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欲望与生活和解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曾凭借电影《荒野猎人》拿下奥斯卡影帝。在颁奖典礼现场,他把发表感言的时间留给了气候变化议题。

“《荒野猎人》的拍摄就是关于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我们的摄制组到地球最南端才找到雪。”他说,“气候变暖真实存在并且正在发生,所有物种因此面临最严峻的威胁……不要认为这座星球的一切都理所应当……”

莱昂纳多并非第一位在人生高光时刻呼吁关注气候问题的名人。人们一次次将气候问题带到公众面前,尝试推动现实的改变——多数人了解气候变暖的危害,却并未因此付诸行动,并对“低碳”带有偏见。

2020年初,能源基金会与南方周末联合发起的《家庭低碳生活与低碳消费行为研究》(以下简称《家庭低碳研究》)显示,公众对于低碳生活的理解更多停留在减少浪费对地球负责、可持续发展对后代负责,对于低碳生活的经济利益、带来的个人愉悦感的认同度相对较低,体现了多数人是从利他和责任的角度看待低碳。

有人认为低碳应归于社会,归于人类整体,需要依靠社会和国家的力量进行干预;也有人认为只有为了省钱的长辈才会考虑低碳,低碳必然影响生活品质……

但也有些人选择以“低碳”重塑自身。他们身处不同环境、拥有不同条件,他们近乎是将自己的生活“沉浸”在低碳中。于他们而言,生活、学习、工作中,每一个思考、选择、行动都以此为标准,哪怕付出时间、精力、金钱。

▲李惠和很多人一样,从使用帆布包开始尝试低碳生活。(受访者供图)

他们可支配收入不低,“省钱不是主要目的”,他们为什么选择这种生活?他们如何成为在动摇中坚持下来的少数人?

切口

曾经的李惠有着典型的都市生活状态:经常外卖、每天都在收快递。网购是闲暇的乐趣,更新换代的衣橱、生活用品仿佛是情绪的宣泄口。《家庭低碳研究》的数据指出,网购的便利和快捷催生了36%不必要的购物。

2013年,“雾霾”成为李惠关注环境和气候问题的开端。心底这簇火苗在女儿出生后愈加旺盛,她描绘出简单的愿望,“希望孩子有好的生活环境,碧海蓝天、星空璀璨……”

李惠的忧虑在城市新生代父母中非常普遍,孩子的出生让他们重新审视环境问题和生活习惯。这也是低碳生活最初的宣教方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家庭低碳研究》报告发现,“低碳生活的意义和影响”一题中,33%的受访者选择“通过可持续发展造福后代”的选项,位列第二大意义。

决定进行环保实践、尝试低碳生活后,李惠很快翻出自己所有的布质包,替换其他背包;开始拒绝一次性、塑料用品。她在一个闲置的矿泉水瓶中灌满水,放进厕所马桶的抽水箱内,此后,家人每次冲厕所都将节省550毫升水。李惠一家五口,按日均冲马桶10次的保守估计,他们一年将节约2吨水。

她收快递的频率明显降低,从每日一收变为每月一收,除老人、孩子的营养品需要网购之外,其他生活必需品基本都在附近的实体店购买,不必要的东西一律不买。李惠认为,减少垃圾是低碳的重要一环,而垃圾减量的源头在于减少购买。

基于诸多考虑,消费减量被许多人认为不现实。但李惠面对“消费欲望”的秘诀在于“买前十问”。每次购物前,她便会以此自省,“问完自己之后,发现90%的东西都不需要买。”

▲李惠购物前会以“买前十问”自省。 (寅秋/制图)

2016年之前的汤蓓佳和李惠一样拥有蓬勃的购物欲,听到“环保”“低碳”话题便敬而远之,认为太过枯燥。直到一篇关于“零垃圾”的文章撞进她的世界,里面提到一个350毫升的玻璃罐,这是美国纽约零垃圾生活女孩Lauren Singer两年制造的垃圾总量。

“我一定做不到。”汤蓓佳自我否定的同时,不禁好奇自己的垃圾日产量。第二天,她有意识地保留当日所有垃圾。外卖餐盒、果蔬包装、快递包裹、餐巾纸、咖啡包装……垃圾数量远超预想。

零垃圾太难了,但或许可以从减少垃圾开始——这个尝试是汤蓓佳开启低碳生活的起点。

在极端的目标前,探索中的每一小步都值得记录。从计算垃圾日产量开始,她将“零垃圾”生活习惯的养成看作“打通关游戏”,用布袋替换塑料袋、自带水杯、减少食物浪费等,汤蓓佳为自己设计小关卡,督促自己养成“低碳”生活习惯。

“零垃圾并不是一项宏大的工程,而是由日常生活中一个个小小的习惯和选择组成的。”在她看来,“最难的,是迈出第一步。”

 ▲汤蓓佳买菜时会携带多个布兜,拒绝使用塑料袋包装。(受访者供图)

盛可立的低碳生活也是从“垃圾”开始的。不像汤蓓佳针对所有“垃圾”,可立专注于“减塑”。

2017年,16岁的盛可立第一次踏上巴厘岛库塔海滩,深感震惊。这个号称当地最美丽的海岸上铺满了垃圾——废弃塑料或深或浅地埋在沙子里。

接下来的两个多小时里,盛可立和家人边走边捡,“收获颇丰”。少女留意到,塑料水瓶和其他塑料制品的外包装上有不同国家的标签,盛可立想起地理老师说过的一句话:“塑料垃圾从陆地进入海洋,再被洋流带到世界各地。”

拿着漂洋过海的塑料瓶,盛可立心情低落,当即决定“开始减塑”。此后,她尝试为塑料制品寻找替代品,比如拒绝塑料瓶装的饮用水,转而使用自己的水杯;拒绝塑料袋,转而使用布袋、纸袋或可降解环保袋等。

“多数情况下塑料制品都可以找到替代品。甚至有时候,我如果想吃塑料包装内的零食,我会先尝试自己做。”盛可立重点针对一次性、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在暂时没有可替代品的时候,我偶尔会用到塑料。这种情况下,垃圾分类尤为重要。”

垃圾分类是人们认识低碳生活的切口之一。《家庭低碳研究》发现,8 成公众认为自己平时会进行垃圾分类。公众进行垃圾分类的主要原因是希望可以为环保做贡献、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

坚持

盛可立从巴厘岛返回瑞士后,主动联系老师、同学们,几个人组成减塑社团,命名为“绿色委员会”,她希望在自己“减塑”的同时,尝试推动学校走向“无塑校园”——学校恰巧也有这样的想法。

获得人们“减塑”承诺的前提是有塑料替代品。绿色委员会成员开始在全市寻找供应商,经过漫长的协调,他们与一家专业生产PLA生物全降解塑料的公司达成合作。相较于普通的塑料袋,可降解环保袋物美却不价廉,但是无论是校方还是学生,都乐于支付环境溢价。

▲左图:2018年,还在读高中的盛可立在联合国贸易和平发展会议上就“减塑”经历进行演讲。右图:盛可立和家人在巴厘岛库塔海滩捡垃圾,图为可立的父亲。(受访者供图)

盛可立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人们很难避免使用一次性塑料,因为它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如今很难找到不含塑料的东西,甚至学校的自动售货机都找不到不含一次性塑料的物品。的确,我们并非总是有‘其他选择’。但刻意地去寻找替代方案,并从小切口、小改变来实施,就是‘另一种选择’。”

有时候,践行低碳的阻力来源于外界。当人们想要保持低碳生活时,却发现周围环境无法满足自己对低碳的需要。这一点,韩豪与盛可立类似,韩豪在践行低碳初期,第一次自带奶茶杯时便遭遇商家拒绝。

“我跑了三家奶茶店才用自己水杯喝到奶茶。”韩豪将此次经历记录在朋友圈。前两家奶茶店均拒绝用韩豪提供的水杯,坚持带包装出售。他察觉到周围人不理解的目光,“脸都被烫红了”。

韩豪喜爱饮品,奶茶、汽水、果汁等几乎替代了饮用水。过量饮用给身体健康带来负担,韩豪曾绞尽脑汁“戒饮”都没成功。他没有想到,对低碳选择的坚持,成为了“拒绝饮品”的契机。

为了顺利改掉“渴了就喝瓶装饮料”的习惯,他请朋友监督,每日打卡。坚持了一个多月后,拧开汽水瓶盖“呲”的声音对韩豪来说都极为诱惑,他太想念汽水了。一次打完球后,他忍不住直奔超市。在饮品柜前时,朋友问他:“坚持了这么久,你确定(要喝)?”

韩豪犹豫了,缩回伸向汽水的手,转身到水果区买了两个橙子。“当然没有喝汽水过瘾。”韩豪说,“但是跟自己没坚持住后悔比起来,两个橙子还挺让人满足的。”

 ▲韩豪为了减少甚至不用纸巾,购买手帕满足日常所需。(受访者供图)

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读大四的冯易希与韩豪不同,于她而言,低碳生活的落点是环保、可持续。她为低碳花费了大量时间、金钱——她乐于追求低碳行为带来的满足感。

大三大四两年,冯易希作为交换生赴国外学习。长途飞行产生高碳排放,但冯易希没有其他出行选择,于是她选择通过其他行为来抵消碳排放。这种形式被称为“碳中和”。

她每到一个陌生的国外城市,便搭乘公交地铁寻找二手商店、零包装的有机蔬菜市集,这成为她判断一座城市是否“低碳”的标准。然而,多数城市很少有这样的市集,二手商店也寥寥无几。

“虽然低碳有时候看上去很容易——用自己水杯、自备餐具、双面打印等等,但是我从来不为低碳贴‘容易’的标签,因为坚持下去并不容易。”冯易希说。

无论何时提起低碳,她都充满热血与激情,像一名“发烧友”。她认为低碳是一条“不寻常的路”,选择低碳生活容易,彻头彻尾的执行却需要付出努力与坚持。

回声

事实上,冯易希曾经很怕表露出低碳的行为和低碳生活的痕迹,她担心因此成为同学、朋友中的“异类”。只有梅森罐是可以放心“秀出来”的,“梅森罐颜值高,周围很多人会来问,这是什么。”

梅森罐诞生于1858年,因为有较好的密封性使食物不容易变质,从而代替软木与封蜡,成为存储新鲜食物的容器。在冯易希的生活中,这个简单的玻璃容器几乎是“万能的”,无论是喝咖啡、奶茶还是吃水果、存储食物……以此为突破口,她可以跟对方轻松聊起“低碳”。

▲冯易希(右)和朋友使用梅森罐喝饮品。(受访者供图)

每个关于低碳的回应,无论是提问还是质疑,均是向外传递信息的出口,有讨论才有回声。她终于理解了母亲曾说的话:“做你认为对的事,也是对他人的一种表达。”

在“垃圾分类”的热潮掀起前,她征得室友同意,在宿舍放置多个垃圾桶,尝试“垃圾分类”。虽然她没有劝说室友加入,但大家也开始自发分类,偶尔丢错时,冯易希会悄悄捡起。

“出国许久后,室友才告诉我,我当时的低碳行为有触动到她,她后来会下意识进行低碳选择。”冯易希轻轻地说,“这让我很感动。”

2019年8月,韩豪与冯易希在美国参加夏令营时相识。夏令营期间,一行人相约去附近的峰顶观赏日落。几人抵达时,山上已人群熙攘,三五成群地坐在户外垫上。当落日跌入地平线,人群逐渐散去,留下一片狼藉。冯易希默默望了望四周,下意识弯下腰,拾起身边零零落落的垃圾,这个动作触动了韩豪。下山途中,他们看到垃圾就会捡起来,最终分类后再丢进垃圾桶。捡了一路的瓶子,终于让韩豪决心与饮料制品告别。

后来,韩豪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身边人。“有同学因为刷到我日常打卡的内容,买东西时拒绝了塑料袋。”收获肯定似乎跟喝汽水一样,能给他带来“爽感”,“这么小的事,也让我非常有成就感。”

韩豪所说的日常打卡是指在朋友圈统计自己每日消耗的塑料产品以及一些低碳心得。疯狂刷屏的举动让朋友觉得“他被洗脑了”,甚至有朋友指责他“做作”……来自周围的消极反馈经常冲击着韩豪的决心。

▲韩豪与冯易希从山上捡了两大包垃圾。(受访者供图)

李惠也曾接受质疑。她一家五口和父母同住,有一个4岁的女儿。她不止以低碳要求自己,还以此要求家人及朋友。

生日时,李惠丈夫送上礼物,她“嫌弃”精美的包装,和丈夫达成协议,为了保证礼物和心意不会造成闲置、浪费的情况,双方选好自己的礼物直接购买,拒绝过度包装;朋友买菜到李惠家中做客,她看到朋友手中的提着的塑料袋便会忍不住说上两句,朋友表示认同,但难免压力陡增。

李惠甚至因为家中不允许出现“塑料袋”的问题和父母发生争执。李惠时常会提醒父母出门买菜时带环保袋,老人偶尔还是会忘记,买菜回家后,会将外带回家的塑料袋偷偷藏起怕被女儿看到,但藏起来之后又忘记了重复利用,因此塑料袋越积越多。偶然间被李惠发现,顿时火冒三丈。

“其实老人知道不用塑料袋是好事。”李惠说,“但是他们年纪大了,我发现我不能以要求我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们。我只能在看到他们去买菜时第一个跳出来提醒他们拿布袋。”

第一个加入李惠低碳行动的人是她4岁的女儿。李惠主要从玩具的选择上像女儿科普低碳,她放弃一次性塑料玩具,多挑选不锈钢、木质、布艺玩具等耐用且环保的材质——让她惊喜的是,女儿对玩具的新鲜感变得更持久。

李惠时常向孩子解释:“塑料的东西丢进大海,小鱼吃了会生病的。”孩子在一旁认真听着,记在了心里。老人携塑料袋回家,孩子看到时便会严肃地“纠正”;和老人出们买菜时,她也会提醒外婆拿布袋。

▲李惠和女儿将废弃闹钟废物利用,制作成相框。(受访者供图)

无论是默默行动影响周围朋友还是言传身教科普给家人,他们都在让这件事“出圈”。

汤蓓佳做的更多。2017年9月11日开始,她在自己开设的微信公众号“GoZeroWaste”上,连续21天每天发布一件“低碳小事”,如计算垃圾产量、让冰箱里零塑料袋、衣橱减量等——都是她自身实践总结出的适用于每个人的低碳生活进入指南,形成《21天零垃圾生活养成手册》的每日任务。

她亲自打样,把《手册》里的生活一遍遍过下去。

▲汤蓓佳创立“零活实验室”在农场租了一块试验田,带人们体验农耕乐趣。(受访者供图)

出口

伴随对气候问题科学认知的深入,以及共享、新能源、垃圾分类等话题讨论愈加热烈,有些人认识到节能减排、生态环保的重要性,他们对“低碳”产生好奇,却因为对低碳生活的印象停留在“苦行僧式”的生活模式中而难有行动。

事实上,健康、适度、和谐是低碳生活的基本要求。李惠、汤蓓佳们不认为自己降低了生活品质,而是找到了让自己内心坚定的一种生活。

他们相互影响,打破地域、行业、生活方式、环境的界限,因为“低碳”成为知己。在探索低碳的过程中,他们不约而同地发现,低碳并不局限于保护地球生态、减少碳排放,也是欲望与生活达成和解的出口。

一件小事成为部分人尝试低碳生活的起点,以此为突破口,他们让自己的舒适感与低碳生活达成平衡。直到今天,这依然是少有人走的路,但他们让人们看到了踏进“低碳”门槛的可行性。

扫描二维码

下载《家庭低碳生活与低碳消费行为研究》报告

(专题)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一个影响经济账本的热词

过度消费现象加剧了过度浪费,容易使社会进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浪费-再大量生产”的恶性循环。分析历史上的消费排放,会发现一切排放最终都归结为消费,而不是生产。 十余年的低碳宣传让公众开始主动思考低碳生活。 《家庭低碳调研》的结果显 …

现在的年轻人,购物就是在选择生活方式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断舍离”生活方式 作者:王圆潮 校稿:猫斯图 / 编辑:养乐多 日本杂物管理师山下英子,在自己的书中推出了“断舍离”概念,希望人们能更好地管理杂物,不买不用的东西(断)、处理没用 …

人千万不要喊穷,看完你就明白了!

贫贱之人,必有贫贱之心和贫贱之嘴。 生活中,我们最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老喊穷。殊不知,喊穷是很损福报的一种行为。 **如果养成了喊穷的习惯,必然是后患****无穷的。****一个人,越喊穷,越穷;心越穷,越不得翻身。【微信公号:**国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