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辛德勇对不同意见拉黑删评并大秀阶级优越感的做法?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江国暮云低 发表

微博转发短短一百来字,其实是说明不了什么问题的,其性质更类似于抬杠,而且是没有系统性的抬杠。对学术来说,能杠敢杠是好事,我也爱抬杠。但对于学术讨论来说,过于简短的抬杠是没有太多价值的。我老师的论文,篇篇我都能杠出花来,但这并没有什么用… 只有经过体系化的逻辑与语言组织,你才知道你杠的内容是不是真有价值,你也才能让看的人明白你的思考点在哪里…

说白了,现在很多人反感辛德勇 “拉黑” 和“不让评论”行为,在于他们没有明白私域是什么,把人家维护私域的行为和私德联系到一块了…

正经写文章来讨论的没几个,看戏的一大堆(我也是吃瓜群众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辛老师已经说的很明白,欢迎你写文章讨论,而不欢迎你发十几条去 @人家的微博这种行为。很多人都遇到过民科特别喜欢在专业人士微博下面碰瓷,像牛皮糖一样每天弹出一堆来,非常非常烦,不是每个人都有许宏老师那样的好脾气。对于一些学者来说他们的微博不是讨论专业问题的地方——仅此而已,题主上纲上线到 “学阀” 是想扣人帽子罢了。

知乎用户 never mind 发表

类似这样的事辛可干了不止一次了,只要批评他商榷他的人,从学术期刊到微博微信,几乎没人能幸免。胡文辉是 “小报记者”,李浩是 “无知妄人”,郭永秉是 “大专家”,孙齐是 “靠电脑检索研究学问”(其实近年来频频依靠电子检索以显示渊博的,恰恰是他本人)。对那些支持他观点的人,他就称赞好评,如此言行让人目瞪口呆。

更不要说若有人在微博上批评吐槽他几句,都会被他阴阳怪气地转发加嘲讽,同时还有一群粉丝随声附和;但他另一方面又强调,自己的微博仅发表个人观点,不欢迎别人评论议论(他本人与他粉丝还都说过,要批评要商榷可以写成文章回应,但对方写了辛照样不看,说不定又会换来他的人身攻击,那人家何必如此?),如此的双标,如此的心胸气度,真让人佩服。

而且这些商榷的人可以放心,辛基本不会承认自己的错误,除了逞强嘴硬、人身攻击之外,他还有一个杀手锏:“你根本没有读懂我的意思就胡乱议论”,至于他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反正最终解释权在他自己。不过幸好不是所有人都把他当神,他论著中那些很明显的谬误或偏差,孰是孰非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不像他本人或他粉丝那般蜜汁自信。辛在论学时总说某某学者固执地坚持错误的观点,“百般回护”、拒不承认,其实他自己何尝不是?

联系辛近年来的其他言行,这种直男癌作风,让人生厌,他的那些忠实洗地粉丝同样令人作呕。

知乎用户 盐和光 发表

辛教授心理扭曲。

知乎用户 书叶小虫 发表

辛老师发完欢迎批评指正后连续修订了好几次墓志录文,这也叫 “假惺惺”?

知乎用户 vcat 发表

见过,名气与心胸成反比,极度自恋与小心眼。史料功底好,史识不恭维。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指出一点,怪猫是复旦大学李旻博士,一直也在做历史数字化的工作,似乎与包弼德他们关系不错,并不算是民科。

知乎用户 散宜生 发表

哪有删自己东西的 “学阀”?这学阀也太卑微了吧。

题主率尔将人定为 “学阀”,请问又是何作风?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不怕真小人,就怕伪君子。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约上他的宴席,可以问问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你可以在一部分时间骗所有人,也可以在所有时间骗一部分人,但是,你不可以在所有时间骗所有人。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自己的屎拉到自家的厕所。去人家微博拉有点下贱。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See Also

数据女工:坍塌时刻,梦醒时分

收录于话题 #20社深度 223个 娱乐圈的“地震”过后,曾经的数据女工们喜大普奔。 全文共 4712 字,阅读大约需要 12 分钟 作者 | 赵小天 马程 编辑 | 罗立璇 “所有数据女工可以下线了,快乐追星时代要来了。”一直以“数据组” …

娱乐圈塌方背后:记者卧底“饭圈”揭秘潜规则

凤凰网《风暴眼》栏目出品 名单还在延长。 吴亦凡、霍尊、张哲瀚,微博超话消失的名单今天又新增了郑爽和赵薇。 这些曾经炙手可热的顶流,曾经可以以一己之力让整个微博的服务器宕机,但当超话消失,影视剧下架,微博榜单取消,他们曾经存在的证据好像从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