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规定房价跌幅不能超 15%,广东省地产商会称「『限跌令』让房企进退两难」,如何看待这一政策?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财联社连线​ 发表

历史多次重演,但又不会简单重复。

看看 2008 年到 2013 年的钢铁,就知道房价和地价这种重要的银行担保抵押物跌幅超过 15%,对开发商和地方政府来说极可能会发生什么:

2008 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爆发,中国出口急转直下,从年初 26.6% 的高增长迅速回落至负增长,到 2009 年一季度末,出口增速转为 - 19.7%,工业生产大幅下滑,发电量零增长,大量中小出口企业倒闭,季末全国城镇失业人数达到 196 万。有鉴于此,我国政府推出了四万亿的投资计划,旨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与稳定国内经济。

四万亿计划出台后,资金密集型的钢贸企业成为各家银行的宠儿有的银行为了方便完成放贷任务,甚至专门将支行网点开在了钢材市场的旁边。据上海银监局统计,在钢贸行业繁荣期,仅上海地区的钢铁企业贷款余额就接近 2000 亿元,以上海周宁商会公布的贷款平均成本 15% 计算,钢贸商每年支付给银行的成本高达 300 亿元,是当年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之一。

随着四万亿投资盛宴的开启与钢材价格的飙涨,长三角地区的中小钢贸商通过融资互保、交换钢材库存等多种方式,**向银行套取了大量资金,再把融来的资金投入到股票市场与房地产市场里进行投机,**一部分为国内房地产市场价格上升尽了一点 “微小的” 贡献,另一部分在股市中就此“消失”,进一步放大了钢贸圈的“借款黑洞”。

**随着 2010 年国家地产调控政策的出台,钢材价格在 2011 年迎来暴跌,**大部分上海钢贸企业陷入巨亏和资金链断裂的境地。

2012 年 3 月到 9 月,螺纹钢价格从 5300 元 / 吨猛跌到 3300 元 / 吨,银行对钢贸行业的信贷政策由扩张转为紧缩并开始抽贷,引起大量的钢贸商破产跑路,钢贸商在钢铁产业链中最先出局

2013 年,钢材业销售利润率只有 0.65%,钢贸行业本身亦难以为继,进一步加剧了银行的担忧并开始采用各种手段进行追贷。据上海法院公开资料显示,2013 年 4 月一个月内上海即开庭 209 起银行起诉钢贸商案件,2013 年 8 月,上海一个月内开庭的钢贸金融纠纷案增至 302 起。

为了收回贷款,银行的客户经理们甚至采用了 “骗还贷” 的套路,先跟钢贸商保证还上这笔贷款立马放出下一笔贷款,并向钢贸商展示下笔贷款已经办好的手续和印章。当钢贸商去刷信用卡或者借高利贷还上上笔钱后,客户经理们开始借口 “领导出差” 或者“换领导”,用各种理由表示不再放款,这进一步加剧了钢贸商的资金链紧张,并最终引起了钢贸行业的崩塌。

2013 年的钢贸坏账事件直接导致 50% 以上的上海钢贸企业因银行借贷无法偿还而破产或濒临破产,700 多人被通缉,300 多人入狱,上千家企业成为被告,上万张信用卡被严重透支。

经历了 2013 年上海钢贸行业坏账事件后,各大银行纷纷将钢贸行业列为谨慎型行业,采取逐步退出的方式挽救损失。而钢贸行业作为资金密集行业,银行的信贷限制对其发展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并由此一蹶不振。 ”

以上为部分引用,详见原作者链接内容:

【CIFER 看大宗】大宗商品企业融资难:谁之过?

知乎用户 Jack 学长 发表

加拿大

房价太高了,是外国人在炒房,我们出台海外买家税,希望把房地产价格打下来。

美国

生活成本太高,租金太高,房价太高。我们加息,这样贷款的费用就提升了,卖家就会把房子卖掉,这样就可以控制房价了。

中国

多地限制房价下跌,允许父母公积金偿还房贷。六个钱包理论,变为现实。

中国专家:

房子没有刚需一说,买不起房子难道还租不起房子吗?

中国房子太便宜,年轻人就该买不起

还有白岩松老师的名言:难道我们现在指望的是房价很低?然后工作到处随便找?然后一点压力都没有?然后只要喜欢的女孩跟她一追求就 OK?

不会吧?不会吧?不会吧?不会吧?不会吧?不会吧?不会吧?不会吧?不会吧?不会吧?

不会有人不知道,房价是政府不想跌吧。

2019 年中国房价收入比稳居世界第 2,中国香港稳居世界第一

是日本的 2.7 倍,加拿大的 4 倍,美国的 7.5 倍。

知乎用户 多伦多方脸​ 发表

房地产方面,所有民企正在加速退场,能保证自己在这次烟花中还能全身而退就很不错了。很多民企算完账还是一屁股债。而现在各个城市的土拍,基本上都是国企央企,或者城投城建在拿地。

好比我所在的城市中山,六月份的土拍静悄悄的结束了,连朋友圈都没有几个人发。说实话,居然没有流拍是很多人没想到的,但清一色国企拿地,基本上底价拿地。

所谓的国企央企帮扶房地产民企度过难关,只是去低价收购民企的优质资产。但普通民众想要低价购房,想都不要想。一鱼两吃,一箭双雕,左手割民企,右手割民众,妙不可言。

前段时间万科郁亮说,底部已经出现,但不会反弹,慢慢恢复中。大家都知道房地产有泡沫,死撑着价格,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口口声声说到底,这个底谁在托着?自然是央企国企,地方城投城建。

这些国企都去借银行的钱,拿老百姓的积蓄炒高房价,再让老百姓买。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当年轻人不愿意买房背上沉重债务,当民企纷纷暴雷倒下,国企央企站了出来接过了稳房价的大旗,看来年轻人也不是那么重要,生育率也不是那么重要。

只是现在年轻人就业率低,中年人 35 岁难就业,再把生育率搞到负增长。没有后来人,再过十年,70 年出生的人要退休的时候,他们的社保退休金往哪里领呢?难道要靠什么个人养老金?不会吧?虽说都相信后人的智慧,但是没有后人了,哪来后人的智慧。

利用城建这个白手套,把钱从银行借出来,给地方政府发工资,这样左手转右手,能玩多久?拍来的地可是要建房子的,确定五年后还有年轻人买高价房么?

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偏偏是 22 年出了那么多银行事故。那么多年来,大笔的亏空和挥霍,还有谁去填上?那些红码的储户吗?

当房地产成为一个只进不出的修罗场,完全虚高的价格不能匹配居住使用价值的时候,谁还愿意买房?

如果房产税导致持有房产成为一种持续性的负担,我要说到时候房子打对折都卖不出去,你信么?

历史上就没有软着陆的经济危机,都只是最大限度的收割韭菜,尽力去保全那些核心利益者。

买房接盘这种事情,不参与就不受害。目前形势,要有危机意识,看好自己的钱,过好当下。

都说我写的是爽文,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hardy 聊一聊。里面有被删掉的文章。

知乎用户 hardy​ 发表

“既然国企可以低价收购民企优质资产,普通民众为何不能以低价购买商品房?” 广东省地产商会质疑道

知乎用户 明潜宇 发表

先给大家看两组对比:

第一、房贷利率对比:

中国大陆的房贷水平在全球算非常非常高的,拿中国台湾省作对比,台湾省的房贷利率在 0.88-1.92 之间,假如贷款 100 万,还三十年,大概需支付 25 万利息。中国大陆的利率大概在 4.4-5.2 之间,同样贷款 100 万,30 年,需要支付 97 万利息。

第二、破产清算政策对比:

拿美国举例,实行的是无追溯权房贷制度,也就是说如果你断供了房贷,那么只用把你的房子拍卖了即可,哪怕由于房价暴跌。房子资不抵债,你只用承担你的首付和已经交了的按揭款,剩下的由银行承担。

这就保证了你哪怕倾家荡产,但还可以在清零的状态下从头再来,不会欠一屁股烂账过得生不如死。

但是在天朝,如果金融危机,失业率飙升,房价暴跌,你的房子抵押给银行,卖得钱依然不够还房贷的话,剩下的债还是要你自己背着,银行没有一点责任,这可能是毁灭人一生的巨大惨剧。

而且,你买了烂尾楼,住不进房子,出现这种情况,依然是你跟银行的债务关系,这辈子玩完。至于房地产商,他早就跑路了,人都找不到。

(再谈谈 70 年产权,中国最伟大的原创高科技发明:公摊面积等等,就更扎心了)

假如不限制房价跌幅,任由房价按市场规律下降,那么社会将要承担的崩溃压力,将是很多国家的数倍。

首先,房贷利率过高,意味着房子很容易就垮到了偿还按揭没有任何意义的程度,还别说房价垮到首付价,房主必定弃楼,因为每交一次钱都是冤大头;就算只垮到了你计算一下,发现卖了房后面的按揭都可以不交就可以重新买一套的地步,就够大家喝一壶。

确实按揭压力太沉重太沉重,非常轻易就会垮到缴纳房贷没有任何意义的程度,到时候大量的断供房堆积如山,银行积累恐怖的呆账坏账不说,社会信用体系也彻底崩塌。

其次:国外发达国家,断供破产的风险由购房者和银行共同承担,购房者最多不过净身出户而已,损失的只是以前的按揭和首付,银行把后面的钱给承担了,所以当年 08 年次贷危机美国的银行才那么惨。

而中国大陆,购房者不但按揭首付全部挂壁,还要被银行追讨剩余欠款一辈子,如果这种事发生频率不算高,也就是多几个人跳楼而已,不会掀起什么风浪。

但一旦房价雪崩式垮塌,大家卖房子又卖不出去,因为都在抛售,互相踩踏,流动性被锁死没法解套,在建的楼盘也可能因为建设成本无法抵扣销售价格,而全部烂尾……

结果就是,在社会上这种倾家荡产,已经睡桥洞了,还要欠银行一屁股烂账的人就会爆发式增长……

我也不说多多少,据统计,全国有两亿人贷款买房。

哪怕只有十分之一的人还不起房贷,被赶出自己的家园,流离失所……

你能想象全中国新增四千万流浪人员,还拖家带口,是什么景象吗?

*********************************************************************************

所以,房价绝对不能崩溃,一定要稳定在一定程度,毕竟它是城市伪中产阶级的信心和脊梁,以及精神鸦片。

每当中产阶级在外面挨了上司一天的辱骂,搬完 996 一天的砖,精神和肉体被双重折磨得体无完肤过后,回到自己的家,接着被河东狮吼数落工资少没出息,被孩子糟糕的考试成绩气得怒火中烧,完成第二轮折腾,这时已经是夜里十一二点。身心俱疲的他瘫坐在沙发上,点燃一支烟,想起自己坐拥的这套数百万的资产, 脸上才露出一天之中唯一的那点舒爽和惬意。

表情如下:

知乎用户 实在哥 发表

在十二年前,当时还在人民大学的刘元春发布了一个报告《流动性回收与新规划效应下的中国宏观经济》,这篇报告里面有多处讲到房地产,其中有两个地方值得注意。

第一,报告分析了当时的房地产新政后(大致就是限售限购、增加保障房供给、管控房地产贷款、提高准备金率之类的。这是 1998 年以来,中央第 N 次调控房价了,之前每次都越调越高),做了一个基本分析,“从整体来看,中国房地产市场还没有步入真正的调整期,因为目前整个房地产市场的资金依然充足,房地产企业依然可以依赖于前期获得的资金储备拒绝进行降价销售。”

第二,报告做了一个模拟测算,并得出结论 “如果进行更为严厉的措施,导致房地产业资金链断、投资下滑、房地产价格大幅度下跌,这必将带来整体宏观经济的下滑。例如按照人民大学的测算,房地产价格下跌 30%,必将导致房地产投资增速回落 25 个百分点,全社会投资增速回落 6 个百分点左右,GDP 回落达到 2.5 个百分点左右,地方财政增速下降 15 个百分点左右。”

刘元春每年都发《中国宏观经济预测与分析》,里面都会提到房地产,大致的意见还是房地产不会有大问题。但是这个风向从 2020 年就变了,2021 年之后几乎是集体唱衰房地产。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里面一些主要成员,几乎都不看好房地产。随便举几个(马勇的发言是 2021 年,其他基本都是 2022 年)。

马勇(人大教授):我对这个问题有一个判断:投机性力量是导致中国房价上涨的重要的推动力。房子作为商品主要有三个可能:消费品(自住)、投资品(获取稳定收益)、投机品(追求转卖价差)。很多调查统计显示,中国主要城市的住房空置率在 20-26% 之间,说明房屋没有自住也没有出租,那只能是第三类投机品需求。还有一部分买了房子确实出租了,但现在只有 2-3% 的租金回报率,明显低于国际水平的 4-6%,这说明就算是出租的那部分房子,其租金收益其实也不是很高,那么在这种 “不划算的投资” 背后,获取租金收益很有可能只是附带的,主要的目标还是希望未来房价上涨,即其中暗含着很大的投机动机。

陆挺(野村证券中国区首席):以往需要刺激经济时,一个不二法门是拉动房地产和基建投资…… 房地产方面,过去几个月不少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拉动居民购房的措施。这些政策要是放到往年,应该是有些效果的,但在今年收效甚微,原因有两点。一是疫情…… 对房企来讲,如果新房销售上不去,他们也不大可能大规模去买地,这样也会限制地方政府的卖地收入。我国 90% 以上的基建由地方政府投资,而由于房地产行业的急剧萎缩,地方政府今年的土地财政收入可能要减少三成以上,或者说 25000 亿人民币左右;加上抗疫方面的大量额外支出,今年绝大部分地方政府的财政是非常紧张的…… 二是过往的政策。2015-18 年期间的货币化棚改大幅度刺激了低线城市的房地产和基建需求,抬高了众多地方政府、居民和开发商负债率,前置了大量需求。虽然一时缓解,但给中国经济和金融系统的稳定造成了较大的后遗症。在我们需要再次拉动投资需求时,政策空间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大,即使是同样规模的政策刺激所能取得的效果也会被打折扣。

毛振华(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一方面,房地产行业总体供需关系拐点已到。另一方面,“房住不炒” 背景下监管进一步趋严。近几年房地产政策调整力度很大,不仅有 “三条红线”、“集中供地”、价格管控和即将出台的房地产税,也包括在头部房企为代表的房地产体系出现一系列信用风险事件背景下监管机构出台的相关政策…… 从政府方面来看,房地产行业的收紧将导致政府财政收入的降低……

冯俊(房地产协会会长):居民部门负债率超过 60%,其中一半是房贷,根据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每年居民住房贷款还本付息额,占到城镇居民家庭总体可支配收入的 42%…… 目前房地产行业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地方财政过度依赖,现在地方财政收入中土地出让收入占到将近 70%。二是经济对房地产过度依赖。中央政策目前已经很明确了,不以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工具,坚持房住不炒。【冯俊是不多的还看好房地产增长的】

伍戈(长江证券首席):我认为目前风险应对是中国房地产最重要的事情,而非讨论其是否拉动经济…… 今年出台了新的供地政策,即三次集中供地。但在三次集中供地中,我们看到土地流拍率不断上升。过去土地成交量上不去,是因为地方不愿意出售土地,现在流拍率上升是地方给土地都不要。以前库存低,开发商就积极干。今年遇到库存这么低的情况下,开发商既不买地,也不开工投资,这和过去完全相反。

我大致拉了一下房地产一些重要数据,也能从不同侧面印证他们讲的。下面这些数据,大家可以大致看看,主要就是房地产和土地的销售情况,以及土地出让金的情况。

从上面数据看出,商品房销售、新开工同比增速都在下降(新开工为负),土地销售面积和价格同比负增长,土地出让金增速从 2021 年 6 月开始就负增长,现在负增长都,2022 年以来负增长几乎都在 50% 左右(土地出让金减半)。

2021 年,人民大学发布了一个报告《房地产市场的运行态势与经济金融影响》(主讲人就是马勇),这个报告有两个地方很有意思。

第一,报告分析了房地产相关利益链条。大家先看下面这张图,然后再看后续的文字。

这个报告是这样说的,“理解房地产的问题,需要对房地产市场运行背后的主体与市场关联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土地一级开发、房地产二级开发和房产销售三个层次的房地产金融,分别对应如下:一是一级土地市场贷款,对应地方政府的资金来源问题;二是房地产开发的相关贷款,对应房地产商的资金来源的问题;三是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对应居民的债务问题。所以,三个层次的房地产金融分别对应着地方政府、房地产开发商和购房者或者居民部门的杠杆问题。”

在大致介绍房地产贷款对应情况后,报告分析房地产利益链条的核心,“在这个模式中,地方政府处于整个房市利益的中心,表现为三点:土地出让金和房地产相关税收占到房价的 6-8 成,如果房价上涨比较快或房价比较高,其中 6-8 成是由于土地价格或土地价格上涨;二是土地出让金约占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 50% 左右,与土地和房产关联的税收占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 28% 左右。” 也就是说,最不希望房地产降价的,是地方政府。

但是房地产商不行了,他已经没有钱了,他指着回款救自己,没有办法,只能降价或者变相降价(比如 20 万的西瓜能抵 25 万的首付),但如此一来会造成两个后果:其一、地方政府受不了;其二、整个经济可能出大问题。这就是马勇的报告所讲的第二点。

第二,房地产崩盘对经济的影响。我们还是先看图,然后看分析。

马勇的报告说,“一旦房地产泡沫破裂会同时对实体和金融产生影响。从实体经济的角度来看,投资和财富下降后消费会缩减,房地产的需求自然也会下降。作为经济构成的主要部分投资和消费都会下降,导致直接拉低 GDP。从金融的角度来讲,房地产价格下跌以后导致金融违约,如果大面积出现这种情况,金融机构就会面临资产和流动性的危机,出现风险传导和资产恐慌,对股票市场和抵押支持证券产生不利影响,最后可能表现为整个金融市场上出现信贷紧缩。金融体系信贷紧缩会通过金融加速器机制,强化房价下跌对 GDP 的影响,最后使得金融和实体经济都遭遇比较大的下行或者重挫。”

马勇没有展开说,其实房地产出事后影响还不止这些。比如,房地产大量占用上下游企业资金,一旦出事,这些企业都会被牵连。但不论如何,房地产出事后,中国经济必将陷入停滞,这是无疑的。

很多人求神拜佛,希望房地产长长久久不要出事,但是经济的规律是抵抗不了的。愿意说点实话的学者,或多或少表达了类似观点:房地产已经非常危险了。

地方政府限价,用行政力量对抗经济规律,很可能仅仅是徒劳。也许,房地产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实质性下滑的第一道裂口。

知乎用户 佐伊 23​ 发表

双重杠杆的反噬!

很多人都说房地产价值 400 万亿以上,怎么算出来的呢?假设一个区域内本身有 500 套房,每套 100 万价值,流通交易的是 10 套,新增的每套交易价格增加 10%,那么 10 套需要多出 100 万,这片区域房地产总价值增加了多少呢?5000 万!100 万撬动 5000 万的财富 “创造”,但其实市场并没有那么多钱,这是第一重杠杆,流量和存量之间的杠杆撬动作用。

还有第二层杠杆,也就是首付和贷款,每套房多出 10 万,假设首付比例是 30%,那么 10 套房交易时自有资金只需要出 30 万,就能撬动交易时 100 万的额外价值,又可以撬动 5000 万的总资产增资。两重杠杆下,少量的资金就能让大家都觉得富有了,然而核心则是居民部门的财富被转移走,过去的储蓄和未来的负债。

那么问题来了,双重杠杆撬动资产增值有作用,反过来流动部分资产稍微的降价也能反过来影响存量财富的安全,一旦人们发现财富的幻觉本质,便不会加杠杆参与,二手房尽快变现冲击市场供需关系,财富的转移和土地税就无法实现,地方一般不会坐以待毙,各种手段都会引入:

1)当 30% 储蓄挖掘的差不多以后,这个游戏就无法维系了,那么就开始向下调整,增加杠杆比例,大家没有 30 万,总有 20 万,10 万,5 万,假设模型中 30 万撬动 5000 万,可以变成 10 万甚至 5 万,比如降低首付比例和首付贷的引入,放大作用可见一斑,名义上是货币幻觉,实则试探金融体系的加杠杆极限。

2)本问题相关的限跌令,可以降首付但不能降价格,房企可以违约,但不能降价回款,可以烂尾和对供应商拖欠义务,但也不能破产,靠强而有力的政策阻碍市场的运转。就和大禹治水一样,围追堵截是很难消化风险的,不在房价上出问题,地方的银行可能就要出问题,这其实就是我们经济体特色的明斯基时刻表现,虽然不像国外那样的传导引发更大的问题,实则牺牲了很多人的利益来堵窟窿。

3)当然房企并不无辜,遇到资金流问题基本都是拉更多人下马,比如此前某大的打折促销,你看重的是便宜,他看中的是你的本金。有了限跌令以后,居民还是接不起,房企无法回款,便有了所谓的打助农帮农的牌,拿高于市场的价格抵扣首付款,这种玩法农产品完全没有存在的意义,并不会过房企的手,但却打折卖掉了房子,只是拆东墙补西墙如何保证交付还是个问题。

涨的时候是市场供需决定,跌的时候却是政策主导阻碍下行,风险就在那里,成本也在那里,堵是堵不住的,就看泄洪的时候淹谁了,现阶段好是离得远远的好。

知乎用户 王克丹​​ 发表

相信党相信政府 (ΘへΘ)

既然①不许跌幅超 15%

又②只肯出半价接手优质资产

由①+②可以得出,政府理解的合理房价远低于当前市场价的 50%

一番良苦用心谁人懂?

你们房地产商应该感恩啊!

感恩啊!

恩啊!

啊!

狗头. jpg

参考资料:

①90 年代的海南,房价跌至 20%

日本泡沫崩坏时期,大量房价跌至 30%

知乎用户 宵夜要吃肉​ 发表

近年来 “恶意” 比较多

光知道的就有

恶意返乡

恶意讨薪

恶意发帖

恶意评论

恶意不买房

恶意降价

哎,谁能知道后面还会不会有恶意不工作,恶意不结婚,恶意不生育,恶意不消费,恶意赖着不 si……

知乎用户 镖掌柜专招驾驶员 发表

这有何惧?

可以打着惠农口号,以小麦、玉米、棉花、大蒜等农作物高价来抵扣房价。

已经有很多地方打样了。

应该起不到作用。

知乎用户 阅读修身​ 发表

嗯?那灵活出租可以吗?租个长期房,50 年 60 年的那种,签租房合同就行了。

知乎用户 流浪的疾风 发表

怒答一发,所说全错!

我花一个亿,盖了一栋楼,根据当时房价,这栋楼可卖两个亿,于是抵押,拿回一个亿,提前收回了成本。

三年后,房价涨幅巨大,此时这栋楼已经价值十个亿了,于是花一个亿解押之后,又以八个亿再次抵押,此时扣除一个亿成本,还多收回了七个亿,然后再投资。

但是,房价降了,这栋楼从十个亿降到了七个亿,银行要求你要么追加抵押物,要么归还至少一个亿,可是现在你账上现金流刚好平衡,掏钱就失衡,也没有多余的抵押物了,于是很可能现金流断了。

知乎用户 编号 9527 发表

什么限跌令?应该是《关于严厉打击恶意打折售房专项整治活动公告》

知乎用户 CP3 发表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故事的开头:地方政府、银行、房企及相关官僚体系,一起躲藏在房价背后吸血。

故事的转折:当房奴无法再为它们供血时,它们开始了内部的蚕食,先吃掉比较弱小的一个——房企。

故事的结尾:通过货币政策将危机化解,届时其代价不但是房奴们的日子难过,非房奴们也将被殃及池鱼。

对于老爷们来说,这不是代价,这是发展的需要,改革的阵痛,历史的必然。时代的车轮碾过,不幸的是,我们不是开车的,而是被车碾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断供潮爆发, 当房奴需谨慎。

疫情停工、裁员,企业倒闭,房价下跌,越来越多的人还不上房贷了。

全国法拍房市场正在翻倍,过去五年,全国每年挂拍的住宅用房数量由 18.6 万套增加至 34 万套,几乎成倍增长。截至 2022 年 2 月 20 日,全国住宅用房法拍房数量已经到达 175 万套。

多地 “断供” 现象的急剧增加,就是个危险信号。

去年就有人在网上宣布要把自己的房子白送,因为实在是负担不起贷款了。

而一些人最终选择了弃房断供。

就在今年 3 月,一篇《燕郊断供者的自述》在社交平台广泛流传。这篇文章的作者于 2017 年在河北燕郊买下一套 140 平方米的三居室,总价 426 万元,贷款 298 万,月供 16800 元。结果一晃 4 年过去,燕郊房价腰斩,他的房子跌到了 240 万,等于卖了还要倒贴银行五十多万。他决定断供,结果断供之后被银行起诉,还要承担利息、罚息、案件受理费、起诉费等费用,将近 20 万。最终成为了失信被执行人,未来贷款、就业、子女教育等都会受到影响。

如今,这样的故事正在持续发生着。

2021 年中国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达 38.32 万亿元,覆盖个人住房贷款人数高达 4 亿人。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显示,中国 30-40 周岁群体中,住房贷款总额是家庭年收入的 11 倍,其中,占比四分之一的低收入家庭中,贷款总额达到了他们年收入的 32 倍。对于这些人来说,这部分家庭每年仅房贷的利息支出,就将近全家收入的两倍。

在经济增长时,收入的稳定性肉眼可见,房贷压力并不会产生焦虑;一旦经济下行,房贷账单就是一道道 “催命符”。很多人问,现在这种情况下,能不能暂缓还贷?

工行、交行、邮储 3 家银行对此的回应是,确因疫情影响可以延迟。

农行上海、深圳出了内部公告,可以申请房贷延期,疫情不是特别严重的地区如北京等没有。

中国银行回应:广西、陕西、吉林以及上海、深圳等部分地区已有相关贷款延期还款政策,但具体情况还要看当地要求。

![](data:image/svg+xml;utf8,)

如果你正遭遇还款困难,可以尝试和贷款行沟通一下,看是否可以延迟还贷或者延长贷款期限,毕竟银行的目的是挣钱,而不是收房。

国人对房子是有执念的,买房能带来强烈的心理安全感。买房时亲朋好友帮忙凑首付,之后是沉重的长达几十年的房贷压力,严重影响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世事无常,还是要未雨绸缪,建议:

1、 努力工作,增加自己的市场竞争力;

2、 持续储蓄,积累备用金;

3、 慎用高杠杆透支未来。

加油!

知乎用户 张立园​​ 发表

这也是短缺经济学的一种。

知乎用户 五彩斑斓的甲方​ 发表

发展房地产推高房价好 好极了 中国梦好 命运共同体好

知乎用户 静静地 发表

我是德雷克,皇家海盗,奉旨打劫!

![](data:image/svg+xml;utf8,)

知乎用户 非扯迦南​​ 发表

这就挺有意思的,房价不能上涨,这就让房地产企业很难受。

房地产企业圈地建房的钱大部分来自银行金融投资公司,修建的房子卖不出好价格,怎么还钱呢? 毕竟企业负债率高达 85% 左右,都快赶上银行了。

企业生存都有点困难,那好,现在企业不考虑赚钱了,我现在想低价出售,快速回笼资金,转了这么多年的,总还有点家底,把银行和金融投资公司的钱还了,总还剩点。

不好意思,我们不允许过分降价促销,超过 15% 的降价促销都不得行,这对去年买房的业主伤害太大了(当时利率高达 6.125 以上),一降就降了这么多,如果房子是贷款买的,降价幅度都快达到了这个降幅的 2 倍,让不让业主活了,房贷还不还?税收也不能少。

这可要了房企的亲命。资金无法回笼,钱还不上、利息还不上、工人工钱给不起,只能等着破产或者被收购,收购是最不愿意的事,所有资产都会被贱卖。

这可真好玩。

知乎用户 吾爱书 发表

#多地规定房价跌幅不能超 15%#广东省地产商会:“限跌令” 让房企进退两难

其实今年的这个限跌令比去年已经好很多了。

去年不少城市的限跌令,是跌幅不能超过 5%,或者不能超过 10%,很少有不能超过 15% 的。

今年把限跌令的额度从原来的 10%,提高到了 15%,也是知道了房子不降价,就难有人买。

涨价可以去库存,降价也可以去库存的。

只是说,降价去库存的前提,是把房价降到了大家都能买得起的地步。就像是北京大部分人工资是 6000 到 15000 之间,如果说北京房价从现在想 6 万,降到 3 万一平,买房的人能把售楼部挤爆。哪怕是全国库存量比较高的哈尔滨,哈尔滨的工资水平是 2500 到 5000,平均房价 1 万一平,如果说哈尔滨的房价降到 5000 一平,库存也一下子就卖完了。

就像车一样,如果说一套房,和一辆改善型的车是一样的价格,有多少人会在意涨跌。

说到底,是房价太高了,随便跌点大家都受不了。车是买完一出门,就贬值,但每年买车的人,还不是那么多。

知乎用户 有事问彭叔​ 发表

限跌令

焊死车门,谁也别想跑。

在没有想好怎么挤泡沫的时候,这将是常态,就这样不温不火的放着。硬挤,日本,美国都是例子。况且咱们体量大,居民负债高,可支配收入底……

其实,道理我都懂,真的真的好想看烟花

知乎用户 JC.L 发表

房价 / 新房销量 — 开发商 — 地方商业银行 — 地方政府 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周日,中国又一个开发商巨头暴雷了,加上最近几家银行的事,开始有危机的味道

中国房地产巨头**世茂集团**未能支付周日到期的 10 亿美元离岸债券的利息和本金。

这是对陷入困境世茂集团的最新打击,即无法向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的优先票据的债权人支付总计 10.23 亿美元的本金和利息。

该开发商在周日向香港交易所提交的一份文件中表示,“债务再融资的市场不确定性”和 “具有挑战性的运营和融资条件” 是罪魁祸首。

世茂是中国去年合同销售额第十二的开发商,也建造商业地产

世茂在周日提交的文件中表示:“由于债务再融资的市场不确定性以及普遍具有挑战性的运营和融资条件,该集团的信用评级出现了负面发展,并在其某些离岸债务下发生了本金未偿还的情况。”

断臂求生

据世茂集团今年 1 月 21 日发布的公告显示,公司以 10.6 亿元的价格卖出上海外滩核心区优质地块。

这已经不是世茂集团近几个月来第一次出售资产,就在一个多月前,公司还卖出了香港维港汇项目的部分股权。

世茂集团之所以如此急着卖地、卖项目、卖股权,主要是为了偿还高昂的债务。

到 2021 年年中时,世茂集团背负的债务超过了 4600 亿元,达 4636 亿元,这一数目令人心惊。在同期,世茂集团的可用资金为 530 亿元,完全不足以偿还如此高的债务。

2022 年,世茂集团将有 200 亿元左右的债务将到期。而世茂集团靠卖资产获得的资金,还不够负债的零头,现在十亿美元债券违约恐怕只是开始。

曾经辉煌

世茂集团以房地产为主业务,并开辟出旅游、酒店、购物商业等多元业务,成为了多元化商业巨头,公司一度拥有千亿港元市值。

在房地产领域,世茂集团的表现尤为出色。在 2021 年房地产企业销售榜单中,世茂集团排到了第 12 位,排名领先。

2021 年以来,世茂集团的销售情况也出现了大幅下滑,甚至可以用 “崩塌” 来形容。

从 2021 年 9 月开始,世茂集团的合约销售额便出现了同比下滑的态势。2021 年 12 月,公司销售额更是同比暴跌 70%,销售额从去年同期的 375 亿元跌到了如今的 112.2 亿元,业绩坍塌态势至今未能扭转。

之后,世茂集团遭到评级公司集体预警,流动性水平继续恶化,再也无以为继… 说到这里,最近另一家更大的巨头也被评级公司给降级了… 大家都知道是哪一家。

不是个例,危机的味道

1、被评级机构落井下石的开发商不仅仅是一家两家,仅仅 2021 年,三大国际评级机构下调中国开发商评级 127 次。

2、头部开发商面临的流动性危机仅仅是一个缩影,整个行业在房地产销售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均面临了同样风险。

3、和地方开发商深入绑定的,是地方性商业银行,这都是一连串的蚂蚱

4、整个脉络的线头,咱们两个月前发文章说过,那篇文章已经被删了

三巨头争论一个问题,刘同志强调放松针对开发商的某资金监管政策,以避免出现已经有苗头的规模流动性危机。而另两位外资历更深的巨头,比如韩同志,则认为可以承受一批局部 BANK 暴露风险,大不了让大行去兼并吸收… 所以不能放松。

所以现在的盘面是很明确的

1、大会前确保稳住,所以除了大放水,能用的招全上

2、为了维持来之不易的去杠杆成功,对开发商的资金监管不能放松,越出事,越说明下面胡来,越不松,也不大放水

3、地方政府必须自救,长三角珠三角这种优质地区,会率先回血回蓝,欣欣向荣,绝大部分地区陷入望梅止渴的境地

4、风险归拢就到地方性的商业银行上了,因为给开发商加杠杆最狠的帮凶,无疑就是他们…

5、牌是明牌,所有人都知道雷就在那里

情况就是那么个情况,上面不兜底,底下就硬撑,相互看看谁先忍不住,只要房子好卖了,大家坚持坚持,这事就能过一天是一天

要是一直这样耗下去,恐怕河南银行的事可真的不是个案了,盖子遮不住,就该破罐子破摔了…


我是前进四,更多干货,关注公众号:前进四的财富世界

今年我的第二单交易,60 天翻倍利润是如何实现的?

知乎用户 前进四 发表

谁说房价不跌的?

知乎用户 心灵寄汤 发表

恶意降价

真是一个有趣的词语。

九品中正制下,民如草芥的原则毫不掩饰啊。

知乎用户 在深夜放烟火 发表

因为房价是备案制的, 备案过不了, 是不能销售的, 所以多少钱, 上头说了是能算的

户籍制度依然强大, 房子上可以绑教育绑养老, 就可以一起把医疗也绑上, 买得起的留下, 买不起的走

二手房交易仅仅是为了给高价接盘的人一种 “房子将来还能卖出去赚钱” 的假象, 政策稍微动一下, 你想卖掉房子回村里安度晚年?

办法总比困难多, 是吧

知乎用户 梦见未来 发表

三道红线逼迫头部房地产企业破产重组、高负债的中型房地产企业出清,由国企央企全面接手。

再通过货币政策限制贷款和行政手段限制二手房交易,逼迫有余力的中产购买新房,维持卖地的财政收入。

最后在卖地无法持续时最终推出房地产税,收割所有中产阶级。

同时限制房价波动,限跌也限涨,横盘避免大量贷款者断供。

之后再缓慢上涨,商品房就变成了富人间的游戏,普通人将不会有参与的门槛。

妙啊!乾坤未定,你我皆是牛马!

知乎用户 包子西施 发表

酒囊饭袋

知乎用户 The whispered 发表

这说明了:

房价降不下来,真的不能只怪房地产商。

知乎用户 锐鸣 发表

前五个月,百强房企的累计销售规模同比腰斩,下降 52.3%,降幅仍在继续扩大。其中 5 月单月业绩同比下降 59.4%。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五个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 50738 万平方米,同比下降 23.6%,全国商品房销售额 48337 亿元,下降 31.5%。

房企销量不振之下,本就遭遇融资困难,本就遭遇三道红线的他们,更加缺钱。缺钱的他们,在土地市场上,已经选择躺平,成了看客,成了捧人气的角儿。
一方面,他们去年拿的地,到现在仍有 79% 没有开工。
另一方面,没了拿地激情,特别是民营房企。
数据显示,
整个一季度,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 11958 亿元,同比下降 27.4%。
还在拿地的房企中,民营房企占比只有 12%,剩下的地块,被 88% 的国企与央企兜底,相当于各城市大部分地块是左手交给了右手。

这种情况需要改善,不然会有更多城市的财政无法运转。

02| 调整才是关键
而要改变现状,之后复活成交量,让开发商获得现金回流,让他们手中有钱,才会去拿地。
所以,当下要做的是调整限跌令,给予房企更大的降价空间,而不是继续出台限跌令。
不久前,广东省地产商会向广东省住建厅递交了一份重要建议:
调整当前 “一刀切” 式的限价管控。适当放宽备案价限制,建议土地出让合同中未规定限价销售的项目,可根据项目及市场实际情况制定备案价格。
其建议的大体意思是要求放松调整限跌令,为房企争取更大的降价空间,以推动成交量
这才是当下的正道。

观点供参考

知乎用户 经传股事汇 发表

根据上市公司 2021 年报,地产行业平均毛利率为 18.74%,平均净利润率为 8.21%

有很多房企净利润率在平均线以下,别说 15% 了,房价就算跌个 10% 就有房企要持续亏损,

亏损就意味着信用降级,降级就意味着资金链危机,破产倒闭

房子已经作为抵押品抵押给银行了,银行就成了接盘侠,

银行收不回贷款,房子在手里又卖不出,就出现坏账,

……

所以银行不能当接盘侠,

房子不能降价(太猛)

知乎用户 氯甲烷 发表

民法典有一个原则是维护公序良俗,保证银行存款安全和信托刚性兑付及房价稳定都成为新的公序良俗原则组成部分,一旦政府无法维护这个不成文的新市场经济公序良俗原则就会失去定分止争的法律价值。

2008 年我们用中国基建和楼市承担美国股市、债市及楼市泡沫经济部分危机,中国获得美国支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承诺和认可中国市场经济身份。

十年之后,我们的楼市与股市和债市形成泡沫经济,这个时候美国总统特朗普要跟我们打贸易战,美国要为其次贷危机寻求中国作为美国新危机救市者。

我们无法接受中国外贸赚取的美元只能买美债的现实,于是我们规划一带一路经济带来扩展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人民币不再单纯与美元挂钩,人民币对标的中国综合经济实力和国际市场扩展力,这是我们为房地产泡沫寻找风险转移尝试。

人民币国际化会将我们更优质公司推向世界,这些优质中国企业在国内市场饱和情况下可以产业转移实现其本身产业升级。

中国楼市萧条,一方面是疫情加宏观调控叠加形成限制消费影响力,另一方面是中国楼市没有实现国际化造成困局。

中国绿卡制度正在改革,如果中国绿卡与固定资产投资结合起来,那么中国许多城市楼市都会获得新的国际化客流。

多地限房价不得低于备案价格 85%,这是在维稳,老业主和开发商及市场新业主之间利益诉求都要维护。

回到民法典定分止争原则上,我们需要维护公序良俗。楼市关联股市和债市,牵一发而动全身。

知乎用户 唐果​​ 发表

我不是针对个别人,我是指所有买期房的人,包括炒房客、所谓的刚需——每一个买期房的人都是烂尾楼的帮凶。别跟我说人家也没炒房,就是第一套房子,砸锅卖铁为了结婚买的,怎么成帮凶了?我就问,不买期房会不会死?你买期房之前知不知道可能会烂尾?你知道可能会烂尾,你还是买了,不是赌是什么?居然是赌,那就要做好输的决心。

如果所有人都不买期房,我相信不会有期房,是你们为期房的存活提供了支撑。买期房,就是烂尾楼的帮凶,任何人都一样。你说,没有房子结不了婚,期房也要买。你不会找不要房子的女人结婚啊,那个女人是嫁给你还是嫁给你的房子了?你说没有房子,孩子读不了书。孩子都读不了书了,穷成这样了,还生什么孩子?想让你的孩子将来进厂扭螺丝吗?还是你家里有皇位要继承?

人生在世,最紧要的是开心,你用半辈子的积蓄和未来三十年的房贷赌开发商、银行和地方 zf 的良心?他们还有良心吗?买到烂尾楼不是愿赌服输吗?

你有买期房的钱,你用这些钱租房子可以租到非常好的房子了,而且足够你租到死。孩子的教育关键是父母,你硬是给孩子弄一套学区房,然后收入大部分给了房贷,没有更多的金钱去培养孩子,就能让孩子成绩好?你每个月四五千六七千的房贷,给孩子请几个私教,带孩子去看看世界,不比穷困了倒的强?为什么现在寒门难出贵子?因为你们把该给孩子教育的钱都给了房贷了,把陪伴孩子的时间拿去争房贷了,拿什么时间和金钱来培养孩子?真以为现在把孩子塞学校就能成才啊,别做梦了,教育资源懂吗?不要简单地把教育资源看成是学区房,就你们买这破小区哪来什么好学区。教育,是孩子的见识、阅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综合,而学校教育只是非常小的一部分。你看到名校升学率高,高考成绩好主要原因是他们的生源好,父母好,你不看那些名校挣破头抢好学生吗?你孩子如果资质不够,进去也是当炮灰。

不要买期房,不要赌,团结起来,让房价回归正常水平,不要透支你乃至你孩子的未来去买一堆钢筋水泥,不值当。

知乎用户 不才 发表

谢邀。

绝大部分人都不理解限跌令内涵,从限涨令到限跌令的转变但凡智商正常就知道什么意思,但是,这也是第一层意思。

关于限跌令,岳阳政策一出我就解读了,根据后续主流媒体报道,完全命中。要理解国家政策内涵,要懂得换位思考,别参杂个人情绪,这样方能得出相对准确的结论。(21 年就解读完了)

如何评价多地急发「限跌令」,要求商品住房实际成交价格不得高于备案价格,严禁低价倾销、打价格战?

限跌令梳理一下:

  1. 8 月 21 日,湖南岳阳发文规定商品房销售的实际成交价格既不能高于备案价格,也不得低于备案价格的 85%,成为了第一个祭出 “限跌令” 的城市。
  2. 8 月 31 日,江苏县级市江阴(百强县 Top2,2019 年 GDP4001 亿,几乎比中西部非省会城市强)也对楼市发文提出:严禁低价 (如低于成本价、变相降价等) 倾销、打价格战,坚决杜绝恶性竞争、降标降质、逾期交付等违规违法行为。
  3. 8 月中旬唐山市政府约谈了 10 家房地产企业负责人,旨在打压恶意降价,保持市场健康平稳。而一年前,唐山还是楼市热门城市,曾因房价上涨过快被主管部门约谈。(唐山我还特别谈过,19-20 年很多人反驳我就是拿唐山举例,现在唐山和我预判一致《房市漫谈之唐山,典型的传统老城》)
  4. 有类似政策的其他城市有沈阳、昆明、惠州等

一个月前(8 月 13 日)的文章《超级补丁》具体是这么写的:

最近有些地方出台了 “限跌令”,然后别有用心的自媒体又在胡乱解读了。大家必须要认清楚,ZF 是不怕房价跌的,ZF 是怕踩踏式下跌,这样对我国金融体系冲击力较大。

补充:为了降低冲击力,所以才用三条红线、两条杠和双集中修筑防冲击工事,只要是节点 ZC,我的解读都和后续效果对应上了,基本上没有偏差过。

房价涨 100%,跌 50% 就回到原地,今年跌 15%、明年 15%,3 年多就回到 15 年前了,这并不罕见,环京燕郊也是 3 年后出现普遍对折。

现在禁止企业为了回笼资金大降价,就是怕出现 “踩踏事故”,而不是所谓禁止降价,只能表明,网子还没编织完全,还不到收网时刻!

踩踏式下跌必然导致大规模坏账,这是国家不愿意看到的,这也是为什么近期国家严查银行乱贷款,打击炒房集团资金来源渠道的原因,这些炒房客将会是银行坏账的最大贡献者。

我的解读怎么样呢?应该是准确的,由于限跌令引起舆论关注,最近中国新闻网发布了一篇文章,标题如下所示。显而易见,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

我真不晓得为什么有的人把限跌令看出利好房地产,有助于房价继续涨的,能不能有点常识啊?都限跌了,说明合理价位要再低一点。

我觉得啊,对于利益相关者,你们与其骂我还不如趁早止损,因为这种大势不是我嘴巴掀起来的,我只不过是看出来了一些迹象,然后分享给大家,大势就是大势,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

融创、恒大等的遗憾】

孙宏斌等人最大的遗憾可能就是没有花 10 元钱咨询我关于中国房地产的事情。10 元钱也许就可以帮他们省 1000 亿吧。

强如项羽,没有范增也只能命陨乌江;起点低如刘邦,有张良辅助也可以一飞冲天。

最近房地产领域有很多噪音,让不少朋友又产生了迷糊,这其实大可不必,记住人口这个最核心基本盘就足够了。不管是 “房票”、“农产品抵房款” 还是奇奇怪怪的其他房地产新闻,这些都不改变我国最核心基本盘——人口。

前几天我分享了一篇人口文章——《pure 日月 / 悟空新之助:2022 年出生人口会是多少呢?我的名誉我自己守护! - 知乎 (zhihu.com)》,通过当前可以收集到的出生人口权威信息,我们已经可以判断今年出生人口大约再下降 10%。

大家感兴趣可以查一查所在地卫健委出生人口数据,所在地重要医院妇产科数据也可以自行查一查。(欢迎大家向我分享所查到的确切数据)

两条主线理清楚,首先是现实情况:**房屋绝对价格、房价收入比、房价租金比、居民负债率等是不是合理。**历史文章已经阐述,这些指标偏离正常价值曲线挺远的。

另一个就是可以窥探未来发展趋势是指标:最核心出生人口(供需关系核心)、城镇化、经济转型升级、化解土地财政困境、空置率等。

最核心的出生人口无需多言,我从 18 年强调到现在,现实情况人口也和我此前分析一致。

城镇化呢?已经到顶了,后续城镇化会随着人口自然更迭(农老龄人口去世)而被动上升。

经济转型升级也是很明显的,一些地方之所以别出心裁弄 “房票”,本身原因是缺钱,融不到钱,融不到钱,根源是国家控制了阀门,这一点在 20-21 年很明显,到了 22 年已经变成了银行等机构主动降融资控制风险了。

房地产税自然是各地翘首以盼的了,毕竟随着人口减少,卖地是走不下去了,因为没人买,只能靠房地产税替代了,今年是经济大环境不理想,不适宜落地,待经济好转,必然会加紧落地。

我国其实是对富人最宽容的主要国家,间接税设计基本上单方面利好富人,不利于中下层人民,因为富人有足够资源和手段转移间接税压力,向中下层人民转移,以维持自己的收益,进而扩大了贫富差距。直接税比如房地产税、资本利得税、遗产税,你想转移税收就难度系数高很多。

我国应该加强直接税力度,不要寄希望于富人自发生成社会责任心,还是要从法律法规层面约束和引导共同富裕目标达成。分享一则黄老关于房地产税的评论:

关于房地产,没有新东西可以讲的,基本上都讲完了,最多是根据最新的基本面数据梳理一下。

关于房地产,翻翻历史文章就一清二楚了,尤其是 21 年那篇最新万字文章,何时买房的最终逻辑详见文章——《最佳购房机会在何时?500 字道尽购房的终极逻辑!》。其他的就没有什么了,花边新闻看看就好啦。

人口最核心基本盘下,任何违背大势的行为都是螳臂当车!大家千万不要被外界纷乱的小新闻和假现象所扰,盯住核心基本盘就够了。

过去的经历告诉人们,任何所谓改变只不过是暂时转移了矛盾,矛盾并没有消失,而是会换一种模式到来。

我们分析问题最重要的是在变幻莫测的现实中找到那些不变的指标,这样就可以取得 “一览众山小” 的效果。

要坚信,美好的事情就在来临的路上,错不了的,我们会取得一次决定性的战略胜利!

让你们看看什么要预测?什么叫先见之明?什么叫认知碾压?记住:预测不同于猜测,需要有理有据、逻辑完备,很多人把信口开河当作预测。

站在 2019 年看——中国房地产最后的五年2019~2020 这个时间段适合买房吗?3.1 万赞同 · 3997 评论回答 3.1 万赞同 · 3998 评论回答 3.1 万赞同 · 4004 评论回答 3.1 万赞同 · 4005 评论回答 3.1 万赞同 · 4005 评论回答 3.1 万赞同 · 4008 评论回答 3.1 万赞同 · 4009 评论回答 3.1 万赞同 · 4009 评论回答 3.1 万赞同 · 4017 评论回答 3.1 万赞同 · 4017 评论回答 3.1 万赞同 · 4017 评论回答 3.1 万赞同 · 4017 评论回答 3.1 万赞同 · 4017 评论回答 3.1 万赞同 · 4021 评论回答 3.1 万赞同 · 4022 评论回答 3.1 万赞同 · 4025 评论回答 3.1 万赞同 · 4030 评论回答 3.1 万赞同 · 4032 评论回答 3.1 万赞同 · 4036 评论回答 3.1 万赞同 · 4037 评论回答 3.1 万赞同 · 4037 评论回答 3.1 万赞同 · 4038 评论回答房价真的已经到顶了吗?2.9 万赞同 · 4141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41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41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41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41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41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8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8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8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8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8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8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8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8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8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8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8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8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8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8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8 评论回答 2.9 万赞同 · 4138 评论回答中国的房价何时是个头?1.1 万赞同 · 2171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71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71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71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71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71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71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71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71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71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71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71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71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71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71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71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71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71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71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71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71 评论回答 1.1 万赞同 · 2171 评论回答

很多朋友对我国房地产缺乏基本的认识,可能仅限于 08 和 16 年两次翻倍,但是中间细节呢?基本是一无所知。这就导致更多的人更加看不到国家为了遏制房地产泡沫所做的重重努力。

前两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群里简要回顾了 15 年至今的房地产关键事件节点,主要给大家理了一下 16 年房价大涨之后国家做了哪些努力遏制泡沫【尤其是 20-21 年,绝对是下了硬功夫遏制房地产泡沫膨胀了!】。

16 年房价暴涨,然后年底国家提出 “住房不炒”,但是政策从提出到发挥影响是需要时间发酵的,尤其是当资本把控了舆论渠道时,即便是有政策,也可以被利益集团通过信息海啸给淹没掉,他们故意混淆视听,防止人们变聪明以至于不方便割韭菜。

即便是现在,我国很多政策都无法正确的反馈给老百姓,总会有很多人断章取义国家政策的初衷,典型有房贷利率固定利率转为 LPR 浮动利率、个人养老金制度、保障性住房政策(曲解为以后只能租房,可怕的是这种低级忽悠都有人信!)……

资本把控舆论机器,就会很可怕,三人成虎比比皆是。很多人在错误信息浇注下认知已经完全走入歧途,荒谬的言论重复多了,也会被他们当做真理。

最近几年,我已经完全认识到了掌握舆论渠道的重要性,在旧文《巴菲特的遗憾!》我说过写过掌握舆论渠道的重要性:

虽然华盛顿邮报可以发表新闻报道、社评观点,但是谷歌**、脸书却可以控制人们接触各种信息的渠道,大型互联网公司可以左右人们所接触信息。新闻报道内容再有价值,要是人们看不到,那么价值就得不到体现。**

房地产泡沫如此,资本(营销团体、大 V、自媒体)煽风点火 “房价永远涨” 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分清敌友,是生存的首要问题!》)

就像刚结束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上芒格先生说的:称人们正在接受 “知识更匮乏的股票经纪人” 建议投机炒股(我国则是很多人接受知识匮乏的中介 / 自媒体 / 大 V 投机炒房**)**

一个社会,理性的声音很重要,不要做沉默者。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通过影响身边人,身边人影响他们的身边人,如此循环,就会产生磅礴的理性力量,就可以战胜非理性,不要等悲剧发生才冷静,那就晚了!

我们都可以作为理性力量发生源,我从 18 年开始慢慢影响了,现在也影响了一批人,大家加油。

我的小目标:影响 1000 万人正确认识房地产和中国 & 世界经济,争取让 100 万家庭避免接盘,未来希望引导更多的人正确地认识理财投资!

现在很多人不知道是不是段子看多了,还是真的丧,我认为完全没必要,希望和机会还是有的,而且就在眼前。眼里要保留光芒,不用灰心丧志。

虽然问题不少,但是,我们中国未来仍将大有可为,我这不是在安慰你们!我国的市场优势、人才优势和资本优势依旧显著,尤其是市场优势。

PS:两年前的耕耘,现在终于结出硕果啦!《【房地产】爱我的、恨我的,最终都得信服我!》

再次劝诫大家(跟着国家的意志走,关注实体经济,别再炒房了):

  • 一个人的奋斗只有与国家前途命运产生和谐共振,才能收获事半功倍之效,
  • 一定要相信国家的纠错能力,一旦触发纠错机制,必然有雷霆万钧之势能。
  • 天空已然破晓,一个居住无忧的新时代已经在徐徐走来,
  • 所有的铺垫,都为了一个目的,去泡沫让经济继续飞扬。
  • 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当你的眼界不在局限于个人利益相关,而是基于当下内外的环境,以最有利于国家发展(甚至世界发展)的角度思考,很多答案不言自明!
  • 不要懊恼过去,因为纯属浪费时间;与其惆怅过去,不如放眼未来。也不用担心时代不给机会,想一想,你有没有足够的智慧发现机会在哪里,没有就提升自己直到有,以及机会出现的时候是否做足了准备。
  •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重要提醒:**中国房地产的万字分析长文详见个人公众号:【悟空价投】or【悟空新之助】(五个字、谨防假冒!)

全方面考虑中国人口、经济、政策和世界格局分析中国房地产,可能是最全面的房地产分析文章,知乎还是太谨慎啦,最近又掀起了新一轮删文清查活动,给大家带来的不便,还请见谅!

目前我正在公众号更新系列文**【中国城市房价漫谈】**,目前写了深圳、武汉、天津、西安、厦门、青岛、长沙、成都、南京、广州、杭州、天津、沈阳、郑州、重庆、济南、昆明、南宁、海南……(二线以上城市基本上全覆盖),接下来将会定点分析中国典型城市的房地产走势,欢迎来阅读

知乎用户 pure 日月​ 发表

  1. 只要连续跌 4 年 15%,那么房价就降了一半了
  2. 最低首付基本是 20%,大多数人付出的资产损失是不会保障了,关键是要你去参加这场信贷游戏,用房子这个工具来换出你信贷,这是游戏规则
  3. 不能让房价大跌让绝大多数人套现离场,这样才能通过几年把泡沫消化掉,给你钢筋水凝土,你来买单

总之,要有敏感性啊,赶紧变现。

连房企都在拼命套现了,争先恐后跑路,个人该怎么做,还不明白?

知乎用户 易晓 发表

降价对房企来说真的是好事吗?

不会造成既没有人敢买新房,持有多套房的为了止损又紧急抛售二手房

然后渔翁得利的是那些收了二手房又转手赚差价的二道贩子

不太懂这里边的道道,但感觉这种结果好像也拯救不了房企

至于有多少刚需会买新房,我觉得一部分有刚需的看到房价跌了,只会等它一直跌到底再动手,这期间下手的少,毕竟反正也等了这么多年没买了,再等等也不差,啥时候跌到底又开始涨了,可能才会下手吧;少部分会把钱送给二道贩子买二手房;还有一部分真刚需的,降不降涨不涨的,该买还得买

没研究过房地产的我也只能分析这么多了

知乎用户 Jessie 萌 发表

市场经济地位,对内我们从不是,对外我们不全是。

某些没有大局观的房地产商,为了自己偷跑降价,整个市场是不是就乱了?会不会引发崩盘?

其他地产商还卖的动吗?

下一批的地还卖的动吗?

公务员的工资怎么办?

让手上掌握最多房产资源的师医公群体怎么办?

让手握故宫这么大的房叔房婶怎么办?

辛辛苦苦贪了这么多年,才存下了个故宫,你一个不懂事的房地产商要破坏大局,是存心让我资产贬值吗?

害群之马!

扰乱市场!

坚决反对!

一切责任在美方,必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知乎用户 下一秒是春天 发表

实干误国 炒房兴邦。

知乎用户 RUNLE 发表

随着时间推移这个比例还会越来越高。所谓的什么 KK 大神说政府垄断房地产市场用房产税和房租代替土地出让金,这完全是胡扯。

我就问一句,人口出生如果降到 500 万 / 年,还有谁有信心继续炒房子?房地产分化以后,一二线继续高歌猛进,三四五六七八线完全烂掉怎么办?有没有想过解决办法?

还有,全国够 30 亿人住的房屋,很多都是根本租不出去也收不上来房产税的,到时候怎么办?

按我说,未来中国政府会推动人民币国际化,通过国债和转移支付,在地方创造大量由财政兜底的岗位,促进消费为主,同时也解决地方人口流失和缺少税源的问题。至于房地产,爱咋地在地,中国政府不可能再搞一大批人维护和出租房屋。

知乎用户 Gaarmat​ 发表

限购阻止房价上涨了么,只是通过政策延缓时间

限跌也是这样

知乎用户 君罗 发表

限漲你控制不住,限跌你就能控制了?

知乎用户 夏追 发表

既然有备案价,那就按照规定执行,否则制定备案价的目的是什么呢?房企想先跑,其它房企肯定不高兴,先买的业主也不高兴,打砸售楼处的也不少,市场经济下,愿赌服输,开发商拿地有风险,买房者也有风险,房住不炒,想炒房的挨了套是活该,房企看看养猪场,猪的养殖和销售有猪周期,养殖户赔掉腚的也不少,想挣钱就要承担风险,农民工的工资不能欠,上下游的供应商的货款不能签,自己打碎了牙和血吞吧。

曾国藩的 “打掉牙和血吞”。
此句出处于:他在湖南招募湘军时,被当地官员的排斥与污辱,他只能忍让。

意思是比喻被人打落了牙,也只能把牙和血一起吞下去。

湘勇攻克武昌、汉阳后, 前任军机大臣穆彰阿, 送给曾国藩一张条幅, 上书 “好汉打脱牙和血吞” 八个大字。

曾国藩看后, 倒抽了一口冷气。

曾国藩指挥湘勇, 一举攻克武昌、汉阳, 这是太平天国军队从广西北上以来, 清政府的一次大胜仗。

按常理, 曾国藩是大功臣。

然而, 曾国藩的恩师穆彰阿没向他表示祝贺, 却送来了一幅这样意味深长的条幅。

看到这一节, 作为一个读者, 我也跟着曾国藩倒抽了一口冷气。

一片悲观之声,哀鸿遍野,危机中的危中有机,蓬勃生长的机会,提高居民住房面积有何不可? 有的人说中国人均住房面积属于世界前列,远超世界发达国家了,真是骇人听闻,要我说,农村的住房面积不应纳入人均住房面积的统计,农村的住房不算,城市化远远没有结束,农村的混硬土小别墅要是计算在内,那农民的人均住房面积可比城市的高得多,平时有几个人住?农民很多到城市打工,家里留守的是老人,逢年过节才回老家,农村住房利用率太低了,这些不应算到数量里,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才是刚起步而已。

悲观的话大家都说,但慈悲心还是要有,去库存不是这么去的,地方政府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房企死掉或者跑路,有的房企故意不开工,派两三个民工装样子干活就算遮挡购房者的怨言吗?有的已经烂尾了的压力传导给地方政府,这个滋味好受吗?卖给城投的地消化吸收了吗?现在的销售形势意味着后面的土地流拍的可能性大大加大了,没有后面的卖地收入,地方政府缺钱,日子好过吗?

还是要集思广益,争取去库存,正常运转起来,房地产承载的就业人口和相关行业太多了,不能简单地不管其死活,还是需向正确的方向引导。

难道群众想要的城里的房买不起就是过剩吗?如果不是买,而是农村的老百姓城里一家分一套,那这些库存一天之内部不就消失了吗?农民不想要吗?在城里打工租房子或者睡工棚,谁不想在城里有房子?都想有,不舍得也没有这个财力花这个钱罢了。城市化是没有结束的的,农村老百姓对住房的消费能力没提上来,房子并不是过剩,没找对去库存的方法而已。 四五线城市住房疯狂打折也找不到买家。开发商烂尾跑路的也有,容易引发社会矛盾,也容易给银行带来风险。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这句话坚决支持,但是老百姓都把钱包攥的紧紧的,不向外掏钱怎么办?卖不出去的楼盘怎么去库存?类似于国库券的房屋债券地方政府可以发,老百姓购买债券获得稳定收益也就有了投资的渠道,破旧小区应该拆迁,老百姓不用花钱就住上了新房,提高了生活质量,还是应该集思广益。既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为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金收入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才是正道啊。
睡懒觉的鱼 IP 属地天津 · 1 小时前
问题是,三,四线城市的问题不是房子能否卖出去,是没有人买房,而且目前的人均居住面积也不小。根本不需要那么多房子。
踟蹰无语静观天地​ (作者) 回复睡懒觉的鱼 IP 属地山东 · 刚刚
不好意思,您并没有仔细的观看文章,这里面既不用由买房者付首付,也不用交月供,因为首付已经由发行债券回收破旧房的政府给支付了,月供由租赁公司收租后拿出一部分来转移支付,百姓不用花钱就可享受新房,还能没有三四线城市去库存的积极性吗?
云中的石头 IP 属地四川 · 6 小时前
通篇纸上谈兵。只说一点,你觉得一二线老旧小区住的多是在当地住了一辈子的土著老人,如何疏散到四五线?绑着去还是押着去?
踟蹰无语静观天地​ (作者) 回复云中的石头 IP 属地山东 · 5 小时前
你是不是没有仔细看呢?纯属自愿,利益面前觉着合算的就把自己的老破小交给政府,自己拿着以后五公里范围内的同等面积的房票,这个房票是用在开发大户型房子填补在其中的免费住房面积,这个老破小的价值就是提供给子孙后代用来改善以后的住房面积住大面积新房用的,退出来的可搬至三四五线城市去,包括本地附近的郊区库存新房,要知道燕郊的房价已腰斩过半了,库存的新房快速去库存,所有的三四五线城市的库存都可消化掉,有些老年人一辈子没住过新房和大房子,现在若有了机会不用掏首付和付月供就可置换,而且自己在一二线城市的房产还通过房票的形式留给了自己的孩子,这个积极性能没有吗?不但老年人有,孩子也有,都盼着住所在大城市的大面积新房呢。若老年人想享受这个置换,但不愿意离孩子远,也可以把置换到的三四五线房子租出去,自己和孩子同住或在附近租个小的公寓啥的,这就是家庭内部的商量了,各有打算。总之,利益面前的考虑和选择才是真正的自愿选择,如果一个政策制定出来无人参与,那就是失败的,现在土地财政还不能抛弃,大城市的老破小的拆迁还没有结束,老百姓对大面积新房的愿望很大,关键是没有闲钱,我提出的方案不用有老破小旧房的百姓再掏钱就实现了置换,提高了居住质量和生活质量,手里还可能有点钱花,只有集思广益才能想出适合的点子啊。你说是纸上谈兵也好,请你也提出一个可行的方案吧,不论采不采用,我替住建部和百姓感谢你,我虽是个人,不能代表住建部和百姓,但方法总要有人想,不能简单地放贷降低利率和放宽限购标准才是真正的开动脑筋把经济运转起来啊,基建行业是很重要的一项,上下游,周围相关装修家电的等等涉及人口居多,不能现在抛弃掉,房住不炒,但土地出让金政府也应收到手,要花钱的地方多了去了,中国要投入公共资金的地方很多,还是要有大发展。
分割线 ————————————————————————
网传南京限购再放松:二孩以上家庭可购第三套房,对此你怎么看?这一举措透露了哪些信息?
踟蹰无语静观天地 ​ 这是放松限购政策的标准而已,从伦理上来讲当然可以买,父母为自己的孩子早买下房子,买房子置地是中国自古就有的传统。就怕放开了也没人买啊。
如何看待 5 月 11 日长沙发布:“已有房屋供作租赁住房后将不纳入家庭住房套数计算” 放开限购?
踟蹰无语静观天地 ​ 共产主义的目标是居者有其屋,可没说让富人多买几套收房租,穷人一套也买不上,政府不出台政策限制这个行为,房产就会被炒作,不单是居住属性了,中央的精神是房住不炒,还是应该别让房屋成为某些人先下手为强,靠着收房租来食利的阶层,我对此持保留意见。
解决方案如下:
三四五线城市去库存的问题可以解决,国家发行房屋债权就可以了,替购房者把这个首付给交了,月供从房管局下属的租赁公司对于购房者者的旧房的出租收益中支付,这样钱就流动起来了,并不需要购房者花钱,库存的新房很快就可以消化掉。
经济只有运转起来,才能在里面产生钱生钱的收益和实现财富的分配。
共产主义的目标是居者有其屋,可没说让富人多买几套收房租,穷人一套也买不上,政府不出台政策限制这个行为,房产就会被炒作,不单是居住属性了,中央的精神是房住不炒,还是应该别让房屋成为某些人先下手为强,靠着收房租来食利的阶层,我对此持保留意见。
曾桀 IP 属地湖北 · 25 分钟前
你不赞成食利阶层会消失吗?他们的房子不拿来出租他们能创造别的价值吗?不让他们出租就让房价继续涨然后让他们套现离场?还是说把它们的资产直接充公没收?
我发现现在一些人像活在真空里一样。
回评:
踟蹰无语静观天地​ (作者) 回复曾桀 IP 属地山东 · 刚刚
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现在是社会主义阶段,只能是充分发展生产力,我不赞成一个家庭在一个城市拥有多套房产,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不能提倡的,但每个人的天赋受教育程度背景经历均不相同,能挣到的财富当然不同,富人可以住别墅,住三四百平米的大平层,穷人可以住三四十平的破旧房屋,这都能接收,但如果富人很多套房产,用来收租,穷人一套小破房也买不上,这就太不公平了,穷人只要努力也能哪怕是郊区买个小房子也是社会主义应该达到的目标,不应该诱发出强烈的贫富差别导致的社会矛盾,这容易导致不稳定因素,富人可以开宝马奔驰,穷人可以开两三万的二手国产车,要我说,生活质量的差别并不算大,有房有车有盼头,但若是政府不通过政策去调控怎么实现穷人的幸福感呢?至于富人的投资理财,我提过债券的事情,这都是自愿的,但若是通过拥有很多房产来收租来人为制造一个食利阶层,对穷人的心理感官冲击太大,这是社会主义的目标吗?我不赞成这种方式,我是主张社会福利相对公平的。
为什么长沙租出去就算无房?这是实事求是吗?
这里首先先引用一句:最受市场关注的一点在于,政策鼓励业主把存量房用作租赁房,且供作租赁住房后,不纳入家庭住房套数计算。
应该实事求是,这个说法是自欺欺人,这种方法是培养食利阶层,与建设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不符合,虽然嘴头上说是响应中央的号召房住不炒,但在政策上鼓励富人多持有房产在本质上是想让富人出租房屋,这不是自用,是食利阶层,我不赞成这种方式。
我是考虑按照共产主义的目标 ,应该居者有其屋 ,但不应是一人在一地占多套房屋 ,不让在我下面提出的方式下贷款才能减少一个家庭占有的房屋数量 ,我构想的房产税的收取方案与同一地的一个家庭拥有的多套房屋有关, 与家庭居住的单套房屋无关 ,这只是属于学术型探讨 ,与政府制订政策无关。

守望莱茵

河南郑州不是唯一一座实行 “房票政策” 的城市,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至少包括河南郑州、江苏宜兴、河南开封、江苏南京、浙江温州、江苏张家港、浙江龙港、浙江海宁、浙江金华、湖北鄂州、浙江丽水、浙江宁波、浙江温岭、河南许昌、福建邵武、江苏江阴、安徽界首、江苏常熟、河南信阳、四川宜宾等 20 余城探索实施相关 “房票” 安置政策。
如果采用我下文这种措施的话 ,一个是地方政府卖地的收入保证了 ,因为房子通过这种方式会消化掉很多 ,另外在一二线城市的拆迁也容易了, 有两三辈家庭的子女可以选择大户型, 提高了生活质量 。家庭拥有的一二线城市的住房数量会下降, 国家可以在未来经过一两代的房屋更替后, 对家庭持有本地多套房屋的家庭开征房产税 ,这就是我写下面这一些列文章的目标思路 。房产税不是不征收, 还是要看时机和征收对象 ,是否促进大城市的有能力的人才的合理流动 ,这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合理措施 ,下面这篇文章用于抛砖引玉吧, 属于学术探讨 ,很多不当之处 ,还需海涵, 集思广益 ,才能维护全体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也促进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

城市更新是否会成为未来地产的重点?

踟蹰无语静观天地

当然,早晚大家为了提高生活质量还是要置换成大户型的,我的方法是把问题向后延,让子女的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置换到大户型,最终提高整个城市的居住品质,也有利于以后多年后对本地的多套房收取房产税,房屋债券随时都有,拆迁随着房屋的变旧和规划的改变是个持续的过程,蓄水池可以建,有政府的信用背书,不会造成美国雷曼事件次贷危机,另外在把首付抽回的过程中,因为房地产开放商想要搞拆迁拿地必须向地方政府支付费用,赔本的买卖谁也不会干,免费的房票面积填补进去再加上抽回的首付都是成本,即便这样,大户型房子在一二线城市也是价值很大的所在,在拆迁户子女的大户型置换的需求中,房地产开发商不会赔钱的,现在对于改善型住房有这个需求。只要能运转起来,当年的发行房屋债券的首付的小钱不是问题。
住房面积的大小也影响生活质量,家庭成员除了夫妻外孩子和老人每人一间自己的房间能提高幸福度,通过拆迁置换改变城市的规划,该拆除的破旧小区就拆除,该留白的区域建设街心花园,该盖高层的该高层,愿意在老家城市或者附近城市拥有房产的是享受类似于前苏联的百姓的林间别墅,也是为自己留后路,总要有个居住环境和条件好的愿景才有生活挣钱的奔头,虽然钱财为身外之物,但只要活着,除了服务大众利益他人之外,还是要有个打发自己时间的乐子,总要有个消耗掉精力和钱财的地方,城市旧貌换新颜,都赏心悦目点,值得保留的老建筑和新规划的方便社区交相呼应,和谐共处,这才是城市建设的目标,消灭鸽子笼住宅和破旧楼房小区,人员自愿合理流动,鼓励年轻人跑到大城市来发展有利于经济大发展和个人价值的体现。

如何看待中国未来五年内的房地产发展?
从 2020 到 2025 年这五年,中国房市会有怎样的变化?一线城市,如上海,无房的打工者是否可以买房?谢谢各位大佬指点迷津!
踟蹰无语静观天地

说明:城投的文字引用自川渝政信专栏 专注于政信定融研究与服务,欢迎合作交流 15102871774
不建议无房的普通打工者在一线城市购买住房,一线城市的住房压力不应是从事普通工作的打工者能负担的,中国的一线城市的房价必是个全球化的过程,北京上海广州等必与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持平,普通打工者不具备抗风险能力,收入不足以对抗风险,建议有做好后路的打算,把自己最终的落脚安家点设为三四五线城市。
现在的三四五线城市去库存的问题可以解决,国家发行房屋债权就可以了,替购房者把这个首付给交了,月供从房管局下属的租赁公司对于购房者者的旧房的出租收益中支付,这样钱就流动起来了,对于一二线城市老旧小区的房屋持有者如果需要置换并保留原来一二线城市的住房面积的权力并不需要花钱,库存的新房很快就可以消化掉。
对于建筑行业 在 2007 年经济下滑时很多人说房子太多了 脱离了收入水平 不看好建筑行业 结果这 10 几年建筑业的发展超出了大家的认知范围 部分人错判了形势 没在当年买房 后悔了 现在盖好的住宅很多价格比前 2016 年降了不少 写字楼空着不少 又有说法说房子过剩了 我现在在这儿发表一下我的意见 大家没听过的 房子不但不是盖多了 而是盖的远远不够 因为虽然人均住宅面积已超发达国家 但农村的住宅不应该统计在内 农民工在城里打工谁不想在城里有套住宅 要是有个底层商铺家里老人卖个菜就更好了 不是不想要而是没有这个闲钱 有钱后这个想法会实现的 城市化远远没有结束 得达到百分之七十才能停下进行修修补补 早着呢 为什么国家不这样宣传 国家是实干 干就是了 说这个干啥 明面上说农民工没钱别来城里买房子买商铺这不是拉仇恨吗 中国的建筑行业还有大发展 已经批下地铁项目的城市围绕地铁环线还有建设高潮 中国的大飞机接着迎来很多国内订单 为什么以前不多买飞机 这个红利应该让中国自己的企业获得 随着大飞机的项目开展 中国的机场还要有大发展 机场建设 周边配套建设都是很大的建筑工程 长期向好 另外阿联酋 埃及 毛里求斯的国外的机场地铁酒店购物中心桥梁基本是中建字头企业中标施工 虽然艰苦 收入的确高 房地产行业还会有大发展
日本当年崩盘了 泡沫巨大 但现在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崩不了盘,可以有序发展,现在是刚起步而已。
经济只有运转起来,才能在里面产生钱生钱的收益和实现财富的分配。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还远远没有结束,农村的住房随着城市化和农村老人的去世不应算入人均住房面积,农村的人口会越来越少,城市的住房建的不是多了,而是远远不够,不是过剩,而是百姓的消费能力还没达到,随着农村孩子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向城市靠拢是不可避免的,这是历史的洪流,日本是前车之鉴,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和农村的人口减少是放眼可见的结果。
房住不炒是对的,但土地财政暂时还是不能抛弃,政府急缺财政资金,公共支出在现在新冠疫情都不容易挣钱的情况下只依靠税收是很难充足的,国家对房地产松绑有利于房地产相关上下游行业的复苏,土地出让金对财政收入来说也很重要,但不能象现在过于简单的放松,还是应该有相关的措施和引导,中国的城市化还没有结束,大城市的聚集不是以主观的政策限制就能控制住的,如果这样的话,也阻碍经济的活力,一二线城市的老旧小区应通过政策引导疏散到四五线城市中去,有利于一二线城市的拆迁,人员还需加强流动,大学生到大城市去实现集合起来的创造力的爆发,政府也应出台相应的整合旧房待拆迁房屋进行廉租房提供的措施,四五线城市快速去库存,房地产开发正常运转起来,但县城的住房建设要受控制,以租赁后转为主,否则会造成以后的浪费,城市化还没结束,最终县城的住宅需求会大幅下降,日本就是前车之鉴。
我国基础设施同国家发展和安全保障需要相比还不适应,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保障国家安全,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扩大内需,推动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土地财政暂时还是不能抛弃,政府急缺财政资金,公共支出在现在新冠疫情都不容易挣钱的情况下只依靠税收是很难充足的,国家对房地产松绑有利于房地产相关上下游行业的复苏,土地出让金对财政收入来说也很重要,但不能象现在过于简单的放松,还是应该有相关的措施和引导,下面给出解决方案的参考性思路。
我说的设想是由一线城市政府部门发行一种房屋收益债券 有地方政府的信用做抵押 收益率等同于国债或者稍高 因为本来每年卖国库券的时候老年人几乎要排队 买不上 这个需求是有的 政府就把这个想置换买三四五线城市新房的首付给支付了 政府把一二线城市原先的旧房收回出租 政府给予原先的旧房子房主以原来城市的房票用以以后拆迁或新建住房时用来折换面积 买的新房房子抵押给银行 谁去还月供呢 因为原来的旧房已被政府收回房管局 房管局可成立一公司专门运营此类房源的出租运营问题
城投债务和地方债的区别
正月十六
创作声明:包含投资理财内容
24 人赞同了该文章
随着民营企业的经营风险和道德风险不断显现,即便有着 “上市公司”、“500 强” 等标签的企业也并非绝对安全。与此同时,有着各级政府信用背书的国债、地方政府债以及城投债的优势逐渐显现。即便已出现流动性风险的内蒙、青海、韩城等地城投平台也在积极筹措资金进行罚息回款。
国开行已经逐渐对接债务较高的地区进行定向化解,镇江成为债务化解的试点城市,将获国开行低息贷款置换债务,缓解地方政府债务压力。
那么,有些投友就有以下 “黑人三问” 了:
1、这些政府债是怎么区分的呢?
2、通过哪里购买呢?
3、收益大概又有多少呢?
绑定政府信用的债权主要分为四类: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地方政府债、城投债。
国债根据存储目的主要分为记账式国债和储蓄式国债;地方政府债根据资金用途又有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地方各级政府控制的融资平台也根据融资渠道的不同主要分为标准债券和非标债权。国债是理论上的无风险债券,而地方政府债和城投债被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解读为实际上的无风险债券。根据近期已经出现风险的城投债情况来看,当地政府都会积极筹措资金进行兑付。
国债
国债的发行主体是财政部,有国家信用作为背书,安全性极高。国债收益一向视为无风险利率。除国债外的任何理财产品,理论上都不存在绝对安全的说法。我国目前发行的国债可以分为储蓄式国债和记账式国债两种,此外早年也发行过凭证式国债特别国债
相对来说:
储蓄式国债的收益更高,三年期和五年期收益分别达到 4% 和 4.27%,但只在特定时间内才开放购买,且不可流通,可提前赎回,但需要损失一定的收益。
记账式国债的收益相对较低,但可在市场流通,通过网银和证券户在交易日就可以随时购买。
第一,储蓄式国债。
储蓄式国债和银行定期存款类似,可以提前支取,但需要支付给承销商 0.1% 的手续费,同时会损失部分收益。通过工商银行或建设银行的网银或柜台就可以购买。同时国债一般比较紧俏,有购买意向的投友尽量在发行之初就赶紧下手。
第二,记账式国债
记账式国债分为附息国债和贴现国债。不难理解,一个是附息的,也就是票面价值是 100 元,持有期间定期分配收益,一般期限较长;一个是贴现的,也就是票面价值不足 100 元,持有期间没有收益,到期后按 100 元给你兑付,一般期限较短。记账式国债的发行量和发行频率远高于储蓄式国债。记账式国债实际收益率还是有一点点想象空间的。
以上是国债,做一点敲黑板的小结:
第一,没有什么产品会比国债更安全,我们所说的无风险利率和机会成本指的是同期国债的收益;
第二,记账式国债比储蓄式国债灵活,也容易买到,但不如储蓄式国债收益高;
第一, 如果想买,推荐储蓄式国债,以及国开行发行的政策性金融债。
地方政府债
地方政府债就是省、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部门向市场发行的债券,根据资金用途和还款安排分为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
一般债券,用于纯公益性事业,项目本身无回报收益,用一般财政预算收入进行偿还;专项债券,用于具有一定收入的公益性事业,用政府性基金收入进行偿还。地方政府债的发行,必须在国务院批准的政府债务限额内发行,有上限。由国务院分给各省财政,省财政部门再分给下辖的市县,兑付也是由省财政统一兑付。
经第人大会议审议批准,2019 年全国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 240774.3 亿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 133089.22 亿元,专项债务限额 107685.08 亿元。此外,今年 3 月地方债开始在柜台试点交易了,宁波、浙江、陕西、北京、山东、四川在柜台发行地方债,票面收益 3.3% 左右。
为什么地方债通过银行柜台开始面向个人销售了?
大概两点原因:
第一,债券的安全性很高,发行方政府主体评级 AAA,违约风险极低,个人基本上无需承受风险;第二,随着地方债规模攀升,承销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承销团基本都是当地银行,银行的揽储成本上升,去买入低息债券,也是欲哭无泪。
小结:
第一,如果想尝试地方债的话,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通过手机银行购买,最佳买入收益的查询方式参考国债。
第二,原则上不太建议持有地方债,综合考虑、安全性、流动性三者,不如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
第三,地方债的安全性理论上取决于地区财政实力和发展潜力,但肯定是不会有风险的。
城投债
“城投” 是对各级政府的地方性融资平台统称,一般承担了地方政府的投融资功能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由地方国资委或财政局控股,公司名带有 “城投”、“建投”、“交投”、“水务” 等简称。
据进元财富粗略统计,截至 2018 年末,地方政府债务约为 59 万亿,地方债约为 18 万亿、城投债约为 41 万亿,其中城投信贷 28 万亿,占地方总债务近半。此外,城投债券和城投非标各约为 7 万亿和 6 万亿体量。
先说城投债券。
也就是在银行间和交易所发行和流通的债券,据国金证券统计,2018 年的城投债券中,发行主体以省市级居多,两者占比合计高达 90%。
对于发行主体而言,AAA 和 AA + 评级发行为主,AA 以下评级的很难在交易所发行债券。
目前城投平台发行债券的票面收益在 5~8% 之间,主体评级越高、保障措施也齐全相对票面收益就越低。
购买这种债券,需要认证为合格投资人,也就是需要 300 万的金融资产证明。
城投非标
说到最后一个城投非标了。
首先,什么叫非标?不在 “一行两会” 直接监管下的融资通道叫非标通道,区别于银行间市场、上交所、深交所这些标准通道,信托、资管、私募、地方金交所都属于非标通道。
城投非标产品,也称之为 “政信类” 资产,目前主要以信托以及地方金交所通道发行为主。
既然是私募产品,怎么购买这些债权呢?
第一,信托公司;
第二,券商的资管计划;
第三,专业的财富管理机构或理财师。
总结来看城投非标:
1、行政级别越高、地区财政实力越强的政府债权产品,安全性就越高,国债视为无风险产品。
2、经济形势越差,越需要通过基建投资带动经济活力,城投债务优势越明显。
3、从绝对安全上来说,优先考虑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从性价比而言,同是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城投非标比城投债券的收益更高,门槛也相对可以降低。
城投公司是什么呢?川渝政信之家
融资平台是由当地政府以及部门和机构等经过财政拨款或引入土地,股权等资产设立,担负政府投资项目融资作用,并有着单独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
平台公司是 “由当地政府以及部门和机构等经过财政拨款或引入土地、股权等资产调整” 突显了融资平台的地方国企属性。
政府投资项目:
按照最新的界定,政府投资指的是在我国地区使用预算分配的资金开展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建设活动,包含新建,扩建,改建、技术改造等,并注重政府投资的资金投向要以非经营项目为主导。
平台公司项目投资目标区域:
平台的作用是为政府投资项目融资,但是项目投资目标的区域一直在变动,现在最新的范围是 “公益性或准公益性項目”。这儿的公益性項目指的是:市政道路、公共交通、保障性住房等。准公益性項目现在沒有文件对其界定,大体上包含:1. 公共服务項目:包含供水、供电(电力)、供气、供热等;2. 公共交通基本建设经营項目:包含高速公路项目投资经营、铁路、港口、码头、机场(民航)基本建设经营、轨道交通基本建设经营、城市交通基本建设经营等。
融资平台有各种分类方法,按业务归类可分成下列几类:
1. 城市基础设施基本建设:主要指的是交通运输、机场、港口、水利工程等设施,是确保城市设施运作的安全保障;
2. 土地整治与开发:土地整治开发指的是按照土地规划,经过经济、法律、技术等手段对土地利用状况开展调研、改造、综合整治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和产出率的工作任务;
3. 公共事业:公共事业指的是具备各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住户共享的基本特征的,服务于城市生产、流通和住户生活的各项事业的统称。从总体上包含卫生环境、安全事业;交通运输事业;日常自来水、电力、煤气、热力;别的公共日常如文化娱乐场所等;
4. 国有资产经营:即国有资产的每个人或代理人为确保国有资产的优化配备、有效运用所开展的筹划、管理决策活动;
5. 棚改:即公益性住房,包含棚户区、保障房、安置房、经济实用房、廉租房等;
政策是对城投企业影响最大、最明显的因素。从城投企业设立起,国家政策一直指引着城投企业的发展方向。
2010 年以前政策以引导城投企业快速发展为基调。2010 年以后,针对城投快速发展时期遗留下的大量问题,国家开始出台一列政策对城投企业进行调控。
为控制迅速膨胀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2010 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发布,提出要规范融资平台公司的发展。
2014 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出台,明确提出剥离平台公司的政府融资职能,平台公司的融资渠道只能是 PPP 模式和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对城投企业的业务模式进行调整。
近几年在防范金融风险、化解地方隐形债务的顶层要求之下,国家政策愈发严格。
2021 年更是城投企业的生死劫,三大政策文件成为压垮传统城投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发 5 号文),明确清理规范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剥离其政府融资职能。
交易所和银行间率先推出了红黄绿发债政策,城投发债受限。
《银行保险机构进一步做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工作的指导意见》(银保监发 [2021]15 号文)规范地方政府相关融资业务,明确提出 “对承担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客户,银行保险机构应遵守以下要求:一是不得新提供流动资金贷款或流动资金贷款性质的融资。二是不得为其参与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提供配套融资”。“15 号文” 促使城投公司去杠杆、彻底打破以旧借新的融资方式。
在严苛的政策影响下,城投企业将接受严峻的考验,不能摆脱债务问题的城投公司将会消亡。城投企业必须转型,增强自身造血能力,从单纯的融资、建设工具走向运营性的市场主体。
土地财政暂时还是不能抛弃,政府急缺财政资金,公共支出在现在新冠疫情都不容易挣钱的情况下只依靠税收是很难充足的,国家对房地产松绑有利于房地产相关上下游行业的复苏,土地出让金对财政收入来说也很重要,但不能象现在过于简单的放松,还是应该有相关的措施和引导,下面给出解决方案的参考性思路。
中国未来五年内的房地产发展应该朝着什么样的目标去进行呢?
作者:抑郁失眠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16944219/answer/239387509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黄奇帆同志的土地流转方案是开创性的 很有价值 启发意义也很大
我是无名之辈 借鉴黄奇帆同志的方法去实现土地财政问题的解决与展望中国生活方式转变及房产税收取问题
我构想了一个既购买三四线城市又保留本地住房面积的流转方案 这是借鉴黄奇帆同志的农村土地流转的地票方案的方法 以新闻中的山东菏泽为例 房价大约是五六千一平方 一百二十平方大约六七十万元 以七十五万元来计算 首付百分之二十就是十五万元 地方政府可以配合一二线城市的房管局出台一政策 由一线城市政府部门发行一种房屋收益债券 有地方政府的信用做抵押 收益率等同于国债或者稍高 因为本来每年卖国库券的时候老年人几乎要排队 买不上 这个需求是有的 政府就把这个想置换买菏泽房子的十五万首付给支付了 政府把一二线城市原先的旧房收回出租 政府给予原先的旧房子房主以原来城市的房票用以以后拆迁或新建住房时用来折换面积 买的新房房子抵押给银行 谁去还月供呢 因为原来的旧房已被政府收回房管局 房管局可成立一公司专门运营此类房源的出租运营问题
财政部表示,今年内不具备扩大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城市的条件,释放了哪些信号?
依靠税收来完成地方政府的收支平衡现在看起来还不现实 绝大多数地方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很大
房地产税的金额太少了 暂时无法完成国家急需的财政资金的需求
大家都很担心地方财政的问题 地方政府不好卖地了 地方财政吃紧 本来地方财政对土地出让金的依赖就是很大的 现在房地产开发商的房子卖不掉 不再继续买地 政府的卖地收入得不到 有个别地方的公务员工资都面临着压力 怎么办呢 下面给出解决方案的参考性思路
土地财政问题的解决与中国生活方式转变及房产税问题的展望之一(综述)
说明:这一系列文章由四篇文章组成
一 土地财政问题的解决与中国生活方式转变及房产税问题的展望之一(综述)
二 土地财政问题的解决与中国生活方式转变及房产税问题的展望之二(土地财政的去留问题探讨)
三 土地财政问题的解决与中国生活方式转变及房产税问题的展望之三(中国生活方式转变与老龄化社会下养老住房转移探讨)
四 土地财政问题的解决与中国生活方式转变及房产税问题的展望之四(跨年代的房产税逐步收取时机问题探讨)
背景与引子:
这几天有一问题 也是新闻 如何看待山东菏泽首套房首付比例降至 20%?会对市场产生哪些影响?这个问题出来后短短不到两天就有 1268 个回答 大家都很担心地方财政的问题 地方政府不好卖地了 地方财政吃紧 本来地方财政对土地出让金的依赖就是很大的 现在房地产开发商的房子卖不掉 不再继续买地 政府的卖地收入得不到 有个别地方的公务员工资都面临着压力 个别地方居然交警罚款的收入加大了 竟然占据了地方政府收入的相当大的份额 依靠税收来完成地方政府的收支平衡现在看起来还不现实 绝大多数地方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很大 即便是依赖性最小的深圳 也有一定的份额 大多数地方是没法和经济高度发展的深圳相比的 另外 地方政府除了正常开支外 还想本地大发展 全国经济发展很不均衡 富的富 穷的穷 很多地方都是靠着转移支付来实现地方政府的运转的 有个别的地方政府提出的发展目标动辄需要投入多少亿 就是想依靠转移支付 自己能提供的配套资金只有几千万 想向中央政府哭穷 富的个别地方就想是否藏着掖着 大家都想本地大发展 这个愿望是好的 但干什么事情不能违背经济规律 中央政府可以有引导 但是个别地方政府不管不顾的追求大发展 逮住中央的钱狠花 这个做法是不是有些自私呢 我想起了原来的南泥湾精神 大家凭借自己的双手实现了南泥湾的大转变 真是令人惊喜赞叹 但现在地方政府伸着手张着嘴向中央政府要饭 怎么就不是那么回事呢 地方上的发展固然很重要 国家要平衡各个地区的发展水平 但有些地方明摆着是人口流出城市 还在大兴土木 搞城市化的高大上的建设 把城市搞成个遍地高楼大厦的混凝土建筑群 这得投入多少资金 什么时候才能在城市化带来的集群和高效效应中把钱挣回本来 管理者算过这笔账吗 能先不看 GDP 和政绩真正地为自己所在的地方做长远打算吗 能为中央政府省点钱吗 能减轻点百姓的负担吗 能把资金投入真正的实体企业中搞活经济吗 这都是要认真思索的问题 有部分网友担心政府少了卖地收入 又在讨论房产税的问题 想把这个房产税的问题提到现在来 实际上好几年前就一直讨论这个问题 但现在时机成熟吗 有的大城市的居民住着以前便宜但现在价值五六百万甚至上千万的房子 挣着每个月几千块钱的工资 和那些每年挣着几十万但背负着巨大房贷压力的年轻人怎么比 按房屋价值的什么比例交 他们交的起吗 能实现社会公平吗 不会诱发社会矛盾吗 这些问题怎么解决我在下面的文章中给出解决方案 仅是我的个人思路 属于学术性探讨 与政府制定政策无关 抛砖引玉 集思广益
我曾经写过文章 从回不去的故乡看中国农村特色产业差异化生存及房地产发展趋势
从历史上看国家通过招拍挂出让土地是对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起了巨大的作用的 这也是一种创新式发展 这也是我国能够在道路建设 基本城市设施 工业用地等方面快速发展 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的重要原因
地方政府可以将土地出让金投入城市建设 搞配套 道路 交通 水电气等的施工建设使得商品房自身的价值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这是双赢的结果 当然必须有工业产业形成产业和住宅互相支撑的集群 否则只有住宅 没有产业 也无法做到经济的发展及收入的提高来形成人群的聚集 城市化提供的高效才能真正发挥出来 这是相辅相成的 随着城市便利性的提高 房价的上涨 地价也在上涨 最终形成一个越来越大规模的房地产市场 土地出让金政策使得地方政府投入城市建设的资金问题解决了 那国家税收用于公共服务支出的钱就相对宽裕了 国家的税收用在军事上也是这几年航空母舰航天航空大发展的原因 中国在人口红利消失前实现了大量基础性建设的完成 看看现在的农村年轻人 还会有父辈的去工地忍受艰苦的条件去打工的干劲吗 有的年轻人已经连去工厂上班都不想去了 宁肯做个销售 房屋中介 保安的工作也不想去挣一天三五百的辛苦钱
那这个在城市化的过程中 早期已经买房的人享受到了资产的升值 但那些没有参与其中的低收入阶层和广大的农民 就错失了获得巨额财富增值的机会 这只有后来才能看得明白 城市建设不光是住宅 如果工业用地带来的产业未发展起来 周围人群没有相应的消费能力 还是会造成住宅卖不动的情况 容易形成鬼城 也会造成开发商的烂账和政府土地的难以出让 所以必须有产业 工业 商业或者旅游 反正不是单纯为了住宅而住宅 那会是无根之木 长久不了
我再声明一点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远远没有结束 历史的车轮不能阻挡 但可以规划路线 百姓若能看明白大势就根据潮流主动做出自己的选择 有些人想我能不能不参与这些竞争 在农村或乡镇过自己的小日子呢 资本的流动是市场化的行为 只有在城市才能拥有最高的效率和性价比和竞争力 产品并不是最好 但优势最大
若普通百姓不被裹挟着参与到市场竞争的洪流中去 那连挣钱的渠道都很困难了 因为单打独斗的小地方的竞争力与城市的经过充分竞争的竞争力无法相提并论 那就有两种选择方案 一种是**(重点一)加入其中 另一种就是(重点二)搞差异性特色生存** 先说第一种 加入大城市的生存就产生了住房的需求和各种配套写字楼商场学校医院酒店的需求 住房的需求是大头 现在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实际上是落后于高企的房价的 群众的收入水平已经比第三世界很多国家高很多了 例如印度和越南 所以有些低端产品加工业也因为印度和越南的低工资转移走了 但是中国的产业链和配套是最全的 工人的操作水平较高 也易于管理 所以中国加工业还是有优势的 另外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因为中国管控的好 印度越南之类因为疫情也造成了生产上的影响 低端服装鞋子还有电子产业向外转移的速度放缓了 那中国在哪里挣到钱呢 在百姓纷纷融入二三四五线城市后 哪个产业能带来持续的经济增长给大家开出工资来买房呢
实际上下一步中国能挣到钱的市场还是外部的大市场 在新冠疫情下我们虽然现在提倡内循环 把自己国内的市场做大 消费内循环 但实际上马无夜草不肥 只有外部的钱进入中国才会有持续的增长的经济发展和税收 指望着单纯内循环 都只是消费的话 创造的财富都消费掉了 怎么做大做强呢 现在这个情况国家是知道的 这次华为事件被芯片卡脖子已经显示出中国的全产业链必须包括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行业的全产业链 光刻机 硬件开发软件和模拟仿真软件这些技术 国内都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 所以国家已把发展此行业作为重中之重 投入大量的投资进入此行业 幸运的是 国内的市场本来就大 也有此类产品的巨大需求 也有国家意志 也有钱 在投入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巨额资金到此行业后 进步肯定非常快 在中国突破了技术关键和生产工艺过程后 世界的集成电路产量必将紧紧的抓在中国手里 这个行业的税收肯定超过政府通过卖地获得的收入 原来说的土地财政就一去不返还了 财政收入主要依靠集成电路行业上交税收 政府指望卖地的收入那是过去式了 现在有些年轻人已因为买不起房子而躺平了 这是不稳定因素 故以后国家不会再去依靠卖地拉动房地产来实现税收了 让百姓都有地方居住会成为一个简单可获取的事情 廉租房政策必会扩大化 集成电路行业需要不了太多从业人员的 在国家在此行业获得了大量的税收后 其它的行业也就减轻了负担 本来钱就不好挣 老百姓挣的那几个钱在没有很大购房压力的情况下也就生活富足无忧了 大家都步入小康
从上可以看出行业的发展前景不一样 我只是拿出来集成电路一个行业说了一下 其实还有很多行业中国占据绝对优势 例如工程机械 既可以向非洲等国家出口设备还可承揽建筑桥梁施工 都会有大发展 百姓还是想多挣钱 或者不愿到城市来过和别人一样的人生怎么办 那就是前面说的(重点二搞差异性特色生存 这也是分地域和条件的 举个例子 前面说的陕北 年轻人都出来打工了 家乡全是山 干旱少雨 若种粮食 产出很少 若种果树 照样需要水 那儿就是缺水 那怎么办 这属于回不去的故乡 那就沉住气在城市里发展吧 平原地带的区域 气候适合种粮食 若是成片也适合大片集中机械化种田 有的农民分到的土地还不到一亩 只有几分 平时种地也就是不买口粮了而已 上学等费用还是需打工 把地包出去也不过六百或八百一年的收入 这种情况下土地流转也是好路子 不惦记老家这一点土地了 融合到城市做个新城市人
下面我说差异性特色生存的重头戏 一个是有特色资源的 例如种植中药材或者果树或是搞养殖 或是农家乐旅游民宿 或是特色加工产业等 例如假发专业基地 汉服专业基地 棺材生产基地
举例说明 下面为引用 据日媒数据,曹县垄断了日本近九成的棺材。在日本的丧葬习俗中,棺材会与遗体一同火化,而曹县生长的泡桐木——这种当年焦裕禄在隔壁河南兰考县为防沙而推广种植的树木,由于生长快、木质更轻且易燃,成为了绝佳材料。曹县西北角的庄寨镇,是中国最大的桐木加工生产基地,木制品加工产业可追溯到明代末年,更被业界称为木艺之都,尤其擅木雕。合适的木材、精湛的雕工,让 “made in 曹县” 承包了日本人最后一程的体面。2017 年日本东京电视台一档名为《不可思议的世界》的节目中,在介绍日本文化的同时,提到日本 90% 的棺材,来自于山东曹县。说到这里很多人会觉得日本人为何远渡重洋来中国买棺材,他们不也是火葬么?原来按照日本的丧葬习俗,虽然和中国一样普遍火葬,但死者的遗体还是要放入棺材中的,而在劳动力昂贵的日本,一具实木棺材的售价高达 200 万日元(约合人民币 12 万),而山东曹县所生产的棺材不仅物美价廉(约 200-2000 人民币)还很好烧,于是曹县的棺材就这样逐渐垄断了这块细分市场。这里还是全国最大的演出服和汉服基地。全县共拥有汉服的商家共计 2000 多个,原创汉服销售额占全国同类市场的三分之一,当然宅男喜欢的 JK 什么的也很可能来自这里。以一县之力,占据了全国近四分之一的演出服市场,由此衍生出热门的汉服产业,把这片古老土地上的汉风唐韵,浓缩成一件件长袖飘摇的服饰,发往全国各地。据统计,曹县的大集镇承包了淘宝 70% 的演出服,镇里有 80% 的村民从事演出服饰加工的上下游产业,可以说一个小镇掌握了一整个产业链,全县 2000 多家汉服产业商家,构成了曹县庞大的 “汉服帝国”。而淘宝百强县榜单上,菏泽市的 2 区 7 县全部入选,曹县更是以 151 个淘宝村、17 个淘宝镇的数量,排位仅次于成名已久的浙江义乌。
那梧桐木有生长周期 本地的用完了还没长出新的成才的梧桐树咋办 这就形成了迁移的生产工厂 迁到了兰考 还可迁到南方种植梧桐树较多的地方 有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等 所以围绕着特色产品 产业链是发展变化的 跟随者效益和产出 资本的流动是市场化的 这在周围就形成了居住和电商等建筑的需求
前面我说了大量的经济活动 牵扯到人员的转移和聚集 那最终是和房地产有啥关系呢 以后城市的房价是受国家调控的 百姓总得有住的地方 所以廉租房建设或者慢慢下降的房价是政府保障民生和稳定的选择方案 这有前提条件 就是实现了税收的巨量源头的突破 也就是我刚才说的把全世界的集成电路的产量紧紧的抓在手中 出口一亿条裤子换一架飞机的时代过去了 转向科技富国正是好时机 老百姓经过这么政府多年的教育投入 文化水平提高了 已经具备脱离土地当一个产业化工人的素质 所以等到老一代的农村老年人去世后 没有差异性特色生存能力的农村和乡镇必然慢慢要走向衰败 我们肯定不会让此事情发生 土地流转就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把土地集中起来 总有一部分能人会脱颖而出 搞起来新的发展项目 至于县城的房价 也不会高 为啥呢 我到现在为止谈的都是正常的中国房地产市场价格分析 这是大的趋势 这个趋势无法阻挡 当然这时我一家之言 趋势中还可能有偶发性的巨大政策波动 例如我提出的方案探讨 如果真实施了 也会对房地产市场的价格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分析如下
我前面说了一个县多建 3000 套给台胞使用权的房子 这个房子肯定是为了以后进行多用途设计 不会造成浪费 钱县财政出 台胞走后的房租上交县财政一半 有这三千套房子放在那儿 谁敢多乱盖房子危害银行安全 现在县城里的房子是因为农村男人找媳妇女方一般要求在县城买房 孩子上学家长也要住在县城算是陪读 好学校都在县城 不买房就不容易娶上媳妇 但孩子若上了大学 也许就留在了省会城市或地级市 不一定回县城 有一部分父母有可能跟着去了城市 就算留在县城的在年老去世后 已在城市生活多年的孩子也不会重返县城生活了 已经成为彻底的城市人口 所以从长远看县城的房子必然空置率在多年后会大大提升 会出现现在看到的日本的农村和县城人口缺乏的情况 而现在为了眼前的居住需要盖大量的商品房 农民掏出所有的积蓄去购买商品房从长远来看是不合适的 最后会构成浪费 房子会过剩的 重写如下 方案探讨 虚拟设计 大胆假设 小心求证 抛砖引玉 集思广益 和平统一 天下大同 我提出的给台胞盖 3000 套使用权房子除了作为台胞躲避战争风云的安居之所外 还有一部分原因也是考虑到台胞走后政府可以出租给农村有在孩子要在县城上学需要的农民 这样可以周转 不至于造成以后的浪费 租金估计贵的在大城市边上县城的千数块 偏僻的便宜的不超过 300 元 绝大部分都在县城 在市里的少吧 这属于未雨绸缪 不应浪费钱财 钱财应用在服务大众上 如果农民买的商品房以后单纯的变成了空置的无人问津的混硬土建筑 那就太可惜了 所以长远看我的类似的方案如果国家实施的话会对县城的商品房价格造成冲击 心理预期是下降的 这倒是好事 保护了银行的安全 也把资金流入了真正的实体企业中去
土地财政问题的解决与中国生活方式转变及房产税问题的展望之二(土地财政的去留问题探讨)
前面说过政府土地出让金的政策让房地产行业得到了大发展 和土地财政相关的是房地产 “五税”,分别为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契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土地财政 = 房地产 “五税”+ 土地出让金
地方政府对于土地财政的依赖是毋庸置疑的 只有将城市建设好了 才能吸引外来的投资和人员购房安家 形成良性循环 可是有些四五线城市是属于人口流出的地方 哪怕建的很好也很难吸引投资方 那对策是什么呢
实际上 GDP 也是考核地方政府官员政绩的重要标准 大家都想发展 这是需要有制度和规定 先说一下人口流出的县城 我以前写过一篇文章 从回不去的故乡看中国农村特色产业差异化生存及房地产发展趋势 从中提到现在县城里的房子是因为农村男人找媳妇女方一般要求在县城买房 孩子上学家长也要住在县城算是陪读 好学校都在县城 不买房就不容易娶上媳妇 但孩子若上了大学 也许就留在了省会城市或地级市 不一定回县城 有一部分父母有可能跟着去了城市 就算留在县城的在年老去世后 已在城市生活多年的孩子也不会重返县城生活了 已经成为彻底的城市人口 所以从长远看县城的房子必然空置率在多年后会大大提升 会出现现在看到的日本的农村和县城人口缺乏的情况 而现在为了眼前的居住需要盖大量的商品房 农民掏出所有的积蓄去购买商品房从长远来看是不合适的 最后会构成浪费 房子会过剩的 如果农民买的商品房以后单纯的变成了空置的无人问津的混硬土建筑 那就太可惜了 所以长远看我的一个县多建 3000 套给台胞使用权的房子及类似的方案如果国家实施的话会对县城的商品房价格造成冲击 心理预期是下降的 这倒是好事 保护了银行的安全 也把资金流入了真正的实体企业中去
土地财政的弊端也很明显 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性很强 这个资金规模也是非常巨大的 到底是能不能继续保留土地财政的政策呢 有些专家学者提出要用房产税来替代土地财政 我先不谈法理 我说实操 这个房产税的金额和土地出让金比起来是怎样的一个规模测算过吗 怎么可能与之相比 老百姓有很多房贷都没还完 突然加上房产税 那是多大的负担 怎么可能承受得了 即便是自己父辈留下的房子 有的城市人口的收入很低 也承受不了房产税 房产税的征收时机现在还不到 具体怎么办我在展望之四(跨年代的房产税逐步收取时机问题探讨)中去详细谈
现在在新的模式没找出来的前提下是不能够放弃土地财政的 但这有条件 就是不能造成浪费 那就是我说的一二三线发展势头良好的城市继续搞土地财政 人口流出没有工业和商业产业的四五线城市必须严加管理 但土地财政可以搞 我有搞的建议 在展望之三(中国生活方式转变与老龄化社会下养老住房转移探讨)中仔细说明 至于县城 参照刚才说过的四五线城市 还需考虑建设我提及的 3000 套给台胞使用权的房子 尽量不构成浪费 重复利用的使用权住房是避免浪费的策略 我提出的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给台胞盖 3000 套使用权房子的方案除了作为台胞躲避战争风云的安居之所外 还有一部分原因也是考虑到台胞走后政府可以出租给农村有在孩子要在县城上学需要的农民 这样可以周转 不至于造成以后的浪费 租金估计贵的在大城市边上县城的千数块 偏僻的便宜的不超过四五百元 大家不买房了 经济压力就小了 可以响应政府号召多生孩子了 以后房子不是大问题 生活压力小经济压力小有利于多生
我在这个县财政出钱盖使用权房子的的地方提到了资产证券化 这也就是我所构想的投机资金的蓄水池 围绕着建这些使用权的房子既投入了资金 也给房地产企业带来了任务和活力 房屋的装修和空调家具的配置也为相关行业提供了需求 这就容易搞活经济 资产证券化以后 容纳了投机资金 不至于给地方政府带来过大的压力 也起到了蓄水池和拉动经济的作用
那地方政府怎么通过卖地来实现财政收入呢 地要变成住宅 住宅就是要有人住 这个需求在哪里呢 一方面有些城市的棚户区改造已进入尾声 有些住老楼的居民盼星星盼月亮的等待拆迁 结果等来的是旧小区的管道改造外墙保温和加固 居民很失望 甚至有的阻拦施工 下面是新闻:北京二环居民等拆迁等了 12 年, 现在却旧房改造, 居民情绪激动大骂_ 居民生活条件得不到改善 有的老年居民想要住养老院 没有钱 又想把房子留给子女 自己无法通过居住的这个房子来实现租金收入或其它的收入 这个问题如何让解决呢 能改善居住条件的同时既不花钱也实现了政府卖地收入的实现吗 这个问题的回答我放在土地财政问题的解决与中国生活方式转变及房产税问题的展望之三(中国生活方式转变与老龄化社会下养老住房转移探讨)中去回答 这里只说明一点 土地财政现在还不能丢 国家需要这个收入来进行经济大发展初期的资金保障
土地财政问题的解决与中国生活方式转变及房产税问题的展望之三(中国生活方式转变与老龄化社会下养老住房转移探讨)
下面就是探讨中国生活方式转变与老龄化社会下养老住房转移探讨了 在一线二线生活的老年人的生活状态 在给孩子看孙辈的时候就和孩子的小家庭一起居住 或者两头跑 等到孩子上了学 也许就不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接送了 老两口又处于了自己单过的状态 逢周末或者节假日 有可能孩子会带着小孩到家里来吃饭看望 对于老年人来说 有的退休金高有的退休金低 有的没有退休金 比较穷一点的如果想要通过房子来实现点收入是不可能的 若住的小区仍是老旧小区 拆迁遥遥无期 那再换个条件好的居住环境也几乎不可能 因为即使卖掉房子 也拿不出贴补房价差额的钱来 孩子也不一定同意他们卖掉住房 因为可能是学区 或者以后未来的几十年后可能会拆迁 孩子也在考虑拆迁后可能分配的房子 老年人住的房子实际上是赔本买卖 因为按照房价来说 房子的价格的利息比房租是高的 但现在因为上述原因房子住着 不可能卖的 也就实现不了任何收益来改善生活 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我构想了一个既购买三四线城市又保留本地住房面积的流转方案 这是借鉴黄奇帆同志的农村土地流转的地票方案的方法 以新闻中的山东菏泽为例 房价大约是五六千一平方 一百二十平方大约六七十万元 以七十五万元来计算 首付百分之二十就是十五万元 地方政府可以配合一二线城市的房管局出台一政策 由一线城市政府部门发行一种房屋收益债券 有地方政府的信用做抵押 收益率等同于国债或者稍高 因为本来每年卖国库券的时候老年人几乎要排队 买不上 这个需求是有的 政府就把这个想置换买菏泽房子的十五万首付给支付了 政府把一二线城市原先的旧房收回出租 政府给予原先的旧房子房主以原来城市的房票用以以后拆迁或新建住房时用来折换面积 买的新房房子抵押给银行 谁去还月供呢 因为原来的旧房已被政府收回房管局 房管局可成立一公司专门运营此类房源的出租运营问题 出租给谁呢 在北京工作的有社保的年轻人 减轻来北京创业的年轻人的房租负担和时间成本 本来有些年轻人只能住在郊区很远的地方 现在房管局的房子针对年轻人可便宜出租 那也保证了出租收益的稳定性 这个出租收益并不是按照具体哪一套房子来计算的 而是按照全市此类房源全部的收益再平均到每套房源上来实现 当然上面还有地理位置的系数 最后归结为一个按照面积来得出的收益值
这个收益值覆盖月供是没有问题的 但并不是这个钱是都是给买了新房并拿了房票的老房主的 而是经过政府的测算 也许就是房租收益的百分之六十 这只是打个比方 提供一个思路 并不是真实的 大家可以参考看看 假如原房主获得的收益是三千元 那可能他原先的房子经由房管局公司出手出租的价格就是五千左右 三十年的房贷 每个月还两千 还剩一千来改善生活 大房子也住上了 改善了居住条件 还有钱来改善生活 那另外的百分之四十呢 前面说过 新房的首付是由地方政府发行的房屋收益债券卖的钱来投入的 债券的收益要有出的地方 也许百分之十五就可负担债券收益 那还有百分之二十五 百分之十五用来支付运营费用 百分之十上缴国库 相当于多年以后要采取的房产税的热身运动
那这种房管局收来的旧房子的最终结局是什么呢 因为原房主手里持有土地流转的房票 这是可以兑现的 房管局在收够了一定量的房子在进行拆迁时 可公示进行本地区周边五公里范围内的开发 盖大户型房子 持有房票的原房主可将此房票转给孩子折算面积投入其中 不够的差额要么按照按照市场价格要么孩子把自己的住房卖掉来补这个差额 不允许为此套房子贷款 还需补缴当时老年人购买新方式的首付十五万元 还需把未还完的已买三四线城市的贷款转移到此新盖房屋身上 由子女继续偿还原来的贷款 因为购买房屋收益债券的退出机制需要以把首付十五万转回这种方式把钱退出来放在一专用账户里 这个专用账户的大池子里放着债券到期后需支付的本金 为什么子女卖掉房子来住大房子的可能性较大呢 因为现在一线城市很多房产交易都是置换了 因为实在拿不出买一套房子的钱来 为什么不让为此套房子再进行贷款呢 我是考虑按照共产主义的目标 应该居者有其屋 但不应是一人在一地占多套房屋 不让贷款才能减少一个家庭占有的房屋数量 我构想的房产税的收取方案与同一地的一个家庭拥有的多套房屋有关 与家庭居住的单套房屋无关 这只是属于学术型探讨 与政府制定政策无关
土地财政问题的解决与中国生活方式转变及房产税问题的展望之四(跨年代的房产税逐步收取时机问题探讨)
我构想的房产税的收取方案与同一地的一个家庭拥有的多套房屋有关 与家庭居住的单套房屋无关 这只是属于学术型探讨 与政府制定政策无关
北京上海这种一线城市的房价肯定是和国际化大城市例如纽约巴黎伦敦东京接轨的 这个价格肯定是高昂的 不是一般以能负担得起的价格 在伦敦等地 也有食利阶层 靠着祖先留下的房屋出租收取利益 实际上能支付得起高昂的房租的人是能在所在行业能有一定发展领取高薪的人 最终如果愿意的话 他们能买得起住房 但是那些出租房子的人会在未来的对多套房屋征收房产税的政策中衡量利弊 是否继续持有房屋 这就给房屋的流动性带来了活力 有利于参与高科技行业拿高薪的年轻人留在这个城市 至于普通行业的年轻人也会在房管局公司向外出租的房子里找到落脚之地 但这个租房管局公司福利房子的时间有限制 例如年龄不超过三十五岁 那但随着自己事业的发展 如果自己挣不到高薪 高企的的房价会让他们萌生退意 也就回到了故乡或者下一级生存压力较小的城市去发展 至于生活在一二线城市的老年人 随着年老生命的交替也就慢慢退出了 旧房子迟早要拆迁 一二线城市还是需要新鲜血液 特别是能创造出利润的新兴行业来进行人员的更替 所以对于老年的居住条件差的家庭经济条件不太好的 不如未雨绸缪 采取我说的在三四线城市无成本买房的策略 既有了房租收益的补贴 不用付首付 月供由原先城市的房管局公司的房租收益直接划拨 也用不到钱
至于购买的房屋的位置 各人有各人的看法 有的想回老家所在的城市 有的想去风景好生活便宜的地方 有的不想离孩子距离远 例如老北京的 可能就会选择燕郊之类河北的地方 这些选择与自己的房子出租的市场行情与要购买的新房的首付数额都有很大关系
如果采用这种措施的话 一个是地方政府卖地的收入保证了 因为房子通过这种方式会消化掉很多 另外在一二线城市 拆迁也容易了 有两三辈家庭的子女可以选择大户型 提高了生活质量 家庭拥有的一二线城市的住房数量会下降 国家可以在未来经过一两代的房屋更替后 对家庭持有本地多套房屋的家庭开征房产税 这就是我写这一些列文章的目标思路 房产税不是不征收 还是要看时机和征收对象 是否促进大城市的有能力的人才的合理流动 这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合理措施 这篇文章用于抛砖引玉吧 属于学术探讨 很多不当之处 还需海涵 集思广益 才能维护全体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也促进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

知乎用户 踟蹰无语静观天地​ 发表

反正出规定的人不会有损失

知乎用户 酱油七号​ 发表

潇湘晨报等媒体报道,湖南省岳阳市出台新规,中心城区新房销售的实际成交价不得高于备案价格,也不得低于备案价格 85%,否则将不能网签。可以说,这是 2021 年全国首个房价 “限跌令”。那么此事,对于房企又会带来哪些危机呢?

首先,房企想要以恶意降价的方式,快速出手手中过多的房屋,以此达到回笼资金的目的将会直接腰斩。毕竟,大肆恶意降价,会造成市场混乱。同时,让管理也变得困难。

其次,企业会因为降房价,让之前高额购房的消费者维权,导致维稳风险。维权的事情这对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件极为头疼的问题。而想要解决,又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对本来经营困难的企业来说,这会让企业经营将再次陷入到窘境之中。

![](data:image/svg+xml;utf8,)

再者就是形象问题。企业降低房价,是想以此能够快速回笼资金。对于需要购房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件利好的事情。但对于前期购房者来说,这将会是一件坏事。到了这个时候,维权是必然的,但前期购房者的维权,也会让企业的形象下降。

同时,这也会加大购房者对房价真实性的怀疑,这无疑让购房者对房企产生不信任感。当房企的信誉遭到怀疑,就会让更多的购房者逃离。毕竟,谁也不希望自己遭到欺骗,从而产生损失。

合理的房价,能够让企业获得好的形象与名声。而恶意的行为,将会让企业发展举步维艰。在这次的 “限跌令” 之后,房企公司一定要慎重如何能够让企业良好的经营发展下去,才是最为关键的重点。

作者:危机公关专家
来源:今日头条
链接:「大惊局之限跌令」房价降价不得超 15%,这真的合法吗?
声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知乎用户 财经晏哥 发表

银行角度说一句,目前很多大大小小的房企,都已经暴雷或者正在暴雷的路上。

且看戏。

————————分隔线——————————

补充一下,第 n 天因为 s.b 房企导致加班,怨气非常大!!!

毫无底线,令人发指!

知乎用户 BBboom 发表

只准涨价,不准降价。

有形的手大战无形的手,只是苦了老百姓了。

背负 30 年房贷,但是 18 岁到 24 岁的年轻失业率 18%,想背负点也难呀。

总不能把房子卖给没有工作的人吧。

知乎用户 旭崽子 发表

难办,那就别办了

知乎用户 子木先生 发表

我持非常悲观的态度。

以我在的南京为例,事实上很多区域的房子都在阴跌,但是银行对小微企业放贷的尺度却越来越大,利率越来越低,其中很大一部分比例都是通过房产担保的(有些小银行甚至到了见房就给钱的地步,更别提下一级的小贷和典当了,什么是风险评估???)。这是政策引导(**)的结果,他们在违背市场规律,我不评价对错,我只知道,法拍房越来越多,处置的难度越来越大。这是强行把所有人的都捆成一串雷,房产价格变化就成了引线。

守住了,那就是用时间换到了空间,缓着陆;守不住,那可能就是震天撼地,哀鸿遍野。

其他城市我不知道,如果说南京的房产价格短时间内整体再跌去 15%,那么毫无疑问,各大高楼天台和长江大桥上第一批排队的肯定是银行和小微企业主。

没有韭菜的房价,真的能靠政策顶住?

我们痛恨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却又无可奈何。历史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活好当下吧。

知乎用户 张羿​ 发表

好了,这个出来大家都知道房价要跌了,更不敢买房了,然后房价更……

知乎用户 废废崽崽 发表

挺好的政策,买不起房的跌了也买不起,难受的反正不是我。看别人难受的心情还是很愉悦的。

知乎用户 回家的放牛娃 发表

最开始这个政策只在福建某三线城市出现,但短短几天已经被推广至包括张家口、岳阳、桂林、昆明等等。
倾巢之下,安有完卵。
表面上,这个政策只是为了规管开发商,禁止他们为了企业生存而作出的 “非理性” 销售行为。如此一来便可稳定房价、保障市场正常运行?
实质不是,这只会加快崩溃,受伤的是每一个人,没错是每一个人,包括你我他。

(1)先说开发商
市场经济当中,最简单的原理便是供需关系,供不应求涨价、供过于求跌价。
不用说也知道当地是房价下跌,不然也不需要出台这个政策。那么为什么房价下跌,你认为是开发商明明能卖 100,现在犯傻自己降到 80 卖给你?既然不得不降价,说明无人问津,唯有吐出原有利润而降价促进销售。
问题是,市场行情不好,是开发商问题?显然不是,而是社会经济面不好,收入减少、对未来的预期不乐观。什么原因造成就不说了,但想说的是这种状态显然不是一两天能改变,更麻烦的是这种趋势一旦形成,惯性阻力很难,除非外部环境巨变向好。
既然不是开发商问题,单向粗暴地制约它,有任何本质上的解决问题吗?并没有。
再说一点,从开发商角度而言,禁止降价、市场不好又卖不出、企业经营更困难… 这是一个死循环。就好像你饿了又不让你吃饭,你猜最后结局是越来越健康,还是死得更快?
(2)再说个人
此举一出,这叫此地无银三百两。为什么要限制下跌,难道百姓不知道是因为房价跌吗?
作为一个优秀的中国人都应有传统美德——买涨不买跌,天天涨价不买就亏了、但天天跌价不买就赚了因为可能明天更便宜。越不让跌,我偏越要等着跌,大不了房企真崩了被拍卖,我好歹还能去蹭下工抵房、法拍房
而且这种观望情绪,同样在外部环境没有明显改善之前,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
这里抛一组数据,2022 年 5 月央行公布的居民储蓄余额同比涨 50%,另一边同月的居民中长期贷款余额则是同比下降(具体数字忘了,但已公布)。说明什么?说明,人们不是真的没钱,而是都存起来了并且不愿意买房,显然是对未来预期产生了不乐观预期,才会积谷防饥。
如果 6 月相关数据没有改善,尤其是众多城市都纷纷出重药政策下都没有效果,那…… 就麻烦了。拭目以待。
这里插一句。如果有人说,不对啊我这里房价涨着呢,5 月深圳也出现豪宅日光盘。我想说,全中国有那么多城市,你拿一个地方来代表全中国?要看就看央行、国家统计局数据,再不行起码也看当地城市平均数据,而不是看一两处小区楼盘。
(3)政府
本来也想说说,但,算了。身不由己,隐形的手也不是万能的。
总之出此下策也是无奈之举,毕竟大方向要看上面的指示,谁也不乱动。
但,最近土地出让金和财政收入的下滑数据,确实也不容易。
最后,回到主题。
怎么看这个政策?只能说祝各自安好,希望你我都能幸运度过难关。

作者:奇怪金融人士 JK
链接:今日头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知乎用户 希希 发表

类似的问题我回答过,曾经在小粉红群体中流行着两个非常经典的想法:

1. 房地产炒到这么高,全是因为黑心的资本家。

2. 父母官一定会尽他们所能替粉红们控制房价。

如今也算是图穷匕见了,房价降了,土拍捞不到钱,年终奖金怎么办?然而,掉头的买卖有人做,赔钱的生意没人做,没人会蠢到买稳赔不赚的垃圾产品,所以绷不住是理所当然的。然而现如今实在不是不想拉,而是真的拉不动,然而市场是灵活的,你不让我降,我就想办法偷跑,送软装,赠面积,农产品抵押首付不就是这个意思吗?

现在不是不能买,但是老挝房产作为一种投机品,其房价涨幅与需求其实是正相关的,尤其是很可能到来超额的货币供给可以撑高资产价格的同时稀释债务,这种泡沫未必有那么坏,就算狗屁实际好处都没得到只是浮动盈余增加了人也会因为乐观情绪增加消费,所以限跌只能带来更大的恐惧,真要回复成交量,首先要恢复价格的增长趋势。

形势突变!如何看待江苏再添两张房价限跌令?

知乎用户 Dung Eater​ 发表

所以荷兰的开发商多聪明,小麦抵房价,100 万的房子用小麦抵 16 万,你付 84 万就行了,我再给你 16 万的小麦当做购房礼品,一顿交易中房价降下来了,政策保住了,无实物交易,期货市场算是给房开玩明白了

知乎用户 喷子 发表

既然能限价、限贷、限购。

自然也能限跌。

这才是公平。

其实政府就不应该参与商品房价格调控,市场的事就应该交给市场。商品房价格就应该交给市场。

民众也不要去抱怨商品房房价高,去要求政府提供足额满足需求的保障性住房才是你们应该去争取的。

像现在。政府跑去管自己不该管的事,老百姓也搞错了斗争方向。永远也解决不了房子问题。

知乎用户 乘风破浪的爷爷​ 发表

贷款买房一时爽,还贷火葬场。

限跌什么意思,就是价格跌了。还是那种需要行政干预的跌。


限跌就是针对房企的。

现在没人买房,想要低价卖,回回本,周转周转。不许!卖不出去没钱还了,收归国有。

对于购房者来说,算是精神安慰,至少还是表面富翁。

那些还不起贷的购房者?银行的钱,欠着,还能怎么样,反正银行又不能赶尽杀绝,受不了压力的,不怪别人。老老实实努力赚钱,为银行打工,就当为国贡献了。

如果房价跌了,那些还不起房贷的更惨,眼看首付都够现在全款买房了,会怎么想?而房价跌得厉害,经济将会受到极大得冲击,钢材,木材,水泥,化工,全线暴跌。房地产从业者大量失业,银行海量的坏账,当初贷得有多爽,跌得时候就有多惨。其它相关产业,都是一个字,惨,想想近这十几年的经济繁荣怎么来的?全都还回去,还可能因为就业问题,引发更大的动荡,要倒贴。


今天碰到一个年轻的货拉拉司机,聊起他也曾经是搬砖的,真搬砖。

知乎用户 MR 黎 发表

之前的限跌令是限制在 3%,现在都到 15% 了吗?

说实话,房价如果真能跌幅 15% 足够房企渡过困难了,也足以让房企快速去空置房了。

关键是各地政府要的是 GDP 的高增长,唯一能保持高增长的就是高地价高房价,所以降房价怎么可能呢?

百姓:房子即使降价 15%,我也买不起房!

zf:百姓有没有房住,住不住起房和我有什么关系,我只关心 GDP 高增长!

知乎用户 心晴 发表

巧了我家就在平潭 ,一个四五线的破县城,我们之前房价都是在 6~7 千,后来因为通高铁和离台湾近之类被开发商房价炒到一万多了,现在大家发现这个地方也开发不起来了,大家也不买了,我们这边在售的房子库存还有 8000 套左右,一年大概能卖一千套左右,也就是这些房子都卖掉得卖八年,而且有钱的也基本都买了,每月成交量还在下降,现在开发商顶不住了在降价,然后政府不让了定一个一万三的备案价,一个十八线县城这价格有多不合理呢,我们本地人有工作的人均工资 3 千吧。所以这是为了恶心谁我们也不知道 ‍♂️

知乎用户 林小康 发表

很多抵押品是房子,如果房子价格下跌就会有资不抵债,而借贷的钱真一时半会还不上,就出现资金链断裂。

现在房子就是个烫手山芋,大家都拖着,等解决的信号和决心。

眼前的局势就是银行注资央企,央企下场收楼,然后以租代售。

问题是房子的总价的利息大于租金收益,就会直接原地破产,这个代价怎么转出去就不知道了,也许央企下场收国企的房子,民企就自己赔。

知乎用户 司坤天南 发表

当年的涨价发令枪,深圳,今年上半年二手房交易量下跌 65%

投机品的热度就是价格,交易量下跌 65%,那后续价格下跌 65% 不过分吧?

那二三线的数据难道会比深圳乐观么?不规定一下 15%,难道让你恶意降价 95%?

知乎用户 绯鸿​ 发表

主要是因为地方财政只能靠卖地为生,我记得看了一期科普节目说是税收大部分被中央收走,但是卖地的钱大部分都归地方政府。

如果房价跌了,地块自然就拍不出高价,两者正相关,一跌俱跌。如果卖地都赚不到什么钱,那地方财政巨大的赤字靠什么填补?

地方是靠收税营生的,但最大的问题在于税收很大一部分要上缴中央,亏空部分只能自己想办法,所以只能靠 “副业”——卖地补贴家用了。

反正更多的话我也不敢说了,就酱。

想买房别急着上车,以前越早上车赚的越多,现在恰恰相反,房贷利率不断下调,意味着你早上车就得多交贷款,再者这房价始终是捂不住的,即使不降价政府也要出钱补贴买房,房企也会想办法自救——农作物抵首付。

刚需的其实也不急这一两年,租间大的住,静静看戏就行了。

买了房,还得交物业费呢,一平也要 2-3 块钱,一百平就是 300 块左右一个月,跟租房其实也没差,还不用担心还不起月供。

退一步来说,假如你非得要上车,那一定要找一线城市人多的地方,咬咬牙挑个地段好的,相对比较保值,去三四线买,那就是妥妥的冤大头,白给人家送钱,这出生率用不了几年三四线房价就会白菜价。

知乎用户 测测 发表

稳定房价房住不炒,才能保障自住需求的普通大众的切身利益,而且房价稳定无论对购房者还是改善居住条件的人来说,可以从容准备,而不用担心房价的大幅波动,消除焦虑心态和暴富心态,保护群众身心健康,当然了,对于炒房客来说,没有波动也就没了炒房的冲动,从而促使炒房客退出,更加保障房价稳定。

廉租房前些年当然还有经济适用房都曾热过,确实是好政策,只是执行中出了点偏离,也出了一点瑕疵,现在又发力为人民安居,不知道会咋样,谣传几万块别信,用事实说话。

知乎用户 复合维生素 发表

看不见的手隐约可见。

前面文章或回答都反复讲过,汇率可降、资产价格不能大降。这反映够快,这政策杠杠的 NB,“太佩服了!”,土的掉渣,管用。

不信你试试?如果要降价,“可能要过 “三关”:老业主、同行、地方政府相关部门”。不好意思,单一个 “老业主” 革命群众这关都过不了,让同行看了笑话,被打的鼻青脸肿后政府来裁判,俩字:活该!

因为,这些城市政府或直接出台 “限跌令”,或通过召开座谈会方式防止房企“恶意降价” 行为,或对相关降价房企进行约谈,要求房价下跌不能超过 15% 或 10%。严重警告过了的!

房价下降 15%,通胀 5%,汇率下降 10%,啥概念?

实际价格 = 0.85X0.95X0.9=0.72675,少说 7 折了,还 TM 在外视角度没吸引力?还不够惨?

乱来是要被收十的,南京那个土政策不也刹车了吗?还动二手房歪脑筋。。。

2022 一季度我国房贷总额达 53 万亿,人均房贷负债 14.7 万,如何看待这一数据?美联储宣布加息 25 个基点,为 2018 年 12 月以来首次加息,将产生哪些影响?

知乎用户 高登高​ 发表

看到那根粗壮的红线了吗?还有人觉得这轮经济复苏会有什么不同吗?

地产市场正在逐渐热起来,而且速度似乎超预期了

股票市场也在逐渐反应经济复苏的预期

房地产泡沫终有一天会破灭,but not today

经济周期有其固有的 pattern,普通人想要改变命运只能顺势而为

Jon.Xiao:社融爆炸了

Jon.Xiao:重磅数据出炉,黎明还有多远?

知乎用户 Jon.Xiao 发表

回答里有继续看衰房价,也有认为不能跌,跌了会影响社会稳定的观点。

反过来看,这样的情况才是对的。有分歧,才有交易。如果大家都认为房价会上涨,就没人会卖;所有人都认为房价会跌,就没人会买。

现在这种情况最好,我卖你买,然后大家互道一声:傻逼。

知乎用户 西西瘦 发表

多地规定房价跌幅不能超 15%,广东省地产商会:“限跌令” 让房企进退两难。

个人观点:现在限制房价的跌幅不能超过 15%,我觉得非常有必要,因为房子持续下跌让人心惶惶,价格的下跌也是限制了房地产的发展,因为在中国人的心里,房子始终还是一个投资性产品,而不是把房子当做来住,在这个理念没有改变之前,房地产很难出现一个较大的改变。

尽管各地政府对房市不断放松,但显然以前那种房子只涨不跌的神话已经被打破了,各购房者不管是刚需还是投资都暂时按捺不动,以观后市。要不是各地 “限跌令” 相继出台,各大房企为了尽快回笼资金,大幅降价几乎是必然选择。不管后市怎样演化,房市暂时已经不是最好的投资方向。那原来流向房市的资金会流向哪里呢?A 股会截流部分本来流向房地产市场的资金吗?答案几乎是肯定的

知乎用户 深渡 发表

因为 15% 是安全的,超过就非常危险了。

1、首套房首付 30%,后期放宽到 20%,很少有更低的,区别就是杠杠率。

居民抵押了 100% 的价值,贷了 70% 的款(100 万的房子,只能贷款 70 万)。房子本身贬值很少,流通率也高,在银行看来这样的贷款非常安全也非常健康,为此银行最待见的就是房贷

如果贷款给工厂,买一大堆工业设备和厂房,银行能把这批设备以很好的价格出售吗?不能,所以过去银行是不愿意房贷给企业的。

限跌 15% 实际上就是允许 20% 的那批人跌掉首付,因为这批人杠杠上的太高,一般也不是刚需,即便如此,对于 20% 首付的人来说,不会贸然将房产出售,算上利息等等,出售不如持有。

如果下跌超过 20% 就会造成资不抵债,也就是说除去已经还掉的本金和利息,即便房子出售、拍卖,业主还需要继续支付剩余贷款,这就是系统性风险了。

2、主动打折的行为。

楼市已经出现泡沫,降低风险的方式就是主动出击。政府出面给楼市重新定价。所谓限价就是房价或跌或涨,政府保证这套房子的最低价值(限跌 15% 就是保证至少 85% 的价值)。不值怎么办?不能在市场上流通。

这相当于给二手房出指导意见了。

降价容易践踏,新房价格下降,二手房自然也降。刚需肯定不会出售,炒房客择机而出,为此待售房越来越多,价格会越来越低。是不是说买二手房合适?

并不是。

房价下跌,房子价值就开始下滑,新房有政府 15% 硬性指标托底,二手房没有,银行评估时往往会超出这一数值,和市场挂钩。

既然房价在跌,价值在跌,考虑到今天 80 万,明天只有 60 万,为了规避风险,会被要求支付更高的首付比例,加强贷款审批的条件。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二手房的流通。好处是房子的估值体系还能维持,坏处是不够市场化,人为维持,而失惨重的是那批资金链出问题、认输离场的炒房客。

知乎用户 默默 - KG​​ 发表

因为房市是很多非一线城市的 GDP 主要来源。如果房价跌了,就算交易成功,也没有原来的价值,每套房带来的 GDP 收入就少了。

而且房价下跌过快,那些在高位买房的韭菜就会到处闹。为了安抚这部分韭菜,也不能让房价蹭蹭往下跌。房价不跌,高兴的是韭菜。政府、没买房的人、房企其实都没好处。首先是政府,房价为什么跌,就是因为没人买了才卖不出去价钱,你不让跌,就更卖不出去,那万一房企撑不住了,跨了,政府还得组织出钱捞回来,所以说政府是最有苦说不出的。然后是房企,政府不让房价大幅度下跌,那就没人愿意买房,资金回笼不了,只能坐等亏损甚至资金链断裂倒闭。没买房的人,如果想买房,肯定不会再当韭菜了,但是政府不让跌,你就越不敢去买,本来想攒钱买房的,但是现在很尴尬,你不敢买,怕一买就成了韭菜,钱捂在手里老难受了。对于高贵的韭菜来说,房价死也得给我顶住,顶不住政府和房企就等着我们闹吧。限跌挺好,当个体面的韭菜。

知乎用户 拉布拉多了一点 发表

你当年出限涨令的时候也没见房价不涨了啊? 相反这种文件就是在告诉大家赶紧反买。因为要跌了你不想让他跌才出限跌令,到底房价是涨是跌你还不知道吗?

另外,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你不让房企促销回流现金那死的可是房企自己,所以真想降价有的是办法,送车位,送家具,送建材,送装修,送物业。

知乎用户 林野 发表

新能源 - 5:汽车的换购率与新增购买量,日本上班打车费需要多少钱?

新能源 - 4:比亚迪、特斯拉、蔚来、五菱宏光历年销售量,零售门店增加带来什么?消费者是否足够理性

在之前我们对汽车的研究中,我们认为在某种消费崩盘的情景下,国内的汽车销量可能降到 1100w-1300w 辆 / 年,而在乘用车零售结构中,30w 价格以上的汽车销量只占不到 10%,目前国产汽车市场份额 44.43%,合计 954.3w 辆。

2020、2021 年两年汽车换购率都接近 50%,换购车辆达到了 1000w 辆,新增首购也达到了 1055w 辆,新增首购持续回落,但仍旧超过了结婚对数,说明有车不一定会结婚,也可能是结婚后买车。如果结婚对数低至 500w,在失业率暴增的情况下,那么新增首购会降低至 500w 吗?目前很难做出这样的有根据的判断,因此我们只做一个设想。

世纪决战:中房、美股、日债,三方最终的剧本是什么?

中房危机所导致的消费萎缩可能远大于 1990 年日本房地产泡沫,手机消费具有明显的周期性,且手机为必需品,而汽车不一定是必需品,我国的公共交通在大基建的发力下也发展的非常完善。公共交通价格远低于市场价,从性价比角度来看,居民选择公共交通而放弃私家车是最划算的选择,只不过在泡沫高峰期所有的人都预期未来的收入一定是上涨的,才会去扩张消费。

泡沫崩盘后的日本真的很惨吗?从消费数据看 1990 年后的日本经济

泡沫崩盘后的日本 - 2:1988-2010 年日本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分析,日本经历了投资者断层了吗?

1990 年日本房地产泡沫崩盘后新车消费并没有断崖式下跌,主要是因为日本和欧美一样,人力资源较贵,只有老头愿意去开出租车,因此出租车比较贵,我们曾经计算过,在日本上班一年的打车费就可以买一辆中产的轿车,那么日本人的首选必然是买车,日本上班日打车费在 150-300 元左右(5km 约 130 元),年化 4.5w-9w 元

而我国恰恰相反,**国内上班日打车费在 20-50 元左右(5km 约 15-20 元),年化 6000 元 - 15000 元,**打车的优惠力度远大于自己开车,这主要来源于中国的人口红利,大量失业人口参与灵活就业,降低了社会平均工资。且日本的人均 GDP 为 3.9w 美元,实际国民收入是中国人收入的 3 倍以上,因此汽车消费在发达国家来讲,更是一种类似于手机性质的必需品。

我们认为当下国人买车的真实理由主要是炫富和结婚,买房 + 买车 = 成功,这是当下国内中产和无产的目标,而婚姻在这种泡沫时期已经具备了某种特定的阶层属性,大部分女人结婚的最低要求是中产,而中产的标配就是汽车。


有人说,买了新能源汽车以后,每公里只需要不到一毛钱,因此居民的汽车消费还会继续增加。首先新能源汽车的保费特别高,特斯拉的年度全额保险为 1.4w 元,保养费用为 5.9k / 年,再加上停车费 7k(住宅 + 单位),合计年度费用为 2.7w 元。不考虑汽车本身的折旧问题,有车一族比打车一族每年多支出 1.2w-2.1w 元,交通总支出约 3w 元,占到中产家庭收入的 10%-20%

[1]

每辆汽车按照 10 年进行折旧,以中产 20w / 辆汽车估算,每年汽车折旧 2w 元,实际每年交通支出达到 5w 元,可能要占到总收入的 20%-30%。在失业率暴增和财富效应破灭的情况下,我们相信我国的中产会有更加明智的选择,城市公共交通发达,且年轻人较多,而农村交通不发达且收入微薄老年人居多,因此想依靠农村消费带动汽车增量消费也是徒劳的。

参考

  1. ^ 新能源 - 5:汽车的换购率与新增购买量,日本上班打车费需要多少钱?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1MjE5MDAzNw==&mid=2247488538&idx=1&sn=d57474cf280a95b64b41e618f95ce724&chksm=fb84bd20ccf334369be5808805b35325371e8ac4324e5974058811fa12cdfda6cfc329298a3d&token=1020798890&lang=zh_CN#rd

知乎用户 房住不炒科技兴国 发表

能涨不能跌?

就许老百姓六个钱包填个资本家。就不能让资本家让利给老百姓?

东莞我所住的区从 15 年到现在翻了五倍。差不多一年小一倍。咋就只能割韭菜。就不能施点肥

知乎用户 清傲​ 发表

本质上就是地不好卖了,你再大幅降价,以后这地还卖给谁,就算有人买,还能卖得上价吗?

知乎用户 陈查理 发表

房价为什么不能降?背后的原因令人暖心!

知乎用户 ma littler 发表

涨价好像没见限制呢?一年一翻倍

知乎用户 老盼 发表

广东地产商是在搞笑吗。广东重来都没有限制跌,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城市疫情期间不跌反涨,粤东粤西粤北等城市,恒大奥园碧桂园都是房地产开发商主动降价去库存,也一直按市场规律办事,当地根本不存在行政限制跌。

知乎用户 kingdom 发表

知道以前拆迁是什么政策么?拆你家的房子,在你还未住上新房之前,会给你每平米补贴,那个时候的老房一拆就是七八百平,你如果对拆来的房子不满意就可以无限期推迟住房,直到有满意的房子为止,在此期间额外拿个几百万补贴轻轻松松,这只是单纯的租房补贴哦。

最离谱的是现在还有剩下来第一批拆迁户还没选的房子,已经十年了吧。这事情就一直搁置。

等到地方财政撑不住了,这个补贴政策也就没了,哈哈哈哈哈。

知乎用户 会思考的丘丘人 发表

从媒体报道普遍用 “房价回暖” 指代“房价上涨”,就能稍微窥见主流意识形态对房价的价值取向。

房价跌太过,经济就不 “暖” 了。

虽然 “暖” 用来形容 “楼市活跃” 并不牵强附会,但以经济领域的专业词汇来覆盖社会民生领域的话题,这一行为本身就有些可疑,似乎关注经济胜过关怀人

况且 “暖” 一词天然带有一定积极意义,面对房价上涨,普通公众都不太可能站在经济的角度觉得暖,除非是“热血上头”,想要改变现状。

房价过高的严峻现实却可能就此以一种隐喻的方式遮盖。

就像某些指标、数据,下降也不一定非要用 “负增长” 这类 “专业词汇” 来形容,反而会让普通公众觉得很奇怪。

知乎用户 下岭 发表

还能扛一阵

价格顶起来有钱花

不过,最后死的会很惨

知乎用户 猪猪侠 发表

我觉得应该规定房价必须上涨百分之十五!鼓掌 喝彩!又赢了!耶✌✌✌

知乎用户 h 汉唐气象 发表

垃圾资产无法处置,那就只能出售优质资产,核心资产

知乎用户 skyblade 发表

大家都说跌,不一定跌。

但如果开始强制不让跌太多的时候,那就说明真的跌了。

知乎用户 高雄 发表

急了急了, 急眼了.

知乎用户 I 老蔡 发表

规定这么有用呢!那我们规定房价翻倍好了。我们规定中国的 GDP 今年大涨 200%好了。

知乎用户 申由甲 发表

也不看看出台限跌令都是些什么垃圾城市。

知乎用户 Asbeer Bedivere 发表

如果你说了算的话,为啥不是 0%

知乎用户 数据爆米花 发表

肉食者鄙,美国经济危机时,那些恣意制造危机的银行家都逍遥法外,甚至拿着政府给的纾困资金给自己的高管发巨额奖金,而中国在面对困局时,也不会比美国更好,大赛区优秀的匹配机制下,这真是一对绝妙的对手

知乎用户 不懂 发表

比特币在郭嘉眼里是虚拟泡沫,但是它涨跌都是无限制,简单的说,是不是泡沫是我们所有人说的算,是市场行为!然而钢筋混凝土所形成的房地产,只可以涨不可以跌。 来来来,告诉我,谁才是美丽的泡沫???

累了,陪我家狗躺下吧。

知乎用户 小船热 发表

一个觉醒者的回答

如果哪一天,中国没有商品房了,不需要再去 “购买” 这个空气的使用权了,这说明中国真的再次拨乱反正了,否则中国将会永远限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呵呵!

而要达到这一点,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关键是看现今政府是否有 “战” 之决心

破除私有制回归公有制,破除权力 “私” 有化(即寻租行为)与官本制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先决条件

其实这条路就是 BF 政府当年自找的,他们就是为了实现少数精英(元老的财务自由)在甩包袄而已,现在他们两难了,呵呵!当年老毛在训诫张平化、王任重时就已经点出了核心问题了,只是这帮人跟当年土地革命时期一样,非要去碰个头破血流,现在这些人死了,留下了一地鸡毛而已

所谓的房地产也好,通胀论也罢其核心就是在资本剥削有功论之后,极少数人拿到了资本红利转化成的成吨的凭证借据(货币)却不可能使用导致这股资本能量的空呆滞,而绝大多数人需要物质,但是他们的劳动被剥削后,没有拿到足够的凭据借据(货币)去换取应有的生产出来的物质(这就是相对过剩的由来与全部源头),也是蓝星从古至今资本论的死结,这导致了所谓的政府金融机构必须通过(各种名目的 “创新”)实质都是超发货币来完成经济的顺畅运行,即生产、流通与消费,这个基本原理其实并不稀奇,稀奇的是古往今来只有一个“人” 有这个意愿与决心去完成这个 – 结果平等的操作。

只要分配越平均,那么就能越完美地打通了生产、流通与消费的三阶段,确保生产的每一种物质都能分配给全体人民,说到底经济就是通过货币为纽带将生产出的产品再通过货币的形式进行分配,并以货币的形式回收到政府金融手中的全过程而已,本身并不值得骄傲,但是那个人竟然通过票证体系直接完成了分配的平均化(记住在这个 “人” 设想的高级阶级是可以不需要货币的,呵呵,也就是说他要直接按需分配了,真的猛),从而打通环节造就了蓝星史上第一次人口的暴增奇迹,即超高出生率与超低死亡率并存,中国超级工业化革命是蓝星史上,史无前例的历史成就,它证明了在一个没有剥削,没有转嫁,没有个人资本,没有殖民的超级工业化之路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呵呵!

![](data:image/svg+xml;utf8,)

所以经济说到底就是一个政治问题,从来都是政治问题,只是很多人不愿意承认而已

知乎用户 死睡双神 发表

又没事没降过价,送车,送车位,再抽个 1 等奖 10 万元

知乎用户 葫芦娃 发表

求求你们搞点二十世纪的资本主义吧。

知乎用户 庞豆子 发表

通过高房价收割人民的老爷们怎么可能让房价暴跌,各大国企奉命拿地就是最好的证明吧。对普通掏空家底付甚至六个钱包首付加三十年房贷在一二三线城市买房的人来说,房子造价成本能占多少?30%?20%?地价,银行贷款分期利息,这些占了大头。若房价下降一半,那本来要工作 30 年才能供完的房贷买同样的房子只要 10 年左右就可以供完了。是的,只要 10 年。比如现在有 30 万要买 100 万的房子,30 万首付 70 万年房贷,房价减半只要 50 万。首付 30 万,只剩下 20 万要贷款。或者首付 20 万留下 10 万做生意或者理财等,贷款 30 万。即使贷 30 万相对 70 万贷款也能 10 年还完。两者要给的银行利息差很多的。

都说房住不炒,房子如果是买来住的,不卖的话跌了又怎样。跌了确实难受,要卖的时候更难受,我三个月前买了个硬盘,六一八的时候价格便宜了 30% 多。我也难受。为什么要跌。国家为什么不出限跌令。

我个人觉得国家应多学一下新加坡的房屋政策。多建点普通住宅作廉租房平价房。我们的国有银行,国有房企,都很有钱,太有钱,却依然无法更改刻在骨子里的资本逐利和贪婪,时时想要从人民手中赚钱更多的钱。政府也是如此,靠着土地财政资金,怎有动力和动机降房价?

知乎用户 秋水浮萍 发表

上个妄图以行政手段改变客观规律的政策,你们还记得么?

知乎用户 王先生 发表

明明是限涨 15% 啊

知乎用户 王廷​ 发表

好奇四部门到底是哪四个部门。

知乎用户 天方夜谭 发表

限跌令是为了保证一二线城市普通民众接不起盘,筛选出劣质人口

知乎用户 emmmmmm 发表

我不明白限跌令有什么作用呢,备案价格不变送车位,送装修代金券,送银行贷款利息补偿券,送购物卡,实在不行入住满一年送个车位满两年送车?还可以前两年贷款或者前五年贷款一次性代偿。这不都是办法嘛,只要不发现金,都可以,要我说还有降价空间,还能卖

知乎用户 夏末凉城空余心 发表

以下内容为新闻中的重点引用

“有房企人士认为,如果要降价,可能要过 “三关”:老业主、同行、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公司不敢轻易提降价,一方面害怕前期业主闹事,另一方面也怕得罪地方政府。” 一家全国性房企内部人士表示。”

知乎用户 深蓝月光 发表

降价是不可能降价的,大家都低于成本价把房子卖掉了,暂时拆东墙补上了西墙,但是资产缩水可都是实打实的。亏损一旦坐实了谁来给房企甚至给房企贷款的银行来兜住?

现在不卖、维持住房价,至少这个饼画在那里,房子依然是优良资产,房企负债过高但是资产总额不会缩水,土地财政依然可以维持住,已经买了房的也不会炸毛,银行还可以计提贷款的利润,一片太平盛世。

知乎用户 岭南丶 发表

庄家想高位持续出货,做多的资金想认亏离场,空头看到多头的破绽更加坚决了。

知乎用户 嘉嘉 发表

快来大麦大葱换首付

忘记了,广东不量产这个。

哪就该大米吧。

知乎用户 奈落 发表

狗咬狗,一嘴毛。

知乎用户 浮珏 发表

最新消息!刚得知 2 大消息,都与中国股市息息相关,马上分享给所有人。

消息一:要进一步释放汽车消费潜力,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

个人观点:今天晚上再次强调到了汽车相关领域的利好,怪不得今天下午汽车相关领域的股票再次拉升,但其实今年的汽车销售,想要继续大幅度增长概率并不大,所以相关炒作逻辑想要得到持续力,也很难得到实现,所以相关股票不要再继续追涨了,注意控制风险。

消息二:多地规定房价跌幅不能超 15%,广东省地产商会:“限跌令” 让房企进退两难。

个人观点:现在限制房价的跌幅不能超过 15%,我觉得非常有必要,因为房子持续下跌让人心惶惶,价格的下跌也是限制了房地产的发展,因为在中国人的心里,房子始终还是一个投资性产品,而不是把房子当做来住,在这个理念没有改变之前,房地产很难出现一个较大的改变。

第三:今天 A 股市场尾盘突然跳水了,让很多人担忧,同时,也让很多人对当前市场的风险警惕起来了,这是好事。超哥说过,上证指数在这一波反弹的速度特别的快,就没有出现一次像样的调整,有一句话说得好,来得快去得也快!股票市场就是这样,需要有波浪起伏,而不是只有一个方向,否则就会形成恶性的循环。

整体而言,今天市场很明显给出的下跌的方向,接下来大家要及时控制好风险的同时,也不要着急的去抄底,在市场没有给出明显的底部结构信号之前,耐心等待,市场下跌结束,很多时候观望也是一种很好的模式,多看少动,记住了吗?

作者:股侠钟超
来源:今日头条
链接:最新消息!刚得知 2 大消息,都与中国股市息息相关,马上分享给所有人。
声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知乎用户 晏哥说 Gu 发表

房价不能跌,跌了这个游戏可能就玩不转了。

知乎用户 小小的韭菜 发表

看到房价不超过 15% 的跌幅,我想到 A 股市场 10% 的涨跌幅。

然后我又想到了一个故事,有关股市的故事。

有个大妈在券商门口卖茶叶蛋,有一段时间券商门口人来人往,买股票的人很多。

过了大约不到一年的时间,券商的门口,就门可罗雀。

这时,券商里面的有个经常买茶叶蛋的人,和大妈说,你如果有闲钱的话可以买点股票,现在的股票正便宜呢。

大妈回家和自己的儿子商量,儿子上班的的公司刚上市,儿子就让妈买一点自己公司的股票。

大妈就去证券公司买了一部分儿子公司的股票。

过了几年,券商门口又热闹起来,热闹了一段时间后,那人给大妈说,给股票卖了吧。

大妈正好要回老家盖房子,于是就把股票卖了。拿着钱回家盖房了。

房价和股票不是相似吗?

涨涨跌跌,最终会回归价值。

在涨跌的轮回中,有多少人能看透呢?又有多少人能赚到钱呢?又有多少人能左右涨跌呢?

在牛市中,股票就那么一点点的涨上去了,而熊市时,又一点点的跌下去了。即使限制 10% 的幅度,股市不是还是该涨涨,该跌跌?

不管金钱的透支还是健康的透支,都是 “出来混的总要还的”。

作为普通的老百姓,量力吃饭,量力干活,量入而出。

干好自己的工作,护好身心健康,维持家庭和睦,是普通老百姓该操心的重要的事情。

知乎用户 医士王姐​ 发表

大蒜顶首付么。

知乎用户 老大不小 发表

这就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感恩吧,韭菜们

知乎用户 穷人别生孩子 发表

房企 “善意涨价” 的时候政府管不住,房企 “恶意降价” 的时候政府也管不住的。


知乎用户 ANNAN 发表

难办就不办了,难卖就不卖了,掀桌子. JPG

知乎用户 11 劫 发表

日前,福州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四部门联合发布 “关于进一步规范实验区商品房销售市场秩序的通知”。通知提出,各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销售商品住房时,实际销售价格不得超出备案价格上下幅度的 15%,对超出规定幅度的,不予办理网签、备案。

业内人士认为,在楼市持续低迷之际,上述政策主要是为防止房价大幅下跌。

福州市平潭综合实验区仅是一个缩影。据记者统计,自 2021 年 8 月以来,已有超过 20 个城市对房企大幅降价采取了相应措施,其中包括张家口、岳阳、桂林、昆明、沈阳、江阴、株洲、唐山等。

这些城市或直接出台 “限跌令”,或通过召开座谈会方式防止房企“恶意降价” 行为,或对相关降价房企进行约谈,要求房价下跌不能超过 15% 或 10%。

例如,张家口于 2021 年 9 月出台政策,要求已取得预售许可的项目不得低于成本进行销售,新取得预售许可的项目不得低于备案价格的 85% 销售。

对于出台 “限跌令” 的原因,张家口市住建局房地产监管科科长杜继鑫曾表示,进入 2021 年下半年以来,部分房企迫于现金流和销售回款等压力,张家口主城区和周边陆续有多个楼盘,开始降到低于成本价销售。以张家口主城区为例,房价从最顶峰时约 13000 元 / 平方米,降到了均价 8000 多元 / 平方米。

“通过大幅度降价等措施,换来了市场的轰动和购房者的热捧,降价项目也在短期内通过以价换量取得了较好的销售成绩,并快速回笼了资金。但部分楼盘项目的大幅降价措施给整个房地产市场带来了巨大影响,也给其他楼盘带来了巨大的销售压力。” 杜继鑫称。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告诉记者,随着市场降温压力传导至房企,不少项目销售节奏放缓,资金回笼速度变慢,从而出现各类降价的现象。从出台限跌令以及约谈房企的城市来看,主要是三四线城市,这些城市新房销售压力比较大。

“楼市的稳定,既不能任由房价非理性上涨,也不能出现过快下跌。由于市场分化,部分城市的楼市降温较快,甚至出现房价快速下行迹象,这种快速回调不利于楼市整体稳定,因此出台相应政策进行调节一定程度确有其必要性。”58 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向记者表示。

不过,房企想要大幅降价并不容易。有房企人士认为,如果要降价,可能要过 “三关”:老业主、同行、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公司不敢轻易提降价,一方面害怕前期业主闹事,另一方面也怕得罪地方政府。” 一家全国性房企内部人士表示。

近日,广东省地产商会向相关部门提出关于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其中提到,企业拟在三四线等较低能级的城市积极去化库存,以价换量,争取现金回笼,但不少地方政府的 “限价令” 即限涨价又限降价,令企业无法根据市场实际情况降价促销,无法通过快速销售以回款自救,形成了进退两难的不利局面。

“既然国企可以低价收购民企优质资产,普通民众为何不能以低价购买商品房?” 广东省地产商会质疑道。

其建议,各城市应进一步根据实施市场情况放宽 “限价令” 限制范围,以利于企业合理的降价促销自救行动。

克而瑞数据显示,百强房企 1-5 月的整体操盘业绩规模同比下降 52.3%。其中,5 月单月实现销售操盘金额 4546.7 亿元,同比降幅仍保持在较高水平,降幅达 59.4%。

“市场下行、销售困难,房企高周转模式难以持续。债务压力下,房企目前有降价出货的需求。

知乎用户 小鳄鱼共享童车 发表

为了车上人们的安全,车门焊死,保持慢速行驶,没到站不许下车。

知乎用户 马南 发表

兴,百姓苦。苦,百姓苦。什么时候能做点实事,让老百姓买得起商品房,租得起廉租房?“既然国企可以低价收购民企优质资产,普通民众为何不能以低价购买商品房?” 网友质疑道!

知乎用户 特地 · 负离子瓷砖​ 发表

还是之前的观点,房住不炒的大政策不放松的情况下,哪个一二线城市先降地价,才能稳房价

不过这可是要了亲命..

知乎用户 牛虻虻 发表

如来:唐三藏孙悟空要来取经,我的真经很贵很值钱,不能让他轻易取走,各路大罗金仙有人的出人,有力的出力,加入 “阻止孙唐常取经路集团有限公司”,等唐三藏孙悟空取走经书,我们按功请赏。

大罗金仙:我出坐骑,我出童子,我出部将,我出老鼠,我出条鱼……

如来:不错,大家都有股份

唐孙:我们只有紫金钵,其他的没有了,爱咋咋地。

大罗金仙: 唐孙手里没钱,经书没有卖上价,下面的人给我要工资呢?

如来:经书的标价不是在哪儿隔着吗?不降价就是赚钱了。将来还有人来买,降价以后大家都亏。

坐骑,童子,部将,老鼠,鱼:开不了工资,工资单上不低…..

信徒:没有真经大法,先不念经了吧

知乎用户 明煜文化​ 发表

银行不能亏啊,银行亏了果佳吃什么去?

知乎用户 双刀在手 发表

老爷制定了规则,那么下面的人只能在规则内做事,你想变革那你没了,你只能庞氏骗局携款跑路

知乎用户 打酱油的小明 发表

又有人要跳出来说,房地产崩掉的时候,最受苦的还是普通大众。

这些政治投机家在加杠杆的时候可没想到普通大众,现在大厦将倾的时候倒想起来了,口口声声说国家经济不能受打击——我觉得从房地产经济中受苦的人有资格说这样的话,但至于受益者们……

政府这种做法没错,但问题是几年前为什么意识不到今天的局面呢

希望房地产软着陆,但是不得已的话就硬着陆,也许会出现经济萧条,但是既然雷已经埋下了,这一代人不处理下一代人也要处理,自己透支的债务总不能让下一代人偿还。

中国的经济潜力还是在的,希望熬过这一关后,下一代人有机会相信,社会一年都会比一年变好。

至于过去几年杀鸡取卵寅吃卯粮的事情,应当被写在历史书上供后人吸取历史教训。

知乎用户 Max 发表

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值钱你们知道吗?就是专政有核武最安全国家的城市户口最值钱,拥有它人生直接飞跃一个档次,就算你 1 万块都没有也比农村户口 1000 万更优越

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所以城市房价还没有 1000 万吧!不能跌啊

你想人生上升一个阶级,肯定要努力工作赚钱才行啊,有得肯定要有舍

你身为中国人就已经是世界上的高等人类,不能总想着白嫖对吧

知乎用户 鹿含张硕根 发表

参照环京的廊坊,从 2017 年的 3 万多,跌到现在不到 1 万,潮流挡不住。

知乎用户 kishi​​ 发表

有恶意涨价一说嘛

知乎用户 恐高症患者 zzzzz 发表

如果开发商觉得

降价仍然能赚钱

那就降价啊

政府就不应该阻挡啊

知乎用户 一念神魔​ 发表

维持整体经济社会稳定肯定要出限跌的。

知乎用户 德华 发表

比特币呀,生错地方了!

知乎用户 缘来如此 发表

且熬着吧

知乎用户 晴时雨 发表

唐山!果然有你

知乎用户 Louis 发表

毕竟高价卖地割韭菜是他们的拿手绝活啊,不然老爷们的天价奖金怎么发?

知乎用户 怪我咯 发表

老爷的房子还没出手,你敢降价,找死。

知乎用户 李在 发表

难?有请乌鸦哥!

知乎用户 比时代慢一步 发表

我寻思着限涨那会儿你们也没乖乖听话啊

知乎用户 稚桐 发表

控制好,都别跌

都等着看大烟花呢

知乎用户 对酒当歌 发表

恶意降价,恶意不买房

知乎用户 wabi 发表

其实这个问题需要从几个不同的方面来看待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政策限令。

1:从土地价格的方向来看,简单点的说就是如果房子都卖便宜了,那么自然相应的土地销售价格也需要下调,土地价格下调了,那么相关的土地财政就会出现问题,本身各地的财政几乎都是靠卖地赚钱了,如果房价都跌下来了,那土地还怎么卖高价,一年卖多少地,每块地卖多少钱,这些钱要还哪些债,发哪些工资,这些可能一年前就已经定好了。那么这样的话土地价格就不能跌,或者大跌,相对应的房价也就不能跌了。不然钱从哪里来,可能就会造成出政策的那方信用破产。城市破产。

2:从银行、资产价格、房贷的角度来看,新房价格的无序恐慌性下跌,那么必然会导致房子这种资产价格的下跌。

原先抵押在银行的房子是 100 万,能贷款 70 万,现在新房下跌了。重新评估的话房子的价格可能就是 70 万了,那就只能贷款 49 万了。

这个时候会出现一种曾经让香港人心惊胆战的东西,负资产

你在银行的抵押物已经不等于你贷款的价值了,那么这种情况下银行为了控制风险,要么让你提前还贷,要么让你追加抵押物。补助差额的 21 万的抵押物

如果你没有追加的抵押物,或者提前还房贷,那么这个时候银行只能拍卖你的房子了。

一般银行评估是一个理性价格,但是现在新房市场都在下跌,你觉得拍卖的房子还能值多少钱,如果很多这样的房子同一段时间出现,那么这类资产的价格会进一步下跌。最后最差的结果是什么,银行把你的房子拍卖了个 40 万,这 40 万还给了银行,你另外还欠着银行 30 万。你房子没了还欠银行钱。

这个时候一个两个上天台还好,要是来个几百个上天台,你说怎么办。

3:从企业的角度,这个角度其实和 2 是一样的道理,企业很多时候贷款也是以自己的物业为抵押物,在中国最值钱的住宅都跌的一塌糊涂了,比住宅更不值钱的写字楼、厂房那些自然也会跌的更加的厉害,那个时候同样的情况下,企业也没法追加抵押物,那么最后最差的结果就是大量的企业破产,在来几百个中小企业主上天台。大量的中低收入人员失业,你说怎么办。

最后最差的情况就是整个社会经济进入螺旋下跌情况。

知乎用户 基金菜鸡的日常 发表

再苦一苦老百姓,责任由美丽国担。

知乎用户 无聊 发表

如果房价下跌,银行就得破产。当贷款不能覆盖房价,就会出现大量断供。

为了金融安全,为了你的银行账户安全,房价不能降

知乎用户 SAT111 发表

没有房地产 哪来的地方财政收入

绝大多数地方政府的钱都是卖地得来的 或者换个词叫土地财政

卖买一套商品房 开发商拿小头 地方政府拿大头 开发商还要承担舆论指责和压力

房价跌的厉害了 钱就流不到政府府库中了 没有稳定的财政 就修不了路 架不了高铁 公务员发不了工资 招不了商引不了资 一些省控的厂子开不了公 没有就业 人才流失

![](data:image/svg+xml;utf8,)

参考以上这 10 个房价最低的城市 看看鹤岗的公务员比重有多高就知道了

不过要我说 是那些有一官半职的人平时贪吃民脂民膏习惯了 土地财政的底层逻辑本身没问题 但是你不尊重客观规律 拿未来的信用赌今天的口子就有大大的问题了 现在有权有钱有势的人就和古代的官僚士绅地主兵爷一样 可以很轻松地转嫁税收

工业化应该是加工制造业 实体产业的发展 咱们国家不口口声声宣传新型工业化 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

本来应该用来使产品更新换代 发展科研教育的钱度一股脑砸到房地产行业的弊病已经越来越明显 房地产有多少泡沫 多少水分大家都心知肚明 可是有些看门狗就是不想戳破 就是不想担责任 还挖空心思地用毒鸡汤和成功学来忽悠民众 想榨干居民口袋里那为数不多的钱

要我说现在年轻人积极躺平就挺好的 尤其是农村出来的孩子 你可以花同样的钱在农村建一幢别墅 网上很多教学视频 我老家花 10 万块钱装修的房子住起来舒服多了 房间内部顶配 水不要钱 电是白菜价 村口就是高铁站 村后面是高速路入口 这不比那些小区住着舒服 要我说 在大城市打工 咱就租房子住 也不买房 你看到时候谁急?或者大家也可以进一步想一个问题 为什么政府要变着法子让居民买房子?房地产的顶层设计是什么我想大家都不傻

咱们古代农民起义绝大部分原因都是土地兼并加之天灾人祸 导致百姓十室九空 没办法 活不下去只能造反 现在土地问题仍旧是悬在年轻人脖子上的一把刀

不过话说回来 任何一个国家和社会 都以维稳为第一要务 发展才是硬道理听听就好 跌幅百分之 15 关我什么事 你爱怎么涨怎么跌都可以

你问我怎么看待 我只能说无解 但有些时候你事情别太过分就行 几千年以来尤其是商鞅变法以来 咱中国什么时候藏富于民过 不都是刚刚解决温饱 凑合着过 问题是就这点块块钱 有些地方的政府还不放过 还是说 “偷吃的肉 味道最香”?

知乎用户 拯救与赎罚​ 发表

“劳动者住宅私有化之后,地位就降低到极其低下和悲惨的状态。劳动者通过房贷而拥有私人住房,他们得意洋洋。但他们的房子不会成为资本,没有收益,反而是一个破败着的包袱。他们是一些可悲的人,将人生所有的东西都献给了这个巨大的垃圾。”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八卷第 233-321 页

知乎用户 朱小隼 发表

计划经济好,鬼佬吃到饱

知乎用户 AsuraZ​ 发表

说明炒房的是政府

知乎用户 jinias 发表

上下挥霍无度,便掠之于民,民变在即,便掠之于商

知乎用户 Finari 发表

作为从业者想说几句:

  1. 这个行业是被多方角色玩死的,包括卖地的,开发的,购房的,投资的,谁也摘不出来
  2. 不要说什么国进民退,民营老板该赚的该拿的没少赚也没少拿,只不过没到民众口袋,可以说在中国保持国有制处于主导地位,在房地产这种行业是没有任何问题
  3. 人性的下限只会突破想象,快周转对这个行业其实是毁灭性的
  4. 房地产的下半场基本就是央企、地方国企以及平台公司来分了,但是地方平台公司基本都是负债累累,这个扣能不能解,怎么解是很大问题,不要指望所谓的民企能有意愿和能力参与进来
  5. 甚至更进一步,对于今后的城市改造,包括旧改,不是没有回到房地产市场化之前模式的可能性,拆房给房,动迁回迁结合

要说 “房住不炒”,那么房地产就应该回归到民生工程的定位上,不应该采取过度市场化的运作,民营资本只是作为辅助参与就足够了。

那些所谓推崇民营经济的人,房地产业的毁灭,有你们的推波助澜在里面。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限制下跌的本质是想通过行政手段锁定房屋的流动性,使得房屋一般等价物和蓄水池的能力能够尽可能的延续更长的时间,但是政府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

十年前,西边有一个小镇,叫做美丽镇,镇上的居民秉承着消费至上的原则,在经历了一场虚拟结构的危机之后,经济开始走弱,镇里的银行降低了利率,希望振兴经济,他们把目光转向了房子。

为了顺应这一趋势,同时解决危机后的社会矛盾,他们的口号是人人有其居,允许银行发放贷款给穷人,镇里负责托底。一般来说,银行只贷款给信用良好收入稳定的村民,将风险最小化,可是现在有了镇里撑腰,有钱不赚白不赚,于是他们大量贷款给那些没有财产没有收入来源的人,甚至曾经违约负债严重的也不管。以往是居民找村银行求贷款,现在是银行巴不得找穷人放贷,后来有人把这个叫做次级贷款
银行还出了更具吸引人的活动,不但给贷款,利率还低,我们可以约定贷款利率头几年 1-2,过几年再提回到原来的利率,看吧我们可是很有诚意的,让足了利给你们,可别说我们赚了你们的钱哦。受益于房市大涨,所以还不了贷没关系,我收回房子再卖出去也能赚回来。

手上拿着镇里人这么多欠条,银行就想了,该怎么样把这些东西立马变现呢? 有了,我们把这些放在一个池子里,然后分成一千份,做成债券的形式,让居民一人买一份,每个人的房贷还款就作为池子的来源,村银行又能马上把钱变现,继续玩这个游戏,后来的人把这个叫做资产证券化

这个镇子一片繁荣景象,吸引了附近镇子的眼球,他们也争先恐后的要来买我们的证券产品,有镇子的保障,还有这么高的收益,全部人的心都被牵动起来。

但是难免会有不还钱的,这时候这个游戏能不能玩下去就令人堪忧了,于是镇子最有信誉的人站了出来,他专门负责给人打分,是镇子人民最信任的人,他在镇子公开表示,这些东西可以买,值得信赖,大家都相信了,继续睡在美梦当中。

后来的事,不说大家也知道了,先是一部分穷人还不上钱,这时候一部分债券就靠不住了。镇子银行的人又发明了一种办法,把优质债券和次级债券组合起来,只要前者比后者多,塞点钱给那个人,还是可以评为三 A 级产品,但是优先保证优质债券持有者,这个游戏还能玩,只要大家都不知道。

随着村里几家大的企业,因为买了这些债券,最后破产了,镇子觉得这不是自己的问题,市场之下优胜劣汰,由它去吧。于是几家大企业纷纷破产倒闭

十几年过去了,美丽镇衰败了之后,有一个新的小镇在东边学习了美丽村的模式,并加以改进,他们秉持着父债子还,人不死债不灭的传统文化,利用镇子里有名的 “砖家” 向全体居民发出了买房的邀请,后面的故事会怎么样呢?

知乎用户 喵喵喵​ 发表

以时间换空间,噶的就是现在掏空 6 个荷包的韭菜还有强行高周转高杠杆的房企。保护的是银行的利益。历史的车轮碾过从来都没变过

知乎用户 归零​ 发表

你们一家家都跌价卖房了,那我以后还怎么卖地挣钱了?再说地卖完了以后,你们都降价了,我房产税少收的钱怎么办?你们乱降价,打折送出去的可都是我的钱,那怎么能行呢?

知乎用户 凛冬将至 发表

三亚房价由每平 15 万跌至 4.2 万,今天都冲上百度热搜了。荷兰村镇银行暴雷了,提现超过 2 个月,银行也没钱了,为什么银行会没钱,因为都贷款给了开发商,开发商房子卖不出去,那银行不就收不回钱吗?政府不出台政策,那会跌的更狠,开发商更没钱还银行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越限涨越涨,越限跌越跌

知乎用户 Lucy 发表

自己的东西卖的贵了你要管,卖的便宜了你也要管?

知乎用户 阿你说啥 发表

你干脆从大家的银行账户里面直接划钱吧。

知乎用户 Kause 发表

“既然国企可以低价收购民企优质资产,普通民众为何不能以低价购买商品房?” 广东省地产商会质疑道。

其建议,各城市应进一步根据实施市场情况放宽 “限价令” 限制范围,以利于企业合理的降价促销自救行动。

感动哭了,普通民众竟然有机会能跟地产商们待在一个战壕里,广东省地产商会值得一座感动中国奖杯!

知乎用户 苦瓜 发表

死局。

房地产商为了维持债务不崩,需要卖房回血,就算是降价也要卖。

不动产是资产占比中最高的,其整体价格下跌意味着资产缩水。对于普通人,财富缩水;对于金融机构则是抵押物贬值,从而扩大借贷风险,使得债务人倾向于放弃抵押物从而摆脱债务。

维持房价是救金融机构的手段,其结果只是让暴雷发生在房地产商,购房户,呈现多点小暴。许可房价下跌,其结果是金融机构遍地开花,坏账率飞涨。

知乎用户 NoOne 发表

房企们,可以双合同啊,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之前限价的时候,双合同那叫玩得一个溜啊

知乎用户 wengs 发表

公信力进一步丧失

知乎用户 秋水共长天 发表

诸君,共赏烟火。

知乎用户 君子不近陌路 发表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知乎用户 四六啊 发表

房价咋就不能跌呢?

你说他是金融属性,我股票基金咋跌的厉害。

你要说他是商品属性,咋不能满足供求关系,市场价值,价格波动呢。

你要说是政治属性,奥我懂了。

知乎用户 唐吉柯德 发表

能出台明文规定已经还算比较透明了,两三年前很多地方在没明文规定的情况下,就已经在实质上不允许房企降价

核心原因在于,在前些年经济较好的时候,各地地方政府大力发展基建,开发新区,产生了大量的债务。这些债务的偿还一方面是通过税收,另一方面就是通过卖地。税收的来源主要就是靠引进大企业和大产业项目,但是能够靠企业税收来覆盖的的城市就那么几个,更何况由于疫情、国际环境、金融政策收缩等等各种原因,企业都很难。

因此,对地方政府来说,比较稳定的财政收入就是靠卖地,地价上去了,房价也上去了,房子越涨老百姓越买,于是财政有钱了,GDP 数据也上去了,房企该赚的也赚到了。于是地方政府不停地卖地,房企不停的造房,以至于后来但凡有点钱的人就去投资房地产。突然有一天,老百姓冷静下来了,大家发现怎么房子怎么这么多,靠买卖房子赚钱似乎不太现实了,到处都是有价无市。中央也开始提出房住不炒了,金融市场不支持房地产了,很多的房开商开始因为流水中断而违约,更严重的地方房子也开始烂尾,越是这样,老百姓越不敢买房,都在观望。

因此,房企为了自救除了想尽办法销售之外,就只能选择降价出售,而房地产市场的降价,将会极大的影响土地价格,而今天地方政府持有的土地其实已经不多了,国家的耕地红线政策使地方政府不能再像以往的那样无休止的开发土地。于是就产生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和低迷的房地产市场之间的矛盾。站在地方政府的角度上,是不能坐看房产降价,因此必然会出台政策限制。

知乎用户 长卿守仁 发表

稳楼市!

现在要拼命稳住楼市了,恒大、绿地,谁知道下一家是谁?

知乎用户 逗比的汉斯​ 发表

房地产崩盘前夕 最后的垂死挣扎!

知乎用户 追风 giser 发表

知乎用户 phantasm​ 发表

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

知乎用户 唐糖塘溏搪瑭煻鎕磄傏 发表

涨幅不得低于 50%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房价涨幅超过 100% 的时候,没见出过限涨令,房子不好卖了,限跌令倒出得快,呵呵,我就不骂他们了,骂他们要被屏蔽,我感恩。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有点想明白了,

只要市场价格一直在上面悬着,就算你卖不出去。

断供的人也不会多,就算有,法拍房也有价格优势,法院拍卖不会影响,

银行收回贷款就没问题。

要是房价跌了,房企是能跑掉了,但银行咋办。

所以限房价,是让银行先跑啊。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其他回答都是瞎说。

你们说的那些所谓的经济规律市场规律,那都是西方的东西,管不到我们神奇的东方。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民 不 聊 生

知乎用户 小塔长老 发表

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必然没有好下场,别以为你是看得见的手就可以无视规律。

知乎用户 世界人民大团结万 发表

看你们谁赢

知乎用户 南城​ 发表

有一种美丽的花,叫郁金香

知乎用户 labbra 发表

一位通过研究饥饿政治学的学者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他指出:只有让资源处于紧缺状态,才会让大部分人不参与政治活动。

也就是即便有百分之二百的房源,那么 zf 也只会进行限制,对于民众而言,就需要去竞争那百分之二十的房源。

经常骂 zbzy 牛奶倒了也不愿意给穷人。

那么骂越南是宁愿烂尾楼也不给穷人住,还要去还房贷。(仅指越南)

知乎用户 DJ 道具的​ 发表

对于目前房地产相关的知乎问题,我认为有一句话都特别适用,“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无论是地方 zf、金融机构、房地产商,还是房产中介、买房卖房者,甚至是烘托氛围的媒体,都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知乎用户 Rio Kwok 发表

求求你了,要不咱就搞市场经济,让看不见的手调节价格;要不咱就搞计划经济,统一按需分配,一人一套房绰绰有余。

这四不像的东西是什么玩意儿?

知乎用户 做概论的傻瓜 发表

开个脑洞:

假设一套房子备案价 100 万,开发商发现如果不降价 30 万卖不出去。但是受制于限爹令,最多降价 15 万。那怎么办呢?

于是开发商想出来个办法:暗地里补贴首付。本来降价 15 万还剩 85 万,30% 首付需要 25.5 万,开发商直接给客户现金补贴 15 万,然后客户再拿 10.5 万付首付,网签价还是 85 万。

只是开发商的占款又要增加不少啊。

So,第二招,房贷退补。

开发商跟客户签个什么合同或者欠条,15 万的,只要交易完成这笔钱就能退给客户。不过客户风险略高,万一开发商不肯退了呢?

所以是不是还能讨价还价,三七开四六开啥的…… 再不行送点家具家电,送车位送汽车…… 如果是上市公司,敢不敢直接送点股票期权啥的?

知乎用户 牛寅新 发表

真 tmd 不要脸,我到是希望房价涨到 100w 一平米 ,涨得越高,到时候烟花越灿烂

知乎用户 大萝卜 发表

无形的手和特色社会主义的手,你更相信哪边力气大呢?

亚当密斯来了都得跪。

资本主义没了破产,没了经济危机,那就是宗教没了地狱。

教皇什么吊事都敢干,教徒也放飞自我。

知乎用户 IanJiang 发表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2015 年那次房价暴涨,如果各地政府如此用心,坚决捍卫房价增长不能超过 15%这条红线,也许就不会这么被动。

知乎用户 仓又嘉措 发表

房地产商降价也是为了缓解自身危机

毕竟他们买地盖房的钱也都是借来的

一纸文件不给降或者限制你降价

难道房地产商借银行的钱就不还了?

老百姓掏空六个钱包家底买套房

已经没钱再买房。

当初地产商加杠杆想着无限套娃。

如今房子卖不出去,就回不了款,

回不了款,就不能还债

想降价文件不给你降

地产商也着急啊。。。

这不,你不给降价,

地产商就出其他套路来缓解债务危机

什么小麦换房,西瓜换房

把房子换成能快速回笼资金的产品,

然后想着法子给消耗掉。

毕竟一套房子可能卖几个月半年卖不出去

这些快消品,那是一会儿就能处理掉。

知乎用户 艺叶篇舟丷 发表

怎么之前没有限涨令,现在会有限跌令呢?

太可笑了

知乎用户 冷蝶 发表

潜台词:这进城税我是收定了!

知乎用户 WLFH 发表

限跌的前提是对比备案价,房开定价就要多想想了,不然贪心不足备案价定得天那么高,一看行情不好又随便降价。

知乎用户 Fblgt 发表

政府玩不起呗

知乎用户 Wubba 发表

坐标浙某小城

早就在禁止恶意降价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江中人 发表

只想看烟花

知乎用户 肉蛋葱鸡​ 发表

以前我爱国,现在我只有感恩

知乎用户 鲍勃 发表

“楼市的稳定,既不能任由房价非理性上涨,也不能出现过快下跌。由于市场分化,部分城市的楼市降温较快,甚至出现房价快速下行迹象,这种快速回调不利于楼市整体稳定,因此出台相应政策进行调节一定程度确有其必要性。”58 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向记者表示。

既不能任由房价非理性上涨?

知乎用户 看不懂的名字 发表

老百姓没钱了还在诱导接盘,到时候都还不起房贷,就等金融危机

知乎用户 蒸汽熨斗 发表

恶意质疑!

知乎用户 飞絮借风 发表

你想降价卖顾客,不行。只能降价卖给我,我再涨价或降价卖给顾客可以 ^^

知乎用户 Single-Top 发表

政绩面前百姓困苦无关紧要

知乎用户 Mr.L 发表

财联社的报道,能不能视为是中央的发声?地产商会的质疑,会不会是中央的质疑?地方利益群体老是跟中央的精神导向相背而行可不行。

知乎用户 天陵​ 发表

房子卖不出去,房企欠债还不上,没卖出去的房子会被法拍,死得更难看。房产真实价格也会更透明,房企不会只剩一两套没卖出去被执行。

知乎用户 心声止息 发表

谢邀!

不知道!不是房地产人士无法评估。

不过,争着吃过政策的红利就得预备接受政策的枷锁。

知乎用户 猜猜就是我 发表

我想知道一点:那些爆雷的、死掉的房企跟这个限跌令是否有关系?

知乎用户 rencloud 发表

土拍腰斩

销售腰斩

城投拿地

限跌 15%

放开限购

房票换房

麦子换房

房企想的是我要降价促销,局部降价可以去掉库存,回款清偿债务,不然我就死给你看。

政府想的是降价的头一开,普遍降价会造成观望和踩踏式出逃,带崩新房和二手房市场。

他们的本质目的都是挖掘居民信贷,在此我立一个 flag,行政手段最终干不过市场规律,总会有房企无视命令明里暗里降价,最终回到踩踏式出逃的原轨道。

听听那天雷在不远处蓄势待发。

知乎用户 叶不是叶 发表

感觉就是个巨大的笑话。

可以搜一下当年江苏南京江宁的周九根事件。据说当时就是因为禁止降价销售被搞了

知乎用户 我真的不擅长起名 发表

送一个官位,

贿 N 个单位,

所得即可拿下 N 个城池,

……

知乎用户 cocoapink 发表

善意涨价

知乎用户 别看我 ID 发表

一厢情愿,漏洞百出

知乎用户 lang7pub 发表

“既然国企可以低价收购民企优质资产,普通民众为何不能以低价购买商品房?” 广东省地产商会质疑道。北京东子心里苦

知乎用户 欧卡​ 发表

房子卖那么快,银行的贷款还那么快,银行还怎么赚钱?

知乎用户 汪大师 发表

原来房价不是房地产想降就降的,是 zhengfu 不让降啊… 细思极恐

知乎用户 会画核桃 发表

这么多年来一直涨价,咋没说不得涨超多少呢?你还想跟汽油一样来个天地板啊

知乎用户 晴空黑雪 发表

为什么没有恶意涨价呢

知乎用户 玩弄法鸡感情 发表

进退两难到底是为什么呢!

知乎用户 五彩祥云 发表

这是要把中国的经济掀翻在地,然后狂踩几脚,再吐几口口水啊!!!!!!!

人口下降,请继续。生育率下降,快持续。不能为了提高人口和生育率降房价的,打死也不能。

00 年代出生的人,以后的养老在哪里?国家的接班人在哪里?

哪管什么子孙后代。谁有资本养育子孙后代?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地产商以为这是在坑他们,其实这是在保护他们。如果他们大降价,那么别说卖了,你别指望能卖出房子,市场上还会大面积出现跟风甩卖的二手房。然后地产商立刻破产,银行坏账堆积。

欧美那是为了不降价直接把牛奶给倒到河里去的。开发商是脑子不好使吗?

知乎用户 未设置 发表

前段时间流行的小麦换房、大蒜、水蜜桃、西瓜换房的活动,据说本质是变相降价,如果有限跌一定也不会允许这种促销方式。

结果,真的是……

知乎用户 徐好好 发表

猪肉价格可以一夜之间涨四倍,房价可以十年涨五倍,涨十倍,但是降幅不能超过 15%。

估计流氓无赖都会被气死。

无语了。

知乎用户 思农 发表

过犹不及,对国民和经济来说,稳定真的很重要,高增长和经济崩溃其实都是有害的。

可惜啊,稳定只是嘴上喊喊,然后下手堵别人的嘴罢了。

知乎用户 星际野人 发表

通过大幅度降价等措施,换来了市场的轰动和购房者的热捧,降价项目也在短期内通过以价换量取得了较好的销售成绩,并快速回笼了资金。但部分楼盘项目的大幅降价措施给整个房地产市场带来了巨大影响,也给其他楼盘带来了巨大的销售压力。

它真的,

我们要哭死,

它真的太体谅我们老板姓了,

生怕我们多薅到一点房地产降价的羊毛,

要房地产市场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我真的,

爱到爆炸

知乎用户 骑蚩尤的熊猫 发表

中郭特色市场经济就是牛逼!只准涨不准跌 。

你拿真金白银出来托底我也认了,直接一纸文书不让跌。

市场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样做的反噬只会更大。

知乎用户 杰西的中国门徒 发表

知乎用户 声生生声 发表

我算想明白了 只有跟着政策的导向走 才有出路。要么只有做墙外的生意

知乎用户 无刀 发表

股市有涨停,有跌停。楼市的限涨跌也和此类似。是一个为了减少动荡的缓和性措施。只能延缓,改变不了趋势。

知乎用户 服服服 发表

实在不行就转嫁危机吧。

打赢了能抢到优质资产,打输了也消耗多余燃料。

怎么看都不亏。

知乎用户 爱国诗人马斯克 发表

统治阶级维护自己的利益

知乎用户 随风 发表

为什么没有 “限升令”

知乎用户 早上睡不醒​ 发表

市场行为是能阻止的吗?能阻止一个人,能阻止以亿为单位的人吗。

“恶意降价 “中的” 恶“从哪里来的,卖不出去,自然要降价促销。除了房子是这样,其他的商品也是一样的呀。

只有以下结果:

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各种阴阳合同类似的作法。。。。。房子还是要卖的

二、使市场上的,能看懂的人,更冷静,有价无市。。。

三、不降价,放贷的银行掏了更多的贷款出去了。。。。

知乎用户 宝元财税​ 发表

有一个谎言不攻自破!

知乎用户 有色流浪猪 发表

也没见当年限涨啊,房管局备案就是笑话,当年涨涨价重新备案就是了。

知乎用户 琴主 发表

稳字当头,说的就是这事儿

知乎用户 guobin 发表

能不能规定公厕拉屎占坑时间不能超过 5 分钟?

知乎用户 Kaiser.Li 发表

应该让房地产破产 gun 去搞工业 钢筋水泥有什么前途

知乎用户 浑身肌肉都强壮​ 发表

不装了!摊牌了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今年的房地产会怎样变化?

知乎用户 hardy​ 发表 今年就别想着买房了,目前房地产形势的恶劣程度可能超过了大家的想象。 2022 年,不只是房地产开发商日子很难过,各地地方财政的日子也非常难过,到了什么程度呢?简单的说就是:要救救不起来,不救就会有崩塌的风险。 …

被暴炒的房地产,钱都被谁赚走了?

知乎用户 Gregory 发表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形成的财富多半变成了房地产,这是房地产风火的岁月。经济腾飞的这些年,也是中国官僚体制充分发展的时间。房地产赚的钱去了哪里。就是被体制拿走了。一句话就是,全国十几亿人辛辛苦苦日日夜夜工作的产出 …

房地产的利润都被谁赚走了?

知乎用户 豌豆射手 发表 2020-7-25 补充,解释一下本文结论与广大知友的常规认识有偏差的问题。 1、政府拿了大头为什么感知不强? 就像咱们的商品价格标签上不会标注税费一样,你买房子是不会看到每平里面有多少土地成本,有多少税费成本在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