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洞穴比喻」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Vivian Darkbloom​ 发表

最近读到一篇阐释奥德赛的文章 Cave of the Nymphs。作者 Porphyry 本身是新柏拉图主义者,以奥德赛中出现的洞穴意象为出发点,分析了洞穴意象在整个古代神话传统中的意义、及其对柏拉图洞穴隐喻的影响。我认为将 Porphyry 的观点介绍到这里来是有裨益的。

这个问题下,一位 D 姓同学在他的回答中指出,柏拉图与恩培多克勒的洞穴意象以及洞穴即世界的观点来自俄耳甫斯主义。然而,根据 Porphyry 的分析,这一洞穴意象有着比俄耳甫斯主义更为久远的传统。

Porphyry 写这篇文章的本意是阐释奥德赛中出现的洞穴意象

And in the cave are long looms of stone, at which the nymphs weave purple webs, a wonder to behold; and in it are also ever-flowing springs. Two doors there are to the cave, one toward the North Wind, by which men go down, but that toward the South Wind is sacred, and men do not enter by it; it is the way of the immortals. (13.102-112)

Porphyry 对这一段落提出的疑问是,为什么荷马的洞穴有两个出口,一个供人类下降,另一个供神灵上升?Porphyry 对这一疑问提出的解释是,古人把洞穴作为世界(Cosmos)的象征。(古人——这是一个向来很难被界定清楚的词汇。人们常常爱把神话的制造者归结为 “古人”,然而所谓的“古人” 到底是怎样的一个群体,人们无法给出确切的解释。Porphyry 的文章也存在这一问题。不过一般而言,我们可以简单地把古人一词理解为一个时间、空间上的他者。)Porphyry 指出,洞穴和世界是由相同的物质(Earth)组成的,并且都拥有着昏暗、潮湿的特质。不过尽管世界昏暗而潮湿,它的昏暗与潮湿是在秩序的控制之下的(Cosmos 本身就是 Chaos 的反义词),因此世界同时也是因有序而美丽、充满愉悦的。世界这一昏暗 - 潮湿与美丽 - 愉悦并存的特性,使得洞穴能够更为贴切地成为它的喻体了:洞穴也拥有着令人愉悦的外表以及一个昏暗而神秘的内部。Porphyry 用了一个查拉图斯特拉的例子来佐证他的这一洞穴即世界的理论:查拉图斯特拉在一处布满鲜花与溪水的山间,走进了一个洞穴,在洞穴中看见了世界的异象。在此之后,人们便开始在洞穴中进行宗教仪式,并把洞穴作为世界的象征。

Porphyry 接着提出,对于古人来说,洞穴不仅是(我们可感知到的)世界的象征,还是世界的(我们感知不到的)隐形力量的象征,因为洞穴内部的黑暗巧妙地暗示了世界的隐形力量很难被感知到。Porphyry 认为,就是在这样的语境下,克洛诺斯才会把他的孩子藏在大海中的一个洞穴里、Demeter 才会把玻耳塞福涅养在山间的洞穴里。同样地、Porphyry 认为,我们也要在这样的语境下理解在恩培多克勒 fragments 中的话(Porphyry 原文只引用了第 120 节,我加上了第 119 节,作为上下文的补充):

From what honour, from what a height of bliss have I fallen to go about among mortals here on earth. We have come under this roofed-in cave. (119-120)

Porphyry 指出这段话的主语是引导灵魂的力量(the power that guides soul)。换句话说,这段话是世界的力量在感叹自己是多么荣幸来到这个世界、这一洞穴(洞穴在此处作为世界的隐喻)。 我们不难发现,恩培多克勒里出现的这一洞穴意象,与其像 D 姓同学所说的那样是 “灵魂痛苦的无尽旅途中的一站”,不如说是对“含有神秘力量的世界” 的比喻。

接着,Porphyry 指出,正是在这样的语境下,柏拉图提出了他的洞穴隐喻。洞穴是对世界、对世界的神秘力量的象征;洞穴这一意向本身就是对世界的比喻。Porphyry 对柏拉图的阐释就在他说到这里的时候就结束了。如果要顺着他的思路继续说下去,那就是我们活在一个比喻,一个意象之中:我们身处的不是真正的世界,而是世界的意象(a.k.a. 洞穴)。爬出这个洞穴,就意味着爬出世界的喻体,进入的本体。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 Porphyry 的 The Cave of the Nymphs in the Odyssey 的原文(Loeb 上没有,我找过了)。

知乎用户 姜源​ 发表

从政治哲学的角度,之前 @重光和

@于佩玉

的答案并不令人满意,或者说严重低估了洞穴比喻的丰富内涵。柏拉图的理论太深,我没把握理解的准确,但是不大礼貌的要说一句,@于佩玉从启蒙思想的角度去解读肯定和柏拉图的本意相距甚远。以下是我解读,先申报一下,我对柏拉图的理解受施特劳斯学派的影响比较大。

第一个问题,黑暗的洞穴是比喻 “人民普遍无知 / 愚昧的社会” 吗?从字面上看,这个表述蛮符合柏拉图的原意,问题是,柏拉图所说的 “无知” 和我们通常所说的 “无知” 含义完全不同。柏拉图所说的无知很大程度上是哲学意义上的无知,我赞同

@林伟长

的解释:“他们受限于感官等因素而只能看到物品的投影,这种投影或许可以理解为现实世界中存在许多仅仅是对理念的世界进行近似的事物”。换句话说,黑暗洞穴中的人之所以是无知的,是以为被自己的感官所迷惑,而无法了解到抽象的,形而上意义上真实的世界。所以我们也可以说,柏拉图所说的智慧与无知等同于能否摆脱感官的束缚,看到事物的本质。

第二个问题,应该如何理解黑暗洞穴的状态?按照 @重光和 @于佩玉的解读,黑暗洞穴的状态是一种错误的,需要被改变的状态。从 “愚民政策” 一词可以看出,@于佩玉还进一步认为这种状态是被人为创造出来,以及在道德上邪恶的。但这个解读同样是不准确的。人受制于自己的感官是一个客观描述,一个人绝大多数的观念都来自于自己的感官,比如我喜欢苍井空老师。这一点能否彻底予以克服是个纯哲学问题我们暂且不论,但一个人受制于自己的感官在道德上不一定有问题(尽管有人可以指出我受到苍老师的迷惑,而没有看透女人的本质,所以我是 “无知和愚昧” 的),而一个社会上绝大多数人受制于自己的感官也不一定是什么错误的和道德上邪恶的状态,(在现代社会这一点其实是被极大的鼓励的,不过我们暂且不论)。所以简单来说,黑暗洞穴的状态就是一个普通的真实世界,在真实的世界中,人们会讨论甜豆花好还是咸豆花好,会喜欢大胸长腿的女人,会想找王思聪这样的有钱人当老公,会等着苹果出 iphone6。而在柏拉图的笔下,黑暗洞穴状态就是一个普通的城邦。

在第二个问题结束,第三个问题开始前,请看一下这么一段原文:

苏:因此,我们作为这个国家的建立者的职责,就是要迫使最好的灵魂达到我们前面说是最高的知识,看见善,并上升到那个高度;而当他们已到达这个高度并且看够了时,我们不让他们象现在容许他们做的那样。

格:什么意思?

苏:逗留在上面不愿再下到囚徒中去,和他们同劳苦共荣誉,不论大小。

格:你这是说我们要委曲他们,让他们过较低级的生活了,在他们能过较高级生活的时候?

苏:朋友,你又忘了,我们的立法不是为城邦任何一个阶级的特殊幸福,而是为了造成全国作为一个整体的幸福。它运用说服或强制,使全体公民彼此协调和谐,使他们把各自能向集体提供的利益让大家分享。而它在城邦里造就这样的人,其目的就在于让他们不致各行其是,把他们团结成为一个不可分的城邦公民集体

第三个问题,黑暗洞穴的状态需要被改变吗?按照 @重光和 @于佩玉的理解,黑暗洞穴的状态因为是道德上邪恶的,是需要被改变,所以他们两位会用到打破铁屋 / 或者启蒙这样的词,但是柏拉图在理想国第七卷根本没有这个意思。柏拉图在讨论的问题不是看到光明的人怎么拯救洞穴里的人,而是洞穴里面的人怎么把看到光明的人拉回洞穴一起过日子。为什么会这样呢,问题二的讨论和引用的原文已经说得很明白了,黑暗洞穴的状态就是普通城邦的状态,这种状态本身是不应该 / 不可能 / 不必要(选哪个词取决于对柏拉图的不同解读)去改变的。

第四个问题,那柏拉图想说明什么?柏拉图认为,城邦生活(也就是政治生活)是一种被感官所控制的生活状态,少数哲人突破了感官的束缚领悟到真正的哲学和真理。但问题是这些哲人还是城邦的一部分,也就是需要返回洞穴,和受制于感官的人共同生活,否则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说法这些哲学家就不是人,而是非神即兽。那这些掌握哲学的人 / 看到了光明的人对于城邦生活 / 黑暗洞穴的生活是好事还是坏事呢,他们能够成为哲学王使城邦生活变得更加完美,还是成为一个败坏青年和不敬神的人破坏原有的城邦生活呢?反过来,城邦里的普通人又该如何看待哲人呢,是把他们奉为哲学王,还是判决他们喝毒酒呢?柏拉图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一方面柏拉图提到应当强制哲人参与城邦生活,另一方面柏拉图又说需要编一个神话欺骗其他人用来维持哲人王的统治。

最后是彩蛋时间。理想国全篇第一句话:

I went down yesterday to the Piraeus with Glaucon the son of Ariston (昨天我和阿里斯同的儿子格劳孔一块儿向下走到比雷埃夫斯港)。在绝大多数中文翻译中代表方向的 down 并不被翻译出来,因为 “向下走到” 在汉语里很别扭。但是看完上面的讨论,你们真的觉得 went down 出现在这里只是一个巧合吗?

知乎用户 盐选科普​ 发表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柏拉图认为在感官可见的「洞穴」世界里,一切皆为虚幻,他相信有一个更高的真实存在,那就是「理型(Idee)」的世界。

请想象一下:你从一出生就被链条绑在洞穴里,眼睛只能盯着前方的墙,墙上有一些影像可看,你可以听到从墙上反射回来的、仿佛是那些影子彼此在说话的声音。你的全世界就是这些看起来活生生的影子,除此之外,其他东西对你来说都不存在。你被囚禁在幻影的世界里。

现在你的链条被解开了,你转过头来——几乎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你第一次看到三度空间的、立体的物体,而且你也看到那堆制造影子的火光——之前你一直以为那些影子是真实的东西。如今你发现,原来有人拿着些无生命的雕像走来走去,制造出墙上的影子,他们彼此谈话,让你一直错以为是影子在讲话。也就是说,你过去一直把雕像的影子——也就是仿像的仿像——当成真实的人类,因此是双重的认知错误。现在你看穿了洞穴里真实的情况。

然而你还没理解到,你是处在洞穴里——直到你看到另一道光,那光远比洞里的火光更加明亮,你顺着那道光往洞口走去,走到日光里。一开始你因为强光什么也看不见,你的眼睛需要一些时间来适应耀眼的阳光。你感到眼睛在刺痛。然而你逐渐看到了东西,那种清晰是你从来不曾经验过的。

直到此刻你才恍然大悟,你先前住在幻影世界里。你想要走回山洞,对其他囚徒讲述你看到怎样的光亮,然而当你走进山洞,只看到一片漆黑,你的眼睛几乎无法辨认墙上的影子。其他的囚徒以为你精神不正常,把你当成口出狂言的疯子,醉心于旁人无法理解的世界。

这个举世闻名的洞穴囚徒比喻出自公元前 4 世纪、生活于雅典的柏拉图,他所创办的西方第一所学院,可说是今日大学的前身。柏拉图的老师,也是他最尊崇的典范是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喜欢在雅典的广场上闲逛,拿些讨论真理、美与善的哲学问题来纠缠别人。他让雅典市民卷入深刻的思想辩论,详细分析他们的生活、价值观与信念。

知乎用户 晏冰 发表

柏拉图在《理想国》第七卷开篇所描摹的第一洞穴具有四个大核心内容。第一,洞穴隐喻中蕴含着两大关键性转折:第一大转折是囚徒离开洞穴,即囚徒从洞穴上升到阳光中,因为囚徒启蒙的关键步骤是离开洞穴,直视阳光;第二大转折是囚徒重返洞穴,即囚徒从阳光下降到洞穴中,因为解放的囚徒启蒙被缚的囚徒的直接条件是重返洞穴,带入阳光。第二,洞穴隐喻的顶点是阳光,因为囚徒离开洞穴的根本目标是阳光,而囚徒重返洞穴的最终武器也是阳光。只有直视阳光,囚徒才能实现自我启蒙。而只有带入阳光,囚徒才能启蒙他人。因此,阳光是架通两大转折的桥梁。第三,囚徒在洞穴隐喻中有三种不同的处境,即原始洞穴的囚徒处境、洞穴之外的囚徒处境与重返洞穴的囚徒处境。上升与下降区分了囚徒的三种处境,囚徒的上升使囚徒从洞中前往洞外,而囚徒的下降使囚徒从洞外重返洞中。第四,洞穴隐喻可以分离出六个阶段,即原始洞穴的两个阶段、洞穴之外的两个阶段与重返洞穴的两个阶段。

(一)第一种处境:原始洞穴的囚徒处境

第一阶段:一群囚徒栖居于洞穴之中,头颈与腿脚从小即被镣铐紧锁而无法动弹,既不能转身,也无法回首,只能直视眼前的洞壁。囚徒的后上方燃烧着一堆篝火,篝火和囚徒之间筑有一堵矮墙。矮墙之后铺就一条小路,一群路人高举人像、兽像与器物等沿墙而过。人像、兽像与器物等通过火光投射到洞壁,从而形成虚幻的阴影。囚徒只能眼望阴影,而无法瞧见实物,所以误以为阴影就是实物。(514a—515c)

第二阶段:此时,其中一位囚徒被解放,被迫起身回头直视火光。顿时,他眼花缭乱,痛苦不堪,根本无法分辨实物。而若他转身回视阴影,阴影却历历在目。因此,他依旧误以为阴影是实物,而实物反而是阴影。假如有人告诉他,阴影是虚幻的,而实物才是真实的,且把实物指给他看,迫使他回答所见为何物,他一定嗤之以鼻,不以为然。如果此人迫使他直视火光,他定然转身逃离,依然故我地重申阴影才是真切的,实物反是虚假的。(515c—e)

(二)第二种处境:洞穴之外的囚徒处境

第三阶段:有人以武力拖曳着解放的囚徒从洞穴上升到阳光中。对此,他非但不喜出望外,感激涕零,反而痛苦万分,火冒三丈。尔后,解放的囚徒站在太阳底下,由于阳光强烈,猛刺双目,他瞬时眼冒金星,头晕目眩,以致眼不能睁,目不能视,分不清南北,辨不明真物(truethings)。(515e—516a)

第四阶段:解放的囚徒在阳光下需要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起初,他只能分辨实物的阴影。接着,他能够辨别真物在水中的倒影。后来,他能够看清真物本身。然后,他抬头望向天体与天空。再后来,他能够在夜晚观看星光与月光。最后,他能够在白天直视太阳本身,而不是太阳在水中的倒影。于是,他意识到,太阳是四季更替与岁月流逝的根源,是一切事物的渊源。至此,解放的囚徒觉得自己无比幸福,而被缚的囚徒非常可怜。从此,他再也不愿去过洞穴的生活了。(516a—e)

(三)第三种处境:重返洞穴的囚徒处境

第五阶段:解放的囚徒重返洞穴。由于突然间从明亮的阳光进入黑暗的洞穴中,他的肉眼一阵难受,视线一片模糊。此时,被缚的囚徒要跟解放的囚徒较量,谁能够更清楚地分辨实物的阴影。由于解放的囚徒的视力尚未恢复,他在这场较量中一败涂地。于是,被缚的囚徒纷纷嘲笑解放的囚徒,直言他离开洞穴一趟再回来后,他的视力反而损坏了。因此,被缚的囚徒认为,离开洞穴,拥抱阳光,纯属多此一举。(516e—517a)

在哲学家的视域中,哲学生活高于政治生活。哲学家不愿再过低级的政治生活,而是醉心于高级的哲学生活。因此,下降到洞穴,不是哲学家的主动选择,而是被逼无奈。(519c—521b)而哲学家被迫下降到洞穴之所以是合情合理的,是因为哲学家要成为统治者,必须积累政治经验,而哲学家要积累政治经验,必须过政治生活。如果哲学家不愿过政治生活,哲学家就不可能获得政治经验,从而也无法成为统治者。

哲学家从哲学世界下降到政治世界的最初结果是,分辨不清实物的阴影。哲学家分辨不清实物的阴影,并不意味着他无法区分错误的意见(阴影)与正确的意见(实物),也不意味着他无法区分意见与知识,而是意味着他不再习惯于面对错误的意见。在洞穴之外,哲学家已经习惯于哲学生活,不愿再过政治生活。当他突然被迫重返洞穴,他也不再习惯于面对错误的意见,而是渴望直接面对知识本身。因此,哲学家在关于错误意见的较量中铩羽而归。

在哲学家的世界中,知识高于意见,而在公民的世界中,意见高于知识。这是因为解放的囚徒意识到知识与意见的区分,而被缚的囚徒却对此一无所知。在这种情境下,如果解放的囚徒纠正被缚的囚徒而言道:阴影不是实物,而是实物的模仿。被缚的囚徒定然嗤之以鼻,并且反过来纠正解放的囚徒:阴影就是实物。甚至,双方互相嘲弄。解放的囚徒认为被缚的囚徒被洞穴生活洗脑了,而被缚的囚徒认为解放的囚徒被洞外生活洗脑了。从此,被缚的囚徒再也不愿离开洞穴了,正如解放的囚徒当初不愿重返洞穴一样。

第六阶段:这个时候,解放的囚徒试图砸烂被缚的囚徒身上的枷锁,并试图引导他们离开洞穴,前往洞外,直视太阳。被缚的囚徒非但不心存感激,反而心生怨恨。最终,被缚的囚徒联手杀死了解放的囚徒。(517a)

解放的囚徒曾经是潜在的哲学家,所以天生的哲学家最终引导他从意见上升到知识。而被缚的囚徒不是潜在的哲学家,所以他们最终选择杀死曾经的潜在哲学家。因此,哲学启蒙面临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启蒙潜在哲学家的结果是启蒙成功,而启蒙庸俗大众的命运是启蒙失败。启蒙成败的关键在于启蒙对象的差异,据此,两种启蒙的区别实质上是精英启蒙与大众启蒙的区别。

两种启蒙的两种结局根源于哲学与政治的冲突。政治的本质是意见,而哲学的本质是以知识取代意见。所以,哲学必定危及政治,反过来,政治也必定威胁哲学。只要政治与哲学的本质不变,政治与哲学的冲突就将一直存在下去。因此,真正有效的启蒙是精英启蒙,而不是大众启蒙。精英启蒙既捍卫了哲学,也保存了政治,而大众启蒙既危及哲学,也伤害政治。

知乎用户 Deng Mingming 发表

柏拉图写任何作品的最大特点,在于前后强烈的对比和关联。因而,在回答洞穴寓言的内涵之前,我们应该先清楚的了解(或者至少知道)柏拉图在前面六卷中在说什么, 或者说,为什么他要在第七卷在写所谓的洞穴寓言。其次,理解柏拉图不能诉诸于当代的启蒙思想,因为这种理解是失当的(这部分后面会进行描述)。

那么柏拉图前面说了什么呢?简言之,德性,Kalipolis(正义之邦)的建立,高贵的谎言(noble lie),共妻制等等。在洞穴寓言之前发生了很多事情,其中对于洞穴寓言影响最大的是所谓的 “线寓”。第六卷的末尾,柏拉图写道:

那么请你用一条线来代表它们:把这条线分成不相等的两部分,然后把这两部分的每一部分按同样的比例再分成两个部分。假定第一次分的两个部分中,一个部分相当于可见世界,另一个部分相当于可知世界;然后再比较第二次分成的部分,以表示清楚与不清楚的程度,你就会发现,可见世界区间内的第一部分可以代表影象…"

这条线段大致将世界分割成了四个部分,Image,Object,Mathematical object 和 the Forms. 接着我们再看洞穴寓言的三个对应形象,Shadow,Torch Light,the Sun. 我们现在开始重构整个洞穴寓言:

1. 一群人绑在墙上,永远认为 shadow 就是真实的。(Image,物的投影,比如一幅树的画就是树的投影)

2. 直到有一天一个人被解除了镣铐,看到了火光。(从 image 过渡到 object,从看树的画看到真实的树)

3. 之后,他开始上升。(所谓的 Mathematical object)

4. 最后,他看到太阳。(the Forms)

关于 3-4 之间的过程,从 mathematical object 到 forms,柏拉图的描述是晦涩的:

至于讲到可知世界的另一部分,你要明白,我指的是逻各斯本身凭着辩证的力量而达到的那种知识。在这里假设不是被用作原理,而是仅仅被用作假设,即,被用作一定阶段的起点,以便从这个起点一直上升到一个高于假设的世界,上升到绝对原理,并且在达到绝对原理之后,又回过头来把握那些以绝对原理为根据提出来的东西,最后下降到结论。在这过程中不靠使用任何感性事物,而只使用理念,从一个理念到另一个理念,并且最后归结到理念。

我的理解是:为了认识完美的圆,我们需要先构想一个逻辑上的圆。这个圆一定是不完美的,因为一个几何圆的构建,我们是将无数跳线的拼接尽可能圆滑从而构建一个形式上完美的圆。但是也论证了,如果要认识到超脱于逻辑之外的完美之物,人类同样需要先在自己的逻辑体系之内表述一个数学对应物,进而认识到 Form。而到达 Form 之后,这部分逻辑就可以进行剔除。

我们回到之前的重构部分,这个重构的意义是,只有这样明确柏拉图描述的概念和他所希望表达的概念的对应关系,进而认识柏拉图洞穴寓言的内涵。通过重构,柏拉图的思路在我们面前就变的清晰了很多:

多数人一辈子对于一堆影子产生了无限的 Imagination.

其中一个人被解除了镣铐,看到了火光,产生了 opinion。

之后他不断上升,产生了 mathematical idea

最后他看到了太阳,产生了 idea.

这才是所谓的洞穴寓言。

有意思的是,这个哲学家回来之后,受到的是这样的待遇:

“再习惯于黑暗所需的时间也不会是很短的。如果有人趁这时就要他和那些始终禁锢在地穴中的人们较量一下 “评价影象”,他不会遭到笑话吗?人家不会说他到上面去走了一趟,回来眼睛就坏了,不会说甚至连起一个往上去的念头都是不值得的吗?要是把那个打算释放他们并把他们带到上面去的人逮住杀掉是可以的话,他是会被杀掉的。”

那么如何处理这钟困境呢,需要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1. 为什么只有哲学家才被允许看到太阳。

“我们作为这个国家的建立者的职责,就是要迫使最好的灵魂达到我们前面说是最高的知识,看见善,并上升到那个高度;而当他们已到达这个高度并且看够了时,我们不让他们象现在容许他们做的那样”。
2.
哲学家为什么需要回来。

**” 我们的立法不是为城邦任何一个阶级的特殊幸福,而是为了造成全国作为一个整体的幸福。它运用说服或强制,使全体公民彼此协调和谐,使他们把各自能向集体提供的利益让大家分享。而它在城邦里造就这样的人,其目的就在于让他们不致各行其是,把他们团结成为一个不可分的城邦公民集体。”
**

“须知,一经习惯,你就会比他们看得清楚不知多少倍的,就能辨别各种不同的影子,并且知道影子所反映的东西的,因为你已经看见过美者、正义者和善者的真实。因此我们的国家将被我们和你们清醒地管理着,而不是象如今的大多数国家那样被昏昏然地管理着,被那些为影子而互相殴斗,为权力——被当作最大的善者——而相互争吵的人统治着。事实是:在凡是被定为统治者的人最不热心权力的城邦里必定有最善最稳定的管理,凡有与此相反的统治者的城邦里其管理必定是最恶的。"

“只有当你能为你们未来的统治者找到一种比统治国家更善的生活时,你才可能有一个管理得好的国家。因为,只有在这种国家里才能有真正富有的人来统治。当然他们不是富有黄金,而是富有幸福所必需的那种善的和智慧的生活。如果未来的统治者是一些个人福利匮乏的穷人,那么,当他们投身公务时,他们想到的就是要从中攫取自己的好处,如果国家由这种人统治,就不会有好的管理。因为,当统治权成了争夺对象时,这种自相残杀的争夺往往同时既毁了国家也毁了统治者自己。”

3. 洞穴寓言的本质是什么 “

因而洞穴寓言的实际内涵应该如第六卷中的野兽寓言所说:民众如同一只野兽,只有 Imagination,力大无穷。Sophist(诡辩者),那些只有 opinion 的人,在治理国家之上,只知道一味讨好这只野兽,说他们喜欢的,不做他们讨厌的,最后只会导致国家的分崩离析(铜铁当道,国家必亡,关于洞穴寓言关于人类铜铁的划分请参考第三卷)。只有哲学家,有 idea 的人,才能真正统治好一个国家,因为他们不在乎尘埃世界的名利,同时只有他们知道真正的好与不好。

4. 柏拉图对现有世界的态度

事实上柏拉图式希望改变的,因为现有的一切国家都是不完美,非最高知识的表象,同时现有的制度无法培育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哲学王。所以,在第五卷 472e,柏拉图提出我们应该对现有不完美的制度进行改革,以最小的改动来治理他们。只有这样,哲学才能和政治学相遇,产生所谓的哲学王,洞穴寓言才有可能实现。

p.s. 关于前面彩蛋的问题

@姜源

,这个彩蛋同时是柏拉图对于全文最后一句的回溯:

让我们永远坚持走向上的路,追求正义和智慧。这样我们才可以得到我们自己的和神的爱,无论是今世活在这里还是在我们死后(象竞赛胜利者领取奖品那样)得到报酬的时候。我们也才可以诸事顺遂,无论今世在这里还是将来在我们刚才所描述的那一千年的旅程中。

柏拉图的下既是下降到所谓的洞穴的黑暗之中,使灵魂得以转向,从而进行有序和有理性的管理灵魂;同时也是去一个叫做 Piraeus 的城市里,一所港口城市,一座诡辩学者,军人,哲学家等等聚集的地方。这里所有概念可以得到充分的探讨与检验,进而正义与智慧才的理念能得以诞生,从而能够治理一个正义的国家。因为在希腊人的眼中,一个 just city-state 是等同于一个 just man。

知乎用户 未离恩山休问道 发表

苏珊怀斯鲍尔《极简科学史》里有一个自然科学角度的解读,可备一说:

《理想国》(Republic)第七卷中的 “洞穴之喻”(Allegory of the Cave)非常有名,其中,柏拉图对他的观点进行了最明确的解释。他坚称,存在于造物主心中的那个理想的、未被腐化的完美宇宙与我们居住着的这个可见的、劣质的复制品是不同的。不懂哲学的人只能看见这个复制品。他就像一个被锁链束缚在洞穴里的囚徒,只能看到面前洞壁上外界真实事物的影子,而看不到真实的世界。囚徒一旦被释放,并被带到洞穴之外阳光下的世界,外面的光线会刺痛他的眼睛,令他目眩而看不清任何东西。他情愿回到洞穴的樊笼中,宁可去盯着影子,也不愿看到现实。
所以,不懂哲学的人一定要被慢慢地带出 “洞穴”,带到他出生的世界,让哲学知识的阳光包裹他。他要接受教育,去理解理想的宇宙;这样,他就会不再满足于那个复制品了。算术和几何学就是达成这一转变的工具。由于算术始于区分一些概念:单数与复数,一与多,一与无限,因此算术就拥有 “一种将思维汇聚并转化为对真实存在进行冥思的力量”。同样,几何学也将灵魂引向真理,并创造出了之前从未有过的 “哲学精神”。[插图]
但是只有当它们被用于处理抽象概念的时候,算术和几何学才有这种力量。柏拉图告诫说,算术的研究一定要 “遵循哲学家的精神,而不是遵循商店老板的精神…… 算术拥有非常巨大、发人深省的影响,它会驱使灵魂去理解抽象的数字,并拒绝将任何可见的或有形的物体引入讨论”。几何学的应用也一定不能像大多数几何学家那样(“他们心中只有应用,且总是狭隘又滑稽地对求面积、扩展运算或应用等滔滔不绝——他们混淆了几何学的需要和生活的需要。”),几何学应当被作为一种理解理想世界形式的方法。“通过几何学所要获得的知识,” 柏拉图解释道,“是关于永恒的知识,而不是关于任何正在消亡或转瞬即逝的事物的知识。”
事实上,柏拉图哲学观认为,只要不掺入任何感觉,理性就可以产生真理;因此,他对任何因观察得出的算术结论都感到怀疑。这就让他小心谨慎,比如说,对天文学。天文学家观测天体过去的运动,进行分析,并通过数学计算出它们未来的位置。但是这样的计算将观察——人的感觉——融入数学计算中,因此也就把计算从理想的世界带到了影子的世界。因此,柏拉图在肯定天文学计算的价值的同时,也警告天文学家们不要自认为自己的理论真的揭示了宇宙。天文学家的结论可能只是接近真理,但绝对算不上真理。[插图]

知乎用户 鸭脚​ 发表

楼上的两位说得不错,但是都主要是从偏向政治的角度阐述的。这个比喻从哲学的角度解释也是很有启发性的。

柏拉图认为世界是不完美的,人类所认识的世界之上还有一个 “理念的世界”,而“理念的世界” 是完美的。

例如:人类是无法在现实世界做出完美的圆的,但是理念的世界里,这种圆是存在的,人类世界的圆不过是对理念的世界的一种近似。

用这种思想理解洞穴比喻,则很好理解了:人类就是囚徒,他们受限于感官等因素而只能看到物品的投影,这种投影或许可以理解为现实世界中存在许多仅仅是对理念的世界进行近似的事物。囚徒们看不到的地方才是真实的世界,但是囚徒却认为那些投影就是真实世界了。

人类就如囚徒一样,将理念世界在现实中的投影奉为真实,而没有尝试探索理念的世界。柏拉图的比喻恰恰是为了指出这点。很明显,他做到了。

知乎用户 懒猴子 发表

柏拉图的 “洞穴喻” 是一个关于人从黑暗走向光明,从无知走向有知,从被遗弃状态走向被拯救状态的故事。一般人就像那被囚于洞中的囚徒,只知影子并认为影子为最真实的,而不知在影像之外尚有构影之光和构影之物。

“洞穴喻”最形象地表达了柏拉图的哲学理想:在这一比喻中,至善理念被看作是照亮一切者,没有光一切皆不可见,而没有 “善的理念” 的世界也就是一个没有光的世界。

柏拉图把世界分成现象世界和理念世界,称前者为 “可见世界”,后者为“可知世界”。在“洞穴喻” 中,可见世界的 “光” 和可知世界的 “太阳”,前者喻指习惯或经验或传统习尚中的善,而后者是指构成整个宇宙基本秩序和价值体系的至善。哲学首要的任务是要指明灵魂如何才能从可见世界转向可知世界。这种“灵魂转向” 构成了柏拉图理念论哲学的基本原理。

理想国》中,柏拉图认为灵魂由三个部分组成:理性、激情和欲望。《斐德诺篇》以理性驾驭两匹马的比喻来说明这三个部分的关系:其中一匹马奋力升向理念王国(激情,理性的全力支持者);其中一匹马则竭力把奔向人世间(欲望,与理性是针锋相对的)。正因为人的灵魂具有这种分裂的本性,正因为这种分裂构成了人向善或向恶,驰升于可知世界(理念世界)或沉沦于肉欲诱惑,因此灵魂要免于堕落就必须转向。只有灵魂从他的 “流放地”(肉体)回返自身或回忆自身才可称之为 “灵魂转向”。

柏拉图《理想国》继洞穴喻的描述性对话后,就是一场关于 “灵魂转向的技巧” 的讨论。柏拉图所说的灵魂转向实际上是要使人的灵魂的每一部分协调一致,听从灵魂的理性部分的指挥,只有这样灵魂才能转离变化世界,灵魂本身的 “视力” 才能选择正确的方向。柏拉图认为,由于灵魂的真正本性是超感性的,所以它只有上升到理念世界,返回本原,才能找到无上的幸福。

有必要说一下柏拉图的思想和中国传统思想的差异:中国思想中阴阳图式的 “光喻”,是将 “光明”(阳)和 “黑暗”(阴)看成是互济互渗、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它的最形象的象征就是 “阴阳鱼” 的图案。在这个图案中,光明和黑暗在同一个圆中比肩而卧,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它象征着存在的完整性。它作为一种哲学思想,不是致力于追求某种超感性绝对的理念和本质,而是从 “事物之呈现于当前”(阳或者 “阳面”)和 “事物之能如此呈现的背景”(阴或者 “阴面”)这两个方面来看待世界和人生。

知乎用户 盐选推荐​ 发表

洞外的阳光世界意味着哲人的真理世界,只有那些看见了善的理念的人,才能在日常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中行事合乎理性。

《理想国》中的 “洞穴比喻” 和政体演变背后的深层含义。

《理想国》行文至第七卷,为了说明受过教育的人与没有受过教育的人的本质区别,苏格拉底引出了他著名的洞穴比喻,这个比喻可以说是理解整部《理想国》乃至整个苏格拉底哲学精神内涵、哲学与政治之间关系的关键。有关这个想象中的洞穴的基本轮廓,苏格拉底是这样描绘的:有一个洞穴式的地下室,一条与洞穴同宽的通道通往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亮光从通道照进洞穴。一些人从小就生活在洞穴,他们的头和脚被束缚,动弹不得,头也无法转动,只好注视自己前方的洞穴后壁,他们背后高处有一堆火,火光照射进来,在火光与囚徒之间,有一条处于较高水平面上的路,沿着这条路有一道矮墙,在矮墙背后,有傀儡戏演员将木偶举过墙头表演,火光将木偶的影子投射到洞穴后壁上,囚徒们只能看到洞壁上的阴影,他们误以为矮墙后傀儡戏演员的声音就是阴影发出的声音。这种格局类似电影院,只是处于洞穴之中。设想某一天,洞穴之中的一位囚徒被解除桎梏,被迫起来,四处走动,环顾四周,抬眼看到火光,他会顿感头昏眼花,无所适从,一片茫然。如果这时有人告诉他,先前他所看到的都是虚假,现在看到的才是真实,他会感到无所适从,如果把墙头上的那些事物给他看,他反而会认为先前的那些阴影更加真实。迫使他看火光,他的眼睛会受不了,仍旧逃向先前的那些影像。如果有人将他拉出洞穴,他会感到痛苦,甚至恼怒,见到外面的阳光,他会眼冒金星,眼前模糊一片,看不清任何真实的事物。在经历一个逐步适应过程之后,他终于可以直接注视太阳本身,看见其真相,认识到太阳才是可见世界一切事物(包括先前看到的阴影)的主宰。如今,当他回想之前自己的状态以及依然被囚禁在洞穴之中的小伙伴们,不由暗自庆幸,同时为小伙伴们感到满心遗憾,先前洞穴中小伙伴们争权夺利不亦乐乎的样子,现在想想觉得实在好笑,特滑稽,这位走出洞穴的人打心底里不想再过那样的生活。设若他又回到洞穴,弃明投暗,一时视力模糊,还不及适应黑暗,他肯定会遭到洞穴中同伴们的嘲讽,他们会暗自庆幸自己当初没有走出洞穴,甚至根本就没动那个心思。鉴于那个走出洞穴的同伴遭到如此下场,他们会将那个当初迫使他走出洞穴的人抓住杀掉。

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这个比喻无疑是苏格拉底的自况,那个因当初强迫其中一位囚徒走出洞穴的人不正是哲人苏格拉底吗?洞穴代表可见世界,洞外则代表可知世界。洞内的影像世界意味着我们所生活的意见世界,洞穴中的囚徒不正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现实处境吗?洞外的阳光世界意味着哲人的真理世界,那里有「善的理念」,它是一切事物中一切正确者和美者的原因,是可见世界中创造光和光源者,是真理和理性的决定性源泉,只有那些看见了善的理念的人,才能在日常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中行事合乎理性。

在苏格拉底看来,教育(Paideia)就是促使灵魂的转向(periagoge),继而不断攀升(epagoge),走出洞穴,最终进入真理世界的过程,这是典型的柏拉图式的哲学教育过程。在作为职业教师的智术师们看来,教育就是把灵魂里原来没有的知识灌输到灵魂里去,就像他们能把视力放进瞎子的眼睛里一样。在哲人苏格拉底看来,知识是每个人灵魂里都有的一种能力(dynamis),它就像眼睛,是每个人用以进行认识活动的器官,作为整体的灵魂必须脱离变化世界,进入恒在的世界,观看实在和善者,教育不是在灵魂中创造视力,而是肯定灵魂本身本来就具有的视力,只是因为它无从把握方向,教育所致力的正是想方设法促使被教育者的灵魂找到正确的方向。可以说,苏格拉底式的教育过程正是打开受教育者灵魂之眼的过程,它旨在促使灵魂摆脱变化世界林林总总的欲望的重负。现实世界人们忙于追名逐利,致使他们的灵魂之眼被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名相所遮蔽,教育就是祛除遮蔽,解放灵魂,开启灵魂之眼的过程。

打眼一看,这样的教育过程与梭伦、被俘后的克洛伊索斯、刺瞎双眼后的俄狄浦斯如出一辙,但与他们不同的是,柏拉图式哲人教育的目的绝非使他们脱离城邦,游离于政治世界之外。恰恰相反,走出洞穴看到善的理念、洞见真理的哲人,需要委屈自己,接受(组织)安排,放弃较高级的生活,再次回到洞穴,与洞穴中的囚徒一起过较低级的生活,虽然勉强,但是必须,因为如果他们放弃治理城邦,那些不配做统治者的坏人便会趁机僭取权位,这些人道德败坏,智力低下,毫无廉耻之心,他们公权私用,封妻荫子,巧取豪夺,国家各项事业必将在这些人的手里毁于一旦。所以,出于城邦人民整体幸福的考量,哲人必须牺牲自己的个人幸福,以成全城邦的整体幸福。对哲人的这种强迫是公正的,因为正是国家培养了哲人,作为城邦公民的一份子,哲人受到更好也更充分的教育,他们有能力将哲学生活与政治生活结合起来。

苏格拉底这样说道:「你们每个人在轮值时必须下去和其他人交往,习惯于观看模糊影像。须知,一经习惯,你就会比他们看得清楚不知多少倍的,就能辨别各种不同的影子,并且知道影子所反映的东西的,因为你已经看见过美者、正义者和善者的真实。因此,我们的国家将被我们和你们清醒地管理着,而不是像如今的大多数国家那样被昏昏然地管理着,被那些为影子而互相殴斗,为被当成至善者的权力而互相争吵的人统治着。事实是:在凡是被定为统治者的人最不热心权力的城邦里必定有最善最稳定的管理,凡有与此相反的统治者的城邦里,其管理必定是最恶的。…… 只有当你能为你们未来的统治者找到一种比统治国家更善的生活时,你才可能有一个管理得好的国家。」只有那些真正体悟到有比政治生活更高的哲学生活、拥有善和智慧的生活,才不会将权位作为自己攫取好处的工具,只有那些不执迷权力的人掌权,才能避免党派政客之间争权夺利、自相残杀,既毁了自己,也毁灭国家,「除了那些最知道如何可使国家得到最好管理的人,那些有其他报酬可得,有比政治生活更好的生活的人而外,还有什么别的人你可以迫使他们负责护卫城邦的呢?」((520C-521B)

在柏拉图笔下,哲人苏格拉底委曲求全,下降进入城邦(理想国),他以哲人特有的灵魂之眼,洞察世道,把握人心,为城邦立宪,更为人心(灵魂)立法。而在苏格拉底的另一位著名学生色诺芬笔下,哲人苏格拉底第二次下降,进入现实中的雅典城邦

知乎用户 小蠢熊 发表

有一种真理在月亮上,而不是那刺眼的太阳,由是我们总会不时地望向它。

月亮被我们念念不忘,并不是因为它自己就能发光。光明早已映入我辈心中,所以明月才会高悬在我们头顶。

太阳只知道刺痛凝视真理的眼睛,然后用影子告诉我们 “时间” 是什么。而月亮,却利用了我们心中的影子,用阴晴圆缺的无常变化直接向我们演绎了,何谓千古春秋。

诗人总是会望月,守候。守得云开见月明。

ps

当许多人对真理和哲学趋之若鹜的时候,diss 柏拉图和哲学这套的人其实不少,只不过他们不知道罢了。

知乎用户 九重无津​ 发表

“洞喻” 是《理想国》“三喻”中最为形象的一喻。相比于 “日喻” 和“线段喻”,“洞喻”讲述了一个让人听起来饶有趣味的故事,虽然这个故事实际上是一个悲剧。柏拉图在洞喻中所讲的这个故事究竟想说明什么?洞喻中的各种意象,如洞穴本身意味着什么,是柏拉图学者们乃至一般文化人经常讨论的一个问题。海德格尔曾通过解释此喻,阐发了其独特的 “真理学说”。此喻与其他三喻的关联,也是学者们经常讨论的话题。有些学者从形而上学的角度出发探讨洞喻,我将对洞喻进行一个简短的纯政治哲学式的解读。

在洞喻之前,苏格拉底讨论的话题是哲人的认识对象问题。而之所以要讨论哲人的认识对象问题,是要回应阿德曼托斯的质疑:哲人岂能当王?也就是说,全书 “行驶” 至此,依然是在回应“第三个浪潮”。“三喻”均是在回应 “第三个浪潮”,我们经过了长程的讨论,很容易便遗忘了这一点。整个“三喻” 所回应的问题便是哲人为何具备统治资格。如果说 “日喻” 和“线喻”只是在形上层面上对哲人的认识对象进行了解释,那 “洞喻” 则揭示了哲人的生存处境。只有等到洞喻出现后,关于哲人的叙述才是完整的。洞喻通过洞穴和洞外世界的图像与日喻、线喻相关联,却有着日喻和线喻所不具备的实践维度。哲人在城邦中的命运如何,在洞喻中昭然若揭了。

在讲完洞喻的故事之后,苏格拉底似乎对这个故事做出了一些说明(517b-518b),其大致的说明是,洞喻中那个出洞又返洞的 “人” 实际上是指 “灵魂”,整个过程描绘的是灵魂的升降:得以“转向” 灵魂向上追求阳光,回到洞穴时又再度经历黑暗,嘲笑其他的灵魂(518a-b)。紧接着,苏格拉底强调了 “转向” 的意义,认为灵魂获得真知需要的是转向,而非 “看的能力”(518d)。可以看出,整个洞喻实际上是从头开始讲解了哲人的生成过程。洞喻描绘的是哲人如何通过意外的“松绑”,逐步通过自己的努力出离洞穴,最终见到太阳的过程。这一过程便是哲人的生成过程。由此看来,哲人求取真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哲人并非一开始就拥有真理,而是要通过不断地“上升” 接近真理。海德格尔因此看重柏拉图的洞喻,认为洞喻体现了真理(aletheia)在源初的意义上是一个不断 “去蔽” 的过程。

在解释完洞喻的含义后,苏格拉底告诉我们,真正的哲人将 “终身泡在学习中”、“认为自己活着的时候就已住上了幸福岛”(519c),他们根本不会愿意去从事统治和管理城邦的工作。于是便开始讨论要强迫哲人下降的问题(519d-521b)。真正的哲人不愿进行统治,是第三个浪潮所面临的最后一个挑战。在第六卷中,哲人不可能进行统治的原因主要是哲人本身很难“存活”:哲人面临着城邦的种种“败坏”,往往在没有成为哲人之前,便“泯然众人矣” 了。而在第七卷中,哲人不能进行统治的原因主要是哲人自己不愿意进行统治。也就是说,第三个浪潮为何“困难”,在第六卷和第七卷的给出的原因不同。

现在,我们清楚的知道了 “洞喻” 在《理想国》中的位置,有必要进一步对洞喻本身的内容进行解读。“洞喻”由一些重要的意象构成:洞穴本身、洞穴内的墙壁、墙壁上的影像、被铁链束缚着的人、火把、搬运各种道具的人和道具本身、出离洞穴那条坎坷的道路,以及洞外世界、出了洞穴的人、洞外水面的倒影、洞外的太阳。我们可以将这些意象和日喻、线段喻中的那些元素相对应:洞穴本身 = 可见领域、洞外世界 = 可知领域、洞穴中墙壁的影像 = 模仿物、道具 = 实际的物、洞外水面的倒影 = 数学 / 几何、洞穴外的太阳 = 善的理念等。但是,如果我们仅仅做这种简单的对应,那洞喻的深刻意义便难以展现了。如果洞喻仅仅和日喻、线喻是一种对应意义上的东西,那我们实际上只需要线喻就够了,洞喻只不过是对线喻的一种重复。上文已经指出,洞喻有其他二喻不具备的实践维度,我们有必要对洞喻进行一种政治哲学意义上的阐释。

在政治的意义上,洞喻中的 “洞穴” 实际上是指城邦世界,或曰政治世界。而洞外世界是指哲人所面对的自然世界。政治世界受意见支配,而自然世界则是真理的世界,不受意见支配。洞穴中被铁链束缚着的人,乃是在城邦世界中受礼法 / 习俗(nomos)约束的民众。洞穴上的影像,是民众在习传神话中所获得的世界图像。洞穴中的火把,乃是城邦的祖传律法。祖传律法是城邦生活的根基,正如火把是人们在洞穴中得以看到东西的唯一根源。搬运道具的那些人,乃是城邦礼法的维护者。出离洞穴的人,是脱离了城邦生活的哲人。洞外的世界,是超越政治世界的自然世界。

现在,我们得到了一个政治哲学意义上的洞喻图画。由这些要素所构成的故事,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整个洞喻最为关键的地方在于,曾出离洞穴又回到洞穴的那个人,被洞穴中的曾经同伴处死了。如果说出离洞穴的人是哲人,那这个故事实际上讲的是一个哲人之死的故事。历史上最著名的哲人之死,无疑是 “苏格拉底之死”。与洞喻中的那个人一样,苏格拉底也是被城邦的同伴处死的。苏格拉底在《理想国》中讲述的,是他自己的故事。所以,洞喻最大的意义,便在于它向我们解释了哲人之死的原因、解释了苏格拉底之死的原因。那么,苏格拉底之死意味着什么呢?哲人的命运为何是被同伴杀死?哲人必死吗?洞穴中的人们杀死的是什么样的哲人?

在 516e-517a 中我们看到,出离洞穴的人在回到洞穴后,由于看到了太阳,已经不能适应洞穴的黑暗。由火光照亮的洞穴,对于出离洞穴、见过真光的人来说是模糊不清的。实际上,在回到洞穴之前,出离洞穴的人便已经开始在心里可怜那些洞穴里的人了(516c)。出离洞穴、见到真光的人意识到,自己的同伴一直看的都是事物的假象,而没有看见过真实的世界。这正像一个得以探索理念世界的哲人在过上哲学生活之后,便很难再适应民众在习俗中所过的生活方式。那些被民众当做无比真实的东西,在哲人的眼中只是一些模糊的幻象。哲人可怜民众只能活在虚假的世界中,而民众则嘲笑哲人 “弄瞎了眼睛”,两者的对立与张力是必然形成的。民众由于尚未见到过真正的光亮,只能按照某些特定的习俗 / 礼法 / 传统 / 约定来生活,而哲人则由于见到了真光(enlightenment),将按照自然本身之中的法则来生活。哲人与民众的对立、哲学生活与政治生活的对立,背后实际上是礼法(nomos)与自然(physics)的对立。

在政治哲学的意义上,整个洞喻展示的不仅仅是洞穴内的人们和出离洞穴的人在认知方式上的对立,更是两者在生活方式上的对立。两者在生活方式上的冲突极为紧张,以至于前者甚至会处死对方。为什么?因为出离洞穴的人否定了洞穴内生活的根基——火把。没有了火把,洞穴中的人将连阴影都看不到。火光就算没有太阳光那样明晰,至少也是一种光,可以照耀事物,让人们看到一些东西。上文已经揭示,洞穴中的火把实际上乃是指城邦生活的根基——礼法。洞穴内的人所看到的事物之所以是模糊的,乃是因为他们看东西所凭借的光源是不足的。出离洞穴、又回到洞穴的哲人否定洞穴内的人所看到的东西的真实性,无异于是在否定整个洞内生活的真实性。所以,出离洞穴的哲人出于对曾经的同伴的 “怜悯”,将会 “试图替他们松绑、把他们领到上面”(517a),这便是哲人对民众的启蒙过程。哲人之所以要将洞穴中的人拉出洞穴,不仅仅是出于同情,更是因为哲人在根本上相信民众可以像自己一样,出离洞穴去见到真正的光亮。也就是说,哲人相信洞穴中的人都有出离洞穴观看理念的潜质,被火把照耀的生活仅仅是暂时的生活。只要哲人能通过普遍启蒙的方式将民众拉出洞穴,所有人就都可以变得像哲人一样去沐浴真光,依照自然本身的法则来生活。这样一来,原本在洞穴中的礼法生活便可以完全废弃,成为历史的过去。在启蒙哲人看来,启蒙教育对礼法教育的替代,本身是一种进步的历史。洞喻中这位最终被杀死的哲人,其实是一位启蒙哲人。这位试图启蒙洞穴内的人的出洞之人,在洞喻的故事中最终被杀死了。这个结局想说明什么呢?苏格拉底难道想说,想通过理性教育的方式启蒙大众,只是哲人自己的一厢情愿?大众是不可救药的?

出离洞穴之人的悲剧命运,与苏格拉底本人的死一样,是对哲人自身的一种警示。这种警示指的不是苏格拉底之死提醒了今后的哲人要懂得保全自己,而是要让哲人自己意识到 “哲学的天真与危险”。苏格拉底之死让我们看到,哲学对城邦来说的确是一种危害。哲学探究自然本身的原理,其遵循的法则是超越历史的永恒道理,而城邦据以生存的根基——礼法,永远是历史性的。礼法的真实性来自城邦中的人对礼法世世代代的遵守,而非来自它符合自然本身的道理。而这种遵守是无根据的,仅仅是一种习惯。政治生活的局限性便在于,大多数人只能按照某种既定的礼法来生活,而这些礼法往往是一个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自然形成的某种习惯。由于各个民族的历史不同,他们所形成的礼法往往也不尽相同。问题在于,自从 18 世纪以来,西方很多启蒙哲人开始相信,一种普遍的理性结构可以超越世界各民族那些个殊的生活方式——普遍理性可以为世界上各民族的生活方式重新立法。这种“理性之光” 伴随着 “坚船利炮”,使世界上所有尚未“开化” 的民族国家都不得不被卷入了 “世界历史” 之中……

如今,受过高等教育的我们,已经不会再相信自己只能过一种在礼法之内的生活,这话听了就让人 “难受”、“愤怒”…… 可是,已经独立自主的我们,真的没生活在某种潜移默化的生存结构中吗?在如今这个时代,任何意义上的厚实的礼法生活乃至观念性的意识形态信念都已经“脱落” 了,每个人似乎都在过一种自由选择的生活。然而,依然有一种真正的普遍结构在每一个愿意认真生活的人心中,那就是我们中国人对好日子的向往。如何捍卫我们世世代代积淀下来的传统的生活方式,抵御各类内在性、后现代乃至后 - 后现代的观念 / 生活革命,是我们新一代学人迫在眉睫的思想任务。

知乎用户 船无常 发表

乍看起来,柏拉图说得非常正确。 但洞穴之喻有个命门:

每当脱离一层囚禁,就进入另一层囚禁。

换句话说,无论如何转身奔向上图所示的背后之火焰,在遥远处都有另一堆火焰,柏拉图意义上的终极之火是无限后退的。柏拉图之洞穴人的存在方式乃是无限嵌套的,永远有一个更大的洞穴包围着 “解放出来的人”,使之始终处于囚徒状态。

洞穴人,错在哪里?海德格尔这段话给出了解释:

“从另一个对象出发对一个对象的排列、规定,使得这另一个对象作为包围者……”——柏拉图的洞穴人,从背后的火焰来规定看到的影子,使得火焰作为 “包围者” 了。当洞穴人转身看到火焰,这火焰又是何物的投影?——无论脱离多少层洞穴,这个问题永远都不会被消解

洞穴人的比喻是错误的,这个比喻是完全颠倒的。它错得如此离谱,以致于不能说:从一层洞穴解放出来,进入另一层大的洞穴是一种进步——根本不存在这种 “大的洞穴”。每一层的所谓洞穴都是一层包围者。一层层的包围者作为一个总体的东西,乃是我们身处的世界本身,而每一层的包围者实际上都是世界的局部。世界的局部和总体的世界,不是嵌套关系,而是不可分割的连续关系

如果一定要把这种不可分割的关系打碎,会看到 “世界的局部” 更接近于分形——分形的每一部分都(至少近似地)是整体缩小后的形状,具有自相似的性质。

洞穴人之喻,实际上也是汉字 “因” 和“囚”的象形

“囚” 于某处,看不到世界的整体,“因” 而把所能看到的局部世界作为逻辑思维的起点。

能被看见的局部世界始终是不完整的,完整的世界是无法被完整地看到的,故而各种逻辑思维在起点上都是不完整的,因为不完整,所以逻辑思维总是带着未经证实的假设——德里达指出:这些假设既是逻辑思维的起点,又是逻辑思维的框架,经过繁复的推论后,逻辑思维最终回到的是这个框架 - 假设本身。西人传统上擅长于根据作为局部世界的所见之物来逻辑化的思维,而中国人传统上则更擅长于尝试把握整体来领会事情的天机。

柏拉图是一个优秀的囚徒,他以为自己逃离了囚笼,然而他只是在世界的另一个局部中看到了火焰。实际上,他从来就不曾逃离囚笼,逃离囚笼是他的幻觉:

他从 “牢房 A” 去到更大点的 “牢房 B” 而已。

进一步地说,他连 “牢房 B” 都没有去到,因为根本上只有一个牢房 A。被柏拉图视为牢房 B 的,只是 “完整的牢房 A” 的局部。柏拉图对牢房 B 的各种幻觉,都是他从 “完整的牢房 A” 的有限局部中逻辑化地推导出来的,他把这种推导的结果称为永恒的理念——从理念的角度来思考真相,就永远没有真相,这种真相根本不实存。

然而,有一种真相确实是存在的,这种真相乃是 “我们只能看到影子”。被柏拉图视为真相的 “使影子投射出来的火焰” 则是不可经验的理念,它是虚无的。

“我们只能看到影子” 是康德哲学和现象学的基石,中国人在两千年前就知道这个真相了。当代很多人的思想停留在柏拉图那里,他们努力做优秀的洞穴人。然而,中国本土的固有思想不做 “洞穴人”,我们在洞穴中做 “人”。我们不是洞穴人,我们是洞穴中的人。

无论一个洞穴人多么优秀,他始终都是个洞穴人。而一个真正的人,则不会在洞穴中失去人的品质。

各种预先设定了一个终极真理的争论,都是柏拉图式的洞穴人的争论,这些争论者各自以为自己看到了真相,然而他们的真相各不相同,所以永远无法达成一致。这种永远无法达成一致的真相,最后在媾合中被规定为不可怀疑的 “绝对真理”。这种不可怀疑的绝对真理体现在思想中,乃是各种“政治正确” 所必须回避之思想禁区的源头。西方世界所谓的普世价值,就出自这种虚无的绝对真理。

这时候,让我们回顾一下顾城的名句: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他找到光明了吗?他难道不是在洞穴中的此处看到了洞穴中彼处的鬼火?然后,他如同飞蛾扑火一样以野蛮杀妻者的洞穴人身份早早死掉了

知乎用户 Mr.V 发表

果壳中的理想国

——漫谈《理想国》“洞穴隐喻”

“你好,请问你是在看《理想国》吗?” 在图书馆楼下的咖啡厅里,一个戴眼镜的男生向邻桌的另一个正在看书的卷发男生问道。

“对啊。”

戴眼镜的男生端起手里的牛奶坐到看书的男生对面,对他说道:“那你应该知道‘洞穴隐喻’吧”

“废话,谁不知道?”

“那我考考你,介绍一下洞穴理论和它的隐喻。”

“凭啥,我还得看书呢。”

“我请客行了吧。” 戴眼镜的男生笑道,“我是这家咖啡厅常客,最近你天天来,每次都坐这里,就是为了看对面的女孩子,如果你能跟我讨论讨论,我就把她微信告诉你,我跟她是同学。当然我也可以通风报信一下……”

“别别,讨论。我们就讨论这个洞穴隐喻!” 男生把书收起来,清了清嗓子,开始说道 “书中说,设想有这样一个大洞,通过一个长长的通道与外部世界相连,整个通道能够挡住任何阳光进入洞内。一组囚徒背对着出口,面向远处的墙壁。他们的四肢被套上了枷锁,并且他们的头颈也被固定住,无法转动,因此看不到他人,实际上也看不到自己身体的任何部分,而只能够看到面前的墙壁。他们在如此的环境下终其一生,不知道其他任何东西。

在洞穴中,他们身后有一把明火。他们不知道自己和明火之间隔着与人一般高的土墙,在墙的另一边,人们头顶东西走来走去,东西的影子被火光投射到囚徒面前的墙壁上,人们的嘈杂声也回响到墙壁那边囚徒们的耳朵里。柏拉图说,这样一来,囚徒们一生中所感觉或经验到的唯一实在就是这些影子和回声。在此情况下,他们自然而然地会以为这些影子和回声成了全部的现实,他们能够谈论的,就是这种 “现实” 以及对这种 “现实” 的经验。

如果有一个囚徒挣脱了枷锁,由于他一生在半暗半明中禁锢太久,只要他转过头来,就会感到痛苦不堪呆若木鸡,火光使他眼花缭乱。他会因此而手足无措晕头转向,只想转身重新面对墙壁,因为那里才是他所认为的现实。倘若把他从洞穴中完全带到光天化日之下,他更是两眼漆黑无所适从,很长一段时间后才能看东西或认东西。然而,要是在上面的世界呆久了再重新回到洞穴,他面对黑暗一时又会感到两眼漆黑,对于那些仅仅以影子和回声为现实的囚徒而言,他所经历的一切简直是天方夜谭。”

“哎呦,不错哦,那你说,这个隐喻到底表达了什么?”

“那是自然,我的记忆力无人能比。嗯…… 隐喻的话,无非就是人类的愚昧无知啊,思维的局限性啊,我们看到的都不是真实的…… 无非就是这类的东西…… 哦,百度百科上说,要认识这一隐喻,就必须认识到,人类囚禁在自己的身体之中,并且与其他的囚徒朝夕相伴,任何人都无法辨别相互之间的真实身份,甚至也无法辨别自己的身份,人类的直接经验不是关于现实的经验,而是存在于人类的思维之中。”

“你连百度的东西都记得住,我去。好,既然如此,我们不讨论百度上的观点,我再问你一个问题。”

“放马过来!”

“那个人爬了出来,到了我们所处的世界中,他看到了太阳。他以为所有的一切都来源于太阳。可是太阳就是真实存在的吗?”

“太阳…… 是吧。我们的探测器在宇宙中拍到了太阳,我们知道了地球绕着太阳转,我们……” 卷发的男生有点尴尬的摸了摸自己的鼻子。

戴眼镜的男生放下手中的牛奶,再次笑了笑,“确实。你说的都是对的。可谁能证明这些都是真的呢?当初的人们为了日心说和地心说争论不休,可是归根到底,这两个观点都是以一个太阳为前提的。现在我们知道了这宇宙不止有一个太阳,可是也许太阳就像洞中的火焰一样,我们花了几千年的时间甚至都没有完全搞清这团火焰的全部。我们唯一赖以生存的太阳就像洞中人唯一赖以生存的火焰,殊不知在这地球上有许许多多的洞穴和火焰,正如在这宇宙中有许许多多的行星和恒星。洞中人无比重要的火焰对于洞外人来说犹如空气一般平凡。那我们的太阳对于更高层次的文明就有可能宛如火焰一样平常。更何况,没有任何一个人去到过太阳,谁能说太阳一定是太阳呢?”

卷发男生愣了半晌,点了点头:“‘绝非肉眼所见,不敢说为真;即便肉眼所见,也未必为真。’这样说起来,人类真的是很可悲,对于洞中的两层世界,脱离了火焰也就没有了意义。脆弱的火焰啊,可能在他们的眼中就宛如我们永恒的太阳,可是我们的太阳呢,我们现在知道它不是永恒的了,可是天知道,它也许比我们想象的还要脆弱。而这居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信仰。”

“不错不错。孺子可教也。” 戴眼镜的男生得意的说道。

“得了,我不过受了你一点启发而已。不过说到这里,我对这个‘洞穴隐喻’又有了新的看法。”

“嗯?说来听听。”

卷发男生喝了一口手中的咖啡,“我在想:这么巧妙的洞穴机制究竟是谁创造出来的?会不会是其他跑出去的人又返回洞中,来创造了这个怪诞的乌托邦,并以此来管理洞中的人类?”

“这个问题提的好。” 戴眼镜的男生嘟了嘟嘴,“老实说我也不知道,光影下带着镣铐看影子的人也许真的是那些墙上携器皿的人创造环境并且统治的吧。可是他们真的是统治吗?他们甚至都不用统治,不屑于去管理。戴着镣铐的人的世界里,四肢本来就是不能自由活动的,影子本来就是真实存在的,他们自有他们生存的方式。至于洞中的人,从我们来看,他们的洞穴跟世界相比多么可笑,可是在他们眼中这一切就是全部,他们根本不需要洞外的人或者走出过洞外的人来管理,他们甚至可能觉得走出洞穴这个想法毫无意义。类比我们人类,其实跟带着镣铐的人毫无区别,他们被镣铐束缚着,我们被地球引力、氧气和水束缚着。谁说跳起来就一定要落地?可人类花了几千年时间,才刚刚可以挣脱出镣铐,飞往外太空,终于知道在太空跳起来不用落地。可是挣脱了第一宇宙速度,还有第二宇宙速度,挣脱了第二宇宙速度,还有光速。在人类的认知里,光速永远无法被超越,可是谁又能说相对论一定是对的呢?”

卷发男孩叹了口气,“唉…… 我们蜷居于围墙之下,仰望光影妄想寻求真理,以为近在咫尺,可其实远在天边。即便我们寻到洞中真理,我们的四肢也被镣铐所锢住,永不能逃出生天。”

“所以人们创造了宗教。佛曰:‘受身无间永远不死,寿长乃无间地狱中之大劫。’现在想想创造宗教的先祖真的是先知,可能人真的困在这人世间进不来出不去,突然很羡慕那些宗教信徒,能找到一个活在这世上的信念。‘明明我已昼夜无间’……”

“你说这话就不对了,你天天想这些能当饭吃吗? 我信仰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懂不懂!你可千万别跟我讲唯心主义这一套,我是唯物论者。” 卷发男生笑着说道。

“okok…… 信共产主义也好,信宗教也好,总比没有信仰好。人活着真的不容易啊,我想起《三体》里面,三体人打破一个个地球科学家当做信仰的物理定律,导致那些物理学家相继自杀。可是自杀归自杀,人类还是要打起精神来保护自己,尽管最后还是要毁灭。洞中的人可能也是如此吧,可能出去对他们来说真的没有意义呢?外面有风雨雷电飞禽走兽不见得比里面生活的自在,而且若不是丰衣足食,谁会疯狂的想要到外面去呢?”

“等等,我又懂了。” 卷发男生托着腮,“我刚刚还在想,走出去的人究竟还会不会回来。能想到并且有能力走出去的人,不恰恰就是统治阶级自己嘛!这恰好可以回答我刚才那个问题! 况且就算真的走了出去又怎样呢?陆地之于洞中面积之大,是洞中人始料不及的。他们根本没有能力去探索外面的世界。戴惯了镣铐的洞中人可能根本不能好好的活动四肢,习惯了洞中生活的洞中人也可能轻而易举被暴风雷电所击退…… 书中写到‘然见巨大之光明。彼将感非常之痛苦。’然而这只是他将要面对的一小部分。我们发射了那么多次航天器,可甚至连太阳系还没真正走出去,月球只登陆了一次。这不是一个道理?所以洞中人就算出去了,也只是漫漫长征的开始…… 遥想当年毛主席领导红军……”

“停停停,打住。我刚想夸你来着,我们现在不讨论红军…… 话说我们人类其实不就是洞中人的真实写照吗?我们创造了一个虚拟的计算机世界。里面的一切都是外面我们自己的投影,比如刚刚上映的电影《头号玩家》,你能在里面做任何你在现实都可以做的事情,如果真是如此的话,那么真真假假还有什么意义。同理像《黑客帝国》,虚拟世界的 NPC 会意识到自己并不存在吗?会意识到自己的一切思想行为都是被代码设计好的吗???你在 GTA 里杀了一个人,会不会那个人真的能感受到自己的死亡呢?当你的视角里没有出现他的时候,他是一种什么状态呢?会不会我们也只是一个游戏而已?……”

说起游戏,卷发男生挺直了腰板,他想了一下,接着说道,“还有人工智能,我想到了《西部世界》,讲的就是洞中人走出去的故事哈哈哈。也许导演编剧真的受到了 <理想国> 的启发嘞?当然,电视剧中走出去的人选择了回去哈哈。还有< 楚门的世界 >…… 想想真是可怕,我们创造一个又一个的监狱世界,其实我们自己扔身陷囹圄呢!不过你说为什么洞中人不想出去呢?”

“这又要说回统治者了。拿我们人类来说,虽然科技不断在进步发展,但是你不觉得我们自己非但不想出去,反而在建一堵围墙像洞中人一样把一部分人隔离起来吗?墙内的人被束缚了手脚,看到墙外的人的投影,跟我们多么的像!我们的大部分人不正是如此吗。我们看到的是由统治阶级的人决定的,就宛如墙外的人用器皿照出影子给墙内的人看,而我们一个个被所谓的价值观和社会观所洗脑被束缚无法挣脱,社会像培养零件一样培养一个又一个的劳动力,维持社会这部庞大机器的运转。我们要上学,我们要工作,我们要买房,我们要…… 我们被输送价值观,被禁锢住。而那些富人和统治者越来越集权,越来越有钱,人类的贫富差距已经到了极点。也许现在还有那么一丝丝阶级流动的可能(但是也只是流动,而不会改变),如果是真的建立了反乌托邦呢,像《1984》,如果说《1984》还不够厉害的话。干脆用科技将人们改造成零件,像《美丽新世界》那样,把每一种人从出生到老都隔绝起来。”

“突然想到一句话:‘最好的统治方法不是打压,而是让被统治者根本意识不到统治者的存在,让他们无法意识到自己被统治。’想想就可怕…… 说不定以后社会真的变成了这个样子。” 卷发男生皱了皱眉头。

“我们也改变不了什么啊。况且就算世界如此,你也丝毫不会感到痛苦,倒是你现在,是不是变的痛苦了?其实我刚才说的都是我的一家之言,柏拉图根本就不是这意思,你也别多想。我们就好像在金鱼在玻璃缸里吹泡泡。” 戴眼镜的男生又露出他的招牌微笑。

“都怪你……

“等等,你刚才说的那句话是谁说的,我怎么没听过。”

“我自己想的,此外,我还悟出一个道理:‘圣人再牛逼,也要吃喝拉撒睡’。不讨论了,我可是饿坏了……” 他站起来喊道 “老板,要两份蛋糕!”“我请客,还有,微信不用你要了,我连个女孩微信都要不到,还思考什么人生意义?我去去就回,你这个朋友我交定了!”

卷发男生站起来向对面一个很漂亮的女孩走去,他看到女孩正在看一本书,叫《果壳中的宇宙》,书的腰封上写道:

“即使我深处果壳之中,仍自以为是无限宇宙之王。”

(本文对洞穴隐喻的介绍部分选自百度百科,全篇都是我的一家之言,错误的地方请大家见谅。)

知乎用户 哲学为何 p 开头 发表

1、洞穴 cave 阴暗;

2、天堂来时路,洞穴 = 共相畅通无阻 cave 内部阴暗 = 殊相,暗示人间路不平。

3、天堂来时路 c 畅通 a 你我他 v 一路平安 e 欢迎归来天堂里。

4、cave 其 v = 主词,与其相关的是 iv 谓词,第 i 人称第 ii 人称第 iii 人称,你我他 = 谓词 = 实词 = 共相。

知乎用户 杨学志​ 发表

洞穴比喻是柏拉图对认知世界本质的渴望。

人对世界的了解是通过感官。但是我们看到的是纷乱的表象,所以哲学家试图透过现象看本质。

以柏拉图的思维,表象背后的本质就是理念世界。 一张实际的桌子,是理念世界的桌子的一个摹本。这个桌子的理念,就是实际的桌子的本质。

但是,2600 年前的柏拉图思维能力毕竟有限。但是他的这种愿望就足以让他成为思想巨人。

那么,什么是现象,什么是本质,请参考:

现象与本质 - 杨学志的文章 - 知乎

杨学志:现象与本质

作为形而上学的科学 - 杨学志的文章 - 知乎

杨学志:作为形而上学的科学

依照休谟的认识论,1+1=2 的根据是什么? - 杨学志的回答 - 知乎

依照休谟的认识论,1+1=2 的根据是什么?

知乎用户 张航 发表

我说说我自己的一点儿看法。

这个比喻需要结合柏拉图全集去看。柏拉图的裴多篇中有论灵魂永恒的主题,如果用来解读生命的历程,是可以的。

但碍于要写太多,我就懒得回答了,我想等我读完了柏拉图全集再来回答这个问题吧。

知乎用户 深蓝 发表

这个比喻是柏拉图用来试图解释理型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区别。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都是理型世界的倒影,理型世界才是世界的本质,是完美的。这就好比是模具和造出来的物品的区别。同样的模具造出来的东西实际上是不可能相同的。就好比是在洞穴中,我们普通人只看到了倒映在洞穴墙壁上的影子,却把它当成是这个世界的本质所在;而我们人类中的哲学家们在转过身来时,看到了真正的世界的样子,看到了理型的世界本身,而不再只是倒影。他认为自己找到了世界本源的答案。于是他奔走相告,试图让普通人明白虚幻的 “现实世界” 本身;可是,普通人根本不可能理解所谓理型世界的意义,而认为其生活的世界才是本质的所在,认为哲学家是试图扰乱其正常的生活。

柏拉图的洞穴理论的意义在于,哲学家试图引导人们认识世界的本质,打破加在普通人身上的枷锁,或者是蒙蔽双眼的有色眼镜。

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理型之光柏拉图

http://weixin.qq.com/r/xUh1bVnENARLrR0O9x3X (二维码自动识别)

知乎用户 青云​ 发表

作为一个氪金纯屌丝,最初是看片来了解 xx 具体的过程的。
无论多少人同时观看,但苍老师是唯一真实的存在。杰伦和老毕也会表演各种花活,什么金枪不倒,什么和谐洗脸。你一度以为这就是真实的 xxoo。
然而有一天,你的机会来了,却发现苍老师的皮肤是化妆品 + 滤镜修出来了的,毛孔摸起来也有些粗糙,最惨的还是你自己,自以为姿势丰富,却发现一个也玩不来。
于是,你陷入了深深的迷茫和自我否定之中,甚至感觉还不如回去看片。
但是,当你再一次在深夜打开某些神秘软件的时候,你心里就已经明白,片可以看,却再也回不到之前单纯的只需要看片就能快乐的日子了。

知乎用户 焱无风 发表

理念世界,现实人类社会的一切存在的起源与发展规律

知乎用户 时间 - 哲也 发表

看哲学是不能只看一个人讲了什么,不然只会陷入 “哇,他说的好对呀!这才是真理,其他人都是傻逼” 或者“哇!居然有傻逼想法和我们这么不一样!特错大错!”

要了解当时的思想背景,把握当时的思想脉络。

比如赫拉克利特,巴门尼德,智者派到底说了什么?时代风气是怎么样的?产生了什么样的问题?他基于什么样的前提提出的理论?

这样才能真正理解这个理论。

两千四百年前,两千多年是什么概念?当时大部分人还处在 “疯狂的舞蹈和滥交中接触神” 的行为中,以 “不虔诚” 为极大的罪恶判罪,更不盛行我们现在日常生活中提倡的种种公平等价值。

智者派: 因为发现纠纷的双方可以依照自己的立场讲出非常合理的道理(比如辩论赛)冷热对于不同的人是不同的,认为真理是相对的,不存在一个绝对的,恒长的真理。他们用他们的口才,他们的说服力,为有罪者脱罪(这也依赖于当时的民主投票)。通过教授有钱人的孩子口才谋取钱财,让年轻人从事要摧毁传统宗教和伦理观点的批判性分析,倒向一种玩世不恭的利己主义

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提出自己的理论。(苏格拉底没有留下文字记载,学者只能从柏拉图写的对话体著作中考究哪些属于苏格拉底,哪些属于柏拉图)

所以当下苏格拉底和柏拉图面临的首要问题在于:

存不存在一个恒常的东西或知识?

柏拉图认为存在,比如美的概念,即使美人各不同且会变化会消失,但美本身不会。再比如正义,比如善,比如三角形,内角和一定是一百八十度。(这些都是抽象的东西)

那么你说他们存在,他们在哪里?我们怎么看不到

他们存在在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不可见的,这个世界叫做可知世界。

那这个世界所有人都能看到吗?

不,只有一小部分人能看到,他们会抽象的思考,他们会去追寻正义,追寻公平。

那我们其他人看到的世界都是什么?

都是这些抽象东西的具象化存在,比如匠人们有了 “床” 的概念才制造出了床,美人分有了美的概念,但你看到了美人如果只是产生生理反应那么你就只是在可见世界,你看到的只是“影子”。如果你可以进一步思考,美人为什么美?他们有什么相似性?这才算进入了抽象思考,触摸到了可知世界。

那触摸到了可知世界有什么用?

你希望你的国家的统治者统治的目的是追寻他自己发财还是追寻他自己名气,权力?还是为了他心中的正义?
如果前两者,这个国家会混乱不堪。所以只有统治者追求正义,追求公平这些理念,只有他能触摸到可知世界而非看到美女只会产生生理反应想抢过来才能成为一个好的统治者。这就是哲学王。这就是柏拉图希望哲学家们看到了可知世界要回来的原因。

**其次,这样解释就论证了知识是存在的,**比如我们现代的理论物理就希望能研究出一套能够完全解释可见世界的理论,比如相对论等等,他们研究事物的一般规律自然是处于可知层面的。

由此西方哲学始终一直有 “知的传统”,而不像我们中国哲学一样更关注 “德”。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后来的所有哲学都是柏拉图哲学的注脚。

知乎藏龙卧虎,我只是瞎说整理自己思路,不喜勿喷。

知乎用户 长风 发表

真实的意涵就是,“你们只管听我说,不要问,不要怀疑,因为我看到了你们没有看到且永远看不到的东西,而你们如果看到了我看到的东西,就会同意我的说法。归根结底就是,无论怎样,都要无条件支持我说的话。“

我一直很好奇,你确定你看到的是 “影子”?你明明已经能够分辨出山洞、洞壁、光与暗的边界、自己身上的锁链、……,这些,都是“真实世界” 呀,别人与你一样的境遇,那么你能分辨出这些东西,他们当然也能分辨出,你不需要走出山洞才能说话,你只要把你已经发现的 “真实世界” 告诉他们就行。

当然,你最好还是确定一下,你 “看到” 的那些东西,当真是 “真实”?神经病也会自以为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真实;癔症患者也能“看到” 别人看不到的 “真实”;神棍们也能“看到 / 听到” 别人无法看到 / 听到的“神迹 / 神秘的呼唤”。

真实,需要 “验证”,需要以不同信息渠道互相校验。因为真实,必然是立体的,其不同视角下的信息是互相相对独立但是殊途同归的,所以不同信息渠道可以互相校验。平面内两条不平行直线必然相交于一点,那就是验证的结果。而真实,其外放的信息必然不会有对象限制,不会只让一部分人感知,而另一部分具备同样感知基础的人绝对无法感知。

所以,你能确定你所 “看到” 的,是“真实”?

知乎用户 雷 le 发表

柏拉图的理念好深,不过抽象的范围推理的话启发很大。“人类就是囚徒,他们受限于感官等因素而只能看到物品的投影,这种投影或许可以理解为现实世界中存在许多仅仅是对理念的世界进行近似的事物。囚徒们看不到的地方才是真实的世界,但是囚徒却认为那些投影就是真实世界了。

人类就如囚徒一样,将理念世界在现实中的投影奉为真实,而没有尝试探索理念的世界。柏拉图的比喻恰恰是为了指出这点。很明显,他做到了。” 赞同这个答案

知乎用户 孙向晚 发表

「洞穴比喻」是柏拉图在《理想国》中通过苏格拉底和格劳孔的对话而讲述的一个著名比喻。大略如下:

  • 假定一些从小被绑着不能转身的囚犯面朝洞壁坐在一个山洞里。洞口有一堆火在洞壁上照出一些往来木偶的影子。这些囚徒一直以为影子是现实的事物,直到某个囚徒解脱了束缚,转身看到火光下的木偶,才知道以前看到的只是影子。当他走出洞口,看到阳光照耀下的万事万物,才知道那些木偶也不是真正的事物本身,而是一种摹本。最后他看到了太阳,明白一切都是借着太阳的光才能看见的。太阳才是最真实的东西。

柏拉图的「洞穴比喻」,关涉到其「理念论」,「认识论」以及「理想国」的构想。故依次分说。

一、理念论

古希腊哲学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追问世界的本原。这有两种追问世界本原的方式,一种是追问世界从什么东西中「产生」,或最终由什么东西「构成」。另一种则追问万物成其本身的「依据」是什么。柏拉图的理念论是第二种探讨世界本原的方式。

在柏拉图之前,赫拉克利特,巴门尼德等,都已经论证过世界是迁流不止的,「一切皆变,无物常住」。这流变不止的万物存在的「依据」是什么呢?一个事物的存在,桌子之所以是桌子,是因为桌子具有「桌子的本质属性或形式」。万物皆是如此。柏拉图把事物的这种「本质属性或形式」同具体事物分离出来,称为「理念」。万事万物之所以存在,之所以成其为某一物,是因为它「分有」了某种「理念」从而获得了某种「属性或形式」。理念世界便独立于现象世界而单独存在。一百种不同的桌子,之所以都是桌子,是因为它们都分有了「桌子」的理念。

不止是具体事物的存在是依据于理念。像「善」「美」「正义」等观念,其存在也依据于理念。一个具体行为是善,一个具体东西是美,是因为他们分有了「善」或「美」的理念。在理念世界中,「善」是最高的理念。

具体的现象世界是流变不定的,而「理念」是确定的。所以柏拉图认为「理念」是更真实、更绝对的存在。现象世界是不靠谱的。

二、认识论

有了现象世界与理念世界的分别,并认为理念世界更真实,现象世界更虚幻。那么自然,对现象世界的认识便是虚幻的认识,而对理念世界的认识才是真实的认识。

基于这种分别,柏拉图把世界分为可见世界和可知世界。对可见世界的认识叫做「意见」,对可知世界的认识叫做「真理」。在柏拉图的比喻中,山洞里面是可见世界,山洞外面是可知世界。

可见世界和可知世界又分别有两个层次。因此「意见」和「真理」也相应的分了两个层次。

可见世界分为事物和事物的影像。对事物影像的认识叫「想象」,对事物的认识叫「信念」。可见世界的两个层次,对应山洞中木偶的影子和木偶。

可知世界可分为数理对象和纯粹理念。对数理对象的认识叫「理智」,对纯粹理念的认识叫「理性」。可知世界的两个层次对应山洞外具体的事物和太阳。

世界从事物的影像到理念,一共分了四个层次,人的认识也相应的有四个层次。

人的知识是怎么来的呢?

「知识是每个人灵魂里都有的一种能力,而每个人用以学习的器官就象眼睛。」(《理想国》)

柏拉图认为,人有获取知识的能力,就像眼睛有能看见东西的「视觉能力」一样。但人的眼睛之所以能看见东西,是因为有光。人在黑暗中是看不见任何东西的。光的终极来源就是太阳。

「造成四季交替和年岁周期,主宰可见世界一切事物的正是这个太阳,它也就是他们过去通过某种曲折看见的所有那些事物的原因。」(《理想国》)

而人的认识能力之所以能获得知识,也是由于「理念」像光一样照亮了人的灵魂,而最高的理念便是如太阳一般的「善」。

「它的确就是一切事物中一切正确者和美者的原因,就是可见世界中创造光和光源者,在可理知世界中它本身就是真理和理性的决定性源泉;任何人凡能在私人生活或公共生活中行事合乎理性的,必定是看见了善的理念的。」(《理想国》)

于是人的认识关键便在于灵魂的「转向」,转向光明,转向「善」的理念。

「整个身体不改变方向,眼睛是无法离开黑暗转向光明的。同样,作为整体的灵魂必须转离变化世界,直至它的『眼睛』得以正面观看实在,观看所有实在中最明亮者,即我们所说的善者。」(《理想国》)

柏拉图「洞穴比喻」解脱束缚走出山洞最后看到太阳的过程,也便是这种认识的「灵魂转向」。

「把地穴囚室比喻可见世界,把火光比喻太阳的能力。如果你把从地穴到上面世界并在上面看见东西的上升过程和灵魂上升到可知世界的上升过程联想起来,你就领会对了我的这一解释了。」(《理想国》)

三、哲学王与理想国

解脱出去看到真实世界的那个人是不愿回到山洞里的。因为山洞里的一切对他而言都是虚幻,并且回到山洞,他反而会因为适应不了黑暗看不清影像而被嘲笑,没人会相信他所说的山洞外的真实世界,他甚至可能会被杀死。

但柏拉图恰恰认为,山洞中正需要这样的人来治理。因为他见过了真正真实的世界,他便再也不会为了山洞中的影子而计较,能够有更清晰的认知。

一个国家便是山洞,国家需要那些真正掌握了真理的人来治理。就如同山洞正需要走出洞外的人来治理一样。

「因为你已经看见过美者、正义者和善者的真实。因此我们的国家将被我们和你们清醒地管理着,而不是象如今的大多数国家那样被昏昏然地管理着,被那些为影子而互相殴斗。」(《理想国》)

同时由于对山洞里虚妄的情形认知。也不会在意山洞中的一切所谓「权力」。

「在凡是被定为统治者的人最不热心权力的城邦里必定有最善最稳定的管理,凡有与此相反的统治者的城邦里其管理必定是最恶的。」(《理想国》)

所以柏拉图认为「只有当你能为你们未来的统治者找到一种比统治国家更善的生活时,你才可能有一个管理得好的国家。」比如山洞之外的世界——也就是追求真理。

而「比统治国家更善的生活」,柏拉图认为,「除了真正的哲学生活而外,你还能举出别的什么能轻视政治权力的?」

在此基础上,柏拉图构想了一个哲学王统治的理想国度。

当然,柏拉图并认为解脱束缚走出山洞的人没有义务重新回到山洞。走出山洞的人可以自由的生活。

「哲学家生在别的国家中有理由拒不参加辛苦的政治工作,因为他们完全是自发地产生的,不是政府有意识地培养造就的;一切自力更生不是被培养而产生的人才不欠任何人的情,因而没有热切要报答培育之恩的心情,那是正当的。

柏拉图认为国家应该培养能够走出洞穴,掌握了真正知识的人。

「我们作为这个国家的建立者的职责,就是要迫使最好的灵魂达到我们前面说是最高的知识,看见善,并上升到那个高度。」

而被国家所培养走出山洞的人,则不应该独善其身,而有义务回到山洞,治理山洞中的世界。

但是我们已经培养了你们…… 你们受到了比别人更好更完全的教育,有更大的能力参加两种生活。因此你们每个人在轮值时必须下去和其他人同住,习惯于观看模糊影象。」

知乎用户 心灯 发表

走出黑暗洞穴,寻找理性之光

知乎用户 无名 发表

第一次玩知乎,给出一个浅薄的回答。在我看来,柏拉图的洞穴之喻可以这样理解。

洞穴好比现实的世界;洞穴里的囚徒是世界里普通的人类;影子,是人类感官所感知的世界;火光,是迷惑普通人的感知的种种障碍;洞穴里真是的物体,是感知背后的本质之物;太阳,是理念世界最终的真理,最高的善(我姑且大致粗劣地理解,不细究具体的概念)。

现实世界里普通得到大众至多看见世界的表象,很少思考和发现本质,更不会发现最终的真理。但是每个时代、每个社会都有一些天才式的人物,挣脱身上的枷锁,发现宇宙人生的奥秘。这些人也往往是革命式的人物,他们的结局往往是悲剧的,比如为真理献身。愚昧的人类怎么会理解他们描述的真理呢?

苏格拉底、哥白尼等不都为真理献身?我们人类好比囚徒,被各种东西束缚、限制。真正能挣脱枷锁的人很少,而掌握真理的他们多是献身于真理。这种悲剧有促使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

问题:人类能够最终掌握真理吗?如果不能,拿人类是不是一直在探索真理的道路上扮演者囚徒的角色?。“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知乎用户 Johann Faust 发表

从政治和哲学上都有人说过了,可没人觉得,从根本上,这就是一种宗教的修行次第的描写么?

朕这话绝对是金玉良言,有空明再说。

先把参考书写上_The Origins of the Christian Mystical Tradition - From Plato to Denys_
by Andrew Louth


Origen, for example, saw in the training of philosophers in Plato’s Republic an educative process in which the novice passed through successive stages of ethics and mathematics before proceeding to theological contemplation.

先贴一段最近读的书中的一段话。


我开始在今日头条弄了个号在写一些关于柏拉图的内容了,跟这个相关。

浮生游记的头条主页 - 今日头条 (www.toutiao.com)

知乎用户 Garrick 发表

加一点陋见。真实存在的东西应该是不变的,否则它要是会变成别的东西那它就不是它了。而我们的可感世界得显著特性是永恒的生成流变。所以我们说 “这个” 苹果不是存在,“这个”梨子不是存在。具体的 “这个” 就不是存在也不是真理,是相对暂时的,具有欺骗性的东西。而我们就活在这样的一个由感觉经验来把握事物的洞里。柏拉图构建出一个理念的世界,理念是客观的,不变的,绝对永恒的,因此是真实存在着的东西。我们对着这墙上的影子永远也把握不了真实的存在,只有当我们转过头看到了洞外太阳下的世界,我门才会发现这墙上的影子太辣鸡,才不是真实的世界呢……

知乎用户 麦时​ 发表

柏拉图的洞穴理论:成为觉醒者

2400 多年前柏拉图在他的巨著《理想国》的第七卷里写到了洞穴理论:
有一群囚徒被囚禁在一个洞穴里,他们从出生小就生长在这里,从小到大都被链锁所锁住双手,也不可以回头,只能看着自己的前方,地穴的洞壁上印着的影子。
在这群被困的人的身后,则有一条通道,这条通道是可以贯通整个洞穴的。
在这条通道的旁边有一堵墙,这堵墙并不高,大概跟木偶戏的屏风那么高。外面的人背着各种各样的工具和器械走过这个通道,火的光亮把这些影子照射到被困的人眼前的墙壁上。
因此,这些被困的人就以为这些影子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真实的事物。
因为他们从小到大也没见过别的,只见过这些样子。如果突然有一天,有一个被困的人被释放了,他回过头来,看到了身后的火,以及通道上走过的人们。
一开始的时候,他会觉得很疑惑,甚至不相信这些是真实存在的事情。
后来有个人进到他被关的地方,把他带出去,带到一个正常的世界去,他会觉得头晕目眩,因为他从来都没有见到过这个世界,眼前的一切都是陌生而令人怀疑的。
他甚至从水里寻找倒影,来找到自己在洞中的感觉,后来慢慢的,他开始接受这个正常的世界,于是他开始同情他之前的那些被关着的伙伴们。
这时他回去洞穴里,去解救那些伙伴,他的伙伴们却觉得外面的世界烧坏他的眼睛,觉得他疯了,他无法说服他的伙伴跟他一起离开,他们可能也并不觉得他在解救自己。
柏拉图告诉我们,我们看到的世界可能只是一个影子
虚幻与现实
前年有次去北京出差,跟同事一起体验了一次 VR 过山车,坐上去之前还以为应该没什么感觉,谁知道全程我们都是狂叫,因为真实感真的很强烈,而围观的人一直发出大笑。
这时候我也是洞穴里的囚徒,而我竟然知道这是个洞穴,而体验的真实感完全控制了我。
所以洞穴里的囚徒并不是思考能力不足,而是困住他们的环境同样也困住了他们的思维,再加上群体思维的从众心理干扰,分辨起来就更不可能了。
在一些电影里我们也可以看到洞穴理论的影子:
《黑客帝国》中,莫斐斯告诉尼奥说:“你一生下来就活在一个心灵的牢笼之中。” 即使是奴隶,战争中的囚犯,集中营中的受害者都会设法解放他们的心灵。“
他们可以控制我的身体,但永远无法控制住我的思想。” 也许你无法知道自己生活在一个 “心灵的牢笼”里,因为很多人没有从这个 “心里的牢笼” 里解脱出来的愿望。
美剧《西部世界》也给我们展现了这样一个世界,机器人以为他们的世界是自己主宰的,直到其中一个人成为 “觉醒者” 才发现其实他们只是人类游戏里的“接待员”
成为觉醒者
当然我们的世界的各种事情都会包含虚拟和现实的切换,很多时候搞的我们无法分辨,对于认知也是一样。
人和人最大的区别就是认知的不同,也是阶层、个人价值、社会地位有差距的根本原因。
电影中的觉醒者经历了重重苦难拯救了同胞,历史上也总有觉醒者带领我们看到新的世界。
150 年前的工业革命解放了人的双手,延展了人的四肢和五官;
50 年前信息革命开始爆发,电脑成为人类大脑的延展;
20 年前的互联网革命使得信息变得触手可及;
而现在身处云时代,产业互联网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惊喜?
未来的人工智能时代又会是一番什么样景象呢?
100 年后,1000 年后,10000 年后… 呢?
历史的发展让我们从一个 “洞穴” 进入了另一个“洞穴”。
认知觉醒需要一次又一次的升级,你以为的顿悟,可能只是别人的基本功,如此反复。
我们不妨敏锐的观察的这个世界,怀疑你看到的听到的,比如此时此刻看到的这篇文章同样会不会只是另一个 “洞穴呢”。

知乎用户 明程​ 发表

无意中看到柏拉图洞穴,一身冷汗,怀疑柏拉图是不是外星人,这个寓言可以用现在的物理角度理解如下:1)囚犯看到的投影和现在的物理学认知非常接近,我们观察到的世界就是更高维空间在三维世界的投影,我们感觉真是的所有感知都是高维空间投影的表现。2)脱困的囚徒无法生存,因为他出生即在山洞无法适应太阳下的光芒也不想回到黑暗,可能被迫害与杀死,这也和现实相同,当你一个人能够在特殊情况下获得了解更高维度世界的信息时,由于他产生于低维世界因此他不可能了解或适应更高维空间的环境,他只会被其他人看成是疯子,3)山洞的囚犯在没有意外事件发生的情况下,永远也发现不了真相,现实世界也是如此,我们就像被束缚在三维空间的囚犯,只能基于看到的投影来做研究,用从投影中获得的理论与经验对了解更高维空间的实质是毫无帮助的。

最后总结这个预言,好像是在给现代物理(量子物理,包括现在流行的弦论十维空间模型)指出了看世界的本质。

知乎用户 一条冷静的聪鱼 发表

洞穴比喻

  • 柏拉图(公元前 427 - 前 347 年)关于认识论的比喻之一,
  • 是继太阳比喻和四线段比喻后的著名比喻,
  • 柏拉图在《国家篇》第七章的 514A-521B 对此进行了描述。

洞穴的故事概述

  • 一群人世代生活在洞穴里,从出生就犹如囚徒(后称囚徒)被所在固定地点,不能回头或环顾,只能直视。
  • 其身后有一堆火,火与囚徒间有一堵矮墙,墙后有人举着雕像走过,火光将雕像投影到洞壁上,形成多样的、变动的影像,
  • 囚徒们一生犹如看皮影戏,不能相互观望也不能看造成影响的原因,而信影像为真实事物,并用各种名字来称呼它们。
  • 终有一天,有一个囚徒挣脱锁链,第一次看到了炫目的火光,刺眼的火光使他看不清原来的影像,一段时间后他能分清影像和雕塑,发现雕塑比影像更为真实,并且是造成影像的原因,他不顾刺痛,走向洞口,于是被拉出洞外,第一次在阳光下看到真实的事物他通过看阴影、水中倒影逐步看清事物本身,最后观察太阳,了解到太阳主宰万物

洞穴比喻的象征意义

  • 洞穴比喻为了说明洞内和洞外的分属的两个领域:

  • 洞内的影像和雕像分别相当于四线段比喻中的影像和事物,

  • 被锁囚徒的观看是幻想,

  • 挣脱锁链的囚徒在洞内的观看是信念。

  • 洞内的火相当于 “太阳” 比喻中的太阳,

  • 洞外的太阳相当于 “太阳” 比喻中的善,

  • 洞外的自由人看见的是理念,他的观看是知识,

  • 获得知识的渐进过程相当于

  • 借助 “阴影” 和“映像”的数学推理,

  • 以及逐步上升的辩证法

  • 最后认识到最高原则和万物本原是善。

洞喻的结局及其含义

  • 虽然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囚徒解放的过程但故事却以悲壮结局而告终。
  • 这个囚徒庆幸自己发现真理的同时,又怜悯其同胞,囚徒中最有智慧者不过是在记忆、推测影像而已。
  • 他宁可在洞穴外边做贫困的主人也不愿意回去做高级囚徒,但是为了解放同胞,他义无反顾地回去。
  • 他与囚徒们辩论,结果引起众怒,很明显这个故事是在折射苏格拉底的悲剧。
  • 哲学家的兴趣在可知的理念,最高的目标是追求善;除此外对世俗的利益无丝毫兴趣。
  • “达到这一高度的人不愿参与公众事务,他们的心灵渴望停留在上方;那些从神圣的沉思下降到世间生活的人会认为自己犯了愚蠢的过错。”(《理想国》517d)
  • 然而,柏拉图又说哲学家如同返回洞穴中的自由人一样,他们为了其他人的利益,不得不放弃个人兴趣和思辩的幸福参与政治,这也便是《理想国》中 “哲学王” 的主张。

知乎用户 龙小姑​ 发表

啊啊啊啊!各位看官,咱们怎么能少的了洞穴隐喻中教育观念的探讨啊。本宝宝一定要补上~ 话说《理想国》第七卷也暗示了呢!这个我们真不能只看一个洞穴比喻的细节本身啊,一定要结合柏拉图的前后观念来看,这些观念应包括哲学、教育、政治。

对于某一观念的解读,从来都要结合原著结合思想家本人的基本观点。

1、啥是 “洞穴比喻”?

细节画的可能有出入,但不影响我们讨论这个问题。. 微笑☺:) 大同小异):

**PS:请大家注意,除了两个世界的划分,逃出枷锁的 A 出来后心里的四个阶段,即 “**刺眼(无法接受落差,不适应)——怀疑——承认接受——是否要返回洞穴”

2、解读:

1)哲学

先要知道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概念 “理念”,它是个啥呢?

理念不是一种单纯抽象概念,而是超越于个别事物并且可以作为存在根据的实在。啥叫实在?简单说,它来派生事物。柏拉图曾说过,理念通过 “分有” 和“摹仿”派生具体事物。

所以,柏拉图把世界两重化,分为理念世界和事物世界(也说可知世界和可感世界),这是柏拉图整个哲学的出发点。OK,到这暂时够我们用的了。

洞穴比喻,又称 “洞喻” 就是他用来论证两个世界学说的一个生动比喻。(另外两个是 “日喻” 和“线喻”,自行百度即可。)

囚徒居住的世界:暗喻可见世界

火光:暗喻太阳

A 囚的上升过程:灵魂上升到可知世界的过程

通过系列的比喻和论证,柏拉图完成了两个世界的论证。

2)教育

让我们回归《理想国》原著本身。

  • 苏:接下来,我们把受过教育的人和没受过教育的人的本质做以下比喻。让我们想想一个洞穴式的地下室……(开始洞穴比喻)

  • 苏:请设想一下,如果他们(洞穴里的囚犯)中的一人被接触禁锢,被迫突然站了起来、走动,抬头看到火光。你认为他会怎么样呢?他应该是痛苦的,而且由于眼花缭乱,无法看见那些他原来只看见其阴影的事物。如果有人告诉他过去看到的一切全然是虚假,如今他所见的才是真实。如果再有人逼他说出那是些什么,你不认为,他会不知道说什么好,并且认为他过去看见的阴影比现在看到的实物更真实吗?

  • 苏:如果他被迫看火光本身,他的而眼睛会感到痛苦,他会转身走开,仍旧逃向那些虚幻的而影响。不是吗?

  • 苏:因此我认为,要他能在洞穴外面的高处看得见东西,大概需要有一个逐渐习惯的过程。

这段话其实涉及到了教育哲学和政治哲学共享的东西。尤其是启蒙——教育到底该不该专制?卢梭崇尚自然教育,但是人也有额的本性,那该怎么办?是该粗暴地把他带到逛下还是建立在个人感受和实践基础上呢?我们的教育课程设置是否也应有逐渐习惯的过程才能接受到真理之光?柏拉图在洞穴比喻后都都有探讨。

认识就是灵魂的回忆,而只是是不能灌输到灵魂中去。作为整体的而灵魂必须转离变化世界,教育,则要转向太阳。

洞穴比喻的后面,紧接着更是柏拉图对教育哲学的探讨。这个我们不能忽视哦~

3)政治

楼上知友很详细了,不重复啦~

PS:关于 go down 的问题

通俗地说,爬到洞穴外上升的人后来还要不要下来?

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说:上升的人,灵魂达到了最高的知识,看见的真善的而理念,当他们已经看够时,我们不能让他们像现在容许他们做的那样(即:哲学家远离政治生活)。

也就是说,哲学家上来之后要再下去与囚徒同劳共苦才能真正领会。因为城邦是整体的幸福。

《理想国》的后面就在讨论怎么来培养符合治国的哲学家啦~

知乎用户 傻白甜 发表

想象一群人,被囚禁于一个幽暗洞穴之中,而且全部被锁链绑住手脚。

他们背对高墙镇日坐着,看不到背后,只能面对另一面的穴壁。

洞穴外头有一条路,路的尽头有一个大火炬,路上若有其他人、动物和车辆经过,火炬就会将这些东西的影子投射在他们面对的穴壁上。

这些穴居人看到的事物就是这些影像

他们替阴影命名、品头论足,针对它们推理辩论,他们相信,这些影子是世间真实的存在。

后来,其中一人意外被解开锁链,从山洞走到露天处。一开始,强烈的光线照得他睁不开眼,等他看到阳光下五彩缤纷、美好的立体世界,不禁又惊又凝。

可是,他说,在山洞里,我们以为……

没错,当你在身在洞里,你不可能看到真相。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从神学的角度回答一篇。

太初有道,道与 神同在,道就是 神。这道太初与 神同在。万物是藉着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他造的。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

有一个人,是从 神那里差来的,名叫约翰。这人来,为要作见证,就是为光作见证,叫众人因他可以信。他不是那光,乃是要为光作见证。那光是 8 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他在世界,世界也是藉着他造的,世界却不认识他。他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约翰福音 1:1-11 )

星系的 “太阳” 是物理光,照得是物质,让属肉的眼睛看见。暗喻的是洞穴里的“火把”

而上帝的 “光” 是真理之光,即“道”,照的是“灵”,让属灵的眼睛看见,暗喻的是洞穴之外的“太阳”

看这个 “洞穴理论” 很有感触;就像我们匆匆忙忙的来到并碰巧生在这世上,学习汉语,上小学,上高中,上大学,找工作,再结婚生子,把孩子抚养成人,老了,最后就是死了。

在耶路撒冷作王、大卫的儿子、传道者的言语。

传道者说:虚空的虚空,

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

人一切的劳碌,

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劳碌,有什么益处呢?

一代过去,一代又来,

地却永远长存。

日头出来,日头落下,

急归所出之地。

风往南刮,又向北转,

不住地旋转,而且返回转行原道。

江河都往海里流,海却不满;

江河从何处流,仍归还何处。

万事令人厌烦(或译:万物满有困乏),

人不能说尽。

眼看,看不饱;

耳听,听不足。

已有的事后必再有;

已行的事后必再行。

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岂有一件事人能指着说这是新的?

哪知,在我们以前的世代早已有了。

已过的世代,无人记念;

将来的世代,后来的人也不记念。

…… 我专心用智慧寻求、查究天下所做的一切事,乃知 神叫世人所经练的是极重的劳苦。我见日光之下所做的一切事,都是虚空,都是捕风。

(传道书 1:1-11,13-14)

在这里是: 日光之下所做的一切都是虚空

无论之前是特别顶级的科学家,亿万富翁,国家领袖,还是乞丐,在 “死” 面前,这些人的结局都是一样的

然而作为人类,我们不是应该多思考一下最直击人类本质的问题吗?为什么来到这这世界,来到这世界的意义是什么?有什么用? 以及人类为什么会死亡,不是吗?为什么会有不公平的存在? 毕竟这才是人生有意义的问题啊

人的原罪: 贪婪(谎言)与怀疑(真理)。

撒旦巧言两语,设下 “谎言”;若吃,结果是死亡

上帝良言劝告,布置 “真理”;若吃,结果是永生

但是怀疑 “真理” 的同时也在意味着相信“谎言”;(自由意志的体现)

有人说,为什么上帝要布置善恶果,没有善恶果,不就不犯罪了吗?

在我看来,这并不符合 “道” 的规律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天下的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也就出来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恶的观念也就产生了。「有」和「无」互相对立而产生,困难和容易互相矛盾而促成,长和短互相比较才形成,高和下互相对照才有分别,音和声由于对立才显得和谐动听,前和后彼此排列才有顺序。

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开了。(创世记 1:3-4 和合本)

在这里,上帝说有 “光”,自然就会有和它对立的一面存在,即“暗”。“光” 与“暗”本自一体,在同一时刻诞生,“光”源自 “暗”,“暗” 源自“光”。

而且有 “律法”,自然就会有“罪” 的存在。

这个时候 “理性” 是不存在的,“理性”是建立在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并会分析判断的情况下,但是很明显,亚当夏娃显然是不认识上帝的,因为认识上帝就会守他的法,若认识的话就是肯定不吃的了,因为还没有看出结果来,看出结果之后,知道会死了,具备了分辨善恶的能力,这才具备了理性,他认识了上帝说的话是真的,亚当夏娃吃善恶果,是为了警示后人,要认识上帝,上帝说的都是真的,但同时也警示这个世界会有假的一面存在,且会有极大的迷惑性。

知乎用户 手撕每只牛 发表

你这个问题太长了 哥哥柏拉图以为任何一种哲学要能具有普遍性,有必要包含一个关于天然和国际的学说在内。柏拉图妄图掌握有关个人和大天然永久不变的真理,因而开展一种合适并从归于他的政治见地和神学见地的天然哲学。柏拉图以为,天然界中有形的东西是活动的,可是构成这些有形物质的 “方式” 或“理念”却是永久不变的。柏拉图指出,当咱们提到 “马” 时,咱们没有指任何一匹马,而是称任何一种马。而 “马” 的意义自身独立于各种马(“有形的”),它不存在于空间和时间中,因而是永久的。可是某一匹特定的、有形的、存在于感官国际的马,却是 “活动” 的,会逝世,会腐朽。这能够作为柏拉图的 “理念论” 的一个开始的说明。柏拉图以为,咱们对那些变换的、活动的事物不行能有实在的知道,咱们对它们只要定见或观念,咱们仅有能够实在了解的,只要那些咱们能够运用咱们的沉着来了解的 “方式” 或许 “理念”。因而柏拉图以为,常识是固定的和必定的,不行能有过错的常识。可是定见是有可能过错的。在柏拉图的《抱负国》中,有一个著名的窟窿比方来解说理念论:有一群罪犯在一个窟窿中,他们四肢都被捆绑,身体也无法回身,只能背对着洞口。他们面前有一堵白墙,他们死后燃烧着一堆火。在那面白墙上他们看到了自己以及死后到火堆之间事物的影子,由于他们看不到任何其他东西,这群罪犯会以为影子就是实在的东西。最终,一个人挣脱了桎梏,并且探索出了洞口。他第一次看到了实在的事物。他回来窟窿并妄图向其他人解说,那些影子其实仅仅虚幻的事物,并向他们指明光亮的路途。可是对于那些罪犯来说,那个人好像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笨,并向他声称,除了墙上的影子之外,国际上没有其他东西了。柏拉图使用这个故事来告诉咱们,“方式” 其实就是那阳光照射下的实物,而咱们的感官国际所能感受到的不过是那白墙上的影子而已。咱们的大天然比起鲜明的理型国际来说,是漆黑而单调的。不明白哲学的人能看到的仅仅那些影子,而哲学家则在真理的阳光下看到外部事物。柏拉图的《抱负国》还向咱们描绘出了一幅抱负的乌托邦的画面,柏拉图以为,国家应当由哲学家来控制。柏拉图的抱负国中的公民划分为卫国者、战士和一般公民三个阶层。卫国者是少部分管理国家的精英。他们能够被承继,可是其他阶层的优秀儿童也能够被培养成卫国者,而卫国者中的子孙也有可能被降到一般公民的阶层。卫国者的使命是监督法典的拟定和执行情况。为到达该意图柏拉图有一整套完好的理论。他的抱负国要求每一个人在社会上都有其特别功用,以满足社会的全体需要。可是在这个国家中,女人和男人有着相同的权力,存在着彻底的性对等。政府能够在为了大众利益时说谎。每一个人应该去做自己份内的事而不应该打扰到他人。在今日看来,柏拉图描绘的抱负国是一个可怕的极权主义国家。可是 “抱负国其实是用正确的方式管理国家的科学家的观念”,柏拉图自己并没有妄图实现抱负国中的国家机器。柏拉图在《律法》(The Laws) 则指出,“宪法国家”是仅次于抱负国的最好的国家。他在该书中相同指出,妇女和男人应该得到相同的尊重和练习。柏拉图妄图使天文学成为数学的一个部分。他以为:“天文学和几何学相同,能够靠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来研讨,而不去管天上的星界。”柏拉图以为国际最初是没有差异的一片混沌。这片混沌的拓荒是一个超天然的神的活动的成果。依照柏拉图的说法,国际由混沌变得秩序井然,其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造物主为国际拟定了一个理性计划;关于这个计划付诸实施的机械进程,则是一种想当然的天然事情。柏拉图的国际观基本上是一种数学的国际观。他想象国际最初有两种直角三角形,一种是正方形的一半,另一种是等边三角形的一半。从这些三角形就合理地产生出四种正多面体,这就组成四种元素的微粒。火微粒是正四面体,气微粒是正八面体,水微粒是正二十面体,土微粒是立方体。第五种正多面体是由正五边形构成的十二面体,这是组成天上物质的第五种元素,叫做以太。整个国际是一个圆球,由于圆球是对称和完善的,球面上的任何一点都是相同。国际也是活的,运动的,有一个灵魂布满全部空间。国际的运动是一种环行运动,由于圆周运动是最完善的,不需要手或脚来推动。四大元素中每一种元素在国际内的数量是这样的:火对气的份额等于气对水的份额和水对土的份额。万物都能够用一个数目来定名,这个数目就是表现它们所含元素的份额。

知乎用户 两岁金毛 发表

重光的解释已经很到位了,我补个图,再啰嗦两句。

象征意义

  • 黑暗的洞穴:是人民普遍无知 / 愚昧的社会。

  • 囚徒:愚昧的,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普通人。

  • 举着物体模型的人:实行愚民政策的统治阶级

  • 正在走出洞穴的人:受到启蒙思想影响的人。

  • 已经走出洞穴的人:启蒙思想家。

  • 囚徒的手铐脚链:现实世界对普通人的局限。这种局限可以是天生的,因为人有资质高低的分别;也可以是后天的,比如说人所处的环境,可以接触到的教育资源等等。

  • 影子:肤浅的社会表象。

  • 洞穴外光明的世界:打破了思想上的局限后所能看到的真实的社会。

  • 刚出洞穴时,被光明闪花的眼睛:难以接受现实,不愿承认自己是无知的。

知乎用户 天外天​ 发表

柏拉图的理念世界和感官世界。

柏拉图原文和洞穴说不说了,大家都清楚。

接下来讲一个从他人看到的观点,对不对各位自己判断。

自然科学(尤其物理学)是一种新柏拉图主义。

绝对真理对应柏拉图的理念世界,

相对真理对应我们已知的感官世界。

比如感官的世界里接受的是落体运动,天体运动轨迹,而经过观测思考种种手段得出的是万有引力定律或广义相对论这种接近绝对真理的自然规律。

物理一词,通过各种工具观测研究物质得出定理。

知乎用户 Zouave​ 发表

我甚至直接理解为有对于这个宇宙的物理实质的寓意。

知乎用户 王卫 发表

人,本质上没有创造力,而且人的认识总是片面的。

undefined

知乎用户 林早 发表

如果宇宙只是一种数学现象,那么就无需到外太空去观察它,通过数学想象就能推出整个宇宙,引力不过只是基于黎曼几何的时空弯曲,于是无需望远镜爱因斯坦也知道光线经过曲率很高的曲面 (所谓的大质量恒星) 时会弯曲,假如有人能把暗物质归结为数学现象,那爱因斯坦一定跟他做朋友

知乎用户 无知的苏格拉底 发表

个人拙见,人生来自由,却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知乎用户 Jasmine 杰思敏​ 发表

洞穴比喻可以理解为:我们认知的世界和真实的世界之间有距离。

总之,人类的认知只是洞穴上的一道阴影,与客观事实是存在偏差的。

另外一个类似的故事是盲人谷

内容大致是说:

主人公在旅途中不小心摔落悬崖,掉进峡谷中的一处盲人部落。

部落居民都没有眼睛。

这个峡谷已经有几百年的传承,因此,部落里发展出一整套属于他们自己的行为准则和认知模式。

比如,他们用触摸眼窝,感知眼窝深度的方式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好看。

比如,他们用耳朵来测量距离、远近。

比如,他们靠温度来感知时间和季节。

在他们眼里,世界就是这个峡谷。

于是主人公告诉他们:世界很大,形态各异,色色彩斑斓。

部落居民说不可能,你胡说八道。

主人公想着自己比他们多一种感官,应该有能力征服这个部落。

但是,他不仅没有征服部落,反而被部落征服了,而且他还爱上盲人谷的一位姑娘。

按照部落的规定,如果他想娶这位姑娘,就需要留在部落,接受盲人谷的规矩:把眼睛拿掉。

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之后,主人公选择落荒而逃。

故事的结尾,这位主人公在山谷中静静的躺着,满足于逃离了他曾经想要为王的盲人谷。

这个故事和洞穴比喻很相似。

里面的人都已经 “盲” 太久了,已经分不清真实的世界和自身认知的世界之间的差距。

同样的道理,人类只能靠可见光看到事物,但只靠可见光认知世界是可悲的。

假设,出现一种更高阶的生物和你说一些你看不到的事物,你会变成盲人谷中的 “盲人” 么?

知乎用户 友人 发表

这个答案摘自本人的带你走进理想国: 读书笔记 (七) ⬅️点击链接阅读全文

首先,我们要意识到柏拉图在《理想国》卷七中引入的洞喻,是建立在本书前几卷中已经阐明的本体论 (ontology)和认知论 (epistemology) 的基础上,即宇宙二元论和理型论。

  • 宇宙二元论 (two-world view) 即宇宙上存在两个世界:”表象世界 “是我们所处的可见可感世界,里面包含可感物(如大树花草) 以及这些实物的影像(如树影和水中的倒影);“理念世界”是我们无法看见但却可以给予我们真正知识的世界,里面包含数理对象 (如圆的概念和数字 2 的概念) 和理型(如美的理型和善的理型)。
  • 理型论 (Theory of Forms) 理型是柏拉图提出的最著名的理论之一,在哲学的本体论和认知论领域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理型是一种完美且永恒不变的概念,而并非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我们物质世界中的万事万物,追根溯源,都是其相对应理型的不完美写照。每一类事物都有且只有一个相对应的理型,比如很多狗都源于一个 “狗的理型”, 很多美的事物也都源于一个 “美的理型”。简单的理解就是,理型类似一种模具,它拥有一类事物所应该具有的全部特性;但同时,它的绝对完美无暇也意味着它只是一种非物质的抽象概念,存在于一个永恒不变、置于时间之外的理念世界。而我们这个瞬息万变的现实世界中的一切事物都趋于改变、总会腐朽消失。

―――

接下来,在理解了理论基础后,我们来介绍一下洞的结构以及本体喻体

  • 让我用简单粗暴的话来转述一下《理想国》卷七开篇苏格拉底引入的故事 _(故事中加粗的部分可以在文后表格中找到对应喻体)_⬇️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些囚徒被困在一个洞穴之中,里面漆黑一片,只有一束阳光直接射入洞底。囚徒手脚被铁链束缚在矮墙上,无法移动或转身,目所能及的地方只是面前的岩壁。在这些囚徒背后,在洞口不远处,燃烧着熊熊烈火。各式各样的动物雕像被人高高举起,借由火光,被投射到岩壁上形成影子。囚徒们只能看到这些移动的投影,因而理所当然地认为它们就是现实真理。
然而,故事的转折发生在那一天:一个囚徒被释放,并被迫走出洞穴。他一步一步,朝着洞口的亮光处走去。那灼眼的光日光刺激着他的双眼,他只觉得痛苦异常。但不一会儿,他的双眼就逐渐适应了周遭事物,视野也更加清晰了。最终,他走出了洞穴。
囚徒站在高高悬崖之上,俯瞰洞外的世界。他先是只能看清事物在水中的倒影,然后是大自然中的事物本身,然后是月亮和星辰,最后才是那耀眼的太阳
后来这个囚徒再次回到洞穴。他希望向同伴讲述自己在洞外世界的遭遇,并希望说服他们一起出洞。但是当他再次走入洞穴后,眼睛很难适应洞内昏暗的光线,其他囚犯却以为他从洞外回来之后便瞎了,由此推论洞外的世界一定非常危险。不仅如此,当这位重返洞穴的人试图劝服其他囚犯一起出洞、回归现实的时候,囚徒们便把这个 “入侵者” 抓捕并处死了。

为了方便理解柏拉图的比喻,故事中加粗的部分作为喻体,都相对应着暗指的本体,善良的我总结成了下表⬇️

―――

那么我们现在可以回归正题了―― 柏拉图的洞穴比喻究竟有什么具体含义呢呢?

  1. 政治意义

柏拉图认为,唯有被哲学王统治的城邦才能充满正义;反之,一个非正义主导的城邦将会被流言蜚语、偏见歧视所操控。 随后他提出了两个原因来解释为什么哲学王 (philosopher king) 会回归表象世界并统治城邦:

  • 哲学王同情身处潦倒社会的人们,希望拯救众人。
  • 哲学王身兼责任和义务去执政,以防恶人成为一国领袖。

2. 教育意义

柏拉图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让愚人获得知识,理解掌握万事万物的理型。在洞喻里,教育也就是囚徒逐渐走出洞穴,走进现实真理的唯一途径。

另外,教育对人类的影响,并非是将知识灌输于人类灵魂之中,而是彻底改变人类灵魂的构造。柏拉图在灵魂三分法 (Tripartite soul) 中,把人类的灵魂分为欲望 (appetitive)勇气 (spirited)理性 (rational) 三部分。换言之,教育可以从本质上改变灵魂的比例,使人们更擅于运用自己的理性。教育使人更渴求善的事物,人心也会从此向善而非向恶。

「说点题外话」

苏格拉底如是说:“The un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 最通用的中文译文是:“未经检验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 但这里或许对于 “unexamined” 一词的理解不够准确。苏格拉底想要强调的是主观自省,或者说有自主意识去每天审视反思自己的生活以及行为。所以这句话更精准的理解是,人生若缺乏主动自省将变得毫无意义的。

在此提及这句名言的原因是,苏格拉底所说的缺乏自省的人生 (unexamined life) 非常类似洞内囚犯的生活,也更类似我们大部分人的生活常态。细想一下,久居社会的我们,早已理所当然地把许多文化或社会的约定俗成视为真理。许多刻板印象在脑海根深蒂固,我们也慢慢丧失了质疑提问的能力,最终变成了被社会操纵的木偶,变成了那些手脚被束缚的囚徒。或许我们不能像那个被释放的囚徒一样跳脱出常规世界重新审视自己的处境,也无法拥有上帝视角从而清楚洞察真相真理,但至少我们应该意识到人类知识的有限并且以谦卑态度去接受新观点和可能性。

---

更多理想国系列读书笔记⬇️

关注微信公众号

回复‘理想国’免费获取中文译版以及英文原版 PDF 资源,附加相关笔记资料!

知乎用户 理非理 发表

题主应该看过 3D 电影吧,戴上一副特殊的眼镜,电影的画面就会变成栩栩如生的立体形象。将视网膜上平面的图像,在脑子里形成立体的形象,这是一种多么了不起的天赋。3D 电影就是利用我们的这种天赋,通过技术手段让左右眼看到略微不同的画面,大脑被欺骗后的效果就是我们可以欣赏立体的电影画面,使我们仿佛身临其境。

请设想这样一种情景:“一个人从小就被关在一个 IMAX 的电影院里,被绑在座位上,头颈和腿脚都被固定住,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只能盯着眼前的电影屏幕。” 我担保他会将眼前那些立体的形象当作是真实的存在。我所说的当成真实存在并非是说他会把电影里的情节当成是真的,而是指他会把那些立体的人、物体当作是真的存在的,当成有思想的人,当成有质量的物体。

那么让我们依次想象,一个人被关在普通电影院里的情景,一个人被关在皮影戏院里的情景,以及被关在洞穴里的情景。在普通电影的例子里,虽然他看到的形象不是立体的,但是因为他从未见过立体的东西,所以也就不知道物体 “应该是立体” 的;在皮影戏的例子里,虽然那些皮影看起来一点也不像是真的人或真的动物,但是他从未见过真的人和真的动物,因此也就不会知道“不像”;最后,在洞穴的例子里,这个可怜的人将摇曳的篝火在洞壁上照出的模糊不清的影子当成了真实的人和物。

他们当然都很不幸,因为他们从未见到过真实的世界,而将虚假的影子(电影只是一种复杂的影子罢了)当成了真实。那么我们自己哪?从出生的那天起,我们所见的无一例外是我们的大脑制造出来的 “影子” 中。我们无一例外的将大脑制造出来的那些 “影子” 当成了事物本身。

若要理解哲学,必须时刻提醒自己的是,眼前的一切无论看起来多么栩栩如生,终究不过是一些影子而已。这些大脑制造出来的影子与洞穴里模糊不清的影子相比并没有质的差别,差别只在于我们大脑制造出的影子精致些罢了。在理论上,完全有可能存在着比我们大脑所能构造的更为精致的影子,但是因为我们没有见过所以无法想象。

一些自大的人宣称自己所见的影子已经是影子中的极品,不可能有更好的了。在我看来这就像洞穴里的人们说他们看到的影子已经不可能更好一样可笑。

知乎用户 宋夜 发表

世界上只有极少数人能够发现隐藏于黑暗之后的永恒的规则。然后他们向庸人宣布自己发现了新世界,然后他们被庸人杀掉了。

知乎用户 臧大为 发表

其实就说说我们眼前的宇宙是一种幻境,并非真实的。只是真实的一种映射。

知乎用户 糖又糖 发表

有的时候我们明白了某些道理,掌握了许多知识,到头来还得如同返回洞穴的那人一般饱受讥讽和指责。可见智者的解绑行为并不意在使觉醒者领导众人 “开启民智”,仅仅是作为独特的小福利来沾沾自喜。

柏拉图的眼中,寻求智慧是满怀热忱又天经地义的,智慧就变得崇高又神圣。爱智者们费尽心思要变成那个智者,或继续求索,或解绑穴中人。

谁曾想到智慧本身并不关键,因为智慧所及的终点原本轻而易举。在终点以后,还有更宝贵的东西值得人来珍惜。柏老爷子作古 300 多年后,在地中海彼岸,有个木匠这样告诉信他的人:

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自由。

知乎用户 涂书笔记 发表

新哲人 02 | 我们就像山洞里的囚徒

柏拉图告诉我们…… 我们就像山洞里的囚徒,远远地看着火光,除了火光在墙上投下的阴影,什么也看不见。” 《新哲人 02 - 谁吃了你的脑子?》中信出版集团

知乎用户 杨 buddy 发表

在洞穴里面的人通过视觉感知世界,理解世界。而走出洞穴的人还是利用视觉来感知阳光和周遭的一切,假设柏拉图真的是认为视觉是不真实的状态和所质疑的,那么洞穴外的人信念也会被这个理由所质疑,难道他所看到的外面的世界就能保证一定是真实的吗?

柏拉图的洞穴隐喻如何理解其实不是关键所在,关键是这样的隐喻所能引起个人的思考,和发人深省之后所产生的意义。

知乎用户 落山里 发表

洞穴比喻是柏拉图的形式理论的最好证明之一:人类是洞穴居民,他们只见证了由闪烁的火光投射在洞穴墙壁上的阴影所代表的二维现实。当一个人挣脱束缚逃出山洞,看见了外面的真实世界后,就马上跑回去告诉洞穴里的人,此时,洞穴里的人就会质疑,会犹豫不决——他们害怕见到太阳,害怕离开洞穴会以失去一些东西作为代价。他们出了山洞,接触到了现实,有的人无法接受这种沉重的真实,于是逃回山洞,而有的人适应了环境,开启了更进一步的探索。

Plato’s work focused on those aspects of the universe that ordered and influenced the world but not in direct, tangible ways. For Plato, true reality existed in the realm of ideas; he described the ideal types or Forms of entities as real, unchanging essences of those things we could normally only perceive in corrupted or shadow forms in the observable world. This includes ideals of triangles and other geometric shapes, ideals of love and beauty, and ideals of justice and truth.

A rational perspective means to see by the light of the sun—to develop the philosophical mind and perceive the true reality represented by Plato s ideal forms. It involves the dialectical method of inquiry, in which higher truth (that is truth which is stable, unchanging) is acquired through reasoned dialogue.

联想到了鲁迅先生的铁屋子(看到有答主提过 233),清醒地昏睡着的人,在自我营造的虚幻中沉浸梦乡,“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orz 为什么我又想到了带阁楼的房子中莉达与 “我” 的辩论… 当然我还是支持莉达的

大脑混乱了…

溜了(

写这个回答只是因为恰巧看到了这部分相关的书,随手一写,没怎么组织语言和体系思想,班门弄斧,不过尔尔。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鄙人认为,洞内指三维世界,洞外指四维世界

已知我们是三维生物,看到的世界如同盲人摸象,不是真实的全纬度世界。哲学家的目地就是通过思维和观察心灵的方法达到全纬度世界,从而知道真理。

我们都是看到影像的囚徒。火光是假设的太阳。太阳意味着高维。自由人借助知识去看,看到的就是实相。

知乎用户 ANJACHEN 发表

感谢

@Vivian Darkbloom

的回答。超有帮助。

我来贴一个她提及的那篇波菲力的文章的链接 Porphyry, On the Cave of the Nymphs (1917) English translation.

知乎用户 BZXY4251 发表

首先要理解柏拉图的相论

柏拉图的相论:相乃是那些不变的,永恒的,非物质的本质或原型,我们所看见的实际的可见事物仅仅是其拙劣的摹本

也就是说:柏拉图认为在现实世界背后有一个事物原初形象存在的相的世界,灵魂首先在另外一个世界被创造出来(一个叫德穆革的造物主创造)然后灵魂下降到身体。由于我们的灵魂已经有了相的概念所以有了对事物的理解(比如说知道一个东西为什么是美的是因为之前就有美的概念,所以才能把分有美这一相的事物理解为美的)

洞穴也就是说,大部分人只在意实在的世界,而有一个人走出了洞穴(也就是说他接受了教育,看到了事物背后的相)然后看到了光明的世界,以此来比喻大部分人的状况和小部分受到教育的人的状况,然后警示人们

好好学习╮( ̄▽ ̄"")╭

知乎用户 米牛牛 发表

【道】相对来说是比较偏重于理性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凡有所相,皆是虚妄。

缸中之脑,宁愿沉迷。

走出洞穴,看清闹剧。

知乎用户 MoXiLoug 马可 发表

强答一波,实际上我认为是在讲人们比起思维不发达的动物更不容易接受改变带来的不变所以不愿意改变,如果强行使一个人迈出改变的那一步的话,后果虽不会很严重但至少那个人再也不能再以一个普通身份融入集体了,但是这个理论终归是理论,人其实要比柏拉图大师想的复杂的多的多,尤其在现在这个时代这种理论甚至不成立只能说他是一种假设一种猜想,别想的太多,这种远古启蒙理论读着乐呵乐呵就 ok 了 (๑òωó๑)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是不是,类似于。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知乎用户 Haven Chan 发表

理念世界和现实世界的二分法。(日喻、线喻)

认识真理来自灵魂转向,而非登堂入室➡️回忆说,先验论的认识论。

转向的那个囚徒,私以为是柏拉图对苏格拉底的缅怀。由此提出哲学王的主张。(纯粹个人意见)

知乎用户 普朗克的眼镜架​ 发表

认识真理的过程是痛苦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可以先问一问,为什么是 “洞穴”?

有三个点可注意:

a——“洞穴” 这个物质(石头坷垃的空间);

b——" 洞穴” 这个记忆、语言、图像、想象(名词);

c——“洞穴” 的精神世界内容。

为什么不讲 “钢筋混凝土房子比喻”、“空间站比喻”、“家庭影院” 或“小房子里放置投影仪”?因为没有。

为什么不讲 “宫殿比喻”、“房子比喻”?因为有,但能不能掌握拿捏不准。

为什么非要讲 “洞穴比喻”? 因为有,并已几近没有或过去了。

柏拉图时代,洞穴及洞穴曾经的历史都已作古,一般地已经可以为人掌握、并通过记忆、语言、图像、想象等在精神世界中重新” 恢复 “。

哲学家观世界,是为了掌握世界——不是经济意义上的占有,而是要成为世界,至少是像世界那样思考。这个过程中的产物就是世界观或精神世界。

怎么掌握?可行中的最好办法就是通过历史的或死去的来掌握。

因此,不了解洞穴史,就不能了解柏拉图的洞穴比喻。也就反对这样的:一般上来就把”洞穴 “咔咔整成精神世界中的东西,并立刻转换成现在,” 我们”宣布顺利地介入柏拉图的精神世界。但实际上,“我们”宣布的是“我们”,不是柏拉图。

待续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暨南大学今年的翻硕百科知识这一科,最后的作文就是考洞穴比喻,题目《认知的桎梏》。

看完回答,我觉得我好肤浅呜呜呜。

知乎用户 白头恩 发表

这是典型的柏拉图妄想强迫症的意识形态的心理植入暗示,根本不存在什么洞穴的理念,该吃吃,该喝喝,啥事不往心里搁

知乎用户 黑叶 发表

好好看书前面的导读吧,问一些中学语文阅读理解一般的问题有什么意思?给一些无聊的人掉书包?还是纯粹是告诉别人你看过这书?

知乎用户 哪吒在此​ 发表

类似于金字塔。自行补图。 塔尖上空是太阳。塔顶是理式。塔中是具体事物。塔底是艺术(影子)。理式的核心是真善美的价值观。

下面是网上找的。

柏拉图在理想国第七卷中,作了一个比喻,有一个洞穴式的地下室,一条长长的通道通向外面,有微弱的阳光从通道里照进来。有一些囚徒从小就住在洞穴中,头颈和腿脚都被绑着,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只能朝前看着洞穴后壁。在他们背后的上方,远远燃烧着一个火炬。在火炬和人的中间有一条隆起的道路,同时有一堵低墙。在这堵墙的后面,向着火光的地方,又有些别的人。他们手中拿着各色各样的假人或假兽,把它们高举过墙,让他们做出动作,这些人时而交谈,时而又不做声。于是,这些囚徒只能看见投射在他们面前的墙壁上的影像。他们将会把这些影像当作真实的东西,他们也会将回声当成影像所说的话。此时,假如有一个囚徒被解除了桎梏,被迫突然站起来,可以转头环视,他现在就可以看见事物本身了:但他们却以为他现在看到的是非本质的梦幻,最初看见的影像才是真实的。而假如有人把他从洞穴中带出来,走到阳光下面,他将会因为光线的刺激而觉得眼前金星乱蹦,以至什么也看不见。他就会恨那个把他带到阳光之下的人, 认为这人使他看不见真实事物,而且给他带来了痛苦。

其中有囚徒挣脱锁链,看见了真相的话,他会不会去拯救同伴?还是同伴们不相信他把他当疯子。

这是关于人的解放的最早的论述,鲁迅也有个铁屋中的呐喊,叫醒那些沉睡的人,哲学家的任务之一就是唤醒那些不明真相的人,去思考人生的真相?虽然在某种意义上人一生出来就是奴隶,我们也做了社会主义的螺丝钉,这是摆脱不了的,哲学家的任务就是让人们意识到这种命运的枷锁。

知乎用户 下武 发表

agape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司马开始乱想,世界将会怎样

作者:王五四 2021-11-23 我向来是看不起美国人民和美国媒体的,总是大惊小怪,总是“友邦惊诧”,11月20日晚,美国加利福尼亚一家百货公司被大约80名戴着滑雪面罩的人抢劫,美国人民就大呼“疯狂”,美国媒体就说像“电影中的场景”。我们 …

李田田发文报平安,上百万阅读数十万打赏,说明了什么?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 寒潮卷着雪花,自北向南,呼啸而来。即使在广州,气温也已降到了个位数。一片冰冷肃杀中,李田田平安回家的消息,让很多人感到了一些轻松和温暖。 12月26日傍晚,湖南省湘西州永顺县乡村女教师李田田,在自己公众号上发了一篇文 …

2021,没有谁的生活微不足道

12月11日,作为一个平时很不爱哭的人,一边在后台看读者留言,一边抹眼泪,一边又心怀感激——谢谢你们把自己在这一年中这些活生生的切片与我分享,我知道,真实的生活远比这些切片更伟大,我捧在手里,看到了慈悲、勇气和温暖。 鞠白玉曾说:“如果你去 …

拜登“民主峰会”真正的意义

拜登“民主峰会”真正的意义 作者:FARAH STOCKMAN 2021年12月6日纽约时报 对2020年大选结果感到愤怒的美国人正忙活着冲击自家的国会大厦,并在亚利桑那州进行无数次重新计票,来自国外的威胁却并未停歇。相反,它们正在迅速发 …

有病呻吟,师者哀歌

收录于话题 #教育 12个 就现在而言,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我尚没有太大问题。而且生存得很好,能保证顿顿吃肉、天天抽烟。想想小时候,见年见月才吃一次肉,每次我爹买肉的时候,从看见拎回家的那一块肉到吃到嘴的那几个小时,心中充满过节的盼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