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显示超千万人正承受 60 分钟以上极端通勤,反映了哪些问题?你平时的通勤时间有多久?

by , at 11 October 2022, tags : 通勤 分钟 小时 上班 时间 点击纠错 点击删除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赵泠​​ 发表

我经历过单程 10 分钟左右的步行通勤、单程 40 分钟左右的地铁通勤,更早以前我体验过单程步行 120 分钟以上的极端通勤、单程公交车 - 地铁 - 单轨合计 65 分钟以上的极端通勤、单程公交车 70 分钟以上的极端通勤。许多打工人并不觉得这算极端,上海嘛,四十分钟算是近的了。

漫长的通勤时间带来了早起晚睡、多次更换交通工具、在交通工具上忍受拥挤 · 缺少座位 · 颠簸 · 噪音 · 安全问题等,无谓地增加了劳动者每天为劳动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没有增加劳动的产出,还很可能因为损耗精力、压迫休息时间而造成产出下降。大量劳动者承受极端长的单程通勤时间,反映了城市规划、住房情况(靠近工作场所的地段房价高、租金高或是没有足够房源)、上下班时间设置、交通工具性能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你可以讨论经济状况、行业发展程度和前景、生产率受到的损害之类。

在我国目前大量岗位的劳动时间超出八小时的现实条件下,强调通勤时间的意义有限。城市建设难以在短时间内用可接受的经费做出大规模的变更,而且变更之后建立的新平衡未必符合你的预期。

《全国主要城市通勤时耗监测报告》称,45 分钟以内通勤人口比重达到 90%,是城市繁荣、公平、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之一。此前,上海、南京等地也提出 45 分钟通勤覆盖 80%~90% 作为城市运行效率和居民生活品质的衡量标准与发展目标。

我在上海的体感是,不少打工人住在租金较低的川沙之类地方、起早贪黑地多次更换交通工具跑去张江上班,单程四五十分钟的通勤时间很常见,单程九十分钟他们也忍了。一些打工人早上刚到工作场所就处于不同程度的头痛、腰痛等状态之下。对上海来说,“45 分钟” 这个标准可能并不合适:一些地铁站需要步行数百米来换乘,如果打工人走慢一点或是上个厕所什么的,超过了 45 分钟,这就是 “城市运行效率低、居民生活品质差”,走快点就能变成 “繁荣、公平、可持续发展”?

  • 《全国主要城市通勤时耗监测报告》统计了 36 座城市的情况。新闻的原标题是 “城市通勤报告:超千万人正承受 60 分钟以上的极端通勤”,在知乎提问则是“报告显示超千万人正承受 60 分钟以上极端通勤(以下略)”,这两个标题的字数都不少,不能将“主要城市” 写上去么。全国范围内可不止“超千万”,许多小城市的道路非常拥堵。

知乎用户 老叔杂货铺​ 发表

我就是其中一员,而且通勤距离是调查数据的两倍,单程 22 公里,每天上下班刚好是两个小时左右。

这还是因为有灵活工作时制,能够错峰出行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的。如果不是这样,上下班需要三个小时以上。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公司为了实现更大、更美的工作环境,同时保持相对低的办公租金成本,搬出最繁华的商务区。

估计按照公司现在的办公面积,在原来的办公区域租房,总租金可能会是三倍。

城市的迅速发展与扩张,加上租金急剧上涨,是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

譬如在北京,但凡需要寻觅个合适的、租金能承担的起的地方,都有可能斜出新马泰了。

公司可以搬家,可对员工而言,搬家可不是容易的事。公司那片,房子已经涨到快八万块一平米了。

再买个房子?估计要等下一个轮回了。

因为公司还是很好的,不会有人因为距离而换工作。所以,绝大多数的人,只能承受更大的通勤的压力。

哎!打工人,不是都辛苦奔波在路上么?

知乎用户 啊啊啊啊啊​ 发表

原因太简单了:

公司给的工资付不起房租 + 正常生活成本 + 适当结余

为什么许多人要承受路上 1 小时,2 小时甚至更长时间通勤,

他们得到工资根本不足够覆盖房租 + 正常生活成本 + 适当结余,

别说北上广深了,在武汉,

我了解许多人路上通勤时间超过 1 个半小时(从住的地方出发到办公的地方)。

原因很简单,房租租金太贵,我们看房格尔系数

一般情况下,房租收入比在 25% 以内是合理的,在 25% - 30% 处于尚可承受的范围,一旦超过 30% 则表明房租压力过大。

但在北上深,许多人租金占收入高达 40%,甚至超过 50%。

此处所指房租为 2019 年 4 月数据,收入则来源于统计局公布的 2018 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

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近日发布报告显示,在一线城市若想一个人整租一居室,房租占收入六成以上,北、上、深更是高达九成以上。即使是退而选择合租,在一线城市的租房成本也达到收入 30% 以上。

这项数据来自,

租房压力排行榜:北上深每月收入几乎都用来付房租

所以北上深的打工人只能住很远的地方,租更小的位置

唯有这样,

他们才能在这个城市生存下来。

因为

在一线城市若想一个人整租一居室,房租占收入六成以上,北、上、深更是高达九成以上

只能通勤时间变成 1 小时,2 小时,几个人合租,在这个城市生存下去。

看似上班 996,加上路上来回通勤时间 3 小时,

一天花费 15 个小时

请问人还有精力恋爱吗?

有精力结婚吗?

有精力养孩子吗?

基本没有。

所以北京上海大量剩男剩女。

有人嘲讽这些人为什么不回去?

回去可以安放肉体,安放不住灵魂啊。

你看某办公机构连现金都不收啊,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关系。

你做一件事需要功夫可能是别人做一件事的 10 倍,100 倍!

普通人家孩子要不考公务员,基本没有合适岗位。

怎么回家?

能回家吗?

不要吐槽年轻人不努力,

上班 996,路上通勤时间 2,3 小时,

还不努力?

人毕竟是人,不是机器。

中国人是世界最勤劳的一拨人!

知乎用户 Arthur Who​​ 发表

现在的城市就和摊大饼一样,不大哪敢叫大城市(深圳不算),动不动都是 6-7 环,小大城市更堵。。。大城市只有过年期间通畅,体会过一次,就差闭着眼开车了。

但是这能怪 “外地人” 吗?当然不能,不能做贡献的时候都是自己人,堵车就怪外地人了,这只能说明资源分配的差异,没有办法,都是为了生活。要是广袤的农村有大城市的机会,我想大家早就回去了,也就不会有大城市的堵,也不会有小县城过年的堵。

大城市是围城,老家的朋友想出去闯荡,在外的我想回去发展,我劝他们别出来,他们劝我莫回去

就我身边同事,有一个每天通勤单边 50 公里,有一个为了孩子读书住城市西边,工作在东边,可以问问他们对这个通勤时间有没有意见。。。

就现在这种集中居住,然后到城市另一头上班的不要太多了。

后来再买房买到郊区,又远了,肯定好多人都不同意这个结论的

每天早晚高峰不瘫痪一下都不正常吧。

就我离公司两公里,要是开车的话就在公司门口堵至少 30-50 分钟,其他的都不用想了,更久。。。

要不然为啥我会买摩托车?关键买摩托就我那两三公里的路程堵一堵一样需要 20-30 分钟,堵车的时候就摩托都给你堵的动不了。

城市发展的弊端,城市越来越大,人越来越多,车越来越多,越来越堵。

不敢说都是城市规划的问题,但是城市大了,居住、工作集中了就难免出现这种情况。

我和我女朋友都在 “大成都”,但是一个在东,一个在西,见一面开车最少一个半小时,这是在全程通畅,几乎全程高速的情况。

要是遇上周末高峰,走高速最少 2-3 小时,要想不堵就各种绕,最后总耗时 3-5 个小时,这还是在同一个城市。

一个城市的异地恋

知乎用户 Neo​​ 发表

根本不用看题目的数据,我就是低于平均值的那个。

反映啥问题?这事不能怪别人,我只能怪自己…

坐标上海,住址昆山花桥。这俩地点一甩出来,很多人应该就能明白了。很多年轻人,刚毕业就选择留在大城市,北上广深杭…. 刚毕业那会,自然不会有较高的薪资待遇,而大城市,都有一个比较显著的特点:房子贵。

房子贵又带来了一个问题,租房贵。以市中心为圈子,房价像套娃一样,从里往外,一圈一圈便宜;从外往里,一圈一圈更贵。上海的打工人,尤其是年轻人,很多会选择住安亭、嘉定以及花桥这些周边城市。更有甚者,苏州、浙江一带,每日往返。出行工具以高铁、地铁、私家车为主。

今年 8-20,从公司对面的公租房,搬到了隔了三十多公里的市外。原本只要 5 分钟的路程,变成了未知数。

我试过几种路线:

1、**路线一:**地铁 11 路地铁从花桥光明路起,先走十分钟到地铁站。再乘坐到江苏路,需要一个小时,由江苏路转乘 2 路地铁,五分钟路程(这个地铁中转真是远!人还暴多),再花半小时从江苏路到徐泾东。最后,再花十五分钟到公司。合计两小时!

**2、路线二:**开车上班,有三条路线,一般我选择图示中间的路线。从花桥收费站进入京沪高速,再转沈海高速,然后从崧泽大道下高速,最后到公司。总计 33 公里,但是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因为高速收费站下是国家会展中心,办人工智能会展 — 堵,办车展 — 堵,办美妆展 — 堵,办进博会 — 封路。刚结束不久的进博会,连花桥收费站都是封的,每天要多绕路,将近 2 个小时的上班里程…… 苦不堪言啊。

**3、路线三:**先到安亭,再坐高铁至虹桥,最后打车到公司。试过,且不说不经济,先到安亭这段路,就让人苦恼不堪。再加上期间来回走路的时间,并不比开车更快。

所以最后选择了路线二,每天高速去公司。

起先,摸不清路,每天早上跟着导航走。而导航,好像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理想,给人的感觉就是,哪里堵它带你往哪走。

过了一段时间,就不听导航的,自己摸索着走。反正是三条路线,总有一条适合我。

最后,终于找到一条最理想的路线,也就是上述说的中间路线。但却要突破一下我曾经最痛恨的行为 – 加塞。从京沪转沈海的这个口,出口处又有一条路交汇,合计三条路。每次都有大量车流量,突破了这里,我就突破了至少等待半小时以上的路口。于是我就在下图的①处加了塞….

即便如此,每天去的路程,至少要花费我一个小时。每当我到的时候,脑子都是懵的,美好的一天,从懵 B 开始。

而下班的时候,整个人也是劳累的状态。但是仍然要打起精神走,因为在回程的路上,都是以大货车为主。虽然不至于很堵,但是根本就开不快,也要花一个小时。如果遇上下雨天,雾天。更加是雪上加霜,真的是漫漫求职路啊….

为什么不选择近一点的路线?为什么要那么累?— 还不是穷的。

就拿安亭来看,上海的最边缘,房价也在 3 万左右。更别说动辄六七万,十几万每平的房价,而且,你还未必有买房资格!所以一直就没有想过,要在上海买房。上海的房租,已经见识过。五六年的打工人,最后还是默默得选择跟老婆一起离她单位近些。房子,暂时也先不考虑了,等先把无锡的房贷还了再说….

怪房价贵吗?– 根本不能怪

要怪就怪比你优秀的人更多更努力!要怪就怪你的工资涨幅追赶不上物价和房价涨幅!要怪就怪那么多从众心理的人挤破脑门想进来!

魔都真的就像是围城,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

而除了我的经历外,我同事的经历也好不到哪里去。

有一个在安亭、一个在浦东。当然这两位的情况有所区别,他们都是较早在上海买了房的,所以他们的困扰并不是房子的问题,而是房子有了,但是工作却远。大家很少选择地铁,一是因为离地铁站有距离,从家到地铁站,和从地铁站到公司,这两段距离无法经济解决;二是因为,上线班高峰期,地铁人潮拥挤,加之换乘,即便到了地铁站,最后仍然要打车到公司。

安亭的那位,比我会稍微好些,从安亭上高速,比我大概能早 15 分钟左右到公司,路径也几乎一样,而另外一位就非常不幸了。

从浦东出发,要么横穿内环,走上海最拥堵的高架 – 延安高架;要么走外环高速,而外环的大货、上下班高峰期,也都让你想哭。所以我猜他是看在工资的份上,不然绝对不会大老远跑到上海的郊区上班(虹桥高铁站附近算是郊区)。

逐渐的,我们三个人每天早上到了公司,第一件事情不会说 “早啊”

而像是形成了默契,说 “堵吗”

当然了,我们肯定会事先知道答案。因为假如堵了,就基本上不能到点上班;如果不赌,可能会提前半小时到公司。965 的节奏,愣是被我们放大到 1065 的节奏。当然了,上海很多公司对上班迟到这一事还是比较开明的,比如我们公司的上班时间,就是比较弹性,你可以选择朝九晚五,也就是 9 点上班,也可以选择九点半上班,相应的下班时间延迟半小时。即便这样,我们仍然要提前两个小时起床,否则就要迟到。

虽然说弹性上下班,但是毕竟作为一个打工人,你就要遵守规章制度。既然你要为上班花费更多时间,那么相应的,你就要牺牲个人时间,还有就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加班。

而堵车,是另外一个让私家车出行花费更多时间的因素。堵车的影响,又分好多情况。

  • 1、城市汽车保有量大,上海此前的限牌政策,早晚上线班高峰期,外牌禁止上一些特定的高架。最倒霉的算是沪 C,比外牌更惨!直接就不能进外环,我曾经开朋友的车,接了电话不小心开进了外环,结果被拍,三分两百。而到 11 月,直接改到早七点到晚八点,中间都不能上一些特定高架。除此之外,油车牌照,是以竞拍的形式获得,一个油车牌照,现在已经拍到九万元左右……. 而这些都是基于车辆保有量太多,导致的交通拥堵。
  • 2、道路交通规划差,有些城区,规划的实在是太老了。就像欧洲一些路,因为城区规划在 19 世纪以前,所以大多数路不宽。上海市市中心,仍然有很多这样的地方,路不宽,但是就是路人多。根本没办法把车子开到正常的速度,你还不如骑车或者走路。
  • 3、交通事故阻塞,不管是高速公路,还是城市公路。一旦堵车,就容易发生刮蹭,追尾。这些交通事故,虽然鸡毛蒜皮,但经常让路堵个水泄不通。你在后面,焦躁的等待,却没办法继续赶路。高速上,不管是大小车祸,一旦有事故发生。前面的车慢下来要变道,未发生车祸的车道的车子,要让着些,前面的车慢下来,后面的车过不去……

身边很多在 “大城市” 打拼了十年八年的,最后回了老家的;也有很多最后在 “大城市” 落地生根的;还有一些在 “大城市” 边缘徘徊着的,甚至还有一些挤着破老小的年近半百的打工人…. 有些人想要更好的医疗,有些人想要子女更好的教育,有些人享受大城市带来的便利,有些人喜欢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

上海这座城市,有太多像我们这些花了 60 分钟,甚至更多时间上下班的打工人。而出来混的,总归要落叶归根,要么就地生根,要么漂向远方,再或者与家隔了一座、几座城。而归根结底,让你拼搏的,有很多,家、志向,哪怕直白的钱也行…. 除了魔都,其他很多大城市,也都有这样的现状。

知乎用户 Navis Li​​ 发表

跟房价没啥大关系,主要就是规划的问题,北京我相对熟一些,它有三大问题:

  • 办公地点过于集中在市区
  • 交通控制不太合理
  • 工作时间集中

办公地点过于集中在市区:

滴滴之前公布过一个北京早晚高峰订单的可视化数据,上边是早高峰,通勤人群从五环外向内聚集。

晚高峰也是非常明显,通勤人群市中心的国贸、金融街、中关村等地向外围扩散。

人流量的来源是哪?滴滴也给出来了,北边是回龙观天通苑,东边有管庄通州。

人都去哪了?非常明显回天地区去的是西二旗上地中关村,管庄通州去的是东直门国贸望京,这是上边流量动图里最大流量的两个区域。

反而总部基地,亦庄的流量都要小很多,为啥呢?就是因为这俩建的比较晚,而且都不在市中心,所以在这上班的人相对来说通勤距离近得多,也不需要进市区,实际上体验也要好得多。

所以只要只要北京继续把市中心内的工作疏解去周边,一定会好很多。

交通控制不太合理:

像是什么红绿灯时间不对齐,导致走走停停浪费时间也就不说了,北京有几个断头路是最明显的:

就这个 G7 京新高速,本来是要跟旁边 G6 一样直插市中心的,结果修过了五环就断了头,所有的车全都要从 G7 往五环挤,本来四车道的 G7 直接压成两车道,只要你有从西北旺,西三旗晚高峰回市区的经历,那就肯定知道我在说什么。


工作时间集中:

滴滴之前还公布过一个典型城市工作日高峰时间段的数据:

北京的交通高峰时间段相对来说还是比另外两个平缓的,时间段也更加后移,说明大量的岗位确实都是类 996 的模式,早上可以晚点去,晚上也要晚点走。

你看北京为啥早高峰从 9 点到 10 点有一个持续的高位,晚上 8 点 30 甚至有一个逆趋势的小高峰,这些都是加班人。

建议互联网公司直接改成 11~12 点上班打卡,晚上 11 点下班,咱还可以多睡会觉,省的把时间浪费再堵车上。

知乎用户 终将谢幕 发表

在以前广州和深圳市区里的大部分城中村还没有拆迁的时候,很多人都亲切地将这些城中村称为年轻人和低收入劳动者们的庇护所。

因为当你刚刚来到一座城市,没啥钱,也没有朋友亲戚可以投靠的时候,在公司附近的城中村租房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而且城中村里面的各种相应的生活配套也比较齐全,一个杂货店里几乎能买齐你所有的生活用品,同时也有很多二手家电家具店供来来往往的城中村过客们交易。

我曾经就住过好几个这样的城中村,基本上都是头一天搞定租房手续,第二天搬着行李过来,一天就能置办齐所有的东西。

广东独特的夜生活文化,也让加班晚归的人有一个吃口热饭的地方。

当然城中村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人员混杂,安全性还是比成熟的小区要低,有时候环境也比较吵闹,部分配套也跟不上,但对于刚毕业的年轻人来说,已经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了。

我个人是不能接受合租生活的,无论房间有多小,但一定要是自己独立的一个房间才行,所以在合租和城中村单间一个价钱的情况下,我每一次都选择了城中村。

不过,这些年随着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这样的城中村被拆迁了,年轻人不得不开始选择地铁可以直达的更远的郊区。

这是这个时代没办法解决的问题,想要更好的工作,就必须来更大的城市,而更大的城市就没有友好的房价,无论是租房还是买房都只能走向城市的边缘,而工作地点又都挤在市区里。

也许未来科技发展了,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可以 Work From Home 的工作,可以让部分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但目前来看,要解决这些问题,基本上遥遥无期。

很多时候,活着就是受罪,活着就得劳累,活着还得拼命挣扎,以至于很多时候,在一个人怀疑人生的时候都会觉得,活着就是不对!

知乎用户 老徐说​ 发表

实际上,把 60 分钟列为极端通勤,是 “大城市病” 衡量判定的一个概念。

极端通勤的核心根源是什么?

是城市形成集群效应后,疯狂扩建造成的。

从市中心一路摊开,大城市基本都会干到六环,而决定大家忍受长远的上班路途的核心原因,还是房价与房租不能很好与收入匹配。

我把我自己现在住的房子,按市场价半价租给我司的员工,只能自住的话,大半是舍不得花这个钱的。

超过千万人承受极端通勤,体现的问题在于城市资源分配失衡

内部的区域有过高的热度,而外围的区域又过于冷清。

举个例子,比如说像图书馆、餐饮、洗车行这样的行业,服务的往往是周边人群,这个时候它开在绝对的市中心,一方面成本高,另一方面收益不显著。

但是很多大公司,这方面的考量就复杂起来。

比如说我在清华对面开个公司,听起来就比五环选址的公司有实力。

从城市圈的视角看,我们称大城市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集聚为中心化,向周边地区漂移为去中心化

世界城市演进的历程表明,中心化和去中心化其实是城市演进的一体两面,雄起雌伏,有时候是中心化压倒去中心化,或去中心化压倒中心化,有时候则是彼此旗鼓相当难分伯仲。

拿东京举例子,1965 年,东京都区人口升至 889 万人。

当时衍生了一个名词,叫作 “大城市病”,说的就是由于城市过大、人口过多,导致效率低下。

为应对城市病,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分流,到 1995 年,东京都区人口降至 797 万人。

上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东京人口流动发生逆转,人口郊区化走向终结,而重新向 “都心回归”。

2014 年,东京都区人口超过 1300 万,东京都市圈人口更高达 3800 万。

但是,城市人口再创新高,今天的东京大城市病反而没有大家预料中的那么严重。

中心化和去中心化消长的背后是资源利用效率,而决定资源利用效率的是交通基础设施、技术水平和城市智力

我们说很多年轻人 “逃离北上广”,哪有几个是自愿,还不是承受不了大城市生活的压力与代价。

更为关键的是,由于行业生态问题,很多是想逃而逃不得。

对于目前的国内这些大城市而言,过于集聚的现象还是很明显的,千万人承受极端通勤就是最好的佐证,由此已经带来一定程度上效率的低下。

当然,其实这么多城市,甚至包括很多二三线城市,同时面临大城市病,最主要反应的是我国发展步子太快,导致我们还没来得及对此作出应对。

国内我了解得比较好的,可能是重庆,虽然说这个榜单上重庆的排名并不亮眼,不过大概是因为山城地势和基建导致。

重庆没有一环二环三环的划分,导致市中心的概念非常泛化,整体房价也因此十分平稳,在一线城市里,实属低房价代表地区。(那边有三个区,都属于市中心)

我 2015 年去重庆的时候,他们的均价才六千左右。

多中心组团式网络结构,是未来若干年,我国大城市想解决 “大城市病”,必须要面对规划的问题。

知乎用户 一片云​​ 发表

来自 I 型大城市长春,浅浅分析一下长春通勤路况。

长春这个数据是由于 “三个众所周知” 的原因共同促成的。

众所周知一,长春是一座老工业城市。

工业城市与通勤有什么关系呢?

**大多工业企业有个优良传统——提供班车福利。**我就职于这座城市的工业名片一汽。汽车行业产业链很长,除了一汽还有很多供应商伙伴企业。我每天乘坐班车上下班,单程通勤时间在 40 分钟左右。

**工业企业还有个特点就是一般坐落于城市的边缘。**一般在城市的开发区、高新区这种刚拆迁出来的荒凉空地。这些地方短期内 “人气” 稀少,商业广场少、住宅小区少、地铁少、公交少。长期来看还是很有投资潜力的。

像我这种打工人为了生活便利和子女教育,首套房可能在工厂周围,但二套房一般距离工厂较远,这就导致 “城市不大,通勤距离不短”。倘若选择开私家车上下班,要么错峰出行早点出发,要么就得忍受拥堵。

众所周知二,长春一年中有将近半年时间被冰雪覆盖。

长春位于北纬 43.88 度,年平均气温只有四五度。10 月下旬已经开始供暖,11 月已经天寒地冻,一片白雪茫茫。

去年 11 月份我去上海参加一个线下活动,当我降落在上海虹桥机场时,那热浪让我的棉裤无所适从,而返程时长春机场因为暴雪天气航班取消。

冰雪天气对东北驾驶员的驾驶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南方人可能都没听说过 “雪地胎” 这种神奇装备。很多人在冬季减少私家车出行。即使开车也都是小心翼翼。冬季交通事故变多,也会加剧恶化交通路况。

长春的马路两边通常会画有停车位,而冰雪天气会挤占马路空间,因马路的两边的冰雪通常不清除,这就迫使很多人停车不规范,两边的车都会向路中间靠近。本来双车道生生被挤占没了一半,车流通过速度就慢,这样的路怎会不堵?

众所周知三,长春是有着光荣修路传统的城市。

说起长春的修路,真是让人一言难尽啊。我在 2009 年来到长春,11 年的时光匆匆走过。长春大范围修路工程就没停过。

可喜可贺的是火车站工程去年似乎完工了。“长白路” 站成为了历史。

“今天借您一片空间,明天还您一份通畅”。

口号挺好,这么多年了,修高架、修地铁、修路面、修水管,一条路反反复复的修。而冬天一到,工程只能暂停,但路依然被围挡围着,半条路没了,这怎么能不堵。

我经常活动范围在汽开区和高新区,东风大街、硅谷大街是这两个区的主干路,真是一言难尽,预计没个三年估计通不了。

目前长春有两条地铁,三四条轻轨,我经常乘坐公共交通出行。这几年公共交通改善了不少,以前东风大街、锦程大街那破路,坐五六站公交感觉心肝脾肺肾都快颠散了,偶尔那些老破车还会坏在半路上。现在车也换了,路上的坑也没了。

今年搬了新家,我还打算在这生活好多年,愿长春能越来越好,盼着门口的地铁五号线早日完工。

知乎用户 黑则明 发表

住在海淀五道口,工作在朝阳区团结湖。从西 4.5 环到东 3.5 环,每天往返跨越北京 16 个环吧。

单程地铁一小时出头,如果搭配共享单车的话,略微不到一小时。整体感觉下来没觉得多累。其实我觉得通勤的痛苦,时间还在其次。关键在于乘坐的体验。一小时的地铁,远比四十分钟的公交来的舒服。也比二十分钟步行 / 共享单车 + 四十分钟地铁 / 公交来的舒服。

每天 4 号线坐两站,然后在海淀黄庄换乘 10 号线坐十五站。时间主要花在第二段路程,运气好的话,坐到一半的时候能有一个座位。

坐地铁的时候倒也不无聊。我喜欢热闹,也喜欢观察人群。

比如这样。周一早上,四号线上睡成一排的人群,连玩手机的精力都已经失去。

到了海淀黄庄,乘坐知春里方向的十号线,队伍就开始长起来了。

我一般需要等下一趟车过来,才能挤得上去。挤不上去的时候,偶尔拍个照留个念。

不过我已经很幸运啦,我有个同事在国贸站换乘,有时需要等四到五趟地铁才能挤得上去。每逢下雨,他就很容易迟到。

挤上了十号线,我就开始观察人群。我发现人比手机有意思得多。

有一次,一个挺漂亮的女生和我抓着同一根扶手。她的手惊到了我。每一根手指,指甲周围的皮肤全被撕毁了。如果你看过《黑天鹅》里娜塔莉波特曼撕手指倒刺的那一幕,大概就能明白我的意思。她有很强的撕倒刺的习惯。第一根指节上没有一点完好的皮肤。

这可能是一种强迫症吧。

明明她的手看起来特别揪心,但我总控制不住地想要去看。大概我也有强迫症。

还有一次,碰到一个母亲,带着大概是智力有点问题的儿子坐地铁。那个儿子个子很高,体重应该也超过了二百斤。他就站在那里,抓着扶手,不时地发出憨憨地笑。他盯着地面,或者扶手看,很少去看周围的人。

但他的笑声总招来周围的人看他。每到这个时候,她的妈妈就会轻轻呵斥他一句:“老实一点。”

但他的笑似乎很难控制住。到站的时候,他的妈妈轻轻推了推他的背,他就下了车。走在人群里,他比妈妈高一个头。

他的妈妈就一直挽着他的胳膊。我想他和她,一定都感到了对方给的安全感。

公司晚上六点下班。我一般六点半走,地铁上的人明显比早上少了些。从四号线出站的时候,在出站口,常常能碰上临时有事给客户打电话或处理工作的上班族。

他们有的蹲在出站口的台阶上,有的把电脑支在附近的共享单车座位上,有的干脆倚靠在树上。他们很累了,但还是热情满满地对着电话的那头侃侃而谈。

挑一辆哈啰单车。挑哈啰是有原因的。青桔骑起来费劲,而且故障率偏高。美团的车质量最好,调节座椅高度的把手最舒适,缺点是车有些重。综合来看,哈啰的车骑起来最顺滑。唯一比较遗憾的是,哈啰的部分车型调节座椅的把手是外掰型,很废手。后续出的新车型采用了和美团类似的环形扳手,舒服多了。还有啊,哈啰的车在小区附近似乎停放较少,多集中在地铁站周边。找不到的时候,我也只好骑美团,不到万不得已,不会骑青桔。

骑上单车,也就五分钟吧,我就到家了。吃完饭,时间就过了八点。不想玩手机,不想看电影,不想说话,也不想睡觉。

就,什么都不想。

来来来,跟我一样挤四号线和十号线的,认识一下。

知乎用户 邓铂鋆 发表

大城市宜组团化发展,每个组团规模最好不要超过二百万人口、一百平方公里。在城市规划上应该尽量避免居民跨区就业、上学、就医、办理行政事务。

区域发展不均衡必须得到纠正。否则北京上海 “钢窟化” 住上两亿人,还有几亿人哭闹自己没上车。

我的通勤情况需要分类讨论:

总店当值,距离八公里,去程 20 分钟,回程 30 分钟。班车直达。

高辛祭树开荒区分店当值,去程一个半小时,回程两小时。去程班车,回程十四公里路程班车,八公里路程公交车。

所以我看到班子务虚会提到的离家三十公里的德州东南医学中心分店 International、离家四十公里的 Dragon Ridge 分店就有些慌。我们中年人就怕异地就职还不算异地没补助了。

知乎用户 小木曾韭菜 发表

软件工程里有个设计准则叫『高内聚低耦合』,用网络科学的术语叫『小世界网络』,就是说每个模块内部功能要尽量齐全,但是模块之间的依赖要尽量的少。

现在我国的状况是完全反着来的:

从单个城市来看,不管城市多大,工作区都集中在一起,每天都有大量的人从四面八方的住宅区涌入工作区,势必造成交通拥堵。

从全国来看,资源几乎全部集中在北上杭深等几个大城市,小城市除了教师医生公务员根本没多少靠谱职业。所以人都往大城市跑,进一步恶化了大城市的拥挤程度。

合理的情况是,每个城市都有一两个龙头企业,能消化本地就业,有相对靠谱的医院学校。大城市内去中心化,分成几个小区域,每个小区域都有一个产业园区、几个商业区、几个住宅区,大部分人大部分时间只在自己的小区域内生活就够了。小区域之间再架设几条高吞吐量的交通干线,方便跨区交流的人。

说到底就是十九大提出的新基本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知乎用户 阿卡林 发表

玩过模拟城市的都知道,你一切的规划都是为了缓解交通堵塞,交通就是一切,为了减少城市车流量,怎么办,多中心规划,居民区与商业区间隔分布,功能性建筑比如学校,医院的分布要与居民区一致,消防站得靠近工业区,但即使再怎么合理,发展到后面堵车仍旧不可避免,这时候就得开始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了。

但是现实里的城市是这么规划的吗?不,我看是完全反着来的,商业区都集中在城市的一个地方,工业区和办公区也是,居民区远离办公区,且公共交通资源严重不足,就这,你不堵车谁堵车。国内不管大小城市的通病,小城市没那么严重只不过是还没到那级别,就规划来看跟大城市如出一辙,居民区与工作区都互相远离,且中心单一,因为没有按照就近原则规划造成了严重的交通浪费

知乎用户 三斤哥​​ 发表

**极端通勤**这个词真的是用得太好了。按照 60 分钟的标准来看,我前八个月有三个月是在过准极端通勤的生活,还有五个月是超极端通勤的生活,下面先简单介绍一下我之前的通勤过程。

前三个月的 “准极端通勤”

自驾,里程 70km,其中高速 50km,每日花费 100 元以上。

时间上,如果早晨 7 点前出发基本上 60 分钟左右可以到,7 点后出发就需要 70 分钟甚至 90 分钟;下班耗时基本上稳定保持在 60-70 分钟左右。

后五个月的 “超极端通勤”

方法一:班车

早晨 6:30 发车,一般 7:45-8:10 之间到公司,极端情况遇到过一次 9:10 到公司的,一般耗时 75-100 分钟;下班 16:45 发车,一般 18:00-18:10 分左右到家,周五通常 18:45 到家,一般耗时 75-85 分钟,周五 120 分钟。

方法二:自驾

早晨 6:20 之前出门,一般 60 分钟可以到;6:30 出门,一般 70-80 分钟可以到;7:00 之后出门?常常 110 分钟起步,等着迟到吧!

下班的话,如果能在 16:30 之前出发,那么还有希望 70-80 分钟到家;如果 17:00-18:00 之间出发,基本上是 120 分钟左右;如果 19:00 左右出发,差不多 60 分钟以内可以到。

方法三:地铁

乘车时间 90 分钟左右,步行距离合计 2km 左右,运气好有共享单车只要 10 分钟,走路就得 30 分钟,合计 100-120 分钟。


那么经过这几个月的经历,我觉得对于极端通勤,最大的问题其实并不在于通勤本身,而是在于对通勤者未来的透支。这个透支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身体上的透支,另一方面则是对个人能力提升的透支。

首先说身体上的透支

在我之前这八个月里,前三个月虽然通勤时间不是特别的长,但因为自己开车,并且高速里程占比较高,所以整个的通勤过程还是很耗费精力的。

而为了路上花的时间少一点 & 下班能早点打卡回家,我一般选择在 6:40 之前起床,但是现在的年轻人想早睡又很难,所以每天平均睡眠时间可能只有 6 个小时左右(甚至还不到)。

偶尔一次两次早起可能没什么,但是时间长了对身体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这三个月到后期的时候,我不仅在上班的时候必须要靠咖啡、红牛续命,连记忆力也有了明显的下降,并且在早上开车时偶尔还会出现打瞌睡的情况,极度危险。

而后五个月我大多数时间都是选择坐班车,虽然说坐班车的时候可以稍微休息一会儿,没有开车的疲劳,但是坐班车就意味着我每天六点就要起床,而每天晚上仍然要到十二点、一点才能睡觉,平均睡眠时间只剩下五个小时。

而在班车上睡觉也不是那么舒服的,腰是空的、头是晃的、车是颠的,一觉醒来还是迷迷糊糊。总之就是不睡也困,睡了更困。久而久之精神越来越差,咖啡和红牛都吊不住了,腰和脖子也越来越疼,每天干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起了床就开始想着下班,到了周一就开始想着周末,而真到了周末,就是连睡两还是不能缓过来。、

而我只过了八个月这样的生活就已经这样了,很难想象长期的极端通勤会对人的身体造成什么样的伤害。

当然了,相比极端通勤对身体上的透支,极端通勤对个人发展的透支则更为可怕,因为这会让需要极端通勤的打工人长期忍受这一现状。

对于大部分需要忍受极端通勤的人来说,其原因主要是工作地点周围租金太高,迫于无奈只能在郊区租一个便宜一点的房子

但是在长期极端通勤的情况下,我们这些打工人很少就能够有时间来提升自己。早晨还没有睡醒的时候就要早早的出门赶车,辛辛苦苦工作一天,不少人还得被迫加班,等再回到家之后往往已经是晚上九十点钟了(有的人甚至要到十一二点才能回家),回家稍微刷会短视频、玩两把游戏就又该洗洗睡了。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打工人想提升自己,也没有多余的时间。而无法提升自己的后果就是无法让自己在职场更有竞争力,说白了就是没办法让个人收入快速提升,从而也就租不起离公司近一点的房子,回过头来只能继续忍受长时间的 “极端通勤”,如此往复。

写到这里我想到美国不少穷人都花着远高于房租的钱住在 motel 里,每天打着零工,大部分工资都给了房费。难道他们不知道租房子更便宜吗?不,他们知道,但是他们拿不出押金和房租,只能一天天的续着 motel 高昂的房费,如此往复……

我们的极端通勤何尝又不是这种现象的翻版呢?

很庆幸我现在已经不需要忍受超长时间的通勤了,哪怕 8:10 分起床也能在 8:40 赶到公司打卡。但是要是你问我怎么去解决这一问题,对不起,我真的不知道。

知乎用户 Jane 出行​ 发表

坐标广州,我平时通勤时间 30-45 分钟,驾车,17 公里左右,要看拥堵情况。

上上份工作的时候,走路十分钟就到公司了,觉得特别爽。

所以啊,通勤距离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借此分享一些买房逻辑和出行发展趋势。下文中我还增加了《2020 年度全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其他图标。

买房优先级。先看看《徐远 | 2020 房产投资趋势分析》给的部分购房建议,你会发现城市通勤距离正好印证了徐远教授的结论:(1)最看好的城市清单:北京,深圳,上海,广州,杭州,成都,南京,苏州,重庆,武汉,郑州,西安。排名分先后,其他城市需要具体分析。(2)原则上不看好远郊和新区,包括京郊

我的感受:1)北京市区房子最值得下手,但是生活幸福感不一定高。

2)深圳房子增长潜力和幸福感都具备,有条件的话去深圳追梦吧。

论据:深圳是特大城市里通勤距离最短,公共交通服务能力最强的城市。总结原因深圳有多个 CBD,不像广州这种 CBD 目前只有珠江新城是中心,深圳市多中心辐射的。

2. 未来出行如何缓解交通压力。

我们看看马斯克怎么解决,2016 年,马斯克成立 Boring 公司,建立地下高速通道,减少城市的交通流量。Boring Company Loop 是一个地下隧道系统,可供特斯拉自动驾驶车辆行驶,旨在为乘客提供交通运输服务。第一个实验城市在拉斯维加斯,连接赌城的观光点。

何小鹏师兄则打算建造飞行汽车。小鹏汇天已经在汽车领域探索 7 年,安全载人飞行测试上万架次。飞行汽车草图已流出,将于 2021 年 Q4 开放试驾。

此外,自动驾驶的发生,会让超大城市周边的卫星城价值提升,届时,你还是可以躺在车上睡觉,吃早餐,洗漱,车辆会带你到达公司,甚至你昨晚就是睡在车里,调好闹钟,车辆就开去市区上班的地方,你只需要支付近郊地区的停车费。

Jane 出行: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参考资料:https://nev.ofweek.com/2020-10/ART-71011-8110-30463929.html

“平均通勤距离” 排名,哪个城市的规划最好?

知乎用户 极萨学院冷哲​​ 发表

这个问题对于我简直就是伤口上撒盐了…

我住的地方地铁上班耗时 1 小时 50 分,开车的话早高峰需要 2 小时。

平时在公司拉个晚,就要担心赶不上末班车。

不幸没有地铁的话打车 100 起步,平均在 130-150 之间。

所以北边的朋友喊我出去吃饭,不是我不想去,是实在太远了…

知乎用户 牛小顿​​ 发表

看了这题老郁闷了,因为我对社会做了负面贡献,拉低了社会平均水平。

我在深圳,是 4 个超大城市之一,题干的统计数据显示:

4 个超大城市的平均通勤距离为 9.3 公里,北京的平均通勤距离则达到 11.1 公里。而我的通勤距离是 18.5 公里,比北京的平均距离还多 66.666%。

在深圳有 76% 的人,通勤时间在 45 分钟以内。而我早上的通勤时间 25 分钟,晚上下班的通勤时间要 70 分钟,坐车和坐地铁是差不多的,早晚一平均还是超过了平均水平一丢丢。

唯一令人稍许欣慰的是,虽然距离比平均水平多了那么多,但时间只多了一丢丢,说明深圳的拥堵情况比北京略好。

随着城市交通的堵塞情况越来越严重,在可预见的未来,通勤时间只会越来越长。

另一方面,随着房价越来越高,有限的资金,原本可以权衡一下房屋面积和通勤时间,选市中心的小公寓,或者效区的大平层。

现在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房屋面积又小,通勤距离又远的城乡结合地带的小公寓。

你不想在超大城市呆着,自然有人会想,这是留大城市里绝大多数人无可回避的现实。

我特别羡慕那些,能够耐心的在路上堵着,走一下停一下、一步一步往前走的打工人们,打了一天工,还忍得了这么郁闷、枯燥的事情?

大概是为了拥有一片属于自我的空间,或者是不愿降低身段,总之是某种我很难理解的原因,不愿意把驾驶权让渡给别人。

身边很多通勤距离和我差不多,但路况比我还差的同事,都是选择开车上下班。除了通勤时间长,每天交流找车位的心得体会,能用 kill 掉半个上午的时间。

我每天下班,坐上价值 2 亿带司机、有坐位的坐驾,到站再跨上共享坐骑,风驰电掣地骑回家,我感觉自己好似一古代游侠,自我感觉特别良好。

一来省钱,全程不用 20 元,比停车费省多了;

二来不用亲自做司机,路上刷刷视频、写写知乎、打个盹,都比开车自由轻松;

三来不用在路上疯狂吸入尾气;

四来还活动筋骨了;

五来安全系数高;

六节能减排;

………

优点我可以一直给你数下去。

记不记得以前运筹学上讲的:同一时间同时做几件事情效率高?如果既回到家、还刷了剧、顺便活动了筋骨,这一个多小时也算值了。

唯一的掣肘就是,夏天穿裙子少多了,不过裙子也比较贵,不穿裙子省了很多钱。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一直努力呼吁,

年轻人要想当个人,那就

得下沉,得回家,得去小城市。

刚刚看了这个回答,寥寥数语,绝望感扑面而来,

卖火柴的小女孩之北京分孩?

回家发现家没了是种什么体验?

如何在钢筋水泥中找到自己的充电器和身份证?


我刚毕业时候也没钱,刚去往死压榨一个月工资奖金不到 3000 块。

但我在小城市,活下来成本太低了,

租了个 700 一月的无装两室一厅老破小,

买了辆 3200 的绿源摩托车

八点上班一起睡到七点半,

十分钟洗漱十分钟骑车十分钟等电梯。

不用担心挤不上车,不用担心下班晚地铁停运,医院充电桩充一夜,够我沿着外环跑两圈。

我不懂我那些朋友,挤在沙丁鱼罐头般的地铁里到底在见什么世面,

正如他不懂我,骑个破电动一个月挣两千到底在开什么心。


知乎用户 虎山行不行 发表

反映什么问题?

反映房价变态房东欲求不满呗!

题目里边说北京的例子,好,我也就说北京。

北京从中关村到人民大学这一嘎达,落尽繁华。有心人晚上七点到十点之间去内块地方守着看看,你就能见证奇迹。

人民大学和海淀黄庄俩地铁站乌泱乌泱的人往里边挤,中关村公交站人挤的跟赶集似的。

你说这是正常的啊?

别忙着下结论,你在往这附近的小区溜达溜达,从晚上七点到凌晨,你能看见的亮灯的屋子,最多一半多一点!

我问过住附近的哥们,他说这片房子又是好地段,又是学区又治安好,而且还是某某单位早年间分的房占一部分。所以房租特别贵!他自己家一套小两居往外租,8000 不二价!这还是 2018 年时候我稳定。谁要是敢租低了,街坊四邻知道都得骂他家砸价扰乱市场。

所以打工人租不起,这块的原住民又普遍不缺钱,所以好多房子宁可空着,也不外租。社畜们只能往远处租便宜房子去了,租到清河昌平那都是收入不错的,通州燕郊租便宜房子的人一大票!

当时听到这我都笑了。合计着房价看涨的时候,开发商经常玩捂盘惜售这一手,现在都被房东学会了,捂盘惜租玩起来!

把在市里上班的打工狗都逼到周围老少边穷地区租便宜房,这才是通勤时间长的确切原因。

别的地方咱也不知道,咱也不瞎说,起码北京这方面确实如此。

把北京的地皮看作一个人的头皮,把北京工作的人看作这个头皮上的头发的话,魔幻就来了:

白天上班时间,头发们从郊区从乡里往中间拥,整个头皮看起来是郭德纲老师的发型。

夜里下班时间,头发们从市中心再往周边散,整个头皮变成了火云邪神的地中海发型。

而这一早一晚,一聚一散之间,头发们花费的时间,你说就 47 分钟?我可真不敢全信。这里边把单位在周边提供宿舍的打工人也算进去了么?

要真是算通勤人数的话,住在燕郊工作在三环的人,通勤时间 4 小时以上稀松平常!

因此,想解决通勤时间,最上策肯定是返乡建设的号召大范围奏效,人都回到五湖四海的老家了,则城市里边的房租自然有降幅,大伙租得起单位附近的房子,通勤时间必然下降。

再不然,就得通过行政手段,释放大城市里边的空置房源,办法多了去了,我就不在这指点江山了,反正我说了也不算……

而一旦通勤时间下来,对城市是有反哺作用的。毕竟拉消费,提振经济循环,实体店铺商场要人气,这些都是人们在闲暇时间才能做的事。

总比现在把有消费能力的人都窝在地铁上挤沙丁鱼罐头强吧?

知乎用户 鱼鱼​ 发表

搞规划的,有个热频词叫职住平衡。

造成长距离通勤的恰恰就是职住分离,而一个区域内居住人口和就业岗位基本匹配,大家都可以在区域内就业,就可达到职住平衡。

体现在规划图上就是土地的复合利用和混合利用,简单来说就是把无污染的产业和商业办公及居住等功能拼合在一个区域内,减少通勤的距离。

以上是一个理想状态。拼合房价之后,我们会发现靠近产业集聚区域的房价和租金往往较高,年轻人只能用距离来换取低廉的租金。此类解决方案是增加产业园区的公共租赁用房,或允许存量办公转为租赁用房使用,加大供给从而降低租金。目前不少城市在开展这项工作并列入了 2021 年城建计划,也希望这件好事能真正办好。

另外,还有一批高薪阶层,同样有较长的通勤距离,毕竟好工作得满城找。而钟点工之类有普遍需求的工种更容易在附近就业。

知乎用户 宝哥浅论​ 发表

我看了下回答,蛮有意思的,

有人说不能怪房东,

要怪自己,怪同龄人,

怪北上广是座围城,怪年轻人都往这里聚,

怪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

恕在下真不敢苟同。

说出什么从自己身上找问题的这种人,

多半自以为看透了本质,

实则被洗脑还不自知。

我身边包括我自己就是从市中心排斥到郊区的,

我坐标上海,来沪 10 年,读书就在这里了。

我起先工作时候在淞虹路

后来去了嘉定。

为什么?

穷呗。

我在淞虹路房租 1 千 5,

去了嘉定那边房租 2 千,

两室一厅,我跟我妈就住在这里。

我每天单程大概是 1 个半小时,

加起来 3 小时。

有时候看工作,转 2 道地铁或 3 道。

远,真的是远,远的麻痹要骂娘,

这就是代价,

但房租也真是便宜。

我有时候路上就是看书,看困了,也就到站了,

有一回外勤,我要从 11 号线的始发站坐到终点站,

将近 2 小时,

我真的,我打王者荣耀打的我都不想打了,

屁股都坐圆了。

这还叫做我有位置,

没有位置的,站着的工友他们才可怜,

人挤人,挤的跟麻花一样。

有的个子稍矮一点的,就更苦逼了,

直接淹没在人流里面,

连上面的空气都呼吸不到。

你说造成这样局面的原因是自己不够努力?

说这种话的非春即坏。

照这意思,我 “曲解” 一下,

怎么?

住嘉定、松江的工友,

他们的工作能力就一定不如黄埔、静安的?

住黄埔静安的,他们大部分都是所谓的精英、大牛?

不见得吧?

说不怪房价,房东,

这特么还真就怪定了我跟你说。

为什么不怪?

你工资起码 3 分之 1 要交给房东,甚至是一半都要交给他们,

你怎么不能怪?

我见过很多房东联合涨价,都通好气就是不降价,

把我们年轻人的韭菜割干净,

每个月我们基本上都在为老板、房东打工,

掉在我们嘴里的能有几口?

你跟我说这正常?

还说我们不努力?

什么叫努力?

鄙人一个月 2w,应该到了努力的及格线吧?

你们知道住上海火车站附近房租多少么?

7k 以上,良心价不带还价。

至于静安、黄埔,

那我就不说了,

那些喷别人不努力的人,

你们先住到静安、黄埔,

扎扎实实交出付三押一的钱出来再说。

我身边多少同事,

要么就在郊区,要么从市区一点点搬回郊区,

每天就是用通勤来折现房租。

这是必然。

高房租之下,我们只能支付自己的时间,

来换取低一点的房租。

我觉得这很可怜,很悲哀,

可有人还说不努力,

还有人说这是城市规划、这是交通拥堵。

这统统都不是!

本质是大城市就是熔炉,

在这里面的年轻人就是人形干电池,

年轻人来这就是来贡献社保

贡献到 35 岁再让你滚回老家。

深圳平均年龄 32 岁,

你细品。

问题又来了,

为什么年轻人非要前赴后继往大城市跑?

是来追梦的?

是来完成自己抱负的?

是小城市安防不了你的梦想?

统统都是放屁,

真实情况是,我们在故乡活不下去,

只能在北上广深混口饭吃。

很多 4 5 线城市,包括县、乡级别的,

但凡是稍微好点的岗位都是被当地有实力的家族把持着,

你想进来?

可以,打钱。

有的单位,打钱都不好使。

年轻人反倒背井离乡到遥远的北上广反倒有个活路,

因为大城市,有人口红利,

找工作的多,想发财的老板也多,

无形之中,有个相对公平在里面,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如果在小城市,你得罪了某个人,

人家能手把手的告诉你我这一只手怎么把这片天给遮住。

强龙都斗不过地头蛇。

而年轻人跑到大城市一看,

工资高了一点,房租却贵的吓死人,

每个月辛辛苦苦,都是在给老板、房租打工。

同志们,这才是真相。

60 分钟就算极端通勤了?

不,

往返 4 个小时的人大有人在,

只是他们没空上知乎吐槽。

因为他们太累了,

下班了就在地铁上补觉,连刷知乎、抖音的力气都没了。

我说这话没别的意思,

就是想喷一些那些说工友不努力的人,

他们很努力,

他们每天都在拼命活着。

以上

非常感谢你的阅读

知乎用户 RoseofVersailles​ 发表

” 北京平均通勤距离 11.1 公里,耗时 47 分钟 “。我惊呼我的天啊。我很好奇在北京的朋友们是怎么上下班的,骑自行车都比这个快得多。

我自己的情况的话:

我做过几份工作。去美国之前的那些国家,我都是把房子租在工作单位附近,步行通勤的,平均大概单程 15 分钟。

到美国之后,在乡下工作那会儿,单程差不多 20 公里,开车平均 90 公里 / 小时速度,单程大概 15-20 分钟。

后来搬到城里,单程差不多 10 公里,开车 10-12 分钟。

知乎用户 Brilliantgreen​ 发表

十多年前在郫县上班,锦江区住,通勤路线相当于从西北到东南贯穿整个成都,

郫县那边还是个村儿的样子,连电梯公寓都没有,当时没地铁只有公交,公交到了之后还有很长的距离,只能叫三轮车,因为那边没修路,还是泥巴,下雨根本没法自己走

有时候我穿个正经的风衣,脚上穿个运动鞋,班上男生实在受不了会跟我说这样搭配太奇怪了,我就给他看我鞋上的泥巴,我是下雨天深一脚浅一脚踩着泥巴来学校的,怎么可能配一身正装嘛

所以,早上要赶上校车,否则你就玩完了,那段时间,每天六点二十要去等校车,到了就差不多八点多

有次大爷从美国硅谷给老子凌晨六点钟打电话,老子问啥子事,大爷说,该去赶校车了,妈蛋,真是太痛苦了,我冬天经常睡过头不想起来,南方屋里太冷了,只要离开被窝就是地狱

自己如果没赶上,打的去师傅就不愿意打表,因为超出成都范围了,要收我接近一百元

我还有一个折中的办法,就是我坐公交到全兴那边,然后喊个摩托车,给他十元钱,他把我带过去

摩托车在郫县的大马路上飞奔,速度远超过旁边的各种车,所以我们在不断超车过程中,这种大马路上没啥小车,送货的大卡车居多,尘土飞扬中,我们在大卡车之间风驰电掣,师傅开的太野了,老子偶尔心抽一下心想会不会今天就死球了被卷到大卡车底下去,但是我毕竟从初中开始就喜欢迟到坐摩托车去学校,所以还好,我胆儿肥

后来噩梦来了,就是郫县开始修通往都江堰的高铁,那边堵车的程度是这样的

我六点开始坐公交车离开,它能给老子堵到路中间堵到晚上九点钟

实在不行,老子下车在各种大卡车之间穿行,大马路上步行了半个小时,才到达全兴公交站那边,哎嘛,这时候才完成了一半的路途

还需要几个公交车换乘到家

我每天的通勤时间是四小时到六小时,区别就在于我到底坐上校车没有,如果没有,堵车加换乘就是来回六个小时

六十分钟算个锤子,太短了好吧

我当时经常在四路公交最后那个不能坐人的台子上改学生作业,因为没座位嘛,因为一般五点下班晚上八点才到家吃晚饭,我会在公交仰头大睡,口水都流出来那种,据我同事某次观察,她说这个人在公交车睡着了嘴巴都张着,太搞笑了

恩,太累了,换太多车了

本来是准备辞职,就是同事忽悠我一起移民加拿大,移民分数不够工作时间来凑,需要四年打高分,老子后来忍无可忍,跟她说学校搬到这个鬼地方这一年真痛苦,老子不移民了,必须辞职,一个月两三千的工资还路上花这么多时间,老子去乐山重庆都要不了这么久

而且学校又抠福利越来越少,过节喊你去学校食堂后门自己扛一麻袋的大米肥家,老子从郫县扛大米回锦江区,还要爬五楼,真是太艰辛了,

还不如出国洗盘子,我香港朋友经常嘲笑我,说他亲戚餐馆洗盘子可以开两千多加元,劝我移民过去洗盘子,都比教书有前途

后来经常看一些人也就通勤三个小时而已,就开始叫苦不迭,曾经六个小时还在郊县大马路上坐摩托车换乘的我就呵呵

别跟我扯地铁,那时候没有地铁

看来还是老子经历丰富一些

辞职之前,不是监考迟到了嘛,学校说要扣我六百元,说有老师为我说好话说我迟到十几分钟而已,就扣两百元,我监考一场的工资二十元,学校喊我从家到郫县去一趟,听听新规则,他们不是乱扣

我说想扣就扣,我就不过来了,六个小时我伤不起

可以的,tmd 今天工资二十,最后被扣了两百,学校又创收了

后来嘛,老子就辞职了,工资开始大幅增长,十年前很快过万

我香港朋友听说我工资爆涨,叹了口气,说: 你很快会和港女一样了

我说: 啥意思?

他说: 没有男人会要你

原来女人富裕的代价是没有男人

哦,上帝啊,让我多付出一些代价吧!

我的其他高赞答案:

如何看待媒体披露武亦姝爸爸是知名律所合伙人?​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长期一个人生活,会让精神越来越强大,还是三观越来越跑偏?​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网传复旦唐世平教授说:少沉迷中国历史,多了解世界文明?这一言论是否属实?你怎么看?​www.zhihu.com​www.zhihu.com缺爱的家庭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为什么有很多人说中国教育不好?美式教育和中式教育差别到底在什么地方?教育好坏的评判标准是什么?​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如何改掉「想太多」的毛病?​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每天坚持英语学习,为什么还是学不好?​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那些九十来斤的仙女一天都吃些什么?​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美国人真的有着十分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吗?​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没有朋友的人是不是不正常?​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上双语幼儿园与普通幼儿园的孩子,长大后有没有明显差异?​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北方人如何抵御四川的冬天?​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所有家务里,难度最大的是做饭吗?​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如何较为轻松地搞定英语语法?​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有哪些有意思的科普书,读完让你感觉相见恨晚?​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有哪些十分惊艳值得推荐的书?​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https://ww​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

知乎用户 幻想浅绿​​ 发表

云韶集团 x 云韶小微企业联盟√ 在全国各地的成员单位基本上都把办公室设在大大小小的 loft 里。住在公司二楼,下个楼梯就算通勤了~( ̄▽ ̄~)~

我自己就住在史图馆平湖工作室_(:з」∠)_

微型企业的快乐,大公司体会不到(。ò ∀ ó。)

知乎用户 import 潘多拉 发表

“不跟你讲了,我在高速上。”

“这么早你就出差啊。”

“不,我是去上班的路上。”

“上班要走高速?”

“滚蛋,坐高铁的都有!8~”

挂掉电话,我踩了一脚刹车,眼前长龙般的尾灯对面,一轮红日冉冉升起…..

-—-《致每日堵在沪渝高速上的青浦区打工人》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10 分钟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4JBN47 发表

60 分钟还极端通行,扯淡吧,我哪天不在公交地铁上挤上一个多小时。见过比较夸张的,有人一天通行要 4 个小时以上,他住苏州在上海上班,每天都要折腾很久,主要是自己在江苏那边买了房子了。

通勤时间完全是自己的选择,可以选择离公司近的房子,但是房租可能就贵点,也可以选择离公司远的房子,但是通勤时间就长很多,一切看你自己了。

刚毕业那会,在广州上班,一天通勤时间是 3 个小时,地铁加公交加走路,不过好在房租确实便宜,600 块钱一个月,省了很多,后来工资涨了就换到离公司近的地方,我自己走个十几分钟就能到公司。

知乎用户 ViaX 盐趣科研教育​ 发表

通勤时间如此之长,其实正是大城市内卷的真实写照。

今年 6 月,北航和北大的学者就仔细分析了中国大城市的通勤时间 [1],以及其对劳动力供给所带来的影响。

传统观点认为,通勤时间的增加会导致劳动力的流失。在德国与西班牙的研究表明,通勤时间的增加会导致每日工作时间的减少。这似乎是不言自明的,因为多花时间在上班上,就意味着花在工作的时间更少。但对于我国而言,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惊人的现象,那就是我国通勤时间的变化并不会导致每日工作时间的显著变化,这可能是 996 模式带来的负面后果。但在更大的范围来看,就是每周工作天数以及每周总工作时间,都会随着通勤时间的增加而减少。

这意味着,大城市的通勤时间越长,劳动力的损失就更严重。同时,作者也指出,导致中国城市地区通勤问题的原因,极有可能是我国就业市场的竞争,与其他国家相比过于激烈,说白了,就是内卷。

2004 年,两位经济学家发表了一项涉及数千人的研究,结论是每天花 2 小时在通勤的人,需要获得多 40% 的薪水,才能获得和每天花 40 分钟通勤的人一样的满足感。

在我们的大城市,很多人根本不需要这 40% 的薪水。就算每天要忍受一个小时以上的通勤,我国的劳动力依旧喜欢在大城市扎堆,互相倾轧。

另一方面,一些研究也开始关注长时间通勤对健康带来的一些影响。长时间的通勤,对社畜的身心健康也有着不可忽视的负面作用。

2016 年,墨尔本大学的学者发表一项通勤时长对心理健康所带来的影响的研究 [2],研究调查了澳大利亚一个队列研究中的 13 波数据。结果显示,每周花 6 个小时用于通勤的人,心理健康状况较之每周花 2 个小时用于通勤的更差。北京单程平均时间为 47 分钟,意味着每天用与通勤的时间高于一个半小时,算上加班的话,已经远超澳大利亚研究中给出 6 小时的数据,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也极大可能会更大。

一年后,剑桥大学联合多机构针对 34000 名打工人进行了一项大型研究,旨在提高打工人们的福利。

其结果显示,每日通勤时间少于半小时的人,每年用于工作的时间比通勤一小时以上的人少 7 天,这是对雇主层面的影响。当然北上广深资本家自然有办法让通勤一小时的打工人补回这 7 天工时,但除了工作时间上的差异,过长的通勤时间对打工人心理状况的影响可严重的多。

该研究显示,每日通勤 60 分钟的人,患抑郁症的风险比通勤较短时间的人高 33%。他们遇到经济问题的概率高 37%,因为不管是开车还是公共交通,距离越远交通成本自然也越高,每月的交通费并不是一笔小的的开支。同时,通勤时间较长的人,有更高的概率面临多维度的工作压力。46% 的长时间通勤打工人,得到的睡眠时间不足,低于 7 个小时。长时间通勤导致的时间减少,必然也会导致用于锻炼的时间以及锻炼动力的降低。

还记得当时我在北京工作的时候,每天 6 点下班,到家的时候往往都 8 点了,吃完饭就想躺尸,运动完全无缘,结果就是体重飙升。英国的研究也显示,长时间通勤的人,患肥胖的概率比花较短时间在通勤的高 21%,这一点其实和工作时间对体重的影响吻合,因为肥胖本来就是一种**「工伤」**,通勤时间的增加变相增加了工作的时间投入。

除了因居住地与公司太远导致的通勤时间变化,城市通勤时间的增加和地面交通的拥堵情况也脱不开关系。

10 年的一项研究指出 [3],驾车上下班的打工人所面临的压力比地铁上下班的人要承受更多的心理,以及拥有更多的负面情绪(路怒症的由来)。

所以,题目报告所指出的现象,体现了国内日益严重的内卷,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劳动力损失。现在大城市对人口流入的吸引还在,但随着发展的进一步平衡,以后长通勤时间可能会和德国等发达国家一样,对「打工人」起到劝退的作用,造成大城市的劳动力的流失,这是较大的影响。

对于我们打工人来人,通勤时间过长的意义,就是会导致我们患抑郁、肥胖的概率进一步增加。


以上内容均由 ViaX 盐趣在线科研教育签约导师 C·Liu 提供

责任编辑:赵晨旭(邮箱:zhaochenxu@viax.org 如需交流、转载、供稿、合作请邮箱联系,并注明单位、职位及姓名)

参考

  1. ^Wang, X., J. Gong, and C. Wang, How Does Commute Time Affect Labor Supply in Urban China? Implications for Active Commuting.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20. 17(13).
  2. ^Milner, A., et al., Time Spent Commuting to Work and Mental Health: Evidence From 13 Waves of an Australian Cohort Study. 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2017. 186(6): p. 659-667.
  3. ^Wener, R.E. and G.W. Evans, Comparing stress of car and train commuters.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F: Traffic Psychology and Behaviour, 2011. 14(2): p. 111-116.

知乎用户 网易数读​ 发表

知乎上有个问题是 “一个人一天的通勤时间在哪个范围内比较合理”,多数人的回答是不超过 1 个小时。

悲催的是,在 2020 年,中国 42 个人口超百万的城市中,实现这个理想的,只有 2 个。

北京是所有城市中上下班时间最久的,平均人均通勤时间达到了 94 分钟。重庆、大连、西宁也是同类人口规模的城市中,通勤时耗最长的城市,生活在这里的人,每天的通勤时间分别达到了 80 分钟、76 分钟和 70 分钟。

而每天平均通勤时间超 2 小时的极端通勤人群也不少。

根据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统计,在中国的大城市中,有超过 10% 的人正在忍受每日平均超过 2 小时的极端通勤。城市越大,每日平均通勤时长超过 2 小时的占比越高。

极端通勤的人这么多,这是为什么?

穿越大半个城市去上班

城市太大自然是一方面原因,更重要的是,我们住得离公司太远,职住分离太严重。

什么是职住分离?通俗讲,就是你的工作地和居住地不在一处。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工作在市中心,生活在别处。2020 年,中国超大城市的总体职住分离度达到了 4.2 千米。这意味着,大部分人在居住地附近,基本上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但是职住分离度高的并不一定都是大都市。

2020 年,职住分离度第二、第三高的城市,是银川和西宁,远远超过了上海、广州这些超大城市。

这与新城的出现有很大关系。

以银川为例,规划建设的新城在距老城较远的地方,因为不少高校、公司入驻了新城,很多人的工作地也跟随而至。但由于医疗、教育资源依然集中在老城,导致大量居民工作在新城,生活在老城,出现了严重的职住分离 [1]。

除了新城导致的职住分离,城市分区功能的失衡,是很多城市职住分离度高的原因。

一项来自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的研究显示,上海就存在很明显的功能失衡。

静安区、徐汇区等这些上海中心城南区的职住比为 1.7,这表示在这些地方,来这工作的人要远高于在此居住的人。而同样属于中心城的北区,居住比就仅为 0.86。

这也是为什么每天早高峰的时候,上海地铁 1、7、11 号线这些穿过城北的线路会那么挤。

既然漫长的通勤很痛苦,那何不住得离公司近一点?

谁不想呢,奈何钱包不答应。还是以上海为例,对很多人而言,别说买房了,想在静安区、徐汇区这些中心城南区租房都很不便宜。

以本月初的租金情况来看,如果想在静安区或黄浦区租间 40 - 60 平米的房子,平均每月都要花超过 8000 元。长宁区和徐汇区的租金稍微便宜些,但平均月租也超过了 7000 元。

夸张的是,上海的房租还在上涨。根据克而瑞的统计,在 2021 年上半年,上海租房市场的平均租金又环比上涨了 4.4% [2]。

相比之下,上海郊区的房租可谓是十分感人。在金山区,同样 40-60 平米的房子,平均月租金是 1680 元,奉贤区、青浦区、松江区这些地方的房租也大多在 2000-4000 元每月的水平。

如此巨大的租金差异,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宁愿每天花两三小时在路上,也不想搬到离公司更近一点的地方。

公共交通 or 自驾,通勤都不容易

除了住得远,还有一样东西也影响着很多人的通勤时间。

那就是公共交通的覆盖能力。

一般而言, 45 分钟公交服务能力是正常通勤的基本保障,也就是说在 45 分钟内通过公交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可到达目的地。

但是,很多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都达不到这个标准。

通常,我们会觉得大城市的交通一定很发达,但在现实中,很多大城市的公共交通服务能力并不理想。

在特大城市中,天津 45 分钟公交服务能力最弱,能达标的比重仅为 40%。反而是 Ⅰ 型大城市温州在所有城市中 45 分钟公交服务能力最强,达到了 58%。

很多赶公交的人都体会过这样的痛苦:眼睁睁地看着想坐的公交车离开,却不知道下一趟车会什么时候来。如果再遇上堵车,那真是让急着打卡完成考勤的上班族们万分崩溃。

因此在大城市里,准时准点的地铁是更多人通勤时的选择。

虽然中国轨道交通在很多城市已发展了多年,但地铁的覆盖度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高。在 38 个 2020 年已开通轨道交通的城市中,车站半径 800 米范围内覆盖的人群比重,其实仅为 15%。

而覆盖密度最高的当属广州,但也只有 30%。

地铁覆盖不到的痛苦,大城市的人都懂。先后在杭州城西、市中心、滨江、萧山工作过的一位程序员这么吐槽杭州的地铁:所有就职过的公司离地铁站最近都要 1 公里,尤其是在汇聚了一众公司的滨江,竟然连地铁都不通。

的确,在中国 GDP 排名前十的城市中,杭州的轨道覆盖 800 米通勤比重排在了倒数第一,仅为 14%。

既然公共交通有这么多不便,那自驾上班行不行?可以,只要你不怕堵车就行。

以武汉为例,高德地图的数据显示,在上下班高峰时段,联盟路 - 武汉大道辅路 - 二环线 - 东湖路这段 6.1 公里长的路,汽车通过平均需要 29 分钟 [3]。自行车骑快点,都比开车快。

令人心酸的是,对于在大城市打拼的职场人来说,这样的拥堵和通勤时间已经成了家常便饭。在北京和上海,只用花费一小时就能上下班都需要谢天谢地。一名沪漂男子每天坐绿皮车跨省上班,通勤时间达 4 小时,都成了励志故事。

都市人的通勤百态中,各有各的惨,有人凌晨三点不回家,有人凌晨五点已上路,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是常态。长此以往,时间溜走了,耐心磨没了,革命的本钱——身体也熬坏了。

说多了都是泪,不想要漫长通勤,只能好好打工赚钱,搬的离公司近一点,哪怕能每天多睡十分钟也好。

参考文献:

[1] 35 城 “职住分离” 排行:为何银川西宁反超上海广州?- 央广网.(2021).Retrieved 31 Augst 2021, from http://china.cnr.cn/yaowen/20201028/t20201028_525312707.shtml.

[2] 克而瑞. (2021). 2021 年 1-6 月上海租赁市场月度报告.

[3] 高德地图. (2021). 2020 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

知乎用户 坂田银时 发表

一小时的通勤时间我完全无法忍受,这是实践得出来的结论。如果你在通勤要花一个小时会面临什么状况呢?

早上最晚 7 点 15 就必须起床,35 分钟内必须完成洗漱穿衣做早餐吃早点等一系列操作,然后花 10 分钟赶到地铁口,这样才能确保你 9 点上班不迟到。如果 9 点上班那么晚上 6 点前下班在一线几乎不可能,总是要加半个小时或者一小时班。下班先吃个饭然后到家再洗个澡,这样基本晚上 9 点之后你才有自己的私人时间,为了保证睡眠必须 11 点前关灯,一天 24 小时实际上你的生命只有 2 小时。

如果通勤时间是 90 分钟,那么你的生命一天只剩下一个小时。如果你的公司是 996 或者 995 的模式,那么恭喜你,你就是一工具人。万一很不幸,你遇上了通勤时间 90 分钟 + 996 的地狱模式,除了牺牲自己的睡眠时间别无他法,你和人肉电池没什么区别,牺牲自己,照亮资本家的钱途。

知乎用户 刘心​ 发表

2015-2017 年间,我在南京一家大型民企上班,每天 9:00 上班。

单程通勤 100-120 分钟不等,走路、坐公交转地铁,地铁还要再转一次,出地铁口还要走挺远。

这意味着我每天必须准时 6:30 起床,7:00 出门,才能确保自己不会上班迟到。

冬天,6:30 起床,那酸爽。

2017 年后我来了上海,把房子租在了离现在的公司 3 公里的地方。

10:00 上班,我每天能睡到 9:30,因为骑车到公司只需要 10 分钟,骑快点 7 分钟就够了。

6:30 起床和 9:30 起床,你知道每天早晨能多睡 3 小时,一年工作 264 天就是 792 小时,这幸福感有多强烈吗?

强烈到我愿意为此每月多支付 1000 元的租金!也绝不往远了住!

知乎用户 holypc 发表

公司在张江。

领导在松江买了个别墅,每天开车上班要花一个半小时。

我在北蔡租房,每天早起骑共享单车上班,要花三十五分钟。

你说是我幸福还是领导幸福?

知乎用户 丁勾​​ 发表

说到上班啊……(掏出大茶缸子

我住在 BRT 沿线,不会开车,出门全靠公共交通。住处附近公交车很多,但没有地铁。有段时间工作地点在荔湾(至于为毛去荔湾,就是另一个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故事了),离 5 号线地铁站很近。上班第一天,我坐车到员村,妄想从这上地铁——然后被早上七点半的汹涌人潮吓到了,压根挤不上去。经过一周考察,换了条路线:坐公交车到珠江新城,再乘 5 号线。珠江新城地铁早班高峰期会下一大波人,所以一上车就有座位。坐 25 分钟地铁,到站。

这条路线的不可控因素是公交车——早班高峰期黄埔大道堵车是家常便饭,短则半小时,长则一个小时。为了不迟到,我早上六点四十五分出门。

下班又是另一条路线,因为回程公交车不是同一条路线。经过不断尝试,最后确定的是这条:坐五号线地铁到车陂南,换四号线到车陂,出地铁坐 BRT。

那段时间交通路线非常折腾,每天来回两个小时多,大部份时间花在等公交车和堵车上。尤其是下雨天,堵到精神崩溃。有一年春节放假前坐车去珠江新城,一路畅通,不到 20 分钟到站,震惊。相反,地铁很轻松:五点半下班(从来不加班),上车找个座位坐下,掏出 kindle 看书,那一年我在地铁上看完了玛格丽特 - 阿特伍德的《盲刺客》和爱手艺那本一千多页厚的《死灵之书》。六点半到家。

就这样过了一年,我跳到珠江新城上班,离家(直线距离)近了许多,公交车点对点。本以为不用早起,发现自己太耐夫了——如果不早点出门,又在黄埔大道堵得死去活来。公司加班是家常便饭,晚上八点到家已经算早了。

下班也很折腾,公交车回程路线又不一样,而且等车令人心烦。于是尝试地铁:从珠江新城坐五号线到车陂南,换四号线到车陂,出地铁坐 BRT。或者,从珠江新城坐三号线到石牌桥,出地铁坐 BRT。珠江新城地铁站下班高峰期能把人挤成渣,感觉比在荔湾上班还累。

比起通勤,上班更让人崩溃——上班真是反人类反人性的事情。知乎有个回答说,琐碎工作令人精疲力尽,所言不虚。除了干活,还得花大量时间和人沟(撕)通(逼)。每天下班,仿佛好容易从泥淖中露出头喘口气;第二天再一头扎进去划拉…… 我什么时候能实现躺平啃老的愿望呢?(;´༎ຶД༎ຶ`)

知乎用户 帝天宇 发表

60 分钟就是极端通勤感觉有点夸张,我自己每天上班通勤时间都要在 2 个小时以上,可能因为是在上海这座城市,我个人觉得一天通勤时间超过 3 个小时,尽早考虑换房子或者换公司。

不然挤在公交上太难受了,虽然当社畜每天要经历 996 的磨难,但是通勤上,尽量能多睡会尽量多睡会。

知乎用户 胡一语​ 发表

步行到公司 10 分钟。坐标上海。是不是感觉不可思议 === 可惜不是自己的房子,哈哈哈

我 16 年 2 月份来的上海,当时住在浦江镇,恰好找到了浦江镇一份工作。公司距离地铁站有点远,但是有班车,于是我每天上班的单次通勤时间是 20 分钟。

后来换工作到了漕河泾,通勤时间变成了一个小时。

再后来我又换了工作,还是在漕河泾,于是我干脆在漕河泾附近租了一个小单间,不到 10 平,月租 2400。

为了在其他方面节省一些,我天天自己做饭带饭吃,几乎没有去外面吃过。厨艺猛增。

不过住公司附近感觉是真的爽,每天骑着共享单车,十来分钟,或者走路二十多分钟。简直是神一般的日子。

那时候也没想过要在上海买房子,上海房价再贵与我何干呢?

后来在新公司遇到了我现在的男朋友。我们的公司一分为二,他所在的部门搬到老闵行附近去了。综合两人的通勤,我俩搬到莘庄。2 个人差不多都是 1 小时左右通勤。就这样过了一年。

2020 年过完年回来,我俩的公司突然又要搬家,搬到虹口 1933 附近。这时候通勤单程变成了 1 个半小时。已经开始变得难以忍受了。加上还要加班,每天到家 9 点多,再准备第二天的午饭。

有次到家实在太累了。我瘫在床上不想动,不想做饭。但是男票一个人默默地去厨房收拾了,我于心不忍,也跟着过去了。毕竟一次外卖 2 个人就要 40 多呢!

那段时间整个人都非常疲惫。我们开始找房子,想在公司附近租一个,但是一看虹口区的房子,破得不行还很贵。

雪上加霜的是,公司以各种理由拖欠年终奖不发。大家的情绪都焦躁不安。陆陆续续有人辞职。我和男票也蠢蠢欲动,恰好他的领导有个机会,我们就跟着一起过来了。

换了公司第一件事,就是开始看公司附近的房子。而且目标就锁定公司对面的小区。虽然靠近外环,但是这里的房租可不便宜。受够了和别人合租,我心心念念想租个一室户。

这边原始一室户价格在 4500 朝上,改造的小一室也要 3500 朝上。最终,我还是妥协了,租了个改造的小两室,四十平多点,还是在一楼,房租 2700。

好在我的室友非常 nice,是个茶艺师大姐姐。我们平常经常一起喝茶,一起吃饭。这真的是我来上海以来遇到的最棒的室友了!

现在每天 10 分钟的路程。虽然天天加班到八点,但是终于有不少自己的时间了。下班后和男友一起去门口的小公园跑步,回来做做饭,终于有了一些生活的样子。

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开始考虑在上海买房了。而且两边家庭基本上给不了任何支持,只能靠我们自己。我们没事就算算自己的存款,什么时候能攒够首付。

现在我们还有一年半才有购房资格。还有大几十万的缺口。压力非常大。

我俩削减了一切不必要的开支,几乎不去逛街,不去外面吃饭,不喝饮料。自己做饭,2 个人在上海一个月 1000 出头的伙食费。前段时间,周六我去上课,没舍得在外面吃。回来的时候又累又饿又冷,家里没有什么吃的,我想点个水煮鱼,但是打开外卖软件一看,30+,默默地关掉了。把前天买的泡面泡上了。

吃着吃着,我突然就崩溃了。我觉得好委屈,我挣得不少啊,为什么连外卖自由都没有。

还不是房子闹的。

昨天下班回家,风有点大,同事说,真羡慕你俩啊,分分钟到家。我心说,我还羡慕你,上海有房呢。让我忍受极端通勤也乐意啊。

如果生活有选择谁愿意承受呢?关键是没有选择。

知乎用户 纽约鸡汤君​ 发表

我在纽约通勤单程一个小时半,如果运气好的话。

地铁上来自世界各地的选手脸贴着脸,胸对着胸,从一米五到两米一,80 斤到 300 斤,各色人种,都在面无表情的摇晃。

偶尔会有一节车厢上面人数特别少,别上,里面肯定有两三个流浪汉在上厕所。但如果你开会来不及了,就考虑一下吧。

运气不好地铁延误,就是脸卡在大汉的胳肢窝下堵在没有 wifi 的地下 2 个小时,十次有三四次这样吧。原因是纽约地铁太老久了,一百年了,工作人员根本不解决问题。

MTA 的员工都是有工会的,你不能开除他们。4 个小时的活他们必须用 20 个小时去解决,你问为啥,因为人家要报加班费啊。

这不,刚抓了一个哥们儿 2018 年报了加班 3900 小时,加班费 28 万美金,抽查发现他说加班的那几个小时本人在大西洋赌城赌钱呢。

这哥们儿是太狂妄被抓了,我有同学在里面,大家都靠加班费养家,报少一点没人管,3900 太夸张。

但就是因为这样,纽约的通勤系统成了这个城市的顽疾。流浪汉,卫生,延误,安全,等一系列问题。

而地铁票已经从我刚来美国的时候一块两毛五,涨到两块七毛五了,毫无服务可言。

我坐地铁坐的都神经衰弱了,买了最贵的主动降噪的耳机,带上它,接下来的一个小时半肉体不再属于我,灵魂出窍去也。

知乎用户 小漫六六江​ 发表

在北京,住在丰台,在海淀中关村工作。每天通勤单程要 55 分钟(主要是坐地铁的时间,路上走路不超过 10 分钟,如果骑车还能更快点儿)

之前还有过住在五道口在京东(对,就是亦庄那个总部)的工作经验,如果没有班车的话单程两个半小时!就问问吓人不!

北京太大了,身边同事基本上谈通勤时间都要超过一个小时,还有甚者一个半小时的!

不过有一点是我在地铁上观察到的:在这里大家普遍都会利用通勤时间去提升自己,看书、看网课、背单词的比例不算少数。这可能就是大城市吧,乘得下灵魂,乘不住肉体~

知乎用户 平机王作者​ 发表

别的地方我不清楚,我居住在上海,上海作为全国以及全球范围内典型的超级大城市,这些年来城市的通勤问题和交通拥堵等问题确实存在。

几十个城市上下班通勤单程超过 1 小时的人仅仅只有超千万?一个上海就超千万了吧。

(1 亿也是超 1 千万,2 亿也是超 1 千万,说法本身没毛病,微笑)

【1】地铁里程全球第一,但永远也不够用。

上海地铁里程已经在全球各大都市中第一,但上海人乘地铁从来没感到空闲,而是每天都很拥挤。早晚高峰人们一哄而上,把地铁车厢全挤满。

上海的地铁列车和地铁线路永远不够用。大批本地和外地的打工者,每天都要为了生存吃一口饭,把这些地铁线路和公交线路全塞满。

高峰时段维持秩序的地铁工作人员一点也不敢怠慢,因为不小心交通拥挤是小事,出现踩踏事故伤亡那就后果极为严重了。会造成相关人员的悲剧,也会搞个大新闻出来的。

地铁不够用怎么办?只能继续扩建。

上海地铁建设成本极高,因为上海是软土层,在上海造地铁是在豆腐里打洞,曾经是世界难题。

有时为了施工,必须用液氮等方法来冷冻土层,再用盾构开挖,隧道洞壁支撑等所需的强度也更高。这远比在硬土层的地方造地铁成本高得多。

地铁成本本来就高,在上海这样难造地铁的地方造地铁成本更高,为了解决人们上下班出行难题,上海地铁不造也得造,还必须大量造,大量扩建,否则交通会更加拥堵。

因此上海一直在扩建地铁,地铁里程一直在刷新世界纪录。

【2】问题贴出来统计表里面的通行时间,已经是属于短的了。

问题中这张统计表里的上海平均通勤 45 分钟左右,属于短时间的了。统计上的平均数并不能说明问题,说明问题的是中位数。

而超过平均通行时间四十几分钟的,还有单程一个半小时甚至两个小时的极端例子。

很多人居住地附近没有单位,单位离居住地很远,只能乘地铁乘公交车长时间的通行。

而在路上通行,浪费了无数人大量的时间。

21 世纪的今天,人们有份工作有口饭吃就很好了,还想又吃得好又离家近?哪里有这么便宜的事。

理想状态下当然是单位在家隔壁甚至不出小区的围墙走两分钟就去上班,这样不但节约通行时间,也节约通行费用,还节约路上的体力消耗。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用来做工作之余其他的事。

但现实中很难办到,哪怕走路或骑车一刻钟 20 分钟去上班,都已经属于很近的了。

在上海 60 分钟单程算极端?现实也没有这么理想。上下班单程乘地铁公交车超过 60 分钟基本上是常态。我怀疑统计样本可能有些偏差。

【3】近年来老旧居民小区拆迁改造等,导致许多居民搬得更远,通勤时间更长。

近些年来,一些老旧居民小区拆迁改造(比如拆迁了虹镇老街附近一直在扩建,造了 20 多年的瑞虹新城),建造了部分新的居民区和部分商业区,其中地段好的地区本来房价就贵,近些年来房价更加暴涨,居民更买不起。原来的居民大多数不可能原拆原搬只能搬到上海郊区或近郊区。

拆了老房子造新的居民区大楼还好些,至少买得起房或租得起房的部分居民还能住进来,对居民通行最不利的是拆了原来的居民区,造那些不能住人的商业区。这样一来不但原来的居民搬到郊区了,新的居民也无法住过来,这附近就成为没有居民的纯粹办公商业区

这样一来,整个城市的有效居住面积减少,居民分布密度变得更加不均匀,不得不集中居住在远离办公区商业区的一些居民区里。

一方面有效居住面积在减少,另一方面人口数量并没有减少,除了本地人口还有外来居住和临时打工的人口。这么多人都远离上班地点,一旦上下班就必定长时间赶路以及拥堵。

高房价和竞争激烈等因素导致上海本地人口生育率低。但并不影响外来打工的人口来临时居住以及长期居住等。上海人口的总数并不会减小到一定的规模以下。这还只是在做了一定的控制的前提下,否则大批人都来上海淘金和住下,上海人口数量还将暴增,轻易突破 5,000 万是很快的。

【4】马路上增加的私家车,导致交通拥挤堵塞车现象严重加剧,极大延长通行时间。

许多人仅仅是工薪阶层,甚至只拿两三千块的低工资,甚至老旧小区没有固定车库,而只能停在路上让风吹雨打晒太阳加速车辆损耗。但许多人要面子要腔调,于是节衣缩食砸锅卖铁打肿脸装胖子也要买小轿车出去兜风装逼,忍痛烧钱也要上下班开给同事朋友看。

私家车是最近这些年才开始普及起来的,拍牌限号等一直在进行,现在沪牌价格可以抵得上廉价版的轿车,有钱还不一定能拍到牌。

牌照费,购车费,驾校培训费,年检费,维护保养费,维修费,汽油费,停车费,洗车费,车位费,保险费等等等等,这些费用明显加大了购车者的经济开销,但并未有效提升这些人出行的体验。

原因在于即使这样限号,上海马路上的私家车辆还是明显过多了。

还有一些人只是工薪阶层,一个家庭要买两辆车,小夫妻一人开一辆出去拉风帅气。你们拉风帅气了,马路和其他的人就惨了。

上海的许多老旧马路是从前时代设计建造的,并没有考虑到 21 世纪的今天有这么多私家车要一起出行,没有预留足够的宽度,上海市区寸土寸金,不可能为了修马路拓宽马路,而让道路两侧的居民区退让。

这样一来在通流量有限的马路上,一时间塞满大量私家车,一碰到红绿灯就会有。大批私家车拥堵,不但浪费汽油,烧钱污染空气,还连同周围的公交车辆一起连带被堵死在路上。

结果原来半个小时的车程要开 45 分钟,原来 20 分钟的车程要开半小时,原来一个小时的车程要开一个半小时等等,这样又无形的加剧了通勤时间的延长。无辜受累的公交车乘客只能在堵车塞车的时候站着或躺着休息。

没有沪牌退而求其次的用外地牌照的人就只能在集中在某些时段通行,否则高峰时段外地牌照车辆连高架都不给上,影响上下班。

而抢能够通行的时段,这些非沪牌的车辆一哄而上涌上高架桥,又和沪牌车辆挤在一起,在短时间内车辆密度太大,又会造成高架桥拥堵的恶性循环。

【5】共享单车,修马路挖马路等其他细节上的问题。

共享单车企业应当承担起社会责任,许多共享单车企业投放了大量的共享单车,严重的占据了人行道,特别是地铁站附近人行道一侧堆满共享单车,减少了一小半的通行宽度,剩下一半宽度里面一些人会骑着共享单车通过这一段直到地铁站台,而影响步行去地铁站台的人群。

由于没有所有权,骑车者不当它们一回事,共享单车被人们随意丢弃和路边乱停,随意占据人行道和其他楼前空地,这又影响人们在人行道等的通行。

这些共享单车堵塞人行道也会拖慢人走路的速度,可能离公司最后 50 米步行的路程被拖慢就会造成一些人迟到或其他的情况。

修马路挖马路则是更严重的问题,由于市区道路宽度有限,一些地方不得不封路不修挖马路,但又没有其他可替代的路段或天桥及地下通道的设施,造成人们出行的时候要冒交通风险走上机动车道。

上海一些老旧路段在维护的时候缺乏规划,总是。反复开挖和维修,这又会影响人们的正常通行体验。

这些看似是细节,也不会严重拖慢人们上下班通行。但却影响人的舒适感和安全感,以及影响市容和增加了一些安全隐患。

【6】以上只是上海交通出行问题的一小部分,还有许多其他的问题我没有列举出来。上海交通出行和上下班通行,今后怎么办?

因为以上一些原因,上海近年来城区扩张的速度也在减缓,而试图在周边的。城镇建成小型的卫星城,把居民居住和工作的地点向这些卫星城分流一些。

现有科技水平和经济水平等的限制下,一座大城市规模的无限扩张会带来一大堆问题,包括交通,废水,医疗,卫生饮食,供水供电等不计其数的问题。

这有点像从前计算机 CPU 是单核的,受制于现有技术限制单核主频不能无限上升之后,就改做多核的,靠多核心协同工作来代替一个强大的单核。

而把原本一个大都市划分成一个大都市加若干个卫星城,或若干个小城市隔开一定距离分开配置中间有主要干道连接,像这些布局可能是今后上海北京等超级大都市交通拥挤以及通行时间长问题的解决方法吧。

当然作为怀旧经典游戏题材科幻小说平机王系列故事的作者,我研究科幻创作,我有一个设想就是在未来时代,科技发展了,我们可以建造巨型的大楼或巨型大楼群,由各种垂直水平倾斜立体电梯和内部轻轨线路在楼的内部进行运输。在解决了材料承重和防火等技术难题后,高达几公里的巨大楼房内部有从公园到单位到医院和学校等一切设施。外边有巨大的高强度玻璃幕墙,平时风吹雨打都进不来,人们可以不离开巨大的楼,在巨楼内部的空中城区生活。由于楼内是立体的矩阵结构,这些单位和商业区离各居民点都是近似等距离配置的,保证上下班通勤时间只有 5 分钟到 10 分钟左右。

但这种设想至少也要一两百年以后才能初步实现吧。

现在上海北京等超级大都市,人们交通出行上下班通行,仍然要忍受长时间的拥堵,拥挤,塞车,吃汽车废气,浪费时间,路上生气,体力消耗等一系列麻烦事。

知乎用户 阿 g 仔就是逊啦​ 发表

这个问题过于苛刻。

因为这个时间中,只要上了地铁,花不了多久。大多数还是地铁上下两端的时间。

以我自己为例,地铁上只有 20 分钟不到。但是上下车两端要半小时。

这个也大概率是个无解问题。因为即使我上大学时,从教室回宿舍,走路也要 20 多分钟…

而我儿时的厂办小区,去工厂骑车也要 15 分钟左右,步行更是需要半小时以上。

这样是在牺牲了巨大的社会流动基础上才达成的。这样说来 60 分钟左右的通勤其实不是特别夸张。尤其是考虑到中国的特大城市都是 1000 万以上的人口。

知乎用户 上校狙击手​ 发表

谈城市规划问题首先要谈土地问题,没有土地就没有工业没有住宅也没有交通,那就活该你上班花一个小时。

但是到现在为止,我看到的,没有一个提到一级市场土地交易制度和不同类型土地准入门槛复杂化的问题的,没有一个提到二元化土地市场问题的,没有一个提到城市管理法的,甚至一个提到 82 年宪法 “城市土地一律归国家所有” 的都没有。

目前农村承包地、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非耕地进入土地市场分别是什么门槛谁能讲清楚?土地征用依据什么法律法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分别怎么计算?我国现在土地供应问题到底是供应不足还是供应错配?是市场化不够还是市场化过度?

土地供应都流向哪里?住宅、商圈和工业用地谁拿到批准更容易?随后带来的问题是什么?其中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换一个问法,为什么说要把评价发展的标准从高速度换成高质量,这个东西在土地市场改革上的具体体现是什么?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使政府起到更好作用,这句话我说得都快把嘴磨破皮了。

市场啊!市场啊!听一句劝,市场啊!

知乎用户 Riko 小姐​ 发表

我家到公司,需要从上海浦西很西的地方,到浦东很东的地方。直线距离 18 公里左右,但毕竟我不会飞,再加上日常地面堵得要死,所以这个数字可以忽略;

开车走高架,绕点路,大概 35 公里左右,如果不堵车,大概 40 多分钟能到,但上海早晚高峰哪有什么不堵车的时候呢;

所以还是坐地铁好了,要坐 15 站路,换乘一次,算上走路、换乘、等车,路上全家 711 买个早饭,差不多就是 65 分钟。

我一开始入职前,打算在附近租个房子什么的,毕竟以前在浦西市区上班的时候,通勤只要 20 分钟,一下子变成了 3 倍,我有点接受不了。但后来发现,我有点矫情了,身边大部分同事都住在浦西,每个人通勤时间在 45-75 分钟之间。

后来,我就习惯了这漫长的地铁通勤时间,在地铁上背背单词看看书有位置坐了就睡睡觉,其实都还挺好的,算是难得的 “leave me alone” 时刻。

当然啦,之所以觉得 1 小时地铁通勤也还能接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个原因:

1,我有一副还不错的耳机,虽然做不到世界清静了,但起码是没那么吵了:

[

Apple AirPods Pro 主动降噪无线蓝牙耳机

京东

¥1999.00

去购买​

](https://union-click.jd.com/jdc?e=jdext-1318538492650184704-0&p=AyIGZRprFQMTBlQTXB0CEw9SKx9KWkxYZUIeUENQDEsFAE1dRFABREROVw1VC0dFTUdGW0pCHklfHEUPX1cVAxMGVBNcHQITD1IMGxl2a3cwbChyXWUFD3ksZktMfyxJCHZhZg4hRChmdWZ0FWwEdnVmZFVHOBd9ZH4xTgR2a2lwNXg4UGF7dzNgOGJAZgUHfC9MS05%2FJXAQQQIaRyFiAnBhSAMCbARxYmVeKlkvSmpxfDUPWWAWEHJlQRBXZ1EZL18%2BcxhrUCprQRYLSlUFTVcZMhIOVRlTFAMSAFYrWxQDEgNQGFgTAyI3VR5rQ2wSBlQaWhQDEgRTK1olAhUGUxteEAMUBV0fWSUCGgNlzfWB15q4jKv%2Bw6i80tirjpypxrnTK2slASJcAE8SUB4SBVUSXxcLFw9WHF8UAhsCUxpeCQMiB1QaWx0DEgJdHTUUbBIPVR5ZFwIVD10rWxYyETcLdVpGARsFB05Ze1hKVFwZWV0EfARWGFgXBREOZRlaFAAQ)

2,我们每天十点钟上班,不打卡。

知乎用户 叶飞影 发表

自行车,单程 11 公里多点,耗时四十分钟左右。现在天冷了,不想骑太快。

大多数情况下,骑下图这辆单速车

偶尔会骑一辆很粗轮子的草地车

下雨就骑电瓶车,毕竟我的两辆自行车都是钢架,怕雨淋。

自行怎么都比坐公交车快。

知乎用户 maomaobear2 发表

资本主义房地产的锅。

社会主义终身雇佣时期规划。

工厂旁边就是宿舍。

宿舍里面是子弟幼儿园,小学,子弟中学。上到大学你才出宿舍。

工厂有食堂。

工厂里面有厂办医院。

洗澡有公共澡堂。

有的宿舍里面还设置了农贸市场。

如果你愿意,不出工厂和宿舍区,就能过一辈子。

通勤时间步行十分钟,送孩子上学与上班是一路。

自行车带着孩子一路解决问题。

具体生活可以看陈佩斯的电影《瞧这一家子》。

1998 房改以后,取消分房,要买房。

企业取消办社会,不再提供医疗,教育服务。

也就是单位食堂,现在很多企业还保留了。

资本主义房地产,要规划出级差地租,没钱的滚远点,给你修地铁。

还能感受到社会主义余荫的人。

虽然有靠近市中心的房子,但是为了孩子教育,也往往要住在学校附近。

也免不了通勤之苦。

知乎用户 七的质数和​ 发表

人类社会还依赖线下稳定工作才能生活,是今天互联网时代发展尴尬的重要特征之一。互联网完全没解决大多数人的通勤问题,反而让人找工作的时候都失去了物理地理距离的概念。因此只会通勤时间越来越长。

通勤时长是关联幸福感最密切的参数之一。

但是,如果钱充足,谁愿意多折腾自己?

而通勤距离时长削减,会带来极大人均幸福感提升。

这里,资本无能为力。

除了要国家继续修地铁,有轨电车外,国家还应该成立专项事业资本发展大力发展并支持通勤技术。

我提一个技术:独轮平衡车。这个是目前我体验过所有通勤模式最幸福感最高的技术。没有之一

驾驶愉悦感极强,强社交,通勤速度接近公交车,算上不用等公交,还能走捷径,实际通勤速度比公交快。能无缝携带出入地铁。

可惜有几个原因限制了平衡车普及。

1. 很多城市路面不平。任何一个坑洼小地方都会可能导致驾驶者翻车;任何公路维护不及时都会导致驾驶危险性极速提升。

2. 目前的设计不防水。或者说能防水的平衡车价格实在太离谱。水侵入平衡车之后,维修成本就接近买新车了。

3. 很多地方固执不让平衡车使用者进入。独轮还能提着走,两轮则麻烦了无数倍。不随身没有安全感。

4. 平衡车未能普及,当前定价偏高,独轮平衡比自行车麻烦,学习成本略高。

5. 还未有牌照规则确定平衡车适用范围。

6. 平衡车自身安全性不足,对突发意外,对骑乘者缺乏保护能力。

知乎用户 8 与 24 发表

哈哈哈,突然看到 NEO 的回答下面一位老哥的评论,就很好笑,勾起了我回答的欲望,他问:通勤时间花这么久,路上想拉屎怎么办?(NEO 是开车上下班)

部分有意思的评论截图如下:

@凭栏久不停留

你这泡屎的代价有点高,下次备个尿不湿

还有 saul 的,TM 我们连拉屎的自由都没了吗(狗头)

@black joker

近期办公室一个同事就缩肛了,看着挺可怜的,每天上班只能站着都不敢坐下,至于为洒我也不是很了解,没体验过(狗头),哈哈,为他的肛门默哀三分钟

@Neo

说备脉动瓶,万一脉动口不够大尿车里咋办,还有拉屎是不是得把脉动瓶割一半掉,哈哈

@bill wang

说早起预留时间,这倒是个好办法,可是有时候 和尿都不听话也不受控制的,咋整


说下我遇到的情况吧,开车去找一个朋友,三小时车程,有高速,那天有点失误,因为通常在知道自己有长时间的坐车时,我都不会喝水的,那天 sx 了,上高速前吃了个早餐喝了杯豆浆,然后没忍住买了瓶可乐,哗啦哗啦喝了大半瓶,一路上都很惬意,在通过一个服务站时一点尿意都没有,我也就没停车,结果刚过了没多久 TM 尿意就来了,呵呵,而且,是来的那么快来的那么认真,让我猝不及防,赶紧导航搜索下一个服务区,[你好,距离下一个服务区还有 100km,预计通行时间,预计通行时间 50 分钟],听到这个我当时快崩溃了,不过呢,出于对我肾功能的信任,我还是尝试挑战了下,于是使劲憋,也就 50 分钟嘛,一会儿不就过了吗,于是整个开车过程中坐立难安,屁股来回的在座椅上摩擦,一次又一次的把尿憋回去,大概过了十几分钟,我投降了。于是靠右侧停车,打开双闪,可乐瓶打开,然后你知道那种感觉吗,就是你明明可以一下就喷薄而出的,但是受限于地理位置还有道具,只能对准了慢慢来,还得偶尔环顾下有没有别的女司机偷窥我,好难受,结果就这样慢吞吞的还是尿了一部分在外面,咦,有点悲催。不过尿完之后的那感觉不要太爽,有种死地而后生的感觉,太爽了,哈哈哈哈哈!

知乎用户 听风​​ 发表

在上海上班时,在爱博家园住了两年半,上下班通勤时间大概 50 分钟,后来住在了浦东,上下班通勤时间大概三小时。

刚到杭州网易上班时,住在邮电路,上下班通勤,大概 60 分钟,后来住在了近江家园,上下班通勤时间依旧 60 分钟。

现在换了公司,住在萧山,开车上下班,通勤时间大概 80 分钟。

我想说的是,通勤时间长不是问题,问题是这时间你在做什么。

我就很不喜欢现在开车上下班,因为除了听广播,我啥也干不了。

从携程跳到网易时,当时所有的面试准备都是在那三小时的通勤时间里。

如果你通勤不是自己开车的话,那么电纸书是绝佳搭配,注意手机不是,手机一玩,这时间就真的浪费了。

[

文石 BOOX Poke3 6 英寸电子书阅读器 墨水屏电纸书电子

京东

¥1150.00

去购买​

](https://union-click.jd.com/jdc?e=jdext-1318634800883130368-0&p=AyIGZRNSHAcQAVcfXSUCEwZUGlMUABcEVhNrUV1KWQorAlBHU0VeBUVNR0ZbSkAOClBMW0sbWhQDEw9UGV4WARoYDF4HSDJadStZEmkBbWQlfSkTUElZM2ArfHpiC1krWxwCEA9UGlsSASIHVBpbEQcRBFMaayUCFzcDdVsUAxMGXRpdFgoiBmUbXBQEEgBTGlkRBREEZRtTETLEqcHO06rboqKDsfXAj6LS3LCPq4QiN2UYa05XRk4QB1sXAhsAVx5SFAMbDlcbWRQAFQ5JGmsVAxMFVRpTFwcSaVAaWhQBFg9cEl57ABMGVhxfHQYUA2UbaxYyTGlUSFtGBBsHXXUBTVFPRF1LA3sBEAZRGloUAyIFVBpZFw%3D%3D)

[

Kindle 亚马逊 Paperwhite4 代 电纸书电子书阅读器 墨

京东

¥1058.00

去购买​

](https://union-click.jd.com/jdc?e=jdext-1318634964310130688-0&p=AyIGZRteFAMSDlcSXhQyEQJWHV0cBhEDXRxrUV1KWQorAlBHU0VeBUVOWk1RAk8ECllHGAdFBwtaV1MJBAJQXk8JF0EfGQEXBFMdUhEBFg9SDBsZdhBnNm8Sbl5lfi19InZ9RXANfwh2ZnFZNhkwZnZhZ1NsMkBwZWQcXixdakFwNmgFdXBuZSFCHR1hEHsNbyhAQmRuD3IsTGlFYB18JHV2YkUCTTBecVsHEntZQ2VmdBxELXxhZH42bBp2e0RXIX8vAQFlZFdrC3ZmYUM1RDBmYnFvUGMiR2tlXiZHLHxUcX43e08XdyJeLH8HfAZNYjBgOXZQTXMUc1pPV0dBWRdrFQsSBV0aWhUFETdVGloVBhcEVh1aJTISAmVaNREKFwRcHGsUMhIAVB1bEgQTAVAdXBUyEg9RK427lseP6sLrsNS4qYCW68CLudPrnWslMhE3Dk4PXEcOB1cbUhIAFw9SHlkVAxIFVBxSHB4TN1UaWhcCEw9XHlt7BxMGVBhfHQsbAjsZWhQBFQNdH10RMhIEZRhrS2wTVFVOXUIGFGkPQwhIQBBVF3VYFwMWD1QeXiUAEwZXGQ%3D%3D)

知乎用户 Miaos​ 发表

家到公司 13 公里,单程 1 小时 20 分钟。

6:30 起床,7:00 出门,8:30 上班,一般在 8:20-8:25 左右到公司打卡。

几个同事最近的步行 20 分钟就到了,一般都是 1 小时左右,最远的要将近 40 公里,2.5 小时单程。

我觉得反应的问题:

第一就是现在大家眼界开阔了,找工作不再局限于家附近的几家公司,大家宁可少睡一点,多坐一点车,也要找一份收入高,稳定并且适合自己的工作。

第二就是现在交通方便了,放在几十年前,上班远的人,有些凌晨 4 点多就要起床了,80 年代的时候,很多公交车首班车就是凌晨 4 点多,甚至有些 3 点多就有车了,现在反而市区大部分都是 5 点多才发首班车,很多人还可以坐私家车或者打车上下班,有些在远郊区的公司还会有班车连接市区,已经很少有人为了通勤要在凌晨起床了,交通方便了,大家自然也就可以选择远一点的公司上班了。

知乎用户 伏罗希洛夫射手​​ 发表

这是改开初期城市规划领域海精专严重缺乏,以及海精专严重太菜,导致的后遗症。近年来,各城市的决策者已经陆续意识到了这件事的严重性,有十分专业的规划团队(真正的海精专)开始亡羊补牢,但由于恶果已经造成,弥补与改正的难度极高,像北京这样的城市就只能扁鹊三连了。

改开初期的城市规划者许多缺乏基本的城市规划素质,他们对城市规划的理解非常类似于爱好用无烟煤发射火箭的高华,亦即一种简单乘积:一栋高层住宅楼能容纳 300 人,那么我只要连盖一万栋高层住宅楼就可以容纳 300 万人了。既然北京的土地面积完全可以盖得下一百万栋住宅楼,那么北京就可以容纳三亿人同时生活,毫 无 破 绽。但实际上,城市复杂度随城市人口增加而呈三次方上升,这其中涉及到各类公共服务、交通物流、应急处置、效率损耗等关系极为复杂,需要进行极其精密的计算与设计。但现实中,他们只是把各类人居要素简单叠加,把整个的街道级行政区设计成可以容纳百万人同时办公的巨型办公区,距离它一个小时车程的另一个街道级行政区设计成一个容纳百万人同时睡觉的巨型住宅区,还有生活服务区,等等若干,我怀疑按照他们的思路持续下去,建造出可供百万人同时洗澡的银河系第一澡堂也不是不可能。

这样的思路从现在的观点来看显然很荒唐,一个人同时需要工作、用餐、娱乐、生活服务以及睡觉,考虑到交通复杂度与定居点规模的三次方关系,这个人的交通半径不可能太长,任何一个街道一级的行政区都必须拥有复合的功能,至少住宅是不能距离写字楼太远的。当年的规划者没想那么多,上来就干,现在意识到错误,已经覆水难收。

当然有些人可能仍然不认可这一点。那好,一个人每天需要的营养大概是两升水,500 克蔬果,200 克碳水,200 克肉,25 克油和 3 克盐。现在我给你两升水,500 克生菜,200 克大米,200 克生肉,你先把他们一样一样噎进肚子里。哦对了,还有三克盐,来张嘴我给你倒进去,正好用 25 克油给你漱进胃里,你看咋样?营养成分反正是一样不缺。

现在你应该对城市规划的误区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了。

知乎用户 盛夏 Aaron​ 发表

在上海,通勤来回 3 小时,过去一个半小时

想缩短通勤时间?看看市中心房价,哦,算了

知乎用户 爨紫依 发表

帝都。

我家到单位 7.5 公里,骑车 35 分钟。

我男票到单位 11 公里,骑车 30 分钟。

=͟͟͞͞(‘ヮ’ 三 ‘ヮ’ =͟͟͞͞) 

刚毕业时候租房在北五环,工作在东三环,地铁挤得想哭,冬天摸黑出门摸黑到家真的会让人抑郁。

后来搬到单位边上 2.5 公里的地方,骑车 15 分钟,感觉心情好多了,也不会因为一些小事和男票吵架了。

所以现在距离远了也不想挤地铁,极端天气干脆打车哼 Q(`⌒´Q)

知乎用户 侯少强 发表

大城市资源的极度集中导致了大城市土地资源的极度稀缺性。

这种稀缺性正在通过现代交通不断的向外传导。

要我说这是好事,要不是这千万每天花几个小时上下班的人,中心地区的房价破亿我都不吃惊。

由此也能进一步推导出,就算现代交通进一步发展,结局也不会是打工人们通勤时间更短,而会是大城市更大,中心房价租房价更高,打工人们能租的起的房子离市区越远。

所以这问题无解,大家洗洗睡吧。

知乎用户 呆丸南八兔 发表

自从疫情以来,村里都 wfh 了。

疫情对应垃圾归垃圾,但 wfh 真是个好东西。

我觉得有条件的办公室工作如果全部 wfh,大城市交通过密市中心房价过高的问题都会缓解很多。

对商业影响也不大,反正早就电商化了。

对餐饮行业也能起到再分配的作用。他们也不用忍受高额租金,而是各自平摊到周边了。

还能促进周边市郊和卫星城市发展呢。

考虑一下?

WFH 是真的爽,唯一的问题就是国内的工作文化极其害怕 “舒服”。好像学生舒服了,或者员工舒服了,不管任何原因,都是原教旨主义的原罪。

这也是病,得治。

知乎用户 卷阿​​ 发表

目前国内的大城市,一小时通勤恐怕是常态,都很难算得上极端。我个人倒是比较幸运,目前做着一份 “在家办公” 的工作,以至于生性惫懒的我,面对猎头的加薪诱惑,一想到得每天挤地铁,就觉得意兴阑珊。

通勤时间的增加,一大原因自然是人口和机会向大城市集中。想来也挺好玩的。二十年前,我觉得互联网会让天涯若比邻,产业会更加分散;没想到,互联网降低了信息传递的门槛,于是小区域中心的价值大大降低,于是人口和机会向大城市愈发集中了。

在大城市,年轻人还可以考虑多花点钱租住在公司附近,年岁稍长恐怕就不那么容易了?夫妻双方的通勤距离得综合考虑,还有孩子上学。买了房以后换工作,也很难再去租房或者置换。大城市市中心的房价又贵,上班族都买不起,那也只能住郊区,每天挤去市中心上班了,通勤时间自然就长了。

这东西要改变其实很难,人口向大城市集中,是全世界范围内的趋势。就连德国这种著名的没有大城市的国家,最近十几年柏林也涌入了越来越多的国家。也只能指望城市规划相对合理一些,别什么部门都挤在市中心,搞成摊大饼模式,多些城市副中心,让大家能相对就近居住。

区域一体化可能也有一定的帮助。某些产能和企业可以向中心城市周边转移,就业人口也可以分散出去,但这就又涉及到医疗、教育、养老的一体化问题。

另外,城市的公共交通也许有一定的改进空间。目前的高铁,不少地区,相邻城市也就十几分钟的车程,异地通勤道理上都来得及,但由于检票和换乘的时间,实际上完全不现实。个人以为,也许可以开通一些站间距离、车速在地铁和火车之间的城际交通,大站停靠,检票和安检按地铁标准,也许可以加快长距离通勤的速度。

知乎用户 每日经济新闻​ 发表

36 城道路 “画像”:超 1000 万人通勤时间超过 60 分钟,极端通勤之苦症结在哪?

每经记者 黄名扬 每经编辑 杨欢 程鹏

从造飞机到修高铁,远距离交通影响着人们能走多远;从公交地铁到私家车,日常通勤则可能决定着 “打工人” 每天能睡多久。

过去若干年,中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站在 “十四五” 的门口,当越来越多的人扎根城市,人的流向又决定了城市去向,城市生活品质自然成了人们 “用脚投票” 的重要参考。

日前,一份城市通勤报告就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发布的《全国主要城市通勤时耗监测报告》(以下简称《监测报告》)显示,

在 36 个全国重点城市中,共有超过 1000 万人正在承受 60 分钟以上的极端通勤之苦,占通勤人口的 13%。

剥开 “通勤苦” 的表象,背后则是道路规划、职住分离等一系列更深层次的城市规划问题。

昨日出炉的《中国重点城市道路网结构画像报告》(以下简称《画像报告》),通过为这 36 个重点城市的道路 “画像”,试图找出影响城市道路通达度的潜在症结。

“极端通勤”

上周末,“超千万人正承受 60 分钟以上极端通勤” 话题冲上热搜。

“一小时就算极端了吗”“我在汕头通勤都 45 分钟,更别说北上广了”“在北京一个小时以内能到达的地方算近了吧”…… 种种吐槽也从侧面说明,承受通勤之苦者众。

实际上,45 分钟,是一条理想的分界线。

《监测报告》指出,45 分钟以内通勤人口比重达到 90%,是城市繁荣、公平、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之一。此前,上海、南京等地也提出,将 45 分钟通勤覆盖 80%~90%,作为城市运行效率和居民生活品质的衡量标准与发展目标。

然而现实是,36 个全国主要城市中,平均近四分之一的人,通勤时间都超过了 45 分钟这条线。根据《监测报告》,36 城中 45 分钟以内通勤人口比重均值仅为 76%,远低于 90%的目标值。

整体来看,城市规模规模越大,45 分钟以内的通勤比例均值越低。具体而言,超大城市、特大城市、Ⅰ 型及 Ⅱ 型大城市的平均比重依次上升,分别为 69%、74%、80% 和 83%。

4 座超大城市中,仅深圳达到全国 76% 的平均线。北京不仅以 58% 的低值拖了超大城市的后腿,在全国 36 个主要城市中也是垫底。其单程平均通勤时耗 47 分钟,是全国唯一一个超过 45 分钟的城市。

特大城市中,4 成未达到同等规模城市的平均水平;10 座 Ⅰ 型大城市,虽然表现都在 36 城平均线以上,但值得注意的是,未达同规模城市平均水平的 5 座城市,分别来自中部(长沙、合肥)及东北地区(哈尔滨、长春、大连)。

城市规模与通勤耗时均值呈现的联系,将矛头指向了 “人多”。按照 2014 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超大城市、特大城市、Ⅰ 型及 Ⅱ 型大城市的划分,正是以 1000 万、500 万、300 万的城区常住人口为分界线。

长期以来,关于城市有一个流行的看法,通过疏散人口,可以治理城市病,特别是拥堵。但事实并非如此,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周建高曾撰文指出,城市交通拥堵是人均交通空间过少造成的。而影响人均交通空间的因素,一是常住人口密度,二是建成区交通用地比重,三是路网结构。

周建高认为,建设用地比重低使城市人口过度密集,交通用地比重低使交通量过度集中于有限面积上,这是拥堵、事故等交通问题的根本原因。而在城市交通用地比重同等的情况下,优化路网结构就成了 “通勤苦” 的破题点之一。

道路 “画像”

早在 2016 年 2 月,国家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就指出,要优化街道路网结构,提出 “到 2020 年,城市建成区平均路网密度提高到 8 公里 / 平方公里,道路面积率达到 15%” 的目标。

但直到 2018 年 5 月,一份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交通工程技术中心、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编制的 2018 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道路网密度监测报告》中,被统计的 36 座城市,仍只有深圳、厦门、成都 3 座城市,达到了国家提出的 8 公里 / 平方公里目标。

除了整体的密度,差距可能还来源于小细节。

交叉口的交通流线最为复杂,其通行能力直接关系到道路服务水平。日前最新的《画像报告》就显示,不同规模城市的异型交叉口占比分布,呈现出明显差异:超大城市、Ⅰ 型大城市异型交叉口形态的占比偏高,平均为 40% 左右,高于特大城市、Ⅱ 型大城市。

![](data:image/svg+xml;utf8,)

“连通度” 反映道路网的通达性,是另一个检验道路网结构合理性的指标。连通度越高,道路网连通情况越好。根据《画像报告》,36 个重点城市的道路网连通度介于 3.2~3.4,与连通度合理值 3.6~3.9 相比,道路网连通程度整体偏低。

36 城中,不少城市的通勤耗时排名,与其通达度的位次呈一致性。

例如 4 个特大城市中,北京以 3.23 的连通度排在最后,其 45 分钟以内通勤比重也在 4 城中垫底。10 座特大城市中,45 分钟以内通勤比重不及同等规模城市平均水平的 4 城,除南京的位次被西安代替,与特大城市连通度后 4 位几乎完全一致。

△不同规模城市的道路网连通度分布

来源:《中国重点城市道路网结构画像报告》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城市道路仍有不少提升空间。

职住分离

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道路即使不堵,“住得远” 也让通勤 “难免苦”。

中规院交通部 5 月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提到,受房价、就业机会、家庭、教育等因素影响,居民往往难以选择最小通勤的居住和就业地。

《监测报告》则指出,随着都市圈、城市群的发展,居民通勤问题正成为制约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居民幸福感提升的主要因素。

“北京上班武清睡觉”“上海工作昆山买房”…… 在许多大城市,居住地外溢、都市圈乃至异地通勤,已催生了不少 “双城工作者”。

“城市的职住空间分布越均衡,也有利于缩短整体平均通勤距离。” 不久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冉江宇,基于通勤大数据进行了一份城市职住分离度的研究。

研究发现,全国 35 座主要城市中,北京以 6.57km 的职住分离度排在第一位。这一数据,已接近上海和广州的 2 倍,是深圳的约 2.6 倍。

反映在通勤时间上,这与《监测报告》结果暗合。全国主要城市职住分离度最高的北京,45 分钟以内通勤占比也是全国最低,平均通勤时耗最长;超大城市中职住分离度最低的深圳,45 分钟以内通勤占比表现,也是 4 座城市中相对最好的。

未来五年,这一情况可能会得到改善。

11 月 3 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发布,明确提出 “加快城市群和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化”。

根据日前国家发改委消息,未来五年,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区域,计划新开工建设的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就有约 1 万公里。到 2025 年,将基本形成区域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骨架网络,形成城市群 1-2 小时交通圈和都市圈 1 小时通勤圈。

落地到城市,从修路到提高既有线路的通勤便利化运行,许多地方也已行动起来。

天津日前就发布了《关于京津通勤便利化工作举措网上征询市民意见的公告》。从城际高铁公交化,到支付优惠同城化;从枢纽通达便利化,到重点区域直通车…… 公告提出了共 12 项京津通勤便利化举措。

而早在 2018 年就启动了相关规划研究工作的武汉,今年 12 月,“为响应国家发改委《2019 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关于‘超大城市积极推动产业和人口向一小时交通圈地区扩散’的相关要求”,终于正式开启武汉城市圈大通道建设,打造武汉城市圈 “1 小时通勤圈” 核心架构。

在交通基建之外,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则提出了另外一种思考方式。

他的研究团队发现,在人口众多的特大超大城市造高楼,提高人口密度,反而能够缓解拥堵,原因在于,人口密度的提高减少了服务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不仅如此,高人口密度还可以提高公共交通的利用率,减少人们对于私家车的依赖。

此前一项针对英国通勤者幸福指数的调查显示,通勤时间每增加一分钟,人们基于生活的幸福感和满意度都会随之下降。在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活品质的当下,如何解决这超过千万人的极端通勤之苦,城市还需要更多思考。

记者 | 黄名扬 编辑 | 杨欢 程鹏 肖勇 王嘉琦

校对 | 何小桃

每日经济新闻 nbdnews 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如需转载请向本公众号后台申请并获得授权

知乎用户 人鱼朵朵 发表

以前在北京经海路工作(对,就是你们想的某东),起初租的房子在朱辛庄

北京的对角线。

每天早上 6 点半上车,9 点半打卡上班。8 点下班,11 点到家。

那段时间整个人暴瘦,上班就跟飘似的。每天坐六小时的车,那能不累吗?

后来换了个近点儿的地方。每天早上 7 点起床开电话会议后,7 点半出门,9 点半到公司。

反映了哪些问题?

房价高啊。

我今天还在跟朋友说,朱辛庄租房一个月一千八,加水电暖两千多点儿。换到石榴庄那边,没窗户的,一个月三千多。

就这一千多块钱,我得多折腾几个小时。

再后来回家,住的离工作的地方通勤时间大大缩短,也就一个半到两个小时。常常堵车,那边修路,堵的怀疑人生。

同事建议我骑电动车上下班。电动车的确快,也就不到一个小时。但是南方这阴雨绵绵的,冬天简直要命,电动车上吹一小时的风,我下车的时候腿都不是自己的了。一整天都暖不过来。

印象最深刻的是有次我爸送我上班,走到一半我跟我爸说,爸我不想坐电动车了,太 tm 冷了。

我爸哆嗦着说,我 tm 也冷啊。

我两下了电动车,准备坐个公交回去,结果公交堵车没来。

反映啥问题… 说实话交通已经建的够好了,到处都有公交。

房价,其实也没啥吐槽的,毕竟那么多人都买的起。

我也不知道反映啥。

我其实已经不错了。

我在北京的时候,碰见过在河北住,到经海路上班的同事。每天出行时间跟我差不多。条件好点的开车上班,条件不好的就拼车或者大巴。

我同事说每天天不亮就得起床,那滋味,别提了。

有个同事在天津买了套房子,又养了只猫。还贷款掏空了她所有的积蓄。她常常为了省钱,到楼下喝免费的粥。

还有住在史各庄的,也得每天 7 点出发。因为北京堵车很厉害,停车场车位又难找。

大家都难,都不敢丢了工作。在北京那两年,最大的感受就是没了脾气。

通勤算什么?知道房子多难找吗?

我朋友在北京三年搬了十次家。好几次下班发现自己住的房子被拆了。

我也经历过一次保安拿着防爆盾牌在楼下拿喇叭喊话,发传单让我们走的经历。

工作是 996,生病了老板就劝退。

不过回家了也没好多少。房子买不起,买的起的都是边缘地带,也是通勤大于一小时的地方。

老板扯淡,疫情期间开人。

这说极端通勤,不知不觉就说成了众生皆苦。

慢慢都会好的。

知乎用户 潘大人 发表

上一个工作是骑自行车 15 公里,还好,不至于一小时。现在的情况是距离缩短一大半,但是老堵车,所以骑车反而比开车快,省钱又节能,挺好。

知乎用户 追风大魔王 发表

广州,在珠江新城上班

以前住岗顶,3 站地铁再步行 800 米,感觉还口以,比大学宿舍到教学楼远一些但远得有限

后来住员村,什么鬼地方,这么远,我混得真惨,住到广州的农村了,地铁 5 号线是非常难挤的,打车得 30 多块钱

后来住马场,近了一些,打车 20 以内,不堵 15 分钟,堵也 25 分钟以内

租房生涯结束,买的房子比上述都远,不堵车 30 分钟,堵车 1 小时。然而已经不容易了

知乎用户 硅基生物 发表

帮大家算一笔账:

一个荷兰人在纽约买不起房子,只能在老家县城买个 100 平米的房子大部分时间空着,然后在纽约租 20 平米。另外,为了保护耕地红线,纽约市穿插保留了 80% 的耕地,导致该荷兰人每天上班要出行 5 千米,另外他每年回家一次 365 千米。据统计,每个人每天地面出行 1km 需要多增加 1 平米的城市道路需求。当然地铁不占用地面,但是占用大量能源,不防把地铁等价于居住面积。

这样算下来,这个荷兰人的生活,消耗居住面积:100+20+5+1=126 平米。

当然这 125 平米是居住面积,按照容积率 1 计算,消耗土地 125 平米。

反过来,如果允许纽约的耕地盖房子,荷兰人就不需要老家的 100 平米了。他可以直接在纽约买 80 平米。幸福感只增不减,然后通勤距离减少 1 千米。他的生活消耗土地变成了 84 千米。

你看,通过保护耕地红线,大大增加了生活土地消耗量,防止了因为耕地增加而导致的粮食价格下降。

你们说,保护耕地红线,吼不吼?

知乎用户 小甜水 发表

坐标某中部城市,通勤单程 60 分钟左右,刚刚卡在该报告的时间线上。

早上九点上班,起床收拾➕通勤➕吃早餐➕预留挤电梯的时间,七点起床刚刚好,多睡 20 分钟就得脚底生风才勉强卡点,每天上班都上演生死时速……

晚上六点下班,再加会班,如果选择公共交通回家,就得饿着肚子到 9 点。

打车的话稍微快点,可被社会毒打过的年轻人,已经深知赚钱不易,逐渐变得扣扣搜搜……… 打车还得比比价……

一天就这么过去 14 个小时,吃的饭还来不及消化就该洗洗睡了,要不第二天哪有精神打工?

父母总会说,年轻轻轻怎么就没有朝气?

对比上一代人的通勤时间,这代年轻人是真累:-(

知乎用户 iletam​ 发表

这就显示出小城市的好。

在我们小城市天津,大多数人的生活圈都是半小时以内,无论是上下班通勤还是吃饭逛街、看病医疗,大都是在车程 or 轨道交通半小时以内。

我在几个答案里写了一个天津打工人的日常,是很少需要开车通勤的,尤其是工作日。周末、节假日会开车,工作日因为交通拥堵,基本都是自行车或者公共交通出行。这在天津是普遍现象。

amilet:名媛们为什么不要 BBA?

一个打工人的日常。

工作日:

早起上班,扫开一辆共享单车,骑行二十分钟、半小时,骑车途中顺便买早餐。

上班。

中午食堂吃饭。

上班。

下班,共享单车回家,或者去健身房,或者天气挺好心情挺好时走路回家。

周末:

在家睡觉。

或者去几个固定的商场逛街。很可能是打车或者坐地铁去,开车次数不多。开车的话,可以免费停车,积分有的是,换免费停车。只要有消费积分,任何车都可以免费停车。或者打折店逛街。单程大几十公里,开车。或者去滨海新区玩,看大海。开车。

短假期:旅游。自驾游居多。

长假期:长途旅游。

我以前有时去北京出差,每次出差都想尽快返回天津,我曾经经历过一次早高峰时挤不上北京地铁四号线,在北京南站等了三趟地铁后,来了一辆空车才上了地铁。这种经历震撼了我的心灵,对于天津人来说,早晚高峰地铁上人多但肯定不会挤不上去,非早晚高峰地铁上几乎都会有座位。北京这种人挤人的恐怖通勤状态,极度拥挤,还要通勤 60 分钟? 蛤? 蛤? 天天如此还活不活了? 吓得我感觉逃回天津。

对于北漂生活是真的向往,那种随时准备四海为家的漂泊感和消失在茫茫人海中的孤独感在天津是不会有的,但是让一个适应了天津慢节奏生活、半小时通勤圈的人去北京北漂,想想还是算了吧。

知乎用户 我叫张三金 发表

先说自身情况,地处魔都,路线是安亭 - 普陀工作日来回有两个多小时是在地铁上,剩下 40 多分钟是去地铁的路上。所以我看到 60 分钟通勤的时候,还是羡慕的不要不要的

也有朋友劝我找个市区的房子(现在的两室一厅房租水平可以在市区租个主卧单间),缺电就是小点贵点。但说实话住了两年了,都有感情了,郊区生活也更自由一些(其实还是懒,尤其是车还是外牌,它也不好安顿)

有句话叫家乡容不下肉体,他乡容不下灵魂。套过来就是郊区容不下灵魂,市区容不下肉体,哈哈,刚好像说反了。

知乎用户 赛赛 发表

随着无人驾驶的普及,未来的通勤时间还可能更长。

无人驾驶普及之后,就意味着不用自己开车了,可以在车上睡觉。

到时候很可能是:晚上 10 点下班,然后上车睡觉,睡到半夜 2 点钟,到家了。

然后回家,到了凌晨 4 点钟,起床,上车继续睡觉,到了 8 点钟,到达公司,开始上班。

到时候就是提倡一天 8 小时的睡眠应该分为两段,上半夜一段,下半夜一段,中间的两个小时应该起床和家人团聚。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发表

60 分钟以上通勤十年了,

看到说这是极端通勤,都笑出声音来了。

知乎用户 zlalien 发表

在南京这个地铁发达的二线城市,每天单程通勤如果顺利 45 分钟,不顺利 1 小时左右。

家住市区,地铁或者公交去市中心新街口也就 10 分钟左右,步行半小时以内能到,小时候放假了喜欢去新街口新华书店看书,走着去也就这个时间。因为行业的原因,同业的公司基本都分布在南京的各个园区,大部分都在江宁、仙林、江北这些郊区。托地铁的福,记得刚毕业那会儿陪老婆去看她住在江宁的同学单程就要 1 个多小时,现在如果下来不转车,地铁半小时左右也到了。

上一家公司由于在地铁底站的园区,每天二号线转一号线光地铁就要 1 个小时出头,还不包括两头走路骑车的时间。换了现在这家公司呢,距离上是近了不少,地铁半小时左右,但要转公交,一头一尾加起来就 45 分钟 - 1 小时左右。

在大城市,通勤时间长是避不开的,除非机缘巧合又或者在公司旁边租房,否则大多数人都会面临通勤时间长的问题。像南京这样的城市,除了市中心,商业区和写字楼在市区分布还是比较均匀的,加之市区不大,所以大量的人会从各方向往市区赶。而分布在近郊、远郊的园区也有不少行业入驻,像我这种住在市区往近郊上班的人不算多,更多的是从市区外往园区赶的,比如我同事住在江宁靠地铁底站附近,来公司上班就还好,时间比我短。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恰好居住和工作能在一个区域,以前有同事住在江北要到江宁工作,单程接近两小时,那酸爽………… 不过好在工作是可以换的,多数人还是会尽量控制通勤时间在 1 小时左右,这样每天的生活会显得不那么紧迫。

说到底,对于南京大部分人来说,通勤半小时以上很正常,1 小时也是能接受的,超过这个时间就要考虑一下了,或者更换交通方式、或者更换工作,毕竟一天在公司 10 小时、路上 4 小时,剩给自己的时间也不多了。

知乎用户 卧牛 发表

这也算是城市的边际效应,规模效应也是走到头了。发展大城市没错,错在非要集约化发展,为了土地财政抬高房价也是拼了。

理想中的城市群—发展中小城市,人口疏泄和产业转移。

现实中的城市群—集约化大城市,人口虹吸和产业掠夺。

理想中的组团—产业链配套综合体,生态化绿色花园城市。

现实中的组团—职能划分清晰,CBD 高度集中和睡城遍地,为了房价挖掘每一寸土地搞建设。

还是回到如何解决土地财政上,同时如何搞城市群。一是地方政府公司化,二是行政边界也是利益边界,三是城市与区划职能混同。

不是说各种经济学派想法不好,而是前提太多不现实。经济就是人与人的关系,改革就是利益再分配。除非把城市群搞成重庆模式或者海南模式,把区划与城市职能剥离,否则很多问题推动起来不过是便宜了房价。

到也不算苛责他们,这也是时代局限性,建国后到 80 年代多种区划模式都试过了。很多是明清和民国的历史遗留问题,以及为了快速工业化而进行的客观选择。

在后工业化和转型升级过程中,深化改革打破旧的利益集团束缚,是继续发展的关键。其实说到底还是大城市有话语权,中小城市这个问题就要小的多。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有这么一句话:

优化行政区划设置,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带动作用,建设现代化都市圈

这来自于之前的《2020 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的一段话:

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承载、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完善部分中心城市市辖区规模结构和管辖范围,解决发展空间严重不足问题

我之前说过,改革的动力源于发展,在利益再分配过程中甩掉的成本只能靠增量消化。大城市区划扩容反而有利于职能疏泄和协调发展,并不妨碍乡村振兴,集约化利益客观上阻碍了城镇化。

知乎用户 陆骏秋律师​​ 发表

上班这些年,我就从没有地铁一小时内到过单位,有半年是每天单程 95 分钟,这还是两头都离地铁口 500 米左右的情况下,做工薪律师时候满北京跑每天四小时以上在路上更是家常便饭,单程 8 块钱的地铁平均下来一周一次吧。

北京平均通勤 47 分钟是低于我的预期的,我比较熟的朋友里貌似就没有上班一小时内的。

还有啊,等你在北京从租房变成了买房,一小时内通勤可能还真挺奢侈的。

知乎用户 我叫佳佳​ 发表

我上班的路程大概是走路加上坐车一共 20 分钟,如果是纯走路就在 30 分钟左右,只是纯走路有点累。

从过去的经验来看,我真的很怕通勤超过 30 分钟的上班。其实也可以说 ,如果公司到家的直线公里数多于 5 公里,我都会觉得不行。特别是广州的地铁,现在不管哪一条线路,早上 7 点半之后上车,基本上都要分流,基本上上车都挤得变成一个柿饼。一旦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太近,上班的路上就要消耗很多精力。

但是很多人也没有办法,比如说我们广州,现在很多公司都在珠江新城、科学城,最近又多了一个地方,智慧新城。珠江新城坐车塞车,地铁上塞人。到科学城和智慧新城,等于是去郊区。

我曾经有了两个 offer 的机会去科学城。结果科学城的工作,我面试的第二次,起来了晚点,只好打车过去,花了我 100 块的打车费,想想我以后如果稍微有点不想上班,这通勤费就是几千的事情,一下子就消耗了工资,还是不去了,我宁愿在市中心找一份稍微钱少点的工作。

所以很多人也都是这样。但是也是没有办法的,公司附近的房子买不起,租的话也给不起,只能给通勤的时间了。

知乎用户 lu luce 发表

个人反对其他回答说的租房成本高的情况。

起码在上海的漕河泾地区,我在距离公司骑自行车 20 分钟的情况下,可以租到一个月 2000 元的阁楼。但是如果想住的舒服,租住两室一厅,那就没办法了。

至于北京,这个就是房价问题了。

知乎用户 大司马大将军​ 发表

回想了一下自己这些年上班的通勤之路。最远的大概是在杭州的时候,从九堡到到萧山人民广场,印象里大概四十分钟左右。还有一段短暂的时间,是从萧山人民广场到临平站,时间大概接近 1 个小时。

虽然远,还算不上极端。至少比几年前看的一个新闻报道要好很多,那个新闻说住在燕郊的人每天四五点起来赶公交到北京再倒地铁上班,以至于父母为了让孩子多休息会儿,自己凌晨起来去公交车站排队就是为了给孩子占个座位能让他们在车上能眯一会儿。网上找找,这个新闻还有:

女子家住燕郊北京上班 母亲连续数年帮排队等车

当然,现在燕郊到北京交通条件大大改善,似乎不用再这么极端了。我多少次都暗自揣度,我要是这样,估计我得疯。尤其是没有座且挤成罐头的高峰公交车,尤其是夏天,超过一个小时能把一个大老爷们晃荡出妊娠期的感觉来。比如,住在大郑州的刘庄、杓袁的人挤公交到 CBD 上班…… 当然,北京、上海的地铁在高峰期,应该会表示很不屑:你这算个啥,来来来,我让你体会一下大老爷们变成小寡妇的感觉……

当然,开车回家堵在路上的感觉,又是另外一回事。不过好歹在自己车里,空间私密,空气也没那么污浊,除了内急比较暴躁外,总好过在地铁或公交上闻各种香艳的、诡异的、龌龊的、恶心的气味好很多。

极端通勤,反映了哪些问题?我觉得有这么几个吧:

首先,资源不平衡。通勤之所以极端,主要是住所离工作场所远(这是一句屁话),但是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员工承担不起公司附近的住宿费用(买不起或者租不起),另一种是公司承担不起(或者不能再承担)员工住处的经营成本(企业搬迁,经济驱动或者政策驱动,所谓腾笼换鸟是也)。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供需资源无法平衡。如果说后者部分是由于市长驱动,那么前者更多是纯粹的市场驱动。当然,这个问题并非我天朝独有,也不是帝都、魔都们的特色,就算二三线如郑州者,上班的地儿也就那么几个区域,大家都是南北穿梭、东西往返的折腾,反正很少听说谁真正实现了 “钱多事少离家近”。

资源不平衡,在微观层面是一个城市的资源集中和不均衡,在宏观层面则是一个省内的资源集中与不平衡。以我走过的几个有限的地方而言,广东和浙江和山东是相对而言省会城市不怎么一支独大的省份,至少珠三角城市群还可以和广州一起喝喝茶,宁波、绍兴、诸暨、金华、义乌等几个地方,也能跟着杭州组个牌局。至于济南嘛,那是另外一个截然不同的故事,山东朋友替我说吧,我就不班门弄斧了。江苏情况要复杂一些,因为有上海周边的几个城市群,而南京又那么那么那么那么像是属于安徽的(大雾)……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下前两年公布的一个省会城市对该省经济的作用的研究报告,这里不再细说,说回这个问题,就大多数省份而言,省会城市几乎汇聚了全省 1/2 甚至 2/3 的资源,这其中自然包括就业岗位。当近乎所有的地级市里的有为青年(或者无奈中年)被逼到在省会城市(或北上广深)谋发展的时候,就业岗位和住处供求之间的矛盾几乎无可避免。郑州前几年拆城中村的时候,老鸦陈、陈寨、刘庄、孙八寨、侯寨、庙里…… 倒下不仅仅是城中村逼仄但高耸的自建楼房,更是一群四散奔逃的蚁居青年(中年)。他们在自己的家里,在开封,在洛阳,在安阳,在商丘,在南阳,在焦作,在许昌,在周口,在驻马店,在信阳,在濮阳,在平顶山,在鹤壁,在济源,在三门峡,大多都有自己的房产田宅,有些还有不菲的家产。但是在河南,除了郑州,他们近乎无处可去。而即便是在郑州,他们中的有些人,也不得不遭受来自逃离北上广的那批人就业下沉带来的降维打击。

河南的大多数县城都不堵车,抽根烟几乎能开着车绕着县城跑一圈,就算是骑单车,最远的距离也就半个小时。河南的大多数地级市也不堵车(个别路段高峰期会有一点,但更多是因为非法占道或者事故),抽根烟开车跑不了一圈,却可以横穿整个城市。骑单车,除了个别城市外,最远的距离估计也不会超过一个小时(鹤壁:你要说我们山城区和淇滨区远就直说,别特么拐弯抹角!)。极端通勤情况几乎是不存在的。然而,河南的大多数地市、绝大多数县城,是没有什么岗位提供给这些忍受极端通勤的一千万甚至几千万人的。我相信,这一点上,河南不是个案,更不是孤例,至少河北和山东也是难兄难弟,陕西和山西似乎也心有戚戚。好在这两年情况略有改观,比如安阳也有了自己的服装尤其是童装产业,虽然还在蹒跚学步,却也好过混吃等死。只是这段路,还很长很远。

说城市规划有问题,我觉得对也不对。规划的好,能够适度缓解通勤的极端程度。可是规划再好的城市,在面对资源不平衡的问题上,似乎也作用不大。这就像一个没钱吃饭的人,你再让他科学饮食,也无法避免营养不良。当然,这并不是在否认城市规划的作用,至少,合适的规划可以让他晚饿死几年。

所以,我觉得要解决极端通勤问题,还是要从源头解决问题,让资源不要过度积聚,政府合理规划自己的产业发展,引导和辅助资源合理有序分布、分配,提供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而不是一窝蜂的去赶时尚。当然,那就不是我等屁民该思考的问题了。

知乎用户 BOSS 直聘​ 发表

想起了之前做过的一个稿子,《住在河北的 “北京人”》。

那些住在燕郊、大厂、固安、在北京上班的人,每天通勤时间单程几乎都在 90-120 分钟。这样的人并不在少数。


北京的周边有几个北漂圣地。东边的三河、大厂、香河合称 “北三县”,其中三河的燕郊镇最为知名;南边还有固安、霸州、涿州,固安离北京最近,北京新机场部分坐落于此。每天早上六点出头,上百万人从这几个 “圣地” 出发,开车或坐着公交,排着队经过进京检查站,沿着高速进入北京,再四散到达自己上班的地方。单程 30 公里以上,耗时约 2-3 小时。如果说别人的通勤是两首歌,他们则是一部长电影。晚上,这些人再用一部长电影的时间,返回河北的家里。这些人多数已经成家,北漂多年后选择在河北安家,过着双城的生活。我们找了几个住在北漂圣地的人,聊了聊他们的故事。

晚上回家孩子睡了,早上出门孩子还没醒

张媛 已婚有孩子燕郊天洋城——太阳宫 43 公里

通勤时间:早 6:30-8:30 晚不确定

我叫张媛,在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18 年搬到燕郊

我们住在燕郊的人早上都是到公司最早的一批,因为晚了就赶不上车了。

每天早上六点起床,简单收拾一下出门坐班车,车上睡一觉,大概一个半小时后就到芍药居了,再换乘地铁,大概八点半能到公司,离公司要求的上班时间九点还有半个小时。

除了班车,我还会搭同小区的顺风车或者坐公交,但顺风车要看运气,公交车堵得要命。

最头疼的是下班,互联网公司下班晚,其他住燕郊的人拼车六点左右就走了,最晚的班车七点也出发了,我基本都赶不上。

每天只能在拼车群里撞运气,遇见合适的就赶紧定下,他们几点走我就跟着几点走。

老公早在 12 年就买了这套燕郊的房子,但一直到怀孕之前,我们都在北京租房。有了孩子之后,我们一家搬到了燕郊,跟着一起来的还有照顾孩子的老人。毕竟有了孩子、老人,再在北京租房成本就太高了。

搬来之后,就开始了这种噩梦般的通勤。

早上燕郊排队等待去北京的乘客 来源:中国新闻网

通勤带来的影响也挺大的,首先就是非特殊情况我没法加班,因为一旦错过班车、顺风车,就没办法回家了。但即便这样,最早到家也要八点多,九、十点也是很常见的。**可能回到家孩子已经睡了,第二天走孩子还没醒,相当于两天没见到孩子。**不过这也让我养成了一个不错的习惯,不管多少事情,都会强迫自己尽量在下班前全部完成,算是意外之喜吧。还有就是交际,自从搬到燕郊,加上有了孩子,几乎不会跟北京的同事、朋友聚会了。已经和北京人 “划清界线”,现在我们只和燕郊人聚会,哈哈哈。燕郊现在的配套已经非常完善了,周末我们带着孩子到处转转,该有的地方都有。在这个小镇生活质量并不差,最大或者说唯一的问题还是通勤,特别是那个让无数燕郊人深恶痛绝的检查站。每个燕郊人最大的期盼,就是能把检查站外移,或者地铁通车。这可能是出于一种认同感吧,因为一旦外移了检查站或者地铁通车,燕郊真的就是北京的一部分了。我是一个比较实际的人,并不会过度纠结河北、北京的这种心态,我觉得在燕郊买房和在北京远郊买房没什么区别。以后如果通勤能解决,燕郊甚至比那边还要好,毕竟距离北京的很多地方都不远。

等地铁通的那天,我觉得就算在北京安家了吧。

这套房子是我以后北京买房的跳板

张路 已婚有孩子

大厂英国宫 - 世贸天阶 44 公里

通勤时间:早 6:30-8:00 晚 7:00-9:00

我叫张路,在北京朝阳一家公司做销售。今年五月,我们一家三口搬进了大厂的房子,开始了北京河北两地通勤的日子。我的工作不需要坐班,但妻子需要每天定点上下班。每天早上五点半,我会和她一起起床,吃完早饭六点十五骑电动车送她去站点坐公交,大概两个小时后她能到达世贸天阶附近的公司。我们几年前买了车,但是只有河北牌照,按现在的规定进京证一年只能用十二次,我今年已经用了十次,余额所剩无几不敢再开。很多人在北三县买房都是被迫的:结婚总要有套房子,北京的买不起就买燕郊、大厂。我和他们不太一样,我是主动选择的这条路,把它当作未来在北京买房的一个跳板。

大厂某楼盘示意图

销售圈子大家都会比较关注投资、买房的事情,11 年我刚毕业工作那会儿,就经常听身边的同事讨论买房,很多人靠燕郊、商住之类的房子赚了不少钱。13 年我攒了点钱,加上家里的支持,先是在通州买了一个小商住。13 年底,我又鼓动爸妈把老家给我准备的新房卖了,在大厂入手现在的房子。那时候刚毕业两年多,没有北京购房资格(住宅需要五年社保),当时计划就是先买房子,即便以后在北京混不下去,也可以卖了回老家,算是一条后路。等拿到北京购房资格的时候,如果混得好、房价也上涨,就把它们卖了换一套北京的住宅,相当于一个跳板。这些年我结了婚、有了小孩,都一直住在通州那套商住房里。原本一切都按照计划顺利进行,北京的商住房和大厂的房子价格都翻了几番,工作也还顺利,感觉离北京买房越来越近了。但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北京政策调整,商住房价格一落千丈;北三县限购,房价腰斩。今年又赶上疫情,整个大环境不太好,业绩压力很大。我一度担心这房子没能成为跳板,真成后路了。今年五月,我们一家从通州搬到了大厂,把通州的房子租出去,一方面能增加收入,一方面孩子、老人住得能舒服一些,大人就只好辛苦点了。大厂和燕郊不太一样,各方面配套还不完善:连个像样的商场、大超市都没有,叫外卖不方便、打车没几个应答,在北京待久了很难习惯。但这边环境特别好,绿化、公园都很漂亮。以前休息经常带孩子逛逛万达、买点衣服,现在变成了逛公园、亲近大自然,对孩子来说也挺好的。

现在就是好好照顾孩子,顾好工作上的事,以后还是想搬回北京的,等我挣够了钱。

唯一的优越感是坐飞机回北京的时候

黄琪 未婚

固安剑桥郡 - 丽泽桥 52 公里

通勤时间:早 6:30-8:30 晚 6:00-8:00

坐公交车经过永定河大桥(北京河北界)的时候,我有时候会想要是这条河突然改道,往南偏了几公里,我的房子是不是就能变成北京的了。
当然这就是个白日梦。我认识的所有在固安买房的北京人里,我是唯一一个没结婚、没小孩还每天两地通勤的。倒不是舍不得房租,就是不太能接受我明明有个小一百平的精装房子,为什么还要去和别人合租一个老破隔断。当然了,好的房子的房租我是真不舍得。

没钱又要住得好的代价,就是每天四五个小时的通勤。

14 年的时候,我在固安买了这套房子,当时是准备结婚用的,婚前女生有套房子,总是底气足一些,北京的买不起,固安的多少也算个房子。

固安进京的公交车 全程 33 站

后来因为一些原因分了,房子就留下了。房价倒是涨了不少,也算是意外收获。后来收了房,很喜欢这个小区,就装修一下住进来了。

我在丰台上班,通勤还算方便,有公交车能直达丰台,再换乘一次就能到公司。但最怕的是北京开会,检查站会变得特别严,那时候路上的时间就会无限延长。在永定河大桥附近有个检查站,坐公交车经过的时候,经常要全部下车检查身份证,仿佛在提醒你作为一个外来人的自觉。

有个很有趣的现象,下车检查时有座的、站着的都要记住自己的位置,查完再回到原处坐好、站好。所有人都非常遵从这条规则,从来不会有人抢座。曾经想过如果真有人趁安检抢了我的座位会怎么样。虽然我是个女孩,平时也很包子,但我觉得我会直接动手打他。我已经忍了那么多、放弃了那么多,这个座位是我最后的底线,不能忍。曾经跟住固安的朋友聊过这个话题,他说他也会这么做。

住在这儿总会有一种很矛盾的心理,总觉得自己还是在北京,但现实又一遍一遍提醒你已经到了河北,既想占着北京的机会和发展,又想低成本地安个家,只能被迫做了这个选择。比较有优越感的是出差回北京降落在大兴机场的时候。看吧,你们这些北京人回家都比我远得多。有时我还会故作热情地邀请他们下飞机后来我家坐坐,感觉总算有了点能显摆的东西。

未来暂时没什么计划,还是想遇见个合适的人,大家凑凑钱在北京买套房子,这样就不用再纠结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反映了城区发展不平衡 以及 城市中心区的房价严重高于当地的工薪阶层的经济能力

不论是租房还是买房

条件允许谁不想住市区,5 分钟就可以走路上班的范围内呢?

我在广州天河区上班,但房子买在郊区

每天通勤 30 多公里,路上还要送老婆到她的公司

以前我开车 1 小时就觉得累

现在随便开个 1~2 小时就不怎么费精神,就是有点费屁股而已

但为了家庭和孩子读书,我觉得都是值得

因为市区同级别的房子要贵几百万

我多开几公里的路,省了几百万,这笔账还是划算的

我特别期待真正的最高级别的自动驾驶能普及,也许 10 年后?

那么大家都不用为了出行的问题苦恼,市区和郊区的房价差异也不会那么大了,因为大家的选择多了,也不会再继续扎堆在市中心

知乎用户 AliceDiana 发表

没人不想找个离家近的工作。

可现实很残酷,自己住在小区里,似乎工作地点永远那么遥远。

我不懂城市规划,我只知道很多像我一样的游戏玩家都玩过城市建设游戏。

事实是绝大部分人玩的地图,逐渐从一两条公路变成了一张平铺的大饼,城市越来越大,一二三四五六七环都不够用,整张地图都开始堵车,那么就会有很多人面临长距离长时间通勤问题。

现实可能也是如此。

高房价与随之带来的高租金,让人们住的离城市中心越来越远,逐渐被边缘化,工作区域也被边缘化,我倒觉得这样的事情稀疏平常了。

相比于通勤时间,很多地区的工作岗位已经出现了明显不足,应届生找不到工作已经是常事了。

城市外的人想要进去,城市里的人想要逃离。

生活不易,大家一起努力。

知乎用户 云崧 发表

我在蛇口上班

房子买在横岗

每天来回通勤距离约 100 公里

一趟公交 然后 3 号 11 号 2 号线

路程约 1 小时 50 分

知乎用户 揣一袋星 de 魔法喵 发表

一年前在广州比较偏僻的从化区,上班走路 15 分钟,开小电动七八分钟;一年后在天河区上班,明明住的地方和上班的地方只差一个地铁站,但是要 40 分钟通勤,上地铁也就 7、8 分钟,但是走到地铁站 10 分钟,限流十几分钟,下地铁还要走十分钟…… 在广州市区大家都形成一个印象乐,出门一个小时的车程已经不算远了。

知乎用户 苏 xianseng h​ 发表

我家距上班的地方,开车差不多 60 分钟,坐地铁也差不多 60 分钟,为了不迟到、为了早点回家,我选择坐地铁。

每天早上我必须在 7:10 到地铁站,这个城市的这条线路有些奇葩,过了 7:20 就 10 分钟或者 15 分钟一趟。从家到地铁站 15 分钟,我每天早上 6:50 出门,每天 6:10 准时起床。不用闹钟到 6:09 会准时醒来;起床洗漱、给老婆孩子准备早餐,打包我的早餐;长久的重复,每件事已经形成了肌肉记忆,每一步怎么做不用思考会很自然的做出来,比如一手拿奶锅(煮鸡蛋)一手拿煎锅,每个细节已经被打磨成最省时间的方式。我会在头一天晚上睡觉前准备好要穿的衣服,按照上下里外叠放在我伸手可着的地方;我会在头一天晚上装好的提包,放在门口顺手可取的柜子上;我会备好皮鞋袜子,稍微弯腰就可以穿好。整个过程中,打理头发时间最长(发质硬,起来头发朝着不同的方向挺你),我便习惯了留个板寸,长发的样子还是很多年前。

包里常备两样:一个充电宝,一本书。如果运气好有位置,大都看书,不过一般都是在中途时睡着快到站醒来;如果人多没位置,就单手看手机。上班是从终点站上车,大都有手机;下班是中途上车,偶尔能有位置,碰到上车就有位置坐下来第一件事就是开心的给媳妇发信息分享一下。

整个车程会经过一个火车站和一个汽车站,经常碰到提着大包大箱子人,也经常见到一个瘦小的妇女一手拿着孩子一手拉着沉重的箱子背上还有一个孩子,她们都是在周围人嫌弃的目光中找到一个立足之地,每次都会想她男人干什么去了;也经常见到七八十岁的老人家,或是一人或是手牵手的两人,提着一兜菜或者一盆花,有时候有人让座有时候没人搭理,有的老人家客客气气说你们上班辛苦硬是把我按住不接受我的让座,也有的老人家大大方方的拍着我的肩膀说小伙子让一让;我见过小学生埋头在书包上做作业,也见过他们分享零食和 xx 同学的八卦;见过热恋的情侣拥吻,也见过边打电话边像朋友哭泣分手的伤悲;我见过很多销售打电话沟通,或是强硬、或是哀求 ······· 每天这一幕幕就像电影,不断的上映,不断的重复,我看着,我也在其中,被人看着。很多当时觉得很有意思的事情,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快的忘记,虽然每天都和人插肩而过,彼此却都是萍水相逢。

坐上地铁,去的时候盼着慢点,希望一觉醒来还有好几个站,这样就可以晚点去处理烦心的事(自己也觉得这个想法很可笑);回来的时候,希望睁眼已经到站,老远就见家里的灯,想到了媳妇已经给我热菜,想到了闺女可能已经在门口等我,想到了吃了饭可以给妈妈打个电话。虽然,每天都要加班。但是回程,总是要多一些温暖的期盼。

知乎用户 深圳微时光 发表

通勤?

必须有我们深圳一票了哈哈!

上周末,收到朋友发来的消息,说他要搬到固戍去了,想让我周末帮他搬家。

我想都没想就直接拒绝了他:

“你疯了?居然想住固戍?你知道那里通勤有多可怕吗?”

没等他回话,我又给他发了一张图片过去,是固戍地铁口早高峰的照片。

最终,在我 “图文并茂” 的劝说之下,朋友打消了搬到固戍去的念头。

我刚来深圳那会儿,图便宜,租了固戍这边的房,结果就是,足足 80 分钟的通勤。

1、起床 5 分钟,排队半小时。

早晨大概七点半起床,光速洗脸刷牙然后出门,踩个十分钟的单车到 F 口,然后会看到固戍地铁口就排起了长队,以 A 口和 F 口最为恐怖。

队伍有多长呢?

大概就是你以为走过上图这条街的尽头就能排上队了,可是在街道尽头的转角,还会有上百号人在后面等着你。

而在 F 口的另一边,还有个隐藏在绿化带之中的 E 出口。

这个原本较为隐蔽的出口逐渐被人知晓过后,这一左一右的两条队伍每天也会排得格外整齐。

更为绝望的是,大马路上的人行横道离得非常远,想要过马路去人比较少的地铁口,还不如老老实实排队来的实在。

就算你最后跨过人山人海,成功进入到了地铁站台,迎接你的也不是虚位以待的 1 号线列车,而是密密麻麻的人从众 。

如果路上不出任何差错,勉强能在 9 点之前抵达公司,带着满头大汗开始上班。

2、打工人的通勤,不止有早高峰

在固戍上车的人,有一半以上都是去深大或者高新园上班的

在经过人挤人、地铁临时停车等一系列的折腾之后,他们还需要再闯一关——到站之后从人流之中成功走出去。

而 “久负盛名” 的高新园和深大站,地铁站内的拥挤程度比起固戍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只有成功出站之后,一天的 “通勤挑战” 才算是完成了一半。

为什么是完成了一半呢?

因为这里还有晚高峰。

和早高峰类似,只有在排过长长的队之后,才能在高新园或者深大站坐上回家的地铁。

如果运气不好的话,还有可能坐上只开到西乡的区间列车,这样一来,又要浪费好几分钟的时间来等下一趟。

等到车之后,还要再重新挤上本来就人满为患的车厢,那更是一种煎熬。

像固戍这样的地铁站,可真的不少。

固戍站、西乡站、坪洲站、老街站、车公庙站、深圳北站、上下班高峰期的 4 号线白石龙站、6 号线梅林关站

打工人的通勤噩梦。

打工人,想要住得舒适又不贵,真的只能委屈自己上班受累了。


我是时光君,人称 “深圳百晓生”

关注我

@深圳微时光

你的每一个点赞,都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

知乎用户 一直住顶楼​ 发表

说真话,1 个小时不算极端。大概 1.5-2 个小时是单程极限

我住在纽约郊区,办公室在世贸大厦(相当于北京家住廊坊,上班在金融街)。家离办公室大概有 30 多公里。如果要上班,差不多 10-15 分钟走到火车站,然后 40 分钟火车到达曼哈顿中央火车站。换乘地铁 20 分钟到世贸大厦。所以算上中间一些等车时间,单程大概在 1.5 小时。

美国只有 2 个地方有普遍 1 个小时以上的通勤:宇宙中心三番和世界首都纽约。其它的大农村一般 20-30 分钟就够了。

当世界上某个地区资源高度富集,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只是亚洲人更多更密集,所以这种地方更多。所以现在中国的长时间通勤其实正是中国社会如今发达的侧面体现。

不过美国还有一个特征,就是长时间通勤的人一般都是中产,穷人都是家门口找个工作。1 个小时以上的通勤不管是金钱成本还是时间成本穷人都是很难负担的(我的地铁月票和火车月票加起来就要快 500 美金一个月了)。所以纽约市内低端工作一般都是居住在本地的廉租房里的穷人承担。

其实吧,通勤长短其实无所谓,关键是考勤。只要不考勤,那么通勤长也就长了,路上玩手机和办公室追小说也没有什么区别。

疫情前我之所以都是 10:30-11:00 才到办公室,就是因为睡到 9 点起床以后,还需要 1.5 小时才能到办公室。算上我中午去中国城吃饭的 1 个半钟头,一天都工作不了多久,有时候我简直觉得我的工作就是去城里吃午饭,消食,然后回家。为此我们组后来规定每周只去 3 天办公室,大大提高了剥削强度。

反过来,以前我还在柜台干活的时候,就要开盘前到,定点下班,严格 965,这种情况下长通勤这就比较烦躁。

前些年我靠打发通勤路上无聊的时间把 cfa 都学完了。

不过美国这届资本家真是有点拉垮了。

现在有了疫情,以后再也不用通勤了。

心里只有感恩。

ps:有人问我这个工作为什么这么轻松。我们相当于一个跨国金融企业的驻纽办。你觉得江浙某百强县驻京办的工作会需要 996 吗?

知乎用户 重庆心动青年 发表

60 分钟就极端?!?

我刚毕业的时候陪姐妹在北京漂过两个月,住在沙河,上班在百子湾,单程 2 小时!!晚上到家真的什么都不想干,就想睡觉真的。都不需要床,有门就能睡着这种感觉。

当时公司比较好,早上 10 点打卡就行,下午 6.30 下班,早上迟到也不扣工资,下班晚半个小时打卡就行(555555 我有时候能迟到半小时以上还是要扣),我觉得公司真的炒鸡良心炒鸡人性化。

其实我真的很喜欢哪个公司(别问名字不打广告),老板很帅天天在办公室唱歌,带我的姐姐很好知道我每天通勤累,早上我去公司之前就把任务给我列好单子发邮箱了,从没让我加过一次班 555555 北京对不起,是我不配,我回四川了,我买不起 4 环的房子(其实几环也买不起)

知乎用户 虚幻迷因赛博朋克 发表

说明生活质量下降,然后人人都想奋斗

虽然一帮人嘴上说不争,真要争起来他第一个爬起来打别人

不然早就在住的地方附近找个便利店或者比较闲的工作做了

让你们争,我虽然不是鱼

知乎用户 无名医师 发表

好吧好吧

改改改

不答了

说白了就是午盘吸足还不让人说

那老破小值那居住价值么

不值

但这么做爽呀

平白无故就多俩月工资,你说爽不爽?

知乎用户 九卢布十五戈比​ 发表

60 分钟居然算极端?在帝都这种情况简直不要太少好吧…

我虚构一个能反映情况的例子吧。有三个人是同事,都在国贸上班。A 住门头沟县城,B 住昌平县城,C 住武清站附近。

距离上 A 离单位最近,B 其次,C 最远(驾车的话 A 离单位 34 公里,B 为 46 公里,C 为 82 公里),然而每天都是 C 最先到单位,B 其次,A 最后。这是因为 A 先坐公交再倒地铁,B 全程坐地铁,C 先坐京津城际再坐地铁。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三个人每天通勤时间都在一小时以上。

既然三个人每天都要承受这么长时间的通勤,尤其是 C 还要花钱去坐京津城际,在单位附近买房或租房不香吗?事实并非如此简单。国贸附近的房价和租金超乎你的想象,这三个人根本无法负担的起。

那你说这三个人都在自己家附近上班不香吗?可是国贸的工作机会远比门头沟、昌平和武清多啊。

所以这就能说明问题。自己家门口工作机会不多,工作机会多的地方离家远,房价又高,自然通勤时间就要被大大拉长。

而这都要源于北京城市规划的严重失误。直到 2000 年前后,北京的人口和工作机会还主要集中在三环内。新世纪初,为了改变这一情况,北京决定重点发展回天地区、通州等地,为此还专门修了 13 号线和八通线。然而北京只知道一味地疏解市中心人口,却并没有增加回天地区和通州的工作机会,而人们都会用脚投票,于是便有了如今的尴尬处境。以上。

知乎用户 墨邻 发表

我自己没有这个体验。但是我之前有个同事,家里有两个孩子,老婆没工作。他就住的特别远,通勤单程两小时…

要先坐大巴到某个地方,然后坐火车,进了纽约转地铁。

大城市没办法,尤其是家里总收入不高还养娃的。

还有一种情况,在新泽西住几百万美金的大别墅,先开车到火车站,然后坐火车,进城转地铁。

毕竟有大又好的房子,确实比较村…

知乎用户 迷途末夏 发表

通勤恐惧症患者。找工作的时候,首先就考虑了通勤,北上广深想好好上班,感觉工资基本上都得交房东。。。另外离老家太远,回家也困难。。。哪怕和家里关系其实很一般,也不怎么爱回家。。。

买第一套房的时候,只考虑了一个事情,就是公交方便。

后来小孩要上小学,考虑选个小学买学区房,单位附近有个一般的小学,但是离单位近,过马路就到,硬是看了好几套房源,最后嫌贵没买成。。。

最后买了别的房子,好学区离单位太远,就搞了个一般一些的,离单位 4 公里,重要的是上班高峰期间,这个房子去单位没啥车。对向车道都是每天爆堵。。。。

测过几次时间,最快 9 分钟进单位停车场。有时路上堵,十几分钟到单位我都觉得不爽,就像大冬天供暖不给力,别人都开窗透气,我家屋里二十一二度都达不到的那种不爽的感觉。。。

经常幻想直接住单位院里,起床刷完牙直接坐工位上。。。

同事有通勤 1 小时的,我忍着什么都不说,但是心里面其实有很多问题的。。。。

真的,哪怕是有专车专门的司机,在车上看书也是要头晕的啊。。。。坐地铁或者公交,早高峰那是分分钟被教做人。。。自己开车在早高峰那更是要死。。。。

可能是有了孩子的原因,觉得独处的时间最珍贵。

我恰恰还比较懒,玩够了才能看书。有了孩子,基本上都是手机都玩不够的状态。另外经常搞高阶魔方,(因为专注的状态下内心会很纯净无杂念,然后高阶还原时间长。。。)时间消耗的太多,时间太宝贵了。。。。吃喝睡加上工作,一天最多就剩几个小时,有孩子就一点不剩,时间久了人会很暴躁。。。现在都是拼着睡眠不足跟兔崽子打时间差,很不容易挤点时间,放松还来不及,看书基本上都是举步维艰。。。

说女人一孕傻三年,其实男的也差不多,就是没有自己的时间了,人会锈掉。今年年买了大概二十几本书,全没看完,就看了几本小说,还都是借的。。。。

前几天老婆同学一家来家里吃饭,因为他们要离开这个城市,要去上海特斯拉干活了,关键对他们来说到手工资并没有高多少,然后准备在那租的房子,上班要一个半小时,我一口餐桌就喷老血上了。。。可能他们也嫌我挫,在国企里面慢悠悠的混日子,躺平等死。。。也许我是异类吧,我真的觉得时间实在是太宝贵了,自己主动花还好,被动花掉,好浪费啊。。。。。

知乎用户 追风筝不会放风筝 发表

坐标北京。从西北旺到西二旗,公交车 50 分钟,这还是没有太堵车的情况。10 月份买了个小电车,新国标的,时速在 20 左右,单程骑车 25-30 分钟到家,和公交车比已经感觉很快了。然后,两个月被偷了三个挡风被了,前几天刚买的防盗的也被偷了,,,,,晚上下班都九点多了,我还要冒着寒风骑车回去,第一回的时候直接冻哭了。最近都冻麻木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不要谈降房价,谈谈合理估值及在战略发展里所占比例是否失调和如何调整。做点实际的。

哦,原来又骂北京。

北京规划老,第一个试错,别欺负人。

二、三十年前上海现在的市中心区也不好。

知乎用户 无忧求职锦囊君 发表

上班单程 47 分钟?很多打工人会说:“太可了!”

60 分钟敢称极端通勤?大把单程 120 分钟的打工人站出来说:“一边玩去,我这才是极端!”

先来说说锦囊君自己:坐标上海,家在地图的西南角,而公司在地图的东南方,每天开车上班,平均单程 90 分钟,极端情况 120 分钟,且这种极端情况每周会发生一次以上,周一早上肯定 “命中”。而在五六年前,同样的路程,锦囊君大约需要 50 分钟就可以到公司了,但现在有翻倍的趋势,且未来还有无限增长的可能。

再来说一下锦囊君的一位朋友,也在魔都工作。她家与公司的路线正好处在地图对角线上,每天早上她需要花 15 分钟快速走到地铁站,换两条地铁后,再换乘公司的摆渡车,从出家门到跨入公司大门,整整需要 90 分钟,这还是在不错过地铁的情况下。上班几年来,她能背出两条地铁早上到站的时间,精确到秒,对于公司周围的公交车的到达时间也是了如指掌,为了能准时上班,她也是真的拼了!

说完实际例子,再来回答题主的第一个问题:反映了哪些问题?锦囊君认为有以下几点:

1. 通勤时间长不是件令人高兴的事,但这不是中国城市独有的,世界其它城市也有同样的问题

以日本为例,日本 NHK 文化研究所在 2015 年的调查统计,东京首都圈的上班族每天的往返时间约在 1 小时 42 分钟内;大阪都市圈的上班族平均通勤时间为 1 小时 26 分钟。注意这是五年前的调查数据,五年过去了,现在的通勤时间只有增长不会减少。

2. 通勤时间长是城市扩张的结果

城市变大后,城市的外围建造了大批住宅,居民为了改善住房条件,都搬了过去。这是一次由中心往周边的大迁移。以上海为例,很多人把原来市区的单间老房子卖了,换到了松江、嘉定、南汇、金山这些外围区域。新的区域配套设施很完备,很多地方还能连通地铁,这让更多的人愿意由中心往外搬,这是典型的用地段(市中心区域)换空间的做法。而新上海人,想要落户在上海,外围的房价远低于市中心的房价,同样也会落户在城市的外围。

除了居民外,从内向外搬的还有公司。很多公司为了节约房租成本,也从市中心搬到了城市的外围,比如锦囊君所在公司。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就算打工人自己不搬家,打工人的公司也有可能会搬;就算打工人排除万难随着公司一起搬到某个地方,通勤时间不变,但打工人的家人们的上班时间一定会变长。一家人在一个公司上班,且能随公司一起搬到一个地方的情况应当是低概率吧!

3. 如果挑选工作,通勤时间是容易妥协的因素

钱多事少离家近是很多人找工作的终极目标,但这世界上有多少人能如愿以偿呢?如果有一份工作其他条件都可以,就是离家远,那么多少薪资能让打工人做出妥协呢?

前程无忧曾经就 “到底多少薪资能让路程成浮云?” 展开调查,有 3 成打工人表示薪资高于同行 25% 即能让自己忍受路程煎熬;有 34.9% 的受访者表示薪资要高于 50% 才能接受;只有 3.17% 的受访者表示薪资再高也不想妥协(如图)。

图:薪资高于同行多少,能让路程成浮云

4. 生存是底线,失业时间越久越容易妥协

任何事情的博弈存在一个风险换算的问题。在我们讨论多少钱可以让路程成浮云时,其实是基于求职者个人现在有一份工作能满足自身的基本需求为前提的。如果当个人失业很久(一年以上)那么通勤时间是否还会是他考量的重要指标呢?

前程无忧曾经就 “失业两年,你会降低找工作标准吗?” 这样的话题进行调查,投票数据显示,有 8 成网友选择了先找份工作干起来这一选项。显然,失业给个人带来的重压是巨大的。

上班路远,早上起床会很辛苦,但是,失业在家会有更多的苦闷。在多种辛苦之间,打工人选择了起床的辛苦,选择极端通勤的辛苦,这也是最为无奈的选择!

看到这里,如果你觉得还不错,记得点赞 + 收藏哦~

知乎用户 夏木 发表

比如离得远坐公交车咣当咣当几个小时,每站都停,很多时候还没座位,真的非常不舒服。所以如果只要经济允许,谁都会买车啊,关键车多了,更堵,这个一部一部循环下去,状况肯定越来越不好。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记得有人提过这么个概念,叫 “职住分离”。公司大量集中于某几个区域,住宅大量集中于另外几个区域,那白天人们一窝蜂涌到公司这个区域,晚上再回到住宅区域睡觉,可不就得通勤。如果这些区域在地理上又有非常大的间隔,就一定有非常多的人进行极端通勤。

以前那种企业办社会的时候,单位还能给职工提供宿舍,或者就在公司附近盖起大范围家属区。但是显然是不行了,现在有大量中小企业,根本就没有多余金钱去给职工提供宿舍,而且几号人十几号人的小公司也不可能有财力去附近建家属区。而且这种小型企业今天在营业,说不定明天就倒闭了呢,职工今天在这工作,明天可能就辞职跑路了,没法去管理家属院。

解决类似问题就得靠改变规划,每一块区域功能都不要太单一,别这里方圆几公里都是商场,那边方圆十公里都是住宅,办公区域和住宅区域分散开,每个人都尽量在公司附近寻找住处,职住分离就可以得到缓解。如果在城市近郊搞大规模的开发区,那就同时在附近开发住宅区。像现在公共交通已经比较发达了,还是有人要进行非常久的通勤,我父亲年轻时候是天天骑自行车通勤的,每天上下班高峰一大群人骑着自行车浩浩荡荡。当时的城市还无法支撑起现在这样的人口规模,如果城市像今天这么大,住宅和工作区域分离得像今天这么彻底,很多公司也是开不起来的。

知乎用户 如风在​ 发表

前两天还有人带节奏,问年轻人喜欢住的远是什么感受,这些人连最基本的事实都不尊重。

知乎用户 si zhao​ 发表

居住结构不合理 但是又没有办法快速解决问题

其实可以大胆一点提出一个居住型城市概念

比如那么多空城,只要配套合理完全可以作为养老城市居住

房价低,物价低,车少,没有多少就业,也不会有啥压力

然后那种集中的商圈就配个鸽子笼,给社畜居住。把他们通勤的钱加房租里,还能吸他们血

节约通勤时间就可以更好的加班,多给老板赚钱。老板来年就又能买一辆新法拉利了

简化行政用地,在郊区设一个总部,然后在商业中心租一个大点的办公室。这样当官的可以在一百平的大办公室里更好的远程操控

然后下面这些办事的压缩一下,每人给个两平米的格子间 完全够用。毕竟现在提倡无纸化办公 一台电脑一台手机 完全足够 每个盒子间上方配一个监控 搞小动作就扣绩效 还能创收还方便管理

剩下的地方搞大型商住综合体 房子修的大大的 商场 医院 学校 消防局 警察局 一应俱全

然后每天 24 小时在商业区投放广告,不然社畜都没有加班的动力了

知乎用户 奥特之父​ 发表

问题的核心其实大家都明白,但不知道为啥真的没有人站出来讲就很迷惑了。两点: 盲目而极其低效的重复修路 / 禁摩

说说杭州吧。我在城东城西都有住,也都有房。这几年眼看着杭州从一个没路的堵城变成了一个明明有路却堵得更离谱的城市。因为工作原因有时候会去临近的绍兴和嘉兴,这两个城市截然不同的表现也值得一提。

先说杭州为什么堵: 抛开规划问题,绕城高速双车道就很迷。这不重要,差不多土壤质量的上海,一条 60km 地铁可以两年内完工,杭州呢?一条六号线,造六年还遥遥无期,直接把贯通东西的天目山路运力减少一半。高速口子市区六个口子封掉三个,高架隧道更是日常封一下。绕城双车道封掉一个变单车道也是常规操作。在杭州,最好的生意不是互联网,而是给汽车换轮胎…… 因为真的没有一条路是好的。

临近的嘉兴更为夸张,因为某重要庆典即将在 21 年召开,从上海调来的市委书记 (一方面也是输血上海建工等企业) 直接大手一挥,举 n 年的债在市区搞有轨电车?! 嘉兴是一个典型的藏富于民的浙江城市,公共交通够用,但道路却不甚宽敞。17 年搞海绵城市,把全部的路全部扒开来重新修了一遍,三年过去,今年重新扒开来再修一遍,还隔断了路做起了铁轨。现在好了,一个有轨电车,让市区通勤时间直接增加两倍。无论是三亚还是武汉,这种有轨电车均是鸡肋,劳民伤财大兴土木,却还不如增开两班巴士有意义。

绍兴可通畅多了…… 唉。

知乎用户 木风​ 发表

大概一个小时多吧

算了一下

起床 1 分钟

穿衣服(夏天半分钟,冬天三分钟)

刷牙两分钟

洗脸?不存在的!十几年来不用毛巾,就用双手沾水抹两把,大概十秒钟

穿鞋?不存在的!都是把鞋子拎到电梯里穿的

下电梯(三十秒或三分钟,看运气)

走路去地铁站,过红绿灯(五到八分钟)

过安检(半分钟或三分钟,看运气)

等地铁(零分钟或四分钟)

地铁开十个站(约半小时)

转下一班地铁(零分钟或六分钟)

地铁开五个站(约十三分钟)

出地铁一分钟

一边走路一边找小蓝、黄、白、红车(纯步行十二分钟,跑步四分钟,骑车两分钟)

终于到韦恩大厦,开始了为建设四化而努力的一天

什么?还有吃早饭的时间?

想多了

路上吃,工位上吃

或者打卡之后,厕所里吃

知乎用户 深具世界眼光 发表

亿能回答又来咯!因为你只有三大增长极,13 亿人只能去北上深,那 60 分钟算少的!

假如 12 个增长极,几十个千万人口都市,那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不这样,你就是坐飞机去上班,你也解决不了。

(所以我这还真可以回答,并且是解决一亿个问题。苦笑。)

深具世界眼光:中国 GDP 前十城市排行榜发布,北方仅一座城市在内,如何评价此排行榜?

知乎用户 山药排骨汤 发表

反应了高昂的房租物价生活成本+些微的结余 = 你的工资

说大白话就是大家普遍都穷

但是生活成本又高,那就只能压缩房租呗,住远点便宜啊,然后通勤时间就上去了呗

知乎用户 胡艺萧 发表

1. 城市规划问题,我国的城市规划就喜欢玩区域规划,一个区域是商业区,那就全是商业用房,哪怕写字楼空置率超过 80% 也要这样修,这也导致了 “公寓” 房的出现,不然这空置率真就奔着 80% 去了。

比较奇怪的是,同样是商业用房,酒店也可以住人,可以正当算进商业区,但住房不行。

同样是区域规划问题,我们的规划是很美好的,看起来像是一个商圈向四面八方辐射,所以越修越远,其实不是的,我们的城市规划上其实是多个商圈共同作用,从规划的角度来看,你任意住一个地方,只要不是刚修起来的,都能找到离家很近的商业圈。

但资本问题导致部分工作岗位只有那么几个地方能去,比如北京中关村,成都软件园,你要是不小心住远了,那就只能跑那么远去上班。

其实从规划角度来讲,成都软件园的规划还算是不错的,他是基本打破了经济商业圈的规则,商业区域和住房区域交错着来的,仅仅只是从成都软件行业来说,大多数人理论上可以保证自己就这么远工作,不用跑太久。

但只是理论上,实际上我仍然有不少同事每天上班要花一个多小时的,而他们也不是在软件园建成之前就买了房的那种 “不小心” 住远了。

所以这就牵扯到第二个问题——房价

房价问题是一个很奇葩的问题,因为他面向的是多个不同的群体的不同需求,我们为了方便说明,就简化一下,不考虑经济问题,仅从需求方向将他们归类为两个群体——投资者群体和住房需求群体,这两个群体有时候是重合的,但我们可以分别看一下两个群体的需求区别:

投资者群体看重的是房子的市场价值,未来能升值多少,能赚多少。

住房需求群体看重的是房子的居住属性,住起来是否方便,买菜是否方便,上班是否方便。

二者的区别在购房时就会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投资者群体并不用考虑自己是否会在附近上班,但这片地肯定会涨,所以我一定要买,买了之后还要把房价炒起来。

需求群体则相对不那么乐意在发展地区购房——因为不方便。

这就导致了一个现象,投资者群体不断在发展区域购房,需求群体不断寻求已成熟的商业辐射区入住。而众所周知,房子是卖方市场,只要商圈成熟起来,投资者只需要考虑怎么把房子卖到更高价格,赚取需求者的钱。

当然这是不考虑经济问题的情况,如果考虑实际情况的话,大多数需求群体并不能买到什么都方便的房子——因为没钱,所以大量的需求群体被房价从成熟的商圈赶了出去,不得不在发展区域买房——而很多时候他们根本也不会在发展区域工作,这导致对应区域就算发展起来,对应工作岗位的住房分配还会被继续挤压下去。

而最初把人赶出来的那个商圈…… 那值钱的房子里,也不是都住了人的。

当然,硬要说的话,其实还有第三个问题可以拆出来——房子的归属问题。

这几个问题其实是相互影响的,比如房屋归属问题就和城市规划息息相关,城市规划中,总是会设想,A 区域作为旅游购物区域,B 区域作为工业区域…… 那么附带的,附近住房的对应用户就是相对工作岗位的从业者。

如果一开始就是这么分配好不改变,那是没问题的,但现在不比以前,以前理发的,后面可能深造后去做金融,以前做软件的,后面可能被淘汰,跑去跑外卖…… 工作岗位的变动就是我之前提到过的——“不小心” 买远了的人。更别说新兴产业可能会带来新的区域规划,进而一步步形成历史遗留问题。所以这种问题,发展越久,新增规划越多的城市,越容易凸显出来。

应对这种问题的方法很多,比如提供员工宿舍——非国企事业单位就别想整啥靠谱的环境了;比如大规模的商业租房业务——这个最近炸了;比如鼓励房地产交易,让不同区域的人可以轻松腾笼换鸟——这样的话房价只会越来越高……

等等方案,只要房价降不下来,就难以实施,在面对一线城市的房价问题的时候,住房需求群体和投资者群体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被房价这座大山给压得合为一体了——只要买了,就肯定赚,只要不买,就越过越差,这种情况下,大家就会被迫主动地,去争夺房产资源——而不管是不是真的是自己需要的。

当一个地区的所有房子都归属于投资者的时候,住房需求者承受 60 分钟以上的极端通勤就不奇怪了——尽管有的时候,他们都是对方所拥有的房产的实际需求者和实际拥有者。

知乎用户 追风月影​​ 发表

利益相关:

北京土著,生在北京,长在北京,北京上小中大学研究生,北京工作,住在北京。

目前每天上班通勤单程 1 小时,主要靠地铁 + 电动车 + 共享单车 + 腿。

看这个统计之前,我真的以为北上广深通勤都是这样的,原来只有我大北京这么狠啊。。。

![](data:image/svg+xml;utf8,)

一般当患者不知道跟我聊什么时,常规又不尴尬的问题:

“您家住的远吗?”
“emmm….. 路上单程一个小时,您觉得算远吗?”
“哦,那还可以,不远不远。。。地铁挺顺的吧?”
“挺好的,倒一趟就到了。”
“那是挺好的。”

当初实习的时候,学校在东北三环,医院在西南二环,15 公里,可以选择骑车或者地铁 + 公交,差不多都是一个小时。

所以这个时间大家都习惯了,没什么别扭的。

甚至于上班以后感觉通勤更轻松了,因为地铁上有半个小时时间可以玩手机。。。

要不然你们以为我是用什么时间写知乎的。

要说反映了什么问题那倒好说:

城市规划、房价等存在不合理的情况。

举个例子吧,我师弟也是北京土著,我跟我师弟住在差不多的地方,规培也在差不多的地方。

当年他在规培医院附近租了个房子,8500 / 月,也就是个六十多平的普通两居,通勤时间大概 10 多分钟。

我就每天从家里出发,通勤时间 1 小时。

各位如果换做是你二十五六岁的年纪,你们怎么选择?

每天多花两个小时,但是每个月能省八千多块钱,很值吧?

没办法,我师弟也想像我这么选的,但是那段时间他老婆怀孕了,真的没法这么两头跑。。。

用大白话说就是,大家的工作地点附近没有合适的居住区,导致花大量时间通勤反倒成了节约的办法实际上给这座城市带来了非常大的交通负担

这里边原因有很多,比如城市发展速度超出规划,比如拆迁,比如炒房价。。。

五十年前,我妈小时候,住的地方下楼走 100 米就是长安街,骑车 10 多分钟就是天安门。

现在,你们猜那里还有房子吗?就算有,我们普通老百姓还住的起吗

当然,北京新一轮规划已经开始了。

或者说,「京津冀」整体大规划开始了。

大意就是,现在北京三环以内这些地方,以后行使「首都核心区」的职责,要把「北京」这个城市搬到通州区去。目前已经有很多政府部门和医院学校事业单位都在行动了。

这个具体的不写了,之前有人写过,以各种理由被和谐掉了。。。感兴趣的可以自己查一查。

据我所知,以目前的建设和宏观调控来看,是考虑到通勤问题的。我只能说希望若干年后可以成功实现吧。

毕竟这个问题,对于我们北京土著来说,比对于北漂朋友来说,要更残酷一些。

你们知道为什么很多大城市的部分土著人口都有排外倾向吗?

什么生活习惯什么情怀都是次要的。

根本原因就是,外来人口剥夺了本地土著想要「躺」的权利,每个人被迫地要「卷」起来

确实,本地土著在竞争中存在着很大的先天优势。但相应的,本地土著是没有退路的。

一旦本地土著躺下,时间长了,面临的就是在「卷」的竞争中被外来人口所淘汰,面临的就是被自己所热爱的家乡土地所抛弃。这种滋味是非常不好受的。

所以,大城市的本地土著都在「卷」,有人是自愿的,有人是被迫的。

这导致外来人口「卷」的更加积极。

于是大家互相「卷」了起来,一发不可收拾。。。

传说某日,乾隆观千帆竞渡,问到:
“江上熙来攘往者为何?”
纪晓岚闻之随口答曰:
“无非为名利二字也!”

现在看着北京路上大车小车自行车地铁人群熙来攘往的样子,就是这个意思。

希望看到某一日,至少在通勤问题上,我大北京可以不用这么名列前茅,这真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

就这样吧 (。・ω・。)ノ♡

知乎用户 子之南春 发表

城市规划与公共交通的问题应该是显而易见的。但调查样本是否能推算总人数,这是数学模型与真实生活差异的问题,很难讨论。

人口超过 500 万的大型城市群,因为房地产发展的速度超过其它行业,楼盘的位置不会以整个购房者的通勤时间为考虑,地产商只要把房子卖了就好。为了达到此目的,地产商还忽悠打工者通勤时间不是问题。但经济活动,具体的说公司位置的选择,却不会按地产商的楼盘位置去选。

政府圈地式的规划(某地是居住,某地是商业,某地是机关),也不会得到多数公司的积极响应。比如造新城,成熟的公司是不会轻易挪动办公地点的。所以先天的城市规划,就注定了通勤时间将被拉长。

至于公共交通,我的看法是除了上海广州,其它城市就不会管理交通,只会树立几个红绿灯。结果,就是堵堵堵。我不是交通管理专家,但看到香港伦敦那样的小街小巷的大城市,还没有某些伪一线城市堵车,只能解释为管理的差异。

知乎用户 大先生 发表

2019 年 12 月,北京,公司搬迁办公地址,导致单程通行时间增加至 2 个小时,公司非弹性打卡,早 8 点上班。

所以一天的行程是:

早上 5 点 20 起,洗漱,喝一杯奶,得赶上 6 点的地铁。

晚上 6 点或者 9 点下班,回到家 8 点或者 11 点,精疲力尽,精神恍惚

3 个月时间,耗尽了我三年的精力,于是乎找了下家

某一天,在大雪纷飞的寂静的早晨,我许了个愿望

愿天下所有奋斗的人上班步行 10 分钟

加油


我是先生,希望你快乐

知乎用户 提刑官王小白 发表

家到单位 33 公里,单程开车通勤时间一小时。

刚开始非常不适应,现在习惯了。

知乎用户 natsu li 发表

十八线城市人民也很惨,我住房价最贵的市中心,要跨越一整个老城区上班,不堵车半个小时,早晚高峰分分钟要近一个小时搞定。羡慕可以就近上班的同事,可以比我晚起至少半小时还能做顿可口的早饭吃完,我只有堵在车龙中不停刹车油门换到肌腱炎。同样面积的房子我能在单位附近买两套甚至换个小别墅了,然而我还是依然惨兮兮地每天折腾。图什么啊,还不是为了将来孩子留在市中心上最好的学 多想要一份离家近的工作

知乎用户 ppip​​ 发表

家住津城,工作在滨城。每日通勤距离 120KM+,乘坐公共交通的话通勤时间在 3 个半小时左右,自驾的话,早晨 6 点出门,晚上 8 点回家,通勤可以控制在 2 小时

很多同学理想化的把这个问题归咎于城市规划,比如高赞回答的 “办公地点过于集中在市区;交通控制不太合理;工作时间集中”,而我觉得,这无非是人类发展对美好需求的必然。

单从环境保护角度来看。人类对环境有多个层次的需求,比如水体,有饮用的需求、有灌溉的需求、有工业使用的需求,还有景观的需求。这些需求,在空间上往往是相互冲突的。再比如说大气和噪声,就更明显了,工业企业特别是化工企业往往有异味,有大量的气体污染物排放,交通往往有噪音,而生活的地方要求干净、清净。环境资源要素用途差异必然造成空间分布的差异,客观要求扩大通勤范围。

在发展水平低的时候,人们可以容忍这些使用用途的相互交叉,愿意为了减少通勤时间住在工厂旁边,或者由于无法承担通勤费用必须住在工厂旁边的蓝领公寓里面。一旦发展水平提高,收入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人们必然会迁移到相对集中的居住区,远离相对集中的工业区。

再扩大 “资源要素用途差异” 这个概念,从环境要素扩展为一切资源要素,比如说 “工作时间集中”,时间资源对于任何一个个人、机构来说,都是不可分割的资源,用于工作的时候就不能用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时候就不能用于工作。不同人员在同一个时间开展工作,对于信息交互、提高生产率是最优选择,尤其是在大工业化时代。未来大家都是设计师、音乐家,可能想什么时候工作就什么时候工作,这种情况可能会好转,但毕竟第二产业、实体经济才是真正的命脉。

“办公地点过于集中” 也是可以做类似的思考。大型组织机构的相对集中,尤其是行业的相对集中有利于提高整个行业的运行水平和竞争力。整个社会在资源利用效率上所做的整体演进造成了大城市通勤时间长,这是三维世界的必然结果。

知乎用户 阿布​ 发表

目前的通勤时间真的不多,其实坐地铁需要花费的时间还在其次,主要的花费时间是从公司走到地铁站 + 从地铁站走到家的时间。

如果全程使用地铁 + 走路的话,需要花费的时间正好是 60 分钟,如果用骑车代替走路的话,地铁 + 自行车需要花费的时间是 35 分钟。

大概 18 年的时候,因为工作地点和居住地点距离太远的原因,从家去公司全程需要 2 小时 20 分钟,每天需要花费 4 个半小时在地铁上。

不过这种情况下基本下班也不坐地铁了,因为公司的规定是,如果每天十点半打卡下班的话可以打车回家,公司给报销,所以基本那个时候,晚上 7 点钟在公司食堂吃完晚饭,休息一小时,8 点钟去公司旁边的健身房锻炼两个小时,10 点钟回公司休息一下,10 点半准时打车回家。全程 160 多元。

知乎用户 提笔忘字 发表

我工作十余年,上班时间短则一小时左右,多则近三个小时。

主要原因:穷,或者说,作为一个普通的社畜,挣钱的速度永远比不上北京房价攀升的速度。

其它原因:区域规划不合理,家庭羁绊,通勤不发达。

因为穷,公司在如海淀黄庄、望京、西二旗等这样的地价高昂地段,而附近房租比较贵,我这种简朴节约型的汉子只能选择距离远价格低的地方住了。

因为穷,我一开始只能租一个月只要 700 块,只能够供人躺着的知春路小暗间

后来有了女朋友,结了婚,生了娃,买了房,还要缴房租,还房贷,给娃买奶粉交学费,给父母零花钱,每个月的工资发下来一算,至少一半已经花出去了。

租房的岁月里,我五年搬了四次家,从知春路搬到大屯,从大屯搬到来广营,从来广营搬到北苑,再从北苑搬到清河,每月房租从 700 一路涨到 5000,后来房东还要继续涨,我只能继续搬……

中间也经历过很多北漂经历过的事儿,比如中介撬门、黑租金;比如房东变着花样涨租金;比如交租金的钱都掏不出来,不得不想办法贷款……

也有很多至今难忘的事儿,比如隔壁每天大声煲电话粥煲到后半夜的小姐姐;比如隔壁天天一桌子社会人每天喝酒喝到后半夜;再比如老婆大着肚子跑去看房,爬了一天楼,回来下面都开始见血……

因为买不起京房,所以房子买在北三县,搬离清河后去西二旗上班,单程两个小时四十分,后来换到东大桥那块,也要一个半小时多,再后来疫情来袭,跑来旧宫上班,单程两个半小时……

一方面,是北三县距离上班的地方确实有些距离,另一方面,则是北三县作为河北飞地,虽然现如今京津冀一体化喊得响亮,但是交通依然是最大的瓶颈,这其中,有北三县没有通地铁,所以每天上下班都要坐公交或者拼车才能在地铁和住处之间往返的缘故,也有每逢北京开会,检查站都要排起长队过安检的缘故。

我如今的最大的愿望,已经不是在北京买房了(反正也买不起),而是北三县或者通州这块能有一些适合自己的职位,不求出门就是公司,起码不要每天五六个小时在路上就好。

知乎用户 St.Jimmy​ 发表

955 的 60 分钟通勤和 996 的 60 分钟通勤是一回事吗?

知乎用户 blueseason 发表

北京,通勤距离不到 3 公里,骑共享单车 5 到 10 分钟,但是早晚高峰开车或者打车的话需要 50 分钟左右。

长安街长年交通管控优先东西方向同行,东西五分钟给南北 30 秒,早晚高峰南北方向过个马路至少半小时以上。

知乎用户 猎聘​​ 发表

通勤,正在杀死 1000 万中国青年。

12 月 4 日,《全国主要城市通勤时耗监测报告》数据显示:36 个全国重点城市中,共有超过 1000 万人正在承受 60 分钟以上的极端通勤之苦,占通勤人口的 13%。

通勤时耗长的背后,不仅仅是职场人的职住分离问题,还影响着每个职场人的职业发展。

最近有个朋友在抱怨,他错过了一次升职的机会。

他上班地点在厦门岛内,而租房在岛外,单程通勤时间要一个多小时,碰到堵车的话要两三个小时,也就是说他一天在路上就得花三个多小时。

他们公司有个经理岗位空缺,在他和另外一个同事之间选择,结果他因为通勤时间过长落选了。

有句话很有道理:离公司多远,离升职加薪就有多远。

每天耗费 3-4 个小时在通勤路上,职场人还有时间养精蓄锐吗?还有激情持续战斗吗?

公司需要的是能量满满的员工,职场人在无法改变通勤时间的情况下,该如何破局呢?

01/ 公司为什么不希望员工住太远?

1、机动性弱,遇事反应慢

我们公司曾发生过这么一件事:

我们公司是造纸企业,对防火要求异常严格。公司规定管理层要手机 24 小时开机,除非报备否则不能远离公司,以便处理突发事件。

几年前,成品仓库因为漏电自燃,导致了成品纸着火。车间人员积极组织救火,而负责安全生产的安全经理,却迟迟未能出现。

那场大火造成了产品及厂房损失一千多万,安全经理因统筹不力而被开除。

后来才知道,安全经理当天未报备,私自回家了,等他到火灾现场已经着火三个小时了。

有句话叫:远水解不了近火。你的能力再强,无法及时处理公司问题,那也是无用武之地。

**员工住得太远,公司一旦有急事,员工就无法及时反馈。**当公司需要你的时候,你不在,久而久之,你就会被渐渐地边缘化。

2、长途劳顿,身心俱疲

在一个职场论坛上,有网友抱怨:通勤路上,光线昏暗,封闭的空间里人多又空气不流通,很容易出现抑郁的感觉。

知乎上有个问题:每天通勤时间长是种怎样的体验?

网友 @医院 Wifi 挺好说道:北京的地铁到底有多挤朋友们?上周我坐地铁被挤骨折了!!!左手手腕被人潮推得撞到扶杆上,直接哭出声!更难过的是,车门已经关了我只能下站再下车!等回去打石膏挤地铁,我看谁还敢推我!

长途通勤,不仅让人抑郁,影响精神状态,甚至危及身体健康。

有一项研究证实:**通勤压力与职业倦怠和离职意愿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也就是说,不好的通勤体验可能会让员工对工作产生厌烦,进而离职。

通勤时间过长的员工,对于公司来说是个不稳定因素,随时可能情绪不稳,甚至是离职。

3、缺少业余时间,陷入低质量循环

《全国主要城市通勤时耗监测报告》数据显示:全国主要城市通勤人口的单程平均时耗是 36 分钟。其中,超大城市平均通勤时耗 41 分钟,而西安市属于特大城市,平均通勤距离为 8.3 千米,平均通勤时耗是 35 分钟。

博主 @西安扑通 有一段话描述西安职场人的通勤状态的:

“西安打工人日常通勤不是堵在路上,就是挤在公交中,或是悬在地铁里…… 每天像无数支箭,从各自家里出发,射向各自的位置。每周至少有 5 天过着被工作绑架的生活,留给自己的时间所剩无几。”

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

他常说:“记住,每天除了 8 小时的工作,还要有 8 小时用来休闲,然后还要过周末。

而职场人却将大把的业余时间花费在通勤路上,没时间充分休息和自我充电。

上班很累,下班更累,每天浑浑噩噩,职场人就会陷入低质量的工作和生活漩涡之中,无法自拔。

02/ 通勤时间没有优势怎么办?

1、评估机会成本,表达改变愿望

有位高管曾分享过一个案例:

当时公司要提拔一位员工当部长,而作为部长就需要统筹整个部门事务,及时处理突发事件,要求他必须住到公司的宿舍。

这位员工却拒绝了,理由是家里需要他,他没法走开。

后来,这个晋升机会自然就给别人了,而这位员工从此就不再被重用,一直碌碌无为。

而微博上有位医生为了能够更好地工作,9 年里,她都选择住在医院附近 10 分钟路程内。

住得离公司远或近,是职场人自己的选择,但若你想求进步、求升职,你肯定需要有所付出。

得与失,是需要自己评估的。升职为管理层,考虑的不再只是自己,而是整个团队。你要知道的是,你的背后有很多人看着你,你要做出表率的。

住得远的职场人在日常言行中,应该表现出改变的意愿,当机会出现时,主动适应公司的安排。

2、成为自燃型员工,学会向上管理

《干法》中,稻盛和夫把人分成了三种:可燃型、不燃型和自燃型三种。

稻盛和夫说:所谓 “自燃型” 的人,从来不是 “等别人吩咐了才去干”“因为有了命令才工作” 的人,而是 “在别人吩咐之前自发去干” 的主动积极的人,他们应该都是热爱工作的人。

职场人应该成为自燃型的员工,积极地发光发热。通勤时间较长,成为自燃型员工才有优势,做好时间规划,尽量时时早事事早。

自然型员工不能默默无闻地燃烧,彼得 · 德鲁克说过一句话:“任何能影响自己绩效表现的人,都值得被管理。”

职场人应该学会向上管理,与领导站在同一条战线上,拥有同一种视野,为公司的目标和绩效而努力,让公司看到你的闪光点。

向上管理成功的关键在于 “超预期管理”,做事不能只看眼前,不能只关心本职工作,而要往前多走一步,往外多思考一点。

用超预期的业务能力弥补通勤时间的劣势,你才有机会脱颖而出。

3、将碎片化时间打造成投资时间

很多人在通勤路上都是在消耗时间,认为那样能放松自己,然而,来自哈佛商学院的教授 Francesca Gino 的研究指出:听音乐或浏览社交媒体的通勤者,可能无意中增加了自己的工作压力。

这样可能导致职场人更加难以进入工作的状态,并因为突然的转换感会增加工作上的压力和劳累。

神经学家的研究成果表明,“无聊” 的状态可以激活大脑中与思维游荡有关的一个网络,这个网络有助于产生原创的想法,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

通勤时间里,无聊的职场人处于一种轻松高效的状态,最适合用来工作和学习了。

有位相熟的自媒体从业者,他的单程通勤时间是一个半小时,但他从不会浪费这段时间,而是提前准备好资料,在车上构思文章。到了公司,就直接下笔成稿,很好地完成了工作。

职场应该将碎片化的通勤时间改造成投资时间,可以听书、思考,让自己不断增值。

职场有句老话:八小时内求生存,八小时外求发展。

其实,两份时间一样重要,职场人不能顾此失彼,合理规划八小时外,能让八小时能活得更安稳。

每个员工都想在职场中不断地精进,最关键的是扬长避短,积极改变,在高效利用时间中不断增值。

知乎用户 知行者​ 发表

职住分离】对于有些工作,职住分离可能是好的。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而对于高校老师,职住分离是相当痛苦的。因为高校本身的基础资源,如运动场,食堂,图书馆,还有教室等基础设施。本身就是员工福利。而选择位置偏僻的单位,从而职住分离,真是给自己带来极大的不便与莫大的成本。 ​​​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996 只是工作时间,24-(12+2+8)=2h 生活时间。

那么问题来了,每天 2h 要如何完成结婚生子育儿,如何改变逐年降低的生育率

哦,我忘了,房子还没有呢,还不到考虑时间的时候。

真福报。

知乎用户 萧萧​​ 发表

我现在在长沙,走路通勤时间上下班加起来 40 分钟,如果我从自己的房子过来也要上下班各一个小时。租附近的房子有更多时间学习,撸猫。

北漂的时候住知春里往西二旗挤 13 号线,早上一帮上班不要命的上班族挤的别说学习了手机都拿不稳。要是下雨天更是灾难。

在北京挤要想好意义,月薪不过两万真的没必要呆在北京。一流人才入关国外住大豪斯,二流人才可以住内环,我这样的三流人才显然回去建设家乡是更好的选择。消耗越多的时间在通勤上只会让人一辈子都是消耗品。

知乎用户 言之有李​ 发表

深圳 45 分钟以内通勤时间占 76%,这个数据采样肯定代表性不强。

就是说甚至南山科兴科学园吧,以前附近还有一个城中村,白石洲可以蜗居,现在白石洲改造之后,连蜗居的地方又少了一个。

科兴科学园前身是科技园,去调查一下,在科技园上班的有几个没在白石洲蜗居过的。

十几年前我在南山科技园南区上班,住在宝安区林芝公园,每次过南头关就是一个鬼门关,没有拥堵,应该仅次于梅林关

特别是下午 5:30~6:00 的时间段回家,别说通勤时间,等车半个小时内都算运气好了。

后来我不得不搬到白石洲去住,目的就是改善通勤时间。

![](data:image/svg+xml;utf8,)


有个做 HR 的朋友,现在每次给我电话的时候都是晚上 10 点多。

后来我问他为什么总是这么迟才电话,他告诉这个时候路上不堵,可以 1 小时内到家,正好可以一边开车,一边可以通电话,他告诉我好多年都这样,习惯了。

但我还是心有余悸,尽量长话短说,毕竟开车讲电话不安全。

![](data:image/svg+xml;utf8,)

不信,上班高峰期,请来看看深圳龙岗线和龙华线有多拥挤,那拥挤经常性连车门都很难关上。

从龙岗双龙地铁站到南山高新园,除掉走路的时间,全部地铁通行的时间都不低于 90 分钟。

在深圳上班,除了住公司或工厂里面的,开车或地铁上班,通勤能在 45 分钟以内的,那真是太幸福了。

如果连堵车的时间也加上,上班或下班单程通勤 45 分钟内,你从周围开始调查看有多少人?

反应了哪些问题?

**1、我们旧基建拉动 GDP 的空间还很大,**高峰期龙岗中心城到坪山沃尔玛 45 分钟都开不到;

东莞长安万达广场回深圳,东西方向高速也就是龙大高速转沈海或水官,或者莞佛高速转珠三角环线,还有一条偏远的广深沿江高速;今年好几次,本来平时导航 1 小时车程,所有路线都飘红拥堵,结果在路上堵车时间就 2 小时以上。

真不是我们车太多,而是高速太少了,深圳东西方向的高速太紧缺了。在深圳走沈海、机荷高速,估计没人不怕堵车。

2、轨道交通发展单一,没跟上城市发展。

深圳作为号称冲击世界一流的大都市,GDP 富可敌国,不差钱,发展潜力巨大,可以修建一条环城动车或者高铁,把各区大型企业例如南山科兴科学园和龙岗坂田华为串联起来,把繁华商业地段串联起来,提高市民出行效率,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3、为了省钱。

谁都想从家到工厂 5 分钟到达,但为什么承受这汽车尾气,承受这地铁公交拥堵,也要住 1-2 小时路程远的地方呢?

说白了就是为了节省开支。

南山科兴科学园附近别说买房,住房一个月的租金在龙岗都可以抵得上 3 个月,这可是一笔真金白银的家庭财务账哦!

知乎用户 三生星座心理说​ 发表

每天上班一个半小时,晚上一个半小时,坚持了 12 年了……

早上六点起床,因为不仅仅自己还得送孩子上学,晚上七点到家,辅导孩子,做家务,晚上带两孩子。

这是不加班的时候,加班就得孩子睡着之后,周末加班更酸爽。

就这样不能 996,公司天天看你不酸爽

知乎用户 牛死了还牛的不行​ 发表

通勤时间是个伪概念。应该改成,你与你的爱人相聚时间是多少,照顾孩子时间是多少才对。准确而言叫做亲情时间。

通勤工作是甩锅唉,懂不懂?工作时间也是甩锅唉,懂不懂。

打工人,不需要关心通勤时间,按马克思的说法,打工人需要的时间,睡觉学习造孩子陪伴孩子,之外的时间才能卖。

像我这种,没有通勤时间,我住工地,好不好,我特别幸福。

知乎用户 陈卓 发表

新换的工作

每天通勤单程一小时二十分钟以上

需要换乘一次 步行十多分钟

好在是上班时都比较靠近始发 出发也比较早 所以能做上位子

但下班就比较累了 忙了一天也没有座位就一直晃的感觉要散架

以前的工作 离家两站地 走路十分钟就到 论风论雨都没有影响 溜溜哒哒就能回家 看看路上的风景 看看身边的人事好不惬意

不过现在每天不算煎熬 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长时间通勤也是个比较有趣的事情 看看拥堵的车流里有没有自己喜欢的车 看看楼间的天空今天又有什么样的云

所以 是否开心 是否幸福 还是要靠自己的心态

知乎用户 四叶大人 发表

十五分钟步行时间……

距离公司 1 公里。

也许招聘软件需要新增一个显示附件岗位的功能,帮助一些没有那么大拼劲的人找到钱不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

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大部分工作,并没有什么职业发展空间,都是混时间混口饭的。一小时车程的市区工作,和五分钟车程的乡镇工作,对于很多人而言没什么差异。

所以,像美团显示就近商家一样显示就近的工作机会其实很有用。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这千万人实际上,就只在那最一线的几个城市。一般城市想通勤 60 分钟也挺难的。

反映的问题就是工与住的分离。上班的地方如工厂,写字楼什么的附近没有足够居住的房屋,远满足不了上班需求。有大量房屋的地方却没有大量的工作岗,比如,很多人上班在西二旗,上地,却只能住到回龙观,昌平去。

我平时通勤时间将近一小时,早上从家里出发,步行 20 分钟到立水桥,坐地铁的时间也是 20 分钟,到西二旗,之后出站再走 20 分钟到公司。好在基本上地铁每天都有座,也不是很艰苦。如果赶时间,前后两段都可以坐公交或者骑车,应该能够限制在 30 分钟左右。但是因为我喜欢走路,又起的比较早,上下班又不要求什么时间,所以一直也没这么干过。

知乎用户 C 桉​ 发表

偶尔会怀念之前在国外,公交单程十分钟就到达公司的日子。

现在在上海上班,在浦东靠近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北蔡租房。中间调整了一次工作,离新公司有十六公里的距离。

地铁一小时,早晨坐班车去的话,需要一个小时的时间。晚上坐班车下班,或者企业滴滴打车,大概半个小时。

一线城市租房,还是有一些选择的。新公司附近或者通勤半小时以内的地方,也是有房子可以租的。因为现在的租房,到明年二月份才到期,比较难转租出去,所以一直住在北蔡。

好在公司的班车线路比较多,租房小区的后门口,就有班车经过。

一般早上七点起床,七点二十出发,七点半搭乘班车去公司,八点半到达,打卡,公司吃早餐,九点上班,工作到中午十二点。

午餐进食,午休,下午两点继续工作。等到傍晚五点半之后,去公司健身房运动,然后吃晚餐,再继续回办公室加班,直到晚上九点或者更晚。

工作有点辛苦,有时也希望减少路上通勤的时间,多睡一会。但因为能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价值,更重要的是,保有对未来的期待。

知乎用户 帝国的牛马​ 发表

坐标广州,住天河客运站,上班地点科韵路。

单程一趟地铁 + 走路,大约是 70 分钟。

因为跟人合租,不想搬公司附近,不愿意给房东打工,希望能存下一些钱

知乎用户 范二真人​ 发表

大城市病呗。大多数的发达大都市,都存在着在生活质量低性价比的问题。只不过大部分高薪行业被集中在这些大城市和城市带,导致了精英人群只能捏着鼻子硬着头皮往大都市里跳。

像公务员、事业单位这种大城市小城市都有、待遇尚可的行业,就出现了一大票不愿去大城市、向往小城市的思想;科研机构设在生活水平高昂的大城市导致科研人员生活质量不高更是屡屡被吐槽。

我一个侄女某全国排名前十院校研究生毕业,在东部大城市干了几年之后就回家乡小城市到职业学校当教师,别人劝她调到成都去工作,她拒绝了——这还是女性,相对男性来说在大城市生活的压力小得多。

不仅仅是生活质量,我们的大城市正在经济上也变得越来越不划算,除了那些必须依赖周边产业链和物流条件的制造产业外,很多轻产业实际上在小城市更划算——例如有电脑有网络就能做游戏做动漫做 APP 的那些公司,本就没必要在大城市里。然而大城市依靠着更高的行政级别,拥有更多的高级别新区、开发区,占有和收揽了更多的优惠政策,将这些产业强留在了大城市,也使得大量追求高薪行业的人为了工作机遇被迫留在了大城市。

所以,该不该继续这种大城市主导的经济建设模式?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呢。

知乎用户 小潘潘​ 发表

这,基本是有房的才有的痛苦吧,毕竟租房换公司 / 公司搬地方跟着换房子租就好了。。。。。

知乎用户 风和云 发表

多少有抱负的打工人,为了自己的梦想,从全国各地奔赴这么几个大城市,为了自己的以后,挤最多人的地铁公交,交最不划算的房租,熬最不人性的 996,

到头来,却还是逃不过受剥削的命运,为资本家的发展作了贡献,

一线城市的房价除了贵,没别的好说了,而且贵也不一定就确保质量过得去。近城区和市中心的,在广州,起码也的要四五千,好点的六七千;远一点的城中村,也要一千起了起码,

也有几百块搞定的,上班加限流分分钟超过一个小时,

真的想保持通勤时间低于 45 分钟的话,我也见过抱团租小区三室四室的,几个人一起租,大多是同学或朋友。

其实造成这些最主要还是地区发展不平衡,做不到就业分流,一大群人涌在同一片区域,晚上的时候又散开在城市的四周,就像两个极端,白天城区车水马龙,黑夜换了近郊区车水马龙。

知乎用户 饼当 发表

既然知乎用户 “已重置” 被塞了口球,大家搜不到他的旧回答,我就来转一下吧。

人们买不起房子是因为房子价格太高,还是因为我们的工资太低? - 玄不救非氪不改命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7275087/answer/106335325

所以,中小城市消费萎缩,投资萎缩,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也不行,年轻人找不到工作,只能打破头去一线城市。而大量劳动者之间的竞争,自然会把工资压低到勉强维持生计的地步。比如说,前几天大新闻的主角,人民大学硕士雷洋,在国务院国资委下属事业单位上班,工作几年在昌平买了房子,上班坐地铁,往返加起来大概要三个小时,就算不加班,每天通勤加工作时间已经达到 11 小时了。从理论上来说,高学历、铁饭碗、有房产,已经是北京活的相当成功的外来年轻人了。
而更多的普通的外来年轻人,只能在燕郊这样的地方租房,往返要四五个小时,还要加班,实际工作时间已经超过了珠三角流水线上的产业工人。这说明什么呢?说明老板只要在单位旁边给这些劳动者租个房子,就能让他们每天多干好几个小时的活,因为挤地铁的劳动强度,并不比许多工作要低。而一线城市的劳动力,已经廉价到老板觉得付个房租去买四五个小时的劳动时间都是不划算的了。
结果嘛,劳动者为了生存,竞相更努力的工作并索要更低的工资。然后,劳动者们耳边经常就回荡起这么一句话:“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但是,你要知道,就拿最喜欢悬挂这个口号的美容美发行业来讲,普通的小工,日均工作时间也是在 10 小时以上的,远远高于法定工时。

怎么办呢?我寻思入关了底层旗人日子也就那样吧,还不是苦捱,等到长毛打上门还不是他们灭满门。

知乎用户 老吴爱说话 发表

一把锁只有一把钥匙。

极端寒冷的天气,寒流正在一阵一阵地来袭。庸人被堵在了门外,手里有一大串钥匙,而且他几乎被告知,这一系列钥匙里,必然有一把能够打开这个门。他信心十足。

随后他开始一把一把地试着这些钥匙,失败很多次并不气馁。其中一些钥匙,甚至可以插到锁孔内,只是无法真正把门打开。然而在他试到其中一把钥匙的时候,忽然脑海里不知何处传来一个令人恐惧的威严声音:“你敢!住手!”

他悻悻放下钥匙,开始试其他的钥匙,不知道为什么,他越试心里越慌。

等人们发现这个可怜人在门外已经僵直的身体时,他的手里还抱着一大串钥匙,不知道试完了没有,然而拿在手上的那一把,却迟迟没有插入锁芯。人们捡起这把钥匙,把它插进了门,门应声而开。

人们一直不知道,在死亡之前,这个可怜人的脑海里做了多少次艰难的斗争。

通勤时间过长是一把沉重的门锁,它的第一个弹子是交通,第二个弹子是住所,第三个弹子是规划,第四个,都五个,第六个弹子,我是不会告诉你们的。钥匙能为你们所做的,已经到了极限了。

知乎用户 可乐猪 发表

以前没有地铁的年代里,受限制的主要是出行的交通工具,比如西安的小寨到经开,就是一小时的公交车程,但是,很多人都是这样跨区域的通勤;而多条地铁通了以后,受限制的主要是房价和对房屋的喜好,毕竟,现在越靠近市中心的房子越贵,而且,二环内的新房真的已经比较少了,很多全是郊区新房,对于西安人来说,老破小比一小时通勤时间更难以忍受。

知乎用户 猫不缺​ 发表

坐标北京,家在五环外,通勤路程约 60 公里,地铁近 2.5 小时,出租车 1.5 小时(堵车时单程可能超过 2 小时)。这个通勤时间,我持续了约四年。为了早上多睡会儿觉,我坐顺风车,每个工作日早上坐在后排补觉。没车可顺的时候就惨了,一整天都会困的要死。

反映什么问题呢?

第一,五环外很缺文化产业。文化类公司多半在朝阳、望京、海淀,通州也有,也属于较远的地方了。

第二,五环外平均薪资比城里低一大截。郊区房租便宜,薪资也降下来很多。

第三,现在不打卡的公司少了,就连一些在家办公就可以完成的工作也很少有公司愿意给员工自己掌控时间的自由了。可能因为在老板眼皮子底下更容易掌控,看得见人,沟通起来更方便,更有安全感(其实可能一周也就开一次会)。

第四,北京太大了。穿越两个城区经常像穿越两个城市,真的,就算是开车打车,有时候路况也够高铁去趟河北。搬家真的可能会让懒宅风的人变得更懒宅。

第五,北京太堵了。马路堵车,地铁堵人。无力吐槽。

知乎用户 钢刈与问者​ 发表

来回半个小时多一点…… 一年码表才 4000 多……

知乎用户 依然​ 发表

60 分钟就叫极端通勤了?吹牛呢?来,搁我们平谷现在每天通勤时间接近 8 小时!!记住,是每天!

东直门 852 全程 1 个半小时,早上有大站快线路,从世纪广场站走东高村那边的路直接到三元桥也得一个小时。普通 852 来回 3 个小时,大站快 2 个小时。

918 是 2 个半小时,来回五个小时。

852 走京平高速,除非你坐第一班车,基本上在下高速到三元桥的路上必定堵车,这堵车时间就看老天爷了,前面万一出个车祸直接凉凉,妥妥的 1 个小时,平常最少堵半小时,基本上就没有直接直达三元桥的时候,一般都是得堵会。

到三元桥 / 东直门,坐地铁 / 公交车又得半小时,来回算 1 个小时吧。

但是,谁家都不是住公交车站附近啊,到公交车站也得最少 20 多分钟吧,来回四舍五入就是 1 个小时。

平谷人的通勤时间就是 20 分钟赶向 852 公交站台 + 2 个半小时的 852+30 分钟地铁 / 公交车

所有时间算 3 个半小时吧,来回就是 7 个小时。

最少 7 个小时!!!!!这是每天!!!!!

每天 4 点半起床,晚上 11 点到家。

注意,早上第一班车应该不会堵,但是下班坐 852 就肯定堵,妥妥的每天 8 小时通勤应该是没啥问题的。

8 小时大概到山东都应该没啥问题了。。

至于为什么不开车,每天开车的确节约时间,但是费钱啊!油钱,高速费,这都不是钱啊。

而且上班忙一天再开车回家疲劳驾驶,直接撞飞栏杆飞下高架桥的例子也不是没有。

而且,北京城里,你以为就不堵车啊?堵的你更心塞。时不常再扣你几分,再交几百罚款,更心塞。

至于为什么不租房,北京租房离市区近了太贵,远了还就不如回家呢!通勤每个月花费有四百绝对够了,租房没个两三千还不如回家呢!

知乎用户 小黄狗​ 发表

城市太大。除非俩人单位在一个方向,且房子买在单位旁边,不然就得俩人跑

坐标西安。我开车都要单程一小时

去单位 31 公里,开车一般 50min,公交地铁的话 2h

回家 35 公里,开车一般 1h20min,公交地铁需要 2h

我老公在另一个方向,高峰期他要一个多小时单程。(下图我是那根红色路线 他是导航路线

知乎用户 西儒栏板 Peter​ 发表

去年高中实习,超极端通勤。

每天早晨 5 点 30 起床,赶家门口 5 点 55 分的火车,到 melbourne cbd,然后再换一班火车,到 Springvale,然后从 springvale 赶一小时一班的公交车到学校附近一个车站,然后步行 10 分钟到学校,基本已经到 8 点 10 分。

一次行程共计 2 小时 10 分钟左右,好处是可以在车上备课。

当然每天回家也是 2 小时 10 分钟。

基本每天要花上 4 个半小时以上在通勤….

每天的时间都非常紧凑,那段时间真实太爽了,太紧凑了,按时吃饭,备课,睡觉,洗澡,起床。

知乎用户 跟着拆哥看房 发表

拆哥答:北京上班通勤族确实很苦。长距离的通勤交通,拥有稍微好一点的车,哪怕只是入门级 BBA,都能给辛苦的人,短暂的放松和宽慰。

没有了车,只有靠 “职住平衡” 来替代。租金的成本,很可能从郊区隐秘地,流向市区临铁次新。

知乎用户 爱读书的阿楠 发表

非常感谢邀请。

我在一个二线末流城市。基本上如果打车的话可能半个小时。

坐公交车的时候是 40 分钟

有的时候发现这段时间该如何利用其实极端的通勤,还是让我们明白,如果说想要做事情如何把时间利用好,我有一段时间在公交车上会选择。后来最后一排看书,记得上一本书能看有些到 100 页左右,平均一个月能读完四五本书

然后再把这些书晚上抄到自己的简书或者社交媒体上,做一个复盘后来发现公交车上听一些书还是不错的,把时间利用起来就好,相当于每天多了一两个小时接下来学习的时间,但是后来发现如果你起的时间恰巧是大家赶高峰的时间,那么就比较可怕了。

因为这段时间比较急,所以说基本上心情也不会特别的美好,最后发现就是你要比别人早起上 40 分钟,基本上很多问题能解决,不会跟你抢,而且有足够的时间吃早饭,所以极端通勤一方面是我没有办法解决的,所以我们做的就是改变能改变的长度,是在一段时间做点能做的事情。

如果您觉得我写的不错的话,欢迎点个赞。让他们关注一波就更好了。

知乎用户 挪威 yoyo 发表

坐标挪威,按这个标准很多挪威人也是极端通勤了!

我从家(小城市)到首都奥斯陆上班,正常每天要先从家走到火车站 7 分钟,坐火车 40 分钟(如果不晚点),走到单位 8 分钟,一共加起来门到门是 1 小时。

这还算我家离火车站近呢,单位离火车站也近。但是很多人都要从家开车到当地火车站,再坐火车到首都奥斯陆,然后搞不好还要做电车,走路到单位…

就算是首都当地的居民,如果不是租房的,是自己买房的(不太可能在市中心因为房子又小又贵而且未必有房源)上班做公交也要 30 分钟…

早上高峰期,公交上是很挤的!不要以为国外人少公交车都有坐。

而且公交、火车票都不便宜。我一个月火车月票就要 1500 元人民币,自己掏腰包,从税后工资里…

如果开车上班就更惨了,每天交过路费不说,高峰堵车经常一两个小时,所有开车上班的各位挪威人都会起床非常早,六点七点就到了单位这样… 要不就特别晚。

这种现象不仅挪威如此,很多西欧国家也是,例如比利时,出了名的全民开车上班路上堵死。

个人认为造成这种原因,主要是因为首都圈房价太高!工作又太集中在首都圈!很多小城市都是 “睡城”。

疫情后在家办公,不用通勤,幸福指数顿时提升了不少!

为什么不考虑按主题和重点建立不同城市不同就业圈呢?

关注我的公众号:

挪威 yoyo 观世界

揭露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挪威鲜为人知的一面

知乎用户 卡拉迦迪斯 发表

60 分钟以上就算极端通勤了啊……
大学的时候 2 个小时 / 单程
10 年左右的时候 3 个小时 / 单程
现在好点儿了,大概 40 分钟吧……

在北京……
主要产地集中地 比较麻烦……

我们公司在 北四环这边……
有住石景山的 ,也有住 公司旁边的……
石景山的过来,得 2-3 个小时了,
公司旁边的,站阳台上可以连上公司 wifi

互联网都在这边…… 除了附近的员工,都不太方便……

知乎用户 最后一勺 发表

超千万人,也不知道算没算上我。

一个月 1200 左右的油钱,绝大部分用于上下班,我不愿意也没用啊,不开车坐公共交通,两个小时都不一定到。

很多时候尤其是周一,阴着脸去上班真不是我自愿的,唉,好多同事都和我表情一样。晚上下班走,大北方天黑的早,开车更得慢,而且有一段路,没路灯。不是没建,是不开。今天外面下雪了,和小时候的心情完全相反,开心都是别人的,我只剩下绝望。

为什么不换租个近点的?那啥,是真的没有钱,现在的房东大姐人很好,加上自己还有点其他原因,住得还蛮不错,只是上班太远。

目前经过调整各种路线,尝试的结果是开车最快,不想提什么公共交通这不行那不好,感觉自己太片面。要问有什么措施能解决,不知道,我也不知道。

反正我的工资目前也只能保证我吃饱和房租,今年新冠影院萧条,电影票钱攒着去 steam 买游戏了。

前几天看新闻生育率跌破了?我又能怎么办,单身狗每天上班就够挣扎了,周末只剩一天,最少让我能安安静静呆在家里,不碰该死的方向盘,就只是发会儿呆,这要求,高吗?

小时候觉得自己无所不能,现在觉得梦得醒了,还是要努力搬砖,不然以后怎么办呢。

知乎用户 设计菜鸟乙 发表

反映了现在的城市规划根本没考虑市民实际生活情况,主要是给领导吹。

城市规划师:这里要建个新区,修个地标办公楼,招进大公司,地标办公楼附近修高档住宅,招揽精英入住,每年带来产业收入多少多少亿。谢谢领导聆听我的汇报。

领导 A:这么多亿啊,好好好,修修修。

领导 B:关老子屁事,反正我既不用买这里的房子,也不在这里上班。

领导 C:听说我要被调到这个新区来,但是我在这里可以分到宿舍,不住宿舍上班还有班车从城区出发,班车上睡觉舒服得很,堵车也不算迟到。

领导 D:他们在说什么,我看不懂,不过领导 A 同意,我也同意就是了。

……

等高楼大厦修完后,所谓的地标办公楼大量写字间空置,不得不采取打折、减小单间面积租给中小公司,公司搬进来后招聘社畜来上班,社畜到公司应聘后,开始着手找房子住,发现地标办公楼附近的住宅已经被炒房团扫完了,二手房被炒到起价 30000,三房一厅整租 6000 以上,打成隔断单间 2000 以上,社畜摇摇头,把目光投向了老城区以外的郊区,那里一室一厅 1500,用地铁软件测算一下,从租住地到地标办公楼上班只需 20 分钟,还可以,就租下了。

社畜第一天早上起来上班,一出门发现小区 1 公里以内都没有共享单车,原来都被城管收走了,只好跑步跑向 2 公里以外的地铁站,耗时 15 分钟,进地铁排队耗时 10 分钟,地铁到达地标办公楼附近站点耗时 40 分钟(含中转站火车南站排队上车 20 分钟),出地铁站耗时 10 分钟,从地铁站骑共享单车到地标办公楼 5 分钟,总共耗时 1 小时 20 分……

社畜想以后再这么挤地铁早晚要猝死,还是住单位附近吧,就退租了郊区的一室一厅,在地标办公楼旁边的高档小区租了一个单间,结果第一天晚上根本睡不着觉,楼上租户在跑步锻炼身体,楼下租户在深夜弹吉他,对门租户在开趴体,隔壁的合租友在啪啪,吵得社畜无法入眠,等第二天早上社畜黑着眼圈醒来,发现已经超过上班时间半小时了……

知乎用户 散户之一 发表

单程 16 公里,接近一个小时。这是不堵车,车往前走的情况。如果堵车需要一小时以上。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自己在上海有一套房子在虹桥,总价 450w 左右,算是郊区次新房。工作是在常熟路,在徐家汇,我当时想了个办法,把原来的房子租了出去。然后在常熟路附近租了个还不错的房子,自己房子的租金和现在的租金抵消了一部分,自己每个月再多掏两三千就可以了,每天和老婆走路上下班通勤时间十分钟。而且还可以享受内环的繁华感觉自己是个天才。

知乎用户 老九 发表

深圳打工人表示:就看不惯你们 “假” 震惊的调查报告,以及没见过世面的吃瓜群众!

知乎用户 sunnyjaja​ 发表

坐标上海。

上班单程 25 公里,往返 50 公里。

开车需要 1 小时 15 分钟到一个半小时,人坐着。地铁一个半小时(一小时车程,半小时步行),人站着。地铁单程步行 3 公里,来回三小时地铁中,只有两小时在地铁上,还有一小时需要步行 6 公里。

如果我是坐办公室的岗位,每天步行 6 公里挺好,运动都省了。但我的工作是站着卖吆喝(可以脑补成售货员)所以我选择开车。

搬到单位附近是很多同事的做法,但是我还要优先考虑先生的通勤、孩子上学。先生上班单程通勤距离 45 公里,如果搬到我单位附近,他的通勤单程要 65-70 公里,太远了。而且孩子的学校也会变得很远。所以搬家是不可能的。

其实习惯就好了,路上我听英语小说或音乐,还挺开心的。

知乎用户 Thatspayingtowinbaby 发表

这问题早多少年前我就提出过,现在才引起关注吗?

想解决,很简单,WFH。

条件都具备,就看愿不愿意了。

不愿意?那就没辙了。

知乎用户 请叫我阿真啊 发表

说到我心坎儿了

坐标成都三环外,绕城内,房租 980(一室一厅)

公司一环内上班时间:

走路:4 个小时

公交:2 个小时起

开车:两个小时~

地铁:1.5 个小时左右,运气好去地铁站的公交车不用等,一个小时十分钟就能到

所以我选择电瓶车,50 分钟左右能到~~

小电驴真的是最伟大的发明,我算过一笔账

公交一个月 120 左右

开车,油费 + 停车费:2k 上下

地铁:300 上下

电驴:两边充电费 90 元~ 完美~~~~

知乎用户 粤港澳熊尉​ 发表

坐标北京 - 河北燕郊

2 个半小时是我见过最长的通勤时间

知乎用户 咩咩羊 发表

通勤时间太长,让我逃离了上海。

毕业前夕签了上海的咨询公司,就开始看租房信息。

合租房租 2000 + 的,通勤时间 50min+,

8.30 开始上班就得六点多起床,晚上加个班回到家八九点,刷刷手机就得睡觉,一点个人时间都没有。

通勤时间 20min + 的,合租房租都在 3000+,如果是单间在 4500 + 到 6000+。

工资才多少,去除房租吃饭人情,还剩多少,不让父母贴钱就成功了。

而现在单位提供的人才公寓,80 平,单人间,离单位开车 10 分钟,电瓶车 15 分钟。

5 点下班,5:30 到家。11:00 睡觉的话,还有五个半小时的个人时间。早上 7:30 起床,还可以自己做个早餐。

幸福啊。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670r7D 发表

早上八点半上班,七点钟到七点十分出门,八点十五到公司。晚上五点半下班,六点五十到家里。单程的话算一个小时十五分钟吧。

我在深圳。

公司离我家大概有十公里。

地铁八个站,当然了,地铁在建。

所以,我每天只能坐公交车。

直接到公司楼下的话,要转一趟车,我数过,二十五个站。

不直接到公司,不用转车,走路要走十分钟,我也数过,十九个站。

我一般都是早上转车晚上不转。

晚上时间多嘛,而且下班早,下了楼刚好是太阳落下去,将暗未暗的时候天空会有红色的晚霞,我觉得那晚霞特别漂亮,我喜欢看,看了就觉得很高兴。

所以一般都会走十分钟路,走一走就抬头看一下,看了心情就会变好。

我特别喜欢黄昏。

晚霞很漂亮,但,如果是太阳西垂的时候,阳光撒落下来,温暖而不燥,带着风,我会更高兴,看着阳光高兴,看着来来往往的人也高兴。

就好像整个人都多了股人气儿。

我一直觉得我很黑暗。

所以很喜欢这种暖暖的阳光,所以这一路两个半小时的通勤时间也不觉得苦了。

当然了,也不是没想过搬到公司附近。

我早上六点半起来,人家可以睡到七点半八点,不是不羡慕的。

可是公司的房租太贵,一个单间都要 1500,像我现在住的房子,要 3000 才租的下来。

不是租不起,想了又想,觉得没必要。

1500 啊,比我现在多一半儿呢。

舍不得。

通勤时间长就长点儿吧。

知乎用户 汤团猪​ 发表

坐标上海,开车单程 45-60 分钟,还不算老小区停车痛苦的时间和感受。两块沪牌停在家,助动车 30 分钟使命必达。路程 8.5km。

我宁肯冬天冻一点,也不要在路上憋着难受。

知乎用户 嬴逸卿​ 发表

我特意查了一下,据说通勤时间在 1 小时以内比较合理,即单程 30 分钟。

报告反映的问题可能是有很多人愿意用时间来省一些租金,即对他们来说时间很重要,但时间是自己完全拥有的,而钱不是,因此钱比时间重要。

我恰恰是他们中的一份子

位置:上海

之前我每天花在路上的时间单程就在一小时四十分钟以上,单程就是地铁换乘 1-2 次 + 步行 2.5 公里,这还是我步速比较快的情况下,如果有哪一天走的慢了些,时间就会更加紧张。

加之上班时间等电梯很难、可能遇到的地铁极端拥挤上不了车、早饭时间可能有耽搁,因此我必须预留出足够长的时间来缓冲。

直接导致的结果是我的休息时间被大大缩减,由于某劝退行业加班常态化,晚上九点半十点下班很常见,晚上还要为了赶地铁跑个一两千米。

除去吃饭洗漱时间,我的私人时间只剩下晚上十二点到第二天七点这一段时间。

在这种背景下,我每天必须保证自己时刻都在运转,仿佛生活被工作充满,再没有时间做任何事,渐渐的变成除了休息再没有心思做别的任何事。

每天身体紧绷着,还感觉不到累,一到吃过夜宵之后,疲惫感无力感就一下子涌上来,完全瘫软。

谁不想省出更多的时间用在休息和学习提升自己上面,奈何房价高房租高,中心区生活成本高,新人没多少存款,目前来看也只能作出这些妥协。

因为我没有做过相关的调查,我也只是从个人情况推测大家的情况罢了。

知乎用户 Timewalker​ 发表

我单程一个半小时

知乎用户 至明 发表

60 分钟以上就算极端通勤了吗?好吧,那我也算一个~

目前通勤时间是单程 1.5 小时,这 1.5 小时是从单位到家楼下的时间,一般从家步行 10 分钟到地铁站,然后坐 1 小时地铁,中间中转一次,再步行 10 分钟到公司楼下,走的快的话,单程 1.5 小时。

这反映了什么,中国人的忍耐力很坚强,这都不是事儿~ 我每天来回 3 小时的通勤时间,我父亲觉得没啥,因为他本人也是来回 3 小时的通勤时间~ 他常常跟我说:你看看人家北京、河北跨省上班的人呢~ 所以呀,让我不要这么矫情~

上班 5 年来,第一份工作,每天通勤时间 2 个半小时,而且是公交车,成功帮我克服了晕车的问题,因为天天坐;第二份工作,也就是现在这份,每天通勤时间 3 个小时~

所以说,这样的通勤距离和时长对于我来说是可以接受的~ 为啥不搬的离公司近一些?这个问题我也想过,一是现在住的这个地方房租可以,能省下钱,二是坐地铁可以做很多事情的,比如看书、看学习视频、资料等等,每天至少可以拿出 2 个小时来提升自己,所以看个人怎么用吧,而且如果我住的近了,我有可能早上就起不了这么早~ 所以早起通勤也是变相的督促自己吧~

知乎用户 留胡男​ 发表

步行 17-20 分钟,开车正常四分钟,堵车时十五分钟左右。小城市,还好,还好。

知乎用户 梦比的触手​ 发表

在 8 小时的工时下,通勤超过 1 小时是令人崩溃的事情。更不要说我们这种还要复习考试升学的人,非常痛苦。

●-9h:大约 8 小时工时下,在单位的时间通常是 9 小时,因为中午约有 1 小时午休。

●-3h:通勤超过 1h,碰上个堵车,将近 3h 肯定没跑了,这都是常规情况。这些人还早起化妆,我也很佩服,我巴不得衣服也不脱。

●-1h:回家后吃晚饭 + 洗漱,这是在自己只吃不做晚饭,衣服什么也扔给父母等他们一起扔洗衣机滚的情况下,基本上不做家务的情况。

●-7h:睡觉至少睡 7 小时吧,事实上工作日平时我们都睡不到 7 小时。

●好了一天 24 小时,我可自由支配时间只有 4 小时,而且这 4 小时我是疲惫的,不是精力充沛的。这 4 小时我也必不可能全部用来复习,而且这么累复习的效率也很底下。也没时间进行什么娱乐活动,看看手机了不得了。谈恋爱?约会?健身?别逗了。

**自己算笔账就知道细思极恐了。**这还是单身不自立青年的日常,有孩子的基本上这辈子没有个人时间了,参见我们父母 “任劳任怨” 的一生。

通勤时间就达到近 3 小时,而且这 3 小时是很折磨人的,光一个来回不工作就很累人了好吧。这 3 小时我们几乎不能干什么有用的时间,就算瞎 jb 看手机也看不进去,干啥都不香,实属白白浪费的时间。更不要说那种每天死活挤上去的情况了。

知乎用户 聆郎嘴很毒​ 发表

小时候以为祝县城边上在县城上班都远了,长大才知道,有的人可以在北京上班,河北住,天天跨省高铁通勤的。

知乎用户 无心 发表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4 日发布《全国主要城市通勤时耗监测报告》,计算了 36 个城市的单程平均通勤时耗、城市 45 分钟通勤可达人口比重、单程超过 60 分钟通勤人口比重。

数据显示,4 个超大城市的平均通勤距离为 9.3 公里,而北京的平均通勤距离则达到 11.1 公里。《报告》称,北京通勤时耗 47 分钟,是全国唯一单程平均通勤时耗超过 45 分钟的城市。

实际上,把 60 分钟列为极端通勤,是 “大城市病” 衡量判定的一个概念。

极端通勤的核心根源是什么?

是城市形成集群效应后,疯狂扩建造成的。

从市中心一路摊开,大城市基本都会干到六环,而决定大家忍受长远的上班路途的核心原因,还是房价与房租不能很好与收入匹配。

我把我自己现在住的房子,按市场价半价租给我司的员工,只能自住的话,大半是舍不得花这个钱的。

超过千万人承受极端通勤,体现的问题在于城市资源分配失衡。

内部的区域有过高的热度,而外围的区域又过于冷清。

举个例子,比如说像图书馆、餐饮、洗车行这样的行业,服务的往往是周边人群,这个时候它开在绝对的市中心,一方面成本高,另一方面收益不显著。

但是很多大公司,这方面的考量就复杂起来。

比如说我在清华对面开个公司,听起来就比五环选址的公司有实力。

从城市圈的视角看,我们称大城市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集聚为中心化,向周边地区漂移为去中心化。

世界城市演进的历程表明,中心化和去中心化其实是城市演进的一体两面,雄起雌伏,有时候是中心化压倒去中心化,或去中心化压倒中心化,有时候则是彼此旗鼓相当难分伯仲。

拿东京举例子,1965 年,东京都区人口升至 889 万人。

当时衍生了一个名词,叫作 “大城市病”,说的就是由于城市过大、人口过多,导致效率低下。

为应对城市病,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分流,到 1995 年,东京都区人口降至 797 万人。

上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东京人口流动发生逆转,人口郊区化走向终结,而重新向 “都心回归”。

2014 年,东京都区人口超过 1300 万,东京都市圈人口更高达 3800 万。

但是,城市人口再创新高,今天的东京大城市病反而没有大家预料中的那么严重。

中心化和去中心化消长的背后是资源利用效率,而决定资源利用效率的是交通基础设施、技术水平和城市智力。

我们说很多年轻人 “逃离北上广”,哪有几个是自愿,还不是承受不了大城市生活的压力与代价。

更为关键的是,由于行业生态问题,很多是想逃而逃不得。

知乎用户 凌晨刚醒 发表

谢腰,家住五环外,通勤 5 公里,摩托一手油拧,10 分钟到单位,车停水温还没上来。不存在通勤之苦。

知乎用户 陈风暴烈酒​ 发表

还不是因为有些肉食者认为 “城市 = 商场 + 办公区” 导致的嘛。。怪谁呢?

要是有得选,你信不信有些肉食者希望 “城市户籍人口越少越好,城市常住人口越多越好,城市人口居住地最好全都在本市行政管辖范围外”。

深土川就是满足上述条件的地方,多少肉食者都想取经呢。

知乎用户 单智千 发表

说明公司不提供配套的劳动者生活住宿与配套设施就会造成极大的浪费。

同时也刺激了各项的消费。

知乎用户 漫无 发表

单程 12km,骑车通勤 30 分钟,开车通勤 20 分钟。大部分时间会选择骑车,锻炼身体是一方面,回家顺便卖菜方便也是重要原因。

看到有人回答 9km,坐车通勤竟然要 1 个小时。我很想说,自行车不香吗?这样的距离,20 多分钟就可以了。还能顺便锻炼身体。每年把坐公交地铁的钱,买辆自行车吧。

目前我们的城市规划,对自行车不太友好。非机动车道不连贯,宽窄不一不说,然后有些过河,过铁道的桥上干脆没有自行车通行的专用道。路口也很少能看到自行车专门指示灯或者左转灯,尤其是左转大弯的时候确实很危险。

我们的菜市场对自行车也不友好,很多市场自行车不让进,又没有存车处。

我国是自行车生产大国,个人认为应该鼓励大家自行车通勤。欧洲已经出现自行车快速路了,然而,我们还在处处扼杀自行车的道路。

知乎用户 Augustus 发表

马上要从步行十五分钟上班变成 2 趟地铁加两头步行 15 分钟上班。我已经准备好了降噪耳机 通勤单肩包 喜马拉雅节目 电子书。

知乎用户 快乐制造机​ 发表

我通勤超过 60 分钟是因为要送老婆上班。

而我有个同事是为了送儿子上学。

建议把这些情况排除掉,数据可能更准确些。

知乎用户 支浩宇 发表

我上班地点主要有两处,一处是 20 到 25 分钟的通勤时间,另一处是 55 到 65 分钟的通勤时间。我发现我明显喜欢 55 分钟这个,因为坐车正好听完一张专辑。 25 分钟那个上班地点,每次听个专辑只听了一半,太难受了。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tVU670 发表

上下班走路回家十二分钟,从办公室门口到打开家门。(精准回家)

广州地铁三号线的痛苦是真的难受,工作日七点钟站那里排队,后面会有人帮你挤上去的。年轻人不讲武德,情况不对立马跑路了。

三号线打工人上班高峰无立锥之地。

知乎用户 陈圣 发表

因为一切都是私有的,所以规划中不存在宿舍。那么只要城市够大,一两小时的通勤时间不是很正常吗。不会有人觉得房子便宜了,就可以到处买房置地吧。换个工作买套房,想什么呢。

知乎用户 青山布衣 发表

坐标北京 cbd 区域,我距离办公室 6 公里多不到 7 公里,地铁只有四个站。

很明显,不是偏远地方吧,也不是遥远距离吧,跟所谓房东良不良心没关系吧,跟所谓超大城市 6 环 7 环没有关系吧,那么通勤要多久?

如果坐地铁,接近 50 分钟,中途没有换乘。

如果坐公交,超过 1 小时,中途没有换乘。

开车好些,不堵车 30 多分钟,如果不堵车的话。

这种情况和你是否 996,是否被房东压榨,是否只能住在 567 环之外,有半毛钱关系吗?

所以 60 分钟通勤反映了啥?

我觉得反映了北京交通 “特点”。


知乎用户 Singo Van 发表

什么,才一千万人?咱们总共多少人。

以前通勤距离 4 公里也得 1 小时啊。

知乎用户 陈玛​ 发表

电驴才是城市文明之光

知乎用户 wom 发表

” 何不食肉糜 “问题越来越多。

并且往往都能上热榜前排。

非常有意思。

表面上好像是同情关心,实际上是什么,不出意外 2021 年就会知道。

知乎用户 六爷 发表

远程办公的普及推广任重道远

区域发展不平衡日益增大

知乎用户 raof01 发表

吓!海精专算出来的结果你也敢质疑?爱来来,不爱来走。多少人排着队等着?

知乎用户 忘川​ 发表

我去年在深圳的时候,天天走路上班,来回要走一个半小时。那时候,我经常五六点钟起床,做个饭,带个饭,七点走路去公司。每天中午在公司休息一个半小时,晚上下班回到家七点钟。

现在,我换了城市,公司离家里走路五分钟,我每天中午休息三小时,回到家里就能吃到我老公做的家常菜。

我下班路过菜市场时,还能买点新鲜的肉菜水果。

这是我们的日常画风:

有的时候他忙,就是我负责做饭,一般我会在周末的时候露一手。

感觉通勤时间短了以后,生活质量高了许多。

虽然现在钱赚得没以前多,但是感觉很幸福。

知乎用户 热心市民甲 发表

反映了城市效率低下。通勤方便的核心区都是老破小,居住舒服的新小区都在远郊。

知乎用户 牛奋​ 发表

1. 反映了你是大城市人。

上个班单程要 60 分钟以上,这城市得多大啊。

你能到大城市来上班,这得费多大的努力啊。

我刚来上海那几年,回家过年。

我跟我姑说,我上班单程要 2 个小时,公交转地铁再骑自行车。

我姑一直在小城市里生活,一听这,惊讶地嘴都合不拢:

“你每天早晨坐火车上班?

要坐 2 个小时?

咱们这里到省城坐火车也才 2 小时。

你是每天到省城上班?“

她住在单位的宿舍院,

宿舍院和单位就隔着个围墙,

她每天上下班的通勤时间是 5 分钟。

我姑 “可怜” 我,觉得我受苦了。

我却挺自豪的,我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之力,才来到上海生活的。

等我表弟——我姑的儿子——大学毕业,也在大城市工作,

也开始了 60 分钟通勤生活,

等我姑最后也来到了大城市,给表弟看孩子,跟着表弟养老,

她终于理解了 60 分钟通勤的生活,并不需要 “可怜”,

相反,这种生活,是很多人人生路上通勤的必修课。


2. 反映了你生活在一个多么有活力的环境里。

来到上海之后,通勤 60 分钟根本不算什么,关键是我回去得晚。

有时候我要午夜 12 点,乘公交车从人民广场到复旦。

我以为午夜的公交车里,应该冷冷清清,只有我和司机。

我可以坐着好好睡一觉。

结果每次公交车里都人员爆满,热闹的跟白天一样。

根本没地方坐,每次都是站着、挤着。

对一个从外地来上海工作生活的人,

我喜欢这种活力,它感染着我,感动着我,也激励着我。


60 分钟的通勤,如果是我们的人生必修课,

那我们就利用好这 60 分钟,

让它成为我们学习、提高的黄金时间。

知乎用户 天元​ 发表

没啥,很正常。

而且像北上广这种一线城市,这又不是最近才有的问题。

早十几年前就喊着通勤辛苦,交通拥挤。

为了解决这问题,各种政策五花八门。

比如说要大力修地铁轻轨的,这个建设周期长,回收成本慢,没等变成政绩,市长就换届了。

也有的说要大力发展公交系统,于是公交专用道,brt 应运而生,据说效果还不错,于是后来有人更提议在四环上运行 40 米长的公交车,这个提案被否决,要不就能见识到 40 米长公交车跑起来啥样的。

对于平民百姓来说,当时我就一个朴素的观念,

买车也堵车,坐地铁被人挤,那么是在地铁上被挤来挤去舒服呢,还是坐在车里堵在路上舒服呢?

很显然是后者舒服,至少有自己的座位还能吹着空调,于是果断买车……

知乎用户 花村妇联主席​ 发表

通勤时间反映的是劳动力权益得不到保护的现状。

举个栗子,小明,955 工作制,每天 8 小时每个月 160 小时,月薪 1 万,四舍五入时薪 63 块钱。

城中村或者老旧小区的单间,价格按 2000 算(很贵了),这 2000 值小明工作 31 小时。

也就是说,公司只需要提供一个单间,并要求小明每天加班 2 小时(假设每月 20 个工作日,等于加班 40 小时),所带来的收益就可以白赚小明 9 小时劳动时间,而小明也省去了 2 小时通勤时间和 2000 块租金。

双赢。

可是很少有公司愿意给月薪万把块钱的劳动者开这样的条件,因为他们只要喊一嗓子 996,、奋斗、逆天改命,就可以让小明每天白干 4 小时。

只要资方可以肆意提高加班时间的问题不解决,那任何技术手段都毫无意义,政府就算把地铁修成真空管磁悬浮又如何?真空管磁悬浮三号线并不能让嘉禾望岗的打工人多睡 1 小时,只会让 996 变成 8-10-6.

你轨道交通尽管给打工人省时间,省下多少资某人就白赚多少。

知乎用户 小毛孩 发表

首都好惨……

知乎用户 修道君 发表

坐标大连。

很奇怪这个通勤 45 分钟有 75%是怎么统计出来的?

知乎用户 口哥 发表

去年我上班的公司在盐田沙头角,住在蛇口水湾,那会盐田没通地铁, 来回地铁转公交车,每天通勤 4 小时来回,我坚持了 7 个月,实在是跑不动了。

知乎用户 哈律师 Attorney 发表

大公司为什么都在北上广深?

北上广深有什么,那么吸引资本家?

大学啊。无论从数量到质量,一线城市的学府数量都是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

资本家为什么喜欢大学生啊?

我也不知道哇。

知乎用户 靖南 发表

我每天的通勤时间从 120 分钟降低到 20 分钟后,成为了这几年我能想得起来的最幸福的事情,我建议所有人把每天通勤时间降低到 30 分钟内,这样能提升的幸福感可能是高于工资提升 10% 的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XMaTGt 发表

现在通勤基本地铁上打发时间还好了

手机一开一晃就过去了

就当玩手机了

。。。

工作和居住这个真无解

我居住附近找不到我工作的

我工作附近租房真不如我回家居住的

一个城市,不构成我必须租房的刚需

通勤就当玩手机了

。。。

除非工作更自由,完成工作即可,不限制工作时间那种,

或者城市建设很多优质廉租房,随便走几步就一个拎包入住的廉租房社区,房子好,价格还便宜。

不然通勤问题无解

。。。

家到单位都是地铁

一个小时地铁,步行半小时

知乎用户 蒋甬杭​ 发表

我的通勤单程,骑车距离 14 公里,地铁稳定 1 小时,公交车在这范围 ±15 分钟。但最近发现新的共享单车 + 公交车的方案,均值 50 分钟。

知乎用户 王倩小太阳​ 发表

从毕业到现在,我的通勤时间从最初的 15 分钟,变成了现在的 1 小时。

交通工具从最初的步行 / 骑车,变成了现在的共享单车 + 地铁 + 步行。

从距离上看,我的通勤变得更加辛苦,但是我真实地告诉你,我的生活质量反而因此提高了。

为什么通勤时间变长反而幸福感提高了呢?

01 日常活动范围扩大,可以探索更多有趣的东西

通勤距离变远,相当于你的日常活动范围从一个商圈扩大到了两个商圈。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对于吃货的我来说,现在可以享受到两个商圈的美食。上班的时候我把三里屯周边的外卖点了个遍,回到家我把欢乐谷周边的美食尝了个遍。相比较原来住在公司附近,回到家点外卖显示的页面都不变,好无趣,而且弄得自己好像在加班一样。

虽然现在上班的距离远了,但是我可以体验不同的商圈,感受两种环境,这种感觉是非常美妙的。比如最近我发现公司附近有一家叫话梅的网红化妆品店,据说平时排队的人超级多,我一听心里一阵激动,因为我可以趁着午饭时间过去溜达一圈,相当于上班期间忙里偷闲逛一个网红景点,还避开了高峰期排队,天然的福利呀。

上班一般来说都是比较苦逼的,很多时候我们会被繁琐的工作缠身,忘记了感受生活。其实不管多么忙碌的工作,都是可以忙里偷闲给自己找点小确幸的。毕竟我们不是机器,总要有休息放松的时间。

而对于我来说,工作中的小确幸就是发现周边各种有趣的东西,比如我会在大众点评上种草周边的美食、健身房、商场、超市、网红店……,然后在午休时间或者下班之后一个个去拔草,就像是发现新大陆一样,总能发现小惊喜。

02 下班后不再受工作环境场的干扰,可以彻底放松自己

虽然我可以在公司的商圈发现一些小确幸,但是公司所在的环境毕竟属于公司的环境场。进入到那个环境场里,我就会联想到工作。

比如我以前住公司附近的时候,即便下班回到家,我一点也没感觉到放松。因为周围的环境几乎没有变化,我的活动范围还是在公司的环境场里,购物的超市、吃饭的餐厅、遛弯的公园…… 都没有变,所以我感觉每天都生活在公司的环境场里,没办法完全放松。

而现在,我住的地方虽然远了些,但是下班回到家我就会很放松,因为家的环境场是轻松的,让我感觉没有压力。即便有时候在家也会加班,我的心也不再像以前一样悬着。

顺便说一句,我现在每天下班最期待的事情,就是回到家旁边我最喜欢的瑜伽馆去上课,非常放松。

03 上下班路上打造一段个人专属时间

我们来说说传说中艰难的通勤之路。

我在北京上班,每天要坐地铁,确实很挤很挤,一点不夸张,如果不小心,你包里装的橘子很有可能被挤烂掉。

但是,我发现了一个小秘密,地铁发车是有规律的,在上下班高峰时段,会增加空车班次,而空车的发车时间大概也是固定的。所以,自从我掌握了地铁发车的规律,早上就可以完美避开拥挤,不用被挤成 “肉饼”,有时候甚至还能有座位。

解决了拥挤的问题,下一步我们应该怎么打发路上的这段时间呢?

你可以选择看书,按照每天上下班地铁上看 1 小时,不到一周就能看完一本书;

你可以选择刷剧,这个一定比看书的速度更快,小心别坐过站就好;

你可以选择听某个专栏,比如我会经常听得到上的课程,很多课程我都是在地铁上学完的;

你还可以选择打游戏、逛淘宝、刷知乎…… 甚至也可以写文章,我有段时间每天会在下班路上写一段分享,也不知道为啥,那个时间段特别有灵感。

总之,选择一件你喜欢的事情,形成每天上下班路上的一个仪式,让路上的生活也更有意义。

04 写在最后

当然了,说了这么多住得远的好处,我并不是建议大家要搬到离公司远的地方。只是想跟那些住得远的小伙伴们分享一下,怎么去探索住得远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工作和生活中总是会有很多我们无法控制的因素,但是我们尽量去抓住自己能控制的,让工作生活不那么苦逼,多一点甜蜜。

知乎用户 FGNB 发表

小县城,通勤距离 10 公里,冬天开车不堵车 20 分钟,堵车最长时间 35 分钟,除了冬天都是骑电摩,平均 25 分钟。

知乎用户 豆仔 发表

从家到办公室,走路 20 分钟。

为了这种便利,又不想房租超预算,只能选择合租。想想上下班路上时间太长的话,先不说时间成本,工作热情,起码交通费增加了。而且上班要早出门,下班晚到家,中午不能回家,饭大部分时间只能在外面解决… 又是一笔大开销。

所以宁可多花点房租,也要努力租的近… 强迫自己走路上下班,省的去健身房,强迫自己一日三餐尽量在家解决,这样健康又省钱…

知乎用户 恶少恶言 发表

这种问题非常具有导向性,摆明了就是准备让你要么吐槽房价,要么吐槽城市规划。大概出于职业习惯,报告打开,我直接翻到了最下面,先去看数据出处和调研方式。果不其然,报告并没有揭示它的样本采集方式和分析方法。

翻了一圈答案一半在吐槽房价,另外一半在吐槽城市规划,但我觉得如果你不知道它的样本和分析方法的话,其实很难得出上面的结论。

举例说 A 城市的通勤时间比 B 城市少很多。但你的样本当中有多少人是乘地铁?有多少人是乘地面交通?如果一个城市的地面交通实在太糟糕,逼的绝大多数受访者都是坐地铁(哪怕有车也不敢开),那么你测出来的通勤时间更短,是不是说明你的规划更好交通更通畅呢?显然结果应该是与之相反。

从数据看第 3 档往下的城市明显通勤时间会比前两档好很多。从城市面积上来说很多城市要比特大型城市小很多。但特大型城市的大部分人坐了地铁。而在地铁线路没有那么发达的城市,大家不得不倚仗地面交通。所以这个时间直接横比也不能说明城市规划水平到底如何。

第三,同样说地铁跟你在哪里取样有关系。常理上来说,他会选择人群密集的换乘站。可问题是没有直达地铁不得不在换乘站换乘线路的人本身就是通勤时间会更长的那一波。你在选择样本的时候是有 bias 的。

第四,是一个常见的统计学问题,就是用脚投票。假设今天你看到一个有奖问卷调查就是调查你的通勤时间的,而你家门口就是公司,你只需要步行三分钟就可以到公司,你会很积极的去参与这个调研吗?可能你也会,但是相比那些每天在路上被折磨一个小时的人来说,你的动力就会小很多,而那些每天苦于长时间通勤的人,往往需要一个发泄的口子,一吐为快。所以导致的结果就是会参与这个调查的人本身就是通勤时间相对较长的人,因为这样的调查看标题就是有指向性的。受访者潜意识也知道,这个调研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看看通勤时间到底有多长,从而来得出一些,无论是规划也好房价也好,城市交通也好方面的结论。打个比方,如果你在美国搞一个抽样调查测试群众对于政治投票活动的积极性的话,你会发现 90% 的人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个比率一定远远高于美国本身的投票率,原因很简单,根本没兴趣投票的人是不会参与一个测试投票兴趣的调研的。用脚投反对票是一种最有力的投票。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今年美国参与投票的人创历史之最,因为情况实在太糟,让很多人觉得像以往那样用脚投票,可能结果会不如人意,一定要做点什么。

我知道大家吐槽的很多城市规划等等方面的问题都是有道理的,但有 1 说 1,的确不能从这份数据报告当中得出来这个结论。

知乎用户 The whispered 发表

地球那边都快 2000 万人不能呼吸了

你这才 1000 万人通勤困难

说难听点,够干啥的

知乎用户 曹小灵​​ 发表

其实这是我不太理解为什么很多平民老百姓会对电瓶车深恶痛绝的原因。

电瓶车有没有问题?那自然是有问题:车速太快、骑行太骚、运货太多。

但是这是典型的把电瓶车当生产资料才会出现的问题,如果作为上下班通勤的交通工具其实效果很不错。

现在城市通勤时间那么长,不是因为咱们城市大到真的有几十公里辐射,是因为堵嘛。

通勤型电瓶车既避免了卡在路上无所事事的尴尬,整体上也降低了私家车通勤带来的城市交通道路压力。(当然如果你家里你上班的地方真 20 公里,那当我没说,但是报道里面也说了,4 个超大城市的平均通勤距离为 9.3 公里,注意,通勤距离是往返距离)

现在很多人不想骑自行车或者电瓶车的原因很简单:第一个觉得危险,第二个觉得空气有污染,第三个觉得太冷太热,第四个觉得掉价。

危险,是可以通过设计合理的道路规划来完成的,成本还贼低,说白了就是重新划线的问题,减少了私家车上下班通勤,主干线上空出来一条车道给电瓶车难度很小,毛细管网上本来就有慢车道。

污染,这其实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一方面现在污染治理不错没以前那么多霾了,一方面口罩现在人人带骑电瓶车也可以带上,一方面很多污染就是通勤堵车尾气排放造成的。

太冷太热这个没办法,天气冷天气热就公交呗,现在的问题是春夏的时候电瓶车也不多,依然是私家车、公交、打车是主力。

至于掉价,说实话,开车习惯了,要突然骑个电瓶车,心理的确有落差。但是堵在路上一小时,骑车回家 20 分钟,面子在里子面前有那么重要么?

但是很多人还是觉得放开电瓶车,或者说更好的规划电瓶车出行没意义,原因是什么?

知乎用户 杨大力 发表

成都上班,房子买在东站附近,上班地点在西站不远。。。地铁出行算上步行的时间大概 1 小时 20 分左右,开车反而快,上班基本上 50 分钟以内,下班可以控制在 40 分钟以内。

开车虽然快,但是不确定因素太多,路上但凡遇到点交通事故或者阴雨天气什么的,这一堵时间就走远了。还有就是星期一的早上南三环真的很堵,不过我周一限行。。。

知乎用户 狗吃包子 发表

还行啦!

在国内好歹是坐车,困了就闭眼。站着睡不着,也能闭眼歇会儿。美国因为地广人稀,除了纽约基本都是开车上下班。一天八九个小时上班,然后开 闭一秒眼就死翘 的高速一小时,这才是煎熬好吧!

再什么工作轻松,这也是上班哎,时长上不严峻,但就这八九个小时不划水的。而且美国又没有午睡的习惯,下午就纯靠咖啡吊着。压力大的时候,下班是真的累啊,半小时高速后,经常回家床上趴一会再烧饭。

又因为地广人稀,这片地贵了,公司就往荒地上建,跟本没那么在乎连片。我也想跳槽就跳到马路对面,哪那么容易啊?往往马路对面连楼都没有

最近准备跳槽,通勤时间从半小时涨到一小时,麻烦大了!要么换特斯拉自动驾驶,要么换房子,想想都头疼(朋友最近说一小时自动驾驶也很煎熬)

知乎用户 吃安利的 D 君 发表

坐标山东省会济南,前一份工作通勤单程一个半小时,别问,问就是济南市区莫得地铁。

我住在应该算是郊区的地方,房价年年只涨不落,万幸自己从小生活在这,家里有房子好歹不用为吃住发愁,年后筹备搬家,搬回那个我住了二十多年的地方。

我之前的同事们单程一个小时两个小时的都有,济南很早以前就以早上八点半的经十路为作品荣登全国最堵城市,加上年年修路年年修不好,我们能怎么办我们也很崩溃啊。

害,最近换了工作,单程通勤半个小时左右吧,老板海归回来的搞得国外企业那一套管理模式,每周可以蹲在家办公几天,工资属于这个城市中游水平,对我这种土著来说也差不多够用了。

济南的上班族通勤无非就三种方式,自己开车,公交和电瓶车。

自己开车,请大家欣赏名画《早上八点半的经十路

公交虽然班次多,近半年为了通勤方便还开通了通勤快巴,虽然解决了不少问题,但是每天那个像鱼罐头一样的车厢我挤了差不多三四年,有时候还得和去附近赶集的老年人以及他们的小拉车抢空隙。

所以大部分上班族都会选择电瓶车,包括我搬家之后也会选择这种方式通勤,虽然老板说天冷的时候不要骑了我们也不是没有交通补贴,但是它实在是太方便了。

拿济南做例子,为什么会有一个小时以上的单程通勤时间呢?济南大部分的公司办公区都集中在那么几个商务区附近,比如经十路上的 CBD 商圈和市中心商圈,而大部分高薪的工作机会几乎都在东部 CBD 附近,这附近的高级写字楼高档办公区是非常多的。

但是这附近房价多少呢,拿我新家做个例子,我就是一个 CBD 拆迁户,我家新小区附近全是在建的办公用写字楼,而我家小区目前的房价大概是两万多一平,租房的价格大概三千一个月。

而济南的工薪阶层平均工资是多少呢?大概四五千左右一个月吧,很多单位的岗位给应届生的工资只有三千到四千。

一两万的房价和四五千的工资,谁买得起房啊!!

这个房价虽然不了一线城市,可是在济南这个被戏称为山东省最大县城的地方,这样的租房价格和房价也是比较高的了。

而我目前居住的东部老式小区的租房价格大概是八百到两千不等一平,代价就是一个多小时前往主要商圈的通勤时间。

知乎用户 张三也 ZHANG​ 发表

在北京的我,60 分钟能到的地方,我是真心感觉好近!!!

一般都要 90 分钟滴,所以也养成了我工作日不出门的习惯。哭。

知乎用户 人生就是体验​ 发表

好多人抱怨的都是租房住,房租贵,只好选远一点的地方。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在大城市,如果双职工单位离得远,那就得被迫通勤时间长。我看我同事的情况,通勤时间在 1.5 小时以内的都还算正常。这都是没办法啊!我老公在北京南五环外的亦庄上班,我在北三环大钟寺上班,住哪儿都不近。开始我们住北五环,我开车上班四十分钟,老公每天坐地铁上班单程 2.5 小时。后来被迫再买一套房,最终我们选择了南四环内的宋家庄,那儿有亦庄线和十号线,早上我坐十号线一小时到单位,他坐亦庄线 + 走路差不多也是一小时到单位,属于最合理选择了。

知乎用户 zzzzxxxxx 发表

???????60 分钟算极端通勤??让我 60 分钟内通勤我都要笑尿

知乎用户 温酒 发表

之前我看到有人问过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他问,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像美国人一样,找条高速公路旁边的大空地,垒个大豪斯……

大家是这么回答的,说你不能像美国佬一样把地买下来,不允许。

但实际上我认为,不是这个原因。

根本原因是,中国人不这么做的原因是,他们不想这么做。

你可能以为你自己想,但是政策不允许,所以你不做。

但不是的,政策允许了,你也不会去的。

我认为,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人想要的东西,一致性太高了。

体面的工作;豪华的小区;高逼格的邻居;倍儿有面子的邻居;优秀的教育……

于是,通勤时间就必须长。

因为大家都想要通勤时间短的房子,房子不够分,又没办法随时换……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反映啥问题?跟僵尸片一样,有钱的请司机开车 飞机方式,没这个躺赢投胎的命,还不是挤地铁公车以及走路,骑摩托回家。。那不然咋办???这就像是一个箭靶,离中心越远的人,你只能每天大量的消耗掉自已的时间。我记得抖音有个中年人吧,年纪也奔四十了,从北京郊区进城去上班,地方我忘了。只记得时间是冬天五点半起床,就收拾立马出门,又是班车又是骑自行车又是地铁还换乘几趟,才到上班的地方。夏天最多迟半小时起床。而且几乎一天花费五个小时在路上,视频拍摄有的都能拍到路人睡觉的样子。。看着都很心酸。但是有啥办法。。

而且如果时间稍微长,但是能有不错的回报,我相信大多数人也能解脱这个状况,问题是根本不可能啊。。多少人一辈子只能拿这么点钱,随着时间的流逝,熬大了年龄,一无所有。。要么忍受他的高成本,要么只能往边缘走。这也就是为什么终其一生很多人只能贫困线 温饱生存。以及这个社会分配方式极为不合理,以及资本膨胀不限制,如果长此以往。。富的越富,穷的更穷,像日本香港一样。。

知乎用户 情深不瘦​ 发表

玩过模拟城市类游戏的都知道,不管你如何规划,所有的城市最终几乎都死于堵车。

按现实中的普通城市规划方式来设计,一个城市顶天放五十万人。稍微上一点有想法的设计,例如增加高架桥和地下通道,减少十字路口,也很难超过一百万。想要超过一百万,就要采取特殊设计了,例如一条单向道直通到底,或者所有路口只许右转,这在现实中几乎不可能实现,所有人永远在路上。

后来,我从一个大神处学到了一种 bug 类玩法,可以使人口和交通效率大大提升。那就是住宅区与工作区之间的公路彻底断开,两个区域只用地铁或火车链接。工作区域中又分为工业区和商业区,工业区要向商业区运输商品,公路运输不能取消,就用单向环线高速公路进行连接,没有十字路口,车辆不得停留。

这样一来,交通瞬间清爽多了,通勤的私人小汽车全部消失,货运公路高速运转,带动经济快速发展,就业机会增加,人口也迅速增加,最后在货运高速公路和地铁也堵死的时候,我的人口超过了两百万。

这当然只是游戏中的 bug 玩法,现实中并不能完全隔离住宅区和商业区,而且住宅区也同样需要货运,但这个思路对现实中的城市规划未必没有参考价值。现实中人们更愿意自驾出行,除了舒适度以外,无非是因为公共交通的效率太低,站点太少,时间太长,北京的地铁已经足够发达了,但乘车十分钟,走路半小时是常有的事,如果公共交通的运输效率能够大大提升的话,人们未必不愿意乘坐公共交通。

另外更重要的一点是,乱七八糟的的区域配置,使通勤效率太低,如果按照我在游戏中的设计思路,早晨从四面八方向城中心汇聚,下班了从城中心的工作区向城市外围散去,所有道路均匀承受通勤压力,而且不论你住在哪个角落,距离工作地点相对来说都不会太远,不会再出现住在西北角,工作在东南角的情况。

一点小小的思路吧。

知乎用户 杨阳 发表

不可能三角又来了

大城市,大房子,短通勤

最多只能选择两样

知乎用户 天河何处 发表

杀房东,分房产?

知乎用户 我行其野​ 发表

说实话,看到这个新闻我真的超级羡慕只用 1 个小时就能到公司的人,也太幸福了吧。坐标上海,上班单程 56 公里。目前该状态已 (不得不) 持续 9 个月了,未来我还能坚持多久我也不确定。作为社会食物链底端卑微社畜一枚,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完美工作标准我貌似一个都没占。疫情期间在家隔离享受居家办公是我最幸福的时光之一了~

先说点儿好处,房租巨便宜住的还大,还能养狗。卫生间自由厨房自由实现了,想啥时候上厕所就啥时候去,想洗澡不用排队,把客厅改成了书房超大的办公桌,周末一边撸狗一边刷剧美滋滋呀美滋滋~

取而代之的巨大代价就是长途跋涉的通勤之路。上海 (郊区) 好大,右下角有一个叫临港区 (对就是杨超越女神姐姐落户的地方),但我一度怀疑自己是否在上海,比住在昆山的人到市区还远。上班单程总共需要 1 小时 56 分。住的地方距离最近的地铁口 11km,骑小电驴 30 分钟才能到地铁口,或坐公交 12 分钟来一辆,末班车 19:40 晚会儿下班就赶不上了。再乘坐 1 小时地铁到公司。长久下来我感觉自己都麻木了,大冬天的 7 点就要爬起来上班有夺残忍嘛?!晚上 8 点前就没到过家。曾想过路上学点儿东西也算是没白受苦,但还是有时抵挡不住刷知乎微博,好多精力耗费在路上。

前些日子加班严重真是跑不起了,公司附近看了好多好多房,除了价格都挺好 T_T,最后相中一个蛋壳转租的 2200 一个大单间还算能接受 (在方园 5 公里算是便宜的了),不成想小破壳要爆雷跑路,怂了没敢租。

古人云:何不食肉糜?我不考清华是因为我不想吗?!我曾吐槽住在上海鸟不拉屎的鬼地方,查了下房价发现我连鸟不拉屎的地方都买不起,就先不得瑟了。

我一直思考时间换金钱还是金钱换时间哪个更有价值?其实对于我来说肯定时间更贵,可拿出自己工资的三分之一来租房我真的肉疼,对于没穷过的人也许不会懂的。

就写到这里吧,祝愿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知乎用户 泉禾丹 发表

曾经住荔湾,工作在黄埔,通勤时间 2 小时左右,早上 7 点出门,坐地铁后转班车,9 点上班。五点半下班后,七点半左右到。

总体而言就是如果不加班还好,加班了就等于一周都在工作中,碰到周五,下班塞车塞到崩溃。

现在换到天河,离公司差不多 40 分钟时间,感觉幸福感直线上升,最明显的就是晚起 1 小时,早到家 1 个多小时,而且坐地铁,不存在任何堵车风险。

所以如果在让我去体验 1 小时以上的通勤,恐怕我很难习惯了。

知乎用户 天才小熊猫​ 发表

说明大家还是买房的多,租房是不可能租那么远的。

我租房,上班走路十几分钟,不知道该骄傲还是心酸。

知乎用户 我是微笑的恶魔 发表

谢邀,家在五环外,通勤一个多小时。现在已经练成了 5000 年华夏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站睡神功,听说这门神功练到顶级之后,开车都能睡

知乎用户 yuki 宝宝 发表

60 分钟有很多吗?我在合肥,算半二线城市吧,每天先走 13 分钟到地铁口,然后从三号线做两站到二号线,再从二号线做七站到一号线,再从一号线做两站 + 走路 15 分钟,才能到公司。每天单程时长快一个半小时。

我就请问我在合肥每天通勤都要 3 小时,北上广都怎么生活呢?

知乎用户 Bunnykitten 发表

极端通勤会严重消耗打工人的生产力。通勤质量不仅仅体现在时间上,还在交通工具上。步行、骑行、公交车、地铁或者自驾,甚至于堵车都会给打工人造成不同程度的通勤体验。那我自己举例。

小时候读书的中学离家远,每天要坐公交车一小时上下学,体验非常糟糕。在摇摇晃晃的公车上,人极度容易犯困。每天晚上放学在公交车上站一个小时,晕晕乎乎下车回家吃完饭,等到能翻开书写作业的时候已经快 8 点了。好多次到家犯困就睡觉,一觉睡到大天亮,没写作业就去上学了。这种情况学习成绩能好才怪。最后的解决方法就是学校旁边租个卧室,周末才能回家。

由于有前车之鉴,上班以后我第一次租房子就重金租在北京市中心二环内,每天步行十分钟就能到公司。然并卵,工作原因需要经常出差。重金租的房子经常闲置大半个月,可惜了了。也没能体会短时间通勤的乐趣,反而往返机场的路特别遭罪。后来为了省钱搬到三环外就更别提什么通勤质量了。

再到现在,我家距离公司单程距离四十公里。好在自己有车,每天开车上下班。有免费高速,也从不堵车,单程 35 分钟内就能到达。出门上车,步行二十步内进公司,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幸福指数直线上升。通勤路上听各种播客节目,故事 FM、日谈公园之类的也不犯困。我已经很满意目前的通勤质量了,希望今后能有机会进一步缩短。

一天只有 24 小时,减掉 8 小时工作和 8 小时睡眠,属于打工人自己的时间少之又少,在通勤时间上减少一分,在生活的幸福指数上就增加一分,愿大家都能有高质量的通勤。

知乎用户 IDO 老徐​ 发表

说明

1. 一线城市,租房贵,附近租不起,只能舍近求远 。

2. 车太多,路上堵 。

我开车上下班,非上下班高峰期,20 分钟 。高峰期 1 小时都到不了 。

知乎用户 赵得柱 发表

完蛋,没看到这条新闻前根本没意识到花一个多小时在路上是极端通勤时间,跨城上班,隔了一条长江,单程 58 公里,早上上班耗时 1 小时,下班的时候大桥上车流量大,经常堵车,通常 1 小时 5 分到 1 小时 20 分钟左右到家。现在长江上多修了一座桥,分流了一部分车流量,大桥上车祸导致大堵车的概率低了好多。以前基本上每天都是第一车道小车追尾事故导致的大堵车,车上都常备着吃喝的东西,堵车一动不动等着上高速的时候可以填一下肚子。

说实话,在此之前真没意识到这也算是极端通勤时间。

下图是最近一次的极端通勤时间。好在现在这样的堵车真的不多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坐标南京。

上班在河西,住在马群的南湾营。工作时间早 9 晚 6,中间基本没有午休。因为太忙,忙到没有午休了。

每天早上 6 点 40 分起来,洗漱吃早饭,最迟 7 点半要坐上公交车,往马群方向或者钟灵街的都行。然后上地铁 2 号线,下地铁之后要步行 15 分钟。因为我们公司选址不靠地铁口,老板图便宜,放弃了原来地铁口的写字楼。冬天了不敢骑共享单车,何况有的时候也抢不到这个小车车……

下班更痛苦。冬天了,天黑的早,南京冬天也蛮冷。马群的堵南京人都懂,开车的骑车的坐公交的,反正就会堵在马群,这个时候众生皆平等了(笑)。每天晚上高德导航那一块都是红到发紫的。6 点下班,到家基本上 7 点 20。这种痛苦,除了双方的家人以外,没有人懂。公司也不会理解的,也不会给我补贴的。

我们部门没有住在附近的,还有个姐姐要过江上班。河西房价之高,非我等打工人能承受。晚上 6 点下班的作息时间的确太晚,何况中午没有午休了。有同事建议老板能不能提前半小时下班,或者执行冬夏两套作息时间。老板回复:想提前下班就单休。

这家单位让我唯一留恋的,就是每个月都不拖欠工资,包括疫情期间。五险正常在交,说好的一金现在还没落实。薪资水平真的很普普。

我是南京人,不存在租房问题。但我没有办法置换房子。因为我丈夫是马群人,这个房子是公婆给他买的,在他还单身的时候就已经备下了婚房。我和我丈夫恋爱之前,我就在河西这家公司工作了。以我和我丈夫的经济实力,就算算上我娘家和我婆家的所有钱包,也没有条件换房了。

车是我丈夫在开,因为他的工作性质有外勤,没车不行。如果我要买车,首先我得考驾照,其次我们还得去找个停车位。现在停车都是一位难求。再其次就是买车和养车的钱从哪里来,都是普通的打工人,也没有外援。我丈夫开的车只是一个 4 万块钱的代步小车。

我丈夫上班在空港新城,我们上班的方向都是相反的,想顺路都难。他换不了工作有一些个人原因吧。其实 CBD 的设想不太好,把生活区和工作区生生的割裂,又没有健全的交通体系。加上南京规划里面,很多 CBD 与地铁不是无缝对接的(就比如 10 号线的中胜)。小蓝车都要用抢的。

极端通勤,很痛苦。准备年后换工作了,真的坚持不下去了。

知乎用户 浮世安扰 发表

日常通勤时间有两个小时,坐标帝都。上班一个小时,下班一个小时。我也不想通勤这么长时间,但是没有办法!!!!!还不是因为穷。

1. 通勤 10 分钟或者半个小时以内的房租都普遍偏贵。一个人住三四千块钱一个月,想住的舒适一点又离公司近,基本不可能。来北京就是挣钱的,房租占的开销比重太大了。

2. 在一线城市换工作的概率较为大,跳槽周期大概不到一年。公司前半年在海淀,后半年找到了朝阳,你说我是不是应该搬家?但是搬家了又不能走班,所以只能忍受着一两个小时的通勤,继续上班。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u968W0 发表

长时间的通勤是把我从北京赶回家非常关键的一件事。

年初就决定回老家,无比厌烦了北京的生活,合租的各种不便加上每天长时间的通勤真的非常的累。

那时候就想要是能每天走路上下班该多好,哪怕加点班也不怕了。

当时在国贸上班,租房租到了土桥,八通线的最后一站(现在不是了),只为了早上能有个座位,结果每天从家到公司大约要一个半小时,来回就是三个小时,下班回了家基本没多少时间就睡觉了,私人时间非常少。

现在回了长春,工资是不如北京了,但在公司附近整租了一个一居室,每天上下班走路二十分钟,简直不要太爽,再也不同挤地铁了再也不用抢厕所了。

乘地铁上班这件事真是太消磨精力了,起床后再怎么神清气爽挤过地铁后到了公司都很疲惫,还没开始工作就累了,那时候同事之间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 “上班跟上坟一样”,可想而知有多难受。

在上海待了三年,在北京待了两年,现在偶尔还挺怀念上海,但对于北京真是半点不怀念,北京的生活真是除了累就没别的了。

上海虽然也很大,但住的就没那么远,上班时间差不多四十多分钟,房租相对也便宜一些,而且生活也是真的方便。

北京最大的问题就是太大,而且分布不均匀,买个衣服都要跑的很远,附近根本没有商场。平时周末想着出去玩,结果路程就得一个多小时,还没到地方就累了,想着还不如在家睡觉呢。

知乎用户 赵九剑 发表

我上班有班车接,九点上班,班车八点二十到我楼下,出门到车站三分,班车一般 25 分到公司,不过即便班车因为堵车晚点了,也不算迟到,因为上车及算打卡。

所以,看到这么多人通勤不便,我更珍惜现在的生活了…

知乎用户 海鲲 发表

在柏京,单程一小时那是标准时长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区位分布不均就是这样,只有师医公在工资和就业上是匹配的。

目前市中心大部分都是以服务业为主,工厂,创业园区承担不起高租金,只能往郊区搬。

但是问题在于,工作在郊区的那帮人,有钱以后由于小孩读书,生活等等,不可能住在那鸟不拉屎的郊区的,有能力还是会市中心买房的。工作在市中心的人,大部分那种小店打工的,根本买不起也租不起市中心的房子,只能跑郊区住。

于是乎,就这样错位了,两头跑吧。除了师医公,大部分在市中心的工作岗位都买不起市中心的房。

放大来说,这么多人跑一线城市也是这个道理,老家买得起房没用啊,压根提供不了工作岗位和基础生活设施。

知乎用户 半个书生 发表

mark 一下,明天起来写。

单程通勤 1 小时以上,40km,我很有发言权。

终于有时间了。

坐标:珠海。

基本上沿着风景最秀丽,旖旎的国家一级公路——情侣路,开 40 公里左右,华为智慧助手每天在早上都会提醒我,到公司预计耗时 1 小时 0x 分钟。

珠海市典型的小城市,依据《2019 年珠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截止至 2019 年末,珠海全市常住人口 202.37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13.26 万人,增长 7.0%。

机动车呢,80 多万辆,其中,汽车 73 万辆。

链接:https://www.maigoo.com/goomai/227629.html

珠海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 12 月起调整工作时间

日本的人均车辆 0.6,美国 0.8,珠海呢,0.36;国内呢,0.19。近乎两倍于国内平均水平。

同时,珠海只有轻轨,没有地铁,交通绝大部份依赖于公路交通。同时,由于珠海城市规划和景观建设,珠海很少建立交桥,宁可多做隧道,也不多开立交桥。

这就导致了
1、道路类的建设缓慢

2、隧道比高架施工周期,难度都有大,审批执行自然耗时长

3、通行效率低,礼让行人的规则我敢说全国都可以排前列。到处都是斑马线,以及红绿灯。

以上结合来看,通行时间就特别长。

一方面是车多,一方面是要保护沿海一面的景观不受遮挡,珠海又是一个慢节奏的城市。那么就苦了在路上的人们。

那通勤这么久我平时都做点什么呢?

1、听歌,而且一定要会员,不然很多好听的歌都听不了,特别是周杰伦。

2、听相声,喜马拉雅会员。《保安队的日子》《卖估衣》,还有那个典当行那个。太搞笑了。

3、听小说,同上。《昆仑》《沧海》都不错,还有类似的,求推荐。

4、听电视剧。一部《雍正王朝》,反复听了很多轮。

5、打电话,发微信。工作离不开手,没办法。

6、专心开车。

其实每天通勤时间这么长,真的很累。好想改变这种现状。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uY51t4 发表

自行车通勤,单程大约半小时,距离 6km 左右。

去程总体是下坡,更快一些;回程相对慢一点。

我对通勤没啥抱怨,也就天气不好时不太方便。

另附自己对城市规划与公共交通的一点看法,纯民科:

如何看待政协委员提议「京籍无车家庭第一辆车无需摇号,直接分配指标」?1、城市摊大饼,而非紧凑的细胞式规划。
理想的情况应该是每个区域成为独立的细胞,居民在附近即可满足大部分工作生活需求。而北京的城市规划恰恰相反,大多数人不得不做远距离通勤。回龙观、天通苑两个睡城就是例子:所谓睡城,就是你只在这里睡觉,上班必须跑去别的地方。我用灵魂画技为大家展示一下区别:

如果按左图的规划,每个圈都是独立的细胞,居民不用出圈就能基本满足需求,宏观上自然减轻了交通压力。反观右图,大家挤在同一个睡城,上班挤在同一个 CBD,购物挤在同一个商圈,服务挤在同一个医院 / 体育馆…… 每件事都需要远距离出行,而且还跟其他人挤在一起。你肯定总是感觉人好多呀,其实人并不多,只不过时间空间上都扎堆了。
顺便说一句:我所在的巴黎近郊人口密度很高,8k-9k/km2 很常见,破万也轻轻松松,不比北京人少。但主观上我觉得这里人更少,这与城市规划不无关系。
2、交通规划的导向严重倾向机动车
虽然我在上一条说要 “宏观上减少交通需求”,但大城市出行在所难免。那么,就必须合理分配交通资源。在我看来交通资源就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你鼓励公共交通,那就必然挤压私家车的资源。你倾向自行车 / 步行者的便利,那就必然让开车的人不舒服。遗憾的是,北京乃至全国城市都严重倾向机动车。公共交通不足,对非机动车出行也不够友好。
有人说,北京地铁也不少啊?呵呵,这个量级的城市应该有怎样的公共交通,请参考东京。另外,我还在北京上学的时候,那时北京地铁只有 1、2、13、八通线。现在的地铁网并没有多久。
这种导向的交通规划,在我看来,是把经济发展置于生活实际需求之上的表现。鼓励购买私家车,自然拉动 GDP 嘛。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路上到底能跑多少车呢?
做个简单的数学题:知乎神车飞度,车长按 4 米计算。则一条 1km 的车道最多只能容纳 250 辆飞度——这还是按首尾相连计算的。现实中可能吗?你敢首尾相连吗?真正跑起来,至少需要 1-2 个车身的距离吧?1km 的车道才能容纳几辆车啊?
你这么一算,就会发现一个很可怕的事实:其实路修得再宽,也容纳不了多少车。你一个小区的车全部上街,怕是都能占了很大一块路。然而现行政策倾向鼓励私家车消费,这就搞得很矛盾:大家都觉得乘坐公共交通体验差,于是都去买车,买车又都堵在路上…… 呵呵。
我个人是鼓励发展公共交通,丰富出行方式,优先考虑非机动车的便利。私家车不应该享受很高的优先级。但给大家看个例子。这是几年前我老家临沂要修 BRT 的新闻,当时一片骂声。车主都说 “明明路很堵了,为啥还划个车道给 BRT”。真正修起来之后,很多人体会到好了。一条 BRT 跑得突突的,这不比全民大堵车要强?
总之,帝都买车刚需,在我看来只是个表面问题。光讨论 “摇号还是分配”,没有任何意义。深层问题,还是得靠城市规划解决。但这事儿我是悲观的。北京谈城市规划?北京城市规划未来不上教科书,成为反例被后人天天提着骂,就算烧高香了。呵呵呵呵呵呵呵呵…… 宁可修化粪池呢。

知乎用户 秋名山带王​ 发表

60 分钟就是极端通勤? 表格里一线城市大部分竟然通勤不超过 45 分钟?

首先,我想确认下这个数据的真实性,以及采样的样本来源。45 分钟以内是什么概念,我记得之前工作要坐 6 站地铁站,当时每天上班时间在 42 分钟左右 (10 分钟到地铁站,地铁 25 分钟,出来后到公司 5 到 10 分钟)。

咱们来看看上海的地铁图

再看看北京的地铁图

那些住在三环以外,五环以外的人上班在 45 分钟以内?! 靠飞吗?

什么时候这种榜单和数据能接点地气,能让大部分老百姓认可,就证明咱们是真的自信了。

知乎用户 柯南老师​ 发表

这个真的要等嗓子好了慢慢说。实际上在很多大城市,因为拥堵或者交通成本限制,往往单边花两个小时。因此,大家在通勤时间上遭受着更大的痛苦。接着,因为这些城市大部分很拥挤和拥堵,在公交或者地铁上往往被挤成肉饼,连脚都没怎么挨地,体验很差。再次我们是为了省钱租那么远吗?情况比这个更复杂,而且根本没省钱,因为近的地区根本租不起。

首先,说说时间。60 分钟以上。。。不算什么,很多人单边一个半小时。我曾经住北京门头沟,要去阜成门上班,早晨八点半打卡,早晨六点钟起床,六点半出门都怕晚。还有很多人花的时间更长,所以 60 分钟低估了。

其次,晚上十点过躺下,因为很累,晚上睡不好,六点钟起床一样没什么精神。再加上被挤成肉饼的状态,真的会没命。

再次,大家毕竟也要生活,尤其是已经过 30 岁之后,再怎么样也得有个独立空间,合租的情况很少了。看上去住得远了,也没真的省下钱。所以,是真的阜成门单间 7000+,想想没可能住而已,这也不是我们舍不得。

最后,这样的生活状态,要是真的没什么获得,还不如离开这种城市。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从小家人为了让我上一个排名靠前的小学就让我跨区上学,那时没地铁每天都是 1.5 小时左右单次。现在上班了我就在外面住群租房的床位也不天天回家了。睡觉而已,两平米,加一个回去就能洗热水澡的卫生间足够了。

知乎用户 齐本安之怒​ 发表

这个问题其实很正常,源于就业的不稳定。

当就业不稳定的时候,实际上人们就近就业的可能性会变得非常非常的低,而越趋近于一个复杂的,宏观的经济体,人们的就业环境越趋向于开盲盒。

我们假设有四个工作区域 abcd 这四个区域分别位于东南西北。每个地方都有一些人在工作,这些人数量是均等的,如果企业突然想裁员了,那么这些人呢?就会被裁员,但是呢,一些企业又会重新去招人,也就是我们所谓的优化。

如果招的人和被裁掉的人员,人数相等,那么结果就是随着时间推移,经过测算会发现,50% 甚至于到 75% 的人实际上并不能就近通勤。

但往往,企业裁员是随机的,很可能 a 地区一个企业裁员,b 地区一个企业裁员。a 地区没有办法接收这个被裁员工,于是,这个员工只能去 b 地区。

可见,他们必须要到别的工作地区上班,因此这也就是为什么交通会持续恶化,通勤会变得持续恶劣的原因。

所以呢,我们说不稳定的就业是罪魁祸首。

不要迷信什么多中心,能避免通勤时间,通勤距离的增长。事实上,根据华东师范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结果发现,在旧金山地区,多中心在自由择业的环境下,反而是会增加通勤距离和通勤时间的。

实际上,这个结果在旧金山地区 1991 年就已经有研究结果了。

多中心的本质应当是多城化,如果多中心不能将一个大城市分成若干个小小的城区,并且将它们牢牢的固定在地图上。就如同延庆城区之于北京城区一样,那么这样的多中心是无意义的,只会徒增麻烦。

但这样做的话,只会将北京变成一个一个实质上的小城市。实际上的商业价值会进一步的锐减,大城市的商业环境将不复存在。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坐标某国中部大城市周边

“上班路上有一个红绿灯 赶上绿灯 2 分钟 赶上红灯 2 分半”

以上是同学问我为啥不回北京发展时我的原话

知乎用户 北方以北 发表

那是没计算京津冀一体化下在北京上班住在津冀的通勤大军吧!

还有北京二环上班住在其他区和郊县的人。

这一部分人大部分都是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通勤时间。

反应了什么问题?北京的房价和房租成本和工资收入不成正比啊!

知乎用户 36 氪​ 发表

造成极端通勤时间的问题,一是职住太分散,二是城市 “管道” 太狭窄

每个城市扩张的交通脉络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

以特大城市为例,通勤半径同样是 40 公里的北京和深圳,通勤时间却有不同。

在北京工作生活的同学都知道,北京的交通和道路规划都是一环一环的,城市的扩张是由内而外,我们俗称叫 “摊大饼”。而深圳的城市扩张则是由东向西,城市交通脉络狭长。

假如在北京工作的小 A,需要从东五环外通州的家里,赶到 20 公里外的朝阳金台路附近公司上班,小 A 至少需要 1 小时 20 分钟的通勤时间。

在深圳工作的小 B,从关外的宝安区福永,赶到关内南山科技园上班,同样是 20 公里的车程,小 B 却只需要 1 小时。(这里不算地铁排队哈)

可这里关键的问题不是交通不够完善,而是居住地与工作地的离散程度不同导致的。

来源:2020 年度全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

来源:2020 年度全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

相比深圳职住平衡双重主导板块占比较多,北京的职住板块却显得分离。

职住结合多的城市,人员通勤在城内循环的占比相对较多,而职住分离更多的城市,在通勤上必须从一个板块跨越到另一个板块。这样就增加了通勤时间。

城市越来越大,发展轨道交通也难解决通勤

通勤除了轨道交通外,就是公交和驾车。大城市的道路如同城市的血管一般,人人都往狭窄的管道上走,堵车就成了不可避免的问题。当然,解决堵车的最好办法的确是少开车,通过公交驳接,到达轨道交通,实现缩短通勤耗时。

但是下班太晚了又太累,不想坐公交地铁了,就想打个车,于是就出现了打车前方排队几十人甚至上百人的情况。

可城市的道路也不是说扩建就扩建,像寸土寸金的北京城区,一旦大面积施工,几乎整个城市交通就要陷入瘫痪。

当然,如果你能忍受深圳每天 “当当当当” 的道路施工,换取一个通畅的通勤,对城市通勤总体的缩短,还有有突出贡献的哈。

不管怎么说,最后愿大家以后都能 845 起床,848 打卡。

![](data:image/svg+xml;utf8,)

知乎用户 当时明月在 发表

按照这个数据,四大一线里,深圳居然是上班通勤时间最短的,完全出乎意料啊。

本来以为按照深圳这么高的房价,只能去远郊区买房,通勤时间肯定长,万万没想到,反而是最短的。北京反而是通勤时间最长的,看来北京的房价才是真正的高,比深圳高多了。

知乎用户 刘一非​​ 发表

2 小时之内算不上极端通勤!

解决的终极之道是在家办公!

就算地铁高度发展,也解决不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我早上从家走到地铁站要 15 分钟,地铁到另一头 20 分钟,另一头走到公司 20 分钟。

算来算去主要在路上花得时间比较多,所以我一般要提前 1 个半小时出发,还要加上吃早饭的时间。

我相信大多数都市工薪族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地铁解决了交通阻塞的问题,但是并没有解决所有的通勤时间,所以 1 个半小时之内大部分属于可以忍受的状况。

那么汽车通勤是否就会好一点呢?

我有一个同一家公司的同事住在我家附近,有一段时间我坐他的车上下班。

他只是比我晚出现半小时而已。

从家赶到停车场发动汽车要 10 分钟,

汽车到达公司 10 分钟,(在繁忙的深圳早高峰,这个时间经常会随着堵车变化,有时甚至超过地铁的 20 分钟很正常。

到公司停好车上楼到公司 10 分钟。(这还是我们公司停车条件好,只要花钱就有停车位的情况下,我有一个同事在繁华区吃饭曾经花过半小时找车位。)

所以在大城市,汽车不象是工具更象是负担!

有那个买车的钱打滴滴好得多,还不会把烦恼留给自已!

解决通勤的唯一方案是

在家上班在家上班在家上班!

我所知道的李佳琪、薇娅,就不存在这个通勤的问题啊,

反正直播主要在晚上,工作地点主要在家里,

白天想上哪逛就逛去,

羡慕三分钟,

希望随着视频科技和互联网科技的发展,

企业管理也不断进步,

我们只要在家就能办公,

就能领工资,

干几份工,

爽呆了!

微软、谷歌这些大公司在疫情期间为了避免感染,

就大规模在家办公!

微软、谷歌做得到的,

我们中国互联网一定可以做得到,

以我们全球第一的互联网规模,

所以指望交通解决通勤难是缘木求鱼,

只有在家办公,

观念的进步,

才能带来全民生产力的进一步解放!

知乎用户 顾亦​ 发表

从国外回来隔离的这段时间,每天在高效完成工作的基础上,感觉自己还多出了不少的精力。

hBngC0_"> 每天都有充足的时间去玩玩游戏,看看自己感兴趣的书,研究研究最近的新鲜事物。

仔细想一想,导致这种精力差异的原因主要有 2 个。

**
首先是不用操心日常生活中的事情了。**

包括不用花精力在每天穿什么上,起来穿着睡衣就可以直接开始干活了,反正没人看得见。

头发胡子也不用太操心了,修的再怎么好看,也只有自己一个人能看到。

今天吃什么也不用操心,因为不能点外卖,每天吃什么也早就被决定了。

不再操心这些小事,我觉得能够帮助我节省很大一部分的精力。

第二点,我觉得也是最重要一点,是通勤时间缩短带来的。

我公司在南山区,但是家在宝安区。

就算有班车,每天上班还是要提前 1 个半小时起床,提前 1 个小时出门。

晚上从公司下班,回到家也需要 1 个小时左右的时间。

而这样的时间我已经非常满意了。

但是直到现在我才直观的发现,如果每天能够省出来 2 个小时的通勤时间,对个人来说有那么大的差异。

如果小李每天通勤时间 1h-(单程 30 分钟我觉得已经是一线城市打工人的极限了,想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要满足公司在地铁旁边,家也在地铁旁边,同时地铁不超过 5 站,太困难了)

小顾通勤时间 2h-(大多数人我觉得应该都在 2h 以内,虽然有很多报道说很多人一天通勤要花 4h,但是能够被报道,说明还是少数)

那么一年 250 个工作日,就相差了 250 个小时。

这 250 个小时,都是能够用来做各种有意义,没有意义事情的清醒时间啊!

按照一天 8 小时的工作时间来算,就相当于多出了 31.28 天的假期!整整 6 周还多啊!

每次看到有人说自己能够在班车上,地铁上背单词,学习。

我都会很疑惑,他们都是坐高铁上班的吗?班车不晃吗?地铁能掏出来手机吗?

当然可能有一部分人是真的能够学进去的,但是我不是。

我现在只觉得太长的通勤时间,就是在浪费生命。

我要去找离公司更近的房子了朋友们~

知乎用户 青年爵黛 发表

大部分的工作岗位都在市中心,而市中心的房价又高的离谱,

极少有人可以用 30% 以下的月收入来租到 20 分钟以内单程通勤的房子了。

单程通行指你从出门那一刻到进入公司并完成打卡的这个时间段!

这次疫情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印象最深的就是,大部分工作完全可以在家办公了,而且可以说完全没影响

尤其是互联网相关的

反而事半功倍,比如 9 点钟上班,7:45 就要起床洗漱吃早饭赶公交地铁,正常要是晚上 6 点钟下班,则回到家就要七点多

而在家上班呢!?、这两个多小时的通勤时间能转化为睡眠时间,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而对于通勤来说,还有一个同样极端的,就是会议时间,常见于各大销售公司,尤其是房地产

会议时间的长短是由演讲者语速决定的,一秒朗读几个字比起一秒阅读十几个字,哪个更快!?

那么为什么不把你要朗读的内容转变成文字发送给大家呢!?

当员工都没上过学吗?

如果又是极端通勤又是极端会议的,那你可以直接带上被褥洗漱用品直接睡公司了,一天就 24 个小时,海绵里已经挤不出水了

再说说我自己,我以前曾经有一份工作,主要是做公交车去上班

单程通勤时间,顺利的话 45 分钟,不顺利的话,1-1.5 小时。有时候下班晚了连公交车都没得做

后来就换了一个工作,同时也换了个更贵的房子,每天骑自行车上班,从出门到公司,十几分钟,快的话只要 9 分钟。

那个时候我就在想,我当初怎么那么傻逼选个这么远的公司

如果真要解决的通勤时间,那你就学一下寄宿式中学,直接公司就近安排宿舍,可以多少收点钱,当然最好免费。

或者直接推广在家办公,本身现在的工作都网络化普及了,而工厂上班或者工地上班的工人都有宿舍住。

在家办公可以每周或者本月来公司做一下工作报告。让员工了解自己还是在上班的

甚至在家办公,连公司的办公场地都不需要,还为老板省了一笔租金钱,岂不两全其美

而且这是趋势。家离公司稍稍有点远,比如几十公里,那连房子都不用租又省了一笔钱

妙啊!

知乎用户 兔喵喵 baby​ 发表

我就是每天路上来回通勤两个多小时,想死的心都有。

知乎用户 traum lu 发表

实际上不可能走高速。我开的快用不了百度地图预测的那么久,早上堵车是一定会堵车的,但是一旦碰到车祸,改道,修路,还是可能更久的。不堵车的时候 35 分钟足够了。怀念今年过年前后的路况。

都想买摩托车开了,可惜户口不符合要求。

家住市区,本科选了定向的专业,毕业到了乡镇上班。虽然买得起乡镇的房子,但是女朋友上班在市区啊。她每天小毛驴 10-15 分钟就到了,我只能每天来回 50km 了。

知乎用户 虾仁芝麻卷​ 发表

如果不是房租贵,谁愿意忍受一小时的通勤?

如果不是圆环套圆环的城市商业区集中规划,谁愿意天天挤破头只聚集在那么几个地方。

与通勤时间一样,北京的房租也是全国首屈一指的。

整租一间城里(五环内)的房子,一居室 30 平米的,就得 4000 元以上

就这你都租不到。北京不同于南方城市,房子一居室那是真少,大多还是两居室。

两居室有四五十平米的,即使地段一般,也得在 5000 元以上,七八千甚至过万的也不罕见。这个价格对一般人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要么寻找分担房租的室友,要么就舍近求远,找城外(五环外)的房子。

长租公寓为什么受欢迎?

1. 距离地铁、公交站近,通勤交通方便。

2. 地处城市内部,到各商业区上班的通勤距离都不远,耗费在路上的时间也就短。

3. 房租便宜。不到 3000 块就能实现住在城里(五环内)的目标。

4. 不需要自己找寻室友,中介会自动帮你安排。

既然室友难觅,长租公寓又靠不住,迫于租金的压力,除了住到城市郊区,也没有留在这个城市的其他途径了。

而且郊区的房子也是真的香。

城内 2500 块 12 平米的小斗室。

燕郊 1500 块 70 平米的大豪斯。

和每天四小时的通勤相比,孰轻孰重,不同人会有不同的选择。手心手背都是肉,怎么选都一定是有所舍弃的。

当然也可以选择自我淘汰,离开大城市。

可是,面包屑掉在哪里,蚂蚁就会聚在哪里。

资源和行业都聚在大城市,打工人们自然也就不约而同的靠拢在这里。

但是否只能让每个怀揣梦想的打工人在来到这座城市后要做如此痛苦的选择,这就是城市规划者和管理者们该好好思考一下的问题了。

知乎用户 天青色水玉​ 发表

人在青岛刚准备睡觉…

青岛城市布局是偏心的,中心在最南的市南区,再住南就是海,所以城市扩张只能向北和西推,工业不断外迁,导致我们也过上了逐工作而迁徙的道路…

李沧区发展

到城阳区升级

现在即墨市划区

我们不断北移

但房子不能动,孩子的教育不能动,能动的也就只有我们了,每天上下班 80 公里,我已经习惯了…

希望打通一条主干道吧…

知乎用户 精分的曹小灵 发表

这是全世界都有的大城市病,病根也差不多。

2016 年英国的调查,英国工薪族 40% 以上在伯明翰等中部城市每天耗在路上的时间超过 2 小时。

核心原因是高房价导致人口溢出城市生活空间。

俄罗斯也差不多,整个俄罗斯国家平均通勤时间是 1 小时,在莫斯科就是 2 个小时,超过 40% 的莫斯科市民单程就会达到 2 小时。

核心原因是高房价导致莫斯科人口外溢,很多人生活在周边卫星城。

在日本,东京上班单程平均时间是 58 分钟,大阪是 52 分钟。

核心原因是高房价导致住不起市区。

这种人口被中心城市往外挤,但是工作又必须进入中心城市的现象,形成了很强大的潮汐效应。

所以咱们国家一线城市,不管你怎么修路扩路,恨不得都是双向八车道,照样给你堵得死死的。

但是你说要分散中心城市压力,比如北京搞的副中心,花了多大的力气,打造了多少「通州二代」,该堵的依然是堵的。

其实光明一点来看,这就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通病,咱们没办法解决,国外也没办法解决,能解决的只有自己的心态,和要不要继续留在大城市挤着的选择。

暗黑一点的角度来看,你爽不爽,对城市发展来说根本不 care。大城市的发展是保证有足够的新鲜劳动力和经济活动就行,最好的劳动力就是 20 到 50 岁,之后受不了了返乡是最好的情况,社保交完了消费贡献了,养老包袱还能交给本乡本土。

所以用高房价确保你留不下来,用高工作压力和高通勤时间确保你只在最有活力的时候在大城市「贡献」,如果大城市是一个人格化的东西,那他现在肯定在嘿嘿嘿的学电影反派坏笑。

知乎用户 任重道远 发表

我从家里开车去公司,

地铁就 3 个站,

我硬是开了 1 个小时。

别问我为什么,年底到处修路,你懂的

知乎用户 nobody 发表

反映问题:打工哪有吸血来的爽?

我在北京的通勤时间,从出门到公司打卡需要 55 分钟左右

衣食住行

北漂的打工人,前两样压缩一下可以,住这一条,月薪七八千左右的住的起 4/5 千一个月的地方么?

昌平 / 天通苑 / 大兴

看看北京地铁运行路线

当年住大兴黄村火车站到牡丹园上班

通勤时间 80 分钟,房租 3K,收入 8K

后来西二旗工作,住北邵洼村

通勤时间 55 分钟,房租 1.3K,收入 10K+

房租低是因为从小区房搬进了农民自建房,一栋自建小楼里面有三四十间屋子,房东喝着茶月入过万

环境就别指望了,尤其是,能被自如蛋壳装修风格吸引到的打工人是不会选择的,宁可贵也不会去,女孩子格外不安全

当时同事有住沙河高教大楼的,公寓楼里面几千单间,蚂蚁窝似的,乌泱泱的人上班时间出门下班时间聚集

有的帖子说西二旗挤 / 海淀黄庄中关村挤,沙河不也一样吗,而且沙河站更小,要在外面楼梯上排队

小区房空置,租房渠道被垄断,垄断就意味着暴利

我估摸着下一步 zf 可能接手租房这一块儿了

今年大家都不好过啊

我那倒霉的前同事

租着蛋壳房,当着优胜的班主任

知乎用户 胡萝卜兔​​ 发表

北京通勤十几公里的太多了,超过 30 公里的,也不是特别的稀奇。在望京上班,住大兴的朋友是有的。

望京、国贸、金融街、中关村、西二旗,这些个人多的中心,附近的房子租金都很贵,而且很多不是就近租房。毕竟换工作是分为主动和被动的,住的地方可能很久不换,换一次代价不小。

反映了什么问题呢?反映了年轻人很累的问题。通勤路上,能学习的话还是要学习学习,看看书,看看教程,个把小时不浪费,时间长了或许会降低通勤时长和距离。

知乎用户 水平不够会被 发表

住镇上,去市里上班,7.30 起床,吃早饭洗漱 8.00 出门,17.30 下班,自己开车,单程半个小时。其实以前我 20 分钟就行了,现在主路翻修后车流量暴增。

顺带说一句,我同事住市里,毛距离(方言一般叫带毛点算,也就是粗略计算)5 公里左右,早高峰开车 20 分钟,但是他不喜欢骑电驴。

知乎用户 我是一个人 发表

这个是没有办法事情,任何人在工作生活,生存下面都要不断妥协,所以,工作稳定,离家近,知道为什么这边好了,当然高回报工作,牺牲通勤时间也行,拿我在的城市南昌来说,因为房子离老婆上班地方近,我上班远,买新房吗,我买得起吗?还有大部分人都那个点下班,堵车是正常的,当然也有交通布局和通行人员不规范问题

知乎用户 陌小闲​ 发表

坐标深圳,我体验过单程 5 分钟通勤,也体验过单程 90 分钟通勤。

分享下经历。

去年实习工作,公司包吃包住,宿舍楼离办公室非常近。出宿舍门下电梯,走 5 分钟就到了。非常爽。早上听到闹钟丝毫不慌,可以睡到最后关头起床洗漱,然后一边吃面包一边走去公司。如果晚上 10 点钟就睡,工作日一天可以睡 10 个半小时。

通勤 90 分钟就很难受,得 6:20 就起床。简单洗漱下 6:30 出门,骑自行车到地铁站,5 分钟;然后还要换乘一次;出地铁站再骑自行车 10 分钟。

如果一路碰到红灯,行程还更久点。

通勤太长人会非常累。我下班回去就八点了,还是在没有加班的情况下。吃个饭洗漱一下,洗下衣服,就没什么自由时间了。早上早起哪怕晚了一分钟,都有可能迟到。地铁经常没有座位,站一个多小时,再骑行到公司,腿都不灵活了。上班精神也不好。下班时,肚子很饿,还要赶那么长的路,在地铁上顶多看下电子书或者听个歌,一大段时间没法有效利用。一到周末,只想补觉。

也有几份经历是骑行 10 几分钟到公司,包括现在这一个。感觉还算合理。不会因为通勤而太累,也不至于到公司了还没睡醒。

个人建议,如果不开车不坐地铁上班的话,住在公司 2km 范围内比较舒适。选其他交通方式,可以算好时间,尽量缩短一点控制在半小时左右吧。

通勤太久真的很浪费时间,也特别累。建议找工作时,也考虑一下附近租房问题,距离和组价。

当然,找包住的工作最省事。

知乎用户 若梦浮生丶​ 发表

我会告诉你我的的通勤时间<半个小时吗

其实如果骑自行车的话只需 30 分钟,骑电动车 15 分钟,直线距离 3 公里,公交车 4 站地

美滋滋,如果开车 10 分钟也到了

离得近感觉比多挣 2000 块钱重要多了

知乎用户 酥清风 发表

坐标沈阳,班车一个半小时

反映的问题,我从权重高的开始说

1. 城市太大了。从东到西直线堵车,一环堵车,二环堵车,三环还好,但是太远。

2. 就业单位不稳定。除了体制内,几乎没谁敢说自己能在哪上班一辈子吧。所以除了年轻租房子那阵,定居以后,单位和家的距离就看命。

3. 学区问题。那体制内就靠单位住了?不一定。虽说体制内大多数都住的挺近的,也有例外,就像沈阳市政府搬新区去了,他们上下班也一小时左右,他们大多还住市内,因为学区还在市内。还有一些事业单位国企,本身就在郊区。我有个小伙伴今年上岸到某大学,入职怀孕就在学校旁边租房子了

4. 房价问题。其实我觉得这类权重最低。因为超过一小时的车程,除非班车各种绕路的情况下,一般已经从市郊到市郊了。很少会有人工作在市郊而故意买在城市对角的市郊,更多的可能是第二条的原因,原来在沈北工作,买房子在沈北,结果换了工作到浑南,只能天天沈阳南北这么跑。

5. 工作能力问题。像我就不敢换工作,感觉换了工作我可能就失业了。。。我媳妇上班走路就十分钟,她早上悠闲的把小孩送幼儿园,再去上班,然后晚上下班悠闲的把小孩接回来。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10 公里。

尝试过所有通勤方式。

单程开车二十分钟,但是没有停车场,七点半前到多半能有附近公司的或者路边的车位,七点半至八点小概率有车位。八点以后没戏。

打车四十左右,小贵,不过快也不用停车。

电瓶车难,南方城市,经常下雨,夏天热冬天冷,红绿灯多得不像话,适合骑车的日子我还是骑车,就是这样的日子不太多…

公交 + 地铁的话两个小时起步,要先坐地铁到市中心换地铁出来再换公交。小城市嘛,所有公共交通感觉都得先去市中心转车… 堵上加堵。要是有个环线的公交我觉得能省起码一半时间吧…

老实讲十公里的平均真的不远了,就是公共交通跟不上,导致大家开车,导致路上更堵,导致公交车开得更慢。恶性循环。十公里这个距离要是坐公共交通能控制在单程一个小时左右到的话谁还开车骑电动车了,不知道设计公交路线的部门什么时候能长点心… 或者换句话说是政府能多点投入…

知乎用户 Anne 陈安宁 发表

3-4 个小时来回,大学生,目前走读,实习差不多也这个时间。(我给要投递的岗位的办公地址拉了张表,估算学校和家距离公司的距离考虑自己住哪儿,好点就是一个半小时,差点两个多小时,倒 2-4 趟车。)

反应了一些他人制造的我来承受的问题,但生活中都是这样的问题,我们出生在充满问题的社会之中。

所以,冬天了可以带个围巾,团成团垫着可以休息,圈脖子那种也不错。

长时间通勤要注意保护听力,戴降噪耳机,冬天可以选头戴式的。

可以考虑听中英文博客,尤其新闻,不要听流行歌曲,除非实在喜欢。

不要玩手机,不要玩手机,不要玩手机。搬砖可以,自毁零部件不行。

早起坐人少的班次,在站台上动动,积极锻炼自己是最大的受益人。

不抱怨,不会减少通勤时间,别人也不会知道你在想什么,但是会让自己的好状态更可持续。不可积劳积怨,劳往往不可避免,但左右怨是自己。

知乎用户 段王爷​ 发表

早上 8:45 出门。

步行到天府五街地铁 10 分钟,一般是 9:00~9:05 的车。

1 号线到火车南站共 6 站,13~15 分钟。

换乘 7 号线再搭乘 3 站到太平园,10 分钟左右。

再换乘 3 号线到武青南路,3 站,还是 10 分钟左右。

一般在 9:40 前后出站。

扫一辆自行车,骑行到西部智谷,还是 10 分钟。

路上买个早餐,9:55,抵达公司。

通勤时间,一小时零十分钟。

还记得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就住在公司隔壁的小区,出门左拐不到三分钟就是办公室。

那时候 8 点半上班,往往能够睡到 8 点十五分才起床。

现在想来,已经太遥远了。

只能说,习惯了就好。

知乎用户 casey 发表

因为年轻人太爱大都市了,这个问题只能通过 “发展” 解决。

因为我之前的一个关于轨道交通的答案被建议修改,所以这个答案我争取尝试换个方法,不去分析原因。


都市化从整体上是必然的,你把大都市看做一个整体,它越复杂越庞大,效率就更高。

在城市化的初期,这种效率上的提高是普惠的,几乎所有的参与者都能获得收益。

但今天(2020 年底),其实很多参与都市化的人,未必是获益的,但人们依然还是会自发的热爱大都市,很多人还再从机会收益的角度说,我觉得反而是钻牛角尖了,因为背后它已经成了一个美学问题。

这里插入一个例子:

东京看起来比北京繁华(如果没去过搜一下照片,看一下卫星图片。),曼谷市中心看起来比南京繁华。这个看起来,主要是城市发展方式导致的,最主要的变量是:他们的房子小。同样一百米的建筑越小就显得越高,同样大的一片面积,房子越小就越密显得就越繁华。

在实用的角度,大就是美,多就是好。但现实是越密集人就越喜欢。

挤地铁舒服不舒服,我是挤过天通苑的地铁的,很难受。但这种拥挤的刺激,从另一个角度说,它背后就还有一种都市的参与感。这么说起来似乎很诡异,但你得先接受这个假设(这个假设其实很直观,只不过往往被忽视。)然后再回去看很多现象就好理解了。

你晚上出去找夜宵,会去空空的店么?不,你虽然喜欢安静,但还是回去乱糟糟挤满人的店。这是你的本能。然后吃饱喝足走的时候继续嘟嘟囔囔说这个店好吵啊。

这是我随手截的 B 站上的舞蹈区某周播放最多的几个视频,我们平心而论,从理性的角度。现实中这种形象的人真的适合交往么?(这里没有攻击各位 UP 主的意思,这个装扮肯定是为了视频效果。)

我们似乎都懂这类形象到底是什么意思,但又真的懂么?不论它是什么,它就是播放最高的。你可以从进化论聊到分子生物学,但在我看来最终的最终你其实解释不清楚,你只能从美学的角度去认知这件事。

去解决 60 分钟的通勤问题与改变舞蹈区播放量视频的着衣品位一样,背后你是要扭转人的偏好,我不说不能,但它的本质可能和很多人想的不一样。


我之前写过一个回答,就是年轻人特别爱高房价,背后的机制也是一样的。爱与恨往往就是一体两面。你怎么解决?

996 也是一样的,知乎上天天喊来喊去的口号,开始看谁都忍不住拍手称快,稍微多看几个回答,就会发现里面反智的一面,最后不还是说明年轻人就是爱 996 么?反正我是卷不过,我真心承认自己能力不足,但我真的不喜欢 996.


我不爱短裙高跟配丝袜的装扮、不爱高房价、不爱一小时的通勤时间、不爱 996. 但大家都爱, 人是群体动物, 你不可能不受群体的影响,

从这个角度, 我不完全排斥自由主义, 就是: 人要为自由付出代价. 反过来说, 没有代价的自由是没有意义的. 你不爱某物的代价必然是, 通过自我克制来远离它们.

但这真的很难, 难, 才有意义不是么? 在网上把键盘乒乓一打, 是很简单的事情, 它不解决你的问题朋友们.


但我不觉得我讨厌那些东西有什么了不起的, 本质是我竞争力弱, 是自我保护的一部分. 但反过来, 你决定去爱也是要付出大家的.

你追那些女孩子, 她们可是爱高房价的, 高房价的地方房租也高, 想付房租就得 996,996 都付不起咱就得一小时通勤时间. 这和资本家怎么怎么样你真的没有关系.

当然发展还有一个好处, 就是战场的转变. 通过造更贵更好的房子, 把之前的房子变便宜,

发展城市群, 城际交通, 把通勤的体验提高一些, 也是未来的趋势.

发展能解决很多很多问题, 但问题的后面是新的问题.

到时候跳舞的小姐姐们大概会喜欢宜居的卫生城了吧, 觉得住在小于 130 平米的鸡笼子真的无法精致的过完这一生. 房子大了装修也挺贵的, 前后都有院子你自己也整理不过来.

网上办公不用通勤就觉得与真实世界有隔阂, 资本把年轻人困在了家里.

但, 爱, 就有代价. 永远都是这样.

知乎用户 创业者薛同学​ 发表

这是我的通勤地图,通州万达 - 海淀西二旗,全程 41 公里,早高峰起码一个半小时;

在北京,通勤 60 分钟以上属于是标配,否则不能算作是北漂;

公司一般 9 点上班,路上通勤时间 60 分钟,那么时间就推迟到 8 点出发,加上堵车、挤不上地铁、走路时间等突发情况,时间推迟到 7 点半出发,男生洗漱 20-30 分钟,时间推迟到 7 点起床,女生洗漱时间上,那就需要 6 点半起床;

综合算下来,按照 6 点半起床,9 点准时坐在办公室,早上就有 2.5 小时在路上时间,还没有加吃早餐的时间;

知乎用户 曾一帆 发表

2020 年可以坐 1 小时地铁去上班。

2010 年当地铁没有通往郊区的时候,大家想在一家公司上班,只能住在公交车 1 小时的范围内。

2000 年公交车都没多少的时候,大家只能住在公司自行车 1 小时的范围内。

那么 2030 年,我就可以住在杭州去上海上班啦,每天高铁通勤 1 小时!

你看,好像很多事情都在发展,但其实什么都没有变。

知乎用户 虎妞 发表

广州,每天走路上下班 ,路过三个红绿灯,单程 30 分钟左右。在同事中,已经算通勤时间很短的那种了。有的接近 4 个小时。

知乎用户 努力吧 发表

我能问下,这个数据,包含住花桥太仓之类到上海。

燕郊之类的到北京。天津的城际铁路等。

知乎用户 我想去卡萨布兰卡​ 发表

我通勤的时间大半夜的理论上走 40 分钟,但是走过东五环的同学们都知道五环平房桥那边就没有不堵的时候。白天都是一个半小时起步。我觉得现在通勤时间这么长还是得规划背锅,环路出入口太多而且基本入口挨着出口基本是个出入口就堵会儿。而且工作单位扎堆就那几个区域,南边大片大片的空地、违建占着土地,单位什么的都挤在那几个地方。还有就是居住区还有教育资源严重不平均,我在后沙峪也有房但是为什么不去祝呢?第一是机场地区房子实在是太特么破了,都是七十年代房,后沙峪好的买不起差的我又看不上,亦庄地区,吃喝玩乐都很齐公园也多,街道规划也好。第二机场附近一个好的公立学校都没有,好学校都是挂羊头卖狗肉的私立,学半天学一身毛病,还不如亦庄这边跟着孩子妈上学呢。所以我觉得这就是市政规划眼界狭隘的锅。水平太次不如找俩天际线玩家还规划(比如我

知乎用户 过来人 发表

城市的大饼越来越大,占用的时间可不就得变多么?

我曾经单程通勤近 2 小时,早饭在路上边走边吃,然后在地铁里挤到变形。

通勤时间变长反映的实际是互联网经济收割实体经济的社会现象:在传统社会,城市虽然存在绝对中心,但也会随着人们的聚集,而出现区域中心,围绕这些中心,可以产生大量的生活和就业支撑公司。而互联网经济不断发展,各类生活生产环节逐步转移到线上,并且被少数公司垄断。围绕这些垄断公司形成的公司群或经济区,就成了主要的活动区域,然后再通过高房价把打工人挤到外围,以实现资本收割最大化。

这种模式会产生什么问题?我是心理学研究者,就说说对个体心理的影响吧。长期的工作和通勤,会使人体会不到工作的乐趣,类似于马克思说的社会分工精细化带来的 “劳动异化”。并且由于工作压力和房价压力太大,加之长期加班和久坐带来的身体机能上的亚健康,共同作用并反复共振,最终演变成抑郁症,这就是你身边得抑郁症的朋友越来越多的主要原因。

知乎用户 吴昊 发表

这个问题我有经验。

在长沙这个地方,通勤距离 33 公里,每天上班从北二环再南二环南边,相信很少有人这样哒?

开车要一个小时,还得走高速;还好有班车,每天从家里出发,开车 5 分钟送孩子上学,再开车 5 分钟到坐班车地方。坐 50 分钟班车到公司。时间长了也没什么,就是睡呗。

但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感觉生活没有意义,花 2 个多小时有路上是对生命的浪费。

哎,还能怎么样呢?

知乎用户 泽地 发表

说明房地产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人们的斗志,一般的国家的普通民众怎么能忍受每天动辄两三个小时的通勤时间,只有在伟大的房地产的激励下,我们才能这么努力奋斗,才能赢来这几十年的超高速发展。

但是我也注意到,还有将近 75% 的人每天只肯花 45 分钟通勤,这证明我们地产立国的基本纲领还没有贯彻到位,还有很多人的潜能没有被激发出来.

但是只要坚持以房地产为中心的核心国策,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创造出人间奇迹,确保每个人都能斗志昂扬,全身心地奉献给工作,跑步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知乎用户 William Sun 发表

60 分钟通勤,我只想问是单程还是双程。

极端通勤反映了哪些问题?最重要的当然是:

人在上海,家距离公司是 23 公里。

上班可以选择公共交通,挤两条地铁,12 个地铁站。出了地铁还需要乘坐地铁站到公司的的接驳车,大概耗时一个半小时,90 分钟。

公司提供班车。由于是第一站,7 点 20 分发车。班车不能错过,所以从来都是人等车,而不是车等人。所以是 6 点 45 分从家里出发,骑共享单车到站点附近边吃早餐边等。7 点 20 分上车,8 点半到公司。路上大概 105 分钟。

考虑到乘坐环境的舒适性,我还是选择班车。

下班时间相对好一些,下午 5 点从公司发车,中间坐一段地铁,大概 6 点到家。也是需要 60 分钟。

选择班车就是因为车上更舒适。车上时间一般都是用来补觉,调整精神状态

我会打开 App 听白噪音(雨声,泉水声),同时练习呼吸,不知不觉中就能进入小睡状态。直至到达公司,可以精神抖擞的进入工作环境。

知乎用户 乔伊老师​ 发表

我的第一份工作上下班加起来四个小时,来回班车也还行,基本上都是在看书、睡觉,这样晚上又更多的时间干别的事儿了了。每个人都要练就使用零散时间,把每一分钟都要用起来。

但是如果是坐地铁 还站着 就说明只能听书了,那也是一种学习的方式。

知乎用户 红尘破劫 发表

反映了什么问题重要吗?

重要的是问题解决了吗?

重要的是怎么样解决问题。

老板会不会理解员工的通勤问题?

答案是不会。

路人会不会理解你的通勤问题,会礼让于你?

答案是不会。

公司会不会因为你的通勤问题,给予一定的补助?

答案还是不会。

因此早点洗洗睡觉吧。明天还要早起,不能因为通勤问题,影响加班。否则还是自己受损失。

知乎用户 求知 发表

北京上班一天行程记录

7 点起床在 40 分钟内解决洗漱和早餐,下楼走 1 公里坐 8 点半采育到劲松的班车,平均 70 分钟到,(此时 9 点 40)下车后 500 米上地铁 10 号线或者 14 号线都可以,20 分钟,(此时 10 点 10 分)到团结湖或者朝阳公园转公交前往姚家园某 4s 店,30 分钟。基本到公司就 11 点 10 分左右。从 7 点 40 出门到 11 点 10 分共花了两个半小时。下班回去同样如此,平均通勤 5 小时。工作两年换城市上班。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中国二线城市其实非常割裂。

中国二线城市市中心并没有什么优质就业岗位,

本地本科学历以上土著一般都在规模较大的正规企业就业,而这些企业通常都在新开发的产业园区,

于是土著们每天早上要从市区老宅跑到郊区上班。

同样,外地专科学历以下就业人口基本都在市中心写字楼区的皮包公司,

于是他们每天早上郊区出租屋跑到市中心上班。

相对来说,外来高学历人群直接在产业园区附近的新建住宅区买房,反而是通勤时间最短的。

或者土著属于从小就不好好读书的,长大了也在皮包公司里混日子,这是最爽的。

知乎用户 大狗​ 发表

我平时 0700 出门,0720 在班车站等班车,0820 左右到公司,1700 下班,到家大约是 1830。

班车上可以刷抖音睡觉,所以倒是没觉得有什么不爽,大雨大雪天可以在家上班,更是美滋滋,何况,收入在天津这座城市,还可以的。

知乎用户 不拿到注会不改名 发表

这个问题

男默女泪

知乎用户 人生值得 发表

阿这, 18 线乡镇,每天 5 分钟通勤路过……

知乎用户 jeff 发表

首先,我认为通勤达到一小时以上不是一个正常的现象,这就从侧面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年轻人扎堆。

人们总是喜欢在财富聚集的地方工作而拒绝在贫困的地方工作生活。在很多人看来我可以先在比较富有的城市工作,等我赚到了钱再去其他城市买房买车定居。

这也侧面反映了社会经济的不均衡,因为基尼系数增大造成了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也在逐步增大。

我每天的通勤在一小时以上,虽然是同城但是相对而言我的工作更稳定一些。我觉得未来应该让企业和就业资源分散开而不是高度聚集,让更多的城市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劳动力的补充。

知乎用户 羡青山 发表

搁北京当初我住十八里店,上班在北四环,坐 740,一共也就十来站。早高峰的时候堵车堵的跟狗一样,上车找到位置就睡觉。晚上一样,依旧堵死了。周末二十分钟的路程,白天基本一小时到一个半小时,来回就是接近仨小时。

导致我非常喜欢加班划水,因为晚下班有一点补贴和不堵车。

后面来合肥,半小时以上的路程都没办法接受。实在不想再赶了……

知乎用户 广东沙面 发表

这就是改革的阵痛,过了这一段时间就好了,快点十几年,慢一点没准几百年。顺应自然规律的时期,肯定能实现的。

中国上一波城市大建设是九十年代,那个时代追求的是平均主义,就是你发达的不让你发挥能力,然后拿你的东西去帮扶落后地区,就是让所有人得到的收益差不多。

结果到了 2014 年前后,发现这个模式既不利于优势地区发展,又在落后地区养了一群懒汉,还导致一大批足够优秀但是出生时因为父母原因没能拿到优质城市户口的人困扰在户口上。所以改了政策,就是城市各凭本事,各自发展,顺应自然规律和人的迁移愿望,大幅放宽了落户条件,促进人口流动。西安更是领先全国,因为中专就可以落户特大城市而走红全国。

开放以后,进一步促进了劣质城市的年轻人到优质城市去实现人生价值。就产生了九十年代的城市规划和外来人口大量涌入不匹配的问题。

当前就是改革产生的阵痛逐步加剧的时期。

生在这个时代也没有办法,新的规划也在逐步实施,等新的规划具备了规模,阵痛就会缓解了。我们的努力,就是早日让社会度过这段阵痛期,让下一代不需要忍受这种阵痛。

知乎用户 叶蓁蓁 发表

北京一小时内能到都不算远,很多人都是 1.5-2 小时

知乎用户 三刀不暴击 发表

我觉得这事也不能全赖房价

张嘴资本恶毒闭嘴资本肮脏的没多大意思

其实通勤费劲并不是大城市特有的问题,很多中小城市虽然未必有大城市人民几小时的极端通勤

但也不是想象的那样一片腿 10 分钟就溜达到单位了

咱们的城市规划,普遍都是单一核心的模式,那块地方干什么都是给你规划好了的

就跟你玩模拟城市差不多

这个地方是产业区,这个地方是商业街 CBD,这个地方是工业区,这个地方是大规模的住宅区

这就容易导致大量的就业集中在一个区域,可住的人又集中在另一个地方

我不知道全国有多少城市都有叫 “南湖” 的地方,但我住过的不同城市的南湖就有两三个,还基本

上都是大量的住宅区为主

也不知道是不是一个老师教的么还是算过这俩字比较适合住宅区

既然是这种模式,那通勤长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首先地儿就那么大点地方,比如说有十万人在市中心上班,但显然市中心不可能容下所有在这里工作的人

其次,这样的规划往往导致你的生活需求跟工作需求是分开的

抛开房价不谈,你说你就在 CBD 里上班,让你住这也就算了

可你要在工业区产业区里上班呢?

我身边的朋友有些在偏一点的产业园上班的,周围不是没有房子卖,他不买啊

哪怕再贵再小都要往城里买

那除非像过去大厂那样有家属楼

不光有家属楼,还有子弟学校,子弟医院,服务社,理发店,饭店,礼堂,甚至警察局,消防局,一应俱全,完全是城中之城那种

那确实甭说上班了,日常生活没啥特别大的事都不用上街,院儿里都能解决

不过显然是不可能了

知乎用户 A 股韭菜天花板 发表

从毕业以来有三段租房经历,分别是杭州,贵阳,温州,可能唯一有代表性的是一段不长的杭州经历吧。

杭州

当时的公司在滨江区江滨路地铁站附近,一批的同事,大致分成三种类型吧,一种是租房在价格合适设施齐全房屋较新,但公交班次少,距离也相对较远的回迁房。一种是租住在较近地铁站(如湘湖)口的,还有一种是以我为代表的住在离公司较近的小区的,周边都是比较高档的小区所以要么贵些要么居住属性有阉割。

以下我就用回迁房同事,地铁口同事以及我进行省略说明。

我租住的是靠江的一个比较高档的小区,划重点,位置经过研究,有三辆公交车可以直达公司旁,过马路即到公司,且班次每 10-15 分钟一班,距离公司 4 站路。公司与家两地距离步行 30 分钟左右。缺点当然有,房屋被隔断,4 居室劈开成了 2 个 2 居室,我们这一半,阉割了厨房,空间比较小,且仍然是合租状态,不过价格比较良心。

说一下通勤流程。八点半上班,每天 7 点 3x 分出门,坐 7 点 40 左右到站的公交车,比较规律,坐不上也不要紧,45 分左右还有一班,且离始发站不远,座位随便坐,八点不到可以到公司楼下公交车站,闲庭信步到食堂吃个早餐再打卡,时间很宽裕。晚上下班呢,天气好可以溜达回去,要是懒得走,同上午通勤,也很快。

地铁口同事和我的通勤流程,便利度上差不多,不细讲,时间的话会比我这种要多一些,地铁的进出站以及去往地铁的时间,虽然少也不可忽略。

而回迁房同事就相对比较惨了,公交车班次间隔比较久,20-25 分钟左右,且只有一辆车合适,早上通勤错过了一班,要么骑上共享单车锻炼身体,要么打开滴滴拼运气,早高峰的滴滴,你懂的… 通勤相对来说,就比较难受了。

平日里也就还好,极端情况像大雨天,我和地铁口同事问题不大,会多花十多分钟通勤时间在路上,而回迁房同事就很绝望了,下雨天的公交车难等,何况是班次少的稀有品种,下雨天的滴滴… 你懂的… 总不能淋着大雨蹬共享单车吧… 所以往往这种天气,他们只能原地挂机。

说这个经历是想说,很多时候我们是有选择的,选择也要伴随着取舍,我牺牲了一些空间和厨房,换来了通勤的便利,但回迁房同事也未必苦闷,闲来可以三五好友做饭聚餐,更大些的空间,也是我所向往的,只不过是通勤不便一些。

看一些回答,谈房价,谈社会阶级割裂,有道理,但毫无卵用。于个人而言,对通勤时间长不满,要么看看有没有更优的解,要么忍着,别抱怨,整天忧国忧民的。

而后来,我在贵阳和温州租住的房子,直线距离控制在一公里以内,步行 10 分钟即可,房间大,设施齐全,周围菜场超市,商业综合体,统统步行可达,幸福指数瞬间就拉上去了,于我而言,这可能就是更优的解吧。

知乎用户 富贵 发表

在北京…… 要么远,要么破,要么贵。

各方面都好一点的合租三千多,如果不要隔断得奔四千走,如果想要单间,就是六七千。

无论我一个月赚多少钱,这个房租,我都觉得肉疼。

所以如果要住的像个人,只有一个选择,就是远!

一个小时内通勤已经是很幸福的了,一个半小时是常态,两个小时也是有的。

如果按北京的标准,极端通勤说的应该是 2 个小时以上。

知乎用户 你怎么知道是我 发表

超级大城市 60 分钟算什么极端,

敢用 “极端” 形容至少也要 2 个小时起步吧?

60 分钟也就是个普通水平,

路上稍微堵一会儿或者等一会儿公交车十几、二十分钟就过去了,

数年前在郑州,过一个十字路口公交车用了将近 50 分钟,

没错,是一个十字路口——还没拆迁时的陈寨附近,

所以不能用通勤距离测算通勤时间,极其不准确。

按距离推算通勤时间的人恐怕不知道拥堵以及等公交是什么意思,

另一种何不食肉糜。

知乎用户 真二世明王​ 发表

坐标苏州,

从家里到单位,

随着搬家,

单位更换部门,

从最开始的 15 分钟,

到如今的 1 个半小时,

地铁➕有轨电车➕步行一公里

全长 26 公里,

一天来回 52 公里,3 个小时,

选择有轨公共交通主要一是不会堵车,

二是不用驾驶,路上时间其实还是你的,可以上网或者打游戏,

三是路上强迫自己步行变相锻炼,

所以其实感觉还好。

知乎用户 jamesr 发表

坐标杭州,单程 29km,一个半小时单程通勤穿过主城区,无论是自己开车还是地铁转出租。所以现在在家办公,每天能省出来三个多小时。

杭州没有北京大,所以北京这样一点不奇怪。其实很多工作是适合远程办公的,虽然会有一些沟通成本的增加,但是总体上还是提高生产力的。

知乎用户 最暖最珍贵​ 发表

谢邀。

坐标山东青岛 (二线 / 准一线)。

我参加工作十几年了,职业履历主要是地产行业从业。

最初很多年通勤时间单程都在 40 分钟——60 分钟左右。

经历如下:

市南区东部——市南区西部

市南区东部——崂山区石老人周边

市南区东部——李沧区

市南区东部——城阳区

最近几年居住地、办公室都固定在市南区东部。

跨区上班,公司都有通勤班车;薪资居于本地业界 top 水平;再加上那个时候还是单身小年轻,所以觉得问题不大。

现在我们业界同期都是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房子都不止一套,办公地点也随着职位晋升、公司发展,跟着公司从项目所在地回到公司区域总部。会根据孩子上学的学区,选择能同时兼顾孩子与大人的居住地点。等孩子大点,居住地点会再调整。

现在开车、打车从出门到办公室 15 分钟,堵车的话 20 分钟左右;地铁 2-3 站 (从哪一站下都行)。

在我们地产行业有个业界共识: 未来 10 年——20 年,三线及以下城市,房子会变得不值钱。

因为互联网恐怖的高密度信息灌输,年轻人都知道往大城市去——一线能留下最好;一线留不下,就去强二线 / 准一线……

三线及三线以下小城市,除了一些有强劲经济体系的城市外,其他小城市只能收纳体制内人员岁月静好,其他年轻人很难留下。

马太效应也是适用于城市发展的。

知乎现在有一种喧嚣尘上的 “学习无用论”——孩子放任自流、自由发展就行,给孩子留几套房子,将来让孩子躺平收租就行。。。

这个观点在一线城市、强二线 / 准一线城市行得通;在三线及以下城市,恐怕不行——十年、二十年以后,三线及以下城市,除了当地 top 学区的学区房,手持超过两套以上的房子,很可能会变成负资产。

知乎用户 亲爱的弗里德里希​ 发表

我上班单程 2-3 公里(取决于在哪个教学楼上课),开车 8-10 分钟

当年决定回老家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北京通勤时间太长

也不是没想过留北京,但要我的那个事业单位给的工资太少,家里也没法支持在北京五环内买房,我想过在昌平租房子坐 345 快到马甸桥再换车。。。后来仔细一琢磨,冬天或者雨天太惨了,算了

为了坚定自己逃离北京的心,有一天 18 点左右在人大东门天桥上拍了张中关村大街堵车的图,一有留北京的想法就掏出手机看看,然后问自己:你想过这样的生活吗?

于是博士毕业后立马跑路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帝都通勤的奇葩,是自找的。

明明知道 CBD 已经人满为患,依然把中国尊插在那儿,平添万人级别的办公空间,微笑脸,不说脏话。

所有的好医院好学校都在四环内,说搬迁,除了两三个医院开了分院,东西城学区房反而又涨了一翻。买西城小户型住亦庄大房子,每天增加市区拥堵的家庭,不是少数。

公交车跟私家车一起堵在路上,丝毫没有公共交通的优势,高速出入口早晚高峰时间必查车牌,人工努力制造拥堵,也是厉害!

严格禁止三环内高楼,在容纳住户原本就稀少的情况下,潜规则不支持小户型开发,新房全是百平以上豪宅,既买不起,也租不起。

上车房越来越远,市区老破小即使便宜,年限问题也限制贷款。

知道最可怕的是什么吗?不是学 hk 卖水泥,而是比 hk 面积大那么多,依然努力学 hk 卖水泥。

Hk 虽然上车贵,但因为地方小,地铁分布密集,住得远依然通勤时间低。而帝都不断扩充新盘,目前已经到六环外了,可三环里地铁的密集度还赶不上 hk,除了公交车和 11 路,就只能依靠共享单车。

北风呼呼的吹,共享单车玩命的蹬,实惨。

更惨的是,坐在公交车往地铁站开,沿途都是未开发的大片荒地,每天狠狠堵在城中村的破路上,真的酸爽。

知乎用户 孤鹤​ 发表

高中地理课就学了,这是逆城市化现象,在百年前的伦敦就开始啦

知乎用户 破晓​ 发表

现在?我不喜欢开车,平时上下班因为弹性时间的关系主要靠地铁,不到万不得已家里的车子都是我爸爸或我太太开。自己的公司不需要坐班,因为几个合伙人里我分工是市场,所以一直在外面跑


之前打工时候,上班地铁单程 2 个小时;之前上高中和初中时候,上学骑车单程 1 个小时;之前上小学时候,上学公交车单程 1.5 个小时。就我本人而言,早就习惯了,并没有极端的感觉。哦,我上海本地人

知乎用户 王之 Shawn 发表

六十分的通勤真的还好,很多人都是两小时的通勤

知乎用户 林森 发表

通勤时间对人的伤害远比大家想象的大,上一份工作,有段时间天天打车回单位,本来最多四十分钟的路程,堵车能堵到一个小时往上,然后再步行十到二十分钟回家。实在受不了了决定辞职。可能有人觉得有车座有位子坐还不够吗?虽然打车坐车时间也算在工作里面,但相当每天来回通勤将近两个小时甚至三个小时,真的比上班还累。我还算是不晕车,要是碰到晕车的就更惨了。至于看到有回答说挤地铁挤到骨折,海精专,比你懂。

知乎用户 图腾 发表

我在乡镇住着,其实就是农村。工作单位离家目测不到 200 米,但是因为单位和家都有围墙,绕一圈,步行 5 分钟。但是,我希望我的孩子将来在城里工作,即便通勤一个小时

知乎用户 月落满天霜​ 发表

拖后腿的人来了,

坐标北京,

上班单程 30 公里,

开车不算太堵的话需要 1 小时,

地铁加共享单车需要 1 个半小时往上。

知乎用户 我不吃西红柿​ 发表

很简单,房租、房价太高,而收入太低导致的。

知乎用户 铁拳无敌加菲猫 发表

反映了城市市中心和居住距离的不合理。

反映了现今社会很少人会为一份工作而买相邻位置的房子。(公务员除外)工作流动性强。

反映了一人开一部私家车上班的不合理性。(大量省道路位置的电动车,摩托车被排除出交通工具范围)

反映了城市之间布局不合理。不止资本家剥削人,大城市也会剥削其他城市。(苏州人去上海上班)大量工作岗位以及上下游产业链成规模固化在超大城市。

别问,问就是一大堆问题。

知乎用户 师哥背影 发表

十分钟

知乎用户 IN 小 发表

十八线地级市,通勤时间单边一小时,单程 13.5 公里~

不是开玩笑,不只是大城市,现在只要是个地级市,可能都差不多吧?

原因?都是发展房地产导致的。毋庸置疑。

你说一个年财政收入百亿级别的地级市,建成区也就那么点面积~用得着几环吗?为啥?要开发房地产项目啊。建成区拆迁成本高,拆不起,合着就往边上扩建,反正地广人稀,拆起来便宜,不过地价便宜了,房价一点也没便宜~呵呵~

面积扩大了,开始搞环保,工业企业都往郊区搬迁,本来也是正确的事,不过能不能上点心?三通一平总要吧?企业搬迁过去了,就 ojbk 了,至于道路,慢慢等吧~

另外,十八线地级市是没有城中村的,郊区真的就是村,没有城的概念~生活用品都不见得买的齐~没车的话,想出个门得走半小时才能到大路上等出租车~

所以呢,我们住在城里,在郊区上班~而且大家都在郊区上班,所以,上下班高峰期堵车已经赶上二线城市标准了~

知乎用户 成长的栗鼠​ 发表

坐标 HZ, 每天单程车程一个半小时,自己开车。如果 60 分钟算极端了,我已经飞跃极端了,哈哈。

如果遇到节假日,比如端午,国庆大长假,单程回家需要三个小时,有一次硬生生从六点开到九点!!

娃不停地打电话问我,妈妈你到哪里了?很着急。我也很无奈,虽然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是条条大路都堵车啊!无能为力,恨不得能飞起来。不过现在好像已经有可以飞的汽车。

![](data:image/svg+xml;utf8,)

但要是人人都开会飞的汽车,那也是乱套啊!

还是《西部世界》里的车最方便。超级气派酷炫,还能飞,不用人驾驶。

不过呢,除了开车有点累之外。也没有让这段时间闲着。人家得到就是想要开发利用大家的这段时间嘛,所以可以听听得到哈。

而且,也是自由放空的一段好时间。啥事也不想,啥事做不了,只能开车,脑子可以稍微神游一下,也挺好的。

在改变不了现状的情况下,只能改变自己去适应它了。

知乎用户 猫大师​ 发表

我觉得这是个时代问题……

城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环越修越多,地皮越来越大,核心圈的房价越来越高,老城改造拆迁,把低收入群体往郊区逼,然后产业升级、转移等等。

可能你爸爸和爷爷那一辈的人原先在家附近某某厂矿上班,走路 10 分钟就到,一片区的人都是工友。

然后过了几十年,厂子没了,到了你这一代,你进入了另一个行业,就得翻山越岭去上班……

没办法,没辙。

知乎用户 剥蚀​ 发表

房子贵呗,最近吵的热闹的蛋壳事件,大家都知道了蛋壳的尿性,但实际上剩下那几个也不是啥好鸟,当初自如领衔,垄断房源,然后大幅抬高租金,其它长租公寓公司跟着成立,并且一呼百应,纷纷加进去,那个时候应该是 18 年,北京一间卧室的平均房租涨了至少五百,之前五环周边你想找个 1500 左右的单间还挺简单,18 年之后再小再破也得 2000 起,五环内更别说了,六七平的厕所房敢要你 3000。

这些长租公寓垄断房源后,一方面不停涨价,另一方面还囤货居奇,大量房子捏手里不往外租,制造房源稀少的假象,协助推动房租上涨。那个时候的中介都是你爱租不租,懒得搭理你那种。为了涨价多赚钱,自如们宁可房子不租出去,白给房东租金,也不愿意给租客稍微便宜点的价格住,你说他们心有多黑。

所以当年 zf 做了啥呢?大家看看当时的新闻吧。

注意圈出来的,承诺不涨价,并且把囤起来的房子租出去。他们做的恶全都认了,但也就这样,并不是他们承诺不涨价,而是已经涨无可涨了,zf 选择这个时间点约谈,配合相当之默契。

所以蛋壳暴雷,租客只能认栽,不会有人管,你们的租金损失了就损失了。

实际上这几年,暴雷跑路的长租公司多了去了,只见民众维权,从没见有官方整治。哪怕出了人命,也是草草了之。

所以回到这个问题,通勤 60 分钟,如何看待,没啥好看待的。

因为我们要活着。

知乎用户 穆穆念熙 发表

正好最近公司搬地方了,从市内搬到了高新。地理地点其实还近了一些,但是通勤时间增加了一倍,一个半小时左右了。

通勤时间太长,其实不只是路上耗的时间更长了,更考验的是忍耐能力。

其实就有点不太理解,为什么在城市规划的时候要把办公区域规划得这么密集呢?

如果说是为了方便交流沟通学习,客户都是在这一片吗?如果都在这一片,出门就是个堵,那离得远近有什么区别呢?

如果集中办公的都是差不多同类型的公司,客户公司都在别的地方,那这些公司会交流吗?

这是我的困惑所在。

就西安的情况来说,高新区的房子都比较贵,能买得起高新房子的人还是比较少的。大部分人都散落在城市其余几个方向。就看着交通,每天早上从北到南堵成狗,每天下午从南到北堵成狗,就不知道图什么。

也难怪现在的学生找工作先问工作地点在哪里,钱多少都不是第一位了,反正应届生的薪资都差不多。

纯粹吐槽式回答。

知乎用户 金花花童鞋 发表

广州,路程 23 公里,开车单程不堵车 35 分钟,日常稍微堵堵 45 分钟,偶尔大堵一个小时以上。幸好住在郊区,上班在另一个郊区,堵车半个小时以内的堵车都不算堵车。

我老公上班必须走一段华南快速,晚上九点多都要堵上半个多小时在路上。高峰时间一个小时的路程要花三个小时,他只有周末才回家。

知乎用户 天河西乡 发表

广州,我家离单位虽然地铁只有一站,但加上两头走路,单程也要半个小时。如果全程走路,则是四十分钟,但路不太好走,特别是还要经过一个复杂的立交桥,所以还是坐地铁上下班。

知乎用户 独行 发表

搞得就是咱这批小地方出身想进城的人,对号入座。

知乎用户 柳二狗​ 发表

嗨,有钱谁会工作在市区,住在郊区,天天忍受一个多小时的单程通勤。

知乎用户 中山房哥 发表

谢邀。

1)买得起、早买核心区的房子,形成了一个阶层;

2)以及交通还不够便利。

就反映了这两个问题。

一。

北京有出名的睡城,以前看报道,在睡城居住、北京核心区上班,大部分人没有自驾车,要每天来回挤公交,够辛苦,也够励志——利用公交上的时间各种学习。

目前每天约有 40 万人往返于北京与燕郊,其中 30 万人采用公共交通,而早高峰成功挤上一辆公交车的时间需要 40 分钟。(2015 年的报道,不知道现在情况如何?)

这里面无可避免涉及到房价的问题了。

北京作为高精尖人士都向往的城市,即使不一定长期在那里,也是希望有套房子长期安在北京。

所以,房价就天然将阶层划分了。

早买核心区的人、以及后面涌进去买得起的人,是一个阶层。

后面的,买不起,现实的说,是不可能买得起了,一辈子也买不起了。

而能够到核心区有产业集聚的地方上班,拿着还算高收入的薪资,已经是融进这座城市的最好的标志。

然后用这份薪水在距离上班地方很远的位置买套房——那么,上下班自然需要耗费更多的通勤时间。

如果薪资确实够高,还可能为了孩子的教育,才会在核心区租套房子方便孩子入读核心区好学校。

这个问题,好像也很容易解决:

在偏远地方与核心区修建更便捷的交通;

将与核心区同样的的配套及工作岗位往新区迁移。

这样不就好了吗?

说第 2 点。

有些城市的中心区是会随着新区建设,能够迁移的。但北京特殊,是不可能,想想都能懂。

深圳又发生变化,以前罗湖是去深圳的每个人的追求,现在更多是有限考虑南山、前海了。

又比如西安,虽然南面是老城,多配套,但北面新区应该也是会越来越好,能分流,也能够有更多工作机会,也就是说在新区居住的小伙伴就可以缩短通勤时间。

这是基于城市人口不断增长,这样新区能够成熟。

不然,就只有没落的份。如没落,原先之前的房子也变得没那么值钱。

但要发展一个新区,又要保持老区不没落,就要吸引人口不断增长,在生育率下降的背景,是不容易的。

因此,解决郊区作为睡城的现实,同时吸引产业聚集,并非易事。

二。

交通问题。

道路交通,在去过的城市里,深圳是做得最好的——就是他们的道路交通管理,确实会从开车的司机的角度想很多顺畅交通的方法。比如,潮汐车道

而一些城市,就算深夜车辆极少,红绿灯还保留 120 秒,看到空荡荡的街道,那一直停止的 99 秒红绿灯,自然就觉得这是一刀切的懒政

所以,坦白讲,很多时候通勤耗费过多时间,管理上的责任不可缺失。

就好像上面的 99 秒红绿灯,管理有错吗?没有错,也没有哪条规定说必须要灵活错峰设置等候时间。

这也只能表示无奈,这是部分在位者的问题。

又都知道快捷交通能解决很多问题,通地铁方便很多,可不是每个城市都有能力、财力去修建地铁,这又是明知之而不能为之。

但加强交通管理,在现状基础上做优化,比如现在提出的城市大脑 AI 治理拥堵,像杭州做得很出色。这样的经验推广,应该会为缩短通勤时间提供有帮助的解决方案。

知乎用户 Dolores​ 发表

公司越搬越远或者办公楼附近房价过高也有可能是因为孩子的学区不得不住得远。

还有一点,好多城市是不是三天两头在修路,人为制造拥堵,今天重新排个下水通车没多久又要折腾别的了马上又堵上。

我们这主城区有段时间几乎每条路都有路段在修,隔离栏拆了做绿化带过段时间再把绿化带拆了变隔离栏,顺便两边的店招牌一定要改成一个样的,几个月半年下来路一点没拓宽所有人上下班倒是堵的严严实实。

知乎用户 投机启示录 发表

我都是多出钱住公司附近,毕竟一天上下班来回在路上挤那么久,很影响状态。

知乎用户 学会安静 发表

反映了人太多。

反映了太多人不合理的聚集在了大城市。

高房价也好,蛋壳也好,本质都是人太多太聚集的副作用。

科技和工业化的生产,早不需要这么多人了。

就这样还有人惊呼生育率太低。

只能呵呵了。

通勤时间 20 分钟。

知乎用户 木木罗 发表

60 分钟根本就是常规操作啊!

特别是没有固定上班地点的还必须按时到地方的外勤人员,通勤时间最起码都是 1.5 小时起步……

我平时上班,单程时间最少 1.5 小时,来回三四个小时都很正常,要问我为什么不住近一点,因为穷!

知乎用户 LeechJ 膏药药 发表

原来 60 分钟就算极端通勤,难怪每天这么累

知乎用户 Alisa 发表

三小时。。。

别的工作我都没找到,我能怎么办,我也很绝望啊…………

其实离我家最近的体制内的工作,可能是我们街道办事处吧,我猜测。。。

但我并不想去。。。

离我家最近的两个高校,我去应聘过,被拒绝了。。。心碎。。。

所以只能去很远的地方工作了。。。

知乎用户 前程无忧 51job 招聘小助手​ 发表

60 分钟就算极端通勤了?我这个不算资深的社畜留下麻木的泪水。

就我自己的经验来说,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一个小时的通勤其实不算什么,毕竟我曾经试过一个半小时,而且也见过一些同事每天来回通勤 4 小时 + 上下班… 但是把这点时间放到我的家乡的四线小城市,我的血压就瞬间上来了。对比出压力,压力让人心态崩了。。

通勤时间长,我觉得最大的危害不是身体上的,鉴于我们现在大多数人每天被外卖奶茶喂养的情况,路上多走走还是个锻炼身体的好方式呢,更受不了的是心里上带来的焦虑。每天上下班,看着公交地铁上挤满的人,再想想工作一天将要或者已经面对的繁琐杂事,唯一的感受就是没有呼吸的空间,然后觉得自己真的很渺小。时间长了,真的很容易让人心生抑郁啊。

知乎用户 者也 发表

人在广州,住在天河车陂,工作在番禺。每天上班路上 1 小时,下班一小时。还不包括限流严重的时候等待的时间,关于限流这事,只有去过北上广深的打工人大概才知道。

[8 号换 4 号线下班人多的时候限流 83 播放 · 0 赞同视频

​](https://www.zhihu.com/zvideo/1318686238220460032)

上面就是前两天的站内限流,平时进站也要排队,但是一直没拍。当然广州的这个还算好的,原先在北京的时候,地铁更恐怖。

在北京时我是住在天通苑北,号称亚洲第一大社区天通苑旁边的民房聚集区,这里房租便宜,紧临地铁 5 号线起点站天通苑北站。上班在 1 号线的终点站,好像是叫四惠东。这条北京 5 号线地铁限流更是恐怖。我上班时间大概是 9 点,车程加走路大概是 1 小时,但是限流排队就得至少 30 分钟,所以经常要 7 点出发上班。夏天时候顶着太阳排队,人挤人,人推人。冬天时候寒风中排队,人多倒是暖和了点。

为什么要住的这样偏远,在北京是因为房租便宜,在广州是因为我和老公上班地方天南地北的,总得挨着一个人。(最近打算换到我公司附近,让他感受下每天通勤 2 小时)

也许还有人会说你可以回老家为什么要来一线城市吃这苦头。可是啊我们的老家都是农村,真的找不到想要的工作。他老家的省会,我不习惯,北方太冷太干了。我老家的省会,房价比广州高,工资又超级低。出来打工的都很不容易啊,要是家里能在个四五线城市也有房有工作,我们也不想离乡背井。

加油吧打工人!!!

知乎用户 樱桃味的智子​ 发表

我小时候起床晚五分钟会被我爸骂死,说再也不带我上学……… 距离学校八公里…… 哭了

知乎用户 OctOctOct 发表

坐标上海,家到公司单程 18 公里。公司在外环外,不靠地铁站,周围几公里内没有公交车站。公司员工上班要么搭乘公司提供的班车(班车线路很少),要么自驾,或者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公司的就直接租在公司附近的地方,可以选择骑车或者电瓶车上下班。真正选择步行来上班的极少,毕竟从我们园区大门进来走到公司就要 15 分钟了。虽然公司地处外环,可以说鸟不拉屎,最近的商业配套要开车 15 分钟才能到达,但公司园区对面的商品房已经卖到了八万多一平。买是买不起的。租房的话,两房一个月至少六七千。

2011 年买车的时候,路上车很少。基本上从公司到家路上 20 多分钟就够了。碰上下班晚了,可以上中环高架,最快 20 分钟以内就能到家。这几年路上越来越堵,7 点以后出门的话,在小区里就能堵上七八分钟。基本上每天早上六点半起床,六点 45 出门,可以在七点半到公司。公司上班时间是八点半。如果 7 点出发,可能就要八点 15 以后才能到公司了。堵得实在受不了,所以宁可早起出门。

七点半到公司在公司里还不算早,基本上过了七点半到公司,公司内有棚的几十个停车位就已经停不到了。都是辛苦的打工人。

补充说明,2005 年开始在张江上班的时候,租在世纪公园地铁站口。九点上班,可以八点多起床,八点四十出门。两站地铁十分钟就到。那时候还是挺幸福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同样 11 公里,有的人骑车,有的人坐公交,有的人打车,有的人开车,舒适度肯定不一样,用的时间也肯定不一样

我在表中某 Ⅱ 型大城市,三四年前上班地点距离家 18 公里,刚上班那会儿坐公交,天天早上六点二十出门赶第二班公交车,也就差不多八点半左右能卡点到单位打卡。后来我妈觉得我出门的时候天黑着,回家的时候天还黑着,心疼我,给我买了辆车,我就开始了幸福通勤:七点半出门,八点就到单位,后来七点五十出门,八点半卡点到,再后来单位考勤不卡那么严了,人也越来越懒散了,八点零几出门,八点四十几到

这是通勤时间从两个多小时到四十分钟的大飞跃啊!

知乎用户 安静的人 发表

这是大城市的问题,我上班只需要 10 分钟。

知乎用户 骨头 发表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反映了人才没有最优化配置的问题。比如上海,为什么浦东的人要到浦西工作,因为房子在浦东吗? 但这个是没法根治的问题,除非你找了一份活少钱多离家近的工作。

我在杭州,住在城西,以前在古翠路上班,车程大概 90 分钟,而且要避开早高峰。去年创业的公司搬到滨江,每一趟 35 公里,就算不堵车也有一个多小时,一天 70 多公里,油费都费了不少,更何况路上时间基本什么都干不了。

所以,今年换到离家近的公司,有多近呢,我走路上班也就一个小时呀。

知乎用户 大猿帅 发表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的都是人上人!

当劳动人民自我调侃的话语都被当做正能量来宣传的时候,我就觉得劳动人民的辛酸还会持续下去

知乎用户 丑丑 发表

住自己家上班走路 5 分钟,住婆婆家坐地铁不换乘且有位置坐 45 分钟,住小家地铁倒一次 35 分钟。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回国时有幸坐过几次早高峰从浦东机场到上海市区的地铁,坚定了我这种土包子不适合生活在大城市的认知。

小时候家在三线厂子,爸爸妈妈上班的地方走路五到十分钟吧。后来调动到城里机关,我家住的那栋楼离办公楼不超过五十米。学校离我家步行十五分钟那时候已经觉得是极遥远的距离,上学最辛苦的部分就是每天两趟来回。

喜欢安逸的生活甚至超越了物质追求。所以现在住的地方很合心意,俩孩子的学校在马路对面,正常上学日子学校侧门会开,从家里出来十分钟可以坐进教室了。上班的地方公交车五分钟,加上两头需要走路和等车,最长不超过二十分钟。有大把的休闲时光去运动,去发展各种乱七八糟的爱好,或者只是发呆,歪沙发上发呆也比地铁上挤着发呆舒服多了。

知乎用户 章三疯 发表

本人住在北京北六环外的昌平城区,到达工作地点 1 东三环亮马桥如果坐地铁要花费来回 3 小时,目前每天坐市郊铁路到北京北倒地铁来回花费 4 小时,有时会到工作地点 2 丰台青塔来回 5 小时。阁下一定会问你脑子瓦特了吗?朋友,我也没有办法啊,且听我细细道来。

最开始我上班坐 885 到北三环倒 300 快,在这样枯燥的工作了 2/3 年之后,在忍受了很多时候冬天公交不开冷风,人满为患的挤在公交中 2/3 年后,终于有一次,当我早高峰坐上公交时开始闹肚子,因为这车过了这站就上京藏高速了,到北三环之前都不不下高速没有站,恰好那天又赶上早高峰堵车,结果就这样难受了一路,简直就像在地狱中一样,而且到北三环后找到公厕,排队又排了半天,从此我便患上了肠易激综合征,也就是早高峰时如果坐公交长时间没有厕所或者坐地铁出现人挨人人挤人(比如下图这种情况),

以至于人过多厕所需要排队的情况,我内心的紧张感一下就会爆棚,接着全身开始发冷,最后肚子就真的有感觉了。

没错,现在我愿意多花半小时做火车的原因,就是因为火车上有厕所,我反而觉得很安心去的少了。至于说对于这种通勤时间过长的情况,我也曾思索过有什么解决之道,不过估计实现可能性不大。

中国将如何解决日益凸显的贫富分化,阶层问题?

知乎用户 紫慕​ 发表

年轻人不是不想回家,不是非得留在北京深圳内卷。

年轻人是想不清楚,明明都是个人,就因为画了个圈,自己的家在圈外,突然就变成人下人了?凭什么?

那些拆迁房东又凭啥享受大城市的资源呢?他们拆迁的溢价是谁承担的呢?大城市的今天是谁建设的呢?是那些工体蹦迪的北京联大的少爷公主?还是提笼遛鸟的盖了帽儿的大爷?

知乎用户 iRest 艾力斯特​ 发表

相信不少卑微打工人看到这条问题,瞬间想起每天早上挤地铁的痛苦回忆。社畜之间越来越卷的情况下,单次通勤超过 1 小时以上的情况并不罕见。

如果不是真的租不起公司附近的房子,谁又愿意每天来回花两个小时浪费在通勤路上?地铁里挤成肉饼的窒息感谁想感受?寒冬大雪中骑电动车的滋味谁想体会?社畜们早起晚归,加班 996 结束后还要画 60 分钟通勤,真的很累!

但事实上,每天的超长通勤或许是有办法缩短的,即使实在没法缩短,也可以做出一些改变,让这段时间变得更惬意,增加上班通勤 “幸福感”,(就算谈不上幸福,至少不会只有痛苦的体验。)

接下来小艾就来给大家支几招,教大家怎么关爱超长通勤的打工人~

  1. 租房子尽量租近一点

这看似一句正确的废话,没钱租也没办法嘛!但事实上,有时候租了一个看似便宜的房子,背后却藏着不少额外的费用:包括**每天坐地铁、骑车的通勤费用,甚至还有日常迟到的扣款,加起来每月也有大几百了!**试想,现有的房租加上这几百块钱,是不是有可能换一个更近、更舒适的房子呢?想通以后,从此不做地铁人~

2**. 早睡早起,争取早一点出门**

打工人们都知道,坐地铁还好,但站地铁很难受,早高峰时的地铁就更加恐怖!如果能每天早起半小时,换取一个能舒舒服服坐下的座位,真的能极大程度提高通勤幸福感。

或许你会驳回我:“早睡是不可能早睡的,每天属于自己的时间就剩晚上下班后了,不好好熬个夜怎么说得过去?早起就更不可能了。” 但事实上,你早睡早起后,看似晚上的时光变少了,但早上在地铁上可分配的时间同样也增多了。坐在地铁上,刷刷手机,看看剧,学习一点新知识,照样很巴适~

3. 通勤神器安排上

通勤神器就是能提升你通勤幸福感的好东西

举个例子,假如你上班需要坐地铁再骑自行车,然而共享单车总是很难抢。这时候,入手一台可折叠滑板车,轻松带上地铁,下地铁即可芜湖起飞,找不到共享单车依然飞快到达公司,还能成为这条街上最靓最吸睛的崽!在地铁旁边放一台自用自行车,也是不错的选择。

又例如,你在地铁上喜欢刷剧看视频,但地铁实在太嘈杂,音量调到 60% 依然听得迷迷糊糊,这时候把你的耳机升级成降噪款,就很有必要了。耳机一戴,谁也不爱;降燥一开,与世隔绝。在地铁上也能有如家般的舒适感。

脖子酸更是社畜的通病了,打工人的一天仿佛就是从脖子酸开始的!大多数人刚上地铁就开始低头刷手机,而无论你是坐着还是站着,低头没一会就开始颈椎酸痛,这种滋味简直不能更酸爽。可惜人挤人的地铁上,你想动动脖子都很难,想伸手自己锤锤就更难了。

不如入手一只超级好用的**护颈仪,出门时往脖子上一挂,非常方便**,就能开启脖子不酸、元气满满的一天,整个人的心情都好了!

小艾在此偷偷插播一条广告!对护颈仪有点心动的话!记得去搜搜咱们小艾

@iRest 艾力斯特

家的款,咱们是杭州亚运会官方供应商,亚运品质,不会让你失望哦!

知乎用户 没有感情 发表

12 分钟左右

知乎用户 云浪新 发表

说明什么,说明我们适应环境的生存能力很强。

选择更好地去生存,就要做一些难以抗拒的取舍,毕竟每个个体都是小人物,在自己不够强大的时候,只能去习惯,时间久了,自然也就习以为常了。

你所生活的那个城市,你选择工作的地点,还有你晚上睡觉的地方,这些都是你的选择,真正意义上是你尽了自己最大的能力做的选择,去大城市,赚钱多,如果勤俭持家,我相信在租房方面肯定会让自己委屈一下,当然你像《三十而已》里面的王漫妮一样也不错,住着一个带阳台的大房子,虽然不是自己的,但是每天看着街道有家一样的感觉,也无可厚非。

但是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的工资并不像电视剧里面渲染的那样,都是普通人,都有难以启齿的时候,光鲜亮丽是少数派,平平常常、普普通通才是大多数。

所以做一件事,延伸到自己去执行,肯定是自己经过自己再三取舍之后做的选择,这个调查肯定是一份真真切切的调查数据,说明大多数人为了让自己生活的更好,断然舍弃了自己的用户体验上。这没什么,因为大家都不容易。

另一个,就是我们不应该抱怨这个城市的规划不够尽人意,你要知道,你之所以来这个城市打工,你就是为了钱来的,不要说有的没的,也别和我说你是来旅游的或者来看小姐姐的,都是扯淡,你就是来赚钱的,如果这个城市给你提供了就业机会,你就应该学会感恩,能留在大城市更好,不能留在的话,以后回家建设家乡也不错。

城市的发展是我们每个人都参与其中的,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非常紧密的,对于中国人来说,有些时候作为一个中国人,自己都不得不佩服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既然每个环节都那么紧密,作为中国人又怎么能允许每个环节出现差错,或者其实这个环节其实已经在最大化的去实现了。说城市外环人员去市中心上班的热评,其实我在这里有意反驳一下,大城市规划的这么不利于你上班,难道不是这些外地人挤破脑袋才造成的局面么,中华大地这么大,再来个十四亿,一样装得下,可是偏偏有些人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还说碗里的不香。

要学会感恩在这件不起眼的事情上。虽然我们都很愿意为承受很长时间的极端通勤而努力奋斗着(你自己的选择,你怨得了谁)。

反映了哪些问题

1、我认为人是趋利避害的动物,哪里发展的好去哪里也不是什么过错。你能过好自己的生活就是对国家最大的贡献,当然我个人是不愿意去大城市的,是去了之后才有此想法,对,你认为的没错,是我没赚到钱,不过也没关系,赚钱这件事,肯定要慢慢来,全中国又不是仅有我没赚到钱。

当然大城市也有大城市的好,提供的工作机会多,最主要的是非常繁华,还有很多厉害的人,毕竟每个人都抱有幻想,但是人还是要务实,抛弃一切幻想,大城市的繁华和你一点关系也没有,只不过就是给你提供一份就业机会。另一个打工是没有出路的。除非你是高薪资打工人。

2、可以看出我们每个人都不愿意承担过多的责任,指的是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3、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当然我已经不年轻了,还是要靠你们,我也会努力发现),还需要更多的创造力,发现新机遇的眼光。

4、还是要发展自己家乡的本地产业结构,然后争取让中国的每个省份都成为一线城市。实现富裕型的雨露均沾。

最后就是感恩我的家乡,我的祖国,大力建设高铁,地铁,因为这些基建设施真的是让我一个农村娃从城市回到老家、和上班回到自己住的家给予了很大的方便。缩短了时间,改变了交通方式。我也会把这份恩情传递社会的其他人。

最后附上一句最近很火的话作为结语:

我们仍认为,我们接受高等教育是为了帮助家乡摆脱贫困,而不是为了自己摆脱贫困的家乡,生如蝼蚁,当有鸿鹄之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知乎用户 小蜜蜂云工作 发表

现在的城市发展趋势就是集中化,无论是单位还是学校都离家有相当大的物理距离。

于是,学生早上睡眼惺忪的往学校赶。

打工人早上连早饭都来不及吃的网单位赶。

据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研究表明,通勤路程超过 10 英里后,很容易得高血压。

也是因此,上海死亡的第一病因不是什么癌症,而是心脑血管疾病

前不久,原央行行长周小川撰文指出,现在相比以前增加的通勤时间实际上也是通胀的表现。

这也就是说,人们不仅要忍受货币通胀的剥削,还要忍受时间通胀的双重剥削。

通勤时间长也不仅仅是中国,湾区的工程师每天花在路上的时间就是 2 小时车程。

今年 3 月,随着西雅图疫情的蔓延,微软实施了 “在家工作” 政策。微软将永久允许员工在家工作,这是由于流行病的影响而发生的变化。员工还可以选择在国内搬迁,但是他们的薪酬和福利将根据公司区域位置而有所变化。微软将为永久远程员工支付居家办公费用,但员工需自己支付搬迁成本。

其实微软公司并不是唯一一个容许员工永久性远程工作的企业。美国多家科技公司允许在家远程办公,就比如 Facebook 在疫情期间,早已经将数十万个岗位迁移到远程工作上,Facebook 的 CEO 马可 · 扎克伯格曾表示,在 5 到 10 年之内,多达一半的员工可以实现在家远程办公

实际上,硅谷大公司基本上早就 20% 远程了——每周工作 5 天,有 1 天是可以默认 WFH 在家上班的。

那么,如果提高到 60% 呢?3 天在家,2 天在公司?这种情况很可能是未来的趋势。

一者,程序员需要执行和集中,恰好 3 天在家写程序;而另外两天开会、设计、交流、学习等;当然,高级别的程序员可能 5 天都在开会设计交流,但是这种职位比例还是很小的;

二者,这基本上兼具了远程和在公司的双重优势:员工可以住得很远,不用忍受天天长通勤的折磨。

远程工作是大势所趋,这种趋势早晚从硅谷刮到中国,毕竟中国的二三四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远优于美国中部大农村了。

小蜜蜂云工作平台上,随便搜索开发工作,相当多的企业现在都愿意外包,毕竟有些开发工作是一时性的,没必要养人来做。还有一些日常维护性的工作,也完全可以找远程兼职。

知乎用户 肉卷大爷​ 发表

是啊,2006 年,北京就这样啊。当年,我算了一下,我每天上下班要三个小时。

就决定不上班了。

知乎用户 西皮破 发表

十八线小县城 上班步行三十分钟 公交十分钟 开车六分钟 早上公交下午走路回家 美滋滋

知乎用户 钮子壤​ 发表

自从换了新工作,我开车上下班,从关门等电梯开始计时到公司工位为止,平均时间大概 15 分钟吧。

基本上从起床开始算起,半小时内能到工位。

我住的和别人不一样,上班出城,下班进城,和绝大多数高峰人流是反过来的。基本遇不到早晚高峰堵车。

2022 年了,我又换工作了。

这次就是 2 个极端了。

现在的办公点距离家里有 45 公里。

所以,就是每天需要开车很久才能到单位。我现在也属于单程 60 分钟以上的了。忧郁。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河北三河人,不认识三河?燕郊是三河的一个镇。

本着反正离家也不远,就去北京玩儿两年的心态。14 年毕业以后在北京工作到 19 年,由于工作性质原因,换过的几个单位都是有宿舍的,基本走路上班。有一个宿舍远一点,但是通勤也就地铁半小时。虽说并没体验过终极魔鬼通勤 x 小时,但曾在爆炸挤中把内衣扣挤开了。

说说为证

还有一个难以忍受的是每次回家坐 930 真的好恶心(快通地铁了据说)… 想到很多跨省北漂每天都坐两趟 930,单日通勤能达到 6 小时以上太恐怖了,这一点我就够我爆炸了。

在我妈坚持不懈的游说下,19 年夏天我考了家里单位合同制。当时还有一丝不情愿,但是… 真香永远不会缺席。

现在… 电动车通勤 10 分钟我都嫌远,因为我同事走路上班 10 分钟…

男朋友家到我家开车 10 分钟,每天都能见面美滋滋。闺蜜跟我家隔着一条马路,走路 2 分钟就到她家门口。想改善伙食或者娱乐一下开车 30 分钟去燕郊,吃的玩的跟北京差不多。非得去特大商圈的话开车不堵时 1 小时就进北京了。

大城市奋斗,小城市生活。都是个人选择,但愿大家的辛苦、忍耐、付出都有收获。我还是做个 5 点钟就下班躺在家里看剧的咸鱼吧…

知乎用户 leee 发表

有一个顾名思义的词很形象

级差地租

知乎用户 月酌 发表

家在北京天宫院,上班在安贞门,地铁 37 站,单程 1 小时 45 分钟(换乘无等待一趟就上去)

或者开车兜五环,6 点半前出门,1 小时 30 分钟到。

总有同事问我为啥不在公司附近买房,先不说有没有资格,就亚运村那个价格,三个月不吃不喝能买一平米。

至于反映了哪些问题,没钱对我来说不是问题,是答案……

知乎用户 洛伦兹力想做功​​ 发表

广州

住花都,周末去荔湾上课

打车,车上睡,挤地铁肯定受不了,拼车两个小时,直达 50 分钟

每周靠高速公路通勤,单程 15R 高速费,滴滴黑金满级会员

为什么不在花都上,荔湾酬高

为什么不在荔湾住,花都舒服

知乎用户 陈卓​ 发表

北京 58% 的人通勤时间在 45 分钟以上。显然年轻人通勤时间更长。不说通勤路上辛苦了,就是家里有个事,回来都不易。

知乎用户 爱因 ein 发表

北京的昌平线,看看每天上下班的有多挤就知道了

那边的房租稍微貌似便宜些?

但是通勤要人命,一个小时以上就是家常便饭!

以前做地铁时常常看到地铁上的人啊!

都是黑眼圈,一动不动的盯着手机

后来还是选择离开北京了

唉,生活都不容易,珍惜眼前的生活吧

知乎用户 丁瑞莲律师​ 发表

真希望能住在公司,一点点路程都不想多走,大冷天的多睡一秒钟都是好的

知乎用户 暇旅行鱼 发表

这就是资本家不懂怎么更好的压榨人,你太高看他们了,他们哪里懂什么资本主义吗,这些能够奔波几十公里上班的,每个小时的时薪,哪个不在 30 块钱以上?每天两小时的通勤时间,这要用在工作上,能够创造多少的生产力,结果被浪费了,每个人节约两个小时,就能把 996 变成 976,弄不懂投入产出比啊!

知乎用户 净启 发表

60 分钟以上就算极端通勤了??????我这辈子除了睡办公室,从来没有过 60 分钟以内的通勤…………………………………………………………………………

知乎用户 汤寞寞 发表

出差算吗?公司在深圳,工作的地点是珠海或者江门,最近半年每周 5 天都需要来回跑,每天花在路上一个往返的时间超过 6 个小时(算上堵车),基本上早上 7 点坐车出发,晚上 9 点左右到家,坐大巴或者顺风车,到了目的地再转公交车去(别问我为什么不打的而坐大巴,问就是公司不给报销)60 分钟的通勤就算极端了的话,那我这种的算什么,非常规极端恶劣变态…(无数个形容词)的通勤?还问我反应了什么问题?反应了唯一一个问题就是:我穷!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去年夏天,我准备跳槽的时候,是不打算入职现在就职的公司的,因为它太远,以下是非高峰路线图,高峰时期还会堵车,遇到雨天路滑,两小时到公司也是常有的事

但我最后还是入职了。

是因为老板说,我家附近的场馆正好打算和我们公司签承包合同,我可以去驻点,要知道场馆离我家不过五百米,想想通勤只有几分钟,八点起床 (*•̀ᴗ•́*) ̑̑,吃个早饭 ,八点半就能到工位 ,太特么爽了ε (๑> ₃ <) з 。

但是不知道是甲方没信用还是老板诓我,最后场馆这件事就黄了,所以,疫情前我一直在摇摆要不要辞职,因为太累了,通勤耗尽了我所有的激情,每次到办公室都是被榨得半干的状态Ծ‸Ծ。

结果发生了几件事,我还是坚持到了现在。

第一,疫情期间不上班两个月,工资按照正常工资发,疫情后还加薪了,老板那么有钱,不太好意思辜负,虽然他极有可能诓了我,但有钱就是好老板。

第二,小黄车小绿车小蓝车停满了各个街道,那么堵车问题就解决了,公交之所以慢,是因为绕路和堵车,所以我的路线变成了:骑车到公交站—公交车行驶到拥堵路段之前的那站下车—骑车骑到公司。

这么做的话,即便是高峰期,通勤时间也可以缩短到 70 分钟,就是废腿.,但时间久了就习惯了,现在谁骑车都没我快 ୧(⁼̴̶̤̀ω⁼̴̶̤́)૭

这是我一年半的行程记录,偶尔加班错过末班车我就骑回家了(一般骑 80 分钟 15 公里),所以总里程很长。

小黄车

小绿车没有统计,但是到了 18 级

第三,实在累了,我就打某货 app,把自己送过去,货 xx 一直有优惠活动,每天抽劵就可以省 20—30 车费(为了防止打广告嫌疑,我还是匿了它吧),一次单程也就 30 出头。我也不知道它们这个 APP 要烧多久的钱,反正羊毛先薅着呗。缺点就是货车司机一般不是很熟悉路,我自己一般开着导航要他躲开拥堵路面。

这是我的货 xx 等级

以上这些方法可以帮我节省 20 到 40 分钟的车程,当然主要是我认为坐公交车比骑自行车更费精力,反倒骑自行车让我有种晨练的感觉 - ̗̀(๑ᵔ⌔ᵔ๑),铸就了我打工人钢铁般的股四头肌,臀大肌和大腿后肌

所以啊,为什么要素质教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呢,因为学校很早就预见到,就算进得了企业,你心率不齐,臀大肌不发达,腿部力量过小,骑车不积极,上班都是有很大问题的呀。

幸亏我从小马步扎得稳,做得了吃苦耐劳的社会主义人,所以上班才很少迟到 |•’-’•) ✧

知乎用户 大大的大大卷 发表

通勤真的非常重要,我实习的时候住酒店就是因为酒店离法院只有四分钟,走路 ,真的太爽了!

知乎用户 玫瑰 发表

刺不刺激,若不是因为穷,

知乎用户 Xie Harry 发表

房租太高

或者有些人喜欢在郊区呼吸新鲜空气

知乎用户 秦蜀风起 发表

想不到答这题才半年,我的单程通勤从 20 来分钟一跃而上 90 分钟,四倍啊,果然我活成了 “四倍纽约”……

犹记得 17 年夏~ 19 年夏,租在公司附近,步行 16 分钟,骑行 7 分钟,爽的一批。19 年夏换工作,也就换了租房,步行 37 分钟,骑行 20 分钟出头。当时有报告,成都平均单程通勤 49 分钟,我为平均做了贡献。

21 年五一,正式入住自己的房子,从此踏上极端通勤之路:骑行→地铁→换乘地铁→骑行,共 90 分钟。现在的报告说,成都平均单程通勤 33 分钟,我严重地拖了平均后退……

早晨 7:20 起床穿衣洗脸简单吃点,7:45 出门,9:15 打上班卡,18:00 下班,19:40 到家,热一热剩菜剩菜 19:55 吃饭,新做饭菜就 20:30 以后吃饭…… 如果加班到 20:30 下班,22:10 到家……

2020-12-06 通勤时间涉及到:1 工作地,2 居住地,3 通勤工具

顺手看一下通勤时间<45 分钟,有 71% 的四纽:

有地铁轻轨就是好啊,轨交房就是这么贵起来的。粗略点了二圈层的几个区城,地铁站→中心用时差不多都是接近 1h,不过相信「打工人」的居住地到地铁仍需一段距离。

只要有一段路不能坐地铁轻轨,通勤时间就被拉长了。这还是 3 环,要是没轨交的 5.5 环呢?自己开车虽然地图上用时缩短,但实际上你懂的。

ps 截图用的中心与几环的通勤,各环有就地工作的,但四纽主要工作地仍然集中在三环以内。另外有居住在北 / 东 / 西 4 环,去南 4 环 / 西 3 环 / 东 2 环工作的。

结论自然是:1 工作地集中,2 居住地偏僻,3 通勤工具慢

没办法,大家都喜欢买新房,地铁密集的三环内又没新房,而新房多的郊区又少地铁。

最近看到别人发四纽规划的 S 线(即市域 / 市郊铁路、通勤铁路),看了看大都市的通勤交通情况,中国城市的规划真的处处都在推房价……

远距离交通的高铁 G、动车 D、城际 C,虽然被批评设站偏僻,但他们本就不是通勤用的。

短距离交通的市郊 S、地铁轻轨、空轨、有轨电车,虽然在大力修建,但明显修迟了(尤其是市郊 S),而且不是往疏散大城市病的思路上靠。

市郊 S 线被叫做通勤铁路,就是因为用于中心城市与卫星城的通勤,满足居住在卫星城、工作在中心城的庞大人群。不过据说我国的市郊 s 检票什么的跟远距离交通的火车站做法一样……

地铁轻轨适合城区→郊区(比如四纽的一二圈层),市郊 / 通勤 S 适合城区→卫星城(比如三圈层),城际 C 适合都市圈 / 城市群内部。

大都市带、都市圈、城市群的区别是怎样的?一个人一天的通勤时间在哪个范围内比较合理?

知乎用户 大给​ 发表

在北京工作了十年,一手把自己从二环住到五环外。

通勤何止 60 分钟,每天在地铁上看小说我一年能看一百本。

反映了什么问题,我在想,要不是反映了我自己混得越来越差,就是反映了房租越来越高。

知乎用户 猫三花 发表

再远也架不住人家乐意!还不都是自己选的?

什么?你说你没得选?nonono… 其实你已经做出了最优解

我自己通勤时间在一首歌到两首歌之间。全凭心情。

两点打卡,我一点半的闹铃。

收拾收拾下楼,从小区里出去,上大路。两个路口。到了单位刷脸,上楼,进办公室。还能喝杯水。

幸福吗?

幸福当然都是有代价的。

我今年四十多了,二十年前本科毕业。去年工资才从 2426.55 涨到了三千多。

换你,愿意吗?

有时候真的羡慕 996。至少他们还能靠自己的努力赚钱。

像我这种基本告别攒钱的人生,有几个人会选?

知乎用户 懒癌晚期 发表

我住在上海远郊,单程将近两个小时,我的好几个读了大学的亲戚通勤也都差不多,家附近没什么好工作,只能往市中心跑,只希望早点拆迁搬迁,然后混进一小时圈。

知乎用户 诘天 发表

目前通勤时间是 6 分钟

对我来说单程通勤时间 30 分钟是极限

短通勤带来的幸福感不言而喻,相当于每天比别人多一个多小时的可支配时间

知乎用户 韩博昭 发表

总算有一项能拉高首都平均值了,很开心!

帝都,住回龙观,单位在稻香湖 “附近”,一个小时左右。稻香湖是一个快到西北六环的地方,大部分北京人也没听过。其实很正常,我是个纯正的沈阳人,但你要是问我沈阳法库县某某路在哪,我在沈阳活了 20 多年生活核心半径不超过 8 公里,我肯定也不知道。

“附近” 之所以带引号,是因为这个附近在郊区算附近,在市区,那就是两站公交的距离,于是那一片的单位,基本都得给配地铁站到单位的摆渡车,不然的话,八点半打卡,坐地铁的得八点下地铁然后 11 路跑的满身是汗过去才能不迟到。我坐公交的时候,下了公交,走到摆渡车停车点,大概 600 米,市区的话,一站地了。

我一般是骑车去,骑车,上班 15km 不到 1 小时,下班 20km70 分钟吧,你问我为啥下班不骑 15 的路,俩字:怕死,有一段非机动车道全是机动车,我经过两年坚持不懈的投诉,终于让 jcss 通过不知道什么方式通过我的单位对我施压把我、而不是我的问题解决了。至于帝都的交通多烂,对骑车的多不友好,我能讲一天,总之,帝都的汽车在我看来基本就是完全没有规则可言,就上一段前几天拍的京式闯红灯吧。

这种闯红灯的方式,在我上下班的路上,基本天天见,所以怕死,我宁愿冬天顶着零下十几度的风多走三分之一的路。BTW 我的距离和时间在同单位不算多,老员工住市区的,基本都比我远时间都比我长,其实我挺佩服他们的,每天加班到七八点,估计回去孩子都快睡了吧,情怀也好,理想也罢,打心里佩服。我知道的最远的,有人住西南五环的亦庄,在我们这上班,每天开车跨越半个六环 100 公里来工作,真是众人皆苦。

坐车呢,早上出门早的话,算上两头和骑车差不多,下班的话,因为经常堵车 70-120 分钟不等,这个速度即使取最小值,也基本没比我跑步快几分钟。地铁,不直通。开车,这辈子在北京的话,我是觉得不太可能有车了。

我家人一直对我说,一线大城市一个多小时正常,其实我就一个问题,不管你住一线天天通勤好几个小时,还是住五线走路 10 分钟到家,你帝都魔都的人和五线小城的人每天也都是 24 个小时。对我之前生活半径几公里的小地方人来说,之前 20 多年的观念一直都是出门半个小时以上就是很远的地方,现在突然不管去哪起价费 1 小时,这个通勤确实大幅度降低了我个人的生活幸福感,即使不加班,到家也快七点了,吃点东西收拾收拾,八点多,我习惯早睡,于是基本做不了啥了,基本周中全都奉献给了工作,大概卷在一线的年轻人都这样吧。

没吹牛没矫情,没本事挣大钱,自己搞不定帝都的学区房,我真想回家,真的。

反映了什么问题,其实也不知道,帝都是自己来的,单位是自己选的,房价是市场定的,单位没义务为一群打工的搬到某某方便的地方,房东没义务便宜把房子租给你或者卖给你,也是成年人了,还能咋办,凑和过呗。又要引用老一辈的话了:大家不都这么过来的么 / 都这样么。所以嘞,为了实现不用工作的理想,还是好好工作吧!

知乎用户 众人企服 发表

看到这个标题,使我不禁感叹,每天通勤时间 60 分钟以上的工作,只存在于北上广深一线大城市的专属 “福利”,从没想过,这个“钟摆人” 专属 “福利” 会随社会的发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走进自己生活的这个四五线城市,正以润物细无声的状态飞入寻常百姓家,更是悄然发放这个挤公交、拼车车通勤 60 分钟以上的专属“福利”。根据网上数据显示,在我们国家 36 个重点城市中,一共有超过 1000 万人正在承受 60 分钟以上的超级“福利”。

伴随着城乡发展越来越一体化的情况下,生活在快节奏新时代的我们,由于居住地和工作地距离过远,越来越多生活在四五线城市的打工人正在突破城区界限:要么工作在城里,生活在郊区或是乡镇,要么工作在郊区或乡镇,生活在城里。日子过得就像墙上的时钟一样,每天只有来和回的摆动。作为超长通勤大军中的 “钟摆人”,每天通勤的酸甜苦辣,只有“钟摆人” 自己能切身体会。

“钟摆人” 大多是由于在城市很难找到合适平台,薪资较高的工作,“钟摆人” 为了养家糊口,为了生活,为了家庭,为了职业规划上能再进一步,不得不舍家只身一人,去到平台相对较大,薪资相对较高的郊区或乡镇产业园、工业园工作,每天穿梭于城市与郊区或乡镇之间,两点一线的往返于家庭、公司之间,日子还真的就像墙上的钟摆一样只有来回,其中的通勤滋味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能懂。

一个每天往返于城里和乡镇产业园或工业园上班的 “钟摆人”,每天必须 5:30 起床,6:00 准时出门,在市区通勤 30 分钟后上高速,接着在高速上通勤 80 分钟后,下高速进入乡镇再通勤 20 分钟来到工作地大概时间会是 8:10 左右,在这通勤过程中,早餐只能在进入乡镇后在路边摊随意买两个热面包先打包带上,来到公司停好车到打卡时间大概在 8:15 分钟,然后 5 分钟时间在公司的茶水间简单对付一下,8:30 分正式开始在公司一天的工作。经过一天的劳作,时钟走到 18:00 时,忙完手头上的工作,简单收拾一下,18:10 左右开始打卡离开公司,开始开车拼公交、拼车车返回城里居住地,通勤时间 130 分钟才能勉强赶回家,一天往返通勤时间在 260 分钟左右,单单花在通勤的时间就达 4 个小时左右,这就是目前生活在四五线城市往返于城里和郊区或乡镇的 “钟摆人” 的日常。

但是,又是什么样的工作?支持和激励着我们这些每天奔波在超长通勤路上的 “钟摆人” 呢?是什么原因让我们这些 “钟摆人” 选择横跨大半个城市通勤呢?其实,原因真的很简单:一是为了家庭;二是为了小孩能有更好的成长条件;三是为了父母老有所依;四是为了自己的职业规划能更进一步。借用网上一个短视频的主人公所说的一样,这辈子没有什么太大的梦想,只想把养自己的人养老,把自己养的人养大,至于自己嘛?就交给时间来处理吧。我想,这就是大多数 “钟摆人” 的最真实的想法吧。

致敬每一位为了生活、为了家庭、为了自己奔波在超长通勤路上的 “钟摆人”!正是有了我们这些可爱可亲的 “钟摆人”,城市、郊区或乡镇的发展才会慢慢变得更加美好,致敬每一位为梦想打拼的打工人!

知乎用户 Mr.left 发表

具体分析以后再说,这柱状图做的真的挺离谱的。

知乎用户 明镜磨心 发表

我提一个被人忽视的问题吧。

在上下班通勤的人群里,各位打工人见过残疾人么?见过轮椅么?见过几个?

这是某一天我坐地铁在苏宁总部下车出站时候忽然想到的事。我在英国的时候,总能看到各个岗位公司有 disable 的人坐着轮椅上下班,频率远远高于我国。

我国的通勤乃至工作氛围,天生就没把残障人士摆在与正常人同等的地位上。换句话说,社会根本没做好欢迎残障人士正常参与到工作之中的物质和精神准备。

我希望有一天能看到,在某些企业园区里,通勤的人群熙熙攘攘,其中不乏坐着轮椅来做社畜的打工人,更渴望看到他们即使是在正常下班到夜晚加班的放风时间段里,能摇着轮椅参与到正常人的跑步健身行列里。

希望社会能给所有人以机会。

另外,今晚看到一则新闻,苏州有位陆鸿陆老板,他说,我不觉得自己残疾,我能做事,我对社会有用。他愿意给残疾人就业机会,让他们找到自己的定位。

如果社会能给一个机会,很多残疾人根本就不算残疾,他们也有自己的社会价值。

苏州 “阿甘” 的创业之路,从 “傻子” 到“陆总”,他用了 30 多年……_陆鸿

知乎用户 象象 发表

北京,海淀~顺义,单程 50➕公里,开车将近两小时。你跟我说 60 分钟通勤叫极端?

也考虑过公共交通绿色出行。公交就不说了,按现在的时间出门,到单位喝口水就到午饭点儿了;地铁是需要换乘好几次,而且北京这换乘站估计是长跑爱好者设计的,望山跑死马,加起来时间跟开车也差不多了,还挤的欲仙欲死。

反映出来的问题,一是穷,但凡财务自由点,也不至于放不下这仨瓜俩枣,妥妥找个溜达着就能到的单位愉快的苟延残喘。再一个,北京太大了,资源又太集中,心里念着莫欺少年青年中年穷,对自己残存着幻想,对孩子抱有点期望的人,就只能伛偻着腰一头扎进人流车海。最后,北京的交通太 cd 了,像个风烛残年病魔缠身的老人,平时还哆哆嗦嗦拖着半拉身子能对付,稍遇上个刮风下雨感冒发烧,分分钟就崩溃跟你 say goodbye。

向忙碌奔波着的人们道一声辛苦,祝平安。

以上。

知乎用户 毅然的故我 发表

我在成都,每天往返至少 2 小时,我竟然是极端通勤…… 问题就是现在城市发展不平衡啊,新区公司多,房价又高,我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知乎用户 阳光静梅 发表

目前可能是我这辈子住得离公司最近的地儿了。上班步行 15 分钟左右,路上红绿灯、楼下电梯再给力点的话,可能只需 11、12 分钟。

看到这里,疑问来了,“你是大款吗”“还是富二代”?都不是,我,,,只是一个最穷的打工人 。当初年少无知,看上这离公司近,然后忍受了每月高昂的房租。一年来,发现我再咋省吃俭用,还是存不下多少钱。再加上今年疫情,房子到期那会儿不好搬家,就接着住了。如今快 2 年了,还剩最后一个季度。看看我的钱包,呜呜呜,明年说什么也得搬去一个便宜的地儿。

我得好好珍惜这几个月了,这大概也许八成就是我这辈子通勤最近的住处了……

噢,忘了说位置。没错,就是帝都,高赞提到的那个拥挤的地铁口。

知乎用户 天机路人 发表

这就极端了?那周末夫妻,还有父母出去打工的留守儿童人群,不都早超极限了。

说白了,通勤问题长是个问题,但这远没到极限的程度,国内有更多的比这还难的人群需要关注。而且这个如果是专指大城市的话,那你选择去大城市打拼,还是白手起家乃至学历啥的也不行,一点苦不吃也说不过去吧。古人还说了呢,天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如果是年轻人为了去大城市获得更好的发展,通勤基本靠公交或地铁,完全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学点什么,电子书什么的都很方便。如果接受不了这么长时间的通勤,那就把支出计划往住宿方面倾斜一些。

如果在大城市自己奋斗好多年发现连住靠近上班地方的租金都承担不起,恕我直言,你不适合大城市,早点重新规划人生才对,莫在一棵树上吊死。

最后补充一点,我可绝不觉得高房租或高房价掏空了一代人的现状是对的。只是觉得这是个人的选择,毕竟对我来说,当初就是望房价而叹息,早早决定回小县城过好自己日子就行了,结果没享受几年的上下班就十几分钟的日子,因工作变动就过成周末夫妻了,真是内心全是

知乎用户 Vio1aLee​ 发表

说不好谁更幸福呢,

房价市区贵,郊区便宜

房租也是市区贵,郊区便宜

当年(2017)我和小伙伴们(可能不代表大多数)一致认为既然都租房了,一定要租离得近的,步行上班的。于是我们不同工作地点,两次租房都是步行十分钟可达。反正都是单间,没差几百块。(第一次是两居隔三居,主卧朝南 2950,次卧朝南 2750,隔断房朝北 2550,第二次整租两居 6800,有人租小一点两居的话 5800)

而同事们,上班离得远的… 人家是自己买的房子,家的味道… 有同事家在通州,有同事家在燕郊,有同事家在昌平…

幸福的人各有各的幸福吧…

反正没有认识租房子还租到特别远的,那太不划算了…

知乎用户 谷登塔克​ 发表

刚一参加工作时,我要早上 6:30 出门,6:45 坐上通勤车,7:55 到单位,8:00 开始上课,这是早上;下午花更多的时间回家,一般是 4:30 坐上通勤车,6:15-6:30 下车,路上买个菜,到家是 7 点。以谈话在同情上的时间,接近 3 个小时。还好我不是女生,早上梳洗的时间要不了几分钟,路边买张饼就当是早餐了。

就这,一次领导关心,啊呀,小 X 啊,每天几点休息啊。我说 12 点到 12:30 吧。

领导回了句:“年轻人要努力,现在不冲锋就晚了啊”

我冲你大爷啊,每天回去加班到深夜,周六日经常被抓去封闭写材料。还不努力啊。

和住在燕郊要到北京市上班的比,已经算是好幸福了。

知乎用户 京京渔夫 发表

单程通勤时间这么久不可怕,在纽约,洛杉矶,硅谷,西雅图这些美国大都会区,如果想要住在房价相对便宜 + 公立学区优质的新兴中产社区,也基本需要单程通勤 20 到 30 英里(32 到 48 公里)以上,开车时间一小时以上。

问题就在于,除非你的岗位是必需去办公室坐班的岗位,美国 80% 以上的公司,一周都能允许员工在家办公一到两天,这样你其实每周去办公室的时间只有 3 天,大大降低了通勤的时间。

尤其是现在疫情过后,大部分 IT 企业开始了混合办公模式,允许员工 1 到 2 周去一次办公室,把会议集中在一天开完,剩下的时间员工就不用太过纠结于通勤了。

知乎用户 半年隼号​ 发表

规划解决不了发展不均衡问题

你问问海淀,愿意吐出利润给昌平吗?

知乎用户 山葵冰淇淋 发表

为 60 分钟作为 “极端” 的分界线而略感吃惊。个人选择是:入职 60-80 分钟的打卡公司,以及 80 分钟以上的不打卡公司(或岗位)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QKLAO2 发表

曾经往返四五个小时

知乎用户 czhfdfz 发表

看了一些回答,很多都提到了房租和房价的原因,但感觉没多少提到一线城市越来越大的原因。

我是上海土著,住的地方在上海中环内,公司也在中环边上,都不算太偏,但刚开始上班时坐地铁,单程稳定 90 分钟。后来因为实在感觉地铁太挤,再加上有时要背着公司电脑上下班实在太重,于是就买了辆车,在正常上下班遇到早晚高峰也就比做地铁节省 10 分钟,除非加班晚下班避开高峰才有可能跑出单程 40 分钟的时间。要是有事去公司在松江的工厂,那开车一路狂飙也至少 60 分钟。

说这些只是想从个人经历说明要缩短个人的通勤时间,房租与房价只是一方面,整个城市的道路与功能规划是另一方面

知乎用户 atgn 发表

原来这就算极限通勤了吗?印象中路上花一两个小时好像是稀松平常的事。

本人目前高三走读,每天单程一小时以上… 属实累。真心希望能住读,只可惜中考考太差了,考到个没有住宿的学校〒_〒

不过平时和朋友交流好像还有挺多人羡慕走读来着…

知乎用户 陆六六​​ 发表

住在人大,就在海淀上班,听上去是落尽繁华。

但其实,从人大所在的海淀,到单位所在的海淀,每天还是地铁 + 步行,需要 40 分钟

确实,人民大学 海淀黄庄 苏州街这几个站吧,确实都是大站

如果有一天加班,对比日常,你就会感受到,高峰期的人流和普通时段的人流,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

抛开各种资源集聚等等来说,本身这个 “大城市” 地盘的面积啊

其实也是太大了 = =

比如我在广州,著名的所谓的地铁三号线,体育中心、珠江新城那几个站确实也是大站。

但即使我倒车,倒来倒去

我觉得也不至于一个区之内,要坐这么久的地铁啊

嗯,结论就是:

北京太大了 - -

知乎用户 白雪 发表

房产税势在必行

知乎用户 南枫 发表

60 分钟?

我以前去张江上班要 120 分钟。

现在 80 分钟我都快乐疯了。

知乎用户 小确丧 发表

二线省会,家距离公司 30km,最终在距离公司 1km 内租了个双钥匙的 loft 的二楼,每月租金水电网费加起来差不多 1600,从此享受每天八点半上班可以八点零五起床的生活,这么点钱买的幸福感我感觉还是很值…… 所以北上广深这种以外,真的能租公司旁边就租吧人生已经这么辛苦了

知乎用户 985 沪漂族 发表

在上海真的太普遍了!如果在上海你的通勤时间低于一小时,那恭喜你,你可能已经超过了一半的同事。

熟悉上海地铁的都知道,上海地铁目前已经通到江苏了。哪一站?没错,就是著名的 11 号线,终点站设在昆山市花桥镇。有兴趣的可以去花桥地铁站看下,出了站有个很壮观的巨型电瓶车停车场。

干嘛用的?当然是解决最后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问题的,上海房价太高,退而选择在昆山买房的非常多。这样的大型电瓶车停车场,我在苏州高铁站也见过,选择每天乘高铁上下班的也不少。

这个群体,一般都是畏惧于超高的房价选择在上海周边买房,还有的可能是没有购房资格,再有的是为了高薪而跳槽来到上海工作。

再说说居住和工作都在上海的群体吧!事业单位及国企的人可能好些,其他行业的人大多都是逐利的,也就是哪里薪资高、哪里发展好就去哪里工作!

而经济超强的上海,CBD、科创园区、工业园区等鳞次栉比,分散在浦东浦西角角落落,高房价高房租让每个人很难选择就近居住。

所以这是一个权衡利弊的问题,超长的通勤时间是代价,对应的回报可能是相对低廉的房租、高额的薪水、快速的个人成长等。

在上海打拼的人,我的建议是:选择工作机会时,固然要考虑通勤时间,但千万不要因为这个而拒绝掉有利于个人发展的机会;在郊区上班且租房住的,那何不租在公司附近,省一些通勤时间;最后就是都努力奋斗吧,经济宽裕了许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知乎用户 不路不露 发表

不是有 Pig 头曾经自豪地说:城市越是拥堵,显得城市越有活力。(笑)

不考虑拥堵,现在城市规模普遍比较大,如果上班地距离住地比较远,那搭乘公共交通的单程通行时间个把小时是太正常不过了,自己开车要省时不少。

记得当年在深圳福田电子科技大厦上班,而住地却在宝安臣田农批市场附近,搭乘公交上班,单程通行时间接近一个半小时左右,而且基本不堵车,107 国道 + 深南大道直达。这一个半小时包括出门到公交车站与下公交到公司的步行时间。

租在公司附近是可以的,但租金贵啊,谁有福不知道享受呢!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坐标沈阳,离公司直线距离 3.5 公里

公交全程至少 50 分钟左右

家最近地铁口 1.5 公里,地铁三站,需要换乘,地铁综合下来要 40 分钟左右

开车爆堵,也得 30 分钟以上

夏天共享电动车 20 分钟

冬天快过去吧

知乎用户 萍姐 发表

反映了在大城市打拼的压力很大,刚上班时工资收入低,为了能生存下来不得去离单位远的地方租便宜的房子,省下来的钱就可以存下来了。反映了房价高,租金贵,普通人没办法在大城市呆下去,能在大城市立足的都是精英,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为这群人的努力付出点赞!

知乎用户 忆君山​ 发表

这还用想吗?这是一种 “舆论攻势”。

房爷房嫂这样的不事劳动的食利阶层实际上就是封建主义的地主阶级。

这样能适应的了新时代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吗?已经成了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共同的敌人这都理解不了吗?

房爷和房嫂多拿一毛钱房租,从市场经济角度来说就促进了一分市场萎缩。

要动手了,房产税就要来临了,这是暴风雨的前夜,希望新时代的地主们好自为之。

知乎用户 Junbei 发表

这就是为什么想要逃离城市。。。

每次在城里堵车时都会感叹。。。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怎么。。。都在提道路规划 城市建设 这些问题

我想从科技的角度来看下这个问题

我个人觉得应该是科技不够发达 说直白一点 如果解决了在家里就能办公了 从根本上就没交通问题了

你工作都不需要出门了 哪来拥堵 有些不得不出门的职业也会因为大量在家办公的人把公共资源让出来了 理论上也不可能拥堵

所以核心问题应该是:如何才能做到在家办公呢?

其实现在社会的发展就是往这个方向去发展

5G 6G 网络一旦基建完成 VR 将迎来一波春天 现在 VR 受制于电源 硬件 而未来的 VR 其实就是一个上网功能的显示器 硬件交给云计算 硬件受限被解决了电量消耗也会大幅下降 那个时候的 VR 就是真正意义上的 VR 了

未来工作的场景很有可能是这样:你睡眼惺忪的醒来 在家花半个小时洗漱 洗漱好了 上班时间快到了 你带上 VR 进入一个虚拟空间 和你同事一起办公 而你工作了一上午 一看时间 12 点了 该吃午饭了 你摘下 VR 走近厨房开始做饭。。。

以前从来没想过能在工作日中午回家吃饭 现在都解决了

而且科技发展到这一步 房价会重新洗牌 那个时候买房就只会考虑哪个城市住的爽不爽 而不像现在 考虑交通 教育 医疗。。。

努力吧 先把所有的东西抛脑后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使命 我们的使命就是让下一代不再为了这些事而活得那么累

与其在现有的科技上去规划

不如把时间花在未来

你要是在 200 年前无论给出多优的规划 多宽的道路 那也一定比不上现在随便规划的一条路有效率

所有不要在现有的科技下去死磕道路规划 城市建设

而是应该思考 如何根本上就堵死这个口

让短信没落的不是另一个移动,而是微信;

让小偷这个职业几乎绝迹的不是加大警力,而是支付宝;

让交通不拥堵的,我想大概也不会是靠现有的规划建设吧。

知乎用户 天国的 502​ 发表

解禁摩托,限制电动车,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1、解禁摩托:

目前道路交通,普遍是 4 座及以上车辆,但是一般就是单人或者两人。对于拥挤的城市交通来说,太过于浪费。然而有些大城市,因为种种原因,禁摩,更加剧了路上汽车的数量。解禁摩托以后,一部分人选择采用摩托车上下班,会极大缓解交通压力。

2、限制电动车:

目前很多地方,电动车通勤成了大多数人的选择。如果正常通勤,是很好的选择。但是由于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电动车出行成为了监管漏洞。不用学习,不用考试,不计分,不罚款,不监管。使得电动车变成了毒瘤。限制电动车,电动车挂牌,扣分,罚款,监管立法等,让电动车正规起来。

3、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合理规划公共交通线路,高峰期对公共交通进行倾斜。比如我所在的济南,这两年公交车道 7-9,17-19 点专用,其他时候允许社会车辆通行。城市道路限速从 60 上升至 80,高架限速提升到 90,限制大型车辆行驶范围,使拥堵程度从全国第一,降低到 10 名左右(印象中)。这就已经是非常大的成就了,再加上现在 2 号线还没通,还有非常多的地铁没建好,以后交通会更加便利。

知乎用户 未来的时代 发表

就这个问题问了我在上海上班的老舅

他的解决方案是买个上牌的电瓶车…………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匿了匿了。

我在和老板说上班通勤要一个半小时时,老板说你干什么不租的近一点。

知乎用户 Lolita​ 发表

全国 36 个主要城市,居然只有 1000 多万人遇到了这个问题?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觉得问题严重坏了,我还觉得你统计少了呢!

知乎用户 知守观​ 发表

说明很多人所住地方与工作地方距离较远,这背后的原因一方面是办公集聚化,使得人们办公地点集中,而人们的居住地因为需要一定的生活空间,显然不可能都集中在一起;另一方面说明房价较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们更换居住地点以靠近工作地点。

知乎用户 老虎跑得快 发表

不堵车 25 分钟 堵车了就 50 分钟 取决于上班路上有没有交通事故

知乎用户 初丿见​ 发表

大城市病,工作区与生活区分离且过远,具体原因是房价惯性和企业集聚效应。


目前是学生状态,住宿舍,上下班 15 分钟。

我以后找工作的时候会考虑较为清闲的,并且把住所的通勤考虑进去。

清闲,工作量上指任务安排合理,时间上指不故意卡点拖沓,任务紧急且重要突发时,该加班还得加班。并非单纯的事少时短。


以上指的是对工作通勤的意愿,至于经济方面的问题,解决方案是工作与投资都要找对方法,应该可以达成我的意愿。

工资 1.2 倍社会平均?投资年化 15%?

以我个人能力,这两点应该都能实现吧。至少后者被历史验证了。

知乎用户 光影流年 发表

坐标美国西雅图,WFH 一年了

疫情前走路去 Office,200 米

再之前在纽约坐 path 两站到公司写字楼地下,door to door 20min。中午有时候能回家取个东西。

上班闲的时候能做 line 1 一直向 uptown,回学校办点事儿,一共往返也就一个半小时。

这就是效率哈哈哈哈

以前在上海实习的时候从张江先坐黑车到地铁站再换乘 3 次到北外滩,也还行,但是累不少。

最惨的是在北京实习的时候,住在北三环,开车去东二环朝阳门上班,堵死了。坐地铁特么两边离地铁站都巨远,走断腿

美国也不是都好,波士顿实习的时候住在 brookline,然后打车去剑桥 Kendall 上班。uber pool 一次 8 刀吧

最惨的是在康州 hedge fund 上班的时候,特么坐 metro north 火车,两边再打 uber。单程 2.5 小时,一天路费 50 刀。可是就这样,大家还是愿意住 nyc 里面哈哈哈哈哈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男,坐标深圳。

我毕业工作四年,坚定的宿舍主义。上份工作回住处骑车 10 分钟;目前宿舍就在公司内部,回房 3 分钟。

如果以后租房子,哪怕房租超过月收入的一半,我也只接受通勤 20 分钟之内的住处

目前坚持每晚画画 2 小时以上,每周晚上读书时间累计不少于 5 小时。在保证这两条前提下,若想偶尔加班,还可以从容淡定的吃晚饭、洗衣服,和朋友打几分钟电话,再冲个澡,通勤时间必须控制 30min 以内。

积少成多,通勤节约的时间累计下来,可以做的事情太多了。

知乎用户 王大可 发表

工作这么多年,我第一次知道,原来 60 分钟以上就算极端通勤了……

在北京的时候就不说了,60 分钟我甚至会觉得赚大了。

在一个 N 线城市,工作地点在开发区,坐班车通勤单程也要 40 分钟。

我都懒着说什么城市规划问题了,这东西又不是我能解决的。

我只是混口饭吃罢了

知乎用户 郭子安 发表

通勤一小时很正常,现在广州就基本都这样,无论老城区还是说天河,去一次公司花个 30、40 分钟基本走不了。只要不超过 1 小时 30 分钟基本都能接受,没办法,都这样,还挤。

知乎用户 才华横溢的混蛋​ 发表

之前住顺义,在清河上班,那时候还没有清河地铁站,单程 2 小时 20 分钟,一个半小时地铁,半小时公交,20 分钟步行~ 大概持续了 7,8 个月吧,现在骑车上班 25 分钟,没有那时候幸福

知乎用户 敬虫子 发表

在重庆,

单程平均约 13 公里,单程平均约 70 分钟。

往返平均月 26 公里,往返平均约 2.5 小时。

过嘉华隧道、嘉华大桥。

朝九晚六。

有次周一,早上七点过几分出门,上班竟然迟到了。这十二三公里的竟然开了两小时。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60 分钟以上,在一线城市还真不算什么,超过俩小时都比比皆是。

反映了哪些问题?当然是交通还不完善、房价太不均衡了!

我本人定居北京某远郊区,上班在三元桥,只能先坐直达公交车到市里,然后才能倒地铁或公交才能到达目的地,再加上两头和换乘的步行时间,全程毫无疑问超过两小时!

那又怎么样?如果钱不是问题,谁会这样呢?!

知乎用户 汉东钱秘书长 发表

这个问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是我国的城市化不均衡问题。大部分由农村乡镇转向城市的人口,涌入的是大城市乃至特大城市,而非一般的地级市。而我国的城市从建成区面积来讲,其实规模是比较小的,不像美加连片的多层别墅或者日本的成规模一户建。

在十四亿亩耕地红线的限制下,再加上招拍挂土地出让制,绝大部分城市的城市建设用地供应都是极其有限的。这个造成了按城市建成区计算人口密度较高的问题,对于城市公共设施的需求自然也较美加更高,而我国大城市的城市化进程其实是进展非常迅速的。举个例子:成都 2010 年常住人口只有 1404 万,其中住在城镇的仅 920 万。而 2019 年成都常住人口已达 1658 万,城镇人口达 1233 万,这 9 年间成都城镇常住人口增加了三分之一,在这种增速下,要保持基础设施建设更上可以说难上加难。(实际上成都在 09-12 年还进行了波及全城的拆路扩建)

第二个原因是来自于规划方面的不科学和短视性。这里将通勤分为汽车自驾和公共交通两个部分进行论述。

其实说穿了,汽车自驾和公共交通就是此消彼长的二元因素,考虑到自驾的成本和精力问题,如果不是公共交通实在麻烦,大多数人是不愿意自驾的。之所以会出现自驾车多到上下班高峰期就严重堵车,就是公共交通不到位,且职住分离现象严重,二者缺一不可,并没有什么大城市堵车是应该的一说,哪里有堵车,哪里规划就有问题。

北京的规划知乎上都说烂了,就不说了,我用全国小汽车保有量第二的成都来鞭尸。

成都对于解决汽车堵塞问题,可谓相当上心也相当不用心。上心是指非常肯花钱修路,不上心是指只知道简单粗暴把路扩建扩建再扩建。三环路双向八车道不够要变十车道,十车道不够就十四车道,再要不就十六车道。有些时候,真不是路修的宽就能解决堵车问题:

每天早晚高峰,无论南三环北三环,都有那么一片堵车区域。北边主要是成彭立交,这里环内是机电城,环外是钢材城,包括北边大丰的商贸城和工业区,货车多的吓死人,他们其实都是点对点的交通,但是占用的却是公共的三环路交通资源(现在即便想修专路也没地了)南边主要是草金立交和川藏立交,同理,也是因为外面的工业区,川藏立交还肩负双流机场的货运。走在三环路或者绕城高速的几个通往二圈层的互通高速出入口时你就会发现,成都的客货分流是做的很差的,不光职住是分离的,货厂也是分离的。

在货运格局已定的情况下,小汽车只要大量上路,堵塞就是必然的,要想缓解,只能是依赖公共交通,那么成都都搞了哪些公共交通来解决?

成都地铁初期(2010-2016)开通了 1234 号线一期,站点基本全在五城区内,主要是解决主城区交通四条线分别呈南 - 北、西北 - 东南、西南 - 东北、东 - 西方向,形成主城地铁基本架构,现在虽然已经有了 8 条半线路,但承担主要客流量的还是这四条。

初期的问题就在于,像修 1 号线的时候,还是零几年,10 年已经通车了,设计的时候完全没考虑到后面人会这么多,采用的 6 编组 B 型车,一个编组载客只有 1468 人,18 号线是 8A 编组,一个编组能载客 2096。香港东铁搞出来有 12 编组的,日本的山手线是 11 编组,这两个载客比 6B 要多一倍。1 号线特别是南半段现在为什么这么挤,原因就在这儿。

中期(2016-2018)1234 号线全部延长至二圈层(五城区外分别对应的区,金牛区在西北,对应西北的郫都区,青羊区在正西,对应正西的青羊区,武侯区在西南,对应西南的双流区,锦江区在东南,对应东南的龙泉区,成华区在东北,对应东北的新都区,其中锦江区和武侯区在成都正南的部分,形成高新南区,对应更南的天府新区)

这个意图就很明显了,就是利用地铁骨架,方便二圈层到达主城区,并加强二圈层与对应主城区的联系,将城区进一步做大。就这个目的来说,算是完成了一半,因为龙泉的居住区散分几个板块,2,4 号线实际上无法完全覆盖,而郫都区则更是没摸到 2 号线的边,名义上 2 号线终点站犀浦在郫都区内,但实际上犀浦站是位于经济管理独立的高新西区,与郫都区城区无关。这里不得不提一个失败规划,即犀浦站地铁国铁同台换乘,安检互信同台换乘这没什么问题,非常好,但问题在于,2 号线与成灌快铁同台之后,2 号线无法延伸了(最近官方松口说又能延伸了,但我极度怀疑,因为属实想不出怎么延伸),同时,成灌快铁的终点站也终止于犀浦了。成都的四个方向都有动车站,大部分车辆分别往四个方向开,这北东南都位于三环以内,西紧挨三环,距离主城区都不远,方便下车的乘客换乘地铁快速进城,而犀浦站远在西北,贴近绕城高速,如要换乘 2 号线进城,极为不便,这样半截子的快铁就导致了,尽管成灌快铁一直在推进公交化,坐的人还是很少,郫都区的人即便坐快铁进城,还是要在犀浦换乘再坐四十分钟地铁。这是造成西北方向堵车的万恶之源。

当然也不是没有好的规划亮点,比如 7 号线,就是好线:站距适中,速度较快,因为是环线处处是换乘站,所以很多乘客坐两三站就会下车,很容易找到座位。(你敢信东站到一品天下站,坐 2 号线直线穿城和 7 号线半环绕城时间是一样的?)但 7 号线也有美中不足,就是设计时没有估量到几个动车站的客流增长速度。如果当初在 7 号线上建设越行线,在站站停的基础上加开快车只停大站,7 号线的作用还会大的多。第一四个车站换乘动车的客流缩短了地铁时间,第二如前所述,现在乘坐 7 号线绕城和 2345 号线跨城时间相差无几,如果有了大站快车,可以吸引很大一部分跨城人流选择 7 号线,绕开城内的地铁拥挤段,从而使得 2345 号线在城内的拥挤也得到缓解。

这一期间还有一败笔就是郫都区的有轨电车,算半条轨道交通。虽然全国各地对有轨电车的观感都不太好,但其实我个人对有轨电车倒没有什么抵触情绪。有轨电车一般来说就两种,一种是郫都区这种,和珠海,武汉,西溜的有轨都差不多,特点就是和小汽车所行主干道高度重合,且路口多,转弯多,路权低。因为有轨电车在路口是不可能设置什么道闸的,又因为总有些行人或者非机动车要闯红灯,所以不管是否是绿灯,有轨电车在路口都会把速度压到不足 15 码,路口一多,平均旅速就只能在 25 码以下了。

还有一种就是苏州那种,逢路口就高架或者下穿,尽量保证无红绿灯路口,平均旅速能提到 40 码以上,有大段路线可以行驶 60 码以上。代价就是成本高,高到和地铁差不多了,有轨电车就又鸡肋了。

但成都其实是有条件修有轨电车的,两处地方:

一是二环高架,BRT 反正也占了两条车道,就把 BRT 用的地方改成有轨电车,这不好么?BRT 最多也就跑个 50 码,二环高架这种完全无车抢道也不可能有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地方,有轨电车跑个 75 码都不成问题。是,修高架有轨成本有点高,但这个高架是现成的,拿来修有轨比修 BRT 车道要划算,BRT 的损耗和运能、速度都比有轨电车差,BRT 要是换成平均旅速 65 码的有轨电车,二环的堵车现象都要缓解不少。

二是三环路,三环路最中间的隔离绿化带有两车道那么宽,加以改造,有建设有轨电车的空间,可能会需要整体向两侧再扩半米,留出车站位置。三环路上有不少跨线天桥,可以利用其中部分,增加一条楼梯,通往绿化带中间,建设车站,靠近三环路也有不少地铁站,可以形成站外换乘。三环路相比二环高架,建设难度要大一些,因为涉及到很多立交桥,部分立交桥可能不得不从桥下穿越导致红绿灯路口,整体性价比不如二环高架,但仍有意义。

近期和未来(2019-2024)从已经开建的地铁线来看,成都是准备进入快线时代,引入市域铁路的车辆,大站快车的形式,沟通联系二圈层和主城区。这几年坐地铁下来,二圈层到主城区(中环内)用时确实还是比较长,即便出发点和终点离地铁站都很近,平均用时也在 40 分钟左右。利用市域铁路制式的大站快车,可以实现 25 分钟从二圈层到中环(个人利用 18 号线初期站站停亲测,从海昌路站到火车南站,路程约 13 公里,用时不到 20 分钟,这个距离大致相当于温江区政府到三环路)快线的建设,当然目标也就是做大二圈层,进一步扩大城市范围,直至和二圈层融为一体,实现城市扩大。

这个雄心是恨美好的,但也看得出规划上的一些问题。比如郫都区依然无轨道快线,比如新都区 S 线终点在火车北站,无法实现直接进城,比如龙泉的快线 13 号线与 2 号线 4 号线等已经开通的普线在龙泉没有交叉,其覆盖面较窄。从地铁上看的出来除了天府新区高新区以外,二圈层最得利的,其实是温江和双流,除了他俩,谁能有两条快线啊,郫都无,新都半条,龙泉一条。所以这个堵车问题,至少北半城未来是没什么缓解的。通勤时间长这个问题,住在这北半边的,也只能是接着忍一忍。

再有一个问题就是 18 号线的设站问题,我没弄懂为什么在锦城广场东设站,这样一来出现了三个短距离的站点孵化园 - 锦城广场东 - 世纪城,严重降低了运行速度。而且锦城广场东除了环球中心,也没有其他靠近的标志建筑物,而环球中心距离孵化园站,也就四五百米而已,完全在地铁站覆盖范围内。锦城广场东设站的同时,世纪城和海昌路之间 8km 的距离内没有设一个站,我觉得倒真不如取消锦城广场东,增设天府五街站,这样站距也合适,车跑的起来,关键是能把那群造成 1 号线挤的要死的码农给分流出去,大家相安无事嘛。现在 1 和 18 之间换乘通道又长,很多人不愿意为了两三个站去换乘,1 号线还是拥挤如故。

像成都这种规模的城市,我认为是都应该建设快线把中途客流和短途客流进行分流,也缩短中途客流的通勤时间。如果是规模较小的地级市,倒真不用着急上地铁,地铁一公里造价有十亿,中小城市成本可能低一些,也不会少于 8 亿,修 8 公里(中小城市合适长度)可就是 64 亿,没多少地级市财政拿的出这么多钱投入交通。建议是修建有轨电车,但别无脑上马,仔细研究一下,根据现成的路网特点,多利用地形,比如沿江修建,就可以在不建设高架和下穿的情况下躲开很多路口,在必要路口高架过去。有轨电车造价一般是 1.5 亿 / 公里,涉及少部分高架可能会微高于 1.5 亿,总成本肯定在 15 亿以内。这个造价还是有不少经济强点的中等城市可以接受的,有轨电车只要设计好了,路权高了,跑起来效率还是挺高的。

最后说一说这个职住分离的事情,这个现象其实也不全赖规划,成都老城确实有商业集中在一起住宅连成一大片,工业办公又是一片的问题,但后来新建的新城(泛指三环外)基本都是考虑了地块组合职住平衡的。但房价摆在这里,你想让人在这买也得买的起啊。举个例子,武侯新城,一片工业区和办公区,也有很多住宅,看上去是平衡了,但是这片区域没有什么特别高端的产业,提供不了那么多高收入岗位,房价给你炒到两万以上,那还买个 X。只能是沿着地铁线往其他方向买,你城外都买不起还往城里延?当然就只能是延到双流去或者成华区三环外(成华区五城区房价最低),这通勤可不就极端通勤了吗?但这个房价为什么高,仁者见仁吧,我只能祝大家都有房住。

知乎用户 造核显卡的老黄 发表

叫你挖超长距离站站停地铁。。。。。。。

只要我们的地铁公共交通,还处在无论多远都要给你一站站停过来的状态下

通勤时间就一定是这么一圈,站距上不去,站数下不来,速度上不去

莘庄到人民广场(18 公里,37 分钟)的时间都够我横滨到银座(28 公里,29 分钟)了

同理,16 号线直达车比站站停快了 40% 以上

只要你还是一站站停过来,那么你的 60 分钟通勤圈最远就那么远,面积就那么点

知乎用户 梓霖爸爸 发表

跟我比通勤时间?呵呵呵,科学家太年轻。

原因也很简单:帝都房子贵,只能买得起昌平的。现在很多公司一般都在三环内,上班时间就是这么硬核。

很累。想骂人。

来北京快 20 年了,从来就不喜欢这个城市。很多人说,不喜欢你走啊,又没人求着你来。

我就呵呵了,我要是在老家能不拼爹找个好工作,我有病才来北京。

北京不适合生活,适合赚钱。

等老了就回老家去。过点自己想要的生活。

知乎用户 汤天然​ 发表

城市大了配套却没赶上,没有密集的铁路网就单靠修得坑坑洼洼的公路就想辅助城市延绵度扩大,简直就是搞笑。

知乎用户 感受下 发表

60 分钟算什么极端

知乎用户 丢了壶盖​ 发表

广州,包容性强吧,老婆平时上班,走路 40 分钟,骑共享车 20 分钟,坐公交 40 分钟。这位问了,公交和走路一样时间?嗯,公交跑的是比人快,但是,公交堵车,五六分钟不动弹,常事。

我平时共享单车➕地铁➕公交➕步行,正常情况单程一小时到一个小时二十分钟不等。但是周一的早上,周五的下午就不再按照时间计算了,不想说什么,堵的没脾气,记得少喝水就行

知乎用户 青眼 发表

反映的问题有:1、房价还是一如既往的高,租房、买房都是这样,与工资水平相差甚远;2、优质资源过于集中,分配不合理

知乎用户 莫庄碧 发表

我单程通勤距离 26 公里,早上 9 点半出门 10 点到,下午 15 点出门 15 点 30 到家,感觉还好。

知乎用户 小不 发表

还是小城市舒服

我妈去单位都踩着点去,骑车子最快 5 分钟可到

我爸喜欢遛着弯去,不到三十分钟到单位吧

知乎用户 SmartLong 发表

坐标北京,公司在中关村,单程通勤 70 分钟。

由于一些历史原因,租房在朝阳区青年路附近。通勤时间:家走路到地铁站,10min;地铁 50min;地铁站到公司,10min;整体感觉过的还是挺快的,因为地铁运行比较平稳,大多数情况都有座位,所以在地铁上刷刷知乎、刷刷抖音,时间过的还是挺快的。

也有打听过公司其他同事租房位置,回龙观的占多数,从地图上来看,回龙观算是离中关村比较近的了。

回龙观到中关村的通勤时间,也在 50 分钟左右。在回龙观,邻居八成也是互联网行业的,更有甚者,都是做 Java 开发的。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不住公司附近呢?

1. 中关村写字楼居多,小区较少。

2. 房租较贵。

由于住宅小区比较少,所以房租就比较贵。

据我所知,住的比较近的,是在长春桥附近的。距离公司 3~4 公里,骑车上下班,通勤时间 20min 左右。能骑车上下班,是我很向往的出勤方式了,既能锻炼身体,还是控制通勤时间。

别的城市不了解,单就北京来说,单程通勤时间在 45 分钟内的,肯定要小于 58%。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60 分钟就极端了???

个人情况:坐标帝都,家和工作地点都在西边,通勤路上人不多,没有东边那么夸张。家离公司和几个客户距离差不多都 20km 左右,平时公交地铁通勤 1.5h,开车不是特别堵的时候四五十分钟。

感觉还好吧,路上学学英语听一听听力感觉挺好的,刷刷知乎逛逛淘宝也不错。最关键的一点,通勤路上是难得的没有家庭及工作掺乎的自由自在时间,可以放松一下自我。

当然极短的通勤时间也很爽。刚来帝都那会儿住公司宿舍,离客户现场 5 分钟步行距离,每天中午回宿舍吃饭睡午觉。那会儿没有家庭,早早回了家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知乎用户 打球牛过蔡徐坤 发表

我在深圳。关外,公司几家最远五公里,骑车二十几分钟,最近的一公里,五分钟就能到!中午晚上回家吃饭,还能午睡一会。持续块三年了。,不过明年据说公司要搬家,真心不想每天通勤太久,诶

知乎用户 陶埜 发表

不提睡城不提燕郊。

帝都糟糕的道路建设导致开车 / 坐公交 10 公里的路程就能堵你快一个小时。

到哪说理去。

还是锻炼身体骑自行车吧。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B4xPQ4 发表

60 分钟原来就极端了吗……

我妈住的地方离他单位坐公交两个半小时_(´ཀL`」 ∠)

对,在北京

我个人觉得能控制在一个小时已经很不错了

我之前住在单位的公寓,所以步行十分钟

我能接受的极限是一个半小时 [一般情况,特殊情况再说]

反映的问题就是房价太贵,如果不是市中心买不起,会有那么多人买郊区吗?

如果不是郊区都买不起,会有那么多人买临市吗?[比如河北的一些城市,天津,佛山……]

退而求其次的结果就是把时间浪费在路上啊,莫得办法

而且对了有房子的人,当然是好工作可遇不可求,一份给的多但是折腾的工作,和一份离家近赚不了多少钱都还不上房贷的工作

选哪一个呢?

知乎用户 赵家老哥 发表

我说我是知乎上通勤时间最短的,不服的可以来比比。远洋船长一枚,房间就是办公室,不然上驾驶台也只是几级台阶的距离。

不管你通勤多远,你可以天天或者经常回家,而我们同船的兄弟们,回一次家要以年为单位。这么说来我们的通勤时间可能是知乎上最长的了。

知乎用户 haha kim 发表

不能认同

@虎山行不行

的回答,说因为中关村的房租太高,于是跑去西三旗去合租。

这哪里是房租太高,这明明是收入太低啊。

就拿软件园来说,每天早上从西二旗地铁站涌出的人群挤得都快人贴人了,这些人可都是号称年入百万。

软件园周边五六千的两居室有的是,打个滴滴上班也就是 20 多块钱,连这样的房子都租不起,还不是因为收入太低。

广大打工人的收入明显偏低,才是通勤时间过长的原因。

知乎用户 yang leonier 发表

不怕通勤时间长,怕的是公司 8 点就打卡这种。8 点打卡,就没有任何送小孩的空间,比起小孩必须更早出门,小孩只能自己去上学。

知乎用户 北山 发表

每天 3 小时上下班的日子,已经 7 年了

知乎用户 山竹大叔 发表

说真的,我特别好奇第一个说 1 小时通勤时间是极端通勤的人是谁,我估计十有八九是个后浪,没尝过人间疾苦。

如果是在老家,1 小时通勤时间的确很惊人,通常这已经可以跨几个城镇了。但如果在一线,1 小时的通勤时间还是有点让人羡慕的呀。

我之前同事住在琉璃河,在光华路 soho 工作,单程 2 小时的通勤时间寒来暑往,我看她也蛮幸福的啊。

还有一些住房山的同事,可能通勤时间也得在 90 分钟左右。

市中心的房价越长越高,人口向外疏散,以后的平均通勤时间可能都不会有改善。

自己找点营生,我的这些同事人手一个电子书,通勤的路上是看小说还是学点什么都看自己需求。年轻点的就买一个能手写的电子书,平时也可以用来记记工作笔记,特别方便。

[

掌阅(iReader) Smart2 10.3 英寸超级智能本 电纸书阅

京东

¥2399.00

去购买​

](https://union-click.jd.com/jdc?e=jdext-1318548486203990016-0&p=AyIGZRhfEQcSAl0eXh0yEgZUGFkUABoPURpeHAIiQwpDBUoyS0IQWhkeHAxcDUQNQlZNGA5OREdcThkNXg9JHUtCCUZVV1hWC1UaWhYAEwVdE18UBxsHQltXYXtiYiJCMFF2TV0FbzhyQmRuIUM7dnYacDxzMnYDYUI1Yjt1dmF4F3gTYWFxXQBeO0ppZHMmfAV1Snl0IVIOQnV7fzFiKHZFZW4DQz9PclRkN3w4QQFueSVDL3x7cXwLbCJ2dWVOPR0sF2J3cAwbBGJadmQ2fyhQYWBsJ2w4ckFxZS1yIHZ5UnMsbz5sYWVAI28vAQBnNz4bAElKS1UxeAVzcXd0JW8TEkVLWTUXVyUCGwdXE1oUAhUEZRtaFAIWAlYYXRQyIgdQKxp7BBQBVBNeJQMiB1IaXRUHFQJRHFwWBSIHXR9rw6yG0t2kgqWnxK37ztal15usgaXdJTIiBGVADkFLVxtVGVscBhcOUBJcFgMQD10aWhUFDgZlG1oUABECXR9YEmwXBlQaWRYLFgNcdVkUAxEBVh1dEwoiB1YrWCVcfAYGG1JAVxRVO0EDRgpKAAFdNRYBEAZdGl4WMhAGVBlZ)

[

掌阅 iReader 青春版 电子书阅读器 电纸书 墨水屏 8G 内

京东

¥658.00

去购买​

](https://union-click.jd.com/jdc?e=jdext-1318548152166326272-0&p=AyIGZRtaFQQVBVESXBYyFgdcHVoVCyJDCkMFSjJLQhBaGR4cDF8QTwcKWUcYB0UHCwYSDlMaWxwdS0IJRmtlREwECkwpbWAUQ1FbWl5BW24tUDJ1Dh43VRJbFwoTBlUcWCUCEwZVH14WARQGZStbEDJEaVUaWhQDEgJcHlslAyIHUhpdFQcVBVMcUx0HIgddH2vDrIbS3aSCpafErfvO1qXXm6yBpd0lMiIEZUAOQUtXG1UZWxwGFw5VH1gVBRUFVhxYEwEOBmUbWhQAEQJdH1gSbBcGVBpZFgsWA1x1WRQDEQFWHV0TCiIHZRhrS2wTVFVOXRELQGkPQwgdVERPD3VYFgAQAVwfXSUAEwZXGQ%3D%3D)

知乎用户 Az8887 发表

坐标成都,之前坐地铁要四十分钟加步行半小时,后来在离公司三公里远的地方租了房子,每天骑电瓶车十分钟…

知乎用户 红旗漫 发表

有多少人怀念以往的 “安居乐业”

现在,你租着房子、极端通勤,赚钱被老板说福报,买生活必需品被说消费主义,现在吃肉都算 “资本主义腐朽” 了?

市场经济爱打折、爱百亿补贴,不能给所有人的人生也打折

知乎用户 白天不懂夜的灰​ 发表

每天 2 小时。。。

知乎用户 张欣 发表

60 分钟以上就算极端通勤啦,那每天都是这个节奏,已经习惯啦

而且说实话,上下班路上的单程一个多小时,才是属于自己的自由时间呢

上班当社畜,回家给娃搞功课,每天上下班坐地铁的这俩小时,才显得弥足珍贵呢,可以听歌,复习考题,听得到 APP,追剧看综艺,追星看 B 站,看文章,状态好的话甚至能正念冥想一会呢

知乎用户 注意安全 发表

这什么狗屁问题啊?我在上海,住宝山,上班在浦东。我每天来回路上至少五个小时。

上午九点上班,我六点半就得从家里出发,几个车倒啊倒的,到公司基本上是八点四十多了,稍微缓缓理理就上班了。五点下班,我到家基本是七点二十,那个时候就我外婆还在等我吃晚饭。

后来公司对我们外勤人员提高了住宿补贴和交通补贴,然后我就在浦东高桥租了房子,因为补贴的钱只够在那个位置租到房子,到我上班时间依然要一个多小时,从高桥到源深。

就我这情况,公司里比比皆是,整栋大楼里类似的情况也是数不胜数。真不知道这统计数据怎么得出 45 分钟就算高强度的通勤时间。

知乎用户 shishi​ 发表

8.30 上班,每天 7.10 分出门。7.20 出门就很极限了,7.30 出门必迟到。

知乎用户 聪明的大脑袋​ 发表

每天通勤时间接近 3 个小时

说实话在大城市,你自己都愿意住得远一点,想住近一点,第一会很贵,第二会很小

知乎用户 知名不具 发表

最让我诧异的是,不愿意摆脱大城市病我可以理解,毕竟很多政策牵一发而动全身。

但是还在不停的建沙雕轨交是什么鬼?北京新建的地铁和 13 号线没啥本质区别。

问题是国外现成的项目实例,半个小时开出去 40 公里真不是啥难事儿吧。修地铁火车又不侵占啥既得利益。

知乎用户 堂前荷花别样红 发表

一个人通勤时间越长,代表他的工作时间可能会相应的缩短。坐标东莞,没有通勤时间长的烦恼。

我在老家湖北工作,上下班准时,基本没有加班,通勤时间为二十分钟。可我的工资只有区区三千元。除掉家庭花销,几乎所剩无几。

我在深圳工作,上下班准时,出租房在四十分钟的地铁线外,再加上进出地铁之外的二十分钟,上下班的通勤时间为二个小时。但这两个小时的地铁,均是早晚的地铁高峰期,可以想象的拥挤抓狂。

坚持了一年,我跑到了东莞,从此吃住在东城。我供职的公司在东城的某家工业园,公司挺大,有上千人。可以选择住宿或自己居住。我选择了附近租房。好家伙,除了刚供职的头两个月,我为了熟悉工作,自己主动加班,三个月后,公司会晚上十点半打电话过来,理由无数,都让你哑口无言。现在,我都习惯了每周两三次,公司十一点之前的电话。我安慰自己,好歹,人不用时时待在公司。看在工资的份上,我可以忍受这些。

人都是适应环境的动物。现在的我,习惯了东莞的工作节奏,突然发现,原来我已经三个月没去深圳转转了。

知乎用户 吴茗 发表

今天去浦东新区的世界广场验收一个项目,据说该大楼是东方明珠完工后的第一个五星级办公楼。当初在建造的时候预测了够 1500 人使用的电梯,现在已经完全不够用了。

这种现象在上海不是孤例,比如老式小区没有地下车库(我甚至觉得连地上停车位都没有考虑),再比如几十年前建筑的电气线路根本不能支持现在人的生活(装修过程中有逐步升级的),再再比如内环充斥着窄得一批却地段巨好的道路,再再再比如有的建筑没有考虑到可能会在天花板里加东西封死了,要加只能敲天花板。

这类现象整合成一句话就是:别 tm 甩锅海量专了,专家又 tm 不是算命的,早知道我们国运那么屌,他们肯定整活比秦始皇整的都大。

知乎用户 图灵的烟头 发表

人就清醒 14-5 个小时,10 小时工作两小时来回通勤,一小时吃饭,洗漱如厕一共半小时,13.5 小时只有半小时自己时间,所谓社畜莫过于此。

知乎用户 steve 发表

绝对不止这个数字和时间。

大量,打工人,花在路途上的时间,绝对是超过 60 分钟的,我不知道这个调查的依据在哪里,在我们公司,除了外派到非洲和南美地区的,在国内上班的基本上全部都是要花到 90 分钟左右

所以这个,命题是错误的。所以我们实际上在路途上花的时间是远远超过调查专家所调查出来的数字。

知乎用户 夏效 发表

经典永流传:

报告曰:“60 分钟以上‘极端’通勤”。

60 分钟?极端?大城市两小时通勤原来是近年才有的吗?这实在令人感叹。

我的耳边突然像是有人呢喃:“何不食肉糜?”

知乎用户 啊啊啊泰 发表

单程 23 公里,我开车 40 分钟到一小时

知乎用户 PiAo 发表

想起我本科的时候实习上下班通勤 5 个小时的酸爽

知乎用户 名字不重要 发表

我每天上下班通勤超过三个小时,唉,都是为了生活

知乎用户 鸢尾 发表

我一个包邮区十八线县级市通勤时间一小时十五分钟,是不是惊掉了下巴。

单位距离家 40 公里,每天公交通勤。

对于大城市来说,城市规划、工作地点、房价、工资、个人喜好都是会影响通勤时间的。一般来说就是办公地点和时间比较集中,住房成本又高,收入赶不上房价,外加堵车消耗时间吧。

但我不一样,影响我通勤时间的只有一个原因:工作。我需要这份工作,我不可能因为通勤时长放弃它,永远不会。工作地在乡镇,只有城乡公交,自己开车的话因为很多人不守规矩那条路成为了事故多发路段,而且开车也就比公交快一刻钟左右,所以我不愿意开车。

哪怕我隔三差五因为通勤时间过长或者在阴冷的雨中等车而胃疼、感冒、脾气暴躁。

但我不忍受这么长的通勤时间就要去喝西北风了。

我有宿舍,自己买一个二手空调就可以把通勤时间缩短为 0,但我觉得下班住在单位失去了自由感,会很压抑,而且本社恐不喜欢下班还和同事腻在一块儿。

所以这是我自己的选择了,跪着也要走完。就酱。

但也有好处,可以避免掉一些无谓的加班。

知乎用户 臧大为​ 发表

自上而下的规划特垃圾。缴税的无权拍板,拍板的不懂规划,懂规划的不是业主。业主除了用脚投票,没有一毛线的发言权。我说很多中国的城市规划还不如贫民窟科学不会冤枉几个。严重脱离了群众。几千亿建个大桥没几辆车走,说严重点这是犯罪。

知乎用户 yofensan 发表

公司在张江,新开了个同事,住在奉贤,每天六点出门做地铁,八点到,单程两小时,一天四个点

知乎用户 喷火的龙 发表

五分钟。我住在公司附近的城中村里面

知乎用户 金圣 发表

沪飘七年多了。坐地铁通勤的时间不超过三年。大部分都租在公司旁边。

最近半个月换职场上班,从龙华中路到张江。唯一的好处是,地铁真的不挤。但时间真的超过了 60 分钟。

租房的好处就是能随着公司一起换房子。不过最大的坏处就是周末也得吃公司餐~

知乎用户 东北刘德华 发表

我工作比较特殊,单位在长春城郊

目前单程通勤时间 2 小时,有班车。每天大概有 4 小时耗在上下班的路上

可能这就是极限通勤吧

知乎用户 喵喵咪吖​ 发表

我家到单位开车 40 分钟。

于是我在单位附近租房,走路 5 分钟。

被吐槽死…

但现在冬天了,真香。

被窝里多半小时,值得我秃头去打工了。

知乎用户 Amireux​ 发表

深有感触。刚搬进新家不到一个多月的时间,中间经历了一次跳槽。上班通勤时间从原来的半个多小时变成了现在的一个半小时。

目前其实是能接受的 因为住的地方和上班的地方都是地铁口,而且直线距离也没那么远,现在耗时多也是因为地铁线路目前是绕来绕去的。等到月底家门口这条地铁线路的二期通车,那我的通勤时间就又能回归到四十五分钟内这个区间了。

这大 7 字形线路真的绕的我头皮发麻。只希望八号线而且早日开通

能让我每天多睡大半个小时的懒觉

忘了更新了,现在每天通勤 30 分钟不到。每天九点上班 大概八点 25 起床,八点 40 到地铁站。九点 20 才打卡,还是挺 chill 的。

知乎用户 唐云路 发表

作为好几个 500 人大群的群主,李波最近挺忙。

他的群里聚集了上千位像他一样每天往返于北京和天津之间跨城通勤的人,他们从事着不同的行业。一条进京路,他们尝试多种不同的交通方式,每天平均通勤时间在 3-4 个小时左右。

群里最多的是如同李波一样的高铁通勤 “钟摆人”——他们每天早晨从天津武清坐上高铁到达北京南站,到了下班时分,又如同倦鸟归巢一般从北京的各个区域去往北京南站,等候回家的高铁。

超大城市购房的压力、一线城市周边交通圈的建设、以及进入人生新阶段后陪伴家庭的需要,让越来越多人如李波一样,踏上了跨城通勤之路。

京漂 “钟摆人”:

四种交通工具排列组合,

每一分一秒都要精准卡点

奥运会前一年,李波毕业来到北京工作,一转眼,人生的三分之一都在北京度过。

“我也想过咬咬牙在北京买房,但是北京的房太贵了。”

2014 年前后,李波太太的同事去武清看房,邀请他们一起。“从北京往天津开,下了高速看那个地方(武清)不错,就定了一个。”

李波买下了这套总房价不到 50 万元、离北京最近的天津住所。而在同时期,如果要在北京买房,可能就要翻个五倍甚至更多。

地处环渤海经济区中心地带、京津走廊中段的 “房产价值洼地” 的天津武清,是京津双城生活的重要节点。随着武清的房子装修完毕、孩子出生满一岁后,在北京上班的李波夫妻二人,开始了双双跨城通勤的生活。

每个工作日的清晨,当大多数人还在睡梦中时,李波一家人就开始起床洗漱。通常情况下,只要不遇上极端天气影响高铁车次,从天津武清家里出发,中间通过自驾、高铁、换乘两次地铁、步行等四种交通方式排列组合,历经近 2 小时,李波就可以如愿抵达公司。

返程的时间,则相对更长一些。李波的太太会赶在下午幼儿园放学之前回到武清,李波则一般五点半准时下班,花四十分钟赶到南站,坐 18:00 点区间的高铁,到家差不多是七点半到八点之间。最近,京津城际高铁调整了时刻表,晚上停靠武清的车次变少,李波到家的时间就不固定了。“夜晚的武清站,常常跟北京 13 号线天通苑站差不多拥挤。”

其中,最幸运的视情况就是,李波到达每个换乘环节时,时间都 “踩着点”,比如刚好高铁到达、地铁有座。但这毕竟只是理想状况。更多时候,李波还是望着呼啸而去的列车,深深叹一口气,“哎,就差一分钟,上一趟车刚走。”

“但只要时间掌握得好,每一分一秒都精确计算下,基本上没啥问题。” 作为京津跨城钟摆人,四年来日复一日的通勤训练,李波把每次往返换乘的时间表,深深刻进了自己的生物钟。

但,也有 “失算” 的时候。比如,李波太太如果有事,那当天接孩子的重任只能落在他身上,他需要提前 1 个多小时在 15:20 左右下班,在重复走一遍早上上班时的路线,赶着去接孩子。

毕竟每天乘两次高铁,有时候也会忙中出错。“比如买反车票啊,高峰日忘记提前订票啊,就只能在南站多等一会儿,有时候没票了,等两个小时也有。” 不过,惦记着家里的一口热饭热菜,没有特殊情况,他都能赶回家和妻子、孩子一起吃晚饭。

“好多人问我,天天这么上下班跨城跑累吗?我现在没有资格说累,身体很累的时候睡一觉就会好一点,心理上目前也扛得住。” 李波说,要享受北京的工作便利,但是又不愿意离开北京,那就只能往北京周边辐射。

近两年来,受新冠疫情影响进京政策时有变化,热心的李波就做了各公众号发布京津通勤相关资讯。短短一段时间里,他就遇到了近 1000 位和他一样的跨城通勤 “钟摆人”。

“昨天晚上回家全程三个小时,有一个半小时是排队过检查站。”“核酸检测哪里出结果最快?”

深夜,李波创建的京津通勤群里,消息还在冒个不停…… 有人发了一张短视频截图,感慨在杭州天津之间坐飞机通勤的小伙太拼。

有人跟着评论:

“世人慌慌张张,不过是图碎银几两。偏偏这碎银几两,能解世间惆怅,可让父母安康,可护幼子成长。”

刚刚还热闹的群沉寂了一阵,似乎是被这几句唱词破了防。诚如李波的口头禅:“在北京混,迟早都是天津、河北人。”

广佛 “钟摆人”:

每天有超 176 万人次跨城出行,

“甚至比广州市内通勤还方便”

相较北漂 “钟摆人” 李波,每天穿梭在广州、佛山两座城市之间的爱文,则显得幸福很多。

2016 年,她跳槽到广州的一家媒体工作。媒体的优势就是工作空间和时间相对自由,爱文没考虑搬家,就成为了一名靠地铁通勤的 “广佛候鸟”

大多数时候,爱文从佛山市的桂城站上地铁,在广州市的沙园站转乘 8 号线,再坐 7 站地铁到客村站,就到达了办公室。

算起来,这位广佛 “钟摆人” 全程通勤只需要 18 站地铁、40-50 分钟就能到达。“其实比许多在广州市内通勤的人,还要方便。” 爱问说。

她这样说不是没有依据的。再后来,爱文换了份工作,每天去广州的五羊邨上班,从佛山到新公司单程要一个小时出头。“因为每天高峰期的广州三号线非常拥堵,可能要等三四班才能挤得上,就不是原来几十分钟能搞定的了。”

爱文的通勤选择,很大程度得益于广佛同城化。上月,广佛地铁迎来通车 11 周年。过去 11 年间,这条地铁推构建出以禅城、桂城以及佛山新城三部分组成的佛山中心城区格局,逐渐打破了两座城市工作、生活的边界。

当然,除了像爱文这样的佛山 - 广州 “钟摆人”,反向通勤的上班族也不在少数。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日前发布的《2020 年广州市交通发展年报》数据显示,珠三角城市群内的交互热度在全国城市群中位列前茅。广佛之间每日之间每天有 176.3 万人次出行,高居广东各城市城际间出行需求的第一位。

这份年报还揭示出广佛同城的另一大特点——虽然有很多人在广州工作、住在佛山,但广佛之间的跨城通勤是 “双向对等的”。住广州就业佛山约占 40%,住佛山就业广州占 60%,双向通勤特征明显。

“工作在广州,生活在佛山,分野并不那么明显。” 最近,爱文干脆将工作从广州换回了佛山。但唯一让爱文担忧的,是两地医保的衔接。

前段时间,爱文做了个小手术,她第一反应不是在佛山就医,而是搭了四五十分钟地铁去广州看病,毕竟自己医保关系在广州,广州的医疗资源也相对成熟。

“但我们现在也到了要小孩的年纪,以后不可能都快生了,还要拖 40 分钟才赶到医院。” 爱问说,未来广佛两座城市如果能在交通同城化的基础上,继续在医疗、教育上迈出一大步,就更好了。

沪漂 “钟摆人”:

尴尬的 “最后一公里”,

打车不划算,走路有点远

十几年前从法国留学回国工作时,犀牛从未想过会成为沪漂 “钟摆人”。

考虑到职业方向,家住苏州的犀牛,逃离了自己原有的舒适区,在 2020 年申请将工作地点换到上海,正式成为一名沪漂跨城通勤族。

“去上海上班的话,我要 5:30 起床,因为我要先起来给自己做个早饭,不然吃饱早饭会觉得心里很慌,这样就能保证 6:40 之前可以出门。” 接着,她再搭上从苏州到上海虹桥的高铁,最后再打车,路上耗时近三小时,约摸 9 点半到公司。

“整体来看通勤时间还是漫长的,但是毕竟每周只是通勤几次,虽然有时候也会比较累,但也算是另外一种接触外界的方式,看看人间百态。”对于新的 “钟摆人” 身份,犀牛的心态很是乐观。

让她没想到的是,难住她的却是下高铁到公司的这 “最后一公里”。自从在上海的办公地点从浦东外高桥换到了虹桥枢纽附近,她在高铁虹桥站打车时总觉得有些心虚。“因为真的太近了,出租车师傅可能排了好几个小时,就挣个起步价多一点。”

遇到绕路的司机是常有的事。

“因为这个距离很尴尬,很多出租车司机不愿意带,**本来应该 30 块钱的路,给我绕到 250 块钱的。**后来我就投诉。再后来我说那我就换滴滴,结果换了滴滴又碰到一个司机,我跟他聊起来,他知道我被绕过路,他就继续绕路,然后我也继续投诉。”

糟心的情况遇见得多了,犀牛也总结出一些经验,比如,从高铁出站口步行十分钟到达最近的商圈虹桥天地,在那里打车或者叫网约车都方便,“还不用排队”。如果上海的同事顺路,会到高铁站的停车场捎上她,为此她努力记住了虹桥枢纽停车场的蔬菜层、水果层。

像犀牛这样在上海虹桥商务区的跨城通勤群体,近几年来开始越来越多,同济大学近日发布的《2021 长三角城市跨城通勤年度报告》显示,本年度上海市域与周边的苏州、嘉兴、无锡、南通等地级市的跨城通勤者共 15311 人,折算实际人数达 7.66 万人以上,这相当于一个镇的人口在流动。

其中,苏州城区的跨城通勤人群主要以高铁通勤为主,昆山花桥地区的跨城通勤人群以地铁为主,而太仓地区以私家车通勤为主。此外,上海地区也有人群到周边城市上班,其主要工作地为昆山市、太仓市和嘉善市

事实上,像李波、爱文、犀牛这样居住在一线城市周边的跨城上班族,只是全国数以千万 “钟摆人” 的缩影。研究显示,在全国 36 个重点城市中,共有超过 1000 完人正在承受 60 分钟以上的跨城通勤之苦,占通勤人口的 13%。

更多我们不知道的是,在全国一二线甚至三四线城市,跨城通勤的队伍逐年扩大、不见减少。他们当中,有如李波一样因为高房价而被迫选择跨城通勤的 “钟摆人”,也有像犀牛一样因为职业发展自愿当的 “钟摆人”,还有如爱文一样享受城市一体化红利的 “钟摆人”。

不管因为什么原因,他们从小镇走出来,为了在大城市成长、扎根,选择不 “躺平” 的通勤生活。

多少个随着人流挤上地铁的早晚高峰

多少个顶着风雪踩下油门的清晨

多少个披着星光走下站台的夜晚

还不是为了梦想、为了家人更好的生活、为了那个不愿意轻言放弃的自己。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爱文、犀牛为化名)

知乎用户 苏游之​ 发表

办公室里,除了几个新来的毕业生(包括我)租了蛋壳和自如的房子,其他在上海安家的老人,同行都在一个半小时左右。

公司好像要换写字楼了,估计我们这批绑在 1 年期住房合同的人,也要挤地铁了。

……

借用在上海买了房子生了龙凤胎的同事的一句话,房子涨,他也换不了房子,因为新房子也涨啊。房子跌,他反而有可能换个大房子。

……

大家都把房子捂在手里,有的是是用尽了杠杠(我那同事首付还找中介贷出来),有的是盼着涨的,有几栋楼吧。

房子何止是不动产,快变成祖产了。

如果房市的价格稳定,我们就不用畏惧波动,流通加快,资源配置也就更优化。

……

我们生在一个高速发展,尽力赶超的世代。

我们都要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啊。

知乎用户 位少 发表

这个我正好有话说。

以上统计数据,估计很多是这样的。

可能你到单位的直线距离不远,但是选择了公共交通工具。

而公共交通工具,为了照顾沿线居民需求,绕路很远。

像公司离家 2.3km 左右,我有 2 种出行方式可以选择:

①我坐公交上班要 1 个小时,还堵车。

②如果骑自行车,最多 15 分钟。

所以,很多时候,这个时间是可以选择的。

以上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知乎用户 现在有点胖 发表

家到公司直线距离 18 公里,地铁加公交需要一个半小时,孕期也是天天这么折腾过来的。

反映了一个问题,我穷,买不起市中心的房子。

知乎用户 考不停 发表

如果不早出门,妥妥的超过一小时。

想再公司附近买房子,不过买不起。

知乎用户 Meta 昨夜书​ 发表

看了这么多报告,像人均收入,双十一人均消费每次我都在平均值以下,每次都是被平均……

这次终于有个报告我是在平均值以上了…… 可喜可贺,加油,打工人!!

每一个屏幕前的朋友,你通勤辛苦吗?

辛苦就对了,舒服是留给老板的!

你只要每天多努力一分,

老板就可以早一点开上跑车!

知乎用户 张三丰 发表

60 分钟?好幸福啊

想当初俺住南四环,上班东三环,上班公交 + 地铁 + 公交, 耗时 150 分钟, 单程!

东三环倒也有个 “窝点”, 走路可以上班,可惜太小,家里来人就住不下

知乎用户 威观经济 发表

单程 45 分钟?60 分钟?

拜登表示毫无压力。

以下内容来自拜登竞选宣传片:

1973 年拜登当选参议员,妻子孩子出车祸死伤,他在病床前宣誓就职。

之后为了照顾车祸中幸存的两个儿子,拜登有大约 5 年时间,几乎每天都乘火车往返于华盛顿与住所威尔明顿单程用时大约 1.5 小时

每天上班完赶回家去跟家人相聚,这段感人的人生经历,为他赢得了很多同情票。

可能所有美国总统,在其职业生涯中花在上班路上的时间都没有拜登多。

知乎用户 说梦人 发表

住在大兴,上班在中关村,每天去地铁站 15 分钟,地铁 1 个小时。

感觉也还行?

知乎用户 大辉 发表

根据 t=s/v 可知,通勤时间是由通勤距离和速度决定的。

通勤距离远

上班的地方 / 办公区域越来越集中,呈现中心化。而中心区域和临近中心区域的房价让人望而却步,形成了办公和居住分离的格局。

城市群的兴起和发展,加剧了这种局面,“双城记” 成为诸多上班族的日常。

速度慢

如果把通勤时间的城市排名和拥堵的城市排名放在一起,会呈现高度的一致性。城市道路规划不合理,公共交通不完善等,都在拉长上班族的通勤时间。

对策

如果条件允许,在通勤时间短的区域买房或租住是件能快速、极大提升幸福指数的事情。如果经济受限,那么有效利用通勤时间让自己增值,则能对冲损失。

知乎用户 末青​ 发表

其实除了通勤时间,通勤的人流量才实在壮观。

有天早上出去办事,由于不小心坐过了地铁,加上转线,幸运的在八点左右的时候坐了四班地铁,

但是,发现无论是往哪个方向的地铁,都挤满了人。

壮观到地铁上的人刚下完,车门就关上了,根本上不去人。

壮观到我排在第一个好不容易挤上去了,作为唯一一个挤上去的人倍感荣幸,

结果拿在手上的衣服没挤上去。

坐了一站我又回来找衣服。

上了地铁是个什么情况,人挨着人,天花板上也挤着人。

我要看手机,发现我手机上面还覆盖着比我高的一个人的手机。

戴着口罩,我觉得喘息都困难。

在地铁上的我只有一个信念:熬。

心里骂骂咧咧。

到了晚上下班,疲惫了一天,挤上就是开心。

当然没有位置。

有的时候晚上下班,站在拥挤的地铁上,

我就满是后悔,我在老家不香吗?

我凭什么要挤在这里。

是,不香。

因为我在老家压根没找到工作。

我一直以为我有的选,原来我没得选。

每次下班挤在那么多人的地铁上,

我就搞不清我一个人在一个城市的意义。

好像除了熬,除了生存我说不上来有什么。

这个挤在地铁里的一点空隙,

好像就是作为一个外地打工人的生存空间。

就是这点空间也是需要车一到挤上去的,

不挤咩都没有。

每一天如此循环往复,

构成了你挣扎的活着的生存意义。

毫无意义。

知乎用户 云中仙 发表

看到这题被吓了一跳,赶快去看看导航,看看自己明天能不能开车 45 分钟内到单位……

其实,如果不是最近有些疫情压力,其实我更愿意乘地铁 1 小时上班啊,毕竟我还能坐着把原神的每日任务做了……

所以,有时候,通勤时间完全可以是忙里偷闲的娱乐时间嘛,何乐而不为?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T078C3 发表

其实单程 60 分钟还是可以接受的,只要路上不要频道换乘就好。

有过几个月 90 分钟的单程,真的有要去世的感觉。

知乎用户 不耻下问 发表

说明最应该改进的地方应该是,大力推进远程办公,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而且可以节省上下班通勤时间来消费,娱乐,学习之类的,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公司也可以节省租金,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知乎用户 呼啦啦 发表

羡慕 60 分钟内的。目前上班往返 50 公里,开车,往返时间在 2.5 到 3 小时之间,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

知乎用户 Space 发表

还是以前的国企,工人阶级生活最惬意,厂就是家家就是厂,基本生活设施配备齐全,邻里关系融洽。根本没有通勤时间一说。

知乎用户 四宝 发表

我就是千万分之一,每天地铁上的时间五十分钟,再加上步行的时间,需要六十多分钟。

北京的公司太聚集了,西二旗是 IT 聚集地,中关村周围是学校科研聚集地,还有国贸、科技园几个地,每天上下班,这几个地方的地铁都要排好长的的队。而这些地方不但房价高,房租更高,所以只能租到很远的五环或者六环外。

在北京的这些年租房子,从昌平到到通州,从顺义到大兴房山,几乎绕着北京周边住了一圈,彻彻底底的体验了北京整个六环的生活氛围。

知乎用户 沙海​​ 发表

一小时以上的通勤时间可能是最能体现年轻人无力感的事情。

当你每天睡眼惺忪地从家里奔赴单位开始自己忙碌的一天,或是下班后拖着疲惫的身体迈向回家的征途,都难免要怨念,自己今天又在通勤上浪费了多少时间。

在拥挤的车流中、地铁里、公交上,全中国的上班族正在进行一场没有任何报酬的加班,一日两次、全年无休。

HBN"> 在摇摇晃晃、慢慢悠悠的巨大人流中,除了埋怨自己为什么买不到离单位近一点的房子或找不到离家近一点的工作,就只能抬起手再看一眼手表,继续这场身不由己的旅程。

中国人为什么需要花如此多的时间在通勤上?我们住的地方为什么总是不能离单位近一些?

穿越大半个城市去打卡

据说成功的人都把工作和生活分得很开。用这种标准衡量,中国大城市里的上班族大概都算 “成功人士”: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之间远隔了大半个城市。

白天里,半城人挤着去上班,晚上,半城人又齐刷刷地挤着回来睡觉。大城市的上班族,每天的生活像非洲草原上野牛群一样奔波。

上海的郊区,晚上是一天最热闹的时候。55 万仿佛身体被掏空的上班族坐着地铁、公交、出租车赶回自家小区,好像被卸货的 55 万条咸鱼。

在一线城市工作的你,对每天通勤四小时这件事情可能已经认命了。毕竟城市大了,通勤的距离会变长,这似乎是生活在大城市不可避免的无奈。

住在公司旁边,只是奢望

我们住得离上班地方这么远,城市面积大当然是一个原因,但可能影响更直接的是城市的规划。

虽然每天都在说房子太贵了,但是中国的大城市,开放的住宅用地并不够多。

我们堵在路上,挤在公交里,挂在地铁里,睡在城外。走最远的路,上最累的班。

不过想想上班那么忙,也没时间去健身房,只好安慰自己:每天挤地铁挤公交就当锻炼身体了吧,还不花钱。

知乎用户 梦里江山家天下 发表

离家远我都是住帐篷的,有那功夫为什么不读几本书?我晕车通勤时不能看东西。我一年四十本专业书(今年 45 本)。别说租房子了,有那点钱干什么不行。

知乎用户 青媒视界​ 发表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的人都是人上人。深圳宜居也宜拼搏,深圳人有的不只是炙热的心,更是 “只想搞钱” 的心。

有一次和朋友在工作日去后海一家店吃饭,那附近都是办公区,所以到了休息时间店里来了很多上班族。他们大多都穿着简约朴素的时装,脖子上挂着公司的挂牌,一行人匆忙坐下,大多各自点了一份定食。我听见他们谈论工作上的事,中英文夹杂,餐桌于他们而言只是另外一个职场。那对我来说是另外一个世界,但真的好酷。

但对于大人们来说,打工并不是一件永远酷的事情,他们会经历很多夺命 ddl,会遇到刁难的上司,还有可能遇到勾心斗角的同事。

总而言之,他们有打不完的工,忙不完的事。甚至因为疫情,他们还要 “上班带行李,下班带电脑。”

但世界上除了普通的打工人,还有另外一种,那就是跨区打工人。个人认为,跨区打工人比普通打工人有着更坚强的打工意志,因为他们会经历更漫长的通勤时间,地铁是他们的另外一个家。

2021 年的暑假,我为了积累经验,找了一份实习。实习的公司在市内,工作时间要求朝九晚六,而我的通勤时间大约是一个小时。

那段时间,我真正做到了 “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平时假期睡到九点的我,在那段时间每天七点起床,揉着惺忪的双眼,打着瞌睡迎接新的一天。

我总是慌乱地骑着共享单车,靠铃铛穿梭在人流之间,争当第一个通过红绿灯的人。

上地铁是只需要一瞬间的事情,只不过眨了一下眼就发现自己已经被推进了地铁里,而根据经验,我发现包厢连接的位置是最宽松的,但多少会有些摇晃。

晚上下班后我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祈祷可以站在一个有扶手的位置,因为那样至少可以让我笨重的脑袋有一个依靠。

日复一日,我做着几乎一样的事情,走着已经可以确认步数的相同的路,搭乘地铁,换乘地铁,踩着时间买新鲜出炉的热面包。我才发现,原来做大人也不是什么有趣的事。

实习的前半段时间对我来说是漫长且疲惫的,过长的通勤时间难免会打磨我的工作热情,也会让回到家的我变得更加离不开床。

我想,和我一起坐穿三号线的那些陌生人,他们可能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也接受了这样的生活。有时见到熟悉的陌生人,我会想,“啊,又是他。”

但我发现,大人们会做的不止是抱怨,他们会珍惜、利用起这段通勤时间。

我看到他们有的蹲坐在地上,用 kindle 看着小说,电子屏幕上浮现了他们认真严肃的脸庞,此刻的他们应该正在代入小说主人公的视角;他们有的在学英语单词,反复确认发音然后小心翼翼地轻声复读;还有的戴着笨重的头戴式耳机隔绝噪音,然后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清脆的翻书声比到站广播还要更动听。

大人果然是大人啊,和我这样只会抱怨的小毛孩是不一样的。

后来,我也学会在这段时间做点什么,我变得不再爱抱怨爱说累了,毕竟那样什么都改变不了。

还记得入职的第一天,负责我的姐姐皱着眉头问我,“七八月很容易闹台风然后下大雨,不会影响你上班吧?” 我信誓旦旦地回答,不会!

七八月的台风果然不会迟到,我真的碰到了大雨。那天我穿着帆布鞋,大步迈向地铁站,但还是没能挡住雨水,到了地铁站的时候我的鞋子已经全被浸湿了,我第一次对落汤鸡这个词有了实感。我忍受了地铁上四十分钟的湿鞋体验,但下了地铁之后,委屈的情绪一股脑冲上来,我想,我得换鞋。

可是因为下雨天路不好走,那时我已经快要迟到了。灵机一动我去了公司对面的酒店,拜托前台姐姐让我买一双酒店的一次性拖鞋,善良的姐姐见状便免费给了我一双。

就这样,那天上午我穿着玫红色的上衣,黑色的百褶裙,搭配的是华强酒店的一次性拖鞋。中午下班后,我便买好了洞洞鞋,暗暗痛骂了下雨天,然后决定自己以后一定不要再跨区上班了。

公司的实习生除了我以外,还有两个和我年龄相近的女生。后来通过聊天了解到,她们都是专门跑来深圳实习的,在公司附近租了房子。这让我很诧异,但转念一想,啊,深圳原本就是这样一座城市吧。

总是有无数的人经过这座城市,他们有的人只是短暂的停留,有的人也在夜以继日的努力后留了下来。

这座城市欢迎每一个人的到来,也不斥责任何人的离开。

知乎用户 ppx98​ 发表

地铁通勤,来去两个半小时。没办法,为了炒地皮,国内喜欢办高新区,高新区减税免税,公司为了节省成本就搬高新区。下了地铁站出口就是农田,工作之余看水牛呲牙,赏赏油菜花。在公司附近商场,超市,学校,医院一概没有,无法居家生活,长距离通勤无法避免。房价崩盘,地价回归合理,改农田无利可图,超长通勤的问题才能解决。

知乎用户 trader 依旧 发表

这就是宅男宅女变多的必然性了么!

城市变化太快了,交通出行方式的变革看似方便了,但是其它纬度的变量正在挤压这个方便性!一天的时间有限,总要被挤没的!

我在杭州这个大城市,交通发达,然而出门真是够够的,直线距离和实际距离是两回事啊!

15 年来杭州,滨江 西湖 江干 萧山 挪了好多窝,就这,西湖也是分 5 次去转完的,宋城也是蹭一下就撤的!最大的原因就是太耗时间了,在家复盘交易,再不济,云旅游不香么!

随随便便就过了 60 分钟了!

知乎用户 美式咖啡不加糖​ 发表

现在互联网,地铁,信息和交通都很方便,但是城市建设发展仍然按照二十世纪的模式发展,往大里建,资源不断往大城市集中。这个模式不是说错了,起码不适合二十一世纪的发展,也不适宜人居。我们发展,终归是要让人们生活更美好,不是把所有人都集中到深圳上海,那和集中营也没啥区别。

所以,对深圳上海浦东这些打曾是的资源政策倾斜应该停止,让全国城市自由竞争,不能再往大城市继续倾斜资源。人们之所以去上海深圳,难道是为了拥挤的交通和昂贵的房价吗?还不是资源都在这些城市,去了其它地没有工作。改开到现在,已经过了让深圳等大城市先富起来的时候了,现在是统一的国内大市场,是时候让国内市场绽放活力了。所以,请停止对深圳等城市的政策倾斜吧。同一个市场,大家公平竞争。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人在西安上班,在宝鸡住,每天早上 5 点起床赶高铁去上班。太难了

知乎用户 海角奶爸 发表

也许,是这些人愿意承受超过 60 分钟的通勤。

几年前的一个凌晨,坐北京地铁一号线最早一班车,和邻座两个人聊天,得知他们是动物园的服装销售商,住在燕郊,每天花 5 个小时通勤。那之后好长一段时间,都对这两个人肃然起敬。

在那之后,曾多次想起这两个人。看到这个问题,又想起了那次在地铁上的偶遇。我想,他们愿意每天坐 5 个小时的公交和地铁,一定是因为心里愿意吧。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房价越高的城市,通勤时间越长吧

知乎用户 世景 2018 发表

我在家本地,小城市,骑车 13、14 分钟左右,走路 20 多分钟,就是工资忒少,每月 2000。单位同事很多住在距离单位 6 公里开外,同科室领导超过 7 公里,不过人家开车,半小时左右就能到,但是最近单双号限行,很多人被迫延长了通勤时间。

知乎用户 超级无敌各种圈 发表

这个太正常了。
工作将近 10 年,平均通勤都在 1 小时以上,目前仍然是 1.5 小时 / 单程。
苦不苦?当然,但是有啥办法呢。不想离父母太远,家住 6 环大顺义。公司又都集中在四环以内。
早晚高峰堵车堵死。滴滴叫车根本找不到车。
感谢北京的公交系统和共享单车,能够确保我有这 3 小时的通勤时间。3 个小时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无论是看电子书,还是刷剧。虽然地铁挤死人,共享单车也得靠抢,冬天不防寒,夏天不遮雨。
但是这是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段,不是加班,不是哄娃,不是做家务,是完完全全做自己,哪怕是放空,也是自己的放空时间。
话说,互联网公司,真的不考虑远程办公么?这样,办公室租赁费用,还有其他七七八八的行政费用,不就都省了么。。。。。。

知乎用户 苍龙转生 发表

看到好多人都说郁闷。我也有点郁闷。地处某三线城市,在偏远港口上班,通勤距离 80 公里,通勤时间 80 分钟。之前一直认为在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也就是平均水平。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之前在北京上学。从西北望到中关村南大街坐公交也得 40 多分钟。要是去更远的地方,那就不止一个小时了。坐地铁时,经常会碰到上班族,他们好多在燕郊住,早上 5 点多起床,多次换成公交地铁到达上班地点,路上至少需要 2 个小时。当然,这是花费时间多的。北漂族有好多住在昌平回龙观和通州,因为这里房租低。他们往往在二三环上班,从住处到单位保守估计也得 1 个多小时,估计平均一个半小时。因此,所接触到的人,通勤时间平均约 1 个半小时。我也一直拿这个安慰自己,在偏远港口上班也没什么不好,在北京上班通勤时间也得 1 个多小时,哈哈。

然而看到统计数据,震惊了。北京平均通勤距离才 11.1 公里,平均耗时仅仅 47 分钟。远远少于我的通勤时间。

突然想到一本书,书名好像是统计数字也说谎。这里是官方统计,当然是比较准确的,错的是我的直观感觉。细细想来,自己接触到的都是在北京打拼的外乡人,为了节省房租,一般住的地方离单位较远。忽视了有相当多的本地人,本来就住市中心,走路几分钟就能到单位。还有一部分人在家办公,不用去单位。这样一来,北京上班族的通勤时间自然就少了。

这么一想,在北京上班,我的通勤时间也得 1 个多小时,严重的拖首都人民的后腿。在偏远港口上班,尽管通勤时间要 80 分钟,但是不拖首都得后腿,也算做出了小小的贡献。转念一想,不郁闷了,为首都做贡献,我骄傲!

知乎用户 大王叫我来巡山 发表

北上广深通程 60 分钟应该是常态吧!!几乎见不到 30 分钟以内通程的。打工人没的选择

知乎用户 苍穹​ 发表

别急别急,以后高房价带来的问题会有更多,欠的债早晚要还。

知乎用户 谢谢你 发表

青岛,恒星中学。理工大学。超过 80min。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5LRZm6 发表

来上海的第 3 年,一共换了 2 家公司,搬了 3 次家。已经算是沪漂朋友里少的了。

最长通勤时间 1 小时 45 分钟(地铁 + 走路),最短通勤时间 10 分钟(走路)。

区别是啥?幸福感简直一个天堂一个地狱…

01 我的真实租房体验

ROUND 1:小黄车 20 分钟

体验:3 颗星

租金:2000 元 - 小单间

第一家公司在杨浦,顺着公司半小时通勤圈找,找到一个自如房间。

除了小区破、门口大马路一天到晚修不好、离地铁 17 分钟步行,没别的毛病。舍友又是上海人,还会做饭,更何况房租只要 2000 元!有什么理由不租!

从此开始了 10 个月的小黄车上班路,有时候找不到车,走路 45 分钟或者 1 站地铁搞定。

常常是踩点到公司,可以 cover 一天的强力工作,没毛病

![](data:image/svg+xml;utf8,)

ROUND 2:步行 10 分钟

体验:5 颗星

租金:2800 元 - 带独卫阳台小房间

后来因为个人原因,换了个房子,就在公司隔壁小区,带独卫和阳台的小房间。房租涨到 2800 元,想了想,租吧,以后加班都方便了……

从此赖床也有了正当理由,每天和床死死纠缠,“啊好舒服,再睡一会!”

完全不用担心迟到,正常 10 分钟,飞奔 7 分钟到办公室,除了头发有点凌乱,没别的毛病。

一个字,爽!

![](data:image/svg+xml;utf8,)

ROUND 3:1 小时 45 分钟(地铁转线 + 步行)

体验:0 颗星

租金:2800 元 - 带独卫阳台小房间

房子依然是那个房子,我换工作了!涨薪 40%!但是,房子 1 年租期还没到(啊呸,就是拖延,懒得挪窝…)

于是开始了苦逼的挤地铁上班路。先坐两站路,换乘另一条线,再坐 N 站路,然后步行步行步行…… 终于到达办公室,体力只剩 50%……

一想到晚上还要折腾回家,就麻木了,只想加班到 11 点,打车可以报销(打工人的日常)

因为长时间的通勤,让我工作的时候也困得步行,到家直接躺尸。

说好的学习呢?提升呢?在超远距离通勤面前,统统扑街!!!

当然也为老板的财富自由多贡献了很多,毕竟为了 11 点下班,我也挺努力的。

ROUND 4:25 分钟(地铁)

体验:三颗星

租金:3100 元 - 朝南大主卧

终于憋到刚才的房子到期,欢天喜地地搬家啦~刚好大学同学也在公司附近,一合计大家就整组了一个房子,我住主卧就多出一些房租。

这个房子离公司大概 4 公里,平时可以选择骑小黄车 35 分钟或者地铁 25 分钟,实在懒呢,就打车 25 元搞定。谈不上特别近,但是也还好。回家路上听听知识付费课程,一路上也很从容。

02 就算预算有限,工作前几年还是多花在住房上吧

这是我的结论,我一直鼓励年轻人,尤其是刚工作的年轻人,房子要跟公司走。

人的预算有两部分,一方面是实实在在看得到的钱,另一方面是看不到的时间。

时间比钱更重要,虽然年轻的时候感觉不到(因为年轻人的时间不值钱!)

但是,你得慢慢让自己的时间值钱呀,怎么干,先给公司把业绩做出来了!

业绩做出来,基本代表你的能力强,基本代表你可以拿到更高的薪资,你的时间就越来越值钱了。

我的第二套房子因为离公司近,所以我有事没事就会去公司加班(现在也是如此)。加班一方面是把没做完的事情搞定,另一方面做复盘、思考、学习。

结果我打算换工作的时候,不费力就找到了涨薪 40% 的新工作。

真心觉得公司是个好地方,就像大学的图书馆。我在家只能躺,去公司就跟打了鸡血似的。

可以说,公司就是我工作的自习室(似乎得匿名,不然老板锤我…)

没钱,可以吃差一点、可以穿差一点,但是住要好一点,近一点,再近一点。

这个策略分配的问题,你把时间、金钱、注意力投入在哪里,就会在哪里有回报。

再强调一遍,把钱花在刀刃上,大城市拼搏,房子值得更多的金钱分配。

如果你喜欢我的分享,有所启发的话,记得点赞和收藏哦~码字不易,感谢支持!
关注我 @小狐狸在职场,一个在工作中进化的沪漂女生,

持续为你提供职场干货和个人成长故事!

知乎用户 Hoku 发表

反映了住房问题已经成为压在年轻人头上最重的一座大山了。

好好想想,反省反省,楼市泡沫给中国带来的到底是什么?这代年轻人虽然受过良好教育又能吃苦耐劳,精神很坚韧,但也有被压垮的那一天。等再过三十年,估计就没法笑平成死宅费拉不堪了,还整天拿日本少子化的笑料下饭了。

知乎用户 洛天 发表

上班 10 公里,公交没有直达,需要一个半小时,所以…… 我打车……

如果自己开车上班 40 分钟左右?下班快一点,不过我没车,现在都是滴滴打拼车,因为拼车要预留同行人的时间,提前 50 分钟左右比较保险,算是我目前的最优解了,通勤费一个月六七百,路上还能睡会儿或者玩会儿

电动车也骑过,45 分钟左右,冬天冷夏天热,还得关注路况,试了一次就放弃了

知乎用户 上一个名字被封了 发表

确实没必要,我能接受的通勤时间是单程 20 分钟,目前住单位宿舍,2 分钟。

知乎用户 哈哈哈 发表

反映了穷

知乎用户 涂罗方丈​ 发表

反映的就是打工人的无奈呗!

你干着买菜的业务,操着卖白粉的心!

魔都的早高峰地铁绝逼就个压力放大器,拥挤得像个高压罐头!

轻易就可以点燃矛盾,把工作生活压力转化为不讲武德的传统切磋!

说回通勤时间,沪漂 7 年,最早住外环,通勤 30 分钟左右,租了一个次卧,七年前租金 1700。后来跟女盆友,也是现在的老婆租了内环,30 平的一居室,租金 3700,通勤 20 分钟 (自行车)。

前年有了娃,需要换个大房子,又搬到外环外的两居室,租金 4700。我通勤要 40-50 分钟,但是我老婆要一个半小时 (可不是我不爱她啊,她换工作之前只要三站地铁,一共 20 分钟)。

上海大部分通勤 45 分钟,我是怀疑的,至少我们公司,至少八成要一个小时以上。同事住所散布在花桥,松江,嘉定,还有苏州的,而办公地点在内环边上。

所以真的通勤距离对工作影响特别大,大早上地铁上挤了一路,时间长,体验差,一天工作都不爽!

打工人在公司是汤姆,杰瑞,艾瑞克,莉莉,艾米,瑞贝卡,但其实回到家就是狗蛋儿,嘎子,丫蛋儿

只不过这中间隔着的就是这漫长有煎熬的通勤之路吧!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zn6pzx 发表

看过篇文章说国外有那种超级通勤族,有的打飞的每天通勤 5 个小时,但是算一下反而省钱了,还能生活在美丽的海滩,人家可满意了。

有的工作包吃住,通勤时间为 0,但是工资低。

换你怎么选?

通勤时间不是问题,关键是对生活状态是否满意。

知乎用户 康言康语 发表

从传媒大学到健德门,单程一个半小时

知乎用户 热心市民林先生 发表

坐标福州,租房距离公司大概 9 公里左右

1. 公交车不堵车的时候 40 分钟左右能到(晚上 8 点以后),加上步行或者共享单车,最少 50 分钟。

2. 雨天地铁加上步行时间总共 35-40 分钟左右。

3. 晴天骑自行车,山地车大概 35-40 分钟左右。

对我来说这个时间还算可以接受吧。

通勤 60 分钟确实有点久了。大城市就是不一样啊。没体验过。

知乎用户 冰河​ 发表

我通勤时间一分钟。。。

彩钢板房,二楼是我宿舍,一楼办公室。

难道这也有人羡慕?

知乎用户 史大夯 发表

单程 55 公里,不过公司提供班车,上车就睡觉,在现在的公司入职两年了,还有点习惯这种通勤模式了,有时候自己开车去公司一天困的不行(少了早上晚上两个多小时的补觉啊,哈哈哈)

知乎用户 乔轶文 发表

这样感觉我这小地方好好啊。

公司在医院里面,医院后面就是个村子,有公寓,租个带阳台的 480 一个月。独卫有热水,有个大柜子大床。

上个班走路就行,五分钟到,早午晚饭有医院食堂。上班事情也少,没事就玩手机。而且双休,平常不加班,没领导的话我会提早溜。周末加班也会有加班费,还是 1.5 倍工资。这样比我好幸福哈。

知乎用户 天天天蓝 发表

每天通勤 5 小时,默默流泪路过。

原因大家都说了,解决办法很多,可惜靠想想没卵用

知乎用户 GK003plus 发表

跨越两个行政区划,其实路程并没有多遥远,主要是堵车,单程四十到五十分钟开车,时间久了完全习惯了,这还不是啥一二线大城市……

知乎用户 自在游 Jack 发表

规划问题是一方面,但是说到底还是就业问题,郊区或者远离市中心的工作收入达不到市区水准,市区的收入又不足以让年轻人在市区立足,不然谁愿意跑那么远呢?我的邻居愿意每天六点半起开车去前海上班,晚上九点半后错开高峰再开一个多小时回来,通勤来回花三个小时真的很不人道啊!可是市区房价是这边五倍啊五倍!

hk 政府每年都会发施政报告,每年都要提到鼓励本区市民立足本区工作,不提倡跨区工作,结果每年说每年搞,结果还是区别不大,为什么要重复这个错误搞去工业化?把地价搞得这么高?看到有些人建议年轻人要下沉,这个思路没错,但是我们个人的选择肯定是要滞后于城市建设的,不然去到一线城市郊区工作都找不到。

hk 的基础建设算是很发达了,但是不管住在东涌还是元朗,将军澳,去市区单程通勤时间在一小时以上,大家还是要去市区工作,如果不解决郊区或者二三线城市的本地工作供应问题,什么交通都改进都没用,千万级别的人口,靠几条地铁线没法解决。

可惜很多大城市十分热衷提高核心区位的建设,对周边的基础建设却少有兴致。核心区地价多涨一万,那直接就把投资收回来了,郊区建设,十年二十年可能才能回本,说白了我们只是打工人,只能被动接受,而有些人追求从半山腰俯瞰城市的姿态,已经忘了初心。

我算是在本区就业的良好市民了,离公司仅 15km,但是这边修路一年修到晚,地铁围挡,雨污分离,各项工程轮流施工,漫天粉灰,运气好不堵车,一半概率堵车时间 40 分钟,我去投诉还被批评了,说我不支持本区建设,我无辜啊我。

我的建议是,坚持到买房或者坚持不下去赚点钱回老家吧,北山广深不相信眼泪。

知乎用户 找尾巴的小凶熊 发表

当年,我在北京 “打工”……

住在 “狼垡”,工作在健翔桥……

每天的时间,有四分之一在路上(整整六个小时,我坚持了 7 个月)。一天时间的,一半在上班,最后的四分之一,就是睡觉 + 吃饭 + 和他说几句话。

只因为,为了让他离单位近一点,只因为我那份工作给的钱还蛮多……

你问我反映了什么…… 那是我回答不了,现在也答不出来……

虽然我们已经分手,我也已经离开北京……

但我很怀念那段时间,一点没有觉得苦,因为那时有股很傻的冲劲。

很多人会说,你用你的宝贵时间,去学习,去社交不好么,找个离单位近的地方,虽然成本高,但也收获很多……

但是,我收获的是 7 个月的思考和发呆。

我以前真不是习惯做这些事儿。

等我挤了一个月的公交的时候(那时候是 08 年左右,那边还没有地铁),我觉得,能一个人静静的思考,是个多么奢侈的事情啊

我没有选择车上看书、发短信、或者去听歌~

我就是发呆。

真的,很受用~

结果?当然很好,该有的都有,该享受的也都能享受。

我觉得更多的时候,我们应该去思考……

房子以外的事情、大城市以外的事情、交通以外的事情……

在这个快节奏的每一天

如果你能修炼出那每天都会有的两个小时(当时我每天近 6 小时)的安静的思考的时间

我想

你也会收获更多的东西

思考什么?

思考

双十二到底该买些什么呢~

看看这篇文章吧~

找尾巴的小凶熊:双十二 · 我该买点什么呢?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反映了劳动力效率低下,浪费了大把的人类时间,社畜是不会有心思去创新的。

作为资深一线 “打工人”,坐标上海,有房已婚没要孩子,单程通勤距离 50 公里(来回 100 公里),汽车单程通勤时间 1.5 小时(来回 3 小时),早上 7 点出门晚上 7 点半到家。(以上是不加班的情况,加班的话一般晚上十点到家。)

我们是欧美外资企业加班比较少,我所知道的有多个同事每天来回通勤 4 个小时以上,我坐地铁通勤上班的话每天要花 5 个小时,我观察的未来的上海会残酷到单程通勤一小时起步。

知乎用户 醉马草 发表

看到好多人带节奏,房价房租高什么的

如果问一个人通勤时间长,我觉得穷或者房价房租贵是主要原因

问一千万人通勤时间长,必然是因为规划啊

不是因为规划有问题,而是规模经济的产业,规划企业积聚在一起可以提高公共设施,人力资源等很多利用率,一方面占用了附近的住宅另一方面员工人数多增加了附近对住宅的需求。住宅不能满足上班人需求,只能往更远地方住,此消彼长,供需失衡造成房价房租的上升。

房价房租高,这是结果,不是原因。

就像卷子一样,高考人数多录取分数线自然推高。很多人进不了大学不是录取分数线太高,想增加录取率办法是扩招,不是降录取线。

知乎用户 静待花开 zzz​ 发表

反映了超一线城市和部分一线城市占用了超过其城市本身接纳能力的就业资源,进而让不该和不想到其城市的打工人来到了这个城市

知乎用户 战斗力拉胯的南拳 发表

这种数据都要作假,统计出来又有何意义呢?作为一个在上海黑工挖矿 8 年的韭菜,据我所知在上海,通勤单程一个小时左右的基本是算是很少很少的了,平均一个半小时通勤时间相当普遍!你说为啥?去问房东二房东三房东中介就知道了。工作日每天来回就是 2 个半小时打底,还没算隔三差五不早走早到的!

“平均通勤 47 分钟” 嗯 统计的优雅而精准。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PJgF1F 发表

我觉得吧,不同人阈值可能不一祥。

我个人曾经在 2 年时间内,每周五天,单程开车 80 公里通勤,单程大概一个半小时左右。

这两年下来,除了右脚经常有点酸痛,其他都还不错!开车能听听喜马拉雅,听听歌,一个半小时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很多以前想看一直没时间看的书都是这个时期听完的。

知乎用户 小二 发表

写 120 分钟那么难吗?

有多少人出家门到单位 60 分钟能到?

知乎用户 锡兵 发表

我的通勤距离,单程 50 公里,耗时 1.5 小时,成本不计车辆损耗,单程油费 20 通行费 18。大部分路程在高速上,听着音乐,假装飙车,其实时速 115。时间过得挺快,可能我老了吧。

知乎用户 灬蓝波兔灬​ 发表

坐标帝都,住在燕郊,单位在常营,通勤骑摩托车 1 小时。堵得要死。

通勤时间对我我周围的小伙伴都习以为常了。大家都是为了生活。么的办法。

知乎用户 Sleepy 发表

一小时也叫极端,在上海不是起步么?现在都是住郊区,上班在市区或园区。同事有住滴水湖在张江上班的,也有住嘉定到张江上班的,还有嘉定到浦江镇上班的。

并不是说这种方式合理。相反,上下班一来一回浪费了大量时间,这是对人生的浪费,也是让人身心疲惫的来源。

只是不知道有什么解决办法。

知乎用户 飞帆小刀 发表

现身说法,朝九晚五,每天五点半起床,六点半出门,地铁 40 分钟,步行 20 分钟。

没办法在工厂上班,工厂嘛,大家都懂,都在偏远郊区。地铁能到我已经很感激政府了。

知乎用户 mmmyyy 发表

讲真,在上海,通勤时间一小时已经不算长了。

一直希望时长能缩短到一小时,我觉得通勤在一小时内的都是幸运儿,半小时内是稀有品种,十五分钟内大概是工作在体制内专门在单位附近买的房

最讨厌的是公司离地铁站远,走路实在太烦人了。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hzErpi 发表

人口密度大,房地产功不可没啊。所谓刚需房,一栋楼动辄 3-4 单元,一梯三户,33 层封顶,一栋近 300 户,一个小区 10 栋楼,就是 3000 户,算上周边小区。

交通规划,出板块仅有 1-2 条主干道,双向 6 车道,还不是全程 6 车道。支路双向 4 车道,晚上停车占 2 车道,大部分还是双向 2 车道。

再加上支路进主路,主路上快速路,都汇聚到一起,这种不堵车就见鬼了…

知乎用户 笨笨 发表

别的地方我不清楚,拿我的居住的银川市来说,常住人口 230 万(2019 年底),私人汽车保有量 84 万辆(2019 年底),算下来意味着没 3 个人就有一辆私家车。每千人拥有私家车 365 辆,估计是全国排名第一了,银川人民没有这么富裕吧。

《全国主要城市通勤时耗监测报告》里有一个数据是职住分离度,银川排在第二位,仅次于北京。

没有大城市的命,得了大城市的病。

出现这个结果,恐怕城市的管理者没办法甩锅吧。

知乎用户 陈强灬 发表

我平时全天通勤总共用二三十分钟吧

7:00 起床

7:20 吃早餐

7:30 玩会动森

8:00 动森商店开门卖东西

8:15 和媳妇一起走路上班

8:20 左右到公司打卡

12:00 和媳妇一起下班走路回家顺便买菜

12:30 吃饭

13:00 和媳妇一起睡午觉

13:45 起床

14:00 到公司

17:30 从公司回家顺便买菜

第二天循环

知乎用户 南湖里的月 发表

在广州你要是住白云区,上班在天河区,你不是在上班就是在上班的路上。

知乎用户 吓死隔壁老王了 发表

这有啥,我近 10 年每天通勤 4 小时左右。生活完全没有幸福感一说。

知乎用户 小鬼 zly 发表

家住贵阳,一个只有二环的城市,但是我每天上下班单程也是至少 1 小时 10 分钟,非常堵的时候能达两个小时。

众所周知,早高峰一般 7 点半单 8 点开始,8 点到 8 点半达到高峰,8 点半到 9 点开始回落。

这就出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如果我每天 8 点出门,可能就是 9 点 40 到公司。8 点半出门可能就是 9 点 50 到公司。9 点出门就是 10 点 10 分到公司。而我们公司 9 点半上班,如果我想不迟到,那起码得在 7 点 45 之前出门,而这时候早高峰刚开始还不堵,可能 9 点不到就到公司。

以至于我现在搬家后上班接近两年,从来没有 9 点到 9 点半这个黄金时间到过公司。

知乎用户 乱世 发表

地铁单程一个半小时左右,开车(不堵车一小时不到)时间差不多

知乎用户 橙子 发表

所以我在北上广打工,底线就是公司离家距离不超过 5 公里,骑车不超过半小时,宁愿多掏点房租,否则在外面打工干啥呢?每天通勤距离一小时,来回就是两小时,一周就是 10 小时,相当于多上了一天班还得加班两小时。倘若你工资是一万,一天工资 300+,一周 10 小时,相当于一个月多上了 5 天班,而这五天班工资就至少 1500 了,这 1500 你投资在房租上不好吗?它不香吗?至少人没那么累,不那么容易迟到。说到迟到,有的公司迟到还扣钱呢,哈哈

有的人又要说了,我出来打工不就是为了赚钱吗,房租那么贵我不省着点花哪能存下来钱?宝贝你的钱不是省下来的,你挣不到钱要反思一下自己的能力,自己的时间管理。第一,离公司近,你把省下来的时间做点别的事,能变现的事不好吗,比如兼职?第二,你找不到兼职,那省下来的时间用来学习,用来提高自己的技能不好吗,你自己更强大了,不就可以换更高薪的工作了吗,不就有底气跟老板提条件了吗?

知乎用户 国士无双 发表

是的,城市越发达,越大,上班就越慢,因为离得近的房租大多数承担不起。而离得远要考虑堵车等等各种问题

知乎用户 改来改去 发表

家与公司距离 47km 的飘过

知乎用户 中年人的自嘲 发表

上班时单程通勤状况

开车上班,单程 35 公里,是当天交通情况,常态下是 1 小时 10 分左右到公司,交通状况特别好的情况下可以 48 分钟左右到公司,极端情况下是 2 小时到公司;

坐公共交通上班,从家走到地铁站需要 10 分钟,地铁需要换乘,地铁总计时长 52 分钟,包含换乘等车时间,从地铁站走到公司需要 15 分钟,中间没有公交可以搭乘,总计大概是 77 到 80 分钟之间;

公司在外环边缘,家在内环靠中环边缘,每天大概就是横跨上海市区的感觉;

开车的时候会经过繁华的陆家嘴,从延安路隧道上延安路高架,再走外环,最后抵达公司,风景是从繁华到田园;

通勤时间过长导致的问题就是每天早上到公司之后需要先缓缓才能进入工作状态,下班后回到家只想躺在床上什么都不做;

每天工作时间是早九晚六,但是算上通勤时间,就是早 7 点 30 分出门,晚 7 点 30 分回家,12 个小时;

没有孩子的时候还不觉得有什么,反正回家也没什么事情可做,有时候为了避免高峰期,会多加会班避开高峰期回家,早上也会为了避开高峰期早 20 分钟出门,到公司还能去食堂吃吃早饭什么的;

但是有了孩子之后,早上像打仗,下班像奔命,身心疲惫;

城市太大,换工作一时半会也难以找到适合的,很多大公司都在外环以外了,除非是住在边上,否则通勤时间短不了。

知乎用户 我讨厌夏天​ 发表

4 公里,我每天开出 60 公里的时间。一个灯,等四遍,能过去,算是今天命好。上班路上还得让我最后一公里拐到星爸爸,喝杯咖啡,原因是,右拐并不进去,只能左拐借道星爸爸门口停车场,等会,掉头走直行。

知乎用户 王智帅​ 发表

北京的问题梁思成早就说过,现在两个中心了,相信情况会有所改善,规划是为 50 年后服务的,等着吧,50 年以后这个回答翻出来,要是不是我说的这样,你们 @我,我会给你我的财产的十分之一

知乎用户 白猫昨天的夏天 发表

通勤 6 分钟不到,单位在家对面。。

知乎用户 SunyZ​ 发表

早在几年前在北京工作的时候通勤时间基本在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之间,反而当时觉得在这个时间内是比较能够接受的一个度。

当然说白了,还是因为房租的关系,离公司近的房租基本租不起,租得起的基本都是这个通勤时间,甚至比这还要高。

住的远房租低房价低,如果条件好当然会选择近的,不然谁愿意天天挤地铁和公交呢。

从北京回海口后,通勤时间降了一倍,基本在 35 分钟左右。

生活质量和收入二选一,如果忍受不了高的通勤时间,那就换个城市吧。

知乎用户 逝影绝忧 发表

反应了权力的集中。

农业时代一个地主可以拥有很多农奴,拥有很多田地。

一个小地主如果想可以田垄上晒太阳,看着农奴干活,那么他能看着多少人呢?

十人?二十人?

再广阔的土地与仆从就会产生额外的成本。

视野看不到的地方,农奴可以摸鱼了。

而如果提拔一些人替自己管理,那么有部分农奴可以变成人上人了,本身不是生产还能中途截流。臃肿到一定程度,皇帝这么的地主也收不到多少租子了。

手工工场呢?

一个工厂主可以在一个工场,看着一群人操纵织机,人员密度增加了,主人同样一双眼,可以支配更多的。

工厂、互联网时代亦如是,监控的能力越强,主人可以支配更多的奴仆,也支配的更加深入。

60 分钟以上的极端通勤,说明的是主人支配范围的宽广,以及深入。

但是,以上变迁体现社会进步的标尺不是时间,而是空间与人口。

所以时间的增加体现的是权力的集中速度超过了技术进步的速度。

也就是社会组织与物质技术基础的不相适应了。

而数千万人承受这些,说明已经形成了统计学上的问题,这些人是控制度薄弱的人,进一步加强权力集中会导致权力边缘群体共识的形成,然后瓦解既有的权力共识

我通勤时间?

从出家门算四五小时,所以正常回不了家,能够住宾馆宿舍那就是半小时,直接睡车上那就没有时间。

我为平庸浅薄之人逝影绝忧,

言述贫乏鄙陋之辞乱语胡言。

知乎用户 waterboy 发表

从大学到研究生的同学基本都在这些重点城市,其实也就是北上广。

你说只有 1/4 的人上班单程在 30 分钟以内我是绝对不信的。倒过来还差不多。

另外不知道有没有统计为了工作方便平常在单位附近多租一套(间)房,周末回家的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OgjqoU 发表

北京的通勤时间在 45 分钟内的占 58%

假设公司 9 点上班,起床时间就需要提前一个半小时,也就是 7 点半。这样算下来的时间来看通勤时间超过 45 分钟,从早起时间看,是非常不划算的。但是又为什么这么多人宁愿选择忍受超长的通勤时间上下班呢?

据人民网发布的北京人口发展研究报告

2017 年,北京市常住人口 2170.7 万人,其中,常住外来人口 794.3 万人。

从这个数据来看,外来人口数占据北京人口的 36.58%, 外来人口的收入情况

假设外来人口的月工资收入在 10000 元,在缴纳完五险一金后,为 7696 元,假设公司在中关村软件园那么,那附近的房租为 2700 元,剩余月工资,5000 元,吃饭等生活消费每个月 1000 元,落到手为 4000 元。 这样的计算方式排除了生病等不可抗拒因素的花销,那么这样下去一年下来收入也总共 48000 元。那么如果告诉你在距离公司附近 1 小时远的地方有 1500 元的房子出租,我想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去这个比较远的地方居住。

我觉得这就是社会目前的现状,对于外来人口,对于北漂来说,生存的的压力还是很大,再满足自己在北京工作的同时,也需要努力的省下来不该浪费的钱。

知乎用户 静姐聊转型​ 发表

通勤时间这个问题,在北京深深体会了 7 年。

7 年前,和老公一起来的北京。单位一个顺义,一个海淀。

他单位为新员工解决 1 个月的临时住房,他 20min,我 70min,平均 45min;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老公怕我辛苦,决定在我单位旁边租房。不夸张的说,早高峰时候的 13 号地铁,西二旗站,东直门开往西直门方向,真的会下不去车,被人群反推回来。而西直门到东直门方向,几乎没啥人,所以变成了老公 70min,我 20min,平均还是 45min。

持续了 1 年半……

然后我换工作了,从海淀到通州。每天通勤,他 70min,我 150min,平均 110min;跑了一个月,撑不住了,房子换到了我单位附近。他 60min,我 20min,平均 40min。

又持续 1 年半……

然后我又换工作了,从通州到朝阳。这次没办法换房子了,因为孩子上学了。通勤时间,他 60min,我 40min,平均 50min。

一直到如今。

不知道这个调研到样本有多大,从我身边的人的通勤时间来看,北京 40min 内的通勤,真的算是很近的距离了。单位同事,往返 4 个小时,甚至有往返 6 个小时的…… 房买在北三县和固安的朋友们,不管到北京到哪个单位上班,最起码 60min 起步。

反应了哪些问题?

反映的是打工人的薪资跟房子租售价的鸿沟;反映的是教育流动性与工作流动性的错位。

刚刚工作的年轻人,一个月的到手薪资,还不够在单位附近租一个体面的房子,只能寻找城市的房租洼地;但就我这 7 年的经历而言,如果能够住在单位附近,哪怕房租贵一点,还是要把通勤时间省下来,才有精力在工作之外给自己充电,让自己能够尽快提升。工作的前两到三年,努力一点,薪资翻番,一般问题不大。太长的通勤时间,真的会消磨掉自己的进取心。

对于成家立业,家有学龄稚子这种情况,像我这种情况,我选择的是工作让位于家庭,工作的离家范围,也被限定在了方圆 10 公里范围内。工作之余,还有余力辅导孩子功课。当然,代价就是牺牲薪资的上升空间。想象什么时候,孩子的教育也能随着父母工作地点的迁移,随时就近入学,我还能有更大的选择空间。提到这点,忽然也能明白,为何越来越多走入婚姻的人,选择丁克,也许这是现状下能让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最优选。

但我是天生但乐观主义者,相信矛盾会推动进步。就像这个问题有这么高但热度,一定有很多很多有切身体会的人,深受其苦。有困难的地方,就会想办法去改变。

况且,即使大家要忍受这么久的通勤,还要坚守在大中城市,因为其他的收获更值得。

生活会越来越便利,越来越舒适,一定是必然趋势。认真过好生活中的每一天,共同努力,推动生活的改变~

知乎用户 暮挽清风​ 发表

坐标 5 线地级市,老城区交通混乱,必经之路有一小学,天天家长的车 5 排道占了 3 排,少部分还停在了第四排,每天到家 50 分钟以上。实际路程,10 分钟,6 公里不到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坐标成都,我赶了八年地铁 + 公交 每天上班单边 1 小时 15 分钟,无数次因为上班太远想辞职,可是也没有找到更合适的工作。

今年因为疫情,在家上班了一年(因为是外企,政策跟着国外走),现在也没有说必须去公司,如果等回公司复工以后又开始之前的每天赶那么远上班的模式,绝对无法再习惯了…… 哎 痛苦

知乎用户 有本事注销我账号​ 发表

不然咋整,一半工资上交房东吗?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4YzZQq​ 发表

以前大概每天需要花 5 小时上下班

现在需要花 2 个单程 5 分钟上下班

知乎用户 刘牛​ 发表

反应了科技发达了,大家需要通勤一小时以上的工作半径了。以后科技越发达工作半径可能会越大。

以前是在哪里上班就近住就近上班,其实也是从一个面说明公共交通不发达,大家的出行没有现在方便。

现在人均一个小时的通勤说明大家住的离上班的点比较远了,证明了现在城市的规划也越来越大了。有区域划分了 哪里是商务活动的,哪里是居住区的,而且居住区和商务活动场所距离会比较远。

也反应了城市在扩张的趋势,城市越来越大了。

知乎用户 大白商业评论 发表

上海金山区大白精神内耗上海陆家嘴产业带裁员职住平衡呼和浩特通勤成本罐头

知乎用户 鸿鹄 发表

一小时对于跑现场的人来说真是福报。

坐标深圳,曾经的电气工程师,跑现场调试的。公司和宿舍都在坪洲附近,公司规定市内出差不能打车,住宿每天回宿舍。

举个例子,我 8 月份每天的生活都是这样的:早上 7 点钟出发(在去公交站的路上就把饭吃了),M484 路到 5 号线,5 号线 10 站到深圳北,换乘 4 号线 4 站到龙华,换乘 M211 到老围工业区附近。晚上返程几乎都是很晚,只能去坐死亡 1 号线(几乎每次都要等两班才能挤上去)。

去的话两个多小时肯定是有的,早上深圳北换乘 100% 会赌,中途还要等很多稀少的公交。两个小时不可怕,晚上回去还要再来一遍也不可怕,连着天天这样就跟可怕了。

返程 1 号线坪洲地铁站

PS:有天中午还临时加班去了趟平湖,据不完全统计,我那天一共坐了 38 站地铁,57 站公交,真是给我坐吐了,我返程的时候甚至找不到公交,顶着炎炎烈日硬生生走了 1 个小时。

几个月的通勤和工作经历使我永生难忘,已辞职回家,感觉很 nice,慢慢再做下一步打算吧。

知乎用户 风起秋末​ 发表

60 分钟都算极端通勤了啊,怪不得我自从出了学校门口就一直很极端 (╯﹏╰)

知乎用户 清泉叮咚 发表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4 日发布《全国主要城市通勤时耗监测报告》,超千万人正承受 60 分钟以上极端通勤。

数据显示,北上广深 4 个超大城市的平均通勤距离为 9.3 公里,北京通勤耗时 47 分钟,是全国唯一单程平均通勤时间超过 45 分钟的城市。

在大城市的网友评论说,单程 45 分钟算近了。城市经济圈的房子不是打工者买得起的,租的话又太贵。好多网友的通勤时间单程都差不多 1.5 个小时,那些跨市通勤的就更不必说了,早出晚归,披星戴月。

在相对小一些的城市,通勤时间就少很多,很多人说单程 10 分钟以内就够了,幸福很多。

这反映什么问题?城市越大通勤时间越长,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通勤时间也越长。

我刚毕业那会找个通勤时间单程要 2 小时的工作,工作 20 天病倒了 2 次,因为是冬天,起得太早感冒了。

现在我只找走路 1 小时以内的工作,因为无论是做公交还是做地铁,上下班实在是太挤了。

还是通勤时间短的要舒适一点。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想对那些上班路上学习的人说,你们的身体健康正在受损。

不要得意洋洋的以为自己利用了时间。

我每天上班单程 15 分钟,省下来的时间我锻炼身体

知乎用户 风画时乐​ 发表

60 分钟就算极端通勤了?我坐地铁到公司 60 分,没几站地,但是要换三条线。早高峰开车大概率在 40-60 分钟之间。疫情期间 15 分钟就到了。所以,堵着吧,反正还有广播听。

知乎用户 西岛大叔​ 发表

关键是要在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同时,提升基础交通配套设计的科学性和协调性,

在高速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合理的规划才可能降低通勤时间,提升生活幸福感。

目前本人家到公司自驾,距离大概 20 公里,每天从北环大道往返,早上还稍微好一点,可以提早出门,但是晚高峰肯定要一小时以上(加班除外),碰到周末和周一时间还有久很多。

知乎用户 麦子 发表

在杭州,我觉得 60 分钟通勤时间绝对称不上极端。

上班在滨江,住在临平上午八点上班,我五点十五起床,洗漱完了去公交站,坐第二班(第一班车是五点半发车的,没坐过,听坐的人说是爆满)公交车到市区转车再转地铁到滨江,地铁站出来骑自行车到公司,七点半,公司食堂吃个早餐,打卡开早会。

下午五点半下班,骑车去地铁站地铁转公交再转公交,高架堵车八点半到家,不堵车的话七点半能到家,通勤路上一刻不停。

这是杭州,我相信北上广不会比这短吧?

知乎用户 李杜白 发表

通勤时间本来就应该由企业承担(算在上班时间内),这样才能鼓励企业选址时候能够不为了省房租而选个八不沾的地方,也能鼓励企业周边房屋的使用情况。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787NiQ​ 发表

地处深圳

通勤开车十分钟,周开车里程数在百公里内,基本七八十

通勤时间太长确实是会降低幸福感,而且不是当事者自己一人,是带给整个家庭的

知乎用户 某红 发表

60 分钟以上叫做极端通勤?北京平均通勤距离 11 公里?这么舒服的吗?

我单程 32 公里是什么水平?六点半出门九点到公司什么水平呢?

就问问有没有比我惨的

知乎用户 羽水 发表

地铁 + 公交 + 骑车,单趟 2 小时,来回 4 小时,这会在路上……

知乎用户 小草爱思考​ 发表

想缩短通勤时间,找个距离近的地方,但是手里拿到薪资确实比较让人难受,不过这也是绝大部分社畜的现状么,

然后又回到原点,我们活着的意义是什么,生命的价值何在,我们应该做点什么来改变现状,

知乎用户 电小二​ 发表

骑车半小时,感觉好累

知乎用户 燕子起飞飞 发表

我第一次到新公司上班,计算好时间,面试的时候踩过点。

结果周一的公交车按时上车,一站路走了 14 分钟,吓得我立马让司机开门。

狂奔找共享单车,飞一般骑到公司,刷脸、落座,一气呵成。

从此每天上班骑自行车,50 分钟,风雨无阻。

我在杭州。

知乎用户 菠萝蜜 发表

我住天津市的东边,单位在天津市的西边,每天开车转了半个天津市,单程快 30 公里。以前的话,差不多 50 分钟就能到。自从今年开始,天津开始放开了外地车的早晚高峰限行,现在平均要开一个多小时,最多的时候开了两个小时。天津的东南半环,天天堵车,如果发生一个交通事故,那堵车的时间更长了。

知乎用户 王宁 发表

北京 25 公里,公交 2.2 小时,通勤车 1.5 小时,开车 1.2 小时。

知乎用户 Hao 孩子 发表

坐标深圳,上班地铁半小时,

当初租房的时候自己划定的标准就是半小时以内,目的是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因为几乎天天加班,如果通勤时间再加长,会影响到休息时间,进而影响工作。(地铁四号线,真的很挤)

这样做的代价,就是去除必须开销和房租,几乎没有更多的消费。

在经济内循环的大背景下,没有消费,等于……

知乎用户 五鼠尾草 发表

中规院可以作为一个权威智库开始步入公众视野了吗?

看回答的关注点,并没有

知乎用户 魂魄妖梦 发表

7.10-7.20 醒来,听会音乐玩会手机

7.30 起床

7.32 穿衣服完毕(前一天晚上搭配选好)

7.36 刷牙洗脸出门

7.40 骑行电动车一公里至地铁站

8.00 转地铁

8.10 出地铁站

8.20 步行至公司

知乎用户 boris ken 发表

自打毕业起,总是 60 分钟通勤。

很羡慕那些能跟着公司租房子换房子的人。

知乎用户 真水无香 发表

暂且不说本地居民,仅分析在外地就业的情况。

在稳定的月收入下,租房或者住房离公司近的,剩下很多交通时间和交通费用,但是居住的成本就比较高。

在稳定的月收入下,租房或者住房离公司远的,交通时间和交通费用就要占到比较大的成本,但是居住的成本就比较低。

知乎用户 cuijianbuo 发表

60 分钟算什么极端通勤?在广州的我有一段时间曾经是单程两小时地铁的通勤,早高峰晚高峰的五号线三号线广佛线全走一遍,也没觉得有什么。

知乎用户 青岚 发表

从腿着通勤 10 分钟到四轮通勤一小时的社畜申请出战。

在原来通勤 10 分钟的时候,我实际上是不理解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通勤一小时甚至数小时的同类的,直到有一天,我来到了早高峰的杭州阿里巴巴西溪园区旁…

随着 20 世纪的技术发展,随之衍生的就是社会分工精细化,这种精细化包含了不同维度不同规模的各个社会单元,大到一个国家在国际化的过程中在全球生产链中被分工,从承担全链路角色到只承担其效率最高的一个环节,小到我们这样的社畜,极端化的情况下一天一月一年只做拧螺丝这么一个动作。

为了配合分工的精细化,社会区域空间也开始同步进行模块化,我们能看到所在的城市开始出现一个个的服装城,电器城,汽配城以至于到后来开始出现的互联网小镇,创业小镇云云,随着这一类模块化空间的愈演愈烈,我们的通勤时间开始变得越来越长。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非常残酷的现象是,工作上越是劳累越是收入微薄的群体,他的通勤时间可能越长,因为目前低通勤时长的区位也变成了一种宝贵资源,而低收入人群往往是缺乏付费能力的。

这个是从产业分工方面来解释为什么我们的通勤时间越来越长。

知乎用户 五行缺钱​ 发表

坐标帝都,每日通勤西四环边到北五环外,单程 35 公里,不堵车 40 分钟堵车一个半小时,有几次遇上大雪四五六环全部堵死,要么到公司吃午饭要么半道直接掉头回家。

9.30 那天最夸张,3 点半就跑了,结果 6 点过才到家,听说住附近 4 点走的同事,8 点都还没进门……

每天路上 3 小时,筋疲力竭,到家几乎不想吃饭,很长一段时间我一天只吃中午一顿,如果中午偶尔有急事,那么饿一天也是可能的。

什么感觉?就是疲于奔命,活着而已罢了。

知乎用户 shitou 发表

最近几年,最早是每天骑车单程十五分钟不到,我觉得时间太短,通常选择走路,走路也就 35 分钟,后来公司搬家到市区西边,变成了骑车 30 分钟,公交 25-45 分钟(堵车程度不同),最近两个月我也搬家了,搬到了城市东郊,每天上班需要穿过市区,变成了自行车 15 分钟,地铁 35 分钟,公交 25 分钟,上下班需要两个半小时,从一天半小时到一小时再到两个半小时,差别巨大。

每天通勤半小时,我一周去三次健身房,

通勤一小时,不加班,6 点半吃完饭,休息到八点,会出去骑两小时自行车。

通勤两个半小时,真的就只有周末有时间骑车锻炼了。

知乎用户 弋阳殷城书生 发表

我觉得这个很正常,以我在上海和郑州两地工作的情况看。

在上海时,公司在宜山路地铁站和上海体育馆地铁站中间,我毕业租房刚好 12 号线刚开,这条线号称换乘王,我考虑去公司上班和经常在上海各区出差,所以沿着 12 号线找房子,两千出头在顾戴路地铁站附近租的房子,每天通勤时间从家到地铁站五分钟到八分钟,地铁时间三十到四十分钟左右,走到公司十分钟,加起来是 53 分钟左右,还可以。

后来我正好换房子,在换房之前,公司已经搬到了杨浦,复旦后面的大学路上。我就沿着 3 号线找,最后在第三站友谊路找的房子,三千多的两室没厅。这时的通勤时间是从家走到地铁站 10 分钟,地铁时间 25 分钟左右到江湾镇,骑共享单车到公司十五分钟 (四公里左右);

或者坐地铁 3 转 8 转 10 到江湾体育场,四十分钟,地铁站到公司八分钟左右,两种方式经常切换,但好歹基本稳定在一小时上下。

总结: 我这种通勤时间还行,不算太折腾。主要原因有这几点。

1、别太心疼房租,确实存在有朋友刚来上海,工资不高,想住远一点,偏一点,图便宜,比如我朋友在离 2 号线金科路地铁站还有十站公交的地方,大一居室两千就搞定了,但他真的很折腾,公司在静安寺,他每天公交得四十分钟,地铁幸好直达,但全程下来一个半小时正常。

所以要在可承受的房租范围和地点仔细衡量。

2、虽然搬家能要半条命 (我有两百多本书),但如果换工作或者公司搬迁,还是要动起来,围绕公司周围的交通情况,好好选。

3、如果单身且刚工作不久,还是可以考虑与可靠朋友合租一间,这样的话,不仅可以有个伴,因为分担房租,还能住公司很近,我有同事就在杨浦公司附近合租,俩女生,每天骑个共享,五六分钟就到,可开心.。

4、买房子的我觉得就难以讨论了。除了家里有稀有矿,否则,在上海买房不会想五万以上的吧?那五万以下的房子,不论大小,都不会是市区,我学校上师大新村那边都是七八万的了。

我同事刚在八号线东边起点附近买的房子,三万多一平。

买房就意味着你被锁死了 (多套房的请横着走),不管你工作在哪,都得从家赶,并且,各方面都符合自己要求的房子,通勤是很难保证一小时或者一小时十分钟之内。我有一前同事在龙阳路附近买的房,好在她老公在张江高科上班,近些;她离职后去了一个中学,具体在哪不清楚。

以上是我在上海的情况。

我今年年初转战郑州,幸福感飙升。但因为我在郑州有房,只有一套,所以我也被锁死了,哈哈。房子在二七万达附近,那里有齐礼阎地铁站和省第二人民医院地铁站。从我家走到地铁站 10 分钟,我到公司 5 号线直达 11 站,25 到 30 分钟左右,地铁站到公司 10 分钟,加一起四五十分钟左右。

我昨天与一个同样从上海转回来的一个同事聊天。他住的地方,是他老婆找的,他老婆工作在附近,好几个亲戚在同一个小区。这个地方离地铁站还有半小时公交车,加上地铁时间二十多分钟,走路十分钟,全部加一起,每天需要一小时十几分钟。这已经算是郑州通勤时间很多的了。

我还有一个朋友,她住西四环万科,家离地铁站郑州大学三四公里,每天电驴 20 分钟,地铁一号线直达会展中心,也是需要一个多小时的。

絮絮叨叨这么多,我只想说

五十分钟到一个半小时都太正常,没啥讨论的。

知乎用户 陆三蛋 发表

不挤不堵从出门再到公司,一个小时就已经很开心很开心了呢。

这个超千万人绝对是个不精准的数字。

知乎用户 forwin 发表

反应了中国现在迁徙成本极高吧!但迁徙成本也不仅仅是房价,老婆工作,小孩上学,父母岳父母照应都要考虑

知乎用户 喵大人 发表

坐标北京,家住西五环边儿上,上班在东三环外,每天通过地铁 1 号线做东西双向穿城运动。

关键是两头都距离地铁有段距离,还要再补两小段公交。平均单程 80 分钟,这还是不堵车的情况,晚高峰时东边堵车的话就要更久。一天用在通勤上的时间最少 160 分钟。

春夏秋不冷时可以骑共享单车往返地铁站,权当锻炼身体。但冬天就不行了,骑车太冷了。

去年 10 月底的一天清晨,从家骑车去地铁站,因为路面有些湿滑,摔了一跤,没当回事,爬起来继续,然后坐火车去河北出差了两天,那两天一直觉得右臂和肩膀衔接处隐隐作痛。回北京后去拍片,骨裂了,内部急性血瘀…… 去丰盛医院敷药,打着绷带,继续上班。工作需要写方案做 PPT,右手不能抬,就用左手。

家人说伤筋动骨一百天,请假休息下吧。我没同意,反正在家也要办公,又何必浪费假。

想过换房,但谁又能保证在一个地方上一辈子班呢。说不定刚换完房,工作地点又变了。

更何况,换房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这说明什么?

长安米贵,居大不易呗。

知乎用户 Hannah Hu 发表

坐标北京,单程通勤 1 个半小时,通州六环到西城月坛,算是我身边同事中通勤距离最远的了。早上 6:45 起床,7:17 出门,就能赶上 7:35 地铁果园站的首发车,就可以坐到四惠换乘 1 号线,这个换乘站人简直太多太多了,所以一般要多等一两辆地铁才能站到前面抢到座位,玩会手机就开始闭眼睡觉,经常睡的东倒西歪…… 只要有座,我觉得其实都还好,可能就是周末玩起来不太方便吧…… 大家都住在东边,总要照顾我路程远所以不能玩到太晚。

知乎用户 蔚小蓝 发表

这不是交通及地区的问题,因为发展出再快的通勤工具或者说全部变为在家工作(约等于 0 的通勤),按照这个卷的程度,节约的时间大概率还是会被拿来在发展工作上(员工不想老板也会想办法的)。

如何解决?反正我是不知道。

知乎用户 小木桥 发表

20min + 打车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1jZNQB 发表

其实主要还是年轻人得焦虑吧

为什么通勤的时间超过一个小时以上,你得先了解一下这里面的原因,原因就是只有在几十里之外的工作才适合我,而我也愿意使用这些时间去换回这样一份工作,而为什么不找自己家里附近的工作呢,还不是因为自己其实达不到

知乎用户 西瓜种子 发表

这个我答了怕你们太羡慕,哈哈哈哈哈(狗头保命)

我虽然在北京,但是好在单位会给配宿舍,宿舍就在附近,之前上下班加起来五分钟,现在因为在修路,上下班加起来不超过二十分钟,一般都是十五分钟左右。

对了,交通工具是一双脚。

知乎用户 所持一心​ 发表

谁告诉你 60 分钟通勤算极端?工作 8 小时,路上 2 小时。一天剩下 14 小时。睡觉 8 小时,还剩 6 小时自由只配,极端吗?相当于 8 点出门,9 点到公司,17 点下班,18 点到家。告诉我,哪里极端?

知乎用户 破空​ 发表

家住魔都内环,夫妻名下三辆车。但是我两开车的频率越来越低。我去物业交停车费的时候,物业愣了一下,说我们的车是不是好久没开了,放那儿积灰了。小区门口穿过马路就是地铁,我老公上班地铁比开车快多了。而我上班步行二十多分钟就能到,导致我三年没加薪都不想换工作。如果跳槽找的下家,给的薪水不够吸引人,我真的不愿意把生命消耗在大量的通勤时间上。搬砖本来就很累了,打工人只想早点到家躺着

知乎用户 珊瑚数据 发表

70 分钟极限通勤,深圳人为了省钱能住多远?

知乎用户 宠语者 发表

身边人的通勤几乎都在 1 小时,我从一开始的忍受到现在的习以为常 资本的力量啊 唉

知乎用户 Silva 发表

其实很多国企还有机关事业单位有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叫做班车式出行。由公司提供班车,这样就算通勤距离一个多小时有什么关系,反正我在班车上睡一觉就过去了。班车出行还可以大大缩减早晚高峰路上的私家车数量。之前本人在机关工作的时候,每天只要在家门口等班车就好,然后就来了一个公车改革,改革完,在市区上班的班车就没有了,大家就开始开私家车上班了,有的没有私家车的就要去挤公交地铁。。。

所以为何不能普及班车?反而要把班车改革掉。

知乎用户 花露水 发表

自由的生活时间变短

衣食住行成本增加

消费能力下降

每天不是上班就是在上班的路上

这辈子就这样?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人的忍耐阈值是可以提高的,刚参加工作那会儿我觉得半小时通勤很远了,现在我是往返三个小时,深圳五号线,从头到尾,横跨几个区。

知乎用户 zzzzzzz 发表

新闻中说的很清楚:“受房价、就业机会、家庭、教育等因素影响,居民往往难以选择最小通勤的居住和就业地,职住分离程度加深是现实中城市职住供给失衡状况的反映。” 这就是问题所在,现在我们需要的是解决方案!不知都在讨论个啥?

知乎用户 ricci-njust 发表

有的帐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故事是这样的,有一朋友若干年前在广州打工,每天通勤单程俩小时,来回四小时,终于受不了了,于六年前回到了家乡 —– 长江中下游某四线城市,结果公司离家散步只要一刻钟,常速十分钟,狂奔五分钟,六年以来每日上下班通勤就在这三档中来回切换。

如果这六年她还在广州漂泊,在通勤上她每天将损失的时间为 120*2-10*2=220(分钟),约等于 3.7 小时,一周按 5 天算就是 18.5 小时,一个月就是 74 小时,一年就是 888 小时,六年就是 5328 小时,也就是 222 天,相当于 7 个多月。这就代表着她每在广州待一年,就有一个月是在交通工具上度过的。

由于她的及时止损,让她早早地摆脱了公园前和体育西恐怖的人流。更重要的是,她用节省下来的通勤时间考了研究生和各种证书,升职加薪。每年她还会故地重游,约老友吃早茶,去沙面享受闹中取静的慢生活。要知道,如果还待在广州,她这辈子也别想有时间享受生活了。

很多人都认为去北上广深打拼长见识才是正道,但是却忘了打拼的目的是让自己尽量过得舒服点。

知乎用户 知世 发表

坐标南昌,通勤时间 20 分钟。

最长的一次通勤是 90 分钟。

工作地点和租房地点不在一个区,公司附近房租贵还住的不舒服。

后来因为公司经常加班,通勤时间太长,换到公司附近。

通勤方式走路,用跑的方式上班 10 分钟就可以。

通勤时间是自己来决定的,金钱换时间。

工资三分之一都用来支付房租了,房租成为广大人民羡慕的职业。

工资一发下来就要上交房东,呜呜呜呜打工人的艰辛。

这辈子的梦想就是当房东,躺着收钱。

知乎用户 哇哇走起 发表

在上海,感觉 60min 已经很不错了。我自己的话单程开车 1 个小时 45 分,坐地铁 2 个多小时,通常选择地铁,开车太累了。主要是离地铁站 2km 的距离特别尴尬。如果坐公交 2 站,走到公交站 5min,等公交 5~10min,坐公交 10~15min,下公交排队近地铁等地铁 10min,加起来 30 多分钟。如果走路差不多时间,两头加起来要 1 个多小时。我同事离公司 6km,周一早上开车也要 1 个小时。我也想走路上班,但穷啊~房租是我现在住的 2 倍多。大多同事没人租离公司 3km 以内的。我还经常出差,所以想想搬家的话通勤也要 1 个多小时,就不搬了。

知乎用户 蜗牛 发表

单程通勤 50 分钟左右。

公司附近的房价太高。在市中心上班,但是住在郊区。公司附近的房价达到 10w 以上每平方。一个房间至少需要 2500 以上。买房买不起,租房也租不起。每个月到手工资微薄,也不愿意花这么多钱租房子。

知乎用户 沧浪之水 发表

60 分钟就极端了?

经常 80 分钟

知乎用户 张麦冬又回来 发表

上班路开车 20km 40m 三线城市 还好……

知乎用户 熊清海 发表

反应了社会发展很快,一不注意就会被淘汰。

知乎用户 alalei 发表

单程两小时,很崩溃,但也无可奈何

知乎用户 Dominique 发表

这是很无奈的事情,而且未来很长时间内不会得到改善!

知乎用户 张素睿​ 发表

正常开车 10 分钟的距离,堵车的情况下,需要花费 40 分钟,电动车 15-20 分钟。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4ZxM51 发表

我现在就每天单程一个半小时,习惯了。

知乎用户 回归宇宙能量 发表

以我个人感受为例,我认为摩托车在各种交通方式中,是最便捷高效的。

根据问题所问的 “通勤时间”,我举一个数据:

1、交通背景:上下班通勤

2、地点:北京市南五环外 <–> 东四环边

3、距离:17 公里

4、上下班时间:早 9 晚 6,不加班

5、通勤时间:

每个国家、每个城市有不同的交通政策和应对策略,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单纯照抄照搬国外经验或被国外的情况吓到是不行的,更不能一刀切。

在现有的科技水平下,无法从根本解决通勤时间长的问题,只能合理规划、和谐共存来缓解问题。

我所列举的情况,只是对比了现存几种交通工具的通勤时间,想说明小汽车、公交车的整体交通环境还是有改进空间的。

知乎用户 林中路 发表

资本对劳动者的异化,劳动者工作日界限还能增加的话,通勤时间还会增加。

未来发展应该是这样的,房价继续升高,工资相对增长不多,劳动者倾向于在更远的地方买房或租房,通勤时间进一步增加。只有通勤时间 + 工作时间 + 加班时间增加到不能更减少休息时间的时候,通勤时间不会更加增长,房价才会停止增长。

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房价,按照数学极限考虑,在大城市,中心城市劳动者收入等于房租 + 基本生活保障,也就是说,劳动者无法降低日常消费的时候,房租才不会增长。按照这种说法,城市最低工资 + 郊区房租 = 城市中心收入的时候,房价才不会增长。大概是这个意思,但并不够精确。

如果考虑到有地铁,相同通勤时间下,能够在更远的地方租房,房子更加便宜,会有更多劳动者竞争一个岗位,收入会进一步下降。所以,城市地铁越多,劳动者越痛苦。

当然在资本主义社会,通勤时间不会增加到这个地步,因为劳动者没有消费的时间会使整个社会消费萎靡。但在国内,东部和西部城市,城市二环和十八环是两个世界,整个社会的消费有很强的韧性。因此,我们国家劳动者的通勤时间一定会比发达国家更多。

北京还远没有达到这个地步,房价还会增加,通勤时间还会增加。

知乎用户 东亚巴韭特 发表

废都 10km,骑车 45,开车 1 小时。没拖后腿

知乎用户 GrowUp233 发表

难以承受 1h 以上通勤,宁可用钱换取睡觉时间

知乎用户 希水薇 发表

北京,单程 32km,主要路线东五环 + 北五环。

早上 6:30 出门,不堵车 7:30 之前到,堵车 9:00 之前到。通勤时间 60~150 分钟。

晚上 5:00 回家,不堵车 6:15 到家,堵车 7:00 之前到家。通勤时间 75~120 分钟。

每天的通勤时间在 135~270 分钟,也就是 2 小时 15 分~4.5 小时。

如果可以保证每天通勤的 3 小时以内,我就很满足了。

主要问题就是堵车。

堵车真的是不可控事件,基本每天都有,拜托这些技术不太好的司机师傅们,开慢点、再慢点,保证安全最重要,可以吗?

谢谢啦!!!!!!

另外就是,大家下班的时间都差不多,所以路上的车也多,晚出门 10 分钟,能晚半小时,如果遇到车祸,那就不要想着按时打卡了。

这是自己开车,如果说坐地铁行不行,当然不行,因为不方便,和地铁站有点距离,出了地铁要坐公交还得步行。

地铁 + 公交 + 步行 = 又冷又慢。

还不如开车呢,起码不冷也不挤。

知乎用户 陆植也 发表

我就住在我单位的辖区,八点半上班我八点才起床,一脚油门就到单位了,美滋滋。

知乎用户 Tesla 发表

我们县城去下边镇上坐班车都要 1 个多小时,60 分钟也算极端通勤?

知乎用户 东方不输 发表

羡慕你们大城市的人,我这市区电瓶车 15 分钟任意到,郊区半个小时无压力,然而工地还在我家楼下,领导打电话问,在哪,从来都是在工地,因为下楼就到工地了。

知乎用户 编程小透明 发表

天津东丽 -> 天津西青,来回通勤 3.5H。

知乎用户 白云千载空悠悠 发表

明年公司搬家,预计通勤时间一个半到两小时。

知乎用户 某灾区群众 发表

人生一共才多少个小时?你每天有一个小时在路上,如果不利用起来,总和下来一生浪费了多少时间?想想就觉得可怕!

挤公交的不谈,开私车的每天也等于只活了 23 个小时啊!众生哪里平等呢?

如果不堵车呢?怎么能不堵车呢?这个可以打开脑洞思考一下!

知乎用户 毕夏 发表

之前都是住公司楼下,走路上班三分钟,现在住的远了一点,打车 15 分钟。

知乎用户 某人 发表

0,零,zero。我已经很多年经常天天在家没出门了,从创业早期我就发现了,在路上浪费越多时间越穷越难经济自由。在家里蹲着蹲着,竟然就经济自由了。

从李彦宏还是首富如日中天的时候,我记得他说过类似这个时代让喜欢坐在电脑前研究技术的人也能发展得很好,虽然如今他的企业有点萎缩在应届生里已经不是一流,但在资本界还是一大金主,那些晚进入市场晚拿到风投的风口企业想见到百度管投资的被百度苛刻的绑定协议打脸,还得有一定的门槛。

而互联网最风光的二马,显然当下没那么受诟病的那一马,也是个技术宅男。

这反映了不太爱学习的人,在路上奔波比较多,因为 ta 们没爱学习到想方设法把路途省了宅起来学习。

知乎用户 我是余瘦瘦 发表

通勤 11 公里是比较理想的距离,我个人差不多这个距离。纯地铁时间 28 分钟。平时 9 点 10 分上班。8 点 48 分进地铁就刚到在地铁下面打卡。但是最近都是骑车上下班。开了美团和哈喽单车。加班多,晚到晚回,又可以避开高峰期,肥宅运动一下,完全就是合理利用时间。

知乎用户 雙兒喵喵喵​ 发表

别的城市我不了解,如果是北京的话,影响通勤时间的原因里肯定有房租一席之地。

我已经回老家工作一年半了,住的是自己的房子,目前没有车,从家门口到公司的时间:

单程:公交车 10 分钟,开车五分钟。

虽然钱多事少离家近没有全满足,但是离家近是真的开心。

别看我现在通勤时间短,曾经也是一名挣扎在地铁五号线、十号线上的北漂。

2017 年我刚去北京工作的时候,住在北五环的天通苑,公司在大郊亭,每天通勤时间往返大约 3 小时。

后来换了工作在西钓鱼台,每天通勤时间往返大约 2 小时。

那个时候住被隔成十间房的合租房,我住有独立卫生间的主卧,25 平米左右,每个月房租 2450。

2018 年,住在西四环的西平庄,工作在巴沟,每天通勤时间往返大约 1 小时。

那个时候住自建楼的单身公寓,有独立卫生间和厨房,15 平米左右,每个月房租 1800。

过了一段时间,我搬到了西三环的长春桥,每天可以走路 30 分钟上班,公交车单程 8 分钟。

那个时候有一对老年夫妇的要把念研究生的女儿的次卧出租,一间 10 平米左右的次卧,每个月房租 2350。

通勤时间一短再短,居住条件一降再降,但是房租没有下降。

曾经我以为自己可以吃得了通勤的苦,那时候每天早上五点多起床,六点半就出发去地铁站,希望可以找到一个座位。

曾经也被汹涌的人群撞倒在地,也近距离的观看到乘车人吵架斗殴,生活的压力、工作的焦虑、拥挤的车厢,都让大家在那一刻撕下体面的外衣。

曾经也因为加班,穿着高跟鞋奔跑追逐地铁末班车,家人打电话的时候报喜不报忧,挂掉电话的那一刻眼泪再也忍不住。

但是当我体会到通勤时间一短再短的好,我就不愿意再把时光浪费在上下班的路上,宁愿多花一点点钱,住的离公司近一点点。

希望大家都可以离幸福近一点点,给家人带来更好的生活吧。

知乎用户 new gundam​ 发表

这个问题说明城市规划问题严重 如果工业园(写字楼)在中心地带 周围环绕小区 就不会有这些问题 事实上郑州就是这么干的 很好

知乎用户 黑天鹅与灰犀牛 发表

一定程度反映出家庭经济收入差距,有条件的当然会选择就近工作地点的。更多的条件没那么好肯定选择的可能性是离工作地更远一些的。另外也反映出我们社会经济水平整体在提升,使得汽车保有量年年上升,从而使交通通行效率会相应降低。

知乎用户 伯劳 发表

还是我这种二线省会爽,上班大概 3 公里,不堵车的话,从出门到公司自驾 10 分钟。

早上一般 8 点 20 出门,到公司 8 点 35 左右(门口有学校,早上略堵),还能去食堂吃个饭。

下班回家 10 分钟,当然没啥用,回家就是带 2 个孩子,和一线城市堵在路上的一样累。

知乎用户 无聊人事 发表

一天有 24 小时,996 上班就就剩 12 小时,通勤来回 2 小时就剩 10 小时,每天只睡 6 小时还剩 4 小时,买菜做饭吃饭洗澡洗衣服等家务 2 小时只剩 2 小时,就是年轻人一天只有 2 小时放松娱乐谈恋爱了,怪不得那么少人结婚,就算有心,也根本没时间谈。

就算有幸能成婚生子,剩下两个小时还要用于辅导孩子作业,怪不得现在没人生小孩,苦巴巴的图个啥?

知乎用户 土豆豆 发表

啊?60 分钟以上算极端通勤啊? 这么多年我还庆幸路上只需要一个多小时呢。。

知乎用户 jijijison 发表

反应了我国通勤铁路建设以及市内快速轨交规划的缺失。

知乎用户 飞宇 发表

我好像已经极端通勤 15 年了,1 小时毫无没感觉

知乎用户 欢喜 511​ 发表

首先,我的通勤时间 40 分钟左右,其实我觉得 60 分钟以内都算正常,毕竟城市那么大~我身边很多人通勤时间较长,总结起来有几点:


1、经济原因限制只能住的远。

2、为了重要的工作岗位愿意离家远。

3、在上班时间和朋友、美食、已习惯的周围环境之间选择了后者,愿意承担。

4、路程不远,但选择的出行方式导致通勤时间长。

我认为通勤时间是一个你想就可以解决的问题,还是跟个人的想法有关,大城市的年轻人中本身想法就多,平衡后做出随你的选择就没那么痛苦了。

知乎用户 自学师姐​ 发表

在老家的时候,小城镇嘛,出趟门坐公交超过 15 分钟到目的地都觉得远,后来去了别的地方,一线城市二线城市都有,才发现坐公交车一小时以内都算得上是近距离了!

城市大,房租贵,堵车,导致通勤时间长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没钱绝对是最重要的一个。

刚毕业那会儿穷,住群租房,位置也没得挑,虽然努力在能力范围内尽可能离公司近一点了,来回还是要两个多小时,一天的时间总是说没就没了,不是在工作加班就是在路上。后来好一点的时候,两人合租也能选到更近一点的距离,骑电动车来回一小时,已经感觉非常满足了。尤其我在吃穿用上特别能节省,除了必要的开支,能一年不买新衣服,宁可省下来钱租房子。所以这几年每换一次地方都离公司越近,最近的时候就在公司对面。这种通勤上的轻松带给我非常强烈的幸福感,哪怕其它方面委屈一点我也能忍。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1 分钟

知乎用户 清河​ 发表

60 分钟以上?至少三小时以上好吧… 一小时能到家多幸福啊

知乎用户 香煎老豆腐 发表

。。。。原来 60 分钟以上就是极端了啊

还好我单程只是极端的两倍。

知乎用户 叫我小晨就好了 发表

那怎么办?很简单啊,房价下来就完事了,那可能吗?

知乎用户 辰木 - 衣者居 发表

离 60 分钟还差一点点,算没有承受极端通勤吧,但是承受了离上班近的高额房租通勤 (´;︵;`)

知乎用户 能跑能跳的儿​ 发表

平时骑公路车去公司,不到 10 分钟就到了,就是冬天在路上有点冷;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uO0Mx1 发表

这北京通勤时间 47 分钟就离谱。

我天天都起码一个半小时啊…

等会儿?这通勤难道说的是来回????

知乎用户 嘉豪 发表

坐标上海浦东某镇

大家别看到上海别看到浦东就觉得交通很好

实际上就和贫富差距,发展不平衡

这两点一样,还是哪里都一样,哪里都有

出行方式无非就是公共交通的公交地铁

又或者是自己开车这样

以及更多的助动车啊自行车啊

本人毕业有一段时间了,找工作都是先看看

公司的位置,查下交通方便吗,自认为要花两个多小时在路上的就是太久了不能考虑

然后就是至今都没有找好

最纳闷的就是那个招聘软件

已经设定了居住地是浦东,还是净给我推送其他区的工作,最离谱的是嘉定,青浦,崇明这三个地方经常出现,本区的反而没见到过几次,就因为我没买 VIP 吗?

知乎用户 Deantong2012727 发表

从家到公司 12 公里,骑电动车大概 45 分钟,不怕死骑快加赶打卡时间那种忽略红绿灯 32 分钟,高峰期出行时间开车出门 1 个半 - 两个小时(算上停车时间),坐公交 1 个半小时

遇到刮风下雨下雪,开车堵到你能质疑人生,曾用了 4 个小时到公司

我们这路,拆了修,修了拆,电动车是真的路霸!

知乎用户 anncc 发表

70 分钟。

以前的工作有 55 分钟的,有 60 分钟的…… 目前是通勤时间越来越长了。

诶……

知乎用户 杨振平 发表

70 分钟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深圳,一个半小时

知乎用户 自闭患者​ 发表

也算是对得起组织了

这次终于上榜了好荣幸突然

眼泪水真的流的蛮多的 现在就在地铁上

还好周六这个点的杭州可能大家都在忙着湖滨吃饭没人坐地铁下班吧 还有位置站着☺️

知乎用户 胡工 发表

平均速度 15 分钟的路,电动车更快……… 而且更目田……… 除了下雨会麻烦一些

知乎用户 6 离家出走的大脑 6 发表

以前我出门晚走五分钟,车走了,我在车下,我在原地。

现在我出门早走 10 分钟,我在车上,前方在修路,我还在原地。

后来我又提前半小时,我在车上,车走一半,前方的前方也开始修路,我在半路。

敢问路在何方?路还在修。

小时候最喜欢玩的就是超级玛丽,长大后每天上班路上都是马里奥。

曾经我也是享受过出门走路上班,下班散步回家,但是好景不长,很快我就失去了这种快乐,开始了每天和时间赛跑的小能手,以前起床都是一拖在拖,现在我都是在闹铃之前就觉醒,每一周似乎都在睁眼闭眼间过去,翻一翻日历这一年记忆最深都是堵车迟到的回忆!

知乎用户 北极光 发表

以前在北京需要 25 分钟通勤(单程)

驻外基本五分钟

一个小时通勤还能接受

三四个小时,那不是要疯掉

知乎用户 古神冰 发表

大城市是这样,小城市也是这样,市政府不可能把原来的市中心拆掉重建,只能不断外移,所以即便原来是中心的地带,过个十几二十年也会出现长时间通勤的问题,没办法,空间距离摆在那里。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1tQkE2 发表

氦,我也是通勤 1.5 小时的。不过是住在市区,专业是制造业,得去郊区上班。。。而且制造业有越搬越远的感觉。

知乎用户 冬暖夏凉 发表

高速都有限速 100 还收费的,

60 分钟算什么?

再看看 ETC 的 乱扣费 乱收费

真不知道怎么最近没上新闻

知乎用户 修马路的 发表

坐公交车,单边通勤时间一小时二十分钟左右,上下班来回,每天差不多花 3 个小时在路上

知乎用户 一言难尽 发表

唤起了我可怕的回忆。工作十年,通勤时间演变如下:

公交 40 分钟,无空调车。

自行车 15 分钟

自行车 20 分钟

电动车 10 分钟

电动车 15 分钟

和第一个比起来,现在简直是天堂。虽然那时候坐的是百万价位的车,但是天天都是痛苦的折磨。

知乎用户 张谦​ 发表

当年第一份工作是 06 年,从南二环边上到上地,那时候还没有 4 号线,我需要骑车 15 分钟到宣武门,坐 2 号线到西直门倒 13 号线,那时候 2 倒 13 都没那么便利,还需要先到地面上,还需要换票,然后到上地以后还需要步行 15 分钟。前前后后要一个半小时,于是每天往返要三小时。后来公司搬到中关村,我省了倒 13,但是加上了西直门到中关村的公交换乘,然后再外加步行。近了是近了,但是通勤时间依旧是一个半小时。当时我跟同事说我每天从自行车到地铁再到公交车再到步行,基本都把所有交通方式都用到了。。

所以现在通勤时间长真不算什么,虽然时间确实长了,但好歹交通方便吧

当然这个城市病还是得治,谁不想做一份离家近的工作。期待未来更多的工作可以做到远程进行。那时候通勤就都不是问题了,我可以住在 A 城为 B 城单位工作,该多好啊

知乎用户 锋子 发表

走路半小时

知乎用户 海怪李 发表

反应的问题:外行说的头头是道,内行一筹莫展

知乎用户 云闲安​ 发表

大四实习的时候在郑州呆过一段时间,当时住在一个叫做陈砦的城中村 |(已经拆迁),工作在农业路和经三路交叉口。

每天坐公交车通勤,单程一个小时左右(不堵车的情况),堵车的时候起步一个半小时,有的时候为了能找个座位,就直接多走 10 分钟,到始发站坐车。

当时就在想:如果毕业后每天都这样工作,我宁愿不呆在大城市。。。

现在如愿以偿了,在一个二十二线农村干活,至于我的通勤时间我都不好意思说,因为只有一分钟。。。

知乎用户 糖糖雪球球 发表

早上不堵车的情况下四十分钟

堵车花过一个小时

晚上加班的话回家路上一般不堵车半个小时

晚上正常下班的话一路上堵车加上碰到三起剐蹭事故花过一个半小时

错峰出行的重要性

安全驾驶的重要性

即使下班了急着回家也要小心开车啊诸位

知乎用户 赫尔梅斯 发表

六十分钟就叫极端通勤了么?我咋感觉这个通勤时间在上海还挺正常的

知乎用户 Anima 发表

很多年前的一个工作在市中心,可是市中心租房子要么太贵要么太破,就在郊区租了一个,每天可以选择公交车但是慢还没座位,要站 80 分钟左右,选择地铁但是要走路半小时左右,最大的原因就是不想支出高昂的房租,或者是负担不起高昂的房租

知乎用户 不搞事的黎明 发表

还好我四分钟的通勤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你习惯了就这样了吧……

总体来说未婚非本地人比较少这种问题,因为可以就近租。

本地人来说往往比较严重,十多年前我刚工作的时候,通常单程公交 1 小时多点,最狠一次堵车我在公交车上双脚没挪过一下站了 3 个小时,脚底的皮都粘在皮鞋底了。下班时候时间不是太紧,我是宁可绕道多半个小时,或者中间换乘一下只为找个座位,不堵车。

后来我换工作,单程公交 + 打车要 2 个半小时,还好单位班车到我家门口,50 公里的路,班车走的早只要 1 小时就到,下班班车只要 50 分钟。可惜后来换了主管后不良加班成风,活活变成了上班一大早班车,下班老晚找公交地铁。周末还要自己掏路费每天 6 小时通勤去拼命,一个月 50 小时 ot,还要自己掏几百路费。能撑下来真的就靠早上班车上睡那 1 小时回笼觉。

再换工作,距离近了好多,30 多公里,但是没了家门口的班车,地铁加班车单程 1 个半小时,没了早上的回笼觉,真的累。好处就是就算是加班,公交代替班车也通勤时间差不多,不会出现那种 9 点多走,半夜 12 点多到家的事情。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Home office,在家办公,羡慕么?

知乎用户 亿碗牛肉粉 发表

啊这。。。找我就是问错人了。

通勤是什么意思,我家就住公司旁边,走路五分钟,其中一分半等红绿灯。

知乎用户 Vizii 发表

60 分钟 通勤 是 正常 通勤. . . .

一线城市 的 标配 . . .

好吧 . . .

我之前 打车 都得 1 个小时 .

这个不是很正常么 .

知乎用户 Annette​ 发表

我通勤就是 60 分钟,一开始有点接受不了,时间长了,就习惯了

知乎用户 古董​ 发表

在南京,租的宿舍和单位一个小区,走路五分钟

知乎用户 DetectiveKING 发表

城市规划是个问题。

超级大的问题。

就上班那个时间点,路上一堆车,主干道就那么一条…. 然后路上有点交通意外,直接就交通瘫痪了。

知乎用户 血火同源坦格利安 发表

厂狗表示下床就上班,下班就上床。

知乎用户 吃粉 发表

先不论乌鲁木齐是不是 I 级城市,光是那个通勤率在 80% 就很迷……

一是人口增幅少。

二是人口基数倒数第一也不为过吧。

三是交通,说实在的还是老样子,以前的河滩还能保障有车一族,现在基本是靠运气。更别说那些非机动车道,那东西在乌鲁木齐基本上是稀有物品,新市区北区,北区才能看到。人只要一多,立马错综复杂,最近人口少了,才感觉井然有序。

四是只要下雨下雪,综合感官又回到十年前了,不管去干什么,都要经过那几个中心点,除了房产大厦新位置解决了部分拥堵,益民大厦那边没啥改善,不知道当政者会怎么想。

五是这地铁也很奇葩,商业区与居民区不在规划线上,工业区更不在考虑范围。只是很单纯的按照区域连接,基本是考虑南区坐飞机问题,当时就纳闷了,那边人很多吗?还是特有钱?

最后,如果人口回流还是这样子,那还不如把人口给其它地州城市吧,比如库尔勒,阿克苏,伊犁,石河子,博乐等等。欢迎指正!

知乎用户 hezi 发表

10 分钟,自己骑电车

知乎用户 vanessa​ 发表

本人在重庆,我就觉得重庆这边通勤时间能低于 45 分钟的怕不是多数吧,我住江北,但我上班在九龙坡,因为没有直达的公交和地铁,我一般开车上班,开车需要过桥,而且重庆这边你们都懂得,到处弯来弯去,爬坡上坎的,一般上班时间在 1 小时左右,下班过桥那才是堵出新高度,每座桥都是满满当当,还各种变道加塞擦挂的,下班一般会超过一小时,希望大家来大重庆感受下,上下班时间百度地图一打开基本都是红色的

知乎用户 啊哈哈哈 发表

未来城市会更加向城市群发展。

人口流出三线以下城市,流入二线城市。

所以二线城市将会更加拥堵。

知乎用户 此一时彼一时​ 发表

在我们市里城区规划和市政工程必须背锅,主干道道路狭窄车流量不能及时通过,市政工程不提前规划好,今天水管道,明天燃气管道,后天修补路面,大后天接着修补路面,我也搞过工程的人,都感觉你们这些人吃相太难看了,天天修,没有一天不修的,一修就堵车,5 分钟的路程给你堵个二十分钟三十分钟是常有的事。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三线小城市。。上班还行。。下班略堵。。其实就是道路吓规划。。还有就是人口太集中。。小区集中。。写字楼集中。。上班时间集中。。大概是无解的。。因为解决了也没啥好处。。

知乎用户 你说得对 发表

通勤时间这么长时间的人,中午不回家睡觉吗?

知乎用户 马寿 发表

呵呵,我想这里没多少人有我时间长的,毕竟我上班还要上岛呢,家在上海,早上 5 点半起床,15 分钟洗漱,5 分钟走到地铁 17 号线做首班车 5 点 55 的,坐半小时到 35 分钟到虹桥火车站坐 2 号线,坐 45 到 50 分钟坐到世纪大道站,换乘 6 号线到巨峰路战,再换公交车申崇 4 线,到长兴岛,然后下车走 15 分钟到单门口,从门口再走 15 分钟到工作点。全程基本 3 小时,要是碰上节假日上海到长兴的隧道基本会堵很久,上次一个同事儿子去宝山接妹妹,从晚上堵到第二天早上,隧道里过的夜

知乎用户 Tina 发表

通勤时间 2 个小时左右,合计 120 分钟。

租房选择在地铁附近,因为搭地铁的时间较为控制的住。房租一租就要签一年,否则押金什么的都拿不到,所以如果中途工作有什么变动,不管多远,都只能先住着,毕竟生活不易,押金拿不到的话,很不甘心。

知乎用户 仲森 发表

4 个超大城市的平均通勤距离为 9.3 公里,而北京的平均通勤距离则达到 11.1 公里。《报告》称,北京通勤时耗 47 分钟,是全国唯一单程平均通勤时耗超过 45 分钟的城市。

我就是接近那个平均值,9.6 公里,耗时 45 分钟。

今年因为疫情加上想锻炼身体。我某鱼购入二手自行车。通勤感受一下就上来了。

知乎用户 笨笨的飘叶 发表

本质来说这是不是也是一种通胀!

知乎用户 伯纳德 发表

北漂的时候最短距离是楼上楼下,最长距离是 1.2 公里,在公司附近租房所以近。回庄之后,骑自行车 15 分钟。

这东西与城市规划有关,当然也和房租、及其相关物价有直接关系

知乎用户 梓慕灬 发表

当初规划的城市道路偏小,问题已经很明显

有学校的路段必定堵车

有车族的越来越多

知乎用户 阿尔弗雷德​ 发表

我早上五点起床,坐车从石景山到顺义上班,八点或八点半左右到单位,下午五点半下班,同样是八点半到家。

知乎用户 森屿海巷 发表

最好的工作无非就是钱多事少离家近,只要哪怕满足其中一个,年轻人也有说服自己打工的理由。

知乎用户 丫丫 发表

房租太贵,很多人不能选择上班地点就近居住

公共交通设计跟不上,城区设计不合理,通勤时间浪费在各种拥堵上

区域发展不平衡,导致办公过于集中化

公司管理方式落后,可在家办公的岗位很少

资本家及其狗腿子封建思想残留,喜欢奴化员工,而不是追求平等合作,更追求单方面的 relax

我的通勤时间基本不会超过半小时,不然就放弃。作为一个湖北人,武汉是回不去了。

知乎用户 无名无题 发表

身处杭州,工作生活都在主城区的江干区,间距不过九公里而已。开车上下班每天来回加一起要两个小时以上。秋石高架就是个全天候的噩梦,地面到处都是施工,红绿灯无数,加塞车数不胜数,公交车除了礼让行人,开起来横冲直撞,渣土车碾压一切的气势。说起来行人,有些行人明明看着那么多车在让他,人家不慌不忙玩着手机低着头慢慢过马路。这样的路,能有啥期待。。唉,还说最具幸福感城市?

知乎用户 小凸轮​ 发表

通勤时间多久取决于交通工具的选择,有人宁可几百米超级堵也得开车,有人宁可公交地铁挤死了也不骑电动或者自行车。

我在北京北四环通勤,15 公里出家门到进办公室:骑摩托 35-40 分钟,纯骑车时间 25-28 分钟。坐过 2 次公交,一次早上 75 分钟,一次晚上 85 分钟。不堵车的时候开汽车是 25 分钟。

知乎用户 默默地聆听建 发表

突然发现自己身在福中不知福,在青岛上班,走路五分钟从家到公司

知乎用户 噜噜 发表

反映了很多人往大城市挤,生活都是自己选择的

知乎用户 张嫣​ 发表

北京通勤平均才 47 分钟?我们中心,只有一个买房子的通勤时间短,3 个租房子在单位附近的通勤时间也短,剩下 9 个人都是一个多小时的,可能不属于人均百万行列,为北京通勤时间拉后腿了,真是丢人!

知乎用户 四月梨花秀 发表

小城市,开车到单位连出车库停车都不到 15 分钟

知乎用户 玖条 发表

从学校到打工的肯德基往返一小时 hhh

知乎用户 wfe6868 发表

我上班路上通勤每天四个小时。

知乎用户 智糊 发表

职住不平衡,上班大约需要一个半小时,疫情期间乘坐公共交通需要佩戴口罩…

知乎用户 致远 发表

说说我印象里最长的通勤

青岛黄岛某小区某楼

——步行至小区门口公交站牌 801 公交

——金石国际大酒店站转隧道 3

——青岛火车站公交站牌

——步行至火车站地铁站

——敦化路站地铁站

——步行至敦化路公交站

——坐公交至齐鲁医院站

——步行至门店

全程 2.5-3 小时,偶尔特别顺的时候 2 小时

跨越地区依次为黄岛—胶州湾—市北—市南—崂山

步行至青岛火车站地铁站

知乎用户 赵小瑞​ 发表

世界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

有路也没用。

知乎用户 Champion 发表

过亿吧?这数据不太准确啊

知乎用户 老李​ 发表

作为一个住通州在通州上班,单程 32 公里,开车一个小时的来说,我都不跨区都这样,你们这些跨区跨省的就别抱怨了

知乎用户 上将潘凤 发表

南昌,单程倒一趟车,不堵车 1.2-1.3 小时,微堵 1.5 小时(通常如此),堵车时段两 2 小时。工作表面上朝九晚五,实际上朝七晚七。回家后还要写什么见鬼的日报,做家务、吃饭洗簌后到十点。(骑不了电动车,有小一段高速路避不开,没钱买车、租房)

本来打算考公,但实在是没有精力复习了

知乎用户 一哥 发表

以前是开车一个多小时 60 公里 现在换工作 小电驴十分钟 真是地狱到天堂啊!有多时间陪家人非常好

知乎用户 华莱士 发表

表示当年的城市规划人员素质不行,对于城市规划的难度估计不足。

今天的城市天际线玩家估计水平比那会儿的专家要高,认真的

知乎用户 Lynn​ 发表

看看回答,每天骑个车 15 分钟到公司楼下的我太幸福了。虽然房租贵点儿,但真的体验贼好,每天 9 点上班,8 点起床那都能有时间画个小妆再出门,8:30 起床冲刺一下也能赶上点儿。

知乎用户 群青 发表

单程 2 小时

如果有幸能省下通勤时间,应该会变成在公司加班

通勤时间反而成了不会被隐性强迫加班的刚性理由

知乎用户 空空 发表

每天上下班加起来近 2 小时 近 60 多公里

知乎用户 智商欠费中 发表

在一个三线城市,每天开车上下班耗时 60 分钟,确实很烦。

知乎用户 是灬非 发表

资源分配失衡的问题

知乎用户 Orca 发表

初中班主任老师住密云,学校在学院路,果然,撑不了多久,转行了,每天早上 5 点起

知乎用户 皮大王历险记 发表

没啥,就当每天少活几个小时吧,这算啥极端,比起我老家骑三十里下县城已经好多了,我的心里只有感恩。

知乎用户 Ll 1993​ 发表

有些人啊,一边骂着房东,一边劝刚需等房价崩盘

知乎用户 史莱姆 KING 发表

家(步行或者共享单车)——地铁站——(步行或者共享单车)公司

一般接近 1 小时 45 分钟(两边都幸运的有车骑的话,可以减少 15 分钟,大概 1 小时 30 分)

============================

公司附近,民房少,房租高,工资低(单独户的价格接近工资一半甚至更高)

家这边,我所处行业的公司几乎没有,民房较多,我住的公租房这块租金也接近 2000(还没算水电网气),隔一条街的商品房小区的,同大小的单间,价格翻倍吧。然后这又接近一半工资甚至更高)

知乎用户 一念心镜 发表

东北堵城哈尔滨了解一下。我单程 20 公里➕早晚高峰堵车,60 分钟以上是必须滴。悲催还有大量冰雪路面的情况。

知乎用户 新无产阶级 发表

国企,住公司单身公寓,距办公室 100m,食堂在公寓楼对面,距 20m,每天最累的就是上下 5 楼,回家是不想回的,毕竟通勤要 2h

知乎用户 算天子 发表

坐标十八线小城市,上班大概 10 公里吧,骑车大概 45 分钟,开车错过早晚高峰大概 25 分钟左右,坐公交中间得换一次车时间至少一小时。前段时间大雪,周一早晨走的时候都 8:16 了,完全错过上班时间了,结果 10:14 到的单位。

我感觉主要问题就是公交线路不是很完善还有运力不足,再就是住宅区域和办公区域过于集中。再一个就是私家车过多,基本上班这一路遇上的私家车都是一个人。

知乎用户 心随云动 发表

南京,地铁一个小时左右吧

知乎用户 熊猫 发表

交通规划必须背锅

就比如广州 3 号线

他为什么这么挤

因为这条线附近聚集了太多了公司

知乎用户 白色的小空 发表

反映了资源高度集中的问题。

知乎用户 艾米画画 发表

城市需要多中心化,不然通勤时间就会很长,比如北京…

知乎用户 四川精神病院主任​ 发表

没什么问题,生活越来越好了,这点苦都吃不了,还怎么待在大城市?

中国就是需要大量能吃苦的人,你们的努力仅仅是为了争取成为有资格努力的人罢了。中国人的后代的生活会越来越好的,你们现在吃点苦又怎样?

知乎用户 感觉好多了​ 发表

住的地方就在单位旁边,通勤时间 5 分钟足矣。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在上海,单程通勤 90 分钟。

上班高峰太堵了,不管是地铁还是喊出租,都差不多这个时长。

你问我住的偏?其实也不是,我住在中环边,(购入的商品房),最近小区一套卖出了 11 万 / 平的单价。

那为啥那么久?上海大啊!公司福利好给的钱多,不要和钱过不去。

知乎用户 神奇口袋 发表

一天来回一个小时吧

知乎用户 丿竖琴丨 发表

60 分钟那叫正常,120 分钟那才叫极端,谢谢。

知乎用户 西出阳关 发表

坐标上海,之前每天坐地铁上班 1 个半小时,现在开车单程 40 公里基本 1 小时 10 分钟左右,就是得专心开车不能坐着玩手游了 = -=

知乎用户 茶渍 发表

?工作 10 年我都没有遇到过通勤时间 1 小时内的公司,,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坐标广州

目前网约车司机,通勤时间 1 分钟,

下班收车时间看命 5-80KM 时间 10-100 分钟

知乎用户 Eric 发表

单程 1.5 个小时,正常

知乎用户 九问 发表

通勤距离是算单程还是往返

知乎用户 赵谦隼利 发表

从图来看,大部分中国人通勤时间都低于 45,只有几个大城市高而已,可是那几个大城市的人口只占了中国人口的十分之一不到,不能代表广大中国人民

知乎用户 勒不死的狗 发表

搁北京呆的我觉得,2 小时之内的路程都算近的。。。其实我坐高铁回老家 1.5 小时。

知乎用户 胆小的汉子 发表

从成都北到城南上班,通勤单程 90 分钟吧,觉得还是挺好,就是 1 号线转车脑壳痛,挤不上去,1 分钟一班车,预计 20 班车还是上的去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公司新搬的地方 周围房价四五万 工资一分不涨 食堂估计也没了 通勤增加 2 小时 傻逼公司

知乎用户 会打 dota 的程序猿 发表

75 分钟通勤可咋整,泪流满面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kDy7lF 发表

杭州,单趟 20 公里,一天 40 公里,还好 2 边离地铁都不远,每天单趟通行 1 小时

知乎用户 curtilage man 发表

住宿舍,睡醒就上班

知乎用户 是阿水呀​ 发表

其实我一直在想,

是否对空置房屋收税就可以解决?

规定不同房价对应的个人居住面积,超过且无租赁行为的就收税?或许可以进一步改善下养老问题?

以上属于未经过推敲的想法,实际可能造成什么问题,暂时还未思考

知乎用户 zacks 发表

家里蹲不上班

但是需要接送老婆上下班,堵得时候来回就是 2 个多小时 两趟就是 4 小时起步。。。。。。无力吐槽杭州的交通,半夜超点 S 50 分钟就能跑一个来回 堵车起码翻倍

知乎用户 crazym16a4 发表

通勤时间长,城市摊大饼,卫星城变睡城都是海量专家精确计算的结果,他们当然比你懂更比我懂

知乎用户 悠闲的蚂蚁 发表

反应啥,工作岗位稀缺,且过于集中

知乎用户 疯狂的执念 发表

人在中公村上班,住顺义北六环,每天通勤近 5 个小时,被平均的还真是厉害,还是说我等不配被统计

知乎用户 剪到手爱德华 发表

啥 60 分钟?60 分钟不是很近的嘛?

我这都俩小时

知乎用户 九色鹿 发表

60 分钟,走着去的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D82X6r 发表

反映了应该全面举报违法 / 偷逃税的有钱人 / 资本家

举报还有奖金

举报光荣!

知乎用户 云中雀 发表

在家办公,0 通勤时间。

不过有的时候有点无聊。

知乎用户 百世经纶一页书​ 发表

坐标济南,家住华山,上班汉峪金谷

开车走卧牛山 幸福柳,凤凰路和奥体中分分钟教你做人!

二环东?经十路的噩梦挥之不去!!

总之,我去年买了个表,超耐磨

知乎用户 一朗 发表

单程 1 小时 40 分钟,并没啥

知乎用户 我悟了 发表

我还好,算上从家到公司工位,25 分钟应该可以。就是工资太少了。

就…… 钱少事少离家近

知乎用户 阮绩民 发表

其他城市不清楚, 但是在沈阳下班后要是住在浑南别说 60 分钟了 , 就算在来 60 分钟都未必到家.

那真是, 白天无人区, 晚上闹市区. 堵车堵到都没一个婴儿爬的快

知乎用户 酱油 发表

我赞同第一的回答

产业分部不合理导致通勤时间过长

办公的地区与居住的地区离的较远

就拿西安举例,产业集中在高新,早上往高新走怎么样都会堵死

南绕城 南三环 南二环全线崩溃,但是对向车道基本上没车

下午全是从高新出去的,南绕城 南三环 南二环依然全线崩溃

地铁也是一样 3 号线早上全是去鱼化寨方向的,下午全是去保税区方向的

其他城市也是一样 道路设计根本没办法满足早晚这么大的单向车流,导致通勤时间不短拉长

因为产业过于集中,大家工作就集中在某几个点 通勤时间不长才不正常

所以应该考虑疏散产业,让产业与居住区分部的更为均匀,自然就会好转了

玩天际线

如果居住区附近有工业和商业,那么通勤速度就会很快

如果你一开始把工业区建的很远,你会发现有的人天都黑了还没到单位

知乎用户 阿东虎门 发表

不是吧,阿 Sir,60 分钟通勤也叫极端?那 90 分钟的通勤岂不是叫变态。

知乎用户 王詠​ 发表

通勤时间长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是通勤时间在干什么。

如果你一直在刷抖音、听歌、听相声、追剧,那通勤的时间就是你的一种休闲,当你辛苦地回到家,你基本上已经不会再去想着去学习,而是收拾收拾赶紧洗澡睡觉。而这个时候,那些可以在通勤时间学习,提升自己的人,估计很快就会有更好的工作岗位等着他,他在通勤上时间可能会越来越短。

所以,通勤时间其实是你和你身边人拉差距的机会。用好了,通勤时间再长,也是你的成长时间。同样是通勤,有些人在摇晃和挤压中奶头乐,有些人在碰撞和匆忙中倔强成长。

如果你不想浪费你的通勤时间,想要高效提升自我。我为你准备好了答案:**下班后的时间只有高效学习才能让你真正跨越阶层。**↓↓↓↓↓↓↓↓↓↓

有什么生活中的道理,是到 30 岁才明白的?

关注王詠,让我们一起成长

《简洁的力量》用最简洁的思维、方法和路径,让你轻装上阵,但是越过越好。

《极简谈判术》沟通能解决生活和工作 90% 的问题,7 个极简关键方法让你在沟通中走向成功。

《五维学习力》五个维度为你一揽子解决所有学习问题,有了学习力学习才有力。

· **收听盐选专栏,**简洁思维帮助你更好地沟通,教你如何应对忙乱的工作和生活。

简洁思维:怎样应对忙乱的工作和生活?​www.zhihu.com​www.zhihu.com

知乎用户 无心​ 发表

什么问题。

土地就这么多,打个比方工业肯定要集中,商业也要集中,那么周边的房子也就这么多,所以能住人的也就这么多,剩下的人怎么办,只能往远了住。

别说什么,周边房子太贵买不起,供需不对等,价格肯定就贵,而且好多房主是不会卖房子的,所以供需更加不平衡了。

所以这个问题出现很正常吧!

这问题搞得好像我在哪里工作我就必须在旁边有房子?或者必须有房子给我住?

知乎用户 不系舟​ 发表

坐标深圳,目前是步行 10 分钟,马上会搬到步行 5 分钟的地方

知乎用户 奥克因 发表

以前没还是学生的时候可能会觉得,哇!60 分钟通勤好长啊!

工作后,60 分钟通勤?这么快?!

ps:本人花费较高房租住在离地铁站 500m 的套一中,距公司只有 4 站地铁,然而每天从家出来到我坐在工位上也要 30 分钟 + 了,所以…………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青岛

开车上班周末 15 分钟以内 平均 12 分分钟吧

工作日上班 30 分钟以上 上不封顶平均 35 分钟吧

公交车周末上班 20 分钟以内 平均 18 分钟左右

工作日上班 40 分钟以上(如果早起早于 6:40 坐上车,基本等同于周末) 上不封顶 平均 40 分钟

幸好手机问题打卡范伟比较广,下车就能打上卡

这波必须匿了

我对象上班走着去 十分钟以内,就是每天加班超过半小时,这么一算差不多啊……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明明老区有大量二手存量 “老破小”,然而“打工人” 却嫌这嫌那的,看不上眼,愣是跑去郊区图个新,结果让郊区的房价翻了两番。所以我认为,通勤时间的长短纯粹是自找的,不能怪别人。

知乎用户 扼杀黑暗 发表

不就是钱的问题吗,还什么问题

谁不想住的近一点,那住的远不就是因为房租高吗

我一个北京房租高的帖子刚被删除

现在对地主和资本家太柔弱了。

老百姓每天被动的被赶来赶去

我通勤时间半小时左右,这是我负担得起。

但是我作为程序员没有什么代表性,用脚趾头想,绝大多数人没办法住在宜居的地方

比如我的一个同事,刚搬到我附近,一居的价格和五环外一个一居室差不多。

节省下来的时间可以多玩玩,算是换来了生活。

但是很多人迁家带口的,肯定不能住一个卧室吧。

而且我预计,之后只会越来越严重,不会变好的的。

因为只要你进不了北京的政务系统,你就改变不了任何事,但是如果你能进

那你多半不存在通勤问题。

知乎用户 也风 发表

好家伙,要上班的每天通勤 2,3 个小时,住得离公司最远,还是租来的小破房,还要防止蛋壳这种暴雷。

不要上班的住得离公司最近,地段最好,还是自己的大楼盘,收收租就能当人上人了。

好家伙,这不就是地主和佃农吗。

建议快进到斗地主,地主超级加倍直接明牌春天。

快乐农民 3000 豆保底 996。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aUqMSs 发表

一堆人,除了高赞虎子哥,一个个都说我不懂,我不明白。

你们是不懂呐,还是不敢说。

就房价贵,房租贵,房东都有房,空着也不降价,就这么一个道理。

知乎用户 蝶吟 发表

有些公司的招聘广告上写着 “地处中心区,交通便利”,我就明白了,嗯,要不一半的工资交房租,要不得忍受漫长的通勤了。

知乎用户 百年不待 发表

大学刚毕业的时候,北漂过一段时间。在鼎好大厦的好未来网校当老师。刚毕业的普通辅导老师普遍工资一万以上,好一点的两三万也有。但是公司有很多人直接睡在公司。是的,基本除了周一放假都睡在公司。公司装饰很好的会客茶水间,每晚都躺着人,也有人搭帐篷,甚至趴在办公卓上睡觉。洗手间全是大家的洗漱用品和衣物。能想象到全国顶尖的 K12 辅导机构的网课办公楼像集中营一样满屋是汗臭味吗?(不是午休,是晚上睡觉)。

由于辅导老师工作的特殊性,上课时间都是学生放学以后,工作经常是晚上十点才下班,早晨六七点就要陪着上早自习(网络直播的形式)。所以很多人租房只能租比较近的地方承担着高昂的房租,当时能四个人合租一个月租金一万多多的房子就算条件不错了(上班时间一小时)。我初期主要的注意场所是附近一个网吧,基本一周住一天宾馆洗个澡,其他时间都是晚上去附近网吧找个沙发(因为公司已经几乎没有可以放帐篷的地方了)。

然而这种生活也不是谁都能干的,当时招聘,需要人手,211 院校的也要,但是大部分都是 985 院线的,清华北大天大南开的比比皆是。

发达城市就是用自己垄断的医疗教育金融资源,吸引这些年轻的,可以承受一切压力的人才,同时让他们带着六个钱包给房价兜底。

早晚高峰的北京西二旗地铁站是一个让人放下尊严的地方,清华雕塑系的学姐来这坐车估计能想到怀孕。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年轻的外来人口。他们是城市的建设者,却不是城市的拥有者,他们中能最后留在北京结婚生子定居买房的十不足一,这些回到自己的家乡都是人中龙凤,但是在北京的地铁上,都像尘埃一样微不足道。

回家以后,上班步行 15 分钟,沿途还能看看大爷大妈遛弯健身,住 128 平的房子,生活质量高了太多。要想在北京混上这种生活,家里资产起码得 1000w,但是回家乡 100w 就够。

现在抖音上有一段很火的话:“我仍认为我们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帮助我们的家乡摆脱贫困,而不是摆脱我们贫困的家乡。生如蝼蚁当有鸿鹄之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很洗脑,也反应了国家的政策方向,开始鼓励回乡创业了。希望未来全国各地,不论东西南北,不论城镇郊区,不论一线五线,都有让人生存的土壤。

知乎用户 雪友​ 发表

人最大的成本就是:生命

北京,开车上下班,单程将近一个小时是很正常的,这个距离如果坐地铁要一个多小时,而且早晨根本上不去地铁,要在地铁之字形的排队中至少 20-30 分钟(7:15-8:00)。一天的通勤平均两个小时,一点不夸张。

城市太大了,大的让人慌张,而且惊心动魄。每天上下班点,烦躁的鸣笛声和闪烁的刹车灯,此起彼伏的在各个环路主路,大街小巷。人们无奈的痛苦着,用自己的青春和梦想,最后换来一个钢筋水泥的拥挤。

因为北方所有最好的资源都在这里。

如果,仅仅是如果,北京只有历史文化,不是金融、教育、政治中心该多好。燕京八景、紫禁胡同、抬眼西山、耳响鸽哨。老北京人,可以说是没有了故乡的,只有一眼望不到边的烦躁。

儿时三四人合抱的古槐树,叶覆院落,香飘里许,都不见了。穿堂院儿的哥们,也只是年时通通电话,挂断后唏嘘少许,实在太远了,出趟门儿就差带上铺盖卷了。

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把北京现有的功能分割,否则这个城市只能越来越堵。而且越集中资源,就越堵。

一个超级大城市的便利,最后变成一个超级生活成本的付出。

因为人最大的成本就是:生命。

知乎用户 泰兰德小公举 发表

我信你个鬼,我长沙的,比起北上广听起来是不是通勤应该好很多?NO,你错了,我得从红星跑到贺龙,由于没有直达地铁,得公交转地铁,实打实的一个小时,还得快点走嘞。而纵观我们小组十来个人,除了没结婚的小年轻租住在公司附近,其余的通勤都超过 45 分钟。

所以,北京的同学通勤比我们还幸福?你怕是欺负我没去过北京!14 年的时候曾在北京出差两个月,第一次见识到了什么叫通勤。第一次被人流挤上地铁,居然还有单程两小时的线路?我都惊呆了!期间去看望一个同学,她在国贸附近上班,住通州,当时跟她走了一趟,我勒个去,那叫一个远!

所以,连在长沙的我都被平均了。

知乎用户 alecyan 发表

远程办公本应该是趋势,而很多公司却完全没有这个行动的意愿。

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人人都谈 5G 的今天,办公设备如此先进的今天,大家还得被迫通勤上下班。

在高科技年代做可怜的原始人。

知乎用户 绿皮工业 发表

既然千万人都能接受,那就说明 60 分钟完全是合理的,将来完全可以延长到 180 分钟嘛。

加速!

知乎用户 Windfury 发表

这还用想?反映了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啊…

反映了我国教育资源不均衡,

从而导致头部企业公司只能在一二线城市设点找员工,

从而导致大家只好去一二线城市工作,

从而导致大家只好在一二线城市定居,

从而导致大家只能在一二线城市买卖租赁房屋,

从而导致大家只好忍受高房价、高租金,被 kfs、中介、炒房者玩弄,

从而导致大家只能摇号、拍牌、在路上堵着。

嫌通勤时间长,那我问问你,为什么不在公司附近租赁、买房呢?

没钱?没钱就可以怨天尤人吗?更有甚者,还 bb 起来了,嘴里念叨什么内卷,什么土地财政,什么 gs 勾结。

还搁这儿怪房价高,没钱难道是房东和 zf 的错吗?

谁让你不早几年买房?

什么?毕业的晚没赶上车?那谁叫你爸妈当初不早生你,你爹妈的错误不要赖在 kfs 身上,谢谢!

退一万步,你可以回老家啊,你爸妈总有房子吧,跟父母住一起不好吗?

让父母卖掉老家的房子凑凑首付在一二线买房也可以啊,又不是没钱!

年轻人,我建议你奋斗,建议你向高端人口努力,建议你摆脱内在冷气,向往地铁的冷气!

知乎用户 Shingo 发表

上海上班,房子买在周浦,公司在张江,广兰路地铁站旁边,平时开车上班,单程基本在 20 公里不到,早高峰虽然有高架可以上,但是中环必然堵车,每次上班至少 40 分钟,慢则超过一小时,然而晚上下班只需要 20 分钟就可以到家。

每次总是相同的路段堵车,每次总是祖冲之路申江路,每次总是中环度假区高架交汇口和高科中路下匝道。单说祖冲之路申江路,每次就能堵上个 20 分钟,转弯一共也就不到 2 公里的路。

通勤时间我这种还算可以的,公司同事住花桥每天往返才是真的时间长。大概是因为自己没啥用买不起更近的房子。

2014 年刚刚毕业工作的时候,唐镇的房子才 3 万块,结果等我 2016 年买房的时候,唐镇的房子已经 6 万多甚至 7 万了,前几天听说金科路旁边的汤臣豪园已经卖出了 10 万一平的单价,因为张江集团中学好像要转公办,直接拉升了张江的均价,再看张江现在真的完全不敢想,收入增幅远远低于房价增幅。

当然有人觉得不合理,就有人觉得合理,刚需更难上车了,大城市的竞争力还是要靠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如何让这些新鲜血液可以有比较好的生活,将一定程度上决定人才的去留,从而影响大城市的未来。

[

现代演绎 防水智能手环心率测血压运动手环男女适用于

京东

¥299.00

去购买​

](https://union-click.jd.com/jdc?e=jdext-1318679576344907776-0&p=AyIGZRhfEQETAVAYWRwyEAJXGF8QChUEUhprUV1KWQorAlBHU0VeBUVOWk1RAk8ECllHGAdFBwtaV1MJBAJQXk8JF0EfGQAXBVYfXh0FEQBUDBsZdk1nNWwCZkJkfj14L0xlRWQ3ewh1YXYOImkjRXV2eBZsOXFSZmRUHjhsVHtzNnAZYnB5dzZSIxx2e3sNbyhAXGVuJX8sTGFFYB18JHV2YkUCTTBecRNSEHsDcWZlTjZZL3xydn42bAV2AGZULHg8SmIQbzNiL35DZn4heThMehp%2FLEkyYktlRyFEP0Z2cGdBGS4lcFMBKVkhY2ZwWydLJVB6UWBVYlJGch4LZRtSFQAaBlQbXBYyEgZUG18QAREBVCtrFQciRjsSUx0BGjdUK1sSAxQHUx1dFQMaBFwrWx0GItH7j46dvcu38M3xu9eft4CS8MG8lDdlK1glWUdTHF5HFQASDlIdUxEEFQVQHlMUBBQBUgdaJQITBlcdXhULEw87HlsUAxIOVh9SF2wQBlQZWxwDFAVcK1sWMhE3C3VaRgJBVVQdX3tYSlQXHlhBXHwEVx5aFAUTA2UZWhQAEA%3D%3D)

[

五度音 耳机有线入耳式手机耳机游戏 K 歌降噪耳麦电脑通

京东

¥19.90

去购买​

](https://union-click.jd.com/jdc?e=jdext-1318679719038836736-0&p=AyIGZRhfEQYRAlUYUxUyEgZUGF4TABUOVxtaEAEiQwpDBUoyS0IQWhkeHAxcDUQNQlZNGA5OREdcThkNXg9JHUtCCUZVV1hWC1UaWhYHFAVSElkVAxcEQltXYXtiYiJCLFR2TW8GbBJ2RmVuLUMsdmoVZ1djCGIDYVsieTBldmFSFGxZT2tlZBxYOHxmQXMcTgdjYGpiNngsQnV7fzdvEm5HZVgHQz9PclRkN3w4QQFueSVEAmV2cVIRbTlhYWtzIR04bGJycAxjTxZ1ZW4MYi9xUBpxLGMLYVh5RzVpPGJ5cXwVbyJHUWZkVUQvT3YGBSArBg94bhklTwx2akoEI2wHFkRwf1d5HRkOIgdcG1kdAxMHUhhrFQMTB1EeWBYEEzdlG14lQ3wHVBlZFQMaDmUaaxUFEwFVHV0TBxcPVx5rFQoWN4O1z8CKrd7lvo2%2FrMeK5c7SvtasgWUraxYySVIBUh4JAhAHXBxdHQQSD1QZUhwAFQFXHEcUMhIGVBldEAIbBl11XhUDEwdcGF8cAHwFVBpZFQsTAVcSaxUBIgRlRTUUURJVAhMIEGxIXwZZXlddSmlWGV4VABsBXCtZFAMQBQ%3D%3D)

知乎用户 我爱吃炒面 发表

60 分钟极端通勤,那我毕业工作到现在都是极端通勤,单程 1 个半小时来回 3 小时。

坐标上海,住青浦,工作在目前静安寺。每天早上大部分 6 点 45 出门,有时会 7 点出门,开电瓶车或者公交去地铁站换 17 号线再换 2 号线然后在走个 3,4 分钟去单位简称 BMW 交通方式。

当然也可以开车,怪就怪我太穷,舍不得停车费,来回过路费最便宜 10 块,还有停车费一天 20,说实话在市中心这个停车费算良心真的便宜的,来回 60 公里,一公里 0.5 元,共计一天开车成本 60 元,还不包括早饭(公司旁边的八比肉馒头涨价到 2.5 一个了),早饭是每天都在外面吃的就算 7 块吧。

基本工资 5k 税前,日平均工资 5000÷21.75=229.885,假如每天开车去市区每天到手日工资 229.885-67=162.885 元,这还上啥班赚啥钱呢

所以我现在准备着手回青浦上班了,大学毕业到现在一直这样,人也累了,而且我现在觉得每天青浦到市区上班每个月工资到手(税后)没 1w,真没意思,没性价比,对不起这个通勤时间。到青浦上班应该相对工资会比市区少,但是每天都能睡到 8 点半起床,想想就开心 ,市区就留给有梦想有冲劲的年轻人吧,我只想做条咸鱼

各位知友祝我好运吧,希望明年能顺利换工作!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09 年住在七里庄,黑中介二房东,400 块,客厅改出来的隔间,无窗,不开灯就是黑夜,只有一个 iPad 大小的洞可以换气。地上放了一张床垫,自己购置了一个布衣柜,一个小矮桌,便再没有放脚的地方。6-7 户合租,厨房卫生间阳台公用,境况可想而知。后来经过投递简历,找到一个媒体平台的工作(好像是卡车之家),经过 3 轮面试,从 10 多个候选人中选出,获得录入通知。

正式上班那天,从七里庄到丽泽桥,然后转车挤 300 或特 8,天公不作美,三环堵车,一个半小时还没到单位,眼看迟到了 5 分钟了,还在公交车上,单位来电话 “您不用来了!” 以我的履历获得这份工作并不容易,很可惜。

10 年搬去了分钟寺,三环少见的城中村,租房价格洼地,两间房且带独立卫生间,自购二手空调,沙发,床,茶几,洗衣机,布置一下就有了点样子。但是整个居住环境较为一般,城中村内住房密集,电线凌乱,人口多垃圾也多,走在路上随时闻到垃圾腐败的臭味,下雨天更惨,黑水横流,无处下脚。

上班地点在三里屯,后来去了使馆区,为了吸取三环堵车的教训(特别是双井),决定自己骑车上班,即快捷又锻炼身体,代价是丢了两台全新的捷安特,丢了一个 iPod,被新疆人从口袋拔耳机线偷走了,通勤时间骑车一般 40 分钟左右,公交需要 1 小时以上。

13 年搬去一站之隔成寿寺,一室一厅一厨一卫商住房,3800,空房,除了硬装什么都没有,自己去宜家购置了全套家具家电,花费 2 万左右,生活品质飞跃到了另一个档次。在雍和宫上班,地铁通勤时间 40 分钟。

15 年搬去了双桥,商住两用小单间,带卫生间,商水商电,上班在雍和宫,感受到八通线的恶意。单程通勤时间超过一个小时。

15 年同年搬去了青年路十里堡,大开间,位置不错环境好,上班在雍和宫,通勤时间缩短到 40 分钟。就是这间房被我爱我家托管房收割了一波。

16 年搬去立水桥南,自如租房,上班在雍和宫,通勤时间缩短到 40 分钟。但是天通苑乌泱泱的人流让人印象深刻。

17 年搬去丰台马家堡,单间带卫生间,开放式厨房,单位在百子湾,通勤时间 1 个小时。后单位迁至菜市口,通勤时间 20 分钟。

19 年,离京返乡。

知乎用户 庐山烟雨浙江潮 发表

北京人,也是北京交通迷,就说说北京。

这充分说明了:

1. 北京城市面积大。

2. 北京的就业资源太过集中,几乎全在城区,郊区极少。

3. 北京的交通资源仍然供不应求。

目前还没上班,还在读大学,小学和初中都在家附近,走路不超过 15 分钟。

但由于中考失利,离家近的好高中没考上,高中就一下远了,家离高中直线距离大概 5 公里,开车 8 公里。

但就这 8 公里,早上上学坐公交至少 45 分钟,晚上放学至少 50 分钟。

学校位于北京最繁华的商业区,每天放学的点都堵的要死,因为路况极其不好所以公交车间隔也非常没谱。而地铁,也很不方便,家离地铁站 2.1km,学校离地铁站 1.4km,两头都走起来的话就跟坐公交车在路上堵着差不多了。

每天就是这上下学的路程,我将近两个小时就没了。

而我的路程才 8km 啊,那些每天需要从其他郊区奔波 30km 以上的大有人在,看看京通,京藏,京承,京港澳,京开,机场等各大高速上的公交车就知道了,高峰时期根本挤不上去。北京 852 路从东直门到平谷,全程 70 多公里,晚高峰的时候都已经 3 分钟一趟车了,城里的东直门三元桥两站仍然多的是人上不去车。

所以我看到这个表的时候,不觉得 58% 低,反而惊讶于 58% 的这个比例之高和平均通勤时间 47 分钟之短了。

知乎用户 Correct 发表

哈哈,996 再加上来回的通勤时间,怕不是 15 个小时了?你们这些人没有老婆孩子吗?

知乎用户 草履虫 发表

直到现在我依然认为摩托车和电动车是最适合城市的交通工具。

这与贫富无关。只是单纯的从适用度上考虑。

一辆汽车占用的道路面积至少可以供五辆摩托车或者电动车使用。这就造成汽车很容易突破道路的使用极限,使得道路变得拥堵不堪,寸步难行。而拥堵有累积作用,越拥堵则会更拥堵,最后大家在路上堵车一两个小时。

而如果大家都使用摩托车或者电动车,就算四五倍甚至六七倍的人流量,因为没有了拥堵的累积效应,大家依然可以快速通过。

而且一般情况下,摩托车或者电动车的平均速度可以达到 40——50㎞/ 小时,和城市汽车速度相当甚至已经超过了城市汽车速度。完全不用担心速度缓慢赶不上时间的问题。而且摩托车或者电动车完全可以覆盖 20 到 35 公里的通勤距离。

而现在,政府相关部门却在许多地区限制摩托车使用,电动车也要限速,电动车最高车速不超过 25km/h,这种速度根本不能满足日常生活的正常使用。

不知道这是为了什么,是为了逼大家买汽车,以拉升 GDP 吗?

知乎用户 兔兔兔兔免兔兔 发表

北京通勤时间 2 小时左右的比比皆是。

知乎用户 方糖 发表

太正常了

我最近找工作,和一个老板谈了,5000 包培训,5 点基本就下班了,不会加。

多远呢? 2 小时,这还是不堵车人不多的情况下

市里房租贵的要上天,大家只能把工厂往郊区搬,但是郊区就没有住房,人又只能往市里走

这不是城市规划的问题,这是房价太高的问题,房东都不降价。

知乎用户 桑代克的猫 发表

以上海为例,如果是开车的话很有可能很多时间是堵在路上(实际开车距离并不远),在道路畅通的情况下可能半小时 - 40 分钟;

还有如果是公交通勤的话,有这种情况:住在靠近外环,然后公司也在中环外,导致得去市区换乘,绕一大圈去市区换乘,缺一条中环附近的环线(如果用蜘蛛网比喻的话,你的通勤可能是 v 字型)。

然而很多朋友通勤的公交不仅仅是地铁,从家到地铁可能隔一定距离,又导致通勤时间增加,而且在上海有些园区不在市中心,在靠近中环,或者外环的位置,如果不巧你正好住在中环以外又在这样的园区上班,通勤路线可能就是个对角线,那时间消耗特别酸爽了。

总得来说人口太多,地面交通拥堵,地铁换乘基本上要去市区换乘这个 bug,以及对部分小伙伴来说居住和园区分布位置不太合理都是造成通勤时间久的问题。

说到自己,目前纯公交的话单程 100-110 分钟,如果从家打车到最近地铁站的话能省十几分钟,来回就省了块小半小时了,郊区人民的泪止不住往下流

知乎用户 碧莲​ 发表

60 分钟就叫极端啦?

我住上海外环外的顾村,上班在内环内的火车站,通勤靠电瓶车 + 地铁单程 45 分钟,这是不下雨的情况。下雨公交 + 地铁,单程就要 double 了。

我的同事们有住松江,嘉定,浦东机场附近的,那单程起板 90 分钟到 120 分钟,天天如此…

那么不在市中心上班是不是好点?不不不,比如你住上海最北边的宝山,但公司在上海南边的自贸区里,又没有班车,于是你… 辞职了。

60 分钟对于北京上海这样的超级大城市根本不能叫极端好嘛,高峰一小时你可能还没从人广开到城隍庙,这两地方才相隔 3 公里哦。没办法,人总要有落脚的地方,但也不能保证吃饭地方就在落脚隔壁不是?就算你住世贸滨江,也可能在漕河泾工业园上班啊 (o^^o) 当然,住世贸滨江的旁友可能不用上班,毕竟社畜的福报也不是人人得而享之。

知乎用户 Sandy Siu 发表

没有问题

我国城市规划水平先进,我国地铁里程长技术高、快捷方便

肯定都是通勤者的问题

知乎用户 符合管理规范 发表

我不知道这个数据是这么计算出来的,但是我觉得有一个问题,无法计算上班的人走路的时间去车站的时间,就像我每天坐地铁的时间只需要 25 分钟,这个数据可以非常精确的用大数据计算出来,但是我每天在路上走路的时间也要 25 分钟,这个数据能通过什么样的渠道采集到呢?我在深圳龙华区,4 号线是深圳人流量最多的线,根据我日常的观察,基本上在龙华区居住然后到福田上班的人 8 成以上都要超过 45 分钟,除了那些公司离地铁非常近的人,我严重怀疑这个数据有一点问题。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坐标深圳。

我在福田上班,男朋友在南山上班,家住宝安。每天我们是这样安排的。七点起床,七点半出门,开车到他公司,然后我继续坐地铁到公司,我从出门到公司的时间大约是一个小时四十几分钟。下班因为我们时间不一样,我基本准时六点下班,他经常都要加班,所以我一般自己回去。回去的路线就是先步行十分钟到地铁站,然后地铁换乘两次,整个地铁算上换乘的时间都要一个多小时,出地铁后还要公交二十分钟到家,整个过程下来将近两个小时。最近发现有专门上下班通勤的高快巴士,一人一座走高速的,试了一下,感觉很棒,时间缩短到了一个半小时。所以通勤时间要是只要一个小时简直开心死了。

以前租房的时候,住城中村,房租不贵,离公司也很近,上下班可以走路到。现在生活环境改善了,但是通勤时间却大大增加。我发现在深圳是这样的,通勤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和你的经济实力呈负相关。租房住城中村的,一般比较便宜,但通勤体验普遍都比较好,因为深圳很多城中村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然后,租房住小区的,一般公司附近房租都很高,所以会选择稍远一点。最后,有能力自己买房的,却越住越远。

家人经常心疼我上下班时间太久,常常挂在嘴边。但是我觉得这样都已经很满足了,住在自己家里,远一点也没关系。家附近的地铁 2022 年就要开了,还是看到了希望,到时通勤时间应该能控制在一个小时多一点。有时候感觉在地铁上或者公交上看看文章看看剧或者发一下呆,时间一下子就过去了,这一段路上的时光我还挺珍惜的,是完全属于自己的 personal time. 在公司有同事,在家有家人,在路上就只属于我自己。

知乎用户 NoOne Survived 发表

北京西二旗没有梦想!!!

早晨 13 号线到达西二旗的时候,排队上地铁的人一队至少 10 人!

晚上西二旗昌平线排队的人每队最少 8 人!

早晨居住在昌平线附近的人如果到软件园工作的,

举个例子,从沙河到软件园,前提还是不堵车、有公司班车的情况下,一般是 45 分钟左右很正常。

要想离公司近,租房地段就要离公司进,那么就有一个问题:工资一半全部交房租!

要不然就要忍受极端通勤的情况!

问题还有:房租一般给房东,另一半吃吃喝喝就没了!

这不刺激某些呗的诞生???

尤其结合蛋壳公寓暴雷的情况下,

最惨的仍然是租户,是那些打工人!!!

房东最多是少赚一部分房租,

打工人可是一半身家都给了租金贷!!!

所以,优质地段或者北上广等城市的房子还是具有极强的保值价值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极端通勤的原因,是大城市扩张的速度太高,甚至快于交通设施承载力。

而大城市快速扩张的原因,是产业集中大生产。

产业集中大生产的原因,是快速涌入的热钱涌入房地产业。

热钱为什么快速涌入房地产业呢?

因为除了能源和粮食期货,房地产业就是能快速拯救低迷经济的毒品。

毒品,越吃越上瘾。房地产业圈钱银行放债就是恶性循环。

而热钱是哪里来的呢?

归根结底,就是美国超发。

美国超发货币,别国货币就被动升值。

为了抵消负面影响,别国也不得不超发。

美国为啥超发?

因为实体产业不行了,金融磕上毒了。

贫富差距拉大,社会问题都来了。

我国也是被动承受贫富差距拉大的苦果。

怎么办?

打牌。

先打牌。

知乎用户 听心教育 发表

“996” 式的工作制度已经让打工人痛苦不已,而在工作和私人生活之间,还存在一段常常被人们所忽略的时间,也在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那就是每天上下班所用的通勤时间。

“上个班已经精疲力竭,通勤为什么还要折磨我?” 这是很多打工人的心声。

01 为什么通勤让我们如此痛苦?

不管是地上交通还是地下交通工具,高峰期等车都让人抓狂。眼看着站台上的人越来越多,不用等车到站就知道自己接下来将成为「沙丁鱼罐头」中的一员,更大的可能则是根本挤不上这班车。

根据高德地图《2020 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沈阳、天津和杭州的高峰期平均等车时间最长,都超过了 13 分钟,其中沈阳更是达到了 17.5 分钟。

宇宙的尽头到底是不是铁岭不知道,反正目前等车时间最长的是沈阳。

此外,步行距离往往容易在讨论通勤时长时被忽视。

「离地铁很近,离地铁站很远」这句话之所以成为吐槽大会中的爆梗,在于它戳中了通勤族心中的痛。

租房网站的帖子里,房东和中介永远说自己的房源靠近地铁站,实际入住后上下班步行距离着实让人怀疑人生,「直线距离 500 米,为什么我会走上半小时」。

合适的通勤步行距离会提升通勤幸福感,可事实并不乐观。全国主要城市公共交通步行距离都超过了 800 米,北京、上海、成都、重庆、天津甚至超过了 1000 米。

最后,与步行距离同样重要的,还有通勤时的换乘次数。

坐在直达的车上,即便距离远、时间久,通勤族们起码还有完整的时间可以做自己。

但如果换乘次数变多,每次上下班通勤好像就变成了一次定向越野。「坐什么方向」「哪个路口转弯」「哪个楼梯口最方便」,都成为通勤族必须考虑的问题。

02 长距离通勤,会带走你的幸福感、金钱、健康、爱情

首先是通勤成本的提升。

地铁、公交、打车多花的钱都是小事,重点在于你会把耗在通勤上的时间用来消费。那些本该攒下来的工资,就这样随着地铁的前行一去不复返了。

尤其是女性,在通勤路上会花更多的钱,形成所谓的粉红税

有网友就曾在接近凌晨时在社交平台上感叹「上班后离家近的重要性」,吐槽自己因为漫长的通勤导致自己消费了 20 倍的日薪来弥补上班的不愉快。

物质之外,通勤时间过长也会危害身心健康。

2017 年,剑桥大学等机构对 3.4 万余名上班族展开的联合调查显示:

通勤在 1 小时以上的上班族,抑郁几率高出平均水平 33%,产生与工作相关压力的风险高 12%,每晚睡眠时间不足 7 小时的可能性高 46%。

作为刚入职的新人,麻袋每天晚上都要加班到 9 点左右,住在地铁最后一站的她到家后最快也要十一点。此时煮个泡面再洗漱完,就到了该睡觉的时间,只能在睡前争分夺秒刷个朋友圈,在家庭群里回个晚安。

私人时间被无限压缩,她说自己就像个齿轮在不停地转动,但人毕竟不是机器,继续如此的话谁也不能打包票生活是会变得更好还是更差。

不仅如此,如果你身处亲密关系,处于恋爱或者结婚状态,通勤过长还会影响你的爱情。

瑞典的一项研究发现,通勤时间在 45 分钟以上的人,五年内离婚率比不需要通勤的人高出 4 成。

「君住朝阳南,我住朝阳北」的同城异地恋问题可能不大,可是明明住在一起,我下班到家你已经睡了,我起床你又已经上班了。

长此以往,劳燕分飞也算是在情理之中。

03 通勤让人痛苦,这里有让它变得更有趣的方法

研究人员发现有很多方法能缓解通勤的压力,让你在早晨上班和晚上回家时都能感到神清气爽、精力集中,并做好高效工作的准备。

利用你的通勤时间,准备进入你的下一个角色

在家里,你扮演着一种角色。也许你是一名室友、家长、伴侣或者照料者。而在工作中,你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哈佛商学院的研究者在研究通勤对人们的影响时发现,那些利用通勤时间在脑海中切换到下一个角色的人,更不容易受到长时间通勤的负面影响。

养成一种早晨的习惯
2017 年发表在《哈佛商业评论》的一篇文章里,行为科学家弗朗西斯卡 · 吉诺探讨了她开展的一项研究,其结果显示,那些 “在上班途中维持一些小习惯(比如在地铁上看新闻)的人,相比那些没有固定习惯的人,会对即将开始的一天更兴奋,对工作更满意,压力也更小”。

通勤本身就是一种习惯。即使你在家工作,上下班只需要走一段楼梯,养成一种早晨特有的习惯还是有帮助的,它可以为你的一天创造一种可控的感觉,让你在早上有所期待。

听心教育, 一个有温度的心理服务平台专业提供心理培训、心理咨询、讲座、社区院校企业服务欢迎大中小幼学校、企业、街道社区、公务单位等洽谈合作个体心理咨询中心,常年开设,欢迎预约 13323456154

(1)儿童厌学、考试焦虑、学习障碍,多动、注意力分散 (2)青春期厌学、早恋、网瘾(手机成瘾)、逆反等 (3)婚姻不合、恋爱指导人际关系指导 (4)职场压力及企业心理活动 (5)社区、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活动 (6)拓展训练及儿童青少年冬夏令营

知乎用户 Shenry 发表

五环 30 公里,东侧段,上班由南向北,从通州到望京,一个小时是起步,一个半小时是经常,2 小时是今天。

知乎用户 会飞的贼​ 发表

坐标深圳,上班通勤时间一分钟

没有开玩笑。因为是老师,住在学校,学校还比较小,宿舍楼下就是食堂,吃完早饭走到办公室,一分钟足矣

但上班时间比较早,如果没有早读,八点到岗,可以 7:15 起,赖一会儿床,洗漱完化个妆,吃顿丰盛的免费早饭,慢慢走到办公室,刚好 8 点。

两个月后,因为要扩建,得从旧宿舍搬出来,住到行政楼楼顶的过渡宿舍。届时上班的通勤时间也是一分钟左右,下几层楼就是办公室.. .

总体而言,每天上下班的通勤时间,包括上午,中午和晚上,约为 5 分钟。

知乎用户 Yeuleon​ 发表

记得好像有个答案写的,首堵某些区,只想要高质量交税人群,不希望你住在这里!其实本可以做到家家户户住小别墅,但是就是不规划住宅用地。

知乎用户 有数么 发表

长时间的通勤肯定会降低生活品质,是对是幸福感的消磨。

说说我自己及周围的真实故事。

我第一份工作单位在天津滨海新区最东部,单位距离市区 [以天津站为参考] 60 多公里。

就说这个 60 公里的通勤是什么概念

首先公司提供市区以及周边的班车,8:30 上班,为了不耽误工作,班车原则上要提前 15 分钟左右到!

为啥要提前 15 分钟这么早?
因为大部分人早上要 5-6 点爬起来,压根吃不上早饭,所以要预留到公司吃早点的时间。

市区到单位,走高速,顺利的话全程也需要 1 个小时 15 分钟,所以说市里的班车基本上早上 07:00 就要发车了。

如果你住的地方离班车站不远,下楼,骑单车穿马路过天桥,算个 20 分钟。

早上起床,梳妆打扮到出门,算个 20 分钟不过分吧!

这么算下来,06:20 就必须得起床了!

早上 6 点 20 起床,夏天还是可以坚持的,但是大冬天,这个点天压根没亮,渤海的妖风刮过来,定让人感叹人生艰辛,打工人着实不易!

我来自小地方,对我来说天津可太大了,不信你看这张图。

前面说,从市区到公司差不多 75 分钟通勤,但是像我们这种传统制造业从业者,完全靠工资,市区基本上是不用考虑的,压根买不起!所以基本上,大家置业方向也很明确:

  • 环城区

像北辰、津南、东丽、西青的环城区,虽说生活方便些,但是班车点少,距离单位可能甚至更远一些,也就意味着通勤时间的延长。

我又一个同事比较极端,家在武清,每天早上要先开车 40 分钟到北辰,然后再做 1 个小时 40 分钟的班车,单程通勤时间:140 分钟,每天往返将近 5 个小时。

换句话说,这大哥早上 5 点多就要出门,晚上 8 点左右才到家!

当然,也有办法降低通勤时间。

  • 滨海新区

假如你刚好房子买在开发区,那么基本可以保障班车 30 分钟公司,算下来通勤时间控制在 1 个小时没有问题,貌似也还可以,但是是否代价的。

开发区 [滨海新区] 成熟商圈基本上在 第一到第五大街,但是这里的房价跟市区的房价相差不多,置业希望缈缈,住在开发区,非必要不往市区跑,实在太远了,坐地铁 9 号线,差不多要 1 个半小时,不然就是做高铁,但是进出站 / 安检 外加成本,实在不划算。


长时间的通勤会有哪些问题?

  • 睡眠不足!

一大早就要起床赶班车,下班到家都 7-8 点了,吃完饭,洗漱下就要准备睡觉了!班车上当然可以睡,只要不要不嫌同事的电话声吵,不怕睡过了点!

  • 没有个人生活

很简单,一天 24 小时除了睡觉,其余时间不是在公司就是在公司的路上,这就是为什么同事们工作日下班没法约,周末约不到,周末不是在家补觉就是在陪老婆孩子!

  • 缺少成长空间

不要说什么时间碎片化管理、有规律的时间都可以有效利用。起这么早,班车上补觉是必然的,就算不困,同事的呼噜声都能把你带入梦乡!

下班到家,吃完,洗完,就该准备睡觉了,学什么习,人家明天还要上班那!!!

知乎用户 深圳禾略贝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发表

这是一篇深圳打工人通勤报告。

文章共 1457 个字,阅读时间约为 3~5 分钟。

前言

有一种遥远,是家与公司的距离。每天,梦想让你踏上征程,塞车则把你拉回了现实。在上下班通勤与交通拥堵面前,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而对时间支配的自由,则是个人幸福感的重要来源。今天,让我们来走进深圳的通勤现状, 一窥打工人在深圳工作的幸福感。

PART 1

以亲身经验为例,小编住在深圳西乡固戍地铁站附近,上班点在深圳湾科技生态园,一天的来回通勤时间约为 2.5-3 小时。虽然,单程轨道交通的搭乘时间为 50 分钟左右,但是算上

进出站的排队平均时长 30 分钟,于是,每天上班的时候,都经常要预留出近 1.5-2 倍的通勤时间来保证准时准点到公司。

既然轨道交通花费的通勤时间那么长,那么,选择打车 / 驾车上班的小伙伴,通勤幸福感就会更高吗?

小编量化了出工作日从家到公司各时段的驾车时长,并制成图表: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工作日期间:

7:00,道路车流开始出现拥堵,行车时长急速增加;

8:00-9:30,道路拥堵度到达高点,打工人都堵在了去公司的路上,此刻便是你在车里,公司在窗外;

10:00,道路拥堵持续到开始快速缓解;

17:30 -19:30,下班高峰段出现,18:30 到达峰值;

那么,有多少早出晚归的小伙伴都踏在了道路交通拥堵的高点呢?

PART 2

以深圳湾科技生态园作为分析样点,工作日上班时间段 7:30-11:30 和下班时间段 17:30-22:30 的驾车通勤时长为分析对象,以深圳市 1 颗粒度网格为研究范围,我们来分析一下深圳市内的驾车通勤情况:

上班时间段:

7:30-8:30,南山、福田以及宝安大部分高密度居住区都能在 60 分钟以内到达深圳湾;

如果将出发时间推至 8:30-9:30,60 分钟以内到达深圳湾的范围显著缩小,由此可反映出,此时段道路拥堵度相当高;

9:30 后道路拥堵开始缓解,道路通行力增加。

下班时间段:

18:30-19:30,道路严重拥堵区,但是与早高峰有一处明显的区别是,晚高峰 18:30-19:30 在 60 分钟内可达范围与出发时间点前后的 60 分钟可达覆盖面积差距不大,较为明显的差距体现在 15 分钟内和 30 分钟内可达范围面积,由此可推测下班高峰期最为拥堵的路段主要分布在南山区内,并且在此时段市内车流量达最大。

以深圳全市 1 网格为研究对象,基于当前路网密度与道路拥堵度,以驾车等时圈面积为衡量标准,可计算出深圳市 1 网格驾车通达性得分,城市中部区域等时间内驾车覆盖面积更大,通达度高,得分如下图:

PART 3

根据《2020 年度全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选取深圳主要轨道交通线路作为研究对象,选取站点 1km 半径为轨道所覆盖的居住与工作人口范围,用以分析轨道线网对职住空间的支撑作用:

以中心城区通勤人口为研究范围,统计得到深圳轨道覆盖居住人口比重 45%,覆盖就业人口比重 45%,覆盖通勤人口比重 30%。

横向对比 4 个超大城市以及 10 个特大城市轨道覆盖通勤人数比重,可以发现,深圳在 4 个超大城市中,排名第 3,在 14 个城市中,排名第 5; 在 45 分钟可达公交系统服务能力中,深圳则位于 14 城首位,深圳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对城市通勤的保障较好。

综合计算深圳轨道交通的覆盖范围以及公交系统的覆盖范围,可得到深圳公共交通达性综合得分,轨道交通所覆盖的区域有着明显的交通优势:

结语:

深圳的交通拥堵已呈常态化,并从中心城区的就业高度密集区向市区外围蔓延,道路车辆拥堵有明显的潮汐性。在深圳,高额的房价意味着中心区域职住比低,通勤距离和通勤时间都被拉长了。

在路上,出最大的力,花最多的时间,但收益并不高。在深圳生活的你,逐渐学会把通勤时间也利用上,给自己大脑放放空,或者给自己充充电,这些都是属于自己可支配的时间。

知乎用户 鸡又鸟鸡又鸟鸡 发表

以前比较懒,一般通勤 90 分钟到 120 分钟。。身心疲惫。

现在每天 6 点起床,5 点下班,舒服。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北京远郊区人民,大批大批每天从怀柔密云平谷等远郊区去周边近郊或者市里工作的,单程公交加地铁一个半小时甚至两个小时左右的大有人在吧…

知乎用户 214353867 发表

从另一个角度谈一谈,为什么大家都要通勤,而不能在自己居住的范围内找一个合适的工作呢?说白了就是工作的机会太少,如果工作的岗位足够多,规划也足够合理的话,那么大家都能在自己居住的附近找到工作,或者说是在自己工作单位的附近找到房子,那不就很好了吗?

知乎用户 jerry 发表

温州这破地方,真堵啊!

家里距离公司 12 公里,早几年以前吧,开车还能一小时到,现在车越来越多,停车位越来越少,经常到家就是没车位,因为开车回家要一小时以上,运气不好稍微多堵一下就要 70-80 分钟,到家晚了车位都占完了,要绕个十几分钟找车位是常态,实在找不到就只有去收费停车场。

前几年开始修路,反正我通勤路线上就是绕不过修路的路段,通勤时间大幅增加,甚至要堵两个小时以上。那时候就有纠结到底是换个工作单位好呢还是干脆骑电瓶车。后来还是选择了电瓶车,因为现在这个单位工作氛围挺好的,大家都很开心。

然后我本想着,夏天骑电瓶车,冬天天气冷起来就开车吧。电瓶车开的真舒服,通勤时间大幅缩短,12 公里开快一点 30 分钟就到家,就很慢开回家也就 45 分钟。然后夏天逐渐过去了,秋天很短,直接就冬天了,我没开车,我给电瓶车加了挡风的扶手套,半盔风太大,换全盔!开开心心骑电瓶车回家。唯一不好的就是下雨天,只要不是狂风暴雨,我都骑电瓶车,小雨有头盔挡着不觉得有啥。雨大一点就穿雨衣慢慢骑回家,注意安全慢慢开。

至今两年多时间了,路修好了,不过又开挖了,改建 BRT 了,另外一条路也开挖了,建轨道了,现在堵的更不像话呢,我经常看到一个绿灯都过不去一辆车,一条路的红绿灯堵满车到下个路口。开开心心在非机动车道上晃晃悠悠开回家,不愁车位,一停就回家撸狗咯~ 关键心情好,真的好!我开车回家堵回去有时候真能堵掉半包烟,烦得很!骑电瓶车根本不会抽烟!

可惜禁摩,如果能开摩托车,我一定去买一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作为一个每天在北京通勤将近三个小时的人,应该有些发言权。没往深处了解为什么城市要这么布局,商务办公楼过于集中,周边的小区房价房租涨到天上,所以逼的人们只能往远了租,往非商务区住。通勤时间长有什么问题呢?首先就是时间浪费,明明这个时间可以回家做顿健康的晚餐,明明可以早起做个早餐,但是因为赶时间,早晚餐都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做,午餐晚上做好,第二天吃,长时间吃出胃病,若是早起做,因为赶时间,太早又起不来,所以只能在外面吃或者点外卖,久而久之还是吃出了胃病。明明这个时间可以多点时间学习进修,但是因为路上的消耗回家已然没有了心情。上一天班已经很累了,路上还要身心俱疲,当真是妥妥的社畜

我想说通勤时间长,真的让人戾气满满,每日焦虑,甚至痛恨所在的城市和领导这个城市的人。

毕业到现在最后悔的事就是把青春都给了通勤。

希望那些城市规划者別自己吃饱了全家不饿,自己有房子分有单位宿舍住有公租房住离公司几步路就不把别人当人,纳税人交的稅养你们这些废物是为了给自己找气受吗?我着实的对你们的规划能力很失望。

知乎用户 过客一剑 发表

在稍微大一点的城市 60 分钟或者更久通勤时间不是很正常么,我本人坐标二线省会,每天早六点半出门晚六点半到家,从上班开始一直这个通勤时间

知乎用户 HTTP404​ 发表

上下班通勤时间:

开车 8~30 分钟(视堵车情况,一般在 15 分钟)

走路 40 分钟(边走路边玩手机的那种)

骑自行车 12~15 分钟(视红绿灯情况,样本数量不多)

之前在上海工作,每天要换三趟地铁还要步行一公里多,实在受不了就灰溜溜回杭州了

知乎用户 来知乎只是玩玩 发表

上班坐公交,快近 1 小时,不堵车差不多 40 分钟,中午食堂吃饭完直接提了水壶,在领导面前晃荡一下做样子,去会议室找个角落睡觉。

下班巴不得踩点早走,但是大领导也在提倡不踩点以身作则,只能焦急的看楼下广场那几个领导车位动了没。动一个,立马就收拾东西下班。

希望大家不要学我这么 fw,一定不能像临床躺学一样

@陈子杨 Dr.outside

,要十点下班才是打工人大成功,奥利给!

知乎用户 何须惆怅 发表

所以超大城市化发展是哪个没脑子的想出来的

知乎用户 LANCER VIII 发表

真正起关键性作用的不是房价本身,而是居住区,商业区,办公区的规划割裂。以及道路以及公共交通的规划失败导致通勤质量差。这个毛病只要有一个不满足,那么通勤都不会这么灾难。这里表扬一下深圳,道路规划相对较好容纳两千万人的情况下通勤还不至于那么灾难。我心目中理想的大都市就是深圳的产业和城建,配上东京的铁路系统。希望雄安新区可以好好规划好好建设,不要重蹈北上广的覆辙,不要让全国人民失望。

至于现在的大城市的通勤问题,其实是几乎没救的,不可能有太实质性的改善了,因为地铁的建设会遇到瓶颈而且会造成极大的财政压力。至少可以确定在可以看见的未来,既有大城市的通勤灾难还会在每一天上演。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