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 CNN 将我国保护圆明园方案,称作是「尖锐的排外政治姿态」?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环球时报​ 发表

小时候,有一群盗贼闯入你的家,

把你家里的花瓶打破,把其他摆设搞得乱七八糟,顺带拿走几样值钱的物品。

很多年后,你长大了,身材也变得魁武有力起来。

你在书房里写下几个字,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你总结的经验,用来警惕自己随时不可松懈。

结果,那个曾经的强盗老了,他看到你这句话,

惊恐的大喊,

你是个强盗,想要报复!

请问,这强盗是什么心理呢?

做贼心虚!

知乎用户 笨呆薪火​ 发表

盎撒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要保留英国人法国人侵略留下的遗迹作为历史纪念,那他们一定会说你这是尖锐的排外政治姿态。但如果你主张把侵略者的白金汉宫和爱丽舍宫也烧成废墟,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将圆明园遗迹作为历史纪念了。

知乎用户 云卷云舒 发表

镜像问题:如何看待喵斯拉大王将至今矗立在英国伦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罗素广场的大英博物馆称作是 “顽固的强盗政治姿态和西方殖民罪恶史的耻辱柱”?

哦,原来前几天大叫 “炮舰外交” 不是 “尖锐的排外”,要派航母和美利坚一起巡航南海也不是“尖锐的排外”,中国保护一下历史遗迹搞搞爱国主义教育就是“尖锐排外” 了?

中国人手里没 “真理”= 义和团

中国人手里有 “真理”= 尖锐的排外政治姿态

合着不愿意给你们当 “猪狗” 就是错?

照这个逻辑,下个月 BBC 是不是该建议我们干脆把人民英雄纪念碑给拆咯?

别废话,先把大英博物馆里抢来的那些宝贝都给物归原主咯,再来 JJYY。

东方艺术文物馆(东方赃物陈列室)

该馆有来自中国、日本、印度及其他东南亚国家的文物十多万件。其中,中国陈列室就占了好几个大厅,中国文物总数多达 23000 余件,珍品如山。

“该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囊括了中国整个艺术类别,一言以蔽之,远古石器、商周青铜器、魏晋石佛经卷、唐宋书画、明清瓷器等标刻着中国历史上各个文化登峰造极的国宝在这里皆可见到,且可谓门类齐全,美不胜收。”

例如,《女史箴图》是当今存世最早的中国绢画,是尚能见到的中国最早专业画家的作品之一,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一直是历代宫廷收藏的珍品。

大英图书馆还内藏中国珍贵文献和古籍 6 万多种,其中有中国波罗蜜佛经最早版本,及甲骨片、竹简、刻本古书、敦煌藏经和地图。

埃及文物馆(埃及赃物陈列室)

埃及文物馆分为木乃伊和埃及建筑两个馆,是博物馆中最大的专题陈列馆之一,这里展有大型的人兽石雕、庙宇建筑、为数众多的木乃伊、碑文壁画、镌石器皿及金五首饰。其展品的年代可上溯到 5000 多年以前,藏品数量达 10 万多件,其中包括 19 世纪英国海军统帅纳尔逊从法国强盗手中夺取的古埃及艺术品。

排外?我 TMD 还唯物军国排外呢!地联辣鸡,人联男儿懂不懂?

说句大实话,哪天真的老佛爷惊呼 “洋人来了”,“洋人的兵舰开进泰晤士河了”,那才叫大快人心!

我要是发了大财,就在北京郊区买块地,按照大英博物馆的样子一模一样造一个,里面全部放上仿品,办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告诉孩子们:看,这些艺术品美么?假的!真的都被西方强盗抢走了!咱们中国人为什么要学习要发展要强大?这就是原因!

知乎用户 喵斯拉大王​ 发表

盎撒匪徒也有脸提圆明园?

圆明园之所以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不正是法兰西和英吉利两个强盗的杰作吗?

残破的圆明园、壁画破碎的莫高窟、佛像断头的龙门石窟都是你们的杰作,你们干得,我们还说不得了吗?

我们保护的不是现在的圆明园,而是保护我们的历史。

今天的中华大地上,有残垣断壁的圆明园、壁画残破的莫高窟、满是弹孔的古城墙、签订《南京条约》的静海寺、白骨累累的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我们留着这些,才叫做 “给岁月以文明”。

CNN 说这是 “尖锐的排外姿态”…… 他们真的不懂我们,我们只是在记住自己的近代史,我们的近代史,叫做 “百年国耻”。这些残垣断壁、累累尸骨,比书本上的文字描写、插图说明更加生动。只有亲眼看一看西方强盗们造的孽,才懂得什么叫 “落后就要挨打”,才懂得什么叫 “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

我们一代一代把这些历史教给我们的孩子,让他们知道,我们曾经不争气,保护不了自己的文明,被强盗们侵略、杀戮、摧毁、盗窃,把我们祖先的瑰宝,抢过去放在他们的博物馆里。

我们告诉孩子,如果我们还像从前那样窝囊,被摧毁、劫掠的就不只是几个园林、石窟、城市,还有我们的民族和历史。摆在他们博物馆里的,就不只是一些坛坛罐罐、字画雕塑、文物珍宝,还有我们的头骨。

他们说我们不肯忘记,说我们有 “仇恨”。

是的,我们不会忘记,我们有 “仇恨”。我庆幸我们还有资格去“仇恨”,那些消逝在历史中的印第安人、非洲部落、澳洲原住民…… 他们已经没有办法“仇恨” 了。

我们确实有句老话,叫做 “九世犹可复仇乎?虽百世可也。”

我们爱好和平,但我们保留复仇的权力。

他们在害怕,害怕就对了。

我们不需要他们尊重,我们只需要他们害怕。

因为如果他们不怕,我们身边的一切,都都会变成圆明园一样的残垣断壁,我们的头骨,就真的会摆在他们的博物馆里,看着他们假惺惺纪念一个消逝在历史烟尘中的东方异族文明。

知乎用户 申鹏​ 发表

谢邀。

读罢全文,这篇有 2100 多个单词的长文报道,涉及到 “尖锐的排外政治姿态” 内容的,大概也就五句。

说实话,就外媒而言,这是篇很扎实的分析报道。

序言部分,简介了圆明园的历史地位和英法侵略焚毁掠夺的事实,点名了罪魁祸首英法联军最高指挥官 Lord Elgin,也指出了圆明园是百年国耻的象征。

接下来,引出了对圆明园重建的争议。一部分人认为应不重建,作为外国侵略的警示;一部分人认为应重建,作为新时代的象征。

由于官方实际上不重建,这里来了一句 “一部分批评者认为这是排外的政治姿态”。

传统艺能啦。

然后文章开始了深入分析。

第一大标题:A masterpiece of design。

找了个美国大学华盛顿分校(对,这是个大学,全美前 100?)的教授,Peng Ying Chen,台湾人,专修中国近现代历史及艺术,介绍圆明园。

彭教授(假设姓彭啦)对圆明园的介绍也很是充分,从康熙对圆明园规划、乾隆下江南与如园安澜园的关系、圆明园欧式建筑与传教士的渊源、十二兽首到慈禧的颐和园,脉络算相当清晰。

第二大标题:Restoration debate。

新中国前期,圆明园的遗址被拿去种田、残留建筑材料被拆走建房子(确实);

改开后圆明园重建方案的数次争议,特别是全面重建、部分重建、基本不动的三大路线反复拉锯;

去年人大部分对圆明园重建的提议。

对于圆明园重建的踌躇,文章这块反而没有提什么政治目的,倒是认为主要阻力来自中国民众。

因为太花钱了…

文章举的例子:从 05 年开始的长城分段修缮项目,花了 19 亿元;14 年香格里拉县独克宗古城大火,修缮费用高达 12 亿元。

我没想到的例子是这个:文章还举了横店圆明园为例,称总造价为 300 亿元。仿制品尚且成本惊人,重修费用更加无法想象。

亲娘咧横店圆明园花了这么多钱的嘛… 这成本能回收么…

第三大标题:Looking to the future。

彭教授认可不通过现有的重建方案,认为悬而未决的问题太多。

“外部可以修缮,但内部怎么办?是保持原样还是全面翻新?把真的都换了,这还是原来的建筑吗?”

咦,这点我还真没反应过来。

有提议认为可以修个博物馆,把残留真品放进去,原址尽可能不碰。这个我觉得可以有。

另一名历史学教授 Jeremiah Jenne 也反对全面重修,认为可以采用 VR 技术来展示被毁之前的圆明园。

“废墟是有力量的,能让你运用想象力,增加游客参观时的尖锐感”。

我觉得这个也可以有。

文章还介绍了清华大学对圆明园数字重建的工作。清华大学已经研究了超过 10000 份历史文件,生成了超过 4000 份数据图表和 2000 份数据建筑模型,可以在虚拟空间上还原 60% 的建筑原貌。

彭教授说:

“很高兴看到关于圆明园重建的讨论维度越来越多元化”;

“80 后 90 后往往只从圆明园看到中国耻辱的一面”;

“而现在,会有人从中看到中国在 18 世纪辉煌的一面”;

“观察这些讨论在未来的发展会非常有趣,因为这些讨论反映了中国人的精神面貌”。

确实。

我个人的观点:

美帝 Fake news 主流都是黑咱们的,这到今天已经是一句废话了,属于常识。

都不用找圆明园这种题材,每天正常翻译一下 Fake news 们的对华报道,足以拉高血压。

但欧美媒体确实掌握着最完备的新闻资源,而且在新闻专业主义上——不管对方有多烂——也比我们这边要强。

因此如果要保持对信息的尽可能掌握,你必须学会捏着鼻子读 Fake news。因为对方确实有大量讨论和素材,我们这边是空白。

因为 Fake news 众所周知的立场,而摒弃对方的所有报道,全部一概批评而不讨论,我认为这亏的是我们自己。

像圆明园重建这事,其实还真的挺值得讨论的。

确实国内有重建派,认为如今国家强大,要有强大的姿态;也有普遍的反对派,认为就应当保持,留作警示。

其实还有数量不小的逍遥派:你皇帝老子的私家园林也是用民脂民膏建成的。虽然被烧了算是中国人全体的羞耻,但把这玩意整回来,是不是有点封建复兴?

整成公园!就该种田!(我:小声附议)

糖衣吃掉,炮弹扔走,这是对现在外媒报道一个比较合理的态度。

“尖锐的排外政治姿态” 扔走,认真讨论圆明园对当下及未来的意义。要不要重建?怎样重建?我们要借圆明园对未来中国人表达怎样的态度?这是值得讨论的方向。

知乎用户 王子君​ 发表

我看了原文,这文章最大的问题还不在于最后给出的观点,而在于一开始给出的历史预设:

In 1860, Britain’s High Commissioner to China, Lord Elgin, ordered troops to destroy both the Summer Palace and Old Summer Palace to avenge the killing of several British envoys to Beijing.

文章给出圆明园被摧毁的原因,是因为清政府杀了几个英国使节。

杀使节啊,当年我们美国和伊朗为什么关系崩掉,就是伊朗人跑我们使馆绑人质杀人质啊!一下子让读者 “了解” 了背景。

这也给所有不了解这段历史(事实上大部分 cnn 外国读者都不了解)的人一个预设:我们是合理复仇,因为是荒蛮的中国人杀了我们的使节。

这就更让后面所有 “爱国主义” 的内容显得更加无厘头:这是你们中国人荒蛮在先的,为什么要和爱国主义扯上联系?

结合最后的观点,又一次成功营造了 “煽动爱国主义的集权政府” 形象。

妙啊!春秋笔法还是服你 CNN 啊!

硬生生把合理的不忘屈辱历史的文化,渲染成了无厘头的煽动爱国主义,这还是在 CNN ARCHITECTURE 频道里。

这些作者,已经把这些能力,深入骨髓了。

知乎用户 任幻想​ 发表

吓我一大跳,看说明还以为国家己经批复重建圆明园了呢。心想大过年的这新闻可真够糟心的。

搜了一下原来是两个月前的事了,新闻如下:

这是对一个人大代表重建圆明园提案的回复。

您提出的加强圆明园遗址展示利用工作、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等建议非常重要。圆明园遗址不仅是清代皇家园林的重要代表,更是近代中国被侵略、殖民的历史见证。遗址以断壁残垣告诫后人勿忘国耻、警钟长鸣,重建圆明园缺乏必要的考古及历史文献依据,且将改变圆明园遗址被列强破坏的历史现状,应慎重论证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那没事了,国家文物局还是很清醒的,重建圆明园是没有意义的,没有几个民众对清朝的皇帝太后们游乐的场所感兴趣,圆明园真正的价值正是他的残垣断壁。

CNN 的质疑其实正好表达了中西方历史观的差异:

中国人善于自省,所以总是把历史的伤疤血淋淋地的揭开来看,生怕它愈合了。而对那些荣耀的时刻和人事,却往往小心翼翼的审视,生怕在往日的荣耀中迷失了自己。

西方人。。。

我们牢记着千年之前的靖康之耻,保留着百多年前的圆明园的残垣断壁,给十几年前的汶川地震死难者建遗址公园,对去年抗疫的烈士和勇士进行纪念和表彰。

我们害怕自己忘记了曾经的苦难与屈辱,因为我们不想再次经历。荣耀往往属于个人,而屈辱却总是由全民族在承受。

只有看重每一个同胞丶荣辱与共的民族,才会有这样的历史观。

至于美国人的历史观。。。我不善于评论无中生有的事,还是不说了吧?

要我说啊,CNN 在这件事情上还真没有双标。

偷偷地把数万具新冠病死者的尸体填埋在荒岛上,把试图拍照的民众抓起来,这不就是去年发生的事么?

双标的前提是双方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只是在对价值观的解读上藏了私心,如此而已。

在历史和和民族问题上,中美不存在这样的共同价值观。

取代美国是中国全面崛起的必过之坎。

加油吧,骚年!

知乎用户 南囿乔木​ 发表

谢邀。因为美国觉得中国脾气大呗,为什么不能像日本那样呢?

两枚原子弹炸下去,直接毁它两座城,对方在原址上建了个广岛和平纪念公园 (Hiroshima Peace Memorial)。看到没有?和平。同样是废墟,日本人用来反省自己,珍视和平,而不是用来指责我美利坚。怎么你们中国就不能学学呢?你们也应该把圆明园视作珍视和平的象征嘛,老要扯国仇家恨干什么?

还有冲绳和平纪念公园,那可是我老美当年登陆的地点。看到没有,日本强调的还是和平。虽然冲绳当时因此死了 24 万人,但是你看人家公园的纪念碑,把日本人和美国人的名字都刻上了,就是为了不分敌我,铭记和平。瞧瞧人家这觉悟?中国你为什么不能也学学呢?

我美方强烈建议圆明园相关人员去日本学习经验,重新塑造圆明园的意义,变成世界共融,和平发展的新象征。比如首先改名为圆明和平园,教育国民要珍视和平不要争斗 (永远不要搞我昂撒)。


中国: 我有个问题,那为什么跟中国有关的,日本就要纪念 (侵华的) 阴魂。跟美国有关的,日本就要宣扬爸爸打得好谢谢你教我和平。

美国: 别问,问就是双重标准。


鉴于我这一波阴阳怪气,也不是谁都能看出我在说反话…… 还是把话说明白了。

我是一黑黑俩。

日本被美国两个原子弹 + 登陆占领 + 死伤无数,结果他们建立的纪念馆全调谈和平,而不会去责怪美军。这样的宣扬,只会抚平日本民众对美国的怨恨,甚至战争后的新一代日本人反而亲美。美国当然想要这样的效果,因为这样的遗址不会伤他们分毫,简直是典范。

不像圆明园,中国是把它和国仇家恨挂钩的,所有的屈辱和死伤我们都记在心中。

然后 CNN 还轻描淡写得说,你们要走出去,而不是沉湎其中。

不知道他们是否会如此评价 911。

另一方面,日本不去记恨进攻他们本土的美国,反而对没有清算他们的中国得寸进尺。所以我说涉及美国的,日本人就是铭记和平。涉及中国的,就成了 “祭奠英魂,纪念在侵华战争中为国家死去的日本战士。”

品一品。

不知道 CNN 有没有说过靖国神社是尖锐的政治排外姿态


感谢评论区

@kotori kanbe

提醒,的确上述的例子有些自作自受

补充一下黑船事件

当初美国海军佩里将军率领舰队,用大炮敲开闭关锁国的日本大门,并签订了日本和西方国家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如今日本人把佩里当成一个恩人来纪念,认为当初有他来打开日本国门,日本才能进入现代化。还给他建了纪念碑和公园。

另外日本每年有纪念活动 “黑船祭”,甚至会表演签订条约的场景,驻扎的美国海军士兵也会参加。

难以想象我们会对英国侵略者如此对待。

知乎用户 乱章​​ 发表

[

如何看待 CNN 将保护圆明园方案,称作是尖锐的排外政治姿态?

季明晨的视频

 · 2114 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344586233599668224)

CNN 的不排外定义:

要把历史上列强对我们的侵略,看做是帮助我们打开国门。

抢劫我们的珍宝,焚烧我们的家园,是因为我们弱小,所以我们是 “野蛮”,“不配” 拥有文明的传承,历史的瑰宝。

对我们的掠夺,要看做是帮我们发家致富,帮助我们搞建设,虽然我们连残羹冷炙都得不到。

帮我们建学校,给他们培养带路人和低价中高层劳动力看做是帮我们提高文化水平,虽然我们小学生最后还没现在的大学生多。

掠夺我们的人口贩卖到美洲看做是帮我们解决劳动力过剩,是善举,虽然每一根枕木下都埋着无辜的华工。

如若敌人起劲地反对我们,把我们说得一塌糊涂,一无是处,那就更好了,那就证明我们不但同敌人划清了界限,而且证明我们的工作是很有成绩的了!

一百六十年了,那个东方海岸线上架起大炮征服一个民族的时代过去了。

可曾记得,林海雪原孤军奋战,长津湖畔冰雕挺立,上甘岭上是烈火熔化不了的意志!

勿忘国耻!警钟长鸣!

知乎用户 季明晨​ 发表

并不在乎 CNN 怎么讲,他们也从来没有管过我们的想法。

中国人是知耻的

历史上有句话是十世之仇,尤可报之

西方人比我们还明白,怕我们把这句话捡起来。

西方人知道自己做了坏事,所以会害怕,会叫嚣。

但是又不能明着来,用枪炮逼迫我们毁去证据,让我们屈服。

毕竟他们现在不敢来,因为打不过。

现在中国不会直接动手,毕竟我们是个文明国家,留下这里警醒自己自 1840 年以来犯过的错误。

中国的近代史太沉重了,沉重到几代人抛头颅洒热血才勉强稳定局面。

自 1840 年以来丢失了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签署了几十个不平等条约,香港,澳门,台湾成为殖民地,东亚翻天,连东北的入海口都没了。

这个事情不值得警醒么?

即使我们已经是世界第二,一定程度上可以跟美国掰手腕,但是我们还是生出没有娇纵之心,还是坚定的走在复兴路上。

他们当然害怕,当然怕我们把当年的那套还回去。

中国会么?我不知道

但是我知道,西方继续不改正自己的态度,或许会遇到一些麻烦。

以上。

知乎用户 江睿谨​ 发表

我们看到,就这件事,英国没有发文,法国没有发文,反倒是美国 cnn 发了文,当事人都没做声,反倒一个局外人来掺和了。

而我们的传统媒体,急于应付、解释、安抚,这样的情况下去,我们的话语会越来越少的、我觉得,在那种环境下,不要心平气和的语境,而是用他们最害怕的方式

唯一能对抗忽悠的是什么?就是忽悠,

同理的,战胜魔法的是什么?那就是魔法!

我们也可以爆他们的黑料,西方年青人的精神偶像 “切格瓦拉” 是被美国怎么困死的,黑人平权领袖是怎么被美国 “神经病” 枪杀的,美国总统肯尼迪是怎么被背后大佬买凶杀死的,这些角度都大有可为啊,为什么我们的传统媒体总是被动防御,而不是主动进攻呢?

而且这些问题是说不清的,甚至现在也说不清,记得川建国说过的那段话么?

我们应该成建制地走出去,然后跟他们进行谎言战、意识形态煽动战,我们被标题党、自媒体熏陶了这么多年,还对线不过几个 fakenews 吗?

红色共济:《红色少女说》系列出版,希望知乎的政治家们多支持!518 赞同 · 77 评论文章

知乎用户 红色共济​​ 发表

留住圆明园的破墙残垣,让后人永远记住当年的耻辱,一代代的铭记这段刻骨铭心的历史。

这狠狠地刺激了某些美国人,所以他们跳出来阴阳怪气了。

你以为火烧圆明园是英法联军干的,没有美国人的事。其实干这种事,怎么可能少了美国人。火烧圆明园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而美国就是起初的挑事一方,在 1856 年,中美《望厦条约》满十二年的时候,美国想要取得更多贸易特权,在英、法的支持下,提出了全面修改条约的要求,被清政府拒绝。于是,西方列强私下联合,决心对中国发动一场新的侵略战争。

英法联军开始进攻的时候,美国也是全程支持,中间还装模做样地发照会,表示愿意充当 “调停人”。英法攻占天津后,俄、英、法、美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其中中美《天津条约》三十款,取得了英、法几乎一样的特权。

在强盗的眼里,只有温顺乖巧才是他们喜悦的。他们的狠毒有时超出你的想象,就像当年老罗斯福说:“我不想走得太远去说只有死印第安人才是好印第安人,但我相信十个好印第安人中九个是死的,而我也不愿深究第十个的死因。”

他们做贼心虚,忐忑不安,生怕你还记着他们祖上的恶性,但凡你有一点点表示,他们就赶紧跳出来,说:你这样是战狼,是排外,是不对的。

我们不排外,我们也热爱和平,只不过我们懂得,要时时提醒自己:有些人啊,一直惦记着你家里的财宝,把枪握紧了。

好山好水好地方,条条大路都宽敞
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
迎接它的有猎枪。

知乎用户 温柔的不锈钢​ 发表

美国世贸大厦重建了,静悄悄的,就像当初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没有飞机,没有浓烟,没有惨叫。

当初那件小事,留下的最明显历史痕迹,是阿富汗又被打烂了。至今没来得及好好重建。

CNN 的意思,是我们应该学学他们?

马卡龙 / 约翰逊: CNN!CNM!

知乎用户 纸谈风月​​ 发表

小额尔金说你排外,不是因为你真的排外,而是他不能再来当强盗了。

知乎用户 凯岩城永不陷落​ 发表

实际上美利坚早就想和中国翻脸掀桌子了!至少政治精英们想得觉都快睡不着了!

但至今还没掀成!

原因就在于资本的劣根性,因为资本就是如果有 10 倍的利益,连绞死自己的绳索都会卖的!中国改革开放至今,已经买了好多好多这些绳索了。而且就现在看美国公司的那副鸟样,还会再卖下去。。。

要想阻断这种交易,欧美的有识人士早已绞尽脑汁了好吧!什么《瓦森纳协定》,还有懂王的一系列举措,都是为了这种目的。。。可以说如懂王、如班农这些人,就差着给美利坚那些坚持到中国采购的大公司跪下了:求求你们了,别再去中国了好吧!

可资本就是这么一个拔屌无情的主你肿么办?为了利润、为了更多的利润、为了更多更多的利润,人家就是要去。。。

CNN 有什么办法?CNN 也很绝望啊!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中国能够主动拒绝,主动闭关!

你未见谷歌、非死不可、推特都进不去中国吗?你以为他们不想进入中国吗?早想得夜不能寐了好吧!

但就是进不去!所以这些平台黑起中国那叫一个起劲!

你什么时候见过微软没事干黑中国的?你什么时候见过贝尔没事干黑中国的?你什么时候见过通用汽车黑中国的?

所以任何可以引导中国走向对抗、走向排外、走向封闭的倾向,CNNBBC 之流是绝对不会放过的,宣传中国排外,能吓跑几个美国公司就吓跑几个美国公司,哪怕一个也好!

而且宣传这种事,说得多了有时候就变真的了!万一真能把中国搞得排外了呢!那就大功告成了啊啊啊啊!

人总得有个梦想,否则跟咸鱼有什么区别?CNN 也一样!

知乎用户 朵朵他爸 发表

流氓无耻!不知廉耻的 “抢劫犯” 竟关心起受害者的创伤修复问题,还指责受害者勿忘国耻是排外?

[

无耻!CNN 认为 “拒绝重建圆明园是排外”!

希刺克厉夫的视频

 · 2302 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344648515071467521)

拒绝重建圆明园不仅是因为现实难度,更重要的是被英法联军烧毁过的圆明园本身就是历史的见证,本身就是珍惜的 “文物”,而且比起旧址的重建,修复国民对这段历史的正视更重要,如果修复圆明园,那比起烧毁的圆明园,修复后的圆明园就缺失了我们对历史的反思,尤其是新一代的年轻人就难以有深切的感受,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保留圆明园现在的状态就是保留历史。

CNN 不思己过,对我国的家事指三道四,对破坏圆明园的强盗行径闭口不提,却在指责我们 “排外”,简直是流氓作为,再说了,当时焚烧破坏的可不止是建筑,我们历史上留下来的那些璀璨如珍珠般的国宝呢?那些流落到世界各个角落的国宝怎么找回来?

但凡有点良心,也不至于说出这种下作的话,再说了,既然支持重建,那是不是该曾经破坏圆明园的强盗们来付钱?

知乎用户 希刺克厉夫​ 发表

总有一天,我要把五星红旗 插上大英博物馆屋顶。

知乎用户 程墨 Morgan​​ 发表

CNN 不如维克多雨果远矣。

好了,在可以开始杠我厚古薄今了。

知乎用户 螺旋真理​​ 发表

其实烧毁圆明园和美国人可能还真没什么关系,因为圆明园被毁的时候,美国还在折腾内战……

烧圆明园那是英法联军,和我八国联军有什么关系?——这大概是美国人的想法,当然对于我们来说这个真的不重要了。

如果说有的问题是没法通过造舰来解决的,那么外部舆论风潮是我少数几个觉得只能靠拳头来解决的事情。与其说机器人有恐怖谷效应,很多国际上互相群体之间的思潮转变,倒不如说才是另一种恐怖谷效应。

在你没有威胁的时候,你就是在走向文明和开化,然后你越强评价越倒退,直到越过一个临界点以后又会上升——即使不上升也可以主不在乎。

至于这篇文章的论点倒是一点想聊的欲望都没有,所谓的 “是因为清政府杀使节” 这个论点我至少在网上看到了十年以上,直到最近还看到了有人在评论区里刷过,赶快走好不送。

我觉得这个事最有意思的是什么呢?

是一些在网上已经说烂了,连 70、80 后一些大龄网民都听说过的东西,又被翻出来不停的像是老太太的裹脚布一样来回翻滚说来说去,一个论点第一次说可能还有点新颖,说来说去大家都说烂了说的不想听了还拿来说,就像是章家敦每年都要出一本中国崩溃一样,有完没完啊

咱换点新词儿行不行,你跟我对线就这个水平,我也很累啊……

知乎用户 框框框子​ 发表

西方害怕的,从来不是我们通过修复保护被他们侵略破坏的历史文物,找回爱国的文化和自信,有朝一日清算他们。

事实上,他们从未感到做贼心虚。

他们从来趾高气昂,以神明的身份面对世人。

当你积贫积弱的时候,他们会以你的落后为理由,制造你不配拥有灿烂历史文化的合理性,美化他们的行为不是盗抢,而是拿,并以神明的身份为全人类保管人类的文化,文化已经不是你的啦。

当你强大了,开始复兴自己的传统文化,他们担心的是你开始堂堂正正的做一个中国人,不再把他们信奉为神明,不再心甘情愿的给他们做仆人,于是他们要先声夺人的给你扣一个「尖锐的政治排外姿态」罪名。

这样,侵略你,毁坏盗抢你的文物文化,是你太落后、愚昧、贪婪了,是你的错。

而他们在保护人类的文化遗产,并没有错。

你复兴中国文化,就打压你,你反抗,他们就诽谤污蔑,做出不和你玩的姿态,并把这种结果归咎于你的政治排外,还是你的错。

而他们在保护昂撒白人的发展利益优先,也没错。

总之昂撒神明没有错。

你反驳辩论,永远没有结果。

当前他们正从神坛跌落,只有不断揭露撕下他们的神衣,才能获得对等尊重的。

知乎用户 帅天下​ 发表

我永远忘不了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的论断:

对于英国人来到美洲大陆,他是这么说的:

在沿阿勒格尼山脉的东侧和大西洋之间的狭长海岸地带,是追求新生活的英国拓荒者首先踏足的地方。一番辛苦开拓之后,他们把这里变成了英国殖民地。也就是在这块土地上,日后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

他们仿佛不是在殖民,也不是在侵略,他们是上帝之子,带着自由和梦想来到他们所说的新大陆,把烧杀抢掠散播疾病瘟疫用浅浅的四字辛苦开拓便能一笔带过。事实上,他们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光和自由的同时,给原住民带来的却是血流漂杵,是灭顶之灾,是无尽的黑暗

接着他评价印第安人是这么说的

几个世纪以来,在北美的这片一望无际的荒凉土地上,生活着一些居无定所的土著的印第安人部落。他们一直在自己的活动区域里自由繁殖,从来没有与文化高的种族接触过。他们的一切都是自生自长的,在野生独立的状态下自成一体。人们虽然在文化、物质生活上稍显无知和贫困,但他们的举止毫不粗野,谦让持重,彬彬有礼,人人平等和自由。
当欧洲人初来乍到之时,印第安人尚不能理解财富的价值,更不用说通过财富来获取享受了。**一般情况下,印第安人性情温和,热情好客。他们甚至能够为搭救一个夜里求宿的陌生人,而让自己面临饥饿致死的危险。但在特殊情况下,印第安人的残忍凶狠又远远超出正常人的想象。**比如,他们会把俘虏的四肢撕成碎片。他们的无畏勇气、高傲精神、坚定的自尊心,可以说超过了一些非常出名的国家。印第安人能够清心寡欲地生活,虽劳苦却无怨言,经常载歌而死。他们崇拜自己的天神,相信有一个美好世界的存在,对常识的理解简单而富于哲理。

在这群盎撒人眼中,这个种族便是个下等民族,尽管他们友好谦逊彬彬有礼,但对待不懂得财富的下等种族,托克维尔是这么评价他们的灭亡的:

印第安人是这片土地的土著居民,但他们的生活方式完全没有改变这里的荒凉,也没有真正拥有这块土地。他们既有激情与品德,又有根深蒂固的偏见和恶习,这就使他们最终走上了自我消亡的道路。特别是自欧洲人到来之后,他们的灭亡一直进行,今天已接近于完成。他们对于这块富饶的土地,似乎只拥有暂时的使用权和受益权。他们的存在,好象就是在等待别人的到来。
在这片生机盎然的新大陆上,欧洲的殖民者已经开始了建设一个全新社会的创造,人们尚不知道的全新理论正在这里实践,开创着历史发展的新奇观。

两段话,其实字里行间就一个意思:我们不是抢,你们的灭亡是你们自己的问题

这不就是一帮强盗是啥?

而这个托克维尔是何许人也呢?是个法国人,他不是盎撒人。但也可以看出,西欧那帮孙子,对于殖民历史的态度是如何。

之前我曾想过,这或许是文化差异,又或许是历史局限。但终究我发现:狗永远改不了吃屎。在他们的历史里没有殖民没有侵略,有的只是冒险和追求财富、自由。一切的烧杀都是开化,所有的抢掠是实现财富的价值。他们至始至终都在殖民侵略别人,又或者是相互侵略,你来我往烧杀抢掠罢了。

我殖民你,开化你,给你带来新的技术、制度,我把最好的宗教传给你,让你们都受上帝的福音泽被,你居然说这么高尚的事业是国耻?可不是尖锐的排外政治姿态嘛。

对,是挺尖锐的,希望能戳死你。

知乎用户 彼得旺仔 Q 发表

复仇文化其实不是中国特有,但中国对这种事记得特别清,正所谓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十世之仇犹可报也”。中国有祖传小黑本,凡是入侵过我们的,我们记着,以后还回去,中国不是近代才有外族入侵,在古代就有好几次,但都还回去了,欧美日还没还,但以后机会大把,现在中国国力蒸蒸向上,每年海军舰艇下水吨位二三十万吨,顶一个法国海军,你要说他们不慌我是不信的,但他们毫无办法,中国的崛起无法阻挡,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和中国差距越来越大,这种感觉有点像钝刀割肉。不过不要紧,再过二十年,差距估计就会大到让他们绝望了。

知乎用户 水陌轻寒​ 发表

这是欧美文化界的传统艺能了,然而即便如此,决定权仍掌握在物主手上。

19 世纪的意大利有一场修复运动,他们把覆盖在古建筑和家具上的洛可可装饰拆除了,试图重现其文化昌盛时期,也就是文艺复兴至巴洛克的城市面貌。这种做法,立即受到外国学者的质疑和哀嚎,从学术层面劝说意大利人保留 17-18 世纪的文化。

所以说,你保留也不好,不保留也不好。

保留,他说你不与时俱进,故作姿态,非要留下外国人的历史罪证。

不保留,他说你不尊重历史,好大喜功,只会搞土老粗的商业景区。

那么,有必要听 CNN 哔哔吗?

完全没必要!

改建圆明园能改建成什么样子?主题乐园还是什么?

改建完那些文物和遗迹放在哪里?

罗马斗兽场曾经改建为天主教堂,现在不也被拆掉了吗?

相比斗兽场惨遭不测,沦为后世建筑采石场的命运

我们对圆明园的维护、保存才是文明的体现

现在还没有先清楚,讨论清楚该如何运用这块地方

那就再等等,有必要听搞新闻的外国人指手画脚?!

他们是搞修复理论的?!

知乎用户 庄泽曦​​ 发表

当年六子因为店主一句话,就把自己的肠子掏出来,想自证清白,然后死掉。

中国的很多大学,因为英国媒体动动笔头,搞一个什么 “全球大学排名”,就招收一大堆垃圾留学生,真金白银送出去给人赔笑脸,浪费自己孩子们已经非常紧张的教育资源。

这个图我说了我要在知乎贴一万次,可能才能让广大中国人认识到一件事:

西方说的话,当擦屁股纸,嫌硬。

当你在乎西方的评价时,就自动把自己放到了被告人的位置,把西方放到了法官的高度。

两件事:

  1. 别再做别人一句话就把十几亿人玩得团团转的事。别切腹自证。坚定自己的路线。
  2. 造舰。

从 1840 年开始,到今年已经 181 年了。中国人有一个优点,什么账都会记着,你想动动笔头骂我们几句 “哎呀这么久的事还记着真不大度”,就让我们自缚手脚不敢记账了?

那说明我们的舰还没造够。

知乎用户 呆丸南八兔 发表

看了一下原文,是一篇控制叙事类文章。

“叙事” 的重要性,实际上我已经反复反复的在知乎讲过多次,同一段历史,看待的方向不同,则会出现不同的结论,最典型的就是美国的历史,美国的历史在特朗普和共和党眼里,是伟大的五月花号来到美洲大陆,并且经过历代美国人的艰苦奋斗,反抗英国人殖民统治,建立美利坚,成就世界第一强国的故事。这一段历史是自由的历史,是光辉的历史。

但是如果在纽约时报的眼里,美国的历史起源于 1619,为什么是 1619 呢?因为这牵扯到第一批奴隶来到美利坚,这样整个叙事都变了,美利坚的历史就永远和种族问题牵扯到一起。

美利坚的历史并不复杂,而且短暂,即便是短短 200 多年,就已经出现完全不同的解释了。

那么我们看一下这篇文的结构,在观察任何媒体发出来的文章,都必须先了解其媒体的性质,是左派还是右派?CNN 这类的媒体是永远逃不脱那几个字,比如说多元,比如说父权。

关于中国传统的圆明园叙事,是一段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叙事,着重于圆明园的毁灭,提醒国人遭受一个多世纪屈辱的故事。

关于 “屈辱世纪” 叙事的讨论,实际上这几年在国外精英圈子里面讨论的挺热烈的,其背景当然是中国国力的日益强大,导致西方人不得不去考虑一些中国叙事,由于目前西方媒体普遍是白左当道,而这帮人对于 “爱国主义” 这个四次字是持有批评态度的,“爱国主义”等于排外,民族主义几近于种族主义。

举个例子,民族主义这四个字实际上也是起源于西方,本身不带种族标签,但是这几年西方突然冒出来 “白人民族主义”,很显然白人不是一个民族,既然不是民族,为什么是民族主义呢?其实就是种族主义,换了个词。

控制民族叙事本身就有很意思,对于被殖民国家来说,民族主义是带有民族解放,反殖民等等正义之诉求,大家去看看五六十年代一系列类似的联合国的决议文,可以非常清楚表达这一点,但是这么多年过来,似乎 “民族主义”“爱国主义” 本身已经被白左给消解,他们主导了这些叙事。

这篇文章其实最重要的,并不是题目所说的 “尖锐的排外政治姿态” 而是最后这么一段

“我很高兴我们看到讨论的范围越来越多样化,因为在八九十年代,人们只是看到了中国过去的耻辱,现在,有一种新的观点认为它是 18 世纪中国荣耀的一部分。。。因此,我们有兴趣观察今后将如何讨论这一问题,以及这些讨论如何反应中国人的心态将非常有趣。

其实想打倒 CNN 的叙事并不困难,甚至我可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比如说我们也可以更改耻辱世纪的叙事,把这段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叙事,变成白人帝国在全球进行殖民,灭绝其他少数族裔的历史,把中国这段历史至于这个宏大的叙事之下,一点都不困难,而且材料居多,CNN 敢说半个不字么?它绝对不敢,因为这本身是它自己的叙事。

叙事本身是一个艺术,一个技巧,比如说前几年 “鸦片战争一声炮响为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这就是一种殖民叙事,这种叙事当年在中国知识分子阶层大行其道,名字我不点了,前段时间还有部分知识分子以这种叙事拍了纪录片,在知乎被骂的狗血喷头。

别的人我可以不点名,但是某个人我是一定要点,比如说 “两千年文脉已断”“没有被欺负过的脸”,点烟装 X 搞深沉,知识分子这四个字,现在越来越有负面含义了。

知乎用户 李建秋​ 发表

排外:指反对我。

我即全世界,西方中心论嘛,不稀奇。

知乎用户 叶赫乎 发表

中国人是幸运的,至少我们还有 “仇恨”、“排外” 的资格。印第安人、澳洲原住民、刚果黑人、印度棉纺工人…… 他们已经没办法仇恨了。他们已经变成历史书上一带而过的一个段落,博物馆里引人惊讶的一个展品,生物课上作为案例的一只颅骨。

数百年后,西方人连道歉都是假惺惺的,别说纪念了。

怎么说话前言不搭后语呢?合着你们既不喜欢羸弱而 “排外” 的旧中国,又不喜欢新中国的“战狼外交”,难道中国人要把炮架在纽约港,把自由女神像轰个底朝天,再派兵抢走国会大厦的艺术雕塑…… 用中国的坚船利炮拥抱美国的自由土地,才显得中国不 “排外” 吗?

西方塞满博物馆的,从中国劫掠而来的珍贵文物不是文明。中国人保留着的,允许后人参观、铭记的遗址,诸如断壁残垣的圆明园、残破坍圮的莫高窟、被盗凿的云冈石窟,被洗劫的古天文台,被焚毁的嵩祝寺,被刮坏的太和殿铜缸,还有大屠杀罹难同胞纪念馆,这些才是文明。

这些耻辱的痕迹,将成为中华文明永远的伤痛,也是绝无仅有的一笔财富。她们告诉我们:中国这种大体量、长文明的国家,只能强大、只能崛起。即使投降都不会获得接纳,更不会免于灾难。

**国家不强大,不仅人民没有尊严,祖先也没有尊严。**如果中国人没有坚决的斗争意识、崇高的理想信念、先进的科学技术,雄厚的经济实力…… 总之,只要中国人腰里没有枪杆,手中没有红旗,列强就会再次踹开中国的大门。

这一次被劫掠的不只是园林、寺庙和壁画,而是新中国发展至今的一切伟大成果。我们的财富会被劫掠,我们的专利会被挪用,我们的资源会被侵吞,我们的妻女会被强暴,下体被插上竹竿挑在半空;我们的同胞会被活埋,头颅变成敌人的纪念品。

那时的中国,就会回到 “一体均沾”、“门户开放” 的清末民初,那个没有共产党,充斥着买办、地主、资本家、租界、外军和谄媚的知识分子的,“文化多元”、“平和可爱”的东方古国。

CNN 有什么资格说这些话呢?美国以各种手段,劫掠了多少中国文物?

**鸦片战争不仅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我国文物大规模流失的序幕。1856~1860 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圆明园首遭劫掠。1900 年,八国联军侵华,圆明园再遭劫掠。有学者哀叹 “盖自元明以来之储蓄,上至典章文物,下至国宝奇珍,扫地遂尽”。“万园之园” 的圆明园更被洗劫一空,包括《永乐大典》和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最早摹本等大量国宝流失海外。

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初,英、法、德、日、俄等西方各国派遣 “考察队”、“探险队”、“测量队”、“考古队” 等渗透西北地区,在未经中国政府许可的情况下,疯狂搜刮文物,大量敦煌壁画和古代手稿流失海外,龙门石窟的 96 个主要洞窟遭洗劫。

旧中国政府疲弱无力,中国战乱频仍,人民生活困苦,因此几乎没有文化主权意识,文物保护无从谈起。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估计,全球 47 个国家的 200 多家博物馆藏有 167 万件中国文物,其中又以美国博物馆收藏最多,例如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华盛顿佛利尔博物馆、波士顿美术博物馆等。白红平在《非法流失文物追索中的法律冲突及中国选择》中认为,世界各国的著名博物馆中,美国博物馆收藏的中国绘画最多。此外,美国博物馆的中国石雕比故宫还多。

2015 年,**《纽汋时报》前主编麦尔在《中国收藏者》**中表示,早在 1785 年,美国商人就通过纽约至广州的美国商船航线,转售中国文物。1838 年,费城开办全美第一家中国博物馆。1845~1847 年,波士顿大中国博物馆开展。1870 年,波士顿精品艺术博物馆落成,是美国最重要的亚洲艺术品收藏地之一。同年,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落成并于 1915 年成立 “亚洲艺术部”。1895 年,搜藏家弗格向哈佛大学捐赠大批中国文物,成立哈佛弗格艺术博物馆(Fogg Art Museum)

1900~1930 年,美国多次派出许多职业 “探宝人” 搜集中国文物。1909 年,美国国会颁布了《佩恩 - 奥德里奇关税法》(Payne-Aldrich Tariff Act),免除了 100 年以上艺术品的进口税,以法律形式鼓励文物收藏。30 年代被称为搜集中国艺术品的 “黄金年代”,一大批美国、日本文物商常驻北京。

1923 年,哈佛大学的兰登 · 华尔纳(Langdon Warner)多次使用特制的化学胶布,粘走了敦煌莫高窟中大批有价值的壁画,甚至只揭取壁画中的一小块图像,严重损害了壁画的完整性。上世纪 30~40 年代,龙门石窟造像遭到疯狂盗凿,许多头像、碑刻、浮雕被美国的文物商人收购。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全球经济、文化中心,众多中国流失文物以不同途径向美国汇集,特别是二战驻华军人。曼哈顿爱嘉福拍卖公司德州分公司负责人梅森三世(Lark Mason III)表示:“战后,中国艺术品很便宜,而且每人可以免费带东西,故许多二战军人及其家人带回许多中国艺术品。” 梅森三世有一次应邀鉴定画作,收藏者说:1942 年,她的母亲去中国抗战,从齐白石手里买下这些画,当时花了 20 美元,加上李可染的两幅画,一共才 30 美元。

50~70 年代,中国文物进入美国海关非常容易,因为当时美国边境管制不算严格,且主要查禁枪枝、毒品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等。海关等未接受搜查文化财产的足够培训。

除了美国传教士、驻华军人和文物商人,移民美国的旧中国富人、皇族也把大量文物带入美国。例如,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龢的后人移居美国后,也把私人收藏带去。翁同龢的第五代孙翁万戈曾通过中国嘉德,将一套珍贵的宋版书转让给了上海图书馆。但翁万戈将绝大部分家藏捐给波士顿博物馆,创造了该馆 “最大一笔私人捐赠”。

1972 年,尼克松访华后,美国掀起 “中国热”。经由香港获得中国艺术品需求大增,出现了一大批倒卖文物的香港公司。除了香港,美国各界还直接购买英国劫掠的中国文物。

改革开放之初,海外市场中中国文物价格走高,盗窃文物、盗掘古墓葬并走私等犯罪行为开始抬头。在暴利引诱下,形成了一条以港澳为跳板、从中国内地到欧、美、日等的文物走私链,走私方式也从原先的个人少量携带变为集装箱夹藏。截至 90 年代,纽约市场上出现诸多中国古代瓷器、明清家具、唐三彩和古代玉器,要价才几十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80 年代正处 “中美蜜月期”,我国政府规定只能出口清朝同治以后的艺术品。**故美国文物商直接北京、天津和上海收购文物(有些是私人藏品,还有些是大规模基建意外发现的),中国则可获得来之不易的外汇收入。

美国马萨诸塞州塞勒姆镇的迪美博物馆收藏了一座清嘉庆年间的徽派建筑 “荫余堂”,是安徽黄村一户人家的私宅。1995 年,黄氏后人先后搬走,珍贵建筑濒临拆迁。1996 年,它被美国史学家白铃安看中,在美国一基金会的支持下斥资 1700 万美元将它买下,花费 4 个月小心拆卸为 2735 个木质构件和 972 块石片,装满 40 个集装箱,于 1998 年 2 月运抵美国。在中方人员帮助下,耗时 7 年,花费 1.25 亿美元重新拼装,2003 年 6 月对外开放。

**美国到底 “归还” 了多少中国文物呢?严格来说不算“归还”,几乎都是国际执法合作。**以下日期中,有些是美方决定归还的日期,有些是接收仪式举办时间:

1997 年,从美国追回 4 个集装箱的走私文物。1998 年 6 月 23 日,从美国追回河南巩义宋永泰陵客使头像

2001 年 3 月 28 日,从美国追回一件被盗掘的五代王处直墓彩绘浮雕武士石刻(在克里斯蒂公司拍卖会上查获)。2002 年 6 月 13 日,美国移交其查获的 93 箱 110 余件古生物化石。2003 年 5 月 26 日,从美国追回 6 件汉文帝霸陵陪葬墓陶俑。2006 年 7 月,美国向我国移交其查获的 42 箱恐龙蛋化石。2009 年,美国向中国移交 62 件珍贵古生物化石和一批包括剑齿虎头骨在内的古生物动物化石。

2010 年 5 月 26 日,美国向我国移交其查获的 61 件古生物化石。2011 年 3 月 11 日,从美国追回 14 件非法流失的中国文物。2011 年 12 月 20 日,从美国追回 22 枚 “恐龙蛋窝” 化石。2015 年 12 月 10 日,从美国追回 16 件(组)玉器、5 件(组)青铜器、1 件陶器在内的 22 件流失文物和 1 件古生物化石。

2019 年 3 月 1 日,美国政府归还新石器至清代流失文物共 361 件(套) 。这是继 2009 年 1 月 4 日,中美签署**《对旧石器时代到唐末的归类考古材料以及至少 250 年以上的古迹雕塑和壁上艺术实施进口限制的谅解备忘录》**以来,美方第三次向中国返还流失文物,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

仅有两次以谈判协商方式追回:1989 年 5 月 29 日,从美国追回湖北秭归县屈原纪念馆被盗的战国青铜敦。2010 年 6 月 17 日,从美国追回被盗的唐顺贞皇后敬陵石椁

仅有三次回赠:1993 年 12 月 2 日,美国国际集团友邦保险公司捐赠颐和园十扇铜窗。2000 年 6 月 22 日,美国收藏家安思远捐赠另一件五代王处直墓武士浮雕像。2009 年 11 月 23 日,美国华裔收藏家范季融、胡盈莹向中国捐赠了一批流失海外的文物。

**美西方至今仍然紧紧攥着中国的奇珍异宝,然后终日阴阳怪气。**有时对我们吐口痰,说中国 “排外”、“专制”、“民族主义”,有时对我们放酸水,说中国 “狭隘”、“封闭”、“不可持续”。

1939 年 5 月 26 日,毛主席在**《被敌人反对不是坏事而是好事》**中说:“我认为,对我们来说,一个人,一个党,一个军队,或者一个学校,如若被敌人反对,那就好了,那就证明我们同敌人划清界线了。如若敌人起劲地反对我们,把我们说得一塌糊涂,一无是处,那就更好了,那就证明我们不但同敌人划清了界线,而且证明我们的工作是很有成绩的了。” 他还说:“敌人骂我们的东西,我们就要坚决做;敌人说我们最坏,就证明我们最好,最革命。”

**让西方的反动统治集团瑟瑟发抖吧,让他们在恐惧和惊悚中彻夜难眠吧,让他们说中国人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吧!**西方不懂得尊重,中国将让他们学会尊重。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

知乎用户 江北烟雨人​ 发表

中国就不是一个移民国家。

更不是一个殖民地国家。

所以我们天然就没有必要有一种 “开放心胸欢迎全世界” 的惺惺作态。

我们要是欢迎你,这是给你脸,你得接着。要是不喜欢你,别硬杠。你来是做生意也好,做客也好,要有客人的自觉。不要随随便便就脱鞋上炕。中国人的好客,说白了就压根没拿你当自家人。

至于说屈辱的历史,那我们当然记得。我们有好几千年成文历史、信史,不是那些靠传说来构建民族的国家。100 多年前你们做了什么我们不会忘。四年前你们做了什么,我们也不会忘。这是我们的权力。你干都干了,还怕人记得?

我说了,中国不是一个移民国家。所以压根就不该有什么 “外”,来做生意的、工作的、旅行的、学习的,都只是暂住。数量有限,不构成我们“人民” 的一部分。谈不上对你们的排和不排。这些暂住的人,连被排到的资格都没有。

带枪来的,如当初八国联军一般,那就是敌人,当然在打击之列。

至于取得国籍的,那是我们人民的一部分,对他们从来不排。

站在中国之外,感觉到中国有排 “排外” 的气息?只能说你想多了,只怕心里真有鬼。

知乎用户 甄昊元​ 发表

一、

各位,开喷之前,请先搞清楚对象。

CNN 虽然是美帝老牌 fake news。

但针对这篇文章,你们更应该喷的是英国。

还是先读一读原文吧:

https://edition.cnn.com/style/article/china-old-summer-palace-intl-hnk-dst/index.html​edition.cnn.com/style/article/china-old-summer-palace-intl-hnk-dst/index.html

熟悉的阴阳怪气感。

熟悉的帝国视角。

熟悉的九真一假。

要不是开头挂着个 CNN 的 banner,还以为翻错了页,翻到了 BBC 呢~

于是回头看看作者~

哟西,果然。

是这位:

代表作有这些:

[午夜北平 (豆瓣)​book.douban.com/subject/23081005/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book.douban.com/subject/23081005/)

镜里看中国 (豆瓣)​book.douban.com/subject/6822539/

所以一切都解释得通啦。

二、

例行转进,喷一下《环球时报》吧。

环球啊环球,咱加钱请个靠谱点的翻译行不,或者让你们胡总亲自出马也行啊~

大伙来瞅瞅:

In a country where vestiges of the past are either zealously restored to their former glory or cleared to make way for new developments, the decision to leave the palace in ruins is conspicuous in its inaction. To some critics, the announcement was both a pointed political gesture and a symptom of patriotism that is not simply pro-China, but anti-foreign.

“symptom of patriotism”是 “爱国主义的体现” 的意思吗?

“not simply pro-China, but anti-foreign”是 “有些排外” 的意思吗?

你们这样瞎翻译,直接把原文的阴险和恶毒程度打了个对折,是不是想给 CNN 洗白?

三、

各位,既然咱知道这篇文章是英国佬的杰作,就一定要当心了。

英国佬写东西,最恶心人的部分,多半不是最拱火的那部分。

他们习惯用婉转而克制的语言来表达最深层的恶意。

老夫已经帮你们挑拣出来了,请自行品味,不用谢:

“I’m just glad that we have seen the dimension of the discussion grow more and more diverse,“Peng said,“because in the ’80s and'90 it was just seen (in terms of) the shame of China’s past. Now, there’s a new take that sees it as (part of) the glory of China in the 18th century … so it will be interesting to observe how it will be discussed in the future, and how those discussions reflect the Chinese mentality.”

所以啊,环球小编,你们学会了吗?

知乎用户 拍照稀烂帮帮主​ 发表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2 月 14 日就发表了一篇名为《关于北京圆明园遗址的争论不止是历史》的文章,对圆明园的艺术价值、重建争议等进行了探讨。
不过,在评论国家文物局有关重建圆明园的批复时,CNN 文章就援引了 “批评人士” 的观点,称中方 “勿忘国耻、警钟长鸣” 的表态是一种“尖锐的政治姿态”,不仅是爱国主义的体现,还有些“排外”。

我们国家的文物保护以及修复,什么时候需要别人指手画脚了?

涉及这个问题,我们国家已经探讨了十余年!结论是清晰的,那就是维持现状。

“圆明园遗址不仅是清代皇家园林的重要代表,更是近代中国被侵略、殖民的历史见证。遗址以断壁残垣告诫后人勿忘国耻、警钟长鸣,重建圆明园缺乏必要的考古及历史文献依据,且将改变圆明园遗址被列强破坏的历史现状,应慎重论证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这是文物局态度!坚决支持!

为什么这些国家这么 “操心” 我们的文物修复,是不是还想着销毁罪证!

国内以后再有提及 “圆明园修复”,虽然不能定义为汉奸叛国,我倒建议查查其背景了。

这里还有一个逻辑问题:“勿忘国耻、警钟长鸣” 的表态,就是一种 “尖锐的政治姿态”,不需要委婉。

另外,爱国确实是排外的。只不过,只排除敌人!

现在我来问问当年参加火烧圆明园的参与国:

一个世纪以来,你们都为这件事做了什么?

忏悔了吗?

归还文物了吗?

除了忙着想办法销毁罪证,还做什么了?

就算到了今天,还在忙着制裁,贸易战,诋毁,炫耀武力,冷战思维,霸权主义……

知乎用户 知三天乎​ 发表

这说明美国确确实实正在没落下去——这种报道是一种防御性叙事:防止中国借圆明园进行 “八国联军侵华” 的历史教育,想堵住中国人的口,想带偏舆论风向。这说明美国正在没落了呀。要是还没没落的话,盎撒民族的叙事方式是侵略性的、是这样的:我抢了你的又怎么样?我就抢你的你还敢说半个不字?!

这说明 CNN 内心其实明知有当年侵华的史实——所以中国都还没说 “八国联军侵华” 呢,它就说 “尖锐的政治姿态” 了。为什么尖锐?因为戳到它肺管子了呗。难受的是它还不敢说这段侵略史(说出来就理亏了),只好扭扭捏捏地讲什么“排外”、含含糊糊地说什么“尖锐”,你说它难受不难受啊?尴尬不尴尬啊?不知道这段侵略史的美国人,怕是会一头雾水:中国人讨论自家的皇家园林,怎么就牵扯到政治姿态了???

另外,“爱国主义” 什么时候变成了 CNN 口中的贬义叙事手法了?**被忽悠的国人还以为美国人都特恨国、都天天想着推翻美国三权分立政体、推翻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呢!其实你都想象不到美国人有多爱国!**你看美国新冠感染都几千万了,死人都快 50 万了,美国人还坚信他们的政府他们的国呢!你说说这得有多爱国呀:誓死与大美利坚共存亡好么!国内那些讽刺中国人爱国的公知们简直 Low 爆了!

中国不是爱国主义太多了,而是太少了,这才给了那些缺钙洋奴公知们钻空子的机会。

FAKE NEWS!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对 CNN 的评价

但凡你正眼瞄 CNN 一下,你就输了。

————批评 CNN 的 “批评人士”

知乎用户 大蓝先生​ 发表

圆明园保护方案所折射出来的信息,对于西方国家来说,是 “翻旧账”,“记仇”。别看西方国家整天弄错国内的地名,或者一些很基本常识的东西,他们以前做过什么,他们自己清楚得很。

即使他们可以脸皮厚到不承认烧毁掠夺过圆明园,但是只要你将圆明园提出来,他们就开始说排外了。

为什么排外呢?因为中国有东风快递,有航母,有战斗机。他们希望中国把圆明园给忘了,不要提这个事情,这样一来他们会觉得,他们所犯下的罪行已经被忘却,甚至消失了。

你在全副武装的情况下,突然来一下圆明园。就等于突然表情一严肃,说了一句 “以前你捅了我几刀喔?我还记得的。”

对方一听,即使你什么都不说,但是看着浑身肌肉的你,他们都会不由自主地害怕,希望你别提这事情,害怕你翻旧账。因此,他们会说,你不要那么排外嘛。

“我没说我要对你干嘛啊?你紧张什么?我什么地方排外了?”

西方国家为什么紧张?因为他们不但知道自己做错事,而且他们还知道如果现在算账,他们招架不住。如果招架得住,他们还需要说什么排外么?根本就不是这种报道方式。

这个报道反映出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所想的,就是我们网上常说的,死掉的()()才是好的()()。太巧了,我们对美国也是这么想的。

一直以来都不知道圆明园复原是什么样的小伙伴现在可以看看了。我们常看到的圆明园的柱子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才到圆明园的 2%。圆明园很大的,复原后是什么样,请看下面还原↓

圆明园还原后

视频搬运自抖音地理科普博主地理老师王小明(ID:Dili001),不仅有全球各地地理知识科普,还有美食和动物方面的小知识讲解。

知乎用户 黄医湿​ 发表

感觉可以做个系统,自动收集整理英文媒体对中国和中国人的带有偏见的报道,似乎是个不错的研究课题,也许能观察到很多很有意思的偏见模式和特征。

知乎用户 zibuyu9​​ 发表

汉族绝对是个记仇的民族,百年几百年尺度的复仇好几次。

靖康之耻的记忆持续了百年,南宋一代代君臣都要说要雪耻,后来蒙宋夹攻金朝,对着完颜一族杀红了眼,基本中原女真人杀光,金朝皇帝被宰了一半拉回临安纪念。

元朝灭亡之时,也是一样的杀红眼,中原的蒙古人基本全部一扫而光,对着蒙古草原还不断北伐,打进蒙古哈拉和林也是扫荡人口。

清朝灭亡时候,南方革命各省满城也是一扫而光,很多满族人改了汉姓,就是为了活命,孙殿英打进清东陵,一堆的民族主义者也是叫好不已。民国初建之时,一堆当时的革命者就祭拜明孝陵,向先人致敬。

日本投降的时候,之所以没有大规模报复,本质上没打赢,苏联美国是真打赢了,李梅火攻和横扫关东军西伯利亚战俘营已经彻底报复,但是中国没有,不是中国不想报复,而是当时中国确实打不赢,你要报复日军又可以过来把你打趴。

没有根本报复是中日长期心结的重要原因。

其实这个问题西方更严重,中国近代的苦难本质就是西方带来的,英国的鸦片是毫无疑问的英国续命,是中国鸦片财源和巨大市场支撑了西方的发展,英国的汇丰大古渣打,美国很多总统大家族的起家,很多大学铁路的启动资金,甚至法国印度很多家族起家,都是靠鸦片贸易。上海外滩当年就是西方经济掠夺中国的见证,而圆明园就是西方暴力抢劫见证。

当你看到中国今天这样疯狂的强大起来,不可阻挡,而中国人又是那么记仇的一个民族,换了谁都会感到害怕的,一看到圆明园什么,他们自己都会感到一股不可思议的寒意。当然了,最折磨人的不是报仇的人上门了,而是知道报仇的人必来,而天天担惊受怕的样子,西方阻拦不了中国崛起,那么这段时间他们心里是肯定害怕的。

知乎用户 huang liu 发表

[

如何看待 CNN 将我国保护圆明园方案,称作是「尖锐的排外政治姿态」?

伯光君的视频

 · 633 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345169452975968256)

在圆明园事件中,英美法德都扮演了侵略者的角色。以她们的身份,谈中国的尖锐排外政治姿态简直就是强盗质问受害者为什么不原谅,太过无耻。

但是,抛开这个话术,我们仔细思考一下,排外的政治思想是不是就有问题呢?是不是美国就没有排外思想呢?

当代几个西方发达国家都有强烈的排外思想。

比如美国,毫无根据的对抗俄罗斯,中国,伊拉克,伊朗,也曾经包括日本,印度,英国,法国。为了让自己的对抗有根据,美国习惯造谣,污蔑,栽赃的各种手段。比如用一管洗衣粉对伊拉克开战。比如用美利坚 CIA 赞助的新闻来污蔑中国新疆。

美国的排外思想,不符合国际法,也不符合经济原理。比如美国人违背了 WTO 的规则,对全球几乎所有国家都发动了贸易战,包括盟友英法,也包括越南这样的小国。

美国对自己国内的亚裔,拉美裔,也采取了很强的对抗政策。这也是排外思想的一种表现

欧洲的几个国家,诸如英法德。一方面跟随美国,美国对抗哪个国家,她们就无条件跟上。这就是典型的排外思想。至于最近对俄罗斯的集体造谣污蔑,更是到了战争级别。

从这样一看,美利坚等国家的排外思想何等严重,和中国一比。我华夏简直善良的要命。。

和网上一般认为中国政府太过软弱不同,许多国外的学者,经营者,政客,反而认为中国太过排外。

理由非常可笑。他们说,是因为中国政府需要加入世界这个大市场。

比如有人说 “中国的发展是依托世界这个大市场得来的。所以为了这个大市场,中国必须展现出更开放,更对外友好”。

这个理论有一个巨大的问题,为什么美国如此排外,却依旧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之一?

为什么英法德对俄罗斯,对中国排外就一点事都没有?

当代的国家,只有加入大市场才能发展,这个理论是对的。

和中国的贸易很重要,所以不应该排斥中国,也是对的。

但是对的理论,不保证政客就会去执行。比如澳大利亚明明完全依靠着中国的贸易,但是依旧要在政治上针对中国。

欧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就是中国,但是依旧要对中国问题说上几句。

国外的政府,放在第一位的不是经济,而是选票,所以她们最关注的是选民的看法。选民认为对抗中国是对的,那么政客就会去执行。选民认为政府对抗中国影响了经济,她们才会收敛。而选民不一定总是理性的,选民的要求也往往是片面的。

这就导致了国外的政治和经济上的分离。而世界各国也基本上接受了这样的思想——政治上可以互相 BB,经济上该怎么赚钱怎么来。

如果明白了这个潜规则。

大家就可以明白,中国政府是有点小心过度了。

对这些国外的政客,看不爽了,该 BB 就可以疯狂 BB。。排外是正常的,是合理的。完全不会影响经济。

而不必被所谓改革开放的话语绑住了手脚。

————————————

知乎用户 伯光君​ 发表

安静点,你是假新闻。

强烈建议外交部直接推特上转发 CNN 报道,文字配上 “来自你们总统的评价,” 安静点,你(CNN)是假新闻””

“your president said and I quote that ‘CNN is fake news’”

知乎用户 陈健坤 发表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后世岂敢忘?

知乎用户 皮皮熊 发表

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不要回答!

应该恨谦虚的姿态:那么请问一下贵国能不能分享一下当初黑奴贸易,印第安保留区这方面的宝贵经验是如何的?

知乎用户 茶哥反鸡娃​ 发表

强奸犯眼里受害者的任何不服从反抗就是挑衅攻击,事后没有闭口不谈说出来就是无德无耻不要脸。

知乎用户 可克达拉的牧羊人​ 发表

前面的回答已经说过,这是一篇有关文物保护的评论文章。

美国人说到文物保护,那我可就不困了。

讲两个事。

一是国家宝藏第三季第六期是西安碑林博物馆,里面讲到昭陵六骏中的拳毛騧和飒露紫,被打碎后盗卖到美国。百年辗转,2010 年美国提出想要对文物进行修复,我国专家携带材料前往宾夕法尼亚大学完成了修复,想要扫描文物数字信息传回国内,被美方拒绝。

二是丹东鸭绿江上仍然横着被美军轰炸的断桥,十二孔断为四孔,遗址也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每次看到什么抗美援朝不该战不必战的言论,就想让 TA 们对着断桥说去吧。

(图片来自百度百科)

夺回该夺回的,记住该记住的,这是我理解的文物保护。

知乎用户 梧桐酥​​ 发表

这确实是尖锐的政治姿态,也是尖锐的民族和国家表态。但这不是排外,而是反对侵略、反殖民、反强盗、反造谣抹黑等欺凌别国和他族人。我们欢迎所有对中国人友好的外国和外国人。

CNN 们这是不好意思,觉得羞愧了,他们祖上巧取豪夺,使得他们有了好的生活,有条件接受良好的教育,他们的良心受到了拷问。

我们不但要把圆明园遗址永远留着,还要列出被盗抢的文物清单,把它们公诸于世界,挂在各个显眼的地方,强盗们一天不还,就挂一天。德国总理都向犹太人下跪了,殖民主义者们不应当向他们残害的穷国人民道歉吗?那嘴里还讲什么人权、仁义道德呢?

西方至今还抱着那套殖民体系,只不过从各帝国抢地盘的寡头殖民,变成现在美帝国统治下的独裁殖民,更加残酷地剥削穷国。坏人还在,只是变老了,变得更狡猾了。在抢劫的时候,还要让被抢的人接受他们制定的道德规范的审判,从而让自己的强盗行径变得 “理所当然”,甚至变成维护 “正义” 了。君不见公知们纷纷要我们遵守强盗规则,不能丝毫反抗,否则就是战狼吗?老百姓供养你们,是为了维护自己国家利益,不是要让你们为强盗逻辑站台。

这世界上还没有一股力量有能力反抗美帝这套殖民体系,各发展中国家百姓一面吃着西方喂的嗨药,一面被国内外公知们洗脑,大多等着西方来 “振救” 他们。叙利亚难民在冰天雪地的波斯尼亚难民营,光着脚穿着拖鞋,排队等救济粮,把他们家园炸烂的美欧殖民者却在举杯庆祝,谁有兴趣去救那些别国的难民呢,本国的无家可归游民都没人管。

在以美国为首的央格鲁 · 撒克逊统治体系下,要摆脱殖民很难。被殖民国家辛辛苦苦干几十年,在殖民者吹起的巨大虚拟经济泡泡面前,简直可以忽略不计,印一把钱就全买断了。被殖民国家永远都在给这帮食肉的殖民者打工,看不到尽头。

幸好还有包括中国为主的少数国家比较聪明,不开放金融,殖民国家不能一把抢光。但这个世界的话语权还在这些西方殖民者手上,CNN、BBC 一刻也不会停止抹黑中国,公知们卖国的噪音一刻也不会停。

另一个好形势是,08 年金融危机期间,美帝国秃鹰们,竟然连维护殖民体系一起喝汤的欧洲也不放过,再加上川普统领的撕破脸,英国这只看住欧洲的狗被踢出欧盟。因此,欧盟总体会选择中立。

但亚洲日本这只看住亚洲的狗还很疯,还有韩国大刀和台湾小铁爪。以中国为首的亚洲反殖民抗争是一场持久战,十四年抗战还在前半段,还需要更加努力,需要更多朋友。

知乎用户 中一 (MiddleOne)​ 发表

我来更新啦!英语不好的地方,求好的翻译,欢迎在外网转。

当你装上防盗门的时候,只有小偷和强盗会骂你排外。

——非著名答主沃茨基硕德

很久没有这么简短回答问题了,欢迎诸位把这句话传出去,现在我有点事,晚上回来的时候我做个表情包。

知乎用户 小夫子老男孩​ 发表

以我山野小民之愚见,我们应该加大批判西方的殖民掠夺史。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采取避而不谈的态度。

首先要看美国国内的风潮:他们自己也在反思,也在打倒砸烂华盛顿们的雕像。

许多中国人对此扼腕,实在是滑稽。

难道华盛顿们对中国老百姓还有什么功绩吗?把他们当精神支柱,怕是拜错了祖宗。

美国最近说要把建国史往前推,推到屠杀印第安人和奴隶贸易的时期。

这太好了,属于美国人良心发现的第一步。中国人应该支持。

尤其是,目前的总统拜登是支持重新定义美国历史的。

此时,你指着他鼻子,骂他殖民者后代,他必须笑着说你讲的对。

还可以搞个中美共同反对殖民主义的声明,一个好处是促成美国国内的大反思运动,二个好处是对美国指责中国搞新殖民的一个表态。

圆明园这事,也可以作为一个契机去嘲讽英国和法国:当年那样烧杀抢掠,而今帝国安在哉?

怕人家说排外?你外企有种别来中国啊。

知乎用户 螺丝 Loscock 发表

但凡学过中国历史的稍具爱国心的国人,对从 1840 年鸦片战争开始的中国史,无不痛心疾首,扼腕叹息。

太多的屈辱真的让我们抬不起头 ,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为苦难的历史。

由王铁崖主编,三联书店出版的《中外旧约章汇编》一书,较完整的汇集了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历届政府同 22 个外国政府所签订的各类条约协定,以及与代表外国政府的企业或组织所签订的各类章程、合同、凭照等。从这本书当中可以清晰的录出自 1840 年至 1901 年 8 月之间,帝国主义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 306 个不平等条约。哪怕是以每天一个条约的阅读速度,也要连续不断地读 10 个月。

近代史上,清廷对外最主要有 8 笔赔款:国人记忆深刻的应该是对日的马关条约赔款和八国联军侵华的庚子赔款。马关条约赔款加赎辽费,合计 2.315 亿两白银;庚子赔款核算每个中国人赔一两银子,即 4.5 亿两。合计 8 项近代中国主要的对外赔款,实际赔付总额约为白银 9 亿 5681 万 4007 两。有清一代,白银以两换算价格在 200 到 400 元人民币之间波动,取中位数 300 元计算,清廷对外赔款计有人民币近两千九百亿之巨 ,对中国影响颇大的三峡工程,施工期长达 17 年,计入物价上涨及施工期贷款利息动态总投资估算约为 2,039 亿人民币。1900 年美国的 GDP 首次超过英国,登顶世界第一的宝座,而当时它可以计算的 GDP 总量,也只不过区区 190 亿美元。

这是一部血泪史,任何有良知的中国人都不应该忘记。

列宁说的很好: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我们并不否认我们的国人中间确忽有那么一撮人境界高远,可以毫无违和感的与杀其先人、辱及族人的仇敌们把酒言欢。我们固然也反对一味地打打杀杀,盲目排外,可也要不时地梳理梳理自己的历史,擦一擦手中的钢枪,把自己的篱笆筑得更牢一些 ,以唯愿世界和平的宏大心愿祈祷我们能够安享每一个和平快乐的日子,这怎么说也不能算是过分吧。

圆明园对于中国有什么样的回忆,我借用一段法国文豪雨果的文字来追述:这是一个以宫殿、庙宇形式表现出的充满人类神奇幻想的夺目耀眼的宝洞…… 这是一个震撼人心的尚不被外人熟知的杰作,就像在黄昏中,从欧洲文明的地平线看到的遥远的亚洲文明的倩影……

可是中国人都知道:这个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可堪与埃及金字塔,巴特农神庙,巴比伦空中花园媲美的伟大的建筑作品却被英法联军的一把大火烧得荡然无存 。国人今天到圆明园遗址去凭吊的时候,满目的断壁残垣,满腔的痛心疾首……

历史是一面很好的镜子,可以照出一个民族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

以中国基建狂魔的称谓以及大手笔的投资冲动,在圆明园的遗址上,再按照我们的想象,恢复当年的圆明园盛况,绝非什么困难的事儿,美国的 CNN 不远万里而来,早就替我们想好了方案,这么好的地段,这么开阔的空间,为什么就不能重建?建个游乐园,卖卖门票,也完全可以做到游人如织,摩肩接踵啊!为什么要让这个历史的伤疤显得那么不和谐呢?为什么不放下历史的包袱向前看呢?

哼,你不同意,就是暴露了你尖锐的政治排外姿态。

CNN,你错了。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告诉世界,我们的文化基因一点也不排外,海纳百川是中华文明的基本特质。圆明园遗址只是想冷静地,以它废墟般的存在告诉了每一个国人:落后就要挨打,自强才能复兴。

保留圆明园遗址,不进行大规模的开发,让所有的国人都明白: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GDP 增强了固然是好事儿,但即使到了现在,我们依然是群狼环伺,容不得大意半分。

我们这个民族,真的是被贼偷怕了,更可怕的,还总是被 bbc、cnn 惦记。

好在我们手里有真家伙,不然,装模作样拿一管洗衣粉就打上门来的历史又会重演。

知乎用户 沧海三声笑 发表

整天绷紧国际政治斗争的弦上纲上线其实挺累的。

所以,这件事我不打算认真答,而是从另一个歪曲的角度来看待:

丫就是羡慕嫉妒恨。

太久远的事不说,只说最近这一两年。

1. 中国抗疫还是挺可以的,主要经济体唯一 GDP 正增长。

2. 中国承诺为全国人民免费接种新冠疫苗。

3. 中国像下饺子一样下水 075 两栖攻击舰。

4.003 航母也快揭开面纱了。

5. 新一代轰炸机(管她是不是轰 20 呢)迟早也瞒不住。

6. 才成功进行了中段反导拦截试验。

7. 探测火星。

8. 还没忘顺手扶个贫。

9. 还有余钱打理圆明园那块废墟。

嘴上说是发展中国家,但看看上面这几件事,哪一件像是发展中国家干得出来的?

这妥妥的炫富嘛!

再回头看看英,美,欧。

1. 抗疫就不说了,群体免疫沦为笑柄,总统和首相都有中招的。

2. 总统选举撒泼打滚。

3. 国会让人冲了。

4. 航母染病,舰长爆料吹哨。

5. 好人理查德燃了。

6. 时不时传说打辉瑞疫苗非死即残。

7. 就这疫苗还不是谁都打得上的,还得托关系排队,欧洲急得恨不得打官司,好些国家(尤其是穷国)实在等不起了,宁可求中国帮忙。

8.GDP 负增长。

颇有家道中落之感。

两者一对比。

有钱了不起啊!?

骂他!

知乎用户 李劼 发表

请那些说西方素质高、文明的公共知识分子来解释一下

我看这回公知怎么洗?

知乎用户 龙宇 发表

刚好新书写到圆明园这块了

从建筑学的角度来说

圆明园融合了样式雷家族数辈的积累

同时又借鉴了西方园林的精华

是东西方园林进精华的融合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

重建圆明园的讨论已经持续了几十年

主要分为废墟派和重修派两派,至今依旧没有分出高下来。

  废墟派认为,圆明园从完整状态到目前的废墟状态这一过程,见证了中国近代史发展的许多事件,一般国际上把承载这种负面信息的文物称为 “棘手遗产(difficult heritage)”。这种负面信息被视为文物的价值之一,对研究社会发展变迁具有学术意义,对所处国家和文化具有警示意义,按照鼎盛时期的样貌重建就是对这种价值的毁灭。

  反对意见则认为,在不劳民伤财的情况下重修,既是文明辉煌的展示,也是给人民一个游乐、欣赏的场所;这些再也不是曾经封建君主的独有,而是人民和人类的共有,重建后的圆明园将是一座人民公园。

  最后国家文物局一锤定音,发布公告称:圆明园遗址不仅是清代皇家园林的重要代表,更是近代中国被侵略、被殖民的历史见证,遗址以断壁残垣告诫后人勿忘国耻、警钟长鸣;重建圆明园缺乏必要的考古及历史文献依据,且将改变圆明园遗址被列强破坏的历史现状,应慎重论证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圆明园的过去虽然辉煌,但也是中国百年屈辱史的象征,原地重建虽然可以让大水法等劫后废墟重新焕发光彩,却也失去了一处具有重大教育意义的遗址。

废墟派和重修派依旧没有分出高下来。

  废墟派认为,圆明园从完整状态到目前的废墟状态这一过程,见证了中国近代史发展的许多事件,一般国际上把承载这种负面信息的文物称为 “棘手遗产(difficult heritage)”。这种负面信息被视为文物的价值之一,对研究社会发展变迁具有学术意义,对所处国家和文化具有警示意义,按照鼎盛时期的样貌重建就是对这种价圆明园的过去虽然辉煌,但也是中国百年屈辱史的象征,原地重建虽然可以让大水法等劫后废墟重新焕发光彩,却也失去了一处具有重大教育意义的遗址。

  至于公园的话,圆明园原本是为少数满清贵胄服务的,原样重建是否真的适合大批群众游览,从建筑学来讲还真有些不好说。

  而且,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现代的公园设计理念和样式雷当年已经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单就为群众提供休闲游乐的场所来说,

而且,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现代的公园设计理念和样式雷当年已经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单就为群众提供休闲游乐的场所来说,按照圆明园的原样重修并不是什么好选择。

  不过国家不支持重修圆明园,一些其它机构却真的动工了,浙江东阳的横店集团在影视城内以一比一的比例修复了北京圆明园建筑 95%,修建了东阳圆明新园,景区占地面积达到了 6200 亩,建设资金高达 300 亿,于 2016 年建造完成,其中有 80 亿用于自身的建造,剩下的 220 亿则是用于园林陈设的购买。

  横店集团掌门人徐文荣曾对媒体表示,“我一个农民,希望通过建圆明新园,长一长中国人的志气,扬一扬国威,错在哪里?造圆明园是我一生最大的文化梦想。” 除浙江东阳外,珠海市香江区同样有一处名为圆明新园的景区,占地面积为 1.39 平方公里,以北京圆明园为原稿,按一比一比例精选圆明园四十景中的十八景修建而成,于 1997 年 2 月建成开放。

  但是这两座圆明新园都没有起到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成后游客寥寥,大笔的投资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本。

  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重修圆明园又有了新的方案,借助数字动画技术,重现圆明园昔日的盛景在技术上并非难题,游客可以通过 VR 或 AR 等手段虚拟游览万园之园,甚至可以重现曾经的战火。

  当视觉游戏结束,历史重新照进现实,一片断壁残垣的荒凉所带来的反差,也许比重建的花花世界,更震撼也更有价值;林楼也觉得,或许这种方案才是最好的选择。

知乎用户 维斯特帕列 发表

是否排外,那要看你是谁,是带着什么态度来了?

好山好水好地方

条条大路都宽畅

朋友来了有好酒

若是那豺狼来了

迎接它的有猎枪

你是带着友好的态度来,自然欢迎,2020 年我们国家吸引外资又创新高,不喜欢哪来这么多投资?如果还是打算像当年做强盗那样来的,那何止是排外,还要揍你丫的。

知乎用户 夏木​ 发表

可能这个记者本身是个好人,但是很可惜,他对于他先人先政府干过的事情不感到羞耻。

当然了,从八国联军的角度看,他们烧得抢的是慈禧的私产。

知乎用户 Enzo Jiang​ 发表

就好像一个人小时候被家族里的长辈欺负,长大后拳头硬了,而长辈年纪大了,不敢欺负他了,某年家族聚会上他提起小时候被长辈欺负的事,长辈就会说大过年的提这个干啥,以前我对你的好你怎么不提

知乎用户 M3 小蘑菇 发表

CNN、BBC、LGBT、动保、伪满、GD、废死、禁狗肉、女拳正在以自己的行动表明大家都是一个老师教出来的

知乎用户 列强无不怀念大清​ 发表

大年初五还在键政的我啊。

CNN 是被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先生在离职演讲上点名的 “娱乐媒体”。

所以根本不用关注他们说了什么。

最关键的是,西方害怕我们清算旧账。

人民英雄纪念碑知道吧,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知道吗?周总理题写的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看看碑文,忘却历史就是对先辈的亵渎。

我们之前对幽云十六州喊了快四百年了。

现在呢,首都北京就在过去幽州的地界上。

打铁还需自身硬。

余下的不说了。

知乎用户 悠然听风​ 发表

原文大题内容是介绍圆明园的历史,包括设计内涵,艺术价值,建国后的风风雨雨,以及当代人对遗址的态度。

文章在开头的一个角落提到了这句话:

To some critics, the announcement was both a pointed political gesture and a symptom of patriotism that is not simply pro-China, but anti-foreign.

看得出转弯很生硬,被强行引用来说明他们眼中圆明园的政治意义。但这句话其实没错,如果英法二国不深刻反省历史,退还抢掠的文物,那圆明园遗址自然带有激烈的反侵略历史意义,而英法就是当年的侵略者。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CNN 和 BBC 有一种神奇的本事,

它们总能装腔作势的恶心到中国人,

降低(伪装成理中客的)自己的公信力和形象,

增加中国人的凝聚力和爱国心,

同时说的那些话还能让公知们都不知道怎么吹捧

这是一种神奇的、极难把握的微操水平

知乎用户 无可就是九头鸟 发表

看都不看

知乎用户 一季稻 发表

我建议大英把大英博物馆的文物都物归原主,里面几乎每一件文物都是尖锐的排外政治姿态,要不然为何别人去拿回自己的东西怎么还被抓?

知乎用户 活到 2092​ 发表

美国保护纽约双子塔遗址方案,也是「尖锐的排外政治姿态」。

我拟在 CNM 新闻网发表文章**《关于纽约九一一国家纪念博物馆的争论不止是历史》**,全文如下

纽约光鲜亮丽的曼哈顿的西南角还有一个庄严的博物馆,曾矗立在这里的双子塔在 2001 年被 “恐怖分子” 撞毁

世界贸易中心曾是一个位于曼哈顿下城的建筑群,由六栋大楼组成,自 1973 年 4 月 4 日启用以来,两栋双塔即成为纽约著名地标之一,这两座分别称作 “北塔” 和“南塔”的高楼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超过了同在曼哈顿的帝国大厦。如今只不过是两池宁静的面积约为 1 - 英亩水池,以及稀稀疏疏人工栽植的树木。2001 年,名为基地组织的 “恐怖分子” 组织在当地时间 9 月 11 号早晨分别从波士顿、纽瓦克和华盛顿特区劫持了四架飞机。其中美国航空 11 号班机撞向世贸中心北座大楼,接着联合航空 175 号班机于冲向南座大楼。

通过此行动,名为基地组织的 “恐怖分子” 想表达的是对美国偏袒以色列的中东政策感到愤怒和失望。由美国政府发动的海湾战争,被视作基地组织的头目奥萨马 · 本 · 拉登开始反美的肇始。他对沙特同意美军设立军事基地感到愤怒,称沙特背叛了伊斯兰教义,让西方人进来是“引狼入室”。

人民在不能通过正常渠道表达诉求时, 有时不得不诉诸暴力。

如今,虽然旧世界贸易中心早已倒塌,但它似乎变成了一座圣殿,五分之一的世纪以来,该国领导人一直利用该地来提醒其人民过去的恐怖主义侵略。

每年,成千上万的游客来到这里,看到这些建筑残骸以及蚀刻在水池边的遇难人员的名字。它们是美国 “反恐战争” 的有力依据和象征,“反恐战争”作为美国政府对这一项 “恐怖袭击” 强有力的回应,时至今日,战火依然在多个国家蔓延。

近 20 年来,美国的学者和专家建议重建世界贸易中心,以庆祝美国过去的辉煌,让美国再次伟大,从而消除那些痛苦的回忆。但是,在世界贸易中心原址的部署上有参与权的希尔弗斯坦和港口事务管理局外还有许多方驳回了最新的修复建议,最后的主规划决定在原来双塔在的地方建造纪念馆,在它们的周围建造六座新的摩天大楼。

许多人想重建更强大更高的双塔。其他人觉得这块地是神圣的,不想在那里建造任何东西,而希望它完全成为一座纪念地。其向我们的后代发出警告,要求他们永远不要忘记恐怖主义和 “恐怖袭击” 造成的悲伤和痛苦。在这个国家,过去的遗迹(如被加拿大烧毁的白宫)要么被恢复到以前的荣耀,要么被铲除以为新的发展铺平道路,但这项决定将原来的遗址保持原样,在寸土寸金的曼哈顿岛上留出一块空地建造纪念馆。在一些批评家看来,这一宣布既是有针对性的政治姿态,又是对爱国主义的狂热,不仅是亲美国,而且是反外国的。

相关解释:为何 “恐怖分子”、“恐怖袭击” 等词要被做双引号,来源于 2014 在我国发生的昆明恐怖袭击,BBC 在有关报道中,避免直接使用 “恐怖袭击” 的字眼,也没有以 “恐怖分子” 来形容行凶者,引起了部分受众对 BBC 的不满和质疑。对此,BBC 官方给出的解释是,“恐怖袭击”或 “恐怖分子” 这类词语带有强烈的立场和价值判断,使用这些词语违背了 BBC 不偏不倚的新闻报道原则。这类词语只有在引用他人言论时才会出现,但需加上引号,表明此为发言者立场。BBC 在报道有关暴力袭击事件时,主要是采用一些 “事实性” 的词语,如用 “暴力袭击” 代替 “恐怖袭击” ,用“武装分子” 来取代“恐怖分子”。在“BBC 学院” 里还有一篇《为什么 BBC 避免使用 “恐怖袭击” 的字眼》现在已经找不到了。

知乎用户 氯化钾 发表

他们的反应,证明了保护圆明园方案的确具有反帝意义。

知乎用户 友善用户川丹丹​ 发表

American first:???

知乎用户 开车阵亡杨大少​ 发表

咱们从建国以来,对于这段历史的叙述都没有变过……

不,甚至在建国之前的上一个政权,再上一个政权,都没有改变叙述方案。

你现在才来说,是什么意思哦?害怕白宫被烧了?你怕什么,又不是第一次了,英国人烧得,加拿大人烧得,我烧不得?

怎么?只有白人才有资格烧白宫?你搞种族歧视啊?

知乎用户 王听玄​ 发表

光绪十六年春闰二月甲子,余游巴黎蜡人馆。见所制蜡人,悉仿生人,形体态度,发肤颜色,长短丰瘠,无不毕肖。自王公卿相以至工艺杂流,凡有名者,往往留像于馆。或立或卧,或坐或俯,或笑或哭,或饮或博,骤视之,无不惊为生人者。余亟叹其技之奇妙。译者称:“西人绝技,尤莫逾油画,盍驰往油画院,一观普法交战图乎?

  其法为一大圜室,以巨幅悬之四壁,由屋顶放光明入室。人在室中,极目四望,则见城堡、冈峦、溪涧、树林,森然布列;两军人马杂遝;驰者、伏者、奔者、追者、开枪者、燃炮者、搴大旗者、挽炮车者,络绎相属。每一巨弹堕地,则火光迸裂,烟焰迷漫;其被轰击者,则断壁危楼,或黔其庐,或赭其垣。而军士之折臂断足、血流殷地、偃仰僵仆者,令人目不忍睹。仰视天,则明月斜挂,云霞掩映;俯视地,则绿草如茵,川原无际。几自疑身外即战场,而忘其在一室中者。迨以手扪之,始知其为壁也、画也、皆幻也。

  余闻法人好胜,何以自绘败状,令人丧气若此?译者曰:“所以昭炯戒,激众愤、图报复也。” 则其意深长矣。

  夫普法之战,迄今虽为陈迹,而其事信而有征。然者此画果真邪、幻邪?幻者而同于真邪?真者而同于幻邪?斯二者盖皆有之。

  ——薛福成 巴黎观油画《庸庵全集》

知乎用户 荻 生​ 发表

不是每个国家都有资格排外。近期的伊拉克、阿富汗,稍远一些的日本、韩国、德国,再远一些的印度、埃及、两河流域的一些古老国家。看看它们,并没有资格排外,泥人一般,别人怎么捏怎么是。国家民族是十分脆弱的,一打就碎,一亡国就难复国。刷变全球通史,只有中国是极其少见的例外。这背后,有着极其深刻而意义重大的原因。就算很多中国人也熟视无睹。比如我们的姓氏,我们的祖宗。其意义,远远不是我们理解的样子。尖锐的排外政治姿态,CNN 并没有理解这一点的内涵。但是,在小邦周克大殷商的时候,中国精英就已经深刻地理解了什么叫做尖锐的排外政治姿态,那感觉如芒在背,眼中钉,肉中刺,分分钟会结束自己的统治。辅政的周公睡不好,吃不香。最后制定了宗法制,定义了什么是祖宗。大宗和小宗的游戏规则如何,把天下分封出去,护卫京畿。从此开始,又迭代修改了两千多年,其中,中国历经几次大的亡国灾难,也没有打断祖宗血脉,无论是乞丐朱元璋还是华侨孙中山,一句驱除鞑虏,都可以唤起民众的热血,即便是肉眼凡胎,也可以看得清祖宗,拎得清立场,守得住未来福祉。东西方博弈,中国修葺一下圆明园,西方媒体就如坐针毡,中国华为一动手机操作系统,西方政府都开始如坐针毡,西方灵敏度挺高,想法也很多,甚至和当年统治中国的蒙古人一样,还考虑中国新婚情侣的初夜权,愿望归愿望,落实归落实,不过,恶心是真恶心。但胜负也难在短时间分出来,中国人,只能忍辱负重,谨慎前行了。

知乎用户 豆沙包 发表

可圆明园真不是美国烧的啊

知乎用户 萌之检事正 发表

巴特勒上校:

您问我对于远征中国的看法。先生您觉得这次远征又体面又高尚;您相当善意地看重我对此的感情。您认为在维多利亚女皇和拿破仑皇帝的双重旗帜下对中国进行的这次远征是英法两国共享的光荣;您想知道我对这次英法取得的胜利能给予多大程度的赞同。

既然您愿意知道我的看法,那我就发表如下:

从前在世界的一方有个奇迹:这个世界奇迹叫圆明园。艺术有两种原则:一种是构思,它产生了欧洲艺术,另一种是想象,它产生了东方艺术。圆明园是属于想象的艺术,巴特农则是构思的艺术。一个近乎超凡的民族利用其想象力能够造出的全部东西都集中在那里。它不象巴特农那样是举世无双的稀有作品,而是想象造出的一个巨大模型,如果想象可以有模型的话。请您想象一种大家不知道是怎样的、而又无法形容的建筑物,就像月宫里的一座建筑物,那就是圆明园…… 建造这座圆明园足足用了两代人的劳动;它像一座城市那么大,由岁月造成。造给谁?造给人民。因为由岁月建筑的东西都属于人民。凡艺术家、诗人、哲学家都熟悉圆明园,伏尔泰是这么说的。大家都在说:希腊的巴特农,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圆形大剧场,巴黎的圣母院,东方的圆明园。如果人们见不到它,就会梦见它。这是一件令人咋舌的、从未见过的杰作,从神秘的暮色中远远望去就像是耸立在欧洲文明地平线上的一个东方文明的朦胧轮廓。

这个奇迹现在消失了。

一天,两个强盗闯入圆明园,一个掠夺,一个纵火。似乎获得胜利就可以当强盗了;两个胜利者把大肆掠夺圆明园的所得对半分赃。在这一切的所作所为中,隐隐约约见到了埃尔金的名字,这必然使人们回想起巴特农:以前有人对巴特农所干的,现在对圆明园又干了起来,而且干得更彻底、更好,一扫而光。把我们所有大教堂里收藏的宝贝堆在一起,也抵不上这座光辉灿烂的东方博物馆,那里不仅有艺术精品,还有大堆大堆的金银制品。伟大的功勋,喜人的收获。一个胜利者装满了身上所有的口袋,另一个见了,也把一个个保险箱装满。于是,他们手挽手笑着回到欧洲。这就是两个强盗的故事。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里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勾当。

在历史面前,一个强盗叫法兰西,另一个强盗叫英国。但是我抗议。我感谢您给我这个机会让我申明:统治者所犯的罪行并不是被统治者的错误;政府有时是强盗,但人民永远不会作强盗。

法兰西帝国侵占了这次胜利的一半成果;今天,他以一种所有者的天真,炫耀着圆明园里的灿烂古董。我希望,铲除污垢后解放了的法兰西把这些赃物归还给被掠夺过的中国的那一天将会到来。

而现在我看到的,是一次偷盗行为和两个小偷

先生,这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行为所给予的赞同程度。

维克多 · 雨果

1861 年 11 月 25 日

知乎用户 空眠 发表

那怎么着?难不成要我谢谢你祖宗八辈来我家烧杀抢了一通?

知乎用户 德斯汀. 罗亚 发表

当八一红旗插在英国的国会、白金汉宫等等地方时,我希望英国所有的博物馆都是空的。

知乎用户 嗜血龙帅 发表

中国的外交姿态:

BBC 认为的中国对外政策:

我们实际的对外政策:

知乎用户 钱尼马​ 发表

???

先打上三个问号。

迷惑行为。

想说一种草的种类。

大清时,强盗把它毁了,我们没追究。

现在祖国强大了,我们不想追究,只是想把在里面失去的物品找回,并保护,这说明祖国珍惜这些物品。

现在又在外面评论是非,是要我们再提旧事还是以为我们在放过???

管好你们自己再说我们吧,自己内部都管不好凭什么指手画脚,还指向错误的方法。

知乎用户 清幸呀 发表

“你说得对,我们就是排外,我们旗帜鲜明地排外,我们排外的立场尖锐得不能再尖锐了。
排的就是你们这群昂撒鬼子,人类之癌,海盗、赌徒、酒鬼、恶棍和碧池的后代们。
你们和你们后代最好的归宿,是吊在路灯柱子上风干,作为对人类的赎罪。”

——__________(你们想在这个地方代入谁?)

知乎用户 G Grindelwald 发表

建议打造几个印第安人雕像,放美国领事馆门口

知乎用户 谢晦 发表

这是好事,戳痛他们肺管子了

说明他们的和平演变,有很大阻力

说明高贵的盎格鲁萨克逊人,想要洗干净满手鲜血,想要继续扮演光明正义的文明人,总有人提醒世人,他们屠杀掠夺,他们杀人放火,他们种族灭绝,他们贩毒蓄奴,他们是真正的匪徒

知乎用户 玉树挡风 发表

我来说点《环球时报》可能不太爱听的。

为什么 CNN 没有这种勿忘国耻的概念,反而给扣上一个排外的大帽子呢?

因为收拾过美国的人,都被美国收拾回来了啊。

英国,现在就好像小跟班一样死死地跟随美国;日本,就不说啥了。

如果中国也把近代以来欺负过咱们的,都像美国那么收拾一圈。我觉得我们也可以大度起来了。

知乎用户 吃刀刀 发表

就喜欢看西媒气急败坏的样子

看它们跳着脚骂我们帝国主义 民族主义

这就说明我们做对了

请继续 不要停

知乎用户 高山县​ 发表

懂了,

这就把纪念敦刻尔克大撤退加入排外反德套餐。

这就把纪念轰炸珍珠港加入排外反日套餐。

这就把纪念南北战争加入排内分裂美国套餐。

这就把保留犯罪证据行为加入侵犯人权套餐。

这就把感恩节加入反人类套餐。

你一个反德反日反美国反人权反人类的狗东西,也敢讨论排外?

给我闭嘴,爬!

知乎用户 有 360 天了么​ 发表

CNN:说的是这个,心里想的是那个,反应了中国文化熏陶下的人,很多都不真诚。

不淳朴,很狡猾。

叫麻子的脸上就一定有麻子?

那叫黄四爷的脸上有四么?

排外一定得在外交上搞吗?

你们中国人就会表一套里一套。

外媒:我就要质疑你,我没理由,我质疑不行吗?

什么?

你敢不让?

你敢把我交给警察和大夫,我就掐死你。

知乎用户 「已注销」 发表

圆明园可不是一把大火烧毁的,而是一百多年来每一个搬运工辛勤劳作的成果。只会记恨洋人可不成。

知乎用户 庞安常 发表

我就实实在在告诉你们吧。

  • 2000 年前屠戮罗马的迦太基;
  • 1000 年前洗劫罗马不列颠、将罗马 - 凯尔特原住民屠戮殆尽,或驱赶至荒无人烟的苏格兰高地、爱尔兰岛和威尔士山地而后占山为王,以及
  • 400 年前五月花号满载的那帮子小偷、赌棍和杀人犯,

本质上,是同一群人。

整个西方的傲慢与偏见就是与生俱来的,盖因一神教极其顽固的排他性特点决定了他们只要一直处于高势能位置,那就是高嘚大发慈悲的保佑,就足以证明他们就是高嘚的选民;同理,咖啡乐 (此处借用自回教神学概念) 们无论说什么都是呱噪,以及咖啡乐的想法从来不值一提,所以在这一点上,无论是日耳曼夷狄、拉丁人、高卢人,还是盎格鲁萨克森人都一样(尤其此贼最为阴鸷狡诈),进而:

  • 过去 500 年来他们是如此的成功,不仅获得了高势能文明地位,得到了最先进的技术、最庞大的财富,统治了数量巨大的人口和领土,且:
  • 从条顿堡战役以来,从来没有哪个民族,曾经从全方位无死角且彻底地击败过他们,或者,他们从未经历过一次哪怕一次伤筋动骨的彻底失败,即使伟大如罗马帝国,即使强势如奥古斯都、优士丁尼;
  • 而这,又恰恰强化了他们 “高嘚的选民” 的潜意识,并与之结合后成为逻辑闭环。

这就如同嵩县之前提及的基督教加尔文派奉为圭臬的双重预定论一样,因为我素质高,所以我可以素质低,不高也高;同理,因为你素质低,所以你即使素质高也是素质低,不低也低。对付这样一群冥顽不化的夷狄,你跟他们讲道理是没有用的,毕竟在他们看来这就如同 “你这咖啡乐有什么资格跟高嘚的选民说话”。

那么,对于这群冥顽不灵的夷狄,也就只有 “因材施教” 了。

eg. Do as as Romans did, where to squash these Germanic barbarian as insect, arrest them as slaves, get their gold and enjoy their woman.

或者更直白的,当且仅当:

  • 你的部队从 Rowneybury、从 Arc de triomphe de l’Étoile、从 Brandenburger Tor、从 Statue of Liberty 或 The White House 及 Capitol Hill 下面伴随着激昂的《Marsch der Preußens Gloria》正步通过;
  • 踏着皮靴狠狠地踩在他们脸上,以及:
  • 拿起嵌着钢钉的鞭子狠狠抽打他们的脊梁

的时候,才能让他们像敬畏高嘚那样彻底敬畏于你。

知乎用户 淮右布衣 发表

很长时间以来,是否应该重建圆明园一直是舆论最喜欢热议的话题之一。2020 年 11 月,国家文物局在充分论证后,对此建议进行了官方正式回复,以 “重建圆明园缺乏必要的考古及历史文献依据” 为由否决了相关建议,从而让相关舆论告一段落。

然而神奇的事情就在此时发生:当时间又往前推移 3 个多月,就连中国人自己都快忘记这件事的时候,CNN 突然跳将出来,阴阳怪气的宣称:“中方的表态是一种尖锐的政治姿态,还有些排外”。

相关报道截图

圆明园包含圆明、长春、万春三园,始建于 1709 年(康熙四十八年),建成于 1809 年(嘉庆十四年),总占地面积高达 3.5 平方公里。无论是庞大的地域规模、园内杰出的营造技艺还是丰富的文化典藏,圆明园都堪称中式园林的 “万园之园” 和东亚地区园艺技术的最高典范,自 19 世纪建成后就早已蜚声整个世界。

1860 年,这一中国园林的最高杰作却被英法联军洗劫,各种文物典藏被洗劫一空,整座园林建筑也被付之一炬。圆明园也由此从中国园林艺术的骄傲变成了中华民族那段屈辱历史的见证

圆明园大水法

而圆明园这种特殊的历史地位,也成为了国家文物局在 2020 年 11 月反对重建圆明园的理由。

事实上,圆明园这种承载着独特负面价值信息的遗产在专业圈子中有一个专门的名词——“棘手遗产”,即这种负面信息对研究社会发展变迁具有学术意义,对所处国家和文化具有警示意义,本身就是文物的价值之一,而重建遗产就是对这种价值的毁灭,与用钢筋水泥重建希腊的帕特农神庙没有什么两样。

圆明园复原图

对于圆明园的意义和地位,国家文物局在相关回复中对这一价值进行了高度概括和总结:“圆明园遗址不仅是清代皇家园林的重要代表,更是近代中国被侵略、殖民的历史见证。遗址以断壁残垣告诫后人勿忘国耻、警钟长鸣,重建圆明园缺乏必要的考古及历史文献依据,且将改变圆明园遗址被列强破坏的历史现状,应慎重论证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所以在中国人自己都已经达成意见一致的时候,CNN 再跳出来发表所谓 “专家意见”,光是这种用意就已经让人倍感恶心了。

圆明园复原图

CNN 这篇名为《关于北京圆明园遗址的争论不止是历史》的文章中,CNN 上来就先拿近几十年来支持重建圆明园的中国学者专家当挡箭牌:“重现中国过去的辉煌,从而抛弃被征服的记忆,而非继续沉浸于此”。

然后 CNN 引诉国家文物局的回复,但却将其扭曲为一种 “为了政治目的而在学术上的不作为”:“这既是一种尖锐的政治姿态,也是爱国主义的表现,而这种爱国主义不仅是亲中国的,更是排外的。”

八国联军侵华

其实在国家文物局进行官方回复后,《光明日报》就一针见血地指出:“强大不是看一个国家能建成多少雄伟高大的建筑,也不是看富丽堂皇的清代皇家园林被毁之后,我们是否有能力重建和恢复,而是我们能够直面历史上曾受到的屈辱,并且让内心得到修复。这是简单修复一处园林和建筑所无法做到的。”

所以如今一个国家愿意直面自己的惨痛历史,以历史事实平静地向后人陈述过往的苦难,却竟然被称形容为 “尖锐而排外的政治姿态”?

那么 CNN,你能不能对着还沉在珍珠港水底的 “亚利桑那” 号战列舰也来这么一句:“任由这样一艘沉船继续堵塞珍珠港水道,给夏威夷的海洋生态带来持续性的污染,这是为了政治目的的不作为,是一种尖锐而排外的政治姿态?”

“亚利桑那” 号战列舰

当然若是稍微熟悉历史的人肯定早已想到,这美国不正是当年参与过八国联军侵华的国家之一吗?所以如今 CNN 这阴阳怪气的态度,我们其实也大抵可以理解了——犯罪者看到自己的犯罪现场还在那原封未动,哪有不心虚的啊。

“勿忘国耻、警钟长鸣”,这就是圆明园的残垣断壁给我们这几代中国人最深刻的印象,而在看到 CNN 如此阴阳怪气的评论后,再想想过去这个魔幻的 2020 年,我们还会说这种 “警钟长鸣” 已经 “过气” 了吗?

知乎用户 占豪说历史 发表

“他想杀我们,这就说明,我们的推理对了。”--《唐人街探案》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没关系,洋人最开始肯定会有点不习惯,慢慢就会习惯了~另外,等到啥时候不列颠岛并入中国版图,这事儿就不是 “排外政治姿态” 了,那时候得称之为“人民内部矛盾”

知乎用户 York Cheung 发表

这事西方能来谁呢?但凡当时自己做得不那么绝,至于像现在这样吗?

即使是被西方按在地上欺负的时候,我们也是懂得客观公正的,无论是埃德加斯诺、史沫特莱还是白求恩,在中国都享有极高的声誉。

为什么圆明园是这个情况,其实应该让西方扪心自问。

知乎用户 试试能不能改名​ 发表

如果中国军队把白金汉宫,卢浮宫,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巴黎圣母院(什么?已经烧了?那没事了)之类的都给烧了,然后还天天宣传圆明园的那些事,那确实可以算是尖锐的排外政治姿态

了转反,cnn 生活的世界线上,伦敦巴黎和华盛顿已经插上五星红旗了

知乎用户 海星罐头 发表

它的意思就是劝咱大度一些,过去的事情都过去了,你血总算擦干净了叭?擦干净了表个态,最好说声:“烧得好烧得好,我们认。重建请您来参观,您想怎滴咱都乐意”,或许才不算排外呢?

不好意思了,两个强盗的故事,再过千百年,依然是两个强盗的故事。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的名字分别叫法兰西和英格兰。

不仅在圆明园,带嘤在世界各地犯下的恶行,也将永远被铭记。您那用鲜血铺成的豪华博物馆,控诉着帝国的贪婪、丑态、罄竹难书的罪行,私藏着多少民族为之哭泣和哀叹的赃物,它们的归属算不算 “尖锐的排外政治姿态” 呢?

知乎用户 「已注销」​ 发表

CNN 应该也援引援引中国人的意见。

多数中国人的意见,肯定是不在圆明园上打转的,更不会在是否保护,如何保护上面打转的。

百世之仇犹可报也。

彼当然可以趁着现在还能说点什么,赶紧往中国人身上泼点脏水。什么排外不排外,仿佛这些事情,是他们做的,我们理所当然的,得忘了。得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一样,修复了,然后继续讨好他们。

不过,这种屁话可以远观当笑料。却不用如何看待了。否则久在鲍鱼之肆,难免对西人杀人利己的历史与当下不闻其臭。以为只是争论一下国人是不是排外的问题,却不是国耻家仇。

而批评人士的口吻,仿佛看不到数以万计的文物惨遭盗劫。为了中国人更开放些,应该不那么排外一点,显得这批评人士好像站在我们这边一样。这些批评人士,仿佛也只在 CNN 要对中国批评点什么的时候有存在感。我们厉声高呼讨还文物,审问历史发生的不公道的时候。批评人士却没了踪影。而 CNN 断然也是不会提起的。

知乎用户 张十二 发表

排外不是圆明园,是环球这种吃排外流量的媒体。

原文报道内容还是比较多的,环球断章取义罢了。

圆明园本重建没有什么意义,花大钱重建皇家园林卖门票?

遗迹博物馆加上数字复原就够了。

屈辱教育反应的是历史事实。人类历史一直是弱肉强食,中国强大了可以行王道。

但是弱者没有选择权,中国要时刻教育后代,落后就要挨打。

知乎用户 maomaobear​ 发表

此种言辞在 CNN 的报道中很常见,因为 CNN 等西方媒体对中国一贯持有偏见。

譬如, CNN 为了炒作新疆议题,四处找演员,炮制 “强制劳动”、“集中营”、“种族灭绝” 等等空穴来风的 “故事”,但却把新疆在中国的地理位置都标错,这种“令人智熄” 的操作,引发中外网友群嘲。很多网友戏称,中国每次暴恐事件后面都有个 CNN。

又比如,BBC 世界新闻频道 1 月 26 日播出的涉新冠疫情新闻视频中将疫情与政治挂钩,移花接木,将一段反恐演习视频作为中国防疫部门 “暴力执法、侵犯人权” 事实新闻播出。

为此,针对 BBC 长期以来在意识形态领域恶意攻击抹黑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多次播出毫无事实依据的假新闻,严重偏离媒体报道客观、平衡、公正的立场。 2 月 12 日凌晨,国家广电总局发布通告:不允许 BBC 世界新闻台继续在中国境内落地,对其新一年度落地申请不予受理。

在涉疆报道上,BBC 的表现同样恶劣。据不完全统计,最近半年多 BBC 发表了超过 40 篇涉疆文章,散播当地存在 “强迫劳动”“种族灭绝” 等一系列谎言。

事实上,以 BBC、CNN 为代表的西方媒体,一直标榜自己 “客观公正” 和 “新闻自由”, 但总是拿着所谓的西方国家所谓的 “自由”“平等” 价值观去衡量其他国家,在实际行动上也是西方优先,对中国更是持有“有色眼镜”,见不得中国的强大。

另外,通过丑化中国、污蔑中国也可以赢得一帮忠实的西方粉丝,所以在对中国的报道中也总是歪曲事实,让你恶心。

对于 CNN 的这种言论,有时也不需要太过在意,它就是这尿性,不要和它一般见识。我们还是专心把自己的事做好,用中国的强大堵住这些无良媒体的口。


希望我们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启发或帮助,有泛商科和金融行业求职、职场转型的问题可以私信我们,谢谢!

知乎用户 小贝老师​ 发表

我们是不是得友邦诧异一波?我们铭记历史搞爱国主义运动,美国民主党的喉舌急头白脸地想承认什么?

这波啊,这波是国际性反转,美国暴露了自己长久以来纯粹的 “入关思潮” 本质。他本来就不是那种高华们想象中的有着平凡而朴实的伟大民族性的央撒人群。

如果说山高县等人是从客观角度口头上自比蛮夷,那么美国 CNN 就是从精神上认可并自比蛮夷,这种思想体现在 “_说蛮夷话,干蛮夷事,装罗马人,混淆国际与国内的媒体界限,在国际媒体界上为了忽悠自己可爱的国民们甚至口吐黄汤”_的种种令众人发笑的行为上,可谓是浑然天成的墨索里尼式法西斯。

正如文明 6 黑暗政策里的抹黑行动百科所描述的那样,我将其修正并展示(如果用原文的话它本身也是一种抹黑行动):

信息时代最为阴险的变化之一便是虚假消息的泛滥,其不仅歪曲事实,更是添油加醋地塞入了一套价值观和假设,使听闻消息的人难以摆脱先入为主的印象。现今,刻意构建特定的 “事实” 已成为政权控制社会的手段之一。如果政府希望控制人口中反对派的数量,便会祭出此招。在抹黑行动中,真相会被歪曲、修改和误传。此类行动的最典型例子便是美国民主党喉舌的鼓吹和宣传。但历史中也不乏大量可借鉴的事实。
每拥有 1 个广播中心,每回合获得的外交支持便 + 3。
减益:所有城市中的科技值和文化值 - 10%。

知乎用户 什么鬼 发表

中国与西方列强签订的第二个不平等条约,就是中美《望厦条约》,林则徐的虎门销烟,不仅损害了英国鸦片贩子的利益,也损害了美国鸦片贩子的利益

另外,要说排外,我可没听说除了美国,还有哪个国家搞出过《排华法案》

知乎用户 有田 haruyuki 发表

知乎用户 當我遇上你 发表

圆明园是爱新觉罗私产,关你们普通公民什么事?有什么好关心的

知乎用户 「已注销」 发表

因为不会违法翻墙,所以观网说 CNN 借圆明园称我们排外,我无法考证是否断章取义,文中的立场是 CNN 的立场,还是 CNN 援引第三方的看法,我也不敢判断,只能相信观网所说为真。当然,我愿意相信观网。

不得不承认,观网在搜集敌对势力言论方面大有超过环球的趋势,胡编再不加油编,恐怕环球的地位就保不住了。

言归正传。CNN 说我们排外,观网好像很不高兴的样子,各位高票答主也很愤愤然的样子,一方面暗示自己并不排外,一方面又论证自己排外的合理性。边说边委屈巴巴的,让人看了觉得搞笑。

我们就是排外,烧圆明园之前排外,烧的时候也排外,烧完了还是排外。承认自己非常排外,这很难吗?而且,很多人还把排外当做某种缺点来掩饰——这有什么可掩饰的呢?

要我来说,我就把 CNN 大大得夸赞一番,这可不是 fakenews,这是实话实说。CNN 难得讲一次实话,你们倒愤愤起来了。

各位也不要假装外宾,看不懂汉字,观网哪个问题底下不是山呼海啸打倒洋鬼子?为什么还非得假装自己不排外呢?真是奇怪。

排外有什么不好?内卷必然排外,要不,怎么能卷得起来?

知乎用户 李燃末 发表

这种事情很多,如果你可以浏览世界的互联网,而不是中国的局域网,那么你会发现类似的评论多不胜数,在国外的中国人都非常团结爱国,往往看见了都会去通过实情辩护这些被刻意抹黑的言论,维护祖国的荣誉。

圆明园被入侵烧毁,之后我们国家进行了历史文物的重建修复,CNN 之类的媒体,或者你去到谷歌之类的网站上经常能找到这类的言论,毕竟国外倡导言论自由,而且国外毕竟遵守的不是中国的法律,很多甚至在刻意抹黑中国,让国外用户以为中国还是之前的老样子。

中国对圆明园表态:勿忘国耻,警钟长鸣的表态,国人要牢记当年的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事件,知耻而后勇,却被 CNN 之类的媒体说是尖锐的排外政治姿态,按照它们这样的说法,莫非我们要忽略这段屈辱的历史?不去面对,被别人打疼了却要装不知道?

媒体最擅长做的事情就是帮助自己的母国输出意见,维护母国的利益,输出母国的价值观,同时要尽可能的攻击贬低有威胁的国家,我们很明显知道 CNN 这样说代表着谁的利益,毕竟外网上这类的文化已经非常之多,它们的目的无非就是让那些不了解中国的人,认为中国就是他们说的那个样子,只有他们的国家才是最厉害的,他们所做的无非就是母国多么多么的好多么多么的强大,别的国家人民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只有母国才是最 NB 的,因此他们不会放过一切可以抹黑竞争国 (中国) 的机会事件,文化输出是很重要的,虽然中国现在在世界上的地位已经非常之高,但是毕竟任何一个国家国民的了解更多还是通过本国的媒体,他们自然不会对其他的国家唱赞歌,除非是他们的和睦邻邦能好一点外,能够做到不攻讦已经难得可贵,更不要说承认你的文化认同,所以我们国家还需要更多的对外输出价值观,提升国际大国的文化政治力量。不能让他国人民通过这些媒体刻意的抹黑来认知一个被抹黑的中国。

我是

@逐梦

,愿你幸福,愿你追逐的所有梦想都能实现!

感谢阅读,感谢点赞,感谢关注支持我!

知乎用户 逐梦​ 发表

东风快递,使命必达!!

要之前请提前预定哈

知乎用户 机械师 发表

修复圆明园对西方世界至关重要,它可以把历史倒车到 “洋务运动” 时代,

“西学” 主张在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上,采用西方造船炮、修铁路、开矿山、架电线等自然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办法来挽救统治危机,

当然也包括西式审美,

当我说去圆明园的时候,出租车司机好像不太高兴,“那地方有啥好看的呀”,

对北京人来说,那不是啥好地方,但越不让我去,我就越好奇,

去了是满眼的残垣断壁,而且是那种精美的,白花花的残垣断壁,

更好玩的是,有些断壁你是可以摸的,我赶紧摸一下,按 E 开始同步……

并不是神圣的圣彼得大教堂才美,被毁灭的建筑也很美,

它那么残缺,那么让人心痛,它本该成为灯塔一样的建筑,诉说着西方的高尚,优雅和先进,

当大家沉浸在白左博爱,平等,自由,富有同情心的冗长叙事时,往往会忽略一点真实:

你弱小的时候,你保护不了任何东西”,

留着它,比几百部爱国宣传片都有用

知乎用户 猫浪 发表

如何 看?

你但凡看一眼 你就输了

你在意他的看法 就说明你还没跳出对方的话语

我就 “尖锐” 了 怎么滴

我就 “排外” 了 怎么滴

要自信 中国人 你不是冈比亚

你是 大中华

在国际事物上 在国际关系上 (其实 这和 什么国际事务 国际关系 毫无关系)

你有实力耍流氓

你有实力不要脸

谁要面子 最后里外皆失

谁不要面子 最后里外兼得

再说了 就是个 CNN 又不是 美帝国务院表态

咱们还在乎媒体的看法吗

FAKE NEWS Xoo

知乎用户 leyesi 发表

美媒观察中国的角度难免有些 “阴阳怪气”,例如在评论国家文物局有关重建圆明园的批复时,文章就援引了“批评人士” 的观点,称中方 “勿忘国耻、警钟长鸣” 的表态是一种“尖锐的政治姿态”,不仅是爱国主义的体现,还有些“排外”。

文章开篇便称,圆明园遗址在当代中国成了 “圣地”,提醒着中国人那段被外国侵略的屈辱史。近几十年来一直有中国学者和专家提议重建圆明园,“重现中国过去的辉煌,从而抛弃被征服的记忆,而非继续沉浸于此”。接着,文章称去年 11 月国家文物局“排除了” 重建圆明园的建议。

观察者网注意到,CNN 提到的这一表态,是国家文物局 2020 年 11 月 5 日发布的对 “重建圆明园,加强国家爱国主义文化建设的建议” 的答复。

国家文物局在回复全国人大代表阎建国的有关建议时指出:

“圆明园遗址不仅是清代皇家园林的重要代表,更是近代中国被侵略、殖民的历史见证。遗址以断壁残垣告诫后人勿忘国耻、警钟长鸣,重建圆明园缺乏必要的考古及历史文献依据,且将改变圆明园遗址被列强破坏的历史现状,应慎重论证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对国家文物局的表态,CNN 曲解为 “不作为”。文章援引所谓“批评人士” 的观点,声称有关表态“既是一种尖锐的政治姿态,也是爱国主义的表现,而这种爱国主义不仅是亲中国的,更是排外的(anti-foreign)。”

有关重建圆明园的讨论在中国并不鲜见,而国内舆论对此的态度,“反对重建” 则是占据主流。

其实,早在 2011 年 11 月,新华网就曾发表评论文章《重建圆明园,有没有必要?》。文章指出,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真的能够完全还原圆明园吗?那段被火烧烟熏的历史,那些被英法联军抢走的文物,已经永远不可能恢复。即使重建,也不过是徒有虚名,流于形式罢了。

《光明日报》去年 11 月以《“重建圆明园”这个话题该罢休了》为题刊文,指出国家文物局的回复,虽然有 “慎重论证” 的含蓄措辞,但意思已经非常明显。这项建议本身的诉求点其实是不太立得住的。论爱国主义教育和文化建设,圆明园断壁残垣的遗址,便是最现实的教材。

“强大不是看一个国家能建成多少雄伟高大的建筑,也不是看富丽堂皇的清代皇家园林被毁之后,我们是否有能力重建和恢复。而是我们能够直面历史上曾受到的屈辱,并且让内心得到修复。这是简单修复一处园林和建筑所无法做到的。”

知乎用户 天使投资人 Adam​ 发表

舰还是少了,再多一点,他们就写:

这是历史,我们要反思。世界和平万岁。

我对国外的报道兴趣真是没感觉了。

六爷当初为了证明自己没吃两碗凉粉,还是自己想出的开腹。

国外媒体是:你吃了两碗凉粉,我不管你说什么,你切腹开刀证明给我看。当年拦我们的船,炸我们的大使馆,最后只得到一句:不好意思。

如今他们只敢 bb,不敢动手,这期间我们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和牺牲啊。

和这些人打交道,不能顺着他们的思路走,因为他们要的就是拉你入坑。最合适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你说这是排外,我就说这是保护历史遗迹,曾经被侵略,世界应该铭记历史,要爱护和平。想抹除这些痕迹的人,都是想否定侵略历史,赞美侵略的人,是战争狂。我们应该反对这些人。

知乎用户 个人资料已显示 发表

其实 CNN 错怪我国了。

按照某著名关姓电影人的说法,当年数千英法联军士兵奉命火烧圆明园,但没人带火种,只好找当地居民借火点燃圆明园之后立即撤离秋毫无犯,后来圆明园变成废墟主要是当地老百姓趁火打劫的缘故。

由此可知,我国保护圆明园的方案主要是为了普法教育,与排外无关。

知乎用户 徐辰 发表

这说明有用了啊,你看他这不就急眼了。

知乎用户 西南向西 发表

你跟流氓讲道理有啥用?

这国际社会到今天还看不明白嘛?

你以为大家都是有知识有素质的高端人士,坐在桌子上羽扇纶巾谈笑间强撸灰飞烟灭?

这国际社会跟村里头打架斗殴泼妇骂街差不多,大家都不讲究的,拳头大的,成天嘴上骂你手上打你,何曾讲过道理???

现在还一本正经的找资料,翻书,写文章跟他们讲道理,有用吗?你看看人家啥时候认认真真跟你讲理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还有什么排外的项目吗?多多立项

知乎用户 梦想​ 发表

好的,CNN 说的对,国耻就是国耻,应该一直保留。

请把白宫重新烧成黑宫吧!

乔治 · 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在 1791 年选择了白宫所在地。

该基石建于 1792 年,经过八年的建设,1812 年英国和美国发生战争;

1814 年英国军队占领了华盛顿城后, 放火烧了包括美国国会大厦和总统府之类的建筑物

过后,为了掩盖被大火烧过的痕迹,1814 年总统住宅棕红色的石头墙被涂上了白色。

1902 年西奥多 · 罗斯福总统正式命名为 “白宫”

都是当时统治阶级的 Palace。

都是被英国人放烧了的。

许 tm 你刮大白就不许我们重建?

来,大家一起,3,2,1,Let’s 怼!

知乎用户 广域工坊长王铁锤 发表

多谢夸奖!

确实不应该排外。我们应该让八国联军的各国共同出资,为我们维修和恢复圆明园的原样。

知乎用户 Peter Tam​ 发表

老胡加观,法力无边

知乎用户 气功十级赵明毅 发表

又是西方典型的 “我可以,你不可以”!西方殖民掠夺的各国财宝现在也没见这些发达国家有归还的意思,抢了别人东西不还,还不准受害者提这事了?建议 CNN 用同样的口吻写篇关于二战犹太人屠杀的文章!

知乎用户 文森特 发表

CNN 还是多拍点人畜无害的自然动植物纪录片,少扯些政治历史外交什么的比较靠谱。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坚决反对重建圆明园。百年耻辱,不容忘却。就让圆明园这块伤疤留在我们的首都,这比任何建筑分都有意义。谁想抹去这块伤疤,都是对中国百年耻辱的忘却,是对一寸山河一寸血的中国人的抗争史的背叛!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话不容忘却。任何试图用拙劣的画笔去抹去历史的真实的人都是罪人!

我认为,试图修复圆明园的人,比那些曾经烧毁圆明园的人更可耻。烧毁圆明园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罪恶,试图修复圆明园是试图替敌人掩盖他们的罪恶。


我们,

中国人,

记住这段让人不舒服的历史,就是为了让这样的事情不再发生。

你们,

英国人,

把强盗的证明放在博物馆展出,就是试图把强盗美化为英雄。

或者英国人脑子里,强盗就等于英雄。

但是我们就是要让后人记住,强盗,永远都只能是强盗。你们的祖先是强盗,这无可辩驳。你们现在依然是强盗,不管你们包装的多么精美。

而这就是圆明园存在的意义,能让你们跳出来,我很开心。让你们的后代知道自己是强盗的后代,我同样很开心。

知乎用户 随意​ 发表

是的,对于侵犯过我们的人,我们肯定要 “排外”

知乎用户 小石头 发表

建议美国也把珍珠港的亚利桑那号打捞起来,整修一新,变成能开动的军舰。

知乎用户 加勒比海怪​ 发表

依靠武力的殖民者在过去 300 年犯下的罪孽不计其数,大多都未被法律清算。

罪孽在中国表现为圆明园这样的残骸,在美国和西方国家,这种罪孽依然以种族歧视等方式延续着。

CNN 公开说这种对殖民罪孽的警示不对,这就是公开给种族歧视站台,视包括非洲裔在内的人群反抗殖民余孽压迫为错误,把发展中国家和西方国家非洲裔民众视为下等人。

这这川普有何区别?必须封杀三联,不然维特脸书你们就是和种族歧视者一伙的。

PS 比扣帽子,咱没怕过谁。

知乎用户 飞跃本屯 发表

CNN 这是在散布历史虚无主义观点。

火烧圆明园就有美国的参与,此番表述就是为自己曾经的罪责进行开脱,并妄图摸黑中国,起用心极其险恶!

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保护好残垣断壁的圆明园才能警醒后人,避免重蹈覆辙;对于美国的这种言论要予以坚决回击,最好的回击就是壮大自己,我们越强大回击越有力。

知乎用户 TU5 发表

有一说一,咱就是带清那会儿,也不会对越南的 “抗中史” 这么敏感,顶多笑一笑罢了

我原来还以为欧洲是带清,美国是带明

现在看来,有点陈后主面对杨坚的味道了

知乎用户 邵梦昌 发表

CNN 的意思是,让大家去侵略美国,他们不会记仇的,而且还会感恩

知乎用户 实事求一是 发表

去看一下余秋雨先生写的《废墟》

采自百度


原文

我诅咒废墟,我又寄情废墟。

废墟吞没了我的企盼,我的记忆。片片瓦砾散落在荒草之间,断残的石柱在夕阳下站立,书中的记载,童年的幻想,全在废墟中殒灭。昔日的光荣成了嘲弄,创业的祖辈在寒风中声声咆哮。夜临了,什么没有见过的明月苦笑一下,躲进云层,投给废墟一片阴影。

但是,代代层累并不是历史。废墟是毁灭,是葬送,是诀别,是选择。时间的力量,理应在大地上留下痕迹;岁月的巨轮,理应在车道间辗碎凹凸。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废墟是课本,让我们把一门地理读成历史;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营造之初就想到它今后的凋零,因此废墟是归宿;更新的营造以废墟为基地,因此废墟是起点。废墟是进化的长链。

一位朋友告诉我,一次,他走进一个著名的废墟,才一抬头,已是满目眼泪。这眼泪的成分非常复杂。是憎恨,是失落,又不完全是。废墟表现出固执,活像一个残疾了的悲剧英雄。废墟昭示着沧桑,让人偷窥到民族步履的蹒跚。废墟是垂死老人发出的指令,使你不能不动容。

废墟有一种形式美,把拨离大地的美转化为皈附大地的美。再过多少年,它还会化为泥土,完全融入大地。将融未融的阶段,便是废墟。母亲微笑着怂恿过儿子们的创造,又微笑着收纳了这种创造。母亲怕儿子们过于劳累,怕世界上过于拥塞。看到过秋天的飘飘黄叶吗?母亲怕它们冷,收入怀抱。没有黄叶就没有秋天,废墟就是建筑的黄叶。

人们说,黄叶的意义在于哺育春天。我说,黄叶本身也是美。

两位朋友在我面前争论。一位说,他最喜欢在疏星残月的夜间,在废墟间独行,或吟诗,或高唱,直到东方泛白;另一位说,有了对晨曦的期待,这种夜游便失之于矫揉。他的习惯,是趁着残月的微光,找一条小路悄然走回。

我呢,我比他们年长,已没有如许豪情和精力。我只怕,人们把所有的废墟都统统刷新、修缮和重建。

不能设想,古罗马的角斗场需要重建,庞贝古城需要重建,柬埔寨的吴哥窟需要重建,玛雅文化遗址需要重建。

这就像不能设想,远年的古铜器需要抛光,出土的断戟需要镀镍,宋版图书需要上塑,马王堆的汉代老太需要植皮丰胸、重施浓妆。

只要历史不阻断,时间不倒退,一切都会衰老。老就老了吧,安详地交给世界一副慈祥美。假饰天真是最残酷的自我糟践。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没有废墟的人生太累了,没有废墟的大地太挤了,掩盖废墟的举动太伪诈了。

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

——这就是人类的大明智。

当然,并非所有的废墟都值得留存。否则地球将会伤痕斑斑。废墟是古代派往现代的使节,经过历史君王的挑剔和筛选。废墟是祖辈曾经发动过的壮举,会聚着当时当地的力量和精粹。碎成粉的遗址也不是废墟,废墟中应有历史最强劲的韧带。废墟能提供破读的可能,废墟散发着让人留连盘桓的磁力。是的,废墟是一个磁场,一极古代,一极现代,心灵的罗盘在这里感应强烈。失去了磁力就失去了废墟的生命,它很快就会被人们淘汰。

并非所有的修缮都属于荒唐。小心翼翼地清理,不露痕迹地加固,再苦心设计,让它既保持原貌又便于观看。这种劳作,是对废墟的恩惠,全部劳作的终点,是使它更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废墟,一个人人都愿意凭吊的废墟。修缮,总意味着一定程度的损失。把损坏降到最低度,是一切真正的废墟修缮家的夙愿。也并非所有的重建都需要否定。如果连废墟也没有了,重建一个来实现现代人吞古纳今的宏志,那又何妨。但是,那只是现代建筑家的古典风格,沿用一个古名,出于幽默。黄鹤楼重建了,可以装电梯;阿房宫若重建,可以作宾馆;滕王阁若重建,可以辟商场。这与历史,干系不大。如果既有废墟,又要重建,那么,我建议,千万保留废墟,傍邻重建。在废墟上开推土机,让人心痛。

不管是修缮还是重建,对废墟来说,要义在于保存。圆明园废墟是北京城最有历史感的文化遗迹之一,如果把它完全铲平,造一座崭新的圆明园,多么得不偿失。大清王朝不见了,熊熊火光不见了,民族的郁忿不见了,历史的感悟不见了,抹去了昨夜的故事,去收拾前夜的残梦。但是,收拾来的又不是前夜残梦,只是今日的游戏。

中国历来缺少废墟文化。废墟二字,在中文中让人心惊肉跳。

或者是冬烘气十足地怀古,或者是实用主义地趋时。怀古者只想以古代今,趋时者只想以今灭古。结果,两相杀伐,两败俱伤,既斫伤了历史,又砍折了现代。鲜血淋淋,伤痕累累,偌大一个民族,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在中国人心中留下一些空隙吧!让古代留几个脚印在现代,让现代心平气和地逼视着古代。废墟不值得羞愧,废墟不必要遮盖,我们太擅长遮盖。

中国历史充满了悲剧,但中国人怕看真正的悲剧。最终都有一个大团圆,以博得情绪的安慰,心理的满足。唯有屈原不想大团圆,杜甫不想大团圆,曹雪芹不想大团圆,孔尚任不想大团圆,鲁迅不想大团圆,白先勇不想大团圆。他们保存了废墟,净化了悲剧,于是也就出现了一种真正深沉的文学。

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雪峰是伟大的,因为满坡掩埋着登山者的遗体;大海是伟大的,因为处处漂浮着船楫的残骸;登月是伟大的,因为有 “挑战者号” 的陨落;人生是伟大的,因为有白发,有诀别,有无可奈何的失落。古希腊傍海而居,无数向往彼岸的勇士在狂波间前仆后继,于是有了光耀百世的希腊悲剧。

诚恳坦然地承认奋斗后的失败,成功后的失落,我们只会更沉着。中国人若要变得大气,不能再把所有的废墟驱逐。

废墟的留存,是现代人文明的象征。

废墟,辉映着现代人的自信。

废墟不会阻遏街市,妨碍前进。现代人目光深邃,知道自己站在历史的第几级台阶。他不会妄想自己脚下是一个拔地而起的高台。因此,他乐于看看身前身后的所有台阶。

是现代的历史哲学点化了废墟,而历史哲学也需要寻找素材。只有在现代的喧嚣中,废墟的宁静才有力度;只有在现代人的沉思中,废墟才能上升为寓言。

因此,古代的废墟,实在是一种现代构建。

现代,不仅仅是一截时间。现代是宽容,现代是气度,现代是辽阔,现代是浩瀚。

我们,挟带着废墟走向现代 。

赏析

提到废墟,喜欢旅游观光的人们都能从记忆中找到它模糊而又清晰的印象。或一条古巷;或一截城墙;或一处石窟。新疆古楼兰、交河故城遗址;北京圆明园、八达岭、故宫;西安秦始皇兵马俑、法门寺;还有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等等。它们或显赫于繁华都市之里,或散落在荒草乱冢之间,或孤立于戈壁荒漠之中,或招摇在青山绿水之围,或矗立于万倾碧波之央。对许多人来说,观光即便是观光而已,而对废墟有深邃见解并上升到文化哲学层面上,却只有余秋雨一人。短短不到三千字的散文,令人由废墟而顿悟,由此而又生发对人生、文化和历史的深沉思索。

“我诅咒废墟,我又寄情废墟” 散文头两句开宗明义,阐明作者对废墟的矛盾心理。诅咒是因为它 “吞没了我的企盼,我的记忆”。昔日的金戈铁马已烟消云散;雕栏画栋已人去楼空;烟柳断桥已芳草凄凄。“书中的记载,童年的幻想,全在废墟中毁灭。昔日的光荣成了嘲弄,创业的祖辈在寒风中声声咆哮”。一堆废墟把昔日所有的是非成败、辉煌灿烂一股脑地打成包,尘封在逝去的岁月中,感怀伤时,悲今悼古。作者寄情废墟,因为 “废墟是毁灭,是葬送,是诀别,是选择”。“废墟是资本,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营造之初就想到它的凋零,因此废墟是归宿;更新的营造以废墟为基地,因此废墟是起点,废墟是进化的长链”。废墟是人生的起点,它装着真善美,也藏着假丑恶。不同的人们从废墟中读到不同的答案;废墟是文化的起点,从没有文字记载开始,我们的祖先就留下了一座又一座废墟。甲骨文化、父系文化、母系文化、河套文化、仰韶文化,等等,得以汇成熠熠生辉的五千年文明长河。废墟更是历史的起点,如果没有发现埋藏在漫漫黄沙和厚厚尘土之下的废墟,我们从哪去解读历史。人生不能没有废墟;文化不能没有废墟;历史更不能没有废墟。没有废墟的人生是苍白的;没有废墟的文化是肤浅的;没有废墟的历史民族是幼稚的。废墟是历史长链中的一节节锁扣。

“废墟有一种形式美,把拨离大地的美转化为皈依大地的美”。任何美的表现形态,无论是优美、崇高,还是喜剧、悲剧,它只是一时一会地存在于人们的视野、感官和心理之中。随着岁月的流逝,任何美的都会失去其瑰丽的色彩而化作废墟,成为一道凝固单调的风景,被大地拥入怀中,默默地向后来者诉说着过去的一切。

然而,我们该以怎样的心态去认识废墟,以怎样的角度去发掘废墟,却是一个现实而严肃的问题。“不能设想,远年的古铜器需要抛光,出土的断戟需要镀镍,宋版图书需要上塑,马王堆出土的汉代老太需要植皮丰胸,重施浓妆”。“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真实的废墟,才有真实的文化,真实的历史。保存废墟而不假饰废墟,开发废墟而不是重建废墟。因为那样是对历史的戏弄,对文化的糟践。然而,现实中的许多事实却是如此荒唐而愚昧。开着推土机上废墟,用今天的金碧辉煌来替代昔日的残壁断垣,刀削斧砍般的历史痕迹被现代装饰材料抹得平平展展、干干净净。“抹去了昨夜的故事去收拾前夜的梦,但是收拾来的又不是前夜的梦,只是今日的游戏”。这样的废墟只是一堆堆实实在在的现代垃圾而已。

“中国历来缺少废墟文化”。作者以犀利的眼光逼视中国文化断层。是的,我们这个民族历来喜欢在两个极端徘徊,要么厚今薄古,要么厚古薄今,在无休止的争斗中,历史伤痕累累,文化支离破碎。“一个诺大的民族,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

我们的民族也总喜欢团圆,以求得心理的满足和精神的安慰。害怕真正的悲剧,对废墟总是遮遮掩掩。在尽美尽善的大网里过滤后,就只剩下一部流传五千年的儒家文化。然而,屈原、杜甫、曹雪芹、孔尚任、鲁迅、白先勇却是时代的批判者,“他们保存了废墟,净化了悲剧,于是,也出现了一种真正深沉的文学”。

民族的魅力来源民族的文化。只有民族的才会是世界的。一个深沉的民族要敢于面对一切成功和失败。“中国人若要变得大气,不能把所有的废墟驱逐。”

废墟是文化的使节,是连接古代和现代的桥梁,废墟中有历史最强劲的韧带,废墟不是一种炫耀和摆设,它需要我们去破解,找到一把开启未来之门的钥匙。

废墟让民族充满自信,让文明更加厚重,让我们把废墟变成寓言,让我们挟带废墟走向现代。

知乎用户 凡生 发表

没错,CNN 你们的政治敏锐性很强,“圆明园遗址不仅是清代皇家园林的重要代表,更是近代中国被侵略、殖民的历史见证。遗址以断壁残垣告诫后人勿忘国耻、警钟长鸣,重建圆明园缺乏必要的考古及历史文献依据,且将改变圆明园遗址被列强破坏的历史现状,应慎重论证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你们欠我们的债,早晚我们要讨个公道回来。

知乎用户 七星点心 发表

和 cnn 说话你要做好和泼妇对喷的准备,但是不要无理取闹,不要语言没有逻辑,不要过度防守,而是进攻进攻再进攻,把防守的任务留给外交部等官方机构吧。

你说中国排外?以英美为代表的盎撒人是世界上最排外最种族主义的人种,美国是世界上最种族主义最排外的国家!法西斯正统就在 “没你奸”!美国的历史不就是盎撒人压迫屠杀灭绝其他种族的的历史吗?美国的建立者不就是一群奴隶主种族歧视其他人种的盎撒白人吗?他们一边杀美洲大陆上的原住民来抢夺土地一边奴役着以非洲人为代表的各族人民为他们劳动。美国的存在本身就是种族屠杀和奴役的体现,其反人类罪行罄竹难书。

但是,我们看到,在美国,正有力量在纠正这些错误,所以敦促美方,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美国应该开放其种族,让更多的印第安人、墨西哥人、阿拉伯人、非裔、印裔等等非盎撒白人加入;

开放其经济,为全球自由贸易添砖加瓦,进行公平公正公开的商业行为,不做逆流而动的反动派;

开放其文化,将其继承自英格兰的清教徒文化霸权扫除,让非基督教清教徒的伊斯兰教、犹太教、佛教、多神教,无神论者、不可知论者、共产主义者都齐聚一堂,得到大力支持和宣传

让美国成为一个多元开放自由民主的国家,而不是现在反人类种族歧视没有政治民主没有宗教文化自由的法西斯国家!

知乎用户 常司彧 发表

我们可以想象一个 if 线的平行宇宙。这个宇宙中,英法联军和西班牙人一样攻入了新大陆。他们和英法狗咬狗,之后他们就开始屠杀这个新大陆的原住民。之后,英法的后人繁衍了几代人,又和英法等国在另一块封闭的大陆上用枪炮打开了国门。迫使当地原住民割地赔款。

几次三番,最后一把火烧了个大型建筑。若干年后,这大陆上的原住民终于拜托了殖民者统治,他们建立了印加人民共和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终于在世界站稳了脚跟。

一日他们讨论重修早年被火烧光的金字塔。然后讨论一番觉得不修了,勿忘国耻。

而远在大洋彼岸的中华旧土上,殖民者的后代建立了阿美利坚。美国媒体在那大方言辞,说什么你们印加人太排外了之类的屁话。

印第安人看了看,指着美国人大骂: 你们这帮反人类的匪帮贼子!看看在河南某地的保留地里的中华人!他们当年是不排外。还帮你们这些贼子在浙江建立了殖民地。可你们怎么对待他们的?你们不仅不感恩中华人还认为这是上帝给你们的恩赐。屠杀了中华人,还抛了他们的祖坟!只留下少数圈在保留地里苟活!我们就该重修金字塔然后用你们的心脏祭神!

稍微想一想,就昂撒豚的尿性,要是中国稍微弱一点点,谁又能保证我们不会成为那些被屠杀奴役的印第安人和非洲人呢?想想看,有一天你作为一个中国人幸存者在保留地里苟活,还有没有勇气和机会喊一声,勿忘国耻?!

知乎用户 淼歌​ 发表

特地翻墙出去看了下原文,通篇介绍了圆明园被摧毁的历史,以及不同时期中国官方和专家学者以及民众对于是否重建圆明园的态度的变化。

唯一难听点的就这句嘛

To some critics, the announcement was both a pointed political gesture and a symptom of patriotism that is not simply pro-China, but anti-foreign.

简单来说就是中国官方说要牢记历史耻辱,然后接受 CNN 采访的评论家冷战思维上脑,觉得这这番尖锐的政治表态伴随着愈加高涨的爱国主义,可能产生排外的副作用。

对比我只想到一句话:建设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加强对话沟通,增强政治互信。

附上原文供大家翻阅参考

Debates over Beijing’s derelict Old Summer Palace are about more than history

Updated 14th February 2021

Credit: Barcroft Media/Barcroft Media/Barcroft Media via Getty Images

Debates over Beijing’s derelict Old Summer Palace are about more than history

Written by Paul FrenchOscar Holland, CNN

Paul French is the author of books including “Midnight in Peking: How the Murder of a Young Englishwoman Haunted the Last Days of Old China,” and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 China’s Foreign Journalists from Opium Wars to Mao.”

Northeast of Beijing’s resplendent Summer Palace lie the ruins of another stately structure, burned to the ground by European forces during the Second Opium War.

Once an elaborate network of pavilions, palaces, bridges and gardens, Yuanmingyuan – “The Garden of Perfect Brightness,” known simply as the Old Summer Palace in English – is now little more than collections of rubble amid a network of tranquil lakes. In 1860, Britain’s High Commissioner to China, Lord Elgin, ordered troops to destroy both the Summer Palace and Old Summer Palace to avenge the killing of several British envoys to Beijing. By striking sites of cultural and imperial significance, Elgin wanted to chasten China.

But with the Old Summer Palace still in ruins, he instead created a shrine that, more than a century on, is used by the country’s leadership to remind its people of past foreign aggression.

Visitors at the Old Summer Palace’s ruins in May 2020. Credit: Ju Huanzong/Xinhua/Getty Images

Each year, tens of thousands of visitors arrive to see its broken pillars and stone bricks, which dot an unkempt landscape of grass and weeds. They are potent symbols of China’s"century of humiliation,“the term Beijing uses to describe the period from the start of the Opium War in 1839 to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in 1949.

Over the decades, scholars and experts in China have suggested that the palace be rebuilt in order to celebrate the grandeur of China’s past, thus banishing, rather than indulging, the memory of subjugation. The site could, ultimately, emulate the success of the neighboring Summer Palace, which was since rebuilt and has become one of China’s most popular visitor destinations.

However, the National Cultural Heritage Administration (NCHA), the government agency responsible for protecting cultural relics, ruled out the latest restoration proposal in November.

The site’s value lies in its"historical status of being destroyed by foreign aggressors,” the agency said in a statement. “The site and its ruins serve as a warning to our descendants that they shall never forget the national humiliation.” In a country where vestiges of the past are either zealously restored to their former glory or cleared to make way for new developments, the decision to leave the palace in ruins is conspicuous in its inaction. To some critics, the announcement was both a pointed political gesture and a symptom of patriotism that is not simply pro-China, but anti-foreign.

A masterpiece of design

From the early 18th century, the Old Summer Palace grew into an exclusive getaway resort for the ruling elite of China’s Qing dynasty. Its architectural splendor has since been compared to France’s Palace of Versailles.

“It was actually a combination of five garden residences of the Qing emperors,” said Ying-chen Peng, a professor and Chinese art specialist at Washington D.C.’s American University, in a phone interview.“And in each garden residence, you have clusters of buildings and even artificial lakes, ponds and water systems. It really was a gem of Chinese architecture.”

A temple in the ruins of the Old Summer Palace, pictured circa 1860. Credit: Hulton Archive/Getty Images

Although construction started during the reign of the Kangxi Emperor in the early 1700s, the complex underwent a major expansion under his grandson the Qianlong Emperor’s rule. As well as increasing the complex in size, he also sought to diversify its architecture, which until then was typical of the country’s north, according to Peng.

“He treated it as a miniature (version) of his empire. He made several trips to southern China … and he was enchanted by its beauty,” she said of the emperor’s so-called"inspection tours,“during which he would visit temples and mausoleums on official business as he consolidated power across the vast empire.“After he returned from these trips, he would order his architects to replicate famous scenes or sites that he had seen and appreciated.”

Examples offered by Peng include Ruyuan (Garden of Ease), a replica of a garden in China’s former capital, Nanjing, and Anlanyuan (or Tranquil Wave Garden), which was based on a garden of the same name in Haining, Zhejiang province.

More unusually for the time, Qianlong also commissioned Jesuit missionaries to design several European-style palaces and fountains. These structures represent what Peng called “hybrid” architecture, which saw Western stone facades built over traditional Chinese wooden frames. (Because stone has proven more durable than wood, the remains of these Italian baroque-style buildings are now among the most prominent of the Old Summer Palace’s ruins, despite constituting a small minority of the original structures).

The ruins of a Western-style mansion pictured by German photographer Ernst Ohlmer in the 1870s, more than a decade after the European assault on the Old Summer Palace. Credit: Ernst Ohlmer

“Even though they were missionaries, they were actually sort of’Renaissance men’by training – musicians, painters or even engineers,” Peng said. “So, for the court, they were not treated as missionaries, but as people who could realize the Emperor’s fascination with exotic cultures.”

The palace also served as a storage site for some of the nation’s most treasured art and artifacts. When Anglo-French soldiers arrived on Elgin’s orders to ransack it, they stole many of the items before burning the buildings to the ground. Perhaps most famous among the looted treasures were a dozen bronze animal heads, representing the 12 animals of the zodiac, which China has long sought to reclaim from overseas. (More than half have now made their way back to the country via auctions and donations, with their return often depicted in Chinese media as something of a national quest – and even inspiring a 2012 Jackie Chan action movie on the subject. Five of the statues remain missing to this day.)

Meanwhile, the nearby Summer Palace (sometimes called the “new” Summer Palace, to avoid confusion) has benefited from multiple rebuilds since being ransacked. Nearly 30 years after the initial assault, Empress Dowager Cixi, then China’s de facto supreme leader, ordered some of its damaged imperial structures to be rebuilt, and gave them the name Yiheyuan (“Garden of Good Health and Harmony”).

The revamped complex and its lavish gardens survived further turmoil and were added to UNESCO’s World Heritage List as a"masterpiece of Chinese garden landscape design” In 1998. The Old Summer Palace, however, was left to stagnate.

Restoration debate

By the early 20th century, the Old Summer Palace had become a repository for building materials. Nearby structures were often made from, or at least decorated with, debris taken from the ruins. During Mao’s rule, which saw famines associated with the disastrous Great Leap Forward and Cultural Revolution campaigns, farmers encroached on the land in desperate attempts to grow more food. It later became known as a place where artists lived and worked in the 1980s and early 1990s – or”squatted,” as the authorities saw it. They were eventually kicked out.

Since the start of China’s reform era in the late 1970s, however, a number of grand plans have been floated to restore the Old Summer Palace. In 1984, a proposal to partially restore several pavilions emerged, and in the 1990s, there were also plans to use foreign investment to fund a miniature replica of the Old Summer Palace on the site, though neither scheme transpired. A restoration plan was finally approved in 2000, though arche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experts were"quick to denounce it,“according to a 2006 editorial in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s China Heritage Quarterly.

“The contretemps about whether the park be preserved as it was, partially restored, partially rebuilt or fully restored raged in the print media for some months, and every time a new incident involving the gardens occurs the familiar battle lines are redrawn and the debate unfolds anew,” it read.

Visitors to the Old Summer Palace can still enjoy a boat trip on the complex’s network of lakes and waterways. Credit: Adrian Bradshaw/EPA/Shutterstock

The latest reconstruction proposal was championed by Yan Jianguo, a Beijing-based lawyer and delegate in China’s legislature,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NPC). In May 2020, at the NPC’s annual meeting, Yan argued that his vision for the project, which would include the extensive restoration of buildings and gardens, was essential for"educational and patriotic purposes.”

China’s leaders did not agree. And neither, perhaps, would the Chinese public. Although conducted around a decade ago, before the most recent rebuild proposal had emerged, an online poll by Sina news found that 77% of respondents opposed a rebuild, with many reportedly citing the potential cost of the project.

Having said that, price concerns have hardly been prohibitive when it comes to major heritage projects in China. For instance, since 2005, the central government has allocated 1.9 billion yuan ($294 million) to a long-term project to restore the Great Wall section by section. The entire ancient town of Dukezong in Shangri-la county, Yunnan province, was meanwhile rebuilt at a cost of 1.2 billion yuan ($186 million) after a 2014 fire, according to Chinese state media.

But the expense involved in rebuilding the entire Old Summer Palace could be uniquely astronomical. In 2008, a full-size replica of the complex – essentially a large movie set with some surrounding landscaping – was built at Hengdian World Studios in Zhejiang province at reported cost of 30 billion yuan ($4.6 billion). And restoring the Beijing original would be “definitely more expensive than that,” Peng speculated.

An aerial view of a replica Old Summer Palace built at Hengdian World Studios at a reported cost of 30 billion yuan ($4.6 billion). Credit: Jie Zhao/Corbis News/Getty Images

Looking to the future

For Peng, the debate is not merely about whether to restore the palace, but how it might be done. She welcomed the rejection of the most recent proposal on the grounds that too many questions remain unresolved.

“When we talk about reconstruction in architecture, it’s actually a package. It is not only about the structures per se,” she said.

“How do we deal with the interior?” she offered as an example. “Are we going to leave it empty, or are we going to try to replicate the interior design and furnish it with authentic items? If the project is to pursue that path, it would definitely be much more expensive and also controversial, because to what degree can we then call it an authentic construction?”

Other proposals have suggested simply building a museum to display and protect some of the treasures once housed at the palace. One structure on the site, the old Zhengjue Temple, was in fact recently rebuilt in order to exhibit one of the returned zodiac animal heads, while other government efforts have focused on landscaping and renovating the man-made lakes.

The Zhengjue Temple, one of the few parts of the Old Summer Palace to have undergone restoration. Credit: Li He/Xinhua/GettyImages

Writer and historian of the Qing dynasty Jeremiah Jenne, who has been based in Beijing since 2002 and regularly visits the Old Summer Palace with students, believes that a complete rebuild is not required. But, he said, the history of the ruins could nonetheless be better explained to visitors. There is no central plaque or memorial, he noted, suggesting this could be achieved using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which many museums are now using worldwide.

“Ruins have power, allowing you to use your imagination, which can add poignancy to the visitor experience,” he said.

Experts from Tsinghua University have gone some way toward recreating the Old Summer Palace in digital form. According to state media, researchers studied more than 10,000 historical files to make more than 4,000 design charts and 2,000 digital architecture models. Combined, they show at least 60% of the original structure.

Visitors walk among the ruins of the Old Summer Palace in 2008. Credit: Michael Reynolds/EPA/Shutterstock

This kind of digital reimagining may be as close as we can get to experiencing the original splendor of the imperial complex, given that the most recent proposal for the Old Summer Palace – among the most extensive and ambitious plans to restore the ruins to date – appears to be dead in the water, But it probably won’t be long before another plan surfaces and reignites the debate of what to do with the site, and how to reinterpret China’s “century of humiliation.”

“I’m just glad that we have seen the dimension of the discussion grow more and more diverse,“Peng said,“because in the ’80s and'90 it was just seen (in terms of) the shame of China’s past. Now, there’s a new take that sees it as (part of) the glory of China in the 18th century … so it will be interesting to observe how it will be discussed in the future, and how those discussions reflect the Chinese mentality.”

知乎用户 「已注销」 发表

所以仅仅由于昂撒与我们之间没有生殖隔离就草率的认为我们是同一种族实在是巨大的不负责

昂撒属实地球之癌

知乎用户 雾隐传令​ 发表

敌人反对的,我们愈发要坚持、要支持。
在民族耻辱的场地,进行反思教育,反思近代中国 100 多年,遭受的帝国主义列强的欺凌、蹂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中国人进行国、族教育,让中国人加强国家意识,进一步团结,这是往日欺负过中国的列强后人们害怕的。
他们越害怕,越干涉,我们越是要坚持。

知乎用户 大嘴巴 发表

呦,今天学到一个词,叫排外,还是尖锐的!

排就排了,你倒是像 1860 年那样来点儿真章啊?实在不行可以像 1999 年那样误炸一下啊!

勿忘国耻这句话真的不能忘,你要是忘了,强盗会用另一种尖锐的排外军事手段让你回忆起来的!

知乎用户 LEO1983 发表

好事啊 敌人越是反对的 我们越要坚定不渝地进行下去

知乎用户 牛粪有的是 发表

哎,奥匈帝国已经不存在了,

回想圆明园的故事第一个想到的是这么个事情。

作威作福列强之一,在彼此的挤压间自内部瓦解了。

来看看这八个国家吧。

大英帝国、美利坚合众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大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奥匈帝国。

除了突兀的美利坚合众国其他的都不在了,是不是很有趣?

更换国体来否定条约,进行债务转移,同时令背负的过去破产清算赖帐,九个国家里面八个都可以,只有美国一个孤零零的。

反正就很有意思。

知乎用户 逝影绝忧 发表

如何看待英国将考文垂大教堂遗址作为 1940 年大轰炸纪念,是否是 “尖锐的排外政治姿态”?

如何看待美国世贸遗址归零地,是否是 “尖锐的排外政治姿态”?

如何看待珍珠港亚利桑那号遗骸不打捞修复,是否是 “尖锐的排外政治姿态”?

不过反正盎撒人左脸皮撕下来贴到了右边,双标都多少年了。

知乎用户 陶埜 发表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車,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一个曾经的强盗,居然恬不知耻到如此地步。

知乎用户 红尘破劫 发表

CNN 的意思是:艹!都尼玛一百多年了怎么还记仇呢?

知乎用户 至暗时刻 发表

那就再尖锐一些,最好可以刺的它们奄奄一息。

知乎用户 岑崟 发表

建国的第二次弹劾:《尖锐的政治迫害》

外宣强硬就是战狼,我一直在寻思,”战狼 “怎么了,为什么会有人觉得” 战狼“是讽刺,沈逸老师曾说,战狼的反义词是舔狗,既然有人不认为自己是战狼,换句话说,他宁愿自己是舔狗?

老实说,就现在我们国家在墙外的媒体的宣传能力,在庞大外媒的洗脑能力下,抛去洋人在中国享有的特权,有几个外国人愿意来中国?有些来中国的外国人,骗钱,骗炮,最后在外网转眼抨击没有自由。

人的劣根性是互通的,是刻在基因里的东西,当过组长或者说带领过团队的人明白,恩威并施才是驭人之术,现在的中国才算是逐渐开始这种手段。

知乎用户 陶东 发表

珍珠港那破船留着不拆解,赤裸裸的排外

知乎用户 大决策 发表

BBC 的纪录片是我最欣赏的诚然不假,但他们对我国的歧视双标恶意攻击更是恶心无比,我们要学习对方的优点,一步一个脚印超越他们,拿出我们的作品来赶超他们,到时候他们还恶心我们?我们比 bbc 牛逼后谁还看 bbc?

知乎用户 七寻寻寻 发表

彻底全面清算西方历史上的殖民主义罪恶是中国的历史责任。

知乎用户 心为形役 发表

不要试图去理解那些一心想压制恶心你的货!

因为他们没底线,没道德,没 P 眼…………

好好过年,理那些货干嘛?

Google 地图都不会用的货!

知乎用户 挖挖土松松骨 发表

圆明园的存在,告诉世界,一百多年前,有一群强盗闯进了我们家里烧杀抢掠。

知乎用户 「已注销」 发表

毁灭圆明园的是英法,美国人急着跳出来指责中国干啥呢!

知乎用户 汉志驴 发表

讲道理,我记得十来年前 CNN 还是 BBC 就发过类似的文章,这已经感觉像是他们编辑的例行公事了

知乎用户 zg45 发表

那什么才是不排外?打开国门迎接你们总统进来统治我兔吼不吼啊?大人,时代变了。

知乎用户 滑马他是天子啊 发表

字理行间看到的是只有双标,强盗逻辑。

而他们真正需要的是选票,是国内矛盾转移。还有意识形态输出。

比如 bbc 拍的阴间纪录片,把人往歪的方向带,你这小破地方,明显瞒报,不止死那一点。哪像我们,兹有嘛,明显需要代价,毕竟你们不是活下来了么。。。

疫情嘛,经济下行,被福利和全世界血液养叼的羊带人们,回顾 2020,生活品质显著下降。绝大多数羊带人们不知道执政党和在野党同一个德行,只知道你执政党让我利益受损,我就支持反对党。

所以这时候就得告诉民众,你们票子,妹子和房子飞了,不是首相不给力,是应为东方记仇,暗中使绊子。。。

民粹抬头,get 铁杆票仓。精欧美狂喜,这么流啤的园子,竟然不去复原。

至于说你强盗,军火商们巴不得你是真的是强盗,打大战了才能挣大钱,人命?那值钱吗?

从遗迹上建立的,那不就是等于一般的公园,再加入清朝皇家元素,最多体现的也是满满的现代工业,至于真正有艺术价值的东西,早被抢走了。。。

修园子?不好意思,我们是基建狂魔,毕竟一百多年前,那个挪用军费,修园子的女人,她啊,尸骨未寒。。。

知乎用户 fsdaerfahg 发表

我只能说,这是一些媒体的传统艺能了

2100 词选 5 句来说事,那个筒子看花豹,当然是黑的

知乎用户 「已注销」 发表

1. 说明非我族类

2. 说明我国太好说话了

3. 怀念川普一句话否定多美

4. 老外最喜欢玩初中文字游戏了:

以初二学生为例,作文喜欢词藻华丽,废话连篇。

尖锐的排外政治姿态=排外政治=排除殖民帝国的政治姿态

很显然!排外政治不等于排除殖民帝国的政治姿态,而如果 CNN 说的是事实,那么只能证明他们内心就是认为他们的荣耀是殖民帝国,过去,现在,将来会选择的行为都是殖民主义!所以他们看自己国家的百姓无非就是海盗团,他们尊敬的人只有是大洋对岸的搅屎棍。

那么这就是一种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

知乎用户 信守合同 发表

西方的强盗逻辑,这就是西方的本来面貌,绅士的外表包裹着肮脏的灵魂。

知乎用户 希望在进步的路上 发表

建议拿巴黎圣母院失火一事做文章回击。

当然,还有世贸大厦重建。

知乎用户 ChiHsien 发表

就是要排外,怎么着吧,知耻而后勇,不重温那段历史,孩子们还以为它们都是圣诞老人呢

知乎用户 昨夜今晨 发表

说得好。那么请英法两国来帮我们一起重建圆明园吧,如何?

知乎用户 斯大王 发表

CNN 的这种文章要转发,让更多的国人看清楚这种强盗民族的劣根性

知乎用户 张骁 发表

说明 CNN 不收敛,需要继续训练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这让我想到了个非常合适的成语: 做贼心虚。

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知乎用户 凉辰 发表

观点倒在其次,我想 CNN 这篇文章最要紧的是:

先把圆明园的位置搞清楚了再说!

不然回头一讨论给你甩出个广东地图,你说这是睁眼看世界呢?还是逗二傻子玩呢?

知乎用户 zlalien 发表

一句话,跟你们美国人有一毛钱关系?

最后,他们是不是心虚怕我们记仇担心我们将来去白金汉宫点把火报仇?

知乎用户 老李号澜清 发表

我在想,如果以后我们去他们博物馆,把他们从我们这抢走的东西抢回来。。。。

请问我这属于什么行为?

知乎用户 柚木​​ 发表

cnn 这篇文章的逻辑和侵华日军、屠犹德军一个逻辑:

宛平走失了一个日军;犹太人抢走了德国财富。

所以在 cnn 和侵华日军以侵略为目的、为侵略粉饰的逻辑前提下,民族主义有什么不对,排外有什么不对?

我们的民族主义和民族主义排外,对应的是你们的侵略目的和侵略行为,对应的是你们为侵略粉饰的表现。

面对野蛮人、刽子手,不民族主义、不排外,只会落的和印第安人一个下场。

中国人可不想变成另一个印第安人。

他们觉得尖锐,要么是真觉得尖锐,因为这剥下了他们野蛮外面文明的伪装;要么他们是让自己的受众觉得尖锐,以恐吓自己受众的方式实现对受众的思想控制。

知乎用户 听月上官 发表

一些新闻媒体就是世界的毒瘤。

做新闻的人多少都会有点理想主义。觉得世界应该按照他们理想化的想法去运行。但是他们往往只会是提出问题的那个人,但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也不知道。

90 年代早期的时候我在军队里,当时一个连队一年一般就 3 张党票。有超期服役马上就要退伍回地方老班长,当年城镇义务兵还分配工作党票对他肯定是有用。有经常比武在师军里拿名次极大可能会直接提干的军事骨干,党票对他也有加成。还有大学休学来当兵的文书兼军械员,多才多艺,又会为人处事,工作又认真负责。基本上帮指导员干了一半的工作,还有在炊事班烧了几年饭的班长等着转志愿兵指标,还有新晋冒头的第二年班长等等。放眼望去,都是好兵。有的人得了党票对未来生活有实质作用,有的人确实值得给他这个褒奖。你给谁不给谁呢?

世界也是这样,本来就不完美。在资源不能无限供给的情况下,人和人之间必然不会平等和谐。如果你只看到了不那么和谐,而且还要去散播和放大这种不和谐,那么以后只会越来越难。如果你换个思路,大家都更加努力一点,让连队各方面都变得更好,连长指导员说话也硬气,能多争取点党票来不是更好。可能一年可能不行,第二年可能还是不够。但是三年五年后,当你获取的资源已经能覆盖到每一个人的时候,是不是就没有不和谐存在了。

其实如果没有媒体经年累月的煽动和挑拨,只怕一半美国人连中国在那里都不知道。挑拨中美普通国民对立对世界能有什么好处?普通民众的意志,最终会变成国家意志。对于中美这样的超级军事大国,任何不恰当的国家意志,都会是全人类的灾难。

但是媒体人不会这么想。他们那管身后洪水滔天。

知乎用户 乘风破浪的爷爷​ 发表

如果

非洲人做一个 “三角贸易纪念公园”,cnn 感不感耿直的说非洲人排外?

知乎用户 薛定谔的猫 DoA 发表

圆明园盛时文物不少于 150 万件,

大部分流落到英法美等国

所以烦请 CNN 积极呼吁,至少收回在美国的公共博物馆的藏品……

那么当其全部回归后,我国即可完全还原并重建重修恢复圆明园的原貌。

知乎用户 Jim 发表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就是最好的回答。

知乎用户 周骏 发表

CNN 的脑回路真的是挺有意思的。

有句歌词咋唱的来着?“朋友来了有好酒,敌人来了有猎枪啊。”

如果哪天中国人干了星条旗今天就落的事情,CNN 你是打算当带路党还是打算当 “美利坚伪军?”

清帝国再怎么被人诟病,好歹洋人可是在清帝国做过官的,到溥仪时代都是如此的。

而清帝国的灭亡,说到底是因为皇帝水平不够?雄心不足?还是国家太穷?不还是因为统治阶层和民众之间的割裂。恰恰不是爱国主义多,而是不够嘛。。

难道只有打开大门荣耀女王的荣光才叫不排外?那你还建的什么国。

知乎用户 海屋添筹 发表

不要老是跟着别人的话题。

殖民者雕像还在美国白宫呢吧。日本上任首相还在拜鬼,也没下来几天吧。就想让中国忘记屈辱历史了?

这是打了人,还不让人说。非要听好话。

别上 CNN 的当,他来要求中国,中国酒应该要求对等。

知乎用户 猫猫 发表

做自己的事,不用太在意敌人的评论和抨击。最起码我们应该知道,敌人越是愤怒,就越说明我们做的还不错。

对西方世界来说,经济、政治和文化是他们入侵和同化中华文明的三叉戟。而在这其中,文化方面无疑是成绩最为明显的一环。

因此,中国方面提出的 “勿忘国耻”,就是将西方世界试图扮演的亲善、文明的外壳击碎后挂出来示众,让广大国人更直接地去感受西方世界的野蛮和残暴。

这无疑就是要打折他们在中国的一条腿,也就难怪会如此愤懑难耐,要说些不着边际的胡乱言语了

知乎用户 晨水 发表

毕竟美帝还是世界霸主,充满了警惕心,列强在对他国杀人放火殖民屠杀掠夺后害怕遭到报复,会想出各种方法阻碍其发展,能驻军的就驻军,不能驻军就经济制裁,无法经济制裁就一直骂,总之决不能让其发展壮大,毕竟心里有鬼,列强知道自己干了什么。

相比美帝,某些没落的过气列强在这种事上一般会装死,生怕引火烧身。

知乎用户 久远 发表

你家遭了小偷,你说了句 “小偷必死”。小偷家的人立刻跳起来,说你粗暴野蛮,喜欢骂人。我们称这种行为叫什么?对,叫 “此地无银三百两”。

这时作为受害者,我们的正确逻辑是什么?当然是报警要求警察仔细搜查这家人,看看有没有赃物咯。

所以,以英法为首的欧洲某些国家,有没有胆子放苦主来找回遗失的财物呢?

知乎用户 JazzKoper 发表

这也算排外?比起排华法案这还差得远呢。我知道你们在怕什么,别怕。会来的,会来的比你们想的还要剧烈的。

知乎用户 兰利的埃德蒙 发表

CNN 他们也知道自己干了啥。脑回路是这样

在他们看来,中方这是在保护八国入侵的犯罪现场,故意留下他们的真实污点敬醒世人,他们曾经做过多残忍做事,让世人厌恶外国,从而形成排外姿态,从这点看,cnn 的脑回路是没错

他们不懂中国国情,可是从外国各种战争纪念活动来看,他们可能也懂这种情绪,但就是要说出来恶心中国

知乎用户 云下墙 发表

CNN 真的是少见多怪,去翻翻中国史书记载,看看是汉武帝那句寇可往我亦可往,看看勒石燕然,看看什么才叫真正的 “尖锐的排外政治姿态”。

知乎用户 山贼 发表

作为一个新时代成长起来的中国人,我有礼貌地告诉你们这些白皮:

如果排外指根绝那些历史重演的可能性,那我们就是排外,怎么地吧?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大部分葱友是不是对中国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品葱用户 巴比伦花园 提问于 12/23/2020 就是,内心其实还是希望中国(非中共治下)变好的,希望变得富裕强大民主自由,但是由于中共治下的种种原因,由爱生恨,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觉得中国本应该更美好的。 品葱用户 董堂主 评论于 ~ …

北朝鲜当年是怎么一步步崩溃成现在这熊样的?

品葱用户 大君主行动 提问于 10/19/2021 看了下历史,朝鲜战争后北朝鲜和南韩并没有迅速拉开差距,相反北朝鲜保持了很久的经济上涨势头,一直到70年代人均gdp还领先韩国,北朝鲜怎么后来就崩盘了呢,到现在成为了全世界最贫穷最封闭的国家 …

如何评价张维为、金灿荣?

知乎用户 星森 发表 1. 张教授就是幽默。 2. 一切都是比较而言。 2. 维维豆奶,欢乐开怀。 3. 张教授是真正的喜剧大师,他一笑起来大家都跟着笑了。 4. 一直很喜欢张教授的一句话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

美国人看完长津湖有什么感想?

知乎用户 发表 美国人看完长津湖有什么感想? 知乎用户 喵 Guru 爱吃梨​ 发表 作为在美国坚定为国产片贡献票房的吃瓜群众,再多说几点: 国内大多数高票房片,在美国是可以看到的。疫情前的《战狼 2》,《红海行动》,《流浪地球》,《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