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社保缴费基数难产了,难道是因为数据太难算了?大概是它也左右为难吧
文|大 何 直接说,今年的社保基数难产,大概是因为它也左右为难了吧。 很多人应该都有过这种体验:每年到了八月底九月初,拿到工资条时都得愣一下——工资是不是发错了,因为到手月工资都会少了几十元。 这其实是因为社保缴纳基数调整了。 但是今年却有 …
原创 爱新觉挪威 挪威TALK
9月初一件静悄悄完成的事儿,国资划转万亿资产充值给了社保基金,上次划转万亿资产好像是2021年,金额是1.21万亿。
这当然是好事,社保基金充实,给大家的养老金发放就有充分保障,再次狠狠地打了看空社保这帮人的脸,明确传递了一条信息,有足够的资金,足够的方法,可以保证费用下发,所以大家完全不用担心。
我是觉得,大家能买社保的,尽量买,你们想象中会发不出钱来的情况大概率不会发生,社保没钱国资还没钱嘛,而国资就是全社会的资产,看空社保其实等于直接看空整个社会资产,这是没意义的,你又不是不生活在这个社会。
这里面真正有意思的,是全体社会资产充值社保资金池之后的问题,也就是钱怎么发的问题,但对这个问题,媒体们就几乎闭口不谈了,只让大家在短视频平台用几个字了解,又都是很好的字。
社会资产,充实社会保障资金池,张口闭口都是「社会」,很多人看了,弄不好又泪目了,又哭了,说真是为了我们操碎了心。然后你再细琢磨一下,社会资产钱划过来之后,你究竟能拿多少,你的父母能拿多少,这是核心问题。
有人能从里面拿几万一个月,有人从里面拿几百一个月,前者泪目我还可以理解,后边的人你跟着泪目,是觉得看着别人吃得香自己也忍不住幸福起来了吗?爱心这么泛滥的话建议给我打赏个几十块钱我也能吃得很香。
这就跟我们发债是一样的,发债是全社会债务,是每个人的人债务,因为要通过收你的税来还。发债是正常行为,但发债弄过来的钱,可以选择都发掉,也可以选择定向发掉,弄大基建其实就属于定向发掉。
于是你会看到,天文数字一般的债务带来了时代红利,我觉得管这叫红利应该没太大问题,而如你如我,只能吃到时代红利带来的正常工资发放以及加班时能给你点加班费,以及不拖欠工资,再大的红利也架不住前边的人把自家水管子直接通到放水口,到下游能有你口吃的就不错了。
货币顺着权力体系往下流的话,反反复复都流进同一拨人的口袋里,时代的红利?不,货币的定向增发。
大概是因为资金池子确实紧张了,一边从社会资产充值的同时,一边在堵资金池的漏洞,这几天看了很多类似的新闻,有些闻所未闻,比如给死人发养老的钱,给婴儿发,给服刑人员发。
育儿补贴都能直接打到爸妈的卡里,给大家发的其它名目的钱,话说一定要在上面的几个机构过几手吗?
很多东西文章不能直接发,欢迎加朋友圈唠嗑:
-END-2025年9月10日-
*全平台账号:挪威TALK(欢迎大家关注)
*欢迎左侧一键转发至朋友圈,同时右侧在看与点赞
**欢迎点击下方关注 **
文|大 何 直接说,今年的社保基数难产,大概是因为它也左右为难了吧。 很多人应该都有过这种体验:每年到了八月底九月初,拿到工资条时都得愣一下——工资是不是发错了,因为到手月工资都会少了几十元。 这其实是因为社保缴纳基数调整了。 但是今年却有 …
这篇文章写了两周,改了好几版。 考虑到话题的敏感性,把最初那些情绪化的表达基本都删掉了。但数据就摆在那里,该说的还是得说。 2024年国务院审计报告披露了一个让人不安的数字:13个省份挪用或违规调剂社保基金,涉及金额406.26亿元。 看到 …
8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发布,针对竞业限制、混同用工、社会保险纠纷等问题统一法律适用标准。这一解释条例将于9月1日起实施。 消息发出后,迅速在各个社交平台成为热议话题。对于本就面临困境的小微企业 …
解决中低收入人群社保问题势在必行,不过要先理顺机制、再扩容。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劳动者的意愿和支付能力,还应注意减轻企业的社保负担,做到劳企两利、细水长流。美团的“参保自愿、企业补贴”或是当下更能同时兼顾企业和个人利益的一种可行路径。 …
2025年9月1日起,新社保规定将正式实施,明确企业必须为所有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包括超龄返聘人员,但已领取养老金的返聘人员可免缴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与此同时,政府还推出了针对50岁以上员工的补贴政策,以缓解企业用人成本。 表面上,这只是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