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收益率创纪录,说明了什么?
继三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经历中日倒挂后(中日逆转?低利率意味着什么),中国各期限国债利率还在不断下探。 截至2024年12月13日,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进入1.7%区间,三十年国债收益率跌破2.0%,中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利差也创了纪录。 很多刚开始 …
为了让大家能过个好年,有些好消息,得放到过完除夕再说,否则我就成了花剌子模的信使,比如说全年财政收支。
本来,东南六个经济大省的纳税者上缴税收养着全国,结果 2024 年中期爆出消息:仅剩上海还有余力了。
到了年底怎么样?除了 10 月份多征了些股市印花税,其他月份一泄如注:
说完上海,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了方便阅读,上升税种为黑色,下降为蓝色:
国内增值税下降 3.8%。
国内消费税增长 2.6%。
企业所得税下降 0.5%。
个人所得税下降 1.7%。
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下降 1.6%。
关税下降 5.7%。
出口退税增长 12.6%。
城市维护建设税下降 3.8%。
车辆购置税下降 9.4%。
印花税下降 9.5%,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下降 29.1%(10 月份曾比幅上涨,原因大家都懂的)。
资源税下降 3.5%。
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税收中,契税下降 12.5%;房产税增长 17.8%,城镇土地使用税增长 9.6%,土地增值税下降 8%,耕地占用税增长 21.5%。
环境保护税增长 19.7%。
车船税、船舶吨税、烟叶税等其他各项税收收入增长 2.9%。
总计一看,收入端,税收 17.4972 万亿元、下降 3.4%,非税收入 4.473 万亿元、增长 25.4%。
支出端,增长 3.6%、28.4612 万亿。
支出与税收相抵,赤字将近 11 万亿!
加上罚款 4.473 万亿之后,还有赤字 6.5 万亿!
按城镇就业人口 4.7 亿人计算,相当于人均还要分摊 1.38 万元。
其实,罚款也主要是职场人交的,相当于已经支付了人均赤字 9513 元。
也就是说,职场人在正常税收之外,还要负担 2.33 万元。
这些钱,要么想办法再征,要么通过发钞稀释掉。
但无论如何,总得让大家先过好年,所以年前发钱了:
普通老百姓: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元旦春节前夕提前发放救助金或增发一次性生活补贴,查了一下,贵州向在保在册的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一次性慰问补贴高达 100 元!
杭州标准为 244.84 元。
上海标准为 750 元,与去年一致。
体制内全员加薪,内地科级每月大约加薪 400 元。
钱肯定是不够花,怎么办呢?
我们家传编辑部所在的杭州,2024 年底调高了一次社保缴费基数,2025 开年再调高一次单位缴费比例。
社保早就是现收现付制了,能为各地老人多发些退休金,我们也就认了。
至于政府支出项目,与收入下降相反,增长的多,其中下降的有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下降 2.5%、卫生健康支出下降 9.1%、节能环保支出下降 1.4%、交通运输支出下降 1.2%。
其中卫生健康支出大幅下降,直接后果是我们用不上原研药,而仿制药连手术麻醉都做不到《两名医生为我们孤独战斗,一人已冻毙风雪》
麻不了总不能学关羽吧?传统中医已经兜底《容嬷嬷一针麻》
传媒支出下降 2.5%,直接后果是又有一批报刊和电视停办了。
继三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经历中日倒挂后(中日逆转?低利率意味着什么),中国各期限国债利率还在不断下探。 截至2024年12月13日,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进入1.7%区间,三十年国债收益率跌破2.0%,中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利差也创了纪录。 很多刚开始 …
一、转型、周期性压力 2018 年前后,中国经济增长模式逐步摆脱依靠债务基建和房地产驱动的增长形式,转向依靠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经济转型过程中有些行业兴起,有些行业衰落,总量层面经济增速放慢可以理解,可以想象,属于转型过程中的成长的烦恼。更 …
经常有媒体报道,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选择返乡创业或就业。然而,从全国层面的数据显示,情况恰恰相反:外出农民工的数量呈现逐渐上涨的趋势。尽管许多人期望能够在家门口就业,那依然是一个理想,而非现实。 根据国家统计局今年三季度公布的数据,外出务工的劳 …
不同文化程度对处理国际关系的方式有明显差异 每个人都可以对号入座 世间才一年,人心已大变。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在去年和今年进行的「中国人的国际安全观」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在过去的这一年中,中国人对外部世界的观感全面恶化! 仅俄罗斯基本 …
财政部刚刚公布了八月的财政收支情况。 先来看一般公共预算的收支。 1-8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7776亿元,同比下降2.6%。 以上是总收入,收入14.7万亿元。 1-8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3898亿元,同比增长1.5%。 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