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日本政府鼓励日本企业搬离大陆?
知乎用户 发表 近日,日本花22亿鼓励企业搬离中国,担忧供应链过度集中,3成日企支持!这种情况下,国内制造业产业链会受影响吗? 知乎用户 海阔天枫 发表 【重要更新】这个题目就不成立在。经济产业省发布申请细则,特定国、转移、回归这些词儿全没 …
目前人民币汇率非常强势,前三季度平均为 6.4717 元人民币兑换 1 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升值 8.04%。而欧元与美元的平均汇率仅同比提升 6.4%,低于人民币升值幅度。加上经济增速的差异,或将使得我国前三季度的 GDP 达到甚至超过欧盟 27 国。全年来看,中国 GDP 总量超过欧盟 27 国是大概率事件。
谢邀
1、整体来说符合预期,之前普遍预估 9 月 GDP 增幅同比应该在 5-5.1%,4.9% 也没有偏离太远;
2、最亮眼的应该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 月同比增长了 4.4%,除汽车之外的消费品零售额增长 6.4%;之前外媒普遍预估这项数据只有 3.3-3.5%,可以说是相当不错了;
3、比较令人意外的是失业率也同步下降,城镇调查失业率 4.9%,比 8 月下降了 0.2%;16-24 岁失业率 14.6%,相较之前也下降了 2 个点。工作岗位和就业形势的好转下进入四季度,是一个不错的利好消息;
4、四季度如果要保增长目标,那么央行降准的预期还是很强的,特别是外界普遍对 “滞胀” 有悲观预期的情形下,更是要依赖于增长数字提升信心;
5、疫情,恒大债务处理,仍然是两个大风险点。外媒一直在抨击我们的 covid-zero(完全清零)的疫情防控政策,恒大也被炒成了一个堪比雷曼公司的问题。这两点处理不好,未来仍然有不小风险;
6、这两年是一个比谁更不坏的时代,别看我们数字没那么好看,我去世界银行的网站那边溜了一圈,好几个经济体的预期下降严重,越南直接从 4.8% 的预期下降至 2%,对半砍。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
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 823131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9.8%,两年平均增长 5.2%,比上半年两年平均增速回落 0.1 个百分点。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 18.3%,两年平均增长 5.0%;二季度同比增长 7.9%,两年平均增长 5.5%;三季度同比增长 4.9%,两年平均增长 4.9%。
分产业看,前三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 51430 亿元,同比增长 7.4%,两年平均增长 4.8%;第二产业增加值 320940 亿元,同比增长 10.6%,两年平均增长 5.7%;第三产业增加值 450761 亿元,同比增长 9.5%,两年平均增长 4.9%。
从环比看,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0.2%。
前三季度,农业(种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3.4%,两年平均增长 3.6%。全国夏粮早稻产量合计 17384 万吨(3477 亿斤),比上年增加 369 万吨(74 亿斤),增长 2.2%。秋粮播种面积稳中有增,其中,玉米播种面积增加较多;主要秋粮作物总体长势较好,全年粮食生产有望再获丰收。前三季度,猪牛羊禽肉产量 6428 万吨,同比增长 22.4%,其中猪肉、羊肉、牛肉、禽肉产量同比分别增长 38.0%、5.3%、3.9%、3.8%;牛奶产量同比增长 8.0%,禽蛋产量下降 2.4%。三季度末,生猪存栏 43764 万头,同比增长 18.2%;其中,能繁殖母猪存栏 4459 万头,增长 16.7%。
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1.8%,两年平均增长 6.4%。9 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3.1%,两年平均增长 5.0%;环比增长 0.05%。分三大门类看,前三季度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4.7%,制造业增长 12.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 12.0%。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20.1%,两年平均增长 12.8%。分产品看,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产量同比分别增长 172.5%、57.8%、43.1%,两年平均增速均超过 28%。分经济类型看,前三季度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9.6%;股份制企业增长 12.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 11.6%;私营企业增长 13.1%。9 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 49.6%,其中高技术制造业 PMI 为 54.0%,高于上月 0.3 个百分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 56.4%。
1-8 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 56051 亿元,同比增长 49.5%,两年平均增长 19.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 7.01%,同比提高 1.20 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第三产业持续增长。分行业看,前三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 19.3%、15.3%,两年平均分别增长 17.6%、6.2%。9 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 5.2%,比上月加快 0.4 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 5.3%,加快 0.9 个百分点。1-8 月份,全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25.6%,两年平均增长 10.7%。
9 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 52.4%,高于上月 7.2 个百分点。从行业情况看,上月受疫情汛情冲击较为严重的铁路运输、航空运输、住宿、餐饮、生态保护及环境治理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大幅回升至临界点以上。从市场预期看,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 58.9%,高于上月 1.6 个百分点,其中铁路运输、航空运输、邮政快递等行业均高于 65.0%。
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18057 亿元,同比增长 16.4%,两年平均增长 3.9%。9 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6833 亿元,同比增长 4.4%,比上月加快 1.9 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 3.8%,加快 2.3 个百分点;环比增长 0.30%。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前三季度城镇消费品零售额 275888 亿元,同比增长 16.5%,两年平均增长 3.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 42169 亿元,同比增长 15.6%,两年平均增长 3.8%。按消费类型分,前三季度商品零售 285307 亿元,同比增长 15.0%,两年平均增长 4.5%;餐饮收入 32750 亿元,同比增长 29.8%,两年平均下降 0.6%。按商品类别分,前三季度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类、体育娱乐用品类、文化办公用品类等升级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 41.6%、28.6%、21.7%;饮料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日用品类等基本生活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 23.4%、20.6%、16.0%。前三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 91871 亿元,同比增长 18.5%。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 75042 亿元,同比增长 15.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 23.6%。
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97827 亿元,同比增长 7.3%,两年平均增长 3.8%;9 月份环比增长 0.17%。分领域看,前三季度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 1.5%,两年平均增长 0.4%;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 14.8%,两年平均增长 3.3%;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 8.8%,两年平均增长 7.2%。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 130332 万平方米,同比增长 11.3%,两年平均增长 4.6%;商品房销售额 134795 亿元,同比增长 16.6%,两年平均增长 10.0%。分产业看,前三季度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 14.0%,第二产业投资增长 12.2%,第三产业投资增长 5.0%。民间投资同比增长 9.8%,两年平均增长 3.7%。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 18.7%,两年平均增长 13.8%;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 25.4%、6.6%。高技术制造业中,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 40.8%、38.5%;高技术服务业中,电子商务服务业、检验检测服务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 43.8%、23.7%。社会领域投资同比增长 11.8%,两年平均增长 10.5%;其中卫生投资、教育投资同比分别增长 31.4%、10.4%。
前三季度,货物进出口总额 283264 亿元,同比增长 22.7%。其中,出口 155477 亿元,增长 22.7%;进口 127787 亿元,增长 22.6%;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 27691 亿元。9 月份,进出口总额 35329 亿元,同比增长 15.4%。其中,出口 19830 亿元,增长 19.9%;进口 15498 亿元,增长 10.1%。前三季度,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 23%,高于整体出口增速 0.3 个百分点,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 58.8%。一般贸易进出口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 61.8%,比上年同期提高 1.4 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进出口同比增长 28.5%,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 48.2%。
前三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 0.6%,涨幅比上半年扩大 0.1 个百分点。其中,9 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 0.7%,涨幅比上月回落 0.1 个百分点;环比持平。前三季度,城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 0.7%,农村居民消费价格上涨 0.4%。分类别看,前三季度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下降 0.5%,衣着价格上涨 0.2%,居住价格上涨 0.6%,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 0.2%,交通通信价格上涨 3.3%,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 1.6%,医疗保健价格上涨 0.3%,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 1.6%。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猪肉价格同比下降 28.0%,粮食价格上涨 1.0%,鲜菜价格上涨 1.3%,鲜果价格上涨 2.7%。前三季度,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 CPI 同比上涨 0.7%,涨幅比上半年扩大 0.3 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 6.7%,涨幅比上半年扩大 1.6 个百分点;其中 9 月份同比上涨 10.7%,环比上涨 1.2%。前三季度,全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 9.3%,涨幅比上半年扩大 2.2 个百分点;其中 9 月份同比上涨 14.3%,环比上涨 1.1%。
前三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 1045 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 95.0%。9 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 4.9%,比上月下降 0.2 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 0.5 个百分点。本地户籍人口调查失业率为 5.0%,外来户籍人口调查失业率为 4.8%。16-24 岁人口、25-59 岁人口调查失业率分别为 14.6%、4.2%。31 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 5.0%,比上月下降 0.3 个百分点。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 47.8 小时,比上月增加 0.3 小时。三季度末,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总量 18303 万人,比二季度末增加 70 万人。
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6265 元,同比名义增长 10.4%,两年平均增长 7.1%;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实际增长 9.7%,两年平均增长 5.1%,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5946 元,同比名义增长 9.5%,实际增长 8.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3726 元,同比名义增长 11.6%,实际增长 11.2%。从收入来源看,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同比分别名义增长 10.6%、12.4%、11.4%、7.9%。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 2.62,比上年同期缩小 0.05。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 22157 元,同比名义增长 8.0%。
总的来看,前三季度国民经济总体保持恢复态势,结构调整稳步推进,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但也要看到,当前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国内经济恢复仍不稳固、不均衡。下一步,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强化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着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创新,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动力、释放内需潜力,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
三季度 GDP 不及预期 5.2%,实际为 4.9%,前三季度两年平均增长 5.2%。上半年两年平均增长 5.3%,可以看到经济恢复放缓,这段时间上面对经济的容忍较高。
假设今年全年两年平均增长 5.2%,以 0219 年为基数 100,对比一下
实际:
2019 100
2020 102.3
2021 110.67
如果没有疫情,稳定增长的情况
2019 100
2020 105.2
2021 110.67
即 2020 年的那 2.9 永远的没有了,即使是放到 5 年时间,考虑到基数增加,那也是相当于每年 0.5%,最近 7 年,中国 GDP 增速从 7.9% 放缓到 6%,肯定会继续放缓下去,起码到 4 开头之前,不会有停止的迹象(不会真有人觉得,6%,8% 甚至两位数的实际增长能长期保持吧,保持 20 年真的很牛逼了,前无古人,大概率后无来者)
9 月社零还不错,挺出乎我意料的,看来消费还是大有可为(
先这样吧,一个比较重要的发布会这么点热度,键政的都去哪了?
谢邀。
没啥要关注的,大冬天躲被窝里躺好。
19 年 9 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495 亿元;
今年 9 月:36833 亿元。
有人一看:哟,多了两千多亿呢。这么算下来两年平均增速也有 3.8%,超过市场预期,阔以呀。
别急,咱往前倒一个月的。
19 年 8 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896 亿元;
今年 8 月:34395 亿元。
往回一个月,差距就不到一千亿,两年平均增速跌到 1.6% 左右。
今年 9 月份的社消数字,估计是因为疫情回落和河南雨灾缓解的代偿,不应该看成常态的增长。
内需偏弱这个基本特征就不用纠结了。
三季度 GDP 同比增速 4.9%,低于预期的 5%,环比增长只有 0.2%。
因为去年砸下去了,基数低,所以同比(今年的数字和去年比)的数字有迷惑性。
拿环比(这个季度和上个季度连环对比)看就比较直观:
因为疫情,20 年一季度和 19 年四季度的对比最惨,环比下跌 9.7%;
20 年二季度恢复生产,环比增加 11.6%;
然后是一个比较连贯的势头,20 年三季度比二季度增长了 3%,四季度比三季度增长了 2.6%;
进入今年,增速开始松弛,21 年一季度比 20 年四季度增长了 0.6%;
没事的,一季度有春节有返工,只是技术性调整。今年二季度比一季度增长了 1.6%;
每个季度环比有个 1 也好啊,加油啊 GDP 君!
现在数字出来,三季度比二季度增长了 0.2%。
增速放缓,增量逼仄,放到十年里也是比较差的季度表现,明显的平台期。
多重因素叠加:
有大环境,美帝大放水,大宗商品冲高;
有黑天鹅,突发疫情和气候变化的干扰(这两天西安有新增病例,山西有雨灾);
有去杠杆,房地产的三条红线。今年前九个月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从 8.9% 回落到 7.3%;
还有政策,限产限电,这个都看在眼里。
就剩外贸还比较狂野。9 月出口以美元计,同比增长 28.1%,3057 亿美刀。就算和 8 月比,环比增长也有 3.9%。
连续十一个月的正增长,还是踩油门那种。
虽然 PPI(生产价格指数,工厂花了多少成本买原材料和劳务)破 10,但新出口订单指数也在涨,说明大部分大宗商品的涨价,还是被有效转移到了海外买家身上。
外贸大概率是能站完四季度这班岗的。
但国内消费者就不会那么轻松。国家虽然会用国有供给来控制核心 CPI,但 PPI 毕竟高企,工商业电价目录也被取消,输入性通胀还是会有一部分落在日常消费上。
是不是从暂时性滞涨转入常态滞涨,还不好说。
但反正从欧洲到日本,大家都是 “制造业与服务业放缓”、“流动性充裕”。
钱是有的,但都不敢花。
总的说来,整体虽然平稳且达到预期,但市场和利润都在向规模以上企业集中,中小企业的生存开始恶化,考虑到中小企业对就业的吸纳贡献,这个隐患是后面需要解决的。
说下工业部分。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1.8%,两年平均增长 6.4%。分产品看,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产量同比分别增长 172.5%,57.8%,43.1%,两年平均增速均超过 28%。
也许通过这个可以看出来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新能源汽车作为下一个撑起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产量销量有巨大进展,说明了市场规模的庞大。只要市场在,那么在行业上就会有更高的要求去完善提高产业技术,让产业得到成长,就可以比其他国家更快一步夺得世界领先地位。
坏消息就是,工业机器人增长也很猛。因为走科技强国路线是要尽可能地自动化,效率化和精细化的,人工肯定不如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的普及会让很多人失业,不过也会出现相应的岗位去管理,操控,维护工业机器人,这就看是新增岗位多还是消失的岗位多了。自动化的存在是对应人手不够的,因为可以判断,那些干了长年廉价劳动力的人,机械化来临后,原有的岗位消失,自己另谋出路。
可以说,别希望原来收入低的岗位变得收入高,这不可能,做的是附加值低的产业,利润低,收入肯定上不去。高薪岗位得靠国家发展高科技行业,产生高薪岗位,然后原来的低薪岗位被机器人取代,人就去了新出现的高薪岗位,以此实现社会财富增长。
第一,老问题了,2020 年前三季度固投总额 436530 亿,今年是 393827 亿,还不如去年。而 M2 稳稳的在 8% 以上,钱的流动是问题。
第二,第三季度 gdp 增速 4.9%,非常危险的数字。
根据以往几年经验,一般情况下 4 季度不如 3 季度。如果 2035 年要实现的 gdp 翻一番是实际 gdp,每年至少要在 5% 以上增速。
当然也有可能是去年报复性增长的结果,去年增速最高是三季度,所以要看四季度数据来综合判断。
第三,消费低迷反应在 gdp 上,可能会有生产过剩危险。
根据以往几年三大产业增加值排名都是三二一,去年开始又变成了二三一。记得去年还是今年就有专家担心服务业占比过高,现在开始变了又出现问题。
一是目前五成就业在服务业上,内需低迷造成失业。
二是投资都去了制造业,但终端消费不足,最终还是会不可持续。前三季度 ppi 和 cpi 差距进一步拉大,下游利润压缩迟早会爆发问题。
问题的核心还是债务,家庭债务影响消费,企业债务影响投资,作为托底的政府也有债务问题。债务吃掉了劳动增值,迫使产业资本只能把钱放进投机领域,堆高泡沫。
目前经济还将处在下行探底区间,如何把过剩的资本送给需要他的人很关键。
实在看不下去了,不懂的能少说两句不?制造文字垃圾太让人不快了!
滞胀,停滞性通货膨胀(英文:stagflation),简称滞胀或停滞性通胀,在经济学、特别是宏观经济学中,特指经济停滞(stagnation),失业及通货膨胀(inflation)同时持续高涨的经济现象。
最出名的滞胀就是上世纪 70 年代前期一直到 80 年代初的一段经济停滞(接近 0 增长或负增长)而通货膨胀爆棚的十年时间。
而中国现在呢?前三季度 GDP 同比增长 9.8%,CPI 增长 0.6%。
你告诉我这是滞(GDP 不增长或负增长)胀(CPI 大幅增长,一般在 5% 以上)??
黄口小儿大放厥词班门弄斧贻笑大方嘛!
哈哈哈!
骂完舒坦了,说说数据。数据不好看,尤其是第三季度同比只有 4.9%,预期 5.2% 是不及预期的。
CPI 一直低位运行,拿掉猪肉之后也不好看。消费数据、社融、工业增加值都很难看。M2 增速没什么变化,8.3% 是近十年低位,M1 增速掉得特别快,很难看。正常而言数据差到这种地步是可以预期四季度或者明年一季度会松松阀门适度放水的。
但是,我之前写过一个回答,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 GDP 增长目标是 6%,尤其是当时主流经济学家、外资大行、国际组织都预计 2021 年中国 GDP 增长在 8% 以上甚至 10% 以上的时候。之后大家看到了,反垄断锤互联网锤教培锤娱乐业,地产行业寒冬但不放水救也不放松红线。
所以对之后的放水幅度要降低预期,我估计就是紧缩和去杠杆的节奏放缓一些,阶段性松一点点阀门,让各行各业缓一缓,就完了,大放水是不可能的。毕竟美联储要开始缩表了,全球各个经济体也在收水加息,咱大放水不是当冤大头吗?
但是有人说什么物价涨工资不涨这事儿其实挺讨厌的。
第一,前三季度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是 10.4%,高于经济增速,这个数据不差。
第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已经连续几年高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
这届政府对公平二字看得较重,扶贫、反垄断、平抑贫富不均,能看到决心,也能看到成效。部分中产前些年获得了不该获得的高收入,这几年收入下降,甚至只是增速下降,就受不了,出来大肆抱怨,嘴脸并不好看。
我屡次三番说美国最近一年的大放水正在酝酿一场下限 08 次贷上限 29 年大萧条的大危机。我们现在的首要任务是活下去,少受美国牵连。
我也屡次三番说了,新冠以来我国央行放水极其克制,因此货币工具箱里工具充足,足以在即将到来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中独善其身,至少做到最不差。该担心的是我们过得不错有些国家犯红眼病不冷静。
为防止危机中美国狗急跳墙,扩核扩军才是重中之重。
把前上半年的回答放在这里也很合,此外再补充些新的讨论:
2021 年上半年中国 GDP 同比增长 12.7 %,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其中把 08 年至今的经济增长平滑处理以后,可以得到比较明显的趋势,得益于最先从疫情中走出来的经济体,以及全球最大的制造业产能国,承担了大量的国际需求,尤其是在别人都缺产能的时候,我们是主要的供应方,侧面也反映了什么金融泡沫都没有实体制造业关键时候靠得住。并且在没有大规模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情况下,依旧稳住了经济增速,注意 LPR 已经连续 17 个月没有任何变化了,根本没什么大规模的放水,cpi 即便除去猪肉影响,也长期处于 2% 的水平以下。
当然也有一些顾虑,人无远虑便有近忧,疫情的窗口期毕竟有限,新的经济增长点现在看来并不明确。窗口期一过,依旧要面临两个关键问题:居民高杠杆、收入预期与化解债务的能力下降,这是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是前三次大规模扩张性货币政策所要还的债,居民消费能力不足与产能过剩问题也是要直面的问题。
最后根据现有情况的一些猜测,新的经济增长点会在哪里? 直接刺激经济增长的四驾马车分别是:投资、消费、出口,以及宏观资源集中度非常高时的政府购买。
1)投资,房地产投资本身不是真正的财富创造,而是分配居民储蓄和负债的工具,其价格与价值存在极大的差异,尤其是居民高杠杆的今天,房地产很难再起到分配存量财富和创造新负债的作用。真正投资可能在技术壁垒的突破,与发达经济体抢占高附加值市场,利润带动投资以助推经济的增长。
2)消费,消费不足来源于居民储蓄和负债能力在前三次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消耗,所以未来的解决办法有可能在税收体制改革上,在 1-9 财富存量结构下,向高收入群体和高资产持有者征收税收用于公共支出的补偿,以降低财富创造和消费主体的压力,健全劳动者保护机制,给消费创造环境基础。
3)出口,人口红利消散以后,出口再给补贴退税也未必能够刺激的到,所以要么走高科技高附加值方向,要么建立以人民币为核心的结算网络,又或者干脆把有限的资源用在第二项,也就是内需和内循环的补贴上更有效。
4)政府购买,问题还是钱从哪里来,是用土地转让金收刚需的税,还是用高收入群体的遗产税、持有税、以及个税,又或者搞财政赤字货币化,主权债等等。现阶段可以着手的应该不是量 ,而是使用效率,如何把有限的钱花在最后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上。这个很好理解,收来税以后是建关公像还是用于公共福利支出,虽然都是政府购买,但这两者对于经济发展效果差异是非常大的,毕竟去年疫情对经济影响还比较大的时候,地方就通过土地征税超过 8 万亿,量原则上是不低的,只是看怎么用更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总结起来,**疫情冲击结合在没有大规模货币政策刺激的情况下,还能稳住 5% 的平均增长速度,是非常不易的,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实体工业产能和国内疫情的控制。但长期来看,国际供需的窗口期总是会过去,依旧要面临两个重要的内部经济背景:居民高杠杆、收入预期和消化债务能力下降,如果没有政策干预,未来很长时间的经济平均增速大概率会维持在 5% 左右,按照趋势来看甚至更低。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四驾马车中,有可能改善的是投资和消费环境,以及政府购买的资源使用效率,由于人口红利的逐渐耗散,出口未必能通过政策倾斜再有更大的增长空间,比如退税力度。如何处理 08 年 - 16 年三次大的扩张货币政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会直接影响到未来经济的增长情况。
如果八月份的数据尚且可以归咎于疫情,那从九月份的数据看,疫情纯粹是背锅的
9 月份社消增速仅为 4.4,两年平均增速仅 3.9%,在九月份疫情已经相较 8 月趋缓的情况下并且还有中秋节加持(去年中秋在 10 月份)社消仍未恢复到 7 月份之前的水平
更何况根据之前的惯例,在疫情情况下限额以上消费和网络消费增速会有反弹,然而这几个月并非如此
更何况,去年十一月份中国的消费实际增速已经恢复到疫前水平(去年 11 月社消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速 5.0%,已超 19 年十二月的 4.9%),这个水平一直保持到今年三月份(除了今年 1-2 月因为倡导就地过年社消增速有所回落),之后社消就开始一路下行
影响社消的更多的应该是房地产调控,事实上这几个月跟房地产有联系的家装建材等都惨不忍睹
再就是汽车电子产品等缺芯导致相应消费萎缩也造成了很大影响,兼之旅游业不及去年,也就导致了 9 月份的社消依然低迷
再有就是 9 月份的限电,9 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速 3.1%,两年平均增速 5.0%,比之前两个月的增速还要低,环比仅增长 0.05%,事实上在限电的影响下 9 月份二产用电增速依旧增长 6.0%,说明 9 月份正常应该是工业相当火爆的月份,如果不是限电 9 月工业应该有不俗表现
9 月份有两个亮点,其中一个亮点是就业,城市调查失业率为 4.9%,比去年下降 0.5%,16-24 岁失业率也有所下降,经济尚未遇到大问题,也说明保就业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还有一个亮点是出口,在去年 9 月出口基数已较高前提下,出口仍然维持高增长,说明三个问题,一是人民币升值,二是出口商品有所提价
至于后面会怎样发展,我现在已经不太敢预测了
只能说,去杠杆毕竟是不容易的,可这也是必走之路,但是,今年去确实再合适不过的了,毕竟今年制定的目标容易完成,有上季度增速托底
再者,m2 增速依然只有 8% 左右,再去杠杆和不放水的前提下,能保持 5% 左右的增速也不易了
好的一方面,电煤紧缺已经大幅缓解,电厂存煤已够使用十五天,较九月大幅缓解,并且之前的会议要求纠正一刀切作风,后续美国或许会取消部分关税,中国的出口竞争对手越南依旧疫情严峻并面临劳动力短缺,印度等国的能源危机刚刚开始,这些都利好出口;疫情防控现阶段更强调精准防控,后续散发疫情对社消影响或减少
坏的方面有疫情走势仍然不确定,房地产管控影响可能刚刚开始,四季度鉴于去年高增速出口同比可能回落,国外经济恢复触顶回落带来外需萎缩
当然,中国的这些问题未必是中国独有,事实上这段时间 IMF 已经下调了非欧洲国家的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速,中国相对其他国家提早完成复苏那么面临的疫后问题也早于其他国家遇到,只能说,以后的日子,都不好过
再说一下对全年数据的预测
名义 GDP114.6 万亿人民币以上,超过欧盟
人均 GDP1.25 万美元以上,略超全球平均
广东 GDP 超韩国
最后就是,希望全年保八,四季度保四,能够顺利完成吧
谢谢大家的邀请。GDP 是几乎所有关注中国经济的人都耳熟能详的一个指标。但这个指标其实精巧,复杂,且有些时候没逻辑。世上事情大多如此,越深入越有趣,不入迷世事洞明但也乏味,入迷后看似进退失措但其实乐在其中。
2021Q3 GDP
假定你是一个做麻婆豆腐的餐厅。在年终的时候,你要算自己到底赚了多少毛利润。逻辑上来说你有两种算法
你其实也不懂王五为什么要用豆腐砌墙,但对于你一个卖豆腐的,你计算自己赚了多少钱,你管他拿去干嘛,他拿去当麻婆豆腐炮弹都和你无关。
但我一直非常不喜欢支出法来研究 GDP 的原因是,张三李四王五和 Dannis 到底要买多少豆腐,你其实根本猜不出来。支出法里面,城镇居民,政府,出口,投资,是四个独立的变量。所以本质上,用支出法去拆分 GDP,只是把一个不可控的指标,变成了四个看不准的指标。
收入法要好太多
同样是那个豆腐店。你的毛利润在入账后,是要分配的
Emily 是你的店小二兼厨师,你要给她发工资,Sherry 负责给你种黄豆的人,你要给她发工资,然后 Sarah 代表税务局来找你收税,在把这些东西都计算完之后,扣去今年设备的折旧,你拿到了自己的利润(希望还是正数)
所以你今年的 GDP 也 = 劳动者报酬 + 税收 + 固定资产折旧 + 营业盈余
当然你可以不分配,你可以克扣 Emily 和 Sherry 的工资,如果你足够牛逼你还可以拒绝 Sarah 的纳税诉求,但这个公式还是成立的。只是你可能会面对 Emily 和 Sherry 的武装革命,或者被 Sarah 的铁拳砸碎。
看到这里,你肯定会觉得
居民消费 + 政府消费 + 投资 + 净出口 = 劳动者报酬 + 税收 + 固定资产折旧 + 营业盈余,这左边的东西哪里比右边差了?不都一样沙雕?都是 Rubbish in Rubbish out,Rubbish = Rubbish
其实不然,右边的收入法还可以再改写一下
劳动者报酬 + 税收 + 固定资产折旧 + 金融企业营业盈余 + 非金融企业营业盈余 = 劳动者要素利润 + 政府要素利润(当然你可以说反驳政府不是一种传统要素,但这一点不妨碍你为它纳税) + 货币要素利润 + 企业家要素利润(当然你也可以说,劳动者创造世界,资本家不是一种要素,但这也不妨碍基尼系数上升) + 设备要素利润(这一点其实就很精髓)
GDP 就是你投入经济体里,所有要素,在一年间产生的利润之和。
这样理解你会舒服很多,因为 GDP 在经济运行中的核心位置非常清晰,在要素市场化的环境下,各种要素的投入可以被量化成信贷,M1,M2,M3 这样的指标,在要素的投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经济机器开始利用投入的要素产生利润。GDP 开始增长。在要素产生利润之后,要素的价格开始上升,变成通胀压力。而上升的要素价格开始压制要素的投入速率。这时候我们就进入了后周期。
但无论是支出法,还是收入法,都有一个小问题,GDP 一般以年为单位,然后计算终产品,意思是,比方说如果你买豆腐,做成麻婆豆腐,那么豆腐就不计入 GDP,麻婆豆腐才计入,不然就会重复计算。
豆腐是没问题的,豆腐保质期没有一年,但有一些经济活动,需要的时间超过一年,这里就会有一个小小的麻烦。比方说假定你不是一个麻婆豆腐店,你造的是挖掘机。然后你花了一年时间用来生产挖掘机。假定一台挖掘机价值 30 万,在 2015 年被制造出来,然后预计可以用来采矿十年,每年折旧 3 万元。
2015 年,没有采矿的时候,这个挖掘机的 GDP 是 30 万,作为终产品计入了 2015 年的 GDP,然后在 2015 年 - 2025 年,每年它的 3 万元折旧,也会被计算进 GDP,因为它是生产的必不可少的材料。
细心的朋友已经会体会到这里面的不合理之处。如果没有,没有问题,有一个头脑实验可以让你看到这个算法的荒谬之处。
这个重复计算,在收入法中出现在固定资产折旧,实际上如果你再重头看那个公式,你会发现,除了固定资产折旧,其他所有的要素利润都是当期的,唯有这一项是历史。
在支出法里面,出现在那个砌墙的王五。效用是一个当期满足的事情,我吃豆腐很开心,但投资的满足要等到下一期。这个是时间的错位。
对于投资的重复计算,我觉得这篇文章写的是不错的。如果看中文的话,知网上有一篇文章叫做
“国民经济核算中固定资产价值重复计量问题” 也是类似的意思。
那问题来了,这么简单的问题,这么多人提出,为什么不解决呢?答案异常简单… 因为折旧这个东西企业算不准,地区也算不准,导致我们大概率很难知道到底有多少 GDP 被重复计算了。
这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了投资对于 GDP 的拉动是一个马上见效,持续生效的好东西,第一年就有效果,第二年也会有帮助。虽然我们不知道有多少 GDP 被重复计算了,但大概是有一个比例的,发达国家一般在 10-20% 之间。
这个数字在过去的中国,是超过很多的,下图其实就是,一个中国 GDP 逐渐 “真实” 的过程。从 2010 年开始,我们的 GDP 里面,投资拉动的部分开始降低,我们把这个过程叫做消费升级。其实它也是 GDP 逐渐反应实际经济的一个过程
在做了这么多铺垫之后,我们有两个结论,让我们可以坐下来看看当下的经济和未来的经济
那么问题来了,当你有一天,看到要素的价格飞涨,要素的投入开始降低,你开始期待一个新周期的时候。你在期待什么呢?
GDP 是要素的利润,注意这并不是利润率,所以要提振 GDP 增速,有两种方法
要素的利润率看起来很难理解,其实换个方法就懂了,劳动力的利润率是工资,资金的利润率是利率,企业的利润率是 ROE 为代表的一系列指标。现在问题来了。1980-2020,你觉得要素的利润率可以回升么?
资金的利润率大概长这样
劳动力的要素利润率大概这样
我们正处在一个利润率下行的世界。因此这也让 GDP 的分析变得简单起来,要有 GDP 的提高,我们必须有要素的增加。
但要素的增加有两种
当然也有一种非常骚气的操作,叫做,增加原有的要素,但把老的要素给一个新的经济部门。这个我们放在后面谈。
增加原有的要素非常简单,图省事我就用 M1 和 GDP 的图了,实际上如果用信贷脉冲的图会更有说服力。
在 2008 年之前,M1 的见底反弹往往带来一阵 GDP 的上行,但随着经济发展的逐渐深入,原有的模式慢慢开始脱敏,在 2014 年,2018 年的刺激,并没有带来新的周期,2015 年的股灾可谓一地鸡毛,2019 年的复苏更多体现在金融市场而非实体经济。
所以这就是增加原有要素的好处和坏处,好处是简单,坏处是做多了就无效了
增加新的要素是一个非常机智的想法。但资本主义社会,大部分东西都是市场化的。所以增加新的要素提振经济,第一步,一定是把一个非市场化的东西市场化。例如 2000 前后的土地财政。比方说目前在做的碳中和,CCER,电力市场化。资本主义社会的要素增加,一定以要素的市场化起手。只有市场化的要素才能派生信用。才能支撑起这个已经被信用撑大的世界。
有没有可能增加原有的要素,但给一个不同的经济部门。逻辑上,这是可能的,但在现实世界中,这往往付出的是血和泪的代价
226 政变之前,高桥是清在御前会议,陆军每年要求增加 14% 的军费,高桥是清据理力争,说应对大萧条的宽松举措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然后过不了多久就被天诛了
1993 年分税制改革,把原有投向重工业的信贷,尝试投向其他行业。看看那几年工业企业的痛苦就知道。
2000 年之后,美国工业产能开始停滞,原有的信贷增加开始向金融和地产领域集中,几年后泡沫产生。
或者就简单看看今年,在过去几年没有对传统能源进行投资,今年的供需缺口有多大。
综上所述,我想说的是
备受关注的中国经济三季报 18 日出炉。国家统计局当天公布的数据显示,初步核算,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 9.8%,两年平均增长 5.2%,比上半年两年平均增速回落 0.1 个百分点。
哪些数据值得关注?未来经济走势如何?十问十答,帮你划重点。
**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目前多数经济数据出现下滑,原因主要是供需两端的疲弱所导致的。
一方面是来自于供应的冲击,另一方面是内部需求的低迷,这两大因素共同拖累了三季度的经济增速。单季度增速同比增长仅有 4.9%,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且需要采取更有力、更积极的政策措施予以应对。鉴于当前经济复苏的不同步、不均衡和结构分化状况,四季度经济下行的压力较大。
9 月外贸数据继续超预期,四季度外贸将面临哪些挑战?
**中国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前 9 个月中国外贸规模和市场份额创出历史新高,这个成绩还是比较可喜的。但外贸增长还面临一些挑战,比如原材料价格的暴涨、海运价格的高企等,都让中国制造面临着新的困难和障碍。
有些外贸企业目前难以消化这些成本,就会相应减少外贸订单;另外,当下新冠疫情大流行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以及全球市场需求有下行的态势。因此,就月度数据来看,中国目前外贸增长速度按月还是有下行的苗头,需要我们高度重视。
除了外需拉动,国内哪些因素为外贸持续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李永:外贸的量稳质升,除了外部需求回暖,重要的是体现了中国外贸经营环境在总体高开放水平下的持续改善。
外贸经营主体活力增强,不仅是各种外贸主体信心的表现,也体现了营商环境优化的背景支持,尤其是近期官方对民营企业的重视。据悉,前三季度,民营企业进出口同比增长 28.5%,占中国外贸总值的 48.2%。
**中国民生银行高级宏观研究员王静文:**总体来说,我国消费基础仍然稳健。9 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 4.9%,较上月下降 0.2 个百分点。16-24 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 14.6%,比 7 月下降 0.7 个百分点,均有好转。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同比增长 9.7%,两年平均增长 5.1%,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但从央行三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选择 “更多储蓄” 的比重较二季度上升 1.4 个百分点至 50.8%,“更多消费”占比则较二季度下降 1.0 个百分点至 24.1%,两者差距拉大至 26.7 个百分点,明显高于疫前水平。如果要进一步发挥消费潜力,除了做好疫情防控之外,还需要继续多措并举,提升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
**申万宏源证券分析师秦泰:**9 月商品房销售面积、金额两年平均增速分别回落 1.5、2.8 个百分点至 - 3.5%、-1.2%,显示自 5 月以来一二线城市地产调控政策集中趋严已经令购房需求降温。
与此同时,商业银行执行 “三线四档” 过度严厉,导致部分开发商滚动融资困难,资金链整体收紧,加之个别房企不规范融资链条风险暴露进一步导致商业银行风险偏好下降,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速大幅回落,冲击地产竣工增速大幅回落,但 9 月下旬以来央行屡次释放稳地产预期的明确信号,纠偏商业银行过度谨慎的操作方式,地产政策冲击最大的阶段可能已经过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CPI 同比涨幅连续四个月的下降和供给保障能力提高,特别是和猪周期的变化有关。目前希望能够尽快调整生猪供求关系,稳定生猪价格的回落。但是总体上,从消费品的供给保障来看还是较为充分。
此外,翘尾因素也是 CPI 同比涨幅下降的重要原因。目前,需要注意的是工业消费品价格涨幅有所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 PPI 的持续上涨,向 CPI 传导的迹象有所显露,要特别警惕。
从价格来看,目前形势总体稳定,但由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包括能源价格上涨,PPI 的上涨态势要尽快扭转。这里就涉及到如何在供应链的稳定方面进一步做好工作,如何能够确保能源和大宗商品供给的稳定,如何协调好供应链和实现减碳任务之间的关系等。下一步,要从供给侧发力,确保供应链产业链的顺畅,保障对需求的供给能力。
未来如何让居民的 “钱袋子” 鼓起来?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提高居民收入主要看两个方面,一是要发展经济,经济能平稳发展老百姓的收入自然能上来,二是要调整分配,让居民收入和政府收入的分配比例向居民个人倾斜一些。要关注老百姓的财产性收入,尤其是农民群体的财产性收入,这方面收入的提高对促进收入平衡也有帮助。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三季度以来,随着能耗双控政策执行纷纷落地落实,限电限产措施在多个省份密集推出,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轮番接到限产通知,涉及石化、煤化工、焦化、基础化学、钢铁、建材等,对工业生产带来明显影响。
受限电限产的影响,全国高炉开工率持续下降,已经连续 4 周降到 55% 以内。四季度天气转冷生活耗能上升,预计工业领域限电限产仍将持续,仍将对工业产值带来影响。
**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组首席分析师杨畅:**目前流动性条件下,降准的必要性不足。如果四季度尤其是年末,存在专项债提速的可能性,那么对应降准释放流动性防止资金面紧张,才是需要讨论的事情。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下一阶段,我国经济将保持稳中恢复态势,但增长压力将有所延续,经济走势还受到国际经济和政策形势变化、电力供应和生产恢复水平、内外部需求复苏状况、通胀走势、市场预期等多重因素影响。
为此,宏观政策要做好跨周期调节,进一步明确政策基调,平稳市场预期和信心,把政策用好用足在下行压力较大之处和之时。纵向上看,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做好政策间的衔接。横向上看,各部门之间的政策要做好协调,形成合力。
方向上看,要进一步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应对好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能源供给偏紧、电力供应不足、原材料价格上涨、中小企业复苏波动较大、房地产市场风险上升等多重冲击,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之间的关系。
数据还是很不错的,不管是消费还是就业。我在这方面不够专业,就转载中金之前的相关报告,和大家分享一下吧。这份报告里面主要提了这么几个问题:
资源再配置短期带来劳动市场供需错配
供应链问题持续发酵
超预期的通胀
供给不足 + 债务负担影响增长
展望未来,经济面临两大主要矛盾,即成本上升和偿债压力,从供给与需求两端限制经济增长。我们预计 2-4 季度 GDP 同比增速或为 7.6%、5.8%、5.0%,全年或达 8.5% 左右。基准情形下,PPI 仍将维持较高水平,2-4 季度 PPI 同比或分别为 8.0%、8.5% 和 7.6%,全年同比达 6.5% 左右,2-4 季度 CPI 同比或为 1.3%、1.7% 和 2.8%,全年 1.5% 左右。成本上升或侵蚀某些企业的盈利,增加非金融部门的债务偿还难度。我们预计宏观政策组合是,紧信用的背景下,货币支持财政发挥更大作用,包括普惠金融等准财政行为。
摘要
本轮供给冲击的广度和深度均超预期。一方面体现为资源再配置导致劳动市场短期出现供需错配,另一方面则是供应链问题持续发酵,加上企业治理思维的转变,供给弹性总体上出现超越短期的下降。资源再配置将在中长期内改善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但供给弹性下降在未来数月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内继续支撑物价,限制增长。此外,供给冲击导致的成本上升或不利于缓解疫情带来的债务负担,亦限制下半年的增长空间。这种情况下,宏观政策将呈现 “紧信用、松货币、宽财政” 的组合。
**供给冲击的一个重要体现是资源再配置短期带来劳动市场供需错配。**供给冲击较需求冲击更容易导致资源或要素再配置,近期 A 股不同板块的员工人数增速分化明显,民工就业半径也较疫情之前缩小,表明我国劳动力正经历行业与区域再配置。中低端劳动力市场求人倍率和失业率同时上升,民工职业培训比率创多年新高,均表明劳动市场供需错配已经显现。美国劳动力再配置效应较 2008 年次债危机后更为显著,而供给冲击叠加财政刺激亦导致其劳动市场供需错配比我国更为显著,劳动参与率也较其他主要经济体下降更多。
**供给冲击的另一个重要体现是供应链问题持续发酵。**主要经济体生产受阻,供应配送时间亦不断延长,美国主要港口的出口空箱比率创 25 年新高,其供应配送时间今年年底仍可能较去年同期长 70%-160%。我国对海外供应链依赖靠前的行业有计算机、电子及光学、汽车制造、焦炭生产和精炼石油产品、基本金属制造、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橡胶和塑料制品等。研究表明,这些产品的海外供给多数处于历史分位数的 65%-90%,而我国国内供应商交货时间近期也进一步延长,均意味着供应链问题短期内或难以缓解。
**劳动市场摩擦和供应链受阻共同降低了供给弹性,而企业治理思维的转变表明供给弹性下降可能是新常态而非昙花一现。**疫情导致数字经济加速发展,部分无接触经济的供给弹性因此而上升,但破坏快于创新,供给冲击总体上导致供给弹性下降。其中偏上游的行业由于对海外投入品的依赖度较高,叠加国内环保和碳达峰对产能的约束,供给弹性较疫情前明显下降。疫情导致企业治理从之前主要注重效率往兼顾安全转变,供应链缩短和供应商多元化推升成本,供给弹性的下降或将成为新常态。
展望未来,经济面临两大主要矛盾,即成本上升和偿债压力,从供给与需求两端限制经济增长。我们预计 2-4 季度 GDP 同比增速或为 7.6%、5.8%、5.0%,全年或达 8.5% 左右。基准情形下,PPI 仍将维持较高水平,2-4 季度 PPI 同比或分别为 8.0%、8.5% 和 7.6%,全年同比达 6.5% 左右,2-4 季度 CPI 同比或为 1.3%、1.7% 和 2.8%,全年 1.5% 左右。成本上升或侵蚀某些企业的盈利,增加非金融部门的债务偿还难度。我们预计宏观政策组合是,紧信用的背景下,货币支持财政发挥更大作用,包括普惠金融等准财政行为。
正文
引言:超预期的通胀
回顾今年上半年,我们在年度展望报告中所说的 “虚实收敛” 以及 “紧信用、松货币、宽财政” 的判断基本上得以印证。
**经济复苏中的一个新现象是超预期的物价上涨,继去年下半年全球物价已现上涨苗头后,近期通胀的脚步似乎愈来愈急。**2020 年 6 月 30 日 - 2020 年 12 月 31 日,LME 铜价累计上涨了 28.4%,创下 2013 年 3 月以来的新高,但截至 2021 年 6 月 4 日,LME 铜价相比 2020 年底又上涨了 27.8%。海运费从去年二季度开始上涨,但今年 6 月初中美海运费相比 2020 年底又上涨了 36%,中欧海运费亦在短暂回落后再度上涨。芯片则出现了全面的缺货状态,价格大幅上涨。美国价格上涨的现象进一步扩散,截至 2021 年 5 月,美国的租车费用相比疫情前累计上涨 44%,木材价格累计上涨 33%,二手车价格累计上涨 20%。
图表 1:美国通胀扩散
资料来源:Haver,中金公司研究部
**中国 PPI 大幅上升,非食品 CPI 也稳步上行。**2021 年 1-5 月中国 PPI 累计上升 6% 左右,带动 5 月 PPI 同比涨幅达到 9%,已经超过 2017 年的高点。诚然,猪肉价格压低了 CPI 的同比涨幅,上游向下游的价格传导尚不充分,但非食品 CPI 已经逐步抬头。2021 年 1-5 月非食品 CPI 累计上涨 1.3%,带动其同比涨幅从 2020 年底的 0% 上升至 2021 年 5 月的 1.6%。
图表 2:中国 PPI 陡升,CPI 稳步上行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虽然通胀步步走高,但也有观点认为,通胀不会持续,通缩才是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那么,是什么因素导致超预期的物价上涨?中国通胀压力到底有多大,会持续多长时间?这种情况下,经济增长又将如何演变?宏观政策将如何操作?资本市场将何去何从?
我们认为,通胀上行固然有需求的支撑,但源头仍然在于疫情带来的供给冲击,体现在劳动市场和供应链两个方面。供给冲击的广度和深度都超乎预期,在财政刺激力度较大的情况下(比如美国),通胀上行压力更大。在财政刺激力度较小的经济体中(比如中国),供给冲击一方面推升物价,另一方面也跟债务问题一道限制经济增长。简而言之,在供给面临困境的大背景下,宏观形势似乎处于通胀与通缩之间。
一、供给冲击远未结束
1. 两个维度看供给冲击:劳动市场 VS 供应链
**我们从两个维度来分析疫情带来的供给冲击:一是生产端的密接程度,二是供应链的长短,我们不妨把前者称为直接冲击,后者称为间接冲击。**直接冲击考虑疫情是否导致关停,生产活动是否受到限制,这个冲击波及到劳动力市场。间接冲击考虑的是,即使企业本身没有被关停,但由于上下游产业链的影响,企业是不是难以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一般来说,生产端密接程度越高,疫情带来的直接冲击越大,对劳动市场的影响也越大。而供应链越长,则越容易受到间接冲击的影响。
图表 3:两个维度看供给冲击
资料来源:中金公司研究部
根据上述原则,我们将经济各部门大致分为 4 类:1)同时受到直接和间接冲击的行业,例如纺织服装、木材加工等生产密接、供应链受海外影响大的行业;2)受直接冲击为主的行业,例如采矿业、建筑业、交通运输、批发零售等生产密接、供应链对外依赖度不高的行业;3)受间接冲击为主的行业,例如石油加工、化工、冶金、电子、电气机械等生产非密接,但供应链对外依赖度较高的行业;4)受冲击较小的行业,例如农林牧渔、专用和通用设备、互联网、金融、科技等生产非密接、供应链受影响较小的行业。[1]
2. 直接冲击加剧劳动力再配置
虽然近期广东疫情升级,但中国疫情总体上已经得到很好的控制,直接冲击对生产端的影响减弱,但其二轮效应不可忽视,就是生产要素再配置(resource reallocation),尤其是劳动力再配置。
**相比需求冲击,供给冲击可能更容易带来要素再配置。**需求冲击一般起源于收入下行、资产负债表恶化,会全面地削弱总需求。因此,无论是在经济衰退还是恢复的过程中,各个行业之间往往呈现大体相同的景气特征,内部分化较小。而供给冲击由于不同行业供应端物理特征、要素组织形式的不同,导致各行业遭受的冲击会有很大的差异,比如线上服务业几乎不受疫情冲击、线下服务业则受损严重。企业的进入与退出都非常活跃,加剧了劳动力、资本在企业之间、行业之间的重新配置,即 “再配置效应”。
图表 4:疫情冲击加剧要素再配置
资料来源:中金公司研究部
**美国的数据显示,疫情带来的劳动力再配置效应较 2008 年金融危机后的情况更为明显。**NBER 的一篇文章深入研究了疫情导致的再配置效应,发现美国劳动力与销售收入的再配置率明显高于疫情前的水平,反映大量的劳动力在尝试进入新的行业。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美国企业的成立速度开始加速,明显超过疫情前及金融危机时的水平。进入 2021 年后,美国企业的创建步伐并没有减慢,今年 1-4 月,美国新成立企业 185 万个,创下过去十年同期新高。
图表 5:美国预期就业和销售收入再配置率
资料来源:Jose Maria Barrero. Nicholas Bloom. Steven J. Davis. Covid-19 Is Also A Reallocation Shock. May 2020; 中金公司研究部
注:就业再配置率计算方法:各公司预期未来一年的就业创造率 +| 就业减少率 |-| 就业净增率 |,而后做加权平均。权重为该公司就业占总体就业的比重(分子分母都使用当前和一年后就业均值)。预期收入再配置率类似。
图表 6:美国新企业数量创新高
资料来源:The Business Formation Statistics (BFS),中金公司研究部
**除了 “行业再配置”,美国也出现了劳动力“区域再配置”,其住宅市场的“甜甜圈效应” 就是佐证。**无论是美国的房价还是租金,均出现了市中心地区表现不如郊区的特点。疫情冲击后,数字经济加速发展使得远程办公更为普遍,从而导致高端劳动力从大都市中心撤离,大城市中心地区租金下降,郊区租金上升,市中心房价涨幅慢,市郊房价涨幅快。
图表 7:美国住宅租金与价格的 “甜甜圈”:中心地区表现不如郊区
资料来源:Adams-Prassl, A, T Boneva, M Golin and C Rauh.The large and unequal impact of covid-19 on work. VoxEU.org; 中金公司研究部
**多项数据表明,中国的劳动力再配置也在发生。**在行业再配置方面,我们将中国上市公司按照图表 3 中的四个象限进行分类 [2],并梳理其 2020 年的员工变化。同时遭受直接和间接冲击的行业员工人数同比下降 5.6%,而遭受冲击较小甚至受益的行业员工人数则同比增加 4.6%。
**农民工的就业半径收缩则是区域劳动力再配置的一个体现。**我们以外出农民工占全部农民工的比例来衡量农民工的就业半径。如果把 2019 年外出民工占总体民工的比例设为 100,2020 年农民工就业半径相比 2019 年出现收窄,其中西部民工就业半径下降最多,东北下降最少。
图表 8:2020 年上市公司员工人数变化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 9:2020 年农民工就业半径收缩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民工就业半径下降,一方面可能是疫情加剧了农民工对异地就业的担忧,另一方面则反映无接触经济加速发展,给当地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根据信通院的统计,2020 年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 9.7%,占 GDP 的份额从 2019 年的 35.8% 上升至 39.2%。同时,全国网民的数量也出现了跃升:2020 年底,全国净增长约 1.1 亿人 [3],相当于 2015-2019 年全国网民增量的总和。全国网民对即时通信、网络视频、网上购物、线上支付的使用率明显上升。
农村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更为蓬勃。2020 年全国新增网民中约 75% 人来自农村,而 2015 年 - 2019 年全国农村网民一共增长约 4600 万人,2020 年当年的农村网民增量相当于疫情前 5 年农村网民总增量的 1.8 倍。与农村网民大幅增长相对应的,是农村地区电子商务规模的快速发展。2020 年全国淘宝村数量同比增长 26% 达到 5425 个,淘宝镇数量增长 57% 达到 1756 个,国家级贫困县内的淘宝村数量从 2019 年的 63 个增长到 119 个。[4]
图表 10:2020 年中国农村地区网民猛增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 11:中国 “淘宝村”、“淘宝镇” 数量变化
资料来源:阿里研究院,中金公司研究部
**但再配置过程中摩擦不可避免,劳动市场容易出现供需错配,中国劳动市场(尤其是偏低技术的劳动市场)已经出现了迹象。**求人倍率描述劳动力需求相对劳动力供给的热度,失业率在一定程度上描述了劳动力市场的剩余供给。在历史上,二者呈反向关系,失业率上升,劳动力市场的剩余供给提高,求人倍率随之下降。然而,这一关系在疫情后却出现了变化。虽然高端劳动力市场的求人倍率与失业率继续保持了负相关的关系(下图中的智联招聘数据),但是在中低端劳动力市场上,二者的关系在疫情后出现了逆转:虽然失业率上升,但求人倍率也明显提高,反映劳动力市场供需存在错配(下图中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求职人员数据)。
图表 12:求人倍率与失业率之间的相关性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智联招聘,中国就业研究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金公司研究部
注:CIER 指数为基于智联招聘数据的求人倍率,偏向于中高端,截至 2012 年 12 月底,该数据库共有活跃建立 2130 万份,本科以上教育背景的高学历人员比重为 86.2%。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求职人员偏向于中低端,2018 年第一季度,进入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的求职者约 466.9 万人,用人需求较大的职业包括推销展销人员、简单体力劳动人员、餐厅服务员、厨工、其他餐饮服务人员等。
**农民工技能培训需求明显增多。**农民工参与职业培训的比重从 2015 年的 3.5% 下降到 2019 年的 2.5%,但是这一比重在 2020 年出现了显著上升,达到了 3.7%,创近年来新高。相比与在原行业直接就业,从学习一项新的技能到走上新的岗位可能需要一段时间、也面临一定程度的摩擦。
图表 13:2020 年农民工职业培训创近年新高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金公司研究部
注:农民工参与职业培训的比重 = 参与职业培训农民工人次 / 农民工人数
美国劳动力市场存在比中国更为严重的 “供需错配” 的问题。失业率与职位空缺率居高不下,即“贝弗利奇曲线”(刻画失业率与职位空缺率关系的曲线)明显外移,企业缺工、工人没工作的现象同时存在。当然,美国劳动市场的摩擦不仅受到疫情的冲击,也受到财政刺激的影响。去年 3 月以来,美国政府共向中低收入居民发放了三轮现金支票,同时向失业者每周额外发放失业补助。一些研究表明,政府提供失业补助过高会降低失业者找工作的动机。过去两个月,美国新增非农就业不及预期,越来越多的企业抱怨“招工难”。我们也注意到,与其它发达国家相比,2020 年美国劳动参与率下降的幅度更大,这可能也与美国政府发放的补贴更多有关。
图表 14:美国劳动市场供需错配
资料来源:Haver,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 15:美国劳动参与率下降幅度比其他国家更多
资料来源:达拉斯联储、纽约联储、里士满联储,中金公司研究部
3. 供应链问题持续发酵
**海外供应链问题持续发酵,远超市场预期。**举例来看,去年 3 季度芯片短缺的苗头出现,而在过去的半年里,芯片短缺的冲击越来越大,继手机等电子产品的生产受到明显冲击后,家电、汽车行业的供给也因为芯片短缺而受限。此外,海运效率降低、运费居高不下已经明显压低中小企业的利润,根据我们前期的出口调研,一部分毛利较低的产品不得不推迟订单交付。
**美国劳动力市场的 “供需错配” 的问题,导致其供给配送效率不断恶化。**从各地区联储的调查来看,截至 2021 年 5 月,美国的供应配送周期长度已经远远超过疫情前最大值,而且预期未来供应配送效率恶化的企业比例仍然处于历史高位。美联储褐皮书中出现 “短缺” 的次数越来越多,尤其是提及对劳动力、原材料和供应链以及集装箱和运输设备短缺的次数快速上升。
由于供应链紧张的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美国似乎面临 “无货可卖” 的窘境。我们观察到洛杉矶港和新泽西港出口船只的空箱比率不断上升。截至 2020 年 4 月,洛杉矶港出口空箱的比率达到 69.7%,新泽西港达到 66.2%,相比疫情前 60% 左右的水平大幅提高。此外,也要关注发展中国家疫情对供应链的潜在影响。近期疫情在东南亚、拉丁美洲和南亚地区发展中国家中快速蔓延,同时有报告发现传染力更强的变异毒株,政府为防控疫情加码管控。越南自 4 月下旬以来确诊病例数仍持续增长,且发现传播性更强,能在空气中迅速传播的毒株,越南当局已关闭数个机场。马来西亚截至 6 月 7 日日新增病例超过 5000 人,从 6 月 1 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全面封锁,同时也发现了变异病毒。巴西卫生部 6 月 8 日公布数据显示新增确诊病例 52911 例,印度新增新冠确诊病例 86498 例,疫情仍在快速发展。
图表 18:美国无货可卖?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 19:部分新兴市场新增确诊病例多于去年高点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供应链越长、对海外依赖度越高的行业,面临的风险越大。**我们从海外供应链长度和海外增加值占比两个维度来衡量不同行业对海外供应的依赖程度。海外供应链的长度代表了中国相关行业上游所经历的海外生产环节的数量(反映对海外供应链 “量” 的依赖),而海外增加值占比则反映对海外供应链 “质” 的依赖。因此,下图中越靠近右上角的行业越容易受到海外供应链扰动的负面冲击。高科技继续面临芯片供给短缺的风险,包括计算机、电子及光学产品、汽车制造等。部分行业继续面临海外初级原材料供应短缺的挑战,包括焦炭生产和精炼石油产品、基本金属制造、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电力与燃气供应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以及纺织服装和皮革制品。
图表 20:从海外供应链长度和海外增加值占比两个维度看对海外供应链的依赖
资料来源:UIBE-GVC 指标体系(2014 年数据),中金公司研究部
基于前面的分析,我们梳理了对海外供应链依赖程度比较高的几个主要行业的海外生产情况。图中显示这些产品的海外供应都处于偏紧状态,生产跟历史平均水平相比差距不小,供应链的不确定性仍然较大。举例来看,中国台湾、马来西亚等地区疫情复发对全球半导体封测产能造成较大影响,或将进一步加剧全球芯片供货紧张状态:1)中国台湾京元电子、超丰电子等半导体封测厂商相继有大量员工确诊感染新冠病毒,其中京元电子宣布停工 48 小时;2)马来西亚宣布 6 月 1 日至 6 月 14 日为全面封锁期,除国安会所列出的关键经济与服务活动外,其他经济活动将暂停运行。
图表 21:海外供应仍然偏紧 [5]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虽然我国产业体系相对完善,国内供应链问题不如海外严重,但也不是高枕无忧。**5 月中采制造业 PMI 中供应商交货时间超季节性进一步延长。部分关键原材料(例如芯片)的海外供给不足,而国内供应弹性也较低,叠加各个行业之间的 “互补性”,使得单纯“缺芯” 造成了更大范围的负面影响,例如,5 月汽车产销双双下滑。劳动力市场摩擦加剧,企业面临一定的招工难问题,导致扩产速度受限。国内环保限产因素也加剧了原材料的供不应求和价格上涨,对中下游企业带来成本冲击,甚至供给下降。
二、供给弹性下降:并非昙花一现
上面我们从劳动力市场和供应链两个维度分析了疫情带来的供给冲击。从劳动市场来看,疫情导致劳动力再配置加剧,劳动力市场出现供需错配,而供应链问题一时难以缓解。那么,这些供给冲击对下半年甚至中长期的经济演变有何含义呢?不妨从短期和中长期两个视角来分析这个问题。我们认为,不管是劳动力市场还是供应链的冲击,都会影响供给弹性。有的行业供给弹性可能上升,但总体上供给弹性会下降,这个现象可能不是昙花一现,而是长期趋势。
**首先看短期情况。**从国内来看,线上应用相关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线上消费相关的物流和零售业、线上娱乐相关的文艺和出版业加速发展。我们梳理了 2020 年不同行业的投资情况,发现同时遭受间接冲击与直接冲击的行业,其 2020 年长期投资同比下降 13.4%;而对于没有明显遭受直接和间接冲击的行业,其长期投资同比增长 16.9%;仅遭受直接冲击或间接冲击的行业投资变化位于以上二者之间。
图表 22:疫情之下,企业投资行为明显分化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中国商业地产的 “甜甜圈” 效应也反映了类似的变化。**美国的 “甜甜圈效应” 出现在住宅市场,中国则出现在商业地产市场。在疫情的冲击下,相关业务向线上转移,要素也随之进行再配置,其中的一个体现就是商业地产租金的“甜甜圈效应”。2020 年,位于城市中心区的商业地产——写字楼的租金明显下降,而位于郊区的物流仓储租金则一路上行。
图表 23:中国商用地产 “甜甜圈” 效应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上述扩张的行业的供给弹性可能上升,**比如 2021 年 1 季度,相关行业里面的公司的员工数量增速 / 人均薪酬增速相对较高,为 0.6[6](主要是与数字经济更相关的行业),也较疫情前明显提高。**但由于再配置是破坏快于创新的过程,总体而言,供给弹性呈下降态势。**服务业里面受供给冲击大的上市公司的供给弹性就出现下降迹象。工业部门的供给弹性也出现分化。其中偏上游的行业(如采矿和金属冶炼加工业)由于对海外原材料的依赖度较高,叠加国内环保和碳达峰等对这类产能的约束,在疫情后的供给价格弹性较疫情前明显下降;偏中下游的行业受到的限制相对较小,其生产对价格的反映较为迅速,供给弹性较疫情前有所提高。
图表 24:疫情中受益的服务业供给弹性上升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注:2021 年 1 季度的增速均为对 2019 年同期的两年复合增速
图表 25:工业供给弹性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注:供给弹性计算公式为时段内的产能利用率变动 / 价格变动,本图数据为 2021 年 1 季度不同工业企业供给弹性相较 2019 年的变动
**从中长期来看,疫情带来的冲击将导致产业链缩短,供应商多元化,企业经营思维从 just-in–time 向 just-in-case 转变(既重视效率也重视安全),劳资关系也将往偏向劳方的方向发生变化,企业经营成本因此上升,供给弹性将因此而下降。**麦肯锡的调查显示,53% 的受访者在疫情后计划进行原材料的双重采购、扩大供应商体系、增加配送中心数量等供应商多元化的举措。汇丰银行调查显示,供应商多元化举措在亚太、南美等地占比更高。此外,30% 以上的企业还计划进行近岸外包、供应链区域化等缩短供应链的举措,也是为了增加供应链的安全性。至于劳资关系,美国出现了逆转的苗头:1)民主党天生偏向工会,或能够提升劳动的议价能力;2)拜登政府将致力于加强工人组织、集体谈判和工会发展。
图表 26:疫情后部分企业计划进行供应链调整
资料来源: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中金公司研究部
注:数据为麦肯锡 2020 年 5 月对全球供应链领导者的调查,调查样本数量为 605 个
图表 27:亚太等地超 30% 受访者希望供应商多元化
资料来源:HSBC,中金公司研究部
注:数据为汇丰银行 2020 年 9 月 11 日至 10 月 7 日期间进行的调查,样本涉及 39 个国家、市场和地区的 10,000 多家企业
**实际上,历史经验表明,重大事件会给企业治理带来重大变化,上面描述的现象就是佐证,这意味着供给弹性下降并非昙花一现而更可能是长期趋势。**1980 年代国际投资者兴起、1990 年代日本经济危机、次债危机、亚洲金融危机、美国三轮经济危机和安然事件对传统和新兴的公司治理都起到了促进作用。疫情使得如何平衡社会责任与企业盈利、股东与员工利益也因疫情重回聚光灯下。后疫情时代,企业在绿色治理、应急治理、网络治理、合规治理多个方面都会出现变化,企业治理见 “疫” 思迁。应急治理方面, 稳健、柔性的资产配置方案更具优势,企业要兼顾效率与韧性。
三、供需两端共同影响增长
展望下半年,虽然部分新兴市场再次爆发疫情,但随着疫苗接种继续推进,疫情总体向好仍是基准情形,经济自主复苏持续。
图表 28:疫苗接种情况
资料来源:Our World in Data,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数据更新至 2021 年 6 月 10 日
1. 通胀或不只是下半年的现象
这种情况下,供给冲击对未来经济形势、宏观政策以及资本市场有何含义?我们认为供给弹性下降意味着成本有上升压力,价格上行风险短期内将难以明显缓解,供给不足限制增长,图 29 表明即使需求不变,供给曲线变陡,结果就是价升量降。从成本端来看,**PPI 仍将维持较高水平。**我们在图表 30 中梳理了国内供给受限以及受海外供应链影响较大的 11 大行业的价格涨势情况,油气开采涨幅比较明显,而汽车制造价格仍然同比下滑。这种情况下,我们要警惕物价涨幅偏慢的产品是否出现 “补涨”,及其对下游行业价格的传导。
图表 29:供给弹性下降:量降价升
资料来源: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 30:某些供给受限的产品价格尚低迷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基准情形下,根据中金大宗组的假设,如果 3、4 季度布伦特油价分别为 75、72 美元 / 桶,铜价 10000、10000 美元 / 吨,螺纹钢为 4800、4600 元 / 吨,动力煤为 700 元、750 元 / 吨,按照大宗对上中游供给受限行业的历史传导、以及供给受限行业对总体 PPI 的历史传导情况,2-4 季度的 PPI 同比分别在 8.0%、8.5% 和 7.6%,全年同比在 6.5% 左右。对于 CPI 而言,尽管经过两年生猪产能的恢复,猪价进入下行周期叠加高基数将压制 3 季度食品 CPI 同比,但非食品消费品 CPI 同比将继续受 PPI 上涨传导影响;服务消费复苏步伐继续,且前期失真高基数将消退,旅游和其他服务 CPI 同比亦将提速,2-4 季度 CPI 同比或分别在 1.3%、1.7% 和 2.8%,全年 1.5%。由于下面将分析的债务问题压制需求,CPI 通胀上升幅度远不及 PPI。
风险情形下,如果供给受限行业对中下游各行业更为充分的传导情况,同时通信电子和汽车受缺芯影响按照上一轮(2016-2018)的涨价态势,2-4 季度 PPI 同比或分别在 8.3%、9.1% 和 8.5%,全年 PPI 同比或在 7.0%。2-4 季度 CPI 同比或在 1.3%、2.1% 和 3.4%,全年 1.7%。
如前所述,由于供给弹性下降可能是长期趋势,这意味着通胀可能不只是下半年要关注的问题,也可能持续的时间较长。除了疫情带来的冲击,碳达峰、碳中和也将增加企业经营成本,从而对通胀带来支撑。
2. 供给不足 + 债务负担影响增长
**在供给冲击推升物价、限制增长的同时,疫情期间积累的债务问将从需求端限制增长。过去一年多,中国应对疫情主要靠信贷扩张,虽然在短期起到了增加非政府部门现金流、避免了大规模破产的作用,但也增加了中期的债务压力和金融风险。**A 股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在 2020 年上半年扩张,盈利指标恶化,自去年下半年开始改善。新三板企业的债务负担有所加重,说明中小企业问题较大企业严重。
图表 30:A 股上市公司财务表现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 31:中小企业(新三板)债务负担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从宏观数据来看,非金融私人部门的还本付息负担继续上升,还本付息金额占 GDP 的比例也明显上升。我们需要关注成本上升侵蚀某些企业的盈利,增加非金融部门的债务偿还难度,加大信用与金融的潜在风险。
图表 32:私人部门还本付息负担继续上升
资料来源:BIS,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 33:还本付息与 GDP 之比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我们预计下半年 GDP 实际增速不管是同比还是环比将呈现走弱态势, 2-4 季度 GDP 同比分别为 7.6%、5.8%、5.0%(全年 8.5% 左右),季调环比分别为 2.0%、1.2%、1.1%。**具体来看,出口绝对金额仍然较高,全年出口增速预测为 18.4%,其中第四季度绝对金额基本持平去年,下行风险主要在于服务消费对于商品消费的替代效应。**不同行业投资分化或继续,**总体上制造业投资或小幅修复,全年同比 7.1%。
**房地产开发投资仍然有韧性。**去年 8 月以来,受 “三条红线” 等房企融资政策收紧影响,部分房企存在削减非必要开工的动机;今年 2 月以来,住宅供地 “两集中” 政策使得年初以来供地节奏慢于往年,拖累房地产企业开工进度。往前看,我们预计房地产政策仍然维持趋紧态势,但是随着首批集中供地进入开工周期,对房地产投资可能起到一定支持。**我们预计 2021 年房地产投资增长 10% 左右,季度走势前高后低。**我们预计全年广义和狭义基建增速分别在 3.5%、2.7% 左右。风电抢装行情回落,公用事业投资增速回归平稳增长;狭义基建领域,城投净融资收紧,而专项债全年即使发行完毕,使用不完的概率较高,PPP 小幅补位,叠加去年 2、3 季度基建投资的高基数,或出现阶段性单月增速小幅负增长情形。
**消费延续平缓修复趋势,但难以恢复到疫前水平。**一季度受疫情反弹、“就地过年” 等扰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年平均同比 4.1%,较 2020 年 4 季度增速明显回落。伴随相关扰动的消除,我们预计消费仍将回到平缓修复通道中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年同比预计在 14.8% 左右,对应两年平均复合增速 5%(2019 年同比增速为 8%)。在就业摩擦、债务等因素制约下,消费的修复弹性将相对有限。加之服务消费受疫情影响恢复缓慢,我们预计社零的两年平均同比增速将逐季走高,但年底或仍低于疫情前。
中国面临的增长通胀形势跟美国有所不同。美国一方面供给冲击更为严重,但另一方面财政刺激力度也更大。供给不足叠加需求扩张,导致通胀上行,虽然经济增速也比较高,但总体而言通胀动能较增长强。中国财政刺激力度较小,债务负担压制需求,经济面临下行风险。
3. 紧信用、松货币、宽财政
**供给冲击引起的通胀上升应该不会导致货币政策收紧,而且在还本付息负担比较重的情况下,下半年 “紧信用” 也需要松货币的环境。**5 月信用债净融资为负,非标融资继续压降,但银行表内信贷或起到一定承接,**我们预计今年年底社融增速或回落至 10.9% 附近(低点在 3 季度约 10.5%),广义货币增速或达 8.0% 左右。**去年为应对疫情,城投债务余额大增 30% 引发关注,发行审核开始放缓,关注未来信用风险,永煤事件后部分国企融资也出现困难。货币政策可能从上半年早前的稳中偏紧转为下半年的大体稳重偏松的态势,长端利率可能略微下降。汇率方面,下半年随着美国复苏深化,而中国增长动能放缓,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空间有限,甚至有小幅下行的空间。
总体而言,未来宏观政策的大势仍是 “紧信用、松货币、宽财政” 组合。财政扩张在协助私人部门去杠杆,处置金融风险,调节收入分配方面或发挥更大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普惠金融等金融让利措施是准财政行为,是中国特色的宽财政工具。
在结构性政策方面,应对供给弹性下降,需要提升效率。一方面,促进科技创新、加速数字化转型,另一方面,降低垄断、促进公平竞争。在传统的资产泡沫和金融风险视角之外,尤其要关注房地产的天然垄断属性在供给侧增加成本、恶化收入分配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加强房地产调控,包括房地产税,以降低房地产的金融属性。
图表 34:主要宏观指标预测表
资料来源:万得资讯,中金公司研究部
[1] 分类标准还参考了 RMd R C, et al. (2020) 提供的各行业供需冲击情况分析,以及各行业产业链长度、供应端对海外的进口依赖度等,来判断各行业的供需冲击情况。
[2] 参考 RMd R C, et al. (2020) 提供的各行业供需冲击情况分析,以及各行业产业链长度、供应端对海外的进口依赖度等,根据上市公司的证监会行业分类,来判断各家公司的供需冲击情况。大致分为 4 类:直接 + 间接冲击(纺织服装、木材加工等生产密接、供应链受海外影响大的行业),直接冲击(采矿业、建筑业、交通运输、批发零售等生产密接、供应链对外依赖度不高的行业),间接冲击(石油加工、化工、冶金、电子、电气机械等生产非密接,供应链对外依赖度较高的行业)、冲击较小(农林牧渔、专用和通用设备、互联网、金融、科技等生产非密接、供应链受影响较小的行业)。
[3] 官方未公布 2019 年底数据,我们根据 2019 年上半年网民总量与净增量推算 2019 年年底网民总量与全年净增量。
[4] 淘宝村是指活跃网店数量达到当地家庭户数 10% 以上、电子商务年交易额达到 1000 万元以上的村庄。而淘宝镇是指拥有三个及以上淘宝村的乡镇街道。
[5] 电子产品是中国台湾、韩国生产增速的历史分位数加权,动力煤是澳大利亚产量历史分位数,棉花是巴西、印度、美国产量合计的历史分位数,铁矿石是澳大利亚和巴西发货量的历史分位数,铜是秘鲁产量的历史分位数,原油是美国、欧佩克产量合计的历史分位数。数据主要是从 2011 年初至最新数据(铁矿石是 2014 年起,铜是 2012 年起),其中煤炭和棉花是年度数据,截至 2020 年;其余为月度数据,截至 2021 年 4 月。
[6] 2021 年员工数量和人均薪酬的增速均为两年复合增速。
文章来源
本文摘自:2021 年 6 月 15 日已经发布的《下半年宏观经济展望:供给之困:通胀与通缩之间》
彭文生 SAC 执证证书编号:S0080520060001 SFC CE Ref:ARI892
张文朗 SAC 执业证书编号:S0080520080009 SFC CE Ref:BFE988
黄文静 SAC 执证证书编号:S0080520080004
张峻栋 SAC 执证证书编号:S0080120120076
刘政宁 SAC 执业证书编号:S0080520080007
刘 鎏 SAC 执业证书编号:S0080512120001 SFC CE Ref:BEI881
郑宇驰 SAC 执业证书编号:S0080520110001 SFC CE Ref:BRF442
邓巧锋 SAC 执业证书编号:S008052007000 SFC CE Ref:BQN515
周 彭 SAC 执业证书编号:S0080119080009
段玉柱 SAC 执业证书编号:S0080121040056
谢邀,这个数据比预期的要低,主要是因为雨灾、疫情导致的。不过这个数据也相当不错,因为这是建立在:
1. 没有动用房地产来饮鸩止渴的情况下;
2. 国外数据普遍偏低的情况下;
今年国家定的整体目标 6% 的增长率,就是想给改革留点空间。今年超额完成目标没问题。
【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平均数超过中位数,其中主要原因是高收入群体增长快于整体经济增长。2015 年,国家统计局开始公布居民收入中位数数据。2015 年至 2020 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 1.465 倍. 而收入中位数增长为 1.403 倍!年均名义增长率分别为 8% 和 7%,差了一个百分点,其中主要原因是高收入群体的快速增长
2016 年,国家统计局开始公布居民收入五等分,更能体现我国收入差距
(每组各站 20% 人口)
(注: 数据为年收入,农民工处为月工资)
2016 年公布数据以来,最高收入 20% 的人口收入年均增长 7.9%,高于经济增长,剩下的 80% 人口收入年均增长 6.4%,差距进一步拉大。前 20%的人口占有全国约一半的收入,【财富】占有率只会更大。
但也可以看到我国近几年扶贫的成果,最低收入的 20% 人口收入年均增长 9.2% ,但基数实在是太低了,这 2.8 亿人收入占全国不到 5%
大家别小看 1.5%的差距,如果持续下去 30 年,到本世纪中叶我国收入差距将扩大 56.3%,那时候前 20% 的人口将垄断 75%以上的收入,财富差距更大
农民工月工资增长 3275 元(2016 年)→4072 元(2020 年),年均增长 5.6%,低于经济增长。
注: 农民工人口 2.9 亿,加上其亲属约 4~6 亿人,定义为农村户口到城镇从事非农工作的人,就是只要你是农村户口哪怕你是白领,在统计上仍是农民工。2020 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45.4%,大部分人口仍为农村户口.
【以上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局官】
首先考虑前值因素,与其他主要经济体不同的是,中国今年经济增长是在 2020 年已经实现经济正增长的基础之上,今天仍然保持这样的快速增长速度难得可贵。2 年平均之后的经济增长速度为 5%,这基本上就消除了新冠疫情的影响,舍我其谁?
其次考虑规模因素,2020 年中国 GDP 规模超过 14 万亿美元,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接近 10% 的增速太夸张了。又大又强,这是什么感受?
第三考虑可持续因素,中国已经完全控制了新冠疫情,经过几次散发疫情的考验证明我们的掌控能力非同一般。与国外经济恢复的不确定性相比,我们的经济发展不会再有大的波动,具有长久的可持续性。从今天的视角看,假设中国经济真的遭遇波折,中国之外将承受更大损失。
第四考虑经济增长质量,中国的经济增加主要靠财富创造实现,今年我们的出口货物数量、进口货物数量、全国耗电量等都实现大幅度增长,这是实打实的经济增长;而美国近十几年的经济增长主要靠货币增发和消费实现,真正的财富创造数量和价值并没有大幅度增加,这样的经济增长越猛对国力的消耗越大。此消彼长之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就悄然驾到了。
说实话,真的感觉不出来,我身边失业的 变的更多了,等待组织发放福利
关于三季度的经济形势,我们先从汽车产业看起。今年 1-9 月份,乘用车(小汽车)产量的累计同比增幅已经下降到了 12.1%,月销售规模维持约 150 万台。考虑到去年的后四个月,每个月的销量都是 200 多万台,乘用车市场如果在最后一个季度继续维持目前的销量,不爆发一把的话,那今年的整体销售增速转为负值,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商用车方面,我这里选择了货车的销量数据。1-9 月的货车销量同比增幅已经转负了。目前货车的月销量仅仅只有 30 万台左右,大幅低于去年的月均 40 万的销量,这种销量维持下去,今年的销售增幅一定是一个很厉害的负值。
工程车辆方面,我选择了挖掘机的销量数据。1-9 月的挖掘机同比增幅 9.2%。现在国内市场每个月的销量只有 1 万台出头,大幅低于去年月均 2.4 万台的去化量。这种数据再持续一个月,增速就一定会转负。
小汽车的销量从 2018 年开始就是负增速了。这当然与老百姓的消费力枯竭有关。货车和挖掘机的数据好看了几年,今年也不行了,这大概与今年严控地方债务,基建投资开始弱化有关。就目前这种的数据来看,整个汽车产业链的上下游,必须要做好过冬的准备了。而且,我相信,这个冬天还挺漫长,没那么容易过去。握拳!各位汽车人加油!(来自微博用户:数据全是槽点)
面子是他们的,工资什么都没有。
增速毕竟是好事,我好奇的翻看了下美国的前三季度增速。
美国在今年第三季度 GDP 按年化季率大涨 33.1%,昨日美国商务部修正以后,增速扩大为 33.4%,比市场预期的 33.1% 要高一些。
是不迷惑了?其实这就是一个计算的准则问题,首先就是美国强启经济。在三季度美国国内疫情依旧很严重的前提下,美国不少州强启经济。这种相对极端的手段,也让美国三季度的经济表现会比二季度好不少。
另外,美国政府数万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也是功不可没,目前美国国债余额已经超过了 27 万亿美元,债务规模在今年迅速扩张。发了这么多钱下去,还是会起到作用。
但实际上是,我国在计算 GDP 增速的时候,是按照同比来计算的,而美国则是按照年化季率进行计算。计算方式存在问题,导致最后的结果也相差甚远。实际美国还处于负增长。
结论:今年全球主要的几个经济体,在经济增长上都有不小的压力,而我国从今年第二季度开始,GDP 同比增速已经转正,全年保持正增长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在这种情况下,今年或将加速我国缩小与美国在经济上面的差距。
目前我国的经济总量还位于世界第二,没有超越美国。普遍的机构都预测,在 2028 年开始,我国将超越美国达到经济总量 NO.1。
而我国的增量,还是制造业为先,尤其近期在压铸,设备制造,机加工等制造业的复苏,新能源和医疗等行业从股票基金的走势看出前半年的增长到近期的疲软,是受了实际的发展所计划性下调。重工业,基建,金属等行业也均处于稳定的小范围回落。南方的限电和出口的外贸限制条件下,仍然稳定的增长,实属不易。
民生相关,代表作为猪肉的大幅度下调,目前 8 元每斤的价格,比一年前的 24 元,甚至逼近 30 元的价格可谓下降不少,后期有望进行相应反弹,在年度最后一个季度,民生消费板块会进行增长。
说明中国经济基础扎实,经济前景越加向好,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幸福指数也越来越高。
作为全球最大制造国,全球各国都需要依赖中国制造,由于疫情的影响,越南、印度等地的制造业产能大幅缩减,欧美等市场的采购商不得不从中国大举进口,由此出口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近三个月中国的进出口增速都保持在 20% 以上,增长强劲。
在经济发展强劲的同时,CPI 却保持低位,CPI 为 0.6%,猪肉价格较前两年大幅回落,目前市场销售的猪肉只要 12 元每斤,相比起之前猪肉价格高达 30 元明显回落,市民的支出下降,生活水平却向好发展,值得称颂。
中国现在关键是减少贫富差距,加强财富第二次、第三次分配。减少资产性收益,否则很有可能人均 GDP 会下降(社会动荡,目前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基尼系数超过 61 还保持和平的大国),或者停滞不前。
内循环首要是财富分配平均,否则老百姓哪来的钱消费?
结合股市来说,详细解读在最后一个部分,如果不关注股市的朋友,可以直接跳到后面第二部分部分看。
**※ 重点说明:**本号的所有文章仅限于交流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菜头的文字充满了情绪、主观判断和偏见,请大家多独立思考,不要盲目跟风,谨慎投资。
* 菜头只负责找好公司,胖瘦需你自个儿定!(不荐股,不代客理财,除专栏分享日记外无任何收费群,请悉知)
截止收盘,上证指数跌幅最下,只小幅下跌 0.12%,沪深 300 指数继续领跌。
主要指数今年的涨跌幅如下:
今天两市上涨 2715 只股票,下跌 1657 只,113 只平盘。
除新旧能源板块一枝独秀外,其他主要板块权重股均在下跌,北向资金净流出 80 亿元。
重点跟踪涨幅前十:
跌幅前十:
白酒受到税改消息的影响,以及美洲基金 - 欧洲太平洋成长基金减持茅台的影响(截至 9 月底持有贵州茅台 582.32 万股),大幅下跌。
茅台和宁德时代,形成了跷跷板效应,真茅干不过假茅。
不要试图去追热点,一天一个变化,以不变应万变,可能是当前最好的选择。
有钱就在股价低位的时候多收集点股权,或者等待更好的机会,都是非常好的投资习惯。
下面是 9 月份经济的核心数据:
其中,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数据:
大家期待的三驾马车的固定资产投资部分,第四季度加速可能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房地产开发增速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同步:
所以从数据看来,市场对于房地产增速的悲观预期有些过度反应,反而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社会零售总额两个数据的增速,不容乐观。
最后:
看红色的部分,因此,大家也不要抱怨 996 了,全国人民都差不多。
菜头个人总结:
❶ 短期走势,无法预测,继续坚定持有好公司,有钱就低位补点仓,没钱就躺平。
❷ 不追高,当然,新能源半导体这些板块,短期看每一次回撤可能都是下一次上涨的底部,直到这个故事走完。这就好比博傻游戏,无论是好公司还是坏公司,只要你不是接最后一棒,理论上都能赚钱,但是接最后一棒的人,会把前面的人赚的钱加倍吐出来。
愿赌服输,没有对错,自己选择自己负责。
❸ 白酒我个人继续看好,尤其是几大龙头,税改与否不影响其定价权,当前的确定性优质资产,不多,资金需要出口,这个不明细讲了。
当然,价位合理也很重要,不追高,等待更好的机会,是菜头一贯的投资原则。
❹ 化工会下一阶段为面临需求减缓和资源高涨的双重压力,很多公司业绩不太乐观,注意拐点。
❺ 有业绩支撑的半导体公司,比如晶盛机电这类公司,未来有可能会持续保持估值高位运行,如果行业景气度持续,这些公司依然可以保持 50% 左右的速度增长,估值不变的情况下,股价可能会同步上涨。风险是景气度反转的时候可能面临双杀的问题。
全文完。
如果本文对你有所启发,就双击屏幕为菜头点个赞吧,感谢!
以上是菜头个人的分析和总结。
最近行情比较撕裂,整个市场动荡加剧,怎么通过简单的方法初步筛选优秀的公司,尽量避免踩雷变得血本无归,是在动荡行情里非常重要的事情。
其中,一个是选股思路,一个是抄作业的方法,渔和鱼都有了,通过筛选,大概率会过滤掉大部分的垃圾公司。
投资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不懂的公司不投。
1、投资上有什么疑惑,可以关注公众号 “菜头日记” 直接在文章下面留言,能力范围内的,菜头会用心解答。
2、留言的时候,不要问” 有什么股票推荐的,菜头不荐股,请直接留下完整问题,菜头会集中时间解答。
以上为菜头的个人思考和总结,不构成任何操作建议,请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获取属于你自个儿那份成长和认知。
我每天都会写深度分析,希望大家点赞评论,欢迎关注。
[1] 如何获得超低费率的股票(场内基金)开户
[2]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嗯 ,好像没写扣除汇率因素以及,原材料涨价因素。本人一直是悲观的理想主义者,其实今年的经济指标看不看都不会好看,因为一个国家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它在金融链条上的地位,货币发型国家,享有世界资源约束权,而世界制造大拿享有老大给予的某些权利,不论你喜不喜欢你都得受着。
明年第四季度出来一样不会乐观,这种情况还会持续下去,不要低估中央对于经济结构改革的决心,现在是改革还有活路,不改革未来死路一条。美国制造业回流不是假话,不管怎么调侃,未来美国势必会把很多核心技术的垄断者都集合在自己手里,对外部的压力是会持续加大的。如果没有今年的原材料涨价这一波收割,那我们肯定赚大钱了,但是原材料涨价,吃的又给人吐回去了。
所以煤炭和电价必涨无疑,之前已经说了电价不涨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接了那么多的单子,不干是不可能的,即便是从大环境来说干的约多浪费的资源越多,回头只需要美元编织就能把钱再刮回去。赚钱的是个人企业,受损的是国家。
基于电价是工业必需品那么相当于未来的冶金行业势必要开始专型升级了,所以未来的钢铁和金属原材料涨价也是必然的,这会推动整个市场价格的上升,造成的结果就是市场价格的通胀逾期行成,这时候再放水一波,那就是完美的骚操作,可能到时候股市得飞上天。
然而未了防止这种小儿科的骚操作,未来的操作几乎可以说是相当科幻了,在涨价去库存的套路出来了之后,以及险彰显跌的操作下,我对于市场的看法就是基本上看不懂了!
ppi 涨 cpi 跟不上的情况下,说明要么产品挤压,要么就是消费群体不是中国人,那么外国人疫情控制下去之后,这些制造业的单子少的可怜要跳楼的时候,cpi 何去何从。
所以未来肯定有更多行业要被拉来填坑了。至于是谁,那就看谁命不好了。
不乐观
经济圈普遍的不乐观,认为我们有滑向深渊的趋势。
能不能爬起来又或者接着向下滑,主要看政府愿不愿意开闸。当然开闸的代价是沉重的,经历一两次严重的经济危机对中国未必不是好事。
不过大概率,开闸只是时间问题。
全球性的滞胀是很明显的,中国没有独善其身的可能性。
我个人倾向于全球一起经历经济危机,挤掉水分和金融泡沫,否则等待我们的是永无止境的滞胀。
“赢麻了”
“我工资涨了吗?”
“假的”
“感恩”
四大 naotan 言论。
谢谢邀请!
我也不大明白,明明是很多行业和人都在抱怨这两年不好做。
好多工厂和商店都在关门。
还有好多失业的,同时还不断的有很多地区封城,然而结果就是生产总值在不断增加!
当然很多干的热火朝天的,很多开门营业的,更多的地区是正常营业的。
但是依然对生产总值增加如此之多,感到震惊。
那么是不是这个衡量的器具出了问题了啊?
在现在的情况下,我并不认为这是什么好事。
不过好消息是,今年几乎全国都在控制房价,甚至多地还在降价,开建的房产项目增加并不是特别多,依然取得了如此成绩,可见发展是向好的。
GDP 增长部分小于前一千位富豪财富增长所以很多人工资并没有涨甚至是下降的。所以让许多人感觉不到。
我看到的高赞是这么认为的
我实际体验的就业是这样的
论赢字的 365 种写法
有一说一,GDP 没意思,特别是对现在的中国来说,因为国家强大这是一个大部分人都已经认知到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更能反应发展!
GDP 每个月,每个季度,每年都在涨,可为什么工资还是在原地踏步?
两年平均在 5 的水平
央行要出手了吧
第三季度偏低,有点难看。连正常的速度 6% 都差的远。
去年疫情影响,第三季度同比增长 4.9%。今年经过一年恢复,特别是长时间出口火爆的出口拉动下,总体依然如此低。难怪厂家顶着那么高的成本都不敢涨价,cpi 那么低。
疫情的影响,房地产的影响,比想象中的大。
细看工业增速,除了出口企业,大家日子都不好过。
按人民币计价,今年 9 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 3.53 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 15.4%。其中,出口 1.98 万亿元,同比增长 19.9%;进口 1.55 万亿元,同比增长 10.1%;
即使那么低的增速,恐怕大部分还是出口带动的吧?
出口是个亮点,目前来说,第四季度到明年上半年出口应该还是保持高速增长。
十月份解决电煤问题以后,四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应该会比 3.1% 要高。
疫情常态化管理具体怎么管,还很难办,比如这一波多点散发又出来了。
但是真正的大问题是国内消费十分疲软,并且有逐渐恶化的趋势,怎么办?
我认为出路还是在房产税,更多的房产税,更少的土地财政,把房价降下来,让老百姓兜里有钱。
有些人想着国家会稳增长的真是想多了,最近这些动作哪有一点想稳增长的样子,年初就定下 6% 的目标明显已经不再看重增长了,留着空间给国内改革。这也算件好事,至少说明政策是连续性的,改革的人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在全球经济仍未回到疫情之前的背景下,我国前三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能够达到这样的增长数据,也是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这样的增长速度无疑是非常高的,代表着我国的经济产业仍旧具备很强的活力,从目前的全球经济状况来看,无疑是十分优秀的。
跟我三个月前估算的越来越接近了。
我默默看了看自己的衣食住行。一年只买了一件裤子,美团点最便宜的快餐,住在合租房里,每天地铁上下班,星期天最大的娱乐就是打一天游戏……
看到 GDP 增长这么多,我决定明年早上买 3 个包子吃!
数据非常清晰
1、相比去年疫情,今年经济明显好于去年,说明抗疫有效,经济从疫情低谷逐渐复原。
2、今年一二三季度,同比越来越低,一季不如一季,说明今年的年初很猛,之后逐渐有些不行。
3、三季度因为众所周知的限电等问题,经济数据不可能很好。坊间甚至有观点认为三季度是谷底。
关于中国当下经济形势:1、三季度 gdp 增速两年平均只有 4.9%,超预期下滑,这一点连胡锡进都没法否认了。不过除了重复一些 “调控手段充足,搞基建” 的老调子,他说不出什么新花样,也无视了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困境。2、经济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内需不足和以房地产行业为代表投资大幅下降(投资下降源于严格的房地产政策,严厉的房地产政策是为了控制积累的房地产泡沫,本质原因不是因为大家不想买房,而是买不起房。)3、现在经济增速很大程度上靠出口支撑,国外工业产能被疫情限制的情况将会很快结束,因此出口增速不可持续,所以预计经济会继续下滑。4、美元超发导致世界大通胀,中国面临“输入性通胀风险”,ppi 和 cpi 剪刀差极具增大,损害第二产业。同时通胀向消费端传导的风险一直存在。
总结一句:好日子还在后头
2020 年 GDP 增速 2.3 %
如果按照疫情前增速( 2019 年 6.1% )增速来看,两年复合增速应该是
如果需要两年复合增长率不降低,今年的增长速度应该是
现在看来,第四季度如果再给力点,拉平两年复合增长率是完全有可能的。
但是中央政府今年定的 GDP 目标是 6%。
注意,不是两年平均增长 6%。而是今年增长 6%。
也就是说,如果算两年复合增长,两年复合增长的目标则是:
8.438 %
也就是说,即使第四季度无增长甚至负增长,也能妥妥完成目标 GDP。
所以今年年底说不定会有影响 GDP 的大事发生。
有钱人暴涨 200%,底层人同比增长 - 10%
正常,没有南京那一大波,应该在 5.2-5.5 之间,和预测差不多。
去年 14 万亿美元,今年突破 17 万亿,有希望!
823131/6.4*(4/3)=17.1
一年增长一个英国,又一年增长澳袋 + 加麻大 + 纽西兰,快得很!
盎格鲁狼鼠同窝又如何?
咱也略微涨了点工资,美滋滋!
干!
实话实说,我觉得这个数据不好。
别说赢了,向好。
也不用掩饰。是怎样就是怎样。确实下滑了。
就是这样。
别的不说,只说三季度经济增速 4.9%,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总量第二被美国盯着的发展中国家,很危险!
4.9% 很危险,已经低于经济潜在增速了,9.8% 的名义增速里一半是涨价,下个季度就要超过实际增长幅度了(实际增速继续下探,ppi 很难缓解,有点智障了,md)。
四季度大概率 4.5% 以下,这个增速意味着,15 年不能翻一番,这个问题可就大了。
能源危机影响下
鸡蛋涨个三毛钱,啥都有了。
当统计局的数据和个人体验不一致的时候,一定是个人体验错了。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发布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显示,2021 年前三季度,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率中间价为 6.4714,资料来源如图:
现在前三季度 GDP 是 823131 亿,如果换算成全年美元汇率,如下:
823131/3×4/6.4714=169593 亿美元
与此同时,IMF 预测美国 2021 年全年 GDP 为 22.94 万亿美元
那么 2021 年中国与美国的 GDP 之比为 73.93%
对比 2020 年,中国 2020 年 GSP 为 14.73 万亿美元,美国 GDP 负增长 3.5%,为 20.93 万亿,中国 gdp 占美国比例提高到 70.38%,历史上首次超过 70%。也就是说我们今年的占比会进一步提高,连续两年对美七成。
历史上看,近代唯一曾经如此接近美国的是日本(苏联没有官方 GDP 统计,略)
日本历年 GDP 统计
美国历年 GDP 统计
日本与美国 GDP 差距最近的时候发生在泡沫最高峰的 1993 到 1995 年,这三年中日本与美国的 GDP 百分比分别为
66.26
68.59
72.59
也就是说,按历史统计数据来看,**今年中国与美国的 GDP 占比很可能就将超过日本泡沫经济巅峰时期与美国的 GDP 占比。**这可以算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中国成为二战以来经济实力最接近美国的国家,并且很有希望继续刷新这个记录。
此外,日本与美国如此接近时,其实已经被美国打压十几年了,而且已经是泡沫破裂的前夜。彼时美国正值第三次科技革命红利大爆发的前夜。
而今天的中国仍然有强大的后劲,且中美大规模冲突才开始三四年,双方都面临大量内外结构性困难,但疫情这种黑天鹅事件的冲击明显带给美国的压力更大。下一次科技革命何时到来还遥遥无期。
总体来看,中美博弈前景难料,但至少中国相比于同时期的日本拥有巨大的优势和更好的前景。
再接再励
但是也不要骄傲。从绝对数字来看,中国和美国的 GDP 差距仍然有 5.9 万亿美元。
这是什么情况呢?2020 年 GDP 世界第三的日本,GDP 为 5 万亿美元出头(日本 GDP 停滞多年,可以认为日本 2020 年 GDP 就是 2021 年 GDP)。
也就是,2021 年,中国 GDP + 日本 GDP < 美国 GDP
并且中国与日本之和,和美国还差了近 9000 亿美元!
这个数字是什么级别呢,9000 亿美元在 2020 年放全球能排第 18 名,相当于荷兰全国 GDP。
任重道远啊
-—- 补充 —–
有评论提到了平均数,那接下来对人均 GDP 分析下。
根据几个月前发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 2021 年总人口数量为 141178 万人,即约 14.12 亿。代入上述 GDP 总数得到 2021 年预计人均 GDP:
169595/141178≈1.2 万美元
这同样也是一个有史以来的新高了,让我们拿出 2020 年全球经济体人均 GDP 排行(是经济体不是国家,所以港澳台和大陆是分开算的):
2020 年,中国大陆人均 GDP 在 190 多个经济体中排在第 63。
由于目前全球都被疫情折磨得萎靡不振,我们大概可以认为世界各国 2021 年的样子相比 2020 年不会有什么长进。毕竟不是谁都是控制住了疫情的那个,也不是谁都是可以靠印钞机开挂的那个(不是针对任何国家啊)。
中国的 GDP 相当于一年之内从人均 1 万美元跳到了人均 1.2 万美元。看起来进步很大,但排名只上升了 2 位,踹下去塞舌尔和哥斯达黎加这两个小不点(相信评论区的小伙伴没几个知道这俩国家是谁。没关系,不用知道,都是靠第三产业混饭吃的巴掌大的小国)。但是不能光这么看,从另一方面讲,这意味着中国和以下一大票人均一万上下的国家彻底拉开了一个档次的差距(极大可能是永远超越):
俄罗斯(拜拜了,老大哥,我们不会忘记你的)
马来西亚(曾经国人心目中高大上的新马泰从此只剩一个新)
马尔代夫(热带天堂被疫情打击得不轻,但疫情恢复也不可能再追上中国了)
保加利亚(虽然大家不一定看得上,但人家好歹是个正经的中等规模的东欧国家,而且不像一票前南斯拉夫国家那样经历过战乱,保加利亚可一直是平稳发展的)
土耳其和墨西哥就不说了,人均 GDP 如今只有咱七成的辣鸡,预计未来几十年都只能稳坐在知乎 ER 的鄙视名单里了
这样虽然排名提升不多,但也算一年之内就往上升了一个档次。还是值得庆贺的。
这个区间(人均 1.2 万到 1.4 万美元)国家分布比较稀疏,基本都是些微小国家。再往上,就是人均 GDP 1.5 万美元这个档次了,在这里等着我们的主要是在欧洲排名靠后的东欧国家,我们比较熟悉的是波兰和匈牙利。这里将是我们的下一个台阶。
所以,下一步的目标,向人均 1.5 万美元进发!努力追上前东欧国家,最终获得以下称号:
称号:共产主义之冠!
目标:达成成就 ” 在所有原属于苏东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中人均 GDP 最高”(大雾)
达成后解锁新任务:成为新的全球共产主义领袖,复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大雾)
哈哈,开玩笑的,总之,祝祖国未来和人民的未来都越来越好。
国内生产越来越多,国内消费越来越少,剩下的去哪了?
默认和最新排序是两个世界
出口那么多用廉价劳动力生产的廉价商品
带来了什么经济效益?
供给侧改革搞了这么多年
还没搞明白什么才是结构优化的方向吗?
在中国,3000-5000 就能找一堆劳动力
我优化泥蚂的结构呢
随便干点代工厂,做最低级 lowb 的东西
放到 pdd 照样赚钱
那些需要时间周期去沉淀和创新的小微企业
要么被劣币驱逐
要么被寡头垄断
产能在提升是好事
但泥蚂的居民资产提升了没?
辛辛苦苦劳动
增长的只有年龄和血压
这不是大部分劳动人民的写照?
作为工人阶级领导的政体
工人分到合理的果实了吗?
别再天天打鸡血了
我都成血人
简而言之:
1、前三季度业绩同比小幅下滑,无碍,因为在去年业绩暴发性增长的高基数之上的;
2、三季度单季业绩环比二季度增长的,说明公司原有产品仍有市场并有新增利润,比如今年新上线的不可思议迷宫和地下城堡 2 以及问道安卓版;
3、全年每股收益约 8.5 元,市盈率 25 倍,几乎相当现在新股发行市盈率 22.9 倍,也就是说,现价等于申购新股;
4、券商和公、私募基金开始买入,十大流通股东里有他们的身影。另外,借此机会,再与大家交流一个选股密诀,即上市公司的市值必须与公司净利润总额相匹配,净利润总额须占市值 1%以上且越多越好。按照这个标准,吉比特占比远高于贵州茅台。
综上所述,上市公司的股价涨与跌,有时候不一定由基本面左右,而是由控盘主力决定的。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基本面好的,不会永远不涨的,套用一句时髦的话,就是只会缺席不会迟到的。
赢麻了
关于这件事,其实一直存在一个疑点,我们前三季度的 GDP 数据都出来了:
第一季度 GDP 同比增长 18.3%
第二季度 GDP 同比增长 7.9%
第三季度 GDP 同比增长 4.9%
可是我们全年的 GDP 目标只有 6%,为什么要定这么低?很多人说第四季度有春节前的返工潮,很多工厂和农民工提前放假了,也可能会出现疫情反弹,但前三季度数据摆在那里,基本可以认为第四季度只要不负增长,完成 6% 的目标实在是太轻松了。
我在年初就写了一篇回答,预测了中国 2021 年的 GDP 数据的八种可能性,其中最糟糕的情况下,GDP 增速将会在 6.4% 左右,最乐观会超过 10%,正常是 8.4%。
互联网还有记忆,大家可以去看下:
当时有很多人嘲讽我过于乐观,说国内的经济砖家都是腊鸡,盲目自信之类巴拉巴拉,结果证明除了猪肉价格长期维持在 10 元以下这一条我判断失误了,其他的基本全中,比特币今年也发生过雪崩,虽然现在涨起来了,但是亏钱的人肯定不少。
既然不管怎么看 6% 的目标都不可思议,那为什么还要这样定?
我说一下我的几点看法:
1. 对反垄断可能造成的影响预估过于严重。
2. 对打击教育培训行业、整顿游戏行业造成的损失做好了充足准备。
3. 对某些房地厂企业暴雷可能造成的影响有了心理准备。
4. 对疫情的判断比较悲观,认为想在全年做到不大规模扩散难度高。
这是我可以肯定的几点因素,另外还有三个未知的因素,我大胆猜测下,大家也可以发挥想象:
1. 对中美关系的预判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毕竟去年美国大选,美国最高将领米利都要承诺开战必通知了,这说明当时形势确实很紧张,高层做好了最糟糕的打算。
2. 东南方和西南方的频繁挑衅,我国也做好了应对准备,不排除有列入详细计划的可能性,所以提前做好了牺牲经济数据的准备。
3. 也许是东南亚和印度过于拉跨?海外经济迟迟不能复苏,导致我国外贸订单没有出现巨大幅度的下滑,一定程度上抬高了经济数据。
现在第四季度还没过完,但从当前的经济表现来看,我国今年 GDP 增速高于 6% 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如果不是年初的目标过于保守,那说明现在这个世界线发生的事情比我们预计中要好不少。
教大家回答知乎的宏观问题。
思路 1 宏观转微观:回答 “你幸福吗”、“我不幸福”、“看看身边”、“看看国内的 xx 事件吧” 等即可。总之,以 “我”、“身边人”、“身边事” 为核心,突出小人物在这个国家的悲哀。
思路 2 国际润润法:任选美、日、韩、北欧等其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优点回答即可。
思路 3 怀疑一切法:回答 “假数据”、“你信吗”、“有水分” 均可。加 “飙泪笑” 表情效果更佳。
思路 4 人均法:正向数据直接人均后立即可获得负面数据。回答人均数据即可。
思路 5 转移话题法:任选 “996”、“物价高(房价、猪肉价)”、“收入低” 一个回答即可。“猪肉价”猪肉贵的时候可选,现在不行。
思路 6.1 直接感恩法:不管三七二十一,答 “感恩” 即可。加 “感叹号”、“就完事了” 效果更佳。
思路 6.2 直接赢法:不管三七二十一,答 “赢” 即可。加 “感叹号”、“就完事了”、“麻了” 效果更佳。
之前谁说,千万教培行业从业人员失业会影响就业率,被现实打脸了吧。事实证明:让你们失业可以促进就业率……
赢麻了,感恩
为什么散户搞不过大户
因为散户不信数据,大户信
同比是同去年比么?个人觉得国内生产总值没有什么可比性。可比的是周边人们的整体消费情况。如果都能赚敢花,那说明经济形势不错。能赚不敢花,不能赚不敢花,不能赚敢花,这都是不正常的。现在周边大多数人的状态是不能赚不敢花,花钱的窟窿太多,赚的少。
其实这个数字不算好,但是由于大家早有预期,好像显得这个数字还可以、我更关心的是,我们 GDP 增长率是不是就此进入了 4 时代, 这是需要观察的,只能说,全方面追赶美国的道路,并不平坦,美国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打法,我们的未来叶并不一帆风顺。
很喜欢
的回答:“冷暖自知,无需数据”。
自己过得怎么样自己不清楚吗?你敢消费了吗?日子过得咋样心里没数吗?
记得之前统计今年国庆期间的消费数据,好像还不如 2019 年(这个存疑,具体细节不太记得了,反正是并不好)。况且数据是给别人看的,日子过得才是自己的。
根据目前国内外的形势…… 勒紧裤腰带,共克时艰吧。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今年的恶性事件比原来多了很多?估计今年的犯罪率……
说明捣毁千亿产业对账面上一点影响都没有……
数据还是很好看的。
最近在翻上市公司三季报,大部分公司的表现,和 GDP 的增速基本匹配。
宏观来看,三季度增速下降,让很多人觉得后劲不足。
但是,微观角度,具体到某一家上市公司,你会发现它 2020 年三季报是反弹式暴涨的,这就意味着 2021 年三季度的同比对比基数相对要好。
就像最近比较火的通策医疗,去年上半年都憋在家里不去看牙,三季度的时候纷纷出来拔牙了,业绩飙升。
所以 2021 年三季度的增幅放缓,这是非常正常的。
意料之中的情况。
年初的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设定 2021 年的 GDP 增长目标本来就是 6% 以上。
一是疫情仍在继续,谁也不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今年中间有些小风波,但总体上还算平稳,不过因为疫情,暑期的旅游、消费市场也受到了很大影响。
二是趁着去年低基数的机会把产业结构调整的更合理一些,顺便房住不炒打打房价,这对后面的进一步发展还是有点作用的,关键是这个时间调整影响比正常时期小得多,毕竟仍然能保持 6 以上的增长,大家也没太多的话说。
三是世界经济基本面本来就不好,期望在这种情势下独善其身,也不太现实。
去年中美 gdp 之比大概 7 点几比 10,今年应该 8 点几比 10,gdp 超美国五年内一定可以实现,届时我国将是世界第一经济体,这个第一起码可以维持 70 年(相关论文不贴了)。
知乎上大家一看 gdp 一高肯定又要吐槽人均呢?实在不行就吐槽其他软实力方面。但事实上除了今年上过知乎热榜的大厂白菜涨薪(越百分之 30)四大涨起薪(约百分之 10)公务员涨薪,优于业绩增长各种艺人销售 pm 涨薪等,生活中我见到的各行各业从业者都涨薪了,更别提各种城市软实力也大幅提升,上海普拉达菜市场世界首个非日本地区高达,北京环球影城,米其林餐厅更多等等,实现了十来年前的经济高增长同时也实现这几年发展成国真正惠及于民的双结合。
想想十年前社会上经常诟病的看病难看病贵行政办事踢皮球算你狠(如今猪肉五六块钱了)上学难等等问题都随着经济发展被解决了,精致写字楼网红楼盘取缔老破小,口袋公园艺术园区取代污染工厂,人民资产倍增,重大灾害预防处理能力提升,人均寿命不断提升甚至提升速度比现实时间还快,科技高水平论文不断涌现学生压力减少自由发展。。。但目前确实还有不少社会问题,诸如老龄化,境外势力渗透,发展不平衡,资源不平衡等问题,不过随着经济继续发展小城市乡镇消亡大城市扩容这些问题都能解决,届时人人都能财务自由,人人都能自由选择自由发展,天下大同的社会就能实现,历史这次真正的实现终结,只是因为人类千万年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一个生产力与物质高度发达的时代,历史不会是福山所言终结于资本主义,而是终结于不为物质困扰的终极理想共产。
所以我经常提一些问题其实并不是钓鱼,比如前几年经济下降了为啥大家越过越好等,其实真是对真实世界的写照,不过人心本贪总想更多更好,见不得别人说自己好,欲望无止境,不过随着人口素质提升,生产力继续进步,这样的声音也会少了,届时我希望少些消极否定,少些奶人自黑,少些哭穷装惨,少些凡尔赛,真正的自信,承认自己真的好,真的香。所以我在知乎上从来不咋说医生穷,也反感程序员金融律师哭惨,这就是自信。
盘面看上去欣欣向荣。个中的苦,只有自己知道。
看到各位回答我再一次沸腾了,我还以为在下大棋呢,没想到经济完全符合预期这个答案。
原来只有死掉的企业在乱喊乱叫,不叫的企业都在默默赚钱。。。
按知乎 er 的话说:
生活肉眼可见变好了。
公务员涨薪了,毕业生 40 万都算白菜价了。
各大龙头企业营收暴增。
至于那些落后产能和小微企业,你们活该被淘汰。
没工作??呵呵,灵活就业懂不懂?
我在之前的回答或者评论里面说过
目前的状态时经济扎马步,增速不重要,稳最重要
我还说过,恒大死不死,怎么死,也不重要,甚至于恒大加融创一起死,无伤大雅
我为什么这么有信心呢?
因为碳中和保证了能源供应的利润水平,共同富裕保障社会底层吃穿用度。
最坏的情况还有沉淀了几十万亿的乡村建设来迎接着陆。
所以请务必记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超额利润必须要回归到国库重新分配。
某种意义上来讲,疫情给了一个经济刹车和戳破房地产脓包以及产业升级的机会。
我更想说的一点是,很多小作坊偷民用电用于生产的那种产值,是不计入 GDP 的,所以很多时候从数字上看没那么好看,但从实际上,除开收强烈冲击的行业(如养猪),其他人的生活跟以前没什么两样,甚至过得更好。北上广深高位接盘的人不参与讨论,明知道房产泡沫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买房,只能说这些人认为风险可承担。
各位的工资同比增长 10% 了吗?
你确定涨的不是物价? 我平常十元能吃到的面老板说已经做不下去了,结果最便宜的都要 13 块,一直就会说同比增长,能不能先把通胀数据一块拿出来说话?
免责声明: 1. 本人是文盲,以上内容文字均不认识,也看不懂是什么意思(包括但不限于对以上之内容的识别、阅读、理解、分析、记忆等等)。 2. 本人过去、现在以及将来都不认识楼主及楼主所述当事人,且自古以来与该相对人无利益关系。 3. 本人昨天、今天以及明天都没有或者不准备去主贴所述地点。楼主表述之事与本人无关。本着 “看贴(虽然看不懂)回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 的原则敲击键盘,从而为 “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民生” 作出贡献,进而使社会 more and more 和谐,甚至促进世界 much and much 大同,做到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4. 本人在此留言(包括但不限于汉字、拼音、拉丁字母、斯拉夫字母,日语假名,阿拉伯字母,单词、句子、图片、影像、录音,以及前述之各种任意组合等等)均为随意敲击键盘所出,用于检验本人电脑键盘录入、屏幕显示的机械、光电性能,并不代表本人局部或全部同意、支持或者反对楼主观点。如需要详查请直接与键盘发明者及生产厂商法人代表联系。 5. 人生有风险,上网需谨慎。本回贴不暗示、鼓励、支持或映射读者作出生活方式、工作态度、婚姻交友、股票债券买卖、子女教育的积极或消极判断。未成年人请在监护人陪同下阅读本贴。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者,请立即关闭网页,并用 20%高锰酸钾+75%乙醇对键盘、硬盘、电压插座、显示器、鼠标、cpu 进行灌溉消毒。 6. 如本人留言违反国家有关法律,请网络管理员及时删除本人跟贴。 7. 因删贴不及时所产生的任何法律(包括宪法,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剑法、拳法、脚法、指法、民法,刑法,书法,公检法,基本法,劳动法,婚姻法,输入法,没办法,国际法,今日说法,吸星大法,与台湾关系法及文中涉及或可能涉及以及未涉及之法,各地治安管理条例)纠纷或责任本人概不负责。 8. 本人谢绝任何跨省追捕行为。确因不抓不足以平民愤,或不抓就领不到薪水养家户口的公职人员,建议携带工作证、身份证、结婚证 / 离婚证、独生子女证、健康证、暂住证、毕业证、边防证、县以上政府机关出具的介绍信温情操作。抓捕按照以下排序倒序:楼主、原作者以及网络管理员以及网络运行商、电信运营商、电力供应商、电脑生产销售商。 9、本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归本人所有。
太亮眼了。
九月消费增速 4.3%,相对于八月强势反弹。
更重要的是,地产依然保持了强劲的韧性。
各种政策大棒加持下,
1-9 月,商品房销售额同比增长 16.6%,和每一年一样,远高于 GDP 增速。
人民有钱买房,说明大家都有钱了,可喜可贺。
高得离谱的水平
说实话我早就接受了从 8% 到 6% 一路减速的设定,疫情后动则两位数的增速让我梦回世纪初。
果然,这种话题下只有按时间顺序观看的评论才足够真实,其他都是一群 “永远赢麻了的” 靠流量吃饭的货,专写好听的
每次公布类似的增长结果我都问自己:我的工资跟着涨了吗?我的购买力跟着涨了吗?
如果没有的话,那说明我拖了国家伟大复兴的后腿,我很羞愧。
次次如此 这次也一样。
毫无疑问,就是滞涨!
由于去年是疫情,所以 GDP 两年合起来看。到了三季度,两年平均增速只有 4.9% 了,拐头向下,远远低于疫情前的水平,相当于再下了一个台阶。
而 PPI,也就是上游价格已经涨疯了。之所以还没有传导之 CPI,是因为猪肉价格腰斩,加上居民收入增速下滑,已经跑不赢 GDP 增速了。
在居民债务历史高位,叠加收入增速下滑,自然 CPI 起不来,这点我们和欧美不同,欧美的 CPI 也创了 20 年甚至 40 年新高了。
按照这轮泡沫的发展历程,我预测并总结为:
1、年初认为美国会推动全球通胀,这轮通胀不同之处在于,美国自身的 CPI 将飙升。事实已经证明,美国各种物价指标创 30 年新高。
2、从 6 月开始,全球通胀转入滞涨。全球 PMI 数据开始掉头向下,各国的 GDP 增速开始下滑。
3、泡沫加速赶顶。包括各种大宗商品和股市。
4、资产泡沫崩盘,全球进入大萧条。
最后,大家可以关注公众号额,和知乎内容不重合,凡是关注我的,都发财了。
我是时代之,一个_独立投资人¥心理咨询师,关注金融投资及自我升级,更多干货,欢迎关注公众号 jingji-xinli,或者微信搜索公众号 “时代之”。_
形势不是小好,而是一片大好!
虽然我单位低保确实涨了几十块钱,但是我昨晚去商场大降价扫货时候发现,地下二楼我之前 1 折买裙子的小服装店铺已经无了,被收购铺面变成中式无印良品综合小商店了。
甘蒽郭嘉锤了某些国外快销衣服品牌,让我昨晚买两件秋装才花了 60 块钱,结账时候老板都说我会淘货。
这 4.9 个点里背后是多少人的失业转行,很难说。杭州一个最不缺服装店的地方都在快速地被大品牌兼并。
如果是在岸上,鞋没湿的话,这数据真心让人安慰和鼓舞。
之前打民生牌的那帮人,怕是脸有点受伤,有点痛。没看到进出口数据,真有点替盎格鲁撒克逊人人的万圣节担心啊,不知道那边的鬼够不够。
尽管这是 20 多年来第一次 2 年平均跌破了 6,但是想想 2 年来的风风雨雨,也的确令人唏嘘着放心了。有个感觉,房价似乎快捂不住了,旱的旱死,涝的涝死,就和今年的天气一样一样的。东边卡着房贷脖子不让涨,但你看深圳,杭州,时不时就想露个头。西边托着腚不许坐,就是有人卖房送椅子,馋着你的臀。
政府应该加大力度挽救服务业啊,消费券能不能力度更大一点呢?湖北这边基本上就没有实质优惠哦,消费券 1:2.5,差不多就是 7 折的意思,也就是政府补贴了商家的利润,消费者增加了支出。能不能 1:1?消费者(除了体制内的,大家收入都在减少啊)也损失很大啊。老板日子不好过,各种各样的减薪到处都有,消费者的荷包也瘦骨如柴了。
好日子还在后头,风雨过后,漫天彩虹。大家耐心等着吧。
和我有什么关系呢,工资还是两三千
在一张纸毁掉一个产业后还能同比增长
实属牛逼
??看不懂英文
猫猫不看
一季度 + 18.3%
二季度 + 7.9%
三季度 + 4.9%
趋势已经很明显了。
哪些信息值得关注?这月工资卡里的工资又少了
全球疫情之下还能保持这么高的增长实在是可喜可贺。
房价还能在涨涨也情有可原或者说无可厚非了!
我快穷死了
写的那么清楚了还要问?你是不是很闲?
工资没涨,菜什么的涨的没样了
好事,狂欢
四季度应该能回升一点,百分 5 以上吧,全年百分 8.5 差不多
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发展,主要宏观指标总体处于合理区间,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国际收支保持平衡,经济结构调整优化,质量效益稳步提升,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保持了稳定恢复的态势。进入三季度以后,国内外风险挑战增多,全球疫情扩散蔓延,世界经济恢复势头有所放缓,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国内部分地区受到疫情、汛情的多重冲击,经济转型调整压力有所显现。面对复杂局面,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力有效实施宏观政策,国民经济保持了恢复态势。主要宏观指标处于合理区间,就业基本稳定,民生继续改善,结构调整稳步推进,质量效益持续提升,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季度,工业产能利用率为 77.1%,处于近年同期较好水平。企业资产负债率下降,8 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 56.4%,同比下降 0.4 个百分点,企业营收成本下降,1-8 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同比减少 0.65 元。补短板成效明显,前三季度,教育、卫生投资同比分别增长 10.4% 和 31.4%,快于全部投资增长。二是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我国进出口贸易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前三季度,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 22.7%。利用外资持续增加,1-8 月份,我国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 22.3%。共建 “一带一路” 稳步推进,前三季度,我国对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了 23.4%;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万列,同比增长 29%。三是新动能快速成长。创新投入不断增加,绿色低碳智能产品不断涌现。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 172.5% 和 57.8%。信息技术广泛渗透,网上直播带货、平台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兴起。前三季度,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 15.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 23.6%。
近期全国多地出现了限电限产情况,有企业和行业协会表示生产和出口都受到比较大的影响,许多机构也随之下调了今年的经济增速预期。如何评估限电限产对经济增速的具体影响?
今年以来,国际能源价格大幅上涨,煤炭、天然气、原油价格也屡创新高,国内电力和煤炭供应偏紧,多种因素导致近期部分地方出现了限电现象,对正常的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对此,中央高度重视,近期国务院常务会对进一步做好能源的生产供应工作作出了部署和安排,相关部门积极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迅速出台了一系列改革和保供稳价措施。随着相关措施的逐步落地见效,煤炭、电力供应偏紧的状况将会得到缓解,对经济运行的制约也会降低。从 9 月份情况看,电力生产增速也有所加快。总的看,能源供应偏紧是阶段性的,对经济的影响是可控的。
今年以来,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国内经济恢复需求扩大以及部分产品供应偏紧等多重因素影响,PPI 涨幅整体呈扩大趋势。前三季度,PPI 同比上涨 6.7%,比上半年扩大了 1.5 个百分点。从主要的特点看,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是推动 PPI 上涨的主要因素。前三季度,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了 8.9%,比上半年扩大 2.1 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同比上涨 0.2%,比上半年扩大 0.1 个百分点。从行业看,石化、煤炭、金属价格上涨的影响比较大。受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影响,国内石化相关行业涨幅较高。前三季度涨幅普遍在 10%-30% 左右,比上半年都有所扩大。煤炭、金属等相关行业供给偏紧,价格涨幅相对较高。前三季度,煤炭相关行业同比上涨幅度超过 30%,钢铁、有色行业同比上涨幅度超过 20%。
对四季度 PPI 走势以及大宗商品价格怎么看?
从近期看,由于国际能源价格持续上涨,国内部分原材料供应偏紧,PPI 有可能还会高位运行。但是从中长期看,随着全球能源供给和海运情况逐步改善,国内产品供给增加,PPI 有望逐步回稳。还要看到,面对 PPI 涨幅扩大、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加等情况,相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保供稳价,效果也会逐步显现。从一些领域来看,三季度,钢铁和有色行业价格涨幅比二季度分别回落了 3.3 和 3.8 个百分点。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投资者如果还在前沿端口了解更多资讯的话,也需要有足够的弹药来投资。直达国际做环球期货起家,依托期货技术又拓展港美股境外证券市场,一个账户既可做港美股也可以做外盘期货交易,如果想更多了解港股期货投资的话也可以关注一下直达国际,了解更多全球投资大事件。
风险提示:本文不作为投资建议,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规模以上企业笑嘻嘻,底层小企业个体户心里 mmp
要相信统计局的数据。他们都是久经考验的好同志!
每次这种话题下都一大群赢麻怪、现实怪
阿美莉卡天天枪击案、吸毒一条街、零元购,有妨碍过美帝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军事强国、科研强国的地位了?
第三季度 4.9%
第二季度 7.9%
第一季度 18.3%
今年年增长应该能很轻松地达到 6% 的预期。
经济稳中向好!
在此感谢众多辛勤工作的统计局分析师,感恩国家的安定繁荣。
这盛世如您所愿!
三季度 GDP 数据理解心得:谈未来半年基建方向投资机会
10 月 18 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三季度 GDP 数据: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 823131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9.8%,两年平均增长 5.2%,比上半年两年平均增速回落 0.1 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 18.3%,两年平均增长 5.0%;二季度同比增长 7.9%,两年平均增长 5.5%;三季度同比增长 4.9%,两年平均增长 4.9%,环比增长 0.2%。
这一段数据里面其实蕴藏着非常大的投资机会,今天观澜君就给读者们分享一下我个人的阅读收获,主要讲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 GDP 的构成、现状与预期;二是未来半年的投资机会与操作策略。文中数据来至于国家统计局、财政部、海关总署等权威机构。
GDP,又称国内生产总值。简单来说,GDP = 居民消费 + 政府购买 + 投资 + 净出口。其中净出口 = 出口 - 进口,既贸易差额;政府购买 + 投资,主要用于基础建设投资,这也是 GDP“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说法的来历。
(一)出口
先来看过去三年出口和 GDP 增长的关系。
2018 年,进出口总额 30.50 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 9.7%;贸易差额 2.32 万亿,同比减少 18.60%;GDP 为 91.93 万亿,同比增长 6.6%。
2019 年,进出口总额 31.56 万亿,增长 3.5%;贸易差额 2.91 万亿,增长 25.43%;GDP 为 98.65 万亿,增长 6.1%。
2020 年,进出口总额 32.22 万亿,增长 2.1%;贸易差额 3.64 万亿,增长 25.09%;GDP 为 101.60 万亿,增长 2.3%。
通过数据我们可以发现,2018 年到 2020 年,随着进出口总额增速的放缓,我国 GDP 增速也逐渐放缓,与贸易差额关系不大。
再来看今年和去年 1-9 月份进出口情况。
2020 年 1-9 月,进出口总额 23.11 万亿;2021 年 1-9 月,进出口总额 28.32 万亿,同比增长 22.54%。
前三季度,GDP 为 82.31 万亿,同比增长 9.8%;单季度增速为 4.9%,连续三个季度增速放缓。
可以说,今年贸易增速远大于 GDP 增速,是贸易出大力在拉着 GDP 往前走。
今年因为我国疫情控制较好,工业体系健全,所以获得了大量的外贸订单转移机会。但是我国劳动力成本相对越南、印度等国家是偏高的,随着疫情在全球得到控制,明年贸易增速还能维持吗?等到东南亚疫情解除,我们的进出口总额能维持现有水平已经非常难得了。
很显然,明年 GDP 的稳健增长,进出口是指望不上了。
(二)消费
从消费端看,三季度国民收入总体呈下降状态,四个现象佐证。
**现象一,教培从业者。**8 月份,智联招聘发布《2021 教育培训行业人才市场分析报告》,报告称:随着 “双减” 政策尘埃落定,约四成教培从业者面临转行。之前这类人群都属于中等以上收入者,且数量庞大,短期要转行,收入总体下降是必然。
**现象二,地产从业者。**今年随着国家对房地产调控监管趋严,以深圳为代表的地区,很多地产中介线下门店关闭,大量从业人员离职。此外,房地产上下游产业链景气度也大不如从前,数量庞大的从业人员收入减少是必然。
**现象三,沿海务工人员。**三季度 “双减” 措施加码,各地纷纷限电,导致很多企业停工停产,相关产业工人收入下降。此外,街上很多商铺关门转让,相关从业者收入下降。
**现象四,国庆出游人员。**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10 月 1 日至 7 日,全国国内旅游出游 5.15 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减少 1.5%,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前同期的 70.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 3890.61 亿元,同比减少 4.7%,恢复至疫前同期的 59.9%。归纳起来,出游人数不如去年,人均消费同比更低,因为缺钱。
消费人群收入下降,兜里没钱,自然会出现消费疲软的问题。
从生产端看,三季度消费行业艰难度日,三组数据佐证。
**数据一,价格涨不了。**国家统计局 10 月 14 日发布 9 月 CPI 数据,在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 0.7% 的情况下,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下降 2.8%,环比下降 0.4%。
**数据二,利润上不去。**国家统计局 9 月份发布,1—8 月份,在 41 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7 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 个行业扭亏为盈,1 个行业持平,2 个行业下降。其中,汽车制造业增长 5.5%,纺织业增长 2.3%,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 4.0%。可以说,消费行业增速远不及同期 GDP 增速。
**数据三:业绩普遍低。**贵州茅台,中报净利润增速 9.08%;“酱油茅” 海天味业,中报净利润同比增长 3.07%;“纸茅” 中顺洁柔,中报净利润同比下降 10%;“面茅” 克明食品,三季报预告净利润同比下降 70%。可以说,上游原材料涨价迅猛,消费端兜里又没钱,购买力下降,作为生产端的企业夹在中间,日子很煎熬。
消费疲软的情况在 2022 年会有大的改善吗?至少观澜君目前看不到。
因此,明年 GDP 的增长,消费也指望不上了。
(三)投资
十四五规划提出,我国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观澜君理解,国内大循环的核心是国家投资;通过以基建为核心的国家投资,带动诸多上下游产业链,进而增加相关从业人员的收入水平;老百姓有了钱,才有余力提升消费,从而实现国家扩大内需的目标,形成正向循环。
既然 2022 年出口和消费无法带动 GDP 的增长,那就只有在投资上想办法。投资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国债和地方专项债的发放,这是稳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手段。
**先看发放规模。**8 月 27 日,财政部发布 2021 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报告指出,上半年实际发行国债 28169 亿元,同比增长 10.8%;今年安排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 3.65 万亿元,上半年,累计发行专项债券 10143 亿元,占全年比重为 27.79%。也就是说,上半年国债正常发放,增速略低于 GDP,地方债发行明显滞后。
**再看债务用途。**报告指出,上半年发行的地方新增专项债券约一半投向交通基础设施、市政和产业园区领域重大项目;约 3 成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以及卫生健康、教育、养老、文化旅游等社会事业领域重大项目;约 2 成投向农林水利、能源、城乡冷链物流等领域重大项目。
**最后看发放进度。**据 21 世纪经济报道,2021 年三季度专项债发行节奏虽有小幅提升,但整体发行规模仍显著低于预期。9 月新增专项债发行 5230.69 亿元,相较 8 月上升 7.10%,目前新增专项债仍余 1.10 万亿元待发。专项债需在 11 月底前发完,预计四季度地方债发行将提速。此外,出于拉动经济的需要,明年国债和地方债,在一季度相对集中发放的可能性较大。
明白了接下来国家要大力花钱刺激经济,那么钱具体会花在哪儿呢?
十四五规划明确,未来五年要实施一批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发展现代物流体系,重点提出要扩大农村消费、汽车消费、服务消费、“两新一重” 投资。
所谓的 “两新一重”,主要是指: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新基建,包括 5G 基建、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科技领域的基础设施。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确定了,未来半年时间,新、老基建将会是国家财政重点发力的方向。
针对新老基建的投资机会,当下从性价比的角度看,观澜君认为主要有四个方向值得参与。
**第一个方向:基建工程,**相关股票包括:中国电建、中国交建、中国中冶、中国铁建、中国建筑等企业。对应场内基金为基建 50ETF(516970)、场外基金为广发中证基建工程 ETF 联接 C(005224)。
那么基建工程现在是不是入场的时机呢?我们先来看指数走势。
日线上看,基建工程经过前期大幅上涨之后,现在回踩 60 日均线止跌,今天站上 5 日均线,上方均线族逐渐走平。
周线上看,零轴上方 macd 第一次死叉,回踩 20 日均线,没有到达便出现了反弹,且近期高点较 2016 年仍然有较大上升空间。
月线上看,突破 120 月均线后回踩 5 月均线,距离 2015 年高点有 2 倍上升空间。
中证基建工程指数当前 PE 历史百分位 9.92%,处于低估状态。
综合日线、周线、月线和估值来看,现在都是入场的好时机。
**第二个方向:工程机械,**相关股票包括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徐工机械、恒力液压等。这方面观澜君还没有发现专门的场内和场外基金。估值方面,大家去查阅一下相关个股的走势就明白了,目前整体处于筑底阶段。观澜君写过一篇中联重科的分析文章《中联重科全面解读与未来走势预判(5300 字长文)》,比较有代表性,大家可以参考。
第三个方向:通信设备,包括中兴通讯、烽火通信、光迅科技、中天科技、长飞光纤等 5G 通信设备企业。对应场内基金为通信 ETF(515880),场外基金为国泰中证全指通信设备 ETF 联接 C(007818)。相关估值和行业远景等,可参考观澜君写过的另一篇分析文章《烽火通信近期走势分析与下步操作策略(4300 字)》。
**第四个方向:数据中心,**包括浪潮信息、中科曙光等。这方面没有专门的 ETF,观澜君也没有写过专门的研究文章,但相关企业的业绩增速都是非常亮眼的,当前性价比也都非常高,大家可以自己去研究。
三季报业绩即将在月底披露完毕,以上提到的个股,读者们可以查阅相关业绩再做定夺,尤其要关注的是三季度披露的基金持仓占比情况,对比二季度是增还是减。你们应该相信基金经理们的眼光,毕竟,他们才是市场的主力。
最后,观澜君想说,投资在精不在多。只要持有两三个确定性赛道的 3-5 只个股,把握住未来的上升趋势,提前埋伏,投资也会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郑重声明:本文为观澜君个人的复盘日记分享,首发于雪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文章仅限于交流使用。希望大家多多总结,独立思考,提高认知,理性投资,观澜君不对任何因为本文影响所做的投资决策承担任何责任。
股市有风险,拒绝当韭菜。
随手点个赞,共同富裕来。
现有体制下,逆周期调节的结果,对于这份成绩可喜可贺。但是经济增长的结果,是大部被利益群体拿走,于民只凡秋毫。
一个国家正确的发展路径,有很多专家说,消费、出口、投资。哪一个增长对经济都大有裨益。消费拉动提前消费,当到处借不到钱时便成了无源之水,列如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偏重出口导致地域经济不平衡,对人民压榨太狠,环境污染甚重。所以偏颇是要不得的。
节约消费,高储蓄,高投资。投资使产业升级换代,高附加值的产业,工人工资提高,然后才能放心大胆消费。这样的经济才是可持续的。
地方负债太多,源于地方盲目的大修大建,盲目的城市化,还有便是地方税源的不合理。
国家的税制构成是百分之 90 间接税,这样的税制是非常不合理的。当社会发展到现行阶段,建议应采取直接税为主,间接税为辅,最起码的对半吧。
地方垄断国企是可以有的,国家垄断国企也是必要的,这些组成国家,地方的财政必要来源。
国家的当前政策是以内循环为主 ,构成这个国家的大多数是 8 亿多农民,农村早已破产,城市从农村抽资源,抽粮食,抽劳动力。现在农村完全是千疮百孔。
农村想要发展最重要的是资本,不管是实物资本还是货币资本。有了资本以后依据当地特色发展农林牧渔产业,只是单纯产业农村发展不起来的,必须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百业兴旺不好嘛?单个农民不如组成合作社,人多力量大。农民有钱啦!消费也起来啦
试想国家假如有 5000 个华西村,那是何等的富强,天下又有谁敢来招惹。
农村,城市,各司其职,不要老想着城市越农村的(发展权利)。城市相当于一个家长的角色。当有不合理时协商解决为主。这样国家才有未来,人民也能安居乐业。
改革教材,改革医疗,改革房地产(房地产不允许私人企业开发)
路漫漫其修远兮,慢慢求索吧!千万不要再摸着过河啦!有坚船,再不挤木筏总有吧。
打字不易,不要删我!
年前公布目标 6% 增长,与国际预估的 8% 以上的增长,现在公布的三季度 4.9% 增长似乎预见或说明了什么;4.9% 的增长相比前些年确实低了不少,在今年全球经济退潮下其实也算不错。不过,按照某种算法,GDP 增长不重要 ,这是近年兴(新)起的说法,人家有例为证:日本,持续低增长二三十年,现在人均名列前茅;而现在呢,三季度比一季度低得多,只有 4.9%,GDP 增长应该又重要了……
说明了保 5 时代已经将要到来了!!
今年一季度增速是 18% 左右,这是建立在去年一季度增速 - 6.8%,这是因为疫情居家隔离的影响
今年一整年增速会看起来很正常是建立在一季度 18%,所以平均下来的数字还算是过得去差不多会是 6% 左右
但是,分开来看就已经能看出不正常了,第三季度 4.9% 的增速已经说明了经济增长的疲软,之前一直是保 6 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我们将要看到保 5 甚至保 4 时代的到来,预计明年就是了
能苟住,而且苟的底气很足。从目前这个世界经济来看,能苟得住苟得久就足以。
全国的高层人都在评论区里了
前三季度 GDP 达到了 823131 亿元,相当于 2017 年一整年的。第四季度如果 GDP 名义零增长,全年总量也会达到 111.94 万亿元,人均 79292 元,按前三季度平均汇率 6.47 算,人均 12255 美元。如果四季度名义增长百分之 8,全年会达到 114.3 万亿元,17.67 万亿美元,人均 80971 元,12515 美元。
目前全球人均 gdp 大概是 11500 美元,中国历史性的超过了这一数值,超过了全球平均水平,还有人均 gdp 超过 12800 美元意味着成为高收入国家行列,最早今年最晚明年中国将成为初步高收入国家,一只脚跨入世界先进发达国家行列,困扰拉美二十年代中等收入陷阱中国一年就跨过去了感觉跟没发生过一样,只能说恐怖如斯,但发达国家是高标准资本主义国家的称谓,我们叫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对标的就是西方发达国家标准,按照目前这个速度 2028 年或者 29 年中国人均 gdp 可以达到 20000 美元,成为发达国家
经济危机背景下,熬着呗。看谁先完蛋。
应该说,在河南、山西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这是一份比较不错的答卷。
全球顶级风投安德森 · 霍洛维兹基金(Andreessen Horowitz Fund)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生物学正在 “吞噬” 世界。
我们生活在生物学的世纪,生物学正在吞噬世界。
塞缪尔 • 阿贝斯曼在《为什么需要生物学思维》这本书中写道
生物在活着的时候是复杂的,而死后最多只能说是庞杂的。
人是生物中的一种, 人类,不仅自己复杂,还创造了一个复杂的世界,在此之上又创造了各种各样复杂的系统。
世界越来越复杂,其复杂性还在以飞快的速度继续增长,讲究一切可设计、可控制、可预测的物理学思维就显得有心无力,而同时,蜂巢、蚁群、森林、大海等这些复杂系统自然形成、循环往复、不断进化发展。因此,追求联系、适应、共生的生物学思维,逐渐被作为应对复杂变量环境的认知框架。
如何运用生物学思维呢?
赌局小世界,世界大赌局。
腾讯在搭建组织和产品创新时,一直遵守创造生物型组织的 “灰度法则”,就像允许进化中的变异一样,允许 “不完美”。 其背后的逻辑就是,解决复杂系统带来的问题。
什么是复杂系统?
塞缪尔 • 阿贝斯曼《为什么需要生物学思维》是这么表达复杂性的:
一堆东西放在那里,即使很多很乱,那叫 “庞杂”。但是一堆东西到了一定数量,他们之间还互相影响,发生 “级联效应”,那才叫 “复杂”。
我们正处在一个新时代,正在建立一个新系统,而这个系统是无法从整体上被掌握的。
2015 年,谷歌公司统计了自家所有产品的代码,共计 20 亿行。
2018 年,阿里巴巴公司的程序员,一年写下了 12 亿行代码。
但,它们的复杂性完全不一样。
为什么?
因为代码和代码之间是要发生互相影响的,这叫 “级联效应”,十几亿行的代码,一旦发生互相之间的关联互动,而且是一层一层的不同级别的互动。
产生的关联互动情况有多少种呢?
比整个宇宙的粒子数量也许还要多无数倍。
2019 年 3 月 6 日,法国巴黎银行系统发生宕机,时间甚至超过了 24 个小时,用户无法进行网上银行相关操作,也无法访问他的官网或应用。而在 2020 年的 1 月份,这样的情况已经发生过一次。
除互联网软件系统外,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都被复杂性所渗透。
比如,美国联邦税法,总页数超过 74000 页,可以说,整个世界没有人知道这个国家到底是怎么在收税的。
又比如金融行业,一款金融理财产品,经反复包装、销售之后,谁也搞不懂它是什么,更无法预测这个产品在什么时候,可能引爆多大的金融危机。
而走在时代潮头的互联网企业,他们要面对的更是这样超复杂的内外部系统环境。
而生物学思维,讲究的就是错误和风险共存,只要有效,不求精确,甚至不求甚解,这是所有成功物种的常态。
我们给孩子讲故事,为了哄他们入睡。我们给大人讲故事,为了让他们醒来。
相比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生物学更深刻地揭示了世界的底层规律,这和企业的底层逻辑近乎一模一样,企业走的路也是从无到有,从生存到竞争,再到演化。 所以,猎豹的傅盛曾感叹说,生物学是一门能打通很多跨界知识的学科,其思想放之四海而皆准。
那么,如何理解复杂系统?怎样用生物学思维解决问题?
1. 用冗余法应对风险。
冗余法指的不是通过提高精确性来保证安全,而是通过替代方案来确保稳定。
物理学方法是通过精确规避风险,而生物学采取的方法则是冗余法。
昆虫、鱼,通过大量产卵诞生大量的后代,最后活下来的没几个,但是物种基因的安全是有保证的。
如何在商业领域用生物学思维应对风险呢?
业务过度 “聚焦” 是非常容易被颠覆的,比如我们熟知的巨头柯达、摩托罗拉、诺基亚。
所谓的人间烟火,就是这样—个可以时而温暖时而冷漠的词语;所谓的人间,就是这样时而光明时而黑暗的时刻。
所以,现在的互联网巨头在占据流量后往往是寻求多领域投资,或者打通全产业链。 阿里巴巴有支付宝、菜鸟、蚂蚁金服、飞猪,线下发展了盒马生鲜、并投资出行、金融、社交、人工智能等领域上百家企业。
“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不仅表现为在运营上做深做重,争相布局多产业,在组织形态上,也开始寻求更有活力、更有韧性的团队管理方式。
稻盛和夫独创了 “阿米巴” 经营模式,实现了管理上的 “扁平化” 和“去中心化”,通过将公司组织分为一个个微型的 “阿米巴” 小集体,在保持活力的同时,利润中心下沉,其实就是一种 “反脆弱” 组织管理的积极转型,五十多年从不亏损。
2. 用 “不完美” 法则修正错误。
物理学的办法,是正本清源。而生物学的方法是在各种环境突变中生存下来,至于是不是已完全没有错误,生物学并不关心。
腾讯产品创新中一直坚持 “不完美” 法则,即要实现单点突破,就要允许不完美,但要快速向完美逼近。而恰恰是产品的一些残缺和不完美,为下一步的发展和进化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
猎豹也在一直强调 “在一个波动的世界里持续受益”。至于公司身上是不是已经彻底没有了 bug,没有了缺陷,那既不可能,也不重要。这就是生物学思维。
毛毛虫眼中的世界末日,我们称之为蝴蝶。
生物学中的遗传与变异,其实就是一头保持稳定,一头在波动中寻找机会;一边是个体死亡,一边是种群进化;而对应到企业,就是一边是环境恶劣,一边是生命更强大。
3. 谦卑之心 + 迭代原理看待问题。
从网站到交易系统,从城市基础设施到科学模型,甚至是为大型企业提供配套服务的供应链系统和物流系统,人类的技术,都已变得过于复杂且相互交错。
只有用水将心上的雾气淘洗干净,荣光才会照亮最初的梦想。
为什么复杂的技术系统越来越难以理解了呢?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个复杂的世界呢?
生物学思维和物理学思维是理解世界的两种方式,而复杂的技术系统更接近生物学系统,它是一门能打通很多跨界知识的学科,相比物理学等自然科学,更深刻地揭示了世界的底层规律,其思想放之四海而皆准。
混沌里如初生之子,昏昧中似梦游之人。
对于复杂世界,保有一种谦卑、敬畏、大度的心态,用连续的生物进化理论来应对。这种用时间和变化迭代出来的力量将是无穷的。
※人类社会及城市智慧生命体
人类社会自有文明以来也发展了四五千年,人类文明的诞生和城市的发展是相伴相随的。2000 年前的思想家、哲学家对人类社会的理解,无论是柏拉图的《理想国》,孔子的《礼记》,还是古希伯来的先知,都提出来了未来大同世界,让人和社会融为一体。
人的一生是万里河山,来往无数过客。有人给山河添色,有人使日月无光,有人改他江流,有人塑他梁骨。大限到时,不过是立在山巅,江河回望。
按照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来看,在农业社会,什么是基础设施?土地资源是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可能还有家畜等等;
到了工业社会,什么是基础设施?矿产资源、高速公路、机场等等这些是基础设施;
数字经济时代,今日社会什么是基础设施?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 网络、工业互联网等等,都将成为未来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未来城市的发展一定是新的科技和传统的城市发展有机地融合到一起,真正去打造一个混合功能的生命体,**从原来低级的生命体向高级生命体历史化的演进。
华为认为把马斯洛模型和城市发展阶段结合起来是非常形象的,对一个城市的生命体而言,它既需要基础设施,也需要安全保障,还需要数字化、智慧大脑。
**次第花开,花开见佛。**从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城市有机生命体的建设、城市大脑、数字政府、数字孪生、物流机器人在智慧社区中的无人配送等应用和技术角度深度的剖析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与趋势,才能具备探讨新城市生命体——新基建浪潮下的智慧城市建设新思路。
一万星辰掬在手,三千清诗唱不休。
**1. 城市大脑:**智慧城市运营指挥中心是智慧城市的大脑也是运行监测中心、指挥中心、分析决策中心和事件管理中心
**2. 城市眼睛:**机器视觉是智慧城市的眼睛,通过视频、传感等敏锐感知物理城市的发展变化,获取无处不在的城市数据。
**3. 城市经脉:**云网是智慧城市的经脉又称神经系统,统筹基础的云网设施,支撑智慧城市应用的开发建设和持续迭代优化。
**4. 城市血液:**数据是智慧城市的血液,血液的流动连接大脑、四肢,表现为数据的联通,支撑业务的跨部门协同。
**5. 城市手脚:**城市各行各业的应用是智慧城市的四肢,构建城市的惠民服务、城市治理、产业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应用体系。
没有灵魂参与的事物,谈不上享受。
※企业智慧生命体
生物从细胞到生态,物种丰富多样,但背后的规律却非常简洁优雅,这对于我们设计企业系统有很多可类比的地方。
《中庸》之中有一句话叫:“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万物便能各随其性而生生不息了。
人类在创造复杂机械的进程中,一次又一次地回归自然去寻找指引。 生物世界是从 0 到 1 的世界,生物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出现、生存和演化。或许,生物学思维,才是洞悉复杂世界的正确方式。
时光流转,云水千年,有些思想,却能穿透时间的云烟,在不同时空的河山里找到归宿,弹响不同心海里的琴弦。
在创业领域,竞争无处不在,既包括对政策环境的适应与探索,同行之间的生死竞速,与交易对手的攻守权谋,还包括跨领域、跨行业的多维竞争,按照这样的相互关系,我们将生物竞争策略分为六类:
1.种内竞争(修昔底德陷阱 VS 新物种)
一个种群内形成的头部效应是相对稳固的,改朝换代的情况不会天天都发生。只有当自然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或者上位者受到生老病死的影响,才会被新的王者取代。所谓 “修昔底德陷阱” 在自然界中是存在的。 领先者通常是不创新的,他们尽量少犯错,尽可能扩大优势,因为冒险的收益也不过是继续维持它的领先地位,而失败可能带来威望的受损、身体的伤害、地位的动摇。
而创业企业,是天生的挑战者,如果所处的是一个成熟的行业,或者头部企业正值壮年,只能等待一次环境的突变,任何环境的变化都是一次重新洗牌的机会。
在剧烈滑落的波谷中,有人的自信和勇气被【至暗时刻】彻底击碎,比如,世界观的重构,三观的崩坏,不公平的碾压,自我怀疑的低谷…… 然而,如果存活于此,就会得到一种【黑色生命力】,这只能在经受过失望、逆境、创伤,并渡过、幸存下来的人才能拥有,在未来的挫折中,他们已经像是从【地狱回来的人】,对真实世界的狗血和魔幻,他们的认知会高于一般人,为再次迎接世界的复杂做好准备。
此外,自然界还有另一种解法,另辟蹊径,成为新的物种。
总有企业常青树,令人钦慕不已。其实这些百年老店,很多时候也都是九死一生——当熟悉的行业出现弯道的时候,他们总能不断更新技术,重新入轨,进入不同赛道,继续驰骋,成就一代商业传奇。
而那些对行业弯道不能适应的企业,则像履带上的泥土一样,在转弯处被不断甩出。
世上哪那么多成全,从小到大听过最多的成全就是武侠剧里面的 “你想死是吧,我成全你”。
日本有一款网红化妆品艾诗缇,深受年轻人喜欢。然而,它的前身却是摄影暗室里面的药水技术。
用来定影成像的化学药水难道还能抹脸上?
这要从胶卷巨头的衰落开始说起。数码相机的崛起,已经摧毁了胶卷的赛道。从 2002 年开始,全球彩色胶卷市场规模就以每年 20-30% 的速度骤减,仅仅 10 年时间,胶卷的总需求量就跌至原来的 1/10,而富士胶卷公司的彩色胶卷业务占其总销售额的 60%。当它终于打败另外一个 “老对手” 走向巅峰时,它看到的不是希望,而是绝望。
要么死,要么重生。面对压力,富士胶卷总裁跟大多数决策者一样四处寻找答案,并从自家的根部技术——胶卷生产工艺中,找到了灵感。
在一片微小的胶卷上,交叠着 20 多个感光层、100 多种化合物,它的主要成分是明胶,而胶片片基是 TAC 膜,明胶需要将各种功能性粒子均匀分布在 TAC 膜上,在胶片曝光前严禁这些粒子发生氧化。
把胶卷比作成人的脸,我们用化妆品的 “语言” 再次解读:护肤品中的有效成分颗粒要足够小,在胶液中的分布要足够均匀,否则就无法渗透到肌肤内部修复肌理,且在使用前,这些有效成分不能被氧化。
它们之间存在惊人的相似技术——富士胶卷沉淀的胶片胶原蛋白技术、纳米分散技术和抗氧化技术。此外,富士胶卷的抗氧化剂数据库中还包含了 4000 种不同的化合物。
2006 年富士胶卷推出艾诗缇这款大红瓶的抗衰老护肤品,在市场上一炮打响。
寻找技术间的贯通,这是富士跨界的关键,而化妆品仅是其中的一个业务板块。
在医疗保健领域,富士发现,传统药物在产生疗效的同时,也易对人体其他脏器产生副作用,药物最好能够精准地抵达疾病部位,而这就是药物靶向送达技术。
与之技术相似,在洗印照片时,同样需要将所需颜色,显现在特定部位;化学配方,精准达到指定位置。
目前富士已将这种精准定位技术运用到医疗领域产品上。
一生中唯一需要回头的时候,是为了看自己到底走了多远。
顶尖工艺必有独到之处,找到那些共性基础技术,再加上相应领域的生产工艺,这才是企业轻松切入不同行业的奥秘。
富士的医疗保健业务以及高性能材料,已经成为与多年运营的办公用品事业部,并驾齐驱的收入来源。
2. 种间竞争(生态平衡法则)
种间竞争的结果会形成一种平衡,因为另一方总会跟上演化的步伐,迭代出更有效的办法,双方相对位置并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在大草原上,物种之间并非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只有弱肉强食,看过《狮子王》电影的人应该都有印象,辛巴作为狮群的首领,不仅是王者,更是一个地区生态平衡的守护者。
在互联网创业领域,哪种企业是食草动物,哪种企业是食肉动物?
那些直接从个人身上赚钱的企业,就像生态系统中的食草动物(2C = 食草动物),那些从企业身上赚钱,间接赚个人钱的企业,就像生态系统中的食肉动物(2B = 食肉动物)。
对 2C 企业来说,哪里有用户就去哪里,如果用户已经饱和,你的同行就是你的敌人,要学会寻找新用户,学会看季节变化。不用管那些 2B 的企业。
2C 企业养活了 2B 企业。因为食肉动物一定比食草动物少得多,2B 企业也一定比 2C 企业少。
对 2B 企业来说,搞定企业客户比搞定个人客户要求更高,获取客户是最大的成本开支,这导致 2B 领域容易出现很多战斗力很强的小公司。
形形色色的奇迹,千千万万的真理,最终都抵不过:适合自己。
像阿里、腾讯这样的巨无霸,是食草动物还是食肉动物呢?
它们根本不是动物,所有的平台类公司,最终的演化方向都是生态系统。
许多人羡慕他们,是因为忘了:其实人人都有 “隐身衣”,只看你要面子要名利还是要真实的自己。
3.“速度与激情”(与自然的竞争)
生物界的竞争法则就是不进则退,停滞等于灭亡。
生物有自我复制倾向,在有限的资源和无限的扩张面前,矛盾无法调和。
不知道自己为何奔跑,就很难让自己停下来。而奔跑的姿态一旦成为一种不带目标的惯性,反而会让你距离真正的优秀越来越远,充其量,只能成为一个 “看起来很厉害” 的人而已。
这对企业来说,你在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但是周围所有人也在快速的适应你的策略,不止有同行,还有客户,供应商,甚至投资人。
无论多么动人的愿景故事,多么有效的定价策略,多么诱人的营销手段,都会边际效益递减,而互联网技术加剧了这种递减速率。对此,大自然只给出了最冰冷的答案,拼命的演化来跟上变化的速度,不要迷信任何一种手段的长期有效。
新冠肺炎疫情让人们再次重视 N95 口罩,而 3M 则是其中的佼佼者。然而 3M 的红色 logo 无处不在,除了普通民众的口罩,还有工程用的胶带、白领人士的便利贴。实际上,3M 公司拥有 12 个门类的 17000 多种产品。
3M 的产品,表面看上去各不相同,但实际上很多都有同性技术。
3M 的胶带、口罩,表现出来的都是应用技术,看上去我们国内的每一家企业都可以制造。但口罩的背后,其实都有同性技术以及支点技术的支撑。它涉及材料,也涉及到装备的竞争。**口罩不过是技术土壤里长出的一棵大树,是系统性解决方案的一个分支。**3M 公司通过对材料等支点技术的深度认识,然后结合各种工艺技术,最后就可以制造口罩,也可以为机床提供磨料,同时也是人工呼吸机 ECMO 不可缺少的。
正是因为缺乏同性技术的支撑,所以仅仅以应用技术为支撑的国内口罩生产,一般都属于廉价制造,每个口罩可能只赚几厘钱。然而 3M 的 N95 口罩却可以达到 10 倍以上的价格和利润。它们看上去相同,那只是一种应用技术所表现出来的错觉。而更深一层的同性技术,则决定了口罩之间的根本不同。
找一个相似的灵魂点燃自己。
3M 有一款 “高速胶带”,可以对飞机的接缝问题进行临时修补,并改善动力学性能,即使在高速飞行的飞机外壳上,这种胶带也不会脱落。3M 还有一款反射型偏光增亮膜,可以循环利用被面板吸收的光线,使显示器的光亮度增加 30%—40%。这种胶带主要是通过改变薄膜材料光的偏振方向来实现。
在进军新领域的同时,3M 不断将过时的业务部门淘汰变卖,即便是那些业务还在盈利。通过新旧轮换的自我迭代,3M 的小物件,做成大生意。2019 年 3M 的收入超过 300 亿美元,净利润约 46 亿美元。它靠的就是复杂的技术组合。而技术向心力,则可以确保 3M 成功进入不同的赛道。只有一种生存技能、或者极度依赖单一资源的发展模式,都是脆弱的,任何外在环境的变化,都可以轻易的灭掉一个物种,哪怕它曾盛极一时。
4.” 上帝不掷骰子”(大自然不喜欢真空)
关系到企业的组织和发展,上个世纪,物理学界有一场举世瞩目的争论,争论的双方一方是在如日中天一直坚信确定论的爱因斯坦,他说:上帝不掷骰子。另一方是量子力学奠基人之一的尼尔斯. 玻尔,争论的焦点是基本粒子的不确定性。
然而论战的结果是,学界接受了组成这个世界的基本粒子是具有不确定性的, 一定程度上也是接受了这个世界由概率来支配。
有这样一个假设,宇宙中有足够多的猴子,每个猴子都有一台打字机,如果给足够多的时间,就算每个猴子随便乱敲,也能打出一部莎士比亚全集。
猴子的实验是 “单步骤选择”,它在统计学上有讨论的意义,从概率学上说,这种假设是成立的,但是在生物演化过程中,奇迹是不存在的。
生物学家相信,在生物学领域,上帝确实不掷骰子。
大自然不喜欢真空,跳开所有步骤直达终点,无异于一次几万光年的超远距离弹跳。自然像一个无情的剪刀手,它的每一次修剪,都在生物身上留下了烙印,把随意生长的生命之树,修剪成令自己舒服的样子。
好的企业是日拱一卒不懈努力的结果,还是天降大任式的一朝成名?
生物学给了我们它的解释:生命是复杂的,复杂不喜欢奇迹。
对于光伏系统最核心的光伏逆变器,在今年两个权威机构评选的榜单中,华为均为第一名。实际上,华为已经连续五年保持这一位置。然而,华为其实是一支光伏新军,2013 年才开始进军这个领域,主打组串式逆变器。仅仅用了三年时间,就得以成功登顶全球榜首,并延续至今。
华为是如何创造了这样一个速度传奇的?
技术向心力战略,回归极简主义。
2010 年,华为的信息技术已开始冲顶(当时,华为手机还远远没有如今的江湖地位),它就在寻找下一个蓝海,新能源。宇宙之大,无非是信息、能源和物质三要素。从信息转到能源,看似惊险的转弯,但新能源的本质,带有强烈的信息属性,这是第一个战略选择。
在选择风机和光伏的时候,华为做了一个独特的角度对比:前者是机械 + 铜线,后者是半导体 + 半导体。显然,光伏的发展更接近摩尔定律具有爆发力的特性,更符合华为的技术储备。与其说华为选择了光伏,不如说华为选择了硅基,而硅基技术,正是华为最为熟悉的技术向心力。
接下来,排兵布阵。
曾经的霸主是安徽阳光电源,阳光的光伏电站都是按照传统的集中式,而华为决定采用差异化技术,强推分布式。
通过不同的技术流派,“分布式” 大战 “集中式”,华为把地面战引到了屋顶战。而分布式则把华为在信息技术上的同性技术优势,发挥到淋漓尽致。
与此同时,华为的供应链尖刀也发挥重大作用,跟芯片厂商多年的合作关系,让它在制造成本上占据优势。2019 年底,华为成为全球第一家组串逆变器出货量超过百 GW 的厂商。
德是道体聚散之动力机制及其表现,包括存在之德(客观实存)、化物之德(聚散成物,自然力)、赋生之德(赋予生命,生命力与自然力相对抗,有序和无序相对抗)、生养之德(亲与师)、溥惠之德(王者)、度化之德、自在之德等七重境界。
在行业弯道上,硅基和铜基同时出现。而华为凭借着同性技术,重新定义了应用技术的方向,从而在光伏市场上大获成功。
当下的新基建,带动了大数据中心的高速发展,每一次大的时代风云,都意味着行业弯道的出现。
而数据中心其实是耗电大户,一个数据中心需要一个 30 万千瓦的发电机组,数据中心的不间断电源 UPS,则是一个重要的保障。而华为,也是 UPS 的制造商。
在 2019 年全球 UPS 的 Top10 排行榜中,中国的科华排名第 8,还没有华为的身影,但随着 UPS 的体积越来越大,对电力电子转换装置有着巨大的需求。硅进铜退,这又将是一个颠覆性的可能。华为 UPS 能源产品,凭借着技术向心力,或许会再次迎来硅的魔法传奇。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企业的发展不能依赖概率,更不能依赖小概率,许多偶然事件同时发生,需要精密配合的步骤都能一起达成,这种演化方式在自然界是不存在的。
**时间是最好的毒药,也是最好的解药。**只有时刻保持迭代精神,关注环境的变化,在每一点上都做到日拱一卒,将每一次的成功和失败都作为可以累积的演化素材。
5.“七伤拳” 式生存策略(雄孔雀的尾巴)
自然界中的两性生物,因生殖分工的不同,生殖资源的不平衡,雄性生物经常需要和其他雄性竞争,来抢夺有限的生殖资源。而尾巴就是雄孔雀竞争的武器。
选择选美的方式,利用更大更长更重的尾巴,除了获得跟同类竞争时的优势外,也会给生物带来负担,这意味着更大的能量消耗,被捕食概率的增加,生存几率的降低,寿命的减少。
天欲祸人,必先以微福骄之;天欲福人,必先以微祸儆之。
对雄孔雀来说,要么没机会繁衍后代,要么没机会获得长寿,相互制衡的两种选择会使得雄孔雀的尾巴不会无休止的变长,从而达到一种平衡。
为获得繁衍后代的可能,做一些华而不实,甚至对自己身体有害的事情,这和创投圈里某些融资无涯, 作秀为舟的 2VC 创业项目,本质是一样的,他们是以 VC 的资金作为唯一的能量获取方式。
这也是为什么一个刚刚初创不久,每年大量亏损的企业,竟然比经营几十年,每年有大量利润的公司还值钱的缘由。
自然选择和人选择是两种对生物演化同样起到巨大影响的作用力,但在过去短短的数千年里,人类驯化的家畜的总量已经远超野生哺乳动物的数量,人类这种超级物种,用 “人择” 的方式,极大的影响了大自然的选择过程。“人择”的巨大力量在创投领域更是彰显无遗,在企业成长的过程中,风险投资就像驯化农作物一样,用巨大的资金,强行改变企业的正常生长过程,将原本需要 10 年 20 年才能走过的路程缩短到 5 年甚至 3 年。风险投资通过资金做出的选择,已经不可避免的改变了许多企业的发展路径,这种改变可能带来巨大的成功,也可能让许多人误入歧途。
世间人要的是争名夺利、出类拔萃,谁会甘愿寂寂无名?这件隐身衣世人都千方百计地要把它扯下来,换上象征成功身份的新外衣。
为获得投资人的青睐,和同类比较时,更容易被注意,尽量把规模做得更大,业绩做得更漂亮,而这种虚荣的外表是以更大的能量消耗,更笨重的移动速度,更短的寿命为代价的。
从 2018 年开始,国内资本市场的上游水源几近干涸,这让催生出来的企业需要回归正常的生长周期,也让任何一个想要成功的创业者,必须回答一个问题,冬天怎么过?
到底应该顺天应人,还是逆天而行,时间会给我们答案。
宽仁并济,张驰有度,才让高处不寒,谷底不孤,有江河入海的气势,也有曦光来临的锦图。
达尔文从来没有认为生物是进化的,达尔文说,生物只是演化而并无进化,“进化” 这个概念在《物种起源》中,一次都没有出现过。
大自然亿万年的发展,并不是留下了最强的物种统治一切,而是极大的多样性:自然界有大量因生存环境未发生改变,在亿万年中没有进化的物种;也有大量的生物通过共生生存,将自己部分退化的功能交给合作伙伴来完成,从而节省大量能量。
对自然界而言,演化并无进步和退步之分,进步和退步是站在人类视角上的一种价值判断。大自然不做价值判断。
这让我们重新审视对于发展,对于进步的认识。
当灵魂真正被唤醒,生命才能显得格外葳蕤与澎湃;当生命内在的光芒真正被激发,纵算天空没有月亮,心中也有一片皎洁亮光。
我们从小的教育就是进步才是正确的,落后就要挨打,事物的发展有一个正确的方向,所有不符合这个方向的做法都是有问题的。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企业的方向也是有正确方向的发展,更大、更快才是正确的,所有慢的、小的都是有问题的。
这是人类给到的价值观,而不是自然崇尚的发展观。恐龙再强大,在遇到环境的剧烈变化时,也难逃灭绝的宿命。
**拿到烂牌,打出王炸。**只有适合环境的才能活下来,活下来的方式多种多样,答案也多种多样。
当环境发生改变时,生存的方式亦相应而变。
行业发展要转型,商业赛道会弯曲,市场永远存在着变换的挑战。没有技术向心力,弯道超车是不可能的。实际上在转弯处,技术切线带来的离心力,恰恰会甩出去许多新老赛手。
只卖单一产品,是很难做成百年老店的。只有对应用技术、同性技术和支点技术有战略储备的企业,才会在巨变来临之际,凭借技术向心力进入全新赛道。
夏天,最大的敌人是同类,我们相信: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冬天,大自然就会帮我们淘汰掉绝大多数的对手。
有很长的路要走时,反倒不能太用力。
道家有句话叫: 真正的强者,不需张牙舞爪,能攻能守,张弛有度。内方外圆,是一种内的态度,既可走心也能走剑,走心时保持分寸,走剑时点到即止;
教父里的一段话: 真正的强者,不是嚣张跋扈目中无人,而是既有菩萨心肠,还有金刚手腕,知敬畏,走心时不留余力,走剑时不留余地。
凛冬将至,万物沉寂,冰雪覆盖,太阳南移,能量不再充足,留在此间的动物或换毛保持体温,或冬眠降低消耗,或提前储存好足够的食物…… 在冬天结束前,消耗掉的能量小于自己积蓄的能量,以求度过漫长冬季,这样,春暖花开时,才能摘取被淘汰掉的同类留下的胜利果实,在迁徙动物们归来之前,尽情享受先发优势。
要相信:活着就是胜利。
人生如茶,往里掺一两淡然,品尝大浪淘沙后的平静,高山险阻,于涸辙中风平浪静;浪涛潮涌,坐浮萍上稳如泰山。用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心态面对风雨,让坎坷化风轻云淡。
同步连接:XX 凭什么有九条命?扬长扬短(赌局小世界,世界大赌局) 或 青水:XX 凭什么有九条命?扬长扬短(赌局小世界,世界大赌局)
毛主席万岁!
今年的名义增速大概会超过 12%,再加上人民币升值,按美元计 GDP 将暴增 20%,一年增长一个英国。
人均 GDP 将达到 12500 美元,所谓中等收入陷阱一年就被踏平。
仅用一年就从美国的 70% 到 80%,无论乐观还是保守,2025 年前后都将超过美帝。
该出来洗 GDP 无用了。
相当于无敌的水平,还有统计局内部会议和源数据值得关注
高华:离崩盘不远
管你们毛事,你工资涨了几个点?
还有一个产值和利润的问题,你敢想象一个亿的销售额扣除各种杂费成本后利润只有几百万么。
这是很多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用最近比较流行的话说,行业内卷了,你不便宜卖有的是人便宜卖的。
然后就开始从压榨员工,加班,偷工减料等等一切你能想到或者想不到的方式榨取利润。
反正我没有同比增长,扯大家后腿了。
EO 的被捕,让很多客户觉得自己投入的资金即将打水漂,EO 的被捕,让很多客户觉得自己投入的资金即将打水漂,EO 的被捕,让很多客户觉得自己投入的资金即将打水漂,EO 的被捕,让很多客户觉得自己投入的资金即将打水漂,EO 的被捕,让很多客户觉得自己投入的资金即将打水漂,EO 的被捕,让很多客户觉得自己投入的资金即将打水漂,EO 的被捕,让很多客户觉得自己投入的资金即将打水漂,EO 的被捕,让很多客户觉得自己投入的资金即将打水漂,EO 的被捕,让很多客户觉得自己投入的资金即将打水漂,EO 的被捕,让很多客户觉得自己投入的资金即将打水漂,EO 的被捕,让很多客户觉得自己投入的资金即将打水漂,EO 的被捕,让很多客户觉得自己投入的资金即将打水漂,
八月份的相关问题 直呼天塌了 要 run 的人呢
这个问题不回答一下吗
回答下面各种说什么因为疫情影响 GDP 之云云
我真的气不打一处来
我想问这些人一句,我们是不是因为严控疫情隔离清零政策 + 超过 10 亿剂的顶尖国产科兴疫苗,成为了世界上唯一一个真正控制了疫情的国家?这样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就被你们几句话就埋没了?看看美国看看英国,因为疫情失控搞得水深火热,物质短缺,许多人甚至无家可归变成了流浪汉,这是你们想要发生在我们周围的吗?
许多人其实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有时候,人还是要少怪大环境,多想想自己的失败是否是因为不够努力?是不是天天躺平所以进入了贫穷的死胡同?
现在的应届生,稍微努力一些,年薪百万根本不是问题,你应该想想你给大家拖了多少后腿。国之大幸我们还有像华为,阿里,腾讯这样的大企业,他们的科技创新,比如 5G 与鸿蒙,打破了西方一直以来卡脖子的套路,给整个社会创造了多少价值,才能养活着懒散躺平的你
而你要做的,就是学会感恩
中国经济很有规律 今年应该能到 17 以上
按躬豸的说法 中国又要滞涨啦 滞涨着滞涨着就快到前头去了
在此我要说一句 躬豸啊 你要自信 放开评论区吧
ppi,cpi 剪刀差,这么夸张
你说 98% 我都信
我只有一个问题,猪肉降价了,肉夹馍为啥还是那么贵?
我不清楚,但是你们幸福吗?幸福就好。
那我们呢
虽然我们家有 2 套四室两卫的房子,但是我们家每个月可储蓄金额只有 1000 元。每个月房贷还 1.5 万,信用卡还 2 万。
我觉得我们家家庭经济结构不太健康,消费欲望低迷,对高于 500 元的服装鞋子等消费品没有一点购买欲望。而且我认为大部分我身边的朋友也都是跟我们一样的情况。
以小见大,我感觉内循环有点难,做外贸物流和原材料成本又高的不行。服务业又别反复的疫情卡脖子,经济能好吗?
考研考公率又创新高。
相当于与房子沾边的产业同比增长 9.8% 以上,其他都是负的
不要说外贸了,外贸圈内低价恶竞,赚的连通胀都顶不住,除了厂老板谁涨工资了。。。
今天的股市给出了答案。
A 股向来是利好不涨,利空必跌。
大概估算今年 gdp110 万亿,但是由于今年汇率比较稳定,所以对美 gdp 并没有像去年一样追赶很多。
经济发展形势这么好
我觉得得提高一下工资,增长一下年假长度
让全民共享发展成果、大家说好不好啊
啥时候工资跟着 GDP 一起涨,啥时候值得关注
我反正今年肯定比去年好
我们家也是
22 年结束前应该不会出大问题,23 年恐怕真要来金融危机了
先占个坑,等 xgj 打击完前面的黑嘴再回答。
稳定增长,表现很棒
生产总值好表现,同比增长十个点;
农产畜牧业增产,工业企业利益添;
服务大幅度回暖,市场销售很可观;
高科技快速发展,货物出口很稳健;
谢谢您的关注和赞赏
我最近什么节目都不喜欢看,
就喜欢看新闻联播。
新闻联播让我感觉世界还有那么点美好,让我对未来还有那么点希望。
你是不是在点最新
学生,看完知乎感觉现在社会太卷了,不太了解真实情况是什么样子。
我的工资啥时候可以增长 9.8%?
别急啊,中国一般四季度是崩溃边缘的。。国庆 中秋 圣诞 气温下降 双 11 等等都会造成崩溃。。
这数字太惊喜了,我应该给国家拖后腿了
关键还是 4 季度放不放水,明年放不放水,水会去哪里,毕竟活在当下,长远推经济规律太理想化了。
疫情影响因素逐步降低,增速逐步回归平稳,也是常态。内需还是有进一步释放的空间。
国外强劲的需求支撑出口,但预期都是阶段性,同时给国内 PPI 通胀输入压力。
CPI 低位与 PPI 高位值得关注。
全球范围这份成绩也实属不易。
从负面回答一下,其实是下降了的,第三季度下降,下半年经济增长预期也被世界银行调低了,全靠 1 月疫情对比下的增长撑腰。
理智看待,脚踏实地,加速高质量发展。
知乎用户 发表 近日,日本花22亿鼓励企业搬离中国,担忧供应链过度集中,3成日企支持!这种情况下,国内制造业产业链会受影响吗? 知乎用户 海阔天枫 发表 【重要更新】这个题目就不成立在。经济产业省发布申请细则,特定国、转移、回归这些词儿全没 …
知乎用户 发表 快讯:美国在华企业撤出中国 美国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库德罗Kudlow呼吁,美国每个在华企业撤出中国,回到美国或者东南亚国家。美国政府负责厂房,设备,知识产权,组织建设,创新,换句话说100%的搬迁费用。 几乎在同一时 …
知乎用户 发表 商务部网站7月16日消息,2020年1-6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4721.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折合679.3亿美元,同比下降4%;不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下同),降幅较一季度收窄9.5个百分点、较1-5月收 …
最新的大摩报告,关于美国目前为何不可能从中国撤出供应链。这话我们说只能算是打嘴炮,但美国顶级投行说可以算直接打脸美国鹰派了。大摩近期调研了一批在中国的美企,结论如下: 从前年开始,为了应对毛衣站带来的不确定性,的确有一批打算将供应链搬到东南 …
从西班牙流感到日本海啸,每当灾难降临,各国政府总是竭力在公共卫生与经济稳定之间加以权衡。灾难发生之初,决策者的反应往往不尽如人意,而灾难往往会永久性地改变人们的习惯 A man wears a face mask in th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