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互联网的时候64是怎么组织起来的?

by Yubanyuban, at 08 February 2020, tags : 64事件 点击纠错 点击删除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品葱用户 yubanyuban 提问于 2/8/2020

是从一个学校学生会开始传播到其他学校这种吗? 没有手机和互联网的时代是怎么组织行动计划的呢,如果那个时候有手机和互联网,结果会不一样吗?

品葱用户 肉食者鄙 评论于 2020-02-08

八九之前的中国人都热衷于政治,经常搞串联,开联谊会,游行,贴大字报,发表演讲。虽然都是在共产党的指示下,以马列毛思想为主旨,但毫无疑问,这使得当时的中国人得到了关于推动政治运动,建立政治组织的能力和经验。而且经历过文革的那一代人都很有勇气,有一种天真的浪漫主义情怀,普遍都有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想主义精神以及改造社会,救亡图存的社会责任感。这可能是多年共产主义教育的结果,但这种精神也可以转换为追求民主自由的理念。所以虽然没有互联网,民众也没有普及教育,大家赤贫如洗,但都有着高贵的灵魂和参与政治的勇气。

品葱用户 HenkGao 评论于 2020-02-07

其实1989年那个时候,虽然通讯不发达,社会反倒比现在联系紧密。不像现在这样原子化。

那个时候公有制经济还没有解体,城市人口以工厂、学校、机关、社区为单位聚集,内部联系紧密、交流方便,任何消息可以通过邻里口语、大字报的方式迅速传播。居住在同一个社区的人们,一般在同一个单位工作,对诉求可以共情共理。

反而现在,虽然通讯发达了,但人和人之间的交流联系缺少了。通讯工具可以轻松地被审查切断,警察可以逐一击破任何人,邻里之间互不相认就更做不到支援和保护。

那个时候,一个高音喇叭就能号召一个工厂的职工,一个民主墙就能影响整个大学。现在,在网络上稍微抱怨几句,就能被警察精准锁定,喝茶拘留。

科技程度不高的东西,反而更可靠。

品葱用户 一个不存在的账号 评论于 2020-02-07

八九年的学生运动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一个连锁反应

1985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一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方励之****在浙江大学谈民主的演讲传到外地高校。上海同济大学研究生陈破空等人以同济大学研究生会的名义,编辑《方励之姚蜀平演讲集》,印刷800份,传向全国各地。该演讲集的封底印有“欢迎传播,功德无量”八个字。更多复印件在各地高校印发并张贴,方励之观点在全国高校迅速传播,形成极大影响力。

1986年9月,方励之谈到中国科大的办学思想时说:“大学的环境应当充满科学、民主、创造和独立的精神。

方励之曾经力图在中国科技大学搞民主办学,主张“大学是独立于政府的”。方励之提出的民主办学的八字方针,即“科学、民主、创造、独立”,意思是大学要独立于政府之外,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完全由学校决定。当时有人问:“听说科大正在推行西方先进的管理,几乎有点‘西化’,请你发表意见。”方励之答:“科大的管理也在试探。我们提倡一些至少是思想上的自由……在我们那里,至少你讲话不会受到任何制约,出点小报也不会受到任何干涉。对学生管理,我们取消了‘政治辅导员制度’”。

1986年12月初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部分学生因对人大代表的“橡皮图章”性质不满而抗议,进而引发的全国性的八六学潮。**在1986年12月4日晚上的学生集会上他说:民主不是自上而下给予的,而是从下到上争取的。翌日,他阻止学生上街游行没有成功。方励之在整个学潮过程中,对学生的民主诉求没有打压。

所以是一年一年积攒能量,然后在1989年彻底爆发出来的。

品葱用户 改革进行时 评论于 2020-02-08

当时连河殇那种逆向民族主义片子都能播,可想言论自由思想自由到了什么程度。

可惜了。

品葱用户 荣誉非国民 评论于 2020-02-08

当时媒体比较自由,重大号召可以通过在报纸上发表公开信。次要一些的情况就是到处贴大字报,然后口耳相传。

品葱用户 bontakun 评论于 2020-02-08

我中学的老师当年课上讲到过这事,他就说当年他学长也去闹了学运,大家口口相传,全国都知道

品葱用户 包田所 评论于 2020-02-08

“为什么”?
“因为这是我的职责”

(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字数)

品葱用户 PF8964 评论于 2020-02-07

為什麼革命一定要依賴互聯網?
反而是人民依賴網絡 讓獨裁者更易控制輿論
不僅是中國 東歐各國也有重重新聞封鎖
但是革命前提往往都是民不聊生經濟崩潰
可悲的是到現在還有牆國人能獲利

品葱用户 hartshorn 评论于 2020-02-07

那多亏了胡赵两个总书记还是很开明的。

方励之天天骂共产党,头衔是中科大副校长。邓小平要开除他的党籍,被胡耀邦保住了。再后来把胡乔木的儿子判了刑,最后要拉邓小平一起下台。邓小平当然忍不了了。

赵紫阳其实政治手段比胡耀邦还要高明一点。十三大就是改革开放的纲领,他上来最大的动作就是拉了一群能干开明的年轻人搞体改。经济上也被弗里德曼称为社会主义国家最好的经济学家。更是能容忍河觞这种纪录片在央视放。可惜价格闯关失败威信大降。六四后黯然下台。实际上他为了不屠杀人民,宁愿被软禁十几年到死。这个风骨我们所有人都做不到的。我们大部分人压根没有上街的勇气。人家是总书记都不干了。

胡赵未来列传,是可以进中华民族史册的开明君主。真正意义上中国的平民领导人。可惜没有好的政治制度给他们施展。但他们的名字都不能见官媒,可见他们的道德之高尚,让丑恶的中共不愿意提及。这是胡赵留给后人最好的财富。

品葱用户 醒不来的中国梦 评论于 2020-02-08

当时报纸的审查力度不大,有一些公开支持学生。再看看今天的新闻出版业,真是万马齐喑

品葱用户 zhengyi 评论于 2020-02-07

六四是借着胡耀邦去世搞的。声势浩大,加上党内温和派主政,任其发展,不加干预,所以很快就让全国都知道了,组织起来了。

品葱用户 天太黑请闭眼 评论于 2020-02-08

你们都想不到
六四的导火索是安徽合肥的中国科技大学学生,反对一个区的区选举不是公众投票的。
学生抗议目标直指官员越来越严重的贪污问题。

品葱用户 akasatana 评论于 2020-02-07

那时候好像大家都比较直有话敢说吧
而且知识分子很流行参与政治活动
以至于许多人根本没有想到镇压会上实弹

品葱用户 XWZY0001 评论于 2020-02-07

那个时代约三五好友出去打个架那也是交流啊,现在信息化的时代已经切割的很小了,为什么说现在社会结构原子化了,一盘散沙也就是这个原因吧,香港上街的人也是逐渐增加的,但是香港好在信息还畅通,大陆这边可以说根本没有自由畅通的信息,所以为我们的下一代不在成为奴隶,现在应该做的就是寻找甚至创造一切机会打通资讯获取的自由,然后寻求言论的自由,而得到这些基本权力的前提就是要——解体共产党、驱逐马教文化

品葱用户 油庫氣小馬 评论于 2020-02-07

六四不是一天的事,書信一個月就能跑遍全國了

品葱用户 锁多马养殖场 评论于 2020-02-07

个人感觉是文革的余波,或者说是文革的遗产吧。

品葱用户 typicalparadox 评论于 2020-02-07

编程随想的博客回顾六四部分讲得很细,推荐葱油多看看

品葱用户 nonsugar 评论于 2020-02-08

实话说吧我从小相熟的同学没有一个粉红,有一个喜欢军事喜欢纳粹的男孩也被老师教育被其他人当异类,所以我真的很想知道网上这些恶心没人样的粉蛆是从哪里来的,我一回国就要对我犯贱的贱种又是从哪个屎堆里蹦出来的。如果说64的时候还没有洗脑出这么多粉蛆,我觉是会比现在容易很多。或者说吃不饱饭的时候还需要自由的人所以对他们宽容,西方科技的恩惠让奴隶吃饱饭了就蛆性毕露。物质决定了精神吗?也许只是物质满足后人才会露出本性

品葱用户 jibaigong 评论于 2020-02-08

64前的言论自由程度跟现在相比是超乎年轻人想象的。。
老师带头号召你敢信??现在上课不小心说几句话就直接被免职
更不用说新闻媒体了
学校食堂师傅都走出校门,在路边准备伙食生怕学生饿着

主要原因就是一开始没管,现在有点苗头分分钟抓起来。

不如说是互联网太强大了全民监控,让集会很难成气候

品葱用户 Uranus 评论于 2020-02-07

以前看過一個六四的系列評論說得很詳細
在此分享一下
鏈接內有視頻和文字稿
視頻為粵語中字

夜貓六四系列(一):點解去到89年才有聲勢浩大的民主運動?

夜貓六四系列(二):六四之後,市場經濟的黑暗面

夜貓六四系列(三):當八九民運係場社運的話,我們可以吸取甚麼經驗?

夜貓六四系列(四):以常識打破「本土派」六四迷思

品葱用户 blackangel 评论于 2020-02-08

1.當時的社會氣氛,可能讓知識份子相對比較有討論的空間。

2.我印象中讀過一些文章,當時很多人被學生感動。包括解放軍到現場,還有學生一直發傳單並且講述理念。

3.如果以台灣來說的話,更早的時候,就會有所謂的「黨外雜誌」。

4.當時應該會推派所謂的學生領袖。

5.有手機與互聯網,就是「速度」,就好像以前是飛鴿傳書(看美劇冰與火權力之歌就很多橋段),或是吃月餅傳紙條。後來是email。不過以前是言論管理,現在就變成了網絡言論管理。現在美劇裡有些劇情就是個人隱私。我認為如果發展到未來,人類可能學習尊重個人的一些權利。不過互聯網就是加速度,水能載舟也能覆舟!

点击品葱原文参与讨论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