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nar New Year vs. Chinese New Year,我们过的是同一个农历新年吗?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和外国人提到农历新年时,你会讲Chinese New Year(CNY),还是Lunar New Year(LNY)?

这个问题,在新年期间突然成了台湾网上热话。2月1日,大年初一,经营英文教学的网红“阿滴英文”,在脸书以“Happy Lunar New Year”向粉丝贺年,并在推特上指“农历是根据月亮计算的历法”,接著介绍“lunar”源于字根即“月亮”之意,因此“大家常说的Chinese New Year 也称 Lunar New Year”。

翌日,曾担任2021年核四公投领衔人的政治网红黄士修在脸书上发文回应,批评阿滴的说法犯了“三个错误”,指“农历是阴阳合历”,因此英文不应该译为“Lunar New Year”,而台湾人“过的农历年是Chinese New Year,与中国自古以来一致”,“伊斯兰信仰过的阴历年才是 Lunar New Year”,最后又提到,台湾现行的农历历法,是依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订立的标准”。

截至发稿前,阿滴和黄士修的这两则贴文,分别获得了约800和500次转发分享,在台湾的网路空间中引起了一阵热议。

有同意黄士修说法的网民认为,用Chinese New Year更为合适,主要是因为过年的“习俗和祭祀是按照我国的传统礼俗执行”,和伊斯兰的新年礼俗不同;也有网民提及 Lunar New Year名称在美国出现的原因,并指这个称呼背后是“美国率领的反中情绪”;然而亦有网民认为,使用Chinese New Year“会被某国(中国)骑劫这个节日”,也不尊重其他庆祝农历新年的国家或民族。

2022年1月30日中国哈尔滨,迎接农历新年的活动中,一名冬泳者跳入冰冻的松花江。

2022年1月30日中国哈尔滨,迎接农历新年的活动中,一名冬泳者跳入冰冻的松花江。摄:Liu Yang/VCG via Getty Images

CNY或LNY,哪个英译更合理?

从历法的观测原理来看,台湾和中国大陆使用的“农历”,确实属于“阴阳合历”:“阴”的部分,指历法以月亮圆缺的周期,来决定月份的长度;“阳”的部分,则指历法根据“地球公转”的周期,来决定一年的长度,并据此订定出“二十四节气”。

这也就是为什么,农历的初一、十五,基本上都符合月相,但和阳历(国历)日期没有对应关系,然而农历的“清明”、“冬至”这些节气,每年却又固定落在阳历的同个日期(偶尔有一天的差异),契合阳历周期。

另一个问题是,阴阳合历的“农历”、以及“农历新年”,究竟是否如黄士修所说,在英文里不能译作“Lunar Calendar”和“Lunar New Year”?

根据大英百科全书,“Lunar Calendar”这个条目里,确实只提到了苏美-巴比伦历法,以及和宗教关系特别密切的“犹太宗教历法”和“伊斯兰历法”。至于台湾和中国大陆使用的“农历”,则被归类在“lunisolar calendar”的条目下方,因此精确来说,不论是直接将“农历”译作“Lunar Calendar”,或是在中文里将农历称为“阴历”,确实都不精准。

至于农历新年能否译为“Lunar New Year”这个问题,恐怕更复杂一些。

同样根据《大英百科全书》,“Lunar New Year”在英文里,就是专指东亚地区(包括中国大陆、韩国、越南等地)的“旧历新年”,而之所以会以“lunar”为名,就是因为该节庆依循的是“农历”里“阴历的部分”,“始于每年阴历的第一次朔月,并结束于每年阴历的第一次望月”。

换言之,“Chinese New Year”确实是“Lunar New Year”的其中一种,但“Lunar New Year”能褪去国族色彩,将韩、越等地的农历新年也涵括进来,解决历史上“东亚/汉字文化圈”和今日国界并不重合的问题。于是,台湾人的农历新年,在英文里确实可以称为“Lunar New Year”。

至于黄士修所说的“伊斯兰信仰过的阴历年才是Lunar New Year”,有没有问题呢?

事实上,虽然伊斯兰历法是“纯粹阴历”,但该历法的新年在英文里反而不会称为“Lunar New Year”,而是直接称作“Islamic New Year”,而且对一般穆斯林来说也不是重要节日,通常不会盛大庆祝。循此,黄士修关于伊斯兰历的说法,就历法原理来说虽然无误,但并不符合英文的习惯用法。

2022年1月30日,市民在香港的一个摊档观看鲜花和农历新年装饰品。

2022年1月30日,市民在香港的一个摊档观看鲜花和农历新年装饰品。摄:Chan Long Hei/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政治立场或是影响因素

厘清历法原理、以及英语世界里通用的说法之后,更核心的问题或许是,为何CNY和LNY会在台湾引起争议?

如果不是为了和非中文使用者沟通,大部分台湾人基本上不太会遇到农历新年的英译,而台湾政府也没有针对农历新年的英译进行规范。然而若从台湾的英语媒体来看,CNY和LNY的使用却又泾渭分明。

以“自由报系”旗下、立场偏绿的《台北时报》(Taipei Times)为例,近十年在其报导里,便只使用过LNY这个称法,而没有用过CNY;具有半官方性质的中央社,其英文新闻平台“Focus Taiwan”,近期对农历新年的英译原则,也基本和《台北时报》差不多。至于创办人、历任董事长皆和国民党关系较近的《中国邮报》(China Post)则正好相反,只用CNY、不用LNY。

台湾政治人物拜年时的用词,也是另一个值得观察的指标。

台湾总统蔡英文今年便在推特上,特别以中文繁体、中文简体、韩文和越南文等四种文字,向庆祝农历新年的各国网民道贺,而英文贺词则使用“lunar new year”:这个用法较能顾虑到不属于华人、但同样庆祝农历新年的族群的感受,同时也能看出,蔡英文推文面向的受众并不限于华人。

至于国民党的官方推特帐号,今年则未出现任何与农历新年相关的推文,而蓝营的政治人物里,至今亦只有前主席江启臣在推文中以英文拜年,使用的则是CNY。

换言之,虽然没有公开的明文规范,但CNY/LNY两种译法的选择,在台湾似是和政治立场存在关联。

这种现象,除了能在媒体机构、政治人物的身上观察到之外,也适用于旅居国外、或是工作上经常需要接触外国人的台湾人身上——居住在荷兰的罗伃君,就是其中一个例子。

接受端传媒采访时,罗伃君表示,如果和荷兰人提到农历新年,她都会刻意使用LNY,原因就是“怕被别人当成中国人”,“感觉只要讲了CNY,就会被别人误以为我的身分认同是中国人”。

但罗伃君也提到,一般荷兰人并不在意她使用CNY或LNY,她也没有主动解释过两者之间的差异,“对他们来说,其他民族各自有不同的节日时间,是很正常的事情,大家只会想说,哦,就是轮到你们在过年了。”

2022年1月16日新加坡,工人们准备在巨型灯笼上放置装饰。

2022年1月16日新加坡,工人们准备在巨型灯笼上放置装饰。摄:Suhaimi Abdullah/NurPhoto via Getty Images

个人身份认同与社会脉络

相较之下,在美国一间科技公司担任工程师、居住在美国西岸某城镇的小发(化名),反倒不太担心使用CNY会被认为是中国人,因为反正“被当成中国人的机会太多了”。

小发还指出,使用CNY或LNY除了牵涉个人的身份认同之外,有时也和使用者身处的社会脉络有关,比如美国社会对族裔政治比较敏感,农历新年的英译就得谨慎选择,“因为非华裔也可能会过农历新年,比如在苏利南、模里西斯,当地因为有规模不小的华裔社群,农历新年在他们的国家里也都是国定假日。”

这种对节日名称的谨慎态度,小发认为终究与美国社会气氛的变化有关。

“美国企业过去几年来,非常重视对员工宣导‘不能因为性倾向、外貌、族裔、国籍、信仰而有差别待遇’,虽然这不代表绝对不能聊国籍和出身,但大家可能会因为不想惹事,所以就愈来愈形成一种‘除非对方主动提,否则就不问’的默契。”而选用LNY、不用CNY,在美国很多时候就是为了避免直接碰触族裔议题。

小发也观察到,由于在美的中国移民、留学生人数众多,因此使用LNY,有时也能避免自己被垄断话语权。比如有次他参加某个学校的农历新年晚会,由于主办方中国籍人数较多,导致新年晚会“变成了春晚”,就让他明显感觉到现场的非中国籍人士“不太自在”。

“其实我第一次有意识使用LNY,而不用CNY,也是2019年、在前一个公司里主办农历新年活动的时候……当时我知道活动是针对全公司所有员工、而非只针对华人,所以无论在文书、还是口头沟通的时候,都会刻意使用LNY,”小发回忆道。

同样在美商公司任职的小包(化名),也有类似的感受。接受端传媒采访时,小包指出,他其实是进入美商公司之后,才开始意识到CNY和LNY的差异,也才开始改用LNY,但他后来使用LNY的理由,主要还是因为国家认同,和公司政策的出发点并不同。

有些台湾人则认为,CNY的“Chinese”如果是指“华人”的新年、而不是“中国”的新年,情感上就比较能接受,“但可惜英文里都是用Chinese,目前还没有发展出‘中国人’与‘华人’的区别,可以把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分开,比较难避免被误会,”小发如此补充。

有意思的是,在东亚以外的英语语境里(尤其美国),使用LNY一般是为了让这个节日更加“包容”(inclusive),可以涵括进更多不同族群的文化,但对于有国族焦虑的台湾人来说,使用LNY却颠倒了过来,成了一个“排除”(exclusive)的动作,目的则是为了“划界”、“将自己和中国人区分开来”。

2022年1月21日,马来西亚吉隆坡,农历新年庆祝活动,身著盛装的潜水员在水族馆内表演传统的舞狮。

2022年1月21日,马来西亚吉隆坡,农历新年庆祝活动,身著盛装的潜水员在水族馆内表演传统的舞狮。摄:Wong Fok Loy/LightRocket via Getty Images

其他地方如何称呼农历新年?

今次并不是农历新年译名第一次在中文世界卷入争议。2018年,中国名模刘雯在推特上写下“Happy Lunar New Year”,也曾引起部分中国网民的愤慨情绪,甚至让一些人开始将使用LNY视为“辱华”。不过当时也有中国网民提醒,中国官方的文宣、以及学校里的英文教材,本来就会使用LNY。

CNY和LNY两种用法都其来有自,也都有各自更加适用的脉络和语境,但也容易在特定情境中涉及族裔政治和国族情绪,因而引发争议。

根据Google Trend的数据资料,过去五年以来,不论在全球范围或美国,CNY的搜寻热度一直都比LNY高;然而从2020年开始,LNY的搜寻热度却出现显著提升,甚至可能在2022年农历新年期间超过CNY的热度。

至于在台湾,近五年来CNY的网路搜寻热度,亦一向高于LNY,但LNY的搜寻热度也在持续提升,并同样在2022年农历新年期间追上CNY。

值得注意的是,在农历新年同样是国定假日、华人较多的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就网路搜寻热度而言,却没有像其他地区一样,出现“CNY消、LNY长”的趋势,似乎也反映了星马华人至今依然惯用CNY的现象,而个中原因,则依然和族裔动态有关。

在星马的语境里,“Chinese”一般是个“族裔符号”、而非“国族符号”,指的是“华族”,对应于星马两国内部的其他族裔(比如马来人、印度人)。此外,星马境内也和美国不同,没有大量其他不属于华人、但庆祝农历新年的族群,因此使用CNY便相对没有政治正确的问题。

举例来说,新加坡政府今年推出的贺年暨防疫宣导影片里,使用的便是CNY;就连曾写歌暗讽中国时政、戏称自己可能是“史上写最多贺岁歌的人”的马来西亚歌手黄明志,都曾在牛年的贺岁歌曲简介中使用过CNY。

比较特殊的是,同样有不少华人的印尼,则将农历新年称为“Tahun Baru Imlek”,其中的“Imlek”就是福建话(闽南话)的“阴历”,反映了大部分印尼华人的原籍与语言。

2022年2月5日台湾台北,市民在一个虎年的装饰前合照。

2022年2月5日台湾台北,市民在一个虎年的装饰前合照。摄:陈焯煇/端传媒

“政治不正确”的节日

在西方世界里,近年亦有个别节日逐渐被视为“政治不正确”,这些节日大致上也都牵涉殖民史和族裔政治。

比如在澳大利亚,用来纪念欧洲舰队驶进雪梨的博坦尼湾(Botany Bay)、开启澳大利亚殖民的“澳大利亚日”(Australia Day),便让不少澳大利亚原住民感到尴尬,近来澳大利亚国内亦有呼声,希望将节日改名、或完全取消庆祝。

与“澳大利亚日”类似的,还有纪念哥伦布抵达美洲、“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日”(Columbus Day);该节日在美国是国定假日,而其他拉丁美洲国家亦有庆祝。

然而所谓“发现新大陆”,其实是个非常欧洲本位的说法,同时也将哥伦布定位为“发现者”、而非“殖民者”,而欧洲人带来的疾病、战争和统治,也让许多美洲原住民深受其害。

循此,自从1990年代起,各个拉美国家、以及美国几个州政府,便开始将“哥伦布日”更名为“原住民日”(Indigenous Peoples Day, Native Americans’ Day),借此彰显美洲原住民的文化与历史,同时也凸显哥伦布作为殖民者的角色。

另一个更常被注意到、同样和节日有关的争议,则是大部分人都比较熟悉的耶诞节。在美国,由于每年的十一月底至隔年初,便是包括感恩节、耶诞节、犹太教的光明节、新年等重要节日集中的期间,因此在该段期间直接以“Happy Holidays”取代“Merry Christmas”向人祝贺,也更能顾及不同文化、族裔和宗教信仰的群体,类似于美国近期以LNY取代CNY的作法。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北京威权主义和领土主张下,被强化的台湾人身份认同

北京威权主义和领土主张下,被强化的台湾人身份认同 记者:AMY QIN, AMY CHANG CHIEN 2022年1月19日纽约时报 台湾嘉义——36岁的高中教师李元馨出国旅行时,人们常常认为她是中国人。 不,她告诉他们。她是台湾人。 这 …

香港演员欧阳震华庆祝圣诞引发网友不满,如何看待此事?

知乎用户 观察者网​ 发表 现在网络上喷子太多,缺乏同理心和修养的网民也一抓一大把,形成了舆论争议说明意见还不至于一边倒。我觉得网友可以表达意见不过洋节,但没必要像个别争议言论似的把过洋节上升到对不起国族这种高度,这事就算拿来道德审判也不占 …

圣诞节适合我们中国人过吗?

知乎用户 Russell​ 发表 文化自信啊,同学们! 圣诞节诞生之初有宗教色彩不假,但我国许许多多有我国文化色彩的东西,不也被外国拿去用了么?而且本地化之后还用的有声有色的。 比如茶道,在日本是舶来品,现在成了本土文化。 比如乒乓球,在我 …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要过圣诞节?

知乎用户 鹏鹏​ 发表 中国特色圣诞节 加百列:约瑟公,你坐下,听俺说说知心话。约瑟公,咱都坐下,咱们随便的拉一拉。 木匠你成亲后,娶的就是玛利亚。 她没过门就怀孕,知道你心里有牵挂。 孩儿他爹竟是谁,你每天每夜睡不下。这小孩是圣灵造,借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