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上的恋爱教学,到底有多傻逼
【黑话连篇】 该栏目更多的是揭露事件或对事件的看法,以达到让人精神升华的目的。 抖音和快手上,无数的恋爱导师正在教人怎么谈恋爱,今天教人挽回前男友,明天直播手撕绿茶。 在他们的眼里,所有的爱情都是套路,所有的婚姻都是坟墓。 一片叫好声 …
今天是5月20日。
对于恋人们,可能是因疫情错过2月14日后补过的情人节;对于电商,可能是铆足劲头卖货的又一个庆典;对于大多数普通人,可能就是5月的某一天。
无论有爱人与否,爱情都是我们曾经渴望过的,经历过的,一种特殊的情愫。我想爱情大抵是这世上最无规律可循的东西,上一秒可以因爱情上天堂,下一秒也可以因爱情坠地狱。
一次又一次,通过这捉摸不透的多巴胺,我们摧毁自己,看见自己,重新认识自己。
说到爱情,不得不提到最近一部口碑颇好的青春电视剧——《普通人》(《Normal People》),根据爱尔兰作家萨莉·鲁尼(Sally Rooney)的同名畅销小说改编。
《普通人》的故事不复杂,它描绘了一对男女从高中到大学的情谊缠绵,他们相爱、分手、离别、重逢、互相支持、互相成就,成为彼此人生中最漫长的眷恋和最浓郁的底色。
玛丽安与康奈尔之间的激情和冷静,执着和放弃,像一面镜子,反射出我们安放在过去里,某一段普普通通的过期亲密关系里的点滴。
爱与被爱,自我与他者,我们一直在“爱”这一变量中寻找平衡。
对于亲密关系中的“相处”、“自我”、“释怀”等等状态,台湾知名作家陈雪在《恋爱课》一书中写下了她的想法。在这个也许特殊,也许不特殊的日子里,或许这些思考能帮你描绘出一点爱的轮廓。
文章摘编自《恋爱课》,有删改
作者 | 陈雪
01.
关于“相处”
爱情萌生的刹那与世间一切无涉,完全是感觉,是心意,是灵犀相通,是某人横切入你生命你的人生就此不同了的“石破天惊”,是“过去我算白活了”的幡然觉醒,是“这世间除了你我什么都不要”的斩钉截铁。
恋爱最开始都是在缠绵。缠绵于花影下、路灯前,缠绵于床铺间、车厢里,缠绵于大庭广众、私密空间。再拘谨的人恐怕也都经历过这么一小段神魂颠倒“目中无他人”的时期,两人像是双生子,见面就要化成连体婴,仿佛随着对方的离去也带走了你身上的什么,得见到他才能找回来。
但恋人们从浑然忘我、强力胶似的贴合状态下退去,还是想要继续“相处”。
“相处”是落在凡间的爱情,有风化崩坏的危险,但几乎没有真心相爱的恋人不愿意进入“真实相处的状态”。“相处”是从热恋疯狂里回魂的恋人们遭遇的第一种现实。
真正进入相处差不多是起首于每次都能顺利地从床铺离开,开始于在餐厅时你会关注餐点的价格,开始于你会把不想吃的蔬菜拨到他盘子里的小小任性,开始于从高级餐馆落到地方小吃的时刻,开始于某人想要为另一人洗手做羹汤,开始于,吃完饭到底谁洗碗。
这些点点滴滴的渗透,起因于“好想继续在一起”,“想要一直见到你”。进一步的相处,很快就会进入“同居与否”的讨论。
有较多失败恋爱经验的人也未能避免渴望同居的念头,虽说有人会在某次行李被丢在街上后发下毒誓“再也不寄人篱下”、“谁也别想再拥有我家的钥匙”,或者真的就感觉“一个人生活好轻松”。
有些同居的讨论期会非常漫长,假设经过各种讨论、协商,甚至妥协,你们终于找到负担得起也堪称喜爱的房子了,或许会一起选购窗帘与床单的花色,有段时间会热衷于房屋的摆设更甚于外出看电影,但也可能有人在选择空调买新的还是二手的过程中因为价值观不合就分手了。
对,还是回到现实,相处继续。
说实话,接下来有一大段漫长无尽头的“现实”,比“谁洗碗”更复杂的家务分工来了,比“如何挤牙膏”难度更高的“谁去倒垃圾”来了,比“他睡觉会打呼”更严重的可能是有人“脱下袜子就乱丢”、“没换睡衣就上床”(奇怪啊当初恋爱时我们连鞋子都没脱就上床呢)。
千奇百怪的问题像雨后的蘑菇纷纷长出来了。
这就是“相处”,不是那种你侬我侬不需开口说一句话什么都可以沟通的“见面”,不是那种“好好好,什么都依你”、“只要你快乐我就快乐”的一面倒赞同,不是每次都像要把人生全部倾倒、回家后想到对方的脸还会感到颤抖的约会。
相处是一种奇怪却又无可取代的恋爱方式,意味着两人把生活向对方打开,并融入他人的世界里,开始得浪漫,进行时绝不轻松。
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在这过程里愤愤想到“我们已经不爱了吧”,或者哀叹着“唉,变成老夫老妻了”,甚至一遇到挫折就想着“下一个会更好”。
但相处的重要,就在于那互相看见,互相揭露,照见对方的同时看见自己的过程。细致而缓慢是必要的,耐性是前提,包容是秘诀,让对方自由是要素。
相处意味着你想要拥有比性爱更多的接触。你想知道对方早餐吃什么,喜欢到哪儿买东西,但这也意味着,你们必须一同经历的可能不只是用餐、同眠、共享个浴室这么简单的部分。
随着相处时间的增长,你可能会看见对方的焦躁、愤怒,你可能会惊觉对方会对着电视机大骂,会盯着电脑屏幕几小时不吃不喝地打电玩,你可能感受到负面的情绪比正面的还多。
但你们还是相处着,不是因为已经成为习惯,不是因为搬家麻烦,也不是因为两个人可以租更大的房子。
如果你们能从这些看似充满差异,浪漫不再的日常生活里,发现这些原来都是爱情的进阶考验,你们已经从“恋爱期的角色扮演”真正进入向对方展现自我的阶段。
这个时期幸运的话会很长,会让你们累积出缠绵悱恻时无法累积的深厚情感,当然也可能很短就让你们醒悟“我们不适合”。
相处是漫漫长路,但在爱情里,谁想要看见尽头呢?即便是在争吵里,若你们还爱着,即便只是住在出租小屋,若你们总是体谅着要让对方快乐,你会希望这条路永远也走不完。
重复一千次的风景,因为日常,因为重复踏过,因为真正经历过,而变成你最爱的光景。
这寻常风景里,或许只是在某个开门的刹那,她正在屋里忙碌,猫咪走来你身旁,你因工作劳碌瘫坐在沙发上,因为这些再平凡不过的景物,使你激动得想哭。
因为,这世上,有人与你为伴,而且是基于爱的缘故。
02.
关于“陪伴”
你问我“我们到底为什么需要爱情”,“如果在爱情里没有陪伴的义务,为什么要交男女朋友”?
我也常问自己为什么我们需要爱情?但这些问题,我得到的都不是“功能性”的答案,我们不是“需要”恋爱所以去恋爱,是因为“坠入情网”所以谈了恋爱。
“爱情”并不是一项物品,用以满足“某种”或“数种”需要。爱是一种状态,爱情是一种“关系”,而交往,只是众多爱的可能性之中我们选择的一种。
如果是基于相爱的前提而进行的恋爱,不是某种买卖,不是契约,也不是交易,那么,它当然必须是自由意愿底下的互动,两人在相爱的前提下,自愿地在或长或短的时间里,愿意将爱情以“恋人”的方式落实在现实里,进行各个层面的深刻的互动。
这其中当然包括了“相处”,尤其是生活上的相处。一起吃喝、做事、娱乐、谈话、睡眠,生活细节的互相参与。
这些事都是让我们透过近距离的接触,让“爱”这种抽象的感受能够有具体行为来表达,也让爱的心意,从最初的浪漫感受,进阶到对彼此更深入的理解。
爱情的关系,是透过彼此约定的一对一(或其他形式),自愿在这段时间里更专注地与对方互动,因为人的时间有限。
虽然人的自由意志会让我们对更多的人产生兴趣或者渴望,但若要进一步地认识彼此,若希望透过爱情的形式来探究他人内心,深入他人的世界,并与之互动,现实上需要局限在少数人的身上才可行。
两人从彼此感到爱意,到决定交往,都是基于自由意愿,所以即使在进入关系之后,因为这份自由意愿,是可以喊停的。
即使没有喊停,对于不愿意去做的事,对于不是出于自愿的行为都可以说不。所以我的观念中,谈恋爱不是一种约束行为,而是自由意愿的“约定互动”,一方失去意愿,自动失效。
即使在两人都愿意的状态下,每个人的时间、心力、处境都不一样,所以陪伴不是义务,因为当我们要求对方“尽义务”时,对方的自由意愿会被妨碍,而这种妨碍,是对爱情有害的。
但,恋人需要相处,把“陪伴”转换成“相处”,让人可以自由选择,选择“相处”就是因为希望彼此关系更深入,互动得更全面。
恋人在决定进行恋爱的时候,得先把“相处”当做重要事项,如果不愿意与人多相处,可以不选择恋爱这种模式,爱的感觉,放在自己心里即可。
两人都愿意相处,接下来要衡量的就是如何拿捏时间,如何让这份相处变得自然,符合彼此的需要。
有时,单纯想要相处的愿望,会变成复杂且充满负面情绪的抱怨:“为什么你都不陪我?”“如果爱我就该陪我。”“如果都不陪伴那为什么要交往?”
当你需要陪伴时,当这份需要变得强烈到令人焦躁时,可能要先反过来想想,自己到底需要什么?
这份需要本就不是有人应该来满足的。当这份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自己该如何自处?
当你觉得需要陪伴时,或许你想要的是“互动”,你感到寂寞可能因为缺乏更丰富的互动方式,但因为不知如何表达,也不知如何创造,只能以“为什么不陪我”来表现,看起来就像是指责、抱怨,而对方会反抗、排斥、退却。
我们总习惯于某些事物的发生,将之视为必然,谈恋爱就是要一起吃饭、看电影、散步,甚至一起睡觉、一起外出。
有些人将这些曾经发生在追求期间或热恋时分的行为视为“常态”,却漠视另一些应该深化、可以进一步得到进展的互动。
比如除了约会之外,两人是否逐渐理解对方,是否对于彼此的处境更能支持,是否一起创造出一个人时无法创造的一一比如扩大彼此的视野,因为认识另一个人而丰富自己的生活。
我们往往在还来不及得到爱情的益处前,先感受到了它的破坏力。比如原本一个人生活得还算独立,有另一个人可以依靠,自己的依赖心就跑出来了,比如原本还算怡然自得,进入恋爱中,却变得患得患失。
进入恋爱,是透过与他人深刻的互动,发现更深层的自我,而爱情,是使我们愿意,或者想要透过这种发现,进一步修整自己、面对自己的极好的方式。
当你需要“陪伴”时,先与自己作伴,让自己去掉那份焦虑。那种要求,可以更平静地试想“如何与对方多相处“。
所谓的相处,是相互的,当然是要一起做彼此都愿意或喜爱的事,而不只是要求对方替你倒垃圾、帮你做饭、陪你逛街。
把那些感到空洞、寂寞、乏味的时间,把那些希望恋人陪伴你的心意,转变成创造对关系与爱情更有益的事,进一步关心对方,衡量对方没办法与你相处的原因,试着去开发彼此,找出可以让彼此都开心或感到满足的事物。
我想,当“被要求陪伴”,变成“彼此在相处”,当“总是被指责做得不够好”,变成了“我们来试试看如何去做”,陪伴不再是苦差事,“相处”就更有可能发生了。
03.
关于“释怀”
你问我受到了伤害如何才能“释怀”?
我想,你说自己受到伤害,感觉愤怒、悲伤、痛苦,感觉自己好端端的生命被无故浪费了,这些我都能理解。
然而,事情的前因后果,并非只有你在盛怒与悲伤底下的一种解释。当你执着于伤害,那伤口就会不断加深,扩大,甚至割裂了你原本没有破损的部分。当你执着于猜想可能还要再受到的伤,光是这样的揣测,就是一种自我戕害。
你问我为什么偏偏是你?为什么对方可以如此对待你?我想说,别人的举动我们控制不了,至少,我们可以选择离去,走出对方的生命。
释怀,首先,你得放下才行。
感情上的变化,尤其当对方是变化那方,我们总会觉得自己清白无辜,受创甚深。使人受伤的,可能是信任感的破灭,欢乐的丧失,归属感被剥夺,但认真想来,那些本就不属于我们,那都是恋爱时附加的感受。
恋爱时山盟海誓,只有在当下才是真的,当某一方无法实现承诺,不能兑现誓言,当对方做出你认为使你受伤的事,这些几乎都是爱情里必然的风险,但是否因此就视为“一生无法抹灭的伤害”?
我认为我们时常夸大遭遇“背叛”时的痛苦,只有将自己的一生喜乐完全要求他人承担,才有“被误了一生”、“什么都没有了”的问题。
人是独立自主的个体,即使在热恋中依然,即使两人有了盟誓,甚至已经成为法律上的配偶或伴侣,人生仍然要各自负责。
“爱”只是他人给予我们美好的礼物。得到应该珍惜,失去不可责怪,承诺,是对自己的。人并非因为承诺而在相爱,自然也不能要求他人“依约”爱你。
爱情是两人在自由意愿底下的结合,无法给予人保证,所以当约定破灭,当誓言无法兑现,当有人不管因为什么缘故“说谎”、“变心”,我们能做的不是抓奸,不是调查,不是控诉,不是指责,顶多是对对方多了一层理解,对于所处的现实,有了不同的认识,对于自己的将来,对于两人的关系,可以有新的决定。
尽可能厘清使我们受伤的源头,厘清使自己如此悲痛的缘由,除了指责怨怪他人,除了梦想破碎,心碎神伤,还有没有其他思考的方向,可以使我们减少伤害。
真正使我们受苦的,不是由爱转恨,而是认清自己痛苦的源头可能来自于无法接受的“转变”,来自于原本的依赖突然被消解了,来自于我们以为到手的、安全的幸福被剥夺了。
然而,正如人生无常,爱情也是无常的。这些欢聚悲散都是可能的遭遇,当初勇敢去爱,本来就包含了可能面临失落的痛苦。快乐是你经历的,痛苦也要自己勇敢承担。
如何能释怀,我想,首先要接受吧。
接受现实经常不能如人所愿,接受生命里所有可能出现的挫折、失败,接受爱情本就不是努力就会有收获,接受人并不完美,接受自己的“依赖”、“软弱”、“黑暗”、“易碎”,从中获得坚强的方法。
痛苦是自己的,只有自己可以消解。接受已经发生的事实,不再期待“一切都不曾发生”,也不勉强他人改变,要从这事件里跳脱,需要更辽阔的视野。
你的人生将不仅于此,不会永远活在痛苦的此刻,这些目前你视为悲惨的遭遇,来日可能会是你重要的经验,别人的作为我们无法决定,可以决定的只有自己的选择。
爱情的开始并不意味着必然走进“关系”,有些爱情是一次性的,发生在电光石火的片刻,朝生暮死,其价值已经确立,继续下去只有磨损。
有些爱熬过一天、一年,却熬不过停滞不前的瓶颈,有些爱,终于通过了大风大浪,靠岸前一个不稳,还是跌翻了。
重点是如何判断、如何确认、如何停止、如何离开。
“但愿我们通过或长或短的相遇,可以更理解自己。”
“但愿即使到最后一刻,我都没有违背爱你的初衷。”
📖
相关图书
陈雪《恋爱课》第二部
“我们都是千疮百孔的恋人”已出版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详情
配图:《Normal People》
编辑:林蓝
监制:猫爷
转载:请微信后台回复“转载”
**商业合作或投稿:**xingyj@vistopia.com.cn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详情
【黑话连篇】 该栏目更多的是揭露事件或对事件的看法,以达到让人精神升华的目的。 抖音和快手上,无数的恋爱导师正在教人怎么谈恋爱,今天教人挽回前男友,明天直播手撕绿茶。 在他们的眼里,所有的爱情都是套路,所有的婚姻都是坟墓。 一片叫好声 …
两位竟然都是女性,而且还是跟我关系最近的两位女性。 先说我妈:70年的,地方国企上班,在变成反贼之前就热衷社会公益事业,曾经参加过民间的环保组织。同时她也很爱学习,乐于接受新事物。我自己是上大学之后开始反共的,后来我妈在我的介绍下开始翻墙, …
“你从未感受过爱情,是因为爱情根本不存在。” “谁说的。” “电视剧里说的,《广告狂人》第一季第一集。” 我现在已经不会再一脸友邦惊诧地问“你为什么不和爱的人在一起呢”“你为什么不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呢”了,我知道这个世界上得偿所愿者终究是少 …
会为一部播放多年的动画或者剧的完结而郁郁寡欢,就好像自己人生的某一阶段被粘着完结掉,装订成册,刻录成碟,说你的这五年,这十年,就这么画上句号了,可以装进柜子里了,以后只能查阅与怀念了。我不喜欢这种感觉,我不要划分阶段,不要划分season …
品葱用户 foridealworld 提问于 12/16/2019 他大我一倍吧,人很酷很帅,虽然老了,身材依旧非常好。美国人,好像单身一辈子了,确定不是gay。 我跟他表白过了,但他说只能和我聊学术上的,我写信他依旧会回复,但是很慢,很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