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称「出生人口连续 4 年减少,人口形势极为严峻」,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应该如何解决?
知乎用户 发表 9月28日,安徽省人民政府网站消息,关于《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的说明发布。 在修改必要性方面提到,安徽省出生人口连续4年减少,人口形势极为严峻。据安徽省全员人口数据库统计,2017年至2021年安 …
我记得之前看一个大神的回答说得很好,现在的房价,赚的都是断子绝孙钱。
最先是一个省会城市公布了消息
接着是其他几个市
然后一个省
几个省
等到陆陆续续公布出所有省份的数据
发现
诶?
账对不上了!
真为合肥高兴!
1、合肥人均财富会增加。如果出生人口为零最好,那样人均财富更高。当然这种理想中的状态是不可能实现的。毕竟还有各种二代、各种有两套房以上的家庭。
2、合肥总人口会继续增长。会有其他地方的年轻人流入合肥当燃料,虽然最终会被房价赶走,但是也为合肥做出了贡献。这些人贡献了消费、税收,但是合肥不用为这些人提供任何成本,什么养老医保失业等等都不用。这是稳赚不赔的生意,爽!合肥又赢了!
吃得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这是什么精神?燃烧自己,照亮合肥,这又是什么精神?这些为合肥当燃料的人,把我感动的热泪盈眶。
3、减少了低收入阶层人数,优化城市管理。不愿意生的,大多数是低收入阶层。
客观上来说,在合肥,本地人群,除了各种二代,和有两套以上住房的家庭,其他人并不适合生孩子。生了,也是多找一个人陪着受罪。自己都混得不怎么样,还生什么生,做个人吧。
要搞清楚一个问题。
合肥或者说国内的大城市,三五十年内,根本就不用考虑出生人口的问题。
为什么?
这些城市的人口增长靠的是年轻人的流入,而不靠出生人口。
年轻人流入后直接就是劳动力,是充满电的电池,省去了充电的过程,直接就能用,直接就能产生经济学效益,直接就能赚钱的。
而新出生的人口呢?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城市还得为其提供教育服务,这个过程很漫长,需要近 20 年,这个慢充太慢了,而且这都是花钱的事,不赚钱的。
新流入的年轻人年龄大了,没电了怎么办?靠高房价直接就能赶走,城市还解决了养老负担。然后,又是下一波充满电的年轻人,如此往复循环。
理解了这些,才能理解合肥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势头良好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孩子晚一年出生,高考竞争人数就少了大约 20%
相当目前高考排名上升 20%
考好不如生好…
彼时合肥房子均价不到 7 千。
一列疾驰的列车上,美国人日本人中国人在聊自己国家盛产什么!只见美国人掏出他的苹果,顺着车窗扔了出去说: 这是我们美国产的,有的是!日本人见状顺手把他的相机也扔了出去,说: 这是我们日本产的,有的是!旁边的中国人左看右看,一把把坐在他旁边的人给扔了出去,在美国人日本人震惊的目光中说: 这是我们中国产的,有的是!
一边 35 岁中年危机!一边企业向社会输送人才!一边干两年想办法逼你走人换一波接着干!一边恶意讨薪,甚至为了要三两千工资被揍得头破血流,打断手指!
还一边喊人口危机!哪危机了?哪缺劳动力了?人口这么多,死一半还剩 7 亿呢!
根本就不缺人!真是,挣着掏大粪的钱,操着当总统的心!
合肥?我想起了前段时间有一个合肥投资成功的新闻。
[掏空家底,投啥赢啥?硬核风投之王:合肥【暗中观察 089】IC 实验室_哔哩哔哩 (゜ - ゜) つロ 干杯~-bilibilib23.tv/K1BQoA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b23.tv/K1BQoA)
我之前看了好几个我关注的 up 主的相关视频,不禁疑惑他们都收钱了吗?还是他们觉得始作俑者的文案没有任何逻辑问题,基本符合事实所以没有改动?
我没有针对谁的意思,只是单纯的没想明白。
以前互联网有一个神话:孙正义十分钟就决定投资马云 4000 万美元,马云最后接受 2000 万美元的投资,成为投资回报率万倍的神话。
但前阵子报道孙正义亏损并卖出阿里巴巴的股票套利,使他跌落神坛。
[跌落神坛?聊聊那个给马云投了 2000 万的日本首富!_哔哩哔哩 (゜ - ゜) つロ 干杯~-bilibilib23.tv/wDAv5K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b23.tv/wDAv5K)
为什么孙正义会卖出阿里巴巴的股票?
因为其他投资失败了,需要钱来平衡。
为什么其他投资失败了?
因为他是一个十分钟就可以投资 4000 万美元的人,多少钱都不够他 “投资”!
而马云却只有一个。
准确来说是中国市场只有一个。
为什么之前没有人报道他的投资失败?
不知道。
不过这也说明孙正义其实是一个正常人,只是被媒体神化了,毕竟有哪个正常人能做到投资百分百盈利的?
自信点,把 “很大可能” 去掉。
那这和生育率有什么关系?
举个例子:
我所在的城市,说建机场建高铁建地铁,和省会搞一小时城市圈,象征性地修了一下基建,然后卖了好多地盖房子,省会的人来买了好多房子提升了当地房价,拉动 GDP,然后机场没有高铁没有地铁没有,省会的人买的房子基本上成为空房,土著的我买不起房子。
尤其是我所在的区,简直离谱:几年前象征性地修了一条不知道有没有 5 公里的直线轻轨,卖光了路两旁的荒地,疯狂建楼。
现在房子数量和价格都翻了一番。明明几年前的房子就比当地人还多,我早就买不起了!
莫名其妙生存压力再次陡增,还能结个屁婚生个屁娃?
或许生育率低其实只是小问题。
毕竟 GDP 才是城市发展的体现。
GDP 上去了,城市就发展了。
但我也没做错什么啊,为什么却过的越来越难?
城市发展受害者——我。
生育率暴跌的难道只有合肥?
为什么房子越来越贵?
因为地方投资各种各样乱七八糟的非必需品的亏损需要通过房子这种必需品赚的钱来平衡。
为什么要投资乱七八糟的东西?
你把冰箱的肉拿出来再放回去就知道了。
抱着这样的目的,投资成不成功还重要吗?
只要有几个成功案例拿来造神话继续推高房价就行了。
各种各样骚操作背后只有越来越不满足的既得利益者和越来越难的打工人。
会有人把还没有跌落神坛的孙正义当宝贝,也就会有人把还没有跌落神坛的合肥当宝贝。
会有人涌入合肥不假,但没有根的他们呆的住、呆的久吗?
想想为什么合肥人自己都不生孩子吧。
真的以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难道不知道还有春江水暖鸭先知吗?
一家公司怎么样老员工比新人懂。
一座城市怎么样土著比外地人懂。
合肥打工人比鼓吹合肥的 up 主懂。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别把广告当事实。
挣钱,生意,不寒碜。
这我懂。
但广告收钱了,你没收,跟着跪也不挣钱。
反倒是给钱的主觉得收钱的会办事,下次还找他。
何必既给他人做嫁衣呢又误人子弟呢?
996、007、8815 就能过上好日子?
我天天搬砖,你觉得我什么时候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金字塔?
勤劳致富?
[【配音】名场面:翻译翻译,什么叫勤劳致富?_哔哩哔哩 (゜ - ゜) つロ 干杯~-bilibilib23.tv/91vMf6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b23.tv/91vMf6)
蜂农称赞蜜蜂的勤劳,然后只留下勉强糊口的蜂蜜给蜂群,希望(迫使)它们再接再厉。
毕竟蜜蜂越努力,蜂农的蜂蜜就越多。
而口头赞扬又不花蜂蜜,就是有点费蜜蜂而已。
不过蜂农从来不养蜜蜂,他们只是养蜂蜜而已。
蜜蜂只是生产蜂蜜的工具罢了。
蜂蜜才是蜂农需要的。
对不起你,与你何干?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活着就不错了,还要啥自行车。
不说了,明天有个新楼盘开售 100 元人民币当一天群众演员,争取争取就够一个星期饭钱了。
唉!好不容易还完上一次欠的医药费,老爸又昏迷进医院了,进一次医院最少也要花几万块钱,看来我的人生的第一套房子是要别人烧给我了。
重要性、紧迫性、自觉性、主动性、坚定性、民族性、时代性、实践性、针对性、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积极性、创造性、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可讲性、鼓动性、计划性、敏锐性、有效性;责任感、紧迫感、危机感、认同感、荣誉感、成就感;多层次、多方面、多途径、多渠道、多措施、多力量、多元素。出发点、切入点、突破点、落脚点、着眼点、结合点、关键点、着重点、着力点、根本点、支撑点;不松劲、不懈怠、不退缩、不畏难、不罢手、不动摇、不放弃、不改变、不妥协;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集约化、正常化、有序化、智能化、优质化、常态化、科学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新水平、新境界、新举措、新发展、新突破、新成绩、新成效、新方法、新成果、新形势、新要求、新期待、新关系、新体制、新机制、新知识、新本领、新进展、新实践、新风貌、新事物、新高度;活动力、控制力、影响力、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感染力、亲活力;热心、耐心、诚心、决心、核心、内心、外心、中心、甘心、攻心,进取心、责任心、上进心、公仆心;政治意识、组织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廉洁意识、学习意识、上进意识、管理意识;找准出发点、把握切入点、明确落脚点、找准落脚点、抓住切入点、把握着重点、找准切入点、把握着力点、抓好落脚点;激发巨大热情,凝聚无穷力量,催生丰硕成果,展现全新魅力。当前工作要有新水平、队伍建设要有新面貌、廉政建设要有新举措、自身建设要有新发展、内部管理要有新突破。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感情认同;历史的必然、现实的选择、未来的方向。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自觉按规律办事
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勇敢顺潮流而为
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找准切入点实施
全面推进,统筹兼顾,综合治理,融入其中,贯穿始终,切实抓好,扎实推进,加快发展,持续增收,积极稳妥,狠抓落实,从严控制, 严格执行,坚决制止,明确职责,高举旗帜,坚定不移,牢牢把握,积极争取,深入开展,注重强化,规范程序,改进作风,积极发展,努力建设,依法实行,良性 互动,优势互补,率先发展,互惠互利,做深、做细、做实、全面分析,全面贯彻,持续推进,全面落实、全面实施,逐步扭转,基本形成,普遍增加,基本建立, 更加完备,逐步完善,明显提高,逐渐好转,逐步形成,不断加强,持续增效,巩固深化,大幅提高,显著改善,不断增强,日趋完善,比较圆满。
推进,推动,健全,统领,协调,统筹,转变,提高,实现,适应,改革,创新,扩大,加强,促进,巩固,保障,完善,加快,振兴,崛起,分工,扶持, 改善,调整,优化,解决,宣传,教育,发挥,支持,带动,帮助,深化,规范,强化,统筹,指导,服务,健全,确保,维护,优先,贯彻,实施,深化,保证, 鼓励,引导,坚持,深化,强化,监督,管理,开展,规划,整合,理顺,推行,纠正,严格,满足,推广,遏制,整治,保护,健全,丰富,夯实,树立,尊重, 制约,适应,发扬,拓宽,拓展,规范,改进,形成,逐步,实现,规范,坚持,调节,取缔,调控,把握,弘扬,借鉴,倡导,培育,打牢,武装,凝聚,激发, 说服,感召,尊重,包容,树立,培育,发扬,提倡,营造,促进,唱响,主张,弘扬,通达,引导,疏导,着眼,吸引,塑造,搞好,履行,倾斜,惠及,简化, 衔接,调处,关切,汇集,分析,排查,协商,化解,动员,联动,激发,增进,汲取,检验,保护,鼓励,完善,宽容,增强,融洽,凝聚,汇集,筑牢,考验, 进取,凝聚,设置,吸纳,造就,给力,聚焦,支撑,展现,体现……
关系,力度,速度,反映,诉求,形势,任务,本质属性,重要保证,总体布局,战略任务,内在要求,重要进展,决策部署,结合点,突出地位,最大限 度,指导思想,科学性,协调性,体制机制,基本方略,理念意识,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秩序,基本经验,出发点,落脚点,要务,核心,主体,积极因素,水 平,方针,结构,增量,比重,规模,标准,办法,主体,作用,特色,差距,渠道,方式,主导,纽带,主体,载体,制度,需求,能力,负担,体系,重点,资 源,职能,倾向,秩序,途径,活力,项目,工程,政策,项目,竞争力,环境,素质,权利,利益,权威,氛围,职能,作用,事权,需要,能力,基础,比重, 长效机制,举措,要素,精神,根本,地位,成果,核心,精神,力量,纽带,思想,理想,活力,信念,信心,风尚,意识,主旋律,正气,热点,情绪,内涵, 管理,格局,准则,网络,稳定,安全,支撑,局面,环境,关键,保证,本领,突出,位置,敏锐性,针对性,有效性,覆盖面,特点,规律,阵地,政策,措 施,制度保障,水平,紧迫,任务,合力。
文稿示例
以求真务实的态度,积极推进 XXXXX 制度化。
以优化服务为目的,积极推进 xx 工作正常化。
以提质加速为责任,积极推进 xx 工作程序化。
以畅通安全为保障,积极推进 xx 工作智能化。
以立此存照为借鉴,积极推进 xx 工作规范化。
以解决问题为重点,积极推进 xx 工作有序化。
以服务机关为宗旨,积极推进 xx 服务优质化
以统筹兼顾为重点,积极推进 xx 工作常态化。
一、求真务实,积极推进 xx 工作制度化
二、建立体系,积极推进 xx 工作正常化。
三、规范办文,积极推进 xx 工作程序化。
四、强化责任,积极推进 xx 工作有序化。
五、注重质量,积极推进 xx 服务规范化。
六、统筹兼顾,积极推进 xx 工作正常化。
一是求真务实,抓好调研工作。
二是提高质量,做好信息工作。
三是紧跟进度,抓好督查工作。
四是高效规范,抓好文秘工作。
五是高度负责,做好保密工作。
六是协调推进,做好档案工作。
七是积极稳妥,做好信访工作。
八是严格要求,做好服务工作。
一、理思路,订制度,不断提高服务新水平
二、抓业务,重实效,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
三、重协调,强进度,尽快展现工作新成果
四、抓学习,重廉洁,促进队伍素质新提高
1. 着眼全局,做好 XXXX 工作。
2. 高效规范,做好 XXXX 工作。
3. 紧跟进度,做好 XXXX 工作。
4. 提高质量,做好 XXXX 工作。
5. 周密细致,做好 XXXX 工作。
6. 协调推进,做好 XXXX 工作。
一是建章立制,积极推进 xx 管理制度化。
二是规范办文,积极推进 xx 工作程序化。
三是建立体系,积极推进 xx 督查正常化。
四是注重质量,积极推进 xx 工作规范化。
五是各司其职,积极推进 xx 工作有序化。
机关公文常用词汇集锦
动词(一字):
抓,搞,上,下,出,想,谋,订,定,给,出……
动词(二字):
分 析,研究,了解,掌握,发现,提出,推进,推动,制定,出台,完善,建立,健全,加强,强化,增强,促进,加深,深化,扩大,落实,细化,突出,建设,营 造,开展,发挥,发扬,创新,转变,发展,统一,提高,提升,保持,优化,召开,举行,贯彻,执行,树立,引导,规范,整顿,服务,协调,沟通,配合,合 作,支持,加大,开拓,拓展,巩固,保障,保证,形成,指导
名词(二字):
体系,机制,体制,系统,规划,战略,方针,政策,措施,要点,重点,焦点,难点,热点,亮点,矛盾,问题,建设,思想,认识,作风,整治,环境, 秩序,作用,地方,基层,传统,运行,监测,监控,调控,监督,工程,计划,行动,创新,增长,方式,模式,转变,质量,水平,效益,会议,文件,精神, 意识,服务,协调,沟通,力度,领域,空间,成绩,成就,进展,实效,基础,前提,关键,保障,动力,条件,环节,方法,思路,设想,途径,道路,主意, 办法,力气,功夫,台阶,形势,情况,意见,建议,网络,指导,指南,目录,方案
形容词(一字):
多,宽,高,大,好,快,省,新
形容词(二字):
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祥和,优良,良好,合理,稳定,平衡,均衡,稳健,平稳,统一,现代,新潮,落后,滞后。
副词(一字):
狠,早,细,实,好,很,较,再,更
副词(二字):
加快,尽快,抓紧,尽早,整体,充分,继续,深入,自觉,主动,自主,密切,大力,全力,尽力,务必,务求,有效
副词(三字部):
进一步 XXXX(可用排比三至五条)
后缀(2+1 字):
XX 化,XX 型,XX 性,XX 感,XX 型,XX 力(性:必要性、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感:使命感、责任感、危机感、紧迫感、荣誉感。)
词组: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加强领导,完善机制,交流经验,研究问题,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真抓实干,开拓进取,突出重点,落实责任,各司其 职,各负其责,集中精力,聚精会神,一心一意,心无旁骛,兢兢业业,精益求精,一抓到底,爱岗敬业,求真务实,胸怀全局,拓宽视野,夯实基础。
用心去感受。(知乎评论区)
我们应该怎么改变呢?让我们学以致用:
模板一:万能模板
积极推进 2020 合肥出生人口暴跌 23.4% 工作常态化。当下我们需要面临两个选择,一是建立新型的合肥管理体系,建立新型的合肥城市政府体制,以及新型的合肥城市法律,新型的合肥城市税收等制度,新型的合肥治安与管理体系,新型的合肥城市税收体系。
另外一种就是建立新型的合肥管理体系,建立新型的合肥城市法律,建立新型的合肥税收体系,建立新型的合肥税收体系。我觉得应该先把建立新型的合肥管理体系放在最后。
因为我认为在这个关键时刻建立新型的合肥管理体系,会给我提供一个很好的机遇和契机,建立新型的合肥体系会给我一个非常好的锻炼机遇,建立新型的合肥体系会给我带来非常多的帮助和好处,我希望能够通过这次的建立新型的合肥管理体系的机遇,我能够从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建立新型的合肥管理体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策性决定,不容有失,不容有错。
我想我应该在这个时候,先去建立新型的合肥管理体系,因为新型的合肥管理体系在建立的初期,是非常容易被人忽视和遗忘的,而且我也有很长的时间要建立新型的合肥管理体系,因为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机遇。
我想建立新型的合肥管理体系,就意味着建立合肥出生人口的新型管理体系,并且我认为合肥出生人口必须拥有一个新式的管理体系,我们要用新式的管理体系去解决这件事情。建立新式的管理体系的主旨是:以利于人民群众和谐团结、互相信任、和谐友爱。
以便于人民群众有足够的信心去建立新型的管理体系。建立新型的管理体系,是为人民群众提供一份安定,一份舒适,一份温暖的生活环境。我想建立新型的合肥管理体系,就意味着建立了一个全面而且高效的公共卫生系统,建立了一个全方位、全速度的新式管理系统,我们需要建立这样的一个新式的公共卫生体系,我们应该建立新型的新式的公共管理体系,建立新型的新式的合肥管理体系,以便于我们能够更好的管理我们的领土和城市,以免有人类犯罪的可能性,同时建立合肥管理体系,也可以更好的防止社会风气的转变。
建立新式的合肥管理体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合肥的发展,促进合肥人们的健康和幸福,同时还可以更好的提升合肥管理体系对合肥的影响力,促使更多的人来投资,建立新型的合肥管理体系,就可以让合肥的经济发展得更加迅猛、繁荣、富裕、稳定、健康。
模板二:流动人口住房保障,全国 60 城,合肥排第一
从随迁子女教育、卫生健康、社会保障和住房保障四个维度对城市流动人口的公共服务融合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估。清晰地描绘出近年来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进度、水平,形成了一张全方位、多维度、有量化指标的流动人口公共服务融合状况全景图。
通过实物配租和货币保障相结合方式,对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群体,通过建设园区配套职工宿舍,或发放货币补贴鼓励其通过市场方式承租租赁住房解决住房问题。对供应外来务工群体的政策性租赁住房,要求按不高于同区域、同品质市场租金的 80% 标准确定租金。
模板三:合肥人口将迈向千万级
安徽自贸区合肥片区建设研究课题需要在分析合肥自贸片区设立带来的利好基础上,梳理先发城市自贸区获批设立后的建设经验,提出合肥市高水平建设自贸区的对策建议。
合肥城市规模、人口密度、空间结构将实现新突破,城市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不断增加,如何系统提升城市安全发展能力,有效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各类风险。
合肥与对标城市比较研究课题将通过比较分析,找出合肥实现目标定位的优势和短板,提出抢抓发展机遇、抢先塑造高质量发展优势的切入点,提出合肥高质量实现 “十四五” 目标的对策建议。
面对人口增长形势,合肥该如何促进城市人口与城市发展相协调、进一步优化人口流入结构、科学调整城市人口空间布局、实现人口人才有效集聚。
重点研究分析合肥城市人口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研究与人口增长相适应的城市公共资源供给和承载能力,并提出合肥适应 “十四五” 人口增长的对策建议。
模板四:合肥将创建国际湿地城市,合肥的环境将越来越好
环巢湖面源污染防治求创新举措,环巢湖面源污染防治,是保护巢湖生态环境,促进合肥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环巢湖地区作为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如何统筹粮食稳产增产和生态环境保护是巢湖生态保护中需要解决好的重要问题。
推进环巢湖面源污染防治研究课题需要从保护巢湖生态环境角度出发,深入分析环巢湖面源污染防治形势和要求,研究环巢湖面源污染防治的难点和瓶颈。另外,提出面源污染防治的思路、重点和创新举措。
当下,生育率已进入发展快车道,带来了措施的方便。但是,当我们站在新的历史发展关口, 发现生育率问题已经严重干扰了整治建设。
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会导致规划工程进而影响积极发展。我们不仅要引导亮点,排查效益,说服要素,更要出台指导, 整治基本纲领。
总而言之要以求真务实的态度, 积极推进生育率工作制度化,以优化服务为目的,积极推进生育率工作正常化,以提质加速为责任,积极推进生育率工作程序化,以畅通安全为保障, 积极推进生育率工作智能化,以立此存照为借鉴,积极推进生育率工作规范化,以解决问题为重点,积极推进生育率工作有序化,以服务机关为宗旨,积极推进生育率服务优质化,以统筹兼顾为重点,积极推进生育率工作常态化。
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不上升,大学生占全国人口比例不断上升。民族人口稳步增长。国家实施民族政策效果得到体现,少数民族占中国人口比例不断上升。
积极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基本建立,服务管理制度基本完备,优生优育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加快建设,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显著降低,生育水平适当提高,出生人口性别比趋于正常,人口结构逐步优化,人口素质进一步提升。
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更加完善,服务管理机制运转高效,生育水平更加适度,人口结构进一步改善。
大伙来看看这个帖子被要求删了 20 多段。帖子被删之前有 2000 多条评论可惜了,评论很多写的比我好很多。
前言,我的爱好就是挖坟。关于结婚率生育率这件事,太多下饭的挖坟材料。我只负责贴出来,不评论。评论号就没了。补充,你们太勇了,已经限制评论了,需要作者筛选之后公布。
如果看完还觉得不尽兴,韩国人口领域下饭材料也可以看看。https://www.zhihu.com/answer/2074017173
应客服要求本段删 1
应客服要求本段删 2
应客服要求本段删 3
1960 年代印度平均每个妇女生六个孩子,没有计划生育,2013 年的生育率降至 2.3。
应客服要求本段删 4
一对夫妇生两个孩子就能维持世代更替,但是大概有 2% 的小孩在 25 岁之前会死亡,正常是 105 个男孩,100 个女孩,所以应该生 2.1 个孩子才能保持人口相对于上一代不增不减。
中国 90 年之后,我们的生育率跳跃式下降,90 年的 2.3 到了 95 年的 1.5,2000 年只有 1.2。
人口领域不承认,说我们怎么可能是 1.18,他们预测如果一旦放松政策的话,我们的人口会增加,如果继续一胎化政策,人口在 2033 年也会达到 15 亿。(这件事是屁股决定脑袋,先有结论再去预测数据)
2010 年,人口普查再一次证实了我们的生育率只有 1.18,人口领域又将这个数据改成 1.63,建议可以实施单独二孩政策。
PS:诡异的事情来了。2010 的六普在国家统计局官网躺着,里头还是 1.18。因为这个 1.18 跟 30 多个子项关联,贸然改为 1.63 意味着整个普查全盘推翻。不信你自己去看看。截图如下(右上角千分之 1181.10,换算下来就是 1.1811):
2010 年普查 600 多万人参与,直接、间接投入 80 亿、600 亿元,这是国家行为,这是很严肃的事情,国家耗费这么多钱,数据应该是很权威的。但是人口领域不承认这个数据的有效性。
所以六普带来一个谜团。按照人口普查是 1.18。按照人口领域估算是 1.8。结论:人口领域的数据太复杂,现有科技水平实在搞不定。
。。。。。第二,2014 年 “一旦开放二胎将面临人口爆发”“实施单独二孩政策”。。。。。。。。。
下饭的来了。
蔡昉、王丰、陆杰华等 20 多位人口学家出了一本书,《人口形势的变化和人口政策的调整》
应客服要求本段删除 5
他们也预测单独二孩政策足以将生育率提升到 2.4。国家卫计委则预测,单独二孩以后,每年将多出生 200 万,生育率能达到 1.8,总人口将达到 14.53 亿。
实际上 2014 年开始实行单独二胎,怀孕周期是 266 天,出生高峰是 2015 年,《统计公报》显示,2015 年不但没有多出生两百万,反而少生了 32 万;《卫生统计》显示,不但没有多生两百万人,反而少出生 64 万。
应客服要求本段删 6
应客服要求本段删 7
。。。。。。第三,2016 年 “全面二孩政策”。。。。。。。。
应客服要求本段删 8
人口领域组织一大队专家写了一本书,《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人口变动测算研究》,他们认为 2010 年到 2015 年,我们的生育率还有 1.54 到 1.64;预测全面二孩以后,生育率会达到 2.1,到 2050 年,生育率还能达到 1.72,2050 年总人口达到 13.83 亿。
PS:挖坟这件事真不难。因为这些政策预测,都是 20 多位人口领域专家的大部头论著。你能想象吗?这些都是正儿八经出版的著作。我建议心情不好的。可以把这几本书买了。
应客服要求本段删 9
应客服要求本段删 10
应客服要求本段删 11
经济增速跟人口有较大关联。
应客服要求本段删 12
应客服要求本段删 13
应客服要求本段删 14
应客服要求本段删 15
应客服要求本段删 16
。。。。。第五,以日本为例。人口减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老龄化 + 经济下行。。。。。。。
应客服要求本段删 17
应客服要求本段删 18
大神看不上的老龄化,我们已经进入了嗷?
日本经济腾飞靠的是什么?有矿吗?从上图可以看出来,日本的经济腾飞其实是基于人力资源。人口结构在 60 年代,65 岁以上人口占比是 4.9%。依靠廉价劳动力,承接制造业转移。
日本后面的剧本就相当的熟悉了,卖地卖的非常爽,我在其他答案写过,日本人并不是喜欢小房子。是实在买不起。日本政府靠卖地,富人用资产增值的方式躺着获取财富,掠夺日本民众的财富。随着时间的推移,高房价让日本人干脆自我绝育,躺平。到了 2007 年,65 岁以上人口占比 21.5%。
列举几个有意思的数据:
日本是 1992 年,我们是 2013 年。中位年龄开始大于 38 岁。PS:很多人可能对于 38 岁不敏感,那 35 岁危机呢?资本是没有道德没有跟脚没有立场的。可以看到,38 岁中位数之后,就面临着资本外逃,日本也罢,美国也罢,韩国也罢,中国现在也是如此。没有资本,人口减少,市场萎缩速度大于人的寿命。
日本是 1992 年,我们是 2021 年。65 岁以上的人口大于 13%
日本是 1993 年,我们是 2018 年。老年化指数大于 80%
易富贤分析称,**我们的中位 1980 年只有 22 岁,美国是 30 岁。2015 年,美国 38 岁,我们是 39 岁,超过了美国。到 2030 年,中国中位年龄是 46 岁,美国只有 40 岁,印度只有 31 岁。2050 年,中国是 56 岁,美国只有 42 岁,印度只有 37 岁。我们怎么跟他们去比?**中国的中位年龄快速增加,我们的经济活力持续下降,我们的经济下行,这是一个长期的趋势。
易富贤以日本为例,日本经济危机的核心是人口危机,因为日本以前的劳动力也是比较充足的,中位年龄比较年轻的,但是日本 1992 年出现经济危机。我们的人口结构事实上已经相当于日本 92 年的水平了。**一般是 20-64 岁劳动力开始负增长之前的四年左右,经济开始出现危机。20-64 岁劳动力达到顶峰的时间,日本是 1997 年,中国是 2016 年。**综合来说,我们目前正处于日本 1992 年的结构,我们的经济下行将会是一个长期的趋势。
但是按照蔡昉、王丰、陆杰华等 20 多位人口学家的观点,全面开放二胎,中国将迎来婴儿潮,总和生育率会恢复到 2.1-2.4,形势不能说好,是特别好。
按照民间人口学家的观点,2016 年中国人口出现负增长。按照以往历史案例来看,由于人口结果收缩,导致社会和市场不可逆的收缩,中国在 2020 年出现经济危机。
对比下来,其实都存在问题。民间人口学家的观点来自于几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对比,民间人口学家普遍的观点是,按照六普对照五普四普,中国实际人口比六普的少至少 9000 多万人。民间人口学家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数据。
当然人口领域的人口学家观点,也存在问题。民间人口学家顶多是通过人口普查前后数据,挑错,进而修正数据和模型。而,人口领域的人口学家,是概不承认人口普查的有效性。
PS:我只罗列,不评价。哪怕这样,这个答案,已经删了 7 次了。其实挺疑惑的。就是引述出版著作也要删。这些玩意都是正经出版的书,正经出版的论著。还是人口领域背书的官方的。
应客服要求本段删 19
应客服要求本段删 20
应客服要求本段删 21
应客服要求本段删 22
应客服要求图片删 23
应客服要求图片删 25
应客服要求本段删 26
就这?
我还嫌多呢
“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势头良好。生育水平保持适度稳定,出生人口素质持续提升”。
势头良好…………
不信不传,等 4 月就知道了。
大家暂时憋着…….,到时候统计局狠狠地打恨国党的脸。
不要看不起统计局
当然是房价太低,工资太高,物价太低,工作时间太短,压力太小,年轻人没人奋斗的动力,唉,都怪美国
随着关内出生人口大崩盘,东北和关内生育率趋向一致,
截止目前,大部分大城市都没有公布 2020 出生人口,但是 沈阳、长春、哈尔滨 却敢于公布。
我们可以看到,这 5 年差距在飞速缩小。而且考虑到 沈阳 60 岁以上占 23.2%,高于全国 18.7%,出生率被压低了(出生率是 出生除以全体,而不是除以育龄,所以老年人口会压低出生率)。
如果沈阳 60 岁以上也是 18.7%,出生率将是 6.99‰。
相对于你们看爽文 ,报复郭嘉的心态。
我表示我是真的生不起才不生的。
我不想报复郭嘉。但是我真的生不起。
作为一个从小到大的的乖乖女,我 26 岁参加工作,30 岁结婚,疫情原因,31 岁办婚礼。
然鹅,讲真,我从来没和别人说过。
我对 我能否成为一个妈妈持怀疑态度。
从小是个成绩优异的乖乖女,我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咯。
首先是生理上,内分泌不调,工作看似清闲,但偶尔需要熬夜。
其次,物质上,我的工作,就是放知乎上一说,一片惊呼,哇 好厉害的那种 (不是公务员 不是老师 不是医生)。然而工资很低。北漂好多年没房没车没户口。活的很坚强。
最后。心里上。大概从小成绩优异,一路顺风顺水,偶有小挫折吧。我的抗压能力很差。工作上的尔虞我诈 让我不停想放弃现在的让外人看着羡慕的工作,回家做点小买卖。生活上,我不确定我的爱人是否成熟到能够照顾两个孩子,其中一个是巨婴的我。
综上我真的是生不起才不生的。生理,心理,物质上,都不配。
半个合肥人来答一下。
家住合肥肥东,目前在合肥政务区租房工作在。
我是 19 年毕业的,毕业后就一直在合肥工作,目前是一名视频后期。
早九晚六,单休。但是事实上经常加班到八九点,而且唯一的单休可能还需要在家办公部分时间。
平时八点起床,然后就去上班,然后忙忙碌碌,搞到八九点下班,偶尔七点下班我都很感动,比如今晚。
路边吃个饭,回来洗个澡,刷会知乎,一般就已经十一点半了。
如果是周日休息,那就睡到中午起来吃个饭。看下项目进度,来不及就老老实实在家办公,来得及的话,只会选择在家躺着看看电影,看看小说。我连游戏都懒得打,因为太浪费时间,而且严重损耗精力。
我每个月到手 6k 出头,房租 1200,平时吃饭和其他开销加起来也差不多 1300 不到,每个月攒 3k 左右。
这就是我,一个普普通通大学毕业的合肥单身男性。
相信在合肥这个城市,还有很多个这样的 “我”。
要钱没钱,要时间没时间,交际圈子非常局限。
年轻人要想买房子,就没钱去增加日常消费,在天价的房价面前,谁还有消费欲望?要么躺平,今朝有酒今朝醉。要么扣扣巴巴,这个省省,那里扣扣。
我手机就没买过 3k 以上的,已经用了两年了,想换手机但是不舍得。不像大学的时候,没钱找父母要就是了,大不了卖个惨,钱来的是如此的简单。工作后才知道钱是按小时算的,一个人需要耗费生命中有限的时间,才能换取微薄的薪水。知道了赚钱的不易,花钱的时候才会谨慎。
没钱去谈恋爱,辛辛苦苦赚的钱,自己都舍不得用,一想到需要花费来之不易的金钱去取悦不一定有未来的女孩,就为自己感到可悲。
毕业第一年的时候,和大学同学谈了恋爱,异地恋八个月。她在一个小城市的辅导机构当老师,每个月到手才 3k 左右。可她异常痴迷 lo 裙,jk,还有汉服。有时候一套衣服六七百,买起来不眨眼,而且完全是喜欢什么买什么,她的衣帽间塞得满满当当,她根本穿不完。大部分衣服她也只穿一两次,然后挂起来吃灰。
她的工资根本不够她消费,虽然她没找过我要钱,但是有时候她哭穷,我能装作没看见吗?只能每个月给她打点钱,更别提平时送的礼物什么的,我觉得这是谈恋爱最基本的花费,有时候甚至觉得自己竟然做不到让对象可以随心所欲的买自己喜欢的衣服而感到愧疚。
然而换来了什么?
猝不及防的分手,理由是对我没感觉。
其实我也有预感会有这么一天,因为我和她相处后发现,她是无比憧憬童话里的公主的,她也觉得未来和她在一起的应该是骑着白马的王子,过上童话里美好的生活的。而不是和一个普普通通的,可能是童话里一笔带过的路人,去过那普普通通的一生。
我用我仅有的东西去讨好另一个人,在她们眼里却是理所当然,甚至是廉价的。
由此之后我对谈恋爱还有异性有了抵触。
攒下来的钱和空闲的时间,花费在自己身上,可以让我获得快乐,这是讨好异性时不曾拥有的。
谈恋爱费时费力费钱,远不如独自逍遥自在,人也是趋利的,看不到好处的事谁愿意干?
我自家有套房子,父母身体很好,家里也有一笔不小的存款,没有任何贷款和外债。所以我只想在年轻时多赚点钱,攒够光靠理财的利息就能满足日常消费的钱,然后就直接退休,过上真正的躺平生活。
相信在这座城市和我有类似想法的人不少,大家都没谈恋爱的欲望,何来的婚姻?更别说生子了。
就算有恋爱打算,也会因为钱和时间的问题,导致无法找到对象。
即便合肥本地人一般是不要彩礼的。
这只是我作为一个普普通通,大学刚毕业的年轻人的想法。
更新点平时拍的照片。
作为一个东北人,对南方很多地方的看法是,他们文化厚重信奉多子多福,爱生孩子。看了这个数据之后打破了我的偏见。看来城市化之后大家都不爱生孩子,与文化无关。
另外最近东北的经济一年不如一年,被很多地方嘲笑。别急,如果你的家乡不是在东南沿海,以后的命运不会比东北好到哪去,东北不过是走在了前面,慢慢等都会轮到。
有的人太容易大惊小怪了,一切不是意料之内的吗?
有人 18 年就预料到了中国人口何时增长了。
下文为知乎
2021 年 1 月 4 号发的文章,其预测 2020 年出生人口 1250 万,目前公安部公布数据为 1003 万,但是依照统计局属于大于公安部一贯属性,估计最终数据 1250 万附近。
原文链接如下:
[pure 日月:2020 年中国出生人口可能锐减 220 万至约 1250 万 357 赞同 · 419 评论文章
](https://zhuanlan.zhihu.com/p/341590717)
趁着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还没有公布,我试着预测一下今年的出生人口吧,主要根据几个地区 “泄漏” 的新生儿数据资料粗略推算今年的人口数据。
备注:以下数据援引权威媒体报道或者统计局数据
潍坊市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 年上半年,潍坊市出生 34139 人,其中一孩 12779 人,二孩 19354 人,二孩出生同比减少 8955 人,减幅超过 3 成(而 2019 年, 潍坊市二孩出生 57565 人,同比下降 4.5 个百分点)。
宁波市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 年上半年,宁波市户籍人口共出生 17945 人(含补录 768 人),同比减少 4275 人,同比下降 19.24 %。
还有:上半年出生人口一孩率为 58.93%,同比上升 2.11 个百分点;二孩率为 38.99%,同比下降 2.50 个百分点;多孩率为 2.08%,同比上升 0.40 个百分点。
虽然宁波市二孩率较 2014 年、2015 年单独两孩生育政策实施时期的 25.53% 和 31.60% 有显著提升,但自 2017 年二孩率达到 44.43% 的峰值后,即进入持续下行通道(2018 年二孩率为 44.19%,2019 年为 40.28%,2020 年预计为 38% 左右)。
黄山市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 年 1-7 月份,黄山市出生人口 6766 人,同比减少 1374 人,减少比例达 16.88%。
上海市多家产科专科医院表示,预想中的生育高潮并没有到来,分娩量及孕产妇建卡数量较去年略有下降,下降幅度大多在 10%-20% 之间。比如: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数据显示,2019 年 1-8 月,该院产科建卡数为 1.2 万余人,而今年同期建卡数为 1 万余人,**同比下降约 15%;**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数据显示,2020 年 1-7 月,该院产科建卡人数较 2019 年同期下降约为 14%。
合肥市(最新出炉数据),2020 年统计年度全市出生人口 7.93 万人,人口出生率 10.03‰,自然增长率 5.83‰。(参考新闻《这五年,“健康合肥” 阔步走 - 新华网》)然而,2018 年 11 月 1 日至 2019 年 10 月 31 日,全市出生人口 10.4 万人,出生率为 12.65‰,比上年下降 0.55 个千分点;死亡人 口 3.6 万人,死亡率为 4.38‰,自然增长率为 8.27‰,比上年下降 0.52 个千分点。也就是说。2020 年合肥相较于 19 年,少出生人口 2.47 万,降幅达 23.75%。
贵阳市 2020 年前 11 月全市常住人口出生 48346 人,出生率为 9.757%,自然增长率为 5.985%。但是,2019 年贵阳年出生率 13.44‰,自然增长率 8.29‰ 可见,2020 年贵阳人口锐减超过 20%。
我找了几天数据,还是没有找到其他城市的新生儿数据(欢迎朋友们留言补充其他城市的最新生育数据),即便如此,上述六个城市其实也很有代表性,上海代表了一线城市、合肥 / 宁波代表了二线城市、潍坊和黄山则代表了三四线城市。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数据是 2020 年上半年的数据,这个数据不受疫情影响,因为 10 月怀胎,上半年出生的小孩早在 19 年就决定了的,疫情对我国生育的影响,要等到 2021 年的出生人口数据出来才会发现。
从上述六个城市的数据可知,2020 年出生人口相较于 2019 年普遍下降 10%~20%。从山东潍坊所公布的数据显示,二胎红利已经基本上所剩无几,山东其实是二孩主力军,16 年全面放开二胎,山东的生育率一下子冲到全国第一。16.17 年连续霸榜两年,二胎潮退后,18 年直线下滑生育率掉到全国第 8。
2020 年上半年,潍坊二胎减少 3 成,足见全面二胎的红利在山东基本上已经消化完了。但是,二胎对我国的出生人口贡献很大,19 年新生儿中,二胎占比达 57%,如果假设全国二胎减速和潍坊一致,也是 30%,推广到全国范围估计新生儿要减少 17%。
目前,单纯以上述几个城市上半年的出生人口数据推算 2020 年人口,为了避免有的朋友会说每个月的新生儿数据存在差异,我找到了一个数据可以证明,上半年和下半年的新生儿数据差不多是五五开的。
下表第二张图显示了,2000 年和 2010 年两次人口普查的情况,虽然 11 月和 12 月是新生儿最多月份(估计和中国人喜欢春节前后结婚有关,毕竟结婚就要造小孩啊),但是,1-3 月的新生儿占比也不少,整体而言上下半年的新生儿占比五五开。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 2020 年全年,我国出生人口会减少 10~20%,国家统计局公布的 2019 年新生儿为 1465 万。也就意味着 2020 年我国出生人口可能减少大约 150~300 万,以减少 15% 算就是减少大约 220 万,2020 年新生儿大约为 1250 万。
2020 年人口会破 1000 万么?以 19 年统计局所公布的数据,20 年出生人口绝不可能破 1000 万.
我们再看 20 年初公安部所公布的一个数据:
公安部公布:2019 年出生并已经到公安机关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共 1179 万。
这个数据应该准一点,基本上是每月一百万新生儿,一般新生儿出生后一个月内需要进行户籍登记,因此即便假设公安部公布的数据是 11 个月的(实际上公安部公布的是全年数据),那么 2019 年新生儿推算值为 1286 万。
但需要考虑黑户,2015 年人口调查显示我国约有 1300 万黑户,那还是几十年的累积值,随着社会的进步,黑户应该锐减了,因此,每年产生的黑户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如果以公安部公布的数据为参考,人口再减少 10~20%,那么,20 年出生人口基本上距离 1000 万就是咫尺之遥了。
不管怎么说,生育率锐减已无法逆转,人口老龄化下,我国的人口负增长可能 2-3 年内就会出现。
经济的运行归根到底是人的生产与消费,我们国家当前的一带一路、消费升级(亦或扩大内需)、鼓励生育、延迟退休、养老制度、房地产都与我们的人口结构息息相关。(重要的不是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劳动力的影响,而是对我国消费、内需的影响)
2020 年的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将直接影响政府未来的政策制定,当下的人口结构也是我不看好 18 年之后的中国房地产的根本因素。
日本到 1994 年进入老龄社会(亦即年龄大于 65 岁占比超过 14%),日本房地产泡沫彻底破灭是 1991 年前后发生的。我们当下和日本当初的处境基本上完美复刻。
日本当时是置之死地而后生,我们则何如呢?看过去一年 “融资三条红线”“限制银行个人房贷比重” 的政策相继推出,国家意志可见一斑!
《孙子兵法 · 谋攻》有云:“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第七次全人口普查”和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 就是影响我国未来发展的最重要的两次“知己” 大调查。
记住我的一个观点:人口结构将是理解中国未来大政方针和经济活动的基础,人是核心,是重中之重!
再次重申:本文为知乎
2021 年 1 月 4 号发的文章,其预测 2020 年出生人口 1250 万,目前公安部公布数据为 1003 万,但是依照统计局属于大于公安部一贯属性,估计最终数据 1250 万附近。
原文链接如下:
[pure 日月:2020 年中国出生人口可能锐减 220 万至约 1250 万 357 赞同 · 419 评论文章
](https://zhuanlan.zhihu.com/p/341590717)
看到有些人说出生率暴跌和 996 房价暴涨没有直接关系,还拿新加坡 鹤岗作例子,我忍不住要说一说。
拿新加坡一个城市,鹤岗一个人口不足百万的市来类比一个十三亿人口的国家,以偏概全,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帮既得利益者脱身,这一手玩得很溜呀。还偷换概念,无视中国独有的出生率暴跌问题,偷换概念成出生率下降问题,自己树靶子自己打。
影响出生率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归结起来有三个最关键的:生育成本,生育意愿和生育能力。生育成本,就是居住成本 教育成本 抚养成本。生育意愿,就是想不想生,想生几个,生育意愿受到生育成本 生活方式的高度影响,分为主观上的名义生育意愿 客观上的实际生育意愿。生育能力,就是结婚妇女数 育龄妇女数和能生育的妇女数。这三个因素相辅相成,共同作用。
对新加坡,是生育意愿出了问题。对鹤岗,是人口过度外流,没有足够的育龄妇女,加上长期计划生育的影响,生育意愿低。
对于中国这个超级人口大国来说,这三个方面都出了问题,但这三个因素是长期作用的结果,其造成的出生率下降是长期缓慢完成的。像日本达到中国 2016 至 2021 这五年的出生率下降水平,用了四十年。
现在的问题是,2016 年以后,中国的出生率出现了 45% 的暴跌,这是前所未有的,全世界独一份。用排除法,你说 生育成本 生育意愿 生育能力哪一项出了大问题?很显然,生育能力不会如此剧烈变动,名义的生育意愿也不会在抢着生二胎的前提下如此剧烈变动。不管如何洗地,不管如何说不可能,用排除法排除之后,就只剩下以下原因:造成生育率暴跌(不要偷换概念成下降)的罪魁祸首就是生育成本的急剧上升造成的真实生育意愿的急剧下降。
===============
解释一下,为什么越穷的地方生孩子越多,国家发展越发达生孩子却相对越少。
马克思主义,的确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现在 让我用马克思主义中的政治经济学原理来分析这个问题。
按照马克思的理论,社会问题的实质是经济问题。农业社会,生孩子是一种生产行为,是能很快带来经济收益的行为。生个孩子,五岁能拾粪,十岁能放羊放牛,十五岁男孩能下地干活,女孩能出嫁挣彩礼。对应的投入,就是一日三餐,不用上学,不用上补习班。可以说,投入很快就能见效益。
到了现代社会就不行了,生个孩子,两岁上托幼班,三岁上幼儿园,六岁上小学,十二岁上中学,十八岁上大学,快的话 22 岁毕业挣钱,慢的话(医学博士)过了三十岁还在啃老。中间要补习班 兴趣班 提高班,还要有学区房等等,投入高见效慢,效益极低。
这投资投入期太长,经济效益太差。
===============
再解释一下,什么是传宗接代。
按照马克思的理论,社会问题的实质是经济问题。在古代,女子出嫁后,就是夫家的人,不承担对父母的养老义务,养老要靠儿子。所有,要想老年有所依靠,必须生男丁。所谓的传宗接代观念只是表象,根子里还是养老这一经济问题。
鸟没窝,不下蛋,正常。
上世纪 50 年后出生的人,大部分还在。支撑住了我国的人口天花板。
而未来 20 年内,我国将进入人口定向减量的高速期,尤其以 1962 年出生的人开始消亡之后。将会每年消失 2000 万人。
而出生率将是掉头向下,势如奔马。(保守着说)
1949 年:1275 万
1950 年:1419 万
1951 年:1349 万
1952 年:1622 万
1953 年:1637 万
1954 年:2232 万
1955 年:1965 万
1956 年:1961 万
1957 年:2138 万
1958 年:1889 万
1959 年:1635 万 (三年自然灾害)
1960 年:1402 万 (三年自然灾害)
1961 年:949 万 (三年自然灾害)
1962 年:2451 万
1963 年:2934 万
1964 年:2721 万
1965 年:2679 万
1966 年:2554 万
1967 年:2543 万
1968 年:2731 万
1969 年:2690 万
1970 年:2710 万
1971 年:2551 万
1972 年:2550 万
1973 年:2447 万
1974 年:2226 万
1975 年:2102 万
1976 年:1849 万
1977 年:1783 万
1978 年:1733 万
1979 年:1715 万
1980 年:1776 万
1981 年:2064 万
1982 年:2230 万
1983 年:2052 万
1984 年:2050 万
1985 年:2196 万
1986 年:2374 万
1987 年:2508 万
1988 年:2445 万
1989 年:2396 万
1990 年:2374 万
1991 年:2250 万
1992 年:2113 万
1993 年:2120 万
1994 年:2098 万
1995 年:2052 万
1996 年:2057 万
1997 年:2028 万
1998 年:1934 万
1999 年:1827 万
2000 年:1765 万
2001 年:1696 万
2002 年:1641 万
2003 年:1594 万
2004 年:1588 万
2005 年:1612 万
2006 年:1581 万
2007 年:1591 万
2008 年:1604 万
2009 年:1587 万
2010 年:1588 万
2011 年:1600 万
2012 年:1635 万
2013 年:1640 万
(2013 年 11 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 “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2014 年:1687 万
2015 年:1655 万
2016 年:1786 万
(2016 年 1 月 1 日我国正式施行 “全面二孩政策”,原计划会有第四波婴儿潮,翟振武砖家就预测二胎放开会有 4995 万)
2017 年:1723 万
(2016 年 1 月 1 日我国正式施行 “全面二孩政策”)
2018 年:1523 万
(以上数据来源于 @军曹先生,如有冒犯,侵删)
2019 年:1179 万
2020 年:1003.5 万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 年,我国全年出生人口 1465 万人,人口出生率为 10.48‰,数据源自新华社。
这个数据因为不是新华社的详实统计,而是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公安部《2020 年全国姓名报告》只能对比《2019 年全国姓名报告》,根据后者数据,2019 年出生并已经到公安机关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共 1179 万。
国家统计局得出的人口数据,和公安部得出的登记录入的数据,个人比较偏向实际登记数据。
而最新数据,公安部已经出来了。国家统计局目前没有找到相关报道。
【公安部:去年全国已登记新生儿共 1003.5 万】
(2 月 8 日,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发布《2020 年全国姓名报告》。报告透露:截止到 2020 年 12 月 31 日,2020 年出生并已经到公安机关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共 1003.5 万,其中男孩 529.0 万,占 52.7%,女孩 474.5 万,占 47.3%。)
2021 年,新生人口会有回升吗?
2016 年 - 2020 年,我国主要地区房价上涨,几乎翻倍,而 2016 年出生人口从 1786 万骤降至 1003.5 万。
现在只是开始…
合肥出生人口暴跌了 23%,但是安徽过去 5 年暴跌了近 50%。而合肥的常住人口已经毕竟千万,年年都是增加的。
未来,除开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绝大部分三四五线城市的人口都会下降,符合预期。
计划生育是我国必须坚持的基本国策,目前只是取得阶段性胜利。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有些人啊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啊。
还阿巴阿巴的说房价不影响生育率,还举新加坡的例子,我很奇怪他们咋不举三体人的例子呢?
郭麒麟人家初中辍学了有光明的未来,你初中辍学试一试?得出结论学历不是影响收入的主要因素?
现在生育率为啥低?你自己是不是年轻人?你周围有没有年轻人?你不会高抬贵脚去问一下下?什么你是 70 后 80 后,房子已经好几套,开始收年轻人租了?喔,那算我没说!怪不得一提房价就急眼呢?
我总结了周围年轻人不结婚的原因。
第一位的是房价高!房价高压倒一切,买不起的,一票否决,无法结婚,六个钱包上车的,直接生活水平解放前,没多少女的愿意跟。
第二位女拳猖獗,男性承担传统义务的同时,彻底丧失传统权利,家里说的不算且承担家庭支出,有彩礼无嫁妆,女性出轨率离婚率逐年升高,和女拳结婚的男人彻底变成供养者。现在部分男性孩子的姓和血缘都不是自己的地步。
第三位 996 的同时。普通劳动者被拿走的太多,普通劳动者既没有时间也没有金钱去生孩子了。
第四现阶段养老金的运行情况,让很多年轻人低估了养老的难度,当我们这代人老去,养老会非常的卷。
那个人曾经说过敌人支持的,我们就要打个问号,漂亮国最支持中国的两个项目就是之前的计划生育和现在的女拳组织,不动刀兵就可以杀死对方千万人,拜登大概会笑到湿禁吧。
出生率低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对西方发达国家来说,出生率低无外乎以下几点:
**(1)育儿成本过高:**对子女的抚养和教育持精英主义的态度,投入的成本很高
**(2)女性思想解放:**女权主义崛起,女性在现代工作分工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不再愿意做家庭主妇和一些无关紧要的工作岗位
**(3)资本压榨:**被剥削的无产阶级一辈子都为生活而忙碌,为了减轻这种痛苦,无产阶级需要不生孩子来减轻家庭负担
其实合肥的暴跌只是中国的一个缩影,那么对中国来说为什么会出生率下跌呢?事实上中国的某些发达地区同样面临着西方的问题。但真正影响中国全局出生率的问题其实更现实,就是掏空老百姓的四座大山——住房、教育、养老、医疗(如果未来的经济出现剧烈波动可能还会在增加一个就业)。因为这四座大山的沉重经济压力导致有的年轻人一上来就望婚却步,有的结完婚买完房掏空了两个家庭背上房贷确实无力在生孩子,还有的可能是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更想先攒攒钱观望观望。
其实有这些问题不可怕,解决问题就好了,真正可怕的是不面对问题。专家给出中国出生率低的解决方法是什么呢?三胎!
某些专家建议放开三胎或者全面放开,再或者给女性充足产假、保障其就业公平等权利就可以使出生人口回增。我承认这是最容易做到的,但是也是最没有效果的。这种避重就轻,避难就易的处理方式真的对吗?
专家们有这时间不如想想如何更好的推动廉租房,我估计这比开放三胎更能提高出生率。
东北的一切都会是今后全国的样板。
脉脉上有个腾讯员工的发言很经典啊,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好戏才刚刚开始
以前我还写写人口相关,我担心一些人不知道我国人口将面临什么问题?
但是从知道了中考降低高中录取人数,专家建议缩短教育年限;去看看《大国大城》这本书吧,为了保持经济正增长,就要保持 GDP(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与劳动效率增长,在劳动力数量下降,粗放式管理情况没有改善的情况下只能提高劳动时间来维护 GDP,未来 996 会更多,后者(劳动效率)是靠城市化来提升的,越大城市劳动效率越高,996 加进一步的城市化,生育率这样我都觉得中国传统太强了。
利好合肥发展。合肥的人口出生率什么时候跌成上海深圳的水平了,算是真正成为了超二线城市,中部枢纽了。
对于现在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可能意味着年轻时父母拿不到养老金,自己年老时也领不到养老金。
这种新闻一点都不靠谱,去工厂问问工贼和资本家才靠谱,它们会告诉你,你不 996 有的是人 996,你离开了我们的工厂,你连工作都找不到,你们觉得这会缺人吗?明显是中国人口太多了,它们才会这么嚣张跋扈。
今天安徽政府出台了征求延长婚假孕假的意见
“出生人口整体呈断崖式下跌”
就算暴跌,招聘的年龄限制还是在呢呀,继续内卷,我爸妈已经明确告诉我:不用传宗接代了。他们告诉我,开心最好,只要达到人生目标即可,不虚度光阴就 OK 了。我要做的无非是卷死各位,或者被各位卷死。
何止合肥
~温州妇幼中心发布的数据,2020 年 58 家助产机构住院分娩活产数 73230 人,比上年减少 19.01%
~合肥市新闻办发布:2020 出生人口 7.93w,2019 是 10.3w,下降 23%
~银川发布,新生儿 24452 人, 2019 年是 27753 人,同比下降 11.9%
~台州晚报:2019 年 5.55 万人,2020 年出生 37420 人,下降 32.6%
等等城市
这不,
★1.20 号,全国人大发布:全面清理各地不合时宜计生法规,停止执行过严处罚★
~两会都还没开,怎么让人大效率突然这么高
真急眼了。
★**伴随少子的就是老龄,老龄直接导致问题的就是养老。**★
2017.12, 人社部报告
7 个省养老金收不抵支,黑龙江 辽宁 河北 吉林 内蒙古 hb 青海
2020 年,从 7 个飙到 22 个
还记得上个月这个新闻么
今天老人遇到的问题就是未来年轻人遇到的问题,这么庞大一个群体遇到的问题,在社交媒体如此发达的现在,几近无声。
在中国现有的经济格局下,下一步面临的一定是省内的人口资源大集中,每个省自己搞出一两个头部城市,自己弄自己的火车头。
省会在这个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几乎就等同于首都在中国的优势地位,近水楼台先得月。
但大规模人口资源涌入的必然结果,就是针对如同人的生活压力暴增,造成本土生育率的下降,人口依赖于迁入方式补充。
从广义上来讲,这也是一种社会分工。大城市负责生产工作机会,而少量生产人口,而中小城市则大量生产劳动力和人口,少量生产工作机会。这是各个城市之间社会化大分工的必然结果。
现在在中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原来提到的县级经济竞争已经结束了,现在是在各个省的范围内,由省会牵头发起的省内经济竞争,各个省会几乎毫无悬念会成为大赢家,而人口将不断迁入,造成超级城市,人口 1000 万起,一个省会城市就好比一个国家一般的人口规模。
所以只要这个发动机不停,本地人口出生的暂时减少并不用太担心,只要有新的人口源源不断注入即可。
人一天就 24 小时,人的时间和精力客观上是有限的。
社会生产效率高(劳动时间长强度高)和生育效率高本质上是互斥的,你只能要一个。
数据出来了?
没关系,能从其他地方人才引进嘛,皖北有的是人。
怎么看,高房价的苦果呗。合肥是上一轮房价暴涨最凶的城市,15 年 16 年那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完全正确的。面向未来,中国共产党将继续通过加强党的建设,更好地担负起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
节选自《 人民日报 》( 2020 年 08 月 20 日 09 版)
题主睁大眼睛好好看看,这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西方的那一套生育逻辑不适用于中国,更轮不到任何人去 “看待”,少数破坏分子的恶意唱空改变不了中国经济取得的巨大成就,抹杀不了计划生育的成果,也改变不了中国社会欣欣向荣、人民生活美满幸福的事实。
人口平均素质快速增长却被题主用 “暴跌” 这种贬义词颠倒黑白,希望题主好自为之,好好反思,要有一颗咸因的心,不要再犯这种错误了。
我来抄袭一波
会计学本科,男,91 年,合肥肥西边缘私企工作,一年加上补贴全部收入大约 9 万(包括公积金)。
我媳妇,中专,91 年,长丰县里面事业单位临时工,全部收入也在 3.5 万左右,只少不多。
我俩均不是合肥人,合肥无房。县里面一套二手破旧老房子。
但这个收入,寻思在县里面勉强还行吧。
日子是一天天过的,事情得细看。
我月到手 6.5k 左右,我老婆 2.5k 左右,每月总收入在 9k 附近。
支出:有一辆 6 万的车,每月车贷无,每个月回家跑的多,油费、过路费等在 1k 左右。
每周出去吃一顿,每月水果零食 + 偶尔请客,在 500 左右。
每月生活开支,水电燃气网络手机费等,在 500 左右。
衣服每月化妆品 + 衣服,比较省了,1.5k 左右。我结婚到现在几乎没买过衣服,大头是老婆护肤品化妆品,水乳霜精华,各种美容院护肤保养。老婆新衣服包包什么的不能断。
就这,每月支出 3.5k。
但是算是这么算的,实际上杂七杂八的每月开支还要多 1k 多,再算上偶尔的人情礼份,每月又会多 500。
也就是每月开支在 5k。
我们每个月收入 9k,每月结余 4k。
剩的这点钱,别说生娃了,过个年都够呛。
合肥的房价,100 平的最少也在 200 万左右,首付就算 30%,也得个 60 万,就算啃老啃个首付,每月还贷也得个小 1 万。那么如果我要买个房子,不算装修钱,我还得把车卖了,生活质量暴跌不说,每个月还不剩一毛。
要我生娃,我图个啥?
和一个匿名用户一样的情况,哈哈,但是我明显是城市社会最底层。
最恐怖的是县里面的我这个小房子学区问题,如果有了孩子,在县里面这个房子。小学只能上农村小学。对应这个小学的附属农村初中。但这个农村附属附中,只有 20% 的孩子能考上高中。四个班 200 个孩子。每年最多只有四十几个上高中。去县一中的只有五六个。但这个县一中水平也很不如合肥 168,考个最差的一本,例如阜阳师范学院,都算是烧高香。所以生了孩子,等于这辈子大概率是上不了本科。连父母都不如,要孩子有什么用?
jhsy 初见成效,这份成果来之不易,是各个部门,各个城市,和全国每一个人一起努力得来的。回首过去的 20 年,沧海桑田,我们度过被阉割的青春期,经历了暴涨的房价,我们享受了 996 的福报,我们又经历了疫情失业的洗礼。未来我们还要面对 35 岁的迷茫,还有老去的长辈。
所以我们怀着对后浪生活的羡慕,独守空房,哀叹我们那已经逝去的荒凉的青春,対影自伤。
过年了,催婚催生的亲戚们,不会放过我们。但他们对我们终将无能为力,就像我们之于生活。只是 gm 尚未成功,我们 2021 再见。
首先怪美国,搞贸易保护主义,联合其他邪恶的国家攻击、抹黑中国,导致中国生育率下降。
其次怪公蜘汉奸,现在国内的环境就是不能说一点国内好不能说一点国外不好,说了就是 xfh ←π hwb 恐怖分子。批评的声音不够大就是 xfh ←π hwb 无脑爱国。害得人们都不敢生了。
最后怪你们自己不努力,还跟我扯什么听不懂的 “分配问题”" 贫富差距 ““0.62"” 阶级固化 " 人家马云马化腾王健林王思聪咋就不说自己苦呢?果然越穷越不努力的人越爱抱怨
不像我,虽然家里只有几套房子在北京上海,自己也有北京户口教育医疗资源比你们稍好一点,但我努力工作,一天坐办公室坐满八小时,每周要上五天班呢从不诉苦,我还打算生三个,子孙满堂,一大家族幸幸福福。
(纯粹嘲讽,狗头保命)
中国几代人几十年的心血努力好不容易才把人口控制住了,眼看就要到 1000 万了,结果在一些财经黑嘴的嘴里却成了人口危机,你们还要不要脸啊?你们的良心不会痛吗?
怕什么,皖北的人口一天没吸干,合肥就还有发展空间。
合肥要关心的只是怎么吸得有质量有水平。
营商环境够不够优。
就业岗位够不够多。
薪资水平够不够高。
只要能跟皖北拉开两个阶梯,合肥完全能满足安徽自己造血自己吸血的伟大宏愿。
由北向合肥为动脉血,有合肥向北为静脉血的动态平衡。
只有冲破徽京对皖北辐射,才能让皖北人民从徽京上海二选一变成合肥徽京上海三选一。
才能一 jio 踩扁长三角对自己的人口吸管,让自己先吸一口。
壮哉大合肥!
先说前提:安徽人,南方的大学毕业,2019 年以前都在南方工作,工作过的两家都是外企。
2019 年年初想着很久没有回家过年了,辞职回家过年,结果碰到疫情,在家呆了半年。
疫情好一点之后立马开始找工作,结果发现我所在的行业在合肥没有外企,只能找了家私企入职。
工资和在南方的时候没法比,但是相对合肥的工资水平来说还行。
但是,合同上的基本工资只能填 1550,查了下是合肥工资最低保障,五险一金按最低比例缴。
HR 放出话,合肥所有的私企都是这么做的,没查证不知道真的假的。
员工福利等于没有,大小周,平时无偿加班,节假日贴钱加班。
以前在外企的福利什么的我就不说了,只说一点。
在南方外企,一个月缴的公积金比我在合肥这家私企半年的都多。
这种行业水准,别说留下技术人才,留下刚毕业的大学生都困难。
还想要我在合肥成家立业生孩子?我有病吗。
今年拿了绩效奖励就走了,继续回南方找外企上班,合肥我是一刻都留不下来了。
喔,还有个事,刚在合肥的时候,乘着疫情政策优势,一次笔试两次面试过了一家国企的入职要求,入职通知下来了、体检都完成了。结果位子被领导子女顶了(面试的时候和面试官聊得很愉快,交了个朋友,后面这事吃饭的时候人家明说了),赔了一个月工资让我继续等,等到现在没说法。
烂透了。
我奉劝各位,要明白一个基本道理,那就是生育问题至少在近来不是问题。
【】之间被要求修改。
【
城市的落户与清理请自行查询
】
无论放在一城一地,还是放在国内整体,目前还在转移成本。
我们说转移成本,比如中国产业发展的成本一方面是劳动者承担,称之为人口红利;另一方面转向环境,比如(划掉北京沙尘暴的例子)换一个中国产业结构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 - 百度学术。
城市如何转移成本?
如果你把城市当成一个大公司,这公司就要 20 到 55 岁的高质量人口,最好这些人口能够最大化的产出经济价值,甚至这些人口需要内卷式的降低个人回报,提升工作时间和工作价值以增强 “竞争力”。这些人口仅仅是城市发展的柴火。
逻辑通顺。
青壮年、高素质(大学毕业)的人口快速城市化,将城市原本底层的、无财产关系的、生育观扭曲的、不能继续创造价值的人口进行替代。
一城一地生的少了无足轻重,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地域性掠夺来完成人口迭代。
你不生,无所谓;他不生,无所谓;生下来,养好了,来我这做薪柴,皆大欢喜。
这就是人口领域的城乡二元割裂。
即使阶级不固化,即使分配都合理,大家都会往更高回报的地方汇聚。
我没有社会达尔文主义,但目前魔幻的现实就是赤裸的社会达尔文主义。
你看待这个没用。
暴跌不可怕,可怕的是没人接盘,现在接盘人都排队等着抄底,越跌反而越好。
我现在周边敢生二胎的家庭,分为几类:
**第一类家庭:**夫妻双方均有稳定工作,而且在单位至少是中层
**第二类家庭:**拆迁户、大老板,简单来说就是有钱
**第三类家庭:**重男轻女,头胎女儿,二胎就是想生儿子
绝大多数,生一个都觉得压力太大了
合肥的平均收入根本支撑不起来这个房价
但是出生人口暴跌问题也不大,本来就不指望生出来多少人,都是虹吸其他地市的人口来发展
利好十五年后二十年后的自己。
我等得起。
人口下降,削减维稳费用,加大社会建设支出。
用工成本增高,利好基层员工。
利好子女升学率,哦不对,我是那一波没有孩子的,啊,有点难搞。
不过,这又关我什么事呢?
等老了,政府扶贫就完事了。
到那时候再意气风发的在网上指点江山吧,我现在太年轻,不该有太多朝气,我应该低下头,干我的活。
一定要把青春都献给我的金主爸爸,奋斗!努力!我老板的兰博基尼轮胎,是我努力帮他买到的,是不是特别光荣?
千万不能生,拖累自己,拖累孩子,何苦呢?何必呢?
希望你可以在我的答案里,看到你想要的东西。
感谢观看。
我们不妨参考当今英国的思路:
在全社会进入老龄化、本土人口出生下降后,开放大量工作签证,由外国青年劳动力负责整个社会的运作。老年人依赖向这些劳动力收高额房租以及政府向这些年轻人征收高额税收来实现养老。这样既维持了经济发展,又保障了养老和社会福利。
目前伦敦占据了 10%+ 的英国人口,是英国的绝对经济中心。然而根据英国政府数据显示,伦敦很大比例的常住人口(41%)为非英国籍人士,其中欧洲人(除英国外)为 14%,其他国家为 26%。由于伦敦的高房价,外国人很难在伦敦攒下钱购置资产,在前期只能一直高成本租房生活。或者直接依靠贷款当韭菜,花 100 万英镑买个老破小是非常平常的事。至于工作形式,目前伦敦外国人占比最大的行业是餐饮业(71% 的从业者为外国人),这种行业门槛不高,前期投资大,需要缴纳巨量租金和营业税的同时,能够极大带动伦敦旅游经济的发展,实在是一箭多雕。
要论 “如何割外国人韭菜” 并打造世界第一的活力城市,我建议国内各大城市都可以向伦敦看齐。如果一个菲律宾小哥在上海送外卖很辛苦,下班后在街边哭,我们的互联网还会现在这样 “激烈批判” 体制吗?不会,因为不是我们求着他来中国的,给他中国的工作签证并不是他天生的权利,而是我们给他的恩赐,他要是不爽可以回菲律宾。这与中国人自己送外卖的情况完全不同,因为任何一个中国人到中国任何一个地方体面地工作是他天生的权利。要知道,一卡车死了 39 个越南人,只是英国人饭后的谈资而已。
我建议合肥在未来若出现劳动力不足的情况,可以开放越南、乌克兰等国的大量工作签证,且为了显示我们的绅士风度,发放签证的对象为女性优先。完善租房市场并且鼓励外国人买房,这样既可以解决养老金的空缺,又可以维持经济繁荣稳定,更不会出现某男 “求政府分配媳妇” 这样的闹剧。但是,我们依然不能随便允许入籍,也要严格执行发放绿卡的标准。或者可以模仿美国在上世纪中叶的做法,仅给一部分极为优秀的外国男性和嫁给国男的外国女性发放绿卡,以免在若干代后对主体民族造成冲击,步入西欧后尘。
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和经验,这是我们可以参考的路子。
爱生生,爱不生不生
美国国家统计局就从不会操心这种人们自己选择的问题。鬼城就鬼城呗,难道还要硬掰过来?
哈哈哈哈 看到这个数据我不惊讶也不意外,反而有一种心里的疑惑被解开了的感觉。
本叼作为一个 94 年的,现在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但至今没谈过一次。
为什么没谈?
答:没资格
我家在省会城市是有车有房的,而且是全款。17 年 211 大学电子商务专业毕业。毕业后一直在家里,因为找不到工作。想找个电子商务工作嘛,要求有相关工作经验。毕业后我也一直住家里,生活没什么压力,所以也不急着找,一直拖到了 18 年才去找的,没有相关经验我只能从最底层做起,第一份工作就从客服开始的。
招聘信息上写工资 5-6 千 结果到手 3000 一个月下来吃饭也要 8-9 百左右 再加上生活用品正常开支一个月也要 1500-2000 了 还好我自己有房 不需要水电房租 不然特么的一个月 3000 只能维持生命
大学毕业同学有好几个找不到工作去做了房地产销售了,但现在国家开始管控,不知道以后他们会怎么样。
我感觉我们 8090 真是赶上了好时代呀。90 年代国家大学生开始不包分配了,99 年大学生开始扩招。2000 开始房地产热开始起来。怎么起来的?6070 刚好赶上了改革开放,那个时代只要你有一点学历,勤劳苦干到了 2000 后多少也累计了一些资产了。而累计资产的上一辈很多投入了房地产。而到了 2010-2020 8090 开始长大需要成家了 又面临房价问题,这就是上一辈人对新一代的收割。
我有个大舅,南宁两三套房,柳州桂林也有几套。零几年买的,现在资产也翻了好几倍了。
我爸的亲哥。大学毕业分配到国家林场,干了几十年了,现在也是林场厂长了。现在在南宁嘉和城入了一套 200 平左右的。
老一辈人会告诉你努力努力。谁不想努力。问题时现在连努力的机会都没有。
我的第一份工作做了一年我就辞职了。
为什么辞职?
看不到任何希望。全公司四五十个人。我已经内部岗位晋升了。但工资一分没涨。晋升之后我的工作我一个人单独负责,我上面的的领导就是老板。晋升以后业绩从之前的十几名 稳定在了行业前十 3 月份的时候拿到了天猫类目第一 然后老板叫我去办公室喝了喝茶 说下个月转化率能做到 70% 给我奖励一百块钱 嗯一百块
做这个工作全年无休 就春节休息了 5 天 法定节假日三倍工资 公司三倍工资的算法是这样的:只有 1 月 1 日 5 月 1 日 10 月 1 日只有这三天有三倍工资 计算方式 2000 底薪 ÷30 天 ×3 倍工资 到手的工资就比平时多了一百多 但要多上几天的班 五险一金也没有
双十一时候连续一个月没休息 11 月 11 号当天加班到凌晨五点半才回酒店休息 后面的一个礼拜因为售后也弄到半夜一点半左右才回去 到了十二月我已经累积了 6 天待休假 申请休息两天 没同意 只给了一天 结果因为休息这一天 12 月全勤奖没了
看评论说 211 这样是我的问题
我就说说班里其他同学情况
有几个是找不到工作去做房地产销售了 有时候跟他们聊天 晚上 12 点还在忙
一个浙江的 他们当地电商也挺发达了 他也没工作 刚开始做了一些打杂的 后来辞职在家 没钱了又出来做了镇里的协警
一个高中同学 硕士生 走的校招 进了格力一家工厂 到手 4-5k 看不到任何希望 做了一段时间走了 后来在深圳又找了个厂 面试的时候说 20000 现在到手 8000 这个工资在深圳是买不起房的
一个大学同学 做了家政清洁的 一个舍友进了当地的一家银行网点
电子商务这个行业公司招聘时候更看重的是相关工作经验,学历反而不管用了。要不然我们班那么多人也不会去做其他的工作,都是找不到。有些工作学历是门槛,但有些工作经验就是门槛 这个专业学的都是理论 但实际工作又不需要这些理论 一个电商平台怎么操作 没弄过就是不会 以学历为门槛的工作有哪些?教师 律师 医生 会计 工程之类的 学历就是门槛 但运营之类的经验很重要
估计有些呵呵又来说我怎么怎么样 是我的问题
现在从国家的宏观层面来说就是结婚率越来越低 出生率越来越低 一个大问题的背后肯定不是我一个人的问题了 一个大的问题背后肯定是有很多原因 我也不知道有哪些原因 我只能从自己的角度说说经历
说说几个比较优秀的同学
一个高中同学省内最好的医科大学硕士毕业 毕业后也进了省内最好的医院了 目前工资 8000➕ 节假日无休 每个月有一两次值班 值班到第二天下午一点后才能走 他说他们医院已经有好几个猝死了 我说那你要小心了 他说没办法
一个月 8000 多 不算低也不算高 问题是一旦出现身体问题 这点钱肯定不够的 目前他在当地有车有房 但都是父母的
看评论突然想起了一个词 归因谬误
打算继续问问几个同学的情况 这个还继续更新
看评论说我们这些人都是全校混的最差的
嗯嗯 厦大的西电的刚好都是学校混的最差的 都刚好这样的消息都跑到我这来了一首薛之谦的刚刚好压压惊
同学跟我说了他同事的婚恋情况
女的要求男的要一套千万左右的全款房
一起来围观机智的网友精彩的评论
先说说国家宏观层面的问题
目前国家发布了十四五规划 核心是实现共同富裕。打击不合理的高收入,还有压在百姓头上的新的三座大山——住房 教育 医疗
所以国家在娱乐圈出手了 娱乐圈面临洗牌 无亿烦被抓 一爽漏税 赵薇~在房地产也出手了 恒大也危险了 这就是国家宏观层面的整治 游戏行业加强限制未成年人网游时间
宏观层面的改动
开放 2 胎 3 胎 成立了北交所——为了让科创企业更好的融资
嗯嗯这应该都是我的问题 我们几个刚好也是全校混得最差的
宏观层面的缩影刚好体现在我们几个人身上 看来大家都过得挺好的
国家层面的改革 应该也是为我们这几个全校混得最差的人改革的
[新三座大山_百度百科baike.baidu.com/item/%E6%96%B0%E4%B8%89%E5%BA%A7%E5%A4%A7%E5%B1%B1/1115427
我只想要一间很普通很普通的房子v.douyin.com/dTgvj1s/
最近看书认识了一个词:普鲁士教育
网上查了一些资料对其有了一点了解,很多问题突然就解释得通了
普鲁士教育来自之前的德国 之前的德国好像是跟拿破仑打架 然后打输了 然后为了强国开始从娃娃抓起 开始实行了教育 这种教育是把系统性的知识拆分成碎片化 对碎片化进行详细的考试研究 这就是现代教育对一个知识点考得很刁钻很难的原因 目的是培养纪律统一思想统一的人 目的是给国家输送士兵和工人 所以一直到现在德国商品都很精 我也不是说这样的应试教育不好 我想说的是适合与不适合的问题
这个时代不太适合普鲁士教育了
普鲁士教育培养的是一个岗位上的专才 而不是通才
在刚刚改革开放时候 国内引入了很多国外的生产线 这时候发展第一需求就是工人 而普鲁士教育就是培养工人最好的方法。工业时代把复杂的生产流程碎片化 每一个工人只需要完成其中一个环节就可以了 把这个环节做好做精 提高效率 产能就能提高 但到了现在信息时代 工作岗位不只有厂里的工作了 电子商务 金融 等等行业开始发展起来的 这样的岗位需要的是一个更全面的综合能力和经验 更多需要的是一个通才 所以国家教育开始改革了 取消了文理分科 开始减负 限制教育内卷
现代很多岗位是需要综合能力的岗位 比如管理 电商 金融 这样的岗位工作经验比学历更重要 再加上现在 5g 人工智能的发展 有些工厂可能都开始使用机器人工作了 汽车开始发展无人驾驶 无人车送快递等等 这些单一重复的工作随着科技的发展 逐渐被机器替代 人跟机器最大的不同就是人具备综合能力 所以未来社会 更需要的是综合性人才 从国家对教育的出手也能看出来这种趋势
未来需要的是综合能力的人 而不是单一重复工作的人
而普鲁士教育培养的就是单一重复工作的人
现在的社会矛盾就是教育与市场需求的不对等
市场往往是走在前面的 而政策是跟随其后
现在国家在各个方面开始出手 可以看出来市场早就变了 不然国家也不会有那么大动作
我们都处在历史变革的时间节点上
这次疫情又加速了这场变革
这是没有前车之鉴的一个节点
2021.11.14 更新
我来扯扯身边的例子 大家来分析一下是不是特例 或者是不是我的问题
1 目前我在某医院治病 给我治病的主治医生是一个退休后医院反聘回来的医生 目前有退休金加医院工资 一个礼拜休息四天工作三天 生活无任何压力工作者轻松 目前有一儿子 好像是 37 还是 39 岁 在南宁某事业单位上班 结过一次婚 无儿女 现在已经离婚 目前单身 他打算给自己儿子买一辆奔驰找老婆用 他儿子这个条件也不算差了把 首府事业单位 父亲是医院专家 生活无任何问题 人快 40 了还单着 不懂问题出在哪
2 主治医生的一个助理医生 桂林人 也 33 了 目前也单着 为什么单 我也不知道 我也不可能直接去问你为什么单 我只能说说他目前情况 他是中专毕业 工作多年 之前也在广东的医院做过 在好几家医院呆过 目前上班也不累 周末双休 法定节假日正常休息 不用加班 因为主治医生一个礼拜只上三天半 所以他多上的两天班基本上没什么事做的 就是看看电脑看看手机 有时候去其他部门帮帮忙 有没有房我不知道 我估计没有 农村家庭 有哥哥弟弟 这条件虽然不算太好 但是要论结婚两个人一起过日子也是能过得去的 为什么还单着 真的一两句话说不清 病人问他为什么不找 他也说不上来 他性格人品都没问题 说话很客气 我感觉就是除了比较瘦 感觉可能有 90 斤左右 其他没什么了缺点了 过日子肯定能过得去的
3 目前一大学同学 做房地产销售的 自己在自己家市里买了当地最高档的楼盘 买了两个车位 我说买两个车位是以后给父母来家里停车方便吗他说不是 我说那是以后给老婆停车吗 他也说不是 目前此人单身 没谈过一次 感觉他有点避讳结婚这个问题
4. 有一个堂哥 目前三十多了 单着 目前在广东打工 目前无车无房
5. 一高中同学 硕士 目前在深圳 月薪 2w 无车无房 单身 他自己跟我说感觉前途无望
一起来看看机智的网友的评论
合肥离我们这很近, 还是了解一点的。合肥发展的太快,已经把它的人民远远的抛在身后,合肥几年前房价已经让二追三了,现在的房价应该更高了。
今年还去过一次合肥,个人感觉,除了步行街,大学城那些地方门面还在开门营业,其它地方的门面早上 9、10 点门还关着,而且这几年大卖场也关了不少,合肥的沃尔玛,百大,都在关店,这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合肥人的消费能力。
营销号总喜欢把合肥拿出来和其它省会比,证明合肥发展的多好,合肥确实引进不少工厂,但是这些工厂给的工资不高,而且特别喜欢招劳务派遣工。并不能提升合肥人的消费能力。实际上合肥普遍工资不高,一般企业职工的工资也就 3000 来块钱,工厂普遍 12 小时制,普通工人的工资 5000-6000 块钱。在合肥打工两辈子也别想买一套房。当我看着合肥夜晚光怪陆离的夜景,我的感觉是特别魔幻,这一切跟我一个普通打工者有什么关系?
合肥的贫富差距也很大,合肥就像旧社会,穷人苟延残喘,富人灯红酒绿。看着每月到手的那几千块钱,在看看永远也追不上的房价,难道不会焦虑?今年物价还在上涨,但是工资却没有上涨,普通人就更加难过了,就这样,还敢生小孩?难道觉得自己活的还不够累,还不够憋屈?
现在只能确定一个事情,人口暴跌也无法阻挡合肥房价的上涨。
这是最新的合肥房价。
合肥楼市 2021 年 6 月第三周数据出炉,其中:
一、合肥楼市二手房挂牌价从 15736 元变为 15802 元,本周上涨 66 元,涨幅明显。
二、合肥楼市近三周在售二手房数量为 66218 套,66489 套,66846 套,67242 套,持续上涨。
现在合肥楼市的情况还是比较迷,不知道合肥是不是高薪岗位数量太少了,怎么还有那么多小区业主想着炒房来实现财富自由呢。合肥的炒房客就像地老鼠一样,这边一打,那边就冒头了。
虽然说合肥楼市已经有了自己的调控政策,并且在调控区内来看,对压制房价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这种分区域的调控方式,很容易把没有调控的区域房价给炒作起来。毕竟之前在核心区内炒房的人并没有受到什么实质性的损失,他们还是可以拿着钱去非限购区炒房,在这种大氛围下,合肥房价想要完全调控成功,还是比较难的。
彭叔都不知道合肥楼市的本地房产博主,都能偶尔看到粉丝发出来的合肥新站、瑶海那边业主抱团上调二手房挂牌价的图片,可想而知真正的合肥楼市中,还有多少炒房客在蠢蠢欲动。如果按照合肥目前的这个调控力度的话,合肥房价有可能整体还会继续上涨,只是说涨幅没有之前大了。
不过要注意的是,在五年前合肥房价就因为涨幅过高,涨幅过快,后面度过了三年的横盘期,这次合肥楼市有可能还会走上五年前的那条老路。
说明合肥开始向一直以来梦想的高等级城市上海靠拢了。
上海早就这样了,本地房价高本地穷人生不起养不起,相当于绝育。
这样就腾出了城市空间和机会,给外地优秀的年轻人,合肥如今常住人口暴涨,靠的可不是本地人的生育率。
所以说,宁为鸡头不做凤尾,任何时候都不要做社会底层人下人,没有前途的,不管是不是本地人。
这东西有什么好急的,人口必然是会减少的,小时候总觉得人太多了,现在少点也没啥事,至于人口老龄化啥的,这种只能在发展中找解决方法,难道多生点孩子让他们来为我们养老买单就是对的? 你们又凭什么要他们来帮你买单,年轻人有年轻人的事做。
有个亲戚在合肥。虽然他的收入在合肥算是不错的,我们也全都鼓励他考虑一下二胎的事,可是都被他坚决拒绝了。
现在养育一个孩子实在是太累了。不只是父母累,孩子也非常累,小学开始就被逼卷入 007 式的学习竞争里。
同样的事,正发生在中国千千万万个家庭。不解决这个问题,家庭不绝育算不错了。
这是赤裸裸的污蔑,是美帝国主义对我国内政干涉的体现,美国政府没有资格对我国指指点点,美国政府以及其美式民主给世界带来的只有战火和混乱,现在他们又妄图干涉中国人民的安宁。
生育率的提高是由于总体生育意愿增强,是我国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的最好体现。这反应了我国人民在正确的领导下走上了幸福的康庄大道,表明了我国能在未来保持充沛的人口红利和继续保持经济的健康增长。
同时生育率提高带来的一系列负面作用也不容忽视,这主要归因于美帝国主义及其代表的西方国家对我国持续的在经济文化领域的封锁和打压。西方殖民者种种无耻行径令人作呕。
生育率降低代表了我国由人口高速增长进入了人口高质量增长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不仅看重数量,更要看重质量,中国人民会在正确的领导下要攻克保持高质量增长的难关,持续稳步地走向人口增长新常态的雄关。当 14 亿中国人民齐心协力攻克一个又一个关卡时,我相信中国人民是战无不胜的。
同时某些极个别地区生育率的降低也要归因于美帝国主义对我国的贸易战,总体战,舆论战和他们打的马恩牌,正如陈平教授所言,我们应该持续警惕美国政府的马恩牌。
最后还是要告诉美帝国主义及其罕见走狗 50 万,中国人民来去自如,不会被包括人口数字在内的一切指标挡住发展的方向和前进的脚步。
相信大家也看到安徽省全员人口数据库统计的披露了,2017 年至 2021 年,安徽出生人口分别为 98.4 万、86.5 万、76.6 万、64.5 万、53 万(预测),年增长率为 - 12.1%、-11.4%、-15.8%,-17.8%,整体呈断崖式下降趋势。
这一则消息一出来,随后就刷到另一则消息:9 月 28 日,国家发改委表示,二孩政策实施以来,我国出生人口数量明显回升。“二孩”生育率明显提升,出生人口中 “二孩” 占比由 2013 年的 30% 左右上升到 2017 年的 50% 左右。
把这两个消息结合起来看,你会发现一个很可怕的现象,那就是二孩出生率上升,但是总的生育率依旧在下降。说明一胎更少了,适龄青年不再结婚,结婚也不再生孩。
不得不说二孩政策确实刺激了生育率,但是我们要明白,那些能够负担二孩三孩的家庭,不是仅仅因为国家多发了一些补贴,多给了一些假期!就像几年前某导演生三孩交了罚款,那样也不影响人家生三个四个,他们都能养得起 。
二孩、三孩政策只是给那些临界点的适龄适育,收入也差不多能够抚养两个三个孩子的家庭一个刺激。但是更多的是那些已经适婚适育青年人,他们不婚不育。国家只有解决这群人的问题才能真正的提高生育率。
而生育率、人口问题才是未来三十年中国要面临的最大问题。
赵忠祥在动物世界中有这么一句解说词:当环境恶劣时,动物们会自动减少生育,甚至绝育!
中国目前的环境很差?这肯定不是的,中国这几十年的发展全世界都有目共睹,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思想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老一辈人的传统思想就是:生嘛,能养的活就行。因此现在很多长辈催婚都会说:你们两个生,生下来我们来帮你们带孩子。
他们那一辈一家都是有好几个兄弟姐妹,只要能饿不着,活下来就可以。
但是现在不同,现在适婚适育的年轻人需要面对的完全不同,结婚的压力,房贷的压力,教育的压力,医疗的压力,父母的养老压力,完全指望两个人一个月 3000 的工作?就这,你还要逼着他们要二孩?
再看一组数据
国家统计局 5 月 公布的统计数据:城镇非私营单位的平均月薪也只不过是 8115 元,这里面平均月薪过万的也就 3 个行业,分别是信息行业、金融业、还有科研业,其他行业平均月薪都低于 1 万块钱,有个别行业平均月薪甚至只有 4000 多。
而且国家统计局统计的这个数据是税前工资,实际上很多人拿到手的钱更少。
由此可见,从全国范围来看,真正月薪过万的人其实并没有那么多,大多数人的实际工资都是在 4000 块钱到 8000 块钱趋多。
我们取中位数 6000,一个家庭月收入 1.2 万,居住在一个三线城市,以房价 6000 计算,首付 3 成,分期 30 年,大概每个月房贷在 3000 左右,原本按照这样计算,这家人生活应该非常不错,有房有车,有存款,生活质量确实奔小康。
但是很不幸生一胎。生产 2 万,孩子 0 到 1 岁,奶粉尿不湿玩具每个月开销 1500,注意这段时间家庭收入是下降的,原因不言而喻。
1 到 3 岁,早教资料 、玩具、各种疫苗,生活衣物,每个月 1000。
3 到 6 岁,幼儿园,每个月开销 1500
6 岁以后不能细算,教育投入往往高于房贷投入,小学一个价,中学一个价,高中又一个价格,一个价格比一个价格高!
就这样,还需要保持全家人不生大病,年老的父母身体健康,工作不会出现失误,维持工资或者上调工资。
现在生活质量还小康吗?还想要生二孩吗?
这上面就提到了压在适婚适育年轻人头上的三座山:房价、医疗、教育
也是这两年国家大力调控的三个方面。
这三个方面不能再让资本不停的插手,不停的上涨。现在的上涨,导致未来人口下滑,无人接盘,到时候泡沫会在未来的某一个节点突然爆发。
恰恰房价、医疗、教育这些人的发展都离不开中国的人口红利,不过现在人口红利正在消失,资本想要在红利期消失之前再次疯狂一把,榨干中国老百姓的最后一滴血汗。
这是国家所不允许的,因此国家要限制这些不在乎民生和国家未来的企业和行业。
中国人口问题是中国未来三十年甚至更长时间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经济发展最终目的是满足人民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使生活更加幸福。
这一切的载体是人,依靠的也是人。
就像中间说的:当环境恶劣时,动物们会自动减少生育,甚至绝育!
同样的,当年轻人不再承受巨大的房贷、医疗、教育压力,年轻人们自然会生育,甚至二胎,三胎。
再复制一下我之前关于人口的回答,
因为在这个回答里,我还是看到了这种言论:
还有的人说,
经济发展了,国家发达了,人们就不爱生娃;
只有穷人 、蒙昧的民族才不停生娃。
简言之:
还有人说,孩子跟房子一样就是奢侈品,
不是什么人都能拥有的。
同志们,
故意说出这种话的人是绝对的内奸混蛋!
直接怼他,绝无冤假错案!
时代进步了,
思想拔高了,
大家有钱了,
受高等教育了,
人们难道不该生更多孩子,
享受更好亲子生活,
养育更有素质、更强悍的后代吗?
怎么条件好了,思想意识拔高了,
受教育程度高了,
民众反而不生孩子了?
这是哪门子教育?
哪本书写的?哪个老师教的?
一说人口下滑,
牛鬼蛇神们马上把发达国家搬出来,
说,你看!人家发达国家不也不生孩子么?
扯你 x 的淡。
在人口问题上,
你拿中国跟西欧去比,
说生育率低是正常现象。
在房价问题上,
你却不拿中国跟日本香港去比,
说中国房价不同于日本香港,
要区别看待。
双标 dog?
现在根本不是老百姓不想生,
可想生了,是 TM 生不起。
你别听有的人说:
我自己 1 个人挺好~
手游、动漫、追剧它不香么?
我跟你说这都是托词!
都是借口!都是搪塞!
你给他们介绍个男票女票,
送他们房子,
他们生孩子比谁都积极,
喊儿子闺女喊的比谁都大声。
现在民众是没条件生,不是不想生,
生育欲望真的是被挤压着。
同志们细想,
之前生二胎主力是 80 后,
现在 90 后最大已 31 岁,
距离 35 岁最后生育年龄的是 86 年的。
那么一旦二胎潮结束,
不出意外在 2025 年,甚至 2023 年,
我们就人口负增长了。
合肥出生人口跌破 23.4%,
不过是局部现象,整体现象更严重。
而原因,我前面也说到了,
房子、教育等数座大山当头,
年轻人只能被迫接扎,佛系躺平。
这对吗?这不对。
现在必须要通过政策福利,舆论引导,
要让中国的男男女女无所顾忌啪啪!
月月 x!周周 x!天天 x!
下班回家还有精力 x!
每位年轻夫妇全看自身意愿,
想生几个生几个;
孩子小到饭钱、学费,
大到将来毕业工作,
国家承担,你们只管生就行。
要缩小贫富差距,
要做好 “劳”“资” 分配设计,
要把资本变成一头蠢驴,牢牢拴在磨盘上。
要到 6 点了赶紧让员工滚蛋回家生孩子,
别整狼性文化。
要做好价值观引导,
告诉人民 “买买买” 是扯淡,
安居乐业才是正事。
他们兴许才会无所顾忌的要孩子。
否则,你再怎么呼吁再怎么扯淡,
都是向流星许愿,要流星倒着飞回去。
-———- 没卵用的分割线 ———–
谢谢各位知友赏脸,
谢谢,真的谢谢你们!
我看有几位粉丝问我之前被禁的文章,
辛苦你们在为 心上搜下我账号:宝哥胡扯淡
同知乎号。
就能看到很多除了这篇以外,
很多在 X 乎上被禁或没法通过的文章了。
因为怕被封,所以就不敢多说,
感谢大家捧场!
谢谢!
新水平、新境界、新举措、新发展、新突破、新成绩、新成效、新方法、新成果、新形势、新要求、新期待、新关系、新体制、新机制、新知识、新本领、新进展、新实践、新风貌、新事物、新高度;
重要性、紧迫性、自觉性、主动性、坚定性、民族性、时代性、实践性、针对性、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积极性、创造性、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可讲性、鼓动性、计划性、敏锐性、有效性;
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集约化、正常化、有序化、智能化、优质化、常态化、科学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系统性、时效性;
热心、耐心、诚心、决心、红心、真軋、公心、柔心、铁心、上心、用心、痛心、童心、好心、专心、坏心、爱心、良心、关心、核心、内心、外心、中心、忠心、衷心、甘心、攻心;
政治意识、政权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廉洁意识、学习意识、上进意识、管理意识;
出发点、切入点、落脚点、着眼点、结合点、关键点、着重点、着力点、根本点、支撑点
活动力、控制力、影响力、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找准出发点、把握切入点、明确落脚点、找准落脚点、抓住切入点、把握着重点、找准切入点、把握着力点、抓好落脚点;
其实我觉得合肥老是宣传自己是投资明星这种策略是对的,就跟成渝老是宣传自己是网红、西安号称街上抓到人就落户是一样,即便你说他报喜不报忧搞宣发没底蕴,但不能否认地方政府还是有一颗积极营造地方的心。
在现在中国的生育率之下,光靠生是不可能保证城市有稳定的人口、财源的,必须靠吸。霸都那个区位,省内偏东的城市都跑去三省省会了,不然去上海也就一趟高铁的事情,干嘛留下?不就是要大力宣发我投资成功、产业链起来了才会有人来吗?
各省迟早都要过度到一极化、大都市圈的模式,设区市以后都会逐渐减小规模变成都市圈的功能性卫星城,省会出生率再低架不住迁徙人群的流入,对于合肥的发展来说,出生率暴跌倒不要紧,要紧的是产业链搞起来把周围人口吸进来,同时要到一个不错的国家定位,以后就岁月静好了。
我在瑶海区,合肥著名的老破穷区,我来说说我的所见所闻:
高楼盖得一望无际,哪哪都能看到新的楼盘开盘。可还是能看见各种城中村、城乡结合部。不说别的,几年前瑶海万达刚建好的时候,瑶海万达对面是啥?还是一小破村子。大概还是去年才把人搬迁走。
我小时候曾经住在长江批发市场附近。平心而论,现在的长江批发市场还算不错。但是其周围依旧有些贫民窟一样的地方,比如马岗。前两天去看了看,发现那路仿佛从来没变过,依旧是烂糟糟一滩泥水。菜市改造得还行,但相信我,那边真的不适合居住,一排排的三层小平房,又老又脏;旁边有个河,地势还低,一到下雨天下水道能往路面上倒灌。
讲这么多不好,不是想抨击、批评谁。瑶海区比起以前已经算是大大进步了。但即使这样,生活条件依旧不太高,这就根本提不起生育率。而且即使是瑶海区的年轻人,也很难光靠自己买得起房。
合肥勉强算是个大城市,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盖起了越来越多的房子。每当我路过,我都会想:这么多房子,能住进去这么多人。可又卖这么贵,路上匆匆忙忙的人又有多少人买得起呢?那这些房子是盖出来干什么的呢?
也许不合时宜,甚至有些无病呻吟。我家这样在合肥姑且算是中产家庭,有套住房,也有套房子在出租。但我依旧感觉前路无光,我连结婚都不敢,更别提生育了。事实上,我都要大学毕业了,还是连暗恋都无法持续超过 2 天的家伙,恋爱自然与我无关。因为我害怕,我感觉整个合肥都在疯狂加速——加速赚钱、加速盖房、加速买房。我实在受不了这种氛围。我和其他几个朋友,宁愿去废弃的厂房里搞得满身是灰,也不想到万达一类购物中心去消费——没钱自然也是一大原因。
合肥真的有些卷了,我不想参加这个竞争,我也不想有孩子了,能老老实实活着就行。
或者我就卷去南京,毕竟南京是安徽人的耶路撒冷。住南京不比在合肥快活。
注:有人说我在合肥都卷不下去,还想去南京卷,简直是天方夜谭。
我得说确实如此。所以我决定更正如下:
或者我就卷铺盖去南京流浪,毕竟南京是安徽人的耶路撒冷。住南京桥洞不比在合肥的大街上快活。
好家伙,刚刚看到个新闻。合肥现在买房还要求在 35 岁以下。好家伙,你要是 35 岁还没攒到买房的钱,就别买了。
2020 年是鼠年,鼠年羊年都是生育率偏低的年份,上次羊年那届高考有个亲戚孩子的老师说别担心,你们这届人数少竞争少卷子写全了,选择题瞎涂,你也有学上,结果三百多的真考个外地正规大学专科,多种不利因素加成下 23.4%,也不仅仅是生育率。
不阴阳怪气的说,这确实是个好事。如果非说人口下跌会带来什么问题的话,也就是一个养老的事情,不过看我们这儿乡下的情况,好像养老也不算太大的事:隔壁村有个养老院,具体价格应该是每个月 1000 块钱上下,乡下人只要家里有个孩子,给负担一点就能付的起。
就是老年人在情感需求上面可能照顾的不是很到位,毕竟跟一帮老头老太太在一块,也就剩下打麻将打扑克了,想去远点的地方旅旅游都不行,生怕出点什么意外。
你要说社会生产力不足啥的,可现在到处是低工资的人,要是缺人,工资怎么就是上不去啊?
不用想那么多了,未来人少点是好事,至少在最近二三十年里是没必要担心的。
其实一个社会富足和工业化以后,人口都会下降,只不过中国又赶上了高房价、高昂教育成本和互联网技术的大发展,这几个因素多管齐下,直接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成功实现了非战争因素之外的人口自然退减。
翻遍中国历史书,都看不到历代中国人会因为生存压力而不愿生孩子,反倒是越苦越生,相信只要多生就有希望。而今天,一个孩子被认为就像核弹一样能毁掉一个家庭,这绝对是千年不遇的大变局哈哈哈
首先当然是房价。这绝对也是千年来不曾遇到的事情,将人的一生绑在一堆钢筋水泥上,又将后代的教育与之紧密相连,直接自然绝育了一大批人,比计划生育有效多了。
第二是后代的教育成本。其实这个自古以来都是很多父母的压力,但是从未如今天般给父母这么多焦虑,越好的教育,不仅意味着更好地段的房产,还意味着更多的额外的金钱付出,为了更多的金钱,父母只能更拼命。曾经我身边就有个同事,为了女儿的音乐梦想,他上班就是到处查世界各地的小提琴比赛,将毕生的积蓄都用于培养女儿,自己的生活则能省便省。每天听着这些身为父母的同事讨论育儿的各种压力,让未婚的年轻人也吓坏了,于是让生儿育女,不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而是要经过严密的考核,对自己工作、事业和未来生活幸福指数综合考量后,才敢做的事情。
第三就是互联网。我绝对相信在互联网技术大发展前,任何人都没有想到互联网的副作用,就是社交媒体的发达,让人们发现别人的生活,发现不同阶层的生活差异如此巨大,而相对之下,各阶层都越发觉得自己除了穷就是穷,终于这种失败心理,在社会弥漫,让很多人失去了对未来的信心,并自发地将生育与否,与贫穷富有与否紧密相连,从而得出贫穷就不配生孩子的结论。
综上,工业化、高房价、高教育成本、互联网的发达,这四个因素,绝对是一个将任何社会人口数量砸下去的完美组合拳——工业化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让人们更懂得享受生活而非只是生存;房地产成为婚姻和生育的前提条件,直接淘汰了购买力有限的人群;高教育成本让更多人焦虑,从而吓退了未生育的准父母;互联网让人们看到更多社会真相,反而让人对生活和对自己和后代上升的可能性绝望了,从而放弃了生育。
合肥只是个开端,今后出生率只会越来越少,这就是一个不可挽回的趋势,恐怕也是发展的代价 — 本来发展是为了人,最后却发展到没有人,人类一直就是这样一直被反噬的哈哈哈哈哈
我怎么看!
我用手机看!
我就说一句!
996 下班的人,地铁回到家!
他能硬起来?
所以,硬都硬不起来,你要他生,真是难为他了!真的
合肥生育率与房价高度呈反向关系,从 16 年合肥房价暴涨跟随的是合肥生育率极度下滑,这就是原因。
合肥挺厉害的,城市里面的风投一哥,敢拼敢闯硬是把京东方扶起来了。但是补贴扶持是需要真金白银的,钱主要还是靠土地财政,合肥的房价和卖地收入都有数据,愿意看都能看。等于是用房子融资换发展了。各个城市都这么干,但是大家投资的效果都没合肥好。比如某西南省会,天天花钱吹自己新一线,投资某个英语老师创办的手机公司六个亿,笑掉大牙。西南省会地铁也修得多,光光砸钱修地铁我是肯定的。
回过头来说,其实合肥这事就是房子闹的,生存压力拉满,结婚数据,生育率都不会好看。但是毕竟是风投一哥,阵痛期过了,筑巢引凤成功,居民收入起来了应该能好不少,五年或者十年?我也不知道。祝福合肥,早日把安徽的圣城位置抢回来,把南京还给江苏!
合肥有 937 万人,比地球上绝大多数国家的首都人口还多!所以出生人口再少(只要不是 0)也不会有问题。
中国越来越多的地方推出生育补贴措施,鼓励生育。
安徽省政府网站显示,9 月 27 日至 10 月 26 日,《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向公众征求意见。意见稿提出,建立生育补贴制度。生育补贴具体办法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制定。
9 月 28 日下午,吉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吉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吉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明确应当建立育儿补贴制度,完善促进生育的配套支持措施,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
稍早前的 7 月 28 日,四川省攀枝花市公布《关于促进人力资源聚集的十六条政策措施》,对按政策生育二、三孩的攀枝花户籍家庭,每月每孩发放 500 元(人民币,下同)育儿补贴金,直至孩子 3 岁。据悉,这是全国首个发放育儿补贴金的城市。
根据甘肃日报社旗下每日甘肃网 9 月 14 日的报道,甘肃省临泽县研究通过《临泽县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对在该县公立医疗机构生育一孩、二孩、三孩的临泽户籍常住产妇一次性分别给予 2000 元、3000 元、5000 元的生育津贴。二是发放育儿补贴。对在该县公立医疗机构生育二孩、三孩的临泽户籍常住家庭,二孩每年发放 5000 元育儿补贴,三孩每年发放 10000 元育儿补贴,直至孩子三岁。此外,该实施意见对生育二孩、三孩的临泽户籍常住家庭,在临泽县城区购买商品房时给予 4 万元的政府补助,在各中心集镇、屯泉小镇、丹霞康养村等集中居住区购买商品房时给予 3 万元的政府补助。
人口专家、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院长董玉整教授对第一财经分析,《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颁布后,各地积极行动,提出丰富多样的落实政策的思路和方法,这些都是十分积极的。四川省攀枝花市最先提出给予生育二孩和三孩一定的经济补贴,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现在各地也在跟进,决定采取生育补贴的方式进一步激发人们的生育愿望,释放人们的生育潜能。
董玉整分析,预计接下来,还会有越来越多的地方出台生育补贴政策。但是,更多的政策需要有财力做保障。因此,各地政府在提出有关政策,特别是生育补贴政策的时候,要坚持 “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仅要现在能兑现,也要保证能持续、长期兑现。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各地方政府出台生育补贴措施外,社会、个人鼓励生育的行为也颇为引人关注。根据微信公众号 “湛江日报”9 月 21 日消息,广东廉江营仔镇包墩行政村黄竹根自然村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于 9 月 1 日张贴出《资助黄竹根林族兄弟生育子女的公告》,并通过村中广播大喇叭、横幅等大力宣传。
这份《公告》称,黄竹根村乡贤林祥为响应国家生育政策解决村民 “生易养难” 的问题,决定资助自 2021 年 9 月 1 日起出生的婴儿,给予每名婴儿每月 3000 至 3300 元育儿补贴,资助至两岁半。每名婴儿共计可获得 9 万元或 9.9 万元,直到数百万元资助金用完为止。此外,该村还成立生育子女资助实施领导小组,落实生育资助工作。
董玉整说,中央出台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的决定以来,各地结合实际在积极探索、创新思路,有的地方政府直接给予生育子女的家庭一定数额的经济补贴;有的地方正在延长生育假期;有的地方正在探索给生育子女的父母一定的父母生育假期;有的地方正在探索扩大生育保险范围,等等,大多是政府行为。
董玉整分析,廉江市黄竹根村的行为是受乡贤资助的自发行为。对于社会的、个人的自发行为,只要符合总原则,就应该给予积极鼓励,同时也要给予积极引导,加以规范,强化法制保障,努力构建完善积极的工作机制,从而更好地发挥社会和个人行为的积极作用。
受教育程度提高了,人就会开始思考问题。比如,我为什么会存在,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进而得出一个无可辩驳的答案:我的存在不是由我决定的,而是被我的父母强加的。
**每个人的出生都是被迫的,没有一个孩子要父母生自己。**生育就是要求孩子承担因父母的意志所造成的的后果。
这在古代不是一个问题,因为封建社会人的地位本来就是不平等的。子女被当成父母的私产,可以被父母任意处置,这符合当时的伦理观。
但是不符合现代的伦理观。
既然现代社会强调人人平等,子女与父母的地位也要平等,那么父母怎么有权力决定子女要不要出生呢?
生育就是要求孩子承担因父母的意志所造成的的后果,这是极大的不公正。
于是生育本身成了一个不容于现代社会伦理的悖论
评论区有人跟我争辨 “存在” 的定义,“我的存在”到底是与生俱来的被父母强加的,还是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这种定义之争毫无意义。
王思聪和你的物质差距是你们出生时就决定好的,还是在你们成长的过程中形成的?
牛顿和你的智商差距是先天造成的还是后天造成的?
你与他人的人生经历的差异是你自由选择的结果,还是你所被生在的环境决定的?
比如说,你的父母是有责任心有智慧的人呢,还是愚昧粗陋的人?他们能否在你人生的关键时刻给你做出正确的指导?
比如说,你被生在美国,和被生在索马里,你的命运会因此有怎样的差异?
比如说,文理分科、报考志愿会在多大程度上决定你的人生?“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这样的重大选择以及它们背后蕴含的风险,是你自愿面对,还是不得不面对?
你首先要被生下来,然后才会面临 “活着的方向”。对生命方向的艰难抉择被推到你的面前,强令你限时做出选择,这难道不正是你“被生育” 的结果吗?这难道不是一种强加吗?
再从绝对意义上讲,如果你运气够好,你在年轻时不会得要死要活的大病,如果运气不好,则可能早早辗转于病房。但总归有一日你会衰老、得病、死亡。
老苦、病苦、死苦会因为你的人生经历有所不同而得以幸免吗?还是在你出生时就注定要等着你的?
这三苦的成因是什么呢?你的父母在生你的时候,是否没有预见到你会经历这三苦?又或者他们预见到了,却对此满不在乎?
我猜到这一步,一定会有傻__冲上来问我 “你咋不去自杀呢”。
傻__们,没人跟你说过出生和死亡是一件事情的不同阶段吗?是谁吧死亡的种子种在你的身上,又是谁为你的孩子预先写好了死亡的结局?
你知道我最恶心什么样的人吗?我最恶心强调孩子有多么可爱,强调养育孩子有多么快乐的人。如果要打一个比方的话,就跟强奸智障女子完事后说她并没有反抗的意思相仿佛。
你说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不会,不能,不应该出现这些问题,在跳脚的时候,为什么不想想自己走的是不是这条路呢
我爱人还有一个月就到预产期了。
昨天我俩聊起来,怎么就要了个孩子呢?
不是意外,是特定要的,也不是很想要,因为必须要一个。
已经 28 岁了,结婚三年了,一直躲避着多方的压力,甚至都给我妈跪下磕头大哭说别逼我了。
不会当丁克,得有一个孩子,被传统所禁锢。
说句没有爱心的话,我对我的孩子没有任何期待,我觉得她的到来标志着我自己人生的结束。
开放三胎?二胎都不会要的。
生育率的事跟我这种屁民没有关系,请你们不要给我们画大饼了。
整天赢来赢去,麻了。
我觉得像我这种废物应该是挺多人的写照,上了个很普通的大学,几年下来没学到知识,进入社会找工作发现自己纯废物,干着一份谁来都能干的工作,一个月挣着根本存不下来钱的工资,渴望改变但是毫无希望,疫情期间自学视频剪辑,了解了一下天津的互联网环境,死水一滩,继续自己混吃等死的工作。
这辈子也就这样了,我爱人对我的心理预期也就是这样,没有大富大贵,日子也还过得去,她也挺知足。
跟我们谈理想,谈祖国发展,不如跟我聊聊哪个加油站优惠力度大。
幸福指数直线下降,和大学同学几次小聚,心照不宣的从来不聊事业问题,都是喝酒打麻将,好像每个人对这个话题都是避而远之。
这是个千疮百孔的世界,我觉得在这个世界上是苦多乐少的,我的孩子也没有权力决定是否要来到这个世界遭一遍罪,要孩子这个行为是非常自私的,所以,我想对那个小家伙说一声,爸爸对不起你,没有经过你的同意就把你带到这个世界上,希望你不要对我俩失望,我是个很不负责任的人,能做你的爸爸,我很是抱歉。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讲,人口多的好处就是人口红利。相关利益者之所以提倡生育,就是因为利益实在太大。
人口红利:
**一. 廉价的劳动力。**人口多,劳动力多,雇人便宜。你不想干,还有人替你干。于是蛋糕总量大多被资方剥削走了,肥了小部分人。资方还不满意,996 是福报,也敢随口而出。
**二. 优质的韭菜。**商家不思进取,只要能割韭菜就行了,至于高科技公司?开个网站,写两个带广告的 APP 也算是高科技?笑话。
**三. 提供养老金。**没错,就是奶牛,为老牛挤奶。这也是郭嘉为难的问题。年轻奶牛数量不足了,老龄化愈发严重,这些钱靠谁出?
**四. 经济发展。**人口多,经济发展快,快速占领中低级产业,来钱快。人口少,经济发展减速,要和西方国家竞争高级蛋糕。人家不同意,就封锁你,你和他们抢高级蛋糕吃,他们高兴才怪。
总的来说,人口削弱,以 “高精尖” 的发展方式,才是一个大国真正崛起的核心理念。
人贵不再多,在精。
未来人口太多,不利于机器人代替人类工作,解放人类的生活空间。不利于合作竞争,只会造成内卷或外卷。
………………
生育率骤降的原因:
**1. 文化上保守。**比如说网络很干净,没有半点黄色,你还想学习下岛国人如何生育?屁吃!
**正面观点:**黄色文化能够有限的促进生理渴望,当人们不满足视觉冲击时,就会在现实里寻找对象啪啪啪,从而提高生育率。
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找不到片子时,他们的精神力并不会因为像老一辈一样因为物质和娱乐的匮乏,返回到现实里和配偶啪啪啪。
因为除了这种不健康的娱乐文化外,他们还找到了更多的精神食粮,比如说游戏、音乐、电影、电视剧等。从而他们日复一日的修炼成了 “娱乐现世佛”。
**反面观点:**黄色文化引发社会秩序不稳定,黄色一般和暴力紧密结合,对年轻人的思想造成不稳定的冲击,增大社会恶劣事件的概率。人类的欲望只有更多,没有最多的说法,当人适应了普通的黄色文化后,他们会寻求更刺激更变态的活动。故此和谐了网络,有利于每个人的身心健康。
**2. 教育上矛盾。**中学不许谈恋爱,大学稍稍有点自由。还未适应过来新节奏呢,没过几年,众青年震惊:“什么?要被催婚了?中间的过程都省略不计了吗?一步到人生的终点了吗?催人飞的意思?”
滑稽的是现实就是如此。漫长的学校阶段,忙着学业,当毕业后却要被赶着催婚。这让人瞬间晕了,白活了十多年。女孩的手都没牵呢,吻没亲呢,什么事都没体验体验呢,突然就被迫的要去和人相亲。说好的自由呢?感情人这活一辈子,都是在鞭子下不停奔跑。
3. 生存压力大。
**A. 住房、吃喝都不便宜。**赚的多不多,都没有开销多来的重要。存不了几个钱,存的钱也抵御不了物价上涨。多一个人,多一个负担,世上的聪明人又多,自然不会生孩子了。
**B. 拜金主义是主流。**人人都在攀比,比的是什么呢?比的是钱。没钱的男人,没有女人喜欢;而男人要想有钱,必须拼命赚钱。整天都在工作,哪里有时间找对象?哪里有时间陪对象逛街?哪里有精力撸一把?
同样,女人选择的是更有钱(本事)的男人。搞事情,吃了避孕药,就不会生出孩子;而生了孩子,又如何搞事情呢?所以,生孩子没好处,既痛又疼,拖累自己的身材。
4. 生孩子嫌钱多。
首先生下的孩子,不养那是要被道德谴责;不好好养,那不是养出来个废物吗?给郭嘉您舔蘑菇(麻烦)啦。故此,要投巨资,养出个绝世天才出来。
从小到大投巨资,一天不停,没完没了。20 多岁毕业了,孩子也上班工作了,可要结婚啊!结婚要房子和车子,还有个异性。
作父母的就为难了,于是还要贴钱给他买车买房买电脑,拜托关系相亲。
总之,好处不多,坏处亿堆。就算是从最好的大学出来的,还不是为人打工的命?每天从早忙到晚,天天看 B 站的奋斗牌毒鸡汤,一不留心猝死在加班的深夜里。
二三十年后,8090 后的养老金是彻底成了镜花水月了。大家一定要悠着点,不要现在用力太猛,好好保护身体,七八十岁可能还要开出租送外卖呢。
出生即坐牢,为什么要生?
说个在知乎已经说烂的观点。
在资本的语境下,一切都有个价格,一切都有个回报率,包括后代。
人类都是趋利避害的,换句话说就是不会做赔本的买卖。
后代的价格和回报率是多少呢?
为什么资本越发达的地方,生育率越低?
为什么学历越高的人群,生育率越低?
金字塔尖的那群人的生育率低吗?
当互联网和知识把整个社会的差距和鸿沟赤裸地展现在人们面前,选择就显而易见了。
为什么北欧的高福利社会生育率也那么低?
为什么生育补贴巨高的国家和地区生育率也那么低?
只有商品才能被金钱定价。
既然你也把它当做商品,那么就要用商品的逻辑来回答了。
现在得到的回答就是,你给的钱不够,所以生育率还是低。
资本最大的邪恶不是剥削,不是趋利,而是对人的异化。
对人的异化,对整个社会的异化,对思想的异化。
人类被资本主义带领着狂奔了 800 年,在接受了近百年空前的繁荣和海量的物质之后,现在该是付账的时候了。
老胡作为媒体人在此呼吁所有相关人士要以合肥出生人数暴跌为鉴。老胡在这篇博文的一开始就呼吁官方对于合肥出生人数暴跌进行说明。在这个声明到来之前,我想与网友们共同厘清一些基本的逻辑。最近有合肥出生人数暴跌在互联网上逐渐发酵,并且出现了一些针对合肥出生人数暴跌背后相关人士的舆论声讨。老胡不主张这时候将主要精力用来往后看。这两天,多地出现了关于合肥出生人数暴跌的热潮。但有些不属于合理的范围内,应当紧急叫停。以世界的眼光综观合肥出生人数暴跌的过程,不能不说,各种体制的社会看上去对阻止合肥出生人数暴跌有着各自的软肋。在开始阶段都不够坚决,眼看着风险出现了,但都有放不下的坛坛罐罐,心存各自的侥幸,直到那头灰犀牛以意外的速度闯到眼前。老胡今天要说些可能挨骂的话。今天有两个人在微信里问我,最近的合肥出生人数暴跌是不是真的?我个人愿意相信,合肥出生人数暴跌是假的。尤其是,此前出过类似的情况,那些群众已经经历了测试。我相信并且希望合肥出生人数暴跌会是假的。与此同时,老胡必须说,老胡今天要说些可能挨骂的话。对老胡而言,合肥出生人数暴跌不仅仅是一个重大的事件,更是值得思考的一件事,对老胡而言,合肥出生人数暴跌不仅仅是一个重大的事件,更是值得思考的一件事,公众之所以对合肥出生人数暴跌很敏感,我认为主要是对以往情况不太满意,对合肥出生人数暴跌问题缺少信心,所以对事件的一些细节全都朝着最不利的方向去解读了。老胡不主张这时候将主要精力用来往后看。
引进移民 势在必行
有宗教传统,高生育率的非洲裔和东南亚穆斯林移民尤其应当优先考虑
出生人口暴跌加大量老龄化,未来可期
大家是不是都忘记我们还在计划生育了
别说鼓励生育,生育多了要罚款的
我觉得是国家觉得人口还是太多
不然第一步放开生育,第二步鼓励生育
而我们现在还在 计划生育 !
所以不生育、少生育,都是为国家贡献
大家特别多生,这样会罚款甚至失去工作的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了,这个灰犀牛严重影响中国经济。最快的解决方法是新增加一个民族,引进非洲人口,名字我都想好了——由于现代人类的起源在非洲,就叫始族,以后咱们 57 个民族一家亲【手动狗头】
挺好的,我儿子刚好去年出生,也就是说等到他上学的年纪合肥的学区分配考学之类的竞争没那么激烈了
so
皖北人民大量涌向合肥,。
你开过周五晚上的合蚌高速吗?合淮路?京台高速合肥至宿州段?
我是安徽皖北的,地处苏鲁豫皖界,每周五下班开车回家,周一早上 5 点钟从家回合肥。就这四个小时的路程不耽误回老家喝酒,回合肥上班。德上高速开通后,基本不走京台了。
合肥的虹吸能力很强。(被骂也这样说)
现在年底了,在老家看到十辆外地车,六辆是合肥牌照的。
抛开房地产工地的,各种企业在合肥生根发芽,周围城市前去就业的人员越来越多。(可以照顾家庭)
当然本省人去合肥,合肥人出国或者去北上广深。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了。
合肥至阜阳 亳州 宿州 颖上 萧县 砀山高铁开通后,大量人力涌入合肥。
所以合肥出生率下降,但是房价在上涨。
一句话 房价即正义!
近日,合肥官方数据给出 2020 年全年出生人口 79300,相比较上一年下降百分之二十多,但是看下图出现人口下降不仅仅是合肥,全国一二三四线城市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我们都知道,过去的 2020 年受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影响深远,加上安徽部分地区出现百年一遇的洪水灾害,导致经济发展比较困难,引发失业潮和人员薪水降低等,人们生产生活持续和节奏被打乱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人们正常生育。
通过上图观察,我们可以看到合肥近几年的生育率并不低,新生儿出生人口近 70 万。得意于合肥近几年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和城市公共配套设施快速建设等,人口集聚效益明显。2020 年出现出生人口下滑只是短暂的,我想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控制,生产生活方式恢复正常,合肥人口出生率会逐渐回升。
再附一张近十年全国大中小城市小学生在校情况
合肥无论产业还是城建还是交通都很优秀,看好。
当然,房价还是有点吃惊,三四万的不少
首先明确反对生育率和房价无关的说法。
养生后代从来不是轻松的事情,生不生娃,生几个,其实就是成本与收益问题,当然这个成本收益不仅仅指金钱,更包括付出的精力和劳动。当收益大于付出时,生育的意愿才可持续。但不幸的是现代社会越发展,养儿的收益越低,而付出越多。
在农业社会,养儿防老,这是最大的收益,农业社会国家没有可能为每个国民提供养老福利,作为个人也不可能有足够积蓄度过晚年生活,所以必须要靠后代来养老。
中国古代有 “百善孝为先”,也有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从现在社会的视角来看,妥妥的迂腐、封建。
但是没办法,在古代农业社会,养儿、抚养后代,尽心尽力的养育后代,然后后代回报以孝,这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石,否则就不从大的层面说人口急剧减少,国力衰弱。就从个人讲,在农业社会干的都是体力活,医疗条件差,意味着每个人在老年丧失劳动力之后只能等死,绝大多数人的寿命将大大缩短,一个家庭只有较多的人口,才能抵御风险,否则单一劳动力可能农忙的时候生个小病,田里没收成,一家人就挨不过饥荒了。
所以,古代不多生娃,古代不讲孝顺,每个人的利益都将受到极大损害。
那么现代社会呢?
当社会越发展,养老问题依靠个人就能较好的解决,国家还有养老保险,现代社会还有养老机构,所以养儿防老的这个最主要收益是下降的。可以说,现在大多数人家生一个已经是很 “给面子” 了,未来生不生都是个问题,需要重视。
现在支撑人们生育的,一方面是人类的本能,复制自己的基因,另一方面是情感需求,20 岁之前可能说小孩有什么好的,但是当 30 岁的时候大多数人会发现,我需要个娃,原因有一万个,但大多数人都有这个情感。当人们渐渐老年,心中的寂寞孤独怎么都排解不了,可能会后悔当初为什么不要个娃。
这是现代人类生娃的潜在收益。
但是现代社会发展,除了养儿防老的需求被解构了,即使是情感需求也是部分被解构的,比如媒体、游戏、棋牌、各种团体等等。
那么我们再看付出。
如果是农业社会,无论是小学毕业还是初中毕业,很快就能挣钱回来了,而且小孩学习好还是不好问题都不大,能念多念点,不能念小学二年级缀学也不影响成家立户,开荒种田。所以这个养育成本较低,而且养育回报周期也短。
但现代社会,低技能劳动是不值钱的,家家都想孩子读大学,甚至是读研,读博,只要孩子能念书,父母就会支持。
那么要想读大你,你从幼儿园就得重视教育,否则大学也不是那么好上的,即使是上大学,那种很差的大学收益也不大。所以家长从小就开始焦虑,拼命的鸡娃。
而成功养育一个现代社会称上优秀的孩子,除了金钱的付出,还有大多数东西是金钱代替不了的,比如十月怀胎、家庭教育,所以即使是有钱家庭也不愿意多生。
再往后,现在孩子成家立业,读完大学已经二十几岁了,哪有多少时间挣钱结婚,父母得掏,房子父母得帮着想办法。
这么算来,即使现代社会人们有生育需求,面临巨大的付出,也是被严重压制的,就算依然有比较大的需求,而现代大多数人家生一个,已经基本满足了这些需求,再生第二个的增量收益就少很多了。
最后,解决问题从需求(收益)端入手不大可能,现代社会发展就是为了人们更好的生活,比如你把养老福利一取消,那就开倒车了,谁都不会答应。
所以只能多成本这方面入手,十月怀胎,应该给予孕妇一个较友好的环境,比如对工作的影响。但这部分不应该完全有企业承担,否则企业会减少女性工作机会。或者最起码给予一个平衡手段。
生育,国家应该提供一个健康大礼包组合,什么意思呢?
小孩子是大人的心头肉,但也因为如此,孩子哪们有一点点问题都特别焦虑,商家更会利用这种焦虑,你们家孩子发育不好啦、吃什么增智商啦、吃什么健体啦、什么进口奶粉好啦之类的。由于焦虑,养儿成本是大幅上升的,国家应该从婴儿的健康成长入手,规范市场,甚至是提供家长放心的、价格合理的健康方案组合,从而保证一般家庭可以放心选择,如果特别有钱的家庭,他们有更高选择是他们的事情。
教育,应该尽可能的平衡教育资源,否则谁不卖学区房,镇里的不行换县里的,县里的不行换市里的,市里的还想换省城的,一般省城的还想换北上广的,北上广的还想着出国。
想出国的管不着,但最想码让大多数人无论在哪上学,教学质量的差别别那么大。
除了教育资源,还有如何让家长带孩子更轻松,家长得有时间培孩子,工作时间不能太长,节假日不能全部被工作挤占,学校要和家长的工作时间衔接(我们这小县城做得太差,孩子每天接送几次,还经常拖课,家长光忙接孩子送孩子买菜做饭了),增加托儿所数量和质量,降低费用等等。还有是不是应该建一些公共场所,现在孩子让他们看电视、玩游戏倒是挺省事,关键这样孩子长大了成问题啊,大人得有时间陪孩子,最好还有同龄玩伴,在一起会更快乐,也更能相互学习,更好的成长,否则天天关在家里,太孤独了。
还有一点要特别注意,男女比例:女孩比例少,但是结婚一男一女,这又是刚需,男方的竞争压力自然超大,自然会产生很多问题。你不鸡娃将来找不到对象,你不买房将来找不到对象,你不卖车将来找不到对象,反正跑得慢的将来肯定有人找不到对象。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所以生男孩都不想输在起跑线上,本来这么说那女娃不用这么辛苦吧,但现在是男女平等的社会,你男孩鸡娃,女孩不鸡娃,那不重男轻女了?
PS: 回到前文,房价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当然不应该再涨。你不能拿部分小地方房价来举例说房价不影响生育,因为小地方收入也低,也不要拿新加坡等地方来举例,新加坡有完善的养老体系,需求减弱了,还可以大量吸引移民。总之,应该多种因素综合分析。
我这里有一张自己粗制的表格数据情况,我们用 1962 年及之后的出生人口数据来做样本。之所以取 1962 年开始,是为了除去建国初期的战乱及自然灾害年份对出生人口的强影响。不多 BB,直接上图:
数据说明:
1、各年出生人数来源于
。
2、生育率是这样算的:
1987-1999 年的生育率 = 1987-1999 年的出生人数 / 1962-1974 年出生人数 * 2,即该年龄段父母平均 25 岁生育。
2000-2009 年的生育率 = 2000-2009 年的出生人数 / 1974-1983 年出生人数 * 2,即该年龄段父母平均 26 岁生育。
2010-2020 年的生育率 = 2010-2020 年的出生人数 / 1983-1993 年出生人数 * 2,即该年龄段父母平均 27 岁生育。
3、由于没有找到各年份男女比例数据,生育率粗暴 * 2 有些偏差,每年出生女性应该都会比男性少一些,数据应该上浮 5%-10% 左右。
结论一目了然,即使数据上浮 10%,中国也已经最晚于去年掉入低生育陷阱(TFR=1.5)了,并且,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哪个国家在掉入低生育陷阱之后还能触底反弹的。
所以,各位怎么看待合肥出生人口暴跌?
毫不意外,就跟明天要放清明节假期一样。
哦~
看到 2020 年人新生人口断崖式下跌这个数据我太震惊了,我国人口问题真的越来越严峻了,新生人口急剧减少老龄化加速到来。
大家可以去看看任泽平团队的最新分析报告。下面这段就来自于泽平宏观,大家感受感受吧。
我们预测,中国人口将在 “十四五” 时期陷入负增长,2050 年左右开始将急剧萎缩,2100 年占全球比例将从当前的约 19% 降至 7%。从剩男问题看,出生人口性别比 1982 年开始逐渐失衡,特别是在 1990-2010 年期间一度超过 120。“剩男” 问题日益突出,2015 年已超 2000 万,到 2040 年或约 4000 万。此外,失独家庭已达百万。
为什么不生?——生育基础削弱、生育成本约束。1)生育理论:从死亡率下降驱动到功利性生育意愿消退,再到成本约束。根据驱动生育率下降主导因素的变化,可将人类历史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高死亡率驱动阶段,人们需要以高生育率抗衡高死亡率从而保证收益最大化,总和生育率多在 6 以上。二是死亡率下降驱动阶段,低生育率也能保证收益最大化,总和生育率从 6 以上降到 3 左右。三是功利性生育消退阶段,人们的生育行为更接近情感需求,并重视子女质量提升,总和生育率大致从 3 降到 2 左右。四是成本约束的低生育率阶段,总和生育率降至更替水平 2 以下,低于意愿生育水平。**2)晚婚晚育、单身丁克、不孕不育等削弱生育基础。**中国结婚率 2013 年见顶回落,离婚率持续攀升,2013-2019 年离结比从 26% 攀升至 44%;晚婚晚育现象日益突出,1990-2015 年平均初育年龄从 24.1 岁推迟至 26.3 岁,主要初育年龄从 20-27 岁推迟到 22-29 岁。因婚姻市场匹配问题及单身主义等,“剩女”规模快速增加至约 600 万,学历越高 “剩下” 的概率越大。此外,丁克家庭、不孕不育人群增多削弱生育基础。**3)教育医疗住房等直接成本、养老负担、机会成本高抑制生育行为,“生得起、养不起”。**教育成本明显攀升,特别是公立幼儿园供给严重不足,1997-2019 年中国公立幼儿园在读人数比例从 95% 降至 44%。医疗费用持续上升,1995-2018 年居民医疗保健支出上涨 27 倍。房价快速攀升,2004-2018 年房贷收入比从 17% 增至 48%。“四二一” 家庭结构养老负担重挤压生育意愿。女性劳动参与率高但就业权益保障不够,导致生育的机会成本高。
作者:朱贰哥
链接:https://xueqiu.com/2299425930/177365248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还好我这划到南直隶都市圈当马仔去了,蛤蛤蛤蛤蛤蛤。
最近安徽上热搜了,也上了知乎热榜,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吧,就是生育率太低的问题。今天不催生,而是聊聊由这个事引发的 “哲学思考”,看完希望大家有所启发。
说说知乎的情况。
知乎虽然喜欢装,但是确实是中国高学历认证最多的互联网平台。很多平台都会提供身份认证,就是你提交相关资料,就可以认证你的社会成就,知乎上的高等院校大学生确实很多。
所以把知乎定义为中国的高知平台,是符合实际的。
在知乎上面很多问题都有深度的理性讨论。
唯独涉及生育率这一块,你只要去知乎上看生育率相关的问题,最后就必定和房价、996 联系起来,然后开始发泄情绪。
我思索了很久,总要有人说句实话的:“那就是生育率和房价、996 无关。”
我反对高房价,支持国家打压房价。
我反对 996,支持国家的公平导向政策。
但是!这些确实与生育率毫无关系,而如果你去看知乎回答,肯定会马上被误导,认为是 996 和房价影响了生育率,因为知乎那些高学历大 V 的回答都是怒斥 996 和房价问题来回答的。
那么请问知乎高知们如何解释新加坡和鹤岗呢?
①低生育率,是因为条件差?
新加坡的保障性租房做的非常好,对生育的福利也非常好,但是新加坡是全世界生育率最低的国家之一。
新加坡的组屋政策非常好,87% 的居民住在政府提供的组屋,只要你没有房,就可以享受一套政府提供的组屋,所以新加坡住房是真不存在问题。(我们也正在参考新加坡组屋政策,大量提供保障性租赁住房)
2020 年 10 月,新加坡政府就推出了新的生育奖励,凡是在 2020 年 10 月 1 日至 2022 年 9 月 30 日出生,符合条件的新加坡籍新生儿,可获得政府 3000 新加坡元(约合 14484 元人民币)的一次性补贴,鼓励在疫情期间 “生娃”。
生一个娃直接给 1.4 万,你以为就完了吗?
这 1.4 万是叠加在之前新加坡生娃福利上的,新加坡夫妻生育的第一个和第二个孩子各发放 8000 新加坡元(约合 3.86 万元人民币)的现金奖励,向第三个以及之后的孩子每次发放 1 万新元(约合 4.82 万元人民币)的奖励。
除了打钱补贴,还有各种育儿补贴。
比如教育补贴,就是你每生育一个孩子,新加坡政府就给你存一笔 3000 新加坡元(差不多人民币 1 万 4 千)教育动资金,放在专用账户里面。
重点在后面,此后你自己往专用账户存多少钱,新加坡政府就给你补贴同样数额的钱,不过上限为 3000 新加坡元。大白话意思就是,每次最多给你白送 1 万 4 千人民币,不过这笔钱只能用教育。
新加坡政策原话是:在儿童满 13 岁之前,家长存入的款项将获得政府 1:1 的配套补贴,直到达到规定的存款上限。视子女数量和排序的不同,政府配套补贴上限自 3000 新元至 15000 新元不等。
是不是爽爆了?如果新加坡的全部生育补贴累计起来,综合人均给绝对是投了高达百万的人民币。
目前新加坡 GDP 约为 5.8 万美元,在全球中排名第六,是亚洲人均 GDP 最高的国家。新加坡可以倾全国之力补贴生育,绝对是一个生育友好型国家。
那么效果如何?
答案是惨不忍睹,越补贴生育率越低,或者说新加坡社会福利越健全,生育率就越低。
目前全球生育福利名列前茅的新加坡,生育率亚洲最低。2020 年疫情期间,新加坡加了人均 1.4 万生育补贴以后,生育率彻底雪崩了。今年新加坡总理公署部长英兰妮 26 日在国会发言时表示,新加坡 2020 年总体生育率下降到 1.1, 是历史最低水平。
国内也一样啊,鹤岗有 996、高房价吗?
996 只存在于大城市的互联网大厂中。鹤岗大部分都是传统行业,就是老百姓自己做点小生意,社会节奏非常慢,当然工资收入也不高。
鹤岗房价也是非常便宜的,平均每平方才 2K,而且看具体区位,很多还在继续降。
再看看鹤岗的收入水平,和大多数四线城市一样,就是千把块钱。
我看了看《2020 年鹤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同时参考了下图的调查报告,基本鹤岗没什么新兴产业,就是一个以煤矿产业为主带动的城市,行业全部是传统行业,一些居民消费,所以下图可见鹤岗的高薪岗位都是销售。
其中鹤岗收入最高的就是医院,也很正常,无论哪个地方的核心医院的主治医师收入都可以。
如果从房价收入比的角度看,鹤岗是非常健康的状态。
每户住房总价 = 人均住房面积 × 每户家庭平均人口数 × 单位面积住宅平均销售价格 每户家庭年总收入 = 每户家庭平均人口数 × 家庭人均全部年收入
以北京为例:2009 年一套 4 环以内普通两居室新房 80 平米,按单价 25000 元 / 平方米计算,平均 200 万左右;若以工作五年的中产阶级家庭为单位买房,假设夫妇月工资为 6000 元,则家庭月收入达到 12000 元,年收入为 14.4 万元,这样房价收入比则为 13.8,偏离了合理的房价收入比(标准为 3 到 6 之间)。
根据人民日报报道,10 万元(总价)的房子,在鹤岗非常普遍(2 万的已经很少了)。
用 2019 年数据计算的话,当时鹤岗二手房平均单价只要 2230 元,2017 年全年平均工资是 54001 元,房价收入比只有 1.88 倍,意味着一个家庭只要 1.88 年的收入就能买到 100 平房子。
鹤岗是没有 996 的,比如你在鹤岗当地就业,最普遍的就是餐饮服务业,鹤岗服务业 996 并不严重,因为鹤岗经济很普通。
因为说一个常识,就是只有人流量火爆的地区,餐饮业才加班严重。鹤岗天气很冷,鹤岗冬季起码三个月街上没人出来溜达。
所以说鹤岗有严重加班,然后是这个严重加班导致低生育率,很明显是站不住脚的。
目前鹤岗当地的生育率只有 0.7,中国的平均生育率是 1.3 左右,黑龙江省的生育率为 0.74。
我们可以说鹤岗收入不高,但是不能说在鹤岗安居乐业很难,在鹤岗过一个普通人平凡的一生,是非常容易的,甚至可以说很安逸。如果你没什么雄心壮志的话,鹤岗是个好地方。
②哪些国家生育率高?
全世界目前还在生孩子的,都是待遇奇差的国家,就是那种死人也没人管的国家,生育率正在失控式的爆炸。比如:刚果 (金)、马里、乍得、安哥拉、布隆迪、尼日利亚、冈比亚、坦桑尼亚。
各个都是 “卧龙凤雏” 式的国家,福利奇差,生育率奇高。
这些国家最大的特点,非常打脸部分知乎高知。因为这些国家贫富差距极其严重,而且几乎没有任何福利,也没有 996,只有远胜 996 百倍的地狱模式。
什么叫地狱模式?
就是动不动常年内战互砍、艾滋病失控、失业率饥荒严重。如果这些国家的当地青年人可以进工厂,那绝对是 “福报” 了。因为大部分当地人都是失业,然后等待饿死的状态。要么就是铤而走险,加入当地武装组织,然后相互劫掠互砍。
这些国家的经济命脉往往也掌握在西方发达国家手里,比如北非经济命脉就被法国垄断,本地人没什么活路。
英国的发展研究所智库 2021 年出了一个报告,也很有参考性。
报告中,尼日利亚在国家食品负担能力中排名倒数第二。该报告分析比较了 107 个国家 / 地区的每个成年人每月最低推荐食品支出以及月平均工资等指标。
什么是食品负担能力?
比如穷人一个月赚 1000 块,吃一个盒饭要花 10 块钱,这十块钱就占他收入的百分之一。
城市中产阶级一个月赚 3 万,吃一顿饭花了 100 元,却只占他收入的三百分之一。如果中产阶级也和穷人一样吃盒饭,那食品消费就占比更低了。
一般来说,收入越高,花在吃饭上的钱,比例就越低。
根据报告,在该排行榜上位列倒数的国家包括:
叙利亚、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菲律宾、斯里兰卡、加纳、印度尼西亚、阿尔及利亚、伊朗和乌兹别克斯坦——具体而言,在叙利亚的推荐食品最低月支出占到每个成年人平均工资收入的 177%,而尼日利亚这个比例则为 101%。
这些国家都很有意思,都是穷国和发展中国家,但是你猜这些国家生育率怎么样?
叙利亚(2.7)、尼日利亚(5-6)、埃塞俄比亚(6.12)、菲律宾(2.88-2.92)、加纳(6)、印度尼西亚(2.3)、阿尔及利亚(3.5)、伊朗(1.9)和乌兹别克斯坦(2.4)。
其中伊朗、叙利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乌兹别克斯坦(前苏联国家),因为经济条件和教育程度优于非洲国家,所以普遍生育率低于非洲国家。
【注:叙利亚我说明一下,叙利亚本来就文明底蕴深,战乱之前经济就还可以,教育程度中东名列前茅。所以虽然刚刚结束大规模内战,但是生育率也低于非洲国家。或者你可以这么理解,部分非洲国家其实每天都在内战,只是没人关注。】
你会轻易的发现,即使是在发展中国家里面,像伊朗、叙利亚这种相对古老的文明国家,因为教育程度较高,有点经济底子,所以生育率也相对低一些,但是还是超过了 2。
而类似德国、法国、北欧国家、日本、韩国、俄罗斯、新加坡、俄罗斯,都没有超过 2。(其中法国生育率最高 1.8,和非洲兄弟的努力关系很大)
目前没有任何证据显示,贫富差距和生育率有关系。如果贫富差距小、没有 996、房价低,那全世界生育率最高的国家,就应该是新加坡和北欧国家。
因为这些国家很小、很富、政策很完善、很平均、很平等,是典型的世外桃源环境。
但就是生育率奇低,新加坡 1.1、挪威 1.48、芬兰最近刚刚跌破 1.4 等等,就没有一个生育率超过 2,而生育率 2 维持一个文明的基本更替数字。
再比如 2020 年疫情爆发,同样是东南亚国家。
菲律宾因为疫情封城,怀孕率大幅提升(增加近五分之一,增加约增加 214000 个意外怀孕的新生儿),出生率或将打破 20 年的纪录。这时候的菲律宾普通人,因为疫情收入只会更低,但是生育率反而爆炸。
而同样是 2020 年疫情,我前面说了,新加坡决定增加生育福利补贴,直接打钱 1.4 万人民币,结果生育率暴跌历史最低的 1.1。菲律宾人年收入平均差不多是 3.2 万人民币,实际只会更低。也就是说,新加坡奖励生育的钱,起码是一个菲律宾人半年多的收入。
我非常支持共同富裕,反对房价、反对 996。
但是说这些是影响生育率的主因,很明显就不客观了。
说白了,其实就是很多知乎年轻人,对高房价问题、996 问题怨气很大,然后看见生育率暴跌,就感觉自己找到了一个博弈的方法,试图绑定生育率和自己厌恶事情的关系,但是实际上是没关系的。
可见在真正面对涉及自己需求的时候,人很难客观。
现实就是就算没有高房价、就算没有 996,年轻人日子轻松多了以后,他们会去生孩子吗?不会的,只会去点外卖,然后窝在家里吹空调、上网冲浪、或者去做各种自己喜欢的爱好,我一个人过的挺好的,为什么要结婚?
很多人就是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
不是高房价、996 让现代人不敢生了,而是现代人可以自己一个人就过的很舒服。换句话说,是工业化让现代人有底气说敢不生了,这才是事实。
这也彻底解释了,为什么穷国生育率高,因为穷国是没有工业化的,他们社会是没有任何保障的,他们没有底气说不生孩子,他们抵御风险的能力非常脆弱,如果没有人口众多的兄弟姐妹帮扶,自己根本就活不下去。
实际上这一点在国内也有所反应。
你可以思考一下这些问题。
你猜是 6 亿月入 1k 的中国人生育率高一些呢?
还是大城市的中产阶级白领,生育率高一些呢?
城市的养老托底是强于农村的,那中国是农村生育率高一些呢?
还是城市高一些呢?
③为什么催生是没有用的?
我是写过很多催生的文章,但是我不得不说,那些都是废话。因为我也知道催生是没有用的,因为吃饭是不需要人催的。
举例子,有一个人叫王比利,他很不喜欢吃馒头,但是如果只有馒头他也会吃的,因为不吃就饿死了,本能会驱动他吃的,而且越饿感觉越香。
如果王比利已经吃饱了,这时候你老对他说,为了社会经济发展啊,你就在多吃点你最不喜欢的馒头吧!你猜他会不会吃?也许偶尔会吧,但是并没有很强的动力,纯属看心情。
穷国是不会想,为什么要生孩子?因为他们根本没底气不生孩子。
只有分工发达的社会,才有底气说,我不生孩子,自己可以过下去。
这才是事实。
也是符合牛顿第三定律的,即: “每个作用力总有一个与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作用力。”
你为什么会演化出手臂?因为你需要拿东西。
为什么鱼儿有鳃?因为鱼要在水里呼吸。
为什么鸟儿的胸肌发达?因为飞行需要。
为什么你关注了我的公众号?因为想看。
就是说,首先地球生物和事物的发展,都是需求驱动型的,也就是佛教说的缘起缘灭,因为有执著,所以才有爱恨情仇。
这个角度看,一旦需求消失,人类文明就可能消失。
比如你为什么要吃饭?为什么会喜欢美食?
这也是有 “缘起缘灭” 哲学原理的。
因为你是碳基生命,所以你需要补充消耗的能量。
因为你要补充能量,所以你有了嘴巴,然后演化出了味觉。
因为你有味觉,所以人类才会有美食的概念,才会诞生出八大菜系等等,一系列辉煌的人类美食历史。
而这一切的缘起,就是因为你需要补充能量。
如果现在你向美剧《上载新生》一样,从生物人变成了网络里面的数据人,你的意识是根本不可能维持的。
因为所有基于碳基生命的物理需求,你全部没有了,最后你只可能变成一个程序。
所有马克思才会说,生产方式决定上层建筑啊!这就是缘起缘灭概念!也就是牛顿第三定律说的: “每个作用力总有一个与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作用力!”
在一个不需要生孩子,甚至就可以过的更好的社会,是不会有人生孩子的,这才是真相。
否则你无法解释,如果是 996 和高房价的压力导致了生育率暴跌,为什么全世界范围内,都是穷国生育率暴涨,而越发达的国家生育率越低。
某种意义上,现在全球的生育率危机,是人类的生存底层逻辑,正在被工业化挑战,而我们需要改变。
就是工业化以后,你基于生存诞生的一切行为逻辑,都已经慢慢没有后顾之忧了。
目前为止,人类文明逻辑并没有脱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的逻辑。
对个体来说,吃饱穿暖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但是对人类文明来说,我们步入工业化的历史,其实很短,目前过去几千年的人类文明逻辑正在被颠覆。
对人类文明延续来说,真正要回答的是,个体可以在工业化社会很容易就活下去以后,我们如何找到一个全新的驱动目标,给所有人一个理由继续前进。
所以对文明来说,吃不饱不是问题,因为吃不饱的时候,意味着目标很明确,动力很强,驱动力很强,大家很容易就团结了,以吃饱为目标发展。
但是现在吃饱了,发现生存本身已经不是问题了,就出现了两个分支的新问题。
问题 1:
吃饱以后,有的人过得更好,有的人又过的很一般(虽然可以吃饱),所以那些感觉自己很普通的人,他们就直接失去了目标,感觉如果我继续过下去,可能世世代代也就是个普通人了,感觉难以接受,很失落。既然如此,反正在工业化社会活下去也不难,为什么我要拼命折腾生个孩子?
失去追逐目标的信心了。
问题 2:
吃饱以后,那些过的很富足的人,过的很好的人,他们的问题则相反,他们是过的太好了,以至于个人的爱好非常多,不愿意在为了生孩子浪费自己的时间,只想把时间花在在自己的爱好上面。
人生目标太多了,生孩子这个目标被淡化,甚至抛弃了。
对失落的普通人,我们需要共同富裕来加强他们的信心。但是这也未必会提升生育率,因为规律就是越富裕,越不愿意生孩子,因为越有底气不生。
我仔细想了想,这可能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新挑战,不是过去的前辈做的不好,而是每一代人的挑战都不一样,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挑战。
我们这个时代的挑战,就是当我们进入工业化社会以后,生存本能驱动已经消失了,我们就必须回答一个问题:
“西天的经书已经到手了,如果想让取经的队伍不散伙,必须提出一些新的目标,把文明的故事讲下去。”
我们要回答这个时代之问,既然我们已经工业化了,可以满足生物的基本需求了,那为什么我们要继续苦着自己向前走?而不是 happy ending 算了。
共同富裕要坚持做,但是更重要的是,有一个问题正在叩问全人类工业国的知识分子,本能的故事已经讲完了,想股价在涨一波的话。
你得提出一个超越 “大过滤器” 理论的新概念、新回答,来驱动人类文明的目标,否则一个没有目标的文明,就跨不过去 “大过滤器” 理论。
被本能欲望驱动文明是最简单的发展模式,自己主动提出目标来驱动文明,这才是最难的。
谁能先解决这个问题,谁就可以先解决生育率问题,给全国人在本能被满足后一个理由,如何不空虚,为什么要继续活下去?我们还缺什么。
哲学上,完美是危险的,因为完美即死亡。
(而目前工业化国家,确实能满足人类基本的生物需求,让我们现代人敢于说:“大不了不要下一代人,自己这代爽一把算了。” 现在我们的文明需要一个理由,告诉我们,为什么要让游戏继续?共同富裕很重要,但是这个问题也很重要,因为共同富裕之后,很可能生育率会继续低!而这个事本质就是缘灭了,我们需要新的缘起。)
文章来源 公众号 每日怡见
初看看是合肥最近几年房价大涨抑制了生育意愿。
但最本质的还是社会进入 城市化 以后 工作生活模式的转变导致 人们对结婚和生育 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所致。 城镇居民本质上多数都是没有生产资料的无产者 ,自己只要能工作,从年轻到养老似乎自己都可以解决,如果没有家庭道德的约束,他们找不到要后代给自己添” 麻烦 “的理由。
城市化后在工业化社会生活的群体占多数,导致出生人口必然下降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阶段。 要破解这个难题,就必须重建现代社会人和家庭的价值和目的, 也就是价值观世界观这些基本的三观问题,大部分人 三观 尽毁 而不自知,或浑浑噩噩 或 唱着不沾边的高调, 不能真正解决城市中生活者的大多数人的困惑。
好在,我们这个国家 还有体制优势, 只要发动党员 和 体制内人员的发挥好带头作用 是可以减缓人口剧降的速度,也可以帮助 度过这个工业化 陷阱,但实行上要看为政者的智慧和能力。
去年有一条段子火遍网络:中国最牛逼的风险投资机构其实是合肥市政府,2007 年,拿出全市三分之一的财政收入赌面板,投了京东方,最后赚了 100 多亿;2011 年又拿出 100 多亿赌半导体,投了长鑫 / 兆易创新,赢了,上市估计浮盈超过 1000 亿;2019 年,又拿出 100 亿赌新能源,投蔚来,结果大众汽车新能源板块落地合肥。
形式一片大好
不只是合肥,看看其他各个城市也是如此,你看这是一些城市的数据。
看见这些数据应该开心才对
我们不靠政策帮助,自己解决内卷问题
我相信专家们放开三胎四胎五胎六胎的建议一定可以解决问题的(手动狗头)
不要担心合肥人口会减少,三个方面原因:一是中科大等每年大量本地毕业生留在合肥;二是人才引进落户吸引很多外地人才来合肥;三是房产投资客给孩子教育的来合肥定居。
一个区域人口的增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本地出生人口的增加,另外一个外来人口的迁徙进来。
根据合肥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 2020 年 11 月,全市常住人口 936.99 万人,居长三角城市第 6 位。其中,城镇人口 771 万人,城镇化率达 82.3%;城区常住人口 511.82 万人,迈入特大城市行列。
10 年前 2010 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合肥的常住人口为 570.2 万人。十年间合肥增长 366 万人口,首先是巢湖与庐江县部分地区的自然增加,其次是合肥通过经济发展与人才引进吸引,陆续增长的人口数量。
如果去除巢湖、庐江县的部分基数,合肥十年的实际增量还是高达 180 多万人,平均每年新增人口 18 万,无论是增速还是增量,在全国都是领先的。十年时间,合肥的人口增量稳居长三角城市群首位,总人口也已经从长三角第 13 位升到了第 6 位。
特别指出的是,在巢湖撤市以及庐江县划归合肥管辖后,合肥自身的人口数据增长并不弱。如果去除巢湖、庐江县的部分基数,合肥这几年的实际增量还是高达 180 多万人。无论是增速还是增量,合肥确实也是创造了奇迹。
外来人口进入合肥,个人分析主要来三个方面:
一是合肥本地很多大学学校,每年大量毕业生直接留在合肥上班工作的。
合肥较好的大学资源,高中低层级均有,为合肥发展提供高中低各个层级,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合肥现在拥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直属,全国前十)、国防科技大学合肥校区(军委建制领导)、合肥工业大学(教育部直属)、安徽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合肥学院等本科层级学校 19 所,为合肥乃至整个安徽培养高层级的毕业生。
不要以为中科大很多毕业生不留在合肥的,随着合肥现在经济发展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中科大毕业生愿意选择留在合肥工作的,毕竟在合肥上学好多年,对合肥熟悉有感情的了。
我曾经和一个中科大博士生聊过,他学的生物方面的,是山西太原人,但一直在中科大读本科硕士的,说他同学当中,中科大三分之一的出国留学,三分之一的去了上海北京南京等大城市,还有三分之一留在合肥的。他自己女友也是中科大的同学,所以他未来准备毕业也准备在合肥工作的,现在就在看房准备在合肥与女朋友结婚,以后就长期在合肥扎根工作与生活的。
另外,合肥还拥有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与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等(职业)专科学校 35 所,为为合肥工业化提供大量的人员。
二是人才落户政策吸引外地人才来合肥落户买房。
合肥房产从 2016 年开始一直是对外地人限购的,想在合肥买房就必须有一年以上社保,意味着在合肥上班的,要不有学历的,即大专毕业两年内,本科生 40 周岁以下,或者研究生学历,就可以把户口迁移到合肥即可买房的,这个也吸引了很多外地上班的来合肥落户买房。
因为相比合肥的限购政策,一线特大城市的限购条件更高,例如杭州现在外地客户需要四年社保才能买房,加上房价很高首付月供压力太大的了,这直接让很多人放弃了在这些大城市买房的希望。很多作为安徽的大学毕业生,回家乡省会合肥工作买房是最佳的选择的。
合肥每年通过这种较为宽松的人才落户政策也能吸引很多有学历的人才来合肥工作买房的。
三、其他方面:
基于合肥是安徽省会,未来发展看好,他们可能学历一般,但是手上有一些资金,也愿意选择在合肥买房,很多人也想来合肥工作生活,合肥找工作机会也多,也有很多是为了小孩在合肥上学,可以享受到省会城市较好的教育资源,这样他们的孩子自然的就跟着大人在合肥落户上学的了。
甚至也有部分人,就是看好合肥房产升值潜力,在合肥买房投资的,毕竟比地市房价相比上涨空间大。
以上三种主力人群落户合肥,这个增量远远大于婴幼儿本地出生下降的量。而且可以预见,只要合肥还是安徽省会,未来二三十年内,随着合肥产业发展更好,教育资源跟集中,这种吸引外地人口的优势还会更明显,每年十几万新增人口还是轻轻松松就实现的。
如果你觉得本文对你有帮助,请点赞并关注我,这样我有持续的动力分享更多的干货知识。
合肥买房路上,你是否纠结买新房还是二手房?担心怕买错了买贵了?买哪个楼盘小区最适合自己?是否担心买房踩坑?是否纠结了几个月甚至一两年也不知道买哪?
专业让您买房更简单,十余年房产专家经验,让您合肥买对房好房。一站式新房二手房均可,一对一服务有问必答,买房省时省心不踩坑。跑过合肥在售 90% 在售新盘,熟悉近十年交付次新小区,已成功指导数百位成功购房。合肥买房相关文章阅读如下:
1、收藏!最快一周买好房!合肥买房新房二手房全攻略!更多合肥买房市场分析点击如下专题查阅:
2、合肥市区买房限购限贷政策汇总(20210406),过限购办法汇总,更多合肥买房政策点击如下专题查阅;
3、详解:合肥在新站区、瑶海区与三县(肥西、肥东与北城)哪里买房好?哪个区域升值空间大?更多合肥买房区域分析点击如下专题查阅;
4、合肥买房地铁沿线走!合肥轨道交通地铁 1 到 8 号线及 S1 最新最全线路站点全曝光,更多合肥买房规划建设分析点击如下专题查阅;
很简单的道理嘛!
1. 经济发达,个体可支配收入水平逐步攀升,即便不能,也可以通过负债,主动负债的方式短时间扩大消费能力,反正还有父母作为自己行为的最后担保人,债务偿付人。
2. 相比于生孩子养孩子太累了,自己享乐才是第一位。当前个体的天性不断被解放,思维不断活跃,对于社会的敏感度下降,自身的感受摆在最前面,同时社会环境提供的硬件,软件空前丰富用于迎合这些情绪,感受的发泄。
一比较,高下立判。
3. 择偶的标准水涨船高,谁都不愿意牺牲的前提下,磨合,差异性引发的战争,男女对立,比比皆是。
4. 科技发达,人力,体力资本效果不断下降,人口对于红利的提供的边际效应不断下降。
相比于鼓励生孩子,资本更愿意现有人群消费来的更为快捷,反正局部垄断成型,收割,反复收割体系,算法建立完毕。
现在的 B 站,各类电商的关注点都在年轻群体的消费上,相比于孩子没有太多空间,文化支持就是最好的证明。
两句话:
1. 承平日久,和平太久了,享乐高于责任,义务。
2. 资本,科技以及文化更喜欢现有基数,开发新的人口群体的风险太高。
全面脱贫后奔小康的新时代,老百姓生孩子的欲望比吃人的旧社会还低。
显而易见,要么是人民出了问题,要么是社会出了问题。
经济的支柱看似是房地产,实则是孩子,不为了孩子谁这么拼命呢?在哪住不是住?挣多少不是挣?
当他们选择用孩子做镰刀割韭菜的时候,就有人选择不制造割自己的镰刀。
这是好事啊!我们要为了社会主义建设而奋斗!坚决不能让婚姻和孩子拖了后腿!
这证明了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有这种觉悟!这波我们又赢麻了!
有不跌的地方才不正常吧。
现在生孩子成本太高了。
甚至不提生孩子,城市新人想落个户买个房,如果没有家里的资助那简直不可能。
有家里的资助也往往掏空六个钱包,再背一辈子债务。
动物产仔之前都知道盖个窝呢。
买不起房子谁愿意生孩子呢?
孩子出来教育成本又得多少?
早已经不是添个孩子添双碗的年代了。
年轻的小夫妻一起努力 996007,敢生?
生出来谁带?
现在还有老一辈给带
再过几年,老一辈延迟退休,还在继续干活呢。
没有大变革,生育率无解。不是放开计生就想当然能回升的。
一切都如愿以偿。感谢国家的付出!
简单介绍一下背景:
经济学硕士,男,96 年,合肥国企工作,一年加上补贴全部收入大约 12 万(包括人才安居补贴、公积金)。
我媳妇,管理学硕士,96 年,浦发合分后台岗位,没有安居补贴,但是行里给两年 2.4 万的租房补贴,加上这个,年全部收入也在 10 万左右,只少不多。
我俩均不是合肥人,合肥无房。
但这个收入,寻思在合肥勉强还行吧。
日子是一天天过的,事情得细看。
我月到手 8k 左右,我女朋友 5k 左右,每月总收入在 14k 附近。
没有房租、吃饭压力。(工作日公司提供一餐,女朋友提供三餐,晚上她会给我带一份,早上我在公司吃零食。)
支出:有一辆 22 万的车,每月车贷 3585,每个月回家跑的多,油费、过路费等在 1k 左右,车这一块每月支出在 5k 左右;
每周出去吃一顿,每月水果零食 + 偶尔请客,在 2k 左右。
每月生活开支,水电燃气网络手机费等,在 500 左右。
衣服每月化妆品 + 衣服,比较省了,1k 左右。
就这,每月支出 5+2+1.5=8.5k。
但是算是这么算的,实际上杂七杂八的每月开支还要多 2k 多,再算上偶尔的人情礼份,每月又会多 1k。就像现在 10 月份,我俩各自的账本开支分别都有 2k 多,一共有 5k 了,就这还没付车贷呢。
也就是每月开支在 11-12k。
我们每个月收入 14k,每月结余 2-3k。
剩的这点钱,别说生娃了,过个年都够呛。
合肥的房价,100 平的最少也在 200 万左右,首付就算 30%,也得个 60 万,就算啃老啃个首付,每月还贷也得个小 1 万。那么如果我要买个房子,不算装修钱,我还得把车卖了,生活质量暴跌不说,每个月还不剩一毛。
要我生娃,我图个啥?
就算一个不生又如何?
一年死亡人口 1000 万
我们的领土面积跟美国差不多
实际使用面积比美国还少(新疆戈壁,青藏高原)
美国人口 3 亿多
我国人口 14 亿
降到跟美国人口一样多日子也过得好好的,甚至会更好!
降到跟加拿大人口一样多那恐怕是真的共同富裕了!
高情商:合肥人均 gdp 继续升高
楼上说的对还是看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后再说吧。
经济保住了,人没了
不装了,我摊牌了。
从专注数量改为专注质量,好事一件啊。应作为模范并向全国推广。
这就是高房价带来的恶劣影响。
我想振臂一呼:现在的年轻人太累了。累的没有时间和精力生孩子,累的害怕生孩子,累的养不起孩子,累的简直可以丢掉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的祖训。
这个社会病了。
只能靠外来人口了。
因为房价还不够高!
当房价高到一定程度,年轻人无法负担下一代的经济 教育,就不会有这个问题了
合肥的房价还不够高,匹配不上合肥的地位,连合肥都买不起?江浙沪更买不起!回老家吧 (逃
这得什么样的家庭条件,觉得合肥房价不高
别的城市房价低,还来指责网友把长沙当枪使,合肥厉害了,可以跟上海 南京 杭州比房价了
说不高的来看看
我不明白。我小区里哪哪都是小孩,从摇摇车到平衡车,从开裆裤到能跑酷,什么年龄都有分布。小区外面的街道也是,哪哪都是小孩。走路要特别小心,因为小孩子的动线和速度都是随机刷的,但是小孩子随机刷到你腿上然后倒了,你就很解释不清。
小区对面有一个小学。十年前是四五个教学班,现在是七个。五年前开了分校,在小区另一个马路对面。最新消息是原校要扩建,地已经拨了。因为两个校区加起来教室又不够了。
当然我也知道 “不能拿个例来证明人家统计的大数据”。所以我才说我不明白。可能是合肥市的年轻妈妈们都集中到这条街区了,才会在断崖下跌的基础上,逆风上涨吧。啊,我楼上是一对小托班的双胞胎,挺可爱,如果能不在家拍皮球推家具,就更可爱了。
动词(二字):分 析,研究,了解,掌握,发现,提出,推进,推动,制定,出台,完善,建立,健全,加强,强化,增强,促进,加深,深化,扩大,落实,细化,突出,建设,营 造,开展,发挥,发扬,创新,转变,发展,统一,提高,提升,保持,优化,召开,举行,贯彻,执行,树立,引导,规范,整顿,服务,协调,沟通,配合,合 作,支持,加大,开拓,拓展,巩固,保障,保证,形成,指导名词(二字):体系,机制,体制,系统,规划,战略,方针,政策,措施,要点,重点,焦点,难点,热点,亮点,矛盾,问题,建设,思想,认识,作风,整治,环境, 秩序,作用,地方,基层,传统,运行,监测,监控,调控,监督,工程,计划,行动,创新,增长,方式,模式,转变,质量,水平,效益,会议,文件,精神, 意识,服务,协调,沟通,力度,领域,空间,成绩,成就,进展,实效,基础,前提,关键,保障,动力,条件,环节,方法,思路,设想,途径,道路,主意, 办法,力气,功夫,台阶,形势,情况,意见,建议,网络,指导,指南,目录,方案形容词(一字):多,宽,高,大,好,快,省,新形容词(二字):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祥和,优良,良好,合理,稳定,平衡,均衡,稳健,平稳,统一,现代,新潮,落后,滞后。副词(一字):狠,早,细,实,好,很,较,再,更副词(二字):加快,尽快,抓紧,尽早,整体,充分,继续,深入,自觉,主动,自主,密切,大力,全力,尽力,务必,务求,有效副词(三字部):进一步 XXXX(可用排比三至五条)后缀(2+1 字):XX 化,XX 型,XX 性,XX 感,XX 型,XX 力(性:必要性、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感:使命感、责任感、危机感、紧迫感、荣誉感。)词组: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加强领导,完善机制,交流经验,研究问题,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真抓实干,开拓进取,突出重点,落实责任,各司其 职,各负其责,集中精力,聚精会神,一心一意,心无旁骛,兢兢业业,精益求精,一抓到底,爱岗敬业,求真务实,胸怀全局,拓宽视野,夯实基础。用心去感受它提倡的,你信了,那你就输了,当然,它是赢麻了。
知乎用户 发表 9月28日,安徽省人民政府网站消息,关于《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的说明发布。 在修改必要性方面提到,安徽省出生人口连续4年减少,人口形势极为严峻。据安徽省全员人口数据库统计,2017年至2021年安 …
知乎用户 经济观察报 发表 避开正确答案 到处去寻找错误答案 也是为难他们了 不过我倒是好奇,到底七普有个什么惊世骇俗的数据,让他们这么着急? 又是砍行业,又是改法律? 知乎用户 SeeyoKing 发表 房产不崩,韭菜不生。 …
知乎用户 发表 现在很多年轻人对结婚恐惧,对生孩子恐惧,所以出现了很多单身族和丁克族。经济越发达,这种现象更严重。虽然开放了二胎,但是生育率依然不容乐观。 是什么导致了年轻人不愿意结婚和生孩子? 难道真的是结婚的成本和生孩子的成本太高导致的 …
知乎用户 发表 在今天(27日)国新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副局长余艳红介绍,将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切实降低家庭生育教育养育的负担,充分释放年轻人的生育意愿。未来,将完善支持家庭生育养育教育的 …
知乎用户 发表 可能性有多大? 知乎用户 「已注销」 发表 谢邀。 我看了一眼,这个问题是 2015 年问的。 如果快一点,我们的确在 2020 年就能看到这一幕。 即使慢一些,也不会晚于 2023 年。 那时候就能看得到第七次人口普查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