1.7—15.6 倍,流行期可导致 19—48 天的 ICU 床位短缺。

考虑到奥密克戎毒株更强的传染力和免疫逃逸能力,如不采取严格措施,奥密克戎毒株一旦在我国流行,将造成非常严重的医疗负担和医院资源挤兑,尤其是 ICU 床位短缺。

根据模型模拟的基线结果显示,在全国尺度上,如不采取大规模严格非药物干预措施,2022 年 5—7 月会出现流行高峰。在 6 个月的模拟期间,奥密克戎流行预计导致 508 万人次住院,267 万人次入住 ICU 和 155 万人死亡,对应的住院率、ICU 入住率和死亡率分别为 3.60‰、1.89‰和 1.10‰。其中,近 5200 万尚未完成疫苗全程接种的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将占到死亡病例的 74.7%。

综合应用 “疫苗 + 药物 + 非药物” 的干预措施最有效

如何以最小的医疗负担将我国的防控从大流行遏制阶段过渡到常态阶段,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余宏杰课题组构建了新冠肺炎的随机易感—潜隐—感染—恢复—易感 (SLIRS) 传播动力学模型,整合疫苗的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及其保护力的衰减过程、疾病进展和使用抗病毒药物等模块,探索了可将医疗负担和医疗资源需求控制在特定阈值下的 “疫苗免疫 + 抗病毒药物 + NPIs” 的干预措施组合。

研究人员认为,疫苗接种 (尤其是对 60 岁以上的老人进行疫苗接种)、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NPIs 这三种措施非常重要。情境模拟显示,任何单项措施都无法将奥密克戎毒株的冲击降到低季节性流感以下 (中国每年因此死亡人数约 8.8 万人),也不足以防止疫情尤其是重症救治对医疗资源的冲击。

研究建议,应综合采用疫苗接种、抗新冠病毒药物和 NPIs 三类干预措施,尤其是尽快提高 60 岁及以上人群的疫苗接种率,并且储备充足的抗新冠病毒药物以保护脆弱人群;否则,就需要维持相当强度的非药物介入措施。加强重症病例医疗救治服务体系的建设和研发保护效果更好、保护持久性更长的广谱新冠疫苗是未来防控的优先事项。

此项研究基于我国的最新参数,包括香港特区奥密克戎毒株的临床严重性和灭活疫苗针对奥密克戎毒株感染不同临床终点的真实效果,同时利用上海奥密克戎疫情早期数据校正了奥密克戎毒株的传播力和医疗负担等关键参数,使模拟的情境更接近我国的真实世界。该研究为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了坚实的科学证据

外媒将世卫专家言论断章取义质疑中国防疫政策,专家:坚持 “动态清零” 符合中国国情

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 5 月 10 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日内瓦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考虑到新冠病毒的特性以及对未来的预期,世卫组织认为 “清零防疫政策是不可持续的”。谭德塞的这番表述被众多外媒争相报道,并被视为这是对中国现行防疫政策的 “批评”。

**值得注意的是,**在同一场合,另两位世卫组织专家也对中国的防疫政策发表了更加全面的评论,其中一位专家就指出,“中国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坚持采取严格措施来遏制新冠病毒传播是可以理解的。” 但这些内容却被很多西方媒体回避了。相关专家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当下我国还不具备放开的条件,“中国主张‘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因此,坚持动态清零,避免疫情大规模流行造成严重后果,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现实选择。”

耶鲁大学教授:中国主张 “动态清零” 是为赢得应对新冠病毒的窗口期

外媒报道称,在 5 月 10 日举行的世卫组织新闻发布会上,谭德塞表示,新冠病毒正在进化,其特性正在变得更具传播性,随着这种变化,改变相关防控措施将是非常重要的。谭德塞同时表示,世卫组织已与中国专家讨论了这个问题,并表示 “这种方法是不可持续的”。

对于谭德塞的这番表述,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陈希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需要进一步明晰其所说的 “不可持续” 究竟指什么,“这需要世卫组织或其本人来澄清‘不可持续’究竟是在多长的时间跨度之内。”陈希同时认为,中国主张 “动态清零” 是为了赢得应对新冠病毒的窗口期,在这个窗口期内做好疫苗接种、分类收治,以及公众心理建设等相关迎接开放的准备工作,这一政策是必要的。

11 日,《环球时报》记者也就相关问题询问世卫组织,请世卫组织就相关表述作进一步的说明,但目前尚未得到回复。

专家:“动态清零” 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现实选择

一位匿名公共卫生专家也表示,根据新冠病毒的变异特性,不排除未来会出现比奥密克戎传播力更强的变异株。当下我国还不具备放开的条件,“动态清零”也是在为 “万事俱备” 争取时间。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 5 月 5 日召开会议,会议强调,目前全球疫情仍处于高位,病毒还在不断变异,疫情的最终走向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远没有到可以松口气、歇歇脚的时候。我国是人口大国,老龄人口多,地区发展不平衡,医疗资源总量不足,放松防控势必造成大规模人群感染、出现大量重症和病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将受到严重影响。要深刻、完整、全面认识党中央确定的疫情防控方针政策,坚决克服认识不足、准备不足、工作不足等问题,坚决克服轻视、无所谓、自以为是等思想,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毫不动摇坚持 “动态清零” 总方针。

在 4 月 29 日国新办举行的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强调,我国 “一老一小” 疫苗接种率总体上还不够高,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冲击,如果采取与病毒共存的所谓 “躺平” 的策略,医疗卫生资源将会面临严重挤兑风险,大量有基础病的患者、老年人、儿童、孕妇等人群的身体健康将会受到威胁。同时,对经济社会发展也会产生严重冲击。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必须要坚持 “动态清零” 总方针,坚持策略和措施不动摇。

梁万年说,如果中国疫苗接种覆盖率较高,各地都做好了医疗资源、隔离床位、有效药物、物资供应、应急机制等方面的准备,同时有效药物可以广泛使用,病毒不出现更坏的、新的变异,而是更加温和,死亡风险是可以承受的范围,利用 “动态清零” 留出的时间窗口,做好这些相关的准备,一定能够战胜新冠肺炎疫情。

香港大学生物医学学院教授、病毒学专家金冬雁也强调,中国坚持 “动态清零” 的总方针是在为未来赢得宝贵的时间窗口,这个方针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

一位匿名疾控专家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放眼全国,中国人口基数大,老龄化群体占比较大,老年人的疫苗接种率整体也偏低,60 岁以上老年人全程接种率才 80% 左右,而美国 65 岁以上老年人的全程接种率已经到了 90% 以上,“中国主张‘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因此,坚持动态清零,避免疫情大规模流行造成严重后果,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现实选择。”

近日,复旦大学余宏杰课题组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Nature Medicine》上发表的一篇论文模拟了奥密克戎变异株输入我国引起流行后半年内,所导致的疾病负担及其对医疗资源的需求。

根据该项研究所采取的 “2022 年 3 月 1 日境外输入 20 例奥密克戎株感染者” 等基线情境假设,模拟结果显示,如不采取大规模严格的各种非药物干预措施,没有坚持 “动态清零” 的防控策略,在全国尺度上,2022 年 5-7 月会出现非常陡峭的流行高峰。在 6 个月的模拟期间,奥密克戎流行预计导致 508 万人次住院,267 万人次入住 ICU 和 155 万人死亡,对应的住院率、ICU 入住率和死亡率分别为 3.60‰、1.89‰和 1.10‰。未接种疫苗的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将“贡献”74.7% 的死亡(图 1),这是由于老年人感染奥密克戎株后出现重症结局的风险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而现实情况是,截至 2022 年 3 月 18 日,我国 60 岁及以上人群疫苗接种率较低,仅约 80%,仍有大约 5,200 万老年人尚未全程接种疫苗。

为质疑 “动态清零”,外媒将世卫专家的表述断章取义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谭德塞,还有两位世卫组织专家也就中国的防疫政策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但这两位专家的表述并未被外媒完整展示。

其中,世卫突发卫生事件规划执行主任瑞安表示:“我们必须平衡防疫措施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这并不是一件容易兼顾的事。” 瑞安也认为,坚持采取严格措施来遏制新冠病毒传播是可以理解的。《环球时报》记者发现,很多主流外媒都回避了瑞安的上述观点。

而在回答路透社记者提问中国 “动态清零”“究竟是好是坏” 时,世界卫生组织首席流行病学家玛丽亚 · 范 - 克尔霍夫也表示,**从中国的角度来看,“动态清零” 是为了尽可能控制病毒传播。**很多国家都选择了不同的政策来应对大流行,世卫组织的责任是确保能尽可能对他们采取的不同措施提供最好的建议。

“我们知道新冠病毒将会有更多的变种出现,我们有两个主要目标,一是找到病例,减少重症、致病率和死亡率以及长期影响,确保这些病人能够得到专业医护人员的帮助。二是降低新冠病毒的传播。我们的目标不是找到所有病例,断绝传播,现在也不可能。我们要做的是降低传播,这需要一些合适的解决方案。” 玛丽亚 · 范 - 克尔霍夫表示,“我们不能对新冠疫情置之不理。我们会支持所有国家,确保他们的公民能够得到正确的保障。有的国家可能有能力完全控制疫情,减少致死率和病死率,但是我们没有在全球范围内看到这种情况,所以我们仍然需要全球协作抗疫。”

然而,外媒的报道未完整展示玛丽亚 · 范 - 克尔霍夫的观点,仅仅提到她所说的 “在全球范围内阻止病毒的传播是不可能的。我们的目标不是发现所有病例并阻止所有传播,这在目前是不可能的。” 从而佐证其对 “动态清零” 的质疑。

在 5 月 11 日举行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回应相关话题时说,**中国政府从自身国情出发制定并实施 “动态清零” 政策,因时因势不断对防控措施进行调整,宗旨只有一个,就是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同时以良好的防控成效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中国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实现 “动态清零”。我们也有充分的信心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为全球团结抗疫作出更大贡献。

知乎用户 超级无敌美少女​ 发表

我国新发癌症病例为 406.4 万人。

这是 2016 年的数据,新的我没有。

知乎用户 陈熙​ 发表

不知道,复旦大学是否能分析出如果选择躺平,死亡人数会比去年、前年、大前年多多少?

半年 155 万的模拟分析是没有价值的。以上海为例,官方报道的死亡人数很少,同时又有基础疾病,死亡平均年龄超过了国家,人均死亡年龄了。

我所看到的是我生活的准一线城市有今年有 30000 多套法拍住宅房,每一套法拍房后面就是一个破产的家庭。是夫妻双方前期省吃俭用勤俭节约所积累的所有财富的清零。

每一套法拍房后是三个家庭的破产(夫妻双方和双方父母都无力承担债务)。

无法统计这些破产家庭的平均年龄,他们是否还能东山再起,他们的孩子是否因为父母破产影响到读书。他们是否还有能力赡养双方父母了。

在城市里生活,买一根葱都要付钱,贷款压力,扶养孩子和赡养老人能把中年夫妻压的喘不过气来,更何况长时间的疫情导致他们无法正常工作。

不知道专家是白天还是晚上搞的模拟分析,晚上估计不准,因为专家白天是教授**,**晚上是 **。

判断一件事是要综合分析的,当利大于弊时我们要坚定选择利大的一面。

当然任何事情都要有可能付出代价。谁都想没有疫情或者新冠像非典一样来匆匆去匆匆。但现实是我们要和新冠共存了,我们别无选择。

很欣赏报道有一个老年人,主动要求把呼吸机给年轻人,把生的希望留个年轻人。

所以不要太相信专家模拟分析结果,有时专家和百姓的区别就是比百姓多上几年生理卫生课。

知乎用户 一个刚学会上网的 发表

由此可见中国是唯一真真正正干实事的政府,虽然美国现在横征暴敛不可一世,但是被中国超越也是指日可待,所以说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愿在种花家,美国那种无政府懒散堕落难道就好吗?

约翰斯 · 霍普金斯大学数据,美国累计确诊病例超过 4000 万例。美国民众目前已经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无论是感染人数还是死亡,每天都以惊人的速度在增长,死亡人数已经解决百万。感染每天超过了 60 万。美国民众一天比一天悲惨,不仅面临着死亡的威胁,而且还面临着生存的压迫,生活无着的民众比比皆是,人们处于生死两难的境地。

皮尤研究中心等多项民调显示,包括美国民众在内的国际社会不看好美国的民主状况。美民主不仅光华不再,治理也是千疮百孔。就在前几天,数据显示美国单日新增新冠确诊病例再创新高,超过 50 万例。美枪支暴力、系统性种族歧视等问题也是层出不穷,一次又一次刷新世界纪录,也刷新公众认知。

美国国内腐败丑闻不断,系统性、制度性腐败积重难返。众所周知,“美式民主”早已沦为少数富人才能玩转的金钱游戏。美国政客在选举时以承诺换取金钱、大肆砸钱宣传,以 “钞票换选票”;当选后靠着政治游说、政治献金等“合法贿赂” 搞权钱交易;离任时通过“旋转门” 在政界、商界无缝切换、来去自如。这种全过程、全链条的腐败在很多国家都遭到严惩,在美国却被披上合法外衣。美国搞 “合法腐败”“公开腐败”,令人吴尊友说了,盲目的躺平,不在涩会面清零,贸然开放只能照成更大的经济金融损失,这是医学专家经济学家金融专家的话,你还不相信吗?我们的政策都是以专家的指导为依据的,你以为是像美国不靠谱一样拍脑袋制定的吗!美国欧洲其他国家完全是至老百姓的生命不顾,最终只能自食其果,被盯在里似的刺入住上!不齿。

知乎用户 无名 发表

根本不可能这么少,写文章的知道中国农村什么医疗条件吗?到那个时候还给你治理重症?县医院早崩溃了。

上海算是中国医疗条件数一数二的大城市了吧,这次要是没有全国的支援,医疗挤兑得成什么样子?去过医院的人都知道,在中国除了火车站人多就是医院人多,这还是在没有什么新冠感染的情况下,要是真躺平了,医院别说治疗新冠,别的病也别打算治了,我国人均 gdp 才 1 万 2,能跟那些人均几万美元的发达国家比医疗条件吗?我们的医疗资源几十年内也不可能充足。

如果躺平的话,像一些超级城市传播速度会很快,人群会大规模外流,各省市会高筑防线严防死守。ICU 人满为患,医护交叉感染大量减员,医疗系统面临崩溃。死亡人数大增,殡仪馆排队等待,墓地大涨翻一倍不止!(死都死不起)

工厂找不到工人(怕感染都回家了),外资准备撤离。服务业看不到消费者(怕感染不出门),大批倒闭…

这是个一眼看不到头的破坏链,这个病毒简直就是为中国量身定做的破坏源,一旦躺平没有人能置身事外,团结抗疫是唯一选择。

知乎用户 新一​ 发表

其实这么多回答没有看出来疫苗白打的问题。

有多少人看了原文呢,我是看了的。在这篇文章里,中国疫苗打了和没打一样。疫苗没有保护力。死亡率都是千一。值得深思。

其实就是先要疫苗的钱,再要 icu 的钱。疫情不停永远有要钱的理由。

知乎用户 何晔​ 发表

2019 年我国 GDP 增速 6.1%,2020 和 2021 年两年平均增速约 5%,今年能保住 4% 就不错。

我们知道奥密克戎新的变种传播速度又比现在的增加了 20%,而且奥密克戎还有免疫逃逸的能力,这意味着不管是特效药还是疫苗都不可能完全降低病毒的影响。

按照经济衰退的速度两三年后中国经济的规模将会达到顶点,要知道经济衰退到一定程度那就是神仙难救了,那个时候我们能否有足够的资源支持动态清零政策呢?这恐怕要打个问号。

知乎用户 林源 发表

有人觉得 155 万人很多么???

实际上是严重低估了的…

因为这 155 万人是建立在 6 个月了感染 1.12 人口的基础上的。

然而香港的疫苗接第三针种率在和我们接近的情况下,不到六个月有至少 40% 人口感染了…

所以实际上来看的,这个数据可能应该要翻三倍左右。大概是六个月直接或间接导致死亡 400W 人左右…

知乎用户 kresnik kye​​ 发表

一般吃瓜群众,对数字简单分析一下,欢迎大家指正:

1、上海现在感染 60 万左右(含无症状),死亡 600 人左右;死亡率 0.1% 左右;

2、香港的人口感染率是 16%,死亡率 0.76%;英国感染率 20%,死亡率 0.03%;新西兰死亡率 0.07%;韩国死亡率 0.13%。但是上述国家因为没有全民核酸,死亡率是高估的。

3、按照英国 20% 感染、上海目前 0.1% 死亡率,计算出全国死亡人数是 28 万,再算上医疗系统崩溃,所有人没有任何救治,死亡率再上升 5 倍,是 140 万就接近 155 万这个数字了。

4、所以死亡总数 155 万,大致就是 0.55% 的死亡率。

相信大家角度不同,结论也会不一样。

另外感谢几位指正了数字错误,已修改。

知乎用户 盐水大萝卜​ 发表

学者们当然喜欢计算便于统计的单一原因死亡数,但是经过一通操作,转化为不可统计的死亡,那就不是可量化的学术范围了,经济学家们把诸如此类的东西统统扫进 “外部性” 这个框里。

知乎用户 krishna 发表

现在的媒体都是如此无耻吗?无耻到都不屑说谎话,而只是有选择地是说真话了。但凡稍不注意,不会查文献地用户,就会被媒体哄得团团转。

搜狐新闻的这篇报道只说了人家发表文章地前半段,余教授文章后半段地结论它却不放了。

鉴于大部分人都看不懂文章正文,也没耐心看,我就把摘要部分贴上,让大家看看余教授真正的结论是什么。(fig 1)

大家注意我高亮的部分,翻译过来就是 “但是,我们还估计,通过疫苗和抗病毒治疗可保护易感人群,并进行非药物干预,也可以防止医疗体系被击穿,这些提示这些因素应该成为未来和缓防疫政策的重点。

原文地址如下,有兴趣地同学自取: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2-01855-7_reference.pdf

此外,鉴于即使是知乎,也有很多用户不善于查找原始消息来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把查文献地流程大概给大家介绍一下。

一般而言,我们学生物的狗,常用的文献数据库是 PubMed。大家可以直接进入 NCBI 网站,在左边的 database 菜单中选择 PubMed。如下图所示。(fig.2)

由于新闻原稿中没有列出论文原名,那我们根据作者姓名和发表期刊搜索文章,(fig.3)。

选搜索作者,键入姓名 yu hongjie,点击 add 按钮,将作者加入 query box。(fig.4)

然后添加新搜索条件,在期刊选项,键入 nature medicine,加入 query box,然后 search。(fig.5)

这是会显示文章概要,点击右上的 full text links,就可以看全文了。一般而言不需要你在教育网内就能看大部分文献,所以这个数据库是面向公众的。(fig.6)

知乎用户 散装威士忌 发表

有没有一种可能就是说,像朝鲜那样,防疫政策几乎不调整变动,仅是沿用老一套方案大搞一刀切,动辄封小区封城市封国门,在抗疫水平上毫无进步甚至出现倒退,稍有疏忽便猛增数万感染者,才配得上 “躺平” 两个字呢?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当前来说所有疫情相关的数据,只要发布者与上海相关其结果都是不可信的!

上海的信用已经整体破产,不要再雪上加霜了。

知乎用户 bbtop 发表

国外要炸,日常赢麻

好家伙,越南作死,赢~

好像越南经济还行的亚子,不管,反正赢~

知乎用户 六点三刻​ 发表

中国人口基数大,确实是在我们这样大的流动性上如果要是彻底的没有了防护措施,也没有任何的社区医疗管理,然后同时也没有任何的这种自我检测和固定跟踪,或者是封控和限制,我们肯定要面临巨大的风险。

但是,因为现在也有一些特效药和治疗措施。所以这样的说法说死亡率这样高觉得不现实。但是传播会相对速度快一些,这个肯定的。但是真正的共存之后会不会说造成死亡率的上升?我觉得这个还是应该要商榷。

知乎用户 西日韩留学吕老师​​ 发表

没什么好看的。。。美国新冠是排在心脏病,癌症之后的第三大死因。。

如果你觉得这样总动员防新冠是合理的,那干嘛不同样重视心脏病和癌症?例如把靶向药纳入医保?我感觉也不会比防新冠这样大动干戈花的钱多吧?

知乎用户 淡定 发表

就为了区区 155 万条人命,就 TM 放弃了中国经济的腾飞。

你们担得起这个责任嘛!

知乎用户 冈比亚总统私生子 发表

实际上长期开窗通风可以控制疫情不发生,少发生;或者发生了延缓扩散速度,缩小疫情规模。

长期开窗通风只是举手之劳,没有利益获得方,是性价比最高的防疫措施。

新冠病毒无论如何变异都是呼吸道传染病病毒,不吸入就是防疫的终极措施,基本就不会染病。美国科学家研究结论是不吸入新冠病毒时,新冠感染概率下降到千分之一。

如何保证不吸入?当然是不集聚。

集聚选择在室外通风良好的场所,保持相互之间的距离 6 米以上,就不会吸入对方呼出的新冠病毒,哪怕对方是新冠病毒的携带者,也不会吸入对方呼出的新冠病毒。因为飞沫传播不了 6 米,而对方每次呼出的 0.5 升气体中有病毒气溶胶,也会在广巨大的室外空间瞬间被扩散没有了。

新冠病毒无论如何变异都是呼吸道传染病病毒,主要是靠空气传播疾病的,实质是吸入致病量的新冠病毒就会被感染。

显然,吸入致病量的新冠病毒是在:1、室内空气中积累了 “足量的新冠病毒气溶胶,2、在室内停留时间足够长,3、每次吸气的吸入量足够大这三个主要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

正常生活中 “2、在室内停留时间足够长”,有时是必须的,如工作场所。

“3、每次吸气的吸入量足够大”,戴防护等级 KN95 口罩每次吸入的量是戴医用口罩每次吸入的量的四分之一。

“1、室内空气中积累了 “足量的新冠病毒气溶胶” 是比较容易做到的,那就是长期开窗通风。

有没有可能利用室内外空气流通,做到不吸入病毒或少吸入病毒?

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快速的用没有新冠病毒气溶胶的室外空气更换室内空气,使室内空气中新冠病毒气溶胶的含量大幅度降低,微量即使吸入了也不会感染。结合防疫措施戴口罩,即便在室内公共积聚场所停留,也不会被感染。

一、外出不会造成传染的情景

1、外出保持不与他人积聚,就不会造成互相传染。

2、外出保持与他人 6 米以上的积聚,不会造成互相传染,无论风速、风向如何都是如此。集聚选择在室外通风良好的场所,保持相互之间的距离 6 米以上,就不会吸入对方呼出的新冠病毒,哪怕对方是新冠病毒的携带者,也不会吸入对方呼出的新冠病毒。因为飞沫传播不了 6 米,而对方每次呼出的 0.5 升气体中有病毒气溶胶,也会在广巨大的室外空间瞬间被扩散没有了。

3、外出始终占据上风位,保持 1 米以上距离就不会被传染。

4、外出集聚选择在室外通风良好的场所,保持相互之间的距离 3 米以上,积聚时全程戴口罩,基本不会互相传染。

二、外出可能造成被传染的情景

**1、外出后,在室内长时间积聚,即便戴口罩,也有可能造成互相之间传染,**只要室内近时间段或同时间段有新冠病毒携带者入内。

**2、外出后,在室内短时间积聚,短时间不戴口罩,也有极有可能造成互相之间传染,**只要室内近时间段或同时间段有新冠病毒携带者入内。**即便是核酸检测采样,短时间摘下口罩也是如此。**新冠病毒不知道为什么不戴口罩,吸入了就有可能传染。

3、外出始终占据下风位,保持 6 米以下距离,就可能被传染。只要较长时间段上风位有新冠病毒携带者。

三、减少传染风险

1、长期打开室内、车内的窗户,进行长期开窗通风,长期持续快速的用没有新冠病毒气溶胶的室外空气更换室内空气,就可以大幅度降低在室内空气中新冠病毒气溶胶的浓度,降低积聚传染风险。

在长期开窗通风的室内短时间积聚,只要进入室内全程戴口罩,疫情期间最好戴防护等级更好的合格的 KN95 口罩,就基本不会互相传染。即便是有携带新冠病毒气溶胶的人进入,也是如此。正确戴防护等级更好的合格的 KN95 口罩,就基本不会被传染可以从传染病房中的医护人员准备得到验证。

2、在长期开窗通风的室内积聚,暂短停留并全程戴口罩,疫情期间最好戴防护等级更好的合格的 KN95 口罩,即便携带了新冠病毒,也不会把新冠病毒传染给同时空进入的暂短停留并全程戴口罩,疫情期间最好戴防护等级更好的合格的 KN95 口罩的其他人。

3、如果处于居家隔离期,最好打开家中的所有窗户进行长期开窗通风,快速的用没有新冠病毒气溶胶的室外空气更换室内空气,抑制室内新冠病毒气溶胶的浓度,落实勤洗手,分餐制,有利于防止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传染。

4、如果家庭成员有新冠病毒携带者,居家隔离期,不是打开家中的所有窗户进行长期开窗通风,不持续快速的用没有新冠病毒气溶胶的室外空气更换室内空气,抑制室内新冠病毒气溶胶的浓度,很可能会造成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传染。

5、由于管道井、地漏、公共通风道等途径导致空气中新冠病毒气溶胶在邻居之间互相流通时,长期开窗通风,持续快速的用没有新冠病毒气溶胶的室外空气更换室内空气,会抑制室内空气中新冠病毒气溶胶的浓度增长,肯定会降低邻里之间的传染概率。

符合规划的邻里之间在都长期开窗通风的情景下,不会使一方呼出的空气被另一方吸入。因为,气压原理表明空气总是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同方向的窗口气压应该是相等的,空气的流动方向是一致的。

6、如何做到在公共集聚室内场所集聚时少吸入?

要生活集聚是在所难免的,有时还是要选在室内进行。而且,日常生活多数场景是室内生活。

⑴、在室内外温度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打开公共集聚室内场所的所有的窗户进行开窗通风,创造一个类似于室外空气流通环境的室内外通风的公共聚集环境,尽量减少病毒气溶胶的积累。开窗通风就是大风量的用没有新冠病毒气溶胶的室外空气快速置换室内空气,有效地防止室内空气病毒气溶胶的积累,降低室内空气病毒气溶胶的浓度,进而防止新冠疫情的扩散、蔓延。当然选在室内积聚时,应该尽量缩短集聚时间,必须戴 KN95 口罩(我们不生产、经销,不买卖股票)。因为在室内环境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可能保证 6 米以上,而且病毒气溶胶一定会有一定程度的积累。

**⑵、在室内外温度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打开公共交通工具的所有的窗户进行开窗通风,**创造一个类似于车外空气流通环境的车内外通风的公共交通环境,尽量减少病毒气溶胶的积累。开窗通风就是大风量的用没有新冠病毒气溶胶的车外空气快速置换车内空气,有效地防止车内空气病毒气溶胶的积累,降低车内空气病毒气溶胶的浓度,进而防止新冠疫情的扩散、蔓延。当然选在车内积聚时,必须戴 KN95 口罩(我们不生产、经销,不买卖股票)。

之所以推荐戴开 KN95 口罩,完全是因为传染病房的医护人员都戴 KN95 口罩,他们很少被感染。而传染病房病人呼出的空气肯定会有大量的新冠病毒气溶胶。推荐戴开 KN95 口罩完全没有否定医用口罩的意思。

7、如何做到在公共集聚室内场所集聚时,不戴口罩吸入了新冠病毒气溶胶不感染?

有时在室内集聚口罩也没法戴,如就餐、喝茶、喝咖啡等等,这时应该选择室内外通风条件好,并且座位有保证吸入的空气没有可传染新冠病毒的室内场所进行,也就是**吸入的空气是没有新冠病毒或者已经杀死新冠病毒的空气。**尽量缩短集聚时间。在落座前和离座时保障戴好 KN95 口罩。在公共集聚室内场所集聚就餐、喝茶、喝咖啡时,吸入的空气是没有新冠病毒或者已经杀死新冠病毒的空气,没有办法戴口罩也不会感染。

四、长期开窗通风降低传染速度,减少疫情影响

公共集聚室内场所长期开窗通风、公共交通工具长期开窗通风、家中长期开窗通风,实质就是利用室外空气的持续流通形成的分区封控。

快速的用没有新冠病毒气溶胶(疫情期间含量极其低微)的室外空气更换室内、车内、家中空气,使公共集聚室内场所内、公共交通工具内、家中的空气中新冠病毒气溶胶无法积累停留而低浓度,大幅度降低新冠病毒传播速度,抑制新冠疫情的传播。长期开窗通风的防疫效果与现行的分区封控的防疫效果相比较尚需证明。

作者认为,从防疫效果看,公共集聚室内场所长期开窗通风、公共交通工具长期开窗通风、家中长期开窗通风的防疫效果与分区封控的防疫效果相比不会差,但是几乎没有成本,对社会负面影响非常小。

作者建议,在室内外温差不太大时,疫情期间的防疫措施 “勤通风”(有些地方用 “常通风”)修改为 “疫情期间长通风”,也就是把防疫措施 “勤通风” 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五、防止邻居之间互相感染

邻居之间互相传染的主要途径:

1、电梯,乘坐电梯时,进入公共部位时要戴口罩,不用手之间按按钮。

2、管道井、公共排风道没有空气进入室内。

3、下水道不通过地漏等处返味。

六、核酸筛查一定要保障被采样者在采样时吸入的空气没有可致病的新冠病毒

1、核酸筛查一般要选择室外,即被采样的人要处于室外的位置

看到很多室内核酸采样的画面、图片,非常担心室内核酸采样成为传染力更强的新冠病毒变异株的扩散渠道。

**被采样人在采样时呼出的气体若有新冠病毒气溶胶。如果是在室内采样,呼出的气体就存在于室内空气中,室内空气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较小。即接下来的几分钟乃至十几分钟,室内空间还是那个空间,室内空气几乎还是采样结束时的空气,传染性更强的新冠病毒变异株气溶胶的浓度可能造成被采样者不经过滤吸入而致感染。**如果被采样人处于室外的位置,呼出的空气到室外空气中。2、3 秒后,室外空间还是那个空间,室外空气已经不是采样时的空气了。因为风速、巨大空间扩散的叠加作用,即便有人呼出新冠病毒气溶胶,2、3 秒也会稀释到忽略不计。

因为,室外空气流通比室内空气流通好,新冠病毒气溶胶不易积累;还因为,在采样时没法戴口罩,如果在室内进行,万一前一个人呼出了新冠病毒气溶胶,就极有可能被以后的人吸入,因为大家在采样时都不戴口罩。室内核酸采样,很有可能就是给新冠病毒变异株提供传播机会。

**2、核酸采样在室内进行时,一定要保障被采样者在不戴口罩采样时吸入的空气没有可致病的新冠病毒。**也就是被采样者在不戴口罩采样时吸入的空气没有新冠病毒,或被采样者在不戴口罩采样时吸入的空气只有被杀死新冠病毒,没有可能致病的新冠病毒。杜绝不采取措施的室内新冠核酸检测采样,不给病毒传播提供机会。

核酸采样时必须保证被采样人不吸入新冠病毒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505557787

知乎用户 悠居物联网无管道分布式全屋新风系统​ 发表

是张在的那个学校么?

知乎用户 啊毛 发表

死亡率千分之 1.1 我是没想到的。

因为奥密克戎爆发前,我计算了我国新冠病毒死亡率,高达 3% 以上,世界第一。

奥密克戎爆发后,由于新增变多,这个死亡率暂时被拉到了 1.2%。

![](data:image/svg+xml;utf8,)

1.2% 是什么概念?

强行和国外死亡率接轨。

现阶段这些数据仅供参考。

因为上海的数据大家懂得都懂,缓慢释放数据,哪些算病毒死,哪些不算病毒死,都有说法。

不死奥密克戎。

叠加病不结算数据。

反正各种数据算下来,我们和世界接轨,奇妙的一致。

讲道理,半年才死 155 万人口我觉得已经是可以接受的范围了。

千分之 1.1 概率直接去掉了一个 0 还要多。

如果按照我国新冠时期的正常数据来计算,病毒死亡率起步 8%。

综合死亡率得算到 12% 以上。

我这还算是保守估计了。

因为威胁还远远不是新冠,奥密克戎这两位大咖。

后续 BA.4、BA.5 亚变种,是可以和前两位大咖,叠加的。

什么叫叠加?

意思是你新冠和奥密克戎其实从来没治疗好,你以为你好了,你身体里残留一大堆。

然后新变种继续给你叠加施法。

大家是不害怕新冠和奥密克戎的,其实致死率并不高。

因为可怕之处在于叠加。

你得了奥密克戎,再得其他病,会怎样?致死率飙升,并且不算进它们战绩。

你再叠加了 BA.4、BA.5 亚变种,再得其他病,会怎样?更高的致死率。


以上这些是大家可以查新闻,可以验证的东西。

我说点没验证的阴谋论。

就说这些病毒其实是欧美的武器,目前恐怖的地方在于全部是叠加并且高传染力的变种。

这就像是在你身体里塞满了火药一样,咱也没能力清理掉。

如果别人手里掌握着 “打火机”?

直接威胁你,病毒灭国你信不信?你觉得你有所谓的长城能防得住?

中国为啥不躺平?

中国为啥拼死防御?

中国为啥哪怕经济不要了也要防御?

又不致死,躺平它不美吗?

赚钱,大家从上到下活的不好吗?

因为这病可能就是压根不能得,迟早有一天可能外面没有丧尸,大家自己都不敢出门,出门就是死。

电动汽车,自动驾驶,AI 工厂,AI 技术,无人车,服务型机器人,过去哪个不是科幻?

还不都是被实现了?

你真觉得生化武器就没做到那份上?

我们这些屁民没啥知识没啥文化哪能参透这玩意。

当然,这些都是阴谋论,大家看一乐。

知乎用户 Virtus Yang​ 发表

我去读了读原文,貌似人家的研究目标和主要结论不是这个……

搞不清媒体是真水平低还是故意断章取义。

知乎用户 难得糊涂​​ 发表

因病死亡是个次重点,

重点是害怕被戳破后房地产的崩塌

知乎用户 弗林 发表

辉瑞的地方现在半年也是这种比例么?

知乎用户 川陀一号 发表

坊间共存清零之争仍在继续,都拿欧美如何如何说事情。然而经济水平不同,自然资源环境不同,人口结构不同,医疗资源分布及基础不同,种族不同,社会主流文化不同,社会治理理念不同,实在没有什么借鉴的意义。

目前流行的毒株不是病毒的终极形态,在庞大的感染基数且已形成动物飞禽回传链条之下,结合单链 rna 本身不具备纠错机制会不断变异。

1,美国可以通过无限 QE 加息缩表世界范围内敛财以供养美国,我们不行。

2,因为所处发展阶段不同,美国食品药品空气水的质量的确比我们要求的高。

3,美国老龄化比我们严重,但一旦乘以人口基数,我们的老年人就是美国的整体人口。

4,医疗资源无论总体还是平均,医疗水平,我们都远远落后。

5,我们是黄色人种主体,美国多元已久,于自然选择面前,多元更有优势。

6,主流文化和治理理念就不谈了。

故,一旦躺平。

1,大多数人都会与病毒 face to face;

2,下一阶段医护减员;

3,第三阶段,基础疾病、慢病群体、老弱病残、急诊加 debuff 合并冲击医疗系统。

4,第四阶段,由第三产业蔓延到基础工业农业生产供应链。

5,人口减少,经济崩溃,社会混乱。

知乎用户 煮酒别云烟 发表

才 155 万?

我对复旦的屁股立场非常的怀疑。

我们 14 亿人口,155 万才哪啊?

听话听音。很多时候,说出来的那半句没太多意义,没说出来的那句才是人家真正的意思。

这句话如果把复旦没说出来的那句话补出来是什么样?

若中国选择躺平,半年或至 150 万人死亡,但是你们知道半年车祸就死多少人吗?你们知道继续这样清零,因为封控次生伤害,半年死多少人吗?你们知道上海一天 1.5 万太手术吗?半年要耽误死多少人?这还只是上海!

个人认为复旦需要解放军,这个反人类学术权威,必须挂路灯上去。

知乎用户 王品谕 发表

国家说是因为医疗资源不足,老年化高。容我想想有没有老年化高医疗资源还发达又开放的国家

知乎用户 老实人张五爷​ 发表

半年 155 万,一年就是 300 万?

有个冷知识,抗战打了十四年一共损失人口 3500 多万,折合一年 250 万 ==!

抗战 14 年,中国的损失有多大_湃客_澎湃新闻 - The Paper

知乎用户 J Wu 发表

太少了

中国人体质差 死亡率高于西方国家

知乎用户 高桥凉介​ 发表

怎么说呢,我发现这个 “既要也要” 总是深入人心,不仅仅是领导的也是民众的。

就像我过去也以为我能既要学 A 也能自学 B,最后发现还是 B 好,于是被迫转行,还不如一开始就学 B 呢…… 花了几百万学 A 这岂不是更亏。当然了往好处想就是既拿了 A 的文凭还用 B 找了工作,听起来像个绝世天才啊,赢麻了。

这个例子或许看起来有点跑题,但我想表达的是,我们应该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精力有限资源有限,“多位面天才” 不可能靠人力硬凹出来。哪怕这世界上真有人既会 A 也会 B,ta 很有可能对 CDEF 等你熟知的领域完全不懂。就像游戏加点,固定就那么多,你加智慧了就没有加力量的了,合理分配点数才能创造最大战力。

那么对于疫情,现在的我看来,这是一场对整个人类的天灾。想要什么都不损失,既要也要一定是不可能的,完全是巨婴思维,太理想化了。应该思考的是,既然这个损失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我们要如何把它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共存就像 B,现在应该不会有人觉得我们真的能消灭新冠吧,最终全体人类一定会走上这条路,那么何时从 A 转 B,要在投入多少 A 之后转 B 呢?

或许你会对我把人命说成 “损失” 愤怒。相信我,我也很愤怒,但我看了太多的求助,没有药,没有救护车,没有菜,没有钱,没有尊严,我已经有些麻木了。我能感觉到这些损失是应该被计算的。哪怕 “共存派” 里或许有人只是觉得自己身强体壮不会有事,但我发誓我会担心我父母的,我知道他们身上有小毛病,我担心因此耽搁了他们治疗,我担心我房间里收藏的书籍在消杀下荡然无存,我担心…… 很多很多。

总之,支持 “共存” 和“清零”无非是在纠结一件事。【清零派相信清零之后,原本会死的一百万人只会死十万,与此相比其他的损失不值一提。而共存派认为目前的清零手段最多让一百万变三十万,可加上精神,财产,自由,经济,以及潜在的生育率,病亡率损失之后已经超越了一百万人死亡的损失,即 “即使你告诉我现在路上车祸率翻了五倍,我也必须坐车去上班呀”】

所以我们究竟该选哪边,而且已知最终还是会被迫走上 B,什么时候转变,要做哪些准备?说实在的这本来就应该是专家智囊应该想的问题,他们手上数据更多更精确。网上的两派基本也只能靠感觉互怼。

ps. 如今许多国家已经给出参考答案了,当然也可能他们都是错的,只有反着来才是对的,这里的概率又是多少呢?换句话说,这是一场豪赌,抄答案就是大家一起受罚,班上每个小朋友都扣三分。不抄这答案就是赌国运了,要么全胜要么惨败,能怎么样呢,这不是你我能决定的事情。

pps. 三年没回国了,买不起天价机票,含泪奔赴线下考试 ing

知乎用户 辣味小丸子 发表

某些人别吹牛逼。

病毒落到你头上,不说重症,就嗓子剧痛半个月,睡觉呼吸苦难,你就想挠墙了。

一人死亡是悲剧,一万人是数据是吗?

不用你死,要你半条命,你受得住都是能人了。

古代灾年,十室九空是数字,横尸百万也是数字。

卖儿卖女,易子而食,吃草根,啃树皮。哈,多生动的文字都是抽象啊。

什么医疗挤兑,ICU,插管子,呼吸机,什么轻症,什么重症,不都是词汇吗??真落到你头上,你试试??

知乎用户 蓝雪人​ 发表

我国总人口 14.12 亿,其中 18-34 岁人群约 4 亿

18-34 岁人群抑郁检出率 24.6%,其中重度抑郁 7.9%,还是在抑郁检出率约为 20% 的情况下

——由此推算我国至少有 1 亿青年患抑郁症

2020 年 WHO 调查研究发现,新冠疫情期间全球抑郁症人数上升约 25%

——由此推算如果继续 2020 年的封控政策我国约会多出 2500 万抑郁症青年

抑郁症自杀率约在 2.2%-15%

——以最低 2% 记,如果状况持续,我国约会多出至少 55 万自杀青年

还不算其他次生灾害导致的死亡

当然这个计算有滑坡谬误,比如由于社交隔离和个人经济收入下降引起的抑郁在解除隔离会恢复。但照现在遍地开花的情况来看一个地区的封控到底会持续多久需要打个问号。

而且原文的情况是按照直接躺平来计算,和比逐步开放没有可比性。我也只能拿 “一直封城” 来对标文章里的情况了。

知乎用户 竹悠 发表

躺平是单程票,一旦躺平,就不可能再清零。

躺平等于从此成为病毒培养皿,源源不断的新变种将层出不穷。

一旦出现一个高致死性变种,你没有办法单防这一个变种。因为测定新冠分型必然比测定新冠存在性成本更高、时间更长。

知乎用户 光追不上我​ 发表

我还以为他说的躺平是哪个躺平

知乎用户 Mr.Le 发表

某些人装都不装了,直接说老人死了对社会有利了

能说出这种话的人,谈什么社会利弊必然是假,跟它们谈什么父母长辈也是对牛弹琴,这种货唯一关心的是今天就要出门就要发财,跟这种玩意儿辩什么经呢?

等这帮生物退休了,也差不多是老龄化最严重的时候了,为了国家着想,就应该在退休当天自己主动了解自己,写好遗书要求死后树葬,这才符合它们的 “大局观”

知乎用户 低配版海灵顿 发表

记得有个搞笑的,前年科兴还是谁做出疫苗了,要二期还是三期试验。

尴尬,发现中国已经没新冠了,只能跑去巴西找人体试验。

人体实验!你跳不过的!你再怎么高科技再怎么用英特尔 80 核 320 线程的电脑编程模拟运算,最终,人体试验才是最靠谱的!

你必须做人体试验啊!

趁着现在有人体,你赶紧试验啊!

试验一下,用县城医疗资源,用专升本医生,给上海重症病人看病

这样,统计数字才更真实啊!

知乎用户 caijust 发表

列数据吧,就列美国。

两年因为新冠死了一百万,ICU,病床爆仓好几次了。

除了疫苗,抗疫防疫措施基本没有。

但是美国人也是人,正常情况下也会死亡,平时一年死 300 万。

所以这两年新冠导致美国多死了大概 20%,数据如下:

第一大和第二大死亡原因仍然是心脏疾病和癌症。车祸等紧随新冠其后。

2020 年和 2021 年的死亡率都比较高,一个没疫苗,一个是 Delta,到现在 Omicron,死亡率已经下来了,所以预测美国未来新冠死亡率大概率要低于 2020 和 2021 年的峰值,当然,变异是无法预测的。Omicron 在美国铺开,基本上人人感染,包括笔者。

不提供观点,只提供数据。

知乎用户 猪骑士 发表

这说明我国政府是一个高度负责任的一心为人民办事的政府。因为我们都知道,一旦躺平这 155 万大多数都会是老人。西方国家主动躺平大言不惭的说清理掉了大批老人节省了巨额的养老金,要知道我国已经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经济发展受到严重拖累,养老金等各种支出压力巨大,政府却依旧选择了如此负责任的态度对待人民,真正的贯彻了人民当家作主。

现在我们防疫政策进一步升级,要求周周测核酸,不然公共场所禁止进入,求医需要 48 小时核酸。核酸改为免费,费用由已经入不敷出的社保支付。全民免费 3 针新冠疫苗国家又花了一千多亿,这样的好政府打着灯笼都找不到,亘古未见,许多不知好歹的网民却一心想 run 出国门真是瞎了双眼。

躺平的国外很快就会人死光,待疫情控制后我们会占领一切,统治整个地球。

犹太人的世界政府阴谋论,竟然会被地球以这种形式奖励给中国,因为这是我们光辉行动应得的。

知乎用户 贝贝​ 发表

闲来无事把之前清零但是在 omicron 下执行逐渐共存策略的国家做了相关数据对比,各位自行判断。

补充一下:辉瑞 Paxlovid 在第一季度产量为 600 万疗程,和全球每日新增数十万至百万的病例相比仍有不少缺口,猜测足量供给后,死亡率可进一步下降。同时辉瑞已经在我国授权仿制该药,在我国未来或将不会出现短缺问题。

同时,还有些数据提供一下:中国流感年均死亡人数 8.8 万左右(美国流感高峰期死亡人数在 6 万左右,也可以换算成 14.1 亿作为基数)。

个人感觉,专家预测的逐步开放后死亡人数 160 万人是最极端的情况,通过积极的防疫措施(比如通过佩戴 N95、N98 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减少聚集等等)以及特效药及混打第四针疫苗的配合,不幸的人数可能会大幅下降。

想要原始数据的可以私信我。

知乎用户 Rayman​ 发表

这篇文章成立的条件在哪里?它到底成立不成立?或者说文章成立的关键在哪里?

[

电子书

算法的力量:人类如何共同生存?

作者 杰米 · 萨斯坎德

会员专享 ¥68.60

去查看​

](https://api.zhihu.com/poisson-marketing/recommendation/url/957942765af369b59193c87e8654f720)

[

电子书

算法的陷阱:超级平台、算法垄断与场景欺骗

作者 阿里尔 · 扎拉奇 等

会员专享 ¥41.40

去查看​

](https://api.zhihu.com/poisson-marketing/recommendation/url/4340590b32e14248461210652192c612)


反驳这篇文章的看法是,这是一个陷阱式的提法。

该文模拟的前提是以奥密克戎病毒开始。这种病毒的特性是传染性极强,毒性弱。

以美国为例,美国国内现在能感染的基本都感染了新冠。

但是新冠 3 年来。美国才死 100 万人。

更关键的是前期高峰是 10 万人一天,而后期基本是 100 万人一天的高峰感染,最高的一天是 150 万人感染。

但是因为奥密克戎感染的死亡人数远低于前期的死亡人数。

这个说法在英国的例子能得到验证。

再次共存说是英国那边提出的。同第一次共存说不同的是,这次共存说是有数据支撑的。尤其是英国的数据表明,在英国的因为奥密克戎型新冠导致死亡的人数大减。


复旦大学的这次的模拟相对简单。

假设的前提虽然有一定的错误,但是属于可接受的范围。

第一、感染率与重症率的假设是可以接受的。

相对来说中国对于英美等国家是有免疫优势的。别看他们感染率高,接种疫苗的人也不少。但是中国的疫苗接种率是要高于英美国家的。也就是体内有抗体的比例是要高于其它国家的。

当然我国没打疫苗的人主要是小孩跟老人,这点全世界都一样。这些人没打是因为疫苗本身的问题,即没有经过安全性测试。

但是我国有一个指标比英国差:即加强针的比例,目前好像是才 50% 多,达不到群体免疫的 60 左右的最低要求!

因此采用的那个重症比例,是可以接受的。

第二、对 ICU 的挤兑。

死人人数会快速升高,在于,重症的患者挤兑 ICU 病房,一旦超过其承载力,死亡人数会快速上升。

当然这篇文章的前提假设是有点偏差的。

住院人里有一半以上要进 ICU,而住院人里有近三分之一会死亡……

上面的假设肯定不对,不可能那样的。


最后简单的说下钟老的最新的论文与他的演讲。

如何评价钟南山在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发表的文章?

论文是英文的。

The dynamic zeroing policy has been adopted for maintaining effective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However, China needs to reopen so as to normaliz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dapt to global reopening. Prolonged dynamic zeroing cannot be pursued in the long run. There are several recommendations on how China could reopen in an orderly and effective manner……

自行翻译一下就行。

讲座的 PPT 截两张出来。

钟老搞过几次预测。

不过最近听到的他的发声,以及采纳他的建议主要是,打第三针疫苗的问题。

现在几个大的城市,都有点打第三针疫苗的,而且不停的放着大喇叭。


说一下复旦这篇论文的意义。

结合钟老的模型以及上面给出的 ppt 截图。

第一、对于动态清零、逐步开放的理解

现在的政策不是动态清零了,是静态封城清零。其中上海做的很差,比同一时期的发生疫情的深圳与广州相比差了很多。

第二、文中讲到了如何降低对 ICU 的挤兑。

我们还估计,通过实现疫苗接种和抗病毒疗法的可及性以及维持非药物措施的实施来保护弱势群体,可能足以防止医疗保健系统不堪重负,这表明这些因素应成为未来缓解政策的重点。

上面是原文的提法,其中也强调了打第三针的重要性。

我国同英国相比,亏就亏在打第三针的比例比英国的要低!

知乎用户 疯狂绅士​ 发表

美国自己公布的数据,新冠的死亡人数是过去十年流感死亡人数的 3 倍。

就中国这个医疗水平,躺平以后死亡人数超过 700 万都不意外。

知乎用户 不锈钢老虎 发表

这是按所有人都感染,千分之一点一的死亡率来算的吧?

一千个人才会有一个人死亡,并且还有极大可能是一个有严重基层疾病的老年人。

就是说其他 999 个人都不会有什么问题。

为什么要让 999 个人停下来,为一个不管怎样都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死亡的老年人延长可怜的一点点的平均寿命呢?

外部的病毒不清零,中国各地就会一直有疫情,动不动就封城,经济损失有多少?

外界一直有病毒,所有人迟早都会被传染一次,谁也逃不掉。

999 个人一次的核酸检测的费用,够那一个人用一次的特效药了,每个人都会在一次疫情中被检测多次,够这一个人的整个疗程的花费了。

如果每个人都会得病,等到需要治疗的时候才会发现,钱已经花到给别人的例行检查上了,拿啥治病?另外自己一次次的停止,该挣的钱也没有赚到,该花的一分也不会少。

把 999 个人的核酸检测费省下来,加上 999 个人正常工作多挣的钱,用来给那一个人用特效药。

或者让 999 个人被迫停下来,饥肠辘辘的看着那一个人多活了一天、一月、一年?

知乎用户 说实话等着被跨省 发表

回想去年上海有惊无险地经历迪士尼和奶茶店 2 波小疫情,当时媒体上很多朋友对比了上海的精准防控和其他地区的严格封控政策,似乎全国其他地方学习上海的防疫政策,就能以最小代价解决疫情。

而今年这波疫情已经证明了精准防控这个措施已经不可选了,上海、北京 2 个大城市都没有通过精准防控完全控制疫情,即使借助全市核酸大筛查,也不可能覆盖全部人,几轮大筛查后都还有不断的社会面确诊疫情。即使只溢出了几例,照现在奥密克戎传播速度,用不了一个月就是新增几万例。

现在摆在台面上的选项就是,要么全面放开,要么出现一例就全面封城,且要马上完成保供预案。前者的代价就如论文所写,但是个人感觉死亡人数会只多不少。现在清零派基本上是压倒共存派,哪怕现在已经在上海被关了 2 个月的我,也还是支持清零。

但是,如果疫情因为一些原因扩散到全国很多城市,那全国的供应链都可能被迫停止,那可能连吃饭问题都解决不了,那两害相权取其轻,也许不得不共存。

现在上海已经让一些关键的制造业和运输企业复工复产,也是探索在出一条全面封控下回一点血的路子,毕竟只有生产(外加部分流通)领域的劳动才能创造商品、创造价值,而其他领域(如商业等)尽管也重要,但都是建立在生产基础上的价值分配,在危机时都是可以先停一停的,尽管他们背后可能是一个个家庭的收入骤减。

在这个保经济还是保人命的选择题上,相信自然是保人命,但在此基础上怎么样使全面防控对经济的冲击最小,这是未来各地政府未来最需要关心的问题。

知乎用户 顾笑生​ 发表

我一直在防疫和躺平共存之间横跳…
我心善,见不得人死。

但是防疫造成的人祸又很让人恼火。

这题无解啊

知乎用户 千千世界 发表

我已经买好了私立保险(无医保版)门诊,住院,百万医疗。

我主要就担心封城不能及时就医,不能及时住院。但是我已经不买医保了。

我们这边是县城, 我们小区群里,有做手术的说医保现在不给报了, 你们其他地方的报销比例或者报销还正常吗?

人生无常啊,前几年还一起吃饭的表姐,突然爆出尿毒症走了,现在从县城去大城市就医也很难。

知乎用户 彩云 发表

科学是为政治服务的

知乎用户 领跑者 发表

复旦这篇文章是为了拍马屁。

知乎用户 喵大人 发表

说少了,美国人口 3 亿多,死 100 万。中国 14 亿多,按照比例,467 万朝上。

知乎用户 葱歌 发表

有一说一,这篇文章的作者,也在看知乎这个问题,各位的集思广益可能成为她下一篇文章的 idea

知乎用户 陈酒弥香清澈如水 发表

随便随便

知乎用户 王天元​​ 发表

随便在谷歌新闻上搜索手术等待,最近一月内关于欧美的该类型报道过百篇,随便点进去一个大家看一看。

知乎用户 巨魔 发表

马后炮

知乎用户 xqzh 发表

我想知道新增一个 ICU 床位需要花多少钱?我国抗疫已经花了多少钱?未来还需要花多少钱?这些钱够新建多少个 ICU 床位?我们的钱是一直用来做核酸好还是建 ICU 床位好?

知乎用户 阿卜​ 发表

自 2011 年以来,每年出生和死亡的人数。

发布数据如下:

2011 年,生 1604 万,死 957 万;

2012 年,生 1635 万,死 963 万;

2013 年,生 1640 万,死 969 万;

2014 年,生 1687 万,死 974 万;

2015 年,生 1655 万,死 975 万;

2016 年,生 1786 万,死 977 万;

2017 年,生 1723 万,死 986 万;

2018 平,生 1523 万,死 993 万;

2019 年,生 1465 万,死 998 万;

2020 年,生 1200 万,死 1000 万

以 2019 年为例,死亡人口 998 万,其中正常死亡(寿终)768 万,非正常死亡大约 230 万。

非正常死亡包括

自杀,药物不良反应,医疗事故,结核病致死,

甲乙类传染病,尘肺病致死,交通事故,工伤事故,

触电,火灾,溺水,

死刑犯,形式案件致死,

食物中毒,酒精中毒,过劳死。

还有各种意外,出门被高空坠物砸死。

吃饭噎死,不慎坠崖等等。

知乎用户 布尔乔亚 发表

其实这个模拟分析挺搞的。

这种模拟分析很多参数是设的,而设参数这个东西本来就是个经典画大象问题……

但不论怎么画这个大象,我想以下的信息是共识:

躺平会多死人;经济可能会变好;所有损失将会比较均匀的分布,甚至穷地方承受更大代价(资源分布);

严格清零可以少死很多人;对一部分行业(旅游等服务业)属于毁灭性打击;对疫情发生地的经济打击也非常大;经济损失分布极不均衡,体现出明显的随机性和随机过程,相比较而言发达和边境地区因为外防输入难度较大危险性较大;全民的自由和生活便利性都受到影响,其中疫情发生地影响极大;

两害相权,至少现在还是清零好,未来也许有限共存会好(其实动态清零也是一种有限共存),具体如何共存、如何保障,则要看相关的医疗措施、疫情风险和地方能力综合衡量取舍,至于躺平…… 其实国外也没几个真 · 完全躺平的。

归根结底还是那句话,严格防疫有一大堆毛病,就是会少死点人;但对于本身不太有死亡风险的人来说,就只剩下了毛病,特别是考虑到死亡风险其实相当相当低,具体到每个人,死亡都是恐怕不可能事件;而且人总是对小概率事件习惯于认为自己不是那个倒霉蛋,典型的就是支持刑讯逼供的(包括一部分反驳废死派的认为枉死的不重要的……);但看总体的话……。

另外,有些事情上,要考虑到能力就这么点,不管选哪条路,都意味着要必然要选他的次生灾害。相比较而言,我们在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全国协调的能力和基层动员能力上是相对优点,也要考虑。(魔都相对最 “服务型”,最不“官僚” 的优点,某种程度上也是破防以后基层拉胯的表现原因之一吧,这也是为啥国外基本上不可能走动态清零路线)

知乎用户 铜墙铁壁方校长​ 发表

你们打算闭关锁国也就只有这个方法了是吗?

知乎用户 发个红包你好 发表

就这两年的力度,如果发篇躺平更好,直接就除名了,校人才交流中心都不给挂。这种学术环境下,去研究它的 Data 或者 methodology 有没有问题,已经没意义了。

知乎用户 硕鼠 发表

躺平不等于不戴口罩,不等于不保持距离,不等于不注意洗手。

知乎用户 球面平行线 发表

那复旦大学那谁谁谁当初为什么要选择躺平?

知乎用户 开心心心开 发表

本文只是研究了如果选择躺平之后的代价,但是没有研究继续封城的代价,必须将两者的代价对比之后,才能看到答案。就如同你结婚,跟 A 结婚和跟 B 结婚,都有可能过的不好,关键是哪个更不好。

知乎用户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发表

这数据严重不准,少写了一个零

粉饰太平是吧

知乎用户 胖橘子压倒炕 发表

俺不懂医学也不懂模型。

俺就想问问,数据调整下,能反推出当年武汉的情况不?

初代病毒致死率应该比欧米高吧?

武汉到底崩溃没?

各地的支援有多少移动 icu?

最后到底死了多少人?

知乎用户 adfhhli 发表

知乎用户 六道轮回 发表

不如让共存的先死了吧,这样能解决共存派自由的问题

知乎用户 edward liu 发表

这事在知乎上没法看,因为知乎的主要群体是 18-40 的大学生和中年人。老人很少,所以知乎的声音不反映主流意见。

知乎用户 FCV 发表

“其中未接种疫苗的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死亡人数将达 74.7%……” 这是学中文的新闻记者写的?

知乎用户 不想编程只想睡觉 发表

在我看来这个报告是一个乐观的估计。

如果中国躺平,死亡人数会增加好几倍。

理由如下。

中国人喜欢群体活动,有大家庭的传统,更容易造成病毒的传播。

中国的医疗资源非常紧缺,面对医疗挤兑,到时候不光会因为新冠病毒死亡,因为无法及时就医的各类死亡数量会急剧攀升。

中国老年人的疫苗接种率非常低,很多老人去接种还被劝退,如果发生几例接种疫苗死亡病例,将严重打击群众的疫苗接种率,以台湾地区来说接种疫苗导致的死亡 1500 例,这种接种死亡率的百分之一中国大陆的百姓都无法接受。

当然大家都提出了其他各种情况,我就不赘述了

我的看法很明确,人类的确是最终和新冠病毒共存,但是肯定不是现在,不是奥秘克隆。病毒的变异方向是传播性更强,致命性更弱,再过二年或者几个变种后可以选择时机躺平。

那些宣传大号流感,主张现在躺平的专家教授们不是蠢,他们是坏,他们的利益密切相关,屁股决定脑袋。

知乎用户 让子弹飞 发表

改变清零政策怎么就会变成不干预躺平呢?

防疫 = 清零???

科学的疫苗 + 口罩令的因素算上会如何?

这还没考虑层层加码呢……

知乎用户 BigPig 发表

到时候死个一千万他们也不负责鸭。

知乎用户 自我西来 发表

我看支持共存的大部分都是上海 ip,不如就先拿上海试点三个月吧,看看上海最终死亡率是多少。

死亡率太高,反正是求仁得仁,他们也说不了什么,同时也能打共存派的脸。

要是死亡率确实不高,如张医生所说,真就和流感差不多,那不正好,全国一起放开共存么?一举两得啊。

知乎用户 鹤洲小塞塞 发表

躺平?为啥国内学者和政府高官真以为海外在躺平?你们的情报搜集或者舆情研判出了大问题了。

知乎用户 有趣的灵魂会发光​ 发表

正确的,动态清零不可动摇

知乎用户 Inari 发表

贴全文!英语的大家也看的懂。

知乎用户 Joeli​ 发表

得理论依据也炮制出来了,大家继续吧

知乎用户 髡山贼 发表

躺平或不躺平,都会暴露出中国医疗资源分配不足、医疗制度亟待改革、基层医疗力量欠缺等诸多问题,揭露现实的代价就是人命,区别是严格防控的代价小,全面躺平代价高。

暴露问题,第二步是承认问题,第三步是解决问题。

请。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专家分析的数据应该靠谱,躺平式防疫不可取。

共存不是躺平!

共存不是躺平!

共存不是躺平!

共存是接病毒无法被彻底清楚的事实,积极做好防疫措施,例行核酸检测,早发现早处理,动态封控,只封控感染者周边活动范围,不做一刀切全城封控,兼顾防疫与经济发展。

知乎用户 ycpriscill 发表

我不觉得这个模拟分析是耸人听闻的,互联网看到的次生事件很多都是城市市民群体,实际上我国有大量农村人口,还有城市贫困人口。医疗资源不足在新闻和互联网上看到的都是有就医需求的,我国有庞大的低收入群体和农村留守老人儿童,这部分人群连就医需求都没有,月收入低于 1000 元以下的人群在互联网留言统计中占比极小,也就是在网上能看到听到的声音,他们自己,或者调查他们身边能接触到的群体,几乎没有,包括我。但是真正连就医需求都没有的这些群体,一旦感染,遇到累积的基础病,可能不知道为什么就去世了。类似于过劳死,从事互联网金融的人因为超时工作猝死的几率远远没有农民工,城市务工人员,长期从事高强度高风险高疲劳工作的体力劳动者猝死几率高。

人生遇到挫折心情焦躁现实困顿请不要冲动,具体关注胡锡进新浪微博。

知乎用户 乱七个吧 发表

没人知道中国的承受能力到底是多少。只记得武汉当年医护在网上哭。

知乎用户 王大头无敌 发表

有没有模拟出,如果采取上海市的这种措施,会有多少人因为非新冠原因死亡啊?

知乎用户 梅菜扣肉盖 发表

说实话,要是只死 155 万人的话,我建议现在马上共存。美国三亿人都死的起 100 万,中国十四亿就死不起 155 万吗?

但所有人都知道,不可能只死这么点。

知乎用户 SakuraleafA 发表

躺平是我的自由。死亡是每个人的结局。

知乎用户 毛毛 发表

我觉得根本不会改变共存派和清零派的观点。。共存派认为死人可以接受每年中国死 1000 万。。。清零派认为得新冠死才是死人所以死一个都不接受。。。。。

知乎用户 小鱼儿 1982 发表

用上海市的医疗资源做模型去推断全国?又是复旦的。。

继清华美院之后又可以确定多一个复旦医学院了。

知乎用户 PaladiN 发表

划重点:模拟数据,508 万人次住院,267 万人次入住 ICU,155 万人死亡,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将占到死亡病例的 74.7%。

预计 157 万呼吸道患者需占用床位,虽低于现有 310 万张总数,峰值期间,将是现有 ICU 床位的 1.7-15.6 倍,流行期将导致 19-48 天 ICU 床位短缺。

不知道为什么还有关于防疫政策的争论。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的根本宗旨,不是简简单单写在墙上的。

那些鼓吹放开的人到底是什么心思,难道不值得我们严重怀疑吗?

人的生命才是最宝贵的,难道还有人怀疑吗?

知乎用户 精进二郎​ 发表

吃饱了撑的。算这个有 p 用。这还要算?英美不就是现成的反面典型?怀疑这是为资本主义经济服务的。“如不采取大规模严格非药物干预措施”,这种绕口令式的话术,是不是想用来推销失效疫苗加强针?

把这些专门浪费资源的腐败学者撤了吧,换新毕业的年轻博士硕士来搞。不对这些职位施加点压力,学术只会更腐败。大力推行轮岗制。

知乎用户 格物致知 发表

以上。

知乎用户 Lynn 发表

有一个算一个,只要有人说我和我全家都愿做那 155 万人中的人,我都支持他们所支持的 “躺平”“共存”。

以下小故事共勉之:

有一记者问一农民:“如果你有一百亩地,你可以捐给国家吗?”

农民回答:“可以!”

又问:“如果你有一百万,你愿意捐给国家吗?”

农民回答:“我愿意。”

三问:“如果你有一头牛,你愿意捐给国家吗?”

农民回答:“我不愿意。”

记者疑惑:“为什么你愿意捐一百亩土地给国家,捐一百万给国家?为什么你一头牛不愿意捐呢?”

农民窘困:“因为我真的有一头牛!”

知乎用户 仁信安诚 发表

没办法,人口基数太大,ICU 资源主要分布在一二线城市,不要说新冠了,随便来个感染率百分之一,死亡率千分之一的疾病,乘以 14 亿人口,都有 1 万 4 千人会死亡。

知乎用户 肖震宇聊心理​ 发表

是好 500 倍的那个复旦 jiaoshou 吗?

知乎用户 猪油拌饭 发表

知乎平时吹牛吹最响的中医粉,这个问题里我翻到底也翻不到

知乎用户 芜湖​ 发表

美国死亡一百万都降半旗了,3.31 亿除 14 亿约等于 4,也就是说我们跟美国一样的医疗资源下,也要无辜死亡四百万。

知乎用户 阿姆西林 发表

说轻了吧,何止 155 万

知乎用户 yizhongguyan 发表

通过有效的干预(疫苗【辉瑞疫苗?】、抗病毒药物【辉瑞 2300 特效药?】、一定的防疫措施【爱丁堡式放开】),可能【?????】足以【足你___个_____】防止医疗保健系统的崩溃。

《足以》

一觉醒来,共存派沙口几十几百赞又占最上面了,不亏是你,知乎

知乎用户 大是大非 发表

这类顶级大学最不缺海外尤其是留居美国的校友,调查下这些人在美国生活的感受,死亡率,别说什么高端人群不怕医疗挤兑啥的,就算他们有钱治病,但他们不怕后遗症吗?这可是清零派们最害怕的问题之一。

知乎用户 wesrr5 发表

全国死亡率 7.2‰,也就是正常情况下,14 亿人口,每年至少死亡 1008 万人(2021 年新冠死亡人数少得忽略不计)。

先不论媒体拿极端数据夸大其词、断章取义的问题,为什么对每年死的一千多万人不闻不问? 有不少研究也指出,每年与香烟有关的死亡高达百万,为什么我们不能像防控新冠一样,严格控烟?

难道应验了那句 “不管你是怎么死的,只要不是新冠死的就行”?

知乎用户 三楼的咖啡猫​ 发表

呵,这下进退两难了吧?

这两年你们在干嘛?只为了防控而防控?

增加 icu 病床,进口更有效的疫苗,给予民众福利补贴,你们做了么?

赚钱赚爽了吧?

知乎用户 meaqua 发表

这还是理论数据,人性的自私一面还没考虑进去,如果真的 “躺平”,真实数据应该比这还严重,因为人一旦恐慌,后果真是不可估计的!

老外的很多做法,不是我们能学的!国情不同、医疗设施不同、人口基数不同、年龄结构不同、人力素质不同…… 必须得走 “适合” 我们自己的路!

中国人口超过 14 亿,老龄人口多,地区发展不平衡,医疗资源总量不足,我们的 “动态清零” 着眼的是当下,呵护的是未来。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中国的疫情防控政策一直在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坚持防控和经济两手抓!

知乎用户 眼镜农民 发表

现在和美国是你死我活的斗争,输掉是是上亿人的生命

就算你这个预测数据是真的,纠结区区百万人?

别人已经轻装上阵,集合全世界围堵干死中国,我们还在自缚手脚自残经济,何为小善,何为大善?

知乎用户 周维 发表

全球可能会在医学意义上终结新冠大流行。

但中国的疫情管控至少持续到 2023 年 7 月。

合理推测,至少会防控到 2023 年 7 月。但是如果防控到 2023 年 7 月,那又会错过明年的春季放开窗口,那么 2023 年全年都不会放开。综上所述,疫情放开管控至少得等到 2024 年夏季。

都是瞎猜的,各位看官图一乐。

知乎用户 monster 发表

千分之一

知乎用户 从来没有救世主​ 发表

只是死人吗? 怕是会炸锅吧

知乎用户 ba aa 发表

至少在我看来,因为种种复杂的原因,在经济中心令人瞩目之后,防疫在网上已经公开的变成了一个政治问题。

当然了,之前也不单纯。

知乎用户 wsndy 发表

拿上海的死亡人口等比例放大到全国都不止这个数好吧

现在上海的危重症的医疗资源可以在放开之后保持吗?

155?开什么玩笑?

知乎用户 书海一贝 发表

不说话,等朝鲜发布,目前 6 个

知乎用户 wzy 发表

他拿瘟疫公司当的模型?

知乎用户 哈根达斯 · 杠精 发表

文章预测:打完疫苗后,这就是个流感。

当老年人接种疫苗率大幅提高 (97%),50% 或以上有症状感染接受抗病毒治疗时,icu 的高峰期占用可能不超过国家能力,死亡人数可能与季节性流感相当。

When both vaccine uptake in the elderly is substantially increased (97%) and 50% or more of symptomatic infections are treated with antiviral therapies, the peak occupancy of ICUs may not exceed the national capacity and the death toll may be comparable to that of seasonal influenza.(原文第 271 行)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2-01855-7_reference.pdf

知乎用户 螃蟹剥了我的壳 发表

我觉得吧,事出有因,如果不是有得到什么消息,大学吃饱了撑的要研究这玩意,中国不是坚定清零吗?需要讨论共存的后果吗?

知乎用户 一个简单的人 发表

有没有可能

躺平和现在所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之间的差值的一部分

用来投入到高危群体的免费医疗保障中

情况会比躺平和现在都好

知乎用户 曙光女神百头龙 发表

你就说说印度有多少人死了。这还用模拟吗?

知乎用户 刺激性​ 发表

按照美国那个推算,咱们起码要死五百到八百万人,这还只是阶段性,后面还会增加。

也别说什么危言耸听,美国都死那么多了,就是最好的证明。

知乎用户 你别皱眉我走就是 发表

是死亡人数的问题吗?我不知道呢

知乎用户 立党今天吃什么 发表

躺平七天渴也渴死了

知乎用户 惘闻 发表

好日子还在后头,不需要 10 年,出生人口下降到每年不到 500 万,死亡人口每年 2500 万以上的时候,再吹牛逼不迟

知乎用户 俄孙满堂 发表

那要不建个无香烟的模型,看看因为香烟死亡人数会下降多少?

知乎用户 天天大宝剑 发表

美国削弱你的经济目的打到了

知乎用户 天涯明月 发表

可是有些人急了

知乎用户 是时候改努努力了 发表

小了,格局小了,死亡数字不但后面要加个零,而且因为社会的动荡整个国家都会解体,那些爱丁堡的租借买办干得出来。

知乎用户 东东强 发表

知乎用户 三岛老贼​ 发表

假如躺平,死亡的是谁。

当然是那些老人。而我们每个人都会老去。老了会如何?

什么样的老人晚年会很惨?

没有一个老人,晚年会非常舒服和愉悦。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一个老人晚年生活都很惨。

人老了以后,眼睛花,看不清东西,有的干脆失明。耳朵聋,听不到声音,要用吼的方式跟他们说话。舌头对美味品尝功能下降。年轻力壮,吃什么都有味道,老了就正好相反。身体的骨头吱嘎吱噶乱响,腿疼。跌倒了就容易骨折。

非但如此,脑子也不行。晚上睡觉只能睡三个小时,躺下就是死人的梦。早上吃的饭,两个小时就忘记。心理特别脆弱,跟小孩没有任何区别。

身体多病。一般新冠肺炎,死的都是老人。因为老人心脏有毛病,肝脏有毛病,有胃病,抽烟老人,肺有毛病。前列腺更是不用说。一夜起来三四次。

除了身体毛病,老人会经历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的折磨。老年孤独症,是每一个老人的必修课。很多老人有抑郁症。老年痴呆症等。

老了,身体动不了了,或者心里想动,但身体不配合了。

卧病在床的老人更是凄惨。窝里拉,窝里尿。长期卧病在床,房间味道大。而且,子女因为自己的生存问题,根本无法尽孝。找个保姆,根本不靠谱。

老年人卫生差,浑身有味道。

性格脾气古怪。等等。难以与子女相处。即便住在养老院,也是经常生各种烦恼。

总之,老苦来了。没有一点好事。每个老人晚年都很凄惨。无非凄惨一百分和八十分的问题。

人有八苦,老苦仅仅是一。

还有生,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五阴炽盛之苦。

而而相对于整个大千世界的种种痛苦,人类的苦,可以忽略不计了。

这就是悲催的现实。

知乎用户 宏禅​ 发表

这么多砖家,我狸子真是无语了。

![](data:image/svg+xml;utf8,)

你们真是有能耐,相信砖家,不信我狸子?

你们翅膀硬了

![](data:image/svg+xml;utf8,)

只不过是死 155 万人,中国有 14 亿人口,60 岁老人占 16%,也就是 2.24 亿人。

155 万 / 22400 万 = 0.0069

也就是说 60 岁以上老人里只有 0.7% 的老人会死。

曹中佐的话来讲,才死这么点人,够干点啥啊。

肯定要有人说,你们公知不是说

“要爱具体的人,不要总是想着爱抽象的人。”

“灾难并不是死了两万人这样一件事,而是死了一个人这件事,发生了两万次。”

不不不,这些话不是公知说的。

“要爱具体的人,不要总是想着爱抽象的人。” 是俄罗斯大文豪费奥多尔 · 米哈伊洛维奇 · 陀思妥耶夫斯基说的。

“灾难并不是死了两万人这样一件事,而是死了一个人这件事,发生了两万次。” 这句话是喜剧演员北野武说的。

当然了,如果不用很辛苦很麻烦就能动态清零,我举双手赞成。

可是代价呢?

![](data:image/svg+xml;utf8,)

今天的奥密克戎,传播能力比初始毒株增强了 3 倍。

原始毒株在物体表面只能存活 2 天,奥密克戎在物表能存活 7 天。

流调已经无法起到原来的作用了。

大人,病毒变了啊!

如果用动态清零,剩下的 99.3% 的老人就得被关在家里,每三天测一次核酸,出门戴口罩。

不光是老人,占 84% 的年轻人也必须面对三天一核酸,做到天荒地老,春节也得测核酸的地步。

经济不行了,人均寿命还是会下降,而且不停封控,医生护士都在忙着支援测核酸,平时的医疗也无法满负荷运转,患者也因为没有核酸被挡在医院门外(非急诊),甚至很多可以早期筛查的疾病被耽误。相信很多人遇到过,包括我自己。(*/ω\*)

那么多人支援防疫,中国的医疗资源本来就比不上美国,人均 ICU 常年只有美国的十分之一,就这样还要分大量的医务人员防疫测核酸,难道老百姓就不生病了吗?

躺平后将有 1.5 亿人无法住院,3.5 人抢一个 ICU_风闻

问题会有很多

少听专家瞎扯,美国躺平了两年才死 100 万,每年 50 万。

中国人口是美国 4 倍

死 200 万顶了天了,难道我们像美国红脖子连口罩都不戴?

https://new.qq.com/omn/20220125/20220125A0C94O00.html

而且根据美国中情局统计,我们中国人均寿命本来就比美国小 5 岁,死亡大头根本不存在。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435733929656629 根据美国中央情报局年度统计《世界概况》(World Factbook)的调查显示,摩纳哥的预期寿命全球第一为 89.4 岁,其次是日本及新加坡的 85.5 岁、排名前 10 位的还有澳门的 84.6 岁、圣马力诺的 83.4 岁、香港及冰岛的 83.1 岁、安道尔的 82.9 岁、以色列以及英属根西行政区(Bailiwick of Guernsey)的 82.7 岁。此外,台湾的预期寿命排名 43 位,为 80.4 岁;美国排名 45 位,为 80.1 岁;中国排名 100 位,为 75.8 岁。

而且美国那都是超重超胖。

刚才我看央视说美国 20 万新冠孤儿,孤儿没饭吃,还吸毒,呸,那个孤儿有我狸子 2 个那么重,还开辆不错的车,家里的房子有我家 6 个大,还有 3 个弟弟妹妹。

美国一个家庭可以随便生,四个五个的都有,那么多新冠孤儿,除以 4 除以 5,其实父母死亡也就 5 万了。

有我狸子 2 个重的新冠的新冠孤儿,开着我都开不起的小汽车。

孤儿的房子有我家 6 个大

所以说国情不同,少听砖家瞎吹。

而且中国的老人都是那个年代过来的,身体好的很,不是美匪能比的。

我们居委会的大妈们,头发全白了,当志愿者,维护秩序,站五六个小时,要是我狸子早就报销猝死了。

白发老人当志愿者,78 岁老党员爬 6 楼送餐…… 退休老党员们又冲到抗 “疫” 一线_手机网易网

中国老人能和美国少爷老人相提并论? 你立场有没有了?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比较肤浅的看法。我狸子本人是坚决支持动态清零的。

我在这里呼吁大家身体力行,戴口罩、勤洗手、非必要不聚集,坚决了拥护国家的防疫方针。

道理是一回事,支不支持国家是立场问题,我狸子那是向来坚定的支持国家政策方针的。

知乎用户 查理斯宾塞 发表

前几天,知乎上有个类似的问题,是观察者网提的。

这篇文章利用上海市的相关数据,在某些假设下,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本质上就是一个微分方程组,基于对这个数学模型,作者做一些数值模拟,该文作者做出一些预测,其中一项预测全国的疫情趋势。

现在问题是,根据上海市的有关数据,推测全国的疫情趋势,合理性怎么证明呢?

知乎用户 风风雨雨还有雪 发表

前期宣传把自己架起来了

想下来,发现自己输不得….

马路对面的那一家可以失败无数次,

而自己一次都输不得,必须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这就尴尬了。

知乎用户 辛向阳 发表

那还果真是 “力挽狂澜” 啊,我初见这词还以为他们拍马屁呢

知乎用户 勃冽惊涛 发表

把反对清零政策定义为躺平,本身就是非蠢即坏。就像当初把反对 996 给扭曲为躺家里不上班啃老一样。

先扭曲一个观点,然后攻击这个被自己扭曲的观点,进而宣布这个观点是错误的,这种诡辩手段叫 “稻草人谬误”。

知乎用户 林乐知 发表

我想让复旦统计一下,因为封城导致的非新冠死亡有多少,这样才有说服力吧。比如整天说美国因为新冠死亡百万,然后就中国赢了。而没有统计因为封城 健康码 等措施导致了许多非正常死亡,例如待生孕妇流产,急诊病人得不到救治死亡,小诊所关闭和不准卖退烧药导致一些人得不到就近治疗而死,老人没有健康码无法回家 等等。

不由得回想起导师说过的论文写作相关的话,论文的创新之一可以自己发明一个指标,然后对比说明自己的方法好,然后就可以水一篇论文了。


修改分割线

根据评论区提示,我查看了国家统计局的历年死亡率,发现只提升了 0.1%,死亡率几乎没有什么变化。我的错,果然如复旦大学所言,提现了中国封控的正确性和优越性。

知乎用户 小心被 B 胡封号 发表

这有啥说的?参考美国 3 亿人死 100 万,我们中国 14 亿,要是学美国,打底死 466 万嘛。何况中国医疗还没有美国猛。所以那些说共存的,躺平的,真的要拉出去挂路灯。这还不包含美国治愈 8800 万人中有多少人有后遗症。

知乎用户 Autism 意 发表

服了,现在的媒体怎么回事, 被绑架了就眨眨眼?

大多数人都可以理解坚决清零的防疫政策背后的政治诉求,但求媒体不能为了表达其正确性而随便抓来一篇研究报告就断章取义截取一段糊弄人啊。

新闻学第一章怎么说来着,啊喂?

现在随便看个新闻也纠结,生怕被瞎忽悠,这世道真是……

知乎用户 乐徒 发表

清零派:家里有老人患有基础疾病,或者因为种种原因无法接种疫苗。在他们眼里,就算预测数字是 50 万也会担心;

共存派:155 万又怎么样,就算 1550 万又关我毛事。只要不影响我的收入、别妨碍我出门、别影响我咖啡下午茶逛街就行。反正疫苗都打了,家里老人身体也健康,这个人头基本不会落在自己身上。牺牲吗,总归是要有的,只要不是牺牲自己就行。所以,反对复旦大学的预测,反对理由如共存派言论所示。

知乎用户 麻辣烫 发表

这回答下的很多人非常健忘。

忘记了美国的冷冻车停尸间。

更忘记了印度的露天火葬场。

现在中国的严格防疫政策,就是为了避免:

医疗条件好的大城市,出现大批大批冷冻车停尸间;

医疗条件差的地方,出现露天焚尸、哭天抢地的人间地狱。

为此国家强制执行严格的防疫措施。

不惜以大量灵活就业,大批实体企业倒闭破产为代价。

哪怕是基层管理人员管得再拉跨,物资再跟不上,群众吃一顿少一顿,揭不开锅;

哪怕是打工人们领不到薪水只能坐吃山空,民怨四起;

哪怕会衍生出各种倒卖物资的无良商家,现在抽不出手来管;

哪怕小比例需要医疗治疗的人得不到及时妥善的治疗,还会出现人命;

也要封死,说什么都要封死。

这个估计是保守的,半年 155 万,起码是以准一线城市的医疗系统为基准做的估测。

实际上真放开了,中国的死亡人数,城市死亡比例以日韩的真实死亡均值为基准,往高做调整;农村死亡以印度的真实死亡均值为基准,往低可稍作调整。

只能说半年死亡人数的量级,是百万。这还没提到新冠后遗症等代价。

所以,以上述代价,避免这种恐怖的死亡人数,是现阶段政府能做的最优解。

知乎用户 zyk orz 发表

普通人:内心毫无波澜,反而还有点想笑。

专家们:好厉害好厉害,点赞。

数据模型可更形象、直观地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使人们对事物有一个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从而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解决问题。

我个人觉得这个模拟数据没什么用。

知乎用户 一天一个星球 发表

我发现就算这么触目惊心的数字摆在眼前。还是会有人宣扬共存。

但是他们有几点是高度一致的:

1、认为自己在疫情下肯定不会死

2、说自己已经爹妈死绝,断子绝孙。其他人谁都可以死,只要不死自己就行。

要不然倒想问问他们,拿他们父亲母亲的命,来换他们半年的工资,他们愿意不愿意换。

又或是再开盘游戏,拿他们父母还有自己的命来玩一把 100 轮手枪。给他们父母或自己头上来一枪就给他们半年工资问他们玩不玩。

还有这个研究里,死亡 150 万的感染基数是 1 亿。中国 14 亿人口就是死亡 2000 多万人。

知乎用户 不懂才搞怪 发表

说文章重点在于讨论打疫苗效果的或许可以看看标题。。。人家标题说的清清楚楚重点在 “模拟传播模型”。

从摘要来看:

根据 2022 年上海疫情的初始增长阶段进行校正,以预测假设的缓解情景下的 COVID -19 负担(即病例数、需要住院和重症监护的患者数量和死亡人数)。该模型还考虑了年龄特异性疫苗覆盖数据、疫苗对不同临床终点的有效性、免疫力的减弱、不同的抗病毒疗法和非药物干预。我们发现,2022 年 3 月疫苗接种运动引发的免疫水平不足以预防欧米克隆波,后者将导致重症监护病房的容量超过现有容量的 15.6 倍,并造成约 155 万人死亡。然而,我们也估计,通过确保疫苗和抗病毒治疗的可及性,并保持非药物治疗的实施,可以保护脆弱的个人

看到大篇幅讲的也是如何模拟的现阶段不加管控的话新冠的传播状况。也就是说**重点本来就在于探讨现在不加管控的放开的话,传播和死亡状况。**至于最后说的保护个人的措施,也可看到有不止一条,尤其 “非药物治疗措施” 这一条,说的就是隔离管控等措施。

当然我举双手赞成大家疫苗 “应接尽接”,香港数据显示国产疫苗三针以后的重症防护率和 mrna 是很接近的,接种疫苗还是保护自己和家人的最好方式。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如果死的全是病毒爱好者就行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坚决反对共存,就这么简单。

知乎用户 苏秦​ 发表

首先,要看躺平定义。

其次,成人不当二极管。尊重科学,防范运动式口号。

绝对躺平、绝对清零……

第三,不能只看绝对数据不看比例数据。

假设此结论准确,假设一年时间死亡少于 200 万(后半年死亡远低于前半年死亡),到底是什么概念呢

中国前卫生部部长、中华医学会会长、中国科学院陈竺院士认为,中国每年因室外空气污染导致的早死人数在 35 万 - 50 万人之间。

达尔问环境研究所 - 空气

2020 年中国癌症死亡人数 300 万,肺癌死亡人数遥遥领先,高达 71 万,占癌症死亡总数的 23.8%。

http://scholarsupdate.hi2net.com/news.asp?NewsID=31100

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人口变化的数据,2021 年的人口死亡率为 7.18‰2021 年死亡人口数为 141176✖7.18‰=1014(万人)。

中国每年死亡人数?

中国交通事故死亡率为每 10 万人中有 22 人,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 18 人,排在研究的 193 个国家中第 44 名。按 14 亿人口计算,约为 30 万人。

中国交通事故死亡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惨绝人寰的三年非常时期:

1958 年-1960 年甘肃省人口死亡情況,死亡率超过 2%

知乎用户 萤火虫​​ 发表

世界第一强国人口 3.5 亿,死亡一百万。

中国人口 14 亿,死亡多少算不轻视世界第一强国的医疗水平呢?

国土面积近似,人口四倍,死亡人数仅仅乘以 4 吗?不加密集放大因子吗?

死亡一百万的强国,换来经济健康了吗?

摸着美国过河比躺平划算。

知乎用户 卡卡罗特 发表

坚决克服

轻视、无所谓、自以为是

等思想

坚決同一切

歪曲、怀疑、否定

我国防疫方针政策

的言行作斗争


知乎用户 蹦蹦炸弹 发表

病毒什么时候清零我不知道,但是我的钱包早就清零了。

知乎用户 鱼武林 发表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2365651

同样的话题,风向完全不一样,两个结合起来看很有意思。

知乎用户 KKYY​ 发表

**千人医生数量排名,**中国的排名是 90,每千人有 1.79 个医生。

千人病床数量 中国在全球 178 个国家和地区中排行第 50 名,每千人拥有 4.2 张病床。

我想问的是,真的躺平了,有那么多病床去接重症?

这些阴阳怪气的到时候是不是会说 “要亡国”“天要亡中国”?

还有人说什么 “闭关锁国”,中国明明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国,怎么到某些人嘴里就是闭关锁国???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恐吓罢了

当初说什么感染新冠 “丁丁变短”“大脑萎缩”

现在上海累计 61w 感染者,要是真这么吓人,网上早炸锅了,你看现在呢?

知乎用户 糖醋糖醋糖 发表

说实话,只要不全员核酸,大部分无症状哪会往医院跑。香港不全员核酸后,现在啥事没有,死亡率不到千分之二。03 非典不全员核酸,多少无症状根本没有发现,不一样啥事没有。我国还在强撑着,不知道能撑多久,

知乎用户 黑魔法探求者 发表

死就死呗,反正现在这样活着也没意义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不解封死的更多

知乎用户 Fifty thousand 发表

主要是看国外现在的样子,并没有疫情结束的可能性,历史上也没有什么瘟疫是自然消失的。

客观来讲,在国外全共存的时候,在这种感染率下,我们国家独自能撑多久呢,两三年也许可以,五年十年二十年呢,要往长久方向看吧。

清零带来的窗口期,应该加大力度建设发热门诊,研制安全性针对性疫苗,提高那些老人儿童的疫苗覆盖率,为尽居民健康做出保障,要不然还能这样持续三年五年十年吗,不能指望病毒奇迹般地消失吧……

我觉上面应该就有一个期限,争取的窗口期抓紧建设…… 但是现在一波接着一波我也搞不懂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 这模型没考虑东西部和城乡医疗分布不均和医护感染的问题吧。

再怎么共存医护工作者感染了也不能继续接诊啊。

知乎用户 迦尔纳指定咕哒子​ 发表

这数字会不会有些少,半年 155,2 年 620,相比较美国的死亡人数、人口密度和医疗资源,我是觉得这个数字挺保守了。

知乎用户 璀璨星空 发表

明知道有病,传染又快,又没有特效药,不阻止传播? 难道像西方一样看着人生病而不管么?躺平是有问题的,知道要生病不去管吗?管是肯定要管的,可能是我们的防控方式影响了商业而已,要看有没有更好的方式,以目前没有特效药的情况,我们这种管控方式可能还有改良的地方。

知乎用户 alpha 发表

和翟振武的放开二胎生出生会达到 4995 万一样,用恐吓宣传维持扭曲的政策

知乎用户 澎湃的海 发表

为何从没见过,若中国选择清零,会导致多少人失业、破产乃至死亡的分析报告?事物的两面性都应该研究嘛。此处清零是指越来越极端的出现一例即全域静态管理式清零。

知乎用户 07066 发表

不管你们是什么目的,是做生意做不下去的,还是已经润了的,还是其他什么意思,我和家人,反正不想得这个病,哪个要让我得,第一个跳出来弄他。

狠话谁不会说?

知乎用户 ccbb 发表

美帝在高医疗水平下,4 亿人死 100W

我们 13 亿人,在医疗水平不平衡的情况下

………

好吧,你说死亡的全都是有基础病的老人

只能说,共存派没爹没妈呗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如果全国封控 会造成多少家庭破产和间接死亡 有木有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知乎用户 雷切​ 发表

有人以为他自己在躺平中不会被感染不会死,所以反对严防死守,反对动态清零。如果他被感染了,他有危险了,你猜他会怎样。我猜他一定会有 “十万个为什么不严防死守?为什么不坚持动态清零?” 要说!

知乎用户 gcygl 发表

问题是有没有计算过不躺导致的其他死亡,包括但不限于冠脉综合征、卒中和其他疾病不即时就诊产生的死亡,还有孕妇流产甚至是饥饿致死。这些人一样是人就在我们身边。

知乎用户 宅中仙人 发表

不能躺平!一旦躺平,广大群众的生命健康就会受到侵害!

尤其应该注意**终末消杀、入户消杀。**疫情的最小单位是人。以往的措施都最多执行到社区,不会深入一户、一人,病毒藏匿在边边角角,苟活、传播。而终末消杀能落实防疫的 “最后一公里”,真正做到人人健康、户户安全。

我看上海和丹东就做得很好,把防疫政策落实到边边角角,让病毒藏无可藏。其他地方也应该效仿,进行入户消杀。只有阳性患者接触过的所有环境、物品都严格消杀,才能切实保证不会传染。

知乎用户 Masatoshi 发表

现在鼓吹躺平的人,回头死亡率高了,会马上转为带节奏中国防疫多么拉胯,体制问题巨大

知乎用户 劲羽​ 发表

知乎用户 飞车英雄 发表

把 “躺平” 换成 “高房价” 或者“无视劳动法”,是不是逻辑通顺多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把这位教授的工资收入全停了,并且封闭管理,只能购买 “特供” 生活物资,不出一个月,他就能做出相反的模拟分析报告。

知乎用户 终极归墟 发表

变着花样的搞,倒是真实数据,科学依据搞出来呀,天天的搞老一套,几百年都不变。现在你们就斗吧,折腾吧,把全国折腾的倒退几年,就不怕西方列强趁虚而入吗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那么问题来了,不躺平半年会死多少?

知乎用户 张轩 发表

所以,为什么不接种疫苗?想死是他们自己的选择和自由。

知乎用户 Cathy 发表

这些人,无非是在为政府的防疫政策作背书。毕竟,体制内的人,总要为体制说话。

但是这些人,有没有反思过,简单粗暴防疫政策造成的后果可能比病毒杀人更可怕。

有多少病人,因为没有核酸检测被医院拒绝就诊?

有多少急病人在等待核酸检测结果的过程中去世?

有多少人因为防疫长期在家,失去工作,没有收入,还不起房贷车贷,因此房子被银行拍卖,老婆与他离婚,妻离子散,无家可归?

上海此次防疫政策,不可谓不是简单粗暴,没有通知,突然封城,刚开始说 2 个星期,后来说一个月,再后来 2 个月,直到现在接近三个月,居民毫无准备,生活物资怎么办?

物资配送一塌糊涂,多少社区和基层官员趁机贪污物资,高价转卖,从中赚钱?

多少人被封在家几个月,生活物资不足怎么办?有人生病怎么办?对于普通依靠工资收入生活的人怎么办?

年轻人被隔离之后,孤寡老人,小孩怎么办?

还有最近的社区人员,大白上门消毒,直接进入居民家中,以命令口气通知居民消毒,戴着高高在上的形象,在居民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就开始消毒。居民的名贵衣服,文物字画受损怎么办?

对不起,这些事不在社区,大白们的考虑范围之内,高高在上,蛮横无理,简单粗暴,拒绝沟通,一旦居民提出异议,就被扣上 “阻碍防疫” 的帽子,甚至些人以居民 “孩子上学,子女工作” 为威胁,不配合,留给孩子学校,单位打电话,让孩子丢人,甚至退学,失业想迫。这样的事情也不少。

这些问题,专家们知道吗?也许知道,但他们敢说吗?能说吗?如果说了,会不会被粉红战狼们扣上 “不爱国”" 吃着体制的饭,却砸体制的锅 " 的帽子。

防疫政策要合理,简单粗暴,一刀切,只会激化民众的不满情绪,网警可以屏蔽群众不满的声音,但屏蔽不了群众的愤怒。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觉得因为乱封闭封校,导致的人均寿命下降,和大量个体户无以生计,造成的健康损失有人能算一算吗,付出的成本也不小吧。就算不躺平,区域的管理者凭什么就能层层加码的静态管理啊?封锁管理下一切牺牲与损失由人民承担,政绩归那些乱封校的管理人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不用研究,以美国医疗体系尚有 100 万人死亡,以中国人口和医疗水平,这还用说吗?

知乎用户 李笑笑 发表

坚决支持疫情防控,最好 100 年不变。因为疫情吃不起饭的就自然淘汰,到时候大家都是防疫爱好者

知乎用户 维维名 发表

病毒一直在变异,越来越强,而无论再好的应对手段,都需要人来执行,来落实。而随着防疫形势的严峻和经济形势的恶化,基层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而精力和人力是有限的。比方说原先三项措施能执行个 80%,现在五项措施只能执行个 40%。在这么下去我们很有可能要被动躺平了。

知乎用户 恩九​ 发表

下一个风口产业——殡葬业。

别人恐慌,我要疯狂。

兄弟们赶紧麻溜的投资殡葬一条龙相关,以后再想进殡葬业可就要研究生起步的学历啦!但是我要透露一下,大家不要投墓地,躺平党大部分都是穷 B,死的估计也是他们,他们是买不起墓地的,多建几个海葬群,搞不好是第二风口哟,嘻嘻。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复旦系在这个问题上什么立场大家都知道… 这种模拟的文章看个乐呵就好了,不要脸一点的话其实啥结论都可以得出来…

知乎用户 高能 发表

加入陈平、张维为、沈逸,复旦出现四剑客

知乎用户 昷酉 发表

不谈里面那些数据假设合不合理,就看上海深圳一关损失几千亿,算算建多少 ICU?快能增加 5-10 倍了吧?核酸检测又花了几千亿,能建几个 ICU?

所以,建 ICU 不行但可以大力核酸 + 莲花清瘟?

知乎用户 Emrys​ 发表

百闻不如一见,为方便不愿意读英文的人,上传一份 deepl 翻译的版本原文,,

s41591-022-01855-7_reference zh.pdf_免费高速下载 | 百度网盘 - 分享无限制 (baidu.com)

知乎用户 Marxfan​ 发表

选择性传播玩的溜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只不过延缓了平均年龄 85 的老人的死亡,而损失呢?

知乎用户 无业游民 发表

算了吧,与其在这里高谈救国论,不如先把沪给搞好了?自己啥样还有脸辐射全国

知乎用户 emm​ 发表

一直坚持了这么久的清零政策突然放开,可怕的可能不是病毒,而是我们的意志。

我们准备好了如果身边人感染,自己还能淡定吃瓜的意志吗?

平时小孩得个感冒都立马冲往大医院,不惜排几个小时的队找个好医生,如果 “大大号流感” 来了,这该是怎样一个场景?想想都可怕。

在一直的清零政策指导下,我们已经习惯了 “病毒来→筛查→隔离→封控→清零→解封” 这样一套下来,虽然生活受到影响,但整体平稳。

突然放开,以我们的人口密度,心理崩溃、医疗挤兑……

社会的动荡才是难以承受之重。

知乎用户 kayala 发表

到底会怎么样、应该怎么样,我也不懂。

但就觉得很奇怪啊,

在这个问题底下高赞这么多在骂的人,

有的说 155 万人少了,

说真正放开肯定不止这个数;

有的说 155 万人多了,

说医疗条件其实没有那么差。

我就不明白了,

这 155 万到底是个什么神奇的数字,

正着反着都能被说是错的。

知乎用户 6c155555 发表

看标题以为论文想说 “年轻人摆烂、躺平” 的后果呢,白让我激动一下(手动狗头)

知乎用户 团儿 发表

美国都死了一百万人,我们医疗条件不如人家吧

知乎用户 友友有友友 发表

我们镇连辖区有二十来个村,常住人口有三四万人,就镇上一家医院,每个村估计也两三个乡村卫生所,每个三四张床位算顶天了… 乡镇本来就是老年人多,我真的怕疫情爆发会怎么样…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中国每半年难道自然死亡不到 155 万?

知乎用户 pareto 发表

谁能保证奥密克戎是最后一代变种?

谁能保证以后新的变种不会出现高传染?高重症比例?高致死率?

如果选择西方共存模式,按照最保守的比例,也会有数亿人感染,按照万分之一的死亡率也会有数百万人死亡。

那么,谁该死?

动态清零是代价比较高的保险措施,每个人牺牲一点自由,得到的是万全防护。

上海目前的状态是很惨,没有自由,个人资产大规模缩水,还遭受很多网暴。觉得自己很冤吗?

个体会有很多是很冤,但这个城市做为一个群体,一点都不冤,因为你们在日常中没有做好很简单的防疫措施,这个城市在疫情初起的时候不去严肃对待,导致现在无法收场的局面。

即使如此,你们现在的境遇也远远好于当年的武汉。武汉人民当时有如此规模的抱怨牢骚吗?

全国各地的支援和分担一直在持续,包括支援物资,支援医护人员,接回部分感染者…

请耐心配合国家动态清零的政策,相信疫情很快会退去,之后,和北京深圳广州一样做好日常防护,很难吗?

知乎用户 天使不会累 发表

我真的很不李姐 如果只是说医疗挤兑带来的死亡风险 为什么抗疫快三年了 不可以把医疗水平跟上呢 三年的时间可以做很多事情吧 就好比解决任何问题我们都会有个长期规划和临时解决方案 现在就是在长期的时间里一直做着临时方案 不吃力不讨好才怪

方舱拼命的建 这个成本不见得比多建些 icu 病房要低吧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看完这个问题下的大多数回答,三观简直被击得个粉碎

我原本以为死 155 万人,会让大多数人感到惊讶

结果一群人跑出来说,这个作者屁股歪,死人数量写少了

???????????????????

首先,这是发在 Nature 上还经过同行评审的文章

知乎上真正研究生读完的有几个?一堆本科论文都水不好的人,质疑人家 Nature 作者的学术水平?

?????????

其次,155 万人什么概念,而且还是在中国疫苗接种率 80% 以上的情况下

竟然还有人嫌死得少?

中国的县级平均人口也才 50 万,都 3 个县了,还有人嫌少?是不是要写 150 亿才够啊?

早些年都说 B 乎爱装逼,不懂的老老实实看就好了

现在好了,扣帽子输出情绪谁不会,不懂的也一群跳出来指点江山

在座觉得这人没水平的,也劳烦您去发一篇 nature,反驳一下这位作者可好?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你猜做核酸的钱能加多少个 ICU 的床位?

知乎用户 tskk 发表

不用模拟,

直接去上海方舱医院,

100% 感染率,

死亡率应该最接近真实情况,

社会感染率也绝不可能达到 100% 的

知乎用户 好男清一色 发表

我觉得可以考虑制订一条规则或者法律。

60 岁以上老人以及不满 12 岁的儿童,发现病历一律优先入院接受治疗;

20~40 岁的青壮年人,非必要不入院治疗。

理由很简单

老一辈为国家做出了突出贡献,儿童们则是国家的未来。这两个群体于情于理都不能放弃。

至于青壮年,如果一个 20~40 的青壮年会仅仅感染新冠就要入院治疗,那么说明此人就是个废人,至少身体上是。直接自然选择淘汰掉即可。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复旦三杰做的模拟出的结论吗???

知乎用户 罗纳尔迪卡普里奥 发表

155 万,应该是按发达国家,国内香港来算的,理论上是最小数字了。

什么时候共存派能光明正大的谈大家愿意牺牲 155 万以上的人来共存,共存派才算正常了。

现在的共存派算个锤子共存派,天天见到科学就绕道走,然后天天写小作文煽动人心。

155 万不仅仅是一个数字,而是共存派的小作文,理应有 155 万篇!

知乎用户 木易 发表

西李湾:新冠最多病死几万,复旦预测误导决策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模型预测中国新冠死亡 155 万人,耸人听闻,纯属瞎猜胡说,子虚乌有,杞人忧天。复旦大学华山医院还预测新冠肺炎 2022 年 3 月结束,接着 3 月上海新冠肺炎大爆发,封城至今。

复旦大学预测误导地方决策,已经把上海带到坑里;不能再让它误导中央决策,把整个国家带到坑里。

这两年中国和世界无数关于新冠的预测模型没有一个准确的,都是谬之千里,可以听听,但不能作为决策依据。

5 月 5 日中常会担心的 “大规模人群感染、出现大量重症和病亡”,“医疗挤兑” 等,领导们担心可以理解,但这个假设性的问题有办法能解决,实际上西李湾的方案能完全可以做到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根据西李湾计算,预计新冠肺炎最多在中国造成几万有基础病的老年人死亡。中国每年癌症病死几百万人;中国每年心脑血管病死几百万人;新冠肺炎病死几万人,微不足道。各种病都会死人,防不胜防,也不是所有病都能治好,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

新冠肺炎疫情,可防可治。西李湾的解决方案先能防住,后也能治住,不会出现大量病亡,但治疫成本只有防疫成本的 1%。

新冠疫情早日过去,利国利民,国泰民安,安居乐业,繁荣昌盛,党也会得到人民的忠心拥护。

如果国家需要,西李湾将上报具体详细的治疫 “动态清零”,七一前结束中国新冠疫情方案。

知乎用户 哥斯拉遇到萌妹子 发表

已知:

美国现有人口 3.31 亿,统计到的死亡人数为 100 万人。

中国现有人口 16 亿,求可能的死亡人数?

共存派保证蹦出来说这个算法不合理,什么中国医院总数多等等。那么,如果这么算:

1. 美国的人均医疗资源更多

2. 美国地广人稀,接触感染的概率比咱们低

怎么来确定共存后,中国的新冠死亡比例就一定会比美国低?

除非现在共存派蹦出来说,以后新冠死亡名额他们共存派全包了

知乎用户 御坂初琴​ 发表

哦,这样啊。最近我们这边在推 60 + 的老年人打疫苗。以前也一直在推,但是现在力度大了很多。

这篇论文再推开,社会讨论一下,给大家一个心理转换时间。

我认为防疫政策快要调整了。

上海也不白折腾,暴露很多问题。上海适应经济自由增长,不适应战时状态。不知道以后能调整成什么样子,会需要很长时间吧。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和触手可及的美国死一百万人的新闻、评论和嘲笑一样,都是屁股决定思维,换个座位说法绝对是可以这样的:“若中国选择躺平,有可能半年内死亡的人中有 155 万人感染了 COVID-19”,其中关键问题是致死原因并非 COVID-19,像那些八九十岁的人,如果没有感染 COVID-19,那 155 万人有多少会在半年内离世呢?。

美国的那个统计方法也一样,如果人死了,带有了 COVID-19 的,就一律记在 COVID-19 头上,而不管这是否是致死的原因,是不是没有了 COVID-19 这些人就在那一刻不会离世。

知乎用户 atplury 发表

选择清零死 150 万 对吧

知乎用户 卡鲁 发表

我们不应该寄希望于病毒进化采取 “毒力下降,传染率上升” 的方向,很有可能在长期变异之后会形成 “毒力高,传染率高” 局面。

病毒虽然没有生物的结构,却有生物的本能,那就是活下去。生物免疫力的上升,会抑制甚至清除较弱的毒株,剩余存活的必然是具备强大抵抗力或者伪装的毒株。在几轮高峰感染之后,病毒确实会有偃旗息鼓的迹象,但是并不会被消灭,而是与人类社会长期共存。

人类唯一声称消灭的病毒,还是天花。天花本身是双链 DNA 病毒,变异相对单链病毒和 RNA 病毒很困难,且感染具备很强的特异性,能够感染的物种很有限。

所以,免疫力和病毒就像是军备竞赛,互相筛选出免疫力强的和毒力强的。但是人类有医疗技术干预,病毒的实际致死率是大大下降的。

这个是我看到描述兔黏液瘤病毒和澳大利亚野兔相互竞赛数十年之后情况一个视频,但本人也不是医学专业,也就看了个大概。总之由最初高达 90% 致死率,到 20% 致死率,再恢复到后来没有致死率低于 50% 的毒株,甚至致死率还在不断攀升。

这就是我对共存的理解,人类的繁育能力是远低于兔子之类的生物,至少要把病毒压缩在一个可控的、狭窄的范围内,防止出现大规模的变异,并导致其能够更好地筛选人类。像西班牙大流感和现在流感,并不一定就是新冠的演化方向。

共存是必然,现在不一定适合。

知乎用户 孤者难为​ 发表

我是留学生,我很想回国,但是又不希望给防疫添堵同时也不希望防疫给我自己添堵,所以我想问问大家,如果医疗挤兑造成 155 万其中绝大多数为老年人的死亡,我们(指中国人)的观念能否接受?简单地来说,大家愿不愿意用将近 155 万老龄人口的生命来换取全国绝大多数人的生活便利?真心发问,请不要无底线玩梗,谢谢。

知乎用户 桦宝贝的老公 发表

把镇上的医院盘活了吧

知乎用户 恰饱饱 发表

我也不知道现在的人都什么毛病,要么就严防死守到离谱,要么就彻底躺平啥也不管。

我寻思着,就不能正常一点?别像上海一样直接让中高风险区信用破产然后整出一堆名词,别在低风险一个月以后的城市依旧大学疯狂封校,外来低风险区出示核算证明也要自费隔离,能怎么样?难道这就叫躺平彻底不管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啥也不说了,感恩就完了。

知乎用户 雨之痕 发表

一定要坚持动态清零。

知乎用户 一叶知秋 发表

严重低估。大概低估了一个数量级。

1. 没考虑基层医护大规模离职带来的真空期。

如果中国都躺平,各个地区自顾不暇,又没有三体医疗队支援。

考虑到激增的工作量,透不过来气的 n95 对身体的损耗。高工作量缺乏沟通加剧的医患矛盾。和得病,传染家人带来的成本。

医院的主要劳动力。坚持一段时间情况没有改善后,一定会爆发性的离职。

2. 没考虑到全国躺平后,全国高危人群数倍于 6000 万,这么多人当培养皿,已经足以完成新冠版本更新的内循环。只要不断更新,三月一波新疫情,群体不免疫。总有一个版本能眷顾到被奥忽视的群体。

3. 没考虑到我国大部分地区地不广人不稀,很多不想得病的人没地方没资金躲避阳人。因此引发的社会矛盾。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听说上海因新冠死亡的平均年龄有 84 岁。我回想了一下我家走的几个老人,应该是没有任何一个人活到过 84 的…

知乎用户 偷着乐吧 发表

不躺平 过劳死 1000 多万

知乎用户 我是俩个虚 发表

专家表示

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

预计在 2017 年中国人口会超过 28 亿

知乎用户 j 撅客 发表

我见过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的急转弯,别让我见到新冠防疫政策的急转弯!

知乎用户 令胡冲 发表

这种模型,就是所谓自圆其说,没有一个模型是能完美复制社会的。

知乎用户 小马哥​ 发表

强烈要求中国禁止一切车辆,全国每年因为交通事故死亡几十万人残废的人更多为啥不禁止开车,因为交通事故死的人都不算人么?

知乎用户 额滴额滴都 4 额滴 发表

不是正好优化人口结构 解决不堪重负的养老体系吗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挺好的,既然清零觉得医疗挤兑和老人小孩大于天,别的损失都不算什么的话,那继续,总有加速的时候,落后就会挨打是永恒的真理。

知乎用户 drangon 发表

张维为所在的学校,呵呵,我只想说我国人均医疗资源并不丰富,确实不能躺平,但不躺平的目的相当不纯,人在穷的时候才容易信教,动态清零让许多个体户私企破产,而且还能让他们对自己所谓保障生命安全感恩戴德,不仅巩固自己如同朝露般转瞬即逝的特权,还能重塑中国人的信仰,可谓一箭双雕。可以动态清零,但目的和动机相当不纯,但凡失业的人在失业期间不用还房贷,还有基本生活保障,那也无可指摘,想不通的建议观看电影,V 字仇杀队。复旦支持动态清零,就是在支持这些。

知乎用户 冰炽 发表

躺平肯定会导致新冠死亡率上升,封控会破坏经济运行导致很多人破产,会造成其他疾病患者就医出现问题。

是否要为了保全一部分人的生命,去牺牲另一部分人的生命和生活?

其实躺平后死多少人并不是关键,这就是个经典的电车难题。

一个政府是否有权利以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的名义,去要求人民 (或只是一小部分人) 牺牲自己的生活乃至生命?

知乎用户 Peter Pan​ 发表

是看着上海快要解封,赶紧表明态度么?那几个人可都是校友哦,这么快就准备切割了?

知乎用户 顺水好行舟 发表

感觉百姓真是养了一帮巨婴啊,平时说的天花乱坠,一遇到事了就想着怎么推责任,压根不重视老百姓的死活

知乎用户 小王 发表

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

我窃喜

知乎用户 啊实打实打算 发表

如何看 xx 大学最新模拟分析显示「若中国选择不搞大炼钢铁,半年或致 155 万人死亡」?

知乎用户 老岳 发表

也有雨医院

知乎用户 Sublamy 发表

其实有没有想过,如果动态清零可以做到不层层加码,精准防控,对经济和个人的影响没那么大,其实就是最佳状态。大水漫灌层层加码的动态清零,才让人绝望吧?

比如一个人有感染,就去封一个街道甚至封一个大区,最终也没有因此发现更多感染者,这是过头了吧。

但是对于违反防疫政策的,比如跑出去或者不做核酸的,处罚力度又太轻了。

感觉听话的老实人吃亏哪怕整个小区没有感染者也一直在家封着,不听话的乱跑的又造成疫情持续发酵,难以清零。

知乎用户 天天轮回 发表

半年致 155 万人死亡,这个数字看着是很吓人哈

但是凡事讲究一个对比是吧… 上海封闭快俩月了,多少万人受了影响呢?且就说好统计的经济影响,先不论情绪影响(快疯了的不止我一个吧

咱们活着不只是为了活着吧… 更何况没钱了还活得了吗…

上海到现在为止的死亡报告,死亡都是因为基础病,且没接种疫苗的占了大部分

这 155 万人的死亡,真的可以完全归因于新冠吗… 还是只是死亡时碰巧感染了病毒… 毕竟都开放了,危重病人碰巧也感染病毒是很正常的…

知乎用户 猴儿不会飞 发表

咱不是有世界第一的疫苗吗?咱不是有效果非凡的中和抗体吗?咱不是有独步世界的莲花清瘟吗?咱害不是刚出了了神马千金吗?管用的一笔,1 万多倍啊!

搞来搞去,这些都妹屌用,管用的单单就是封啊

知乎用户 深空 发表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知乎用户 Congqian 发表

那在论文里面预设的条件下,相对 14 亿人而言,这个死亡率很低了,完全可以放开。

该死的鸡儿朝天。

生老病死,成住坏空,天道定律。

这世界,谁能够真正的不死?

从避免腐朽阻塞生存循环的角度看,死亡是天道给予人这一会思考具备理性的动物物种的一种善意。当人类不理性的看待死亡的时候,意图使平均寿命越来越长,天道就会降下极大的恶意。

除非能基因飞升或者机械飞升,忤逆天道,否则还会有更多天道恶意出现。

天予不取,罪莫大焉。

代天行道,罪孽深重。

知乎用户 观天之熊 发表

我们人均医疗资源,比法意西这种罗曼地区都少,真躺平绝对会出现人道主义危机。应该谴责的是公务员系统自顶向下的腐烂,不应该是清零政策本身。

平时没上过医院,没看过病么?没疫情都挤成这个逼样。。。外地我不知道,上海的情况是什么?我外婆之前住院,要不是有关系就直接睡走廊了。

知乎用户 幕间雨色​ 发表

现在这几波变种来说,不谈 2020 的。我认为 负债自 s 的 丶封锁搞不到钱欠屁股债的丶阴性因为没有 24/48/72 小时核酸码 耽误最佳治疗时间死亡的,比因为疫情清 0 永无止境的待家套餐更可怕。

因为曾经在疫情期间,有幸体验过鬼门关的兜圈生活,是因为非阳性的严重反复发热治疗被到处医院拒绝治疗,和欠债失业。

如果当初没有一家好心的中医小诊所偷偷给我打退烧针,可能我就会一个人 s 在家中直到发臭被发现上新闻了

治发烧都违法,真的是魔幻呢,还怕什么躺平不躺平的。

病毒固然恐怖,可这种精神折磨和小疾病耽误也是要人命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挺严重的,都赶上抽烟喝酒致死的数量了。

根据新华社 2021 年 5 月 30 号报道,每年中国抽烟导致死亡人数超过百万,预计在 2050 年将超过三百万

而喝酒每年会导致超过七十万人死亡。

知乎用户 寒枫 发表

发生在上海我坚持动态清零,发生在我这里,我坚持共存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155 万的年龄比例放出来再结合未来发展不就显而易见了吗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深圳的卷子已经交了,数据难看到什么程度了,第二季度的数据会难看到什么程度我们已经无法想象了的,我就看不懂这到底是图什么了的,非要等到财政和基层崩溃?

知乎用户 来擦亮我的炮 发表

“只要疫情有暴利可图,那么疫情永远不会结束”

知乎用户 NCSD 发表

以前计生委专家们模拟分析显示:一旦放开二胎中国将迎来人口大爆炸,年均人口增长将超过 9000 万…… 呵呵,专家的分析

知乎用户 清风徐徐​ 发表

从其他城市的经历来看,上海如果早期没有所谓的精准防控不会成为现在的模样

知乎用户 你好 发表

奥密克戎也学会精确感染了

知乎用户 fh fh 发表

想不想防一回事,防不防得住一回事,能防多久又是一回事 但是毕竟大势所趋,谁都躲不过

知乎用户 zyfffff 发表

作为人口比重最多的中小城市的一员,通辽算地广人稀了,这几天没疫情,给我姑娘看病市里几个大医院就已经处处排长队了,这还是市里不算旗县农村。

没疫情的正常情况,如果存在三四十个严重慢性病的,同一时间也就一两个在医院,剩下在家吃药休养,开放感染了,就算所有其他人都在家自己扛,医院数量加十倍,连死亡率高的病人都收不过来,直接二十岁以上拔管。

155 万绝对不够用

知乎用户 陈学 发表

如果要说唯一的好处,就是养老金压力缓解了一下。

155 万人,假设人均月退休金 3000(有的高,有的低。农村缴纳养老保险好像也没能到 3000 多,故取 3000 计算),假设预期能领取 10 年的养老金。

经过计算,死亡后,可为国家节省养老金约 5580 亿元。

当年可节省 558 亿,也是不小的开销啊,

狗头(保命)

知乎用户 孙瑞 发表

短短的一个新闻里,也包含了对躺平这个词语的 ysxt 操作

知乎用户 陈凡 7707 路在何方 发表

我觉得他们对医疗资源的挤兑还是低估了

光呼吸机一项,完全放开的话,新冠的病人根本不够用的,那其他需要呼吸机的用啥呢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医疗体系的短板不是下狠心就能快速补全的,毕竟整体不发达的基本现实摆在这里。实现不了的东西,就是实现不了。

基本共识都没达成一致,就不要再幻想其他。

知乎用户 木头渡海 发表

本回答将提供这篇文章的中文翻译。

奥密克戎在中国传播的模拟

《自然医学》 发表时间 2022-5-10

摘要

为了应对自 2021 年八月以来的新冠病毒变种,中国采取了动态清零策略,如今,中国正在考虑这一政策是否可以持续以及可以持续多久。现在,争论已经转向放松管控策略(mitigation strategie),以减少新冠在全国流行的情况下最小化对医疗系统的影响(The debate has thus shifted towards the identification of mitigation strategies for minimizing disruption to the healthcare system in the case of a nationwide epidemic.)。基于此,我们建立了一个基于年龄结构的传染模型,并且基于上海 2022 年奥密克戎爆发初期阶段的情况作了校正,以此来预测在放松管控的情况下,新冠疫情会带来的冲击(依然感染人数、住院和重症人数以及死亡人数)。该模型同样也考虑到了不同年龄段疫苗的接种情况、疫苗的有效性、疫苗保护效果的减弱、不同的药物治疗、非医学的干预措施等因素。我们发现基于 2022 年三月的疫苗接种情况带来的免疫保护不足以应对奥密克戎的冲击:奥密克戎导致的重症监护室的需求量是目前容量的 15.6 倍,将会导致约 155 万人死亡。但是,我们也预测,加强对脆弱人群的保护,包括疫苗接种和抗毒治疗(antiviral therapie),同时保持非医学的干预措施,是应该足以保证医疗系统的过载(overwhelming the healthcare system),同时也表明这是未来放松管控政策要关注的重点。

原文连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2-01855-7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上海官方新冠死亡人数引发质疑

上海官方新冠死亡人数引发质疑 记者:王月眉, JOY DONG, AMY CHANG CHIEN 2022年4月20日纽约时报 单从数字上看,上海是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间如何拯救生命的典范。据官员通报的数字,虽然在本轮疫情中已累计发现了40多万 …

国内疫情什么时候才能彻底结束?

知乎用户 大大大大气球​ 发表 不是能不能的问题,是想不想的问题。 知乎用户 上杉牧​ 发表 其实一句话,苛政猛于虎,我并不是因为怕病毒才不敢到处消费玩的 知乎用户 鑫爷​ 发表 我觉得应该继续加强清 0。 10 人以上的聚集,请直接停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