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23 日上海新增确诊 1401 例、无症状 19657 例、死亡 39 例,目前当地情况如何?
知乎用户 project1 发表 年初两会上海市长所提出的这三个问题, 不知如今作何感想。 2022 年 1 月 23 日上午,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闭幕。上海市政府记者招待会在上海世博中心举行,上海市市长龚正出席,并回答记者 …
按上海的公开标准,艾滋病不杀人。
重度营养不良也是基础疾病了,看来是饿死了。
50 万这个数字真是太好孝了,死亡人数两个人就是比之前的 3 年多,感染人数也比之前三年多,但是没有任何问题,没有高风险,没有下课,甚至阴奉阳违,开始倒卖防疫生活物资,更有疫情药品,服务,相关产品的勾结买办赚钱,还能明目张胆封 相关部门,死亡人数和新增数据,感觉都是笑话一样,想怎么写怎么写,大家都不信了,真是讽刺,不过如果上海真不防疫,老年人开始死的话, 3 月开始,5 月就会死很多人每天,不过上海政府觉得很赚,这得节约多少养老金医疗保险,更有多少财产清出,人口结构优化,钱也赚了 gdp 也增长了,赢,双赢,稳赢
2022 年 4 月 24 日 0—24 时,新增本土死亡 51 例。平均年龄 84.2 岁,80 岁以上高龄老人共 37 位,最大年龄 100 岁。51 位患者基础疾病严重,累及多个脏器,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高血压 3 级(极高危)、脑梗后遗症、糖尿病、帕金森病、阿尔兹海默症、尿毒症、恶性肿瘤、重度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等。患者入院后,因原发疾病加重,经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的直接原因均为基础疾病。
每天都好奇上海的通报还能玩出什么新花活,每次上海都能突破我的想象。
1. 今天通报的高血压出现了 3 级(极高危),但前两天没有,说明前两天的高血压最多是 2 级,2 级高血压都能算致死的基础疾病了?
2. 帕金森病人死亡基本都不是因为帕金森本身,而是因为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
3. 在医院里的人能因为重度营养不良和电解质紊乱而死,确实有点难以理解。
昨日新增死亡 51 例,本轮累计死亡 138 例,已经比前几天跨了两个数量级。
按照之前规律,死亡的高峰落后于确诊的高峰三周左右,这是病程发展以及医疗资源从宽到紧决定的。所以要到 5 月初(1-5 号)才达峰,在此之前单日的死亡人数还会不断增加,过后是开始减少,所以可能会见到单日死亡上百,总数可能上千。这将是武汉之后最严重的一轮(武汉那次后的两年内只有 2 例死亡)。
所以先不要急于计算病死率、感染死亡率,因为后面可能产生数倍的差异。
当然,一切要基于实事求是。
“51 位患者基础疾病严重,累及多个脏器,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高血压 3 级(极高危)、脑梗后遗症、糖尿病、帕金森病、阿尔兹海默症、尿毒症、恶性肿瘤、重度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等。患者入院后,因原发疾病加重,经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的直接原因均为基础疾病。“
死亡原因这个东西挺有学问的。我们写死亡证明的时候,直接死亡原因经常是呼吸心跳骤停、呼吸循环衰竭什么的,然后往下是写导致该病情的病因,实事求是的确如此,很多不同的病因诱因,最后都通过少数的路径导致死亡。
只是有些疾病名称写出来很吓人,实际可能并不少,比如此处的高血压 3 级 “极高危”,不能说随处可见,只能说遍地活人。
电解质紊乱,重症患者死亡前几个小时,但凡查一下电解质,很难不紊乱。严重心律失常,不会是房颤吧?
帕金森、阿兹海默、脑梗后遗症,它们确实是严重的基础疾病,也可以导致严重的并发症乃至死亡,但是要作为 “直接死因” 的话,还是非常别扭的。比如有时因为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致死,诶对了,肺炎呢?
当然呢都很难讲,毕竟医学是复杂的,病人是个体化的。但既然叫做新冠死亡,那新冠在其疾病的发生发展中都扮演了一定的作用。你可千万别告诉我,就算没有新冠这些人也一样会死在昨天,一分钟都不能多活。
说这么多就是想说,基础疾病合并新冠导致加重和死亡就是本世代新冠的特点,不要因为基础疾病就抹杀新冠的贡献。中年和以上的人都翻一翻体检报告,有几个敢说自己没有任何基础疾病,或者几年内不会有的。
上海 60 岁以上接种率 62%,80 岁以上 20%。而根据香港 3 月的数据,对高龄老人,两针灭活对死亡的保护率 80% 以上,三针灭活对死亡的保护率 98% 左右。接种和没接种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
在自愿接种的背景下,老年人及其家庭的接种意愿,以及执行层对于给老年人接种的执行力,都很低。家庭怕老年人 “身体受不了”,或者觉得疫情防控好没必要。执行层怕自己担责,哪怕百万分之一的风险,也不想做。这一来一去竟然达成了一致。
要达到老年人 80-90% 以上的接种率,根据新加坡实践,还得强制接种,上门接种。我认为老年人达到这个比例的加强针接种,可以考虑全面开放共存,只要新加坡后面不翻车。
在一段时间内应该会出现这样的说法:上海一个两千多万人口的大城市,每天平均都会有 xx 人死亡,所谓新冠的死亡仍在这个范围,所以新冠没有明显增加死亡。
两周前写的文章已经指出这个说法的巨大漏洞:上海在大规模普查核酸的情况下,2400 万人口检出 50 万阳性,如果新冠对死亡的贡献很小,那么 “日常死亡” 的人里面新冠的比例应该是非常低的,只应该有百分之几,而不是什么 30%、50%、80%。这个问题,我们留着,先启发个思路,后面出现大规模这种说法了再来反驳。
本月初的这个本来不应该著名的著名采访,几万确诊,“0 重症”、“0 死亡”,“几乎 100% 自愈”,“轻症建议居家”。
一个是刑满释放的 “科普” 博主。
一个是多年前就不从事相关工作、早就已经从上海疾控中心离职的人,却至今还顶着原单位头衔、“上海疾控专家” 的头衔到处搞 “咨询”,而且还惹出过多次祸事的自媒体人。具体的黑历史,网络上很多了,我搜了下我微信群里面几年前都还有同行在对其进行声讨。
他们加起来,对上海当时的具体情况其实恐怕并不了解的。上海金山的公卫临床中心,你俩今年有去看过?有什么资格在四月初给疫情下结论?
两个人一起搞个录音采访,夹带私货,却传遍了朋友圈,获得了与其内容和背景完全不相称的流量。
一句 “是时候回归科学了”,就把一大群读过些书、对科学怀有敬畏之心的人忽悠瘸了,麻痹了多少人。说的不好听点,半灌水是最好骗的,自己并没有辨别能力,你在他不熟悉的领域贴个 “科学” 的标签,就是屎也能吃下去。
这个事情,还是很有必要回顾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
死亡的直接原因均为基础疾病。
我听说医学判断死亡标准就一条: 脑死亡
所以我说世界上所有人死亡的直接原因都是脑部工作异常,其它都是间接原因,没问题吧?
说在前边,答主今天情绪非常不稳定,评论区有 yygq 或者人身攻击的今天一律拉黑删评举报一条龙。
今日新增数据,跟昨日接近,总数左右 2 万。
然后不算不知道,上海的总感染人数,已经突破了 50 万了。我承认我最初对于上海疫情的预期过好了。
有一些数据却是越来越不好的,比如危重症。
重症现有 196 例,危重症 23 里,较昨日有显著的增加。尤其这里是有一个大前提的,看下边。
昨日新增死亡病例 51 例!
2022 年 4 月 24 日 0—24 时,新增本土死亡 51 例。平均年龄 84.2 岁,80 岁以上高龄老人共 37 位,最大年龄 100 岁。51 位患者基础疾病严重,累及多个脏器,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高血压 3 级(极高危)、脑梗后遗症、糖尿病、帕金森病、阿尔兹海默症、尿毒症、恶性肿瘤、重度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等。患者入院后,因原发疾病加重,经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的直接原因均为基础疾病。
危重症和重症应该是减少 51 个死亡病例才对,而实际上是上升了 40,也就是说,昨天净增长的重症和危重症应该达到了 90 以上。
还记得我说的,上海的病死数据进入了一个快速的爬升通道吗?这就是前边疫情防控不力的代价,这就是代价!而且疫情防控做的拖拖拉拉,上海人要同时承受封控和病毒带来的双重损失!
然而这些都不是让我导致血压上升的原因,因为这些在前几天都是可以预见到的问题,真正让我大清早血压飙升的是,这个。
某网红医生接受人民日报上海站的采访内容。
惹我生气的,是这个网红医生对待科学的态度。
我们知道新冠病死的情况的发生一定是滞后于感染的,不同的毒株,不同的地区医疗条件会使得这个之后数字有所不同,一般是在 3 周左右。而上海出现病死数据仅仅才 1 周。也就是说,要算的话,要拿 3 周前的数据来计算。
比如网红医生说的死亡累计数字 87 人,对应的感染数字不应该是昨天上报的 4 月 23 日 48 万的数字,而应该是 21 天前,4 月 2 日的,5 万的数字,死亡率直接就变成了 0.174%, 比网红医生的 0.0178% 高了接近 10 倍。
那么,即便咱们不按着延迟三周的数据计算,就按着网红医生的,当天除当天的计算。我们也能看到不对劲的地方。
比如 4 月 17 日之前,上海没有上报死亡病例,那么总病死率我们都按 0% 计算,从 4 月 17 日上报了 3 例开始,截止到今天 25 号累计死亡 138 人,我们就按着网红医生算的总病死率给大家看看。
这是一个非常非常明显的指数级增长曲线,或者我换成对数轴看的更明显一点。
一个医生,一个还有点良心的医生,怎么能拿一个正在快速上升中的数据,来给大家拍胸脯保证上海疫情的病死率不高的?就即便按着网红医生的算法,今天的数据就比昨天高了 1.5 倍左右。
如果按着三周前确诊人数的病死率计算呢?
计算出来死亡率已经接近 0.077%,是网红死亡率的 2.5 倍。就像我说的,大概病死人数会有 3 周左右的延迟,也就是说这个死亡率还会继续的增加,一直增加到 3 周后,大概就是 5 月中上旬,才会稳定下来。
我不相信某专家组成员会没有这些最技术的医学常识,这种恶意对公众的欺骗是处于什么目的我也猜不出来。
总之就是把我的血压拉起来了。
4.1 开始 “全域静态” 开始至今,第 25 天。
怎么说呢,身处上海,医疗行业从业人员,但是我除了几个老同学的群,我在任何社交媒体,完全不敢说话,对,作为普通人的我很懦弱,我身份证不是 310 开头,但是我在这座城市已经生活了 14 年,我怕被骂矫情的上海人,怕被骂 “爱丁堡” 人,怕被骂“咖啡市人”,怕被骂资本主义的买办。
作为上海的普通人,我讨厌被捂嘴的感觉,我还是想说一些普通人该说的话。
封城 25 天,你说这期间的日子很难么?也没有,虽然菜抢不到,但是在小区牛人们的帮助下,团购也依然如火如荼,当过超市老板娘老板的邻居,直接联系供货商,也可以把中间环节省去,价格不用太离谱。 休息在家也挺好,突如其来的能为孩子们做顿饭,能陪他们玩一玩的时间。
但是我依然在恐惧。
我恐惧的是什么,是未来。
未来多长的时间里,我们要活在可能随时全员核酸,封城,小孩停学的恐惧里?
我恐惧方舱成为常态,我们少了 F1 赛车场,少了体育馆,少了学校,教委公众号写出:“新冠疫情未控,要学校何用” 这种口号成为习以为常;
我恐惧的是未来,哪一天,我们的长辈,我们的孩子,如果生病,不是新冠的病,我们还有没有勇气去医院,有没有办法得到像新冠流行前一样的救治?
我恐惧的是,我的孩子开始觉得得了 “新冠” 就是犯了了不起的大错,会被抓走, 会被所有人嘲笑辱骂。
我恐惧的是,我们的小孩问我们,还要多久才能被放出去的时候,我们该跟他们说一个什么样的答案?是政府告诉我的 4 天,7 天,14 天,还是诚实的告诉孩子:我们没有人知道期限?
我恐惧的是,在如此高压下,是不是未来所有管控会更加层层加码,我们会每天为了 “吃饱”“穿衣” 发愁(对了,我的孩子今年夏天的鞋子还没买,去年的已经小了,希望在夏天来临前,能给我机会给孩子们买鞋)。
我恐惧的是,未来多长时间,我们才能实现购物自由,不是说 “买得到” 或者“买不到”,而是,什么时候能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不用考虑冰箱的容量,商家没有搭配好“礼包”, 而是,我想买 1 斤不搭配胡萝卜的蔬菜,就能买到不搭配胡萝卜的蔬菜;我的女儿明天想吃草莓味的蛋糕,我不需要为了她吃蛋糕,去联系供货商,专门开个“团购”, 负责小区另外 50 户的蛋糕。
我恐惧的是,我们什么时候能实现跨区自由,还是说以后跨区也要隔离,跨小区要报备,跨楼栋要核酸?
我恐惧的是,我们的孩子如果还想在迪士尼快乐玩耍,是不是出行前需要上报居委?如果我想去一趟跨区的山姆,我会不会也要申请一个相关的跨区通行证?
我恐惧的是,我,我的孩子们,没有机会再看三亚的海,长白山的雪,西藏的纳木错。
我恐惧的是,越来越深的地域隔阂与撕裂,越来越少的人能真实地说出自己对待疫情的看法,越来越多表达自己想法的人,被贴上 “非蠢即坏”。
我恐惧的是,以后我带孩子出门,是不是就是会面对,戴着口罩的社会和人,他们有没有机会,能意识到,人和人,是可以近距离接触的,是可以社交的,而不是带着手套,戴着口罩。
我恐惧的是,我们会有一天,忘记我们封控的初衷:保护每一个人; 我恐惧我们为了封控而进行封控。
我恐惧我的恐惧。
================= 我是一条理智的分割线 ======================
我怕被贴上 50 万的标签。但是我还是想说。我坚定认为 “动态清零” 是最符合人民利益的疫情防控策略, 但是我反对不科学理性看待疫情的任何管理疫情方式。
上海疫情大决战了 25 天,R0 从原始接近 10,下降到 1 不到的现在,我们看到了强力措施管理下的效果。但是这是 “土法封城” 下必然的。
所有的关注,都在进方舱前的阴性人群。那么从方舱回来之后的人群管理呢?没有人 care。 就像一个大型的真实世界研究,试验终点是:阳性,进方舱,后续 follow up 无人关心。后面方舱回来之后第几天测核酸,阳性标准什么,CT cut off 到底卡在哪里,是和方舱一样,还是社区一样,没人知道。
所以,虽然但是,未来呢? 我们的未来到底在哪里?
在乌烟瘴气了两三周之后,昨天上海警方终于抓住了一起私自倒卖援助物资的。随着越来越多的小区成为管控区、防范区,越来越多的公务员也能释放出来,巩固基本的城市运行。后续这块的监督、监察应该会逐渐恢复。
说个题外话,虽然上海这一个来月遭受了比较严重的损失,但是看起来外国金融机构对于上海的(当然实质上是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还是非常有信心的。最近几周,高盛、摩根大通正在把部分大中华区员工从香港调往上海。(《金融时报》:全球投行将上海视为主要投资目的地 - 新华网)
昨日新增确诊 2472 例(含无症状转归 846 例),新增无症状 16983 例,总计新增 18609 例。较前天(20517)有两千多例的下降。
所以之前我估计的 4 月 24 日会下降到 21 日以下,就错了。目前距离 21 日(17086)还有一千五百多的差距。连带着,之前的**预估 9.1(4 月 27 日全市新增不超过 4 月 21 日的 10%)**也就很危险了,估计也难以实现。之前确实没有估计到老小区和建筑工地会带来这么多的新增。
昨天有网友给我发了一份 4 月 22 日芜湖方面的文件,说从上海回到芜湖的施工队,在 160 人里面有 38 人是阳性。可见那几天上海各个建筑工地的情况有多差。
不过昨天整体上比 22 日的下降还是很明显的。防疫的进展逐渐又会回到正轨。
明天是这一阶段的最后一天,上海政府说会组织全市的核酸筛查。其结果经过混管阳性追踪,可能一大部分会体现在 27 日的新增数量上面。我们 28 日的时候综合 26 和 27 日的数据,应该可以对上海市目前的疫情规模产生相对完整的认识。
管控外新增 69+148=217。较前天(280)有大幅度下降,和大前天(216)大致持平,是迄今为止的次低点。这块是接下来要关注的重点。管控外清零,才能放开防范区,生活和生产秩序才能逐渐开始恢复。
昨天金山有一例管控外的无症状。崇明和奉贤都没有管控外的病例。奉贤管控内也只有 7 例无症状,而金山和崇明的管控内的病例还不少。难道说,奉贤要后来者居上了吗?后续几天我们要多看看奉贤的发展。松江昨天管控外也没有发现病例,但是管控内还不少,尚不能乐观。另外,青浦和嘉定的管控外病例数也降到了个位数。
昨日解除集中隔离 19523 例。解除集中隔离的人数又有大幅度上升,基本恢复了正常水平(不显著低于 7 日前的无症状人数)。我怀疑昨天解除隔离的人数突降,是因为大量核酸检测能力被拿去筛查老小区和建筑工地了。
出院 2449 例,比昨日新增确诊人数仅仅少了 23 人,病床数量肯定是没问题了。
重症 196 例,危重症 23 例,两者合计 219 例比昨日(179)增加 40 例。死亡 51 例,比前天(39)增加 12 例。最近几天的死亡陡增,而重症 / 危重症的总数也在快速上升。不知道是还之前的 “欠账”,还是真的有这么快的增长。不过从时间上来看,现在确实也没到达重症和死亡的顶峰。
最近这几天,随着越来越多的区域转化为管控区和防范区,我们能够看到上海市政府各方面人手问题的缓解。其表象,就体现为一些之前缺位的功能,开始恢复正常了,还有很多工作越做越细致了,
这两天医疗系统逐步恢复,门诊、急诊又开起来了。医院也设立了缓冲区,即便没有短期内的核酸检测也能看病了。越来越多的零售药店也开张了。(除了新冠,上海其他病患就医情况如何?)
警察和市场监督部门也开始恢复了。昨天抓了那个盗卖云南援助物资的人算是个开头。还有个倒卖香烟的,警察也开始查了(有志愿者倒卖香烟一天赚一万?上海市文明办封停注册账号,已向公安通报调查)。市场监督局的行动也变得越来越频繁(利用社区团购发 “疫情财”?上海严查短斤缺两等违法行为)。司法系统要从快从严搞些典型出来了(图说时事 | 上海: 从快从严办理一批涉疫犯罪案件)。希望后续能再给力一点,早点把乱象都清扫干净。大家如果碰到可疑的情况,一定要拍照以及留下尽可能多的证据。方便秋后算账。
之前的封控,大多以小区为单位。今天杨浦区副区长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要开始进行分割。几千人的小区,只有几栋楼有阳性,就要按封控区处理。这样不合理。就需要利用绿化带、道路,把小区分割一下。区分出封控区和管控区。减少防疫对民众的影响。
沿街商铺也要开始复工复产了。(上海发布沿街商户复工复产环境清洁与预防性消毒指南 | 每经网)
另外,说这两天互联网医院的使用量猛增。虽然有很多疾病确实需要和医生见面才能诊断,但有好些小病、复诊,真的是没必要去和医生面对面问诊。远程看一下就行。
我之前有几次跑到医院去,等了一个小时,然后见到医生,也就聊个五分钟,就结束了。尤其是做完检查,检查结果要隔几天才能出,还要重新挂号去看。医生也只是看完检验报告就立刻下了诊断。一些复诊也是如此:往返两小时,看病五分钟,而且看病过程完全不需要面对面。我就觉得这些情况下还真的还不如就在线上聊了。这次疫情,也许是互联网医院兴起的一个机会。
根据上海发布的情况:
4 月 18 日,死亡病例 7 例,直接死亡原因是基础疾病
4 月 19 日,7 例,还是基础疾病
4 月 20 日,8 例,还是基础疾病。
4 月 21 日,11 例,还是基础疾病
4 月 22 日,12 例,还是基础疾病
4 月 23 日,39 例,还是基础疾病。
4 月 24 日,51 例,还是基础疾病
有 “基础疾病” 的疫苗吗?
发一篇本来是另外一个问题下写的关于基础疾病问题的文章——
由于上海还没有发布临床病例分析,所以上海所谓的 “基础疾病” 到底是什么,没有人清楚。就和上海之前的“确诊病例”一样,在上海什么才叫 “确诊” 只有上海自己发布的标准是权威的。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科学也只能用来猜测
“基础疾病” 其实是一个没有明确定义的概念。百度百科的定义如下
基础疾病主要指三大类疾病。一是有基础代谢障碍,如内分泌失调、糖尿病;二是免疫功能低下:如艾滋病;三是有重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肿瘤,高血压
从这个定义来看,基础疾病可以理解为长期的、对健康造成慢性损害的、降低免疫力的疾病
(注:因为我翻译能力太差,以下部分内容直接用英语或者用括号备注原文)
“基础疾病”在英文里做两解,其中 “common diseases” 中“common”翻译为 “基础” 是把 “基础” 做“基本的,常见的”来理解,符合 “基础疾病” 定义的应该是“underlying diseases”
在 Google 上简单搜索 “underlying diseases” 这个概念就会发现,患有基础疾病会加大 COVID-19 患者重症和死亡风险的研究在境外早就有很多了,CDC 和很多大学都有出台关于基础疾病患者在新冠大流行背景下预防和治疗的建议
笼统地说,基础疾病对于新冠患者转重症乃至于死亡肯定是有促进作用的,而且糖尿病这类和肺部看似没有什么关系的疾病患者罹患新冠后转重症、死亡的概率也会大大增加
根据美国对 540,667 名成年的 COVID-19 住院患者进行的一项研究,94.9% 至少有 1 种基础疾病(这是因为基础疾病定义实在太宽泛了,心理疾病、肥胖、睡眠障碍等等都被划进来了)。具体来看,原发性高血压(50.4%)、脂质代谢紊乱(49.4%)和肥胖(33.0%)是最常见的。最强的死亡风险因素是肥胖 (adjusted risk ratio [aRR] = 1.30; 95% CI, 1.27–1.33)、焦虑或恐惧(aRR = 1.28;95% CI,1.25-1.31)和糖尿病并发症(aRR = 1.26;95% CI,1.24–1.28)
(解释一下 aRR 和 CI:
The absolute risk reduction is the arithmetic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vent rates in the two groups. This varies depending on the underlying event rate, becoming smaller when the event rate is low, and larger when the event rate is high. In the example above, there is a 5% absolute risk reduction with treatment B if the event rate is 20%. However as the event rate increases to 40%, the absolute risk reduction increases to 10%. As the event rate decreases to 10%, the absolute risk reduction decreases to 2.5%. The treatment still works just as well, but the numbers have changed.
aRR 的全称中文名叫做绝对风险降低,简单理解就是比较风险大小的
In frequentist statistics, a confidence interval (CI) is a range of estimates for an unknown parameter. A confidence interval is computed at a designated confidence level (CL); the 95% CL is most common, but other levels, such as 90% or 99%, are sometimes used. The CL represents the long-run proportion of correspondingly CI that end up containing the true value of the parameter. For example, out of all intervals computed at the 95% level, 95% of them should contain the parameter’s true value.
CI 中文名叫置信区间。在统计学中,置信区间展现的是某参数的真实值落在测量结果的周围的程度的概率,其给出的是被测量参数的测量值的可信程度,即前面所说的 “概率”
总之就是两个关于统计的概念
我不是专业学统计学或流行病学的,对这些概念其实也似懂非懂)
更详细的图如下
多种基础疾病合并会增加新冠死亡的风险 [1]
另一项针对美国新冠住院风险因素的研究也支撑了上述观点 [2]
很多统计机构都有关于新冠住院、死亡患者和基础疾病之间联系的报告
CDC 根据统计结果和研究报告做出了关于基础疾病对新冠影响的指导意见。癌症、糖尿病、脑血管疾病、肺部病史、艾滋病、心脏病、慢性肾病、慢性肝病(此处指肝硬化、酒精肝等,而非传染性肝炎)、肥胖、怀孕等都被认为是确凿无疑地会增大新冠转重症风险的基础疾病。另有贫血症、高血压、乙肝、丙肝等被认为是可能和新冠有关的因素。心理疾病未被 CDC 列入考量 [3][4]
所以,毋庸置疑的是患有基础疾病会加剧新冠病情,不过这个结论看起来是那么地显然
接下来就是多数人应该最关心的问题 “怎样才能算是死于其他疾病,只是新冠阳性?”
先举两个极端的例子——
一位新冠阳性者在就医路上遇到车祸,当场死亡
一位新冠患者病亡,死前的检查发现他肝癌初期
显然,第一位无疑不是死于新冠,而第二位你说他死于癌症我会觉得很好笑
对 “是否真的死于新冠” 的问题,显然需要抓主流。如果一个人早就病入膏肓,那新冠充其量是加速了他的死亡。但如果一个人本身的基础疾病病情平稳,罹患新冠后情况急转直下,硬要说他是死于基础疾病就说不过去了。在这里我呼应一下目前的最高赞回答,我认为直接死于新冠和根本上死于新冠都是死于新冠
当然这是通俗的定义。从病理学的角度,对于一个此前没有肺部疾病的新冠患者来说,死于 ARDS(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可以肯定是死于新冠。而死于多器官衰竭就不一定了。在患者死亡原因体现出明显的基础疾病与新冠合并的情况下,例如艾滋病患者罹患新冠后抵抗力大幅下降导致死亡,不应该只算基础疾病。应该说患者如果出现较为严重的肺部炎症,都不应该拿基础疾病来顶替责任
国内此前有过病理学分析。新冠病毒重症患者几乎没有肺部不病变的,死亡患者多数死于 ARDS。[5][6] 因此我认为,目前在国内不可能出现高比例的死于基础疾病而与新冠本身没有太大关系的新冠死亡病例。如果出现几乎每例死亡病例都被戴上 “死于基础疾病” 的帽子,那这个理由肯定带有推卸责任的成分。就算患者死于基础疾病猝然加重而不是呼吸衰竭,也不能认为患者死亡就和新冠没有关系
但是,在新冠爆发、医疗资源紧张的情况下,不可能每个病例都细致地去分析究竟是怎么死的。因此,个人认为最合理的统计方式,依旧是把所有 “检测阳性后未变回阴性就死亡的病例” 全部都归为新冠死亡病例
最后的最后,科学地判断应该清零还是共存,不一定有统一的标准的,但科学的防疫手段,相信是一定存在的
1. 病例的直接死亡原因均由基础疾病导致
2. 死亡病例持续快速增长
3. 回应昨日评论区疑问,每日 8 时新闻公布的数据是不含疫苗接种情况的,得等到 10 时新闻发布会上才公布
4. 昨天原本是关闭评论区的(我能看到至少数十条 “内容已被删除” 的阳性评论提示),下午 2 点多突然冒出 39 条新评论,而且都是 4 + 小时以前发的。历经排队、取样、4 个多小时的等待,小管家阴性检测报告都出来了,我没有理由再层层加码、一刀切关闭评论区了。
今天请继续理性评论,24 小时报告过期了的,请再次参加检测,继续耐心等待!
加油,一起为评论区(目前为防范区)的持续低风险而努力!
4 月 17 日,新增死亡病例 3 例
1.89、91、91,平均过世年龄 90.3 岁
2. 通报 3 人各自的病情
3. 均未接种新冠疫苗
4 月 18 日,新增死亡病例 7 例
1.60 岁 1 例,75-101 岁的 6 例
2. 通报 60 岁病例具体病情,合并通报其余 6 人病情
3. 均未接种新冠疫苗
4 月 19 日,新增死亡病例 7 例(今日头七)
1.60 岁以下 2 例,70 岁以上 5 例
2. 分别合并通报以上两个年龄区间病例的病情
3.2 人接种疫苗,5 人未接种
4 月 20 日,新增死亡病例 8 例
1. 平均年龄 77.5 岁,最大年龄 93 岁
2. 合并 8 人病情(含认知功能障碍等)
3.2 人接种疫苗,6 人未接种
4 月 21 日,新增死亡病例 11 例
1. 平均年龄 84.2 岁,最大年龄 94 岁(2 例)
(注:截至 2021 年底,上海户籍人口预期寿命为 84.11 岁,感谢评论区的提醒)
2. 合并 11 人病情(含帕金森病、阿尔兹海默症等)
3.1 人接种疫苗,10 人未接种
4 月 22 日,新增死亡病例 12 例
1. 平均年龄 88.2 岁,最大年龄 99 岁(平均年龄超人口预期寿命 4 岁,合计 48 岁;人均经历过淞沪会战)
2. 合并 12 人病情(含支气管哮喘、心功能不全、心律不齐等)
3. 均未接种新冠疫苗
4 月 23 日,新增死亡病例 39 例(被这个数字吓到,前六日总数为 48 例)
1. 平均年龄 78.7 岁,最大年龄 98 岁
2.39 位患者均合并有严重的多脏器慢性疾病,包括冠心病、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高血压,脑出血,脑梗后遗症,帕金森病,阿尔兹海默症,尿毒症,恶性肿瘤广泛转移等。
3. 均未接种过新冠疫苗(不予评论)
4 月 24 日,新增死亡病例 51 例
1. 平均年龄 84.2 岁,80 岁以上高龄老人共 37 位,最大年龄 100 岁。
2. 基础疾病范围继续增大,首次新增重度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等。
3.4 人接种疫苗,其余未接种
81.1×87=7056
17 日 89+91+91=271
18 日 60+75+101=236,76<其余 4 人<100
19 日 60 以下 2 例,70 以上 5 例
20 日 77.5×8=620,最大 93
21 日 84.2×11=926,最大 94×2
22 日 88.2×12=1058,最大 99
23 日 78.7×39=3069,最大 98
18 日与 19 日的 11 名死亡病例(部分)的年龄总数为 876
60 以下 2 例,70 以上 5 例,76-100 的 4 例
假如代入极值 60×2,说明其余 9 人的平均年龄至少为 84 岁,高于人口预期寿命
别的就不会算了,欢迎大神们各抒己见!
根据已公布的每日在接受治疗的重症与危重症数据
4 月 18 日,未公布 + 21
4 月 19 日,未公布
4 月 20 日,139+20=159,亡 8 例
4 月 21 日,160+24=184,亡 11 例
4 月 22 日,157+18=175,亡 12 例
4 月 23 日,160+19=179,亡 39 例
4 月 24 日,196+23=219,亡 51 例
不管前一日有多少死亡(或转为普通)病例腾出 ICU 铺位,迅速会有相似数量(甚至更多)的新病患入驻,医疗资源正在经受严重挤兑
我们这儿被某地外溢的烦死了,现在好容易清零,上有老下有小的我也不想和新冠共存,所以别来和我杠,觉得我说的不对的就点下箭头,再不行就检举举报一气呵成,咱们各自安好行不行?先撩者贱,我话都说到这份了,再过来唧唧歪歪的我一律删帖拉黑!
====== 原回答 ========
终于等到了营养不良和电解质紊乱,现在就等脚气和近视眼了。
顺便说一下,共存派请出去,你们在那儿叫嚣新冠无害不如躺平的言论让我恶心,大写的恶心。还有什么大号流感,知道流感啥症状不?知道流感季医院多么人满为患不?知道儿童得了流感多么难熬不?还大号流感,流你 ma 碧感你 ma 碧!流感不是感冒,流感严重会要人命,关键是,流感的治疗是自己承担,你当放现在举国一致给你免费治呢?
撅着嘴赌气式抗疫,就不红码,就不高风险,就不!
噘着嘴赌气式封控:你不是让封吗,好,封就封!封不死你!
噘着嘴发布死亡信息:那又怎么样,还不都是因为基础病而死的!
大型傲娇现场…
前几天我就说过,未来一段时间内上海死亡病例很可能继续增多。
4 月 18 日上海新增死亡病例 7 例,年龄从 60 岁到 101 岁,如何从医学角度进行解读?
但单日新增死亡这么快就攀升到 50 多人,说实话比预想中更加悲观……
考虑到三周前上海新增病例刚刚进入爆发期,未来一段时间内死亡病例恐怕不会太少。
基础疾病的范围越来越大…… 算了,懒得多说……
最无语的是,继 “指数级增长趋势被打断” 之后,某网红医生又来新神论:
用当前死亡病例除以当前总感染人数计算病死率。
新冠流行已经数年,奥密克戎流行也有不断时间,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死亡相对确诊有三周左右的滞后。
就算真用某网红的算法,算上今天新增的死亡,病死率也上去一大截。
这就是所谓的 “科学态度”?
最后我再强调一遍,我本人并不绝对排斥共存。
但共存是不得已的结果,绝非理想方案。
德尔塔和奥密克戎杀伤力都比原始毒株高,没有切实的证据表明病毒一定会越变越弱。
在病毒仍然不断变异的当下,坚持动态清零多观察两年无疑是最审慎的方案。
至于 “奥密克戎就是大号流感” 的说法,谁信谁 XX
我就想问,死亡原因里面的重度营养不良,是不是买不到菜饿出来的?
发布信息能不能尊重每一位死者,以表格形式:年龄、所属区域,真实死亡原因,很难吗?
死去那么多同胞,还在夹带私货,蒙混过关,要不要脸?
已开启精选死亡年龄,平均死亡 84 岁,80 岁以上 37 位,剩下 14 位呢?
都是基础病的原因,电解质紊乱、认知障碍、营养不良、高血压,老年痴呆……
还真就越来越离谱呢,明天是不是肠胃炎,脂肪肝,抑郁症都要算进去啊?
我昨天查到了上海的 60 岁以上疫苗接种率。
然后我查了 2 月 20 日香港的疫苗接种情况:
60-69 岁疫苗接种完全接种率 45%;
70-79 岁疫苗接种完全接种率 40%;
80 岁以上疫苗接种完全接种率 32%。
随着疫情的发展,香港老年人疫苗接种速度骤增,到 4 月 2 日变成这样:
而上海的老人有多少呢?
这是 1400 万户籍人口中的老年人情况。
上海常住人口的只有 7 普有数据,我没查到具体的,大概查到这么个数:
常住人口中 60 岁以上人口比户籍的多 50 万,多 10% 左右
考虑到流动人口中老年人比例应该不高,所以可以拿户籍人口的情况加 10% 估计上海老年人总数。
这是香港 3 月底的统计数据。
为什么不好好防疫?
为什么不好好防疫?
为什么不好好防疫?
造孽啊!
死亡是滞后确诊 3 周的,现在这每天 2 万多阳性对应的死亡得 3 周后才会出现。
做好心理准备吧。
造孽啊!
我其实按共存派的期望做了个上海共存后的死亡估测,按年龄越高疫苗接种率越低估测了一下上海的情况,又按香港的分年龄分疫苗接种情况的病死率和韩国 / 越南共存后的超额死亡情况做了个预测,做到一半删了,太难受了,做不下去。
大家好,我是布老师,补发一个通告:
首先在上海疫情结束前,本系列会坚持每日更新。
每天早上上海发布数据出来后,我会第一时间整理并发布在知乎上。
因每天知乎审核回答时间会很漫长,40 - 60 分钟都有,最夸张的一次审核了 2 个小时。所以大家应该要到 8:40 以后才能看到我的更新。
由于每日放出时间不定,所以我的回答可能会出现在当日上海疫情问题比较靠后面的地方,请耐心往下翻,一定会找到我。
当然你也可以关注我,确保不会迷路。
感谢大家的支持,你的关注和点赞会鼓励我多多整活儿,做出更详细,更多样化的分析报表。
欢迎来到上海疫情今日播报:
/// 今日增加 2 个报表,详见正文
浦东新增 - 6181,
浦西新增 - 13274,
合计增长: 19455
综合当日确诊治愈 & 无症状解除医学观察数据,
当日增长 - 减少 = 净增长:-2568
下图为浦东 VS 浦西双龙对决数据。
因上海发布的原始数据缺失地址信息,下图中的浦西泛指除浦东新区之外的地区,仅供参考
以下为上海新冠疫情趋势示意图,其中:
今日增长 = 新增确诊 + 无症状
今日减少 = 治愈 + 解除医学观察人员
社会面阳性新增人数(野生日新增),社会面阳性新增占比(野生比),以及无症状转为确诊的情况如下。
在全市大范围进行加严封控的这几天,野生比例预计会继续保持低位。
上海各区疫情如下,其中蓝柱为各区累计增长人数, 橙柱为昨日各区社会面阳性增长数量。
崇明,奉贤区,松江暂时实现社会面清零
排名前五的区增长情况如下:
各区浓度如下,黄埔已经超过每 20 人一例阳性。
近日,每天的死亡数字触目惊心,特增一个图表如下,以便我们了解情况:
目前上海疫情非常复杂, 胶着,诸位保重。
文末补充焦点区域浦东进一步的情况,近日浦东新区情况略有缓和,新增居住地数量开始下滑。 今日所有新增浦东居住地,均来自各镇,大胆猜测下所有街道的小区均已普及,应该没有漏网之鱼了。下一轮铺开的将是各个镇
目前的热点情况如下,从绝对数字来看, 热点地区与昨天的情况一致,北蔡,潍坊新村,上港新村依然是明确的热点地区,详见下表
昨天关注的浦东新区工地情况如下,新增工地终于有所下降,但是各工地的情况不容乐观
浦东工地近十日内上榜超过 7 次的有 10 个,如下表。
任重而道远,诸君请自勉之。
还以为今天通报会有所改变
具体多少例先不说。
最近三天,上海的死亡病例,竟然每天翻倍!每天翻倍!每天翻倍!同时远远高于新增危重病例!如此恶劣严重,有关单位都没打算详细说明一下情况?此外,几千个病例不辞辛苦大量篇幅罗列所在具体地区,却不肯仔细介绍每个死亡病例具体情况?(备注,其他城市都是详细介绍每个死亡病例,而不是一笔笼统概括带过,包含香港都对最年轻病例进行说明。)
这年头谁没个基础病,四十以上高血压糖尿病的比比皆是。别说老年人了,四十五岁以上的中年人,有几个没有基础疾病的?脂肪肝、高血压等等这些基础疾病几乎是必然随着年龄增长而来的。最近的通报每次都在着重强调基础疾病、把基础疾病大书特书,有意虚化新冠主因、闭口不提,这是在玩弄掩耳盗铃的文字游戏。
让我更加脑火的是,上海一公寓负责人倒卖 190 箱捐赠物资牟利 目前已被警方控制。
根据公安部门调查,接受捐赠的新江内燃机公寓(原厂停产,改建为公寓)负责人张某(男,50 岁)在收到 190 箱捐款物资后,没有按要求分配给公寓内租户,私自将该批物资转卖牟利。
一箱 13 斤,按现在物价粗算一箱 100 元至少也得折合快两万块钱了吧,够刑事立案了。
话说全国那么多遇到过封城的城市,怎么就数这上海幺蛾子多呢?应该怎么理解?
不公布援助分配明细,也不统一调配物资购买和配送,到处都是漏洞和寻租空间,我觉得没必要援助了,自己先厘清再说。
大白话: 饿死
医院药房一个多月不正常了,这种情况预料之中。
以下内容是汪涛写的,我把这些内容放在这里,只是为了让更多人看到这些内容,如果作者不同意转发,我会删除。
一、引入抗原检测的后果分析
2022 年 3 月 11 日国家卫健委发布通知,决定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并组织制定了《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简称 “方案”)。次日,首批五款新冠抗原自测产品批准上市。截至 3 月 18 日,国家药监局已批准 17 个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产品。而在 3 月 11 日,上海当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为 5 个,无症状病例为 78 个。人们还完全没有感觉到上海疫情会有失控的风险。但就是在引入抗原检测之后,上海的疫情开始迅速地爆发。这只是时间点上的一个巧合,还是有其内在的因果联系?根据目前上海采用抗原检测的实践,已经可以明显看出采用抗原检测所带来的后果是什么?
表面上看,抗原检测的缺陷在于灵敏度低,特异性不高。也就是有较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但是,抗原产品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两个技术指标却完全让普通人和一般防疫人员深感迷惑和糊涂。我们以支持采用抗原检测的一篇报道中的数据,来说明一下其带来的直接后果。这个报道中的数据是:
3 月 27 日,“上海的一个街道抗原自测了 11 万人,用的是 XX 生物的试剂,10 个样本阳性,其中,1 个样本核酸复核为阳性,也即 9 个样本假阳性,假阳性比例约 0.0082%;另一个地区用的是 XX 生物的试剂,检测了 73 万人,测出 146 例阳性样本,58 例样本核酸复核为阳性,88 例为假阳性,假阳性比例约 0.012%”
上面原文中隐去了厂家的名字。以所有被检人员为基数计算假阳性率显然不合理。但我们并不去讨论它。以上数据显然已经证明如下的后果:
大量假阳性摧毁各类防疫措施的可靠性。
抗原检测出现大量假阳性,单纯从查出阳性者来说好像不是太大的问题。因为还有后面的核酸检测复核。关键问题是:10 个测出阳性者中,只有 1 个是真的。另一个案例中,148 个阳性结果中,居然有 88 个是错的。这带给公众的印象是什么?无论如何计算假阳性率都没有用,它带给老百姓的感觉就是:检测结果很不可靠。普通人并不明白技术是怎么回事,他们会由此感觉核酸检测出阳性后,结果也会十有八九是假的。这就会使公众产生这样的观念,而不再仅仅是印象:
检测措施不可靠,防疫措施不可靠,防疫部门不可靠,中国政府不可靠。
新冠病毒检测与孕检是有本质区别的。因为孕检时,受检者期待结果为阳性 —— 怀上了,这是大喜的事情。但病毒检测时,受检者是期待结果为阴性。当检测结果与期待结果完全不同后,会出现什么后果?如果孕检时结果为阳性,受检者会隐瞒这个检测结果吗?正常的情理是 “绝不可能”,她们会马上去医院复查,期待最后复查的结果是验证确实是怀上了。但是,如果新冠检测结果为阳性,受检者会作出什么样的反应:一般的情理是都不情愿接受这个结果。尤其是:在家里自己进行的抗原检测,其结果在 30 分钟后就会完全失效。如果检测结果可以保留 3 天以上还有效,发放抗原检测盒的防疫人员还有可能过来收回复核。但 30 分钟就完全失效,如果受检者不报告检测结果,可以肯定技术上根本无法复核,只能 100% 依赖被测者的自觉。
网上传一对夫妻哭天喊地不愿检测出阳性的女儿去方舱医院隔离的录音,后来政协网出来澄清事实,是这对夫妻不愿意已经检测出阳性的 13 岁女儿去方舱隔离,就是因此而造成的恶果。
既然抗原检测出阳性,十有八九是错的,那么如果有人心存侥幸不愿上报,没任何人知道。所以,上海将抗原检测与核酸检测混在一起进行,结果就是先发现检测出阳性的人很有可能就会隐瞒不报。因为上报了就得去核酸检测复核,如果真是阳性就得去方舱医院隔离。二、宣传轻症居家隔离与方舱条件艰苦的后果
如果仅仅从抗原检测的这个后果看,好像问题也没那么严重。但是,如果再加上轻症或无症状居家隔离这味药,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宣传轻症居家隔离与方舱条件艰苦,自然就是使人们不愿意去方舱隔离。仅从生活条件来说,方舱医院花再大代价也不如在家里。正如俗语所说:在家千般好,出门一日难。
本来,如果被检测出阳性,应当迅速被隔离。阳性者集中隔离虽然在一个大的空间里,并不会造成交叉感染。因为已经被感染了的人,体内病毒已经开始以上万倍的速度大量繁殖。因此,从外面再侵入的病毒数量,与体内相比就是可以完全忽略不计的了。但是,如果居家隔离会是什么后果?
有效的居家隔离是密接、次密接、国外入境者等等,已经通过封控管理和隔离后还是阴性,再通过一段居家隔离降低风险才有意义。如果已经查出阳性,居家隔离等同于没有隔离。
如果有一个 13 岁的女儿是阳性,父母是阴性。采用居家隔离的方法,结果可以肯定父母极大概率会被感染。父母属于密接者,应当立即与女儿分开,并且他们也应当被立即隔离封控留观。如果居家隔离,父母有可能做到把女儿完全独立地关在一个房间 14 天吗?这 14 天绝对不让女儿出这个小居室的门,父母做好饭递进房门,女儿吃完饭放在门口,父母小心地拿去洗,保证不传给自己。只要一开门,有病毒的气溶胶怎么可能只在女儿的房间里,而不会跑到客厅里?要换洗衣服怎么办?如果家里再有一对爷爷奶奶,十有八九全家都得染上,而且会置老人于危险的境地。
暂时阴性的家人能绝对保证不与其他人有任何接触吗?谁来解决食物的问题?即使志愿者为他们送食物,他们开门时气溶胶不会进入楼道里吗?
2022 年 4 月 13 日,上海新增 2573 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新增 25146 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其中 114 例确诊病例为此前无症状感染者转归,2200 例确诊病例和 24548 例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管控中发现。我们最近每天都可以在新闻中见到这样的报道。但是,这种报道方法隐瞒了一个最重要的数据:在社会面新发现的阳性人数是多少?我们得经过一番计算才能得到这个数据。以 4 月 14 日的数据为例,是全部 2573 – 114 +25146 -(2200+24548)= 857。事实上,过去很多天,每天都有几百社会面新增的阳性人员,并且一直在上升。为什么上海封控这么久,还是不断在出现新的阳性?4 月 14 日上午,上海市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对此原因介绍是三个,简单来说就是:
“筛查数据有一定延时”。对这个技术性问题我们就不必深入讨论。
“存在家庭聚集性传播”。
“在全域静态管理阶段,虽然居民足不出户,但仍有很多物资在流通”。
后面两个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其他很多城市也都封控过,各种问题都是类似的。但其他城市很少提 “家庭聚集性传播”,也很少提通过物流传播,为什么上海“家庭聚集性传播” 和“物流传播“成为突出的问题?不是采用抗原检测可以及早发现吗?是的,有很多的确可以及早发现,感染者自觉地再去进行核酸检测。但家庭自测、快捷方便的技术好处带来的实际后果,也很可能不是防疫部门可以精准地及早防控,而是家庭内部可以及时地精准隐瞒。当然,因为抗原检测的大量假阳性,所以,也不能说每一个想隐瞒的都很精准,的确有不是真阳性隐瞒的。但只要有极少数真阳性故意隐瞒的,想清零就难如登天。关键就在于:
抗原检测阳性者故意隐瞒的行为,从现在的抗原产品技术本身说根本无法被发现和确认。
所以,简易的家庭自检类的产品,要想有效是有前提的:就是阳性期待类的检测。如果是阴性期待,并存在隐瞒动机,其结果很可能带来精准隐瞒,使得其成为对抗防疫的一种强大手段。
单纯从抗原检测技术、倡导居家隔离、指责方舱医院条件不好三味药各自效果来看,都看不清有多大的危害。但如果将它们放在一起充分熬制,送给上海喝下去,结果就是让上海的 “精准防疫”,变成大量的阳性者 “精准隐瞒”,从而使社会面清零成为不可能。问题不在于每天新增确诊是多少,因为处于隔离封控状态的人即使发现了阳性,也已经不再具有传播性了。但社会面的新增阳性,才是关键所在。为什么在报告上海新增疫情时就是不报这个最重要的数据?三、不断攻击核酸检测
核酸检测不仅灵敏度超过抗原检测几个数量级,而且假阳性率低到几乎为零,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因此,要从技术上直接攻击核酸检测是极为困难的,但还是架不住有专家网红完全不顾专业性地从两个方面攻击核酸检测:
一是认为全员核酸检测从能力上说不可能。
二是认为核酸检测会造成聚集性感染。
其他城市早就已经充分证明:现在的核酸检测技术完全可以做到对千万人口的城市在一天内完成全员核酸检测,并且成本比抗原检测还要低。此时却依然要放出以上言论,显然已经到了睁眼说瞎话的程度。
认为核酸检测会造成聚集性感染,似乎不是没有一点道理。扬州疫情期间,的确有几例在核酸检测时造成感染的案例。但是,这只是一种非常次要的技术性问题。其他那么多城市大规模核酸检测都成功走过来了,为什么上海就不行?任何技术都不可能是完美的,任何方法也都不可能是绝对完美的。如果纯属找借口,永远可以有借口可以找。是在开放场合有专业管理人员在的情况下解决交叉感染的问题更难,还是在封闭的楼道和家里、没有专业管理人员且存在精准隐瞒的情况下解决交叉感染的问题更难?这个问题还需要讨论吗?为什么要不惜一切地找借口攻击核酸检测?原因就在于要为 “抗原检测 + 居家隔离 + 攻击方舱医院 “的巨毒药物再加一味药引子,使其毒力更猛。
,时长 00:13
上海人做核酸 VS 深圳人做核酸
为什么别的地方核酸检测根本不是任何问题,到上海就成为问题了?为什么其他地方到方舱医院隔离也都不是任何问题,到了上海也成为问题了?不是上海人更娇气,而是抗原产品技术有效地给了上海充分创造这些问题的技术手段。四、寻找各种不能清零的借口
大号流感说分析的人已经很多了。影响民生的说法其实也没有什么特殊的,疫情当然会影响民生,所以要尽快地清零才能影响更少嘛。其他城市都有同样问题,为什么上海要特殊呢?所以要给一个特殊的理由,就是 “上海不是上海人自己的上海 “。这个说法表面上当然是可以成立的,上海是中国的上海。正因为如此,上海如果不清零,全国都无法清零。所以,上海的病毒清零不是上海自己的事情,而是整个中国的事情。
,时长 03:52
深圳与上海保供的对比 (视频来源:@沪上大力)
封城对上海的民生直接影响当然是极大的,但这个问题真要解决有那么难吗?还是人为就是要把它搞得很难?已经有那么多城市经验可借鉴,上海真是没能力解决吗?
一个充分说明尽在找借口的例子,是一个大 V 的文章 “为什么上海清零这么难 “,里面是这么说的,我摘录如下:
“即便客观来讲,我也比 99% 的人更有资格谈疫情防控。首先,你们有多少人亲身经历过一个 14 亿人口的大国从几近崩溃到恢复的全过程?(摘录者注:我们 14.1 亿中国人全都经历过啊?难以理解这个文章的作者是在对谁说话?外星人吗?)其次,你们有多少人亲身经历过国内对回国入境人员的严格防控措施?作为一个经历过最可怕的疫情、最严格的防控措施的人,我关于疫情的观点就跟我其他文章一样,全都是来自于我自己的亲身实践”
真的只有 1% 不到的人经历过回国入境吗?当然不是。根据国家移民管理局新闻发布给出的信息,2021 年全年累计查验出入境人员 1.28 亿人次,同比下降 2.8%;其中内地居民出入境 7423.4 万人次,同比上升 6.6%;港澳台居民出入境 4897.3 万人次,同比上升 4.4%。
2019 年至 2021 年国际旅客人数变化(数据来源:文化和旅游部)
该图是文旅部的数据,2020 年与 2021 年的确入境人数大幅度下降,相比 2019 年的 6.7 亿人次的确都大幅度下降,但也还是都以 “亿人次 “为单位来计算的数量。一切科学的结论,必须以测量数据为前提。不知这位只不过亿分之 1 的大 V 哪儿来的勇气认为自己可以成为区别于其他人的 1%?
继续摘录要点如下:
“最后提出的防控措施,实在是太过理想化了——各种 “严禁” 各种“杜绝”…… 问题在于,臣妾做不到啊!(摘录者评:14 亿中国人民都能做得到的事情,就只有臣妾做不到吗?)……
随着病毒的变异,现在清零的难度越来越大。武汉清零的难度大约相当于把水稻亩产 500 斤提升到亩产 1000 斤,是很困难,但并非不可能。经过了两年的经验和技术积累,目前我们的防控能力大概能实现亩产 2000 斤;但现在上海日增 2 万以上的阳性,清零的难度相当于一下子提升到了要求 “亩产万斤”,这就有点脱离实际了。……
在日增两万阳性的情况,这几乎不可能做到的,别说把全中国动员起来了,就算把全世界动员起来也没辙。”……
以病毒变异与武汉难度相比,可是同时期的深圳病毒完全一样。深圳 7 天封城就清零了,为什么上海做不到?为什么不与深圳比而与武汉比?
先放任等待感染人数增加,增加了以后再以感染人数多为借口不能清零。
一句话,只要想找借口,凭现在很多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加上境外敌对势力的悉心指导,各种花样的借口总是能找出来的。
五、依现在的技术多久可以清零?
疫情已经发生 2 年多了,根据大量中国的实际经验,尤其一些大规模爆发后封城的实践经验,例如:武汉、西安、南京、扬州、吉林、深圳等。加上对核酸检测技术现状的分析,我们已经可以对用封城方式实现清零有这样一个基本的判断:
采用有效的全员核酸检测方法,只要上下一心全力配合,可以实现 3 检清零,1 周内完成。只要没有人为的规模庞大的刻意反清零干扰,最差情况也可以实现 4 检、5 检清零,时间为 1 个月以内。病毒的确是很凶险的,但也有很大的弱点,一旦超过两周没有传播途径,很快就会完全消亡。如果超过 1 个月不能清零,就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受到隐形战争大规模攻击人为破坏导致。以上海的技术实力,一个星期之内不能清零,就是无能或者上当受骗,不要再找其他任何借口。
上海的确不是上海人的上海,她首先是中国的上海。因此,上海必须严格封城,直到完全清零。因为上海不清零,就等于全中国疫情总爆发。全中国 14 亿人不可能允许上海在没有清零之前解除封城。因此,所有那些表面看来站在上海立场上说话的言论,实则全都是在把上海往死里坑,让今天在困苦之中的上海人承受更多的困苦。很显然:
上海一日不清零,就一日不能解除封城。
一周不清零,就一周不能解除封城。
一月不清零,就一月不能解除封城。
更重要的是一年不清零,就一年不能解除封城。
……
上海每年有 4.32 万亿 GDP,但全中国是 114.367 万亿。
唯一需要放弃的,就是放弃一切幻想。越快地按照最严格的隔离措施以最快的速度清零,才可以更少承受疫情的困苦。那些表面看似为上海说话的人找出的一切借口,实则都是在利用疫情折磨上海人民的滔天罪恶行径!尤其在目前每天新增确诊趋于平稳的情况下,眼看清零有望,不排除境外敌对势力不甘心失败,会越来越疯狂地推动各种极端地破坏清零的言行。
为什么要有人丧心病狂地破坏清零?因为同时已经准备好了国外的所谓特效药,国外的疫苗。国外的疫苗,特效药有效吗?当然有效。很多人甚至已经公开地质问,已经有了有效的疫苗和特效药,并且已经纳入医保,为什么还不放开?我曾有 7 年时间为一家中国上市公司在硅谷负责投资行业,参加过无数美国投资界的会议和培训。在一场医药投资培训会上,讲师的一番话让我久久不能释怀:好的医药投资标的是其产品一用就有效,但永远治不断根,必须终身服药。他的话如果仅仅从经济本身角度和投资角度说是完全正确的。只有这样才有经济效益啊!用一次就有效,这个病就彻底消失了,这样的产品怎么可能推动一家公司 IPO?疫苗有效,但全球的事实已经充分证明疫苗不可能阻断传播,还是会反复感染。现在全世界所有新冠疫苗产生的抗体都不可能维持太长时间,请注意是 “所有新冠疫苗”。必须年年打 —— 一针、两针、三针、加强针、增强针、改善针、减毒针、菊花针、槐花针、荷花针…… 永远没完没了。特效药很可能有特效,但必须年年反复吃。一盒药就数以千元计算,全国如果数以亿计的人感染,那还不得很快耗空中国的医保基金?隐形战争的发起者未必是想搞死中国,但肯定是想把中国的钱都搞走。
西方国家为什么不担心放开?城市中心住的都是穷人,富人和社会精英都住在城郊和农村的 House 里。他们早就过了城市化的阶段,并且进入郊区化过程。美国死掉的上百万都是些什么人?主要都是住在城里的穷人、住在养老院的穷人。与病毒共存结果是什么?就是年年不断地、反复地清理城市里和养老院里的穷人。而中国还处于城市化的阶段之中,我们在中国有见到过新冠在农村地区大规模爆发的吗?没有,为什么?因为农村生活状态天然就是相对隔离的。这个传染病就是通过气溶胶在城市生活工作密集区域大规模传播。生活在这些区域的人是谁?都是刚富起来没多久的中国精英人群,就是在网上写文章看文章的你和我,国外急于想收割的就是这个群体。但是,面对上海疫情,大量喊放开的却有很多都是住在城市里的大 V 们。长点脑子好不好?
六、需要立即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上海完全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完全清零。但必须立刻采取如下行动:
立即全面停止抗原检测,并且全面地在全中国严厉禁止在新冠检测中使用抗原检测产品。所有发放的抗原产品证书一律收回。事实已经充分证明:这是上海难以清零的罪魁祸首。更重要的是因为其几乎不可能核查的精准隐瞒疫情功能,未来将成为整个中国沦陷的最大祸害。
彻底杜绝所谓的居家隔离。
根据本文所说隐形战争敌方谋略,记录下一切故意帮助敌方破坏上海抗疫的言行,以作为协助国家安全机关清查敌对势力的线索。
所有拥有合理合法资源的人,通过一切合理合法的渠道向人大、卫健委、国务院、疾控中心、上海市、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等提交正确的专业的建言。
强烈呼吁一切出售抗原检测产品的公司,认清抗原检测对防疫的实际危害,立即停止向市场销售。任何企业研发产品都会有投入、卖出产品收回投资并获利,仅就其本身来说都是很自然的合理经济行为。但是,在民族大义面前,放弃暂时经济利益的企业会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尊重。尤其那些率先公开宣布停止出售抗原检测产品的企业,将会获得巨大的正面社会声誉。
事实上,依中国 2 年成功的抗疫经验,清零从技术上说已经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事情。真正难的是打击敌对势力的隐形战争行为。对此,我们需要全民动员起来,上海市人民更需要动员起来。拒绝一切抗原检测,拒绝一切所谓的 “居家隔离”、实则“居家传播” 的行为。
与 2 年来其他城市发生的疫情不同,在上海发生的不是一场疫情,而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有系列战略策略的隐形战争。我们必须非常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敌对势力,就是希望以上海为突破口,全面攻陷整个中国。尤其现在看到上海新增疫情已经停止指数上升的势头,眼看引爆整个中国疫情的愿望要落空,不排除会采取各种越来越极端的方法。对此,我们应当引起高度警惕。国歌中的那句话再次响起: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对于为什么可以通过现有技术最快实现 3 检清零等的详细技术论证,请看下集:隐形战争—— 如何从战略相持,转向战略反攻。
辟谣辟成这种效果,比起辟谣,大家宁愿相信 “谣言”,也算全国独一份了。
可能开始觉得好笑,细想又觉得悲哀,如此 “辟谣” 影响的绝不止上海政府一地的公信力,基础收到动摇,一次次得狼来了,后果不言而喻。
开始是无症状,
然后是零死亡。
现在是只平均。
最后还是没有高风险。
![](data:image/svg+xml;utf8,)
还是有人干这个,这次是云南,我们也没什么能多做的,能发声的话多发发声吧。
如何看待上海新冠病毒感染人群突破 10 万人?预计什么时候可以打断指数级发展趋势?
按照我在 4 月 8 日的计算
上海有 16 万病床(开放 15.6 万),使用率在 82%。
就是说,日常医疗,上海有 3 万张左右的病床余量。先不算医护人员。
按照上海的标准,CT 异常了才算确诊(有很多阳性没有拍 CT),其他都算无症状。这样是 10 万无症状,目前 4000 确诊。4% 的普通型以上,和吉林差不多。
在 3 万空闲病床被吃掉之前,上海人还是会感受到这是大号流感。
上海有全民核酸,按照 4% 的 CT 异常率,当上海达到 75 万人阳性的时候,会进入医疗挤兑,出现大量死亡。(不止新冠死亡,其他病没有医疗资源也会死亡)
上海有 2000 多万人,按照自然感染 20% 计算,大约要有 400 万人被感染后,会减慢传播速度。
医疗承载压力有所缓解。
从医疗被挤兑干净,到疫情自然下降的过程中,会死很多人。
上海在中央的强力干预下。
执行了封控,虽然这个封控遭遇到了各种对抗,出现了麦德龙停业,马路堵车的奇迹。
生活物资保障政策导致大量人发国难财,有投毒意愿。
但是封控就是比自由活动要有用。
上海在封控后,停止指数增长。
本来上海阳性 75 万,病例超过 3 万是一个很快的事情。
封控后,上海经过一段时间进入平衡期
就是增长的确证和无症状,基本和出院与接触隔离的人数开始接近。
这意味着,上海将开始有应收尽收的能力
上海今天的确诊数 23,698
这个数字到过 24000 多以后,没有一路上升突破 3 万,引发大量医疗挤兑死亡。
而是维持在 23000 到 24000,让上海医疗不崩溃。
这样,死亡数字还是一天几十人, 不是一天几百人,上千人。没有出现灾难的状态(香港把尸体停在 ICU)
现在上海开始物理封楼,开始说要解决居民生活保障问题,解决发国难财利益集团有动力投毒的问题,解决外溢问题。
这个方向说明,上海终于认识到了奥秘克戎也是会死人的,而且搞不好会死很多。
有共识以后,上海的聪明人多的是。
他们知道问题在哪,知道怎么正确清零。
后续,只要想清零了,办法总比困难多。
这里要感谢中央,如果不是中央顶住地方强烈反对决心封控,及时控制指数增长。
让上海维持一天 2 万,而不是一天 5 万、10 万。
上海今天恐怕已经在一天死几百,上千的灾难状态了。
对于共存,长期看一定是要共存的,但是现在不行。
如果奥秘克戎是最后一轮变异,那么打完针对奥秘克戎的疫苗后共存。多数人不感染,少数人干扰,极少重症,不构成对医疗的挤兑。
如果奥秘克戎不是,后面还有王者,就继续动态清零,只是办法可以更多,譬如设立红区、绿区、过渡区。
红区和国外自由往来,发展对外经济。
过渡区人员隔离,物品消毒
绿区严格清零,绿区内部自由旅行,高效生产。
哪怕新冠变异 10 年,每年变异一轮突破防疫杀死 300 万人,破坏全球生产,绿区都是岿然不动。
绿区生产的物资,赚全球的钱。
总之,现在共存为时过早,针对奥秘克戎的疫苗没出来,没全民打一遍,保证大多数人不感染。现在搞开放会带来灾难。
大家看到了吧!
近日,一位外卖骑手,为居民朱女士代购买 6 袋泡面,20 个鸡蛋,收费 900 元。
而实际代购的物资价值仅为 270 元,
并且当初约定 330 元跑腿费。
但当物资送达之后,外卖小哥拒绝出示购物凭证,坐地涨价,直言收费 900 元。
这明摆着就是赤裸裸的恶意加价,从中牟取暴利!
近日,上海市公安局发布日期警情通报。
4 月 10 日以来,犯罪嫌疑人高某非法租用他人食品经营许可证,以便于自己在网络开店。
大量囤积青菜,鸡蛋,鸡鸭,鱼肉,随后,大幅度拉高销售价格,累计销售 175 万元,从中获利 150 万元。
梅陇镇问题猪肉却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同时,也引发人们极度愤怒与不满。
前段时间,上海梅陇居民反馈。
该镇所发的第四批生活保障物资中,部分猪肉有严重的质量问题。
肥肉过多,品相不佳,多为边角料,同时含有变质变味问题。
而政府的采购清单中明明注明,每份规格为五花肉两斤,蹄膀一斤。
而实际呢,发放到居民手中的却是大量的肥膘肉,母猪肉。
并且有些明显带有大量的乳头、腺体。
![](data:image/svg+xml;utf8,)
而政府的采购清单中明明注明,每份规格为五花肉两斤,蹄膀一斤。
而实际呢,发放到居民手中的却是大量的肥膘肉,母猪肉。
并且有些明显带有大量的乳头、腺体。
最近,一张上海做团购卖菜的聊天截图火遍网络,说是的 4 月在上海做团购卖菜,九天就净赚 908 万,也就是一天赚了一百万。
关于这张聊天截图的真假我们无法做出权威的定义,但是在这次上海的疫情当中,有相当多的人在发国难财。
上海抗疫捐赠物资发放严重不均匀,有的地区比如徐汇部分地区发目前为主有的发八九次,并且看到分享视频发放的都是成箱的各种物资粮油米面调料荤素搭配比较齐全,有的地区比如松江老城附近小区只发过两次,都是一个塑料袋子提过来的,物资不多,更谈不上搭配合理,真心希望官方给予查询解释原因!
其次,便是盐城物资事件的影响了吧?相信很多人也都如我一样不理解。从盐城到上海只要 3 个多小时的路程,但确 “因运送时间周期长导致蔬菜腐烂了”,是堵车在高速路上?既然是支援物资的车辆,是不是有绿道可以通行?
近日,宝山警方根据线索破获一起伪造、买卖防疫车辆通行证案。经查,犯罪嫌疑人余某乾 (男,33 岁) 利用图像处理软件伪造防疫车辆通行证数十张,出售给邢某祥(男,51 岁)、詹某财(男,47 岁)、徐某云 (男,31 岁)。明知该通行证系伪造,邢某、詹某、徐某将其出售给詹某建 (男,28 岁)、陆某红(男,37 岁) 牟利。
目前,犯罪嫌疑人余某乾等 6 人因犯伪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乱象今天就先说到这里吧,说多了害怕又被莫名其妙给删除了,呵呵呵……
上海疫情之下,为什么会有很多网友讽刺批评?原因很简单,上海这几年,作为防疫优等生,充满了优越感,早就惹得很多城市不满了。
上海人自我中心,充满了小资情调的优越感,影视作品里的普通人都住着毫宅,满世界的指手划脚,对此,大部分人都选择了沉默。但是互联网是有记忆的,大家心中形成的印象也是会持续很长时间的。现在,上海疫情大考之下,乱象纷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个城市的现代化建设,物质文明固然重要,但精神文明更重要!忽视精神文明的建设,外表再繁华的都市,当灾害和战争来临,都不堪一击!
疫情是一面照妖镜,这面镜子里播放的一幕幕,有的令人热泪盈眶,有的则令人怒火满腔……
我希望上海经历此事之后,能够清晰的认知到 “上海首先是中国的上海,至于它是不是上海人的上海,我无所谓,反正我对上海感受一般。至于上海是世界的上海,我觉得不要太过于自作多情,欧美国家到现在也看不出一点儿认同全球命运共同体的意思,他们恐怕更喜欢一个混乱的上海,一个衰败的上海吧?”
这种情况,什么时候才能解封啊?
封在家里这么久以来,我每天订三个闹钟抢菜,还没有一次成功过,物价翻倍,我除了必需品其他都不敢买。
说真的,封就封吧,物价不要翻倍呀,让普通人怎么活呀!
…………………………
建议删除的我现在统一回复,不会删的!
希望有一天你们买天价菜的时候不会愤怒。
上海怎么了?谁家的钱是大风刮来的?为什么乖乖居家的人只能吃天价菜?为什么一年也存不了几个钱的普通民众要忍受这种不公平?难道怪我们没有生不义之财的渠道吗?
…………………………
这个评论说的真好,截图可以伪造,但是 “买菜难” 和“天价菜”是真的,为什么忍受了这么久才发声,因为后知后觉的发现这些不公平本来是可以不存在的啊,我们的忍受也只配为他人的豪宅铺垫几块砖石。
关于上海最近爆出来的各种骚操作,各种令人三观尽毁的事,我是一点都不意外的,具体可看下图,这是我 6 年前在上海遇到的事。
所以,疫情以来的各种魔幻操作是不是变得顺理成章了?
上海是不是终于改了死亡标准了?
以下是上海 ZF 的 所说 VS 所做。浙江援助方舱给上海人员隔离,上海 ZF 最终把 28 人一声不吭卸在江苏太仓卡口,而且不是第一次这么干,是 “近期频繁” 这么干。逼得太仓退无可退,恳请苏州市出面与上海 ZF 交涉。
死亡 51 例,全部因为基础疾病而非新冠。
上海这 A4 雕花的能力这是永远走在最前沿,die with 和 die from 的区别玩的炉火纯青。
**所以我说在无法从病理上有效区分死亡和新冠的相关性的情况下,用超额死亡率的指标,至少在讨论政策问题的时候更合适一些——**死于新冠,死于感染新冠、免疫力下降后基础疾病加剧,还是死于医疗挤兑,都是死亡。我们控制变量通盘考量感染对人群总体死亡率的影响,不要雕花反而更好。
不过就上海这远超出组织力承载范围的感染数和前期的各种混乱,怕是超额死亡率也好看不到哪儿去_(:з」∠)_
唯一的勉强算是好消息的就是社会面感染没有反弹吧。
他们的今天也许就是自己的明天吧,也做好了心理准备,这个死亡率,这个感染率,这个时候官方还故意转移视线,避重就轻,遮遮掩掩,防疫一塌糊涂。
很绝望,如果没有孩子真的不怕死,说实话,我看到这些我流泪了,压抑,真的无助,绝望。
以下是自己的想法:
不要以为自己年轻,真相你是不知道。
不要以为自己抵抗力好,代价你是不知道。
不要以为自己是人民,真相比你更残酷。
不要以为有人保障你安全,你是数据,你是数据,数据有生命吗?没有。
绝望,无助
同时每一个沉默的人,或者帮凶,不要以为自己很安全,最后谁都逃不过。
上海市卫健委今早(25 日)通报:2022 年 4 月 24 日 0—24 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2472 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16983 例,其中 846 例确诊病例为此前无症状感染者转归,1557 例确诊病例和 16835 例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管控中发现,其余在相关风险人群排查中发现。新增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 1 例,在闭环管控中发现。
数据趋势
净新增 18609 人,其中隔离管控发现 18392 人,社会面发现 217 人,占比 1.17%。
2022 年 4 月 24 日 0—24 时,新增本土死亡 51 例。平均年龄 84.2 岁,80 岁以上高龄老人共 37 位,最大年龄 100 岁。51 位患者基础疾病严重,累及多个脏器,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高血压 3 级(极高危)、脑梗后遗症、糖尿病、帕金森病、阿尔兹海默症、尿毒症、恶性肿瘤、重度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等。患者入院后,因原发疾病加重,经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的直接原因均为基础疾病。
我想说的是,如果没有新冠打击,大部分有基础病的人也有几年生存期。
吴尊友深夜发文称「动态清零才能最大限度为经济保驾护航」,如何解读这一观点?
境外粮食紧张,产业链受到疫情严重干扰。
我们如果想好好生活,必须守住粮食安全,守住产业链效率!
我昨天说上海死亡存在超过 1000 人的现实可能,上海就这么给我面子?吉林省好像没达到 2 位数吧,上海自己这么作死?
现在谁在跟我说什么老虎是大号猫咪,我一定口吐芬芳。
当然突然发现这几日要共存的声音突然小了,有趣有趣。
转一篇随时可能被删的文章
珍惜着看吧
转晚了 不好意思 ,转一些文章里的图片 大家随便看看
其中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倒卖捐赠物资
各类防疫轶事
![](data:image/svg+xml;utf8,)
封锁下的感受
看完这些我只想到一句
“在黑暗的时代,面对不公和压迫不反抗,就会被不停拿捏,逐渐失去作为人最基本的尊严”– 萨特( )
最后:
![](data:image/svg+xml;utf8,)
我们一定能取得抗疫的胜利,如常的生活一定会很快回来~
祝您和家人身体健康。
一个工龄近十年的律师,今天到了律所发钱的日子。
说疫情没影响那肯定是骗人的。
最近和同行聊得最多的就是,这时候才发现还是体制内稳当。
再怎么也旱涝保收,还能居家赚钱。
以前咱也以为律所行业要是旱涝保收,不管是经济景气还是不景气,总是有人要请律师的。
现在才发现,21 世纪也有温饱问题,温饱都解决不了的时候,律师就毛用没有了。
好了,最近封控更加严格了,饿了么和美团、叮咚都不让送,附近的道路都已实行物理封控。
到今天封闭快四十天,已经没啥食物了。
一天两顿。
最近的一次发物资是前天发了三捆挂面,
来这里就想问一问,如何在一个星期就三捆挂面吃出不同的感觉?
恶果出现了,北京已经开始囤菜了。
疫情以来,北京也反复几次受过影响,也就一开始惊慌一点,后面都井然有序。
死亡率的反差
600 号昨日节目单:“控制灵魂对自由的渴望”,上海的朋友肯定看见转发了,该挡住的我都挡住了,就看看线上节目单吧
身在上海,在持续性的隔离政策下以及限制自由度的情况下,我们都感同身受,难免会有负面情绪,并且难以将压力疏导。这是因为我们没有适当户外运动和流动、没有合理且有节奏地安排时间、工作受限制、无稳定生活来源等,这些会导致我们心理压抑,从而产生疫情下的精神疾病。因此,充实自我,保持规律节奏、适当的情感疏导和运动就十分重要。
我推荐大家阅读问题 “隔离了 26 天了,怎么解决抑郁的情绪?” 下的优秀回答。
放松自我,消除负面的抑郁情绪。
此外,昨天回答里点赞广西老铁之后,还是发现云南的物资被倒卖,当事人已被带走,太气愤了!
这种下发给居委会对接人也会被卖掉!
继续学习广西老铁的做法
还是辽宁日报教育的好:
以前不能光说不做,也不能光做不说,做了不说,等于没做。
现在得加上,做了要说,还要留痕,防止被人反咬一口。
这不应该是上海的 “温度”
最后,提醒大家
消失
每次发,都会把最后一张发出来
一个月前的,不知道还在不在人间
如果还在的话,希望有能力的人救一下
有些人少赚点钱救可以救一下
看了一下,最近几天的死亡的病例基本上都是高龄、合并各种基础疾病且控制不佳的,由此导致患者的心肺脑等关键器官差于大部分人。
“上述病例均合并有严重的多脏器基础疾病,且病情危重,包括晚期恶性肿瘤、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等),神经系统疾病(脑出血、脑梗等),肝硬化终末期,糖尿病、尿毒症等。死亡的直接原因是基础性疾病导致。
而且这部分死亡患者中大部分都没有接种过疫苗:
“研究表明,接种疫苗对于防止感染者转变为重症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这些病例中发现新冠疫苗接种率低,只有 5 例曾接种过新冠疫苗。”
高龄 + 严重基础病 + 没有接种疫苗——这个组合在城市内存在新冠流行的时候,成了 “死亡方程式”。
可能有人会好奇,难道这些病人都是死于基础病,新冠病毒就没有责任吗?所谓的 “高龄 + 严重基础病” 的组合,真的有这么大的威力吗?
我本身是个外科大夫,不是搞呼吸或重症专业的,这个问题上没有太大的发言权。但相比非医学专业的朋友们,可能对 “高龄 + 严重基础病” 这个组合有更多直观的感触。
比如平时很常见的泌尿系结石,一粒小小的结石堵在了肾盂或输尿管中,对于普通人来说对直观的影响就是疼痛,但对于糖尿病控制不佳的人来说,就常常因为细菌借着糖分快速滋生,很短时间内就能导致难以内科纠正的脓毒血症;
比如平时很常见的高血压,对于肾脏疾病需要手术的患者来说,就有可能因为术中触碰到肾上腺导致血压的 “过山车” 或者手术后肾功能的衰竭;
对于冠心病、心衰、脑梗、脑出血、肝硬化终末期、肾衰竭终末期……… 这样更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来说,不管内科外科,临床上说实话都很头痛。很多时候这些患者疾病的治疗就像跷跷板,常常按下葫芦浮起瓢,甚至有时候主要病症与合并症的治疗都是相互矛盾的。
再加上这些基础疾病往往目前还没有比较彻底的解决方案,治疗往往只是在努力维持病情的稳定和平衡,此时对外界冲击的能力很差。很多老年人看着精神头很好,但真正的身体情况用 “摇摇欲坠” 来形容并不夸张。
所以,对于 “高龄 + 严重基础病” 这样组合的患者来说,感染新冠就像点燃了导火索或落下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有了这个认知的基础,说实话我相信大部分朋友看到目前上海的重症及死亡数据都并不意外,甚至这个数据后续可能还会有比较大的上升。毕竟目前上海的重症救治力量充足,很多 “高龄 + 基础病” 的感染者还有治疗的余地,或者还在病程的相对早期。以目前上海 6 位数的感染基数和人群中老龄人、基础病患者的比例,如果放任不管,这个数据还能往上有很大上升的空间。
所以,不管今后的防控政策如何,通过 “疫苗 + 特效药”乃至更多手段的组合,保护好 “高龄 + 基础病” 的老年人群,都是最大化消除新冠疫情冲击、把生活带回正轨的核心关键。
为什么不公布死亡的最小年龄
各位可能不在上海,不知道上海的处境,我作为被封一个多月的受害者,来讲讲情况:
三月中旬的时候,浦江镇发通知,要封三天,而且还专门叮嘱,不要起哄,不要抢购,避免聚集感染,国家物资充足!
我相信了这个说法,我认为上海不可能像西安那样(西安:的确不像,拿爱丁堡和我比, 它配吗?yue!)
但我很快为我的无知付出了代价,陷入了饿肚子的境地,所谓的保障,其实就是一刀切停止物流,至于我们吃不上饭怎么办,官老爷压根没考虑过。
从封锁至今,小区一共发回三次物资,每次都是两根黄瓜,两个番茄,两根胡萝卜,外加一袋速食食品。
为何没有任何荤菜,外省的援助去哪了,这就不提了,我不配吃。
我就想知道,人能不能,靠个位数的黄瓜和胡萝卜撑一个月?如果不能,你怎么保障生存?如果保障不了,为什么停止一切物流?
我们只能靠团购续命,团购的菜价不忍描述,贵倒在其次,关键是毫无保障:
有没有感染风险?不知道!
奶头肉这种明令禁止的垃圾,为什么能公开售卖?不知道!
为什么买的油居然存在三无产品,为什么产地还有乌克兰,时间是昨天?那里不是打仗吗?一天就能送到中国上海浦江镇?不知道!
为什么我们买的菜,很多都有捐赠物资的标签?很多杂牌产品(比如我买的万家宴食用油),出现在其他小区是免费的保供品?不知道!
为什么正规的物流物资运不进来,高价团购却畅通无阻?莲花清瘟和抗原试剂源源不断,怎么就毫无阻碍?不知道!
为什么……
别问了,问就是不知道!你要觉得不安全,不划算,可以不买,没人求你!
刚封区的时候,群里买不到菜,都在骂马云,骂刘强东,说马云那帮吸血鬼发国难财,该吊路灯!
今天群里还有人骂马老师和东哥吗?
还在骂,骂他们进不来,骂他们没能力,骂他们把发财机会,丢给那些发国难财的畜生!
马云不是有后台有资本吗?你他妈到是进来啊!老子让你剥削行不行?
东哥你不是 “自杀式物流” 吗,不是有神秘大佬支持吗?你他妈到是进来啊!老子让你剥削,谁骂你发国难财,老子帮你喷他!
天天被骂的 “吸血鬼”,现在倒望眼欲穿,求他上门吸血,我还能说什么?
谁都知道物资进不来,不是阿里和京东的错,但为什么要骂它们?
这骂声里包含太多东西了,不是评论区的无脑喷所能理解。
这几天朋友圈都在传马克思那段话:资本害怕没有利润,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如果有 10% 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 20% 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 50% 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 100% 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 300% 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绞首的危险!
现在上海卖高价菜的利润,何止 300% ?人民希望疫情立刻停止,但这些反动分子,却疫情永远不要结束!
反动分子这个词,很多年没出现了,犯罪就说犯罪,怎么能说反动呢?这不是上纲上线,搞 “极左” 那一套吗?
可事实证明,反动分子是确实存在的,承不承认都是客观现象:他们破坏生产,破坏抗疫,为了一己私利,连累整个国家!
当年康生被重用不是没原因,中社部也不该被取消,肃反更不该被全盘否定!
更新:
评论区好多人说我给政府抹黑,说自己亲友就在上海,明明物资充足。
我相信是真的,因为这取决于各街道的管理水平,和我一街之隔的表哥,就收到了好几次排骨、牛奶、鸡、鸭。
我相信很多人物资充足,但我没有,我周边很多人没有,我们也有发言权,仅此而已。
其次,我并没有说已经到了民不聊生要饿死的地步,但买菜难,价格高,质量差是事实,而且不安全,没有背书。
我们希望京东、菜鸟、顺丰能参与运送,我们希望我们的一切资源,不是建立在团购上。
我不明白怎么就成抹黑了?还有人要我说出身份证和具体地址,否则就是造谣??
评论区不会关闭,要骂就骂吧!
相关文章链接:
你的血路,我的财路:国民党高价倒卖抗战物资魔都的魔幻现实:治不了病毒,还治不了你?效忠党国,首先效忠长官,乃官场第一法则
老人们已经和基础疾病 “共存” 了,
某外省市却让他们和新冠 “共亡”。
下面这些督导检查中提出的要求,反推过去解读,是很可怕的,也解释了外省市疫情何以至此。
实事求是对患者进行分型;
要强化对防控政策的理解和执行;
实事求是判定密接和次密接人员并排查管控到位;
更好满足居民生活物资和就医用药等基本需求;
关口前移防止轻症转重症、危重症,全力以赴救治重症患者。
医学上,要想直接、完全地治愈某个疾病,本来是极其困难的,一代代医学人都在努力的,是让病人 “带病生存”,提高生活质量,甚至于 “带癌生存”,就这么被外省市暗戳戳的文字游戏给无视了?
高血压、糖尿病、老年痴呆前几天用上了,现在连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这种都用上了,这是疾病不够症状来凑吗?
我们必须认识到
现在动态清零的敌人不仅仅是共存派
还有一群敌人正在不断壮大
姑且称他们为 “疫情派”
对他们来说共存是万万不可接受的
因为那样他们日进斗金的日子就过去了
结果换成另一批人赚钱了
但是动态清零他们也是必须要干扰的
因为像深圳,如今的武汉那样快速有效的做好动态清零,做好物资供应
即使封城了,他们也不存在暴利的空间
而疫情派,对中国的经济造成最大的伤害的同时还造成了大量死亡
当然还有一些敌人,他们在暗处
他们就在你我中间
暂且把他们称做 “投毒派”
我是认为他们存在的
但是我还是需要等官方的一个石锤
我多么希望这不是一个谣言
毕竟妨碍公共卫生最多七年
而间谍罪最高可以死刑
各位知友,你们的评论我现在是看不到的
有啥特别想说的,可以私信我
概括一下,死亡的病例都是跟新冠没有关系的,因为都是有基础性疾病在的,因此上海此次疫情中,没有因为疫情而去世的人!
上海的数字正在持续下降,确诊人数都在往周边城市投递,杭州的方仓医院已经搭建好了,可以接收上海来的 1000 名确诊患者,不好意思,杭州也因此疫情加重了,出现了群聚性感染的现象。
岁月安详,现世静好,繁荣的大上海马上就要回来了!
还有这位 “七月流火” 和“顺其自然”先生,你们是如何做到连续三天留言被精选的?我留言了那么多次,不好意思,一次都没有被选上过,是我不配!
这是我 4 月 3 号发的想法,进行的预测。
预测如此准确,我的内心却有些郁结。
早期在光鲜的数据,最终还是朝着世界平均数据看齐。在新冠面前,无论中国人还是上海人,并不没有比国外人有什么差异。
当前的全球主体人种,从 7 万年前开始分支,4、5 万年欧亚人种开始分支。在新冠面前,人种之间的差异微乎其微。
上海最近一段时间,无论社会面还是隔离管控,新增确诊都是 1000 病例上下。
按照目前的情况,上海的最终阳性会高达 100 万以上,占总人口的的 4%,和当初武汉差不多,甚至超过。(上次预测的 50 万,是在较为理想的情况下)
按照 0.09% 的阳性死亡率来算,最终死亡病例是 900 人。
最终确诊(按照上海标准)接近 10 万病例。
新冠平均排毒时间是 7~12 天,如果死亡病例的平均病程是 10 天,那当前的死亡病例平均感染是件是在 15 日左右。
15 日正好在峰值上,之前的本轮疫情新增确诊大约 2 万人。
上海本轮已经死亡了:
145-7=138 人。
除以 2 万,我们可以得到,上海标准的确诊,死亡率可达 0.7%。
那么最终 10 万确诊的死亡总数,在 700 人左右。
那么个人认为,我上次的预测还算准确,但总死亡病例的下限必然提高了,预估可以达到 500 人以上。
也即 500~1000 人。
如果 5 月中旬还不能把疫情控住在 200 新增以下,那么最终的死亡病例便可能突破 1000。
我赞成上海要复工复产,长三角要复工复产,可是现在问题是
上海城以外,谁信任你的健康码?
上海城以外,谁信任你的核酸检测结果?
上海城以外,谁信任你的行程码?
上海城以外,谁信任你的通行证是真的?
消耗公信力的结果,将一点点被释放出来,自食恶果的明天恐怕很快就要来了!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温读:1949 年陈毅是怎么治理新上海的?苏联为什么会解体?
具体数据图表可以移步我的文章:
Frederick:上海疫情数字 - 截止 2022 年 4 月 24 日 24 点
值得关注的点:
死亡率比较:
首先要引入上海市 2021 年的人口自然死亡率 5.59‰作为基准。来源参考如下:
2021 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统计公报_上海市统计局tjj.sh.gov.cn/tjgb/20220314/e0dcefec098c47a8b345c996081b5c94.htmltjj.sh.gov.cn/tjgb/20220314/e0dcefec098c47a8b345c996081b5c94.html 至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 2489.43 万人。其中,户籍常住人口 1457.44 万人,外来常住人口 1031.99 万人。全年常住人口出生 11.6 万人,出生率为 4.67‰;死亡 13.9 万人,死亡率为 5.59‰;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 0.92‰;常住人口出生性别比为 107.76。
然后根据在院治疗确诊病例和在医学观察中的无症状感染者的存量人数作为基数,以自然死亡率推导【预期自然死亡总人数】,具体数据如下:
之前一个半月未死一人引来颇多争议的这波疫情终于开始发力,并在短短一周内就赶上并超越了自然死亡率。
看来上海的病毒很懂统计学~
上海市 2021 年常住人口为 24870895 人,截至 2020 年末,80 岁及以上高龄者 82.53 万人,占比 3.32%,按照目前 50 万感染者年龄完全符合上海平均分布来计算,80 岁以上老人感染规模 16591 人,按照国家卫健委所说的 10% 的死亡率来计算约有 1659.1 人的 80 岁以上老人病亡规模。
等待上海卫健委陆续公布后续数据。
附录(每日一份看不到其他人员信息的报告):
2022 年 4 月 24 日 0—24 时,新增本土死亡 51 例。平均年龄 84.2 岁,最大年龄 100 岁。
2022 年 4 月 23 日 0—24 时,新增本土死亡 39 例。平均年龄 78.7 岁,最大年龄 98 岁。
2022 年 4 月 22 日 0—24 时,新增本土死亡 12 例。平均年龄 88.2 岁,最大年龄 99 岁。
2022 年 4 月 21 日 0—24 时,新增本土死亡 11 例。平均年龄 84.2 岁,最大年龄 94 岁。
2022 年 4 月 20 日 0—24 时,新增本土死亡病例 8 例,平均年龄 77.5 岁,最大年龄 93 岁。
2022 年 4 月 19 日 0—24 时,新增本土死亡病例 7 例,其中 60 岁以下 2 人,70 岁以上 5 人。
2022 年 4 月 18 日 0—24 时,新增本土死亡病例 7 例。其中 75 岁以上 6 例,75 岁以下 1 例。
2022 年 4 月 17 日 0—24 时,新增本土死亡病例 3 例。年龄分别为 89,91,91。
出于对死者及家人负责,我们需要你公布更详细的信息: 姓名,性别,年龄,疫苗接种次数,所属区,感染天数。
部分所谓共存派大型双标现场
香港篇
香港新冠死 9000 人 : 香港果然是人类文明典范, 为了保经济做到了最好……." 香港管理水平还是比国内其它城市高了几个段位。"
大陆死两新冠猫 : 丧心病狂, 侵犯物权人权, 没有人性, 1984…….
ps: 按照时间线香港闹疫情开始大规模死人时, 大陆只死了两只猫…….
乌克兰篇
对乌克兰百姓: 关心 “最可爱的乌克兰人民群众”, 谴责俄罗斯侵略, 为乌克兰死者流泪, 关心人权.
对中国百姓: 不就是死几十万老弱病残吗? 新冠杀伤力低, 就应该让所有人感染.
ps: 毕竟在他们眼里, 乌克兰是高贵白人……….
猫狗篇
对猫狗: 防疫处理了几只猫狗, 要死要活, 一边摆灵堂烧纸, 哭喊着 “怎么不把我也带走”…… 喊着人权, 动物生存权
对人类: 鼓吹新冠共存, 丝毫不在意百万国人伤亡………
ps: 难道在他们眼里 “死一只猫是灾难, 死百万人只是数字”?
6 亿人 1000 元篇
疫情前 : 三句话不离 “6 亿人 1000 元收入”, 仿佛这帮人真的心系贫困百姓, 三句话不离人权, 百姓生存
疫情中: 鼓吹新冠共存, 丝毫不在意这些贫困百姓抗风险能力低, 会失业, 会无家可归, 然后在共存后导致的医疗挤兑中, 根本抢不过有钱人
ps: 这帮人嘴里的中国人绝大多数都穷得月入 1000, 疫情中, 这帮人嘴里的中国人就变成有房有车, 绝大多数要还贷款的了
截图自苏联为什么会解体
目前已经确认五一前不可能解封了
小区隔离 1 个月. 13 天无阳后今天突然发生一例,没有开始追溯疫情的传播链,初步怀疑外卖导致。
总有人不希望复工复产,毕竟目前在上海赚钱利润比毒品还高。导致疫情传播的追责远比天天核酸检测重要的多。
很多人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共存会死多少人。
香港统计的奥秘克隆死亡率是 0.6%. 上海目前 50 万,要死 3000 人。但有很多其他没计算的死亡是新冠间接带来的。
以下是美国疫情爆发后的死亡率和往年平均数的对比,红线是平均值,蓝色是实际死亡数字,最高时将近多了 1/3。
那些趁机发财导致疫情传播的人,你们这样的行为如果导致最终共存了,将会杀掉多少中国人,不怕进地狱吗。
先是介绍大车司机被各种贴封条。
因为被困在车里,不敢喝水,只能干啃方便面。
镜头一切,转向日本街头,一个日本主持人说上海封城对日本有什么影响?
问了一个海产店大叔,今天有什么降价的东西吗?大叔说,就这个海胆吧,平时要 8000 日元一盒,现在只要 3800。
日本海产贱卖跟中国疫情也有关系,由于上海封城措施,所以对海外产品的需求很少。
这个筑地市场的老板说:“这么低的价格大概 3 年没见了吧。”
日本海胆最大的出口地就是中国,一旦需求减少,由于捕获量多,价格自然就下降了。
山林里面起火了,正常人想法肯定是灭火。
但是一群睿智人群不这么想,他们不是正常人,他们可是睿智啊!和正常人一样想怎么体现他们的不同呢?
于是 (山火是自然的力量,人类是无法扑灭的,只能退缩。
山火是小问题自然就灭了,人去灭火才危险) 等睿智评论脱颖而出。
原来鸵鸟把头埋到沙子里食肉动物就不吃了?
然后山火大了,这群睿智又说。
“早说山火扑灭不了的吧,还要扑灭。
就是因为救火才死了那么多人,就不该救火。”
???
这些人是怎么躲过九年义务教育的?
——————
共存投降派那群睿智人呢?
不是说是大号流感吗?
不是拿人命当数据吗?
国家花了那么多人力物力才维持两年的超低死亡率!
在共存投降派的不懈努力下,造成了什么样的结果?
谁家没有老人小孩?
以后共存投降派默认孤儿!
抱歉我说错了,就没有共存派,只有投降派和路灯派!
麻烦不在国内的人士不要干扰国内舆论,谢谢!
投降派还投降出使命感来了我是没想到,不是这群人,大家早就清零了。
记住了,导致买不到菜买不到药不是因为防疫。是因为这些投降派路灯派要发国难财没有坚定防疫导致的!
我在四线小城市一个月都能清零,外省那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会做不到?
这两天真是乱象丛生,令人愈发的不满。
整理一下:有倒卖物资,物资质量不合格,医疗困难,经济苦难等,还有一件不让说的事情。
有人不知怎么搞的通行证,往上海倒卖香烟;
![](data:image/svg+xml;utf8,)
一条赚 100,一天 500 条,那就是 5 万了,我 TM 无语了。
![](data:image/svg+xml;utf8,)
还有人倒卖捐献物资,这是云南捐献的物资,55 吨蔬菜
![](data:image/svg+xml;utf8,)
有人拍照片说在小区里公然售卖,价格 138 元到 78 元不等。
![](data:image/svg+xml;utf8,)
上面的标签都撕掉了,还能看到 “沪情深” 三个字。
![](data:image/svg+xml;utf8,)
前端时间还看到有人倒卖新疆捐献的馕饼,这类事件真的太多了。一想到自己团菜苦难,跑腿费贵的问题,就很愤怒。
很多上海居民都遇到了发放的物质过期,质量不合格,以次充好等问题,还是一帮人在发国难财。
官方回复:
的确发现有部分免费发放的保供物资、主要是生鲜食品存在质量问题。对于疫情期间相关违法行为,上海市场监管部门表示坚持 “从严从快” 的原则,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官方都回应了,只能说明问题很普遍。
还有说通过 KFC 团购投毒的,暂不可考,无法求证,但增加了我的愤怒值,让我想起了,我们小区有次 KFC 团购,跑腿费要收 500 块。
目前官方发布的新增死亡里,大部分是老人,大部分未接种疫苗,大部分伴有各类基础性疾病,死亡的直接原因均为基础疾病。
但他们占用了很大的医疗资源,为了重型病例,目前有四大措施,就是要降低重症患者病亡率:
第一,加强重型、危重型患者医疗救治资源配备。统筹全市优质医疗资源,加强定点医院建设,组建多支重症医疗团队,充实定点医院的救治力量,在治疗新冠的同时,对原有的基础性疾病开展多学科治疗。
第二,发挥专家作用,加强巡查会诊制度。每日开展专家组联合查房、会诊制度,根据重型患者、危重型患者病情,开展疑难病例的会诊与指导。同时,全国新冠肺炎救治专家也定期开展各定点医院的巡查会诊机制,共同加强重症患者的医疗救治工作。
第三,加强分类收治,发挥专科优势。对于基础疾病较重的患者,按照患者主要诊断和主要治疗需求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将患者分类集中或转诊至相应的专科特色定点医院治疗,降低病亡率。对于合并肾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常见基础性病种的患者,以及儿科、产科、精神疾病等特殊人群,划定专门病区相对集中进行收治,提高救治效果。
第四,加强监测预警,尽早干预。合并基础性疾病的轻型患者,存在进展为重型的风险。各定点医院加强了患者入院评估,关口前移,积极识别并早期干预高风险患者,防止轻型转重型,减少重型患者发生比例。对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重症患者,进一步强化多学科诊疗,强化专科协同,一人一方案,努力降低重症患者病亡率。
问题是这些救治工作都是围绕基础疾病,这和新冠有多大的关系呢?
相比而言,普通人看病就非常非常苦难,多依靠志愿者,这是昨天发布会的说法:
我们注意到,近期市级医院的门急诊业务量有比较大的增加。相比 4 月初,36 家市级医院的门诊量增长了 103%,急诊量增长了 65%。
我们还在 18 家市级综合性医院增设了 26 个应急血透点。
看到这些增长,4 月初有多少人想看病而不行,血透也做不了,延误多了多少病情,怕是无法统计。
因为 3 月的疫情,上海一季度 GDP 数据,增速比去年同期两年平均增速回落 1.6 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季度下降 3.8%;CPI 消费价格指数上涨 1.8%;
3 月份还没完全封控,数据都这么惨了,那 4 月份目前为止可是全城封控,那经济数据岂不是更惨。
时代的一粒灰,落到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啊。
还有一个不让说的事情,这个我也收到两盒,本来还挺开心,想着可以预防起来了,但………………
最后总结一下,下到倒卖物资,上到操纵股价,有人利用这次疫情发国难财,敛财的胆子不仅有,而且很大。
英国 omicron 每天感染 20 万人的高峰,后续对应死亡人数峰值大约在每天 200 人到 300 人左右,但是这个数据不可信。英国没有全民核酸检测,靠个人检测和上报,每天感染 20 万可能是一个被严重低估的数字。
原答案计算有误,特此更正内容:
死亡高峰大约出现在感染高峰 15-20 天之后。这一点上海符合之前的经验,因此上海的死亡统计有可信度。按照上海的感染规模算,上海每天死亡人数应该在 30 人往下。
当然这是不考虑疫苗效果、老龄化程度、全民健康程度(基础病普遍度)、医疗水平等等因素的情况下。考虑到死亡的大多数没有打全疫苗,我认为这些因素不应该造成数量级的差别。换言之,如果英国的数据可信,我认为上海的单日死亡人数不应该超过 100 人。如果上海死亡率持续高于英国,那么就要考虑中国医疗条件最好的城市可能都不足以实现西方目前报道的死亡率。
还在嘴硬呢,最后非要加一句:死亡的直接原因均为基础疾病。被迫通报这些死亡病例,短短一句话里,有多大的怨气和不甘啊?
神了,重度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坐等下次蚊虫叮咬,牙龈出血,手上长倒刺等严重基础病直接造成死亡。
为什么我看到这段话后心会很痛?
我知道,撰写这段文字的人,本意是想让我放宽心。他们想说,这些都是老人,他们本来就有病,他们早就活过了平均年龄。他们本来的疾病也会让他们随时死亡。所以,这不是新冠的错。不是防疫不利的错。
但是,我听到的言外之意,是有人在为自己的错误开脱。
昨晚我看到一条热搜,一个安徽宣城的老乡,在上海出了方舱后无处可去,被困电话亭 16 天,最后还是老家的蓝天救援队把人家救回去的,当时我肺都气炸了,熬夜写下了这篇文章。
鲁迅曾说学医救不了中国,然后弃医从文,我就在想如果他老人家生活在现在的魔都而不是民国时期的上海,那他现在会写什么,写的能发表么?
尽管我就像一百年前鲁迅笔下的麻木的中国人,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
尽管我只是一个背井离乡在上海讨生活的新时代农民工,没有什么远大追求和宏愿;
尽管我现在过得半分像阿 Q 半分像祥林嫂,一边精神胜利一边怨天尤人;
但是我还是忍不住想写点什么,不写实在是意难平。
1. 核酸排队
前阵子我跟朋友抱怨上海核酸排队的事情,我就搞不明白了,测核酸安排个分批分次到底能有多难?非要一窝蜂把人叫下去排队,电梯里人挤人,测核酸又是人山人海。要是小区有一个感染的,这下病毒也不用逐个击破了,直接一窝端。
跟朋友们抱怨完这事儿我灵机一动,为什么我不开发一个核酸排队叫号的小程序呢,就像医院或者银行排队叫号那样,先让所有人预约叫号,然后程序做好预测让排队在 5 分钟以内,同时还可以把核酸码审核放在小程序后台,提高排队效率。
想到这里,我感觉我真是个小天才!
这么能节约大家时间的小程序,要是能推广到全上海,然后我再偷偷在小程序底部插一条广告,上海每天这么多人要测核酸,这么大的浏览量,那广告收益简直美滋滋!
就在我一边幻想 “功成名就”,一边又在为自己“发国难财” 的想法有些内疚,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突然想到是不是微信已经有这样的小程序了,然后我一搜,立马幻灭,心情瞬间从山巅跌入谷底,这样的小程序 TMD 有一堆!
我才意识到自己是多么愚蠢,上海现在这么多问题,是因为缺少工具么?
2. 不欢迎能解决问题的人
这么多年在外打工我深有体会,想要自下而上协调各方资源去解决问题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比如我开发了一个工具,即使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但要想要推广到全公司先要找到大领导背书,然后打广告推广做好培训和维护,改变用户使用习惯必定会遭到一些人的抵触,工具的更新换代也会触动原本利益相关群体的蛋糕,费力不讨好。
所以当我看到热搜,京东 “自杀式” 物流 3000 人支援上海,我当时非常不看好。现在上海啥都缺就是不缺人,上海要是真的想解决运力问题,直接动员就可以了。只要愿意花钱招募司机,甚至要求自备车辆去配送,疫情当前肯定都有不少人抢着去干,哪怕不要钱招配送志愿者,绝对也有不少人愿意挺身而出支援防疫的,上海毕竟还是好人比坏人多。我当时就觉得,这群快递小哥即便来了上海,估计也没相关部门来对接管理,起不了多大的作用。果然,后续新闻爆出来不是人员在高速下不来,就是来了也没地方住,要么就非保供单位不让营业,可怜小哥辛苦赶来,纯粹是抛媚眼给瞎子看。
在我自以为这些天这些破事看得太多,都已经麻木的时候,有一件事情还是让我破防了。河南 “漂流哥” 驰援上海来给司机免费做饭,自备食材,没有占用任何资源,就做点好人好事让这些被困在上海的司机吃口热饭,这都不行,结果把人家赶回去了。你自己不解决问题也就罢了,还把能解决问题的人赶走了,这下好了,没人关心这些司机吃什么了。
3. 淞沪会战
最近这些事态发展,这些风骚的操作,总让我莫名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后来一拍大腿终于想起来了,这不就是常凯申指挥淞沪会战的画风嘛。
淞沪会战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实施的第一场大规模会战。国军投入兵力接近 80 万,日军投入兵力接近 30 万,双方在上海地区激战三个月,最终以国军的惨败而告终。国军伤亡超过 30 万,日军伤亡大约 4 万。
这场战役国军算得上是不惜血本,但是最终还是惨败,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指导思想混乱
淞沪会战虽然是由国军主动发起的,但是以蒋介石为首的最高统帅部却没有坚定的作战决心和明确的作战意图。一方面决定投入重兵在上海大战一场,另一方面又幻想西方国家会出面调停,中日双方可以就此罢兵休战。导致会战前期自缚手脚坐失良机,为了向西方国家展示所谓的和平诚意,甚至几次主动停火给了日军从容调兵遣将的时间;会战后期发现调停无望,又一筹莫展仓皇失措,导致部队全线崩溃损失惨重。
2)战前准备仓促
在发起淞沪会战之前,并没有进行充分的战争准备,大部分参战部队都还没有部署到位。原计划集中优势兵力打一场歼灭战,结果却变成了梯次投入兵力的添油战术,特别是在日本大量援兵到达并占据海空优势的情况下,依然迟迟不改变作战预案,将部队不断投入到不利于大兵团防御的沿海地区,遭到日军大口径舰炮和航空炸弹的惨重杀伤,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有生力量。
3)作战能力有限
国军素质较差,各级指挥官大多均是才能极为平庸,指挥系统极为混乱,士兵又训练不精,兵员的数量虽多,素质薄弱。国民党军队派系林立,一些高级将领因循守旧,腐化无能,不能指挥大兵团作战,前方打仗的军队,指挥权限不一,指挥级数多,以致命令报告转达迟滞,军队增调迟缓,往往延误战机。
4)不敢充分动员
面对日本的侵略,虽然国民政府抱定了抗战的决心,但是仍然是国民政府一党一军之抗战,对于民间的和其他政治团体的参与抱有极大的排斥心理,并且期间还曾限制民众自发的抗日活动,这是极其错误的决定。
上面这 4 点,我就不举例一一对应了,请大家自行把最近发生的事情对号入座,看看这一桩桩,一件件,有没有对不上的。
另外非常可笑的是,当时的上海的情况跟现在差不多,前方战士在浴血奋战,后方租界歌舞升平,马照跑、舞照跳,商人在囤积居奇大赚特赚,还诞生了一个新兴行业 “跑单帮”。
租界不可能自给自足,米、面、油等生活物资奇缺,这些 “跑单帮” 的商人冒险穿过战区,到上海周边乡下收购粮食等物,返回租界兜售,再在租界购买洋货返回乡下贩卖。基本上,什么是当时生活不能缺少的,他们就买卖什么,因为是刚性需求,不可能不买,又是在战时,因此售价往往是平时的十几倍,利润空间极大。很多本来生活与乞丐无异的 “跑单帮” 商人不仅搬离了难民收容所,住进了附近住宅,生活反而比战前还要好。《淞沪会战时期,上海的商人都在做什么?》
4. 人心似水,民动如烟
本来这些个破事儿我都懒得说,谁知道我今晚看到一条热搜,一个安徽宣城的老乡,出方舱后没有地方去,被困在上海的电话亭 16 天,最后还是老家出动了蓝天救援队,把人给救回去的!这事儿把我给气得浑身发抖,这是人能干出来的事情么?现在是公元 2022 年不是 1922 年,是现代文明社会不是纳粹集中营,给人安排一个住的地方是一件多难的事情?不行让人家继续住方舱就是了,能有多大损失?
我无比气愤,恨不得捶胸顿足,但我突然就想明白了一件事情,想通魔都这些既魔幻又荒谬的事件的最本质的根源,以及所有这些问题的核心,那就是:
没有把普通民众当回事。
就这么简单,你把这个前提代入进去,一切都说得通了。
一切看似魔幻,看似荒谬,看似无理,看似令人惊诧的原因是,我们是站在普通民众的视角去看待问题的,我们的屁股是坐在平民百姓这里的,我们想当然的把自身的利益放在最前面,所以面对我们这个群体利益受损的时候,觉得不可思议,觉得震惊无比。
为什么上海防疫的决心到现在感觉还犹豫不决,为什么从始至终都要在 “动态清零” 和“共存”之间纠结,因为决策优先级首先考虑的是经济因素或者政治影响,至于民众的意见,重要么?
为什么感觉封城很突然,毫无准备,浦东封控之前只留了 3 个小时给大家买菜,3 月很多地方 2+2+2… 循环,4 月开始 7+7+7… 循环,明显失信于民的决策却依然畅通无阻,有人在乎么?
为什么到现在,全面封控快一个月了,物流还没有打通,物资还是很紧缺,物价还是不合理,团购的物资有人送,莲花清瘟有人送,网购平台的物资就没有运力,别的省捐的蔬菜烂了没人发,一些社区采购的肉都发霉了还往居民家里塞,有人管么?
为什么封控这么久了,阳性患者怎么还到处都是,疫情爆发两个月了每日新增还居高不下,死亡病例数据也是遮遮掩掩,最小死亡年龄都不敢报出来了,这到底是在害怕什么?
对于这些问题,我言尽于此,也不知道这篇文章能不能发出去,但是我还是要说。
为什么国民党当初会失败,为什么半年之内国军连输三大战役兵败如山倒,还不是这些反动派不得民心,抓壮丁、金圆券、喝兵血、贪墨横行、欺压百姓!
摊上这样的政党这样的军队,焉能不败?
为什么解放战争初期共产党正规军兵力才 100 万,结果部队越打越多,到三大战役结束后都 410 万人了,这里面一半都是原来国民党的士兵,同样一批人,为什么在国民党那边不堪一击,到了共产党这边就能爆发惊人的战斗力,后面朝鲜战场甚至能硬刚美国领导的联合国军,还不是共产党能凝聚人心,打倒了地主豪强,赶走了资本买办,消灭了土匪士绅,真正实现了人民翻身当家做主,让民众发自内心地拥护,让士兵有了信仰,愿意为守护这样国土奋战到底!
背靠这样的国家这样的民意,谁可战胜?
毛主席曾经说过,存地失人, 人地皆失! 现在为了眼前这点经济利益,为了短期的政治影响,小心翼翼生怕这些资本把供应链转移出去,简直就是因小失大。
人心似水,民动如烟,如果让上海的广大民众寒了心,让这些 “高质量廉价劳动力” 纷纷出走上海,这些资本还能留得住么?平台和人才是互相成就的,组织和成员是相互依赖的,只要人还在,上海的优势就还在,出逃的资本见有利可图就还会回来,但要是人没了,哼!资本是来上海做慈善的么?
普通人往往是最爱国的,因为平民的利益才是深刻和这个国家绑定在一起的,国家强大了,个人的生活才能稳定,社会发展了,个人的生活水平才能提高,所以我是发自内心迫切希望上海能直面问题,战胜疫情的,因为只有大家共度时难,我才能保住饭碗。
希望上海能充分动员群众,依靠群众,从民众的切身利益出发解决问题,这不是研发芯片光刻机,也不是要 GDP 赶超美国,只是组织人力去阻断一群连思想都没有的病毒蛋白质的传播,只要能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所有问题必将迎刃而解!
历史已经证明了,被充分动员和组织起来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只要我们取得了最终的胜利,那么自 2019 年疫情以来,这么多医护的付出,这么多基层的汗水,这么多家庭的牺牲,都将是有意义和值得的。
爱丁堡撤侨行动已经开启
我只知道我现在开始家里会有意识屯一点吃的了。米面,辣酱罐头,腊肠腊肉,泡面,水,饮料,卫生纸,还有时不时买点蔬菜水果。
以前我是完全没想过屯粮的,也觉得这种人就是胆小,小题大做,没受过什么教育容易被瑶言影响的的人。
事实证明我们真心没经过大风大浪,真的太年轻,世界很魔幻,谁都靠不住,大家还是早做准备吧。
最近看了点历史,越发觉得我等只是牛马。以前不能理解为什么国外这么反智,现在想想那不是反智,真正反智的人很少,那只是对权威的极度不信任罢了。咱们这恐怕好不到哪去,只能说教育很成功,差点把我教成个傻子。早点醒悟或许也不晚,谁都靠不住兄弟们,靠自己吧,至少活下去,加油。
开始时,上海不会封也不能封,结果封了一个月了
再后来,大家不要慌张,物资充足,结果很多人因为断粮发帖求救
再后来,大家不用担心,感染几十万,无重症,结果现在日增重症快速增长。
下一个会是什么呢?
2022 年 4 月 24 日 0—24 时,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2472 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16983 例。
新增本土死亡病例 51 例。
非管控人数:
确诊病例:2472-846-1557=69
无症状感染者:16983-16835=148
团购水果 50、100 份起送,好多要等 1-3 天。
外卖 1 份 10 斤水果就送,有的用不了 1 小时。
美团送菜上,几乎抢不到,永远运力不足。
物流和散户商家是结成联盟了吗?
如果,我是说如果,我们看到的事实都不一样,我们怎么能做对正确的选择?
当你还在用十几年前、几十年前的管理方式去应对信息高度透明的互联网社会的时候:
你就不愿意给大家事实,
你会认为追求事实和真相太矫情,
你会觉得问你为什么就是对立阵营在蛀蚀底层。
但现在这个时代,除非不想追究,否则,无论上面还是下面,有任何秘密都是经不起深挖的,且都能挖得清清楚楚的。
现在真的不是了啊!你们脑子里还是三十、五十年前自己刚上大学或者刚工作的时候的那个时代的方式吗?
那套行不通了呀!
对立不是自然,对立是你们贪婪和固执造成的。
可是,苏联早都没了呀!
官方口径:累计感染 51.7w(516766),感染率 2.08% 。死亡累计 126,死亡率 0.0025% 。
1. 解封要看到六七月
2. 共存派说的躺平好的论点基本被粉碎,现在新冠死亡人数已经超过次生灾害死亡(因为疫情管控措施死亡)。像我之前说的那样,死亡率人数和死亡率都在快速攀升,且明显还会继续上升。须知道纵观全球,奥密克戎死亡率在千一水平都是最低死亡率之列。万二水平绝无仅有。(共存派少了但是还有,比如我昨天的回答评论就有宣传应死尽死的)
疑问:既然现在都可以公布死亡人数到这个数目了,为什么从 3 月 5 日到 4 月 16 日,累计感染 35.5w 的时候一例都不公布呢?(正常来说几百例、破千两周左右就会有) 难不成真像某些网友说的 “某退出发布会第二天就开始公布死亡数据” 了?
直接死亡原因: 不喘气儿了,心脏停止跳动
已经封 42 天了,还没看到解封的希望
上海闵行浦锦街道某小区,3 月 14 号开始封,直到现在(4 月 25 号)还在封
再封下去公司就要倒闭了
我也要失业了
房租就要交不起了
昨天看到群里有人说租房合同到期了,房东要卖房,让他再另找房子。这个时间点小区都出不了,让他咋找房子嘛
上海疫情第 55 日,全市累计病例超过 50 万例。新增本土病例 2472+16983 例。**全市新增环比继续回落,风险筛查病例数同时下降到近期低值。**全市平均感染率累计已经达到 2.04%。根据已披露信息,更新重症率为 0.07%,危重症率为 0.0047%,死亡新增 51 例更新死亡率为 0.0272%。
上海全市单日新增和两日新增环比同时小幅回落 - 9%。而全市 3/5 日新增均值线短时间仍在上升,7 日均线则维持下降趋势。数据上来看,新增趋势两天的反弹之后逐渐重回下降轨道。
全市单日新增环比 16 个区有 4 个区有明显增加,静安、金山和闵行三区涨幅则分列前三。
全市两日新增环比 16 个区也仅有 6 个区上升,静安、金山和宝山三区涨幅居前。
浦东单日新增和两日新增环比分别下降 - 20% 和 - 13%,这也直接影响全市单日及两日新增小幅回落。闵行区环比分别为 + 40% 和 - 1%,单日新增大幅波动的同时两日数据保持平稳。两区以外其他区,单日新增和两日新增环比分别为 - 6% 和 - 7%,保持平稳下降态势。
上海全市感染率的数据,根据 2500 万常驻人口分布计算,实际感染率肯定要低于计算值。
人口占比较小的**黄浦区,感染率突破 6.32%**,远远高于浦东和其他区。全市各区中感染率高居第一,且增速一直没有得到明显抑制。
而黄浦、浦东新区、徐汇、虹口和闵行五个区,感染率依次均超过全市平均值 2.04%。
长宁区感染率近期达到 2.03%,预计未来两日会超过全市平均值。
浦东新区闭环外筛查病例继续保持两位数,但环比继续上涨了 18%。闵行区闭环外环比也上涨 27%。上海整体闭环外新增人数环比则下降了 23%,主要归功于两区以外数字大幅下降 42%。
此前曾实现短期社会面清零的三区,奉贤和崇明再次清零,金山则有一例。除此以外,松江区首次实现社会面清零。
数据上来看,全市闭环管控外清零趋势向好。
上海全市累计病例超过 50 万例。其中浦东新区累计已经接近 20 万例,闵行区超过 5 万 7 千例。黄浦区超过 4 万例,徐汇区超过 3 万 5 千例,杨浦区继宝山区之后第六个突破 2 万例。全市仅有金山、青浦、奉贤和崇明四区在一万例以下。
全市在院病例数 24102,疫情以来第二次下降。推测可能和方舱部分病床改建为重症病床使用有关。
仍在医学观察中无症状病例回升到 23 万 8 千例,占方舱床位总数 27 万的 88%。
三月以来,累计治愈及解除观察病例已经超过 26 万例。
四月以来,全市治愈和解除观察人数,平均每日 11070 例。其中 4 月 23 日共计 21972 例。
一周以来,全市解除观察速度大幅加快。保持这一趋势,观察中无症状病例总数会持续保持下降趋势。
将死亡病例计入危重症汇总病例,危重症计入累计重症。24 日重症及以上病例更新为累计 357 例,重症率更新为 0.07%,危重症率为 0.0047%。
**死亡病例更 51 例,累计 138 例。死亡率更新为 0.0272%。**更新的 51 例平均年龄 84.2,最大年龄 100 岁,均合并有严重的基础疾病。
虽然全市单日新增和两日新增结束了两天的反弹重回下降轨道。新增数 3/5 日均线趋势上扬,7 日均线则人就保持下降轨道。
全市闭环外筛查病例数在昨天反弹后再次下降到近期低值。奉贤、崇明和松江三区,短期内实现社会面清零。
一周以来,全市解除观察速度大幅加快。但由于新增病例数增加,方舱床位数仍旧承压。
全市重症率更新为 0.07%,危重症率更新为 0.0047%,死亡率更新为 0.0272%。
估算的黄浦区感染率 6.32% 远远超过全市平均值 2.04%,并且还在持续上升。需要引起格外注意。
数据上看起来,经历两日反弹过后,全市整体新增重回下降轨道,全市社会面清零趋势向好。
今天的重度营养不良是为了提醒北京群众囤货吧?
昨天的心率不齐,我记得我的体检结果第一次出现心率不齐时,周边人说他们都有这一项…… 我二尖瓣返流三尖瓣返流大家好像也这么说…… 还有青霉素和头孢过敏,好像大家也说他们都过敏?
扯远了,因为大批朋友同事在上海,也曾受累上海行程被反复弹窗,某些计划也被影响了,所以此次疫情有点过度关注了。
但是,当你作为决策者,政策发布者,命令执行者,也许你也会考虑说什么不说什么,以什么样的语气方式措辞由头什么时点去说。
作为被执行者,一线城市还是可以有理有据解读政策,然后适当揣摩,至少北京整体可以信…… 不过上海,这次我真没看懂…… 至于二三四五线,多点亲人朋友多条路吧,当地政策并无太大意义…… 如果你要因为上海此次疫情回家乡,问问自己,如果发生在家乡,你有亲人朋友保你物质吗?你有便捷的远程居家办公工作吗?
想起去年这会的疫苗之争,我想大多数人已经不再用最恶毒的语言咒骂疫苗了。每件事每个决策都很难尽善尽美,尤其还有外部势力捣乱,还有无脑分子和无脑时刻带节奏…… 谁没点逆反心理和脑残时刻呢?比如对频繁全民核酸这事,我始终不能理解,因为我有为了陪诊发热门诊核酸被感染发热还不给药的历史,而这波频繁核酸劳民伤财见效还差……
但是,整体跟随政策相信政策,辅以适当解读以恰当自我保护,应该依然是普通的我们以不变应万变之策……
祝大家安好…… 然后养成囤货做饭习惯……
就在刚刚
我们小区新增一名阳性的患者,从 4 月 1 号到今天,整整 26 天的努力,全部白费。
本来上周已经是管控区,今天上午刚刚递交了防范区的申请书。
结果昨天的核酸有个阳性的,从头再来。物业的志愿者,坐在大厅门口半个多小时,没说一句话,手一直在抖,从 4 月 1 号到现在,每天 18 小时的工作换回的结果,临门一脚却功亏一篑,所有人都是崩溃的。
已经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了,却是这样的结局。
所以哪里错了呢?
51 例死亡……
没有公布最小年龄,可能怕吓到大家吧!但是这些 “基础疾病” 已经吓到我了啊!
目前上海公布的基础疾病吓到我的有:认知功能障碍,高血压,糖尿病,心律不齐,重度营养不良,哮喘,还有一个电解质紊乱……
我记得我有一次拉肚子,医生就说我电解质紊乱,喝了十分难喝的口服补液盐。这个 “基础疾病” 有谁没得过吗?
上海这样居高不下,遮遮掩掩,槽点多到吐不完,可能只有雷霆之势才能解决了。
我们小区 3 月初就封了,封到现在,48 天了,刚开始的时候小区群里面有共存派,希望尽快解封共存。我说咱们街道有十万多人,老年人二成多,就一个二甲医院三百张病床,共存了这些老人能抢到病床?大家他说没有死亡怕什么?我给他分析香港的疫情死亡情况,死亡是在疫情扩展后二周大量爆发的。
到今天群里面已经不在争执是否共存了。封闭对我们影响很大,经济上每人每月要多花近千元。工作很受影响,收入也受影响,精神上很压抑。但能怎么办?忍吧。虽然上海现在报道的死亡人数是有水分的,但新冠病毒是会死人的,不是大感冒,香港证明了,上海也在发生。
现在来看死亡的人大部分都是老年人,年青的很少。但我们都有父母长辈,我们是人。希望疫情早日过去,希望新冠病人早日康复,希望我们早日解封 。
希望有些人在这种时候做个人吧,老百姓要盘剥,tmd 奋战一线的医护也要盘剥,我是真无法克好说了。给医护提供的饭菜实际价值不到报账价格的 1/4,严重缩水也就算了,至少要保证新鲜卫生吧,吃完了直接蹲马桶上起不来了算怎么回事?
这几天,网友们抱着沉痛的心情调侃说 “上海市民的朋友圈堪称 315 晚会”。
发的酱鸭竟然是发了霉的:
一查这个品牌的食品生产许可证竟然是去年就已经作废的:
同样不能吃的还有 “红烧狮子头”:
神秘的 “龙口粉丝”,生产企业两年前就已注销:
还有什么 “龙金花食用油”,生产日期比发放日期还晚:
就连大名鼎鼎的 “连花清瘟” 都敢发“山寨版”:
抗原试剂盒连测三个无法读取:
还有前几天援沪医护在微博上反映防护服连换几件才穿到没有破损的,遗憾的是笔者忘了截图……
这些三无伪劣产品是怎么来的?自媒体博主任易整理了某地 1072 家保供企业,有了不少惊奇的发现:
“历史,惊人的相似!”
病毒肆虐之下的上海老百姓正在遭受各种苦难,黑心奸商及他们背后的保护伞竟然连这样的国难财都敢发。
而在历史里,毛主席说,“同志们,当前这场经济战线的较量,就是一场阶级斗争啊”。上海资本家王康年为了达到赚钱的目的,不择手段地拉拢腐蚀上海的机关干部,充当他的保护伞,陈毅同志说,“这就是杀人不见血的阶级斗争啊,如果不把这个罪恶滔天的资本家王康年处以极刑,不足以平民愤!”
前线志愿军为了保家卫国,在冰天雪地里与敌人浴血奋战,后方的奸商和腐败分子,却拿黑心棉制造的急救包毒害他们,使得受伤的战士被感染截肢,毛主席能不愤怒吗?
毛主席担心的是,连向志愿军配送的急救包中,都有这种官商勾结的 “黑心棉” 事件出现,那么在全国其它地方,腐败和贪污,会不会更严重呢?
新中国成立不到两年,干部队伍就有大批人与黑心商人勾结,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毛主席能不高度警觉吗?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毛主席才发动起了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一场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反腐败、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 “三反运动”。这次规模浩大的“打贪运动” 中,打出大小 “老虎” 足有 10.5 万人,其中不乏刘青山、张子善这样的 “革命功臣”。正是通过一系列的群众运动的开展,新中国才迎来了一个风清气正、没有贪官的毛泽东时代。
毛泽东时代的历史经验充分表明,只有充分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放手发动群众,让人民群众真正行使当家作主和监督的权力,才能彻底地遏制腐败、遏制官商勾结。
【文 / 子午,红歌会网专栏作者。授权红歌会网发布】
听说有人发了月饼?!
大吉大利,今晚吃
上海动物园同款铁丝网
只有普通人最懂普通人的苦
可惜的是
当一个人拥有造福普通人能力之时
他早已脱离普通人身份许久了
雷暴
天怒人怨了算是
各平台放开地址显示吧
我私心不希望任何一个亲友
或素未谋面却热爱生命的老人
亦或年轻人
在上海
成为
某些人口中
用来推演
这场荒诞闹剧的
冰冷的
数字
————
有些日报为上海站台这么久
真的担得起人民两个字吗?
你们什么时候到老百姓中间
来挖掘一手新闻源呢
医生就去救死扶伤
不要搞空中楼阁式的建议
给政策画大饼
不要把眼睛关注到港口的货船
不要手伸太长要拉扯城市治理
但凡懂得以人为本
但凡在党旗前有过真心的豪言宣誓
都不会对上海目前这种
各方面一言难尽的状况
不抱持任何批评
还有自我批评
现在特别希望看罗老师讲课
来讲讲上海这种情况下
那些方面是犯罪
大约值几年牢饭
真的很愤怒!
老人!有基础病的老人!在家卧床养老的老人!
被毫无人性的要求拉走!
被毫无人性的要求换场地隔离!
被毫无人性的要求和其他阳隔离在一起!
被隔离在没有充足药物和医疗资源的方仓!
难道制定这些方案的人没有想过,如何对待老年人,对待卧床养老的老年人,对待高龄基础病严重的老年人?
第一个故事:我的奶奶
我的奶奶就是卧床养老的的失能老人,需要我们每天喂食,擦身,挖粪便,翻身!
就这样他一直活着,勺子碰到嘴就张口,吃不下就用舌头把饭勺顶走。
这种状态持续了五年!
后来我们弄不动了,转去了养老院……
第二天就走了!
我的奶奶身体没啥基础病,但是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环境变化,她就走了!
第二个故事:我老婆的爷爷
爷爷常年有糖尿病,糖尿病肾病,心功能不全。
他在家天天就吃药,看电视,走来走去,逗鸟吃饭,有时候还会去老年活动室。
这次疫情中,他在家烫伤了脚,去瑞金医院换药。
换了一周后,他忽然人就非常虚弱,濒死状态。
我们把他送往医院抢救室,医生开病危。
我们不明白,就一个烫伤,怎么就病危了?
一个月后,爷爷走了。
这一个月,他一直在医院病床上躺着,哪都没去。
前三周一直喊着要回家。
他的脚已经没知觉了。
最后一周,他就这样走了。
至今还在医院冻着。
一个还能自己走路吃饭,看电视,逗鸟,去老年活动室喝茶的老人,因为一个简单的烫伤,住院一个月走了。
这两位老人都没有得新冠,但是他们因为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忽然离世。
这次疫情,有多少老人,被这么强制隔离,被强制改变生存环境!
老年人经得起这样折腾吗?!
我敢说这波疫情现在爆出来的死亡病例,99% 都是死在医院里的!
如果他们还在家养老,居家隔离,他们说不定还有生的希望!
但是强制隔离,就是要他们的命啊!
我在医院抢救室陪护我爷爷时,看到太多老人失去生命,他们大多是老弱体衰,功能退化,心跳从 100 降到 80,70,60,50,40……
完善居家隔离制度,就是对老年人生命最大的尊重!
3、7、7、8、11、12、39、51。
本狐为知友们带来更多信息:
【上海 8 天新增本土死亡达 138 例 为新冠以来湖北外又一破百省份】
17 日以来,上海连续 8 天出现本土死亡病例,累计已达 138 例。上海已经成为自新冠疫情开始后,31 省区市中,除湖北外唯一死亡病例破百的省级行政单位。
【4 月 24 日,新增本土死亡病例 51 例】
4 月 24 日 0—24 时,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2472 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16983 例,其中 846 例确诊病例为此前无症状感染者转归,1557 例确诊病例和 16835 例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管控中发现,其余在相关风险人群排查中发现**。新增本土死亡病例 51 例。**平均年龄 84.2 岁,80 岁以上高龄老人共 37 位,最大年龄 100 岁。51 位患者基础疾病严重,累及多个脏器。患者入院后,因原发疾病加重,经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的直接原因均为基础疾病。
【4 月 23 日,新增本土死亡病例 39 例,本轮累计死亡 87 例】
4 月 23 日,上海新增本土死亡病例 39 例,平均年龄 78.7 岁,最大年龄 98 岁。39 位患者均合并有严重的多脏器慢性疾病,包括冠心病、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高血压、脑出血、脑梗后遗症、帕金森病、阿尔兹海默症、尿毒症、恶性肿瘤广泛转移等。上述病例均未接种过新冠肺炎病毒疫苗。患者入院后,疾病进展迅速,经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的直接原因均为基础疾病。本轮疫情以来,本市共有死亡病例 87 例,其中男性 48 例、女性 39 例。据健康时报消息,曾经驰援武汉的 “重症八仙”,现已有三位专家奔赴上海进行支援。
【4 月 22 日,新增本土死亡 12 例】
2022 年 4 月 22 日 0—24 时,上海新增本土死亡 12 例。平均年龄 88.2 岁,最大年龄 99 岁。12 位患者均合并有严重的慢性多脏器疾病,包括支气管哮喘,呼吸功能衰竭,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高血压,脑梗后遗症,阿尔兹海默症等。患者入院后,因原发基础疾病严重,病情进展迅速,经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的直接原因均为基础疾病。
【4 月 21 日,新增死亡 11 例,5 天累计新增本土死亡 36 例】
4 月 21 日,上海本土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1931 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15698 例,新增治愈出院 1732 例,新增死亡 11 例。
2022 年 4 月 21 日 0—24 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1931 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15698 例,其中 143 例确诊病例为此前无症状感染者转归,1685 例确诊病例和 15551 例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管控中发现,其余在相关风险人群排查中发现。4 月 17 日、18 日、19 日、20 日、21 日,上海连续 5 天累计新增本土死亡 36 例。昨天从天津中医药大学获悉,应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委派,张伯礼近日已赶赴上海,担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赴上海工作组中医专家组组长,负责指导中医药诊疗和救治工作。
【4 月 20 日,新增本土死亡病例 8 例】
4 月 20 日 0—24 时,上海新增本土死亡病例 8 例,平均年龄 77.5 岁,最大年龄 93 岁**。8 位患者合并有晚期恶性肿瘤、严重心血管疾病(冠心病,高血压 3 级等)、神经系统疾病(脑出血、脑梗、认知功能障碍)、尿毒症等。患者入院后,病情加重,经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的直接原因均为基础疾病所致。**
在 21 日举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吴乾渝介绍说,20 日,上海新增 2634 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和 15861 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新增本土死亡病例 8 例,死亡直接原因均为基础疾病所致。
【4 月 19 日,上海新增 7 例本土死亡病例,首次出现非老年人的死亡病例】
4 月 19 日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2494 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16407 例。新增本土死亡病例 7 例,其中 60 岁以下 2 人,合并有晚期肺癌、胸腔积液、急性冠脉综合征。70 岁以上 5 人,合并有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极高危)、糖尿病、尿毒症、脑梗塞、晚期胰腺肿瘤等基础疾病。上述 7 人入院后病情加重,经抢救无效死亡,直接死亡原因均由基础疾病导致。
这是自 4 月 17 日以来,上海市连续第三天出现死亡病例,目前上海已有 17 例死亡病例,17 日、18 日的死亡病例均在 60 岁或以上,19 日的两名 60 岁以下的死亡病例是本轮疫情上海首次出现非老年人的死亡病例。
20 日上海市召开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会上上海市卫健委一级巡视员吴乾渝表示,死亡病例中两人接种过新冠肺炎疫苗,其余人未接种新冠肺炎疫苗。
【4 月 18 日,上海新增本土死亡病例 7 例,年龄从 60 岁到 101 岁】
4 月 18 日 0—24 时,上海新增本土死亡病例 7 例**。**年龄从 60 岁到 101 岁,其中 75 岁以上 6 例,合并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 3 级、脑梗死后遗症、心功能 Ⅲ 级、脑梗塞、低蛋白血症等严重的基础疾病。75 岁以下 1 例(60 岁),合并创伤性脑疝、创伤性硬膜下出血、多发性大脑挫裂伤、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枢性尿崩症。上述 7 人入院后病情加重,经抢救无效死亡,直接的死亡原因由基础疾病导致。
【4 月 17 日,上海新增本土死亡病例 3 例,皆为高龄老人】
2022 年 4 月 17 日 0—24 时,新增本土死亡病例 3 例。死亡病例 1,女性,89 岁,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三级、脑梗,死亡病例 2,女性,91 岁,合并脑梗后遗症、高血压,死亡病例 3,男性,91 岁,合并冠心病、高血压,3 人入院后转为重症,经全力抢救无效死亡。
上海:新增死亡病例 3 例 直接死亡原因由基础疾病导致
记者从今天(18 日)举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 4 月 17 日 24 时,定点医疗机构接受治疗的重型患者有 16 例。
4 月 17 日,上海市新增死亡病例 3 例。均为高龄,同时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糖尿病、高血压、脑梗后遗症等严重的基础疾病,均未接种新冠肺炎病毒疫苗。入院后病情加重,抢救无效死亡,直接的死亡原因由基础疾病导致。
31 省区市上次出现死亡病例,还是一个月前吉林 2 例
3 月 19 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情况显示,3 月 18 日 0-24 时,全国新增死亡病例 2 例,均为本土病例,在吉林。
两例死亡病例均在吉林省吉林市。针对新出现的 2 例死亡病例,记者采访了吉林有关专家,详细介绍这 2 例病例的具体情况。
吉林市表示,疫情发生以来,一些感染了新冠病毒的高龄人员进入定点医院治疗,这些患者大多患有多种基础性疾病。吉林市有两名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在救治过程中不幸离世。对此,吉林市高度重视,组织专家组对死亡病例讨论,进一步明确死亡原因。专家组认为,两例病患死亡的直接原因,均非因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所致。
死亡病例情况介绍:
死亡病例 1,男,65 岁,合并慢性肾衰竭 - 尿毒症、肾病综合征、肾淀粉样变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基础性疾病。2021 年起开始透析治疗。2022 年 3 月 9 日因晕厥,到吉林正大国际医院就诊,收入隔离病房。后因新冠肺炎核酸检测阳性,转入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治疗。患者入院后给予一级护理、吸氧、多功能心电监护、连花清瘟颗粒、降钾树脂、阿莫西林抗感染、退热、扩冠、止痛等对症治疗。在院治疗过程中,患者无诱因突然出现呼之不应,呼吸深大,经抢救无效,临床死亡。死亡原因:高钾血症、严重代谢性酸中毒、低血糖、急性非 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死亡病例 2,男,87 岁。2022 年 3 月 11 日摔倒后,出现双下肢乏力,言语模糊不清,在当地医院就诊。后因核酸检测阳性,转运至吉林市中心医院救治。患者合并患有脑梗死、高血压等基础性疾病,腰部外伤。入院后给予一级护理,多功能监护、鼻导管吸氧、连花清瘟胶囊口服、雾化吸入及适当补液,同时给予抗炎、祛痰、导尿等治疗。在院治疗过程中,患者突发呼吸困难、心脏停跳,抢救无效死亡。死亡原因:急性大面积肺栓塞。
专家提醒:
流调结果显示,本轮疫情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后,多以轻症和无症状为主,不必恐慌。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在各类传染病中都属于较高危人群。老年人本身的免疫功能相对于年轻人就要弱一些,而且大多有各种基础疾病,一旦感染新冠病毒,发生重症死亡的风险远远高于年轻人。在疫情发生地区,要普及防疫常识,严格做好日常防护,少聚集、戴口罩。符合疫苗接种条件的人群,要积极主动尽早完成基础免疫(通常说的前两针),符合加强免疫条件的,尽快开展加强接种(第三针)。
来源:以上信息综合自北青报、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客户端、上海发布微信公众号、央视新闻、健康时报等
2022 年某日 0—24 时,新增本土死亡 **_例。平均年龄 80 多岁,80 岁以上高龄老人共 **_位,最大年龄 100 岁左右。多少位患者基础疾病严重,累及多个脏器,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高血压 3 级(极高危)、脑梗后遗症、糖尿病、帕金森病、阿尔兹海默症、尿毒症、恶性肿瘤、重度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等。患者入院后,因原发疾病加重,经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的直接原因均为基础疾病。
上海可以把这个模板一直用下去。每天改两个数字就行。
另外,我在网上查到了老年人容易得到的基础疾病。描述如下。
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免疫功能随之下降,血管、骨骼以及各脏器也会出现退行性改变,因此老年人群容易出现多脏器和系统疾病,比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失眠、骨质疏松症等。
建议上海罗列的更多,更全一些。把失眠,骨质疏松都写上。
万一有个老年人都避开了这些基础病,还是因为感染新冠死亡了。再说 “直接原因均为”,可就说不过去了。
每 50 个人里就有阳性了,你认识的人里面阳了多少呢?
目前当地的情况在过一种模板生活:
xxx 卫健委今早(xx 日)通报:2022 年 4 月 xx 日 0—24 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xxxx 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xxxxx 例,其中 xxx 例确诊病例为此前无症状感染者转归,xxxx 例确诊病例和 xxxxx 例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管控中发现,其余在相关风险人群排查中发现。新增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 x 例,在闭环管控中发现。
2022 年 4 月 xx 日 0—24 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xxxx 例,含 xxx 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新增治愈出院 xxxx 例。
2022 年 4 月 xx 日 0—24 时,新增本土死亡 xx 例。平均年龄 xx.x 岁,xx 岁以上高龄老人共 xx 位,最大年龄 xxx 岁。xx 位患者基础疾病严重,累及多个脏器,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高血压 3 级(极高危)、脑梗后遗症、糖尿病、帕金森病、阿尔兹海默症、尿毒症、恶性肿瘤、重度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等。患者入院后,因原发疾病加重,经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的直接原因均为基础疾病。
每天往模板所有的 x 处换为数字即可
但似乎不大对劲
云南装车的时候发布的是捐赠物资 55 吨,
怎么上海发布的是 “50 吨”?
另外 “5 吨” 去了哪里!
刚才又查到云南曲靖发文称是 50 吨
这到底是多少呀?
你们能不能统一下说法!
之前就曾有其他街道被质疑 “倒卖援助物资”,后被辟谣为只是 “误发”
上海一街道回应 “有居民反映建新居委会倒卖云南捐赠物资” 情况:系工作人员误发
新民晚报讯 (记者 郭剑烽)4 月 24 日,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举报,云南捐赠宝山区的物资被售卖至静安区临汾路一小区,居委已报警。记者获悉,接到有关舆情后,宝山区张庙街道协同区公安、纪检等部门立即开展调查,并在 25 日凌晨通报有关情况如下:
日前,云南省曲靖市向宝山区捐赠了一批蔬菜农产品,由娃娃菜、莲花白、西红柿、小瓜、玉米、香葱六类农产品组合装箱,每箱 6.5kg,合计 7692 箱,共计 50 吨。经区防控办物资保供组研究决定,将该批捐赠物资分配给张庙街道。我街道结合长租公寓租户物资短缺、多次求助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该批物资具体分配方案,将该批物资免费赠送给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居住的长租公寓租户等困难群体。4 月 22 日凌晨,该批物资送达后,街道派专人将该批物资分送到各点位拍照签收。截止 4 月 23 日,该批物资全部分配完毕。
根据公安部门调查,接受捐赠的新江内燃机公寓(原厂停产,改建为公寓)负责人张某(男,50 岁)在收到 190 箱捐款物资后,没有按要求分配给公寓内租户,私自将该批物资转卖牟利。目前,犯罪嫌疑人张某已经被公安机关控制,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张庙街道表示,本次事件反映出街道对捐赠物资的发放和管理还存在漏洞,给个别不法分子造成了可乘之机。为此,特向广大市民表示诚挚的歉意。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街道将汲取教训、举一反三,进一步完善捐赠物资发放管理流程,堵塞漏洞,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并衷心感谢广大网友的监督和支持。
来源:采访对象供图
云南捐赠宝山物资被转卖到静安?查明为一公寓负责人私自转卖牟利,已被警方控制
没有人喜欢新冠病毒,理性的争论是封城清零,还是在不封城的条件下清零(或其它抗疫情措施)
没有人愿意感染新冠或因为新冠而死。但是除了朝鲜和中国外几乎都放开了。问题不是怕死不怕死的问题,而是小老百姓需要考虑生计。
每个人都会死的,得新冠会死、贫穷也会死。这里是富人俱乐部吗?,如果得新冠死、穷死、封死中不得不选一个?富国都会给老百性发点钱、不行就零元购。穷国如何办?
没人不愿意动态清零或直接清零,现在有方法吗?有措施吗?只有封城?。
无论是那个国家和地区。所争论的也就是封城还是不封?
个人支持动态清零,原来上海的精准防控的动态清零发已经运行了二年。现在破防了。有没有新的方法和措施吗?如果没有的话,支持也没有用。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最无耻的就是拿变异方向说事,的确有可能。病毒性感冒也是冠状病毒吧,一直在变异。有一天会让人类灭亡?对吗?
至少无论是打疫苗或让奥密克戎感染都是在走群体免疫之路吧?
另外我个人不支持封城封区,这类间歇式的抗疫方式。有疫情的城市固然封城了,没有疫情的城市也担心病毒输入被隔离了。所谓中国大市场行吗?
如果说:玛雅人的文明被西班牙人的天花摧毁了,奥密克戎也把上海和其它城市封平了,仅仅是程度不同而已。
支持封城清零者真的是那些需要还贷款?需要每日为生计操劳的大多数人群吗?至少他们长期衣食无忧吧?他们可以坐在哪里显示自己的道德高度?
不想为谁说话,但中国真的不富裕。
躺着肯定最省力,站着一定比躺着费力,但是最累的是将躺不躺的波比跳啊。
不过,其实跳一跳也不是没有好处,不跳怎么知道,上海居然还有那么多民国的老传统老情怀?跳完了,也好瘦瘦身。
这么多各种基础病的,是不是统计的时候又开始倾向于把 die with 新冠也算进来了?但很明显,这个标准跟 4 月 15 号之前是不一致的,如果 4 月 15 号之前也统计了 die with 的人数,那么就算按纯自然死亡的概率来说,也不可能死亡人数始终为 0.
这先不论,现在累计感染人数已达 50 万,我们可以算算这 50 万阳性感染者在 “自然” 情况下应该死亡多少人。方便起见,我们只计算 4 月份以来的情况(4 月之前累计不到 4 万,影响不大)。上海去年的年死亡率为千分之 5.6,即 “正常” 的日死亡率应该在 10 万分之 1.53 左右。就累积的数据来看,新冠病毒感染率对不同的年龄并没有特别的偏好,也就是说感染者的年龄分布应该和正常分布区别不大,可以直接套用这个死亡率。
好,现在我们按照官方的公开数据,可以得到 4 月以来每日 “活跃” 的阳性人数(新增减去转阴的人数),然后乘上日死亡率,得到每日 “正常” 的阳性死亡人数。将这个数字累加,结论是从 4 月 1 日至 24 日,在活跃的阳性人群中应该 “正常” 死亡 71 人。
当然,我们要考虑到一点,就是在所有阳性人群中,那些已经病重垂危的人很可能大概率无法出院,导致筛选出来的 “转阴” 人群都是比较健康的,由此便会产生一个统计偏差。我们不知道有关部门的具体统计标准,比方说一个人新冠阳性入院,过了几天转阴,但是由此引发的其他基础疾病仍然很严重,所以始终无法出院(因此不在治愈 + 解除观察的数字当中),然后又过了几天,该人病死。如果是这种情况,是否会统计在新冠死亡之列?
不管怎样,考虑到这种可能性,“活跃阳性”人群的每日死亡率可能会偏高。所以我们不妨宽松一点计算,不考虑转阴的情况,把所有曾经感染过新冠的人全都算进来,也就是用每日累计的阳性人数乘上日死亡率。这样算出来的结果是从 4 月 1 日至 24 日,在所有阳性人群中应该 “正常” 死亡 98 人。
而从目前来看,官方通报的死亡数已经来到了 138 人,而且还在急剧上升当中。我们不知道这 138 人当中具体有多少和自然死亡重叠。但即便按照最宽松的估计,不考虑任何转阴后死亡的情况,同时干脆把所有的自然死亡全都算进新冠死亡,即便如此,这 50 万阳性人群在 4 月的死亡率也至少有 138/98,也就是 40% 以上的超额死亡率。到月底更是几乎肯定会突破 100%。
如果放任不管,omicron 在一个月内感染全上海 60% 的人群毫无压力,即 1500 万人。这 1500 万人本来每月会 “正常死亡”7000 人,如果超额死亡率 100%,也就意味着当月就会多死 7000 人以上。这已经是考虑了所有统计口径误差之后,得到的最好估计。
上海死的人越多,沪市可能跌的越惨。
而沪市跌的越惨,越证明资本对上海越没信心。
不过问题在于,如果当初干净利落封了,清零了,那么对于信心影响还会这么大么?
直接死亡原因:重度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等
我一直以为上海死亡病例不会过百……
这几天进入拉锯期了。参照吉林,前途是光明的,过程却还要很久。如果最开始果断行事,又何来今日之劫呢?
大家只关注死亡的这些不幸人,有没有想过因为封控不能就医的癌症患者、心梗患者、血透患者、脑出血患者…,他们的命难道就不是命吗?因为封控,无法工作没有收入来源的打工人,他们家人的命就不是命吗?
被封第 43 天
死亡 51,在大幅上升状态,大多为基础疾病导致,论一个健康的身体的重要性
但是,导致原因中的那个 “电解质紊乱” 是什么?有谁能科普一下?
一些早期阳了去方舱的人陆续回来了
小区内与这类 “阳楼” 的矛盾在凸显
阳过是会复阳,人们对于这些人所住大楼有多重分歧
一些人认为这些人依旧是病毒在传播(主要为其他楼的人)
一些人认为能回来就说明完全好了没有问题(主要为住在同一楼的人)
而这些曾经的病患,部分觉得自己不会再得,而肆无忌惮的在小区内溜达
随着越来越多人 “康复”,这种次生矛盾会越发剧烈
封控是一个政令、动作,动态清零是一个政策指导
但在这些背后所引发的蝴蝶效应,完全没有预案,甚至没有人考虑过
一个项目,上线 2500 万用户,每天就出个人数统计报表,脏数据抓一抓, bug 处理下就完事了?
没规划,没运营,只会高喊 “动态清零”,太可怕了
老家爆了 亲人水深火热
小县城养不起这么多流调队伍
一次小小的封控更可以重创经济
某外省精准外溢究竟何时能停?!
幕后推手 带路公知们不 s 不足以平民愤!!!
封控第 38 天。在 15 天前,我家的土豆发芽了,纠结能不能吃,知乎网友们给了不同的意见,有人说不能吃,有人说能吃(在上海的话)。我还是怕死,没敢吃,但也没有扔,就让它发芽,让它自然生长,结果长成了这样。我生平第一次见到,也算是意外的惊喜了。
关于疫情解封,我等到花儿都开了,还是土豆花,估计也没谁了吧?
话说,你见过这样的土豆花吗?
今天(4 月 25 日)上午举行的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卫生健康委副书记、副主任赵丹丹通报:4 月 24 日,我市新增 2472 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和 16983 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472 例本土确诊病例中,1557 例在闭环隔离管控中发现,69 例在相关风险人群核酸筛查中发现,846 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归确诊病例。16983 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中,16835 例在闭环隔离管控中发现,148 例在相关风险人群核酸筛查中发现。
截至 4 月 24 日 24 时,在定点医疗机构接受治疗的重型患者 196 例、危重型患者 23 例。
4 月 24 日,新增本土死亡病例 51 例。平均年龄 84.2 岁,80 岁以上高龄老人共 37 位,最大年龄 100 岁。51 位患者基础疾病严重,累及多个脏器,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高血压 3 级(极高危)、脑梗后遗症、糖尿病、帕金森病、阿尔兹海默症、尿毒症、恶性肿瘤、重度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等。4 例曾接种过新冠肺炎病毒疫苗,其余均未接种新冠疫苗。患者入院后,因原发疾病加重,经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的直接原因均为基础疾病。
截至 4 月 25 日 9 时:这次疫情全市已累计排查到在沪密切接触者 467296 人,均已落实管控,其中 385618 人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其余正在检测中。
昨天,全市本土确诊病例出院 2449 例,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19523 例,他们将返回居住地接受健康监测,请社区妥善做好接返工作。
4 月 22 日起,我们开展了社会面清零攻坚九大行动。明天(4 月 26 日),我们将对所有的封控、管控和防范区域内人员进行全员的核酸筛查。从天气预报来看,这两天可能迎来降雨,给我们的采样工作带来不便。为了让筛查工作有序、安全、快速地开展,我们将进一步做好现场组织和环境消杀工作,对于抗原检测阳性待复核者、混管阳性待复核者及其同住者等人群,安排上门采样。对于可以下楼采样的人群,我们将分楼栋、分楼层、分时段的组织大家下楼,减少人员聚集;在采样现场,医务人员、志愿者和居民,都要严格佩戴好口罩、严格遵守 2 米线,切实减少交叉感染风险。感谢广大市民朋友的积极配合!
来源:央视新闻
释放一下坏情绪,说点暖心的
绣完了一个醒狮平安符,就等着解封可以穿汉服戴出门了…… 不知道为啥,泪目了
才感受到西游记的经典,妖魔鬼怪都在吃人,被打死的都是没背景的,道理一直都知道,但是第一次这么深刻的和现实结合起来。
第 2 轮被封的第 34 天。已经彻底麻木了。思考能力已经下降了几个等级。
大大出乎我意料的是,上海人竟然才是中国最有种的。
疫情刚开始还没封时,我就说我怕病毒,但更怕被封,10 倍于怕病毒。
现在看来,我这个量级还保守了,现在看来应该是 100 倍于怕病毒。
发展情况和我的预期吻合,达到了压平曲线的效果。
死亡数的曲线会滞后,构成的年龄比例也会滞后。
**1、**恐慌可能导致大量轻症冲击医疗资源,严重干扰破坏分级诊疗制度的正常运转导致医疗挤兑,医疗挤兑之下,很可能会出现不正常的超额死亡。
2、随着感染数字飙升,社会上大多数人将陷入严重不安全感,恐惧会让不少人为了保命而逃离岗位。我们可以设身处地想一下,一方面是很多人对新冠畏之如虎、怕到要死;另一方面又是急速飙升、高到令人心颤的感染数据,双重心理压力下,还有多少人有心思努力工作、结婚生子、买车买房?那时大部分人优先考虑的将是躲在家保命吧?所以,如果不能缓解社会的新冠恐惧氛围,越南开放初期发生的严重逃工潮,不就是我们前车之鉴?
**3、**恐惧、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本身就是健康杀手,对人的免疫系统与寿命都有较大负面影响,因此如果不能先帮社会克服过度的新冠恐惧就实施共存,将对民众身心健康造成长期不良影响。想想看,一个是感染后不把新冠太当回事既能吃又能睡,另一个是发现自己感染后精神崩溃、面如死灰、食不下咽、夜不能寐,到底哪个出问题的几率更大?咱不说别的,即使一个状态良好的人连续几晚焦虑失眠,也能被折腾得不成人样吧?
**4、**恐惧将严重侵蚀人们的心智与心态,巨大的心理压力会使人们越来越焦虑敏感,这种焦虑敏感会无限放大事物的阴暗面,而忽略掉事态积极的一面。
比如前段时间吉林因新冠死了两个人的信息一下子引爆舆论狂潮,我观察了一下相关评论,绝大多数都是各种忧虑、各种反思、各种追责、各种谴责;这些声音当然并不是全无道理,但似乎很少有人意识到之前国内一段时间内死亡率已经低至**十万分之二**的程度,这难道不是一个相当积极的信号?
所以,这就是克服新冠恐惧的重要性所在,如果不克服它,无论未来再多良性进展,人们也只会从中抽取负能量,负能量越足,人们就会越焦虑敏感;越焦虑敏感,人们就会越爱关注负面信息,排斥积极一面。长此以往,社会心态将会陷入一种 “越恐惧越关注、越关注越恐惧” 的情绪黑洞,堕入黑洞的人们似乎看不到一丝光明与希望,日积月累之下,焦虑敏感、心态失衡、消极绝望、受点刺激就歇斯底里的现象,就会越来越严重。
解释这个问题之前,先做一些粗略的假设:
**假设一:**假设社会的总生命值为 1000,流感给社会制造的伤害为 10。
**假设二:**疫情初期新冠毒株传染性不强以及没有疫苗保护的情况下,完全放开新冠给社会的伤害为 100;由于那时传染性相对较弱,动态清零比较容易实现,因此假设那时动态清零需要付出的代价为 10,因此动态清零在疫情初期显然就是合时宜及理智的选项。
基于假设推论 1:到了现在,虽然有了疫苗保护,但病毒传染性也增长了很多倍,完全开放的情况下,病毒伤害可能在 50~150 之间浮动,仍然比流感的伤害要大,而由于传染性激增,动态清零的难度越来越高,清零付出代价目前可能在 30~50 左右浮动,一些个别地区或许会更高些,不过从中国整体角度来看,动态清零显然仍是合理选项。
基于假设推论 2:到了未来会如何?疫苗及特效药研发肯定会有一定进步,但病毒传染性肯定也会有进一步增强,完全开放新冠伤害存在多种可能,比如 5~50 之间,50~100 之间,100~200 之间都有可能;而那时防疫措施及付出代价也有多种可能。
一种可能是病毒威胁已经足够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动态清零自动解除;还有一种可能是由于病毒传染性过强,继续动态清零会导致 “封城停摆” 全国化与常态化,这种全国化与常态化的封城停摆将导致经济崩溃,那时大部分工厂倒闭、大多数公司破产、大多数人员失业、大多数民众失去生活来源,继续动态清零虽然可以保证尽量少的人被病毒杀死,但却会造成全面饥荒,无数人处于被饿死或即将被饿死的境地。
发展到经济崩溃的地步付出的代价就不是 50、100、200,而是 500、800、1000 了,那种恶劣的经济形势一定会迫使我们放弃动态清零政策,那时病毒给老弱群体带来的伤害已经是次要问题,如何保证大多数人吃饱饭将会成为主要矛盾。
也许有人会说,真到病毒传染性强到我们撑不住的时候再放开共存不就得了?这不是很简单的事儿?然而问题并非这么简单,这么想的人忽视了一个 “隐藏杀手”,那就是 “社会恐慌”。
参考**越南开放之初**的经验教训,越南开放之初就曾因为社会恐慌出现过严重的逃工潮,逃工潮之下同样造成大量工厂倒闭、大量外资出逃、大量人员失业,经济民生虽然没有全残,但是 “半残” 总是有的。
因此,如果我们把一个国家的生命力定义为 1000,病毒带来的伤害可能是 10,也可能是 50、100、200,然而社会恐慌则是一个 “隐藏杀手”,这个杀手的杀伤力取决于一个社会的新冠恐惧程度。如果社会新冠恐惧程度较低,开放后可能什么都不会发生,我们仅需考虑病毒本身对老弱群体的伤害即可;然而一旦社会新冠恐惧程度过重会怎样?这种社会心态就会化身为一个实实在在的“大杀器”,越南在开放之初被轻易折腾掉“半条命” 的惨痛经历,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虽然越南现在看起来有缓过劲的意思,生命值可能已经由 “半条命” 恢复到 800 以上,但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越南之所以能缓过劲,其主要原因也是在于越南引导民众逐渐摆脱了新冠恐惧,大家不妨试想一下,如果越南民众长时间无法走出新冠恐惧的心理阴影,甚至越陷越深该怎么办?越南经济民生会不会 “持续失血” 甚至“万劫不复”?
因此,如果仅从杀伤角度看,新冠的确对高龄、体弱且缺乏疫苗保护的人群具有一定威胁,但这种威胁对于社会整体发展而言,其危害更多属于 “干扰性”;然而一旦我们的社会陷入过度恐惧无法自拔会怎样?一旦开放,社会恐慌制造的破坏将具有 “毁灭性”,更可怕的是这种毁灭是持续性的,这是因为只要我们的社会一日无法摆脱新冠恐惧,社会恐慌就会持续不断的摧残我们的经济民生,这就是我为何如此看重“新冠恐惧” 这个因素的原因。
事实上我们可以期待这种结果,也在向这种结果努力,但我们决不能把 “宝” 全压在这里。这是因为科学研究需要时间,而传染性不断增强的病毒未必会给我们这个时间;而且,即使我们未来研究出了能够有效阻断当前毒株传播的疫苗,疫苗的出现也可能会促使病毒朝着使疫苗失效的方向变异。
因此,如果将阻断病毒传播的疫苗比喻成一艘 “船”,把病毒比喻成 “水”,那么随着病毒变异传染性不断增强,水位将处于 “不断升高” 状态,这就可能导致后续有两种 “意外可能” 发生:
第一种,虽然我们的科研工作者很努力,但造出合格的 “船” 终究需要一定时间,因此存在 “还没造好船,水就已经没过头顶” 的可能,这就好比当病毒传染性强到了 “封城停摆” 都无法压制的地步时,“船”如果还没被造出来,社会将不得不承受病毒与社会恐慌的双重打击;
第二种,即使一时造出合格的船也并不意味彻底高枕无忧,因为还有病毒变异导致疫苗失效的可能,这就好比安全航行一段时间后船突然漏水,如果这时船上的民众 “恐水症” 非常严重,将很难适应船沉后的水中生活,“社会恐慌” 无疑会趁机酿造巨大的社会灾难。
因此,如果把新冠对社会造成的冲击分为 “病理问题” 与“心理问题”,那么基于新冠主要对社会少数高龄、体弱且缺乏疫苗保护的人群产生威胁的现实,新冠对社会的主要危害显然在于 “心理层面”。因此我们可以向第一种美好期待去努力,但绝不能把“宝” 完全压在上面,这是因为未来保证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最坚强的后盾,终究还是要靠民众在思想上真正克服新冠恐惧、敢于直面与病毒共存的生活。
可能的不利之处:
**1、**由于新冠最先被我国发现,且 “武汉惨剧” 对中国人的心灵冲击太过巨大,“先入为主”的影响根深蒂固,“新冠犹如死神、绝症”在很多人内心恍如一道难以抹除的执念,这使得我国要克服新冠恐惧,本身就比国外更艰难。
**2、**由于越南并非西方反华势力的关注焦点,因此它的开放过程很少受到 “信息战” 影响,而我国网络早已经被各种反华势力渗透到千疮百孔,可以想象,这些势力的幕后黑手,肯定更希望中国因恐惧陷入动荡与自闭的时间,越久越好。
可能的有利之处:
上海疫情已经持续一个多月了,大量感染只产生了少量死亡,而且大多数的死因都与 “高龄化”“严重基础病”“没打疫苗”有关。按照道理来说,大多数人应该多少对新冠实际威胁心里有数了,这就好似 “潜移默化” 的效果,上海逐渐增加的感染数字及死亡,或许给国人提供了一个逐渐适应过程。
所以,也许事情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糟?或许现在已经有很多国人不知不觉的从严重的新冠恐惧中摆脱出来了?至少至今我还没发现太多因上海死亡数据而歇斯底里的人,我认为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但我们还应该想到,眼下人们的冷静或许和死亡数字不高有关,而现在上海每天 2~3 万的感染数字是努力防控的结果,一旦真放开会怎样?
对于一个千万级人口的大城市来说,每日新增 10~20 万感染甚至更高也是非常轻松的。现在每日 2 万左右的感染量已经导致近期 50 人的日死亡人数,那每日 20 万甚至更高的感染数量会怎样?日死亡会不会高达 500+?如果再考虑医疗挤兑等因素,这个数字会不会更高?想想香港曾经的经历,以香港 750 万人口,高峰期单日死亡接近 300 来看,转换到近 2500 万人口数量的上海会怎样?日增死亡过千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吧?
为啥我要把事情预估得这么严重?
一是我认为有句话叫 “有备无患”,对于尚未发生的事如果过于乐观、预期过高,未来一旦出现更严重后果就可能会因心理准备不足造成更大慌乱,相反如果提前做较坏心理准备,那事到临头反而会更镇定一些;
另一方面我之所以举香港的例子,是想说即使在我们眼中疫情严重的香港,民众的心态也是可以保持积极乐观的,比如我特意收集了一些近期体现香港疫情心态的回答,发现持积极、理性、乐观心态看待疫情的观点越来越多,比如 1、2、3、4、5、6。
因此,从 “越来越多香港民众都能做到冷静理性看待疫情与死亡” 这点来看,说明新冠即使对于社会产生一定影响,但只要心理扛得住,它充其量就是对极少数老弱人群具有一些威胁,对绝大多数人而言都是安全低害的,因此实在算不得 “灭顶之灾”。但怕就怕人们心理上扛不住,一旦人们被这些死亡数字吓傻吓疯、忘记了“新冠只是极少数人的威胁” 这个事实,就可能每天都生活在 “世界末日” 的幻觉中,这种严重偏离事实的幻想一旦形成大范围社会恐慌,将会使原本仅属于极少数人的不幸变成大多数人的不幸,那才是真正的悲剧与灾难!
至此我们不妨试想一下,以我们大陆目前民众的心理状态,一旦真出现上述 “一个城市单日死亡过百甚至几百甚至上千” 的情况,这个城市还有多少人能够冷静看待这些死亡数字?那时会有多少人被这些数字吓得双腿发软、又有多少人还有心情努力工作?因此我们需要认真评估一个问题,我们大陆民众是否真的已经做好共存的心理准备?我们是否能保证出现上述情况后,社会不会因 “过度恐慌” 陷入严重混乱?
所以再次重申,如果仅从致死角度看,新冠的确对高龄、体弱且缺乏疫苗保护的人群具有一定威胁,但这种伤害对于社会整体发展而言,更多属于一种 “干扰性”;然而一旦我们的社会因这些死亡数字陷入过度恐惧无法自拔会怎样?那种情况下一旦主动或被动开放,社会恐慌造成的破坏将是“毁灭性” 的,更可怕的是这种毁灭是持续性的,或者说,只要我们的社会一日不能摆脱新冠恐惧、理性看待这些死亡,社会恐慌就会持续不断的摧残我们的经济与民生,这就是我为何如此看重 “新冠恐惧” 这个因素的原因!
**第一、**我们要明白 “毒性弱、传染性强” 的病毒环境下社会稳定发展的根基,就在于民众的冷静、理性、勇气与心理适应力,因此我们应尽全力帮助民众保持冷静、恢复理性、鼓舞勇气、提升心理适应能力;
**第二、**我们要提醒民众,只要是有助于缓解社会新冠恐惧情绪的言行,哪怕其有些偏离事实甚至具有一定 “欺骗性”,也是“善意” 与“大智慧” 的体现,大家应该对之充分理解与鼓励;
**第三、**我们还要提醒民众,有些言行无论它表面看起来多么条理分明、逻辑严谨,只要其实际作用是渲染恐惧、贩卖忧虑,我们就应对之保持高度警惕、弃如敝履;与此同时鼓励民众对这类 “渲染恐惧” 的言行保持一定谅解,因为它们大多或许并非出自恶意,大家只是视角不同,大可不必上升到敌我矛盾。
**第四、**要大力提升疫苗接种率,依靠疫苗有效减少重症及死亡,从根本上阻断人们对新冠的恐惧来源;
**第五、**我们不妨做一些民间调查,通过广泛的调查来实时掌握我国民众对新冠恐惧的程度,这总比毫无根据的瞎猜要好。
真是魔幻之都。
在大多数人连人身自由都已失去的时候,有人却因此日进斗金而获得了财富自由。
4 月 12 日上海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1189 例、无症状感染者 25141 例,目前情况如何?
2022 年 4 月 25 日
本以为
上海能慢慢确诊无症状
能慢慢降下来
没想到这么久了还没有什么起色
大家在上海不传谣
不信谣
等待动态清零
上海加油!!!
哎
疫情这 3 年
把世界颠覆了
对今天封闭在家的上海人来说
窗外那束艳丽的春天之花
还是那么遥不可及……
疫情现在都影响到起名字了
我不希望
一年后孩子起名字
还是这样的
疫情下
最悲催的
是进入青春期的一代
本应该肆意绽放的青春,激情,和爱情
竟然在没完没了的口罩
隔离和检测中
消失了时光
3 年前入学的大学生们
至少有一半的课程
是通过网络完成的
就这样度过了 3 年的
美好大学时光
明年
他们
才是真正的 “函授毕业生” 吧???
而到海外留学的留学生们
护照和签证
都是批量逾期了…
多年以后
这个群体的年轻人
回怎么回忆她们的青春???
谁的青春,与口罩伴随???
疫情下
最苦难的
小私营业主们
特别是餐饮娱乐,旅游,教培行业
当然
还有买中了烂尾楼
交房变得遥遥无期
工作也没了
但银行每个月的按揭贷款
一分不能少的 “房奴” 们
身边这样的人
出现的越来越多
越来越多……….
希望百年才有一次的全世界性质的瘟疫大流行
快点结束吧!!!
疫情期间
股票一定不要加杠杆
股票一定不要加杠杆
股票一定不要加杠杆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没有杠杆
还持仓的
死扛吧
都跌了这么多了
卖出
感觉亏跟多
记得有一句话
叫做
不卖出就永远有可能涨回来
卖出了
是肯定涨不回来了
要是连信心都没有了
那有没有必要炒股了
2022 年最难的
还是做上海股民
人在上海
钱在股市
买了恒大房子…..
哎
众生皆苦
希望明天大奇迹日
让股民们回口血吧!!!
一个被转运到南京隔离的上海孕妇,4 月 21 日在南京产下一个健康的中国婴儿。请上海善待在沪民众。同时期,上海正在给在沪民众派发乳头肉、假冒伪劣油、过期食品。在这之前上海集中医疗资源打赢了 “洋丁保卫战”,而很多在上海被隔离的中国婴儿却得不到妥善的照顾。
4 月 1 日一位在沪中国孕妇因为在上海得不到医疗救治,导致流产。该孕妇流产出血之后,急需手术,但在长达一周的时间内一直没有得到救治,4 月 7 日该流产孕妇被逼得只能在网上发帖求助。
对比之下,这位被转运出上海隔离的孕妇则属实幸运。
下面转发新闻:
4 月 21 日中午 11 点 56 分,
南京市第一医院正负压手术间里,
传出了婴儿响亮的啼哭声。
“恭喜,是个男孩!”
此前,这一家人经历了忐忑不安的 21 天,
从在上海居家隔离到跨省转运,
从南京定点隔离酒店到医院隔离病房,
如今,在南京医护的贴心照顾下,
他们终于迎来了幸福的时刻。
4 月 7 日中午
上海准妈妈小胡(化姓)一家被转运
至南京的定点隔离酒店。
之前她所在小区出现新冠阳性感染者,
一家人作为密接已居家观察了一周。
来到南京时,小胡已怀孕 39 周。
“距离预产期不到一个星期了,
而且我是生二宝,
就怕随时会生产。”
和小胡一起来南京隔离的,
还有她的丈夫和 3 岁的大女儿,
转运时大家都穿着防护服,
气氛非常紧张,
她既焦虑又害怕。
“我们到了南京的隔离酒店后,
就和医护人员说了这事,
希望能协调尽快住院。”
让小胡感动的是,
得知她是即将临盆的孕妇,
南京相关部门非常重视。
4 月 8 日下午
经过周密协调,
小胡被安排到南京市第一医院待产,
医院立即启动了紧急预案。
考虑到孕妇待产过程中,
非常需要家人的陪伴和支持,
所以小胡的家人也一同被收入隔离病房。
在做好孕产妇保障的同时,
疫情防控工作一点也没放松。
所有进出隔离病房的医护人员
全部要按照二级防护要求,
穿好医用防护服、
佩戴 N95 防护口罩。
小胡和家人每天都要做核酸检测,
检测结果都是阴性。
4 月 14 日
小胡怀孕满 40 周,
肚子一直没动静,
她也有点着急了。
南京市第一医院产科副主任王雅萍
每天查房时,
都会详细询问,耐心开导,安抚她的情绪。
让小胡倍感欣慰的是,
虽然在隔离病房生活有些不便,
但医护人员的照顾无微不至,
每天送来定制孕妇餐,
为她女儿准备画笔和绘本,
这都让小胡一家特别感动。
医护人员为小胡的女儿准备了绘本和画笔
4 月 21 日一大早
小胡突然感到肚子很痛,宫缩明显。
医院迅速启动
“隔离病房产妇生产转运流程” 方案。
南京市第一医院感染性疾病科
护士长陆旭婷说:
接生手术按照计划在正负压手术室进行,
并且制定了最短转运路线及人员清退方案。
小胡在南京市第一医院顺利产下 “虎宝宝”
21 日中午
小胡顺利产下一个男孩,母子平安。
“产妇产后状况也不错,
小宝宝体重八斤一两,
稍微重一些,
现阶段我们会关注婴儿的血糖和喂养状况。”
王雅萍说。
产科医护人员照顾婴儿
小胡夫妻俩都是外地在上海的打工族,
这段时间以来,
他们经历了焦虑、忐忑和不安,
也感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关爱,
尤其是在南京的这十多天里,
成为他们终生难忘的一段经历。
产妇产后状况不错,入住产科缓冲病区
“南京的医护真的很贴心。
等孩子长大,
我们也会把这段不平凡的经历告诉他,
希望他在大家的护佑下慢慢长大。”
目前一家四口的隔离期已满,
即将被转运返回到上海居住地。
以上是转载的新闻内容。希望孕妇和婴儿回到上海后,能够得到爱丁堡善待。对了,这个账号是我的小号。我曾有一个几千人关注的使用了 6 年时间的主账号,平时都是回答历史人文,上海疫情爆发后,我因为对上海城市管理水平严重失职危及华人安全,感到愤怒,因此多次发了揭露上海管理失职和援沪物资消失,并且上海给很多民众派发劣质食品的事,而且还有多个相关回答成了知乎高热度的内容。然后我就被知乎盯上了,我发的回答经常被知乎关闭评论回复功能。后来知乎为了让我闭嘴,更是直接强制停用了我的那个主账号!
之前导致我被强制停用主账号的那个批评上海的回答,里面其实没有任何侮辱性词汇和敏感词汇,也没有进行地域攻击。仅仅只是因为我说了实话,引起了很多网友共鸣,就迎来了上海的铁拳。
幸好我当时留下了几个截图
老实说,上海的城市管理水平哪怕能有控评能力的一半,上海疫情都早结束了。
央视新闻 2022 年 4 月 23 日报道:“【奥密克戎绝不等同于大号流感!奥密克戎平均病死率是流感的 7.5 倍!感染奥密克戎 80 岁以上老年人病死率超 10%!】
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介绍,【衡量一个病毒的严重程度要综合考虑传播力和所导致的重症和死亡。奥密克戎的传播力远大于流感和此前的新冠其它变异株】。在没有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平均一个人可以传播 9.5 个人。【从病死率来看,全球的流感平均病死率为 0.1%,而奥密克戎变异株,真实世界数据显示平均病死率是 0.75% 左右,老年人群特别是 80 岁以上的老年人群病死率超过 10%。】 ”
“某地第一个引进辉瑞疫苗;
某地第一个引进辉瑞 “特效药”;
某地第一个明星专家跟风 “与病毒共存”;
某地第一个跟风传出奥密克戎大号流感;
某地一直鼓吹 “开放躺平”。
……..
这波疫情,如果不是有三令五申 “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动态清零”,不知道某地在“精准防控” 的旗帜下,会给周边带来多大的冲击?会不会朝某港的局势演变?
或许在某些人看来,某港、新加坡、韩国 “近乎躺平”,不是也没有崩吗?但不知大家是否知道:
一个疗程所谓 “美国特效药” 近乎 5000 元,以当下某港为参考,奥密克戎 3 个月感染 105 万,近乎七分之一人口计算,那么中国 3 个月感染总病例将达到 2 亿,就算其中 90% 为轻症,也将耗费掉近 1 万亿医保资金。
据国家医疗保障局公开数据,2020 年,全国基本医保基金(含生育保险)总收入 24846 亿元;仅仅一个新冠轻症,就要耗掉中国救命钱的近乎一半。
而按照英国躺平的搞法,截止今日,其总感染数为 2061 万,总人口数为 6720 万,感染率为 30.67%。以中国 14.1 亿人口计算,将达到惊人的 4.32 亿,消耗救命钱将达到 2 万亿。
死亡人数?按某港 0.6% 的死亡率标准计算,将高达 260 万。
注意这还是医疗体系不被击穿情况下,取得的数据。实际上医保救命钱花光的情况下,绝大数的人命运比前面东方医院护士还不如。
这种情况下?你还谈何经济!
注意,这不是一次影响。已经有大量公开研究披露新冠后遗症,需要长期治疗。加上所谓 “特效药” 不明后果,躺平的结果就是今后几十年,为西方医药资本做牛做马。
【医疗系统被击穿后必然引发的社会动荡,加上紧接而来的舆论攻击、金融攻击,可想而知中国将国之不国。70 多年前先辈抛头颅洒热血,好不容易让中华民族挺立起来的腰杆,必然被打弯!】
【因此,某些人煽动 “躺平”,甚至事实搞躺平,绝不只是简单的抗疫技术、路线之争,而是甘做走狗,要打断中国崛起进程,再次陷中国于水深火热之中的阴谋之举。】
中国绝不能让他们得逞!
期待上海别被忽悠,“精准防控”不在前面花拳绣腿的 “精准” 二字,而在后面的 “防” 与“控”。”–《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创新与抗疫,上海干不过深圳的原因?》2022-03-26
-–
· 【疫情期间详实对照实验数据表明:中医药就是 “特效药”】。
“屏蔽乱耳丝竹,坚持中医药治疗不放松。
【在中国抗疫前线,中医治疗队已经成了救火队,哪里疫情最凶猛,哪里就有他们救火的身影,他们实现了治疗无一重症死亡的旷世奇功。这次疫情已经清楚明白告诉所有人,中药就是特效药!】【近期进口辉瑞特效药,意味着一个新冠动态清零的国家从一个全球抗疫最差劲的国家进口特效药,真是莫大的讽刺!】
在防疫工作中,举国同心,医护人员奋战一线,基层工作人员日夜坚守,普通百姓自觉遵守配合,偏偏就是那么几个网红医生和砖家,【盲人骑瞎驴地各种阳奉阴违,让国家的抗疫大业事倍功半】,从沪到深,从青到吉,全国新冠感染人数突破 3.3 万,就是这群闭着眼睛,【完全跟随西方指挥棒转的瞎驴,将我们引入歧途,而他们则带领自己的医药代表老婆和龟孙子们从疫苗、药品以及检测中捞得盆满钵满】,这些人与抗日战争时期带鬼子进村的二鬼子有何区别!”–《假如美国打赢生化战,中国未来会怎样?》2022-03-21
- 相关事实梳理:
一、武汉疫情对照实验和数据 – 【相比单纯使用西医救治,中医药救治与中西结合展现显著优势】:如有效缓解症状,缩短病程,减少轻型、普通型向重型发展,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促进恢复期人群机体康复等。
二、武汉疫情后,【“中医药依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全面部署、全面覆盖,本土感染者病死率同西方国家相差百倍”】
三、世卫组织认可中医药治疗新冠疗效 –【2022 年 3 月 31 日世界卫生组织关于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专家评估报告指出:中药能有效治疗新冠肺炎,降低轻型、普通型病例转为重症,缩短病毒清除时间,改善轻型和普通型患者的临床预后】。【报告同时鼓励成员国考虑中国形成并应用的整合医学模式(中西医结合模式)】
附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冠本土感染者除个别情况普遍应用了中医药》
https://www.zhihu.com/answer/2401705092
-–
《鼓吹向英美学习、放弃防疫措施,才能压制中国快速发展》
· 生物战背后的疫苗、医疗利益规模:
全球群体免疫 80% 即 60 亿 * 20 美元 = 1200 亿美元疫苗市场(每轮)。全球假设感染人数 10 亿人 * 平均医疗支出 1 万美元 = 10 万亿美元医疗资本逐利市场 = 放任疫情、拒绝口罩的根源 = 鼓吹群体免疫强制疫苗、与病毒共存的根源 = 打压有效廉价中医药的根源 = 盖茨基金会【未卜先知】19 年举办抗新冠病毒预演 “event201”,同时看好 20 年疫苗市场、21 年终获 20 倍投资收益的根源 =。。
· “动态清零” 使中国获得诸多优势:
“· 工业制造优势
中国是全球的制造业中心,本来就有工业制造优势。【为了削弱中国的工业制造优势,美国一直在想尽一切办法破坏中国在全球的上下游供应链。】
新冠疫情全球爆发后,各国的生产能力都遭到了重大打击,只有中国控制了疫情,结果中国的工业制造优势充分得到了发展。【中国在 2020 年疫情爆发的那一年,外贸依然实现了 1.9% 的增长,而到了 2021 年增涨竟然达到了惊人的 21.4%】。
【由于中国控制疫情控制得好,中国 2021 年的 GDP 高达 17.7 万亿美元,占全球 GDP 的 18%,两年时间从占美国 GDP 的 65% 增长到了占美国 GDP 比例的 80%】。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中国有工业优势,都是【因为中国控制疫情后使得中国的工业优势得到了较好的发挥。不知不觉,中国正在成为全球经济的中心的路上!】
为了阻止中国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美国正在想尽一切办法打乱中国的节奏,而破坏中国抗疫,促使中国躺平就是美国的策略之一。中国躺平了,中国优势会被大大削弱!
· 对资本的吸引力优势
很多人不知道,中国抗疫成功对美国打击非常大。为什么对美国打击非常大?除了上述两个重要原因外,【还有一个非常要美国命的原因,那就是中国抗疫成功证明中国有能力应对疫情,经济发展预期明确,国际上大量资本开始因此流入中国市场】。
过去,美国是全球最核心的资本流入国,但【2020 年流入中国的资金规模超过了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有足够大的规模、又足够安全的市场,能和美国媲美的市场出现了,那就是中国市场】。所以,美国对此非常恼火,这就是为什么他一直想尽一切办法,不惜针对中国搞促使中国 “躺平” 舆论战的原因。
。。。
【中国到底该不该放开?什么时候放开?一定要让美西方拿他们的肉体替我们测试彻底了】,如果事实上证明,新冠病毒真的不攻击肺部了,毒性的确对人体的伤害可以忽略不计了,那咱们再说。但是,现在看,距离还远得很!
【我们一定要坚持党中央决策的 “动态清零”,只要党中央不明确我们国家调整“动态清零” 政策,那么所有与这一论调相悖的论调,都是愚蠢的或者是包藏祸心的,我们都要喊打!】因为,对他们喊打就是对我们自己安全保障的提升!
想当初,西方为啥躺平了?难道是他们自己愿意躺平的吗?答案是否定的,他们也学习过中国的封城,但他们做不到中国所做到的,他们经济上撑不住了,最后是被迫向病毒投降了,被迫 “躺平” 了!
注意,【他们是被迫躺平了,是他们无法控制疫情】,他们不得不以所谓的 “与病毒共存” 论来忽悠自己的民众,当然也试图来影响我们!他们所谓的 “与病毒共存” 论,本质上是与疫情共存!【与疫情共存的结果是什么呢?美国死亡一百多万,全球死亡六百多万!】
西方躺平,纯属无能所致。有些人在那计算经济账,说不和西方一样躺平,经济损失多少云云。然而,问题在于,【中国坚决拒绝躺平,美欧早早躺平,结果是中国的 GDP 两年时间从占美国的 65% 追到了占美国 GDP 的 80%,请问是躺平好还是拒绝躺平好?至于欧洲,严重的经济负增长,根本无法与中美相提并论了!】
【西方躺平,不但死了很多人,经济也没搞好!中国,拒绝躺平,虽然 “动态清零” 一定程度上给经济上带来了损失,但中国 “动态清零” 给中国带来了更多的战略好处啊!】上述三点,只是众多好处的三个而已!更何况,【“动态清零”政策就是少死人,否则按照美国的死亡病例数,中国现在已经死亡四五百万以上了!这还不计算因为医疗挤兑导致其他疾病导致的死亡数字!】
所以,中国坚决不能躺平,坚决要把那些倡导躺平的人打成过街老鼠!而【只要我们坚持做到 “动态清零”,这些战略好处都将是长期的,会在未来十年、二十年时间内不断给我们带来长期好处!而美国想破坏的,正是中国这些长期战略性好处!】
【美国的坑,我们坚决不跳!只要我们不跳坑,美国就只能帮我们来测试新冠的结果】,等什么时候新冠病毒真的毒性大减了,我们再考虑调整政策不晚。当然,到那时美国可能已经死了两百万了!作为中国人,我们同情美国人民的遭遇,但我们更加欣慰我们生在能够实现 “动态清零” 的中国!”–《原创丨抗疫让中国获 3 大优势,美国正在搞破坏!》2022-04-04
-–
· 【奥密克戎绝非大号流感】
新华社 2022 年 3 月 25 报道:“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 25 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有研究对有关国家在去年 8 月至 10 月与 11 月至今年 1 月两个时间段的病死率和死亡率作了比较分析,奥密克戎毒株流行期间的病死率确实下降了,但【同期因疫情造成的死亡总数等却高于德尔塔毒株流行的同期死亡数】。可以说,【奥密克戎毒株流行的危害依然是严重的,并不是人们想象的流感化。这也提示,新冠肺炎不是 “大号流感”】。(记者李恒、张泉)
-
·【中国人的新冠死亡率在 3 到 4.5% 之间】
“【无法掩盖的真实数据】
目前,美国新冠死亡人数,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接近 100 万,感染人数突破 8100 万,按照比例计算,美国新冠死亡率在 1.23%。
可否把美国新冠感染与死亡比例套用到中国人身上吗?答案是否定的!
【3 月 30 日美国医学协会期刊《JAMA Network Open》发表一篇重要文章,文章指出,美国印第安原住民新冠死亡率是美国白人的 2 到 3 倍。为什么呢?原因出在基因差异上。因为印第安人祖先是 20000 年前从古中国的北方出发穿越白令陆桥进入美洲大陆,他们的基因与中国人类似。】
支持这一结论的另一个数据,来自于之前血饮文章说到的【2020 年 11 月 23 号,美国耶鲁大学赞助的预印本论文网站 medRxiv 上发表了题为《种族细分研究揭示纽约公立医疗系统中亚裔 COVID-19 患者间不同》的文章。该文章的结论是当地华人的死亡率是白人的 1.4 倍,是黑人的 2 倍。】
两个研究表明基因差异上,中国人新冠死亡率远高于美国,如果考虑将美国国内很多死于新冠诱发的基础病患者计算在内。那么,中国人的新冠死亡率应该在 3 到 4.5% 之间。
支持这一结论的数据同样来自于日本。【日本 2020 年新冠死亡人数 3000 人,2021 年死亡 15000 人,2022 年前三个月日本死亡超过 10000 人,预计全年日本人死亡人数将超过 40000 人。日本前三个月正好是奥密克戎爆发的三个月,短短三个月就死亡 10000 人,直接戳破了奥密克戎致死低毒性减少的谎言】。【更再次印证了奥密克戎对中国人的杀伤力巨大的事实。因为,从基因上,日本人大部分与中国北方关中汉族基因相同。日本人又原封不动执行了美国防疫政策,从这个反面案例看,假如,中国跟日本一样躺平,死亡比例将远高于美国。】
证明奥密克戎对东亚人种杀伤力巨大的另一个例子,就是韩国。【从去年 11 月 24 号发现奥密克戎到现在,韩国死亡超过 14000 人,而 2021 年韩国死亡总数才 2300 人,也就是说奥密克戎爆发四个月,韩国死亡人数已经是 2021 年全年死亡人数的 6 倍】。假设,韩国继续跟随西方躺平,那么,韩国全年死亡人数将突破 48000 人,预计韩国 2022 年新冠死亡人数将是 2021 年的 20 倍。
【日韩两国数据说明,奥密克戎毒株无论对北方汉族还是东亚人种都具有极强的致死力。对中国来说,我们既以北方汉族基因为主,同时兼具东亚人种特征。如果选择跟随西方躺平,按照 3-4.5% 计算,中国的死亡人数大约在 4200 万到 6300 万之间】,这个数字大致与 1918 西班牙大流感致死人数一致。1918 大流感安徽、江苏等南方在内全国死亡人数超过 5000 万。
【俄罗斯已经揭露了美军在乌克兰生化武器实验室的秘密,这些证据已经确凿充分地证明,美国制造了针对中国人的基因武器新冠病毒】。现在,根据美国自己的研究,血饮大致推算出来的共存状态下的中国的死亡人数同样是 5000 万左右。这说明,【从 1990 年代美军从北极挖出并复活 1918 毒株,到 2003 年与 1918 毒株同属的非典攻击中国,再到 2019 年武汉爆发新冠,美国生化武器项目始终将目标对准中国,它们的目标就是在中国境内再次复制 1918 年的病毒致死惨案,这是标准的纳粹种族屠杀】。”–《全球疫情出现新四大变化!不得不防!》2022-04-08
-
“大号流感” 奥密克戎占全美新增病例总数的 99.9%。刷新美日增死亡记录:
-
“【没有证据说明病毒已经停止进化】,病毒进一步变异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
奥密克戎进化出的超级传染能力,这本身就是新冠病毒越来越强的证据,病毒传染性越强,则载毒量必然同步增强,绝不可能下降。目前已知奥密克戎毒株载毒量是原始毒株的 1024 倍,比德尔塔毒株还高。
【病毒进化只有两个方向,毒性和传染性,但是单一向毒性进化,那么就会快速杀死宿主,导致病毒繁殖停止,单一向传染性更强进化,则必然导致毒性下降,最后被人体免疫系统清除】。【然而,新冠这种 RNA 病毒在之前的变异中,已经实现了毒性和传染性螺旋增强】:
新冠 1.0 的纽约毒株注重于毒性,但是传染性并不强。
新冠 2.0 的 D614G 变异出现以后,传染性增强了 9 倍,载毒量提高了 10 倍,毒性却没有提高多少,而传染性增强。
德尔塔毒株出现以后,毒性快速增强,但的传染性并未增加多少。
【正是病毒在变异进化中平衡了毒性和传染性,才导致新冠病毒感染人数和致死人数越来越多】。【病毒整体进化呈现螺旋式上升状态,在遏制毒性同时,增强传染性和遏制传染性增强毒性间,病毒整体的毒性和传染性都在不断上涨】,不能因为某一时间段传染性的增强就认为毒性不会增加。
【目前数据来看,奥密克戎传染性增强的同时,致死人数也在暴增】。这就是螺旋上升的具体表现。
奥密克戎的超能力来自于新冠毒株不断进化,但当前,没有证据表明新冠会停止变异。目前,【以色列已经发现了集合德尔塔和奥密克戎的德尔塔克戎毒株,病毒进一步变异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下一个毒株极有可能是类似于德尔塔毒株的,全面增强致死率同时传染性变化不大的西格玛毒株】。
如果不加阻止,新冠病毒在螺旋式上升的变异中,一定会成长为极高传染性与极高毒性结合的终极毒株,T 病毒,也就是奥米伽毒株。”-《假如美国打赢生化战,中国未来会怎样?》2022-03-21
-
·【新冠后遗症高发、大幅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且需长期治疗】
“现在已经用 “后新冠综合征”(post COVID syndrome, PCS) 或者 “后新冠后遗症”(post-COVID sequelae) 来形容新冠肺炎的某些后遗症,其症状包括乏力、嗅觉和味觉改变 / 丧失、(劳力性)呼吸困难和胸痛、创后应激障碍等。已经有人开展流行病学研究调查了这些症状的发生率。以下是 PCS 的某些症状及其发生率的统计 [1][2]:
【乏力】——最为常见,住院患者发生率 60.3%,ICU 患者发生率 72.0%;一项针对 50 岁以下人群的研究得出 39-73% 的发生率;甚至有人得出了更高的 82.9%;
【(劳力性)呼吸困难】(dyspnea)——住院患者和 ICU 患者出院后发生率为 42.6% 和 65.6%;
【胸痛】——22%,对于出院两个月的患者来说;
【睡眠障碍 / 焦虑抑郁】——分别影响 26% 和 23% 的患者,即便是出院六个月以上;
【创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流行率在 5.8-20.0% 之间;
【神经病】,包括缺血性脑中风、脑血管炎、格林 - 巴利综合征 (Guillain-Barré syndrome, GBS)、脑炎、肌炎、癫痫、眼球震颤肌阵挛症(opsoclonus-myoclonus syndrome, OMS)、急性横贯性脊髓炎(acute transverse myelitis, ATM) 等,可以成为并发症或后遗症,但发生率较低或非常低。有研究得出了 5.8%(患者组)与 2.5-3.4%(对照组)的比较关系。GBS、OMS、ATM 已经在急性病例中作为并发症被报告。(这里使用的缩写只是暂时为了方便,不是常用的缩写,请读者谨慎在其他场合随便使用。)
【嗅觉和味觉障碍】——出院六个月患者的发生率为 11% 和 9%,有研究得出了更高的发生率,33-36%。(嗅觉障碍发生机理可能包括,嗅上皮细胞表达 NRP1,NRP1 是新冠病毒的辅助受体之一;嗅上皮细胞表达 ACE2 和 TMPRSS2,同样是新冠病毒感染细胞的辅助因子,新冠病毒可能对嗅上皮造成了严重破坏。关于这个,我写过文章:小鬼星云:新冠病毒有其他受体 (4):神经菌毛素 1(NRP1)、小鬼星云:新冠病毒有其他受体 (5):重新认识 ACE2 和 S 蛋白。味觉障碍的机制不明。)
【肺损伤】(包括肺纤维化在内):39-83%;
不同研究得出的,至少发生一种并发 / 后遗症症状的发生率最高可以达到 94.3%[3],也有研究估计在 10-35% 之间 [4][5],这种巨大的差异源于研究手段和对象的不同。
辛辛那提大学医学中心建议将后新冠后遗症分为 5 种亚型 [6]:
1 型:康复时间与感染、器官损害及其病症的严重程度直接相关;
2 型:新冠症状自起病起可持续六周或以上;
3 型:在最初感染后病症处于不活跃状态或者完全恢复,此后复发,时间持续 3 个月及以上(3A 型)或 6 个月及以上(3B 型);
4 型:【感染后无症状,而在 1-3 个月(4A 型)或大于 3 个月(4B 型)之后出现症状】;
5 型:起病很晚,在接下来 12 个月内的某个时间中可能突然死亡。”
总结:
· 奥密克戎导致【全球死亡人数飙升】
· 新冠病毒在变异中【“毒性”和 “传播性” 不断交替进化,进一步变异已成事实】
· 新冠【后遗症高发,大幅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且需长期治疗】
· 新冠病毒是美国制造之生物武器 铁证如山,【与新冠病毒共存就是与美国针对中国制造的生物武器共存,将置民族于万劫不复】
· 【严格防疫保下了人民生命安全,使中国经济快速复苏,引领提振全球经济】。【鼓吹向 “人命如草芥经济陷入泥潭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英美” 学习、放弃防疫措施,才能压制中国快速发展】
对上述事实选择性失明、颠倒黑白,行极力鼓吹中国放弃防疫、与病毒共存之人,其心可诛!
我直接怀疑上海真的有封起来过吗?
封了马上一个月了,跟一开始有任何差别吗,不管是做核酸的方式还是社区组织管理方式?
是的,团购更方便了,居民就医买药的窘况稍微好点了,但这是我们想要的吗?
都有能力搞这么大规模的团购了,能不能好好组织一下对居民物资的统一供给, 下决心让大家好好封在家里 5~10 天?
现在这样封又不封严,放又放不开,要搞到什么时候?这样拖着,就是等管控楼出了羊,变成封控楼,再封起来,无限循环啊。
上海的这个三区划分逻辑上真的很诡异。按照原来或者其他地方的标准,一个小区里连续发现阳性,整个小区所有楼栋都该封控了吧。凭什么认为现在整个上海都这么高风险的情况下,又是隔离又是封控,这不是等着隔离的最后变封控嘛,这样搞下去,能解封真的要靠运气了。
别醉心于感恩志愿了,早点解决问题比啥都强。
今天的消息
张文宏:奥密克戎新冠变异株流行以来,我们发现与早期武汉疫情期间有重大差异,当时新冠肺炎病死率最高的时候达 5% 以上。**今天,即便把基础疾病死亡的病例计算在内,上海总病死率维持在 0.0178%(87/48.8 万),**而其中新冠重症肺炎死亡占比很低。目前对病死率造成最大影响的,是高龄患者与基础疾病患者的病故,这是上海当前救治面临的最大挑战。
坐等病死率明天更高!
icu 已经挤爆,很多危重症根本进不了队列,死亡率只会越来越高,发病到死亡有一个过程,张医生每次都用时间差阐述比例的样子越来越令人失望(我以前对他没有太多感觉,现在多少有点厌恶,他就不应该和钟南山老先生在一个档次上),拿现在致死率降低的毒性、更充分的了解和物资准备去和当时毫无经验、准备的武汉对比病死率?丢不丢人?要不要脸?如若一开始就严格执行封控,那无非是一小部分人受影响,哪会有今天的状况?他的嘴脸像极了 ppt 小能手忽悠投资人。
这轮没必要比病死率,比病死人数即可。截止今天武汉死亡人数是 3869,坐等爱丁堡超过这个人数。上海现在确诊人数绝对不是明面上的这么一点!!
平均 9.5 的传染率,上海封控前有多少感染人数?
平均 0.75 的病死率在上海会降低到 0.0178%?
有兴趣的翻翻香港的死亡规律,这只是开始,相信未来一周左右,上海的每日新增死亡人数会屡破新高。这种时候还在推卸责任,打时间差玩文字游戏…… 真的是没得救了,没记错的话,上次这么太极的人还是武汉 f4…… 看来上海会出个火箭 101……
**清零小将(以下简称清):**上海新增死亡 51 例!不得了了!那些共存派终将被钉在耻辱柱上。
**共存派(简称共):**我不太明白你的逻辑。
清:你们不是说死亡率低于流感么?你看现在两千多死了五十个,百分之二点五的死亡率!新冠超可怕你们却淡化它的危害。
共:首先你故意不计入无症状感染者,另外有意忽略了人群正常的死亡率。现在累计 50 万的感染者,按照 25% 的老龄化率,本来每天就会有 5/100000 的自然死亡率,也就是 25 人左右,更不要说现在恶劣的隔离环境会加速这个比例了。扣除我说的数据,大概是 25/20000,0.1% 左右,比新加坡近一周来的数据略高。
清:这 25 人本来不必死。
共:有个名单你不知道看过没有,就是上海当地因为防疫而死亡的人数统计已经一百多了,比如孕妇啊,哮喘那种。
清:这些人也不必死,只要上海防疫给力点就好了!所以我才说必须清零,你看别的地方实行清零就控制得很好。
共:所以我说我不明白你的逻辑。我想问下,清零是目的还是手段?你这话说得好像上海人不想清零不想正常生活一样。
清:仔细想想,清零是目标。
共:对啊,所以说每个人都希望能达到这个目标,没有人在无其他条件时二选一会选择病毒吧?所以你给我扣共存派首先帽子就错了。
清:虽说是目的,但别的城市就都控制得很好。
共:提醒你,香港也是中国城市。广西的东兴,吉林的长春等地一样新增人数很多。更多的地方,付出了极其大的代价。
清:我懂了,你的意思是这样防疫不划算,你的意思是人民的生命不如钱重要!
共:我的意思是,人可以自己决定是否自己的生命比钱重要。危险是无时无刻客观存在的,一直不工作不出门一样也是一种客观的危险,比如穷到治不起病。
清:那快点清零不就可以出门工作了?
共:如果无法清零呢?或者说这种问题接下来会常态化,尤其在人口密度大的城市。
清:反正深圳 yyds!上海虽然日增两万,但几个月过去总会清零的。每天两万多过三年怎么样也清零了。
共:……
清:你看你哑口无言了吧?我看你是投降派!你就是觉得咱们防不住病毒!我告诉你,虽然代价大点,能防住!咱们的家长式管理也很棒,经济总会复苏的!
共:有没有一种可能,这种防疫总会有放开的一天?
清:想都别想,现在这样全国除了上海都控制得好好的。虽然个别城市会影响,但坚持个几十年共克时艰肯定没问题的。你们共存派就是想看全国都防不住然后放开封锁,其心可诛!
共:你的前提是肯定防住。问题上海不是没防住么一天天的?
清:深圳防住了!上海应当也能!
陷入循环。
另据悉:香港社会面已经完全恢复正常,电影院爆满,昨日新增 429 阳性病例,总死亡率剔除自然死亡约 1%,绝大多数为未接种疫苗的高龄老人。
另据悉:今日 A 股重回 3000 点以下,今年以来没有一支股票基金翻红。
2020 年武汉疫情感染人数总和:32994
2022 年上海疫情最终感染人数:500000-1000000
我很奇怪一件事,为什么上海做的反而不如初遇疫情的武汉?物资供应也比不上武汉?
昨天看新闻,从沪返乡人员已经抵达山东,视频上大巴车一眼看不到尾……
对比一下当年的武汉,突然体会到 “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 这句话沉甸甸的重量……
武汉,牛逼!
=====
我只是个到上海来实习的普通大学生,来之前从来没想过上海这个之前在我心里一直在闪闪发亮的城市也能这么丑陋。
我们公寓是三月十四号就开始封的,等到 24 号,25 号解封了两天,然后又封了,一直到现在。
我们没囤菜,宿舍里仅剩的那些米油面还是之前买了没吃完的。好在公司给力,给我们提供了一大箱的物资,在此之前物业也发过物资,但是等公司的一发来,直接就有了对比,不得不说公司的物资简直太好了…… 后来物业陆陆续续又发了两次,一户一份,而且菜越来越少,最近一次发好像还是两个星期前。我们宿舍一共三个人,每次物业发物资都是一户一份,之前还统计每户人数,结果发菜又不按人数发??
最近的一次发了三个土豆,四根黄瓜,三个番茄,一把芹菜,一只小鸡(感觉比鸽子大一点吧),一个卷心菜。说实话没期望很好,有就不错了,毕竟在上海有的小区还没物资发呢。我们都是一天一顿,不敢多吃,因为吃多了,就没吃的了,不知道物业下次发物资要等到什么时候……
现在好了,又说可以团购了,明明政府明文规定可以提供保供的单位有那么多,但是我们公寓只认一个永辉,连京东的东西都不让送。团购的东西不但贵而且还是捆绑销售,基本都会出现花好多钱买一堆自己不需要的东西,但是你不得不买,因为不买就意味着你没东西吃,只能靠阳光和水进行光合作用……
昨天,大概有一户人家是真的没法子了,买的东西不让送进小区,他就想用绳子吊上了,结果被物业发现了,好家伙了。物业上来就制止了,也不能说他们做错了,毕竟这是人家的工作,但是如果配合他们的工作的代价是要我们饿死,那对不起了,恕不奉陪。于是他们就在喊要物资,物业的人无心恋战直接退走,这场闹剧没到两分钟就结束了……
不久之后,物业就广播说给他们半小时讨论,半小时之后告诉我们解决方案。等了半个小时了,他给出的方案是让统计每家每户缺什么,没法做饭的家庭可以提供盒饭,不过要自费。照他上次给的价格,一份盒饭 20 元,两荤两素…… 有些人不同意,下去找他们提出自己的要求,还喊来了警察。
在这其中有一个人他是志愿者,昨晚提出要求之后,今天早上发现自己被移出了志愿者群。这一波下头操作真的是看呆我了,据他们昨天下楼的人说,物业说要我们自己解决吃饭问题,没钱吃饭就去借钱吃饭……
就无语,暂不提一天三顿,我就是一天一顿一个月下来也得要一千多了,而且他们好多人身上还背负着各种必须要交的钱。一个出来打工的,半分没赚到还得找人借钱,呵呵,真的有够可笑的。
反正这波操作完完全全的恶心到我了,我们每天都在念叨说还不如回老家,看来还是我们太年轻啊,不知道老家的好……
写得有点乱,基本上是想到啥就写啥。都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事情,真的是给我涨见识了。还有哦,有人想减肥的就来上海吧,住在封控小区一天掉一斤,都不用运动……
这死亡人数描述的,我还以为看的是艾滋病,全是基础病或者并发症致死。
美国 CDC 专门分了个 excess deaths,额外死亡数,把新冠感染期间和痊愈后的有关疾病导致的死亡数都算到新冠头上了,也就是说只要感染新冠,后面基础病或并发症导致死亡的都算在新冠头上,但是挤兑医疗资源无法救治的那种不算在内,防疫政策致死当然也不算。另外有看到说,按新冠死亡报,家属可以领抚恤金?
目前来看,新冠对患者已有的基础病的影响,以及对免疫系统的影响还在研究,最近英国出来的儿童肝炎似乎也和新冠有生理上的联系。变异了半天还是没逃过免疫系统的绞杀,又或者攻入后潜伏起来伺机而动,艾滋病直呼弟弟行为。什么概念呢?就是说艾滋病说老子打的就是导弹防御系统,灭了防御后,其他疾病给我上!而新冠呢,一直在想着绕开免疫系统,或者先潜伏起来,等系统弱了再出来复制,甚至出现隐匿性感染者,按描述来说,不同于无症状,隐匿性感染者的两项核酸都是阴性,但仍带毒和具有传染性,病毒可能存在于肺部深处,尚未复制排毒。(问题是,这个是如何检测出的?肺部灌液检测?还是看 CT?)
国家这统计法,我只能说,看完后会有人觉得新冠不过如此,而且你着重强调了基础病,相当于在弱化新冠的威胁。**报道其他国家的时候,也不区分 excess deaths,反正人家自己也都算新冠头上;报自己的时候,划分的这么详细,感觉跟新冠的辩护律师似的。**亲啊,不能这么搞的。
民众对防疫政策的怨言正在盖过对病毒本身的警惕,清零派在一轮一轮封控不便中会有部分转化为共存派,但是共存派不会转清零派,这就难办了。问题是病毒又不分派别的,如果只感染共存派,清零派无事的话,那就没共存派了,因为他们第一时间就挤破头转清零派了。
高位中幅震荡
各种指标数字的校正回归,让上海的疫情有了一丝希望。
我很早就说过,无论清零还是共存都绝对不等于躺平,都需要实事求是的态度、严谨的计划和有效的措施,而这一切的一切,都要从准确的统计数字开始。靠捂盖子是不可能解决任何问题的,除非你根本就不想解决问题。
重度营养不良都来了,可真有你的。
我现在总算知道那个信息主任为什么要自杀了,原来不是因为阳性绿码,而是受不了良心谴责吧,按照现在这群人的做法。死活不肯说最低死者年龄多少,倒是添加了多少位是 80 岁以上的数据,报告里死亡病例无不在那暗示死者都是该死的,跟新冠没关系。
写报告的这群人,骂他们共存派都侮辱了共存派,就是一群 ÷ 生。
还有一些老人,在这期间病故,没有进到医院,更没有被统计进去,比如我的舅爷爷…
2022 年 4 月 21 日,78 的舅爷爷(爸爸的亲舅舅)在高桥的自己家中走了;
他是一位有着腔梗后遗症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核酸检查阳性;没有医院可以接收,方舱更是去不了,只能 “自愿” 在家中隔离。
因为阳性,一直陪伴他的只有同样七十多岁的老伴;舅奶奶听力这些年衰退严重,同样也是核酸阳性,勉强用她日渐佝偻的身体,坚持照顾着自己的老伴;
21 日晚间舅爷爷体温身高,表现出呼吸苦难的症状;
舅奶奶 “翻墙” 出去找人求救,被邻居拍摄视频发到小区群内;随着视频的转发,才被居住在同小区,但已隔离在方舱的小儿子看到;
我们后来才得知,原来是小叔叔先感染,他居住在舅爷爷同小区,平时每天都会去看看两位老人,也因此,将病毒传染给了老人家;
小叔叔先阳性后,等待几天被转移至了方舱,小婶婶和弟弟则成为密接被封门在家。(居委用绳子还是铅丝之类的物品,将大门拉住无法打开)
随后,舅爷爷舅奶奶也检测出了阳性;因为舅奶奶耳背严重,居家隔离期间错误使用了垃圾桶(小区规定阳性的有专门的投放垃圾通道,不能与其他人混用)被居民投诉,后期他们家的大门也被用同样的方式 “封闭”。
当小叔叔看到自己母亲从自家一楼的院子里爬出来时,马上意识到家中发生事情。迅速联系了住在不远处的大叔叔,以及自己的老婆;
多番周折,才了解到是家中固话异常,舅奶奶在自己家院中呼救无门,只得翻墙而出,寻求帮助;
终于,在这个视频传播 1 个多小时后,120 救护车赶到,现场确认舅爷爷已经没有生命体征;
那个夜里,大叔叔所在居委说没有办法办理紧急手续,他不能出门;
小婶婶联系居委出门,好不容易居委才同意给她一套大白的衣服,让她过去帮忙给老人 “收拾” 一下。
22 日凌晨,大叔叔顶着门,找到居委会,坐着警车,奔波在居委、派出所、殡仪馆,办理 “后事”;
可,所谓后事,也不过是开好证明、联系殡仪馆、快速火化,
因为阳性的人是不能够在殡仪馆冷冻寄存,也不能够按照习俗穿着寿衣。
同时,在舅爷爷的死亡证明书上,赫然写着 “腔隙脑梗”;虽然他高烧了、虽然他呼吸困难了,但是他还是死于 “腔隙脑梗”;
21 日晚上,居委本建议连夜将舅奶奶送至方舱,可舅奶奶一定要在家里等到殡仪馆的人来,把舅爷爷 “送走” 后,才肯转移;22 日,家人们也一直在和居委沟通,希望能将老人送至小叔叔所在的方舱,可最终老人还是独自一个人去了陌生的地方;
很难想象,一个没有手机、严重耳背、刚刚走了老伴的老太太,现在到底在怎样生活;
这就是现在上海真实的一幕,一个人可以在疫情之下,无声无息的逝去;
传统的丧葬礼仪不可奢望,为了配合防疫要求,既无子女送钟,也无亲朋追悼;
现在的上海,在一天一天潜移默化的改变我们;
有些人在不知不觉中变得麻木,被迫躺平;
有些人疫情之后就面临失业;
有些人在疫情中失去亲人;
在某些时刻,我也时常会怀疑,疫情之后,我们将怎样生活。
~~~~~~~20220424~~~~~~~
《清零派》、《共存派》、《骑墙派》、《迷茫派,(内心不知怎么决策)》、
重点打击 + 抓捕判刑第五类:《国难财派、期待疫情持续派》
这半个多月,上海城内新出现的———数百人上千人的利益集团:《期待疫情派或者说国难财派》,他们期待城市爆发疫情并持续赚国难财
国难财派疫情派:(能在疫情城市获利巨大的买办资本,个别人日进数万至数十万)
支持当下动态清零,反对当下共存。未来的事情是未来的。
《共存派》《骑墙派》都会误导《迷茫派》,应该反对应该驳斥《共存派》和《骑墙派》,解释 “动态清零” 的必要性和当前选择立刻共存的危害,解释给《迷茫派》和《骑墙派》。
要提前解释给所有人,目前实施动态清零是当下的正确政策,选择政策根据的是病毒毒性、死亡率、重症率、后遗症严重性和比例、病毒传染性 R0,医疗能力、疫苗接种率等,还要考虑疫苗接种率,什么时候 55 岁—65 以上老人接种率超过 97%,65—80 超过 98%,80 以上超过 99% 接种率,如果 69 以上全 3 针,会比现在放开少死 90% 以上的同胞。未来如果变异,毒性减弱到可以接受的程度,再考虑放开共存,目前是明显不能容忍共存的。
截止目前,卫健委疫情应对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介绍,世界数据显示,截止目前,奥密克戎平均病死率是流感的 7.5 倍,80 岁以上老年人群病死率超过 10%
600% 的利润,9 天卖 175 万,利润 150 余万
买烟进城每天一车五万(办了通行证)
外卖哥一天打赏 7000 多,有的一天一万多,不然不给你接单
国难财,《国难财派,希望疫情不停》
五百多的水果,600 的蔬菜。国难财啊
1500 的蔬菜
扔掉了无数新鲜蔬菜水果的视频,辟谣说是坏了 视频里都是好的。
修改日期
京东千里支援,支援三千多人,隔离 14 天终于可以送货了。到了一些小区,不让京东送,不让群众到小区门口拿蔬菜,结果只能京东发短信给客户说明,然后京东叫顾客点击选择拒收。发国难财,这些人转移爱心物资,免费赠送的也给贪了,甚至放坏物资不发,坏了就扔掉,甚至没坏也扔掉,吃不完卖不完的好物资也扔掉。国难财
这些发国难财的 希望维持几个月疫情赚钱。
~~~~~~~20220424~~~~~~~
先确定什么是共存派,什么不是共存派,只要不是支持当下共存的,都不是共存派。
《警惕共存派 “刻舟求剑”,如果,注意是如果未来毒性减弱,死亡率降低、重症率大降、后遗症减少减弱、传染性强,那么未来如果开始共存,那么要警惕当下这些共存派“刻舟求剑” 吹自己 2022 年 2、3、4 月就提出共存,自己是先知,自己先见之明》,别让他们妄想 “刻舟求剑” 反向吹嘘自己
另外共存派现在怪上海吃不饱是因为动态清零政策,实在可笑的逻辑,共存派不怪蔡桓公没听扁鹊的提醒,反而怪扁鹊,实在是可笑至极。
共存派面对上海疫情,应该好好反思一下古代名篇《扁鹊见蔡桓公》,上海是蔡桓公,由于不停扁鹊的良言——即不听动态清零,因而后果就是上海乃至全国损失惨重,如今终于开始执行动态清零是想亡羊补牢,而且牢还没有补完成,牢还在继续补。
这时候一些共存派和怨妇派竟然甩黑锅,妄想把损失怪在扁鹊身上,扁鹊是清零派,上海是蔡桓公,之前不听扁鹊的话,偏偏不严格执行动态清零。导致如今生命和财富经济的巨大损失。截止 4 月 10 日,上海疫情已经外溢到了 23 个省上百个地级市。造成多大的经济损失,4 月 23 日一天上海新冠病历死亡 39 人。
~~~~~~~20220424~~~~~~~
共存派就是支持当下立刻放开共存,除此之外都不是共存派,共存派跟小说《三体》里的降临派共同点是:不是坏就是蠢
1、《警惕骑墙派两边通吃,两头占》2、《警惕共存派 “刻舟求剑”“偷换概念”》
3、《支持清零派,支持眼观世界,多分析研究,等到以后,未来毒性减弱,根据毒性、死亡率、重症率、后遗症、传染性、疫苗接种率(重要)的变化,在未来根据情况决定最佳政策,但当下应动态清零》
4、上海公布,昨天 4 月 23 日一天新冠死亡 39。
5,香港 2 月 24 日—4 月 19 日,新冠死亡 8700+。
~~~~~~~~~~~~~~~~~~~
网上有的替共存派维护的,也同时出现了《骑墙派》,什么是骑墙派。
甚至有骑墙派,这些骑墙派又不敢明确说自己是共存派,又当又立。这种又当又立,就是骑墙派,说明白点,就是两头好处都想占,两头下注,谁赢了就说自己是什么派。
如果未来死了不少人,就说自己之前一直都是清零派。
如果几天后发现要求执行清零,他就说自己之前一直都是清零派。
如果过几天执行共存,就说自己从之前 2、3、4 月初开始,一直都是共存派
如果等共存执行到一半,死了很多人,发现共存派是错的共存是大错特错,他就说自己是一直都是清零派。
骑墙派还和共存派一起幻想目前共存,接下来共存死的患者也很少,事实是目前毒性想立刻共存死很少的人,这是做梦。
骑墙派和迷茫派有区别,迷茫派没有骑墙获益的想法,没有混淆视听的想法。
骑墙派不顾自己知道不知道,就是要四处和稀泥,骑墙派有获益目的,有美化共存派的缺点的行为,有混淆视听的行为,有骑墙两边的话术,不明确表态。
迷茫派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会混淆视听,也不追求混淆视听获益,也不见风使舵, 而是处在观察思考而没有确定结论之中,迷茫派除了一部分是知识不足,选择不轻易误导别人,不添乱,避免不懂装懂,迷茫派内有一些是性格原因,一部分谨慎等待数据派。是清零派需要耐心拿数据解释,用科学解释给他们的群体。也是共存派选择误导的目标。
当下状态是继续动态清零,还是现在立刻放开,骑墙派观点不明确还出来混淆视听,不明确观点就学学迷茫派,别出来混淆视听。
我的观点是:当下需要动态清零,未来根据毒性包括后遗症和疫苗接种率,在未来做合适决断,那是未来的事情。
~~~~~~~~~~~~~
什么是共存派,什么是清零派
只要不是支持当下放开,都不是共存派,都是清零派。
未来根据情况比如根据毒性、死亡率、重症率、传染性 R0 值,疫苗接种率是否足够高(尤其是 55 岁以上 65 岁以上疫苗接种率),当下不放开,未来看情况都是属于支持当下清零,也就是清零派
~~~~~~~~~~~~~~
《什么是清零派》:
清零派是对的,那什么是清零派:
清零派是支持当下的动态清零政策,反对当下立刻共存。未来是要看病毒属性的,病毒的毒性、死亡率、重症率、后遗症、传染性 R0、疫苗接种率等,这就是清零派。
~~~~~~~~~~~~~~
要小心共存派,批评反对驳斥共存派的当下共存观点,共存派要么坏要么蠢,共存派是支持当下共存,现在共存。
小心:观点如果是未来看情况,以后看情况,当下支持动态清零,这不属于共存派,这属于清零派。
未来毒性、死亡率、重症率、后遗症大幅度减弱之后,再考虑是否共存,那是以后的事情,目前的毒性肯定是不适合共存的,当下绝对不能立刻共存
要小心那些要么坏要么蠢的共存派,等到未来有一天如果要共存的话,他们就跑出来吼他们是先知,“刻舟求剑”
~~~~~~~~~~~~~~
上海今天公布仅仅 4 月 23 日一天就死亡 39 例,这还是自己公布的数字,上帝视角的真实数字大于等于。
香港这 2 月 24 日—4 月 15 日,这 50 天,新冠患者死亡病例 8700+
有的共存派希望现在立刻放开共存,立刻放开共存的话,这些不管中国人生命的共存派,他们准备让大陆多少同胞因新冠失去生命?共存派立刻正面回答
医生被传染新冠病毒生病了能给顾客看病吗?
14.1 亿人口,医生够吗,一旦医生被传染,患病,医疗系统不会被击穿吗?击穿了会死多少同胞?
奥密克戎死亡率可不是流感能比的,传染性也更强。
上海今天公布仅仅 4 月 23 日一天就死亡 39 例,24 日死亡 51 例,25 日死亡 52 例,这还是自己公布的数字,上帝视角的真实数字大于等于。
打卡打卡!
死的比昨天还多,现在要开启成盒模式了。
当地情况么,我同学一句话,已经不知道是星期几了,反正每天都一样。
云南的蔬菜运到宝山区,然后静安区的居民买到了!然后,有人晒了微博,再然后,魔幻了。
现在贩菜的人抓了。不知道派出所里下命令打电话的人怎么样?
然后,说点无关的,杭州因为疫情,飞机又特喵的延了,妈个蛋的!
新增数字看看就好,我觉得并不能真正的反应新增的情况。 为什么?
已经有很多人开始拒绝核酸了。
坐标普陀,以我们小区为例,志愿者发现上海发布上要求 5 天内有阳的小区,是要上门核酸的,可是居委还是安排在楼下核酸。 于是,志愿者开始带头拒绝核酸。
3 号楼的情况也是这样,大家自己选择是否下楼核酸,并在楼群接龙,3 号楼的邻居说他们楼大概有一半不去核酸。
核酸是不是必须的? 我特地打电话问了居委,居委一开始回复是 “应检尽检”, 当我追问 “是必须的,还是自愿的?“ 居委问 “你是担心在核酸的过程中增加感染风险吗?”, 我说 “是的”,
于是,居委回复我说:“是自愿的。”
不过,因为我们楼的志愿者为了配合上面的政策,真的会一家一家的劝,所以,为了不给志愿者们添麻烦,我们家还是下楼核酸了。
但是,对于志愿者已经带头拒绝核酸的楼,参加核酸的人数明显减少了。
这是我们一个小区的事情吗? 我想并不是,黄浦区是本轮感染更严重的地方,感染率已经达到 5%,据那边的朋友说,他们也有很多居民拒绝每天的核酸。
这个数字下降,是真的因为感染人数下降? 还是因为参与核酸检测的人数下降了呢?
为什么没有最小死亡年龄
我正式请假这个礼拜不做志愿者了。工作上新项目开始了所以没那么多时间。
我们小区上周通知团购停止(已经下单了还是可以收货)。我当团长团了一单酸奶,今天终于收到了,貌似是小区里最后一个团。拿到酸奶感觉很幸福……
小区已经连着六天新增阳性了,现在还是每天核酸加两遍抗原。大家都不知道这个涨势何时能停止。今天做核酸的时候貌似又有吵架的。
总结:日子还是得过,就是不知道是否在解封前会被迫方舱一游。
还关心上海呢?
现在中国支持共存比例最高的三个地区应该是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中国上海了
感谢评论区的指点,修改为
现在支持中国内地共存 比例最高的三个地区应该是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中国上海
嗯……
牙医 shake it!
牙医 shake it!
牙医 shake it!!!
听见没有?
牙医 shake it!!!!!!!
就你上海死于新冠一天比一天多,日增阳性病例上万的鬼样,我是真的搞不懂你张文宏有什么资格接受各种新闻媒体采访的,我更是搞不懂你是怎么会当着全国人民的面子,说出上海抗疫成果初显的。
真 TM 当全国民众是弱智、脑残啊?!
啊?!
牙医 shake it!
顺带某些人不要拿什么专业性过来怼老子我,给你们的 “张爸” 洗地!
我今天就把这些狠话放在这里。
木村隆一懂个毛线兽娘动物园!
雨野智晴懂个毛线 LoveLive!
赤坂懂个毛线辉夜大小姐!
你上海这帮 sucker 玩意懂个毛线防疫!
我说的!!!
楼下又在吵架了
“菜到了,不许拿,让人饿死吗”
“不许去”
“让大白帮忙拿下,又没人”
//
“又不发物资,别的小区都发了好多次,我们就 3 次,物资去哪了,不就被贪污的吗”
上海的病毒不止新冠,其它毒不除,新冠难除,因为它们是共存的
从一开始就玩弄数据,粉饰太平,灵活加减无症状总数,我就想看看最后这个数字怎么圆回来!!!
2 . 姑且不去追究,前面养老院那么多阳性死亡都不计入死亡人数的事实,也忽略朋友圈里有人的爷爷奶奶阳性不给审核就不确诊不收治的事,死亡就拿官方数据来看。死亡人数上来了,要算死亡率了,我们的张大人是怎么算的**,不考虑全国 5W 的医护支援,不考虑重症 8 仙来了三位,不考虑全国这样努力的救援,云淡风轻的算了个死亡率是:0.0178%。灵活使用四十多万的无症状患者**!!!需要的时候这些人就是确诊,就是可以当分母的,不需要的时候这些人连确诊里面的数字都不配当!!!哦对了,这个数字还已经过时了,只不过过了两天,死亡人数已经差不多翻倍了,死亡率按照这么算,也要变 0.03%。接下来两天翻一倍也不是梦。为什么这时候就不用你们自己统计的确诊人数算了:145/46252=0.3%。怕数字不好看???上一次打断上升趋势被打断的还不够响???为啥还能蹦跶???一周多前还能吹嘘对重症,一对一制定方案,还敢把每个人情况说出来,现在呢?信息越来越少,甩锅高血压啥玩意都有。。。是怕写太多我们没时间看???大可不必,我们整天连门都不出,你把所有人的病例放出来我们都有时间看!!!
3. 因为前期各种羊风鹰喂,各种粉饰太平做数据,现在导致了最搞笑的数据是:sh!集了全国一半的医疗资源!!!给出了个全国最高的重症死亡率答卷!我就想看后期这个数据怎么编!
重症 + 危重累计:364 死亡人数:145
重症死亡率:39.8% 比武汉当时高了多少倍!!!
**物价,舆论风控,都不想说了,**大家有目共睹,sh 每一天发生的魔幻事情,放在别的城市都是要追责的大事,放在 sh 好像都是正常。今天看到百度热搜上上海医院高强度运行的报导,阳性多到没法贯彻阳性诊疗区域跟阴性区域分开,来了就需要插管,插管完了知道是阳性,还坚持在混区收治,很多病人陪护都是阳性。。。这种负面的东西还能当正面新闻宣传我也是服了!医院里本来住的就是最扛不住新冠的病人,医院都做不到把病毒隔离分区诊疗,只是为了完成应收尽收的命令,把病毒都带给最脆弱的病人,为了啥为了增加换床速度?
上海急诊实录:候诊区爆满拆凳安置病患 护士插管后才知对方是阳性
我就天天盯着这个数据看,我看看张大人之流是怎么把这个重症死亡率的数据修饰出来的!
《2022 年上海市直公务员模拟考卷》第二部分 数量关系
一、数字推理
第 1 题:请仔细观察数列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你认为最合适的一项填补空白缺项。
例题:3、7、7、8、11、12、39、51、( )
A.0 B.67 C.83 D.108
我人不在上海,人在江苏;有一大堆朋友,同事,同学在上海。
他们说:封控很难受,不能出门,每天只有做核酸的时候出来放放风,
吃的没有保障,每天白水煮挂面,吃的想吐;偶尔有买到的蔬菜包,价格也是非常的高,相比于正常地方。
上海每天都发生着各种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的事件,让我们这些一直受到正统学校教育的年轻人大呼:这怎么可能?然而他真的就发生了,一件比一件离奇。
猛然,我悟了,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只是一种理想!
现实的残酷与残忍,接受如此教育长大的你我,是想象不出来的。
奥米克戎的潜伏期只有三到五天,常理推断,封闭半个月做全民核酸筛查,怎么也能把阴性和阳性区分开了吧?然后该隔离隔离,该方舱方舱,这也不是第一次应对了,不必惊慌。
然而,一边是强力的封控措施,一边是轰轰烈烈的检测,还要浩浩荡荡的支援队伍,却治不了这弹丸之地。就很奇怪,怎么还是每天新增两万多?见鬼了?
还真他娘的说对了,有内鬼:大量的上海人不希望疫情结束,因为他们正在发大财,一些已经很难买到的垃圾货居然能堂而皇之地出现在保供清单里,这已经很明朗了。
还能怎么办?
七十年前的王康年,罪大恶极然后枪毙了,顺带腐蚀了近百名官员;
那么今天呢,是不是会不了了之呢?
有啥好说的啊,我一个月前就说了,既然爱丁堡确诊的标准可以自己定,那死亡也同样可以,自己定标准,什么数据都有。今天终于查实一个倒卖云南物资的了,没办法不得不查,云南那边拍了视频强调是免费捐赠,爱丁堡这边倒卖物资连标签都没撕干净,可能想着这事不是天天干么,网上这么多曝光的也没奈我何,结果这次闹大了被抓了。
二流报纸继续歌颂张网红,专门摆拍了照片,离谱的是张网红去的不是感染区却全副武装,更搞笑的是旁边陪同看护的家属连口罩都没带,做戏摆拍也要做全套啊,二流报纸太二流了。
大家不要觉得恶心,就在不久前这些媒体还按着你头让你叫张网红爹呢。
我身边 30 岁左右的同事,包括我自己,多少有点高血脂,风湿,鼻炎,肠胃炎之类的毛病,这要是在上海估计都算基础病。
人过了 25 岁就开始衰老了,慢性病都是一个一个往上加的,多少都得沾点。
《四月底了》
时间是编写记忆最勤快的作者
其实,牡丹抽多了抽也有黄鹤楼的感觉。
其实,打开了的可乐也有酸梅汤的感觉。
其实,只要是个人,顶楼的野猫都能向你讨食。
没有什么是特殊的。
包括今天的天气,包括上海的云朵,包括抗原试剂。
公路上没有车水马龙的宣泄
那可能是空间不够狭窄
或是春天迟迟没有到来。
你糊弄检测,病毒就糊弄你。
你糊弄封控,病毒就糊弄你。
你糊弄确诊标准,病毒就糊弄你。
你糊弄轻型和普通型的判断标准,病毒就糊弄你。
那位电话里的专家,信誓旦旦的说 “0 重症”“0 死亡”,仿佛您不是疾控的领导,而是病毒的领导
今日死亡 51 例。
欸……
在医学界有个春秋笔法,即死亡原因,是指最终导致死亡的原因。举个例子,昆山的 “龙哥”,因为拿刀欺负人,砍人,被对面夺刀砍中数刀,仓皇逃跑,躲在绿化带里,然后死了。医学界给出的结论是“龙哥” 死于失血性休克。而老百姓认为 “龙哥” 是被刀砍死的。
日死亡的老人数量在持续上升,现在有 51 人,这是近期最需要想办法解决的事情。
然后就是论持久战。
生活记录,今天有两点特别想聊一聊。
第一点,小区虽然每天新增,我突然能接受了:大概是了解到源头都是外出就医的老人。
自从我了解到西安支援方仓的工人回去检测到好几例阳性,就不停的说现在外面的物资配送,甚至空气都是有问题的。否则,无论如何解释不了封闭工作的工人怎么接触到病毒的!
既然如此,外出就医的老人被感染是必然事件,区别只在于什么时候和具体哪个人。我小区赶上了,那也只能说是运气不好。不可能也不应该去怪这些外出就医的人。
再想想浦东今天又有 73 处地点被病毒攻破,高达上海的三分之一。触目惊心,触目惊心,触目惊心!
我现在真的有些动摇了,有点怀疑自我封控的意义,总不至于是等着被病毒攻破吧。虽然从科学角度说浦东疫情发展到如此地步,有些反复是正常的。但问题在哪?采取了什么措施?
小区两位老人引起的内部传播,第一个影响挺大,但发散不大。第二个还未看出影响,但小区核酸并未严格实行按楼栋检测,目前风险楼栋数目未知。
第二点,我为河南,为上海感到悲哀!
事涉河南,身为河南人可能是有点敏感,但某些地方态度实在是不端正。物资配送出了多少问题,通报三条,两条来自河南。
河南的公司被注销,然后卖粉丝送到闵行。河南公司生产的熟食过期后重新打标送到闵行。河南背锅可能不冤,而且也比较容易让人接受,甚至符合某些人预期,“原来是河南的,正常”
但有时候还是应该突出重点,上海的重点是这些物资是如何流通到上海的。河南的重点是这些物资有没有在上海以外的地方售卖,监管出了什么问题。
疫情已经一个多月,问题出在哪都很明显。现在这种行径只会让人更反感,而某些人装作听不到。
那接下来的物资配送呢?路已经硬封了。。。
抗疫呢?人已经关 40 天了。
改两句诗结束吧。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我怀着希望,等待幸福的到来!
上海封城这一个月生活,发生的魔幻情节让我想起了黄渤《一出好戏》的脑洞。
公司包了艘游轮出海庆祝,遇到海难,只剩下不到 30 人流落荒岛。
经历海难这些人大多带些伤,很多还是重伤。
荒岛食物匮乏,只有一些水果和少数野生动物。
退伍军人出身的小王凭借野外生存能力带着几个人,弄来一部分食物。
一开始大家均分食物,包括受了重伤的人,这时候大家想的更多的是离开荒岛,中途也制作过木筏,但是最终失败。因为食物问题,很多人开始保存体力不再制作木筏。
但原始的环境带来了社会规则的破裂,这些食物终究无法养活所有人,小王带领几个男人决定只将食物分给轻伤者和 “手下”。
几个重伤者在这个阶段死亡,大家埋葬了他们。
……
彩票过期的那一天,马进唯一的心里防线崩溃了,他对文明社会希望破灭了,失去了对自己的约束, 为了活下去他选择了吃同伴的尸体……
喜剧的皮囊,灾难片的属性,骨子里是中国特色的人性悲剧。
事实上这看似不合逻辑的种种,就在当下的生活里发生着。
昨晚在微信视频号看到了好友点赞的一个视频,转发显示上限 10W + 了
两个大白用麻袋当担架抬着一个瘦骨嶙峋的老人从方舱医院还是隔离点回来,因为是麻袋做担架,两个大白一手拎一端,中间就沉了下去,所以老人整个人是蜷缩状态,已经歪曲的不成样子了,一个女的貌似是居委会的人吧,在前面开门
拍视频的女人讲着上海话,我是嘉兴人,所以她的话绝大多数可以听懂,但女人的逻辑有点乱语速也有点快,大致意思老人两天没吃饭了,此刻家里还没人,就这么把一个身体极度虚弱的老人送回了家
整个视频给我的感觉: 老人的身体状态很糟糕,奄奄一息那种感觉,关键此刻家里还没人,估计也在方舱医院,
最为疑惑的是: 需要抬回来的老人为什么会被送回家,家里还没人,让老人自生自灭吗?
今早再看,这视频已经没了
3 月 13 日开始居家隔离、期间解封了 3 次,今天居家的第 44 天;
核酸 19 次、抗原 24 次、全阴。
到 4 月 11 日结束第一次 11 天的足不出户;
4 月 12 日公众号显示为防范区、后提及为管控区,可在小区活动,不可出小区。
4 月 13 号小区有确诊转为封控区;
到 4 月 22 日结束第二次 9 天的足不出户;
4 月 23 日小区除有阳的那栋楼为封控区、其他楼为管控区、可下楼;
现在买菜,团购都方便了,也能买得到。
2022 年 4 月 24 日 0—24 时,新增本土死亡 51 例。平均年龄 84.2 岁,80 岁以上高龄老人共 37 位,最大年龄 100 岁。51 位患者基础疾病严重,累及多个脏器,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高血压 3 级(极高危)、脑梗后遗症、糖尿病、帕金森病、阿尔兹海默症、尿毒症、恶性肿瘤、重度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等。患者入院后,因原发疾病加重,经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的直接原因均为基础疾病。
一、搬运昨天的回答
昨天还是阿尔茨海默症
今天高血压已经成为了可以致命的” 严重的多脏器慢性疾病” 了。
坐等脚气、口腔溃疡。
今天多了营养不良、糖尿病、电解质紊乱…… 不过已经不说” 严重的多脏器慢性疾病” 了,改称 “基础疾病”。
顺便说明了高危的高血压是会标出来的,昨天没标出来的那个高血压不是高危的……
继续坐等脚气、口腔溃疡、痔疮、营养过剩等。
二、昨天重症 160,危重 19,今天死亡 51,说明
1:重症,危重症的日死亡率为 28.5%。(假设病程 2 周,求存活率?)
或
2:实际重症数量:?(一个方舱就要建 2000 重症床位 160 危重床位……)
三、还是没有公布重要的” 最低死亡年龄 “
我想知道这些不幸去世的人里面,年纪最小的是多少岁。
能清零,偏要搞躺平的共存派、投毒派。
你们的血债太多了。
我就想知道,最小年龄多少,假如 51 个里面有 5 个二十几三十几的,平均年龄还是能有八十几,所以最小年龄已经让大众接收不了了是吗?而且问题 51 个是不是真的数据存疑,这个要问问上海当地殡仪馆了,死多少人他们最清楚!我们说病毒有风险,它们说是大号流感,我们说病毒会死人,它们说死的都是老人,我们问最小死亡年龄多少,它们说平均死亡年龄多少,啧啧啧!发国难财的贪官污吏 biss,无脑共存派 biss!
上海暴风雨像在怒吼着什么
开始鼓吹共存了,说了一堆封成得坏处。也不知道谁开始摆烂导致的。控制不住就要拉全国人民下水!
我上有 80 几岁的两个长辈,糖尿病的父亲,下有 1 岁多的孩子。凭什么给你们买单,冒这死亡的风险。
看看上海的通报,死了人就说是这些人年龄大,有基础疾病。没你这波疫情他们能死?
别让人看不到好的未来,社会会崩坏的。
你们胆敢点「按时间排序」是按何居心??
大胆!!
首先,有没有人想过我们有多少基础病患者?国内老年人加基础病一共占比有多大?
魔都这意思,只要有基础病的,新冠什么的都不叫事儿呗?
早就有答主说过,艾滋病直接死亡原因都不是艾滋病,车祸直接死亡原因大部分是失血过多?搞笑不?
从零死亡直接到死亡 100 多只用了三四天,我看后面怎么圆?
之前那几个月一个没死,甚至连个重症都没有?短短几天就开始扎堆死亡?魔都老年人也和别的地方不一样?
另外,今天的最大年龄已经超过一百岁了,所以敢不敢公布年龄最小死亡病例?
其实死鸭子嘴硬更搞笑,年龄和基础病这块遮羞布不知道还能遮几天?
每天我都在热搜前三直接找上海的新闻,今天翻到第 18 才看到,然后回答寥寥无几。
还是你们会玩
死亡数写在上海发布一个特别不起眼的角落里,感觉对生命的一丝尊重都没有,真的只是数字了
一开始强调没打疫苗
后来强调有基础病
又开始强调平均年龄
最后又强调高龄老人
明天呢????
如图:说的太对了
“向好” 判断正好一个月了,事实证明纯属一种盲目乐观、轻敌大意的情绪。
美国自己千方百计,想要打击中国制造业,最大的阻碍就是价格。他的老百姓不愿多花两倍价格,去买其他国家生产的商品。
这就是为什么产业链,美国怎么都迁移不走的原因。美国是小政府,所以每次打仗入侵别的国家才需要先造谣,让美国老百姓 “愿意” 承担成本。谢谢。
——
共存派三大特点。
第一,永远不承认美国中情局的颜色革命,以及随时准备对中国进行颜色革命。听这帮人说话,我都差点以为某港和心浆是我记错了。
第二,永远不承认放开共存后,美国会以人道主义关切对中国实行制裁。美国自己死 100 万人是香甜的自由,你其他还没被美国控制的国家敢死一百万试试?
美国在心浆事件上都能无中生有,在藏问题上始终纠缠,现在就对中国多所大学和企业进行制裁。你们共存派跟我说不会制裁?你们这么能说,能不能先去国外把棉花问题说清楚了?
第三,这帮人想的就是放开以后,让中国变成印度那样,炉子都烧化,个个抢氧气瓶,然后这帮共存派就会趁势鼓动暴乱。进而完成对中国的打压。美国可以打压日本德国等曾经的老二,那是因为这些国家没有独立主权。现在,美国中情局安排大量共存派的目的,就是希望在两到三年内,改变舆论方向。
——————
请问共存派问的那些国家和地区,有几个有独立主权?
请问共存派问的那些国家和地区,有几个被美国视为 21 世纪最大挑战者,有几个搞得起一带一路,有几个能终结美国霸权?
美国都已经打趴下几个第二强国了?你们共存派还搁这不会打压呢。美国不打压老二,日本失去的三十年是哪里来的?打压中国,不惜一切代价打压中国,不择一切手段打压中国,这是美国两党共识,你们是刚连上网不知道?
新加坡吗?一个永久中立岛,谁拳头大听谁的,美国颠覆他干什么。而是新加坡在刚开始是执行过短路器行动的,是封城的,谢谢
德国吗?连主权都没有,到现在都还是美国驻军的战败国,谁去颠覆他?
印度连焚化炉都烧融化了,多少人哭着喊着抢氧气瓶,这是你们要的效果?人间炼狱?
共存派问我为什么不评论区回复,因为资乎为了保护你们的积极性,为了维持话题热度,所以积极打压其他人把你们说服。让你们觉得自己赢了,继续发帖。但凡放开说话,你们的错误观点分分钟被驳倒。
我在自己的评论区,连回复两个字都打不出来。我问一句哪个,都要审核三分钟。我这还是盐乎 700 分的 7 级号!
回复五:
这还叫模棱两可?
疫情放开后,假如病死一百万人,cia 不来策反?cia 如果那么友善,心浆事件是怎么来的,某港事件又是怎么来的。打压中国已经是美两党共识,你死了一百万人,他不来策反?
疫情放开后,假如病死一百万人,西方不会启动人道主义制裁?觉得不制裁的朋友,请问你知不知道,美国现在就在制裁中国多所大学和企业?
中国高度依赖进出口贸易,一旦给你禁运,你的企业死不死?到时候可不是几万企业的事
——
回复四:
请你不要把公民加进来,请问什么时候不管你了?大运输机拉着医疗队去的,你如果在美国有人管你死活?
你要说救助企业,我觉得你搞错了一件事。私有制经济是自己发展自负盈亏的,封闭确实对一部分企业有影响,但是你开放了所有企业都会死。谢谢。
回复三:
请问,你放开了,挂了几百万人,cia 来不来?
cia 来了的话,美国会不会以人道主义对中进行禁运。禁运之后,你的产业会不会更困难?
——
您的问题一:不防疫就是不爱国。
回答:请你不要再偷换概念了,你的原文是防疫的人不爱国,到你这里偷换概念成不妨以就是不爱国。有这么偷换概念的?
您的问题二:如果中国放开防疫,西方不会以人道主义关切实行制裁。、
回答:那请问心浆棉花是什么回事?没有事实他们能都炒作制裁,有了话题还不跟你制裁?5G 又是什么?去年的某港风波又是什么?都已经证实的事情,到你这里就不存在了?
前两年的贸易战,也是我编出来的?
我从头到尾举例子,每一个都可以查。你从头到尾没有任何实际例子。谈了新加坡,我给你讲去年实例,你又变成你朋友跟你说的了。您朋友是特务吗,比媒体报道和新加坡领导人发言还能代表事实?
————————
你说策反没有 cia,麻烦你举例一个具体的国家,谢谢。
辩论五个小时了,你从头到尾就没说过任何具体的论点,全部靠嘴边编。既无法查证,也无法回答。
我已经第十次回复你了,别的地方死一千万,中情局也不会来策反。
某大国死十万,西方就会启动人道主义关切,就像心浆时做的那样。
——
被我驳斥的说不出话,就开始说你才是真爱国。可是国家台态度非常明确,坚决清零。请问你爱的是什么国?美国?
被我驳斥的说不出话,就开始问清零派是什么学历。请问你问的学历是院士,还是世卫组织?
还跟我谈什么经济,朋友你先把蒙代尔经济学文集读完了,再跟我谈经济可以吗?你连基础都不懂,就出来拿着经济学名词辩论?你这不是为了反而反?
——————
按照您的逻辑,就算不得新冠,也会因其他原因离去。那么所有人都会寿终正寝,是不是谋杀也不用定罪了,反正人都是要走的?
你的财产总是要报废的,是不是你的财产权利也可以不用保障,学习老美去您家 0 元购?
您这种荒唐至极的言论,是怎么说出来的?
还什么先进的城市都不封城,新加坡是封的最早的一批,欧洲在 21 年 3 月还爆发过大面积反封城游行,光是德国就有两万人游行。到你这里变成没封过了。某港倒是不封,人都躺到医院外面去了,没床位。
欧洲不少国家甚至宣布,不救助老人,优先保障年轻人,这叫先进?
我给一个数据
武汉当初感染人数 50333,新冠死亡人数 3869 人,有数据说超额死亡约 1 万人。
当然,那是在当初手忙脚乱,没有经验,没有疫苗,没有药物,医疗挤兑下发生的。
现在上海的最终数据是多少,不好说。
假如最终感染人数定格在 50 万,死亡率如果千分之一,那也有 500 人。超额死亡多一倍,那就是一千人。
具体数据得一段时间后才能统计出来了。一大家心里有个底就好了。
几件事:
1. 截止此时,重症八仙已有三位前往支援上海。
如果说中国经济和医疗资源最发达的城市都需要这种支援,那么想搞全国开放,我们需要的可能不是重症八仙,而是重症八百罗汉。
2. 危重症现有 23, 昨日死亡 51。
3. 上海早期确诊的无症状比例远远甩开中国其他疫情爆发地区,也远远甩开世界其他地区。而在最近,明明无症状在逐渐下降,确诊比例却跳跃式攀升,这可真神奇。
4. 冷知识:2019 年,中国慢性病人员约 8.45 亿。
所以各位尽管放心,不会有没得基础病的死掉的。
最多,让基础病把鼻炎也算进去!
最近不忙,常上论坛,也加入了不少群,看到了很多聊天,有些困惑不吐不快。
还记得四月初笔者在生存狂论坛吧写的帖子 疫情储备?当时不少网友认为笔者有点杞人忧天,储备过度了~~ 到现在,上海的网友可能就不会这么看了,至少封城前储备充足比冒着感染风险每天去拼团要安全许多吧?笔者当时提出至少家里要准备 2-3 个月的各种物资,很多人认为储备过度,从目前上海情况看~~2 个月是没跑了。咱们疫情时代下的朋友,应该是危机意识更足的,如果我们都没能提前准备好,那么更多的人的处境可想而知。所以在这里奉劝大家,特别是还没疫情地区的朋友,至少准备 2 个月的物资储备,包括并不仅仅是,日用品、粮食、蔬菜、方便食品、饮品、药品、和你能考虑到 2 个月内生活中可能需要的一切物资。
另外一个,其实新冠这个病,怎么说呢?笔者不专业,但个人感觉,并不是那种防不住的病,其传播途径一般就是空气、接触两个方面。做好个人防护和消杀完全可以极大程度的避免感染的。譬如,尽量在外保持社交距离,不和他人过分接近,外出佩戴 N95 医用级别口罩,做到 4 小时一更换,不在有人环境下脱卸口罩,佩戴一次性医用手套,每当接触非自己的物品时,立即进行手部消杀。尽量不购买疫区物品,收快递、采买物品做到用合格消毒剂外层洗消,等时间到后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打开对内层物品再喷洒擦拭或用紫外线或臭氧消杀。对果蔬消毒,对所有零食饮料外包装消毒,尽量不在外堂食,如点外卖,外卖拿回家也要消杀外包装,并高温消毒后再食用。定时对家里卫生间地漏等用消毒剂洗消。外出回家后立即换下外出衣物用紫外线消杀半小时以上,对鞋底等喷洒消毒剂,并立即洗澡后换上室内服。另外有条件的话在每次通风时对家中空气进行消毒。做到以上几点,应该会极大避免感染新冠,上海市经济那么好,人口素质那么高,卫生习惯应该很好养成啊。特别是现在封控时期,做到以上几点,应该不会出现几十万感染的情况。埋怨国家没能控制住疫情很容易,那自己努力下尽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以降低疫情传播也是应该的啊。为什么没有人反思新冠三年了,各种消毒防护的建议满网都是,可作为老百姓自己为什么不能对自己负责点?自己做好防护不是比等别人来的可靠?如果,笔者只是假设,如果现在开始,国家不再封控管控,不再管新冠这个病,一切如常,但如果你感染新冠,一切费用自理的话,大家会不会自己就做好防护了?会不会就不喊着躺平了?
笔者私自以为,现在太多人喜欢埋怨别人原谅自己,错误都是别人的,疫情爆发是国家防控没做好,缺少物资是政府保障不到位。可有没有人想过,你自己有没有真正下力气认真做些什么?防疫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要做到持之以恒确实不易。在现实生活中,笔者发现,每次笔者全副武装的出门,严格消杀时,周围的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笔者,认为过分了,怕死了等等。那笔者就想知道,在现阶段,切实做好防疫,不给病毒传播和扩散的机会是不是最大程度的保经济?是不是最大程度的对他人负责?是不是最大程度的不给政府拖后腿?是不是也是做贡献?是不是以行动爱国爱家爱人民?如果你身边的人都能严格这么做,对你,对你的家人是不是最大的安全?如果是,为什么我们自己不这么做呢?为什么我们既要做被害者也要做施暴者呢?
笔者也许是年纪大了爱乱想,真是想不明白啊。都是体面人,为什么不多干点体面的事情呢?正确的事情肯定是花钱费工夫的,是要付出很多代价的,那么是不是因为这样,我们就不该坚持正确了呢?不要强调防疫新冠是不是什么大号流感,强调死亡率多低。不得病,不传播,不给别人添麻烦,不是一个体面人最起码应该的本分吗?
深夜寂寥,胡说八道,大家只当笔者在胡言乱语,没有针对谁,没有指责谁,更没有要求谁。只是真的想不明白现在的世道人心。
我猛得想明白一件事:
社会面清零后,新增死亡人数,不会不报了?
如何控制灵魂对自由的渴望?
这是个好问题……
上海! NB PLUS!
哎呀,这个问题又来了。
我还是讲个故事吧,听懂故事你们就找到答案了。
那时候,刘墉 [1] 有个儿子叫刘轩。
少年刘轩厌学,喜欢划水,刘墉说:只要你能考零分,想咋样咋样,想上天我都帮你。
于是,少年刘轩踏上了通往零分之路。
一路披荆斩棘的哥哥,屡考零分不得而屡考,屡考而屡考零分不得,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绕?
绕就对了。
殊不知,想要考零分,愿望虽好,却比当学霸还难。
只有学神才有资格。
想要一道题拿零分,必得先知道其正确答案,而后逆其道笔直而行,正正好好答到它的对立面。整张试卷依法而行,不能出一点差池。
你都知道正确答案还不够,你还得明确它的反面。看官可明白这个难度?
少年刘轩,意气风发,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在通往零分的道路上狂奔,终于考上了哈佛大学。[2]
故事讲完了。
在本次抗疫战争的过往,上海不多不少,正好零分。
你们别着急,搞不好,一转眼,上海就在哈佛等你们。
有人说,其实上海抗疫是 - 100 分。
去你的,没有这个评分系统。
违法的。
潘多拉的盒子已经打开了。前阵子从陕西调去 100 人份的康复者血浆去上海,我在群里说情况不妙遭到驳斥,当时上海数据还是 0 重症 0 死亡。现在情况是真不妙了。
每个死者都曾是活生生的人。不要再在所谓基础病上做文章了,更不用提什么帕金森、阿兹海默。一个人被别人挑衅,冲突中猝死,对方并没有杀他,但如果没有挑衅冲突,他可能还能多活 10 年、20 年。
你是不是也刚骂过公司 996 加班 “导致” 员工在健身房死亡?
而且,这还是医疗资源倾斜的结果。
西安被骂上天的时候,我曾经政治不正确地想,大概只有下一个大城市的灾难,才能让大家看清楚病毒的可怕。只是没想到来得这么快,而且是当时总拿来跟西安比的上海。
但是,我绝对不会想要拿上海的鲜活生命去向国人证明所谓 “共存派” 的冷血。
另一件事,如今风声这么紧,居然昨天还有人倒卖物资?这也是传统艺能了。哦,原来是捐给外来务工人员的,打工的外地人大概不配吃外地捐的蔬菜。
此前国外朋友就说,放开后受冲击最大的就是维持城市运转的底层劳动者,发达国家是外籍劳工,中国是 “外来务工人员”,他们的是 “非我族类”,我们的可是自己兄弟姐妹啊!
死亡上百例没一个死于新冠的。。。。。
数据做的好,升官少不了。
死亡 51 例比昨天又多了一些,但是,我总觉得哪里不对,我想试着算一下超额死亡。
先看一则新闻
圈起来的这句话,在这个时间只能理解为是说的爱丁堡,那么,翻倍,会是多少?
2021 年,上海市常住人口为 2489.43 万人。上海市常住人口中,户籍常住人口 1457.44 万人,外来常住人口 1031.99 万人。全年常住人口出生 11.6 万人,出生率为 4.67‰;死亡 13.9 万人,死亡率为 5.59‰;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92‰;常住人口出生性别比为 107.76。
我没有找更详细的数据,只想算个大概,那么 2021 年全年死亡 13.9 万人,平均每个月 11583,正常来说,死亡率冬季会略高,春天应该会比平均数要少一些,去年四月可能在 1 万往下一点,合每天 300 多人。
那么结合这篇新闻的话,每天多了多少人呢?
我什么也没说,我就是把看到的新闻和数据放在一起了,如果有什么不妥,我很抱歉。
共存派去死。
身在上海嘉定,坐牢加高物价,饿着肚子入睡也是经常的事,饿着肚子心情就不好,有时候就会想一些问题,为什么 2000 多万的人要被动接受政府管制,没有权利的制约,感觉我们人民好无力,没有发声的渠道,很多真实的东西都会被删除,就想请问你们有什么权利,就因为我们说政府的坏话,可是那都是真实的呀,我们只有共产党,不然我们说谁,很多人在疫情赚的盆满钵满,但是更多的人面对遥遥无期的封城逐渐崩溃,大家只能被动的接受,我们无能为力,也许我已经慢慢的明白自由的含义了。
很想回去翻翻那些说上海感染 20 万零死亡的答案
根本站不起来的老太用布抬着下楼,三个人扶着腿都站不直的老太被抬上车(更正:是举上高高的旅游巴士)。这么折腾,活得下来才叫奇迹。反正本来就需要数据支撑封城的正确性。
鉴于大家对分布意见比较大(我也承认这个分布问题很大),再加上到了中午休息(划水)的时候了,所以查了下上海 2020 年年鉴
2020 年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监测统计信息发布 (shobserver.com)
得到了 80 岁以上人口比例分布大致如下图(有问题就是懒癌基础病晚期):
![](data:image/svg+xml;utf8,)
所以**修正假设:**认为 80 岁以上人口本身或多或少都有点毛病,所以死亡病例的年龄分布接近于上海整体老年人年龄分布。
数据转换的过程就不扔进来了,直接说结论:计算数值结果,剩余 14 人均值年龄大致范围应该在 61 岁 - 75 岁之间。
————————————————————————————————————
设备预热的时候弄个很小学生的模型对死亡年龄计算了一下:
目的:计算剩余 14 名死者的平均年龄。
已知:
1, 死亡共 51 例
2, 死者平均年龄 84.2 岁
3, 最大死者年龄 100 岁(按之前通报格式,应该只有 1 位)
4, 其中 80 岁以上死者 37 位,排除 100 岁死者后,80-100 区间内共有 36 名死者。
假设:80-99 岁死者年龄分布符合正态分布,即除 100 岁的死者外,其余 36 位 80 岁以上死者平均年龄为 89.5 岁(99-100 的视为 99)(其实是懒得做其他分布的处理了,所以用了最简单的方式)。
计算如下:((51*84.2)-100-(89.5*36))/(51-37)=69.4
PS:
1, 大于 80 岁的 36 名死者的平均年龄不会低于 85 岁,否则会导致剩余病例的平均年龄大于 80,这点与已知 4 不符。
2, 所以以 86 岁作为 36 名死者平均年龄下限,99 岁作为平均年龄上限,计算剩余 14 名死者平均年龄的区间大概为 45-78 岁。
以上数据全部来自于上海公开数据。假设只是假设,与实际情况发生出入概不负责。
另外开头说了,这个模型很小学生,所以如果有大佬对计算结果有意见欢迎提出更科学的模型。
经典永流传
咱们下决心封上 3、5 天,封上一周不行吗?不行,为什么不行?因为上海不仅仅是上海人民自己的上海,上海这个城市还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当中承载发挥了重要的功能,甚至于对全球经济都有影响。如果上海这个城市停下来,东海上就会多出很多漂在海上的国际货轮,就会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和全球的经济。
——上~爱丁堡~经医济学家~海吴凡
封上三五天不行,封三五十天行。我误会了吴经医济学家凡了。
另外爱丁堡还是埋数据。
留意到这几天死亡人数上升很快。
上海的情况,我很早就说过了,不在新冠,而在于长期病患的就医问题。
美好的生活是大家共同努力创造出来的
疫情当下
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你们也知道
我没有什么好说的,我想我也不能多说什么
我只能说加油加油
希望疫情赶紧过去
大家一起加油吧
最近疫情严重
请大家及时囤货
我能说的就这么多了
请大家珍惜美好的能在外面跑的生活
毕竟
谁也说不好什么时候就出不去了呢!
感觉再这么封下去,倒不是世界离不开上海,而是上海离不开世界,这世界离开谁都可以照样转。
国际航班总体上来说,将来会越来越少,即便目前还有,也可以转去周边城市,港口的话,天津和深圳也可以承接一部分。
普通的制造业,因为上海的成本问题,前几年有已经外迁到到成本更低的地方,上海做的更多的是贸易,设计和企业总部,这么做确实成本降低了,但也意味着被替代的时候,成本也低了。
看最近复工的行业,大体也是上海不可替代的高端制造业,至于上海引以为傲的服务业,本来也是基于上海繁荣的商贸存在的,大家都不出门了,也就不需要餐馆了,不谈生意了,咖啡馆也就不需要了。
很多人奇怪为啥上海说疫情控制住了,在攻坚阶段,每日新增还那么多呢?
由于新冠的最长潜伏期为 14 天(图中显示最长日期为 13 天),那么最新发病的人可能是被 14 天前的人给传染的。也就是意味着从今天往前数 14 天,所有的人,都可以视为是传染源。
我们记录一下每天的,过去 14 天新增的的总和,可以得到下图
明天新增就是这最近 14 天的传染源导致的,约为 30 万人,这么巨大的传染源,是近期新增无法速降的主要原因,什么 XX 号社会面清零之类的。面对这么庞大的传染源,喊口号是没有用的,病毒不吃这一套,还是得一步步来。
我们按上面的潜伏期数据对最近 14 日的潜伏期的分布进行加权处理
可以得到现有的,可以更好的描述实际传染源状况的数据序列
考虑到上海封控越来越严格,实际上的传播系数也在降低,所以总体的感染的情况是越来越受到压制的。
那上海为啥会有如此巨量的库存呢。
第一,上海在疫情初期主要是初期采取了共存的策略,比如封 2 天什么的,可以看到 2 天只能封住大概 50% 的病例,50% 的病例还是跑了出去。
第二,上海拒绝强制普筛,对于遗漏病例造成的传染,采取了掩耳盗铃的态度,我不测就当看不见。
第三,上海在造成巨量感染后,没有准备足够的方舱医院,这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家庭间传播和邻里间传播。
你以为上海的的房子是一梯两户,门对门,谁也看不见谁。只要一隔离嘛,全都 OK 了。
而实际情况是,上海一层多户的非常常见,对于老小区来说,共用卫生间、厨房的也不在少数。这种居住状态下很容易一人阳,全楼阳。
上海的全面封锁也不是无限期的,初步看到 5 月中旬,到 4 月 27 日之后,即一个高峰的一个潜伏期之后病例会有快速的下降。
上海相关部门回应「全市性封控还会持续多久」等热点问题,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上海何时能恢复正常?
谭谈交通经常采访社会低收入人群,看过的都知道他们过的是什么生活,如果疫情爆发,他们又能过什么生活?
他们有没有能力做阿 X 的技术副总裁,有没有钱买飞机票飞美国,他们有没有 “with connection” 的人冲破封锁,有没有机会去搞个医院的床位或者找点氧气吸一吸,以及最后有没有钱找个火葬场黄牛买一个靠前的火葬票?
上海现在死亡病例开始逐渐放出,相信共存派的 XX 们的声音会越来越小,我已经懒得跟他们这些 XX 辩什么短期封控不影响总体经济了
龙应台这句话放在这特应景:
我不在乎大国崛起, 只在乎小民尊严
上海这一个多月 GDP 受损又如何?
GCD 员要求实事求是,对 D 忠诚,言行一致
上海逐渐开始接近这个标准了。。。
我为什么这么气愤,因为直到今天,涉及上海疫情的话题下,一些人依然没认清上海疫情对固有防疫政策有效性的撼动,现在已经是政治站队的问题了。真只是疫情,上海到不了今天,上海疫情不剿灭,等着喝西北风吧。其他城市的人为什么要跟着陪葬。
没疫情的时候,是乡下人,有疫情,开始甩锅。你让其他动不动就封城的小城市咋活。就特么你上海人是人,小城市就不算人。多少本来没疫情的城市,因为上海挡不住,跟着上海一起封,眼瞎。一个个的。
为什么公愤,因为可恨的不是疫情本身,而是这座城市个别人的丑陋嘴脸。问我为啥不喷其他疫情城市。其他城市没影响到我,上海疫情影响到了。你们很牛逼啊。远在天边都逃不过。艹
说我道德制高点,用么,我就问问,上海疫情都特么跌沟里去了,还有个屁高点,一低头就恶心,用的着爬高么,还在那装,要脸自己去争,不要脸就立正挨骂。西安受的住,你上海就不行,多个啥啊。有西安防疫做的好么
共存派呢,出来给这 51 个人下跪吧。反正死的不是你家人,就跟你无关是把,臭不要脸的一个个。
如果是战争年代,病毒共存派个顶个的卖国贼。
这事都不用讲道理。稍微站在老弱病残幼的角度考虑,还留有点良知,抬头看看日渐衰老的父母,体弱多病的长辈,都喊不出病毒共存这句话。
反正自己没事就行了。中国真的啥时候都不缺精致利己。路有冻死骨在当代只是换了形式罢了。
咋的,国家都没提共存,比比啥啊。支持国家政策很难么,要你命了 还是抄你家了。武汉疫情之后,两年出色防控经验还不够说明问题么。
歌舞升平,扫码旅行,家人生病,我还陪护在哈医大住了半个月院,我咋就没看到医院挤兑,还去了好几个城市旅行。现在被煞笔共存搞的四处放毒,寸步难行
好么,现在知道挤兑难受了,知道心疼可怜看不上病的人了。早干啥了。让你早封控,早社会面清零,封特么奶茶店,卧槽。。。。干的那是人事。
不支持共存就是清零,别着急扣帽子啊,谁给你的脸说这句话。
老子是国家政策派,很难理解么,根据实时疫情,该封控封,还开放放,有执行政策,有执行标准,少则一周,多则两三周就完事了。你特么不按照标准来,怪谁,上海当初好好按照政策来,哪有今天的屁事。
非得自以为是,瞎瘠薄搞,有专家的话不听,非的听网红的,你国际大都市就这点成色,不丢脸么
还好意思提次生死亡,要点脸吧。疫情防控没做好,造成的民生挤兑,还特么找理由。关键挤兑了,你解决了吗,做事啥也不是,回过头怪清零,意思是跟国家作对呗。那你上访啊,把你给厉害的,真以为上海是土皇帝了,没人管的了,你咋不闹独立呢,谁惯的你臭毛病。
阴阳怪气,不分黑白,都特么黑名单见,私信有瓦力,烂嘴巴自己留着吧,没空跟你这种祸害废话。
我只对那些能够好好沟通的共存派说,就算是未来共存,当下最优解还是动态清零,国家这方面真不是面子工程,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听我慢慢解释吧。
首先这两个前提应该大家都能承认的:
1、目前奥米克戎毒株,传染性超强但是毒性并没有那么高,只要有足够的疫苗以及重症床位,超额死亡数是可以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2、目前奥米克戎毒株,除非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在前三代控制住,不然除了封控外,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而封控的经济代价,确实很高。
所以目前观点冲突其实很简单,就是:
1、目前的奥米克戎,到底能不能通过封控来控制住,共存派对此表示悲观;
2、由第一点,那封控造成的经济代价,很可能是竹篮打水,即损失了经济,又防疫失败。
而国家或者说支持目前清零的人,会考虑第三个前提:
3、奥米克戎绝对不会是最终的毒株,将来还会有变异,而且并不知道变异的方向是不是毒性更强。
然后再加上第四个前提:
4、不管新冠病毒怎么变异,封城永远是有效手段。
加上目前国家也慢慢在放出将来会慢慢放开共存的信号,所以可以认为,将来肯定会共存,而我国的最优解,将会是可以在动态清零和动态共存间自由切换,也就是说,对于毒性高的毒株,我们会清零,而对于毒性低的毒株,可以共存。而现在的奥米克戎,不正是最好的演习对象吗?传播足够但是毒性并没有那么高,就算清零失败,超额死亡率也就是达到香港的水准,并不会造成整个社会出现问题。
所以对于可沟通的共存提倡者,不妨考虑现在我国就是在进行一个演习,演习的就是将来万一出现高毒性毒株,可不可以第一时间封控?在目前奥米克戎下试错,总比将来在其他高毒性毒株下试错要好。
收藏这个回答的,是要看看会不会被那啥么?还是………
最近上海朋友的朋友圈是这样滴
这样滴
看看视频帐号吧,看着看着成这样滴啦…
………
所以题主想问的问题,真正在上海的人,是几乎不能如实回答的,因为大部分真相被屏蔽了……
知道的也不敢随便发……
听说上海最近开放了外地人返乡的规定。我去查了一下,具体就是必须家乡报备、上海当地居委出具证明、48 小时内核酸或 24 小时内抗原检测阴性。
重点就卡在上海当地居委这上面,这群人之前什么德行大家都知道。我很担心接下来返乡证是不是会被倒卖。毕竟这事情其他地方干不出来,但在上海真的难说。
我也是第一次听有城市疫情还赶人走的。这不就是四处投毒吗?上海政府脑子里想的是什么?这些买办是不是该处理一波了。
香港感染 120 万,死了 9K+,
上海感染 40 万 +,死亡 100 出头。
要么是统计口径不同,要么就是接下来要爆
发现细菌弹
![](data:image/svg+xml;utf8,)
辽宁省丹东市档案馆,里面详细记录了肯尼斯 · 伊诺克、约翰 · 奎恩、弗洛伊德 · 奥尼尔、保罗 · 尼斯四名参与细菌战的美军战俘的自述,内容包括实施细菌战前他们听的秘密演讲,投掷细菌弹的过程等。
1952 年,美军用装有感染了鼠疫、霍乱的跳蚤、蚂蚁、苍蝇的细菌弹,对朝鲜和中国东北发动细菌战。经 “调查在朝鲜和中国的细菌战事实国际科学委员会” 考察确认,美军在上述细菌战中使用的方法是在日本细菌战方法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美国的德特里克堡继承了 “魔鬼遗产”。
1952 年 1 月 28 日开始,志愿军在多地发现苍蝇、跳蚤、虱子、蜘蛛、老鼠等携带细菌的生物。有的地方,密度最高可达 600 只 / m2。
1952 年 1 月 27 日晚,在铁原郡金谷里,美国飞机多批次出现在阵地上空。出人意料的是,他们没有像往常一样俯冲投弹,转圈就飞走了。奇怪的事情出现在第二天早上。天亮之后志愿军第 42 军第 375 团战士李广福在雪地上发现了大量的苍蝇、跳蚤等昆虫。
1952 年 2 月 17 日,在平康郡下甲里,4 架美军飞机出现在第 26 军第 234 团阵地上空,飞机投下的炸弹爆炸后留下大量苍蝇。官兵们目击了这一过程,美军飞机活动与昆虫异常出没的关系得到确认。不久,有昆虫报告的地区,开始出现霍乱等在朝鲜早已绝迹的烈性传染病,一些朝鲜民众和志愿军战士都有不同程度的感染。此时,美军布撒病菌的范围已经逐步扩大到朝鲜北部的 7 个道 44 个郡。经过观察、检验,防疫专家认为这些昆虫带有 10 多种病菌病毒,美军可能在朝鲜北方投放了细菌武器,对中朝部队实施细菌战。
1952 年 2 月底、3 月初,美军将细菌战的范围扩大到中国东北地区。
从 2 月 29 日到 3 月 21 日,美国军机共侵入东北领空共 955 架次,遍布 70 个县市,其中只有 17 架次投掷的是炸弹,其余均为带菌物体。投掷了大量带有细菌的蜘蛛、蚂蚁、蝇、蚊等昆虫 30 多种,还有青蛙、老鼠、烂鱼、猪肉、树叶、棉花等媒介物和细菌弹。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包庇日本石井四郎和北野政藏等一批罪大恶极的细菌战战犯,利用他们为美国研究细菌武器服务。朝鲜战争爆发,再次刺激了美国对生化武器的研究。美军的一份报纸曾刊登过这样一篇文章,指出 “细菌、毒气是最廉价的武器”。在朝鲜执行细菌战任务时被志愿军击落俘虏的美军飞行员供称:在 1950 年 12 月,美军向三八线败退时,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就希望用细菌武器挽救朝鲜战场的败局,并于 1951 年冬决定在朝鲜实施细菌战。
长期以来,美国在反对建立《禁止生物武器公约》核查机制,这导致该国际公约 “没有牙齿” 不会被审查
1952 年 2 月至 4 月,先后有 13 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发表声明,反对美军进行细菌战。
1952 年 4 月 8 日,被志愿军俘获的美国空军领航员伊纳克发表名为《给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封公开信》的广播讲话,揭露了美军高层企图隐瞒细菌战的事实。包括伊纳克在内,共有 25 名被俘美军飞行员陆续交代了自己实施细菌战任务的经过。
1952 年 5 月 17 日,被俘人员的交代材料和录音,在北京和平壤公诸于世。一石激起千重浪,全世界舆论纷纷谴责不人道的细菌战。
据不完全统计,美军在短短两个月内,在朝鲜北部和中国东北地区先后投放了 804 枚细菌弹,造成志愿军 384 人感染,其中 258 人治愈。由于中央军委和志愿军总部及时高效的防疫措施,疫情很快得到了控制。[2]
中国措施
1952 年 2 月 19 日,中央军委代总参谋长聂荣臻和副总参谋长粟裕等人召开会议,讨论反细菌战的具体落实措施,确定:立即将现存的全部 340 万份鼠疫疫苗、9000 磅消毒粉剂和其他防疫用具连夜装运,在三天内用飞机全部运到安东转送朝鲜前方部队,并立即再赶制 1000 万份鼠疫疫苗分批送往朝鲜。
1952 年 3 月 1 日,志愿军成立以邓华为主任的防疫委员会,领导全军反细菌战斗争。至同年 6 月底,志愿军部队鼠疫疫苗接种两次,霍乱、五联疫苗接种一次,注射率达到 100%。
1952 年 3 月 8 日,周恩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声明,抗议美国政府侵犯中国领空并在中国东北使用细菌武器,呼吁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站起来,制止美国政府这种疯狂的罪恶行为。
1952 年三四月间,全国共组织了 129 个防疫大队,在东北地区国境线、海港、交通要道设立了 66 个检疫站,在山海关设立防疫总指挥部,负责过往人员、车辆和物品的检疫、消毒。全国各地动员群众清理垃圾、保护水源、疏通渠道、打扫卫生,灭蝇、灭蚊、灭蚤、灭虱、清秽,形成了载入新中国史册的爱国卫生运动。
1952 年 12 月 8 日,第二届全国卫生会议在北京召开,志愿军和国内开展的大规模反细菌战防疫工作和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告一段落,历时将近一年的反细菌战最终取得胜利。
![](data:image/svg+xml;utf8,)
百度词条
严重心律失常、阿尔兹海默症、重度营养不良这些都可以是直接死亡原因,唯独与新冠无关,都是患者入院后因原发疾病加重导致死亡,现而今患者必须完美不能有大的毛病,否则就是自身毛病导致的死亡。最小年龄为什么不说?
我今天忍无可忍,真的这种动态清零有效吗?*语
我们注意到,今日新增本土死亡 51 例。平均年龄 84.2 岁,80 岁以上高龄老人共 37 位,最大年龄 100 岁。51 位患者基础疾病严重,累及多个脏器,死亡的直接原因均为基础疾病。
说实话这组数据,有淡化新冠可明显增加病死概率的嫌疑,这不是一句死亡原因均为基础疾病就能解释的事情。
个人认为科学的数据是不是应该这样?
比如现在上海 2000 万人,现有感染 50 万,人群总感染率 2.5%。
那么今日上海一共因病去世多少人,去世的人群中新冠感染者比例是多少?
我们两个数据一对比,如果显著大于 2.5%,那么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感染新冠可明显增加病死概率。 如果显著小于 2.5%,我们甚至可以说,新冠有益健康。
继续看电影。
闻一多买高价米,发现是新加坡捐
社会科学相比于自然科学,吃亏就吃亏在——
把亿万民众的脑袋别上裤腰带
结果社会实验大失败
却没有办法恢复原样、读档重来
要是人类在现实中真的掌握了先进技术 “时间备份”、“读档重来”
那我就干脆把社会实验给你做了,大搞共存放开
分分钟死给你看,让你心服口服、目瞪口呆
——致那些猪油蒙了心的共存派
昨天(4 月 24 日)上海新增 2472+16983,持续高位震荡,暂未看到希望。
上海发布:2022 年 4 月 24 日 0-24 时,新增本土死亡 51 例。平均年龄 84.2 岁,80 岁以上高龄老人共 37 位,最大年龄 100 岁(后面又说了各种严重的基础疾病)——我们依然不知道死者当中的最小年龄是多少,我认为这种含糊其辞的信息发布,缺少一种对大众负责任的态度。
另外,别搁这儿找补了,高龄老人本来就很容易基础疾病缠身,再怎么强调 “直接死因为基础疾病”,也无法掩盖他们实际上死于新冠病毒感染的事实。
截至 4 月 24 日 24 时,上海已累计报告 138 例死亡病例,现有重型 196 例,危重型 23 例,共计 219 例。
人到了这个年纪,身上多多少少总会出点毛病;年逾古稀之人,没有基础疾病的才是少数。但是无论如何,我们不能否认,本轮上海疫情当中的死亡病例,不属于我们通常所说的 “寿终正寝”。
这一点十分重要。从伦理道德层面上讲,放任病毒大范围传播、客观上放弃老年人的生命健康安全,是极其不人道的——人类的生命是无价的,不能简单地用金钱来衡量。
再进一步,从现实层面上讲,放开共存付出 10 万以上甚至更多的生命代价,死亡病例的家属亲朋绝对不会忍气吞声、善罢甘休,清零派与共存派之间的严重冲突必然会引爆民间舆论、制造群体之间的大规模对立,再严重一点就是引发社会动荡了——在这种形势严峻的节骨眼上,“稳定压倒一切”,绝不是一句空话。
至于死于急性传染病算不算 “非正常死亡”?我没有找到相应的资料,这一点我不敢确定,希望有懂行的专业人士来答疑解惑。
咱就别说老人了,三十大几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三高糖尿病高尿酸各种慢性病的照样一大把,这些都是基础疾病,别以为奥密克戎在年轻人里面不发威就是 Hello Kitty 了,它是真的老虎啊!前两天上海发布还通报过有两个 60 岁以下的死亡病例呢!
不过好在中年人的身体底子还不至于那么糟,疫苗接种率也还看的过去,总比老爷子老太太要稍微安心一点,但也请别掉以轻心。
“奥密克戎不是大号流感,它会咬人的!”
我来帮大家捡起一点历史记忆吧!
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记得 2020 年初武汉疫情那时候的舆论氛围?我国境内的第一波疫情,全国死亡病例约为 4500 多。当然现在看来跟 “国际社会” 相比,这个数字确实是不够看的,但是回溯到那个惊慌、惶恐又无助的时期,我们没有把死者仅仅当成冷冰冰的统计数字,而是看做一个又一个原本鲜活的生命来尊重、来纪念。“时代的一粒沙,个人的一座山”这样的说法,一开始是被广大民众所认同的——中国人民对祖国同胞社会个体的共情能力,充满了心灵的温度,饱含着人性的光辉。
那个时候,广大民众对国家和政府发出的各种诸如大失所望、无能鼠辈、你锅药丸之声可谓是余音绕梁、不绝于耳,视欧美日韩 “先进发达国家” 为抗疫模范、人类之光——借此机会,2010 年代横行无忌的古墓派公知,大有死灰复燃、重新抬头之势。
当然,后来的事情发生了两极反转,想必大家基本都知道了。
2022 年 2 月 26 日 0 时至 2022 年 4 月 24 日 24 时,累计本土确诊 41281 例,治愈出院 17041 例,在院治疗 24102 例(其中重型 196 例,危重型 23 例),死亡 138 例。
昨天小区微信群里遇到个 “妙人”——既认为新冠肺炎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又希望小区赶紧解封好出去。
在我的认知里,认为新冠肺炎很严重的人往往也希望上海清零之后再解封,并且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全为真,即希望上海清零之后再解封的人往往也认为新冠肺炎很严重;认为新冠肺炎不严重的人往往也希望尽快解封好出去;希望尽快解封好出去的人往往也认为新冠肺炎不严重。
可这位仁兄打破了我的固有认知……
后来发现,他已经联系好家乡,是希望小区尽快解封可以让他返乡。
我早就在别的回答评论中说过了,上海人在上海总有亲戚、同学、同事、朋友,即使发生灾难,只要不出现无政府状态,那就不会离开上海逃难,毕竟上海有那么多熟人,可以互相帮助,也熟悉城市的各种设施和各项措施。
所以,如果之后发生了疫情外溢,麻烦先了解一下究竟是什么人造成的,不是到过上海的人就是上海人。想骂上海政府请随意,但麻烦请不要随意骂上海人。
至于返乡这个政策如何,就又是一个 “小马过河” 的情况了,就看各人屁股坐在哪里了——对于上海的管理人员,肯定觉得好,毕竟人越少越好管理;对于上海人而言,这政策完全和自己无关,自然也就无可无不可了;对于困在上海的打工人,大部分也是觉得好的,毕竟封闭不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无论物质方面抑或是精神方面;对于其他地方的民众,那自然是不好的,带给自己得病或是被封闭的风险。
3.1 到 4.17 期间,没有一例死亡病例。
4.17 以后,突然指数级增长,昨天上升至 51 例。
小孩子说谎话也不可能这样编吧。
几乎没有官媒报道,中国抗疫领头人钟南山和和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关伟杰联名发表了题为 “中国在新冠疫情下一阶段的重新开放策略” 的英文论文。主旨是中国应该逐步放开绝对的清零政策,将重点放到普及疫苗、研制特效药,检测重点从社区核酸检测转移到抗原检测,加强潜伏期和恢复期感染病例的纵向跟踪调查等措施上来。
译文如下:
2019 年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的罪魁祸首病原体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 - 2(SARS-CoV-2)的传播已导致全球超过 4.3 亿例病例和 600 万人死亡。与其他现有的令人关注的变体相比,Omicron 变体的特点是传染性明显更大(Ro ≈ 6),上呼吸道比性更大,人类感染的严重程度更低 [1]。Omicron 变体的这些特征是几个发达国家考虑重新开放的基础。
在新冠肺炎时代,全球采取了不同的政策。基于社区的动态归零政策在尽量减少中国大陆实验室确诊病例和死亡人数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疫苗接种的迅速推出以及群体免疫力构成了一些发达国家 “全面开放” 的基础。然而,这并不一定能证明中国大陆的快速全面开放是合理的。Omicron 的死亡率比季节性流感高得多,并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和其他传染性更大的新型变种的出现。
采取了动态归零政策,以保持有效的疾病预防和控制。然而,中国需要重新开放,以实现社会经济发展正常化,并适应全球重新开放。从长远来看,不能追求长时间的动态归零。关于中国如何有序有效地重新开放,有几项建议。
首先,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疫苗接种对于保障群体免疫力至关重要。截至 2022 年 2 月 28 日,中国已为 87.64% 的人口接种了至少两剂 SARS-CoV-2 疫苗,其中 40.32% 的人完成了第三剂增强疫苗接种。然而,中国大陆 70 岁以上的华人人口的疫苗接种率仍然明显低于 83%,香港甚至更低 [2]。80% 以上的人口接种全剂量疫苗与死亡率显著降低有关[2]。第三剂 BioNTech 疫苗的同源增强显著增加了对 Omicron 变体的中和抗体滴度[3]。两剂灭活的 SARS-CoV-2 疫苗(CoronaVac、Sinovac Biotech)提供了对 Delta 变体的保护[4],并正在分析第三剂同源 CoronaVac 疫苗对 Omicron 变体的保护作用。此外,最近的实验室数据表明,使用 BNT162b2(Comirnaty,辉瑞生物科技)疫苗、重组蛋白亚基疫苗(ZF2001,Zhifei Longcom Biopharmaceutical)[5] 或腺病毒疫苗(CanSino Biologics)对两剂 CoronaVac 疫苗进行异源性增强可以显著增强对 Omicron 变体的保护。这些发现为异源增强策略提供了支持,该策略旨在提高对令人担忧的变体(特别是 Omicron 变体)的保护率。
其次,加快有针对性的药物和有效的中和抗体的研发,将有利于降低发展为严重疾病和死亡的风险的努力。除了 paxlovid 和 molnupiravir 外,药物的治疗效果(例如 VV116)和中和抗体(BRII-196 和 BRII-198)为改善临床结果带来了希望,尽管由于患者来源有限,在中国大陆进行第三阶段研究将具有挑战性。因此,应该鼓励国际合作。
第三,应在社区环境中优先考虑快速抗原测试。与核酸测试相比,抗原检测的周转时间明显缩短,对医疗设施和人员的依赖更少。这确保了及时识别源患者,在此基础上,基于人群的病毒核酸检测筛查可以保留给密切接触者(特别是输入的病例)。
第四,我们应该加强对潜伏期和康复期感染病例的纵向后续调查。深入分析输入性病例(包括显示再阳性检测结果的病例)的传染性,将告知决策者出院后隔离的最短时间和再阳性病例的管理。
最后,在某些指定城市或地区进行试点调查,并根据输入病例的疫情特点调整政策,对于验证中国向安全和有序的社会重新开放过渡的结果同样至关重要。
眼看五一一天天临近了,还未相见,劳动节的见面礼已经收下了,周日调休一天。待在屋里还要调休,总感觉怪怪的,好像哪一天都在休,又好像哪一天都没休。
外地的朋友一直很担心我们,感觉上海人民现在正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吃没得吃,喝没得喝,一天天的,像坐牢一样蹲在家里。
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网上各种信息层出不穷,真假难辨,互联网上看到的和实际体验可能差得蛮远。前几天我就亲身经历了一起造谣事件。
小区里发放保障物资,按照一户一份发放。有一户租户,住了好几个人,每个人都去领物资,结果因为发给谁,不发给谁跟志愿者吵起来了。礼包是有数的,肯定不会随便多发。当时那个租户吵得脸红脖子粗,只差动手了,就被人拍下来发到了业主群里。
本来这就是件小事。我们这里团购,叮咚,美团一直都有送,谁家也没到真的山穷水尽的地步。租户里面人数也没达到逆天的程度,顶多比普通居民多上 1-2 个人。这事不涉及生存,顶天了就是贪小便宜没成吧。
没想到不到几个小时,视频就被人搬到了某音上,配了文字是这样的:
业主群立刻报告给了 jc 叔叔,视频很快下架了,我也是第一次近距离围观造谣现场,还有点担心吃瓜群众会不会以为是被控评了,唔,真不是,这真的是造谣。
作为一个老老实实居家隔离的上海人,我仅代表我自己,来说说现在没有感染的普通上海人的生活现状吧。
首先,物资方面是真的不缺。
最近小区的团购意愿下降了很多。相比 4 月初,叮咚、美团、盒马三巨头都松动了不少。
原本他们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黄蓝绿三色的外送小哥们,是我们撸断手指也得不到的男人。现在情况要好多了,虽然他们依然高冷难约,但是只要有心,还是能约到的。
小区业主群捷报频传。小龙虾,周黑鸭,榴莲蛋糕,小西瓜,都有人约到,我这才发现原来人民群众的爱好是如此丰富。黄绿蓝三大平台都这么拼了,哪还有团购的生存空间。
至于一开始被寄予厚望的京东,跟那仨哥们走的路线完全不同,走位那是相当飘忽。
现在的京东,已经不能用到货日期来预测了,哪样先发,哪样后发,哪样死活就是不发,毫无规律可循。我愿称其为 “薛定谔的京东”,或者改名叫 “惊喜” 也可以。
京东最厉害的一点,就是每次当你要绝望了,它又给你一点希望,每次你觉得有希望了,它又叫你绝望。
京东还有个绝活,是能精准预测到你最期盼的是什么,然后就是捂着不给你发,尽给你发点有也行,没有也行的玩意儿。
比如我盼了很久的料酒和淀粉,它就是压着不发,一个劲儿给我发喇叭,推车,面罩,笔芯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也可能是我瞎买的关系)。当然,它也给我发过牛奶、水果这些生活必需品。不管咋说,京东就像家里的浪荡子,不能让人指望,但总归是个希望。
物资的另一大来源,来自于爱心大礼包。
前段时间关于爱心大礼包的舆论冲到了风口浪尖,各种关于物资品牌不正规,疑似过期的消息,层出不穷。这可能是一开始物资采购不规范的缘故。
就我自己的体验,我收到的爱心支援物资都很好。我们小区之前收到的一直是菜,各种胡萝卜、卷心菜、土豆、茄子、西蓝花……
有邻居喜欢跟隔壁小区比,觉得我们收到的东西不如人家。我倒没有那种想法,开玩笑,蔬菜团购一次也差不多要一张毛爷爷了,现在有人给我们送到楼下,还有啥不满足的啊!
我每次一想到这些菜菜是有人亲手摘下来,这么大老远地送过来,就觉得特别过意不去。作为上海人,这辈子都没享受过这种待遇。
我们小区的荤菜、油、米这些物资是在爱心礼包质量曝光之后发的。内容超级丰富,包括酱鸭、麻油鸡、午餐肉、酱牛肉、白糖、食盐还有一大包绿叶菜。
更让人惊喜的是,蔬菜礼包里居然还有青菜,番茄、大蒜还有姜!
加上之前发的米和油,瞬间觉得自己太富有了!
我没有一个一个去查生产厂家和出厂日期,小区里早有热心业主查得明明白白了,我们坐享其成就行。
当天收到礼包我就热了盘麻油鸡,和娃分而食之,味道还不错。再次感谢爱心大礼包,感谢各地支援给我们的好吃的。相信大部分上海人都和我一样,心存感激。
就物资而言,我们是真的不缺,只不过有些东西买起来不方便,真想要只能看京东的心情了。没有了某宝还是有点不太方便。
居家久了,人也麻木了。最大的心病还是害怕病毒吧。前天晚上做噩梦,一晚上都在和口罩作斗争,老是莫名其妙发现我和娃口罩不见了,在外面裸奔。可把我累坏了。
其他朋友也都有这方面的担忧。朋友昨天才因为老爹去了趟小区的超市回来没换衣服而发飙。
现在上海人主要分成两拨,一部分人觉得病毒属于危言耸听,无论周边有羊没羊,都要照常下楼溜达,找机会在小区里社交,能找到老哥们一起抽根烟也是好的。
还有一拨人感觉家门外全是病毒,出去一趟回来恨不得能把皮都剥了,拿去洗一洗,晒晒干再穿上。
可以说上海能封这么久,前一种人功不可没,后一种人也功不可没。
我本来以为自己挺正常的,出门戴好口罩,回来酒精消毒。做了噩梦以后我才发现,其实自己心理压力也蛮大的。
除了心理压力之外,还有一点烦恼,那就是一日三餐,餐餐都要做饭。这对于我一个跨入做饭届不过一年的新手实在太不友好了。相当于刚会写字就要去高考了,刚摸过枪就要上战场了……
一腔热情都化成了糊弄。每天都只想把肚皮糊弄过去。偏偏家里有只不好糊弄的小鬼,我太难了。
不过据说做饭届的老鸟也快受不了了,就快要有心理创伤了。想到这,我又觉得平衡了不少。
总体来说,居家隔离是不好过,但也没有太难过。毕竟是在家里。家人虽然经常要吵吵架,互相释放一下压力,但是人都在就有希望。
乐观点,这毕竟只是我们漫长生命中的一个插曲,黑夜总会过去的。上海人加油!多年后回头看,这不过是小风小浪罢了。
某些人
带完共存节奏
就开始带防疫过当节奏
然后现在开始带政府公信力的节奏
总能找到各种挑拨离间的方式
上海政府某些人做事有问题,那是因为上海是魔都
其他省政府可没必要一起背上海的锅。。。
带节奏离间党和人民关系的人,不是蠢就是坏了。
高位震荡,高位震荡,高位震荡。
而且死亡病例数量每天都在增长。
目前,上海究竟有多少危重症?是否得到了有效的治疗?
还能不能控制住疫情?
尽管小区是防范区,仍然当作管控区管理,不过比封控区好多了。但是麻了,已经麻了。
说得直白点,有人就不想上海好,由境外势力,有高层,有地头蛇 ··· 互相都有联系,受苦的唯有老百姓。有人借这次机会挣得是真的赢麻了,物资和核酸真的是暴利啊!要不是这钱是昧良心的钱,也想办法去挣了。但道德底线告诉我不能去这么做。他们敛财的时候只想着自己的钱包,根本无心理会人民的利益,也无心关注国家的前程,他们做到了。
坐标北京丰台区,不在上海。但是目前大家对其他城市已经基本不看了,只关注上海,妥妥的疫情顶流啊!
今早起床听到楼下大喇叭喊做核酸,然后老老实实去做了核酸再上班。核酸很快,几分钟搞定,大家很有秩序,间隔一米。
最近同事一个劲说囤货,虽然不愿意囤,但是也储备了一些,不算多,但是有信心北京不会封一个月,所以赌一把,希望不会打脸。
在上海帖子底下回答这个其实不太合适,不过希望上海能脱离苦海,也希望北京这波不要泛滥。
这生理期够长的。
月经变日经,日经变时经。
几乎每一分每一秒,上海都在产生足够话题度的事件,不断刷新我的三观和下限。
一天天这个样子,只能说:内部的反动势力不清除,上海人民是难以见到解封之日的。
卖奶头猪肉的事抓了壳公司的人就算是完了吗?
京东自杀式送货被各种刁难是挡了谁发财的路?
主流买菜 APP 被野生买菜群组打败是因为什么?
虚报志愿者信息吃空饷的事怎么还没被辟谣呢?
漂流哥被赶走现在大货车司机是靠喝西北风吗?
小区硬隔离的铁丝网是本地的还是外地运来的?
……
我可以直接替你问到月底:截止 4 月 30 日,上海每日固定新增确诊 **** 例,无症状 ***** 例,死亡 ** 多例,未来当地打算让情况如何?
天天有此问,再问还是一样,买办不死,疫情不止。
硬隔离的铁丝网,栅栏等,是本地产的吗?
如果不是,食品菜品运不进来这些东西都能进来?
如果是本地产,这些铁丝网一米多少钱?这么大的量有招标吗?能不能披露一下?
终于走到这一步了,
单日死亡 51 人,这才到哪儿?单日死亡一百这种事也是会出现的。
对于具有传染性强特征的奥秘克戎,是天灾,防疫一定要彻底,
对于借助疫情生事乱世之人,是人祸,除恶一定要务尽。
防疫 + 除恶,下手的时候不能含糊了事。
希望最终有一个好结果。
最近一周天天有死亡人数,那之前一个月零死亡呢?是统计口径不一致吗?
4.24 重症以上病死率 38.7%
4.23 重症以上病死率 32.5%
去年我国全年累计死亡大概 1000 万人,上海疫情估算最终 100 万确诊,那么最低死亡会有 0.01 亿 / 14 亿_1000 万 = 7143 人,分摊到疫情持续时间按三个月算,7143*_3/12=1783 人,这是无疫情的死亡,有疫情死亡,根据周边国家的超额死亡率看,增加个超额死亡率 20% 是很可能的,算下来最终死亡人数 2100+。
所以我估计,上海最终病死人数 2100+,病死率大概 0.2%。
上海死亡人数一再创新高,鼓吹 “奥密克戎 = 普通流感” 公式的,还敢站出来继续吹吗?
伟人对待战争,有名言: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
现如今对待新冠疫情也应如对待战争一般。
以共存求经济只能是病殍遍野,经济萧条,人地皆失。
清零已经证明可行,需要的是不断优化,改进。
爱丁堡竟然天真地抛掉致胜法宝,以欧美为师,酿成惨祸,天怒人怨。
我感觉时至今日还有很多人把 “社会面” 误解为马路上跑的那些人群? 又或许还真就是?
所以,对于上海发布里说的所谓 “社会面” 和“隔离管控”,
我觉得官方有必要做一个科普性的名词解释了~ 以避免很多的猜忌和困惑?
反正我理解的社会面就是除公卫中心、方舱和集中隔离点(酒店等)以外的区域, 主要就是所有村居 / 工厂 / 园区……
对的你没听错, 你我他所在的常规封控 / 管控 / 防范小区和自然村就是所谓 “社会面” 的主力军~(除非你所在小区是个别重灾区, 那另当别论~)
-—————– 当然我也有很多疑惑搞不清的, 比如:
1. 假如一栋楼出现阳性, 阳和同住的密接(现阶段也不存在所谓流调了, 基本就是同住的家人吧)分别拉走了~ 这栋楼接下来进入严格的足不出户的封控,
那么接下来这栋楼居家的所有邻居中, 如果又有羊的话,是属于社会面还是隔离管控中发现?
也就是说出阳的楼栋在解除封控之前到底仍属于社会面还是隔离管控区域? 这点我吃不准, 想请专业人士解答~
另外前文说的被接走的密接如果过几天转阳的话, 是否影响这栋楼乃至整个小区的降级和解封日期?
也就是说之前宣布的 “三级分区” 界定标准, 是否考虑被拉走的密接后续转阳的情况?
2. 像我们小区有前期康复出舱已经回小区的,现在又转阳了~ 大家都十分关心这个到底怎么算?
最新官方确认的消息说这种情况不影响小区的 “三级区域” 划分和相关节点日期~
这个我倒是觉得挺意外的? 感觉挺人性化,但是又感觉缺乏科学依据?
印象中我记得疫情初期的时候,舆论都是说复阳是有传染性的;但是好像从去年还是什么时候开始给人感觉是有学术争议啦!再往后呢,好像官方已经支持 “不具备传染性” 的说法了~ 具体谁来科普一下?
另外, 复阳的人员是要重新被拉走吗?还是怎么处理? 复阳的楼栋是重新计算 14 天的封控还是怎么处理?
如果重新被拉走, 那之前的防疫流程又要重新走一遍了, 那他所在楼栋又要进入隔离封控状态了, 那怎么可能不影响小区的封控等级呢? 有点很难自圆其说啊?
3. 接着上面的话题:复阳到底怎么定义? 复阳和再次感染是一个概念吗?
3.1 是狭义的指同一波疫情中阳过的人因为体内毒素 (请原谅我这外行的表述) 未排尽短期内又阳?
这里可能要分两种情况:
3.1.1 仅指核酸复阳而实际并未感染的特殊情况?(也就是说因体内残留的已死亡病毒的 “残余尸体” 而导致核酸阳性但实际并未感染~)
3.1.2 出院 / 出舱后体内残余病毒 “死灰复燃” 导致确实又感染了?
3.2 还是泛指所有阳过又阳的?
除了上文 3.1 说到的情况, 还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3.2.1 同一波疫情中, 出院 / 出舱以后又被外界感染的(同一代病毒~)
3.2.2 上一波疫情或者更早以前阳过的人, 这次又被感染了(不同毒株 跨代病毒~)
综上所述,
所谓复阳,到底指自身 “主动” 又阳(复发?), 还是又 “被动” 的被外界感染(这也算复发吗)?
如果是后者, 那为什么就笃定大概率不具备传染性呢? 所以还是得求专业人士帮忙科普;
所谓 “复阳” 和“反复感染”是同一个概念吗?
4. 现阶段, 轻症据说只要在方舱两次阴性就可以出仓~
那么出仓以后原则上是否可以直接回社区? 还是要仍要像以往那样,经过严格的定点转运隔离观察流程才能回家?
如果可以直接回家,那么回家之后的七天或者十四天属于什么状态? 也就是说怎样管控? 是和他所在楼栋的相应状态同步还是特殊管理?
如果可以直接回家,那这是现阶段 (疫情风暴) 的特殊做法还是以后的就是这样改了? 也就是说,《第九版…》是全国都已经在执行了? 还是就魔都在用其他地方还是沿用老规矩?
-—————– 因为我之前大概算过…… 如果所谓隔离管控区仅仅指传统概念的隔离酒店的话, 那么按最多日均 25000 + 的阳性那几天算,
那几天每晚得有近百万级别的密接人员在全市各隔离酒店中过夜~ 但想想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在问:出阳的楼栋是不是也算上海发布里所谓的 “隔离管控”…? 我认为大概率是算的! 尤其是个别重灾区, 整个小区就地隔离?~
所以我认为上海发布说的隔离管控中发现,指的是隔离酒店、严重的就地隔离的整个小区自然村、一般的出阳楼栋、征用的一些大型场馆和楼宇、还有很多集装箱改造的隔离点等等~
简单总结来说,
个人认为所谓隔离管控人群就是指原则上绝对意义上的足不出户的、已经被切断社会传染条件也就是理论上已经不具备社会传染性的人群~ 更直观的表现就比如出阳的楼栋, 他们做核酸是安排在整个小区最后单独做的(早期甚至门口都装门禁的除了开门传递物品, 核酸都是上门单采的;后期资源不足了, 貌似已经改为安排到该栋楼下最后单采);至于其他几种隔离场所, 特征更明显就更不用说了~
相对的, 其余更广阔的区域就是所谓的社会面风险人群~
死亡率上来了,那些先前鼓吹共存的人一个个的都拉出去埋了吧
共存这种东西,其实对于一些有条件的人来说是可以允许的,但是对于弱势群体,底层来说是一种完全无法承担的痛
首先要解决就是效率的问题,还有就是老百姓看待这个问题的态度,真的不是什么大号流感,而且中国人的生死观来看,如果死亡率上来,我认为很多人是接受不了的,当然爱丁堡人除外
最近的护指表面,情况十分严峻,每天发几篇新闻评论,其实都是在定基调,但是没有几个真正发该怎么办的,都是在分析,要是分析知乎这儿一抓一大把
内部某些人根本没有危机意识,才是大问题,而且上海的本土基层单位都是一些精致利己主义者,倒买倒卖现象屡见不鲜,出现这种现象每天只知道辟谣,至于封锁,我提议将上海封锁到六月,这帮人活该自找的,至于在沪外地人,有条件的接回去,没有条件的有原籍确认以后,定向援助
打开百度本来想搜资料,结果看到热搜 3,张文宏表示上海抗疫成果初显
点进去一看,什么叫 “基本再生数” 已显著降低?每天都有新名词啊
再看评论区
。。。。。。
七天小黑屋放出来了,别的地方写了个完整版
来吧,看个乐子吧。
矢口乎删了我几次了,真 1449+1 庇护者。
背景,此君自称 “上医博士”,相关截图不贴了。
本来我以为我这边挺离谱的了,万万万万万没想到居然还有更离谱的。
上海官员赶紧换一批,说不定还能好点。(
目前供应链还是大问题,我们这边是没有京东,叮咚的。
然后现在上海这边还让能返乡的都返乡,我们这边一天上百个阳性,你细品。
目前还没有任何盖章文件说什么时候解封,甚至小区出现阳性应该怎么处理也是没有的。
说完了坏的说好的,
我个人预计累计 0.3-0.5% 左右上海人口确诊以后可能才能解封掉。
想吃肯基基。
现在只是重新定义无症状感染,重新定义基础病死亡…… 就怕有一天会重新定义老年人……
上海常住人口 2500 万,单日病死 51 人,即人口的百万分之 2。
与之相近的灾区包括:
去年台湾也曾经因为阿尔法流行,达到单日 1.5 的峰值,并且推行了三级警戒对策,即:
民众外出全程戴口罩;禁止室内 5 人以上、室外 10 人以上聚会。全台休闲娱乐场所关闭、宗教祭祀场所全面停止进香团与绕境活动,寺庙、教堂活动落实社交距离实联制、校园停止开放、社团禁办交接活动等。
我们当时的报道是这样的:
《Yahoo 奇摩》18 日起针对 “全台三级警戒满一个月,你的生活变了吗?” 进行网络民调。有 60.6% 的网友认为变得更差、27.0% 认为没什么改变、9.1% 则认为变得更好、3.3% 则表示不知道 / 没意见。
该民调也问到 “你的工作跟收入是否受到影响?”32.1% 的人认为影响很大,21.5% 认为有点影响、23.9% 则认为不太影响、20.1% 认为没有影响、2.4% 表示不知道 / 没意见。
另外,该民调也针对 “一个月以来,政府陆续推出各种防疫纾困等相关措施,你的满意度如何?”53.8% 的网友表示非常不满意、20.9% 表示不太满意、17.4% 还算满意、2.6% 非常满意,5.3% 不知道 / 没意见。
台湾疫情照出了民进党当局政治祸心的丑恶嘴脸,照出了民进党当局应对疫情防控的无能。从各项民调不难看出,疫情沉痛打击台湾经济发展和民生,导致岛内百姓生活举步维艰,也影响到台湾社会的稳定。
病毒并不可怕,关键在做好防控。而当前最可怕的是民进党当局在疫情面前还在大搞政治,让病毒肆无忌惮地毒害百姓。台湾已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希望民进党当局能幡然悔悟,“执政” 不能只靠网军、甩锅、道歉等法宝,早日把台湾民众的民生福祉放在第一位,尽快让台湾民众生活恢复正常。
当然,拿上海和台湾直接对比,也不一定合适。因为如果上海的数字继续上升,那就不在台湾一个级别上了,直接看越南泰国吧。
(完)
时间 4 月 25 日,坐标浦西老小区。
今天可能要核酸,瑟瑟发抖,就怕聚集传染。
楼里的大聪明又开始怼天怼地了… 所有人无一幸免,包括但不限于:邻居,志愿者,居委,物业,医务人员。其实看在这位爷叔大姨夫到访的份上忍受一下也无不可,奈何爹味过浓,一口一个 “我有权力监督纠正你们”“我关在家里才是英雄” 就略恶心。
物业和居委好说,在其位谋其政;志愿者们可都是为爱发电。您老人家葛优躺指点江山的时候,志愿者们正在大雨里给居民们送快递分菜。至于 “关在家里就是英雄”,算了吧,或者全楼的英雄福气都送你如何?我们只盼望解封。至于你那个 “权力”,如果这么厉害,能不能给我们搞点好吃的?
今日抢菜一无所获,明日再战。
早上从家出来,买了根儿街头油条,见城管车在旁边,我骂了声:“狗腿子,给人家条活路吧!”
走到地铁门口,被几个卖东西的堵了,气得我又骂:“城管哪去了?花着我们纳税人的钱,连几个非法占道的都不管?”
中午肚子疼,去了医院,医生说是因为早上吃了腐败食品,我绝望了:“这个国家,还有什么是能吃的?”
从医院出来,看到马路上的摄像头,我呸了一口,“我们老百姓,还有隐私吗?”
拐弯以后,被人撞了一跤,然后我发现手机不见了,报案到派出所,警察说那里是监控死角,我怒骂:“多装一个摄像头会死啊?”
出来的时候,看到几个警察押着一个人进来,说是打了一个大夫,我说:“我知道,肯定是不给红包就没好好给你看病,医生没有一个好东西!”
到家以后,发现下午被撞的地方红肿了,疼得厉害。又去医院,给我包扎的大夫被人打伤了,我义愤填膺,发了一条微博:“对医生的伤害,要坚持零容忍!”
发完刷首页,发现城市又有疫情了,封了一个小区,我评论道:“奥密克戎症状已经很轻了,年轻人根本无需不用治疗,人家外国早放开了。只有奴性的我们,被猪一样关着,毫无自由。”
回到家,接到疾控电话,说撞我的人是无症状感染者,让我去做核酸,气得我破口大骂:“你们怎么会放任一个阳性在街上乱跑?你们这是对我们老百姓的生命不负责任!”
骂完就开始咳嗽,我知道自己肯定被传染了,赶紧给医院的朋友打电话:“无论如何,给我留一张 ICU。”
今天都去关注股市了,没人关注上海疫情!
把日期和数字改一改,明天又是一条热榜!
预测一波随着死亡数的不断上升,从破百到破千,与病毒共存的声音会越来越小。最后喊清零喊的最响的和当初喊共存的会是同一群人。
不过也不排除一种魔幻的可能,就是死亡人数越高与病毒共存的声音反而越大,毕竟人类嘛,一切皆有可能。
希望早日改变早日实现安稳局面
一个小病毒把中国搞成病态人人都恐慌,连信心都丧失掉了何其荒谬,以前大谈自信现在和那些外国比比
股市再次崩盘是反应经济和信用都是崩塌效应,这不是喊口号喊正确,大家都在用脚投票。所有人都抢菜抢物资没有信任感,这和银行挤兑有点像了,稳定大局改变策略刻不容缓
根据奥密克戎特点中国有条件放慢传播速度,有条件精准科学严控减缓传播是合理的,绝不赞成完全躺平,但现在精准科学难以看到,完全放开和永远清零都是有问题。过度情况下试想目前上海敢公布封控期间总死亡率吗,次生灾难一样严重。医院没法救助那些急需的患者,多数企业和百姓越来越穷,民众挨饿地方财政也在流血,结果那些高龄老年人还是得了新冠死亡,为了追求那零点几的变化值得吗。
新中国多次封城,各地多次乱象丛生这是现实问题都是被记载的,爱国的群众绝不希望乱,而有条件的都在逃离移民,这是需要及时扭转的大局面
目前很多中小城市包括吉林长春封那么久社会面清零了还不放松,这令人感到焦虑,长春传播已经足够多了实现群免也就是几步距离,一劳永逸不香吗。
梁万年以香港的数据举例,Omicron 病死率是 0.75% 左右,是流感的 7 至 8 倍。
陈时中称台湾疫情走向应该会与新西兰雷同。 新西兰致死率约 0.05%。
除了呼吁停止 “封城”,也认为对抗病毒要 “因地制宜”,但有观察人士表示,中国基层官员的素质导致有关建议难以落实。
能做到说的那样的话需要一个很高素质的基层干部的队伍,甚至包括一个链条,从基层到县一级到市一级到省一级。整个链条上任何一个官员都是高度负责的,并且具有牺牲精神的,然后是高素质,并且是团结协作的
封城乱象损害中国国际形象和经济
据中国财新周刊统计,目前全国有 20 多个城市处于封控状态。纽约时报分析说,上海对抗奥密克戎疫情的教训使全国各地的官员引以为鉴。 人口约 240 万的安徽芜湖市只因为市内出现了一起新冠病例,当局就展开封控,要求居民足不出户。
这样下去要更乱,只有改变策略让先行的地方大胆改革措施,更科学更有希望的不停进步。
复制一段张文宏医生的采访:
查房、会诊、专家研讨…… 上海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医生忙得像个陀螺。一早,在华山医院感染科病房,这位 “大白” 正在一间间查房,和主治医生讨论感染过新冠病毒的重症患者的诊疗方案。
“老先生,醒一醒哦!” 病床前,他俯下身,握住老人的手,扭头问护士,“意识清醒吗?”
这位病人 80 多岁,基础病严重,还得过脑出血,之前在华山医院北院治疗,核酸转阴后转院过来。正戴着面罩做氧疗的老人,听到呼唤,睁了睁眼,还拱了拱手……
紧接着,张文宏和 100 余位专家视频连线,会诊各定点医院的重症患者。他在线听到了好消息,“有一例危重型患者,两次核酸阴性;还有 3 例基础病重症患者由原先的基础病重症转为轻症”…… 连线结束,他快速接受了大江东工作室的专访,后面,他还有一场专家讨论会要参加。
大江东:4 月以来,上海实施了严格的全域静态措施,坚决贯彻 “动态清零” 总方针,这段时间的成效如何?
张文宏:上海从 4 月初以来每日最高 2.7 万例感染,到目前逐渐降至每日 2 万例左右,病毒传播的基本再生数,也从 R0=9.5 左右,降低至现今的有效再生数 Rt=1.0 左右。特别是疫情最为严重的浦东,则率先将有效再生数 Rt 降至 1 以下。
虽然疫情仍存在较高反弹风险,但好消息是管控区外的社会面病例数呈逐步下降趋势,部分行政区已实现社会面筛查全阴性。
后续的社会面清零工作仍然非常艰巨,需要予以充分重视。特别是因为病例数量的增加,脆弱人群的救治挑战开始呈现。
大江东:在上海这一波疫情的前期,基本没有新冠死亡病例,但最近几天,重症和死亡病例明显增加,这是否是您所指的脆弱人群的救治挑战?能说说是哪些挑战吗?
张文宏:是的。4 月 23 日,上海新增本土死亡 39 例,平均年龄 78.7 岁,最大年龄是 98 岁,且都患有严重的多脏器慢性疾病。我们在临床救治时面临的重症病例患者,几乎都合并有严重的多脏器基础疾病,且病情危重,包括晚期恶性肿瘤,严重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等),神经系统疾病(脑出血、脑梗等),肝硬化终末期,糖尿病、尿毒症等。死亡的直接原因,大多是基础性疾病导致。
这些患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同时感染了新冠,虽然新冠引发的肺炎不一定严重,但基础疾病的救治,仍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大江东:最近吉林和上海公布的新冠死亡病例大多系由基础病致死,这与两年前武汉公布的死亡病例通常伴有 “严重呼吸困难” 不同,这是否说明新冠死亡的标准有所调整?
张文宏:新冠流行之前,这些有着多脏器严重合并症需要长期治疗的病人,一般来说是在原来治疗机构或是护理机构治疗的。在新冠疫情爆发期间,这些病人会集中收治在新冠定点医院。他们患有较为严重的多脏器功能不全,当合并新冠感染时,部分患者即便新冠本身肺炎症状不重,我们计算新冠肺炎死亡病例时,仍将这部分因基础疾病死亡的病例计算在内。
大江东:从救治角度看,上海这波疫情,和之前的武汉情形有哪些异同?上海在救治重症方面有哪些办法?
张文宏:奥密克戎新冠变异株流行以来,我们发现与早期武汉疫情期间有重大差异,当时新冠肺炎病死率最高的时候达 5% 以上。今天,即便把基础疾病死亡的病例计算在内,上海总病死率维持在 0.0178%(87/48.8 万),而其中新冠重症肺炎死亡占比很低。目前对病死率造成最大影响的,是高龄患者与基础疾病患者的病故,这是上海当前救治面临的最大挑战。
奥密克戎新冠变异株流行期,新冠阳性的基础疾病或其他急性疾病患者救治,会造成医疗资源上的压力。很显然,阳性病人必须到新冠定点医院进行收治,这对定点医院提出很高的要求——不仅要治疗新冠症状,还要对各基础病专科给予同质化救治。
基于此,针对老年患者基础疾病多且重的特点,多学科重症患者的救治要求很高。上海汇集了全市临床诊疗经验丰富的 360 余名重症医学专家,加上外省市支援的专家,共同组建了 9 支重症救治团队,进驻 8 家市级定点医院,对新冠重型、危重型和新冠阳性合并基础疾病重症患者,实行集中管理和综合治疗。为了提升新冠定点医院的专科救治能力,市级定点医院母体医院还组建了医院多学科专科治疗组,成立了 15 个专科 53 位临床经验丰富的市级专家团队,利用紧急开发的会诊平台系统,对市级定点医院重症患者实施多学科联合查房会诊,一人一策开展治疗,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尽最大努力挽救重症患者的生命。
我们注意到,目前在区级定点医院更需要强有力的医疗支持。救治资源需要逐渐向基层下沉,提高基层对新冠患者的救治力量,实现医疗资源全覆盖。瑞金医院宁光院士率领团队与黄浦区的各层级医院对接,中山医院的重症医学团队深入社区一线救治,都是充分提升基层医疗救治能力,实施医疗资源全覆盖,提升对老年脆弱人群救治效果的全新探索。总之,未来对抗奥密克戎流行是一个长期而持久的人民战争。我们的目标始终是让老年人和脆弱人群摆脱疫情带来的重大风险。
大江东:着眼长远,您对新冠重症的救治有哪些建议?
张文宏:未来,我们要建立更为科学的救治体系,努力将奥密克戎的危害降到最低。
下一阶段,应对传播率极高的奥密克戎病毒,一方面要让新冠定点医院成为不仅仅是救治新冠肺炎的医院,更是救治新冠阳性但基础疾病更重的患者的综合性医院,大力推动各专科力量的投入,给核酸阳性脆弱人群提供与疫情前同质化的专科治疗。
另一方面,要大幅度提升前阶段因为担心疫苗副作用而没有接种的这部分人群的疫苗接种。已经有很多证据证实,这部分人群接种疫苗的不良反应率不高,但是不接种带来的重症和死亡风险极高。
在上海,出现重症肺炎症状的新冠患者,绝大多数是没有接种疫苗的老年人或者基础疾病患者。因此,应该进一步推动疫苗接种,对疫苗接种有困难的老年人与长期基础病患者,可以积极地送疫苗上门,一定要保护好这部分脆弱人群,免于新冠流行带来的风险。
只有把他们保护好了,我们才有勇气说:我们有条件摆脱疫情对我们的影响了。
下一步应该是科学理性面对疫情了吧?
我现在就想问问
到底是谁不想让疫情停止
一天赚 30 万
根据数据来看,单日死亡还会上升。破百也不用惊奇。当然能下降最好。
说到基础病,总有人认为有基础病的是百分之几,然而,在老年人中,没有基础病的,才是百分之几。。。
真希望 5.1(或 6.1)能够看不到这个问题。
4.25
邻居投喂的羊角瓜。
最近又回到了一天二测抗原 + 一天核酸。
现在就是下楼核酸的话,排队间隙只能看个人的自觉程度了,现在防交叉感染的措施就是做核酸前 2 米间距 + 每测一次用免洗清洁酒精凝胶消毒手套。
抗原的话之前粗放管理不用回收了几天,
现在又让回收了。
(我这边是管控,不知道其他小区是具体哪样)
我不太喜欢排队,一般这边测一个小时左右。
(所以我都拖到第一次通知核酸大概 45 分钟左右,
这个点差不多都做完了,直接下楼就行)
我最近下楼除了戴普通的医用外科口罩,
还会戴个眼镜,
穿到外边的衣服就算没碰到什么也会单独挂起来。
回来就洗脸,
冲个脚(因为一般下楼就穿个拖鞋)。
我室内外拖鞋是分开的,
这段时间除了晒衣服
基本上不出门、也不团购。
现在物业发抗原都戴橡胶手套了,
感觉越来越严格了。
生理期来了。
(还好护理用品囤了一部分,暂时不用发愁)
之前 3 月网购的一部分洗护用品都卡快递了,
猫粮猫砂也缺。
(还好我买的松木猫砂,不像豆腐猫砂一样结板)
猫凑合着用旧的,
收拾了不穿的旧衣服放角落
(以免它嫌脏之后乱尿尿…… 还好没有)
(至少目前没发现……)
现在就是炒熟的猪肉它能吃,顺带喂它点火腿肠。
(它最近老偷我盆里择好的青菜吃)
之前还剩一点猫粮的时候,
喂它点鸡胸肉和蛋黄。
最近是真吃完了啊,
弹尽粮绝。
光给它吃肉的话,
吃的不多。
(15g+15g+15g…,一天大概消耗 50-60g)
(唯一一个就是饿得快,喜欢吃新鲜的)
(不能太烫、不能太咸、不能太油)
我炒菜、煮汤,都放的少盐,
挑里边的肉末、肉丁给它吃。
(稍微咸的,嘬掉表面的调味给它吃,
大块的还要给它掰开,不然不乐意吃)
【火腿肠】一定要放冰箱之类它拿不到的地方,
之前猫粮还有的时候它就偷偷半夜啃,
一次吃好几根。
(封之前我已经很久没买过火腿肠、卤蛋之类的了,它小时候就喜欢偷吃这类零食、翻垃圾桶。花了很长时间改过来,吃饱的情况下几乎不会……)
饿坏的时候它连泡面面饼都啃,
20 年春节回家的时候,我也是给他准备了四五斤猫粮(怕不够我还拆了新的一袋),我想着 14 天怎么也够了。
结果推迟 22 天才回来,封闭的阳台一片狼藉。
它啃了两包老坛酸菜的面饼,可惨了。
(我回来就给它开罐头了)
害,那会儿外卖还能正常买呢……
物价也没像现在这么昂贵。
感觉猫和我都处在【应激】的状态,
不知道【饥饿】会持续多久……
我现在就是【节电】状态,
少吃、少动、多睡觉、……
减少消耗。
争取把上次囤的枣糕吃完,
【非必要不炒菜】
【尽量一顿吃完】
每天扒拉冰箱还有啥没吃的,
蔬菜按储存时间难度排序吃。
(左边的莴苣是第四轮发的,下半截吃掉了)
叶子有点老。
(右边的莴苣是第五轮发的,已经长小的芽叶了)
(上次花瓶口还放不进去,放了挺久底部脱水了)
(叶子嫩、多,蔫的泡水里就新鲜了,吃了两顿)
之前一直拿深口瓶水培不好换水,容易变质。
(放桌上刚长出来叶子就被猫祸害了还没有阳光)
感觉用鸡蛋盒比较方便,就是不知道能长多大。
(看其他帖子晒的就试试)
蒜是之前买的,发芽了在冰箱里放了好久。
(估计失活了,苗都黄了)
玻璃花瓶都是之前装干花用的,放着还掉屑。
(除了装饰,没啥实用价值)
现在用来装菜,也是物得其所了。
…………………………………………………………
还要封多久呢?
未知数。
(每天的确诊病例和基金一样,不容乐观)
舆论一边儿倒的时候提供一则消息,出处已在图中。
该言论与本人无关,真假自辨:
因为这波疫情,打乱了我好多的计划。
因为这波疫情,我在隔离期间瘦了 15 斤。
因为这波疫情,我感觉钱包变小了好多,明明我都不出门。
因为这波疫情,使我自己认识到原来我很穷。
希望再针对买药这个循环,特别是某些特定病症需要定期服用或者注射的药品,必须要把供应链打通。
所以无论怎么说,至少就医吃药这块,尽快恢复常态才行。
沉重的数据。
一周前的重症患者,他们是否安好?
经过计算,重症死亡率 38.66%
不是太理解,每天通报的时候,都要带上这些。。。。
患者基础疾病严重,累及多个脏器,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高血压 3 级 (极高危)、脑梗后遗症、糖尿病。。。
患者入院后,因原发疾病加重,经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的直接原因均为基础疾病。
似乎潜意识的认为,这些大爷,大妈重病缠身。。。所以。。。该死?
还要特别说明死亡直接原因是基础疾病?
似乎,凶手在致人死亡时,死亡的直接原因一般可能是窒息死亡,失血过多死亡。。。所以和凶手无关?
-—————-
4 月 15 日,累计确诊 18874 例,治愈出院 3569 例,在院治疗 15305 例(其中重症 13 例)。
4 月 16 日,累计确诊 22112 例,治愈出院 3942 例,在院治疗 18170 例(其中重症 16 例)。
4 月 17 日,累计确诊 24529 例,治愈出院 4675 例,在院治疗 19851 例(其中重症 16 例),累计死亡 3 例。
4 月 18 日,累计确诊 27613 例,治愈出院 5886 例,在院治疗 21717 例(其中重症 21 例),累计死亡 10 例。
4 月 19 日,累计确诊 30107 例,治愈出院 7568 例,在院治疗 22522 例(其中重症 52 例),累计死亡 17 例。
4 月 20 日,累计确诊 32741 例,治愈出院 8743 例,在院治疗 23973 例(其中重型 139 例,危重型 20 例),累计死亡 25 例。
4 月 21 日,累计确诊 34672 例,治愈出院 10475 例,在院治疗 24161 例(其中重型 160 例,危重型 24 例),累计死亡 36 例。
4 月 22 日,累计确诊 37408 例,治愈出院 12350 例,在院治疗 25010 例(其中重型 157 例,危重型 18 例)。累计死亡 48 例。
4 月 23 日,累计确诊 38809 例,治愈出院 14592 例,在院治疗 24130 例(其中重型 160 例,危重型 19 例),累计死亡 87 例。
4 月 24 日,累计确诊 41281 例,治愈出院 17041 例,在院治疗 24102 例(其中重型 196 例,危重型 23 例),累计死亡 138 例。
管控区外 69+148,共计 217
有收窄趋势,
但是还看不到头。
上海加油!
重度营养不良,爱丁堡还有人性吗
什么时候上海发布能正视每一条因这场疫情逝去的生命,而不是暗搓搓地夹带私货。连标题里新增死亡也不写,文中只写最大年龄不写最小年龄。整段话就差点 把 “他们老了 得了很严重的基础疾病本来就该死,只是死前碰巧得了新冠” 写出来了。每天都是死亡的直接原因均为基础疾病,新冠不致死,这可是比西方更可怕的共存言论和漠视生命。既然选择清零封城要保护每一个人的生命,那也请尊重因这场疫情逝去的每一条生命,而不是成为文宣的工具。
我知道北京不会和上海一样拉胯
但是今天跑了三家超市,愣是没买到鸡蛋
其中最大的那个超市,居然大部分食物都被搬空了
猪肉连一块都没剩下,只有猪肝和猪肚了
青菜区就剩下香菜和小葱,连生姜和大葱都没了
豆腐只有冻豆腐了……
我老公在上海支援,到现在三餐还是有一顿没一顿的,如果有肉还会是臭的,每天能吃到泡面都已经很不错了
最主要的是,一开始这样就算了,但是这样的情况已经持续一个月了
我是真的心疼
希望你不得,但是得了也不用怕。
拐点到了,死过的人们可以死了
向逝者致哀!
人在魔都, 一直以来, 属于中间派, 支持目前的清零, 以后可能会放开, 但绝对不是现在.
上个月有人带节奏大号流感就和同事起过争论
出墙可以看到,_奥秘_克戎的致死率不比德尔塔低.
不要看平均年龄, 基础疾病, 更加不要看次生伤害, 有个词叫超额死亡.
次生灾害还有小作文,直接灾害就剩下一个数字了。
他们是一条条活生生的生命, 他们是谁的父母, 谁的爷爷奶奶, 外公外婆?
他们是我们的未来, 终有一天, 我们也会老去, 那时候, 也许有人会自己放弃, 但是我想大部人不希望被放弃.
向逝者致哀!
现在介绍死亡结果时 一直强调 80 岁以上多少 基础病多少 器官衰竭 给人一种感觉就是 他们不得新冠 也是要走的。。。这样的目的。。。
大户人家囤的物资,可以吃到过年了
死亡 51 例,重症至少 500+(重症死亡率按 10% 估算)
ICU 病房,我国是每十万人 3.8,2400 万人则估计有 3.8*240=912,即使最富裕,按 2000 的 icu 病房来算;
光新冠就需要占用 25% 以上的 icu 病房,其他更多危重病数量可是多得多啊?
毫无疑问,医疗系统已经面临事实击穿的风险…..
世界一轮又一轮演示出医疗系统击穿的后果,呼吸道疾病得不到医疗资源死亡率会提升!
未来一段时间估计会更令人揪心,死亡病例会继续提升,日增百例也会很有段时间,这都算非常低估了……
别以为见不到就当没有,这时候哪怕是感冒或者需要为父母购买慢性处方药,就能亲身体会找不到医院接纳的现实………
明天(4 月 26 日),我们将对所有的封控、管控和防范区域内人员进行全员的核酸筛查。从天气预报来看,这两天可能迎来降雨,给我们的采样工作带来不便。为了让筛查工作有序、安全、快速地开展,我们将进一步做好现场组织和环境消杀工作,
对于抗原检测阳性待复核者、混管阳性待复核者及其同住者等人群,安排上门采样。对于可以下楼采样的人群,我们将分楼栋、分楼层、分时段的组织大家下楼,减少人员聚集;
在采样现场,医务人员、志愿者和居民,都要严格佩戴好口罩、严格遵守 2 米线,切实减少交叉感染风险。感谢广大市民朋友的积极配合!
————————————
这段现场的陈述,中间这段标粗的字,存在非常多的实操方面的问题。为什么现场没有记者追问呢?
明天各路居委的书记大神们又将如何执行这段话呢?不敢想象。。。
————————————-
抗原检测是依靠自检的人的自觉性的,如果想蒙混过关,非常容易。网上太多的说明已经教过了,把试剂直接滴入检测板,就可以得到一个阴性结果。
当然,这部分暂时也没什么更好的解决方案。暂且不讨论。
核酸做到今天,还有混管,还有混管阳。。。当然这只是一个吐槽点。考虑到这一点没有问题,确实存在这样的情况。
这是最大的疑问点!
什么叫同住者?
定义模糊!
同一间房间,还是同一户,还是同一层,还是同一个楼道?
之前一直按照阳一个,封一栋楼的方法进行管控。
那么到了明天,阳性楼栋的阴性居民要不要下楼检测?
如果阳性楼栋的阴性居民需要下楼检测,
如何消杀保证他们在下楼过程中的安全,不被交叉感染上?
又如何消除他们对于【因核酸感染病毒】的恐慌?
何时上门检样?也是明天么?
如何做到分楼层?
一层做完再叫下一层么?
那么是不是每一层一根混管?
另外分层是为了避免交叉感染,
那么,每层做完之后
是否对居民的动线环境进行消杀后,再叫下一层?
最后,如果真的上面两条能做到,达成了真正的【分楼层】
时间上是否来得及,一天完成全市的核酸检样?
时段~ 这是我协助做了十多次核酸,遇到的最大的问题~
你叫我下楼做核酸的时候,
我在考试,或者开一个很重要的电话会,怎么办???
在没有提前通知的情况下,我要为了你这临时通知的核酸,放弃 20 分钟考试 / 开会的时间么?
(出门带好防护装备,回家要换衣服洗澡,绝对超过 20 分钟)
分时段,能否做到 1)提前通知? 2)给居民选项可选(比如最后做或者提前做)?
瘫痪老人抬下楼做核酸的新闻,简直。。。
如不下楼做,是否安排上门核酸?
这几天我们小区新增阳性的高发人群,除了老人就是小朋友。
原因很简单:
大人是可以自觉做到少触摸,回家后立刻换洗衣服洗澡的。
但小朋友做不到。
小朋友是下楼做核酸感染的高危人群。专家们有没有切实考虑过这一点?
发言中只提到了【抗原检测阳性待复核者、混管阳性待复核者】
显然,这是已经默认了所有阳性都已经被转运了。
但实际上,还有为数不少的阳性户没有被转运。
他们多的是年老体弱的老年人。
他们不是不愿意转运,只是因为疾控没有足够的医院床位来安置他们(65 岁以上基础病阳性可以要求转运至医院,而非方舱)
他们不得不待在家中。
现在他们在家中已经转阴了,自然不算【抗原检测阳性待复核者】
他们最后一管核酸一定是单人单管的,自然也不算【混管阳性待复核者】
如何定义他们??
————————————
只问到这里,这些问题在明天核酸之前,应该是不会有答案的。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没有答案的问题,是不会影响明天的核酸检测大局。
无论它们的存在是否有可能增加新的感染者。
无论它们的存在是会令期望中的解封推迟或缩短。
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明天所有人要做核酸了。
上海好运,大家好运。
预个言,
以现在的感染基数,除非贝勒爷与包身工全部统一用集中营式的管理隔离,
否则,最晚今年年底,事实上的共存会很快到来,等着吧
我也有很多亲朋好友住在上海,封了四十天,已经佛系到马上可以敲木鱼的境界。
我真心希望上海能赶快恢复原状,然而那个公寓管理员倒卖捐赠物资的新闻告诉我,上海能不能好,取决于这种人在上海有多少。
上海能争点气不?上海能强硬一回不?
看着数据,总觉得差不都了。结果是数据不断走高,好不容易无症状降低了,确诊在增加;好不容易确诊稳住了,死亡病例在增加。
看着新闻,总以为这就是上海的底线。结果,底线还有底线。就像股市一样,总以为到底部了,结果 “底部还有底部……”
要说难,哪个城市爆发病毒都难。但难不能当为理由,说来说去,就是当大哥时间长了,养尊处优惯了,真遇到困难了,缺乏章程,缺乏应对。这是导致目前问题多多,乱象百出的根本原因所在。
它们知道怎么遏制兔子发展的方法了
别看疫情了,该关注关注经济了。。。
这样下去下半年下岗员工看不起病,吃不起猪肉蔬菜的该上热搜了。。
请那几位专家出来 “辟谣”,他们不是说几乎 100% 的患者,居家隔离,就会自愈嘛。
上海这样子,就像一个人得了病,大家都劝它赶紧就医吃药,它说它抵抗力好没问题
后来病托大了,去看医生,医生让住院,它还嘴硬说一家老小都指着它挣钱,就是不住
最后不行了,给人送到医院了,开始接受治疗,治疗期间又整各种幺蛾子,天天想赶紧出院去挣钱,说得了这个病又不会死,但住院没法挣钱,又说都是吃药住院不好,要是不吃药住院早都挣了好多钱了
要我说,给你点援助你还反咬一口,白眼狼一个,别把病传给别人行不行?闹成今天这个样子,纯属自作孽,早干嘛去了?
上海自 3 月 1 日到 4 月 24 日,一共发现 516839 名被新冠病毒感染的人,但没有一人直接因为新冠病毒死亡,直接死亡原因均为基础疾病,上海市政府没有丝毫隐瞒。一一小号流感
我在 4 月 6 日的时候,曾经拿上海的数据跟同日东京的数据做比较,当时上海存量感染 10w+,日增超过东京 3 倍的情况下,死亡率确实很怪异,当时归纳了三个可能的原因:
一、中国疫苗立功了;
二、上海的统计口径立功了;
三、上海的规模爆发实际是四月头,转重症和死亡的窗口期还没到。
现在看,应该是第三个原因了,上海这波真是造孽。
最妖的是,上海现在还在玩文字游戏,你被刀捅死了,你的死因是失血性休克、是肝功能衰竭、是腹部合并感染、是脾脏大出血,总之让你觉得你的死因似乎跟你被刀捅了这件事关系不大。
阿尔茨海默和帕金森就算了,电解质紊乱和营养不良我就看不懂了,这遮羞布开始还是个四角裤,现在改丁字裤了,腚眼子都遮不住了
看了这条新闻,稍微有点良心的儿女,都应该支持中国目前的抗疫政策。
谁的父母,没有一点老年病呢?到了年纪,有老年病多正常啊。
新冠即使死亡率低,诱发老年病加重,也可能带走我们心爱的人的生命。
生老病死,我不会忧伤,我坦然接受人不能长命百岁的事实。但是,因为我们的过失,导致自己爱的父母去世,我是不能接受的。
心疼那些因为新冠,失去父母的儿女。
当然,无父无母丧良心,等着接收父母遗产的,当我没说。
—————————
再说个自私为己的,咱都是平凡人,一旦出现医疗挤兑,我这种平凡人是保证不了,一定拿到床位的……
看问题要看本质,不要拘泥于表象.
今天死了 51 例,创新高,怎么看?上海防疫就是一个文化变革,要看明白,就要看本质:首先要有预判,参照香港案例,今后几天还是会死人,而且数值不会低,这就要看背后的原因:香港防疫数量激增后,医疗体系被击穿,严重时死者连太平间放不下。而类似香港的高峰,上海现在看是永远不会出现了,在中央的大力干预下,上海不可能再出现香港那个数量级,日增过 3 万都不大可能,2 万左右可能徘徊一段时间,但趋势是已经进入下降通道了,这是大势,让西方颜色阴谋家们失望了,让台独们失望了,让指望靠着疫情长期混乱发国难财的垃圾们失望了,让一切别有用心者都失望了,进入下降阶段,预示着这次变革成功只是时间问题,大家最重要的就是定心,不必再焦虑了,用这个心态看现在政府所采取的一切新措施,核心就是为了加速这个变革成功,让大家早日过上正常生活,与大众利益是一致的。现在,与上海防疫这次变革有着根本利益冲突的,无非就是两类:非我族类,非我善类!
#上海疫情#
上海疫情一步步发展至今,到底是偶然还是必然,其实已经一目了然。
去年下半年开始,上海卫健委就流露出轻敌之意。 麻木自信 “精准防疫”、吹嘘防疫 “快、准、全、暖、早”(现在再回头看,简直是字字笑话,反复打脸)
去年年底,疫情其实在上海已经小范围预演了一次,但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当时的邬惊雷主任就很喜欢 “辟谣” 了,一贯的工作作风。
(上海卫健委邬惊雷主任辟谣:“医药代表请上海三甲医院医生去苏州吃大闸蟹”。)
……………………………………………………
今年疫情初期,上海有关部门仍在一贯轻敌,“上海不能封”、“形成拐点的条件已经具备”、“指数级上升趋势被打断”等等。还有邬惊雷式 “辟谣” 确认。 麻痹大意、添油战术让上海疫情一步步恶化。
甚至上海一些医疗行业人员,试图躺平,网上到处传播这样的思想和国家 “动态清零” 政策唱反调。 而且健康云数据还造假,让阳性到处外溢,给其他城市带来防疫压力。
目前,结合上海疫情的数据和防疫的难度看,外国躺平,很可能是无奈之举。 本来中国防疫一直是优等生,优势在我,让欧美等发达国家先去探索,我们可以在他们躺平半年后,参考他们的数据和经验,再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是否逐步放开,这样风险很小。
但如果现在,我们和欧美等发达国家一起躺平,因为我们是发展中国家,又是人口大国,我们的人均医疗资源和医疗水平远不及他们。那就注定了,只能由我们在前面挣扎、探索,反过来欧美等发达国家参照我们的经验。
按上海一些人的躺平想法,中国很可能会失去一次让外国依附于中国生产力和影响力的大好机会。
…………………………………………
目前,上海的疫情没有看到好转迹象,但上海一些人又试图泄洪,鼓励外地人大规模返乡。
我觉得,这个办法也有风险,很可能陷入另一个添油战术里,把全国都拉下水。与其花大力气,长途跋涉地外迁,不如利用上海的地理优势。沿海郊区,设立集中隔离区域,化零为整。
需要动员一部分当地居民外迁,包括区域内的单位,发放货币补贴,把阳性病人集中区域性隔离,并设立缓冲区。 这样阳性病人,在区域里可以自由活动。 医护人员、物资后勤保障人员等在缓冲区居住、休息,交接工作。
其他上海居民,也可以尽快地复工复产。居民区的核酸检测人员不进入缓冲区,并尽最大限度地减少彼此接触。
这样,如果上海疫情仍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还可以启用崇明岛及舟山群岛。 而全国其他地方,包括上海主要区域,仍然可以继续工作、生活。
坐标上海,被封控的第 42 天
为啥上海要发起社区团购的模式,看了好多回答,依然搞不懂
首先全域静态管理是政府要求的,然后封控后,买不到正常的必需品,政府也是知道的,既然政府要求封控,温饱问题不应该由政府解决么?
要么政府提供一日三餐,要么开放正常物价的渠道,为什么要通过高价团购的模式,来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呢?
1. 我看了很多回答,说是物流阻塞,可是我当天团购,第二天就能送到,阻塞在哪里了?
2. 线上电商这么发达,像京东这类的电商愿意支援上海,政府为什么不能放开这类线上电商的渠道,让群众可以买到物价正常的商品呢?真的非常不理解
3. 团购是导致上海阳性人数居高不下很重要的原因,有团购以来,我们小区的阳性人数一直在新增,已经被封控 42 天了,除了团购,我想不到其他的来源渠道!
形势稳中向好, 好中有稳!
这一周始终维持在 2 万左右的新增, 估计还是之前 A4 纸上雕花的老手艺, 看似下降, 只不过是把前几天的数据匀到后几天, 实际上下降非常有限.
这里大胆预测一下, 这种藕断丝连的状态可能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与之相匹配的封控也会持续. 预估起码会在日增 1 万 5 左右来回横跳一个月, 达成一种动态的 “精准共存”: 只要保证相当一部分人被严格管控即可.
SH 根本不关心泥腿子们吃的上吃不上饭, 如果他们只会在网上发牢骚的话, 只要经济 \ 税收按时上贡, 一切都不是问题. 小市民身体是顺从的, 身上的油水也是很多的.
由此可见未来形式是一片大好: 企业陆续开始复工, 该收的房租和利息也一分不会少, 而将另一部分的人严格管控起来, 不但可以创造大量的额外收入, 还能够保持疫情始终在处于一种精准的平衡里, 源源不断的创造大量价值.
至于死亡率的上升, 这是必然的, 没必要大惊小怪, 也完全不是一件坏事, 正好可以甩掉包袱, 轻装前进, 给经济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不愧是东方的孟买, 世界的爱丁堡.
上海为什么防疫做的不好,因为防疫重点搞错了。新冠防疫的重点不应该是防重症防死亡,而是防外溢防传播。只要上海外溢不止,疫情就无法结束。只有上海外溢控制住了,疫情才可能渐渐结束,其他城市才有精力支援上海。所以上海防疫重点应该是 “应收尽收”。如果无法做到 “应收尽收”,就无法做到动态清零。
上海防疫现在最重要的是大量建造普通方舱,才能对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做到 “应收尽收”,才能实现社会面清零,才能防止疫情外溢和传播。而上海花大量精力建了两个重症方舱,但普通方舱的缺乏导致上海无法做到应收尽收,也就无法控制疫情传播和外溢。
综上,要做到动态清零,最重要的就是消灭外溢和传播,其次才是降低重症率和死亡率。现在上海防疫重点搞错了,导致普通方舱不足,无法应收尽收,无法社会面清零,于是传播外溢不止,这样下去可能导致整个动态清零政策的失败。
首先说一句,上海这次表现真的拉胯,各种笑话频出,看来之前表现好不是老爷们水平高,而是市民素质高。
今天上海的数据终于达到正常死亡值左右了,省得一堆人老说造假,上海有世界最大规模隔离人群,现在已经隔离了近 50 万患者,可以说是迄今为止全世界观察病毒真实危害的最佳样本,到底有多大呢?我们来和全国上下都不当回事的流感比一比 ,按照 50 万人感染流感计算,超额死亡加正常死亡应该在 700 人左右,如果上海这次明显超过 700,那就说明从死亡率角度奥姆克龙威胁远大于流感。想喷我的朋友别着急,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个月后结果就出来了,如果一个月后上海确实出现大量超额死亡,根本不需要喷我,国家肯定会处理责任人,但是如果没有,我乎的键盘大虾们敢面对现实吗?我看够呛啊。
一边骂人家灯塔、HK 防疫不利,一边把这些防疫垃圾地区的数据当成个宝贝,造谣自己国家的数据造假,这是什么神经分裂的逻辑?就不能有点民族自信看看我们自己的数据?
顺便说一句,老是有人幸灾乐祸希望上海死个几千人,我想提醒一句。万一上海死亡真的明显过千,只能说明我国的疫苗会导致严重的 ADE 效应,打了比不打死的还要多,全国人民只能花钱再打一遍辉瑞疫苗了,洋人笑得嘴都合不拢了,有啥值得高兴???
最后做个小小的对比:从我国去年初最后一例新冠死亡病例算起,肺结核同时期在我国直接造成超过 2000 人死亡,死亡人数对比 2000:0,如果和最近吉林上海一样有基础疾病间接致死的也算,那肺结核每年造成的死亡数远远超过十万,死亡人数对比 100000:140。
新冠已经肆虐了两年多,但是就算在人均 985 的我乎,对新冠病毒的认识还是存在很大误区,写了篇短文指出几个最常见的误区:
能说脏话吗?
不能说的话,我就无话可说。
有些人真是造孽啊。
往后一到两周每天都要复习一遍
不想想封了一个月还是每天 2 万多的原因,反而要搞得大多数阴性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过不下去。脑子有病
让暴风雨带走新冠病毒吧!!!
(2022.4.25 16 时躲在屋里瑟瑟发抖的人们默默地祈祷),至少明天全市大核酸时别来这么大的风雨啊,能把人吹上天的
都说毛子拉胯,各位觉得,基辅和爱丁堡哪个先搞定?
疫情已经无所谓了更糟糕的得提前预警了。
当年的保房价还是保汇率现在回头看错过了最后的窗口,现在要被双杀了,正常来看这一天不应该那么快到来的,没想到会因为黑天鹅提前到来。
经济烂透也就算了毕竟也是个工业体系比较完善的大国,但目前看来农业因为各种原因受到很大的影响,外部环境目前也不支持填补国内缺口。
其实哪怕粮食问题也不算大问题,毕竟也是个发展中国家,真就单纯的粮食危机那饿死的也轮不到我们,但我们这样的大国去外面弄粮食会发生什么?你准备好了吗?
坐标青浦某镇,说下社区现状:
1,物资自从 4 月 11 号左右发过一次,至今没发过了;
2,昨天傍晚,听说社区卡点被一大波人围聚,投诉了居委会,要求发放物资,有的人表示一个月都没收入了,实在买不起食物和高价物资;
3,从来没收到过外省的援助物资
4,面粉 3.5 一斤,西红柿 10 块钱一斤,大米据说是 8 块钱一斤,没买过,猪肉 23 块钱一斤,鸡蛋好像是 30 块钱十几个,其他的不清楚了
张网红狂喜,他终于可以把图里的美国换成沪国,然后再造一次谣。
因为现在在所有的沪国人的
一个新冠的死亡的中位数值是多少呢
是 83 岁不到一点
但是沪国整个国家的期望寿命
也是 83 岁不到一点
所以新冠现在死掉的人
不影响这个国家的整体的寿命
变成是一个非常自然的
一个 natrue 的一个疾病的一个事件
张网红可以直接稿子拿走,稿费就不用了,不客气。
违反防疫条例造成严重事故的直接入刑,加强反间谍工作。做好这两点很快会好起来
一些藏品展示
各地疫情现在都很吃紧,不仅是上海,北京这两天突发多个传播链,其中有不明来源的传播,这就让人感觉很诡异。
另外疫情重症和死亡病例,普遍是未接种疫苗的老年人,老同志们一直都被认为很有觉悟的,为了大家和小家,是不是能够支持一下防疫啊。
由于长期的封控和物流管制,现在也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我想说这些人,有抱怨、说风凉话的功夫,不如回家做做家里没接种疫苗的老年人的工作,陪同他们早日接种。
对疫苗有疑虑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全国着名多人都接种的,大部分都没问题,所以对国产的东西要有信心,毕竟你是中国人,要不是在中国可能现在都去见马克思了。
可以说疫情改变了所有人都生活,给大家都带来了各种不变,毕竟大多人都在忍耐。有些人读书,有些人运动,总之,给自己找点事情做别无聊说风凉话。
世界各国用鲜活的生命,解释了新冠的致死率。再不济,国内的香港在这波疫情也说明新冠致死率为 0.7%。上海这回感染了几十万人,未来半个月如果没有明显好转,那确诊百万也将是迟早的事了,到时估计会付出近万条人命的代价。
希望上海这一波疫情过后,国内不会再有人提共存。1450 也别吹共存了,台湾现在也确诊日增近万,稍微控不住,台湾就是下一个香港和上海了。香港尚且还有深圳保证物资供应,上海尚且还有全国支援,台湾真选择和新冠共存了,民进党只会喊口号甩锅,后面估计也会很麻烦了。
吉林市和长春市的日增数量比上海小一个数量级,尚且要封近一个月才做到社会面清零。上海这种情况,现在只能说是稳定在高位,估计还要再封一俩月,才会实现社会面清零,之后才能解封。期间希望上海能做好各项工作,也祝上海早日结束疫情。
最后,上海做好封城工作,别让人到处跑了。老老实实把自己列为高风险吧,不然以后风险等级就要单列上海了,就像下面这样。
根据最近数据显示,上海疫情分别在 4 月 10 日、15 日、20 日和 24 日出现了低点,但是整体出于波动下降趋势。
2022 年 4 月 24 日 0—24 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2472 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16983 例,其中 846 例确诊病例为此前无症状感染者转归,1557 例确诊病例和 16835 例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管控中发现,其余在相关风险人群排查中发现。新增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 1 例,在闭环管控中发现。
来源:上海发布
明天全员核酸。所以后天又是一波。酸爽
下冰雹了。滴水湖的会不会很惨。
其他地方的同志们可以准备自保了。现在已经不具备关的条件了。估计半个月内会放开。
目前验核算变少了,快递外卖逐步都上岗了。都是为放开创造条件。
随便乱估计,明天死亡应该在 80 左右。
4.27 追更:
据说上海六月一日才会大规模解封。五一之前会解封部分商业企业。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疫情封闭期间,外地知友只看上海数字,觉得问题严重,其实 3000 万里有 100 万无症状加阳性,也仅仅是人口的三十分之一。一百个人里有 4 个。而且现在去世 100 人不到,都是有基础病的老年人。
对比一个数字就可以了,上海一年自然死亡率千分之六,一年自然去世 14 万人。平均下来一天 380 左右。现在来看,并未偏离统计数据太多。
根据上海市统计局在 2022 年 3 月 15 日发布的《2021 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2021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 2489.43 万人。其中,户籍常住人口 1457.44 万人,外来常住人口 1031.99 万人。全年常住人口出生 11.6 万人,出生率为 4.67‰;死亡 13.9 万人,死亡率为 5.59‰;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 0.92‰;常住人口出生性别比为 107.76。
上海市 2021 年死亡人口为 13.9 万人,平均每天死亡 139000/365=380.82≈381 人。
我们倒是要检讨 65 岁以上老人的 “应收尽收” 政策。你让 90 以上的老人去隔离?这个相当不合理。
4.26 追更:
如果北京要封城。胡锡进说,北京千万不能全域静默。上海、深圳和香港人民都要笑死了。
莫非北京人有四个鼻孔,自带 OMICRON 疫苗的吗?
如果没有。凭什么北京人就能扛得住无症状传播呢? 他们哪里都有可能过去了,而且就在你的身边晃悠。
全国 GDP 第一的城市,你们随口就封了。北京为什么不能封?
说正事。 如果封了(当然我们希望北京不要太紧张,大家吃吃逛逛享受好生活),大家应该准备啥?
第一个,不开玩笑:
把旧的扔了吧。
第二个,疫情期间一定要买的小家电,特别适合屯菜生活的小家电,也是特别认真推荐的,你买了以后,会特别来上海感谢我的。
[
海氏 K7 复古光波食光机空气炸烤箱 湖水绿 k7
知乎自营
¥979.00
去购买
我跟你说一下我用一台仅 2.6L 的空气炸锅做了一些什么菜肴:
1. 烤包子 2. 炸青椒 3. 烤烧麦 4. 烤面包 5. 炸鸡翅 6. 烤蘑菇 7. 炸饺子 8. 炸薯条
9. 任何可以裹面粉的炸的蔬菜
9. 任何可以烤、炸的肉
10. 明天我打算尝试一下,用面饼、裹上黄油,里面是速冻汤园,做甜点。
最关键的是什么?大家都会疯独买菜。但是冰箱里其实不适合屯菜,过几天就会腐坏。
索性用空气炸锅一锅全炸了,孩子喜欢吃,炸过的蔬菜也可以放很长时间了。
最最关键的是什么,孩子闷家里,零食买不到,蔬菜一切一裹面粉,就是小点心。
靠这台炸机就搞定一切!
再送几个上海市民最近摸索出来的屯菜指南给北京人民吧?
1. 绿叶菜如何保鲜? 用厨房纸包住绿叶菜,放入食品袋,然后扎紧袋口。
2. 土豆。放在沙子里。
3. 白菜和黄瓜:来吧,把家里祖传的陶缸洗洗干净吧?
4. 番茄
屯货的优先顺序:
能多屯点水果更好。
全国各地受到疫情封城威胁的群众们,不管政府什么样的号召!
提前做好准备肯定是没有错的。
4.25 追更:
很多人以为大白只有一种,真实情况是, 有很多种。我来给看一看:
还有一类是最近产生的细分品种:控楼大白
他们一般是街道花钱聘请的志愿者,也很辛苦。他们主要的任务是不让阳性楼的居民随意走动,送楼内的快递等。白天一般都只能在那里等着。职责并不重。
还最近我们一个新的品类:物资流大白
真正的大白
“每天凌晨 3 点出发,晚上 8 点回归,似乎已成为日常,从一开始坚持全程不吃饭、不上厕所到后来每日必备的拉拉裤,让我拥有了新的征战超能力。虽然辛苦但不后悔。”邵清说,到了隔离酒店后,医院还非常贴心地给每位队员准备了各种好吃的和生活用品。看到身边的党员 “战士” 们永远冲在抗疫第一线,这深深地感染了我,进一步激发了我加入党组织的决心。
追更:
上海各个街道的物资发放,有一个过山车的过程。说实话,喜欢卷的上海人在这件事情上,一直是表演欲杠杠的。
这个是我实际收到的物资:
3 月 31 日,徐汇区发放了第一批的物资,当时我们小区已经封锁 18 天了。除了抢到的绿叶菜,家里几乎没有物资了。
这份物资也撑了很长时间。
以上为封锁了 42 天,徐汇区政府发放的大部分物资,印像里还有大包装的速冻包子和饺子,2 次一公斤的鸡腿,但是忘了拍照片了。
当然,第一次发的时候,全上海人民是狠狠地卷了一下了。上海各街道内卷之惨烈,相当血腥:
当然,后面随着物资越发越多,不可避免有奸商盯上了政府采购的这块肥肉。来几个考中文水平的。
全国很多人民在讨论上海人为什么要扔来自辽宁的菜,而且大多趁机地域黑。
最主要的原因是,上海外面的高速被封锁,市内运力不够。
“界面新闻报道” 上海的局面,主要是从主仓到上海中转仓的支线物流受到影响。很多外地商家的货进不去上海,所以出现了供需不平衡的状态。”同时,市区内的毛细血管物流也受阻。如四通一达、京东、美团的配送员,很多被隔离在家中,最后一公里运力也出现短缺。 过去从临沂到上海,全程不到 600 公里,正常运费在 3000 元左右,如今翻了十倍不止,平均运费涨到 3 万元左右,甚至近期有一个 9 米 6 的半挂货车,运费涨到了 4.5 万元。 尽管如此高价,李勇还是找不到足够的货车。因为每天疫情防控政策都在变化,司机们对自己的行程充满了担心,很可能进不了上海或者 “有去无回”。 货车想要进入上海,首先需要“车辆通行证”。这里指的是车辆流通证明,需要明确车牌、驾驶员信息,一人一车对应方可通行,该证由商务部门和公安部门进行审核,使用通行证的过程中,驾驶员必须保证每 48 小时内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非所有的企业都能获得通行资质,这也限制了部分物资进入上海。 货车司机供不应求,上海本地的仓储,同样供应短缺。一位某电商平台的内部人士透露,截至目前,该平台的上海仓依然全部封仓,无法展开生产自救,目前可售商品均来自华中仓,目前平台已与政府协调开辟入沪通道,协调补货至上海的前置仓。 在 4 月 7 日和 4 月 12 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相关负责人曾多次强调将推动非涉疫原因被封控在小区的快递小哥等保供人员复工。而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快递员、骑手未能满足“所在社区 7 天内无阳性” 的复工要求;另一方面,部分社区禁止复工人员出去之后再回社区,这变相加大了人员复工的难度。
所 以,在这种情况下,由冷链送来的辽宁蔬菜,在经过层层分拨和转运之后,到上海的居委会和志愿者手上,是极有可能产生损耗的。
我们就实际经历过这些事情,如一个居委的物资一定会多出几十份。
但是志愿者会把这些多余的物资分配给人口比较多的家庭,如一家六口,政府的物资显然就不够了。
上海的物资究竟够不够? 对于人口较多的家庭来说,显然仅靠政府物资,就捉襟见肘了。对于一个人封闭在家里的我,就有些太多了。所以上海人十里洋场的特性马上发挥出来了,在小区里,我们回到了以物易物的时代~
![](data:image/svg+xml;utf8,)
追更:
给大家看看最近坐标上海的上海银的头像:
为啥上海人的头像都换了呢?
是,因为早期疯狂的团购。为了方便团长识别谁在说话,谁又订了什么样的货物,所以才有了这样的头像。
甚至还有团长的。
所以,甚至有了一个专用的小程序。
全国人民都不理解何以至此?上海可是 1000 米内会有两家超市,一家咖啡馆,N 家餐厅的繁华大都市。
就 是这么魔幻
看看大卖场:
再看看 APP
所以上海的物资只能靠团长了。
甚至有团长专用群公告海报。
![](data:image/svg+xml;utf8,)
追更:
4 月 23 日,小雨转阴。
看了知乎里一堆攻击上海的文字,拍案奋起。
很多人只看短视频,对上海的事实情况一无所知。甚至很多人把返回自已城市的本乡本土人士,称为 “上海来的”。“上海来的”,也是返回安徽的安徽人。自已的亲人和邻居啊。有这么多善于区分敌我的乡亲和健盘侠,中国教育任务很重!
事实上,从 3 月初,上海就开始积极处理本次疫情。 上海稍微偏远的一点闵行区江南欣苑,3 月 2 号开始封锁,已经 48 天了。4 月 1 日起,3000 万人一天之内做了全员核酸检测。
很多人都以为上海是如同北京这样有严密组织的城市。
事实上,上海一直是一个自组织的城市。很多来上海生活过的人会知道,上海的居委会不会像朝阳大妈这样关心你的。只有在封闭的村庄里,大家必须长期共存,你是别人重要的互助资源,他们才会到你这里提前进行人情投资。
上海这座城市一直是一座流动的城市,人来人往,享受你的自由和孤独就好。上海城市文化的一个原则就是,管理好你自已,不要给别人造成负担。政府做好自已的工作,居民管好自已。表面的冷漠,底下是一棵温柔和善待的心。
纽约如此,东京如此,上海也如此。
这次疫情,出于疫情原因进行了严格的闭锁。上海原来高效的供应网络(包括长者发起的,著名的菜篮子工程), 包括高效市场化运作的京东、顺丰和菜鸟,全部瞬间拔线断网。所有的大型超市,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了纯线下门店。但是大部分人群又被封闭在小区,不能自提。
让人脑壳疼的就是这个做法:抗疫就抗疫,为什么要断供应链?而且还把进上海的高速公路都封掉了。
所以,如果说上海这次抗疫有什么成功的话,就是市民迅速的形成了市民自治机制。事实上,这是对于上海这样的一个小政府的有效补充。也是基层政治和民主一个很好实践。
仅用我所知道的一手资料来证明。我们小区 107 栋楼,仅有居民 3000 人,在上海属于微型社区。居委会配备也是典型的人力配备:4 人。 这 4 位居委会的正式工作人员,如果要负责 3000 个人的吃喝拉撒和配药,都不用大脑想,一定会瘫痪掉。 在市 民们发现上海的封城永远都是 14 天的第一天以后,有无穷无尽的可能,从 3 月底,小区的志愿者自发就组建起来,配合居委工作。我自已在加入志愿者群的时候,已经有 13 位志愿者。短短 12 天,已经有 60 位志愿者。
除了不能去医院配药,这 60 位志愿者轮流,几乎一天要执勤 15 个小时(早上 7 点到晚上 22 点)。迅速解决了最后 100 米的物流快递问题。 街道发下来的生鲜物资,大家好不容易抢到的鲜菜,老人急需的药,小娃们需要的牛奶和酸奶,几乎在 10 分钟内就会配合到楼下。
更重要的是,过去住在对门,几年都不认识的邻居,迅速互相帮助。年青人多的小区的,各种团购群不下几百个。很多年青人并不是仅仅为自已团,还为独居老人团菜。
阳台音乐会 / BALCONY CONCERT
这次上海的小区音乐会大家应该已经都知道了。放个有品质的。
![](data:image/svg+xml;utf8,)
还有上海的国际社区组织的音乐会,由迪斯尼的专业表演团队表演。但是现在搜不到了。
放一个 EXPAT 在上海 LOCKDOWN 期间的生活实录吧。
![](data:image/svg+xml;utf8,)
很多上海年青人过去靠外卖活着。现在美团外卖空空如也。年青的父母们开始逐渐找回失落的厨艺。
在极为有限的食材里,能够发挥成这样就已经很不错了。
更多的人开始水培蔬菜,因为远超预期的疫情封控,让千辛万苦抢来的大份蔬菜很快就发霉腐烂。我每天生活中的一年大事就是逐一检视哪些蔬菜又在霉坏的边缘了。水培大蒜成为很多上海人家里葱的替代品。家里人口少的,腌咸菜更是早就提上议事日程。
猝不及防的封城,政府又迟迟给不出一个期限,仿佛磁带被卡住了不断在循环。这种焦虑,加上经济上的困扰,大量疫情前就已经失业的人口,很多同样被封在小区里但是还要给员工发工资的企业主,很多没有工作就没有收入的工厂工人。再加上无所事事的白天,夫妻和孩子天天关在一起,摩擦和矛盾增加。这给上海的所有居民们,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就我自已而言,被封几乎四周之后,我在第一天就加入了小区的志愿者团队。无他,巨大的心理压力让你在安静无比的夜晚依然无法入睡。因为封城前,我个人正好在职业转换期,将从老单位辞职,入职新单位。结果疫情让这个工作无限延长。白天没有非常紧急的事情要忙,完全陷入焦虑状态。加入志愿者,是我惟一所知道的方法可以合法外出运动的方式。所以每天两小时的义务工作者时间,我都会主动延长到四个小时。如果不是紧急物资,我都会徒步运输。每天四五公里的步行距离,让人大汗淋漓,保证了足够的体力输出。
同时,很多聪明的企业,开始给大家提供心理学课程和心理学建议。在这种战时状态,来自有经验的心理学家的解决方案,不知道让多少人可以走出焦虑的心魔。
这些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师,确实对我很我帮助。如锚定理论,焦点理论,还有解决焦虑的如深呼吸法,正念冥想等,都是直接可以用的。这些心理学上的救助,某种意义上来说,等同于疫情里珍贵的快乐水。
最后来一点小 TIPS
最后来个轻松点的段子:
上海本土土著。3 月 13 号第一批被封在小区,而且家人被封在三个不同小区。从不知所措,躺平等待,到成为志愿者的故事。
而且在疫情中,我们发现了一个重大疫情传播假说,希望大家一起来探案。
抗疫笔记如下:
3 月 13 日接到居委会通知,封闭 48 小时,星期一不能出去上班。当时整个街道都封闭了,情况还一切正常。我太太抓紧时间给居住在另外一个小区的我妈妈抢购了物资。
结果,第一轮核酸检测,第二轮核酸检测。3 月 15 日接到通知,整个街道继续封闭。我们开玩笑,说自已被 2+2 薄切牛排了。
很快第一栋第二栋阳性楼出现,时间大约是在 3 月 16 日晚。
但是当时疫情还没有辣么紧张,小区后面的通道被封,但是菜市场还在运营。娃们出不去,把小区的沙滩当成了马尔代夫。
这也可能是疫情继续扩大的一个原因。
3 月 23 日,上海卫健委正式通报中出现我们小区的名字,正式上榜
很快。随着上海鸳鸯锅,4 月 1 日开始,连楼都不能下了。上海人开始段子满天飞。当时政府说不封城,只是封了浦东和浦西两个地方而已。当时政府的物资还没有下来。
小区封控措施升级。奇怪的是,小区的阳性楼反而越来越多了。让人觉得奇怪。
让我们开始进入主题。4 月 4 日(足不出户封闭的第 4 天),我们小区的阳性楼从 2 栋楼增加到 10 栋楼。
到 4 月 10 日,已经增加到 12 栋。
4 月 15 日,17 栋。
外面开始有假说出现,一共有五种假说:
1)快递小哥阳性。其实顺丰小哥是最早沦陷的,还有某个通,所以一早我们就加强了对快递的消杀。
2)冷链物流里的食品阳性。这个很难防,因为你不可能把消毒水喷到别人的鲜肉里。这个只能等阳性患者的环境取样来证明。
3)核酸过于密集。很有可能。上海的爷叔又喜欢在核酸时聊天,足不出户,人跟人很少有近距离接触下,这是最高概率传播的事情。 所以居委、我们志愿者迅速改变了核酸策略。一个是点位分散,第二个是一个家庭横排,但是前后两户居民可以间隔两米,这样队伍压缩,有足够的安全距离。而且提醒他们回家立刻消杀,包括不受别人关注的鞋底。
4)流浪动物假说
5)阳性楼串假说,这是我这个贴子最主要的原因:疑点很多,但是**最有可能!**
有公众号发出自已小区的情况,说疑似小区有南北风向上的传播,而且同楼 202,402,602,802 有同侧传播。
疑似病毒在靠气溶胶在传播,甚至在靠风在传播!
我们发现这个假说很有可能发生。因为我们小区的主干道是由西向东的一条道路,而且外面的道路也是从西向东的一条道路。小区的南面,正好是两个紧挨在一起的两个学校,都有大操场。所以风大部分时间是从南方刮过来,然后转向东西方向。
可以看到 ,我们小区的阳性楼几乎是沿着主干道方向,也就是东西方向在扩散!
问题出在哪里? 据说气溶胶的散布距离只有 1-2 米,而且向下传播,怎么会在间隔五米以的楼栋间传播呢?而且很很清晰的看到。被阳性楼包围,只有两层楼,而且人员进出最多的居委会(20 号)并没有沦陷!原因何在?
因为大家可以看到,建筑相连的楼栋(分了楼道,但是建筑是相连的),往往疫情会扩散。但是下水管道不相连的,距离很近,反而一直是安全的。举个栗子,紧挨着 6 号楼的 5 号是阳性楼,但是当中被道路分隔,没有管道连接,近在咫尺,但是一直没有没有被传染过来。但是从 66,67,70,76,79 这一串,正好被小区水泥围墙挡成一条走道,一直在持续传播。另外,被小区围墙围住,成为风向死角的 92,93,95,99 号楼,正好也是重灾区。
最重要的是,这些楼栋的污水管道虽然入了地,统一进入污水井,但是并不是完全封闭的。而且最重要的是,污水井盖不是封闭的,上面会有方便开启的洞!
一个门洞有两根污水管,分别连接左面和右面的楼。也就是说,如果当中是阳性楼,污水会经过旁边两栋楼!
那么,是否是因为阳性楼的生活用水,经过未经完全封闭的污水管道,产生气溶胶传播呢?我们发现污水管的上端应该不是封闭住的。气溶胶通过上方排气口排出是有可能的。
阳性楼的生活污水进入了污水井,可惜是井盖上有两个明显的开启孔!
这是一个极大的悬疑!
请广大乎友们一起来探案,排查,如果有专业建议,就太感谢了。
附上一张抗疫中的工作照。
听说有视频知乎是帮我推送? 来一段好玩的。
当志愿者给邻居们送外递的一天。
![](data:image/svg+xml;utf8,)
切回到主题,感受到了陌生人的善意。我们小区第一时间就成立了志愿者团队。从 7 点到晚 10 点,都有志愿者在帮助送药,送快递。小区特别安静,这个群一直热闹非凡。
各个楼也组成小团队,我们一个门洞,就有三户人间在负责楼道及外面的消杀工作。
还有教学手册和培训。
![](data:image/svg+xml;utf8,)
总之,上海人不会像外面传说的那样,冷漠现实。其实更多是理性而克制。在市民充分自治以后,累瘫的居委会立刻就恢复了功能。
政府的物资已经发到第七还是第八批,我家里已经堆不下了….
平时喝咖啡的上海人,突然想起了腌菜的传统手艺,70 年前,我们都是江浙皖赣粤的农民啊。
上海,从来不是上海人的上海,而是一直是大家的上海
还记得这个智障问题吗?!
上海疾控专家称几乎 100% 患者可以自愈!
我去年买了个表!今天又有 51 条生命因为没能 100% 学会自愈而死去了!明天不知道又是多少!做专家不能如此不要脸!!恐怕这次疫情过去之后再有人提 “上海专家” 这个词就跟骂人一样了,基本能和 “蒙古大夫” 划等号!
上海什么情况:
昨天刚问完我上海的朋友,上海还是那个情况,该怎么烂还怎么烂… 而且他还给我发来了贺电….
任何用国外单独奥密克戎病死率来忽悠共存的,都忽略了:国外从 2019 就躺平,经过前几轮洗礼,已经应死尽死了。而国内的高危人群,被好好保护到如今。
上海疾控主任朱谓萍:
上海这一波疫情,几乎百分之一百的感染者,不打针不吃药,会在十天左右,顶多半个月内自己痊愈,核酸转阴。(得病没事儿)
如果被通知新冠阳性,目前最佳的应对措施,就是居家隔离。(社区传播)
上海自 3 月 1 日到 4 月 1 日,没有发生一例重症,更不要说死亡病例,上海卫健委没有丝毫隐瞒。(以后重症死亡医疗挤兑不关我的事儿,我只是疾控专家)
上海疾控没整顿之前,上海疫情不可能好转,所有的政策都会被搞烂。
更烂了。。。上海人民自己保重吧,摊上这种疾控专家,哎。
利益相关:卖菠萝的。但只要让我听取蛙声一片,我就基本白送。
一些个人看法,不保证完全可行,但是思路应该是对的,
我认为针对上海应该采取更严格的措施,绝不能让上海的社区等围城自行决定物资去留等问题,最好是直接在上海实现暂时的战时状态,派遣更多解放军进驻上海,以暴力机关来直接决定社会秩序。同时绝不允许当地的某些人 (具体哪些人,参考武汉 F4 等) 继续留在所谓的抗疫一线。应该以最快的速度,控制住这些人,不允许他们继续进行他们当前所进行的活动。上海的疫情防护措施应该由中央直接指挥,而绝非上海本地 “利益相关” 者继续执行。
很多答案都提到了,疫情爆发至今,在情况数倍乃至数十倍严峻于当年武汉的情况下,上海至今没有一位官员因抗疫不力而受到罢免。以国内对疫情的高度重视情况来看这是非常不正常的情况。
和许多答主所认为的 “这些人迟早会被清算的”,这一点我有完全不同的意见,上海的那些人并不笨,大家都知道他们会被清算,他们自身难道就意识不到这一点吗?基于为了生存,获取利益的基本。这些人没得选,只会更加变本加厉地和全国人民作对。希望通过“斗争” 来逐渐劝说我们放弃抵抗,接受共存。这些人是人民的敌人,面对敌人绝不能简单媾和,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才是正确的做法。这样才能避免对上海疫情无休无止的封控投入,以及改善今天严峻的经济形势。
另外,菠萝爱好者就不要进来这个评论区了,我的菠萝你们吃不完的。我们讨论的是怎么解决问题,而不是火上浇油。本人对上海疫情防控的种种不作为和倒行逆施极度厌恶,不妨碍对你们假惺惺地” 站在百姓角度 “的反对态度。
逐渐看到希望了。
(下面以我所在的小区为真实样本。)
(1)从以小区为单位划定区域,调整为以楼为单位。同时也鼓励了全员核算。
以前是按照小区有一列阳性,就判定为整个小区是封控区。现在以楼为单位,管理更精细化了。
同时判定的依据是核酸结果。
我之前的文章提到,大家配合核算的积极性越来越低,原因主要有二。(a) 无论核算检测什么结果,都是足不出户。(b)参加核算检测反而会增加感染风险。
上图可以看到,4 单元昨天(4 月 24 日)全员阴性,所以定义为防范楼。而其他单元并不是全员完成,所以定义为封控楼。
所以这项举措可以鼓励大家积极参与核算检测。
(2)防范楼享有快递自由。
三种楼在快递和团购上的自由度是依次递减的。
但是对于快递团购的消杀标准却是严格而统一的,都有消杀静置的要求。
(3)防范楼还有活动的空间和时间
今天下午我就看到小区内有三三两两的居民在散步。
总体而言,生活逐步恢复正常,有了盼头。
祝愿上海早日恢复常态。
阳的拉方舱,阴的拉酒店,最后阴的没地方去,统一拉方舱
今时今日知道我最想知道的是什么吗?
谁能告诉我,上海现在开放肯接收阳性病例的医院有几家?
只需要公开这个数据
一切答案都差不多能显露出来
其实统计火葬场数据最实在。
让大家看看上海缺不缺棺材。
也就是说,之前那一个多月,那些高龄,各种基础病的感染者,一个都没死?
东海养老院的阳性一个都没死?
众多养老院不能自理的阳性老人一个都没死?
前几天才开始有人死于基础病?
上海疫情我作为普通人,我也不知道要发表什么。我就讲讲我作为一个普通人因为这个疫情,现在的生活吧。
我是之前自己去投资加盟店,后来碰上了疫情,结果不仅把积蓄给亏完了,还贷了几十万,后来以贷养贷,养到了 48w,真的太难了,一辈子从没有这么难过,现在这个疫情真的又来了,我感觉我现在很有可能就会过上有了这顿没下顿的日子,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可能会有人说我矫情,但是我现在事实就是这样的,没有负债过得人压根不清楚负债是一种什么生活。。。每天都是煎熬,不敢到处求人,不敢让别人知道,从没有这么憋屈过。。
真的很羡慕那些没有负债负担的人,每天没有什么负担,不用像我一样要到处想办法赚钱,还要担心自己会被起诉,真的太难了。。。。好煎熬啊,可能对于一些有能力的债友来说,48w 也不算什么,但是对于我现在来说,已经是天文数字了,还好没有继续养下去,要是继续养下去,还不知道会成什么样。。。
现在我精神状况就还好,没有像其他人说得抑郁症什么的,毕竟也经历了不少事情,也有跟还几个债友一起聊,大家一起说自己的负债经历,一起开导,虽然大家工作都很忙,但是有时候一起相互鼓励,也能起到很多作用,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人已经隔离到麻木了,世界似乎停滞了,这又是人生一段特殊的经历,错过了 2020 年初疫情爆发那段经历,现在补回来了,当时由于在一个小岛上执行任务,相对与世隔绝,只能从电视上体会那种山雨欲来风满楼,所有人都戴起口罩的感觉,城市按下暂停键的感觉。而现在,终于体会了一把,真是出来混,都是要还的。好吧,疫情终会过去,趁这段在家的时间,好好学习,补充电量,等解封之后好好工作。虽然没有奔赴一线防疫,但我能感受到我同事们的辛苦,向他们致敬,期望他们早日脱下防护服,回归正常的工作岗位!
大数据时代,趋势、概率即命运。
中药有没有用,你们也只能指望它来改变命运了。
自 3 月 4 日起,截至 2022 年 4 月 22 日,考虑到无症状转确诊的情况(无境外输入无症状转确诊)
上海目前本地**阳性感染者 新冠肺炎**确诊率为 8.1463%(持续上升)
上海境外输入阳性感染者 新冠肺炎确诊率为 74.4428%
不知道哪些没有抗住疫情下压力,自己结束自己生命的人有没有算到死亡名单里。
重度营养不良真的是太嘲讽了
什么是基础疾病?
由于上海还没有发布临床病例分析,所以上海所谓的 “基础疾病” 到底是什么,没有人清楚。就和上海之前的“确诊病例”一样,在上海什么才叫 “确诊” 只有上海自己发布的标准是权威的。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科学也只能用来猜测
“基础疾病” 其实是一个没有明确定义的概念。百度百科的定义如下
基础疾病主要指三大类疾病。一是有基础代谢障碍,如内分泌失调、糖尿病;二是免疫功能低下:如艾滋病;三是有重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肿瘤,高血压
从这个定义来看,基础疾病可以理解为长期的、对健康造成慢性损害的、降低免疫力的疾病
千万不能放开,必须清零。
万一放开后发现啥事都没有,这个事还怎么圆
我这边开始督促打完 3 针,不打针不让进园区的那种,估计 5 月要全面放开了。不然这样迟早凉凉。
可能很多人要骂我。
但是我就觉得动态清零是不可能的。
为啥呢?
现在基本上全世界都放开了……
你一直动态清零,这能顶到什么时候。
你总不能不让国外人进来,自己也不出去吧。
那还要进出口呢?
这国际旅游业那岂不彻底完了。
当然:
我支持动态清零,因为对我个人来说没啥影响,就是有点不太方便。
这就是传说中的倒春寒?
哎 一言难尽
当初本来说的是封闭 5 天,没有准备多少食物,不可否认,居委会发了物资,如果真靠发的物资,十有八九是会饿肚子的。
群里抢菜也抢不住,只有自己想办法去买。东西又贵的要死,记得第一次买菜,两颗生菜两根黄瓜花了我 14,两棵生菜 6 块,两根黄瓜 8 块。贵也能理解,只有通行证才能跑,运输费又贵,加在菜价上,钱不都是从老百姓身上出。
有一次给封在厂区的老公送东西,只是一些吃的跟衣物,3.4 公里的路程跑腿费 100,据官方说法是叫 “打赏”。
个人感觉还好吧,毕竟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在外挣钱,都挺不容易的。
没碰到网上说的坐地起价算好的了。听我老公说,他们厂里托人买烟,除了跑腿费,买烟的价格都是翻番,哎,你没看微信里这个老大哥都不吸烟了
本来我们这一片挺好的,封的初期都没有小洋人 ,十几天过去了,出来个王炸!
这下好了,来个 7+7
又十来天过去了,得,又来个王炸!上个 7+7 还没过完,又来一个,这何时是个头啊?!
至今我都搞不明白,封了这么多天了,这小洋人 是怎么搞上的。
还得是待在家里发疯吧!该唱歌唱歌,该跳舞跳舞,非必要不要出去乱跑!方为正道!
不想说别的,只想说:所有员工阳性或者员工在阳性楼还要逼着员工努力工作(尤其还是在周末)的老板,全是垃圾!!!
全是垃圾!!
全是垃圾!!
知不知道一个阳性病例出现在自己临近的地方对于一个有孩子,尤其是孩子还小没办法接种疫苗的家庭是多么恐怖的事情?
我知道你们都住在别墅、大平层、一梯两户这样离邻居很远的地方,但是我们没有那个能力,我们只能一梯三户,甚至一梯四户这样的地方,邻居就在隔壁,阳台连着对方家,不是像你们,你们那个不叫邻居,叫住在附近好么。
你知道一个家长在担心自己孩子可能会感染新冠,甚至会影响到他的时候是多么的恐惧么?你知道我们要在孩子还不懂什么是疾病、什么是传染的情况下让他远离那些东西、那些人、那个他在家里唯一可以接触外界的地方是多么难么?
如果你看着孩子站在通往阳台的门那里,痴痴的望着自己曾经还可以玩的地方的时候,作为一个家长只能一次次提醒他 “外面危险”,但他有完全看不到危险,只能跟你哭闹的时候,我们是多么的心碎么?
如果作为老板,没有孩子或者孩子并不在身边,又或者你们完全没有养孩子的经历的时候,不要用 “找理由” 来质疑一个家长!你们没有那个资格!尤其在疫情如此的情况下!
并且,这个疫情还是出现在他们家邻居的情况下!
而且,他们家邻居还是一个完全不注意的人,自己阳性了还要开窗,还要往楼道里扔湿垃圾,还不戴口罩!!!
真想说,自私的人永远只知道看自己。。你看抖音上能买东西,你买的起、送得到,我们就买得起送得到么?你敢下楼拿,我们敢么?你们那里都是富人,有的是人给你们送物资,我们这里已经封控 50 天了,送来的菜除了土豆、萝卜、包菜几乎就没有别的,而且上一次物资还是将近 20 天前!
你们买得起 10 块 20 块一斤的土豆,就跟我们说菜很充足?你们吃得起一条一百的活鱼就跟我们说什么都不缺?不要用自己那短浅的目光来看所有人!你有的是钱,你也没给我们多一分,连涨工资都不乐意,还说什么都有?你什么都有,不是我们!
我们隔壁就是阳性,你也有么?
我们家有个需要奶粉,需要尿布,需要单独给他做东西,还不知道疫情是什么的孩子,你家有么?
没有就请你稍微思考一下,别一上来就觉得别人什么都是应该的,因为你什么都有,别人就一点问题都没有!
新闻稿的措辞变了,由 调研 变成 调研指导 了
坐标宝山区上海大学。
今天晚餐前食堂进了一批可乐。
然后我朋友圈就沸腾了 全都在炫耀自己买到的可乐。
学校的小卖部从准点开放抢(看手速)变成了摇号(看命运)
在上海无处落脚,离开上海回乡又备受争议!上海疫情下,背井离乡被迫成为社会流浪人员的外地人怎么办? 目前上海发布的自愿离沪返乡最新规定如下:
1. 自己所在小区 14 天内没有新增确诊和无症状患者;
2. 签订保证书,保证解封之前不再返沪,不给上海添乱;
3. 户籍归属地现在接收即可;
然而从各方面的信息来看,在上海无家可归的外来务工人员回乡之旅也困难重重,一个是上海目前疫情下的各种风险区域,另一个是回到户籍归属地可能面临的归途费用,自费隔离费用,这些费用对于想要返乡的人来说可是不小的一笔开支;还有的是,面临可能的疫情外溢的风险,不一定是所有地方都欢迎上海回来的返乡人员…… 各方面都考虑再周全些,提供必要帮助,让上海想回来返乡人员可以无忧回来吧!
这个问题什么时候可以退热搜
抛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
同样的,不看感染基数,就看见死了几十人,就说这病毒非常可怕的,这类人的脑子估计也是木鱼做的!
现在上海的感染基数,光是官方公布的就有好几十万了。
按照这个计算的重症率和死亡率并不高,这就是个普通的病毒而已。
而且,实际在上海,感染基数只会多得多。
因为,大量无症状和轻症由于没有及时转运而没有统计在内。
也就是说,实际的重症率和死亡率要比官方口径的还要低,至少不会比流感高。
既然我们对流感都能泰然处之,为什么要对奥密克戎另眼相看?
PS:不要再说你家有老人吗?我家有老人,我爸也感染奥密克戎了。但是我庆幸,他感染的是奥密克戎。
因为,感染了奥密克戎之后,他至少能得到妥善安置,以后对新冠病毒能有天然的免疫力;但现在在上海,如果得了其他疾病,那才是五雷轰顶!因为现在在上海,除了新冠,其他都不是病!
上海基层的各种全魔乱舞
上海市各级政府到现在的各种魔幻操作
全国人民已经看的一清二楚了
口号喊得震天响
至于能落实多少?
如果有一半就阿弥陀佛上高香了!
当初西安疫情爆雷的时候
因为通行码的问题,西安市被逼无奈换了一个主管部门的一把手
如今,上海的物资保障工作做成这个样子,居然没有看到一个人为此事负责!
上海市政府对于此次疫情中表现出来的骚操作有没有进行反思、检讨、整改,甚至处罚?
目前来看,没有!
无论是当时的湖北,还是年初的西安
出现上海市现在这些魔幻操作的时候
那可是真的免职、追责
而且是从重、从快
但是,在上海真的没有看到一个高层领导为此负责,只处理个别的小干部
如今的结果是什么呢?
上海在封城之初所面临的物资保障问题,至今没有解决!
物价问题至今没有解决!
上海缺物资吗?真的不缺,全国支援能缺吗?
为啥老百姓还是缺,送不进去啊!
为啥送不进啊?上海的物流水平不够吗?时间紧迫吗?
上海疫情至今最长的封控已经 40 多天了,物流问题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为啥还是解决不了呢?
群魔乱舞,发国难财!
这样下去,上海何时是头呢?
严肃处理相关负责人!严肃处理发国难财的人!
相信很快就会有拐点了!否则?谁知道呢!
2019 年上海总死亡 12.5 万,平均一个月死 10410 人,平均每天死 347 人。2019 年上海因交通事故死亡 1130 人,平均每天 3 人;因癌症死亡 3.7 万人,月平均 3083 人,平均每天死 102 人。
现在因为新冠,一天就公布 51 人,看上去应该不会止步于 51 人吧?这还不可怕?难道新冠会死着死着就停下来不死了?
试问如果管控的好,这些人也会被算在 2022 年死亡人数里?是都有基础病,但不代表今年就会死吧?
现在每天确诊的人数仍在迅速增长,伴随而来的是重症人数肯定也会变多,上海医疗资源再好,也不是无底洞,因为新冠,医疗资源不断被压缩,那些得其他病的病人,得不到及时救治,那些新冠重症没有床位的,就在那等死的,如果管控的好,这些人也会被算在 2022 人死亡人数里?
因为疫情管控如此拉跨,很多人因断粮断供失业倒闭而自杀的人,如果管控的好,这些人也会被算在 2022 年死亡人数里?
上海到底是因为防疫导致成现在这样,还是恰恰因为没有防疫甚至是火上浇油才导致成这样?有些人不要睁着眼说瞎话。
终于开始逐步爆出死亡数据了,在大家被折腾被折磨地心态快要爆炸的时候,开始麻木的时候,死亡数据开始慢慢放出来了。
有本事把每个死亡的具体情况说出来啊,藏着掖着是要干嘛?死亡人数这么少,这个工作量不大啊!
让世人看看 197 例是什么时候出现的第一例,每一例自身未感染前的身体状况,致死原因,怎么这个不能公布吗?
也就最近几天开始死人,一死死几十个,这病毒的计划性可真强!
恶心!
放弃目前的上海整体性防控的策略,这玩意已经被证实不靠谱,最多打成拉锯战。现在应当集中力量搞歼灭战,即集中绝大多数的力量一个区一个区的去整治,要做到打完一片就是清理一片恢复一片,否则永无止境。
我就不明白了,为了阳性高龄基础病人转阴后再死,阴性高龄基础病人不管了,其他年龄的病人也不管了,社会生产的主力中青年人的正常生活都停下,眼睛只盯着清零。
今天 4 月 25 日公告只有不到 300 名重症,为什么那么多医院改成新冠定点医院?
上海急诊告急,急在哪里 | 急诊科 | 仁济 | 急诊室_网易订阅 (163.com)
先谋财,再想干什么我看都已经表现出来了
人心也是会量变积累到质变的
如果再重重拿起,轻轻放下
你看他们还相不相信你
建议为未来被迫共存做一些人类试验,积累宝贵的人体数据
不要过度治疗,要该死死
你现在集中力量干大事,将来全面开花你哭都没的哭
可以统计下重症人员的户口,然后沪口数分配资源
100 个沪口的重症,只允许不超过 10 个护士,按八小时工作制来轮班
100 个沪口的重症,只允许致使用 5 台呼吸机
100 个沪口的重症,必须随机挑 20 具,偏远病房,安慰剂处理,我记得河山硕那时好像就这吧?
这样,就能模拟出趋近真实的重症致死率
时不待我,未雨绸缪,丁堡加油!
最低年龄不说,是因为太低了吗?
第一天通报的时候可是说了最低年龄的呀。当时通报最低年龄 60 岁,不就是想证明 “国外死的都是老人” 吗?
怎么着?国内死的不都是老人,就不能跟国际接轨了吗?
掩耳盗铃有意思吗?
买办不死,上海不宁。
我一直不理解
那么多人打疫苗做核酸日常天天戴口罩注意防护,那这些人阳了,找谁说理去? 自认倒霉? 因为某个人某些人的错误去让广大人民去承受,为什么?
我该如何积极的去考虑这个事情??
我是不是病了??
没人想过这个问题??
死亡人数的增加是一个真正的坏消息。
这不仅意味着生命的逝去,
还同时彻底割裂了社会。
身在上海,生活无虞,又恐惧死亡的人,会更加坚定的支持 “动态封零” 的模式。
远离上海的一些人,此刻他们已经记不得上海人也是中国人了,他们更希望的是,把上海围成一口锅,上面盖个盖儿,盖儿上再压几块石头(美国人搬的)…….. 这群人无比热爱祖国,但很明显,他们不太喜欢祖国里的同袍……
可是,上海市里,还有不愿意被封控的人们,还有因为封控已经影响到生存的人们。
上海城外,也还有希望用更审慎更克制的方式处理眼下问题的人们。
因为死亡,因为恐惧。所有观点沟通的大门彻底关上了。
我们只能静待。
所有没能力离开的人、都只能陪着这艘巨大,而又孤独的亚细亚巨轮,走向未知的远方。
说明两个事情。
一是 ICU 不够了。
二是辉瑞那个进口药,要么是缺药了,要么就又是吹牛吹出来的疗效。
上海这波悲观估计,死亡率得是万 5 到千 1。
居然有人管这病叫大号流感?大和号还差不多。。。
按这个趋势下去,死亡人数很快就会暴增,应该是系统已经被初步击穿,部分一般疾病的人分不到资源,病情急剧恶化最终死亡。
之前说的 “大号流感” 就是个骗人的鬼话而已,病程会发展的,目前看来包不住了,已经到了不得不公布的地步。
网上那些出来发声的都是身强力壮,可你家中老小怎么办呢?
SH 已经开始往打工人户籍地泄洪了,也不知道这些地方接不接得住。
这些人用心十分险恶。
最开始用 “大号流感” 和网红蒙骗部分人,用舆论倒逼躺平。
现在是大规模送小洋人逼人躺平,也确实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目的,遍地开花了。
他们不达目的是不会罢休的。
目前唯一的办法大概只有重装系统了,问题在于 2700W 人被劫持,打又打不得。
建议有关部门密切关注银行账户异动,盯紧点,别让他们润了。
这事了了,一个一个清算。
外省市做好心理准备。
这波如果他们得逞,很可能被迫躺平最终击穿系统,死亡数很可能达到百万级别。
一般倒卖物资判的不算很重,但倒卖赈灾物资甚至于叛国,你逃到天涯海角,活下来的这些人也不会放过你,基本红通预定。
抢钱是一码事,家破人亡的血海深仇是另一码事,先别急着跳,一个一个来。
当狗走资是一回事,卖人头是另一回事。
当强盗的,抢了钱大家可能不出声。
但如果是抱着屠村的想法并付诸行动,那就只有上器械推平山头了。
上海疫情正在刷屏朋友圈。
人人揪心,
人人愤怒。
少有人知的是,疫情下的一些边境小城,疫情同样严重。
但与上海相比,他们获得的关注,少得可怜。
在这些小城中,有人悲怆呐喊:
但,无论如何,他们就是上不了热搜。
就拿云南省文山州的马关县来说。
这座与越南接壤的边陲小城,经济底子薄弱。
疫情来临后,小城几近崩溃。
要人力没人力。
要财力没财力。
地方政府只好硬着头皮,向社会求助。
很多爱心人士施以援手。
有些学生,甚至捐出了自己刚拿到手的奖学金。
但援助开始,“网暴” 也开始了。
有人极尽嘲讽之能事:
发布求助信息的人,只好撤掉文件。
可是,文件撤了,正经受疫情折磨的小城怎么办?
硬扛,扛不住。
哭,也不敢哭。
真的太难了……
其中,一个叫瑞丽的边境城市。
更是懂事得让人心疼。
自 2020 年 1 月 26 日起,它经历了 9 次封城。
封控时长总计长达 160 天。
这在很多人看来,简直难以想象。
但在此期间的瑞丽,不哭不闹,不怨不怒。
有苦,自己捱。
有难,自己担。
在这风雨飘摇的三年里,一路跌跌撞撞地挺了过来。
瑞丽的艰难,你可能无法想象。
对内。
要防病例外溢,防本土反弹。
对外。
要防境外输入,防枪炮和流弹。
“五防” 压力,太艰巨。
而且,就复杂的地势来说。
瑞丽地处西南边陲,三面与缅甸相接。
其边境线犬牙交错,长达 169.8 公里。
加之没有天然屏障,防疫难度进一步加重。
有时候。
只需一个立定跳远,即可直接出国。
所以,在缅甸疫情的直接威胁下。
瑞丽为保护百姓,连夜修建长达 500 公里的铁丝 “长城”。
设下 600 多个封控点,
7000 余人全天严防死守。
每隔 400 米,就设有前后两个民兵哨卡,以及一个武警岗亭。
这些哨卡,往往由简易帐篷搭建而成。
遇到极端天气,直接破防。
帐蓬被吹倒。
遮风蔽雨的地方都没了。
但守防的人,依旧得日夜连轴转。
他们打着手电,拿着木棍。每隔 15 分钟就巡逻一次,不敢有丝毫懈怠。
因为稍不注意。
偷渡者就会想尽各种方法,和他们过招。
钻地洞。
自制梯子,翻铁丝网
游泳。
![](data:image/svg+xml;utf8,)
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
守边人员,几乎是一年 365 天,一天 24 小时,昼夜不停地为国挡毒。
可边境线实在是太长了。
千防万防之下,难免有漏网之鱼。
2020 年 9 月 3 日。
有几名缅甸籍的阳性感染者,偷渡入境。
全城拉响警报,封控一周。
但这仅仅只是个开始。
时隔 198 天后,瑞丽再次中招。输入源头,依旧是缅甸籍人员。
这次封城,与第一次完全不同。
时间上,足足封了 36 天。
管控上,实行封闭管理。
一夜之间。
许多人,就像离群大雁,不知该去向何处。
一些货车司机,本来只是运输往来物资。
结果没想到,会被困在此地,在车上睡了一个多月。
有一些人更惨。
找不到歇脚点,直接睡在大街上。
再之后,瑞丽因为开放了国际电信诈骗自首点,上万人等着入境自首。一天最多时,能达到 243 人。
而这些境外回流人员,阳性率高达 20%。
防疫压力可想而知。
于是,疫情反复波动,防疫 “车轮大战” 来了又走,走了又来。
一波未平息,一波又来袭。
瑞丽就这样,屡次被迫按下暂停键。
整个城市,陷入长夜,难以看到尽头。
但令人鼓舞的是。
瑞丽人气虽然少了,英雄本色丝毫不减。
要知道,国外躺平,国内遭殃。最遭殃的 “受害者”,就是边境城市。
尽管边境防疫压力那么大。
时至今日,瑞丽无一例外溢。
别说是其他省市。
就连同省的昆明,都从未被影响过。
所有病毒,被一个个守边人员,挡在了身后。
这份抗疫成绩单。
是瑞丽人民用行动,用决心,一撇一捺写出来的。
也是防疫民警透支身体,用一个个通宵达旦的值班换来的。
时至今日。
还有更多边境小城危机重重。
与越南仅一河之隔的广西东兴,也在与疫情死磕。
同为境外输入 “重灾区” 的绥芬河市,此前也因疫情封控多时。
它与俄罗斯陆路接壤。
不仅医疗资源紧张,周边环境也极其恶劣。
几周前,工人们修建方舱。
一场暴风雪突袭,打乱所有计划。
这个常驻人口仅 10 万的边境小城。
又要防天灾,又要防风雪,还要防人祸。
真的是难上加难。
当上海疫情信息铺天盖地时,我希望大家也能在信息角落中,看到他们的处境。
他们同样艰难,甚至更加艰难。但他们发不出声音。
他们同样受困。但少有人伸出援手。
它们最需要的,不是一句加油。而是需要被看到。
被看到,就意外着有希望。
有希望,才有可能被援助。
像这样的边境城市,在全国共有 136 个。
它们的名字,或许让人陌生。
但,请记住。
当境外疫情防控压力山大时,是它们冲锋在前,以城为盾,以人为矛,替祖国挡毒,把全国人民挡在后面。
正因为有它们充当缓冲带,境外输入病例,才一直可控。我们才能集中火力,对抗本地新增。
小城也是城。
小城人的命也是命。
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
为人民挡毒者,不可使其困顿于疫情。
请大家转发此文,告诉所有人,100 多个边境小城,正在等着被关注。
别再让这些边境英雄城市,变为空城!
别让边境小城的人们,继续沉默地哭!
我之前就在上海疫情相关问题说过政治不正确的话 “所有的争议在火葬场拥堵之前毫无意义”
50 多死亡这个数据应该是滞后的,上海将为全国展示真正的灾难
这下不得不玩明日方舟了
2021 年官方公布的上海死亡率 0.56%,什么概念?举个例子,50 万人死亡率按照 0.56% 算,平均到每个月大概死 233 人,平均到每天大概死 8 人。公布的感染新冠的有 50 万人左右吧?即使这批人没有感染新冠,也每天会死 8 人左右,剩下的多的死亡人数是可以计入新新冠导致死亡的。
但是另一个问题,由于现在的防疫政策,像癌症,尿毒症,特殊急诊需要马上做手术的等一系列病患怎么办呢?
前天晚上及昨天白天,
上海迪士尼核酸检测,
上了好几次微博热搜。
网民们纷纷感叹:
“上海又给全国上了一课,
这才是人间防疫该有的样子。”
02
这次上海迪士尼核酸检测,
第一个特点:快。
10 月 31 日下午 5 点左右,
上海方面接到杭州通知:
杭州新确诊一名新冠病例,
病例昨日曾到迪士尼游玩,
在园内待了近 11 个小时,
极有可能引起大面积传染。
接到这个通知后,
上海的反应速度有多快?
不到十分钟,
上海迪士尼就已经封园。
5 点半左右,
大批医疗人员、民警和志愿者,
开始陆续出现在迪士尼门口。
迪士尼立即对外发布通告:
所有游客离园时需接受核酸检测。
这反应速度,真叫一个快。
更快的还在后面,
医护人员仅仅用了四个小时,
就完成了两万游客的核酸检测。
这效率,快得简直惊人。
更惊人的还在后面,
晚上 7 点多钟,
上海各学校、单位、居委会、村委会,
纷纷接到通知:
迅速统计这两天有没有人去过迪士尼?
一个多小时后,
周末两天迪士尼游客名单出炉。
单位、学校、居委会、村委会,
立即通知名单上所有人员:
就近到以下医院做核酸检测。
几十分钟后,
各医院核酸检测窗口就排起了长队。
11 月 1 日上午 8 点 12 分,
“上海发布” 发布消息:
已累计筛查 33863 人,
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所有场地都已完成采样消毒。
这速度,简直快到不可思议。
在我们正酣睡之时,
上海却通过迅速行动,
将一场极可能引发巨大灾难的疫情,
扼杀在了萌芽之中。
03
这次上海迪士尼核酸检测,
第二个特点:稳。
所谓稳,就是 “有序”。
从接到杭州的通知开始,
到完成数万名游客的筛查检测,
整个过程有序得就像演练过一样。
警察迅速集结到达现场,
医护迅速集结到达现场,
志愿者迅速集结到达现场,
然后迅速各就各位,
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应该站在哪个位置,
都知道应该做些什么:
检测的检测,
筛查的筛查,
流调的流调,
维持秩序的维持秩序,
嘘寒问暖的嘘寒问暖,
有力有序,不慌不乱,
实在是太 “稳” 了。
04
![](data:image/svg+xml;utf8,)
这次上海迪士尼核酸检测,
第三个特点:准。
要是换做其他城市,
有数万人到过迪士尼,
那肯定要搞全面封锁了,
那肯定要搞全员检测了,
那肯定要搞全区隔离了,
但是上海并没有这样做,
因为这样做,
一会耗费大量人力,
二会耗费大量物力和财力,
三会影响无数人正常生活。
所以上海决定实行精准防控:
精准筛选出迪士尼游客,
然后对他们进行核酸检测,
以及 2 天闭环管理和 12 天社区健康管理。
其他的上海人,
该上班上班,该下班下班,
该打游戏继续打游戏,
所有人都按照正常轨道生活。
05
这次上海迪士尼核酸检测,
第四个特点:暖。
上海接到杭州通知后,
虽然对迪士尼进行了封园,
但封园却非常人性化,
只是关闭了室内项目,
而让室外项目照常进行:
想离开的游客可以立马排队做检测,
想继续玩的游客还可以继续玩。
没有搞一刀切,很暖。
而且,排队的时候,
孕妇可以先测,很暖。
抱孩子的可以先测,很暖。
渴了有人送水,很暖,
冷了有毯子提供,很暖。
充电宝源源不断,很暖。
虽然迪士尼停业了,
但当天恰逢万圣节,
所以上海方面,
很人性化地没有取消烟花表演。
于是游客们才有幸得以:
一边排队做检测,
一边欣赏烟花绽放。
一些游客发朋友圈说:
“这是最浪漫的核酸检测。”
由于疫情管控,
上海停了地铁 11 号线。
地铁关了闸机口,
出租车也不能来,
所以很多没车的游客,
在检测完后没法回家。
于是上海交委,
立马调了 220 辆公交车过来,
将所有游客一一送回家。
一个上海市民说:
“当轮到我做核酸的时候,
听说地铁停了,
我还担心怎么回去呢,
结果走到公交接驳站一看,
一排排公交车正等着我呢,
又是一阵暖心。”
06
上海的这次有序防疫,
昨天被《人民日报》翻牌了。
《人民日报》盛赞道:
“万圣节没有光怪陆离的鬼神,
也没有拯救银河系的超人,
一个有序的城市组织就是金钟罩。”
一些网友在下面留言感叹:
“确实如此,
上海今天又给全国上了一课,
这才是人间防疫该有的样子。”
上海确实值得学习。
2021 年 9 月 17-18 日,
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
在上海召开全国新冠疫情防控经验研讨会,
旗帜鲜明地强调:
“建党 100 周年之际,
在上海召开全国新冠疫情防控经验研讨会,
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
学习借鉴上海等地经验。”
上海确实太牛了,
它是全中国人口最密集的城市,
常住人口有 2500 万。
它是中国接收入境航班最多的城市,
承担着全国 1/3 的出入境航班客流,
但截至到现在,
上海没搞过一次全员核酸检测,
就把疫情控制得牢牢的。
虽然其间发生过几次零星感染,
但都波澜不惊,
所以,疫情防控的上海经验,
确实值得全中国学习。
07
上海经验到底是什么一种经验?
我详细查阅了各种报道,
觉得上海经验包含了五个方面。
第一:领导有意识。
所谓领导有意识,
就是领导理性地科学地意识到:
“病毒会长期存在,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所以我们要做好与病毒长期相处的准备,
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所谓打持久战,
就是既然病毒会长期存在,
那就要想办法把疫情处理标准化:
一方面要稳稳地控制住疫情,
一方面又不能影响市民的正常生活。
这两者没有谁压倒谁,
两者都很重要,两者必须得兼。
“不能动不动就全面隔离,
不能动不动就全员检测,
极其耗费人财物力不说,
还会影响市民正常生活,
还会影响经济正常运行。”
怎样才能既控制住疫情又不影响市民生活?
答案只有一个:
实行精准防控。
上海防疫之所以这么牛,
首先就牛在领导有 “两者必须得兼” 的意识,
有了这个意识,
整个城市的方方面面才能朝这个方向努力。
08
第二: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一位病毒专家,
在接受 “八点健闻” 采访时说:
“你看上海的新闻发布会,
书记是不出来讲话的,
市长是不出来讲话的,
因为他们不是专业人员。
但其他很多城市就不一样,
既看不到专家的身影,
也不知道专家在决策中起了多大作用。”
上海决策层有一个特点:
就是相信专业精神。
所谓相信专业精神,
就是 “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
在遇到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
领导退后一步,
授权专家去处置这一问题。
或者召开专家座谈,
充分听取专业意见,
然后根据专业意见制定科学决策。
而不是像很多地方一样,
用领导意志代替专家决策,
一发现疫情就让绿码全部变黄码,
一发现疫情就让全市绿灯变红灯。
正因为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
所以近两年来的疫情防控,
上海多次成为效仿的模范生。
09
第三:疫情处理标准化。
昨天深夜 0 点过,
张文宏发了一条微博:
“疫情常态化,疫情处理标准化。
所有的游客现在可以安然入睡了,
但我的无数同事会继续工作,
完成防控的所有标准程序。”
上海防疫为什么这么牛?
就是牛在他把所有处理标准化了。
即使遇到迪士尼这么大的 “灾情”,
按照标准程序一走,
也就从从容容、波澜不惊地解决了。
关于上海疫情处理标准化,
我就不展开讲了,
央视《新闻调查》做个一期节目——上海防疫 27 天。
大家有空可以去看看,
就知道上海的标准化有多牛了。
这套标准化有多牛,
一个上海市民举了一个例子:
“广州爆发第一例的时候,
当晚老公出差从广州回上海,
早上一起来,
他就接到了居委会的电话,
根本不需要自己报备的,
上海的追踪能力太强了。
关于追踪密接和次密接,
自去年疫情以来,
我从来没有在‘上海发布’上看到过,
上海要找哪个航班、哪次列车的密接,
从来就没有。
几乎都是在你知道自己是密接之前,
你就已经被电话告知要核酸检测了。”
关于疫情处理标准化,
上海市长龚正用十二个字总结:
主动发现、快速处置、精准有序。
有多精准?
“多一个不要,少一个不行。”
10
第四:人性化。
所谓人性化,
就是 “把人当做人来对待”。
关于上海疫情防控的人性化,
这次迪士尼检测大家都看到了。
我再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只提地点不提人。
很多地方公布确诊病例时,
会公布该病例的各种隐私信息,
住哪里姓什么,
去过哪个宾馆,
跟哪个人开过房。
但是上海从不这样做,
上海公布确认病例时,
都是 “只提地点不提人”:
“对外公布感染病例的姓名、性别、年龄,
没有什么实质性意义不说,
反而会造成两大危害。
一是会暴露感染病例的隐私,
让感染病例被谩骂被社死。
二是因为害怕隐私被公开,
一些感染病例会故意隐瞒行程,
这会给疫情防控带来很大麻烦。”
![](data:image/svg+xml;utf8,)
第二个例子:允许宠物和人一起隔离。
大家应该都看过新闻报道:
很多地方隔离不准携带宠物,
结果 “14+7” 天隔离下来,
隔离者喂养的宠物都饿死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另一则新闻:
上海集中隔离允许携带宠物。
今年 1 月份的时候,
上海黄浦区被列为中风险地区,
一部分人需要集中隔离。
有些人为此非常焦虑:
“我们去隔离了,宠物怎么办?”
上海处理非常人性化,
立马咨询专家们,
专家们给出意见:
“携带宠物隔离不影响防控。”
于是政府立马发布信息:
“集中隔离时可以带上宠物。”
千万别小看了这一举措,
这一举措虽然很小,
但充分体现了上海的人性化。
在很多城市,
执行人员才不管这么多,
都奉行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叫你别带就别带,啰嗦啥!”
所以难怪有网民说:
“在防疫的人性化上,
上海是国内的天花板。”
11
第五:领导有担当。
上海的精准防控,
被专家们称为 “陶瓷店里抓老鼠”,
“既要抓住老鼠,
又不能打破瓷器。
就是既要控制好疫情,
又不能影响社会的正常运行。”
但是精准防控,
是不是就能保证百分百精准?
当然不能。
做得再好,都有可能发生失误。
有些地方的官员,
就是因为害怕失误丢掉官帽,
所以动不动就搞全面隔离,
动不动就搞层层加码。
但上海领导特别有担当,
“只要按照标准化程序去做了,
哪怕出现了疫情,出现了传染,
这个责任也由我们领导来承担。”
正是因为领导有担当,
上海的精准防控才能得以顺利推行。
12
我为什么要写这篇稿子呢?
因为中央和国家卫健委,
三令五申地强调:
要科学防疫、精准防疫,
要在尽可能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经济活动的前提下,
做好新冠疫情的处理和控制。
确实如此,
中国常态化防疫已经持续一年半了,
在新冠病毒必然长期存在的情况下,
我们是该总结一些经验和教训,
来提升疫情防控的精准度了:
既要控制好疫情,
又不能太影响人民生活和经济运行。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
上海经验就特别值得各地学习。
我看到有些网民说:
“别再吹上海的精准防疫了,
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无法做到。
上海基础设施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上海医疗条件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上海人员素质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上海经验是学不得的,
照学只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完全照搬当然要不得,
但学习人家领导有担当可不可以?
是可以的。
学习人家疫情处理标准化可不可以?
是可以的。
学习人家 “两者怎么得兼” 可不可以?
是可以的。
学习人家疫情处理人性化可不可以?
是可以的。
13
最后,
我还想说说迪士尼烟花绽放这幕场景。
很多网民都说:
“这是最美的核酸检测现场。”
“这是上海迪士尼五年来最经典的瞬间,可以载入上海这座城市的史册。”
《新京报》这样评论道:
“疫情改变了太多,
但不变的是,
人们对正常生活的向往。
我们看过无数场烟花,
但这一场注定会让很多人刻骨铭心。
它带给人的余味,
有美好、温暖、人性,
更有从容、专业、信心,
而这些正是防疫时代,
人类应该倍加呵护和珍惜的品质。”
是啊,一个上海市民感叹道:
“昨晚开始我还在想,
觉得自己万圣节 cos 了个倒霉鬼;
但是在上海,让我感受到,
生在中国就是幸运星。
这漫天的绽放,说不出的温柔。”
上海目前还处于封控状态,浦西的持续时间已经将近 30 天。我所在的楼栋有阳性,一直是不给出门的。而确诊阳性的一家人有中年人青年人,有老年人,并且在老年人去方舱之前已经自行转阴性,自己恢复了健康。从中青年人去方舱两周后转阴回来交流的情况看,没有明显不适症状。
对于死亡率的讨论,我看了一些,很多图表分析发展趋势。感觉比较专业,不够浅显易懂。我自己的疑问和考虑出于以下几个问题:
1)这个病的严重程度对于身体健康的人的伤害感觉出于可控状态;可否通过指标来量化;
2)对于年纪大的人群尤其是有基础性疾病的人员,伤害可能会大一点。那这个伤害,或者说重症率,死亡率,相比较其他的类似疾病(比如流感)可否进行半定量,半定性的横向比较。
3)如何重点保护相应老年并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如何重点保护儿童学生的健康,这个可能是目前急需要研究的。
4)涉及到非医学层面,当封闭在户内对一个公民或者家庭的生存影响更大的时候,为什么要剥夺相关人员的自行判断和自行承担风险的权利。如果这是按照国家法律要求,强制这样做,那么决定公民生死的事情,在基层执行层面就必须更加严肃,严谨。可能目前普遍不满意的是封控下存在的这样的或者那样的情况,威胁到了公民的基本生存权利。而这种危险的情况可能给人们的心理冲击远远胜于新冠病毒产生的死亡人数和死亡率造成的心理影响。
5)从上海这次的抗疫情况来看,动员组织和思想教育做的很不足,或者说被封控的人包括我自己都对封控的时间没有正确的估计。人对于未知的情况总是比较恐惧的,再叠加物资的紧缺,收入停止,这些都给予封控中的人比较大的心理压力。
也许人们都期待着类似 “论持久战” 这样一篇文章,这样一个指引的出现。
我们相信最终上海会恢复如常并继续发展。
疫情之下,人命关天,下面这些小 TIPS 能救到你们,强烈建议收藏。
这段时间,上海目前几乎把所有的坑都踩了一遍,留了个非常好的错题样本给其他城市。以下总结的心得和暴雷的地方供大家参考:
1. 买个冰柜,这个是第一位的。
2. 小区有志愿者群一定要参加,那是掌握信息和资源的第一场所,续命的重要通道。
3. 配齐 2 个月或以上的常用药品:高血压药、速效救心丸等、感冒退烧药、创可贴等。
4. 消毒酒精(75% 的按每天 500 毫升 / 人算)+ 喷壶,有邻居还配了紫外线消毒灯,物资消毒后才进家门。
5. 洗发水,沐浴露,剃须刀、护肤品、面膜。
6. 成人卫生巾,宝宝尿不湿。
7. 洗洁精 + 洗衣粉 + 洗碗机的洗碗块 + 软水机的盐。
8. 一次性手套,是淡黄色或蓝色胶皮的,不是海底捞那种塑料薄膜手套。
9. 医用口罩、面罩,有条件的可以买点大蓝和大白防护服。计划都是一次性的,不可以重复用。
10. 烟 + 酒 + 打火机,有瘾的家庭这个下手要狠,家人就谅解点吧,非常时期找骑手去买会很贵。
11. 油米面 + 面包粉 + 糯米粉 + 米粉,这些至少得按 2 个月来,因为后续总有邻居来借。
12. 家有小孩的一定要备他的零食,他的活动量不够会作死你;可乐雪碧之类的按箱来,你不知道他们消耗有多迅速,尤其可乐最后是奢侈品和硬通货。
13. 葱姜蒜、辣椒、盐,酱油、糖、各种调味料;葱可以自己拿罐子种点。
14. 水果买可以保存时间长的,比如苹果、梨。
15. 粗纤维的蔬菜洗净速冻 + 蔬菜冻干片。
16. 黑木耳,白木耳、香菇、腐竹等干货。
17. 方便面 + 午餐肉 + 腊肉 + 咸肉 + 香肠 + 腊肠等腌腊食品。
18. 巧克力和甜品,这个会让心情好些。
19. 婴儿奶粉 + 常温奶、酸奶(到现在我也没买到娃平常喝的奶粉,据说在保税区进不来);冰鲜奶 1.5-2 升的最长喝 10 天,还得看你冰箱容量。
20. 新鲜蔬菜 + 蛋一般就坚持 1 周,大家看着买吧,这个后面要靠团长。
21. 宠物和你一样配备,上面的清单按照 ta 的需求再过一遍。
22. 卷纸、面巾纸、湿纸巾等纸制用品。
23. 矿泉水、饮用水。
24. 爱喝咖啡爱喝茶的别忘了备咖啡豆或咖啡胶囊、茶叶。
25. 最后,家里有宝宝的,要囤够可以变着花样消耗 ta 体力的玩具、材料、画笔、画纸等等。我们还好有个投影,开电话会议时可以让孩子安安静静看动画片还不伤眼睛。
还有其他小 tips 我将随时补充。
最滑稽可笑的反智人群总是揣摩领导的意思跟着大方向叫好,还总摆出一分你看当初没听我的,吃大亏了吧,或者清,清死上海人,反正我没事的永远清不到我头上义愤填膺的派头,但问题是没任何人咨询和在乎过这些人的意见呀,就是一群小丑。而且他们这种水平我敢说他们这辈子永远也学不会英文,智商上限太低。
我能预料到一条新闻:
上海 2023 年老龄化大幅下降,城市活力凸显。
某城现在是战时状态。路上小区里都是铁丝网构成的战壕,物资是配给制度与黑市并行,本地和全国医疗队都开上前线做核酸了,病人不得不居家等死。
而异地尽可以嘲笑某城沦陷,直到战火烧到他们头上。
张文宏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高龄患者与基础疾病患者的病故,是上海救治最大挑战,如何看待这一判断?
张大夫又发话了,就问上海人民你们怕不怕?
上海大概要封半年吧
在现有情况下居然刚听说 R0 才压到 1
没啥想说的了
我就想看这个热搜还有多久
1,前期的养老院情况大概率存在瞒报,现在给补上了。养老院的情况财新曾经报道过,但很快被封杀。
2,病毒对两类人有完全不同的效果,参看方舱里生龙活虎运动,搞联欢跳街舞开音乐会的,和养老院里悄无声息死亡的。因此要认清病毒的复杂性,需要有针对性的不同举措。比如对年轻患者可以采用居家隔离尽可能减少对社会生产生活的影响,对年老人群聚集地集中封闭管理,加强疫苗接种,特效药储备和医疗资源准备。只引用 “很多人死了” 或者 “方舱里人都没事” 的任何一项来鼓吹清零或者共存都是不负责任的。
3,但考虑到媒体在现在清零清得民怨沸腾的时候放出前期死亡数据,明显又是一刀切地为清零站台,看来并不打算让大家认识到病毒的复杂性,只想引导二极管思维。
另据财新当时的报道,很多老人的死亡原因其实是 “护理中断”,即染病后得不到充足的医疗支持(可能很多护理人员自己也感染),反映了当时在医疗资源被抢占的情况下老年人异常脆弱。
反观大批方仓隔离人员甚至可以不需要医疗资源,自己修方仓自己隔离自娱自乐自己康复,这就是两个世界。
请合理使用有限的医疗资源。
造成现在无辜群众各种惨的情况是过度防疫?
明明是 shzf 毫无作为
从华亭开始就放任不管
导致现在的局面到底怪谁呢
如果 zy 不出手这个零是清不了了
另外可不可以只要是省外返回人员全部隔离 14+7
不要再害人了 一个两个能害一座城
麻木了
别再上热搜了
毫无意义
看到上海的死亡率,我是放下心来了。
这个才是真实的数据,这个才是老百姓需要知道的数据。
一开始 20 万例没有死亡明显时不科学的,和正常死亡率相比都出奇的底,数据肯定有问题。
现在的数据接近正常死亡率了,是一个好的现象。
真实的数据下才能看出真实的情况——
到底是谁害怕疫情,即使是在患者低于正常死亡率的情况下?
出来表态的是政府机关的人员,还是医院和高校的科研人员?
抗疫的种种困难到底哪些人体会不到?
抗疫工作创造的新的市场价值,比如药品、检测、物流,到底是谁享受了抗疫的红利?
我绝对拥护党的领导,我也坚决支持科学防疫需要民众配合的一切必要措施。
但我坚决反对借着抗疫名义搞政治斗争、搞中饱私囊、搞形象工程、搞知谣辟谣、搞一言堂的各种经验抗疫、嘴上抗疫和人情抗疫。
“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我们所犯的错误,研究其发生的原因,都是由于我们离开了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主观地决定自己的工作方针。这一点,应当引为全体同志的教训。”
出处:《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哪怕信一个字,你也是被忽悠瘸了!
上海市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介绍疫情防控最新情况。昨天,上海市本土确诊病例出院 2449 例,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19523 例,他们将返回居住地接受健康监测,请社区妥善做好接返工作。
突然想起来一个词,还特意去查了查这个词意思。
走资派: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的简称。
其实,最终就是个选择。
是承受封控,还是承受死亡。其实怕的不是死亡,怕的是乱。
中国这么大的国家,外部力量是 打不垮的。只要自己别乱。上海这次可以算是一次演习吧,因为疫情暴露了很多问题。问题暴露了就要解决,大家都在等,上海人跟外省人都在等,等着看这次的上海,会有怎样的变化与整顿。
最近看到,上海某地的志愿者团队,开始建立党支部了。真是,一口气憋的我,上海的事情,持续让人无语。以前上海基层是没有党支部的么???
乱七八糟的东西来我评论区一律拉黑删除,我嫌脏。
社会面感染两百人占社会面总人数 1%,上海社会面总人数仅两万,还有 2498 万人封着
“虽然新冠引发的肺炎不一定严重,但基础疾病的救治,仍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那么没得新冠的有基础疾病的人谁来救治啊?
听说都围上铁丝网了,这么多的物资能进去,估计买菜应该没问题吧,阿?
1 买办作祟
2 无他
当上海封城的时候,我是清零派,骂着上海政府,势利小人;因为我不希望病毒传播开来。
放我家封城了好几天,我是共存派,这几天闲极在家,很是抑郁;因为我在家呆厌了,想出去逛逛。
当我和家人不幸感染,我又是清零派,这几天在方仓还不如关在家里呢,家里瞬间变成了天堂,爷爷怕是熬不过去了,唉,是祸躲不过,本就。。。雪上加霜。
当我痊愈了之后,我又成为了共存派,因为我已经感染过一次了,该体验的苦难,该有的后遗症也都有了,再感染一次又能怎样!
那么请问,清零派和共存派真的存在么,只是不同的境遇,不同的思量造就了不同的答案。
至于新冠肺炎最新版到底怎样,谁关心呢?
世界上最最专业的传染学专家,也不可能去告诉你。甚至出于政治考量还要尽可能误导你,安抚你。
官方数据,你信么,反正我是一个标点符号都不信。
上海官方新闻总算发布了从 6 月 1 日 - 6 月中下旬将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消息一出,全城沸腾,总算明确的解封消息来了,希望这次是真的。
封闭在家快两个月,从刚开始的恐惧无所适从,到现在也安住了很多。
病毒不可怕,坏心态才可怕。每天有近万人在 “逃离上海”。
5 月 16 日,上海宣布开始 “解封”。
本应恢复生机与活力的魔都,却罕见地展现出 “疲惫与沉默”。
两个月来,发生在这座城市里的各种离奇事件,让城外的人对它生出一股巨大的疏离感。
似乎没有多少人愿意再关心上海了。热搜上躺着猴痘、浪姐和周杰伦,大家忙着恐惧、快乐与缅怀。
而几乎成为 “孤岛” 的上海,每日都在上演“离沪潮”,短短 6 天,有将近 4 万人想尽办法从上海离开;
依然被困在家中的居民几近崩溃,流浪在街上的人伤透了心;
与此同时,上海四月经济数据出炉,往这片压抑中又撒下一点悲观。
这种笼罩着的疲惫与沉默,甚至让人的逃离,沦为一个小问题。
01
留在上海的人
5 月 21 日,人在上海的科技博主 @林六月说,她睡醒无聊翻了翻十几个群的聊天记录,发现每个群都接近心态崩掉——被关的。
底下同样来自上海的评论说道:我这边好友圈没人分享没人吐槽没人抱怨没人想多说一句话(包括我自己)。
被关着的市民,呈现出 “佛性” 状态,自称各种阶段都经过了,只剩下麻木。
人生哲学变成 “今朝有酒今朝醉”,不问世事,及时享乐,以免抑郁复发。
退一万步讲,假设人性能够控制灵魂对自由的渴望,并最大程度地克制对物欲的需求,那这样的生活,未必称得上 “糟糕”。
但遗憾的是,这些人处于崩溃边缘的人,已经算是幸运儿。
在上海,能够自由活动的,处境或许更艰难。
毕竟能被困在家里,至少得有 “家”。
不能困在家里的,就得流浪在街头。
有河南男子 2 月份到上海打工,因为疫情失去工作,在街头晃悠。
他为什么不走?因为地铁不通。
被问及 “晚上睡哪”,他只说 “有地方”。
湖北 52 岁男子陈朝松,从方舱出来后,在街头睡了 23 天。
有上海本地人在 ATM 机住了一个月。
有卡车司机被困 33 天,靠附近住户隔小河投喂。
一个盲人按摩师付岑,从 3 月 17 日起,就独自留守在浦东某小区内的盲人按摩店里。
在留守的 46 天里,她靠着同事留下的食物,物业、邻居、残联送来的物资,在时刻的担忧和恐惧中生存下来。
就在她以为这种生活可以持续到解封后,却突然收到通知:因为疫情防控,她不能住在店里,要被送到集中安置点。
全盲的付岑非常害怕,虽然在民警和物业的帮助下,她被安排到小区 8 楼一家酒店居住。
那里有窗户,有阳光,并且房间宽敞,洗衣机、电视、冰箱应有尽有。
付岑很高兴,但她心里最盼望的,是解封后,买一张车票,去往广州。
一张 5 月 19 日的 “离沪承诺书” 记录着一个上海人离开的悲伤与决绝。
在离开原因一栏,“活不下去” 四个字触目惊心。
虹桥火车站连续几天犹如春运般的场面,说明了这张 “离沪承诺书” 的代表性。
02
离开上海的人
5 月 16 号,上海 “解封” 第一天,当天离开上海的总人数,大约是 7000 人。
虹桥火车站人山人海,离沪旅客从车站门口排到了高架桥上。
如果说,有家可归的人已经算是幸运儿,那么能够离开上海的人,就是幸运儿中的幸运儿。
但这群 “幸运儿” 的脸上,没有一丝喜色。
一位成功离沪的旅客说,她从未见过如此寂静的车厢,没人说话,没人走动。
所有人都在发呆,要么就是刷手机。
因为疲惫,因为创伤——没有人是轻易到达车站的。
这个旅客赶到站台时,双脚打颤,因为抽筋而发抖。
在此之前,她拉着行李徒步越野 3 小时才到了进站口。
据她所言,没有人能够预知,在通往火车站的路上,会遇到什么阻碍。
她早上 5 点出门,一路步行到离火车站只有 600 米的时候,眼前的路却被封了,只能绕道而行。
而这一绕,600 米的路竟然变成 5 公里,而且没有人知道进站口在哪里,此时离发车只剩一个半小时。
万分焦急下,她碰到一个快递小哥,哀求他带自己上了高架,却始终无法到达火车站。
最后小哥只能朝着火车站的方向猛开,经历重重关卡,终于看到进站口。
她徒手翻过栏杆,才到达了排队的地方。
而为了赶上即将出发的车次,她疯狂插队,最后来到了充满疲惫面孔的车厢。
而这一切,还得建立在你抢得到票的前提上——有人甚至加价 500 到 1000,才能抢到一张离开上海的车票。
有钱、有票、有体力、有决心,还要有健康码、有抗原、48 小时核酸,凑齐这 “七龙珠”,就能实现离开上海的心愿。
于是我们第一次看到了,共享单车可以用来拉一堆小轿车都装不下的行李。
但能骑上一辆共享单车的,又是幸运儿。有的人,甚至徒步 7 小时,才到达虹桥火车站。
一个女孩孤身一人,拉着行李,走在本该车水马龙的高架桥上。
虹桥火车站附近的街道上、草丛里,睡着一个个进不去候车厅,被酒店拒绝接待的上海人。
逃离上海是好事,逃离上海又是坏事。
离开上海,接下来呢?
选择挥别上海的,大多是在上海待不下去的。
而如今离开上海,到别的地方,却也意味着巨大的成本。
离开上海只是初步计划,大多数人到达目的地还需要一转再转,期间的通行又是一笔不菲费用。
到达目的地后,大多数地方需要 14 天隔离,且需自费。
据统计,首批离沪旅客的主要目的地,有广州、合肥、武汉等。
前者在疫情中的表现全国有目共睹,而后两者,则在近日的防疫措施上大出风头。
不久前,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喊话:不管是 “来的客人”,还是 “返的家人”,合肥都诚挚欢迎,绝不拒之门外。
武汉的隔离政策更为诱人:据说隔离免费,且已建好方舱,只为接收上海返乡的。
有人将此视为 “城市抢人计划”,呼吁各大城市抓紧机会,未雨绸缪。
03
奔赴上海的人
除了留在上海的人、逃离上海的人,还有奔赴上海的人。
深圳外卖骑手易强,因为外卖行业竞争加剧以及收入减少,当他看到上海以 2000 元日薪招募方舱防疫人员,自然而然地心动了。
本着 “一个国际大都市,能出什么问题” 的朴素认知,易强踏上深圳开往上海的高铁。
当他到达上海那一刻,却忽然发现,向来敢干肯拼的他,在踏上这片土地后,就失去完全掌控个人命运的能力。
首先是中介的忽悠,一个看起来 “很有手段” 的女中介告诉他们,日薪 2000 元的工作没有了,工资要腰斩。
易强选择留下来,因为 “来了就赚呗”。
可令他怎么也想不到的是,钱还没赚上,日子越来越难过了。
先是疫情变化导致他们无处可住,接着工队检测出阳性,被原定的方舱拒绝接收。
他们不仅没了工作,而且没有宿舍、没有食物。
再然后,把他们耍得团团转的女中介也流落街头了。
她红着眼睛说自己被老板抛弃,被一个女工人揪着扇了几耳光。
工人们饿得没办法,甚至冒领了方舱工作人员的外卖,不顾被感染的风险。
他们滞留在车站,却发现车站的自动贩卖机早就被人砸开,洗劫一空。
他们又步行五公里找到一家勉强营业的商店,货物价格还算正常,于是他们灵机一动开始倒卖物资。
但易强很伤心,他觉得自己本来是一个 “受害者”,慢慢却变成了一个为利益去冒险的中间商。
他打定主意回深圳送外卖,再也不踏足上海。
车票到期那天,他没有一丝犹豫地上车离开。
然而当他停在杭州时,一张 “上海检测实验员招聘启事” 又引起他的注意,这份工作 1500 元 / 天,做满 30 天另外奖励 1 万元。
他又心动了:只要敢招,我就敢去,富贵险中求!
对于上海,人们逃离还是留下, 日后便知分晓。
不管如何,脚长在人身上。他们有自由,有判断,留在哪里对自己有利,他们就会留在哪里。
04
上海,上海
现在的上海,依然安静,依旧沉默。
路上没有车,江上没有船,浦东机场一天只剩 7 趟国际航班。
抱怨吐槽的人越来越少了,他们用力地沉默着。
解封的时刻,就像拼多多的砍一刀,现在已经砍到 99.99% 了。
新闻上说,上海复商复市,人间烟火气,正袅袅升起。
但不少市民对此感到迷惑,因为他们并没有感受到所谓的 “复工复市”。
一个上海小哥出门体验复工复市,发现并没有店铺开门。
他被赶回家的时候,对方表示:你去手机上复工。
5 月 19 日,上海统计局公布了 4 月的经济数据。
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总值(主营业务收入 2000 万元以上的法人工业企业),和去年同期相比下降 61.5%
4 月,上海汽车产量 5.35 万辆,同比下降 74.8%。而 1-4 月累计产量 76.67 万辆,同比下降 0.3%,说明上海汽车工业恢复情况曾经非常良好。
三大产业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比去年同期下降 52.4%,第二产业投资下降 17.6%,第三产业投资下降 10.0%。
三大投资领域中,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比去年同期下降 21.4%,工业投资下降 17.7%,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 10.0%。
其他行业投资里,住宿与餐饮业最惨烈,投资同比下降了 30% 以上。
消费上,4 月单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716.97 亿元,同比下降 48.3%,其中住宿餐饮业 4 月单月下滑 69%,
这几天在网上流传的一个关于经济的比喻是:
经济,不是地上的卡车,而是天上的飞机。你踩一脚刹车,它不是停下来,是掉下来,你想重新起飞,不是踩一脚油门,而是需要跑道和很长的爬升。
数据背后,是一家家撑不下去的商铺,以及靠它撑起的无数人的生活。
他们之中的很多人,也许再也等不到恢复正常那天了。
在人类退居家中的这段日子里,流浪动物与植物在上海城内肆意生长。
大门紧闭的人民广场地铁站外,野猫野狗占地为王,舒适享受着没有人类打扰的时光。
一辆许久没有移动的沪 A 牌奔驰车,一株小树穿过车网窜得老高。
奢侈品牌范思哲的门店台阶上,长满无人清理的野草。
时尚先进的苹果,也没躲过门前长草的命运。
社交平台上,为数不多还在关心上海的人,传播着李立群的三段视频。
他笑着说,浦东封了 55、6 天,都封傻了,还好我不需要天天出去上班,要不然我压力得有多大?这算什么也不知道,哎,了不起。
另一则视频里,他感慨 “自己这一生过得太平凡”,说等解封完,他就回台湾退休,做一个良好老人,在山里头射箭、种菜、养猫。
还有一段是 5 月 21 日早晨六点二十五分录的,他拍下空无一人的高楼和街道。
他说,浦东封城这五十多天以来,白天晚上都这么安静,这是几百年难得一遇的。马路是天天在洗,洗马路的人有任务…… 嘶…… 你说这真是,真是几百年难得一遇,哎,我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镜头从空城切换到他凝重的脸上:
我就在静静地看着这件大事。
上海新冠死亡人数预测
在世界出现了新西兰和新加坡两个优秀的共存抗疫生,之后,**香港暴雷,接种的热情立马高涨,疫苗接种率迅速提升。从新西兰、新加坡、香港公布的数据,我们都知道疫苗是防止死亡最有效的抗疫方法。**然而从 3 月中旬,到现在我不知道中国的老人接种率到底增加了多少,现在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了,有些地方还在搞无意义的核酸检测和加码封城,还是迟迟没有开始接种疫苗,尤其是上海!现在清零,难道不应该是压低曲线,减少患病人数,为注射疫苗赢得时间嘛?!
上海之前一直零死亡,突然就从 3 到 7、8 个,然后十几个,实在是不符合规律。所以我建立一个基于疫苗接种率的模型。
根据新加坡 / 香港的数据,建立不区分年龄的死亡率:未接种 0.54%,2 针灭活 0.12%,加强针 0.03%。
根据 4 月 17 日,上海 60 岁以上老人完成接种的占 62%,完成加强针的占 38%。根据新加坡的数据推算出上海的死亡率
Y1 = 0.54% * (1-62%) + 0.12% * 24% + 0.03% * 38% = 0.2454%
取下限为 0.22%,上限为 0.27%
根据武汉经验,大面积汤药漫灌后,死亡率急剧下降,故假定,未接种人员可以降低 50% 的死亡率,接种 2 剂的可以降低 25% 的死亡人数,完成加强针的不受影响,推算出中医介入一周后的死亡率:
Y2 = 0.54% * (1-62%) / 2 + 0.12% * 24% * 0.75+ 0.03% * 38% = 12.84%% = 0.1284%
取下限为 0.115%,上限为 0.141%。
预测每日新增死亡人数如下:
备注:绿色表示实际死亡人数低于预测值,黄色表示符合,红色表示实际死亡人数高于预测值;4 月 22 日张伯礼前往上海指导抗疫,棕色表示过渡期。
观察一周,如果准确继续预测。如果不准就删了。
总数依然在高位,确诊数大幅反弹!疫情看似绵绵无绝期,防疫策略和手段看来需要不断评估改良,此外,防疫产品的合格率是否达标?尽管如此,,,逝者安息,生者安康!上海,加油!
具体可以参考下面这个专栏:
死亡人数还会继续上升的。
上海疫情一开始快速上升的时候,多少人一直在扯诶你看这么多病例都没有死亡都没有重症,可不就是个大号流感吗?
难道一发病就瞬间无了吗?埃博拉都没这么猛。死亡曲线对病例曲线是会滞后的,重症也是一样,而且现在上海的症状分型应该开始被整治了,一些重症专家已经前往上海。所以病毒从香港来上海旅游,没有水土不服。至于这次最后的总死亡比例,上限参考香港的比例。
“死的都是老人”“都是基础病致死”,“杀人者兵也,非我也”?没必要纠结这个。后面的死亡年龄数可能会往下走,因为最先逝世的肯定是很老的,身体扛不住。
这种悲剧,到了怎么办的时候了
因为确实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疫情困境
各种生其它疾病的人数,本来无论何时都远远超过单一病种
而且还要大量经济困难人士
食品供应的严重问题,怎么办
疫情自身,不见缓解,怎么办?
疫情的传染路径肯定还是很多,导致了持续问题,怎么办?
到处是怎么办的时候?
怎么办?
上海现在已经到了到底怎样力挽狂澜的时候:
首先要解决公务人员的问题,就是应对严重不力,不行的家伙,该换就得换了,不换,能力不是短期能有得了的
其次方仓力量 要分给其它病人,作为隔离处理,否则,各种病和疫情就要进行交叉
急诊的开放 是解决不了交叉问题的灾难问题,疾病恶化是不可避免的
最后当断不断,必留大患,拉垮久了,问题就大了
今天是值得庆祝的一天,我们小区大门上开了一个小门,可以自己下楼拿快递了,但是我不敢。
分享一些自己看到觉得好玩的疫情文学改编给大家乐呵乐呵!
然后我自己试着改编了疫情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做一个健康的人
抗原,核酸,周而复始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菜园,春暖菜生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是阴性
那清晰的一条杠传达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次抗原每一次核酸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永远都是一条杠
愿你有足够的食物解决温饱
愿你在这摇摆的城市中依旧幸福安康
我只愿疫情散去,夏至到来
大家也快试试,感觉有点好玩!哈哈哈哈
封了一个多月了,每天烧钱超过一千亿(停工 + 花费)几百万人饿肚子。
结果,现在每天都 2 万确诊,也不知道跟共存有什么区别。也想知道钱从哪里来,上海封城一个多月,总成本起码 4 万亿以上。
我今天过的还可以。
1. 上午给孩子读萧红的《祖父的园子》,被其中熟悉的场景唤起了回忆,童年那个宁静、随意、自然的精神家园,像一股活水,给我带来了舒畅的感觉。
2. 中午刷碗时听了一会儿 JustPod 一期关于爵士乐的节目。
如果我只沉浸在当下的做饭、洗刷刷、打扫卫生,其实还可以。
看朋友圈有位朋友说几乎一天都在做家务。这既是一种感觉,也是一种客观存在。
粗算了一下,三餐 + 洗碗 = 5 小时;洗衣服 + 晾衣服 + 收衣服 = 0.5 小时;拖地 45 分钟(我干活是慢);再加上擦擦、收纳孩子随时弄乱的东西。7 个小时的家务。
疫情额外的负担在于,出门取快递、下楼丢垃圾,任何一次出门,穿戴设备加回来一通洗刷消毒,任何一趟出门至少消耗 20 分钟。
还有就是团购了,团购群尽管静音了,还是会不断被艾特全体打扰,或者不小心订阅了快团团信息也会不断有信息。
记不清到货时间,又不得不随时抽空爬楼看一下有没有到货。
最近退款少了,感觉上物资还是没那么紧张了。我退了几个团购群。
虽然说感谢团长,等疫情过去,我还是要退出那些群的,太多干扰了。人活着不仅是为了吃饭,哈哈。
3. 午餐之后,为了多一些时间陪孩子,喝了一瓶可乐,没有休息。
我们从 4 月 6 日对门阳,至 4 月 24 日,一直没有去阳台玩。因为两家阳台仅隔一墙且都没有封闭。
昨天,对门从方舱回来的核酸做完了,解封了。我们重新获得了阳台自由。
今天孩子从上午就在阳台上搭积木、晒太阳,下午又喊我去吃下午茶。
给孩子泡一杯菊花精水,两片美心饼干。一边吃,我一边给她读《那些重要的事》,一本科普书。
又陪着做了一会儿思维题,只要我不丧失耐心,孩子还是很愿意学习的 哈哈,好歹上实试卷也提了 20 来分呢。
4. 今天比较难过的消息是,听一位朋友说起她公公有血液病,牙齿也不好,吃东西不行就会血红蛋白低,而且有抑郁症。
她老公很担心万一老人感染了会想不开,熬不过这一关。急的晚上偷偷喝闷酒。
然后他们家的应对措施就是尽量做核酸,万一有人阳赶紧去方舱,不要影响老人。
我不是太理解这个应对策略,核酸风险高于在家抗原。她也表示只能尊重她老公这个选择,毕竟他更焦虑嘛。
当然,这已经不是个人能选择的。我也不理解怎么我们楼志愿者做核酸那么积极,如果提出异议说:今天不做核酸会怎样?女楼长就会非常不开心,觉得自己已经为全楼选择了最安全的时间点,能跟阴楼一起做了,为什么我们不领情?
而事实证明,多做的那些核酸,既不能让我们楼早一天从封控变管控,也无助于小区解封。但她为了我们楼 100% 完成了核酸而很骄傲。怎么说呢,普通人中有很多不能把目标和行动之间的因果逻辑想清楚的人吧。不为了利益,也要做核酸。
话说回来,朋友的公公这样的病人群体,他们维持正常的生活已经用尽全力了。疫情的这种情况下,真的是让他们处于高危环境下。无论从心理还是生理上。
而他们的家人,也要承受更多的压力和痛苦。大概率要出现的一些突发情况,好像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真的是在历经磨难。
生活在上海的人,好像之前都是很有优越感的在评论别人该如何文明的生活,而如今,我们自己缺生活在文明丧失的混乱之中。
对了,我们小区昨天通告抓到了疑似偷盗的 “邻居”,已经把摄像头证据移交给派出所了。
抗战时期,有人宣扬亡国论。
抗疫时期,有人宣传共存论。
历史永远在轮回
只能说继续官网了
对
不是观望,是官网
没想到 70 年了,撕下内裤的居然是病毒
这几天去做了志愿者,真的很累。
上海疫情也这么久了,上面骚操作不断,讨论烂了就不说了。现在明确要清零,真是困难重重。既要又要还要的不止政府,还有部分居民。吃饱不行要吃好,水果饮料不能少,饭后下楼溜狗,还想早日解封,简直痴人说梦。
新增死亡既然是由于基础疾病引起的,为什么还要统计进新冠死亡数据?这其实是一个非常严肃的科学问题,死于新冠和死亡时新冠阳性,这完全是两个概念。
因基础疾病而去世的人,到底本就是基础疾病比较严重导致自然死亡,还是因为新冠引发了基础疾病的突然加重,通告里也看不出来。
所以完全可以说:
原来严控标准,零死亡是为了证明防控有效;
现在放松门槛,多死亡是为了证明防控必要。
一切只不过是为了证明永远正确。
从知乎开始大量吹捧张网红,说他说真话开始,我就知道两边开始斗法了。就是可怜上海人民被上海拿来当武器了
我以前觉得我懂中国,但是近两年发现越来越看不懂了。
但不管怎么说,我还是相信,中国人民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唉 没在上海,但是也是受上海疫情影响,我老公收入大幅度减少,之前我们家贷的款,现在都只能逾期,欠了 27w,还不上了,好难啊。。。
现在这个疫情还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去,我们城市也有几例了,前段时间也是我们小区封了,现在又来,真的不知道怎么办了….
在这个大城市里,真的好难生存,本来就很难了,这个疫情搞得更难了。。。
有跟我相同经历的朋友吗?真的太难了,能一起商量下有什么解决办法吗,我也可以告诉你我一些办法,互相交流一下可以吗?不然我一个人面对真的好难啊。。。。
就这么说吧,所有死亡患者的基础疾病都是妥妥致死的。如果把每天因这些病而死的人数报出来,你们恐怕要被吓死。
虎年生肖邮票被网友吐槽没有虎威,满脸愁容,作者回应称做了拟人化处理,如何看待这样的艺术处理?
有些人提前就知道答案了 有些人看了答案还在傻杵着等死
看到微博上一个说法,不确定真假,但愿是有人带节奏。可如果是真的,次生灾害带来的超额死亡,已经几乎相当于香港疫情的总死亡人数。
重度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通俗理解就是又饥又渴对吗?
3 月份,上海疫情前,我就在知乎上怼一些喊着放开的人。
咱先不说这些人是哪里的。
你放开,你有例子么?摸石头过河你有石头么?
是台湾有石头还是日本韩国有?亚洲周边国家都可以看看。
有个能好摸的石头么?
日本 1-3 月,奥密克戎爆发这波,死亡人数已经赶上去年前年两年的平均数了。不管是单日新增确诊,还是单日新增死亡,高值都在奥密克戎这波。这都不想参考的话,放开是参考的哪里?
确实,不管从毒性还是致死率上看,奥密克戎的数值都很低,但是随着基数新高,死亡人数也新高了,这不是很容易想到的么。
有基础病患的人就不是人了?虽然现在日本也是这个调调,死亡的都是老人,都是有基础疾病的,但是你年轻,你身体好,你可以硬抗,你怎么知道你就不会传染给其他扛不住的人?别人的死亡你要不要负点责任?
再者说,谁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容易被新冠病毒勾起来的隐疾啊……
上海的问题就是初期两面倒,都想要都想抓,结果给耽误了,扩散开是很容易的,无症状是很难发现的。虽然现在日本数字又开始下降了,但是很多人都已经倾向于不去检测了,反正自己扛扛就没事了。
问:有没有倒卖捐赠物资的?
答:没有的,没有的。
问:看到团购的物资有捐赠的标签。
答:经过严格查证,是工作人员失误。
。。。一个月过去了。。。
再问:又看到团购物资有捐赠标志,怎么回事?
答:确实有人在倒卖,把他抓起来了。
********
数月前
问:能不能控制住?
答:能,已经控制一个奶茶店。
现在
问:怎么样了?
答:不说了,不说了。
转载于 百家号 新历史:抗美援朝期间的奸商
上海大康药房总经理王康年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王康年经营的上海大康药房没有资本,在 1951 年 12 月 5 日,志愿军后勤部门前去购买药品的时候,王康年明知无货可供,却蓄意套取货款。等到交货的时候,王康年也只交了一半货,这些货还是他从其他地方低价买来的低档货,根本不符合医疗条件。王康年还以行贿,嫖妓等方式腐蚀国家工作人员,以获取巨额订单。
1950 年,皖北军区的工作人员去采购药物,王康年将早已过期的药品卖给解放军,很多药品还是掺了其他物质的假药。1949 年苏北淮阴某机关到上海采购药品,王康年叫他哥哥王康庆私自制了 200 多磅伪药假酊剂。其中有 15 磅是用复方大黄酊剂掺上 5 磅自来水。王康年为了牟取暴利,还向国家机关派自己的商业间谍。
武汉市福华电机药棉厂经理、奸商李寅廷,当时承办了一批急救包和三角巾,但是他却从上海各处的垃圾箱,死去的乞丐身上搜集烂棉花,还把自己从政府部门领来的棉花也换成了劣质棉花。后来在抗美援朝战场前线,很多志愿军官兵因为这些黑心棉伤亡,这件事被彭老总知道后,立刻要求国内严惩这些奸商。
上海大名路联合牛肉庄奸商张新根,还有陕西北路徐福记牛肉庄奸商徐苗新,他们当时承办了志愿军罐头的制作。此二人为了减少成本,用水牛肉和马肉冒充好的黄牛肉,还从各地肉摊搜出了 1000 多公斤的抽牛肉,前后有 12 万斤抽牛肉被制作成了牛肉罐头。上海大名路联合牛肉庄奸商张新根和陕西北路徐福记牛肉庄奸商徐苗新,在制作志愿军的蛋粉时,把 7600 斤变坏的炒鸡蛋掺杂了进去。
乐观是一种心态。一把射程 50 米的弓弩,说它射 500 米,显然是乐观的。然而,预期有多高,失望便有多大。
加入数据真实情况下
似乎 4 月 20 日是重症突然上涨的日子
那么与前天死亡突然上涨对应
也就是重症到死亡,短短 4 天
死亡人数占重症人数的占比很高…
不讲政治的科学都是伪科学,科学数据研究结论不具备现实意义。
一周前朋友说的,上海死亡人数初见端倪,还会再涨。果然应验
躺平的后果就是这样
新冠加重了老弱的的疾病。挤兑了全民的医疗资源。
躺平是不可能躺平的。
上海疫情数据反正是越来越奇怪了,生活在这里,数据已麻木,作妖的现象太多,不差这一件!
说说最近两日新出一番闹剧 “硬核隔离”,针对一些管理困难、存在太多下楼溜达聊天的不自觉居民社区,防疫部门赐予新鲜铁窗一套,把楼栋出入口封起来。
疑问很多!
法律上成立吗?
自觉的人不必封,不自觉的人如何封得住?
封的是人,伤的是人心。
管住不自觉的人,就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吗?
这是不是病急乱投医?
死亡平均年龄和基础疾病很上海。像极了分开确诊 + 无症状
Hong Kong also made heavy use of Sinovac, a Chinese vaccine that is less effective than Western shots. According to Ming Pao, a newspaper, of Hong Kongers who died in the recent wave, 71% were unvaccinated and another 25% had received Sinovac. Just 4% got Western vaccines.
感染人数越高死亡人数越低。感染人数越低死亡人数越高。
应该马上解封。
利益相关,家人在上海被封了 40 天,期间几乎天天 6 点抢菜,几近断粮,收到过居委发的三无产品菜籽油和盐水鸭,老人高血压、痛风药吃光,一周后才配到。
我支持清零,前提是如果每天早上 6 点抢菜,老人配不到药看不到病,家里被硬封控之后失火,经济下滑而失业摊到你或者你身边的人身上,你不能写小作文,不能上街,不能抱怨,不能给社会添麻烦。
你要觉得你做不到,那就应该撤销严厉的管控。
4 月 24 日 0 到 24 时,31 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 2680 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 14 例,本土病例 2666 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17528 例。上海:新增本土病例 2472 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 16983 例,新增本土死亡病例 51 例,各项数据较昨日都有所增加。
基础病是 “重度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 是我想的那个意思吗?
你要说这是死于基础病,就是说 2022 年的上海还饿死人了?
今天(4 月 25 日)10:00,上海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第 164 场)**,邀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丹丹、杨浦区副区长祁克萍、市临床检验中心主任胡晓波,介绍上海疫情防控最新情况。
昨天出院出舱人数 21972 例 明天将对全市 “三区” 内人员进行全员核酸筛查
市卫生健康委副书记、副主任赵丹丹通报:4 月 24 日,上海新增 2472 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和 16983 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可点击查看)。2472 例本土确诊病例中,1557 例在闭环隔离管控中发现,69 例在相关风险人群核酸筛查中发现,846 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归确诊病例。16983 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中,16835 例在闭环隔离管控中发现,148 例在相关风险人群核酸筛查中发现。
截至 4 月 24 日 24 时,在定点医疗机构接受治疗的重型患者 196 例、危重型患者 23 例。
上海昨日新增死亡病例 51 例 平均年龄 84.2 岁,最大年龄 100 岁
4 月 24 日,上海新增本土死亡病例 51 例。平均年龄 84.2 岁,80 岁以上高龄老人共 37 位,最大年龄 100 岁。51 位患者基础疾病严重,累及多个脏器,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高血压 3 级(极高危)、脑梗后遗症、糖尿病、帕金森病、阿尔兹海默症、尿毒症、恶性肿瘤、重度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等。4 例曾接种过新冠肺炎病毒疫苗,其余均未接种新冠疫苗。患者入院后,因原发疾病加重,经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的直接原因均为基础疾病。
截至 4 月 25 日 9 时:这次疫情全市已累计排查到在沪密切接触者 467296 人,均已落实管控,其中 385618 人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其余正在检测中。
昨天(4 月 24 日),全市本土确诊病例出院 2449 例,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19523 例,他们将返回居住地接受健康监测,请社区妥善做好接返工作。
4 月 22 日起,我们开展了社会面清零攻坚九大行动。明天(4 月 26 日),我们将对所有的封控、管控和防范区域内人员进行全员的核酸筛查。从天气预报来看,这两天可能迎来降雨,给我们的采样工作带来不便。为了让筛查工作有序、安全、快速地开展,我们将进一步做好现场组织和环境消杀工作,对于抗原检测阳性待复核者、混管阳性待复核者及其同住者等人群,安排上门采样。对于可以下楼采样的人群,我们将分楼栋、分楼层、分时段的组织大家下楼,减少人员聚集;**在采样现场,医务人员、志愿者和居民,都要严格佩戴好口罩、严格遵守 2 米线,切实减少交叉感染风险。**感谢广大市民朋友的积极配合!
上海有 100 余家互联网医院开诊
记者询问,互联网医院在封控期间给市民的求医问药带来很大便利,但是仍然有不少市民反应不知道哪些医院开通了互联网医院,入口在哪儿?具体该怎么操作?
赵丹丹介绍,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上海不断发挥互联网医院在服务市民求医问药中的作用。目前,全市有 100 余家互联网医院,其中包括了市级医院、区级医院和社会办医疗机构,向市民提供线上预约挂号、线上专科咨询、在线复诊、在线开方、医保线上支付、药品配送到家等便民服务。
4 月 1 日以来,本市互联网医院业务诊疗量明显增加,服务总人次是去年同期的 5.2 倍,处方量是去年同期的 11.2 倍。通过互联网医院分流了百姓看病配药需求,缓解了医院救治压力,减少人员集聚,降低交叉感染风险。但由于线上就诊范围限制和药品配送上的困难,离市民的需求仍有一段不小的距离。
为方便市民查询和使用,我们在 4 月 23 日已经通过 “上海发布” 发布了市级医院的互联网医院名单,公布了各家互联网医院微信公众号、支付宝生活号、随身办 APP 等登录方式,广大市民可以有针对性选择互联网医院线上就诊。
此外,广大市民还可以:
■ 在上海 “健康云” 微信公众号,点击 “互联网医院” 菜单;
■ 在 “上海市级医院互联网总平台” 微信公众号 “便民服务” 栏,选择 “互联网医院” 入口;
■ 在 “随申办市民云”APP 点击 “医疗健康”,再选择 “信用就医—全市医疗机构线上服务专栏” 等方式登录。
下一步,上海将发挥互联网诊疗服务优势,鼓励互联网医院开展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康复以及健康管理监测,并向公众提供新冠肺炎咨询、疫情防护科普等在线服务的同时,尽最大努力采用多种形式尽可能地解决 “最后一公里” 的药品配送问题。
核酸检测准确率如何?
频繁核酸检测能否用抗原检测取代?
专家回应
记者询问:核酸检测是防疫处置的重要依据,目前核酸检测的准确率如何?一些居民认为没必要频繁做,自测抗原就可以了。能否解答一下?
市临床检验中心主任胡晓波介绍,核酸检测主要用于判读个体是否感染新冠病毒,是一种高灵敏度的检测方法。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一直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作为诊断标准。
目前的核酸检测方法主要是将样本中的病毒 RNA 提取出来,再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将病毒基因序列扩增,这种方法灵敏度和特异性都很高。如果核酸检测从采样、转运、核收、检测、结果判读和报告各个环节都能准确无误,理想状态下核酸检测准确率可以达到非常高的水平。
但核酸检测的准确率也受到有关因素的影响,例如标本取材时受检者配合情况、样本存放的温度和时间、检测过程的规范性等等。为了保证核酸检测结果的准确,实验室会采取多种措施,例如通过设置内标来确认采样是否合格,通过室内质控来进行监控等。
全市从 4 月 22 日起开展社会面清零攻坚九大行动,其中检测筛查行动采取了 “抗原 + 核酸” 组合筛查模式。抗原检测相对于核酸检测来讲,具有速度快、操作方便的特点,可用于居家自测,但其检测的敏感性比核酸检测要低,这是因为核酸检测是一个指数扩增的过程,通过适当放大病毒片段的浓度,让病毒更容易被发现。
所以如果一个人还在感染的初期,相关体征也未显现出来,这时抗原检测可能为阴性,就需要核酸检测来确认。抗原检测的准确性,还取决于个人操作的规范性。抗原检测不能代替核酸检测。
近期的连续筛查主要出于这样的考虑,从新冠病毒感染的病程来看,存在一定的潜伏期,同时,不同的个体差异,病毒载量也不同。当社区完成一轮核酸筛查之后,通常那些病毒载量较高的感染者能被筛查出来,但也有部分病毒载量较低的感染者,会呈现核酸阴性结果。
因此,需要通过连续多次的核酸筛查,尽早动态发现阳性感染者,尽快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
“120”等待时间长,上海将以巡游出租车、志愿者 “爱心车” 等缓解供需矛盾
记者询问:市民反映现在 120 排队还是比较长,这方面怎么进一步加强力量,满足市民的急救和转运需求?
赵丹丹介绍,本轮疫情以来,本市院前急救面临诸多困难,封控后许多居家慢性病患者产生急救业务需求,此外,阳性感染者转运、方舱医院和定点医院急救保障等多种急救服务需求在短时间内快速叠加,“120” 业务量急剧增长,单日电话呼入量就是去年同期的 12.3 倍,急救服务的供需紧张使得市民等待时间有了较大延长以及呼叫应答困难。
为了解决广大市民的急救需求,我们将指挥调度席位紧急扩容了 4 倍;通过内部挖潜,将所有能上岗的急救人员都召回入驻单位值守,他们每天工作强度非常大,甚至大到 16 小时,每天当班的救护车辆也较平时状态增长了 50%,目的也是尽力增加一线的急救力量。
上述措施出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急救服务的供给紧张程度,但离广大市民的实际需求仍存在不小差距。我们将继续通过多方协调筹措力量,如互联网医院开展就诊配药,社区安排专用车辆、交通部门推出巡游出租车、招募志愿者开 “爱心车” 等多种形式组建转运队伍来提供就医便捷,纾解普通就医供需矛盾,把急救资源留给真正需要的市民,全力缓解急救服务 “呼叫难、等候长” 的现象。
(来源:东方网、上海发布、上观新闻)
据人民日报 24 日报道,上海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表示,上海抗疫成效初显,重症救治面临挑战。
查房、会诊、专家研讨…… 上海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医生忙得像个陀螺。一早,在华山医院感染科病房,这位 “大白” 正在一间间查房,和主治医生讨论感染过新冠病毒的重症患者的诊疗方案。
“老先生,醒一醒哦!” 病床前,他俯下身,握住老人的手,扭头问护士,“意识清醒吗?”
这位病人 80 多岁,基础病严重,还得过脑出血,之前在华山医院北院治疗,核酸转阴后转院过来。正戴着面罩做氧疗的老人,听到呼唤,睁了睁眼,还拱了拱手……
紧接着,张文宏和 100 余位专家视频连线,会诊各定点医院的重症患者。他在线听到了好消息,“有一例危重型患者,两次核酸阴性;还有 3 例基础病重症患者由原先的基础病重症转为轻症”…… 连线结束,他快速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后面,他还有一场专家讨论会要参加。
记者:4 月以来,上海实施了严格的全域静态措施,坚决贯彻 “动态清零” 总方针,这段时间的成效如何?
**张文宏:**上海从 4 月初以来每日最高 2.7 万例感染,到目前逐渐降至每日 2 万例左右,病毒传播的基本再生数,也从 R0=9.5 左右,降低至现今的有效再生数 Rt=1.0 左右。特别是疫情最为严重的浦东,则率先将有效再生数 Rt 降至 1 以下。
虽然疫情仍存在较高反弹风险,但好消息是管控区外的社会面病例数呈逐步下降趋势,部分行政区已实现社会面筛查全阴性。
后续的社会面清零工作仍然非常艰巨,需要予以充分重视。特别是因为病例数量的增加,脆弱人群的救治挑战开始呈现。
记者:在上海这一波疫情的前期,基本没有新冠死亡病例,但最近几天,重症和死亡病例明显增加,这是否是您所指的脆弱人群的救治挑战?能说说是哪些挑战吗?
**张文宏:**是的。4 月 23 日,上海新增本土死亡 39 例,平均年龄 78.7 岁,最大年龄是 98 岁,且都患有严重的多脏器慢性疾病。我们在临床救治时面临的重症病例患者,几乎都合并有严重的多脏器基础疾病,且病情危重,包括晚期恶性肿瘤,严重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等),神经系统疾病(脑出血、脑梗等),肝硬化终末期,糖尿病、尿毒症等。死亡的直接原因,大多是基础性疾病导致。
这些患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同时感染了新冠,虽然新冠引发的肺炎不一定严重,但基础疾病的救治,仍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记者:最近吉林和上海公布的新冠死亡病例大多系由基础病致死,这与两年前武汉公布的死亡病例通常伴有 “严重呼吸困难” 不同,这是否说明新冠死亡的标准有所调整?
**张文宏:**新冠流行之前,这些有着多脏器严重合并症需要长期治疗的病人,一般来说是在原来治疗机构或是护理机构治疗的。在新冠疫情爆发期间,这些病人会集中收治在新冠定点医院。他们患有较为严重的多脏器功能不全,当合并新冠感染时,部分患者即便新冠本身肺炎症状不重,我们计算新冠肺炎死亡病例时,仍将这部分因基础疾病死亡的病例计算在内。
记者:从救治角度看,上海这波疫情,和之前的武汉情形有哪些异同?上海在救治重症方面有哪些办法?
**张文宏:**奥密克戎新冠变异株流行以来,我们发现与早期武汉疫情期间有重大差异,当时新冠肺炎病死率最高的时候达 5% 以上。今天,即便把基础疾病死亡的病例计算在内,上海总病死率维持在 0.0178%(87/48.8 万),而其中新冠重症肺炎死亡占比很低。目前对病死率造成最大影响的,是高龄患者与基础疾病患者的病故,这是上海当前救治面临的最大挑战。
奥密克戎新冠变异株流行期,新冠阳性的基础疾病或其他急性疾病患者救治,会造成医疗资源上的压力。很显然,阳性病人必须到新冠定点医院进行收治,这对定点医院提出很高的要求——不仅要治疗新冠症状,还要对各基础病专科给予同质化救治。
基于此,针对老年患者基础疾病多且重的特点,多学科重症患者的救治要求很高。上海汇集了全市临床诊疗经验丰富的 360 余名重症医学专家,加上外省市支援的专家,共同组建了 9 支重症救治团队,进驻 8 家市级定点医院,对新冠重型、危重型和新冠阳性合并基础疾病重症患者,实行集中管理和综合治疗。为了提升新冠定点医院的专科救治能力,市级定点医院母体医院还组建了医院多学科专科治疗组,成立了 15 个专科 53 位临床经验丰富的市级专家团队,利用紧急开发的会诊平台系统,对市级定点医院重症患者实施多学科联合查房会诊,一人一策开展治疗,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尽最大努力挽救重症患者的生命。
我们注意到,目前在区级定点医院更需要强有力的医疗支持。救治资源需要逐渐向基层下沉,提高基层对新冠患者的救治力量,实现医疗资源全覆盖。瑞金医院宁光院士率领团队与黄浦区的各层级医院对接,中山医院的重症医学团队深入社区一线救治,都是充分提升基层医疗救治能力,实施医疗资源全覆盖,提升对老年脆弱人群救治效果的全新探索。总之,未来对抗奥密克戎流行是一个长期而持久的人民战争。我们的目标始终是让老年人和脆弱人群摆脱疫情带来的重大风险。
记者:着眼长远,您对新冠重症的救治有哪些建议?
张文宏:未来,我们要建立更为科学的救治体系,努力将奥密克戎的危害降到最低。
下一阶段,应对传播率极高的奥密克戎病毒,一方面要让新冠定点医院成为不仅仅是救治新冠肺炎的医院,更是救治新冠阳性但基础疾病更重的患者的综合性医院,大力推动各专科力量的投入,给核酸阳性脆弱人群提供与疫情前同质化的专科治疗。
另一方面,要大幅度提升前阶段因为担心疫苗副作用而没有接种的这部分人群的疫苗接种。已经有很多证据证实,这部分人群接种疫苗的不良反应率不高,但是不接种带来的重症和死亡风险极高。
在上海,出现重症肺炎症状的新冠患者,绝大多数是没有接种疫苗的老年人或者基础疾病患者。因此,应该进一步推动疫苗接种,对疫苗接种有困难的老年人与长期基础病患者,可以积极地送疫苗上门,一定要保护好这部分脆弱人群,免于新冠流行带来的风险。
只有把他们保护好了,我们才有勇气说:我们有条件摆脱疫情对我们的影响了。
(来源:人民日报)
有人说上海两千万人口的城市,哪天不死人。那我们来算算到底正不正常。
上海目前确诊加无症状感染总数约 52 万。
按照全国的年自然死亡率千分之 7.2 来算,这些人一年要死亡 3744 人
那平均到每天是死亡 10.26 人!
现在这些每天死多少?多少超额?
那些说是大号流感的
疫情让大家明白了一些事情。
1. 真实感受了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和 “一朝权在手,杀遍天下狗”。
2. 曾以为互联网是为我们服务的,现在才明白,人类才是互联网的奴隶。
3. 有个房子,有个家,才真是有个庇护所,不然这种节骨眼都没个地方去。也明白了,哪怕你花了几百万买的房子,也未必是你的家,也未必能让你进门。
4. 好的事情值得讴歌,坏的事情,就需要遮盖过去。以前以为 “遮羞布” 是遮住在做的羞羞的事情,现在明白 “遮羞布” 是一个贬义词。
5. 多读书,多懂一门语言,却也未必能够独立思考。因为会三观震碎,思维混乱,不知道自己是活在什么个世界,甚至有些羡慕啥都不知道的 “白丁”。餐餐都吃饱知足也很好。
6. 我以为我喜欢的是我真正喜欢的,现在才发现,我喜欢的是大数据和商家推给我的。
7. 我以为我的钱是我的钱,但是当一颗大白菜可以卖到七八十的时候,我明白了,我的钱真的只是一种流通的货币。
8. 原来书本里,饿的人一口白粥都吃不上;而富的人,一车一车的蔬菜和生鲜都烂坏,并不是夸大,而是现实正在发生的事实。
9. 我长大了,可是我宁愿不想长大。疫情三年,似乎过了个寂寞。
10. 曾经以为战争和疫情,还有动乱都离我很远很远。现在才发现,我已经置身于这个让人不解的社会,并且不能抽身。
11. 曾经我以为生活幸福,就是朋友圈晒出的美食和美图;现在我才懂得,真正的幸福是卡里有钱,冰箱里有菜。
坐标徐汇,部分阳楼封上绿色铁丝网,但居民意见不大,原因是前段时间物资发放非常多。
分几批分别发放了蔬菜 + 水果 + 荤菜 + 调料 + 防疫品 + 日用品
大概每户能分到这么多:
10 个洋葱
10 根黄瓜
10 袋白象泡面
8 个西葫芦
8 根胡萝卜
60 枚鸡蛋
10 个土豆
6 根茄子
10 斤米
2 包挂面
青菜、卷子菜
苹果、橘子数十个
酱油、盐、糖、葱姜蒜
1L 装牛奶 4 盒
午餐肉、双汇火腿肠、盐水鸭一袋
N95 一盒,普通口罩 1 盒
消毒酒精、抗原试剂 、连花清瘟管够
牙膏、洗衣液、肥皂、洗发水、沐浴露
物资方面真可以,甚至发得太勤难以保存,直让人大呼发慢点。
现在缺的也就鱼肉零食饮料和烟酒了。
明早 6 点再次小区核酸,胜利在望?
现在世间大抵有三个上海:
一个是主流媒体报道里的上海:
虽然疫情严重,但上海仍然春景依然;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另一个是短视频中的上海:
乱象丛生,好像已经是最危险的时候;好像而已。
再有一个,是自己家门口的上海;
日升日落,车熄鸟鸣,
出门张口做核酸,默念莫阳莫阳切莫阳;
闭户棉签捅鼻孔,祈祷别二别二可别二。
粗茶尚有,淡饭不断;
日啖两粥一饭,窗外云卷云舒。
不就是过日子呗,
只要不断食,日子照样过。
今天疫情爆发并且外溢的外省起风了,云走的也比平日里快些。
朋友在晒一把新鲜的野芹:
上海人的 resistance,就在这里。
resilience 也是。
2022 年 4 月 24 日 0—24 时,上海新增本土死亡 51 例。平均年龄 84.2 岁,80 岁以上高龄老人共 37 位,最大年龄 100 岁。51 位患者基础疾病严重,累及多个脏器,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高血压 3 级(极高危)、脑梗后遗症、糖尿病、帕金森病、阿尔兹海默症、尿毒症、恶性肿瘤、重度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等。患者入院后,因原发疾病加重,经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的直接原因均为基础疾病。
能清零,偏要搞躺平的共存派、投毒派。希望你们飞灰烟灭
大雨中百鬼夜行,有人混在其中,比鬼还高兴。
转载自微博
天天讨论有啥用。说你又不听, 听又不懂, 懂又不做, 做你又做错, 错又不认, 认又不改, 改你又不服, 不服你又不说
2022-04-22 07:19:38 来源: 博士候 举报
来源:青葱的河流
上海一线 ICU 医生,已累的半死,不想说话,本想得空休息,刷了眼知乎,推送的内容,高赞回答都是一塌糊涂,已经没法入睡,必须说两句。
讲几个大家不知道的一线情况
1. 目前新冠治疗在用什么药
整体来说,现在基本用药以中成药为主,莲花清瘟、宣肺止咳几乎全覆盖,再给一半的病人加用中药汤剂,另外近一半的患者由于基础疾病等因素,不局限在中医,会加入一些小分子药物,如在网上被喷成渣的 paxlovid。
2. 关于 paxlovid 我想说,不吐不快
就键盘侠聪明,觉得自己比专家牛逼,说什么拿纳税人的钱去买天价药,天天攻击张文宏,你们都什么专业要挑战人家吃饭的本事。目前 paxlovid 由于数量的原因,仅用在公卫等少部分医院,在有 paxlovid 的医院中,有高危因素的患者才能入选(高龄、多脏器衰竭等),我们用的通常是高龄,效果很好,差不多一周核酸转阴,而不用这个药的老年病患很快向重症转化,核酸阳性也持续很久。目前在用的患者,基本没有进一步恶化,安全性让人惊讶,注意,我用的惊讶这个词,因为高龄的话,脏器功能很关键,治疗中处处是矛盾,如果药物诱发了其他脏器的损害,患者情况可能一落千丈,目前情况看,有效性肉眼可见,安全性暂时认可,希望有更大规模的数据量。
3. 国产药怎么样
国产药目前有 VV116 和阿兹夫定
VV116 的临床是与 paxlovid 的开放标签头对头临床研究,阿兹夫定最近应该会开始新的临床,之前对于 delta 毒株他做了临床,数据不详。
关于 VV116 情况,安全性比较高,对于患者病情的控制效果满意,但这个考验临床方案的设计和统计分析的情况,VV116 与辉瑞 paxlovid 比较的主要终点是转重症比例,安全性考察全因死亡率,只要做出非劣效结果就可以获批上市。
4. 关于莲花清瘟
这个我单独拎出来,争议比较大,最早在武汉抗疫的时候,在客观立场表达了对中药对于抗病毒的积极作用,被喷成筛子,不过无所谓,希望各位自己有脑子,明确的存在于诊疗方案中就是最好的证明,别跟我扯 ZZ 因素,那是 YY。不会因为你键盘抡到月球上他就没用了,在缩短病程方面中医药确实有疗效,对于临床来说,只要你有用就欢迎,哪怕你有证据证明狗屎对新冠有用,我们就喂狗屎。我不止一次跟周围人说,按照标准来,他们竟然质疑我缩短病程算哪方面的疗效,我就笑了,下次肠痉挛让你痛个七天都在地上打滚,你再跟我来谈缩短病程有没有用,莲花清瘟是明确写在诊疗方案中的,疗效确定,但对于新冠病毒预防,证据不足。但是我老婆在小区发药的时候,明确被告知,有症状可以服用,有什么问题?我听到有小区说建议预防服用,那是不对的。至于厂家怎么宣传,网上怎么写,有人怎么怼,都是资本运作,有些想卖药拿钱,有些博眼球等等不予置评。
5. 关于张文宏
见过,两个字,牛逼。
1 月份就已经预见 omicron 的影响
在感染科,就没见过比他牛逼的,人红是非多,但是能被贴上汉奸的标签我也是惊呆了,拜托有点脑子,要汉奸么在武汉就汉奸了。你非要杠金钱诱惑使人变了,那我也没办法,人家现在还是我们专家组组长,要汉奸就让病人都去死好了,现实是,引进的 paxlovid 救了很多患者的命,而且这个药引进不引进,他说了没用,专家组只做医疗决策和建议。还有人骂他把上海搞成这样,这种脑子送给我们神经外科研究一下,为什么会长成这样,是什么结构出了问题让你有这样的思想。媒体一个劲造神,造完神就把你拍到十八层地狱,肃清媒体,对缓解医患纠纷绝对有积极作用。你评论不评论他不影响现在他依旧在医院治病救人。倒是某些人,把我们国内遗传学标本转移到国外,倒没见你们骂的。
6. 上海的现状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外行领导内行,内行都让闭嘴,同理衍生到其他行业,就这样了。还有一条,汉奸真的太多,比抗战那会还要多。
还有的话太敏感,我乎应该过不了审核。就说一条,有人在发国难财,而且能量不小。
7. 关于躺平和清零
我不敢讲哪种好,但是本质上,这应该科学的讨论,而且是最科学的讨论,事关国运,必须充分论证,考虑各种实际情况,得出最优解,当时武汉后疫情时代,我们国家也得出了当时的最优解,现实是现在连医学界都不允许有第二种声音,简直笑话。万一走错就万劫不复的事情,怎么能只有一种声音,甚至业内的声音都不能有。民间的舆论你控制,业内的也控制,在我看来自掘坟墓,让我想起了当年的马寅初。
在 omicron 出现后,业内人士不止一次建议更科学的策略和万无一失的策略,手里还要有底牌的,以备面临以后有可能的变化。
危言耸听一点,以后出来更厉害的病毒,怎么解?无孔不入,四处突破,或者未来特定的灭绝人种特地基因的生物战,怎么办。我们思考的不应该只是如何预防病毒,还应该思考,如果病毒继续变异,突破防范的极限,我们应该怎么办,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我们不是吃干饭的,你可以骂我但不能质疑我的专业立场,不是跟你不相符就应该破口大骂,我们看到的东西比你们多,当然我们也有提,但是现在闭嘴!
上海 200 多万老年人,接种疫苗比例这么低,且老年人大部分有基础病的前提下,老年死亡病例一定会在 5 月中旬达到顶峰。
这些老者,原本可以再活很多年,可是就这样被共存躺平派活活给害死了。
这次上海疫情终有控制住的一天,到那天,希望有被清算的一天,不然黄浦江上的冤魂啊,飘飘荡荡!
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看到死因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例出现
深圳蹲深圳蹲 深圳蹲完广州蹲
广州蹲广州蹲 广州蹲完北京蹲
上海:扶我起来,蹲麻了
艰难挣扎了一会……
上海:我还是躺平吧
放开新冠防疫可以优化人口结构,
降低医保和养老金支出。
已知 2020 年死亡人口约 1000 万人,如果放开防疫措施,以奥密克戎的超强传染性,可以让 23 和 24 年应该死亡的 2000 万人提前到 22 年集中优化,
可以大大提高中国的经济活力!
从上海爆发以来,网上的共存狗和动态清零派吵的让人烦躁(很多言论不是在理论,不是在相互扣帽子和阴阳怪气)。
明明已经有香港这个活生生的例子在,但共存狗就是双标,就是阴阳怪气,就是顾左右而言他!
既然是这样,要不把上海围起来吧!作为特色共存示范区,全域高风险,新冠治疗自费,市内染病不用居家隔离,流动自由!出市的话实行 14+7 隔离,援助队伍都撤回来,看看共存的真实效果
前天的回答被删除,
昨天的回答被删除,
今天的回答可能还会被删除,
到底有人在怕什么?
每天核酸为什么阳性还这么多?
到底是外卖问题还是核酸问题?
今天是做核酸,医生做完上一个,没有消毒,直接拿出新棉签,准备帮我做,还好每次我都观察医生整个流程,我大声的对医生说,你怎么不喷酒精消毒?她才把棉签扔了,重新酒精消毒一下手,再拿出一根新棉签帮我做核酸。
也许她也累了,也忘记流程,
但是就是这个过程,可能间接的造成传播。
刚刚看了一下核酸记录,17 号开始,18 号暂停一天,然后从 19 号到现在,每天都是核酸加抗原,我已经累了,也怕了,后面谁爱做就自己去做吧。
目前最困难的还是生活上面,
真的没有菜吃了,
网络上买菜永远买不到,叮咚,美团,京东,都没有菜。
附近所谓的保供超市,也暂停了。
我们浦东川沙这边,现在已经犯愁如果买菜了,哪怕是高价菜天价菜,我们也认了。
昨天发了一批物资,一代米两包面,外加两袋盐,可能是吊命用的,大米饭拌盐吃,保证饿不死人。
其他的驰援物资和救援物资,永远在新闻里,在辟谣了。
我们没有其他奢求,就希望吃顿正常的饭。
不要再折腾我们了,
不要让民国现象再继续下去了。
人民的君对快点来吧,真的上海百姓已经撑不住了,牛鬼蛇神又回来了。
上海以温水煮青蛙的方式使得清零可能一点点减小,嘴上说的要清零还是要共存不重要,客观结果上上海就是向着共存在前进,一些区的感染率可以预见的未来会接近 10%。
空无一人的街道~
空无一人的校园~
空无一人的医院周边~
??????????
能否公布 paxlovid 在上海的全因死亡率?
就病毒说病毒,有更好的办法吗?
没啥说的。
我们医院又派了十几个人去上海。
icu 的刘老师说 “没想到第一次去上海,竟然是这样的原因。”
情况不容乐观。
看来上海人种一点也不特殊
无人的街道,百年一遇
不愧是国际大都市。
赶英超美不是空口白谈。
上海代表中国超过了美国,再次在世界之巅站起来了。
前两天总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不肯说死亡的最低年龄,今天终于有了,病毒爱好者们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大号流感怎么杀伤力这么大呢?
人类命运共同体说好久了,不信是吧?上海大批的精致利己主义者该醒醒了,还以为和自己没关系呢?还以为测核酸、封闭是为难他们呢?大家拼命拉住他们不让掉下悬崖,他们还嫌人家拉疼他了,扯着他头发了。这些人不是身在中国,也许前一两年已经死了,哪里还有机会今天在网上瞎逼逼。
儿童不明原因急性肝炎已经在来的路上了,还要喊共存吗?老人不管孩子也不管吗?孩子是我们的未来,孩子生病了一个家庭还有希望吗?有极其过分的病毒爱好者说孩子死了还可以再生,我祝这些已经不是人了的东西早死早超生,来世好好做个人!
这一轮的疫情来势汹汹,我是持悲观态度的。
未来疫情很可能要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了,那就是疫情常态化,一有疫情就开启静态管理,快速扑灭再恢复正常生产生活。
我们不会也不能再像去年那样享受大部分时间的岁月静好了。
去年我们凭借沿边口岸城市的严防死守,拒敌于国境之外,那么今年,我们就是被病毒从内部攻破了,且随着病毒的不断变异,它的传播能力也变得越来越强,往后哪个城市再爆发疫情,我担心数量在苗头阶段可能是三位数起跳。
这些年的经济高速发展,让我们产生了生活必然越来越好的惯性思维,太过于自信。
疫情期间生活质量的突然下降,对于每个普通人而言,焦虑感顿生,大家都十分抗拒和恐慌,但是我们要相信这些困难都是暂时的,只要我们咬紧牙关就可以挺过去,只要努力生活,未来肯定会更加美好,好日子在后头呢!
这 51 位亡者家属会不会感谢张文宏和上海卫健委专家们?
如果早点封城,早点全城免费核酸,都不会死!
一个学习好,有真本事的学生会去抄论文吗?
抄了论文,就成了一辈子的黑点,有了被美国操纵的把柄!
感觉感人人数下降了,死亡人数增加了…….
真揪心啊,再也不能清零了,那些老百姓内心多焦虑啊..
祈祷早日结束!
看了一圈知乎上的回答,上海之所以封这么久还一堆病例,不是因为防疫的原因,就是防疫做的有问题造成的。
就是,如果像其它城市那样好好做,根本没什么共存和不共存的争论,从一开始上海就防的好的话,压根不耽误你们赚钱吃饭。总结一下就是防疫工作做好对生活的影响不大,防疫做不好就得付出极大代价。
这组数据再次证明我以前的说法是正确的,而我自己原创的防疫方式,才是解决根本问题之道。
看到上海的新冠感染者每天呈接近两万例的增长,外加死亡人数开始达到两位数,这种现象无异于再一次印证我很早之前写的几篇文章的看法:
新冠这玩意儿,是阻止不了的。
任何以彻底根绝新冠为目的的防控措施,最终都只能以宣告失败而告终。
上海每天数万的新增感染,这只是一个序曲,将来这种状况必然蔓延全国,奥密克戎的高传染率注定了你最多只能减缓传染的速度,但不可能阻止最终非防疫敏感人群全面感染的命运。
不管这个结果是不是我们期望的,我们都必须面对这样的现实。
我现在只能再重复一遍,我所提出的解决病毒的方式,这也是我所认为的最有效的新冠处理方式,没有之一。
奥密克戎的特点有三:第一,高传播率、第二、对年轻人的低死亡率,第三,世界最先进的疫苗对新冠的防护率是很高的。
我用韩国的一组数据来说明问题,因为韩国无论人种还是文化性格,跟我们相近。
韩国接种疫苗后的人,感染新冠的致死率是万分之九,跟一般流感差不多;未接种的致死率为千分之六,为接种的六倍。未满六十岁,且打完三针疫苗的韩国人,死亡数为零。
再看看这次上海的死亡率,其实也差不了多少。
我根据这套数据,给大家提供一套打法:
第一、选择世界上最优秀的疫苗,尽量做到全民覆盖。
第二、对于未满六十岁的年轻人,基本上可以完全放开,不用限制他们的任何行动,最多可以继续强制规定他们戴口罩,扫场所码。
第三、六十岁以上老人,对他们做到更严密的管理,尽量让他们少出门,除非不得不出门。
这种年龄分层式管理,一方面保证了有工作能力的年轻人为社会经济做贡献,第二又减少了老年人的死亡概率。
这绝对是最完美的方法,没有之一。
当地情况,看网上说的,是乱套的,一个人就可以撸 150 万,那些团长什么的,也不说说,其他地方都没看到这样的报道,摔鸡蛋的,看不起外地人的,比比皆是。也不举例了,相信大家都看的到。
辟谣比,安排工作还勤快,这是不是外国敌对势力在造谣
直到目前为止。上海市区 2 级领导依然是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说的话也是以官八股为主。对老百姓反应强烈的诸如物价太高。物资配送过程中的种种乱象。市区 2 级没有一个领导直面回应过!发布会也是稿子提问,稿子回答。这种发布会我不知道意义何在!
只有一天天增多的死亡病例才能抽肿共存派的嘴脸。
病毒是坏的➕加码的抗疫是坏的 ≠ 共存是好的
就这么简单的道理,共存人士的小脑仁就转不过来。坏的是病毒和孟买稀烂的管制,而不是动态清零的政策。
值得反思!!!
我们爱国者为了全国人民的健康被封,却被某些人利用我们牺牲的自由而发国难财,这是妥妥的卖国行为,为什么不抓起来判刑?
某地已经做不到 “实事求是”,拼命练习写作文,搞舆论引导,这些数据有啥可信度,什么时候消失的最小年龄回来了,数据才恢复可信度。
我们这每天都上榜,然后现在村子就成这样了
聪明的小伙伴看出来问题了吗?
统计数据要造假,必须环环相扣,你看,这不就圆不上了?
现在距离上海发布风控公告都快 1 个月了,我真的很好奇为啥永远有一部分人不在管控区。
大部分人陪小部分人坐牢吗?
顺便我想说句,不要小看奥密克戎,毕竟这可是顶着原生新冠弄死一波人,德尔塔又弄死一拨人,他还能顶着疫苗和强化免疫每天在全球弄死几千人的病毒。
这尼玛还有人敢吹流感,这个玩意可是 2 年消灭了(统计内)地球千分之 1 的人口的东西。
瞧不起谁呢?
一个医生的屁股可以不正,但是一个医生不能没有良心。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种感觉,就是上海政府发布的东西总是在甩锅,辽宁发来的救援蔬菜扔到垃圾堆,就说因为长时间运输蔬菜腐烂,字里行间透露出来就是甩锅辽宁,看上海病例死亡 51 人,死亡病例里面,一直再说最大的岁数有多大,平均岁数有多老,基础病多严重,你说死亡病例最大岁数怎么不说最小岁数啊?字里行间透裸着就是他们死了,但是和新冠太大关系,所以和政府防疫失职没太大关系。
说实话,我对这样的通报很反感,遮遮掩掩,政府发布通报的目的应该是本着告诉公众事实,而不是为自己推卸责任用的,消耗政府的公信力,我现在已经严重怀疑每天的确诊数字是不是实事求是,还是能少报就少报,这些确诊都是在瞒不住的情况下报出来的。
最后我还是希望上海政府不要为了自己推卸责任而粉饰疫情,不要为了一己私利给公众传递新冠只对岁数大的人有威胁,年轻人不用担心的错误印象,如果可以,可以基于事实通报一下,上海这么多治愈里面,都有什么后遗症,有多大比例的人口会有后遗症。
坐标浦东某封控区,现在已经封路加铁皮封小区了。团购和外卖已经不让进了,不知道我们还能坚持多久
很久没关注了,刚看了数据,拐点肯定是到了,一周之内可能感染人数直线下降。
稍安勿躁。
估计这里大多数人都不会看上海本地的电视台新闻。
昨天
增加海铁联运。上海港船舶进出港时间由 4 月初的 70 多小时下降到 50 小时。
东广早新闻。
李强检查 xxx 工作,诸葛宇杰陪同。
与上海有关的消息,只有经过上海辟谣的谣言才是可信的。
来自河南老家的小纸条。
物资价值 115 元,政府补贴 45 元,市民实缴 70 元。
根据卫健委公布数据,自 3 月 1 日本轮疫情以来,上海新冠感染人数(包括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已超过 45 万。上海官方表示,疫情仍处在高位振荡。
上海自 3 月 28 日起实施两阶段社会管控以来,到 4 月 24 日已累计封城 28 日,将近一个月。但什么时候能够实现社会面清零,什么时候能够全面解封,什么时候能恢复常态,仍无法给出时间表。
上海封城近一个月,每日新增感染人数仍在 20000 以上水平,并且仍有不少感染者是在严格管控外的区域发现的。
这使人不得不疑问:
毫无疑问,上海疫情已经造成了巨大的防控代价。
1、经济上遭受重大打击。上海 2021 年 GDP 为 4.3 万亿,以此为基数计算,**粗略预计封城一个月 GDP 损失 3600 亿。若上海还需要一个月来恢复常态,则 GDP 损失将达到 7200 亿。考虑到封城并不会导致所有经济活动停滞,保守打个六折,至少损失 4500 亿。**如果封城更久,则损失更大。此外,上海是长三角的龙头城市,是全国重要的港口城市,是汽车工业、半导体工业、航运等重要产业重镇,它的封城对全国的产业链,尤其是长三角的产业链造成重大冲击,部分产业如汽车甚至有可能停摆。
2、医疗资源的大量消耗。为了实现上海疫情清零,**不仅上海的医疗资源全数投入,而且还从全国各地抽调超过 4 万医务人员支援,甚至出动部队医疗人员。**这使得其他地方的医疗资源更加紧张,一旦疫情来临,有难以应对的风险。
3、清零管控的次生灾害。医疗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系统都围绕着疫情防控,使得原有的正常医疗资源极度匮乏,造成了很多因救治不及时而导致的原本不该发生的悲剧。上海是一个超过 2600 万人居住的城市,可以想象一下,这么大的城市,每天有多少癌症患者需要手术?有多少人需要化疗?有多少人要进行各类紧急手术?又有多少急救需要完成?加之医疗资源充裕而引来长三角乃至全国的患者,清零管控会引发的次生灾害到底会有多大?
假设再经过一个月,上海这一波疫情控制住了。
很简单的一个例子,**全国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近 10 万人,如果所生命是无价的,要 “不惜一切代价” 保护生命,那么禁止机动车行驶就不会有交通事故死亡了。**但这可能吗?
清零的好处:争取到防控红利,利于经济发展;最大限度减少了死亡。
清零的坏处:耗费庞大医疗资源;未来的不确定性;次生医疗灾害。
在经济发展上,清零防控带来的经济发展红利越来越少,封城所造成的经济代价越来越大;
在医疗资源上,清零防控的医疗消耗越来越大,而且新一波疫情比前一波疫情需要更多资源,何时结束看不到;
在人民生命上,清零可以保护很多弱势群体,但封城也伤害了很多弱势群体。
进入 2022 年,面对奥密克戎的汹汹来潮,东亚及东南亚不少国家和地区都开始采取共存的政策。以下是韩国、新加坡、越南、香港面对这波疫情的感染情况和死亡情况。
从韩国、新加坡、越南、香港采取共存政策的数据可以发现:
若我们也考虑转向共存,可以从这几个方向着手:
(1)思想认识准备:减少对奥密克戎的恐惧心理,做好共存政策宣传;
(2)医疗资源准备:建设备用隔离设施,应对中度、重度感染者集中隔离;
(3)民众居家隔离准备:给予指导,提前准备一定物资,有条件的居家隔离
(4)加强疫苗接种,加快新冠药物研发,引进国外特效药。
建议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分阶段进行:
大城市(一二线城市)没有疫情的,继续清零政策,发生疫情的,过渡到共存政策;
中小城市继续清零政策,等大城市平稳过渡后再启动。这样集中有限资源处理大城市,防范全国失控,为中小城市提供经验,最大程度减少经济损失。
建议大城市也要分区分阶段进行:
以联系紧密的城市群进行分区,大致可分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中部城市群等。
视情况分区进行,比如目前珠三角清零政策下形势较好,可以延后启动,长三角疫情严重,可率先启动。后面启动的可以吸取前面的经验。
中新网 4 月 25 日电 据上海市卫健委微信公众号消息,2022 年 4 月 24 日 0—24 时,上海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2472 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16983 例,其中 846 例确诊病例为此前无症状感染者转归,1557 例确诊病例和 16835 例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管控中发现,其余在相关风险人群排查中发现。新增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 1 例,在闭环管控中发现。
本土病例情况
2022 年 4 月 24 日 0—24 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2472 例,含 846 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新增治愈出院 2449 例。
病例 1—病例 510,居住于浦东新区,
病例 511—病例 683,居住于黄浦区,
病例 684—病例 803,居住于徐汇区,
病例 804—病例 866,居住于长宁区,
病例 867—病例 973,居住于静安区,
病例 974—病例 1011,居住于普陀区,
病例 1012—病例 1108,居住于虹口区,
病例 1109—病例 1159,居住于杨浦区,
病例 1160—病例 1242,居住于闵行区,
病例 1243—病例 1365,居住于宝山区,
病例 1366—病例 1490,居住于嘉定区,
病例 1491—病例 1525,居住于松江区,
病例 1526—病例 1530,居住于青浦区,
病例 1531—病例 1557,居住于崇明区,
均为本市闭环隔离管控人员,其间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异常,经疾控中心复核结果为阳性。经市级专家会诊,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 1558—病例 1578,居住于浦东新区,
病例 1579、病例 1580,居住于黄浦区,
病例 1581—病例 1587,居住于徐汇区,
病例 1588、病例 1589,居住于长宁区,
病例 1590—病例 1595,居住于静安区,
病例 1596—病例 1599,居住于虹口区,
病例 1600—病例 1603,居住于杨浦区,
病例 1604—病例 1620,居住于闵行区,
病例 1621、病例 1622,居住于宝山区,
病例 1623—病例 1626,居住于嘉定区,
在风险人群筛查中发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异常,即被隔离管控。经疾控中心复核结果为阳性。经市级专家会诊,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 1627—病例 1969,居住于浦东新区,
病例 1970—病例 2111,居住于黄浦区,
病例 2112—病例 2212,居住于徐汇区,
病例 2213—病例 2223,居住于长宁区,
病例 2224—病例 2252,居住于静安区,
病例 2253—病例 2257,居住于普陀区,
病例 2258—病例 2262,居住于虹口区,
病例 2263—病例 2282,居住于杨浦区,
病例 2283—病例 2325,居住于闵行区,
病例 2326—病例 2335,居住于宝山区,
病例 2336—病例 2338,居住于嘉定区,
病例 2339—病例 2469,居住于松江区,
病例 2470—病例 2472,居住于青浦区,
为此前报告的本土无症状感染者。经市级专家会诊,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2022 年 4 月 24 日 0—24 时,新增本土死亡 51 例。平均年龄 84.2 岁,80 岁以上高龄老人共 37 位,最大年龄 100 岁。51 位患者基础疾病严重,累及多个脏器,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高血压 3 级 (极高危)、脑梗后遗症、糖尿病、帕金森病、阿尔兹海默症、尿毒症、恶性肿瘤、重度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等。患者入院后,因原发疾病加重,经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的直接原因均为基础疾病。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情况
2022 年 4 月 24 日 0—24 时,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16983 例。
无症状感染者 1—无症状感染者 5255,居住于浦东新区,
无症状感染者 5256—无症状感染者 6692,居住于黄浦区,
无症状感染者 6693—无症状感染者 7851,居住于徐汇区,
无症状感染者 7852—无症状感染者 8522,居住于长宁区,
无症状感染者 8523—无症状感染者 10068,居住于静安区,
无症状感染者 10069—无症状感染者 10499,居住于普陀区,
无症状感染者 10500—无症状感染者 11041,居住于虹口区,
无症状感染者 11042—无症状感染者 12179,居住于杨浦区,
无症状感染者 12180—无症状感染者 13249,居住于闵行区,
无症状感染者 13250—无症状感染者 15605,居住于宝山区,
无症状感染者 15606—无症状感染者 16071,居住于嘉定区,
无症状感染者 16072—无症状感染者 16138,居住于金山区,
无症状感染者 16139—无症状感染者 16520,居住于松江区,
无症状感染者 16521—无症状感染者 16760,居住于青浦区,
无症状感染者 16761—无症状感染者 16767,居住于奉贤区,
无症状感染者 16768—无症状感染者 16835,居住于崇明区,
均为本市闭环隔离管控人员,其间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异常,经疾控中心复核结果为阳性,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 16836—无症状感染者 16887,居住于浦东新区,
无症状感染者 16888,居住于黄浦区,
无症状感染者 16889—无症状感染者 16897,居住于徐汇区,
无症状感染者 16898、无症状感染者 16899,居住于长宁区,
无症状感染者 16900—无症状感染者 16913,居住于静安区,
无症状感染者 16914—无症状感染者 16916,居住于普陀区,
无症状感染者 16917—无症状感染者 16923,居住于虹口区,
无症状感染者 16924—无症状感染者 16945,居住于杨浦区,
无症状感染者 16946—无症状感染者 16961,居住于闵行区,
无症状感染者 16962—无症状感染者 16976,居住于宝山区,
无症状感染者 16977—无症状感染者 16979,居住于嘉定区,
无症状感染者 16980,居住于金山区,
无症状感染者 16981—无症状感染者 16983,居住于青浦区,
在风险人群筛查中发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异常,即被隔离管控。经疾控中心复核结果为阳性,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境外输入病例情况
2022 年 4 月 24 日 0—24 时,无新增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新增治愈出院 2 例,其中来自美国 1 例,来自英国 1 例。
境外输入性无症状感染者情况
2022 年 4 月 24 日 0—24 时,新增境外输入性无症状感染者 1 例。
该无症状感染者为中国籍,在美国探亲,自美国出发,于 2022 年 4 月 9 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例行核酸检测异常。经排查,区疾控中心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该境外输入性无症状感染者已转至定点医疗机构医学观察,同航班密切接触者此前均已落实集中隔离观察。
2022 年 4 月 24 日 0—24 时,解除医学观察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19523 例。
2022 年 2 月 26 日 0 时至 2022 年 4 月 24 日 24 时,累计本土确诊 41281 例,治愈出院 17041 例,在院治疗 24102 例 (其中重型 196 例,危重型 23 例),死亡 138 例。现有待排查的疑似病例 0 例。
截至 2022 年 4 月 24 日 24 时,累计境外输入性确诊病例 4579 例,出院 4570 例,在院治疗 9 例。现有待排查的疑似病例 2 例。
转 桃花潭李白
侵删
上海一快递小哥,骑电瓶车撞到树,满头满脸的血,瞬间昏死。路人帮忙打了 120,直到血停止流动,120 也没来。
为了社会面清零,94 岁没有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婆婆,被医护扛着下楼,送到了没有基本护理保障的方舱。老人要方便,连个马桶都没有。方舱医院说,这样的病人我们不能收。老人的儿子就带老人回家。社区说你们去过方舱了,不能回。然后,两人又回到了方舱。方舱,还是没有马桶。
从宁波到上海就医的白血病姑娘,母女俩核酸阳性,从 4 月 8 日开始,就被封在出租房里,哪都去不了。没有了医院的治疗,姑娘身体出现大面积感染。她才 21 岁。她在喊救命。
疫情已经一个多月了。此起彼伏。每天看着各种相关的信息,按理说,也有点心理防御了。但看到这三个画面,心里还是瞬间碎了一小块。
事情变坏,不是从病毒指数级起跳,也不是从中心往外省溢出,是从停了这个高度商业化的城市,它的物流开始的。
武汉、西安、深圳,其他大城市为啥没有这样大面积的 “事故” 和“丑闻”,因为物流没有停。物资还能到百姓手里,底线的民生就还在。可是,一个 2500 万城市的物流停了。接下来,就是国内最市场化的城市,一夜之间变成了六七十年代的计划经济,而这计划经济,又变成了权力寻租的大型实验场。黄鼠狼来了,鬣狗来了,苍蝇和蟑螂们,更是纷涌而至。
志愿者名额可以倒卖,车辆通行证可以倒卖,兄弟省份的援助物资更加可以倒卖。需求在,供应跟不上,乱象是必然。
物流停了,按说,保供企业,是最后的底线了。但底线之下,还有更看不见的底。这么大个城市,1072 家保供企业。这里面,有被最高人民法院公示为失信公司,且有 200 条风险的,也有公司实际控制人是公示的老赖,被限制高消费,且尚未执行法院裁定的,也有注册资本仅 3 万,还有刚刚不久才注册的。这 1072 家中,注册资金小于 100 万,但实缴资本为 0 元的,有 57 家。注册资金、实缴资本均小于 100 万的,有 92 家。参保人数低于 3 人的,有 130 家。
这样一条底线,如果在最初的审核时,就没有严格把关,杜绝了黄鼠狼、鬣狗、苍蝇们乱咬乱盯,那么奶头肉、山寨油、过期大米,就是必然。
一个每日有 73 万人次门急诊量的城市,几十家医院说停就停,说关就关,没有开辟相应的绿色通道,是失了底线。
为了社会面清零,把八九十岁没有行动能力的老人、残疾人、儿童,不管不顾一刀切收去方舱,是失了底线。
仅仅因为没有核酸证明,把急诊的病人、癌症患者、孕妇儿童挡在医院门口,是失了底线。
把学生关在寝室四十几天,不让洗澡,排队拉屎,从来没有给连续阴性的学生下楼放风,也是失了底线。
因新冠病毒死去的,是人命。因次生灾害死去的,同样是人命。
这世上不止新冠一种病毒。高血压病患缺药就有生命危险,重度糖尿病人停了医学干预也会死,更别提那些需要定期去做血透、化疗的癌症患者,那些如哮喘、胰腺炎、胃出血的急性病。三年了,经验不少了。一声令下之前,是要想到这些特殊弱势群体的。
动态清零、全域静止的前提,就是保证基本的民生。不但要让这条线活着,更要让这条线,牢靠,畅通,干净。
保了基本民生,留了绿色通道,这场恶仗,才有最基本的意义。
精准防疫的试探,是从这座城市开始的。其他很多很多,基于科学基于良性发展的举措,也可以从这座城市开始。蹒跚着,小心的,试试看。
问题是问题,问题解决了,就是经验。这一个多月,总不能就这么白白浪费了。这座城市曾经发生的,曾经流血流泪的,总要有点价值。恢复这座城市的信心,已经刻不容缓。
以下所说的,并不针对上海。而是希望,由上海看见全国。以上海的问题,看到可以思考的方向。
检测核酸、方舱管理、隔离点值班,不需要心脑血管专家、骨科主任、ICU 重症监护的护士长。让这些人,带着方舱那些无症状和轻症,玩套圈圈,跳广场舞,一点不正能量。那是夜明珠磨粉刷墙。
因为一个阳性,就停摆一个医院。我们有多少医院够停摆的?哪个病区有阳性,就封闭那个病区,门诊是可以分时段消杀的。就我们目前这点人均医疗资源,实在经不起这样的操作。
我们不是每次都可以把阳性病例都控制在几例或几十例以下。病毒是指数级起跳,病毒跳得快,还是方舱建得快?完全无症状感染者、年轻无基础疾病的、70 岁以上老人,都可以制定相应的居家隔离方案。这能大大压缩方舱医院床位数,也能减少医疗资源的挤兑。
第四、保物流,保春耕,保中小企业,保供应链,保外资。前两个是口粮,后几个,是余粮。没了,就真的没了。
实打实的,就发数字货币,实在不行商家优惠券、抵用券也行。不是要人民币数字化吗?这是多好的契机。数字货币,最大的好处,就是这钱怎么花的,一清二楚。百姓拿它买了啥,需求集中在哪些商品,商家也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做相应的生产调整。既解百姓困顿,也解商家急难。底层民众,真的已经很难了。
去恢复一座城的温度,去整顿一座城的秩序。从哪里失去的信心,到哪里去找回。这不仅仅是上海一个城市的事。
最后想说,我们如何对待病毒,决定了病毒是什么。小到个人,大到国家,每个人,每个民族,都不是孤岛。人只有在问题中学习,才有成长。而一个民族,亦如是。
宣布封 5 天,囤货备 10 天,没想如今已快一个月。
中间经历了平静、焦虑、暴躁、冷静到不安的心路历程。
平静,是因为不用每天挤地铁上班,还落得清闲。
焦虑,是因为囤货慢慢消耗完,可马上解封已然不可能。
暴躁,是因为物资发得不多,平台抢菜又抢不到,团购市场混乱。
冷静,是因为采购渠道和物流逐渐补充,能买到东西,吃上想吃的了。
不安,是因为快递团购疑似带来了风险,小区不断有确诊,生怕被感染。
每次做完核酸就担心地等待结果。隔几个小时就要刷新一次,看看报告有没有上传。只有看到 “阴性” 两字,才能安心地睡觉。
也不是害怕生病,而是害怕被转运,离开家,面对未知的安排。
可这都由不得你。
物资总有消耗完的一天。不知道何时解封,不买不行。但感染风险确实存在。
今天我们小区实行了新的措施。所有快递小哥要出示 48 小时核酸报告,并做一次抗原。而就在实行的第一天,抗原就检测出了一个 “双杠”。
目前确诊过的楼栋,相隔都很远。不可能是做核酸时出现的交叉感染。最大的可能就是来源于快递。而经过居委的调查,确诊的楼栋确实除了快递和团购,就再也没接触过外界的人和事物。
这样的情况,不得不让人担忧。
今天到明天,要做三次抗原和一次核酸。好像是全员的一次大筛查。抗疫已经进入了非常重要的阶段,似乎也是决心在五一后能实现社会面清零。
最近在跟着刘畊宏跳操。运动过后人也精神了一点,没有这么虚。每次练完就只想洗澡睡觉,也不太会胡思乱想了。
通常早上 8 点前就会醒来,习惯性在盒马上看看,捡个漏。然后洗漱、吃早饭,做抗原或者等叫号做核酸。
居家办公总体没有很忙,有空还能研究研究做蛋糕、面包和馒头。“民以食为天” 可是至理名言。人就是得吃开心了,什么都好说。
之前还会义愤填膺地和朋友讨论那些负面信息,现在逐渐会不太去关注。偶尔看到了,也就是感叹一句:“哎!”
之前上海没出什么大事,总觉得一切尽在掌控之中,总觉得这是一座可以完全信赖的城市。但现在想来,是我太乐观。很多人都太乐观。或许也是,没有看透社会的底色。
纵然前期非常混乱、负面新闻频出。可一些有年纪的长辈,在这次封控中表现出的自律和自治,让我看到了一种历练过的清醒和镇定。
在居委会职能缺失的情况下,带领志愿者和小区居民,逐渐建立起了一个规范的管理制度。针对团购和快递都出了相关的管理规定,以保障物品的消杀和分发的秩序。
除此之外,居民之间也体现出了互帮互助的暖心举动。没有媒体宣传,也不求回报,**只是出于人和人之间的共情,本能地伸出援手。**比如照顾不会上网的、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
很多事情就是一次举手之劳,一两笔就能写完。**但正是做这些事的人,让更多的人在混乱的情况下得以安定。**正如一篇文章所说,当文明重建,人们就又有了信心。
上海疫情发生以来,谩骂、质疑、追责、批评的声音不断。当然谣言也是多到让人已经分不清楚,哪些是真,哪些是假。甚至,**不再愿意去看任何负面的消息。**因为会让人一直处在消极的情绪里,更可能产生抑郁特征。
这个时候总有一类人。他们不生气、不声讨(至少在当下)、不抱怨,而是理智地去想办法怎么改善目前的情况。或许是因为,**他们早就看透人世间的规则,在任何情况下都会让自己活得很好。**就好像灾难片里的主角,带领着一小波人,闯出一条生存之路。
不是说声讨的人不好,里面很多人都是有血性、有家国情怀的。**愤怒是因为痛心,因为失望。**他们的发声也是在让更多人的看到真实的情况,为大家争取权利。
可也有人,不为改善现状、不为争取权利,而是趁火打劫、乘机敛财。这样的人是被万人唾骂的。我相信肯定有很多人会在网上骂,后续这种人也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我不相信他们会从心底里后悔自己做这些事情。
**上海滩还是那个上海滩。**她经历过变化,经历过转型,经历过突飞猛进的发展。一代代的人迁徙来到这里,又在这里定居。邻居在变、高楼在变、街道也在变。唯一不变的是人性。
有人在身体力行地解决问题,有人在为群体发声,有人却在坏 “一锅粥”。但最后能拯救这座城市的,只会是前二者,而不是某私利的后者。
“人类的重要性是依赖他们对别人的生活所做出的贡献而定的。” 损人利己之人,自然是没有贡献之人。
你我对社会的解读,对自我的定位,此刻一览无余。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如今,我体会到这句话的意义。
本文原创首发于个人公众号 “魔女闲话屋”,一个记录魔都女孩对社会真实感受的地方。
为什么很多小区封闭了 30 天了,还是每天都有阳性?上海发布的解答了,但是有对应的措施吗,没有?只是说说。上海发布的解答为什么不说反复的核酸也是传播途径之一,每天做核酸,每天做核酸,既然抗原不能作为依据,为什么要发抗原呢?上海解决措施永远在鸡同鸭讲,不实事求是,不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工作。
上海疫情,这样下去,清零真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放任传染源不管,谈清零就是扯蛋,不清零不解封,好嘛,一直搞下去。
然后现在公布的数字来看,50 万感染人数,死亡(138 人)和重症(219)共 357(截止 4 月 24 日),死亡重症比 0.07%。这期间,因为看病防疫死亡的人数远不止这些吧。然后我自己是感染过的,4 月 4 日核酸异常,4 月 8 日抗原阴,4 月 9 日被拉到方舱,4 月 15 日出舱,方舱里又记录的四次核酸均为阴,我自己以及方舱大部分都是自愈,发烧一到两天,然后喉咙巨痛三到四,上海的处理太慢,基本在家把最难受的几天都过完了。
上海依然很混乱。上海公布的所有电话,永远都不打通,我在浦东潍坊街道,公布了 10 个电话,永远打不通,是没有人接,不是一直忙。阳性、密接、方舱回家永远都是等通知,而通知永远都不来,我们楼有个 3 月底的孕妇阳性,到现在还在家,中间街道居委 4 月 9 日通知拉到方舱,方舱不接受孕妇,又拉回来,然后让等通知,就等到了现在 4 月 15 日,抗原无数次阴,终于上门复测阴,然后后面怎么处理也不知道,等通知,等到了今天。
天上神仙斗法
什么时候最低死亡年龄公布了,才有好转的可能
典型的屎到屁眼上才知道脱裤子。
和武汉不同的是,武汉那时候对疫情是未知的,除了金银潭医院,几乎其他医院的隔离病房加起来都比不上金银潭的一半,那时候多少有症状的都无法去确诊,又有多少不严重的直接让回家?
甚至我还听朋友说,有一些人害怕传染给家人,又没有医院接治,直接想不开的!
上海接近 50 万人感染,一天新增 2 万例。
不封城,还准返乡,再去看看现在全国其他地区新增的病例,大部分和上海有关联。
基数一大,医疗压力巨大,物资也面临挑战,阳性感染非重症压根没人能管,时间一久部分轻症慢慢变成重症,国家得投入更大的医疗成本。
不封城无非就是担心经济影响,但是现在疫情导致部分城市流动瘫痪,导致消费都在拔高。
以前这时候能吃上 5 块钱一斤的西瓜,现在都是 10 块了。
疫情对任何人,任何国家都是影响巨大的。
总之,疫情爆发随时都得准备,希望防疫政策真的多像广州学学!
一天天的平均年龄,一天天的最大年龄,搞的全是喜丧似的。
原来我觉得只有美国、香港报数据的时候玩文字游戏。
原来……
受够了这种有选择性的通报。
“2022 年 4 月 24 日 0—24 时,新增本土死亡 51 例。平均年龄 84.2 岁,80 岁以上高龄老人共 37 位,最大年龄 100 岁。” 那最小的多少?不能划年龄段来通报吗?真话不全说是没有意义的。
“51 位患者基础疾病严重”,是 51 位都患有严重基础疾病吗?为啥不说清楚呢。收入、资产被平均也就算了,疾病也要被平均吗?
(2022 年 4 月 26 日)难道上海市政府还来我这看了?
果不其然,大盘再度跳水!
2022 年 4 月 25 日,沪指跌超 5% ,失守 3000 点,760 多只个股跌停。
在此之前,同一天上午早些时间,上海市卫健委通报了 2022 年 4 月 24 日 0—24 时,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情况——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2472 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16983 例,新增死亡 51 例。至此,上海本轮新冠疫情已累计确诊 41281 例(逐日数据详见此链接 http://m.sh.bendibao.com/mip/233243.html?ivk_sa=1024320u),累计死亡人数已达 138 例。
据预计,此轮上海疫情确诊病例要到 5 月初(1-5 号)才达峰,在此之前单日的死亡人数还会不断增加,所以可能会出现单日死亡上百的情况,总数可能上千。这将是武汉之后最严重的一轮。
疫情如此发展,不仅严重影响了上海人民的日常生活,严重影响了与上海密切联系的产业链条,对相关经济体经济收益产生重大负面影响,更是严重打击了投资界对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信心。特别是此次上海疫情防控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无底线乱象,对于各界人士因疫情导致的信心低落更是雪上加霜。
以上,均很直接地体现在股指的波动上。近一周的时间里,大盘已经两次大跳水。
阴霾何时散去,不仅取决于疫情形势的走向,还取决于对疫情期间各种乱象的整治。
截至 4 月 24 日数据,上海这次疫情累计感染 48.8 万人,死亡人数 87 人,总病死率 0.0178%。以后新冠病毒的病死率用中国自己的数据。境外的数据因为国情不同,统计口径,翻译的问题,会有偏差。
有人说每次过 520 都有不同的感受,今年在上海更为深刻:已经 5 月了,上海封城已经 2 个月了,到现在还是没有完全清 0。
是啊,到 5 月 20 号,对于我们而言,已经整整个月了。这两个月,因为足不出户,实在没有什么精彩之处,每天无奈和被动地重复着,即使是现在,生活问题依然捉襟见肘,各大 app 依旧是供货不足,依旧是抢不到想买的东西,每天依旧再为吃什么而发愁,两个月了,看不到改变。
迟迟没有更新,主要因为真心不知道再说什么了,毕竟,从希望到失望,一万个为什么,终究没有人能够解答,更不要提解决了。
不得不提的是新增数据的持续下降,这是 5 月初才真正有的变化,毕竟整个 4 月,新增人数都在高位,一两万的新增人数,持续在每天出现,窝在小区的人们依旧在纳闷,都封控一个半月了,为何人生依旧每天在增加,这依旧是一个谜,依然无人能够给出答案。
最近最热的新闻,有两条。一个是上海新闻发布会上给出的时间点——6 月逐渐解封;一个是大批人离沪返乡
——归心似箭。
6 月解封,这个在最初真心没有想到,没有想到会拖这么久。即使在和朋友聊天的时候,探讨过这个最关心的话题,但是依旧没有想到,上海封控如此之久。至于 6 月的解封,没有什么感觉,已经麻木了。
5 月 17 日,对于大部分防控区的社区来说,本来是局部解封的日子(局部解封:可以出小区购物,不过范围仅限小区周边,购物大约会有 2-5 个小时不等的时间限制,每户只限 1 人出行)。这个也是最近引爆朋友圈的新闻。
引爆朋友圈的并不是想象中对于出门的向往和热切,而是让绝大多数人措手不及的事实是局部解封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了。事情是这样的,局部解封的第一天,超市人潮涌动,说人山人海也不为过,从各种视频上,可以看到排队的人潮,像极了热门旅游景点在旺季的热闹景象,长龙一般的队伍,从头看不到尾,人挤着人,艰难行进。咋眼看到这种局面,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这种大规模聚集,确定没有风险?局部解封到底有没有提前预演过,有预备方案吗?
让人遗憾的是,还是出现了问题。超市门前有抗原检测,出现了两道杠…… 因此,随后准备要局部解封的小区,全部暂停,继续做核算检测。我们小区排的比较靠后,所以还没有出小区。
这样的问题,没记错的话,4 月中旬的时候,某些已经提前解封的大区(奉贤区、崇明区、金山区等因新增人数少获得局部解封)就已经出现过这个问题。解封第一天,超市就挤爆了,然后就出现了风险问题,然后重新封控,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有前车之鉴,却还是重蹈覆撤。
5 月初,据传很多地方开启了 “静默管理”,为什么说据传呢,因为我们到现在也没有收到具体通告说我们处于 “静默管理”,然而,小区附近的道路被封,以前能够买的外卖又进不来了,才知道,我们又被安排了,遗憾的是,我们到现在也没有被告知。本来就很难买的东西,这下更是难上加难,上架的东西本来就很少,就算抢到也没有用,送不过来,你说气不气?
五月中旬,上海开通了与外地城市的交通,然后,成群成群的人开始出现在虹桥火车站。有的是打车,打不到车的骑共享单车,没有共享单车的只能徒步前行。大批人离沪返乡,能用的方式都用了,甚至还有人自制一艘木舟,准备从长江返回,被人劝阻……
此情此景,依旧难以想象,这是 2022 的上海。
现在上海是高风险区了吗
最近上海疫情一直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在近期报道中出现了新冠感染死亡病例。每一例的直接死因都被定为基础疾病导致,通报时还刻意强调这一点。有时候忍不住想: 直接死因为基础疾病,新冠感染就毫无关系吗?
相关通报中只强调直接死因,不明言新冠是否对死亡起了 “加速” 等作用。就逝者及其家属而言,这是让人死得 “不明不白” 的不尊重;对深受疫情影响的公众而言,有误导嫌疑。
死亡人数 8—11—12—39—51,死亡数据几天内才开始上升,这些死者感染时间应该属于早期一批。但是疫情高峰还在前面一两周。(看了一下大概感染数据起飞时间在一个月前,那么两周后应该会到死亡高峰期)
几天内飙升到二位数,过几天应该会升到三位数了,最严重的时候一天内数字会到几百。
大号流感,呵呵,流感一天能致死这么多人。这是一个非常冷酷的事实,新冠不是来过家家的小病毒,它是来杀人的。
在死亡面前一切话术都是苍白无力的。共存派身边有人开始死了估计马上哭爹喊娘把自己锁在房间里不敢动一下。
基础病的名单越来越长了,按照这个趋势,半个月之内我们就能目睹因为白癜风、风湿性关节炎、青光眼、白内障、过敏性皮炎、腰肌劳损…… 等基础病去世的医学奇迹了。
其实得了艾滋病的人并不是死于艾滋病
就算不是天选之人,就算没有足够的力量,有时候,人是不能退缩的,因为世上还有丧尽天良之物,视人命如草芥,不自省,不忏悔,这样残暴的败类,我绝不饶恕!死者不可复生,不会开口辩驳,为何要践踏生命?有什么可高兴的?把人民当成什么了?升官发财的垫脚石?为什么会忘记?你们曾经也是人民群众……
4 月 25 日,上海发布会通报昨日新增本土死亡病例 51 例。平均年龄 84.2 岁,最大年龄 100 岁。其中 4 例曾接种过新冠疫苗,其余均未接种。
51 位患者基础疾病严重,累及多个脏器,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高血压 3 级(极高危)、脑梗后遗症、糖尿病、帕金森病、阿尔兹海默症、尿毒症、恶性肿瘤、重度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等。4 例曾接种过新冠肺炎病毒疫苗,其余均未接种新冠疫苗。患者入院后,因原发疾病加重,经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的直接原因均为基础疾病。
上海在定点医疗机构接受治疗的重型患者 196 例、危重型患者 23 例。
上海累计本土确诊 41281 例,治愈出院 17041 例,在院治疗 24102 例(其中重型 196 例,危重型 23 例),死亡 138 例。现有待排查的疑似病例 0 例。
上海累计境外输入性确诊病例 4579 例,出院 4570 例,在院治疗 9 例。现有待排查的疑似病例 2 例。
人祸
之后要是还升官那就是最骚的了。
以前总觉得老美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人民愚蠢,天天被洗脑
有的时候跳出来想想,我们不一样?
坐标浦西,今天有点闷,午后下了场雨。
疫情之前,魔都人民习以为常,但现在遇上这种天气,大家可能有点不淡定了。
下雨了,外卖小哥还好吧?好不容易卡页面抢到的菜啥时候送到啊?物业又要风里来雨里去了。
下雨天,好想念疫情之前的世界。
好啊,好啊,毕竟周末了。
阳性人员是下降了,
但是看了周一的数据再说吧。
我很麻木地看到上海的数字:51
-– 认真的防疫分隔线 —
今天,群里都引用了 “太原发布” 的太原第 60 号通告
但我查了太原市的官网,只有 59 号。
60 号是安排全市再做一次核酸。分区分时做。
今天天气不错。
在家看花,吃了起面烙饼并同时蒸了包子。
昨天是种了一株土豆苗。
盆径 26cm。
对了,昨天有人视频造谣,说太原接回在沪的太原人。这是谣言。
总之,太原第二次又分区而治,支起了铁皮围挡。
居民非必要不跨区。
清零是早晚,就是上海舆论越来越控制不住,不少人嚷嚷着要移民。
买个自测试剂盒都有这声明,现在房地产无法带动 GDP 了,难道要靠这种手段来榨干最后的钱包?
这个四月份的问题怎么一直是热点?是什么神奇的力量支持着?
现在连新闻都懒得看了,反正是封,就看啥时候解封……
最近浦东封路,冰箱都快空了,居委会组织了一次团购,蔬菜盲盒,品种不详,数量不详,收到啥全凭运气。
这是部分住户收到的:
重新定义了什么是盲盒啊!
本来已经够艰难了,物价贵不说,质量还得不到保障,谁家的钱是大风刮来的?心累~
今天刚联系了上海一个认识的人,他说他 22 号全身酸痛、发烧,第二天好多了,但核酸还是阳性得进方舱, 在方舱,轻症无症状就是让你多喝水,然后可以向医生要一点药吃。至今第三天,他个人感觉那里条件有点差,如果居家隔离的话,可能会更好。。。
知乎用户 project1 发表 年初两会上海市长所提出的这三个问题, 不知如今作何感想。 2022 年 1 月 23 日上午,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闭幕。上海市政府记者招待会在上海世博中心举行,上海市市长龚正出席,并回答记者 …
知乎用户 苏格拉深不见底 发表 如果有要去上海定居的朋友 我建议去徐汇区 真的点名表扬,发物资非常负责! 据不完全统计 徐汇区部分街道最多发了 18 次物资! 话不多说,直接上图! 在上海选哪个区 不用我多说了吧 知乎用户 nesmto …
知乎用户 内外明澈 发表 高龄患者和基础疾病患者确实是主要的死亡人群,那么重症呢? 昨天的上海发布关于重症的回答。 重症患者 70 岁以上接近 3 成,有基础疾病的超过 6 成。 反过来说,超过 7 成重症患者小于 70 岁,接近 4 成重 …
知乎用户 nesmto 发表 公开数据显示社会面没有病例,重症治疗压力还是很大 一,感染数据 上海市卫健委今早(30 日)通报:**2022 年 4 月 29 日 0—24 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1249 …
上海官方新冠死亡人数引发质疑 记者:王月眉, JOY DONG, AMY CHANG CHIEN 2022年4月20日纽约时报 单从数字上看,上海是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间如何拯救生命的典范。据官员通报的数字,虽然在本轮疫情中已累计发现了40多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