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把红领巾分成三六九等,谢谢
今天这个题目,本来不该写。冒某些大领导之大不韪了。这很危险。虎须摸不得。最终还是开始写了。这个理由说服了我: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一年级就陷入歧视的泥潭。 来自不同省份的家长告诉我说:最近,一年级的孩子返校复课了,才返校一个月,学校就组织了“ …
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2115 篇文章
题图:小土豆在教室里做游戏。
本文来自:声东丨击西(ID:ETWstudio)。
华章写在前面:
今天这篇文章是我做客「声东击西」,和探月学院首席探索官/北京学院院长王熙乔、主播徐涛,关于教育对谈的整理稿简版。我们聊了很多问题:教育真的是当下很多问题的解药吗?为什么要做创新教育?怎么定义好的教育?“内心充盈”的孩子要怎么培养?好的教育能被复制吗?
最近发现我很喜欢谈话节目,几个人思想碰撞总是可以碰出火花,比一个人写文章有意思。其实这一期录制了两个多小时,关了设备以后又聊了一个多小时,真的是信息量巨大,最后剪出来这一个多小时,应该也远比下面的文章有料。即使如此,也感觉很多话题没有足够的时间聊透彻。今年计划多多参与或主持谈话节目,希望有更多机会可以系统和大家聊聊我对教育的全方位看法。我研究教育的经历就像进入一个丛林,每一步都是未知,又遍地是惊喜。期待未来与大家的长期交流。
分享给大家,完整音频点下方小程序收听。
在往期「声东击西」的节目中我们聊过,很多问题都需要通过教育来解决。但教育是否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同时如果真将它作为解决方案会遇到什么问题?
本期节目其实聊得非常散。
你会看到作为教育创新践行者的两位嘉宾,对教育革新并没有想象得那么乐观;他们会觉得好教育是稀缺的,很难复制,但现在我们正站在一个历史的转折点,需要更多的好教育。
他们也会强调教育更重要的是核心素养,但这方面却通常不能通过简单的灌输和传授来实现;他们也会提到教育是一种自我看见的过程,而不是自我评价的过程,因此老师所处的位置非常的微妙,本身也需要很高的素养。
希望这期节目能给大家带来启发,都能成为有内驱力和专注力,内心充盈的人。
教育真的是当下很多问题的解药么?
首先,要看我们怎么定义教育。
如果教育是帮助社会更加高效地培养出那些极其优秀的人,而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而言,那些极其优秀的人又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是影响历史进程的比较重要的因素。
但是,如果我们认为教育是指更广泛人群的教育,那么我们可以说很难。
现代社会的很多问题,是需要教育来解决的,如果好的教育能够扩展到更为广泛的人群,那么教育的效果肯定是可以引领社会发展的。但是,我们必须明白教育的效果一般都很慢,很难解决当下的问题,等到教育产生效果的时候,可能已经是多少代以后的事情了。
现在,我们能够看到好的教育已经在世界上很多的地方都发生的,他们正在尝试解决我们面对的问题,但从绝对比例上来讲,它又很小,它的复制又很难,因此它可能没有办法像我们预期的一样来解决我们面对的很多挑战。
为什么要开始做创新教育这件事情?
跟我们自己的经历密切相关。
**华章:**2014 年做了“奴隶社会”,开始思考一些自我认知以及广义教育相关的话题。2015 年,把我们家的老大送去了硅谷的一所创新学校,就思考更多这个话题。
当时我觉得好的教育复制是有可能的,但是这个可能性是否能够在我们这一代看到,我不知道。我只是觉得 it worth to try(值得试试)。
▲ 故宫里撒欢奔跑的“小土豆”。
**王熙乔:**我的中学在北大附中上的,那就是一个很创新的学校,对我影响很大。
一方面,我看到大量的数据和事实,教育的培养人才并不符合当下社会的需求;
另一方面,人类正在经历一个特别无序,而且变得更加的困难和危险的世界,技术变得越来越锋利,但其实驾驭它的人成长跟不上,面对的风险飞速上升。所以当时的我想要通过教育创新来对抗这些社会变化。
对于好的教育的定义是什么?
虽然是两个不同的学校,但我们定义是一致的。
从培养目标上,一土学校是“内心充盈的乐天行动者,理性创新的高效学习者”,探月学院是“内心丰盈的个体,积极行动的公民”。
通过我们的培养,孩子能过他想要过的生活,内心充盈。
▲ 探月学院的社区共建。图片来源:探月学院。
为什么要培养“内心充盈”的孩子?
首先,如果我们把教育就看作社会体制下的诉求,那这个表象是会有变化的。
现在人类的幸福感就是能够来自“你最终做到了你想成为的那个人”,那么能够实现这点的,就是好的教育。
另一方面,这里说的“内心充盈”并不等同于“个体主义”,本质上是说孩子去关心他想关心的东西。而且他越往内心走,就越能看到他与世界的关系,这是难以被忽视的。他们一定能够意识到,自己所有的行为是对世界有真切影响的。
当他有这个底层的认知时,他的行为肯定是会更负责任一些的。其实,现在我们已经能够看到这些变化。年轻人都在非常积极地去参与到各种对社会有价值的事情里。
另外,内心充盈的人会比一般人更加专注。这种专注本质上是他更知道自己要什么,因为他们很清楚自己和这个社会的关系是什么。他们不是为了赢,而是真正地关注这个事情本身。如果这件事情需要他做,他就做,如果别人做得更好,他自己也能接受。
“内心充盈”真的能教给孩子么?
每个人大脑结构都不一样。“内心充盈”的能力,如果更通俗一点,就是自我认知、自我反思的能力,能够坦诚面对自己。其实有些孩子的这部分能力,天生是会强一点的。
▲ 一土教育的学生在白板前讨论。
现在教育的很多问题,就是让大家变得越来越一样。其实重新反思现代教育,发现很多底层逻辑是不对的,其实很多东西不是“教”出来的,是你给了他一个好的环境,它自然而然会生长出来。
我们面试老师的时候,就会特别在意他们能不能对自己坦诚,愿意分享自己的思考。如果一个老师可以做到这些,他在跟学生交互的时候,很多反应是不一样的,例如当学生去发起一个挑战的时候,他会更加开放,或者支持他去做。而不是把自己当做一个“权威”。而如果当我们学校的环境,甚至是家庭的环境,都是由这样个体构成的时候,那么会让孩子更加具有安全感,他们也更愿意去自我认知,自我反思,从而“内心充盈”。
好的教育能够被复制吗?
我们现在所做的事情,就是希望好的教育能够扩展到更多的人群。
但是,好的教育的复制过程肯定不会太短,而且它和商业世界的规模化也不同,商业世界的“复制”是在把社会里的某一个需求“机器化”,最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非常精密的机器,各种流程、算法、即使是人也是服务这个机器的。
而且教育没有办法做到“机器化”复制,教育体系最终核心的要素是“人”,你必须要有一个机制,能够成批地影响人、改变人;另外,教育的结果是多元化,你希望培养出多样不同的个体,因此教育系统本身是有很多种变化的,更加难以被“复制”。
教育从某种程度来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手艺人的工作,不管师生比多少,但只要你把所有人类的数量除以这个比例,就意味着你要有这么多这样境界的老师,所以越往后,它的难度就会越来越高。
不过,每个时代总有一些一小撮人在尝试一些不同于常人的东西。虽然教育相对于很多行业仍然处于滞后的状态,但是当下我觉得有那么一点点可能,让我相信好的教育是有可能“复制”的。也许我们将在未来的某个阶段,看到好的教育让更多的人受益。
▲ 探月学院邀请全球相关领域专家做分享。图片来源:探月学院
给听众一些关于教育的建议
我们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整个社会包括教育都在发生之前难以想象的巨大变化,尤其是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等让变化越来越快。但是我们不能够忽视对于人内心的关注,对于孩子来说,最底层的东西是安全感、内驱力和专注力,这些都是从自我认知来的,没有自我认知,也没有这个东西。
所以,我们应该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让孩子能够主动地坦诚面对自己,接纳自己成为一个内心充盈的人。例如如果在孩子小时候,你与孩子分享你的不安、你的恐惧,他也跟你分享他的,他甚至可以安慰你。在这种状态交互的时候,他会去认知自己、接纳自己,甚至还有更高的效能感。
- END -
推荐阅读
[
从华章教滑雪,到几个教育误区
[
李一诺:儿童友好,女性友好,应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
[
5个中年人的对话
加入“奴隶社会”朋友圈
诺言社区
点一下
让我们知道你“在看”
今天这个题目,本来不该写。冒某些大领导之大不韪了。这很危险。虎须摸不得。最终还是开始写了。这个理由说服了我: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一年级就陷入歧视的泥潭。 来自不同省份的家长告诉我说:最近,一年级的孩子返校复课了,才返校一个月,学校就组织了“ …
粉红留学生现象大家看过不少,我觉得,这种问题在民主化后必须做出处理,我最不顺眼的,是觉得凭什么这些价值观跟地球人格格不入,毫无思想灵魂的弱智,可以占用这么丰厚的教育资源和受教育机会? 我想根本原因在于,国内的教育体制从小到大都在想方设法地淘 …
以下文章来源于事随心 ,作者草上风 教育部新闻发布会曾提到,普通高中阶段,思想政治、语文、历史统编教材去年秋季开学在北京、上海等6个省市率先使用,其他省区根据实际情况陆续推进,2022年前全面使用新教材。 一、毛泽东思想 重归教材 我们欣喜 …
最近在开大会。我是支持开大会的。一年一度,国家需要仪式感。 即便非常昂贵。 我对会议最大的期待是:提高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 有一个官方数据——“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教育部网站中,最新一次公布它是在2019年10月16日: …
今天记得听音乐 来自武志红 00:00 03:29 作者 | 看见心理漫画团队 💬第17期**/咨询师/**栏目 (番外篇) 最后的话 《摩登家庭》里有一集,4岁的Joe问Jay“爸爸,我会死吗”,Jay却满不在意地回答: “不会。过去人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