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马斯克称「经济衰退大约会在 2022 年春天或夏天到来,但不会晚于 2023 年」?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每日经济新闻​ 发表

关于经济危机,刘鹤副总理 2012 年牵头做过一个研究,比较了 1929 年和 2008 年的两次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讲了两次危机的一些共同点。

从这些共同点中,可以找到很多现在的影子。

以下内容,节选自《两次全球经济大危机的比较研究》。

正文

(节选)通过比较研究,关于两次危机的共同之处,我们侧重于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归纳。初步得到十点结论,简要描述如下:

**1. 两次危机的共同背景是都在重大的技术革命发生之后。**长周期理论认为,技术创新引起繁荣,繁荣又是萧条的原因,重大的技术革命引起大繁荣,毫无疑问也会引起大萧条,这是历史周期率的重要表现。1929 年爆发的大萧条是在第二次技术革命后发生的,而这次危机则发生在 “第三次浪潮” 之后。重大的技术革命总是使生产力得到极大程度的解放,这不但改变着生产函数和产生 “毁灭” 的创新效应,而且每次技术革命都对社会结构、地缘政治、国家力量对比产生深远而根本性的影响。如果生产关系调整滞后于技术创新后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调整滞后于经济基础变化,潜在的危机风险必然加大。对这个问题,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做出过十分到位的描述,康德拉季耶夫也做过大量研究。所不同的是,从技术革命发生到产生危机的时间大为缩短,1870 年以后发生的电力技术革命到发生 1929 年的危机间隔了 60 余年,而 1980 年以后发生的信息技术革命与本次金融危机之间只隔了 30 余年。其警世意义在于,今后当重大的技术革命发生之后,不仅需要认识它的进步作用,抓住它带来的机遇,同时也要充分意识到重大变革会随之出现,充分估计震动性影响和挑战。(以电力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驱动力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开始于 1870 年,到 “二战” 结束。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技术、航天科技为驱动力的 “第三次浪潮” 开始于 1945 年,1978 年 IBM 推出个人计算机,开启了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驱动力的信息和新经济革命。)

**2. 在危机爆发之前,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危机发源地的政府都采取了极其放任自流的经济政策。**1929 年大萧条之前,柯立芝总统实行了以放任自流著称的经济政策,政府对市场经济的运行基本保持缄默,金融利益集团也对放松监管、推动金融自由化发挥了巨大影响。在此期间,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首先集中在电力行业和汽车行业,自由竞争使主要行业的产业集中度和垄断程度大幅度提高,劳资对立由于经济繁荣得到一定缓解,而弱势的农业相对衰退,埋下了产业失衡、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和经济投机性增强等种种隐患。但不管怎样,经济的放任自流政策创造了著名的 “柯立芝繁荣”。在本次金融危机发生之前,在强大的产业和金融利益集团作用下,从克林顿到小布什政府也都采取了经济自由化的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其实际的经济放任程度和对监管的放松接近甚至超过里根政府的做法。在此期间,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使信息通讯产业和互联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房地产业的繁荣已经出现,美国经济确实出现了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最长久的繁荣,人们乐观地认为,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商业周期已经不复存在。在两次繁荣期间,经济的自由放任和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发扬互为补充,推动着经济的高增长,但也与后来危机的发生存在某种逻辑关系。十分明显的是,发达国家已经出现了制造业的衰落,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已经无法适应产业结构的快速变化,过度负债的经济模式已经充满风险 (见表 1、图 1)。

**3. 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是危机的前兆。**两次危机发生前的另一个共同特点,是较少数的人占有较多的社会财富 (见图 2)。大萧条期间所表现出的,是私人占有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表现形式是实体经济产能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这一次危机则与全球化、互联网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经济虚拟化程度提升、不同国家人口结构的变化有更多关系。但最突出的表现是,生产资料名义所有权和实质支配权分离,权力集中到虚拟经济领域极少数知识精英手中。分配差距也不仅表现在一个国家内部不同的社会群体之间,而且表现在传统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在全球化和互联网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世界经济形成了相互依赖的三角形循环,新兴市场国家成为全球制造中心,资源富足国家提供原材料和能源,发达国家通过负债消费,拉动新兴市场国家产能利用。**虽然形式上的变化很多,但是产能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仍然是主要矛盾。

4. 在公共政策空间被挤压得很小的情况下,发达国家政府所采取的民粹主义政策通常是危机的推手。技术变革和分配差距扩大造成的心理压力,往往会引起社会公众的不满,在执政期内无力改变现状和选票政治的推动下,政府倾向于更多地采取民粹主义政策宣示,安抚民心。上次危机美国总统作出 “每家的后院有两辆汽车、每家的锅里炖着一只鸡” 的承诺;而这次危机发生前,两任总统都承诺提高住房自有率。欧盟国家从 20 世纪 90 年代末以来,税收占 GDP 的比重持续下降,但社会福利支出占 GDP 的比重持续上升,社会福利安排出现过度化倾向,但绝大部分政治家难有决心和胆量压缩福利。民粹主义承诺改变了大众的福利预期,加大了对政府的依赖,也放松了自己的奋斗决心,是效果极其负面的腐蚀剂。致命问题是,一旦大众的福利预期得不到满足,社会心理很快发生逆转,并形成蔑视权威、拒绝变革和仇视成功者的强烈氛围。与此同时,超出收入能力的过度财政负债和福利主义相应成为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在政府和民间相互影响,其破坏力在目前的欧债危机中得到充分体现。对这个问题,桥水投资基金的戴利欧先生在 “和谐的去杠杆化” 一文中,对政府和民间的去杠杆化过程做了精彩描述。文章认为,每隔 70 年左右的一次高负债都伴随着一次经济危机(见图 3),在这期间工资增长都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负债增长都大大超过税收能力。(在 1995 年美国住房与城市发展部发布的《国家住房战略》中,克林顿提出:“要实现住房自有率在本世纪末达到历史最高水平”。2004 年 10 月小布什在华盛顿竞选连任的演讲时提出:“任何一个家庭搬进自己拥有的房子都会感到美国比其他国家强”。)

**5. 大众的心理都处于极端的投机状态,不断提出使自己相信可以一夜致富的理由。**两次危机前的产业神话和收入分配出现的巨大差距,往往导致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心理状态出现变异。改变其社会地位的急切心情,使大众都开始追求一夜暴富,人们宁愿相信各种投机奇迹,人类本性中的贪婪和健忘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没有多少人可以经受泡沫产业的诱惑,社会心态浮躁具有普遍性,在宽松货币环境和以提高杠杆率为实质的金融创新助推下,大量举债进行高风险投机,产生了巨大的资产泡沫,大萧条前主要是股市泡沫,这次危机前是房地产泡沫。正如加尔布雷思所描述的,当经济处于过度繁荣状态的时候,没有人不相信泡沫会继续膨胀,人们不是找出理由使自己理性,而是找出理由使自己相信盲目冒险的正确性。可以肯定的是,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和制度条件下,人类这种自我膨胀的说服力量和缺乏理性是导致危机的重要原因。由此我们也可以提出一个相关的质疑:经济学关于理性人的假设是否具有永恒性?

6. 两次危机都与货币政策相关联。在两次危机之前,最方便的手段是采取更为宽松的货币信贷政策。大萧条前,泛滥的信贷政策引起了股市的泡沫和投机的狂热;在这次危机前,美联储极其宽松的货币政策、金融放松监管和次级贷款都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使得经济泡沫恶性膨胀。在经济泡沫导致消费价格上涨的压力下,货币当局不得不采取紧缩货币政策,从而捅破了泡沫,改变了投机者的心理预期,使得迟早发生的事终于发生 (见图 4)。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1929 年大萧条还没有明确的宏观经济理论指导,而本次金融危机则是宏观经济政策长期服从于政治选举目标。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货币当局对宏观经济形势都缺乏准确的理解,大萧条时期美联储的决策者基本没有总需求管理的意识,而这次美联储则对已经全球化的世界经济与美国作为储备货币国所应该执行的货币政策认识很不到位。

7. 危机爆发后,决策者总是面临民粹主义、民族主义和经济问题政治意识形态化的三大挑战,市场力量不断挑战令人难以信服的政府政策,这使得危机形势更为糟糕。在面对严重危机的时候,主要国家在应对政策上总犯同样的错误,特别是应当采取行动的时候总会错过时机,应当采取宏观扩张政策的时候则采取紧缩政策,应当开放和进行国际合作的时候往往采取保护主义政策,应当压缩社会福利、推动结构改革的时候却步履艰难甚至反复和倒退。这些明显的错误在事后看起来显得可笑,但对当事人来说,实施正确的政策却困难重重。这是因为,大危机在人的一生中往往仅会遇到一次,决策者缺乏经验,又总是面临民粹主义、狭隘的民族主义和经济问题政治化这三座大山,政治家往往被短期民意绑架、被政治程序锁定和不敢突破意识形态束缚,这几乎是普遍的行为模式,这一点在最近的希腊危机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同时,在市场大幅波动中获益是大金融资本的逐利本性。在一些国家软弱的政府政策面前,国际金融市场力量往往起到 “树欲静而风不止” 的作用,这种力量又与在野的政治力量相结合,使得当政者处境岌岌可危。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两次危机中的市场力量从来都是高度政治化的力量。如果仅从经济角度认识问题而忽视其政治属性,就会犯重大的判断性错误。(2012 年欧债危机持续发展,法国、希腊、西班牙等国的民意普遍左转,民族主义和极左、极右势力明显抬头,大选之年政府不得不迎合民意,许多有利于债务问题解决的政策难以实施,欧债风险迅速上升。)

**8. 危机的发展有特定的拓展模式,在它完成自我延伸的逻辑之前,不可轻言经济复苏。**在经济危机的过程中,会发生很多意外事件,它们似乎是一些小概率事件,由运气决定。但事实并非如此。经济一旦从正常状态转入危机状态,它就开始以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循环。危机往往从经济大幅跳水开始,由泡沫破裂走向失业率攀升,由经济困境加重转向社会矛盾激化,由经济社会领域转向政治领域乃至军事领域。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面对超高的负债率,先是在财政上采取紧缩政策,去杠杆化进程开始,随后经济泡沫破裂所带来的经济压力往往通过货币贬值和债务重组得以缓解。而后,在经济未实现好转之前,通胀上升和股市繁荣往往带来一次虚假复苏,但很快会遇到经济的二次探底。在 1929 年的大萧条中是这样,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已经出现了这种迹象:美国金融危机一度出现缓解,但欧债危机却出乎意料地全面恶化,系统风险迅速上升,全球经济可能由此进入第二轮危险期。同样,当国内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向外部转移和推卸责任。危机的自我拓展只有走完全过程才能达到新的平衡点,大危机一旦发生就注定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上次大萧条最极端的情况是希特勒通过民选方式上台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当前特别需要重视的是,在危机自我逻辑实现的过程中总会出现意外事件,一连串的失控和误判也屡屡发生。目前,欧债危机正在深化,中东形势很不确定,经济、政治、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冲突相互交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本次危机可能出现的重大风险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见图 5)。

**9. 危机只有发展到最困难的阶段,才有可能倒逼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这一解决方案往往是重大的理论创新。**大萧条后,世界在绝望中发生了凯恩斯革命。在这次危机中,虽然凯恩斯理论再一次获得生命力,但人口老龄化、全球产能过剩、资源约束强化所导致的潜在生产能力下降,加上劳动力市场更加 “粘性”,使单纯扩张总需求的政策撞到天花板。同时,全球通缩压力、欧洲主权债务恶化等导致的负面效应显现,全球经济又一次进入十分困难和复杂的境地。前一段兴起的心理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相结合的不少研究引人注目,目前兴起的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的呼声提高,这说明全球都在等待着理论创新。这次理论创新可能围绕全球经济最实质和困难的问题展开:世界出现的总需求萎缩和资本、技术与劳动力在全球宏观配置失衡的局面,加上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长陷入绝境,既带来本国的社会政治问题,也快速向全球传染,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尚无明确思路。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单个国家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明显不足,而大国相互合作又如此困难,急需提出一个可行方案,解决这个全球性的复杂问题。我们看到,全球经济的恶化又一次产生巨大的倒逼力量,这在最近结束的欧盟峰会上已经体现出来。同时还要看到,尽管理论创新十分重要,但全球经济能否走出危机,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部运气因素,这在 1929 年大萧条的末期表现得十分充分。

10. 危机具有强烈的再分配效应,它将导致大国实力的转移和国际经济秩序的重大变化。“基辛格定律” 可能被再次验证。基辛格在他的名著《大外交》一书中开宗明义地指出,世界每隔百年会出现一个新的全球大国。这个判断可能被两次危机所证实。大萧条后世界经济重心由欧洲转向美洲,美国在世界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美元占据支配地位,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诞生,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这次危机发生后,全球发展的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二十国集团 (G20) 平台产生,世界实力对比正在急剧变动,国际经济秩序正在发生变化。从这个意义上看,危机不仅具有对生产力发展的破坏作用,也有积极的创新作用,更有强烈的再分配效应。总之,大危机所分配的不只是一个国家国内的财富,而且是国家之间实力的对比。危机的再分配效应是无法抗拒的,世界经济秩序将继续发生稳步但不可逆转的重大变革(见图 6)。

知乎用户 体制老司机 发表

凯恩斯主义厉害之处在于风险和债务的转移,明斯基时刻的判定条件更多的是中下层的偿债能力。

应对经济下行甚至可能诱发的经济危机,凯恩斯主义给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方法,就是增加支出以维持市场的热度,正常情况下增加支出的前提是收入增加,所谓的量入为出,但收入增长总是缓慢的,或者说就是因为消费主力的收入增长缓慢,消费不足导致的产能过剩是诱发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根源,增加债务刺激经济对于中下层来说更多的是压力而非政策红利,所以凯恩斯主义救市在不增加收入的情况下增加支出就是一种风险和压力的转移。

收入不够,怎么增加支出呢?信贷,尤其是现代金融和信用货币下,让这种政策干预市场变得相对容易,利息水平是调节市场热度的关键,当降低利率水平时,一方面降低了储蓄的收益预期,把更多的钱逼向消费和投资,另一方面,利息下降本就能增加市场的借贷意愿,这就是以美联储为源头的各国央行在经济下行和应对危机时短期内大幅度下调利率水平的理论支撑。

问题来了,信贷即便利率再低,也是有利息的,不是所有人都能获得比利率更高的收益,关键是谁来增加债务维持经济体的繁荣?无非三个部门:政府、企业以及居民。不同的债务转移方向对应不同的结果。我们分析两个案例:

1)日本 90 年代经济泡沫

分危机之前和危机之后,危机之前,日本开启大幅度的降息,市场承担了超过其需求的货币,推高了股市和楼市的资产泡沫,楼市很好理解,只要敢放贷,降低首付比例,房价就能在信贷杠杆下被撬动数倍增幅,只要房价一直涨,居民就敢不顾风险的加杠杆,经济热度极高,一个东京就可以买下整个美国的地皮。但债务总是要还的,居民加杆杆也是有极限的,相当于危机之前维持经济虚假繁荣的杠杆转移方向更多的是居民口,拖得越久居民口承担的债务和压力越大,暴雷的危害就越大,直至政策加息主动刺破泡沫加速市场的出清,房价股市腰斩,陷入长期的市场还债中。总结起来危机前是杠杆向居民部门的转移,当时明斯基本人还活着,由于是小范围的金融危机,并没有太多人在意,回头来看结果就是居民部门在加息下无法承担债务和利息而大规模违约,进而导致整个金融市场的崩盘。

危机之后,日本政府的做法是用政府部门的债务置换居民部门的压力,同样还是符合凯恩斯主义的救市框架,但不同的是债务和压力是转移向政府部门,维持基本的社会保障支出,凭借着全球的产业布局,虽然经济低增长持续了 30 年,但并没有再出现明斯基时刻的审判,主要原因居民杠杆在几十年内都维持的很好。回到文章开头的两句话:凯恩斯主义厉害之处在于风险和债务的转移,明斯基时刻的判定条件更多的是中下层的偿债能力。

2. 美国 08 年金融危机

美国金融危机前夕,同样是凯恩斯主义的应用积累的债务流向居民部门,金融危机前夕美国居民杠杆高达 95% 以上,中下层的贷款违约黑天鹅诱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核心问题同样是明斯基时刻判定条件,杠杆转移的方向关联度极高。

在金融危机之后,美国虽然开启了更大幅度的宽松货币政策,但比上次改进在于增加政府部门的债务置换居民部门的债务,居民杠杆在十年间降低了接近 20 个点,这也是美国摸着日本过河的尝试。

总结起来,这两个样本都是对经济模型的应用,即在宏观上动用了凯恩斯主义救市,又精准的尽量不把杠杆转移到居民部门,经济越是困难就越是给居民口让利,甚至直接增加政府负债给居民发钱,美国借助科技、军事、金融地位,这种模式大概率比日本抗的更久。

但经济中无法避免有黑天鹅的存在,也就是不确定的变量会让模型提前崩溃,而疫情就是最大的黑天鹅,由于全球产能供应出了问题,印钞买不来产能,凯恩斯主义更多的是缓解产能过剩问题的传统经济危机,但产能供应不足并不是凯恩斯主义干预市场的强项。这时候就会出现另一个问题,通胀,不要小瞧了通胀,美国经历了近三十年的低通胀,凭借着美元的国际地位,即便在 08 年金融危机之后大幅度增加货币供应都可以维持在 2% 以内,居民的心理预期并不会像普通经济体那样,而且通胀受伤最大的是穷人,这时社会矛盾就会激化,0 元购也只是一种表象。

债务支撑的繁荣特点是要向市场不断输血,停止输血都要出问题,更何况加息,不加息通胀抑制不住影响社会稳定,加息债务支撑的繁荣扛不住可能崩盘。美联储是全球货币宽松与否的大锚,美联储的加息对债务支撑虚假繁荣的冲击,必将带来全球经济体的震荡,尤其是在不确定三角中丧失货币政策主导权、货币自由流动、居民负债高的经济体首当其冲。

全球经济都是关联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美联储的加息幅度决定了今年全球经济震荡的程度,而美联储加息的幅度取决于其内部通胀程度,其内部通胀取决于全球廉价产能的供应情况,全球产能的供应又取决于产能供应国疫情的治理能力,环环都相扣在一起,但太多环节都可能会出问题。

最后,仔细想想,不管是金融危机还是经济危机,都只是市场自发出清的表现,熨平经济周期而不解决核心资源流向分化问题,围追堵截洪水,洪水总是会找薄弱的环节突破,市场还是会面临出清,代价承担群体和表现方式不同而已。

知乎用户 王克丹​​ 发表

历史是惊人地相似。

2006 年,美国一个金融大佬查阅了大量的数据,发现在 2000-2005 年间,美国房价上涨了 5 倍,但人们的收入却没怎么涨——

他敏锐地发现美国房地产市场快不行了。

到底哪些信号能够支撑他做出这样的预测呢?

说到这,大家肯定都会想到**《大空头》**这部电影:

现实中,比上面 4 组人还大的空头,是个叫 John·Paulson 的家伙,危机爆发时,到处是破产跳楼的,而他名下的基金,却在 2007-2008 年盈利超 200 亿美金,简直逆天,以至于好莱坞不敢把他的故事搬上荧幕,怕把接盘侠刺激到肝疼。

大家一定会困惑:

1) 他们是怎么发现做空机会的呢?

2) 他们又是用什么工具做空美国楼市的呢?

3) 做空的过程就那么顺利?没有什么阻碍吗?

4) 普通人没有做空渠道,该如何保护自己的财富呢?

01

好多人觉得次贷危机的过程好复杂,好难懂,光是那些金融衍生品,什么 MBS、CDO、CDS…… 就令人头秃。

根据难度守恒定律——表面复杂的,内核往往简单。比如互联网黑话,听起来很专业,是不是?但掰开了揉碎了就会发现,嚯,那些人只是单纯不想讲人话,惯性装逼。

金融人士倒不是为了装逼,而是故意让你看不懂,这样你就会乖乖把钱交给他,不然他怎么赚佣金?

我不一样,我做知识分享,既没有装逼需求,也没有赚佣金的意愿,搞太复杂了就分享不出去,所以我的原则是——怎么简单怎么来。

金融其实很简单——所有的金融问题,核心都是信用。

而信用的作用,就是用来负债的。

债所对应的,无非就是 1)风险;2)收益;3)兑现周期。

一切的金融产品,甭管叫什么,都逃不过这些要素。

收拾起畏惧的心理,我们再来审视 MBS、CDO、CDS,看看这些所谓的金融衍生品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可以被做空。

MBS——房屋抵押贷款债券。

房屋抵押贷款即房贷,债券就是借条。

打包在一起,就是…… 一堆借条。

所以这个 MBS,往简单了说,就是一堆房贷合同打包在一起的,可以交易的债券。

别小看打包这个动作,它可是改变了债券行业在华尔街地位的伟大发明。

80 年代之前,因为强监管,华尔街并不是什么赚大钱的地方,债券部门更是冷清。直到抵押贷款债券之父——刘易斯,发明了将房贷合同打包成 MBS 债券的盈利模式,各大投行的债券部门才开始风生水起。

举个例子:鹅城银行放出 100 亿房贷,利率 6%。这些钱都拿去交了房贷,没有个二三十年收不回来。很快,银行的资金就放完了,后面还怎么赚钱?

当时还在所罗门兄弟投行(现属花旗银行)的刘易斯,想到个办法,他把这些房贷合同打包在一起,以 5% 的收益率卖给下家,自己赚 1%。

1% 看起来虽然不多,但只要他周转得够快,利润就足够高。

一年周转一次,利润是 1%;一个月周转一次,利润就是 12%。这还没算复利的部分,就问你香不香?

这么一来,鹅城银行不光赚到了利润,还回笼了资金,最关键的,是他把风险转移给了下家。

理论上,MBS 模式可以形成一个无限的放贷循环:放贷 ➜ 打包 ➜ 售出 ➜ 再放贷 ➜ 再打包……

一般来说,银行会顾虑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但现在风险被转移了,银行就不再介意放贷给一个征信差,还款能力低的人,只想着更快更多地放出贷款。

当优质借款人耗尽,银行就会把目光瞄向那些资质不太好的人——这些贷款,就叫次级贷。

CDO 又是什么鬼呢?

其实也不复杂,就是各种债券反复打包的套娃产品。

MBS 里是房贷债券, CDO 里可能有房贷,也可能有消费贷等其他各种贷,甚至 CDO 里还有 CDO。

但不管它怎么打包,其本质依然是债。

是债,就有违约的可能,一旦违约风险暴露,债券就没人愿意买了,价格就会暴跌。比如恒大的公司债,现在就是打骨折也不会又人要。

也就是说,当次级贷违约率上升, MBS 和 CDO 就会暴雷,这就是做空的机会!

那么问题来了:

1)什么时候次级贷的违约率会上升呢?

2)什么工具可以做空 MBS 和 CDO?

有请第一位大空头——Michael Burry,来帮我们搞清楚这两个问题:

在《大空头》中,Michael Burry 是唯一一位用原型人物的真实姓名出演的角色,演员是著名的黑暗骑士 - 蝙蝠侠 - 克里斯蒂安 · 贝尔

现实中,他长这样:

他原来是个医学博士,靠业余时间炒股积累了投资经验,由于见识过于牛逼,被华尔街大佬发掘,成为了职业投资人并执掌塞恩基金。

他是怎么发现美国房地产市场快不行的呢?

他先查阅了大量的数据,发现在 2000-2005 年间,美国房价上涨了 5 倍,但人们的收入却没怎么涨——说明楼市有泡沫。

然后他又关注到了**「次级贷」**这个引爆债务炸弹的「易燃物」。

前面提到,当优质借款人被消耗完,银行就忽悠次级借款人贷款买房,银行一般用**「可调利率」**忽悠他们,即贷款的前两年利率很低,后面再慢慢加上来。

利率加上来之后,次级借款人的还款压力骤增,违约风险上升。

难道这些人看不到可调利率的坑吗?

他们当然看得到,但银行告诉他们,房价永远涨,如果利率上调,他们完全可以利用房产增值的部分,重新办理「抵押贷款」,所以不用担心付不起房贷。

这就是说,光看到利率上调会引爆债务风险是不够的,如果房价一直涨,这个泡沫就可以一直拖下去。

问题是,房价会一直涨吗?

这个问题,你要是在 2007 年之前问美国人,他们一定会回答:「当然会啦!」

因为:

1)美国楼市连续上涨了几十年;

2)格林斯潘等专家们一再表示,美国历史上从没发生过大的房价回调。

问题是,美国房价当真从没跌过?

并不是,只是大多数人无法跳出自身经历的局限,所以无法从更久远的历史周期中,获得经验和教训,只会惯性地认为,过去一直涨,现在也在涨,那么未来就一定会涨……

实际上,美国楼市曾在 1933 大萧条时崩溃过,Michael Burry 仔细研究了那段历史,总结出了两个楼市将要崩溃的信号:

1)复杂性上升;

2)违约率上升。

复杂性指的是那些花里胡哨的 CDO,在当时,即使是专业投资人,都搞不清楚里面包含哪些债券。

违约率则是 Michael Burry 研究了大量次级贷款数据及次级借款人的资质信息后得出的结论:他认为在泡沫高峰期(2005-2006)买房的人,会在 2007 年可调利率上调之后,大规模违约。

现在信号都对上了,Michael 坚信美国楼市药丸,MBS 和 CDO 将会跌得一文不值。

问题是,用什么办法做空呢?

02

要是你认为房价要跌,你会怎么做?

A:赶紧卖房;

B:跑到港股做空房企股票;

C:购买那些沽空房企股票及债券的基金。

以上都是传统意义上的做空。

举个例子:假如你从去年开始看空恒大,你先从券商那里借出 1 亿股,在 2020 年 7 月 6 日,以 27 元 / 股的价格卖出。

又于 2021 年 12 月 15 日,以 1.5 元 / 股的价格买回,还给券商。

短短一年半的时间,就可获利 25.5 亿元,是不是很香?

Ps:逻辑是这么个逻辑,但实际过程没这么简单,千万别看到这段就财迷心窍瞎操作,咱鼓励劳动致富好吧。

股票可以这么做空,但对抵押贷款债券来说,却没有那么容易。

首先,做空的对象,不明确,里面包含哪些成分,也不容易搞清楚。

其次,那些看涨的投资人,通常会买下一整期的 CDO,且拒绝向外借出,不给你做空的机会。

是不是就没法做空了呢?

必须不是,大鳄们好不容易看到了猎物,不咬上一口,还是大鳄么?

于是,CDS 出场!

CDS 是一种保险,专门为债券资产提供保护。

比如你不小心买了恒大的公司债,又担心许老板无法按期偿还,就买了对应的 CDS,每年支付保费,当恒大暴雷,保险公司就要按合同赔付你的损失。

理论上,你应该先持有资产,再为其买保险。

但华尔街的聪明蛋们,硬生生把 CDS 发展成了一种对赌工具——即便你尚未持有,你只要认为那玩意儿会扑街,你就可以为它买个 CDS。一旦它真跌到没人要,保险公司就会按它的账面价格付给你钱。

举个例子:上海某豪宅的挂牌价是 1 亿,老王判断上海房价会扑街,故决定做空。他并不需要把豪宅买下来再去给它买保险,而是直接买 CDS 来赌空这栋房子。

假设 CDS 保费约定为房价的 1%,那么他只需要每年支付 100 万,就可以和 1 亿元的豪宅对赌—— 一旦房价崩盘,保险公司支付他 1 亿;不崩盘,他则需一直支付保费。

相对于传统的做空方式,CDS 的好处可太明显了。

用传统方式做空股票,一旦股价上涨,空头就会面临巨大损失,因为股价更高,回购的成本就更高,而且亏起来是没有顶的。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 2021 年初的「GME 打爆华尔街空头」事件。空头们做空 GME 的融券数竟然达到了全部股票的 140%,被对家抓到机会,一阵猛拉并拿住不卖,空头无法回购股票,一直被打到濒临破产。

购买 CDS 做空的话,不光成本低,如果踏空,损失也是可控的,不过就是白交保费而已。

OK,现在做空的逻辑和工具都有了,空头们磨刀霍霍,准备收割!

03

2003 年,就在 Michael 预感美国房地产行业要出事后,之后的两年,他都在持续买入 CDS。

然而,这两年里,美国房价涨得却最为凶猛:

这真是,打脸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

做空这种投资方式,赌对了固然利润巨大,但要是选错了时机,就很容易踏空。

那是不是做空的时间越晚越好呢?

也不是。

知乎用户 叶泊枫​ 发表

转眼,新冠疫情已经进入了第三个年头。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微博上 #无口罩时代图鉴 #、# 疫情前后的生活差别有多大 #、# 我的青春在口罩和疫情里悄悄溜走了 #之类的话题多了起来,评论区的人无不在诉说着这两年来生活的改变,回忆着之前朝气蓬勃、没有口罩的快乐时光……

其实,这都是对疫情前 “美好时代” 的一种集体怀念,毕竟在那个时代里,我们可以无所顾忌地想走就走,与任何想见的人见面,到全国各地、欧洲、东南亚、甚至非洲旅游,可以在剧院里大声欢笑,可以在音乐节上呐喊,油价不像今天那么高,供应链相对顺畅,国际秩序总体来说也算稳定,没有那么多战火。

但我们不愿意承认却不得不承认的是,那个时代,很可能回不去了。

因为世界经济已经结束了恒纪元,进入了乱纪元。

1 恒纪元的运作与终结

什么是恒纪元?

读过大刘《三体》的人都知道,当行星被一颗恒星引力捕获,围绕其稳定运行,恒纪元就来临了。恒纪元的出现意味着大地复苏,生命成长,文明发展。

而之前经济社会的恒纪元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是苏联解体之后。

我们都知道里根靠星球大战计划忽悠垮了苏联,但美国的情况也没好哪去,里根执政后期出现了 “三高三低”——高债务赤字、高外贸逆差、高失业率,人均 GDP 增速下降、制造业生产下降、经济竞争力下降。

不仅自己下台了还连累了接手的老布什,虽然老布什打赢了海湾战争,但难以挽回经济颓势,所以 1992 年年轻气盛的克林顿大喊:“It’s the economy, stupid!”(“笨蛋,问题是经济!”),一下子俘获了大部分美国人的心,赢得了大选。

那个时候苏联刚刚解体,经历了几十年的冷战,全世界都对战争极度厌倦,只想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各国都开始铆足了劲发展经济,在美国的主导下,恒纪元来临了,典型表现就是全球化格局。

那这个恒纪元的全球化是如何运作的呢?

我们可以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一双鞋。

生活在马来半岛的贫民,每天的工作就是辛辛苦苦去种植园里割橡胶,他们把橡胶收集起来,装到一个一个大桶里,然后装船运往中国。

与此同时,来自埃及的优质长绒棉、沙特的石油、印度的化工颜料也被一起运到了中国。

在中国的工厂里,工人们按照美国耐克公司提供的样式、模具、工艺、专利,使用马来半岛的橡胶、埃及长绒棉、沙特石油的化工产品和印度颜料,把一双双鞋生产了出来,然后装船运往美国,在某一个黑色星期五摆到货架上,然后被一个白人小伙子买走。

这条产业链上的每一个人,都不觉得自己和全球化有什么关系,他们只知道工作能赚到钱,养活自己,但这一双鞋从原料到成品再到商品,就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全球化的画卷。

从美国的顶层设计到华尔街的资金投入,从欧美的技术优势到亚非的原料提供,从日韩的产业搭建到中国的生产制造,大家通过比较优势完成了全球化分工,形成了一个雁阵结构。

马来半岛的贫民、埃及的棉农、沙特的油井、巴基斯坦的雇工、印度的化工厂工人赚到了钱,中国制造厂里的工人得到了工资,地方政府得到了税收和 GDP,耐克公司得到了利润,美国消费者得到了廉价的商品。看起来,全球化好像对全球都有利,但得利最大的,还是美国。

美国就像恒纪元中的太阳,所有的国家、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围着他转,每一个经济环节,美国都能赚到钱,甚至赚的还是大头,只把残羹冷炙扔给了产业链上的可怜人。

实事求是地讲,这种恒纪元的确带来了繁荣,全球化进程提高了生产效率、加速了科技传播、给了发展中国家更多的机会。

货物的自由贸易、资金的便捷流动、各国比较优势的互补,共同做好了世界经济的 “大蛋糕”,也促进了全球财富的增长。

1990 年,全球 GDP22.6 万亿美元;2020 年,全球 GDP 达到了 84.5 万亿美元的规模,世界经济总量翻了几番。互联网技术、科技、股市的爆发带来了新的消费狂热与逐富心理,创造了无数造富神话,刺激了覆盖全球的消费主义,又源源不断带来全球化福祉。

可是这种繁荣的背后呢?是美国穷奢极欲的掠夺。

**

**

马来半岛的种植园,有美国的投资,埃及的长绒棉,用的是美国孟山都棉种和美国化肥,沙特的沙特阿美石油公司,有美国的股份,印度的化工设备来自美国洛克菲勒,而中国的耐克工厂,也来自美国的产业转移,甚至连最终运走的货轮,可能也来自美国公司。

从本质上来说,这和一两百年前的殖民地经济没有本质区别。比如原材料市场、产品市场还是那些国家,区别只是更加隐蔽了,把原来的直接掠夺,变成了金融掠夺,把以前自己干的工业、农业,交给了欠发达国家,用附加值更高的高科技产业继续保持吸血能力。

这样一来,自己啥活也不用干,就能躺着赚钱,还能转移污染,享受蓝天白云和清洁空气,不香么?

更过分的是,美国这个太阳还通过操纵自己的 “引力”,来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这个能够被美国自己操纵的引力,就是美元。

还记得 “亚洲四小龙” 么?当时很多人都认为是亚洲人的辛勤劳动带来的,但翻翻 90 年代的经济指数你就会发现,这和当时美国的货币放水政策分不开,亚洲国家得到了充足的投资,经济也就欣欣向荣起来。

但到了 1997 年,美国突然加息,减少了对亚洲的货币供应,亚洲大多数国家的企业和行业遭遇流通性不足,这时只要制造一场危机,就可以完成收割。

于是索罗斯出手了,带着他的量子基金和全世界上百家的对冲基金,掀起了东南亚金融海啸,吓得全球投资人赶紧把资金从东南亚撤出来,放到美国去避险,而这时美联储也不失时机地吹响了加息的号角,涌入的资金直接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牛市。

等美国挣够了钱,就拿着他们从金融危机赚到的钱回到亚洲,去抄底亚洲已经跌到地板价的优质资产。

这波操作流氓么?流氓,但是美国是太阳,所有国家都要围着美国转,所以你只能顺从美国。

就像恒纪元的太阳一样,太阳增加引力,那行星就必须运行到远日点,太阳减小引力,那行星就要运行到近日点,这样全球主要国家经济周期就被迫跟随美元周期(引力)一起运动。

美元加息,其它国家加息,美元减息量化宽松,其它国家也被迫量化宽松。

你想逆太阳引力而动?不是不可以,只是代价非常高,要么引力巨变引发地质灾难和潮汐海啸,要么直接突破洛希极限被太阳引力撕碎,反映在经济中就是金融市场暴涨暴跌,国家经济受很大影响。

美国非常满足于自己构建的这种全球化秩序,但忽视了自己这种双重掠夺也潜藏着影响恒纪元稳定的危机,甚至导致乱纪元的隐患。

比如,美国资本家开始习惯于躺着挣钱,不愿意再投资制造业,造成美国的去工业化和空心化。

虽然金融阶层获利,但工人阶层却失去了工作,这样富人更富,穷人更穷,贫富差距变得更大。

比如,原料生产国在全球化中,出口廉价的原材料,进口昂贵的工业品,被美国用剪刀差剪羊毛,生活困苦。

比如,一些重污染工业的转移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环境灾难。

比如,制造国的利润受到专利剥削和技术剥削,仅仅能赚一点加工费,利润大头都被美国拿走。

这些不满都造成了恒纪元的不稳定。

于是发达国家国内开始民粹盛行,排外,反全球化,比如美国特朗普的上台,法国勒庞的超高支持率。因为他们都是逆全球化的鼓吹者,鼓动本国优先,当民意影响到政局,就必然导致国家政策变化,人为地为全球化设置很多壁垒。

原料生产国开始生存困难,无数人愤怒为什么自己辛苦工作却换不回美好生活,这种愤怒积累到一定程度,折射到政治上就是动荡和军事冲突。

比如埃及和利比亚的政权倒台,比如胡塞武装和沙特的军事冲突,比如菲律宾层出不穷的游击队和反政府武装。

而中国也不满足于只当代工厂,只挣点辛苦钱,而是想爬到产业链顶端去赚钱。

当这些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只要一些小小的变量,就会导致乱纪元的到来。

2 世界经济的乱纪元

什么是乱纪元?《三体》中也给了解释:三颗恒星组成了一个三体系统,相互拉扯行星,于是行星在季节乃至昼夜上出现不可预测的混沌,毫无规则可言。

而现实中的乱纪元是怎么来的呢?两大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中国崛起特别是体量接近美国后,必然会对美国引力产生拉扯,而美国凡事只想自己,为了利益最大化不在自己的轨道待着老是乱跑,出台各种不负责任的政策不可避免地产生外溢,造成乱纪元。

美国人这几年出台了不少不负责任的政策,比如中美贸易战造成了对全球产业链体系的干扰、人为设置贸易壁垒搞逆全球化、各种退群脱钩营造自己小圈子等,都是造成乱纪元的原因。

当然,美国把锅甩到了中国头上,说中国的崛起干扰了世界秩序。

用《三体》来解释,就相当于说中国的体量已经增长到干扰美国轨道运行的地步,所以美国 “被迫” 改变轨道(政策)。

要知道,中国和苏联可不同,当时西方资本进不去苏联,苏联的产能也到不了西方世界,而中国可是确确实实参与了全球分工的。

所以在中国加入 WTO 之前,美国从来没找到一个完美配合美国全球化战略的国家,人力成本低,社会稳定且地域广阔,人口红利大,可以建设无数代工厂,为美国低成本创造价值,美国还可以通过调整货币政策(引力),完美向中国输出通胀,印点钱就可以换回廉价工业品,而且中国人辛辛苦苦挣的美元,要保值只能投资美债。

美国相当于一次投资,赢了两次。

本来美国以为可以一直这样下去,但中国不干了。

以著名的全球化产品打火机为例,打火机本来和耐克鞋一样,都是全球化的典型产品,来自马来半岛的橡胶垫圈、来自沙特的石油化工产品乙烯,来自印度的丁烷,在中国的工厂中进行打火机的生产,再装上来自美国的压电陶瓷,法国、瑞士的恒流阀,最终才形成了销往世界的打火机。

别看打火机不太起眼,其中却包含了 20 多个零件,50 多个生产环节,还需考虑液体相变、气体扩散、燃烧条件、打火强度、火焰控制等精密工艺,中国一开始是搞不定的。

可是没想到,一个来自温州的商人不仅仅突破了这些工艺,还搞定了压电陶瓷和 AS 恒流阀,并直接把成本降到了 0.3 元人民币,以压倒性的价格优势获取了世界打火机市场的垄断地位。

这显然动了欧美的奶酪,于是对中国打火机开展了反倾销调查,还规定 1 美元以下的低成本打火机必须安装上儿童保护装置的规定来针对中国,导致中国打火机失去 70% 的出口份额。

你看,这就是美国人的做法,只能占便宜不能吃亏,自己推行的全球化只能对自己有利,只要吃了亏(或者仅仅是没占到便宜),就改变规则(轨道),让自己成为最终的赢家。

打火机只是中国向高技术攻关的一个小小缩影,事实上,中国在盾构机、5G 技术、高铁技术、量子通信技术、无人机等领域都取得了突破,也成了世人口中的 “发达国家粉碎机”,助力中国经济得以飞速发展,甚至已经接近美国的体量,对美国也形成了引力拉扯。

这样一来,就相当于天上出现了两个中美太阳。

本来,中国是愿意遵守全球化秩序的,也希望美国能够接受中国的崛起。这一点,从早些年中国官方宣传的 “太平洋足够大,容得下中美两国” 就能看得出来。

中国希望中美携手和平共处,一起在现有全球化架构下做生意挣钱,这样两个太阳就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双星系统,能够在稳定轨道运行,也能给世界带来恒纪元。

但是一家独大惯了的美国马上炸了,你中国算什么东西?凭什么能和美国平起平坐?这种傲慢的态度,从美国先后在安克雷奇和天津,连续两次宣称 “从实力的地位出发与中国会谈” 就能看的出来。

所以美国压根就没想给中国也成为了太阳的资格,于是科技封锁和贸易战接踵而至,但这种政策是与全球化背道而驰的,给本来就运行不稳定的恒纪元又踹了一脚。

比如恒纪元时代,华为只需要设计好新手机,整理好供应链,那么剩下的只需要交给代工的企业完成就行了,需要什么样的外壳、屏幕、喇叭、芯片,只需要跟全球分工的那个工厂提交订单就行,谁会自己费心研发自己的主板、内存、麦克风、充电器?

但美国却宣布,对华为制裁!你们不能再向华为提供芯片!这就打在了华为的七寸上,整个手机有几千个零件,哪怕华为掌握了生产手机零件的九成以上,只要美国卡住一个最核心的芯片,华为就翻不了身。

这种做法很恶劣,相当于突然破坏了过去各个国家分工明确的生产模式,也破坏了过去维持了全球经济运转几十年的格局。

类似的做法还有很多,比如美国推动各种 “退群”,比如抱着冷战思维让全球化合作让位于“小圈子” 合作,比如与中国脱钩等等。

这些乱七八糟的政策出来后,美国就开始不按原有轨道乱跑,不仅自己一团糟,还破坏了全球化秩序,把世界也带的一团糟,世界从此告别了恒纪元的 “美好时代”,进入了乱纪元。

进入乱纪元的第二个原因,是世界主要经济体货币周期不一致了,再叠加疫情影响,导致世界经济运行混乱。

2020 年,世界发生了一件足以影响人类历史的大事:新冠疫情。如黑天鹅般飞来的新冠疫情,更让乱纪元在混乱的路上一去不回。

(全球累计确诊病例数)

疫情带来的最大问题是**打击了信心。**信心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决定着经济的发展方向。

疫情截至到目前为止仍旧没有终结的迹象,特别是今年春季爆发了新一轮疫情,让人们开始思考疫情导致的不确定性,普遍对世界经济复苏缺乏信心,投资放缓,消费主义退潮,很多人选择把资金存起来或者干脆囤积食物,以应对未来的可能变坏的局面。

最新的福布斯益普索消费者信心双周追踪调查显示,消费者信心指数较疫情前水平下降了 7 个百分点。

可是投资和消费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如果没有投资如何会有生产?如果没有消费,生产出的商品无人购买,如何刺激再生产?这可能比疫情导致的停工停产所造成的影响还要大。

疫情的影响除了打击信心,还有**人员和货物的流动受限,**毕竟全球化的特点是产品与服务多阶段细分、多工序、多国生产、多国销售,原材料、半成品、零部件、资本品、生产服务化和服务外包等在全球范围内多次跨境流动。

新冠重点打击的就是流动,比如新冠疫情主要影响人力密集的制造业,除了中国外,其他制造业大国如越南和印度,都遭受重创,工厂停工、社会停摆,为什么?

就是因为要生产衣服,发现扣子没有,要生产家电,发现注塑外壳的乙烯没有,要生产汽车,发现车载芯片没有,全球化生产无以为继。

两年来全球汽车产业因为芯片荒影响,累计减产量或达到 1132.4 万辆,这还仅仅只是一个行业的表现。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国家开始敏感于产业链的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性,选择了更大程度的自主,开始人为的改变市场条件和经济规则,在全球化与经济安全之间选择后者,以应对未来更大的不确定性。

比如 2021 年半导体制造设备的全球销售额比 2020 年增长 44%,达到 1026 亿美元,半导体原材料的销售额也增长 16%,均创出历史新高。

原因很简单,既然全球化靠不住了,那我就自己生产吧,贵点就贵点,起码有得用,但这必然带来全球化生产的退潮。

而美国在这个时候显然没有站出来恢复世界秩序,反而开始了史上最大规模货币放水,不但将基准利率调整为 “0”,更祭出“无限量购买” 美债的“绝地大杀器”。

这么干的目的是通过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释放大量的流动性来防止经济衰退,给市场提供较好的流动性。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美国整体经济暂时得以稳定,资本市场表现非常强劲,道琼斯指数从 2020 年到 2021 年的涨幅一度超过了 40%,高科技产业、消费类产业业绩表现相对良好。

美国人拿着用纸印出来的美元开始买买买,2021 年中国进出口总值暴涨 22%,创造了近 10 年来的新高,主要原因都是因为欧美国家的消费需求旺造成的。

但放水思路只注重了政治上的 “利益”,却忽视了经济逻辑上的真实问题:财政刺激带来的需求恢复远大于供给恢复,当上游产品的价格压力逐渐传递至下游,日用商品与工业消费品价格就必然上涨。

2022 年 1 月份,美通货膨胀率达到了历史性的 7.5%,为 1982 年以来的最快年度涨幅。这种通货膨胀不可避免地外溢到了全世界,等同于美国自己 “进补”,全世界 “上火”。

从美国放水开始,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不断暴涨。从 2020 年一口气涨到 2022 年。在 22 种主要大宗商品中,有 9 种价格上涨超过 50%,如咖啡上涨 91%、棉花上涨 58%、铝上涨 53% 等。2022 年 1 月底,显示大宗商品价格综合变动趋势的 CRB 指数同比上涨 46%,而这也是自 1995 年有可比数据以来,最大的同比涨幅。

**

**

欧洲最惨,俄乌战争的爆发,天然气价格甚至翻了十倍,涨到了 3000 美元 / 千立方米!要知道,天然气不仅仅是用来取暖的,还是制造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材料。当天然气成本涨到生产成本的 80% 到 90%,绝大部分相关欧洲企业选择了关门停产。

**而现在美国看放水差不多了,又开始加息。**这是美国收割世界的老操作了,先放水吹起全球泡沫,然后制造危机吓跑资金,再来一个大加息缩表收割全球,把其他国家搞砸,到时候只要美国不是最烂的,凭借自己的政治、军事实力外挂,美国会收益最大。

想让美国少割点肉走,就只能跟着美国步调,所以按照以往的经验,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周期都是同步的。

比如 2008 年美国量化宽松,中国也是量化宽松,欧盟也是量化宽松;2018 年开始加息缩表,然后中国也是在去杠杆,也在收紧货币,世界都围着美国转。

可是这次美联储加息,欧盟却没跟,中国则选择了量化宽松,央行进行了一次全面降准、两次 LPR 调降,这就产生了不同的货币周期。

为啥会产生不同货币周期的情况?因为任何主权国家的政策,都只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措施,而不会根据别的国家的经济变量制定自己的政策。

中国现在利率比较高,就算美国加息,和中国也存在利差,中国必须要降低一部分利率,留出货币空间去应对美联储的可能超预期加息。一旦等来疫情缓解,谁的国债能吸引到更多的全球资本,谁就能笑到最后,这是一种无形中的金融对抗,没有硝烟,却比真实的战场更加惨烈。

美国、欧盟、中国这三家体量加起来等于人类 GDP 的 60% 还多,他们的货币周期(引力)不同步,就像《三体》中的三个太阳进入了不可测算的运动模式,也不可避免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乱纪元。

其一,世界经济复苏艰难。

一季度中国 GDP 增长 4.8%,美国则是 1.1%,中国金融市场震荡,股市暴跌。与此同时,美国欧盟通胀居高不下,部分美国人就赋闲在家不愿上班,导致美国劳动力缺乏、用工成本直线上升,小时工资快速攀升,用工荒席卷美国,大量集装箱船在港口堆积如山无法卸货。

其二,全球化正式迎来退潮。

继美国推动高科技产业链与中国脱钩后,西方产业链与俄罗斯脱钩,对俄实施一系列 “非常规”“史诗级” 制裁,其范围与烈度远超以往。

俄罗斯民众拿着苹果手机连买地铁票都买不了了。这说明,美国以冷战思维,彻底结束了那个全球大家庭、全球贸易大流通、商品大流通的高速运转的时代。

其三,世界进入存量搏杀。

恒纪元时代,大家推动全球化,都是通过比较优势做优势产业,比拼的是管理、效率、人员素质、基础设施配套,这种模式有助于推动全球经济增长,做大蛋糕。

但进入乱纪元后,从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共赢共荣,变成赤裸裸的存量博弈,大家想的不是做大蛋糕,而是抢劫别人的蛋糕。

比如,欧洲有 40% 的天然气依赖俄罗斯,美国 LNG 天然气储量丰富,却因为成本高打不开欧洲市场,那么美国就挑起俄乌战争,逼欧洲站队制裁俄罗斯,紧接着就跟欧洲签订了增加 150 亿立方米天然气供应的订单,争抢俄罗斯天然气在欧洲市场的份额。

比如,美国加息想让资金回流美国,但资金并不听我的话,所以美国就必须制造一场战争,逼资金回流美国避险。

俄乌战争不可避免地爆发了,结果就是欧洲资金疯狂外逃,德国 DAX 指数和法国 CAC 指数盘中一度跌逾 5%,而美股则借助这笔欧洲资金完成了全线逆转,道指上涨 0.28%、标普 500 上涨 1.5%,纳斯达克指数更是转为上涨了 3.34%。

在这场资金避险战中,其实中国也有一定获益,但 “莫名其妙” 地,中国两大金融中心香港和上海先后发生严重疫情,大大影响了对欧盟外逃资金的吸纳。

比如,东南亚也在趁着中国的疫情拼命争抢中国的外企。就在前几天,美国安森美 Onsemi 半导体公司官方宣布,随着上海加强封控措施,安森美将关闭位于上海的中国全球配送中心,而转至新加坡和菲律宾。

根据资料显示,有将近 1700 家日本企业在陆续撤离中国市场,此外还有大批韩国企业例如韩国超市品牌 “E-Mart” 在陆陆续续撤离中国。

更严重的是对中国高端人群的争抢,比如新加坡看似摆出一副中立姿态,不在中美中站队,其实一直在抢中国高端人群与资本。

上海疫情以来,汤臣一品豪宅业主忙着在群里抢菜,百亿身价的风投女王徐新在群里求助面包和牛奶,郎咸平的母亲也因入院不及时而病逝。这种情况刺激了很多人的神经,有钱人尚且如此,普通人呢?

这也一定程度刺激了他们的移民意愿,而俄乌战争中西方没收俄罗斯富人的操作也吓坏了这批人,生怕未来台海战事后也被欧美抢劫。

于是新加坡不站队恰好迎合了这批人的需求,最近新加坡移民火爆,新加坡金管局宣布 4 月 18 日起,将投资移民门槛由 300 万新币(1500 万人民币)直接提高到 2000 万新币(1 亿人民币) ,较原先高出 7 倍!但仍拦不住这些人移民的意愿。

只是他们不明白,新加坡根本没有中立的资格,真到中美对决的那一天,他们的美梦就要打破了。

3 中国怎么办?

二战初期,索罗斯的父亲曾告诫自己的儿子:“现在是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正常的思维已经不能适应这样的环境,要想生存,就要学会另一种法则。”

这段话放在今天同样适用,乱纪元到来,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如果仍按照恒纪元的思维去运行,已经不合时宜,必须找准新时期的历史节奏。

而中国对抗全球乱纪元的思路,不是学西方搞存量博弈,去夺去抢,而是赶在 “飞星” 或者 “三日凌空” 到来之前,拼命打造一个 “区域化” 的恒纪元经济圈,对抗大环境的乱纪元。

这一点,从这几年中国的一系列经济决策就能看得出来。

对内,2016 年中国搞了 “三去一补一降” 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8 年经济工作会议提出 “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2020 年提出 “国内大循环为主体”,2022 年又提出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这些提法其实都和中国向内需导向型经济体转型国策一脉相承。

简单来说,中国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产业升级,倒逼企业跳出舒适区,去做艰难的市场开发工作,去做原来舍不得投钱的研发工作,去想尽办法补齐产业链中的缺口环节,提高产业链自主可控,把改革过程释放的资金、劳动力、技术、土地等资源配置到市场真正需要的行业中,然后在 “全国统一大市场” 里面实现“内循环”。

这样一来,就算乱纪元的灾难到来,全球化无以为继的时候,我们一样可以凭借内部的技术、内部的生产和内部的市场生存下去,而不会像出口导向型经济国家那样一有个风吹草动就要死要活。

某种意义上说,疫情反而加速了中国这个内循环战略的实施,因为平时大家都忙着赚钱,你要搞内循环人家还笑你杞人忧天,但只有面临危机了,才会倒逼企业去开发国内市场空白。

对外,中国也在拼命扩大朋友圈,从一带一路倡议到 RCEP 经济圈,从与俄罗斯背靠背到与所罗门群岛安全合作,再到非洲的一系列投资,目的都是尽量把自己的小范围恒纪元做大。

这么做的原因也很简单,中国的自然资源不足以支持内循环生产,市场也不足以支持内循环扩大,必须把更多的人拉进来,把中国的区域化恒纪元覆盖到东盟、俄罗斯、中亚、五国、阿富汗乃至非洲。

那中国会得到什么?是一个全球超过一半的人口,全球一半以上的贸易额,规模超过欧盟和北美自贸区的星辰大海!而中国就是这片星辰大海唯一的恒星!

把中国对内和对外两方面策略联系起来看,就明白了中国的意图:在这片星辰大海内加快经济内循环与外循环,提高经济效率,做大蛋糕。用官方表述就是:“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一旦这个区域恒纪元形成,就是中国未来发展的百年之基。

在这个小号恒纪元里,大家要想活下去,就必须抱团取暖。而中国也绝不会像美国那样吃相难看,反而会以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情怀与原则,鼓励所有国家、地区通过比较优势,做优势产业,减少贸易壁垒,最大限度解决供应链的有效流动问题。

比如各国也别收什么关税了,中国免税进口俄罗斯的原油,生产成化纤,然后纺织成布料,再免税出口给越南、马来西亚,这些国家得到了便宜布料,成衣价格就大大下降,再免税卖回俄罗斯,这个过程中将会产生重大经济效益。

对于越南等 RCEP 国家来说,由于人力成本低,有利于承接中国低端产业转移,就像当年中国靠 WTO 腾飞一样发展经济。

对于俄罗斯、中亚五国这样的资源出口国,也能多卖资源赚钱。

对于中国,全球最齐全的产业链和不断突破的科技应用就是最大优势,在整个恒纪元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既然是中流砥柱,那人民币就是当之无愧的老大,如今美元、欧元、英镑、日元已经主动与俄罗斯能源脱钩,如果加上伊朗、委内瑞拉,相当于全球主要货币与 25% 全球能源脱钩,放弃定价权,相反,中国人民币才是唯一与全球所有能源接轨的货币。

美元的霸权是怎么来的?不就是绑定了沙特石油么?那在中国这个恒纪元里,人民币也完全可以绑定俄罗斯石油啊,甚至还可以绑定中国工业品,形成 “石油 - 工业品 - 人民币”,更具价值和购买力,从而真正成为这个恒纪元中的通用货币。

可以预见的是,另外两个太阳也在巩固其小规模恒纪元,比如美国正在加强对加拿大、南美以及日韩澳的控制,欧盟也在拼命巩固自己的势力范围。虽然受俄乌战争影响很大,但其体量仍在,此刻正游离于美国和中国之间,想办法浑水摸鱼,生存下来。

一旦中国实现了产业升级、解决了卡脖子甚至攀登上了科技高地,就可以顺势完成对自己区域恒纪元的整合,那中国的恒纪元就会像滚雪球那样越做越大,最后甚至吞掉乱纪元经济圈,在全球范围内重新恢复恒纪元。

当中国这颗太阳冉冉升起时,阳光,才会再次普照大地。

这里是 @猫哥的视界,更多深度内容,请关注公众号(转载联系):猫哥的视界、猫哥的世界哔哩哔哩**:**花猫哥哥 713

知乎用户 猫哥的视界​ 发表

1. 萧条的即将到来,应该是共识了。

甚至时间点,大概也是共识。因为美联储在加速缩减购债,2022 年 3 月就会停止扩表。

意味着从 2022 年第二季度开始,就会进入加息和缩表的进程。

大家一般认为那就是萧条的触发点。

2**. 这表明,这一轮美元回流计划,正式进入实质阶段。**

现在还没咋的呢,已经草木皆兵了。

英国加息,土耳其股汇债市场炸裂,东欧战事一触即发,我国也开始打击各种不和谐并扩大税源。

美元回流是个啥?老生长谈了,大家一般都看过。简单扯几句。用抽离资本的方式打爆目标国家的金融市场,连带着制造业受损。完事再用高涨的美元来低价收购对方的优质资产。

**收购啥?垄断性公司最好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买办资产阶级”。**举例:韩国三星,半数股份是美国人的。

为什么买这些?

因为这帮外表光鲜的精英,本质上还是海盗和强盗。掌握武力,占住资源点,占住能源点,占住交通要道,豢养买办和卖国政客,然后永远抽税和分红。

这就是帝国主义的生存之道。在他们那里,非其族类,只有当买办和当奴隶两个出路。

3. 操作手段,简单说几点

**进攻手段:**美国会营造资本流入美国的局面。方法有加息,提升美元指数,制造区域动荡和战争。

提升美元指数,方法有打击油价,打压与美元相关的 6 种货币,日元已经提前趴地上了。

战争可以打击当地汇率,也可以驱赶资本跑路。

防御手段

保持本国强大的增长率,超过加息和美元增值,以及由此带来的美元资产暴涨的预期;基本不可能。

为了挽留资本,可以加息。但那不是长久的办法。土耳其一度加到 20%。

外汇管制,钱来了就别走。

甚至有狠的,俄罗斯干过。先自贬汇率 50%,外国资本杀进去抄底后,再关闭外汇市场,到渡过难关再说。我严重怀疑土耳其打算也来这么一手。

可见,这个阳谋,几乎无解。没几个国家对付得了。

4. 具体的对策,可能的走向,有点长。有人看再写吧。


更新(一更,本文底部有二更三更四更):

美帝要美元回流填坑,会用什么手段?

胡萝卜加大棒,直接引爆世界各国债务危机。

胡萝卜是加息,提高美元指数,势头一成美元资产也会水涨船高。只要投钱过去,不用费劲生产就有高回报,请大家来投资(去年纳指大盘 26%,刺激不)。

大棒是全球挑动矛盾,引发区域对立矛盾,破坏生产环境,阻断物流交通。打击他国汇率,打击油价,有利于美元指数上升。

当年欧元诞生,美帝就通过科索沃战争给全世界好好上了一课,怎么样接化发顺道把欧元坑了。

现在就是用台湾牌恶心中国,拿乌克兰恶心俄罗斯,加上之前的叙利亚伊拉克阿富汗,在几个重点区域搞事情。

打了,就上当了。

这是场资本充足率的拔河之战,美帝比任何时候都虚弱,债务问题导致不断失血。但这头的队友倒下一个,都会给美帝回气。

也是信心之战,去了美帝那股市崩了咋办,大家一起被埋了也不是个事儿啊。如果资本各种不过去,感觉美帝自己就能把自己玩死。

看看拔河绳子的这一头,大家在玩啥。

西太平洋,RCEP 终于成立了,可以认为是瞒天过海之计,套着区域合作伙伴的皮,里面是中日韩自贸区。

未来十年,90% 的货物关税免除,这会非常有利于产业融合。中日韩的产业融合,在产业链上稳固并上攻,东盟在产业链上提供初级工业品,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十年内对东盟也是利好。

这样东亚实质上逐步联合一体。一个中国就够美帝受的,把 15 国供应链全整合了那还得了?可以想象未来十年,东亚必然被西方疯狂拱火,挑唆各种矛盾。

同时呢,减税也对各种进出口生意是利好,懂的都懂,发财发财。

俄罗斯在产业上日渐下行,军事工业吃老本,能源行业吃老本。目前和中国背靠背,实质在经济上有所依附。

中东,喀布尔陷落后,中东也力求整合,叙利亚伊拉克伊朗阿富汗的什叶之弧也逐渐成型。石油管道可以直接铺到新疆喀什。中东的战后建设和发展,也是重要的增长点。

土耳其也拉着一堆斯坦在玩突厥联盟,似乎没啥建树。

非洲还是老样子。欧洲和中国在那边投资拿资源。那边代表着未来,但未来十年不是主要矛盾。

建设和破坏,哪个会占上风?

炒作升值和持续发展,哪个能走得更远?

美帝是施展魔法,还是被魔法打败?

拭目以待。

早饭了,先说这么多。


二更

排版太差,更新到下面来。

美股又创新高,吓死个人。

苹果市值 3 万亿美元,顶港交所总市值一半。

特斯拉市值,其他车企加起来不是个儿,比腾讯京东阿里拼多多加起来还高。

脱离基本面太远,估计资本看着也怕。

再一想,台积电离得很近,特斯拉超级工场在上海,中国是苹果重要市场,这这这。。。

很难不引起点遐想。


三更

把目前本人应对萧条的一些准备工作贴上来。

大家多交流。

普通人如何渡过经济危机?


四更

12 月 30 日,王毅在新华社和央视采访中说,美国违背中美建交时的承诺,纵容鼓励台独,将面临不可承受的代价。

伊朗总统出来说,要求对特朗普和蓬佩奥进行审判。血仇必报。

蓬佩奥说,针对伊朗的威胁,美国政府应保护国民。

布林肯就跟没听见一样,1 月 3 日与北约集团通话,要力挺立陶宛;这个行为等同于继续支持台独。

当天,法国总统候选人出来呼吁退出北约。

次日,立陶宛总统出来说,允许台当局以台湾名义在立陶宛首都设立代表处是个错误。

1 月 4 日,五常避核联合声明。

中法俄英美发表「关于防止核战争与避免军备竞赛的联合声明」,释放了什么信号?

第二天,1 月 5 日,朝鲜发射了 “不明飞行器”。

中国人要算总帐,伊朗和朝鲜两个准核武器国家要搞事情,法国人闹分家,立陶宛要下贼船,美帝一天新冠感染破百万。

这剧情为啥变化这么大?

如果就此把美帝摁倒在地,也是个不错的结局啊。只不过那不太可能,烂船还有三斤钉,何况美帝可是病虎。

接下来,可能就是放大招了。

继续拭目以待。


更新来了,想不到这么快。

大招来了,原来就是个投机行动的颜色革命。黔驴技穷,不得章法。

总结一下:

在多处冒险,包括:

1. 哈萨克斯坦颜色革命。匪徒和总理阿明里应外合,不抵抗暴徒的冲击。被老纳的情报组织,总统托卡耶夫的提前布置,以及飞驰而来的集安军事力量扑灭。其实稳,上合还没出手呢。

2. 经济打击土耳其,试图暗杀埃尔多安,里拉大贬值后再引发颜色革命。这个事没准很快会发生。

3. 宣布特朗普组织武装暴动(国会山事件),打算把政敌直接拿下,进可攻退可守。

这皿煮灯塔,真是丢人丢尽了。灯塔早点塌了算逑。

碎碎念的杰哥:哈萨克斯坦暴乱是如何终止的?


2022 年 2 月 5 日,久违的更新。

不过一个月时间,还是发生了不少大事,我们来捋一捋。

乌克兰和南海突然变得紧张

朝鲜几颗导弹实验,有一颗是 1800 公里的准确命中标靶

冬奥会开幕,及开幕前的中俄联合声明

1. 背景,是拜登团队国内问题的尴尬:面临中期选举,拜登想搞定,至少满足两部分人需求

幕后金主,掏了大把银子把拜登送上去,是需要血筹的。那就是基建法案。基建法案一再缩水不说,还迟迟不能出台。很可能三四月份再签不下来,金主们的耐心就消失殆尽了。

选民。选民对拜登失望透顶,需要把股市、通胀、甚至疫情都控制住,拜登团队才有机会。

显然,大家对于这个并不乐观,有点墙倒众人推的感觉。

传闻威斯康星州本周二撤回 2020 年总统选举给拜登的 10 人选举人票,请问这是真的吗?还是又是高华造谣?

2、发展

内部不靖,则外部用力。

首先,战争预期 + 加息 + 美元指数上升,导致全球美元回流来解决股市问题和通胀问题,本来就是国策。

其次,多弄一点成绩,也好交待。

于是,南海和乌克兰开始拱火了。南海是斯洛文尼亚和日本的台独嘴炮,乌克兰则向俄罗斯疯狂利挑衅,媒体则鼓吹俄罗斯要入侵乌克兰。

其实俄罗斯脑子进水才入侵乌克兰,实控了克里米亚和乌东,犯得着再往前么?除非能一次性拿下波罗的海三国,实现与欧盟的自由交易,可劲卖油卖气。

外交部回应「日本国会众议院通过涉华决议」,称「是对中国人民的严重政治挑衅」,这释放了哪些信号?斯洛文尼亚总统回应该国总理「涉台不当言论」,称「斯洛文尼亚始终支持一个中国原则」,这释放了哪些信号?白宫认为乌克兰局势崩盘在即,美国在为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做准备,传递什么信号?乌克兰与俄罗斯同意继续遵守乌东停火协议,将于两周后再会谈,这释放了哪些信号?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拜登正式批准向东欧增派美军,释放了什么信号?

在此期间朝鲜前后打了四五颗导弹,有一颗 1800KM 射程命中标靶。在此期间发生了好几件事,我不知应该如何将其联系起来。

不论怎样,两地都没拱起火来。被摁住了。

3、高潮来了。2022 北京冬奥会来了,大气淡定美丽,充满了中国人浪漫的高级感。

这是一场注定要载入史册的冬奥会,因为开幕当天,中俄发布了联合声明。

主要内容,反美 +“中俄新型国家间关系,超越冷战时期的军事政治同盟关系模式”。

联合声明内容很长,从背景,说到价值观、经济合作、安全、联合国及国际组织,干货满满,强烈推荐看一看。我作了简短的解读(老司机的优点,就是简明扼要)。对美帝开出了,绝对不可能接受的条件。

中俄双方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新时代国际关系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联合声明》,如何解读?

4、接下来,美帝一定会疯狂反扑。请大家拭目以待。

知乎用户 碎碎念的杰哥​​ 发表

我几年前参加学校的海外实践,单位是中土集团的埃塞俄比亚公司。

我们知道埃塞地处东非,所以大家到了后,就问负责接待的同事,能不能带我们去『东非大裂谷』看看。

当时我们认为的东非大裂谷是下图这个样子。

负责接待的同事愣了一会,说你们现在就在东非大裂谷。

至此,才意识到东非大裂谷不是景点,而是个地理概念,谷宽至数百公里。因为人很渺小,未必能意识到自己在裂谷中。

我在想,经济衰退或许跟东非大裂谷一样,范围很大,边界模糊。

相比前些年的朝气蓬勃,现在我们可能已经在周期性的衰退中了。但凡经济衰退真的来了,那今天到底是衰退的前夜,还是已经进行中,都是模糊空间。

知乎用户 D.Han​​ 发表

昨天去逛城隍庙,走到街口看到了那家老字号烧饼,给老妈和自己各买了一个。

正在路边吃着,路过一个老人家,到我边上的时候转头问了我一句:‘’现在这烧饼多少钱一个?"

“六块” 我说。

老人家嘟囔了一句去年才五块来着,慢慢的走了。

看着老人家的背影,想起来前几天吃馄饨的事。

那天中午想吃馄饨了,百度了下附近的店就过去了

进店看了下,有猪肉馅,荠菜馅还有其他什么馅的

哟,还有个全家福套餐,十五块,嗯,感觉还行, 就决定是你了

馄饨端上来的时候傻眼了

六个,就 TM 的六个馄饨,虽然大的就跟饺子一样,但真就只有六个

那一刻感觉自己瞬间入戏到草房子里白雀的相亲对象里了,使劲的数着碗里的馄饨

数一数,再数一数,我心说着

数个 P 啊,数来数去不还就六个

经济大衰退来没来,会不会来

不知道

但小屁民的日子是真的越来越不好过了。

知乎用户 太公望的望 发表

不用上班,有钱发,拿发的钱炒股,股市牛气冲天。足不出户解决一家吃喝用度。

如果这种情况能持续足够久,才是奇怪吧

知乎用户 狼外婆的守护者 发表

目前我还没有感觉到经济大衰退的气息,不过,个人看法是国内需求不足,因为老百姓太多的钱被银行和房地产套走了,国家能够对房地产和银行加大力度,那么后面的人有更多的钱去消费才能彻底让经济反弹。倒过来说,炒房圈喝了那么多血,应该放倒他们,银行方面本来应该是帮助经济良性发展的,奇怪的是银行兴高采烈的参与了房地产行业血洗老百姓的每一次行动。

愿天下老百姓能够幸福。

知乎用户 男 K 也 发表

像这种话其实每年都会有几位经济学家和金融大咖在说,我最早听到类似的言论是 2019 年年底,当时财商创始人罗伯特 · 清崎来广州演讲,他在上万人的会场公开表示,有一场金融危机正在来临!

那时候还没有疫情,世界经济在中美贸易战之下虽然已经有疲软之势,但整体向好的局面并没有改变,所以绝大多数人对未来还是充满了向往的,如果你告诉别人未来可能会有经济危机,别人只会当你是个博人眼球的疯子。

但是,在 2 年多之后我们回过头来看这个问题,感觉可能已经完全不一样。

今天我不去判断马斯克这句话的可信度,我只想告诉大家经济危机背后的真实原因。

学过高中历史的都知道一个常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以前是每 60 年一个周期,但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如今已经变成了 10 年左右一次。

我们从美国历史来看,70 年代的滞胀期一直延续到了 80 年代后期,后来苏联解体、日本泡沫破灭、互联网行业兴起三重福利的叠加之下,美国才在 90 年代初期真正走出那场经济危机。

然后,到了 2000 年左右的时候,美国又陷入了经济低迷,基本宣布了新自由主义经济的失败,但好在中国 2001 年加入 WTO,庞大的廉价商品供应全球和巨大的消费市场,带动了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美国国内的经济问题又掩盖了一段时间。

可是到了 2008 年,问题太多已经完全压不住了,所以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就爆发了,也就是说美国这个国家的经济问题,实质上在 2008 年的时候,就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边缘,之所以能够安然无恙的硬撑到 2022 年,一方面是美元霸权割羊毛续命,另一方面就是中国处于国力上升期,带给全球化的福利。

这一点不用怀疑,因为从 2015 年 - 2019 年上半年,中国一直都是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发展得好,美国必然跟着一起沾光,哪怕有贸易战。

但是疫情的出现,让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为什么这样说?

这里就开始讲真正的干货了,大家仔细看,经济学是一门复杂的学科,有很多原理普通人根本看不懂,但是为了让大家明白这个世界基本的运作规律,我会用最简单通俗的方式说清楚。

首先,从经济层面来看,社会是如何运转的?

央行印钱——商业银行有钱——企业从银行借贷经营——员工获得工资——员工买商品消费——企业赚钱——还钱给银行——央行通过金融手段从市场收回现金,大概就是这么个模式。

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这一套运行了好几百年,其他的倒还好,最大的缺点就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场规模庞大的经济危机。

为什么?因为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没办法很好地调解贫富差距!你想啊,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逐利的,在这种体制下,老板作为企业的拥有者,必然会比员工赚更多的钱,否则就不会有人创办企业,这是非常容易理解的道理。

但是在这种经济体制下,老板获取财富的速度必然是远远超过普通人,一年两年还好,日积月累之下,就会出现富人和穷人财富差距越来越大的局面,也就是大家所说的贫富差距拉大。

本来,一个健康的经济系统是央行 - 银行 - 企业 - 员工,如此循环,但是当资本家赚钱的速度远远超过普通人时,钱就会堵在资本家那里,就拿马云来说,假设他一年赚 1000 亿,由于每个人的消费需求其实是有限的,花钱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看过《西虹市首富》这部电影的应该都清楚。

所以,就算马云疯狂消费,到了年底可能还有 500 亿没法使用,那么这 500 亿就没有参与到社会流通,也就意味着有价值 500 亿的商品无人购买,我们常说的产能过剩,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如果你仔细研究历史,历代经济危机,基本都伴随着贫富差距过大这个问题,因为钱堵在了资本家那里。

而且,由于很多企业没办法站在上帝视角看全局,他根本意识不到整个社会的消费能力已经出现不足,所以在还能赚到钱的时候,他们就疯狂的扩张产能,结果有一天他们突然发现产品销量大跌,无奈之下只能裁员,拆掉多余的生产线。

当大量的人失业,就会有更多人买不起他们的商品,如此恶性循环,就会出现工厂倒闭、员工失业、金融违约等诸多问题,综合起来,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经济危机。

这就是经济危机出现的基本原理。

近 100 多年来,资本主义国家的绝大多数精力,都花在了应付经济危机上。

就拿美国经济最繁荣的黄金时代,上世纪 50-60 年代,为了避免钱堵在资本家那里,美国制定了非常离谱的富人税。

美国总统里根在他的回忆录《一个美国人的生平》中写了自己的真实想法,他说自己在华纳兄弟影片公司当演员的时候,自己的税级竟然高达 94%,也就是当他的收入达到一个层次之后,每赚一块钱,自己只能拿到 6 分钱,税率之高实在是让人瞠目结舌。

为什么那个年代会被无数美国人怀念?因为那时的美国贫富差距非常小,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一人工作,就能养活一个老婆、2 个孩子、3 条狗,还能住上大房子。

但是这种局面并没能维持多久,上世纪 70 年代美国经济陷入了长达十多年的滞胀期,1981 年当里根上台成为总统时,他认为离谱的富人税是阻碍美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因为税率太高,导致美国资本家没有创业激情了,所以他在 1982 年进行了税制改革,将个人所得税从 70% 降到了 50%,1986 年之后又降到了 28%,同时给资本家的税,也从 46% 降到了 33%。

也就是从里根时代开始,美国国内的资本就彻底失去了枷锁,华尔街强势崛起、美股持续暴涨、美债越滚越大、美国贫富差距越来越离谱,资本家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甚至把美国曾经称霸全球的制造业转移到了国外,想只依靠金融就控制全世界,这也是如今美国产业空心化的根源。

为什么现在西方所有发达国家经济都没有活力?就是因为钱都在资本家手里,老百姓消费能力不足,40% 的美国人拿不出 400 块钱就是最好的例子。

当然,西方也有政客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们想重新加征富人税调整经济结构,可是西方的选举制度就是建立在资本家财阀支持的前提之下,想对自己的金主动手,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法国奥朗德社会党总统候选人当选之后,就提出了一个巨富税,年收入超过 100 万欧元就要交更多税,但是马克龙上台之后,立马就废除了这个条例。

拜登上台之后也立马表示要对富人多征税,看得出他明白美国的问题在哪里,但是税率能加到多高,能维持多久,这又是一个未知数,而且,现在美国的税率也才 39.6%,距离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动不动 70%,80% 的富人税,只能算是毛毛雨。

再说明白一点,代表大资本家利益的资本主义国家,你觉得他们怎么可能会让资本家伤筋动骨?

我们常说咱们社会主义国家有体制优势,具体体现在哪里?这就是其中之一。

前面我举例说马云年收入 1000 亿,有 500 亿没法流通,不利于经济发展,那行,我们如果把这 500 亿平分给 5 亿人,那么每个人就会分到 100 块,我们买玩具、吃快餐、玩游戏,这些钱很快就会通过衣食住行进入市场流通,老百姓有钱花,企业也赚到了钱,银行也能收到企业的还贷,经济自然也就变得充满活力了。

所以从去年开始,我国对国内多家巨头企业征收了反垄断罚款,还提出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的目标,再加上之前的税改和全民扶贫,其实最终目的都只有一个,那就是让老百姓的口袋鼓起来。

无数历史经验证明,一个国家,靠一两个富人是发展不起来的,只有让绝大多数普通人都富起来,中国经济才能长久的良性发展。

马斯克说 2022 年会有经济危机,他的话或许有一定的道理,但我们国家经济体制和西方国家不一样,如果真有那么一场危机,依靠我们的制度优势,或许我国会成为全球最重要的避风港也说不定。

原文首发于我的公众号 “枫冷慕诗”。

这是原文链接,大家喜欢可以关注下。

马斯克说 2022 年会有经济危机,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

知乎用户 枫冷慕诗​​ 发表

他的话听听就好,别当真,当真就输了!

如果我是马斯克,我说得比他还要绘声绘色,还要严重得多,恨不得明天就经济衰退才好!为什么?

马斯克刚减持了特斯拉,套现上百亿美金。如果预言为真或者广大投资者信以为真,纷纷抛售,他正好拿着现金进场买回,岂不乐哉?

如果预言非真,或者没有人相信,经济继续向好,股票继续大涨,人家马斯克手里还有大把的股票,获利的还是少不了他!

所以,以马斯克身价和地位,他说啥不说啥都无关紧要,和咱们老百姓没啥关系,他自己也进退有据,根本不在乎!

所以管他说啥呢?!

知乎用户 极客木易​ 发表

事实上,经济下行从疫情之初有些对周围环境比较敏感的人都切身感受到了,2020 年 A 股的市场却走出了结构性牛市,很多人都赚到了钱。

2021 年初,市场走势就比较剧烈了,相信很多投资者记忆犹新,那时候我乎也哀嚎一片。甚至很多投资者在 2020 年赚到的钱又还给了市场。

作为一个投资界的小萌新,我对于马斯克这种动不动就编辑文案蹭热榜的行为都感觉有点无聊了。

大家都知道经济下行,可能有经济危机,或者我们已经处于危机之中,我们也并没有怎么样,生活还是得继续。

危机危机,有危险也有机遇,大家要做好过冬的准备,同时也不能失去对生活和投资的信心。

我个人会在 2022 基金定投继续,股票也继续持有,当然大部分资金还是做稳健理财。

无论如何,作为投资者,在市场中逮住机会,还是得梭哈啊!

@篱落

关注我,必定成为知乎明日之 V!

知乎用户 篱落 发表

现在,我想知道,马斯克是不是有内幕消息,知道这场战争?或者他有预测模型,预测了这场战争。

………………………………………… 分割线………

我的智商不高,财商更低,所以我总是抓不住人生的风口。

但我读大学时就形成了这样的判断,一件东西,如果北上广流行了,那么大概三个月以后,会向一线城市扩展,再过三个月,扩张到二线城市,以此类推。

一个东西,如果北上广涨价了,一定会逐渐蔓延到一线二线三线四线城市。

但我不知道原因是什么。

后来我年纪大了,既认识了一些体制内的人,又认识了些体制外的人。体制内,我认识一些做宣传教育法律等远离一线经济的人,又认识一些税务住建市监等直接接触一线经济的人。体制外的,我认识一些直接做工商的人,也认识一些农民手工业者。我发现,直接与工商打交道的人,往往能准确预测经济,他们多半能准确预测一件事的发展态势,房价是否会涨(汗颜,当年一位体制内党群口的朋友告诉我所在的地方房价到顶了,体制内一位经济口的朋友告诉马上要涨,我明知道北上广已经涨起来了,还是愿意相信我所在的城不会涨,结果亏了一辆代步车钱。)

现在,我做决策的时候就想,我是否熟悉这个行业,是否明白内在逻辑,如果我不熟悉,不明白的话,就听这个行业的专家。他的建议比我瞎决策靠谱。

春江水暖鸭先知;

船要沉时鼠先逃。

[

【知物节专供】不要挑战人性,更不要挑战历史

知乎自营

¥34.00¥68.00

去购买​

](https://www.zhihu.com/xen/market/mall/detail/1447267769822019585?mcn_card_id=1461458970464059392&source=goodsRecommend-pc&zh_nav_left=back&zh_nav_right=empty)

知乎用户 西瓜爱番茄 发表

原本以为,2021 年已经深陷经济危机的泥潭。教培行业几乎没了;地产行业自决式裁员;互联网行业出现了资本大撤退。。。还有很多行业,在史无前例的经济寒冬中拼命挣扎。

不要说大学生毕业即失业。身边很多有名企 / 名校背景的人失业的也越来越多。即使没有失业的,收入也降了很多。

原来这还不算经济危机。。。

这几年失业的人真的很多吗?

知乎用户 路视界​ 发表

现在世界上最大的风险也不在于美元的超发和通胀,而是由于疫情长期得不到控制,造成世界生产停顿进而引发严重的通货紧缩

相比较而言,通货紧缩才是最恐怖的,每次大的金融危机都是通货紧缩。

经济上最核心的是,货币发行之锚是实际的生产。

而随着生产的增长,全球的货币供应理论上是应该不断膨胀的。而作为世界货币的美国,最健康的状态就是通胀水平略高于整体生产增长水平。

这样虽然美国大规模收割铸币税又保证了全球货币供应,被收税的也不至于太疼 。

所以根本矛盾在于全球疫情导致生产实际上是萎缩的,但是美元却大规模印刷造成通货膨胀背离了全球生产。所以通货膨胀是必然的。

更关键的是,经济局部增长点又不在美国,货物流通也不畅。

造成需要表现美元增长的部分还得不到美元表现。需要表现美元收紧的部分反而出现大量的美元结余。

疫情以后,真正的购买力稳定之锚不是货币而是生产,中国一直保持高生产,就保证了全球物资供应的基本稳定,保证了物资稳定那么美元和各国才没有急剧通缩。

如果中国的生产也出现问题,出口锐减。那么传导下来的结果就是欧美的生活必需品需求不会降低多少,但是供应量少了很多,必然造成进口价格暴涨,欧美需要更大量的硬通货来抢购少量的贸易份额。这就必然造成其实际购买力的通缩,进而引发恶性通货膨胀。

简单总结就是:如果中国一直保持高生产,提供足够多的产品,经济持续增长。则世界上需要流通的美元就一定会增加,而如果美国超发不远高于这个增长值,美元就不会有太大问题。

而一旦中国高生产不再或者美元超发失控,则会传导到所有的进口国会出现急速的美元外流,到达临界点就会产生大量国家放弃美元转而使用其他硬通货。这就将形成全球性的通货紧缩。

美元的超发对应了很大一部分世界生产的增加值,一旦美元崩溃,则全球没有足够多的其他货币或等价物迅速弥补空白,这就造成了阶段性严重的通货紧缩。


原文:

自 2020 年 3 月全球陷入新冠以来,美联储每月购买 1200 亿美元美国到期国债和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美国搞了一揽子的经济刺激计划,以及 6 万亿美元下一财年预算案,美国已经累计放水印钞 31 万亿美元的基础货币。

不仅美国选择超发货币,受到全球新冠疫情影响,全球各国都不约而同选择超发货币进行洪水漫灌,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以新发行的货币持续兜底违约到期债务。

二是超发美元入境其他国家央行也会被动的超发本国货币。

三是主动把货币洪水水位搞得跟美国一样高来防御美元资本的入境洗劫。

由于全球其他国家一样的货币超发一样的通胀螺旋,美国无法把通胀输出全球只能在美国国内循环,导致了美股暴涨行情,股价随便控制随便涨,美国物价已经开始全面暴涨。

经济上最核心的是,货币发行之锚是实际的生产。而随着生产的增长,全球的货币供应理论上是应该不断膨胀的。而作为世界货币的美国,最健康的状态就是通胀水平略高于整体生产增长水平。这样虽然美国大规模收割铸币税又保证了全球货币供应,被收税的也不至于太疼 。

所以根本矛盾在于全球疫情导致生产实际上是萎缩的,但是美元却大规模印刷造成通货膨胀背离了全球生产。所以通货膨胀是必然的。

更关键的是,经济局部增长点又不在美国,货物流通也不畅。

造成需要表现美元增长的部分还得不到美元表现。需要表现美元收紧的部分反而出现大量的美元结余。

现在世界上最大的风险也不在于美元的超发和通胀,而是由于疫情长期得不到控制,造成世界生产停顿进而引发严重的通货紧缩

相比较而言,通货紧缩才是最恐怖的,每次大的金融危机都是通货紧缩。

其实广义而言,几次超级通货膨胀的根源也是通货紧缩。

比如 48-49 的常党大通胀,表面是法币金圆券的超级膨胀,实际上是常党真正的锚定货币美元资产的严重外流造成的通货紧缩。

由于军费开支巨大,加上早期的黄金兑换政策,造成常党的储备硬通货金银、外币不是通过贸易逆差流出本国就是被民间储藏起来。从有真实购买力的货币供应量来比较,解放战争后常统区的货币实际上是逐渐减少的。

所以常党通过大量超发本币来榨取市场上仅存的硬通货,才造成的恶性通货膨胀。根源是通缩。

德国魏玛共和国的通货膨胀也是因为美元投资大规模中断,造成的实际资产的通货紧缩。

1929 年金融危机以后,大量美元资本从德国抽离出来回归美国。德国有真实购买力的货币供应量也急剧减少,德国魏玛政府也是采取本币通胀来榨取最后的硬通货。

津巴布韦的百亿大钞也是如此,是实际上的货币锚定紧缩造成的。

疫情以后,真正的购买力稳定之锚不是货币而是生产,中国一直保持高生产,就保证了全球物资供应的基本稳定,保证了物资稳定那么美元和各国才没有急剧通缩。

如果中国的生产也出现问题,出口锐减。那么传导下来的结果就是欧美的生活必需品需求不会降低多少,但是供应量少了很多,必然造成进口价格暴涨,欧美需要更大量的硬通货来抢购少量的贸易份额。这就必然造成其实际购买力的通缩,进而引发恶性通货膨胀。

简单总结就是:如果中国一直保持高生产,提供足够多的产品,经济持续增长。则世界上需要流通的美元就一定会增加,而如果美国超发不远高于这个增长值,美元就不会有太大问题。

而一旦中国高生产不再或者美元超发失控,则会传导到所有的进口国会出现急速的美元外流,到达临界点就会产生大量国家放弃美元转而使用其他硬通货。这就将形成全球性的通货紧缩。

美元的超发对应了很大一部分世界生产的增加值,一旦美元崩溃,则全球没有足够多的其他货币或等价物迅速弥补空白,这就造成了阶段性严重的通货紧缩。

“历史从不重复自己,但它会押韵。”

我们对比的看看信用货币的历史。

如果我们现在来到 15 世纪的荷兰,会发现一些在当时的世界上非常少见的现象,一个生产商给了另一个贸易商一批毛呢,但是贸易商并没有立即付钱,而是给了给了他一张白条,白条承诺在半年之后付清这笔毛呢的货款,然后他把毛呢装上船,送到海外销售。但是毛呢的生产商需要采购羊毛,不可能等半年时间,于是他在这张白条的背面写了一些字据和声明,然后将它抵给羊毛的供货商。如果在这半年内羊毛商需要用钱的话,还可以接在在这个白条背面写字,然后转让这张白条。这张白条就叫做汇票,后面写的字,就叫做背书。

最后你就发现,这张白条实际上已经在流通中成为了一种货币,也就是说在第一个贸易商把毛呢装上船,并且开出一张汇票开始,那么就等于在经济体中创造出了一种货币,在这个过程中出了开票人的信用之外,没有任何抵押品,在流通过程中,会加入背书者的信用。

如果顺利的话,半年之后那么这个贸易商在海外卖掉毛,赚到一大笔钱,付出了这笔款项,然后他会购进更多的毛呢,开出更多的汇票,然后毛呢商会生产更多的毛呢,采购更多的羊毛,最后羊毛商业会从此获利,整个经济体就加速繁荣起来。

假如这个过程发生在其他地方,你想要的毛呢,那么就必须用真金白银的购买,如果你没有钱需要打白条赊账——抱歉,小本经营概不赊账。

然后贸易商不得不用很长的时间攒钱来购入商品,这个过程有多长,或许半年或许一年,甚至一年之后,他都必须减少采购的数量,那么这个过程又会限制毛呢的生产数量,进一步影响羊毛的采购数量。

在经济的发展中,(信用货币)金融起到的不是加速器的作用,而是火箭助推器的作用。

在这个经济扩张过程中,可以清楚的看到通货的膨胀。只要一个国家的运气够好,手气够顺,那么经济就能够以几何等级的速度进行扩张,当然如果手气不顺就呵呵了。然后在你手气不顺,经济衰退时,又会看到通货的紧缩。

所以很早之前,荷兰人就意识到,商品流通中的 “钱” 的数量和一个国家中拥有的贵重金属并不等值。

信用和人们对市场的信心可以创造出更多的 “钱”,这些多出来的钱一方面可以用用在国内来繁荣自己的经济,当然物价会上涨,当时的荷兰是生活成本最高的地方。

另一方面也可以用在国外,荷兰商人用汇票收购外国的商品,也就是说你用白条子换来了别人流血流汗才生产出来的产品,也就是说,依靠金融,荷兰人用最低的成本——纸片和签名换取东西——这比贩毒还赚钱。

外国人都知道荷兰人用纸片换东西在耍滑头,但是荷兰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商,同时也是精品产品的生产商,荷兰人可以提供给你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和质量都是别人无法给你的,所以你不得不和耍滑头的荷兰人做生意,这就是经济的吸引力在维持他们对外国人征收铸币税的权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荷兰纸片” 开始大踏步的攻城略地,不仅限于和荷兰有直接生意往来的地区。

比如你在家乡想做生意,但是苦于缺少融资渠道,所以听说在阿姆斯特丹和安特卫普借钱方便,于是你就打包去荷兰,在荷兰的窗口你谈好各种条件和利息,对方开始放款,然后你发现领到手的是一张纸片,于是你怯生生的趴在窗口对立面说:“老板,换一种,袁大头不行吗?” 对方恶狠狠回了一句,“乡下曲辫子,在荷兰借钱就是这个规矩”。你权衡半天,考虑到在家乡借钱又多难,所以只好接受。

不仅个人会缺钱,而且政府也会缺钱,欧洲各个国家的政府为了进行战争或者给国王修豪华的宫殿,也跑到荷兰借钱,荷兰人给了你一个纸片,然后别人就都相信你变得有钱了,可以买军火,给士兵发饷,购买意大利的大理石和丝绸来装饰你的宫殿。

当然这个过程中你也许需要化整为零,或者偶尔兑换一些硬币,这些过程都有荷兰人金融家为你打理,没有人比他们更懂得的 “纸片中的奥秘”,所以最后整个欧洲都离不开在阿姆斯特和安特卫普的金融中心,最后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为全欧洲甚至远在大西洋和印度洋上进行服务的金融中心,这个金融中心每年从纸片中的奥秘生产出来的财富会比和荷兰人正正经经的制造毛呢和经营净出口生意更多。

信用货币根植与商品生产,商品会不断生产也会不断消耗,信用货币只会生产不会消耗,这是否是所有信用货币面值会逐渐增加并通货膨胀的原因(假设印钞机没有恶意滥用)。
商品是慢慢消耗,但是信用可能瞬间崩溃。

比如那个荷兰贸易商运着一船毛呢,结果出海后遇到风暴船沉了,血本无归,到期承兑不了汇票。然后羊毛商把他告上法庭,他宣布破产,房子卖了还不够还款,于是羊毛商就把背书人也告上法庭,结果毛呢商也破产了。这这样两个过去有很高信用的商人就从经济领域消失了。

当然海运的风险是可控的,每年出海的上千条船只有一少部分沉没,所以这种情况不会影响荷兰的总体经济,不过如果发生战争,大批商船被掠夺,那么荷兰经济就会遭遇重创。

不过最危险的是,你的经济没有吸引力,比如英国现在产的毛呢比你的花色更多,价格更便宜,你的毛呢出去亏本了怎么办?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本身就是一种信用在不断膨胀之后的自我调整过程,大家都认为修铁路可以赚海量的钱,于是铁路公司拿下政府的许可之后满上信用爆棚,大家猛劲的借钱给他。

然后铁路公司又大量采购铁轨,让钢铁厂也发了。大家看钢铁厂赚钱,认为他的信用也是爆棚的,然和钢铁厂大手笔的借钱扩大生产。

然后铁矿石商业发了,大家认为他的信用也爆棚了,开始借钱扩大采矿规模。

这个过程就是信用的在膨胀,通货也在膨胀,不过最终所有的假设都是在与第一个假设,铁路建好自耦可以赚到大钱。但是等到第一条铁路修好之后,发现并不赚钱,于是铁路公司的信用崩溃了,没钱继续建铁路。接着钢铁厂的信用也崩溃了,因为铁路公司不再采购铁轨;接着铁矿石商的信用也崩溃了,最后整个经济的信用都崩溃了,这就是金融危机。

在你在历史上的每一次金融危机中都可以看到一项或者几项因为十分美好的预期带了的信用膨胀,有时候的铁路,有时候是飞机,有时候是互联网,就像在 15 世纪荷兰人预期那艘行驶出港湾装满毛呢的船一样。

此时此刻 恰如彼时彼刻,让人想起历史上一个赌徒 - 约翰. 劳。

在他给自己立的墓志铭上这样写 “约翰. 劳,杰出的法国国库管理人。” 后来法国人听闻也给他上了一个新的墓志铭“一个著名的苏格兰人长眠在此,他的算术天才举世无双,他用简单的代数法则,把法国弄得病入膏肓。”

英国在印度的胜利为英国赢得了一场大胜,尤其丰厚的战利品和赔款让英国人欣喜若狂。

英国战略很简单,那就是一次攻击失败,就发动十次进攻,十次都失败了,就发动更多的。

海军在扩充,陆军在扩充,给普鲁士的军事补贴在翻着番的增加,胜利的天枰开始向英国一面倾斜,但是代价是天价的军费,即便是富裕如英国也拿不出这么多钱,但是英国有办法,那就是通过金融市场发行国债来圈钱。

法国人要想和英国竞争,那么也必须加大军事投入,不过他们没有英国的庞大金融业只好和私人银行家借钱,说白了就是借高利贷,利率 10% 以上(主意!现在用的纸币每年都会贬值 3% 到 6%,而哪个时候用的硬通货,同样的利率要比现在的高 3-6%,也就是法国政府相当于现在以 15% 左右的利率借贷),而英国国债的利率在 3% 到 5% 之间,成本远远低于法国国债。而且法国筹资的渠道有限,而英国则不仅金融发达,而且有英格兰银行这样一个发钞银行,实在没人认购了就由英格兰银行用国债券抵押发行纸币来筹资。

“无尽的金钱是战争的原动力” 这一点古罗马人就已经领悟其中的奥妙。对于缺少金钱支持的法国来说,每场战争都是打着打着就发觉动力不足的了。

路易十四晚年这种情况就可以看的一清二楚,法国要想和英国竞争就必须发展自己的金融业,和现在的某些国家一样,为了快速发展金融业,他们也曾经把希望寄托在引进国际金融人才身上,不久之后他们觉得发现这位真命天子——苏格兰人约翰. 劳。

提到苏格兰人很多人可能的第一印象是格子短裙、风笛和电影里非常拉风的双手大剑,实际上这是苏格兰高地人,他们说盖尔语(和爱尔兰语一个语系),几乎和低地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民族。

和盛产勇猛战士的高地部落不同,苏格兰低地人的语言和英语几乎相同,他们是商业民族,在金融也方面有非常高的建树,比如现代保险业就是从苏格兰发源的,在大英帝国历史上唯一的 “皇家银行” 叫苏格兰皇家银行,英格兰银行也是在苏格兰人的建议和指导下建立的,苏格兰和英格兰的联合让苏格兰人的金融才智有了更广阔的发挥空间。

约翰. 劳 1671 年出生在一个苏格兰爱丁堡的富有银行家家庭,父亲死后他变卖了所有的家产,带着钱去伦敦发展。这个人喜欢酒精、女色、赌博以及各种各样的奢侈品,奢侈放荡让他一度几乎花光了父亲留下的巨额财产,不过他很快找到了新的财源——他把自己的数学天才用在赌桌上,在伦敦的花花世界里很快赢得盆满钵满(现在很多华尔街精英都是前拉斯维加斯和大西洋城的职业赌徒,有的觉得赌桌的赌注太小,不过大部分是因为所有的赌场都已经拒绝他们入场,所以只好改行,金融投机和赌博一样都需要对数学的天赋)。

1694 年,他因为女人和别人争风吃醋,结果在决斗中把对方打死,逃离了英国。

此后若干年里,他流浪在欧洲大陆,从荷兰到法国再到意大利,一面在赌场里赚取生活费,一面增长见识,在游历的过程中,他似乎收获了某种灵感,形成了一套经济理论。

他认为,要想国富民强就应该想尽办法增加货币数量,最好是增加纸币,因为贵重金属数量有限又经常大规模波动。

从长期看货币数量的增加并不一定会造成物价上涨,因为货币增加后经济更加繁荣,那么各种货物更多,所以经济增长会赶上货币发行量,因而没必要对物价问题担心。

用现在的话说,约翰. 劳的主张就是 “量化宽松”,主张对经济进行大规模刺激政策,而在当时世界经济正处于大通缩,所以他主张绝对是对症下药,只要采用绝对会立竿见影。

1704 年,在他的官司经历了十年的诉讼有效期之后,约翰. 劳返回了英国,写了一本叫做《论货币和贸易——兼向国家供应货币的建议》书,向英国政府推销自己的经济理论,不过英国人对这个放荡子的激进大胆经济理论并不感冒,他们坚持采取 “摸着石头过河” 的方式发展金融业,此后他们摸了一百年的石头,最终实践证明约翰. 劳当年的主张是正确的——拿破仑战争的巨大的军费需求,让他们不得不让英镑纸币和贵金属脱钩,而超发的货币作为政府的财政,一部分投入本国军费,另一部分提供给欧洲大陆上的反法联盟国家作为军费补贴,而前者的全部和后者的大部分又变成订单和服务费流回到英国的生产领域。

巨大的政府消费刺激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实际上经济史学家们现在都没法断言 18 世纪晚期工业革命驱动力是什么,究竟是纺织业的不断进步,还是拿破仑战争时期的财政刺激)。

被英国政府拒之门外之后,约翰. 劳返回欧洲大陆,向各国统治者兜售自己的经济理念,不过等待的是一系列的闭门羹。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现在是处处不留爷才把爷难做,约翰. 劳无奈之下只得继续做自己的职业赌徒。又经过十年的蹉跎时光后,他终于时来运转了,当时欧洲的第一大国——法国决心给他一个机会。

当时的法国承受着路易十四战争后留下的二十亿里弗尔(当时的法国通用银币单位),而每年的财政收入为 1.45 亿里弗尔,扣除开销,根本不够偿付利息的,所以法国不得不借新债还旧债,很快这笔债务就增长到三十亿,而且因为政府信用由于债务的飞涨而越来越低,所以借贷的利率也越来越高,从长远看政府除了宣布破产没有任何办法。(这三十亿的国债大体上包括两类,一类是政府的直接借贷,大约占三分之一,另一部分叫做年金——你大致可以把它想象为一种光支付利息不用偿还本金的国债,不过持有者可以卖出,所以它的价值也是会受到政府信用的影响)

面对这种情况,摄政的奥尔良亲王找不到解决这个问题的人——就像你住在一座吱吱嘎嘎响的危楼里,你向所有的知名建筑师求助,不过得到的都是否定的回答,最后你在窗户口看见道边有一个变魔术的,于是决定让他来试试——这个变戏法的人就是约翰. 劳,一个声名狼藉的浪荡子、职业赌徒,既没有治国理政的经验,也没经营过一家银行,却夸下海口可以改天换地。

尽管是死马当活马医,不过毕竟是欧洲大国,做事必有谨慎的一面,他们决定先给约翰. 劳一个试用期——1716 年的时候,法国政府给了约翰. 劳 600 万里弗尔作为启动资金,同时给了他一项政策他发行的纸币可以用来缴纳政府税款。

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证明约翰. 劳对金融掌控是炉火纯青的,他的银行给法国政府带来大量的纸币,同时又没有造成纸币贬值——无论是在原则上还是实际操作中,这些银行券都能 “见票即兑” 在银行变成硬币;与此同时,他还让法国政府降低硬币的含银量,这样硬币贬值纸币坚挺就逐渐让法国人养成对纸币的信赖。

1718 年,约翰. 劳的试用期结束了,他的实验银行被升级为法兰西皇家银行,总揽法国的纸币和硬币发行,以及烟草专卖等财政大权。

不过作为 “转正” 的代价,奥尔良亲王要求立即为法国政府解决即将到期的 10 亿里弗尔债务。于是法国的央行行长约翰. 劳一咬牙做了一个非常冒险的决策,下令法兰西银行发行 10 亿纸币。这样一大笔纸币突然涌入市场,必然会造成严重的冲击,弄不好就会造成银行信用的尚失,发生纸币的挤兑,法兰西银行就会垮台。

不过约翰. 劳另有高招,他给这笔 “热钱” 找了一条渠道进行疏导,他建立了一家国有控股的垄断企业——密西西比公司,垄断新发现的路易斯安那的贸易、开发和土地出售等权利。

然后一面动用各种媒体和渠道热炒密西西比的 “概念股”,声称密西西比河流域发现了黄金,以及大量的皮货供应,和善的土著人;一面规定国债和纸币都可以用来购买密西西比的股份,法国人纷纷用纸币购买公司股票,这样用公司的股份来回收市场上的纸币,不过回收来的纸币并没有被用来开发密西西比流域,而是低息借贷给政府用来偿还高利贷和应对各种开支,而政府还债资金以及各种采购和开支流回到市场之后,又被密西西比股票从新吸纳回来,并贷给政府,这样经过滚动运行,约翰. 劳很快超额完成交付的任务。

不过密西西比的 “善意的谎言”,并不能维持太久,即便是有茫茫大西洋阻隔,总会有消息流传回来,法国人总有一天会知道密西西比不过是遍布丛林和沼泽的荒蛮土地。

不过约翰. 劳还留有后手,他继续不断推出新的概念股,密西西比公司(官方叫法是西方公司),不断被授予新的贸易垄断权,包括和西班牙属美洲、西非、印度以及中国的贸易权力。

不过这些大部分仍然是炒作概念,公司很少有盈利,接管和重组的 “国有企业” 也都是一些运营不善的贸易公司,要把这些“垃圾股” 炒上天,还需要别的手段,那就是约翰. 劳还有一个绝活,他法国的央行行长的职位,他控制着货币的供给量,当他发现公司的股票有下跌的趋势,那么就让银行发行新的纸币,这样货币流入股市就抬高了股价(就像现在央行降息将准来救市一样),而在追涨杀跌的心里下,法国人就重拾热情。

而一旦发现纸币有贬值风险,就让公司发行新股,让股市吸收热钱,减少实体经济中的货币。

法兰西银行和密西西比公司的总部建立在同一座大厦——马萨林宫内,据说当年的行长办公室和总裁办公室就一条走廊之隔,约翰. 劳下令发行新股,就从走廊这边到走廊那边去办公,反之则从走廊那边到走廊这边。

大量的货币刺激政策,不仅让法国政府摆脱了债务危机,而且也让经济一片繁荣,工商业和贸易都迅猛发展,从某些意义上说印证了约翰. 劳的论断,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商品的生产都在增加,所以物价上涨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

不过也有和他的论断不尽相同的地方,就是有的产品的增长明显落后于其他产品增长,其中最主要的是农产品的增长,所以食品价格迅速上涨,而食品价格上涨又造成城市工人生活成本增加,造成工资上涨;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加工成本也在上涨,最后就会发现所有的产品价格都在涨价。

从这些现象里,后来启发了一些人,建立了第一种系统化的经济学理论——重农主义,重农主义认为在人类经济活动中,唯一创造价值的是农业生产,其余的手工业和贸易都是农产品价值的组装,所以要想经济发展就必须加强农业的生产能力。

实际上我们现在也能观察到一些类似的现象,那就是一些无法迅速增加产量的基础性产业可以在经济繁荣期内赚大钱,比如前些年的澳大利亚铁矿石生产商就几乎赚翻了。

尽管经济明显过热,不过在约翰. 劳的高明操作下,在法国集权政府强大的权力支撑下,视乎局面仍在掌控之中,不过还有一些东西是这个体系没法掌握的,在这些问题暴露出来之前,约翰. 劳和法国政府必须解决这个庞大的金融冒险计划中各种问题。

通俗历史读物往往把约翰. 劳描述为一个冒险家、金融赌徒、早期证卷市场上的无良 “庄家”,但是实际上似乎并不是这样,即便是这样的人,法国的当权者也不可能允许那整个国家和社会去当儿戏,所以他是有一套完整的计划的,其中可能要经历非常冒险的阶段,但是计划里是有最终解决方案的。

这个解决方案就是,把密西西比公司和法兰西银行合并,然后让这个超级金融机构的工作相当于现在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的集合体,负责处理发钞、征税和处理国债的所有问题,通过出售股票的方式吸纳过去的高利贷国债,实现 “债转股”,这样就降低了政府的融资成本——这第一点约翰. 劳已经通过精妙的计划和高超的操盘技巧完成的七七八八了。

但是这个超级金融机构如果没有盈利能力,那么上述所有的努力就都会付诸东流。

那么利润从那里来,有三个渠道,

第一海外贸易利润,这个太不靠谱,只是作为抬高股价的一种炒作概念;

其次两项才是约翰. 劳真正看重的,一个是通过法国的税收来直接征集金钱,这笔税金用来偿付银行给政府的巨额贷款的利息,年利率为 3%,这将是一笔稳定的收益;

另一个是通过发行纸币对整个经济体间接的征税。

按照约翰. 劳的计划,需要做到这两点就必须要解决法国财税体制中一个巨大的历史遗留问题,那就是包税制度。

法国的税收体制是这样运行的,法国政府拥有的几乎每一项征税权都被委托给包税人去征收,包税人先把一笔钱交给政府,买断包税权,然后进行征税,多征出的部分就是包税人的利润。

比如说政府要对一条道路征收通行费,预计一年可以征收到 10 万里弗以上,那么政府就和包税人进行讨价还价,最后包税人以每年 8 万里弗的价格成交。

那么在每一年年初的时候,包税人把 8 万里弗的银币汇给政府,然后雇佣一批人开始征税。

如年景好可以征到 16 万,那么就有 8 万的利润,如果年景不好就赚的少一点——当然实际上这种垄断行业是很少会赔钱的,必要时巧立名目,提高税率总会让自己有钱赚。

这种办法是从中世纪延续下来的,当时国王没有一个完整的税收系统,也没时间组建一支税务人员队伍,所以就把各种征税权力承包出去,这样来钱非常简单,但是同时也造成大量税款的流失,摆脱包税人集团的控制是从路易十四时代法国政府就努力去做的事情。

但是这件事做起来非常难,因为包税人集团规模庞大,而且和法国政府经过长期的共生关系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包税人既是承包商,也是政府的官员,也是银行家,是法官,是贵族,和国内外的金融集团有着密切的联系。

总之,没有人有勇气搞定这批人。如果不搞定这批人,那么不仅仅是税收流失,政府筹集不到资金来偿付贷款利息,而且纳税人用纸币缴税,而包税人确要求法兰西银行把纸币兑换成硬币——这帮人是 “国际公民”,对法国没什么感情——这样就造成银行的硬通货流量绷得很紧,遇到突发事件很容易发生 “跳票”,所以约翰. 劳的计划中必须搞定包税人利益集团,只要搞定了他们,法国就有足够的税款,同时他发行的纸币也可以一统天下,这样整个计划所有的漏洞就都堵上了,一切完美无缺。

但是这个苏格兰人过高估计了法国这个威风凛凛的集权政府的威力,通常这种政府看起来一副金枪不倒无所不能的样子,但是一碰到利益集团,尤其是政府内部的利益集团就马上会疲软下来,所以约翰. 劳没法最后完成他的计划。

所谓夜长梦多,很快另外的一些不稳定因素也逐渐发酵起来,其中之一就是波旁公爵路易. 亨利. 德. 波旁——当年大孔代亲王的嫡系孙子,尽管他们家族已经不再享有亲王的称号,不过仍然是法国权贵中最有力量的一族,摄政的奥尔良亲王的权力竞争者。

这位炙手可热的公爵看到密西西比公司的兴盛,希望能够参与公司的管理,并且低价买进股票——这是当初为了 “推行改革,减少阻力” 的一种措施,让一小部分人先富起来,尤其是权力中心的那一小撮子人富的特别容易,这些法国权贵们在开始的时候都低价买进“原始股”,然后等待股票上市后价格不断攀升,进而发了大财。

食髓知味的公爵要求接着玩这个游戏,并且要求分享约翰. 劳的权力,但是约翰. 劳显然不想妥协。

于是恼羞成怒的波旁公爵把手中全部的股票都卖掉,换成三马车的纸币来到法兰西银行,要求兑换成硬币。

然后法兰西银行发生 “跳票” 了,然后是恐慌和挤兑,货币危机又击垮了对密西西比公司的信心,股市一路下滑。

持有股票和纸币的法国人一夜之间损失惨重,愤怒的追讨约翰. 劳。他企图到奥尔良亲王那里避难,不过群情激昂的法国在哪里也庇护不了他,他只好逃出国境。

两年之后,他的恩主奥尔良亲王也在一片咒骂中死去,取代他摄政王位置的是搞垮了法兰西银行的波旁公爵。

约翰. 劳后来逃到威尼斯,在那里他继续自己职业赌徒的生涯,直到 1729 年寿终正寝。

后来有人认为约翰. 劳和他的法兰西银行的失败之处在于没有充足的准备金,实际面对像波旁公爵这样的恶意挤兑,当时的任何银行都会发生跳票,包括被认为最成功的英格兰银行都是如此。

比如当年罗斯柴尔德家族就曾经恶意挤兑过英格兰银行,不过这个行动刚一开始,包括英国王室贵族、商人、军政要人在内实力人物就纷纷表态,这个初来乍到的德国犹太人立即就明白,英格兰银行身后的利益网有多么庞大,如果他不想上街时被人突然砍死,或者睡着睡着觉脑袋就不翼而飞,那么最好老实一点。

在当时的纸币和今天的纸币在理论上是一样的,但是在实际运用上却不一样,因为很少在日常生活中流通,大部分是用于大笔资金的结算。

这些纸币的印刷都非常简单,一张纸片上面印着几行字,后来才多了一些花样,没有今天的复杂的防伪标识,所以你要是上街拿着这些纸片购买东西,也没人敢收,日常都用硬币。

一般来说只有大规模的资金交易才用纸币,如果发现了假钞,那么很快就能追查出来。

所以今天的纸币是一种不记名的银行券(我国和少数国家是主权货币),而在当时是一种半记名的银行券,持有纸币都是为了长期保有,大规模持有纸币的人,都是和银行来往密切的人,经常需要借助银行贷款之类,在当时的英国,如果有人要求大规模兑换纸币为硬币,那么银行工作人员就会对你进行 “劝说”,威胁以后不给你贷款,这样你就不敢提这样的要求了。

而越是持有纸币数量越大的人,和银行的关系就越密切,最后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网来支撑着英格兰银行。

而在约翰. 劳的法兰西银行后面却没有这样的利益网络,当然法国有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政府,而英国的政府是松散的,法国政府要有力和统一的多,法兰西银行的迅速成长,取决于强大的政府机器的支持,但是这种看似无可不能的政府也并非看起来那么风光,尤其是碰触到利益集团时,最后在这个权力金字塔顶端,只有放下一张宝座的空间,权力争斗又会殃及池鱼,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在法国发生 “密西西比泡沫” 的同时,英国也发生了 “南海泡沫” 的股灾,这件事是他们看到约翰. 劳的成功示范,于是也搞了一个 “南海公司”(拥有和奴隶贸易以及和西班牙殖民地的贸易权力),为政府解决国债问题。不过在“南海泡沫” 破裂之后,英格兰银行充当了救生员,收拾残局降低了损失,而法国却把所有的鸡蛋都放进了一个篮子,把银行和公司紧紧捆绑在一起,最后一起毁灭,却没有收拾残局的方法。

最后和所有的金融落后国家一样,他们没有尝到金融的好处之前,就经历了残酷的伤害,于是一大堆知名学人、官人或者半官半学人就都蹦出来嚷嚷什么 “股市不如赌场”,“建设有波旁特色的法国资本主义不需要英国的金融模式” 等,最后就没人再敢尝试继续金融改革了,直到美国独立战争的时候,他们才从新组建银行发行纸币。

知乎用户 邓德全说书​​ 发表

马斯克可能是最关心下一轮周期的人类,因为他的首富位置就是本轮大放水得来的,错判了周期,他不仅是丢掉位置的问题,可能彻底退出福布斯,因为马斯克的资产护城河并不算很靠谱。所以我对他的结论比较认可

不过我预言 2022

显然,他想彻底下车,再留一年

金融市场有提前性,不可能等加息重锤落地它再反应

海外金融市场里面,23 年爆算是非常乐观的前景了,应该说你放上去十个鸽派他也没法给你鸽到 23 年

当今市场已经有消化如奥密克戎这种级别的黑天鹅的能力,不要指望什么超级利好可以扭转这种局面,就像奥密克戎阻止不了美股年末行情一样

特斯拉 CEO 马斯克预言 2023 年前有金融危机,你觉得这一预言是否有什么依据?

知乎用户 红旗漫 发表

市场上一直有这种说法,2022 年经济衰退,甚至出现金融市场上的剧烈波动。2022 年最主要的一个变量是美联储将进行到缩表加息的实质阶段。我们知道在 2021 年的年末美联储已经开始缩表,也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市场上的流动性。但美股三大股指还是在继续创出新高,如下图:

1、道琼斯指数近几个交易日创出新高 36679.44 点

2、标普 500 指数近几个交易日创新高 4808.93 点

3、纳斯达克 100 在前期最高点(16764.86 点)附近,2022 年 1 月 3 日收盘为 16501.77 点

美股的指数创出新高,一部分原因是市场上的流动性仍然相对比较充裕,但随着 2022 年美联储缩表加息的影响加深,市场上的流动性被抽取得越来越多,当到达某一个节点的时候,股市上将会出现明显的反应。这就好比我们烧开水,可能前面烧水到 99 度都是在加热,但到了 100 摄氏度的时候,水突然就开始沸腾。另一部分原因是美股近 10 年的长牛,人们在思维上已经习惯了指数不断上涨,市场由于惯性也还在继续上涨,然而要引起注意的是支持美股上涨的流动性在逐步收缩,很多华尔街的分析,预计美联储将在 2022 年三次加息。

通常来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目前美国处于高通胀的一个状态,主要是由于疫情的原因,美国释放了天量的流动性以及全球供应链的失衡。 但在加息基本确定的情况下,对于投资者来说, 把握好加息的节奏,至关重要。我们可以观察另外一个数据,市场中有一个 10 年期的美国国债收益率,作为目前市场上公认的全球资产定价之锚,有巨量的金融衍生品围绕着它。这两天美国 10 年期的国债收益率涨到了 1.62 这位置,后面将密切关注。

如果接下来继续上涨到了 1.75 甚至 2 附近,那么对美国股市的抽血效应将会更加严重,如果处理不好,或者出现黑天鹅之类,股市是有可能会出现大幅回调的情况。

当然,对于市场可能的剧烈变化有一个心理准备,看作市场的正常进程即可,好比人总有生病感冒的时候,毕竟以目前各国对经济的掌控力度以及科技发展的速度,目前的情况下,即使短期出现经济衰退,也很难再出现美国 1927 年大萧条的情况,所以不用过于恐慌,自己吓自己,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研究下。另外,我们国内这一届的高层,对经济的把控判断很强,今年央行也有降息的预期,政策调控的空间大,也会动用各种工具为经济维稳,当然保护好自己是必要的。一句话,战略上保持乐观,战术上做好应对。

知乎用户 爱财老猫​​ 发表

这是马斯克靠直觉做出的判断,不过这种结论并不少见。

考虑到:

1、美股泡沫始终高悬在顶。

这只靴子越晚落下来,对经济的威胁越大。

而泡沫这个东西又早晚都会破,假如 2022 年破了,那国际资本市场势必是一场腥风血雨。

2、美联储缩表升息。

美联储缩表升息对应着全球资金回流美国。往好了说这叫要素自由流动,往坏了说这就是割世界的羊毛,养活美国自己一个人。

所以其他国家衰退的概率甚至比美国还高。

巧了,我们就都位于其他国家。

所以,美国出现衰退只有单保险,但美国给我们的衰退安了一个双保险——要确保美国不能倒在其他国家的前面。

3、疫情经济不同步。

至于疫情,那对美国都不叫事。

没有奥密克戎的时候都不能耽误生产和聚会,现在这个奥密克戎虽然有耐药性,但新冠变异的危害性也明显降低,世界经济复苏已经不可阻挡了。

不过对于中国却是个事,是个大事。

倒不是因为病毒的毒性,而是因为疫情期间全世界都在仰仗中国维持生产,如果欧美恢复了生产,那么中国的产能自然就会闲置下来。

所以,美国给中国衰退上的是三保险。

这么看,即使美股泡沫不破裂,世界各国也会受到资本回流的影响;即使中国扛得住资本外流,产能过剩对经济的伤害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三个风险一个比一个现实。美国躲在最后面,中国冲在最前面。

刚才马斯克说什么来着,衰退大约会在 2022 年到来?

美国只是大约,而中国的困难是活生生的,是 100% 的。

甚至不用等到 2022 年,2021 年四季度的 GDP 增速甚至就会破 4。

4% 有多低?

共同富裕的实现要求 GDP 增长率不能低于 5%。所以,如果破 4 的话,就意味着 “GDP” 非常不讲政治了。

所以咱还是换个问题吧。

提问,2022 年肯定是好不了了,我们应该如何过日子?

1、不要贸然辞职和创业。

好死不如赖活着。只要不被裁员,就不要主动提出辞职。

只要能上班,就不要去创业。

没多大事的话,跳槽也要慎重。

2、创业要挑方向。

这个世界不是没有机会,而是人们想要的东西相较过去难以实现了。

这是因为科技树的位置已经开发得比较高了,继续向上摘取果实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所以以往卖力气的活不好找了,但卖脑力的活永远需要,因为摘上面的果子需要。

只是学习恰恰是非常难的事情。

有这个能力的人要创造条件投资自己,没有条件的就踏踏实实的跟着老板干。

3、拒绝过渡消费,坚持投资自己。

消费主义那都是糊弄鬼的。

要认清消费主义的无聊无用,它只跟虚荣和面子有关,跟实质和里子无关。

现在是一不小心就会富豪下沉,中产返贫的时代,没时间搞那些虚头巴脑的事情。用金钱来满足自己转瞬即逝的物欲,不如用来投资自己的脑袋。

你要是实在不知道该学什么,可以去猪八戒之类的承接网站看看有什么你能擅长的,或者学个 Python,或者干脆开一个自媒体。

站在生产者和创造者视角,而不是消费者和消耗者视角,会让你有不同的判断。

同时还要请大家注意,投资效果不是线性显现的,而是有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只有持续坚持,才能见效,不能抱着急功近利的心来投资自己。

4、现金为王。

各类资产形态之间,现金是最稳妥的。当然去买低风险银行理财产品,也是没问题的。

不要随便参与民间借贷。即使是亲戚朋友来借钱,也要请他们体谅;即使借出去,也不要用力太猛,以免将来大家不好见面。

股市对于有投资能力的人来说,确实是个可选标的;但对小白来说,建议回避,或者委婉地说,要谨慎。

2022 年的股市大概率是在巨幅震荡中连续走出第四年上涨。但巨幅震荡的风险过大,一般人受不了这个刺激。即使是有投资能力的人,也建议去选一只基金,无脑跟随基金经理就是了。

5、合理利用杠杆。

尽管景气下行,但其实我并不反对上杠杆。只要杠杆在你一年可支配收入的覆盖范围之内,就都是安全的。

换言之,相当于你提前领一年的工资去进行投资理财。

为什么要急着把钱投出去?

因为你投资理财的目的不光是为了对抗通胀,保护购买力,而更应该是为了对抗 M2,保护资产份额不降低,保护你自己的社会话语权。(关于投资和理财的区别,我在另一个回答中有所述及,这里不赘述了)

6、其实还有第 6 个,等着去台湾买房……

欢迎关注塔哥 FRM:

塔哥 FRM

知乎用户 塔哥 FRM​ 发表

目前看来,马斯克之所以拿出了这么精细的时间表,在我看来可能和美元的加息预期有关。特斯拉的股价之所以支持他成为全球首富,很大程度上是受益于此前美元的降息,降息使得人们不愿意把钱存在银行里,而更愿意投向热点——比如新能源车。

而目前看来,美国在经历了前一阶段的持续放水之后,不管是不是真扛不住了,反正市场普遍预测 2022 年至少有三波加息等着。与其说是经济衰退可能在 2022 年春夏发生,不如直接报 “加息” 老师的身份证号吧。

加息对于特斯拉当然不是一件好事。所以,马斯克的这番言论,也不排除是先给大家打个预防针——勿谓言之不预。

当然,精明如马斯克,说不定已经在攒钱准备搞收购了——和大企业相比,小企业更难扛得住加息带来的融资难度增加、融资成本提高。这个时候放出话来,也不排除有恐吓小企业的意思:识相的赶紧来接受招安,马爸爸在这儿等你。

但是,加息只是影响经济的一个因素。经济学最大的可预测性就是它永远不可预测。我们可以总结大量的规律,并且实现极大或者极小尺度上的预测,但精确预测即将发生的事情,是不太可能的。

这一方面是因为人类的经济系统已经极度复杂,“蝴蝶效应”经常在人所不知的情况下发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经济系统是不完全 “自然” 的,人们既可能根据当前的经济形势做出决策,也可能根据对未来形势的 “预测” 做出决策,甚至可能针对 “预测的预测” 做决策。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自我实现的预言”。在经济学上,则很可能是“自我否定的预言”。最后,人类还是一种非理性动物,你永远也不可能想到人类能干出什么奇葩的事情来——比如,你能想象美国有那么多人宁死也不戴口罩吗?

我很喜欢抖音上的韩秀云教授,她之前就说过一个比较神的事情——疫情影响之下,大家普遍觉得楼市要跌,但没想到的是全球楼市都在涨价。韩教授分析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各国通过货币放水的方式来刺激经济,导致利率下行,一些国家的租售比出现了很大的差异,交房贷比租房还便宜;

其二,大宗商品涨价,人工短缺,导致了建筑成本的升高;

其三,疫情导致人们外出减少,工作生活都更多在家里进行。这就使得一些原本考虑到工作机会等因素而选择不买房的人群,索性决定择地安定下来。

韩秀云:全球房价猛涨,结果会怎样

这些因素单个来看,可能都不至于让房价提高到两位数的程度,但综合起来,就导致了全球楼市出人意料地大涨。

说回经济衰退这个问题。任何稍微学过一点点经济学的人都知道,经济发展一定是有周期的,繁荣、衰退、萧条、复苏,没有人拗得过这种规律。但具体精确到什么时间点,没有人有答案。如果仅靠 “加息” 一个指标来判断,年都是要过错的。

另外,马斯克做出的这个判断,很可能有他身为全球首富的人脉圈、知识圈和智囊团队。同时,他实际做出的判断可能会更细致,也更能指导他接下来的策略。而我们普通人,如果简单根据一两个公开信息做判断,那很可能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那么,面对衰退,应该怎么办呢?

有人可能会说,之前不都说了吗?疫情导致房价上涨,那接下来就该把手上的钱尽可能换成房产。那可就错了。

还是要提到韩秀云教授,她在抖音上专门开过一期内容,说的就是经济衰退之下,是持币还是投资房产的问题。核心思想很简单:衰退大势下,现金为王。持有现金有助于避免资金链的断裂,也为未来提供了抄底的可能性。

韩秀云:经济衰退时持有现金还是房产

在我看来,疫情导致的房价上涨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疫情本身就是反经济常识的。在疫情逐渐被控制、被常态化之后,经济运行仍然会重新回到规律上去。短期内高企的房价,也可能随着后续经济的持续下行而失去支撑(甚至可能因为有人断贷而不得不卖房)。到那个时候,手上持有现金的人可能就会握有更多的主动权。

当然,如果手上只有一套自住房的话,我建议就别折腾了。但现金为王的道理至少中短期内还会是正确的。毕竟加息预期之下,我的好几位基金业的朋友都说今年大概率 “股债双杀”。但谁又能确定,“股债双杀” 的预期,会不会给市场造成又一种影响呢?

知乎用户 纽太普​ 发表

嗯… 只想说一点,也许他想说的是 “predicting the macroeconomy”,预测宏观经济,而不是 “predicting macroeconomics”… 宏观经济学不需要被预测

经济学家在很多人眼里是忽悠的代名词,不就是因为他们中的某些人总爱信口开河,做大预测,然后被打脸么?换言之,出问题的可能是爱好做预测的这个行为,而不是做预测的人的身份。否则,以后我们也可以说,造电动汽车的,熬印 crypto 的,都是大忽悠…

也许造电动车的只是开个玩笑,应付一下网友粉丝的崇拜。但把这话当真了还拿来说事儿了岂不是更像个忽悠了?

知乎用户 Mercer 发表

为什么很多答案都默认加息等于股市崩溃,经济崩盘?美联储自新世纪以来的加息,没有一次是把自己股市搞崩溃,比如 04 年 6 月美联储开始了新世纪以来的第一次加息,这一次加息一下子加了十七轮,利率从 1.25% 一直加到了 5.25%,从 04 年一直加到了 06 年,在这期间,股市反而一直在上涨,道琼斯两年涨了 25%,纳斯达克两年上涨了 18%,并没有发生所谓的股市崩溃,经济崩盘,反而这两年美国的 gdp 从 02 年的 3.5% 一直增长到 05 年的 6.5,即使在 6 月份就加息结束的 06 年,gdp 增长率也保持在 6.0,通货膨胀率也得到了下降,而美联储第二次的加息是 14.15 年,这次加息只加了一半就被辣个男人叫停,加息期间的 gdp 也是从 2.2 增加到了 3.5,所以美国加息跟经济危机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次贷危机的直接原因是次级贷款的大规模违约,深层原因是金融产品的过度滥发,美联储的加息只能说是间接原因,并不能算主要因素。

现阶段的世界经济更像是一个坚挺的危楼,你能从中找出各种的经济危机预兆,但是他并不一定在明天就倒塌,可能会这样半死不活挺很长时间,而你一旦习以为常觉得经济危机可能不会到来的时候,一个小小的因素就会导致整栋楼的倒塌,所以准确的预计经济危机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更像是多种因素作用下的偶然事件。

加息并不等于经济末日,但是我希望加息后如果股市没有调整还在高处,不要去参与,不要安慰自己危机已经过去,危机随时都会到来。

——————

为了防止有人认为只有美股上涨,贴一下 04 到 06 年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股市上涨情况。

英国富时 100 上涨 40%,德国股市上涨 38%,法国股市上涨 42%,日经上涨 45%,台湾韩国股市上涨也在 40 左右,发展中国家里面印度孟买指数上涨 103%,印尼雅加达指数上涨 60%,a 股上涨 10%,全球主要经济体并没有出现实质性的大跌,反而很多国家股市上涨幅度要大于美股,所以美联储加息对于股市大跌,经济崩盘并不是决定性因素。

在贴一下上半个周期的各主要经济体的股市走向,因为 18 年川普发起了大批的贸易战,所以具有参考价值的时间段是从 16 年 12 月开始到 17 年结束,这期间越南股市经历了 30% 的上涨,英国股市上涨 12%,德国股市上涨 14%,a 股上涨 6.32%,各主要经济体表现平稳,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股市下跌和经济崩盘。

所以加息和经济危机并不能简单的划等号,加息后股市上涨下跌都是有可能的,经济崩盘更多的是各种因素下的偶然合力结果,最后再强调一下,我没说过加息不会导致经济危机,我也没说过加息会导致股市上涨,我只是说加息和经济危机并不能简单的划等号。

知乎用户 石头不是金 发表

疫情难以捉摸,各国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存在估值过高的迹象,通货膨胀、大幅加息,同时全球公共和企业债务居高不下——这些脆弱性使金融市场和投资更容易受到冲击。

摩根大通表示明年全球经济将全面复苏,大流行将结束,经济和市场状况将恢复正常。但投资者知道,最好不要轻信任何人的年终预测,这或许只是一厢情愿的美好童话。

那些持有类似乐观情绪的人,将会听从投资银行的建议——囤积股票。分析师们的血管里涌动着慷慨的鼓动主义。摩根大通并不是唯一的看好者,瑞银指责投资者低估了 “高于趋势的经济增长的跑道”。

尽管有 Omicron,但这是一个乐观的季节。本着这种精神,摩根大通的设想并不离谱。宽松的资金可能正在减少,但企业和消费者大量的现金储备应该会填补部分缺口。芯片制造商已经制定了大手笔的资本支出计划。医药集团正在为研发投入资金。

美国标普 500 指数在 2021 年攀升了 27%,是过去 20 年的第三大涨幅。美国原油价格大涨 55%,达到每桶约 75 美元。公司债利率在历史低点附近徘徊,反映出在很少有企业破产的这一年里,市场认为违约风险很小。在英国,富时 100 指数 (FTSE 100) 上涨 12%,财富平台 AJ Bell 预计,英国股市将小幅上涨 5%,至 7750 点。一些专家甚至预测香港的命运将会逆转,虽然当地基准的恒生指数已下跌 16%。

那些从封锁中受益、价格疯狂的股票将会失宠,比如视频会议应用 Zoom video 或健身自行车制造商 Peloton。电动汽车制造商的估值依然很高。

过往经验表明,历史上对未来一年的股价预测平均高出 10%。

现在有三种不确定因素。第一个是新冠疫情大流行,它有能力产生可怕的新变种。第二个是通胀,以及拙劣地执行加息将破坏市场稳定的风险。第三个是政治因素,投机、消费支出和干预主义可能变得有害。

如果认为市场会随着大流行病的减弱而永远幸福地生活下去,那就太好了。但投资者知道,最好不要轻易相信任何人的年终预测。

政策制定者也对此保持警惕。在 12 月中旬的最新一次新闻发布会上,瑞士央行指出,“各国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存在估值过高的迹象”。报告接着说:“与此同时,全球公共和企业债务居高不下。这些脆弱性使金融市场更容易受到冲击,尤其是大幅加息。”

这标志着金融市场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首先,在 2020 年初,疫情第一次爆发时,出现了危机阶段。

随后,在各国央行为防止市场崩溃演变成更严重的经济危机,向金融体系注入大量刺激措施之后,股市出现了一段飙升的回报期。尽管央行们不得不将通胀是 “暂时的” 这一论断扔进货币历史的垃圾箱,但飙升的通胀并不足以让它们偏离轨道。

现在是关键时刻。不确定性依然存在新冠病毒显然仍有一些难以捉摸的大招没有放出。但我们确实知道的一件事是,通胀远高于目标。在更有影响力的央行中,英国央行 (Bank of England) 已经以加息作为回应,当然其加息行动并非没有争议。在美国,美联储已多次表示,明年打算采取同样的行动。欧洲央行表示,计划在 3 月前停止其中一项资产购买计划。

BlueBay 资产管理公司首席投资策略师戴维 • 莱利表示,随着所有刺激措施的力度逐渐减弱,“今年将是动荡的一年。这可能是一个老话重提,但我们所处的世界,以历史标准衡量,大多数资产看起来都很昂贵。好消息就藏在价格中,但我们正进入一个全球紧缩周期。没有估值缓冲。”

莱利补充道:“总的来说,我看好经济增长。国际政治和新冠病毒显然是尾部风险。但我认为,这两个因素可能对于金融市场影响有限。今年市场很难有好的表现,更难以选择合适的时机。”

在这一过程中,预计会出现小插曲。2021 年的回调幅度非常小。尽管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代表美国蓝筹股的标准普尔 500 指数全年总共只有五次在一天内下跌超过 2%。奥密克戎 (Omicron) 变体的出现在几天后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复苏阶段已经结束,”Union Bancaire Privée 公司财富部门的首席投资官诺曼 · 维拉明说,“我们现在正进入一个小的周期。不可否认,这意味着回报率并不高。我不太担心滞胀,因为投资在增加,生产力在提高,再生产在推动企业支出。” 此外,绿色能源革命要求企业加大支出。维拉明预计,2022 年的回报率将达到 8% 至 10%,但是(这是一个重要的但是)“下跌的幅度也会更大”。

美联储将在一段漫长的时期内撤出,等待市场的反应,然后可能放弃立即进一步收紧的计划,因为担心市场动荡再次蔓延成难以收拾的局面、造成现实世界的痛苦。

对于那些没有因为任何监管原因而被迫持有政府债券的人来说,股票仍然是有意义的。如果考虑到通胀因素,政府债券的收益率几乎为零,甚至低于零。全球债券市场将迎来 1999 年以来最糟糕的一年。由于通货膨胀加剧以及各国央行采取措施抑制物价上涨,这种通常对价格上涨过敏的资产类别在 2021 年下跌 4.8%。

**但股市将考验投资者的神经。**从某些方面来看,目前股票市盈率处在 20 世纪 90 年代末互联网泡沫以来的最高水平。然而,一些人认为,如果考虑到较低的债券收益率,股票市盈率仍相对不高,这意味着债券收益率还有上升的空间,直到股票开始看起来普遍缺乏吸引力。

随着政府刺激措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强劲的消费需求将股指推至历史高点,2021 年市场表现强劲,迅速从疫情的冲击中复苏。投资者承担了更多的风险。

基金方面,普信(该基金公司管理着 1.6 万亿美元)工作了 34 年,担任了 5 年的首席执行官的斯特龙伯格表示:

“在过去两年里,投机的数量一直高于平均水平,”“我们一直处于一个非常难预测的冒险的周期。”

“投资者应保持自律,” 他表示。“我不能告诉你这种投机何时会结束,但它不会持续下去。”

路博迈的基金经理 Jason Tauber 称:“2021 年消费和其他领域存在很多投机的迹象,我认为这种投机会降温,而且在美联储加息预期之下,投机似乎已经开始降温了。”

斯特龙伯格表示,投资者需要寻找 “愿意远离风险” 的积极型基金经理,以避免受伤。

参考《金融时报》《华尔街日报》

知乎用户 Vinicius​​ 发表

大萧条又来了

美元指数强力暴涨,很多人将原因归于美联储的加息政策,其实并非如此。在如今的全球结构下,美联储加息,美元指数中长期超级崩盘。

这事参考下 1994 年就明白了。

目前,市场对年内加息预期已经超过 200bp,这种幅度仅有 1994 年(250bp)可媲美,但 1994 年美元全年贬值幅度超过了 8%;此外,10 年美债收益率在经历年初的大涨之后,5 月至 9 月基本保持震荡,而同期美联储加息 100bp。

为什么会如此?

从表面看,无论从货币政策,利差还是资金流动等常见角度都解释不通。1994 年 2 月开始加息历时一年时间,同期日德都处于降息周期中。这样的背景下,美国和其他主要发达经济体之间的长短利差震荡走阔,与美元指数的相关性明显下降。

一度出现负相关。

跨境资金上,除年初外,1994 年外资在持续增配美国资产,美国国内投资者则在持续减持海外资产,由此导致的资金净流入同样不构成美元贬值的基础。

仔细看,上述三点本质都是资本套利的思维。

但除此之外,美元作为全球的储备货币,在经济和金融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中介角色,它的特殊性在于美元汇率还是全球经济和贸易的温度计。

即全球经济复苏和贸易扩张往往对应着美元贬值。

当时,以德日为代表的全球共振是美元走弱的重要驱动力。90 年代初,德日加息周期导致欧洲货币危机和日泡沫破裂,1993 年德日跌入负增长。不过,1994 年开始出现反转,德日托底全球经济,全球多边贸易协定达成,1995 年世贸组织成立,全球化加速下全球贸易大幅扩张。

这个模式在历史并不少见,即紧缩周期中美元也会走弱。

21 世纪后,中国取代了德日成为发动机。虽然人民币不在美元指数的货币篮子中,但可以通过对全球非美经济体增长途径来影响美元。

上述逻辑和渠道的传导存在两个重要的条件:

一是中国经济的内生复苏企稳,二是中国经济复苏能够有效向全球传导。而这两点在 2022 年都面临一定的约束。以史为鉴,无论从政策、利差还是从全球经济复苏的逻辑看,2022 年美元指数不会走 1994 年的老路,仍将保持相对强势。

此外,俄乌冲突拉锯和持续发酵带来的大宗商品产生冲击、金融市场动荡以及地缘政治紧张都将成为全球经济共振复苏的重要阻碍。

看明白了吧,加息美元会暴跌的。

实际上,这次美元指数强力暴涨的重要原因——全球性通货紧缩蔓延。

现在大家都在讨论控制通胀的问题,美联储考虑通过加息甚至缩表来控制通胀。那么到底是哪些核心因素影响通胀,很普遍的观点是供需关系决定通胀。但是这个观点其实并不准确。

也有认为是货币问题,但是这个也会遭到一些人反对。

其实,很朴素的费雪方程式,就告诉了我们决定了通胀的因素。即 MV=PQ,公式变形即 P=MV/Q,流通货币供应量 M,货币流速 V,社会交易商品总产出 Q。三个因素决定了综合商品价格 P。

科技的飞快发展,社会生产 Q 不再是刺激通胀的因素了。那么影响通胀的核心因素就是流通货币供应 M 和货币流速 V 两个因素显著影响社会通胀水平了。那么要抑制通胀,也只能继续从流 M 和 V 这两个因素来做文章。

加息和缩表就不用讲了,大家都懂。

此外,抑制通胀的手段还有社会信用 (债务) 因素,这点被大多数人给忽视了。费雪债务 - 通缩逻辑是肯定存在的,债务同时具有刺激或者抑制货币流速的作用,说简单了,就是社会增量债务具有刺激货币流速增加的作用,而存量债务具有抑制货币流速的作用。

其实就是,货币流速 V 才是最终对社会通胀水平起决定性关键作用的唯一因素。

因此,在社会生产保持稳定,社会流通货币供应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是社会的信用的发展才是核心决定通胀的核心因素,只要社会融资总规模保持增量,社会继续增杠杆,则通胀继续温和发展,甚至较大规模发展。

只要社会总融资规模萎缩减少,社会主动或被动去杠杆,则通胀则必然会被抑制,甚至逐步出现通缩现象。因此,最后的核心重点关注因素,就是世界是否爆发债务危机,从而刺激全球进入大萧条阶段。

危机过后谁来捡漏呢?这点要想明白。

最后,回忆下费雪。3 年的股灾让他痛苦万分,费雪明白了股市与经济间的关系,在 1932 年首次提出 “债务—通货紧缩” 理论来解释大萧条。在此研究的基础上,1933 年他发表了著名的论文《大萧条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系统地阐述了过度负债和通货紧缩的逻辑关系。

过度负债和通货紧缩是互相作用的。

一方面,过度负债引起通货紧缩,另一方面,由负债引起的通货紧缩又会反作用于债务。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尚未偿付的债务价值更高了。如果初始的债务规模足够大,使得债务清偿引起的价格下降速度远大于所减少的名义债务时,虽然部分名义债务得以清偿,但是由于价格下降,尚未偿还债务的真实规模会上升。

这样,个人减少其债务负担的努力反而加重了债务的压力。

由此出现一种驳论,即 “债务人还得越多,他们就欠的越多”。这正是大萧条发生的根本原因。Fisher 计算了大萧条期间美国社会的债务变化情况,进一步验证了他的理论。根据计算,到 1933 年 3 月,由于价格的下降,整个社会的真实负债比 1929 年初大约上升了 40%。

不过,现在看来,所谓的大萧条,一百年后看也仅是一段小波澜。

但是对于个人而言,一次崩盘破产后,几乎再难有翻身机会。由于个人破产,经济的腾飞与费雪再无关系。晚年的费雪一共欠下 75 万美元,而且一直临终也没有能力归还,直到 1947 年贫困交加的他被癌症彻底击倒。

知乎用户 薛不破 发表

再把写的搬一次,不说国外说国内,往前同比 21、20 两年就明白了,再往前就更不用比了;四万亿放水借新还旧、LPR 短时间下调两次、股债双杀、A 股资金外流、天朝制造大国 PMI 差不多荣枯线以下了趋势收缩、1 月社会融资历史新高、1 月住户贷款降幅牛逼、M1M2 负剪刀差,M0 上升 M1 下降;PPI 跌的不多下游吃翔,CPI 几乎没涨下游吃翔我们屁民开心,下游有多少央国企?融资利率双轨,风控下傻子都知道该贷给谁,贷到就是赚,转手放水 15 点,城投国资左手倒右手,所以钱去哪里了?私企后妈养,躺平剩者为王;水放了但没完全放,上面放水让你花钱,你却拿去还债;经济还是拉跨,越放水越拉跨,越放水越无效,流动性陷阱典中典;没人花钱没新项目怎么办?赶着投胎的地方专项债发发发,投资拉动 GDP 基建 YYDS,基建稳天朝,流动性才是爹

–––––––––––––––

2 月社融数据出来了,水放了但… Ex.me? 拉胯他妈给拉胯开门拉胯到家了。居民中长期贷款历史首次负增长 5315 亿,新增房贷没有还款的多,意思就是房子卖不动,消息政策利好下都扶不起来,房企暴雷没停过,所以别吹楼市回暖,躺平一整年。企业中长期贷款拉胯,短贷票据出风头,原因之前提过,房地产萎了,企业投资不指望,三缸的马车有一缸失火,5.5 的增速怎么完成?当然还是政府投资带动 GDP,基建还是 yyds,今年真真的即是运动员,又当裁判员,才能补补那失火的一缸,拿来吧你!

最后讲个恐怖笑话 A 股……

–––––––––––––––

蚌埠住的时候多看几遍长津湖才能缓过来

知乎用户 dzbls 发表

有点意思哈,根据新闻报道,之前马斯克卖了不少股份,可以说一直在套现吧。

然后现在出来说经济衰退大约会在 2022 年春天或夏天到来,做个大胆猜测:

先是制造恐慌情绪,用自己的影响力砸盘(想起老马当初站台狗狗币…),紧接着低位接盘,最后可不就是等韭菜再次进场嘛?

难不成放出预言是真要当世界慈善家吗?我有点不信哎~ 毕竟,无利不起早。

知乎用户 琳 Talk​ 发表

今年的经济压力有多大,看看这个当下全国有疫情的分布图,有没有一点 2020 年初的感觉。

现在比 2020 年初更难的地方是,2020 年货币虽然大放水,但这个水没有流到中和低的收入群体里面,在高收入那边,这个水就已经被喝完了。

所以 2020 年、2021 年,很多中等收入家庭和低收入家庭,他们是靠着以前的存款来过活的。

2022 年,该怎么办,继续放水,可是这个水流不到下面去,反而会激化贫富差距,导致更大的问题,不放水,那些企业老板撑不住,失业的人就会增加,到时候还是有问题。

现在企业心理压力也大,就像这个疑似阳性的人去了广交会展馆,广交会里面密密麻麻的,那么多人,一旦,交叉感染,多少公司都会被一锅端。。。

知乎用户 有事问彭叔 发表

如果说现在不正常的经济模式是正常的经济逻辑,那么经济衰退就是必然会出现的副作用。

其实现在讨论经济衰退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大家都知道这种不正常的经济模式必然会导致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无非是早晚的问题,你就是精准预测了经济会衰退也没办法挽救局面。

现在不应该说一说,富豪为什么越来越富,穷人为什么越来越穷吗? 马斯克?

自 08 年美国次贷危机后,世界经济一直半阴不阳的,除了中美两家外加一个韩国,08 年后谁敢说自己经济取得了十足发展?大部分国家都是原地踏步走甚至开倒车,近年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让这种局面雪上加霜。

纵观全球经济这些年的表现,我有了一个设想,一个大胆的设想。

未来世界各国会不会出现一种 “过不去的衰退”,就像日本那种从失落到失落。直到爆发世界级的战争才能结束衰退?

最初我这么想的时候,我自己都感觉自己是疯了,怎么能想起这么极端方案去解决经济问题。但直到我发觉——中法俄英美发表「关于防止核战争与避免军备竞赛的联合声明」——才发现也许不是我疯了,这本来就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案,人类史上不止一次成功实践了这个方案,中国古代不是有句老话叫:“乱世之后 百废待兴”,这里的百业待兴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市场又来了???

大家仔细观察思考解决经济衰退的方案。从历史中找答案。无非就是三种:

战争,最常见的一种。

革命,从流血的暴力革命到不流血的科技革命。革命永远是艰难的,暴力革命稍有操作不慎就会演变为战争而科技革命越往后越难短时间取得关键性突破。

改革,难于上青天的方案。而且一旦失败后果难料,只有大本事大魄力的领导层才会选择这条路,而且改革的阵痛往往会引发多种矛盾甚至诱发经济硬着陆。

我们现在唯一能期望的就是人类中聪明的那群人不要在把精力用在割韭菜上面了。请把所有精力都拿去去研究新科技吧,不然,大家最终的结果都会很不好看。

知乎用户 光暗 发表

不单单是马斯克,巴菲特也用脚投票了,这是偶然吗?

美国加息?金融危机?

知乎用户 华尔街陆逊​ 发表

马斯克又语出惊人!2022 哪些赛道有 “稳稳幸福”?这只股 “火箭点火”?

前几天,牛眼君看到一个事情,电影《你好,李焕英》女主角张小斐获得金鸡奖最佳女主角。

她发表感言时表示:“我一度以为我的梦想永远不会实现了,现实证明,一定要牢牢抓住梦想不要放弃。”

新的一年来了,今年你在股市里的小目标是什么呢?

炒股看似简单的一买一卖,背后实在复杂万分,和当明星一样,要有一番收获还是比较困难的,有的炒了 10 多年也没啥大的改变。面对多次的亏损,一个念头经常出现在脑海中,还能坚持炒股吗?不如退出股市吧?

这几天,牛眼君(每经牛眼:njcjnews)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今年的赛道机会有哪些。

昨天,看了一下,很多机构在吹新能源车。此前,牛眼君看到有高手说道,一般来说,当年最热的赛道,下一年机会可能不大。

新能源车赛道会不会重演 2021 年春节后抱团股那样的走势呢?值得考虑。

2021 年,坤坤等大佬们业绩不佳,有高手认为,这源于此前抱团股涨得过猛了。所以,大家还是要冷静的思考一下,个股背后的估值高低问题,不要贸然的去追涨高位股

现在咱们进入主题,牛眼君看到一些观点认为,2022 年全球经济不确定增加。

近日,马斯克表示,“预测宏观经济很有挑战性。我的直觉是衰退大约会在 2022 年春天或夏天到来,但最迟不会晚于 2023 年。”

而在前段时间的高层会议上,提出很多个 “稳” 字,因此,有高手认为,2022 年上半年会有稳经济的措施,股市表现上半年优于下半年,因为下半年的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其中的固定资产投资值得关注,比较有前景的是新基建。

比如随着新能源车的渗透率提高,电力需求增加,拉动电网投资,而铜业股将受益。

氢燃料电池产业链,除了氢燃料电池车之外,还包括加氢站建设、(光伏或海上风电发电)电解制氢。

前段时间,牛眼君就指出,机构看好军工产业链,尤其是航空产业,包括军用和民用。

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一大热门赛道,它就是 “星链”。

前几天,媒体报道,马斯克旗下太空探索技术公司 SpaceX 在一份监管申报文件中披露信息称,这家火箭公司已经通过股权融资的方式筹集了 3.374 亿美元资金,该公司的估值已经达到 1000 亿美元。

SpaceX 发射低轨卫星组网,就是卫星互联网。目前,还有一些巨头也在开展这个计划,见下图:

最近 3 个交易日,航天动力连续 2 个涨停,股价涨了 23%。

牛眼君看了它的大股东和第二大股东,在资料简介中提到了液体火箭发动机这个事情。

2021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发布了一份公告,其股权结构图是这样的:

此外,火箭方面的公司还有中天火箭。券商研报显示,中天火箭是国内领先的小型固体火箭及延伸产品生产商,WR 系列增雨防雹火箭产品常年市场占有率行业第一,拥有的国内首款 20kg 级别以下的小型制导火箭,成功填补了我国在轻型制导火箭领域的空白。

(风险提示: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买卖依据,入市风险自担。)

知乎用户 每日经济新闻​ 发表

[

如何看待特斯拉 CEO 马斯克预言 2023 年前有金融危机

脱钩先生的视频

 · 3.3 万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461181528629317632)

马斯克所预测的经济衰退时间点,其实和美联储预计的三次加息有着不某而和的联系。

也从侧面说明了,大放水所催化出来的通货膨胀,到了忍痛刺破的时候了。大家都是比较惧怕加息的,毕竟美元回流,对于周游世界的投资者和企业来说,回流只是保值,并不会产生更多收益。而相反会造成供需关系不平衡,对经济环境的再次复苏也是不小的挑战。

我们可以在宏观经济上看到目前很多大厂裁员、小企业举步维艰、商业店铺不景气等等。所以在这个时间点去刺破并没有雨落均沾的全部行业,其实风险是很高的。毕竟个人债务和企业债务就会在流动性收紧后成为第一批倒下的炮灰。更不用说什么就业和经济发展了。

因为目前水分最大的是大宗商品和生活必须品。其实我们可以反观其他很多行业在 2020 年到 2021 年都是存在资产收缩的情况。一方面是为了抵御高估值的泡沫冲击,另一方面是经济环境并不适合大步前进。

2022 年经济趋势浅见及对 2020 年投资市场个人经验分享。

疫情的变数是这次金融危机的一个必要指标。毕竟历史的一粒尘埃落在哪个人身上都是一座大山。只有让大家恢复体力了才能共同承担经济复苏的重任。

所以不排除,会有一次黑暗前的全员狂欢。

知乎用户 脱钩先生​ 发表

疫情两年来,由于疫情防控优势带来的强劲净出口形成的外循环力量,可能让很多人产生了中国经济复苏无虞的 “幻觉”。在净出口支撑住后疫情时代中国的就业和经济增长后,监管层和政策层开始对互联网平台、民生行业(教培、医药集采、房地产)的民营资本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治理整顿,尤其是房地产业,面临着自房改后第一次历史性大收缩。同时加强了反腐反贪和纪检监察的节奏,这又部分导致行政部门在二十大前干事创新的压力较大,让以政府为主导的中国经济体系很不适应。在这种情况下,过去依靠的稳增长抓手之一——基建投资,持续处于低迷状态。让本来做好 “脱钩” 准备的中国经济竟然又开始对净出口产生高度依赖。

总而言之,在疫情两年全球经济复苏的格局中,中国利用疫情防控优势抓住了复工复产的时间差,率先退出宽松的货币政策,继而进行前所未有严厉的监管和治理。这意味着,在其他国家还在为后疫情时代如何呵护和刺激经济恢复正常而努力的时候,中国却令人惊讶的进入了政策收缩期。货币政策的 “定力” 是一方面,最让人诧异的是接连出台的无比严厉的教培、环保、房地产整顿举措,这些举措对整治资本无序扩张及规范债务野蛮生长起到了显著的作用,但也带来了千百万人的失业问题,以及中概股、港股的市值流失。这在疫情本已对餐饮、旅游和娱乐等行业造成严重失业冲击的情况下,无疑更是加重了 “六稳”、“六保” 的压力。疫情两年来,基层民众生存艰难,失业、减薪、断供等各种问题恐怕是次贷危机以来新高。这些都是 “靓丽” 的宏观数据背后必须直面的现实。

这样的态势到了 2021 年底,终于在总量上出现了增长失速的征兆——第四季度 GDP 增速只有 4%。虽然全年增速在 8.1%,基本符合预期,但从移动平均和边际增速来看,整个经济增长速度中枢是快速下移的,几乎处于一种趋势性失速的状态(两年平均增速进入 5% 区间)。所谓趋势性,是指既有的态势会进一步强化,当下的状态是下一期状态的动因。也就是,当期的经济下滑,会导致下一期更大的下滑。除了 “利润下降—减薪裁员—需求减少—利润下降” 的紧缩效应外,市场主体的破产,信用的收缩和资产负债表衰退,则是更加急促和直接的原因。

更深一层的原因是疫情冲击和人为政策带来的结构性失调。当前中国经济主要有三大关系面临着结构性失调,分别是:第一,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货币向实体经济的传导越来越弱,而信用收缩造成的实体经济通缩效应却越来越强,政策层面临着金融膨胀与实体紧缩和货币宽松与信用收紧的多重结构性背离。第二,上游垄断国企与下游消费端民企之间的关系,上游国企充分享受了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 “利润红利”,但面对消费终端(市场化竞争比较激烈)的下游民营企业由于无法舒畅的将上游成本上涨传导到终端消费品价格上,造成利润被大幅挤压,做实体的中小民企生存维艰。第三,强劲的外循环动力背后宏观与微观的背离关系。中国率先复工复产后,宏观上看外循环动力大幅增强,2021 年进出口额历史上首次超过 6 万亿美元。但在微观层面,外贸企业面临着原材料上涨、运费飙升、人民币升值“三座大山”,这“三座大山” 重压下,外贸企业的订单和流水虽然很多很大,但毛利率很低,微观动力趋弱。而且中国亮眼的外贸出口数据,大约有三成是通货膨胀下名义价格上涨因素驱动的。

要防止结构性失调带来的趋势性失速,首先要处理好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金融的核心之一又是信用。企业家依靠信用来借贷获取货币购买力,以组织人财物进行生产。而在此过程中新增就业,发放的工资形成居民和家庭的消费和投资支出,这些需求传导到企业上形成营收和利润,这又会进一步刺激企业家借贷扩大再生产,最终形成 “信用扩张—经济增长” 的相互强化局面,所谓的经济上行周期。反之,则是在需求收缩的情况下,企业财务成本不断加重,利润大幅收缩,因此不得不减薪裁员。更严重的是进入债务偿还期后资金链断裂,资产负债表破损,大量的积累或新增借贷用来补充资产减计产生的损益。此时,新增的信用不是用来扩大再生产,而是用来补偿债务窟窿。

因此在债务型经济的状态下,要稳增长首先要稳信用。一方面,稳住存量,不要再大规模暴雷形成债务通缩,防止债务黑洞对实体经济的反噬。这主要涉及两个行业,一个是房地产,一个是地方融资平台。加起来近百万亿的量,正在恶化的债务得有十分之一了。即使没有坏账化的,也因为利率高于收益率而处于一种负收益状态。考虑 5% 的加权利率,每年耗损财务成本都近五万亿,几乎相当于全年财政收入的同比增量(2019 年较 2018 年新增 7 万亿元)。

另一方面,激发增量,也就是鼓励企业家新增信用以扩大再生产和资本支出。然而这取决于两大主体的预期和意愿,一是企业家的意愿,企业家借贷的决策并不仅仅是利率高低,而是对未来的信心。如果他们的预期不稳定,就不会在实体经济投入沉没成本大、流动性差的长期投资,而是转战金融二级市场进行容易变现退出的交易性投资。二是银行家的意愿和能力,能不能将有限的信贷资源配置到能带来技术进步和密集就业的行业,很显然从过去的经验事实来看,银行家做房地产、政府平台的财政类、当铺类业务性价比最高,缺乏做真正实体类信贷业务的动力。中国的 M2 已经超过 230 万亿元,银行业机构总资产也超过 339 万亿元,这些存量躺着就可 “坐收渔利”。所以我们看到最近刚出的几家银行的年报,他们仍然是赚得盆满钵满。

其次,2022 年要稳增长,根本是稳就业,只要就业稳了,GDP 增速多一点少一点问题不大。而要稳就业,中小企业是关键。如果说国有企业是纳税大户,中小民企则是就业大户,吸收了近 80% 的就业人口。中小企业一般来说是就业密集型,就业形式也比较灵活。要促进中小民企发展,需要让要素资源流向实体经济,让中下游中小民企有利润增长,通过赚钱效应激发中小企业的发展动力。最为重要的是,要稳定并提振中小企业的预期,保持制度、政策和私有产权的稳定。如果政策朝令夕改,企业家权益得不到保护,中小企业也就没增量、没活力。因此当前在上游原材料普遍涨价,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还是要继续加大对中小企业的减税让利甚至是直接补贴。与其在大量失业后通过再分配发放失业金消耗财政资金,不如直接让分配的主体以中小企业为主导。因为大量的研究已经表明,失业对人的打击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还有精神和心理层面。同样是一笔收入,通过失业救济和劳动收入所得的心理感受是不一样的。而且,就业还让一个人有个 “单位” 的归属感、安全感,还有重要的社交功能(同事关系)和身份认同。

第三,放眼 2022 的增长动能,“三驾马车” 都不乐观,将动力拆解看,如果没有剂量足够大、精准度比较高的逆周期政策,很难稳住 5% 的增长底线。投资收缩最大,主要是房地产和基建投资衰减的厉害。房地产经历三条红线的 “供给侧改革”后,大部分民企房企基本躺平,整个房地产投资和销售面积都连续负增长,这在历史上还是首次。土地流拍率也创新高,很多区县级政府的财政已经到了 “重整” 边缘。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放松货币和房地产行业政策,也很难让元气大伤的民企房企恢复往常的热情。客观来说,房地产行业是吸引中低端就业密度最高的行业之一,产业链涉及到 50 多个子行业,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吸纳能力也最强。房地产投资的收缩,对社会民众就业影响非常大。基建投资已经萎靡不振多年,除了地方债务治理、财政压力、经济反腐之外,大部分地方的确是已经建无可建,巡视组入驻及新的领导上任之前,各地仍然愿意采取观望和躺平的策略,以免干的多错的多。因此除非重新开启 “土地融资 + 基建投资” 的循环结构,否则基建仍然可能继续拖累 GDP 增长。消费取决于两点:可支配收入与未来预期。当前的形势来看,这两点都在紧缩,最大的紧缩是人口增长率断崖式下滑,2021 年人口新增竟然只有不到五十万,近乎到了 “中和” 状态。在通胀压力依然较大的情况下,社会零售总额的增长恐怕仍然要靠价格上涨的驱动,而这个驱动力量明显又是一种幻觉。

因此,站在三驾马车的角度,动能较强、较确定的仍然是净出口。但是考虑到欧美等国群体免疫下经济逐渐复苏,国内外贸企业利润下降导致微观动力不足,海外通胀逐渐平稳后价格效应的衰减,今年依靠净出口的外循环动力,肯定不会比去年强,高基数效应下同比增长可能回到个位数,对 GDP 的拉动也会回到不到 1% 的程度,剩下的 4% 靠什么来拉动呢?消费不拖累就不错了,基建的复苏还需要体制性放松,所以兜兜转转,今年稳增长的依靠又回到了遍体鳞伤的房地产。对我们来说,这无疑是一个荒诞的讽刺,但却又是一个不得不直接面对的现实。

(作者:赵建,西泽研究院院长、教授)

知乎用户 温暖 发表

马斯克后知后觉了,这是在上历史课?

不懂国际政治经济那套,只知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以前信奉 “存在即合理” 的逻辑,以为只要看到路边的商铺开得下去,就一定是赚钱的

自己实际入场了后,才切身体会到真是遇到了经济寒冬,并且入冬已久。普通人都将钱袋子捂得更紧了,没有流通哪来盘活?

大多数商家都在苦苦坚撑而已,哪怕赔本赚吆喝,为的只是等待春天的来临,期待经济复苏的时候还留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所以咬牙、再咬牙…… 直到彻底玩不下去的那一刻!

有时,感觉电视新闻里看到的场景和实际生活体会是割裂开的

也许现在的经济形势是在为之前几年某些过热、过于畸形的产业发展买单,民生方面的福利增长没赶上经济数据的快节奏、大步伐

也许经济本身就出现了问题,而 2 年前开始的新冠疫情出现的时机非常微妙,成为了众矢之的。难道,目前局部局地小范围发生的零星病例真得会对全国市场造成那么大的普遍影响吗?现在可以年年怪罪疫情,可是今后呢?

普通人钱包瘪了,过得差了,这才是需要直视面对的问题

钱,都去了哪里?

2021 全年内动辄数以亿计金额的各类热点新闻还记得几个?

之间有没有关联,我不清楚

我只关心,什么时候可以再见到春天,春暖花开、万物复苏


App 里老板圈里哀鸿遍野,贴几张截图吧,稍显真实些

知乎用户 一阳来復 发表

特朗普时代设立了一个美国经济顾问和制造业促进就业计划委员会,这个委员会里马斯克和 Uber CEO 卡布尼克及迪士尼 CEO 鲍勃. 艾格等美国市值最高的各行业代表都被邀请到委员会。

美国资本控制政治的模式赤裸裸展现给世界,特朗普希望将这些高市值的资本大鳄圈养起来为自己创造出更好经济政绩,这个委员会在帮助其落实美国优先政策时发挥巨大作用,但是委员会企业代表也有各自利益诉求,例如当特朗普宣布移民禁令的时候 Uber 的卡布尼克就宣布退出该委员会顾问团队,Uber 司机主要是外来移民,美国人干这个活不多。

当卡布尼克宣布退出特朗普顾问团队后,马斯克表示自己会继续留下来劝说总统做正确的事情,不久特朗普退出《巴黎气候协定》,马斯克随机宣布退出总统经济顾问团队,因为特斯拉是新能源车,马斯克需要维护自己的人设。迪士尼的鲍勃艾格当然也不愿意背上反环保的名声,于是他也退出了特朗普经济顾问团队。

伴随着特朗普不断退群,脸谱的伯克扎格和亚马逊贝索斯等也相继退出总统经济顾问团队,美国的促进制造业复兴和就业委员会只剩下了特朗普女婿库什纳苦苦支撑,库什纳拥有数万套美国纽约和华盛顿等大城市公寓用以收租,疫情下库什纳不单单收租稳定且获得高额政府疫情补助。

马斯克参与国事的经历不长且很曲折,他获得最大好处是得到美国军方和航空局运载火箭订单,马斯克用特斯拉在中国市场赚到的钱来发展自己重型货架服务于美国军方。他给世界展示梦想是,未来自己太空蓝色起源公司将发射数万颗卫星到太空建立星链,星链将干掉地球上所有通信运营商地球几站从而给用户更快更稳更安全通信保障,还有就是蓝色起源准备发射一百艘重型火箭运送百万地球人到火星建立殖民地。

马斯克的未来计划具有史诗般的气质,地球人需要以全人类智慧和资本来汇聚在特斯拉和蓝色起源,资本控制的不单单是地球而将是整个宇宙。按照标准化经济测算模型,2022 年经济会是怎么回事呢?术业有专攻,我们以高盛对美国 2022 经济分析来管中窥豹看看世界发展趋势:

那么,2022 年,高盛又是如何看待美国经济走势的呢?

1、美国国会是否会在 2022 年提高支出?

高盛的回答:会,但对 2022 年的影响可能不大。

高盛认为,国会可能会在 2022 年批准一些新的支出,尽管其中大部分 将在未来几年内发生,但最早在 2023 年之前,可能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此前,在民主党参议员曼钦拒绝年底前通过拜登政府的 “重建美好” 法案(BBB)之后,高盛立刻就下调了美国明年的 GDP 预期,主要变化集中在明年一至三季度的 GDP 预测值,分别为:

第一季度为 2%(此前预计 3%);

第二季度为 3%(此前预计 3.5%);

第三季度为 2.75%(此前预计为 3%)。

高盛认为,国会延长 “重建美好” 法案中的 “儿童税收抵免” 的可能性较小;同时,国会似乎也不太可能扭转其在 2017 年颁布的对州和地方税收扣除的限制,这些项目占到了美国财政支出的大部分。虽然有可能达成妥协,但完全延长的可能性较小。

2、美国 GDP 增长会达到共识预期吗?

高盛的回答:不会。

市场一致预期 2022 年第四季度的 GDP 增长为 3.4%,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 FOMC 参与者的预期中值为 4.0%。而高盛的预测值,按照第四季度计算的预测值为 2.4%(或按全年计算为 3.5%)。

高盛认为 2022 年第一季度的减速可能最为明显,因为奥密克戎变体将会影响服务部门和劳动力供应,加剧全球供应链中断。就 2022 年整体而言,主要的关注点是美国大规模财政回调。

高盛预计来年将有三个积极的增长动力,将会抵消财政带来的影响。

1、随着疫情控制,服务业将进一步重新开放;2、被压抑的储蓄和财富效应将推动消费者支出;3、库存逐步恢复。

3、储蓄率会继续下降吗?

高盛的回答:会。

高盛认为,在正常情况下,财政支持的急剧下降会带来经济衰退的高风险。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对家庭的转移支付的下降将提高消费支出回落的风险。根据其预测,从 2021 年到 2022 年,包括转移支付在内的实际可支配收入将在年均基础上下降 3.4%,尽管高盛预计明年的就业和工资会有健康的增长。

从高盛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2022 年美国经济与疫情波动并存,但是还有一些不确定因素,如中美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进度和拜登对华正常全面展开影响及美国国会大选结局。

马斯克的经济顾问团队一定为其提供足够丰富国际国内经济情报,特斯拉关联的商业链条将面临着拜登 2021 年制定法案在 2022 全面展开影响,这里面涉及到税收和国家安全及政治正确等问题。

综合而言,犹太人永远希望教育引导一部分精英去为自己生意摇旗呐喊从而影响市场,市场被精英们再教育接受犹太人理念从而形成一种思潮,思潮汇聚交易规模成为一个时代发展趋势,抓住趋势形成垄断赚取短期长期垄断利益,2022 年世界经济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中国还是会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导深化改革开放和执行自己五年计划为世界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做定海神针。

知乎用户 唐果​​ 发表

点此链接阅读体验更佳:财迷‖META 大跌与生猪养殖业巨亏: 2022 年的七大经济趋势和七个忠告

不必谈国足大败于越南,股民编的段子让人忍不住会心一笑:

也不必谈冬奥会谷爱凌相关的段子同样让人忍俊不禁:

这里单单只谈谈财迷最近在知乎上闲逛,发现一张获得高赞的图:

此图点赞者众,或因此为点赞者 “痛的领悟”——他们在被生活按在地上摩擦了之后,发现这句话确实很接近现实。

这句话也告诉我们:勤劳固然很重要,但倘若看不清时代趋势,选错了方向,就会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

正因如此,财迷开年第一篇文章决定写一下未来七大趋势,以帮助列位看官看清形势,事半功倍地赚钱。

闲话休提,以下为正文:

趋势之一:穷人通缩,富人也不再通胀。

在疫情爆发之后,美联储开启了无上限的印钞模式,在一年左右增发了接近 1/2 的绿纸头。于是有人写了一篇名叫《富人通胀,穷人通缩》的文章,并被广泛传阅和转载。

该文主要观点是:当今世界,货币及财政持续扩张,贫富差距持续扩大——富人用廉价货币追涨金融资产,资本市场通胀,富人通胀(金融资产膨胀);资本市场通胀挤压消费与实体投资,穷人有效需求不足,消费市场通缩,穷人通缩(实体萎缩,失业降薪,财富贬值)。由此造成世界经济衰退、动荡、萧条,长期形成 “低通胀、低增长、低利率、高泡沫、高债务” 之局面。

不过,在疫情爆发三年之后,形势似乎确凿业已豹变。

美联储口风日益鹰派,既要缩表,又要加息,全世界眼看又会进入现金流紧张的状况,全球富人无法再利用廉价货币追涨金融资产。于是,环球市场从各种奢侈浮华的盛宴中回归到真实,美股在春节前连续两周大跌,散户们最近不得不直面惨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鲜血。

接下来米帝那些黑命贵和白垃圾们会开始意识到拿着补贴全世界买买买的好日子已经,他们必须走出家门去寻找工作才能养家糊口。

至于在神州,穷人通缩,富人不再通胀的情况也开始出现。

我们都知道,由于房价不被算入 CPI,神州的 CPI 数据就是一个类似于冰墩墩的 “吉祥物”。而神州真正的通胀率,学术界公认可以大致等同于 M2 增长率与 GDP 增长率的差值。

2021 年神州 M2 增长 9%,GDP 则涨了 8.1%,这意味着神州的真实通胀率为 0.9%,不到 1%——这是神州几十年来从未发生过的事,堪称石破天惊,惊世骇俗。

不信,我们可以仔细看下面这张神州 M2 与 GDP 走势曲线图(看不清请点击放大并横屏,下同):

从上图可知,自从 1990 年代有 GDP 记录以来,神州 M2 增速一直显著高于 GDP 增速,这个差值区间,实际上就是神州的通胀区间。在 2009 年放水最大的时刻,M2 增速和 GDP 增速的差值(真实通胀率)高达 18%。而且这也符合实际情况,神州人印象深刻的两次物价上涨,一次是 90 年代 (所谓软着陆),另一次就是 2008 年左右。

但是,在 2021 年,GDP 增速居然在近三十年来首次高于了 M2 增速——如果这还不意味着通缩,神马还意味通缩?

所以,接下来很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富人不再通胀,并预备了大量现金。而穷人由于眼红富人,前去接盘,处于通胀列车上,现在钱没赚到,还要还当初加杠杆的债务。

穷人之所以是穷人,很大程度上就是更多的做了跟风者——富人上车的时候他们在观望,看到富人赚到钱了又开始焦虑,急吼吼地跟着上车,结果发现加杠杆买到的资产不能上涨,自己还得为此还债,处境将会变得异常悲惨。

趋势之二:资本市场正在自我进化,忽悠越来越难起作用。

我们不得不承认,全球市场(起码是哪些成熟的市场)正在变得越来越聪明,忽悠越来越不管用了。

2000 年的互联网泡沫时期,很多网站根本就还未盈利,只是一个概念,就可以凭着创业者的舌璨莲花获得大量资金。

正因为市场参与者像是得了十年脑血栓一样的盲目投资,做大泡泡,导致科技股泡沫破灭之后,纳斯达克花了十四年时间,才又回到 2000 年的高点。具体证据请见下图红框之内:

经过那一次之后,市场参与者似乎都学聪明了,不见兔子不撒鹰。扎克伯格深陷社交媒体困境,于是在最近各种推元宇宙,讲得唾沫横飞,天花乱坠:

但是市场反应冷淡,扎克伯格从 FACEBOOK 改名过来的 META 跌成了渣渣:

所以,市场会进化,不会再随便相信别人的忽悠,即使这个人并不是孙宇晨那样满嘴跑火车兜售空气币的鸟人,而是像扎克伯格这样的最年轻的亿万富豪和顾家好男人。

META 大跌,一个很可能的原因是为投资者因其护城河太浅而不肯押注。

财迷在以前就说过:元宇宙这个概念固然不错,但各方对这个概念的吹嘘大部分都是 “熵”,其中真正算得上“正经生意” 的模式就两种:“赛博地主模式”和 " 赛博工具铺模式”。而其中做为上游产业的 “赛博工具铺” 模式很明显没有那么多弯弯绕,更加硬核和直接,是以可以算更好的投资选择——而这次 META 股价大跌接近三分之一,就证明市场和财迷的意见一致。

具体起来,请见下图:

还有下图:

上面两张图都很复杂,各位或不得要领。财迷这里给大家简化一下。简单讲,元宇宙挣钱的点主要就两种:

第一种是 “赛博地主” 模式(Cyber-landlords mode):圈一块地,建一个平台,然后分割给赛博农奴 / 佃户,让他们在上面进行耕作,种出各种花草 / 苜蓿 / 粮食,吸引各种赛博牛 / 羊 / 马来吃草 / 粮食,然后赛博地主们舒舒服服坐地收租就可以了。

从 Facebook 到油管再到推特,从人人网到优酷再到微信 / 微博,“赛博地主” 这个商业模式一直在延续。而赛博地主们给这个模式取了个好听的名字——用户创造内容 (Users generate content, 简称 UGC)——作为赛博农奴的财迷只能为 UGC 点赞,并希望地主们吃相好看一点,不要把农奴和佃农都逼死了,然后大家一起喝风。

第二种是 “赛博工具铺模式”(Cyber-tool shop mode):该模式相对来说就没有辣么多勾心斗角和残酷剥削,主要是为上面的各个平台的地主和农奴 / 佃户提供软件和硬件支持。这里面包括但不限于设计工具、3D 引擎、VR/AR、以及芯片和相关网络基础设等。

实际上,以上这些技术由于是整个数字创意行业的上游产业,不论干啥都是挣钱的。举个例子,3D 建模软件如 Maya/ Blender/ 3DMax,不但是游戏行业必备,电影特效产业必备,甚至也是未来的元宇宙相关产业必备。

至于芯片相关产业,那就更不用说,Nvidia 早就开始布局。N 社除了专门会研制相关芯片之外,还搞了一个一颗赛艇的新平台 Omniverse。Omniverse 是由 5 个组件组成的完整生态系统:Nucleus,Connect,套件,仿真和 RTX。它可以让艺术家们通过云在软件之间、在本地或世界各地无缝地实时工作。我们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数字创业产业发展得有多好,NVIDIA Omniverse 就会有多赚钱——这也是财迷会愿意长期持有 NVIDIA 股票的底层逻辑之一。
说一千,道一万,作为元宇宙的上游产业链,“工具铺模式”是多半能赚到钱的,唯一的问题是这些东西都需要技术积累和创新——而这些显然不是只想当 “赛博地主” 的扎克伯格的强项。

META 股价大跌,在小扎选择做 “赛博地主”,并忽悠大家去他的赛博领地种田的时候,就似乎已经注定。

趋势之三:单身经济或兴起并壮大。

讲清了环球市场两大趋势,让我们再把目光转移至神州——就财迷所知,神州年轻人,主要是 85 后和 90 后,单身的越来越多,单身经济正在兴起,并可能会逐渐壮大。

就财迷观察,最近迷你电器,迷你公寓逐渐变得风靡,陪聊陪玩,家庭机器人等付费型的陪伴 app 逐步兴起。据央视财经报道,很多餐厅纷纷推出单人单桌、相互隔离、全程无交流的用餐环境,以此来吸引消费者。

另外,一些传统餐饮企业也开始提供 “一人食” 的商品和服务。半份菜品、单人食盒、一斤装的大米、200 毫升的红酒、迷你小火锅,针对单身消费的餐饮业态正在涌现。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 184 家企业的名称、经营范围、产品服务或商标中包含 “一人食”。2020 年,全国范围内“一人食” 相关企业新增注册 79 家,年增速达 82.29%。

当然,最大的蛋糕还属宠物产业——据央视财经报道,单身一族更愿意花钱寻找心灵寄托,在 2021 年,杭州一位 00 后单身女孩为自家猫咪相亲,甚至花费万元购买高端宠物用品,为自家猫咪置办 “嫁妆”。她表示,给猫咪准备的“嫁妆” 有猫砂盆、宠物智能饮水机、吹风机,还有一些小零食等,大概近万元。

数据显示,国内 80、90 后饲养宠物人群占比超过 70%,其中以单身居多。宠物行业已经达到了四千七百亿元的规模,在中国宠物数量已经超过了一亿只,每年每只宠物平均消费是四千九百八十五元。

趋势之四:规模效应带来的红利或逐渐减少。

由于规模效应会带来红利,所以人们会自动地从各个方向追求规模效应。

车同轨、书同文,是想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红利。减小关税差距,是想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红利。米帝十三州在独立之后会合并成美利坚合众国,其原因也是想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红利——《联邦党人文集》第十三章就讲过:“如果各州联合于一个政府下面,那么全国只要负担一份公务人员的薪金;如果各州分为几个邦联,就需要负担许多份不同的公务员薪金,而且其中的每一份,就主要部门而论,范围与全国政府所需要的同样广大。”

不同地区形成产业链,也因为规模效应能带来红利。所以我们才会看到深圳东莞形成电子工业产业链;苏锡常形成台湾 / 新加坡工厂代工产业链;浙江 / 福建形成类似于意大利的家庭企业产业链。

特大型城市和城市群的出现,也是因为规模效应会带来巨大红利。所以我们才会看到珠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环渤海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川渝城市群和关中城市群等一众城市群。

这里举一个特别的例子——特大城市的地铁交通和城市群之间的高铁交通,严重依赖人口形成的规模效应带来的红利。

最近几年,神州国铁集团在发布财务决算的时候,通常不会提其是否盈利,而是提社会责任。因为一旦谈盈利,国铁集团就会破防——比如该公司 2021 年前三季度亏了接近 700 亿:

辣么,国铁内部有木有赚钱的线路?

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东部的几条线路,如京沪线、沪宁杭之间线路以及广深港之间线路。具体见下图:

这些线路赚钱的原因是神马?几年前的新华网文章特别提到了原因——人口红利:

而这种人口红利,说穿了其实就是人口的规模效应——哪里的人口多,哪里的铁路线就不会亏钱。

然鹅,由于单身者增加,生育率下降,老年人口随着时间流逝逐渐增加,规模效应带来的红利会减小。很多靠规模来维持的企业利润会降低甚至大大降低。

相关理由如下:

首先,人口本身是目的不是手段,所有他们需要养老,需要社保,需要很多东西。而日子越往后,作为生产者的人口需转为国家福利政策消费者的就越多。人口相关的规模效应会相应减少。

其次,大型经济体可能也会面对 “大公司病” 的副作用:效率低下、浪费、“船大难掉头”。

以上原因都可能抵消掉规模效应带来的红利。而且这样的情况不仅会体现在运输业,也会体现在互联网行业:

趋势之五: 互联网 + 的热潮或渐渐冷却

互联网 + 传统产业的热潮或因相当一部分缺乏实质效果而渐渐冷却。这不仅仅是因为规模效应带来的红利减少,更因为这些互联网 + 的东西缺乏硬科技。

就现在看, 神州传统产业的 “数值升级” 或者 “智慧升级” 有相当一部分是失败了的——起码在财迷的印象中,没有几家企业通过和互联网企业合作而实现扭亏为盈。

这个趋势的最好证据是 “智慧养殖” 相关上市企业在近两年的亏损。

在一两年前,基钦周期进入上升期。猪价由此大涨,大量资本因为有利可图而涌入养殖业。生猪养殖企业的股价也因此大涨:

因为受到米帝芯片禁运影响的 X 为也高调宣布进入养殖业,和一家叫新五丰的公司展开了合作:

但是,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被称为 “猪周期” 或“库存周期”的基钦周期时间很短,大概 1-2 年就会从上升期进入下降期。猪肉价格也随之大降。2021 年,神州上市的 18 家生猪养殖企业,盈利的仅有 5 家,而亏损的企业中,就有和 X 为合作的新五丰:

实际上,2018-2021 期间,部分在猪周期的上升期(2018-2019)曾经盈利的企业,在 2020-2021 年的猪周期下降期间,又将盈利吐了出来,详细见下图:

至于这些企业的股价和相关养殖者的情况,看下面新闻的标题就知道了:

这说明了神马?

智慧养殖行业失败,有两个可能:

1)周期威力大于科技威力,那些智慧养殖之类的科技都是些毫无用处的花拳绣腿。没有了芯片作为底层硬件基础,根本玩不转。

2)传统产业烂泥扶不上强,即使开启智能升级模式也无法挽回败局。

上面两个原因,究竟哪一种更接近现实,相信列位看官会有自己的答案。

财迷想说的是:做投资还是要遵循经济规律,实事求是,不能看着锣鼓喧天,打气提劲,似乎很热闹,头脑发热就进去投资。

趋势之六: 神州可能会进入全民营销时代。

或许是因为企业缺乏硬科技支撑,或许是因为别的,总之,现在的神州缺的不是卖家,缺的是买家。

各位只要上街就会发现,食肆、服装店、健身房、桑拿店,各种各样的推销,能让你发慌。

越来越多的营销力量出现——除了李佳琪、薇娅雪梨们令人咋舌的偷税数额之外,最现成的例子就是格力的董小姐找 “接班人” 的故事:

按理说,这个接班人好歹也是小镇做题家精英,号称比清华北大还厉害的浙江大学毕业生,但没看出她提开发出什么新的产品体系,又或者开发出了神马新的服务 / 营销系统,更多的时候,我们能看到的都是她在各大媒体和网站上搔首弄姿:

所以,董小姐找了个长腿秘书来替格力带货,在我看来不过是因为缺乏微软、苹果、特斯拉这样不需要多少广告营销也能卖高价的硬科技产品,做出来的产品不得不面对大量对手竞争,只好 90 年代的营销为王的时代,充分发扬摆地摊耍宝卖大力丸的优良传统,如此而已。

只不过,堂堂的大企业董事长招了个管培生秘书,结果天天让她去各大网络平台卖笑吸引人气,而不是正经做事——堂堂 “接班人”,连林秃子都比不上,多少显得有点可悲又可叹:

趋势之七:田园牧歌梦将会醒来,劳动产业军正在集结。

神州人,尤其是文化人,一向有田园牧歌的 “桃源梦”。

大概也正是因为如此,前几年,神州流行这样一些做法:去丽江 / 大理开一个小店 / 民宿。又或者下乡去承包一些土地, 种一点田,承包几百亩果园和茶园,然后靠这个卖钱。

这样做听上去非常的有逼格——干净的小镇,清雅的民俗,再找个整容的网红扮作偶尔路过的背包客美女,一条狗,一本书,然后开一个抖音账户吸引流量——不管是古代的文豪,还是现代的抖音群雕们都很可能因此诗 / 兽性大发,称赞这是好一派田园牧(mai)歌 (rou) 的世外桃源。

然而,这些人还是太年轻了——华盛顿和美国独立战争的老兵们可以 “守拙归田园”,是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回去种田搞果园的收获能得到保证。而神州地方,但凡是能挣到钱,牛鬼蛇神就一定会上门。

一方面这些承包的土地面积往往都很大,很不容易防住。另一方面现在的世道是两亿人灵活就业,闲人越来越多。即使是东京汴梁城里的大相国寺,左近也有二三十个 “不成才破落户泼皮” 靠着偷盗其菜园的菜蔬养身,两亿人灵活就业的现在,难保不会有 “灵活就业” 的破落户跑来打秋风,跳丰收舞。

而万一要是这些破落户后面有 “保护伞”,那崇尚田园牧歌的“归隐者” 就只能哭——这种事情不无可能,比如当地财政紧张,公共安全相关服务又跟不上,这些 “田园牧歌” 爱好者,就多半是去送人头。

当然,这么多年了,泼皮破落户也都混出来了,肯定不会靠着鸡鸣狗盗谋生,都已经发展成做文旅项目,忽悠人来投资,搞杀猪盘了——李亚鹏就是因为开发丽江的别墅群项目欠下几千万负债,本来想杀猪,结果自己成了最肥的 “猪”:

更重要的是,田园牧歌梦本身和这个世界的趋势相悖——自从工业革命以后的几百年来,所有国家的发展方向都是把人口从土地上解(qu)放 (gan) 出来,让他们去投身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去工厂里做工,去大学里做科研。

一个国家越发达,农民就越少。米帝农民占了米帝人口不到 2%, 却用不到 2% 的农业人口养活了全美 3 亿多美国人,而且还是全球最大的农业出口国。

这也是为何当初神州会出现几头猪才能换回一辆自行车的工农业剪刀差,以及 80 年代以后大量西部诸省的打工仔跑到长三角和珠三角哪些工厂里打工——种田真的不挣钱,种田种一年,比不上在工厂里干一个月。

有人问,那为何日本韩国的农业发展得好?

那是因为这些国家科技产业提升起来了,然后反哺农业——没有索尼、丰田、优衣库和三星,日韩农民根本没法获得高额补贴,并活得十分滋润。

而神州也一样,未来的神州经济需要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军,而不是回到乡下躺平的田园牧歌爱好者。

因为,正是劳动产业军给神州带来了大量外汇,让神州成为世界工厂。

正是劳动产业军为神州进行了基础设施大升级,导致神州的中西部地区也能通过高铁 / 飞机这样的升级变相获得大量补贴。

正是劳动产业军支撑起了神州的科研和华为、腾讯这样的大型科技企业,让神州没有错过互联网产业和新能源产业升级的机会。

所以,哪些回到乡下种果园、开小店的 “田园牧歌梦” 在就业困难的时代,小规模实施是可以的。一旦大规模铺开,神州庙堂恐怕会很快发现不对劲,并想出各种制度设计,把这些田园牧歌爱好者赶回去重新加入劳动产业军。

总结

行文至此,我们就可以稍做总结:由于美联储日趋鹰派,不断叫嚣要回收流动性,当今的全球市场已经进入穷人通缩,富人也不再通胀的阶段。由于市场上的热钱减少,市场也变得更加理性和不好忽悠,即使是扎克伯格这个量级的人物也无法忽悠住投资者。

至于神州,单身贵族或日益增加,规模效应带来的红利或日益减少。由于缺乏硬核科技,互联网 + 传统产业的热潮或渐渐冷却,全民营销时代开始。而又由于神州急需产业进一步升级,产业升级需要更多的人参加劳动产业军,延续 “工程师红利” 甚至 “码农红利”,所以哪些“田园牧歌” 爱好者恐怕会很快从梦中醒来,并被迫重新返回城市。

窃以为看清上面这些趋势对你我或有如下启发:

1)以后谁的负债少,谁就会过得舒服。加了杠杆的人,很可能会在以后 20-30 年之间白白为银行打工。

2)投资最好去找那些有很深护城河的企业,包括但不限于秉承 “赛博工具铺模式”(Cyber-tool shop mode) 的企业。

3)单身产业里或许有投资机会,包括但不限于买房隔离成小单间租给单身年轻人,以及推销可以在深夜抚慰孤独年轻人的灵魂或者肉体的产品(手动狗头)。

4)对于哪些靠着规模效应挣钱的互联网企业的股票,应该降低其估值。

5)只要没有硬核科技,没有真正打开市场,看到任何的互联网 / 高科技概念股都要小心。比如投资界流传的 “深圳三大骗”:X 宇科技,X 大基因,以及 X 启科技。似乎就有辣么一点点不够硬核吗,也没能打开市场的嫌疑。

6)哪些善于营销的企业值得投资——虽然这样的企业看上去有点可悲,但这的确是相应环境下最有市场前景的方式。

7)不要老想着回家去种田 / 开小店,真去了多半会掉坑。有哪个心思,不如好好学一门技术。当然假如你家里不差钱,就当我没说。

窃以为,认识到以上几点,各位或许不能挣到大钱,但起码能减少亏钱的机会——而只要不亏钱,以神州人的善良和勤劳,日子又怎能不越过越好?

最后,祝愿每个勤劳而善良的人都能多劳多得,都能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言尽于此。

鉴于上期文章被外星人劫持,这里发一个寻文渠道——下面是财迷 VIP 群(私下我叫方舟群)加入方式:

正如列位看官所了解到的, 财迷有很多文章没法发出来。而不少看官或许又比较关心一些深度信息。所以,对我等小民来说,既然这个世界免不了大水漫灌,天坑频现,那么我们就需打造方舟,应对风险。

从今往后,财迷那些把握不了尺度的文章不再对外发布,而是启动方舟计划:

​ 在方舟写作群中,您可以每年获得 10 篇财迷一贯风格的长文,此文将会比财迷公号所发布的文章内容深度更深,语言也会更加清新脱俗,内容涉及国际国内时政风云。凡是财迷无法把握其尺度的文章,都会发布到此群。

​另外,财迷的所有被删文章以及文章的删节省略部分也会发布到此群(每年都有好几篇,其中有不少是财迷得意之作)。

​更重要的是,财迷会在群内定期分享最新经济动态、各种行业报告、最新原版财经杂志 / 理财类书籍的要点评论 (每日有几份精选报告,每周有最新国外原版财经杂志及好书推荐),并展示自己投资动向和真金白银的交易记录 (2020 年四月份美股熔断期间财迷逆势入场投资美股基金,小赚了一把,最近投资别的又略有收获,而且准备进军美股个股领域,估计不少看官也都了解)。

​不过,各位需注意的是:财迷仅会展示自己交易记录,绝不会推荐投资标的。同时,财迷还想提醒大家: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还请各位注意的是:在方舟写作群,财迷仍会在 politic 上保持不碰红线的态度,所以在此群里各位只会得到技术分析贴。请不要过度愤青以至于危及本群。财迷建立此群的目的仍然是帮助大家做技术分析以趋利避害,并不是教大家做太平天国或义和团。

​各位需要做的是在经济形势大变的滔天巨浪中保护好自己的小钱钱,到时候稳坐钓鱼船,不怕风浪起。神州经济实在太差后自然有无脑群氓上街去和姥爷们倾数,我等就不用去凑热闹。

​计划文章系列目录:

​1)《黄金独木桥:香江社团、大飞哥与小民的机会

​2)《从波黑到印尼:如何应对黑天鹅事件》(系列文章)

​3)《红色巨熊的倒下:罗刹国经济崩溃探析与小民的机会》(系列文章)

​4)《从战利品到猎熊人:东欧经济变天与小民的机会》(系列文章)

​……

**另外,财迷会把往期 VIP 文章、被删文章及自己的过往交易记录打包作为大礼相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1)2016 预测金(理层)姥爷和董(事会)姥爷之间张力的《楼市重磅》等。

​2)讲神州经济趋势的《你养白象,他买屌豹》,《“旗”传统与 “猫” 传统》等。

​3)讲 trade 战的《千里东风一梦遥》、《全球化的墓碑》等。

​4)最新的《制度人、全面战争与地摊经济》等。

​这些文章有好几十篇,包您入群物有所值。

​加入方舟计划的方式财迷新的微信 ID:JLTYYCMFZ,二维码如下:

各位请长按扫描加此号付费,或者手动加 ID:JLTYYCMFZ,财迷会通过此号建立方舟写作计划群。

​由于方舟写作计划群处于试运行阶段,不想扩大影响,所以限额加入,先到先得。以后财迷会适度扩张人数。

方舟群入群费用为 489 / 年。财迷这样收费主要是涉及管理问题:不收费的群往往群魔乱舞,而且财迷文章不宜过多分享。望大家理解。

​财迷写文章很辛苦,每篇文章都会花至少 72 个工时收集数据,打磨内容,以保证质量。所以相信这点钱也不算太多。这里先行谢过(手动抱拳)。

最最后,喜欢财迷文章,想了解更多?请在微信里关注公号 “JLTCM2016”,或扫描下列二维码:

同时,为防止失联,还请关注公号:“九龙塘月兑之家” 作为备份。本号将在未来每月推出至少一期与移民相关的视频或文章,同时也会在应急时转发财迷文章:

各位还可以在微博、知乎、雪球、推特上关注公号:“九龙塘右眼财迷”。财迷会在这些平台同步发文。
各位也可以在 B 站 (境内) 和油管 (海外) 关注财迷的视频号: 九龙塘右眼财迷。财迷暂定会每月发布一期视频。

​各位想要了解财迷自己的投资动向(我会把个人投资记录经过处理后发到朋友圈)或者问财迷各种问题,请加财迷微信 JLTYYCM20(这个号也是用来防止失联的)。同时,财迷也会在朋友圈分享一些即时的经济信息(已经加过财迷旧微信号的读者请勿再加,新号旧号内容都一样, 否则会被拉黑)。财迷文三俗内容多,各位想要了解财迷分享的往期被删文章,可以从公号下 “鼓瑟吹笙” 一栏进入财迷 QQ 群观看。

知乎用户 九龙塘右眼财迷 发表

世界上没人能有 “未卜先知” 的能力,包括美国 gov,美国的马斯克

真能 “未卜先知”,疫情也就不会在美国发生了。

马斯克的目的很简单,说马上要经济危机了(有没有不知道,可能疫情影响了经济困难是肯定,这个傻子都知道),就是让美国国会多印美元,一印美元,他持有的各种资产就会价格上升,身价也随之上涨。

这也反应了资本家的贪得无厌,已经是世界首富了,还要让美国印钞,让自己更加富有,人心永远无法满足。

美国疫情长期化,美国疫苗作用有限,这些数据大家都知道,就算没有疫情美国经济也需要印钞。

有了疫情长期化,出现更多危机是大概率事件。所以释放信号让美国 gov 印钞,这样自己财富又能增长一波,反正死掉的 80 万人,又不会说话,也不会投票,也不会上网,先让自己的财富涨起来才是正确的,疫情对他又没有什么损失,反而是利好。

充分说明了美国经济了囿境,需要持续不断地印钞,才能维持现有的利润率,不然的话,会出现利润率下降,这时像马斯克这样的就要出来叫了,因为利润率维持不了,他的资产价格就要下滑了。

所以美国经济实际上已经被资本绑死了,只有,也只能,也只会不断印钞,美元长期贬值是超大概率事件,甚至是一种必然发生的,不发生是小概率事件。

说明美国又要开始新的轮印钞,美元印钞会导致危机输出到大量使用美元的国家,像今年土耳其汇率腰拆到了 50%,恢复需要 20 年(假设单利每年增长 5%),后面印钞估计又有其他发展中国家会出现金融或经济危机。

不过大量发展中国家破产或陷入债务或金融危机或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中,相当于消灭了大量制造业竞争对手

也就是说未来制造业大量转移中国,中国成为更加强势的制造业大国是必然现象。这点对美国来说也许是无奈。

所以中国应该支持美国印钞,美国印钞越多,实际对于有工业化基础设施的国家来说是利好,因为像高铁高速港口这样的固定资产相当于变相升值了,其他发展中国家想建立类型的工业设施需要更多的钱,也就建不起了,如土耳其汇率腰拆到了 50%,再建同样的设施可能需要原来国内价格的二倍,这样这些国家的工业化基础设施之路就被阻断了。

如同当年美国操纵苏联解体,结果没想到可能受益最大的可能是中国,因为如果有两个超级大国在中国前面,生存空间会变得更小,到处都是超级强国的势力范围。减少了一强,中国经济发展到世界第二就少了很多阻力,美国没有了苏联就在原来功劳上睡大觉也没有了奋斗开拓的动力了,这些美国肯定是想不到的,实际上是中国的机遇期。

所以中国支持美国印钞是个好选择,会进一步加速美国衰落,对自己损失很少,可能短期会造成一些原材料的价格输入性上涨,但长期看干掉了大量的竞争对手,还有美元未来一直维持同样增长率下需要不断加印钞,导致美国经济空心化更加严重。

支持美国印钞,短期看可能是吃亏,但长期看是个战略利好信号。

知乎用户 倪静风​ 发表

特斯拉 CEO 马斯克预言 2023 年前有金融危机,你觉得这一预言是否有什么依据?

我就发一下我在另一个相同问题下的回答。。看看有没有大佬给我送赞。

知乎用户 福满楼 发表

世界经济就是一部大型机器,各国就是机器上的各个部件,米国设计的这部机器是华丽的高油耗的,对机油的内循环管路要求特别高,现在机器喘震了,初步鉴定是回油管路流量降低了。

之前也有回油管不太通畅的问题,经检查瘀堵发生在南美,东南亚等部位,工程师用金融三通管道直接按插上去,动用 30 帕的高压一把疏通,机器立马供油充足,至于损伤的部件,可以迭代可以换吗,直到工程师选用了小兔牌管路传动加工制作一体件,这一体件没有接插口……

目前机器要恢复运行只有三种模式,要么更换小兔牌,可是这个一体件过于庞大,换这个基本上和换机器差不多了,要么换机器的动力部件,这也不行,小兔牌一体件还没有动力部件的功能,换老动力部件和换机器也是差不多了,可行的就剩最后一条路了,改良动力部件,降低油耗,扔掉无用的机器的华丽轰鸣声。

都做好由奢入简的准备吧,这不代表投资市场会冷清,相反,投资市场会更热烈,当然也伴随着更刺激的高风险。

知乎用户 大闸蟹 发表

一、马斯克为什么会关心通胀率

3 月 14 日,地球上最著名的科技企业家、幻想家,那个星链、特斯拉电动车、一箭多星、火箭回收、星际旅游的控制人马斯克,突然对通货膨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清早才五点半,他被通胀问题折磨得睡不着了,他在推特上发言询问:“您对未来几年可能的通货膨胀有何看法?”

4 个小时后,他又在推特发文,他说:“特斯拉和 SpaceX 在原材料和物流方面近期面临巨大的通胀压力。”

原来,马斯克旗下的特斯拉和星链这两个项目,已经饱受去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一路高涨的折磨,成本上升对马斯克一直秉持的通过技术手段和量产规模降低价格的经营理念发生了严重的冲突。

难怪 3 月 14 日,我们还看到了特斯拉电动车涨价的消息。天风证券的调研报告披露,特斯拉的这一波涨价,一部分原因是上游原材料持续上涨,镍更是上演了史诗级的暴涨。,当镍价为 5 万美元 / 吨的情况下,Model 3(76.8 度电)单车成本将上升 1.05 万元。

二、遥远的战争,却可以推动你身边的物价

因为疫情的原因,上游大宗商品产能受到疫期不能开工的影响,造成了供不应求,价格上涨。2022 年 1 月与去年同期对比,中国的生产者价格指数 PPI 上涨了 9.1%,美国的 PPI 上涨了 9.7%。PPI 中的原油、金属材料等大宗商品价格的年度涨幅都在 20% 以上。

原本去年四季度开始随着疫情的平复,能源和大宗商品开始逐步恢复正常供求平衡,价格也出现回落的迹象。

但 2 月下旬的俄乌战争,再次破坏了能源和大宗商品的供求关系。由于对俄罗斯供应的担忧,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飙升至 2008 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原材料成本创下至少自 1970 年以来的最大单周涨幅。不仅欧洲的天然气价格创下新纪录,本月小麦价格也上涨了近 40%。因为俄罗斯出口大量的原油,乌克兰是全球小麦出口的重要产地。

Refinitiv 的数据显示,作为全球原材料价格晴雨表的标准普尔 GSCI 指数本周上涨了 16%,有望创下 1970 年以来的最大涨幅。它现在处于自 2008 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美国油价上周四也触及 2008 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芝加哥小麦期货价格突破每蒲式耳 12 美元。

在欧洲,天然气批发价格达到每兆瓦时近 200 欧元,而用于发电厂的动力煤价格飙升至每吨 400 美元以上。包括铝和煤炭在内的其他大宗商品本周也出现飙升。

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巨大的涨幅,将进一步推高各国央行难以控制的通胀,从而提高全球的生活成本。对全球企业和消费者产生深远影响。

虽然俄罗斯大兵进入乌克兰发动的战争离我们很远,我们压根听不到枪炮声,看不到被俄罗斯导弹击毁的民房和炸毁的肉体,但这一事件对世界大宗商品供应链造成的破坏,正在引发异常的价格波动,可能对全球长期供应产生结构性影响,并会真实地影响、波及到我们每一个人。因此造成的生产端原材料成本增加和消费端零售价格的上涨,就是我们为这场战争,所支付的费用。

俄罗斯是全球领先的石油、天然气、金属供应商,乌克兰是全球重要的粮仓。西方对莫斯科的制裁直接打破了俄罗斯利用自然资源换取战争经费的如意算盘。但另外一个方面,越来越明显的是,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冲突正在影响全世界对俄罗斯石油和金属的供应和需求。战前,俄罗斯每天出口 500 万桶石油,现在,俄罗斯的石油在俄罗斯油井已经无处存放,3 月份开采出来的原油,即使降价 80%,也没有人愿意购买。

因此,布伦特原油价格上周上涨 3% 至每桶 116.28 美元,随后在国际原子能机构负责人表示他将于周末前往德黑兰与伊朗高级官员会面后,提高了与伊朗达成协议允许出口更多石油的希望,WTI 每日价格涨幅才开始有所回落。

俄乌战争伴随着疫情限制放松后的经济增长、需求上升,这正在颠覆长期存在的贸易流动,并进一步加剧通胀压力。

依据咨询公司 ICIS 的一份调研报告,虽然与 Gazprom 签订了长期合同的欧洲买家仍在根据这些协议从俄罗斯获取最大的天然气,但一些拥有更灵活的短期合同的公司已经开始寻找替代供应来源,导致对其他天然气供应商的需求大幅增加。德国已经制定了年底结束对俄罗斯能源依赖的政策。

俄乌战争也扰乱了煤炭市场,亚洲基准煤炭价格飙升至每吨 400 美元以上。

上周早些时候,为俄罗斯铝生产商俄铝处理货物的航运公司 MSC 和马士基暂停了往返该国的货物预订。

周四,镍价上涨逾 4% 至每吨 27,000 美元的 11 年高位。

乌克兰的所有装货港都已关闭,而俄罗斯黑海港口虽然依旧开放,但船舶交通实际上已陷入停顿,因为已经持续半个月没有外来的船舶进港。由于许多乌克兰农民被征召参战,化肥和农药供不应求,人们对今年的收成感到担忧,因为该国的春季播种通常从​下个月开始。

由于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出口几乎停止,小麦飙升,芝加哥期货价格创下 2008 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自 2 月初以来,小麦价格上涨了 60%。

俄罗斯和乌克兰占全球小麦出口的近 30%,将谷物出口到中东、北非和亚洲国家。谷物价格上涨,甚至引发了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一些国家的抗议和骚乱。

资源价格走高出现连锁反应。例如俄罗斯产份额不高的锌于 3 月 8 日涨至 4896 美元 / 吨,创出 2006 年以来的历史新高。因为锌制造时的耗电量巨大,容易受能源价格走高的影响。俄罗斯产占比较多的钯和镍等在俄乌战争后也创出最高价。

从显示综合价格波动的 Refinitiv CoreCommodity CRB 指数来看,其中的 19 种商品的约 4 成处于历史新高附近。其中玉米价格比年初上涨了 29%,小麦、钯、原油价格比年初上涨了 45% 左右。

三、2022 年,将是全球通胀年

毫无疑问,俄乌局势将加剧各国包括中国的通货膨胀。从国际大宗商品来看,主要商品的 4 成已经涨至历史新高区域。消费者物价涨幅也在进一步扩大。

中国 2 月份的 PPI 与 1 月份环比已经上涨了 0.5%,CPI 环比上涨了 0.6%。美国的 CPI 环比上涨了 0.8%。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平均的通货膨胀率来看,1 月同比上涨 7.2%,达到 31 年来的最高水平。各国 CPI 上涨的原因是,在疫情后经济复苏的过程中,需求在增加,但供应跟不上。

3 月以后,新增了俄乌战争的影响。据摩根大通的预测,考虑到原油价格上升,将 4~6 月全球物价涨幅比俄乌局势紧张前的预期上调了 0.9 个百分点。还存在进一步加速的可能性。

在发达国家中,美国的高通货膨胀也可能进一步加剧。克利夫兰联邦储备银行预测称,美国 3 月的 CPI 可能会达到 8.3%,比 2 月的 7.9%相比进一步提高。

国证大数据认为,随着能源、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再加上美国国内的工资上升,即使美联储 3 月份宣布加息,如果幅度在 25 个基点以下,全年加息幅不超过 50 个基点,美国年内 CPI 将维持在 6% 以上的较高水平,( 6% 低于目前美国的 CPI,是因为 1-2 月美国的 CPI 有 8 成是去年翘尾因素的影响。)

同时,美国市场普遍认为 CPI 走高将长期持续。从显示美国国债市场参与者今后 10 年平均通货膨胀预期的 “盈亏平衡通胀率(BEI)” 来看,大幅超过 2008 年原油价格走高局面下的约 2.5%,3 月 14 日已经涨至 3.01%,首次创出有可比数据的 2003 年以来的新高。这也是 1-2 月份以来大量外资撤离我们的主要原因。

我们邻近的日本 PPI 2 月上涨 9.3%,创出 41 年来最大涨幅。但日本的 CPI 和我们一样受制于消费疲软,最近公布 1 月份 CPI 仅上涨 0.5%。但今后如果成本进一步向消费端转嫁,中国、日本的 CPI 涨幅有可能不断扩大。

国证大数据认为,中国消费品生产企业对去年以来 10% 左右的 PPI 的承压能力已经达到了极限。今年国际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无疑将进一步推高消费品的生产成本,PPI 向 CPI 转移的可能性比去年要增强很多。预估伴随着下半年猪周期的反转、粮油食品价格在输入性涨价推动下走高,能源和大宗商品对也将进一步推升消费品成本。

尤其需要关注的是,输入性的食品涨价与我们原本存在的食品价格周期(包含猪周期)在时间上存在叠加与共振,这将加剧下半年食品价格向上的动能。

国证大数据初步预估,2022 年中国的 CPI 年化指数,将从 1-2 月的 0.9% 上涨到年底的 6% 左右,全年平均将超过 3%,达到 4% 左右,政府确定的 3% 的物价控制指标,将承受极大压力。

四、通胀将削弱全球包括中国经济增长的能力

急剧的通货膨胀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拦路虎。日本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的估算显示,如果与俄罗斯和乌克兰的贸易停止,原油徘徊在每桶 120 美元,欧洲的实际经济增长率将降低 1.1 个百分点,中国的 GDP 将下降 0.7 个百分点,日本下降 0.6 个百分点。如果油价涨至 150 美元,影响欧洲的增长率降幅将达到 1.2 个百分点,对中国和日本的影响将达到 1.0 个百分点。

此轮能源和大宗材料的价格上涨推动的全球性通货膨胀,对货币政策的难度提高了一个级数。从经济理论上来说,要抑制物价上涨过热,加息和缩小量化宽松难以避免。

不过,对中国而言,如何在通货膨胀预期和全球货币紧缩环境中,继续维持逆周期调控政策,独立的宽货币、宽信用的刺激性经济政策,这是一道难题。特别是目前市场主体对债务杠杆和债务成本的承受能力已经到了极致水平,借贷的意愿在货币宽松的 2 月份已经表达得极其脆弱。同时,海外资金已经遵循利差缩小撤退回归的规律,在 2 月份呈现了普遍性的外资撤退信号。这都对继续逆周期、宽货币的宏观调控政策发出了强烈的抵触信号。

对海外而言,货币紧缩其实也难以直接化解成为目前物价走高根源的供应制约。如果迅速启动紧缩,还有可能招致金融市场的收缩。为了保持应对俄罗斯时的团结,包括替代资源的确保措施等在内,美欧日可能会携手推进适当的经济调控。

作为一般性的投资原则,在通货膨胀率较高的情况下,黄金等贵金属、美元等避险资产、有投资价值和高成长性公司股票,肯定比持有现金或存款,更能抵御通胀。

【作者:国证大数据 徐晓伟

知乎用户 晓伟宏观 发表

衰退已经到来。

从去年二月开始 M1 增速就小于 M2 了,这表明企业和居民选择将资金以定期的形式存在银行,微观个体盈利能力下降,未来可选择的投资机会有限,多余的资金开始从实体经济中沉淀下来,经济运行回落。

说点身边的现象,有没有发现自家小区或者公司周围店铺更新换主速度加快了,并且新开业也品类也有变化,集中于利润率高的品类。大商业体日子更难过,哪怕是地体直达且位置极佳,珠江新城位置好吧,地铁出口直达,但你看高德置地商场都萧条到什么样子了,而且这不是个例。

与此同时人均效能也在去年纳入央企考核,有些央企弱感知减员已经开始,某单位用工数量降幅 3% 左右,劳产率提升 12% 多,你说这对领导吸引了大不大。

不过也好,毕竟国家支持灵活就业嘛,你灵活,我灵活,大家都灵活。

知乎用户 东北宇爷​ 发表

别再唱衰经济了。

知乎用户 蓝桥幻想​​ 发表

我在半年前怼 bobo,如果 2022 美股不崩我跟他头像

知乎用户 硅基生物 发表

即使没有新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也会在 2023 年前到来。

导致 2008 年金融海啸的源头完全没有被清算消除,当时世界各国政府的措施都是在用会导致未来更大危机的行动来掩盖问题。2008 年到 2023 年间隔了 15 年,整整一代人都是在金融海啸的背景下长大。

再叠加上新冠疫情,2023 年不仅会有史无前例的巨大经济危机,还会有史无前例的巨大社会动乱。

知乎用户 昂撒敌基督之克星 发表

事实上,这并不是马斯克的一家之谈,很多业内人士对此已经有共识,只不过一向高调的马斯克比较喜欢 “博眼球”,频繁表态也不奇怪。

上个月,美国公布的 2021 年 11 月最新 CPI 数据显示, CPI 已飙升至 6.8%,达到近 40 年来最高水平。在那时便有市场分析认为,2022 年 1 月的缩减购买计划,或将达到每月缩减 200 亿美元美国国债和 100 亿美元 MBS,并且缩购进程很有可能在 3 月底之前完成。除了缩购计划以外,对于本次会后公布的点阵图,市场也预测 2022 年美联储很可能会加息 3 次。美联储一旦开始加息,尤其对于新兴经济国家来说,为了降低资本流出速度,只能被迫加息。加息影响的波及范围很广,举个最贴合身边的例子:中小微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所付出的资金成本将会更高,这或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长此以往,利息的增加会提高整个社会的融资成本,进而会减缓整体投资的增速。

2022 年伊始,随着 RCEP 正式生效,值得关注的是: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日本,此次更是与中国首次达成双边关税减让安排。除此以外,RCEP 也对原产价值的限定制定了较为宽松的规则,即 RCEP 成员国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其他成员国原产材料,也均可视为本地的原产材料。此次协定生效后,预计区域内 90% 以上的货物贸易最终会实现零关税。作为应对疫情、恢复经济的首个贸易协定表率,RCEP 对于世界范围内的贸易恢复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接下来,其他世界经济圈也很有可能效仿 RCEP,纷纷出台政策,设法进行自救。关于 RCEP 的具体影响分析,可以参考以下回答: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1 月 1 日正式生效,将带来哪些利好和机遇?

综上,如果疫情这只黑天鹅所引起的萧条无法避免,那么最有效的方式也许就是全球经济体大国牵头,携手联合降低彼此贸易关税,带领全球尽快渡过此次经济萧条的难关。

知乎用户 Macimee​ 发表

可能如今的知乎主力 90 后都没有经历过金融危机

08 年金融危机的时候我大学毕业。当时去美国念硕士的学长学姐,都找不到工作。哥大的,哈佛的,普林斯顿的,一个个天之骄子,有的黑在超市装货架,有的去餐厅刷盘子…

也亲眼见证了在香港做金融的学长,被迫平仓,最后被逼跳楼了。现在想想,几万美金而已啊,一条年轻的人命,家里唯一的孩子,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

14 年过去了,那时候的动荡,恐慌,至今历历在目。

可是如今,当我们聚会时再说起 08 年,大家共同的话题都是,为什么我当时没买房?

没有多买几套房?

为什么没有在 xxx 买房?

仿佛当年的慌乱、惊恐、压力、迷茫、人命、伤痛、无奈、愤慨、众叛亲离、妻离子散… 统统都没有发生过。

如果这是你人生中第一场金融危机,请好好珍惜它。

度过去,你就知道,世界不会结束,太阳照样升起。活着,就是最大的意义。不活着,还在乎什么危机呢!

延伸阅读:

【K 形经济】2022 赚钱的机会还有吗?

知乎用户 克朗 发表

如果他没往宇宙扔那么多垃圾可以将这个日期拖到 2024 年

知乎用户 易凡 发表

买黄金 (各大银行纸黄金) 买 a 股 (每日投) 买三倍做空美股 etf

知乎用户 冯硕​ 发表

凡事不要孤立分析,要结合起来分析。

下面这个是今天早上热榜第一个问题:

中法俄英美发表「关于防止核战争与避免军备竞赛的联合声明」,释放了什么信号?

下面是我在那个问题下的回答。

知乎用户 Vane 发表

现在想想,马斯克应该是提前知道俄罗斯乌克兰会打起来,新冷战开始了,才会说这话的。不然也不会感慨人类,并附上曹植的七步诗了,哎,祈愿世界和平!

知乎用户 luo​ 发表

真是服了,一个连自己家企业一年能产多少车都预测不了的 CEO 开始预测宏观经济也有人信了

相信 MUSK 预测宏观经济,我宁可相信张文宏预测宏观经济,或者相信许家印预测宏观经济,好歹疫情真的关乎宏观经济,房地产真的关乎中国宏观经济

不但有人信,还一堆人信,还一堆人预测美联储加息全世界崩盘,一堆人相信美联储加息就是美股崩盘之日,全世界明斯基时刻,所以美联储是蠢的,你们都知道的事情,它不知道,它会痴痴地去加息引发危机,如果它真那么蠢,就不需要 2022 年加息了,2021 年就可以加息了,因为如果不考虑风险,2021 年通胀早已经超过它加息的标准了,而且一堆人认为美国加息是收割全世界,这么好的事情早就可以开干了,何必给竞争对手这么长的准备时间呢,不是应该去年 4 季度就加息么,趁着中国经济回落的时候直击要害么,反正美国 4 季度数据那么好

所以我是不懂这些人到底在想什么,活在自己世界里 YY 全世界经济,牛逼

顺带的,我更不理解的是为什么一堆人对全世界经济崩盘那么兴奋,敢情每次崩盘苦的都是资本家,而不是自己?敢情每次崩盘房价都会腰斩,而不是暴涨?敢情每次放烟花你都是座上宾而不是燃料?


最后补充一段,MUSK 说的是衰退,不是崩盘,今年衰退,或者明年衰退,那是很正常的,毕竟去年是大复苏,即使考虑基数效应,经济持续复苏 3-4 年的日子都是很少的,现在这种全球需求没有大增长的环境,复苏 1-2 年衰退 1 年这样的周期很正常

19 年底美国经济就不咋滴,要降息,结果 2020 年初就遭遇了疫情,之后一堆小企业倒闭,一堆人不上班,不少企业和个人靠政府补贴维系生活,接着,美国经济就过热了?合着上班都是多余的?我觉得美国现在这是典型的滞涨,这波经济很多人说中国滞涨,中国胀什么?CPI 那么低还胀…… 下半年中国需求的原材料价格都是暴跌,这还叫滞涨,那么啥叫衰退,啥叫通缩?这波通胀全是在需求国的,因为供应链问题导致物流价格暴涨。所以美国才是滞涨,中国那叫衰退好么,既然是滞涨,那么通胀对大多数美国企业的利润应该是挤压,那么加息是真的可能导致经济崩盘大衰退的,所以如果美联储真加息 3 次,那是真有可能出大问题,但是美联储真的那么虎?就好比中国现在经济衰退,敢不敢这么虎继续不准给房地产贷款?我想全世界应该没有一个政府敢那么虎完全不顾经济可能崩盘而非要去达成一个次要的短期目标

知乎用户 我不做镰刀很多年 发表

跟我这个废物有关系吗?

知乎用户 粽子​ 发表

2022 年上班第一天,开开心心打开知乎,收到的却是 经济衰退大约会在 2022 年春天或夏天到来,但不会晚于 2023 年” 的噩耗。

心情瞬间就没了,能不能给我推送点好消息?新的开始啊!

本来想找一下马斯克的分析或者一句的,然而他告诉我只是 “第六感”,真的是骇人听闻。

是不是马斯克预测到 SpaceX 面临着困境?根据此前他的发言,SpaceX 的确存在着危机。

“如果‘星舰’飞行频次明年不能达到至少每两周一次,我们将面临真实的破产风险。”

11 月 30 日,马斯克又在推特上表示,“SpaceX 的花费很惊人,资金流动性可能很紧,虽然 SpaceX 不太可能破产,但并不是不可能。SpaceX 在下一次经济衰退期间可能面临破产。”

不管今年或者明年经济危机会不会来,但对马斯克的 SpaceX 而言,经济下行对其的形象是巨大的,甚至可能面临破产。

一代 “天骄” 的损落,我还蛮想看的,谁让它隔三差五想撞我们的卫星呢(记仇脸)。

的确,大家都能明显感受到经济下行的压力,一是因为疫情扰乱的经济发展的步伐,二是自然的经济周期客观规律,合久必分的道理也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大家也无须过于恐慌。

那马斯克一个世界首富为什么这样讲呢?

其实,**我怀疑马斯克想要抄底,也不是没干过。**作为世界首富,马斯克的一言一行都备受关注,也有很多疯狂的粉丝,甚至以一己之力影响市场走势。

此前,受中国加强加密货币监管的消息影响,比特币价格下滑,一度跌破 30000 美元。

然而随后马斯克表示了对比特币的支持,不止特斯拉与 SpaceX 也持有比特币,他个人拥有以太坊和狗狗币。并声称自己一直长期持有比特币,且不会卖出,他希望比特币获得成功。

市场随即响应,比特币现报 32013 美元,24 小时涨幅 8.17%。以太坊价格短时站上 2000 美元,现报 1984 美元,24 小时涨幅 12.66%。狗狗币报 0.1868 美元,24 小时涨 7.11%。

有趣的是大赚一笔后,马斯克又表示比特币的挖矿造成了大量能源浪费 “不够绿色”,并宣布暂停接受比特币支付,比特币大跌

马斯克如此反复调动已经不是一次两次的了,这就是资本大佬们操纵的力量,也是为什么我一直不支持投资元宇宙、虚拟货币的原因。

在经济下行的情况,我们投资更加需要谨慎,不要听风是风,听雨是雨,需要有自己的判断,特别警惕那种用 88 元翻几千倍的夸张表述。

码字不容易,觉得还不错的,给我个小心心呗~ 如果有不同观点,欢迎来交流。

我是小雅,正在学习基金知识,如果你也想学习,关注我 @小雅的基金学习笔记,一起互相监督学习!

知乎用户 小雅的基金学习笔记 发表

那也是他们的经济衰退,不是我们的。

知乎用户 二套房​ 发表

各位,同意给底层百姓发钱的举手!

————————

自从这世界的一般等价物变成可以随便印刷的美元后,所谓「经济」就一直很拧巴。

对于可以决定印多少以及流向哪的人来说,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一种玩物。

但对于中下层群体以及其他国家来说,钱是需要付出代价才能得到的稀缺品。

什么叫「经济衰退」?

对于掌控美元的人来说,只要美元还是世界的一般等价物,自己的经济就不可能衰退。

降息就是给股市充能,加息就是美元回流带崩他国经济,一边开始资产抄底,一边享受回流资本带来的美股大涨……

如果有人想要破坏这种「因果律」,那就让战争教他重新做人!

衰退?怎么可能!

但,最近 20 年,中国崛起了。

美元潮汐终于有了不确定性。

理论上,收割中国是应有之意……

但 2008 年自己崩了也没割动中国。

2015~2018 直到贸易战,又没成功。

美国新冠,没坑到别人,自己又翻车了。

2022 年加息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明知道割不到中国,但再不补血扛不住了!

对于马斯克这种随便套现几百个亿的顶级资本家,衰退和他有 P 关系。

但他知道,这波加息肯定会把疫情中跟着莓果一起发钱的都拉崩。

不是马斯克的经济衰退,也不是莓果的经济衰退……

而是,全世界深受疫情影响折磨的,普通国家的经济衰退!

之前我的一个万赞回答里写过:

最近几十年,世界上其实只有两个国家在发展,一个是美国,一个是中国。

而理论上,按照美国自己设定的世界秩序,应该只有美国一个国家能发展。

大家也不要对美国短期崩溃抱有什么幻想。

我们能在美国一轮一轮的收割中不倒…… 已经很牛逼了!

那么……

2022 年美元这轮加息对中国有啥影响?

先说说大家比较关心的股市。

2015~2018 年的美国加息周期中,中国大 A 的表现是这样的。

2015 年年中开始崩,2016~2017 年走了类似于 2019~2020 年这样两年的稳增,然后在 2018 年贸易战开始后阴跌 1 年……

我觉得,以当前股市状态来说:

1)应该多少会受点影响,可能有一些回调

2)但也没啥整体暴跌的可能,震荡为主吧

▲左侧波峰是 2015 年,现在明显和那时不一样

(我个人觉得不会像 2018 年那样一年都走熊,虽然风险在加大,但还是存在参与机会)

再说说对中国的经济的影响。

贸易战这种底牌都扔出来了,结果也就那样。

疫情这两年,中国经济虽然难,但放水一直很克制。

本就没有泡沫,怕啥热钱回流……

所以,根本不用担心美元加息。

经济衰退,和中国也没关系!

但要说疫情下中国经济有多好…… 肯定也谈不上。

经济过热的部分,不是降温就是砍掉……

为啥河北霸州要搞摊牌式非税收入

为啥杭州要搞死去上海逃税的薇娅?

为啥失业和大学生就业题总能上榜?

……

对未来乐观,对现在悲观。

对宏观乐观,对微观悲观。

这就是当下的真实写照。

中国不怕美元加息,但也熬得很难受。

这种局面下,该试试「定向发钱」了!

中国未来的核心问题一定是「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但中国现在的核心问题还是「如何搞好内循环」。

过去说三驾马车「投资」「外贸」「消费」。

现在不能再全靠铁公基投资了,外贸也没原来那么重要了,担子全落在了消费上。

之前的消费,主力是「房产」,辅助「教育」「医疗」,全是刚性消费,拦路虎。

现在再用房产透支肯定不行了……

孩子也没了,再增加教育压力就亡种了……

让穷人看不起病更不行,疫情一轮就都带走了……

而除了这三大消费之外,大部分人都佛了。

不是我们不爱花钱,是真的 TMD 不敢花啊!

三次分配是个办法。

但它太依赖于「个人意愿」。

如果这帮有钱人不愿意捐呢?怎么办?

众所周知:

给所有人发钱,其实等于向富人征税!

发钱从来都是「均贫富」的好办法!

问题从来不是发钱,而是钱发不到位!

之前的发钱方式是「从上而下」的。

假想中,上面吃饱了,就会漏到下面,这样就都灌溉到了。

但实操中顶上杯子的容量都是弹性的。

最开始还是小酒杯,装着装着,它变成大水缸了。

(感兴趣各位可以查查各大银行的盈利水平,再看看地方债的增速)

所以,不妨在三次分配的同时,强化二次分配中的「定向发钱」

是,等着顶层水杯往下漏比较安全,系统性风险比较小……

但,银行救急不求穷啊!它们最擅长的是「落井下石」!

且,与其发地方债瞎上项目,不如撒钱给个人拉升消费!

如果怕撒下去的钱被骗子或者进股市……

那就通过数字人民币定向打到身份证里嘛!

专款专用,所有钱只能用于消费,不能用于投资理财。

是,这么整也可能出现 bug,有被坏人利用的可能……

但,你不这么整,那钱就没有贪污腐败了?就 100% 没问题了?

给所有人,尤其是底层百姓发钱:

1)可以大幅提升大部分人的幸福感

2)相当于变相对富人征税,且普通人税负痛感低

3)有利于中小微企业 / 商业维持运行,有利于提升内循环

4)可以提升金融监管控制能力,一旦神功练成,必将举世无敌!

美国玩金融霸权。

而对抗金融霸权最好的办法,就是让金融逻辑崩塌。

你用印钱割全世界韭菜,但我用数字人民币搞内循环,彻底跳出金融圈!

于我而言,让我去捐钱,我觉得我还没那个资格……

但,如果给收入比我低几倍的人发钱,我举双手赞成!

————————

原来,还有人理解不了「给所有人发钱就是向富人征税」,甚至有人觉得「给人直接发钱并不能解决贫富分化」……

各位,别看见发钱就难受!

我说这事,其实就是目前主流经济学里倡导的,我们国家也一直在实施的,并且是用于解决贫富分化的一种重要手段啊!

「转移支付!二次分配!」

换个马甲说发钱,就理解不了了?

低保知道吧?这不就是已经在执行的定向发钱吗?

你会觉得发低保让贫富差距更大了吗?你难道认为不该发低保?

我建议的,不过是:

在眼下明显的内循环受阻局面下

很多人因为不消费或少消费而无法拉动消费

而生产和流动企业不得不压缩产量

并导致利润降低,进而,压缩人员和投资

从此陷入恶性循环,并进一步引发通缩、大萧条、失业危机……

在这种苗头已经出现的时候,那就先别盼着富人施恩(三次分配)和普通转移支付(自上而下)能救急了!换个更直接的试试!

转移支付,本身的目的就是要给一部分人「发钱」,只不过之前要通过各级政府层层下发,中间浪费和截流都很严重!

现在改成中央政府直接一杆子捅到底,利用更先进的货币支付技术,省去了中间过程,效率更高,浪费更少,确定性更强!

这有啥问题?

它甚至都不是额外发生的(虽然我认为当下应该再适度举债来解决资金问题),只不过是优化了流程而已。

有人说美国发钱,结果富人越来越富……

对啊,他们本来也不是当转移支付做的啊,他们的目标就是借机搞钱,当然越搞富人越富。

有人说欧洲发钱,结果国家玩崩溃了……

对啊,他们那也不是转移支付,他们那是政客吹牛逼靠举债来造梦而已,最后当然玩崩了。

可我们要做的,只是「转移支付」,只是强化「二次分配」。

不是你不给穷人发钱通胀就消失了,你发不发通胀都一样在,只不过富人可以用资产性回报抵御通胀,而穷人就只能用肉身硬扛。

也不是你不给穷人发钱,顶层富人就赚不到钱就变穷,正经富人谁还靠剥削穷人致富,1 个亿存银行一年利息 500 万,哪个穷人追得上?

你们从惯性角度,觉得这事没见过所以可能有风险,不太愿意接受…… 这我能理解。

但,总不能睁眼说瞎话吧?

连转移支付也不承认了?

连资产回报也看不见了?

不习惯可以多想想。

这事没那么难理解。

真等通缩、大萧条来了……

发钱也不好使了!

(低欲望社会、躺平可不是我们发明的)

发钱这事,可不是奇思妙想:

为什么网络上有这么多人反对给每人直接发几千块钱,却支持信贷放水的提议?

个税起征点,该提高吗?

如何看待经济学家姚洋说 5000 元已经是很高的收入了,80、90 后的真实工资中位数是多少?

工厂年轻人少,啥问题?

2021 年工厂难见年轻人,一个 400 员工的工厂几乎没 90 后,如何解读这一现象?

知乎用户 单毅 发表

我信你个鬼,你个糟老头子,坏的很。

看看他都说过些啥?

1、为星链计划找借口,偷换概念,欲盖弥彰,星链没成呢,已经开始对我国空间站有些小动作了。

马斯克在采访中表示,围绕地球的每一个轨道 “壳” 都比地球表面还要大,每向太空延伸 10 米,就会多出一个 “壳”。“这意味着(近地轨道)有足够的空间容纳数百亿颗卫星。” 马斯克说道,“几千颗卫星什么都不是。这就像,嘿…… 地球上有几千辆车,这算啥。”

2、提前布局进去,发个微博就割韭菜。

特斯拉创始人埃隆 · 马斯克在推特上表示,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将在测试基础上接受狗狗币(DOGE)作为部分商品的付款方式。推文一出,DOGE 上涨了 46.6%,成为加密资产市场的「万红丛中」的「一点绿」。搅动狗狗币市场的「教父」又回来了。
在被问及什么是狗狗币时,马斯克称这是货币的未来,是一种势不可挡的金融工具,未来将占领世界。
当节目中一个嘉宾反驳称:“那么这是一场‘骗局’?” 马斯克笑着回答说:“是的,这是一场‘骗局’。”

3、比特币在最疯狂的时候还在助推,想必手里拿着不少。

特斯拉 CEO 埃隆 · 马斯克(Elon Musk)在接受美国社交媒体 Clubhouse 访谈时表示:“比特币是一件好事,所以,我是比特币的支持者。”

4、将汽车质量问题推给时间上。

马斯克更是公开表示:“在特斯拉看来,车辆的按时交付,优先级要高于完美的质量把控。”


对,没错,这次武断了,他说什么都不会相信了,即便可能是真的,也要自己去判断。

但凡念过小学的,都知道狼来了的故事,再一再二,不能再三再四,忽悠了这么多次了,还无脑跟从,那真的是无可救药了。

肯定有人会说,其他的是忽悠人的,这次选择信了。

那三句真话,其中夹杂着两句假话,你怎么判断哪句真哪句假?

再说他哪次说话都是有目的的,别以为是好心提醒大家,鼓吹比特币和狗狗币的时候,多少人遭殃了,惹不起,躲还不行吗?

知乎用户 焚香抚琴​​ 发表

什么? 还没来!

知乎用户 巨多​ 发表

一句话,利好公用事业。煤气供水电力等都会有稳健增长,因为大伙都回家做饭去了。

知乎用户 orchimike​ 发表

马先生最让人头疼的地方就是他的话总是半真半假。

全信或完全不信都不行,

全信他一定会被带到沟里去,被他卖了还有些人准备被他卖第二次第三次。

知乎用户 一梦千年​ 发表

信马斯克的早就开始做空美国乃至世界了,不信的人才有时间在这里 bb。

人均年薪百万的知乎 er,拿出你们的实力。能不能发财,就看这一波了,或许你就是下一个约翰保尔森 \ 狗头

知乎用户 沙羡君​ 发表

这种感觉就像一个打工人经历了一年公司降薪、取消年终奖、抓考勤、裁员、领导不当人之后,忽然听到隔壁同行公司开年会说:“我们行业明年或者后年要迎来小寒冬”。

知乎用户 祥子​ 发表

他可能说对了,并且有可能出现全球范围内的局部热战,当然不会出现核战局面,因为刚刚五常联合声明了,意思就是,日子不好过了,各自出门洗劫农户,别互相捅刀子

知乎用户 面壁星空 发表

我信。

看到网上那么多的 50 万,而且越来越多,说明阿美瑞卡印钱注水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

经济衰退都是轻的,我看是金融危机。

知乎用户 伍亦勤 发表

和绝大多数人聊各种数据,也是对牛弹琴。

我说一个简单明白的指数吧。

美女服务员指数,美女服务员忽然多了,就是富人不再为颜值买单。

可见经济形式真不行了。

那么,留意一下美女服务员多少,心里有数了。

知乎用户 刘志鹏 发表

世界各国,各大机构媒体都对中国 2021GDP 增长预期是 8%。我国目标是 6% 以上,不只是我们谦虚谨慎,更是对 2021-2023 年爆发大规模经济危机的担忧。

因为疫情,全世界除了我国,都开启了核动力印钞机,印钞就好比软男吃蓝色小药丸,头几次硬的跟铁棍一样,后面逐渐适应,效力越来越小了。现在的世界各国,是冒着 39 度高烧,吃了一大把蓝色小药丸,大喊: 扶我起来,老子决战到天亮!

很明显,决战到天亮是做梦,决战到 ICU 是一定的,泡沫已经吹成肥皂泡了,无非是今年破还是明年破,是割别国韭菜还是自己当韭菜被收割…

拜振华已经明示暗示多次了,兔子你应该像 2008 年一样,鹰酱印钞,兔子接盘买美债,然而此时的兔子开始装傻充愣,和知乎上的锤粉买手机一样: 这次就算了,下次,下次我一定买…

给拜振华气够呛,一方面联合所有盟友,给兔子施加压力,另一方面在找接盘侠,毕竟已经憋不住了,大的要来了…

所以全球经济危机必定会在 2021-2023 爆发,这次危机的爆发,靠印钞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

拜振华手下的智囊团可比懂王高多了,深知工业国凭借开罐头器是打不赢农业国的,打不赢的话,一美元炸鸡也吃不到了… 所以,后面中美边打边谈,谈谈打打,打打谈谈反而会愈演愈烈,高科技封杀封锁会更加全面以及精准,同时南海东海一定会有大动作,兔子将第一次正式面对鹰酱及其盟友,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决定人类后 200 年命运的世纪斗争已经开始,谁会问鼎九州,我们拭目以待…

ps:2008 年的兔子,就像刚憋了 3800 的幽鬼,2021 年的兔子是出了辉耀散失的幽鬼,尽管还需要龙心分身斧蝴蝶,但是打团已经不虚了,这就是你我他努力工作(内卷)的成果,这就是如今不买美债的底气!你问我将来谁会赢,我大声的告诉你,幽鬼逆天!

知乎用户 浩然 发表

这特喵的还用马斯克说吗?美国那个经济注水多久了?就是 300 斤的猪,再注进去 100 斤的水,也要涨破的吧?早晚而已!马斯克所谓的预言,最多就是很不看好美国执政党的经济政策而已,预感离炸不远了。

疫情不结束,世界经济必然完蛋,并且美国原来通过美元石油维持的金融霸权也要跟着完蛋。脱实向虚看起来是个快钱的玩意,但是所有快钱都有一个必然的结果,就是杀鸡取卵,而且必有后患。不管马斯克本身通过比特币套了多少钱,但是都摆脱不掉美国经济整体完蛋的趋势。毕竟人类现在还不能都生存在营养液中,物质生活还是刚需。而脱实向虚,产业空心化只会让拥有资本的财阀盆满钵满,下层民众是没法正常生活的。在工农业产品大量减产的时候,货币本来就是要通货膨胀,更何况又无限 QE 长达两年之久,而且看不到尽头。多出来的钱,虚拟经济也无法有效转移掉,整个欧美的贸易体系迎来大崩溃只是时间问题。而一旦经济崩溃,原本看起来还能维持下去的社会体系就会很快土崩瓦解,届时资本外流,社会动荡不可避免。

再加上美国的两极化政治已经初见端倪,原本还能互相将就妥协的两党已经越来越二极管化,这也是所谓的民主特色,只站队不站对。从里滕豪斯由杀人犯一跃成为政治新星共和党之光那天开始,极端政治已经无可避免,更大规模的冲突早晚要爆发。民主党支持的少数族裔虽然看起来打砸抢烧的本事不小,但是共和党的 maga 可是武德充沛,安提法可是轰不过骄傲男孩的。而经济若是崩溃,新的南北战争也不是不可能,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知乎用户 4thever 发表

2022 年会出现全球大萧条吗?

2022 年,开局不利,全球股市跌跌不休,加密货币也狂跌不止。

美国要加息,全球经济要感冒。

世界大富豪,著名企业特斯拉的创始人马斯克预测 2022 年经济危机要来了。

中国首善,著名企业家曹德旺也预测 2022 年经济危机要来了。

2022 年真的不平常。

中国房地产未来会起起伏伏,一波三折,房地产税、房地产的强监管、公租房,都在路上。

美国通货膨胀率超过 7%,都是美国货币放水惹的祸。

美国放水,中国克制。

金融危机会引发经济危机,经济危机会引发大萧条。

在不确定的 2022 年,我们普通人要做到,不要创业,现金为王,好好上班,不要跳槽。

2021 年,中国的政策,接连出台,共同富裕、拉动内需、财富再分配、反垄断、打击教培行业、打击房地产行业的高负债高泡沫。

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应对未来的经济不确定性,也是为了应对未来有可能发生的经济危机。

家有余粮心不慌,对个人如此,对国家也是如此。

不管未来是金融危机,还是经济危机,还是大萧条,只要我们自己心不慌,一切都不是事。

文章来源于公众号:毛坐忘

一个专注揭开美帝国主义本质真相的账号

另:大量粉丝还没有养成阅读后点赞的习惯,希望亲们在观看后顺便点赞和转发,以示鼓励!一个人长期坚持原创真的很不容易,多次想放弃。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知乎用户 毛坐忘​ 发表

瞎说什么大实话阿,不过美股投资者不认

市盈率 1600 倍快 1700 了,还有谁?说不好听的,美股泡沫这么大,有一半都是特斯拉吹起来的

所以马一龙他很清楚,要不怎么借着捐款和交税的名号疯狂减持的

知乎用户 jusalun 发表

虎年果然是不一样,开头的 2 个交易日就给 A 股一个下马威,连续 2 天放量阴线,昨天指数跌个股涨,今天泥沙俱下,指数跌幅超 1%,个股下跌超 3300 家,板块方面也是一片惨淡,除了银行保险、农业、元宇宙几个方向以外,其他板块满盘皆绿。

下跌重灾区存在于高景气度的赛道方向。

芯片方面,板块大跌 4.19%,存储芯片龙头兆易创新跌停,韦尔股份、斯达半导等核心票也纷纷重挫。考虑到最近风格切换,导致赛道股遭短期恐慌性抛售,但芯片短缺依旧持续,加之国产替代的长线逻辑支撑,因此,后续可以去做低吸。从指数走势来看,第一支撑位在去年 10 月份的低点附近,差不多还有 7% 左右的向下空间。

另外,锂电池方面也是领跌品种,宁德、天齐、亿纬等核心标的跌幅均在 3% 以上。最近调整还受到新能源车补贴退坡 30% 的利空影响,锂电相关产业链业绩无疑是具有高确定性的,锂矿处在第三轮涨价周期中,今年价格高位盘整,加之下游新能源车在补贴推出的最后一年,大概率会迎来销量爆发,因此,业绩的确定性高。

但短期走势不看中期业绩,更多的是情绪所致,别人恐惧的时候,我不随波逐流,反而是耐心等待好机会出现。从锂电池指数走势来看,目前走出了圆弧顶,向下看到前低一线,差不多 100 点的空间。

另外,光伏板块也差不多,总之,赛道股向下还有一点空间,到位了之后考虑去低吸一些核心标的,不过这个时候要沉得住气,别抄太早。

短线方向,元宇宙再度异动,老龙头中青宝 20CM 涨停,佳创视讯涨超 10%,天神娱乐、湖北广电、云南旅游、美盛文化涨停,宝鹰股份、宣亚国际等跟涨。有没有发现,元宇宙是持续性最好的短线题材,可以反复炒,为什么?

元宇宙不是一夜情的题材,去年给大家科普过,虽然目前相关公司在元宇宙上还没有实现收入,但未来元宇宙的发展空间足够大,这已经是业内的共识,现在不论是国际巨头还是国内互联网公司,都在发力去拼这个赛道,因此,短线不会哑火。甚至,由于元宇宙的横空出世,会带动传媒娱乐板块在今年的估值回升。

同时,冬奥会临近,相关概念股盘中震荡走强,冰山冷热涨停 5 连板,京城股份、金一文化、嘉麟杰、菜百股份、莱茵体育涨停,豪尔赛、南山智尚、创维数字、雪人股份等跟涨。目前看下来,这个方向定性为短期事件性炒作,喜欢做短线的选手可参与,做中长线的就不用看了。

……

1、中国移动今天登陆了 A 股,募资总额近 560 亿元,成为近十年来 A 股最大 IPO 项目。我看了一下港股的中国移动走势,可以说,最近 15 年都在 50 元的中枢价格上下波动,换而言之,这个已经成熟得不能再成熟的公司,已经丧失了高增长的潜力,要么你就拿着它拿股息,短线和波段操作都不适合。

2、猪肉股傲农涨停,收获 2 连板,另外,新希望、巨星、天康涨超 5%。市场目前预计本轮生猪周期的价格拐点预计在 2022 年 4 到 6 月份,虽然还没到,但股市已经提前半年反应了,大家都迫不及待去打低位方向,有点卷啊!

3、小熊电器今日盘中冲击涨停,截至收盘,公司收报 68 元 / 股,涨幅为 4.99%。公司证券部工作人员回应称,在原材料涨价倒逼下,公司确实进行了涨价,目前看到的价格已经是涨价后的。未来是否涨价要看具体市场情况。

老读者应该记得,这个是去年四季度重点关注的票,在大盘如此下跌的背景下,还能走得这么坚挺,说明,低位并且出现拐点预期的方向才是今年的王道。

知乎用户 东哥点财​ 发表

来自全球首富的预测:下一轮衰退最早 2022 年春就来!


来源:华尔街见闻 - 百家号

原文链接

2021 年的最后一天,全球首富马斯克的一番表态,给人 “紧迫感”。
马斯克在回应一条关于 “目前有 936 家估值超过 10 亿美元的创业公司” 的推特时称,如果历史可以借鉴,那么大多数创业公司都无法度过下一场衰退。
当进一步被问及他认为下一次经济衰退将在何时发生时,马斯克表示,“预测宏观经济很有挑战。我的直觉是衰退大约会在 2022 年春天或夏天到来,最迟不晚于 2023 年。”

就在大约一个月前,马斯克在 11 月 30 日的推特上说,SpaceX 在下一次经济衰退期间可能面临破产。全球经济陷入巨大衰退,资金流动性可能很紧,SpaceX 的花费很惊人,虽然 SpaceX 不太可能破产,但并不是不可能。
2021 年,前十大富豪的净资产增长共计约 4000 亿美元,马斯克排名首位。其净资产在过去一年中增加了 1180 亿美元,成为全球首富。马斯克今年增加的 1210 亿美元净资产略低于 2020 年增加的 1400 亿美元。他的财富增长主要归功于其电动汽车制造业务的快速扩张。特斯拉的股票今年上涨约 50%,公司市值在 10 月份首次超过 1 万亿美元。马斯克最近一直在大量出售特斯拉的股票,用来支付今年近 120 亿美元的税款。
此前,美国前财政部长萨默斯曾发出警告,未来几年美国经济将面临严峻考验,有衰退和停滞的风险。萨默斯指出:如果美国经济可以持续地较热的方式运行,那将是一件好事,但现在通胀已经到了不引发经济衰退的情况下就难以降低的地步,就像 70 年代的惨痛教训。萨默斯指出,“长期停滞” 的风险依然存在,或会出现大萧条时期的局面,经济增长率下降,利率低于历史正常水平。从未来几年来看,长期停滞是一个真正的风险。
高盛也不看好未来美国经济。目前,市场一致预期 2021 年第四季度的 GDP 增长为 3.4%,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 FOMC 参与者的预期中值为 4.0%。而高盛的最新预测值,按照第四季度计算的预测值为 2.4%(或按全年计算为 3.5%)。高盛认为 2022 年第一季度的减速可能最为明显,因为奥密克戎变体将会影响服务部门和劳动力供应,加剧全球供应链中断。就 2022 年整体而言,主要的关注点是美国大规模财政回调。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欢迎下载 APP 查看更多

知乎用户 贺言融贷指南​ 发表

不喜欢他,割韭菜达人。

所有的言论都有利益的驱使。

知乎用户 是流苏呀 发表

好,人马斯克预测经济衰退,就行。

我预测经济衰退,经济危机,就把罪定。

不管了不管了,自己顾好自己吧。

知乎用户 抓虎擒豹的少年 发表

当年 XX 的声望高不高?XX 的演讲多不多人去复盘解读?

但现在呢?

XX 也好,马斯克也好。神化一个人,就是造神运动。

但人,终究是人,不是神,会看到未来。

马斯克在人生顶巅时,自然会春风得意。

但却没有中国人那种性格上的低调。

如腾讯的马化腾,华为的任正非。吉利的李书福,比亚迪的王传福,娃哈哈的宗庆后…………

你可以说现在马斯克有 SpaceX,有特斯拉。比他们的成就都高(市值)。

但,你不可否认。马斯克没有他们的那种稳。这是性格上的低调造成的稳。

你可以说成功的人,不一定都是很低调。但最适合大众的,恰恰是我举例的大佬,那种低调的稳。因为,他们的性格,你可以学习。这是一种处世之道。

赌一把,当然刺激。但一直赌下去,终究会赌输。

马斯克一直在推特去预测,终究是会错的

支持人长久不犯错,只能从心性入手。

马斯克现在说这些话,我们还得一大堆去证明,是对是错。无非,是因为马斯克现在成就最高,有流量。

但其实,没有多少意义。我们搬不来马斯克的成功经验。马斯克的预判也没有一点保证。你只会谈上几句,甚至写个回答。但你绝不敢以马斯克的话来投资。你敢用马斯克预估经济危机的爆发时间来做空吗?

你不敢。因为这都是说说而已。

理智告诉你,马斯克不是专业的,马斯克预测过很多东西,马斯克有预测失败的记录。马斯克可能是纯粹的发条推特

因为一但涉及到你的利益,你才会去思考,才会去度量。

而不是被 “最成功的人(现在)说的话,肯定是有几分依据的” 潜默。

就如,我说我预估马斯克,三年、五年、十年跌下神坛。你可能会嘲讽,可能会不屑,可能会拉黑,也有可能会赞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你会有你的想法。因为,我没有成功的光环。我不会潜默,不会让你去为这事思考很久。也不会让你有利益的得失。

马斯克就像之前的 XX 一样。他们都仅仅是说说,目的是维持着热度,维持着领袖导师成功人士的地位从而带来的声望收益、粉丝收益、影响力收益等等潜在的收益。

但这些都是在风光时才会有正收益。下神坛时,他们会拿过往的事迹,说过的话告诫别人。

所以,对待成功人的跨界言论。我们不必过多去解读,除非你是真的闲。

所以,回到这话题来。

术业有专攻。

如果经济危机爆发,最先能预估的,绝对是美联储和央妈而不是马斯克

综合专业的机构,重量级的组织的报告来看。概率不大(即很低)

除非,突发不可抗力(即买彩票)

知乎用户 聪大大 plus 发表

在新年的伊始,许多投资者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今年的赛道机会有哪些。新能源车赛道会不会重演 2021 年春节后抱团股那样的走势呢?2021 年,坤坤等大佬们业绩不佳,是否还能重新辉煌?

但也有一些观点认为,2022 年全球经济不确定增加。

近日,马斯克表示,“预测宏观经济很有挑战性。我的直觉是衰退大约会在 2022 年春天或夏天到来,但最迟不会晚于 2023 年。”

而在前段时间的高层会议上,提出很多个 “稳” 字,因此,有高手认为,2022 年上半年会有稳经济的措施,股市表现上半年优于下半年,因为下半年的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

关于 2022 年是否爆发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进行预测,今天我们就来聊一下爆发危机的可能性。

![](data:image/svg+xml;utf8,)

一、萧条即将来临,已成共识

甚至时间点,大概也是共识。因为美联储在加速缩减购债,2022 年 3 月就会停止扩表。意味着从 2022 年第二季度开始,就会进入加息和缩表的进程。

大家一般认为那就是萧条的触发点。这表明,这一轮美元回流计划,正式进入实质阶段。虽然是初期,却已经草木皆兵了。

英国加息,土耳其股汇债市场炸裂,东欧战事一触即发,我国也开始打击各种不和谐并扩大税源。

美元回流是个啥?老生长谈了,大家一般都看过。简单扯几句。用抽离资本的方式打爆目标国家的金融市场,连带着制造业受损。完事再用高涨的美元来低价收购对方的优质资产。

![](data:image/svg+xml;utf8,)

二、两次世界经济危机的比较

关于经济危机,刘鹤 副总理 2012 年牵头做过一个研究,比较了 1929 年和 2008 年的两次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讲了两次危机的一些共同点。从这些共同点中,可以找到很多现在的影子。

以下内容,节选自《两次全球经济大危机的比较研究 》。

正文

(节选)通过比较研究,关于两次危机的共同之处,我们侧重于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进行归纳。初步得到十点结论,简要描述如下:

**1. 两次危机的共同背景是都在重大的技术革命发生之后。长周期理论认为,技术创新引起繁荣,繁荣又是萧条的原因,重大的技术革命引起大繁荣,毫无疑问也会引起大萧条,这是历史周期率的重要表现。**1929 年爆发的大萧条是在第二次技术革命后发生的,而这次危机则发生在 “第三次浪潮” 之后。重大的技术革命总是使生产力得到极大程度的解放,这不但改变着生产函数和产生 “毁灭” 的创新效应,而且每次技术革命都对社会结构、地缘政治、国家力量对比产生深远而根本性的影响。如果生产关系调整滞后于技术创新后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调整滞后于经济基础变化,潜在的危机风险必然加大。其警世意义在于,今后当重大的技术革命发生之后,不仅需要认识它的进步作用,抓住它带来的机遇,同时也要充分意识到重大变革会随之出现,充分估计震动性影响和挑战。

(以电力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驱动力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开始于 1870 年,到 “二战” 结束。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技术、航天科技为驱动力的 “第三次浪潮” 开始于 1945 年,1978 年 IBM 推出个人计算机,开启了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驱动力的信息和新经济革命。)

2. 在危机爆发之前,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危机发源地的政府都采取了极其放任自流的经

**济政策。**1929 年大萧条之前,柯立芝 总统实行了以放任自流著称的经济政策,政府对市场经济的运行基本保持缄默,金融利益集团也对放松监管、推动金融自由化发挥了巨大影响。但不管怎样,经济的放任自流政策创造了著名的 “柯立芝繁荣”。

克林顿 到小布什政府也都采取了经济自由化的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其实际的经济放任程度和对监管的放松接近甚至超过里根政府的做法。在此期间,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使信息通讯产业和互联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房地产业的繁荣已经出现,美国经济确实出现了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最长久的繁荣,人们乐观地认为,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商业周期已经不复存在。在两次繁荣期间,经济的自由放任和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发扬互为补充,推动着经济的高增长,但也与后来危机的发生存在某种逻辑关系。

十分明显的是,发达国家已经出现了制造业的衰落,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已经无法适应产业结构的快速变化,过度负债的经济模式已经充满风险。

**3. 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是危机的前兆。两次危机发生前的另一个共同特点,是较少数的人占有较多的社会财富。**大萧条期间所表现出的,是私人占有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表现形式是实体经济产能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

**4. 在公共政策空间被挤压得很小的情况下,发达国家政府所采取的民粹主义 政策通常是危机的推手。技术变革和分配差距扩大造成的心理压力,往往会引起社会公众的不满,在执政期内无力改变现状和选票政治的推动下,政府倾向于更多地采取民粹主义政策宣示,安抚民心。**上次危机美国总统作出 “每家的后院有两辆汽车、每家的锅里炖着一只鸡” 的承诺;而这次危机发生前,两任总统都承诺提高住房自有率。致命问题是,一旦大众的福利预期得不到满足,社会心理很快发生逆转,并形成蔑视权威、拒绝变革和仇视成功者的强烈氛围。与此同时,超出收入能力的过度财政负债和福利主义相应成为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在政府和民间相互影响,其破坏力在目前的欧债危机中得到充分体现。对这个问题,桥水投资基金的戴利欧先生在 “和谐的去杠杆化” 一文中,对政府和民间的去杠杆化过程做了精彩描述。文章认为,每隔 70 年左右的一次高负债都伴随着一次经济危机,在这期间工资增长都超过劳动生产率 的增长,负债增长都大大超过税收能力。(在 1995 年美国住房与城市发展部发布的《国家住房战略 》中,克林顿提出:“要实现住房自有率在本世纪末达到历史最高水平”。2004 年 10 月小布什在华盛顿竞选连任的演讲时提出:“任何一个家庭搬进自己拥有的房子都会感到美国比其他国家强”。)

**5. 大众的心理都处于极端的投机状态,不断提出使自己相信可以一夜致富的理由。**两次危机前的产业神话和收入分配出现的巨大差距,往往导致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社会心理状态出现变异。改变其社会地位的急切心情,使大众都开始追求一夜暴富,人们宁愿相信各种投机奇迹,人类本性中的贪婪和健忘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没有多少人可以经受泡沫产业的诱惑,社会心态浮躁具有普遍性,在宽松货币环境和以提高杠杆率为实质的金融创新助推下,大量举债进行高风险投机,产生了巨大的资产泡沫,大萧条前主要是股市泡沫,这次危机前是房地产泡沫。

**6. 两次危机都与货币政策相关联。**在两次危机之前,最方便的手段是采取更为宽松的货币信贷政策。大萧条前,泛滥的信贷政策引起了股市的泡沫和投机的狂热;在这次危机前,美联储极其宽松的货币政策、金融放松监管和次级贷款都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使得经济泡沫恶性膨胀。在经济泡沫导致消费价格上涨的压力下,货币当局不得不采取紧缩货币政策,从而捅破了泡沫,改变了投机

7. 危机爆发后,决策者总是面临民粹主义、民族主义和经济问题政治意识形态化的三大挑战,市场力量不断挑战令人难以信服的政府政策,这使得危机形势更为糟糕。

**8. 危机的发展有特定的拓展模式,在它完成自我延伸的逻辑之前,不可轻言经济复苏。**在经济危机的过程中,会发生很多意外事件,它们似乎是一些小概率事件,由运气决定。但事实并非如此。经济一旦从正常状态转入危机状态,它就开始以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循环。危机往往从经济大幅跳水开始,由泡沫破裂走向失业率攀升,由经济困境加重转向社会矛盾激化,由经济社会领域转向政治领域乃至军事领域。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面对超高的负债率 ,先是在财政上采取紧缩政策,去杠杆化进程开始,随后经济泡沫破裂所带来的经济压力往往通过货币贬值 和债务重组得以缓解。

而后,在经济未实现好转之前,通胀上升和股市繁荣往往带来一次虚假复苏,但很快会遇到经济的二次探底。在 1929 年的大萧条中是这样,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已经出现了这种迹象:美国金融危机一度出现缓解,但欧债危机却出乎意料地全面恶化,系统风险迅速上升,全球经济可能由此进入第二轮危险期。

**9. 危机只有发展到最困难的阶段,才有可能倒逼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这一解决方案往往是重大的理论创新。**大萧条后,世界在绝望中发生了凯恩斯革命。在这次危机中,虽然凯恩斯理论再一次获得生命力,但人口老龄化、全球产能过剩、资源约束强化所导致的潜在生产能力下降,加上劳动力市场更加 “粘性”,使单纯扩张总需求的政策撞到天花板。同时,全球通缩压力、欧洲主权债务恶化等导致的负面效应显现,全球经济又一次进入十分困难和复杂的境地。

10. 危机具有强烈的再分配效应,它将导致大国实力的转移和国际经济秩序的重大变化。“基辛格定律” 可能被再次验证。基辛格 在他的名著《大外交》一书中开宗明义地指出,世界每隔百年会出现一个新的全球大国。这个判断可能被两次危机所证实。大萧条后世界经济重心由欧洲转向美洲,美国在世界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美元占据支配地位,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和世界银行诞生,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这次危机发生后,全球发展的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二十国集团 (G20) 平台产生,世界实力对比正在急剧变动,国际经济秩序正在发生变化。从这个意义上看,危机不仅具有对生产力发展的破坏作用,也有积极的创新作用,更有强烈的再分配效应。

总之,大危机所分配的不只是一个国家国内的财富,而且是国家之间实力的对比。危机的再分配效应是无法抗拒的,世界经济秩序将继续发生稳步但不可逆转的重大变革。

![](data:image/svg+xml;utf8,)

三、2022 年的金融市场可能会出现剧烈波动

市场上一直有这种说法,2022 年经济衰退,甚至出现金融市场上的剧烈波动。2022 年最主要的一个变量是美联储将进行到缩表加息的实质阶段。我们知道在 2021 年的年末美联储已经开始缩表,也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市场上的流动性。

通常来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目前美国处于高通胀的一个状态,主要是由于疫情的原因,美国释放了天量的流动性以及全球供应链的失衡。但在加息基本确定的情况下,对于投资者来说, 把握好加息的节奏,至关重要。我们可以观察另外一个数据,市场中有一个 10 年期的美国国债收益率,作为目前市场上公认的全球资产定价之锚,有巨量的金融衍生品围绕着它。这两天美国 10 年期的国债收益率涨到了 1.62 这位置,后面将密切关注。

如果接下来继续上涨到了 1.75 甚至 2 附近,那么对美国股市的抽血效应将会更加严重,如果处理不好,或者出现黑天鹅之类,股市是有可能会出现大幅回调的情况。

当然,对于市场可能的剧烈变化有一个心理准备,看作市场的正常进程即可,好比人总有生病感冒的时候,毕竟以目前各国对经济的掌控力度以及科技发展的速度,目前的情况下,即使短期出现经济衰退,也很难再出现美国 1927 年大萧条的情况,所以不用过于恐慌,自己吓自己,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研究下。另外,我们国内这一届的高层,对经济的把控判断很强,今年央行也有降息的预期,政策调控的空间大,也会动用各种工具为经济维稳,当然保护好自己是必要的。一句话,战略上保持乐观,战术上做好应对。

作者:财佳佳
链接:我是行鱼复盘,关注我,和您一起分享炒股心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知乎用户 行鱼复盘 发表

一、美国经济的衰退时间:

估计马斯克股票 / 幂币等资产刚刚高位套现,正在制造危言耸听,准备很低吸纳。

美国经济大概会在 2025 进入衰退通道,而不是 2023 年,理由如下:

首先来看经济危机的 2 个标准指标:

一是流动性出现困难(没钱支付);

二是利率高企(比如年利率 10%-30%,伴随严重通货膨胀)。

现在美国为主的利率很低,通货膨胀只要提高利率就可控,

拜登刚刚签署基建法案,有钱花,流动性不会出现困难。

所以出现危机的情况,如果美国国会没有通过债务上限(幸好通过了)只有美国债务爆圈。

预计会在美国基建方案钱花完需要还债的 2025 年左右。

为了筹措 3B 重建计划资金,拜登政府计划 15 年内,通过加税来解决:个人所得税方面,对年收入超过 40 万美元的人征收 12.4% 的社会保障工资税,个人所得税税率从 37% 上调至 39.6%,同时按 39.6% 的普通所得税税率,对 100 万美元以上的长期资本利得和合格股息收入征税,并将遗产税和赠与税的免税额,从每人 1000 万美元降至 350 万美元,税率从 40% 提高至 45%。

在企业税制调整方面,企业所得税税率从 21% 提高到 28%,并对账面利润超过 1 亿美元的公司征收最低税,同时将美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的全球无形资产最低税率,从 10.5% 提高至 21%。以上各项加税可为财政增加超 3 万亿美元的收入。

3B 计划的其他资金缺口,大概率会通过美元发钞,薅全世界没有抵抗力的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羊毛来补齐。

那是其他国家衰退时间。

薅全世界羊毛暂且不论,只是对美国大企业和富人征税,从来都是虚无缥缈、没有多少实效的,只有超投必投的引富扶贫机制,对减少美国贫富差距、整合族群撕裂,才是实实在在振兴经济良方。

更多超投必投构想,详情请参阅张弓智库专栏文章:

超投必投:3B 重建、加税与美国优先、减税比较:提振美国经济,谁更有效?0 赞同 · 0 评论文章超投必投:人均万美的巅峰挑战:中等收入国家陷阱与贫富差距的扩大 0 赞同 · 0 评论文章

二、若无战争等意外,全球将陷入滞涨

全球陷入 “日本化” 的滞涨,总结为 “三低三高” 并存的经济常态:

低利率、低通胀、低增长、高福利、高货币、高债务。

这种全球经济或将迎来日本式停滞,其经济发展模式其实叫 “滞涨”。

滞涨不是经济危机造成的后果,就是经济危机即将发生的前奏!

显然,“日本化” 的滞涨,就是日本房地产泡沫危机发生后失去三十年的写照;日本新首相岸田文雄竞相初期希望实施奥巴马式全员社会福利补救,以挽救日本的低欲望社会,但是动了财阀的奶酪,为了相位,不得不收回这些计划。

所以,滞涨就是市场上该发财致富的继续发财,底层普罗大众生活捉襟见肘:富豪该买而买得起的已经买了,剩下的穷人就是该买而买不起的,他们的购买力、生产力得不到释放、发挥!

类似滞涨的情况不仅出现在美国、日本,也可能已经出现在中国。

滞涨与普罗大众的幸福生活无关,与富豪的财富快速增长有关;

原因是市场经济的马太效应机制,表现在今年中美两国富豪财富的大幅增加,详情请参阅各国富豪榜。

疫情下大批实体店铺倒闭,而中国超级富豪不减反增。

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1 胡润百富榜》显示,今年身家超过 20 亿元(人民币,4.2 亿新元)的中国富豪人数共有 2918 人,比去年增加 22%,其中逾三成集中在长三角地区。

要杀死滞涨这个魔鬼、打破这个魔咒,需要新的机制,就是老子《道德经》的张弓效应!

这是因为目前的市场横行马太效应,就是越穷越见鬼、越富越发财!

市场经济马太效应的 “越穷越见鬼、越富越发财” 机制,其高效的市场资源配置方式,提高生产效率、产生极大社会财富的同时,引发资本的收益大大超过员工的工资收益,形成社会穷人与富人之间的贫富差距,从而导致社会生产力与社会需求脱节而爆发的周期性经济危机、社会矛盾甚至引发社会暴乱。

而随着数据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及更多岗位被机器人、大数据、无人机、无人驾驶等代替,普罗大众将面临无工可务,但又不得不消费的窘境!

马太效应产生贫富差距这个问题的根源,在《圣经》、《道德经》77 章都有提及,《圣经》、《道德经》都指出了马太效应的形成机制,不同的是《道德经》指出了修正方式,即天道的张弓效应。

张弓效应是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机制上的引富济贫),

马太效应是 “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越富越发财的机制)。

马太效​应​与张弓效应相互作用机制,就是超投必投。

市场马太效应有效率,政府张弓效应显公平;张弓效应机制追求的是发展机会的公平,那是社会组织者以及政府制定政策和裁判市场行为该干的事儿,从而根据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制定有关法律、政策,让普罗大众得到创新创业的能力锻炼、经验积累、创造财富的机会,让他们有机会越穷越要拼,爱拼才会赢!马太效应追求的是财富积累和市场要素配置的效率,**是 “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那是市场的事儿。理想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政府机会公平的张弓效应与市场效率的马太效应的和谐统一,才是我们追求的大同理想社会。所以,张弓效应是对马太效应的必要补充和修正。

更多超投必投构想,详情请参阅张弓智库专栏文章:

超投必投:财富小故事系列 01:马太效应钱生钱的秘密 2 赞同 · 0 评论文章超投必投:均贫富机制 :从杀富济贫、劫富济贫到引富扶贫 6 赞同 · 4 评论文章

三、是什么造成全球性、经常性危机?

滞涨只会延长一切危机。

经济危机为什么会反复发生,

帝国皇朝也经常会交互更替,

都是因为市场经济的马太效应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1、经济危机为什么会反复发生

市场经济马太效应的 “越穷越见鬼、越富越发财” 机制,其高效的市场资源配置方式,提高生产效率、产生极大社会财富的同时,引发资本的收益大大超过员工的工资收益,形成社会穷人与富人之间的贫富差距,从而导致社会生产力与社会需求脱节而爆发的周期性经济危机、社会矛盾甚至引发社会暴乱。

以上详情请参阅法国经济学家皮凯蒂《21 世纪资本论

而随着数据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及更多岗位被机器人、大数据、无人机、无人驾驶等代替,普罗大众将面临无工可务,但又不得不消费的窘境!

马太效应产生贫富差距这个问题的根源,在《圣经》、《道德经》77 章都有提及,《圣经》、《道德经》都指出了马太效应的形成机制,不同的是《道德经》指出了修正方式,即天道的张弓效应。

张弓效应是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机制上的引富济贫),

马太效应是 “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越富越发财的机制)。

马太效​应​与张弓效应相互作用机制,就是超投必投。

超投必投,是新世纪 “打土豪,分股票” 的引富济贫、共同富裕、消灭贫富差距的公益创投机制。 “打土豪,分田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社会公平、对土地要素的第一次革命,“打土豪,分股票” ,是三次分配的公益创投机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机会公平、对资本要素的第二次革命。

超投必投是指超级资本利用社会资本进行投资,必须少部分资本用于投资天之道大众公益创投基金,即在创造财富进行投资前,要求超级资本在进行借贷、发债、股市退出等金融、人才、土地等投资前,1% 的资金必须强制性进行投资天之道大众公益创投基金的政策机制。

超投必投含义及其根源,即超级资本进行超级投资,必投天之道公益创投基金的理论基础,在于对马太效应与张弓效应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

马太效应与张弓效应相互作用机制,一方面体现在马太效应机制,就是张盖茨们已经很有钱了,但市场按照他们过往管理资本的经营业绩,把从普罗大众募集而来的银行存款、养老基金等,让他们继续经营,使得这些优秀经营垄断者赢家通吃;另一方面体现在张弓效应机制,是政府通过法律法规等限制垄断的政策机制,要求超级投资舍一得百,强制性成为天之道大众公益创投基金的来源,让普罗大众、创新创业者有机会创新创业、发财致富,厚积薄发!

这种马太效应与张弓效应相互发生作用的经济运行联合机制,是东方传统文化与西方传统文化双剑合璧的中国方案!这一完善的机制让双方各取所长:马太效应机制遴选的精英能够带领社会经济迅速积累财富,普罗大众能够有机会享受到社会发展与财富增长带来的红利,同时通过张弓效应机制的遴选,让创新创业大众也有赢家通吃的机会,有进入精英阶层的通道!《新世纪资本论》超投必投机制,就是如果土豪有 100 元的投资机会,市场会让土豪把 99 元的正常商业投资机会给张盖茨们,政府会让土豪把 1 元的公益创投投资机会给创业大众;前者就是超投,是市场的马太效应机制,是 “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后者就是必投,是政府的张弓效应机制,是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土豪一般是指政府资金、银行资金、公众资金等张盖茨们一般是指世界五百强、全国五百强、地区五百强、独角兽等超级公司;超投一般是指这些张盖茨们除了使用自有资本、资源进行投资之外,通过向政府资金、银行资金、公众资金等机构、个人,借贷、发债、上市的股市股权退出、项目转让的股权退出等金融方式,利用社会资源的超级投资行为,简称超投;必投是政府通过法律法规管理土豪的上述超投行为,强制性收取 1% 的天使创投虚拟股本基金的投资方式,简称必投。

帝国皇朝兴衰更替二百五

帝国魔咒二百五,就是,为什么古今中外,超级皇朝、霸权帝国,都其兴衰周期都是二百五十(年)左右?

自从秦始皇一统天下,这个大一统朝代开始,就没有一个超级皇朝,在持续时间上超过三百年;即使是像大汉这样西汉、东汉,大宋这样北宋、南宋合起来三百多年的,算不上连续的。强大的唐朝,也只有 289 年,这是有什么原因呢?

同样的大明、大清、荷兰、西班牙、英国,这样超级皇朝、霸权帝国,寿终正寝都是 250 年到 300 年左右。例如近代英国,若从光荣革命开始,到二战结束后帝国落幕,中间正好 250 年。

2、帝国魔咒二百五,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这其实是市场的马太效应机制,造成社会各阶层的贫富差距,以及国库空虚与少数富可敌国的社会精英之间,财富的极大不平衡,进而造成草根的官逼民反、政府财政崩溃的双重挤压的结果。

所以,超级皇朝、霸权帝国崩溃的二个原因,是因为马太效应机制,让普罗大众的财富、特别是国家的财富,都聚结在少数富可敌国的社会精英元老手中了。

一)超级皇朝、霸权帝国的兴亡为什么是二百五?

超级皇朝、霸权帝国,从古到今,包括大秦、大汉、古罗马、拜占庭、大唐、大明、奥斯曼、大英和大清,都有过强势夺权、励精图治、威加海内、否极泰来、寿终正寝大致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需要五六十年的时间策划、竞争、消化、吸收、优化、垂死挣扎,才能自己大功告成、或者被别的势力大功告成;所以总体说来,超级皇朝、霸权帝国的兴亡,大概都是二百五年至三百年之间。

二)马太效应社会贫富差距的魔咒

马太效应造成社会各阶层的贫富差距,必然是官逼民反、资逼民反。

巨大的财富和越来越多的财富增值,是超级皇朝、霸权帝国立国之本。而不管是奴隶制度、封建主义时代还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制度,只要实行商品的市场交换,都遵从市场马太效应机制的运行。

市场经济的马太效应的 “越穷越见鬼、越富越发财” 机制,其高效的市场资源配置方式引发社会穷人与富人之间的贫富差距,从而导致社会生产力与社会需求脱节而爆发的周期性经济危机、社会矛盾甚至引发社会暴乱。奴隶制度、封建主义时代是官逼民反,资本主义选票时代,是资逼民反。

超投必投:帝国兴衰二百五魔咒难破,美国衰落也不例外!2 赞同 · 1 评论文章超投必投:比特币 2.0、中美 UBI 之争:是神控世界,还是道法自然?0 赞同 · 0 评论文章

UBI,即 Universal Basic Income– 全民基本收入计划,就是政府或组织,没有任何附加条件下赠予当地人们足够维持生活的钱,让他们得以自由的选择自己希望投身的事业,不再为温饱所困。

美式 UBI 就是做你爱做的事情,给你钱,给你用,生死由神控;

中式 UBI 就是给你兴趣发展机会,给你基本生活费用保障,顺你自然潜力发展兴趣爱好,创造社会经济价值;所以中美 UBI 之争,是神控制世界,还是道法自然?

知乎用户 超投必投 发表

经济崩是必然的,世界各国每日居高不下的疫情感染率已经是控制不住了。

连我国现在都是几个城市有苗头了。西安的医疗系统撑不住了,已经各地抽医疗队去增援了。

一有疫情,世界各地生产成疑,经济必然会倒退,美国的美元经济必然控制不住,现在就拉人埋单,拉到一个是一个。

其实我国上年大厂不断裁人就已经是先兆了,这些中流砥柱的大厂都裁人,下面的中小企业生存环境可想而知。

知乎用户 老赵等 58 个好友觉得赞 发表

大萧条对美国和世界的影响和震撼实在是太大太大了,甚至可以说上世纪 30 年代的大萧条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对第二次世界大战都起到了重要的催化作用。也正因如此,美国的学界和政策实务界形成了一个朝野共识:“不计代价的阻止大萧条的发生。” 为此,美国政府和美联储宁愿背弃其一贯标榜的哈耶克式的自由主义经济学,通过持续的量化宽松和直接派钱来阻止大萧条的发生。所有人都知道,这种违背经济常规的行为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但美国人认为严重的后果总比大萧条式的大灾难要强得多。何况,美国还可以利用其金融霸权,通过金融操作,向国外转移矛盾。当马斯克这样脑洞大开的企业家和冒险家对此都感到不安的时候,就需要引起全世界的警惕了。毕竟,所有人都知道一个道理: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知乎用户 Gorden 发表

美帝要美元回流填坑,会用什么手段?

胡萝卜加大棒,直接引爆世界各国债务危机。

胡萝卜是加息,提高美元指数,势头一成美元资产也会水涨船高。只要投钱过去,不用费劲生产就有高回报,请大家来投资(去年纳指大盘 26%,刺激不)。

大棒是全球挑动矛盾,引发区域对立矛盾,破坏生产环境,阻断物流交通。打击他国汇率,打击油价,有利于美元指数上升。

当年欧元诞生,美帝就通过科索沃战争给全世界好好上了一课,怎么样接化发顺道把欧元坑了。

现在就是用台湾牌恶心中国,拿乌克兰恶心俄罗斯,加上之前的叙利亚伊拉克阿富汗,在几个重点区域搞事情。

打了,就上当了。

这是场资本充足率的拔河之战,美帝比任何时候都虚弱,债务问题导致不断失血。但这头的队友倒下一个,都会给美帝回气。

也是信心之战,去了美帝那股市崩了咋办,大家一起被埋了也不是个事儿啊。如果资本各种不过去,感觉美帝自己就能把自己玩死。

看看拔河绳子的这一头,大家在玩啥。

西太平洋,RCEP 终于成立了,可以认为是瞒天过海之计,套着区域合作伙伴的皮,里面是中日韩自贸区。

未来十年,90% 的货物关税免除,这会非常有利于产业融合。中日韩的产业融合,在产业链上稳固并上攻,东盟在产业链上提供初级工业品,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十年内对东盟也是利好。

这样东亚实质上逐步联合一体。一个中国就够美帝受的,把 15 国供应链全整合了那还得了?可以想象未来十年,东亚必然被西方疯狂拱火,挑唆各种矛盾。

同时呢,减税也对各种进出口生意是利好,懂的都懂,发财发财。

俄罗斯在产业上日渐下行,军事工业吃老本,能源行业吃老本。目前和中国背靠背,实质在经济上有所依附。

中东,喀布尔陷落后,中东也力求整合,叙利亚伊拉克伊朗阿富汗的什叶之弧也逐渐成型。石油管道可以直接铺到新疆喀什。中东的战后建设和发展,也是重要的增长点。

土耳其也拉着一堆斯坦在玩突厥联盟,似乎没啥建树。

非洲还是老样子。欧洲和中国在那边投资拿资源。那边代表着未来,但未来十年不是主要矛盾。

建设和破坏,哪个会占上风?

炒作升值和持续发展,哪个能走得更远?

美帝是施展魔法,还是被魔法打败?

拭目以待。

文章链接:今日头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删)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知乎用户 运乾说股 发表

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已经通过快速通胀去避免这一次债务危机了。

知乎用户 Andy​ 发表

本人在珠三角——东莞,童装行业的品牌公司(也就是中游企业,负责研发、生产、招商并维护全国的加盟店)做了 10 年。

宏观上没办法回答这个问题,就从我所在的行业微观上大致说下感受吧!我的感觉是 2020 年初爆发疫情之后,经济下行的导火索就被点燃了。

当时复工比较晚,有很多同时因为回家过年,被困在家里没办法返回东莞。公司童装的研发、生产、以及采购没办法及时进行。而且,加盟我们的实体店客户,个个都在客户群里喊,被疫情影响,进店人数一直在减少,销量跟不上。让总公司帮忙出一些帮助客户卖货的点子。于是公司就想尽办法,做直播,做海报,做各种能帮助实体店铺卖货的宣传。但客户的反应还是春夏装卖不动……

当时我隐约感觉,今年业绩应该很差。但从当年的订货来看,我被啪啪打脸了。

现在童装企业大体上还是进行期货制度,就是说,9 月份订明年春夏的新品、1 月份订今年秋羽绒的新品、5 月份订当年冬年装新品。让全国加盟商提前几个月订下一季的货品并缴纳定金,以便让品牌公司依据订货数量进行生产。

2020 年的几次订货会来看,业绩不减反增!!意外吧??后来想想,应该是国家对疫情控制很给力,很快控制住了疫情,让消费者和企业虚惊一场。

2020 春夏订货会,业绩增加 10%;2020 秋羽绒订货会业绩增加 30%;2020 冬年装订货会业绩持平(年装需求一直很低)

整年的行情并没有按照大多数同行预期的那样业绩暴跌,反而涨了。这样的情况下,部分同行懵逼了,部分同行兴奋了。觉得并没有受到外部的任何营销,甚至有些同行开始投入资金和人力,试图开拓业务——比如开发新品牌,进军直播领域等。

但危机总在兴奋地时候到来。

2021 年,全年订货会业绩呈现断崖式下跌。什么概念?我身边所熟知的大品牌,实体客户数量庞大,订货业绩甚至于下滑 50%;小品牌因为自身体量较小,客户少却相对稳定,但也有 30% 的下滑。

于是 2021 年底,也就是几个月前,各个品牌开始了人员以及费用的缩减。

2021 年 9 月之后,相继开完 2022 春夏订货会。陆续听到同行说,砍掉了男童或者小童品牌,只保留业绩较好的女童品牌;裁员了部分员工,缩减开支;提前放年假,节省人力费用……

春江水暖鸭先知。我得理解是,消费者才是那只 “鸭子”,他们用控制伸进钱袋子里的手,来给当前的经济形式投票了。

可能有杠精会说,我所在的实体经济行业是因为网络销售和直播带货的影响才导致的。但我要说的是,2020 年直播电商兴起,我们的实体店反而业绩很好,这怎么解释??

2022 年,一定不是好过的一年。

索性今年我也失业了,在家赋闲 3 个月。今年过年,不打算回家了,准备春节过后马上找工作。能多赚点钱就存起来吧!

知乎用户 墙骑士 发表

这个问题我 10 年的股民帮大家详细分析一下吧,对大家每个人都会有个提醒!

元旦期间,

世界首富马斯克的预警,

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

马斯克称,

经济衰退大约会在 2022 年年春天或夏天到来,但不会晚于 2023 年”。

马斯克这里所称的经济衰退,

其实就是全球有识之士一致认为必将降临的经济危机。

全世界的经济危机,每隔几十年必然降临一次,

这是经济周期的客观规律,是无法避免的。

中国古代的智慧先贤,

早就说过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这简练的一句话,

讲述的就是中国先贤对于事物发展的认知。

这个认知放到世界经济上,也是通用的。

经济必然在繁荣和衰退之间螺旋式重演,

如今,人类的这一次经济繁荣已经历时太久,

所谓 “合久必分”,其实也就是繁荣久了必会出现衰退,

这意味着一次经济大萧条,

就在不远的前方等待着这个世界。

我们置身其中的每一个人,

都是无从躲避也无法逃离的。

唯有 12 分的谨慎,

尽可能打起精神来,

使自己不要在经济大萧条中受到过大的重创。

作为普通人,

都不可避免地在经济衰退中蒙受损失,

只要这种损失是与多数人的平均损失大致一样的,

那么,就是可以接受的,也是无从规避的,

例如:实际的到手工资减少、钱的购买力下降等。

我们所要重点戒备的是,

是在投资中出现大的损失。

一般说来,经济衰退期间不要去做投资,

否则,损失将远远超出普通人的。

目前,就全世界而言,

除了处于人类食物链最底层的民众依然被洗脑和麻醉,

浑然感知不到危机之外的,

稍微有点智识和视野的人士,

无不共同默认了经济衰退快要降临。

但依然存在分歧,

这个分歧就是对经济危机爆发的临界点的分歧。

有一些智识人士,

认为经济危机可能在今年底爆发;

也有一些知识人士,

则认为经济危机可能在明年爆发;

还有一些智识人士,

认为经济危机可能在今年初就爆发;

而世界首富马斯克最近的预测,

则认为经济危机可能在今年春季或夏季爆发,

同时他认为,万一春季或夏季未爆发,

也一定会在今明两年之内爆发,

即最晚不会晚于 2023 年。

对于马斯克那样身家的资本家而言,

资产数量越大,转身需要的时间越长,

因此,他以年或季度作为判断标尺。

如今回头看,他在 2021 年 4 季度大幅卖出特斯拉股票,

其实就是提前兑现一部分财富作为对经济衰退的预防措施。

这个马斯克真够鬼的,他在减持完毕后,

才说出他对于经济衰退的想法。

而对于你我这种资金不多的散户而言,

基本上可以在一分钟内清仓股票,

转身所需要的时间自然不如金融大鳄们那么长,

对于绝大多数散户而言,

哪怕明知道下个月股市就要崩,

他也必然期望这个月在股市再多赚 20 天再说。

凯恩斯主义厉害之处在于风险和债务的转移,明斯基时刻的判定条件更多的是中下层的偿债能力。

应对经济下行甚至可能诱发的经济危机,凯恩斯主义给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方法,就是增加支出以维持市场的热度,正常情况下增加支出的前提是收入增加,所谓的量入为出,但收入增长总是缓慢的,或者说就是因为消费主力的收入增长缓慢,消费不足导致的产能过剩是诱发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根源,增加债务刺激经济对于中下层来说更多的是压力而非政策红利,所以凯恩斯主义救市在不增加收入的情况下增加支出就是一种风险和压力的转移。

收入不够,怎么增加支出呢?信贷,尤其是现代金融和信用货币下,让这种政策干预市场变得相对容易,利息水平是调节市场热度的关键,当降低利率水平时,一方面降低了储蓄的收益预期,把更多的钱逼向消费和投资,另一方面,利息下降本就能增加市场的借贷意愿,这就是以美联储为源头的各国央行在经济下行和应对危机时短期内大幅度下调利率水平的理论支撑。

因此,马斯克这种以年和季度去预测经济衰退的方式,

其实并不受我们这些散户们的看重。

所以,虽然我对经济危机降临时间的判断是赞同马斯克的,

但我目前并未空仓,

但是,基于对未来经济危机的警戒,

我只持有低位股。

当然,绝对的低位是不难的,

但,起码远远地比这两年被热炒的新能源、资源股、白马股们的位置低。

我持有少许的种业股,

并在上周五逢低买了少许的互联网股。

对于互联网股,我参与的品种,

就是我之前做过的那几只。

前段时间,我高抛后,如今低吸回来,

算是完美进行了一次小规模的高抛低吸

总的说来,我的总仓位目前不到 4 层仓。

对于今年的 1 月份,

我目前保持 “谨慎乐观” 的态度,

明日,我可能会略做加仓,

加仓的方向是互联网行业的低位股票。

但是,基于对经济危机可能毫无预兆地忽然爆发的警戒,

我在 2022 年全年之内,

最高仓位不会超过半仓!

对危机四伏的 2022 年,

所做出的适合自身的投资计划。

我在 2022 年没什么大的期盼,

更不妄图自己资产在今年赚多少,

如果能在危机爆发时没被拖入股市的深渊,

我就会感恩上苍,

如果能在今年做投资多多少少赚一点,

那么,我一定会年底去烧高香。

作者:西瓜乔子
来源:今日头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知乎用户 汪华之海​ 发表

汽车都做不好,还敢跳说经济危机,我们村的房价还不到纽约价格,哪里会有危机?[滑稽]

知乎用户 张大锤 发表

从全面降准看到了 A 股 2023 年的牛市和房地产的没落!| 九财哥

自 12 月 6 日宣布降准之后,市场是一片欢呼。

这个从 A 股的板块涨幅就可以看出,上证指数再次向 3700 靠拢,酿酒、券商、银行、地产、建材、家居用品,作为直接受益者领涨本周。

伴随着地产建材板块上涨,市场上又出现了一种声音,那就是——“利息降了,首付也要降,房价肯定要涨”!

个人认为这是对 “降准” 误读或者过分解读。接下来我们就从货币周期、房地产和股市三个方面解释一下此次降准和未来的投资机会!

先给大家剧透一下 “从这次对降准的复盘,我看到了 A 股 2023 年的牛市和房地产的没落”,为什么这么说,请看全文。

1. 降准只是经济周期下 “例行公事”,2023 的牛市也一样!

降准并不是什么经济福利,而是在经济运行周期中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相反,每当降准周期的出现,说明全社会赚钱效应开始转弱,随着降准的逐步深入,赚钱则变得越来越难。直到下一个经济周期的开启,准备金率再次进入上涨周期。

我国本轮经济周期中,准备金率在 2003 年开始上涨。到 2011 年 6 月开始见顶,2012 年 1 季度和 2 季度进入短暂的调整,之后一直持续到 2015 年,至此,我国正式进入了准备金率下降周期。

准备金率的上升阶段,社会投资回报率高,赚钱相对容易,伴随着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市面上货币供应也跟着增加,国家为了防止投资过热,增加存款准备金率。但由于全社会的投资回报率高,企业愿意承担高利率,进行再投资。不断增加的居民储蓄,和企业贷款再投资,形成良性循环。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杠杆率不断地向居民杠杆积累,居民储蓄率开始见顶,在下降的趋势下,准备金率增长的边际效应消失。这时,由于企业部门的杠杆率较高,开始侵蚀投资回报率,政府开始反向操作,降低准备金率。企业杠杆不断向居民杠杆转移,居民储蓄开始流向企业,企业杠杆率降低。

**直到居民杠杆率达到一定的高位,企业杠杆无法再向下传递为止。**此时的通过降准释放流动性没有实质意义(或者说已无 “准” 可降,即欧美日的负利率)。至此降准周期也就结束。

这时要启动下一轮经济周期,只能靠印钞, 也就是我们的货币增发,美国 QE. 都是这个道理。一个新的循环就这样开始了。

存款准备金率表现出这样的周期性规律,其本质是由我国金融周期所决定的。

金融周期主要是 “金融变量” 的扩张和收缩周期,核心指标一是广义信贷,二是房价,前者与社融类似,代表整体社会融资条件,后者代表社会风险偏好。

下面我们以单一指标——我国私人部门广义信贷占 GDP 的比重,对我国金融周期进行追踪。

在广义信贷单一指标的追踪下,我们发现,自 1996 年以来,我国主要经历了两轮金融周期。每轮金融周期跨度大约在 15 年。(由于这里没有包含房价,所以和上面的准备金周期存在一定的偏差)

目前我国正处在,第二轮金融周期的末端。在此基础上,我们预计新一轮的信贷扩张将在 2022 年底孕育,在 2023 年有望继续上行。

巧合的是,我们将上图中 “金融周期拟合值” 的高点和低点对应的时间节点,和上证指数的时间节点进行比对,除 1996 外,其他时间节点刚好是 A 股牛市的最高点。

看来,不光降准,A 股的牛熊周期也是由金融周期决定的,只不过这个周期等于金融周期的一半。

对于 1996 年,这里解释一下,一方面是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92 年以后才确立了 “特色市场经济” 的地位,另一方面,A 股成立较晚,初期的个股数量和体量太小,还不足以完全体现出对宏观信贷指标的反应。数据不全面,上面国泰君安给出的金融周期,并没有提供 1996 年以前的数据,A 股成立以来的第一个高点是在 1993 年。

按照这个逻辑,我们预计 A 股下一轮牛市将在 2023 年到来!

如果大家对我的结论还有疑问,那我们就再来看看短期信用扩张周期和 A 股的关系。

在一个大的金融周期中一般有多个短期信用扩张周期。一个周期大概是三年时间。

从 2008 年至今,我国一共经历了 4 个短期信用扩张周期,分别是:200806-201101、201101-201401、201401-201803、201803-202108。

同样,我们将短期信用周期对应的时间点和 HS300 指数高低点对应的时间点基本一致,说明当信用扩张时 A 股上涨,当信用收缩时 A 股下跌。

而本轮已经接近尾声,2021 年 8 月其他存款性公司总资产 / 货币当局总资产的同比增速为 1.34%,已接近过去几轮周期的底部水平。这说明本轮周期接近尾声,下轮周期即将开启。

这里顺便给大家说一下,为什么 A 股的上涨趋势无法超越 3 年,其主要原因还是一个短期信用周期中扩张期最多只能维持 2 年。

所以大家在炒股时,一旦发现 A 股连续上涨了 2 年,就要注意,回调风险,此时的回调期大概是一年时间。

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也是坤坤为什么跌落神坛的原因——万物皆周期。

2. 房地产真的没肉吃了!

针对房地产,我分别从行业和政策的角度,写过两篇文章,观点也非常明确——房地产的投资时代已经过去了。

或者说本轮周期房地产的投资时代已经过去了,而下轮投资周期的到来还要等很久很久。

上面我们讲过,每轮的经济周期,都是企业杠杆不断向居民杠杆转移的过程。直到居民杠杆无法再承担企业杠杆,就进入了经济衰退,现金流枯竭,企业和居民开始破产,经济危机随之爆发。经济重新大洗牌,货币超发 + 通胀,将带来新一轮的经济周期。

为了延缓这一过程,或者说是遏制经济衰退,保持企业杠杆和居民杠杆的动态平衡,就成了一国政府或金融机构的主要任务。

而我们本文提到的降准,就是这一周期中,最主要的货币手段。

其实我国 2016 年就开始进入了本轮经济周期的降杠杆、去库存、供给侧改革

从下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政府降杠杆的宏观政策下,2016 年,非金融企业杠杆开始下降,但在 2019 年 1 季度和 2020 年 2 季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反弹, 这期间主要是中美贸易战和新冠疫情,可以说这两件事情打乱了国家对企业降杠杆的节奏,而且疫情让我们的企业杠杆再创新高,让多年来的努力全部白费,如果没有这两件事情的打搅,预计我国企业的杠杆或许已经下降到了 130%,回到 2012 年的水平。而居民杠杆应该略高于 70%。

低杠杆条件下,企业负担较轻,就愿意拿出更多的钱,进行产业升级,居民收入也会跟着产业升级增加,居民也愿意放大自身杠杆来承接企业杠杆。这样一个良性的经济循环就跑起来了。最终在企业杠杆有效控制下,居民收入在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杠杆率最终也将回落。就这样,我国的产业升级完成,国家经济也跳出中等收入陷阱。这估计是国家想要的理想状态。

产业升级完成的目标就是 “中国制造 2025”。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2016 年国家高层制订了一个非常具有前瞻性的 10 年发展规划。

大家可能要问,这一部分要说房子,看了这么多,怎么还没有提一句房子的事。别着急,这就来了。

上面,我们讲到了 “中国制造 2025” 的十年目标一旦实现了,我国将真正地成为一个创新型国家。国家经济结构变了,税基结构自然也得变。

不得不说,这一点,国家早就打算好了,早在 2011 年,国家就开始在重庆和上海试点了两种不同的房产税制度。而在今年 10 月再次提出房产税试点,期限为五年。这个时间节点刚刚也是 2025,我想说这绝对不是巧合。

从这些时间节点,我们可以推断出,国家心里非常清楚,2005 年以来,土地财政下的房地产红利是无法持续下去的。而房地产红利的寿命终结,就在 2025。

有关房地产税的地产的影响,我在《房产税要来试点!20 年的信念将被颠覆?房地产不在 YYDS!?》文章中已经讲到,详情大家可以点击链接查看。

从这里可以看出,国家的规划是环环相扣,时间节点也是紧锣密鼓。

**可是在所有计划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用居民杠杆来消化企业杠杆,**而居民杠杆的核心又是房贷,如果这一步出了错,整个计划可能要 “翻船”。大家要注意的是,一旦 “船翻”,就什么都没了。

当前最大的问题是,房地产的杠杆,老百姓是真的有点接不住了。再下去就要断子绝孙了。为什么这么讲?

在 2016 和 2018 两拨去库存的运动后,在边际效应的推动下,房价大幅上涨,房子变成了普通老百姓遥不可及的幸福。连首付都要分期贷,一个家庭三个账户凑不够首付款,更甚者两个家庭六个账户,都不够首付。再说老百姓都把钱变成了房子,到时候就是得不起病、生不起孩子、休不起假。像那些凑不起房子的,那就只能单着。

这几年,结婚人数猛降,和房价有直接关系。而离婚率的上涨,则是房价上涨的另一个负面现象。一家人七拼八凑买了房子,结了婚。本以为幸福的生活就这么来了,可生活中的各项开支加上债务,让心中的那个有志青年,变成了无能,最终她离他而去。

没办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我整理了一份数据,是 2020 年,各省省会城市的房产均价,和全省人均 GDP。我们以一家三口和百平米房价为例, 最有可能付得起首付的内蒙古人。而排名第二的新疆和贵州,其收入占比只有 18% 和 15%。如果按两家 6 口人算的话,占比超过 25% 的有内蒙古、新疆、贵州、湖南、山东。

看到这些数据,我们可以下一个结论,这些省份未来几年的结婚率、生育率、普遍高于其他省份,同样,其离婚率也普遍偏低。

看了这些数据,大家就知道,不是居民不愿意承担房地产企业的杠杆。而是真接不住啊。

在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时候,为了下一代,当时的年轻一代选择了牺牲,而今天不同的是,为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替下一代选择了 “牺牲”。

再说一下,今年的 “教育双减”,个人认为,其本质还是在给房地产让路。可见房地产到了那种程度了。

所以,此时的房地产对国家来讲,就是一个 “鸡肋”,管的严了怕投鼠忌器,松了又怕翻船。这才有了现在的房地产政策——一会儿松,一会儿紧。

在这里,我要再次奉劝大家一句,要正确看待恒大事件和本轮降准条件下房地产新政,“什么是满足房地产合理信贷需求”。

3. 股市——国家经济转型的唯一出路

既然企业杠杆通过房地产向居民转移的路走不通了,那我们就只能另辟蹊径。

通过对欧美日发达国家企业杠杆率、居民杠杆率、政府杠杆率比对分析,发现,我国企业杠杆率远高于欧美等发达国家。英国和美国长期维持在 80% 以内。日本则长期维持在 100% 以内,疫情之后和欧盟趋同,达到了 110%。其主要原因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资本市场成熟,企业的直接融资占比较高。这其中股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居民杠杆中,我国目前和欧盟日本比较接近,在 60% 附近。而美国和英国的居民杠杆长期维持在 80 附近。新冠疫情后,英国开始接近 90%。但是我国的社会福利远比不上发达国家。

政府部门率中,日本的杠杆率最高,常年维持在 200%,疫情后增长到了 220%。我国政府的杠杆率最低,在 60% 附近,而欧、美、英政府杠杆维持在 80% 到 100% 之间。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政府杠杆率还有很大的上涨空间。那么是不是说,我们可以将企业杠杆率向政府端转移,这不也就达到了降杠杆的目的了吗。

我想,事情肯定没有那么简单。

大家知道日本曾刺破了房地产泡沫,经济出现大衰退,这才有了日本失去的 10 年,日本失去的 20 年,再到后来,日本失去的 30 年。而如今高达 200% 的政府杠杆率和当年的那场危机有直接的关系。

企业杠杆和居民杠杆之间转移,是通过产业链和消费链条的供需关系完成的,这两者之间有一个交换的过程,而企业和政府之间只有税收和管理的关系,这是一个单线的链条,不能形成交换闭环。

而政府杠杆一般是通过财政赤字和国债来增加。然后在通过项目支出,传导给企业,企业想变现,还是得转向居民,也就是消费者。除非这些消费者就是政府。而这样的支出一般都是国防和民生设施。大部分企业还是无法直接分到这杯羹。而且,这样的做法对存量杠杆消化的意义也不大。

这样看来,我国企业杠杆的消化,只能依靠股市来,也就是将原有的信贷融资转变为资本证券化的直接融资。个人猜测,政府下一轮的宽松政策也将会向这方面导向。

北交所的建立,其实就是在为这个做准备。现在想想这个交易所选在北京有多重要。其意义可想而知。

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北交所 “81 勇士” 引发的思考——交易所数字之谜!| 九财哥》,**专门探讨来,交易所背后的数字密码,其中就包含 “北交所 81 只新股”——认为,这是在暗示 2050 的百年目标,现在想想,当时的解释可能存在疏漏。还有一种解释就是 2030 年,将企业杠杆率降到 81%。和美国一样。

再结合前面谈到的短期信贷周期和金融周期。我们没有理由怀疑——未来的投资机会在 A 股,而且离我们最近的周期在 2023 年。

股友们,看到这,是不是有一种莫名的幸福,希望大家不要只顾着自己高兴,闷声发财。记得给我点赞和关注。这样才能及时的看到本人最新的投资观点。

4. 本次降准的实质意义在哪?

大家知道,本次降准,央行释放资金大约 1.2 万亿。但降准的当天就 9500 亿的 MLF 需要置换,不仅如此,连同明年 1 月累计有 1.45 万亿 MLF 到期。这说明直接释放资金对市场的意义并不大。

那么它对市场真正的意义在哪呢?那就是——LPR 贷款利率的下调。

大家想想,如果 LPR 贷款利率维持不变,那么降准带来的息差收益,全部被信贷的金融机构给截留了,银行、券商、保险等金融机构成为最大的受益者。那么国家通过降准支持中小企业就成了一句空话。

那么,如果本月 20 日 LPR 贷款利率,那就意味着房贷利率、信贷利率、股市中的融资融券利率、社会融资成本都会跟着下调。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利率下跌时,企业的融资成本降低,存量债务的付息率也会跟着下降,企业的利润自然会增加,这样企业的估值就会抬高。

所以,我们首先要关注银行、券商这些金融板块的机会

**其次就是高杠杆高增长的企业。**为什么这么说了,因为这类企业在高速增长阶段需要不断的输血,还有就是,企业本身的信贷高,企业业绩对利率敏感。如果是一些,不怎么贷款的企业,不管你利率涨跌,对他来说没有意义,就像你生活中有一个不贷款、不投资理财的朋友,你要是和他讲利率,估计他要睡着了。

**再次就是关注地产行业的反弹机会。**本文中房地产的内容占了很大一部分,也论述了房地产在当前经济中的重要性,为了防止 “翻船”,国家也是下了血本,连校外培训都开始为房地产让道,其实也是无奈之举,所以我在这里强调的是反弹机会,而不是反转,所以大家在操盘时也要注意节奏。

最后,我们在结合 11 月的碳减排支持工具,建议大家把握碳中和的大机会。

大家知道,在 11 月 “碳减排支持工具” 发布后,就直接引起市场的炒作,说是工具,其实就是一种定向降准和输血。该工具规定,只要符合要求的贷款,银行可以 “先贷后借”,意思是说银行可以先给企业贷款,之后拿着贷款合同,去央行借用资金,央行根据合同的贷款金额,提供 60% 的资金,利率只需要 1.75%,大家要注意,这部分资金不是来自于银行的揽存,也不是准备金。除此之外,该工具还规定,对碳减排企业一视同仁,相关企业的贷款利率和同期 LPR 利率基本持平。一旦 LPR 下降,碳减排企业能不受益吗?

大家可以把重点放到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三大领域。

本文到此完结,希望能帮助大家提升投资收益。喜欢的朋友,记得点赞和关注,也可以分享给更多的朋友。如有不同看法,也请留言讨论。

这里先谢谢大家对我的支持。

关注我,我是 “古票泽璋”,一个热爱证券投资的修行者,也可以分享给自己的朋友。你的支持,是我前进的动力。

本文观点由作者泽璋编辑整理。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作为买卖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知乎用户 古票泽璋 发表

今天是 2022 年 1 月 8 日,地点:上海高铁站。

这里是高铁站和三条地铁线的交汇处,理论上这个广告位是最好的了,可惜没人租,播放的是招商广告和公益广告。

而这里是全国商业最发达,经济最好的地方。

知乎用户 import 潘多拉​ 发表

萧条是不可避免的,但精确的时间点以年计都是不可预测的,大空头巴里做空的时候也是看到了趋势,在狠赚一笔之前,光保证金填坑就差点把这位天才空头坑跳楼了。我看别的答案里有人说寻找做空的机会点,可别,这种时候是轧空最容易出现的时候,无端暴涨拉爆空头。眼下这个时间点就是大家都看着船要沉,嘿,别说,破船还能撑个几天。

其实现代货币理论就是把凯恩斯主义发展到头了,我个人觉得,一个人说受童年影响可能不大,但是 15-25 这段时期基本上就奠定这个人未来的思想了,你看各种有影响力的人物要不然就是完全的回到自己青年时代的影子下,要不然就极度厌恶那个时期的环境,人嘛,只有在青春年少时,才敏感的被世界所影响,年纪大一点就麻了。

所以看看凯恩斯的成长史,1983 年出生,他的整个青春期都是在伊顿和剑桥大学度过的,而且他赶上的还都是好日子,大英帝国最后的余晖全在他那个时期里了,那时候世界第一强国的贵族中的精英,我的观察是,一般人吧,人和人一旦切实拉开阶层差距以后,根本无法体会另一个阶层的思想,更别说这位至圣还是贵族里的精英。你让这样的人提出来的理论根本就无法兼顾到那时候全世界大部分殖民地或者封建王国里真吃土的穷鬼。

尤其是他还处于工业革命高涨的时期,化石燃料,通信等等,他的理论就是,玩命花呗,没了就跟未来借,反正未来技术再一爆发,债就清了。

现代所有国家其实都来的这一套,玩命花呗,没钱就把穷鬼们的生产力借贷借到 30、50 年以后,本国穷鬼榨不出油,还有那么多更穷国家的穷鬼,反正谁能把自己的废纸推销出去,谁就能借。还,那等技术爆发呗,反正都爆发了几次了,下一次也不远。所以去年年尾加息会议时,联储主席不是说,我们敢借是因为我们总是能换的起,这不是跟身边那借钱的流氓一个说辞么,你别管反正到点我还你就是了。

这些精英,怎么能不知道穷鬼们其实根本就还不起,嗨,这里面都是局,就看谁是要被骗成穷鬼。

知乎用户 搬砖的 nt 发表

这是个普通人可以实现逆袭的千载难逢的机会。

马斯克在全球可是有许多铁粉的,这些人无论马斯克说什么都信。

马斯克之所以喊单狗狗币屡次成功得手,都是这些铁粉得功劳。

自从马斯克说 22 年年中最迟 23 先经济危机会来,某短视频平台上不少人已经在做准备了,卖出资产,准备现金等经济危机真的来了好抄底。

索罗斯有个反身性理论,就是看多看空的人会强化走势,如果看空的人越来越多,就真的会带来危机。

比如马斯克这种体量的大佬带头吆喝,一众铁粉跟随,越来越多人和资本卷入,说不定真的把美国经济给带崩溃了。

这样美国股市跌下来,就可以选些好的标的买点了,是挣钱的好机会。

如果市场一直在涨,挣钱并不容易,只有市场下跌了,才会有安全的买点。

大势变坏,泥沙俱下,好股票被错杀,持有现金的就会占便宜。

所以,大家就开始准备现金吧。

【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在商言商

知乎用户 在商言商​ 发表

2021 年的最后一天,马斯克预言:2022 年春天或者夏天,会爆发金融危机,但最迟不会晚于 2023 年。
虽然已经听过声音说是危机将至,但从商业巨擘口里说出还是稍稍有那么一点被刺到。
转头翻看新闻,看到说 21 年炒股人均盈利近 5 万元,急忙打开账户看了看今年的收益情况。去他大爷的,还亏了 508.27 元,是谁拿走了我的那 5 万元。
22 年的我该何去何从,如何操作才能在即将到来的经济危机中不被吃掉?
赋诗一首以表我此刻的心情。
《忧愁》
空仓时,
忧愁是一片小小的后悔药,
我在外头,
主力在里头。
重仓后,
忧愁是一个错误的选择,
我在这头,
主力在那头。
后来啊,
忧愁是一个紧紧的圈套,
我在里头,
主力在外头。
而现在,
忧愁是一段长长的等待,
我在这头,
资金在那头。

知乎用户 中一 (MiddleOne)​ 发表

市场普遍担心美联储的加息对中国的影响。我反而认为担心有点多余。美联储此次加息属于被动加息,而不是主动加息。被动加息是迫于奥密克戎带来的劳动力下降,为了避免产生劳动密集行业恶性通胀,而不得不加速缩表,扭转市场预期。

主动加息是为了回收国际流动性,被动加息完全是为了自保,也反应了美国积弊已久,连美联储都兜不住了。主动加息时,美国是岁月静好,资金当然愿意回流。现在是被动加息,国际资本,华尔街愿意到一个千疮百孔的美国吗?99 年土耳其 100% 的利率,都压不住通胀,资金照样外流。美国现在的情况,要么击穿需求,企业集体破产,失业率飙升,要么就得继续通胀。因为美国的供应压根跟不上了,奥密克戎再来,就业更少,就是三人争两桃,价格要涨到一个人用不起为止。超预期加息,只能拖延一下时间,实际上加息带来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扩产更难,破产更快,只是饮鸩止渴而已。

美国的主动加息,刺破泡沫,让资金回流,是因为美国经济的稳定性最好,一旦美国市场缺钱了,资本就会涌入抄底,或者美企资金优先保证美国市场的运转,进而放大了加息效果。但现在,像特斯拉这种大量产能在中国,还有很多美企都是类似情况。假如,美国市场崩了,马斯克会把中国工厂关了,去保证美国工厂运转吗?或者,减少在中国的投资,增加在美国的投资吗?其他美企很多都会面临类似情况。

从稳定性的角度来说,市场还相信美国经济的稳定性是最好的,经济会快速复苏吗?美联储的加息实际只是饮鸩止渴,实在没办法了。不加,通胀炸了,加吧,企业垮了,经济彻底完了。像 99 年,土耳其把利率加到 100%,结果怎么样。该通胀照样通胀,该外流照样外流。

美联储加息,最惨的是谁呢?反而是欧盟,美联储的利率是高于欧盟的,经济状况也是好于欧盟的。美联储还没加息,美元指数就涨上去了,美元指数主要锚定的都是美国的盟友。美联储还没缩表,美元指数都涨个不停。一旦缩表,加息,欧盟就可以原地解散了。

欧盟面临天然气的问题,滞胀比美国严重的多,美国的通胀率虽然更高,但是居民发钱多,消费市场是扩张的,企业利润是增加的。欧盟的主要由天然气带动,下游消费并不景气,利润大头也让俄罗斯赚去了。欧盟增加的通胀实际就是成本。本来成本就高,消费萎缩,企业经营困难,资金不断外流,美联储再一加息,欧盟只能跟着加。但一加息,又出现美国所面临的困境了,加息导致生产成本进一步增加,属于饮鸩止渴。

22 年,中国出口是有望超预期的,不能只看到加息的直接作用,还要看到一系列传导和背景。而欧盟和美国的困境实际又是自己埋下的伏笔,欧盟非要和俄罗斯取消长协,想通过这样来抵制俄罗斯,但又离不开俄气,没有库存,面临寒东,只能高价买气。美国也是,通胀压不住,又不肯降关税,要抵制,逼得美联储不得不加息,加息又让企业破产,产能更低了,而中国的企业在降准背景下,无脑扩张产能,正愁没地方倾销呢。

美联储加息,只是自保而已,垮也是欧盟垮。对中国是没啥影响,中国反而要面临俄罗斯同样的困境,俄罗斯是希望北溪 2 号早日通气的,但欧盟不同意,不多赚点欧元就不让走。中国同样也希望,关税取消,但是接下来很可能,不多赚点美刀就走不掉了。

世界萧条的速度其实取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速度,人民币国际化了,萧条的只是欧美。不然,只要中国敢用美元,美国就敢接着印。

知乎用户 本心 发表

(更新,看了好些高赞回答,好多都是在人为制造恐慌情绪,什么大萧条马上来了之类的,毛教员教导我们,凡事要实事求是。凡事做好最坏的打算没错,但不能一味强调恐慌情绪,唯恐天下不乱。)

马斯克很聪明啊,预测的这个时间跨度很大,很鸡贼,2022 年到 2023 年,整整两年时间,被瞎蒙到的概率就大了不少。

其实,预测无非就是个概率问题,运气好,瞎猫也能碰到死耗子,谁知道呢?

事实上,金融危机就像黑夜里冒出来的一只黑天鹅,没人能每次都准确预测它何时降临,普通人更不能。

要发生全球金融危机的说法从 2018 年一直持续到如今的 2022 年,每年都有些大咖站出来发声说马上要发生全球金融危机了之类的云云。但事实上,到现在为止,时间验证,没一个预测对的。

那些年预测全球发生金融危机,而去做空美股的美国基金经理们,可能坟头的草都快有三米多高了。

所以我们不要去预测何时发生全球金融危机,这样做毫无意义,因为这对我们平时不管是投资还是生活没有任何帮助,而且预测时脑中就会有主观猜测,就会有执念,有执念的想法往往就很难客观冷静的分析形势了。狼来了的谎言听太多了,也许到了真正金融危机来了的时候,反倒手足无措了。

所以危机什么时候来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是不是已经做好了危机的风控,我们的风控系统是不是已经完善和无懈可击,万一危机来了,我们有什么应对措施和计划?万一到时犯错了,有没有及时的纠错方案?

要说措施,面对金融危机,无非是提高风控能力,开源节流,增加现金流,降低杠杆率,普通人和企业应对措施没太大本质区别。

这些才是投资者应该面对的重点,把握好当下,走一步看一步,凡事还得实事求是,放弃主观,服从客观。只要有了优秀的完善的风控系统和应对危机的应急方案和纠错机制,危机来了也不可怕,甚至还是财富增值的机会。

知乎用户 积跬步的指南针 发表

最近,狂人马斯克,再次语出惊人。

在有网友问及下一次经济衰退是什么时候,马斯克回应称:“预言宏观经济很有挑战,我的直觉是可能在 2022 年春季或夏季,但不迟于 2023 年”。

虽然马斯克一向以口出狂言而出名,而且过去一年,马斯克更是喜欢在虚拟货币市场上动辄掀起滔天巨浪,有严重的舆论操纵市场的嫌疑,这让很多路人对其观感大降。

不过,我个人也认为,2022 年~ 2023 年,美国是有一些可能爆发金融危机,进而引发世界经济危机

本视频会就此详细分析,欢迎大家点赞关注。

知乎用户 星话大白​ 发表

资本主义的末路不久就要来了,这是我的看法。

在于科技发展没有质的突破前,生产力和分配方式没有更合理前,我把当今世界可以看成为门阀政治已经形成的年代。

这个时代的特点就是贫富的分化加剧,原因是整个世界体系和平稳定,在核平衡下,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有助于门阀政治的形成,

官商勾结已经形成的时代,各个国家的贫富差距正在拉大,导致供需的不平衡,大多数人的消费能力被限制,各个国家内部都会动荡不安。

虽然我们也有这个苗头,好在我们开放的晚有个时间差。

希望这波,我们能积极的输出共产主义意识形态,打破西方资本控制下的体系,我们才可能过上好日子,帮资本家打工也只是看脸色而已,如果是其他国家可能早就跪了,但是我们曾经有位老师,告诉我们站起来不许跪,站着把钱挣了。

曾经我们以为我们放弃那块阵地守住一亩三分地就可以了,人家会接纳你,其实到最后你发现你们出身就不一样,连曾经的大哥后代都融入不进,你更不可能了。

未来的十年一定是共产主义的十年,红色的十年。

我们要积极的去讲属于我们的故事,讲讲我们有过的弯路。

知乎用户 白象 发表

看到高赞都是一水的扯美元扯美联储的也真是挺搞笑的,也是,毕竟这些堆砌这些高大上的名词多显逼格啊。不过他们显然搞错了一件事,美元也好,美联储也好,跟国内的危机都没有半毛钱关系!

都 2021 了我不知道还去扯美联储加息有什么意义,外汇都锁死成现在这样了美联储加息又如何,美元又流不出去!另外就国内这些深陷债务危机的房地产,财务造假的上市公司,以及这一堆炒作概念实际没有任何盈利能力的互联网公司和业务美元也不会流向它们。所以美联储加息又如何,放水又如何呢?一个既不会流进更不能流出的东西有讨论的意义吗?

国内的房地产泡沫互联网泡沫金融泡沫无论有没有美联储加息都是板上钉钉的要破裂,那些扯美元扯美联储的难道是认为不加息美元就会流入国内给国内的房地产互联网等等这一个又一个的烂摊子接盘?

至于危机的预测那是毫无必要的事情。所有房企资金链的紧张商业商业模式不可持续债务不断扩大这些问题它们早就心知肚明,而债务的到期时间,所有烂尾楼的交房日期都白纸黑字的写在了合同上,换句话说在它们签下合同的那一刻就已经知道了必然会有今天这样的局面,所谓的危机,本就是它们自编自导自演的一场好戏罢了。当然了,它们肯定是早早地就把财产切割转移做好准备了的,现在才慢慢吞吞的去预测什么危机的,想必除了韭菜也没谁了吧。

知乎用户 北宁 发表

听到没有,赶紧梭哈楼市,又要万万亿救市了

知乎用户 王华 发表

笑死了,真是能猜测。搞的我去看了好久的纳斯达克综合。我估计他是因为最近的某些问题被投资机构担心有不稳定因素,不借钱给他了,或者提高了融资难度,于是他跑出来抱怨几句,顺便可能准备潜伏在某个产业里,准备类似捞一笔快钱就走了,比如之前那次的操作。

果然… 一路高歌。人家发推特割美国韭菜,好多人今天估计是准备按照他的嘴抛售的,结果被大资金一口吃掉

知乎用户 安塔利亚蛙泳 发表

加息操作以马教士的消息来源和判断应该是比较可信的。

但有个地方的投资回报率超过 30%,你加息能超过这收益也是能有效果的。

我的判断是美联储觉得加息无用,导致不得不停止,或者预判无用导致不进入加息周期而反向放水。

知乎用户 农村卖油翁 发表

这是给我们的预防针吗?

知乎用户 王无图 发表

类似大萧条的到来,各方面都有预期,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网红的马斯克抓住机会刷一波存在感是他的专业表现。

知乎用户 长弓玄刃 发表

其实这件事情之所以引发讨论,本身和马斯克没什么关系。

2008 年至今,世界经济衰退的担忧无时不在,无论是西方国家 QE 大水漫灌、孱弱的经济增长回升、中美贸易争端、PIGS,还是地缘政治与军事冲突、新冠疫情等影响,都随时引发人们对经济危机和经济衰退的警惕。

中国经济虽然一枝独秀,但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影响下,也面临着深刻的增长方式持续性,增长质量,经济结构等深层次的改革挑战,同时中美关系,疫情,人口,经济增长速度,双碳等众多因素也影响经济增长。

所以,每个人都在思考经济发展的前景,其中不乏很多人也在担心。那么,有这样一位世界首富、时代年度人物、新经济的代表人物发言,会引发人们的普遍讨论,这是正常的现象。

这个事情的背后,其实是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经济发展什么时候会回到增长的通道?前面是增长、停滞、衰退,还是其他的什么图景?

这个问题比较大,我一时也回答不了。以后有空的话,开一个专题,分享一些个人的想法吧。

知乎用户 asdf-quark 发表

马斯克预言 2023 年前将有金融危机?
近日有网友问他下一次金融危机大约是什么时候?马斯克讲,虽说预测宏观经济还是比较有挑战的,但他个人认为最迟是 2023 年前,很可能是 2022 年的春天或夏天。

马斯克这个预测到底准不准呢?还有半年时间基本就验证了。

![](data:image/svg+xml;utf8,)

那么世界危机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1、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没有创新,就没有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2、社会呈现出收入分配日益不均的趋势,自 2008 年美国金融危机后十多年来就是如此。也就是说,这个时期人民群众的收入有所增长,涨幅很慢,而上层阶层的收入水平提高得更快。大量财富逐渐集中在大富豪及其家族手中,而这些钱没有更多用于投资实体经济,主要用于虚拟经济和网络科技上,这些经济体只能带来更多的额富豪,而不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问题根源)

3、当社会财富逐渐集中后,普通百姓实际上手中很少有更多的钱来消费,而整个社会的消费主体仍然是广大普通民众,他们的消费能力下降,势必导致日用消费品市场萎缩,比如饭店、旅游、服装等等。那么这些产品销量减弱又反过来造成这一行业的工作者收入降低,以此类推,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4、泡沫经济在扩大,世界其他经济体暂且不提,我先看看美国,美国 2008 年次贷危机,实际上是一次对世界经济的大考验,当时世界经济还没有到很糟的程度,所以西方国家抱团联合救市,以国家名义向市场注入大量资金,才勉强维持住局面,然而危机的根源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因此,我们看到十多年来西方国家走的是磕磕绊绊。

5、西方国家经济疲软,民众消费能力没有根本上提高。2008 年次贷危机对中国有着不小的冲击,尤其是出口下滑,于是我们会发现好多优质产品逐渐在国内市场上大幅出现,价格低,品质高的日用品非常多,国内一些依靠出口的企业不得不采取内销的方式。通过这种情况可以看出西方国家的经济状况确实不容乐观。

6、我们再看美国股市,美国股市的虚高,已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支撑,岌岌可危,最后结局必然崩盘,崩盘的结局就是经济危机发生开始。有人或许说这多年了,多少人唱空美国股市这不是一直在上涨吗? 实际上还有哪个国家能与美国比,当然目前看确实这样,但越是这样就越危险,而且危险越大,目前美国股市已经到了涨无可涨的状态,即使在窜一窜,也是最后的垂死挣扎,在美国股市的网民们尽快远离是非之地,否则到时哭都来不及。

7、世界不稳定因素在增大,乌克兰问题非常微妙,随时有可能成为大战的导火索,除非美欧听之任之,只是空喊几句口号。

知乎用户 阿飞 发表

经济危机必然于 2022 年初发生,美联储已经开始动手 taper 迅速撤离,已经宣布 2022 年三月份基本上都是停止 taper,不是只是收紧货币而是不放水了,停止大规模放水,2022 年还要加息三次,政府不再大规模给失业者补贴家用,逼失业者回去工作,消灭近三十年来最大的通货膨胀,美国中期选举在即,拜登这次焦头烂额所有成绩差强人意,很可能以为身体健康原因于下半年离开白宫。

不过奥密克戎仍然在,疫苗失效和特效药遥遥无期,中国以外的国家清零的可能性不大,遥遥无期,没有人可以阻挡西方发达国家人民聚会和不怕死的自由,印度,巴西等等国家准备与病毒共存。上一个想共存的英国,日本都已经被毒打的,吓得关国门。

经济危机必然,马斯克是拾人牙慧,比尔盖茨,巴菲特,还有一系列机构都准备好了抄底美国股市暴跌后的筹码,现在美股已经市盈率超过 40 倍,已经超过美国 1929 年股灾的水平达到美国 2000 年互联网纳斯达克的水平,这次下跌可以参考互联网纳斯达克泡沫破灭那次,就是比尔盖茨辞职的那次,半年多互联网纳斯达克破灭,5000 多点后来到什么的点位,800 点哈哈。

这次下跌起码八个月到一年,科技公司首当其冲,特斯拉,苹果。

其他的国家日韩,东南亚,还有西方发达国家和南美洲诸国十之八九被割一次韭菜,中国一带一路蓬勃发展。

知乎用户 情感魔方​ 发表

我曾经认为马斯克是个天才,

后来也证明果然是。

但我不认为经济衰退会到来。

因为每次的经济衰退都是经济高涨后才能发生。

经济高涨了吗?

没有。

因此,经济衰退不会发生。

经济下行的压力,

主要是疫情和西方增长乏力

但从世界范围来看

还不够明显

尚处在下行期

会不会滑入衰退深渊

也未可知。

我们学过

经济危机的本质

是生产过剩

或者说,资本榨取了过多的财富

以至于消费市场无力支撑生产。

但是疫情的负面作用

只是出现了生产的疲态,

消费也变差,但还可以。

我觉得也可能只是美国经济崩溃而已。

别的地方不至于。

当然,对于很多的个人来讲

明年失业的风险在增加,

因此,该减少摸鱼

看看书才好。

知乎用户 秀如 发表

我来跟你们详细分析一下,对每个人都有很大的帮助!

马斯克说 2022 年发生经济衰退,最晚也就是 2023 年出现。这个说法应该是可能性很大。

从具体的预测内容来看,马斯克从直觉上认为衰退大约会在 2022 年春天或者夏天到来,最迟不晚于 2023 年。
其实,从马斯克的预测内容分析,他的讲话还是比较谨慎,用直觉来预测,并非通过具体的论据来得出结论。从某种程度上分析,马斯克的预测还是有一些博弈的成分。
从全球资本市场的运行规律分析,全球资本市场的走势从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与随机性,人为因素只会影响短期表现,但中长期运行走势还是取决于市场趋势,所以最好的策略就是让市场实现自我调节的功能,多年来没有任何人可以一直判断成功市场的走势。
2008 年,全球市场经历了一轮金融海啸,很多资深投资者早已是心有余悸。即使是历经数十年市场涨跌的巴菲特,它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近年来的现金储备已经处于历史高位的水平,说明专业投资者也是对这个市场感到了担心。
美股市场已经涨了 12 年时间,虽然期间曾经多次触碰过牛熊分界线,但美股市场最终还是可以修复回来,整个牛市运行趋势并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
在美股市场还没有跌破牛熊分界线之前,讨论美股市场会否步入熊市,似乎看起来还是为时尚早。不过,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股票市场,假如 2022 年或者 2023 年会发生金融危机等风险,那么肯定会在投资者不经意间发生大跌的走势。
全球疫情的迅速蔓延,已经对全球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后遗症影响。在疫情蔓延的背后,全球市场的供应链管理受到了或多或少的影响,同时伴随着通胀压力抬升等因素,给了全球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不少的未知数。
马斯克预测下一轮经济衰退到来的时间点,只是一种个人的直觉猜想,并不具有很强的参考性。但是,在全球市场不确定因素增加的背景下,全球投资者也需要开始重视审视资产管理以及风控管理的问题。
在实际情况下,没有人可以提前预测到经济衰退何时到来,也没有人可以提前预测到股市大跌何时出现。假如提前做好了大量的现金储备,那么可能会面临资产被动缩水的压力。假如一直维持很高的股票仓位水平,那么当危机到来之际,就会显得非常被动了。
由此可见,在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之际,保留适度的现金储备还是很有必要的。另外,对原本的资产组合,也应该在新一年开启之初做好重新审视,必要时增加安全资产的配置比例、减少高估值、高风险资产的投资比重。
在全球通胀预期抬升的背景下,只要美联储仍然处于超低利率的状态,那么保持一定比例的优质股权或优质房产等资产,还是有利于抵御资产被动缩水的压力。从美联储的角度出发,长期低利率环境是维系美股牛市的根基,一旦美联储低利率环境发生实质性的改变,那么相应的后遗症问题也会随之而来,包括美股高估值的风险以及美股上市公司长期采取的借债回购策略等,都是美股市场的潜在风险,到时候美股市场的投资风险也会显著增加,但这反而有利于提升低估值市场以及低估值高股息率优质资产的投资吸引力。

本身马斯克的电动汽车在美国欧洲中国都有布局,他经常游走于各个主要经济体,而且汽车的配套体系直接能够反映出各个经济体工业制造企业的情况,加上汽车的消费又是一个核心消费品,对于经济情况的反馈非常直接。

其实中国的汽车销售总量已经连续下跌四年了,这个是什么意思呢?

说白了,也就是这四年的经济发展没有那么快,没有那么好了。当汽车市场成为一个成熟市场的时候,大部分购买汽车属于更换,但是如果经济条件不好,有些人五年七年换一台,就会延长使用,从而影响汽车消费。现在就是这种情况。

疫情对于全球经济的影响其实是很大的,美国是靠着印钞票熬过去的,跟我们之前的楼市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这是债务,撑不了多久的。

美帝要美元回流填坑,会用什么手段?

胡萝卜加大棒,直接引爆世界各国债务危机。

胡萝卜是加息,提高美元指数,势头一成美元资产也会水涨船高。只要投钱过去,不用费劲生产就有高回报,请大家来投资(去年纳指大盘 26%,刺激不)。

大棒是全球挑动矛盾,引发区域对立矛盾,破坏生产环境,阻断物流交通。打击他国汇率,打击油价,有利于美元指数上升。

当年欧元诞生,美帝就通过科索沃战争给全世界好好上了一课,怎么样接化发顺道把欧元坑了。

现在就是用台湾牌恶心中国,拿乌克兰恶心俄罗斯,加上之前的叙利亚伊拉克阿富汗,在几个重点区域搞事情。

打了,就上当了。

这是场资本充足率的拔河之战,美帝比任何时候都虚弱,债务问题导致不断失血。但这头的队友倒下一个,都会给美帝回气。

也是信心之战,去了美帝那股市崩了咋办,大家一起被埋了也不是个事儿啊。如果资本各种不过去,感觉美帝自己就能把自己玩死。

看看拔河绳子的这一头,大家在玩啥。

西太平洋,RCEP 终于成立了,可以认为是瞒天过海之计,套着区域合作伙伴的皮,里面是中日韩自贸区。

未来十年,90% 的货物关税免除,这会非常有利于产业融合。中日韩的产业融合,在产业链上稳固并上攻,东盟在产业链上提供初级工业品,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十年内对东盟也是利好。

这样东亚实质上逐步联合一体。一个中国就够美帝受的,把 15 国供应链全整合了那还得了?可以想象未来十年,东亚必然被西方疯狂拱火,挑唆各种矛盾。

同时呢,减税也对各种进出口生意是利好,懂的都懂,发财发财。

俄罗斯在产业上日渐下行,军事工业吃老本,能源行业吃老本。目前和中国背靠背,实质在经济上有所依附。

中东,喀布尔陷落后,中东也力求整合,叙利亚伊拉克伊朗阿富汗的什叶之弧也逐渐成型。石油管道可以直接铺到新疆喀什。中东的战后建设和发展,也是重要的增长点。

土耳其也拉着一堆斯坦在玩突厥联盟,似乎没啥建树。

非洲还是老样子。欧洲和中国在那边投资拿资源。那边代表着未来,但未来十年不是主要矛盾。

作者:郭施亮
来源:今日头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知乎用户 渔海舟行 发表

2022 年的经济发展状况究竟如何?取决于下面几点。

第一、取决于对疫情的评估。是正面的,积极的,还是负面的、消极的?

目前,对全球经济发展的评估凡是比较正面积极的,都是对疫情在 2022 年得到有效控制有关。

我的观点是比较积极。

目前,随着病毒不断升级,虽然传染性逐渐在增强,但病毒对人体的伤害性会越来越小。从最新的数据和观察来看,病死率大幅下降。

从生物学的研究来看,自然界和病毒长期共存,病毒本身从一开始在人群中出现,人体会出现强烈的不适应,随着时间推移,到人类逐渐产生抗体和猎杀病毒能力提升,病毒为了生存,逐步升级到能够跟人类妥协相处的程度。

新冠病毒从阿尔法到戴尔塔到奥密克戎,逐步的升级,朝着跟人类共存的方向发展,成为和其他感冒症状类似的病毒。

从目前的各种数据来看,感染奥密克戎的人群,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的感染。特别是对于那些已经注射了疫苗的人群来说,不会对肺部产生严重的伤害。

全球疫苗生产能力的大幅提升,中国 2022 年的疫苗生产能力是 80 亿支。

在去年年底的 12 月 22 号,国家卫健委批准了中国首款新冠病毒的针剂,随着主管部门的批准,这款药剂会大量投入的生产,用于感染人群的治疗。就像感冒可以打针吃药一样的制止。

疫苗种植的普及,和对病毒治疗能力的提升,这一波新冠病毒爆发对经济的影响有望在 2022 年中期得到缓解。

随着病毒的逐渐缓解,世界的经济交往在 2022 年会逐渐恢复。

按照这个推断,2022 年的上半年,受病毒的影响,特别对于病毒传染性的恐惧,经济仍然会受到不小的影响。

第二、2022 年的经济的评判,取决于对美国的担心是正面的、积极的?还是负面的、消极的?

今天,对全球经济的评价当中,对美国的担心是最主要的因素。

包括全球顶尖的经济学家,也包括马斯克,他们的担心更多的是对美国经济的担心。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美国大量的印发钞票所带来的通货膨胀,美元在全球信用体系的坍塌危险,再加上因为疫情蔓延导致美国大量的失业。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美国的经济不稳定一点会影响到全世界。

无论是美元的稳定性,还是美国大量印发货币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都会在 2022 年影响全球整个生产经营体系。

债台高筑、危机四伏、疫情失控的美国,就像一颗定时炸弹,假如美国处理不好,不仅美国吃不了兜着走,而且还会对外输出危机,波及到全球安全形势的稳定,更加影响全球经济。

**

**

这是 2022 年全球经济最不安定的因素。

第三、疫情的变化对中国的供应链的影响。

疫情的好转对国内经济来说是正面影响,但对中国全球供应链的总体影响,是偏负面的。

疫情一旦好转,中国的各行各业将会快速的复苏。

但是,如果全球疫情得到缓解,全球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度会下降,大量的采购又会转移到东南亚和其他的第三方的生产国。

总体来说,从中国的国内市场规模来说,中国经济具有很强的韧性,中国整体的产业升级,特别是十四五规划的九大发展方向,会在 2022 年逐步展开,深度带动中国经济的发展。

第四、没有不好的经济,只有不好的公司,没有不好的行业,只有不好的企业。

对每个企业来说,即使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也会有企业倒闭。即使在经济发展减缓的时候,会有高速成长的企业。

今天,在总体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也会产生特别行业,特别领域,特别的用户群的新需求,也会有非常多的新的机会,新的应用场景。

对每个企业来说,必须学会运用新的技术工具和平台,帮助企业去拓展更多的机会和可能。就像短视频直播的产业化应用,成为企业杀出重围,脱离苦海的机会窗口。

知乎用户 单仁资讯​ 发表

如果看待特斯拉 CEO 马斯克预言 2023 年之前会有金融危机?

知乎用户 贝贝​ 发表

马克思早就讲明了经济危机的本质。之所以一次次发生,是因为资本家想让它发生。不解决这个问题,什么经济危机,什么战争,都是在所难免的,看开就好。

知乎用户 蓝风铃 发表

本来经济就是不确定性太多,国家方面,社会方面,这些都是影响因素,个人观点是心态稳,眼光要放得更加的长远

知乎用户 一朵白蔷薇 发表

美帝要美元回流填坑,会用什么手段?

胡萝卜加大棒,直接引爆世界各国债务危机。

胡萝卜是加息,提高美元指数,势头一成美元资产也会水涨船高。只要投钱过去,不用费劲生产就有高回报,请大家来投资(去年纳指大盘 26%,刺激不)。

大棒是全球挑动矛盾,引发区域对立矛盾,破坏生产环境,阻断物流交通。打击他国汇率,打击油价,有利于美元指数上升。

当年欧元诞生,美帝就通过科索沃战争给全世界好好上了一课,怎么样接化发顺道把欧元坑了。

现在就是用台湾牌恶心中国,拿乌克兰恶心俄罗斯,加上之前的叙利亚伊拉克阿富汗,在几个重点区域搞事情。

打了,就上当了。

这是场资本充足率的拔河之战,美帝比任何时候都虚弱,债务问题导致不断失血。但这头的队友倒下一个,都会给美帝回气。

也是信心之战,去了美帝那股市崩了咋办,大家一起被埋了也不是个事儿啊。如果资本各种不过去,感觉美帝自己就能把自己玩死。

看看拔河绳子的这一头,大家在玩啥。

西太平洋,RCEP 终于成立了,可以认为是瞒天过海之计,套着区域合作伙伴的皮,里面是中日韩自贸区。

未来十年,90% 的货物关税免除,这会非常有利于产业融合。中日韩的产业融合,在产业链上稳固并上攻,东盟在产业链上提供初级工业品,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十年内对东盟也是利好。

这样东亚实质上逐步联合一体。一个中国就够美帝受的,把 15 国供应链全整合了那还得了?可以想象未来十年,东亚必然被西方疯狂拱火,挑唆各种矛盾。

同时呢,减税也对各种进出口生意是利好,懂的都懂,发财发财。

俄罗斯在产业上日渐下行,军事工业吃老本,能源行业吃老本。目前和中国背靠背,实质在经济上有所依附。

中东,喀布尔陷落后,中东也力求整合,叙利亚伊拉克伊朗阿富汗的什叶之弧也逐渐成型。石油管道可以直接铺到新疆喀什。中东的战后建设和发展,也是重要的增长点。

土耳其也拉着一堆斯坦在玩突厥联盟,似乎没啥建树。

非洲还是老样子。欧洲和中国在那边投资拿资源。那边代表着未来,但未来十年不是主要矛盾。

建设和破坏,哪个会占上风?

炒作升值和持续发展,哪个能走得更远?

美帝是施展魔法,还是被魔法打败?

拭目以待。

来源:今日头条

作者:外贸阿 yang

知乎用户 神七 发表

今天特斯拉的市值已经高于腾讯阿里京东百度并夕夕的总和了……

特斯拉现在一年才卖 100 万电动车,光中国一年销售汽车 2000 万辆。

这合理吗?

知乎用户 一直住顶楼​ 发表

不少人都套现了,李嘉诚也是,2022 绝对会经济危机

知乎用户 风也会等我 发表

马斯克 = 更会包装自己的马云

知乎用户 哈哈 JOJO 发表

谢邀。呵呵~~

恐怖片之所以是一种娱乐,就是因为恐怖的事情都是别人的,自己吃着爆米花,看笑话就好。而马斯克所谓的经济衰退,对于中国绝大部分人来说,收益大于损失。

来,一起看看世界级的经济衰退笑话。

01 - 美国所谓加息,会加个寂寞。

前一段土耳其股、汇、债金融危机,居然出现快速反弹,事实证明,美国加息把戏用老了,同时自己实力日趋衰落,导致全球影响力一而再收缩,这个趋势注定美国 2022 年加息,会加个寂寞。经济衰退,只是美、欧自身的衰退,至于 RCEP 组合大家看得到,稳定的一笔,而 RCEP 辐射区,都不会太难过。谋成于密,美国的阴谋玩成了世界皆知的段子,这还玩什么?还想用房地产泡沫薅中国羊毛?2021 年中国房地产就已经完成卧倒了,到了 2022 年怕是又缓慢复苏而已,这节奏,美国是不是很闹心?

02 - 美国的麻烦远远不是经济衰退。

收割全球财富,是美国的生存模式,失去收割能力,美国连生存都出问题。现在靠无限量印钞在续命,2022 年加息收割再失败,美国还要无限量印钞。这些都是必然逻辑,所以,美国必然要全球挑起各种战争,包括不限于制造传播新版本的新冠病毒或更恶劣的病毒,也包括不限于制造俄欧战争、台湾战争。然而,剧本被看穿,被反制也是正常的。中日韩被 RCEP 整合上市,这可是和平的压舱石,有钱什么事都好说。只要不傻,日本台湾逢场作戏是可以的。这个戏码大家慢慢看,2022 年挺热闹。

如果,外部矛盾没挑拨起来,钱回不来,美国就完蛋了,状况会继续恶化。美国自己就会陷入经济危机、社会危机等多重危机加成的麻烦。党争甩锅,底层闹革命。挣扎还是要挣扎的,但无限量印钞,其实副作用很大,再次印钞可能彻底玩脱,美国会差到什么地步?这是个看点。这不是,核弹问题都提出来了,但是大家不用担心,实际上,军事博弈讲究的是避实击虚,美国在核武和常规武器都没有胜算,只有在生化武器上以为可以胜中国一筹,毕竟生化实验室、科技储备都有明显优势,所以新冠这种生化武器才是对方采用的重点方案,但是,千算万算,没算到物理隔离和健康码行程卡,中国在新冠这类武器上充分利用物理隔离、健康码、行程卡等等机制发展出动态清理的战略,这让中国防守很出色。

03 - 后美国时代已经开启,世界其实充满生机。

核聚变能源落地已经来到了地平线,终于不用再等 50 年了。清洁、高效的新能源同时会开启新殖民时代,火星不说,欧亚大陆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能源不要钱一样,加上基建能力,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欧亚大陆会被经营成什么样,然后,近地空间、月球…… 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画面,生机勃勃,波澜壮阔。这么美好,所以没有人能挡住人类追求幸福的愿望。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人类追求利益是本能。这也是美国怎么搞事都失败的根本原因,跟着搞事没有利益,只有伤害,这是不长久的。

同时,石油美元也被扫进了垃圾桶。进而,美国的全球体系也必然彻底改弦更张,换换新节奏。

2022,2023,2024~~ 如果再爆发工业革命,人类将彻底迎来新时代。而此刻,只是黎明前的黑暗,勤劳、善良、勇敢的中国人,必然会在新时代写下让世界刮目相看的篇章,推动人类向前发展。一个连新冠病毒都可以战胜的民族,还有什么不能战胜?是芯片吗?可是大家可能没注意到,台积电也是中国企业,哈哈~~

知乎用户 豆沙包 发表

经济是一定会衰退的,毕竟长期来看我们都会死

但要牢记纳斯达克指数会一直飙升到美国亡国的那天

所有看空纳指的美国人只会在一浪高过一浪的涨幅中哀叹自己的失败

这种失败,彻彻底底

知乎用户 怕哇大苏打 as 发表

马斯克放狠话!新一轮大衰退要来了?

2021 年的最后一天,特斯拉 CEO 埃隆 · 马斯克 (Elon Musk)在推特上发表了一番挺 “丧” 的言论。

这两年,在全世界范围内,舆论关注度最高的人物,应该是马斯克了。凭借特斯拉股价的直线飙升,马斯克身价大幅上涨,并晋升至全球首富的地位。

其实,马斯克旗下的商业版图,远远不止特斯拉一家,特斯拉只是马斯克商业版图中的其中一环。除此以外,还牵涉到 Space X、星链、OpenAI、Solarcity 等产业,涉及到了航空航天、汽车、新能源、人工智能、医疗保健等领域,可见马斯克商业版图的前瞻性很强,上述领域都是当下最热门的行业领域。

特斯拉的成功让马斯克一夜暴富,暴富之后的马斯克,一时间成为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马斯克的一举一动无疑影响到资本市场的表现。

  首先,马斯克回复了一条关于 “目前有 936 家估值超过 10 亿美元的创业公司” 的推特时表示,“如果历史可以借鉴,那么大多数创业公司都无法度过下一场衰退。”紧接着,网友进一步提问他认为下一次经济衰退将在何时发生,马斯克表示,“预测宏观经济很有挑战性。我的直觉是衰退大约会在 2022 年春天或夏天到来,但最迟不会晚于 2023 年。”

(来源:马斯克推特截图)

旗下航天公司 Space X 也曾传出破产危机

  不知马斯克此番发表 “大多数创业公司都无法度过下一场衰退” 言论,是否与他旗下公司 Space X 此前传出破产传闻有关。

11 月 30 日,马斯克又在推特上表示,“SpaceX 的花费很惊人,资金流动性可能很紧,虽然 SpaceX 不太可能破产,但并不是不可能。SpaceX 在下一次经济衰退期间可能面临破产。”

**  看来危机是真实存在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也不是马斯克和 SpaceX 第一次面临破产风险了。SpaceX 成立初期火箭发射曾遭遇过多次失败,同样几近破产,但每一次都安稳度过了。

去年净资产增加 1180 亿美元

全球居首

  根据彭博社昨日发布的全球亿万富豪指数显示,2021 年,全球十大富豪的净资产增长共计约 4000 亿美元,且身价均超过 1000 亿美元。

由此可见,在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之际,保留适度的现金储备还是很有必要的。另外,对原本的资产组合,也应该在新一年开启之初做好重新审视,必要时增加安全资产的配置比例、减少高估值、高风险资产的投资比重。

在全球通胀预期抬升的背景下,只要美联储仍然处于超低利率的状态,那么保持一定比例的优质股权或优质房产等资产,还是有利于抵御资产被动缩水的压力。

从美联储的角度出发,长期低利率环境是维系美股牛市的根基,一旦美联储低利率环境发生实质性的改变,那么相应的后遗症问题也会随之而来,包括美股高估值的风险以及美股上市公司长期采取的借债回购策略等,都是美股市场的潜在风险,到时候美股市场的投资风险也会显著增加,但这反而有利于提升低估值市场以及低估值高股息率优质资产的投资吸引力。

知乎用户 爱婳之心 发表

近日,马斯克表示,“预测宏观经济很有挑战性。我的直觉是衰退大约会在 2022 年春天或夏天到来,但最迟不会晚于 2023 年。”

而在前段时间的高层会议上,提出很多个 “稳” 字,因此,有高手认为,2022 年上半年会有稳经济的措施,股市表现上半年优于下半年,因为下半年的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其中的固定资产投资值得关注,比较有前景的是新基建。

比如随着新能源车的渗透率提高,电力需求增加,拉动电网投资,而铜业股将受益。

氢燃料电池产业链,除了氢燃料电池车之外,还包括加氢站建设、(光伏或海上风电发电)电解制氢。

前段时间,牛眼君就指出,机构看好军工产业链,尤其是航空产业,包括军用和民用。

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一大热门赛道,它就是 “星链”。

前几天,媒体报道,马斯克旗下太空探索技术公司 SpaceX 在一份监管申报文件中披露信息称,这家火箭公司已经通过股权融资的方式筹集了 3.374 亿美元资金,该公司的估值已经达到 1000 亿美元。

SpaceX 发射低轨卫星组网,就是卫星互联网。目前,还有一些巨头也在开展这个计划,见下图:

最近 3 个交易日,航天动力连续 2 个涨停,股价涨了 23%。

牛眼君看了它的大股东和第二大股东,在资料简介中提到了液体火箭发动机这个事情。

2021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发布了一份公告,其股权结构图是这样的:

此外,火箭方面的公司还有中天火箭。券商研报显示,中天火箭是国内领先的小型固体火箭及延伸产品生产商,WR 系列增雨防雹火箭产品常年市场占有率行业第一,拥有的国内首款 20kg 级别以下的小型制导火箭,成功填补了我国在轻型制导火箭领域的空白。

(风险提示: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买卖依据,入市风险自担。)

如果你也喜欢的话,不妨关注我的公众账号圈子,【小伍讲评】 以价值之名,守正出奇,专注股市核心技术!关注我时间会给你最真实的答案

作者:每日经济新闻
链接:今日头条
来源:今日头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知乎用户 小荷牛股 发表

 今年上半年,我们面临的国际形势非常严峻,挑战之大超出所有人的预期;世界的变化之巨,超过所有人的预期;中国抗击疫情,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经济恢复的速度和取得的成就,也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国外疫情失控以后,经济肯定是要停顿。即使是美国要复工复产,在人的生命、抗击疫情和恢复经济之间,也要权衡,也要做选择。因此,全球面临着极其严峻的挑战,这次世界经济失速,使世界经济陷入了二战以来最严重的大衰退。具体来说,这次经济大衰退有五个特点:

  第一,世界经济陷入同步性衰退。即发达经济体、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贫困国家同步进入衰退,无一例外。世界银行预测,全球占 93% 的经济体陷入经济大衰退。发达经济体 2020 年经济活动萎缩 7%,新兴经济体将收缩 2.5%。

  第二,经济大衰退的程度极深。中国一季度经济增长 - 6.8%,程度可以说是很深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唯一的一次负增长。当然,中国经济增长二季度已经由负转正了,增长 3.2%,但主要靠投资拉动。按照 OECD 预测,全球经济今年将下滑 6%-7.6%,甚至更多,世界银行预测将下滑 5.2% 以上,IMF 预测将下滑 4.9% 以上。OECD 预测,日本经济将萎缩 6%,在最坏的情况下会萎缩 7.3%;欧盟、欧元区将萎缩 9.1%;美国将萎缩 7.3%,最坏的情况下萎缩 8.5%。IMF 对世界经济的预测仅过了两个月,转衰的程度更深了,4 月份预测全球经济增长是 - 3%,疫情控制不住会在 - 6% 以上,而 6 月份预测,全球经济最低 - 4.9% 以上,这次疫情带来的损失高达 12 万亿美元,比上一次 2008 年次贷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的损失要严重得多。

  第三,经济衰退时间持续长。一般来说,经济增长速度低于 3% 持续两个季度,就应该视为经济衰退。今年以来,实际上从二季度开始,世界经济就进入了衰退,今年经济衰退肯定不只持续两个季度,也不只持续四个季度。如果疫情控制不住,世界经济衰退的时间会更长。按照基辛格从政治角度提出的说法,这场疫情会影响几代人。

  第四,这次经济大衰退波及面宽。世界银行预测,全球人均收入预计下降 3.6%。这是按照全球人均的水平,还不算极端贫困的国家,如果算上就下降得更多了。190 个国家人均收入下降,数百万人会陷入极端贫困之中。不论是在 2008 年,还是在 1929 年、1930 年,收入下降的面都没有这么宽。全球性企业破产潮、失业潮会像潮水般涌来,很多人的生存、生活会非常困难。

  第五,世界经济恢复增长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第一个变量当然就是当前的疫情继续发展与恶化;第二个变量是美国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民粹主义;第三个变量是美国大选、英国脱欧;第四个变量是世界上大国的竞争博弈,一些地方的局部战争;第五个变量是一些国家的天灾人祸,包括蝗灾、水灾、旱灾等。

  经济失速是靠某一个国家的单一力量难以解决的问题,即使中国控制住了疫情,但仅凭中国一国之力,也难以使全球恢复经济增长,迅速恢复到原来的经济发展状态。

知乎用户 债优化咨询 发表

2021 年 11 月 6 日,马斯克发起了一场投票,询问网友自己是否应该出售特斯拉 10% 的股票,有 6 成网友赞同马斯克卖股票。在获得网友支持后,马斯克自 11 月 8 日起开始不断抛售股票,最初的 11 月 8 日、11 月 9 日、11 月 10 日连续三天抛售股票,出售了约 452.2147 万股股票,套现 45 亿至 50 亿美元左右,此后频率有所下降,但抛售仍然缓慢而坚定地进行着。马斯克如今已经累计出售了大约 1348.41 万份股票,累计套现 140 亿美元左右,约合人民币 891 亿元。

福克斯新闻频道 2021 年 12 月 8 日报道,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埃隆 · 马斯克在出售了位于加州希尔斯伯勒市的别墅之后,正式 “无家可归”。

结合这两个新闻,再看马斯克现在出来说 2022 年会有经济大衰退,就不会觉得奇怪,他的所作所为就是在为经济衰退做准备。

他在 2021 年没说这个话,但资产一处理就跑出来说这个话,在我看来,他是想通过他网红的身份来影响大家的预期,加速经济衰退的到来,同时还能博一个预言家的身份。他现在手持大量现金,最迫切的就是期望泡沫破裂和经济衰退造成资产价格严重下跌,从而让他可以去大量收购便宜的资产。至于在这场经济衰退中会对美国人民对世界人民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他恐怕就不会在意了。

一个厉害的资本家,但不要对他有过多的期望。

知乎用户 无限试驾​ 发表

我在微博那边发情感鸡汤路过一些官方微博时看出来了,美国真的挺急的。西安因为出了个事情,然后只要是官方发的关于国家宏观层面上的,都有人发馒头这个关键词。我看个 RCEP,下面第一条评论就是能不能买馒头。然后回复里面一群都是骂这个层主的。

说明什么呢?再这么搞下去,美国就真的要进入经济衰退,资本会开始逃离美国,必须要让经济运转正常的国家出问题才行。真是迫在眉睫,连馒头都用上了(当然西安在这件事的处理上非常有问题,这个的确要严肃处理),我还以为是什么饿死人的事件,但是水军们如获至宝,复读机一样地去刷屏,我其实觉得挺沧桑的,明知道刷屏也带不动什么节奏,还是要去刷,怼他们一句就说 “急了急了”,可想而知外面的世界有多急,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他们盼望国内赶紧失控,陷入经济停滞,避免国外经济衰退来临时,资本撤得慢一点。

马斯克说的这个时间,最早的时间和美国接下来疫情进入最佳状态后的时间对的上,目前美国也没有任何有效手段收割其他国家(其他国家打不起仗对美国来说很痛苦),日子越过一天,离崩溃就越近。

知乎用户 黄医湿​ 发表

法拍房,某平台两年前全国法拍房大概上线 10 万套左右。

今年超过了 100 万套。

知乎用户 风舞铃歌 发表

这个世界谁是最会吹牛的人?估计很多人会想到下周回国的乐视贾老板。那肯定是错的,因为这个世界上最会吹牛,且 把 牛吹得世界最大直到现 在 又大而不破的 只有一人——特斯拉 CEO 埃隆 · 马斯克 (Elon Musk)。

马斯克经常语不惊人死不休,在 2021 年的最后一天他又放炮了!他在推特上 回复一条关于 “目前有 936 家估值超过 10 亿美元的创业公司” 提问时表示,“如果历史可以借鉴,那么大多数创业公司都无法度过下一场衰退。 ”网友又追问他下次经济衰退何时发生时他又说,“预测宏观经济很有挑战性。 我的直觉是衰退大约会在 2022 年春天或夏天到来,但最迟不会晚于 2023 年。”

那么,马斯克说的大衰退会来吗?他说这番话的用意又是什么呢? 在分析 这两个问题之前, 我们有必要 进一步了解这个大嘴巴马斯 克。

中美贸易战有没有受益者?答案是有的,那就是马斯克。

为什么说马斯克是中美贸易战的受益者? 因为, 正是 由 于 中美贸易战,他才能在 2018 年后快速投资中国,不但得到了产能超过 5 0 万辆的上海超级工厂,还得到了巨大的中国市场。 而这一切,又将他推向了全球首富的宝座。

事实上,在投资中国之前马斯克曾差点被赶出特斯拉公司,华尔街的资本家们在特斯拉最艰难且看不到希望之时,曾试图用逼债的方式赶走马斯克。面对资本家们的咄咄逼人,马斯克被逼无奈后竟公开宣称把自己发射到火星让华尔街再也找不到他。 结果,这一招还真有点用,马斯克竟然真的获得了喘息之机。

中美贸易战后,中国一方面急需一个正面教材来证明美国发起贸易战是错误的,另一方面中国的电动车产业发展也到了关键时刻,而马斯克如果能投资中国将一举解决这两个重大问题。于是,特斯拉的超级工厂在 2018 年火速落地上海开建,并以非常快的速度打开了中国市场。若非中国 ,马斯克莫说成为首富,哪怕他把自己发射到火星,资本家也会坚决把他赶出特斯拉。

为什么说中国救了他?

原因很简单,因为特斯拉持续烧钱既无法实现盈利,也无法真正大规模量产。就在这个时候,中国向其抛出了橄榄枝,马斯克全球最大的工厂落户上海,超过 50 万辆的产能一下子撑起了特斯拉的未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特斯拉就是靠中国人 “撑起来”。

中国对特斯拉有多重要?

今年第三季度,特斯拉全球交付高达 24.13 万辆,其中上海厂就交付了 13.3 万辆,占 55.3%。 马斯克 10 月份在特斯拉股东大会上大赞,上海工厂是质量最好、成本和麻烦最少的工厂。

中国对特斯拉的重要性可不止上海工厂,还有中国的巨大市场。 2021 年 12 月 8 日,据乘联会发布中国汽车销量数据显示,11 月特斯拉批发销量达到 52859 辆,这是特斯拉连续第 3 个月突破 5 万辆月销量。 截至 11 月,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在 2021 年度交付量达到 413283 辆,同比增长 242%。

中国市场已经成为特斯拉最大的市场之一,而据其财报,特斯拉 2021 年前三季度在中国盈利为 90.15 亿美元,约占全球收入的 1/4。而在建中国之前,特斯拉连每年 10 万辆的产能都没有,正是中国制造能力和市场成就了特斯拉,挽救了再往下就可能破产的马斯克。

在中国超级工厂和中国市场的推动下,特斯拉股票持续上涨,2021 年 10 月市值突破万亿美元,创始人马斯克也以超过 3000 亿美元财富成为世界首富、历史上最富有的人。

当然,马斯克投资中国这事也是各取所需,马斯克在中美贸易战最紧张的时候扮演了正面案例的角色,同时特斯拉的技术又带动了中国电动车产业的发展,使得中国电动车产业发展全球领先。

然而,靠中国得以脱困大爆发的马斯克并未对中国感恩,就在 2021 年,他旗下星链公司的卫星竟然两次冲撞中国的空间站。对此,中国忍无可忍,于 2021 年 12 月 3 日向联合国秘书长提交普通照会表示,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发射的星链卫星,在今年先后两次接近中国空间站,对中国空间站搭载的航天员生命健康构成危险。根据后来的披露,马斯克旗下 SpaceX 星链卫星在今年 7 月 1 日和 10 月 21 日先后两次主动接近中国空间站,逼迫中国空间站采取了紧急避撞措施。

12 月 28 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回答提问时表示,赵立坚指出,美国口口声声宣称所谓负责任外空行为概念,自己却无视外空国际条约义务,对航天员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这是典型的双重标准。美方应该尊重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外空国际体系,立即采取措施,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采取负责任的态度,维护在轨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和空间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

事实上,马斯克的 “星链计划” 客观上将会影响全人类开发太空,根据计划,SpaceX 拟定向太空发射 4.2 万颗卫星,目前已发射 1900 颗,试图建立全球的卫星互联网。

特斯拉一年从中国赚走上百亿美元,马斯克因为中国超级工厂和中国市场成为全球首富,然而现在却扮演损害中国国家利益的角色,如果他继续如此,遭到中国反制恐怕是不可避免的事。

回到马斯克所说的大衰退话题上来,占豪(微信公众号:占豪)在这里先回答他为什么说这番话。其实,原因很简单,虽然他贵为全球历史上的首富,但他又快没钱了!就在最近,特斯拉 CEO 埃隆 · 马斯克旗下的航天公司 Space X 公司传出了破产危机。

为啥有破产危机?

根据彭博社的报道,原因在于 Space X 公司的 “猛禽” 发动机遭遇到了量产危机。“如果‘星舰’飞行频次明年不能达到至少每两周一次,我们将面临真实的破产风险。”11 月 30 日,马斯克又在推特上表示,“SpaceX 的花费很惊人,资金流动性可能很紧,虽然 SpaceX 不太可能破产,但并不是不可能。SpaceX 在下一次经济衰退期间可能面临破产。”

根据媒体的报道,早在去年 7 月,马斯克就曾宣布提高 “猛禽” 的生产率,年产 800 台以上。生产这么多发动机,就是要满足 SpaceX 的星链(Starlink)和星舰(starship)项目,但由于这两个项目现在只有投入而没有产出,所以已损失数十亿美元。SpaceX 实际上是一边赔钱一边提高产能,生产之后就不断发射卫星,至于说未来的盈利在哪里,压根不知道。如果 “猛禽” 发动机量产问题无法解决,项目就得延期,这可能导致 SpaceX 赔偿巨额违约金的。据路透社报道,由于猛禽发动机生产进展缓慢,Space X 已经有三位高管离职。

大家想想看,马斯克要发射 4.2 万颗卫星,现在才发射 1900 颗,这得花多少钱?他试图通过发射这么多卫星占据整个太空,然后占据全球的卫星互联网,从而垄断全球互联网,并以此赚钱。他这一计划最大的对手是谁?现在看,不是美国的 NASA,而是中国的太空计划。种种迹象表明,Space X 两次接近中国的空间站,恐怕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受美国军方指使,想给中国点颜色看看;二是马斯克太空野心非常大,觉得中国挡了他的路。再或者,两种可能同时存在。

毫无疑问,马斯克的计划未来还需要烧数百亿乃至上千亿美元才能达到其计划,这个投入实在是太大了,而且看不到任何盈利的希望。在这种情况下,马斯克必须无时无刻地谋求资金。所以,只要遇到压力,他就一定会提前叫。

那么,他遇到了什么压力呢?产能压力只是其体现,更大的问题是经济问题!

我们都知道,马斯克敢这么搞很大的原因是美股市场 “太有钱” 了!钱从哪来?美联储发的。美国政府为了保持经济增长让美联储持续发钱,已经从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之时的 10 万亿美元到现在即将突破 30 万亿美元。这些钱都去哪了?很大一部分流入到了美股市场,正是这些资金使得纳斯达克从 2008 年到现在涨了十几倍。

然而,现在的问题是,随着新冠疫情的肆虐,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非常难,美国政府从 2020 年到 2021 年初释放了 6 万亿美元,结果导致了现在美国市场的严重通胀压力。美国怎么办?经济增长需要释放更多流动性,但美国的资产实在是撑不住了!美股继续涨?泡沫早晚破灭。然而,不释放流动性,经济增长就会遇到巨大压力。然而,严重的通胀使得美联储没办法再继续释放流动性了,所以市场预计美联储今年将加息。

美联储加息,全球银根收紧,泡沫可能破灭,,资金面的压力当然是巨大的。马斯克的大衰退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喊出来的。

因此,一方面马斯克所说的大衰退也并非空穴来风,试想如果美联储迫于通胀压力加息,无疑会刺破资产价格泡沫。一旦美股跌了,全球经济一定会受累,加上疫情肆虐,全球需求必然进一步萎缩,那大衰退就并非只是说说而已。想想看,2020 年因为新冠疫情全球经济就出现了大衰退,2021 年西方国家迫于经济压力面对新冠疫情躺平了,结果经济倒是有些许复苏,但问题是新冠疫情再次肆虐。美国一天新冠确诊人数超过 70 万,英国超过 30 万,全球超过 140 万,这还不算印度等这些瞒报国家的瞒报数据。大家可以想象,新冠疫情背景下,2022 年的全球经济能乐观吗?

所以,马斯克所说的大衰退也不只是他为了一己之私的吹牛,而是有现实的背景基础,大衰退完全是可能到来的!一旦大衰退真的来了,马斯克的星链计划到底是否还能继续其实是未知数。

那么,如果真的有一天马斯克再次面临 2018 年中美贸易战前的情况,当 Space X 真的濒临破产,那中国可就真的不可能再救他了!一方面,中国暂时根本不需要美式那种航天市场;另一方面,现在的中国一切都有了,也根本不需要再需要马斯克扮演什么角色了!

马斯克还是悠着点吧,不要在太空问题上惹怒中国,否则中国真的不高兴了,马斯克的泡沫就可能破灭了!马斯克,悠着点吧!别惹中国!

作者:占豪

知乎用户 小小 发表

这个文章是 2007 年 5 月 25 日格林斯潘的预警,香港富豪李嘉诚也作了预警。

名人的预警不能全当作忽悠。

马斯克套了那么多现,也许是表达自己的担忧,也许是良心发现,也许是为了未来的灾难提前卸掉责任。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与其怀疑马斯克言论的动机,不如去判断一下他所述经济衰退的震级。

美股爬这么高,跌个 30% 也不夸张,对其他地方带来的冲击波可以设想一下。

也许他就是故意爬这么高的,爬得高,跌掉三成,美国的虚拟财富总体来说还是保住了,对其他地方的负面影响大了!

知乎用户 心随流水远 发表

马斯克肯定不是靠直觉得出的结论,大概是从特斯拉的发展趋势去预测的。

再说他只是说经济衰退,不是说大衰退。

非常希望他被打脸。

知乎用户 脑筋急转弯​ 发表

从 2020 年年底,基本就可以确定通缩是早晚的事,马斯克说经济衰退是对的。

这不是经济危机。这也不仅仅是危机。

知乎用户 法天相地 发表

我本来还想在 2022 年创业,在我们镇上 (华东浙北产业镇外来人口十几万) 开个婚恋工作室,市场真空,看来是不能搞了

知乎用户 热心村民老徐 发表

因为疫情的原因,全球各国的经济都在 2020 年出现大幅滑坡,虽然在 2021 年出现了增长,尤其中国是一枝独秀,但是全球整体经济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停滞或下滑。

所以 2022 年经济下行是大概率事件!

那么,作为普通职场人,我们怎么做呢?

职场人的选择序列

1、保持我们的竞争力:拥有一个源源不断产生财富的金色喷泉

这是最重要的应对策略,无论你是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在危机来临的时候,务必坚持 “剩者为王” 的策略,只要在一次次的末位淘汰中不排在最后几位,你就是胜利者。

很多企业会在危机中涅槃而生,通过技术升级、产品迭代等方式走向产业链的中上游,这就需要内部人员的能力必须跟得上企业前进的步伐。只要你能够根据企业的需求提升自己的能力,各种岗位都会优先向你倾斜。

2002 年,华为因为 CDMA 和小灵通的决策失误,年度增长率出现了较大的下滑,部分员工选择了离职,但是也有部分员工转向了 CDMA 方面岗位,并在短时间内迅速成为领域小专家。

等到华为在 CDMA 领域重磅投入时,这些小专家就立即成为最需要的人才,比外面聘请来的专家更有战斗力,在 3G、4G 产业起来之后,他们也走上了更高的岗位。

保持竞争力,保持财富源泉

保持自己的竞争力,一方面可以提升自己在企业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可以确保自己的财富喷泉不会暂停。

2、打造你的财富小循环体系:不断投入财富,消弭摩擦力,让它不断增值

这里强调 “小” 循环体系,不是其他文章鼓吹的那种一劳永逸的大循环体系,而是需要你不断关注、不断呵护、定期追加的小循环体系。

这些小循环体系分为三个类别。

(1)基本保障类:这类小循环体系的作用就是规避你的基本风险,例如生病、失业、退休等场景下依然能够拥有基本的生活保障。

这里的体系包括两大部分:公司交的社保和医保;个人购买的商业保险。其中 “商业保险” 这块最容易被人忽视,对于某些重大疾病和意外情况,还是需要有意识地进行规避。

人生可能会遇到各种奇葩意外的,例如你邀请朋友来你家玩,结果家中的水晶灯掉下来将他砸伤了,如果购买了对应的房屋意外险,那么问题就很容易解决,否则可能破财又失去友谊。

你的财富,应该是螺旋式上升,而不是直线上升

(2)财富增值类:这类小循环体系就是不断增长你的财富,大家都有各自的渠道和方法。

如果单位有内部信托,那就多投资一些,因为这类信托都是比较优质的。

如果没有其他渠道,就可以购买龙头股,不要多,就买与生活最密切的 1-3 个龙头股,定期购买,然后就不要管它,无脑持有,5 年之后再考虑买它,时间会站在你身边。

我个人是不建议买基金,因为多了一层中间商,其实就相当于多了一道风险,而且关于基金管理者的负面信息很多,除非你确信这个经理非常靠谱。

定期看新闻,了解政策动向,很多看不见的信息都隐藏在政策的背后。

(3)信息渠道类:这类小循环体系更重要,能够让你处于业界最前沿,获得较高的信息认知。

你可以关注、订阅几个信息价值比较高的媒体,每天刷一遍即可。这些信息可以分为几类:

每日新闻类:通过它你可以了解业界某个方面的最新信息。

专业分析类:深度分析某些事件、技术的影响和趋势。

认识提升类:每天学习一些思考方法、深度阅读信息、不一样的看法等。

还有一个建议:少看娱乐八卦信息,它们都是时间黑洞,很容易将我们的时间和注意吸干。

3、加入某个运动团体,持续、规律的运动

我每次都会建议大家健身与运动,保持体能。在危机来临时,你充沛的体能尤其重要,别人加不了的班、承担不了的压力,你都能够顶上去,那么你就是 “剩者为王” 了。

之所以要加入某个运动团体,一方面是相互监督、相互鼓励,这项运动容易坚持下来,另一方是因为团队中会有专业人员讲解运动要点,避免运动时受伤。

在非洲大草原上,猎豹是独自捕猎的高手,它们最大的担心不是饿肚子,而是受伤,一旦受伤就意味着饿死。同样,在危机时期,你的 “不受伤”、“抗压能力强” 可能更重要。

人生总是在一次次的危机中度过,目前全球的经济大环境非常恶劣,已经对我们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何应对未来可能的危机呢?

1、提升我们个人的竞争力,这是财富持续增值的基础和源泉。

2、打造三类小循环体系,让财富持续增值:基础保障体系、财富增值体系、信息渠道体系。

3、加入运动团体,正确运动,拥有应对危机的体能和精力。

其实,我们平时就需要做这些事情,在危机来临时就会更从容、更淡定。

知乎用户 职业规划师商娜​ 发表

在美联储加息预期的影响之下,加密市场跟随股票市场也确实一路下行,去年大放水以来的资产盛宴似乎真的临近尾声,悲观情绪普遍蔓延。

2022 年或之后如果真如马斯克所言发生经济危机,对 JM 市场可能产生怎样的影响?JM 市场动荡之下,作为普通投资者该如何应对?

我们或许能从 08 年金融危机中诞生的 BTC 中找到一些值得借鉴的历史规律,通过复盘 “9·4”、“5·19”、“3·12” 事件分析在宏观经济动荡时 BTC 和 JM 市场的表现。

  • 9·4 事件

“9·4 事件” 毫无疑问是一个行业分水岭,国内几近疯狂的投机浪潮被直接踩下刹车。

2017 年 9 月 4 日,央行、网信办、工信部、工商总局、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七部门出手正式叫停 1C0 融资。

公告一出,交易所各类 Token 价格一路下跌,其中通过 1C0 融资发行的各类项目更是跌幅最狠,均已跌破发行价,最高跌幅超 90%,甚至不乏趁机归零跑路的项目

在身家过百万、千万、亿万的故事刺激下,怀着百倍、千倍幻想进入加密市场的人,一觉醒来,成为当时最脆弱的人群。

但三个月后,JM 市场随即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大牛市,这也应该是很多 JM 行业从业者对于 JM 市场牛市的最初印象;

  • 3·12 暴跌

2020 年 3 月 12 日 12 点至 3 月 13 日中午 12 点,短短 24 小时内,已阴跌一周的 BTC 从 7600 美元开始一路下行,先是跌至 5500 美元震荡

后续更一路下破支撑点位,最低下探到 3600 美元,整体市值转瞬蒸发 550 亿美元,全网爆仓 200 多亿人民币,精准实现了 “价格减半”。

覆巢之下无完卵,突如其来的行情瀑布使得二级市场 “血流成河”,尤其是在个人与机构普遍大加杠杆的背景之下,无法避免的连环爆仓进一步促使流动性枯竭,抛盘、做空、连环踩踏,杠杆杀杠杆。

“黑天鹅” 式暴跌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最终将市场中的多头屠戮殆尽,BTC 价格甚至一度跌破 3800 美元,触及 2019 年公认的熊市低点。

这次足以载入币圈史册的暴跌惨案,但在暴跌之后,加密市场以 “DeFi 之夏” 为发端,开启了一场无论是高度还是广度均创下历史的 “寒武纪大爆发”

  • 5·19 暴跌

去年的 5 月 19 日对于加密市场的参与者而言,可谓是一场史无前例的 “灾难”。

短时间内,曾经在矿业版图上占举足轻重影响的中国 SL 销声匿迹,包括社交媒体的清理整顿,连带造成的市场恐慌使得进入牛市近一年的市场遭遇了史无前例的市值蒸发历程,BTC 一度跌破 3 万美元,距离最高点直接腰斩,整个加密市场血流成河

“5·19 暴跌” 以来的这半年多里,国内加密市场向 Web3 加速转进,国内的行业发展迈入新阶段;

这三次极端危机事件从多方面对整个 JM 市场进行了危机来临时的极限压力测试
而每一次加密市场的 “危机”,事后证明本质上都是一次很好的机会。

所以危机的应对方法或许很简单——保证现金流,健康地活着,时刻准备好拥抱危机的馈赠

危机未尝不是机遇,但只是给有准备的人的机遇。

知乎用户 Bitchecker 发表

首先,有这种可能性。这要看世界各国如何应对。

受疫情影响,全球央行 2020 年 2021 年释放了过多的流动性,必然导致资产价格高涨,进而提高企业成本导致中下游企业利润下降。

释放的海量流动性,必然导致通货膨胀,11 月份美国 CPI 同比增长 6.8% 就是非常明显的信号,未来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缩表必然导致美国经济增速放缓,美元缩表引发全球美元回流美国,一些外债严重的国家被动加息在所难免,对经济恢复不利,因美元流动可能会引发局部经济衰退和金融市场大动荡。

中国经济相对会稳定一些,三驾马车里,影响最大的可能是进出口增速。明年考虑到经济下行压力,央行的货币政策会相对宽松,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相对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利于经济增长,2022 年全球疫情大概率会控制住,疫情过后的一些行业,如旅游业,餐饮业,航空业,交通运输业等基本面会发生好的转变,加上一些政策支持的行业,如新能源,双碳受益行业,2025 中国制造,2022 年全年的高增长还是有保证。另外,中国外汇管制相对严格,有隔离墙,即便全球美元回流,对中国经济的冲击相对有限。

这只是思维逻辑,至于世界经济究竟会如何走,还是要看美联储加息和美元缩表后各国如何应对。

知乎用户 学说投资 发表

经济学家成功预测到了过去 5 次金融危机中的 9 次,每次金融危机都有经济学家预测到,麻烦在于每次都不是同一个经济学家。

在预测危机方面,一向是很难的,一致性预期的危机,会由于各方采取应对措施,而导致相反结果出现;试想美联储和央妈、IMF 等都一致预期明年经济衰退,他们会无动于衷么?

另外你这个衰退是中国的的,还是美国的,还是大家一起的? 要是中国,那肯定错了,中国肯定不会衰退,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 “六稳”、“六保” 工作,持续改善民生,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迎接大会胜利召开。

另外让我们阴暗一点,为什么这个节点要说衰退和危机呢? 如果真的有衰退危机你会怎么办?会避险么?会买点避险资产么?你买日元还是美元? 还是黄金? 还是加密货币?


另外马斯克要庆幸,不是在国内发表这个言论,不然,

知乎用户 赵二​ 发表

近期,有网友问马斯克下一次金融危机是什么时候,马斯克回复:“预言宏观经济很有挑战,我的直觉是可能在 2022 年春季或夏季,但不迟于 2023 年”。
似乎,危机已经达成了共识,因为历史上每一次美联储加息周期的开启之后,都会出现危机,只是大小不同,发生的地方不同罢了!
这一次,会发生在哪里?有多大呢?拭目以待吧!记住,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知乎用户 庄股狙击手 发表

防患于未然。

2022 年新年伊始,马斯克就放出 “王炸”,他凭直觉预测了 2022 年春天或者夏天,最晚不超过 2023 年,全球经济将进入大衰退。宏观经济是一个复杂系统,连顶尖的经济学家尚且不敢轻易下结论,为什么?很多人还是热衷于探讨马斯克的 “直觉” 呢?
首先,马斯克背后的商业帝国总市值达 1.1 万亿美元左右,而他个人创造史上最富,身价破纪录超 3000 亿美元。这可能是很多人在意他的 “直觉” 的原因之一吧,毕竟老马有个风吹草动,虽然不至于引起大规模效应,但小风小浪应该还是有一些的。
其次,马斯克一直以与众不同的 “第一原理” 思维看待问题,社会公认的看待问题拥有独特视角的男人。而且作为社会顶尖 2% 的人,老马能接触到普通人难以接触的资源、资信,又给他的 “直觉” 加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但不管怎么样,这始终是一个 “经济外行” 的“直觉”,而且更适用于西方社会吧,大家觉得呢?

知乎用户 叶藏于庭 发表

不管预测的准确与否,至少目前全球范围内到处充斥着各种矛盾与冲突,乌克兰危机、中美贸易战、美国技术封锁等等,似乎确实预示着接下来将要发生更大的事情了。储备好粮食,准备过冬吗?

1 名推特用户罗列当今世上市值超过 10 亿美元的独角兽,共计有 936 家,「这些新创公司未来 5 年内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贴文曝光后,马斯克于 31 日回应,「若从歷史来看,没有几家能够撑过下一场金融危机」,之后有用户问马斯克,认为下一次金融危机会发生在什么时候?马斯克直言,预测宏观经济十分有挑战性,就他来看,「直觉可能会发生在 2022 年春季、夏季,最晚不会超过 2023 年」。

鲜少评论宏观经济情势的马斯克突进行预测,不少网友看了觉得十分新鲜,好奇马斯克从何依据得出此论点,「确实很难精准预测到下一次经济衰退的时间点,请问有什么前兆让你觉得经济情势堪忧吗?」、「直觉认为经济 2022 至 2023 年某个时间将出现衰退,这可能性大吗?届时降幅又将多大?」。

另外,根据《CNBC》最新调查显示,有过半的受访者认为 2022 年经济最大的隐忧来自通膨高涨的压力,担心会影响股市的投资报酬率,其他受访者则认为美国联准会在错误的时间点升息最让人担忧,仅少部分人忧心疫情难以趋缓,才是经济最大的危机。

值得一提的是,马斯克「直觉性」预测可能发生金融危机的时间点,与多次精准预测的印度神童巧合重迭。印度神童此前预测受疫情影响,各国政府再度实施封锁措施,经济于 2022 年 3 至 4 月将会大受打击,Omicron 将会让过去疫情爆发歷史重演,使经济陷入深渊,而这一时间点又与马斯克明年春季、夏季经济衰退的时间有着惊人巧合。

知乎用户 辅美康​ 发表

1. 美元加息可能是市场拐点,美元极有可能在今年上半年加息创阶段新高,但美国的通胀和债务泡沫,会对美元加息的节奏进行限制,美元做多的趋势将会在加息前到达峰值,随着加息的确定,后半年美元指数将会下跌

2. 这波疫情的影响将在 3 月份逐渐结束,目前看奥密克戎带给市场和供应链的冲击可能不会超过德尔塔的影响。参考德尔塔的情况,3 月份经济波动基本恢复,也正好赶上美联储加息的窗口。

3. 今年美国中期选举会对经济起到较大的影响,尤其是财政刺激方案能否在中期选举前通过,将较大影响美国财政是否收缩,如果美国财政收缩,货币加息对经济复苏会造成较大压力,从而导致美国需求减少,对我们出口造成压力,从而对我们信贷和汇率造成一定的压力

整体来看,由于我们国家的经济韧性强,基础较为夯实,虽然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影响较大,也能够保住基本面。

知乎用户 迁崎资本 发表

看看这两年各国央行刺激政策已经用到了什么样的水平,中国已经连续几次调整银行准备金了吧,放了多少流动性,每次之间时间间隔有点短啊,这个家底就那么多,没下调一次就少了一点家底,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这么频繁的这么干的,其他国家也差不多,美元大放水都知道,但是流动性一直没有达到预期,马斯克这话大概率是他旗下企业的研究后的结果,一年销售千亿人民币的企业应该有这个能力去做这方面的研究,但是这也不是确定性的问题,大家都知道经济遇到了问题,时间具体会不会这么快到来,只能用时间来证明了

知乎用户 之乎者也 发表

经济大萧条时代钱到底应该用来干啥啊?存银行?买房?

知乎用户 boomerking 发表

我觉得明天很关键。

不是涨就是跌,也有可能不涨也不跌 。

大盘不确定性很强,近期可能要反弹,但也不排除继续下跌的可能。

可以卖,也可以持有,但也可能浪费时间甚至是亏损,运气好的话也有可能会盈利。

知乎用户 黄焖鸡与米饭 发表

据悉,近日特斯拉回收部分问题车辆,根据相关文件显示,召回涉及某些 2017 年生产的 ModelX 和 ModelS 车型。 文件显示驾驶员座位的安全气囊可能在启动时撕裂,导致无法充分保护碰撞的发生。# 特斯拉#

召回影响了 2014 年至 2020 年的生产的所有 Model S 车辆,的确切数量为 119,000 辆。 除了这些事故外,NHTSA 最近的特斯拉召回事件还包括 “由于腐蚀而导致电源转向辅助功能丧失”,“插入式车辆充电器 / 可能起火” 和“乘客正面安全气囊爆炸”。

6 月 2 日,特斯拉宣布美国召回近 6,000 辆电动汽车,因为刹车钳螺栓可能松动并造成轮胎压力损失. 6 月 3 日,特斯拉在美国上宣布了两起新的召回事件以解决安全带问题。

每个模型中有六个或最后一次,特斯拉每年召回数千万辆汽车,尽管忽略了这些维修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安全问题,但特斯拉仍然拥有出色的安全性记录在 NHTSA 中。# 回收#

自今年年初以来,特斯拉已多次因安全问题召回车辆。

今年 2 月,特斯拉宣布将召回 134951 辆 ModelS 和 ModelX 电动汽车,这些车的触摸屏系统存在问题,可能导致摄像头图像消失,挡风玻璃除雾和除霜系统的故障降低了驾驶员在恶劣天气中的能见度

召回涉及 5530 辆电动汽车,包括 2018 年至 2020 年的 Model3 电动车和 2019 年至 2021 年生产的 ModelY 电动汽车。

知乎用户 何晨光说实事 发表

懂经济学的人都知道,按照周期规律,其实那个经济衰退 大萧条什么的应该在 2018 年发生。这几年看着还可以那是因为魔法!特别是 2020 年初有这么大的疫情导火索,这都硬生生坚持了两年简直是神仙一般的魔法。

马斯克张嘴就来,猜中几率极大。但另一方面他也是全世界最没有资格预言的,他所在的 “特斯拉” 一年几十倍,不光有价而且有量,是魔法最集中的地方。

知乎用户 as 蓝月儿 发表

这已经是房子里的大象了,危机肯定会爆发,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形式爆发

知乎用户 caige 发表

我怎么感觉,马斯克像是个来自未来的穿越者?

科技、经济、人口无所不谈,

如果你有类似的感觉,

可以给我点个赞,

或者评论,

便于我统计一下人数 :)

知乎用户 jason wang​ 发表

这波,我就要大胆预测一波了。

其实也不是我大胆预测,是我的交易系统发出信号,美股将从 2022 年一季度开始下行

这个时候,买点恐慌指数,坐等火箭升空。。。

知乎用户 格栅 发表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尤其是悲剧的事情。

近期,马斯克在推特上的言论再次引发了市场的讨论,这次他给市场扔了一个重磅 “炸弹”,他称:“预测宏观经济是具有挑战性的,我的直觉是大衰退会在 2022 年春季或夏季左右,但不迟于 2023 年”。

关于马斯克的言论,市场比较 “恐慌”。有一些媒体甚至直接标题就用的是 “马斯克:2022 年有金融危机”。

对于这种解读,我认为不必过分在意,过往的一百年里,经济危机是一个周期性的行为,每十年一轮总能引起一部分市场目光的关注,但又没有任何作用。

实际上,本次马斯克并未就预测经济衰退给出确切的理由,似乎一切也就仅凭他的直觉。这种预测也就比算命强一点点,如果非要强行给一个解释的话,那么只能说作为全球首富,他对全球经济的感知确实比普通人要强很多。

此次对于全球经济的判断中,他还断言,如果历史可以作为参考,那么没有多少人或者公司能够度过下一次经济衰退。

我认为其实也不必过分解读,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既然能称之为经济危机,就说明这是一种普遍的、全行业的、具有广泛性的经济行为,那么作为全球金融体系下的个体,一般很难去抵御这种风险,因此预测不预测成功对于普通人来说意义并不是很大。

从当下而言,实际上全球经济的确积累了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包括疫情期间的放水以及很多经济指标的反常。

以美国股市为例,当下美股大盘一直处于高位,但结构化非常明显,即头部的公司(指数成分股)一直在创新高,股市的虹吸效应正在加强。相比之下,其他的中小型公司一直在低位,这就导致了美国股市中小企业的流动性正在加剧。

不仅如此,美国的通胀也已经达到了历史高点,比较明显就是物价水平不断上涨,然而居民实际收入却并没有提高,疫情期间,富人手中的财富大量聚集,而穷人却越来越穷。

另外,房价也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据外媒报道,2021 年全球房价涨幅创下了 2008 年金融危机之前的最高水平,而美国的涨幅也很可观,数据显示,10 月份全美 20 个城市的房价同比上涨 18.4%。

相比于马斯克的判断,巴菲特从 2018 年就开始重点防御,其目前主要持仓为苹果,这一家公司的股票占比就达到了整体持仓的 40%,足见巴菲特的谨慎。与此同时,巴菲特还不断地加大现金的持有量以及不停​地​回购伯克希尔的股票。

过去的几年里,因为巴菲特过于谨慎,跑输大盘是常有的事情,也因为这种行为,巴菲特时常会遭到质疑,但到今天当情况越来越明朗之后,手持近 1500 亿美元现金的巴菲特才是全球最不慌的人。

众所周知,对于一众富豪而言,大多数财富表现的形式就是股票,股价上涨带动身价的上涨,但是当遭遇到危机之后,股价快速下跌会让股票失去流动性,届时跌 60% 至 70% 也是常有的事情,所以当危机来临时现金重要性不言而喻。

综合而言,我认为对于危机不必过分在意,因为它来的时候,我们能做的并不是很多,与其防范危机的到来,还不如做好眼前的事情,比如努力的做好制造业,比如认真的钻研新的技术,危与机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只希望再次危机来临时,我们能从中总结更多的问题,以便于未来飞的更高。

作者:侃见财经
链接:今日头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知乎用户 胡杨 发表

衰退即将到来?难道没有人认为自己早已身处其中了么?

知乎用户 枫间雨 发表

发达国家超发的货币与他们产值相比已是天文数字,这注定是不可持续的。

知乎用户 贺兰山伯 发表

差不多吧,后面两年第一批电动车也该到了大量出故障的时候了,马总也急着要套现去火星了

知乎用户 一二三三二一 发表

2021 年的最后一天,特斯拉 CEO 埃隆 · 马斯克 (Elon Musk)在推特上发表了一番挺 “丧” 的言论。
首先,马斯克回复了一条关于 “目前有 936 家估值超过 10 亿美元的创业公司” 的推特时表示,“如果历史可以借鉴,那么大多数创业公司都无法度过下一场衰退。”紧接着,网友进一步提问他认为下一次经济衰退将在何时发生,马斯克表示,“预测宏观经济很有挑战性。我的直觉是衰退大约会在 2022 年春天或夏天到来,但最迟不会晚于 2023 年。”
(来源:马斯克推特截图)
旗下航天公司 Space X 也曾传出破产危机
不知马斯克此番发表 “大多数创业公司都无法度过下一场衰退” 言论,是否与他旗下公司 Space X 此前传出破产传闻有关。
彭博社报道,由于 “猛禽” 发动机遭遇到了量产危机,马斯克在感恩节假期第二天就亲自赶到该发动机的生产线了解情况,此后他给 Space X 的员工发了一封内部信,号召员工放弃假期,回来上班:
“不幸的是,猛禽的生产危机比几周前看起来要严重得多。随着我们对前任高级管理人员离职后的问题进行深入调查,问题比报道的严重得多。没有任何方法可以粉饰这一切。”
(来源:CNBC)
“如果‘星舰’飞行频次明年不能达到至少每两周一次,我们将面临真实的破产风险。”
“坦白讲,我们需要所有人一起从这场灾难中恢复过来,除非你有重要的家庭事务。”
11 月 30 日,马斯克又在推特上表示,“SpaceX 的花费很惊人,资金流动性可能很紧,虽然 SpaceX 不太可能破产,但并不是不可能。SpaceX 在下一次经济衰退期间可能面临破产。”
看来危机是真实存在的。
此前,早在去年 7 月,马斯克就曾宣布提高 “猛禽” 的生产率,年产 800 台以上,愿景很好,但是由于目前 SpaceX 在星链(Starlink)和星舰(starship)上已经损失了数十亿美元,一边赔钱一边提高产能,产出之后还要供应前方发射,结果只能是供不应求。如果 “猛禽” 的量产问题得不到解决,现有的两个项目计划就会延期,这可能导致 SpaceX 赔偿巨额违约金的,而且未来承接其他项目也会更加坎坷。
此外,据路透社报道,由于猛禽发动机生产进展缓慢,Space X 已经有三位高管离职。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也不是马斯克和 SpaceX 第一次面临破产风险了。SpaceX 成立初期火箭发射曾遭遇过多次失败,同样几近破产,但每一次都安稳度过了。
去年净资产增加 1180 亿美元 全球居首
根据彭博社昨日发布的全球亿万富豪指数显示,2021 年,全球十大富豪的净资产增长共计约 4000 亿美元,且身价均超过 1000 亿美元。
即使经过了去年风风火火的卖豪宅、从加州搬到德州、减持特斯拉等操作,马斯克依旧是全球首富。根据数据,他的净资产在过去一年中增加了 1180 亿美元(约 7500 亿元人民币),但产略低于 2020 年增加的 1400 亿美元。
彭博社指出,马斯克的财富增长主要得益于其公司特斯拉电动汽车制造业务的快速扩张。特斯拉的股票在 2021 年上涨约 50%,公司市值在 10 月份首次超过 1 万亿美元,截至 2021 最后一个工作日收盘为 1.06 万亿美元。
此外,从 11 月初开始,马斯克一直在大量出售特斯拉的股票,用来支付去年近 120 亿美元的税款。根据美国证监会 (SEC) 文件显示, 12 月 28 日,马斯克又出售了价值 10.2 亿美元的公司股票,出售完毕后他已接近其出售特斯拉 10% 股份的目标。同时,他还行使了最后一批已归属的特斯拉公司近 160 万股的期权。

知乎用户 盘口语言之家 发表

近期,有网友问马斯克下一次金融危机是什么时候,马斯克回复:“预言宏观经济很有挑战,我的直觉是可能在 2022 年春季或夏季,但不迟于 2023 年”。
似乎,危机已经达成了共识,因为历史上每一次美联储加息周期的开启之后,都会出现危机,只是大小不同,发生的地方不同罢了!
这一次,会发生在哪里?有多大呢?拭目以待吧!记住,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知乎用户 知行合一 发表

马斯克
这两年,在全世界范围内,舆论关注度最高的人物,应该是马斯克了。凭借特斯拉股价的直线飙升,马斯克身价大幅上涨,并晋升至全球首富的地位。
其实,马斯克旗下的商业版图,远远不止特斯拉一家,特斯拉只是马斯克商业版图中的其中一环。除此以外,还牵涉到 Space X、星链、OpenAI、Solarcity 等产业,涉及到了航空航天、汽车、新能源、人工智能、医疗保健等领域,可见马斯克商业版图的前瞻性很强,上述领域都是当下最热门的行业领域。
特斯拉的成功让马斯克一夜暴富,暴富之后的马斯克,一时间成为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马斯克的一举一动无疑影响到资本市场的表现。
2021 年,特斯拉股价上涨了 43.76%,虽然较 2020 年的 681.05% 涨幅明显缩水,但仍然不改变特斯拉股票巨大的赚钱效应。不过,在特斯拉股票市值突破 1 万亿美元之后,马斯克开始频频出手。
其中,马斯克放出抛售计划的消息,来考验市场自身的承接能力。在放出消息后不久,马斯克开启了一轮减持计划,减持的原因是缴税,但作为企业创始人的马斯克,他的系列减持行动确实给市场带来了不少的影响,特斯拉股票价格也步入剧烈波动的局面。
继马斯克减持特斯拉股票之后,马斯克又开始预测下一轮经济衰退最早 2022 年春天到来。在此次马斯克预测经济衰退到来之际,会否给全球资本市场带来心理层面上的冲击影响呢?
从具体的预测内容来看,马斯克从直觉上认为衰退大约会在 2022 年春天或者夏天到来,最迟不晚于 2023 年。
其实,从马斯克的预测内容分析,他的讲话还是比较谨慎,用直觉来预测,并非通过具体的论据来得出结论。从某种程度上分析,马斯克的预测还是有一些博弈的成分。
从全球资本市场的运行规律分析,全球资本市场的走势从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与随机性,人为因素只会影响短期表现,但中长期运行走势还是取决于市场趋势,所以最好的策略就是让市场实现自我调节的功能,多年来没有任何人可以一直判断成功市场的走势。
2008 年,全球市场经历了一轮金融海啸,很多资深投资者早已是心有余悸。即使是历经数十年市场涨跌的巴菲特,它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近年来的现金储备已经处于历史高位的水平,说明专业投资者也是对这个市场感到了担心。
美股市场已经涨了 12 年时间,虽然期间曾经多次触碰过牛熊分界线,但美股市场最终还是可以修复回来,整个牛市运行趋势并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
在美股市场还没有跌破牛熊分界线之前,讨论美股市场会否步入熊市,似乎看起来还是为时尚早。不过,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股票市场,假如 2022 年或者 2023 年会发生金融危机等风险,那么肯定会在投资者不经意间发生大跌的走势。
全球疫情的迅速蔓延,已经对全球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后遗症影响。在疫情蔓延的背后,全球市场的供应链管理受到了或多或少的影响,同时伴随着通胀压力抬升等因素,给了全球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不少的未知数。
马斯克预测下一轮经济衰退到来的时间点,只是一种个人的直觉猜想,并不具有很强的参考性。但是,在全球市场不确定因素增加的背景下,全球投资者也需要开始重视审视资产管理以及风控管理的问题。
在实际情况下,没有人可以提前预测到经济衰退何时到来,也没有人可以提前预测到股市大跌何时出现。假如提前做好了大量的现金储备,那么可能会面临资产被动缩水的压力。假如一直维持很高的股票仓位水平,那么当危机到来之际,就会显得非常被动了。
由此可见,在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之际,保留适度的现金储备还是很有必要的。另外,对原本的资产组合,也应该在新一年开启之初做好重新审视,必要时增加安全资产的配置比例、减少高估值、高风险资产的投资比重。
在全球通胀预期抬升的背景下,只要美联储仍然处于超低利率的状态,那么保持一定比例的优质股权或优质房产等资产,还是有利于抵御资产被动缩水的压力。从美联储的角度出发,长期低利率环境是维系美股牛市的根基,一旦美联储低利率环境发生实质性的改变,那么相应的后遗症问题也会随之而来,包括美股高估值的风险以及美股上市公司长期采取的借债回购策略等,都是美股市场的潜在风险,到时候美股市场的投资风险也会显著增加,但这反而有利于提升低估值市场以及低估值高股息率优质资产的投资吸引力。

知乎用户 庄见愁财经 发表

马斯克经常语不惊人死不休,在 2021 年的最后一天他又放炮了!他在推特上 回复一条关于 “目前有 936 家估值超过 10 亿美元的创业公司” 提问时表示,“如果历史可以借鉴,那么大多数创业公司都无法度过下一场衰退。 ”网友又追问他下次经济衰退何时发生时他又说,“预测宏观经济很有挑战性。 我的直觉是衰退大约会在 2022 年春天或夏天到来,但最迟不会晚于 2023 年。 ” 那么,马斯克说的大衰退会来吗?他说这番话的用意又是什么呢? 在分析 这两个问题之前, 我们有必要 进一步了解这个大嘴巴马斯 克。

中美贸易战有没有受益者?答案是有的,那就是马斯克。

为什么说马斯克是中美贸易战的受益者? 因为, 正是 由 于 中美贸易战,他才能在 2018 年后快速投资中国,不但得到了产能超过 5 0 万辆的上海超级工厂,还得到了巨大的中国市场。 而这一切,又将他推向了全球首富的宝座。

事实上,在投资中国之前马斯克曾差点被赶出特斯拉公司,华尔街的资本家们在特斯拉最艰难且看不到希望之时,曾试图用逼债的方式赶走马斯克。面对资本家们的咄咄逼人,马斯克被逼无奈后竟公开宣称把自己发射到火星让华尔街再也找不到他。 结果,这一招还真有点用,马斯克竟然真的获得了喘息之机。

中美贸易战后,中国一方面急需一个正面教材来证明美国发起贸易战是错误的,另一方面中国的电动车产业发展也到了关键时刻,而马斯克如果能投资中国将一举解决这两个重大问题。于是,特斯拉的超级工厂在 2018 年火速落地上海开建,并以非常快的速度打开了中国市场。若非中国 ,马斯克莫说成为首富,哪怕他把自己发射到火星,资本家也会坚决把他赶出特斯拉。

为什么说中国救了他?

原因很简单,因为特斯拉持续烧钱既无法实现盈利,也无法真正大规模量产。就在这个时候,中国向其抛出了橄榄枝,马斯克全球最大的工厂落户上海,超过 50 万辆的产能一下子撑起了特斯拉的未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特斯拉就是靠中国人 “撑起来”。

中国对特斯拉有多重要?

今年第三季度,特斯拉全球交付高达 24.13 万辆,其中上海厂就交付了 13.3 万辆,占 55.3%。 马斯克 10 月份在特斯拉股东大会上大赞,上海工厂是质量最好、成本和麻烦最少的工厂。

中国对特斯拉的重要性可不止上海工厂,还有中国的巨大市场。 2021 年 12 月 8 日,据乘联会发布中国汽车销量数据显示,11 月特斯拉批发销量达到 52859 辆,这是特斯拉连续第 3 个月突破 5 万辆月销量。 截至 11 月,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在 2021 年度交付量达到 413283 辆,同比增长 242%。

中国市场已经成为特斯拉最大的市场之一,而据其财报,特斯拉 2021 年前三季度在中国盈利为 90.15 亿美元,约占全球收入的 1/4。而在建中国之前,特斯拉连每年 10 万辆的产能都没有,正是中国制造能力和市场成就了特斯拉,挽救了再往下就可能破产的马斯克。

在中国超级工厂和中国市场的推动下,特斯拉股票持续上涨,2021 年 10 月市值突破万亿美元,创始人马斯克也以超过 3000 亿美元财富成为世界首富、历史上最富有的人。

当然,马斯克投资中国这事也是各取所需,马斯克在中美贸易战最紧张的时候扮演了正面案例的角色,同时特斯拉的技术又带动了中国电动车产业的发展,使得中国电动车产业发展全球领先。

然而,靠中国得以脱困大爆发的马斯克并未对中国感恩,就在 2021 年,他旗下星链公司的卫星竟然两次冲撞中国的空间站。对此,中国忍无可忍,于 2021 年 12 月 3 日向联合国秘书长提交普通照会表示,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发射的星链卫星,在今年先后两次接近中国空间站,对中国空间站搭载的航天员生命健康构成危险。根据后来的披露,马斯克旗下 SpaceX 星链卫星在今年 7 月 1 日和 10 月 21 日先后两次主动接近中国空间站,逼迫中国空间站采取了紧急避撞措施。

12 月 28 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回答提问时表示,赵立坚指出,美国口口声声宣称所谓负责任外空行为概念,自己却无视外空国际条约义务,对航天员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这是典型的双重标准。美方应该尊重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外空国际体系,立即采取措施,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采取负责任的态度,维护在轨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和空间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

事实上,马斯克的 “星链计划” 客观上将会影响全人类开发太空,根据计划,SpaceX 拟定向太空发射 4.2 万颗卫星,目前已发射 1900 颗,试图建立全球的卫星互联网。

特斯拉一年从中国赚走上百亿美元,马斯克因为中国超级工厂和中国市场成为全球首富,然而现在却扮演损害中国国家利益的角色,如果他继续如此,遭到中国反制恐怕是不可避免的事。

回到马斯克所说的大衰退话题上来,占豪(微信公众号:占豪)在这里先回答他为什么说这番话。其实,原因很简单,虽然他贵为全球历史上的首富,但他又快没钱了!就在最近,特斯拉 CEO 埃隆 · 马斯克旗下的航天公司 Space X 公司传出了破产危机。

为啥有破产危机?

根据彭博社的报道,原因在于 Space X 公司的 “猛禽” 发动机遭遇到了量产危机。“如果‘星舰’飞行频次明年不能达到至少每两周一次,我们将面临真实的破产风险。”11 月 30 日,马斯克又在推特上表示,“SpaceX 的花费很惊人,资金流动性可能很紧,虽然 SpaceX 不太可能破产,但并不是不可能。SpaceX 在下一次经济衰退期间可能面临破产。”

根据媒体的报道,早在去年 7 月,马斯克就曾宣布提高 “猛禽” 的生产率,年产 800 台以上。生产这么多发动机,就是要满足 SpaceX 的星链(Starlink)和星舰(starship)项目,但由于这两个项目现在只有投入而没有产出,所以已损失数十亿美元。SpaceX 实际上是一边赔钱一边提高产能,生产之后就不断发射卫星,至于说未来的盈利在哪里,压根不知道。如果 “猛禽” 发动机量产问题无法解决,项目就得延期,这可能导致 SpaceX 赔偿巨额违约金的。据路透社报道,由于猛禽发动机生产进展缓慢,Space X 已经有三位高管离职。

大家想想看,马斯克要发射 4.2 万颗卫星,现在才发射 1900 颗,这得花多少钱?他试图通过发射这么多卫星占据整个太空,然后占据全球的卫星互联网,从而垄断全球互联网,并以此赚钱。他这一计划最大的对手是谁?现在看,不是美国的 NASA,而是中国的太空计划。种种迹象表明,Space X 两次接近中国的空间站,恐怕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受美国军方指使,想给中国点颜色看看;二是马斯克太空野心非常大,觉得中国挡了他的路。再或者,两种可能同时存在。

毫无疑问,马斯克的计划未来还需要烧数百亿乃至上千亿美元才能达到其计划,这个投入实在是太大了,而且看不到任何盈利的希望。在这种情况下,马斯克必须无时无刻地谋求资金。所以,只要遇到压力,他就一定会提前叫。

那么,他遇到了什么压力呢?产能压力只是其体现,更大的问题是经济问题!

我们都知道,马斯克敢这么搞很大的原因是美股市场 “太有钱” 了!钱从哪来?美联储发的。美国政府为了保持经济增长让美联储持续发钱,已经从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之时的 10 万亿美元到现在即将突破 30 万亿美元。这些钱都去哪了?很大一部分流入到了美股市场,正是这些资金使得纳斯达克从 2008 年到现在涨了十几倍。

然而,现在的问题是,随着新冠疫情的肆虐,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非常难,美国政府从 2020 年到 2021 年初释放了 6 万亿美元,结果导致了现在美国市场的严重通胀压力。美国怎么办?经济增长需要释放更多流动性,但美国的资产实在是撑不住了!美股继续涨?泡沫早晚破灭。然而,不释放流动性,经济增长就会遇到巨大压力。然而,严重的通胀使得美联储没办法再继续释放流动性了,所以市场预计美联储今年将加息。

美联储加息,全球银根收紧,泡沫可能破灭,,资金面的压力当然是巨大的。马斯克的大衰退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喊出来的。

因此,一方面马斯克所说的大衰退也并非空穴来风,试想如果美联储迫于通胀压力加息,无疑会刺破资产价格泡沫。一旦美股跌了,全球经济一定会受累,加上疫情肆虐,全球需求必然进一步萎缩,那大衰退就并非只是说说而已。想想看,2020 年因为新冠疫情全球经济就出现了大衰退,2021 年西方国家迫于经济压力面对新冠疫情躺平了,结果经济倒是有些许复苏,但问题是新冠疫情再次肆虐。美国一天新冠确诊人数超过 70 万,英国超过 30 万,全球超过 140 万,这还不算印度等这些瞒报国家的瞒报数据。大家可以想象,新冠疫情背景下,2022 年的全球经济能乐观吗?

知乎用户 知食份子 发表

马斯克预测下一轮经济衰退的到来,2022 年会有金融危机的可能吗?

知乎用户 有道财经 发表

这两年,在全世界范围内,舆论关注度最高的人物,应该是马斯克了。凭借特斯拉股价的直线飙升,马斯克身价大幅上涨,并晋升至全球首富的地位。
其实,马斯克旗下的商业版图,远远不止特斯拉一家,特斯拉只是马斯克商业版图中的其中一环。除此以外,还牵涉到 Space X、星链、OpenAI、Solarcity 等产业,涉及到了航空航天、汽车、新能源、人工智能、医疗保健等领域,可见马斯克商业版图的前瞻性很强,上述领域都是当下最热门的行业领域。
特斯拉的成功让马斯克一夜暴富,暴富之后的马斯克,一时间成为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马斯克的一举一动无疑影响到资本市场的表现。
2021 年,特斯拉股价上涨了 43.76%,虽然较 2020 年的 681.05% 涨幅明显缩水,但仍然不改变特斯拉股票巨大的赚钱效应。不过,在特斯拉股票市值突破 1 万亿美元之后,马斯克开始频频出手。
其中,马斯克放出抛售计划的消息,来考验市场自身的承接能力。在放出消息后不久,马斯克开启了一轮减持计划,减持的原因是缴税,但作为企业创始人的马斯克,他的系列减持行动确实给市场带来了不少的影响,特斯拉股票价格也步入剧烈波动的局面。
继马斯克减持特斯拉股票之后,马斯克又开始预测下一轮经济衰退最早 2022 年春天到来。在此次马斯克预测经济衰退到来之际,会否给全球资本市场带来心理层面上的冲击影响呢?
从具体的预测内容来看,马斯克从直觉上认为衰退大约会在 2022 年春天或者夏天到来,最迟不晚于 2023 年。
其实,从马斯克的预测内容分析,他的讲话还是比较谨慎,用直觉来预测,并非通过具体的论据来得出结论。从某种程度上分析,马斯克的预测还是有一些博弈的成分。
从全球资本市场的运行规律分析,全球资本市场的走势从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与随机性,人为因素只会影响短期表现,但中长期运行走势还是取决于市场趋势,所以最好的策略就是让市场实现自我调节的功能,多年来没有任何人可以一直判断成功市场的走势。
2008 年,全球市场经历了一轮金融海啸,很多资深投资者早已是心有余悸。即使是历经数十年市场涨跌的巴菲特,它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近年来的现金储备已经处于历史高位的水平,说明专业投资者也是对这个市场感到了担心。
美股市场已经涨了 12 年时间,虽然期间曾经多次触碰过牛熊分界线,但美股市场最终还是可以修复回来,整个牛市运行趋势并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
在美股市场还没有跌破牛熊分界线之前,讨论美股市场会否步入熊市,似乎看起来还是为时尚早。不过,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股票市场,假如 2022 年或者 2023 年会发生金融危机等风险,那么肯定会在投资者不经意间发生大跌的走势。
全球疫情的迅速蔓延,已经对全球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后遗症影响。在疫情蔓延的背后,全球市场的供应链管理受到了或多或少的影响,同时伴随着通胀压力抬升等因素,给了全球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不少的未知数。
马斯克预测下一轮经济衰退到来的时间点,只是一种个人的直觉猜想,并不具有很强的参考性。但是,在全球市场不确定因素增加的背景下,全球投资者也需要开始重视审视资产管理以及风控管理的问题。
在实际情况下,没有人可以提前预测到经济衰退何时到来,也没有人可以提前预测到股市大跌何时出现。假如提前做好了大量的现金储备,那么可能会面临资产被动缩水的压力。假如一直维持很高的股票仓位水平,那么当危机到来之际,就会显得非常被动了。
由此可见,在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之际,保留适度的现金储备还是很有必要的。另外,对原本的资产组合,也应该在新一年开启之初做好重新审视,必要时增加安全资产的配置比例、减少高估值、高风险资产的投资比重。
在全球通胀预期抬升的背景下,只要美联储仍然处于超低利率的状态,那么保持一定比例的优质股权或优质房产等资产,还是有利于抵御资产被动缩水的压力。从美联储的角度出发,长期低利率环境是维系美股牛市的根基,一旦美联储低利率环境发生实质性的改变,那么相应的后遗症问题也会随之而来,包括美股高估值的风险以及美股上市公司长期采取的借债回购策略等,都是美股市场的潜在风险,到时候美股市场的投资风险也会显著增加,但这反而有利于提升低估值市场以及低估值高股息率优质资产的投资吸引力。

知乎用户 牛股 - 狙击手 发表

新年伊始,世界首富就开始给大家泼冷水了,经济衰退应该是大概率事件。

从目前复杂多变的世界局势来看,估计未来几年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而且不仅仅是在经济领域。

一年前,当世界进入 2021 年时,我们曾经乐观地认为,新冠疫苗的出现,将很快终结这场世纪大疫情。然而到今年年底,这些希望落空了。德尔塔和奥密克戎两种变异毒株给世界带来了新的冲击。据官方的统计,全球累计确诊 2 亿 8 千多万人,死亡 5 百多万人。年近岁末,全球日均确诊病例更是创历史新高,达到 175 万人以上。病毒变异、疫苗分配不均、应对措施混乱、病毒科普认知缺乏,成为打赢世纪新冠大疫情之战的四大障碍。糟糕的是,谁也不知道疫情何时能结束,包括世界卫生组织。

" 百年一遇 “” 突破历史极值“,相信这是我们在天气气候有关新闻报道中经常看到的关键词。近年来,地球已被设定为“灾难模式”。暴雨洪涝、暴雪寒潮、干旱野火、飓风、龙卷风等极端和反常天气气候事件,几乎每天都在刷爆我们的手机屏幕。联合国报告指出,罪魁祸首正是我们自己,是人类活动导致了全球变暖,进而造成了气候危机。然而,人们期待已久的全球气候大会却勉强达成解决全球变暖问题的最终协议,保留把气温升幅控制在 1.5 摄氏度以内的目标。

在世纪新冠大疫情和全球气候大变化的双重作用下,世界百年未有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供应链危机、能源危机、粮食危机、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冷战阴影回潮、地区局势紧张、疫苗民族主义等乱象纷呈,世界加快进入动荡变革期。

今天早上,《参考消息》转载了日媒的一篇报道:粮食价格暴涨将动摇世界局势》。

我们还是做好迎接困难挑战的准备吧,也期待疫情早日结束,人类社会早日走出困境。

知乎用户 探索第一因​ 发表

特特斯拉(Tesla)及 SpaceX 创办人马斯克(Elon Musk)本月初在推特解释「SpaceX 可能会破产」的传闻表示:如果全球经济陷入严重衰退,导致资金可用性 / 流动性紧缩,同时 SpaceX 又对星链和星舰计画押注重金的话,「SpaceX 破产虽然不太可能发生,但也并不是完全不可能」。
而今(31)日这位向来喜欢在推特发表个人观点的现任世界首富,竟预言「下一波经济萧条将在 2022 年内来临」。
华尔街日报科技专栏作家 Christopher Mims 本日在推文发问道:当今世界上有 936 家估值超过 10 亿美元的独角兽,大家认为它们在 5 年内会变成什么样子?马斯克本人首先回覆称:
如果歷史可以作为指导,那么没有多少人能够度过下一波经济萧条。
后续更进一步锁定确切的时间点:
预测宏观经济是具有挑战性的。我的直觉是可能在 2022 年春季或夏季左右发生,但不会晚于 2023 年。

网友反应两极
这番言论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该则回覆推文目前已有 5 百多名网友留言发表看法。 而其中有一名网友的认同回覆让马斯克现身留言。该名网友首先贴出一张图表,显示了每名处于工作年龄人口 (WAP) 的民众每小时必须缴纳多少税才能维持联邦预算不增加赤字。他发现与 2020 年的数据暴涨相比,2008 年的涨幅显得微不足道。
他接着补充另一张呈现 1977 – 2021 年的工作年龄人口在这两年呈现下滑趋势的图表来,对此马斯克回覆称:「这张图表很重要。」
然而,也有其他网友不贊同,Reddit 相关文章中乡民纷纷态度表现出嗤之以鼻的态度:「我的『直觉』,什么分析 」、「和任何经济学家一样好」、「Elon 在这个话题上的可信度为零,哈哈」。

马斯克再讽 NFT
另一方面,本月中才在推特发了张精神疾病患者接受治疗的图片,似乎是想用病患的幻想,以暗讽现在市场上的 NFT 疯潮。
马斯克在昨(30)日发布一张似乎在讽刺音乐 NFT 的梗图。配图为虚拟乐队 Gorillaz 2005 年发行的《Demon Days》音乐专辑,而配图文字则显示「NFT 可以做成专辑吗?不可能。」

知乎用户 牛股先知 发表

人是跌落在时间之网的四维生物

今年的情形,有点类似于 08 年,次贷危机,类似于这两年的疫情,第一波,热钱涌入,拉高房价。疫情,要量化宽松,推高股市。等待漂亮国,数据走好,各国制造混乱,美元回流刺破泡沫。转嫁危机,回头美元在飞往世界各地,抄底资产。

当然游戏玩过几次后。别人也有应对了。

金融管控下抗通胀的是房产,贵金属,奢侈品,比特币等。

国内还是大基础建设,出口,加转向高科技的公司。

不要错过一场危机。

百年未有大变局下。抓住赛道,会有下一个 20 年的增长。

双击屏幕,会有奇迹。

知乎用户 查克拉​​ 发表

有一定的道理,实际上这次危机在疫情发生之前一两年就已经开始了,实体行业越来越难,产业转型一直在提,只不过是疫情加速了危机的爆发进程。

疫情爆发期间,央行等五部分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要求,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以及有发展前景但受疫情影响暂遇困难的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企业到期还款困难的,可予以展期或续贷。通过适当下调贷款利率、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等方式,支持相关企业战胜疫情灾害影响。

经营性贷款在满足小微企业的临时的周转性资金需求,提升企业持续运营能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做好 “六稳” 工作,落实 “六保” 任务提供了有力支持。

政策之下,当时四大行把对小微企业的经营贷当成政治任务来抓。很多人房子再抵押出来的资金,实体不敢投就再一次进入楼市,在部分房价上涨预期较强、炒作氛围较浓的热点城市,也出现了骗取银行经营贷实际用于购房的现象,甚至有些还涉及有组织的违法活动。如果不能及时得到遏制,不仅会影响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实施效果,而且会挤占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发展的信贷资源。”

最为严重的就是这批资金,因为很多是先还息最后还本,期限一般是 3-10 年。所以实际上是国家通过信贷政策把危机爆发延后了,希望用时间来换空间实现软着陆。但两年过去了,疫情并没有消停的迹象。而这些对普通老百姓的房子再抵押出来的钱也在两到三年马上面临到期还本。

值得注意的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居民的杠杆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就子行业而言,住宅行业一直是杠杆率上升的主要驱动因素。数据显示中国住宅行业的杠杆率由 53.2% 逐渐长成了 55.8%,一年上升了 3.8 个百分点。

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我国居民的负债率如此之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收入水平逐步提高,人们对未来的预期普遍趋好。从前,人们没钱的时候,总是害怕 “负债”,所以有了钱便存起来。但是,在人民生活向好之后,越来越多的国人喜欢贷款消费,甚至开始沉迷于长期负债。而且,不同于欧美国家的一点是,我国居民住房贷款的金额占了家庭债务的绝大比例。

据公开数据可知,我国住户贷款约达到了 56.5 万亿元,同比增长了 0.3%。其中,11.8 万亿属于经营性贷款。44.7 万亿属于消费性贷款,而这里面有 30 万亿左右都是属于房贷,剩下的消费贷款属于信用卡、车贷等。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户均总资产大约为 317.9 万元。

其中,家庭资产主要以实物为主,住房就占了将近 7 成,而城镇居民的住房拥有率高至 96%。房地产吸收了大量居民财富,同时还有不少前赴后继贷款涌入这一行的人。有相关专家指出,居民杠杆率的上升,家庭债务的不断攀升,都与房价的不断上涨有着密切的关系,的确,伴随着这些年来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中国家庭买房的热情越来越高,房产逐步成了中国家庭最主要的资产。

所以,房子如果跌去 20%,很多人估计会出现负资产。

近 30 年来,平均每 10 年爆发一次危机,希望这次会尽快过去。

97 年、08 年、19 年……,基本规律是 10 年左右一次,下次会在 30 年?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

这次金融危机影响极其深远,它暴露了一些亚洲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仅是坏事,也是好事,这为推动亚洲发展中国家深化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健全宏观管理提供了一个契机。

2007-2008 环球金融危机

又称金融海啸、信用危机及华尔街海啸等,是一场在 2007 年 8 月 9 日开始浮现的金融危机。自次级房屋信贷危机爆发后,投资者开始对按揭证券的价值失去信心,引发流动性危机。即使多国中央银行多次向金融市场注入巨额资金,也无法阻止这场金融危机的爆发。直到 2008 年,这场金融危机开始失控,并导致多间相当大型的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政府接管。

19 年到现在,伴随着新冠疫情的发生和持续发酵,全球己经陷入经济危机

不可否认我们国家在抗疫的投入代价是巨大的,同时达到的效果让全世界刮目相看,中国现在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安全的国家,是否会成为全球资金最佳的避风港?这是否就是危中有机?让我们拭目以待。

知乎用户 蓑笠翁 发表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避免不了的。

叠加疫情带来的生产紧缺。

该来的一个都少不了。

知乎用户 毁灭灭​ 发表

这两年,在全世界范围内,舆论关注度最高的人物,应该是马斯克了。凭借特斯拉股价的直线飙升,马斯克身价大幅上涨,并晋升至全球首富的地位。

其实,马斯克旗下的商业版图,远远不止特斯拉一家,特斯拉只是马斯克商业版图中的其中一环。除此以外,还牵涉到 Space X、星链、OpenAI、Solarcity 等产业,涉及到了航空航天、汽车、新能源、人工智能、医疗保健等领域,可见马斯克商业版图的前瞻性很强,上述领域都是当下最热门的行业领域。

特斯拉的成功让马斯克一夜暴富,暴富之后的马斯克,一时间成为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马斯克的一举一动无疑影响到资本市场的表现。

2021 年,特斯拉股价上涨了 43.76%,虽然较 2020 年的 681.05% 涨幅明显缩水,但仍然不改变特斯拉股票巨大的赚钱效应。不过,在特斯拉股票市值突破 1 万亿美元之后,马斯克开始频频出手。

其中,马斯克放出抛售计划的消息,来考验市场自身的承接能力。在放出消息后不久,马斯克开启了一轮减持计划,减持的原因是缴税,但作为企业创始人的马斯克,他的系列减持行动确实给市场带来了不少的影响,特斯拉股票价格也步入剧烈波动的局面。

继马斯克减持特斯拉股票之后,马斯克又开始预测下一轮经济衰退最早 2022 年春天到来。在此次马斯克预测经济衰退到来之际,会否给全球资本市场带来心理层面上的冲击影响呢?

从具体的预测内容来看,马斯克从直觉上认为衰退大约会在 2022 年春天或者夏天到来,最迟不晚于 2023 年。

其实,从马斯克的预测内容分析,他的讲话还是比较谨慎,用直觉来预测,并非通过具体的论据来得出结论。从某种程度上分析,马斯克的预测还是有一些博弈的成分。

从全球资本市场的运行规律分析,全球资本市场的走势从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与随机性,人为因素只会影响短期表现,但中长期运行走势还是取决于市场趋势,所以最好的策略就是让市场实现自我调节的功能,多年来没有任何人可以一直判断成功市场的走势。

2008 年,全球市场经历了一轮金融海啸,很多资深投资者早已是心有余悸。即使是历经数十年市场涨跌的巴菲特,它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近年来的现金储备已经处于历史高位的水平,说明专业投资者也是对这个市场感到了担心。

美股市场已经涨了 12 年时间,虽然期间曾经多次触碰过牛熊分界线,但美股市场最终还是可以修复回来,整个牛市运行趋势并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

在美股市场还没有跌破牛熊分界线之前,讨论美股市场会否步入熊市,似乎看起来还是为时尚早。不过,作为经济晴雨表的股票市场,假如 2022 年或者 2023 年会发生金融危机等风险,那么肯定会在投资者不经意间发生大跌的走势。

全球疫情的迅速蔓延,已经对全球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后遗症影响。在疫情蔓延的背后,全球市场的供应链管理受到了或多或少的影响,同时伴随着通胀压力抬升等因素,给了全球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不少的未知数。

马斯克预测下一轮经济衰退到来的时间点,只是一种个人的直觉猜想,并不具有很强的参考性。但是,在全球市场不确定因素增加的背景下,全球投资者也需要开始重视审视资产管理以及风控管理的问题。

在实际情况下,没有人可以提前预测到经济衰退何时到来,也没有人可以提前预测到股市大跌何时出现。假如提前做好了大量的现金储备,那么可能会面临资产被动缩水的压力。假如一直维持很高的股票仓位水平,那么当危机到来之际,就会显得非常被动了。

由此可见,在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之际,保留适度的现金储备还是很有必要的。另外,对原本的资产组合,也应该在新一年开启之初做好重新审视,必要时增加安全资产的配置比例、减少高估值、高风险资产的投资比重。

在全球通胀预期抬升的背景下,只要美联储仍然处于超低利率的状态,那么保持一定比例的优质股权或优质房产等资产,还是有利于抵御资产被动缩水的压力。从美联储的角度出发,长期低利率环境是维系美股牛市的根基,一旦美联储低利率环境发生实质性的改变,那么相应的后遗症问题也会随之而来,包括美股高估值的风险以及美股上市公司长期采取的借债回购策略等,都是美股市场的潜在风险,到时候美股市场的投资风险也会显著增加,但这反而有利于提升低估值市场以及低估值高股息率优质资产的投资吸引力。

消息来源:今日头条

作者:郭施亮

知乎用户 深渡 发表

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马斯克应该早就有这种感觉,所以前段时间,搞出了要不要卖股票套现的投票,何必呢,搞这些小伎俩,满满的套路,看来他想套现股票是蓄谋已久了。

对马斯克这个观点,我反对。至于经济衰退会不会出现,我没仔细分析,不做回答。但是假如会出现衰退,马斯克所认为的时间点,我认为在此时间段内大概率不会出现。

知乎用户 删除用户 发表

经济危机嘛,很正常的事情。

螺旋发展,只不过是一个低谷而已不要害怕。

只要吃饭问题可以解决,其他的问题都不是大问题。

知乎用户 方瑶 发表

虽然经济学家都是神棍

但马斯克屁股也不正

经济衰退一定会到来 无可避免

但这家伙喊单以后 到之前减持一波后 喊爆经济 套现的钱再来收割一波廉价优质资产 还不香?

这人确实比扎克伯格高明 anyway

知乎用户 邪克金达 发表

临界点你知道吗?

某些物质会在某个临界点从一种状态突然转化为另一种状态。

经济危机已经在持续中,但是那个临界点还没到!

知乎用户 黑格尔 发表

现在的情况和 08 年债务危机不同,各国都疯狂的印钱,但产能受疫情影响供应不足。

中国和国际形势还不同,其他国家是通胀,我们国家是恶性通缩,楼市,金融,互联网的遇冷,导致内循环消费动力根本不足,而外贸,看起来国际需求量很大,实际赚不到什么钱,尤其国外通胀速度那么快情况下。

经济危机本来就是周期性循环,到了临界点也就崩了,但谁也不知道临界值到底在哪儿?

当初疫情那么严重,美国股市史无前例的熔断那么多次,也没带来超乎想象的灾难。

但中国楼市真的是让人心悬。

当初政策是希望让内循环带动国内经济发展,但中国现在内在消费动力不如预期。

楼市一旦暴雷,经济动荡一定比 08 年债务危机严重的多。

知乎用户 张小邪 i 发表

我们不应该对所谓经济衰退感到恐慌经济衰退实际上是个抽象的概念。

所谓经济衰退的具体表现就是生产的卖不出去,消费者也不愿意买。
经济衰退实际上要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所谓经济衰退其实就是个伪命题。任何的市场都是在波动中的,没有一成不变的市场。

因为市场是由需求、供应物和沟通所构成的。

经济衰退实际上就是这三个方面都出现了下降而已,从整个市场的层面来说,是个正常现象。

————————

既然市场是由需求、供应物和沟通构成。那么都是和人相关的,人的需求一旦变化,市场也就会跟着变化,这无可厚非。

更进一步说,经济衰退根本就不是经济衰退,而是需求发生变化,市场发生变化,怎么就会是经济衰退呢?

一般而言,所谓经济衰退都是从企业的角度认为的,但是从消费者角度来说,并不会直接感受到经济衰退,我就买我所需要的产品就好,哪来什么经济衰退。

所以,站在的角度不一样,对经济衰退的理解就不一样。因为企业理解的经济衰退就是自己的产品卖不出去了就是经济衰退。

我们可以理解马斯克说这句话的根本原因在于其的特斯拉汽车可能会卖不出去,所以就会认为经济衰退了。

但是,市场是由需求、供应物、沟通构成的,供应物说市场衰退了,怎么能代表整个市场呢?

怎么不去问问消费者和沟通方呢?他们都没说什么怎么就会说市场衰退呢?这根本就行不通。

所以,我们的理解也仅仅是可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市场会下降而已,但是市场又不是仅仅由这部分构成的,市场包括了各行各业的,人们的需求只是改变而已,可能会去购买其它的产品的,但并不意味着整体的市场萎缩。

知乎用户 毕可乐威 PGlev​ 发表

美国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

美国经济衰退是经济发展周期性调整的结果,是美国经济经过 10 年的高速增长后进行的一次结构性修复。自 1991 年走出衰退后,美国经济开始高速扩张并持续了 10 年之久。但是,经济周期的内在规律客观上要求美国经济必须进行适度的调整,因此在高新技术行业进行产业调整之时美国经济陷入周期性波动也就显得十分必然了。

1.“新经济” 不但无法消除周期波动,而且自身也需要结构性调整

新经济” 虽然有高增长、低通货膨胀、全球化导向和倍速发展等新特征,但由于其脱胎于传统经济并与传统经济长期共存,所以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传统经济周期规律仍将发挥作用。同时,由于信息技术及网络化的发展,使整体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经济调整从一个部门向另一个部门的传导速度加快,从而导致整体经济的变化速度与增幅较以往的经济变动更为灵敏。“新经济” 对经济波动的放大作用是此 * 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信息产业投资热的蔓延,美国在 90 年代后期吸收了国际资本市场上的大量外资,从而造成美国股市的大规模膨胀。1999 年外国在美国的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不包括美国财政部的国债)为 6070 亿美元,2000 年为 7824 亿美元。由于信息不对称,争先恐后的群体效应造成了投资需求的过度膨胀,出现了大量重复建设。一旦经济出现波动,技术投资造成的供给过剩就立刻显现出来,其直接后果就是网络公司大批倒闭。据美国网络兼并公司调查,到 2000 年底约有 210 家上市的网络公司停止营业,约占上市网络公司总数的 60% 左右。

2. 股市泡沫破灭后,财富效应变为负效应,使过度消费骤然下挫到谷底

据美国税收署估算,1995 年 - 1999 年美国股市处于牛市时期,实际资本收益的年均增长率达到 34%,为居民增加了 1.7 万亿美元的收入。股市的财富效应刺激了消费的空前高涨,带动经济每年多增长约 1 个百分点。然而 1999 年以后,股市暴跌使金融资产大幅缩水,财富效应由此走向了反面。同时,受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大批公司纷纷裁员或降低雇员薪金,消费者收入水平明显下降。

前几年过度消费使美国储蓄率由 1992 年的 8.9% 下降到 2000 年的—1%,这是美国 1933 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储蓄率。从 1995 年到 1999 年,消费贷款增加了 34%,达到 6.2 万亿美元。如今,为了偿还超前消费欠下的债务,众多消费者开始减少消费增加储蓄,于是消费降温造成了美国经济下滑。

3. 油价上涨对美国经济减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现在美国石油进口比例高达 54%,国际油价从 1998 年底的每桶不到 10 美元上升到每桶 14.9 美元(2000 年 9 月),这使相关企业的经营成本和消费者在能源方面的开支大幅增加,严重地抑制了经济增长。据美国制造协会估计,1999 年—2000 年间的油价上涨使美国经济损失了 1150 多亿美元,相当于美国 GDP 的一个百分点,油价上涨对美国的经济衰退产生了负面影响。

4. 美国经济还存在着三个没有解决的问题

对外贸易巨额逆差、美元汇率超值和个人储蓄负增长是当前困扰美国经济的三个主要问题。美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内需,一般情况下对外贸易巨额逆差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不大。但是当内需大幅下滑,经济不景气时,巨额逆差则会加速经济的衰退。美元保持强势会影响出口,进一步扩大贸易逆差;个人储蓄负增长则会导致货币市场萎缩,在资本市场特别是股市下挫时,货币市场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经济的发展。

5.“9.11 事件” 加剧了美国经济的衰退程度,对美国经济造成了直接与潜在的影响

“9.11”事件之前,美国经济的减速仅限于信息产业以及与之相关的产业,占美国 GDP 很大比重的第三产业及航空业等还在勉力支撑。而遭受 “9.11” 事件打击最重的恰恰是当前美国经济的优势领域,如航空、保险、金融、旅游和商业等。另外 “9.11” 事件与自然灾害相比,它对人们造成的心理影响更为深远,美国民众对经济及政治的安全感被严重削弱。

知乎用户 无远弗届 发表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尤其是悲剧的事情。

近期,马斯克在推特上的言论再次引发了市场的讨论,这次他给市场扔了一个重磅 “炸弹”,他称:“预测宏观经济是具有挑战性的,我的直觉是大衰退会在 2022 年春季或夏季左右,但不迟于 2023 年”。

关于马斯克的言论,市场比较 “恐慌”。有一些媒体甚至直接标题就用的是 “马斯克:2022 年有金融危机”。

对于这种解读,我认为不必过分在意,过往的一百年里,经济危机是一个周期性的行为,每十年一轮总能引起一部分市场目光的关注,但又没有任何作用。

实际上,本次马斯克并未就预测经济衰退给出确切的理由,似乎一切也就仅凭他的直觉。这种预测也就比算命强一点点,如果非要强行给一个解释的话,那么只能说作为全球首富,他对全球经济的感知确实比普通人要强很多。

此次对于全球经济的判断中,他还断言,如果历史可以作为参考,那么没有多少人或者公司能够度过下一次经济衰退。

我认为其实也不必过分解读,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既然能称之为经济危机,就说明这是一种普遍的、全行业的、具有广泛性的经济行为,那么作为全球金融体系下的个体,一般很难去抵御这种风险,因此预测不预测成功对于普通人来说意义并不是很大。

从当下而言,实际上全球经济的确积累了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包括疫情期间的放水以及很多经济指标的反常。

以美国股市为例,当下美股大盘一直处于高位,但结构化非常明显,即头部的公司(指数成分股)一直在创新高,股市的虹吸效应正在加强。相比之下,其他的中小型公司一直在低位,这就导致了美国股市中小企业的流动性正在加剧。

不仅如此,美国的通胀也已经达到了历史高点,比较明显就是物价水平不断上涨,然而居民实际收入却并没有提高,疫情期间,富人手中的财富大量聚集,而穷人却越来越穷。

另外,房价也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据外媒报道,2021 年全球房价涨幅创下了 2008 年金融危机之前的最高水平,而美国的涨幅也很可观,数据显示,10 月份全美 20 个城市的房价同比上涨 18.4%。

相比于马斯克的判断,巴菲特从 2018 年就开始重点防御,其目前主要持仓为苹果,这一家公司的股票占比就达到了整体持仓的 40%,足见巴菲特的谨慎。与此同时,巴菲特还不断地加大现金的持有量以及不停​地​回购伯克希尔的股票。

过去的几年里,因为巴菲特过于谨慎,跑输大盘是常有的事情,也因为这种行为,巴菲特时常会遭到质疑,但到今天当情况越来越明朗之后,手持近 1500 亿美元现金的巴菲特才是全球最不慌的人。

众所周知,对于一众富豪而言,大多数财富表现的形式就是股票,股价上涨带动身价的上涨,但是当遭遇到危机之后,股价快速下跌会让股票失去流动性,届时跌 60% 至 70% 也是常有的事情,所以当危机来临时现金重要性不言而喻。

综合而言,我认为对于危机不必过分在意,因为它来的时候,我们能做的并不是很多,与其防范危机的到来,还不如做好眼前的事情,比如努力的做好制造业,比如认真的钻研新的技术,危与机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只希望再次危机来临时,我们能从中总结更多的问题,以便于未来飞的更高。

知乎用户 侃见财经​ 发表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不可避免。

知乎用户 工人兄弟 发表

疫情早就把全球经济干趴下了,放中世纪这就是堪比黑死病的大面积爆发,连战争都会为此停战,去年除了中美全球有增长的经济体吗?

好多答主犯了一个大毛病,把中美=全世界,那欧洲算啥?产品投放地吗?

知乎用户 武藏氪氪氪 发表

国内而言,二零十五年开始就已经逐步进入了经济下行状态;近三年,复杂的国际局势夹杂反复不定的疫情,更是令经济雪上加霜,最直观的指标是中小企业纷纷破产以及持续上升的失业率。

中国四季度的经济指标还没出来,个人认为大概率会比三季度还要差。完全可以讲,经济衰退早已到来,只是情形变得更加严重了。

中国尚且如此,其它国家能好到哪里去呢?全球经济衰退已成定局。

知乎用户 星期八​ 发表

马斯克的所有言论都为自己资产服务 z

从 BT 币的操作到星链的占地

无一不透着美国资本政府的霸权背景

所以大家不要以为他是代表新能源,代表特斯拉,代表火星。

他真正的目的只有一个,不关心任何人都死活,只会履行美国至上!

知乎用户 信守合同 发表

美帝要美元回流填坑,会用什么手段?

胡萝卜加大棒,直接引爆世界各国债务危机。

胡萝卜是加息,提高美元指数,势头一成美元资产也会水涨船高。只要投钱过去,不用费劲生产就有高回报,请大家来投资(去年纳指大盘 26%,刺激不)。

大棒是全球挑动矛盾,引发区域对立矛盾,破坏生产环境,阻断物流交通。打击他国汇率,打击油价,有利于美元指数上升。

当年欧元诞生,美帝就通过科索沃战争给全世界好好上了一课,怎么样接化发顺道把欧元坑了。

现在就是用台湾牌恶心中国,拿乌克兰恶心俄罗斯,加上之前的叙利亚伊拉克阿富汗,在几个重点区域搞事情。

打了,就上当了。

这是场资本充足率的拔河之战,美帝比任何时候都虚弱,债务问题导致不断失血。但这头的队友倒下一个,都会给美帝回气。

也是信心之战,去了美帝那股市崩了咋办,大家一起被埋了也不是个事儿啊。如果资本各种不过去,感觉美帝自己就能把自己玩死。

看看拔河绳子的这一头,大家在玩啥。

西太平洋,RCEP 终于成立了,可以认为是瞒天过海之计,套着区域合作伙伴的皮,里面是中日韩自贸区。

未来十年,90% 的货物关税免除,这会非常有利于产业融合。中日韩的产业融合,在产业链上稳固并上攻,东盟在产业链上提供初级工业品,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十年内对东盟也是利好。

这样东亚实质上逐步联合一体。一个中国就够美帝受的,把 15 国供应链全整合了那还得了?可以想象未来十年,东亚必然被西方疯狂拱火,挑唆各种矛盾。

同时呢,减税也对各种进出口生意是利好,懂的都懂,发财发财。

俄罗斯在产业上日渐下行,军事工业吃老本,能源行业吃老本。目前和中国背靠背,实质在经济上有所依附。

中东,喀布尔陷落后,中东也力求整合,叙利亚伊拉克伊朗阿富汗的什叶之弧也逐渐成型。石油管道可以直接铺到新疆喀什。中东的战后建设和发展,也是重要的增长点。

土耳其也拉着一堆斯坦在玩突厥联盟,似乎没啥建树。

非洲还是老样子。欧洲和中国在那边投资拿资源。那边代表着未来,但未来十年不是主要矛盾。

建设和破坏,哪个会占上风?

炒作升值和持续发展,哪个能走得更远?

美帝是施展魔法,还是被魔法打败?

拭目以待。

作者:外贸阿 yang
链接:今日头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知乎用户 贺书 发表

之前的经济危机压力,挨了新冠都没爆发,可是很多国家的央行快绷不住了。

目前的共识,今年可能要崩一下。

就算是我国这样弹药充足的,也要防止被溅一身血。

知乎用户 人类 发表

看来大家对经济形势的判断是很相似的。估计今年的经济形势是会比较严重。1,经过 3 年疫情的影响,再加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影响,2022 年的世界经济情况会比较糟糕。中国也不可能置身于世外,大概率会有较大影响。2,面对 2022 年的糟糕预计,我们国家已经做出了各方面的准备,一个字就是稳字当头。这是应对糟糕形势的正确方法。它让大家心里有了底,也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去做。过苦日子,努力度过难关。3,大家对问题看的越清楚,就会采取越有效的方法。估计经过世界广大人民的努力,一定能尽早度过难关,让大家的生活走上正轨。

知乎用户 韩秀云讲经济​​ 发表

马斯克其实就是个大嘴巴,但人家是成了功的大嘴巴,正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因为看晚了,没准就和老师一个下场了

知乎用户 栗子 发表

有些事情是不可以避免的 比如阶段性的经济衰退

现在的海运费已经是垄断了 ==10 倍的运费还不一定有人给你运

什么概念

你的利润全部给了运费了

==================

还有就是赚的钱赶不上消费的钱,就会出现财政赤字

久而久之就会爆发

你玩蛋了

知乎用户 zyqiang1 发表

没有任何办法,现在这种情况太多了,吃瓜群众看了很高兴。


杭州投资者断层 - 2:房票与摇号的秘密,红盘抢房还能持续多久?杭州 2021 年 12 月份具体摇号明细及中签率

从杭州 2021 上半年摇号数据分析,韭菜储备还有多少?

再谈杭州楼市,2021 年底遇拐点 - 韭菜断层出现》六个月前我们判断杭州年底韭菜断层,一共采取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来源于《密:投资者断层与购买力断层、韭菜断层是如何计算的,为什么 2023 年是终点?,该方法测算杭州 2021 年 12 月底投资者将耗尽,而后主要是刚需购房者参与杭州楼市。第二种方法来源于对当月买房摇号数据的分析,上半年摇号月均 9w 左右,我们认为投机客平均一个月摇号两次,这样实际投机客大概为 5w 左右,而下半年的供给量完全可以覆盖投机客的真实需求,因此判断杭州楼市 2021 年底成交量见顶。但是紧接着 8 月份杭州买房新政以后,8、9、10、11 月杭州摇号数量又给了我们一些思考。

理论上杭州摇号的人数应该随着每月新房的成交量成交而减少,杭州每月新房成交量在 1w 套以上,也就是 9 月份 3 万多摇号人员,到了 10 月份应该变为 2w 多,11 月份应该为 1w 多,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的。

(5 月份杭州新房成交量暴增并不是销量突然增加导致的,而是关于网签统计的方法变动导致的。)

杭州新房中签率从 9 月份就开始回升,下半年平均中签率在 30% 左右,为什么这部分投机客从 **9 月到 10 月仅仅减少了 1186 户呢?从 10 月到 11 月仅仅减少了 4290 户,要知道 11 月份杭州新房成交了 10946 套,而摇号人群仅仅减少了四千多。**答案只有一个,一个投机客有多张房票,投机客专注于红盘和粉盘,那些中签率大、价差倒挂很小的楼盘不是投机客的目标。

按照传统的人伦图谱推算,一个成熟的家庭有六个钱包,符合贷款资格的大概是有四个左右,父母及夫妻双方,而负担的起 500w 房子的实际购房人不超过 2 个,也就是 2 个人至少拥有 4 张房票。

8.5 新政以后,为何摇号人数下跌了一半呢?

原先月均 9w 的摇号人数,减少为 3w 多,并不是刚需减少了。

**在杭州连个社保都没,能买得起几百万的房子吗?**根本不可能,减少的 6w 张房票就是单纯的摇号指标,并不代表实际的刚需和投机客,用社保限制以后 3w 多的摇号人数也不代表真的有 3w 刚需,只代表 3w 多房票,背后可能仅仅有 1w 个家庭。当然这些数据只有某些机构有,从报名人数的户籍图谱就可以分析出,实际买房的幕后家庭户数是多少。

从中签率价格区间来看,刚需摇号的楼盘价格在 2w-3.9w 之间,中签率都很高,而投机客必然增加房票参与 4w 以上楼盘的摇号,这些楼盘全年中签率在 8% 左右,在 10 月以后中签率保持在 10% 左右。

因此我们看到 10 月份到 11 月摇号人数降低了四千多,实际上就是因为中签率提高导致投机客中签后不再参与新阶段的摇号。我们按照每月 3000 个投机客减少的速度做了一个推演,多长时间以后摇号人群就能耗尽呢?

按照每月 3000 这个速度,大概在 2022 年 9 月份就全部耗尽,而 9 月份恰好是亚运会举办的时期。

按照每月 4000 的速度,大概在 2022 年 7 月份就会耗尽。


摇号投机客并不代表真实的购买力,只是一种短期购买力的集合体现,实际上它模糊了我们对于杭州投资者存量的看法。而投资者断层的核心就是成交量断层,29% 的中签率,理论上参与摇号的人四个月就耗尽了,事实上并非如此。

11 月、12 月杭州新房成交数据到底是供给减少导致的,还是真实的刚需减少造成的成交量下跌呢?

目前杭州全年的去化周期为 6 个月,如果购买力充足,房子还是能买到的,因此 11 月、12 月成交量同比下跌主要原因不是供给问题,而是购房者结构出现了问题,除去摇号的人群以外,其他购房人数已经出现衰减了。

这一点重庆更加明显,2021 年上半年去化周期六个月,下半年直接就熄火了。

按照目前的二手房成交量我们预测 2022 年杭州的二手房成交量为 5w 套左右,回到 2015 年的水平。

杭州新房 2021 年逆势创出历史新高,利用新旧价差倒挂炒房模式,又营造了一个涨价去库存,全国房地产市场 2016 年同比放量,2021 年上半年继续放量,下半年开始萎缩,2021 年成交量彻底见顶,进入到降价去库存阶段,而购房者随着一次又一次的去库存必然被耗尽。

2016 年楼市上行周期期间,杭州二手房与新房成交量同步上涨,2021 年**杭州二手房与新房的成交量却发生了背离。**新房抢走了二手房的客源,当下新房又抢走了未来新房的客源。

-—-

附:

上图为 2021 年 12 月份杭州摇号情况,实际参与并摇号的楼盘有 43 个,合计供给了 8621 套房子,参与摇号人次 31894,摇号平均中签率为 27.03%。

以单个项目平权计算,中签率为 55%,12 月单月消耗投机客 8621 个,中签率小于 20% 的项目有 9 个,中签率在 20%-50% 的项目有 12 个,中签率大于 50% 的项目有 22 个,中签率中位数为 51.85%。
值得注意的是,中签率 20% 以内的项目,实际摇号人数为 1.74w,争夺 2365 套房子中签率 20% 以上的项目实际摇号人数为 1.44w,争夺 6256 套房子
因此我们从具体的摇号结构就可以看出,**摇号专业户 - 投机客实际上有 1.74w 的规模,每次消耗大概为 2365,需要 7.35 次同等规模的摇号,**才能出清这些投机客,也就是 2022 年 7 月份左右,这些投机客会耗尽。

12 月杭州流摇项目合计 27 个,合计 3346 套房,占当月总摇号数量的 27.9%,流摇并不是楼盘质量不好,其中有一些开发商故意操作报名人数,导致项目流摇,规避限价后续以市场价向市场销售,以此来获取暴利。

如果加上流摇的这些项目,实际中签率可能达到 37.5%,2.66 个月的供给就可以完全满足这些摇号者。(不考虑其重复摇号及多张房票的情况)

-—-

2020 年杭州结婚 5.8w 对,其中 40 岁以下的占比 87.98%,假设这些人都是无房者,则刚需购房数量为 5.8*87.98=5.1w 套。
而 2021 年杭州商品房成交 20w 套,即四分之三的杭州购房者皆为投机客,新增大学生并没有给杭州带来人口结婚率的提高,反而随着杭州房价的暴涨,结婚人数越来越低,吸引人才并没有给杭州带来多少增量的需求,杭州的新房需求主要还是本地富裕人群。

![](data:image/svg+xml;utf8,)

[1] 按照上述比例推理,即 12 月份 3.189w 的摇号人数中有 2.39w 是投机客,实际刚需仅仅不足一万,如果按照年化数据计算,单月刚需数量月均为 4250 人,实际投机客更多。

参考

  1. ^2021 年主要房企销售额及同比增速,12 月份单月主要房企销售增速,哪一家快不行了?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1MjE5MDAzNw==&mid=2247486708&idx=1&sn=877570efb794ac9b9d06a68beeb294e3&chksm=fb84a5ceccf32cd8eb19364d08b2f01744d31290ab27f46589404340f559aef9f80374ab7364&token=1350976250&lang=zh_CN#rd

知乎用户 拜 deng 发表

2021 年的最后一天,特斯拉 CEO 埃隆 · 马斯克 (Elon Musk) 在推特上发表了一番挺 “丧” 的言论。

首先,马斯克回复了一条关于 “目前有 936 家估值超过 10 亿美元的创业公司” 的推特时表示,“如果历史可以借鉴,那么大多数创业公司都无法度过下一场衰退。”紧接着,网友进一步提问他认为下一次经济衰退将在何时发生,马斯克表示,“预测宏观经济很有挑战性。我的直觉是衰退大约会在 2022 年春天或夏天到来,但最迟不会晚于 2023 年。”

(来源:马斯克推特截图)

旗下航天公司 Space X 也曾传出破产危机

不知马斯克此番发表 “大多数创业公司都无法度过下一场衰退” 言论,是否与他旗下公司 Space X 此前传出破产传闻有关。

据彭博社报道,由于 “猛禽” 发动机遭遇到了量产危机,马斯克在感恩节假期第二天就亲自赶到该发动机的生产线了解情况,此后他给 Space X 的员工发了一封内部信,号召员工放弃假期,回来上班:

“不幸的是,猛禽的生产危机比几周前看起来要严重得多。随着我们对前任高级管理人员离职后的问题进行深入调查,问题比报道的严重得多。没有任何方法可以粉饰这一切。”

(来源:CNBC)

“如果‘星舰’飞行频次明年不能达到至少每两周一次,我们将面临真实的破产风险。”

“坦白讲,我们需要所有人一起从这场灾难中恢复过来,除非你有重要的家庭事务。”

11 月 30 日,马斯克又在推特上表示,“SpaceX 的花费很惊人,资金流动性可能很紧,虽然 SpaceX 不太可能破产,但并不是不可能。SpaceX 在下一次经济衰退期间可能面临破产。”

看来危机是真实存在的。

此前,早在去年 7 月,马斯克就曾宣布提高 “猛禽” 的生产率,年产 800 台以上,愿景很好,但是由于目前 SpaceX 在星链(Starlink)和星舰(starship)上已经损失了数十亿美元,一边赔钱一边提高产能,产出之后还要供应前方发射,结果只能是供不应求。如果 “猛禽” 的量产问题得不到解决,现有的两个项目计划就会延期,这可能导致 SpaceX 赔偿巨额违约金的,而且未来承接其他项目也会更加坎坷。

此外,据路透社报道,由于猛禽发动机生产进展缓慢,Space X 已经有三位高管离职。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也不是马斯克和 SpaceX 第一次面临破产风险了。SpaceX 成立初期火箭发射曾遭遇过多次失败,同样几近破产,但每一次都安稳度过了。

去年净资产增加 1180 亿美元 全球居首

根据彭博社昨日发布的全球亿万富豪指数显示,2021 年,全球十大富豪的净资产增长共计约 4000 亿美元,且身价均超过 1000 亿美元。

即使经过了去年风风火火的卖豪宅、从加州搬到德州、减持特斯拉等操作,马斯克依旧是全球首富。根据数据,他的净资产在过去一年中增加了 1180 亿美元(约 7500 亿元人民币),但产略低于 2020 年增加的 1400 亿美元。

彭博社指出,马斯克的财富增长主要得益于其公司特斯拉电动汽车制造业务的快速扩张。特斯拉的股票在 2021 年上涨约 50%,公司市值在 10 月份首次超过 1 万亿美元,截至 2021 最后一个工作日收盘为 1.06 万亿美元。

此外,从 11 月初开始,马斯克一直在大量出售特斯拉的股票,用来支付去年近 120 亿美元的税款。根据美国证监会 (SEC) 文件显示, 12 月 28 日,马斯克又出售了价值 10.2 亿美元的公司股票,出售完毕后他已接近其出售特斯拉 10% 股份的目标。同时,他还行使了最后一批已归属的特斯拉公司近 160 万股的期权。

知乎用户 顾九灵 发表

马斯克放的屁还少吗?

只不过马斯克有所谓成功者光环,所说的话被媒体无限放大而已。

可能大部人觉得现在就在经济衰退吧。

知乎用户 北京中伦 X 律师​ 发表

马斯克的日期预判是根据美联储加息计划得出来的

他这哪是预测经济危机啊

他这是替身后的资方朝美联储喊话呢

你们敢加息,经济就真危机

赤裸裸的威胁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美国前财长称,全球经济或将迎来日本式停滞,如何解读其发言?

知乎用户 观察者网​ 发表 结合以往的专栏文章,尝试回答这个问题! 1、什么是日本模式? 本人观点是对应上世纪九十年代债务支撑的繁荣被加息刺破之后的补救政策,基本特征是,主动去杠杆之后,通过不断增加政府负债,来置换居民和企业部门的压力,居民 …

如何看待逆全球化?

知乎用户 李建秋​ 发表 逆全球化是短时期内产生的一种现象,但是不会持续很久。 因为全球化是有经济理论作为支撑的,民族主义可能在某一个时期有影响,但是不会扭转大格局,全球化的理论其实并不复杂,只是很多东西被甩锅到全球化了。 举个例子, 以美 …

新冠肺炎疫情会对世界格局有什么改变?

知乎用户 caterpillar​ 发表 短期的影响并不大,先进的生产力还在西方。从物质到影响力,西方仍占据优势。 但是西方丧失了他最重要的道德优势。让我们知道 “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 不再仅仅是透支革命热情的口号,而是有着坚实的物质支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