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能取代香港的金融地位吗?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李建秋​ 发表

翻了一下新加坡的媒体,正在积极应对 15% 的最低税。

像新加坡这类的国家每天都过的心惊胆战,任何点风吹草动都能对这类小国产生极大的打击。外资抽离资金,地缘政治变化等等。

新加坡财长黄循财在社交平台 Facebook 帖文,回应七大工业国 (G7) 有关全球最低企业税率 15% 共识时表示,新加坡当局将在全球就最低企业税率取得共识后作出必须改动。他指新规定不应该弱化企业投资及创新的诱因,否则所有国家在税收的饼缩小下争夺各自份额,并共同受害。Alphabet 旗下谷歌(Google)、微软及 Facebook 均在新加坡设地区总部。当地企业税率为 17%,高于 G7 共识的 15%,但当地亦向企业提供优惠,影响实际税率。《路透》引述分析指,若全球最低企业税率落实,新加坡将须逐步取消给予企业的优惠税。

哎,想起新加坡贸易与工业部长陈振声那段讲话了:

“如果香港表现的不好,甚至很蠢,照样有人跟他们做生意,因为香港是中国一部分,如果我们表现不好,别人就会认为我们就那样了,认为我们没脑子,不再稳定了,还有人会跟我们做生意吗?还有人趁火打劫,哄抬物价,然后我们全部就会像傻子一样,所有国家都可以没脑子,新加坡不可以。”

这就是问题所在,2019 年不是讲什么外资出逃香港了吗?现在呢?

各大香港金融公司纷纷在扩大招聘,路透社的报道

高盛集团、花旗集团、瑞银集团和其他一些银行,今年分别在香港招聘了数百人,现有的员工队伍大幅扩增。
例如,花旗集团表示,将在 2021 年增加 1,500 名员工,包括新增人员和替代人员,是一年前招聘人数的两倍。花旗在香港有大约 4,000 名员工。高盛发言人表示,预计今年在香港的招聘人数将增加 20%。高盛在大中华区约有 2,000 名员工。
根据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 (简称证监会) 网站上的数据,该委员会为从事资产管理、证券和其他金融活动的人员颁发的牌照数量正在回升。3 月底,发牌总数与九个月前相比增长了 1.7%,仅略低于 2019 年创下的纪录高点。
“香港有一些独特优势,将来仍是我们许多本地和全球客户进入中国的门户,” 花旗亚太区企业银行的主管 Kaleem Rizvi 说。

每一次的中概股的回归,去新加坡还是去香港?这难道还是选择题不成?

每一次的中概股回国都能给香港金融带来助力。

15% 的最低税问题,香港和新加坡都会受影响。

G7 拿到 G20 上去讨论,中国代表可以帮香港说话,可以在细节上为香港谋利益,谁帮新加坡说话?

新加坡在 G20 充其量也是受邀国。

新加坡和中国,谁的话语权大?

背靠 14 亿市场,客观的现实,是新加坡永远无法企及的。

当然施政水平两说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金融话题下的首答:

看起来知乎学生或者刚毕业没多久的人比较多,真正涉及外资金融方面的人在这个答案下很少看到,也是一种遗憾。希望金融话题还是金融人来回答比较合适,其他喊口号的就别来强答了。

答主做了十年的投资了,今年是第十一年,pe、vc、上市公司收购融资都有涉及,正好去年开始负责对接美元 pe 基金为一家大型公司融资,国际的前二十的美元基金基本搂了一遍,他们基本上在香港都有投资部门,答主切身感受到国内经济环境变化对外资基金的态度产生深刻的变化。

首先抛出观点:新加坡金融取代香港地位很难,但是重要性会逐渐超过香港,我就这个问题侧面写一些感受。

外资基金在香港设立投资总部,除了考虑生活和语言和国际接轨的程度,更重要是考虑资金出入境便利程度和税收。特别是税收,比如债权类的基金,在国内的利息是要付很重的税,香港税率就很轻。这些基金除了考虑收益的高低外,更要考虑资金能否便利的出入境实现收益落袋为安,这个前提是政治稳定下宏观经济预计不会大的波动、法制的健全,如果政治不稳定,经济环境就不会好,可预见的投资收益不会好,说不定资金进来了就出不去了,就像现在的俄罗斯,外资基金敢去投资吗?跑还来不及呢。法制的健全是私有产权的受保护,别我投了一个企业,政府找个理由没收了,你这投资不就完蛋了吗。这种例子我见过 2 次…… 所以外资对法治精神,特别是私有产权保护方面是比较在意的,而且投资圈很小,基本上这些 top 美元基金都相互认识,信息很灵通,这种事情在某地发生过后,这个地方几年内都不会有外资基金进入的。

现在中国大规模防疫,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下显而易见,外资基金对中国的信心其实受到较大冲击,为啥呢?因为这些基金国内总部基本在上海,这些人经历了完整的抗疫过程和疫情乱象,动不动封城,物流中断,可以闯入居民家中,完全看不到有任何法律依据的封城,而且外资基金这些人基本上都是欧美留学回来的,骨子里信仰的是民主自由、个人权力的这些理念,疫情乱象对这些人的内心的冲击是可见一斑的。答主目前对接的几个基金,之前还很积极的投资,现在都在观望。

所以,良好的政治环境和法治基础,是金融发展的根本保障,缺少就会缺乏信心,带来的就是资金的外流和投资的减少。

知乎用户 寻香行​ 发表

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我在香港住了一段时间,也亲眼见证了国安法,dq 港独议员等等国家对港整治措施的落地。

在此之前,我也一直相信: 香港之所以是金融中心,是因为香港有高度独立的司法体系,和继承自英属殖民地的法律,能够有效保护私有财产,給了外资足够安全感,所以才吸引了大量西方资本。这其实也是西方希望让我们相信和一直向我们灌输的观点,从而让中国不敢对香港的司法体系进行系统改革。

在国安法等重拳出击之前,我也一直忧心忡忡,认为这是对香港司法独立的严重削弱,会极大影响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甚至曾经怀疑过最高层的决策是否合理(当然后来发现自己完全是杞人忧天了),难道最高层竟然不懂高度独立的司法体系是香港成功的关键吗?

后来才发现,北京才是真正看穿了事情的本质,香港是亚洲金融中心不是由所谓的司法独立决定的,而是香港在中国与西方之间的特殊地位决定的。只要西方资本依然想挣中国市场的钱,只要大陆资本依然想通过香港进行安全的出海,无论香港的司法系统是否如同之前那样 “过分独立”,香港始终是绕不过去的关键节点,金融中心的地位也不会受到严重影响。

那为什么西方之前一直试图让我们相信司法独立是香港成功至关重要的原因呢?**因为既然无论如何香港都是西方玩家必须要来的地方,那么对西方玩家来说,香港继续实施一套对他们有利的游戏规则显然是非常有吸引力的。**那么,通过让人们相信所谓司法独立的重要性,从来让后来者不敢改革这套殖民遗产,对他们来说又何乐而不为呢?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完全取决于大陆对香港的安排。目前来看,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在迅速退化,作为一个中国普通发达城市的地位在强化。

看下东南亚资本对香港的态度,就能理解什么叫做自由港。

东南亚国家有一阵很乱,有不少财阀财团腐败分子,这群人挣了钱之后,面临着钱放哪儿的问题。放在本国肯定不行,面临政治法律清算风险。放在中国美国英国也不行,这些大国各有各的政治诉求,可能它为了支持或者反对东南亚某一届政权,就会清查其对手或者朋友。比如俄罗斯乌克兰打仗,英美国家为了支持乌克兰,就可能查封俄罗斯的财产。

相对保险的地方要满足这样几个条件:政治中立,司法稳定,金融市场够大。第一条排除了几乎所有大国,第二三条排除了所有不发达地区。剩下的选择就屈指可数了,亚洲只有新加坡和香港。

这就是金融自由港的真实含义。好比在战乱期间有个和平饭店,不管你属于哪门哪派,左倾右倾,在外面事是罪犯还是大佬,进门来就是我的客,我能保你一时平安。在外面打得头破血流,但进门来都放下刀枪谈生意。这个和平饭店当然很挣钱,也很重要。

新加坡和香港对比,香港暂时胜出是占了背靠大陆的便宜。因为大陆改革开放过程中,也需要一个资本安全港。大陆的钱(至少在早期)不可能放在英美国家,也不可能放在马来印尼印度,只能通过金融自由港转手。比起新加坡,毫无疑问大陆更喜欢香港。大陆那些国有资本,早期明里暗里要做涉外业务的,都从香港走。香港背靠这个大经济体,就比新加坡贴近马来有优势得多。

随着大陆对香港管制的深化,它作为金融自由港最重要的独立性正在丧失。和平饭店的楼还在,但是现在归武当派管,少林派就不会再来了,来了你给人家钱没收了、人扣留了怎么办,谁都害怕。生意不会停,只是不好放在香港,转去新加坡就不错。

大陆目前对香港实际上还没有介入那么深,操作层面没什么太大影响。但香港的大趋势,似乎是要成为中国一个普通正常城市,和北上广深一样。敏感的资本考虑到未来十年的方向,提前就会有所反应。

如果年纪大一点的话,应该听说过瑞士银行 “为客户永久保密” 的传说,之前他们确实是这样的。在一定程度上,瑞士银行继承了瑞士作为永久中立国的品牌,扮演着一个小小的欧洲金融自由港的角色。但是随着英美国家长臂管辖延伸,瑞士银行最终扛不住巨大的外部压力,屈服了。和平饭店被崆峒派接管,这个牌子当然也就没了。

如果教皇控制了威尼斯,它就做不成伊斯兰地区的生意。当拿破仑控制了荷兰,英国资本就不会去。总之类似的案例很多,香港不是第一个。

香港的地位取决于大陆的安排。要是大陆不想将它继续定位为自由港,它就做不成自由港,那亚洲也只剩新加坡了。

知乎用户 rektboiz​​ 发表

新加坡的核心竞争力是它不是中国的一部分,香港的核心竞争力是它是中国的一部分,它们怎么互相替代?只有上海和香港才能互相替代,新加坡它只能和伦敦互相替代

知乎用户 持续低熵 发表

我认为新加坡很难取代香港的金融地位,最主要是最近几年香港形势的重大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以立国安法为代表的一系列中央政策出手之后,国际上的反华势力没有什么像样的反制。之前很多人担心的可能会以鱼死网破的方式破坏香港特殊金融中心的事情没有发生。

第二,**看得出中央的决心很大而且十分仁慈,是真心想要挽救香港的。**这也意味着在 2019 年时对大陆有一定吸引力的另一个方案不会被采用的。另一个方案就是将计就计顺势而为,利用香港闹事的机会,干脆直接剥离香港的主要金融功能,由大陆城市和其他城市比如新加坡瓜分这些功能。

第三,**从大陆加强各种管制之后香港反对者的表现来看,这些反对者是非常怯懦的。**之前曾担心的局势长期恶化的情况没有出现,香港出人意料的平静。

上面三个重大发展表明,新加坡曾具有的短暂的可能在金融上部分取代香港的机会窗口已经关闭了。

放眼未来,**如果新加坡一定要在金融上超越香港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我能想到的办法就是激进投共。激进到什么程度,激进到不排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当然了大陆出于长远考虑或许认为不采取这种方式更好,或许会寻求定位为一种特殊的国家与地区关系。

如果新加坡在政治上愿意激进到不管北京做什么样的政治安排都接受,那么新加坡从长远看在金融方面超越香港依然是有机会的。如果新加坡有这样激进的突破,考虑到为未来的潜在投共者树立一个好榜样,中央肯定会对新加坡予以特殊扶持。

另一方面考虑到未来处理几乎肯定会出现的投共狂潮中的金融问题,中央也需要一个金融中心。这个金融中心固然可以安排在大陆,但或许不安排在大陆也有它政治上的很多便利,比如说让投共者政治上更容易接受,比如说试点一些新的风险较高的政策等等。这就是一片金融的处女地。在激进投共的前提下,在要立新加坡为标杆的前提下,处女地的业务交给新加坡是可能的。也就是说未来的新加坡之于投共世界,可能相当于曾经的香港之于华人世界。由于投共世界的人口规模很可能比华人世界要大,所以新加坡金融地位超过香港是可能的。

知乎用户 香港直通车(银河) 发表

香港和新加坡曾经同列 “亚洲四小龙”,规模相近,崛起于同一个年代,多年来,两城渐渐形成亚洲金融中心的竞争之势。

在宏观的层面,英国智库 Z/Yen 发布的 “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自 2007 年起,该指数每半年发布一次。全球金融中心指数的榜首经常在纽约和伦敦之间更换,而第三第四名则在香港和新加坡之间交替。

2015-2016 新加坡小幅领先香港,而 2017-2019 香港又反超新加坡。

第 26 期 GFCI 全球金融中心指数

01

实力

常年领跑亚洲金融,新加坡和香港显然都具备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必备条件:

充满活力的本地经济

世界评级机构 GaWC 近日发布了 2020 年世界城市排名,在全球 300 多个主要城市中,“Alpha + 强一线城市” 有 7 个,排名依次是香港、新加坡、上海、北京、东京、迪拜、巴黎。

良好的海陆空交通网络

机场作为国际交通最重要的设施,国际航空运输评级组织 Skytrax 发布的 2019 年度全球最佳机场排行显示,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排名全球第一,香港国际机场全球第五,成绩都十分耀眼。此前,香港国际机场多年蝉联全球最佳机场。

精通英语的人才储备库

2020 年公布的 QS 世界大学排名中,4 所香港的大学入围全球前 100 名,排名最高香港大学(25 名);新加坡入围两所,但排名靠前,新加坡国立大学排名 11,南洋理工排名 12,为亚洲排名最高的两所大学。

两座城市的大学质量和密度,亚洲罕有。

发达的法律、会计、保险服务

香港和新加坡都是普通法体系,与国际通行法律体系接轨。

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最新的国际仲裁调查指出,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是全球第三大仲裁机构,主要以解决建筑工程、航运、银行和保险方面的争议见长。

而香港国际仲裁中心是 “欧洲以外最受欢迎的首选仲裁机构”、全球第四大仲裁机构,主要满足东南亚地区的商务仲裁的需要。

02

优势

新加坡和香港一直在全球金融中心排名互换,因为各有优势。

从 IPO 角度,香港更强。

普华永道今年 1 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 年香港以募集总额 3155 亿港元在全球 IPO 蝉联第一,连续七年跻身全球三甲,融资额增加 10%,全年共有 184 家企业首发上市。

香港金融业受益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香港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完备,透明度极高,靠近大陆,大陆公司更倾向于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而且重视中国内地市场的跨国公司也常将亚太区域总部放在香港。

2015 年,香港想放大自己这一优势,提出作中国内地与世界的 “超级联系人” 定位。专注研究全球经济的智库 PIIE 称,截至 2018 年底,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在香港的存量达到 6220 亿美元。

这一数字大约相当于香港同年 GDP 的 170%。这代表着大量内地企业通过香港投资全球。

从离岸金融角度,新加坡更强。

根据所从事的居民业务与非居民业务是否分离,离岸金融中心大概分为混合型、隔离型和避税港型。

第一类,混合型的代表是伦敦和香港,这类金融中心的离岸和在岸业务基本上不分离,脸业务由市场推动,无需政府批准,这是西方价值观念里比较认同的自由。

第二类,隔离型的代表是纽约、东京、新加坡,这类金融中心的离岸业务和在岸业务区分很明显,离岸业务由政府推动。

第三类,避税港型,一般以岛国为代表,这些地区没有金融管制,是全球反避税打击的重点,这里就不提了。

从贸易自由角度,新加坡和香港谁更优,取决于价值偏好。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曾解释:

西方人所理解的自由跟新加坡人所理解的自由是不太一样的。
西方的自由贸易是希望政府不要管,只要公司之间的自由贸易,但新加坡它强调的就是一个有秩序的自由。从新加坡既已评定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的事实,抓住 “有秩序的自由” 去诬陷新加坡金融不自由,那很不现实。
新加坡金融中心能够满足自由贸易的需求,但又不一太样,它的自由跟管理又配合得很好。

所以当中国内地与欧美公司的贸易产生纠纷时,各方妥协的结果往往会选择在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进行仲裁。

而香港因为本身与西方的自由贸易价值观念比较契合,所以会有源源不断的贸易往来。

03

风险

2020 年的疫情挑战,让新加坡和香港都猝不及防。

新加坡贸易与工业部长陈振声公布最新数据,2020 年第二季(4 月至 6 月)经济同比萎缩 13.2%,是目前新加坡史上最糟糕的记录。

而受到第二季度数据的影响,新加坡贸工部也把 2020 的国内生产总值(GDP)预测从 “-4% 到 - 7%” 调整至“-5% 到 - 7%”。

而香港 2020 年上半年的 GDP 大约在 11771.9 亿元人民币,实际下滑 2.9%,香港政府预测 2020 全年 GDP 增速为 - 1.5% 至 0.5%。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4 月 14 日发布了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下称 “报告”),预计 2020 年全球 GDP 增速为 - 3%,有了参考值,新加坡的预期比起香港稍显消极。

这种情况下,香港作为中国的一座城市,获得的支援会更明显,虽然经济数据下滑,但赴港 IPO 的企业并没有停下脚步。待疫情缓和,香港经济回暖的措施也会加快落地。

知乎用户 苏凯​ 发表

@Gen.Aleksandr

@卫凌贞

为什么我在知乎随便逛逛,都能看到冷溪先生 模模糊糊,XX 不通的历史类回答。

但是既然遇到了,我就随便说两句吧。

首先,还请我们的冷溪老师 读一读香港史,

尤其是搞清楚 葛量洪 麦理浩 两位典型港督时代香港的不同。

葛量洪时代香港是纯粹的制造业中心,麦理浩时代香港建立廉政公署,清理警队华探,一方面推动公屋建设,另一方面香港模式的土地财政也是源自麦理浩时代

香港在 1970 年代末开始逐渐成为金融业中心,和以郭伯伟 夏鼎基为代表的财政司官员

在 1960 年代末延续到整个 1970 年代的的自由经济政策当然很有关系。

但是内资的大量入场才是香港超越东京,成为远东第一金融中心的关键。

具体过程如下

1949 年随着 KMT 从大陆败退,以及 1950 年朝鲜战争的爆发,**美国马上就发动了对大陆的全面禁运。**此前香港一直是大陆和海外之间的贸易转口港。

**1953 年美国对香港工业品开放市场。**从此香港转型成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出口制造业工业中心。

1950-1960 年代发展纺织业,塑料制品,假发等,1970 年代后逐步升级为电子产品生产。

改革开放之初在大陆畅销的**蛤蟆镜,喇叭裤,电子手表等,**很多都是香港产品。

我以前看过老港片如《奇谋妙计五福星》,某个镜头,洪金宝对香港的制造业啥都生产就很自豪。

在 1970 年代以前,香港的华人金融业还处于萌芽时代。 这个时期香港金融业的主要功能是为华人企业融资和提供信贷业务。

直到 1969 年,相继成立了远东、金银、九龙三家证券交易所,_港_证券市场进入四家交易所并存的所谓 “四会时代,香港的金融业才真正开始起步。

到了 1978 年,大陆开始改革开放,以招商局集团,中国中信集团公司 中国银行为主的内资企业,纷纷进入香港市场。 然后与此同时,香港也彻底实现资本进出自由(很难说和前者没有联系)。

在这前后还包括 1973 年香港放弃外汇管制(之前有外汇管制怎么金融自由?),1978 年允许外资银行来港设立分行,发放银行牌照(之前对银行业管理严格),1983 年实行盯住美元的联系汇率制度

直到这时,才可以说香港具备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条件。 而这恰恰是直到改开前后才发生的事情。

香港金融业从 1970 年代开始崛起

这里面固然有同时代一系列自由金融政策的推动,但大陆的改革开放也给其强大助力。

否则同样的开放式金融政策,为何是香港而非东京成为亚太第一金融中心?

至于香港安然度过 1997 年,2008 年两次金融风暴,

以及 1990 年代以来香港金融业的长足发展,

都离不开大陆的因素。

这点香港金融史里都是承认的。

另外送上一个彩蛋

当年香港工人的待遇,每周工作七天,每天 12 小时,996 算得了什么啊。

知乎用户 后天 发表

技术上讲可以,操作上不太可能。

你首先得知道香港的金融地位是怎么来的,主要是靠大陆来的。一方面是大陆的经济发展,另外一方面是大陆的金融短期内不可能完全开放。

在未来 10 年内,以上两个条件都不会变。经济发展就不用说了,至于金融开放,我也一样认为 10 年内不太容易实现。尽管金融开放未必是坏事,但是金融开放一定会引发强烈波动,这种波动是目前我们不想看到的。况且已经有香港这个缓冲地带,没有必要直接面对冲击。

既然上面两个条件都不会变,那么香港的地位就不会变。

之所以说技术上可行,是两者的金融法律体系可以无缝连接,但是愿不愿意连接,能不能连接是另外一回事。

新加坡的优势在于为穆斯林国家提供金融服务,但是体量跟中国没法比。

很多跟中国相关的生意,但凡能在香港做的,一定不会去新加坡。

当然,很多富人可能会觉得新加坡更加安全,进而把资产转移到新加坡,比如某火锅店。但是还是体量的问题,这种规模的资金流动,还动不了香港的根基。

知乎用户 萝魏紫​ 发表

不太喜欢那个匿名用户的评价。知乎学生多也不代表知乎没有真懂的人。起码他自己也没有说到点子上。

所谓金融地位,并不是凭主观感受的,是存在一个国际金融指数 GFCI. 这是个全球权威的指数,而且中国的中国发展研究院也参与其中,属于比较公正的指数。

这个排行榜上,伦敦纽约一直是第一档,他们是真正全球金融中心,接下去一档,是新加坡,东京,上海,北京,深圳,洛杉矶,巴黎,香港都在这个档里面。

所谓金融,是一个广大的概念,根据 GFCI 的分类,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香港和新加坡不在一个赛道上,新加坡的金融更倾向于投资和保险,香港的金融更倾向于 banking 和专业服务。这是其位置决定的。新加坡地处物流中心,当然是保险业就更为发达,保险制度最早就是起源于航海货物互保。

两者的不同是其政府对自身定位的不同,香港是一个纯物流贸易金融体,但是新加坡四分之一的的 GDP 来自于工业而香港工业 dgp 只有个位数。新加坡就其国家定位来说,其不可能放弃工业,其金融体系也会围绕国家利益来构建,而香港的再工业化是否成功,我持消极观点,随着香港和大湾区逐渐合并,其再工业化的外因和内驱都逐渐消失。

两个完全不在同一个赛道上的选手,根本没有可比性。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有可能的,七月新特首李家超上任,如果如他所说,硬着头皮学内地搞封城清零的话,新加坡取代香港指日可待,我并不是说动态清零不好,只是香港这个地方没有基层组织人员复杂人口密度高,代价会极大最后外资流失怕是要便宜了新加坡。

知乎用户 爱德蒙 发表

香港旁边有个中国大陆,香港是中国接触国际资本市场的窗口。

新加坡没有,所以,不能。

但是,不得不说,新加坡政府的施政水准可比特区政府高多了。

知乎用户 清徽 发表

不能

香港是美英的桥头堡,受到他们掌控,而且背靠着一个不强不弱的中国大陆,是进出大陆的窗口,所以能变成重要的金融中心。

新加坡没有这个条件

知乎用户 玩家翁伟​ 发表

利益相关:新加坡公民。

新加坡能够在很多方面取代香港,包括金融业。

但是新加坡不会想要在金融业去代香港 - 一个以金融为核心支柱的城市。

实际上,新加坡在很多方面都在采取遏制金融业发展的政策,比方说,最核心的人才。

新加坡人力部会对金融业聘请外国人才做出额外的限制,如更高的薪资门槛。

新加坡股票交易所的规定也特别繁琐,总之就是不让新加坡在本国去走用钱生钱这样 “虚拟” 的方式赚钱。

新加坡更加推崇实业。

知乎用户 卧牛 发表

新加坡不能取代,但可以作为香港的备胎,成为金融中心的前提是得有大量资本流动。

伦敦可以作为美国与欧洲的中转站,香港作为中国和美国的中转站,这样才有香港伦敦作为东西方金融中心的基础。需要有足够庞大的产业基础腹地,自身也要有足够的金融自由化的资产基础和投机炒作的市场基础。

新加坡自身产业不错,有马六甲做转口贸易,这都是新加坡成为亚洲金融中心之一的基础。但新加坡一是没有足够的市场产业腹地,东盟撑不起新加坡。二是新加坡毕竟是产业立国,不敢像香港全面自由化放开。

先天不足,就只能小心谨慎维持区域平衡,却可以替香港玩玩。

香港乱了新加坡最开心也最低调,中美贸易战同理斗而不破最有利。香港暴乱就让不少资本跑到新加坡避难,富人们的最爱。recp 建立最开心的也是东盟,李显龙立马就站出来。

中央本意是让海南和深圳做香港备胎,很显然资本用脚投票新加坡,只是人算不天算,欧洲来灭了一把火。

知乎用户 大萌 发表

新加坡的股权交易体量是香港去掉一个零甚至两个零,债权倒是做的还行,但要说取代香港地位实在是想太多。

知乎用户 zou johnny​ 发表

要取代早就取代了。

要知道,资本市场的最重要的核心功能是融资,这里面就有供给和需求端。如果只盯着需求端(投资者),认为机构都撤了,那是很愚蠢的事情。因为时代变了,不再是那个靠电报时间差就可以做无风险套利的时代,你的基金在哪,霍尔果斯、雅鲁藏布江、哪都无所谓,核心是你这个场子里可以投什么资产?最近 10 年,有哪个像样的中国公司会想去新加坡上市?这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

这也是为什么新加坡要另辟蹊径,搞加密货币的原因,因为他们在赌,赌成了会所嫩模,赌输了下海干活。然而一个中心化乃至完全王朝制的政府,居然支持自己搞一个去中心化的赌场,这个本身也是很吊诡的事情。更重要的是,一个市场的建立需要人才储备,新加坡有足够的相关人才储备吗?我个人是很存疑的。

当然,很多知乎上的人现在几乎是结论导向式——香港不再重要,香港已经衰弱,说个一通。你意淫写小说可以,就别在这制造垃圾了。

知乎用户 Peter Tam​ 发表

香港与新加坡之争是由来已久了,从四小龙时期就开始争。不过新加坡一直要比香港领先一步。

如果说金融地位,香港主要还是吃的大陆饭。香港自认为的主要金融地位还是帮助国内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开信用证。毕竟内地的中行开的信用证从不接受第三方确认,不知道现在是否有变化,估计没有吧。但是香港开的信用证可以做确认,外国客户更容易接受。

虽然这也是一大业务,但是我总感觉这对香港来说太小了。不够吃的。

估计还少不了洗钱,虽然各家银行都在反洗钱,但是有利谁不图呢?

新加坡的业务比较稳定,更像一个亚洲金融中心。虽然香港也有一部分亚洲业务,但是估计没有新加坡更便利,也没那么稳定和发达。

所以,香港现在比新加坡的金融业务地位高吗?不一定吧?

知乎用户 李奧利 发表

不能。

其實呢,不用對比那麼多政策、地位、歷史,看看管理政策和真正的有錢人、有錢的機構投資自由度就知道了。

就一個情況就能讓多少人望而卻步,你就試試錢進去了新加坡,看看能不能像香港一樣方便出來?

香港的法律體系和在全球的經濟地位下有一個超級大的地位就是香港的錢一般會被視為「乾淨」的,而新加坡包括東南亞的是很容易中「反洗黑錢條例」的,意味著錢到了新加坡 買金融資產不好買,來麻煩,出也不好出。

用腳投票才是真正體現差別。

知乎用户 银河集团​ 发表

香港和新加坡曾经同列 “亚洲四小龙”,规模相近,崛起于同一个年代,多年来,两城渐渐形成亚洲金融中心的竞争之势。

在宏观的层面,英国智库 Z/Yen 发布的 “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自 2007 年起,该指数每半年发布一次。全球金融中心指数的榜首经常在纽约和伦敦之间更换,而第三第四名则在香港和新加坡之间交替。

2015-2016 新加坡小幅领先香港,而 2017-2019 香港又反超新加坡。

第 26 期 GFCI 全球金融中心指数

01

实力

常年领跑亚洲金融,新加坡和香港显然都具备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必备条件:

充满活力的本地经济

世界评级机构 GaWC 近日发布了 2020 年世界城市排名,在全球 300 多个主要城市中,“Alpha + 强一线城市” 有 7 个,排名依次是香港、新加坡、上海、北京、东京、迪拜、巴黎。

良好的海陆空交通网络

机场作为国际交通最重要的设施,国际航空运输评级组织 Skytrax 发布的 2019 年度全球最佳机场排行显示,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排名全球第一,香港国际机场全球第五,成绩都十分耀眼。此前,香港国际机场多年蝉联全球最佳机场。

精通英语的人才储备库

2020 年公布的 QS 世界大学排名中,4 所香港的大学入围全球前 100 名,排名最高香港大学(25 名);新加坡入围两所,但排名靠前,新加坡国立大学排名 11,南洋理工排名 12,为亚洲排名最高的两所大学。

两座城市的大学质量和密度,亚洲罕有。

发达的法律、会计、保险服务

香港和新加坡都是普通法体系,与国际通行法律体系接轨。

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最新的国际仲裁调查指出,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是全球第三大仲裁机构,主要以解决建筑工程、航运、银行和保险方面的争议见长。

而香港国际仲裁中心是 “欧洲以外最受欢迎的首选仲裁机构”、全球第四大仲裁机构,主要满足东南亚地区的商务仲裁的需要。

02

优势

新加坡和香港一直在全球金融中心排名互换,因为各有优势。

从 IPO 角度,香港更强。

普华永道今年 1 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 年香港以募集总额 3155 亿港元在全球 IPO 蝉联第一,连续七年跻身全球三甲,融资额增加 10%,全年共有 184 家企业首发上市。

香港金融业受益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香港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完备,透明度极高,靠近大陆,大陆公司更倾向于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而且重视中国内地市场的跨国公司也常将亚太区域总部放在香港。

2015 年,香港想放大自己这一优势,提出作中国内地与世界的 “超级联系人” 定位。专注研究全球经济的智库 PIIE 称,截至 2018 年底,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在香港的存量达到 6220 亿美元。

这一数字大约相当于香港同年 GDP 的 170%。这代表着大量内地企业通过香港投资全球。

从离岸金融角度,新加坡更强。

根据所从事的居民业务与非居民业务是否分离,离岸金融中心大概分为混合型、隔离型和避税港型。

第一类,混合型的代表是伦敦和香港,这类金融中心的离岸和在岸业务基本上不分离,脸业务由市场推动,无需政府批准,这是西方价值观念里比较认同的自由。

第二类,隔离型的代表是纽约、东京、新加坡,这类金融中心的离岸业务和在岸业务区分很明显,离岸业务由政府推动。

第三类,避税港型,一般以岛国为代表,这些地区没有金融管制,是全球反避税打击的重点,这里就不提了。

从贸易自由角度,新加坡和香港谁更优,取决于价值偏好。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曾解释:

西方人所理解的自由跟新加坡人所理解的自由是不太一样的。
西方的自由贸易是希望政府不要管,只要公司之间的自由贸易,但新加坡它强调的就是一个有秩序的自由。从新加坡既已评定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的事实,抓住 “有秩序的自由” 去诬陷新加坡金融不自由,那很不现实。
新加坡金融中心能够满足自由贸易的需求,但又不一太样,它的自由跟管理又配合得很好。

所以当中国内地与欧美公司的贸易产生纠纷时,各方妥协的结果往往会选择在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进行仲裁。

而香港因为本身与西方的自由贸易价值观念比较契合,所以会有源源不断的贸易往来。

03

风险

2020 年的疫情挑战,让新加坡和香港都猝不及防。

新加坡贸易与工业部长陈振声公布最新数据,2020 年第二季(4 月至 6 月)经济同比萎缩 13.2%,是目前新加坡史上最糟糕的记录。

而受到第二季度数据的影响,新加坡贸工部也把 2020 的国内生产总值(GDP)预测从 “-4% 到 - 7%” 调整至“-5% 到 - 7%”。

而香港 2020 年上半年的 GDP 大约在 11771.9 亿元人民币,实际下滑 2.9%,香港政府预测 2020 全年 GDP 增速为 - 1.5% 至 0.5%。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4 月 14 日发布了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下称 “报告”),预计 2020 年全球 GDP 增速为 - 3%,有了参考值,新加坡的预期比起香港稍显消极。

这种情况下,香港作为中国的一座城市,获得的支援会更明显,虽然经济数据下滑,但赴港 IPO 的企业并没有停下脚步。待疫情缓和,香港经济回暖的措施也会加快落地。

香港优才计划自测_香港优才计划打分_香港优才免费测评 - 银河移民官网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新加坡股市总市值 6000 多亿美元

马来西亚 4000 亿美元

泰国 5000 多亿美元

香港股市总市值 3~4 万亿美元,新加坡的竞争对手不是香港,而是与马来西亚、泰国、印尼等国股市竞争,毕竟新加坡只是一个小国,如果东南亚几个大国自己的金融中心崛起,新加坡的优势就没有了

知乎用户 Coldstream 发表

少自己往自己脸上贴金,HK 崛起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时候,mainland 并没对外开放(除了逃港的人潮),mainland 几乎没有人在 HK 投资的,是不是金融中心跟你有啥关系?能不能不要把世界上的成功范例都归到自己的成绩单下啊?

香港之所以成为金融中心,是因为香港奉行了一系列自由市场经济政策(比如经济自由和自主的生活方式)。新加坡则是李光耀治下的威权体制,带有明显的统制经济色彩,走的道路不一样,发展的着力点显然不同。

另外,少动不动就提什么军事后盾,海南岛享有 PLA 军事安全保障,咋还不是全球金融中心啊?

知乎用户 高山县​ 发表

新加坡没有可能取代香港的金融地位

除非满足一个前提

那就是新加坡和中国统一

并且再从马来西亚切出一块来一起加入中国

以此为新加坡提供战略保护

亚洲的金融中心必定以中国市场为核心业务

一个与中国经济关系重大的金融中心

设在脆弱的海外飞地

是殖民时代才会出现的畸形现象

这是中国绝不会允许的

知乎用户 一个宇宙天才 发表

个人认为新加坡只是一个区域性的亚洲金融中心,主要是做东南亚的金融。东南亚发展中国家多,发展的水平低。

1、国际对于金融中心的要求:

1、健全法制保证资金的安全

2、投资地区需要有稳定的收益率

3、交易方便,手续费低

毫无疑问近期因为香港黑爆事件,香港遇到短期的困难,但是我认为这并不能改变香港的优势。应该说它们都具备这些优势。

但是我认为第 2 条【投资地区需要有稳定的收益率】香港更具优势,因为香港是外资进入我国的窗口,只要我国经济发展

2、国际金融中心香港更具优势——根本原因是香港背靠祖国大陆

新加坡的地理位置是东亚和南亚的分割点,南海南端,马六甲海峡所在地。但是土地、淡水等资源匮乏。

香港在祖国大陆南端,切分东亚和东南亚,南海北端,土地、淡水依赖大湾区妥妥没问题。

可见新加坡和香港都在世界主航道——南海航道上,分居南北,地理位置优势都很明显。

从金融上,主要的客户新加坡是东南亚,香港是祖国大陆。

而我国的经济是东南亚的 9 倍,这个注定了只要香港和内地同心协力,新加坡拍马也赶不上香港。香港的银行的资金是新加坡的 3 倍到 6 倍,也就是香港的金融规模要大于新加坡,新加坡的优势在于期货和大宗商品交易。

3、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彻底奠定香港作为全球中心的地位

新加坡主要的金融是美金,因为东南亚国家规模小,发行的货币在国际不可能有流通性,所以新加坡都是做美元为主。但是随着美国国力不济,相信美元的地位在未来会严重衰退。

随着我国国力增长,尤其是一路一带的国策来,在后几十年后,人民币会成为全球主要的货币之一,香港会成为全球的离岸人民币金融中心,作为全球性的金融中心成为我国开放的标志,从而影响全球。

知乎用户 卷卷后援会长 发表

取代不了。

说什么香港奉行了一系列自由市场经济政策的,开曼群岛,BVI 群岛,这些地方的自由市场经济程度比香港只高不低,也没见谁说这几个小岛是金融中心啊。

稍微了解点 HK 金融历史的人,或者考过 HKSFC paper 1 的人都知道,以前 HK 的金融就是一帮菜鸡互啄,90 年代之前基本上都是 HK 本土券商在互相啄,这个阶段有啥子的金融地位。。

大家耳熟能详的大行,高盛摩根士丹利什么的,大概也就 80 年代末 90 年代中开始进入 / 正式进入 HK 市场,慢慢确定 HK 亚太总部的地位。同一时期发生了什么呢,大量的国企改制跑到香港来上市(圈钱),第一家青岛啤酒 1993 年上的。那个阶段上了一堆国企,HK 金融地位也是那时候慢慢起来的。你说有没有联系?

顺便说一句,听说那个年代上市律师写法律意见书都是手写的,几百页的法律意见书啊。。

知乎用户 quetzacoatl​ 发表

如果新加坡取代香港的金融地位,那就意味着中国已经超越美国,主导亚太地区国际秩序了。

香港在金融上有一个不可替代的优势,就是他和大陆之间若即若离的关系。对于一些灰色、白手套资金来说,一方面需要依赖大陆,一方面又害怕被大陆关门打狗。香港才能提供这样的一个平衡点,其地位是不可替代。国内的上海、深圳,国外的新加坡、东京,都无法达到这个要求。

但是随着中国越来越强大,香港国安法进一步落实,香港会越来越 “即” 大于“离”。这样香港最终会变得和上海深圳没有什么区别,换言之,白手套戴不下了。这时候,随着中国的影响力扩大,武力投射能力提高,就需要一个新的平衡点,容纳更大的白手套。这时候,新加坡就是不二的选择。

在中国主导亚太地区的情况下,新加坡这样的主权国家,才能让灰色资金放心。这时白手套会转移到新加坡,以保证不被关门打狗。

所以,新加坡是否能取代香港的金融地位,主要取决于中国的发展。中国发展越快,新加坡就会越早取代香港。

知乎用户 樱岛麻衣 发表

我很奇怪一个事情,就是香港牛的时候大家狂吹,现在又狂贬。这块地方永远是中国的地方,它臭了能有什么好处吗?而且它也不一定会一直下跌,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想要交易,有个缓冲区肯定是最好的,香港这种独特的地方绝无仅有。

我认为真正的金融中心肯定要背靠大国,纽伦港三个地方都是有时代背景和机遇的。新加坡那个地方,就是个墙头草,我是真不认为它有什么成为长期世界级别的金融中心的必要条件。新加坡主要面向东南亚,这些地方市场能有未来的中国大?曾经东京也一度是亚洲金融中心,但是国家就那么大,周围市场就那么大,也很快就被取代了。

还有人说深圳… 深圳为什么能发展起来,还不是因为靠着香港。00 年以来多少香港企业家对大陆进行帮助。那么多经济特区为什么只有深圳能成为超一线城市?

我们是一个国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果港人真的屁股都歪掉了,上面不会不管的,20 年能把港人黑化,再来 20 年也能洗白。

知乎用户 KrasusYu 发表

一般有两种金融中心,国家认可的,民间的。新加坡可在民间超越,但永远得不到中国认可。要知道没有中国法律的地方不可能是金融中心。人民怎么可以与国家为敌!

知乎用户 FanFanFan​​ 发表

如果新加坡在继续维持主权国家的身份的前提下,全身心积极投共,包括但不限于排他的双边安保协议,且是人都能看得出,中国对新加坡的控制,甚于今日美国对日本的控制…… 那么这确实是有可能的。

香港失去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地位,确实有可能,但可能性几乎只有一个,即被中国的另一个大城市所取代。而这一取代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即,今日香港相对内地所具备的,由北京授权的工具性特殊地位,不再具有特殊性了。

知乎用户 马健雄 发表

2021 年 8 月 30 日再看,新加坡取代不了香港的金融地位,甚至上海深圳十几年内也取代不了

具体说:如果一个外国投资者,对我们郭嘉的 A 股产生兴趣,想进行投资,他最好的办法就是投资香港的金融产品——香港的金融体制运营了几十年,投资者懂规矩好办事,而且涨跌几乎都是市场变化的结果,不会受其他影响 (例如铁拳砸摊);

如果一个国内投资者,对海外的股市感兴趣,想下场玩玩,那他最好也是去香港——美股,日股,台股,英股,法股,德股都能玩,而且万一铁拳砸摊了,香港人还要给你赔钱

香港的金融地位你说新加坡撼动得了吗?

知乎用户 菜头会飞 发表

看着这个 2019 年的问题,再看看下面这一则新闻,真的是感慨万千:

2020 年 8 月,新加坡已经取代香港成为了亚太地区最大的外汇市场

我把话放在这儿,假设国际环境不会持续恶化,那么今后中概股首选上市地点应该是新加坡,而非香港了。

知乎用户 疯狂绅士​ 发表

很明显的是不能的。

新加坡地理位置极佳。它扼守着马六甲海峡。同时是东南亚国家各种文化的一个交汇中心。

以宗教文化的影响来说菲律宾属于基督教文化影响比较大的。马来西亚、印尼则属于伊斯兰文明。泰国、缅甸等则受佛教影响比较大。

新加坡是一个华人国家,李家父子有着比较厉害的手腕,这使得他们能左右逢源。

香港,尤其是近年的一些废青的瞎搞,使得香港金融地位受损。


但是不论如何要看到。

香港背后靠着的是一个拥有 14 亿人口的国家。

有了这个靠山,就注定了新加坡不能取代香港的金融地位。

再说通俗点,香港毕竟是中国的亲儿子。


[

电子书

陈九霖自述:新加坡陷阱的回望与反思(独家定制版)

作者 陈九霖

会员专享 ¥33.00

去查看​

](https://api.zhihu.com/poisson-marketing/recommendation/url/ed17f4118022105c4e9445c6404a750d)

知乎用户 ufozhou 发表

外资在香港成立公司

好进入大陆

在新加坡注册还是外资

知乎用户 摩耶精舍 发表

香港就是香港

新加坡就是新加坡

有各自的特性,面对不同的市场

香港的威胁不是新加坡,而是上海和隔壁的深圳。 香港和广州 深圳相比 ,并不存在特殊的地理位置 ,能成为金融中心就是特殊的政策 ,现在政策也在变化中。

知乎用户 HK416 柠 发表

只要中国大陆在,马六甲的新加坡永远干不过离他最近的香港,新加坡也许是最希望开历史倒车的那批

知乎用户 小川 发表

无法取代。

红空背后是是大陆,新加坡后面有什么?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Jlu5rX 发表

几年前的这文章各位可以参考下。

嗟尔香港,气数尽矣。香港的未来真是一片渺茫。

要说香港为什么会衰落,就要先说香港为什么会崛起。

总结成功经验这种事情,向来是一百个人有一百零一个解释。不过委员认为真正靠谱的就一个原因:香港是内地和西方经贸交流的中转站。这个条件在二十世纪下半叶达到最优,使得香港一跃成为国际级的大都市,只不过这样的好机会,之前之后都很难再找了。

首先,让时光倒推回 1840 年。从英国最初割占香港,到朝鲜战争爆发,中间有一个多世纪的时间。这段时间里的香港固然也有不错的经济发展,但远没有日后那么抢眼。这是因为,当时的香港并没有在中国经济版图中占据什么不可替代的地位。当年的中国对西方市场几乎完全开放,外国人员、资金、货物,都可以畅行无阻的直接进入中国内地,那么自然没有必要绕行英国控制的香港,多费一重周折。香港在当时的地位更侧重于军港,而非商贸中心。

朝鲜战争爆发以后,年轻的新中国同西方世界的经济联系几乎完全被切断。不过,中国并没有因此而感到特别不便,因为中国倒向了社会主义阵营。苏联人可以为中国提供经济建设亟需的资金和技术。既然中国并不十分期待来自西方的经济资源,那么作为西方窗口的香港也就只有打酱油的份了。

转机起于中苏分裂。随着中苏关系的破裂,中国从苏联获取资金和技术的渠道越来越狭小。而中国经济建设、科技发展对外部资源的需求则一直有增无减。这种情况下,中国自然而然的转向西方,寻求资源的替代来源。这种转向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就是七十年代著名的 “四三方案”,从西方引进全套工业生产设备,满足经济建设需求。这是自 156 个苏联援助项目之后,中国第二次大规模引进国外的工业技术和设备。以四三方案为代表,中国和西方经济体系开始重建联系。这种联系由小到大,最终演变成全国性的对外开放

顺便说一句,当年直接主持四三方案的中央负责人,就是后来改革开放总设计师他老人家。

然而,尽管中国大陆已经定下了对西方开放的基本政策方向,但在实际操作中,开放面临重重问题。中国的办事规则和西方的贸易规则互不熟悉,缺少熟悉两边状况的中间人,还有中国在政策上、法律上对直接来自西方的人员、物资、资金也有种种限制。种种麻烦导致中国对西方经济资源的需求始终难以得到充分满足。而这正好构成了香港崛起的条件。香港人熟悉大陆,即使在中国和西方关系最为冷淡的五六十年代,中国内地和香港间也保持着相对稳定的人员、贸易往来。香港人也熟悉西方,毕竟是在英国统治下渡过了一个多世纪,他们对西方的法律、贸易规则等等都很熟悉。这个有利条件让香港迅速获得了中国内地同西方间经贸往来的中转站地位。

除此以外,香港同时也还充当了中国大陆与台湾之间的联系桥梁。从八十年代两岸关系缓和算起,直到两岸建立 “大三通” 之前,大陆与台湾间的人员物资往来,绝大多数都会选择从香港转道。

数量巨大的转口贸易让香港一举成为亚洲地区首屈一指的交通枢纽和贸易中心。随之建立起来的还有金融中心,这一点同样得益与中国市场:来自西方世界的资金要流入中国大陆,同样需要一个便捷的交易中心。相比之下,台北、新加坡、甚至于吉隆坡,也都想争夺亚洲金融中心的位置而不得,本质上讲就是它们背后缺乏一个足够吸纳大量资金的市场。在这个问题上,真正可以和香港一较长短的对手是东京,其背后自然是整个日本市场。

可是到了九十年代以后,尤其是香港回归以后,这种有利地位却开始日渐褪色了。很多香港人将此归结为特区政府无能。这个理由不成立。我们后面还会提到,特区政府并不比港英政府更无能。真正的原因在于,中国内地和西方世界、以及台湾地区的联系日渐紧密,直接的经贸往来越来越容易,那么为什么还要走香港绕道呢?香港作为贸易中转站的地位从根本上讲,来源于东西方直接交流的不畅。这是一个暂时现象而非永久问题,所以自然是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只不过这个暂时现象持续了一代人的时间,所以经常被这一代人视为天经地义的事情。对于更早的历史,人总是健忘的。

当然,我们不是说香港只能在转口贸易中心这一棵树上吊死。只要寻找到新的金刚钻,当然不担心没有新的瓷器活儿。用公司的转型来打比方:同样是做摄影胶卷的公司,面临数码照相技术的绞杀,富士公司和柯达公司就是一好一坏两个转型。富士依托化学制剂方面的基础,转型做化妆品保健品,如今又是行业内的一个巨头了。而柯达选择向印刷出版业转向,偏偏这也是个被电子信息产业挤兑的夕阳产业,于是柯达转型走的举步为艰,最终在世界经济危机中被一网打尽。香港的问题就是,如何做富士,而非柯达?

转型成功的关键,是要寻找可以做大的朝阳产业,而且要是本地有条件发展的产业。那么香港的朝阳产业该是怎样的产业?

首先说,所有低端产业都没戏。一言以蔽之就是李嘉诚发家了,堵死了下一个李嘉诚的路子。李老板是当年是做塑料插花生意的,这是一个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轻工业,各国产业升级路上的第一台阶。但是发家以后的李大富翁搞起了房地产,操纵香港的土地价格一路飞升。居高不下的地价对工农业发展是致命的,没有几个企业的利润率能够应付如此高涨的用地成本。所以,除了少数小而精的高科技工业,大部分工农业企业都早早关门大吉了。当然,工农业萎缩的另一个原因是自然的产业升级规律:香港有钱了,平均工资高了,需要维持低薪才能盈利的低端产业就自然完蛋了。简而言之,产业升级是单行线,没有回头路可走。这两个原因限定了香港未来的出路,只能在第三产业里找,并且只能是对人力成本和土地成本不敏感的行业。

第二个因素是,必须是不易搬家的行业。今天的大陆显而易见是个比香港更辽阔更活跃的市场,如果一个产业能够轻易搬家,那么直接举家迁往大陆就是了,何必留在香港?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香港当年红极一时的影视娱乐业。今天的大明星们名义上是香港人,实际上一年大半时间在大陆拍戏、走穴。香港发展成什么样与他们何干?真正香港本地制作的 “土产” 电影如今早就没了九十年代在大陆市场一统江湖的气势,就是因为人脉资金都早已流向大陆,乐不思蜀了。

第三个因素是,目标产业必须能够吸纳相当可观的劳动力数量。毕竟,香港是一个上千万人口的城市。一项只能让少数人暴富的产业是当不了支柱产业的。少数超级富翁和大批贫民构成的社会连稳定都谈不上,何谈发展?没错,委员说的还是房地产业。李大富翁在房地产业里赚得盆满钵盈,而普通香港市民住的还是鸟笼,连内地许多大城市的居住条件都赶不上。这样的产业继续畸形繁荣,对香港实在不是什么好事。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已经看出问题了。上述的几个考量因素之间是有矛盾的。比如,一个产业如果在香港吸纳大量的劳动力,那它就必然背负上沉重的人力成本,导致竞争力下降。

还是前面那句话,两难的选择,不是要证明香港的产业转型不可能成功,而是要说,产业转型,无论在哪里都是要经过痛苦的调整、牺牲,承担相当的风险,在不同的因素间走钢丝的。坐在家里就能日进斗金的好日子已经过去了。未来的道路是需要魄力,需要牺牲,才有回报的。当然,以香港之前的有利条件,只要愿意下真功夫,能找的出路自然还是很多的。比如,旅游业就是一个可选择的目标产业。香港毕竟是一个比出境游要廉价方便的旅游目的地,旅游业也是少有的符合上述几个条件的产业之一。

而香港人真正的问题在于,大多数人对于发展模式的转变还没有意识,没有这个心理准备。从很多角度来看,不少香港人的心态甚至可以称得上 “不知死活”。从前两年开始,我们越来越多的见到香港市民同内地游客之间发生冲突的新闻。随便在网络上搜索一下就能看到诸如以下的消息,如:《香港人将内地赴港游客称为 “蝗虫”》、《香港导游辱骂内地游客》。

很有意思。旅游业是香港这几年少有的景气行业,可以说代表了香港产业转型的希望。可是屡屡爆出的负面新闻让人觉得,香港不过是一个和内地许多劣质旅游开发区类似的地方。如此任性对待本地的旅游行业信誉,这是一种什么心态呢?

再就是最近的奶粉问题。新闻很多了,这里不再附送相关链接。内地人到香港大批量采购奶粉,许多商店货架为之一空。香港市民、香港舆论的反响不是 “商机难得,扩大进货”,而是 “内地人抢了我们的奶粉”。作为一个以转口贸易起家,以自由贸易为荣的商业城市,竟然闹到要动用行政和法律手段阻止客户购物…… 这让人想起了鸦片战争前的清朝:获悉外国商人大批采购瓷器丝绸、市面上货源紧张的消息,清政府的反应不是扩大生产,而是禁止商品出口。当年的清朝没有受过资本主义洗礼,尚属情有可原。可今天的香港呢?

委员以为,上述事实足以说明,大多数香港人不知道香港发达的原因。他们表面上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杰出代表,骨子里还是盯着眼前一亩三分地的小农心态。他们口里以贸易中心为荣,实际上却不知道(或者不关心)这贸易服务于哪个市场哪个客户。他们不理解香港的崛起是依托大陆市场的结果。所以,他们是在迷茫中稀里糊涂的发展起来的。今天的他们又在迷茫中稀里糊涂的停滞不前。那么委员当然可以预测,他们也将在迷茫中稀里糊涂的衰落下去。

当然,许多香港人不会承认这一点,他们更喜欢将今天的停滞归罪于特区政府。声称香港之所以搞成今天的样子,就是因为特区政府比港英政府的水平差。

这是很荒唐的。特区政府事实上和港英政府毫无区别,都是 “殖民地政府”。

回归前的港英政府是个确凿无疑的殖民地政府,没有决策权,只有执行权。做决策是英国政府的事情,港英政府只考虑如何执行英国政府的决策。在香港回归的时候,为了最大限度的保持香港社会的稳定,中国政府承诺,香港现有政治制度五十年不变。这意味着,香港特区政府和港英政府一样,仍然只是一个殖民地政府。基于各方面因素考虑,中国政府从未大幅调整香港特区政府的架构和工作模式,赋予其决策的能力。

那么谁来替香港做决策呢?是中国政府么?我们只要回想另一句承诺就明白了:“港人治港,高度自治。” 中国政府除了在少数基本问题上保持发言权,以此体现主权之外,在大多数具体的政策问题上并不愿插手香港内部事务。

所以这就是香港特区政府的问题,它是一个殖民地政府,上面却没有了宗主国。它无条件保留了英国人留下的施政纲领,没有能力根据经济形势变动予以调整,就像一辆卸掉了方向盘的汽车。所以自然是磕磕碰碰,越走越艰难。

要理解香港特区政府的这一缺陷,我们可以考察一下 08 年美国金融危机时美国政府的反应,对比 98 年香港金融危机时香港政府的反应。08 年华尔街搞出危机的时候,美国政府毫不犹豫的抛弃了之前一直高调宣传的 “政府不干预市场” 的口号。为了避免通货紧缩风险和全面的经济崩溃,美国政府立刻插手干预市场。反正干预市场也罢,不干预市场也罢,都是政策选择而已。对于美国政府,这不过是一张纸上写什么字的事儿。现在改几个字也没什么,毫无心理压力。可是香港政府在 98 年的救市决策就艰难的多了。当时主管金融政策的正是后来的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他自己事后回忆说,他觉得政府干预市场违背了香港政府以往不干预市场经济的施政理念,他感到背弃了自己的理想,以致于在宣布救市决策的前一天晚上在家抱头痛哭。曾荫权的心态就是一个典型的殖民地官员的心态。他从未掌握决策权,只能把上级政府,也就是以往的英国政府布置的政策当圣旨来遵循、来信奉。如果英国政府命令改变这个政策,他什么话也不会说。可要他自己违背这个政策,那就跟要他的命一样。

从这个角度上讲,索罗斯当年攻击香港的手段是很失策的。他太急躁了,给香港特区政府施加了太大、太直接的压力,以致于这个茫然的殖民地政府都认识到需要做点什么来自我保护。如果他能够用温水煮青蛙的手段来炮制香港,香港特区政府或许真未必有这个自卫的意识呢。

这方面的另一个典型案例就是港币的汇率问题。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根据英国人的决策,港币汇率盯紧美元汇率。香港回归后这个政策依然连续。实际上,不止一位香港金融官员退休后反思,认为应该适当调整汇率,才能促进经济发展。可就是没有一个金融官员能在任上做这个决策,所以今天的港币汇率依然盯紧美元,仅在小范围内允许轻微浮动。

当然,要说特区政府的政策完全没有变动,这也不确切。实际上,香港就像一辆没有方向盘的汽车,轮子转向什么方向,完全取决于轮子压过什么样的坑。这个坑,就是香港的民意。只不过,民意如同小孩子的脸,一日三变。没有一个稳定的决策方向,盲从民意的结果就是朝三暮四,朝令夕改。

比如十多年前的庄丰源案:这是内地产妇赴港生子,然后援引基本法规定,要求给孩子授予香港特区居民身份的滥觞。当时的全国人大就给香港法院建议,提醒他们此例不可开,否则后患无穷。可是这个建议被公之于众后引发香港舆论强烈反弹,认为这是中国政府试图操纵香港法律。香港最高法院顺应民意,裁定产妇要求合法。十多年后,香港大小医院几乎被大陆产妇挤爆,香港民众苦不堪言,香港法院只好修改司法解释,不再允许赴港产妇的新生儿获得特区居民身份。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最近的奶粉案例,香港政府再次出现类似的行为。三月初,香港民意强烈反对内地游客强购奶粉,香港政府于是下令无限期禁止游客携带大量奶粉出关。违规者将被课以高额罚款,并没收所带奶粉。禁令一出,香港大小商店奶粉立刻滞销。一个月之后,香港政府改口说禁令颁布一年后要重新检讨。然后到了五月初,再次改口说半年之后重新考虑禁令问题。而据赴港游客反映,香港海关现在对携带奶粉的查禁已经形同虚设。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香港一些舆论喜欢批判说香港今日的经济不景气是因为香港特区政府不遵循民意。从以上的诸多案例我们实际上已经看到,第一,香港繁荣与否与香港民意无关,港英政府时期何曾在乎过香港民意?香港繁荣和中国大陆的发展状况倒可以说息息相关。第二,香港特区政府不是不遵民意,而是盲从民意,如同蒙着眼睛的毛驴,绕着 “民意” 这个磨盘打转。第三,正是因为特区政府盲从民意,才导致重要的决策方向被建制派把持,墨守成规、无力改革,无谓的琐事上却被泛民派绑架,朝令夕改、庸人自扰。香港居民则被这两派政客演戏逗的哭哭笑笑,不知所措。

那么,中国政府介入香港事务,是否可以扭转这个趋势、带动香港经济成功转型呢?委员对此也不乐观。香港舆论对于中国政府介入香港事务怀有极大的抵触,对内地普通游客横挑鼻子竖挑眼,归根结底是优越感在作怪。典型案例就是 “地铁上能不能吃东西” 的问题。内地游客在香港地铁上吃东西,引发同车香港人不满,最后演变成内地游客和香港人的对骂,然后又变成了 “游客素质问题”“社会公德问题” 的大讨论。可几乎就在那同时,有人见到西方游客在香港地铁上吃喝,同车香港人却是一片沉默。所以,什么素质问题、公德问题、乃至法律规定问题,都是表面问题。实质是香港人面对内地人时的优越感问题:“我们是富裕先进开化的上等人,你们是贫穷愚昧闭塞的下等人。我们怎么能对你们委曲求全?当然应该是你们曲意迎合我们才是。”香港人只要还有这个心态,中国政府任何试图介入香港内部事务的行动都只会招来更强烈的反弹。健康的、可持续的改革,必须建立在理性的政治博弈基础之上。现在博弈的一方完全没有理性决策的能力,改革从何谈起?要想改变这个心态,香港的经济状况至少要跌落到明显低于中国大陆沿海城市以下才可能。非如此,不足以打破香港人心中的优越感。

这就是委员说香港的未来一片渺茫的原因。改革的前途是有的,但香港人自己没有能力走这条路,也不接受中国政府带路。这是个死结。

嗟尔香港,气数尽矣!

全文链接 https://zhuanlan.zhihu.com/p/79179607

各位发现这篇文章所说的香港人观念变了没有? 文章出来几年之后的 2019 年香港发生的事,至今为止香港人的心态和观念可有改变? 在这个问答下面,有多少人和许多香港人一样,还在传播西方人和买办们有意营造出来香港崛起的虚假神话?

收回香港后这 22 年不用交一分钱的税,(上海每年起码交国税 5000 亿以上),反而自由行输血,各种政策强行输血,保护它两次挺过金融风暴,结果呢? 有感激过内地的帮助?

至于收回香港后的各种不如英国人统治时的虚假谣言,在数据面前就站不住脚。香港回归前人均 GDP 远不如英国,而回归后到现在,人均 GDP 香港是上升的,甚至超过了现在的英国。而同时期英国和许多欧盟国家的人均 GDP 是停滞不前。尤其是 08 年后到现在,英国和很多欧洲国家的人均 GDP 甚至是下降的,这难道是英国这个正宗的资本主义制度的祖师爷,还没有曾经的殖民地香港,更具有那些资本主义神话的必要条件? 英国人的能力不如你香港这个曾经的殖民地?

收回香港后,香港一次次的透支大陆的感情和利益,03 年不说,15 年不说,2019 年至今,还在各种问题上阳奉阴违,搞小动作,以为大家都是瞎子?

尊重它,用 50 年的时间给香港融入,结果香港有些本地人却想用两制架空一国,搞永久固化。。。。甚至为了回到过去,不惜刻舟求剑的勾结国内外的敌对势力,妄想借外部势力的刀,封闭中国,好继续吃一口通商,吃中国的人血馒头,发国难财。一些香港人不要自作聪明,以为自己那点小心思能瞒过谁,连我这种大陆普通人都能看出,上面会看不出来?

美心月饼的老太太倒是看得清楚。不放弃几代被洗脑的人,不穷港是无法解决问题的。

不穷港不足以打掉香港人面对内地人财富上差距导致的优越感,只有穷了,他们才会改变自己。只有从小孩一出生就看到更富裕的内地,他们才会产生崇拜向往,不相信并反对他们的老一辈的错误言行,这世界人性都是慕强的,改革开放前大陆人大多数够左够反美吧!结果一接触富裕的外部世界,一大群人几十年意识形态教育下的左派,瞬间跪下转变为亲美公知,为什么?不就是穷慌了,物质对比差距太大嘛!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眼前的事实胜于雄辩。放弃输血的方式,穷港才是硬道理,只有穷了,用物质对比来打击香港人的优越感,才是釜底抽薪。

如今越是输血优惠,越是在制造和提高香港人的优越感,经济好证明是我香港制度好,人聪明,一旦经济不好就是你内地干涉,任何黑锅你内地来背。

(直到 2022 年的今天,什么不能通关啦!菜价涨啦!疫情爆发需要啦!都在借机挑拨搞事,把黑锅往内地扣)这些人搞事没有代价,利益没有受损(尤其是旱涝保收的公务员),才使它们阳奉阴违有恃无恐。只有集体惩罚,搞一次事就给大棒子,逐渐取消各种特殊优惠,捞不到好处,反而让集体利益受损,集体降薪,影响到所有群体的利益才会有所改变。直到大部分都利益受损时,影响到香港背后搞事的金主利益,自然有人受不了,跳出来阻止它们继续搞事,甚至是背后各种利益集团因为利益取向不同而狗咬狗,互相拆台。

要不然,就继续越搞越穷的穷下去,捞不到好处,还被利益受损,自然没闹事的资源和心理优越感了。

最后,应该逐步降低香港对中国的重要性,取消各种优惠,赚钱机会少了,前景不看好,来自各地逐利的人们自会逐渐离开,降低人口密度,使香港不再拥挤,更加宜居,才能让暴富并浮躁了几十年的香港人心平静下来。

或许渔夫和金鱼的故事里,那个贪得无厌的老太太的结局,回归历史的原点,岁月静好,才是香港真正的宿命。回归平淡是真,自然没有资源和坏心思瞎折腾了 。

知乎用户 正午马天尼 发表

摩纳哥、圣马力诺、列支敦士登、卢森堡这些国家都没有成为金融中心。

金融中心首先要承担风险,任何一次金融危机,首先受冲击受影响最严重的,都是金融中心。

换句话说,城邦国家,会把自己的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吗?德国输光了法兰克福,还有柏林、慕尼黑,新加坡输光了,直接宣布灭国吗?

所以新加坡根本不可能成为世界金融中心,除非脑子让太平洋泡了。

知乎用户 北辰遴选​​ 发表

全球金融中心最新排名香港和新加坡曾经同列 “亚洲四小龙”,规模相近,崛起于同一个年代,多年来,两城渐渐形成亚洲金融中心的竞争之势。

在宏观的层面,英国智库 Z/Yen 发布的 “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GFCI 一直是各大金融中心(包括香港)参考的重要指标,帮助其衡量全球地位,了解如何进一步提高实力。

自 2007 年起,该指数每半年发布一次。全球金融中心指数的榜首经常在纽约和伦敦之间更换,而第三第四名则在香港和新加坡之间交替。

2015-2016 新加坡小幅领先香港,而 2017-2019 香港又反超新加坡。

进入 2020 年以来,中美两国关系日趋紧张,一些分析师担心这种关系可能会影响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在当年英国智库 Z/Yen 发布 “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果不其然,香港被新加坡反超了。

**全球金融中心 2021 年 3 月更新排名。从排名中可以看出,香港在全球金融中心排序第 4,新加坡排序第 5。**香港和新加坡都曾经有过作为英国殖民地的经历, 有着高效的营商环境和累积多年的贸易经验及伙伴,两城是一直是争夺亚太区域金融中心的竞争对手。

香港 PK 新加坡

01

实力

常年领跑亚洲金融,新加坡和香港显然都具备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必备条件:

充满活力的本地经济

世界评级机构 GaWC 发布了 2020 年世界城市排名,在全球 300 多个主要城市中,“Alpha + 强一线城市” 有 7 个,排名依次是香港、新加坡、上海、北京、东京、迪拜、巴黎。

良好的海陆空交通网络

机场作为国际交通最重要的设施,国际航空运输评级组织 Skytrax 发布的 2019 年度全球最佳机场排行显示,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排名全球第一,香港国际机场全球第五,成绩都十分耀眼。此前,香港国际机场多年蝉联全球最佳机场。

精通英语的人才储备库

2020 年公布的 QS 世界大学排名中,4 所香港的大学入围全球前 100 名,排名最高香港大学(25 名);新加坡入围两所,但排名靠前,新加坡国立大学排名 11,南洋理工排名 12,为亚洲排名最高的两所大学。

两座城市的大学质量和密度,亚洲罕有。

发达的法律、会计、保险服务

香港和新加坡都是普通法体系,与国际通行法律体系接轨。

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最新的国际仲裁调查指出,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是全球第三大仲裁机构,主要以解决建筑工程、航运、银行和保险方面的争议见长。

而香港国际仲裁中心是 “欧洲以外最受欢迎的首选仲裁机构”、全球第四大仲裁机构,主要满足东南亚地区的商务仲裁的需要。

02

优势

新加坡和香港一直在全球金融中心排名互换,因为各有优势。

从 IPO 角度,香港更强。

普华永道今年 1 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 年香港以募集总额 3155 亿港元在全球 IPO 蝉联第一,连续七年跻身全球三甲,融资额增加 10%,全年共有 184 家企业首发上市。

香港金融业受益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香港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完备,透明度极高,靠近大陆,大陆公司更倾向于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而且重视中国内地市场的跨国公司也常将亚太区域总部放在香港。

2015 年,香港想放大自己这一优势,提出作中国内地与世界的 “超级联系人” 定位。专注研究全球经济的智库 PIIE 称,截至 2018 年底,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在香港的存量达到 6220 亿美元。

这一数字大约相当于香港同年 GDP 的 170%。这代表着大量内地企业通过香港投资全球。

从离岸金融角度,新加坡更强。

根据所从事的居民业务与非居民业务是否分离,离岸金融中心大概分为混合型、隔离型和避税港型。

第一类,混合型的代表是伦敦和香港,这类金融中心的离岸和在岸业务基本上不分离,脸业务由市场推动,无需政府批准,这是西方价值观念里比较认同的自由。

第二类,隔离型的代表是纽约、东京、新加坡,这类金融中心的离岸业务和在岸业务区分很明显,离岸业务由政府推动。

第三类,避税港型,一般以岛国为代表,这些地区没有金融管制,是全球反避税打击的重点,这里就不提了。

从贸易自由角度,新加坡和香港谁更优,取决于价值偏好。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曾解释:

西方人所理解的自由跟新加坡人所理解的自由是不太一样的。
西方的自由贸易是希望政府不要管,只要公司之间的自由贸易,但新加坡它强调的就是一个有秩序的自由。从新加坡既已评定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的事实,抓住 “有秩序的自由” 去诬陷新加坡金融不自由,那很不现实。
新加坡金融中心能够满足自由贸易的需求,但又不一太样,它的自由跟管理又配合得很好。

所以当中国内地与欧美公司的贸易产生纠纷时,各方妥协的结果往往会选择在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进行仲裁。

而香港因为本身与西方的自由贸易价值观念比较契合,所以会有源源不断的贸易往来。

03

风险

2020 年的疫情挑战,让新加坡和香港都猝不及防。

新加坡贸易与工业部长陈振声公布最新数据,2020 年第二季(4 月至 6 月)经济同比萎缩 13.2%,是目前新加坡史上最糟糕的记录。

而受到第二季度数据的影响,新加坡贸工部也把 2020 的国内生产总值(GDP)预测从 “-4% 到 - 7%” 调整至“-5% 到 - 7%”。

而香港 2020 年上半年的 GDP 大约在 11771.9 亿元人民币,实际下滑 2.9%,香港政府预测 2020 全年 GDP 增速为 - 1.5% 至 0.5%。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4 月 14 日发布了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下称 “报告”),预计 2020 年全球 GDP 增速为 - 3%,有了参考值,新加坡的预期比起香港稍显消极。

这种情况下,香港作为中国的一座城市,获得的支援会更明显,虽然经济数据下滑,但赴港 IPO 的企业并没有停下脚步。

整理于官媒

知乎用户 黑猫 Q 形态​​ 发表

我就这么说吧,香港的地位一多半依附于港币和离岸人民币,至少对我国而言是这样的

他司法独不独立也好,国安法搞走多少人也好,这要这两个东西还在发挥金融作用,其余的多半没香港本身什么事了

所以西方想怎么干涉都我国不用在意,重拳出击就行了,不会影响金融什么事的(至少对我国是这样的)

知乎用户 红森林针灸减肥​ 发表

不可能,首先,国安法是香港社会生活秩序保持稳定、安全最大的定海神针!国安法跟香港所有的现行地方法律法规并不冲突。答主忽略或者说根本不了解香港和内地的金融政策,香港金融是完全自由开放的,内地则不是。中国目前、将来都是国际资本最大的投资目的地,而这些进入中国的外资,99% 都是选择从香港登陆中国,也就是说,有强大的内地市场依托,鉴于内地金融政策的稳定性(不可能彻底开放),香港永远都是外资进入中国内地的首选入口。香港是中国的香港,新加坡则不是。什么意思?意思就是资本从内地到香港,都是在中国国内循环,合理合法;但是,外资要把钱从中国直接转到新加坡,那是不允许的。就这么简单。所以,说新加坡取代香港,根本就是一个笑话。至于什么白手套等灰色资金,相对于海量的国际资本,那就犹如沧海之一滴水,毫无讨论的必要。

知乎用户 一半秋山带夕阳 发表

我不是经济学家,也不是金融专家,只是基于最基本的常识谈谈我的看法。

如果大家不接受,我完全可以理解,有些人张口闭口 “你不懂”,一副知识渊博的样子,可是按你们说的那样,我们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已经是无法改变的死局了,对不对?因为你们自以为真理的这些东西是西方灌输的,正是他们希望你接受的东西,你们已经掉坑里了,指望你们永远跳不出来,永远处处受制于人,更建立不了我们自己掌握话语权和符合我们利益的新体系。

总结一下你们的理论:

香港有司法制度优势:每个国家司法制度都不一样,香港属性英美法系,日本、德国、法国和其他国家的人呢?谁告诉过你英美法比大陆法优越了?使用英美法的地方多了呢,除了新加坡还有马来西亚、印尼,还有三哥,还有英国、美国、澳大利亚,他们怎么没有都成为金融中心?

_香港没有外汇管制:难道外国资本躺在香港就把内地的钱赚了?还不是要进入内地,接受内地管制?_今年 1-5 月外资流入中国 4800 亿,今年 1-5 月新设的外资企业也有 18000 多家,他们怎么没担心这些?

确实,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很难自由出去,只是慢一些,可是不代表出不去。而且,中国政治稳定,没有政变、没有没收财产,不会让资本家血本无归,又有庞大且统一的市场,这是不是优势?

还有人以他在香港工作生活多年为资本,来证明比我懂香港,黄丝比你生活的还长呢,他们是不是比你还懂呢?

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是特殊历史条件和中国经济地位的产物!那段特殊历史已经过去了

建国后的很长时间,香港是中外交流的唯一窗口,所以很多金融机构就跑香港去了。**香港不仅是中国对外交往的窗口,也是西方攫取中国利润的跳板,对他们没有好处,这个窗口早关闭了。**然后随着大陆崛起,经济体量越来越大,香港的金融地位随之巩固起来

所以,一个金融中心的确立有两个原因,一是:有个强大的经济体做腹地,二是:跟这个经济体有密切联系。这两个原因才能解释新加坡、香港和其他金融中心为什么成为金融中心

不是什么香港有多香,而是中国经济有吸引力,就中国经济的庞大体量,随着发展必然催生出一个金融中心来

这才是事实!

明明是占了地缘政治的便宜,吃的是大陆发展的豆腐。可是香港近年来的表现,处处排斥、处处敌视大陆,真把篱笆扎起来,切断跟大陆的联系,你们觉得大陆会被拖垮吗?既然不被拖垮,那你们说的那些优势还算优势吗?

所以,什么都是可以替代的!香港人嫌弃大陆客,那好办,我们建海南自贸区;香港机场落地不舒服,那就飞到深圳;同样,假设香港金融不愿给大陆服务,那资本家们就会抵制上海的金融服务了,不来大陆投资了?这可是第二大经济体,而且还在上升,大陆已经开放四十多年,加入世贸组织二十年了,只要有利可图,外资愿意直接投资偏远地区

至于新加坡能不能取代香港,这没有取代性好吧,新加坡主要吃的是东南亚的饭,香港吃的是中国人的饭,要取代香港的也是大陆的城市

这个问题都不如改成上海能不能取代香港更适合讨论

知乎用户 理想三和 发表

香港崩盘,新加坡就是最大赢家

但如果香港不崩,新加坡也绝对抢不走香港地位

知乎用户 港美股票投资 Sam​ 发表

這是不可能的, 香港背靠中國方便企業集資 ipo,而 香港交易所也方便內地企業提前排對上市。 方便受到控制。 就算 海底撈老闆現在國籍是新加坡國籍, 但公司都是在香港上市。

知乎用户 hyperbooster 发表

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是以大陆人民币管控为基础的,香港再乱也是自己家的孩子,是可防可控的。

世界主要经济体或者货币,不太可能有两个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

伦敦是最特殊的,但也的确有其特殊性,金融管制最松,货币特殊,欧洲离岸市场等等。欧洲把伦敦看成出海口,世界把伦敦看成进入欧洲的大门。伦敦兼具两者。除此之外欧洲几个主要经济体也有自己的主要金融中心。

美日也不过就一个金融中心。

中国三个金融中心的格局是现阶段中国金融市场的体制导致的,未来内部京沪怎么走还不好说,但香港的地位并不会实质变更。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qswWva 发表

不能。

香港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新加坡全称新加坡共和国

明白了吗?只要香港一日是我们自己的地方,新加坡这个外国地方就一日不可能取代香港。

知乎用户 微亿 发表

新加坡怎么可能取代香港呢。香港躺着让它追二十年也不可能的。

将重点打击以下 8 类违规问题:
1. 胡评妄议、歪曲解读财经方针政策、宏观经济数据,恶意唱空金融市场、唱衰中国经济等;
2. 毫无立场、不加判断地转载搬运境外歪曲解读财经领域热点的报道评论等;
3. 散布 “小道消息”,以所谓“揭秘”“重磅”“独家爆料”“知情人士称” 为名进行渲染炒作,甚至造谣传谣;
4. 转载合规稿源财经新闻信息时,恶意篡改、断章取义、片面曲解等 “标题党” 行为;
5. 充当金融 “黑嘴”,恶意唱空或哄抬个股价格,炒作区域楼市波动,扰乱正常市场秩序;
6. 炒作负面信息对相关利益主体进行威胁恐吓、敲诈勒索,谋取非法利益;
7. 炒作社会恶性事件、负面极端事件,煽动悲情、焦虑、恐慌等情绪,借以推销所谓 “财商课”、各类保险产品等;
8. 未严格履行身份认证程序,冒用滥用财经主管部门工作人员或专家学者等名义开办财经专栏、账号等。

知乎用户 灵活看多 A 股 发表

看了一圈,我想说一些没什么人提到的点

其实很多主流观点上面的各位答主已经写得比较多了,hk 金融业的核心优势无非是背靠中国大陆,又相对自由换汇且有普通法系护航,这个特点导致它有上海深圳没有的优势,又有新加坡没有的优势,我就不展开赘述了,我来说说大多数人没有提到的几个点,拓宽一下思路

1. 现在境外最火的概念无疑是 web3,而在这个行业上,hk 可以说是发展得很不错,全球知名的 web3 巨头 Animoca Brands 总部就在 hk,而由于 hk 是中国币圈的唯一合规交易场所(澳门体量太小,可以忽略),你可以想象一下它在这方面的需求量有多大,大多数的华人 web3 创业者都只会考虑 hk 和坡县

2. 香港仍然在探索自身金融业发展的新增长点,比如港交所前一哥李小加近期创办的滴灌通,这家公司的目标是把国际资金与国内小微企业连接起来,方便小微企业融资,并给国际资金更多投资增长点,这个思路是非常大胆的,一旦做成,hk 本就非常强的融资能力(ipo 融资金额亚洲第一)能更上一层楼

3. 跨境理财通、债券南向通以及即将到来的港股通 rmb 计价,不要忽略这些政策,尤其是 rmb 计价,一旦实现,它会将港股流动性提升一个档次,同时从这些风向也能看出上面对 hk 问题看得很清楚,他们知道沪深很难取代 hk,因此会有更多金融业利好砸向 hk

综上所述,个人认为 hk 的金融中心地位会很稳固,虽然会经历许多波折

知乎用户 JekyllHyde​​ 发表

不能。

能取代香港金融地位的只有上海

因为香港的真正意义是我国金融对外的窗口,人民币亚太第一离岸中心(全球第二,第一是伦敦)以及中概率回归的第一选择地(第二选择是上交所)。

新加坡… 算啥?

最多也就是伦敦在亚太的分中心之一。

知乎用户 师说投资​ 发表

上海疫情防控 2 个多月,解封仍然没有明确的时间表。一些朋友开始考虑选择香港或者新加坡作为未来的居住地。

不仅是个人,中国企业也向往新加坡。疫情期间,各大互联网企业,包括字节跳动、跨境电商巨头 SHEIN 等都把海外总部设在了新加坡。在最近热议的越南之外,新加坡成为又一个在疫情后受益的国家。

新加坡在后疫情时代快速恢复

新加坡在 2020 年 4 月为实现清零而封城,但由于新加坡特殊的经济环境,在推动疫苗接种的同时,新加坡开始调整抗疫政策,由清零转为共存。

在快速推动接种率达到 80% 后,2021 年 8 月新加坡逐步开放经济、社交和旅游活动。由于医疗条件较好和人口基数较低,后续疫情发展控制地有序且得当。

新加坡在 2021 年第 3 季度的 GDP 增长 6.5%,已经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2021 年 12 月的 PMI 为 50.7,实现连续 18 个月的持续扩张,新加坡作为小型开放式经济体,经济增长依赖出口,新订单、出口、就业全部指标都在快速向好。

2021 年新加坡 GDP 增速达到 7.2%,创下 2010 年以来最快速的增长,一举扭转了 2020 年的负增长趋势。

新加坡和香港 GDP 季度增速(单位:%)

香港在 2021 年一季度 GDP 增速大幅超过新加坡,但新加坡改变防疫政策后,香港被新加坡快速超越,不过香港也实现了全年 GDP 6.4% 增长的好成绩,迎来疫情爆发后的复苏之年。

事实上,在 2021 年英国《经济学人》编制了 “全球复原指数”(Global Normalcy Index),利用八大指标来衡量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复原的表现。香港由于成功控制疫情,在没有和内地通关的背景下,在指数中长期排名第一,而新加坡排名在 40 多位。综合来说,2021 年香港经济恢复远好于新加坡。

富豪们放弃香港选择新加坡?

在最近发布的新加坡 50 大富豪中一共有 8 位来自中国新移民,拥有的财富占到前 50 大富豪总额的 35%,开始有传言资金 “下南洋”,新加坡开始取代香港成为富豪新的财富管理中心?

根据德勤《2021 年国际财富管理中心排名报告》数据显示,2020 年全球财富管理规模大幅增长 10%,虽然全球主要的财富管理市场规模在 2017-2020 年期间都在增长,但各个财富管理中心的排名并没有发生很大变化:香港依然排名第 4,新加坡紧随其后位居第 5。

从财富管理规模的增速来看,2010 年到 2016 年香港都快于新加坡,但在 2017 年到 2020 年之间开始放缓,增速只有 3.2%,而新加坡同期对比增速达到 5.7%。2020 年香港由于政治环境动荡和疫情冲击,新加坡财富管理规模以 10.5% 的速度领先香港的 7%。

因为疫情造成的危机,投资者天然的想把资金往一类主流的财富管理中心靠拢,而金融资产价格在美联储大放水背景下的强势上涨,也让世界几大财富管理中心资产价格不断上行,抬升了财富管理市场规模。

除了新加坡,全球主要的几大财富管理中心,包括瑞士、美国、英国等,在 2020 年的财富管理规模平均增速在 10% 左右,而过往几年的平均增速只有 4.8%。

全球主流财富管理中心规模排名

但是从绝对规模上来说,香港 2020 年的财富管理市场规模在 1 万亿美元左右,仍然远超新加坡。

香港实施《国安法》后,有观点认为香港有大幅资金撤离进入新加坡。但新加坡金管局的数据显示,新加坡非居民存款在 2021 年 5 月之前过去的 11 月中,只增长了 26 亿新币(相当于 148 亿港币),涨幅 4.1%。

而香港金管局的数据反映,香港本地存款数量同期增加了 1 万亿港币,增长了 7.2%,所谓的 “走资” 说法并不成立。

新加坡股市和香港抢夺中概股?

5 月 20 日蔚汽车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主板正式挂牌,蔚来在新交所上市一方面扩宽融资渠道,另一方面借新加坡打入东南亚市场,新加坡成为中概股继香港之后,另外一个回流地。

市场有人认为,新加坡开始和香港抢夺世界 “热钱”,可是,新交所真的有实力承接吗?

2009 年香港一家家具制造商敏华控股从新交所退市,半年后回到香港重新上市,市值是在新加坡的 8 倍。新加坡曾经一度被认为是投资者进入新兴经济体的窗口,现在慢慢被香港甩在后面。

新加坡的证券交易所在 2022 年 1 月的日均成交额为 12 亿新元,折合只有 70 亿港币,而香港日均成交额高达 1200 亿港币左右,虽然今年港股成交量有所下降,低迷时段成交量最低也有 700 亿港币,是新交所的 10 倍。

截至 2021 年末,在新交所上市的公司有 715 家,总市值 8022 亿新加坡元,折合 4.4 万亿港元。而同期港交所的上市公司有 2477 家,上市证券数量超过 1.5 万,总市值超过 35 万亿港币,是新交所的 8 倍。

新股发行方面,2021 年上市公司在新交所募集了 20 亿美元,而香港高达 122 亿美元,是新交所的 6 倍。这也是为什么估值 400 亿美元的东南亚打车公司 Grab 放弃新交所改去纽约上市的原因。

新交所确实有一些高质量的公司,但是如果你问亚洲未来的重心在哪里?那一定会是中国内地,资本天然的逐利性质,流动性更强和规模更大的,又紧贴中国内地的香港市场,会天然吸引到更多更好的公司。

除了香港,让新加坡更应该感到担心的是,东南亚国家纷纷在开设自己国家的交易所且交易逐渐活跃,越南股市 2021 年总市值已经达到 3400 亿美元,相当于越南 GDP 总量的 99%,还有泰国、印尼等都拥有自己的交易所,市值紧随新加坡其后。

在离岸衍生品交易商,新加坡比香港略胜一筹。新加坡拥有与中国、日本、印度股市挂钩的产品,而港交所大部分衍生品都只是与本地或中国内地的股市挂钩。从日均成交量上看,香港只是稍微落后新加坡,并不是太差。

新加坡外汇交易量略微领先香港(单位:十亿美元)

新加坡政府的发展战略重心并非金融

尽管新加坡近期在投资移民方面受到企业主和资金的偏好,但新加坡政府并没有因此而趁机大幅吸纳全球高净值移民人士,反而调高了移民门槛。

从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公布的全球商业投资者计划 GIP 中的申请资格中可看出,动则上亿新币的可投资资产净额并非一般中小企业主可企及。

新加坡全球商业计划申请资格

新加坡 2022 年将外籍就业准证下的金融服务业最低月薪门槛由 5000 元提高到 5500 元新币,S 准证下的金融服务业最低月薪门槛提高到 3500 元新币。这为金融业吸纳外籍从业者设置了更高的标准。

此外,近期新加坡提高了家族办公室的门槛,将最低资产规模提升到 1000 万新元,并且要在 2 年内增加到 2000 万新元。综合来看,新加坡政府对外来资本和金融业的发展是保持谨慎的态度。

事实上,新加坡更偏向发展制造业,在全球引入高端制造和科技含量较高的高精尖制造商,比如最近两年引入的葛兰素史克、德国药厂 BioNTech、法国制药公司赛诺等高端生物制药公司。

知名电气商戴森,今年 3 月已经进入新加坡投资;还有台湾联电、UMC 等芯片企业今年在新加坡都追加了投资;中国互联网巨头华为、阿里等早在疫情之前就已经进驻新加坡。

疫情爆发至今,新加坡制造业是唯一没有出现负增长的行业,表现出极高的韧性。

新加坡 GDP 各行业增长(单位:%)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香港与新加坡在金融业的竞争上各有优势,取长补短才是发展的王道。

知乎用户 加里宁的阳光 发表

很喜欢那个和平饭店的比喻,所以组织一下语言单独回答吧

首先明确,真正的国际金融中心只有纽约,因为美元才是世界货币,其他的都是区域金融中心,基本以语言来划分,伦敦是英联邦,巴黎是法语区,法兰克福是德语区,东京是日语区,香港则是华语区。考虑到英美特殊关系以及英联邦成员众多,伦敦算半个国际金融中心。

区域金融中心的作用就是作为所依附的大经济体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资本往来的中介,所以说改开之前香港就是金融中心的属于扯蛋,东南亚华语区经济总量在改开以前排除大陆地区后才多大?

所以,现实就是武当派因座次和利益问题不服盟主,盟主也想扬了武当,然而武当实力弱小,掀不翻盟主,盟主率众也攻不破武当山,谁也奈何不了谁

但该往来的还得往来,所以武当在山脚下建了一个和平饭店,自家弟子守门伺候,承诺此处不用家法。一旦翻脸掀桌子,武当门口底气足,盟主势众实力强,双方势均力敌,所以和平饭店开起来了

问题是武当实力越来越强了。

武当即便承诺和平饭店内不用家法,但也不会容忍自家弟子在饭店内勾结外人造反的趋势愈演愈烈

盟主也发现原来估计的即使武当掀桌子扣人,自己也能救出来,现在随着武当实力增强也无法实现了

那只能在其他地界,势均力敌的地方,再建一个和平饭店,由某个小帮派运营。

小帮派闻之瑟瑟发抖

所以新加坡取代香港是可能的,甚至可以说是必然的,但前提是中美在马六甲的实力达到均衡。新加坡未必想当这个和平饭店,因为自己地头上神仙打架,总不是个好事

知乎用户 金荣 发表

这是搞笑吗??新加坡本来就是金融中心,还需要取代香港?香港取代新加坡还差不多。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就这个问题下。

除了我,应该没有第二个人有新加坡股票账户。

新加坡股票交易所全年交易额还不如国内三线一个蔬菜批发市场。

外汇市场交易额和股票市场比,你咋不用衍生品市场比呢?倆对敲,零手续费,做 10 万亿交易额?

知乎用户 硕鼠 发表

本来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鉴于目前正在严厉打击 “胡评妄议”“恶意唱空金融市场、唱衰中国经济”,还是不说为好。

知乎用户 冬瓜​ 发表

为什么要讨论新加坡,而不是上海?

知乎用户 我要隐姓埋名 发表

能,只要香港继续作死。

知乎用户 王听玄 发表

马来西亚能取代中国的国际地位吗?

知乎用户 冷落街边 发表

新加坡取代不了香港的作用,但有取代香港全球第三位置的可能。

知乎用户 卡卡 发表

虽然香港不那么听话,但从我党在境外地区的控制程度来说仅次于澳门(其体量太小)。从中央决定推动国安法立法以来等于是落实了香港的全面管制权,对于香港的金融地位影响不提,但从一系列工作情况来讲则是进一步加强对这个金融中心的控制力,让中概股回流到香港上市也是因为放在香港还是安全多了。

知乎用户 云卷云舒 发表

莫名感觉,虽然不一定能说出什么道理来,但这题挺适合让山高县来唠唠的……

毕竟在某个世界线下,新加坡是可以做世界的中心的,地位堪比开罗 + 直布罗陀 + 开普敦 + 伊斯坦布尔 + 巴拿马城,是世界航运的心脏

知乎用户 小哈​ 发表

其实弹丸之地都是依靠背后代表的市场。中国 东南亚 还有印度都是飞速发展的十到几十年,所以给上海 香港 新加坡 迪拜带来饭吃(当然迪拜还有中东生意)。

不存在取代,只是谁发展更快。 这取决于相关联市场本身的发展,以及自身与对应市场关联性的可替代性 (政策风险 / 经济风险 / 环境风险 / 货币风险)

股市还是香港交易所市值高

船运吞吐量(关联金融单据)新加坡高

外汇交易量新加坡最近刚刚超过香港

原油市场新加坡大

贵金属香港大

加密货币香港

新金融一直是香港牌照比较好拿,新加坡在慢慢谨慎开放,香港在逐步收

知乎用户 何书桓 发表

新加坡和伦敦都分了一杯羹

香港的中资金融机构很多,目前来看基本没受影响,出差的酒店倒是便宜了很多。

知乎用户 wyman lei 发表

李家坡要投共还得排排队。。前面已有一位了

知乎用户 流星划空 发表

新加坡本身就是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市场自由度等等各种排名与香港不相上下,要说取代地位,只能说是取代香港在中国大陆的金融地位——但几乎不可能。

首先,新加坡早在李光耀时期就奉行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的理念,不仅体现在外交政策上,内部更是积极发展工业,并且取得显著成绩,许多社会指标排在世界前列,证明路走到现在都还没走错。尽管多赚钱是好事,但显然新加坡没有动力成为另一个香港,香港的服务业占比高达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很大程度导致了贫富差距,除非中国能跑过去填海,或者从马来西亚挖块地出来给它种田发展起农业,否则新加坡不会考虑大幅提升金融业占比,钱来得多又容易在这里面也不绝对是好事。

其二,香港之所以能承接相当部分的中国大陆对外的金融业务,得益于一国两制政策,而新加坡是拥有主权的独立国家,中国若想让新加坡取代香港就得提供相应政策,另外,中国本身就拥有多个在各项排名上与香港和新加坡不相上下的金融中心,例如上海北京。在组建金融中心一事上中国要什么有什么,缺的只是相应的政策和架构,即使香港突然间从地球上消失了,中国也没有必要寻求其他国家提供服务,大不了先在自家地盘上画一个圈从零开始搭建金融中心,成不成之后再说,甚至就此问题跟台湾谈一谈都可以接受,反正台资来大陆投资也是轻车熟路大开便门惯了。

长远看,新加坡自从被马来西亚联邦赶出去,就一直如履薄冰地谋求独立自主的生存之道,但无法改变本身极其脆弱的特点,能不惹事就不惹事,因此难以接受对单个国家或者势力的强联系,就算中国拿头担保护住新加坡的安全和独立自主,新加坡仍旧不会放心,好比一个娇柔萝莉面对一个肌肉大汉的邀请,大汉自缚手脚又如何,放个屁都能熏死你,新加坡更倾向于发展自己能掌控的金融服务。

香港想要摆脱金融业过重所带来的负担同样极难,政府每年的重要工作指标还得关注各种金融评级,如果没有中国大陆加持,缺口无从弥补,几百万人口里出现大量失业与薪酬降低,立刻导致社会动荡,因其名声迅速传遍全球降低了信任,评级也同时会大砍,继而会在短时间内多次对金融业造成打击,如同溃堤,所以中国对香港的安排只能小心谨慎,改革开放的成功有香港的功劳,于情于理要安置好,找其他地方取代香港的金融地位不会排在首位,也就是说,在香港的架构没改善之前,谈不上谁来取代香港,更别说其他国家的地区能取代香港。

如果非要让新加坡取代香港,显然得满足几个条件——

第一,中国已有的金融中心无法承接香港的功能,也没法建起另一个金融中心来担当重任。这说得过去,中国现有的金融中心偏向地区性质,不一定就容易地玩得来。

第二,大家都对新加坡持有更多信任,相信自己能在新加坡玩得来,也相信新加坡能玩得来,能赚钱是必须的。

第三,把部分香港人弄到其他地方工作生活,发展起香港的工农业,避免金融业的损失造成大的影响。

第四,中国驻军新加坡,舰队定期巡航,不让任何人胡作非为。

知乎用户 Asbeer Bedivere 发表

不能。

香港的金融地位来自非白资本洗涤业务,怎么看都不像是能去新加坡干的活。

知乎用户 北京路 发表

香港的核心竞争力是合法地走私和洗钱,因为各方都需要这样一个管道,即使战争期间也需要这样一个管道。

知道全球前几大洗钱中心在哪么?对,伦敦纽约香港新加坡,都是英美高度渗透的地方,但香港的特殊之处是我们也能掌控。

对中国而言,这个国际热钱进出管道放在香港,还是在什么别的地方比如缅北或瓜达尔港,其实根本不重要,跟什么制度什么法系一毛钱关系都没,最重要的是中国要能随时开关这个管道,而且要确保管道不被敌对势力控制。⊙ω⊙

知乎用户 DUST SEO 发表

不太可能。新加坡是个独立国家,香港背后可是有个中国,不能相提并论。

知乎用户 Abby 楊 发表

A:不能。

中國香港和新加坡的金融地位,背景不是在一個水平線上的。
雖然以上兩個地方均是離岸公司的熱門,但香港相對來說更大眾化,更適合外貿客戶。
新加坡的條件更為高一些。

知乎用户 猪头刘 发表

你想超越王思聪有两种方法:

第一,你爹超越王健林。

第二,你超越王健林。

那么问题来了,新加坡有爹吗?这个爹是亲爹吗?这个爹能超越中国大陆吗?

知乎用户 家在木鱼镇 发表

你可以反方向问一下。90 年中国企业开始海外上市,那时候新加坡也拉了不少企业过去,结局呢:不少退市了。如思念食品,中新药业等。做不起来。你再反方向问一下,海底捞,精武鸭脖,小米老板都换新加坡国籍了,干嘛不干脆把企业从香港换到新加坡上市呢?说过来说过去,不就是香港后面有个中国吗?

知乎用户 俞越 发表

必然的,现在已经成为现实。

知乎用户 Voker 发表

香港赚的是中间商的差价,凭借的是历史发展中获得的特殊区域属性,本质上就是赚中国内外经济活动的服务费!上海都没资格取代,更不要提新加坡了,躺着赚钱的生意怎么也轮不到外人,凭什么呢?

知乎用户 夏风​ 发表

除非欧美全部改行社会主义道路,不再需要香港这个窗口了,新加坡没准取代香港了。

知乎用户 回答被折叠 发表

金融中心要满足的几个条件

1 物流中心

2 社会稳定

3 资本安全

4 低税

新加坡好像都满足

知乎用户 zqsm 发表

一帮子喷子在毁人不断!

香港的金融中心是牢牢掌握在中国自己的手里,没看到美帝领着欧洲奴才撤了俄罗斯的全球交易系统的地位吗?!(才发生 2 个月就被喷子们老年痴呆了)

如果不是中国香港和新加坡没撤,俄罗斯就亏大了,美帝那副吃人不吐骨的尿性,会放过中国吗?

一句话,喷子已香港为靶子,后台就是美帝网军,尿性依旧!

知乎用户 哄哄 发表

不能。

香港的’地位’是靠着和内地的特殊关系发展和保持的。李家坡没有这个特殊关系。

知乎用户 常非 发表

金融中心是需要经济腹地的。新加坡靠谁?马来亚还是印度?

知乎用户 EDU 港企有話兒 发表

是有可能的, 以以下幾點思考,

在香港本地內部治安安全系數上國際對香港信心確有影響加上疫情控制一直未如理想因素更雪上加霜

根據行內朋友透露, 近年新加坡對各地資產流入執行進取政策, 稅務以外更有不少人材和移民引進優惠
但香港作為多年的金融中心始終有她的既定吸引之處,而且地緣因素關係對投資者依然有硬性需求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a12z4e 发表

只有上海才能取代香港。

因为香港和新加坡完全不一样。

香港靠的是背景,而新加坡靠的是平衡。

知乎用户 aewraefse 发表

新加坡的外汇市场交易数据

全球排前两位的外汇市场,第一是伦敦(日均交易量约 2.5 万亿美元),第二是纽约(日均交易量约 8 千亿美元)。这两者的地位难以撼动。接下来是第三到第五名,2018 年以前,第三名长期为香港,第四名东京,第五名新加坡,香港的日均成交规模超过东京和新加坡约一倍左右。

2020 年,在新冠冲击之下全球经贸活动减少,外汇交易市场萎缩,这一年新加坡的日均外汇交易规模 5495 亿美元,较香港的 5240 亿美元,高出 4.87%。新加坡的领先优势在扩大。而东京方面,日均成交规模则逆势略升至 4000 美元。2021 年一季度,新加坡的日均外汇交易规模恢复大幅上升趋势,达到 6600 亿美元的水平。

知乎用户 二营长的意大利炮​ 发表

如果海南岛或者上海浦东搞自由贸易区,基本上也就没香港,新加坡,东京什么事了。

知乎用户 junjiefang 发表

先说结论:不会!

不从什么资金啊企业家跨国企业移民这种短期进进出出来讲,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谁是世界老大世界的金融中心就在谁家地盘。英国老大时伦敦是世界金融中心,美国老大时是纽约,伦敦退居第二位,香港靠着得天独厚的原因最猛的时候也就是跟东京争争第三,新加坡靠边站了。

那接下来世界的老大基本就是中国,按历史推演世界金融中心就会在中国,以目前中国金融中心地位来看不是香港就是上海,可能初期是香港后期双子星闪耀,所以也没有新加坡什么事。

新加坡这么没有大腹地的弹丸小国充其量就是瑞士的角色,当当资金的避风港做做财富管理中心。但最主要的资本市场是没戏的,公司上市融资一般不是倾向世界金融中心就是本国市场,谁会没事跑去后几位的金融中心上市融资?有人听说中国的企业跑去伦敦,东京上市的吗?

所以虽说目前看来似乎很多跨国企业搬到新加坡去,有钱人移民新加坡,而香港似乎一副要被赶上的样子。但看看证券市场,新加坡几乎没有任何起色,即吸引不了投资客来 SGX 交易,也吸引不了重量级企业去 SGX 上市。一年的股市成交量仅仅相当于香港半个月的成交量罢了。

当然从财富管理的角度来看新加坡是有望超过香港的,虽然目前也没超过,还差好几年。但即便超过香港又如何,充其量就是第二个瑞士,瑞士是世界最大的财富管理中心,超过纽约香港新加坡,但也没人认为瑞士的金融中心地位超越香港。同理新加坡也是如此。

所以从新加坡本身的局限性来说世界第四第五金融中心大概就是它的极限了。而香港必将超越伦敦纽约成为世界第一金融中心。新加坡只能期待某一天整个马来亚包括印尼合并成一个国家,那可能就有机会再往上升一升了。

知乎用户 无聊者的游戏 发表

知乎用户 YaleBulldogs​ 发表

目前看来是必然的事情了

知乎用户 会飞的千里马 发表

正在取代之中

知乎用户 蓝波湾 发表

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有三个条件,资本流通进出自由,良好的司法环境健全的法治,信息资讯及时无阻碍。可恶的美国川宝将后面俩个全给毁了,最终美国会自作自受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新加坡肯定不能完全取代香港的地位。市场的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由谁完全取代谁。新加坡想取代香港,以新加坡的体量和人才基础设施这么大个盘子不可能吃的下。

金融中心靠的不仅是现有的基础设施条件,更重要的是人们的信心。近年来香港清除了西方敌对国家留下的余毒,赶走了那些不怀好意的反中分子,敌对国家的资本家和他们的财团基金不是灰溜溜的跑了,就是在准备逃跑的路上。祖国人民对香港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有全国人民的鼎力支持和国家利好的政策,香港的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香港的明天充满着希望!

香港未来的金融与大陆的联系会更加紧密,逐渐形成为内陆地区服务为主的金融体系,逐渐收紧与西方敌对国家的联系,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一员,更好的为祖国的内循环大业服务。

现如今香港已经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香港!

社会主义香港!

赢!

知乎用户 lew salace 发表

不能。

没有一个强大且稳定的政治军事实体做后盾,想都别想国际金融中心的事情。

这是硬条件、硬门槛,其他什么制度,什么法律,什么文化都得靠后。

香港当年背后是中国大陆跟英国双保险,全球其他金融中心个个背靠五常。

新加坡有谁?他这种墙头草真的太难了。

知乎用户 虹姐说职场​ 发表

探讨新加坡和香港作为金融科技中心的优势和挑战!

每一次的中概股的回归,去新加坡还是去香港?这难道还是选择题不成?

每一次的中概股回国都能给香港金融带来助力。

15% 的最低税问题,香港和新加坡都会受影响。

新加坡和中国,谁的话语权大?

背靠 14 亿市场,客观的现实,是新加坡永远无法企及的。

施政水平两说,新加坡的核心竞争力是它不是中国的一部分,香港的核心竞争力是它是中国的一部分,它们怎么互相替代?只有上海和香港才能互相替代,新加坡它只能和伦敦互相替代

金融科技中心的五大要素

至于金融科技中心,下列是五个成功构建的关键因素:

  • 人才——技术技能、金融服务知识和创新以及以客户为中心的思维的正确组合
  • 资本——支持金融科技企业开创和扩张的资金
  • 市场——客户能够购买新的金融科技产品和服务。金融科技公司可以直接面向消费者或企业进行营销,并与老牌行业展开竞争,也可以向其他金融服务公司销售产品和服务,从而与老牌行业建立合作关系
  • 监管——监管机构与金融科技行业密切合作,在管理新风险和保护客户的同时鼓励创新
  • 政府支持——政府广泛开展活动以鼓励投资、帮助提供合适人才并促进新市场增长

伦敦和新加坡一直被视为领先的金融科技中心,他们的成功得益于将上述五种元素都集中在同一个地点上。其中,他们尤其认为对产品与时俱进的监管为他们将新产品和服务引入市场提供了巨大的竞争优势。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香港的优势在于背靠大陆面向国际,现在不能面向国际只能背靠大陆了,那还不如深圳呢,毕竟深圳就是纯粹的大陆呢。

知乎用户 夏夏​ 发表

很多事件一次次证明了香港之所以屹立金融中心的地位不是什么海洋法,不是什么民主,更没什么高大上的东西,纯粹是因为外面的人想赚他爹的钱,儿子顺便抽点油水。

知乎用户 asskicker 发表

你要看中国配合不配合了,亚洲最大的经济体不配合,你融谁去?

知乎用户 主角先生​ 发表

都在装傻。

香港的资本明明就是既能接通大陆又在曾经的一段时间不受大陆控制,所以那些要被打倒充公的 zbj 才敢在香港做生意,所以西方资本才能把香港当作一个熟悉的港口停靠自己的资本。

现在嘛…emmmmm,如果香港被管控得好就是它的优势,上海不是早就应该是东亚金融中心了吗?那么这个问题应该直接改成:上海和新加坡谁能成为新的金融中心,没香港什么事。

就事论事,管控是政治的事,金融中心是资源交通的事。

知乎用户 为啥不能叫匿名 发表

完全有可能,而且不仅仅是新加坡有可能。我一直认为港的金融地位 (以及其他地位) 迟早不保。

原因很简单,它现在的绝大部分生意,都是因为大陆和美国认可,给了它这个位置,并不是因为港天赋异秉。因为大佬们的宠爱,港之前可以躺着赚钱,所以有了过去的繁荣。

但是现在情况起了变化,不仅仅是港自己闹事,更重要的是大陆的诉求也今非昔比了。以前只想重视自己门前的一亩三分地,好东西自然紧着自己孩子。现在就不一样了,港的那些利益,很可能为了拉拢别人、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而给出去。这些躺着赚钱的生意可是一块大肥肉,很多人都眼红的。

比如,新加坡要是愿意携东盟投靠,条件是港的生意归它,怎么样? 要是英国愿意部分投靠,表示愿意负责沟通美国和欧盟,条件是港的生意归它,怎么样? 要是美国愿意停止恶斗部分合作,条件是港的生意要转移到加勒比海的某岛去,怎么样? 或者干脆瞄上了印度市场,把这些生意转给了斯里兰卡做转口港,怎么样?……

这么大的利益,即使是最亲最爱的嫡子,也免不了要受些委屈,何况是一个逆子。

某人与人连接的家伙同理。要是哪天菲律宾表示,你惠它不如惠我,我很好哄的只需要 0.2 倍的暖人心就可以很暖了…… 你猜会咋样?

知乎用户 blueseason 发表

我觉得没戏。

一个中概股平均 PE 不到 5 倍,换手率还极其低下的新加坡股市,跟没有又有多大区别?

与其指望跟香港一样 ABC 很多、一样靠不住的新加坡,还不如指望海南有什么新动作更现实一点,再不济还有筹划中的澳交所呢。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不能,香港是外资投资中国市场的大本营,而且已经建立起全面的配套设施包括法律,律所人才,会计人才,公关人才,中介机构以及海量投资者,同时投资品类也达到了全面覆盖

新加坡当年主要是投资中南亚的中转站。以前跟一个前辈吃饭,他说 20 年前开会大家都说 SEA so strong, many companies with strong potentials. 但现在开会都是普通话,腾讯如何,美团如何,字节什么时候上市。在美国以外,中国绝对是最好的投资市场,因此香港的作用无法被新加坡替代。

如果香港继续作死,政府完全可以拿浦东去替代,浦东现在也具备了各方面人才,但苦在投资品类不够丰富,资金流动相对不自由。

浦东要替代香港只需 1)相关金融企业优惠税率,2)资金流动自由,3)相关从业人员 15% 个税

说实话,很多在香港的内地金融从业者如果不是因为税低或者有小孩已经在香港上学,早就想回内地了

知乎用户 李晨 发表

没几个答到点子上的。

知乎用户 Alisa 发表

只要香港是中国香港,就不会被取代。

知乎用户 勃 ki 发表

没有国安法的话,可能,

有了国安法,香港的地位将无法撼动

知乎用户 方向​ 发表

这问题问的,香港闹咱们可以治,中资和一些东南亚企业在港上市是我们的地盘。金融中心转到新加坡对我们有啥好处?

香港是中国珠港澳大湾区的亚洲金融中心,也必然是中国控制的亚洲金融中心,这个一千年不变。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完全没问题。

这也是目前形势发展的趋势。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笑死

这里有一堆不明所以然 就来这里吹牛逼

为何感觉那么良好

两年后再来看留言 xdxd

知乎用户 琳琅 发表

未来三十年会取代。

金融的本质是服务业,

服务业背后承载的是契约精神。

国际金融中心的关键词是国际。

契约精神的核心在于季札挂剑。

知乎用户 陆茜雅 发表

我不造哦。就期望两边发展得都好咯。

知乎用户 疯不觉 发表

我记得新加坡的财政部长说过类似的话:

香港可以犯错,新加坡不能。
香港犯错了,背后还有中国大陆,那是很庞大的市场,没人会放弃那个市场。
新加坡不一样,我们犯错,就会出局

知乎用户 Jeffery Yan 发表

并不能,作为亚洲金融中心,香港最大也是唯一的优势便是有一个综合实力世界排名第二的爹。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不想直接回答此问题。

即使真的取代了,中国也不能承认。

新加坡比较亲美。难以吸引中国、俄罗斯等非亲美资本的青睐,更吸引不了中国国企。

但是如果真的取代了,只剩一声叹息。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知乎用户 历史有效期 发表

已经取代了香港

知乎用户 御赐小书生 发表

说实话很难!

香港特殊的经济地位也包括金融地位的形成是有着特殊的历史原因的,一直以来香港都是大陆与世界沟通的一个重要窗口,尤其是在金融和外贸领域!

尽管大陆一直以发展中国家自居,但不可否认的是大陆是世界上人口数最多区域,其市场规模和潜力不可估量!中国在没有加入 WTO 之前外资想要自由的进入到大陆地区,最直接简单的方式就是经过香港进入大陆!

如今中国经济规模总量以稳居世界第二大,并且发展速度已经让榜一的鹰酱感到了威胁,未来十年内,种花家就是蓝星最大的经济体,背靠祖国大陆的香港不但金融地位不会受到其他东盟国家的威胁,反而会牢牢占据亚洲金融中心的位置!

中美博弈鹰酱叫嚣取消香港的特殊地位,但是明白人都清楚这只是逼迫兔子买美债使用的黔驴之技!

你看兔子在受到制裁后立刻开了海南自由贸易区,其实就是准备要承接香港的大部分职能,鹰酱也没有再进一步咄咄逼人,真逼急了兔子,种花家联合欧盟的小伙伴们给正在贬值的美元补上一刀,那么鹰酱家的华尔街将彻底暴雷!

无论是香港还是海南,亦或是上海,未来的金融地位都将远远的超过整个新加坡,因为他们背后有个强大到足以让鹰酱畏惧的祖国,而新加坡只能依靠自己!

知乎用户 曹勃立 发表

香港能犯错无数次,因为他有祖国妈妈。

新加坡只能犯错一次,因为他是孤儿。

知乎用户 FREEDOM 发表

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已经逐渐取代了。

香港的没落是全方位的,这是非常令人难过的事实。但是责任怪废青闹的那是只看到表象,没看到实质,这么说的人要么是傻子要么是骗子。

短时间内没有一个内地城市可以取代香港,可以这么说,但是你说新加坡取代不了香港,是因为有靠山?笑话!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新加坡取代香港,6399 亿美元 / 天成为亚太地区最大外汇交易市场 - 正本清源的文章 -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403597839

这是知乎前几天的文章,我想请问一下,新加坡成为亚洲最大的外汇交易市场意味着什么?等同于它可以取代香港的金融地位吗?我本人不怎么懂经济,所以是真心实意的有这个疑问。

如果这不意味着新加坡可以取代香港的金融地位,那它是什么意思?

如果这表示新加坡确实能够取代香港,那么这里那些信誓旦旦的回答是不是有点可笑?

知乎用户 Sylv​ 发表

No if Republic of Singapore,

Yes if Singapore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如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加坡特别行政区的话,还是有希望的

知乎用户 游星游戏解说 发表

香港为啥那么牛?能成为世界级金融中心,只因有特殊历史?

知乎用户 冬天的阳光 发表

香港金融地位 是国策 决定的, 香港背靠中央政府 和大陆,是它最大的依仗。

跟香港相比,新加坡显得势单力薄,同样很小的地方,种花家,准备在东南亚投资兴建运河,绕开马六甲 ,新加坡 对华态度明点软化,航运贸易关系新加坡金融的兴衰。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大概率 前者能制定自己想要的政 ce 后者再怎么制定 都有一个限制不能和上面有冲突

知乎用户 痘蹬 发表

谁都不能取代谁,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作为地区支点的金融中心只会越来越多,构成一张遍布全球的网络

知乎用户 赵尼玛 发表

任何 “中心” 都是地缘决定的。当讨论香港衰落时,怎么不讨论香港是如何升起的呢?

知乎用户 博然大怒 发表

必然的,香港以后越来越难

知乎用户 摸鱼怪​ 发表

新加坡的重要性可能会上升,但香港的地理位置依然还是很重要的因素。

知乎用户 北洋大臣 发表

李家坡不能取代香港,但快取代上海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你好,不能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不能

举个例子,中国银行新加坡分行有传言其控制权要从中国银行移至中银香港旗下,要是新加坡取代香港,这个过程怎么看都得反过来

知乎用户 不亦 发表

这样的设问,把问题的答案框定在 “取代” 一词。针对 “取代” 的答案很容易:不可取代,每个城市和地区都有其独特的成型条件所以不可取代。

但我想问题引导出的另一个思考是 “超越”,新加坡能否超越香港金融地位?那么答案既是在特殊条件下是有可能的。举个例子,比如中国不幸卷入战争,受到全球金融体系的制裁,那可以想像新加坡的窗口期会到来。

我想只要我们不创造条件新加坡没有任何机会超越香港。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一个是李家城,另一个也是李家城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香港的优势在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资金的一个转接阀过渡带,你可以理解成海水和内河淡水过渡的淡海水。

香港不仅仅对接的大陆,还包括一些大陆的老朋友,其他被资本主义国家孤立的资金。

按照此逻辑,香港被肃清了以后,新加坡也不可能无缝衔接贸易岛的地位。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取代啥呀…

香港再怎么作也好中国也绝对不会把金融中心拱手让给新加坡吧

有一个马六甲还不够吗?

知乎用户 快乐北斗星​ 发表

这个就看香港是不是走否定之前连贯文化的路了。如果香港摒弃之前的连贯文化,开倒车,那没有什么能救得了它。企业在哪里上市,是自由的,会考虑到投资者对资金的便利性、安全性。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不可能,中国与新加坡存在国别新人断层,想都别想

知乎用户 yooE 发表

纽伦港” 的这个称呼早晚得变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香港永远是中国的香港,新加坡可 8 是我们的(逃

知乎用户 失败学大师 发表

1990 年新加坡人均 gdp1.19w

1990 年香港人均 gdp 1.35w 香港比新加坡高 13%

2019 年新加坡人均 gdp6.56w

2019 年香港人均 gdp 4.84w 新加坡比香港高 35%

三十年时间人均 gdp 从不如香港到完全甩开香港。6.56w 顶流发达国家水平和 4.84 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新加坡 1990 年总 gdp361.44 亿

香港 1990 年 总 gdp769.28 亿

新加坡 2019 年总 gdp3742.86 亿

香港 2019 年 总 gdp3630.16 亿

30 年时间新加坡从只有香港 47% 的 gdp,到现在 103% 的 gdp.

香港在这三十年被新加坡反超,证明了香港制度僵化与司法落后。香港应该听从中央的统一部署与指导,找到一条配合大陆崛起的道路而不是继续顽固不化 死守前港英政府遗留的历史文化制度;先富带动后富,听从党和中央的指导方能实现共同崛起。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坡县啥都没有,目前的稳定也是 PAP 苦心经营,两边横跳的结果,这次的疫情已经把老本都赔进去了。但反对党势头已经起来了,过不久取得更多议会席位甚至问鼎也不是不可能。到时候指望这些搞民粹的游走于中美之间?笑话。可能连周围一圈 msl 都没法对付。

知乎用户 用过 cad 的会计 发表

香港和新加坡不一样的地方是新加坡是大政府主义,政府管制比较严,但政府会为公民考虑一些基本的生活,包括组屋制度,种族平等,就业等问题,虽说有些不自在但安全生活压力没那么大而且地处东南亚海上要地,妥妥的高速公路收费站。

香港是小政府主义,一切由资本说了算,所以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他们的不可能考虑公民的生活,典型的就是香港房价,市民生存压力大,他的发家也离不开大陆的支持,但又有一种排斥大陆人的氛围,所以这一切没法和新加坡比。

知乎用户 兰伯特. Z 发表

很有可能

因为 hk 如果一直乱下去

国内企业必定转移到新加坡(很多都已经在那边开分公司了)

知乎用户 Long Black 发表

一个是外资进入中国的金融中心,一个东南亚的金融中心.

中资公司不去新加坡上市,东南亚公司也不来香港上市,有什么好替代的?

另外其实也没有所谓的 “亚洲金融中心”,日本韩国的金融公司也不来香港上市。

知乎用户 Lifeisabitch 发表

新加坡和香港有不同的定位和市场。香港是介于中国大陆和西方世界的桥梁,新加坡主要服务东南亚国家。虽然今年新加坡得益于香港本土的一些政治波动,一些资产和外资企业迁址到新加坡,但是如果外资想要和中国做生意,香港的地位还是不可取代的。所以对于北京来说,香港的稳定才这么重要。香港的发展和兴衰,大部分取决于中国的发展和香港是否能抓住机会转换经济模式。本土的一些杂音,最后都会变成历史背景。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这个答主笑死我了。屏蔽人加私信拉黑,跟个小鬼一样哈哈哈哈,屁股歪的不行还不让人说,真有意思。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都问出这个问题了

至少说明我们有些人讨厌香港讨厌到宁愿是新加坡,也不是香港

这是有多讨厌香港啊?!多希望新加坡取代香港啊!

比如我,哈哈,但是问题不是我提的哈

建议高贵的香港高华和部分精港人士想想原因。

大陆根本没有恨港的基础,多年来宣传渠道都说香港同胞,只说好不说坏,看港剧你以为人人住豪华大房呢。

近几年新闻开始报道一些香港负面,应该从反陆客开始,群众才开始香港产生负面情绪。看看,连群众对香港的好印象都需要陆爹来控制舆论来达到,呵呵

ps:本人香港永居,住在内地

就是希望香港惨到底,越惨约好,不然港人看不清自己应有的位置啊,就是一个渔村,发陆难财起家的,还要说得多明白?

麻烦多点港人移民英国好吧,烦死了,说走又不走,走了又回来

对不起哦,我差点忘了在知乎不可以说香港坏话,抱歉抱歉哈哈哈哈哈哈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可以。正在替代。

知乎用户 Miss Aaaaaa 发表

说结论:不能

香港背靠大陆,香港从政治上是中国的一部分,从地理上和内地一河之隔。香港的司法体系以及自由市场经济是成为金融中心的基础,但香港能成为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的根源是中国内地这个庞大的经济体。

新加坡现在以及未来都不可能有像中国内地这种体量的经济载体

知乎用户 猪乸会上树 发表

别说新加坡了,五加皮都能取代香港!香港在中国最新定位: 新八线城市!

谁想取代赶紧的!也别五年十年之后啦,太客气了!最好明天一睁眼,AUV 香港真 TM 沉了! 那就太好了……

知乎用户 悟培哲 发表

新加坡真正的问题是 “受此君恩, 何以为报”

虽然金融业牵扯的从业人数相对较少, 但是新加坡也比香港小的多.

而且由于地理位置, 新加坡的金融是要涵盖东亚, 东南亚以及南亚, 澳洲, 甚至非洲东岸的

这么大的担子挑起来, 怎么保证忠诚度让人放心呢

所以现在的马六甲收费站升级成马六甲屯田军塞是必然的结果

那土地又从哪来呢?

如果新加坡动作磨磨唧唧, 那 tg 可能挑动不开眼的某三盲动, 直接拿阿达曼群岛做前进基地了.

岛上土著还少的多.

知乎用户 蓝色 发表

不可能。新加坡与中国是两个平等关系的兄弟国家。香港是中国的一个特殊地区,是中国的一个组成部分。金融中心都是依附与强权的。中国这个强权会向香港倾斜,让其成为金融中心,毕竟是自己的特区,肥水不流外人田。

知乎用户 寇丹阳​​ 发表

香港的的地位是因为背靠大陸大片的腹地。

新加坡靠谁?东盟吗?

知乎用户 亚洲沙示​ 发表

没问题,但问题是香港人中国的

新加坡是独立的一个立场亲美的国家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拜香港拱手想让 应该可以了

知乎用户 malatchina 发表

首先,香港正在苦苦维持金融中心地位,未来五十年,国内被上海深圳,甚至是海南,国外被东京新加坡取代感觉是大概率时间。未来香港可能沦落成中国南方一座普通城市。

其次,香港后盾是中国,作为东方以色列的新加坡,和中国关系弱鸡若离,多数国企不敢把资产留在新加坡,相反东南亚和欧美,更多的把区域总部和资产放在新加坡。新加坡和香港竞争的是中国国运,如果真的转移到新加坡,说明东方不亮西方亮了。这还真不是我等能预计的。

知乎用户 瑟瑟发抖 发表

不能,因为香港背后是整个中国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府,而新加坡背后啥都没有,所以他们疫情期间都要故意泄漏出 “新加坡不是香港台湾” 这种话来。

或许有些人觉得中国政府会让国际资本选择新加坡,但那不可能,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令国际资本又爱又恨的存在,但无论爱还是恨,他们想要赚票子无论是在新加坡还是在香港,都得和背后的中国政府打交道,不然?不然到时候没商量好中国政府一个政策就可能把国际资本在东南亚的布局打乱,而和中国政府商量好了,凭借着中国政府强大的稳定性和权威性,赚起钱来实际上更轻松了。

国际资本是喜欢安稳的投资环境,这句话没错,但凭心而论,也就是去掉有色眼镜,新加坡那地方和背后有中国政府支撑的香港谁安稳用屁股都能想出来。想搞乱新加坡的安稳环境直接加强和马来西亚的合作,然后在新加坡附近海域修建军事岛屿,新加坡的稳定性就刷刷往下掉,而有中国政府支撑的香港呢?迎来了中美贸易战和香港一系列事情,不照样稳定运行着。这份超级稳定的成绩,哪个喜欢稳定的国际资本不喜欢?国际资本去欧洲?去东南亚?去印度?我去,这些地方美国一个巴掌就把国际资本拍回美国本土,这些地方安稳么?安稳个屁,这些地方的安稳只是美国懒得管他,但一旦想要资本回流,就是几个巴掌的事情,所以哪怕顶着中美贸易战这些地方也没中国安稳,只不过由于中国人力价格提高必然导致一些低端产业外流而已,你试试让中国维持低人力价格看看低端产业外不外流。

知乎用户 Leno 发表

是被上海取代

知乎用户 天籁知音 发表

首先说香港,作为中国的一部分,背后有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体量和 14 亿国人做后盾,这绝对是天然的优势,2008 年金融危机就是真刀真枪的最好的实战演练。

新加坡呢?首先说他靠谁?美国吗?薅羊毛可以,帮你,门都没有,亲爹大英帝国和亲兄弟澳、大、新都照样该打打该杀杀,你新加坡算老几?靠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吗?早都被它搞臭了。其实新加坡有个很好的靠山,那就是东方大国,可以他们自己不识抬举,也得罪的不要不要的。跟屁虫一样追随美利坚,不过他们不跟屁也不行,美国大兵早已经把枪顶在他们的后脑勺上了!

总结来说,新加坡近几年的所作所为就是搞死自己的节奏,怎么可能取代香港的金融地位呢?只能臆想一下而已,现在不可能,永远也不可能!

知乎用户 天天改 发表

新加坡不是能取代,是因为刚好只能这样,没资源,没土地,没军事,金融是没办法中的办法

讲道理过几年争霸的时候,估计处境比柬埔寨还尴尬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香港的未来:雷电交加 – Nei.st

中美金融脱钩,10 万亿美元的金融中心能否安然无恙? 要理解香港在全球金融体系中扮演的角色——当地一位商界人物说——最好的方法是把它看成一个变压器,连接着两个不同电压的电路。一边是全球金融体系,奉行资本自由流动、信息自由传播和法治。另一边是 …

2047 年后香港会是什么样?

知乎用户 猴纸工作室 HK 发表 又遇上这个问题了。 我引用一则林郑出席的一次立法会答问会问答。 二○四七后香港还会有「一国两制」? 蒋丽芸议员:行政长官,我这个问题是代表香港一些年青人向你问的。在过去七个月,社会发生暴乱,很多年青人说要求 …

你现在对香港人是怎样的观感?

知乎用户 观棋者语​ 发表 我是在香港土生土长的中国香港人。香港殖民结束时,我刚好 18 岁。 问题中这个 “你” 没有摆明车马地说明只限内地朋友,于是我诈作看不到当中的意味,不请自来,自告奋勇地唠两句,聊当挣扎。 回答区里说的负面评价都 …

为什么香港疫情这么严重,新加坡好像没事一样?

知乎用户 好好说话 发表 工作摸鱼期间多说两句: 知乎小透明看到这么多赞同很感动,相信绝大多数人还是能体会到疫情之下国家的不容易。 看到很多人的评论,也感谢很多在新加坡的小伙伴补充情况,不过有几种类型忍不住还是想回复一下: 不就死了十几个人 …

关于香港的防疫,你有啥好意见?

知乎用户 老鬼 发表 中央介入过早。 大陆不应该这个时候就派驻医疗到香港,这只能引起香港的敌视。 每个国家和地区的情况是不同的。香港这个地方,需要的不是封城,是经济流通。 大陆屡试不爽的封城战术是建立在大陆人民对共产党的信任度高的基础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