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师财经跳槽是小问题,UP主争夺战是大问题_详细解读_最新资讯_热点事件_36氪

by , at 20 June 2020, tags : 张鹏 知识 张颖 内容 点击纠错 点击删除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互联网怪盗团”(ID:TMTphantom),作者:怪盗团团长裴培,36氪经授权发布。

巫师财经最近宣布退出B站,转向了字节跳动旗下的西瓜视频。这一举措很快引发了B站的违约指控,以及巫师财经的反击。有人说,巫师财经拿到了西瓜视频的7位数签约金和流量扶持承诺;还有人认为,作为B站一手培养出来的知识类UP主,巫师财经的“叛逃”无论如何是不值得提倡的。

我没有怎么看过巫师财经的视频,也不太了解它是否确实拿到了竞争对手的巨额签约金。不过,根据我最近与互联网行业小伙伴的闲聊,下列事实应该是可以确认的:

  • 对于B站既庞大、又多元化的UP主资源,竞争对手(包括但不限于字节系)是很想延揽的,而且确实拿出了大量财务和流量资源去撬动。最近半年,B站超过10万粉丝的垂直UP主,很多都受到过竞争对手的招揽。

  • 然而,迄今为止,真正被挖走(此处是指离开B站、与竞争对手签订独家协议)的B站UP主仍是少数;巫师财经算是其中最大牌的之一了。

  • B站正在加强对UP主的流量扶持和商业化激励,以求最大限度地留住成名UP主并培养出新的UP主。从目前的局势看,上述举措还是比较成功的,不过仍然有提升的空间。

B站UP主一直面临着来自多个方向的诱惑:字节跳动旗下的西瓜视频拥有强大的流量基础和商业化资源,这就不用说了;A站并入快手之后,对硬核二次元内容创作者的吸引力有所回升;微信视频号已经获得了一些优质创作者入驻,近期开始接入MCN;“爱优腾”三大视频平台虽然以专业化长内容为主,却一直没有放弃对PUGC的野心。就算是面对这么多、这么持续的诱惑,B站UP主仍然保持着较高的忠诚度和稳定性,今年也不太可能有根本性的改变。为什么?

首先当然要归功于B站良好的社区氛围,而社区氛围又根植于价值取向。B站用户的内容价值取向可以用“三个极端”来形容:极度宽容、极度苛刻、极度忠诚”。

极度宽容,也就是用户可以接受制作成本低、没有明星、没有大IP的作品,无论是PUGC还是正规影视剧。他们会在弹幕里吐槽“贫穷的画面”“预算缺乏的结果”,但是只要内容有新意、有诚意,他们就会支持。

极度苛刻,就是内容创作者不能没有“良心”,不能滥竽充数,也不能乱立虚伪的人设。举个例子:B站用户恶搞某流量明星,并非对他有仇,而是认为他真的不会打篮球又要树立篮球Flag,“菜是原罪”。

极度忠诚,就是在极度宽容和极度苛刻的情况下,如果满足需求,用户会用极度的忠诚和热爱来反馈,他们非常愿意去当“自来水”去主动“安利”传播,去付出物质回报。新生代的年轻人都分享着很多共性。“良心”和“原创”被年轻人放在很高的位置上。他们对于倾尽热情和努力的作品越来越认可了,对细节的追求越来越严格。B站上的任何热门视频都需要UP主注入心思和努力。人们对于彼此基于同样对内容的价值取向而尊重爱好的选择,让用户们得以共生。

所以,在听到巫师财经“跳槽”的消息之后,许多B站知识区观众的第一个问题是:“他在竞争对手那里,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观众吗?”对于任何内容创作者来说,调性都是非常重要的;遇到调性合适的用户,就会事半功倍、如虎添翼。就拿巫师财经这个号来说吧,其实是从2019年10月才开始崛起的,仅仅半年就成为B站垂直头部大V。我们经常说“流量红利”“IP红利”,却恰恰忽视了“调性红利”——如果不是乘着B站趣味人文科普类(当时还没有专设的知识区)视频整体崛起的东风,巫师财经恐怕也不过是又一个路人甲乙丙丁。

这里就牵涉到了另一个关键因素:B站社区运营人员对有干货、原创能力强的UP主是很友好、很赏识的。他们会通过人工推荐、资源倾斜、专业培训等各种方式,扶持这些UP主。过去十年当中,B站培育了一个“UP主生产内容-用户正反馈-刺激UP主再生产”的内容生态机制,形成了正循环。B站的内容相当丰富而多元化,包括20多个分区及直播、纪录片、综艺等OGV内容。时至今日,一个有干货的垂直内容创作者要想“冷启动”,最佳选择仍然是B站。就拿我自己的朋友来说,无论做游戏类、生活类还是财经类视频,只要做得好、坚持做,在两三个月之内获得B站官方扶持的大有人在。竞争对手可以挖走成名UP主,但是学习培育机制就比较困难,复制内容生态就更困难了。

创作激励计划、充电计划、悬赏计划、花火商单、漫展等线下活动,以及一年一度的“UP主创作训练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UP主养成体系。这就好像一支足球队,每年都能从青训梯队输送大量人才;成名球星不可避免地会被挖走一些,但是总能有生机勃勃的年轻人补上。经常看球的人都知道,完善的青训体系不能保证球队一定获得冠军,但是可以保证球队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此时此刻,B站正在进行的内容创作活动就有:奇妙动物大赏;2020高考季;一起会更好;不要笑挑战VS不要哭挑战;知识分享官招募令第四期;等等,等等,等等。以“不要笑挑战VS不要哭挑战”为例,在14天的活动期里,凡是投递2个或以上稿件的UP主,就能参与瓜分5万元现金扶持。5万元当然算不了什么,只相当于传说中巫师财经在竞争对手签约金的5%(甚至更低);但是从这样的活动中,很可能会诞生一些远比巫师财经更有才华、更有原创力和商业潜力的UP主。

我当然不会轻视B站在“留住优质UP主”这个任务上面临的挑战——大部分B站UP主的收入还不是很丰厚;创作激励、充电计划给予UP主的财务支持毕竟是有限的;UP主终究还是要吃饭、要买房、要赚钱的。

那么,如何解决UP主的收入问题呢?无非是两条路。第一是发展多元化、高效的商业化途径,同时不能损害用户体验;第二是扩大用户基数,更多的用户也就意味着更大的商业化盘子。只要商业化做好了、用户基数上去了,UP主赚到了钱,不再“用爱发电”,就更有创作积极性了,同时用户也会更满意。这样就构成了良性循环。

2019年以来,B站的商业化以"Content Plus" (内容+)模式为核心,“与UP主合作的商业内容”是B站现阶段最主流的商业化模式之一。简而言之:保持内容的真实感,与用户沟通;内容要有价值,“有趣有料”;UP主要成为品牌与用户的沟通媒介。换句话说:B站UP主需要“恰饭”,但不是“恰烂钱”,而是在恰饭的同时也要保持调性、保持内容原创性和趣味性。

事实上,当UP主接到了商业合作时,他的核心粉丝往往会感到开心——这意味着UP主的价值得到了认可,也意味着他的创作可以持续下去了;死忠粉丝甚至会充当“自来水”、抢先购买转化,这是在其他平台很难看到的。粉丝不能接受的,是UP主的商业合作内容出现明显的质量下降,这才是“恰烂钱”。B站商业化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引导UP主令人喜闻乐见地恰饭;这个任务才进行到半路上,仍旧任重道远。

从这个角度,我们也更能理解,为何B站要处心积虑地“破圈”。只有“破圈”,拥有更庞大、更多元化的用户,才能吸引更多的品牌广告主、开发更多的商业化途径,提高UP主的内容变现效率。如果一直停留在原有的二次元“舒适区”,就更难留住优质UP主。现实是残酷的:必须攻出去、以攻代守,单纯的防御是不可能成功的。

巫师财经的“叛逃”,给资本市场和自媒体增加了一些话题,不过它本身是一个很小的问题。竞争对手与B站的UP主争夺战才是大问题,这一局B站不容有失。接下来的几个季度将是非常重要的——真正的考验到来了。

昨天深夜,我跟一个B站的老用户聊起了巫师财经被挖走的事情。对方说:“作为一个B站用户,我的理解是:这样的事情来得越早越好,让B站及早做好全面应对的准备。”

我问他:“你觉得B站能够应对吗?”

对方说:“肯定会有一些UP主被挖走,但是,只要新人能够顶上,从长期看就是没有问题的。夏天的台风吹过来,会造成一些混乱和损失;不过台风总会过去的。任何一座现代化的城市,都不会脆弱到会被一场台风吹垮的地步,台风反而会扮演查漏补缺、帮助城市改进运作的角色。”

这也是我的观点。


Page 2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极客公园”(ID:geekpark),作者:宋德胜,36氪经授权发布。

视频 + 弹幕,会不会让专业知识的传播产生新的效率。

经过一个多月紧张的筹备,由极客公园和 B 站联合举办的 Rebuild 2020 科技全明星峰会终于开幕了。活动一开始极客公园创始人张鹏与哔哩哔哩董事长兼 CEO 陈睿和 B 站新晋知识区粉丝最多的 UP 主罗翔坐在一起,聊了聊他们对知识,以及视频作为知识传播媒介的想法。

就在 Rebuild 2020 准备的同时,B 站的市值突破了 1000 亿人民币,与半年前相比,整整翻了一倍。在这个过程中,B 站越来越多地进入主流视野,原本不曾接触 B 站的人们也开始去 B 站分享知识。

知识型视频流量的快速增长,让 B 站不得不将原本所属的「科技区」改名为「知识区」。

「罗翔说刑法」的罗翔教授就是「知识区」的代表人物。从去年开始,他在网上讲授法律课程的视频在 B 站走红,大量 UP 主开始剪辑、搬运他的视频。这些内容引起了 B 站董事长兼 CEO 陈睿的关注,他很快「粉」上了这位风趣幽默的法学教授。

 B站董事长兼 CEO 陈睿

2020 年 3 月,罗翔本人正式入驻 B 站成为一名 UP 主,三个月后,他的粉丝数突破了 600 万,创造了 B 站有史以来涨粉最快的记录。这位靠着一张讲桌,一只保温杯就可以录制一期视频的政法大学教授,从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 B 站流量最高的 UP 主之一。

在罗翔于 2020 年 3 月入驻 B 站的同时,越来越多的科普、财经、历史、人文领域的专业人士正在进入 B 站成为 UP 主,流量和品类的激增让 B 站不得不将原本的「科技区」改名为「知识区」,UP 主们在这里分享各自在专业领域的知识和见解,也同年轻的粉丝们交流讨论。

很多时候,学习成长的不止是观众,UP 主们也能从观众的弹幕、评论和私信里收获很多。

这种相互的反馈正是极客公园与哔哩哔哩联合举办 Rebuild 2020 科技全明星的原因之一。「它是一种交流,更是一种碰撞。」陈睿说道。在三天的时间里,覆盖科技互联网各个领域的企业家、科学家还有各有专长的人气 UP 主们,会在这里碰撞思维的火花。

以下是极客公园创始人张鹏与陈睿和罗翔的对谈精选,经极客公园编辑整理。

还原真实的世界

张鹏:我们这个活动是咱们几个月之前一个想法的碰撞,我都没有机会问问你,你怎么理解 Rebuild 2020 这个主题。

陈睿:我当时一看 Rebuild,我觉得特别好。今年是 2020 年,也是 21 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我们其实需要用一个新的视角,去重新看待这个世界,这个行业。这就是我理解的 Rebuild 的意思。

张鹏:对,我也同意。最早我想到这个词的时候,一开始是希望 rebuild 信心,到后来我发现这个想法不对。为什么呢?最早,疫情来了,未来不确定,有点不知道怎么办,我就和很多人交流,各行各业的,企业家、科学家。跟不同的人聊完之后,你突然觉得这个世界好像也没有你想象的一个唯一的结论。通过一个东西,让所有人都有信心这是不对的,就应该让大家重新去理解一下这个世界的真相,看到那些新的认知可能是对自己最有帮助的。

陈睿:我觉得真实的东西才是最能够激励人信心的。

张鹏:真实也是最有力量的。也是对每一个人最有帮助的。

从左到右依次为:罗翔、张鹏、陈睿

张鹏:罗翔老师,我听说你应该是在过去一段时间里,B 站的粉丝成长最快的。你怎么理解自己的粉丝为什么会涨这么快?

罗翔:说实话,我觉得非常非常意外,但可能人生充满了一些很难想象的一些事情。所以有的时候,我也觉得这个东西很虚幻。怎么接了一个电话,成为了一个 UP 主,一下就成为了一个拥有很多粉丝的 UP 主。我觉得这一切都不太真实,所以我经常要掐一掐自己,这到底是真实的吗,好像是真实的。

张鹏:我在 B 站上看过有很多人在拿你的东西做二次创作,你看过没有?你有什么感想?

罗翔:我最初感觉,这个东西是不是有一点把知识给娱乐化了?有一点娱乐至死的警惕。但是后来有学生发给我,我看了之后,觉得这些做鬼畜 UP 主确实是非常非常有才,为什么这么说呢?他首先能够高浓缩地能够捕捉你的精神,他又能够升华主题。换言之本来你是一个 10 分钟的内容,他给你弄成一个 2 分钟的内容,而且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改造方式,抓住你的主题,又升华了你的主题,能够更加契合当前年轻人所喜悦的部分,我觉得这个就是一个很好的创作。

这也会不断地提醒我,我们现在按照官方的定义是中青年人,不再属于年轻人。所以有的时候我们对年轻人确实会有一种偏见,觉得年轻人所喜欢的东西,是不是有一些不是那么妥当,应该按照我们当时所喜欢的东西来重新塑造他们的生活。但是我后来发现还是刚才所说的,每个时代有不同的东西,但是每个时代都有相同的东西,相同的东西就是人类对普遍正义、普遍善恶这些基本词汇的认同。所以换到我刚才所说的,如果一个鬼畜的加工能够升华你的主题,又能够更好地传播这种法治理念,那是很好的。

张鹏:罗翔老师,你有那么多粉丝,我相信很多人在不断地给你发私信交流,会提问,有评论,有弹幕,你平常都看吗?

罗翔:其实有很多很多问题。有时候会问一些知识性的问题,有时候会跟我商榷,包括我讲的内容不一定是正确的,甚至包括我讲的内容是出自正史还是出自野史,还要进行考证,我觉得我自己还是很受教的。因为本来我们作为老师的,天生都有好为人师的一种冲动,但是当一些 B 站的用户,他给你做了非常非常详细的考证,比如他说这个东西来源于明代的野史,不是记载在正史里面的。你就会再去反思,会发现这对你自己讲课,对你自己的学识也会进一步地促进。

张鹏:有人逼着你较真。所以 B 站的用户不信权威、信专业,逼着我们得较真,做专业。

如何分享专业的知识?

张鹏:这么多的年轻人对法律能产生这么广泛的兴趣,你觉得背后有什么逻辑呢?

罗翔:我觉得因为刑法它看似和老百姓没有关系,但是它其实又和老百姓有关系,因为法律一定要追求公平和正义,而公平和正义一定能够叩响每一个人的心。所以如果说有那么多人喜欢刑法,我觉得我不过提供了一个契机,来满足民众对公平和正义的渴望。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换上任何一个 UP 主,其他的 UP 主,如果提供了同样的素材,那也许也能叩响人们的心弦,满足人们对普遍的公平和正义的渴望。所以每一个人都有对公平和正义的渴望,无论是小孩、年轻人、老年人、中年人,大家都有这个共同的渴望。不过,在这样一个选定的时刻,不知道为什么剧本交到了我的手上,我用这些看似专业化的术语激发了大家对公平的认可。

陈睿:我觉得罗老师说的是一个重要的原因,首先与法律相关的内容,它是我们的用户本身就有潜在兴趣的。但我觉得,罗老师有一种能力放大了大家对内容的兴趣,就是他真的能讲的很生动。您刚才所说,您用一些专业的术语来讲,其实不是,罗老师恰好是用生动的案例来讲。在 B 站有一个著名的人物叫张三,就是因为罗老师变出名了。

我觉得罗老师的这个视频之所以受欢迎,更重要的是他讲法理的精神。比如说当时看的还有一期视频,罗老师专门说了一句话叫「法益是作为入罪的依据,伦理是作为出罪的基础」,这个当时也是挺打动我的。法律它不仅仅是冷冰冰的,或者是那种很晦涩的知识,它的背后其实是有人文的力量。

B站up主:罗翔

张鹏:罗翔老师,我发现很多专业的掌握知识的人,在和更多人沟通的时候,往往会有一个鸿沟。你是特别无法解释地,就跨越了这个沟,如果现在也有这样的人,未来也想做这样的事,你会有什么建议呢?怎么去跨越这个鸿沟?

罗翔:我觉得这个鸿沟必然会有。任何一个专业跟大众之间一定会有鸿沟,否则就不能够称之为专业。但是这个鸿沟我们又是一定要去跨越的。看似是一种悖论,但其实,所有专业性的知识,一定都有共向的追求,只不过这个专业代表着它的个性。这就是为什么任何一个专业都可以启迪民众对普遍善恶的追求,这就是它的共性。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我觉得专业这个鸿沟是可以跨越的,因为每个人都希望去了解这些共性的东西,关于人为什么要存在,人生的意义,真理到底有没有,每一个学科都在叩问。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人的精力有限,很多时候确实要听专业的意见,所以专业必然是有的。但是又如何来解决这个悖论呢?如果我们认为专业的事情只能由专家去说,那就很危险了,专家变质怎么办?专家被收买怎么办?专家的意见能不能被质疑呢?那就是刚才所说的,人类普遍对共相的追求,可以对专家的意见提出一些质疑。

知识会成为视频的主流内容

张鹏:知识本身我觉得就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东西,我们怎么定义「知识」?

陈睿:其实我们普遍认为的知识是,科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经验,包括你想传递的学习感受,都可以放在知识品类里。知识品类我们还是策划了一段时间的。最早的时候,2013 年,我们创立了「科技」这个分类,因为我们的用户里有很多科技爱好者。但是随着一年一年的发展,科技这个词不够用了,我们就想把它变成知识这个品类。

我一直认为视频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传递知识。过去我们总认为视频就是电影电视剧综艺,我认为那个是非常窄的。视频作为媒体的载体,传播知识的效率非常高。我们过去总认为,翻开书才是知识,但是其实想一想,我们坐在下面听罗老师讲课,这不就和看视频一样吗?视频是传递知识非常重要的手段,我认为这个也是 B 站要发挥的社会价值,我们要把知识内容变成视频的主流内容。

罗翔:您问我什么叫知识,也许把知识作为一个中性的词汇,知识往左走变成了技巧,往右走就是智慧,而知识只是处在智慧和技巧中间的东西。今天我们大部分的知识都是一种技术主义,这种技术主义是不讲道理,不讲价值的,纯粹的技术主义。

陈睿:纯粹是看效率,甚至是看效益,看经济效益。

张鹏:嗯,功利化的。

罗翔:就像我们法学门类,有技术主义法学。但是同时在知识的另一方面就是智慧,就是人类共同的追求。到现在我都非常尊重古希腊哲人的智慧,尤其是苏格拉底的智慧,苏格拉底的智慧是一种否定性的智慧,是我承认我的无知。那我们现在的技术主义,尤其是科技,它可能就有这样的一种倾向,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无知。这始终是需要苏格拉底这种否定性智慧的纠偏。我们一定要认识到人类的理性是有短板的,一定有许多东西是我们不知道的,所以要避免我们人类过度的狂妄自大。能够毁灭人类的一定是人类的狂妄自大,其实我们发现,能够毁灭我们自己的也是我们的狂妄自大。

张鹏:非常认同,我觉得其实这种知识处在一个中间的状态,往左走可能是价值观和智慧,往右走是功利主义的技巧和手段,它处在一个中间的位置,它就更需要被更多的人所掌握,这样才不会只偏向一边,这是很重要的。

所以可能第一步是让大家都了解到事情的真相,然后我们才既不过度恐惧,也不会过度功利主义。所以有的时候,知识真的是一个中间的状态,了解这些真相是比一切都重要的,因为之后才是我们的选择,这可能也是这种知识型分享带来的意义。

陈睿:对,其实我认为像 B 站这样的互联网平台,适合做知识类的内容还有一个原因:我认为知识是需要有探讨过程的。我们每一个人从自己理解的东西出发,都是只能看到这个世界的一面,但是如果很多人互相从自己的理解来探讨,互通有无,能看的更全面一些。我觉得像 B 站这样的社区,如果做知识类的内容,我觉得它不仅能够促进大家对知识的理解,也能够促进知识本身的发展。

极客公园创始人张鹏

张鹏:陈睿,今天 Rebuild 2020 Move On!正式开始了,你对这个活动会有什么期待呢?

陈睿:我觉得这个活动的主要形式是对话,它既是一种交流,我也希望它是一种碰撞。比如说今天我们三个人坐在一起,我们之前分属三个不同领域,我是做公司,罗老师是教法律,你是做媒体,但是我们三个人坐在一起聊的话题,单独一个人可能就不会聊这么深。我觉得这就是我们 Rebuild 这个活动的意义,它是一种交流,更是一种碰撞。原本两个领域里的人,可能没有交集,但是我们创造一个场景,让它有交集。我觉得这个其实也正是 B 站的使命,在 B 站上面这么多的 UP 主,他们各有擅长,有才艺、有知识,这么多用户来自于五湖四海,但是交汇在一起之后,通过碰撞,我们就可以收获更多的东西。

张鹏:甚至在这个过程中,用户的弹幕本身都会启发其他的人。

陈睿:我一直认为,用户的弹幕本质上也是创作。

张鹏:如果说我自己的期待,我觉得,只要有收获的、觉得这件事有意义的人,比觉得不好的人哪怕只多一个,这就是很好的第一步。因为我跟陈睿一起聊的时候,我们希望把这件事作为一个要跨越的门槛,这不是终点,就像我们看到罗老师之后,我们会相信专业的内容是可以在 B 站上有很多的用户去学习的,去分享的。

会不会因为有 Rebuild 2020 的存在,未来会有更多专业的人,到科技领域里来分享?如果这件事能实现的话,让大家在这里有更大的收获,将是一件很棒的事情。


Page 3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极客公园”(ID:geekpark),作者:在野,36氪经授权发布。

「有时候生活给你的好东西,长远看不一定是最好的。恰恰是那些非常煎熬的、非常不好的,时间拉长了,你才会发现原来是无价之宝。」

在中国,没有一位顶级投资人像张颖这样直言不讳,这或许和他的成长经历有关。

十几岁跟随父母移居美国,经历了父母从精英阶层一夜间变为洗碗工、车衣工的转变。住在非法建筑的车库里,和外界只有一道铁门之隔。行人的脚步声、咳嗽声,全部印在张颖的脑子里。在那个阴冷多雾的海边住所,他看不到一丝向上的希望。

高中时期被认为是一个人人生观形成的关键节点。对张颖而言,他的高中生活充满了折磨。在那个鱼龙混杂的「野鸡」高中,张颖早早学会了如何与各色人种打交道,如何不被欺负,如何自保。可以说,在真正步入社会之前,张颖已经学会了在残酷的复杂世界中生存的方式。

情况在他 35 岁那年得以转变,此前一直以废柴自居的他走上了通往如今「顶流」投资人的道路。遇到徐传陞,踩中移动互联网的大趋势,并勤恳多年做成经纬中国。

遇到徐传陞,踩中移动互联网的大趋势,张颖勤恳多年做成经纬中国|经纬中国

在张颖的掌舵下,经纬中国投资成绩斐然,饿了么、滴滴、陌陌、猿辅导….. 经纬中国在成立十余年间,投中了一系列独角兽公司。成绩并非偶然得来,而是靠方法论支撑。在 VC 业界还在以「狙击手」模式猎寻好项目时,经纬中国便开创了广泛覆盖的投资方式,被称为「传统美元基金的变革者」。

变革是多方面的。在创投圈内,有一句关于经纬的名言,「一样的给钱,不一样的酷」,经纬的酷是一种态度。外界看到的,是张颖带着创始人们在沙漠骑越野摩托的潇洒,是爱玩、敢说的「朋克」人设,但熟悉他的人会知道,他是一个不爱与人社交的办公室宅,是一只疯狂旋转的工作陀螺。

在极客公园和 B 站共同举办的 Rebuild 2020:Move on!现场,张颖和极客公园创始人&总裁张鹏,以及 B 站 UP 主「硬核的半佛仙人」产生了碰撞。

和张颖一样,作为财经自媒体,半佛仙人往往也以犀利的观点示人,这源于他自身的创业经历和风控行业的从业经历。在现场,三人就创业、投资、普通人赚钱的方法论等话题进行了探讨,以下为部分对谈摘要。

别把投资当德扑

张鹏:昨天你们俩偷偷自己吃了个饭,这应该也是你们第一次见面。半佛给大家反馈一下,你对张颖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半佛仙人:之前见到张颖老师基本上是在电视上或者是报道里面,昨天晚上聊过之后发现张老师可以算是投资圈里比较朋克的人。

你看他投过饿了么、滴滴、陌陌,包括找钢网,猿辅导,投出过一系列的顶流独角兽公司。并且翻他的朋友圈,每天就看着他骑着摩托在全世界各地骂人,感觉非常有趣。

张鹏:据传投资圈有一种风气,投资大佬们都很爱玩德扑,甚至很多时候想要验一验创业者的成色,也要打打德扑,看看他是什么样的风格,不知道这件事的真实性,你爱不爱打德扑?

张颖:喜欢玩德扑我是能理解的,但你说因为玩德扑,在投资前对人产生超出常规的更加准确的投资判断,我觉得是扯淡。我认为对项目的理解、对人的判断,是来自于漫长的摸索、纠错、经历,来自于你自己的性格、对人性的拿捏,这些东西是非常飘渺并且难以解释的,肯定不是来自于德州。我觉得德州其实是圈子里很多人聚众寻乐的一种方式。        

张鹏:你怎么看待投资过程中的几率问题。

张颖:我认为不论一个人再怎么聪明,没有量就没有质,只有在一定的量的基础上,才有质。我们经纬现在在八、九个垂直行业有自己的团队,我们会在每一个行业投 6-8 家公司,这个数量我觉得在中国汹涌澎湃的创业浪潮里不算过分。这样算下来就是七十多家公司,它们如果能持续地融到钱,我们有退出,产生一个正循环,那就有年复一年的量的产出,时间久了自然就会有质。

「我认为不论一个人再怎么聪明,没有量就没有质」|极客公园

半佛仙人:我也特别认同打德州跟投资做得好之间没有一毛钱关系。因为当你打德州,你面临的变数是有限的,但是当你做投资的时候,你面临的变量就太多了。甚至有很多最终导致你失败的变量,你之前甚至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再加上事物之间又会有不同的逻辑勾结。所以跟投资相比,德州就是幼儿园的游戏,可能连幼儿园都算不上。

还有就是,打德州的时候,最多把当前的筹码一把 all in,你就能退出比赛。但是创业和投资,每一个决策都是 all in,容错率是极低的。这就导致两种决策模式完全不同,甚至有可能是完全相反的。

张鹏:所以说有时候我们倾向于把一个复杂的事情变成简单的比喻,好像这样听起来就会更有道理,甚至让人感到兴奋,但往往这样也很容易误导,让人忽视这个领域真正的专业性和复杂性。

曾经痛苦的都是财富

张鹏:你曾经跟我说过,你 35 岁之前和之后的人生非常不一样,我其实很感兴趣你 35 岁之前的人生,你是名校毕业吗?

张颖:除了硕士在西北大学,那是很好的名校了。其余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都是三流。

张鹏:所以上学的阶段,没有什么让你觉得特别值得骄傲的东西?

张颖:我觉得唯一值得骄傲的一点是,我会想要捐一大笔钱给我的高中,在美国读的。这个高中让我学会和各个种族的人打交道,能融入,能从容应对,能学会怎样不经常被欺负,不被别人打,学会怎样真正地在社会上生存。这对我来说具有最大的意义,为后面所有的东西奠定了基础。有时候生活给你的好东西,长远看不一定是最好的。恰恰是那些非常煎熬的、非常不好的,时间拉长了,你才会发现原来是无价之宝。

当初我们在美国住的房子,是在车库里面,非法的。是华人买的一栋房子,两层,我们就住在地库里,地板就是水泥,和外面就隔着一个车库的门,外面马路上的人就算一个咳嗽我都听得见。我们离海滩大概就七八十米,你不要以为是那种度假的海滩,非常的冷,很多的雾,那时候真的觉得没有一个希望的通道。

那段时间我是非常压抑的,我妈还被抢了好几次。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会觉得我要把爸妈的辛苦转换成动力,想要对爸妈好,希望能赚很多钱。但是没有付出实际行动,还是懒懒散散。

张鹏:毕业之后你是去了投行对吧?

张颖:对,西北大学毕业后校招去的投行。那时候每到周五,我们就像逃难一样,不想被人抓去周末工作。本来想去钓鱼,想去玩。但是周五下班前的两三个小时,被抓到了,周末就泡汤了。所以当时就到处躲,车里、厕所里,我在马桶上坐过两个小时。

直到后来创建经纬,财富开始几何性地增长,其实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估计是被动地踩住了趋势。并不是我多有前瞻性、思考得多么清晰,我可能只是被动地踩住了趋势,回到了中国。

但话说回来,在美国的那段经历对我来讲是巨大的财富。后来在投资的过程中,怎么判断人、拿捏人性,怎么跟创业者互动、不欺负人,让创业者认为你跟他们是平等的,而不是装出来的,其实都是来自这些经历。

张鹏:你看你在财富上早就自由了。经常在世界各地骑摩托,那是你最爽的状态。但你很多时候又在很拼命的工作,你图什么呢?

张颖:我觉得赚更多的钱,就能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做更多的慈善,像比尔·盖茨在这次疫情中发挥的作用,我觉得就是高高在上的榜样。另外在内容上有更好的投入,你知道我很喜欢这方面。纪录片、电影,从《燃点》到《徒手攀岩》,今年还会有两三部纪录片。

张颖在祁连山骑行|经纬中国

我觉得赚钱不容易,但花钱更难。有人会觉得我这句话说的神经病,其实我的意思是说,很多时候,人并不能找到让自己愿意投入时间和财富,并且还有意义的东西。

半佛仙人:在我看来,其实对大多数人而言,钱是生活的必需品。张颖老师是作为已经登上山顶的人,肯定是胸怀宇宙的。但在我看来,钱可能是一个自由的赎身券,所谓自由不是你想做什么,而是你不想做什么。我从来不认为有钱一定是坏人,没钱就一定是好人,只是当你有条件和没有条件的时候,你的心态一定是不一样的。

财富创造没有秘籍

张鹏:你的财富源于看到了优秀的创业者,陪在他们身边,给他们支持,然后获得你的回报,这是你的价值模型。那么你当年是怎么识别到这群人的,什么样的人会让你觉得我应该去投他,尤其是在他们当时还不那么牛的时候。

张颖:这里面会有一些比较底层的东西,胸中有理想的火焰、有人格魅力、能招比自己强的人……这其实也是没啥用的套话。如果你问我,在实践过程中有没有有意思的现象,那我可以举一个两极的案例。

我可以这么说,所有在我们签投资条款的时候,要求有排他协议的,最后全部都歇菜了。比如半佛要是说「如果你要投我,那么内容行业你就不许再投别人」这种,最后肯定歇菜,排他越严格,歇菜越快。我们投了 600 家公司,在我这里看来,这个规律验证是 100%。

刚才是坏的,从好的方面来说,如果你做了投资决策后,每次你去见那位创业者,你都能感受到他在被各种外部的资源、能量滋润,在提升自己。你觉得这个人的观点越来越成熟,那么你甚至不用问公司的数据,他一定是在越做越好。

通常最终成功的人,像王兴、张一鸣,年轻一点的黄峥,猿辅导的李勇、李鑫,理想汽车的李想。你每次跟他聊天你都会非常直观地发现,他跟之前又不一样了。

其他的一些底层的什么东西,大佬们说出来的,在文章里体现的,基本上没错,但都是废话。

张鹏:当年你们看中的创业者,有没有人把自己挺好的牌打飞了,一般都会是什么原因?

张颖:有,过于乐观,有的人对现金流基本的理解力都没有。半佛对现金流的理解非常地深,你说说,举个例子。

半佛仙人:我之前开过饭店、火锅店,一边上班一边兼职开,我会意识到现金流的重要性,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世界会出现什么幺蛾子。如果没有一年甚至两年的现金流,你永远不要觉得自己是安全的,说得难听一点,一定会死。我之前也做风控相关的工作,我会看到企业赔钱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重要的是它的上游账期和下游结算,如果我发现它的现金流是在萎缩的,它在这方面是没有把控力的,那么这家企业即使账面盈利,我也认为它一定会死。

张颖:像他这样对现金流的理解,现在很多创业者都没有。

半佛仙人:现在有些人可能会关注一些教别人赚钱的人。但说真的,这些教你赚钱的人可能自己并没有钱。我特别想听听张颖老师这种投资大佬谈怎么赚钱,因为你做到了,所以你的意见会更现实。

张颖:这个问题其实很困难,我只能把它细化成具体的建议。比如你拿一张纸,把自己的优点、缺点、兴趣列出来,然后在文章、书籍、网络里面查,哪些行业在未来一段时间是蓬勃发展的行业,然后研究哪些公司正在这些行业里创业,列一个表,持续更新。

比如半佛,他知道自己的强项是内容产出、创意,然后他通过各种研究,发现航空航天是一个方向,他觉得「我要加入这个行业」,然后就像当年俞军给百度写信一样,找到一个方式加入这家公司。从什么角度都行,比如品牌、内容产出。

然后在里面摸爬滚打,用心为长远做铺垫,慢慢变成航空航天领域的一份子。这家公司就算倒了,他也不会失业,因为行业是向上的,他依旧是稀缺人才。

随着他的努力、执行,慢慢地进入到这个行业的头部公司,拿到期权,随着公司的发展,得到应有的回报。在一个蓬勃发展的行业,也许你赚的钱比你当初想象的要多得多。

张鹏:我觉得特别好,用这个作为我们今天交流的终点。我们今天讲到了一些关于财富、投资、创业的故事,但我觉得可能也是属于「不听白不听,听了也白听」,因为财富创造没有秘籍,这才是最真的真相吧。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李克强:师风散记

二十年前,也是在这个季节,在当时中国乡村一块极贫瘠的土地上,我开始准备参加高考,并由此和北京大学结缘。 在填写高考志愿之前,我曾收到一位邂逅相识的学者的来信。他早年毕业于北大,深以为那里藏有知 识的金字塔,因而在信中告诫我,要珍惜这十年一遇 …

B站抗癌UP主卖惨月入十万 平台不能做骗子帮凶

平台往往会通过推荐机制分发给更多用户,分享流量和广告收益。在这样的内容生产传播制度下,平台对于这些涉嫌造假的内容,自然应该承担特定责任。 **文 |**酒颜君 近日,“B站抗癌卖惨up主翻车”一事引发网络关注,B站官方回应称,平台已经对涉事 …

内容创作,不要全职

这是半佛仙人的第265篇原创 1 最近翻看后台留言,发现了很多渴望靠创作(包括图文,视频等形式)养活自己的朋友,在问一个问题。 现在全职来创作内容,还有没有机会? 我打算说点难听的大实话了。 如果你很有钱的话,可能还有点机会,就是概率比较 …

能在QQ看点坚持5分钟不退出的都是人才

大家好,前两天 比比正吃🍉肝文章 突然QQ看点蹦出这样一条消息 比比活了这些年 从没听说过🍉不能挖着吃 好奇心驱使我点开了这篇文章 里边是这样说的 不是,这不就是在说 保鲜膜包🍉会培养🦠吗 和🥄有什么关系? 而且照这么说 发明保鲜膜的人就是 …

内容创作,不要全职

这是半佛仙人的第265篇原创 1 最近翻看后台留言,发现了很多渴望靠创作(包括图文,视频等形式)养活自己的朋友,在问一个问题。 现在全职来创作内容,还有没有机会? 我打算说点难听的大实话了。 如果你很有钱的话,可能还有点机会,就是概率比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