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 SPACE X 在技术上领先中国的火箭技术?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asdf​ 发表

美国航天一直领先,登月都几代人之前的事了。

但是具体到 SpaceX 相关,连航天里地位水平不低的很多人都长期没有意识到美国的领先优势是什么量级,一些外行人还因此产生了中国航天部分领先的幻觉。修改前的问题 “如何看待 SPACE X 在技术上可能已经超越了中国的火箭技术?” 不是完全没有来历的——起码仅仅几年之前看不起 SpaceX 和它的技术路线还颇为流行。


九十年代初中国航天是国际商业发射的翘楚和新星,比第二低的报价还低 30~40%。当然这里面有很多因素,比如极低的人力成本和安全成本和落区成本,中间也出了几次重大发射事故,但是商业上就是发射价格和成功率说话,总的来说够便宜,客户非常满意。

这段中国航天和商业发射的蜜月是被美国在 1999 年以考克斯法案强行终止的,之后五六年没有长征的商业发射,国际市场基本被俄罗斯接走,现在美制卫星也和我们无缘。法案原因很多暂且不谈,但航天口形成了一个观点,就是美国是在低价发射上无力和中国的低人力成本竞争出此下策,技术上有差距但远没有到不可弥补的地步。由于之后和国际商业发射市场隔绝,这一观点无法证伪一直流传了很久。这段时期美国经历了航天飞机的退役和战神火箭的无疾而终,于是在航天口又出现了一个流行观点,就是美国在航天探索上走了弯路,回收复用以目前的人类技术水平是邪道,中国和俄罗斯的低成本飞船火箭才是正途——要不怎么沦落到高价买俄罗斯船票上天?

两个观点加起来,可以想象当 SpaceX 提出在美国进行低成本火箭发射,竟然还是通过回收复用实现的时候,航天一些人是什么看法。许多人长期先入为主地认为 SpaceX 是宣传,口号,骗局,国家扶持白手套,就是不认为可能是真抓实干说到做到,尤其不认为 SpaceX 的低成本发射相对中国航天能拿出足够的竞争力。美国技术是比我们好,波音洛马是厉害,但是白手套有可能比正主儿还能打吗?NASA 和 ULA 都做不到,一个民营企业能翻天不成?

直到 15 年回收成功前夕,“可回收火箭是天方夜谭吗?” 这样的标题还挂在航天科技的网站上。16 年回收成功多次,龙乐豪院士采访还在说猎鹰火箭国内 “反应过度,溢美之词太多”,然后举航天飞机做反例,就是体制内这种看法的明显反映。现在我们都知道,这是明显小看了美国商业航天的潜力和创新能力,也明显低估了冷战后美国航天蛰伏期的技术人才积累。18 年 FH 发射后航天对外已经再也没有这种说法了。

业内权威的事后评价都不够清醒通透,外行的媒体和舆论自然也不例外,而且出于一些原因有过之而无不及。夸张点儿的,长五比肩美俄亚洲第一,甚至美国迟迟搞不定载人航天要不要借神舟飞船上天,国际空间站之后中国是不是唯一有太空空间站的国家这种神论都写得出来,往往和美国傻了俄国惊呆日本吓尿欧洲倒吸一口冷气厉害了我的国的大标题放在一起。之前看多了这类东西,就是不少人即使现在还半信半疑,问个问题先是半信半疑认为 SpaceX 是 “可能超越”,再改成“已经超越”,然后终于改成了“技术领先” 的原因。


不太夸张的,可以梦回一下 13 年水平还不错的知乎,看看当时怎么评价 SpaceX:

SpaceX 公司的草蜢火箭实现平稳滞空和返回地面,是技术突破吗?

  • “中国的计划反而更具有可行性和经济价值”
  • “需要全人类社会科技水平的逐步提升才能办到”
  • “要想实现经济上的收益还为时尚早”
  • “像现在这样行业自然发展,正常技术积累,在短期内是不可能成功的”
  • “是小的技术突破”

甚至第一发 FH 都上天了,不少知乎用户依然在奋力坚持 “NASA 白手套”。倒也不能全怪他们,航天也才刚刚转过风向来,外面反应速度慢点。


这种观点当然是付出了代价的…… 实际上造成了技术路线的严重错判。我国航天科研一个特点是跟随或者摸着石头过河,NASA 和传统大厂那边的进展倒是一直很重视,但是先入为主看不起 SpaceX 并且认为它的技术路线注定失败的时候,怎么会有动力去研究跟进呢?

之前国内的复用方案一个是保守成熟经验丰富的伞降气囊(参考 Rocketplane Kistler 的路线),还有一个是技术先进风险高的高超音速空天飞机(以 Skylon 为典型的一些方案,作为航天飞机后续一度在美欧日很热门,Skylon 本身是 80 年代延续至今的长期科研项目),争得不亦乐乎,共同点是都看不上垂直反推。现在很明显短期除了垂直反推都是做梦,空天飞机,组合动力还可以说着眼未来二十年后,大力支持伞降的都不好意思再提了。

同样还是 2015 年以前,打报告说我们搞铅笔 3CBC 多发并联,可靠性问题没有 FH 那么夸张只有 21 台 YF100,最后加一句计划用于载人,你看会不会被打死然后脑袋上再插一个 N1 模型……. 现在?921 办公室受不了这问题那问题亲自下场点菜,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CBC,多发并联,真香…..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x1if5B 发表

很多人对这个问题意见很大。

实际上主要要讨论一下 spacex,而不是和中国的对比。

其实这个问题真的值得全世界航天单位反思。

我们先问一下,为什么 SPACE X 进步神速,然而 NASA 和承包商们几乎毫无进步,如同蜗牛一样?

蚱蜢火箭测试返场飞行到 Falcon 9 火箭首次回收成功只用了_2_年,从 5 吨 GEO 到 20 吨 GEO 火箭改良只需要_3_年,F9 发动机从玩具到最强推力质量比 / 推力体积比的五年魔改,从龙飞船到载人龙只用了_3_年,从 BFR 开始研发到发动机达到需求只用了 3 年。这些数字,别说和各国航天界比,就是和造手机比都算慢。在航天界只用 “妖孽” 来形容了。

实际上不是世界各国航天局慢,别的商业航天慢,是 SpaceX 进步太快了。

SpaceX 根本不是传统的航天研制流程,根本不是制造业开发方法,而是用最新的软件工程的知识,像写程序那样开发航天器。

软件开发大概是这样的,说白了,就是希望一个大工程下面,要不同岗位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最高效率工作,做最有用的工作。技术共享,快速迭代,各个部门一起推进

而这些最新的软件开发过程,基本就是 SpaceX 的开发方式。

SpaceX 如何开发 BFR 的?

1。发动机部门缩比模型,缩比实验。低室压,低比冲开始,快速迭代改进。

2。同时在没有发动机的情况下各个部门全速推进。储箱在快速试研制,尝试各个材料研制,分析性能价格。飞船表面材料,推进系统,电子系统。同时使用软件不停的模拟推进,各个系统设计不停再改。

3。飞船构型多次大改。但是这不是忽悠,这是软件工程提倡的。但是于此同时如发动机,储箱,导航,电子各个部门都在快速进步。每时每刻互相联系,系统总体下开发者互相迭代自己的部分。BFR 一直在各个部分高速推进,发动机也经过几次大的重构,但是短短四年时间里 raptor 引擎已经到了世界顶级水平。

很多人觉得德州的测试是炒作,其实不然,这就是软件开发的方法。就算和最后很不一样,但是这样高速整合意义非凡,而且至少制造团队在未确定构型的情况下,“每时每刻都在最高效率工作”。你难道以为腾讯微信 1.0 版本和现在很像嘛?

这是下周试飞实验的 “火箭”,虽然啥都不是,但是能够测试诸多系统的整合,就算和最终构型差距很大,但是及时发现问题,及早改进。这在别的家是无法想象的。

德州滩涂上面露天快速迭代的火箭试研制,是人类最高效最神奇的航天实验,把火箭当作代码写的 SpaceX。


好了,别的机构开发 BFR 怎么开发那?假设(SLS,长征 9 等等的融合平行宇宙版本),以首先经费不足时候大概要 15 年时间。

先确定构型。设计师大脑中意淫了 2 年。

然后造发动机。同时造些小部件。五年之后,发动机多次实验后基本定型了,别的系统开始制造。

发动机多次实验,希望一步到位,十年之后发动机造的完美了。测试组装一下,啪,一堆问题出来了。第二级问题很大。好吧。第二级回去重新解决问题。其他人摸鱼

问题很大,需要重新改。第二级回去改了。其他组等着摸鱼。过了三年,第二级好了,再试,哎呀,结构强度有问题。重新回去加强。再等两年(其他组摸鱼中),好了。我们巨大的火箭来发射了!

然后听天由命了。成功了就好。不成功花一年查找问题,再花两年改进(其他组摸鱼中)。最后上级部门忍不了了。。。。

而 SpaceX 的开发方法,定型发动机 5 年时间改进了很多遍,各个系统推进。3 年时候模型板发动机和各个系统组装了一个奇怪的东西。

第 3.5 年,发动机 2.0 版本和 2.0 的箭体亚轨道测试。

第 4 年,各个系统 3.0 版本安装成功,入轨测试,爆炸。

第五年,4.1 版本的各个系统再次整合,发射入轨。

第 5.5 年,v5.0 版本回收实验失败。

第 6 年,v6.0 版本回收成功,v12.0 版本发动机使得运载能力提示 20%。

第 7 年,v7.0 版本运载能力超越土星五号。

第 8 年,v8.3 版本驶向火星。 此时 NASA 局长像国会报告,自己的 SLS 火箭发动机研制进展喜人。

知乎用户 九乡河龙牙​ 发表

原因很简单,因为 NASA 和市场对美国 “国企” 忍无可忍了,寻求竞争者来进行打破这一局面。

谁是美国 “国企”?

ULA,联合发射联盟公司是由波音公司和洛克希德 • 马丁公司合资的一家企业,这两家企业在 2006 年成为合作伙伴之前,一直在残酷地争夺相同的军事合同。联合发射联盟公司继续保持对发射市场的垄断,“联合发射联盟” 的主力火箭德尔塔 - 4,每次发射的价格已经飙升到 4 亿美元,而且国会听证会上还振振有词,一分钱不能便宜。

你可以想象 ULA 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没有竞争,万年不变的发射方案和制造,缓慢且无压力的研发进度,月薪年终福利一个不会少,只要万事求稳不出事,ULA 可以稳坐钓鱼台到永远,不管是政府订单还是国际订单。

这时候,一个叫埃隆马斯克的男人出现了~ 他通过创建国际版 “支付宝"paypal 捞到了第一桶金,没有继续投身互联网,开始了造车、造电池、造火箭的历史,汽车 Tesla、电池 Maxwell Technologies、航天 Space X。

Spacex 在马斯克的带领下成为了一家靠谱的科技公司,并且 Spacex 十分罕见的欢迎失败,把船命名 “当然我依然爱你号”(‘Of Course I Still Love You’),反映了科研工程的心酸,甚至 Spacex 还把早期爆炸的失败视频做成集锦放在网上给吃瓜群众围观,这一点展现了学霸精神,就是那种不怕出丑,不以被人批评笑话为耻的大方态度。

但是民企 SpaceX 和 “国企"ULA 科技实力差距较大,怎么才能弥补这一差距,马斯克的战略非常成功即从火箭回收入手,这也是唯一可以弯道超车的方向,唯有如此,NASA 才会视 SpaceX 为那个赋予屠龙刀的少年

在研发火箭回收的时候,中俄两国专家一致认为没有必要,无意义,联合发射联盟的 CEO 更是在公开场合公开嘲讽 SpaceX 的理念毫无意义。

但是套用中国网络用语,求锤得锤,SpaceX 做到了~ 然后 NASA 把大量的订单都给了 SpaceX,**SpaceX 活了下来越活越壮大,并且也越来越争气,**发展到目前 SpaceX 已经成功研发发射了龙飞船,用以和国际空间站运输的载人飞船,比俄罗斯联盟号更加先进,这也是美国对另一条恶龙的不忍之果,俄罗斯对美国每名宇航员收费 8000W 美金的 “敲诈” 可能就此作古

如何评价 SpaceX 载人龙飞船成功首飞并与国际空间站对接?

SpaceX 作为一个南非人建立的民企,能够超越中国的火箭技术,归根结底有以下几点:

1.NASA 及国际市场对 ULA 的垄断勒索且低效进度忍无可忍,让 SpaceX 成为了 chosen one,市场资金看好,NASA 部分技术相授,被 ULA、波音低效环境论资排辈折磨有志的青年才俊有可以跳槽发挥的地方。

2. 埃隆马斯克争气,良好的文化知识基础,全日制美国重点大学物理学 + 经济学双学士,斯坦福材料学硕士研究生录取后退学,面对英国记者连续一个多小时天文、天体、物理的发问问题侃侃而谈,企业战略正确,给你机会你中用。

3. 成绩十分给力,猎鹰 9 发射成功率以及二手、三手发射成功率太过于耀眼,市场信任无论是国际客户还是华尔街资本都青睐有嘉,目前 SpaceX 市值大约 250 亿美元,已经达到了波音的百分之 12% 左右~

4. 奥巴马推动相关法案后,SpaceX 可以在商业航天市场领域挑战 ULA、诺格、波音、轨道科学等传统航天巨头,发展到现在的坐二望一。

5. 降低成本思路正确,截至目前猎鹰 9 成为全球单价最低的运载火箭,已经为美国、巴西、加拿大、法国、韩国发射了商业卫星。

截至目前,猎鹰 9 发射成功了 97%,失败出现在早期。被 ULA 贬的一文不值的回收二手火箭成功率达到了 100%,这个真的是把 ULA 和资本代言官员脸打肿了~ 2018 年 12 月,猎鹰 9 三手火箭发射成功,将来自 17 个国家的卫星订单共 64 个卫星发射至指定轨道,且这枚三手火箭回收成功!

长远来看,SpaceX 还会遇到很大的问题,主要是 SpaceX 挑战了恶龙 ULA,但是杀不死这条恶龙。ULA 要钱有钱,要技术有技术,后面还有贝索斯的蓝色起源航空公司虎视眈眈,SpaceX 还需要面临很多挑战和竞争,但是作为吃瓜群众而言,很喜欢围观群雄争霸的局面。

祝福 SpaceX 龙飞船和 BFR 一切顺利,也希望顺利之后勿做恶龙不忘初心。

知乎用户 Pescado 发表

面对实实在在的成就,任何文字都会显得苍白。

知乎用户 MoMo 发表

你问你爹辛辛苦苦工作大半辈子攒下来的所有家当,为什么会比不上隔壁老王家未成年的富二代的零花钱

~ 分界线

突然的阅读量和点赞,有些惶恐

原来回答的意思

大概是对方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我们还在成长不遗余力追赶的路上…

知乎用户 TOM CAT 发表

1.space x(以下简称 spx)能成功不是因为是民营航天。

过去美国搞火箭的波音也是民企,洛马也是民企,诺格也是民企 。spx 与传统航天企业相比,类似于军用战斗机与民用客机产业的对比。

前者的目标是在规定的时间里以规定的预算实现规定的性能,在超支超时的时候往往政府会出来买单(当然超支超时狠了也有可能被砍)后者的目标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以尽可能成熟的基础实现尽可能高的性能,只有在效费比明显高于竞争对手的时候,才能获得最大收益。

波音在技术相对成熟的 KC-46 敢鸽美国空军快 10 年,波音敢在 787 上鸽世界各大航空公司 5 年吗,a330neo/a350 怕不是笑出声

从这个角度看,未来回顾 falcon 9,它很有可能被看成航天时代的 DC-3。不仅是厂院制的中国航天玩不过 spx,波音洛马这种带有 “国企病” 的大牌民企也玩不过 spx

2.spx 的成功的确是 “美国式” 的,在其他国家很难复现。

spx 的成功并不是仅仅依靠 “NASA 的技术”,NASA 本身扮演的更多类似于一个指路人,在火箭设计上主要是进行预研,火箭总体,火箭发动机等工程设计主要由承包商(波音,洛马等)承担,nasa 本身是没有火箭设计能力的。

但是另一方面,美国解决了 spx 需要的人才,市场和航天产业问题。

低端人才 / 航天民工(飞设 / 飞动以及更广泛工科专业的毕业人数)

高端人才(从其他航空航天企业挖来的设计师)

加工工艺

部分零件和子系统

这些条件,国内(或者说除了美国以外的所有国家),和美国都没法比。spx 不是站在 nasa 技术上发展而来的,也不是站在任何一家的技术发展而来的。但的的确确是站在美国航天产业上发展而来的。

3. 但是第 2 点里,对于美国每一家航天企业都是适用的,spx 在此之中脱颖而出,自然有原因。

我觉得主要是以下几点:

成熟但并不保守的技术路线(复用,多发捆绑,梅林发动机 飞船计算机设计)

赶上了美国商业化航天发展的机遇

迭代式发展路线(具体可以参照其他答主回答)

马斯克这样一个很有特点和个性的 ceo

spx 本身的宣传和理念

知乎用户 季退思 发表

问主这个标题就很奇怪啊 说的好像以前美国科技比中国落后,最近才超过了一样。

如何看待 SPACE X 在技术上可能已经超越了中国引以为傲的火箭技术?修改

注意 “可能”

看到之前中国的载人技术从杨利伟到到之前的月球技术,真的每次都很感动的

但如今在这方面,特别在火箭技术方面仿佛遇到瓶颈期,甚至可能被马斯克民用 space x 超越,令人十分奇怪。

之前看有段时间发射关键的 “东西”(不好定义)接连失败,知乎的一些回答已经表明的问题的严重性和迫切性。不知道现在可有改变?

你是不是搞错了什么?

(美国)艾伦 · 谢泼德 1961 年升空进入太空。

(中国)杨利伟 2003 年升空进入太空。

(美国)尼尔 · 阿姆斯特朗 1969 年踏足月球。

(中国)2019 年将依据长征九号进度才决定是不是由预研转入研制实施,登月起码 2030 年。

SPACE X 很牛吗?在美国而言他使用的技术确实只有少数是比较先进的,其他只是比较成熟甚至是比较不先进而(对美国本土公司)解密的技术。招募的人员可以说就是 NASA 里比较差劲而下岗失业的,然后来 SPACE X 下岗再就业的。

但问题是,这个落后是相对于 “比中国先进 40 年的 NASA” 而言,也就是说,SPACE X 在一开始的起点上就比中国领先 20 年以上。

过去五十年来,狭义概念上的载人航天投入,美国按当期购买力现值折算,然后累计,大约是中国的 700 倍,广义上概念上的航天科技的投入,大约是中国的 1800 倍。

中国从来就没把火箭技术当什么引以为豪的领域过,或者说几乎所有的领域都是这样,恨不得马儿不吃草还能跑的快,除非被逼得刀子架到脖子上了,才肯用点心去投钱。

2012 年准备削减压缩本就不多的航天投入传言甚嚣尘上,直到被印度探火的大成功打脸打的啪啪才收敛了点,那之前航天领域说了多久的花小钱办大事。

中国现在的投入确实比过去多得多了,但也不过就是从美国同年的几十近百分之一,变成美国同年的十几分之一(这还是因为美国把自己的 NASA 经费年年月月削)。搞清楚,美国同年的十几分之一,不是美国同年的十几倍好不好。

不要说什么 “” 搞不出来是钱给的不够;给钱了搞不出来是时间不够;时间、钱都给了,对不起体制不行 “”

真给够钱了吗? 中国现在可怜巴巴的航天经费,神舟之类载人上天的大型任务,经费都是压缩再压缩,平均每两三年才能组织一次大型任务,每次其实也就花个十几亿 RMB 而已。十几亿 RMB 很多吗?一套海淀区学区房多少钱?

这也叫给了钱了,呵呵

我们的载人航天从 1987-2017 年的总投入,才等于帝都一条地铁的造价,穷得本来应该一年 2 发的摊开两三年一发。所以保守再保守,不敢失败,一失败又得拖上几年凑预算。上次长五二号箭失败,一下子吓得取消了近半年的十几个发射任务。为啥,给钱太少承担不起放烟花的代价呗。

你看 SPACE X 当初是怎么一发接着一发放烟花的,就是拿烧钱换时间换经验,08-13 年炸了多少烟花,当初笑话他的人呢。赶超?没有的事情,人家起点高还乐于砸钱,从领先中国好多年,变成依然领先中国好多年,那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钱少 - 保守 - 暮气,这是必然的循环。

我说句不好听的,别扯什么蛋用的 “如果军工系统全面恢复福利分房,中国是否能够开发出类似猎鹰的重型火箭?” 谁不知道房子本身不值钱,绑定的户口、学区、福利才值钱?

我就把话放这里,北上广深 2017 年房地产一共 26000 亿的当年销售毛额,大约是 GDP 的 3%,砸给航天让航天补课,五年就能实现载人登月。赶超 SPACE X 也是很简单的事情。

(GDP 的 3% 不多,阿波罗登月计划投入最高峰的 1964 年投入的经费占当年美国 GDP 的 4% 多,这是其中投入最大的一年,之前之后连续投入了十年,把美国太空人送上了月球。)

26000 亿 RMB 也不用你每年给,就五年一共给这么多把,我估算了一下,已经足够补课到五年就能实现载人登月了。 问题是,肯么,可能吗?

一年就多给 40 亿 RMB 不到,就说是 给你钱了给你时间了,呵呵。你咋不挖个 STC、开个 SCV 出来啊,干脆变成绿皮兽人向搞哥毛哥祈祷一下 “俺寻思” 得了

既然唧唧歪歪的只肯给国士以民工待遇,也不是发射布料火箭了,只不过,那就继续凑合着用落后 40-50 年水平的火箭呗。就好比不想投入几万亿发展高铁,不造就不造呗,老东风机车也是火车嘛,铁路京沪线不是四到五小时,而是五天七夜,也死不了人的不是吗。

知乎用户 马思源​ 发表

谁提的这么无聊的问题,难道提问者认为我国火箭技术在任何时间点领先过美帝吗?

SPACE X 的猎鹰 9 对多发动机的联控水平,还有降落技术,明显已经超过 NASA 了,而 NASA 作为美帝火箭技术代表,全面领先我国 30-50 年(其实是领先世界其他国家几十年,因为大部分国家没钱搞航天),这很奇怪吗?

如果连落后都不敢承认,还谈什么追赶。

3 月 21 日补充,美帝 NASA 在 52 年前的 1967 年就发射了土星五号,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是我国前几年发射的长征五号 4 倍以上。发射 13 次,成功 11 次,对于这种体积的火箭,这是极其恐怖的成功率(当年他的对手苏联 N1 火箭就是彻头彻尾的失败品,试验发射三四次全部失败)。土星五号失败的其中一次(另一次是试验发射)任务是阿波罗 13 号,发射两天后(注意此时早就离开地球在去月球的路上了)氧气舱爆炸,宇航员居然还安全返航。 作为对比,长征五号发射两次,失败一次,还是刚发射没半小时就掉太平洋了,剩下那次也是勉强没失败。 答主因为工作原因,了解到一些平时看不到的消息。其实很多时候为了考虑民众的感受,我国那些失败的发射任务是不会报道的,所以民众一直有一种我国火箭技术很先进,成功率很高的错觉,实际上完全不是这样。

有些人在不了解的时候就夜郎自大,当知道残酷的真相以后又自暴自弃,这些人啊,naive!

美帝长久以来就有丰富的火箭技术积累,spaceX 又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有很多前 NASA 员工,这些人可都是带着技术来的),其起点比我们高了不是一点半点,况且人家的主要目标是经济火箭,就是箭体可回收让成本变成仅有燃料,很多时候其技术难度比当年那种不计成本的堆指标高很多。关键…spaceX 还搞出来了。

知乎用户 睡前发个呆 发表

先说是不是。再谈对不对。

引以为傲的火箭技术?不好意思,引以为傲的是 “两弹一星” 精神,航天精神。

知乎用户 孙颂恩 发表

“中国的载人技术从杨利伟到到之前的月球技术,真的每次都很感动的”

-—

其实吧, 美国人登上月球的时候, 杨利伟 4 岁

知乎用户 小明要修仙 发表

中国航天引以为傲那是站在发展中国家角度的,比起不结盟运动带头大哥,我们还是不错的。

你要觉得中国是影响力较大的大国,世界老二,那这航天并不怎么样。毕竟欠账太多,得一门一门补,你看空军海军补课补得还行,也许过个七八年就轮到航天补课了。

到时候一年拨个上千亿,工资直追 IT 金融,各大所干劲保证嗷嗷的。上届人大提出规划,一年打他个四五发,下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说不定就可以吹一波载人登月了。

很多事情都是钱不够所以牛逼但不那么有 “信仰” 的人不来,以及试错机会太少导致的。

冷战真的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那会国会的钱巨好骗,人民也认可放大烟花。

知乎用户 silaoA 发表

以一公司之力,用 17 年时间走完了 “其他国家"xx 年的进程。

皮一下。

知乎用户 TSC2 发表

这么个欧裔非洲人,靠着亲妈国籍优势,移民到加拿大,后来溜到美国。

本科念完,博士刚读两天不干了,就想做生意,还主要是为了玩儿,小时候就想去火星。然后凑了几个合伙人,异想天开跑俄国去买火箭,上火星;去了后发现买不起,那就造,结果打上去就掉下来打上去就掉下来,快要给整崩溃的时候终于干成了;再后来不但能打出去,还能拽回来。

就这家伙的团队加上几个合伙人,造出来的载重量和性价比,一不小心超过全世界举国制造商,也一不小心把航天前沿往前推了一大截。

特斯拉、spacex 网站的第一条链接,居然不是领导关怀…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60 多年来,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伴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在出成果、出人才的同时,航天科技工业培育形成了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航天 “三大” 精神是航天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体现和继承发展,是伟大的民族精神与航天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航天事业之魂,也是中国航天企业文化之魂。 (摘自其官网)

SPACE X:

ROAD TO THE RED PLANET

SpaceX was founded under the belief that a future where humanity is out exploring the stars is fundamentally more exciting than one where we are not. Today SpaceX is actively developing the technologies to make this possible, with the ultimate goal of enabling human life on Mars.(摘自其官网)

我不想做任何评价。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9873f2​ 发表

业内人士前来回答,

  1. 一切来源于创新的模式不一样,敢于创新和接受试错带来的巨大失败,像民营企业蓝箭航天和零壹空间发射的火箭入轨失败,这要是放在体制内早就开除人员问责了,不过老美 SpaceX 不会,商业就是商业,要快速试错找到最厉害的创新技术。
  2. 传统航天业一直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但其内部存在很多体制机制问题,阻碍了技术创新。同时,由于缺少外部竞争,问题逐渐积累,改革十分艰难。因此,美国政府不遗余力扶持 SpaceX、Blue Origin 等民营航天公司,确保良性的竞争和发展机制。SpaceX 的成功不仅在于技术的先进性,更在于采用了不同于传统航天业的商业化运作模式。
  3. 传统航天业往往采用研发模式,每一枚火箭都需要设计、生产、测试等等,不仅环节复杂,而且大大增加了生产周期和生产成本,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每一次设计都会有新的风险,导致可靠性不够稳定。SpaceX 作为一家民营航天企业,十分注重成本和质量控制。通过采用商业化发展方式,所有的软硬件均在它的控制范围内,不存在外包环节,所以全程质量可控。通过在航天领域率先实践流水线化的生产模式,并通过大规模生产来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很多产品都会尽量按照批次生产和采购,也都会尽可能地回收利用。

最后以 SpaceX 的可回收图片来示意吧,因为学的就是飞行器设计专业,技术领先源于大家对技术本质的理解,火箭就是快递,高附加值快递。

知乎用户 夕阳下的海鹰 发表

这已经不仅仅是技术上比中国领先了,是从技术开始,方法,流程,结构,全方位的领先,甩了世界几条街。才能进展如此迅速。

就好比烧煤的蒸汽机车和电动高铁一样。已有的传统航天业的行事方法已经达到极限了。

而 SpaceX 借用软件开发中的一系列理念大刀阔斧的改革了整个航天系统的开发流程和思维方式。

已有的传统航天业要想不被 SpaceX 甩得更远,唯一的办法就是忍痛革新。

然而说着简单……SpaceX 只需要向埃龙马斯克负责,说一绝不选二,而传统航天业呢,哪个不是贵圈真乱?

就算不是…… 很多已有的工程师并不了解 IT 行业最先进的开发手段。花了二三十岁学习火箭系统工程的人让他们再去像年轻人一样体会程序员拼搏出来的经验结晶,真的是很难。

SpaceX 发家则是相反,几乎清一色的对火箭一知半解的年轻人,凭着先进的开发与思维方式和热情学会了复杂的火箭工程,同时将自己曾经做程序员的项目管理经验与火箭开发流程相融合,最终得出了碾压全世界的成果。

这可是无处取经,独此一家。SpaceX 最大的财富不是他的技术,而是用许多年轻人的十年青春探索出来的有别于全世界的高效开发流程与管理方式。

知乎用户 孙树统​ 发表

重在参与。

说的是,不要把一件事封闭起来,束之高阁。

而要加入对比变量,形成良性竞争。

才能出现更多选择和更优产品。

火箭也是产品,和普通的产品没什么不同。

唯一的不同,是其属于战略高度。

那么,不更应该吸收更优秀人员的参与和开放给更多人参与的机会?

做好核心的保密工作就够了。

世界上没有永远可以隐藏的秘密,只有不断的探索。

也许,是该类行业理念的某种程度上的落后。

举例,花大钱养着一批羽林军,而不让其驰骋疆场,且无法形成商业资金的良心循环,早晚变成仪仗队。

所以,重在 参与

知乎用户 战神李靖 发表

第一:spaceX 的领先,只是美国整体火箭技术,太空技术遥遥领先中国的一个侧影。

第二:spaceX 有很多技术,引领火箭发射潮流,比如回收。

第三:正视差距,也要正视自己的进步。然后要沿着更符合自己国情的道路去发展,不要陷入太空竞赛的沼泽里。

知乎用户 温酒 发表

啊?超越了?

中国的火箭技术不是靠极低的投入和相对极高的产出吗?

美国人能从这方面超越?

我不信。

你去美国招一个 10 万人民币年薪去山沟沟看星星的出来,招到一个算我输。

知乎用户 定义函数 发表

对比一下官网不就得了

1.SpaceX

2.NASA

3. 国家航天局

4.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反正我是没见过 SpaceX 或 NASA 在上面写 ** 国大法好的(劳资是来看航天信息的,不特么是来上思想政治课的!!!)


我也没在国家航天局或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里面的一堆政治废料中找到类似于这玩意的东西(也许是我孤陋寡闻?)

SpaceX - 国际空间站对接模拟器


另,你的足够打航母的意思是???

并没有 zz 意图,行走的 50w 的那个你够了。懒得匿名了,毕竟如果这都要封的话就别说啥 “ylzy” 了

知乎用户 魏书丞 发表

中国从来没有以航天技术引以为傲吧。

单说投入这一点,2006 年至今,NASA 在 SpaceX 上的总投入超过 50 亿美元,而这几乎是中国自 1992 年到 2013 年神舟十号期间在载人航天工程上的总投资(数据引用:SpaceX 和猎鹰重型火箭的成功背后有没有美国政府在后面推动和帮助? - 太空精酿的回答 - 知乎

SpaceX 的成功,他的技术团队和创新精神当然重要,但个人觉得最重要是因为有 NASA 耕耘多年的一系列成熟的航天工业体系和人才储备支撑。


zf 对航天事业的预算,至今仍然只是 NASA 十分之一左右,不谈体制,不谈环境,给的预算这么低,想要马儿跑得快又不多给草吃,怎么追赶?

除非我们的投入能赶上 NASA,再加上几十年的科研时间,不然我对未来中国追赶上 NASA 的脚步持悲观态度。

知乎用户 ggffss 发表

有没有 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 美国佬 科技 为什么那么牛逼?

因为在适当的时候:

总是有一些牛逼的疯狂个人的出现肆意妄为 会大力推动 整个国家的科技和工业的发展。

而国内 相对 的确缺乏这样的环境。

前段时间看了 《飞行家》 有感而发

知乎用户 萌萌哒 发表

从一开始中国就是是在追赶… 你在进步 别人也在进步的… 什么时候什么人给了你我们在航天上超过美国的错觉…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kb0xs1 发表

呵呵哒,中国引以为傲的航天技术是什么知道不?

十年航天投入不及 NASA 最落魄的一年投入,而发展了自己的登月技术!

这才是最引以为傲同时又最尴尬的局面!

拿着 nasa 多年前的技术让 nasa 技术员再整合阉割一下,再让马斯克 ppt 一波,就成了最新科技?好东西都在 nasa 那边呢!

知乎用户 Alanboyuan 发表

应该说 specex 的技术还有待提高,离直接插回发射台还有一段距离。

知乎用户 华哥 发表

一个是国家行为,重点在宣扬国家民族主义,证明大国实力,一个是个人行为,证明个人理想追求可以走多远。他们可以亲眼目睹助推火箭如天外来客般稳稳着陆,而我们参观发射如山路十八弯一样曲折遥远。哪个更能激励人心振奋精神?

知乎用户 skyj20​ 发表

因为你一直以来对中国火箭的看法只是你的错觉。

知乎用户 克劳塞维茨​ 发表

写两句话。对于大佬的私信里的话,我的理解是,目前大佬只说了中国航天搞类似的技术有困难。

不过大佬没有说具体有什么困难。因此我认为大佬没有把这件事讲清楚。所以我还是把答案从删除中恢复了。我自知知识与能力上不如大佬,所以态度放低一点,对自己有好处。

但是,我是凭自己的判断认为原问题没有毛病的,所以目前不会轻易删除这个答案。

貌似恢复的答案知乎不会大量推荐给关注者?所以我应该没有吸引注意力的嫌疑。


这个问题下的回答很奇怪,本来应该是着重强调太空探索公司排在了中国航天前面的事,很多答主竟然激动地看到了 “超越” 二字,然后一顿批判。我觉得既然回答问题就应当说些有建设性的答案,揪着超越不放,说超越说法不对,而不去解释究竟中国航天和太空探索公司差在哪里就很低端。

然而即使说超越,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对的,人家问的是太空探索公司,不是美国航空航天局,太空探索公司也是一点点从无到有发展起来的,说句超越不过分吧。再说了,中国就没有支撑可回收火箭的技术吗?鉴于中国导弹能炸卫星,我相信各位心里是有答案的。

关于为什么太空探索公司能超越中国航天,我觉得有以下两点,首先,是体制问题。别想歪,我不是来批判国内环境的。太空探索公司是私有制企业,马斯克直接对效益负责,所以就会很自然地在效率上超越国营企业。这一点,其实我以前也不是很理解,但是看过吴晓波老师的《激荡三十年》,我就对这个问题体会很深。这本书推荐大家看看,十分激情,实在觉得看不进去非虚构书的,当个爽文看也不错。书里有这么句话(国营企业)一改就好,一变就灵。

当然这说的还不是后来民营企业大面积崛起的时代,而是改变责任制的时代,到了民营企业的时代,国企改革也不怎么灵了。

第二点,是领导问题。不是说中国航天领导不行,是马斯克太强。马斯克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材料硕士,应用物理硕士,以及商学院学士。貌似宾法的商学院还很强,不太了解,有空再补充。马斯克本身是个天才,曾经自己精细到每个零件估算了一个火箭的成本。也是这次估算导致他决定开太空探索公司的。这些事马斯克传记里有写,大家也可以看看,也可以当爽文看。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点总结的话。一个国家要想强大,总觉得别人太强大给自己的缺点找理由怎么能行呢?落后就要想办法发展,看到别人的长处要想办法超越,不然怎么使自己成长?中国是个发展中的国家,有问题是正常的。关于公有制私有制的问题,其实关键不在于哪个更符合什么精神,而在于哪个更有效率,更能让人发展得好,吃饱饭。如果公有制更有效率,那就用,反过来也一样。我知道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但是我想表达的是,我们要学会抛开心里的过分的倾向性,去探求真正能带来益处的东西。只有明心,才能明志,才能致远。

知乎用户 李之兴 发表

SpaceX 有个特质是别家没有的, 就是 “勇敢”. 敢于尝试, 敢于失败, 高效快速的迭代改进. SpaceX 几乎没有造过完全一样的两支火箭, 一直不停的在迭代改进. 勇敢来源于他的组织方式和管理体制.

国内航空的体制里没有人能承担失败的风险, 也得不到冒险的收益, 所以从上到下都非常保守,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追求以最保险的方式完成上级下达的政治任务.

知乎用户 雪原 发表

中国好像从没以火箭技术为傲吧?航天人自己心里有数得很。

中国航天最值得骄傲的技术应该是遥感

知乎用户 Victor King 发表

把 “可能” 去掉,再把 “已经” 去掉,最后去掉问号。

当初 spacex 回收成功的时候,我查了一下中国的类似技术——中国真的在研发类似技术,只不过是降落伞回收……

我其实更想知道,中国的技术有没有达到十几年前他们用探测器撞彗星的程度

知乎用户 ZISION 发表

如何看待王思聪刚毕业时已经比绝大多数中年人有钱?(注意我指的是打英雄联盟的王校长 别拿王健林和万达比较)

真是什么问题都有。

知乎用户 酱肉包 发表

题主这个问题很搞笑,不拿 NASA 来谈 Space X 就是搞笑耍流氓吧!!!

如果不谈 NASA,那请问马斯克的 Space X 有什么技术是其自己开发的有自己知识产权的?发动机???Space X 完全就是利用 NASA 那么多年成熟的技术情况下玩的组装货,要知道美国 NASA 的火箭技术是经过多少年发展,美国政府投了多少钱才有今天的成就,比中国火箭技术好是很正常的,要知道当年美国得到德国火箭技术及人才的时候新中国还没有成立呢!

除非马斯克的 Space X 全都是用自己全新开发的技术来造火箭,否则能不谈 NASA???

知乎用户 星星新鲜事 发表

看到有人强调 SPACEX 的成功是因为 NASA,甚至说 “你们知道 SPACEX 用了多少 NASA 的软件吗?”

我只想回答。

猎鹰前三根跟 NASA 有什么关系?马斯克用自己家当造火箭孤注一掷这种疯狂的想法跟 NASA 有什么关系?SPACEX 的航天理念跟 NASA 有什么关系?

这些才是人们真正关心和我们需要反思与借鉴的真正源发核心原因。

人们表面上说 NASA,其实也不是说 NASA,这是逻辑和语文的范畴。

SPACEX 今天的成功绝对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成功,而是从思想及意志的成功,就好像曾经我们的两弹一星为什么值得骄傲,因为那也不仅仅是技术的成功。我们现在评述 NASA 其实是因为对这些年航空航天暴露出来的问题的反思,以及社会价值导向的反思。

这才是人们之所以热衷于讨论 NASA 与 SPACEX 关系的初衷。

当然,在中国感兴趣这类题材的人已经是寥寥。

知乎用户 月缀回廊 发表

这个是必然的,没必要失望,航天技术对于我国本来就是任重道远,筚路蓝缕的事儿。

想想中美两国科研环境差异就知道了。

技术积累方面,美国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就开始积淀了,中国知道近二十年才有所突破。

资金方面应该是众所周知的吧,无论是科研拨款还是军费拨款都不到美国零头。

环境方面,美国现在的已经形成了各巨头竞争,NASA 提供技术支持的良性循环生态圈,中国这边还是一群人在打马虎眼。

再说到舆论方面,NASA 艾美奖都拿到了,中国登个月还要靠王者荣耀带来流量。人民群众一边狂舔流量小生,流量锦鲤,一边谩骂国家穷兵黩武。可怜国家那一点钱全用来搞基建改民生了,剩下的给九院发工资都不够,那些万里挑一的人才三十多岁就秃了头,还不如加拿大炮王一炮的价钱。跟杨超越不一样的是,杨超越口误会被全网宠,这些科学家别说口误了,效率低世界第一一点都会被拿到知乎标榜。

我也不是什么专业人士,只是个伪军迷。但我觉得以上就大概能说明一星半点问题了吧。

知乎用户 毛仁凡 发表

这是美帝资本市场和工业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体现。spaceX 几年前屡战屡败,还有钱屡败屡战,这是资本市场的成熟。得益于发达的工业基础和人才积累,spaceX 才能在短短数年间,技术达到相当的水平。要钱没钱,要基础没基础,自然发展不过人家。

中国目前也有一些民营航天公司了,比如天仪研究院,零壹空间,蓝箭科技。虽然很难期待他们能在十几年内成为 spaceX 那样的巨头,但或许他们能在某些细分领域站稳脚跟。

知乎用户 夏时雨 发表

感谢你一直挺看得起中国航天的,但是我认为,spaceX 在美国的深厚技术储备和官方 - 民间融合体系下,在丰富到让国内同行流口水的资金支持下,在使用成熟技术带来的低风险下,我们还要因为它 “超越” 了中国航天而担忧吗?就算是你让我和博尔特跑百米,只要是我九十米起步,博尔特起点出发还是光脚跑,我也根本就不用超越博尔特吧。

顺便一提,中国从官方到民间,主流就是从来没有以自己的火箭技术为傲过,官方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民间有的还觉得搞这个没用呢。

知乎用户 汤姆和杰瑞 发表

有一点要注意,现实中很多人会不只会说 spacex 超越中国航天,也会说 spacex 已经超越 nasa。真正尊重科研,让国家科技水平提升的态度,是承认 nasa 确实厉害,我们技不如人,spacex 对航天的商业化理解到位,对航天事业盈利的可能做了探索。而不是在此基础上,把国营的航天事业批判一番,然后转进到国营经费浪费严重,不如私营花小钱办大事效率高。事实上有人已经说明航天最重要的是基础设施,这方面的投入是 nasa 在做,而大众根本没兴趣去了解其中付出的努力。简而言之,spacex 没了 nasa 真的不行。

有些人老想靠这种事实,引申出一堆符合表象的结论,来合理化自己阴暗的心理活动。

知乎用户 肆外韬圆 发表

这种事,在中国改开那段时期不是很多吗?

“要技术没技术、要水平没水平、要赚钱净亏损”

然后管理层低价收购了

“经过努力当年起死回生,把外国同行打得屁滚尿流,还赚了 XXXX 亿”

知乎用户 风梧 发表

无他,我辈理应倍加努力!

知乎用户 屠奉三 发表

这个问题可以这么问:如何看待美国的英语普及率可能超过中国现有水平?意思都是差不多的。

知乎用户 家有萌虎喵小七 发表

什么叫可能?实实在在的看看那叫 “已经”。尊重一下事实很困难?看到差距正视差距才能进步

知乎用户 温杰瑞 发表

中国的航天技术并不引以为傲,但值得称赞。

中国现在只是航天大国,并没有成为航天强国,甚至没有重型运载火箭。

一直一来大家对中国航天的期待太高,大有赶美超俄的势头。可是别忘了美俄在航天技术上几十年的积累以及海量的资金投入,这些都是中国现今所不具备的条件。中国航天能在有限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下搞出一番事业是很不容易的,值得称赞,但不值得推崇。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5L1nfh 发表

送你一句局座的话好吧

“什么叫先进,和美国差距 30 年就可以叫先进。

差距 15 年就是非常非常先进了。”

知乎用户 波波夫司机 发表

就美国政府放开空域的这份自信和民众可以围观的状态,我们已经落后了

知乎用户 彩虹六号​ 发表

知乎的一个评论说的好:“很美好,但别家学不来的。这么玩的基础就是美帝航天产业链上每个环节都很强大、所有的设计迭代均能迅速地找到匹配的硬件、或者很短时间内实现硬件同步迭代,换别家随便一个材料性能不过关就能卡你好几年。”

知乎用户 我木知道 发表

要是把那些投资小鲜肉的钱拿来给那些科学家,会干的更得劲。

知乎用户 华三 发表

我只想说:应该客观看待中美航天水平的差距,这种差距并不是 Space X 造成的。

美国登月的时候,轻轻松松说领先中国 50 年。

SpaceX 现在是牛 B,但怎么也不至于领先中国 50 年,反而可能稍微懈怠就有可能被超过。

知乎用户 黑暗的公正 发表

知乎最无聊的地方就在于总有一帮人正儿八经的回答一个完全在胡扯的问题。你们不累么?直接无视就完了。好问题值得好答案,糟糕的问题可以直接无视,让它石沉大海。

知乎用户 时间行者 发表

没有大量的基础性研究,没有美国自二战以来的航天成就,就不会有 SPACE。

这不是 SPACE X 比中国航天厉害,而是美国技术比中国厉害,是美国航天产业链的优秀表现。

SPACE 只是形,这种差异对比,让人觉得似乎只需要 SPACE 这样一个体就能超越中国航天的群体,其实是一种错觉。

知乎用户 比远更远 发表

我总有种感觉,我国发展航天技术并不是为了去争一个世界领先,或是去实现一个火星殖民梦或者月球居住梦,相反,我们可能更多的目的在于航空工业的衍生成果以及 zhengzhi 舆论效应,各个航天研究院实际上也是相关领域技术的孵化地,他们同时还会负责其他国防等方向的科研任务。而我国在未来 30 年的航天探测计划是与两个一百年等重要节点挂钩的,不求多么快,不求多么空前绝后,但必须能为重要节点献礼。

更重要的,我国可能并不认为太空探索是值得花大价钱有大回报的方向,看一看航天预算就知道,那点钱,想上天,还想登月,还想去火星,基本就比毛毛雨好一点。这是有现实背景的,我们在地球上的科技还有很多方面需要补课,哪个都需要一大笔钱,太空探索能给你解决芯片问题?中国航天真的是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当然这种决策是否正确必须用时间检验。

猎鹰的领先是显而易见的,也是事实摆在那,那是在美国水星,双子星,阿波罗,航天飞机等一系列疯狂计划的余温下成长起来的。如果中国也有这样 10 年内从载人到登月的疯狂计划,我觉得不见得会比太空探索公司做的差。

补一点美国在阿波罗上砸的钱,这个数量放在中国也能做出猎鹰,而且能做得更好。

1961 年 5 月,美国总统肯尼迪发誓,要 “把苏联人摔倒在月球上”。

同月,美国的宇航员也飞向了浩瀚宇宙。

这已经不再是科学上的竞争,而是一种政治任务,

两个国家都要证明:我的政治制度比你先进。

接下来,美国正式开始实施 “阿波罗” 载人登月计划,要在 1970 年以前把人类送上月球。

当时看,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美国人用海量的资源推动研究前进。

向外太空砸出 255 亿美元,相当于现在的 2000 亿美金,或者 15 艘美国最新的福特级航母。

虽然苏联人又在 1965 年完成人类第一次太空行走,但一系列成功发射的飞船,让美国人信心爆棚。

美国人相信,笑到最后的一定是自己。

知乎用户 红旗漫 发表

美国非常聪明的一点是联合资本家收割其他地方的资本家

知乎用户 特里在纳舍 发表

之前有人说美国火箭不行了, 因为坐在 nasa 控制室里面的人都是大叔大婶了。 现在看 SpaceX 里面的主控都非常年轻啊, 这一代经过这种洗礼,又得到上一代的传承,能力有多强? 不敢想象。

知乎用户 Schild​ 发表

怎么看?

落后许多

那能怎么?

吾辈继续努力

知乎用户 虎鲸 发表

不只是航天领域,而是在所以的领域中国应该改变以前那种 “用别人 20% 的钱达到别人 70% 的成就” 的思想,现在我们应该提倡用“200% 的钱达到领先别人 20% 的成就!”

知乎用户 荻 生​ 发表

SpaceX 的核心团队都是 NASA 出来的,NASA 有多少积累,他们就有多少水平,并不是凭空建立,独立野蛮生长出来的,他就是 NASA 肩膀上站着的一个公司,有优越的技术水平,不奇怪哟!

知乎用户 舒畅​ 发表

技术是死的,资源人力投入到位了,坑踩多了就有了。

技术赶超 spacex 可以让 马一龙 破产么?

美帝苏修冷战期间把化学能火箭技术发展完备了,要追就得老老实实补课抄作业,要超越就得跨越式发展呗:

1 水平起降的复用飞行器,这个正在整

2 重力屏蔽飞行器,这个也可以造出来

知乎用户 流流克 发表

工资高,

领先没毛病

(狗头)

知乎用户 暮光 发表

可能?就是啊,怎么得出可能的结论的。

知乎用户 屠猪之枪 发表

这没什么,人家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离这个巨人都还很远。

知乎用户 核子烟花 发表

反正比 1969 年好多了

知乎用户 快乐的火锅 发表

其实不能这么说, 之前的火箭可以说一直是实验室研究阶段, 无论 nasa,欧洲宇航局,日本还是中航, 基本上都是实验室 作坊工业。 现在只不过 SPACE X 把他工业化了。

性质大概是工业革命那样吧, 不过这次好的是我们也没有拉下太远。

至于有些人 一直拿 SPACE X 嘲讽中国宇航, 那么只能说是比较错了对象。

知乎用户 不拿到注会不改名 发表

他们本来就领先啊 技术水平处于不同时代

但嘲弄举国体制干不过民企 有点那啥了

明眼人都知道 NASA 肯定会对其提供人才指导和技术支持呀

知乎用户 腾讯用户很忧伤 发表

超过????不要太自信了,我们一直是在追赶的状态,几十年的技术积累短时间能赶上吗???

知乎用户 燎原火 发表

看未来市场销售量。还需要时间来证明。

知乎用户 张柯 发表

不是可能,是本来就各有所长

知乎用户 平常平等 发表

科技树叉千万条,喜欢哪条点哪条。

载人飞行器,就别比风骚。

知乎用户 蹄髈​ 发表

美帝火箭技术本来就远超天朝,spacex 的成就也是建立在美帝发达的航天技术产业链上。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民间科技超过国家科技,这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但科技爆发确实主要来源于战争,这才是最可悲的地方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YYYsW9 发表

马斯克的公司才十几年,投入远少于中国航天,成就远超中国航天,证明美国制度商业制度很强大,鼓励创新而不是偷窃。

知乎用户 三禾田户之 发表

何来此问?数据支持?

知乎用户 半截仙 发表

引战的标题党?中国火箭技术从来都不是引以为傲的,最近才有的胖五还出了毛病停了一年查毛病,大量发射的火箭还是毒发,美俄上个世纪的技术还没有完全掌握,你怎么就得出一个中国以火箭技术引以为傲的结论的?

知乎用户 曙光下的风铃 发表

领先就领先呗。

落后就追赶。

怎么滴?看到别人牛逼就对着中国航天大喊大叫?

你们这群辣鸡,你看看人家美国人! 连民间企业都上天啦!高中生都能搞出来核反应堆啦!文明灯塔! 科技新星! 美国人引领未来!

何必呢。

落后就追赶,这么简单的事情讨论干什么?

知乎用户 轻舟 发表

如何看待”SPACE X 在技术上可能已经超越了中国的火箭技术?“

题主的意思是中国一直在前面领跑?SPACE 是美国 NASA 提供的技术。

以前及今后一段时间,中国还是在追赶!还要做长期的技术积累。要看到差距,也要看到成绩!

知乎用户 我是谁 发表

第一,spaxe x 这个事实上在 NASA 全程帮助下建立起来的超级公司,从一开始就比中国强,因为 NASA 比中国强。

第二,和体制没啥关系,只和国家事实上的重视程度有关系。

第三,中国和美国的差距依然可怕,虚心学习,却不可妄自菲薄。

知乎用户 北落师门 发表

波音,洛马,英特尔,雷神,普惠,通用等等都是私人公司。

私人公司技术超强很奇怪吗?

太空 X 不过又一个高技术的私人公司而已。

知乎用户 大牧 发表

我就问一句,中国前两年的一颗卫星比火箭贵多了,发射失败了,马斯克赔么?

知乎用户 西道神锋 发表

确实比人家落后啊,是事实。

但是某些花样舔美并拒绝反驳的人,呵呵

端碗吃饭,放碗骂娘。

知乎用户 秋林​ 发表

这个问题真的非常好笑。

首先,你如何认为 spacex 超越了中国航天,理由何在?中国航天有自己的问题,但是打了那么多颗卫星,建了空间站,人也送上去了,在你的问题前面都一文不值?spacex 确实有自己的特点和厉害的地方,这能成为他已经超越中国航天的理由?

真是,自己的东西千般好,你只认别人的丁点好。

你还补一句,说的是 spacex,不是 nasa。原来你也知道 nasa,也知道他的厉害,也知道问问题的时候撇清关系。但是这种行为不可笑吗?抛开 nasa 看 spacex 可能吗?

spacex 多少科学家工程师来自 nasa,得到了 nasa 多少帮助,都要别人闭口不提吗?

你不觉得这种提问的方式很可笑吗?这种方式好比说,不准用正确答案来回答这个问题。那你岂不是稳赢?

知乎用户 周先生 发表

你们要看到的是 NASA 才是主体,马斯克就是个整合商,

就像你买房子,马斯克就是那个帮你找房子的房屋中介。

最后房子涨了你说房屋中介真给力,赚钱真多,一套房子几十万上下?

???

知乎用户 Kumarajiva 发表

继续感动就好了,未来还有能让你更感动的时候。注意我们从没有比美国的航天技术先进,现在仍在追赶并试图超越的阶段。Space x 的技术也不是黑科技,只是他们有敢于尝试并且成功了。

知乎用户 松云 发表

一个背后是每年投入超过两百亿刀、舆论及权力机关依旧不懈支持的美国宇航科研体系,一个是十来年花一百多亿人民币就要被官媒长期摸黑+各路大佬嫌弃花钱太多……

然后被 NASA 和权贵的白手套超过很新鲜么?

知乎用户 Yeon 发表

没有超过,你可以继续活在梦里。

知乎用户 纵论国际 发表

01

1984 年,一个 12 岁小孩设计了一款名为炸弹的游戏,这款游戏并不出类拔萃,但是显然超越了大多同龄人。这个小孩就是马斯克,一个将被载入世界航天史册的人,这是他第一次走进公众视野。

![](data:image/svg+xml;utf8,)

就是这样一个小孩子,谁知道多年以后,由他创立的公司 SpaceX 做出了震惊世界的事。

十岁时,第一次见到计算机的他,很惊讶,因为这些机器可以执行人类的指令。买了计算机后,一本需要学习六个月的汇编语言手册,他花了三天三夜,读完了。

在南非,好多人还不知道计算机时,他就对计算机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为他日后先后创立两家互联网公司打下了坚实的铺垫。

他的兴趣不止如此,他喜欢科学,当听说硅谷是个科学创造奇迹的地方,他便向往移居美国,渴望自己将来能在硅谷做出一番事业。他还对太空有着强烈的兴趣,高中就曾经幻想过火星移民,并把自己制作的火箭带到学校,进行点火发射。

大学毕业后,凭借先后创建的两家互联网公司,马斯克实现了财务自由。他曾这样说 “我很难接受长大后仅仅为了一份工作而活着,因为这很无趣”。因此,他终身都在追求更大的舞台,不是只为赚钱而赚钱,而是要真正的去做些事,并用一生去追求那些可以称得上永恒的东西。

他想到了儿时关于太空的梦想,这远远比单纯的开公司更有价值与意义,无论是对于他个人还是整个人类。人类应该努力追求成为跨星球生物,以应对未来可能的危机,这是他最初的想法。

他开始跟周围的朋友讨论其关于太空方面的愿景,并通过 “火星协会” 认识了一大批爱好航天的人士,但这些毕竟都是业余选手,远远还不够。

于是,马斯克自己举 8 办了很多沙龙活动,并邀请航空航天界专业人士参加。活动上他发表自己的看法,同业内人士交流学习,并愿意给专家提供资金支持他们的项目。

慢慢的,一个航天界的人脉圈形成了。基于不断频繁且逐渐加深的交流,他们决定共同做一个叫做 “火星绿洲” 的项目,将机械温室送上火星,以逐渐改善火星上的环境。但是不久就遭到了业内人士的质疑和否定,认为此事不可行马斯克没有就此放弃,他仍决定试一试。

第一步是要有运载工具——火箭。几位朋友一起,去俄罗斯买火箭,结果人家认为马斯克一行,几个私人想买火箭,简直是开玩笑,对方也根本没当一回事。马斯克等人碰了一鼻子灰,铩羽而归。

就在大家一直认为此事就此了结时,马斯克提出一个惊呆所有人的想法:自己造火箭!这在其他人看来,这简直是疯了。马斯克大致估算了一下制造一枚火箭的成本,并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学习了一下航天方面有关的知识及其背后的原理。紧

接着,组织了一波志同道合的业内工程师。就这样,2002 年 6 月,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 X)成立了。它是那么的渺小,那么的不起眼,以至于没有任何人,任何团体把它放在眼里。

02

Space X 的目标是要制造价格低廉并且质量更好的火箭推进器,并且优化装配过程,提升火箭的制造速度。正像决定造火箭时的疯狂一样,马斯克为 Space X 制定了一个疯狂的计划,他们要在公司成立 15 个月之后进行火箭的首次发射!

别说是一个小小的私人公司,就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在如此短时间内实现这样的计划也是异想天开。这个疯子的一切都像在做白日梦一样,他为公司投入 1 亿美元资金(自己开公司挣得大部分资金),当别人不解与嘲笑时,他本人是真的下定决心干大事了。

而 Space X 的理念:理想不能只停留在梦想中,应该不屑追求,在事业中去真正实现它。同样像是这个疯子的真实写照。马斯克本人在不断的学习,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短时间内他就做到了在航天方面几乎从小白到内行的转变。

任何一件事,真正做起来都要比想象的困难很多,在航天这样的高精尖领域更是如此。在火箭的研制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原定计划也被迫一拖再拖。马斯克意识到,航天事业绝不是意气用事,更不是心血来潮。必须要有极其专业的团队来共同完成这项伟大的使命。

由于马斯克的疯狂,航天领域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了这个疯子。最初,凭借自己的想法与理念,他挖到波音等公司些许航天精英。

后来,马斯克及 Space X 越传越广。很多在航天方面有着远大理想的工程师因为大环境无法施展自己的报复,他们见到马斯克,倾听了他的想法,自然感觉这是自己一个不错的机会,便果断加入了 Space X。

Space X 的队伍不断壮大。

很多在 NASA、波音等大公司的工程师,几年时间耗在一个小的研究项目上,却根本不知道火箭造到了哪一步。更为严重的是好多大公司成天开会,设备批条一等数月,搞办公室政治。

很多科学家、工程师在其他公司受到各种内部规定的束缚,以至于无心工作,而 Space X 与他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成为了他们的乐土。

真正的火箭科学家们追求的是什么,是设计属于自己心中完美无瑕的火箭,马斯克能给他们一片真正的自由天地,让他们驰骋。如果说真正的科学家是一群疯子,那跟着马斯克就是找到了真正的领路人。

在 Space X,马斯克每周五向大家汇报火箭进度,每个人都能感到自己在参与人类的历史进程。每个人都清楚的知道自己当前所做的工作时刻在影响着火箭的性能、质量与进度。工程师们有着极强的参与感!

03

Space X 在不断扩大,火箭的研制也在不断的推进。终于,在 2003 年 5 月,他们造出第一台火箭发动机,并在当年 8 月组装完毕。这枚火箭长度 21.3 米,直径 1.63 米,名字叫 “猎鹰一号”,即将准备发射。

Space X 将制造完毕的 “猎鹰一号” 运至范登堡空军基地,这个基地曾发射过载人登月等重大任务,对于眼前这枚毫不起眼的火箭,范登堡空军基地的工作人员认为它不应该叫 “猎鹰”,叫“麻雀” 或者 “杜鹃” 更合适些。

再者租用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台的波音、洛克希德、美国空军,这些航空航天领域业界大佬们都有着自己的伟大构想,他们对帮助一个互联网高管进入太空,并没有兴趣。于是,“猎鹰一号” 在范登堡空军基地的发射计划也就不了了之。

无奈之下,搜寻全球赤道附近的合适区域,越靠近赤道的地区,越能借助地球自转,使火箭进入太空(这也是我国建设海南文昌发射场的原因之一),马斯克决定去夸贾林环礁发射 “猎鹰一号”。

这是位于关岛和夏威夷之间的环礁中最大的岛屿。岛上灌木丛生,天气闷热潮湿,太阳又异常的炙热,将人的皮肤灼伤是常事。

马斯克团队在岛上建造了一个发射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正常情况下每天的工作时间要超过 12 小时。但大多数时候,团队都是非正常工作,一天工作近 20 小时,火箭被运到发射架,因检测出故障,而被拆了下来。当再次运到发射架上,工程师又检测出新的问题。这样来来回回的运输检查,不知发生了多少次。

恶劣的环境,艰苦的工作,没人放弃,马斯克带领的是一帮真正做事情的人。半年之后,“猎鹰一号” 终于要迎来第一次发射,可是在最后的时刻,却检测到,火箭上的一个阀门无法关闭,火箭液体推进剂大量损失,发射任务被迫中止。

数月推迟之后,“猎鹰一号” 迎来了它的真正首发。这是全球第一枚由私人研制的液体燃料火箭,备受瞩目。

那一天,阳光明媚,蔚蓝的大海与湛蓝的天空交织在一起,分不出边际,只有远处的白云可以提示着,哪里将是 “猎鹰一号” 要飞往的地方。

火箭在发射 25 秒之后,闪出一道火光,最终,摇摇晃晃坠了下来,火箭上的卫星把 Space X 车间的屋顶砸了个稀巴烂。

马斯克似乎早就预料到了这一切,“飞马座火箭前 9 次发射只有 5 次取得了成功,阿里安火箭前 5 次发射只有 3 次成功,联盟火箭前 21 次发射只有 9 次成功,质子火箭前 18 次发射也只有 9 次成功”。他这样鼓舞整个团队。

事故之后,马斯克将矛头指向了霍尔曼——这个团队核心人物。他认为是霍斯曼的检查工作出现了失误,导致事故的发生。他们为此大吵了一架,霍尔曼也离开了 Space X。

这对马斯克来说是一种损失,而且后来也证明事故是由于岛上高湿高盐的环境导致,而并非霍尔曼的失误,这个锅不应该由他来背。

对于火箭发射这种高风险事业,出现失败很正常,更何况是初次。包括马斯克在内的整个团队暴躁过、失落过,但也都过去了。

因为在马斯克心中,Space X 应着眼长远,成功之前避免不了失败,即便是刀山火海,目标也一定要达成。

Space X 重整旗鼓,整整一年之后,“猎鹰一号” 整装待发。升空不久之后,“猎鹰一号” 在空中开始解体,随后爆炸了。同第一次发射结果一样,以失败为告终,不同的是,他们很快找到了此次事故的原因——液体推进剂发生晃动,频率与推力矢量控制系统发生耦合,导致了发射任务失败。

这时候,马斯克算了一笔账,两次失败之后,如果再有第三次失败,公司的 1 亿美元资金就花完了,不会再有第四次发射的预算了。

所以,第三次发射是一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发射,如果失败,那意味着整个公司就破产了。

2008 年 8 月 2 日,“猎鹰一号” 第三次试射。这是 Space X 生死攸关的重要节点,结果,火箭在升空 2 分钟后与地面失去联系,上面搭载着 3 颗卫星以及 208 位死者骨灰(他们希望自己的骨灰能被洒向太空),一起坠落大海。

马斯克说 “从技术上讲,他们的骨灰确实能够到达太空,只是无法停留。”Space X 的员工则感慨:Space X 成了 6 年了,很多人每周在这里工作近 100 小时,他们历尽千辛万苦,面对技术方面的困难,资金方面的困难,还要受到同行的打压,没想到最后还是失败了。

马斯克投资的 1 亿美元也血本无归。

Space X 迎来了至暗时刻。公司再也没有资金进行第四次发射,当时正发生金融危机,马斯克给各业界大佬打电话,渴望得到他们的投资,但是回复不是无声的结果就是无尽的谩骂。

马斯克没有任何办法,这不光是 Space X 的至暗,也是他自己人生的绝对低谷。

在万般无奈之下,马斯克又将自己的老本 70 万美元投入到了 Space X。

有人说,如何才能成为太空领域的百万富翁?很简单,先成为亿万富翁,然后就快了。马斯克从一个已经彻彻底底实现财务自由的人,先变成了百万富翁,然后变得连吃饭租房都无法解决。

没错,中间只是经历了三次失败的航天发射。

他仍然对员工说,大家不要灰心,最近公司又来了一大波资金,咱们马上就可以进行第四次、第五次发射。可是真实的情况,马斯克应该比谁都清楚,他把一切都咽进了自己肚子里。

他鼓励大家继续并肩奋斗,终有成功之日。就像他们设计的 “猎鹰一号” 由冉冉升起,2 分钟之内坠落大海一样,他有一种魅力,同样能让大家在 2 分钟之内由失望的深渊 “V” 型反转至昂扬斗志。这就是很多人死心塌地追随他的原因。

7 周之后,“猎鹰一号” 第四次发射。我们无法想象这次发射前,马斯克是什么状态,Space X 团队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是不死不休?还是如疯如魔?

我找不出语言形容这个团队,我只是感觉到 “可怕”。如果成功,他将来会是我们的对手,神一样的对手,哪怕现在他只是一颗即将渴死的幼苗。

果然,上天还是眷顾了他的执着,第四次发射,“猎鹰一号” 成功了,这是 Space X 的死里逃生,这一年距离 Space X 成立仅 6 年。

不久之后,NASA 看到了 Space X 的潜力与价值,他们签订了一笔价值 16 亿美元的商业订单。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这一笔订单给 Space X 强力回血,自此,Space X 再也不是苦苦挣扎只为生存的一个小公司,它已经逐渐成长,成长为美国航天的中坚力量,世界也将为之震惊。

04

Space X 研制的火箭除了 “猎鹰一号”,还有“猎鹰九号” 和“猎鹰重型”运载火箭。为了降低火箭发射的成本,在实现火箭可以搭载有效载荷入轨之后,公司还在致力于火箭的回收,以重复使用,这将大大降低火箭的发射成本。

2016 年 4 月,Space X 成功在大西洋上实现了 “猎鹰九号” 一级火箭的回收,这也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海上火箭回收!

各航天大国为之震惊,它验证了火箭回收的可行性!一个私人公司实现了国家都没有做到的事,人类进入太空的成本降低一至两个数量级,廉价太空时代已经近在咫尺,这深深的改变了航天发展的格局。

Space X 再也不是一个无人在意的公司,相反,它成为了其他航天大国不可忽视的存在,一个私人公司竟然成了国家的竞争对手,这对其创立者马斯克来说,是多么巨大的荣耀,我想,当初的一切牺牲对他来说都是值得的。

不过,有着一份荣耀的同时,马斯克的妻子也在担心,俄罗斯会不会对其进行暗杀,以减缓 Space X 的前进速度。

身为中国人,当了解到马斯克及其创立的 Space X 的时候,我多少是有些酸味儿的,虽然中国航天近几年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可是不得不承认,我们仍然是追赶者,而 Space X 却是在创造历史。

多么希望中国也能早日出现马斯克一样的人物!

2020 年 6 月,Space X“猎鹰九号” 搭载龙飞船,成功运送两名航天员进入国际空间站,并实现了火箭的回收。

Space X 正以不可阻挡的趋势在快速前进,每一步都在创造着历史,同时也在警醒着我们。马斯克的终极目标是在有生之年,将一百万人送上火星,这在现在看起来仍然有点天方夜谭,但是对于这个疯子来说,以后的事谁知道呢。

从现在开始,如果这件事从别人口中说出来,你可以呵呵一笑,但如果是从马斯克口中说出来,你就要认真思考一下了。

想象一种场景:在某火箭发射基地,多个发射架依次排开,不断有火箭发射,也不断有火箭回收,然后加注燃料再次重新发射,就像太空巴士一样。升空的飞船或环月飞行、或落月,或环火飞行,或登陆火星,人类进入太空,就像在地球上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一样简单。

这不是天方夜谭,这应该是马斯克心中的设想!

从 Space X 成立之初的毫不起眼,到现在 Space X 的震惊世界,一切变化得太快,快到还没来得及有太多反应。无论是马斯克还是 Space X,带给世界的是深深的震撼,在无尽思考的同时,身为航天大国,我们别无选择,只有奋起直追……

-—- 谨以此文,献给那些志在长远,不惧失败,正在默默奋斗的人。

(未完待续……)

更多文章关注微信公众号:纵论国际

参考阅读:

《埃隆 马斯克:颠覆,岂止于特斯拉》郎为民

《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的冒险人生》阿什利万斯 周恒星译

《下一站火星》毛新愿

知乎用户 typhoon.wolf 发表

“有段时间发射关键的‘东西’(不好定义)接连失败”,能明示一下都有哪些东西接连失败么?

知乎用户 荒江 发表

有些回答是真让人讨厌。

美国航天技术优于中国,这不是常识吗?

夸耀美帝航天技术,你随便夸,没人拦着。

可有些人…

这些讨厌的家伙,一面舔美帝舔得不行,一面嫌弃中国这不行那不行。

你要反驳两句,这些人还来劲。

“真没风度,我舔一下美国你就急了。”

“我舔一下美国你们就玻璃心了。”

“一点批判都接受不了的小粉红,爱国贼。”

“连正视差距的勇气的没有吗?”

我什么感觉?窝囊,来气!

想不通为啥有这样的人。

为啥既要舔美,又要嫌中?

舔美能变强吗?不能啊。

嫌中能变强吗?不能啊。

我舔美加嫌中,总能变强了吧?不能啊!

那怎么变强?

鲁迅先生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不要自暴自弃。看到人家有好东西,要想着怎么把东西搞到手,想着怎么把人家的东西学到手,不让学就去偷去抢。

偷不到抢不到,也应该自信地说:“等着吧,我可以比你做到更好的!”

ps:如果这些人不是中国人的话,那没事了

知乎用户 F13zzzzi 发表

如何看待?

你还想怎么看待?

看待好了 spacex 能让你中国去打各种各样的卫星吗?

真要看待,请给中国航天 3%GDP 的待遇,到会儿火星都给你上去

知乎用户 Mr.T 发表

如何看待美国刚宣布形成新 “星球大战” 格局时这种引战问题就上了热搜?

接下来势必会有各路小丑出现,诸位拭目以待。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好奇怪的问题,如何看待 SPACE X 在技术上领先中国的火箭技术

为什么不问,如何看待 SPACE X 在技术上领先全世界的火箭技术?

知乎真的跑偏了。已经不再是一个为人解惑,分享知识的平台了。

知乎成功变成了贴吧,引战,灌水,编故事,装逼

甚至连贴吧都不如,很多问题在贴吧有更专业的解答,详细指导。

这种无聊且夹杂私货的问题,竟然还有人装作一本正经的回答。

以前有人评价知乎 er,先树起一个不存在的靶子,然后装模作样的去打,果不其然啊。

知乎用户 贾森​ 发表

提醒一下某些位。

Space X 也好,猎鹰也好,从不代表美帝航天技术最高水平,也不是美帝唯二的航天研发机构,更不是 nasa 亲儿子什么的(人家有亲儿子)。

所以,spacex 这样的商业航天模式发展也比中国早和好,可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知乎用户 是日已过 发表

国内主要是受思路限制,总觉得可回收是天方夜谭。

马斯克的思路不一样,这东西一定能成。本质就是控制喷气发动机实现悬停。

马斯克站在巨人的肩上,硬件模拟系统早已经推进到国内心理不适应的阶段。分系统划分项目组推进,在模拟器中组合,解决了架构问题。失败几乎都是零件失效或杂质导致。

划重点:【没有设计问题】

这是理念上的先进带来了实践上的先进。

这种理念下,庞大繁琐的管理机构屁用没有,模拟器足够强大的项目压根不需要领导,只要牵头的人思路正确就行。所有项目组直接向马斯克负责,第一步,看实物运行,给出性能参数、结构参数、寿命参数,第二步直接进模拟器,错就是错,对就是对,第三步,真组装,真发射。

国人只看到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完全没看见模拟器里的千锤百炼。

知乎用户 随风 发表

别泄气。我认为没有不可逾越的超越。把那么多发动机集中起来,把那么多小电池集中起来,就说明了不算什么技术,或者只是工程技术而已,只要中国资本再这块觉醒,根本不是问题。中国在基础科学差距才是真正的差距。

知乎用户 冯某 发表

古怪的问题,马斯克就是从 NASA 弄到了大量的技术和专业人员,才能搞起太空探索公司的啊,怎么分开看呢?另外,马斯克的一些技术(回收),要比 NASA 还要先进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中国没事搞什么火箭技术,又浪费老子纳税人的钱。

知乎用户 比目鱼比目鱼 发表

领先一丢丢算不上多先进,中国航天的问题是摊子铺的太大,研发投入太多,应该把那些杂七拉吧的科研院所都裁掉,然后一个工厂批量化生产长征成熟型号,靠产量和规模化来降低成本,不见得比回收成本更高。

知乎用户 韭菜的自我修养 发表

因为 nasa 技术一直领先,space x 就是 nasa 的儿子。航天一直都是一脉相承,一个没背景的公司无中生有自行研发超越举国体制产物 nasa 的科技树,在想屁吃。space x =NASA

知乎用户 Longinus 发表

“追上”?搞笑么?

告诉你们真正高科技的唯一标准:定价权。看看外国列强的设备,哪个不是漫天要价的。要是中国能仿造,价格立刻跳水。反过来想想,中国帮人放卫星,能漫天要价吗?

知乎用户 谢顿 发表

一:猎鹰 9 的液氧煤油发动机虽然没我国强,但敢绑那么多个在一起用,说明他们对这项技术是完全吃透的。

二:人家液氧甲烷发动机的研发进度可是大幅领先我们的。

三:将 SpaceX 和 NASA 孤立开本来就是不对的,这公司就是 NASA 用自己的技术扶持起来的,目的是约束洛马波音的漫天要价行为。

知乎用户 kikikoo 发表

专注评论技术的其实都没搞懂 Alon Musk 的真正意图.

作为马斯克创建公司的员工和特斯拉车主之一,我来瞎掰几句。

我们先搞懂 Musk 的终极理想是什么,在很多场合大家都能听到他本人的阐述:创建一个清洁的世界。其实这更像是他为自己公司打造的广告语,或者说是表面的理想或目标。

要真正理解这个现实生活的钢铁侠,就得回顾他的成长经历:10 岁学会编程,12 岁设计太空游戏,17 岁离开家庭去加拿大(并取得加国国籍),23 岁取得宾州大学经济学和物理学学士学位。24 岁进入斯坦福攻读应用物理硕士但很快辍学然后开始连续的创业。

马斯克先后创建的公司涉及金融,汽车,和太空产业。看清楚了么?只要再加上一个军工那答案就呼之欲出了。。。

我们换个角度来解答问题,当今世界最强大的国家是谁?这个国家最强大的基础是什么?这些最强大的基础(或产业)真的像表面那么牛 B 么?

马斯克用了 20 年时间来回答这些问题,传统金融很牛么? 看看 PayPal 吧;传统汽车很牛么?看看特斯拉;传统航天很牛么?看看 SpaceX; 传统通信很牛么?看看星链星座。。。

所以呢?马斯克不就是一个典型的反传统反强权的五四好青年嘛?嗯,最近他和共产国家走得有点近,持有特斯拉股票的要当心。。。

顺便回答下题主的问题,这家伙是同时学经济和物理的。也就是他 “反对或者颠覆” 传统产业(或技术)的手段是来自经济学和物理学。至少不是你们谈的那个层面的技术。

鄙人并不崇拜马斯克,但我和他一样有一颗反传统和科幻的心, 未完待续。。。

-——-6.2 补充

本想写篇长文把马斯克所创建的公司从技术到商业模式全部撸一遍,但干这个事显然吃力不讨好,也不见得有人喜欢看,所以就直接跳到结论吧: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 SpaceX,特斯拉汽车,以及未来的 Starlink 共同的成功秘诀,我会说马斯克巧妙地用经济学的手段解决了技术上的难题。

怎么讲呢?12 年 Model S 推出市场的时候,很多人是报着看笑话的态度的,尼玛的,把七千多个廉价电池(当时的 18650 锂电池,主要用于笔记本和电动玩具)串一起就想颠覆燃油机汽车了?其实这个争议一直到现在还存在,尤其是是最近上海的 Model S 自燃事件再一次把公众对电动汽车的电池使用质疑推到高潮。

但执狂的马斯克就坚持这么干了,17 年随着 Model 3 的推出(虽然升级了电池,但基本原理还是堆量),特斯拉对传统燃油汽车发起了冲锋的号角,在资本市场空头的不断质疑和打压下,特斯拉汽车以碾压式的优势把同级汽车(比如同价位的宝马和奔驰 3 系列)远远甩在身后。中国政府对 54 好青年马斯克没有理由不偏好,上海以极其优惠的条件把特斯拉引进中国。如果哪一天 SpaceX 在美国混不下去了也可以考虑来中国。。。

把传统的技术标准化再大量重复,通俗点就是堆量再堆量,再利用快速迭代的方法提高稳定性和进一步降低成本及提高用户体验,是不是像极了码农眼中的敏捷开发呢?其实马斯克不就是个扛着码农大枪的革命先驱嘛。

这个套路同样用在了 SpaceX 上,猎鹰火箭的发动机 “梅林 - 1D” 论技术说它是过时产品都不为过。但马斯克硬是把 27 个看似普通(但成熟)的发动机并联以达到人类太空史上仅次于土星 5 和能源号的运载能力。

Starlink 的首批成功发射再次把这种堆量的模式夸大到极致,想想看,未来天空中密布着来自马斯克公司的私人卫星,摩托罗拉的铱星会不会从坟墓中爬出来索要专利费呢?

当然这么干是要有勇气和运气的,勇气是你要敢于正面怼那些发号施令很长时间的江湖大佬,好在硅谷钢铁侠的光环在星球大战及漫威英雄熏陶下的美国新一代中还是有极大的号召力的,天下苦秦久矣!

运气这东西只能说一直都是留给有实力有准备的人的,为什么是马斯克而不是别人能把互联网的模式或者软件中的敏捷开发方法论引进传统的垄断行业呢?人家 12 岁就能写太空游戏软件了哦…

知乎用户 心雨心随 发表

换成中国,全国各地先建上几百座航天城再说

知乎用户 我笑起来真可笑 发表

spacex 系列产品是美国在拥有极高上限技术的情况下(土星五)一个锦上添花罢了。我们国家首先任务是把我们运载火箭能力的上限推高。

知乎用户 知道不知道 发表

我只知道他的火箭振动器是中国造的,并且这玩意只有中国造的 nb

知乎用户 运气就是好 发表

可能是因为马斯克对知识分子比较尊重,不会一言不合打个鼻青脸肿吧。

知乎用户 伍坤 发表

首选就得先定义什么是火箭技术。space x 领先的的是火箭复用。中国有分级燃烧循环煤油机单台 120 吨推力,有 50 吨的 yf77 燃气发生器循环氢氧机,有 YF75D 膨胀循环先进上面级发动机。space x 据我所知都是用的梅林 1D,煤油氢氧机。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别瞎想了,Space X 怎么可能领先,说实话他们的技术我们看都看不上,我们可是世界第一,别听什么外媒的报道,那都是骗人的,只有我们才是世界第一,加油奥力给

知乎用户 武陵客 发表

SPACEX 可能会降低成本,但马斯克这个人我看不太清,starlink 我认为市场空间很有限,超级高铁我认为无意义

知乎用户 巫上玄 发表

那不是很正常么?NASA 的研究成果商业化的结晶,能比中国这个起步晚,投入低的国家差?那才是真的没天理。中国这几十年的航天事业投入跟美国比起来那差距岂止十万八千里?NASA 在冷战这几十年获得的投资才称得上是举国之力。至于中国的那点航天投入,不够看的。

知乎用户 逍遥不得子 发表

首先得说一下,什么是所谓落后。航空航天技术本来就属于霸者之证。航空母舰都算不上什么,毕竟泰国也可以拥有一艘。但完整的航空航天技术,只有美俄中三个国家拥有。其中美俄是互有长短,中国是几十年的老学生。落后是必然的,落后代表你还有资格追赶。

向日本,欧洲,都已经躺平了,不追赶了,只搭车。而印度这样的国家…… 不好形容,只能说他自己玩的挺嗨。

中国天和空间站核心舱和前苏联几十年前的和平号如出一辙,如果没有一点借鉴那我是不信的。不过即使借鉴也很正常。空间站这方面,美国都得拉着俄罗斯干,因为俄罗斯在这方面是最先进的。我们摸一下怎么了。

再说” 空叉”,它代表的是美国航空航天技术的顶点。你说中国落后于美国那大家都觉得理所当然,不新鲜。说中国落后于一个私人公司,那多惊悚,多吸引眼球。但其实一个意思。

中国军工早就远远落后于洛马和波音这两个公司了,是个人就知道吧?原理其实是一样的。航空航天技术原本也把持在这些公司手里,现在只不过是把其他公司的技术重组整合到了” 空叉” 公司而已。

美国一直都是大公司的美国,美国铸币权都在大公司手里,别的还用说?航空航天技术的私有化可能意味着又一宗国有资产流失的案例。没啥,美国也习惯了。

不是说空叉不先进,而是太先进了。

知乎用户 梧桐树马先生 发表

美的,掌握核心科技。

哦,不。

是美帝,掌握核心科技

SpaceX 在美国,有最先进的产业技术支持,有全世界最顶尖的人才。看过《硅谷钢铁侠:马斯克》这本书,马斯克笼络了很多美国 NASA 人才,而且得到很多支持,不过他的成就是商业化运作了,而且把成本和科技应用到极致。

我们有没有能力赶超?

有这个经济能力,但还没有那么多的顶尖人才,和强大的产业支持。

只有在未来,天时地利人和都齐了,再谈赶超

知乎用户 burger 发表

没图没视频,但看完应该会有点收获。

说明:我国国策尚有进步空间。

SPACEX 的成功,是社会资本助推下的结果。

和必须经过,财政部、工信部、人大等部门 / 在美国是 NASA、国会、财政部等部门,的批准,才能有钱花的国家项目有所区别。

发展航天科技这种不能立即促进民生提高的事情,又涉及如此大规模的纳税人血汗钱的使用,在哪种政体里,都是必须谨慎为之的事。故而资金投入总是一个固定的大概数字。

然而资本是逐利的。ABCDEFG 轮进去,只要后面能退出,不管是上市还是卖老股,企业亏不亏,并不重要。

SPACEX 做的事情,就是吸引了许多原本无法进入美国航天领域的资金(相比财政资金,spacex 吸引的资金,从的风险偏好,利益诉求,乃至国籍都不一样),投入到了美国航天事业。对美国的航天事业,自然有了极大的推动。

国家科研项目的各种可行性分析、物有所值、N 次评审,在 spacex 都不存在,他们只需要做好一个工作,抓住资本的眼球就行。

这种模式,固然,可能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可能轰然倒塌,但圈到的钱,已经转化为了美国的技术储备,站在国家的立场上,和用股市去,拯救国企、刺激科创,都是一个道理——割社会的韭菜。

实际上,市场经济里,社会财富规模往往大于国家财政。国家不想出一个利国利民的好办法去收割,也就白白的被贪官污吏和 P2P 集资,还有保健品去收割了。

在市场化走到今天的中国,如何好好的收割社会资本的韭菜,把他变成新的生产力和国力,这个问题,值得细细思量。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465Pq6 发表

题主新闻联播看多了吧。中国从来就没有超越过美国,而且还落后很多年好不好。

我们国家这方面的预算超低的,科研人员都是强调奉献,普通白领的工资到深山老林里面造火箭

其实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奉献是应该的,以前八路军大战,都是领导在前面带队冲锋,大家都奉献可以,可是现在资本主义化这么严重,社会蛀虫如此多,还谈奉献,谁愿意给你干,不公平。所以航天人才流失严重,预算严重短缺。根美国的差距,一直是有的。不存在被超越这种东西吧。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突然刷到这个问题,评论简直群魔乱舞,颇有一种美国大使馆微博下面评论的风采。简单说就是不了解科研实力,科技创新的本质及其背后所代表的的东西。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其他技术都可以各种角度解说,然后宣传多牛逼,类似于拿诺基亚老人机怂 iPhone 和安卓,你还可以说续航牛逼、耐用性牛逼、电池可更换牛逼,毕竟普通老百姓也不关心整体。

但火箭这个实实在在的优雅落地,真没办法了,总不能用 ps 和视频特效吧……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少吹牛,少当键盘侠,爱岗敬业,承认差距,踏踏实实追赶。

马斯克的 space 在整合资源上,实实在在给我们上了一堂课。技术分析起来,你每一个都想得到,也都能理解,就像 18650 电池搞电动汽车、康达效应变革的 model 3 空调,说起来谁不懂?可却用得那么巧。

知乎用户 王大胆 发表

CN 搞航天的进来表示:楼主措辞稍有问题。。不是可能,是已经。。。

知乎用户 张锐 发表

  1. Space X 引以为豪的火箭技术现在未必靠谱。马科斯自己都说,只要重型 “猎鹰” 不爆炸,就是成功。因为很多个发动机绑在一起,振动的情况非常复杂,有时自己就散架或者爆炸了。
  2. Space X 使用的 “梅林 - 1D” 廉价火箭技术和性能,和当今的中美俄火箭相差太大,尤其是推力和燃烧室压力。因此很多低性能的火箭绑在一起,大部分推力都用于发射自己的重量了,而不是提升有效负载。
  3. 虽说 27 个火箭,坏上 2 枚依然能发射,但是坏掉的火箭就从动力来源变成了阻力来源,这对于远距离飞行,乃至途中的变轨,都是很大的负担。

知乎用户 摩耶猫 MayaCat 发表

去搜索一下电磁弹射入轨,了解一下什么是未来。化学火箭就像燃油车一样很快成为历史。再牛逼都要被淘汰。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并不存在超越这一过程。

马斯克就算是地球皇帝,也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从零搭建起整个航天工业。他主要还是得益于奥观海时期的松绑政策,以及 nasa 的扶持。

航天未必是中国引以为傲的产业,但确百分百是美国科技王冠上的明珠,但这颗明珠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从喷气推进实验室成立到现在,已经走过了八十多年,美国政府对这个亲儿子从来都是捧在手心。据我所知,中国的任何现代工业都没有获得过类似待遇,美国人形容一个天才科学家通常都叫他火箭科学家,中国的火箭科学家们穷的买不起房纷纷转行。这地位差距不是一点半点,这些题主到底知不知道?

所以,在人家随便掉根毛都比你大腿还粗的情况下,这么随意的说被超越,说实话还挺厚颜的。

我敢说现在如果国家航天局把技术随便包给哪个企业,场地设备随便用,把离职那些人都招过去,用不了几年,这个企业的航天技术也会超过地球上大部分国家,那这些国家的航天人是不是都要羞愧到去跳海?搞笑呢吧!

知乎用户 云城 发表

你确定是 Space X 的技术?而不是 NASA 的技术?这个问题有点标题党了。Space X 存在的价值是 NASA 利用其资本制衡波音。中国航天远远落后于 NASA 是真的,Space X 就算了吧,它哪来的技术?核心工程师与技术基本都是 NASA 给的。

知乎用户 陈有鱼 发表

不是 SPACEX 技术超过了中国,而是美国技术本来就比中国好。很多人一听到 SPACEX 是私人公司的,就真以为是白手起家,自研自专。其实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

可以这么说,SPACEX 的技术就是 NASA 的技术,顶多后期又深入优化了一下。无论从材料,发动机,陀螺仪,燃料还是传感器,飞控等等方面都是如此。

如果让 SPACEX 从头研发,马斯克那点人根本不够用。总得来说 SPACEX 技术确实先进,但这是因为美国各方面的先进,跟是不是私企毫无关系。

知乎用户 嘿嘿嘿 发表

正视差距,做好自己。抓紧时间,迎头去追。不然还能怎么样?在这喷自己国家有多么衰弱吗?何况中国现在也真的并不是渣渣。

知乎用户 不告诉​​ 发表

就是那撒的国资经费不足民资版,相当于那撒的有线分裂而已。

你说那撒二代超越中国不正常吗?中国自己说差着人家几十年呢,现在人家资本升级,游戏规则进化了,为什么要不如中国呢?人家成立那天的起点就比种花家高了几十年!

所以中国也在立刻学习啊!民资版航天开始试水,看看民资版迭代能不能快于国资版。

而且中国引以为傲的火箭技术是发展得快,从全球倒数到世界第四或第三,而不是说自己能拿第一,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moLsDf 发表

强者崇拜真可怕,虽然很多人知道强者那方就是自己的敌人,也要去舔.

承认别人强的同时,没必要来贬低自己人一下的.

科学崇拜大于民族国家利益,我搞不懂这其中的逻辑

因为别人强,所以咱们就不要支持自己国家的发展了. 这是我看很多答者的核心观念.

知乎用户 新千万个为什么​ 发表

SpaceX 三高层辞职!新千万个为什么:火箭领域领导地位已动摇

太空探索公司 SpaceX 近期有三名高管求去,认为可能动摇其在业界的领导地位。

全球首富马斯克旗下航天公司 SpaceX 的火箭业务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但却传出两名副总裁、一名高端主管先后求去,分析,这可能会动摇 SpaceX 在业界的领导地位。

《新千万个为什么》报道,今年对 SpaceX 来说是成果辉煌的一年,不仅成功发射猎鹰 9 号火箭,将 12 名航天员送上太空、扩大 Starlink 卫星互联网服务,还持续在火星殖民船「星舰」(Starship)方面取得进展。不过,三位高端主管的离职,令外界质疑 SpaceX 的研发情况是否不如预期顺利。

多名知情人士表示,SpaceX 副总裁 Will Heltsley 已经离职,他负责猛禽引擎的开发,该引擎在星舰项目中扮演要角,但目前缺乏进展。Heltsley 的离开,显示 SpaceX 在引擎开发部分面临巨大压力。

另外,负责任务和发射移动的副总裁罗森(Lee Rosen)以及同部门的高级主管 Ricky Lim 也在上周离职,这三人在 SpaceX 任职时间自 8 年至 13 年不等,失去这些资深员工,对 SpaceX 来说影响不小。

科技改变世界,知识改变命运!

欢迎点赞、关注,了解电脑、手机、相机、数码、3C 新资讯!

来都来了,就加个关注吧!

知乎用户 Miracle 发表

人们只是好奇别人一家私人公司为什么比你一个国家都强吧

知乎用户 陈牧 发表

你这说的中国的火箭技术一直都是跟踪模仿阶段,创新比较少,基本上都是自己用。而且都没投入多少钱。就这产出比已经很强了。我都要为航天人抹一把泪了。现在经济条件好了。就可以调高待遇吸引人才了。而且马斯克给我们展示了他的理念,我们完全可以学吗。他那种方式成本又低效率也高。我感觉非常适合我们学习啊。落后就得跟着吗。学习先进吗不寒颤。等我们再富一些再来试错创新吧。

知乎用户 huang 发表

人家可是发展了几十年的积累,你说中国航天技术落后,其实也没落后多少,全世界能玩航天的国家一只手都能数的过来。

知乎用户 ruoyu 发表

这本来就是很正常的事情,承认航天落后美国是实事求是。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没钱搞 hkht,钱都去 fdc 了。我们深圳 fdc 五十万亿人民币市值,结果 hkht 一年就千亿不到的投资,这是一个耻辱。不是一个光荣的事情。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2~10 倍!

知乎用户 日女坦 发表

不是一直如此吗?中国航天技术从未超过美国啊,题主为何有此一问呢?

知乎用户 lxlll 发表

首先马斯克是我的偶像 非常尊敬钦佩这位钢铁侠。

钢铁侠的成就有目共睹不渝质疑。

但我还是要说 马斯克的成功也不要太过于放大并且个人因素也不是全部。因为马斯克成功根本来说 是国家和企业的合作。 NASA 给予了 space x 大量的技术支持。最开始马斯克自己的总资产投入也不过 2 亿美金 同时还有特斯拉 、新能源项目等各种烧钱的东西。从现实意义来说 单独靠这几亿美金 哪怕马斯克的团队智商超越地球人 几亿美金想从零开始制造太空技术 还是脱离现实的。

而且超越中国 也仅仅是一个领域 中国的火箭太空技术涵盖的领域特别广 不能说一方面领先 就是全面胜利了。印度也有很多技术是相对先进的呢。所以不要以偏概全,过度吹捧马斯克。

所以马斯克是真的牛逼 毋庸置疑 但是也别迷信 。因为我们国家的火箭航天也非常了不起。

知乎用户 江团之海 发表

我觉得,什么探测火星空间站商业载人,都不是眼前最重要的。

拥有完全自有技术的发射技术,打造了北斗系统,接下来的台海战争南海战争甚至太平洋战争,不被遮眼睛。

这不就是最大的成就?怎样不能算成伟大?

知乎用户 SuperAllen​ 发表

这有啥好对比的,一个是没有商业环境与基础的政治需求下的产物,另一个是在有真实商业需求和良好商业环境下的产物。

中国牛逼就完了,再乱说小心你的号没了。

知乎用户 马晨曦 发表

美国登月的时候,东方红没上天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这公司别说 996,007 我也愿意干啊,马资本家滚蛋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华为去美国开个类似公司可行不?这根本不是公司与国之间的较量…

知乎用户 盖浇饭 发表

有毒的问题 中国的火箭技术本来就不是第一梯队的 跟日本 欧洲是一个档次 真正着急的是俄国人 接连拿出了两个超重型火箭的 PPT

知乎用户 豆腐脑 发表

我觉得如果 space x 也超过了 nasa,那超过中国不是很自然的事吗?

知乎用户 Rocky 发表

哈哈!这是汽车广告!太搞笑了!

知乎用户 野兔等 发表

美帝一直都是顶点,从没有任何人超越过。

知乎用户 無花 发表

等一下,让火箭先飞一会儿。

知乎用户 特青年 发表

一国之力与一个公司之力比,总是胜之不武

知乎用户 daladala 发表

建议修改问题为 “如何看待努力上进的富二代用不到七十年时间再 ** 领域领先刚能吃饱饭的穷小子”

知乎用户 Thnaos 发表

有更强大的经济基础,更强大的技术积累,比你强很正常,想想 NASA 在詹姆斯韦伯望远镜咋的一百亿刀,再想想中国一年的航天经费。。。。很多时候投入和回报是近似成正比的

知乎用户 想入非非喵 发表

其实可以做个比喻 美帝的技术天赋树可以点用的天赋点也很多,那么他就可以在看上去还不错的天赋上都点了。中国的技术树可以用的天赋点相对少了很多,那么点天赋的时候只能在最实用,最符合当前需要的天赋上用天赋点。

知乎用户 一切如旧 发表

摸着鹰酱过河。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看到人类文明不断进步,这才是一种自豪感。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看到几个评论也是搞笑!什么时候我国比美国强了?有些人看到标记地球一下高潮了,别忘了人家的东西是人家的,不信你交学费去学看他教你不?一群厌恶自己国家的的人还不得不活在自己国家,没有勇气改变自己国家的勇气的人,你想去跪舔人家高富帅人家都嫌弃你便宜!不信你移民啊!看看人家要不要你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为何 SpaceX 刚起步时我国没有及时跟进?

知乎用户 asdf​ 发表 和另外一个问题 “如何看待 SPACE X 在技术上可能已经超越了中国的火箭技术?” 其实是一个问题。 如何看待 SPACE X 在技术上领先中国的火箭技术? 节录如下: “航天里地位水平不低的很多人长期没有意识 …

中美太空往事:蜜月、脱钩、突围、堵截

有趣且深度的硬核财经 行业故事 -No.39 中美太空往事:蜜月、脱钩、突围、堵截 作者:刘芮/董指导 支持:邹润芳(天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 1957年10月4日深夜,苏联拜科努尔发射场上的一枚R7火箭在凶猛的烈焰中成功发射。第二天,美国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