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瓶纪元|汕头店家关门躲 “国检”:“有影” 还是“无影”?
上一周,国务院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考核巡查组在 11 月 20 日至 23 日进驻潮州,网传潮州随即出现了规模性 “闭店潮”,疑因商家害怕罚款而闭店拒检。潮州市相关部门接受采访表示,消防检查是消防部门日常开展的工作,当地不存在为逃避消防检查, …
相关阅读:【网络民议】“关门三天损失两千,开门迎检或被罚五万”
“当地不存在为逃避消防检查,店铺大规模闭店情况。”
11 月底,潮州和汕头的很多商户关门停业。社交媒体传闻,国务院巡查组要到潮州和汕头开展安全生产和消防检查,如不合格就会罚款。传言中的罚款金额从几千到数十万不等。
传闻多是微信截图,从抖音传到微博、小红书,迅速发酵、蔓延,又与线下的风声一起,编织成一个密不透风的巨网。商户们害怕被罚,却不知道怎么做才能避免被罚,只好躲避。
11 月 23 日到 27 日,我们来到潮州和汕头,试图还原和理解这场风波。
今日店休
11 月 20 日至 23 日,网传的街景影像中,潮州商家 “集体关门”:多家工厂停工,沿街相连的商铺大门紧闭,路上连车辆和行人也少见。网上流传各种卷帘门上的闭店告示:老板心情不好,今日店休;猪脚被偷,休息一天;夫妻吵架,休息一天;怕鬼,今天休息。
还有潮州古城最著名的牌坊街,不少商铺闭店,明显比平日萧条。牌坊街是潮州最为吸引游客的景点之一,22 座牌坊列于中间,两侧是骑楼建筑。一位抖音用户在视频中笑称:“今晚的牌坊街是真的来看牌坊的,大年三十都没这么安静。” 她的镜头里,只有高大的牌坊矗立在街道中央,两旁商铺大门紧闭,往日熙熙攘攘的游客也不见了。
那时,潮州正在经历一场全国性的安全生产和消防检查。今年 11 月,22 个国务院巡查组陆续进驻全国各省份,坊间称之为 “国考”。广东省的检查时间为 11 月 19 日至 28 日,巡查城市为潮州和汕头。
商家 “集体关门” 是因为一些罚款传闻。根据网传抖音截图,一个 IP 地址为广东的用户称,一个灭火器外面卖五六十,但如果由相关部门来整改,就会变成两三百。另有自称是潮州商家的用户在微博评论区发言:抓到就罚好几万,不开门一天损失才几百,“我们不敢开啊”。
抖音、微博、小红书、微信的搜索页面
巡查组的到访时间在社交网络流传:11 月 20 至 22 日在潮州,23 至 27 日转移汕头。商户也多在这个时间选择关门。
11 月 23 日至 24 日,我们走访了潮州郊区的 2 家工厂和市区的 10 家商铺,另于 25 日至 27 日到汕头访问 2 家工厂的相关人员,并向 5 家商铺和多名市民了解情况。
22 日是网传巡查组在潮州的最后一天,23 日,潮州市区的商铺已恢复正常营业,景区游客依旧很多,我们只能从当地人的描述中窥见前几日街头的萧条。例如,21 日下午三点多,有市民开车出去找食,转了半钟头,没能找到一家开门的餐饮店,只好回家吃速食面。他的妻子则在 22 日收到外地朋友发来的疑问:你们潮州是怎么了?
23 日我们抵达潮州市彩塘镇时,许多工厂也已复工,但工业区附近的餐饮店仍有不少关门停业,路上的货车也比平时少很多。彩塘镇的工业以不锈钢制品为主,一位附近城市的不锈钢原料厂经理说,过去三天,潮州的客户都让他们暂停送货。
我们遇到的商家和工厂,在这次检查中都没有被罚款,但大家都被朋友透露过有人被罚的传闻。他们大多选择关门避检,短则一天,长则三天;他们也都提到了这几年生意难做、营业额下滑的情况,因此不愿意冒被罚款的风险。
从微信,到抖音,再到微博
这场传闻的风波中,大多 “官方” 消息最初以微信截图的形式流传。一张微信消息截图称:“国考”将于 11 月 19 日到广东考核督查,20 日到 22 日在潮州明察暗访,每天了解 20 家企业。这条信息被多名抖音用户转发,继续以视频形式传播。
一张发给多位企业负责人的微信消息也被截图传播,消息里建议不合格的企业先暂停生产、关闭厂门、注意陌生人到访,如被查到不合格,将会罚款 5 万元,甚至封厂。
随后 “罚款” 的消息开始蔓延开去,在抖音、微信等平台发酵。传言中罚款的金额也在上涨,一张微信群聊截图中,有工厂员工“听说”,当地某家不锈钢企业被罚 50 万。尽管当天晚上,该不锈钢公司已在抖音账号上辟谣,但是那张群聊截图仍在之后几天里继续传播。
在网络传闻中,最为人知的其中一条是,一家卖粿汁(另有人说是粿条)的小店被罚了三万(也有人说两万)。22 日,一名卖白粥、粿条和面汤的店家发了当天营业的抖音视频,评论区几乎都在 “劝关”:“这营业额都不够罚款的”“一次罚几万,一年白干”“等会罚你又顶不住”“不要捡芝麻丢西瓜”……
传出来的还有 Excel 表格截图。多家潮州工厂被检查的项目被罗列出来,“不合规”的地方被标红,格外刺眼。例如,消防栓前杂物堵塞、安全生产资料缺失、没有安装可燃气体探测报警器、危险化学品存放不规范等。另一张 “不合规” 的截图,因其强烈的本土特色引起潮汕群众的热议:土地神旁应设置灭火器,周围半径 1.5 米以上禁放物品。
但很快,不允许企业 “关停拒检” 的消息也以微信截图的形式传了出来。其中一张写道:“昨天我区出现大面积企业关停拒检,已经引起社会舆情,并受到上级领导严厉批评。刚刚上级再次强调,不能再出现企业故意关门停产拒检情况。”
另一张微信截图称:“没有正当原因,不能擅自关门停业…… 如果关门停业拒检,政府也照样能开门检查,照样能发现存在的隐患问题,照样得整改,照样能问责。”
“关门潮”的消息从抖音继续传到其他平台。有微博大 V 发布了几张关于 “潮州商户关门” 的抖音截图,该微博在 22 日下午 2 点达到 300 多条转发、2000 多个点赞,目前“暂无查看权限”。
11 月 25 日至 26 日,汕头市区部分关门的商户在门上贴着告示
一个谣言的破灭
21 日早晨,潮州古城北边的商户中间出现了一条传言:
某店老板 A 清早运动回来,看到一辆消防巡逻车停在自己店铺附近,他惴惴不安,不敢去开门营业,又返回绕了一大圈。另一条街道的肉丸店老板听说了这件事,又转告门对面的凉果店老板陈璇。但此时的消息变成:他们查到 A 那里了,A 隔壁卖茶的也关门了。陈璇早上看到过巡逻车从店门口经过,心里警铃就已响起。她和肉丸店老板都决定关门。
陈璇关店后,和丈夫回乡下老家。在那里她又听说,一家小吃店被罚了 3.8 万。一旁有人反驳:不止呢,罚了 5 万。傍晚回到潮州市区,她走进牌坊街几家熟人店铺,大家仍在讨论这场风波:早上有人被查到店里有煤气罐,一罐罚 3 千还是 5 千;商铺里有床位,也要罚几千。
牌坊街的一家肉丸店自 20 日起关了三天。老板听闻,朋友的朋友的粿条店,被罚七千;一家卖鸡翅的被罚 2 万多。根据他听到的消息:那些人进来,不听你解释,直接罚。
11 月 22 日晚七点多,陈璇一人坐在铺里。九点多,隔壁店小妹给她发来微信:姐,你知道 B 被罚款了吗?B 是潮州当地一家小有名气的芝麻茶店,陈璇认识这家老板。
没听说啊!陈璇一惊,早上还问过她要不要一起去出去玩,对方说关了铺,准备要回老家。小妹透露了更多细节:检查的人来,看她没开门,打电话叫她来开,结果罚了 15 万。小妹的消息来源是一位在亲戚家碰到的朋友,朋友的消息则来自抖音。
23 日开店后,芝麻茶店的罚款传闻仍飘在陈璇周边。一位共友告诉她:不是,没罚那么多,只罚了 5 万。陈璇又转述给隔壁小妹。
这晚,我正在陈璇店里坐着时,小妹急匆匆开着电动车归来。她透露,有人正在离他们四公里的地方检查,那些人穿制服,现场还有车辆。早些时候,陈璇从别人处听说,领导们昨晚开会到凌晨,为了应对商户关门避检,他们要 “搞突袭”。这和小妹的消息相互印证,陈璇更确信了。
陈璇随即收拾东西,准备关门。她打烊后,我们一起去了那家芝麻茶店。屋内十几张桌子几乎坐满,门外取餐的地方还排起队。后来老板忙完,到我们桌坐下。陈璇顺势问起罚款的真假。
老板摇头:没有的事,造谣的。她出去旅游了,店铺也关了两天,这天刚开。“是别人看我们生意太好,说衰喏。” 她说。
我们到汕头的时间,正值传闻中巡查组来检查的阶段。25 日,化工厂老板周浩一整天都在犹豫要不要停工。直到下午五六点,好几个同在汕头的客户都给他发来消息:不要送货过来了。也有同行问:我这边要关门了,你还有没有在开,你要注意啊。氛围突然紧张,周浩打电话给厂长,关厂。25 日开始,他们工厂停工两天。
同一天,在五金厂工作的张琴来上班,发现工厂没开机器,只做些包装工作。厂里特别交代一件事:只要有人进入,随时锁门;有人按门铃,也不能随便开门,要看看监控,是不是 “可以见” 的人。主管后来和她说:隔壁厂的人透露,工业区有人来通知,“不能开门”。中午,她的同事照常去外面买饭盒,找了半小时,还没买到——周边的小吃店,从 23 日起就都陆续关了。
26 日,我与受访者约在汕头郊区一家饮品店见面,就在我刚点完单不久,老板突然把卷帘门拉下关好。他说,外面好像有人在查消防。27 日,一名在汕头出差的男性在客户工厂门口被保安阻止进入,对方误以为他是来暗访的便衣。
11 月 25 日下午,汕头小公园景区
如何成为一个不信谣不传谣的人
根据我们的走访,一个普通潮汕商户的消息来源是手机(抖音、微信群、朋友圈)和身边的人。他们要怎么做才能核实传闻的真假呢?
罚款风声盛传后,来自官方的声音只有各类辟谣。23 日中午,潮州当地相关部门向海报新闻表示:“只有个别几家商户,因为自身原因关门停业,不是为了逃避检查,目前都已经正常开业了。”
其他广东或本地媒体对此鲜有报道。一名驻当地的记者私下表示,他们内部没怎么关注这件事,只出了警方辟谣的文章。南方网在 23 日下午发布的稿件则以 “以讹传讹,多已正常营业” 为题,同时相关部门在采访中表示:“当地不存在为逃避消防检查,店铺大规模闭店情况。”
24 日晚,潮州公安局公布了对部分传闻(如 “被要求整改并需交 38000 元”“开面包店的给罚了五万元” 等)的辟谣,并对五人处以行政处罚。汕头一男性也因在微信群称有餐饮店被罚数万,被汕头公安核实为不实消息,并予以行政处罚。
24 日,潮州应急管理局和汕头应急管理局向财新表示,这次国检巡查期间,没有企业被罚款。
但很多人不再相信这样的辟谣告示。一条转发辟谣的抖音下,高赞评论说:“你看,问题解决”“印象最深的一次辟谣是武汉出现不明原因肺炎”“武汉那年被抓了 8 人”。
除了罚款,商户们的恐惧还来源于对消防检查标准的疑惑,他们不知道对方会挑出什么问题,不知道自己做得对不对。
煤气瓶,即多数餐厅使用的液化石油气罐,是这次检查中潮州商户们提起最多的罚款缘由之一。前文提到的肉丸店老板说,如果被发现有煤气瓶,一瓶罚 5 千;陈璇听到的消息也说,一瓶罚款 3 千或 5 千;也有人说,一家店内不能放置超过 4 瓶煤气瓶。关于煤气瓶和灶具之间的距离也有规定,有的商户说至少要超过两米。
并非所有商户都被叫去接受过消防培训,像陈璇和她周边店铺的老板,对规定的了解仅来自墙上贴的《消防安全责任书》:严格遵守消防法规;必须有烟感报警器、应急照明灯、简易喷淋和干粉灭火器;场所内不得违规住人……
为了掌握关于煤气瓶的完整规定和罚款金额,他们需要首先在中国政府网的 “国务院公报” 中,查阅全文七千多字的《城镇燃气管理条例》。其中第四十九条写明:燃气用户有不合规行为的,由相关部门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单位和个人可分别处 10 万元以下和 1000 元以下罚款。
此外,还要在广东省人民政府网站的 “政务公开”—“文件库”—”“政策法规库” 中,找到近六千字的《广东省燃气管理条例》。其中第二十七条第一项指出:餐饮等行业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否则由县级以上政府相关部门责令改正,处五万元以下罚款,若逾期未改,将处以更严厉处罚。
还有第二十八条第七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使用超期限未检验、检验不合格、无技术档案或者报废的气瓶充装的燃气。违反者也由相关部门责令改正;逾期不改,对单位和个人可分别处十万元以下和一千元以下罚款。
关于煤气瓶的存量,需要到广东省地方标准《小档口、小作坊、小娱乐场所消防安全整治技术要求》中第七项找到:存放装载量为 15kg 的气瓶不应超过 2 个。
最后,如果商户们在百度搜索 “灶具和煤气瓶的距离”,会得到以下几个相互矛盾的答案——
“临沂消防” 的 B 站视频指出,在餐饮和家庭厨房,二者 “不应小于 0.5 米”。
百度的 AI 采购助手 “爱采购寻源宝” 称,“应保持在 1 米以上”。
新华社发布的视频中,广西桂林消防救援支队的指战员则表示,在餐厅吃饭,桌下的煤气罐和桌上的灶具需保持 “两米以上五米以下的距离”。
如何成为一个不心虚的人
开凉果铺的陈璇在去年年底经历了一次本地的消防检查,她收起了床位,也按规定配齐了消防 “四小件”:灭火器、烟雾报警器、喷淋、应急照明灯。那次他们陆续来了三趟,直到陈璇整改完成,才没有再来。
但今年她依然选择关门避检。我问陈璇,你消防设备都有,为什么还怕呢。“别万一遇上,挑些毛病出来。” 她说,“他们说要罚多少,听着就怕到要死。生意又难做,要是被罚……”
一些商户为了心里有底,付出了更高的成本。他们的 “四小件” 是由检查部门指定的机构来负责安装的。
潮州市区一家单层二十平方左右的金铺在去年接受过整改。那时消防的人总来,老板决定好好整改:“咱全部做还给他。” 对方指定了专门做消防设备的机构——一楼做了消防栓、喷淋、水管、防火墙、通往二楼的防火门等设施,楼上也做喷淋,还有逃生窗,花了一万多。
邻市揭阳一家工厂也把消防设施交由和政府合作的第三方。跟着政府行事,对他们来说是最保险的。该工厂主管说,要是发生火灾,性质也不一样,他们的消防设备是被认证过的。
他透露,烟雾报警器,外面几十块,手机能监测;第三方安装的,一个几百,每年还要服务费——后台监测到火情时,第三方公司会电话通知工厂负责人。他明白这其中的门道:“肯定有些钱要让他们赚的,要是没有,到时候(检查)这不过关,那不过关。如果是合作的公司,他就会说,好,完成了。”
但就连他们这样按要求安装消防设备的工厂,也不想直面检查。他们相信消防检查的标准 “可轻可重”,很难统一。之前当地部门去检查时,他们工厂也会停工。“你要来查,来坐、来喝茶,都好啊。没在做(开工),被查到,那如果有问题,就来整改;如果在做,被查到,那事情就大了。” 他说。
“上面”,“中间”,“下面”
来检查消防的到底是什么人?很多人说不出。有人知道是国家派人下来了,也有人说是省里的人。对普通商户来说,不管来的是谁,总之是 “上面”。
当地人的目光和摄像头对准了他们——只要一出现,立刻就会被发到网上,像追星一样。陌生的人们在小红书上实时报告他们的位置,互相透露消息,尽管很多是 “听说” 的。抖音也出现许多围观检查的视频,画面中有的穿制服、有的没穿,往往看不太清面孔,却会有大量行人、开电动车的人停下看热闹。
对商户来说,面目比较清晰的是一些基层管理人员。“上面” 下来检查的一周前,工业区的管理人员去了张琴上班的五金厂巡视。他们简单看了看,说:消防设备太少,电动摩托不能停厂里,厂里不能住人。还落下一句:之后还会来检查。
过去,他们也常来,张琴觉得他们总是 “装模作样”,让工厂负责人在“安全生产” 的条款上签名,但至于到底有没有做到,他们不管。他们也负责传达 “上面” 的指示和任务,例如市里要来检查,或其他地方有火灾发生的时候。
事后,这些行动常常 “不了了之”。这次提前巡查也是一样,他们没有再来过。张琴的同事们,仍把车子停在厂里——放外面可能会被偷,今年的形势让他们更感到危险;住厂里的人依旧住着——厂子需要有人看管。一切如常,但多了几个干粉灭火器。
有的检查和整改也让人猜不透。去年,相关部门把陈璇装在店门口的水龙头给 “拧” 掉了,没解释原因,只说影响市容,不让在门口安装,“上面有人来查”。原本,门口的水龙头是她们自己装的,方便洗手、拖地时用水。
周浩经常打交道的是村干部和镇干部。这些干部们和当地的工厂老板几乎都相识,那是一个相对平等的熟人网络——甚至有的人平日还有往来,私下喝酒、打麻将。
周浩曾经为了应对检查在暗中打点。检查者通常是区干部、镇干部,“一个人几百块钱”。但他不能直接给对方,而是需要给村干部,让他们作为中间人,从中协调。他解释其中的运行规则:他说你不过关,之后要去向上级通报,那如果他不通报,你是不是就过关了?
这次 “国考” 期间,村干部也通知了周浩的工厂,镇上某部门的人要来检查。他们来之前,工厂员工先把装满污水的水池遮挡起来。这种违规的排污方式,当地领导一直知道,但很少说什么,也没有真正做什么。那天他们到处看一看,就走了——和没来过一样。
但 “上面” 的人会怎么做,周浩拿不准。这次不再是他们过去熟悉的、有中介打点的检查,而是高于基层、从未有过应对经验的“上头”,他们没有斡旋余地。
他还听说,这次巡查有任务指标,每个行政区域规定了要查多少。基于经验,他觉得很可信——疫情的时候,村里也有打疫苗的指标。而他认为,一旦被查到,就 “跑不了”——传闻中,检查、查封、罚款是一条流水线。“你对一个东西的信任感完全没有之后,它又有很大的权力,你会对他产生莫名的恐惧。” 为了避免迎面被查,他们选择先关门。
在潮州某工业区,平日货车运来原料后,工厂要派叉车(叉式起重车)到公路边接,把原料搬回厂。但 20 日往后几天,这里几乎看不到叉车和货车的身影。工厂 C 从 20 日开始停工三天,工厂 D 则在 21 日停工一天,附近的其他工厂也相继停工。
很大一个原因,是他们听说要查叉车——一张很早就传出的 “国考” 通知中,当地政府提及:这次涉及特种作业人员证件的检查,包括“所有工厂的叉车必须入牌,叉车工要有叉车证”。但当地大多数工厂都没有。过去,他们被默许这样运作。
“这小地方,农村,(平时)叉车没牌没证也没人抓。” 工厂 B 老板说,他们那找不到几个有牌的。叉车暂时不敢用,也就没法收货,再加上行情一般,很多工厂也就停了。他透露,那几天他们镇上八成的工厂都有停工。
这次工厂停工期间,一名潮州本地的政府人员被要求去 “下面”,了解“真实情况”。领导说,这样才能去和上面汇报。这位政府人员去了工业区,打电话给工厂,劝说这次检查是“没关系” 的:老板啊,你们怎么了,有人通知你们关吗?
对方否认:我们这两天出去玩了。
文中陈璇、张琴、周浩均为化名
作者———李洁琳
编辑——于蒙 顾问—王天挺
视觉—pandanap 版式——日月
运营——小翻 创意—Vicson
出品人 / 监制——曾鸣
上一周,国务院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考核巡查组在 11 月 20 日至 23 日进驻潮州,网传潮州随即出现了规模性 “闭店潮”,疑因商家害怕罚款而闭店拒检。潮州市相关部门接受采访表示,消防检查是消防部门日常开展的工作,当地不存在为逃避消防检查, …
原创 狐狸罐头 四环青年 如果城管执法的自由裁量只剩下处罚小商贩,而没有宽待小商贩的表现,所谓的“酌情处理”“从轻处罚”,也会让人感觉是恃强凌弱。 **文 **| 唐凯兰 12月4日、5日,广州与宁波两起与城管相关的新闻,让人一言难尽。 广 …
关于潮州的很多商店没开门这事,现在当地的网友说出了其中的内情,就是因为他们消费方面的罚款,让很多商家的确吃不消。 这是潮州本地网友的说法,说不想触消防检查的霉头。 这个罚款有多少呢,当地网友说是 5 万左右。 有网友甚至说出这样的话了。 这 …
袜子当然是含棉纤维多的好穿,其实也不算贵,在工厂生产端,一双纯棉的袜子(实际含棉量70%左右)成本只要一块多钱。但是,如今在电商平台已经很难买到纯棉的袜子了,大量标注纯棉或者棉纯的袜子,实际上仅含有便宜的涤纶纤维。 袜子产业的整体品质从升级 …
“做了亏2000,不做亏4000,你做不做?” 这几年,我们不断听到这样的声音传来:“工厂很难”、“厂子快办不下去了”。作为消费者,我们能感受到电商平台之间低价竞争的惨烈,而作为生产一线的工厂现在又面临什么样的处境? 今年的8月和9月,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