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王朝之:我们为什么迟迟不救经济?
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对汉孝武皇帝来说,是截然不同的一年。 因为在这一年大汉的朝廷君臣大会上,武帝一朝划分为截然不同的两个时代。武帝统一了思想,确立了抗击匈奴的国策。 自此以后武帝封狼居胥、收复瀚海的不世之功开始进入倒计时。 为了完成 …
早上有好友发了一篇大汉王朝之:我们为什么迟迟不救经济?我送了八个字:史实全错、乱七八糟。
我们今天好好说说汉武帝这个人。
一般人对汉武帝的印象是,牛逼,打败了匈奴。
我们就先从这个最基本的事实说起,汉武帝其实根本就没有打败匈奴。花了无数的钱、死了无数的人,兜兜转转回到了原点。
人们熟知的大将军卫青、霍去病,封狼居胥,只是汉武帝对匈奴战争的第一阶段,从公元前127年的河南之战到公元前119年的漠北之战为止,汉王朝确实赢得了一连串的胜利,史书夸耀为: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这是汉书写的,班固对汉武帝还是比较留情面。
不过,一个好故事的关键是看结局。从公元前112年到公元前90年,是汉武帝对匈奴战争的第二阶段,一共发动六次战役,一次小胜,两次无功而返,两次遭重创。最后一次是公元前90年,国舅爷李广利率7万大军出塞,全军覆没,李广利自己投降匈奴。惨不惨?
所以,武帝死后,昭帝本纪里面,很快又看到这样的文字:“冬,匈奴入朔方,杀略吏民。”
折腾了这么一圈,汉武帝的江山啥结果呢?班固也没法掩护,在昭帝本纪里面也这么写:“承孝武奢侈余敝师旅之后,海内虚耗,户口减半”。
你说打匈奴该不该打呢?当然该打,也不得不打。以汉武帝时期的国力,也完全可以打。
汉初几代皇帝轻徭薄赋的累积至此,如此强盛的国力,不与匈奴一战是说不过去的。
然而,怎么打、用谁打、打到什么程度,这个就反映汉武帝本人的水平。
但恰恰这一点上,汉武帝水平是很差的,起个大早赶个晚集,可谓有勇无谋的典型。一是战争成本弄得特别高昂,打匈奴基本掏空了大汉家业,死了万千子民,耗费无数钱财,以至于救灾都没钱。二是不懂得见好就收,明明是赢的牌面,又硬生生被匈奴锤了回去。
所以,基本上历代史学大家是很瞧不起汉武帝的。
首推是司马光,司马光对汉武帝的评价是极其难堪: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其所以无异于秦始皇几矣。
司马光认为汉武帝就是个亡国之君,本来他的结局该和秦始皇差不多的,好在他的儿子昭帝以及辅政大臣霍光还行,免了亡国之祸。
北宋自太祖开始一直不喜欢乱起兵衅,司马光是体制内权臣,我们认为他难免有声张主流意识形态的偏狭成见。
那我们举另外一个人,司马迁怎么看?
司马迁的看法在《匈奴列传》里。太史公曰,“世俗之言匈奴者,患其徼一时之权,而务谄纳其说,以便偏指,不参彼己;将率席中国广大,气奋,人主因以决策,是以建功不深。尧虽贤,兴事业不成,得禹而九州宁。且欲兴圣统,唯在择任将相哉!唯在择任将相哉!”
意思是什么呢?
朝中大臣说打匈奴啊,都是想着顺着领导意图侥幸获得一时的权势,于是进献谄言,观点偏狭,根本不考虑实际情况。将军们打仗呢,根本不考虑成本,反正仗着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财力雄厚,可劲的造啊!皇上呢,被大家一茬一茬的忽悠,草率的决策,所以别看打得多、打得大,其实功业并不深广。
“唯在择任将相哉!唯在择任将相哉!”看这呼吁,司马迁觉得皇上用人水平真不行!
就司马迁的观察而言,他确实是没看上汉武帝的用人水平,拿后世最骄傲的卫青、霍去病两个大将军来说,他把这两人写在《佞幸列传》里。我们也不排除司马迁因为李陵之事有个人成见。但至于后期战争的李广利、公孙敖之类,没有疑问吧?人们一致认为都是些无能之辈。
所以,史学大家吕思勉评价汉武帝这个人是这么说:文景以前,七十年的积蓄,被武帝一扫而空,还把经济弄得乱七八糟,这都是汉武帝一个人的罪业。国家的武功,是国力扩张自然的结果,并非一二人所能为。以武帝时候中国的国力,倘使得一个英明的君主,还不知道扩充到什么地步呢?
所以,**汉武帝打仗的水平,就是可劲糟践民脂民膏!**用吕思勉的话说,就是一个钱能够办好的事情,汉武帝来做,一定会花十个八个。
不是吕思勉一个人这么认为,费正清也这么认为。在费正清中国史里,他认为,中华第一帝国(费正清划分秦汉为第一帝国)之所以衰败的原因,可以一直追溯到汉武帝时期的财政问题。
汉武帝留下的可怜的烂摊子还是靠儿子收拾,所以汉书昭帝本纪里面,到处都是罢这个、罢那个,撤销强令养马的政策、撤销盐铁专卖、撤销酒类专卖,与民生息。
实际上,对匈奴战争是中原王朝持续累进的数百年事业,这项事业里群星闪耀,真正超越汉武帝的大有人在。
公元前72年,汉宣帝时期,汉与乌孙合击匈奴,匈奴从此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呼韩邪王在公元前53年主动归汉。
公元89年,东汉和帝时期, 窦宪、耿秉北伐,在燕然山勒石记功。此后,虽然匈奴还时不时在天山南北刷一下存在感,但基本失去和汉军正面作战的能力,逐渐离开华夏大地的历史舞台。
费正清还记录了一段,说是公元前42年,汉朝军队再次越过帕米尔高原,深入前希腊栗特王国(今天乌兹别克斯坦范围),打了胜仗并俘虏了罗马士兵。这个战略纵深水平高出天际了。那当时的皇帝是谁呢?被史家评论柔仁好儒的汉元帝刘奭。
我找不到其他史料查证,姑且当个趣闻记录。但是,汉元帝统治期间,公元前36年,汉西域副校尉陈汤发西域各国兵灭击垮北匈奴,杀掉了郅支单于,这是实实在在的。
武帝打了半天,留给儿子的江山还是“冬,匈奴入朔方,杀略吏民”。后面几个没啥大名气的皇帝,闷闷悄悄就把匈奴干没了。
水平的高低在哪儿呢?在战略。
汉武帝就是只会打打打、杀杀杀,一幅人傻钱多的干法。打匈奴其实从方法论上就注定是持久战,需要稳扎稳打、逐步经略、分化瓦解。汉武帝总是想毕其功于一役,而且只有武没有文,从方法论上就是错的。
同时代的贾谊就有不同策略,他认为对匈奴刚柔并济,一边打,一边可以糖衣炮弹瓦解之。实际上后来确实南匈奴就主动归附了。
历史事实也反证,汉武帝的速胜论想法就是错的。从秦汉到三国,都一致在打匈奴,匈奴是游牧民族,奔袭聚散,机动性良好,屡次战败又屡次再起。所以,汉武之后,汉朝稳扎稳打,经略西域走廊,逐一剪除匈奴羽翼。到汉元帝的时候,陈汤已经能动用西域兵打匈奴。
当然,我们不是说汉武帝打匈奴没用,我们只是说打得不聪明、不经济。
中国历史上,上面几个皇帝任内,对匈奴作战武功水平明明不低于汉武帝,但是汉武帝却名气极大?这或许是人类喜欢大型表演而不是更重实效的本性。
汉武帝这个人水平不高,还可以从权力交接的铺排水平上看。
好好的太子刘据从小一直被用心培养,结果被武帝自己的宠臣江充诬陷。太子自杀身亡,死时37岁,正直储君当任之年。
如果刘据接班本来是很好的交接。结果太子被武帝的一通封建迷信活动搞得如此下场。司马迁在史记里面描写汉武帝那些神神叨叨的场景,其实已经预示了这种结果。
壮年的太子死了,汉武帝只好另选接班人,现在武帝还有5个儿子。成年的也有,第三个儿子燕王刘旦向武帝表达了想进步的意愿,结果武帝不但没有鼓励,反而削减了刘旦的封地。这就是满城尽带黄金甲里面的“老子不给,你不能要”。
汉武帝还为自己的判断逻辑洋洋自得,你看,我就说人呢要长在齐鲁之地就比较仁义,放在燕赵之地就喜欢争权夺利了。**看这个地图炮逻辑!**有道理么?有锤子道理。
实际上,选刘旦不一定是坏事,史书说成年的燕王“能言善辩,广有谋略”。
最后选来选去没人了,武帝在弥留之际才仓促的立8岁娃娃刘弗陵为太子。然后,又说是为了防止吕后旧事,武帝赐死刘弗陵的母亲钩戈夫人。
这特么又是个什么脑回路?
你说对一个小娃娃而言,究竟母亲可靠还是外姓大臣可靠?光怕母亲垂帘秉政,就不怕异姓大臣篡位?钩戈夫人再篡权,她能把自己儿子怎么样呢?吕后明明是拼死保护儿子的。
而且吕后篡权是有她特定的历史背景的,老刘家的天下一半是吕氏打下来的。吕后篡权有这个实力。钩戈夫人无依无靠怎么篡权?反而更可能是对辅政大臣予以辖制,有个基本的权力均衡,就像康熙皇帝时期的孝庄皇太后。
武帝只能说算是运气好,霍光这人还行。但大汉江山也是险过剃头。公元前71年,许皇后分娩,霍氏家族为了让自己的女儿能做皇后,买通御医毒杀了许皇后。这事后来被大汉皇室一直记着,等霍光死了之后对霍家族灭。
所以,汉武帝最终有个好名声,纯属命好。也好在后面的昭宣之治基本对武帝的政策“全面反动”,为西汉王朝续了命。
吕思勉认为,中国的历史朝代,武帝这种角色一定是每朝必定会有的。王朝初起,成平日久、积蓄经年之后,有钱了、富裕了,就一定会冒出一个这种名义上的中兴之主,特别好大喜功、特别能够花钱,开始搞些大动作。
但是,武帝个人水平不行,并不等于武帝没有作为。实际上武帝时期对中国帝制的影响是巨大的。
在巩固帝制上,武帝有三大贡献:
一是为了打仗搞的盐铁专营一类的国营事业是后世的鼻祖,对帝制形成了很好的经济体制支持。二是武帝还创制了法币制度,公元前118年,武帝下令废除汉初郡国制币权,改由中央统一铸币,两千年前我们就发明了现代金融的通行做法。这也是强化了对帝制的财政支撑。三是武帝搞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启了统一思想的历史。这是对帝制的意识形态支撑。
所以,汉武帝从经济体制、货币金融、意识形态三个方面为完善中国的皇权专制做出了伟大创举。
但以上也很难说武帝是多么高屋建瓴、水平高超。经济体制和货币金融是大手大脚打仗的形势下,被逼出来的一个意外。武帝还有很多的小创造,比如算缗告缗、均输等等,随便查一下就能了解,武帝为了搞钱,身边那帮奸诈之徒为他提供了多少奇思妙想。
我们已经基本确认武帝能力不行,但鉴于他对帝制又有这么多贡献。那么从价值观上,武帝这种皇帝到底对历史好还是不好呢?
这要看从什么角度去看。
如果你是大发战争财的商人,如果做上买马、筹粮、军事器械、军队后勤一类的生意,你就特别喜欢武帝。如果你是领着数倍甚至十倍的兵力,远征塞外,冲击一群带着老弱妇孺的匈奴部落也便有了军功,你也喜欢武帝。总之,如果你是汉武帝时期的军事工业联合体成员(如果有的话),你肯定也会喜欢武帝。
但如果你是“海内虚耗,户口减半”之一,你可能就不太喜欢武帝。不过话说回来,也轮不到你喜不喜欢。
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对汉孝武皇帝来说,是截然不同的一年。 因为在这一年大汉的朝廷君臣大会上,武帝一朝划分为截然不同的两个时代。武帝统一了思想,确立了抗击匈奴的国策。 自此以后武帝封狼居胥、收复瀚海的不世之功开始进入倒计时。 为了完成 …
一篇五六年前的旧文。谈的是当时的“新教材”和“旧教材”。当下的教材已有不少修订,与笔者的引文会有差异。 读了读新的“统编本”初中历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发现较之旧教材①内容有很多变化。试以关于汉武帝的描述为例。 统编本《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
知乎用户 CristianoRonaldo 发表 新水平、新境界、新举措、新发展、新突破、新成绩、新成效、新方法、新成果、新形势、新要求、新期待、新关系、新体制、新机制、新知识、新本领、新进展、新实践、新风貌、新事物、新高度; 重要性、紧迫 …
知乎用户 发表 世界大大小小这么多战争中,有什么开挂一样的历史事件,包括武器、历史人物、部队等等 知乎用户 深山的国王 发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等功获得者的经历: 杨育才,奇袭白虎团原型,1953 年率 12 人深入敌后, …
知乎用户 嘉佑征和 发表 辛德勇先生的研究范围其实相当广泛,包括但不限于历史地理和版本目录学。 读研时候,我们历史人文地理的任课老师张伟然先生选定的精读论文里辛德勇先生的篇数好像是仅次于谭先生的,尤其是他关于秦郡和汉郡问题的考证文章,做得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