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逻辑学的真正用途是什么?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罗心澄​ 发表

以大多数人的水平来说,学逻辑学对于他们的句法证明能力不会有丝毫提升,事实上,即便是对于中山大学 10 级逻辑学专业本科生全体来说,认为句法证明不难的人也只有寥寥两三个。因此,学了四年逻辑学的我们都认为各种句法证明很难的话,那么别人就不用想了。(你问我为什么不练句法证明?你知道句法证明系统实际上不是设计给人的而是设计给计算机的么?人去练习计算机的工作?你特么逗我?)

好的,你要问我:「句法证明」是个什么劳什子?说白了,句法证明就是通过严格的形式化的方法完成逻辑系统内证明的过程。它的非严格版本是所有的数学证明。

因此,由于数学证明一般来说要比要求过程的数学解题更简单(考虑到所有计算题都可以改为证明题,比如说,「2+3=?」变为「证明 2+3=5」),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学数理逻辑对于数学能力,至少,数学方面的证明能力,不会有显著的帮助。

另外,认为做数学练习做多了总会提升数学证明能力的,建议你先学两三年李群(李群不是一个人!),然后转去做复几何,看看有没有帮助?【我保证我没有黑任何老师!】逻辑句法证明和一般数学证明之间的距离可比两个不相干的数学领域之间的距离大多了。没有任何数学家在证明的时候是采用严格的逻辑句法证明方式来进行证明的!除了机器证明!【虽然我不知道机器证明是什么但是如果机器证明本身不严格的话那么机器证明就没有意义了。】

好的,那么,逻辑学对日常生活有什么用?由于这种情况下我们已经不能指望经典逻辑,而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又不会去用形式化的方法来处理分析哲学问题。(也就是说,非经典逻辑也废了,「非经典逻辑」的解释参考: 逻辑是科学吗?为什么? )那么,你所指向的逻辑就只能是非形式逻辑了,请参考这里:逻辑是什么?(以下用「逻辑」代指各类非形式逻辑中的内容,如论证分析等)

逻辑的作用是分析论证。说白了,就是检查别人在论证的时候有没有问题。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情况下我们都需要进行论证分析。如果有一个人告诉你他花了不到一页纸就证明了费马大定理,比较仁慈的手段是首先找出第一处证明错误然后写信回去,比较不仁慈的手段是:呵呵再见直接扔垃圾桶里。

使用逻辑的第一个条件是地位对等。如果你根本就不认为对方有和你对等谈话的资格,那么很容易各种逻辑谬误就出来了,但是我认为这种情况下用「谬误」来指责是不恰当的。比如说,如果有人拿着一本《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句读》出来 blah blah,那么一个真正研究康德的学者或许就会说,你应该去看看某某某的解释,邓晓芒就是一个【哔——!】。这种情况下这是一个人身攻击,但是我并不倾向于这里有论证。谈话者站在一个比较高的姿态去命令对方这样做,让对方通过某些途径来获得与自己对等的谈话资格。这是命令而非论证,如果你拒绝服从,我就拒绝和你交流。这和逻辑没有关系。另一个类似的情景是,有人在知乎上问了一个关于量子力学的问题,然后底下有一个人的回答是:先解出这两个 ODE 我们再谈。不相干谬误么?是的,你可以说不相干,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另一方面,很多时候一个地方出了问题,我们并不会刻意强调这个问题本身是逻辑问题。实验报告有问题,老师会强调这个地方不合规范,比如说,没有设置对照或者对照有问题的时候,导师不会说你这个地方犯了草率归因或者啥的逻辑谬误,而会说你这个地方的对照有怎么样的问题。在任何专业内部的讨论(除了非形式逻辑外),所有的逻辑错误都可以细化为更具体的错误,而不必使用逻辑错误的旗号。或者说,由于当代学科的建立基本上都是符合人类逻辑的,所以,只要你足够熟悉你所在的领域,就不用考虑逻辑。其中的逻辑已经流淌在了你的文字表述中。

那么逻辑是不是无用的呢?

显然不是。如果人们能够恪守「不在非专业领域内发言」的准则,那么自然不需要逻辑,任何问题都是领域内的专业问题。如果所有专业问题都以解决专业问题的方式解决了,那么就不会有逻辑问题剩下。问题是,人们不可能局限在自己的领域内。当人们需要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发表见解的时候,逻辑就成为了他们面对陌生领域的唯一工具。常见的例子包括了辩论赛和政治辩论。辩论赛的双方不可能永远都是辩题所在领域的专家,他们不可能立刻习得这个领域内的词汇,因此,需要最为普遍的逻辑作为工具来进行思考和反驳。政治辩论同理,参与辩论的一方有可能是并不了解政治科学的普通人,他们不知道要如何面对政治家的花言巧语,也并没有一群政治科学家作为理论支撑,能够让他们戳穿对手谎言的只有逻辑这一项工具。

作为结论,重新强调一遍:在你自己熟悉的领域内,逻辑是不重要的,这个领域本身的规范已然包括了你所需要的逻辑。如果你认为你认为你在自己理应熟悉的领域内经常出现逻辑问题,那么逻辑本身对你是没有太大帮助的,熟悉这个领域的内容比起看几本论证分析或者是谬误分析的书更有用,毕竟,这个领域的内容不仅仅包括了其中的逻辑,还包括了许多必要的基础知识。但是,如果你同时还喜欢经常涉猎各个新的领域,在其中和人吵架,那么逻辑显然是你为数不多的通用武器。

注:
1、逻辑能力和领域相关的举例参考:「逻辑思维和直觉判断哪个更容易帮助人们做出正确的决策?」中提到的卡片选择实验。在人们越是熟悉和在意的领域,人们越不容易出现逻辑错误。
2、请再也不要私信我各种「觉得自己某个领域不行,请问要如何提升逻辑能力」的问题了。
3、给出如下句法证明作为参考。题目:请用 Hilbert 系统的前两条公理

以及

证明


(1) 根据代入规则,分别将公理 2 中的 p、q、r 替换为 p,

,p,得:

(2) 根据代入规则,分别将公理 1 中的 p、q 替换为 p,

,得:

(3) 由 (1)、(2) 根据 MP 规则,得到:

(4) 根据代入规则,分别将公理 1 中的 p、q 替换为 p,p,得到:

(5) 由 (3)、(4) 根据 MP 规则得:

,即为所证。
你会说,完全没有必要证明这种东西啊,把它添加到公理里面就好了,问题是,你在设计程序的时候就算把所有的简单重言式都作为公理添加进去了,复杂的重言式要怎么办?还是句法证明。此外,虽然命题逻辑能够适用真值表,但是一阶逻辑貌似就没有这么好的情况了。一阶逻辑必须要采用某一种演算的方式来进行,即便不是 Hilbert 式的系统,也是 Gentzen 式的或者 tableau 式的。

知乎用户 Qian Chen 发表

另外: 逻辑学本身在各国的划分就不一样。我有一个同学做 modal logic 的。出去开会,法国人都是计算机学家,德国的都是数学家,剩下的国家的都是哲学家。。。
==============================
逻辑学当然有应用拉!

计算机里面有一块很重要的就是研究自动证明的,这个就是逻辑学在计算机上面的最明显的应用。

另外,类似的在优化问题上,因为 3-SAT 是 NP-complete 的问题,有些优化问题可以转化成 SAT 问题然后通过 SAT-solver 解决,可能得到更好的结果。

另外 SMT-solver (modal logic) 也可以用来对很多的问题建模。非常有用。在人工智能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

知乎用户 Un A 发表

逻辑学是一种形式科学。非逻辑学专业的人用不着精学逻辑学,部分充分了解,其余泛泛带过就行。

逻辑本身是推理的规则,很明显,它是为说理准备的,所以逻辑本身无疑是重要的,但其余领域的知识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因为其余领域的知识是作为推理的内容和前提存在的,除去这些,逻辑就成了没有实际用处的空架子,推理便无从谈起。

在很多场景下,逻辑并不是最有效的,情感往往更有效。仅仅只需要依靠逻辑而不需要考虑情感和语气的场景少之又少。但是,只要是需要说理的场景,都应该将逻辑摆到主要的位置上来。

虽然很多时候说其他人爱听的话比逻辑强悍更有效,但有逻辑能力,对个体来说,至少有降低被洗脑可能的效果。逻辑有助于让你辨识用煽情和诡辩来道出歪理的言论。当然,还是那句话,一切都建立在有对应领域的知识储备的前提下,仅仅有逻辑,逻辑便成了无用武之地的东西。

知乎用户 呢喃花 发表

我来说些从其他角度来看的:

我们都能理解思维严谨些有很多好处,但现实人的脑力不足,严谨的代价就是消耗更多的时间精力,而严谨的知识又不像”通俗知识 “那样简单易懂,所以愿意学的人比较少。逻辑学的主要需求群体还是在学术圈,从现实生活向基础原理的方向看,逻辑学是个” 间接需求 “,但却又是” 必要基础 “。逻辑学像是一种提升” 素质 “的技能。拥有了这个素质后,你的大脑类比于安装了又一个” 操作系统 “,它有个优点:知识移植性强,层次分明,去伪存真(剔除干扰信息)。尤其是科学技术知识还可以“注入” 工具,甚至指导发明新工具。
@━【ЖЖЖЖ>
科学和数学中非常追求严谨,论证的工作量非常大。于是特别需要脑力” 分工 “和辅助工具(机器)。
脑力劳动的分工、合作需要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无障碍,就需要强烈可分析的语言,听者要能从语言中正确地能反推说着的本意。那种诗情画意的艺术语言是不行的,他会导致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不是科学共同体想看到的。逻辑在里面的作用就是规范自己的语言,消除言辞之争,把知识建立在公理的基础上。有了公理,再加上演绎的方法是同样的。这样一来,你是美国人,我是中国人,我们说着不同的家乡话,但我们学的是同样的数学,同样的物理,我们研究的数学或物理的新知识,你也可以拿去作为工具研究你自己的课题。这种跨文化,大数量的合作知识生产,使得科学在近代以来相比其他学科取得的成就更多,更辉煌。逻辑学有很大的功劳。

除此之外,逻辑学产生形式语言,是人工智能的初步内容。人们很早就梦想过 “机器智能”,最早亚里士多德谈到过制造“思考机” 或者说 “推理机”,希望有个机器,输入条件信息后,自动就会出现结果。而只有发展出非常强的逻辑表述,才能让机器接手人类的“推理” 工作,达到 “思考机” 的角色,有这种工具出现,就会极大地延伸人类智力的能力,将低级思考工作转移给机器。

比如计算机就是这种目的产物。它让我们节省脑力,容易学习 “高层设计” 的思想,从大量低级重复的脑力活动中脱身出来。举个数学方面的例子,因为矩阵运算有了计算机辅助,线性代数就成为普及的课程。现实中运用的矩阵可能有上百万阶,而人只需推导出一个高阶矩阵的普遍规律,然后在机器上创造算法,把第一线工作交给机器。在这个过程中,计算机其实是人逻辑活动的延伸。

总结一下,逻辑学的训练,还是提升一种思维”素质 “。虽然现在只常见于学术素养中提及,但是随着社会脑力劳动增多,知识越来越专精以及计算机辅助越来越普及,” 逻辑素养“在寻常生活中的优势会越来越大。甚至可能以后的小孩,出生在一个理性化的社会氛围中,耳濡目染,平均素养水平都会比现在人高,到那时候就变成个人的基本竞争力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逻辑学最重要的作用于我而言,是可以作为跨学科学习研究的润滑剂甚至桥梁。
应用在具体实践中,就是提高了有效信息源的筛选效率,如果一本书、一节课、一个人会理直气壮或者毫无察觉地做无效推理,那么自己也就不用慎重对待他们的言论,换上自然语言的语境去思考他们的部分观点就可以了。

我在最初接触分析学派的时候,觉得以前自然语言下的众多哲学问题(特别是柏拉图)都被完全消解了,认为任何哲学家没有一定的数理逻辑基础是不堪卒读的。后来是叔本华以及现象学把我从逻辑学的偏执中解放了出来,我现在对待逻辑的态度跟科学差不多,尊重和重视的同时,拒绝完全以模型认识直观现象,注意保持自己的主体性。

逻辑学比科学更接近真理,但也更接近绝对的谬误,逻辑学的优点就是它的缺点。逻辑学本身的形式决定了它有极强的外部性,可以这么说,没有其他学科就没有逻辑学,但没有逻辑学还有很多其他学科可以存在。逻辑学只保证形式正确,不保证内容正确,这种不保证表面上相比科学造成的现实戕害更小,但实际上这种不保证也使得逻辑学像统计学那样,会让很多人借着正确的形式得出错误的结论。

严格来说,任何非抽象简单命题的真值都是未知的,其他学科为其赋的真值只是人类认识水平与某个时代的妥协之物。我们作为时代中的人,确实只能沿着这条路走,否则无路可走,但是认为这条我们能踏足的路是最好的路,只是一种愿望的自我承认罢了。把这种自我欺骗当做真理而洋洋得意,就很难摸索出比当前最好的路更好的路。
在这个意义上,逻辑学的最大作用,就是可以让人同时认识到工具的必要性和有限性。

知乎用户 shisaku 发表

我只希望人可以简单的学一下逻辑学,不用涉及过深,毕竟你不是做数学或者算法方面的事情。我仅仅希望,在讨论事情的时候,可以就事论事,而不是曲解意思,变为人身攻击。这样就很低级。

知乎用户 黄粱一梦 发表

识破鸡汤文的逻辑, 对洗脑有免疫力

知乎用户 鬼柒 发表

就是为了证明那些你自以为 100% 没错的真相其实是错的。

知乎用户 John Zhuang 发表

逻辑学的目的是为了清晰、高效的思考,不被人忽悠。

知乎用户 雷俊 发表

学逻辑学,你可以清楚的辨认出人们交流时的以下谬误:
一、相干谬误:前提与结论不相干,因而不能确立结论是真的的谬误。
1、诉诸无知论证:辩称命题为真,依据仅仅是其没有被证明为假。
2、诉诸不当权威:并不是说专家说的就是对的,但是我们很多时候还是会诉诸权威,引用名人名言等等。
3、不相干结论:当论证说要证明此结论,但却证明彼结论,而此结论与彼结论完全不相干。

二、预设谬误:逻辑谬误常存在着前提和结论不相干的缺口。而预设谬误,就是假设不正当,却通过精确的论证表述出来,而这些可疑假设对结论有着强力支持时,结论就是错误的。
1、虚假原因:把与某件事相干的因素当作是这件事发生的原因。
2、循环论证:用伪装起来的结论当作前提来证明结论。
3、以特殊概括整体,或者以整体代表特殊。

三、含混谬误。就是在论证过程中,词或短语的含义发生了变化。词在前提的时候是这个意思,到了结论却变成另外一个意思。
1、歧义、双关、重读等等。

逻辑学,说白了,就是使你逻辑更严密。

知乎用户 哲学为何 p 开头 发表

学逻辑学的真正用途是弄清:

1、逻辑 = 种属关系的真假对错;

2、然后可以直接读外文的西方哲学,否则压根不需要学;

3、如果是哲学或逻辑学专业,也不要误以为什么高深玄奥,亦不过如此,否则压根就在哲学 = 逻辑学的门外边:

如数理 for2 值逻辑,其 for 可为 “小说 f 人物> 曹雪芹 o 红楼梦 <古典作家是汉族 r 人生活在清代”;

把单词 for 所表示的自然语言甲 a=a 乙逻辑语言同一律:

类名 1 前 f 先 1 真非假 > 专名 0 < 对非错 2 后来 2 值昰 r 非 1 真值,

若 for 非英 a=a 汉结合,焉知英文:

人真非真动物 1 小说真非真艺术 true 古典对非对经典 2 汉族对非对华族,真 true 对 2 值?
猴假非假猩猩 1 散文假非假诗歌 false 现代错非错通俗 2 满族错非错蒙族,假 false 错 2 值?

可见真 1 假 for2 对错汉字 iv 谓词干脆利落再无其它义,英文 true/false/right/wrong 谓词 iv 啰里啰嗦不知还有多少意?如仅用英文介绍 for2 从自然语言甲 a=a 乙到逻辑语言 for2 同一律,笔者相信即使在西方,除非少数经典哲学家,如维特与罗素之间能心领神会,即使他们如单用母语也无法把哲学说给更多人。

口中之词完全用字母文字,不容易清晰传达西方哲学家的心中之意,西方哲学虽然有详尽的逻辑分析,但哲学仍然是少数哲学家的事。因此,西方哲学在东西方,好像在争论不休 “哲学问题”,其实是在争论 for2 值甲 a 并未讨论 a 乙 for2 值逻辑;而 a 乙 for2 值逻辑在经典哲学家那里不能丝毫 non 只能 yes 种属关系并没什么好争论的,唯有仔细欣赏流畅理解并获得内心的愉悦,完全不同于口舌之争 a 甲 for2 值孰对孰错所获得喜形于色的快乐。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学了自然演绎(natural deduction),对在数学中使用反证法有帮助。
数学题一般都有好几个条件,然后分几种情况,然后你再假设一个什么,来反证。但有时候你很快就迷失在了众多的条件之中。
学习了 Reductio ad absurdum (RAA) 之后,我们就可以知道
对于命题(proposition)A1,A2,…An, 如果从 A1,A2,…,An 可以推出矛盾,则我们可以推出任何 A1 到 An 中的任何一个,从剩下的 n-1 个命题里。
也就是说,用反证法的时候,你想否定哪个命题,就否定哪个命题。

学了超赋值(supervaluation),会更接近逻辑的真相。嗯,这是私货。

学了模态逻辑可以编程,我看的第一本模态逻辑的书就是几个计算机学家写的。

这个是我切身体验有用的。

知乎用户 搔耳朵的猫 发表

学逻辑的主要目标就是让自己更聪明,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有一档很火的脱口秀节目叫《奇葩说》,节目的形式就是每期一个论题,双方进行辩论,观众看着选手针锋相对,唇枪舌剑,感觉酣畅淋漓。其实辩论的实质是知识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比较,但是知识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哪个更重要呢,当然是逻辑思维能力,因为不懂逻辑,就无法表达自己的观点,举出的论据也是漏洞百出,空有一身的学问也会被人虐的体无完肤,或者直接陷入对方的圈套里。

那么我们有办法分辨逻辑的谬误,跳出逻辑陷阱吗?当然可以,这里有一本很实用的书,名字叫《有用的逻辑学》。这本书里逐条列出了在生活中常见的 87 中逻辑谬误类型,并将这些谬误分为 5 大类,包括 1 类形式谬误及 4 类非刑事的谬误,讨论了谬误发生的不同原因和条件,结合情景话的案例和对话,展现了谬误在应用中的丰富语境,并且不是穿插辛辣点评。读者可以把这本书作为手册来分辨生活中所遇到的谬误。

作者梅森 · 皮里是亚当 · 斯密斯研究所的主席,曾为密歇根州希尔斯戴尔学院哲学与逻辑学的客座教授,常已专家的身份出现在 CNN 和 BBC 的电视节目中,拥有几十部关于逻辑思维能力的书。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一些话,乍听之下,觉得很有道理,细细想来,又觉得哪里不对,但就是分辨不出哪里出了问题,但是当你读者这本书后,你就会发现问题所在了,看看下面的几个例子。

01 肯定后件的形式谬误

看律政题材电视剧时,听到辩护律师说了这样一句话:如果他要计划谋杀,他会先为他的太太买一份额外的保险;而他确实买了一份保险。

如果你作为法官,听到了这句话,是不是裁判的天平已经倾斜,因为你发现律师的推论很有道理。其实律师就是在利用逻辑谬误来诱导法官或者陪审团,那么这句话里究竟有什么谬误呢?

这其实就是犯了肯定后件的形式谬误,就是我们确定他买了一份保险(后件),于是我们推导出他计划谋杀他的太太(前件),通过结果反推出一个单一的原因,他为太太买保险或许是出于对太太的爱或者对家庭的保护,前件和后件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除非有确实的证据,法官是不能被这个谬误来误导。

在《有用的逻辑学一书中》,梅森 · 皮里不光让人识破谬误,还教人如何利用谬误,当然谬误中往往隐藏的是不够光明正大的动机,看下面的例子:

“她是个荡妇。像这样的女人总爱在男人面前炫耀自己,而她每次出现在办公室时,确实打扮的光线亮丽”。

如果你懂得了肯定后件谬误的形式,你就能发现这句话是有问题的,我们肯定了她打扮的光鲜亮丽,在男人面前炫耀自己(后件),于是就推导出她是个荡妇(前件)。

如果别人觉得你说的话有道理,就说明他已经掉入了你逻辑谬误的陷阱里。

如果能够仔细研究学习这些谬误,一定会在生活中表现的更加有智慧。

02 诉诸特例的关联非形式谬误

前两天拼车去外地,一路上副驾驶位的大姐和司机相聊甚欢,话题就是:现在的孩子不用上大学了。

司机说:上大学有什么用,上了大学找不到工作的比比皆是,相反不上大学事业成功的也到处都是。

大姐也附和他的话:就是,上大学没什么用,能成才的孩子上不上大学照样成才。

他们举了很多不上大学而成功的例子,包括地球人都知道的比尔盖茨、乔布斯,还有外人不知道的他们家当老板的亲戚,同时也列举了很多上了大学仍然生活困顿的大学生,卖猪肉的北大毕业生,还有前几天刷爆网络的 48 岁啃老硕士以及他们邻居的亲戚的朋友的儿子。

总之,想找几个例子还是很轻松的。

我问司机:你家孩子多大了?

司机说:马上就结婚了。

我问:你们家孩子做什么工作?

他说:学习不好没考上大学,我也给他整了辆车,接单跑顺风车。

我就不说话了,大姐说他有两个儿子,或许以后也可以为出租车行业贡献一份力量,就像这位出租车司机说的:我每天也不少挣。

他们慷慨激昂的言论有没有问题呢,有,就是诉诸特例的逻辑谬误,他们口中的那些人,都是些特例。

一叶障目,看不到成功的大多数人还是有文化有学历的那些人,他们只是因为自己没能成为上了大学而有有钱的那个人,所以故意创造一种貌似很有道理,其实很容易推翻的论点。

如果你知道一些《有用的逻辑学》的谬论形式,想要推翻他们的话就容易的多。

03 伪两难推理的非形式谬误

前两天领导与员工的座谈会上,一个员工给领导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少年骑摩托车违反交通规则与一个遵守交通规则的老人撞了,两人同时受伤,事故现场只有一个医生,到底该救谁呢?

有人说,少年年纪轻轻,还没有好好的面对这个世界,如果就这么走了,就太可惜了。

有人说,少年有错在先,怎么能先救助犯错的人。

有人说,老人是无辜的,当然先救老人,否则太不公平。

有人说,老人就算救活了也垂垂老矣,而少年还可以为社会做更多的贡献。

领导为难了,陷入了两难境地,选择救一个人就相当于放弃另一个人,那么他该如何回答呢?

最终这个领导说:这还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不好回答,那么我问你一个问题吧,如果你有了答案我再回答你这个问题。

领导把皮球踢出去了,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用一个新的问题来转移了大家的注意力。我确定他没看过《有用的逻辑学》这本书,他的问题其实是有解的,他可以跳出别人给设的陷阱。

他可以说: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作为医者,每一个伤员在我们心里的分量是相同的,年轻人和老人我都会救,而且我无论先救谁,都有他的理由,也会得到大家的理解。

看了上面的例子,是不是发现《有用的逻辑学》真的有用呢?它会告诉你如何变成一个聪明人。

04

办公室有两个同事,经常争辩打赌,为一件很不值得的事情一挣就是半天,输了的人要么请客吃饭,要么帮忙跑腿复印文件,但常常是小张败下阵来,我给小张推荐梅森 · 皮里的《有用的逻辑学》,告诉他只要对着对着里面的例子找出对方的谬误所在,下一次请吃鸡腿的人就不是他了。

小张说他看《有用的逻辑学》有什么用,他又不傻,其实这是很多人的错误观点,一如原来的我。其实学逻辑学有很多的好处,他可以打破你的知识壁垒,更容易接受新知识;会让你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增强个人职场价值;会让你辨别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谬误,而不是被别人忽悠,让人牵着鼻子走;逻辑能力提升,你的思想才会灵敏,才会创造更多的选择。

知乎用户 朝小咬 发表

Gila Sher 在她的论文 the foundational problem of logic 里,将逻辑学的作用分为分为三个,我觉得还比较恰当。
简要阐述于下

1,作为知识扩展的正当程序。(这个主语 Gila 好像用的是人类,但是现在把 AI 填上也无不可。)

2,是对错误的防范。

3,因为逻辑学自身是一门成熟的科学,所以它也有发展自身元理论的作用。

知乎用户 果汁猫 发表

拿来在知乎里怼人 / 防怼。
如下图:自以为有逻辑的人找有逻辑的人开战。
避免纠纷,人名马赛克处理。

知乎用户 猪猪真探社 发表

大家好,我是猪猪真探社,为你探索最真实的生活之理。

想拥有逻辑思维,并不是学了逻辑学就可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到更高层次的学习中,学过的东西数不胜数,但是能够记住其中的知识又少之又少,更不用说其中用到的知识了。

逻辑思维也是一样,仅仅只是通过书本的学习,也只是能了解一个大概,对于其中的实际应用没有一点儿用。真正能够融会贯通,并没有多少人。

假如想要有逻辑思维那该怎么办?

1、大量的阅读相关的书籍,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一幅完整的知识框架。

2、通过平时的各种事件,加以应用和实践。

3、及时反馈与思考,不断的用身边的事实对理论进行更正与改进。

4、养成一个逻辑思考的习惯,这个时候逻辑思考方式就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凡事都是如此,熟能生巧勤能补拙,从量到质的改变。

猪猪真探社,记得关注哟!

知乎用户 pickme 发表

逻辑学的效果首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逻辑学是知道的东西人们要取得正确的知道,就有必要正确地进行思想活动,而逻辑学正是为人们正确地进行思想活动供应了规范。假如不按逻辑学供应的规范去做,违背了思想的规矩,那么就不行能正确地进行思想活动。当然,我不是说没有学过逻辑就不能正确地进行思想了。由于逻辑办法、规矩和办法是贯穿于详细思想活动中的,许多人尽管没有专门学过逻辑,但在长时刻、重复的思想活动中,通过各种途径,也能够自发地掌握必定的逻辑常识,并自发地使自己的思想合乎逻辑。可是,仅仅靠自发是不能系统地掌握逻辑常识的。与自觉的逻辑思想比较,自发的逻辑思想往往是有短缺的。特别是当面对一些比较杂乱的逻辑问题时,学过逻辑和没学过逻辑,逻辑学得好和学得不好就大不相同了。逻辑学是表达的东西表达思想靠的是说话和写文章。话说得好不好,文章写得怎样,跟逻辑有很大联络。只需依照逻辑学的要求,正确地运用概念、出题和推理,才干使说话和写文章有紧密的逻辑性。否则,就可能漏洞百出,乃至让人不知所云。逻辑学是论辩的东西在日常日子、作业、科学研讨和政治斗争中,经常发作不同思想、不同观念之间的争辩和斗争。人们要使自己的观念能够立得住,就有必要用必定的实际和道理证明自己的观念,并批驳那些与自己敌对的观念。无论是证明自己的观念,仍是批驳他人的观念,逻辑常识都是必不行少的。逻辑学是研讨的东西任何科学都是由概念、出题、推理组成的逻辑系统。列宁曾说:“任何科学都是应用逻辑。”科学理论树立的进程,也就是运用逻辑办法、规矩和办法的进程。特别是在现代,逻辑学更是被直接应用于数学、言语学、哲学、计算机科学等许多学科的研讨中,成为这些学科的必备的根底性研讨手法。总归,逻辑学关于知道事物、表达思想、开展论辩、进行科学研讨都有重要效果。在各门常识中,逻辑学处于根底位置,是人类常识的一个必不行少的组成部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学科分类目录,将逻辑学列为七大根底学科之一(七大根底学科依次为数学、逻辑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英国大百科全书将人类常识分为五大类,第一类即为逻辑学(第二至五类分别为数学、科学、历史学和人文学、哲学)。逻辑学作为一门根底性学科,是任何人都应该学习和掌握的逻辑学 逻辑学是研讨朴实理念的科学,所谓朴实理念就是思想的最笼统的要素所构成的理念。 〔阐明〕在这部分开端论逻辑学的概念里,所包括关于逻辑学以及其他概念的规矩,也相同适用于哲学上许多基本概念。这些规矩都是由于并关于整体有了综观而据以创建出来的。 咱们能够说逻辑学是研讨思想、思想的规矩和规矩的科学。可是只需思想本身才构成使得理念成为逻辑的理念的遍及规矩性或要素。理念并不是办法的思想,而是思想的特有规矩和规矩本身发展而成的整体,这些规矩和规矩,乃是思想本身给予的,决不是现已存在于外面的现成的事物。 在某种含义下,逻辑学能够说是最难的科学,由于它所处理的体裁,不是直观,也不象几何学的体裁,是笼统的感觉表象,而是朴实笼统的东西,而且需求一种特其他才干和技巧,才干够回溯到朴实思想,紧紧抓住朴实思想,并活动于朴实思想之中。但在另一种含义下,也能够把逻辑学看作最易的科学。由于它的内容不是其他,就是咱们自己的思想,和思想的熟谙的规矩,而这些规矩一起又是最简略、最开端的,而且也是人人最熟知的,例如:有与无,质与量,安闲存在与自为存在,一与多等等。可是,这种熟知反而加剧了逻辑研讨的困难。由于,一方面咱们总以为不值得费力气去研讨这样熟谙的东西。另一方面,关于这些观念,逻辑学去研讨、去理解所采纳的办法,却又与普通人所业已熟谙的办法不相同,乃至正相反。 逻辑学的有用与否,取决于它对学习的人能给予多少练习以到达其他意图。学习的人通过逻辑学所取得的教养,在于练习思想,使人在脑筋中得到实在朴实的思想,由于这门科学乃是思想的思想。——可是就逻辑学作为真理的肯定办法来说,尤其是就逻辑学作为朴实真理的本身来说,它决不单纯是某种有用的东西。但假如但凡最崇高的、最安闲的和最独立的东西也就是最有用的东西,那么逻辑学也未尝不行以为是有用的,不过它的用处,却不仅是关于思想的办法操练,而有必要其他加以评价。 附释一:第一问题是:什么是逻辑学的目标?关于这个问题的最简略、最明晰的答复是,真理就是逻辑学的目标。真理是一个崇高的名词,而它的本质尤为崇高。只需人的精力和心情是健康的,则真理的寻求必会引起他心田中高度的热忱。可是一提到这儿立刻就会有人提出反问道:“终究咱们是否有才干知道真理呢?”在咱们这些有限的人与安闲自为存在着的真理之间,好像有一种不调协,天然会引起寻求有限与无限间的桥梁的问题。天主是真理;但咱们怎么才干知道他呢?这种知天求真的妄图好像与谦逊和谦虚的美德相违背。但因而又有许多人宣布咱们是否能够知道真理的疑问,其意图在于为他们眷恋于平庸的有限意图的日子作辩解。相似这种的谦卑却毫无可取之处。相似这样的说法:“象我这种尘世的可怜虫,怎么能知道真理呢?”能够说是已成过去了。代之而起的另一种诞妄和虚骄,大都自诩以为直接就呼吸于真理之中,而青年人也多为这种空气所鼓动,竟信任他们终身下来现成地便具有宗教和品德上的真理。从相同的观念,特别又有人说,全部那些成年人大都蜕化、麻木、死板于虚妄过错之中。青年人所见的有似朝霞的辉映,而老辈的人则陷于白日的沼地与泥淖之中。他们供认特别部门的科学无论怎么是应该评论的,但也单纯把它们以为是到达日子的外在意图的东西。这样一来,则阻止关于真理的知道与研讨的,却不是上面所说的那种卑谦,而是以为现已彻底得到真理的自诩与自傲了。老辈的人寄予其期望于青年的人,由于青年人应该能够促进这国际和科学。但老辈所属望于青年人的不是望他们停滞不前,自豪自诩,而是望他们背负起精力上的严厉的艰苦的作业。 此外还有一种敌对真理的谦逊。这是一种贵族式的关于真理的无视,有如咱们所见得,拜拉特(Pilatus)关于基督所表明的心情。拜拉特问道:“真理是什么东西?”意思是说,全部还不是那么一回事,没有什么东西是有含义的。他的意思颇似梭罗门所说的:全部都是虚幻的——这样一来,便只剩下片面的虚幻了。 更有一种畏缩也足以阻止关于真理的认知。大凡心灵懒惰的人每易于这样说:不要那样想,以为咱们关于哲学研讨是很细心的。咱们天然也愿意学一学逻辑,可是学了逻辑之后,咱们还不是那样。他们以为当思想超出了日常表象的规模,便会走上魔窟;那就好象任他们本身漂浮在思想的海洋上,为思想本身的波涛所抛来抛去,末端又复回到这无常国际的沙岸,与开端脱离此沙岸时相同地毫无所谓,毫无所得。 这种观念的后果怎么,咱们在国际中便可看得出来。咱们能够学习到许多常识和技术,能够成为循例办公的人员,也能够养成为到达特别意图的专门技术人员。但人们,培育自己的精力,尽力从事于崇高崇高的事业,却彻底是其他一回事。 而且咱们能够期望,咱们这个年代的青年,心里中好像鼓励起一种关于更崇高崇高事物的渴求,而不会仅仅满足于外在常识的草芥了。 附释二:认思想为逻辑学的目标这一点,是人人所附和的。可是咱们关于思想的评价,能够很低,也能够很高。一方面,咱们说:这不过是一个思想算了。——这儿的意思是说,思想仅仅片面的,恣意的,偶尔的,而并不是本质本身,并不是实在的和实际的东西。另一方面,咱们关于思想,也能够有很高的评价,以为只需思想才干到达登峰造极的存在、天主的性质,而其感官则对天主毫无所知。咱们说,天主是精力,咱们不行脱离精力和真理去崇拜天主。但咱们供认,可感觉到的或理性的东西并不是精力的,而精力的内涵中心则是思想,而且只需精力才干知道精力。精力当然也可体现其本身为感觉(例如在宗教里),但感觉的本身,或感觉的办法是一事,而感觉的内容又是另一事。感觉的本身一般是全部理性事物的办法,这是人类与禽兽所共有的。这种感觉的办法或许能够掌握最详细的内容,但这种内容却非此种办法所能到达。感觉的办法是到达精力内容的最低级办法。精力的内容,天主本身,只需在思想中,或作为思想时,才有其真理性。在这种含义下,思想不仅仅是单纯的思想,而且是掌握永恒和肯定存在的最高办法,严格说来,是仅有办法。 关于以思想为目标的科学,也是和思想相同,有很高或很低的评价。有人以为,每个人无须学习逻辑都能考虑,正如无须研讨生理学,都能消化相同。即便人研讨了逻辑之后,他的思想仍不过与前此相同,或许更有办法一些,但也不会有多大的改动。假如逻辑除了使人仅仅熟谙于办法思想的活动外,没有其他使命,则逻辑关于咱们平常现已相同能够作的思想活动,将不会带来什么新的东西。其实旧日的逻辑也只需这种位置。此外,一方面,关于人来说,思想的常识即便仅仅单纯的片面活动也是对他很荣耀而有爱好的事。由于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即由于人能知道他是什么,他作什么。而且另一方面,就逻辑作为研讨思想的科学来看(思想既是仅有足以体会真理和最高存在的活动),逻辑也会占有很高的位置。所以,假如逻辑科学研讨思想的活动和它的产品(而思想并不是没有内容的活动,由于思想能发生思想,而且能发生它所需求的特定思想),那么逻辑科学的内容一般讲来,乃是超感官的国际,而评论这超感官的国际亦即漫游于超感官的国际。数学研讨数和空间的笼统目标。数学上的笼统仍是理性的东西,尽管是没有特定存在的笼统的理性东西。思想乃至于进一步“告别”〔或脱离〕这种最终的理性东西,安闲安闲,舍弃外的和内的感觉,排挤全部特其他爱好和倾向。关于有了这样根底的逻辑学,则咱们关于它的评价,当然会较一般人一般关于逻辑的观念为高。 附释三:知道到比起那单纯办法思想的科学具有更深含义的逻辑学的需求,由于宗教、政治、法令、品德各方面的爱好而加强了。早年人们都以为思想是无足重轻,不能为害的,无妨听任于新鲜大胆的思想。他们考虑天主、天然和国家,他们深信仅仅通过思想,人们就能够知道到真理是什么,不是通过感官,或许通过偶尔的表象和定见所能到达。当他们这样思想时,其成果便逐渐严重地影响到日子的最高联络。 传统的典章制度皆因思想的行使而失去了威望。国家的宪章成为思想的牺牲品,宗教受到了思想的冲击;许多从来被认作天启的坚固的宗教观念也被思想摧毁了,在许多人心中,传统的宗教崇奉底子动摇了。例如在希腊,哲学家起来敌对老式宗教,因而摧毁了老式宗教的崇奉。因而便有哲学家由于摧毁宗教,动摇政治,而被驱赶被处死的事,由于宗教与政治本质上是联络在一起的。这样,思想便在实际国际里成为一种力气,发生反常之大的影响。所以人们才开端留意到思想的威力,进而细心调查思想的权能,想要发现,思想自诩过甚,未能完结其所背负的作业。思想不光未能知道天主、天然和精力的本质,总而言之,不光未能知道真理,反而推翻了政府和宗教。因而亟须关于思想的效果或功效,加以辩解,所以调查思想的赋性,保护思想的权能,便构成了近代哲学的首要爱好。 §20 试从思想的表面含义看来,则(α)首要就思想的一般片面的含义来说,思想好像是精力的许多活动或才干之一,与感觉、直观、幻想、愿望、毅力等并排杂陈。不过思想活动的产品,思想的办法或规矩性一般是遍及的笼统的东西。思想作为能动性,因而便可称为能动的遍及。而且已然思想活动的产品是有遍及性的,则思想便可称为本身完成的遍及体。 就思想被认作主体而言,就是能思者,存在着的能思的主体的简称就叫做我。 〔阐明〕这儿和下面几节所提出的一些规矩,决不行以为是我个人关于思想的建议或定见。但在这些开端的评论里,既不能说是有严格的演绎或证明,只可算作实际(?Eacta)的陈说。换言之,在每个人的知道里,只需他有思想,并调查他的思想,他便可经历地发现他的思想具有遍及性和下面的种种特性。当然,要正确地调查他的知道和他的表象中的实际,就要求他事先对留意力和笼统力具有相当的练习。 在这开端的陈说里现已提到感觉、表象、与思想的差异。 这种差异关于了解知道的赋性和类别最关紧要。所以这儿先将这个差异提出来促进人们留意,以便有助于他们的了解。——要对理性的东西加以规矩,自应首要追溯其外在的来历,感官或感觉官能。可是,仅仅叫出感觉官能的称号,还不能规矩感官所感到的内容。理性事物与思想的差异,在于前者的特点是单个性的。已然单个之物(最笼统的单个之物是原子)也是互相有联络的,所以但凡理性事物都是些互相相外(Aussereinander)的单个东西,它们切当笼统的办法,是互相并排(Nebeneinander)和互相相续(Nacheinander)的。至于表象便以那样的理性资料为内容,可是这种内容是被设定为在我之内,具有我的东西的规矩,因而也具有遍及性,本身联络性、简略性。除了以理性资料为内容而外,表象又能以出自自我知道的思想资料为内容,如关于法令的、品德的和宗教的表象,乃至关于思想本身的表象。要区分这些表象与关于这些表象的思想之间的差异,却并不那么简略。由于表象既具有思想的内容,又具有遍及性的办法,而遍及性为在我之内的任何内容所必具,亦为任何表象所同具。但表象的特性,一般讲来,又有必要在内容的单个性中去找。当然,法令、正义和相似的规矩,不存在于空间内互相相外的理性事物中的。即就时刻而言,这些规矩虽恰似互相相续,但其内容也不受时刻的影响,也不能以为会在时刻中消逝和改动。 可是,这样的一些潜在的精力的规矩,在一般表象之内涵的笼统的遍及性的较广基地上,也相同地单个化了。在这种单个化的景象下,这些精力规矩都是简略的,不相联络的;例如,权力、责任、天主。在这种景象下的表象,不是表面上停留在权力就是权力,天主就是天主等说法上,就是进而提出一些规矩,例如说,天主是国际的造物主,是全知的,全能的等等。象这样,多种单个化的、简略的规矩或谓词,不论其有无内涵联络,勉强连缀在一起,这些谓词虽是以其主词为联络,但它们之间仍然是互相外在的。就这点而论,表象与知性相同,其仅有的差异,在于知性尚能树立遍及与特别,原因与效果等联络,从而使表象的孤立化的表象规矩有了必定性的联络。反之,表象便只能让这些孤立化的规矩在含糊的知道布景里互相挨近地摆放着,仅仅凭一个又(auch)字去联络。表象和思想的差异,还具有更大的重要性,由于一般讲来,哲学除了把表象转变成思想——当然,更进一步哲学还要把单纯笼统的思想转变成概念——之外,没有其他作业。 咱们在上面从前指出,感觉事物都具有单个性和互相外在性,这儿咱们还可补说一句,即单个性和互相外在性也是思想,也是有遍及性的东西。在逻辑学中将指出,思想和遍及东西的性质,思想是思想的本身又是思想的对方,思想统摄其对方,绝不让对方逃出其规模。由于言语既是思想的产品,所以凡言语所说出的,也没有不是具有遍及性的。凡仅仅我自己意谓的,就是我的,亦即归于我这个特别个人的。但言语既只能表明一起的意谓,所以我不能说出我仅仅意谓着的。而凡不行言说的,如心情、感觉之类,并不是最优秀最实在之物,而是最无含义、最不实在之物。当我说:“这个东西”、“这一东西”、“此地”、“此刻”时,我所说的这些都是遍及性的。全部东西和任何东西都是 “个其他”、“这个”,而任何全部的理性事物都是“此地”、“此刻”。相同,当我说“我” 时,我的意思是指这个排挤全部其他事物的“我”,可是我所说的“我”,亦就是每一个排挤全部其他事物的“我”。 康德曾用很蠢笨的话来表达这个意思,他说,“我”随同着全部我的表象,以及我的情感、愿望、行为等等。“我”是一个安闲自为的遍及性,一起性也是一种遍及性,不过是遍及性的一种外在办法。全部其他人都和我一起地有 “我”、是“我”,正如全部我的情感,我的表象,都共有着我,“随同” 是归于我的东西,就作为笼统的我来说,“我”是朴实的本身联络。在这种的本身联络里,“我”从我的表象、情感,从每一个心思状况以及从每一性格、才干和经历的特别性里抽离出来。“我”,在这个含义下,仅仅一个彻底笼统的遍及性的存在,一个笼统的安闲的主体。因而 “我” 是作为主体的思想,“我”已然一起在我的全部表象、情感、知道状况等之内,则思想也就无所不在,是一个贯串在这全部规矩之中的领域。 附释:当咱们一提到思想,总觉得是指一种片面的活动,或咱们全部的多种才干,如记忆力、表象力、毅力力等等之一种。假如思想仅是一种片面的活动,因而便成为逻辑的目标,那么逻辑也将会与其他科学相同,有了特定的目标了。但这又不免有些果断,何故咱们单将思想列为一种特别科学的目标,而不其他建立一些专门科学来研讨毅力、幻想等活动呢?思想之所以作为特别科学研讨的目标的权力,其理由或许是根据这一件实际,即咱们供认思想有某种威望,供认思想能够表明人的实在赋性,为区分人与禽兽的区其他要害。而且即便单纯把作为片面活动的思想,加以知道、研讨,也并不是毫无爱好的事。对思想的细密研讨,将会提醒其规矩与规矩,而对其规矩与规矩的常识,咱们能够从经历中得来。从这种观念来研讨思想的规矩,曾构成平常所谓逻辑的内容。亚里士多德就是这门科学的创始人。他把他以为思想所具有的那种力气,都提醒出来了。咱们的思想本来是很详细的,可是在思想的杂乱的内容里,咱们有必要区分出什么是归于思想本身的或归于思想的笼统效果的。思想的效果,一种奇妙的沉着的联络,归纳其思想全部的内容,亚氏把这种沉着的联络,这种思想办法的本身,特别杰出起来加以规矩。亚里士多德这种逻辑一向到现在仍是咱们所公认的逻辑,通过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家虽有所推衍,却没有添加什么资料,仅仅关于原有资料上愈加详尽的发挥算了。近代人关于逻辑的作业,能够说首要地一方面是抛弃了一些自亚里士多德及经院哲学家所传袭下来的许多逻辑规矩,一方面又掺进去许多心思学的资料。这门科学的宗旨在于知道有限思想的运用进程,只需这门科学所采纳的办法能够适合于处理其所设定的体裁,这门科学就算是正确的。从事这种办法逻辑的研讨,无疑有其用处,能够借此使人脑筋清楚,有如一般人所常说,也能够教人操练会集思想,操练作笼统的考虑,而在日常的知道里,咱们所敷衍的大都是些混杂错综的感觉的表象。可是在作笼统考虑时,咱们有必要会集精力于一点,借以养成一种从事于调查心里活动的习气。人们能够使用关于有限思想的办法的常识,把它作为研讨经历科学的东西,由于经历科学是依照这些办法进行的,所以,在这个含义下,也有人称办法逻辑为东西逻辑。当然,咱们尚可超出狭窄的有用观念说:研讨逻辑并不是为了有用,而是为了这门科学的本身,由于探究最优秀的东西,并不是为了单纯有用的意图。这话一方面当然不错,但从另一方面看来,最优秀的东西,也就是最有用的东西。由于实体性的东西,坚定不移的东西,才是特别意图的负荷者,并能够促进和完成这些特别意图。人们必不行将特别意图放在第一位,可是那最优秀的东西却能促进特别意图的完成。比如,宗教自有其本身的肯定价值,但一起许多其他意图也通过宗教而得到促进和支撑。基督说过:“首要要寻求天国,其他东西也会加上给你们。”只需当到达了自它自为的存在时,才干够到达特其他意图。 §21(β)在前面咱们既认思想和目标的联络是自动的,是关于某物的反思,因而思想活动的产品、遍及概念,就包括有工作的价值,亦即本质、内涵本质、真理。〔阐明〕在 §5 里曾提及一种旧信仰以为全部目标、性质、事变的实在性,内涵性,本质及全部事物所根据的本质,都不是直接地出现在知道的前面,也不是随目标的开端表面或偶尔发作的形象所供应给知道的那个样子,反之,要取得目标的实在性质,咱们有必要对它进行反思。惟有通过反思才干到达这种常识。 附释:乃至儿童也现已多少学到一些反思的才干。例如,儿童首要须学习怎么把形容词和什物名词联接起来。这儿他有必要留意调查并差异异同。他有必要紧记一条规矩,并把它应用于特别事物。这规矩不是其他,就是一遍及的东西。儿童也会使特别东西遵从这个遍及规矩。再如在日子中咱们有了意图。所以咱们便重复思索到达这个意图的种种办法。在这儿意图就是遍及,或辅导准则。依照意图,咱们便决议到达这意图的手法或东西。相同,反思在品德日子里也在起效果。 在这儿反思是回想正义观念或责任观念,亦即回想咱们需要当作固定的规矩去遵从以辅导咱们在当时特别景象下的行为的遍及。这个遍及规矩有必要包括在咱们特别行为里,而且是通过特别行为能够知道的。又如在咱们对天然现象的研讨里,也有反思效果在活动。例如咱们调查雷和电。这是咱们所极熟谙的现象,也是咱们常常感觉到的实际。但人们关于单纯表面上的熟谙,仅仅理性的现象,总是不能满足,而是要进一步追寻到它的后面,要知道那终究是怎样一回事,要掌握它的本质。因而咱们便加以反思,想要知道有以异于单纯现象的原因地点,而且想要知道有以异于单纯外面的内面地点。这样一来,咱们便把现象剖析成双面(entzwei),内面与外面,力气与体现,原因与成果。在这儿,内面、力气,也仍然是遍及的、有永久性的,非这一电闪或那一电闪,非这一植物或那一植物,而是在全部特别现象中持存着的遍及。理性的东西是个其他,是变灭的;而关于其间的永久性东西,咱们有必要通过反思才干知道。天然所体现给咱们的是单个形状和单个现象的无限量的杂多体,咱们有在此杂多中寻求一致的要求。因而,咱们加以比较研讨,力求知道每一事物的遍及。单个生灭无常,而类则是其间继续存在的东西,而且重现在每一单个中,类的存在只需反思才干知道。天然律也是这样,例如关于星球运行的规矩。天上的星球,今夜咱们看见在这儿,明夜咱们看见在那里,这种不规矩的景象,咱们心中总觉得不勇于信任,由于咱们的心灵总信任一种次序,一种简略恒常而有遍及性的规矩。心中有了这种信仰,所以对这种杂乱的现象加以反思,而知道其规矩,断定星球运动的遍及办法,根据这个规矩,能够了解并测算星球位置的每一变化。相同的办法,能够用来研讨支配杂乱万分的人类行为的种种力气。在这一方面,咱们仍是相同信任有一遍及性的支配准则。从上面全部这些比如里,能够看出反思效果总是去寻求那固定的、长住的、本身规矩的、统摄特其他遍及准则。这种遍及准则就是事物的本质和真理,不是感官所能掌握的。例如责任或正义就是行为的本质,而品德行为所以成为实在品德行为,即在于能符合这些有遍及性的规矩。 当咱们这样规矩遍及时,咱们便发现遍及与它的对方构成敌对。它的对方就是单纯直接的、外在的和个其他东西,与直接的、内涵的和遍及的东西相敌对。须知遍及作为遍及并不是存在于外面的。类作为类是不能被感觉的,星球运动的规矩并不是写在天上的。所以遍及是人所不见不闻,而仅仅对精力而存在的。宗教指引咱们到达一个遍及,这遍及广包全部,为全部其他的东西所由以发生的肯定,此肯定也不是感官的目标,而仅仅精力和思想的目标。 §22(γ)通过反思,开端在感觉、直观、表象中的内容,必有所改动,因而只需通过以反思作为中介的改动,目标的实在赋性才可出现于知道前面。 附释:但凡经反思效果而发生出来的就是思想的产品。例如,梭伦为雅典人所立的法令,可说是从他自己的脑筋里发生出来的。但反之另一方面,咱们又有必要将共体〔如梭伦所立的〕这些法令,认作仅仅的片面观念的不和,而且还要从这儿面知道到事物本质的、实在的和客观的东西。要想发现事物中的真理,单凭留意力或调查力并不济事,而有必要发挥片面的〔思想〕活动,以便将直接出现在当时的东西加以形状的改动。这点初看起来好像有些倒置,而且好象违背寻求常识的意图。但相同咱们能够说唯有借助于反思效果去改造直接的东西,才干到达实体性的东西,这是全部年代共有的信仰。到了近代才有人首要关于此点提出疑问,而坚持思想的产品和事物本身间的差异。据说,事物本身与咱们关于事物本身的知道,彻底是两回事。这种将思想与事物本身截然分开的观念,特别是康德的批评哲学所发挥出来的,与前些年代以为工作(Sache)与思想相符合是不成问题的决心,正相敌对。这种思想与工作的敌对是近代哲学爱好的转折点。但人类的天然信仰却不以为这种敌对是实在的。在日常日子中,咱们也进行反思,但并未特别知道到单凭反思即可到达真理; 咱们进行考虑,不管其他,仅仅坚决信任思想与工作是符合的,而这种信仰确是反常重要。但咱们这年代有一种不健康的心情,足以引起置疑与失望,以为咱们的常识仅仅一种片面的常识,而且误认这种片面的常识是最终的东西。可是,实在讲来,真理应是客观的,而且应是规矩全部个人信仰的规范,只需个人的信仰不符合这规范,这信仰就是过错的。反之,据近来的观念,片面信仰本身,单就其仅为片面办法的信仰而言,不论其内容怎么,现已就是好的,这样便没有评判它的真伪的规范。——前面咱们曾说过,“人心的使命即在于知道真理”,这是人类的一个旧信仰,这话还包括有一层道理,即任何目标,外在的天然和心里的赋性,举凡全部事物,其本身的本相,必定是思想所思的那样,所以思想即在于提醒出目标的真理。哲学的使命只在于使人类自古以来所信任于思想的性质,能得到显明的自觉罢了。所以,哲学并无新的创造,咱们这儿通过咱们的反思效果所提出的说法,现已是人人所直接固有的信仰。 §23(δ)反思既能提醒出事物的实在赋性,而这种思想相同也是我的活动,如是则事物的实在赋性也相同是我的精力的产品,就我作为能思的主体,就我作为我的简略的遍及性而言的产品,也能够说是彻底自己存在着的我或我的安闲的产品。 〔阐明〕咱们常常听见为自己考虑的说法,好象这话包括有重大的含义似的。其实,没有人能够替他人考虑,正如没有人能够替他人饮食相同。所以这话是重复的。在思想内即直接包括安闲,由于思想是有遍及性的活动,因而是一种笼统的自己和自己联络,换言之,就思想的片面性而言,乃是一个没有规矩的安闲存在,但就思想的内容而言,却又一起包括有工作及工作的各种规矩。因而假如提到哲学研讨上的谦逊或卑谦与自豪,则谦逊或卑谦在于不附加任何特其他特质或举动给片面性,所以就内容来说,只需思想深化于事物的本质,方能算得真思想;就办法来说,思想不是主体的私有的特别状况或举动,而是摆脱了全部特别性、任何特质、状况等等笼统的自我知道,而且仅仅让遍及的东西在活动,在这种活动里,思想仅仅和全部单个相同一。在这种景象下,咱们至少能够说哲学是摆脱掉自豪了。

知乎用户 韭菜新丝路 发表

用处太多了。明白万物背后的本质,提高观察和理解这个世界的深度,能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思考深度,优化决策而减少误判,改善说话沟通逻辑能力,预测天下事比如股票市场走势等等。

如果你想要了解大部分知识的底层来源是怎么运作的?比如哲学,智慧,认识论,归纳法,演绎法,逻辑学,语言逻辑,数理逻辑,形式逻辑等等,我强烈推荐这本书逻辑学导论,作者柯匹。

知乎用户 He King 发表

计算机是逻辑学家图灵提出的思想由冯诺依曼凑合着实现的。发展出来了一套反智力的结构化编程方法,就是 C 语言。

牛逼的图灵的 church 老师,是当时最伟大的逻辑学家,同年提出另外一种方法,用逻辑实现了等价于图灵机的 lambda 表达式,这就是现在函数编程的鼻祖。思想很先进,后来实现了 LISP。

dijkstra 在 1977 年就指出,计算机不是工程学的胜利,也不是数学家的胜利,而是逻辑学家的功劳。他甚至自己构建了符号语言,用于形式化编码,完全与机器无关,足够精简和抽象。

现在的计算机的型论和状态机哪一个也离不开逻辑学中的 first-order 和高阶函数的理论。cornell 的 cs3110 看着是讲的函数编程,其实讲的是 lambda 表达式,背后都是逻辑学作为大厦的地基。

程序调试可以发现问题,但永远无法证明程序没有错误,只有形式证明才能让你确信程序逻辑没错。逻辑就是这么任性和牛逼。

知乎用户 张杏仁 发表

最开心的就是明白了概念的种类、关系什么的,学别的学科的新的概念时,提速不只一点

知乎用户 叁明 发表

学好逻辑学,你可以分辨这个问题下的这么多个回答,哪些是对哪些是错。

知乎用户 帅帅 发表

好吧,我来秒杀上面那个中山大学的。
首先,逻辑学已经远远不是你们当年看到的几个证明,几个公式。逻辑学可以看作是数学的基础。整个计算机有一大半是建立在逻辑学上的。(当时我看到别人写这句话我一点也不信)喵了个咪的。所以我来说说我眼中逻辑学最近这几年都能干什么。

逻辑学已经成为了计算机最重要的基础,并且在计算机系本科开课是很常见的。编程语言,验证,推理,检验。大量的工作要依靠逻辑学的基础。维也纳在 2014 年出现了 VIENNA SUMMER OF LOGIC 这种集合了 8 个图灵奖得主的大会。我作为一个当时的志愿者真的觉得没白出这一趟国(那个时候我还没有什么写论文的能力,没发论文)。我先说关于自动推理。其实最开始大家接触这个一般是从 SAT solver 或者 Temporal logic 开始。然后开始逐渐逐渐的学到 SMT solver, BDD,Coq 这些。其实这些软件都是基于逻辑并且非常有用。比如大家看到的火箭的程序,NASA 的程序很多都是要靠这些软件检查过才能用。现在甚至大家用到了生物学上去推测 RNA 结构和蛋白质的结构。大量的工业程序也都要验证之后才能用。我接触最多的就是法国的地铁,巴黎地铁甚至有几条是无人驾驶的。这就归功于这类逻辑软件的作用。对应的产生了很多以前没有的职位(懂逻辑的码农)。机器人的推理很多都是要依靠逻辑的。大家现在看到机器学习,那是只能学几步,或者几个动作。不能完成推理和规划。这些就要依靠大量的规划了。而规划说白了也就是一阶逻辑。然后,我说说和硬件的关系。其实最开始我觉得都是 propositional logic 而已。其实我远远的错了。事实上,硬件的 verification 远远不是用个 SAT solver 就能解决的。当我最后用到高阶逻辑(HOL Light)的时候我真的跪了。

我个人认为学逻辑不一定会变得更理智。我不觉得我学了之后早晨能起的了床,虽然我知道这样很好。我是一直把逻辑当个工具来用。我发现周围有些人大家也更多的是在用逻辑。所以,其实逻辑可以和(应用)数学,和螺丝刀,一样,都是一种工具而已。让人变得更理智什么的我倒是不怎么觉得(我周围的人也没有变得更精明的好像)。

知乎用户 北辰星 发表

狼人杀 hhhhhh
——————来自资深狼人杀中毒患者

知乎用户 TITHO 发表

这是功利的中国人最喜欢问的一个问题:“这玩意有什么用?”
首先,让你失望的是:逻辑思维并不能给你带来创见、帮你实现突破性成果!创造性思维很多时候走的不是逻辑思维那个路子,固然需要很多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你脑瓜里那个小灯泡 “叮” 的一声亮起来这个瞬间,是没有逻辑思维啥事的。
可是,在科学技术领域,即使是创造性开拓工作,逻辑思维也是必不可少的。为什么呢?大家都知道这句话:“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大胆假设,需要的是创造性思维,需要的是小灯泡 “叮” 的一声,可是亮起来之后呢,“小心求证”需要的就是严密的逻辑思维了!如果你光大胆假设,不小心求证甚至根本乱求证或者干脆不求证,恭喜你,你已经走上了民科、甚至神棍的道路!
对于咱们不搞科研,就老老实实过日子的普通人来说,逻辑最大的用处就是能够帮你分辨各种奇奇怪怪的观点以免被忽悠!
当你面对一个你不知道正确还是错误的观点,或者是一个你不赞同的观点的时候,例如:
人民币贬值是共济会的阴谋。
豆腐和虾同吃会有生命危险。
共产主义社会一定能够实现。
申明一下,对于最后一个观点,我是完全赞同的!对于一个你已经赞同的观点,就没有必要动用逻辑这个工具了,给自己找不痛快么?!
到底你应该相信它呢?还是继续求证它?还是根本不要理它?这个时候,逻辑就可以帮上忙了。
怎么做呢?
你先不要管它引经据典的论据是否正确,先检查它的论证过程是否符合逻辑的规则,是否正确。换句话说,好比检查数学题,先不管它引用的公式是否正确,首先检查它的解题过程是否完整、正确。如果它论证的过程没有问题,然后我们才检查作为论据的那些事实、定理、观点是否正确。如果两者都正确,按照逻辑的原则,正确的前提经过正确的过程,必然得到正确的结论,OK,你可以相信这个观点;如果它的论证过程是正确的,但是前提的论据是错误的,按照逻辑的原则,错误的前提经过正确的过程,必然得到错误的结论,你可以底气十足地否定这个观点;如果检查发现它的论证过程是错误的,那么,就此打住,不用再花时间精力去检查它的前提了,直接无视这个观点就好了!

详细回答在这篇微信公众号文章:

[再谈逻辑​mp.weixin.qq.com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mp.weixin.qq.com/s/Hs0UN8dHNR0Vptc6gT77IA)

知乎用户 Michael 发表

想要了解学习逻辑的用途,首先要知道逻辑是什么?

**逻辑是必然有效的推论规律的科学。**逻辑是比较间接的学问,对人生的用处也是比较间接的。

但是学的时间长了,会知道避免在思想历程中的种种心理情形对于思维的不良影响。这一类的心理情形比如:成见、风尚、习俗或迷信、利害关系或情感等等,学好了逻辑,会知道有意的去规避它们。这还只是逻辑的副产品。

最根本的还是当你对世界进行抽象化认知时(人的直接经验是有限的),如何判断真假对错呢?就要用到逻辑了,唯一可靠的办法就是看它是否符合逻辑推论的法则。

知乎用户 放空的奶茶色 发表

我是 “学过” 逻辑学的人 = = 读了两学期的《逻辑学导论》,是专业必修课

课本上的逻辑学和上面诸君提到思维上的逻辑观念并不相同,如果我回去能翻到书的话会拍照给大家看看的,有点像数学和小学奥数题的集合,目录请参考逻辑学导论_百度百科,虽然不是同一版本,但是所有逻辑学教材入门书的目录都大同小异,归纳演义文恩图树状图什么的,我就说有点像小学奥数我同学还不信……

@罗心澄

说 “以大多数人的水平来说,学逻辑学对于他们的句法证明能力不会有丝毫提升” 是对的,不要反驳,看个通俗易懂,成功学类的逻辑书不算学过逻辑学了,如果非要觉得逻辑学对提高你思维的缜密有用,我也不好意思拿自身范例反驳你,送上我百度的一道考试题,和我期末考内容很类似,如果能做出来就当你思维很缜密吧,就这么以为你会安心很多
用真值表方法判定下列推理是否有效 1.(p∨q→r)∧¬r∧¬p→¬q 2.(p∨q→r)∧¬r∧p→¬q 写答案的时候一直很忧桑,为了我两次低空飘过的逻辑分数,大家可以尽情的折叠我,因为能够反映出 “学逻辑学的真正用途的” 答案在

@罗心澄

那里,我只是个学了一年逻辑的外行人,不过不妨碍我对上面大多数答案理性的点反对

知乎用户 成为矮矬穷的路上 发表

多角度的看世界

知乎用户 [已重置] 发表

1.、认知工具: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事物,探寻新结果,获得新知识。

2、表达工具:有助于人们准确、严密、清晰地表达思想和建立新理论。

3、说服工具:有助于人们做出更为严谨、更具有说服力的推理和论证。

4、分析工具:有助于人们揭露谬误,驳斥诡辩。有助于正确思考,明辨是非,正本清源。


更多演讲口才干货,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101 演讲团”

知乎用户 park 发表

原则:等概率原则。是的,这个原则可以得出很荒谬的结论,但没有其他信息的情况下,选它是共识。

认识论:马哲的。他是科学的,也是好用的工具,没有更好的前,先用着吧。讨论这个问题有更好的选择吗,我不知道。

逻辑学的工作范围占全部生活的 1/6。按照马哲的分法,可将世界二分为思维和存在(除 2)。可将思维二分为感性和理性(除 2)。可将感性三分为感觉、知觉、表象(除 3),可将理性三分为概念、判断、推理(除 3)。我们可以粗略的将逻辑学的应用范围划到推理上。应用等概率原则,可知逻辑学作用在整个世界的 1/12。但采用马哲的观点,思维不断逼近存在;康德的观点,存在是我们认识不了;柏拉图的观点,思维是真正的世界,存在是可笑的;蒯因的观点,二分是教条的,没什么意义(这几位提到的存在,类似吧)。所以,无论哪种观点,取消一开始的二分,那么逻辑学的工作范围占全部生活的 1/6。

逻辑学是基础之 1/6。什么是基础呢?可以类比于智力研究的二因素说,二因素说把智力分为 G 因素(一般因素),S 因素(特殊因素)。下面,通过应用 G,S 以理解它们:“某甲围棋世界第一,某乙弹琴世界第一。某甲的围棋智商 s 强于某乙的弹琴智商 s,同理某乙弹琴智商 s 强。某甲和某乙的 g 因素一样 (应用等概率原则),且都比普通人强(应用常识)。” 逻辑学可以类比于 G 因素。也就是说,逻辑学强,可以使个人的能力得到基础性的提升。我们知道,无论是 “智力” 测量、还是公务员考试、还是研究生考试、都有逻辑的部分。当然基础也有另一个现象,由于未掌握逻辑规律的人,应该不能表达任何一个完整的句子,所以,大家实际上都在实践(生活)中学过 “逻辑学”,每个人都能运用逻辑规律。所以学习逻辑学与学习非基础性的东西不一样,若学习滑雪,可能马上就比没学过的滑的好,可是学习逻辑学,你的多学一阵子,才能超过你在实践(生活)中已经掌握的逻辑规律。

学逻辑学的真正用途是什么?

从逻辑学上看,这句话本身是个 “复杂疑问句”,也就是里面蕴含了一个命题,“学逻辑学有些虚假用途”,这个命题的论述责任在提问者。作为“无私” 的回答者,我不请自来,对此做些推测。可能提问者不知道学逻辑学如何能赚到钱。

生产:逻辑学在人工智能领域,应用在推理机的设计研发上。在数学中,应用在定理证明器上。在 IT 中,应用在硬件中、软件中、编译工具、计算机语言设计等。从逻辑上看,这些其实都是废话,应用逻辑自然可以推理出来。因为它是基础,所以到处都是,只是在有些方面的应用不显著吧。

生活:生活中经常发生冲突,应用逻辑学,可以辅助我们进行有效的论证,沟通。逐步获得权威的地位,权威好吗?反正比反动的权威要好。什么是 “反动”?这个在判断的工作范围,可以说超出逻辑学的范围了。“我是权威好还是你是权威好,我想还是我是权威好。你很可能不是这么想的。”——这不是论证,只是判断。

理想:在阿西莫夫的《基地三部曲》中,描述了一个片段,剧中人物应用 “逻辑分析器” 分析了一下端点星与帝国的协议,帮助自己判断协议的内容,这个目前没有实现,是个值得奋斗的理想。

逻辑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可以看我写的文章中的例子,生活中逻辑谬误不显著(毕竟前文说了大家都会些),需要小心辨认。在实际沟通中,我一般不指出逻辑谬误,只是小心避开,以免偏离主题。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凡是答案中看到什么金田一、柯南、表达清晰、理解世界什么的,我都觉得顶多算你个爱好者,连逻辑学的门槛都跟不上,更别提哪个 “初步掌握逻辑学” 的人。

逻辑学是学科,不是你们拿来满足内心幻想的玩具,逻辑学不一定让你变得雄辩,变得风彩迷人,变得从一个事物推断出无数个事务。

求你们了,爱柯南什么的,就好好看吧,别扯上逻辑学了。

如果你真想学,还没高考的就好好看,去读逻辑学专业。如果你已经大学毕业的,认真学习知识去考个逻辑学的研究生。

不要看什么乱七八糟的一堆书,看完了自我感觉良好,好吧?

爱它,就对它认真点。

知乎用户 手写客 发表

可以从你是否养金鱼推断出你性生活是否和谐

两个人在饭店吃饭,走进一个学者模样的人。
于是两个人在那猜那个学者是干什么的。猜着猜着就起了争执,不能定论谁对谁错。这时那个学者去厕所,于是其中一个人跟了过去。
那个人问学者:请问你是干什么的?
我是逻辑学家。
什么是逻辑学家?
一时说不清,我问你点问题,你就会明白了。你养金鱼了吗?
养了。
你养金鱼了一定会有鱼缸或者鱼塘?
对,我有个鱼塘。
你有个鱼塘,那么证明你家有个大花园。
是的,有一个很大的花园。
你有个大花园,那么你家一定有座很大的房子。
对对,有一幢别墅。二十多间房子呢!
你有二十多间房子,那么你家一定有很多人。
对,我家六个人,我老婆和我还有我的四个儿女住在里面。
你有四个儿女,证明你的性生活一定很和谐。
哇,这就是逻辑学啊,厉害,从我有没有养金鱼就能看出我性生活很和谐。
这个人回来对另一个人说,我知道他是干什么的了。
什么?
他是个逻辑学家。
什么是逻辑学?
一时说不清,我问你点问题你就明白了。
你养金鱼了吗?
没有!
那你性生活一定不和谐。

知乎用户 莫欺少年 发表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辨,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培根《论读书》

大的方面来说,对自己世界观的养成有帮助; 小的方面来说,让思考和言语更有逻辑性,不会说话说着说着就把自己给绕进去了。

知乎用户 「已注销」 发表

柯匹的「逻辑学导论」说得好,学了逻辑,不一定就能够很好的推理,没学过逻辑的,逻辑能力也不就一定差。就好比人体结构学家很了解如何才能跑的更快,奥运冠军不懂人体结构学,但他就是跑的比人体结构学家快。
学不一定就会用,用不一定懂。但是学过逻辑的一定比没学过逻辑能够避免更多逻辑错误,能够更好的区分好的论证与差的论证,分清诡辩与合理的界线,抓住其本质,也能够使我们更加严谨,不会轻易被别人忽悠,做出正确的判断。
逻辑能力每个人多少都潜移默化得到过训练,但它不是与生俱来就有的,是需要经过后天训练才掌握的。

知乎用户 天猪 发表

我反倒觉得学了逻辑以后变笨了,什么归纳演绎的,其实一般不太严谨的逻辑运用,人天生就会,一旦习惯了用元认知意识自己的思维过程时,思考的速度反倒变慢了,

知乎用户 柯南儿 发表

思维严谨,处理问题有条理,哎,对于理性思维的人来说很重要

知乎用户 郑镇益 发表

逻辑逻辑,就是规律,学习逻辑无非就是学习规律,在面对事情的时候,用逻辑的思维去思考,就是找到藏在表层下面的 “所谓真相”,为什么我会说所谓呢,因为每一件事发生的背景原因都是不相同的,所以要是直接把规律从一件事套到别一件事上则就很危险了,而真正的学习逻辑,是学习一件事发生必要规律而不是必然规律,然后遇到新问题再加以思考

知乎用户 陈永康 发表

发现语言体系中不严密的逻辑部分 让自己认识到世界的神秘性

知乎用户 算子 发表

学了逻辑未必更好,但至少让人在交流观点时更有效,前提是双方确实想解决问题。
起码不要露骨地玩双重标准。

我觉得不需要多么深刻复杂的逻辑,只要能分清楚任一和存在一个,知道双重否定等于肯定,逆否命题等价于原命题,虚假的前件蕴含任何后件,(P 或 Q)的否定是(非 P 且非 Q)就差不多了。

不会出现你跟他讲法律,他跟你讲人情,你跟他讲人情,他跟你讲法律一样的事。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认识到逻辑学和人的思维之间的差距有多大

知乎用户 契卡 发表

楼上大多是以个人立场来立论,逻辑学对个人的作用是什么?我想这个问题培根的一句,一切学问终成性格已经可以解释。而逻辑学对于一个国家,社会,甚至民族文化的真正作用,举个众所周知的例子。巴门尼德的逻辑学几乎影响了所有古希腊哲学家。古希腊的哲学致力于使用逻辑学对人们所认识的一切给予一个逻辑上的解释。而古希腊哲学又影响到了整个西方哲学。东方哲学里,逻辑学的比重很低。于是哲学上的区别又影响到了人们对未知的态度,进而科技的进步。换句话说,《齐民要术》只会告诉你什么时候种地比较好,但是西方人就会力图用逻辑学对此做以解释。于是东方的科技发展是经验主义的,而西方则越来越倾向于理性主义。于是终于有一天,西方人发现了物理学的时候,东方人还在背诵二十四节气。这就是逻辑学的作用。

知乎用户 田野 发表

以一种自洽的系统的确定的观点,让自己对宇宙的认识更加接近于宇宙实际的样子。

知乎用户 wimchen 发表

何谓逻辑?

现实生活中的逻辑是一个思考过程,
我以前在百度知道回答过不少此类问题,也想抽象一部分要点来做个合集,可惜都没时间。
先说最核心的,为什么别人说你没有逻辑?
其实他的依据是你没有达到他预想或认为正确的下一步。
其实每个人都有逻辑,只是这东西容易被影响,《简单的逻辑学》小黄书是我一直推荐给朋友看的书籍。起码里面的 “鸟笼理论” 容易被理解,毕竟我们不是学术研究,只要找到能提高自我思考过程,也就是 “有点” 逻辑性就够了。

如何提高?

逻辑可以用来找原因,也能用来改变结果。
记住以下三个要点和四个原因。起码我自己是通过这方法练习的。

现实生活离不开工作,学习,生活,这些场景,每个人都有擅长和不擅长的领域,有人工作粗心,但她擅长砍价;有人学习上很勤奋,但他不善于沟通…… 等等。那如何弥补自己短板,其实就是一个提升自我的过程。

① 三个要点:人,事,物
任何片段都可以抽象的看成由人,事,物三个组成。如果你能在任何时刻想到有这三点组成,那你的逻辑能力可以得到飞跃提高。

举个例子,情侣吵架:人是情侣双方,事是指发生的矛盾,物是指嘴巴或情绪或一条短信等等。
那,看清楚这三点,能做什么?首先能跳出来看这个问题,更加清晰的知道要怎么做。
再比如工作,商务谈判:人是谈判双方,事是要谈判的事情,物是谈判用到的东西,包括提案,电话,办公室等等。

难点在哪里?难点在我们可能会被环境或时间影响,失去了思考这三点的机会。而且,事情可能是一直在变化的。但我说了,任何片段都可以这么抽象,如果变化了其实也就是这三点发生变化。提高逻辑能力的过程也就是不断思考,执行来发现原因和改变结果的过程。

————时间有点不够,先做个标记

知乎用户 Rui 发表

世界是符合逻辑的。这是一个命题,其否命题:世界是不符合逻辑的。这两个命题都可以作为你的生活哲学公理。可是如果你选择了第二个那么你明天的银行存款可能超过马云身价,不要问为什么,因为不需要问为什么,没有逻辑的世界是不需要推理的。逻辑是一种推理方式,你也可以有别的推理方式,我们假设了全体人类的思考推理方式核心在同一种推理方式上的,这个推理方式我们起名为逻辑。

知乎用户 扼杀黑暗 发表

对于我来说

逻辑学的题目是验证我是否清醒的标准

对于人来说,逻辑学客观衡量发展的直尺

对于未来来说,我们学习和发展逻辑学,是为了教会更清醒的下一代的,甚至包括人工智能。

知乎用户 缄陌 发表

你听说过布尔运算吗

知乎用户 illusion 发表

在某些事情上面会更多的考虑到逻辑问题,考虑到事情的逻辑性,从而帮助自己少出错。
逻辑学里面的形式逻辑在公务员考试中相当有用。

知乎用户 随便起个名 发表

不整一大段之乎者也没用的,对我们普通人来说,简而言之一句话,不想被现在一堆营销号新闻噱头忽悠!

现在的媒体 尤其是新媒体,为了抓住人的注意力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之前的震惊体已经小意思了,网上到处都是难辨真伪的假消息,不学点逻辑学很容易被当傻子套路了。

另外,现在网络祖安之气盛行,不学点逻辑学怎么跟网络对面的人打口水仗?怎么把敌方忽悠进去?(当然,肯定是不建议主动口吐芬芳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嘛)

ps 之前去搜逻辑学入门书籍,知乎大牛给推荐《逻辑学导论》还有英文书籍…… 不知道大牛们为什么认为我们普通人能看下去…… 接地气一点可以伐?

知乎用户 erli bu 发表

有人说,“逻辑” 不等于 “逻辑学”。好像在英文里,这两个概念用的同一个词。谁能点拨一下?

知乎用户 纸巾 发表

以下是个人见解:逻辑学是有用的,但到了现代,逻辑学的基本内容已经被[潜移默化]地运用到了各个领域,逻辑学作为一个专业,仅仅是从专业的角度保持这门学问的原貌而已。

知乎用户 「已注销」 发表

历史上第一个逻辑学家亚里士多德,对逻辑学的用途做了最全面的回答。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后人管它叫形而上学,黑格尔管它叫逻辑学。黑格尔之后,逻辑学这个词才取代形而上学流行起来,二者是一回事。在第一哲学中,亚里士多德表明,人是为了免于愚蠢才研究哲学的。这句话就表明了逻辑学的用途,即为了智慧。有人也许要问愚蠢有什么不好,阿甘就很愚蠢,也很可爱。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没有分清楚演戏和真实生活的区别。演戏的时候愚蠢很好,也很有用,可以逗人笑,给人带来快乐。在现实生活中愚蠢就不那么快乐了。自然界有一种残酷的美,优胜劣汰是自然界的铁律。人属于自然界的一个部分,所以人的生活也概莫能外(就好比灵魂不能脱离肉体一样),也有一种残酷的美。愚蠢的人在自然界是要被无情的淘汰的,谁也无法阻挡这个趋势,而逻辑学的第一个用途就是防止被淘汰。邓小平说过,发展才是硬道理,这句话中是包含了很多无奈的,各位可以细细体会。

有人也许以为不学习消化学也能够消化,所以不学习逻辑学也能够有逻辑。这种类比推论很具有说服力,然而细究起来是靠不住的。逻辑学的第二个作用就在于防止被骗,个人被骗还是小事,如果一个民族被骗,损失是非常大的。大家可以自行回顾一下世界近代史就知道了,这里不好多说,点到为止。诡辩派和哲学家的区别不在于物理学和伦理学,而在于逻辑学。没有逻辑学著作不一定是诡辩派,但是诡辩派必然没有逻辑学著作。这里也不能举诡辩派的代表,请大家自行脑补。

知乎用户 青年作家特斯拉郑 发表

郑治兴逻辑学随笔四则

1

A,B,C,三种区间的选定,形成三个已定义的指示域,而指示域内部的固有关系就是域内的逻辑本体,当这个指示域元素化,我们既可以用定义和符号来表示这个逻辑本体。可以将逻辑本体凝结成如图中原点 H,那么 H 可以当作是更高维体系中的基本元素,这样既可以构建新的更高维的逻辑体系。世界的形式理念,逻辑理念将如分形几何一般,产生形式上的无限性。在其自身特殊性质中,找到更普遍的共同特质然后提取出来,形成更为抽象的共同特质。提高抽象的纯度,让理念要素更接近事物的本质。

记号系统的建立,各种命题规则建立,而命题规则等价于符号,所以记号系统等价于符号系统。而命题的事态,就是用符号系统来描述的逻辑命题。

主体不属于世界,然而它是世界的一个界限。就正好像眼睛和视域的情形一样。但是事实上,你看不见眼睛。

2

对象的三大形式。

对象的三大形式分别是空间、时间、颜色(有色性),三位一体的实体对象的不变性、实存性,这是值得反思的。

由于对象的三大形式都很难建立稳固的恒定性。所以我们就很难认识事物的本质和最本真的面貌,而只能依托于更加高精尖的技术发展,找到更稳定对象的形式。依托其稳定性进行测量和研究。(下次文章在分析参考标准的稳定性)。

3

在定义如何形成的问题上,康德完善了自弗朗西斯. 培根提出的定义的谬误性,根治了定义的逻辑缺陷,提出创建科学的定义系统的方法,形成构建定义的方法论。就如何创建科学的定义系统来说,康德在《一般方法论》中,提出了定义的 4 个基本要求和 4 个检验定义的规则。而这个对于定义的完备性的基本普遍要求,可以在量、质、关系、样式这四个主要的环节之下来考察。

康德提出下定义的 4 个规则:

1 真实规则。

2 其谓项尚未假定事物概念的命题。

3 收集命题的更多谓项。把它们同事物本身的概念相比较,看它们是否合适。

4 看一看是否没有一个特征混入或隶属另一特征。

总的来看,康德在定义和评判标准和构成规则的分析中,为演绎法的进步作出了贡献。回顾历史,培根发展了归纳法,而康德和黑格尔发展了演绎法。

4

在我们探索事物的逻辑本质时,应抛开事物的实在本质或自然本质的干扰和影响,独立的考察知识的形式和结构,而非知识的内容。

逻辑抽调知识的内容之后,也就抽掉了事情本身。只剩下逻辑的外壳,再进行探索时就会只探究逻辑的本质、实体。抽去事情本身,探究知识之外的概念,对一切谓项的知识进行归纳和分析,逻辑本质不必再自然中寻找事实。因为将我们思维集中于一些事物特征,这些特征作为主要部分,原始地构成物体的基本概念,逻辑本质本身是事物的一切必然特征的第一基本概念。

郑治兴写于复旦大学李兆基图书馆

2018.4.13

知乎用户 暴力牛宝宝 发表

打印文章发送给老友共享按钮 [概要] 关于逻辑学的价值和意义,有一种“社会功用说”,即着重逻辑学的社会功用,比方可以培育科学精力和进步人文本质,有利于品德教化和心思调理,有助于促进社会调和等。其实,精确把握逻辑学的价值和意义,仍是应该从逻辑学最根本的效果下手,不能将其笼统化、空泛化,以至于无法完成。 关于逻辑学的价值和意义,有一种“社会功用说”,即着重逻辑学的社会功用,比方可以培育科学精力和进步人文本质,有利于品德教化和心思调理,有助于促进社会调和等。这种“社会功用说” 有必定道理,但总给人一种笼统、空泛的感觉,不知道这么重要的社会功用在实践中怎样才干完成。其实,精确把握逻辑学的价值和意义,仍是应该从逻辑学最根本的效果下手,不能将其笼统化、空泛化,以至于无法完成。 人们在思考、写作、说话进程中,要运用概念、作出判别陈说、进行推理证明。逻辑学的根本效果,就是协助人们正确运用概念、精确作出判别陈说、有用进行推理证明。这三种根本效果,通过学习逻辑常识、把握逻辑办法,通过可操作、可施行的逻辑训练,是可以详细完成的,这也是表现逻辑学社会功用的根底。 正确运用概念。概念是思想的细胞,正确运用概念是正确思想的根底。正确运用概念的要求是,概念要明晰明晰,不能含混不清; 概念内在要断定,不能混杂概念,更不能偷换概念; 要明晰概念的语境,不能随意改动概念语境。在社会生活乃至学术研究中,不能正确运用概念的现象仍遍及存在。例如,在运用一个概念时,对概念的意义不清楚,思想模糊紊乱,不能精确表达思想观念; 在评论问题时,混杂概念乃至偷换概念,各执一端,不仅没有把问题评论清楚,反而把问题搞得更紊乱; 随意改动概念语境,把一个特定语境中的概念移植到另一个语境中,导致思想认识紊乱。概念紊乱是思想紊乱的重要原因。当时社会上一些模糊认识、片面观念、极点心思,同人们思想中概念紊乱有直接联系。消除思想紊乱,应从消除概念紊乱做起。 精确作出判别陈说。判别陈说反映思想目标的状况和特征。作出精确的判别陈说,是正确认识事物的根本要求。判别陈说的逻辑特征包含质的特征 (必定或否定)、量的特征(全部、有些、单个),以及内部结构特征(联言陈说、选言陈说、条件陈说等)。在思想活动中,精确运用判别陈说方式,才干正确反映事物的状况和特征。要精确反映事物的性质,不能混杂必定与否定,该必定就必定,该否定就否定,不能把“是” 说成 “不是”,也不能把“不是” 说成 “是”。要精确反响事物量的特征,不能把“有些” 说成 “全部”,更不能把“单个” 夸大成 “全部”,反之也相同。要精确反映事物内部结构特征时,“并排” 联系要用联言陈说 (而且),“挑选” 联系要用选言陈说(或许),这两种陈说不能混杂。充分条件陈说是“假如……,那么……”,必要条件陈说是“只要……,才……”,它们反映事物之间不同的条件因果联系,混杂这两种陈说,就不能正确认识事物之间的条件因果联系。 有用进行推理证明。有用的推理证明,就是严厉遵从逻辑推理规矩,从条件必然地推出定论。在推理证明问题上,现在有两种较为遍及的现象。一种现象是“只作定论、不作证明”。有些人提出自己的观念和建议,不供给论据,不进行证明,“我认为就是这样,我的观念就是正确的”,这是典型的专断论。一种现象是“随意估测、恣意发挥”。有些人从自己了解的一些状况动身,不遵从逻辑推理规矩,恣意发挥、随意联想,得出的定论与现实没有必然联系,乃至与实际状况彻底相反。缺少逻辑素质,思想活动中不遵从逻辑规矩,是导致社会上非理性思想众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时,着眼于提高人们的思想水平,发起逻辑学大众化是非常有必要的。逻辑学是一门东西性学科,它的一个根本特征是可操作性。上面所说的逻辑学的三种根本效果是详细的,是可以通过可操作、可施行的进程来完成的。逻辑学的根本效果真实发挥好了,它的社会功用才干真实表现出来。这是在逻辑学大众化进程中必须注意的问题。逻辑学是达到意图的办法。要做成一件工作,你要方案怎样去做。方案要契合逻辑。他人的方案不契合逻辑,你就不会赞同。你的方案不契合逻辑,他人就不会赞同。最终,不契合逻辑的方案必定不能达到意图。

知乎用户 Abby Chau 发表

造電路啊。

知乎用户 一门 发表

逻辑,本意就是:不乱。

知乎用户 [已重置] 发表

我不知道

我早上吃了 2 个桃子,下午拉肚子了,于是我把冰箱里的 5 斤桃子扔垃圾桶了

明天吃啥水果呢,要不吃吃葡萄吧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考试的时候更容易理解题目,语速上升了,会画图了。大学选修之后还是有点兴趣的自己又刷了几本书,之前听老师 balabala 还感慨语速这么快不怕头发掉光嘛……

知乎用户 王新洋 发表

更清晰地思考,更清晰地回答,很清晰地判断

知乎用户 不忘初心 发表

我看完之后,我觉得每个人的回答都不一样,他们思考的出发点都不一样(额 大部分吧)逻辑思维也都不一样,就好像我现在一样是其中的一种。都是” 套路 “….. 额也许这是心理方面的说法吧…….. 勿喷 我只是一个只有初中学历 迷茫的 在找寻真正了解自己方法的 23 岁的 一个刚玩醒的人 也许会有人说学历不是问题 或者 我在这说这些话多没有意义 ,或者我这是在。。。等等吧 也许是想多了 也许没人会看到 也许。。。额 我这是在做啥?呵呵,我是来了解逻辑学对我是否有帮助的 额这句话就很有 体现说明自己的逻辑吧 我也不知道 我很迷茫 我需要重塑 找寻根源问题 额我好像我知道我自己在做什么了 我在告诉自己,,,,,,,,,额我好像逻辑很混乱….. 很模糊吧
对 我就是来留下记忆的 哈哈

知乎用户 哈尼水果 cup 发表

像我前男友那样跟我吵架。就算我哭成狗,他还在揪着语无伦次的我的话里的,逻 辑 问 题 。

好吧,严肃地讲,主要是为了给别人传达信息时更明确,特别从事发布类工作时不被挑毛病。 也会一定程度改变思维方式。 不过还是要避免书呆子啊。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中国教育体系内有逻辑学课程吗?为什么?

知乎用户 Rhapsody 发表 首先说一个事实问题,没有逻辑学课程吗?有! 形式逻辑部分,高中数学是有基本的词项逻辑内容的,涉及全程特称量词、逆否命题、充分必要条件等内容。这基本涵盖了日常推理所需要的形式工具。 在非形式逻辑部分,高考语文 …

中国没有成体系的逻辑学,导致了哪些有趣的中国特有的事物?

知乎用户 仲长统​ 发表 中国当前的确存在很多逻辑上的错误,而且历史上的很多被传颂的典故其实也属于逻辑谬误。但我不认为这是中国特有的事物,如果说是特有的事物,似乎又回到民国以来批判最多的关于 “民族劣根性” 的声讨,实际上这是人类的普遍心 …

十二种诡辩逻辑的特征与范例

【1】诉诸传统(appeal to tradition) 某观念符合传统或习惯,因此是好的。 「首先我支持中医,毕竟几千传下来的东西,必有他存在的道理,我个人觉得之所以西医受欢迎,很大程度取决于他的速效」(原文无标点) 「中国的中医有几千年 …

有没有一个机制,能阻止小人得势?

有没有一个机制,能阻止小人得势? 作者:金一南 规矩成就血性,血性彰显规矩 对利益的追逐,哪支军队都有,谁都不是生活在无菌的真空中。苏联著名战将朱可夫“二战”胜利后任驻德苏军总司令,把德国的油画、貂皮大衣、水晶器皿搞了好多回来。 克格勃向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