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当年的科学家回国能得到重用,而如今倪光南想对中国科技贡献一份力那么难?是普例还是个例?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菜头会飞 发表

并没有受重用啊。

1950 年代回国的科学家除了个别人以外,绝大多数人都被修理很厉害。

邓稼先的妻子接受采访时亲口说,没有杨振宁访华,邓性命难保。

最厉害的时候,中科院大门口挂了一个大横幅,类似下面这种:

挂的是一副对联,专门针对留学回国的科学家的: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牛吧,说真的,一时之间也不知道挂这横幅的人究竟想黑谁。

知乎用户 江左梅郎 发表

我认为很多年轻人没必要沉迷宏大叙事,宏大叙事会掩盖很多社会真相。

事实就是社会不会有先入为主的观念比如 “你是大科学家你就应当得到重用”,“你工作业绩突出你就该得到提拔”。

事实上社会只会因为形势上需要你,才会给出较好的待遇。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列强环伺,急需科技独立,导弹火箭需要空气动力学专家,所以以钱学森为代表的一批人有很高待遇,其他领域同理。

倪光南时代,他所属的中科院体系,最大的诉求不是什么科技自立自强,而是在改革转型的浪潮中,要解决研究人员吃饭问题。联想孵化自计算所,后来有段时间还代管过计算所,实际上就是中科院希望大家谋点儿生路,而联想成功了,那么就请联想承担计算所的一部分费用。

建国初期,吃饭当然也是大问题,但当时不认为是最大的问题,如果没有可以让我们腰杆子直起来的技术,那不要说吃饭,命还有没有都不好说。

而 90 年代,当时科学院主要解决的是吃饭问题。你说倪光南的路线好,坚持个十几二十年有可能形成一家非常牛的高技术公司,那科学院的领导就要问你了,倪光南来,只是未来可能做强(也可能失败),现在还要我科学院贴补,关键我科学院现在不要说贴补了,我吃饭都成问题,这钱怎么解决?反而贸工技的柳传志,迅速赚到了钱,解决了领导急难愁盼的吃饭问题,那我们当然支持柳传志了。

时也,势也,命也。

当年家里穷,但就是要铆足了劲儿,家里十个弟妹都吃不上饭也没关系,就要把大哥读书供出来,撑起来这个家的上限,那大哥当然待遇好。后来家里经济条件好些了,要大家自谋生活吃饱饭吃好饭,那当然卖茶叶蛋的弟弟比造原子弹的大哥更加得宠了。

职场上也是一样,你能干不一定就升职加薪,除非领导意识到现在缺的就是能干的人。

如果不缺能干活出业绩的人,那么你越能干,反而越促成马屁精的上位。

试想,本来领导手下 5 个销售部门,每个部门背 200 万指标,一年 1000 万。现在有两个部门的负责人及其奋斗比,每个人一年拿下 600 万的订单,两人就把全年指标完成了还有富余。那么领导自然就有空间,有闲情去提拔 3 个不会干业务但擅长马屁的人,放到另外 3 个销售部门的岗位上。相反如果这两个奋斗比都心寒了,一年就干 200 万歇了,那么其他 3 个部门的负责人就必须具备业务能力了。

作为个人,只能尽量去寻找,去匹配,让公司 / 领导急缺的素质,跟自己的优势正好匹配上。

江左梅郎

58 次咨询

5.0

494059 次赞同

去咨询

知乎用户 文刀​ 发表

我国著名材料学专家姚同斌 1968 年被暴徒当街打死。

陨落的共和国之星:被埋在操场的 “中国雷达之父” 束星北,爱因斯坦赞其为:“唯一能和自己讨论相对论的人”

邓稼先的妻子接受采访时亲口说,没有杨振宁访华,邓性命难保。

题主如果有兴趣可以自己查查,58 年反右时,66 年至 76 年这十年有多少留学归国人员被批,被斗,又有多少人被迫害至死,被迫害而自杀。等你读完 “建国后” 归国留学生的血泪史,你还能理直气壮说出 “当年回国科学家被重用” 这样的话,你就不是个人了。

知乎用户 h 汉唐气象 发表

当年回国的科学家,大多都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能保住命就不错了。

知乎用户 Brody·Wilson 发表

重用?

当年回国的科学家,没受过批斗的有吗?

被批斗致死的有多少?

邓稼先夫人今年 92 岁,坦言:1971 年杨振宁回国,救了邓稼先一命

缅怀 “两弹元勋” 邓稼先_国史网

对了,文革中,邓稼先二姐,被批斗折磨,最后自杀

邓稼先夫人,被批斗,精神几乎崩溃

那些回国的科学家,嘴上不说,心里,你说有没有后悔过回国?

知乎用户 陆小嗣 发表

重用了,但没有完全重用

萧光琰 (1920-1968) , 芝加哥大学物理化学博士, 美孚公司化学师, 1951 年回大陆。
董铁宝 (1917-1968) , 计算数学家, 参与世界上第一代计算机研制, 1956 年回大陆。
陈绍澧 (1925-1968) , 衣阿华州大学化工硕士, 1950 年回大陆。
周华章 (1917-1968) , 芝加哥大学数理经济学博士, 1953 年回大陆。
林鸿荪 (1925-1968) , 布朗大学数学硕士, 1950 年回大陆。
程世祜 (1918-1968) , 伊里诺伊理工学院力学博士, 1955 年回大陆。
陈天池 (1918-1968) , 路易斯安那大学博士, 南开大学物理二系创始人, 1950 年回大陆。
姚桐斌 (1922-1968) , 伯明翰大学工学博士, 1958 年回大陆。

知乎用户 Tzar Xe 发表

等到科研需要献祭千万活人的时候键盘科学家有很大几率摇身一变就变成恨国党。

-

献祭不等于真的把人当字面意义的耗材用,而是全国范围内征收非生存保障所必需的物资用于研究。如果键盘科学家自己能做到按照 60 年生活标准过四十年,看着工学博士和理学博士们按照美国中产生活水平过日子,同时心里没有任何不平衡,我相信不会这么难的。

现实情况就是,投个微不足道的几千亿下去,能看到一个水波纹,响是没有的。每年多投个一万亿,第一年键盘科学家大声叫好,第三年开始立场动摇,第五年开始粉转黑,第八年开始变成反革命,第十年就是超级反革命。

然后投不动了,不投了,键盘科学家就忘了当年勒紧裤腰带也要搞科学的雄心壮志,加入到了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行列中去。“他娘的,老子十年没鸡汤喝,科 nm13 的研”

-

事实上如何协调科研组织、管理与国民经济发展步调相适应,在各国都是个老大难问题,根本不是键盘侠在网上敲几个字就能说清楚的。我可以负责任的说,如果某个键盘侠真能形成一套相对完备理论去解释这个问题,都不要求预测力,搞个清华大学终身教职一点问题都没有,甚至有能力去争一争工程院院士。

-

事实上呢?键盘侠连三五个人的小组都没管过,还想谈涉及到百、千、万博士的科研工作组织和项目管理问题,实属班门弄斧、不自量力。更有甚者,自己连研究生院的大门都没迈入,就在臆想长江、院士级人物才考虑的政学关系问题,实属 x 命 x 心。

一个社会现象,要深究其社会历史根源,而不是天天在网上打低水平嘴炮。

-

顺便说一句,谁的钱谁支配,不同的钱性质不同。

财政收入是全国人民一点一滴缴上去的,那用起来就不能像自己的钱或者合伙人的钱一样想怎么花怎么花。用来投资的钱,如果全打水漂了,很合理。风险越大收益越大。

如果是财政的钱,你花了几百亿,最后只得出一个结论,ABCD 四条技术路线当前条件下走不通,放心,老百姓唾沫都能淹死你。

如果现在开个线上公投,这有一万亿财政资金,13 亿人投票,绝对多数选择必然是投教育 / 医疗或者用来减税。

有些键盘侠连民意是什么都不知道,一边意淫动员型体制强无敌,一边掩耳盗铃自称民意代表,笑死人了。

事实上 1950 年中苏签订有色金属公司协议的时候国内舆论就炸过锅,认为是卖国协议,毛教员在 1950 年什么声望尚且被国内舆论搞得焦头烂额,在毛教员面前今天做具体决策的各个部长副部长院士那就是小虾米在舆论大潮前就是个牺牲品罢了。博士群体会傻到集体社会性死亡只为了一个成功率低到发指的虚幻目标?

知乎用户 huang liu 发表

钱学森之类是特例,倪光南这些才是常态,包括今天很多回国的科学家工程师,最终也都是变成了灌水机器,根本做不到在自己的领域去引领行业的发展。

钱学森为什么是特例,因为他风云际会赶上了几个风口,他是风口飞起来最大的猪。第一是民国期间留学,当年中美是盟友,钱学森可以进美国最好空气动力实验室,跟最好的导师,你换了现在根本中国学生不可能。第二是回国之后,正好赶上中国遭遇美国核讹诈,全国上下对导弹的渴望非常强烈,钱这样的有技术积累的大牛,必然是被高度重用,而且钱学森还有被迫害的这个加成,其宣传作用也非常强,第三是苏联给了中国大量的技术积累和工业基础,这些东西手把手教中国,很快中国搞导弹的基础工业条件就具备了。第四是钱学森空气动力学,选择了导弹而不是飞机发动机,导弹就用一次,对加工精度要求不高,工业基础差一点也能造,飞机就完全不同。钱学森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全部齐备。

绝大多数科学家,基本在中国都有各种各样的短板,最终限制了其发展的上限。像马凤山程不时这样的也是一代精英留学生,在苏联也是学的非常出色。问题是当年中国工业基础就搞不来大飞机,而国家财政当年也无法支撑这样的巨大投资,没有当年两弹一星的巨大财力,最终一生遗憾,程不时真是生不逢时,他如果晚生三十年赶上后面 c919 就不会这么遗憾了。

倪光南问题是一样的,他赶上了当年中国经济比较困难,国家拿不出钱来的时候。又赶上了西方对中国封锁先进技术,没有当年苏联对中国两弹一星的技术支持力度。芯片工艺研发需要巨大投入,也需要巨大的人力财力和技术积累,这个东西不是那么容易突破的。你想当年日本那么好的技术积累,都被美国一巴掌打趴,中国又能好哪里?倪光南如果是现在,国家提上来了中国制造 2025 芯片自主的巨大投资,或许才能真的完成自己的梦想。

某种程度来说,中国有柳传志这样的还算好的,保住了品牌和市场,日本的电脑品牌是全废了,欧洲也是全废了,柳传志靠着中国市场好歹还把自己的品牌保住了,留住了未来产业升级的空间,有时候一代人真的只能干一代人的事情。柳传志替换倪光南只是当时的特定环境下一个必然的发展路径。

今天广大回国的工程师也是一样的,要学钱学森,搞一个容易出成果的方向,导弹这样的,不要学马凤山程不时这样的人,也不要学倪光南这样的,不要去和大势死磕,这个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而是为了对得起你寒窗苦读二十年的辛苦付出。

知乎用户 霜城雪 发表

第一句话我就觉得扯淡!这是想发动岁月史书吗?!

爱因斯坦的弟子,束星北,被前者誉为 “唯一能像他一样理解相对论的”,想为国效力的他人生经历极其惨,且不说生前待遇如何凄惨,单就说他死前声明愿意捐献大脑以供研究,死后半年都迟迟未能下葬,尸身腐败被草草埋在废地里,你管这叫做 “得到重用”?

我希望题主得到重用,免得祸害我等。

知乎用户 哈欠 发表

你看美国的 it 大牛,跳槽就像家常便饭,但是人家去哪里都是成果累累,那么为什么倪光南离开了联想就一事无成呢?当时的中国除了联想还有北大方正,北大同方,清华紫光,长城电脑,浪潮电脑等后台背景比联想大的多的 it 公司,更别提倪广南还是中科院的,在中科院搞不出成果?一定要在联想?

所以这都是瞎扯淡,再说了,当年一起起步的电脑公司,方正同方紫光浪潮长城等等,现在都去哪了?要么死了要么转行了要么变 other 了,只有联想做起来了,其他几家怎么不去搞芯片操作系统呢?怎么都死了呢?

知乎用户 邋遢鬼拉拉 发表

你是什么时候产生了 “这事过去很容易” 的错觉的?

这事几十年来都很难,无非难的方法不一样。

现在还不错了,好歹现在最多也就只是靠边站而已吧。

知乎用户 Eidosper 发表

倪光南院士并没有你想得那么难,当年还是有搞过 “方舟芯片” 的。

第一千零一个人:回望二十年前的 “方舟败局”

至于 “如今的中国”,CPU 设计企业也不少了,就连龙芯都能盈利了,还有阿里出手就是世界第一的倚天 710,已经没有那么缺乏 CPU 设计了。

当然,制造还缺。

知乎用户 游戏原型​ 发表

倪光南不是个例。

造不如买,买不如租。

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

在这种思潮之下,放弃自主研发,柳大善人鸠占鹊巢,这种事情其实是不稀奇的。

图片是黄令仪先生的回忆,那个年代的问题是普遍性的。很多研发项目被砍,研发人员出国的出国,散伙的散伙。

有不少人以那个年代缺钱为理由,其实更主要的是缺心。为那个年代找理由的人,现在有了钱搞研发了么?这些人就不是奔着自主研发去的,这些人的目的就是搞钱,这些人跟抢劫的张世豪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真心搞研发的,像龙芯的黄令仪先生,一大把年纪还在为自主研发操劳。

中国要想突破经济瓶颈,需要全行业的产业升级,很多产业我们已经做到了顶级,现在就是花大力气,对相对落后的产业进行升级。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同样的道理。

再穷不能穷科研,再苦不能苦科学家。

过去那种错误的思潮必须纠正了,清算不清算暂且不谈,但是柳这样的人必须退出历史舞台了。

知乎用户 KSWP 发表

当年伟人是极高度地重视科学技术发展的。因为伟人是从极度落后的环境下革命成功的,而且伟人的儿子也是在当时我们的科学技术和武器装备极度落后的情况下牺牲的。

因此,伟人不可能不重视科学技术和工业化,因为伟人一生的教训全都是从我们极度落后的科学技术和极度落后的工业环境下吸取的。

当年计划经济时期的争论,应该是一个科学技术或工业化发展方向上的一场争论——我们的科学技术是用在 “养生之道” 上,还是用在国家利益的国之重器之上,这才是当时左右两派科学家们争论的矛盾和焦点,其最典型代表就是 “马尾巴的功能” 之争。

从 1977 年恢复高考后 “科学的春天” 到来的具体情况来看,就很明显地看出计划经济时代 “养生科学” 与国之重器之间的激烈矛盾和冲突,因此这才有了后来 “科学的春天” 时代的运十下马、红旗停产、J 工停滞研发、造不如买、买不如租和张绍忠将军哭泣于我们的航母计划一拖再拖等等一系列的变革。

其实,当年的科学家是否得到了重用的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而是要看当时左右两派科学家之间的争论焦点和矛盾谁更有利于国家的根本利益,这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倪光南和柳传志两人都同属于科学家。但是,假如把倪光南和柳传志同时放到计划经济时代,我敢保证他们这两个科学家的结局或命运绝对是截然之不同的,那么此时你就绝对不能说是 “司马北” 在故意迫害“柳教父”这个科学家了吧?你们可以看看 “司马北” 的粉丝数量,已经高达两千多万人了啊,这相当于是一个中小国家的总人口了啊,如果这要是放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其灾难性的后果那是不堪之设想的。

从今天我们被欧美、小日本帝国主义掐脖子的案例中同样可以看出,欧美、小日本帝国主义今天无法卡住我们脖子的东西仍然还是计划经济时代发展起来的那些国之重器,所以我们今天的中国人民要为此而感到侥幸。假设,如果 “单干” 在 1958 年时就全面展开了的话,那最后的结果我就不敢去幻想了。可见当时伟人之眼光所看到的距离,那绝非我等鼠目寸光之普通人能与之相提并论的。

我们不说什么高大上的空话、大话,我们今天之所以能够如此之侥幸,是因为当初国有企业改制时没有改制到那些用 “数字” 作为企业名称的那种企业。我也是前几天遇到一位在那种用 “数字” 作为企业名称的工厂里下岗回家的邻居那里了解到的情况,因为他下岗回家后成天不上班居然他所在的那家 “数字工厂” 还在为他交纳养老保险金,而一般的国企改制后就什么也不管了。顿时,就让我茅塞顿开了。

再看看前后两个时代所引进的技术——我们大武汉的武汉钢铁公司在 1970 年代引进的一米七钆机到今天仍然是我们国家的顶梁支柱,而 1977 年恢复高考之后我们引进的那些个小日本淘汰下来的家电生产线却全都成为了废铜烂铁之工业垃圾。

因此,我敢肯定,1970 年代我们与美国改善了关系之后,在引进一米七钆机和引进小日本家电生产线之间的选择上一定有一场最激烈的争论,最后肯定是伟人一锤定音于一米七钆机之上。——你们信不信?

假设,如果 1970 年代当时是类似于 “柳教父” 这样的科学家在管理我们的科学技术的话,那么 1970 年中美关系改善之后,他 “柳教父” 一定是去大量引进小日本淘汰太下来的工业垃圾家电生产线了,那后果我们就不能有今天如此之侥幸了。

再假设,如果当初柳传志与倪光南之争是向全国公开进行的话,那么我们今天的国人可以想象一下当时的十二亿国人会站在哪一方?如果非要争个你死我活的话,那不就又重蹈了十年动乱之覆辙了吗!

因此,不能因为是科学家就不能斗争了,科学家之间也是有阶级立场的,因此科学领域中的斗争也是异常激烈的,因为科学家也是人嘛,人性就必然存在着弱点。因此,科学领域中的斗争,其任何时代那都是异常激烈的,今天的 “司柳之争” 其实也就是过去左右科学家之争的延续罢了。

————————————

2022.7.15 补充一个观点或概念,以免引起大家的误解:

关于柳是不是一个科学家的问题,我们应该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因为我这个工人老师傅的文化水平不高,所以我宁可信其是科学家,我也不敢相信其不是科学家,因为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如果在今天这个人类社会科学技术如此飞黄腾达的伟大时代,掌控着我们高科技核心技术芯片的他如果不是科学家的话,那就非常要命了啊!

请你们大家相信他是一个科学家吧,不然 JH 经济时代那些在农村参加义务劳动的 Z 识 F 子们那就无地自容了。因此,请你们给他们一个台阶下,好吗?

(本文为本人原创,仅代表本人一个人的观点)

知乎用户 Michael Li 发表

很不喜欢题主这种预设立场的提问方式,因为这种问法说深了会引战,说浅了不解决问题。

  1. 从没有人拦着倪光南为国做贡献。过去没有,现在没有,未来要看他身体情况。莫不是题主对中国工程院院士能调动多少资源,能给哪些主管领导提建议没有什么清晰和具体的认识?

倪光南的一生总结和成就都在这里了:

院士馆 - 中国工程院院士 -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 - 倪光南

2. 如果仅仅是因为联想一个风波就被击倒,那从意志品质上还真就离学术大牛有差距。作为院士同僚的袁隆平,人家在风波和困难中是怎样坚持工作的?屠呦呦到现在也没评个院士,人家对个人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提要求了吗?倪光南院士在离开联想的十余年之中一直没停止上告,甚至还捎上了时任中科院院长周光召。当年艰苦奋斗的时候能出成果,现在条件好了反而没什么成果出来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作为看客,你更愿意相信是有人故意不让倪院士工作?还是他不想继续科研工作?还是条件太差确实不能工作?

你想想,要真的是倪光南院士如他所说的还奋斗在国产、开源的第一线,那国货之光的华为为什么对倪院士视而不见呢?他们怎么就没合作一把?

好在倪光南院士 13 年前就给自己著书立传了,《倪光南传》没事儿的时候淘淘旧书可以研究一下。自己的人生都在十几年之前总结完了,还科研个啥?

知乎用户 弹吉他的胖达​ 发表

别那么消极,如果真是不受到重用。

京东方从日韩台的面板产业圈里突围是怎么回事?

长存,长鑫从零开始,五六年时间赶上第一梯队是怎么回事?

华为从懂王上台到下台多次用美帝长臂管辖和人身监禁的大手笔都没能灭了华为。

从官方到民间,方方面面的力量早就被调动起来了,只是很多细分领域的成功,按照目前国际形势和传统习惯,不到完全胜利,领先对手一大截的情况下,一般不太习惯公布。

毕竟华为断供的先例在前,如果公布一个断供一个,怎么办?

我就说一点,政府订单中,正在逐步替换为内存显卡到 cpu 硬盘,再到操作系统的全国产办公电脑。

美帝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际上也是用政府订单来计划控制。

现在国内政府采购这块,足够养出一个全国产的计算机软硬件体系了。

武汉的长江存储的固态刚推出的时候,还不是被人说性能有待提升,结果两年不到,技术就赶上第一梯队了。

[

致钛(ZhiTai)长江存储 512GB SSD 固态硬盘 NVMe M.2

京东

¥489.00

去购买​

](https://union-click.jd.com/jdc?e=jdext-1490055715197165568-0-1&p=JF8BAQoJK1olXDYCVV9cCUITCmkME1slGVlaCgFtUQ5SQi0DBUVNGFJeSwUIFxlJX3EIGloUXA8GXVhZAEsIWipURmtzBn1rL1cBfy5eGShyX0UPPHJ_MD8tBEcnA2YIGVMUXAYFV25dCUoXB2oLGF0UbTYCUW4LZksWAm4KHlIUVAYyVW5dD04eAm0PE1wSWAIAZF5VDHvBrfvdk-TM7aPU_vCIhfvCisTcpd0lbTYBZAUIXAJSH28NE1oUWQIEVFpdAE0XBGsMHFIJXBoCZF5cCUoWA28LGl17XGgCXF1bDksUA2kMK1slXjZcOl8OCEgQUWlddQYVX15dFR4FZk8fA2gAHFITbQQDVVxfOA)

合肥的长鑫存储生产的内存也是如此。

[

光威(Gloway)16GB(8Gx2) 套装 DDR4 3200 台式机内存

京东

¥389.00

去购买​

](https://union-click.jd.com/jdc?e=jdext-1490056293184835584-0-1&p=JF8BASMJK1olXg4GV1hbD00eCl8IGloUXQYLUVddAE0nRzBQRQQlBENHFRxWFlVPRjtUBABAQlRcCEBdCUoWA28BHlIVVQAdDRsBVXt_Qwtvfy12G2V_KgAlUhxvQw9VfCB1UQoyVFddCkMWAm8PGGsVXAcCUFteC00WM18IHmtXM96m2oneoJ-ju7uRq4Kjxt-jwIrqvJ-Lqm4IK1olXQEHXV9fDksWBmwKG2sVVQIygvDJ3cOo2t-tzfG7iIuygdf23PWRM184GGtOCFJLEUJdDUMWAmsPGFMXXQ8HXVxZDEISH24UG2sVXAcDVV5dC0oRbW5mG1MWWwACV15bDHsXM2w4RTUUDgEHXF9UWCVKA21QWwUWCWgFVlZUDE4XBF8KGloXXzY)

走了政府采购的支持,提取的利润用于研发,以国内的市场需求就足够扩大再生产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站在历史之外、站在道德标准以外的角度来说一下这个答案!

首先一点,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回国都能得到重用,很多人一上来就说当年钱老怎么怎么样!钱老是厉害,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稍微了解一下历史的人都知道,当年回国的那么多人里面,真正得到重用的又有几个?(其中不少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就是因为那个原因,甚至当初被干掉的那也是不少)当年如果不是周总理贴身保护,钱老早就没有钱老了,连钱老这样的人都需要周总理贴身保护才能奋斗在一线,那其他没有受到保护的人呢?早就已经抹灭在历史的进程中了,谁也不知道他们到底是谁!

再把时间线拉进了说,90 年代,乃至 08 年以前,咱们国家相对来说还都是比较贫穷的!也就 08 年后 4 万亿大放水开始搞基建,拆了一批又一批的人以后,陆陆续续又搞了三四十万亿的基建以后,这钱就瞬间变的很难说的清了(明明月工资就三五千块,却觉得百万是个小钱)!在此之前,那真的一分钱就是一分钱!

就拿这个联想来说吧!跟联想同时期的同类型企业很多,比如老一辈的人都知道的,清华同方,北大方正!这些都是当初很有名声的,而且 b 格都是很高的,分别背靠清华北大,院士主持,要人有人要啥有啥!但是现在呢!都已经破产了!只要是企业,就像那谁说的一样,第一件事要做的就是想办法活下来,而不是去搞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

是,没有错,你是有理想,有抱负,有梦想!这都没有错,但是你首先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活下去!你都活不下去,你说那么多有什么用?你现在站在上帝视角来看,你当初应该怎么怎么样,但你你没有看到的是,当初这么做的人或者企业都已经没了!

很多人说当初国有企业改革,说窃取国有资产!但是当初在那个时代背景之下,搞股改的不止联想一家企业啊,还有无数的国企!还有没有股改的国企,只不过活下来的并且活的比较好的,可能就只有联想一家了!

而现在很多说,你就是个组装厂,是个没有灵魂的!只要逮到一家企业就这么说,从上汽说到小米,从小米说到联想,从联想再说到下一家企业!我觉得真没有意义!你不可能要求所有的企业都怎么怎么样得牛逼!很多就说,华为就有!没错,华为是有,但是我敢说华为今天的这个状况,这些所谓的花粉们至少负一半的责任!但是这里又有一个问题,你也不可能要求所有的企业都跟华为一样吧?就像不能所有的人都当市长一样!你当不了市长班长的,你就不是好学生,不是好公民?那咱们 99.999999 的人都不是好公民了!你要有能接受优秀的你,也要能接受平庸的你!在我看来,不管什么公司,能在这样的环境下,能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站立的稳,他就是一个好企业!

就像在其他答案里看到的,倪院士厉害吗,厉害!但是他是一个管生不管养!就拿安卓来说吧,他为啥这么厉害?就是因为经过了一代又一代的更新迭代,才让他有这么厉害,有谁是一出生就很牛逼的?倪院士搞一个项目,没错,他搞出来了!但是搞出来了以后呢?就不在管他了,就把他扔到一边了,就去搞下一个项目了!这就搞得跟刷副本,刷战绩一样!项目都是我提议的,历史功绩归我,没搞出来,责任归你,没赚钱,那是你们市场部营业部的问题!这样子搞,哪个人愿意啊!你现在站在上帝角度来说,倪院士当然是对的啊,但是同时换个角度来说,如果跟着倪院士走,清华同方,北大方正就是最好的例子了!

这里还要再说一点!在当时的那个时代背景下,人才又有多少是被真正利用的呢?90 年代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的又有多少是尊重和利用的?我想大多数还是被所谓关系以及现实而打败,有的进了工厂拧螺丝钉去了,有的回家种地去,有的…… 但同时话又说回来,十几年前,王校长出国留学时,他爸仍然是以 “振兴中华” 来要求他的!而如今,众多出国留学的学神学霸们回国时发现竟无他们容身之地,不是专业不对口就是房价劝退,令他们又不得不 run 回国外,只为一体面的活着,又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

所以有句话说的好!永远不要站在道德的标准上去追究历史的责任

知乎用户 happy nerd 发表

考虑到妖魔鬼怪很多,我要先说一点,芯片不是飞机,不是其他任何领域,是飞速进化的,造出来没用,要达到主流水平才有用。

世界上第一颗核武器 1945 年七月诞生,中国第一颗核武器 1964 年诞生,虽然我们原子能技术落后美国 19 年,但并不耽误我们拥有了 “核威慑” 的资格。但芯片领域,别说落后十九年,落后三四年基本上就丧失了市场竞争资格

而且如果 1995 年联想研发芯片,那他的难度不是华为海思麒麟的难度。

华为研发芯片只是挑战高通,联想当年研发芯片,相当于今天同时挑战谷歌,ARM,高通,台积电

华为台积电断供就没有芯片可用,没有谷歌框架甚至海外直接没办法卖,自研鸿蒙还基于 AOSP。即使是今天的华为也远远做不到单挑整个行业,26 年前的联想更是差的远呢


我建议各位看一看马督工最新的一期视频

【【睡前消息 378】从联想开始,回顾国企 MBO 运动 - 哔哩哔哩】 https://b23.tv/eiRZI7f

考虑到当时中国历史背景,中国国企长期亏损,银行负债率超过国际银行破产标准一大截,可以说那是一个内忧外患的时代

任何事情排除历史背景都会变得想当然,彼时的中国,是一个内忧外患,技术落后,极度贫穷的国家,在那个背景里谈研发,还是去和世界顶级巨头硬碰硬,那是极为不现实的。

联想的 “买办” 名号由来已久,很多人对联想当年的 “贸工技” 理论嗤之以鼻,对联想没能成为芯片领域巨头扼腕不已

但事实情况是,即使是联想这样一个 “买办”“不成功的企业”,在整个世界范围内也是很罕见的成功企业。当我们讨论联想没有能够成为世界顶级芯片巨头的时候,是否能记得其他的国企,如长虹,同方等国企已经破产,或者奄奄一息?

即便是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且诸多领域世界第一或者领先的时代,想要做好芯片也千难万难。

被诸多网友拿来当做典型夸奖,以及否定联想,小米等诸多企业的华为,也只是被轻松的一波断供,就从芯片领域离场,以至于诺大的中国拿不出第二家像样的可自主设计芯片的公司。这还是移动 soc,有 ARM 公版框架和台积电这样世界第一半导体代工厂的前提下

在 1995 年,如果联想拿不到 x86 最新框架授权,又没有强大的半导体代工厂代工的情况下,把大量资金投入到半导体行业,试图一己之力打破 Intel,微软联盟的封锁

那我只能说,希望倪光南院士有系统傍身,做任务就能送领先技术

实际上国内甚至有企业试图 “技工贸” 那就是小米

在 2015 年,小米营收仅 780 亿,当时的领导人决定试水 soc,结果没有足够的资金,没有合适的半导体人才,烧完半年的利润之后就黯然离场了。彼时的联想,甚至远远不如 2015 年的小米,在 1995 年搞 soc 研发,不异于自寻死路

知乎用户 禁与千寻 发表

当年我们缺科学家。

现在不缺。

当年科学家是科学家。

现在科学家只是名为科学家的打工人罢了。

知乎用户 某食肉动物 发表

主要是队友问题 + 体系问题。

方舟拿去和同期那批创业公司比,哪怕和龙芯比,都是太扯淡了些。胡伯伯也是能在螺狮壳子里做道场的人。做复读机芯片起家的瑞芯微,今天也是能推出像样的 RK3588 这样可以用于办公环境的产品的。更别说当时已经有成熟体系的海思,以及就算遭遇困境,也在努力依靠身份证市场回血的华虹了。而最终方舟的采购经费在当时相当于国家对半导体制造大约 3 年的财政支持。

国内自己做小载波高速板要到 04-06 年。所以方舟的事情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外围电路还需要专门的资金去推。然后是几个搞物理的大神屈尊降贵去画 pcb。不过还好这部分后来成就了 tcl 系。而实际上某想的问题之一就在于生生的把自己持有的香港科技公司 QDI 放弃了。导致主板市场被华硕,微星,技嘉们拿到手,丧失了巨大的一块蛋糕。只能依靠七彩虹们,昂达们去弥补

毕竟在 20 年前的 linux 不是不完善,而是基本不能玩,red hat 和 suse 的门槛也是对于当时的国内用户难以触碰的,毕竟当时连个像样的问答类网站都没有,遇到问题只有自己摸索,相对靠谱的类似结构操作系统是闭源的果子机

我记得很清楚,2003 年初,一台 15 寸的液晶屏幕还要 9000 多。同年夏天因故降低到了 4000 多,原因只是京东方搞出来了。那个时候 4000 多块钱,可以在三线城市买两个平方的商品房。04 年过年把惠普那台 17 寸显示器请回家的时候,我妈还专门定了一块天鹅绒的料子挡灰。

那个时候回来的朱一明,创办的兆易创新,加上今天的长鑫存储。

那个时候创办的以组装山寨机起家的闻泰,今天也通过收购 nexperia,获得了基本器件的领军地位。

那个时候如日中天的日本晶圆厂,今天大多数已经成了笑话。仅剩下瑞萨和铠侠苦苦支持。

那个时候还是内存霸主之一的德国奇梦达,最后在 08 危机里落下的是身死人手为天下笑的结局。

靠一两个人,救不了整个行业。特别是在 ict 这种情况下。你多买几条致态的固态,多用一下紫光展锐的手机,比说一千句一万句都顶用。

ict 行业的特点就是,你研发的科技必须变成产品,才有可能形成正循环。所以这个时候,没有消息,可能才是最好的消息!

知乎用户 狼叔 发表

你的两句话都有点问题。按知乎的原则: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先讲倪光南想对中国科技贡献一份力 “那么难” 的问题。

倪光南离开联想后,不是没做过芯片,他设计了方舟一号芯片,政府采购了几十万台 NC 机,拿了 863 专项基金上千万,中关村管委会投入了 5000 万元,当年中关村房价才 59w,最后全部打了水漂,没下文。

这么打水漂谁架得住啊?所以自 2000 年后,国家基本对计算机科研不进行投入。

所以你说贡献吧,可以称倪光南一直在为国产芯片和操作系统而 “奔走”,作品是没有的。不管是芯片还是操作系统。

再讲关于当年科学家回国能得到重用的问题,其实并非全部,不知道你听说过叶企孙这个人没有,号称 “大师们的老师”,中国科学界的基石人物。

1970 年的冬天,在海淀中关村一带常常会看见一位穿着破旧、步履蹒跚、弓着背在街上踽踽独行的古稀老人,他碰到熟识的学生便说:“你有钱给我几个。”

他一生为国家培养出的科学院士就有 79 名,而且在 23 位 “两弹一星” 功臣中,有一半以上是他的直系弟子或是有师承关系。

像钱学森、王淦昌、赵九章、王大珩等一些科学界响当当的人物都曾受教于他,他由此被称为 “大师的大师”。

这个人就是叶企孙:

13 岁考上清华,23 岁就享誉学界,为我国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我国的科技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物晚年却沦为乞丐,到了向学生要饭的地步。

这个曾享誉学界的天才科学家为什么最后会沦落到这样的下场呢?

这背后又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

这一切还是先从他痛失爱徒时开始说起…….

爱徒惨死,叶企孙卷入无声的硝烟

卢沟桥事变发生后,清华大学被迫举校南迁。

当时叶企孙正在清华大学任教,本来是要出国访问的,听此消息后立即放弃了这个机会,毅然投入到抗日的洪流之中,

在战乱中抢运书籍、给战争提供研制炸药的物资。

与此同时,叶企孙的学生熊大缜也放弃了去德国深造的机会,并向叶老辞行赶往冀中抗日根据地研制炸药。

对于熊大缜放弃出国留学这件事叶企孙非常生气,当即责问道:

“你知道为了给你争取去德国留学的机会有多么艰难吗?以你的天赋和学识你就应该在更深、更高的领域去施展你的才华,而不是去研制那些几十年前就普及的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炸药。”

熊大缜叫叶老先不要生气,然后振振有词地解释说:

“如今国难当头,匹夫以头颅报国;知识分子当然以所学报国,学生以为当今中国更需要的是能赶走日寇的烈性炸药。”

熊大缜的拳拳爱国之心令叶老动容,其实他并不是不支持学生投身报国,而是担心他的人身安全。沉默片刻之后,叶企孙又说:

“作为你的老师,当然是希望你去德国留学,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更应该支持你现在的决定,这个时代需要更多像你这样的人。”

谁知熊大缜这一去便成了师徒二人灾祸的开端…..

熊大缜到了冀中军区后,用自己的所学知识研制烈性炸药为抗日所用。

炸药研制过程中熊大缜在硫酸提炼一事上始终没有任何进展。于是熊大缜写信向叶企孙求助,为此叶企孙还专门送一批化学系的师生前往基地给他提供技术上的帮助。

叶企孙这边也一直为他们的研制提供物资。

在他们夜以继日的努力下,烈性炸药终于研制成功,威力巨大;同时还发明了遥控地雷。熊大缜也由此得名 “地雷战之父”。

就在大家还沉浸在炸药研制成功的喜悦之中时,一封署名为天津党政军联合办的 “密信” 袭来,冀中军区怀疑有内奸,负责技术研制的熊大缜就稀里糊涂的成了最大的嫌疑犯。很快就被锄奸部逮捕,并被安上叛徒之名。

那时的中国处在风雨飘摇的动荡之中,熊大缜就这样成了 “战争” 中的牺牲品。更让人痛心的是,

在转移的路上熊大缜与押解员发生了口角,押解员一怒之下竟然掏出手枪想将熊大缜就地解决。

眼看押解员就要扣动扳机,熊大缜突然叫停。不过他不是求饶,而是要求用石头了结自己,省下这颗子弹打鬼子。

押解员遵从了他的意见,从地上捡起一块石头向熊大缜的头部砸去……

当叶企孙得知爱徒惨死的消息之后悲痛万分,他誓死也不会相信自己的学生会做出这件事。为了给最心爱的弟子平冤昭雪,叶企孙开始了漫长的征程。

刚开始由于战乱原因熊大缜牺牲的真相无人在意,更没人去理会。时间一点点累积,爱徒之死就像是一根坚硬无比的钢针深深的扎在叶企孙的心窝。

建国之后,他奔走呼号,四处鸣冤,终于在 1967 年得到了回应,案子被重新审理。

然而,让叶企孙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自己最后竟成了熊大缜背后的主使人,就这样含冤入狱。他自问自己一生清白,所做皆无愧!

在这样的双重打击之下,

叶企孙精神近乎崩溃,还患上了幻听症。在关押一年多之后被放回北大,在此期间他还患上了前列腺肥大症,两腿肿胀,步履艰难。

期间有学生探望他但他也拒绝见面,生怕连累他们。如果在外面不小心碰见也只是短短寒暄两句就赶紧让他们离开。

1970 年冬日的中关村出奇的冷,刺骨寒风呼啸,叶企孙弓着腰、穿着不保暖的旧棉衣、耷拉着露脚趾的破棉鞋,拄着拐杖艰难前行。偶有几人路过就会挪上前去讨要三五元,所求不多,多了不要。但大都时候是要不到的,人们都视他如牛蛇,避之不及又怎会给他钱。

当然,也有人给吃食的。

由于街上的商贩会经常看到叶企孙讨要的身影,念及可怜有的商贩就会塞给他三两个小苹果,叶老接过苹果边走边啃,他好像要把这个冬天所有的温暖全都吃在嘴里。

有一次,钱三强在街上碰到叶老就赶忙跑上前去同老师打招呼,可是叶企孙却十分焦急地说:

“别理我,快躲开!” 草草两句就抓紧走开了。

钱老最后含泪回忆说:“老师是怕连累我,才不让我同他讲话,他的心里、眼里全是他的学生和祖国!”

![](data:image/svg+xml;utf8,)

1972 年 5 月,由于有关叶企孙的 “问题” 一直找不到证据就恢复了自由身,但此时的叶老已经是风烛残年,

由于他前列腺肥大症已经很严重了,导致他行走不便、小便失禁。医生建议他需要及时做手术,否则性命堪忧,

但叶企孙似乎早已经看透生死并拒绝治疗。

疾病一误再误,终于到了回天乏术的地步。弥留之际,有人发现叶老开始意识不清、说话混乱,被送到医院时已经太晚了。

1977 年 1 月 13 日,叶企孙带着还未澄清的 “问题” 抱憾离世。

此后十年间,他的名字和事迹就好像凭空消失一般,无人再去诉说他的往事,历史的长河也再也寻不到他留下的影子,仿佛这个世界从未有过叶企孙这个人。

1986 年,熊大缜的案件被还以清白,次年,也正式下发了叶企孙的清白的文件。在沉冤十年之久后,叶企孙所谓的 “问题” 终于彻底解决了。

1995 年,在多位海内外名人学者的联名申请下,叶企孙铜像的落成仪式在清华大学举行,自此叶老的光辉形象在沉寂了半个世纪之后又重新被世人记起。

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生前一度无人知晓,死后却受万人敬仰呢?

名誉加冕,叶企孙决定科教兴国

叶企孙小时候被冠以神童之名,国学经史无一不通。出生于书香门第的叶企孙受祖辈的影响从小便对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他涉猎甚广,叶父在让他学习中国史学的同时也会给他找来一些外国书籍供他阅览,于是西方的科学文化和应用便一点点的在他心里扎了根。

叶企孙出生于戊戌变法年间,从小目睹了国家的贫弱,唯有国人强大才能免受列强的欺凌。他立志通过学习改变现状,因此他刻苦学习,成绩令人羡慕。

他 13 岁考上清华,20 岁公费留学芝加哥大学,并直接在物理系大三就读。

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系就读时,他争分夺秒,一刻也不忍浪费。除了日常的专业学习之外他还会泡在图书馆看其科学书籍来丰富阅历。

叶企孙心中暗暗思索 “只有励精图治,发奋读书才不枉国家的栽培。”

![](data:image/svg+xml;utf8,)

带着此等铿锵信念,叶企孙废寝忘食钻研学术。又加上芝加哥大学物理系又是当时美国物理学研究中心之一,所以学校更重视学生对物理实验的态度。叶企孙也在日复一日的实验中对科学实验有了不一样的认识。

叶老认为:“没有自然科学的民族,决不能在现代立得住脚。”

在芝加哥的大学积累了丰富的物理实验之后,叶企孙就想着有更大的作为。于是从芝加哥大学毕业之后又转入哈佛大学继续深造,这一次他学术上的导师是后来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得主布里奇曼。在这样得天独厚的优渥条件下,叶企孙刻苦求学之志更甚。

当然努力便有回报,1921 年,他和导师还有另外一个物理学家合作,精准测定出了普朗克常数 h 值,被物理学界沿用 16 年之久。

这一消息一经传开就引起世界物理学界的轰动,

叶企孙这个华人的名字第一次在外国人的心中登上了顶峰、享誉学界,彼时他才 23 岁。

1923 年,叶企孙开创的高压磁化的正确方法一经问世,就再次引人瞩目,并获得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叶企孙名誉加冕,在世界物理学界名声大噪。

![](data:image/svg+xml;utf8,)

许多当时非常知名的研究所纷纷向他抛来橄榄枝,但叶企孙却都果断拒绝了。

当然,哈佛大学的研究院同样也向他提出了留校请求,希望他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叶企孙连思考都没有,直接拒绝了校方。

因为他深知自己的祖国正是需要像他这样的新生力量,

回国前他在日记里郑重写下 “要想我们的国家不遭受外国人的凌辱,就只有科学,只有科学才能拯救我们的民族!”

他也在心中暗暗发誓必须要建立完备的教育体系,不断培养优秀人才,才能真正实现科教兴国。

带着这种信念,叶企孙毅然踏上了归国的轮船,一路上他思绪良多。

他知道日后的征程必是艰难险阻、困难万分,但他毫不怯馁。相反,他对科教兴国这件事势在必行。

回国之后,叶企孙先是应聘在南京东南大学物理系任教,

从此便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教育生涯。

在东南大学的五个月是他对教育行业的初次尝试,也是在这个时候让他清醒地意识到:

“凡是出人才的地方,必然是科学文化最盛行、科学土壤最肥沃、科学气氛最浓厚之地。”

不久东南大学琐事缠身,叶企孙不愿介入,适逢清华大学招教,叶企孙便积极投入到应聘执教之中。

到了清华园之后,他感到熟悉又陌生,离开的这几年,清华早已没有了往日的 “精气神”、在封建家长的专制之下,清华大学已然不是一块学习的净土。叶企孙看着眼前的一切,不禁感慨万分。

为了让清华大学恢复往昔盛状,

叶企孙和金岳霖几位年轻老师自行担起了重拾清华风气的重任,显然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保守势力的压迫下他们处处受阻,经过几次激烈的交锋之后,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终于成立,自此书香之气盛行、学院之风长存。

叶企孙在会上提出的第一件事就是创立清华大学物理系,

在经过他一番陈述之后当时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对此事表示大力支持。1926 年物理系成立,叶企孙担任系主任;第二年又成立了理学院,他兼任院长。

实际上,当时任教物理系的老师就他一人,从一年级到三年级的物理课程全是他一人教。随着学生人数不断增加,

叶企孙为了组建一批一流的教育团队,几经碰壁相继找来了吴有训、萨本栋等一批有名的科学家到清华任教。

在那个年代,这个阵容堪比现在的明星阵容,已属于国内的顶尖水平。

同时他眼光如炬,看到了只有初中学历的华罗庚在数学上的巨大潜力,于是他力排众议把华罗庚招来清华理学院任教,后来又送他到剑桥大学继续深造。

不负众望的是华罗庚在剑桥因一篇关于高斯的论文在世界上赢得了荣誉,后放弃在美国优厚的待遇到清华数学系继续任教。

后来,华罗庚因在数学上的伟大成就被称为 “中国现代数学之父”。每每回忆此事华罗庚忍不住感叹说:我一生得到他的爱护无尽…

自从有了这些名人学者的加入,清华物理系就迎来了一番新气象。为了给师生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即使是在最艰难的时候叶企孙也会想方设法地从国外购进最先进的实验器材。

有时在实验室进行实验不是很顺利时,他就会带着师生一起到野外进行物理实验。一连数月吃住在山里,只为得到一组最精准的数据。

在教学方面,叶企孙教学方法灵活独到,从不照本宣科。思维敏捷、学术造诣极高。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他讲课带着很重的上海口音而且还口吃,

对此叶企孙在课上还给同学们道歉说:“我教的不好,对不住你们。但你们放心,我请来教你们的这些先生个个都比我强。”

正是因为他的不断坚持和努力,中国物理学界才会攀上一座又一座的科学顶峰。

在他的帮助和教导下中国现代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科研人才,为祖国的科技事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是他为中国培育出了 “导弹之父” 钱学森、“力学之父”钱伟长、“原子弹之父”钱三强、“赵九章、王大珩”等一批两弹一星人才,开创了中国现代科学研究体系,他的成就有目共睹。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这样一位伟大人物一生未娶,无儿无女,甘愿一辈子做科学界的扫地僧呢?

通过看他对学生的态度便理解了他为什么把一生都献给祖国教育事业的原因了。

爱才如子,叶企孙付出一生心血

他爱才如命,把每一个学生都当做是自己的孩子,悉心教导、以身作则。

在学生们的眼里,叶老不仅是老师更是亲人和朋友。

叶企孙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想法,善于去发现学生们的长处并鼓励学生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坚持下去。

他在学生身上耗费了自己一辈子的心血,但他无怨亦无悔,反而乐在其中,甘之如饴。

抗日期间,清华与北大迁至昆明合并成西南联大,在此期间叶企孙任教电磁学。

课堂上,一位学生的举动深深吸引了叶企孙的注意,这个学生上课从不抬头,只顾低头看书,奇怪的是每次提问都能对答如流。

这让叶企孙对这位上课 “不认真” 的学生突然来了兴趣。

一次快下课时,叶企孙来到这位学生的身边,于是就问他看的是什么书籍。学生这时将手中的书小心地递到叶老手中。叶企孙翻开封面原来是电磁学的高级教程,因为这是高年级学生才能学到的内容,

叶企孙接着说:“你能看懂这本教材吗?” 学生怯怯地回答道:“能,就快看完了。”

这位学生以为叶老会责骂他,谁知叶企孙非但没有生气,还特地允许他今后可以不用上他的课并告诉他有什么看不懂的地方可以随时来问他。

此后,这位学生就再也没有来上过叶企孙的课。他利用这堂课的时间会到图书馆研读一些专家著作。

但每次的考试还是会准时参加的,不仅是第一个交卷的,而且正确率还极高。尤其是理论成绩几乎满分,就是实验成绩差了点。

叶企孙主动找到这位学生,告诉他要注意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经此,这位学生就总是通过实验来验证理论,把理论和实验完美地结合起来,这样一来就激发了他对物理的浓厚兴趣。

后来政府决定选三名数理化这三方面都非常优秀的研究生到美国深造。

叶企孙当即就推荐了这位学生,但遭到其他教授的反对,因为这位学生还在念大二,年龄也才十九岁,各方面还不够出国的条件。叶企孙知道这位学生是个可造之材,于是不顾众人反对推举他出国。

但这位学生还是因学历问题暂定,后来叶企孙联合吴大猷再次推荐,校方这才松口,这年秋天,

这位学生顺利进入芝加哥大学读书,11 年后和师兄杨振宁一起在美国因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这也是华人的第一个诺贝尔奖,事实证明叶企孙当初没有看错,他的确是 “可造之材”。

这位学生就是李政道,多年之后李政道回忆说 “叶老师决定了我的命运,他不仅是我的启蒙老师,而且是影响我一生科学成就的恩师。”

叶企孙唯才是举,不止是李政道,每一位有前景的学生他都会给其提供最好的资源,不论身份只凭学识。只要你在学业上大有所为都会得到叶老的倾心培养。

王淦昌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时,叶企孙安排他到德国留学,后获得柏林大学博士学位。拒绝了外国丰厚报酬的王淦昌回到国内研究所继续科研研究,后来成为中国核科学的开创者。

此外,叶企孙还送钱学森到美国学习航空工程、送赵九章到德国学习气象学。

后来他们都成了两弹一星的元勋,成了科学界的开拓者。

得益于叶企孙先生照拂的学生还有很多,叶老不仅在学业上对学生们关爱有加,在生活上更是无微不至。为了让学生们在学校感受到家的温暖,他经常邀请学生们到他家吃饭,给学生们改善伙食。

逢年过节还会把回不了家的学生聚到一块包饺子,

这段经历是那么的惬意和温暖,叶老逝去之后,学生们忆起这段经历还是会热泪盈眶。

1926 年 3 月 21 日,学生王淦昌和韦杰三参加示威游行,韦杰三身中 4 弹不幸牺牲,王淦昌也差点被杀,叶企孙得知消息之后心如刀绞,好在王淦昌平安逃过一劫也算是给叶老一丝安慰。

事后叶企孙责问王淦昌说:“谁让你们去的?”“你明白自己的职责吗?” 看到恩师泪如雨下,王淦昌醍醐灌顶,从此一心醉心科研,为国防事业添砖加瓦。

其实,通过这些科学家的著作不难发现叶企孙先生的身影。

叶老对他们的影响是受益终生的,可以说没有叶企孙的辛勤付出,他们就不会有今天如此高的成就。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将他牢记,让我们一起记住这个名字——叶企孙。

今天的我们得以看到科技的飞速发展,是您在 100 年前洒下的 “种子” 在当下生了根、发了芽,不久的将来这些种子定长成参天大树庇荫着我们的中华大地。

知乎用户 阿里山的汉子 发表

回国了,重用指那种重用?

萧光琰 (1920-1968),芝加哥大学物理化学博士,美孚公司化学师,1951 年回大陆。

董铁宝 (1917-1968) ,计算数学家,参与世界上第一代计算机研制,1956 年回大陆。

周寿宪 (1925-1976) ,密歇根大学电讯系博士,1955 年回大陆。

虞光裕 (1918-1970) ,麦克唐纳公司飞机设计师,1950 年回大陆。

陈绍澧 (1925-1968),衣阿华州大学化工硕士,1950 年回大陆。

周华章 (1917-1968),芝加哥大学数理经济学博士,1953 年回大陆。

林鸿荪 (1925-1968) ,布朗大学数学硕士,1950 年回大陆。

程世祜 (1918-1968),伊里诺伊理工学院力学博士,1955 年回大陆。

陈天池 (1918-1968),路易斯安那大学博士,南开大学物理二系创始人,1950 年回大陆。

姚桐斌 Q(1922-1968) , 伯明翰大学工学博士,1958 年回大陆。

知乎用户 上柱国司马懿 发表

因为倪光南在弱小时代用错误销售政策在错误的市场。

倪光南纯属读书人读傻了的书呆子,想当然认为靠一个芯片就能打天下。。。

95 年是什么情况?中国富裕吗?多少人懂电脑?电脑多少钱?人手一人一个?那个年代,农村连写字的笔,我指的是一个村庄你家里写字的笔都凑不出来几个!!!还电脑。。。我 91 年出生,小时候放暑假在全国排名靠前的江苏富裕的农村,有一次需要用笔,这是几几年我忘记了,反正 95 年靠后是小学暑假某天需要用笔,还是初中暑假某天需要用笔,家里的笔没油,我爷爷带我出去借笔,借了多少家才借到笔,我这时候才知道我家是相对村里其他人是多富裕。

以上我想说明什么,中国那个时候穷,不是现在 2021 年中国富裕,你在中国穷的时代,老百姓不懂电脑是什么,买不起电脑年代,你让一个公司全体发展你所谓芯片,你知道后果是什么?外国人一个手段就能把你整残废,什么手段???你的芯片没人用!因为你的芯片搭配软体才能存活,我软件部分不让你搭配啊,我让整个西方市场不用你芯片,用市场整你倪院士技术啊!

有人肯定还不懂!什么叫芯片不能搭配软体,搭配软件,搭配市场???

2020 年到 2021 年,华为和美国斗,这件事大家都清楚吧,美国人一个命令,华为手机不能用谷歌系统。。。

你是中国人你在百度搜东西,对吧!人家外国人,甚至不只是美国人,欧洲人,非洲人,澳大利亚人,南美人,日本人,韩国人,人家绝大多数用谷歌搜东西!!!

一个命令,就整废你华为手机!

为啥?我承认你华为牛逼啊!但是我如果是再忠诚你华为手机的洋人粉丝,我连谷歌都打不开,我需要一个老人机有什么用?有意思吗?

这是 2020 年到 2021 年,中国富裕了,中国人民用他的爱国情怀买华为手机,华为系统,你华为在西方遇到挫折,你损失钱,我中国人用东方 14 亿人市场买你家东西贴补你在西方遇到损失,我救你华为是用爱国情怀,来救你,我有能力救你!

你放到 95 年,全国发达省份江苏农村连个笔都没有,电脑价格是纯属奢侈品,你如果在西方市场遇到挫折,你指望中国东方市场还救你倪光南联想芯片?做你春秋大梦去吧!抱歉,我们没钱!!!

那肯定有人问那为啥中国要宁愿挨饿也要原子弹???

新中国需要原子弹保命!所以必须发展原子弹!

原子弹是保命和杀敌用的,而不是销售!他不需要考虑客户感受!哪怕这个原子弹长得奇丑无比,但是你说这个奇丑无比原子弹能炸死一千万敌人,那个外形长得漂亮原子弹只能炸死 999 万敌人!军方会选择那个奇丑无比原子弹,少杀一万敌人都不行。

而电脑是要考虑卖家心情,你电脑长得丑,你软件不能用,你让客户心理不爽,我就选择漂亮一点,实惠些,有个词语叫性价比最高!性价比是什么意思!代表价格优惠,长得好看,能用就行!能用但是不代表最好!

我再补充几点,作为企业领导人,一种是吃皇粮,一种是吃自己的。

星链卫星两次接近中国空间站,天宫紧急避险,这事都怪马斯克 大家自己看新闻 我随便举出这个案例

最近全球首富马斯克发一万个卫星去太空,星链计划,是马斯克牛逼?天才?

不是,有组织给资金给任务,二十年前没组织没任务的摩托罗拉,他自己投自己的钱也是类似星链计划,失败了,不好意思,你失败就失败了,破产就破产了,谁救你啊??活该,资本市场就是这么残酷。。

那我们看有组织有资金的马斯克,有组织提供钱,即使失败了,拍拍屁股走人,反正不是我的钱。

你怎么知道马斯克有组织有任务??最近中国向联合国提出报告,马斯克的卫星多次接近中国太空站,就是测试中国太空站会不会规避,有没有能力做出提前防御!!!

一个商人哪来胆子测试国家机器?毫无疑问,商人背后是美国么。美国叫马斯克去测试测试呗。

我说这个案例目的是什么?这马斯克才是正宗级别国家买办,有钱 有技术 带有任务。

柳传志你作为联想,你有国家支撑资金吗?没有,所以他不敢冒险,他不敢把财力全放在研究晶片上。。

作为一个企业家,企业家思路除了思考挣钱的产品,也要思考花钱,哪个地方需要花钱?在花钱的思路上,倪光南思想是把钱都花在研发产品上,而柳传志思路就是我文章里提出顾虑,如果西方人不买我家产品,谁救我?东方人市场 95 年是穷市场,国家没有任何文件出台指名道姓救联想。

资本市场是残酷,除了我之前说狂妄自大脑子发热的摩托罗拉,这几年疫情大批小公司倒闭,谁救了?

是国家拨款给你们每个企业 100 万,让你们不要倒闭,别痴人说梦了。

这就是资本的残酷性,请问联想有国家承诺,我必须救你?前提是你全方位研究芯片?


2006 年方舟科技失败之后,倪光南曾经到科技部负荆请罪,说自己看错人,还希望科技部继续支持这个项目。我也给你普及知识知识,那个时候国家可是放手让倪光南搞,那个时候倪光南可是一把手,所有资源你调动,结果失败地方就是我文章强调无数次的软体软件上,市场不配合你玩。

请所有反驳我观点的人解释解释 思考思考 为什么国家不继续支持倪光南?继续砸钱啊

那个时候倪光南你可是一把手,没有柳传志干预你哦。。。。

还是那句话,看你失败就失败了,就不会再扶你了。你以为你是谁啊。

知乎用户 费费 发表

回国得到重用然后……………

知乎用户 gmachine1729​ 发表

当年中国的科学家少,中国的科技发展又出于相当空白的状态,而今天科学家过剩,科技发展得也相当完善了。

知乎用户 武怀月 发表

姚桐斌,两弹元勋,回家路上被用钢管活活打死

知乎用户 qiong dzhi 发表

倪光南,1939 年 8 月 1 日出生于浙江宁波,计算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1] [16] 。

1961 年倪光南从南京工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工作 [2] ;1964 年作为外部设备插件组长参与的 119 机研制项目获得全国科技大会奖;1968 年参与 717 机显示器研制;1981 年至 1983 年在加拿大国家研究院做访问研究员;1984 年初组织课题组研发出了汉字处理的第二项产品,即 “LX-80 联想式汉字图形微型机系统”;11 月应邀出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 总工程师;1989 年 11 月 14 日计算所公司改名为联想集团公司,倪光南担任公司董事兼总工,主持开发了联想系列微机;1994 年被遴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1999 年被联想集团解聘;2002 年至 2011 年担任第五、六届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理事长;2011 年获得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终身成就奖;2015 年获得中国计算机学会终身成就奖。

倪光南一直从事计算机及其应用的研究与开发,参与研制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119 机),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展汉字处理和字符识别研究,首创在汉字输入中应用联想功能 [3] 。

都八十多岁的老头了,贡献也做了,还扯个什么淡。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当年回国且能活到改开的科学家,子女能移民的大多走了。甚至都不用科学家。我原来工作的研究所,十年运动后当年工程师的子女能走的也都走了。

你自己能忍,你能让子女也忍么?

知乎用户 留在未来的人 发表

离开联想后就贡献了嵌入式 cpu 方舟处理器,一地鸡毛,一无是处。最后又是他道歉,又是合伙人骗他,又是他负荆请罪。

反正悲情故事继续上演,注意,方舟只比龙芯早成立 1 年,如果当初国家级的支持用在龙芯身上,可能成就比现在大。可惜,他一贡献,龙芯苦了 7、8 年。

联想没做 CPU,但是没堵过国产 CPU 的路,倪老是真的拿个不支持浮点运算的 CPU,抢光了政策扶持,坑了国产 CPU。

不过方舟没了,部分人马在倪老支持下搞了君正,这纯私人公司倪老赚了不少。

在方舟后,倪老又在 2014 年开始推广 COS 操作系统,当然了,后来国家有钱了,也就不用他负荆请罪了……

2019 年到现在,倪老开始力挺重庆金鑫的万物互联操作系统 APCOS…… 也有部分地方政府采购了,实际价值嘛……

“公司董事长杨永东经过 20 年潜心研究,独创了万物互联智慧操作系统 APCOS。由中国科学院姚建铨、中国工程院倪光南、钟山、张履谦院士在内的全国 7 名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认为,“万物互联智慧操作系统 APCOS 技术先进复杂,有重大技术创新,整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其中具有 AI 属性的普适计算内核系统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他一直在做贡献…… 如果你认为那些事是贡献的话。

答应我,实在想沸腾就沸腾华为好不好,倪老就算了吧。

—————————————

最后讲个故事,联想汉卡是硬件汉卡,基本全靠销售层面硬撑,在史玉柱一个人搞得(就是搞脑白金,巨人游戏的史玉柱)软汉化出来后,技术上基本就过时了,这样联想销售还强行续命 n 年。倪的科研团队,被史玉柱一个人给揍了,这就是真实的实力。

知乎用户 月萬川 发表

重用了吗?难吗?

75 年某人回来工作的时候,中科院已经十室九空了。十年前有两万多科研人员,75 年就剩两千人了。每 250 人就有一个死了。

倪光南离开联想后,国家不可畏不支持,只是没有成果而已。

知乎用户 仙剑逍遥 发表

“为什么当年的科学家回国能得到重用?”

知乎的传统难道不是先问是不是么?!

谁告诉你,当年的科学家回国受到重用了?

倒是看看,那个时代有多少在那里为了国家承受着不公正待遇,还要为国家默默奉献的 “臭老九” 科学工作者,然后他们的忍辱负重反而被极左们当做功绩大肆宣扬的

要点 face 好吧?

正想举邓稼先被整,恰好遇到杨振宁访华,才得以幸免的例子,但翻翻前面的回答,已经有答主说了,我就不赘述了。

对了,1981 年,海峡对岸出了一部片子《皇天后土》(当然,大陆这边肯定是禁止对公众放映的),与其说是电影,还不如说是对大陆这边的政治宣传片。

就是反映那些从海外回到祖国大陆,结果却是各种运动接踵而至,惨遭各种不公正待遇的。在影片开头就是一段针对 “大陆同胞” 的旁白,大致意思是,“…… 这就是你们辛辛苦苦期盼的所谓新中国?”

这部影片的女主角还有句台词,后来被很多公知引用——“我爱国,国爱我么?!”

我举这个例子,不是说这部影片主旨我就认同,我只是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你身上有了黑点,并且还很明显,就不要怪别人拿着这个说事!

知乎用户 于睿 发表

替认为他当时应该成功的那些人捋一下:

原子弹搞得出来芯片就搞得出来。

在联想搞不了芯片,是因为柳传志大奸大恶。

中科院不好是因为缺钱是假的,就是不想搞。

方舟失败一方面是市场不好,二方面是微软太坏,三方面政府采购不坚定,北京市买完效果不好,应该咬牙继续买,北上广深都咬牙买,早晚买出来。

在你们的逻辑里,敢说倪院士不好,那肯定是:

联想水军 300 一条(这么贵吗)。

卖国贼,现在没有自主芯片就赖你们。

在现实生活中啥也不是,还敢议论院士?

—————

自己逻辑对的上吗?

龙芯之后,还没成功,赖谁?全中国就倪光南以及你们是明白人,还正好都不在关键位置上?除了你们别人都看不懂芯片落后,看不懂卡脖子?这锅就算你们有胆子甩,估计也突破不了你们那有限的理性。

认为科学院应该坚定地搞,我就问了,科学院钱是大风刮来的?那么多学科,那么点预算,怎么分配?要不你们穿越回去给指导一下?我倒是要看看你从哪挪这个预算,是从载人航天挪还是从高产水稻挪。慢着,在你有资格发言之前,先请解决科学院那么多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问题。国家只拨整个科学院的一半费用,剩下的请自筹。

什么?多向国家要钱?国家财政是你们用爱发电发来的?94 年财政收入 5200 亿,支出 5700 亿,赤字 500 个亿,怎么拨这个预算,要不还是您各位穿越回去给指导指导?

挺具体的问题,到你们这儿一句口号摆平。真是不知诸君怎么面对自己生活里的问题。是否也是这么不踏实,大跃进,流于表面。

知乎用户 TEM watchdog 发表

因为倪光南跟钱学森他们比,也就是只剩一张嘴了呗。

知乎用户 洪权​ 发表

这里存在刚需的科研与不太紧要的科研的区别。

比如,航天,国家必须的科研方向,那是资金人才不缺的。

除了这些重点之外的,想做贡献,首先要有博士证书。再有推荐的资深教授。还需要单位支持。这样的层层关卡后,才能有资格谈贡献。

因为,贡献的内容并不是第一重点。核心是贡献的背后是有科研经费的。贡献,其实就是分资源。

所以,你想为国家贡献?资格才是门槛。

资源就那么多。不够分。

所以导致科研内卷。

争的不是技术和研究内容,而是如何分配国家科研经费的资格。

争的人多了,判断标准逐渐向论文数量,职称,背景,证书等靠拢了。反而内容,技术提高等被忽略。

这是社会进步的一个过程,人多了就会自然内卷。内卷,就需要跟进制度。然而,制度的改变是被重人推着走的。然而,科学是少数人的深更。当然没办法被众人接受。

所以,科研核心,内容如何反而成了圈内众人不喜欢的标准。圈外的进不去。

哪天溯本清源了,只看内容,科学家才会是真正的科学家。而不是证书学历的代表。就算没有证书学历,依然是智慧的代表。

现在是经济优先,其他都先放任而已。早晚这个泡沫会捅破。

知乎用户 阿特拉斯 发表

倪光南贡献了一份力啊,搞了方舟一号浪费了十多个亿,最后自己直接负荆请罪

多来点这种科学家中国可能就完了,当然是个例啦

知乎用户 阿疯 发表

佳能曾经的光刻机龙头。

索尼曾经的芯片龙头。

觉得倪光南可以搅动芯片市场那是小说看多了。

中国曾经有芯片做的好的中微星,其背书程度也不可为不高,但是依然做不起来。

芯片市场重来不是技术为王的市场,背后牵扯大量的政治博弈。

日本芯片为什么失败,你让他去和美国国务院、美国能源部、美国五大研究所和英特尔、摩托罗拉等企业组成的芯片联盟对抗?

这不是找死吗?

收拾你首相都是捏小鸡一样,何况是一个企业。

华为被制裁不是个例,而是一贯如此。

阿斯麦尔为什么要听美国的话,那是因为阿斯麦尔只有两条路,要么去死,要么听美国的话。

知乎用户 东东枪 发表

赵九章,永远的痛。

当时卫星院的院长,人造卫星大部分的细节都是他的团队做的。

他没有看到自己的卫星上天,先一步自杀。

知乎用户 chadui123 发表

主要是当时那些国之重器项目,直接影响国家安全,所以即使外行领导也看得明白中国整体落后太多,建国后面的国外威胁,所必须去做,而回国那些科学家,这样选择自己人生道路去奉献,也确实有一个明确目标,加上举国之力的投入,直接去指挥大量外行工兵实施项目,感觉不错,觉得能成。

今日的国际竞争更是民用科技的竞争。性价比和体验和完整合作产业生态链,以及为此的人才类型、个人发展和公司团队构建方向,都非常不同了。也许单点上难度没有大项目那么大,但是总体太广泛。所以现在的科学家个人的方向比较难以把握,而倪老这样的顶级,经历了国家几次科技方向和方法上的重大转型,却不会被集中支持了,因为不可能去支持这么多方向。

欧美日因为都在几百年前开始有了积累,最重要的不是国家顶层认识到与否然后下达资金那样的直接支持(也有),而是全民血液里的精神已经建立。于是就会有大量工程师科学家,各自在小的民用领域去努力精进,才有了如今的科技领先,至少自家够用。我们改开 40 年直到卡脖子之时都是完整跟随未求甚解,能力提升至今还差一大块。全面血液的科技和人文为导向的能力?应该说已经起步,不过要先解决几亿还在千元人民币月收入人群的温饱、大城市白领的精神压力、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的巨大后顾之忧、和企业自身的存活问题。做好以后再逐渐做全民精神扶贫吧,肯定是必要的,并且肯定不能只靠少数顶尖科学家。

知乎用户 林香 发表

当年 windows 横空出世,在这个硬件转软件的关键点,如果选择倪光南的汉卡方案,估计要把联想家底赔光。

知乎用户 李大哥​ 发表

你只是看到了以邓稼先为首的部分科研人员被媒体经常拿出来讲

就认为那个年代多数归国科学家都这样

有没有想过其实他们才是少数?

知乎用户 轩月 发表

算是普例,这算是从 8791 以来越南社会主义全面变化的一个缩影。

科学技术没有半点捷径,尤其是越 “低端”“基层” 的科学技术,越是只能一点点一步步的来。别看芯片那么高科技,其实基础技术特别简单。

而越南缺的是什么?时间。

所以就注定了你拿出来的东西没有人会在意。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租不如跪。

知乎用户 陈鑫鑫 发表

倪光南非常庆幸活在现代。活在 50-70 年代有命在就不错了

知乎用户 守法公民李四 发表

当年的科学家不回来对世界科技进步出力,将来这些技术不管过多久总也还是有希望能传回中国。如果回来了想给中国科技贡献一份力量那或许比在美国通过学术交流传过来说不定还要难上不少——

毕竟阴阳两隔之下从阴间为中国科技贡献一份力得靠托梦,带宽略低而丢包严重。不如美国海底光缆来的迅捷,只需要越过一道铁幕而无需倒梦境这一手。

知乎用户 左公民 226 发表

倪光南不行不要黑国家。

再说倪院士也不是做研究不行,只是敲钟能力不行,造富能力不行。

都已经院士了,该给的资源给了该给的荣誉有了,该做的贡献也有了。

我也搞不明白,中国芯片这么烂就是联想没搞芯片。谢谢凭什么什么都要联想,难道联想就是天选。难道大家还要推论,联想倒了中国 it 行业就完了。好的谢谢滚走。

半导体和计算机是个产业,那评价其高低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变为市场份额。显然倪老水平为负,当企业家能力为 0。

但这不是问题。不然庇护也不会一口一个工业界一口一个学术界。

科技人员下海排队被市场枪毙是自然现象,风投天使此处资本都认命。

我们要反思为什么被洋人垄断核高基的问题屡屡重演。pc 时代我们输的没办法,技术有代差。

但是移动时代代差很小,还是给谷歌获得话语权。ai 稍好,但是也没有获得话语权。主流框架还是西方把持。我们占据虚拟币绝对的算力,最后区块链还是完

期间国人的任何可能占据话语权的技术架构,一次次以 kpi 工程,山寨,山头问题被否定被质疑。这种被压制被打压和倪碰到问题何其相似。

那各位是不是都有罪。

知乎用户 转转悠悠​ 发表

建国后回国的那一批人属于特例,人家自身不要啥待遇,而且事实上苏联投资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没钱的感觉是痛苦的,造不如买一方面确实是当买办出成绩的官僚作风导致的。可是,你没钱就没法搞科研,那个年代很多军工项目都砍了,这种情况下造真的不如买,买了之后才能挣钱,才有钱投资科研。

而 90 年代,最大的问题是苏联解体后,中国国际环境恶化,96 年直接台海危机,于是优先上马的都是国防相关,很多民用领域说真的也管不了,优先级不一样。

中国有钱也就是最近十几年的事情,在这之前穷病一直都是中国最大的问题。包括近两年爆发的很多内部问题都是过去几十年穷病和过快发展的后遗症。

同学们,不要被眼前的繁华蒙蔽了双眼。

中国从鸦片战争到现在也就不到 200 年,西方帝国主义从地理大发现到现在发展了五百多年,工业革命发展了两百多年,能追赶已经是不错了,全面发展是最需要时间的。

知乎用户 佳木斯运输有限 发表

董事长夫人实名举报,黑龙江省佳木斯运输有限公司财务造假,造成巨额损失

公司历史沿革,详见本人先前发帖

我曾经是黑龙江省佳木斯运输有限公司董事长的原配妻子。我现在实名举报,佳木斯运输有限公司在 2004 年成为民营企业的过程中,徇私舞弊,造成巨额损失。

2004 年公司由国企转为民企,经过资产评估,国企时期公司总资产为 2361 万元,负债为 1544 万元,净资产为 817 万元。其中 1544 万元的负债,大部分是虚列伪造的,改制过后挂在账上十几年无人追讨。公司的多名高管、财务负责人公开声称 “公司几十年历史,那些债务谁也说不清楚”,“那些债务是呆死账”,“没人要”,“从没有人来公司要过账”。

由于有上千万元的虚假债务,公司净资产仅被评估为 817 万元 (净资产 = 总资产 - 负债)。又经过一番 “运作”,公司内部职工最后仅出资 50 万元,就占有了公司全部股权。(具体内容详见图片贴)

知乎用户 你明用户 发表

我擦?

倪光南都院士了还难?

你们到底接触过科研人员没有啊?

或者说知乎号称精英社区,不会没几个硕士吧?

多几个读过理工科的硕士都不会说这种逼话。

我读垫底 985 研究生的时候,被老师拉过去写 java 的时候就住的老师的别墅。

虽然我当时很努力很兴奋,但我发现我的努力还是为老师的豪宅,添了一盏灯。。。

知乎用户 小志 发表

虽然不以成败论英雄,但是实事求是地说,倪老早年靠着联想评上院士,晚年靠骂联想在小将们心中封神,中间嚯嚯国资 20 年。

知乎用户 陈必红​ 发表

想对中国科技贡献力量总是可以的,能做到的。只是,贡献了力量之后没有发大财,而已。只是,当年回国的科学家也没有发大财。虽然没有发大财,不等于贡献不存在,还是存在的。例如我国科学家在各条战线上的贡献,都是存在的。

那你要说贡献了却没有获得足够的个人利益,那个没有什么贡献的人却发了大财。这是事实。告诉你一个更一般的事实,就是,社会是黑暗的。一定要牢记这一点。但是,是指的所有社会,包括中国社会和美国社会。和演宣传是在反复宣传中国社会黑暗美国社会美好。其实不然,其实中国社会不如美国社会黑暗。

其实,和演宣传为了宣传社会主义不好,也是自相矛盾的。一会儿说当年科学家回国能受到重用,还是当年好。一会儿弄出一个故事,当年某科学家,回国后如何如何悲惨。反正他们高兴怎么说就怎么说。

知乎用户 刘水清 发表

中国过去,现在都需要科学家,尤其需要世界一流的数学家、科学家、思想家,而不是喊着"爱国"口号的人。而世界一流人才是追求真理的人。追求真理的人,不管国家爱不爱他,重不重用他,他一样在追求真理。因为他不是一定要爱国才去追求真理的。如果有人口里常说爱国才去追求真理,那么他肯定不是世界一流人才!

知乎用户 紫玉茶海​ 发表

其实从联想取得的成绩上看,联想当年的选择是对的,一个企业能够活下来并发展的更好就说明问题了。

至于说没自研,不要以为贸工技的联想能成功,就认为技工贸的联想也一定能成功。

虽然我也 Diss 柳传志,但是我 Diss 的是他侵吞国有资产。

但如果说联想的贸工技路线,我觉得是没问题的。

倪光南院士从国外回国建设祖国值得尊敬,但是说他可以解决联想的自研问题就有点拍脑袋了。

企业是企业,科研是科研。

不要以为联想现在没有自研技术,就对当初倪光南离开联想扼腕叹息。如果当初联想走了技工贸路线,能不能活下来都两说。

不要以为华为做成了自研技术就认为其他企业也可以做的成。任正非当初为了自研是赌上了自己和华为员工的全部家当的,可以说华为不成功便成仁。这也是为什么任正非只占不到华为 1% 股份最根本的原因。

华为的成功之路是最难走的,在全球范围内都属于特例。

倪光南为祖国科技发展是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的,也受到了重用。

1994 年,倪光南被遴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隶属于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计算机应用技术)。

2011 年 12 月 4 日,获得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终身成就奖。12 月 6 日,他被中国软件协会评选为中国软件产业十年功勋人物。

2015 年,获得中国计算机学会终身成就奖。

2018 年,获得中宣部、科技部和中国科协 “最美科技工作者” 称号。

如果你说的他没受到重用是因为被联想解聘,说实话,这不是没受重用,这只是权利斗争失败了而已。

倪光南在联想的斗争中失败了,并不代表他被抛弃了。他仍然活跃在计算机领域,只是更偏向政策的方向了。

所以题主不必扼腕叹息,倪院士好着呢。

知乎用户 yq wu 发表

倪光南只能贡献一份力,也就一个汉卡。后来整的交换机什么的,全是一地鸡毛。

从 89 年求伯君拿出 WPS,汉卡就已经彻底失去了作用。到 94 年倪光南走人的时候,微软拿出了 Windows3.2,连 WPS 都被降维打击了。这么些年,联想的生意跟倪光南就没什么关系。

倪光南完全是科研项目的搞法,呆在中科院挺好的。非要出来搞商业项目,就一个字死。

知乎用户 轻语碎雷 发表

请题主提出先列举一下,倪光南在离开联想后,有那些重大的成就。

然后我们再来讨论,倪光南应该如何为中国科技贡献力量。

知乎用户 慢郎中​ 发表

我只能说从结果反推,倪光南属于马谡这样的人,华而不实

85 年因为联想汉卡被国家邀任联想总工程师,那一年 windows1.1 发布

99 年被解聘,前一年微软发布革命性的操作系统——windows98,至此美帝的计算机霸权基本无人能撼动

整整十五年,国家出钱出人,结果不搞芯片,也不搞操作系统,眼里只有他的汉卡,到最后一个汉化包就一败涂地了

拿这样一个跟不上时代的人和柳传志对比,实在不在一个层次

知乎用户 坦克手贝塔 发表

实际上,倪光南 “想对中国科技贡献一份力” 获得了非常多的支持,而且成果并不理想。这些内容在很多答主里都提到了。

但是依然认为 “倪光南不受国家重视” 的回答会有高赞。原因是很奇妙的:人不明白鸽子为啥那么大。

是因为在他们的逻辑里是这样的

  1. 一、前提:

  2. 倪光南是院士,

  3. 没有倪光南就没有联想

  4. 二、问题:

  5. 倪光南提了很多 “在现在” 看来很 “正确” 的观点

  6. 倪光南被联想开除

  7. 三、推论:

  8. 倪光南不受重视。

提问者问题的是 “推论:倪光南不受重视”。然后是前提和问题作为 “基本观点的”。

本来一些答主的 “倪光南在给了很多资源后没出成绩” 是可以反驳这整个逻辑的。但是大家没注意的原因是,很多人是把前提和问题里的内容是作为基本观点来看的。是不受反驳的。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三推论自然只能是正确的。

所以这个问题下隐含的问题是,真正要讨论的是:

  1. 是先有倪光南的院士,还是先有的联想?
  2. 没有了联想的倪光南,会是怎么样的倪光南? 没有倪光南的联想会是怎么样的联想?
  3. 倪光南的观点,在当时是不是合适的?

知乎用户 yw mei 发表

所以需要资本,都国家来,很多都是大利润后面的大风险。而资本则是一将功成万骨枯。

不过题主以为当年回国就能得到重用,呵呵!你这也太自以为了,马寅初第一个不服

知乎用户 风清扬 发表

1993 年联想向中科院提出由管理层和员工占有 35% 的分红权的方案,1994 年,经过联想和中国科学院一年多的磋商,中科院同意对联想股权进行划分,确定按照中科院占 20%,计算所占 45%,联想集团的管理层和员工占其余 35% 股权的分红权,从 1995 年实施。

1995 年 6 月 30 日上午,董事会把公司 200 个干部召至六层会议室,周光召派李致洁来宣布中国科学院的调查结论,曾茂朝则以董事长的身份宣读董事会的最新决定。此决定后来存入公司档案,编号为 “联董字 (95)001”:鉴于联想集团公司总裁柳传志向董事会提出不再提名倪光南同志担任联想集团公司总工程师职务的报告,经董事会研究,同意免去倪光南同志联想集团公司总工程师职务。从此以后,倪光南就成了联想公司里的闲人一位,至 1999 年一直在控告联想、柳传志

1999 年 9 月 1 日联想集团正式解聘了倪光南院士,董事会还决定交给科学院人民币 500 万元,作为倪光南到新的工作单位开展工作之 用。会上,原中科院高新技术企业局局长、现联想集团控股公司 董事、中科院院方代表李致洁、中科院高新技术企业局副局长赵勤分别讲话。

1999 年 9 月 7 日,态度一向强硬的倪光南院士突然来个 180 度的大转弯,公开发表了致联想集团董事会的 “我的自我批评”。

倪光南对联想初期所做的贡献,联想没有否定,在联想解聘倪光南时,给了科学院 500 万元,作为倪光南到新单位开展工作之用。在解聘倪光南之前,管理团队没有完整的股权,只有分红权。联想集团的管理层和员工占 35% 股权的分红权,从 1995 年实施。

张捷说 “1999 年,柳利用自己当中科院计算所所长的权力,居然将倪光南的总工给撤职了”,倪光南被撤职是联想董事、中国科学院做的决定,柳传志没有这样的权利,张捷说的,明显与实际不符。张捷说“并且更缺德的是,他将倪光南给开除了!并且将倪光南的投资全部归到了自己那伙人身上去了。并且在 2000 年推出分红举措。” 倪光南对联想的投资,查无实据,1995 年到联想改制时分红,联想不是不分红,而是政策不明确,不敢分,也没有证据没分给倪光南。在 1995 年至 1999 年 4 年里,联想一直保持了倪光南在公司原来享有的高工薪待遇,在解聘倪光南后,联想董事会还决定交给科学院人民币 500 万元,作为倪光南到新的工作单位开展工作之用,张捷只字未提。

联想集团的管理层和员工占 35% 的分红权,是中国科学院给的,所有权是中国科学院的,不是倪光南的,怎么侵占倪光南的股权?

张捷是通过塑造倪光南这样的光辉形象,将利用职权、侵占财产等罪名按在柳传志头上,试图制造一个 “贪官” 形象。

知乎用户 向南楼孙儿 发表

互联网有句话,在风口上猪都会飞。只要你会辩证法肯定也会知道在某些时候时运不对即使是凤凰也飞不起来。

在 90 年代,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在物质短缺的年代搞贸易尤其是稀缺资源的贸易远比搞什么高科技赚钱,尤其是高科技跟欧美差距这么大,风险大投入大搞出来又怎么样?

知乎用户 松云 发表

说几个最近的事情,不信的就趴着不用逼逼赖赖的

1、某军工央企要成立一个新的二级半企业,专业恰好与倪老对口,提前两个月托了集团领导约倪老参加基地奠基仪式,回答是非常抱歉早就约好了完全不能鸽的行程。

2、国科大在与地方政府做实打实产业合作时,主推的智慧城市、应急安全板块,倪老都占很大份额。

3、某重大东数西算专题会,倪老又闪现身影…………

作为当下最有影响力的科技活动家,还想给他加码???

知乎用户 背阳山人 发表

《新民晚报》2009 年 7 月 27 日那一期第 B8 版上的 “采访录”《“两弹元勋” 背后的女人》中说:
1971 年杨振宁首次回中国,到上海之后定了一份要见的亲友名单,其中第一个就是邓稼先。
说到这里,许鹿希的语气突然变得沉重。(许鹿希既是 “两弹一星” 的功勋科学家邓稼先的妻子,又是北京大学的博士生导师——答主附注) 她说,那时四人 - 邦有个计划,要把搞核武器的人打掉。年轻些的已被搞得非常之惨,那些忠实可靠、功劳很大的人都被打成了特务,很多人遭了殃。当时有两个口号:“会英文的就是美国特务,会俄文的就是苏联特务”,可见迫 - 骇之烈。有个很有贡献的乍 - 蛋专家钱晋,他们拷打要他承认是特务,他坚决不承认,结果被活活 - 打 - 死。年轻的一批搞光后就轮到高橙 (层) 的了。因为不能在北京搞,他们就把邓稼先调到青海的 “221 基地” 去,组织了一批士兵和工人去斗他,理由是有两次核试验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抓住科学测试的失误上纲上线,目的就是要把负责人邓稼先搞掉。**就在这危急的时刻,杨振宁要见他。周 - 嗯 - 莱命令把邓稼先召回了北京,侥幸得救。许鹿希感叹道:“我尽管不信佛,但是对这件事情总觉得冥冥之中上天有个安排,让杨振宁来救邓稼先一命!**1990 年我去美国时,与杨振宁谈起,他大吃一惊:‘有这样的事?’其实,无意之中他还救了一大批中国搞核武器的人”
那一期《新民晚报》的电子版在其官网中的具体地址则是:http://xmwb.xinmin.cn/history/xmwb/html/2009-07/27/content_387868.htm(央视的网站的一个网页上则刊登了那篇 “采访录” 的节选版、摘录版,那个网页的具体地址是:http://hsly.cntv.cn/20121023/105633.shtml)

知乎用户 羞涩的黑胖哒 发表

先回答问题,倪光南院士一直在为中国科技贡献力量,并没有人限制他工作的自由,他这些年做了很多项目,争取了很多经费。难的是他没能做出改变产业现状的东西。

问题有情绪,我也来点情绪。

倪光南院士一直没闲着吧,貌似也没少干项目吧,怎么就能说他没有为中国科技贡献力量了?这些年他也没少培养人才吧,这不是贡献么?非得灭了英特尔微软才行吗?东西做不成或者说市场不认,怨国家吗?怨联想吗?怨柳传志吗?

市场经济了,大体总要按经济规律办事,有多大屁股穿多大裤衩子呗。

国家又没说院士不让开公司,当年从联想出来,搞产品呗,赚钱,搞研发,再赚钱,就跟他的同龄人任正非一样,也搞出一个让老美恨得牙痒痒的大公司,不也挺好么。

在我看来,倪光南院士貌似一直都是体制内科研那个套路,立项攻关验收报奖推广,然后失败了,如此循环往复。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国内经济发展波澜壮阔,多少科学家在市场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比亚迪老板,宁德时代老板,我们敬爱的袁隆平院士。咱们股市里好多科学家出身的老板,多励志?

拿国家经费搞出成果,科学家自己去变现,自己当老板,以前虽然不合法,但国家不管,现在都明确支持了。

倪光南这些年一直跟柳传志玩耍,其实我更倾向于柳传志一点,当然我也不喜欢联想的买办套路,所以我也不买他家产品。

希望多一点创造价值的科学家,少点悲情人设。

知乎用户 艾天涯 发表

联想托们又有新花样了,不讨论联想柳贼卖国,调转枪头打倪光南了!

知乎用户 Steven 汤圆 发表

你说的重用,基本都是军工类吧?有几个民用类的?我没见到过。民用依靠的是市场,技术只是一小部分。匹配市场、迎合市场,才有的玩,否则就作死,而这个市场变化多端,竞争激烈,风云变幻,一年一个样,甚至一个月一个样。军工就不一样了,要什么就整什么,其他都不用太担心,节奏非常慢。

所以,不要一概而论,多深入了解

知乎用户 只会抓兔子的猎人 发表

如果科学家都得到重用,那些不是科学家的官员怎么办? 重要职位总是先给官员的。

知乎用户 0 关注滑伪嗨君号 发表

看看回答里面骂我的多少 0 关注滑伪公关号,真是太有钱了,手机暴利第一名

看看回答里面骂我的多少 0 关注滑伪公关号,真是太有钱了,手机暴利第一名

华为大家知道吧,国家每年给几千个亿的政府采购,花了 30 年时间,手机芯片做得跟垃圾似的,最后还得靠买 ARM 有公版授权,最终才做了个跟高通接近但离苹果差得远的芯片出来,而这,还仅仅是设计,即使是设计用的都是美国的设计软件,不但如此,即使这个设计,都是用的日本的设计,任何一个环节离真正的自研还差得远,更不用说芯片的制造,那是目前人类制造的天花板,华为根本就没有半点进场跪着看的资格。

所以你看,以上的各种,少了任何一丁点条件,华为的麒麟都是不可能出现的。

所以,你说就凭联想,想做出来芯片,简直就是天荒夜谈。

芯片这么复杂的东西,不是一个光南就能搞定的,不信的可以看看他离开联想后,真的是毛都没弄出来。

那是 9 几年的事了,那个时候联想跟弱鸡似的,要钱没多少,刚刚改制,要技术也没什么技术,国内的技术人员太少了,联想如果按他意思这样去搞芯片,可能坟头草都百米高,不对,坟都消失了。

改制成功的国企少之又少,不到 5%,联想能活下来到现在,已经是个奇迹。

华为海军真是军费充足啊,这种饱和式营销攻击,真是贯彻到底,只要够饱和,就能把垃圾卖成黄金价。

倪光南你们海军吹得那么神,怎么你们华为不请他去做芯片。。。

知乎用户 微风而来 111 发表

因为那时候没有鲁智深

知乎用户 月入杯中 发表

当年归国的科学家,都接受的是当时世界上最顶尖的教育,他们本身的水平也很高,回到一穷二白对外封闭的中国,没有外部竞争,自然有广阔的用武之地。

而到了八九十年代,经历了三十年的封闭,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科学界和工业界已经远远落后于世界大潮了,因此只能派人去国外留学,重新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并大力引进外资企业。

所以不是不让倪光南为国做贡献,而是他的知识结构和研究水平不允许了,即使他有一定的创造力,当时国内的产业环境也根本不支持。

不久前知乎上有个争论很激励的话题,说前三十年只是建了一堆破铜烂铁,这话很冲,但不无合理之处,改革开放后,中国原有的工厂和工人几乎全部淘汰了,是从来料加工开始,一步步重建了整个工业体系,现在国内著名的制造业企业,有几家是前三十年的遗产?即使有,也是八十年后重新从西方引进了先进的技术,而不是一步步积累上来的。

比如中国最好的钢铁企业宝钢,是 1978 年从日本引进的,前些年风光无两的家电巨头海尔,是德国的技术。

知乎用户 江国泉​ 发表

我这种一等一的数学研究成果都被一直压制至今已被压制十二年了。

知乎用户 倒霉的仙人 发表

拉倒,重用个屁,那叫有用摸摸猪头,没用的直接屠宰了。

所以现在国内的科学家们感觉都在奉行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

这才叫聪明。

摆烂的更多。

知乎用户 齐本安之怒​ 发表

倪光南没错,但当时,中国经济环境是甩包袱。大家心知肚明,既然甩包袱,就没什么可说的。出啥事儿,都不奇怪。

知乎用户 MUDDY 发表

先问是不是。

1,现在社会多元化,资源比当年丰富,一般人能做成科学成绩的便捷性比以前更大。

2,倪和建国初大佬科学家比,档位不够。如果在建国初,倪可能连院士都到不了。

知乎用户 綦溪利跂 发表

是普例。因为当年是全民所有制的社会主义国家,现在是私有制

知乎用户 初知行 发表

1929 年――1933 年的某一个冬天。

寒冷的北风呼啸着,一个身穿着单衣的小女孩蜷缩在屋子的角落里。

“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 小女孩在瑟瑟发抖。

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

“妈妈,爸爸为什么会失业呢?”

“因为煤太多了。”

知乎用户 yuan 发表

从问题描述判断,您大概是小学生吧?

知乎用户 路明非的墨瞳 发表

难道你觉得钱学森研究气功是他真信这东西?

知乎用户 西南赌侠 发表

有些事,属于政治叙事,比如,六七十年前的那些事。

而且,倪光南真的没重用?

1984 年就是中科院计算研究所的总工,89 年研究所改为联想集团后,担任董事长兼总工,1994 年首批工程院院士,99 年 60 岁的时候,才在联想改制中被解聘,后来一直担任中文信息学会理事长,2011 年中文信息学会终身成就奖,2015 年中国计算机学会终身成就奖。

另外,倪光南一直在体制内,当初只是出国做了两年访问研究员,类似于公派留学,这些估计你都不知道。

知乎用户 费腾正一 发表

这就是仆人华丽转身的结果!

知乎用户 雪羽 发表

不考虑时代毕竟都是耍流氓。

最早回来那批科学家,大部分是军事的,尤其两弹一星那些大佬,目的是很明确的,就是造核弹。倪光南当时是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盛行,联想那才是大流。也就近几年才好点。

其余的具体参考华为和京东方,华为当时也想卖,没卖出去,自己造,才弄出了现在的华为。京东方屏幕前两年因为不如三星,都被骂成啥了,这两年也有起色了,其余的还有内存等,都是近几年的。

知乎用户 长平君​ 发表

事业得到发展的叫张汝京。

张汝京 (Richard Chang) ,毕业于台湾大学,于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获得工程学硕士学位,并在南方卫理公会大学获得电子工程博士学位。青岛科技大学客座教授、青岛科技大学国际半导体材料创研中心执行顾问。[1] 中德智能技术博士研究院特聘科学家。青岛大学名誉院长、青岛大学讲席教授。[2]曾在德州仪器工作了 20 年。他成功地在美国、日本、新加坡、意大利及中国台湾地区创建并管理了 10 个工厂的技术开发及 IC 运作,担任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总裁。2009 年 11 月 10 日,中芯国际创始人兼 CEO 张汝京宣布辞职,正式进入 LED 研发制造及 LED 相关应用产品领域,短短 3 年不到的时间内,已经在国内投资了 4 家 LED 企业,涵盖 LED 上游衬底材料、芯片和下游照明应用领域,投资金额超过 35 亿元,致力于环保与健康领域[3]。

倪光南,1939 年 8 月 1 日出生于浙江宁波,计算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1999 年被联想集团解聘;2002 年至 2011 年担任第五、六届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理事长;2011 年获得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终身成就奖;2015 年获得中国计算机学会终身成就奖。

别再捧杀倪光南了,倪光南也只不过想搞搞芯片制造罢了,这样的人物,国际上厉害的有上百个。搞成功的,长期在一线工作的,至少也有 20 多个。

倪光南肯定是推进了我们国家信息科技的发展,但是一个院士肯定是够了。原因很简单,没听说过他有什么突出的成就。他能选上院士,也是当年国家重视信息发展,但是他本身实力就是不行,90 年代他都快 60 岁了,没有精力去研究最先进的芯片技术。

知乎用户 马略的百夫长 发表

中国要是重用倪,那中国就真的完了。冒皮皮之前去百度叶企孙是谁。

知乎用户 齐园​ 发表

造不如买,买不如租,这是伟大的邓小平同志亲自批示的。你敢反对邓小平同志吗?

知乎用户 夜风 发表

现在因为赚不了快钱,普遍现象。

知乎用户 yan li 发表

你的问题很重要,但是法治传统才是最重要的

知乎用户 有我一号 发表

国家已经给了倪很大的支持…… 如果说没做起来,更多的责任在他自己,

况且不能以成败论支持

知乎用户 洛神葵 发表

因为国家需要,因为国家不需要。

知乎用户 研究生 fighting 发表

科研是要钱的,这笔钱给倪光南还是马光南?总有人被重用,有人被埋没,对于集体是有利的,对于被埋没的人则是有亏欠的。

中国这么多年的发展成果证明大方向还是可以的,是功大于过的。但是并不意味着所有过去的事情都是完全正确的,追究柳家这种买办阶级是我们必须要做的,我们要相信党,努力解决过去的问题,发展更伟大的事业。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除了倪光南、司马南、张捷三位倒柳大将之外,还有以下各行各业的代表纷纷发言评价柳传志。

陆首群(曾任国务院信息化联席会议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吉通公司董事长):你们(指柳传志一伙)为什么要开除倪光南?在一起创业的,为什么如此无情、无义?!

夏颖奇(曾任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好在倪光南们的丰碑已经在中关村耸立!只是,倪光南们都很穷,他们的财富都用了来惠及国家和人民!

王立华(解放军大校,曾任总参宣传部副部长、高级研究员、思想政治教育专家):柳传志是化公为私的鲜活样板,他被一股势力尊为 “教父”、泰山北斗和时代标杆。

郭松民(原空军中校,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研究员):柳传志将质疑指为 “恶劣的阴谋”,本质就是拒绝监督,是向国家和社会索要不受监督、不被质疑的特权。

王树和(曾任中科院计算所科技处副处长,联想集团前身中科院计算所公司首任总经理):历史是不能演绎的,天下也不是一个人打出来的。一些书里的联想创业史很片面,我们过去集体创业的历史,现在都变成‘一个人打天下’的历史了。

谢文广(曾任中科院航天部研究员,曾是柳传志的计算所同事):反正这个人(指柳传志)就是投机取巧了。你看我们在加班加点,搞第一颗卫星的时候啊,他还在睡懒觉呢。

左大培(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思想史研究室副主任):柳传志将国有资金借给私人并让其以明显的低价购买巨额的企业国有股权,是一种合谋侵吞国有财产的犯罪行为,实施这种行为的人应当受到法律上的惩罚。

杨帆(国防大学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教授):柳传志在联想搞了几十年,是为了做大做强企业?还是为了掏空联想?

温铁军(三农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那些革命者流了血,献出了生命,几千万人死亡拿到的这块国家资本,你得把人家的命还上,你私有;你如果不能还人家,对不起,那你就把全民所有的资产全民所有。

严介和(太平洋建设集团创始人):柳传志要钱不要脸,他搞的挣快钱,从企业家变成了资本家。

吴海军(神舟电脑公司董事长):柳传志是当代岳飞,是真正的民族英雄。

胡锡进(曾任《环球时报》总编辑):我呼吁联想高管主动降低年薪,将省下的钱用于增加研发。

顾迈南(曾任新华社专职科学记者):你们要走倪光南的路,不务虚名,会干实事。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确实重用

![](data:image/svg+xml;utf8,)

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优秀的小马 发表

当年科学家回国可不一定得到重视,很多还遭了批斗,生活条件也一般,有的甚至不如基层工人待遇好,现在对于人才的重视是大为提高了的。

一个院士想对中国科技贡献力量一点都不难,院士能动用的资源是很夸张的,倪院士每年可以调动的资金以千万计,虽然他做的东西没能成功,但也不能说是没有价值。

搞科研是要烧钱的,以前我们摸着鹰酱过河,跟在人家后面模仿,所以只要努力大把砸钱花时间就有大概率做出成果。有些东西落下了就赶不上了,当年我们没钱没人没精力去搞那些,现在就只能追在别人后边。像芯片之类的高精尖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非常快,我们搞出花大价钱能搞第一代产品,但人家已经搞出来第十代了,这不是问题,只要我们砸钱,差距就可以一点点缩小,但缩小的过程是一直赔钱的,因为新产品没法赚钱。但行业这么多,光芯片就有很多门类,哪有那么多钱砸进去。一人出几十,全国凑几百亿,搞个芯片可能足够了,那别的呢?要是运气不好,万一没成功呢,要不要再投几十亿?一个项目这样顶得住,一百个项目都这么烧钱呢?

如果追上了科技前沿,走到了前沿,就会有很多条未知的道路,可能只有那么一两条走得通,那就只能不断试错,试错成本是很高的,试一次动辄数千万上亿,一群人研究一辈子的东西最后可能也就证明这条路走不通。今天看过去很多人炼金是笑话一样,但如果他们不去试可能科技就停滞在哪一步,那么多人研究了一辈子就证明了炼金是不能实现的,但起码出了些成果促进了科技的发展。我们今天还是太急,还很难接受花了钱费了事出不了成果这样一个事实。但出不了成果是很正常的,而且这种情况将会是大多数。

所以不要说倪做的产品失败了他就没贡献,失败的尝试本身也是一种贡献。

知乎用户 胡静怡​ 发表

不然你以为为什么能离开中国的都离开了

科学可以有国籍

科学家一定不能有

知乎用户 蒲公英 发表

重用?重用他们去扫厕所吗?还是重用他们去游街批斗?

知乎用户 小 Q 发表

我们在十年浩劫期间搞出了两弹一星,邓稼先、钱学森等海归科学家并没有像大多数知识分子那样遭到迫害,而是被委以重任,这是大部分人所熟知的事。但是还有一名被迫害致死的两弹元勋,名叫姚桐斌

有些事实就在那里,如果要查,动动手指就可以查到,但官方并不会跟你说。

知乎用户 tianpei-guo 发表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

倪光南那个时候搞芯片,联想根本没有那么多研发经费,可能把联想拖死。

有人说钱学森:

钱学森回国后,中国是先重点发展航空还是搞火箭,钱学森说重点搞火箭,因为火箭是一次性的,对材料要求比较低!

你看,搞事情讲究一个基础。

倪光南是个科学家,他比较适合呆在中科院,不适合呆在企业。

企业里面,要是小米、阿里这样的公司,也不可能去养一只长期没有利润的团队。

比如小米做芯片,小米目前的财力、人才储备比当年的联想高那里去了。

现在不也没搞出啥?!

放在当年搞芯片估计也能搞出来,但是要搞出个能商用有竞争力的东西,也不太靠谱。

知乎用户 为啥要有个昵称 发表

这个问题包含有两个方面,一是所谓的当年,二是倪光南,可惜的是,都是不真实的。

知乎用户 小二 发表

这是钓鱼吗?当年的事所有人都绝口不提,你以为是为什么?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科学春天,大家都在研究茶叶蛋。。。

不研究茶叶蛋,就换人。。。

知乎用户 gvbfree 发表

你都

用重用这个上对下的词

还不懂吗

知乎用户 菠萝蜜 发表

文化大革命死了多少科学家?

知乎用户 gsmgxm 发表

倪光南算不上留学,实例是公派交流,他去学了些计算机软硬件开发相关的东西,这个和留学美国师从国际大师学习基础物理的不是一个等级的。大师们的徒弟回国搞的都是最紧缺的国家重器,项目都是必须搞出来的。而倪光南的计算机应用当时不是国家关注的东西,而且他这样的在计算所根本就排不上等级,有重大项目也不可能轮上他主导。要不是他去了联想,院士根本和他无关

知乎用户 轩辕帝天 发表

WG:你说啥?我听不见

知乎用户 psh 发表

束星北,姚桐斌,赵九章给答主竖起大拇指

知乎用户 郭坤 发表

倪光南好像自己拉到了投资自己带头搞项目了,但貌似啥也没整出来!

知乎用户 青蘋之末 发表

没有什么实绩的所谓院士,还是靠企业推荐上去的。还不如茅台院士,烟草院士,人家的贡献至少能帮助把一个企业搞好。

每次看到什么 30 年前搞,就能成功论,都懒得再说。建议去印度发挥才智,印度和当年差不多。别在中国,仗着近 30 年来正确的发展,享受着发展成果,吃饱了骂厨子。

30 年了没留下什么成果,中间花了不少经费搞得一地鸡毛。以后发展也指望不了给什么助力。不见带团队潜心研究,天天上新闻到处演讲。难道用来塑造个没实绩,虚构出来的贪天之功为己有的大旗振奋人心?算了吧。那是对现在真正在搞的科研人员的侮辱。

知乎用户 夏夜 发表

就看看倪光南站台鼓吹的几个项目,牛逼都吹得很大,个个都号称自主研发,实际却是孔乙己拿着书说是自己买的书

最终呢?

粉红们的儿子打老子

却没人关心,龙芯们,申威们会怎么样

这样的倪光南,还是别上来搞心态了吧

再多几个倪光南们,中国科技就废了,我都怀疑这丫的是不是三体派来的质子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他要难,老胡算什么?方舟给了多少钱?

知乎用户 刘青在 发表

张捷老师说了 以前是待遇可以但是 zz 经常被审查,春天以后 zz 审查都取消了 待遇也没了,相应的大科学工程就木有了。目前计算机产业归根结底是冷战科技竞争的产物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有个事情十分的不明白,知乎上很多人说那十年科学家如何如何惨,但是为什么两弹一星团队一直没有散,按理说如果人都没了,那这团队还会存在吗?根据张捷说的,两弹一星团队直到 91,92 年的时候,吃饭成问题,然后大家离开中科院各自找出路了,团队才散的。那么问题来了,按照某些人的说法,49 以后,前三十年穷得不得了,那十年又乱得不得了。78 以后经济如何如何发展,那么 90 年代再困难也不可能比前三十年困难吧,再穷也不会比前三十年穷了,再乱也不会比前三十年乱了,那为啥两弹一星团队就这样没了,难道比前三十年还穷还乱?如果你说两弹一星的历史使命完成了,现在主题是经济发展,但完全可以用这班人在经济领域发挥作用啊,例如张捷就说他们当时是在研究光刻机的,如果成功了那经济回报是不可估量的。如果你说基础研究投资大回报周期长,再退一步,让他们直接下场去搞公司,那效果也是立竿见影的。倪光南就是个例子,他靠着个人出资都能干出了个联想。如果中科院给两弹一星这班人一点支持,那根本没有后来雷军,李彦宏他们什么事了,为啥都没有呢,而是逼得他们一个个投奔美丽国了?

知乎用户 无故事的人 发表

少部分被用,大部分带打倒,也不想想文革时候本土知识分子都搞成啥样,更何况在国外待过的,那还不是大大的特务?

知乎用户 阿呙 发表

如果我们重视科学家,自家就能生产科学家,不需要回归。正因为不重视科学家产生的环境,只能依靠他们回归。一个依靠回归科学家科研的国家,是病态国家。

知乎用户 草船借箭 发表

因为解放后的知识分子是党和国家培养的。不清楚解放前的知识分子是谁培养的。所以要洗心革面,要灵魂深处闹人命。

知乎用户 LuckyLordWishaw 发表

不要返航,这里不是家。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中国的事情之所以难搞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双面人太多了。

提到当年,我姥爷就是因为不愿跟着造反派整人,结果被打到吐血。他本来是研究工程技术的,事业也差点垮掉了。

结果我姥爷到死,都不允许我们全家说毛和中共的坏话。而整他的那几个,不是出国奔自由世界就是借助时代红利成了发达人士。

更吊诡的是,这些当年整人的,对过去无不拼命声讨,把自己说的比窦娥还冤。而我姥爷这个真的受害者,却没多少人听他的话……

知乎用户 朝阳 发表

得到重用?

麻烦你先查一下董铁宝、熊庆来、赵九章这三个人的经历和命运。

然后类似这种,成千上万。

知乎用户 殁偶的图书 发表

虽然不完全对应这个问题,但也可以作为参考。

知乎用户 品帅 发表

谁告诉你当年的科学家回国受重用?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你以为是 “科学家” 就值得被“重用”

事实上 “科学家” 多得很,你看赞数最多那个回答不列了一排还要有空再更么

更不用说豸乎上的键盘科学家了。

知乎用户 骑熊猫的九节狼 发表

这个问题下面群魔乱舞,

堪称中国互联网络奇观一处。

试图用倪光南院士在离开联想后的情况在论证他的问题的,

别忘了倪离开之后,

联想已经是计算机领域的一头巨兽,在柳家势力带领下,横亘在市场上风头正劲,

这时候倪能做出什么,那难度不亚于杨戬劈山,

更别说柳家在境内外牵连了多少关系,难不成还能让这几个人翻了 “五指山” 不成,

凡此总总,皆成利益,

联想从科技企业变为组装厂、皮包公司,柳家功不可没。

在某些人眼里,仿佛倪老离开了联想之后,联想就凭空消失了一般,倪老在为联想付出多年后,被排挤出自己的公司,就应该 “大杀四方”,而他如今没有 “大杀四方”,正是因为倪老 “没本事”,

这种因果关系,没三年成功学熏陶,没十年脑部学科发展,是推不出来的,

在这群人的线性思维里,联想是在柳氏家族的带领下才能成功,没有柳家,仿佛联想一无是处一般,

却忽略了倪老在联想早起为之付出的心血,这种心血不是想要就要,想有就有的,

没有倪老为联想投入的科研成果,联想会比现在的组装厂更加不堪,会加倍沦为杨柳等人的玩物。

试图通过论证倪光南院士的问题,来转移视线,洗白杨柳等人,让我很怀疑你们的专业水平,建议回炉重造再出来摆弄舆论,

再不堪,你想抹黑倪光南院士,也应该先看一下 B 站或者今日头条上张捷财经观察对联想问题的视频吧,

不看前置条件就去转移话题,这很难不让我怀疑你这是收了钱划水,没有尽力的工作。

知乎用户 点点滴滴 发表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在五六十年代,六亿中国人,苏联援建中国,需要十万个合格的技术工人来承接这 156 个项目,都凑不够

现在我们每年毕业五万个博士,如果一个博士 50 万研究经费,就是 250 亿的研究经费,就是国家 2020 年财政收入的 1/800,这还仅仅是一期的博士

知乎用户 瞎子摸象 发表

还是那句话,你玩儿魔兽或者星际上来就升 2 本?

知乎用户 夜叶曳 发表

喊喊口号谁不会?倪光南还说过要完全禁用微软呢,问题是,当时的中国有钱有人有能力干这些项目么?芯片确实重要,但是和芯片并行影响中国的项目有几十上百个,喊一句口号就就能优先解决?我现在号召国家应该着力让三胎成为常态化,是不是明年人口负增长的时候我也是圣人?抛开当时的时代谈现实都是耍流氓,现在现在开上帝视角谁不会?

知乎用户 phoenix 发表

你说的重是不是

邓稼先,于敏这种

知乎用户 淡定 发表

因为你压根没有细究当年历史。

这就跟几十年以后,有人会问为什么当年做个网站就能赚几千亿,为什么我都做了几十个网站还是没钱。

觉得当年是简单模式的,简直就是皮痒。

按倪光南糟蹋几十亿毛线也没出,放当年不被当敌特处理了就奇怪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各个评论洗的是不是太刻意了点?

理由也都大同小异,细思极恐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当然是个例,胡老板他们怎么就能弄出龙芯呢,很有钱吗?以前先研院没有的时候整个龙芯组的地方还没 6 系多媒体一半大,倪院士当年的实验室比火灾国重都大不少。

知乎用户 凌子傲 发表

重用?

请网←停止制造集体记忆

知乎用户 小林家的睡睡龙 发表

天下怎么就那么多倪光南?却对胡伟武老师们视而不见?

是他们干实业的人太贱,还是喷子们眼界太狭小?

不要让默默爱着这个世界的人,在死了以后才获得应有的尊重。

中国芯片业已经崛起,而非喷子们的杞人忧天。我们拭目以待!

知乎用户 铃仙优昙华院因幡​ 发表

这问题有失偏颇,我觉得要实事求是点。

百度下新闻也能知道,倪院士之后还搞过方舟芯片还有不少单位和个人自带干粮用他设计的芯片,结果呢?BUG 众多实在不堪用,作罢失败。

连为爱发电的客户的要求都满足不了,还要和国家说再给我投十倍资金我一定能成,怎么令掏钱的人信服?倪院士你失败了拍拍屁股走人,损失得由全人民兜底,这想法未免太自私了。

知乎用户 empliam 发表

你这是反串黑吗?

当年被逼死的归国科学家太多了,两天之内全家死绝的都有!

能得重用的就那几个,宣传他们多而已。那时候被逼自杀两弹一星的功臣都不止一个,也就是现在不让提了。

你看后来还有多少敢回来的?我们自己培养不出来,有心报效的非死即伤,吓得外面的也不敢回来了。所以我们科技断档了,落后这么多年,现在被鬼子牵着鼻子走。

就像三体一样,我们的科技储备是有问题的。

知乎用户 歪脖嬉皮姆 发表

原因如下:

1. 我国论资排辈的现象比较严重。

2. 美国将限制中国科研人员进入美国,从而阻止了优秀的人才回国。

3. 中国的学术研究的环境风气问题比较严重,学术造假得不到严惩,而且还存在一些灰色、违法甚至犯罪的行为。

知乎用户 noasking 发表

1970 年 12 月,毛泽东会见斯诺时说:“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要走弯路,就是 S 形。”

怎么说呢,“你就是那个代价”

知乎用户 Novo 发表

看了一些答案,又是一个大联欢问题。中国人不尊重科学家,中国没有科学的土壤,中国的技术都是捡人家的。

知乎用户 人民的选择 发表

左任专政

知乎用户 X 乎萌新 发表

难道你以为那时候的当官的,到现在就不是官了吗?

知乎用户 WXPZD 发表

当年太阳还在啊。

知乎用户 nk2 发表

知乎用户 利剑​ 发表

当年科学家回国得到重用是有一个前提的 这个前提是民国的那些大师都跟着蒋介石跑了 这才有了大批科学家回国 现在中国是文人戏子当道 汉奸文化流行 反共卖国是现在中国文化圈主流 所以你明白了想为中国科技贡献力量 这些人第一个不同意

知乎用户 听风​ 发表

不论是干什么,一定要争取权力

知乎用户 MartinHS 发表

科学家回国能得到重用的标准是什么???

为什么说如今倪光南想对中国科技贡献一份力量那么难???

有没有统计过,自 99 年被联想解聘后倪光南院士一共申报了多少科研项目,国家又为其提供了多少科研经费???

不要说我们国家不重视芯片研究,龙芯是一天就能研发出来的???

中芯国际又是两个月前一天建成的???

想想我们为什么要招商引资让台积电在我们大陆建厂???

想想美国鬼子金毛狮王为什么要求台积电去美国建厂???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口吃不成胖子,戒骄戒躁,决不能因为美国鬼子太恶心就打乱自己的原有节奏,揠苗助长绝对不可取!!!

倪光南院士离开联想的时候华为已经小有名气,为什么不加入华为???

否则我们的芯片 & 操作系统岂不是拳打高通、脚踩微软打遍天下无敌手!!!

还有倪院士早已大名鼎鼎,任总当年怎么就是看不见???

这到底是千里马的问题,还是伯乐的问题???

知乎用户 乌鸡猿 发表

熊卫民教授有一本老科学家的口述访谈史。不谈路线争论问题,但至少能说明特殊年代他们也面临着自己的问题,而且相当内耗了中国的科学研究力量。

知乎用户 miku 忠诚粉丝​ 发表

谁能告诉我造原子弹不如买茶叶蛋是啥时代的事啊

知乎用户 礼君 发表

因为上层已经躺平了。

知乎用户 XYZUnknown 发表

80 多了,别折腾了。这么多年鼓吹 “自主可控的国产操作系统”,大旗之下不过是一堆套壳 Linux/BSD 项目,骗国家经费的把戏。他要真有种,先把当年忽悠 NC 的窟窿给补上。

知乎用户 普通名字 发表

以前国家一穷二白,那些想回来的,真就的是贪你国家够穷啊,从发达国家想要回来真的就是因为一颗爱国心

现在呢? 国家发展起来了,你回来想干嘛,谁知道呢,中国优秀的企业巨多,想要做贡献门路多的是,觉得不被重视,可能 “补贴或者赞助的资金” 没有到随便花的地步吧。说白了就是油水没有想象的那么足所以就觉得不重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不用怀疑倪院士的一片爱国之心。

问题是从来没有人阻止他为国贡献啊,就算之前被柳教父坑了一次,但之后他的团队并没有做出什么亮眼的成果吧。

知乎用户 platinum 发表

我不知道在这个问题回答的是不是科研一线的人员。作为科研一线的人,据我所知真有本事的科学家回国后的待遇,受重视程度,配置都比在国外高,否则人家也不回来不是。我们中科大最近引进了很多已经在美国功成名就的科学家。其中一位就是年纪大了,担心美国的疫情防控才回来的,并且回来后科研经费,团队成员,生活待遇都提升了很多。看看最近几年回国的科学家是越来越多。知乎回答不是先问是不是嘛。

知乎用户 三七 发表

你说的当年是哪一年?

知乎用户 可汗 发表

我觉得反正硅基芯片马上就要到头了还研究个屁啊,搞碳基芯片不好吗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5e5bgN 发表

因为他其实没有什么真本事!

知乎用户 水混子 发表

历史书中写满了。

蛋糕就这么大,你谁啊

知乎用户 百无一用半书生 发表

从龙之功了解下

知乎用户 黄公杰 发表

我非得给您写个十年名单?赵九章

知乎用户 烤串侠 发表

难吗?从小到大没学过什么是团队合作?

怕不是从大学开始,你所做的所有事情都不可能一个人搞定了吧,一个事成不成,不看时机不看团队不看上下游情况的?总搞的好像是国家亏待谁了,是没给倪光南机会还是咋了。

另外芯片卡脖子这个事,卡的是商业的脖子,高端制造的脖子,既然是商业,不看整个芯片生态的情况的么。看隔壁打仗的那些军用芯片,卡了啥脖子了?

没点独立思考能力不要紧,毕竟认知提升对于普通人就是很难,但是甩锅不合适吧,做不出来怪国家不给钱?

另外怪柳家可以,芯片这个事甩锅给他就没意思了吧,咋了,锅都是人家的,有能耐为啥读书的时候不好好去学一学电子,真正为芯片建设出份力?

知乎用户 终极归墟 发表

现在还处于改革阵痛

知乎用户 weiyiweiyi 发表

为什么总是把倪老拉出来。倪老是院士了,还说没得到重用?

知乎用户 小智 发表

重用?

杨振宁如果没有提出要见见老同学李政道,把李扔在哪里了?

知乎用户 想念 发表

呵呵!

区区不才(我是真不才,倒不是谦虚)拿我们单位举例,你有没有才能,能不能发挥出来,看你有没有背景!

想出去进修?不让去。找人走后门才行!

还有好多事,我就只举例了业务例子,其他跟这问题关系不大。

想用业务站稳脚跟?傻干活行,领导岗位没你的。再说了,啥干活不能进修没有资源,你能技术继续进步?

所以我们单位有能耐的都走了。没有能耐的,能想当领导的继续努力,不行的蹲着傻干活!

以小见大吧!

知乎用户 秋秋 发表

95 年搞芯片总的来说还是早了,主要高层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也就是没有想的那么久远。其实就是在 10 年的时候,芯片专业也是一个黑洞专业。国外直接可以购买的,并且也没有想到会有一个企业这么牛逼。这么说吧,如果没有华为,那么芯片专业到现在还是一个黑洞专业,读出来前途渺茫。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网上的舆情向来是只要情绪,不要理智的,所以导致了捧一个必定踩对面的一个这样的情况。柳传志不是好东西,倪光南就是伟光正?科学成果是实打实的东西,倪光南后来的成果在哪里?我对此人持质疑态度。

有时候庄严法相不是英明的象征,而是庸人的装饰——腓特烈大帝。

我希望大家理智的去了解倪光南,但大家应该还是情绪为先吧,那还是匿了。

知乎用户 梦里已是秋​ 发表

倪光南就一个没水平的货而已,他做的联想汉卡被巨人汉卡打败,这样说下来,史玉柱也应该是院士,后面给汉芯站台一起骗钱,不得不让人怀疑拿了好处,还有长城电脑,这货要是真有水平,就应该像乔布斯一样王者归来,而不是天天打嘴炮,和司马夹头一样

知乎用户 刘华强 发表

无论是以前还是以后,如果环境依旧是必须出成果失败就身败名裂,那下辈子也不会有人想做这份贡献

知乎用户 过路客 发表

因为少,所以贵,别的都扯淡的话,当年大学毕业直接当干部的,能比吗

知乎用户 第三次了 发表

?你听领导话吗?你 2 个凡是,还是实践检验?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这个问题下,水军可真够多的。能引来这么多水军摸黑,看来倪光南确实很强。

知乎用户 小西 发表

倪光南回来的有点早了,而且一开始就应该到深圳。

知乎用户 红尘过客​ 发表

看了一下问题下的回答,都在说什么 “当年也不容易”,还特么扯了一堆当年如何迫害知识分子的事情,纯粹是在瞎胡闹嘛!

如果要看历史,那就得看细节,当年迫害知识分子的,到底是哪一波人?为什么要迫害知识分子?

我们没有亲历过那段历史,我们不好去讲什么,现实社会很多事情我们心里是有数的嘛!

比如之前中央要求节省开支,最终结果是克扣一线工作人员奖金工资和福利。各级领导招待要求不得超过四菜一汤,他们就搞了四个硕大的盘子,每个盘子里盛五六个菜装成一个菜,一桌从十几个盘子变成了四个盘子,菜却没变,还是那些。

例子不胜枚举,也不需要多说什么了!

我就问一点,都说迫害知识分子,是谁迫害的?老百姓可都在农村种地,工人在厂里上班,是谁组织人手去迫害知识分子的?

教员要反右倾,他们就搞扩大化,真当人民群众是啥的吗,一遍遍的忽悠?

知乎用户 觉得 发表

倪想的太多,做的太少。身边密切合作让其功成名就的战友,他却一门心思想搞死人家,谁知国家还了人家清白,自己道歉并退出。国家又弄了几亿给他搞项目,又败个精光。离开柳一事无成。柳离开倪成了世界第一。个人水平不行谁也没法。

知乎用户 张二狗 发表

赵九章,姚桐斌,萧光琰,董铁宝等等。

知乎用户 宁先森 发表

这个地方你是科学家也不好使,你是企业家也不好使,你是什么家都不好使,只有官好使。

知乎用户 Zzq 发表

毛时代国家穷,没有多少钱用于科学研究,这是事实。毛还是很重视核武器等研究的。但是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政策是荒谬的,知识分子不是劳动人民,属于小资产阶级,需要改造利用。迎来科学春天是邓小平同志开创的改革开放年代。

知乎用户 否极泰来 发表

造不如买,买不如租,军队自行经商解决经费,国有小企业 “效益” 不行,打折卖给私人增加活力,分田单干,“小农经济”提升产量就是棒,来自春天的故事。

在这样的环境下倪光南有用武之地嘛?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bGPWfy 发表

确实得到了 “重用

知乎用户 宿迁项目刘 发表

因为那时候我们懂得人材的珍贵,而倪光南回来后正赶上让少数人先富起来的时期,在致富面前一切靠边站。

本人在头条多次做过此类浊文,可惜都被删掉并且为此丢掉了创作者之职。

倪光南悲剧的人生,一腔报国热血换来的投诉无门,正因为倪光南的悲哀天量的人材外流,美国硅谷那么多华人精英难道几百万精英骨子里就是不爱 G?一个爱国的都没有?我不相信,可惜他们怕重走倪光南之路,熄灭了一腔热血不说连专心走科研之路都被阻挡,任何人都受不了的。

这几年为某教授找到一句话:千金买马骨。

一边千金买马骨,另一边让千里马套上夹板耕地,并且柳八还要割马尾。这样子万金买马骨又有何用?

知乎用户 小钻风 发表

电脑芯片的需求来自哪里?来自办公吗?当然是来自娱乐啦!

生态是什么?是办公软件吗?光靠那些办公软件能撑起电脑生态?美国有那么多优秀的游戏公司,我们有吗?可能有吗?研究出电脑和系统,结果人家游戏都不支持,普通老百姓会买吗?光靠政府采购撑得起来?

知乎用户 惊鸿 发表

你太高看倪光南了。

倪光南本身没有什么成就。

搞芯片也是不可能的。

如果没有重用他,他说怎么当时院士的。

网上撕逼在激烈。

然后没有成就就是没有成就。

知乎用户 Paris-sud​ 发表

其实这里面可以套用一下互联网等新兴领域的一些逻辑

比如同一个学校毕业的,师兄因为入行早,吃到了行业红利,在行业扩张期拿到了职位,高收入,地位等等,师弟想混得好,只能靠行业的不断扩增。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师弟的本事一定不如师兄,只是师兄入行入的早罢了。

当然这里面没有贬低早年归国科学家水平的意思。只是想说,现在培养的年轻人,未必真的不如老一代,但是个人努力也要看时代背景嘛。

知乎用户 伊尔伽 发表

当年科学家也没能得到重用,得到重用的是买办

知乎用户 张海祥 发表

50 年代中国非常缺乏科学家,所以真有本事的人都得到了重用而且是超规格的重用,而放到现在,他们连工作都不一定找得到。

知乎用户 BX1750 发表

那是因为它自己没什么真本事,就是个骗子。

知乎用户 ttk1900 发表

时代变了,大环境都不一样了。那时是真的想把事做好,是真的为人民服务。现在可不是。现在是官僚资本主义的天下

知乎用户 何陋 发表

你可以仔细查一下当年资料

不用深入了解

你就会发现当年回来的科学家有很多,但得到重用的………

咱也不知道什么情况,可能是上层有什么策略吧

越来越期待这个时代的史书了

知乎用户 鼎烽 发表

倪光南为中国科技贡献了巨大的力量,没看到有啥难的?计算机所就离我们几百米,他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就怕你是想说的是倪光南想为中国商业贡献一份力量为啥这么难吧?术业有专攻,成功的学者很难成为成功的商人,当年硅谷的肖克利不行,后来的倪光南更不行。倪当年如果顺利接管联想,估计早倒闭了…

知乎用户 桔梗 发表

如果你真的想懂,读个研究生花三年时间大概就知道原因了。任何事情有因必有果。

知乎用户 熵减 发表

那么现在非洲也应该赶紧投钱研究新能源汽车。开上帝视角没意思,当时饭都吃不起,谁想到这三十年飞速发展。

知乎用户 野夕​ 发表

人都要饿死了,我想先吃个馒头,你说馒头没营养,要我学厨子做一顿满汉全席,我也知道满汉全席好吃,但是我还是选择先吃馒头,有空再学厨子做满汉全席。

知乎用户 自然有大道 发表

当年中央导向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而小平导向私有化后中国不再欢迎做贡献的人了。

知乎用户 行走的 50w 发表

不谈历史,看了霸王别姬电影和一拜天地广播剧,日本鬼子来了主角没死,国民党来了主角没死,然后大海航行靠舵手。看一拜天地 33 分钟之后我愈发觉得张爱玲是正确的。

知乎用户 zhebaoer​ 发表

查查倪光南的经历,你对没被重用有什么误解?

拿了那么多奖,国家拨了那么多钱,还怎么重用?

他能拿到的社会投资和支持,那个不是靠的国家背书?

知乎用户 杳渺 发表

买办是基本盘,独立自主了,你让基本盘怎么活?没了基本盘,你让他们怎么执掌神器!

知乎用户 abcde 发表

换个方法洗,好好洗,继续洗

知乎用户 孟博 发表

我不了解倪光南,但这是一个普遍现象。

原因很简单:为中国做贡献,为领导做贡献,2 选 1,怎么选?

为中国做贡献的,是有能力解决问题的实力派。

为领导做贡献的,是啥也不会,还想整个位置的。把企业搞欠债破产,还故意阻挠改革的,都是这类人。

群众监督是不给力,其他的监督工作,做得非常好。

知乎用户 房住不炒抖泥丸 发表

如果想得到重用,

第一步,是要有个体制内的编制(铁饭碗),但现在国内的编制,都国内人被几乎抢光了;

第二步,需要安家买房,但现在国内房价收入比,是名列前茅早就把第二名甩很远了。

知乎用户 文尼玛 发表

其实吧,你都快把西方还有日韩的祖坟刨了,不管你最后攻克的是工业软件高精度机床还是芯片还是航发,你都会被狠狠的卡脖子。

另外,只要他还活着,还在国内,还在搞科研和教学,他总是贡献了一份力的。

知乎用户 20200202 发表

倪光南多少是个院士吧,即使资深了,其能够得到的资源,也不至于到需要小民为其呐喊吧?

知乎用户 知其所以然 发表

这哥们纯粹就是个工程师,真心不适合领导企业,这事真不赖老柳

知乎用户 柳鲲鹏 发表

深有体会。

1,自以为是,一切自己说了算。你说再对,错误再明显也没用。

2,不办事还拖拉。我要求开源一年多,没有任何动作。

知乎用户 既当又立 发表

因为那是当年,现在今时不同往日了。

知乎用户 烽火戏诸侯 发表

资金就那么多,蛋糕就那么大,你说呢?

知乎用户 灵均 发表

为什么叫他教父呢?因为他教会了一大批人如何合法的公饱私囊。劳心劳力,不能揣自己口袋里的钱能花么?过去如此,现在一样如此,变了吗?没有!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如何看待柳传志在微博发的声明?

知乎用户 李建秋​ 发表 联想集团大裁员:公司不是家 今天,恐怕是联想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大裁员。我们部门 9 个人,今天送走了三个,还有三个要转岗,剩下三个。整个研究院走了 30 多人,转岗 20 多人。这是我经历的第二次所谓战略性调整, …

全网最全的司马南流量技巧大全​纯干货,无尿点

司马大师是传播高手,更是造谣高手。 什么叫传播高手呢?就是懂得如何挑动情绪。 最低级的手段,就是胡编一个信息,比如前一段广东有个家伙拿一个小姑娘与老人的照片就直接说,这是有钱老人娶了年轻美女,事后证明不过是爷孙照。 这种手法,很火爆,但很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