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退学,放弃过万工资,我花7年考上清华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还好我赌赢了

在辽宁抚顺新宾满族自治县的一个小镇,沈添洋是少见的艺术生,更是镇上30多年来唯一一个考上清华的人。只是这一步,他走了七年。

从2010年到2017年,每年2、3月份,沈添洋都会前往清华美院参加升学考试。七年间,他拿到过北京师范大学的入学通知书,也进入过工作,每个月能收到上万块的工资。但这些他都放弃了,他要继续考学。

直到第七年,他终于考上了。假如第7次也失败了,他会一年年接着考下去。

在绝大多数人眼里,为了考上清华,放弃已经拥有的一切,花掉生命几乎十分之一的时间备考,这是个难以想象的选择。然而沈添洋却觉得,非常值得。

这是他“想要把人生活的躁动一点”的证明之一,也是一个不甘平庸的小镇青年,向那个在工地捡钢丝、在画室捡笔头的自己,交出的一份答卷。

以下是他的讲述:

七次高考

我第一次高考在2010年,而等到我考上清华美院,已经是2017年了。

我很小就有美术天赋,喜欢画画,画得也像。有一阵流行在校服上画动漫人物,班上所有人的校服都是找我画的。考高中时,我去本地一个画室学了八天,认识了一位从鲁迅美术学院毕业的老师,他是我当时能接触到的最厉害的人。他看过我的画,又问了问我的文化课成绩,说我以后可以考上清华。

那时我对清华压根儿没有概念,只觉得我有这个能力,那就要去最好的地方。

我高考那几年,填志愿的时候只能在一本、二本里分别填一所,相当于我没考上清华,就只能去读二本。第一年高考,专业课很顺利就考过了,我没犹豫,不假思索报了清华的志愿。结果文化课分数出来,470多分,比分数线大概低了20分,没考上。

于是我又复读一年。因为成绩好,备考画室免除了我的学费。那年的专业课也考过了,但我估计文化课分数还是不够,就改填考了专业第一的北师大。分数出来,果然比清华低3分,被北师大录取了。虽然我不甘心,但还是向现实妥协了,去北师大读书了。

入学一个月的时候,画室的老师打电话跟我说,有一所高中愿意给我资助,学费全免,还有两万元的奖金,问我想不想再试一次。其实解决学费、生活费的问题,我就没太多顾虑了。于是决定退学,跑了十几个办公室盖章办手续,从北京回到辽宁读高中。

早起背书时,在高中旁边见到云雾环绕山体的奇观

毕竟上一次只差了3分,我对自己还是很有信心,结果第三次连清华的专业课都没有过。

那年我21岁,得自己养活自己了。我陆续去了几家艺考机构做老师,但考清华美院的梦想一直没放下,边工作边备考。但工作以后,每年留给我备考的时间最长也不到两个月,有两年我甚至毫无准备,直接上的考场,专业课成绩一次也没有过线。

工作到第三年,学生集训结束后,正好机构老板不做了,我就停了。那会儿我住在望京的一处地下室,一个月五六百块钱,只有三平米大,摆一张单人床,余下的空间还没床大。人闲下来就会思考理想、思考初心,我觉得自己不能再这样麻木下去,我决定彻底脱产备考。

我当时找了一家业内很有名的机构,往届有不少考上清华的。复读生有一间专门的画室,像一个大厂房,里面300多个复读生,有复读一两年的,也有比我年纪还大的。每天大家就闷头画,从早上八点半画到晚上十点半。练了4个多月,专业课终于过了清华美院的线。

我将迎来人生中的第七次高考。这次,我回了原来的县高中准备文化课。

高中校服已经改版了,改成了蓝色,而我穿的还是七年前的灰色校服。某个早自习,我坐在教室靠窗的位置,有一束光照进来,映在黑板、课桌上,特别昏黄的颜色,仿佛青春片里放到回忆时才会加的滤镜。那个场景很像《夏洛特烦恼》里的桥段,我就是夏洛,穿越时空,回到了七年前的学生时代。

重返校园后的一次早自习,阳光从窗外照进来

那年高考是我最紧张的一次,当天为了节约时间学英语,中饭都没吃。考完心还悬着,没敢对答案,也没敢估分。教室里的教科书也不敢扔,都搬回家里了,生怕没考上,来年还会用到。

结果考了五百多分,考上了。

挫折和诱惑

这七年里,其实最打击我的是第三次高考。

我从北师大退学,拿了外市一所高中的奖金,又已经考过两次。钱也拿了,经验也积累了,结果我连清华的专业课考试也没通过。专业课成绩出来以后,我都没参加那年的高考,没意义了。

那段时间,我活得像行尸走肉一样,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每天睡到中午12点,醒了也不起床做事,就坐在床上,一只手伸出被子,把桌上的电脑按开机,玩植物大战僵尸。每一关都被我翻来覆去玩了几千遍,不用动脑子,只机械地“咔咔”点击鼠标。玩到天黑了,才去画室画画,一个人画到凌晨四五点,再回去睡觉。如此循环往复过了半个多月。

可是生活总得过下去吧。大约5月份,我在网上搜到内蒙古的一家机构正在招人,面试、考核通过后,就过去工作了。一直带教到来年1月份,学生陆陆续续去各地校考,我也结束工作,开始准备清华的考试。但能够让我准备的时间已经很短了,两个月不到,结果再一次专业课没过线。

不久后,朋友介绍我去一家北京的画室,工资稍高些,刚开始九千不到,后来涨到一万多。在北京工作的两年,我还是每年都去考,但也都失败了。

素描练习,从一个眼睛开始推着画大卫

那阵子我已经进入了工作模式,和学生时的心态很不一样了,没办法静下心准备,都是到了考试当天,直接去参加。也没精力没时间。我当时当班主任,管班上70个学生,同时还要带素描、速写、色彩三门课,每天从早忙到晚,闭眼睡觉,睁眼就是学生的事。

加上工资又高,机构包吃住,相当于每个月一万多都是净收入。我一个小镇出来的,人生第一次有这么一大笔钱,可以供自己自由支配,诱惑非常大。那段时间我还胖了不少,经常去吃海鲜、自助餐,一度安于现状了。

其实仔细想想,大多数人不都是这样生活的吗?读书、高考、上大学、找工作,这样过一辈子。我已经有了稳定的收入,富足的生活,按理来说就一直这样过下去,挺好的。

我只是缺了上大学那一环。如果我考上了,大学毕业后依旧做了同样的工作,我可能也不会觉得哪里不对。但我没有,所以始终觉得自己的人生是不完整的。特别是每次清华放榜,打开电脑查到自己没过线,都会有点难受。总觉得能力已经到这了,为什么总考不过呢?心里会突然有个声音,提醒自己,你是一个没上过大学的人。

后来又有了一个契机。机构老板不做了,我也没找新的工作。我在租住的地下室里复盘了之前那几次失败。其实艺考也有一些考试规范、套路需要练习。就算能力一般,在考前把例题反复画几十遍,短期内也会非常熟练非常深入。但我过去总是盲目自信,觉得靠自己的能力临场发挥就行。

2017年,清华专业课终于再一次过线

我意识到了问题,但还是纠结。万一这次脱产,又没考上呢?钱也没赚到,学也没上成。就给一个朋友打了电话,絮絮叨叨说了许多顾虑。

结果朋友比我坚定。她说你本来也不是循规蹈矩的人,就是应该抛开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准备一次,万一考上了呢。可能也是她推了我一把,就忽然想明白,对啊,万一呢。人生不就是由一次次选择组成的,那我就选择再赌一把呗。

还好是赌赢了。

必须是清华

历史上,我们那儿只出过两个清华。一个是我,还有一个是30年前的人。村里传说他去参加国家机密工作,很多年都没法回家一趟,现在已经没有消息了。

我们那儿教育很不发达。镇上的初中入学时有六个班,等到中考,就只剩下四个班,三分之一的人都中途退学了。哪怕后来去了县里的重点高中,一年也就两三个985,历届美术生最好的成绩,也都是鲁美而已。别说考上清华的,就没人会敢想考。后来我在学校里几乎成为传说,说这个人竟然要考清华。

其实从北师大退学后,我就有点破釜沉舟的意思了。你都从一所那么好的高校退学了,难道还去更差的学校吗?如果再退而求其次,就等于前面的那些努力和决心都白费了、失败了。于是后面五次高考,更加没考虑过其他学校了,只考清华。

2014年,我来北京的画室工作。每年我都会去清华看看,站在那个写着“清华大学”的石砖校门底下,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有羡慕有向往,也会暗下决心“来年必须给自己整上”。

三年后我终于给自己整上了。那个夏天我爸妈也来了北京,收到录取通知书后,我们就去校园里散步。那会儿校园并不经常对外开放,我明明是拿着通知书光明正大地进去,却还觉得像偷溜进别人家一样不适应。

那年清华的录取通知书

考上清华后,要说学习内容和学习体验,真的比北师大好特别多吗,其实也没有。我并没把清华想象成一个至高无上的艺术殿堂,我对它就没有期待和幻想。况且随着我年龄变大,目送着身边很多人上大学,我越来越明白学校能教授的知识,始终是很有限的。之所以坚持了这么多年,其实还是想争一口气,想证明自己。

无论是就读北师大,还是继续工作,做保守的选择都没什么不好。只是每每在我走到岔路口的时候,都渴望去更好、更高的地方。总有人问普普通通不好吗?可人要不就追求卓越,要不就不追求卓越,我选择了前者,尽管一次次受挫,但我至少为之奋斗了,最后也有了一个好的结果。我倒很想问问那些甘于平凡的人,为什么你会觉得这样就很好?

人只活一次,我还是想活得更躁动一点。我要做鸿鹄,不做燕雀。

我从不掩饰对阶层跃升,

创造财富的渴望

后来我跟别人介绍我的故事,都会说你就把我当成电影里的人。电影里的主角不惜一切做成一件事,大家看了都会觉得好爽,好过瘾,但自己并不会那样去做。或许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件特别疯狂的事想做,但是不敢,或者不愿意付出代价。而我愿意。

很多不认识我的人听说我考了七次这件事,第一反应都是,那你肯定是富二代吧。其实我是农村长大的,从小住山脚下的平房,放学得砍柴喂鸡,一边烧火一边写作业。直到初二,全家上下也不过十万左右的积蓄。

我不否认我个性里有偏执的成分,我猜可能和我爸有关,他对我非常严厉。

小时候我一个人在家无事可做,就看电视,全天下的小孩不都看电视吗。我爸不让,我就在他回家前把电视关了,假装没看。结果他一回家就板了张脸,骂我看电视,我说没有啊,他说他关电视的时候还是中央台,现在怎么变辽宁台了?等下一次我学会把频道调回去,我爸又说他走时音量是两格,回来怎么变四格了。再下次是遥控器位置不一样了;再下次是电视机后背发热了。

有一次,我朋友去我家,我俩从家里离开时,我一声不吭带上门就走了。朋友问我,你爸妈不是还在家呢,不用和他们打招呼吗。他说完我一下愣住了。我记得小时候我妈出门,我问我爸一句妈去哪儿了,都会迎来劈头盖脸一顿骂。后来我出门从来不吭声。但那时我才意识到,原来父母子女还可以不这样相处。

我可以理解,我爸成长那个年代,他接受部队的那一套,确实就会长成这样一个人。但这样长大,还是会有一点压抑。对我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我从来不会对父母提要求,也不会有求于别人。

做任何决定的时候,我都确信自己的判断,别人的眼光不太能影响到我。

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我沉迷《七龙珠》,非常想有一套漫画书。一套书大约是70元,我当时也没有零花钱,就只能有时候中午不吃饭,省两块钱,放学再去学校旁边的建筑工地,捡工人用剩下的钢筋头、废铁丝,卖给收废品的,赚那几毛钱。攒了好几个月才买下来。

其实要说我们家连70块都拿不出吗,怎么可能。只是以我爸那样的性格,根本不可能给我买。于是我连说都没跟他们说。那时候我就意识到,我只能靠自己的双手解决问题。

后来我决定学美术,也是自己去找老师,想办法说服父母。每次画室大扫除,都是我最开心的时候,因为可以捡地上大家丢弃的铅笔头用。直到当老师了,这个习惯都改不过来,每次学生把笔头扔了,我又捡起来丢回笔盒里。

2017年,我最后一次参加高考,我很清楚无论是刷题还是考试,其实都不能让我真正学到什么知识。它只是一个必要的筛选。那我就把它当成一次苦修,当成跑三千米,同样是难受痛苦,同样是我必须撑到终点,才能得到想要的结果。

考上清华,意味着我又一次靠自己的努力达到目的,这就很值得。期间退学、脱产、反复考了七年,哪一个决定我都没后悔过,哪怕最后没考上,我都不后悔。

大二时,在校园里用积雪做雕塑,还上了热搜

清华也确实给了我更大的平台。有一年,我的作品还在学校的一个公益基金拍卖上卖出去了,拿到了证书和奖金。其实平心而论,我知道有些其他院校的学生,他们在这个方向更精,做得比我更好,只是因为他们没有这样一个平台,于是作品也不被人看见。这种时候,我就会庆幸还好我的学校是清华。

我从不掩饰对阶层跃升、创造财富的渴望,但如果人生有一个终极的目标,我希望自己最后能过上一种自由的、惬意的、有人性的生活。有网友给我评论,可以选择出国留学,就不用这么卷了。可我想我之所以走到现在,就是因为没得选。你说你来自少数民族自治区,爸妈一个月工资一千多,家里没一个亲戚厉害。不遵循现有的规则卷出一条生路,有很多野心是不可能实现的。

我唯一害怕的是,自己有一天卷不动了,就承认自己是个普通人了,想想觉得挺恐怖的。如果真的有那一天,就为我惋惜吧。

**作者  铃铛 ** |  内容编辑 ** 何晓山 |  微信编辑 ** 小薇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高考十三年:一个33岁农村考生的奇幻漂流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2009年至今,唐尚珺读了13年高三。拍摄《高十》那年,他27岁,说自己想走出农村的圈子,但这几年,他报考大学的第一专业都是农学。 记者 | 李晓洁 编辑|陈晓 摄影|于楚众 高十六 十七八年前,唐尚珺还在 …

如果曹丰泽被请到衡水中学做演讲,曹丰泽会说些什么?

知乎用户 鼎天立地 发表 曹大佐上了台,清了清嗓子。把演讲稿别到了身后,开始了演讲: “你们当中有一半的人一定会排在后 50%,只有 25% 的人能进入前 1/4,而能考上前 10% 的同学仅仅只有一成。” “忽略并列情况的话,你们全校只有 …

高考对我们的意义是什么?

知乎用户 毕导​ 发表 我对着这个问题左思右想,最后倒感觉高考的意义重大却也单纯。对广大普通人家的孩子而言,高中努力学习,高考考个好分数,在选大学和专业时就能给自己更多更好的选择。对我们大部分人,这可能几乎是人生前十八年的全局最优解。 说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