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的角度,如何理解父母说「我的一切都是为了你」或者「我都是为你好」?

by , at 19 September 2022, tags : 父母 孩子 自己 你好 他们 点击纠错 点击删除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诸伊士 发表

“我都是为了你好”,潜台词是——你就应该理解我的想法,接受我的做法,按我说的去做,就算你觉得不舒服,那也不是我的错,因为我的动机绝对是好的,我没有什么可反省的,也不必为你的不舒服而自责内疚。

这看上去,像是心理防御机制中的 “合理化”。——当个体的动机未能实现或行为不能符合社会规范时,尽量搜集一些合乎自己内心需要的理由,给自己的作为一个合理的解释,以掩饰自己的过失,以减免焦虑的痛苦和维护自尊免受伤害,此种方法称为 “合理化”。

知乎用户 带三个表 发表

这句话是中国家庭教育糟粕的精髓!

知乎用户 盐选心理​ 发表

我跟很多来访者都讨论过这个问题,他说我都 30 岁了,为什么我的父母还是事无巨细啥都要管。

比方说,她非要指导我怎么带小孩。

又比方说,随便动我家里的各种东西,甚至我在网上买了东西,拆快递的时候,她都要把脑袋伸过来看看我都买了啥。

最没办法忍受的是,我和丈夫在房间里说些私密话,我妈会不敲门就突然冲进来。总之,我生活里的每一件事,她都要知道。

还有个来访的女孩子跟我说,她父亲对她的爱已经到了一种无微不至的地步。

譬如一天要打好多个电话给她,询问她生活中各式各样的细节。包括她交了什么朋友,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她觉得很烦,总感觉哪里不对劲。

我再给你举个更典型的例子,有一个成年的男孩,在一家公司上班,有一天下雨了,她妈妈冒着雨到公司给他送伞。

同事们都惊呆了,当他发现大家都在看他和他妈妈的时候,男孩觉得很羞耻,一下子就对妈妈发了很大的脾气。发完之后,看着妈妈冒雨淋湿的身体,他又觉得很愧疚很难过。

听完这几个例子,你是不是也很有同感。爸妈的这些干涉让你觉得很烦,以至于跟爸妈之间爆发很多冲突。

但是稍微冷静了想一想,又觉得爸妈这么做也是因为爱我们啊,又觉得很愧疚。

那么这里边到底是哪里不对呢?接下来,我就跟你分析一下干涉这种行为背后隐藏的 3 种心理状态:

从前面个例子,你已经发现了,父母种种干涉行为总结起来主要就是 3 种情况,一是监视者,二是窥探者,三是建议者。

换句话说就是,你生活里大大小小的事他都要知道,哪怕你年纪已经不小了,他们还总是像照顾一个孩子那样来照顾你,帮你安排很多东西。这主要是因为:

一、爸妈是想跟我们达成一种共生状态

所谓共生状态,简单说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你所有的东西甚至你的情绪都会引起他们的敏感,然后,他们就会想要在这些事情里边做点什么。

在心理学上,我们把这种情况叫做「共生」。

就好比,有时候你觉得很难受,只想一个人静静的呆一下。但是你的爸妈就跑过来问你,你怎么啦?是不是受什么委屈啦?这时候爸妈对你难过的情绪产生的那种同情的感觉,就是跟你的共生状态。

二、打破个人边界

爸妈对你所有的事都想要知道。有时候我们只好对他们报喜不报忧,甚至连朋友圈都不对他们开放。因为假如我在朋友圈发了个动态,说打了两个喷嚏。

一分钟不到,妈妈的电话可能就过来了,宝贝啊,你是不是生病了啊?

这种情况的本质就是爸妈跟我们的联动过强了,以至于我们一些属于自己的私密空间,被他们强行侵入了。

换句话说,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边界被打破了。

三、失去自主权

父母什么事都要给建议,不按他们说的办还不行。你的工作、学习,谈恋爱结婚的对象,甚至你要穿什么样的衣服,自己都决定不了。这就是你没有了自主权。

父母对我们的干涉和我们对这些干涉的反映都是我们内心处理与外界关系的内在关系机制的反映,根据这个机制的不同,我们可以将人分为:依赖感强的蜗牛型、高自尊的鸵鸟型、喜欢从照顾他人身上获得自身成就感的袋鼠型和利益至上的斑鸠型。

了解了干涉背后的心理学原理。

接下来,我要跟你分析一下 4 种动物类型的人,他们被过度干涉后,都会产生什么样的负面情绪:

蜗牛型的人本身就缺乏主见,希望被对方照顾。所以蜗牛型的人是很容易被干涉的。

假如这种干涉,或者说那些建议和帮助,是蜗牛需要的,他会欣然接受,觉得很舒服。反过来说,假如那些建议和照顾,是蜗牛不喜欢的,他也会觉得难受。

而且对于蜗牛来说,虽然处处想要依赖,但其实每一个蜗牛的心里都有一个想要独立的愿望。被照顾的同时,这种想要独立的愿望就落空了,这种深层次的心理矛盾,也是造成蜗牛难受的原因。

袋鼠型的人被干涉之后会觉得很委屈。

知乎用户 简单心理​ 发表

听很多小伙伴吐槽过他们的爸爸妈妈。

即使已经成年,还是有一些父母固执地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在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指手画脚,操心操稀碎。

如果抱怨或是顶两句嘴,父母会觉得很伤心:“关心你还成了错了?!”

听话的时候,他们说:“你看,我就说没了我们,你什么都做不了。”

如果没听话,最后结果不好,等着的就是最可怕的那句话:“你看我说什么来着:)”

事实上,他们可能有一位控制型的爸爸/妈妈。控制型的父母似乎不会犯错,他们永远是对的。当孩子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候,会感受到自己的感受、想法、念头都是错的、不重要的或者是该感到愧疚的,他们的才是正确的。

- 什么是 “控制型” 的教养方式?-

控制型的教养方式(control parenting)一方面强调严格控制和孩子无条件服从,同时,在情感上以冷漠的态度对待他们,很少考虑孩子的需求和意愿。父母常说 “我是为你好”,但话里隐含的意思却是 “你必须听我的”,完全不给选择权。

控制型的教养方式往往难以被察觉,尤其在我们的文化中,「孝顺」、「听话」被视为儿童优秀的品质和「孝道」的体现。听从父母的要求,是理所当然;不听话则是「忤逆」的表现。

另一方面,控制的核心常被 “爱” 和“在乎 " 的外表所蒙蔽。有的父母经常会说:“我是因为太爱你/太在乎你,才管你这么多的。你要不是我孩子我管你干吗?”久而久之,孩子则会内化这种认知,将关爱和控制等同。

- “控制型” 教养方式的惯用策略 -

这样的父母往往以微妙的方式操纵子女的行为,不尊重他们的意见和选择。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控制策略:

1. 社交隔离

如果要控制一个人,首先就要营造一个封闭的环境,防止他接触外界的信息。我们不否认父母应该让孩子提高警惕性,有自我保护的意识。但过度的控制就会破坏一个人的正常社会性活动。

要报备去哪里玩、见什么人,早请示、晚汇报,限制孩子的正常社交。同时向孩子灌输:“其他人都不可信!这世上只有爸妈才是真心关心你。” 久而久之就会发现,除了父母,你没有值得信赖的朋友、没有其他社会支持。

2. 贬低指责

当孩子犯错、不听话时,父母会明确地指责训斥,甚至贬低他们的人格。同时,他们在插手孩子生活各个方面时,会理直气壮地解释:“我这不是为你好吗,爸妈能害你吗?”

而这份「为你好」背后所裹挟的控制和强迫却在传递着另一种信息:你不行!没有我们来指导你,你什么事也干不成!

3. 经济把控

经济尚未独立的滋味实在不好受,这时候,父母的经济控制是最强有力的武器。控制花销就等于控制了孩子的行动范围以及活动内容,就算对于经济独立的成年人,控制型父母的经济手段仍然起作用:“你要是非要 XXX,房子首付就自己想办法吧!”

4. 情绪绑架

让孩子产生愧疚感是控制型父母常用的情感武器。连流行歌曲都在教育我们:“听妈妈的话,别让她受伤。” 多么顺畅的催眠,指示性的话语,没有拒绝余地,还顺便假设了拒绝的后果 -“如果你不听话,父母就会受伤。” 隐含传递了后续的愧疚感,一气呵成。

很多孩子在长大成人之后仍然摆脱不了这种情感控制,他们在分离 - 个体化过程中,在逐渐远离父母的每一步中,都走得很沉重,内心充满了不安和自责。情感绑架让孩子觉得自己的成长、与父母的分离是在残忍地「抛弃」他们。

需要说明的是:一个人在 “分离 - 个体化” 的过程必然会体会到愧疚感、焦虑感、难过甚至是愤怒,这些本身是自然过程中的一部分。没有谁和父母在心理上的分离真的容易:人们在这个反反复复的过程中消化、代谢这其中产生的情绪(兴奋、难过、愧疚等等),逐渐完成对自我的建立和同父母的分离。

而有的时候,出于父母对于分离的恐惧、哀伤,使得这个 “分离 - 个体化” 的过程显得尤为艰难。而在 “控制型” 教养方式之下,一个哪怕是早已成年的孩子,也会体会到巨大的被吞噬和淹没感:我永远也无法成为我自己。

- 看似无私的爱,也许是为了满足自己 -

我们相信大部分父母的初衷,都是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好家长,可遗憾的是,他们只是不知道应该怎样做。所以很多父母在想要控制孩子的愿望背后,其实是为了达到自己的愿望:我想成为一个好家长。(I want to do a good job as a parent.)

这种爱看起来无私,但其实也许只是出于父母满足自己愿望的目的,来源于自身的局限。例如,我们小时候挑食,妈妈会(表现出)很伤心,因为我的行为让她感到她不是一个好妈妈,她没有尽到 “让孩子饮食健康” 的责任。我的不听话影响了她成为一个好母亲的目标。

亲子关系天生赋予了家长掌控主动权,但正是家长们「努力让自己成为完美父母」的焦虑感,有时候会跳出来操控教养的方向。

- 总是为我好,我真的好了吗?-

控制型教养方式会在孩子身上产生很大的负性影响:

1. 退缩或暴力

严格的要求和过度控制会使孩子产生的负性情绪无处表达,这些积攒的情绪会发泄到自己身上,产生内隐行为问题:社交退缩、上瘾行为或是羞愧、焦虑的情绪;或者发泄到其他人身上,引发外显行为问题,借由暴力或犯罪行为,在社会上施展,比如攻击别的同学(很多校园欺凌者的背后都有一个高压控制的家庭)。

2. 过度自我批判

控制型的教养方式往往会为孩子定制过高的标准,「望子成龙」给孩子带来的则是巨大的压力。家长们 aim high 的本意是想让孩子「追求卓越」,但孩子发展的结果却是「避免失败」。新加坡一项 5 年的纵向研究表明,从小受控制过度的孩子会产生强烈的自我批判,也有更高的患焦虑、抑郁的风险。

3. 无法对自己负责

父母以爱的名义一味地反对孩子自治,认为自己的要求和指导是为孩子提供经验,让孩子「少走弯路」。但长期在家长的控制下成长的孩子,会很难发展出自治(autonomy)。从小到大一直是遵从父母的要求,等到长大成人之后,在面对人生重大抉择时,也很难有决断力。

4. 个性和自我被扼杀

长期处于高压控制下,强迫而不自由,个体可能会缺乏活力和情感,变成麻木地机械地服从,变成 walking dead。

心灵被扼杀是当今最普遍的问题,也是很多家庭的危机。传统的家庭中否认孩子的感受,尤其是对于愤怒和性的感受。家庭中这些禁忌话题如此之多,以至于成员之间可以交流的东西少之又少,每个人都小心翼翼地遵守着「毒性家庭教条」,生怕踩到地雷,引爆战争。

由于文化差异的原因,专制的教养方式在中国看起来很管用。跨文化研究显示:在中国,控制型父母养育的孩子,其在校的学习表现较平均好,也好于西方文化下的孩子。

专制父母也许可以培养出很成功的孩子,但这正是这种教养方式可怕的地方:它「看起来」很「管用」。用行为主义训练鸽子的方法养孩子,确实会形成家长期望的行为模式,成为别人眼里的「人生赢家」。但家庭的控制让人们形成了蜷缩的生存姿态,让人在潜意识里相信 “父母在掌控我的生活,没有了他们的规则和控制,我将无法活下去,只有死路一条”。

但强迫永远做不到的是:让人真正地成长,真正快乐地生活,真正认同并爱父母。

================================================================

「简单心理」成立于 2014 年,是国内领先的一站式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只提供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服务。 找专业心理咨询师,请戳「http://jdxinli.cn/2ukmmb

想寻求心理服务,却不知如何选择?试试「心理评估」服务,请戳「https://jdxli.com/aPOBl」。专业心理评估顾问帮你梳理困扰,并量身定制心理健康方案,按需推荐匹配你的咨询师。《家庭如何塑造了我》——7 天重新理解原生家庭,简单心理自助训练营,你自己的心理成长基地,详情戳:jdxinli.cn/4hjvyq

知乎用户 泰迪 发表

父母的这种行为很多时候都不是出自真爱,而是内在自我的投射。他并有关注孩子自我人格真正需要的东西,而是将一个小我的概念投射到孩子身上,以自我的感受取代真正的感受,让孩子沿着他们认为正确的道路走,实现他们内心真正渴求的愿望,完成那些他们自己没有机会或不能完成的事。

我想真正的爱,应该是尊重孩子独立自我人格,懂得放手,明白如何在不同阶段满足孩子不同的要求,乐于看到孩子自我独立和自我成长。坦白说,这个过程确实不容易。

知乎用户 李寅童 发表

我 (ni) 都(jiu)是 (bi) 为(xu)了 (ting) 你(wo)好(de)。

知乎用户 李文强 发表

当父母说,我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实际上是在尝试把命运的压力转嫁给孩子,让孩子帮着自己承受一部分,这样,自己就避免了被压力压垮的风险。

不管父母是发泄情绪,还是经常这么抱怨,都是在逃避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LPRB"> 然而,作为孩子的我们,是很无辜的,毕竟父母选择成为父母的时候,是没有向孩子协商的,这个过程是他自己一个人决定的,与孩子无关。

所以,当父母说我的一切都是为了你的时候,一定要意识到,这是他 / 她在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哪怕抱怨,也是在为己负责,和自己没有一点关系。

如果孩子意识不到这一层,就容易被父母带偏,从而把父母命运的一部分转嫁到自己身上,使自己与上一辈人的纠葛剪不断理还乱,最终带到自己的小家里…

就像很多单亲家庭的孩子,一辈子也无法脱离父 / 母对自己的影响一样。

妈宝男,扶弟魔也是一样…

当父母说,我都是为你好。

实际上父母是在尝试控制孩子,中国的父母普遍都是用爱来绑架孩子,孩子必须在父母和自己之间做出一个选择。

选择自己呢?对不起父母。

选择父母呢?对不起自己。

结果就是,这个人同时具备两个人格,一个是私下的自己,一个是在父母面前的自己。

女朋友有个弟弟,家里所有人都希望他能努力读书,把一家人的期望都压在他身上。

弟弟呢?在家人面前特别爱学习,动不动就要钱买这种那种的资料,实际上也买了,但是那些资料放了几年都是新的,很少翻过。因而,他们一家人对弟弟各种责备,说弟弟爱撒谎等等。

而实际上,那个表现得想要努力学习的,是弟弟家庭成员期待的人格,他尽力让自己变成大家期待中的那个样子;而那个不爱学习的,是他真实的自己。

他同时兼具着爱学习和不爱学习两重自己,不断的自己搞自己,内耗着、精神分裂着…

其实,大部分人的精神分裂都是被这种家庭环境逼迫的,它要求我们和家庭、父母之间做出选择,而这一切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极其强大的内耗,阻碍他成为他自己。

知乎用户 秦楠​ 发表

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看的。不过在讨论我的观点之前,我首先对

这是防御机制当中的合理化

这个观点进行一下修正,发现不少人对于这个观点很是赞同,因为这个观点一抛出似乎是很合理的一种解释。但是不得不说这里还是出现了在知识性上的一些误区。

合理化:指个体制造很多理由,给出和实际动机不相关的解释。通常是在否认某些现实之后。

父母在说 “我这都是为你好”的时候,其表达的正是自己的实际动机 “我要为你好”,并且他们也认为这的确是我为你好。这其中父母即不存在“过失” 也不存在有 “未达成动机” 或“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因为在说这个之前,我们要明白

合理化的防御机制运用重点在于个体本身对于自己行为的解

所以,在父母说 “我是为你好” 的时候,表面上看上去是在为自己的行为做解释,实际上这句话的出现是一句对白式的话语出现,或者有引入情境,也就是说这句话在本质上不是为了给自己的解释,而是为了给产生对白的那个你说明。

也就是说,如果要运用到防御机制,这种更符合**否认(幻想中的否认)**这个防御机制。

否认:假定你自己已经感知到了现实,并对这个现实加以否定。
幻想中的否认:坚持错误的新年来回避去面对通常是令人感到恐怖的现实。

其实,父母在说这句话的时,都是我们之间引发了某一次矛盾。比如,对于专业、职业、男女朋友的选择上。与父母产生了不同的意见之后,父母会说 “我这都是为你好” 去否认一个这样的现实:

我已无力控制,我正在丧失着我原有的能力与地位

请不要把这个归结为 “控制”,因为这是一个常见的心态迁移,与是否控制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这是对于每一个中年人都要去面对和处理的问题,对于自己的衰老的看法。

但是你说这里面难道就没有为了 “控制” 而去 “控制的愤怒” 麽?当然是有人有的,甚至这其中还会有更偏激的原因。

而对于父母是否将孩子作为独立人看待,这个问题就是从沟通的角度来看待了。我在我所有的家庭教养的讲座,开始的第一句话都是

请将您的孩子看作是一个 “独立人”

知乎用户 盐选心理​ 发表

有些父母将自己置于神圣地位,希望子女遵从他们制定的规则,并对子女的行为进行审判,塑造自己完美的形象。

当你将有毒的父母拉下神坛、让他们回归凡人姿态的时候,当你找到勇气实事求是地看待他们的时候,你才能在与他们的关系中实现力量的平衡。

桑迪,一位二十八岁的棕发女郎,相貌出众,看似拥有一切,在第一次与我见面时却非常沮丧。她说生活中的一切都令她很不开心。她在一家颇有名气的花卉店做了几年的花艺设计师,一直梦想着可以自己开店,但又觉得自己不够精明,无法取得成功。她非常惧怕失败。

桑迪想要个孩子,并为此做出了两年多的努力,可惜始终没能如愿。在交谈间我渐渐意识到,怀孕失败这件事使她对丈夫产生了强烈的不满,也让她在这段关系中有些力不从心,尽管她的丈夫很爱她,也真心理解她。最近她与母亲的一次谈话让事情变得更糟糕了。

怀孕这件事一直困扰着我。和妈妈一起吃午餐的时候,我告诉她我非常沮丧,可她却对我说:「我敢肯定这都是当年你流产造成的。上帝总会降罚做了错事的人。」然后我的眼泪就止不住了。我想忘记的事情,她却总是不断提起。

我问她流产是怎么回事,开始她有些迟疑,后来还是对我讲起了这段往事。

那个时候我还在上高中。我的父母都是非常虔诚的天主教徒,所以我念的是教会学校。我发育得比较早,十二岁的时候身高已经超过一米七,体重将近六十公斤,胸部也有 36C 了。男孩子们开始注意我,而我也挺享受这种感觉。可是我的父亲十分恼火。第一次看见我与男孩子吻别互道晚安的时候,他大骂我是婊子,声音大到整个小区的邻居都能听到。

从那以后,挨骂就成了家常便饭。每次我与男孩子出去,父亲都说我一定会下地狱。他没完没了地骂,我觉得反正我也要被上帝责罚了,于是就和这个男孩发生了关系,那时我十五岁。偏偏这么倒霉,我怀孕了。

家里人发现后都快气疯了。我告诉他们,我决定把孩子打掉,他们完全失控了,咆哮着指责我犯下「不可饶恕的罪孽」不下一千遍。如果说此前我的所作所为还不足以被打入地狱的话,这次一定万无一失了。我想要他们在流产手术同意书上签字,唯一的办法就是用自杀来威胁。

我问桑迪流产之后的日子如何,她瘫坐在椅子上,脸上黯然的神情让人心疼。

这是失去天恩的大事。之前父亲的训斥已经让我惧怕了,流产之后我甚至觉得自己没有权利活在世上。我越是感到羞愧,就越是努力想要弥补。我只希望时间能够倒流,可以像小时候那样被关爱。可是他们从不放弃任何旧事重提的机会,就像是坏掉的唱片机一样,反反复复、喋喋不休地数落着我的劣行,以及我是如何让他们颜面尽失的。这也不能怪他们,毕竟是我做错事在先。他们曾经对我寄予了那么高的道德期望,而我却犯下罪过让他们如此伤心。所以现在我只想好好地补偿他们,他们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这让我的丈夫很崩溃,为此我们也曾多次激烈地争吵,可是我不得不这么做。我只希望他们能原谅我。

在与这位年轻可爱的女士交谈的过程中,使我深受触动的,除了她父母的行为给她造成的痛苦之外,还有她竭力为父母开脱责任的执着。她似乎拼命想要说服我相信她一切的遭遇完全是咎由自取,而她父母坚定的宗教信念愈发加深了她的自责。我知道,如果桑迪能意识到父母对她是多么残酷,他们是如何在感情上虐待她的,那么我的治疗工作就会变得容易多了。我认为这个时候我必须要表明态度了。

苏珊__:「你知道吗,听完这些故事,我很为那时的你感到气愤。我认为你父母对待你的方式很过分,他们不该利用你的宗教信仰来惩罚你。我觉得你不应该承受这些痛苦。」

桑迪__:「可是我犯下了两条不可饶恕的罪孽。」

苏珊__:「想想看,那时候你只不过是个孩子。就算你犯了错,也没必要无止境地去弥补。即使是教会也允许你做出悔改,然后开始新的生活。如果他们真像你所说的那么好,就应该同情你。」

桑迪__:「他们一直都在尽力拯救我的灵魂。要不是因为深爱着我,他们才不在乎呢。」

苏珊__:「让我们换个角度来看吧。如果你当年没有流产,而是选择生下这个孩子,会怎样呢?你会有一个小女儿,长到现在也该有十六岁了吧?」

桑迪点了点头,不明白我这样发问的意图何在。

苏珊__:「如果她怀孕了,你会怎样?你会像你父母对待你那样对待她吗?」

桑迪__:「永远不会!」

桑迪骤然领悟到了自己的回答背后的含义。

苏珊__:「你会更加怜爱她,当年你的父母也应该更加怜爱你。这是他们的过错,而不是你的。」

桑迪用了半生的时间,在心底精心筑起一道防御墙。这种防御墙在中毒的成年子女群体中非常普遍。它们是由各种不同的心理构件筑成的,而其中最为常见同时也是桑迪这堵墙中最基本的材料,是一种特别坚固的砖,叫作「否认」。

否认:暂时的宽慰,巨大的代价

「否认」是最简单也最有力的心理防御方式。它借助虚假的现实来极力缩小,甚至是否定痛苦的生活经历所产生的影响。它甚至能令一些人忘记父母曾经的所作所为,继续把他们当作完美的偶像顶礼膜拜。

由否认带来的宽慰不过是暂时的,而为此付出的代价却是巨大的。否认是情感高压锅上的盖子:锅盖在高压锅上放得越久,积聚的压力就越大。锅内的高压迟早会将锅盖「砰」地掀起,呈现眼前的将是一场情感危机。到那时,我们将不得不面对此前一直竭力回避的问题,同时还要背负巨大的压力。如果我们能够早点坦然地面对这种否认心理,便能像打开锅盖上的压力阀一般,轻松地排解压力,化解危机。

遗憾的是,你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你内心的否认,你的父母也有他们的否认体系。当你竭力去重新构建自己过往的真相时,尤其是当事情的真相使他们颜面受损时,你的父母很可能一口咬定「哪有那么糟糕」「当时的情况不是这样的」,甚至说「根本就没有这回事」。这些说法会阻挠你重建个人历史,令你对自己的印象和记忆产生怀疑。它们会削弱你对自己感知现实的能力的信心,让自尊心的重建变得难上加难。

桑迪的否认太过强烈,致使她难以看清自身的现实,甚至拒绝承认另一种现实的存在。我同情她所遭受的痛苦,但同时我也必须让她意识到:她心目中完美的父母可能只是一种假象

我尽可能地让自己显得不那么具有威胁性:

你热爱你的父母,并且坚信他们都是好人,对此我表示尊重。我相信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一定对你关怀备至。但是你应该知道,至少曾经隐约感觉到,真正疼爱子女的父母是不会这样无情地伤害孩子的自尊,践踏他们的自我价值感的。我不是要你挣脱父母或是背弃自己的宗教信仰,你也没有必要与父母脱离关系或是离开教会。但是你能否从抑郁沮丧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就要看你能不能打破「他们很完美」的幻想了。

他们残忍地对待过你,伤害过你,不论你犯过什么错误,犯都犯了,他们再怎么滔滔不绝地训斥、说教都无法改变这一点。你感觉不到他们对你内心那个敏感的少女伤害有多深吗?其实他们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做,是不是?

「是的。」桑迪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到。我问她想明白这一点时是否有些害怕,她只是点了点头,也说不清自己究竟有多害怕。尽管如此,她还是选择勇敢地继续接受治疗。

合理化 = 自我欺骗

经过两个月的治疗,桑迪的状况有所好转,但她仍坚信自己的父母是完美的。除非她能打破这个神话,否则将一直为自己生活中的种种不幸遭遇而自责。我让她邀请父母一起参加心理辅导,我希望他们可以看到自己的行为给桑迪的生活带来了多么糟糕的影响,或许这样他们就能承担起自己那部分责任,桑迪修复她负面的自我形象时会容易得多。

我们还没来得及相互熟悉,桑迪的父亲就开腔了:

知乎用户 韩冰 Bill​​ 发表

我觉得这种说法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并非一直存在,也正在走向消亡。

在封建家长制的时代,父母根本不需说这句话,父为子纲,家庭哪有民主存在,父母说的不对,儿女也要听。

在封建家长制逐渐消亡,特别是经过了文革这样打破一切封建遗俗的洗礼之后,(文革中父子反目,夫妻成仇的事情太多了)父母逐渐失去了绝对权威,这个时候,父母逐渐转变为借助自己的人生阅历来教育孩子,说教本身就是会引起反感的,更遑论在社会发生剧烈转型的时期,年轻一代遇到的问题很多是过往老一辈人没有经历过的,对于父母的说教的抵触就会更明显,“都是为了你好”只是简单的增加说服教育可信性的一种手段。从心理学上来说,如果双方不存在利益上的冲突,提出的建议从客观上对建议者本身没有好处,建议者居于中立的地位,都会增加可信性。但是父母说的 “都是为了你好” 却没有起到这样的作用,因为父母不可能不受到自身提出的建议的影响,这种影响不只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上的。

那么这种说法是否会一直存在呢?我相信不会的,当更年轻的一代成长起来之后,个性独立会更早的表现出来。(我相信美国的父母是很少会说这句话的)一方面,听着这句话长大的父母们会对这句话的实际效果产生怀疑,一方面孩子们的独立自主也更加削弱了这句话的说服教育意义。那个时候,对于孩子们的教育应该更多从逻辑、理性、道德等方面去进行,而非打情感牌。

知乎用户 方吱吱 发表

今天看爱情保卫战,一对小情侣引起了我的关注。

男孩子有强大的控制欲,喜欢控制女孩子的一切。包括衣服、包括朋友圈、甚至包括这个女孩的思想。他的理由只有一个,“世道险恶,我是为你好”。

其实仔细想想,这种控制不仅仅发生在恋人之间,更是常常发生在父母和孩子之间。小的时候,常常有父母打着 “我是为你好”的名义强迫孩子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比如名目繁多的补习班,比如家庭中过多的原则和规矩;长大后,又会有很多父母在 “我是为了你好” 爱的大旗之下,干涉孩子的工作、婚恋、生子等等。

“我是为你好,才删了你的异性朋友。”

“我是为你好,才不让你穿超短裙。”

“我是为你好,才惩罚你成绩不好。”

“我是为你好,才催着你早结婚。”

“我是为你好,才让你们早生一个孩子。”

“我是为你好,才为你辛苦熬了一碗砒霜”

。。。。。。

1、“为你好” 到底是为什么

害怕

因为害怕。

《疯狂原始人》里的爸爸让人印象深刻。他掌控着一家子,要求家人必须在天黑之前回到山洞里。他说只有山洞里是最安全的,我为你们好,我比你们的经验丰富,我比你们的力量强大。

表面上看,这个爸爸是为了一家人好,但是到了电影最后,当那个年轻男孩出现之后,这个爸爸才诚恳的说,其实他是怕未知的东西,害怕他不能很好的使用、掌握,害怕失去他的家人。

所以说,在恋爱和家庭关系里,很多打着 “为你好” 的掌控,其实是源于害怕失去,是害怕自己不够好。而如果我们认识不到这一点,只是打着 “我是为了你好” 名义去控制、践踏,只能把对方推开。

其次,这也是一种自私。

“我是为你好,所以除了我之外你不能有其他异性朋友”,“我是为你好,所以你和她不能在一起”。这其实是用 “我是为你好” 包装了你的自私。

许多父母本能的认为,孩子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我生命的延续。

这种可怕的 “爱”,意味着我对你堂而皇之的控制。孩子只要哪怕流露出来一丁点儿抱怨、渴望自己决定的愿望,父母会痛心疾首:“我们都是为了你好,你还有什么不满意? 你怎么这么不知恩!”

这种爱是一种枷锁,把你所爱的人逼到绝境。

2、当你妥协于 “为你好”

我们必须明白,生活中很多的 “为你好” 都是有基础的好。当你臣服于这种 “为你好” 无异于臣服于他人的控制。或者是你的父母家人、或者是你的恋人等等。

当你的恋人对你的洗脑成功了之后,你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你会变成一个提线木偶,眼睛里没有色彩,周围没有朋友,衣橱里全是对方喜欢的衣服,没有自己的思想。。。。。。试问这样的你,还能继续吸引对方的目光吗?

恋人之间的吸引力更多的来源于互动,这种互动甚至来源于吵架,甚至来源于抗拒,因为这种东西能强化彼此的感受,如果一方只听从于另一方,那么这种差异所带来的美感很快就会消失殆尽,感情也将不复存在。

当你听从父母的声音年纪轻轻就匆匆选择一个不爱你而你又不爱的人结婚,匆匆忙忙的生了孩子,面对婚后不负责任的老公、洗不完的尿布衣服、干不完的家务这一地鸡毛,你还能继续幸福吗?父母能为你不幸福的婚姻生活负责任吗?

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知道这种 “为你好” 是有条件的好,是一种假的好,它要求你必须“完全听我的话”,即便你稍有反抗,对方也绝不容忍。

那么这种 “为你好”,是真的好吗?

3、到底什么是 “为你好”

什么是真的 “为你好”?

真的 “为你好” 是“让对方变得更好”,说白了也就是让对方舒服。这就需要我们去付出,而这个过程必然会让我们自己不舒服,因为我们要尝试站在对方的角度上看问题,学着去感同身受而不是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别人身上,这种让自己不舒服却让对方舒服的方式才是真正的“为你好”。

什么是好,是肯定、表扬、信任、尊重,更是理解,绝不是情感绑架。

知乎用户 Louise 发表

过来人的自以为是,以自己的立场角度经验出发。

其实孩子有孩子的想法,或许在有些大人眼中是不正确的,总想让孩子少走弯路,但其实反而在兜圈子,有些事就是要去实践过错过才知道。

知乎用户 余小鱼 发表

从小到大,我们被灌输了太多 “我都是为你好” 这样的思想。

在我们刚刚出生的时候,就被长辈们用绳子绑在包被里,两条腿紧紧地绑着,动弹不得,说是为了以后腿可以长得直些。到了上学年龄,又动不动就教育我们一定要好好读书,千万不要像他们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好吧,再不情愿,也要把作业写完再睡。好不容易熬到高考,选专业选学校的时候他们又在指手画脚。

等到我们工作,独立了,可以养活自己了,他们又开始催着我们找对象,找了对象又逼婚,刚结婚就等着抱孙子,生完一个身体还在恢复中,他们又开始叨叨 “两个好,再生一个吧”。就这样,差点把我们逼上 “梁山”,年纪轻轻就开始冷淡,看不到生活的美好在哪里。

这是我们这一代所经历的 “我都是为你好”。到底是不是真的为我们好呢?个中滋味,经历过的人都深有感触。

如今我们长大了,却又不知不觉继续着 “我都是为你好” 这样的思想。最极端的可能就数前一段时间母亲携子跳楼事件了。母亲生活不下去了,想离开这个世界,但是又舍不得孩子,于是拉着孩子一起跳楼。

但是,孩子愿意吗?你活够了,他们活够了吗?一个孩子苦苦哀求妈妈不要跳,不想死,可是妈妈死活不同意,后来孩子流着眼泪懂事地跟妈妈说 “妈妈,我自己来”。每每想到这里都泪眼朦胧,特别的揪心,仿佛那一幕就在眼前。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他们爱的明明那么真诚,为什么却变成了一把刀子呢?

“我都是为你好” 这句话就像一把心锁,他们戴着以道德之名的面具,束缚子女对生活本身的渴望,却还深信自己是爱着他们的父母。

日本知名心理学专家加藤谛三在《情感暴力:你会和亲近的人互相伤害》这本书里说这种行为叫情感暴力。问题是,情感暴力的加害者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拒人于千里之外,对别人赶尽杀绝。伤害都是在无意识中进行的。

戴着善意的假面,让对方背负上负罪感。情感暴力的加害者对别人造成的伤害、虐待、操纵、设下的圈套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自认为是好人,受害者却在无意识中被逼得走投无路。

我们身边有很多隐藏起来的施虐者,而且他们都戴着善意的假面,伪装成善良的人。这样的人都会是情感暴力的加害者。

就像被猫咪玩弄至死的老鼠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被玩弄了一样。同样的,情感暴力的受害者明明被玩弄至死,有时还会反过来感谢情感暴力的加害者。被玩弄长大的孩子,有时还会感谢自己的父母,就是这种情况。

情感暴力的加害者和受害者都对自己有很大的误解。

首先,说说情感暴力的加害者。

第一,他们误把自己的执着当作爱。

第二,他们误以为自己如果没有展示力量,就没办法保护自己,身边的人就不会重视自己。这和坏学生的心理是一样的。但事实是,就算没有力量,只要是和善良的人一起生活,就会被重视、被照顾。

他们一直活在自己的幻想中,并没有为了自我实现而活着,所以会渴望力量。人只要自己幸福,就能带给周围的人幸福,“只要你幸福” 这种话是不符合逻辑的,只有让自己幸福,才有能力给对方幸福。

情感暴力的加害者的第三个重大的误会是,自己必须要变成别人口中理想的人。

但是,自己心里却明白,自己无法变成所谓的理想的人。为此,他会把这种 “理想” 强制灌输给比自己弱的人,以此来解决自己心中的问题。这种人口中的教育、鼓励、训练,其实都是在掩饰他们自身的绝望的借口。

就像情感暴力的加害者对自身有很多误解一样,情感暴力的受害者对自身也有很多误解。

卡伦 · 霍妮在谈到如何有效应对施虐者时写到:“首先要分析自身的虐待倾向”。情感暴力的受害者最大的问题,就是有强烈的依赖心理。受害者在要离开强加给自己 “理想” 的加害者时,良心会受到谴责,会认为离开对方是一种罪恶。

那么,情感暴力的受害者要回归到正常的心理世界中该怎么做呢?

首先,你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

回顾自己成为今天这样忍受屈辱的状态的历史,找出原因。为什么自己无法轻松地、愉快地、明朗地、充满希望望地活着?想一想自己从出生到变成现在这个模样,到底发生了什么?自己和父母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是不是表面上看着互相敬爱,实际上却充满了憎恨呢?自己是怎样被操纵着长大的?是不是一直被父母的扭曲情感所控制?自己认为的善是什么,恶又是什么?父母是如何表达憎恨的?父母有没有通过夸大自己的付出来操控孩子?就像找工作时要递交简历一样,整理一份自己的心理历程吧。去好好回忆一下,那个时候自己内心是怎么想的。

其次,一旦意识到自己是情感暴力的受害者,无论对方是父母、兄弟姐妹、恋人、妻子或朋友,都先逃走再说,在空间和心理上都与对方保持距离。这时,就不要给自己找一些借口掩饰内心的依赖了,像为将来感到不安、为了孩子、不知道会遭到什么样的报复,这些只会牵制住你改变现状的脚步,让你停留在受害者的状态走不出来。

日本知名心理专家加藤谛三在《情感暴力:你会和亲近的人互相伤害吗》这本书里说,类似这样的情感暴力,并不只局限于亲子关系,夫妻之间、朋友之间、乃至公共场所中随处可见。有暴力倾向的人常常会站在 “我都是为你好” 的道德制高点上。他们常常会认为自己正在做一件道德高尚的事情,实际却是在折磨对方的身心。他们一边满足自己施虐的冲动,一边自诩为圣人。

最后,愿所有的 “我都是为你好” 是真的为你好,面对虚假的“我都是为你好可以理智地说“谢谢,我不需要”。

别让你的爱变成刀子,也别让别人的爱伤害你。

知乎用户 刘语丝 Angela 发表

其实,大多数父母 “为你好” 的背后,都是为他们自己好。

真正的为对方好,是让对方成为他自己。爱你,就如你所是。

——刘语丝 Angela ​​​

知乎用户 刘微凉​ 发表

一、这句话中所谓的好,只是父母观念层面里所认为的好,父母眼中的好,对孩子的成长可能是促进的,也有可能是阻碍的。从父母的角度看,他们确实是真的希望孩子好,当然这里对孩子的好是有条件的,是符合父母的意愿的好。对孩子是不是真的好,是不是真的适合,父母是没有关注的,也就是没有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即对孩子并没有完全的同理心

二、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其实是父母在潜意识里想控制孩子,控制孩子按照父母自己喜欢的方式和目标生活。为了达到控制这个目的,父母给自己一个合理化的理由,那就是「我做一切都是为了你」或者「我都是为你好」。

知乎用户 苏陌 发表

为你好”听上去是一句充满了善意的话,但当一个独立的、有自己思想的人时不时因为 “为你好” 而让步时,它就成了以爱为名的精神虐待。

“为你好” 背后的真相

本质上是对情感的需索,你要 “更爱我一点”

“为你好” 传递出来的意思是,不管你愿不愿意接受,我都为你付出了,所以你不能辜负我。

说出 “为你好” 的一方,会在感情中不断施加道德砝码,来让对方不得不 “回报” 对方的感情,即使对方想要挣扎离开,也会因为被施加的道德砝码而投鼠忌器。

没有把对方看成是一个独立的、有思想的人

两个独立的人之间的相处应该是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而当相处中的一方并未将对方当做独立的人来对待时,就可能产生操控对方的想法。

这种现象在父母与子女之间尤其突出,我们经常会听到 “孩子是我们生命的延续” 这句话,这句话在本意上是为了表达爱,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将孩子当成了自己生命的附庸,而非一段全新的、独立的生命。

这个时候父母就很可能会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身上,比如父母会让孩子完成自己未实现的心愿,当孩子不愿意被操控时就会抛出 “为你好” 的道德枷锁,但其实他们的出发点是为了自己好。

以自我为中心,为了满足自己的掌控欲

说出 “为你好” 的人首先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而非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对方是否需要这种好,如前文所说,他们的出发点是为了自己。

沃尔夫在《如何才能幸福》中写道:我是爱你的,所以请你按照我喜欢的方式做事。用卡伦 · 霍妮的话说,这就是虐爱——以爱为借口支配周围的人。

长期被 “为你好” 压迫的危害

失去自我意识,无法区分我究竟想要什么

接收 “为你好” 的信号时,其实是他人意识与自我意识的冲撞。当一个人长期受到 “为你好” 的压迫并反抗失败时,渐渐地她会模糊自己内心真正的意识,而换以他人的意识完成对自我的认知。

就像当你感到闷热时父母总是说:“秋天了,你要多穿点,这是为了让你不着凉。”当你一次次听话地穿上了会让你出汗的衣服后,你将相信,“秋天了,就应该穿厚衣服”的他人意识,而不是 “我很热,可以少穿点” 的自我感觉。

当自己的想法与他人的意愿不一致时,心中会不安并产生恐惧感

由于长期受到他人的意识支配,“我” 已经不再是一个独立的人,“我” 的思想需要与他人一致,“我” 的行为需要被他人支配。

因而,“我”一旦产生了自己的想法就会迫切地想被支配者认可,但如果 “我” 的想法被支配者否认,那 “我” 就会怀疑这个想法是不该出现的。

这个现象产生的后果普遍地出现在我们当中,选择专业时会妥协于父母的心愿,找工作时会听从父母的建议,选择伴侣时会放弃不被父母接受的爱人…… 但那些选择,是我的选择还是被支配的 “我” 的选择呢?

逐渐失去快乐的能力并对自由怀有罪恶感

“为你好” 是一条枷锁,如前所说,它是以爱为名的精神虐待,长期处于精神虐待下的人会背负上严重的精神压力,即使周围没了束缚的东西,心中也不会感到自由。

如何避免被 “为你好” 操控

首先你需要肯定自己是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人,明确自己所需要的 “好” 是什么,然后勇敢地说出:“如果你真的为我好,那就让我自己做决定。”最后明确在 “为你好” 中引起矛盾的责任不应该由自己承担。

肯定自己是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人,明确自己所需要的 “好” 是什么

当你在 “为你好” 中产生挣扎时,那必然是因为你有自己的想法,那么,肯定你自己,肯定你的想法。记住“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立的,只有你自己能经历”。

勇敢地说出:“如果你真的为我好,那就让我自己做决定。”

这是反抗的第二步,也是直面操控者的第一步,这一步很艰难,但是当你说出口后,你会发现接下去的一切都和以前不一样了。

明确在 “为你好” 中引起矛盾的责任不应该由自己承担

虽然责任都应该在试图操控他人的人身上,但被 “为你好” 操控的人会因纠结于他人对自己的 “善意” 情感而产生愧疚心理,每当有矛盾爆发时也会倾向把责任归到自己身上,“是我太不懂事,辜负了他们的心意”,这种愧疚的心理则会让被操控者陷入再一次的被操控中。

因而,当你说出 “如果你真的为我好,那就让我自己做决定” 这句话后,你要知道,你并不用为即将到来的矛盾承担主要责任,因为如果你没有被干涉,那些矛盾本就不会存在。

责任的主要承担者应该是说出 “为你好” 这句话的人。

与自己对话,用 5 个专业测试认识你自己。——微信公众号:一些话而已,回复 “测试

或者,可以加我的微信:sumo080

知乎用户 HR 妈妈潜能研究院​ 发表

《少年派》迎来大结局,” 中国式妈妈 “王胜男(闫妮饰演),引起了网友广泛的讨论。

从女儿林妙妙的仪容仪表到学习成绩,王妈妈可谓是 “抓大不放小”,事无巨细,永远在“提醒” 永远在“教育”,被网友戏称为“亲妈的暴击式唠叨。”

坐姿不对,必须纠正。

“小姑娘,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你看看你那个坐姿。”

洗手的步骤,要一一交代。

“打肥皂两次,搓手一分钟,冲洗一分钟。”

高中报道第一天,就开始为高考倒计时。

“今天是 2014 年 8 月 31 号,距离 2017 年高考,仅剩一千零十天。”

之后,又要求住校的女儿每天汇报,要求喜欢文科的女儿选择理科(因为 “理科的就业机会多”)……

按林妙妙爸爸(张嘉译饰演)的形容:

“十八了成年人了,我们还老把她当孩子一样对待。”

一句话,道出了多少 “中国式妈妈” 的现状:圈养式的教育下,永远停不下来的操心。


在剧中,王胜男的 “呕心沥血” 换来的,是女儿的叛逆和痛苦,是丈夫的无奈和叹息。

在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呢?

多少妈妈被一句 “我都是为了孩子好,他们怎么都不领情。” 伤得体无完肤。

尹建莉曾在《最美的教育最简单》里说过:

母爱可能是一座宫殿,也可能是一间牢狱。

一句 “为了孩子好” 的背后,可能是我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认知黑洞。

一、控制欲过强

哲学家马丁 · 布伯说过:

一旦你将对方视为实现你目标的对象和工具,那么,不管你的目标看似多么伟大,你都对那个人造成了伤害。

曾经,一篇《北大留美学生万字数落父母、12 年不归拉黑父母 6 年》刷爆网络。

新闻的主角王猛(化名)就是传说家 “别人家孩子”。他头顶无数光环:

从小就名列前茅,本科北大,毕业后前往美国排名前 50 的大学进修读研…… 然而,在他成年后,他选择 “拉黑” 了父母所有的联系方式,与父母彻底决裂。

他这样解释自己的行为:

如果教育的目的是控制孩子,那我父母真的是出类拔萃的模范!他们所有的付出只是为了控制。

当我们希望孩子未来上名校、当医生、当老师时,停下来想一想:

这是孩子的梦想,还是我们自己的?

二、缺乏安全感。

在知乎,曾有一个问题是 “你爸妈说过让你最烦的话是什么”。

最高赞的回答就是:

我都是为了你好。

我们自己也是从孩童时代一路长大的,而我们今天,却变成了曾经自己最烦的那种 “爸妈”。

有人说,我很爱我的孩子,我从没想过去控制他,但是我既然生了他,就要负责,如果我没有做到位,万一孩子遇上个什么事怎么办?

这个 “万一” 像一把剑,始终悬在他们头上。

教育学者尹建莉老师曾在《最美的教育最简单》里一针见血地指出:

持有这样思维方式的父母,他们习惯于把自己的功能扩大化,不习惯随着孩子的成长调整自己的行为界限…… 表现出对孩子的极度关心,事无巨细地关心,其实他眼里没有孩子,他总是变相地表达了对孩子的不信任和不尊重。

![](data:image/svg+xml;utf8,)

三、缺失自我。

为什么我们的父母普遍喜欢干涉孩子?这和缺失自我有关。

我们的价值观对妈妈的要求很高,要求妈妈一切以孩子为主,很多妈妈也已经将这种价值观主动内化了。

当我们习惯了大事小事都以孩子为中心,我们对孩子的依赖感,有时甚至会胜过他们对我们的依赖。

正如《少年派》剧中的那句台词:

住校,是锻炼子女和父母的独立能力,注意,并非只是子女。

可是,作为父母,如果我们不独立,如何期盼培养出独立的孩子?


圈养式教育下的孩子,会变成什么样子?

一、不会选择。

很多有 “选择恐惧症” 的人,往往经历过被事事包办的童年。

他们缺少为自己做决定的经验,从没成功做过决定,也没失败过。

这种空白,可能会导致三种极端的结果:

(1)缺乏选择的勇气。

年纪越大,越害怕自己做决定,逐渐进入负面的自我否定模式:总觉得自己会做错决定,于是宁愿放弃机会,也不愿做出决定。

(2)不了解自己。

从没选择过 “喜欢的东西”,总是在饿了之前就吃到食物,起床之前就看到要穿的衣服的孩子,无法判断自己的喜好。

从衣食住行,到工作择偶,他们的整个人生规划,都处在模糊混沌的状态中。

“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颜色” 也许影响不大,但是 “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人”“不知道自己要过什么样的人生”,问题就严重了。

(3)为了选择而选择。

我们常听到这样的例子 “孩子从小就乖,什么都听我的,可是到了找对象的时候,非认准了我不喜欢的那个,他从来没有这样叛逆过。”

很多孩子,失去了 “选择权”,在多年的 “乖巧 “遇到爆发口之后,反而常常在关键的人生节点上,做出让父母大跌眼镜的选择。

我们该说这是 “叛逆” 吗?还是他们内心渴望已久的 “权利” 意识终于冲破了层层阻碍?

遗憾的是,这样的权利意识,加上我们刚才提到的 “不了解自己”,两个因素叠加,往往会使他们在关键时刻,做出错误的决定。让他们人生中“第一次为自己做决定” 成为难以扭转的悲剧。

从深爱孩子的角度来看,我们难道不应该让孩子的 “第一次为自己做决定” 来得早一些,再早一些吗?

让孩子早一些 “试错吧”,让他们在选择中积累自信和勇气、充分了解自己、得到公平对待。

宁愿让孩子 “选错衣服”“选错兴趣班”,也不要让孩子长大以后 “选错伴侣”、“选错人生目标”。

二、不敢负责。

最近《千与千寻》在国内上映,汤婆婆的独子坊宝宝引起了不少讨论,这个穿着 “坊” 字肚兜的胖宝宝,依仗着汤婆婆的庇佑,总是待在堆满了玩具和枕头的房间里无所事事,每当遇到挫折,就用哭闹来威胁。

当千寻要离开时,坊宝宝挽留不住,却又因为害怕外界的细菌而不敢追随,只好拿汤婆婆当杀手锏:

那我就哭,我一哭,汤婆婆就会来杀了你……

真是天真又可悲的 “巨婴” 形象。

在我们身边,“巨婴” 也不是个新鲜词。

我们总可以听见,在不同的场合,他们总使用固定句式来开场,那就是 “我妈说……”

听老妈的,有错老妈扛,是 “巨婴” 们不约而同的选择。

他们已经不知道什么叫做 “为自己负责”。

三、不快乐

综艺节目《我家那小子》热播时,朱雨辰和他的妈妈就多次登上热搜榜。

朱妈妈在节目中,描述自己是:

用整个生命去对待儿子!完全没有自我。

70 多岁高龄的她,不仅生活上事无巨细、样样插手,就连儿子的恋爱,也从不放手。

他的每一段感情我都知道的,但是我都是会干扰的。

而朱雨辰,只能躲在房间里咆哮、大哭,然后继续着这一切。

他的痛苦,要如何形容?

2015 年,伦敦大学学院(UCL)的学者曾在《积极心理学期刊》中发表一项研究成果:

父母的控制行为和孩子以后生活中的心理健康问题之间存在关联。家长控制欲过强对孩子幸福感造成的负面影响,竟然与痛失至亲而产生的负面影响,程度相近,被父母管束过多的孩子并不快乐。

换句话说,过度的控制下,孩子内心的痛苦,相当于失去了父母的痛苦。

用尽全力,费尽心思,把孩子变成了不会选择,不敢承担,又不快乐的 “三不” 孩子,一定不是我们希望的结果。


有些父母会问:我也想放手,可是,我该在什么时候放手呢?

网络上有一个流传甚广的《退出计划》,写着:

3 岁退出餐桌,让孩子自己学会吃饭。5 岁退出卧室,让孩子独立休息,减少孩子依赖性……

这可以是一种引导,让我们的心中始终有一个意识:我们应该在合适的时候退出餐桌、退出卧室、退出私人空间。

但是,这并不应该被当做 “时间表”。

实际上,每个孩子都拥有自己的独一无二的 “时间表”。

正如尹建莉所说:

“没有哪个母亲会明确地知道应该从哪年哪月哪天哪件事上开始和孩子‘分离’,就像她不会发现孩子哪年哪月哪天比她长得还高一样。成长变化伴随着孩子的每一天,分离也伴随始终……”

有种更加合适的退出方式,《我把三个孩子送进哈佛》的作者方莉提出:

少说 “为你好”,多说 “我爱你”。少用 “我以为”,多问 “孩子会是什么感受”。

因为,孩子真正需要的,是父母无条件的爱,和真正从他们的角度出发的 “好”。


我记得,《奇葩说》有一期辩论话题是这样的:

如果可以为孩子一键定制完美人生,你会按下按钮吗?

黄执中持反对观点,他说:

完美人生是充分拥有选择权。

亲爱的爸爸妈妈们,不要再为孩子做选择。

孩子的人生,需要由他们自己定制。

而我们,应该帮助他们培养起:

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的能力,和勇气。


专注研究底层规律、开发孩子潜能,帮助孩子成为既成功又快乐的自己。

欢迎关注,讨论分享(每日一位公益咨询)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知乎用户 蘑菇 发表

“一切都是为了你好” 的潜台词是:父母还不够信任自己的孩子。

孩子还小的时候,很多事情都要父母来做主,父母管习惯了,也很乐意管。

孩子大了,父母还是习惯性地要去干涉,在他们眼里,孩子永远都还小,需要自己的指引。却没有想过自己给他们带来的束缚。

孩子有足够的能力做出自己的选择和判断,父母不应该过多干预,应该放手让孩子为自己的人生做主。学会自立自主。

父母还不够信任孩子,才会过多地插手他们的事情,并一厢情愿地认为这是为你好,这样做才是好的。

对于长大了的孩子,父母应该给予方向性地指引,而不应该具体地替子女决定哪件事该怎样做。甚至强迫子女一定要按照自己说的来做。

知乎用户 唯唯豆奶​ 发表

“我都是为你好,不会害你”
“你不听话,我就不爱你了”
“我们把你养这么大,付出这么多,容易吗”
“你太让我失望了”

这些话耳熟吗?
这些话乍看有情有理,但仔细一琢磨,我们会发现这些话里藏的不是爱,是以爱之名的 “勒索”。
就像 “你不听话我就不爱你了”,暗含的是只有你听我的,按我说的去做,我才会爱你。
亲子关系中,控制与被控制的状况特别常见。这种相互较劲及其导致的种种令人困惑的行为被苏珊 · 福沃德称之为 “情感勒索”。
苏珊 · 福沃德是美国著名心理治疗师、畅销书作者和演讲家。《情感勒索》是首部提出 “情感勒索” 概念的心理学经典,畅销全球 20 年。

苏珊 · 福沃德在《情感勒索》里指出情感勒索者可能是伴侣、父母、朋友、同事,他们所谓的 “为你好”,却会让你过得生不如死。
在这里我们主要分析父母孩子,看亲子关系中父母如何通过 “情感勒索”,破坏孩子的自我认知及幸福感。
苏珊 · 福沃德在《情感勒索》里说:“情感勒索是控制行动中一种最有力的形式。这些‘情感勒索者’了解我们十分珍惜与他们之间的关系,知道我们的弱点,更知道我们心底深处的一些秘密。”
作为我们最信任的父母,他们的情感勒索通常不易察觉,直到深陷其中,才发现已被控制。

因而首先我们来了解父母都有哪些情感勒索。
父母的情感勒索类型
1、打骂型
**苏珊 · 福沃德在《情感勒索》里把 “一不顺从就直接发火,甚至语带威胁” 称之为“积极施暴者”。**也就是打骂型的情感勒索。
这类型的父母最好辨别,他们通常用暴力控制孩子。一旦孩子不听话不顺从,他们直接上拳脚,或者言语辱骂。
2、冷暴力
又被称为 “消极施暴者”,这种父母遇到不顺心或者孩子不听话时,往往会沉默以对。
他们虽然不说话,但神态会表现出不耐烦、怒气,用沉默向孩子施压,迫使孩子顺从。
面对这类型的父母,孩子会感觉到压抑、难过。比打骂型的父母,冷暴力型的父母更容易让孩子怀疑自我,失去信心。
3、悲情型

![](data:image/svg+xml;utf8,)

“妈妈为你放弃了工作,付出了那么多,你一定要听话”
“你太让我失望了”
这是悲情型父母经常会说的话,他们通过 “一哭二闹三哭诉” 的方法,让孩子记住他们的付出与牺牲,从而唤起孩子内心的愧疚与自责。
充满内疚与自责的孩子会觉得如果不听父母的话,就对不起他们,会伤害他们。
面对悲情型的父母,孩子很容易失去自我,甚至成年后也习惯依附父母,变成 “妈宝”。
4、引诱型
苏珊 · 福沃德在《情感勒索》里说:“引诱者提供的奖赏并不全都是物质上的。有很多引诱者‘贩卖’的是情感上的报酬,如一座充满爱、认可、家庭亲密感与疗伤作用的城堡。”
引诱型的父母通常会用玩具或者爱来引诱孩子听话顺从,只有顺从才能得到父母的爱与奖励。
他们常说 “你不听话我就不爱你了、你听话就给你买想要的玩具”,对于极其渴望父母爱与肯定的孩子,这是巨大的诱惑。为了得到父母的爱,他们宁愿压抑真实的自我,服从父母。
苏珊 · 福沃德在《情感勒索》里说:“情感勒索者会制造三种迷雾:恐惧感、责任感、罪恶感”。
正是这些令人摸不清的迷雾,使得孩子深陷情感勒索,无法自拔。

情感勒索的父母究竟运用什么手法来创造迷雾,使得孩子相信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他好,让我们来分析下:
父母情感勒索时用的手法
1、二分法
苏珊 · 福沃德在《情感勒索》里说:“情感勒索者是二分法的专家,他们会粉饰自己的人格特质及行为动机,让这些行为看起来十分高尚。”
父母运用 “二分法” 进行情感勒索时,通常有两种做法:
(1) 贴标签
小欢喜》里宋倩常说:“英子你是好孩子、乖女儿”。当英子不顺从她,反抗她时,她就会指责英子 “你不听话、你不是乖女儿”。

被指责的英子会产生罪恶感,觉得自己辜负了妈妈的辛苦与期望,从而服从宋倩。
这种行为就是贴标签,情感勒索的父母先对孩子进行积极描述,孩子一旦反抗或者不顺从,他们会立刻搬出消极描述。
就像宋倩通过贴标签来迫使英子就范,英子一旦反抗,就指责英子 “不是好孩子”。
(2) 责任推给孩子
独生女小玉想去北京,所以高考想报考北京的院校。但父母坚决反对,首先分析她分数不够,动之以理,小玉不听,他们又晓之以情,哭诉太担心小玉,离家太远无法照顾。
小玉听着父母的哭诉有点动容,她的父母则以退为进表示,如果她执意去北京,他们夫妇就辞职去北京打零工,就近照顾她。

听了这话,小玉觉得自己有责任让父母开心、安享晚年。如果自己非要去北京,就是自私不孝顺,内心的罪恶感、责任感淹没了她。
所以最后她彻底妥协,她不忍让年迈的父母颠沛流离,不愿伤害他们。
其实这是情感勒索的父母常用的手法,如果孩子不顺从,就告诉孩子 “你这样做伤害了我、你不关心我”。他们眼里的爱与尊敬等同于完全的服从,只有孩子事事听从他们,他们才不觉得受伤。
2、联合阵线
当父母无法说服孩子时,他们会找外援,比如老师、权威人物或者权威理论,来为自己提供支持,证明自己的正确。
《小欢喜》里的宋倩为了阻止英子报考南大,去找北航的老师帮忙分析,回家后把这些权威分析告知英子,期望用权威说服英子放弃南大。
苏珊 · 福沃德在《情感勒索》里说:“勒索者知道我们关心和尊敬谁,会将他们全都笼络过去,让我们顿感孤独和挫败。”
比如成年单身子女的父母为了催婚,会请来七大姑八大姨,一起抱团催婚,把成年子女逼到无路可退,要不妥协要不逃离。

![](data:image/svg+xml;utf8,)

这是典型的联合阵线做法,权威人物或者尊敬长辈的施压,使得成年子女内心开始动摇,压力和责任驱使他们服从。
3、 消极比较
**“别人家孩子” 是每个孩子的噩梦,**父母通常会拿大家都熟悉的好孩子,和自家孩子对比。经过对比,孩子发现自己浑身缺点,一无是处。
“看你们班的 xx,学习好,还帮妈妈干家务”
“看你表姐,又漂亮又能干,看看你”
这样的消极比较,会让孩子产生强烈的自我怀疑,从而引发恐惧感、罪恶感

他们害怕自己无法变得和别人一样好,为自己辜负父母的辛苦而感到罪恶。被罪恶感和恐惧感淹没的孩子,会拼命讨好父母,变成父母想要的孩子。
父母的情感勒索不一定都明显,有些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当你意识到时,已深受其害,变成曾经最讨厌的那个人。
父母的情感勒索有哪些影响
1、 过度追求他人认可
被父母情感勒索影响下的孩子,很容易变成 “讨好型人格”。
比如父母常说 “你不听话我就不爱你”,为了得到父母的爱,孩子拼命压抑真实自我,迎合父母。久而久之他们就变得过度追求他人认可。

成年子女常会因为过度追求认可牺牲自我利益,只要身边人开心,自己的委屈都可以往后放。
2、 不计代价维持和平
大学室友 L 是个 “和平主义者”,她的宗旨是不惜一切代价维持团结友好。宿舍里因为打扫卫生发生矛盾,她为平息矛盾会默默打扫卫生,和朋友发生争吵,她拼命道歉只为息事宁人,不再争吵。
所以她经常被欺负、被使唤,但她不在意,只要没有争吵。
从小父母经常冲她发脾气大吼大叫,所以她厌恶争吵,发誓以后坚决不跟别人争吵。因而成年后的她总竭力逃避争吵愤怒,只好一次又一次向情感勒索妥协。
3、 质疑自我
父母对孩子常说 “我都是为你好、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孩子就很容易变成 “自责者”。
一旦父母不高兴,他们就怀疑是不是自己做的不好。他们把父母开心的责任揽到自己身上,通过牺牲自我,顺从父母,获得父母欢心。

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里的松子,渴望父亲关爱,然而父亲只关心久病在床的妹妹。偶然机会松子学小丑扮鬼脸逗笑了父亲后,她就经常以此博得父亲欢笑。
成年后的她为了得到关爱,习惯性讨好别人。她频繁质疑自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一生过得都很悲惨。
情感勒索虽然不致命,但却会破坏我们的 “自我完整”。
因而我们了解了情感勒索的类型、手法、影响后,就要着手去改变。
面对父母的情感勒索时要怎么做?
1、停下来,冷静观察
苏珊 · 福沃德在《情感勒索》里说:“对付情感勒索的首要工作就是‘什么事都别做’,你不必立刻回应情感勒索者的任何要求。”
比如父母逼婚,你不用着急讲道理解释,可以这样说:
“结婚是大事,我要认真思考下”
“这个男人我要考察一段时间,我要对自己负责。”
着急的是父母,所以当你使用拖延话术时,主动权就到了你手里。
就算父母继续逼问,或者以情动人,你也要反复强调你需要时间考虑,并告诉他们 “我不是不结婚,我只是需要时间考虑。”
如果拒绝父母后,你觉得有压力或者愧对父母,那就离开父母的视线,出去走走或者回到自己卧室,这样更利于平复情绪,思考对策。

当你从情感勒索中抽身后,你可以化身为旁观者,冷静观察你和对方,然后做出决定。
你要冷静审视你的现状,试着问自己: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并用纸笔把问题的答案写下来。写出答案后,再结合行为去评估自己的感受和信念,从而做出正确决策。
2、先宣泄,再行动
因为被情感勒索毒害已久,很多孩子即使成年后,也依然对父母充满恨意。
所以先别急着行动,先宣泄负面情绪,这样才能让你保持冷静和理智。
苏珊 · 福沃德在《情感勒索》里提出了一个宣泄情绪的方法:“在面前放一张空椅子,想象那个让你气的要死的人就坐在上面(照片放上去也行),然后大声的把你长期以来的想法和感受说出来。”
通过语言释放出怨气,帮助你清晰认识到自己。

当然大家也可用其他方式宣泄压力,只要能帮助自己发泄出负面情绪即可。
3、非防御性沟通
当情感勒索的父母责备、威胁我们时,我们常忙着辩解反驳、道歉安抚,以此来隔绝他们的行为在我们心中引起的恐惧感、责任感、罪恶感。
但是反驳、道歉这些回应充满防御性,不会解决问题,反而火上浇油。
所以我们先改变自己的说话口吻,可以试试苏珊 · 福沃德在《情感勒索》里提出的经典说辞:
对不起,让你这么生气。
我能理解你的心情。
你的想法值得深思。
真的吗?
怒明 / 威吓 / 退缩 / 哭泣是没有用的,根本无法解决问题。
等你平静下来,我们再来聊聊。
你绝对没错。(即使你并不这样认为。)
找到适合自己的非防御性说法,大声反复练习,直到可以应用自如。
再次面对压力时,不要为你的决定辩护或解释。尝试着用非防御性的说法和对方沟通。
其实,不管是未成年还是成年,父母的情感勒索对我们而言,都不是陌生体验。情感勒索的阴影常在不知不觉中,渗透进亲子关系里,成为索取时间、精力、关爱的扭曲手段。

心理学大师荣格说:“当爱支配一切时,权力就不存在了;当权力主宰一切时,爱就消失了。两者互为对方的影子。”
情感勒索作为一种权力斗争,父母和子女都是输家。
如果你正被父母情感勒索,要读苏珊 · 福沃德的《情感勒索》,她会教你科学理性终止父母对你的伤害,和父母建立起健康的亲子关系。
如果你是情感勒索的父母,更要读苏珊 · 福沃德的《情感勒索》,她会让你反思你对孩子是爱,还是 “以爱之名” 的勒索。

知乎用户 无力小芮​ 发表

✦ 习惯与人表达 “我都是为你好” 的人,与人的“边界感”是很弱的,“自我感”也很弱,并且正在推卸自己 “情绪” 和“需求”的责任,比如:

◍ 当长辈自己觉得 “气温冷” 而强行让你 “穿秋裤” 的时候,是无法承担他自己 “如果你着凉了我会感到担心”、“你要是着凉了还要劳烦我来照顾”、“我自己怕冷,你也应该怕冷” 等等的焦虑情绪。

◍ 当长辈自己觉得 “外地人都很坏” 而强行让你不许再和外地的朋友或者恋人交往的时候,是无法承担他自己的 “偏见” 带来的未曾化解的 “愤怒” 和“担忧”的情绪。

◍ 当长辈牺牲自己的生活体验为你凑他难以负担的 “礼物” 的时候,和你强调 “我这么委屈、痛苦都是为你好”,这种“失去自我” 的给予方式也会让人感到无比的负担。

以此类推…

✦ “我都是为你好”的 “底层逻辑” 是“你只能按照我希望的方式好”、“强迫你做出行为好让我感到满足”,试图以 “他的意愿” 取代 “你的意愿”,这个过程,你的“真实意愿” 是被忽略的,他在强行 “控制” 你的行为之后,还要你对其表达感谢,赚取一个莫须有的 “人情”,并且也显露出了对你的“意愿选择” 和“真实感受”的深深的不信任。

容易向这种 “道德绑架” 妥协的人,也在推卸自己人生的责任,交由他人为自己选择,不敢体验自己选择的结果。

和控制型的人长久相处,不论其是否出于好意,被控者会感到莫名的压抑、郁闷和烦躁,是非常不利身心健康的,无论施控者还是受控者,都是病态的。

✦ 不论是 “为你好” 者还是 “被为好” 者,都要学会尊重自己的真实意愿,也尊重他人的真实意愿,放下“控制”,也明确的拒绝“控制”。

请给予他人 “自己选择自己承担” 的权力,也勇敢而成熟的承担 “自己情绪和意愿的责任”,请以“尊重” 的方式与人建立联系,而不是以 “控制” 的方式与人建立联系,才是真正健康而正向的关系模式。

无力小芮

26 次咨询

4.9

情感领域答主

4984 次赞同

去咨询

知乎用户 向上​ 发表

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晓学》

知乎用户 壹心理​ 发表

我觉得爸爸妈妈会说我是为你好的出发点,其实说穿了就是他不知道人不能改变别人。

所以所谓的 “我是为你好”,是以为我知道什么叫做对你好,我比你更懂什么是对你好的事情。

第二个就是你还要听我告诉你怎么做,所以已经是双重的错误是误会,可是出发点那个人是觉得他是为你好的同时,他觉得只要是付出就是高贵。

就是你的付出不是我要的东西,可是不可否认你有在付出,所以儿女的处境很惨的。

你从出生开始不可避免地,抚养你的人要付出很大的心力,你势必会感觉到,跟两个人之间可能有债务关系你欠他。

所以债主对于欠债的人,如果他还要好声好气地跟你讲话还要跟你解释说我不应该干涉你的人生,我觉得债主可能都觉得太荒谬。

知乎用户 久远​ 发表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父母对孩子说 “我的一切都是为了你”、“我都是为你好”,这种思维模式是属于“合理化” 的行为。

大部分人会认为自己是理性的个体。但是为了保持自尊,还有周围的局面得到控制,不让自己过于难受,常常会用合理化的认知策略来减轻焦虑。在降低认知失调的过程中,人们会不断说服自己是正确的,最后走向了非理性的行为和适应不良。

我们可以从生活中了解这些现象。

一个孩子在家里玩游戏,不做家庭作业,考试成绩非常差,在班里倒数几名。家长看到以后会非常生气。看到孩子正在兴致勃勃地拿着手机玩,一怒之下夺下了手机,然后语重心长地跟孩子说: “你要好好读书,不读书以后会没有饭吃,在社会里经常被人欺负,过不上好生活。你妈妈小时候就这样的,不听大人的话,后面才后悔莫及。我吃过这个亏,你要听我的,妈妈是为了你好。”

通过这句话,你会发现大人的认知会存在什么问题呢?

首先会有强烈的焦虑感。自己过得不好,吃过亏,看到孩子这样,会认为孩子也会重蹈覆辙,内心存在极大的恐慌,怕孩子以后也跟自己一样,在社会里过得不好。出于对孩子的照顾,陷入了 “过度担忧” 的情绪里面,同时也对孩子的做法表示质疑。

你要是不听我的,一定过得不好,我不信你天天玩游戏还能过得好,主观上带有强烈的偏见和敌意。

其次,内心存在认知失调的情况,存在以偏概全的想法。**比如 “你要好好读书,不读书以后会没有饭吃,在社会里被人欺负”。**这句话就有明显的 “合理化过程”,用一种通过似乎有理的解释或实际上站不住脚的理由来为其难以接受的情感、行为或动机辩护以使其可以接受。

孩子不读书,会跟孩子说不读书以后会被欺负;打了孩子,会跟孩子说 “玉不琢不成器”,打是疼骂是爱,试图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对孩子的关心。

事实上这种合理化的行为,反映的是大人内心的脆弱和无助感。因为自己无能,吃过亏,内心感觉恐慌,于是会把这种情绪传递给孩子身上,显示出了自己内心强大的不自信,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虽然我们可以站在中立的角度,通过理性的思维来诠释这种现象,但是如果身在其中,相信每个人都会被父母的言论所困扰,会被这种 “窒息的爱” 感到喘不过气。我能知道你是爱我的,可是你的爱太过“控制”,我很难接受你对我的爱意,无时不刻想要离开。

如果遇到父母喜欢这么做,总是会把 “我都是为了你好” 挂在嘴边,该怎么去面对呢?有两种方法可以应对。

**一个是 “恰如其分的叛逆”。**这时候可以不用完全听父母的话,表面上碍于感情,可能会做出附和的态度,内心里不接受就好了。

就像你喜欢学英语,天天在家里练习口语,父母跟你说读英语有啥前途,快去学数学,以后读金融可以赚大钱。

这时你就可以不用听父母的话,我喜欢英语,想要学它,你没有理由阻止我的兴趣和学习动力。假如你偏要阻止,我就偏要学,哪怕和你们吵起来我也要这么做。

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可以大胆地与父母对峙,内心有自己的主见和看法。只要是我想要的、我内心坚定想要去做的事,就不要放弃。

这种行为不是自私,也不是不近人情,这种的话是 “自我接纳”,遵循内心的表现。在人生的决策上,很多事情都可以这么做。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人生可以由自己做主。

**还有一个,是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我为你好这句话的背后,反映了一个人强烈的控制感。如果父母的控制感太过强烈,身处其中感觉压抑痛苦,此时最好的做法是选择 “独立长大,离开父母的身边”。18 岁成人以后,就要做好不在父母身边的准备。

性格比较难改,父母的问题根深蒂固,想要通过他们的转变来适应自己,是很困难的。与其这样,不如反其道而行之,让自己离开父母身边,去独立生活,反而会更有利于自己的发展。

适当地保持距离,和父母维持稳定的边界感状态,也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

长大以后,作为孩子来说就可以不必所有事情都听大人的了,找工作、谈恋爱或者交友,都可以自行决定。如果所有事情都还要父母插手干预,无论从情感还是个体的成长来讲,都是极为不利的,会大大降低个体的幸福感。

你会发现,如果你能学会 “适当不听父母的话”,坚持自己的目标而活,日子就会过得幸福快乐,独立成长之后,会是自我实现的过程。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乐达源心理。

知乎用户 负二​ 发表

心理学角度,这个叫做移情。

知乎用户 社交恐惧症 发表

如果有一只孔雀,可以让你用你拥有的东西来交换你想要的东西,你会想要换什么?你会愿意拿什么去换?
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台湾教育主题戏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孔雀」单元剧女主角巧艺所面临的问题。

她家境贫困,母亲在面摊打工、兼职好几个工作,父亲在开计程车,天天奢望能够靠买彩券来发财,但妈妈为了能让巧艺有「好的」环境(认识一些上流人士),拼死拼活也要让她进这所私立学校就读。
但打肿脸充胖子是很辛苦的。例如学校每个月办的生日 party,大家互相馈赠高级的礼物,巧艺为了怕丢脸只好动手自己做手工物;当大家下课在讨论要去哪一间高级餐厅吃饭、寒暑假要找欧洲哪里去玩的时候,巧艺总觉得矮别人一截、格格不入。
学校里面的鸟园,有一只会说话的孔雀看穿了巧艺的心事,问她愿不愿意拿「一点点东西」来交换金钱,没想到巧艺一家人自此陷入了万劫不复的「交换」地狱。

我是为了你好,究竟是为了谁好?
「妈妈这样做难道有错吗?」
片中巧艺的妈妈拼死拼活,负债累累,就是为了让两个孩子能够在私立学校「插旗子」,结识权贵、出国留学、保送名校大学等等,到最后甚至走火入魔,不顾孩子的眼睛异变、身上长出孔雀的羽毛、三餐都吃青蛙等等。
剧情看起来惊悚奇异,但真正可怕的是,这样的故事在台湾却十分真实。
不少家长将孩子送到私立学校,有的是「自己管不动让学校管」、有的是参加「台大医科保证班」,有的是进入所谓「贵族学校」就读, 这些学校俨然成为了一个陶窑,将孩子捏成父母心中想要的样子,只是,这真的是孩子心中想要的样子吗?
「你有问过我吗?你有问过我吗?你有问过我吗?」
例如,巧艺的弟弟喜欢打球,想要读一般学校的体育班,母亲却「为了他好」帮他决定好了私立学校的申请,他很闷,苦不堪言,只好在作业簿上面很用力地写下了好多次好多次自己的心声。
换个角度来看,妈妈的执念并不是空穴来风。
当年妈妈本来在公司一个还不错的职位却因为学历只有国中毕业,硬生生被一个高学历的空降部队挤走,当年的怨恨历历在目,失落凝结成了她心里面的一种未竟事宜(unfinished business),所以她多么希望孩子不要重蹈覆辙,多么希望可以藉由孩子翻身、完成自己的梦想。
试想,妈妈这样做究竟是为了孩子好,还是为了她心里面那个「自卑的自己」好?她到底是爱孩子,还是爱孩子的成绩?

或许怨恨不会消失,但理解依然存在
面对家庭的议题,很多时候我们只能够理解,而无法解决。
其实如果我们可以从母亲的立场出发,或许就能够理解,那些伤人的话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一种执着。
我想起我一个朋友的故事。
「我这样做是为了你好,你知道吗?你为什么就是不能体会妈妈的用心?你这样做真的让我好心寒…… 生你这样不知感恩的孩子,我不要也罢!」
一个朋友和他母亲断绝联络数十年,他妈妈这句话一直在他心里面生根,尽管他现在已经是游戏公司的经理,还是不能原谅妈妈当初把他硬碟拆毁,差点也碾碎他对游戏制作的梦。
但直到最近在帮母亲办丧礼的时候整理遗物时他才发现,原来母亲年轻的时候半工半读、积劳成疾,就是为了帮那个在电动玩具间欠下大笔债务的爷爷偿还债务。所以至此之后,她才极度厌恶跟电玩有关的东西,当年她砸毁他的硬碟,母亲颤抖的双手底下不知道压抑着多少的恐惧。
这样的一种理解,并没有让我朋友立刻原谅他母亲,但那天晚上,爷爷的借据和妈妈的照片上面布满了他的泪水。
这就是家庭,许多时候很伤人,当到我们理解上一辈也有他们的痛苦,就能够看到依然存在的爱。

孔雀的隐喻:毒的所在,也是解药的所在
《孔雀》亦然,它夺走了巧艺的幸福,令人不寒而栗,但如果不是人性自身的贪婪、对于成绩的执着,它也害不到任何人。
同时,我认为这只孔雀虽然是一种「毒药」,但也是一种「解药」。在象征和隐喻上面,伤口的所在,往往也是解药的所在。
孔雀是一种能够消化毒的动物,将毒药转化成某一种滋养,长出绚丽的尾巴。
某种程度上,《孔雀》里面的角色也经历了这样的一种转化:一开始懦弱的、被太太支配的、贪小便宜的父亲,终于受不了太太为了成绩而牺牲女儿,发出了怒吼,甚至愿意和儿子女儿一起潜入学校,焚毁象征学校权力的公约;一开始觉得「有钱真好」的巧艺,开始体会到失去健康、家人的痛苦,也改变的了她的价值观;在剧情的最后,母亲的消失也意味着某一种执着的瓦解,过度支配、强势母性的崩溃,让那个经常在教养现场消失的父亲,能够重新担当起关怀孩子的责任。
我们可以想像,如果不是遇到孔雀,这个家庭还笼罩在母亲黑暗的掌控之下。
我们是自己的地狱,在这个地狱里面,有许多的诱惑、各种的执着,勾引着我们牺牲所有,去交换一些看起来很美好,但实际上是毒药的东西。换到毒药看似是悲剧的开始,却也是转动生命的开始。
如果你是那个难以放下的母亲,或许可以思考一直以来你的步步为营,未雨稠缪,会不会反而阻挡了孩子「自我解毒」的能力
如果你是那个深受母亲「毒害」的孩子,也可以想想在这个伤害的背后,是不是有什么样的爱没有说出口?而你又从母亲的毒害中,淬炼出了一些什么?

放手,的确是一个很难、很难的课题。生命本来就是一种交换,管太多或者是管太少,都有它的失与得。
但当你终于试着战战兢兢地让孩子自己选择,当你终于看出「毒」与「药」本是一体两面,或许就会发现,孩子的生命本来就没有远路,每次的挫折或是失误,都可能开展不同的前途。

如何和强势的父母和平相处?

喜马拉雅

《如何和父母和平相处》

喜马拉雅

知乎用户 艺术呓语​ 发表

虽然你和父母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但是看见的,经历的,思考的,都不是同一个世界。每个人的喜怒哀乐都和周围的人亲人紧密相连。换句话说,你和你的父母互相影响着对方的喜怒哀乐。而他们看下一代人更多的时候是看不清的,他们只知道是我把你们养大的,是我花钱供你读书的,你得听我的。。。他们会以为自己可以预知未来。但是下一代人看上一代人,会看的更清楚一点,因为他们看的是历史,是已经发生过的。可是你别忘啦,他们在年轻的时候也是和父母反着来的,也是觉得父母们说的没有道理,愚昧落后。人类就是这样一代一代的,不听上一代人的话开始向前推动的。。。。

为了你好一一这是中国特色的一部分,这种现象在中国太普及了。他们心中可能真的是为了你,起码他们自己的心里是这样想的。

他们不知道为了一个人应该怎样去做才是正确的,他们只是站在自己经验、观念立场上,认为你需要、应该这样,他们才去这样。他们不会去想你需要怎样, 尽管你告诉他们你需要怎么样,他们也觉得那是天方夜谭。因为你告诉他的你要的是未来。他们只有过去的经验,不知道未来。他们没见过未来。就像南方人没见过东北方的冬天一样。 也许他们骨子里面也是为了自己,自己的孩子有出息了,自己的脸上起码有光了,可是反过来讲,如果你的父母是很有成就的名人,做儿女的的脸上或者心中也有一种荣誉感。以此为骄傲,人不就是这么相互依赖,相互支持生存的么。

如果你觉得这是自私,那就是。但他们自己不知道什么是自私。所以他们会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子女身上,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就有自己子女是私有财产的观念,有子不教,父之过这一说。很难根除。因为大环境没有变。

当然这种事情不应该一概而论,有的时候真的是父母是正确的。子女的行为想法是错误的。只不过是两代人的教育分歧。所谓的对错,也只是说今后的前途命运方面少受些挫折,失败。

换句话说,如果父母是学者类型,见多识广用通情达理的明白人,他们会换一种方式和你对话,使你愉快地接受他的想法。如果儿女是博学多才的人,也会认真的思考父母的做法,尽管自己不赞成,也不会针锋相对。因为那没有意义。你一个明事理的年轻人。和六七十年代的父母叫什么劲儿啊?就好比你想用一个 60 年代的机器。生产出现代化的高科技产品。那可能吗?父母和你较真儿。是因为你用他们的一生的辛苦钱。那是他们的血汗。你一边用他们的血汗。一边抱怨他们的不是。哪个人会觉得舒服?如果你是一个游手好闲,不求上进,学业不成的人,一边伸手向父母要他们的辛苦钱。一边又看不起他们,这是没有人性的。如果你努力上进,学业有成。是个孝顺的子女。你就没必要和他们计较语言上的高低,你只是告诉他们不要担心,你会做出成绩来的。

唯一的方法。就是尽量尽快的经济独立起来。用你的实际行动来证明你是正确的。父母会从心里开心,他们未必想花你的钱。

知乎用户 Sisley 发表

这种以爱的名义所说所做的,实际上属于对他人具有控制、支配欲望的心理问题。

“我的一切都是为了你”或者 “我都是为你好” 类似的话,除了父母常说,夫妻之间甚至同事之间也常能听到。

有本书《不要控制我》,专门研究过这方面问题。

知乎用户 向上有阳光​ 发表

我们常说最亲的人伤害我们最深,是因为他们与他们或存在血缘关系、或是亲密的爱人,是交往最频繁的人。他们最了解我们,即使无意,也懂得利用我们心理上和情感上的弱点来达到目的。

当他们说 “我这都是为你好” 的时候,只有我们知道自己生不如死。

这在心理学上称为 “情感勒索”。

比如,相爱的两个人分手后,一方扬言要杀害另一方而拒绝分手;闹离婚的夫妻,一方以孩子作为要挟,以此来达到控制另一方的目的;强势的父母以断绝关系来威胁子女等等。

由此可见,情感勒索多半发生在具有亲密关系的双方。勒索者使用手段对受害者进行情感勒索,威胁如果不照他们的要求去做,就会有苦头吃。

他们通常威胁、恐吓受害者,如果受害者不顺从他们,就会被贴上自私自利 / 不称职的标签。

《情感勒索》是一本畅销全球 20 年的心理学经典书籍,作者苏珊 · 福沃德博士是美国资深心理治疗师,也是《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首作家。

作者在书中使用了大量来自家庭和职场的案例,精准剖析情感勒索者的动机与套路,从辨别与诊断,到应对与自救,教会你应急止损,重建信心,打破以爱之名的游戏,终结一再退让的恶性循环。

在我看来,情感勒索者之所以得逞,是因为受害者顾虑得太多,勒索者正是拿捏住了我们的 “死穴”、“软肋”,让我们不得不屈服。这正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要摆脱情感勒索,就要把我们脚上的“鞋” 脱掉,才能无所畏惧。

什么是情感勒索?

情感勒索是控制的一种,而且是控制行动中最有力的形式。

苏珊 · 福沃德博士在《情感勒索》一书里指出,无论何种情感勒索,都具有这样的特点:

试图掌控你,无视你的抗议,以性格和动机优势压制你,逃避你们之间真正的问题。

情感勒索者的迷雾制造手段

情感勒索者深知受害者的软肋在哪,他们会利用受害者心中的恐惧感、责任感和罪恶感,通过威胁、恐吓等来强迫受害者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某件事情。

其实恐惧感、责任感和罪恶感这三种不良情绪每个人都有,可是勒索者会将它放大,如同迷雾一般,让受害者缺乏决断力、无所适从,无法看清勒索者的行为。

受害者们明明知道答应勒索者的要求会感到不舒服,可是出于某种压力却不得不答应,最终亲密关系不复存在。

情感勒索的六个阶段

情感勒索通常经过六个阶段——要求、抵抗、施压、威胁、屈服、重启。

要求: 情感勒索者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对受害者提出不容讨论和改变的要求。

抵抗: 受害者会清楚自己的需求并感受到自己内心的不适,拒绝情感勒索者的要求。

施压: 情感勒索者遭到拒绝后,并不会考虑受害者的感受,而是继续施压,逼受害者接受要求。

威胁: 情感勒索者可能会威胁要让受害者痛苦与不快,因为受害者让他们非常不好过。

屈服: 受害者就算心里不太乐意,但是最终还是因某种原因屈服了。

重启: 勒索者施压,受害者产生恐惧 / 责任感 / 罪恶感,为尽快结束勒索者的逼迫,受害者只能屈服。最后双方形成这样的相处模式: 一方施压,另一方屈服。

四大迷雾制造手法

情感勒索者制造迷雾的四大手法有二分法、病态化、联合阵线、消极比较。

他们通过其中一种或几种手法 对受害者进行 “要求——施压”,最终令受害者屈服,并让这种相处模式循环往复。

通过这些手法,勒索者让自己无理的行为看起来更容易接受、更情有可原。

1. 二分法

“对我们使用二分法伎俩的父母,会比任何人都快速地瓦解我们的自信。”——《情感勒索》

政治学上通过好坏分类的方法称为 “二分法”。

情感勒索者是 “二分法” 的专家。他们会粉饰自己的人格特质和行为,同时给受害者进行消极描述并贴上诸如自私、拘谨、幼稚、愚昧、忘恩负义、脆弱等标签。

这些标签会让我们的自我评价开始动摇,同时将情感勒索者强加给我们的标签内化,逐渐认同情感勒索者对我们的观察力、人格、价值观的评价。当我们认同了情感勒索者对我们的评价之后,我们的真正需求便被扭曲成了人格上的缺陷。

2. 病态化

“事实证明,一个家庭的问题越大,就越要阻挠其成员恢复健康的努力。这时,情感勒索很容易发生。他们威胁要抛弃、驱逐、惩罚或报复说真话的人,或是对其报以全然反对或鄙夷的态度,将其勇敢之举病态化为自私、多此一举和毁灭行为,瓦解他们的决心。”——《情感勒索》,苏珊 · 福沃德,唐娜 · 弗雷泽

为了将受害者拉回被勒索的地位,情感勒索者通常会威胁说真话的人,极大地激发受害者的恐惧感。 在一个存在家庭暴力、虐童、酗酒等问题的家庭里,家庭成员通常会默契地绝口不提。

一旦有人将家丑说出去,打破靠否认和保密来维持家庭稳定的潜规则,说真话的人往往会被其他家庭成员极力阻挠,并贴上 “疯子”“破坏者”“不可饶恕” 的标签。

苏珊 · 福沃德在书中提到,病态化与二分法一样,会让我们对自己的记忆、智商和人格产生自我怀疑。而病态化的危害性更高,它让我们不信任自己的精神状态。

3. 联合阵线

这类情感勒索者在不同的家庭成员面前说的话不一致。他们一方面不承认受害者做出的贡献,威胁受害者要抛弃、驱逐、惩罚或报复说真话的受害者;另一方面在其他不明真相的家庭成员面前扮演 “悲情者”,控诉受害者,歪曲他们的行为,以此拉拢他们,让他们和自己一起对受害者进行勒索。

除此以外,他们会拉拢其他朋友,以及被害者关心的人和尊敬的人,让情感勒索者在人数上压过被害者,让被害者感到孤独和挫败。

4. 消极比较

“互相竞争、嫉妒、兄弟姐妹间的压力及取悦家长式人物等情况,驱使我们达到甚至超越自己的极限。”——《情感勒索》,苏珊 · 福沃德,唐娜 · 弗雷泽

消极比较的情感勒索者经常说的一句话是 “你看看人家”。我们通常会被“别人家的孩子” 伤害,这种伤害来自父母的消极比较。他们会拿另一个人做完美的标准,与他们相比,我们浑身都是缺点。

在他们看来,为什么别人能做到,而你却不能做到。

作者在书里指出,在这种消极比较下,我们会产生自己不够好,不够忠实,能力不行等想法,进而产生焦虑和罪恶感。

在这样的心理压力下,我们会屈服,让情感勒索者如愿,以此来证明自己没他们说的那么坏。

哪些人容易受情感勒索控制?

勒索者之所以会得逞,跟受害者的特质有关。

作者在书里指出,具有以下人格特质的人容易受情感勒索控制:

过度需要他人认可、过分害怕他人生气、不计代价维持和平、容易为他人负更多责任、频繁自我怀疑。

《天龙八部》里的阿紫是天生的情感勒索者。她对其姐夫乔峰有很大的依赖性,一旦乔峰的表现不如她所愿,她会拿出杀手锏——“你答应过阿朱姐姐要好好照顾我的”,以此让乔峰产生愧疚和责任感,达到控制和对他进行情感勒索的目的。

她错把这种对乔峰的控制当做爱情,而无视真正的问题——乔峰根本不会爱她。

然而,一旦情感勒索已然形成,就没有力量均衡可言。阿紫看似目的已经达成,而且乔峰在照顾她时,似乎俩人关系挺和谐。可是她心里知道那根本不是她想要的爱情。因为乔峰对她的照顾是出于履行对阿朱临终前的承诺,而非乔峰对阿朱的那种爱和尊重。

实际上,真正的主动权在乔峰那里。

阿紫与乔峰如此,游坦之和阿紫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游坦之为了能够讨阿紫的欢心,可以为她做任何事,甚至不惜将眼睛挖出来给她。

在这两段关系中,阿紫始终是那个情感勒索者,她利用了乔峰和游坦之。

你为什么会屈服于情感勒索?

“因为情感勒索者向你施加的压力激发了你的固定反应,让你采取自动或本能的行为。”——《情感勒索》,苏珊 · 福沃德,唐娜 · 弗雷泽

我们体内存在着促使情绪形成的神经束。这些神经束储存着我们的各种各样的情绪,包括高兴、愤怒、罪恶感、不安和脆弱感等等。这些情绪形成于我们的性格特质和童年经历。

这些情绪体现了别人是如何对待我们,以及我们如何看待自己,过往经验对我们造成的影响等。

生活中某件事情的发生会激起我们的情绪记忆,这种情绪控制了我们的逻辑和思考能力,形成固定的反应模式。

通常情况下,情绪会暴露我们的弱点。情感勒索者很清楚我们的弱点,在他们担心失去而恐惧的时候抛弃同情心,利用我们的弱点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作者还指出,是受害者在一步步向情感勒索者提供伤害我们的机会,是我们自己培养了情感勒索者。

只要没有直接反对,每一次小型的情感勒索都是在鼓励和强化勒索者继续侵害我们的尊严和完整自我。

如何摆脱情感勒索?

在情感勒索中,双方没有平等可言,实质上是一方控制,而另一方委曲求全,进而丧失完整的自我和尊严。

那么,如何摆脱情感勒索呢?

苏珊 · 福沃德在《情感勒索》一书里给出了方法。

1. 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无论在与周围人的交往中我们感到多么困惑、自我怀疑和无所适从,我们都不可能完全压抑自己内心的声音,它会告诉我们真相。”——苏珊 · 福沃德,唐娜 · 弗雷泽,《情感勒索》

当情感勒索者对我们提出要求时,我们的内心多多少少会有些不舒服,这是来自我们内心的声音,我们要听从它的指引。

2. 告诉自己 “我受得了”

当受到来自情感勒索者的压力时,当你对情感勒索者感到害怕、愤怒或者胆怯时,当你觉得自己受不了对方发火、哭泣、愤怒、强调你欠他们多少情时,请深呼吸,对自己说 “我受得了”,连续说 10 次。

3. 自我肯定

试着把描述你以往的行为改成相反的做法。如:

  • 把 “我的想法是错的” 改为“我要得到我想要的,即使激怒情感勒索者也在所不惜”。
  • 把 “为这个事情吵架不值得” 改为“我让对方知道我想法和底线”。
  • 把 “我会取悦别人,却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改成“我和别人一样,做事是为了自己开心,我很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4.SOS 策略

当你感觉自己要被情感勒索者的压力淹没时,使用 SOS 策略。即停下来(stop),冷静观察(observe),制定策略(strategize)。

>停下来

当情感勒索者对你施加压力,要你马上答复的时候,你要停下来告诉自己不能马上做决定,事情往往没有情感勒索者说的那么急,你必须给自己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如果情感勒索者一再施压,你就心里默念 “我承受得了”,并向他们重申自己的立场——我只是需要多一点时间去思考你的要求。

>冷静观察

以旁观者的角度重新思考他们的话语和反应,详细包括面部表情、情绪和肢体动作,以及自己习惯性的想法和反应。

比如我们的身体反应是背后紧绷?脖子如抽筋?心跳加速?还是脸颊发烫?

找出我们的情绪引爆点。情感勒索者使用的字眼、语速、语调、肢体语言,甚至是味道,都会通过各种方式在我们心中激起特别的反响。它们会启动我们内心的信念与系统,让我们做出让步。 我们受到情感勒索时所产生的忧虑、难过、罪恶感和责任感,都是源于我们内心深处对自己的错误认知。为改变这种我贬抑的模式,我们得先改变自己的信念。

>制定策略

根据不同的要求制定策略。

要求通常分为三类: 即无关紧要的要求、牵扯到一些重要问题,而且已经影响到你的自我完整性的要求、重大决定。

不同类型的要求需要不同的决定和回应方式。

无关紧要的要求

我们做到有意识的让步、有条件地应允。这类有技巧地拒绝可以帮助你实现 “双赢的妥协”。

影响自我完整性的要求

这类要求会使我们的内心明显感到不舒服。如果答应对方,则可能会明显违背自己的行事标准、是非观念甚至是自尊。

如亲戚朋友向你借钱,数额超出了你的能力或者说会严重影响你的生活质量;违背职业道德要求;伴侣在你心情不佳或者身体状况欠佳时提出亲热要求,等等。

这时,我们可以问一问自己 “答应的话,会伤害我或者其他人吗?” 就能轻易辨别情感勒索者的要求是否合理。

重大决定

一个重大的决定通常需要更多的时间考虑,因为它关系到:

  • 一段亲密关系的未来
  • 与父母或亲朋好友的关系走向
  • 是否继续留在一个不愉快的工作环境里
  • 一项巨额投资与支出

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要做的是剔除那些你不能接受的要素,并将情感勒索者缺乏的 “公平付出和接受” 的观念重新注入进你们的关系中。

但是,如果对方存在违法、酗酒、吸毒、赌博、欠债不还、且拒绝承认或欠债不还;对你的身体进行虐待并威胁你的情况,你需要迅速做出决定并行动。

正确地区分要求的类型之后,我们可以用非防御性沟通、化敌为友、条件交换以及运用幽默等策略摆脱情感勒索。

策略一: 非防御性沟通

情感勒索者喜欢通过吼叫、生闷气、装受害者、威胁或指责来达成目标。

而受害者总是想尽办法筑起一道无形的高墙,以此来隔绝心中的恐惧感、责任感和罪恶感。

可是无论我们怎么说,似乎都是在火上浇油,让勒索者变本加厉。

这时,我们可以尝试对勒索者说 “” 我能理解你的心情”“你绝对没错”,以此让勒索者成为一个被动的听众,让你以非防御性沟通的方式说出自己的决定。

策略二: 化敌为友

当情感勒索陷入僵局时,不妨邀请对方一同解决问题以转移谈话方向。

策略三: 条件交换

当你希望对方改变的时候,自己也要做出改变。

“条件交换是一种相当有效的方法,因为双方都能获得想要的东西,从而避免了大部分冲突和争执中常见的相互指责与攻击。”——苏珊 · 福沃德,唐娜 · 弗雷泽,《情感勒索》

策略四: 运用幽默

在一段基本良好的关系中,我们通常会对对方开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以此表达我们的感受。

运用幽默能让降血压、预防激烈的冲突,还能大幅减轻你的恐惧感。

总结

情感勒索者会利用我们的恐惧感、责任感和罪恶感来进行勒索,使我们屈服,并陷入 “勒索——屈服” 的恶性循环。

那些所谓的 “为你好”,只有我们知道会生不如死。

要打破这种状态,就要破除旧的思维和应对模式,不断肯定自己。

在遇到情感勒索时,我们要停下来、冷静观察和思考,制定应对策略,使用非防御性沟通、化敌为友、条件交换、运用幽默等方式使自己得以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决定。从而打破勒索与屈服的恶性循环。

[

后浪正版现货 情感勒索 武志红推荐 苏珊福沃德 心理学

天猫

¥22.50

去购买​

](https://s.click.taobao.com/t?e=m%3D2%26s%3D1kklB%2BKr6Mpw4vFB6t2Z2ueEDrYVVa64yK8Cckff7TVRAdhuF14FMcTqVAJ0lPsU1aH1Hk3GeOh5vN7%2BQoA8udH%2Fe9e8LesvKftak59lN%2FHWi6WfdTH3Rg7AYKSmXaOV5mzd0fxoCIaFpjofm3hpRq9JdobYgJJUcgo6wl0eB9iMHuv7RoNv0Z381t8ZIu3G04bt%2FCh0HCbuQeLr%2FS%2Bcm3t46iZZ5qljjpo8Yx%2FhMkBk1kb2msZ8wFyR3VFow5Xz5SrCjiuhAKsn%2B2sef5fmRFRfr%2FKykk9V9DK24RJPutk8nGYwD4Tylc%2FGBXuflqeaX8zZkNxAEvPc5mUhqvabW84KvMBWkJKdxgxdTc00KD8%3D&unid=1MGW9vRqVhu0&union_lens=lensId:TAPI@1650039416@21056125_08bf_1802e03661a_3439@01&cont_id=1_2441683792)

知乎用户 束草懒人 发表

最近我一直在同这种思维方式斗争,虽然跟父母感情很好一直很好从来没大冲突,但是真的受不了这种控制感了,很压抑很难受,觉得明明是很明智很理性的父母,在我人生的规划上充满了蛮横。这句话往往是终极武器,让我不能再发出什么言论了。其实这个就是终极武器,让你闭嘴。不是专业性的回答,只是纯粹找人发泄下这种感触。

知乎用户 若灵心理​​ 发表

几千年的封建孝道使得孩子听话,被迫乖乖顺顺,结果就造成了自己心里的内心冲突。

很多人说为你好了,其实他是为自己好,自己觉得舒服。

孩子是非常聪明的,大人有可能是最蠢的。

一味地强制压制,其实对孩子是一种心理摧残,说得不好听一点是一种暴力行为。

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一代更比一代强,所以自以为优秀的卓越的完美的设计,其实未必是好的设计。

因为每一代他有自己的环境,每一代都有自己的责任。

所以自以为有经验的有意义的智慧的一些孩子培养的方案,其实并不一定适合新的时代的要求。

知乎用户 胡慎之 发表

“为你好” 这句话,让我想到前段时间大火的《小欢喜》,里面的单亲妈妈宋倩,也是用一句句的 “为你好” 牢牢地将孩子绑在了自己的身边。

但我认为,“为你好” 这句话其实是在耍流氓。

那家长眼中的 “为你好” 是什么样的呢?

看一看你的周围,你就会知道了:

  • 有没有人为了孩子能上一个好学校而省吃俭用买学区房?有!
  • 有没有人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有!
  • 有没有人为了孩子继续维持名存实亡的婚姻?有!
  • 有没有人(尤其是妈妈)为了孩子和家庭,牺牲自己的事业、爱好、时间、精力,甚至健康?有!

这些都是家长父母口中的 “为你好”。但是,孩子真的好吗?如果我是孩子,我只感受到,压力山大。

也就是说,父母的过度牺牲,让孩子感到极大的压力。

这也是我为什么说 “为你好” 是一种耍流氓的行为。

因为,在 “为你好” 的关系中,是没有平等和尊重的。

在我一次录影的过程里,遇到过一对父母,妈妈特别希望女儿能嫁给一个她所认为的好丈夫,但是女儿喜欢的是另一个男人。

女儿那时已经 28 岁了,按道理来说,她是可以自己去选择未来的丈夫,并有能力承担自己选择所带来的后果。但妈妈却并不认同,她认为女儿还不懂事,不能做出属于自己的选择。因此,母女之间的矛盾非常大。

女儿不断在一旁控诉妈妈 “控制欲太强”,从小到大每件事都必须要按照她的想法和要求去做,如果不这么做,妈妈就会通过各式各样的方式来“胁迫” 自己。而妈妈则在一边说:“我那是为你好!”。

其实这很正常,因为在 “为你好” 的关系中,如果对方想要离开,操控者就会用两种方式来强制对方留下。

方式一:用道德来约束你

父母会说:

  • “我都是为你好,牺牲了自己这么多时间来陪你,你居然不领情,真是一个不懂事的坏孩子。”
  • “你如果不给我钱, 我就说你不孝顺。”
  • “你不同意我的要求,我就告诉所有家族的人你虐待老人。”

孩子听到父母这么说后,会产生特别强的负罪感,为了不受到道德上的谴责,只能继续乖乖听从父母的话。

方式二:激发你的愧疚感

有些父母会通过愤怒和悲伤的方式来激发孩子的愧疚感

  • “我告诉过你多少次了,你就是不听,气死我了,我太悲伤了,都是你惹我生气的。”
  • “我生了你,养了你这么多年,你不应该为我花点钱吗?”
  • “我这辈子都是为了你才没有离婚的。”

父母做的这些,都会让孩子产生被侵入的感觉,孩子感觉不到父母真的在尊重我们。

在孩子心里,他们会觉得,好像只要听父母的话就够了,自己没有任何选择的权利。似乎,只有自己听话,父母才会满意。

父母这样做,对孩子来说,他们内心会特别纠结,觉得自己没被尊重,同时还有无法表达的愤怒。

我们不能对父母表达愤怒,因为这样做,我们同样会感觉到特别愧疚。

所以,打着 “为你好” 名义的父母,你们是真的为了孩子好吗?

在我看来,“为你好” 其实更多是一种,打着爱的名号的操控行为。因为爱是一种满足感,它需要通过双方的互动来共振和传递。

而看见,则是这种共振和传递的前提。

看见别人是指能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而不是以自己的角度去看对方。但在 “为你好” 的关系里,双方的地位是不平等的,甚至于父母的眼里是没有真实的孩子,只有他们脑海中的那个孩子。

所以,**不要再做自我牺牲的父母(尤其是母亲),要首先照顾要自己,**即自我关怀,它是对自我牺牲倾向最有效的疗愈。

同时,当孩子想做出自己的选择,或者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时,父母应该站在孩子身后,给予孩子支持和鼓励,而不是一昧地控制。如果很多父母能从这个角度来考虑问题,那么,很多问题就解决了。

​当孩子看见你照顾好自己时,他也会像你一样好好照顾自己。

——by 胡慎之

知乎用户 燕濁流​ 发表

知乎用户 新东方家庭教育 发表

“我都是为了你”,背后未必是对孩子的爱 。

每个大人都曾经是孩子。身为爸妈,我们应该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从他的角度出发去理解。

爱是一种能力,希望我们都能学会。

知乎用户 槽点满满的老 K 发表

他在强制把你推向他认为的好。

他认为的好和幸福,一般都不会和你认为的完全一致,这就是矛盾的根源。

这个和心理学没啥关系吧,就是思维惯性,和动物本能的经验主义而已。

客观的父母在中国更是少见

知乎用户 邹叔的任性​ 发表

【邹叔杂谈】# 为你好#

之前,一个读者问我,为什么当她的父母说 “这是为你好的” 或者 “我的一切都是为你” 时候,她总是觉得很不舒服。

最近看到一个网友的心得,大感赞同:

所谓的为你好,更多的事一种 “情绪勒索”。

词条解释是这样的:“每个人的情绪是有界限的,但人与人的情绪之间又会产生关系。情绪界限不清晰的人,就容易陷入勒索或者被勒索的状况。所谓情绪勒索,是以爱之名,通过要求、威胁、施压、打击、沉默、哭闹、自残等手段,让被勒索者产生罪恶、恐惧、挫折等感受。

举例子说就是:

「你要和朋友出国度假? 那我们的年夜饭怎么办?」

「尽管去念你的书吧! 反正我已经习惯被你当老妈子用了。」

「你能不能待到我们找到了新人再走? 你可不能就这么放著公司不管啊!」

「我还不是因为在乎你」

「妈妈还不是为了你好」

「算我求求你」

「你要是这么做我们就再也别联系了」

之外阅读的一篇文章展开说,喜欢里面的两段:

“被勒索者一旦长期出于自我价值偏低的状态下,就会进一步忽略自己的感受,对自己灰心,把外部压力合理化,习惯性地取悦别人。对低自尊的人来说,将伤害和压力合理化,把自我价值建立在他人身上,并不能带来快乐和满足,还可能导致抑郁和自杀倾向。”

“努力弄清自己真正想要的,准确地建立生活的价值和意义,等这些稳固了,再考虑别人的诉求不迟。低自尊的人,即便令人满意,也注定不能长久。高自尊的人,哪怕磕磕绊绊,拥有的也是自己的人生。”

知乎用户 明理记​ 发表

导语

还记得《虎妈猫爸》这部影视剧作品中的两位父母吗?对孩子不同的管教方式也引发了众多父母对家庭教育方式的激烈讨论。的确,对每个孩子来讲,都没有一个绝对正确或错误的教育方式,但是从父母的角度出发,可怜天下父母心的表现角度却是毋庸置疑的。正是父母的无私与奉献,最终落脚点放在了一句 “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 上,你对此如何理解呢?

从情感到角度看待父母的爱


父母的心声:宁愿他们现在恨我,也不愿意看到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后悔!

在父母的眼中,对自己子女寄予的厚望已经远远超过了对自己的爱,用一句老话去讲,叫做 “恨铁不成钢”。

从情感的角度去审视父母对待子女的爱,似乎是完美无瑕的。**为什么?**正是因为这种爱的存在,包含了对自己:

  • 过往的遗憾
  • 当前现状的不满
  • 未来美好的期望

在旁观者的角度去审视,这种爱的方式,其实并不恰当,因为这样的爱并未取得孩子的认可,或者这是一种自私的爱。

可从情感的角度出发,这种爱的目的是正确的,因为爱的目的只有一个——为了孩子。尽管它不理智、不切合实际,更带有一些差强人意的韵味。

最终在情感的落脚点上,这种爱的存在是正确的,毋庸置疑的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待父母的爱


一、在心理学上,这种爱叫作 “过度心理控制”

客观地讲,这种爱是一种侵入式的教养方式,心理学家 Barber, B.K. 在 1996 年的研究中,就提出了这种教养方式,扰乱了儿童早期的思想与情感发展,并在后续的发展中,将会导致儿童心理社会功能上的失调。

就像影视剧《虎妈猫爸》中的父母一样,爷爷奶奶的放纵式管理父亲的高关心低控制管理母亲的低关心高控制管理,各有各的特点,但最终都走向了共同的落脚点——过度的心理控制

二、过度心理控制,体现在哪些方面?

Barber, B.K. 与 Harmon 两位心理学家,在 2002 年的研究中,已经对过度心理控制的表现形式进行了总结与分析。

1、引发内疚

引发内疚,就是父母通过引发儿童内疚感的形式,来达到自己的期望或要求的一种方式。

  • 表现举例:

为了孩子更好地完成学业,父母决定牺牲一个人工作的机会,全身心的投入到子女的教育中去,漂洋过海成为了一名陪读妈妈或爸爸。

但由于接触新的环境,语言与教育方式上的障碍,使得子女很难在短时间内融入并达到期望的学习状态,陪读父母就会利用自己做出的牺牲,来迫使孩子一定要快速做出努力,否则就是让自己失望。

2、引发焦虑

引发焦虑,等同于引发内疚的行为模式,同样来达到自己的期望与要求。

  • 表现举例:

在整个学期的末期,孩子即将完成整个学期的学习,等待期末考试来检验学习的成效。这时家长会害怕孩子不抓紧时间复习,会导致前功尽弃,无法保证上次期末考试时的年级排名。

于是,就假象孩子未能取得好的成绩,在老师与同学面前,就会面临冷眼与嘲笑,从而迫使孩子抓紧最后的复习时间,不能松懈。

其实,在精神上已经为孩子造成了焦虑与紧张,这种方式未必一定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3、爱的撤回

爱的撤回,就是在事前约定一个成功的标准,只要孩子满足标准,就能得到爱的回报,一般以利益物质上的回报为主;反之不能满足标准,就事先给出言语上的撤回。

  • 表现举例:

孩子在课余时间痴迷于某款动画人物,特别希望能得到实物玩具。于是父母发现了孩子的需求后,常常以约定的形式对孩子进行表述:如果你在期末考试中,能取得全班前 10 名的好成绩,就能得到这款玩具。如果不能,肯定就无法实现了。

4、限制儿童表达观点

在对一件事的态度上,父母与孩子各执一词,双发无法形成同一种共识的时候,父母往往会劝阻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

  • 表现举例:

在校内,孩子由于好奇心重,随着其他同学一起被老师批评并告知了家长,而父母对待这件事的态度就是除了好好学习之外,不能参与到乱七八糟的事情当中。

可是孩子因为好奇心,有着自己的观点与理由,可是父母为了孩子能快速地接受自己的意见,于是采用了限制儿童表达的方式来停止了这场争论。

三、从心理学角度解释,为什么父母会说 “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

我们知道,控制行为的背后是压力的存在,人言可畏这句话,在我国社会人际交往中被体现的淋漓尽致,那么作为父母,就必须要承受不同种类的压力。那么,控制成了排放压力的一种去处。

于是在 2010 年,Soenens 与 Vansteenkiste 两位心理学家,就把父母为什么要说这样一句话,归纳出了具体原因:

1、来自 “头部” 的压力

在 " 头部 " 的压力中,父母的婚姻质量对是否过度心理控制有着重要的影响,当父母的婚姻质量高的情况下,对子女的心理控制就会降低甚至达到正常;而父母的婚姻质量越低,对子女的过度心理控制就越强;

其次,父母的经济收入水平与子女的心理控制水平也有着正相关。父母经济收入越高,对自己心理控制就越低,反之收入越低,对子女的心理控制就越强;

2、来自 “尾部” 的压力

这个 “尾部” 的压力,就代表了孩子的表现

在学校中,孩子成绩优异,品德高尚,父母的心理控制水平就会很低或在正常水平;如果孩子经常因为校内表现差,或者成绩起伏不定,父母的过度心理控制就会越强。

简单地去讲,就是越省心的孩子,父母对其干涉的就越少,反之就越多。

从心理学的角度,如何 “缓解” 父母的这份爱

1、父母角度,从平衡心态开始

这里的平衡心态,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婚姻质量上的平衡,另外一个是社会经济地位的平衡。

  • 如何理解呢?

首先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内部家庭环境,就需要有一份稳定、健康、积极向上的婚姻。只有这个关系达到了平衡,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心态才能平衡。

其次是社会经济地位,说白了就是家庭收入。中国有句古语:“比上不足而比下有余”,这句话的含义就是攀比的心态虽不能消失,但是自己的视角要向好的一面看待

只要保持一颗上进的心,并付诸于努力,增强社会经济地位,并不是什么难事。

2、家庭角度,从建立 “规矩” 开始

俗话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家庭也是一样。自古以来,凡是历史悠久并文化传承久远的家庭,都有必不可少的家规存在

到了现在的家庭中,规矩也就是家庭成员中每个人的底线是什么,如果触碰了底线,就要承受底线原则所带来的的惩罚与教育。

所以,规矩原则在家庭环境中及早的建立,是有利于儿童的健康心理形成与发展的

3、子女角度,从尝试批评开始

这里的批评,并非是来自父母或爷爷奶奶家庭成员的批评,可以是学校老师的、同学的、童年玩伴的,甚至是一个并不认识的叔叔阿姨的。

因为,接受批评的背后含义,是更快地锻炼子女在批评的过后,如何对批评而产生的一种自身纠错机制。当自身纠错机制完善之后,面对父母的过度心理控制时,就会及时地发现自身的问题,并及时改正。

一方面,孩子改正了自己的错误,另一方面,家长也通过孩子的快速改变,也意识到了自己的过度心理控制是不对的。

结语

父母对子女的爱,无论在情感上,还是客观科学上,都是一尘不变的。但是要认识到彼此之间的矛盾所在,并通过科学的方式发现矛盾、改变矛盾,才是重中之重。


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您有不同的意见或建议,可在下方评论区留言,我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明理记,明辨是非,追求真理,记录生活,感谢有你!

知乎用户 栗子 发表

对每个孩子来讲,都没有一个绝对正确或错误的教育方式,但是从父母的角度出发,可怜天下父母心的表现角度却是毋庸置疑的。正是父母的无私与奉献,最终落脚点放在了一句 “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 上,我们该如何理解呢?

从情感到角度看待父母的爱

父母的心声:宁愿他们现在恨我,也不愿意看到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后悔!

在父母的眼中,对自己子女寄予的厚望已经远远超过了对自己的爱,用一句老话去讲,叫做 “恨铁不成钢”。

从情感的角度去审视父母对待子女的爱,似乎是完美无瑕的。**为什么?**正是因为这种爱的存在,包含了对自己:

  • 过往的遗憾
  • 当前现状的不满
  • 未来美好的期望

在旁观者的角度去审视,这种爱的方式,其实并不恰当,因为这样的爱并未取得孩子的认可,或者这是一种自私的爱。

可从情感的角度出发,这种爱的目的是正确的,因为爱的目的只有一个——为了孩子。尽管它不理智、不切合实际,更带有一些差强人意的韵味。

最终在情感的落脚点上,这种爱的存在是正确的,毋庸置疑的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待父母的爱

一、在心理学上,这种爱叫作 “过度心理控制”

客观地讲,这种爱是一种侵入式的教养方式,心理学家 Barber, B.K. 在 1996 年的研究中,就提出了这种教养方式,扰乱了儿童早期的思想与情感发展,并在后续的发展中,将会导致儿童心理社会功能上的失调。

爷爷奶奶的放纵式管理父亲的高关心低控制管理母亲的低关心高控制管理,各有各的特点,但最终都走向了共同的落脚点——过度的心理控制

二、过度心理控制,体现在哪些方面?

Barber, B.K. 与 Harmon 两位心理学家,在 2002 年的研究中,已经对过度心理控制的表现形式进行了总结与分析。

1、引发内疚

引发内疚,就是父母通过引发儿童内疚感的形式,来达到自己的期望或要求的一种方式。

  • 表现举例:

为了孩子更好地完成学业,父母决定牺牲一个人工作的机会,全身心的投入到子女的教育中去,漂洋过海成为了一名陪读妈妈或爸爸。

但由于接触新的环境,语言与教育方式上的障碍,使得子女很难在短时间内融入并达到期望的学习状态,陪读父母就会利用自己做出的牺牲,来迫使孩子一定要快速做出努力,否则就是让自己失望。

2、引发焦虑

引发焦虑,等同于引发内疚的行为模式,同样来达到自己的期望与要求。

  • 表现举例:

在整个学期的末期,孩子即将完成整个学期的学习,等待期末考试来检验学习的成效。这时家长会害怕孩子不抓紧时间复习,会导致前功尽弃,无法保证上次期末考试时的年级排名。

于是,就假象孩子未能取得好的成绩,在老师与同学面前,就会面临冷眼与嘲笑,从而迫使孩子抓紧最后的复习时间,不能松懈。

其实,在精神上已经为孩子造成了焦虑与紧张,这种方式未必一定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3、爱的撤回

爱的撤回,就是在事前约定一个成功的标准,只要孩子满足标准,就能得到爱的回报,一般以利益物质上的回报为主;反之不能满足标准,就事先给出言语上的撤回。

  • 表现举例:

孩子在课余时间痴迷于某款动画人物,特别希望能得到实物玩具。于是父母发现了孩子的需求后,常常以约定的形式对孩子进行表述:如果你在期末考试中,能取得全班前 10 名的好成绩,就能得到这款玩具。如果不能,肯定就无法实现了。

4、限制儿童表达观点

在对一件事的态度上,父母与孩子各执一词,双发无法形成同一种共识的时候,父母往往会劝阻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

  • 表现举例:

在校内,孩子由于好奇心重,随着其他同学一起被老师批评并告知了家长,而父母对待这件事的态度就是除了好好学习之外,不能参与到乱七八糟的事情当中。

可是孩子因为好奇心,有着自己的观点与理由,可是父母为了孩子能快速地接受自己的意见,于是采用了限制儿童表达的方式来停止了这场争论。

三、从心理学角度解释,为什么父母会说 “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

我们知道,控制行为的背后是压力的存在,人言可畏这句话,在我国社会人际交往中被体现的淋漓尽致,那么作为父母,就必须要承受不同种类的压力。那么,控制成了排放压力的一种去处。

于是在 2010 年,Soenens 与 Vansteenkiste 两位心理学家,就把父母为什么要说这样一句话,归纳出了具体原因:

1、来自 “头部” 的压力

在 " 头部 " 的压力中,父母的婚姻质量对是否过度心理控制有着重要的影响,当父母的婚姻质量高的情况下,对子女的心理控制就会降低甚至达到正常;而父母的婚姻质量越低,对子女的过度心理控制就越强;

其次,父母的经济收入水平与子女的心理控制水平也有着正相关。父母经济收入越高,对自己心理控制就越低,反之收入越低,对子女的心理控制就越强;

2、来自 “尾部” 的压力

这个 “尾部” 的压力,就代表了孩子的表现

在学校中,孩子成绩优异,品德高尚,父母的心理控制水平就会很低或在正常水平;如果孩子经常因为校内表现差,或者成绩起伏不定,父母的过度心理控制就会越强。

简单地去讲,就是越省心的孩子,父母对其干涉的就越少,反之就越多。

知乎用户 borisxian 发表

从哲学的角度来分析:

伯林的自由定义,

以 “积极自由” 的名义实行强制!

当 “消极自由” 都无法得到之时,哪能有何自由?

知乎用户 空行 发表

这是一句正确的却毫无逻辑的废话。
当你与亲人意见相左时,不少亲人会以 “… 为你好” 来反驳,实际莫名其妙。因为为你好是初衷,而亲人的初衷一般是没有问题的。你们的分歧往往出在方法上,以初衷驳方法上的分歧,风马牛不相及。

知乎用户 小 C 发表

作者:小 C

链接:

为什么说 “我这都是为了你好” 是一种强盗逻辑? - 小 C 的回答 - 知乎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都是为你好”

一定要考名牌大学,不然长大了就是做苦力活的!要选热门专业或者理科,兴趣爱好不能当饭吃!——我们这是为你好。

工作还是要稳定,最好是考公务员!——我们这是为你好。

什么时候找对象?人还是要有个伴,不要太挑剔,差不多就行了!——我们这是为你好。

不买房怎么能结婚?房子才是命根。他家要是买不起房,你就再找找别人呀!——我们这是为你好。

又到了 “都是为你好” 登台唱戏的季节。

过年回家,这句话出现率何其之高?

简直像个大杀器——明明要趁春节长假好好陪陪逐渐年迈的父母,此话一登场,谈话立马就能变争吵。

20 岁之前,父母在很多人心中就是权威,顺从是大多数人的选择。 20 岁以后呢?我们自己的人生已经独立展开。即便不相信父母说的是对的,也扭不过那份苦口婆心,不想面对持续的冲突,或是改不掉多年的习惯。考公务员,草草的恋爱,在他们期望的年龄嫁娶他们中意的男人或女人。

是啊,父母真的是希望我们好。用他们最无私的初心,最熟悉的方式,最真实的想法。在他们的见识、能力和价值观之下,给出他们掏心掏肺的建议。

但最终发现这种被安排的生活并不快乐?隐约觉得自己的人生被耽误?过年回家,再听到 “都是为你好”,质疑、抵触、甚至是厌烦。我们该如何表达?我们可以如何回应?

“为你好”,这是父母的动机和初心。它包着善良的外衣。

但如果因为动机好,就得出结论:这个动机之下的言语和行为也是合理的。那就是一种思维谬误。

一个人应不应该考公务员,不应该因为父母的这个 “建议” 是为了自己好,而应该因为这个工作选择是自己分析利弊后的结果,与自己的价值观相匹配。父母,并不一定懂我们,也无法为我们的选择承担后果。

“我们都是为你好” 不应该成为父母控制子女生活的万能金句。

如何破解这句话?这是一份短期应急指南,或许这个春节,你可以试试。

1、 设定目标和原则:

目标:尽量减少冲突,改善关系,让父母增进对自己的了解、理解和认同

原则:爱、善意、平和、幽默

2、表达对父母的理解,肯定他们的出发点,尽量让他们感受到共情。

“我知道,你们心底里是为了我好。你们担心我工作不稳定。担心我以后觉得孤单。担心我嫁不出去了。这些我都理解。”

3、判断和父母沟通的迫切性:

-你的父母对你生活的参与度有多大?

A 重度参与 B 偶尔参与 C 很少参与

-你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如何?

A 关系紧张或疏远 B 关系尚可 C 关系和睦

-你和父母发生决策或言语冲突的频率有多高?

A 经常冲突 B 偶尔冲突 C 很少冲突

如果有 2-3 项选择了 A,代表迫切需要沟通。

4、判断和父母沟通讲理的可能性:

-你的父母是否总提起,想回到六七十年代的社会?

A 经常提起 B 很少提起 C 从不提起

-你的父母是否会反思自己的言行?

A 很少反思 B 有时反思 C 经常反思

-你的父母有多么看重你的快乐和感受?

A 很少看重 B 有时看重 C 非常看重

如果有 2-3 项选择了 A,沟通的成本比较高,成功的几率小些,但也不是没可能。

5、如果你和父母尚有可能沟通,可以尝试这么几点:

**-寻找反例:**反例不一定总能说明问题,但对父母来说,反例的作用不容小觑。

如果被逼婚,找些被逼婚后不幸生活,郁郁寡欢的例子。

如果被逼考公务员,找些中年下岗,缺乏能力,转行无门的例子。

如果被逼做学霸,陪他们看看《三傻大闹宝莱坞》,或是讲讲抑郁自杀的好学生的例子。

**-分析利弊:**父母有时对自身观念的弊端缺乏认知,清楚的梳理出来,有助于更新他们的认知。当然,这要求我们对利弊有一些基本的理解。

例如,如果结婚的时候没有任何感情基础,并不了解彼此,结婚后可能面临的问题是:不愿包容或付出、核心价值取向不合、对方人品有问题等。如果婚后才发现这些问题,可能导致更坏的后果,例如争吵、冷战、家庭暴力、出轨、离婚等。夫妻关系差,很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现在的年代,和父母生活成长的年代也有很多差异。相反,如果再给自己一些时间,去了解自己的价值取向、了解婚姻和潜在的恋爱对象,有若干好处。每处都可举若干例子或研究为证。

**-自我剖析:**很多时候,你越拿不定主意,父母会表现的越强势。 你需要尽量自信的表达自己的感受、价值观和观念。

还有的时候,父母不了解我们,不了解我们为了解决问题作出的尝试和努力,与此有关的纠结和反思,也没有认识到我们个人的独特之处和能力。试试和他们分享一些故事和细节。

**-执着提问:**当你的父母自说自话,完全听不进别人的观点,尝试执着的向他们提问,或许能满足他们表达的欲望,也能让他们看到无法自圆其说的漏洞。如果父母所答非所问,就重复提问。语气要平和而淡定。

为什么人一定要在 30 岁之前结婚呢?31 岁结婚,和 29 岁结婚有什么本质区别?如果我在 29 岁嫁给一个不爱的人,婚姻不幸,比起在 31 岁嫁给一个很爱的人,婚姻幸福,你更愿意看到哪个结局?就算年纪越大,幸福嫁人的概率越低,但如果嫁给你说的这个人,我已经明确知道不会幸福,你觉得我应该怎么选?你说这个人不错,具体说说他有什么优点?你常说父母难免操心,我看小王和我情况差不多,她妈妈从来不过问她的事,两人关系和睦,这又是为什么呢?……

**6、**如果你和父母沟通的可能比较低

-再尝试一下

-如果持续沟通无果,那试试有意识的转移话题,要拣父母感兴趣的话题说:

“你什么时候找对象?”

“你当年怎么找到我爸/妈的?”

“这个茄子真好吃啊!明天还做这个行么?”

“二姑介绍的对象,什么时候去见?”

“年后我可能会升职加薪。”

-如果转移话题无果,那试试左耳进右耳出,说一套做一套(突破底线,有木有?),反正过完年就能恢复自我了

-如果说一套做一套无果,只能靠过年期间紧急开会、加班来解救自己了,记得给自己发三倍工资

-最不济……

其实除了 “我们都是为你好”,我们常常会被别的动机绑架,或是用动机绑架别人。

不仅是动机,我们还会被公众绑架,被传统绑架,被道德绑架。

当然,这只是个短效应急指南,要想活出更清醒而快乐的自己,要想与人平和的沟通和相处,需要不再被绑架,也不去绑架他人。我们要认清上面这些 “恐怖分子” 的嘴脸,它们的行为模式,它们的危害,它们的复杂性和合理性。

这是一堂理性沟通的基础课,是人生的一堂必修课。

就在 C 计划,春节之后,我们的课程,带你一起识别那些绑架了我们的动机、公众、情感、专家、传统、暴力和道德。

我们需要,理性、平和的人际关系。

要爱,更要自由。

以上。

知乎用户 流浪星球 发表

或许从这些父母的角度出发,可能是为了谁谁好。这种自以为是的态度,有点不合事宜

基本可以肯定这样说的是不会沟通的父母,所谓身教大于言传。中国的父父子子的思想,早让两代人间的平等关系,转化为专制性关系。

这种观念不破,社会的君君臣臣父母官的思想永远不破

知乎用户 唐小曼​ 发表

有多少伤害以爱为名?

“一切都是为了你”,我为你付出一切,所以你必须(以我希望的方式)回报我,对我言听计从。

“为你好”,所以无论你认不认同,你愿不愿意,你都必须理解和接受。

“控制” 是这些话里最核心的目的。我始终认为,只有控制不了自己、控制不了自己的生活的人,才会想去控制别人,而最佳人选,就是他们的儿女。

昨天我爸和我吵架,让我理解我妈,理解父母。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ocCkrP 发表

“求你别关心我。”

“哈?你有没有良心?”

“没有。”

知乎用户 季来之​​ 发表

1、当父母在说「我都是为你好」的时候,也就是在说「什么样子对你好是我来定义的」,这是典型的精神控制、倚强凌弱

在儒家文化里,父为子纲,父母和儿女之间天然处于不平等的地位。父母的地位神圣不可侵犯。

父母自认为社会阅历丰富,走的路比孩子吃的盐还多,所以孩子应该听自己的。

一旦孩子不同意,就意味着对于父母权威的挑战,让父母处在弱势和失控状态,而这是传统文化里不可接受的。

越是平庸的父母,就越想在自己孩子身上寻找自信,从而去抵消对自己人生的失败感。

仿佛只有在教导孩子的时候,自己才能找到一丢丢自尊和存在感。

2、当父母在说「我都是为你好」的时候,也就是在说「我怎么做都是对的」,这是一种道德绑架。

「我都是为你好」,我的出发点是善意的,你不听是吧?那你就是辜负了我的一片好心,那你就是狼心狗肺、不孝之子!

看到了没有?上纲上线、步步为营。

那为什么父母要对子女进行道德绑架?

因为只要我的出发点是好的,那我做任何事情都没有错。战略方向上的正确可以掩饰战术上的愚蠢与沙雕。

这是一个属于后浪的年代,父母的很多早期经验真的只会成为理解这个世界的羁绊。

他们应该更多的向年轻人学习,更加开放和包容,这样才不会被时代抛弃。

再不努力学习,很多人真的都没有资格做父母了!

这是一个后浪的时代,父母的经验往往是 N 年前的,要更好的理解这个世界,应该多倾听年轻人。

知乎用户 星辰的跳动是爱 发表

1、父母通常强迫你按照他们的要求和方法去做事,又拿不出特别靠谱的理由时的借口;

2、当按照父母做事结果不好时,拿来推脱责任的借口;

3、但凡反感这句话的,一定是按父母的要求做结果做得很不好的;

4、造成这种结果双方都有问题,父母一方只是在享受指挥小孩做事的乐趣,而没有真正出手帮助小孩,(我相信一旦真正帮助了,要么就能把事办好,要么能认识到自己对小孩的错误,不会再说这句话)。小孩依赖于父母却不愿自己去寻找去思考自己的路,明知有问题却不愿去改变现状。

5、到这个阶段尝试沟通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如果能沟通好父母一定早就放弃说这句话了。所以要解决现状唯一的办法就是开始自己规划自己的生涯,无视父母的话一段时间,最后看结果如何。真的比父母好他们自然会认可你。不如听从父母的话你自然不会再觉得父母唠叨。少数情况下,比如我所碰到的,父母是别有私心的打压,等我真正强大了完全可以无视父母的话

知乎用户 芦雪 发表

对孙晨的第一段表示赞同. 第二段嘛,,,

“合理化” 内容是正确的. 合理化的心流过程为: 内心冲突 - 合理化 - 内心平静. 但本题中, 说明父母动机正确 (隐含结果或方式不正确), 父母在说这句话时, 并不是为了 “掩饰自己的过失” 和 “戒除焦虑”. 正如你第一段所说," 我的动机绝 对是好的,我没有什么可反省的 “.

对于 “一切为你好”, 父母仿佛在强调, 动机正确就是结果正确. 这是一种 “不合理信念”. 沟通中可引导父母发现和修改心中这种不合理信念. 举个例子, 与父母哪天讨论一下 — 判刑时应看重 “犯罪动机” 还是 “犯罪行为”, 再慢慢聊到家庭的话题来?

知乎用户 女伯爵心理 发表

作为心理咨询师,处理各类关系矛盾的经验多了,发现 “我都是为了你好” 这句话简直无处不在。但是,真正的 “我都是为了你好” 见的真不多。

真相是,真正为了你好的人没有机会说出这句话。

有天在学校走廊里碰到 17 岁的男孩子 R。他那一头又长又卷的黄头发迎着风飘扬,我好奇问了他一句:“学校没强制你换个发型?”

他说:“我向校长递交了留长卷发的申请书。”

我好奇他的申请书是怎么写,他便一五一十告诉我,留长发是他们家族男性的传统,他爸爸叔叔都是这样的发型,另外,这个发型也是个人身份认同的一部分,对于培养个人意识十分关键。

我问他,这后半句谁教的?

他说,我爸。他和我一起写的申请书,也给我签了字。

后来我想,换做另一个家长,会怎么做呢?大概率是,在接到学校教导处的电话后,忙不迭说抱歉给学校添麻烦了,一定会好好管教自己的孩子。孩子回到家后,迎来就是劈头盖脸的一顿数落,然后被押送到理发店剃一个标准的少年学生头。至于孩子的自尊心或者认同感,在他们看来,都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吧。当然,在孩子抗议家长的野蛮不讲理时,家长回来一句 “我这还不是为了你好”。

在咨询室里,但凡喜欢将 “我都是为了你好” 这句话挂在嘴上的人,都是说的多,听得少。但是,没有聆听,哪来的了解呢?没有了解对方需求就蛮干,照着自己的想法去做,让对方好在了哪里呢?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里说,所有形式的爱包含着共同的基本要素:关心、责任、尊重和了解。当我们将货真价实的” 我为了你好 “和盗版货做了比较后,会发现许多人口头上的” 我都是为了你好 “不过是掩盖了他们的私欲罢了。如果我们仔细剖析,会发现那些看起来特别无私的人常常动机不纯,他们所做的为了你好的事情有着依赖、索取、道德优越感或转嫁责任。

(1)生活中有一类人,会将他人(伴侣或者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都是小事,夸张的有成了年的孩子连穿袜子都要父母帮忙。然而,这样的照顾阻碍了被照顾人成为一个独立个体,导致离不开照料者,这本质上是照料者牺牲了对方,满足了自己依赖对方的需求。“你什么都不会,你离不开我” 其实是,“你什么都不会,你才不会离开我”

(2)照料者只是牺牲吗?并不是。通过将对方照顾得无微不至,实现自我价值感。只要对方依赖他,他就仍有价值。本质上仍旧是牺牲对方的成长来满足自我价值感的实现。

(3)有一种令常人难以理解的牺牲者,那就是无论对方如何对他 / 她(出轨、热暴力冷暴力),他 / 她都一如既往地付出。其实,在别人看来是受虐者,但别人对他 / 她越差,他 / 她的自我优越感可能就越强。

(4)“我为了你”,隐藏着 “你” 是因,“我”是果的含义。实际上这是转嫁责任。是你引起的他 / 她的付出。如果事情不顺利,你要负起责任,而不是做出行为的他 / 她本人。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道德绑架。

因为付出和奉献里面夹着着私欲,所以付出者不是欢欣愉悦的,而是有孤独、恐惧和愤怒。害怕孩子独立成人远走高飞,为不再被需要感到没有自我价值,或者为没有回报而愤怒不已。

货真价实的 “我为了你好” 并不需要宣之于口,而是了解对方的需求,尊重对方的意志和行动,给予对方需要的资源,帮助对方获得心智成熟,而不是牺牲对方的独立和自由。

愿你收到货真价实的 “我为了你好”。

知乎用户 沈清心​ 发表

为你好分为两个含义:一个是真的为你好,因为你还看不懂,所以不理解;另外一个就是为了自己好,借口为了子女好,连他也许都看不懂到底是为了自己好还是为了子女好。关键咱们得要会分辨。

有的人认为第一种,孩子应该去犯过错,父母不要干涉,但是我想说的是,有些错根本是不能够犯的,他走上邪路之后把自己毁了之后醒悟过来第一个怪的就是父母当初没有干涉他。所以,所谓不干涉,是要看情况的。小事不干涉,原则性的事情必须干涉。不过,小孩子们很难理解父母的思维,父母的世界,因为他们的见识和经验决定了一切。最为有意思的是,当父母变老,孩子长大之后,父母和孩子的身份地位发生了易位。父母见识经验开始落后于孩子,这个时候总容易发生矛盾冲突,因为谁也不让谁。这个时候也就是家庭当权者重新定位的时候。父母即便是知道自己不如孩子,但是出于父母的尊严,出于对过去权势的把控,他们仍旧会眷恋不已,不愿意交出主动权。其实,聪明的父母该知道,既然此消彼长,该让位就让位,让变得强壮的孩子保护自己,远比弱小的自己强力保护孩子要强得多。

第二种,很多父母动不动就是为了你好,这个不许吃那个不许做,我要做这个你就不许做那个。其实纯粹是为了自己的私心,但是他自己在私心外面装裹了一层伟光大的膜,美其名曰是为了孩子,这种是最自私自利的行为,因为里子的实惠要得,外面的好听名声也想要得,而作为受损方的孩子却里外都得不到好处。

分清了到底属于哪种,才好针对性地应对。不能一刀切。

第一种,如果是前一阶段,啊,这个时候的小屁孩儿什么也不懂,他们也没法分辨好坏。后一阶段,移位之后,关键是父母要调整心态,孩子也不要过激,和平移位。就跟以前皇帝让位皇子一个样,哪个皇帝甘心让位?

第二种,坚决不能纵容。指出问题。不过,也是相当考验技巧和智慧的事情。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23v4M6 发表

他们可以为我好,但是前提是我得自己先为自己好。这中间必然会有忤逆

知乎用户 刘蛟 发表

这是个界限问题:

父母的是父母的,子女的是子女的。

很多人把别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去干预:成绩,结婚,工作要达到父母的标准,而不是儿女自己的标准。结果就是互相看着不顺眼。而且也会造成子女的内心冲突和混乱。其中心酸只有当事人知道。

总结一句话:就是不要没事找事,别越界。

坦克胆敢越界,小心磁暴线圈。

知乎用户 出世魚的代理戦争 发表

几代人的精神病

知乎用户 冷色的冰​ 发表

父母在子女面前,是需要特定力量,才能让子女服从自己的。

如果是 3 岁以前,父母即使什么都不说,只要往子女面前一站,子女就会迎过来。为什么?因为在这个阶段,子女对父母的依恋是绝对少不了的。他们完全不能自保,缺乏安全感。生活方面又无法自理。故子女对父母,心理上是绝对依赖期。

3 岁以后,子女的认知范围、能力都在逐渐提高。自理能力也在逐步增强。父母的一些行为,子女也许并不理解,对父母的传教的方式,子女未必全盘接爱。

这吋需要给子女建立新的认知。让子女能够接受父母的管理。比如「我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好」,或「我的一切都为了你」。以此为自己的行为,作出注解。让子女从心理上,形成对父母的信任和理解。

不过,子女进入青春期后,学识和思考能力进一步增强,对父母的话有了更强的分辨能力。哪些是真话,哪些是假话,子女们已有自己的判断。

知乎用户 GingerRomeo Lee 发表

这个社会应当反思的是:如果一个人根本没有机会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他如何能够发现与挖掘个人独有的潜能,进而找到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最适合的职业。只有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才能尽最大限度地发挥做事的积极性与创造力,人活着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通过个人独特的能力和思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进而增强人的幸福感。

其实,在欧美国家,许多人在高中毕业后并不直接考大学,而是通过 1~2 年的 gap year,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譬如到外面打工,去世界各地旅游,去本国 / 国际名校参观。进而找到自己的天赋和应有的位置,从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向,以最好的心态在大学中学习。这样实际上避免了中国学生十二年的寒窗苦读之后,突然找不到自己的人生目标,最后按照父母的意愿报考了一些自己并不喜欢的专业。

知乎用户 Judylovesyou 发表

道德绑架。

知乎用户 雨水​ 发表

文化素质不高、没有科学素养、思维缺乏逻辑,也没耐心仔细研究和友好沟通,导致他们劝说蛮横生硬,不据理,也无理可据,干脆懒得费脑,一句话 “为你好”,舍难求易,简单省事。

岂不知学习、传导,除了内容本身,态度也是重要一环。即使内容优质,缺失了良好的修养和风范,也只是十得其一,更何况内容空洞,站不住脚。

知乎用户 昨夜太平长安 发表

投射性认同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他们指这一条满是鲜花和糖果的道路说,看,这就是幸福,这就是前往成功的道路。可不知,我对鲜花是过敏的,对糖果是容易腻的。
我向往的是一条充满泥沥的小道,可以自由自在的光着脚丫捉虾摸鱼。也许天会下雨,也许人会摔倒,也许会…………
但我无所畏惧!

知乎用户 春华选课说 发表

打着 “为了孩子好” 的旗号,满足的其实只是家长自己的愿望。

想起台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的女孩林茉莉

林妈妈是一个 “鞠躬尽瘁” 的全职妈妈,她苦心为家庭付出,为孩子做营养餐,节省下钱给孩子坐计程车,操心着孩子的学业。

但衣食无忧、成绩优秀的茉莉却一点也不快乐。

她撒谎、偷东西,浏览自虐、毒品相关的书籍。

每次成绩略有下滑,她就会拿刀在手腕下划上一道道伤痕。

茉莉压力很大,她总是需要考虑妈妈的面子。

她想学文学,妈妈却觉得没有出息,坚持让她学医;成绩稍有下滑,妈妈就会责骂,觉得她让父母丢了脸面。

因为,茉莉的妈妈曾是留美硕士,学业优秀,为了孩子放弃了工作,无法成为教授。

心结难解,林妈妈就紧盯茉莉学业,一定要让女儿出类拔萃给自己争口气。

但茉莉在这种压力下,绝望地认为自己 “可悲又没人爱”。

自我满足式的爱,从父母角度看,是自恋的延伸;从孩子的角度看,则是自我不断地被漠视、被否定、被父母的感受覆盖。

真实的自己不被看见,哪怕外表再华美,内心也会一点点被蚕食。

特级教师黄侃,有一个品学兼优的女儿,从小到大,女儿一直是 “别人家的孩子”,学习优秀、兴趣广泛、性格也开朗。

女儿去荷兰留学后,传达给家里的信息,依旧是一片明媚,生活充实。

然而,2009 年,女儿突然在荷兰自杀。遗书中写道:“我真的太太太累了……”

原来,她被强迫症折磨长达 8 年,痛苦不堪。

黄侃痛定思痛,做出反思:“这些年来,我一直没有走到孩子心里。”

黄侃更关注女儿的成绩,在精神上的交流却很少。女儿曾跟自己聊过情感上的一些苦恼,但大大咧咧的她总是忽略女儿。

女儿在人前表现的开朗活泼,可是,真实的自己却一直没有被看到,孤单的挣扎在苦闷中。

漫画家几米写道:“当我变得和你期待的不一样时,请爱我原来的样子,疼我原来的样子,赞美我原来的样子。”

如何才能看见孩子,接纳孩子原本的样子?

我们需要尊重孩子的感觉,读懂孩子的心思。

放下身段和权威,自然能和孩子拉近距离。

爱是尊重。

因为,爱的真谛至为简单朴素,不是高深的大道理,亦不在远处,它存在于每一个与孩子相处的细节之中:

**作者简介:**春华选课说(ID:chunhuaxks),一个服务家长的第三方机构课程评测平台,站在家长的角度,多维度、公平公正、对比评测各大机构课程,选最适合孩子的课程和老师,安排试听和一对一试听分析,让家长少走弯路、明白报课、不花冤枉钱!

知乎用户 米斗家庭教育 发表

女儿总是抱怨:“从小到大,我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都是为了你好…….”

这句话好像一句咒语,父母总是打着爱的旗号,限制着我的自由和独立。

只要孩子一不听话,父母就会开始训斥:“我辛辛苦苦赚的钱,做这么多辛苦的事情,还不是为了你好,你怎么这么不听话,还反过来让我生气,真是太让我伤心了。”

当女儿做错事情的时候,妈妈又开始训斥:“你以为我愿意骂你、惩罚你吗?” 还不是为了你好,骂你惩罚你只是为了让你知道你做的事情是错误的,让你知道以后该怎么做!

但是女儿被逼急了之后,往往都会大声咆哮道:“我不用你管,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

这些话让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矛盾越发深刻,也让家长特别苦恼,我辛辛苦苦为了她好,怎么到头来变成了这样子?

“我都是为了你好” 这句话就像是孩子头上的一把枷锁,让孩子听到之后就觉得特别沉重和反感,这些话并不能让孩子理智的去对待自己的问题,反而会把孩子越推越远。造成一种强烈的负担。

孩子会觉得稍微有一丁点的反驳都是大逆不道,让孩子只能内疚的顺从,但会导致很多孩子的天性被扼杀,最终完全按照父母的意愿去做事情。

1、征询孩子的意见

当父母制定关于孩子的某项计划时,最好先听听孩子的意见,而不是直接给他下指令 “晚上只能玩半个小时的游戏,九点之前必须睡觉。”” 暑假去参加某某夏令营”。以一种不容置疑的态度去让孩子执行,应该去和孩子讨论他内心的想法,并且可以让孩子自己做出计划,这样孩子才会更有兴趣去执行。

2、允许孩子辩论

不管孩子做错了什么,请允许他进行辩论,而不是要将这些辩论看成一种强词夺理。当然如果孩子任性,不讲道理,应该坚持必须让孩子道歉。申辩也是一种权利,不能要求孩子俯首帖耳,这样的孩子没有前途。辩论本身就是一种有条理的使用语言的过程,也是交流的过程,听听他的想法,也许你会觉得孩子这样子做并没有什么错误。当然申辩不等于强辩,如果父母发现孩子有推脱责任的倾向,应该坚持让他承认自己的错误。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cpwr7U 发表

谢邀,你是怀着什么样的愿望邀请我來回答的,哈。

先看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如何理解父母说「我的一切都是为了你」或者「我都是为你好」?

首先看括号里的話:「我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和「我都是为你好」。

先假定只是事情。通常我们认为一件跟关系有关的事情,这件事情是否有意义和真正有效,取决于事件中的人。有好几个可能性,其一,你给我的,就是我想要的,也是你愿意给的;其二,你给我的,就是我想要的,你不愿意给却给我了;(一和二中,二者均能自主选择,没有判断介入其中,且你读到了我想要什么)其三,你给我的,不是我想要的,是你单方面以为我想要而给的;其四,你给我的,不是我想要的,你也觉得不是我想要的,但是你就是想给,因你觉得对我来说是好的;(三和四中,二者仍均能自主选择,三是,我没读到你想要什么,四是,我可能读到了,但我有自己的看法与判断)注意,到这里还都没有乱套,接下来第五个,我知道你不想要,可我不但想给你,而且强行塞给你了,因为以我自己的人生经验判断,现在的你只是不知道,以后你迟早知道,是为了你好;(五中,我是没有自主选择权的,而且我对自己的判断被认为不够好,于是有一个人替我判断并且做了决定,尽管知道我不舒服,不高兴,不满意,然而相信时间中每个人会变化,这一代替决定会带来有益结果,你没有其他的可能性会比我代替决定的这个要好;还有其六,是第五个的扩展版,事实已经证明我的为你好带来了很多问题,于是我说,“我的一切都是为了你” 和 “我都是为你好”,这可以是自我安慰,不用为这一代替决定的失败而内疚,也可以是安慰他人,我如此做是为了你好,不要怪我,潜台词,我是爱你的。

到这里,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从一到六,有一个自主权的移动,从双方都有,到一方持有,有为你好的真情,但隐约有一个控制在里面。

刚刚说的是事件,我们再看这个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如何理解父母说「我的一切都是为了你」或者「我都是为你好」?

这个情境貌似不是一个事件,而是为父,为母,为人。也就是说,刚刚所有的事件要换成人生,对人生的自主,对人生的判断,对人生的决定。这下突然可怕起来,我现在打算陈述我对这个问题心理学的答案了。

对人来说,自主很重要,婴幼儿期要重点培养的品质之一就是自主,自主也是自我意识的萌芽。孩子通过自主而与外界现实世界接触,发展各方面的能力,从知识和技能的获取到社会化,由此长大并开始有自主决定的能力,当我们形容一个人用能独当一面的时候,大概语气还是佩服的。但我们也会遇到一些现实的困难,在我们长大成人的过程中,我们就是需要依赖父母给予衣食,乃至学识与判断,在我们自己无能为力的情况下。一个好的亲子关系,重要的特点是能够开放沟通。父母在其中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慢慢成全而不打扰。这个成全包括给予,不打扰包括由孩子自主。
这里可以给出问题的第一个回答,当父母说「我的一切都是为了你」或者「我都是为你好」的時候,孩子的自主能力受到削弱,而且听起来像是父母的人生压在了孩子身上,并未经过孩子允许。一对真正成年的父母,他们是懂得放手孩子去探索这个世界的,对他们来说,世界是还算安全的,风险是自己可以评估和大约规避的,他们也相信孩子可以自主的去认识世界,从事业到感情,去认识另一个人重新组建家庭。从这一角度来说,我将父母说「我的一切都是为了你」或者「我都是为你好」理解为,自己有和孩子绑定在一起的需要,自己并没有将自己的生活与孩子的完全分开,心理上未分离。而且它还可以被理解为父母为自己打断了孩子其他的可能性而做出的解释,因为所有事情都需要一个大家能接受的理解。如果说,这是爱,这爱无疑是有问题的。

刚才回答了问题的第一个理解为,父母虚弱,从而将自己与孩子绑定在一起,乃至不惜破坏孩子的自主力

但有一个另外的现实是,很多孩子就是扶不起来,他们需要三脚架,或者说扶手杖。每一段关系的形成都是双方彼此影响而成。如果父母察觉孩子完全能自主处理很多事情,比自己去插手来得强得多,我想大部分父母不会再去为孩子做决定了,如果仍然强制的去要求孩子,走向一条明显比较差劲的道路,这样的父母心理上是变态的,这种关系是施虐与控制的。

有意思的是,我们通常就走在这条看不清前方的路上,它最大的特点是,模糊而不确定。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模糊与不确定中走来,我们感受,判断,决定,摸着石头过河,就像小时候的语文课本,小马过河。所以「我的一切都是为了你」或者「我都是为你好」这种现象,是不是可以说,可能是对模糊与不确定的一种焦虑,焦虑进而引发,穿过界限来代替决定,实际是整个家庭焦虑的表现。而具体的家庭,实际情况会复杂得多。中国的父母,中国的文化,确实好多人的观念就是,一辈子为了后代。就连犹太人也说,最重要的三件事是,做喜欢的事情,多看看世界,养育出色的后代,你看,他们怎能不急迫的想要替你做最好的决定呢?

大概就回答到这里了,最后坏坏的丢几个问句,如果道歉有用的话,还要警察干嘛?如果爱让人很很痛苦,还是爱,并且无过错?

行为的结果令人无法接受的时候,所做的不该是去解释动机,令一切合理(这个在 CBT 疗法里叫认知失调,尽管我是动力学取向,但觉得这个名词很不错),而应该是认识到不合理,并且做此时此地的改变。

本然心理工作室创始人 BEAST

湘雅医学院应用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方向研究生

人之极致,无有他异,只是本然。

—— 本然心理工作室

本然于 2015 年 9 月下旬 成立,工作室秉持人性、自然、真实、关怀的理念,致力于实践生物、心理、社会、人文统合的谘询模式,与人一起工作,与人一起生活。

当 “极致” 指他人眼里的不正常时,本然意在诠释这种 “不正常” 源自人性本然的部分,心理不适是对模糊心理内容的一种表达尝试。

**工作范围:**青少年心理发展、适应不良、人际困难等;抑郁、焦虑等情绪情感障碍;亲密关系与家庭治疗;其他一般至严重心理问题。

**工作邮箱:**benran_psycho@163.com

**工作电话:**051268364007,18061921277

**工作地点:**苏州可以面谈,其他地方视频。

更多好文章请关注微信号本然心理工作者(扫码可添加)

知乎用户 封狼居士 Kross​ 发表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应该明白父母不会坑我们。所以这句话就很好理解了。同时,确实有些父母很有远见,很有想法,这时候更应该理解父母。但是随着我们成长,认知扩展,我们会有自己的想法。所以这句话的理解,应该是基于父母的经历经验而得到的结论。不过我们也不能简单的认为这话是对的还是错的,我们更多的应该分析父母说这话的时候的利益分析。这才是任何决策的根本问题。

知乎用户 威尔逊. 贝瑞 发表

在有些家庭里,做父亲的会对他的孩子说:‘’你在这样我就揍你。而做母亲的则是噙着眼泪,把孩子搂在怀里,爱护地低声说:‘’宝贝,你这样做对得起妈妈吗?‘’谁能说第二种方法不如第一种专制?  乔治 奥威尔

知乎用户 罨画生活 发表

成熟的父母不会在有反抗能力的成年子女跟前讲一些不会改变现状的话,最多想在晚年的生活里找到依靠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也不是专业性的回答,单纯过来发泄一下,我妈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个了,除此之外还有:

①最近睡眠不好,还不是为你操心操的。

②你爸这几年都有白头发了,还不是因为你。

前段时间找工作,整天和我说自己好操心,说好多毕业生毕业都找不到工作,特别担心我也找不到,整晚没睡好,本来找工作就是件压力很大的事情,白天跑招聘,晚上好不容易回宿舍躺着还要听她唠叨,我妈就是那种满身负能量,还喜欢背后说人坏话的那种,从小到大什么都喜欢和我抱怨,我真的受够了,终于毕业了可以离开她了,可是她非要把我留在身边,说养了一辈子的女儿,跑上海去工作,不是白养了吗,强烈反对我去上海。

最近她更年期了吧应该,整天就想找人吵,我爸经常得在外面开会,所以她就天天挑我的刺,每天早上六点不到,她就自然醒,然后来我房间打扫卫生,我从来没让她来给我打扫,相反我很不习惯她给我打扫,因为很多资料经常就找不到了,可是她就是每天大早上都要来,用吸尘器,这让人怎么睡觉… 一边打扫一边说我怎么东西这么乱… 其实根本就不算乱,她就是喜欢大家都按照她想的来,我真是受够了… 有一句话埋在心里好多年,从来没对人说过,那就是我真的很讨厌我妈妈,高中有段时间成绩不好,她说的最多的就是你以后没出息了没考上一本,我怎么有脸去告诉别的亲戚,和老师开一对一家长会,她就说我平时不怎么管她的,只要她健康成长就好,努力过了就没有遗憾。

真的好憋屈… 特别难过… 中国传统道德观里,孩子还是不能轻易说家长的不是对吧,这么多年,算了,忍也忍过来了,最开心的是我没有成为和她一样的人,对不起,可能我这人就是铁石心肠吧,虽然她养我这么多年,我对她一点感情都没有,每次开门,一听到是我妈的脚步,心里就咯噔,一听到是我爸的,心情就好很多,好了,发泄的也差不多了,考研考上了,这次我一定不会再一味的听她的留在家里,一定要走的远远的。

分割线,2014,12 月。

好久没上知乎了,原来我有段日子这么烦我妈啊 23333,还匿名,哈哈,我好怂。今儿晚睡又被我妈骂了一通,还过来敲了一下我的头,敲完塞了我一个枣儿吃,最近感冒,感冒药上写这药治疗感冒,咳嗽,什么什么的,有一项是百日咳,我和我妈说我咳这么久了,是不是百日咳呀,我妈又惯例的偶像剧男主语气附身:白痴,百日咳是婴儿出生一百天时候得的。过了会儿又幽幽的补充了句:你百日咳的样子我还记得呢,在我心里,你一直都是个小宝贝。被你这句话暖得我现在还没睡着呢,实在是不敢想象有一天你会先我一步离开,不敢想,想到就心塞得不得了,妈妈,爸爸,我好喜欢你们,希望人死了之后,一定要有灵魂呀!

知乎用户 Pindar 发表

你做了把我坑惨了的事情,然后你说我那时候也是为了你好

知乎用户 張子佾 发表

面对未知硬找的合理化借口。而这个借口恰好很符合社会传统规范,就被大量沿用 (其实很多人在讲这句话之前没有认真思考这句话的道理在那里,也就顺口复读机了)。

如果是高度可预见的未来,其实父母子女的应对一般不会不同,比如天冷了就取暖,最多风格不同。

但是面对未知境况人类会习惯提供经验作为参考,这件事本身没错,我们也需要意见参考。我们拒绝的强制限定,不是初衷。比如,出门可能下雨可能不下雨,你可以‘建议’带伞但不要用你的经验 (那只针对你过去经历过的情境) 来强推‘带伞’才是正确的。

对赌这件事的正确规则是,出资者做最后决策 (有时下注的人是借别人的资本)。这套初衷论说法的潜台词其实是,不准备负责或负不了责,开始搬初衷。

所以退一步说,如果对方虽然也是在赌几率,‘强制’我带伞但并拿出真金白银免除我‘带伞’的成本,我很乐于无条件接受。毕竟面对未知赌局我自己押注也有赔率是有风险的。

但要是不肯真金白银负责的,以注搏注的,不必在意,自己下注自负风险比较实在。

没必要被语言困住。

知乎用户 清天行健 发表

你是否也会因为深爱某个人给对方和自己带来麻烦也不自惜?

父母的爱不会比你对别人最深的爱浅多少。(你会在恋爱的时候说付出了多少,父爱母爱的付出那更多,也会偶尔计较下的)。

同理,如果你那样爱着别人最后还是得放手,所以父母也应该把它转化为好的积极的方式。

知乎用户 云珏​ 发表

请别用为我好来道德绑架我,你只不过是想我活成你希望的样子罢了。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人,你的建议我可以听,但是接不接受是我的事情,毕竟路还是我自己走。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最近就一直被这句话烦!我今年大学刚毕业,为了工作的事情没少跟家里吵。昨晚上我爸又因为我以后的工作问题对我洗脑,还拉着我小叔小婶一起。一直说公务员吃皇粮多么好多么好,我说我有想干的事情,当公务员找不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们全体认为我就是太幼稚,不知好坏,不识好歹。

我真的很憋屈,我知道主要还是怪自己。我读的是普通二本院校,到了大三才真正意识到自己想从事的工作并不是本科专业,所以大四的时候考研换专业。结果很不幸,没考上。所以开始了我的悲剧。我本科在北京读,想着没考上研究生留在北京工作积累相关领域的经验也是可以的,哪里想到一回家说想法,全家人都反对,七大姑八大姨的也认为北京五、六千不如小地方两千。我说这哪是钱的问题,留北京我能有我想做的事情,回了小地方根本没机会,而且就眼界来说也不是工资能衡量的。。。家长根本不听我说。

其实我性格也是比较怕事,不敢先斩后奏拼一拼,所以我还是回来了,但经过昨晚的事情后我更加坚定了要二战考研离开家的心!读书改变命运,这是我从小到大第一次读懂这句话的意思。

我绝对不会让家长以他们的价值观衡量我的人生!既然说不通,那就省下说的力气去做自己想做的吧!

知乎用户 爻妹纸的盛世美手 发表

养,是本能;教,是学习。当家长最可怕的就是心理上站在一个我是你父母而高高在上的位置。所以只要有分歧:我永远是对的,你永远是错的。不肯直面自己的错误;我打你是因为爱你;好为人师;把妥协顺从当成长;用成年人的标准去要求未成年人,却又置未成年人的气…… 这也许是中国式父母最大的问题吧——分不清 “爱” 和“控制欲”的区别。三流父母做保姆,二流父母做教练,一流父母做向导——引导孩子独立思考。好在适度,坏在失度,败在过度!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7qKL1D 发表

我感觉一方面这句话特别虚,因为每个人对好的定义不同。此外这是一种强加吧,有道是冷暖自知。

知乎用户 杨焱磊​ 发表

![](data:image/svg+xml;utf8,)

生活中有太多的人,喜欢打着 “为你好” 的旗号,劝你做一些你不想做的事情,甚至擅自作出一些安排。他们的身份可能是父母、长辈,也可能是朋友、恋人。

为什么说 “为你好” 是一种强盗逻辑?因为它的背后,是一个人的控制欲望。

1. 控制者往往假装很了解你

**控制最明显的形式,就是干涉别人的选择。**有强烈控制欲望的人会坚持自己的意见,哪怕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面也是这样。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 “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有一种爱, 叫你妈喊你穿秋裤”。

控制者把被控制者看作是自己的一部分,因此他们会自以为非常了解对方,还认为对方应该满足自己的所有要求。比如,控制型父母常常对孩子说:“我是你妈,所以你就该听我的”;控制型的伴侣可能会说:“我不了解你,还有谁了解你?” 这实际上都是控制倾向的体现。

2. 控制剥夺的不仅是自由,更是自尊

如果别人反复干涉我们的选择,我们都会自然地感到 “很不爽”,而长时间的控制行为造成的影响要比这严重得多。

为了让被控制者更加易于控制,控制者往往会采用言语虐待的手段,不断贬低、攻击对方。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对方产生自我怀疑,认为自己真的很糟糕,从而变得更加可控。

所以,**控制最主要的伤害,就是被控制一方会反复感到自己的感觉和价值被否定。**在长期的控制关系里,被控制者会对这种虐待习以为常,渐渐地相信自己真的很糟糕。

控制对孩子的伤害尤其严重。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需要借助外界来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内在体验,从而建立起清晰的自我认识。但是,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处于控制关系中,他会反复感觉到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感受被否定,然后根据别人的评价来定义自己、认识自己,这个过程在心理学上叫做 “逆向创建自我”。这样长大的孩子往往相信自己真的就像控制者所说的那么糟糕,而且他们不知道自己真实的感受,也不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

3. 控制行为往往以爱为名

在被控制者看来,控制者是非常强势、可怕的;但是实际上,控制者的内心非常脆弱,所以他们才需要反复用控制行为来消除自己的失控和恐慌的感觉。《不要用爱控制我》的作者埃文斯认为,在控制者的心目中有一个假想的人,当他根据自己的意愿去塑造这个假人的时候,他就能体会到一种安全感;他们用这种方式来回避自己真实的感觉,克服自己的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原本指的是年幼的孩子离开母亲时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但是实际上,父母对孩子或者恋人之间也会产生分离焦虑。所以,控制行为往往表现为令人窒息的爱:我要控制你,因为我太在乎你,我不能没有你。

为了摆脱控制,被控制者往往会尝试证明自己的能力,但是这可能会激怒控制者,让关系进一步恶化,因为控制者最恐惧的就是被控制者的独立,独立就意味着控制关系的消失。

比如,一个孩子为了让妈妈不再干涉自己,他对妈妈说:“我自己能找到很好的工作,你不要帮我安排了”;他以为这样能让妈妈放心,但是实际上,妈妈通常会更加恐惧,觉得孩子马上要不受控制了,她可能会想要更进一步地控制孩子。

知乎用户 无何乡居士 发表

你要理解 “我这都是为你好” 这句话的正面意义在哪里,才能知道他究竟错在哪里。

首先,从生物学角度来讲,生物都是趋利避害的,世界上没有任何生物会比你自己对你更好,包括你的父母。

在面临问题时,普通人都会做出有利于自身的选择。如果有人与你的判断不一致,通常情况下是因为他自己的利益与你相冲突。也就是 “不是为你好”。

但是对未成年人而言,知识储备和社会经验不足,在处理社会问题的时候判断往往不准确。而父母是成年人,判断的准确性是要远远高于未成年人的。

未成年人需要清楚,父母的判断与自己出现分歧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他们能力更强,而不是因为他们想害你

所以才有了这句 “我都是为你好”,这种常年挂在父母嘴边的口头禅。

但是聪明的父母应该清楚,这句话是说给孩子听的,不是说给自己听的。

孩子的判断力虽然不如成年人,但是是直接面临问题的人,他的体验是最直接最真实的。

成年人由于工作等原因,多数情况下不直接参与孩子的社会活动。对于孩子面临的问题,获得的信息往往是第二手的,是包含了他人主观修饰的。包括不限于孩子的自述,老师、同学的讲述等。

这种信息不对称会影响成年人的判断,甚至造成严重的判断错误,给未成年子女造成巨大的伤害。

我这里只能将毛泽东的一句名言送给诸位父母:“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不管你如何瞧不起你子女的判断力,请先保证自己对子女个人遭遇的了解,足够全面、准确,然后再做判断。**养活一个人其实非常容易,但是培养一个心理健全的人,没有那么简单。

相信你们都是为了孩子好,也请你们牢记我开篇那句话: 没有任何生物会比他自己,对他更好。

知乎用户 王大垂 发表

自私和专制。

真正好的父母应该说的是 “我是对的”,以给予子女必要的指导。因为这样说,意谓着如果决定错了,父母要承担责任。“为你好” 如果错了,可以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虽然我错了,但是我是为你好啊,所以你不能怪我,以后还要继续为你好。你看,一点道德上的负担都没有。其实这样做,最快意的是自己的情绪,至于子女的感受和将来,根本不重要。

知乎用户 徐安诺 发表

父母对于孩子不可避免会有你是我所养育的,没有我就没有你这样的创造者的优越感。从而产生的是对所属物得控制欲。“我做的一切都是对的,为了保护孩子,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环境,我所给的一切都是最适合他的最好的,他是我所创造的没有人比我更了解他的需要。”【值得庆幸的是我的父母从没说过这句话

知乎用户 正经老歪 发表

有种现象叫 “好心干坏事”,说的就是出于好心的言行,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当事人实际情况(包括客观环境、个人理念),一不小心造成“帮倒忙” 的效果。这种 “关心” 会对当事人造成比 “不关心” 更大的困扰,因为当事人的任何反感情绪都容易被 “我是关心你 / 我是为你好” 这种话进行道德绑架,容易被理解为不知好歹,进而让双方矛盾升级。

有时候即便只是出于好心的言 (没有行),如果过多的出现在你耳边,也会对你造成严重的干扰和心里负担,不是因为你心理素质差,而是——当你满怀信心、充满斗志、不辞劳苦的超你认定的目标 A 全速前进时,身边总会时不时出现一个 “关心” 你的声音说“A 到底有没有前途啊?”“你怎么不做 B 呢?”“你追求 A 有什么好的,怎么不试试 C 呢?”“你看 D 行不行?A 不行就算了吧”——这种情况下,不被干扰才不正常。

前面的很多回答都很好。其实我想很多有类似困扰的人最想知道的,是如何回应与沟通,这也是我所困扰的。希望有高人解答。

知乎用户 刀客塔箱 发表

我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可以让我高兴)

我都是(为了让自己高兴顺便真以为是)为你好

.

.

.

.

父母也是凡人,只要坚定地告诉自己这些括号里的东西是人类的劣根性,每个人都有,走出家门把南墙拆了也不回头。

知乎用户 大雪无痕 发表

我刚刚在几分钟前想明白这个道理,特意搜了类似的问题跑来回答的。我想明白的这个道理就是:

一切打着我这是为你好旗号的干涉,不管是真心也好,假意也好。本质上都是干涉者在对被干涉者发泄自己的某种情绪,而非真正的为被干涉者考虑。

知乎用户 悦悦酱奥 ao 发表

他们都说 “我是为了你好”

“真的吗?”

<1>

昨天晚上,我又看了一遍铁观音。

你说剧中的棠夫人她不爱自己的女儿吗?

不,她是爱的。

她自己也是这样觉得的。

但是比起女儿,她更爱自己,更爱权利。

她的爱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以自己为中心,去爱女儿的。

“我是为你好!”

(有没有觉得这句话很熟悉,在生活中很常见的一句话。)

棠宁是怎么说的?

“放屁!”

(讲真,我觉得这两句话简直就是天仙配!为在现实生活中说出正确答案的同学们鼓掌 !)

世人大多都是自私的。

这像不像我们生活的的父母们?

大一点的孩子们已经学会了强装镇定,而小一点的孩子们还没有学会管理好自己的面部表情,哭得一抽一抽的却又固执的想听到那个并不想要的答案。

吵架的时候仍然控诉:

“你根本就不喜欢我,你只喜欢他。”

一般的来说,父母们都是怎么回答的?

“你这只白眼狼,我供你吃供你穿这么多年,都喂了狗了,没心肺的东西,我要是不喜欢你我就不会把你生下来,就不会把你养这么大。”

看看,大人们总是不愿意承认自己的真实想法,既然敢做,为什么不敢认呢?

承认自己的失误很难吗?

是的,很难。

对大人来说,真的很难。

天大地大,再大不过一句 “是我生了你” 和“是我养了你”“这么多年”。

是啊,生恩和养恩,我无以为报。

但是,你当初也没有问过我想不想要来到这个世界上。

说到底,还是因为你的一时贪欢和自私,最后却说是我欠了你的。

<2>

我记得我曾经在微博上面转过一条这样的微博:

模糊的监控视频里,教师的走廊上,当时应该是上课时间,走廊上只有寥寥无几的几个人。

老师和妈妈正在说这孩子犯了什么错误,不知道老师说了什么,妈妈突然伸手给了孩子一巴掌。

初中的男孩子,身型已经长的超过了妈妈,也算是一个小大人了。

成年人知道当众要面子,孩子也知道要啊。之后孩子一直低着头站在原地,老师和妈妈慢慢的边说话边走远。

孩子伸头往楼下看了看,又看看不远处的妈妈,最后往身边四周围看了一眼。

果断地攀上围栏,一跃而下。

他早就有了还手的能力,可是他没有。

这个视频在网上被爆炸式的转发,我的首页里面几乎都在说,为什么要扇巴掌?

还在大庭广众之下扇巴掌?

当我正在感叹的时候,我看到了不一样的言论。

现在的孩子也太脆弱了吗?

不就是一巴掌吗?

我小时候还被老师经常性的罚跪呢?

…………

等等言论,还有更扎心的言论,我不喜欢,就不写了。

我不知道你小时候怎么样,我不关心,我只知道,这一次,有个孩子死了。

每个人的承受能力都是不同的。

但压死骆驼的永远是最后一根稻草。

可能是一时冲动,也可能是长期的压抑。

这个视频最让我扎心的是这个孩子看了一眼楼下,他当时在想什么呢?

如果我从这里跳下去,能死透吗?

这个高度应该救不回来吧!

他在看向母亲的那一眼,是不是在想着,以后,我再也不会让你失望了。

最后,他终于解脱了。

能自我攻击的都是善良而胆小自尊的孩子 。

<3>

还有一个也是孩子跳桥的视频,当时好像是在路上,车来车往,孩子突然打开车门冲出来,母亲跟在后面一起出来,追在孩子的后面,两人还在争论着什么。

四周的车因为他们都停了下来,孩子快速的在前面走在,走到桥边,丝毫不犹豫的纵身一跃。

视频里的母亲这才住了嘴。

写完这篇文之后我去微博翻了很久才翻到,前面那个孩子:

14 岁男生被母亲扇打后跳楼坠亡

后面那个孩子:

上海 17 岁男孩跳桥

两个话题都还在,有时间的同学们可以去搜一下,记得带话题。

那几天,我的首页里面都充满了一篇篇悲哀的祝福。

恭喜你们呀,终于解脱了!

<4>

我看到大部分的人都在惋惜着这两条年轻的生命,当然也有着极少数的人在批评着这两个孩子:

过于自私 ,都不为父母想一下,一点都不懂事…………

等等。

我说,尊重一下死者,好吗?

人都已经没了,你还骂。

差不多大半个月之后,搬家前的一邻居来我家嗑唠,不知怎么的把话题扯到了他家小孩身上,继而又延伸到了 “你有没有看最近的新闻?”

说着就把上面这两个孩子跳楼和跳桥的新闻和大家讲了一遍,我听到有人说:

“太冲动了,再怎么着也不应该不把自己的命不当回事。”

也有人说:

“现在的孩子就是因为父母平时太过于娇生惯养,给养坏了。”

“他以为他在惩罚自己吗?他惩罚的是父母。”

虽然他们说的我都不是特别的赞同,但是站在他们的立场上,也无可厚非。

这些话,好像也不算太过。

正当我以为无脑喷这种东西距离我很遥远,只存在于网络上的时候。

我听到了一句,可以点本文的题的一句。

这篇文开始写到时候,我本来是想写电影中的母女情的,没想到写着写着,写到了自己身上。

她的这句话,我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胆战心惊

我记得她和别人说话很少有这么气愤的时候,我当时在我自己的小房间里面,我看不到她的脸,但我仍能感觉到她的情绪,或许,这就是我平时不愿意承认的所谓的血亲吧!

很讨厌,但是,这是事实啊,避不开的。

她说 “要我说,这就是不知回报父母养育你到这么大的恩情,还不能说了,一说就跳楼,白养了这么多年,现在的孩子真自私,一点也不知道为父母这着想,辛辛苦苦把你养这么大,还不能打,还说都不能说,要知道,在我们小时候…………”

我当时听到这里,还是很庆幸的,我早早的就学会了独立。

尤其是心里。

同时,她当时的话让我醍醐灌顶。

同时也想明白了其他的一些。

我听到周围人也有在说着:

“不能拿着我们小时候和现在的孩子比。”

“话不能这么说……”

事实证明,不要试图去叫醒一个正在装睡的人。

<5>

记得前段时间淘宝崩了,知乎崩了,b 站也崩了。

一连崩了好几个。

热搜话题点进去,有人说我以为是我的手机问题,用另外一个手机,还是刷新不出来,我就去把网线拔了,重新连接。

也有人把手机关机了再重启。

有人试了好多办法,最后上微博一看,好家伙,感情不只是我一个人。

原来大家的情况一样啊。

二次元通道暂时关闭。

最后根据可靠消息的官方发言:

服务器的总部停电了。

虽然只是一个小意外,很快就修复好了。

但是我看到了群里面一个姐妹的一句话:

当代年轻人,不管出了什么事,总是会先从自己的身上找问题。

我当时就惊了一下,说的好有道理哦,紧跟着我就接了一句:

为什么父母不能?

因为父母不是当代年轻人。

看看,父母们和孩子们的区别就在这里,一旦出了什么事。

当代年轻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先从自己的身上找答案,重复的找答案。

他们会认为是自己的问题,直到反复的确认了好几遍之后,自己没有问题。

他们才会去找对方确认是不是对方那里出了问题。

希望,大家身边遇到的人都是当代年轻人。

<6>

有一个小哭包朋友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大概就是一旦出了什么激烈的话题,大家大声一点说话,她就会像只小兔子一样,红着眼睛,好像下一秒就要哭出来了。

好长好长的 一段时间,她的空间里面都是一些很伤感的话题。

那段时间,她几乎每天打电话向我诉苦,一边说一边哭。

每次都会反复的问我:

“我到底要怎么做,他们才会稍微喜欢我一点点,明明我是他们亲生的,我看到以前的照片,我和我弟小时候的照片简直就是一个人。”

“我已经不知道要怎么做了,好像不管我做的再好,他们也看不到……”

我记得我当初是这样劝她的:

“人都是是自私的,人们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将来能够得到更好的回报,回报到自己的身上。你的母亲喜欢你的弟弟,将来想着也是等你嫁出去了之后你也不会再管你的父母们,所以他们并不需要你将来的回报,他们都已经帮你提前做好了选择,你应该高兴才是。他们指望以后养老的对象是他们的儿子,那么,真到了那个时候,他们之间会怎么样,是他们的事,是他们自己早就做出的选择。与你无关。”

“那要是他们那个时候还给我打电话怎么办呢?”

我当时听到这个问题,觉得女孩子真的是世界上最善良的生物,都到这个时候,还没有下定决心拒绝。

以前,该照顾你的时候,你被完全的忽略在一旁看着他们照顾别人。

你满脸的羡慕,他们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甚至让你闭嘴。

现在,颠倒过来了,种什么样的因就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子。

“你为什么还要接他们的电话?”

“可是如果有什么急事呢?”

“但他们并不需要你啊,这… 难道不是他们早就做好选择了吗?”

自己选择的路,自己要负责走完哦~

最后点个题,你要真为了我好,别 bb,直接给我打钱!

20210822

以上,就酱!

我是悦悦酱奥 ao!

回见!

本文原创首发【悦悦酱奥 ao】

欢迎关注和星标!

或许,可以带我去你的朋友圈里面浪吗?

憋跑,跑之前留下你的三连呀喂!!!

-END-

图源|花瓣网

|侵删,致歉

其他|我

知乎用户 心理咨询师姜倩莉 发表

成年人的世界,连痛苦都是全方位的:

在大城市刚打拼得有点成绩,想靠努力挣够首付,却被父母勒令回老家,找个稳定工作,相夫教子
新婚刚过半年,为了装修琐事,两口子感情都快吵没了,从一开始有聊不完的话,变成如今的无话可说;
你费尽心思写的方案,被老板一句话否定,而他的建议你觉得根本行不通……

萨特有句名言:“他人即地狱。”

人的痛苦,几乎都是源于人际关系,哪怕对方一再强调,“我都是为了你好”。

妻子、丈夫、孩子、父母、老板…… 为什么这些生活中原本最重要的人,却往往成了我们的苦恼之源?我们又该如何走出人际关系的 “地狱”,拥有幸福?


1 这个世界生病了

为什么人际关系时常让我们感到痛苦?

格拉瑟说,那是因为我们与他人的关系总会掉进 “控制” 的陷阱——

要么是你让别人去做他们不愿做的事,要么反过来,甚至,你们都试图让对方做彼此不愿意做的事。

比如,吃完饭,你和伴侣都不想去洗碗,但其中一方会对另一方说:“喂,你应该去洗碗,因为我洗过太多次了。”

可这样做,真的有用吗?

前些日子,日本著名导演北野武的离婚事件引起了热议。这位 “真男人” 转让了约合 12.75 亿元人民币的财产给妻子,然后净身出户。

先不论做法优劣,如果我们研究一下北野武这段 39 年的婚姻,会发现其中充满了控制与反控制。

在北野武出名前,妻子曾去酒店当女服务生赚钱,来支持他的事业,这在当年是件很有勇气的事情。两人在 1980 年同居,1982 年,北野武曾想和妻子分手,但没有成功。随后,女方父母偷偷用北野武的名章,给两人登记结婚。

这显然触及到了他的底线。于是两人开始了长达 36 年的分居生活。其间,双方均婚内出轨,可妻子坚决不离婚。

1994 年 8 月,北野武因为摩托车意外,造成半边面部瘫痪,还是在妻子的悉心照顾下,才恢复过来。

可是,这些年的相爱相杀,换来的却是北野武在采访里的一句:“妻子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人”。

但这段听起来不像话的婚姻,却折射出很多长期痛苦关系的现状:

明明是为了关系更亲近,想让对方变得更好,而尝试控制对方,但这种做法却把对方越推越远。越努力,关系越疏远,越痛苦。

最可怕的是,人们对这种社交悖论,不但习以为常,还不觉得有问题:

你做得让我满意,我就奖励你,你做得不让我满意,我就惩罚你,这样的想法似乎是天经地义的。

比如,孩子不好好做作业,家长就把他关在家里,不让他出去玩。可结果呢,这只会让孩子更加讨厌学习,也更抵触家长的教育。家长却认为这是孩子不听话了,于是加大惩罚力度,孩子更变本加厉地叛逆,从原本的不写作业,变成了放学不回家,亲子关系越来越糟。

发现了吗?控制的结果,必然是反抗。

我们越是强迫在乎的人,就越有可能失去他们。

这背后,有一种 “所有权思维” 在作祟。也就是说,只要我们认为自己拥有他人,就会毫不迟疑地强迫他们听从 “指挥”——

你是我的孩子,所以我让你好好做作业,你就要听话;
你是我的女朋友,所以我不允许你跟别的男生吃饭;
你是我的丈夫,所以你要把工资卡交给我。

控制的本质,是因为觉得拥有对方,也拥有对他支配和控制的权利。格拉瑟认为,正是这种传统的外部控制心理学,让我们陷入不幸。

事实上,我们唯一能控制的,只有自己。

所以,他提出了 “选择理论”,简单来说,就是不应该让外部的人或事控制,而是要自己选择对待人或事的态度。

例如,孩子缠着妈妈买冰淇淋,妈妈的反应可能是:“不行!刚吃过饭不能吃凉的!” 这是一种控制的回答,孩子势必不开心,因为他就是想吃冰淇淋。

其实,妈妈可以有其他选择。

比如,给孩子买冰淇淋,让他体会一下着凉肚子疼的感受,学会对自己负责;她还可以把买或不买的决定权交给孩子:“妈妈可以现在就给你买。但是你刚吃过饭,马上吃凉的对胃不好。所以你想现在就吃,还是午觉睡醒后再说?”

多半情况下,孩子不会再要求现在就吃冰淇淋。仅仅是因为妈妈、孩子的言行都是自己选择的,同样的情境,妈妈没有生气和愤怒,孩子也没有怨念和委屈。

但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忽略了其他选项,直接选择了痛苦。

2 为什么你会选择痛苦

“不是痛苦选择了你,而是你选择了痛苦。”

格拉瑟认为,传统的外部控制心理学,不但破坏了原本健康的关系,也导致了无意义的内疚泛滥。

就像男生对女朋友说:“你不要穿这么短的裙子”,女朋友一旦反驳,男生就会说:“要不是你是我女朋友,我才不管你。” 但这种说法其实不会让女孩觉得亲密,反而会觉得被控制,被当成所有物。

很多争吵的根源,都是人们认为有责任要求别人,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而一件事情是对是错,我们对它的态度是开心还是愤怒,其实都取决于我们内心的 “优质世界”。

这是格拉瑟在《选择理论》中提出的独特概念。

我们眼中看到的大部分世界是一样的,但感知到的现实可能差别很大。

比如,同样面对城市的车水马龙,你可能觉得很繁华很热闹,但陶渊明却可能觉得糟透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才是他的优质世界。

优质世界从我们每个人出生后就开始在记忆中组建,它包含了对我们而言最重要的信息,就像内心的香格里拉

而所有的争吵,都是从批评对方的优质世界开始的。

就像上面提到的例子,女孩夏天喜欢穿短裙,觉得好看凉快,符合她优质世界里的自身形象。而男生不同意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在他的优质世界里,希望拥有一个衣着相对保守的女朋友。可因为我们习惯了外部控制,男孩在表达观点时就成了:“因为你是我女朋友,所以必须听我话。”

这很难不引发矛盾。

其实说服别人的最佳方法,从来不是控制,而是劝说对方把自己放进优质世界。

**比起 “你必须听我话”,更合适的说法,是说出自己的感受,给对方一个选择。**比如 “你穿这么短,很容易走光,我担心你出去被人盯着看,也不安全,要不要考虑换条长点的裙子?”

比起控制别人最终惨遭对方优质世界的除名,更好的做法,是向对方解释自己的顾虑,不强迫对方做决定,这才是获得对方信任,得以留在对方优质世界的关键。

不论是威胁还是惩罚,我们都无法改变别人优质世界的画面。同样的,控制自己优质世界的自由,也是别人无法夺走的。

获得幸福的本质,是掌控自己的生活,说白了,就是合理地实现自己优质世界中的画面。

3 如何选择幸福?

幸福和痛苦不是一种感觉,而是一种选择。

举个例子,上个月你给公司创造了一千万业绩,原本满怀期待,可以得到一大笔分红,结果老板只给了很少的奖金。对此,你陷入抑郁情绪。

尽管这个处境是老板造成的,但格拉瑟认为,你依然可以通过做出更好的选择,来改善自己的感受。比如找老板协商,或者换一份新工作。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接受这个事实,当你意识到这是你的主动行为,你就从被动的受害者境地里走了出来,感受也好多了。

我们可以通过控制行动和思维,来间接控制感受和生理表现。也就是说,**感受是可以被选择的,而不是降临到身上的。**很多时候,我们觉得痛苦无法避免,是因为错误看待了与他人的关系,把自己放在了控制或被控制者的角色。

**从控制关系中跳出来的关键,是把外界的刺激看作 “信息”。**信息不能强迫我们做什么或不做什么,我们也就可以选择忽略或随机应变。

比如,电话铃响了,你一定要去接吗?不一定,那只是一个信息,说明有人想和这个房间的某个人取得联系。你可以选择去接电话,这不是因为你不得不接,而是你想去接。如果你不想接,那你就选择不接。

真正造成痛苦的是这种情况:你明明不想接,却认为自己别无选择,不得不去接。电话铃明明只是信息,你却让它控制了你。

再比如,长辈说你老大不小,应该结婚了。如果你把它看成是 “催婚”,情绪就不可避免地走向焦虑、生气,言语的防御性攻击性都很强。

但你只把这句话看成是一个信息,就会发现自己有很多种选择:向长辈解释,或者装没听见,或者拂袖离去,等等。相信你会做出得体的选择。

当你不把自己放在被控制的位置上,感受就会舒服很多。同样地,如果长辈了解选择理论,他的表述也会不一样,可能会变成 “侄子你今年已经 25 岁了,可以考虑下要不要找个女朋友”。

《选择理论》里提出,每个人的个性,都是由刻在基因里的需求强度决定的。

一般来说,人们主要有五种基本需求——生存需求、爱和归属、权利、自由和乐趣。

不同的需求强度,导致人们的个性差异很大,而且早在我们出生时就确定了,不会轻易改变。

比起无意义的指责,想要维持一段关系,更好的做法是:

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明确造成冲突的需求差异是什么,想办法解决。

纪录片《人生果实》里,有对神仙夫妻——90 岁的津端先生和 87 岁的英子小姐,自从丈夫退休后,两人就回到了农村。

40 多年的耕种生活,50 多年的婚姻,老两口之所以能保持感情和睦的秘诀就是:绝不勉强对方。

老爷爷不喜欢吃蔬菜,妻子不会勉强他吃,但每天早上,她会默默把蔬菜榨成汁,帮丈夫补充足够的维生素。面对做菜随性的妻子,老爷爷也不嫌弃,妻子做什么就吃什么,两人各自用自己的方式体贴对方,经营婚姻。

其实不难发现,很多幸福的婚姻,都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着选择理论。

比起控制,想要获得幸福的关系,关键恰恰是放手:承认彼此的不同,携手面对未来。

正如分析心理学创始人荣格所说的:“你连想改变别人的念头都不要有。”

人生最可怕的事,不是出现难题,而是错过一个个选择的机会,看着人生逐渐失控。

就像《请回答 1994》里的那段话:

“这世上没有毫不遗憾的选择,生活也没有正确答案,只要坚信选择的道路就是正确答案,并把它变成正确答案就可以了。”

**掌控人生的关键,不靠控制,靠选择。**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你也有选择的权利。

毕竟这世上最难过的事情,不是我不行,而是我本可以。

知乎用户 尼好 发表

都是为你好

知乎用户 柔柔弱弱林黛玉 发表

这分明就是一种变相的控制,如果拒绝父母的为你好,就会被骂,甚至被暴力对待,哪有这样的 “为你好”,分明就是变态

知乎用户 朱先森​ 发表

为谁好 这三个字

绝大多数都是既得利益者,掌握金钱或权力者,就是有能力占据主导地位的人

比如你的父母,长辈,老师,老板等等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做错了也要抹说成对的

为谁好

就是一个借口、托词,欺骗既得利益者自己,也欺骗底下的人

一块遮羞布,遮掩自己错误

还能说成自己用心良苦

去翻看看那些被送去杨永信电针治疗网瘾的孩子案例,

每一个都被扣上为孩子好的帽子,却成功扼杀了孩子身心健康

多少孩子至今没走出那噩梦,但伟大的父母还有那句广告词可怜天下父母心,但孩子呢,被父母精神控制和虐待的孩子呢?他们的心在经济没独立前,连说自己可怜的资格都没有。

应该去掉 为谁好 这三个字

让世界留下 对谁好,想想怎样才是真正对孩子好,尊重孩子,尊重每一个个体的独立,请不要强迫,强迫本身就是伤害。用强迫方式的父母自身就先该被教育。自己都不合格却可以胡乱喊是在教育。无知又无耻。

这才是理性冷静处理与孩子的关系,真正对孩子的未来负责,而不是再臭不要脸的骗下去,但在中国几千年孝道文化下,很难。改变很慢。

同样为谁好 思想被滥用,很多有权者自幼接受都是这样教育环境,也会在工作生活中用为谁好,遮掩自己问题。

当然不是绝对化,少量也有真的用心良苦,但怎么都不应该强迫底下的人,说白了,这真实的世界依旧是个弱肉强食的社会,哪怕亲情友情爱情亦如此。谁有钱和权,谁就有说话权。遇到很善很好的人有权也不欺弱者,那真是难遇的自律者与好心人了。

推荐电影《何以为家

知乎用户 魔都大蒜姐​ 发表

当父母对孩子说 “我为你付出了一切,我活着都是为了你,我做这些都是为了你好” 时,其实就是利用道德资本使孩子感到内疚,然后利用内疚来控制孩子。

活在充满付出感的道德资本中的人,其实并不爱对方。也就是说,如果父母一辈子陶醉于为孩子付出一切的道德感中,意味着他们没有真正爱过孩子。

真实有爱的关系里没有或很少有付出感。

缺乏爱的付出者,他的付出经常不是出于对方的真实需要,他也看不到对方的真实需要,却以为自己的付出是在爱对方。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允许。

对,就是允许。允许父母没有自我,整天活在付出感中。

也许我们会觉得他们很苦,那就允许他们受苦,受苦也是他们的权利。

这就是界限,界限即自由。

当我们能够尊重每个人的界限时,就获得了真正的自由。

先让自己获得自由,先为自己创造丰盛的人生体验,这是我们能为亲人朋友们做的最好的事情。

也许我们做了一个好的示范,让她们看到自己也有别样的可能,一切就会更加不一样。

知乎用户 张弓家族族长 发表

谈到心里学角度,我还真是专业的!

其实,说这样话的,只要全家和睦就是真的。如果家里爸爸妈妈有矛盾,那就另当别论了,多半不是真的,就都是为了某些利益,为了某些权益!

我,就是过来人!正对孩子说这样的话!

知乎用户 呼哈 发表


提问

![](data:image/svg+xml;utf8,)

如何反驳长辈常说的「我这是为你好」?
已关注查看回答

心理学
教育
沟通
和长辈相处
如何反驳长辈常说的「我这是为你好」?
关注者
317 被浏览
117,796
已关注查看回答
​邀请回答​添加评论
​分享
​举报​
查看全部 50 个回答

![](data:image/svg+xml;utf8,)

呼哈
当他们说 “为你好” 这三个字的时候,引申含义是“你现在混的还不行”!
我今年三十岁,已为人父,从小听长辈说 “为你好” 这三个字长大的。“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这是为你好!”“考个公务员,找个稳定工作,这是为你好!”“早点结婚,是为你好!”“早点要孩子,是为你好!”
在当时的我看来,这就是赤裸裸的道德绑架,你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你不应该打着 “为我好” 的名义去替我做决定,即便你是对的,我是错的,你也不应该用你的人生观去干涉我的人生。
但前两年,我和我很崇拜的一位学长在一起聊,而立了好几年的他到现在还没结婚,女朋友倒是换了不少,他在大学时候就已经买了房子,做生意,挣了不少钱,我感叹自己为什么不能向他一样能折腾,他说:“那是因为你没有实现财务自由!”
我觉着这句话直击我的要害,尽管我现在已经而立之年,从出生到大学,再从大学到现在,可以说我的很多阶段都是父母给的,就连现在,我还是需要拜托我的老母亲去帮我看娃。
我没有考公务员,也没有进国企,但现在几乎听不到他们再说 “我这是为你好” 这几个字了。
是的,他们催你结婚,催你考公务员,催你要孩子,为什么?那是因为,你还很弱!
他们催你考公务员,那你为什么不自己干出一份事业来呢?哪怕忍辱负重一年,你的事业也应该有所起步吧。到时候他们还会催你考公务员吗?
他们催你结婚,你身后的小姑娘迷你迷的一群一群的,家长都帮你挑不过来,他们怎么催你?也没见王健林喊话王思聪赶紧结婚,郭德纲喊话郭麒麟赶紧结婚呢?
劝你别早恋,你要考了全校状元你试试?该轮到你跟对方说 “清华见” 这句话了吧。
反观现在很多人,动不动就说,“你无权干涉我的人生!”“你不该用爱我来绑架我!”“你不能用‘为我好’来约束你最亲密的人!” 那你要钱的时候怎么不说这句话呢?让他们给你付首付时怎么肯舔着脸去跟父母说呢?反而他们催你的时候你开始拿道德绑架说事儿了?
我不否认,有些父母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我们可能忽略了自己本身存在的问题,一手要供养,一手要自由,不是耍流氓,就是还没长大。
至于如何反驳长辈们常说的 “我这是为你好”,很简单,从现在开始,拿出你的行动来,去证明 “我不需要你们为我好,我也很强大!”
而不是每天过得浑浑噩噩伸手朝家里要钱,还要一脸拽样的去抵制父母的道德绑架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pLAbVX 发表

今年。短视频平台。都有在做活动。这活动是有时间限制的,就是过年那几那几个月。《年味为什么淡了》和《年轻人为什么不喜欢走亲戚》只要把自己的想法录制视频上传有流量就能赚钱《《我这个人比较记仇》》小时候那些所有的亲戚长辈就没有说过你们,就没有教训过你。你觉得他们是为你好。我觉得就是长辈架子而已,摆架子摆老资格。拿鸡毛当令箭而已。亲情观念变淡是一种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他们唠叨就没有错我们凭什么听他们唠里唠叨》‧˚₊*̥(∗︎*⁰͈꒨⁰͈)‧˚₊*̥

过年期间走亲戚他们一大堆问题真是关系我们吗,,我觉得完全是在害我害我害我叨叨叨嘴巴里说一堆我们不愿意听的 g 话

那你你听了觉得正常那是你的事情

我们就觉得是废话就是拿鸡毛当令箭是多管闲事而已

知乎用户 跑跑​ 发表

“我都是为你好” 这句话并不完整,完整的应该是:“我都是为你好,所以你要听我的话”。看到了吧,前面的只是铺垫,这句话的中心思想还是 “听我话”

那么 “听我话” 的支撑点是什么呢?

在原始社会,为了提高族群的生存几率,每个族群都有一个族长,相当于大脑的角色,而其他的人则充当打手,不需要思考,只要听族长的话,劲往一处使。不听话的族人是会被排斥的。后来进入农业社会,层级划分更加明确,下层得听上层的话,连一点反抗余地都没有(除非起义),家庭是社会的缩影,所以父命夫命不可违。

所以你看,听话的人和命令的人是有层次关系的,所以 “听我话” 的支撑点就是 “不平等”

父母说 “我的一切都是为了你”,“我都是为你好”,是建立在这样的假设上:“我比你高一层,你听我的准没错”,实际上,大多数听话的孩子都被坑了。

因为这句话坑就坑在它是为某个具体的要求做铺垫的,而不是判断选择的思路——“你去考公务员,我是为了你好”,“你回来继承奶茶店,我是为了你好” 等等,放在农业社会,这样直接指示并无太大问题,但是社会的飞速进步带来信息更新迭代的日益加快,具体的要求就像是落入河流里的一把剑,很多早已不合时宜。

更可怕的是,听话的孩子失去了自我思考的能力。大多数小孩子都会连环发问 “为什么”,有些父母会被问的不厌其烦。这些正是他们对这个世界的思考,被那些父母给扼杀了——从此不再好奇探索,只需听话就好。

父母给孩子的应该是思维和方法,否则,就算这次听你的话碰巧碰对了,下次呢?

知乎用户 常月 发表

我开了一家经营困难的初创公司,现在还有几笔账没收回。

招聘文员文员一到两名,要求很低很宽松、待遇也很低很低。

几个月前,有人电话求职,我告知她不合适这个岗位。稍后,她竟然又电话联系我说:求求你老板,我都是为了孩子,很需要一份工作。

啥??你为了孩子难道不应该想办法多挣钱吗?拿孩子当借口当习惯了?

========

这让我想起了 17 年在网络公司做招聘的另一个事情。

知乎用户 知心老大爷 发表

我的人生没有自我实现,你得去自我实现。替我实现我

知乎用户 林 07 发表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通常发生在亲子、夫妻之间,这个就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来束缚对方的内心,成为控制对方的武器,施加情感暴力,折磨对方身心,说这就话的人,还以为自己正在做一件道德高尚的事情,自己是正义的,因为这种行为披上了 “爱” 的外衣,他们常常意识不到自己并非出于爱,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掌控欲。实际上出现这种情况,是出于对自己的不自信失望,甚至绝望,想让对方变成自己心里想的样子而已,这样的伪装,我们很难分辨。

知乎用户 无感​ 发表

有毒,我妈为了再婚,却在我十多岁的时候就让我相亲,我当时就说如果让我相亲,我立马去跳河,后来就不了了之了,现在的相亲结婚还是因为她想扯证。

知乎用户 一默惊雷 发表

首先必须承认父母确实是最爱我们,希望我们好的人,但有时方式方法不对,或者不适合我们,有问题多沟通,我们是最亲近的人呐,能用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vEj0Wy 发表

用自己的生命在世界打拼了几十年的经验,给新生命指引一个好的方向

知乎用户 你们这些大妖怪 发表

父母把你当成小号来培养了

知乎用户 玄膑 发表

我是为你好这句话我给你翻译翻译,你必须听我的。本质上是打着关系的旗帜,谋求权利。

家庭相处模式有三种,一种是建立在关系纬度上,一种是建立在权利纬度上,还有一种是在关系权利的混合体。

![](data:image/svg+xml;utf8,)

x 轴 - 5 代表恨,5 代表爱。y 轴 - 5 代表低自恋,5 代表高自恋。

我是为你好表面上是站在 x 轴关系纬度上,实际上是站在 y 轴权利纬度的 5 上。父母对你大部分不合理行为,都是要求你在(0.-5)这个低自恋点,即你要听话,你要顺从,而来满足他们(0.5)这个点的高自恋。比如,我是为你好,我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我要不是为了你 我早就离婚了,我是你爹妈,小孩子懂什么,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以后你就知道锅儿是铁造的,你不孝,白眼狼等等等等。为了维护他们的高自恋,你快不快乐,有没有本事不重要,重要的事你必须听我的,必须被我控制。例如,他们会打击你的独立思考能力,对你灌输孝道(愚民)。会削弱诋毁你的能力成绩(弱民),会不断的使唤你,让你没时间做你想做的事(疲民),会以各种名义减少你实际可以拥有的资源,让你无恒产无恒心(贫民),会打击你的自尊自信,会以各种名义诋毁辱骂你,给你带各种帽子(辱民),如果你还不听话,那就全世界宣布你不孝,攻击你的名声,让你社会性死亡杀民)。

他们常用的 4 中方法。1. 二分法。把自己包装成受害者 好人,把你包装成坏人 强者 施暴者。例如,我们把你养这么大不容易,你要听话。 我舍不得吃 舍不得穿还不为了你。2**. 病态化,污名化。打击你的自信,动摇你的价值观,你不听我的,你就是有病,给你安罪名带帽子。例如,你这个年纪还不结婚,就是要气死我,就是不孝。 连这个都做不好,你有什么用。 你就是这个命。3. 联合阵线。拉拢其他们一起来攻击你。例如把你所谓的亲戚拉过来说你的不是。对你的朋友说你怎样怎样的坏。4. 消极比较**,拿你的弱点和别人的优点相比。例如,你看那谁谁,成绩多好,一年能挣多少钱,社交关系多好,你看看你,屁都放不出一个,没用的东西,养你还不如养一条狗。

把你当狗养,当一条宠物狗养,甚至把你当一条牛养,把你当成一种工具,就是权利纬度家庭的秘密。权利纬度的家庭最核心的只有一句话,那就是你要听我的。

关系纬度的家庭是建立在尊重 理解 包容基础上的,权利纬度家庭是建立在剥削弱势成员基础上的,而混合体是都有,只是侧重不一样而已。

有这么一句话,等你当父母后就会理解父母的苦心,不是说你当父母后就会理解他们的不容易,而是说你当父母后就会明白他们为什么这么对你,剥削你。你当父母后大概率是不会揭穿他们的手段,因为你又开始剥削你的子女。当你明白这个道理后,你就会恨你的父母,因为他们活着,你就要一直被剥削,但是你也不会束手就擒,你会用同样的手段对待你的父母,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父母老了以后在子女面前唯唯诺诺 小心翼翼,不过只是权利的转换而已。(有一种情况例外,那就是你彻底的被驯化 奴隶化,代表例子就是妈宝男 愚孝。你见识的越多,能力越强越不容易被驯化,这就是为什么很多高学历或者高本事的人不孝的原因。孝就是顺,顺就是听话,别说什么要孝敬不要孝顺,那是脱了裤子放屁。你对你父母好,是因为你在意他们 爱他们,而不是因为孝。)

我个人希望家庭应该是建立在关系纬度,你在乎我,我关爱你,家庭成员之间互相理解 包容 和爱,家庭成员之间是和谐的 合作的 是共同体,而不是东方压倒西风 对抗的。因为爱,你让我年少时快快乐乐 健健康康的成长。因为爱,我让你们安度晚年 幸福晚年。我不必在讨好 害怕的环境中长大,你们也不必小心翼翼的过完余生。

如果点赞够多,我更新他们控制手段的本质,以及你该怎样应对的两个原则 四种方法

知乎用户 Spiderman 发表

在美剧,绝命毒师中,当主角得知自己身患癌症时,决定为自己得家人留下点东西,因此开始贩毒,他认为自己是为家人好。

但到了后来,剧得结尾。他的家人说,你不要再说是问我们好了。

他说,对,我是为了我自己好。

其实父母都在是为了他自己好。这是一种自私得爱,是他为了让你过上他认为得好生活而对你所做得你不能理解得事。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很多角度可以解答这个问题。

“投射”,“控制型父母”,“焦虑”,“逃避责任”,“正名”……


大致是这样的一个动态过程:

父母在其自身成长过程中,环境原因,迫使他们只学会了一种或两种应对方案。一个方案内包括,应对问题和应对情绪两个方面。

但是,时代变了,物质生活富裕了,父辈母辈们仍然坚持过去的一套最为保险,人之常情,经历过的路才知道安不安稳。

同时,父母对孩子的连接太紧密,不知道是否因为是计划’ ‘的原因,独生子女会更多。

所以父母希望通过 “控制型的指导”,来降低孩子生活中的“不确定性”。降低了孩子的,就约等于降低了自己的,这种是“投射” 心理。

因为,其一,孩子在成长,他们的环境也比社会更为单纯,更合适调控;其二,孩子本身很单纯,正在建立世界观价值观的时期;其三,孩子也容易因为 “父母—子女” 关系,会天然地对父母有依赖心理,更容易在一开始就很听话。

于是孩子是非常 “合适” 的、“名正言顺”的,被控制的对象。

那么父母从调控孩子的生活,得到满足感,包括有权调配的 “权力感”,他人受自己听训的 “权威感”,指哪打哪的 “可控感”,培养养成优秀后代的 “自豪感”、“责任感”。

(这么一想,做父母真挺不容易…… 诱惑好多……)

假象一对父母内心里认为自己的生活不够好,那么 “控制型” 的父母就更容易出现。


至于解决,我还是保持这样的观点。

讲初心,讲自我创伤,讲苦衷,讲局限…… 可以。

但是这些只是原因,不是做出行为的理由。

按理来说,父母做出不当的行为,应该为此负责,责无旁贷。

但是,我在我父母身上发现,他们根本不会更好的处理,也不会接受更好的方案。

所以,追责仿佛就像 “尝试从(一直以来都、将来也极可能也是)身无分文的人身上借钱”,基本不可能有所期望。

所以也就想着算了,不 “追责”,自己努力补全也可以学着去承担。

但是不能和我混淆视听,辩解说这种行为是 “有偿” 的,还需要我赔偿。

知乎用户 张韦 发表

这一类的话听了太多,虽然源自于爱,但也无法掩饰其固有的绑架成分。

知乎用户 初晨 发表

我的理解是:

父母的心肯定在他们的立场上是为你好的,但记住是在他们立场上!他们没有经历过我们走过的这段青春,也然不能真正设身处地的体会我们的心情与想法,未来是我们自己的,该怎么走还是要自己做决定,父母已老,在某些方面的思想确实没有我们的领悟多,路要自己走,只希望自己做选择时千万不要受他们思想的影响,忠于自己,而且请不要误解,忠于自己内心的想法而违背了他们的想法并不是不孝顺的做法,不要让他们所谓的不知对错的好牵绊了你去选择你内心的答案!

支持的请点个赞,谢谢

知乎用户 不羹侯 发表

这种或蛮横武断,或哀怨求怜的 “我都是为你好”、“等你长大了就明白我们的苦心了”、“等你做父母了就明白我们了” 的现象,也算是我天朝特色了。

为什么这样说呢?世界上有稳定对等的夫妻关系的地区和种族,满打满算也就是白人基督教犹太教区,和远东中日韩了。这里面欧美拉这些发达地方,已经早就提倡独立,父母开心甩锅,不再过多无边界无原则地干涉子女的生活,自己管自己的养老,日本韩国受教育家庭也在逐步适应这种新常态。

只有,只有大天朝,现在还没到过渡阶段,还在无原则无边界无节制地干涉子女的生活,还处于把子女当宠物 - 把子女当依靠 - 想被子女当宠物的循环中。

这种 “爱”,其实就是发自肺腑的懒惰,养宠物多容易啊,不用走心,被当宠物养那就更容易了,不靠子女靠谁?这种心态,用一句时髦话概括就是:巨婴,举国皆巨婴

夫妻关系中,很多人也在沉迷于这种 宠物 - 被宠物 的关系中,无边界地索要爱,等着饲主来喂。

知乎用户 童话守护一人 发表

对于这句话反正我个人是非常不赞同的,这就是思维的强制转移,甚至没有任何理由性的,毕竟当你对对方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其实证明你们观点已经产生了对立,并且对方可能已经说不过你的时候,只好说出一句一切都是为了你好这句话,不能说他就是压抑个性的做法,毕竟存在即合理吗,对方走过的路,看过的路肯定会比你多,人家才会这么劝告你,虽说有理,但是人自古才有走过才会明白的这种心里,所以这句话然并乱,毕竟人家还没走过,怎可明白,所以我觉得这句话让对方听的也非常不舒服,与其说我一切都是为了你好,还不如去做这些来的更加实在,等对方自己明白后,比任何的劝告更加有用,

知乎用户 奶茶 发表

这是一种强势的强加给别人的说法

其实儿女只想简单的跟随自我。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帮我的,从小到大,没有,基本就是没有。

几个关键点事情出了,没有一个事情妥善的解决。

不断的用刀一样捅我,然后说,为我好这样的话。

哈哈哈哈哈哈不能怪我已经在准备去澳洲工作了,我也想开开心心呀,你们不给我开心呀。

阿 sir,我要的只是快乐。我不过分。

知乎用户 七 7 发表

"

我做的所有一切都是为了你

"

昨天 Papi 酱在网络上发了一个视频,“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到大经常听父母说的一句话就是,我做的所有一切都是为了你,可我听了只会有负罪感,认为你们人生中最糟糕的事情都是我造成的,我希望你们的幸福感不是来源于我”。

Papi 说:“我希望你的幸福感有很多东西组成,比如你养花,出去旅游,加薪了,而不只是因为我,我们都希望对方可以活得开心快乐。”

作为新一代 00 后看到这个视频真的要泪目了,不愧是我喜欢多年的 Papi 酱了,简直说出了我的心声。这应该是大多数父母都会说出来的一句话,不,应该是,“中国式父母”

我的发小安安,拥有一对典型的 “中国式父母”,她的爸爸妈妈都是高知识分子,学历高,工资高,对安安的期望也很高。

印象中从小到大,小安从来没拥有过真正的课余生活,她从小就要去参加乐器,跳舞班,因为她的妈妈说他要拥有更多的技能丰富自己。

等她上了高中后,她的父母就告诉她:你只有上一个大学,上一个好的大学,你才会拥有一个好的出路。

遗憾的是,安安在学习上并不出彩,第一年考大学,成绩不好,甚至说很差,于是他爸妈告诉她,你要复习一年。第二年,还是一样。

她开始反抗了,在选专业的时候,她毅然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而不是听从爸妈的建议,去他们想让她学的专业。

事实就是,安安在自己喜欢的专业,如鱼得水,成绩在全年级都能拔得头筹。她的父母,也逐渐意识到,放手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现在的安安,自信且迷人,再也不是过度紧张且不自信的小女孩了

知乎上有一个回答过万的问题:“父母对你伤害最大的事情是什么?”有一句话印象特别深刻:凡是打上 “以爱之名” 就可以抹去伤害了吗?不计较不代表不记得,不说不代表没有伤害。

总是听见身边的一些爸爸妈妈说:当父母真的好累。但其实,我们当孩子的,有时候也好累呀。

可能你们也会偶尔懊悔,我的孩子不够优秀,但其实,我们也会有小小失落,因为没有一个足够理解自己的爸妈。

我在幼儿园门口,听到过一堆可爱的小朋友的聊天,一个小弟弟对另一个小妹妹说:“我可能不能去你的生日派对了,我妈妈不让我去,她说我要去学小提琴。” 脸上充满了懊恼。另一个小弟弟说:“我妈妈让我去,我妈还说让我祝你生日快乐”,脸上充满着骄傲。

你以为只有大人在比孩子吗,孩子们也会攀比大人哦

你们是第一次当爸妈,我们也是第一次当小孩哦。好像在你们眼里,不管我们年龄在怎样增长,在你们眼里,我们永远无法被等同于其他 “成年人”,因为我们始终是 “孩子”。

,你们是第一次当爸妈,我们也是第一次当小孩哦。

亲爱的爸爸妈妈们,做人远比成功重要哦,

亲爱的 “孩子” 们,也不要因为父母的不足灰心丧气呀,他们也是第一次当父母,多包容一下体谅一下。

和爸爸吵架的时候,摸摸自己肚子上的肉,那是爸爸在外面赚钱养的。

他们也许不是最好的父母,但是他们所知有限,资源也有限,在诸多限制下,你所得到的已经是他们尽力之下的结果了

你知道吗?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可爱的灵魂,你要相信他不管优秀或是平庸,都是你的小宝藏。

知乎用户 张乐琪 发表

我觉得不能完全否定其目的,虽然说这是一种把自己的三观投射在孩子身上的表现,但不可否认的是世界的各个角落都有这样的投射存在,这种投射除了是借助孩子来完成自己的梦想或是曾经对自己的要求,还有一种是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对孩子好,比如家长认为不好好学习没有好工作导致以后的工资不高,生活质量不高过得不快乐,很多工作了的孩子也会认为只要定时寄钱给父母帮他们报老年班怂恿她们参加社区活动就能让她们更快乐,这是人的一种本能—从自身出发思考问题。很多孩子挣钱后想带父母走遍世界,或是把他们接到自己身边,又有多少孩子认真思考过这时候的父母需要的是什么,觉得什么是幸福。我相信,父母从自己的角度因为虚荣要面子所以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的因素还是有的,但没有那么大,父母经历几十年的生活洗礼知道自己要什么,可能你现在还认为那些并不重要,但你要祈祷当你在那个年龄时依然能淡定的认为那些父母想要你得到的,都不重要。

知乎用户 mmmmmmm 发表

永远不会独立。即使放了手孩子心里永远会有习惯性干涉的倾向。做任何事犹豫不决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这句话改一下会好很多,‘我只是希望你过得好’

知乎用户 汪逸 发表

看了很多回答,深以为然,但遇到个例子,有些迷茫,求开解。

不爱吃早饭,爱熬夜,父母规劝不成,遂祭出 “我还不是为你好”,当时我没听进去,但长大后才想起这句话。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大四,女,华北某电大学。2018 刚刚考研结束。我的专业不是我们学校进电网的王牌。所以选择了考研,一战结束,自我感觉结果并不理想。

考研结束的当晚,我的父母竟然立即出现在我的考场外。带我去吃东西的时候安慰我,却直接表明了希望我选择立即工作。不要再考研了。我自己的想法是,本科时期我没有好好努力。我想要再一次机会,主宰我自己的生活。主宰我自己的学习。其实说白了,最根本的原因是,我真的不想要活在父母的控制之下。我的爸妈已经打算好了,让我去哪里的哪个市局。然后要在那里买房子。让我上班直接过去住。我妈妈马上就要退休了。她最理想的生活就是生活在我身边,继续像她前 20 年一样,一直照顾我。督促我。

说实话,我和我妈妈的个性非常的不同。我妈妈是一个非常传统而保守又说话直接的女人。从考大学出去的那一刻,我感到了终于逃出我妈的控制的那种无比的轻松。我内心其实非常讨厌我母亲的这种性格。并且我不想和我母亲再事无巨细地生活在一起。可能,各位乎友会觉得我年少无知不懂感恩。我也知道,可能不久的将来,我就会觉得自己不该这样想我妈。因为这好像有违基本的孝道。可是传统的对父母言听计从就是孝顺吗?

下面说一下我自己的想法。很幸运我在大学遇见了我的他。遇见了我想要和他一起守护一生的人。从大二在一起到现在,我们一起经历了许许多多不顺,磨砺。我们都坚定地想要和对方过完一生。我妈对于我谈恋爱这件事情,开始就是非常反对的。后来,一次三十年不遇的大雨,我们两个初生牛犊什么都不懂,男票冒着危险在车都无法通行的积水路段,趟水扛着我的皮箱,带着我送我去火车站赶车的经历感动到了我妈。后来,我妈才不反对。

男票和我都是被家长塞进这个电力大学的。在准备考研的路上,男票逐渐发现了自己的想要为之奉献一生的事业。法律。作为女票,我是坚决支持他的。我和男票决定,无论他第一次考研有没有考上,他都会重新再来一年。追逐他的梦想。

我父母对这个决定的评价是,年轻人太幼稚。改行有多难?律师证是那么好考的吗?什么,他要是真学了这个,万一考不上怎么办?你跟他得操多少心呢?

对于爸妈的所有反应,理智的我可以理解,但是不能接受。考研刚刚结束的我,异常疲惫与憔悴。父母提出了让我准备国网二批考试,放弃考研二战的念头。让我先去哪个地级市工作下来,然后他们再退休后陆续搬过去。口口声声跟我说,你们两个还年轻,还需要很多考验,如果真有缘分,自然会在一起。大人没有说明的是,如果我工作了。男票还在读书准备考司法考试,考律师证。他们一定会逐渐催促我和其他差不多的人相亲。然后赶紧结婚,生外孙安定下来。可我不想这样,我想选择我爱的人,选择我自己选的人过完一生。

可能是我历来和父母撒娇太多了。诉苦太多了,他们太心疼我。才会想办法给我找出路。昨天又是很晚才睡。我给他们写了长长的一封信。(我父母非常喜欢这种形式上的东西,非常容易被打动)

看了信以后,父母的态度和缓了一些。但是今天话里话外,还是直接想要我直接工作放弃考研。无论如何,我都会坚持的。我要向他们证明我自己,我可以独立。我想要脱离他们的控制。想要真正的独立。想要我的自由!

(希望我的父母能够充分体谅我支持我。希望我能有终有所获)

会继续更新的。

知乎用户 马锡宇 发表

如果把教育比做投资, 以一定的投资金额以期待换取回报,父母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天才获取 10 倍收益,于是四处借钱再投入 10 倍的资金,但是教育是长达 10-20 年的回报期,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 资金链断裂,烂尾。 即使不断裂,后力疲乏,孩子更加抱怨父母不作为,而父母很苦恼 “我为了你好呀,倾家荡产”。 真相是成功不可复制,富人的那一套贵族子弟教育不一定适合普通工薪阶级。所谓投资,最大化利用资源才是关键,剑走偏锋是妙招! 文章里那个高管妈妈花三万给孩子游学哭穷,游学的目的是什么?见世面,学英语?相反,我很欣赏昨天在简书看到的另一个妈妈,不是高管只是普通中文老师,她也认为孩子学好英语语言环境的重要,但是家里条件有限,她就想了一招… 把家里空的一间客房出租给了一个外国来中国想学中文的女留学生,对方房租 800 一个月。然后两个互相学对方语言,happy end ing,成为挚友。

来自某 app

知乎用户 面包树上的胖达哒 发表

我有一天跟我爸讲道理,后来不欢而散

然后我爸就说我读书读傻了

知乎用户 维克多 发表

这种话毫无意义。不说深层次的心理、家庭关系什么的,只从最直接浅显的实际来谈谈这个问题。

设想一下:

如果一个学生,每天早起晚睡,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并且定下很多目标,墙上写满激励自己的话,而且经常喊口号鼓励自己,他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么?并不是。如果他不够聪明,学习方法不合理,效率不高,那他一定不会取得好成绩。判卷人不会因为他平时做了很多 “努力” 而给他高分,错了就是错了,不会就是不会

如果一位员工,心理上非常认同自己所处的企业,经常加班超时工作,一心想要为企业做出更多的贡献,他就一定会把工作做得很好并升职加薪么?并不是。如果他工作相关的技能不到位,工作效率不高,任务完成得不够好,那么他还是会不被重用,甚至会被辞掉。老板不会因为他做了很多 “付出” 而重用他,工作完成得好不好才是关键

这个世界是看结果的(或者说,是看实际作用的),这是我成长过程中悟出的最重要的道理之一。“我做了很多努力”,“我费了很多时间”,“我的心是好的”,“我是真心想为你好”,这些可能会让人感动,但是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

然而这个道理,很多家长在面对子女的时候却不懂。咱们暂且排除那些假装为子女好的家长;就算那些发自内心地说出 “我都是为你好” 的家长,也是有很大的问题的。一个人的成长需要很多年,需要很多来自外界的影响。养育一个孩子,是比上面说的考试或者工作复杂好多倍的一件事。如此复杂的一件事,当然也需要很多知识、技能和资源才能做好。但是很多家长只关注了诸如题主所说的 “我都是为了你好” 这些心态上的次要矛盾,却忽略了那些具体的技术相关的主要矛盾。

什么是技术相关的主要矛盾呢?拿体育比赛来说,教练在暂停的时间会只是对队员们说 “加油拼,我们一定要赢这场比赛” 这种打气的话么?当然不是。教练会分析对手的行动,纠正队员的错误做法,告诉大家怎样配合,制定下一步的计划。这些才是真正有利于比赛的干货。

回到做家长这件事,真正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干货是:孕期做好孕检,好好保养;孩子出生后科学育儿;努力增加收入以支持孩子的爱好;给孩子选好的小学和初中;学习上帮助孩子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孩子不会的加以辅导;报志愿、找工作这样的重要决定,帮孩子提供合理的建议和实质上的帮助…… 等等。可是有不少家长,在培养子女这件事上,却不能用合理客观的逻辑去思考,而往往只是依照自己的主观臆断去操作。这是一种思想上的懒惰,再多的 “努力”、“好心” 都没用。

当然,不能苛求所有的家长都有很多财富和学识,但是家长至少应该做到去主动了解、学习和思考,有哪方面的欠缺就去尽量改善。最不济,家长如果确实能力不行,那就放过孩子,让孩子自己去拼。而最糟的做法,就是不去思考不去提升,自己能力不行也不自知,将错误的方法和观念强加到孩子身上,给孩子帮倒忙、添堵,同时还用 “我都是为你好” 对孩子进行道德绑架。

知乎用户 飞天狐狸 20131011 发表

我家里就是这样的,我活到 25 岁,深受其害!!!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为我好,好在哪里?有依据吗?

实现 “好” 这个形容词的概率是多少呢?

这种方法有过成功案例吗?成功案例的条件和我相差多少呢?这种方法具有跨时空的正确性吗?

你们亲身实践过吗?成功了吗?

你们说好是自己的想法还是大家都这么说?

你看,你自己也不知道吧,那你为什么能不负责任地说出这句话呢?哦,原来只是因为我不好意思反驳这句话啊。

知乎用户 傀儡師 发表

我觉得,是一种不顾儿女感受、想法,不顾他们独立精神人格来粗暴干涉儿女自由的,站在莫名其妙的道德制高点和逻辑上的一种自我心理满足

知乎用户 咕咕 发表

如果一个好人,抱着好心,办了坏事,这个好人是坏人还是好人?做父母的,你为孩子好,你有问问孩子想要什么,有给孩子选择权么?你无非想要孩子都听你的,认同你们说的都是对的,麻烦你抱着自己没读过多少书,漏洞百出的理论,来跟孩子论述,读过大学,高中的孩子不知道好?最后逼死孩子,也是你们这些做父母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接受了家人朋友为我好的建议,可他们不知道,在我选择接受的那一瞬间,我彻底放弃了自己活着的动力,剩下的人生不过是机械的完成活着这个状态。我相信他们是真的为我好,发自内心的为我好,可他们忽略了这好是他们定义的,不是我。我的观点和想法不被听见,被否认,被拒绝。

2020 年的 4 月,在那个万物等待复苏的季节,我老公去世了,赌博,自杀,是他离开这个世界留下最后的标签。自此我堕入了 29 年来人生的致暗时刻。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每天在眼泪中睡去,在恐惧和不安中醒来。

十几天后我发现自己怀孕了,一个月后我在医院拿到了确认怀孕的报告单,那一刻我发自内心的笑了。就像在黑暗中看到了一束光。

在我说要留下这个孩子之后,来自家人朋友的劝阻便在每时每刻都不曾间断过。他们告诉我,孩子生下来就没有爸爸很可怜,这对孩子不公平,我一个人带孩子有多困难,这对我不公平,我的父母要和我一起承担这份责任,这对他们不公平。我的父母跟我说,我老公如此的没有担当不负责任我应该恨他,我不能给他家生孩子毁了自己的人生。他们丝毫看不到,这个孩子的到来是我重新振作好好活下去的希望。他们不知道,让一个刚刚失去丈夫的妻子打掉他们唯一的孩子是对我又一次致命的伤害。每一天醒来我都在想该怎么说服家人同意我留下我的孩子,可是不论我说什么,他们都能找到听起来那么合理的理由来告诉我,我的想法是错误的,这个孩子绝对不能留的。

慢慢的我变得不够坚定了,我开始思考他们说的话,我开始在想不明白的某些时刻觉得他们说的是对的,后来在我并不完全确定的一天,我选择放弃了,放弃挣扎,放弃肚子里还未成型的小家伙,也放弃了以后的人生。反对的声音太坚定了,而我不够强大不够坚定,所以忘记了自己的初心。我不想挣扎了,我觉得很累,似乎放弃是最简单的选择。

在一个及其讽刺的日子里,我的孩子离开了我这个所谓的妈妈,那天是六一儿童节。自那以后我的世界彻底清静了,因为风俗,术后的我不允许回爸妈家,我借主在了朋友的租的房子里,一个人从白天到黑夜度过了二十多天。也是在那些天我知道了,我再也没有家了。

后来我再也没有在任何人面前哭过,也再也没有跟身边的任何人提起过这件事,每天晚上一个人的哭泣也只有湿透的枕头知道。盼着的就是晚上能梦到我老公。所有想说的话,都发给在了那个再也不会回复我的对话框里。

再后来我养了一只猫,也开始出来工作,日子一天天恢复平静,就像他们说的那样,我会走出来重新开始。一切看起来都在慢慢的好起来了。但我知道,我不会像家人期待的那样,几年以后再找一个人结婚生子过上他们想看的那种生活,失去孩子的那一天,心底有一个声音告诉我,我将孤独终老用一生来证明他们的决定于我而言是错误的,我曾告诉过他们,如果打掉这个孩子我这一辈子都不会有其他选择了,但他们依然为我做了这样的决定。

平静下来的我,内心深处滋长的自责和愧疚从没有消失过。我老公如此离开,抹掉了他曾经所有的好,人们忘了他也曾是个乐观开朗、待人友好、善良、孝顺的大男孩。我的家人能轻松的说让我恨他,劝我打掉孩子,不过是因为他们从没爱过他,我的家人只是为我好,但他们不爱我爱着的人。

至今我仍然陷在这个矛盾里,人们说的爱,说的为你好,到底是什么?我的父母说爱我为我好,可是他们却劝我打掉自己的孩子,那我的爱是什么?

人生太复杂了,我什么都想不明白,是我太愚钝,才把这人生搞砸了。

我渴望自己生命的结束,但很长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不会去那样做,我怕,怕伤害任何人怕给任何带来麻烦,我真希望有那样一天,我被这个世界遗忘,然后一个人悄无声息的离开,就像我从没来过一样。

在后来觉得,整件事没有第一时间通知公婆,这是我最大的失误也是最大的庆幸。

让任何人来影响自己人生的选择,都是一件愚蠢的事。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关于 “很担心小孩受到伤害,哪怕一点点伤害” 的心理,也有可能是,在潜意识里还是把小孩当成私人财产或者一件宝贝了。

就比如你买了一辆很贵的宝马汽车,你平时开的时候也很怕宝马刮花收到一点点损害,平时还愿意花钱做汽车保养。这样子看来,小孩好像是父母的私有财产。但无可否认,但这也是父母的爱。

就因为父母怕小孩受一点点伤害,所以他考大学填志愿、毕业找工作、找对象结婚都听父母的。是真的怕孩子受伤害?还是为了让孩子听父母话,照着父母说的做之后他们好在亲朋好友前炫耀:“看我儿子,我当时叫他考公务员,你看现在生活多好。” 就好比,你买了辆宝马,让朋友看到你开着这辆宝马,你很得意。

知乎用户 橙子不是橘子 发表

长辈的那句 “都是为你好!” 殊不知这背后给我带来的巨大的压力和无奈。我也不想把这句话看成是自私。

我这里分享一个我女朋友的是事情。

【二战考研,长辈连环 “骚扰” 你的父母】

橙子一战跨专业未能进入心仪学校,不甘心去 B 区读研,最终鼓起勇气决战二战。起初,橙子的父母很支持,相信凭借她的水平再来一年不会差到哪里。然而令橙子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准备二战的半个月不到的时间,她陆续收到长辈们各种招聘链接,处于晚辈的尊重,橙子并没有直接拒绝长辈们的关心,客气地回复了 “谢谢!” 后来,可能长辈们觉得橙子并没有将他们发来的招聘链接真正当回事吧,逐渐橙子收不到长辈们发来的链接,却收到自己妈妈转发的招聘链接。当时,橙子就有些奔溃,面对妈妈发来的招聘链接,她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妈妈眼里二战注定会失败呢?那段时间,橙子与母亲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害怕母亲的一句话让自己内心瞬间塌陷,原本无话不说的母女变得无话可说。后来,橙子才知道母亲发给自己的招聘链接是她的长辈们转发给母亲的,并劝导母亲不要让她错过招聘机会。母亲逐渐被长辈们“洗脑”,开始担忧女儿万一考不上怎么办呢?这样就生生错过了一年招聘季

【毕业后,长辈的屡屡打击】

橙子二战无疑失败了,起初她的心态已经崩溃,在她的世界观里:全世界的人都可以不相信她,但是她的爸妈不可以。考研失败并不注定止步不前,橙子调整心态毅然决然去了帝都,开始了她大城市的梦。她不知道会不会成功,可是她的心里明白只有不断前进才会看到希望。经历了面试的挫败、租房的不易、加班的困意等等橙子终于在北京拥有了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这期间唯有最亲的爸妈关心她的衣食住行,她的闺蜜和男朋友陪她度过了在外一个又一个难关。然而当橙子觉得付出看到了希望,那些 “为你好” 的长辈们又开始出现了。开始各种给你举例,告诉你私企有多么多么不稳定,比你优秀的人在北京奋斗了多年也一事无成,不要浪费了时间快点回家考个体制内的工作吧。有一次他们在橙子这里碰壁了,于是又开始 “骚扰” 她的父母,让她的父母做她的工作。不过这次她们失算了,二战之后橙子和父母都已达成一致她想做的他们全力支持,只要她开心就好。

【什么是真正地 “为你好”?】

“为你好”就是要听从他们选择 “稳定”、“压力小” 体制内的工作,体制外的任何工作在他们眼里都是 “打工的”。当你违背他们的意愿,在你还没开始的时候,他们就会拿各种理由来证明你的不成功,老实说,这不是真正的“为你好” 在我们眼里这是一种羞辱,这代表他们压根就瞧不起我们,在他们世界观里只有以他们过往的经验和经历去规划别人的人生。即使是亲生父母也无权干涉孩子的选择,就像伊能静的儿子哈利对她说:“你用你知道的来告诉我,我怎么知道你知道的就是全部呢?我的未来你又没去过!” 人终其一生的目的就是找到自己,一个人多大程度找到自己、成为自己,就在多大程度上获得幸福。

真正的 “为你好” 更多的是放手,鼓励孩子勇敢尝试,时刻保持好奇心。

所有长辈们对于我们的关怀,我们都欣然接受,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我们之间的关系依赖爱的维系。但是也请不要让你们 “为你好” 成为我们前进路上难以承载的负担,更不要再给他们的父母造成精神上的担忧,成为我们生活工作中阻力。我们很爱你们,也请你们可以理解尊重我们的选择。

知乎用户 水果印记 发表

对就听,不对就按自己的方式做事,就好了~~ 人生就那么短暂,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吧~~ 尽管不是那么容易~~ 要么赢得很漂亮;要么满盘皆输(因为担心全输,所以总是尽力,避免最大的损失)

知乎用户 许我一笔墨 发表

真的是好无助,好崩溃,为什么我永远都得听从,不能有自己的主见,我好累,好累,好累,好累,好累,好累,好累,好累,好累,好累,好累,

知乎用户 HELLO 逺 发表

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

可悲!可悲!可悲!

知乎用户 心悦君兮 发表

父母都是为了我好,这句话本身就是错的。

说这句话错误,主要体现在两个层次上:

第一个层次:父母并不都是为了孩子好,有的时候只是为了自己好。

人都是自私的,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第二个层次:就算父母是为了你好,受限于自身的人生经验, 他们也并不一定能够给到你正确的建议指引跟帮助。

我们一定要记住一点:父母跟我们一样是肉身凡胎,大家都只是凡夫俗子,都会犯错,都有被自己利益驱动的时刻,也有那种就算是为了对方好,却很无能为力的时刻

知乎用户 高佳佳 发表

虽然跑题,但我还是想说一说我的经历。大三备考研究生,每天八点去教室,中午回宿舍睡午觉,晚上学到 11 点,再和研友一起回宿舍。而我的三位室友,两位要找工作,一位准备出国,大家都互不打扰。

周末的中午,我睡得很好,从 12 点睡到下午 2 点,醒来了在床上不愿意起,想周末偷个懒。正在床上徘徊玩手机,寝室仅有的另一位已经实习的室友,突然问我,你这样一睡一下午,怎么能考上研究生啊?你知道吗?我们隔壁寝室的几个人,每天早上七点不到就出门,中午就在图书馆眯一会,balabala。

当时我很懵逼,然后问她,你下班回宿舍就看剧看综艺,周末整天看综艺,文件都等到周天晚上熬夜写的人,有什么资格说我啊。

一直到现在,我还是会想起那天下午,只有我们两个人的寝室,难堪的沉默。时不时会想,是不是我太不知好歹,不懂人家是为我好?

bingo,你看 “为你好” 这句话,其实非常可怕。就拿上述栗子,我自己有复习计划,有自己的规律作息,但是她的一番话,不需要去了解你,了解考研,只需坐在电脑前看着综艺,轻轻松松说出口,就可能让你痛苦迷茫挣扎许久,可是你还会时不时反思自己,是不是我不识好人心,跟条疯狗见人就咬??当你跟别人讲起,比如我爸,我爸会说,人家这么说,是真的为你好。

我不想反驳谁,但是我知道,我该怎么样做,退一步讲,即使我不知道,我也不需要你来指手画脚,因为你根本不了解,你比我更不懂。不要觉得自己轻轻巧巧几句话,就可以赚人情。(这里的 “你”,不是单指我室友,是指所有有这种行为的人)

知乎用户 松阪 发表

这句话简直是我父母对我指手画脚的万金油。他们做错了什么,说错了什么,我只要一反驳,他们总会扯到我都是为你好。就算他们打我都会搬出这句话,让我像真的负罪一样,但我只是不过指出他们的错误而已,然后他们便会说我犯上,说我如何不尊重长辈。每次他们这样说,我都会想,长辈怎么了?你错了还不允许我温柔的旁敲侧击的指出了?你只是生了我,你的好你的坏我清晰分明的记着。好我会报,坏我也会记住,就算不报,你在我心中的形象已经崩塌。他们还会冠冕堂皇地参考我的意见,一旦不符合他们的意思,便会搬出我是为你好 你要听我的去做。不做的话便会说你去吧,我跟你分居。你自己过去吧。我对你好你还不听了。至少在 13 岁以前我都会受着的。升高中了,和他们沟通依旧行不通,依旧用我是为你好让我听从,从不打心底里了解我的想法。于是我便强烈的反抗,一旦说了一些不入他们耳的话,便会说你自己去过吧,我管你还管不着了。这难道还不能充分暴露他们的控制欲吗?现在高二了,被他们搞的就像提线木偶一样,什么都无法自己决定,一点自主决定性都没有。于是我便下定决心,不要成为他们那样的人,逃脱他们或严厉或温柔的囚笼,把他们伺候好好的,过一个独立的生活。

知乎用户 黑化肥不会挥发 发表

当有人说出 “为你好” 的时候,说明他要开始对你实施强制措施了。

知乎用户 王维 发表

源自血缘利他,主要原因就是潜在的基因延续的预期,从而满足对我在的追求属性。

非血缘关系的主要为互惠利他,在文化环境以及所谓的理性的人的前提下,付出意味着要求回报。还有另一种利他就是纯粹利他,这个就是所谓的 “天民”,主要是在一定的理性基础上,受某种文化因素影响造成的。

在一定程度上来讲,交流一般意味着要得到反馈,而这俩句话实际是一种要求反馈的暗示,可以看做是血缘利他与非血缘利他的一种交叠。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都是为你好,你还不听,简直不识好歹。

[摊手]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没有这样的爸妈,但是有个这样的朋友。真的很可怕,明明是同龄人甚至比我小,性格使然总喜欢对我和她身边亲近的人指手画脚,自称为你好,不听就是你说不得,听不进去建议,你以为你很值钱我要来说你,没救了。言辞极其犀利伤人,指责你的工作生活感情性格,然而她并不比别人高明。惹不起躲得起。

知乎用户 hoiyee chiu 发表

当新生儿来到这世上,其父母都有一个希望它一辈子「开开心心、健健康康」就够了的简单祝愿,可是长着长着,他们看到了自己健健康康的孩子,而开开心心已不在他们肉眼的视线范围内了,逐渐取而代之的「都是为了你好」就来了。

知乎用户 江徕 发表

渴望的公平对话被打破,天平向一方毫不掩饰地倾斜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没法理解。

我妈经常说的两句就是:

1. 滚 滚远 为你好才说 你爱听不听

2. 要不是为了你 我早离婚了。去 xxx 找新工作 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打电话时,我妈拔高嗓门说天气太热了,别出去玩,瞎逛有什么好的。

重复了很多遍,必须要我应答。

我说:我又不是傻子,我热的时候要么去有空调的地方,要么就不出去。我难道脑子有坑非站在大太阳底下晒?

我妈就缓和了,说也是,得出去吃饭。

你可能觉得这么点小事而已,我怎么那么挑刺。

这种事实在太多了。

比如我穿着裙子去厕所,她一定要跟到厕所门口说,把裙摆提起来啊,提到腰那里,别搭马桶上。

比如我躺着,她一定要给我调整姿势。

我吃苹果,她一定要让我先吃哪里哪里。

你们可能觉得我肯定很毛躁,太小,什么都干不好。

恰恰相反,那个毛躁的人是我妈。

我自小非常独立,几乎任何事都不用我妈操心,我初中住校,只要到了周末回家,必须收拾的井井有条,因为我妈一周就会弄脏乱差。

我什么事都是自己做决定,因为我妈遇见事后除了情绪波动,根本不会思考。

……

后来我分析,是不是她把自己投射到了我身上,她自己必须别人提醒,才能做好事,她便认为所有人都跟她一样,无法独立生活,无法自我独立。

再后来我突然意识到,她的能力就这么多,她的认知仅限于让你别晒着,别饿着,别冻着。至于其他的,高层次的眼界,见识,建议,甚至性格养成,她几乎全是反面教材。

所以她只能把我矮化成幼儿,以此满足自己对我好的想法。因为她确实无能于其它。

我无数次跟她说过,你不是为我好,你是为了自己好。那是她想象中的好。

她就勃然大怒。

她根本无法理解,我和她不一样,更无法理解,我不是幼儿,相反她是幼儿,需要我照顾她的情绪,我满足了她,她才会开心。

……

关于生孩子,我说我孩子以后天高任他飞,我挣足家底,不会让他为了生存,失去了自己的兴趣和理想。他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我也希望他能出国见识整个世界。

我妈说,那你养孩子图什么,他不给你养老,你养他干什么。

我说,我把他束缚在我身边,捆绑住,我多自私啊。

我妈说:你到时候就不会这么想了,你肯定会绑在身边,孩子哪儿都不去就在家,才叫幸福。

我说:父母和孩子注定是越来越分离,他喜欢在家就在家,他喜欢出去看看就出去,看他自己选择。

我妈嘟嘟囔囔。

因为她就是这种人,必须把我绑在身边,希望我一辈子住在小县城,离家 5 分钟,天天能看到我,有事情赶紧就给我打电话,我好去处理解决。

我定居二线的时候,她又蹦又骂,又哭又闹,她觉得我肯定被男人骗了,不然县城多好,找个月入 2000 的工作,什么旅游,什么见识,什么职业规划,什么兴趣理想,那跟你有什么关系,你怎么那么不本分。

知乎用户 只说实话 发表

特简单:

1、中国发展太快,上一代人学到了社会技巧,越来越不适用于新时代。

2、和发达国家的 “子女成年后就是独立合体,父母无权干涉生活” 的观念相反的是,中国老一辈人脑子里还是 “大家长” 主义,说白了就是“我是你父母,你多大都得听我的”。

3、发达国家上一代父母普遍受过教育,中国父母却没有,中国父母越给孩子提建议,越被孩子反驳,恼羞成怒,就变得越来越不讲理,最后变成故意找茬来寻求父母自身的存在感。

这事无解,夸张一点,就是现代人和原始人一起生活,而原始人又笨又爱学习(没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没尝过 “学习” 的甜头,就没养成学习的习惯,永远在吃几十年前的经验老本去教育人)。

要么分开生活,要么等早出生的原始人老死。

反正从 90 后开始,中国的家庭关系已经改善不少了。

不是我们上一代父母不好,把我们换成那个年代出生,当年的成长环境也会让我们变成招人烦的人。

社会进步就是这样的,先出生的人总会被后出生的人嫌弃,除非人类社会用不进步。

等到 2050 年,提问的这些人也会被他们孙子嫌弃的。

知乎用户 豆段​ 发表

“我为你好”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强制性的语言表达,他强制的阻止了我们对他的反驳,因为其实从某种角度来说他们的确是为我们好,但其实这个 “为我们好” 是他们所接受的,而非我们,人类是独立的个体,思维是单独的领域,没有人可以去闯进属于他人的思维领域,而这句话就像病毒一样侵略性强制的占有,这句话也是一种父母示弱的表达,因为他们说不过我们,所以他们用了最无法反驳的话最柔软的话来刺激我们让我们无言以对,双方的话语就好像中间隔了层玻璃你看得到,但你进不去,其实这句话说残酷一点,就是父母对我们的 PUA,其实人类是一个很多时候都会多为自己思考的动物,所以父母讲这句话的时候自然先想到的是自己,而非我们,恰巧的是人的心里是有一种逆反的你越这么说那么我们就越不会这么做,所以这句话才会令人感觉到反感,因为他们说过太多次了,但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不管你怎么和他说他都听不进去就好像他对我们说一样,不同的话语内容本身就是有一个隔阂的根本就听不进去,所以本质上来说 “我问你好” 这句话其实就是一句话废话,可以听可以不听。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不理解,我想说一下我自己的故事。

我爸妈就这样。

我已经 22 岁了,和很要好的闺蜜(爸妈都认识)一起出去玩,下午三点左右必打电话问我什么时候回家,不,准确点说,让我赶紧回家。我今年考研,没有好好准备,落榜了,爸妈问我怎么想的,我是不愿意和他们交流的,因为就算我说了,也是被否认,他们也不会同意我的观点。大学四年,只要放假在家,我没有任何社交,除了和我闺蜜出去玩,我还要等着看爸妈脸色。脑子里想好久,怎样和他们说他们才会同意让我出去玩。就好比我和我表姐晚上出去遛弯,我都要想怎么问我爸我妈,怎样问不会挨说。

她们一直让我学习,大学四年,每个假期都是让我看书。虽然,我自己确实不是很努力那种,但是那些该有的证书,过关考试,只要是我想过的,我都过了。因为我从小到大都是父母管着,我对自己要求不高,有的时候我就是不想看,只不过就是在自己的小屋子里,偷摸玩手机。从小到大,一直到现在,我都不敢坐在我们家沙发上光明正大的玩手机,更不要说一边开着电视,一边玩手机了。他们看见只会说,“手机有啥可玩的,赶紧上屋看书去” 于是我就进屋子里,往椅子上一坐,拿出本书,摆好,偷偷玩手机。我自己都觉得很可笑。就好像员工和老板,他们就是老板,身为员工的我休息一会,他们就不开心,就不爽。

我每天在家,因为疫情,爸妈也都在家,我们之间就像初中生的家庭一样,我摆着书躲在屋子里玩手机 ,我爸妈会偷偷走进来看我有没有在认真看书,如果没有发现我,就会唠叨一遍让我抓紧;如果正巧在看手机,聊天,还会凑过来看我手机,问我在和谁说话,还会说有啥可聊的。我说在和导师聊论文,还会过来看我说的是不是真的。他们从来都不把我当一个成年人来看待,只有在说我的时候,骂我的时候才会说你都 22 了,都是个成年人了。更搞笑的是,刚上大学的时候,我天真的以为我妈不会像高中似的偷着翻我手机了。我就把手机放到了我的书桌上,第二天早上醒过来,发现我妈已经翻过了我的手机,看了我的 QQ,微信和相册。

是的,就在刚刚我又被说了,因为我中午没睡觉,关着门,偷偷躲在被子里玩手机,有空玩手机,没有空看书。我承认,我今年毕业,我很自私,花着爸妈的钱(没有挥霍),报着班(爸妈没和我商量就报了考编的班),我却自己在这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实话说,我根本不想考这个,我也没有做着必须要考上的准备。

从今年过年,到现在,我听了太多的我都是为你好。我明白,理解,体谅爸妈的不容易,每次说我也都听,从来没有和他们很激烈的争吵过。我也不理解是我太幼稚、自私,还是太没有良心,我甚至觉得,我爸妈说这样的话,让我做这做那全都是为了让他们自己省心。他们说着为了我的未来着想,可是当我说出我自己的想法时总是全盘否定。我想成为我想成为的人,而不是他们想让我成为的人。我甚至都想逃离这个家。在学校上学时,我内心很抵触给家里打电话,总觉得没什么可说的,说了两句就开始说学习。我甚至现在都在想去省外工作,不要留在家跟前。但是一想到夫君的不容易,我还会很矛盾。

就很可笑对吧。我自己也觉得。

今年的目标,准备二战。想离家远远的。我讨厌家里长舌亲戚。讨厌我爸把我的什么事情都和别人说,就连挂科,我家上上下下全都知道。如果考不上,可能这辈子都摆脱不了父母了吧,那活着就真的挺没意思的了。

希望没有如果。

很抱歉答非所问,也很抱歉占用了公共资源。我看见了这样的问题,真的忍不住了。

知乎用户 鸽太行​ 发表

她同时做着爱我和伤害我的事

她只看到了 “爱我的”

知乎用户 周荣满 发表

她总是打着 “我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你好” 的旗号来控制我。虽然我承认,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因为有父母,他们确实为我做了很多事。然而我到现在才发现,我好像真的被我妈控制了。去哪里要给她说,到学校了要给她汇报。这个季节要穿什么衣服。所有的一切似乎被她安排的十分妥当。似乎每天就应该这么运转。但是我发现我失去了,是我成为一个独立的人的权利。很多时候我缺乏主见,这并不是我自身与身俱来的特点,相反我认为是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地遗失的东西。我在做我很多决定的时候我除了考虑利与弊之外,还要考虑是否符合父母的要求。甚至有时,我做了这样的决定之后,我妈还是会说,你做这件事为什么不和我们商量一下呢?你有没有考虑过我们。

一位老师曾说过,四川、成都的孩子普遍都比较恋家,如果家庭条件好一点的甚至不会离开家,他认为的原因是和四川、成都的地理位置有关,特别是成都,是被四川盆地所包围的城市。而我在结合了曾经的教育工作经历来看,我认为除了上个原因,更多的是成都的家长的要求。在我和多个家长的谈话过程中,我发现,他们普遍强调想要孩子留在成都,也就是少不离川。

再说回我自己,我妈常说的一句话就是 “我都是为了你好” 殊不知,为了她的这句话,我失去了很多其他的选择。然而她并不理解你,她和我爸会说他们很开明,只要我做的他们都支持,但是却会在我提出想法的时候给予我否定,要求我现实一点。后来我发现我的思想似乎越来越和他们靠拢。似乎我确实应该这么做。我失去了自我做主的权利,我也越发觉得好像没了他们我会生活不下去,我应该按照他们给我规划的路来走,好好努力,这也是间接让我觉得如果我达不到这个目标,连生活也不能如意。

我常常产生内疚,不自信和自卑。随着年龄的增长,在一些问题上,我和我妈的矛盾越发尖锐,她想 “控制” 我的恋爱。会说 “你有没有考虑过我的感受”“以后你自己决定,我不管你了” 当这句话说出口,我会十分自责、内疚,似乎辜负了为了我做了这么多的母亲。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似乎只有妥协。慢慢地我好像接受了这样的生活,直到现在。然而,我在这快要接近 30 的年纪,依然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似乎依然还是会对他们产生依赖,依然很幼稚、不成熟。

知乎用户 七旬 发表

你好。

这是一种类似道德绑架的给予,你之所以会问这个问题无非是犹豫如果他们的这种要求万一投影着你未来某个光辉时刻的后悔。爱是一定的,要求也是一定的。正是因为这种 “为你好”,你才没有办法拒绝这种好。在他们发动道德绑架时,如果你没有足够的定力去反驳这种束缚,你就会被困陷其中,无法自拔。

感谢。

知乎用户 文正耕耘 发表

不请自来。看到这个问题,让我联想到了阿德勒个体心理学。

提到心理学,世人皆知弗洛伊德与荣格,却不识阿德勒。

个人更倾向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里面很多理论很新颖,也值得思考。

父母说:我的一切都是为了你或者我都是为你好。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但不一定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干预造成的影响。

在父母眼里,你永远是那个长不大的孩子。从心理学来看,这是有操纵和驾驭的欲望。只是将你当做孩子看待,而没有当做人来看待。殊不知孩子也是人,有自己的思考。

为什么这句话是名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父母能做的,给予帮助(协助),而不是强加干预。

心理学家是再教育者,每一名教师(人生导师)也是一名心理学者。

知乎用户 TheOne 发表

首先是想合理化自己的行为。其次,他们想嫁接命运的压力给你。通过你来分担。我一般会这样回答难道只有你对我好吗?难道我不为我自己好吗?哈哈哈哈。大笑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他们没有把你当成一个独立的人格看待

知乎用户 你放学等着 发表

世上最恶心的言论,莫过于父母的一句 “我是在为你好啊”

父母,也许很多人提到这两个字,都会想到很多词语,严父慈母,慈父严母。表达对他们的情感的字词也是数不胜数,父亲的伟岸,母亲的无私。

但是,好多孩子心理对父母都没有感恩的心,大部分都是抱有痛恨,只是一直在心里不愿去说,随着时间的消磨渐渐流逝。

那孩子们心里最痛恨父母什么呢?

最痛恨他们无论做什么事情,不论对错,不管是非,永远都会用一句 “我这是在为你好啊” 的话,掩饰他们的一切过错。

反而就是这么一句,成为了千千万万的孩子们永远不敢反驳的一句话。

多么无情的一句话,却成为了天下父母散发感情的利器。多么令人心碎的一句话,却成为了父母自我安慰的一句圣言。

其实,父母为孩子是真,天下的父母没有说不希望孩子们好的。这是一种爱,也是一种责任。如果这种爱和责任变质了,那就不是了。

总之,世上难平的事情多了,比如 “孩子,你还小,什么都不懂,等你长大了就明白了”“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怎么办” 等等一大堆,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的。

活在当下,勇敢的面对。实在不行,把自己这一代的所遭受的发扬到下一代,并当面在父母面前实施这种行为,因为自己的父母是最心疼孙子这一代的,当他们反驳你的时候,你来一句 “我不就是这样过来的吗?”。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知乎用户 笑着活下去 发表

我的想法是:我不管你,你喜欢怎样就怎样,万一有困难了求助的话尽量解决。

知乎用户 不听慢歌​ 发表

“为你好” 这三个字为什么这么讨厌呢?

我觉得人其实都会喜欢对自己真的好的人。之所以有的人说 “为你好” 让人讨厌那是因为他主观上的 “为别人好” 往往并不是真的客观上造成了让别人更好的结果的,但他没有最基本的主客观检验意识,他会想当然认为我主观上对别人好别人主观上就会觉得好了。就像有些父母拼命塞给孩子食物吃,但孩子已经感到身体很不适了,他们还会发自内心觉得他们在“为孩子好”。

心理学家做过类似的实验,拿三样东西摆在两个三岁小孩之间,让他们说出哪样东西是离对方最近的,结果他们都认为离自己最近的那样东西就是离对方最近的,而事实上因为他们面对面中间放着东西所以离一个人最近的是离另一个人最远的。

所以说啊,中国的很多成年父母都不具备主客观检验的能力,心智发展水平也就相当于三岁小孩,认识不到人和人的主观感受是不同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望子成龙的人一般都不是龙,且一般想把自己变成龙。

你说皇上和太上皇哪个更好啊。

知乎用户 Anthony Luo 发表

其实,有时候,人真的不要执着,不然会很痛苦,偶尔阿 Q 一下,就当休息吧

知乎用户 博丶 发表

在《庄子》中有一则寓言故事。

[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 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就父母而言,希望孩子好是自然朴素的美好情感,但不代表基于这种情感的所有行为都是正确的。

作为父母,作为拥有孩子最爱、最信任地位的人,一定不要随意地以 “都是为你好” 的名义,否定孩子的意见与感受。你无法知道你的 “好” 会给孩子造成怎样的影响,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不管对孩子,还是其他我们深深爱着的人。尊重,克制,四思而后行。

知乎用户 行知 发表

语言:我真的是为你好

深层意思:我真的是为了你好,因为你 “不好” 这件事情真的影响到我了

知乎用户 山有扶苏 发表

我爸爸也这样说过,但是我不相信,我觉得他明明也为了自己,为什么要说一切都是为了我

知乎用户 二哥 发表

“我是为了你好” 这句话特别招人反感和厌恶。一种原因是因为说话人是在急切逼迫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另外一种原因是,言外之意 “我这是为了你好,你还不听我的,你怎么这么傻笨,你不知好歹”,这是一种对对方能力的贬低。 在逼迫(我就是对的)和贬低(你傻你笨)的气氛中,对方自然而然的会反击,沟通变成争吵。

其实,如果真的为对方好,就应该静下来倾听对方的想法,平等的看待对方的观点,即使对方不能接受你的观点,也不急于说服对方,可改日或者抽其他机会再沟通。或者彻底放弃说服对方的念头。

大多数说 “我是为了你好” 的人并不是真的为对方好,只是在满足自己的控制欲,说教欲,压制欲。想急切证明自己是对的,自己是高明的。可生活中很多事情哪有对错之分,你喜欢篮球,他喜欢足球。哪里有什么对错和高低?

知乎用户 一叶​ 发表

我就不是为了自己好吗

对我说 “我都是为了你好”,无非就是认为我做错了。

知乎用户 年轻就要拼 发表

其实就是让你产生负罪,从而服从,最终,当他们说出 “以后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们不管你了” 的时候,你会以为是不是惹怒了他们,反而臣服于他们。

别问我为什么知道,因为我也是深受其害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最近总感觉自己情绪不太对 ,可能有点抑郁症倾向吧 希望可以调整回来吧。

我不能理解父母口中我一切为了你,既然对自己婚姻绝望了,为什么不离婚,反而耗着,然后告诉子女,我要不是为了你,我早离婚过好日子去了,每次听到这个话我都想说,那你早点离啊,你别生我,或者我去死好了。还有为什么,明明很简单的一个事,自己摸索也能学会,硬是把自己关闭起来说我学不会。要一遍又一遍的耐心解释。好像可以从中得出我这么多年的隐忍有回报了,我都是为了你呀

知乎用户 艾米 发表

这些话乍看有情有理,但仔细一琢磨,我们会发现这些话里藏的不是爱,是以爱之名的 “勒索”。就像 “你不听话我就不爱你了”,暗含的是只有你听我的,按我说的去做,我才会爱你。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就像符咒… 其实跳出来看解读一下可能会好。我现在正从符咒努力转化意识到分辨,再到理解。很难受的过程,就跟当初学化妆一样。要死了的感觉… 其实给出的回答不一定适合你,每个人经历不一样又一样。或者说,你的每一时刻每一秒的那个全息碎片。都在构成别人的背景图也好,思考也好,启蒙别人,给别人思考,给自己思考。或者是其他就可能某人方法做的是先进的。也可以尝试。但如果不合适。就是先进了几百年的理论思想也是没有用。甚至是鲁迅先生笔下的或者我自己很喜欢的张爱玲。或许他们真的很会写。真的懂。但生活还是自己的。就是的确你不幸成为那样的人,或者祥林嫂。孔乙己。都尽可能努力生活吧。热爱生活。改变他。(当然如果有那种一键就解决的是最好的。要是有前面的当我没说)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ZCjcR1 发表

说白了就是控制欲和道德绑架!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这句一切都是为了你的潜台词是,因为你是我的 / 因为你是我的一部分。。。。。。

知乎用户 赫奇帕奇的小獾桶 发表

你们的孩子不是你们的孩子,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凭藉你们而来,

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和你们同在,

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他以爱,

却不可以给他们以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荫庀引起他们的身体,

却不能荫庀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

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

你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

却不能使他们来向你们,

生命是不倒行的,

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

知乎用户 小宇 发表

杨幂陈赫 “争议” 为你好:如何避免家庭语言暴力?

密室大逃脱》里曾提到过父母对孩子说过的有杀伤力的话,其中 “为你好”,让身为人父的陈赫都觉得有点难做到,表示这句话可能会情不自禁地说出口。

的确,毕竟 “为你好”,是每个父母发自内心的期望,真心地希望他们幸福。但事实上,这是在无形之中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的身上。

此时,一旁的杨幂说道:“我这辈子应该都不会对我的孩子说这种话”。

披着 “为你好” 的外衣,说着没有分寸的话,殊不知,这是一种隐藏于深处的残酷暴力教育。

01 什么是家庭语言暴力?

为你好” 是最常见也是最隐晦的一种暴力表达,给孩子的压力是无形且巨大的。然而,诸如此类的话语,还有很多。

曾经有人对中国家庭语言暴力种类进行了分类:

侮辱讽刺型,代表话语为:笨蛋、废物、蠢货、就知道吃、你真厉害(取反义)。

贬低压抑型,代表话语为:丢人、怎么那么笨、什么都做不好、没用的东西。

威胁恐吓型,代表话语为:再不听话就不要 / 爱你了、再不听话揍 / 打你。

嫌弃厌恶型,代表话语为:滚开、走开、我宁肯没生过你、没人喜欢你、再也不管你了。

抱怨哀求型,代表话语为:求求你不要再这样行吗。

蒋勋说:“暴力是很难检查的,因为暴力的形式会伪装成另一种情感。”

父母总是情不自禁地说出这些话,其实是将孩子看成自己的附属品、身体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才会以这样的话语来束缚孩子。

就像《小欢喜》中,将女儿像看犯人一样管束着的宋倩,曾表述的那样:“自从你到了妈妈的肚子里,妈妈就没跟你分开过。妈妈从来没有觉得,你已经离开妈妈的身体了,更没离开过妈妈的心。”

这种束缚式教育,辛苦了自己,也伤害了孩子。

02 语言暴力的危害

沈阳市某小区在 24 小时内一共发起 8 起人为纵火案,犯罪嫌疑人姜某年仅 16 岁,被警方抓住后,对自己犯下的罪行供认不讳。

至于他的犯罪动机,则让人大跌眼镜。姜某说:“他说我早晚得进监狱,我就进给他看。” 而姜某口中的 “他”,正是那个长期对他施加语言暴力的父亲。

最后,姜某因为涉嫌纵火罪被当地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成为他一生都不可能抹去的污点。

父母是孩子最亲的人,所以孩子也最在意父母对自己的言行。弱小无知的孩子,总是以父母的话语做风向标,不知轻重地为人处世才有了 “恶意的言语造成恶意的后果” 的情况。

父母一时的无心之言,会给孩子带来一生的影响。

然而,像这种家庭语言暴力酿成的悲剧,从来不是个例。

曾经一个内向的朋友和我说过这样的经历:

一次,她和妈妈出门旅游,到了服务区,妈妈急急忙忙跑下大巴车,冲进洗手间,走时交代她看着包。她便把包放在洗手台上,母亲出来在一旁洗了手。

她们一边说话一边走上了车,都以为对方拿了洗手台的包。结果,车开出服务区半小时后两人才发现包忘记拿了,请求司机把车开回去找,包已经不见了。

妈妈很生气,因为包里有几千块钱,一路都在数落她:“你长的猪脑子吗?”“笨的要死!让你看个包都看不住,你说你还能做好什么?”

她也一直低着头抽泣,害怕看周围的人。

这件事,到现在,仍记忆犹新。她觉得妈妈在外人面前那么辱骂她,让她很受伤,一方面觉得自己很笨、很没用,另一方面,觉得自尊心受损。以致于她现在总是怀疑自己,不自信,也不敢在外人面前展露自己。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孩子虽小,但心大,可以装下一切让他们受伤的事。由于不会自我疏导,可能会在他们心中留下一辈子的伤痕。

03 如何避免语言暴力

著名心理专家马歇尔 · 卢森堡说:“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那么如何避免家庭语言暴力的发生呢?

1、摆脱情绪控制

很多成年人在面对情绪时,表现的如孩子般无力,完全被情绪牵着鼻子走。

科学表明,以下几种方法可供参考:

冷冻法:想象自己在吃冰块、喝冰饮,站在冰天雪地里冰的哆嗦。

强压法:不停说我是主人,我是主人,我是主人,或者是我是最棒的,我是最棒的……

暂离法:火气上来时暂时离开几分钟,让自已的情绪缓冲一下。

所以,养成冷静的习惯,无论发生什么,告诉自己冷静几分钟,把刚刚经历的事情,梳理一遍,看看有没有比发脾气更好的解决方法。

答案是,一定会有的。

2、学会反思,和孩子一起弥补错误

最强大脑的水哥王昱珩,对待孩子的教育方式,就很值得很多父母借鉴。

当女儿在墙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王一雯。水哥也没有责骂她,而是惩罚她和自己一起刷墙。

“怎么能有在墙上留名字的习惯呢,子不教父之过,惩罚一起刷墙吧……”

是啊,子不教父之过,与其责骂孩子,不如反思自己。

总是和孩子说 “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为何“不去看看别人家的父母” 呢?

3、让孩子心悦诚服

你的说教再厉害,也无法让孩子心甘情愿。

张亮曾在一档综艺节目谈到,自己的儿子天天沉迷于网络游戏,并和他说,以后要做职业的电竞选手。

张亮面对儿子这种不学习的行为,并没有发脾气,而是和天天商量道:“你现在玩 5 局,若能赢 3 局,我就支持你走电竞的职业路。”

结果,天天输完比赛,自己拿着书包去写作业了。

尊重孩子的选择,给他们机会去尝试,比你的责骂、说教好用 1000 倍。

教育专家马德里曾说:“在欢声笑语中长大的孩子,能对世界有更全面的认识。从未挨打的孩子因为往往能从父母那学到很多正面的事情,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也能更加独特,因此也会有更加正确的三观。”

愿所有的父母都能意识到这一点,让自己的孩子拥有温暖的家庭。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4KOpG0 发表

行控制之实。

知乎用户 元贞 发表

父母用错误的思想引导子女,子女在社会上受尽苦难,好不容易走出来后,又得接受父母错误思想所导致的他们的问题,而且是个无底洞。

知乎用户 大堅 发表

你误人子弟,对抗父母,立心不良、

知乎用户 依依 发表

那么男女朋友之间经常说两句话那是什么情况,我想知道的更多

知乎用户 世界是怎样 发表

有时候真的觉得为你好这三个字很恶心,为什么老年人的微信里就不能传传这些内容,而只有那些真实性极其低下的推送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依赖共生,病态关系!

知乎用户 谦琛​ 发表

己所不欲,尽施与人

知乎用户 安娜呀呀 发表

所以我该怎么办呢?他就是这样的人!我快被逼疯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说为你好的,其实只是为自己好。

只是为了把你变成他们所喜欢的样子。

知乎用户 Caroline 发表

可是很多事情孩子是不懂的,有些事情是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明白的,到时候不就晚了吗?

知乎用户 一念倾晨 发表

“为你好” 是一句表达 “不管怎么说,我都是有道理的,我管你什么理由,我说的肯定有理,你不听就是辜负了我,就是对不起我。” 有哪个孩子肯对不住自己的父母呢,妥协吧。。

终有一天,中国将会有大量的父母尝到控制型沟通的滋味。

“爸妈,我们也是为了你们好,你们老了有人照顾方便些,还可以和其他老人做个玩伴,你们就去敬老院吧。”

父母:“……”

知乎用户 青青 发表

用亲情捆绑,这是中国式的教育。

知乎用户 王亚楠 发表

我觉得等你当了父母就理解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这下面回答还挺有趣的,全是单方面说这句话如何不对,没一个辩证看待问题。大概都是年轻叛逆小伙学了夫子三两语便来答题了吧。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当我们开始理解父母,那意味着我们的青春结束了

知乎用户 芝麻 发表

首先你家长不懂逻辑学,然后你家长觉得我有梦想(让孩子好)难道有错吗

当事双方:家长、孩子

通常情况分析

(一) :上学阶段,以家长为代表的名利亲情观 对抗 以孩子为代表的懒散习气

家长希望孩子学习好,缩短玩耍时间,然而,因为家长自身物质、认识的不充分,并没有培养起孩子的学习兴趣,也没有使之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现阶段小孩贪玩,叛逆,三观不健全,属于榆木疙瘩,后来接触到 “自由、个性” 等词儿,拉大旗,唱对台戏

双方矛盾激化,父母没有其他教育良策,无奈之下,发出了时代最强音 “我都是为了你好啊_”,其情之切,溢于言表,呜呼哀哉(家长目标是希望学习成绩好,采取的方法却无成效,家长素质待提高),此后,矛盾由学习这一个话题发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原因归结:家长不谙教育之道(这牵扯到方法论的问题吗),自食其果,孩子似浮萍,随波逐流,或似 * 壳郎挂鞭梢,腾云驾雾。

家庭教育良好的,少于此情此景。

如何突破迷局:我猜想,孩子渐渐长大,学习书本知识道理,待知识渊博、学业有成之后,或凭一己之力(自强图存,此法非旷世为人不可为),做一番事业,镇住家长,再对家长晓之以理(即孩子教育家长),使其对你放心,此烦恼方可化解(即你需要在父母面前秀肌肉,来获得自由,须知你的家长是不会自觉地主动地从天上把自由扔给你的),孩子顽劣,学业、事业难有起色,故烦恼长存。

如果家长生下你来就把你抛弃了,不为了你好,让你当个流浪乞讨人员,你怎么看,呵呵哒

孩子不妨试想一下,如果自己有了小孩,当如何负责地完成其教育事项。

(二) 谈婚论嫁阶段

单身人员对此没有发言权。。

(三)

知乎用户 戏剧三幕丶 发表

今天突然想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位老奶奶,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卖雨伞,小儿子卖布鞋。天一下雨,老奶奶就发愁说:“哎!下雨了,我小儿子的布鞋还怎么卖呀!” 天晴了,太阳出来了,老奶奶还是发愁说:“哎!看这个大晴天,哪还会有人来买我大儿子的伞呀!” 就这样,老奶奶一天到晚老是愁眉不展,吃不下饭,睡不好觉。邻居见她一天天衰老下去,便对她说:“老奶奶,你真是好福气呀!一到下雨天,你大儿子的雨伞就卖得特别好,天一晴,你小儿子布鞋特别畅销,这样不管天晴还是下雨,您两个儿子都有生意做,真让人羡慕呀!” 老奶奶一想,也对!从此以后,老奶奶就不再发愁了。整天乐呵呵的。这个昙花一现的故事,却再也挥之不去。想到成长的道路上,真正会牵挂你的好,你的不好的。也只有父母了。很多时候他们会经常被气的甩出这么一句话,这都是为你好。话说当时你可能没有太多触动,因为你有情绪。当你情绪平复时,你已经对你的至亲造成了伤害。致在成长道路上的你们,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感恩自己的父母。因为他们无时无刻,都在牵挂着你,或好,或坏。

知乎用户 心理咨询师小桥​ 发表

每个父母的能力有限

但唯独逃避责任的父母

最难得到孩子的理解与原谅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一个妈妈把自己的孩子送走,并且说了一句:

自己的孩子自己教不到,还是送给别人教吧

老实说,我其实蛮反感这样的父母的,这感觉有点像是把东西搞砸了然后花钱请人来收拾烂摊子。殊不知,这比收拾烂摊子更糟糕,因为孩子是人,而这样的做法不但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很糟糕所以被送走,从此即便他的行为为了生存而得到短暂的纠正,可能回到了家这样的行为又会回来了。

而等到了青少年期之后,他有能力反抗了,也许会衍生出更严重的问题比如:对父母使用暴力,在外面有更多的损友关心他导致他误入歧途,吸毒,打架,为朋友讲义气而失去理智” 等等

每个孩子的能力有限,而大人给他们的教育方式,榜样,都是他们会吸收的养分,你给的不好,孩子自然就成长得不好。

最可怜的是,孩子本身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大脑发育不成熟,不健全,心灵上还是很依赖父母,硬生生的把孩子送走,对孩子来说是被抛弃…

不是你跟他说因为你不听话,所以我送你来学习了他们就能理解的。他们的理解能力只会理解成因为我不听话,所以父母就不要我了

不断地责怪孩子,说孩子的不是,自己却没有改变自己,常常说一套做一套,父母自己都没有原则,孩子肯定也会一直挑战你的极限,因为他们会觉得尝试多几次,妈妈可能就会改变了

也许孩子有一天长大了,幸运的话他可能可以理解你,但他的性格早已被扭曲的不成型了,不是缺乏了自信,安全感,对所有事都容易失控,甚至容易有报复心,憎恨,胆怯懦弱等等问题,而如果他们不能理解的话会有反社会心理

还是要说,孩子本身的行为就是反映着父母对待孩子的影子。缺乏关注,缺乏安全感,缺乏价值感,缺乏接纳等的孩子,很自然就会出现偏差行为。父母请不要把孩子搞砸了,却又不负责任的把孩子丢给别人处理,然后再伟大的告诉孩子说:我是为了你好

我完全可以理解没有一个父母是完美的,但其实好的父母是需要学习的,我们不能自己不愿意做,却又希望事情有好的结果。即便孩子懂事了,但却也不愿再跟你亲近了。

好的家庭系统是需要靠打造的

好的亲子关系是需要靠经营的

好的孩子品格是需要靠教育的

希望父母们不要只是看到现在,只是期待成果,却没有看到以后和孩子的内心世界,这样无疑是一种伤害。

欢迎私信我,或者关注我 @桥恩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桥恩心理咨询中心

同时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桥恩心理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父母总是贬低孩子,是一种什么心理?怎样才能改变?

知乎用户 小妞小妞 2016 发表 大多数无能又自卑的父母, 常常喜欢批评贬低孩子,挑剔他的毛病,不断攻击他,很少会肯定他,称赞他, 要么就喜欢将自家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而且每一次比较,自家孩子都是被比下去的那一个,还被贬得一无是 …

网络上是否夸大了老人带娃的危害?

知乎用户 Steven 熊竹净 发表 老人带娃的最大问题,在于入侵小家庭的边界。 中国的大部分父母,没有自我,孩子长大了以后当了父母,依然不愿意放手。 孩子长大后求学、工作,暂时远离了父母。而结婚生孩子,特别是帮忙带孩子,不得不又和父母住一 …

为什么说女孩子长大后是没有家的?

知乎用户 虎斑猫 发表 说点扎心的,那些长大后没有家的女孩,其实从来都没有家,小时候也没有。 只不过长大后,很多事情自己想明白了。 知乎用户 豆芽菜​ 发表 我出嫁后,有一次回娘家,我嫂子跟我斗嘴,(我俩同龄,感情一直不错,经常像小姐妹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