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美国新冠患者近 20% 致残,真的假的?

by , at 10 September 2022, tags : 新冠 后遗症 症状 点击纠错 点击删除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Zz 文 发表

今年国内那么多人感染,有致残的说一下让我们了解了解

知乎用户 实在哥 发表

先别说国外。

现在流行的奥密克戎,肆掠也差不多一年了。

虽然天朝防疫水平非常高,但也来来回回,全国性的,地方性地折腾出来了几波疫情了。

多多少少还是有个数千人感染吧。

国内的砖家能不能对这些人做个统计,看到底死了多少,得了后遗症的多少,痊愈的没后遗症的又是多少。

还有一个很诡异的现象。

我经常能够在简中网看到很多国外新冠患者哭爹叫娘的视频,但关于国内患者的采访,我一个都没见到过。

是的,自从奥密克戎后,一个国内得新冠患者的采访视频,都没见到。

建议能不能找些奥密克戎无症状患者,轻症患者,重症患者,后遗症患者现身说法,说说他们的感受。

我感觉虽然简中媒体天天都在呼吁疫情严峻,严防死守。

但得过新冠的人,却仿佛从来没在大众面前亮相。

别找理由说保护患者隐私,有些人天生就喜欢出风头,巴不得抛头露面,我不相信那么多人得新冠,没几个人愿意出来说。

能不能找些出来。

另外,我不知道为什么美帝新冠防疫拉胯这件事情如此重要,某些网民必须要翻来覆去地天天讨论,天天批评。

米帝自己都不在乎了,天天各种聚会狂欢搞得飞起,为什么我们必须要为他们瞎操心,一天到晚像祥林嫂一般念叨。

关键美帝老百姓又听不到,这样念叨有什么作用?

你如果恨美帝,那你去外国网骂啊,或者直接润出去骂,在国内对着自己老百姓骂美帝有什么用,别人又听不到。

知乎用户 ClefRybak​ 发表

对于一个身在美国,今年还得过新冠的人来说,看到这条标题还是不由倒抽一口凉气。

但是这个数字还真不是简单的标题党或是自媒体瞎编乱造,CDC 今年五月发表的研究报告数字显示新冠后有长期症状的人群占到 20%,当然传媒转载时使用 “致残” 真的是有点过了。

Post–COVID Conditions Among Adult…

这篇文章出来后得到广泛引用,实际上这算是美国 CDC 做的相对完整的一篇后遗症研究。有意思的是,这比之前很多美国媒体所说的 1/3 甚至 50% 的后遗症比例其实还要低,所以从这一角度来看也许还能算是 “乐观” 新闻。

论文用了 2020 三月到 2021 十一月的 18 岁以上人群病历记录,抽了 35 万的新冠患者(就诊者,无症状者不算在内,所以本身已经有一定的选择偏差)以及没有确诊过新冠的 164 万控制人群(同样是就诊者,所以他们同期会有一些其它健康问题)对比。问诊后 30-365 天内再次出现相关后遗症症状(没办法,数据不够,只能算是短期后遗症的研究)算成有后遗症,为了防止病史干扰,之前一年有类似症状的人群被剔除。

最终发现在新冠人群中,后遗症比例为 38%,而在控制人群中相关比例为 16.0%,这两者的差距就是媒体经常说的 20% 了。换句话说,得新冠的 5 个里面会有 2 个有后遗症状,而普通人中 5 个里面有 1 个有后遗症状,所以得出每 5 个人里有 1 个会因为新冠得到后遗症状。

另外,文章还做了两个年龄分区,分成了 18-64 岁和 65 岁及以上群体,前者的风险差值为 1/5,后者增加到了 1/4。

当然,你看到没得新冠的普通人每 5 个会有 1 个有后遗症就知道这些后遗症覆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不过如果单看相对风险的话,新冠患者的风险是普通人的 38/16 = 2.4 倍,还是很可观的。这些后遗症包括 9 个大类 26 个小类,严重的涉及心脏病、肺栓塞、肾枯竭、中风,但是也包括了如肌肉酸痛、抑郁、失眠、味觉嗅觉不灵、肠胃不适等等。因为美国民众对于新冠的一般观念是不重视,所以 CDC 一直以来也致力于强调新冠的危害。

具体来说,新冠患者相对风险最高的是呼吸道症状和肌肉疼痛。大部分的后遗症都是 65 岁以上群体风险更大,但是少数症状,如心率不齐以及嗅味觉丧失反而是 18-64 岁新冠患者更有可能得。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因评论质疑的人太多了,在此重新在有疑问的地方进行注释。

疫情刚发生的时候还是春节前,当时大家还没有普遍戴口罩的意识,仗着自己年轻身体好(女性身高 165 体重 110 年龄 90 后,健身体型),当时从上海回浙江老家的高铁就没戴口罩。其实当时也不好买口罩,疫情初期口罩短缺,药店早上一开卖就售空,我也怕麻烦就没有早起去排队买,高铁上也是绝大多数人都没戴口罩。(对中国境内疫情开始时间有疑问的,我贴个百度的数据: 世界疫情是从 2019 年的 9 月份在美国传播的,中国疫情是从 2019 年 12 月开始爆发的。2019 年 12 月,在湖北武汉市陆续出现了很多不明原因的肺炎病人,最终在 2020 年 1 月 8 日才确定为新型冠状病毒,这也成为此次疫情的主要来源。)

结果当时回到浙江老家,第二天,就感觉自己症状来了,没有打喷嚏流鼻涕的症状,开始不断地咳嗽、喉咙痒、没发烧,能明显知道自己绝不是普通感冒的上呼吸道感染,是真的肺炎了。咳嗽越来越严重,冬天空气也十分寒冷加重了咳嗽的痛苦,咳的整个呼吸道到肺里都是痛的,呼吸都要用被子捂着鼻子把冷空气过滤一下才没那么痛。我知道自己很可能是感染新冠了,我妈也很担心我,但是当时疫情初期也没什么好的治疗手段,去医院说不定交叉感染还更严重,所以就没上报。我妈去小药店买了枇杷露和板蓝根让我吃,吃饭都放在我房间门口我自己拿,整个春节都没出过房间门,基本上修养个一星期左右就好了。因为我家自己盖的农村自建房,我一个人住一层,隔离条件还算好,所以我家里人也没有被我传染的症状。(在此贴一个普通感冒和新冠肺炎症状的区别,描述来源百度: 感冒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明显的区别,首先在症状上普通感冒的患者往往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如出现打喷嚏,流鼻涕,鼻塞等症状,也有一些患者会出现发烧,四肢酸痛,头痛等症状。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患者在发病初期,往往出现发热,乏力,干咳,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另外,有些患者由于平常患有糖尿病,慢阻肺,心脏病等基础疾病,这样的患者抵抗力比较低,容易出现一些严重的并发症。)

春节假期过后我就回到公司上班了,正好公司每年有个体检,我当时就马上去做了体检,显示肺里有个阴影,太专业的术语我无法描述,所以体检结果显示我是之前肺部有过感染但是已经痊愈了。第二年我又去做了体检,后来再做 CT 肺部就没有阴影了。

但是重点来了,即使肺部痊愈了,但是我能明显感觉自己的心肺功能下降了。以前健身房随便去,爬山随便爬,工作随便加班熬夜,现在我爬山、跑步,没一会就带喘了,而且再继续高强度工作感觉很疲惫,上海工作压力很大特别是我们金融圈的。然后因为整体的身体素质下降,我在 2020 年一年时间胖了 20 斤,胖到了 130,因为身体吃力把健身习惯也荒废了,2021 年又胖了 10 斤,现在已经 140 了,我的天啊,简直不可想象,突然的肥胖导致肚子和大腿都有肥胖纹了。有朋友质疑我是不是吃太多了,其实真的没有,反而比我以前吃的还少了,但是就是胖了。(各位读者注意因果关系,不是因为我胖了所以不锻炼,而是因心肺功能下降,动作吃力导致无法持续性锻炼,且我在以往二十多年体重一直保持在 110 斤以内,生活习惯良好,有稳定工作,喜欢户外运动。)

今年换了个工作压力小点的工作,逐渐把健身习惯捡起来了,以前觉得自己 110 好胖,抱歉我再也不嫌弃自己以前胖了!能瘦到以前的样子算是老天可怜我

有朋友质疑我当初为何不上报,因为疫情初期,没有什么良好的治疗手段,甚至我们小城镇连检测的手段都没有,去医院说不定又要交叉感染。在武汉当时疫情大爆发的时候,甚至连个床位都给不出来。我家农村自建房隔离情况良好且我与家里人都自觉无接触,春节期间直至我去上班中间有十多天将近二十天我都待在家里一步没出,直至我离开家里我家人都没有感染的症状。且职场对于阳性既往史的歧视一直存在,我也不想影响我的工作。

贴一个这个话题下另一个答主对我这种症状更专业的描述。

据说美国新冠患者近 20% 致残,真的假的?

知乎用户 Aoturako​ 发表

我的员工说自己有 long covid 基本上就是骗骗政府补助,多休假而已。因为政府规定你得给带薪假

实际上这帮人屁事没有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再传下去,新冠估计要变成巫妖王的瘟疫了。

我求求你们看看香港行吗?不封城,人口高度密,老龄化严重,可以说是对抗新冠的作死 buff 点满了吧?那现在的香港是什么样的?拿它来参考不是正好能看清楚一切吗?

知乎用户 xiaofang 发表

假的,美国这边已经 80% 的国民已经精神不正常了。很快就灭国了。

知乎用户 捡钱 发表

病毒可真懂事,只致残美国人,不致残中国人。

截止目前国内新冠病毒累计已经感染 608 万了

如果病毒不懂事现在就是 6080000*0.2=1216000

增加了 121 万残疾人了呢

忧国忧民的国内媒体肯定早早就报道了,是吧,楼主?

知乎用户 林林 发表

1、上海今年感染几十万,这两年全国累计下来应该也小百十万了。数据样本足够多了,我们不关心老外的死活,请摆出国内的数据,大家更好求证。(国内 P 大点事都可以炒上热搜,我不信百万患者里有致残的不会刷遍抖音。百万里找 1000 个致残的案例公布出来,效果会比美国死 1000 万人都更有说服力)

2、全球哪里最怕疫情?不是中国美国,而是战场上!大战遇大疫,不管你多牛 X 的装备,谁染谁嗝屁!投毒是战场上最惨无人道也是最有效击毁地方武装力量的手段。别说致残、小脑萎缩、JJ 变短、有气无力大喘气了。你就是集体吃坏肚子拉个稀都得紧急撤出前线,否则就是别人案板上的羔羊。谁敢把挂满炮弹的飞机坦克交到一个大脑萎缩 / 致残人的手里?俄乌战场可没有疫情防护,没有充足的医疗资源,而且部队行军同吃同睡属于高密度聚集,还有难民,鱼龙混杂的各国雇佣 B。这么久了,怎么没听过有一只部队,因为集中感染新冠而丧失战斗力撤出战场的?

知乎用户 林优里​ 发表

来,让我们看看什么是新冠 long covid 的残疾。

日本有个男生,8 月份开始发奥密克戎的后遗症,结果一发不可收拾,下半身无法动弹……

(日文:コロナの後遺症,即新冠后遗症,这是医生诊断的,他已经住院一个月)

他本身是一个很健康的男生,年纪轻轻,有点小帅,但现在他不会动了,每天只能坐轮椅。

手动起来很困难……

日本虽然共存了,但也存在着一批秉承「反疫苗」「新冠是谎言」「新冠是感冒」的人。

这些人很魔怔,在他切身的疾病痛苦面前,仍旧秉承着「新冠是感冒」,「后遗症是假的」等观念,让他成为攻击对象。

他饱受后遗症带来的残疾痛苦,但还要承受这些魔怔人带来的曲解。

long covid 并不等于残疾,概率在 10~20%、20~30% 左右,这个数据并不是残疾的数据。

现在的舆论场,出现一种极端言论,把 20%= 残疾,试图让数据极端化,运用危言耸听打压 long covid 的真实性。

但医学界从没有说 20%~30% 都是残疾,从没有说后遗症就是残疾。

后遗症也有轻重之分,轻的可带着症状生活,重的才会影响到日常能力。

而像这位日本小男生那样,才是真残疾。

大多数新冠后遗症,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大多数后遗症的症状有点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这是很麻烦的一种病,而新冠 LC 的机制,是体内病毒残留引起的,所以,比真正的神经功能紊乱更麻烦。

它让人有手有脚,但让人疲劳到严重虚弱,导致难以从事日常生活中的事宜。

比如日本神奈川的县立学校,截止 5 月,学校已经有「十几人」的学生,长期缺席,无法上学。

他们在承受疾病的痛苦,他们严重虚弱,到缺席,难以保持正常的学习,而人们却说他们是装的、懒的。

真的,这个世界太操蛋了。

一个很简单的数学题,long covid,在各大期刊文献的数据里,大概在 10%~20%、20~30% 的比例。

那么,意味着,其中 80%~90%、70%~80% 的人,他们没有后遗症。

所以,你感染过,但没有后遗症是正常的。

但,你,不能够否认 Long covid 存在的事实。

Long covid 是医学问题,你没得过,就没有,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新冠,新冠不可怕,可怕的是邪教人类。

他们对一个科学里存在的事实,在舆论场抹去,向世人蛊惑一个科学存在的疾病,不存在。

攻击人类最大的不是新冠后遗症,而是某些人类的愚昧与无知。

污蔑他人的疾病不存在,站在他人的痛苦上狂欢。

简直反智、反科学、反人类。


原答:

你以为的轻伤,与法律中的轻伤不是一回事。

你以为的疲劳,与医学中的新冠 LC 疲劳也不是一回事。

很遗憾,Long covid 患者将面临与抑郁症一样的问题,即:所受的病痛,不被世人所理解,反被污蔑成「懒的」「装的」。

抑郁症、各类神经症,花费无数年,也难以取得世人的理解。

不幸的是,新冠后遗症的诸多症状,与抑郁症相似,比如疲劳,丧失力气。

在轻度的抑郁症中,它并不影响社会功能。

但,在中重度抑郁症中,这就不是一般的疲劳,深度疲劳,无法通过休息缓解,影响到社会功能。

世人多没有经历过如此严重性的疲劳,自己没有经历过,就说没有,否认他人的病苦,不仅否认,还要污蔑成是「懒的」「装的」「就是逃避工作的借口」。

无知的好处,就是可以不用理解到不同人类所遭受的痛苦,还可以站在他人的病痛上,践踏疾病弱势群体,从而得到舆论上的精神胜利。

医学,一定程度上救得了人类的肉体,却救不了人类的愚昧与无知,所以,鲁迅从了文。

是,这是一个医学问题,神经系统综合征,是新冠大流行带给人类的遗产,将深远的影响人类的劳动力。

因为严重疲劳,甚至有人选择安乐死。

加拿大一女子因患新冠后遗症申请安乐死,如何评价其做法?这种情况下申请的安乐死是否该被允许?

新冠后遗症,是懒的?

懒着懒着,居然去安乐死了?

好消息是,耶鲁大学的研究,新冠后遗症除了自我报告外,可以通过其他医疗手段测量。

  • 机器学习方法显示,通过免疫学检测足以确诊 Long Covid;
  • 通过测量皮质素水平,不仅可以确诊 Long Covid,还可以预测病情严重程度;
  • 凭借患者自行汇报的症状足以确诊 Long Covid,准确度为 94%。

目前奥密克戎占据了大流行的主流,而奥密克戎也不断在生产新冠后遗症患者:

9 月 ONS 最新数据:
英国有 200 万人正在经历 LC(新冠后遗症),429000 人已长达两年,892000 人已长达一年。
有 582000 人(29%)在 Alpha 成为主要变体之前首次感染; Alpha 时期为 256000 人 (13%),在 Delta 时期为 386000 人 (19%),在 Omicron 时期为 681000 人 (34%)。
奥密克戎已占据后遗症的大头,并且仍在增加中。
后遗症,对 150 万人(73% )的日常活动产生了不利影响,其中 384000 人(19%)开展日常活动的能力受到很多限制。

以及,牛津大学 128 万新冠后遗症的研究,有些症状可以持续两年之久:

如何看待牛津大学 128 万新冠后遗症患者的最新研究显示脑雾等症状风险两年仍旧升高?

很显然,Long Covid 是一个医学问题。

但不知道为什么,舆论场许多人在否认 Long Covid 的事实。

我觉得,这个就很好笑。

这是科学诶,这是医学,这是唯物的,这是科学家研究一个事实存在的东西。

怎么就是懒出来的呢?

这思维非常的奇怪。

希望科学家们加油,在未来的研究成果下,可以通过除了自我报告以外的医学手段诊断,让后遗症患者们摆脱抑郁症患者的悲惨命运。

愿所有人的病痛不被人污蔑。


补充:

复旦在招募新冠后遗症患者,用以研究 long covid 症状之一的嗅觉障碍。

long covid 是有滞后性的,几个月到半年发症状,有的研究列队需要追踪 1-2 年,研究长期的后果,所以,论文很慢,是有滞后性的。

2022 年很多 long covid 的论文,样本都是 2020-2021 年的,无论国内外。

long covid,上海现成的研究对象,如此好的研究样本,现成的项目,是不可能不做的。

所以,别问为什么上海没有后遗症研究,时间会让这些论文出来的,时间会证明。

实际上新冠后遗症论文国内一直有:

参考:

https://doi.org/10.1101/2022.08.09.22278592https://www.ons.gov.uk/peoplepopulationandcommunity/healthandsocialcare/conditionsanddiseases/bulletins/prevalenceofongoingsymptomsfollowingcoronaviruscovid19infectionintheuk/1september2022【受试者招募】新冠相关嗅觉障碍受试者招募 | 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嗅觉障碍的临床治疗研究

知乎用户 铃澜​ 发表

我 tm 就奇怪了,世卫把新冠当头等大事,全世界医疗从业者对着新冠发愁,各大期刊靠着新冠的文章影响因子翻了几番,医学研究人员焦虑于研究的速度赶不上人家变异的速度,多篇顶刊均能佐证新冠随着变异威力并没有下降,全世界对新冠最不乐观的就是医学科研工作者了。合着不听专业人员数据详实逻辑缜密得出的结论反而去听政客忽悠?人家政客有顶级的医疗资源你有吗?人家全身器官坏了都能立马换个新的你能吗?去看看论文吧,别天天看自媒体了,新冠相关的最新研究结果有不少是能开放获取免费看的!不会英文用翻译软件不废事的!都长点脑子好不好!!!

另外,举个小例子,九安医疗上半年营收 232 亿,它的主营业务就是在美国销售 iHealth 核酸检测试剂盒,这就是你们口中的国外躺平不管了???


九安的例子确实不恰当,致歉。

放上一组数据:

2020-2021 全世界因疫情超额死亡 1500w 人,近 7 成集中在前十国,欧美里俄美德意英西超额死亡超过全球平均水平(世卫 5 月 5 日:14.9 million excess deaths associated with the COVID-19 pandemic in 2020 and 2021)

美国人均预期寿命 2019-2021 暴降 2.7 岁,主因仍是新冠,降幅超过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十年的降幅(美 cdc8 月 31 日,↓)

日本因 7 月开始的新冠暴增导致医疗系统濒临崩溃,医学界向民众发布警告↓

台湾的情况↓

新冠后遗症(long covid)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英国卫生部门 9 月 1 日公布的调查报告↓

以及美国的说法↓

关于当前的流行毒 BA.4/5,奉上几篇论文,大家先看完再讨论。同时麻烦大家不要再拿 BA.1/2 的研究结论来分析现在的情况了行吗?

https://doi.org/10.1101/2022.05.26.493539

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bq1841

10.1016/S0140-6736(22)01214-4

10.1056/NEJMc2206725

https://doi.org/10.1038/d41586-022-01730-y

知乎用户 四月天 发表

这个答案,告诉你们是为什么。

因为澳大利亚的成年人,真的因为 long covid 请病假,劳动力短缺了。

Mild,奥密克戎是感冒,赞成。

知乎用户 阿源老师​​ 发表

这个问题应该分为三个部分:

(1)有没有人长期受到新冠的影响,降低生活质量?答案是有。

(2)这群人受到影响就致残了吗?答案是部分严重可以算,部分可能不算。

(3)这群人比例达到 20% 了吗?答案是在 18 岁以上的研究人群中,达到且超过了 1/5;放入现实世界,这个比例肯定不一样。

再增加一个国内网上常见的论述造成的问题:

我在德国 / 美国 / 英国的朋友没事,就代表没有人受到影响吗?答案是不能代表。

至于为什么经济没崩溃,已经有回答说得很好了,残疾和残障有明显的区别 [1]

接下来看看 CDC 的原话吧

CDC 的原文在:

https://www.cdc.gov/mmwr/volumes/71/wr/mm7121e1.htm

CDC 把长期新冠定义为:急性 COVID-19 后 4 周以上报告了持续症状或出现长期症状。如果要看更清晰的定义,可以看下面这篇:

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2019-ncov/long-term-effects/index.html

CDC 进行了一项研究,使用 2020 年 3 月至 2021 年 11 月期间年龄≥18 岁的美国人的电子健康记录 (EHR) 数据,把有 COVID-19 和没有 COVID-19 的人进行对比,并且按 18-64 岁和≥65 岁两组进行分层分析,评估此前确诊 COVID-19 的患者中 26 种通常归因于 COVID-19 后的疾病(也就是长期新冠,后面称为事件疾病)的发病率。

  • **在所有年龄≥18 岁的患者中,**38% 的病例患者发生过事件,对照组为 16%;疾病影响多个系统,包括心血管、肺、血液、肾、内分泌、胃肠、肌肉骨骼、神经和精神体征和症状。按年龄组划分,急性肺栓塞 (18-64 岁和≥65 岁人群的 RR 分别为 2.1 和 2.2) 和呼吸体征和症状 (两个年龄组的 RR 均为 2.1) 的风险比最高。
  • **在 18-64 岁的患者中,**35.4% 的病例患者经历过事件,而对照组为 14.6%。
  • **在≥65 岁的患者中,**45.4% 的病例患者发生过事件,而 18.5% 的对照组发生过事件。

这些发现意味着,年龄在 18-64 岁的 COVID-19 幸存者中有五分之一,年龄≥65 岁的幸存者中有四分之一经历过可能归因于以往 COVID-19 的事件状况(也就是归因于长期新冠)。

这里只算了 18 岁以上的,拉通了算所有美国人这个比例肯定得降低。

美国现实社会里有不少人的情况是不会进入 EHR 的,这部分人往往其实更容易感染,这个比例有可能由于这个因素继续增高。

2021 年 11 月后的数据暂时还没有分析,所以也不清楚这个因素,对现实中的比例影响如何。

所以,只能说是在 18 岁以上的研究人群中,达到且超过了 1/5,放入现实世界,这个比例肯定不一样。

至于为什么说「部分严重可以算残疾,部分可能不算」,是因为长期新冠有些是会影响生活质量,比如:

  • 干扰日常生活的疲倦或疲劳
  • 体力或脑力劳动后症状加重(也称为 “劳累后不适”)
  • 发烧

这三项肯定会让你生活不开心,但是谈不上残疾,因为 CDC 采用的残疾定义见下 [2]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残疾有三个方面:

  1. 一个人的身体结构或功能,或精神功能受损;损伤的例子包括肢体丧失、视力丧失或记忆丧失。
  2. 活动受限,例如视力、听力、行走或解决问题的困难。
  3. 正常日常活动的参与限制,例如工作、参加社交和娱乐活动以及获得医疗保健和预防服务。

残疾可以是:

  • 与出生时存在并可能影响以后生活功能的状况有关,包括认知(记忆、学习和理解)、移动性(在环境中四处走动)、视觉、听觉、行为和其他领域。这些条件可能是

  • 单基因疾病(例如,杜氏肌营养不良症);

  • 染色体疾病(例如,唐氏综合症);和

  • 母亲在怀孕期间接触感染(例如风疹)或酒精或香烟等物质的结果。

  • 与儿童时期变得明显的发育状况相关(例如,自闭症谱系障碍和注意力缺陷 / 多动障碍或多动症)

  • 与损伤相关(例如,创伤性脑损伤或脊髓损伤)。

  • 与长期存在的疾病(例如糖尿病)相关,可能导致视力丧失、神经损伤或肢体丧失等残疾。

  • 进行性(例如, 肌营养不良)、静态(例如,肢体丧失)或间歇性(例如,某些形式的多发性硬化症)。

但部分人比如「难以思考或集中注意力」大概率能算得上残疾了。

那是不是不算残疾就完全不必在意了呢?我代入我自己,如果长期受到这些症状的困扰,我是受不了的。

所以对遭受这些的人,包括但不限于美国人,报以同情。也希望他们的情况能够得到正视,而不是被否认,当然也不希望被夸大。

参考

  1.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50567013/answer/2651671323
  2. ^https://www.cdc.gov/ncbddd/disabilityandhealth/disability.html

知乎用户 kafulvy 发表

澳洲每天因 covid 死亡的人数,澳洲总人口接近 3 千万。

现在在紧急招募 13 岁的小孩来工作!

知乎用户 cherry soda 发表

动动脑子,别美国新冠患者,国内的新冠患者有 20% 比率致残的吗。难不成就算类推到病毒,美国的也是最顶级的?

知乎用户 alan.pu​ 发表

首先,是你自己看错了吧。20% 是 long covid,这玩意和致残之间还差了好多

其次 lc 人群里有超过一半,会在一定时间里恢复

然后,超过 6 个月恢复不了的,后面恢复会更难

最后致残这个说法也是欧美人讲的,标准是无法进行日常工作,比例无法说的很清楚

给你一个数字,英国目前大概 200 万还有 LC 症状的人,其中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注意是日常生活,不是工作,大概有 34 万人左右。差不多这个比例。

知乎用户 吃瓜群众 发表

我就不设立场,就摆个事实吧。

美国毕竟离得远,而且人种不同,咱们不研究它。

就说上海,之前感染了几十万了吧,这些人人种都是中国人,就在我们身边,他们的后遗症如何,总比美国容易弄清楚吧?也更有参考价值吧?

但是,我发现一个非常,非常,非常奇怪的现象:

国内今年这几十万新冠患者,包括几十万上海患者,以及今年全国大爆发的这些患者,现在他们的后遗症问题,网上讨论的非常少,也很少有人专门说。你想一下,我说的对不?知乎上基本没多少讨论今年奥密克戎国内患者后遗症的,甚至讨论国外患者后遗症的文章都比讨论国内患者的多。

总之就是感觉不到他们有啥后遗症。

至于致残的问题,也一样——美国 3 亿人全残了我都无所谓,我就关心国内致残如何,但是好像今年的患者没看到致残的报道。也许是我看的新闻少,但是确实没看到过谁残废了。

但是防疫的强度完全没降低。我们这儿多久了一例都没有,还是要求全民自费核酸常态化。

因为是自费,老百姓好多人非必要的也没有天天做,毕竟自己掏钱还花时间的事儿大家都不愿意,几十万人的城区总共设了不到 10 个核酸点,所有医院要求患者持 24 小时核酸才能就诊,非常不方便,很多人明明是小病也只能挂急诊,因为只有急诊可以不要当天核酸。因为全城只有两个核酸点是 24 小时不下班,所以每天晚上都有急着坐火车或者第二天急用核酸的人通宵在那两个核酸点密密麻麻排队做核酸。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建议你们不要赌概率,这个病副作用很大,我在加拿大,说说我的故事吧。

新冠这病在没得之前一直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国外的媒体也在宣传副作用很小。我和爱人倒是一直戴着口罩,直到奥密克戎那波还是没防住。我们两都同时得了。刚开始的几天就是喉咙干痛,随后有点低烧,我们也坚持过去了。

随后我们双双转阴,我本来以为事情过去了,结果我发现了持续的副作用,且为了后续的治疗我和爱人从二月到现在已经花费了两万余刀,到目前没有任何一个保险公司愿意为我们报销。且不仅是我,我在交流中发现很大一部分感染过新冠的人都会产生这种持续的副作用

——那就是忍不住出去玩,我们忍不住去了西班牙,法国,和瑞士。我的同事们有去英国的,也有去夏威夷的。花掉了大量的积蓄,唉,这个后遗症真的害人不浅。

知乎用户 还是不注名好 发表

没那么多,20% 只是有长期症状的比例而已,失去工作能力致残的比例只有 2~4%。

如果这样,为什么美国的经济没崩溃呢?

因为致残是好事,可以降低美国失业率

看不出残疾人导致美国经济崩溃的逻辑在哪里,健康人太多失业率才会高。

残疾人一是算不进失业率的分母,降低失业率;二很难上街闹事,尤其是脑雾的,今天和他说明天要闹事,明天他就忘了;三他们健康工作时的积蓄会用来治疗残疾,给剩下的健康人吃席。对美国社会是好事。

积蓄用完了还没工作难以继续生活?大不了安乐死就好了。政府帮他们免费安乐死,还能最后创造一点 GDP。

知乎用户 李傲文​ 发表

你知不知道今年上海阳性了 60 多万?

2022 年 3 月 1 日至 6 月 4 日,上海共报告了 626,863 例 Omicron 感染病例——张文宏医生的论文数据。

这么多同胞的病例,从年龄到性别到身体状况,从感染到治愈,全都掌握,而用这些病例做研究——无症状,轻症,重症,危重症,死亡率,还有,就是大家非常关心的后遗症——是对整个中国人集体科普这个病毒的最好机会。

你见得到这种研究吗?

这个回答下的某些人,对日韩美英的数据如数家珍,还都拿着个例当普遍,却唯独拿不出上海这群阳性同胞的相关数据。

对了,还是有的——张文宏医生用上海的病例做抽样调查研究了不同年龄段危重症率的问题——然后论文被下架了~

先要知道张医生的论文结论的,自己去找吧,我这边用的自己的账号也不贴了。

知乎用户 无敌铁牛 发表

找了一下致残的说法,似乎是出自这里 公民权利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发布的指南 Guidance on “Long COVID” as a Disability Under the ADA, Section (关于 “Long COVID” 作为 ADA 下的残疾的指南)

以下为简单摘要:

本指南解释说,Long COVID 可能是美国残疾人法案 (ADA) 第 1973 年康复法案第 504 条(第 504 条)第 4 条(公共设施)下的残疾。 和《患者保护和平价医疗法案》第 1557 条(第 1557 条)。 这些联邦法律中的每一项都保护残疾人免受歧视。本指南还提供了更多信息和最佳实践的资源。本文件仅关注长期 COVID,而不涉及 COVID-19 何时可能符合残疾的法律定义。

如果 Long COVID 严重限制了一项或多项主要生活活动,则它可能是一种残疾。9 这些法律及其相关规则将残疾人定义为身体或精神受损严重限制其一项或多项主要生活活动的个人(“实际残疾”);有此类损伤记录(“记录”)的人;或被视为有此类障碍的人(“被视为”)。10 如果患有长期 COVID 的人的状况或其任何症状是 “严重限制” 一项或多项主要生活活动的 “身体或精神” 障碍,则该人属于残疾。

长时间的 COVID 可以大大限制主要的生活活动。长期 COVID 患者在重大生活活动中可能受到很大限制的情况多种多样。在可能的例子中,一些包括:

  • 患有长期 COVID 的人患有导致呼吸短促、疲劳和相关影响的肺损伤,其呼吸功能以及其他主要生活活动受到很大限制。
  • 患有持续数月的肠痛、呕吐和恶心症状的长期 COVID 患者的胃肠功能以及其他主要生活活动受到很大限制。
  • 患有长期 COVID 的人会出现记忆力下降和 “脑雾”,其大脑功能、注意力和 / 或思维能力受到很大限制。

根据 ADA 第 504 节和第 1557 节,长期 COVID 符合残疾资格的人有权获得与任何其他残疾人士相同的免受歧视的保护。简而言之,他们有权充分和平等地参与和享受公民和商业生活的各个方面。

Long COVID 都算是残疾吗?

不是。需要进行个体化评估,以确定一个人的长期 COVID 状况或其任何症状是否严重限制了主要的生活活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健康专家正在努力更好地了解长期 COVID。

“主要生活活动” 包括范围广泛的活动,例如照顾自己、执行体力劳动、看、听、吃、睡、走、站、坐、伸手、举重、弯腰、说话、呼吸、学习、阅读、专注、思考、写作、交流、与他人互动和工作。该术语还包括主要身体功能的运作,例如免疫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的功能或器官的运作。

“实质限制” 一词在这些法律下被广泛解释,不应要求进行广泛分析。损伤不需要阻止或显着限制个人进行主要的生活活动,并且限制不需要是严重的、永久的或长期的。在没有任何药物、治疗或个人用于减轻或补偿症状的其他措施的情况下,确定患有长期 COVID 的个体的主要身体功能或其他主要生活活动是否受到实质性限制。即使损伤来来去去,如果在损伤活跃时会严重限制主要的生活活动,则将其视为残疾。

但是

就算按照这个指南,也不是提问所说的” 新冠患者近 20% 致残 “

准确说是感染新冠后患有 LongCovid 的患者有 20% 患者致残(按照以上标准)。

这个残疾和我们理解的残疾不同。


原答案:

20% 致残率,这显然是假的。

但确实有有些人在感染新冠后产生【Long Covid】症状,也就是【长期新冠】,因此失去劳动能力,这方面数据目前国内比较稀缺,国外有一些相关报道。

Long Covid is keeping as many as 4 million Americans out of work

布鲁金斯学会报告发现:约有 1600 工作年龄的年轻人有 Long Covid 症状,有 400 万人由于一系列症状无法工作 (约占 20%,可能提问出处是这?无法工作和致残肯定是有本质差别的)。这里的无法工作指的是由于脑雾、焦虑、抑郁、疲劳和呼吸问题导致工作变的困难。

More than 30,000 Australians hit by long COVID

澳大利亚财政部长 Jim Chalmers 表示:由于病毒的长期后遗症,12% 的劳动力正在家里生病。

Prevalence of ongoing symptoms following coronavirus (COVID-19) infection in the UK

英国 ONS 统计:据估计,英国有 200 万人(占总人口的 3.1%)正在经历自我报告的 Long Covid,Long Covid 症状对 150 万人(73% 的自我报告长期 COVID 患者)的日常活动产生了不利影响,其中 384,000 人(19%)报告说他们开展日常活动的能力受到 “很多限制”。

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2019-ncov/hcp/clinical-care/post-covid-conditions.html

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2019-ncov/long-term-effects/

美国 CDC 明确说明了感染新冠后可能会产生后遗症,以及可能会产生哪些症状。

患有 COVID 后疾病的人可能会出现多种症状,这些症状在感染后可持续超过 4 周甚至数月。有时症状甚至会消失或再次出现。

COVID 后的情况可能不会以同样的方式影响每个人。患有 COVID 后疾病的人可能会在不同的时间长度内遇到不同类型和症状组合的健康问题。大多数患者的症状会随着时间慢慢改善。但是,对于某些人来说,COVID-19 感染后的状况可能会持续数周、数月或更长时间,并且有时会导致残疾。

现在看来,清零和躺平都不可取,也许只有医学层面突破才能解决问题了,希望那一天早日到来。

知乎用户 无弋爰剑 发表

知乎用户 约克公爵 发表

我认识几个美帝中招的倒霉孩子。后遗症很严重,但不算残废。

脑子里有幻觉整宿不睡觉。耳朵里有杂音一直挥之不去。味觉丧失香臭颠倒。以前打橄榄球,现在打保龄球都要呼哧带喘。骨质疏松,咳嗽后骨折。。。。。。

说残废么没个标准,说和以前一样那是不可能回去了。我认为症状最轻的人,有的已经给自己来了一枪和我们再见。。。。。。

反正有一亿人,健康情况回不到过去。也有如我亲戚那样,多喝水就好了没有后遗症的。但整个大米利坚,未来会出什么事,谁也说不准的。

加两句:这题问的是新冠患者致残率真假。我的回答是证明这事有,没毛病活蹦乱跳的和症状轻微活蹦乱跳的如我亲戚我没拿出来细讲。

ip 显示河北是因为家父生病到去世我一直在大庄。我以前的社交圈子和全球情报交流圈子不在这里。而 ip 公开时,我还被圈禁在大庄医院里。

至于为啥认识这么多美夷,我也没办法。亲戚朋友就有这么多。大庄亲戚还有孩子加入美军拿绿卡的,我同姓亲戚也有加入美军戒网瘾的,我还在宴会上说过上战场我可不会手下留情的话。

和这回答一样,爱信不信吧。反正我又一次被圈禁在大庄小区里,现在还要一天两次核酸。家父去世,和反复的疫情无法得到系统有效治疗也有点关系,究竟躺平还是继续清零,大家见仁见智吧

知乎用户 sss 发表

目前确定的数据是:

第一,大概 20% 会有明显的后遗症症状(长新冠,lc),但其中的很多人会恢复。

第二,上述人群中又有 20% 左右的后遗症超过三到四个月仍然无法恢复。所以研究发现超过三到四个月 lc 症状的比例在总感染的 4%。

第三,这 4% 的人很有可能无法再正常工作,这就是为何最近美国智库报告里提到大概有 180 到 400 万劳动力无法工作。美国劳动参与率的下降也佐证了这一影响。

第四,后遗症在不同变种间发病率差不多,和感染时是不是有症状没有太大的关系。

第五,奥米克戎对小朋友的感染力和后遗症明显上升。

第六,新冠攻击免疫系统,反复感染会不断提高 lc 的可能性。感染次数越多,破防的可能性越大。

第七,新冠突变目前没有任何方向性,类似流感的提前疫苗研发与部署仍然不可能。

知乎用户 胖嘟嘟​ 发表

说明:图片下面还有讨论建议看完,保守估计点赞的 50 多个人里至少 1/5 没看完,觉得我表达的是他们以为的意思

先搞清楚美国的残疾(disability)和国内很多人认为的残障人士的区别。题主不知道的是,根据 CDC 的定义,全美有 26% 或 6100 万成年人有某种残疾(disability )。

“为什么美国的经济没崩溃呢?” 已经有 6100 万残疾的美国崩溃了嘛?

国内很多人听到 “残疾人” 就会认为是无法参加社会工作,生活不能自理的残障人士。这大概率也是题主有疑问的原因。

真正该问的是,是不是有很多人因为得新冠退出劳动力市场?

根据布鲁金斯 Brookings 估计,约有 1600 万人患有长新冠,其中 200-400 万人因为长新冠无法工作,是不是真的呢?大概率是,之前专门写过美国失业率和劳动参与率的数据矛盾,而长新冠确实可以解释这种不合理。下方传送门。

美国 1600 万人患新冠后遗症导致劳动力短缺,新冠后遗症的影响有多大?

知乎用户 阿强 发表

我只知道,新冠病毒既没有天朝宣传的恐怖,也没有西方世界渲染的人畜无害。

这就像两个学生对答案,都认为自己是对的,其实心里都很虚。

知乎用户 硅谷 IT 胖子 发表

是的,我就是

我得了新冠以后劳动能力大大下降,注意力严重不集中,边上班边玩游戏边上知乎

工作任务很重,平时很累,我感觉快支撑不住了,但是没办法毕竟要养家糊口啊

这时候我想起了身残志坚的保尔 · 柯察金和张海迪。保尔最后都高位截瘫了,床都起不来还在拿笔记本打字写小说,我毕竟只是损失了一部分精神力和法强,实在是小事一桩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就又振作起来了

再说毕竟公司很宽容,老员工又深知系统的结构和关键,所以完成工作内容压力不大

当然现在我不怎么出门,疲累,往往就在自家后院里躺着睡午觉晒太阳

其实,残疾也是人生的一部分,就像精神病、死亡、衰老一样,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个小婴儿出生所有人都在笑,若你去说:这孩子正一步步走向死亡的深渊。几分钟后,被打得遍体鳞伤的你,一瘸一拐离开现场,其实是不服气的:因为你说的是事实,生老病死皆人之必经,你不过是说出了残忍的事实,人们不愿意接受罢了

那么残疾也不过是人生的一部分罢了,假设每次残疾 20% 的人,每半年得一次新冠,那很快美国就都是残疾人了

但所有人都残疾,等于所有人都不残疾

生活总还是会继续,班还是要上,人总是还要活着,残疾了这么多人,饭店照样都开着服务也不差,每个人即使残疾了也在努力

很多年前我去一个 DMV,那里有个政府员工是残疾人他的左手就像章鱼的一样柔软,五指只剩两个分叉的触手、根本不是指头,用类似发报机一样的东西打字,速度超快;我和同行者看着有点恶心、有点胆寒,但这人依旧飞快地处理事务,丝毫不慢

这也是我这几年特别迷恋末日题材的游戏的原因

有些人想结束文明、毁掉地球、引爆核弹,结束整场游戏。但现实就是:人类的韧性要远远比想象的高。即使地球的文明都被毁灭,核冬天笼罩,也会有很多人挖地洞、造地下城、吃垃圾活下来,顽强地生存着,重新建立一个个城市、据点,重新上演人间的悲欢离合,重新建立法制、文明

辐射下,也许有些人会变异,成为变种人;也许有些人会结合机械改造,成为半人半机械的怪物;还有一些人会变成僵尸或是兽人;

但无论怎样,每一个生命体都在顽强地活着,即使失去了灵智的僵尸,生前也曾是活生生的人,死后依然有着最原始的对血肉的渴望和追逐,这种渴望本身,就是生命的本能

你们年龄还小,碰到新冠是挺可怜的:因为还没经历人生的变迁和巨浪,没看过沧海桑田,甚至有些连女朋友都没有还是处男,所以怕死、怕被感染、怕残疾,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我年轻时也是,总想着自己还有很好的未来,可不能莫名其妙就死了或是死于鼠辈之手

只不过我个人觉得,生命是一个过程,悲观来看,每个人都走向残疾、虚弱和最后的死亡;但是乐观来看,每活一天甚至一分钟,都让生命固定在历史上,真碰到死亡的那刻也会有更多的回忆吧

而我所相信的,是正气永存,生命不息。那些死去的人们,即使化作繁星,也会保佑那些残存的善良的人们

知乎用户 石不能言 发表

345 三个月,上海疫情前后贡献了 70 万确证和无症状

讲道理,有很多阳了还没能拉走或者复查又阴了,这个数据也不会少

我身边就有这样的

那么这么大的样本数,如果按照 20% 来计算,那么就是至少 10 万级别的致残人数

请问,你有看到知道相关报道嘛?

如果有,那么这么好的素材,这么能说明 X 和 XX 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从而制定了现今的抗疫政策,这么好的宣传资料,居然没人用?

疫情前两年国内都没有大量的病例作为样本,那么宣传口子说什么都可以

现在有了,没见宣传口子有动作,那就说明,所谓后遗症致残都是扯淡放屁

顺便说一句,我中招过,丈母娘丈人也中招过,进了方舱也加过一个病友群,300 多人的大群,本来大家都挺担心宣传上说的后遗症,但是直到今天,大群里还没有人反应过自己有这种问题

曾经有人说过自己回家后爬楼有点喘,是不是有点问题,大家一问,50 多岁老阿姨,跑 5 楼。。。。。。。

知乎用户 难得不糊涂 发表

有个网友说得好:支持管控的都在说数据,支持躺平的都在写小作文。

知乎用户 神父 发表

某些群体开始撒泼打滚了

之前是 “我朋友……….”

现在是 “都死光了”

笑死了

看不懂的,别硬答,我不想发帽子

你们说话怎么都被删了啊,别骂人啊

知乎用户 ducling 发表

欧亚大陆东端某国的新冠患者现在累计数量也不少了。

既然有这么高的致残率,那么什么时候开始把新冠患者纳入残障人士保障目录,给他们发点钱呢?

你一分钱都不发,我真的很难相信你是真心把新冠病人当成残障人士啊。

你说对吧?

什么,你问美帝?

美帝不是发钱发到通胀了?

知乎用户 丹丹​ 发表

假的吧。

我朋友是新冠,已经痊愈了啊。

他自己说味觉不是很灵敏,嗓子疼已经是习惯了,说话有的时候还是不舒服。但是,其他方面没啥特别大的问题。跑步不行了,以前能跑五公里,现在两公里就是极限了。他觉得需要恢复一段日子。

他新冠还好,没花多少钱,折算成人民币大概两三万块钱的样子。

致残,不至于吧。

知乎用户 船长 发表

下图这种东西名字挺好听的,叫蝴蝶雷,是一种武器,设计思想是在对方士兵接触时给他炸断手脚,但不能炸死,因为一个伤残士兵往往要三四个人一起照顾,往后面抬。

![](data:image/svg+xml;utf8,)

这个东西是美国发明的。

不过,残疾率确实应该没有那么高,一般说法是 20% 的患病里面有 20% 长期残疾,那就是 4%.

倒不是说对美国的疫情统计数据多么信任,而是如果美国真有那么多残疾人,美国和中国的媒体专家们,肯定早已经开始讨论任由残疾人自生自灭是多么符合自然规律和圣经,以及自愿安乐死制度是多么的替天行道了,中国很明显会成为最大输家。

知乎用户 钱尼马​ 发表

美国国会报告是有 2% 的劳动力(约 400 万人)因为 longcovid 长期或永久地退出了劳动市场,变得不能工作。

但这个数字在澳大利亚国会报告(财政部提供的数据)中是 12%,细思极恐,期待更多国家的报告。

Long Covid is keeping as many as 4 million Americans out of work - CNN

More than 30,000 Australians hit by long COVID (thenewdaily.com.au)

知乎用户 欢乐马 发表

提倡共存的有种出国体验下新冠啊

感染后果然一点事都没有

知乎用户 武悼 发表

国内不算港澳台地区,总共也累积了六七十万阳性了吧?按 fy 小将们宣传的 10%-20% 的 long-covid 率,国内也应该至少有几万了吧?

为什么我从来没有看到国内任何业界大佬或者学术机构发表,或者宣传正在进行的关于国内 long-covid 方面的研究呢?这难道不是当下的大热领域吗?

知乎用户 DaveKing​ 发表

先声明啊,这个回答不是说新冠后遗症是扯淡。我 2020 年三月份得过一次重病,在床上躺了两周,十有八九就是新冠。但当时测试盒还没普及,医院不给我测,所以不敢说 100% 是新冠。之后身体疲劳的厉害。经常上下个楼梯就有强烈的疲惫感。 这和下班回家觉得累的疲惫感完全不是一回事。这种疲惫的状态在痊愈后持续了大约一个来月。不是一直疲惫,就是时不时的有无力感。


你想象中的 “致残”。

美国 CDC 对 “致残”(新冠后遗症)的定义是感染四周后出现以下症状。

General symptoms

  • Tiredness or fatigue that interferes with daily life (影响日常生活的疲劳感)
  • Symptoms that get worse after physical or mental effort (also known as “post-exertional malaise”) (体力 / 脑力工作后的强烈疲劳感)
  • Fever (发烧)

Respiratory and heart symptoms

  • Difficulty breathing or shortness of breath (呼吸困难或呼吸短促)
  • Cough (咳嗽)
  • Chest pain (胸疼)
  • Fast-beating or pounding heart (also known as heart palpitations) (心跳加速)

Neurological symptoms

  • Difficulty thinking or concentrating (sometimes referred to as “brain fog”) (脑雾
  • Headache (头疼)
  • Sleep problems (影响睡眠)
  • Dizziness when you stand up (lightheadedness) (起身时头晕)
  • Pins-and-needles feelings (针扎的感觉?应该是例如腿麻了的感觉)
  • Change in smell or taste (味觉嗅觉异常)
  • Depression or anxiety (抑郁或焦虑)

Digestive symptoms

  • Diarrhea (腹泻)
  • Stomach pain (肚子痛)

Other symptoms

  • Joint or muscle pain (关节或肌肉疼)
  • Rash (皮疹)
  • Changes in menstrual cycles (月经失调)

就是大概 20% 的接受调查的人痊愈后出现了一些上边的状况。

我得过新冠,之后两个月都觉得很累,问过医生,说应该是新冠后遗症,让我回家歇着。我老婆说她月经失调,但我觉得是她更年期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玩弄数字是很多赚钱学科的基本原理。

我无法证明这个 20% 是真是假。

已知的事实有:

一,上海疫情后,国家完全没有相关的统计数字公布。

二,朝鲜在无疫苗无特效药下宣布抗疫胜利,新闻热度极低,也不曾出现类似的统计。

推论一,本次流行的新冠病毒基本可以自愈,不存在 20% 这么高比例的致残后遗症。

推论二,如果一不成立,那么就是有 20% 的因病致残的人不被承认,说明国家不愿意负担这笔残疾支出,抛弃了这些无法劳动的人。

知乎用户 no problem​ 发表

其实按照灯塔稀烂的防疫措施,根本不是什么 1/3 的人感染新冠,绝对是全体国民应染尽染,真的 20% 致残那肯定满大街都是残疾人了。

LC 这个事吧,我觉得 LC 肯定是有的,但是肯定没有宣传的那么吓人,毕竟相当大部分 LC 相关论文都是 self-report,即便如此 LC 也是远远比不上肺结核后遗症吧?

不说专业名词,就看国外各种知名政要、演员等等基本全感染,这些名人哪一个有 LC? 有人可能会说有没有症状表面看不出来,那我们来看看有症状必然表现出来的一类人——运动员,都彻底躺平了,NBA、NHL、MLB、还有五大联赛肯定全员感染吧?有啥 LC?纳豆新冠后不到一个月勇夺阔别 13 年的澳网,然后再夺法网创造 22 冠记录。小德坚持不打疫苗新冠了,屁事没有照样拿温网。我国运动员也一样,男排羽毛球队等等都是全队国外感染,没几天全部康复,还勇夺冠军,有啥 LC?
难道这个 LC 自带 AI 识别,见到名人就躲开?专门感染无名小卒?

还是专门宣传无名小卒有可怕的后遗症这样没法查证?

新冠已经肆虐了两年多,但是就算在人均 985 的我乎,对新冠病毒的认识还是存在很大误区,写了篇短文指出几个最常见的误区:

no problem:新冠常见的认识误区

知乎用户 肥嘟嘟左卫门​​ 发表

真的

知乎用户 鸡腿​ 发表

不太清楚美国的情况,可以参考同样共存的日本。以下是日本雅虎的新闻及评论:

《医生敲响警钟:新冠后遗症 “无法抵抗重力的倦怠感持续” 的恐怖感》

新冠肺炎后,几个月后仍有倦怠感,身体状况无法恢复正常。不仅如此,脑子里像是有雾一样,咳嗽不止,连站起来都觉得很吃力,症状看不到尽头。据说这样的 “新冠后遗症” 正在增加。

评论区:

被感染时,连水都不能喝,呕吐不止,而且高烧、咳嗽、浑身疼痛。

之后就站不起来了,连家务都不能做。

医生和家人都不理解我留下的后遗症,说我是装病,我也没办法,公司也辞退了我,我很痛苦。

好不容易找到了能看病的医生,已经快满一年了,但还没能工作。

不过,和以前相比已经好多了。

身体好的时候还能带狗散步,不禁流下了眼泪。

虽然需要时间,但是我相信一定会好起来的。

我想,新冠真的很可怕。

上个月我部下感染了病毒,刚回到公司,现在看着他也很痛苦。

他原本是运动健将,在感染前曾夸耀自己的体力,说 “新冠没什么大不了的”,但现在却毫无活力,一到傍晚就会变得连动都懒得动。

瘦了很多,眼睛和声音都没有了霸气,我非常担心这样下去会变成慢性疲劳症候群

另外也有恢复 1 个多月后仍因头痛和倦怠感早退的职员。

他们都是 20 ~ 30 岁,没有基础疾病的人。

虽然有人说 “新冠只是普通的感冒”,但我认为绝对不能轻视。

我的家人在新冠疫情前因感冒后遗症失去了味觉和嗅觉,至今仍未恢复。

医生说病毒攻击了神经,虽然是很少见的症状,但如果几个月都治不好,就不太可能痊愈了。

已经经过了 5 年了,但是还没有治好。

比起因为倦怠而动不了的人来说,这或许是奢侈的烦恼,

但如果吃饭知识为了摄取营养而不能品尝美味,会让人非常痛苦。

希望能确立针对这些症状的治疗方法。

5 月因为阳性去了酒店疗养。

被倦怠感困扰了两个月,早上起床后就有种 “加班到 21 点左右回家时的疲劳感”,这种疲劳感连日持续。

虽然在药店买了很贵的能量饮料熬过去了,但疲劳感到现在也没能消除。

另外,健忘是我现在最不安的事情。

上个月中旬我第二次感染了新冠。

去年 9 月的感染,2 天持续烧心,1 个半月都有味觉嗅觉异常。

这次症状是报道中也有的倦怠感。

我感觉自己的身体好像被灌了铅似的沉了下去,实在无法反抗重力,连站起来都很费劲。

虽然我没有退缩,但如果一直这样下去的话,一定会想哭吧。

就算感染了是轻症… 也不要掉以轻心,要继续做好预防措施。

我也感染过两次。第一次住院也为新冠后遗症所苦恼。

出院后回家只需步行 8 分钟左右的距离,却感觉到和在病房时的体力不同,气喘吁吁地回去了。

花了约 20 分钟回到家,马上上床,好一会儿都起不来。当时的症状是无法走路的倦怠感。

我担心这样下去会不会出不了门,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过了几天,医院寄来了一份类似调查问卷的东西,要求告知之后的病情,上面写着厚劳省正在进行统计,希望能尽量协助,这时我才发现自己的症状是新冠后遗症的一种。

第二次时患上了奥密克戎,连续两天高烧 40 度,还出现了消化系统症状。

差不多恢复的时候出现了 “味觉障碍”,症状就是没有原来的味道。

恢复后没有倦怠感。

我 7 月感染了新冠,现在因为倦怠感请假了。

痛苦的是,公司很难理解员工的倦怠感。

因为发烧休息可以理解,但是因为倦怠起不来床而休息被认为是撒娇。

就像这篇报道所说的 “无法抗拒重力” 一样,当我难受时,拿起手机也很困难。

很高兴能让更多人理解新冠后遗症。

如果能确定治疗方法的话就更高兴了。

比起新冠的症状,我更担心后遗症。

因为会影响工作、学业和生活,所以很关心。

虽然症状被说成是普通的感冒 (发烧 40 度也不是普通感冒啊),但是看到新闻就觉得不普通了。

看到了国外因后遗症导致工人不足的新闻,本来就很明显人手不足的日本,今后严重的后遗症患者也会增加,危机状况的可能性也很高。

希望确定后遗症的治疗方法。

感染新冠后,烧也退了,现在却不能动。

我能回归社会吗?我真的这么想。

现在只能做最起码的日常,然后就躺下的生活。

我有段时间没做过饭了。

从那之后 3 个月。

虽然恢复了平常的状态,但感觉比感染病毒前更容易疲劳了。

还不是原来的自己。

工作单位的人检测呈阴性后也没能回来。

马上就会喘不过气来,无法工作的状态。(是搬运重物等需要体力的工作)

先不说工作,今后的生活怎么办?身体能恢复原状吗?会很不安吧。

当地的新闻报道为了防止体力下降,要在疗养中进行肌肉锻炼,但是发高烧的人是不可能锻炼的。

听说医疗保险的支付也只针对老年人和重病人,

但是,有医院能诊疗后遗症的话就放心了。

我退烧后的倦怠感也很严重。

由于生理和激素失衡,每次都会经历一整天的倦怠感,但新冠退烧后的倦怠感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我觉得倦怠感也有等级之分,但光靠力气是完全动不了的,

不知道今后该怎么活下去,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好起来,这种倦怠感足足折磨了我 3 周。

当然也没有食欲,连吃饭都很痛苦,体重减轻了很多。我很害怕。

我现在变得有精神了,可能是运气好吧。

据报道,在国外也有数十万人因新冠后遗症而找不到工作,从而导致劳动力短缺。

因此,被认为是后遗症的人自不必说,现实中也有 1 年感染 2 次的人,但他们都在担心今后的事情。

孩子也有成长期,会想 10 年后会变成什么样。

一些家长绝望地说,他们的女儿不得不穿尿布,他们说:“没想到会变成这样。”

也有比想象中还要严重的人,治疗方法和治疗药物还不确定,

即使不是未知的病毒,也有很多不知道的事情。

两天前结束了在家的疗养期,今天久违地和家人出门了。

现在还残留着带痰的咳嗽,声音有些沙哑,今天在外面走了一小段路,就累得想坐下来休息。

即使回到家准备晚饭,倦怠感还是会持续,如果这是后遗症的话就太糟糕了。

实际上,我想也有在家里待了 10 天,体力下降的情况。

新冠症状不强烈,食欲也不错,很轻松地度过了难关,体重却下降了 3 公斤。

因为离恢复工作还有几天,所以体力也必须恢复到不勉强的程度。

我有一个朋友是保育员。

“虽然发高烧,但检测是阴性。今天早上没有发烧,所以去幼儿园了。”

在照顾了婴儿后,检测出了阳性。

发烧和头痛吃了解热镇痛剂就会减轻,所以还好,但是烧退了之后也因为持续的咳嗽和疲倦感而痛苦。

因为没有住院,所以应该属于轻症,但他说:“不是普通的感冒,别感染了。”

因为他是保育员,接种了 3 次疫苗,但是相当痛苦。

Long COVID 首先在有 1/3 国民感染的英国被报告,在美国被视为劳动力不足的原因。

但即使有这样的先例,在日本也完全没有被报道,只是作为普通感冒,轻松地大量感染了 BA.5。

在日本,舆论可能会认为这是疫苗的后遗症。因此对 Long COVID 的反应会延迟。

英美之所以称它为 Long COVID,是因为如果称它为后遗症,则解释为感染已治愈,但功能障碍仍然存在。

但新冠并没有从体内消失,而是残留着并引起症状。

疱疹病毒一样是休眠性的,如果感染者的体力下降的话可能会发病。

因为出现了疑似感染的症状,在发热门诊进行了抗体检查,结果呈阳性。

从感染当天开始反复 5 天低烧 39.3℃左右,第 6 天以后体温降到正常,但是关节痛很严重。

再加上鼻子堵,一咳嗽就有痰。

10 号以后症状好转了,但是接下来是反复腹泻和水样便的状态。

每天都过着不安的日子,担心下次还会出现什么。

​《新冠后遗症的变化?倦怠感增加,味觉 · 嗅觉障碍减少… 是否与毒株不同有关》

新冠病毒至今仍没有收敛迹象。关于 “新冠后遗症”,冈山大学医院的调查显示,诉说嗅觉和味觉障碍的比例减少,头痛和倦怠感增加。

最多的后遗症是 “倦怠感”

对截至 7 月 29 日就诊的 369 人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现在流行的 Omicron 株、还是在第 5 波中肆虐的 Delta 株以及传统株(阿尔法株)中,后遗症最多的都是 “倦怠感”。

Delta 株中,倦怠感(65 人)、嗅觉障碍(59 人)、味觉障碍(52 人)、脱发(37 人)较多,但换为 Omicron 株后,倦怠感就增加到 80 人,头痛(36 人)、呼吸困难(27 人)、睡眠障碍(30 人)、咳嗽(23 人)等症状变得明显。

另外,从就诊患者的年龄来看,40 多岁的人最多,为 86 人,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从男女比例来看,女性占 55%,男性占 45%,年轻女性较多。

另外,有 113 人(31%)恢复,从发病到恢复的时间为 5~6 个月。医院中的 239 人(65%)的患者,从发病到现在平均经过了 272 天,即使半年后也还有症状。

评论区:

7 月下旬感染新冠,没有发热,症状较轻,但是脑雾很严重,现在停职接受治疗,正在慢慢恢复。

我只要休几个月假就可以复职了,但是如果学生患了这个病的话就不能好好学习,会对将来的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希望社会能采取对策。

我希望治疗药物能早点被开发出来。

比起对老年人的对策,希望国家更致力于对正在工作、今后将支撑日本的年轻人的后遗症对策。

现在在新冠疗养中,因为是轮班工作,如果自己休息的话必须有人工作。

到现在为止,工作单位也有几个人确诊了,自己也代替轮班过,不过,现在是自己休息。

症状一直没有改善,觉得自己的疗养时间可能要比以前公司确诊的人长,我感到非常抱歉和焦虑,但是在回归职场前必须确认阴性,所以也不能撒谎说已经治好了。

幸运的是,症状和感冒没有什么区别,但如果患上新冠,真的很麻烦。

1 个月前患病了,嗅觉还没有恢复。咳嗽也是不停,

使用非处方药物可以暂时改善,但要完全康复还需要很长时间。因为是无法控制的咳嗽,所以很抗拒进餐饮店和乘电车。

最近重新开始散步和瑜伽,希望能在提高免疫力的同时尽快改善。

比感冒的症状要严重得多,希望不要有更多的人患病。

身体健康是我的优点,但感染新冠一个多月后,还持续低烧。虽然是 37 度,但是因为正常时体温很低,所以很难受。比起发病时的症状(发热、喉咙痛、一般的症状),这种长时间持续的症状更痛苦。

现在虽然也出现了状态稍好的日子,但每天身体发热(脖子、背、手)严重的时候,晚上都会起来好几次(换冰枕和上厕所)。

我现在在吃市面上卖的中药。因为感觉有效果,最近打算去给我开中药处方的后遗症科室。

我希望大家都能知道后遗症的痛苦,所以对这样的报道表示感谢。

即使知道有倦怠感,说实话,也不知道倦怠感和体力下降的区别。

实际上,仅仅是刷牙就会感到疲劳,或者仅仅走 20 分钟就会出现像长跑一样的气喘,但我认为只是因为休息了 10 天,体力下降了而已。

我以为只是懒惰而已,为了恢复体力到处活动,工作也很努力。

当我意识到那是倦怠感和新冠后遗症的时候,为时已晚。工作也做不了了。

不知道是单纯体力下降,还是心情问题,亦或者是新冠后遗症。

我的朋友有新冠病毒的后遗症……

味觉障碍也没有完全治好,接种了 2 次疫苗,重症住院 2 个月左右,因为后遗症脉搏一直在上升……

站了半年左右脉搏开始下降,出现心房颤动(心律失常)……

我从未听说过普通感冒会变成这样(需要起搏器或导尿管) ,

我认为最好不要因为社会上的新冠病毒的后遗症没有表现出来,就轻易地说和流感一样。我觉得新冠病毒非常可怕。

感染一个月后,我还在咳嗽。

咳嗽症状从疗养解除时到现在有所改善,

但这种程度也很痛苦。

感冒一个月都不会有症状。

有没有腰痛?就是以腰为中心,整个肩膀和后背都痛,上班坐不下的时候,就无法工作。只能坐着,站起来就会出汗。

咳嗽和打喷嚏会引起腰部剧痛。总之没想到会这么严重。我小看了新冠。

总之很容易疲劳。

还有记忆力下降

对职场上的人来说,这是新冠后遗症。

(开玩笑似的)

还被人说是很好的后遗症。

虽然当时成了一个笑话。

实际上我真的很累。

工作不忙,还是第一次上一周班这么辛苦。

感染新冠已经一个多月了,咳嗽、倦怠、不知为何一直闻到柑橘味,每天都不舒服。

这就是我自我克制、闭门不出,随时都戴口罩的原因。

知乎用户 荻 生​ 发表

新冠不是大号流感,倒很像小号的艾滋病

知乎用户 吕不非 发表

其实米国成年人新冠后遗症啥的

不值一提了,说的已经太多,真真假假

什么脑雾,什么疲劳,什么哮喘,什么血栓,什么绝育,其实无所谓了

最要命的数据是那个什么儿童肝炎脑炎,貌似前面漏了一点风声,立马封杀了

你看看大阴米国这么牛逼的医疗技术,闹了半年还没有一个儿童肝炎的准确数据和真实病因,还要中国爱丁堡公爵 张爵士出来给大家讲解病因

这个就离大谱了,说明要不无足轻重,要不就是惊天动地

你想想成年人完蛋就完蛋,但是如果儿童一代报废百分之二十,甚至一半,那是什么概念

知乎用户 黄金蛮牛​ 发表

当灾难来临时,只有两种结果:

差,和更差!

很多人顺风顺水惯了,以为事情只有两面,好,和差。觉得现在差了,那就是不对的。必然另一面就是对的,就是好的。

主要年轻人,前半辈子基本上是上升的。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不可能高中了,又掉回初中吧?刚工作的几年,大概率工资也是上升的。哪怕躺平,还能吃时代红利,国家帮你打赢脱贫攻坚战。

没经过多少挫折,不知道人生还会有直线往下的时候。

不仅仅对新冠。

遇到了恋爱问题,也会不适应。因为感情挫折,大概率是人生中遇到的第一个挫折。女的遇到失败感情,下意识就会再去找条件好的,觉得除了差的[前男友],必然就是好的。殊不知世界上其实还有更差的……

知乎用户 沈王爷​ 发表

呃先去看看美国对于残疾的定义,如果按照美国对于残疾的定义来算我国的数据,我国已经有 3 亿人属于残疾了。

其次 long-covid 所导致的后遗症并不一定是永久的,有些康复后有段时间乏力也算后遗症,我朋友味觉失去了一个月也算后遗症,但是一个月后味觉又恢复了。

知乎用户 提刀切粉条 发表

是真的,英美等国每天死亡人数在 800 万人以上,已经持续三年了。感谢国家这么精心保护我们。

知乎用户 夜屠灵 发表

太棒了,感染率超 50%,乘以 20%,那么美帝 1/10 的人已经是废物了。

拜登打瞌睡,川普疯言疯语,都是拜新冠所赐。

想象一下,美军战斗力还没打仗,减员 1/10,我们赢了。已经丧尸围城了,赶紧占领他们的海外军事基地。

明年人民币就取代美元,成为世界货币。

这么说要感谢新冠病毒,让我们不战而屈人之兵!

win~win!

知乎用户 草根下的思绪 发表

![](data:image/svg+xml;utf8,)

我波兰客户,基本每个人都得过,现在都把它当做流感了

我不是共存派,我只是事实说事,做外贸久了,接触了国外更多信息,很多方面都只能哀叹,因为你什么都改变不了。

知乎用户 川宝历险记 发表

long covid?

看美国保险业的数据,long covid 有 30%+,但没有到 “残” 的程度。

另外,丧劳,不是一辈子丧劳,这里大多数是短期的。

再者,老美那尿性能偷懒肯定不上班,long covid,多好的借口。。。

川宝历险记:【懂保论两核】Long Covid:新冠对个人健康的长期影响

知乎用户 陈必红​ 发表

这个?法律是禁止酒驾的,要不要禁止新冠后遗症开车?不是有的人注意力不能集中吗?

知乎用户 明月盈手 发表

数据不对。是 20% 的新冠患者有 long covid,其中差不多 20% 致残。

美国现在大约一亿人感染过,其中 400 万不能再工作了,4%。

知乎用户 土豆炖熊猫 发表

中国那么多得了的,也没见谁说有啥重大的后遗症,是不是因为病毒到中国就遵守当地法律了不寻衅滋事了?

可见就是 TM 扯淡

知乎用户 糖镇 发表

自己观察身边得过的人,或者那些你关注的得过新冠的名人大 V。数数他们有几个致残的。

知乎用户 金属之死 发表

吉林累计确诊 4 万死亡 5 例,按照美国数据致残应该多少?

陕西累计确诊三千多死亡 3 例,还不如封控期间因不能及时就诊造成的死亡多,更不会比同期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多,就看致残率了,请有关专家说说陕西致残多少,谢谢

知乎用户 鸽子王霸淡​ 发表

上海、香港、新加坡、朝鲜等地都有大范围黄种人感染实例,挣点钱买张票去上海香港看看残疾人多不多吧?

知乎用户 强力祛湿茶 发表

看完知乎,我开始以为我肯定死定了

现在再看到这一条,我发现我肯定是有什么地方残疾了没发现

想了想我的后遗症,确实那段时间胡吃海喝天天外卖,很是长了几斤

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完全康复了

哎…… 新冠误我……

知乎用户 崔松​ 发表

公司在上海,2000 多员工,这次上海疫情,有 11 人得了新冠(确诊或无症状)。

疫情结束后,8 月份,欧洲总公司让 HR 征询这些人意见,是否因为得了新冠机能受损,是否需要减少工作量。国人都表示不需要。

公司为了确认,组织这些人进行了身体机能的测试,包括视力 / 听力 / 嗅觉 / 握力 / 心肺功能等。事实证明这些人都还是健康的。

因为我们部门有两个人得过,我不小心从 hr 那儿看到了这些人的一些数据,在新冠刚转阴的时候,是不少人有残余影响的,有易疲劳,力量减退,最多的后遗症是嗅觉丧失,最长的转阴一个多月后才开始恢复嗅觉。幸运的是,我们公司这些人,3 个月后,基本算是不受影响了。

从数据上来说,如果要谈新冠致残,无论是 2%,还是 20%,一定要把时间长度说清楚,是转阴 1 周,一个月,还是一年,估计结果会有很大的影响

知乎用户 是非 发表

中秋节更新

这个回答我也放了这么多天了,我一条评论都没删要是真有后遗症的早就来评论区了。可现在的情况是:除了一个在日本的新冠完后后脚跟疼(这哥们是不是来搞笑的),没有一个说自己有后遗症的。

事实就摆在面前,就是没人愿意相信。

沉迷内宣,不可理喻

———————————————

答主以身试法,自己感染了两回了都是一天就好了而且没有后遗症

可别再提后遗症了

之前上海疫情十几万人感染现在有多少有后遗症的?国内这么好的样本为什么没人研究呢?是因为没有吗?玩知乎的人很多其中肯定有的过新冠的,有没有后遗症我希望有人能在评论区分享出来让大伙看看到底后遗症有多严重。

知乎用户 404 诺尔特福德 发表

问过在国外的发小和同学,没那么夸张。

认识的一共两家四个人得过的,全都是在美国。

一家是住在西海岸的发小两口子,一家是东部的同学两口子。

普遍反馈就是体力严重下降,易疲劳。

都是去年得的,到现在也好了快一年了。痊愈之后因为体力下降严重,开始有氧 + 撸铁。

据他们说有较大的缓解,肥也减了甚至长了点肌肉。但体力还是没办法恢复到得病前的状态。可能是肺部的确有损伤吧。

另一个就是味觉受损。但这个只是我发小说的。

失去味觉和嗅觉是发病期的标志,会随着病情缓解逐渐减轻痊愈。

但是我发小说她没有完全恢复,目前嗅觉恢复了,但是味觉还是差点,口味变得很重。

其他的他们也没说,我也没啥问的。

普遍反馈是重感冒有的症状新冠都有。难受程度远超人生中任何一次生病。

知乎用户 金头大老虎 发表

挺好的,欧美老龄化这么多年了,根本就养不起了。

现在直接全年段公平处理,健康化的人口结构指日可待啊!

中国不反思一下吗?

知乎用户 老年性 CACZ​ 发表

大陆到现在为止,有差不多 20 万人感染过新冠。我未听说过致残。

新冠是一种对西方人基因进行了攻击特化的病毒?

还是莲花等等药物不仅能预防新冠,还能消除新冠后遗症?

无论是哪个结果。。。

细思极。。。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有几个问题我一直想不通。

支持新冠有严重后遗症的,搬出的新闻和数据基本全是美国日本的,就是看不到一个搬出来关于中国后遗症严重的新闻报道。美国日本新冠全残了也不关我事,但是我在中国啊,我肯定关心我们自己国家的数据。

还有,那些支持有后遗症的,好像看到美国日本的新闻报道各种残疾很开心一样,你要知道我们国家也有几百万的人感染了新冠,如果有严重的后遗症他们也一样会有,而且你自己以后也有可能感染新冠,看到有后遗症这么开心?还是你觉得中国的病毒不会有后遗症,只有国外的有?

神奇的脑回路。

知乎用户 苇名流 白狼战鬼 发表

本人没有恶意,对兔兔深深和其他任何网友都没恶意。

我只想问一件事:

为啥上海 70 多万无症状 + 感染,其中几万有症状的,但是没有媒体报道后遗症?

想不明白,到底是因为后遗症太轻微,还是被 jiazui 了。

知乎用户 军师祭乐 发表

20 年的时候,吵翻天的基本都是敌我双方。

22 年的今天,不可否认还有 4v,但是看 Ip 也知道自己人已经有分歧了。

因为还房贷的和收利息的无法互相理解

收房租的和交房租的没啥共情

开店被封的,打工被裁的,以及可以在小区里定义谁的菜不是野团的人,不是一波人

说到底,大家都关心怎么把生活过下去,过得更好。反对防控的人也不是要共存,大家只是希望不要过度防控,动辄封城让一帮举大旗的人发国难财。

知乎用户 zzzzzzzz 发表

不要据说了。

上海这次疫情几万人感染,数据给出来不就行了。

知乎用户 天下第一正经人 发表

同一个世界。不同的毒株和不同的救治。

就这样。上海都开放了新冠康复门诊。各区的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能挂号。

这还是较弱的 BA2 毒株。之前的德尔塔和 BA5 一点后遗症都没有?

谁信啊。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都是假的,不过是大号流感而已,能有什么事?

包括现在正大规模流行的猴痘也一样,不过是大号青春痘而已。

就算同时感染新冠和猴痘,再叠上个 HIV,也不过才三重 buff,在以叠 buff 闻名世界的美国,这根本算不上什么大事。

知乎用户 卢振奇​ 发表

可别说什么后遗症了,根本没有后遗症。

就是劣质基因惹的祸。

知乎用户 无知所呵​ 发表

假的,就是一个大号流感,硬扛就可以,不信你逝试?包括最近扩大化流行的猴痘,擦点敌敌畏就完事儿了。不要大惊小怪

听说还在纽约下水道开始出现灰质脊髓炎的病毒残片,我看呀,就这对美国人也影响不大,毕竟他们都获得了自由嘛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知乎喜欢瞎用 “内卷” 的概念

其实,历史上,消除内卷最有效的手段,就是 “销毁过剩劳动力

尤其是大萧条的直接后果:二战

因为二战销毁了其他工业国的所有壮年劳动力

所以二战后美国进入了黄金时期

知乎用户 荣耀辉 发表

肯定是假的啊?上海有几十万人感染了新冠,然后如果按照 20% 的致残率。

上海现在应该至少有 5 到 10 万人残疾了,请问上海有这么多新晋残疾人吗?

知乎用户 寻个中趣​ 发表

上海感染 60 万,我身边至少有十多个人感染,没有人反应有后遗症。

那天跟在国外的朋友聊天,他说这会待在家摸鱼,还给足额发工资,还有政府补贴,他恨不得天天这样薅资本主义羊毛。我好像突然懂了,为啥国外后遗症这么多了

知乎用户 翾貘​ 发表

妥妥的假的……

我是清零派,准确讲是想要有条件共存的清零派。

我支持医疗跟基础设施能跟上的共存,如果跟不上就清零;

因为现在蓝星上没有任何一平方厘米的土地能跟上,

所以只能支持清零了。

但是对 “长新冠”,即新冠后遗症来说,

五分之一的感染者致残不可能,因为看亚洲这边的数据,这个概率比当年用激素治疗非典,导致的股骨头坏死病例比例都要多。

如果这么多,全世界早就选择清零了,不可能有哪个国家的政府放任全国五分之一劳动力丧失劳动能力,躺着花医保领补助。

美国只有三亿人,适龄劳动力最多到六千三百万人,一千万的意思是五分之一的劳动力瘫痪,是美国历史上,罢工人数最多那次的一百倍;

一千万人的百分之一罢工,就能争取到美国劳工今天的权利,放大一百倍,美国劳工能统治银河系。

所以 “美国一千多万人因新冠丧失劳动能力” 是不可能的。

“美国一千万人被后遗症困扰” 倒是可以讨论下。

新冠的后遗症是唯心的,没有量表,没法检定,也就是说你觉得自己丁丁短了也算,觉得自己运动能力下降也算,觉得自己不想吃肉了转向素食也算,觉得自己放弃基督改信飞天意面神也算,但这些都是 “觉得”

你也可以觉得自己吃了朱砂以后要飞升了——虽然这可能是汞中毒引发的妄想。

抛开臆想看现实,美国没有崩溃,日本没有崩溃,中国也没有崩溃。

所以 “新冠有害,但不灭国” 的想法,我也劝你听一听。

毕竟我国历史上的传染病,比新冠厉害的多了去了。

打个仗十室九空也不稀奇。

只是以前死人无所谓,现在死人比较不能被接受而已。

知乎用户 仓鼠饼干 发表

醉了,美国感染都一亿多了,真有这么高比例,这么严重的后遗症,那早就炸了。

知乎用户 老男孩​ 发表

常识就判断出来了,如果致残率这么高,会 NBA 场场暴满吗

知乎用户 嵩辉 发表

我个人感觉,得了新冠肯定是会留下后遗症的!

但是兔子有个做法很诡异:现在兔子要求动态清零,而国外几乎全部放开。正常情况下,兔子应该列举出国外由于放开导致多少多少人由于患了新冠之后有严重后遗症什么的。所以为了大众健康,国内依然坚持动态清零。这种操作才应该是兔子一贯的做法,而且这种做法又会收买一大堆人心。兔子在国外办的媒体是很多的,相信收集这些情况简直是手到擒来。但是很诡异的是,兔子没这么做,我就有点百思不得其解。

那难道新冠——即便现在毒性低传染性强的奥密克戎——就真没后遗症了?我真有点不信!

知乎用户 梦见未来 发表

是的, 上海 60 万人感染, 20% 致残的话那就是 12 万, 中国医疗环境优越, 远超美国, 所以致残率只留个零头, 2 万

为 2 万上海人默哀

知乎用户 hikaru2046 发表

别说新冠致残还是致命;平时资本鼓吹 996 导致员工加班猝死,你看到有关部门处理过吗?

农村那么多农民每个月领 200-300 元养老金,小病靠熬,大病等死,你看到有关部门为这些人发声吗?

碰到新冠了领导们开始喊口号为了保障人民的健康生命将防疫手段无限加码;

其他时候人民的健康生命都不算命了?

知乎用户 Veibae 发表

和有些答主的回答一样,我也很奇怪自从奥密开始国内感染的人也不少,居然完全看不到有关的后遗症的报道

看看那些前排大 v 不管是数据还是个例,全部都来自国外,b 站的那些拍自己得新冠的视频也是清一色的在国外,为什么没有国内的呢?

用身边的人举例难道不能更好的说明事实吗?比如上海感染 60 万人,其中 20% 残疾,剩下的大部分都有后遗症,那么这帮人在网上诉说病情,口口相传➕媒体报道,然后知乎的大 v 在带带风向,不比天天说国外有用多了?

我看不少大 v 都贴出了老外得新冠在网上抱怨的文章和视频,国内也没不让说吧,咋就一个都没有呢?也许他们更怕社会层面的后遗症吧?毕竟也能持续好几年呢

知乎用户 毛士林 发表

肯定是真的,不然怎么解释这个。

知乎用户 不知道啊​ 发表

是的呢,亲。

上海残了 12 万,算下来也是 20%。现在上海地铁上好多坐轮椅的新冠残疾人,太惨乐。

知乎用户 高安路老实人​ 发表

是真的

国内媒体为什么不抢功?

因为有些功是抢不得的

就像报道人口贩卖是一定能有巨大流量的

为什么所有欧美媒体都在这个问题上装傻呢


而且我告诉你们这才刚刚开始

除非你是假阳,即使得了后屁事没有的人如果没有及时进行真正有效的短期(72 小时之内)和长期治疗
也不代表以后会没事

更不要说 mrna 喵的灾难已经在路上了

最多四个月内就会开始大爆发

当然很可能你们都不会知道那其实是 “喵” 的问题

没得过的没打 mrna 的就偷着乐吧

知乎用户 l 彼梧桐 发表

那真棒,再等等就可以打了。

知乎用户 髡髡 发表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新冠,看看上海就知道了

知乎用户 QUEEN​ 发表

就算是真的,你会变幸福吗?

知乎用户 回马枪战斗团 发表

是真的,新冠致残率太高,美国已经有超过 30% 的人失去工作能力。

现在美国一方面是劳动人口不够导致的用工荒。

另一方面由于惧怕患上新冠,美国人纷纷自发在家静默,已经很久没出过门了;

还有就是美国诸多公共设施建设的时候没有考虑到残疾人出行,所以美国各处鲜见残疾人,现在整个社会没有足够的消费力。

由于美国人人自发在家静默,美国房地产却销售火爆,美联储非但不通过降息来稳定房价,反而屡屡提高房贷利率来刺激房产市场。

前几天加州地震,由于加州居民一是害怕出门染上病毒不敢下楼避难,二是加州诸多小区物业把居民大门焊死,导致他们也不能下楼避难。

知乎用户 战斗笠旺盛的勃爵 发表

20% 这个数字绝对是连分母都没看明白就瞎引用出来的数字,信这个邪的在人均 985 的知乎上寥寥无几。现在的问题在于,有些人用所谓的’身边统计学’,‘抖音精准投放推送统计学’(我在抖音 / 快手 / 微博上没刷到有人得后遗症所以没人得后遗症云云)。我就举个例子吧:

我作为一个海外留学生,加了不下几十个留学生和海外华人微信群,极少有人讨论到后遗症这回事的。直到有一次讨论的时候我往某个群里撂了一篇文献,说奥密克戎的后遗症与德尔塔有什么不同之类的,然后有留学生群友恍然大悟说’原来我这种脑雾和整夜失眠的症状是新冠后遗症啊’。

再比如说,之前曾经有一个不够人性化可能用处也不怎么大的回国政策,说如果核酸抗体检测当中有阳性的情况出现(接种疫苗造成的情况除外),那么就必须拍一张胸部 CT 证明已经没有肺部纤维化症状了,然后才能回国。然后就有人吐槽了呗,拍好几次胸片还这样,做好几次 IgG 抗体检测还是阳,你说咋弄嘞。嗯,这不算后遗症。

后遗症的专题报道,武汉疫情之后咱国家的科学家也做过。至于爱丁堡疫情为啥没有太多有用的研究出来,那得看看是不是有人连红码都没赋上,也得看看这重症和死亡数据信度和效度够不够高,你自己都没有准确的数据,哪家期刊愿意发你的文章?

最后再 cue 一下那些说后遗症都是员工胡闹想吃救济金才搞出来的幺蛾子。。咱就是说国外资本家们那么精明一群人能随便让你吃空饷给你算工伤?要是国外资本家跟国内资本家比起来都这么缺乏企业家精神,不说别的了,你还担心啥清零影响经济,国内的企业家活宝们还不得把你国人均 GDP 带上世界第一?

知乎用户 喝酒不能输气势 发表

看了一圈评论我觉得很有意思

世界各地新冠好像都没事

各种介绍自己出去玩

唯一不讲的就是自己是干什么工作的

讲个道理吧:

这是 2021 年 1-4 月的中美贸易逆差

网上可以轻而易举的搜到中美贸易逆差自 2019-2021 年不断扩大,美国出口少而进口异常的多。

其中医疗器材,芯片,汽车零部件等是最多的。

为什么美国本身可以制造的东西非要进口呢?

我们可以看一下美国的失业率

请注意,在美国只要你不去申领救济,那么就不算你失业。

自 2020 年新冠疫情发生后,美国出现了一个非常牛批的职业,只要你活着就能干,那就是零元购

一个是对内零元购,某些地区抢劫金额在 900 美元以下不算违法。

导致了美国现在有很多有组织的零元购,也叫快闪零元购。大概就是集体组团,抢完就跑。

第二种叫做对外零元购

一周前美国轰炸了叙利亚

为什么要打叙利亚?根据叙利亚能源部报道,叙利亚每天的原油产量在 8.8 万桶,而美国人要拿走 6.4 万桶。然后,美国人还要把带有线粒充小麦的种子免费送给叙利亚人。

后果是什么您有兴趣可以查一查。

那么同样在美国控制下的伊拉克又是什么样的一番景象呢?

众所周知,就在五年前,美国还是粮食出口、原油出口大国。

为什么今天的美国需要抢自己和抢别人的?

失业率 3.5% 不算高吧?内部还有这么多 “懂事” 的人民自主创业,对外还能抢。

结果他的贸易逆差越来越大?

这时候新冠病毒问题的影响力显而易见了。

你病了,或者父母孩子病了,你需要照顾他们和请假。传染性强且极易变易的 RNA 类型病毒会让人类反复出现感染症状。

然后呢?一年上半年班,其他时间不从事生产,只要病了就请假,就可以出去玩,这就是下面那些回复的主旨吧。

是啊,作为发达国家,欧美确实可以凭借自己的技术优势对内提高福利,也可以凭借自己的军事优势去抢别人的饭。

可是为什么他们要把这些事说出来,尤其是天天干扰我们国家的防疫政策呢?

很简单:欧美所有国家加一块也没中国人多,如果中国像他们一样出现了反复感染,不断请假,请你告诉我,中国人去抢谁的?中国如果需要像欧洲那样从乌克兰偷粮食,中国到时候应该偷谁的?

苏联从列宁时期的温和路线走向斯大林后期大国沙文主义,正是欧美通过类似于今天这种方式逼出来的。中国难道也会在这种事情上重复苏联的老路吗?

我可以告诉你,新冠不是自然界的产物,他的后患短短三年根本看不出来。

有些事情,我们不知道,但是我们最勇敢的那一批人依然决定把新冠挡在国门之外。

知乎用户 BO CHEN 发表

这个明显太假了,20% 残疾?这咋定义残疾?要黑可以,别瞎黑,没意义

知乎用户 好一把杀猪刀 发表

真的吗?那可太好了,真是个让人喜大普奔的好消息呢。要不了两年红旗必将插上白宫屋顶。

知乎用户 好威武啊 发表

直接说?坚持清零就行了,何必大费周章在这忽悠傻子

知乎用户 谈天口​ 发表

九成九是假的!

美国新冠患者现在四舍五入已经一个亿了!(官方数字是入,实际数字是舍)

如果真的有上千万人致残,那么真的是天那么大的盖子也盖不住!

知乎用户 牛头人不说 发表

美国医学杂志报道新冠后遗症有 2% 丧失劳动力,然后传了几天就变成了美国新冠致残 20%,借着话风一转,开始指责中国媒体公开造谣,制造舆论恐慌,真的好一招欲擒故纵,栽赃嫁祸呀,现在又到了中国反思场景了,真的要反思,假的要反思,中国人好累呀

知乎用户 尽我的颜值去努力 发表

疫情刚开始的病毒很厉害,肺部纤维化,劳动能力基本就丧失了

知乎用户 荒野的过客 发表

假的。

有答主翻译了一下,说的是 20% 有一定后遗症,而不是致残。

后遗症也不是都很严重。

就酱。

知乎用户 Anonymous​ 发表

假的.

事实是 100% 致残.

知乎用户 tbone2468​ 发表

你看看国外的情况就知道了,国外放开了,倘若致残率超过 1%,人们也不敢这么活着。

人只对未知的事情才会这么害怕

知乎用户 Eis’blumeKs 发表

说奥密克戎不可怕的有种自己出国体验一下啊,在这嘴炮有这么意义?

哦我出国后感染了屁事没有症状连感冒都不如啊,那没事了

知乎用户 李明阳​ 发表

致残不一定是身体上的残疾,对感染者的歧视也是致残哦。

知乎用户 李永菜 发表

真的,我的中国同事得了非常严重的后遗症

得每天吃一顿老头炸鸡才能缓解

不吃会浑身难受

你懂我意思吧 ( )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回答了两个答主,决定还是直接发这里的。所谓的 covid 后遗症导致的残疾,感觉累,犯困,头疼,失眠。美国超过四分之一的人是残疾人,想象一下中国有四亿残疾。只不过要按照美国的方法来算恐怕中国不止四亿就是了….

covid 导致的 “残疾” 大多都是可以康复的,有些可能康复的慢一些,但毕竟时间也不长,无法确定有多少终生影响。有极小部分严重后遗症确实没法治,但这里说的残疾大多只是感觉“不舒服”,想在家里躺着的程度而已。

统一回复一下几个带劳动参与率这个词的答主。这件事我们讨论两年了,从来没人往后遗症身上带。20 年中到去年中劳动参与率都比今年初低一个百分点,20 年中有几个后遗症?那时 case 还没现在的百分之一呢,咋现在更高了?甚至年初触碰到过去十年的区间…..

以下是回答某人然后复制过来的

其实所谓后遗症跟劳动力缺失无关。美国的劳动参与率因为婴儿潮一代退休早就开始下降了,大概在世纪出就触顶然后一直在跌。

covid 给了一个人们选择退休的机会,包括防疫隔离,失业等。在美国退休是自己选的,大概区间在 55-75。比如 401k 最早 55,正常 60 领,社保 62 开始领等。

准备 21 年退休的 74 岁大爷提早退休了,准备 22 年退休的 65 岁大爷也提前退休了,准备 23 年退休的 55 岁大爷因为疫情失业觉得也退休算了。然后这些退休人员很难让他们愿意回去工作。

劳动参与率比疫情前少了 1 个百分点,60 年代到世纪初的参与率差距快十个百分点了,这很正常。上次参与率大幅提升的时期反而是大通胀年代。

除了老人,其他人退休的数量也不少,专职为各种自由职业的人也不少。还有牛市导致的参与率降低,比如去年有个 survey 说 4% 的美国人因加密货币辞职,财富自由不干活了。这个 survey 范围太小,但这种情况确实是普遍存在的。

还有放弃工作的人增加,因为疫情被迫享受了次福利,结果发现躺平吃福利更舒服。记得一些政策到期前,领取失业金 + 疫情福利的人有一千万,到期后领取失业金人数才正常化。长期失业的人也不会领取失业金,现在的数据看不到。指望与统计各地政府的福利支出吧……

总而言之,1 个点的劳动参与率下降绝不是一个因素就能造成的,疫情后遗症这种说法反而对我来说是闻所未闻。吃不出食物味道什么的影响你工作么?我记得我们州有个议员得了很严重的后遗症,貌似脑子神经会一直疼,治不了的那种。也没看他不干了。[调皮]

知乎用户 诚实肥宅黑夜​ 发表

20% 的患者致残,对于这些患者和所有有可能成为患者的人来说必然是一场灾难,但对于美国来说,他们创造了大量前所未有的全新医疗需求。新冠带来的植物神经紊乱、脑雾和脊灰导致的瘫痪等神经系统症状,肺部纤维化等呼吸系统症状,将为脑机接口、叶克膜等领域带来更大的资源投入。辉瑞莫得那等医疗巨头也将从化学定义治疗的时代进展到植入物与软件定义治疗的时代。

在软件定义医疗时代,哪怕是重症脊灰全身瘫痪的患者,只要付钱做手术植入脑机接口并且按月缴纳软件功能订阅,不仅可以通过脑机接口越过受损的脊髓直接用电极刺激肌肉驱动身体,还可以付费购买诸如弹钢琴、跳街舞等预先编排的肢体动作包,一个瘫痪两年半的病人也可以完美完成唱跳 Rap 和篮球的表演,可谓是信息时代的医学奇迹。

对于美国来说更加宝贵的是,在这套肉体驱动系统应用到人类身上之前,必然会在黑猩猩等与人类相近的灵长类动物身上进行开发完善,而被植入了脑机接口,肢体动作直接受电脑控制的非人类灵长类动物就成了没有 “人权” 保护却比人类更加能干的劳动力。其在电脑的控制下完全摆脱人类劳工偷懒摸鱼等劣根性的同时实现了一次编程到处运行的新范式,大幅度降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工人招聘、培训成本。在此之上,不同于一个月至少要几千块工资维持的厂狗,植入脑机接口的厂猴就像生猪一样源源不断从养殖场出栏进厂,只要管饭就能一直倒班工作到死,扩大产能时只需改变倒班间隔并向养殖场增加订单,而减产时甚至可以挑出老弱病残打成营养液喂给幸存的厂猴替代饲料,无论在哪个国家都不受劳动法的保护。从此劳动力成了可以直接按肉料比折算成本、按损耗率计算折旧的工具,劳动密集型产业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全面回流,后进国家拿劳动力与市场换发展的阶梯再也不复存在。

如果你是德堡主管、医药巨头或者美国总统,面对这样一个献祭一代人彻底打败中国、重新统治世界的机会,你会不会把新冠和脊灰投进纽约的自来水厂里?你会不会逼迫医疗系统装死躺平放任传染?你会不会千方百计买通 1450 试图往中国投毒?

知乎用户 薛定谔的大懒猫 发表

这是真的。根据联合国身残志坚残疾人委员会的统计,美国目前有大约三分之一的成年人成了残疾人。大部分是双腿瘫痪,也有双臂残废的,最严重的一部分则是高位截瘫

由于残疾人太多,目前美国包括波音,通用在内的几大工业企业都已经停工,美军也面临瘫痪,由于突然变成残疾,美军已经坠毁了一百多架飞机,发生了十多起军舰相撞事故。

由于害怕部分得过新冠的飞行员突然变残疾,美国各大航空公司已经暂停了所有的航线。但是仍有二十多起坠机事件发生。其中由四架飞机直接坠入了太平洋和大西洋。造成的人员伤亡目前正在统计。

由于这种新冠残疾是不可逆的,目前也没有治疗方法,美国的残疾人群将进一步扩大,理论上来说所有的美国人都会变残疾。在不久的将来美国就将彻底的崩溃。

知乎用户 eyeyeyeyeye123456 发表

不对吧,怎么日本说新冠重症率十万分之 2 呢?要不日本美国打一架吧

如何看待日本大阪公布第七波新冠疫情中非高危人群的重症率是 0.002%,死亡率是 0.002%?

学会了。

首先,用中国的情况,证明美国数据的不合理性。

既然美国的 20% 致残数据是不可信的,那么美国的致残率一定是 0%。

然后,美国的情况就是中国的情况。

因此可得:得了新冠根本没症状。

知乎用户 gravessky​ 发表

生活在上海确实很幸运

快速的防疫反应 良好的方舱治疗 和 强大的医疗体系

在全世界尤其是漂亮国严重新冠后遗症被大量发现的情况下

上海几十万人的感染几乎没有关于后遗症的报道

说明什么 说明我们比漂亮国更强大

知乎用户 羽毛的传说 发表

看年龄,看体质,不能一概而论。我们单位有因新冠去世的(刚退休,65 岁左右),有救回来后到现在烟酒不沾不干体力活的,也就进了方舱出来当年就拿了集团运动会长跑亚军的(这哥们被我推荐一起搞基干民兵了)。

我老婆单位也有两例,都是男同志。一个似乎拿了残疾证从一线岗位下来(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新冠),一个歌照唱舞照跳。

不过我这说的都是初代新冠,现在的奥密克戎我周围没有人得过,感谢武汉政府。

在我看来最好是别得新冠,得了之后就丢骰子比大小了。看是 123 还是 666

知乎用户 李安平 发表

中国的患者也致残,感染后就失去工作能力了,起码是个 4 级伤残。

知乎用户 好好读书 发表

假的,美国从来没有新冠

知乎用户 铁甲龙 发表

“开眼看世界”——19 世纪

“这群狗日的真让老子开了眼了”——21 世纪

知乎用户 刘昕凝 发表

默默说一句,美国 “致残” 的概念和国内不大一样,他们相邻郡的定义可能都不太一样……

我知道的,有把不能连续走 200 英尺就定义成残疾的……

但是美国现在真的缺劳动力。

知乎用户 8RB9OU 发表

吓死我了…… 还好我是在德国感染的(; ̄д ̄)

知乎用户 知乎蝙蝠侠​ 发表

美国不清楚。

英国去年有个老头,新冠后一个月挂了。

今年有个老奶奶,新冠六个月后挂了。

都是享受世界顶尖医疗技术的人。

知乎用户 腹黑兔免 发表

千万别相信高华们表现出的歌舞升平

特别是几个高赞回答在那阴阳怪气故意说离谱的反话表现歌舞升平的

这种伎俩居然还有市场

我乎友文化水平程度构成堪忧

套路如下:

——国人:美囯枪击严重

——高华:对对对,我们这尸横遍野,都得穿防弹衣去买菜

——国人:美国死 100 万了

——高华:对对对,马上都死完了

……

熟悉吧

不正视问题

用荒诞的语言回避问题

是高华一贯路数

其实高华是急了

请本问题下的高赞答主及捧臭脚者对号入座

……

这年头,在美囯还愿意说真话的人不多了

因为面子

而我看透了

面子是最没用的

数据不知道真假

我只说说直观感受

认识的几个华人得了

基本那方面是废了,你懂的,那方面

有两个直接导致了离婚

运动能力也大大削弱

有个和老公平时一起足球的

之前踢 90 分钟玩一样

现在跑几分钟就说肺疼

美囯管这个叫 long covid

翻墙搜搜,内容很多

很多吐血的

自古吐血无长命

很多人问为什么国内很少有后遗症

那时因为国内得了的第一时间进方舱针对性地治疗和恢复

所以减小甚至杜绝了后遗症

国外都是自己硬撑的

没有任何治疗

落下了病根

所以后遗症严重

……

照顾好自己,千万别得

羡慕国内的岁月静好

只希望机票快快降到我能买的起的时候

立刻回家

知乎用户 猪骑士 发表

我认识的同事和朋友基本都感染了新冠,我本人也感染了,目前还没有遇见致残或者有后遗症的,我认识的大多数人都是 Omicron 后感染的。

当然,在国内的知友们可能比我更懂美国,更懂新冠,并且特别能理解死亡的 100 万美国人的想法。

知乎用户 一条大咸鱼 发表

国外在工作环境感染新冠留有后遗症的人,可以申请工伤认定。

国外新冠后遗症的三大主述:疲乏、脑雾和肌肉疼痛。疲乏和肌肉疼痛大家都可以从字面理解,脑雾是大脑难以形成清晰思维和记忆的现象。

已经有部分国家中的部分人成功认定工伤并获得赔偿,至于后续是否有补偿,我没查太详细,有兴趣的可以找找看。

知乎用户 不改名就限流 发表

加拿大是经济比美国还差吗?

还是排华比美国还严重?

或者 “毒” 门槛过低把华人都搞穷了?

总之,这个问题下的加拿大人太多了,上蹿下跳的各种证明自己没事,岁月静好。

知乎用户 一蓑烟雨 发表

这种统计无非就是为了统计机构的政治利益服务。

首先什么样的人在这里算新冠?无症状算不算?

致残的标准没有严格定义,这就给了数据很大的操作空间。

可以这么说,这种数据想要什么结果都可以。

就像美国之前统计 10% 青少年都有过自残行为一个道理。

知乎用户 无名 发表

如果是真的,那上海最近不是应该增加了十几万的残疾人吗?

知乎用户 陆轶群律师 发表

那就真的天佑中华了

知乎用户 樱木不哭 发表

就奥密克戎在中国的传播力度来看,美国 3 亿人得病人次可能都得有 5 亿次

20% 致残,也就是美国有 6000w 残疾

这个数据…… 我反正是信了

知乎用户 skyblade 发表

按美联储估计,两年有 2 到 4% 的患者的后遗症不消退,退出劳动力市场。也就两年 1% 的人口获得长期后遗症。

那么按每年出生人口不变,每年后遗症率 0.5%,建立数学模型,可以得到长期共存状态(暂不考虑变异死亡之类的了),25 到 60 岁之间劳动力资源(60 以上就暂且不算作劳动力资源了,不带来劳动力损失)的极限后遗症率。

哪位大佬算一下,太久不玩都忘光了。

知乎用户 健康天使 Angela​​ 发表

美国的数据已经很多人在说了. 我们看看澳大利亚的数据

COVID-19 危重疾病对 6 个月时新的残疾、功能结果和重返工作岗位的影响: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

这个研究发表于 2021 年 11 月. 研究旨在描述 COVID-19 危重病 6 个月后患者的死亡或新残疾、功能障碍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变化。

方法:

针对 COVID-19 危重病的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确定了 6 个月时死亡或新发残疾的发生率,使用 EQ5D-5L TM 测量了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估表 2.0 12L (WHODAS) 的变化和健康状况的死亡率、新的残疾和重返工作岗位。

结果:

在 274 名符合条件的患者中,有 212 名来自 30 家医院。中位年龄为 61 (51-70) 岁,124 (58.5%) 名患者为男性。在 6 个月时,26.9% 名患者死亡,38.9% 有反应的幸存者报告了新的残疾。13 名 (11.4%) 幸存者因健康状况不佳而没有重返工作岗位。在 6 个月时,115 名患者中有 82 名 (71.3%) 报告了持续症状。死亡或新残疾的独立预测因素是疾病严重程度更高和虚弱程度增加。

结论

在 COVID-19 危重疾病发生六个月后,死亡和新的残疾是可观的。超过三分之一的幸存者有新的残疾,这在所有功能领域都很普遍。

研究显示, 重症新冠患者 6 个月后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显着下降,超过三分之一的病例报告了移动、日常活动和疼痛方面的新问题, 三分之一的幸存者有认知障碍,五分之一的病例报告了焦虑、抑郁和 / 或创伤后应激障碍。由于健康状况不佳,超过十分之一的幸存者失业。

研究者承认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 数据不能代表所有国家的所有情况.

我们作为普通人, 看到这个数据, 心里还是不免会有疑虑. 但需要注意的是. 新冠重症患者大多年龄较大且同时伴有其它基础疾病. 年轻人大多是轻症, 所以发生残疾的几率非常的小.

如果阳了, 最关键的是不要发展成重症, 不必害怕可也不能大意, 积极治疗, 减少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 症状消失后尽早进行康复锻炼, 有氧运动, 保证营养和睡眠, 心态积极乐观, 远离抑郁.

人生无常, 但生活总是要继续. 好好活着才是硬道理.

知乎用户 钱敏涛 发表

第一,CDC 标准残疾与残废不同,一些功能性丧失,生活质量下降均算作残疾

第二,很多人是无症状感染者,这部分不算,统计的是轻症以上患者致残比率

第三,其中一部分致残患者,在更长一段时间后,可以恢复正常。

知乎用户 中医翁 - Water​ 发表

呵呵,1/5,就说明大街上随便 5 个人中就有 1 个是残疾人。

即便残疾人不上街,那么还不晒个太阳咋的?就没人被人恰好看到?

这么高的致残率,你觉得可能吗?

知乎用户 爬树的蜗牛 发表

可不是,你看看上海,那些阳过的人,为什么找不到工作?还不是因为残了

知乎用户 越散人 发表

移民国家,死一批移一批,怎么会崩溃呢。新冠患者有可能致残是真的,比例不确定。

CDC 官网原文(有道翻译)

Long COVID or Post-COVID Conditions

长时间冠状病毒感染或冠状病毒感染后症状

Updated Sept. 1, 2022

更新于 2022 年 9 月 1 日

Español 西班牙语 | Other Languages 其他语言

DEFINITION 定义

Post-COVID Conditions

Post-COVID 条件

Some people who have been infected with the virus that causes COVID-19 can experience long-term effects from their infection, known as post-COVID conditions (PCC) or long COVID.

一些感染了导致 COVID-19 的病毒的人可能会经历感染的长期影响,被称为 COVID-19 后症状 (PCC) 或长时间 COVID-19。

People call post-COVID conditions by many names, including: long COVID, long-haul COVID, post-acute COVID-19, post-acute sequelae of SARS CoV-2 infection (PASC), long-term effects of COVID, and chronic COVID.

人们对冠状病毒感染后的症状有多种称呼,包括: 长时间冠状病毒感染、长时间冠状病毒感染、急性冠状病毒感染后、急性冠状病毒感染后遗症 (PASC)、冠状病毒感染的长期影响和慢性冠状病毒感染。

What You Need to Know

你需要知道的

  • Post-COVID conditions can include a wide range of ongoing health problems; these conditions can last weeks, months, or longer.
  • covid - 19 后状况可包括广泛的持续健康问题; 这些情况可能会持续几周、几个月或更长时间。
  • Post-COVID conditions are found more often in people who had severe COVID-19 illness, but anyone who has been infected with the virus that causes COVID-19 can experience post-COVID conditions, even people who had mild illness or no symptoms from COVID-19.
  • COVID-19 后症状更多出现在患有严重 COVID-19 疾病的人身上,但任何感染了导致 COVID-19 的病毒的人都可能出现 COVID-19 后症状,即使是患有轻微疾病或没有 COVID-19 症状的人。
  • People who are not vaccinated against COVID-19 and become infected might also be at higher risk of developing post-COVID conditions compared to people who were vaccinated and had breakthrough infections.
  • 与接种过疫苗并出现突破性感染的人相比,未接种 COVID-19 疫苗并被感染的人发生 COVID-19 后症状的风险也可能更高。
  • While most people with post-COVID conditions have evidence of infection or COVID-19 illness, in some cases, a person with post-COVID conditions may not have tested positive for the virus or known they were infected.
  • 虽然大多数患有 COVID-19 后症状的人有感染或 COVID-19 疾病的证据,但在某些情况下,患有 COVID-19 后症状的人可能没有病毒检测呈阳性或知道自己被感染。
  • CDC and partners are working to understand more about who experiences post-COVID conditions and why, including whether groups disproportionately impacted by COVID-19 are at higher risk.
  •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及其合作伙伴正在努力更多地了解谁会经历 COVID-19 后症状及其原因,包括受 COVID-19 影响格外严重的群体是否面临更高的风险。

As of July 2021, “long COVID,” also known as post-COVID conditions, can be considered a disability under the Americans with Disabilities Act (ADA). Learn more: Guidance on “Long COVID” as a Disability Under the ADA, Section

根据《美国残疾人法》(ADA),截至 2021 年 7 月,“长时间 COVID - 19”,也被称为 COVID - 19 后状态,可以被视为残疾。了解更多信息:《美国残疾人协会》章节关于 “长时间 COVID” 残疾的指导

About Long COVID or Post-COVID Conditions

关于长时间冠状病毒或冠状病毒后的情况

Post-COVID conditions are a wide range of new, returning, or ongoing health problems that people experience after being infected with the virus that causes COVID-19. Most people with COVID-19 get better within a few days to a few weeks after infection, so at least four weeks after infection is the start of when post-COVID conditions could first be identified. Anyone who was infected can experience post-COVID conditions. Most people with post-COVID conditions experienced symptoms days after first learning they had COVID-19, but some people who later experienced post-COVID conditions did not know when they got infected.

COVID-19 后症状是人们在感染导致 COVID-19 的病毒后经历的一系列新的、复发的或持续的健康问题。大多数 COVID-19 患者在感染后几天到几周内会好转,因此至少在感染后 4 周是首次发现 COVID-19 后症状的开始。任何被感染的人都可能经历 covid - 19 后的状况。大多数患有 COVID-19 后症状的人在第一次得知自己患有 COVID-19 后几天就会出现症状,但一些后来出现 COVID-19 后症状的人不知道自己是何时被感染的。

There is no test to diagnose post-COVID conditions, and people may have a wide variety of symptoms that could come from other health problems. This can make it difficult for healthcare providers to recognize post-COVID conditions. Your healthcare provider considers a diagnosis of post-COVID conditions based on your health history, including if you had a diagnosis of COVID-19 either by a positive test or by symptoms or exposure, as well as doing a health examination.

没有检测方法可以诊断 covid - 19 后的状况,人们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这些症状可能来自其他健康问题。这可能会使医护人员难以识别 covid - 19 后的状况。你的医疗服务提供者会根据你的健康史,包括你是否通过阳性检测或症状或接触情况诊断出 COVID-19,以及是否进行了健康检查,来考虑对 COVID-19 后状况的诊断。

Science at CDC

科学中心

Scientific evidence and studies behind long COVID 长期 COVID - 19 背后的科学证据和研究

Science behind Long COVID 长期 COVID - 19 背后的科学

How to Get Involved in Long COVID Research

如何参与 COVID - 19 的长期研究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 is conducting a research project, called the RECOVER Initiative, to understand how people recover from a COVID-19 infection and why some people do not fully recover and develop long COVID or post-COVID conditions.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 (NIH) 正在开展一项名为 “恢复计划” 的研究项目,以了解人们如何从 COVID-19 感染中恢复,以及为什么一些人不能完全恢复,并出现长时间的 COVID-19 或 COVID-19 后的状况。

RECOVER: Researching COVID to Enhance Recovery 恢复: 研究 COVID 以增强恢复

Symptoms

症状

People with post-COVID conditions (or long COVID) may experience many symptoms.

冠状病毒感染后 (或长时间冠状病毒感染) 的人可能会出现许多症状。

People with post-COVID conditions can have a wide range of symptoms that can last more than four weeks or even months after infection. Sometimes the symptoms can even go away or come back again.

患有 covid - 19 后症状的人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在感染后持续 4 周以上甚至几个月。有时症状甚至会消失或再次出现。

Post-COVID conditions may not affect everyone the same way. People with post-COVID conditions may experience health problems from different types and combinations of symptoms happening over different lengths of time. Most patients’ symptoms slowly improve with time. However, for some people, post-COVID conditions can last weeks, months, or longer after COVID-19 illness and can sometimes result in disability.

covid - 19 后的状况可能不会以相同的方式影响每个人。患有 covid - 19 后症状的人可能会在不同的时间内经历不同类型和症状组合的健康问题。大多数病人的症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好转。然而,对一些人来说,COVID-19 后的状况可能会在 COVID-19 发病后持续数周、数月或更长时间,有时可能导致残疾。

People who experience post-COVID conditions most commonly report:

经历 covid - 19 后症状的人最常见的报告是:

General symptoms 一般症状

  • Tiredness or fatigue that interferes with daily life
  • 干扰日常生活的疲劳或疲劳
  • Symptoms that get worse after physical or mental effort (also known as “post-exertional malaise”)
  • 在体力或脑力活动后症状加重 (也被称为 “运动后不适”)
  • Fever
  • 发热

Respiratory and heart symptoms 呼吸道和心脏症状

  • Difficulty breathing or shortness of breath
  • 呼吸困难或呼吸短促
  • Cough
  • 咳嗽
  • Chest pain
  • 胸部疼痛
  • Fast-beating or pounding heart (also known as heart palpitations)
  • 心跳加速 (也称为心悸)

Neurological symptoms 神经系统症状

  • Difficulty thinking or concentrating (sometimes referred to as “brain fog”)
  • 难以思考或集中注意力 (有时被称为 “脑雾”)
  • Headache
  • 头疼
  • Sleep problems
  • 睡眠问题
  • Dizziness when you stand up (lightheadedness)
  • 站起来头晕 (头昏眼花)
  • Pins-and-needles feelings
  • 发麻的感觉
  • Change in smell or taste
  • 嗅觉或味觉的变化
  • Depression or anxiety
  • 抑郁或焦虑

Digestive symptoms 消化系统症状

  • Diarrhea
  • 腹泻
  • Stomach pain
  • 胃疼

Other symptoms 其他症状

  • Joint or muscle pain
  • 关节或肌肉疼痛
  • Rash
  • 皮疹
  • Changes in menstrual cycles
  • 月经周期的变化

Symptoms that are hard to explain and manage

难以解释和控制的症状

Some people with post-COVID conditions have symptoms that are not explained by tests.

一些患有 covid - 19 后症状的人会出现测试无法解释的症状。

People with post-COVID conditions may develop or continue to have symptoms that are hard to explain and manage. Clinical evaluations and results of routine blood tests, chest x-rays, and electrocardiograms may be normal. The symptoms are similar to those reported by people with ME/CFS (myalgic encephalomyelitis/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and other poorly understood chronic illnesses that may occur after other infections. People with these unexplained symptoms may be misunderstood by their healthcare providers, which can result in a long time for them to get a diagnosis and receive appropriate care or treatment. Review these tips to help prepare for a healthcare provider appointment for post-COVID conditions.

患有 covid - 19 后症状的人可能会出现或继续出现难以解释和控制的症状。临床评估和血液常规检查、胸部 x 光和心电图的结果可能是正常的。这些症状与 ME/CFS(肌痛性脑脊髓炎 / 慢性疲劳综合征) 患者报告的症状相似,也与其他感染后可能发生的其他鲜为人知的慢性疾病相似。患有这些无法解释的症状的人可能会被他们的医疗服务提供者误解,这可能导致他们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得到诊断和接受适当的护理或治疗。回顾这些提示,以帮助为预约医疗保健提供者做好准备。

Health conditions

健康状况

Some people experience new health conditions after COVID-19 illness.

一些人在患上 COVID-19 疾病后会出现新的健康状况。

Some people, especially those who had severe COVID-19, experience multiorgan effects or autoimmune conditions with symptoms lasting weeks or months after COVID-19 illness. Multiorgan effects can involve many body systems, including the heart, lung, kidney, skin, and brain. As a result of these effects, people who have had COVID-19 may be more likely to develop new health conditions such as diabetes, heart conditions, or neurological conditions compared with people who have not had COVID-19.

一些人,特别是那些患有严重 COVID-19 的人,会出现多器官影响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症状在 COVID-19 疾病后持续数周或数月。多器官效应涉及许多身体系统,包括心脏、肺、肾、皮肤和大脑。由于这些影响,与未患 COVID-19 的人相比,患 COVID-19 的人可能更有可能出现新的健康状况,如糖尿病、心脏病或神经系统疾病。

People experiencing any severe illness may develop health problems

患有任何严重疾病的人都可能出现健康问题

People experiencing any severe illness, hospitalization, or treatment may develop problems such as post-intensive care syndrome, or PICS.

经历任何严重疾病、住院或治疗的人都可能出现重症监护后综合征 (PICS) 等问题。

PICS refers to the health effects that may begin when a person is in an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and which may persist after a person returns home. These effects can include muscle weakness, problems with thinking and judgment, and symptoms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PTSD involves long-term reactions to a very stressful event. For people who experience PICS following a COVID-19 diagnosis, it is difficult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se health problems are caused by a severe illness, the virus itself, or a combination of both.

PICS 指的是一个人在重症监护病房 (ICU) 时可能开始的健康影响,并可能在一个人回家后持续存在。这些影响包括肌肉无力、思考和判断问题,以及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 的症状。创伤后应激障碍是对非常紧张的事件的长期反应。对于在确诊 COVID-19 后经历 PICS 的人,很难确定这些健康问题是由严重疾病、病毒本身还是两者结合造成的。

People More Likely to Develop Long COVID

人们更有可能患上长时间的 COVID

Some people may be more at risk for developing post-COVID conditions (or long COVID).

有些人可能更容易出现冠状病毒后症状 (或长时间冠状病毒)。

Researchers are working to understand which people or groups of people are more likely to have post-COVID conditions, and why.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some groups of people may be affected more by post-COVID conditions. These are examples and not a comprehensive list of people or groups who might be more at risk than other groups for developing post-COVID conditions:

研究人员正在努力了解哪些人或人群更有可能出现 covid - 19 后症状,以及为什么。研究表明,一些群体可能更容易受到 covid - 19 后状况的影响。以下是一些例子,并不是一个可能比其他群体更容易出现 covid - 19 后症状的人或群体的全面列表:

  • People who have experienced more severe COVID-19 illness, especially those who were hospitalized or needed intensive care.
  • 那些经历过更严重的 COVID-19 疾病的人,特别是那些住院或需要重症监护的人。
  • People who had underlying health conditions prior to COVID-19.
  • 在 COVID-19 之前有潜在健康问题的人。
  • People who did not get a COVID-19 vaccine.
  • 没有接种 COVID-19 疫苗的人。
  • People who experience 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 (MIS) during or after COVID-19 illness. 在 COVID-19 疾病期间或之后出现多系统炎症综合征 (MIS) 的人群。

Health Inequities May Affect Populations at Risk for Long COVID

卫生不公平现象可能影响面临长期 COVID - 19 风险的人群

Some people are at increased risk of getting sick from COVID-19 because of where they live or work, or because they can’t get health care. Health inequities may put some people from racial or ethnic minority groups and some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at greater risk for developing post-COVID conditions. Scientists are researching some of those factors that may place these communities at higher risk of both getting infected or developing post-COVID conditions.

由于居住或工作的地方,或由于无法获得医疗保健,一些人感染 COVID-19 的风险增加。卫生不平等可能会使少数种族或族裔群体的一些人以及一些残疾人出现 covid - 19 后症状的风险更大。科学家们正在研究一些可能使这些社区处于感染或出现 covid - 19 后状况的更高风险的因素。

Preventing Long COVID

防止长 COVID

The best way to prevent post-COVID conditions is to protect yourself and others from becoming infected. For people who are eligible, getting vaccinated and staying up to date with vaccines against COVID-19 can help prevent COVID-19 infection and protect against severe illness.

预防冠状病毒感染的最佳方法是保护自己和他人免受感染。对于符合条件的人来说,接种疫苗并及时接种 COVID-19 疫苗有助于预防 COVID-19 感染和预防严重疾病。

Research suggests that people who are vaccinated but experience a breakthrough infection are less likely to report post-COVID conditions, compared to people who are unvaccinated.

研究表明,与未接种疫苗的人相比,接种了疫苗但遭遇突破性感染的人报告新冠病毒感染后病情的可能性更低。

Learn more about protecting yourself and others from COVID-19.

了解更多关于保护自己和他人免受 COVID-19 伤害的知识。

Living with Long COVID

长期感染新冠病毒

Living with a post-COVID condition can be hard, especially when there are no immediate answers or solutions.

covid - 19 之后的生活可能会很艰难,尤其是在没有立即的答案或解决方案的情况下。

However, people experiencing post-COVID conditions can seek care from a healthcare provider to come up with a personal medical management plan that can help improve their symptoms and quality of life. Review these tips to help prepare for a healthcare provider appointment for post-COVID conditions. In addition, there are many support groups being organized that can help patients and their caregivers.

然而,出现 covid - 19 后症状的人可以向医疗保健提供者寻求治疗,制定个人医疗管理计划,帮助改善他们的症状和生活质量。回顾这些提示,以帮助为预约医疗保健提供者做好准备。此外,有许多支持团体正在组织起来,可以帮助病人和他们的照顾者。

Although post-COVID conditions appear to be less common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than in adults, long-term effects after COVID-19 do occur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尽管 COVID-19 后症状在儿童和青少年中似乎不像成人那么常见,但 COVID-19 后的长期影响确实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中。

Talk to your doctor if you think you or your child has long COVID or a post-COVID condition. Learn more: Tips for Talking to Your Healthcare Provider about Post-COVID Conditions

如果你认为你或你的孩子已经长时间 COVID 或后 COVID 状态,请咨询你的医生。了解更多信息: 与医疗保健提供者谈论 covid - 19 后状况的技巧

Data for Long COVID

Long - COVID 数据

Studies are in progress to better understand post-COVID conditions and how many people experience them.

正在进行研究,以更好地了解 covid - 19 后的情况以及有多少人经历过这种情况。

CDC is using multiple approaches to estimate how many people experience post-COVID conditions. Each approach can provide a piece of the puzzle to give us a better picture of who is experiencing post-COVID conditions. For example, some studies look for the presence of post-COVID conditions based on self-reported symptoms, while others collect symptoms and conditions recorded in medical records. Some studies focus only on people who have been hospitalized, while others include people who were not hospitalized. The estimates for how many people experience post-COVID conditions can be quite different depending on who was included in the study, as well as how and when the study collected information. Estimates of the proportion of people who had COVID-19 that go on to experience post-COVID conditions can vary: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正在使用多种方法来估计有多少人经历了 covid - 19 后的状况。每种方法都可以为我们提供一块拼图,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谁正在经历 covid - 19 后的状况。例如,一些研究根据自我报告的症状寻找是否存在 covid - 19 后的状况,而其他研究则收集医疗记录中记录的症状和状况。一些研究只关注住院的人,而其他研究包括没有住院的人。根据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收集信息的方式和时间,有多少人经历了 covid - 19 后症状的估计可能会有很大不同。感染 COVID-19 后又经历 COVID-19 症状的人的比例估计可能不同:

  • 13.3% at one month or longer after infection
  • 感染后一个月或更长时间为 13.3%
  • 2.5% at three months or longer, based on self-reporting
  • 在三个月或更长时间内,根据自我报告计算为 2.5%
  • More than 30% at 6 months among patients who were hospitalized
  • 超过 30% 的患者在 6 个月时住院

CDC and other federal agencies, as well as academic institutions and research organizations, are working to learn more about the short- and long-term health effects associated with COVID-19, who gets them and why.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和其他联邦机构以及学术机构和研究组织正在努力了解更多与 COVID-19 相关的短期和长期健康影响、谁会受到影响以及为什么会受到影响。

Scientists are also learning more about how new variants could potentially affect post-COVID symptoms. We are still learning to what extent certain groups are at higher risk, and if different groups of people tend to experience different types of post-COVID conditions. These studies, including for example CDC’s INSPIRE and NIH’s RECOVERexternal icon, will help us better understand post-COVID conditions and how healthcare providers can treat or support patients with these longer-term effects. CDC will continue to share information with healthcare providers to help them evaluate and manage these conditions.

科学家们还在进一步了解新的变异可能如何影响 covid - 19 后的症状。我们仍在研究某些群体的高风险程度,以及不同群体的人是否倾向于经历不同类型的 covid - 19 后症状。这些研究,包括 CDC 的 INSPIRE 和 NIH 的 RECOVERexternal icon,将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 covid - 19 后的情况,以及医疗服务提供者如何治疗或支持有这些长期影响的患者。CDC 将继续与医疗保健提供者共享信息,以帮助他们评估和管理这些疾病。

CDC is working to:

CDC 正在努力:

  • Better identify the most frequent symptoms and diagnoses experienced by patients with post-COVID conditions.
  • 更好地确定冠状病毒感染后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和诊断。
  • Better understand how many people are affected by post-COVID conditions, and how often people who are infected with COVID-19 develop post-COVID conditions afterwards.
  • 更好地了解有多少人受到 COVID-19 后症状的影响,以及感染 COVID-19 后出现 COVID-19 后症状的频率。
  • Better understand risk factors, including which groups might be more at risk, and if different groups experience different symptoms.
  • 更好地了解风险因素,包括哪些群体的风险可能更高,以及不同群体是否会出现不同的症状。
  • Help understand how post-COVID conditions limit or restrict people’s daily activity.
  • 帮助了解 covid - 19 后的状况如何限制或限制人们的日常活动。
  • Help identify groups that have been more affected by post-COVID conditions, lack access to care and treatment for post-COVID conditions, or experience stigma.
  • 帮助确定受 covid - 19 后病情影响较大的群体、缺乏对 covid - 19 后病情的护理和治疗的途径或遭受污名化的群体。
  • Better understand the role vaccination plays in preventing post-COVID conditions.
  • 更好地理解疫苗接种在预防冠状病毒感染后疾病中的作用。
  • Collaborate with professional medical groups to develop and offer clinical guidance and other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healthcare providers, patients, and the public.
  • 与专业医疗团体合作,为医疗保健提供者、患者和公众开发和提供临床指导和其他教育材料。

相关页面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医疗专业人员

Last Updated Sept. 1, 2022 最后更新于 2022 年 9 月 1 日

home 首页 Your Health 你的健康

CONTACT CDC

联系疾控中心

ABOUT CDC

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POLICIES

政策

LANGUAGE ASSISTANCE

语言帮助

COVID-19 Web Archive COVID-19 Web 存档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 Human Services 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

USA.gov 政府的

CDC Website Exit Disclaimer CDC 网站退出声明 external icon 外部图标

知乎用户 Melody Lu 发表

某跨国公司,新加坡的研发中心和马来西亚、泰国工厂的同事已经有不少人都阳过,谁阳了回家休息几天,吃点感冒药或者就只是休息,基本上一个星期就回岗位工作了,也没啥后遗症。鉴于中国的政策,生产随时会被中断,哪怕不中断,各种海外供应链也会严重延迟,各种流通环节的成本剧增,目前总部已经把 80% 的订单都给了泰国工厂,中国区现在已经开始裁员了,最近半年的订单量是近 20 年最低,比 2008 年金融危机都差。

所以你还担心什么后遗症?我们没病就已经有后遗症了!

知乎用户 红旗漫 发表

HIV 还数十年潜伏期

就算真这么大概率,也要等几年再传,是不是?

知乎用户 看上去不像坏人 发表

希望接下来洗地的水准高一些,一个话题如果一边倒了,很快就会被遗忘,乐子就少了,就像乌俄战争一样。

要像 dlc 一样每隔个把月更新一下新的姿势,就一直有看头,洗地的赚到了钱,我也打发了时间,双赢。

知乎用户 宇智波鸣人 发表

记忆是个好东西,可惜很多人压根没有。

新冠是哪里最先爆发的,新冠是为什么爆发的。有些人都忘了。

一个实验室故意投毒的病毒。为什么有人能够觉得敌人会善良?

今天开放,明天谁能保证新冠不再变异成致死率高的病毒?????

ps:一个九月五号十八点的回答在九月八号上午八点开始一小时内冒出数条评论。啧啧啧。

至于我是不是泼妇骂街,呵呵。隔壁那些猴痘的信息报告都被知乎吃了还是都被你们自己喂狗了???

总有些人抓不住重点,还觉得我怪。

呵呵。新冠病毒变异到现在毒株致死率变低了,但是这并不代表他没有致死率高的。懂什么意思吗?只要躺平,别人就能再次传播致死率高的。平日里我们做的核酸只是用来检测有没有新冠,而不是这个新冠具体毒株的。一旦放开,整个核酸体系就没了,到时候毫无防护手段,如何保证新冠不再次变异成杀伤力高的??建议觉得我怪的去万人血书,保证新冠不再往致死率变异。一旦变异夷三族。然后再来指点江山。

ps:另外觉得我不该这么讨论这个话题的,不如先和隔壁那些得了新冠睡一觉就好的打一架。毕竟如果睡一觉就好了,根本不需要讨论这种问题啊,睡一觉就好了哪来的残疾呢。

觉得新冠没啥问题的,还可以和那些说美国因为新冠死了几百万的打一架。毕竟睡一觉就好的,依照美国的医疗体系不至于如此的。合着那些死了的都是两只脚都踏入鬼门关就只有一丁点脚后跟没有入关的呗。

至于那些说新冠只是相当于普通流感的。建议和国内所有门户类网站打一架,毕竟到现在国内还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没有改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流感。。。。。

ps:吾日三省吾身,深感本人实数福薄无德之人,新冠此毒越变越无毒,此乃我人族之万幸,万民之福,大功德之毒。福薄无德之人实属无福消受。故只愿与此愿与我人族大共荣之大功德之毒,井水不犯河水。不耗自身仅存残福,苟延性命于世。

ps 一群拿我网名说事的。。。我只愿宇宙智慧如滚滚波涛一般拍打吾身使我可一鸣惊人。如此美好之愿景,这天下之大都容不下了吗??

ps 说实话真的,你们怼我前能不能先统一下口径再来啊。有先是美国爆发但是美国隐瞒的,有吃蝙蝠的。你们能不能先打一架分出个所以然之后再跟我说???不然你们这样看似友军实则互相捅枪的言论,我实在是忍不住想笑啊。

ps:此外,我们都认为,新冠病毒是从蝙蝠,中国有个什么动物中介再到人。为什么?因为我们是从 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上知道的,从蝙蝠、到单峰驼、再到人。但是这次新冠并没有找到。

早在 2012 年,我们就在蝙蝠里面发现流感亚病毒,但它不是流感病毒

对于新冠病毒溯源,高福认为,这是个科学问题。而中国已经证实,这是从国外的冷链传播到武汉的。

以上内容全是无脑复制粘贴某位说我没读过书,没上过大学的仁兄在质疑我说的是实验室投毒后给我的链接中的内容。想想还是要附上链接 https://mparticle.uc.cn/article_org.html?uc_param_str=frdnsnpfvecpntnwprdssskt#!wm_cid=495829920480494592!!wm_id=d3fd500c1b9048a2a2716cf5572af511

知乎用户 Marcus​ 发表

真的,因为他们不喝莲花清瘟所以后遗症严重

知乎用户 能饮一杯无 发表

一会阳痿觉悟,一会三觉失灵,现在就伤残了…… 没了没了,很快没正常人咯

知乎用户 皇甫​ 发表

我就好奇

如果不远的某天我国宣布和病毒共存

把新冠当普通传染病看

小粉红们怎么洗….

知乎用户 老狼请吃鸡 发表

后遗症就是膝盖不能打弯,美国将有 20% 的人变直脚鬼,要捉他们只需要用绳子绊倒,他们无法自己爬起

知乎用户 仗脸走天涯​ 发表

这是我在英国金融时报购买的付费内容,私自转载全文有法律风险。

我适当截取部分,为 FT 做广告宣传吧。无需翻墙。

请大家指教我,我付的是报纸钱还是智商税。

知乎用户 Triviality 发表

美国人对 “残疾”(Disability)的定义非常宽,但凡有点长期症状都能多少算点 disability,可以找政府要各种补助(骗吃骗喝。。。。)

知乎用户 大海里的针​ 发表

美军有大量老弱病残,优势在我。

知乎用户 雪梨子 发表

是真的,虽然我没检测出过新冠阳性,但身边的人都得过几次新冠了,我肯定也偷偷染上了并得上了后遗症。

我得的后遗症在 20% 里面据说是最普遍的,学名叫 “工作倦怠残疾综合症”。具体表现是一上班就觉得又困又累,注意力不集中。

早上刚坐下开完一个会,就没办法马上打开下一项工作,就想拉同事下楼买咖啡。一般还没到中午时间就饿了,一边工作一边琢磨中午吃啥。然后午饭那 80% 健康的人 20 分钟就吃完了,我们得了后遗症这 20% 恨不得吃一个小时,反正就是在公司干啥都慢。然后一吃完饭就又困的不行,又想下楼买咖啡。

每天循环往复,痛苦不堪。到了晚上回家工作的部分,本来想着要把白天拖延的工作补上,但是体力实在跟不上,到家就躺在沙发上起不来。除了拿外卖吃晚饭的时候可以坐起来,其他时间就像身体粘在沙发上一样,除了扒拉手机屏幕的手指之外,其他肌肉都绵软无力。

题主说有 20% 的人残了我绝对信,我观察下来我身边有这些症状的人可能都不止 20%,美国肯定是要完了。

知乎用户 dzldzm 发表

百分之五百是假的,不可能有什么新冠后遗症。新冠病毒跟感冒和流感病毒是一个类型的,好了就好了,哪来什么后遗症,这舆论也是造假,胡说八道。那些案例都是假的,不可能是新冠病毒导致的什么后遗症。绝对不可能有新冠病毒导致的后遗症。

知乎用户 埊观 发表

新冠患者晚期全部都将变成 “丧尸”!!

20% 致残那只是早期患者。

(致残只是一个标准问题,正如老坛酸菜。)

《行尸走肉》,最终《丧尸国度》……

知乎用户 大力 发表

你说的致残是指得过新冠之后会受到就业歧视么,那越南的致残率可能更高

知乎用户 老头 发表

新冠病毒毒的感染也有区别的。老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感染是恶意感染,所以致残率很高的,起码都在 80% 以上。我们由于隔离措施做的好,感染的都是善意感染,所以没有致残的。

知乎用户 摸鱼躺平摆烂 发表

真的,美国要不了多久就死光了,地球是我们的了,羸麻了。

知乎用户 菊花 发表

其实按照美国这个标准,国内加班的有一个算一个都能满足致残标准。

知乎用户 被迫死亡的瓦力 发表

新冠致残是真的,你看说美国新冠患者近 20%致残的人脑子不就残疾了嘛

知乎用户 只有神知道 发表

根据 CDC 标准,估计香港鸭梨很大~~

估计起码 30W 以上残疾~~

知乎用户 轻吻死神 发表

假的,如果是真的,新冠早就控制住了

知乎用户 莫凡 发表

昨天美国的朋友还说美国极度自由呢,不存在新冠病毒的,他们已经完全开放了。

知乎用户 寒夜客 发表

  1. CDC 的标准大多是自诉性的症状,不敢说假,可以说不够客观。如果因为医保、救济等方面原因,患者在受访时可能夸大。
  2. 首批新冠原始株患者,有小规模样本的尸检发现,全身脏器表皮都有侵害迹象。可以说明原始株的伤害是全身性的,严重性比单纯肺炎可能要重。但是没有康复患者能否修复这些损伤的研究。
  3. 美国一直高失业率。特朗普新政采取了一些稳就业政策,虽然也是治标不治本的瞎胡搞,多少有点成效,失业率下降,只是为了稳定民心。美国经济压根不是靠劳动在支撑。多年以来一直在利用金融和军事两大杀器在割韭菜保经济。

美国经济崩不崩和新冠无关,和劳动人口无关,和失业率无关。美国人民面对新冠逆来顺受,不造反。失业率下降无所谓,不是还有零元购吗。但是如果驴象二党党争到了兵戎相见的地步,那么美国经济会光速塌陷的。

知乎用户 网特很多要和谐 发表

https://www.pref.hiroshima.lg.jp/uploaded/attachment/471349.pdf

【新型コロナ】後遺症が疑われる人は 34% どんな人に後遺症が出ているのか? 広島県調査 | ニュース | 保健指導リソースガイド

日本有一点好,就是啥玩意都喜欢统计。

会用翻译软件可以去看看。

英语的其实搜搜长新冠啥的也一堆堆的,一群坐井观天的蛙蛙非要说没有。

新冠就是个谎言是吧

要不咱再注射一发消毒水爽爽

中国为啥后遗症少?分析原因先用排除法,首先排除得病不会在家等死,第二排除呼吸机够用,第三排除病毒版本不够新。而没被排除的,即使再不可能,也肯定是答案了。

知乎用户 ming xing 发表

核心就是 CDC 说的致残,和题主之前理解的致残,不是一回事。

知乎用户 树看三农​ 发表

8 日开始,成都继续两轮全员核检

为坚决阻断病毒传播链条,按照国家、省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成都市力争用一周时间实现全市社会面清零目标,经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研究决定,全市继续深入推进社会面清零攻坚行动。9 月 8 日 0 时开始的 1 周时间,连续开展两轮全员核酸检测,不漏一人。对漏检人员实施赋码管理。

近日无社会面新增病例的青白江区、新津区、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大邑县在科学评估本辖区疫情防控形势基础上,逐步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知乎用户 yxb73830 发表

这种傻 & 逼新闻居然有人信?

有个哈儿看高速公路上的车都在逆行,实际上就是哈儿自己逆行。

知乎用户 时间的玫瑰 发表

是真的啊,你没发现 NBA 很多球员都跑不动跳不起来了吗?你看詹姆斯,以前多厉害,阳性了一次,明显不如以前了。咱们坚持住,下届奥运会就是中国队的天下。

知乎用户 安安 发表

千万别来美国,我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天天都是零元购,打砸抢,老百姓民不聊生!还有得新冠的那 20% 的残疾人,更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这里是真正的人间炼狱!

知乎用户 之乎​ 发表

我的一个同事,他的儿女都在美国,这俩个老人在中国。他说,这个新冠病毒不管你得了还是没得,照样传染你。假如你认为得了新冠以后好了,奥密克戎不会再传染你了,你就大错特错,也许你得了新冠后最初十几天或者最多一个月不传染你,过去了后照样传染给你,连着几次传染后,你的身体也就慢慢妈哒了!不行了!

知乎用户 Tom Jackson 发表

显然不可能 2% 都是个大的社会问题 20% 早就翻了天了 按照目前社会状况千分之二还差不多

知乎用户 晨 · 曦光之星 发表

美国 7 月份职位空缺数量达 1120 万个,这一数据说明了什么?

知乎用户 法外狂徒刘老三 发表

华人们,快回国吧,村里虽然不会发金条,但起码回国不会有后遗症。

可能会精神内耗,比起后遗症,精神内耗算什么?

再说,大伯三舅专治各种精神内耗。

知乎用户 你的热心网友 发表

要不换个话题:

曲婉婷为啥离开大陆定居美国?

张爱玲要是无辜,为何不去台湾?

她祖上为了晚清,家人可是为民国作了重要贡献啊。

她的存在就是告诉世人:

她的文学连她家人的良知都救不活,却是美粉们甘之如饴!

我们一般认知为: 畜牲的饲料!

知乎用户 Stelip Comound 发表

你也知道是据说

知乎用户 呵呵呵哒 发表

宣传新冠病毒比毒气天花还猛,有助于核酸疫苗的销售。有助于核酸企业的万亿利润创收。核酸企业应该造一个呼吸面罩。全国推广。再卖氧气瓶,从此以后,万亿利润源源不断。恶魔

知乎用户 老咸鱼 发表

其实都可以用数据说话,要共存的凑 1000 个人(年龄比例按照中国各年龄人口比例分布)隔离起来都感染一遍,看看死亡率,后遗症概率有多少,数据自己就会说话,好过在网上 bb。

要封控的就合在一起也凑足 1000 个人(年龄比例也按照中国各年龄人口比例分布),看看封控过程中死亡率比不封控的情况下少还是多?

科学就应该用数据说话嘛,我话说完了,你们可以打我了!

知乎用户 lunia 发表

美国加油!等百分百了我要去打 nba

知乎用户 飞鱼 发表

我不知道你们哪里找的数据,我只看过中美两份比较权威的数据,后遗症几率都是 50% 左右,你要说致残和丧失劳动能力比例低也是对的,毕竟太监也能照常工作

知乎用户 hushenhuwei 发表

按中国人的残废标准,缺胳膊断腿,要借助工具才能移动。

美国人的标准,腰酸腿疼,行动受限;太胖了,身体半吨重,无法出门工作;晚上睡不着,抑郁,注意力不集中……. 都可以算残疾。

这个 20% 应该是指长新冠。

知乎用户 Diway HHO System 发表

真的,这个月数据已经到 27% 了

美国分裂瘫痪,指日可待!

知乎用户 上知乎图一乐 发表

看完评论区总算明白人类为什么喜欢赌博了,才 20% 概率中招,也就是说 80% 概率不会 LC。你看某垃圾游戏 0.98% 都有人赌,80% 简直赢麻了。

知乎用户 慧而好学 发表

-— 已解决,大致有以下几点原因:CDC 标准残疾与残废不同,一些功能性丧失,生活质量下降均算作残疾,比如题主本人这样的早就算残疾了;第二很多人是无症状感染者,这部分不算,统计的是轻症以上患者致残比率;第三其中一部分致残患者,在更长一段时间后,可以恢复正常。

——题主原文,大家散了散了

知乎用户 jamesme 发表

据说米国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知乎用户 无奈了我 发表

真的。可吓人了。感染完新冠之后突然腿啊胳膊啊甚至脑袋突然就没了变成残疾了。没看过行尸走肉吗

知乎用户 我是 KKK 发表

因人而异吧,我一个朋友感染几次了,就是有次发烧到 42℃比较危险,怕把脑子烧坏,其他还好~

知乎用户 命运规划师 发表

新冠主要影响智商。

知乎用户 何济世 发表

不要用中国的致残标准去套美国 CDC 的说法。

新冠对人体的损伤确实比较多,可以算是一场大病。以前看过一个一个统计是 1% 的人会有肾功能受损,就是肾的滤过能力下降,原本人的两个肾是超额的,但是新冠损伤一部分后就开始慢慢不够用了,开始肾小球流量下降,几年之后出现漏蛋白,视身体情况再过五年到三十年走到尿毒症。

肾是少有的人体不可恢复的器官,能别损伤还是别损伤吧。肾功能受损到尿毒症前这二十到三十年时间从人的外表来说基本没有改变,也可以正常劳动,完全不能算作中国标准的残疾,但是以后的生存质量就很难说了,大概就是你刚准备退休然后发现自己器官衰竭,正好是奉献了一生然后不领退休金。

按照概率得 10 次新冠后得到肾功能受损的概率就会接近 10%。

知乎用户 向南楼孙儿 发表

封挺好,大部分人没感觉太多影响,就是隔着海的 1450 很被刺激

知乎用户 柯行 发表

人在坡县,工作团队里有 6 只得过,目前都无后遗症,所以大概率为假

知乎用户 任何​ 发表

知乎用户 forest song 发表

题主这意思…… 新冠是针对美国人的生物武器?

知乎用户 不知名的 fw 选手 发表

美国现状,后遗症患者愤怒的进攻白宫,拜登这个胆小鬼已经躲起来了!

日本现状,东京沦为人间地狱,可以看到因为没有人工维护,城市都变成了森林

除中国外其余国家现状(图中骑摩托者接种了四剂中国疫苗)

知乎用户 下辈子再洗澡 发表

不知道也不关心…… 最近影响我的是《异世界舅舅》因为疫情中招的人太多,所以动画停播了。

知乎用户 时间的结绳​ 发表

柳叶刀一直在跟进新冠研究,已发论文说明新冠是一种攻击全身血管的病毒,并非专攻呼吸道或肺部。体内血管密集的内脏和器官全部都是攻击目标,并且转阴后病毒依旧可以在体内存在长达 260 天。新冠病毒会攻击血管下皮,造成持续损伤,进而诱发各种炎症。在对新冠后遗症的研究中,如果出现炎症后遗症,发病时间普遍在新冠转阴后 70 天开始。反复感染新冠毫无疑问会反复造成血管损伤,增大炎症概率。这不是什么大号流感,这就是小号 HIV。

知乎用户 Lynn​ 发表

现代医学的视域里没有一个人是健康的。

知乎用户 双面人 发表

是真的,我美国同学告诉我的,别看体育场经常爆满,都是表面。很多缺胳膊少腿的人,FBI 都盯着,不允许出门的。

知乎用户 种花家的小努力 发表

以前的耗材:国外全民免费医疗,特别是美国,所有检查、救治及住院都不收 1 分钱。把人当人,看看人家。

现在的耗材:核酸检测那么频繁,得多少钱啊?什么?免费?财政吃得消吗?不是,是医保。什么?医保?那说什么免费?那不还是纳税人的钱!那是为了救命。救命?人总是要死的。美国欧洲已经挺过来了。

知乎用户 妮娅保护协会 发表

麻省总院的数据是 20% 有新冠后遗症

表现多种多样

致残应该没这么高吧

知乎用户 我的麦克风 发表

说美国有解药的是你,说致残的也是你

知乎用户 猿人 发表

看了诸多回答,还以为是反动政府为了经济发展强行抗疫呢。

咱能不能不那么拜金?能不能不过度保护?能不能安抚一下美欧华人华侨分享喜悦的迫切心情?

知乎用户 山中瓜果落 发表

越传越离谱。。其实如果感兴趣可以翻墙看看福克斯或者华盛顿报,顺带锻炼一下英语阅读。

一个预防阶段的国家和一个已经广泛传播的国家关注点是不一样的。

20% 不是准确的致残率。但是美国预期寿命下降却是事实。媒体归结为新冠,但是民众认为是奥巴马政策推高医疗费用,所以新冠患者无法医治,需要治疗的低收入人没有保险支付医疗费用。

现在外媒宣传病毒的后遗症,不是后悔放开封锁政策,而是为了提醒大家接着打一针新疫苗。

知乎用户 野生花鲢​ 发表

在我国后遗症百分百。

只要得过,再也拿不到工作 offer 了。

知乎用户 我的故乡天顶星 发表

一百年后统计死亡率 100%

知乎用户 ba aa 发表

死去的肯定没法问了 就问活着的愿不愿意像感冒一样偶尔来一回就是了

知乎用户 李狗蛋 发表

真的

我现在做假肢矫形器销售业务

以前一个月销售额两三千

上个月销售额一百六十万

假肢供应商可以联系我

帮过 FDA 认证

目前特别缺大腿假肢,需要膝关节耐用的

知乎用户 霒蚀君 发表

我想起一笑话,河山硕新冠死医院那个。说实在的死的无非不是身边的人。

知乎用户 掬水月在手 发表

美国新冠死亡率 > 朝鲜

由此可见

朝鲜医疗体系 > 美国

知乎用户 tozh 发表

1/3 民众感染,20% 概率致残,美国居然没人在乎,社会’还没崩溃,这还是人类吗?我看中国面对这样的对手还是趁早投了吧。

知乎用户 为啥要有个昵称 发表

还有美国吗?

知乎用户 王越明. old 发表

其实别说长新冠 就是武汉当年的那些初期病例,都有一年的后遗症。

别搞得你们这些润国外的多在意人民群众似的。一个个都是在炫耀自己多么 “自由” 多么“自豪”。。我就假设国外是天堂 中国是地狱吧。你们的发言里充满着各色各样 阴阳怪气的感情,唯独没有一个 “对人民的理解包容” 你们也永远不会向人民学习

国内的砖家能不能对这些人做个统计,看到底死了多少,得了后遗症的多少,痊愈的没后遗症的又是多少。

你看高赞里这种话 搞得好像我们不知道死了多少似的 这不就在支付宝上吗 哎 “内宣!” 帽子一扣什么都看不到

你看看 “骗补足” 来了吧 你觉得自己生病了这些外国人会说什么 你月经来了他们都会说你屁事没有 何况长新冠。还好意思说中国职场歧视 所以不敢说自己生过病,我看是怕被你们外国人上人歧视吧

记得还有一个高赞:

我们有个共识,得新冠一周没好的 都是缺乏锻炼

对对对,都共识了 肯定不是歧视啊 www

就这些人 他们压根不觉得自己在歧视,你会觉得跟他们走有自由民主 人家为你好。。。

知乎用户 潇生客看世界 发表

我们没得新冠都觉得要致残了,更不要提世界上百分之八十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人了

知乎用户 变形的胖子 发表

真的,我还申请了一个残疾人停车证,以后都可以停在最好的位置了。

我的残疾类别是脑残,理由是我坚信美国有百分之二十的人因新冠致残…..

知乎用户 蔚兰深海​ 发表

因为资本家不需要那么多人来劳动了,有一部分人就够了。

有社会主义在的时候,他们不敢,所以有给劳动人民的学校,医院,有八小时工作制,

现在,没有了竞争对手,劳工多死一点,少死一点没关系。只要舆论洗脑洗得足够,手段隐蔽一点就好。实在不行,可以放开廉价毒品随便吸,自我淘汰,美国是不会为低端玩家浪费一分钱的。

新冠没事?美国总统,佩洛西得了新冠立马消失不见,是怎么回事?

以前工业革命的时候,童工,工人死了,国家有事么?

至于致残率,实诚的懂王说,这就是生活。

知乎用户 老虎他爸​ 发表

学会独立思考!按找这种说法,美国马上就崩溃了。虽然疫情有影响,难免也过于偏激了。总之,偏激的一律不能信!

知乎用户 SY 学子 发表

我想看看上海的致残比例是多少 毕竟我们国产疫苗这么优秀,比丑国疫苗好一万倍。

知乎用户 青水​ 发表

假的,美国已经亡国了。

天佑中华,风景这里独好

知乎用户 YUKIDADDY 发表

知乎用户 121 发表

看看上海呗,4 月也有疫情爆发。

你现在在上海,有看到满街的残疾人吗

知乎用户 徐晔 发表

只要你不是一头猪都不如的生物,自己用人类的大脑思考一下可能吗。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按这个标准,我们的应试教育的致残率是百分之八十 +

知乎用户 一轮冷月 发表

说话要讲逻辑。到底能不能证明二者的逻辑关系?

前两天刚听自由君节目提到过美国残疾人比例高,主要是认定标准不同。

刚网上搜了一下,美国整体残疾人比例 22%。

那新冠患者近 20% 致残,到底是其中有 20% 残疾人,还是新冠导致 20% 人由健全变成残疾?

知乎用户 朝阳 发表

很明显是假的。据美国权威媒体报道,真实的致残率是 96.685%。

知乎用户 打狗棒棒棒​ 发表

我也是,坐标德国,有这个症状。

现在手已经不能打字了,是用 D 打的。

知乎用户 Accelerator​ 发表

什么春秋笔法

防止羊出圈,可以告诉他圈里有多好,但最管用的还是告诉他圈外边有狼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这是长新冠的具体症状,原图来自

@桃小夭

这些症状不算致残,但肯定是受罪的。

最后,long covid 可能没有 20% 这么高的比例。考虑到无症状感染和美国漏检比例很大,5% 应该是有的。

链接就不放了,自行去搜 “ one in fifth,long covid, cdc”。

知乎用户 wenqian zheng 发表

是不是致残这么多不知道。

但是死了 100 万是实打实的,谁也否认不掉的。

那么,就算没有这么多致残的,也没那么多后遗症。

大家准备好付出 100 万,甚至更多人的生命去换取放开了么?

人命现在不值钱了么?

你以为国家不想放开?我倒是觉得现在放开的吹风开始越来越多了。

我只希望,到时真放开了,死了 100 万乃至更多人之时,骂国家的,不会有现在一直鼓吹放开的这些人。

当然,我也确定到时这些人肯定是骂国家的主力。毕竟他们只是恨国,凡是国家做的,我都有反对,如此而已。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后遗症非常厉害

一月初中了 omicron,当时试剂盒断货,监测点也不开,但是很明显是被传染的

开始发烧 也没有体温计 大概 38.5 的样子

咳嗽 头疼 失去味觉 — 那是一个也没体会到

虚弱乏力 — 也没有 天天出门吃好吃的 一袋米扛十楼

大冬天发着烧精力旺盛还嫌热睡不着。吃了三天泰诺就完全恢复了

后遗症倒是有,几年没回家了,倒不是不想回

都是新冠害得 对吧

知乎用户 成果成果成果成果成果 发表

四月份上海疫情时候在家封控都能感染,转阴以后咳嗽还持续了两个月,咳嗽好了以后大声说话或者有时候正常说话说着说着都可能突然开始咳嗽。这是其一。

其二,刚感染确实没症状,但是后来我两天高烧不退,退烧药也吃了,连花清瘟也吃了,一点用都没有。体温最高接近 39 度,没有任何食欲,整体头疼并且极度嗜睡。转运隔离之前退烧了,隔离两天又开始发烧,退烧药依旧没用,最后还是靠服用抗生素才得以解决问题。

第三,转阴以后除了咳嗽之外,每天早上起床都会有明显的胸痛,转阴四个月以后只要一跑步就胸口疼,深呼吸也会出现胸口疼痛的情况,此外,深呼吸时胸锁乳突肌也明显有类似乳酸堆积的不适感,直到现在这类症状依旧存在,只是跑步时胸口疼痛没这么明显了。

另外,疫情期间做过志愿者,虽然对于上海疫情期间很多事情都觉得很愤怒,但我依旧支持防疫。即便我本人在三月至七月期间内内几乎有将近三个月时间处于封控或隔离状态,我依旧觉得防控是必要的。或许很多时候做的不好或许被一些人乘机使坏,但是防疫才是我们必须坚持的。

知乎用户 吃少少就是我 发表

这么看来外国人都要灭绝了,实现伟大复兴指日可待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啊~推~

知乎用户 虎茶霖 发表

首先,当新闻对有美国有利时,不管信源真假也要大力宣传;当新闻对美国不利时,即使是美国官方的信源,也要极力弱化影响。美国疾控中心 CDC 报道出来的信息也要怀疑吗?

其次,美国是自由的地方,各种方面的自由,枪支、毒品、XX 自由,美国人的遗传病、慢性病等等也是相当自由。这么多东西再加上新冠,出现致残情况很难理解吗?

知乎用户 Vic​ 发表

这是真的 ,我美国同事 因为新冠得了共济失调。现在没法精确控制手指,没法用键盘。

现在他的代码都是用脸滚键盘 滚出来的。作为他的 QA 我已经躺平。

知乎用户 买房买在于家傲旁 发表

我有一个朋友,20 岁之前几乎每几个月来一次病毒性感冒,一次都得两周好。

这个朋友,22 岁,没打过任何疫苗,得了奥密克戎,从确诊到第五天完全没症状,中间把所有的奥密克戎症状都得过一遍了,发烧,咽喉痛,腹泻,疲累,咳嗽,轻微的流鼻涕,嗓子完全哑掉。

五天屋里气温平均为 27 度,而且窗户只能开一拳大小,问就是图便宜的酒店,没空调。

第七天检测为阴性,“后遗症” 持续了 5 天,为运动时流鼻涕和早上起来声音有鼻音。

后来我这个朋友在第七天为阴性后每天开始疯狂运动,10km 从生病之前 70 分钟都跑不下来,第九天刚刚好跑进了一小时。

虽然每个人身体都不一样,但是这就是一个有各方面最烂牌的 22 岁的人得新冠的真实故事。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据悉,美国感染 Covid-19 的患者,100 年后的死亡率接近 100%,后遗症不可小觑。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假新闻,绝对是假新闻,根据调查,后遗症就是中国政府摸进美国国会发布的假新闻,什么因为新冠病毒官方记录的死了 590 万,超额死亡 1820 万,更是中国政府编造的谎言,荒谬,无耻,你看我我就好端端的在发言,每天工资都按时到账

知乎用户 可木 发表

提供一点科学的思路,上海的患者基本上 100% 被收进了医院,无论轻症还是无症状,都有享受到医疗服务的。而国外的大部分轻症 or 无症状患者,是靠自己肉身扛过去的。所以后遗症的程度跟患病比例会不同。

以上来自一个老鼻炎患者的经验,但凡当年感冒的时候吃了药而不是肉身扛,我都不会得鼻炎,但凡不是因为年纪小住校没意识到自己得了鼻炎,都不至于任由鼻炎发展到要动手术的程度。

有的人啊,一边骂上海封城,一边又要用上海的数据去共存,还以为自己又打脸了谁。也就拐一拐知乎上那些没什么生活经验的学生。

具体上海新冠患者后遗症的研究可以过几个月等国内的论文。

知乎用户 绝地武士 发表

即便真的,也就姑且能得出一条有效结论:

这个病毒的恐怖程度,还真就是按国界划分的。而在不自信的地方,明显恐怖指数爆棚!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没见致残,只见歧视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得了新冠肺炎的人现在都怎么样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2022 年 1 月,由于工作调动,我到了一个新的城市。没错,就是上海。 我现在在经历上海的疫情。好在这次没有感染,只是居家了半个多月,看到知乎上各种疫情故事,还是挺影响心情的,索性不看了。 在小区能做的就是听政 …

如果完成接种新冠疫苗后的 COVID

知乎用户 拍照稀烂帮帮主​ 发表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咱不妨先复习复习国家法定甲类传染病之一——霍乱。 霍乱的无症状感染比例大约 75%; 霍乱的重症比例大约 5%; 在及时医疗介入的前提下,霍乱的病死率(CFR)不超过 0.5%…… 在国 …

百变新冠:变形附体

根据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 (NHS) 的说法,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是发烧或新发的持续咳嗽。大多数患者确实有这些症状,但相当一部分患者不然。最近几周发表的论文表明这种新病毒有很多面相。这与另一种主要呼吸道疾病流感的特点形成了鲜明对比——也让新冠 …

证据不足不等于不存在

新冠大流行中的隐性传染有多重要?​​​ 传染病学史上,没什么故事比玛丽·梅伦 (Mary Mallon) 的更出名。在上世纪初的纽约,她在富人家庭和一家妇产医院做厨师。她在不同的雇主间走动,所到之处都爆发了伤寒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