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国外后的生活是怎样的?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于 9/16/2018

男,马上30岁了。最近刚刚移民新加坡,马上就买了一套110多平米的组屋,这边没公摊, 总共花费两百多万人民币,首付50万,其中政府补贴了10万,然后公积金25万,剩下15万是现金。每月公积金再加1300RMB就够还每月房贷了(2019.3.6, 最近拿了年终奖然后还加薪了,现在公积金还房贷已绰绰有余了),要还25年,利率2.6%. 作为农村出来的留守儿童,现在挺幸福的,最近准备把父母接过来住段时间


以上是原答案,谢谢大家的支持,我再做一些补充

我出身于一个贫困县的农村家庭,父母在我小学的时候就出去打工了。18岁来到新加坡,当时通过了新加坡教育部的招生考试,拿到了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全额奖学金,包含学杂费,住宿费还有每个月500新币的生活费,代价是需要毕业后在新加坡工作6年。毕业后马上拿了绿卡,过了三年后有些犹豫要不要入籍,最后拜倒在国内离谱的房价下面,于是两年前提交了入籍申请然后上半年被批准,总共也就花了三百块的证件费和processing fee。拿到公民身份后,马上就买了这套五房式的组屋,很庆幸靠自己的一个钱包就能实现这些。 毕业以来还资助家里在父母打工的二线城市买了套小产权房,前年还在老家自建了三层小楼。现在在一美国跨国企业上班,朝八晚五,双休,年假29天,带薪病假30天(这个要医生批条,我脸皮薄一年就休病假四五天),一个月大概加班10个小时吧(各种meeting无力吐槽)。15薪+一般两个多月的花红。新加坡这边一般是13薪+花红,年假十几天,所以我公司的福利待遇还算不错的。说到这,我想分享下坡县的个税制度和公积金制度。

新加坡2017年家庭月收入中位数9023新币,下面是这边的个人所得税税率,和国内一样都是累进税率。这个chargeable income 是扣除20%薪资的公积金后的收入,最高一档的税率是22%。举个例子,年薪10万新币(折合50万RMB),扣除20%的公积金,chargeable income就是8万新币,就只需要交税3350新币(16750RMB)。

至于公积金制度就非常复杂,这里只是简单说一下。这边的公积金是国内五险一金的统称,每个公民都有个人的公积金账户,里面分普通账户,特殊账户和医疗账户三个子账户。员工每个月月收入的20%加上雇主给的17%按照0.62:0.16:0.22的比例分别存到上面三个子账户。普通账户每年有2.5%的利息,特殊账户和医疗账户有4%的利息,另外满足一些条件还有额外的利息,这里的利息都是政府承诺的无风险利息而且经过到退休前多年的复利是相当可观的。这些账户的钱在55岁之前是不能取出来的,但是自己是可以支配的,普通账户可以用来买房,教育,投资(黄金或者被批准的基金等),特殊账户可以投资,医疗账户就是医保看病之类的。然后到55岁,可以取出一大笔现金然后三个账户剩下的钱合成一个退休账户(还是有4%的利息),等62岁退休后每月发放给你。现在有个cpf life的计划,把退休账户的钱转进去后可以一直领养老金到死。总而言之,在新加坡,你是用自己的公积金来给自己养老,公积金存的钱越多,你55岁能取出来的就越多,然后退休后领的越多。如果人去世了钱还没领完,政府也会发还给你的家人。如果存的不够,退休后可能就还要去做工赚钱。所以说,新加坡没有养老制度是不正确的,这边税率低,政府鼓励民众勤恳劳作,而不是坐等救济。

有人说新加坡弹丸之国呆久了没意思,确实地方小都已经玩遍了。但无论在哪,每天工作的生活半径也就那么大吧,一般周末也就去逛逛商场,看看电影,下下馆子之类的。不是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嘛。新加坡的护照还有机场都是排名世界第一的,出国玩很方便。我今年已经去过中国,吉隆坡还有巴厘岛玩过了,还有八天年假,圣诞节准备再出去逛逛。平时周末也偶尔去马来西亚的新山吃海鲜,马杀鸡,坐巴士就能到。

新加坡这边刑罚很严峻。曾有一美国男子在公众场所涂鸦,被法官判处鞭刑6鞭,当时美国总统克林顿为他求情,时任新加坡总理吴作栋说看在总统的面上给他减了2鞭,结果那小子还是被鞭了四下。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这边的公共秩序比较好。

-————————————————————————————-分割线

本来只想认认真真答个题顺便分享一下新加坡的比较好的制度文化,没想到却因为匿名被各种质疑。想来是因为知乎吹牛13的风气着实浮夸了点。直接上图不废话了,希望各位看官理性评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个小区的图吧,组屋毕竟是给大部分民众居住的,没那么豪华,但毕竟是政府统一规划建造的,比较便利,我家离地铁站300来米,学校食阁诊所蓝球场应有尽有

补二,我看好些人在问新加坡永久居民(也就是所谓的绿卡)的事,在移民厅网站的截图

以上五类人都有资格申请永久居民, 我也可以帮我爸妈申请。但在当前环境下,批准的可能性比较小,所以就只弄了长期居留证(有效期半年到两年不等)。有人讲的三个月,那只是签证而已,不要弄混淆了。每年有九万多人申请pr,但只有两万多人被批准,而且只有拿到永居至少两年才能申请入籍。当然投资拿绿卡不在此讨论范围内。谢谢大家

补充三,看来大家对新加坡的组屋政策比较感兴趣,就简单介绍一下政府是怎么做到居者有其屋的。1.最重要的一条,一户家庭只能购买一套组屋。因为所有的组屋交易都要通过建屋局的网站上申请注册,所以是没有空子可钻的。2. 组屋购买后五年不能卖,如果买了第二套组屋,必须在六个月内卖掉原来的组屋。如果第二套是私宅,第一套组屋最少要住五年以上才能买3.所有的组屋都是建屋局统一规划建造的,每年都保证足够的供应量。4.家庭月收入超过12000新币 (折合60000人民币)不能购买组屋。依靠这些政策,组屋的房价一般都在30万到70万新币左右(这是套内面积100平米的价格)。最后, 所有的新组屋售卖价格都是政府补助后的价格,一般比同地区二手房要便宜10%以上。收入较低者还能申请很可观的额外补助。具体数额见下图

依靠这些补助再加上公积金,刚毕业的年轻夫妇很容易就能买房,甚至是0现金购房。另外,这边买房对收入的审核非常严,需要12个月的工资单和公积金记录(刚毕业的可以申请deferred income accessment),每月还贷数额不能超过收入的三分之一。当然,这些福利政策是很歧视单身狗的,单身狗没满35岁不能购买组屋^_^

知乎用户 瑞塔在南边 发表于 5/16/2020

感谢大家的点赞收藏厚爱,本文由于篇幅有限,很难展现华人小伙伴在土澳生活的全貌,因此我在另外的两个坑里分别写了关于澳洲医疗保险体系和澳洲求职的问题,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移步过去看看(链接在文章最后)。

-———以下是原文———

来澳大利亚快五年了,前两年是留学生,后三年是绿卡,走的是最普通的读书+技术移民的路子。要问生活有没有比国内更好,真的很难一言以蔽之。因为本科四年在北京度过,如果不出国大概率也会在北京发展,所以下面就简单做个比较。

  1. 绿卡vs北京户口

从获得难易程度上来讲,两者都比较难以获得。北京户口主要是靠找到一份符合要求的工作(体制内,国企,国有制银行。。。),澳洲绿卡则是积分制(学历占一定分数,年龄占一定分数,英语能力占一定分数,总之是偏好有一定学历的年轻人)。

我个人最终选择了留在这边,取得绿卡,主要是看中他的‘与工作不挂钩’特质。记得当初关于这个大方向的选择,与老公(当时是男友)进行过长时间的商讨,最后我们一致认为,假如我俩双双回到北京,最好的配置就是一个人进入可以拿户口但是相对底薪的行业,另一个人修福报当赚钱的主力。我们两个本科和研究生都是同学,本可以到薪水相差不大的工作(较大概率),但是由于这种战略原因,就要废掉其中一个劳动力,而双方家里皆非富二代,实在无法为了一张北京户口去从事月薪4k/5k/6k rmb的工作,尤其是还要在北京这种地方安身立命。而澳洲绿卡,与雇主无关,即使没有工作,只要你分数够了,绿卡就到手,在取得难易程度上,还是相对友好的(现在也难了,具体职业不同,详细来讲可以讲一整天,暂且这么说着)。

2. 澳洲工作vs北京工作

在北京的工作就不说了,基本你是什么斤两,毕业于什么院校,能够进入的公司/行业大家都很清楚了,观察身边小伙伴回北京工作的,有月薪6krmb但是福利巨好的,有福利一般(偶尔有张购物卡)月薪12k,有0福利但是月薪30k-40k,并且13-15薪的。这个完全靠实力+运气。

在澳洲这边呢,取得绿卡之后也是要面临找工作。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知乎也好,微博也好,渐渐兴起一种说法,好似华人在海外只能从事地产销售,代购,移民中介等行业。不是说这些行业不好,我身边的确也有小伙伴从事这些行业(而且具高薪,羡慕哭了好嘛),但是在中大型公司工作,如同北上广的众多小白领一样朝九晚五的伙伴们,还是占了绝大多数的。

我有小伙伴毕业以后入职了当地高校,有教职的也有非教职的,有通过管培生项目进入澳洲电信的,也有进入local金融公司规模不大但是薪水超高的。我本是人通过GP项目进入这边的四大,感觉跟国内稍微有些可比性,所以就用我自己作为例子好了。

这边四大审计起薪大约60k澳币一年,实际每个月到手不到4k澳币的样子,国内四大起薪应该是8-9k人民币每个月?(道听途说,不准确请大家纠正)光看数字其实并没有意义,换算汇率也没有意义,我只叙述基本情况,下面有结合房价和生活成本的简单讨论。

但是,这里值得我花时间讲一讲的,是工作强度/节奏的问题。

由于进入公司时间不长,现在还是很junior的level,也只能说说自己level上的情况,如果涉及到高层,可能有些偏颇,大家包涵。就我过去的一年来讲,大概70%的时间是5点半到6点这个时间段下班,20%是6点到7点下班,剩下10%是早于5点或者晚于7点。晚于晚上8点的情况有,但是公平来讲十分少见,印象里加班到11点的情况1次,加班到夜里1点的情况1次,并且这两次都是经理允许我们在7-8点钟先回家,吃个饭再打开电脑继续干。总体来说,工作强度要好于国内的小伙伴,这点我还是比较感激。

公司的氛围比较好,如果让你加班,经理一定会千恩万谢(因为我们加班没有加班费,顶多是给几天假期),你做好了一个什么work paper,也一定是会说你做的很棒,谢谢你的付出。总之职场上大家都还算客客气气,小的摩擦有,大的不愉快不太常见。

福利方面,一年20天带薪年假,10天病假/事假,这个是澳大利亚法律规定的,一般人都会休满,很少出现不敢休假或者没有时间休假的情况,偶尔还有人的假期额度不够,需要go negative(没错,就是我)。CA考试假期每门课4天,你一年要是考三门,12天假期就出来了。其他还有些毕业典礼假期,你去做志愿活动/做好事,也会有假期,就不一一列举了。

总的来说,就目前的经历来看,这份工作还是让我比较满意的(除了薪水令人一言难尽=-=)

但是,我的工作也不能代表所有,我老公所在的行业就是典型的辛苦行业,平均每天要加班1.5-2小时!!!!有的时候要跟随美国的大盘昼伏夜出,但是薪水也比我要高很多。

3. 澳洲房产vs北京房产

同样的二手房,同样的不算什么好学区,同样的离市中心地铁20mins-30mins左右的位置,同样适合年轻家庭的两房,我选择了四号线新宫和悉尼地铁9号线上的著名华人区Rhodes(选华人区是因为即使移民了,咱也还得考虑到能吃上螺蛳粉,买到六神花露水不是=。=)

  • 价格方面(非常简略的计算一下)

新宫这套房子是某北京四大小白月薪(按到手9k rmb算)的416.67

Rhodes这套房子是某悉尼四大小白月薪(按到手4k aud算)的197.5

  • 户型方面

新宫这套应该是两房一卫,Rhodes是两房两卫一车位,总体就算差不多吧~

  • 配套方面

两个房子周边买菜,看病,生活都挺便利的

  • 贷款方面

这个澳洲做的比较好,无论你是第几套房子,只要你还有capacity,你就能贷出最多80%。这套80w澳币的房子,你能贷款出来大约60W,首付只需要20W。

假设小两口年薪都是6W,到手5w,这样一共是10W/年,不吃不喝2年可以付得起首付(算上吃喝请自己相应的减去一些),同样的,您换成帝都试试?

4. 娱乐生活(吃喝玩乐。。。)

这个简直无法比较,我个人而言,认为北京完胜!!!

  • 食品价格

北京路边摊一碗拉面15人民币能搞定吧(不是那种精品拉面,就是果腹的那种),悉尼需要9AUD。一个北京四大的小白一个月的薪水可以买600碗拉面,悉尼的小可怜只能买到444碗。

日常采买,一捆菠菜大概1-2澳元,能做一顿;猪排骨大概15aud买1kg;大米超市打折的时候8aud能买10kg。国内的物价我已经不太清楚了,大家可以自行对比一下。

当然,您要吃澳洲和牛,新西兰车厘子,南极海鳌虾那是另一回事儿,没啥可比性哈~

  • 娱乐生活

大学四年简直是我娱乐生活最丰富的一段时光,狼人杀,密室逃脱,各种音乐节,live house。。。

这边呢,基本就是小姐妹大家约约下午茶,或者去徒步,或者road trip, 或者去划船,小公园里面遛遛,如果你是热爱自然,喜欢青山绿水的类型,那么可能会喜欢澳洲,但是我本人真的不是这一类T0T

  • 购物血拼

这个倒是差不多,大牌子都有,也都贵,地摊货也都有,也都便宜。

但是个人认为北京的shopping体验更棒,朝大,蓝港,三里屯。。。不说了,我去哭一会儿

5. 最后来个小总结吧

对于要移民,还是要在北上广发展,我个人有个小公式:

户口,房产,稳定且高收入的好工作,家庭背景人脉这四样东西,若

  • 四样都有。。。额。。。那你来看这个问题干啥子。。。
  • 若有三样,强烈建议你留在北上广
  • 若有两样,要看你拥有这两样是否高配,比如你拥有汤臣一品大平层+你爹是XX,和你拥有雄安远大新+有一份修福报的工作,是完全不同的配置哦
  • 若只有一样或者一样没有。。。孩子,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啊

虽然写了这么多,但是移民到底有没有比国内生活好,还是无法得出结论,毕竟每个人的生活都不一样。

上面关于悉尼/澳洲学习,生活,工作,移民,房产的问题,每一个都可以详细展开说一整天,如果有小伙伴感兴趣,我后面也可以拆开来讲讲。

不是中介,不卖房子,不做代购,利益不相关,只求人美心善的小伙伴们关注!点赞!评论!转发!

蟹蟹!

-———手动分割线———-

非常感谢大家的点赞和喜爱,我在另外的两个坑里分别写了关于澳洲医疗保险体系澳洲求职的问题,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移步过去看看。同样欢迎点赞和讨论!

国外或境外的全民免费医疗真的需要排队 2 个月吗? - 瑞塔在南边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789364/answer/1227651408

澳洲的华人工作环境如何?你是怎么在澳洲找到工作的? - 瑞塔在南边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403241/answer/407402853

知乎用户 盐选推荐​ 发表于 12/11/2019

宋扬,是一名来自中国辽宁沈阳的姑娘。

她从没落的东北老工业区到塞班岛,再辗转到大都会美国纽约,一路「创业」、「打工」再到变成「站街女」,期间有心酸有悔恨,但这些终也阻挡不了她的悲惨结局。

宋扬的身上有太多关键词:「中国城」「身份」「美国梦」。她的一生见证了一场美国梦的破碎,也见证了一种移民身份在美国的生存现状。

这其中的故事还得慢慢说。

纽约这个城市,对于很多没去过纽约的人们来说是什么印象的,我说不好。而我对于纽约的最初印象,来自于一部 1991 年的电视剧,叫《北京人在纽约》。

也就是从这部电视剧,让我了解到了在大洋彼岸,还有许许多多跟我们一样,黑头发黄皮肤说中文的华人,生活在那个似乎跟我们完全不同的世界里。而我这种感觉,在 2000 年前后那个时代,是并不少见的。

这就让我从很早的时候开始,对纽约这个地方充满了好奇。

出生于七八十年代的我们这代人,恐怕对于国外和国内环境的变化,感受是最为直接的:在最近的这 20 年左右的时间里,国内和国外社会的客观条件差距有了明显的缩小,而「出国」这件事,也从九十年代时人们主要印象中的「刷盘子」、「打黑工」,逐渐变成了「自费留学」、「自由行」。

而这样一来,我对于纽约的印象,就变得越来越「立体化」。我甚至搞不清,到底哪个传说中的纽约,才是真正的纽约的面貌。那里究竟是电影、小说里面所描写的 「文艺的天堂」,还是很多人们谈论中的混乱的「罪恶的地狱」。这让我越来越想去纽约亲眼看看,也越来越想知道那些发生在纽约「国际大都会」背后的故事。

我因为经常自己旅行的原因,时不时会和在海外各国的同胞们打一些交道。和我们在国内生活时所感觉最不同的是,在海外的华人,其实是「分年代」的 —— 这个年代是指对方在什么时候离开的中国:有几代人之前就跑到海外,甚至不会普通话的华侨,有三四十年代前后为躲避战乱而迁居国外的老华人,有刚刚改革开放时就踏出国门的第一批留学生,有八九十年代通过偷渡、寻亲、假结婚等等「灰色渠道」来到外国打拼的「新移民」,有 2000 开始大量靠着申请奖学金留学海外,读研读博的知识分子,更有大量在中国人变得富裕,在 2010 年之后涌向发达国家读高中读大学的小留学生们。

而根据他们来到国外的时间先后,受到的教育程度高低,在国内时的家境条件,甚至是来到国外时外国政府的移民政策等等,都让这些在海外的华人,自然而然地分成了几种群体 —— 或者说,分出了不同的阶层。

跟这些朋友的接触中,我也明显地能够感受到这一点。如果说在国内的时候,我们看到的身边的人、身边的街道、身边的设施等等,大部分都是「连续地」成长、变化的话,那么在海外的他们,就好像是「某一个中国的时代」的片段、缩影、切片。他们会带着「离开时」的那种气味、色彩、精神状态,再加上他们来到陌生国度时的境遇、生活环境,形成了一种种独特的感觉。

当然,这也直接影响了他们在国外的生活方式,或者说,谋生中的各种细节。我们今天的故事,就从一个发生在「纽约后街」的案件说起。

宋扬的身份有些复杂。

在事情发生已经过去了两年之后的今天,她的许多信息都已经被亲属和美国媒体、当局报了出来。而正是由于这些信息的公布,才让我能够更加全面地,也更加复杂地开始了解她的这一生。

1979 年,宋扬出生在辽宁省沈阳市郊区的一个村子里,家中务农。她从小便显示出了好强、敢闯荡的精神,这在七零后的北方女孩里,是很少见的。18 岁从职高毕业之后,她先后在沈阳、大连等地打工。在 2000 年前后,由于逐渐深入的国企改革,使各地都纷纷出现了大量从原本的老国企中精简下来的下岗人员,而东北地区这一情况尤为突出。

大量自由劳动力的出现,让打工者彼此之间的竞争逐渐激烈,而同时,另一条「出路」也开始慢慢形成,这就是「出国打工」。

出国打工这个「产业链」的形成,其实是与八九十年代较早出国谋生的「新移民」们逐渐在国外站稳脚跟有关的。当这个新移民阶层通过在美国打工逐渐积累起了第一笔财富之后,他们开始遇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国外的人工成本这么贵?」而很快,他们便想到了那些远在故土,挣着仅相当于国外 10% 左右的时薪的劳动力们,或者说,乡亲们

于是,大量的年轻劳动力开始被招募、聚集,用旅游、商务访问、留学等等的签证,成批地飞往日本、美国、欧洲,落地后便被派往那些制作成衣、箱包、水产品的工厂里,开始了他们的「海外打工」生涯。因为签证原因,所以大部分人的合法逗留期限仅有几个月至两年不等。然而,为了能够挣到更多的钱 —— 无论是把这些劳工雇来的老板,还是劳工们自己 —— 他们不惜铤而走险,「黑」了下去

当然,还有另一批人,选择了更为凶险的道路:偷渡。与这种顶着合法名义去打黑工所不同的是,由于没有合法的出境、入境登记,除了蛇头自己,没有人知道偷渡客们去了哪里,他们几乎是从踏出国门那一步开始,性命便立刻陷入了听天由命的状态。2000 年 6 月 18 日发生在英国多佛,导致了 58 名中国偷渡客闷死在货车车厢中的「多佛惨案」,便是其中一例。

只有 19 岁的宋扬,当时也成为了被招工广告吸引来的,众多期望去挣大钱的年轻人中的一员。在工头的组织下,她和一批来自中国的工人们一起来到了塞班岛,在岛上的一家成衣工厂里做工。

塞班岛曾是一个旅游胜地,而它鲜为人知的一面是,这里也曾是一个加工制造业的天堂。

1978 年,塞班及周边岛屿组成了「北马里亚纳群岛邦联」,以自治领的形式并入美国联邦领地。而美国为了帮助当地的经济发展,于是对该地区出台了两项政策:其一,在塞班及其他周边岛屿可不必遵守美国的移民管理措施;其二,岛上不用维持美国政府所公布的社会最低工资。

而到了 1986 年,塞班岛正式并入美国领土,但这两项政策依然实行。于是大量来自美国本土的资本涌入塞班,在这个岛上建起了大量的成衣工厂,并且从附近的菲律宾、越南、中国雇来了大量的劳工。宋扬便是其中的一名女工。

在塞班的成衣行业的鼎盛时期,岛上总共有超过 18000 名工人,其中绝大部分为中国女工,本地人仅为 1800 人不到的水平。成衣工厂的工资,在当地人眼里看起来,要比在酒店、度假村这些旅游业的工资低很多,而且辛苦。然而对于那些不会英语,没有专业技能的大量中国女工来说,这份工资已经比她们在国内打工要赚得多出很多倍了。

宋扬仅仅用了半年时间,就把家中为她出国所借来的几万元债务还清了。2 年以后,她说服了自己还在国内上高中的弟弟宋海辍学来塞班岛,加入了打工的行列。宋海在之后的几年时间里,为自己拼下了一间纹身店。

从塞班机场出来一路沿环岛公路向西,首先出现的是阿抚特纳老城区,与之一街之隔,靠近岛中部丛林的就是大片的成衣工厂。穿过铃部村(Susupe),酒店、餐厅、赌场所聚集的柄帆镇(Garapan)才是游客们的主要活动地带。从这里往北,是二战时岛上日军高喊万岁跳崖自杀的「万岁崖」,岛的东面则分布着几个度假村和高尔夫球场。

然而这一切,除了那可以说是破烂的老城区之外,都与这些来到上务工的女工们毫无关系 —— 尽管她们在 2004 年贡献给政府的产值高达 3.3 亿美元,是塞班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在 2000 年前后,塞班岛早已从一个「旅游岛」变为了「工厂岛」。

2005 年,北马里亚纳邦联的政府财政预算为 2.2 亿美元,而来自成衣制造业的税收收入为 0.7 亿美元,几乎供应了岛上开支的 1/3。

然而,在这一年的 1 月份,随着关税总协定(GATT)的到期,世界贸易组织认定美国政府在塞班及周边岛屿所实行的「不执行最低工资」政策,被认为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开始对原材料征收惩罚性关税,直至其工资水平回到美国统一标准。消息一出,岛上的成衣工厂纷纷表示准备关门 —— 原本将大量原料送往岛上进行加工的服装企业们,所看重的就是岛上的超低人工成本。一旦这一优势消失,企业自然难以存活。

岛上的 1.8 万成衣工人的生存,立刻成为了问题。而宋扬也是其中之一。而与之相对的是,岛上政府却坐视了工厂关闭、大量工人失业的情况发生 —— 因为原本这些人就不是岛上的居民,也不是美国公民。对他们来说,与其去思考如何安置这些工人,倒不如等她们自生自灭比较轻松。

宋扬在这一时间前后失去了工厂的工作,并且看清了作为成衣工人,很可能未来的路会越来越窄。顽强的她开始为自己谋求到了新的生路:她选择了在岛上留下来,和一名越裔华侨共同经营餐厅。

宋扬所认识的这名越裔华侨,名叫周章,比她大 40 岁。周章祖籍中国,几代人前为躲避清末战乱而居家下南洋,来到了南越的西贡(现称胡志明市)。而他年轻时,由于越战而从南越以难民身份来到美国,在纽约打工。在七十年代,他离婚之后搬到了关岛,赶上在日本经济泡沫膨胀期,大量日本人前往塞班、关岛、夏威夷的旅游热潮,随后他在塞班开起了自己的越南餐馆。

宋扬投靠老周,我说不清究竟是真的在感情上对他心有所属,还是仅仅出自于客观上的安身的需求。但她的这一决定,不仅让和她一起来到塞班打拼的一众姐妹们感到过于大胆,更在家中招致了强烈的反对。

但宋扬没有后悔。

塞班岛上的成衣工业开始迅速萧条之后,岛上的政府为了吸引新的财源,于是投入大量精力,开始吸引来自日本、韩国、俄罗斯和台湾地区的游客。而借此机会,宋扬和老周的餐厅生意变得开始红火。2007 年,她和老周正式登记结婚,并且还在繁华的 Garapan 开办了第二家,规模更大的餐厅。为了开这个餐厅,她们将老餐厅的资产抵押给银行,拿到了一笔数额不小的贷款。而野心越来越大的宋扬,干脆像滚雪球一样,在塞班一口气铺下了多家餐厅。

此刻的宋扬无疑是幸运的:2009 年 2 月,塞班岛上的原有 37 家成衣企业,包括 Gap、李维斯、A&F、Tommy Hilfiger 等等,已经全部停产关门,生产设备被移至其他国家的工厂,人员就地遣散。很多人都非常羡慕宋扬及时地做出了抉择。而宋扬的家人,包括她的母亲石玉梅,以及小她 3 岁的弟弟宋海,都开始对她转变了看法,接纳了她和她的那名「老丈夫」。

为了应对过量非法滞留境内的失业工人,美国政府在 2009 年 11 月 28 日正式接管了塞班岛的移民管理工作。很多人以为,美国会像先前接纳夏威夷、关岛的居民那样,直接给与岛上的居民们(包括这些已经工作了数年的失业工人)美国国籍,或是永久居民权(绿卡)。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意想不到的事情,总会在你准备最不充分的时候到来。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发表于 2/7/2020

就不说那些虚的了。我工作10年了,5年在国内,5年在国外。生活条件差不多,都是租房每天下馆子不自己做饭,在国内普及了滴滴打车之后天天taxi,国外买车自己开。雇主还是那个雇主,工作内容也没有变,依然每天下班写自己的代码打游戏。总的来说,存款的积累速度换算成人民币有20倍的差距。我觉得在这个基础上,美国某些方面有些比中国稍微不方便的地方,是可以接受的。

给的实在是太多了.jpg(逃

知乎用户 VitaminHan 发表于 9/12/2018

移民好不好,完全看个人,就好像说北上广一定比大连南京武汉好吗?这种问题通常只会引来骂战。

对于有的人来说,移民到美国西欧,也不如留在国内混的好,别的不说,大闸蟹就没的吃。而对于另外一些人,本来在国内只能娶一个媳妇,移民去了非洲,不但黑妹姨太太娶了好几房,还有剩的做妾。

所以移民这个事情,非常私人定制。拿我自己来说,从小学到高中就是如假包换的学渣,高考上不了三本线。家里没有任何过的硬的关系能给我安排一个正经一点的工作,那时候我正好有一个移民美国的机会,那我不用想,闭着眼睛就去了。

在美国10年,觉的美国死气沉沉太按部就班,往国内望望到处都是“我有个朋友做什么什么事儿发财了”,于是抓心挠腮的回国碰碰运气。在国内待了两年,明白一件事儿:国内机会是多,发财的朋友们也比比皆是,但那机会落不到我头上。说起来长居国外对父母照顾不周是为不孝,但我回国了我父母愁的觉都睡不着搜肠刮肚去找他们那点可怜又无用的社会关系给我找工作我觉的更不孝…于是灰溜溜滚回美国继续去按部就班的上班,现在爹妈也接来美国了也买了个便宜的小房子一起住。我现在就觉的有水平的人,无论是有本事还是有人脉,在国内吃的开,完全没必要移民,但如果在国内国外都是打工的普通人,那出国挣外国人的钱,也算是报效祖国。

知乎多数人都志向高远,要阶级跃升要人生巅峰,我看我这辈子就是个上班阶级,每天加班超过晚上7点就难受,是无法成功进入上一个阶级了。不思进取如我也就只能在国外混混,回国了我就只能撸蛇,我从不否认这一点。

生活本身,在美国在国内没有什么区别。我在国内那两年也没有呼朋引伴吃烧烤喝小啤酒,特别是过了三十,朋友们拖家带口的,就算提前半年计划都有不能参加的,所以这些并没有什么区别。至于吃喝,中国超市到处都有,能买到从老干妈到海天酱油的一切东西,自己做也没什么难度。

所以做不做移民的决定,最简单的一条,就是移民了之后干什么。如果原来在国内是白领,移民了去刷盘子,那移民就没意思。如果在国内刷盘子(我很怀疑我当年不出国那我也就是这个水平),移民了能当白领,那就移呗

那有人要问了,我在国内就是白领,出国了还是白领,我移不移?我的回答是:去问你媳妇儿…她说移就移…

知乎用户 hzzonline 发表于 4/30/2019

移民和结婚是一个道理。

你问移民活的会不会比国内好,好比在问和A结婚是不是比和B结婚好。

大家现在都懂,结婚是个很私人的事情,没人能告诉你答案。

移民也是一样的,有人移民到英美澳加新,日子爽的飞起;同样也有人呆了几年直接抑郁症只能回老家休养的。

你光说物质生活水平,那肯定发达国家要高一些。但生而为人,就不是只有物质的考量,否则那就是动物了。更何况,许多在国外能生活的很好的人,凭自己的能力在国内的生活水平也差不多,这就使物质需求的优先级更低了。

各个国家的体系有着非常大的不同,且不说中国与西方,就是西方世界内部不同国家之间的区别也远比许多人想象的大。欧洲大陆不同于英国,东欧不同于西欧,北欧不同于南欧,整个欧洲与美国的生活方式更是截然不同。你是否适合这个体系,需要你自己去了解,好比你要结婚,需要先谈个恋爱。

所以我一直在说,移民不移民,自己创造条件多去体会,能留学就先去读个书,但也不是说一定非要到哪个国家住多久,大家都这么聪明,举一反三都懂的,了解一个国家以后以点带面对其他国家也能有个感性的认识。好比学建模,CATIA搞熟练以后再看其他软件NX AutoCAD SolidWorks啥啥虽然不同,但能容易地体会其灵魂(比方打得不好,不知道这个举例有几个人能懂)。啥都不知道听别人说说就移民,好比听媒人说完就领证,你也觉得不靠谱是吧。

知乎用户 白羽石 发表于 5/25/2020

女票在德国呆了八年,目前也在德国工作了。

虽然我不是移民,但这么东一耳朵西一耳朵的听她说了了八年,多少也对移民情况有一点点了解。

就德国来说,欧盟蓝卡基本就是混年头,说难不难,年头到了,就有了,说简单呢你也得待的住。

社会情况,那边贫富差距比较小,比如我是基层,你是高管,我和你的工资差距多数不会超过二倍(不算分红啥的)。税高,工资大概有40%是税和各种保险,刚进入工作实际到手两千欧左右吧。

合同方面,很多公司合同都是直接终身制,少部分五年十年,很多人都是一个合同干到死,不跳槽。也不需要跳,跳了也不给你涨工资,除非你是什么大牛被挖。不过找工作是个挺持久战的事情,看运气,一般使劲找两个月怎么也能找到了。

加班方面,加班可以,但每个月有限额,你想多加公司也不让。不可能靠使劲加班多赚钱。工作也没很严谨,星期五下午翘班找不到人的情况挺多。

假期方面,进门就是一个月年假,可以自己安排,但是不休不行,不休公司要强制你休。

物价:类似中国,慕尼黑等城市类似北京上海,物价高,房租高,房价也很高。你钱在上海买不了房,慕尼黑也一样不够。但其他小城市就比较低。

交通:铁路不准时,还经常罢工。其他还可以。

行政:效率与中国(上海)比贼慢。但是也可以催。催了可以快不少。

总的来说生活压力比在中国大城市小很多,主要是假期足,很少fire人,不加班,工资比较可观。可以说德国公司制度福利全都类似中国国企,而工资制度类似大民企。

缺点就是在国外的环境了,寂寞,融不进当地人圈子。你语言再好,只要不是土生土长德国人,文化隔阂就还是没法逾越,和朋友唠嗑时常听不懂笑点在哪。

总之在德国,就是那种一眼望到头的生活,没有中国这么有活力,缺乏变化。不过话说回来,这种富足安逸不用挣扎的生活,就算一眼望到头也没什么不好的。

从平常人角度来说,德国正规移民的生活看起来确实比国内同阶层好很多,虽然外国人上升渠道窄,但好像也没什么非得上升的理由。黑户那我就不清楚了。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发表于 9/27/2018

国家不重要,阶级才重要,懂吧?

知乎用户 Apeillll 发表于 10/3/2018

移民加拿大都有6年了。我觉得在国外比国内好的地方是劳工阶级的薪资吧。只要你愿意上班工作,不管什么类型的工作都能混出车房,都能生活的不错。国外有最低工资保保,只要愿意干都不会过的差。

我以前读书时期在餐馆做part time, 里面的fulltime 服务员一个月能赚3000-4000刀。(大概15000-22000人民币) 我认识的姐姐,她和她老公都是餐館上班的,车房都有了,每个月还完房贷车贷还能存最少一半的存款。 (稅后价,房贷每月大概1600,車贷500)

再说一个例子吧。我哥做室内装修每周上48个小时,一个月赚大概3500刀。他和两个室友合租公寓每月房租550包水电暖。车贷宝马330加上保险每月730。每个月还能存不止一半。

反观国内,在餐厅打full time能赚多少钱?工资附完房租就没了,凭自己能力买车买房感觉是不可能的。个人认为在国内劳动阶层真的很廉价,就算你再努力,上再多的班,也很难在生活上有突破。感觉在国内,要有一份出人头地的工作才能有个安稳的生活。

不过,国内吃的真是种类多又有吃!!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于 10/4/2018

有人私信问我们具体生活状态,很难定义好和坏,只是说,我自己满意。老公全职专业工,我半职工作(一周工作二十小时,一年十四周带薪假期),主要精力照顾家庭。俩孩子大了以后,考虑去兼职读个书。经济压力有,因为贷款贷太多了。但是基本上还可以承受。

-…………………………

已经移民。

当年移民原因是因为穷,一买不起房二不敢生娃三老母亲养老没着落,不是公务员事业单位,退休金少的可怜。

有人提问说,中国不只是有一线城市,为何不回老家? 作为十八线小地方出身的穷二代,结婚对象也是外地人,回谁老家呢?况且小地方所谓的好工作,早早被占好坑了。

所以,当年思来想去,咬一咬牙,算了,出去吧。不行还可以回来不是?

现在,国内的同学过得比我们好的是大多数。但是当年起点就不一样啊,大多数同学十年前可以凑个七八十万的首付买房(一家各三四十万),而我们俩毕业三年也就攒了十来万,本来起点就不同。

会保留中国国籍,一辈子。鼓励孩子好好学中文,未来哪里生活更好,就去哪里。

穷人家的孩子,先解决眼下困境,哪有什么移民好还是不移民好的纠结。哪里可以过上有品质的生活,就去哪里。至于长久,未来,以后,你也不知道这繁华背后,你的位置在哪里。

就好比,当年拿着985硕士文凭的我俩,意气风发坐在上海最好的写字楼里面,最大的困扰却是房租到期,又要开始寻觅破旧老公房了。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如果有机会移民加拿大,你会去吗?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于 5/9/2018 有赞同的,也有反对我的,都很正常嘛,只要不互相攻击就好,多交流就能开阔眼界。 我觉得大部分留学生,尤其是工科专业的学生,由于有本地学历撑腰,再加上适应英语,找一份5 6万刀的工作难度不大,我就是 …

如何看待李嘉诚在英国建立香港城?

品葱用户 自由与革命 提问于 7/11/2020 李嘉诚在英国通过香港bno移民许可后,在英国准备修建大型房地产项目,用来容纳香港移民。 李嘉诚以前的内卷化经营企业,与中国官方说不清的关系确实对香港现况负有一定责任。但他的撤资大陆也说明他是 …

移民专家,成功移民的请进,给个推荐好不好?

品葱用户 维尼宽衣 提问于 7/11/2020 介绍下自身情况。 四口人,坐标十八线。父母,我,未成年妹妹。 全家月收入五万元左右(做生意不稳定,肺炎以来基本都是吃老本了),三辆车,大小房产五处以及少量地皮。 应该算小布尔乔亚? 目前最大的 …

今天在纽约中央公园跟一个在美国打黑工的老阿姨聊天。

老阿姨在中央公园做运动,我正好经过,她主动叫我,她看我是华人脸,就问我能不能借她手机打个电话,她手机没电了。 之后就跟她聊了几句,老阿姨大概50多岁,来美国12年了,正好是汶川地震那年来的,东北吉林人,当初花了10万人民币找移民中介办的假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