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老人困在海景房
" 号称拥有“最美海岸线之一”的威海银滩,多年来楼盘开发方兴未艾,打着“舒适养老”旗号的海景房深受全国退休老人的青睐。在“旅游看房”、“以租养贷”等新兴销售手段面前,信息闭塞的老人们轻易入套。最终,租不了也住不了的海景房,成为老人 …
段是政协委员,他根本不缺房子,这是他多占的中科院 80 年代的老房子,而他自己在 90 年代末之后早就按研究员级别分了 120 米的新房子了(中科院 90 年代末后搞了 6 次分房或者低价团购房,勤杂工都能弄套 60 米的)
啥意思呢,就是分了新房子了,但是这些以前的老房子又没退,还住着
要是段参与后面的低价团购房,他还能多弄几套房,中科院很多退休的 3-4 套房子,价值几千万,就是这么来的
搞这个新闻的人,本质就是想推动拆迁,把中科院这些 70 80 年代的老房子变现
我一同学,中科院的,读完博士,进一步深造的时候人崩溃了。
去探望他的时候,所里早就分了两室一厅。
有老师介绍说,中科院会养起来,反正所里这也不是第一例。
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一个疯掉的博士都有房子分,何况老科学家呢?
段元星这老头不地道。大家可能对过去首都体制内高级知识分子多有钱没概念。我在北京时楼对门房东也是个大爷,大爷是高工,研究火车车轴的。出过书,退休又返聘,经常全国出差。但地位绝对低于中科院科学家。
大爷在北京有六七套房,老头老太太住市区小区,儿子女儿家住昌平的大别也,前几年儿子撺掇大爷去海南过冬结果又在海南买了三套,泰国买了一套。这些房子房本写的基本都是大爷儿子和孙女的名字。
可能有人会说这么多房说不定是蛾子有钱买的,大爷的蛾子一辈子没过上班,在大别也里每天干一瓶红星二锅头。孙女留学加拿大爷爷出钱,没拿毕业证就跑回来了。大爷家也是相当有趣。
话说自从上次海南之旅回来大爷就病了,医院一查癌症,老太太不掌家,人一没大爷蛾子马上把大爷所有银行卡的钱都提走,砸开所有柜锁把家里所有收藏如各种名表全部收走,还把大爷得股票卖了 50w。老太太是接到证券公司电话咨询才知道的。老太太说儿子坏女儿好,想把现在自住房留给女儿(毕竟蛾子的房子已经两位数了),但现在住的房子写的也是儿子老婆名字,所以有一天一家人齐聚一堂,儿子一烟灰缸把女儿丈夫 — 一个音乐家开瓢了。老太太嘶吼着跑对面敲我门让打 110 报警。
自此儿子和女儿就经常来老太太家 “坐一坐”,一次周末我在家躺着突然听到对门一声凄厉的尖叫,穿衣开门一看蛾子孙女在屋内,老太太已经下楼抱着居委会哭诉孙女不让她住要赶她走。还有一次老太太女儿敲门让我作证她哥打她,还给老太太的东北亲戚打电话搬救兵。
这事最后以女儿偷偷取走大爷股票账户剩下得 40w 了结。
去年孙女突然建了个群把房客都拉进来说要卖房,原因是 “要收房产税” 了。人家 450 他挂 480 卖不掉,折腾了半年又不卖了,说是 “又不收了”,让我们安心住着。一天蛾子又带来一帮“银行” 工作人员拍照,把房子抵押了,贷款投资某公司,说“利息很高”。我看这房迟早得让他给炫了。
老头是高工,老太太是五六十年代人民大学的大学生,子孙各种艺术家音乐家海龟,一家子高级知识分子,都什么妖魔鬼怪。
这就是我所知道的首都体制内高级知识分子的有钱程度。我想要是他们没这么多房,生活可能会更幸福吧。
中关村体制内单位烧锅炉的老人至少也分了一套 60 平米现在市价每平米 15 万的房子。
蜗居 13 米如果不是假的,那就只有一种可能,儿子赌博倾家荡产,还得是在澳门那种地方赌的
或者 2005 年前五千一平把房子卖了给儿子出国了
这个 13 平米的要么是学区房,要么就是之前中科院分的暂时安置房,但是他一直没有交上去,你说他在北京没有房,那是不可能的。。
他是老科学家,必然很早以前就来北京了。。在早一点,很多学校是分房的。。。
不能理解,我就在那附近的 x 院工作,去年,我这边一个嘎嘎穷的博士后,刚申请的住房,也是附近,2000 块钱一个月,65 平两居。
而他的年薪是 45 万。他所在科室给开的。是不是职工身份,由于不归我管了,所以我不知道,但是我们差不多每天中午都坐一桌子吃饭。另一个女博士,跟老公一起买的房子,年薪 37,职工。
你说老科学家住这环境,除非他姓雷,不然的话,死活不至于。
对了,科源的房子,我上次给学生找宿舍,不到 40 平一室一厅,月租 6800,半年付。离得近,可以给单位当牛做马,不像我,离得远,不能回去太晚,不安全。
最新消息,已经删除了,不出意料,假新闻
以下原答案:
北京海淀的科源社区上了热搜,因为功勋卓著的老科学家蜗居在此。
图片显示,13 平米的小房子犹如垃圾堆,楼道破败失修,与科学家的身份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同样上热搜,娱乐圈是纸醉金迷,而科学家过得这么凄惨,正常人都生气。但我们冷静一下,再细看一下这事儿是不是真的。
首先,这个新闻的来源不太清楚,我看到的报道都不是来自正规媒体,也没有一家正规媒体跟进。可能后续会有跟进,进一步还原事实,事情的真相和大家的想象应该是相去甚远。
既然新闻登上热搜,肯定是击中了大家的痛点,科学家应该有更好的待遇,至少不该住在这么破的地方,不只是科学家,那根本就不是人住的地方。事实真相可能是那里并没有人居住。
其次,在北京,这样的破楼有很多,大多数位置很好,产权关系很复杂,新闻中的这个社区的产权单位就有好几家,中科院只是其中之一。
新闻里说,这个小区在 2014 年就列入了旧改范围,如今七八年过去,并没有实际行动,为什么?主要就是产权关系复杂,再加上这种小区的地理位置寸土寸金,由此带来的后续改造成本太高。
这可能才是这个新闻真正要表达的 “文眼”,是为了推动拆迁。
最后,科学家的待遇问题。这是人们最关心的,几乎所有中国人包括我在内,都坚信科学家应该享受高于一般人的待遇,比如给他们更大的房子,更高的收入,更受人尊敬的社会地位。
但现实问题在于,科研属于国家事业,与国外的科研经费主要由资本方提供不同,我们的科研都是国家主持,这就造成了科研人员的收入结构和公务员、事业单位一样的结果。
很多人说,演艺圈的那些明星,屁大点儿事闹得天下皆知,热搜上十个有八个是明星的破事儿,真正做出贡献的科学家却住在垃圾堆里。
如果科学家的贡献与资本挂钩,科学家当然也能获得明星待遇,但在我们国家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演艺圈是生意,所以有资金流入,科研是生意吗?不是。以后也不可能成为生意,所以科研人员的收入永远都没办法和演员明星们相比。
但这并不意味着科研人员必须是清贫的,至少不应该是新闻里 13 平米小破房蜗居的这种水平。
仅以正常人的常识来判断,这个新闻就是值得怀疑的,中科院退休的科研人员,待遇不会这么差的,这不需要多高深的逻辑推演,以北京市平均收入作参考就知道了。而且尽管科学家本人不会参与企业化经营,也不意味着中科院没有企业院所,不意味着单位没有资金和福利,科研人员的整体收入和待遇在过去几十年里不比北京市普通中产阶级差。
参考联想集团,那就是脱胎于中科院的企业。
我当然不会嫉妒科学家收入高,但是把一件在本质上是钉子户的事情,强行和科学家的崇高挂上钩,用热搜的形式来激发民愤,这种愚弄大众的事情,不该是科学家所为。
老科学家是老演员了。
一说科研人员,马上就觉得他们德高望重、业务精湛,淡泊名利。
一说农民,马上就觉得他们勤劳朴实、吃苦耐劳、忍辱负重。
这些好词都用的贱了。
这都是宣传害的,不是说没有这样的人,但肯定不全是,而且比例不高。
抠抠缩缩,精打细算,多吃多占,撒泼打滚,没占便宜前装可怜装孙子,占了便宜装聋作哑关起门来哈哈大笑,这是人性,和职业没有关系,和职位高低没有关系。
六朝何事,只为门户私计。
这周末,房叔看到这样一个热搜:
中科院老科学家,蜗居在中关村一带的 13 平老破小。
画面中头发花白的老人,挤在塞得满满当当的狭小房间里,连转身都费劲。
就在这样的 13 平小屋里,老科学和爱人竟然要两个人共同生活在这里。
并且楼道里墙体破损发霉严重,还需要与人共用厨房和厕所,居住环境只能用恶劣形容。
刚看到时,房叔和大多数网友一样,同情之中又难掩愤懑。
为什么明星日赚 208 万,国足住着大豪宅,做出贡献的老科学家反而过得如此不堪?
并且,在寸土寸金的中关村,这样的老破小为什么一直没拆迁或改造?
进一步说,一个天文学家即便不大富大贵,待遇真的会差到这种地步?
在大伙儿为老科学家报不公时,房叔扒了扒这个小区,发现事件背后可能并非如大家所想。
视频里的居住地,正是位于中关村附近的科源小区。
看起来要比北京绝大多数老破小,更破败不堪。
除了楼道内墙体破损发霉,更是三天两头停水停电。
因为水管已经严重生锈,简单的维修已经处理不了。
据居民反馈,夏天空调也不敢常开,因为管子里藏着不少蟑螂等害虫。
一到下雨天,小区里还出现严重积水。
而科源小区建成于 1958 年,但要说能在五几年就住进楼房的人,不用想,都知道绝对不一般。
您再看看现在 14.5 万的均价,即便放到现在,也绝非一般的老破小。
西临北京大学、北靠清华大学,中关村二小就在小区里。
不仅地段优秀,更是妥妥的学区房,所以房价也一直高居不下。
小区里的 13、14、15 号楼更是被称为 “特楼”,户型以四室一厅为主。
卫生间干湿分离,还有贴着白瓷砖的浴缸,倒退半个多世纪,那就是豪宅配置。
而特楼里住着的人,就更是大有来头了。
比如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就都曾经住在这里。
除了 13、14、15 号楼,其他数十栋楼是中科院的职工宿舍,作为科研人员的起居之用。
实际上,这里头也只有这三栋特楼作为文物保护,经历过修缮。
那么 60 多年多去,现在这里还住着哪些人?
房叔也找到了今年北京卫视一档抗疫节目中,正好有提到科源小区。
科源小区常住人口 5400 人,有 3200 是外来流动人口。
也就说是,小区里的租户已经占到了 60% 以上。
所以,我们可以从人口结构上看出,这样寸土寸金的老破小,已经逐渐成为中关村一带打工人的落脚处。
而老一代的科研人员,早已渐渐搬离了这里。
既然大部分科研学者都已经搬走,那为什么现在会以一种 “老科学家被迫害的” 现状把居住环境曝光于大众视野?
这些没搬走的老学者,又是处于何种原因?
从视频里老科学家住的 14 平米面积来看,大概就是一个宿舍的面积。
建于 1958 年的科源小区,大多数楼正是中科院的职工宿舍。
而这些房子属于 80 年代落实房改政策前的单位分房,产权属于中科院。
落实房改期间,中科院按照职称分房。
这些科研人员,大概率已经获得过购房补贴,根据职称级别,面积不足部分以货币补贴方式补足。
比如现在我们也可以看到,像在中关村一带 90 年代黄庄小区、中关村小区等等,中科院开发的房子不在少数。
此新闻一出,立马也有不少中科院子弟站出来,于是又有了另一番说辞。
说白了,可能事实并非中科院苛待这些老科学家,而是此前已经进行过房改分房。
而现在的科源小区,可能基于当时分的面积不够的情况拿来 “补差价”,中科院职工依然享有使用权。
所以大多数科研人员已经不住在这里,把房子直接租了出去,来获取收益。
而我们再看最初曝光的视频里,也并未听记者问到:
这个老房子的产权是谁?老先生是否有其他新住房?是否落实到了房改政策?
在一些片面的采访信息露出后,房叔猜测,这些老科研人员大概率想要中科院原地回迁。
而房子这两年也从一开始拆迁的消息变成了改造。
对于还住在这里的人来说,地段好又是学区房,当然是不想走。
但实际上,为什么说科源小区拆迁是难上加难,迟迟推进不了?
首先就是,这个小区的产权问题太复杂了。
目前科源社区一共有五千多户,产权形式涉及央产公房、房改房、商品房。
对于私有产权的房改房和商品房,需要与老住户协商出各方面都满意的拆迁补偿方案。
而项目资金短缺,就成了第一个坎儿。
而更复杂的是央产公房中,还涉及中科院、公交集团、北京大学、卫星制造厂等十多家产权单位。
如果要拆改,这些原属产权单位就得出资负责。
原拆原建的高额费用,十几家产权单位如何承担就成了问题。
而如果拆改,公租房承租人要不要承担费用,改造之后公租价格是否也该上涨?
种种矛盾之下,也难怪拆改迟迟不能推进。
不过据房叔所知,北京的公有住房改造也有成功案例。
比如苏州街站一体化棚改项目。
这个地块涉及两个国企产权的原职工宿舍,分别是北京电子控股子公司北京飞达电子和北京三建公司。
地块离中关村一步之遥,还属于八一学校学区,位置杠杠的,区域均价也在 11 万 / 平米以上。
因此当年拆迁也是扯皮了很久。
居民当然不愿意搬离这么好的位置,所以想要原地拆迁;但产权单位又拿不出原拆原建的资金。
最后怎么解决呢?
是在海淀区政府的撮合之下,引入了第三方资本,北京城投地下空间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关键契机就在于,这个区域涉及到北京地铁 16 号线和 10 号线换乘站的建设。
而就因为这片棚户区,这个换乘站一直被卡着脖子。
可以说海淀区大力促进这个项目,建换乘站才是主要目的,改建棚户区属于附带。
此外,开发企业的高收益也摆在那。
项目配有 1.1 万平地下商业,可以通过招商获取稳定收益;
还配有 1 万多平商品房,属于名校八一学校划片内学区房,可实现回款不低于 10 亿元。
所以很明显,如果不是地铁和利润的作用,怎么可能会有开发商介入。
因为从根本上说,原产权单位很难承担如此高昂的成本。
但如果借着舆论的力量,推动海淀区 zf 关注和介入,官方出资或者撮合第三方资本,结果就完全不同了。
截至发文前,房叔发现最初曝出视频的媒体,北京日报旗下的北京民声,已经删除相关微博。
显然,这一出未经核实的视频发布,有博取眼球之意。
房叔十分赞同要提高我国科学家的福利待遇,而不是让德不配位的流量明星日赚 208 万。
但了解完本事件的实际情况后,看着媒体强行利用此事与科学家的崇高关联,去激怒民愤赚取流量。
房叔觉得,现在的大众恐怕也不是这么好愚弄的。
对于这件事,您还有哪些看法?欢迎评论区给房叔留言。
划重点,老爷子是政 x 委员。按很多人的脑回路,这就妥妥的既得利益者。
这种人要是蜗居陋室,发生在美国,很多人要拿来做廉洁典型,借此攻击国内。
你要说纯科学家我信。
毕竟全世界这种没钱没势的老科学家到处都是。比如生活大爆炸的几位主角,也得租房住。
而段老爷子不但是科学家,还是全国政 x 委员。
就算没有其他身份,退休金不少开,各种津贴,出书,讲课,走穴,站着赚钱的招儿多了。
不至于穷成这样。
所以,这种带节奏的新闻,里面但凡没有什么脏想法,都对不起标题。
非常讨厌看这类的文章。
比如,
xxx 毅然回国。
xxx 蜗居小房间,专心做学术。
xx 学霸,啃着馒头,喝着矿泉水。
xx 女神,人美科研更美,解决了世界级难题,被迫害到了美国,当上了美国科学院士。
xx98 岁老院士获得腾讯的未来大奖,700 万,对着记者说,年纪大了受之有愧。
蜗居个屁
老科学家自己真正生活起居的地方另有他处,13 平米的房子毗邻钱学森等名人故居
个人以小人之心推测,是那片地方要拆迁了,老科学家不辞辛劳的跑回去营销一下子,想多要点价
有兴趣的搜一下那个地方是属于哪所小学的学区房,再推测一下那片地方一平米能值多少钱
再补充个冷知识,这种地产类的新闻的记者,想请他们上门采访,车马费和润笔费都不是小数目
不得不感叹一下老科学家们适应市场经济的精神
科研领域的蛋糕就那么大,科学家们吃了九成九,自然科研工作者就得勒紧裤腰带了
什么年代了,还有这种新闻,
良心呢,脑子呢?
查一查科学院每年拨款多少,后勤支出多少,2008 年之前行管局组织的分房有多少?
2008 年之后分房没有了我是知道的,但还有些各类房地产组织的团购,比如我就经历了 2 次,一次刚工作没钱付首付,一次在怀柔雁栖湖太远,都比市场价低 20%。
这位老科学家在那睡,可能是真的,习惯问题。
其他住户反应各种问题,是真的,但真正的科研人员应该没多少。
这位老科学家资历在那里,不公示自己和家人资产的话,怕是要把黑锅扣在国家身上或者行管局的脸上了,建议公示一下,以贯彻政协委员的肝胆相照。
要是记者刻意扭曲老科学家的原话,其心可诛,为造 “二舅噱头” 不择手段,建议吊销记者证。
应该是某房地产商策划的新闻。这一片地段好,寸土寸金,霸住好地段的房子,还是为的挣大钱。
村里慰问的时候,也是把在外面的人叫回来,哪怕村里的房子破破烂烂,也要在自己家里接受慰问物品。
你以为他们是住户。
其实他们是房东。
这北京的 13 平米,那也是价值不菲的!要是有 “学区”,大概率可以卖好几百万!
可惜住着实在不舒服。
可见货币和生活水平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
这种问题可以成为找对象、招聘智商检测题。
凡是上来就是一顿情绪输出大骂锅家 Zf 的一律拉入黑名单。哪怕说不了解不予评价,也是值得考虑的。如果能提出质疑,指出不符合常理之处,那就优先考虑。
这不是很正常么,这些学术搞得好的,往往比较单纯,性格比较直,爱讲真话,哪天随便得罪个什么领导了,被摁死了,有什么奇怪?
那句名言怎么说的?以为多读点书做了点贡献就想超过别人几代人的努力吗?
装穷骗拆迁补偿?
你想没想过?钱学森、钱三强和邓稼先应该住什么样的房子?
钱三强(中)和钱学森(右)
他们这些国之栋梁应该住什么样的小区?
队长不说大别墅,至少得安排一个中档小区,住上 120 平的三室两厅吧?这不过分吧?他们可都是国之脊梁,是让中华民族挺起腰杆的无双国士。
可现实却狠狠地打了我的脸!
别说 120 平了,更别说中档小区了,真实的他们住的是全北京市最低一档的老破小。据凤凰网报道,原中科院天文学家段元星就住在北京市中关村科源小区一套 13 平米的老破小房子里,一住就是 20 多年。
谁能想到中科院的天文学家竟然住在 13 平米的老房子里?这房子有多老?有多破?队长给大家看几张图:
墙皮脱落,电线老化,楼道狭窄,光线暗淡,肮脏拥挤,即便是广州的城中村,也比这个干净。
你说这是乞丐的家,我都相信,唯一无法相信,这竟然是中科院退休老科学家的家。更不敢相信的是,就在这样的一个老破小区里,曾经住着钱学森、钱三强等中国顶尖科学家。
据段元星说:“钱学森, 钱三强以前就住在我家对面的那栋楼。” 他和钱学森、钱三强是邻居。
看到这里,队长心态崩了!
2021 年,中国 GDP 总量 114 万亿,位列全球第二,可是我们的科学家退休后却只能蜗居在一个 13 平米的老房子里,住的连一条狗都不如。且不说王思聪的狗,恐怕连一个网红的狗都比不上。
搞直播带货的 “彩虹夫妇” 一年买上 800 平米大别墅,一场直播净赚 400 多万,李佳琦、薇娅、辛巴就更加不用说了。拍电影的郑爽、范冰冰一边偷税漏税,一边身价过亿。至于负债 2 万亿的恒大董事长许家印,即便在恒大爆雷后,坑害无数供应商、业主,他也没落魄街头。
队长知道,搞科研不能唯金钱论,可是,这他妈也太寒碜了吧?这样的房子,北京市里的宠物狗都不住。
队长查了一下,天文学家段元星,也是钱学森、钱三强曾经居住的科源小区兴建于上世纪 50 年代,距今已经 70 余年。按照一般商品房 70 年的产权上限来看,这已经是典型的危楼。
为什么这样的危楼不搞棚改?不拆迁?难道是老科学家们不想换新房吗?全国大搞棚改时,那么多的旧村、小区都拆掉了,为什么偏偏房龄超过 70 年的科源小区拆不下来?退休的老科学家为什么就换不了新家?
这要是邓稼先活得久一点,他造原子弹奖励了 10 块钱,造氢弹又奖励了 10 块钱,一共 20 块钱,他在北京也买不起新房。为什么北京市政府不能对退休的老科学家多一些关怀?
中科院是没钱吗?联想集团赚了那么多钱,中科院至今持股 29%,分了那么多的利润,钱到底分给谁了?为什么中科院的退休老科学家的住房条件竟会差到如此地令人发指?
队长查了一下,科源社区的二手房均价超过 12 万 / 平。但楼龄已经超过 70 年,没有出售的条件了,也无法置换。段元星在 20 多年前就被分配到了这套 13 平米的老破小里,那时候,正是中国商品房开始发展的阶段。可是,13 平米,老两口住,怎么都说不过去!
13 平米的房子也是人住的地方?猪圈都比这个大!
队长心态真的崩了。我们真的尊重科学吗?我们真的尊重科学家吗?
我们的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的收入显著提高,可是,这一切不是大风刮来的,是站在老一辈科学家的科研成果上发展起来的。是他们的辛勤付出和艰苦奋斗,才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厚重的基础,才为富国强兵打好了地基。
我们现在的生活变好了,国家强盛了,可我们不能忘本啊!
世界闻名的肉眼发现新星者—段元星
不能把老一辈科学家遗弃在暗不见光的角落里,任他们自生自灭,更不能让他们住在 13 平米的老破小里,度完余生。
他们不是燃料,他们国家的功臣!
他们不应该被用完就抛弃,他们应该享有一个体面、温暖、安乐的晚年!
当全体国民都在向前看的时候,队长也希望,有那么一部分人能够回头去看一看,那些风烛残年的,退休的老科学家们,他们的生活有没有变得更好?他们无愧于国家,国家是否也无愧于他们的毕生奉献?
时代永远向前,但我们都会老。搞了一辈子科研的退休老学者,跟不上时代经济发展的步伐,可他们应该得到帮助,应该得到关怀,绝不应该住在一套 13 平米的老破小里!
我们允许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绝不允许让退休的老一辈科学家们在贫困潦倒的晚年中,了结余生!
我真的炸裂了,心态崩了…… 惟愿我这一篇文章,能为段元星这样的老科学家改善一下晚年生活,尽到一份绵薄之力!
本文经牲产队授权发布
应该是假的。
中科院从上世纪 90 年代到本世纪初,密集分过多次房子。在北京就有好几处经适房小区。1999 年前入职的都解决了。
中科院北京区域的研究所里面上了年纪的导师,只要是博导,基本上都是 n + 学区房傍身,很多导师都是私底下一辆或者几辆车,但是就骑破自行车上下班,一方面都是维持人设的需要,另一方面人家也是住得近。他们是真正的红利享受者:
人家保留一个 13 平米的老破小学区房来应付外人罢了。你们还当真了。
我觉得没可能。
因为房价再高,科学家最低收入都 10000 左右。
我们广州房价的租赁,一房一厅带厨房厕所市区内 3000 一个月。
而且自负盈亏,应该有住房补贴吧。
公职金应该比普通人高,大房子买不起,小房子难道租不起?
河南台有个节目叫小莉帮忙,民生节目,一群为民请命的女记者,都以小莉为名,行侠仗义。
其中有一期,是说某小区换了电表,物业说要收个手续费之类的费用,但是业主都不同意,不交,于是物业就不给发电卡,双方矛盾非常激烈。
小莉一听这还了得,没有文件规定物业要收费用,路见不平一声吼,直接把街道什么的领导都叫过来解决问题。
而且小莉还正面硬刚物业啊街道啊之类的。
了解了一下,是之前说好小区换电表要交一些费用,大概是大家集体平摊一些成本之类的吧,注意,这个是提前已经商量好,供电局才给换的电表。
所以没交的业主,物业就把电卡给压下了。
小莉自然不能惯着他们,一顿处理操作,物业街道都怂了,业主们人人喜笑颜开,挨个领电卡。
至此皆大欢喜。
但是节目最后大家欢喜领电卡的时候,小莉发现这些拒不交钱的业主每个人都领了好几张电卡。
他们根本也不住在这个小区。
原来是回迁房,一人分了多套,早就租了出去。作为房东,当然不肯交这个钱,但需要这些电卡往外租房子。
你猜这些节目里播没播。
一群老骗子,光环都是媒体 群众加上去的。现在知道,老骗子的嘴脸了吧,道德绑架有一套,学到了学到了。
这个世界上,老实人不多了,所谓的科研人员群体里面也是如此。
大家看看,这个这像能睡觉的地方吗?政协委员天文学家不会连床都不会铺吧?两口子怎么会在这样的床上 doi ?明明是长时间无人居住,荒废已久。总之,反常之处,必有妖孽
而且现在北京新闻广播已经删除了原来的报道,微博也搜索不到了,这个就是吸引人的假新闻,背后也许有其他利益相关方。
下面的这个报道才是相对接近真实的,所谓天文学家,无非就是想多捞点钱罢了。
这绝对假新闻,附近的房子,是最顶尖的学区房,都是十几万一平米,中科院的房子不知道分了多少批了,老头不走不知道琢磨啥呢,
要讲究奉献,苦一苦,才能实现 xxx 抿住的复兴。
江西周公子,给你点赞,好好干。
曲婉婷卡拿大说,好科学家,它公平。
有点假。
除非他的性格如此,不愿意住大点的房子。
或者是这个房子有故事,他不想搬走。
纯纯的假新闻。
这样的新闻我是从心里不信的!看到四个女生驻扎边疆,作为一个干工程的,边远地区少人烟是如此的平常,到了她们却成了生无可恋艰苦奋斗如此高尚!
很多人会喷,为什么不能赞美高尚,我说,能赞美的高尚本来就不是高尚!
有人赞美汗流浃背的农民吗?有人赞美四十多度干活的农民工吗?那时他们的日常!
领导高温慰问就是亲民,你去几分钟,还有人打伞,也不要说,不接地气!
这个不是假新闻 或者不全是
我 ip 北京的 我有发言权 虽然不是中科院的人 但我初高中离事发小区非常近(两站地)
高赞说假新闻应该也是刷微博的片面信息
中科院不挣钱的所待遇真的差 就是大科学家也有很穷买不起房的(院士级肯定还是买的起的 但别墅之类绝不可能 50~80 平米正常房子)
事发小区房价十四五 W 确实不好拆 但如果是改建或者集资重建 个人觉得还是有希望改善的 中科院部分部门踢皮球也确实很多年了(有同事住那边 为了小孩上学 他也希望改造)
换一个角度回应某答案中科研人员工资的说法
请自行搜索中科院某所欠薪的帖子 听说副教授级拿 2000 块钱的都有(还是发生在北京)
基础学科本来就很难评估和获得经济效益和收益 不是什么学科研究都能用来赚钱 确实科学家里也有躺平的 大部分博士毕业 30 岁到单位一年也就和北京居民年平均收入相当(可能还得低点) 所谓的什么什么奖金或者加班费并不存在 一个人还好但一家老小真的很艰苦 所以科研人员结婚平均年龄也比较晚(为保客观仅参考本人同事)
我记得我老师的老师(院士)给我们上党课 说的就是选择科学 爱上科学 研究科学 奉献科学 所以大部分人还是安心做学问 心系祖国科学事业发展 满怀希望的
但要是有人说这个是假新闻?
我觉得中科院的人可能真的不答应
为了 不被熟人认出来 请允许我匿了
科学家是事业单位,待遇不会差,房子也不会少。
知乎上有个问题叫 “中国为啥留不住高端人才”…
不要说中科院了。
名校教授挣千把万身家都跟玩似的的。比如工科教授学术成果成功产业化。比如文科出书稿费。社科类出去演讲。等等。可以赚钱的地方可太多了。
除非你真的安贫乐道或者儿女败家。不然不太可能没好房子住。
中学的时候。为了激励初三学生中考。学校花了五千块从我们地市(四线)的唯一的一所二本高校请了一个教授老太太过来给我们演讲。
教授老太太也很尽职。足足讲了接近俩小时。
当时我们初中老师的工资是一千多。(05 年左右)
也就是说老太太俩小时就挣了老师的半年工资。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我认识末流 985 高校的退休老师,还不是什么教授。退休每个月能领一万多。这个钱固然买不起一线城市的房。但是起码是衣食无忧的。
总结一句话就是说。科学家和高校老师就没有真正穷的。当然大富大贵的也不多。
各位社畜还是先心疼一下自己吧。
如果这个问题出现在微博,有答主觉得这件事是真的我也就认了,这是在知乎啊,讨伐学阀几乎占到两成流量的知乎,居然有人信这种事情,这大概就是知乎变质无可辩驳的明证了。
那些人蜗居十几平房子是为了什么?
甘于困苦?
想要怀旧?
政府主导拆迁分配大房子都不走。维修加固也不同意。
不就因为是学区房吗。而且还是要求用 10 几平房子原地回迁成大房子。
打定主意要用这 10 几平的房子吃一辈子,哦,不是一辈子,是几辈子。按房龄算,里面最少已经出生了三代人了。
别被人卖了,还帮着人数钱。
他有这套房子不代表他没有其他房子。
看到这个新闻我是真心震惊,因为以前在这位老先生工作的单位读研。
只说我看到的日常,老先生的情况肯定是个别,我的老板们最差都是北京两套房,骑自行车上班……
所以看到这个新闻,不知道发布者是出自猎奇心理还是哪方面原因。
说实话以前也是这么干的,某些工贵,村长,还有各种政务人员堂而皇之的窃取百姓资产和公共资源,给自己发福利,而科学家这些技术工作者也好还是工人农民也罢,搞得民不聊生。
所以最后规模化的合作社居然干不过小农经济的劳动积极性,可见这些人的反动。
下次再编这种假新闻,记得把面积乘以 4,蜗居在 50 多平的老破小里,就感觉像那么回事儿了。
心疼老科学家?我不配!
科源小区:七十年前的二手房,88 平米总价 1146 万;七十多年的二手房,60 平米月租金 10000 左右。
你多少个日夜的辛劳,能住进去科源小区?你努力多少年,才能拥有一套科源小区的 13 平米?心疼一下你自己吧,我等平民,全家捆一起能不能卖出来那个 13 平米的小房子价格,何德何能掺和这种神仙闹别扭的事情。
有一套 13 平米的小房子和只有一套 13 平米的小房子是两回事。
院士,国家给的是副省部级待遇。你们市的一把手,十之八九都享受不了副部级待遇。
这个问题下为老科学家鸣不平的答主中竟然还有部分资料中显示是知识分子的,难绷,教自己的老教授生活条件怎样还是看得见的吧
响亮的科研成果来打造的形象才是科学家的形象
鼓吹 13 平米,只能看到 ** 啪啪作响的脸
我觉得你这个媒体啊,在作死的道路上走的满开心的~
这不是现代 xman,中华守望者,皇家御用占星师。
至于房子,这类政治挂帅的产物后面就是平均水平。至少房改保本一套,至于商品房年纪太大,思想未必跟得上。
现在争一争,合情合理。
段元星能根据天体力学的正规方式计算出行、彗星等天体在太空的位置及移动线,能较准确地推算出一年二十四个气节的时刻;白天能根据太阳距离当地子午线的角度,用拇指比划法测定时间;晚上能根据恒星在天空移动的位置来推算时间。长期坚持星夜天象观测,1975 年 8 月 30 日北京时间 19 时 35 分,他在宁都县城北门梅江河畔,用肉眼比中国科学院天文台早 2 小时发现了天鹅星座中的一颗新星,震惊了世界。其事迹以 《探索星空奥秘的年轻人》为题,入编 1978 年版初中语文第六册教课书。1978 年 2 月,被中国科学院破格录取为北京天文台研究生。现为北京天文台研究员
两年多后,江西日报记者刘兰生采写的关于段元星发现新星的报告文学《探索星空奥秘的年轻人》(载 1978 年第 3 期《解放军文艺》),被选入 1979 年至 1983 年的全国初中语文课本第六册。在这五年里,全国近一亿的中学生通过阅读这篇课文,了解了段元星发现新星的故事。段元星用肉眼发现了新星,为祖国争了光,祖国没有忘记他。粉碎 “四人帮” 之后,他被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调入该台工作,随后被送去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深造。这期间,他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出席了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当他结束了在中国科大物理系的六年学习生活回到首都之后,一直在北京天文台工作。前些年,中国科学院对所属研究机构进行调整,他被安排到国家天文台二部从事科普工作,目前已退休。
这说明有些人德不配位,给脸不要脸。院士级别,我不信没有分房,而且应该是分了好几次,手里至少有 3 套房。但是依旧不要脸,占着国家的资源不肯挪位,还编造假新闻妄图要挟国家。难怪主席说:路线错了,知识越多越反动。
幸好,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赚得多,过得好的院士在另一个话题里面被骂呢。
某些人是为院士和科学家打抱不平吗?
呵呵。谁知道呢。
怎么看待,坐着看待。
但凡接受了完整的九年义务教育,都会觉得搞笑,好笑。
要是一个国家,一个最重要的科研部门,一个老专家,住着 13 平米的房子。
要么你白痴,要么你是漂亮国滚过来刷等级的。
早期的政府相关部位部门,企业。
均有分房政策,后面有集资盖房。
党中央每年春节的采访老专家,团拜会,你以为是糊弄人的吗。
这新闻。很大应该是抓眼球,上热搜。
这房子,要么是看专家早年分到的,现在可能有人想推动拆迁。
要么就是假新闻。
首先这位老先生本是天文爱好者,在江西发现新星后,当年这种国际性荣誉看的很重,就调他进了京,实际后来就养起来了,因为他并没有进一步学习到足以再做科学研究的程度。这房子的事有人说过,就看高赞就行了。
太逗了,告诉某人,这是假新闻,立刻把我拉黑了,就这种心理追求,还好意思说不让说真话。
这些 “老科学家” 的待遇问题,双方都有原因的。
尤其你说科源小区为啥还没拆迁,我可得说一下。
很多年前,中关村和中科院,请舒可心老师带头,
还有我和很多关心社会问题,有各种解决办法的名人,
到科源小区,去给老百姓做说服工作,他们不听啊。
我建议的方案很简单,每户至少免费增加 8 成面积,
原地上楼,而且改成服务式住宅,每天有人伺候,
每个月给每户分钱,交通,医疗,上学,娱乐,
所有的问题,来个一揽子解决,一劳永逸。
可那些居民,根本没有底线,永远不说 “够好”
他们是真的贪得无厌,不要幸福,只要耍赖的啊。
在这种情绪面前,他们只会说,你这方案还不够好,
绝不愿意尽快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事事有人伺候。
观念的问题,不是钱能解决的,因为他们就不谈钱。
没有数字,没有对比,他们听不进去,好的建议。
还有,邓稼先应该是住牡丹园,那小区不改造,
也是他自己坚持的,我朋友就和他住同一小区,
本来可以每户面积免费增加八成,他不愿意啊。
我朋友的父亲级别远低于邓,都是 90 平米三居,
那房子又高又大,里面可舒服了,花钱装修啊。
这些科学家,连花几万元,把房子装修都舍不得,
你说,是别人不给他们幸福生活,还是他们不要?
补充一下,楼主卖惨,说的话,楼主自己信吗?如果我没记错,科源小区占地超过 11 万平米,2416 户,户均 45 平米,容积率超低,非常适合旧改原地上楼。
1,按照当时每平米 10 万,户均 450 万,给 1.8 倍,就是送每户 360 万,但他们嫌少。
2,住每平米 10 万的房子,却不舍得花 1 平米的房价装修,这小区的人,是不是 “过分的刁民”,请允许我一提这事儿就生气,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活该。
3,我家就是中科院大气所的,福利待遇超赞,但大家不接着,给都不要,让领导们怎么办?
4,举个例子,张叔叔,李叔叔,家里都分了 60 平米二居室房子,都有 13 岁的儿子,11 岁的女儿。张叔叔就自暴自弃,逼着儿女挤一间卧室。李叔叔就 30 万卖了房子,首付 24 万,总价 60 万,买了 120 平米房子,没过几年,又 150 万卖了房子,拿回 120 万,买了 4 套 100 万的 80 平米房子,再过了几年,300 万卖了其中一套,免费把一套 60 平米房子,换成了 3 套 80 平米房子。
天地良心,楼主说说,李叔叔做的对不对?张叔叔是不是做错了?
就算想提高科学家待遇,那也不该是退休几十年,才想起来吧?中科院应该做的,是每年选出 600 名一级研究员,3000 名二级研究员(科学家)都要有成果,可实用的。花 270 亿,建 450 万平米科研楼,一级研究员每人 3000 平米,带 150 个学员,二级研究员每人 600 平米,带 30 个学员,一起好好搞科研。科研楼产权归政府,但科学家不用像在美国那样,挤到车库里搞研发。
认识的专家教授就没有穷的,无非是脑袋灵活的发大财,老实干活的拿个死工资 - 但也不少了。
别告诉我中科院待遇还不如国企老工人,人家都能分个七八十平的老房子。
这新闻我是不信。
不关注,哪里不是住,再说又不是我住在那里为什么要关心?
在我们越南,互联网关心 100% 是在被有心人当傻子利用
看看周围同年龄段同级别的都住啥房子就知道了,按他的年龄和职称,房改之前绝对分过大房子,现在这个十几平米的房子啥情况我不知道,但是他这个年纪经历过多轮分房,不可能只有这么小一套。
好好查一查他名下到底有多少套房子!
建议把中科院的所有院士名下房产都查一查!给人民一个交代!
要么人家乐意
要么人家无能为力
钱呢 出国了?国外有无资产 家属有无外籍?就他那岁数 级别 福利分房也不至于只 13 平方 即使光拆迁也赚翻了
我不信
心疼,魔幻,悲哀。
你一旦讲奉献那就准备献了终生献子孙吧
中科院,老科学家,蜗居,13 平的小房子
科学家不拿薪水的吗?中科院还有分房子的吧?退休后也有相应的待遇吧?
相比较社会大众,科学家的薪水和待遇应该算相当不错了吧。
问题的关键是,社会待遇是一件事,生活境遇是另一件事,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也不能以偏概全,是只有一位科学家蜗居 13 平呢,还是科学家普遍蜗居 13 平?是中科院的科学家都这样,还是这也只是中科院绝无仅有的唯一?
如果不是科学家,就算居住环境再恶劣,也无人问津了吧?那么,说好的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呢?
要说处境艰难,我国老农民才艰难,并且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老科学家的艰难不能同日而语。(这里说的是纯粹的老农民,贫穷的老农民。不包括农民企业家,或者村干部,或者拿到拆迁款,之类) 老农民没有拿过薪水,没有分房,没有…… 只有每月一百多块钱的养老金……
早知道就去中金当交易员了,当个屁的院士啊?
这个话题下有很多人拿演艺圈的收入去比的。我想说,从这方面做文章的,不是蠢就是坏,蠢不用多说了,就是什么也不懂,也不愿思考,无脑输出情绪跟风骂的。而坏的就有意思了,这群人目的就是转移节奏。
科学家为什么要和明星比呢?本身分工就不同,明星的工作是娱乐大众,流量明星别管他演技人品怎么样,起码人家还有自己的脑残粉供养他们吧,也不算不劳而获。
为什么说这些人是在转移节奏,因为如果要比,科学家不是应该和政府的领导干部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去比吗?中科院的科学家的工作也是建设国家。他们工作一样,都是为国家工作。所以中蜗居 13 平米的中科院科学家应该和江西国资委坐拥 8 套房的周劼去比,和大连百亿区长去比,和哈尔滨电老虎去比,和某党委书的情人深圳宾利姐去比,和靠着上海疫情赚的盆满钵满的各位老爷去比,因为科学家和他们一样都是给国家干活,赚国家财政的钱。
最近调研北京的房子,中关村那一片是价格高地,
什么科星、科育、科春、科汇、科旭、东南,房价一平米 13-15 万,最次也得小两居吧,
问题来了,这些小区里住了多少老科学家?
这个问题没有必要大惊小怪。
中科院的老科学家们也都很有钱的,不必担心他们的生存问题,当下比较需要关注的是年轻群体的社会压力。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举个例子就明白了。
我读书的时候有个博导,可以算某领域的学术权威了,年入大约 40 万的样子,老婆在学校图书馆工作,育有一女。
他们小时候的生活比较艰苦,按照博导的话,小时候每天走 20 里山路去上学的,文革后面还没有学上,兄弟姐妹太多,天天吃不饱还要下地干活。
他们这一代人的理想就是天天吃饱饭,对于囤积这件事有着超过常人的理解。所以他们在参加工作之后的生活习惯从来不是大手大脚,收入和支出相匹配,而是尽量节约,囤积以备不时之需。
比如那位博导,学校第一次分房他没赶上,从美国进修回来之后,学校的第一批专家楼分了他一套。他是怎么做的呢,把博士专家楼拆分成单间租出去,然后找老教师买了一个 40 平不到的筒子楼一直住在那里。
赚了钱起先跑去股市走了圈,亏了一半,一看这个不靠谱。后面坚定的买房子,按照 3-4 年一套的速度买,买完了之后再租出去。
现在已经快退休了,但是每天兢兢业业,寒暑假也非常敬业的指导博士论文,开组会,做课题。除了学校的疗休养,其他自主旅游项目从不参加,学术会议有参观就顺便去一下,没有就回来继续做课题赚钱。
有次我和他们组的同学聊天,虽然组员佩服他老师的那种精神,但是也觉得这种苦行僧式的生活并不是年轻人想要的,更不能被 90 后或者 00 后所理解。
但老一代人因为有过一段特殊时期的经历,形成了这样的生活理念却难以改变。
有的科学家,一生清贫,蜗居老破小。
有的科学家,项目拉满,专吸学生血。
两种都是科学家。
然后,先吐槽一下媒体,以前是面瘫三流老演员,单凭年龄大了没作品拉出来尬吹老戏骨。
现在是尬吹科学家和天文学家。是科学家的标准放宽了,还是媒体抓住热点词汇使劲炒呢?
还用天文学家碰瓷两弹一星呢?
动不动就煽情。
卖了大几百万,离开北京,是最优解。(我更怀疑他有其他房子没说,可能给了子女)
那个年代,建的楼,基本上都这么小。不要说什么钱老也住过,大家都住。不过钱老住的是旁边更大的。
然后牵扯到一个问题,现在能看见的大一点的分的房子,都是重建新建或者小改大。要分 “大房子”,前提是这个房子得还在单位手里。已经分出去的,就不能要回来,就不能改大。
就我认识的和了解到的,那些房子很好的北京中科院的人,是因为分的年代合适,然后是及时买房。
分早了,小。分晚了,难排到。
分房子是解决住房问题,而不是工资的发放方式。
分到了,还得自己及时再买。
别说什么没钱买,买到了就有钱了。
然后回到这位老先生上。水平不咋样,级别不够。再加上年代太早,分的房子差。
然后,因为级别和退休的问题,没能跟上后面的分房。分了一次要有第二次分房,不但要求按级别排队,还要赶上趟。
北京房价基本疯狂的时候他退休了 (没啥成果只能按时退休)。年轻的时候没眼光,运气一次用完了,后面的问题是整个时代的问题。
工资给他发了,房子也分了。他把钱花哪了我不知道,反正现在他跑出来哭惨。
同样年龄,年轻的时候不买房,老了的北京土著过的一样惨,只是媒体嫌弃没有热词。
在过去,再好的单位再高的工资,00 年左右退休,现在看北京房价都得望洋兴叹。
不要说什么他为国家奉献一辈子没有北京的大房子。他那个水平谈不上奉献,真的是国家养他给福利了。
现在中科院难进一点,以前那多少什么玩意的都混进去了。
各位上过大学吧?如果你上的是那种有点历史,几十年前就有点规格的大学,你在学校里,不会见不到那种水平又差,人还菜,偏偏赶上好时代捡了编制的老头吧?
收入远大于付出。只是收入没跑赢北京房间罢了。
打工妹打工仔在北京一辈子都没有钱买那 13 平带学区的房子。
以前中科院的待遇是不好,但不是这个事的主要问题。
整个科研体系里,除了待遇不够,尸位素餐的也很多。
1,有闲人。
2,科研人员待遇不好
3,北京房价过于离谱
4,不只科研人员,全国大部分人的待遇都不好
5,全国的房价和收入,都离谱
要不是我上过研究生,知道这群高级知识分子到底多有钱,我就差点被你们骗了
至少就我知道的而言,科源社区的情况可和新闻报道的大相径庭。
科源社区现在的三个主要群体:1. 北大没宿舍的专硕 2. 不住校的小情侣 3. 独居的博士
可没有听说过哪个老科学家蜗居 13 平米的小房子?
有的可能是特小一部分恋旧的老年人,可那室内的装潢并不差。
所以为什么会这样呢?
以前我老单位返聘的一个专家,人家拿国家特殊津贴的,还住在 15 平的一个小房子,你是不是很感动?
其实人家房子好几套,别墅都有,只不过都没有这套值钱,因为这套房子的位置被我们开玩笑说是 “天安门对面”。
那是因为老科学家把大房新房给了子女儿孙享受去了,自己宁愿住老破小,你要是看不过眼的话可以把自己的大房子送给老科学家享受啊!这个锅别人背不起!
很多人会说,他们可是为国家做出许多贡献,是让中华民族挺起腰杆的无双国士啊。但是! 大部分院士和教授其实都是大老板。据我所知,绝大多数院士以及高级科研管理人员拥有房产远超想象。普通学者专家教授博导的住宿条件也非普通民众可比。如今很大程度上科研在国内是一门生意。中科院的老科学家对科研的贡献固然不小,多几套房确实应该,但搞这种假新闻仍然要抨击抵制,因为这本质上是在诬陷国家居然连中科院的老科学家都忽视,造这种谣言性质很恶劣的。
如果退休科学家真的住在如此破旧的房子,那他们的子女呢?难道不管父母了吗?在网上查到,这个小区最大 120 平,历史成交记录里面,70 到 120 平的占 30%。科源小区建成年代大概在 50-80 年代,最早的一批是三层的小楼户型为 3-4 居室都在 100 平以上,层高 3.6 米,最早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的住所。
现在有关话题官方也未给出答复,但是我们要清楚一点就是,国家不会亏待任何一个对我们国家有贡献的人,大家不要被一些片面新闻带偏节奏了。
我今天早上刷微博刷到个视频,讲的是北京、清华等高校教授骑自行车上下班,让人肃然起敬。我寻思我敬个毛线敬,你不看看他住哪,我就不信他住顺义还能天天骑自行车上班
这样的新闻搞几次,这几届青椒怕是一辈子都没好日子过了
好吧,我又被媒体戏耍了一回。我特么还说呢,扶贫房还有人均 25 平米的标准,跟钱学森同事的科学家全家住 13 平米危房……… 吃相太难看了
武侠小说告诉我们,那些表面仁义道德、带领大家共克时艰的人,往往是掀起腥风血雨的幕后大魔头。
反腐新闻告诉我们,那些贪得无厌的大蛀虫往往穿着一身带着补丁的衣服。
这地儿我熟,就是以前四不要礼堂附近。这个社区楼房大部分是五十年代建设的。靠近四环路的有几栋楼是以前老专家比如钱学森什么的故居。后面几栋楼有些还是筒子楼呢,有些是单位分房几家放在一个单元里,因为级别不够住三居,有一间就给别人住了。早前这些楼那是好地方,旁边有中关村西点,专门供应早期留学回来专家的地方,有中关村西区邮局,有四不要礼堂(相当于工人俱乐部),有中关村二小,有中关村第一幼儿园,西侧马路对面就是北京大学,北面过马路就是清华大学,东侧现在的中关村图书馆以前是灯光球场,这是高知最早聚集的地方。中关村一小附近住的等级略微差点,要知道联想总裁柳传志当年也只是住在计算所西平房,楼房都没进去。
哎,普通人租着一月三四千 13 平的小卧室,却在可怜一个体制内科学家,真的是太善良了啊大家!
不夸张的说,北京 50,60 年代的体制内人员应该几乎所有人都分到了 60 平左右的福利房,好一点单位 85 年左右的甚至 90 后都分到了福利房。有的人可能不知道,有些单位福利房是腾退式的,就是说,每次国家或者单位新建房,有房老同志也可以报名并且优先分配,他们的房基本又大又新,此外有的单位对高级别同志是要求住大房子且只能住一套的,咱比如说 140 平标准,老同志们用恋旧,方便工作等原因,违规要求补差面积,什么意思呢,比如他自己现住 80 平,就要求单位再补一套 60 的,于是他有了两套小的,但低级别的按规定要不了大的,小的又让高级别挤占了,大的也没人要,纯纯浪费了…… 老科学家,他资格又老,功勋卓著,他是真没房吗,你细想?
你,还善良的起来么?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0 年来人均居住面积增加 10.7 平方米。算一算,老科学家的住房面积增长了 300% 多。
除了孩子非常非常不争气,基本上就不可能发生在中国——孩子在物质和精神上双贫乏才会把老年人赶出去,自己霸占所有父辈财产。
实际上,年轻人只要自己有,哪怕少,他们都不愿意跟父母共享财产,也就是不愿意用老年人的财物。
任何人自己的生活没有达到所在群体平均以上水平,不建议参与任何公益,我们也不追捧这种行为。
任何物质,自己多的时候才分给别人;自己少的时候,留着自己用吧。
物质和精神是统一的,物质生活条件不改善、不跃层,精神层面的提升也有限。
以前的单位单身宿舍就不提了,都是在过道做饭,卫生间也不包含在套间里面,十三平就是卧室;进入九十年代,普遍住房标准是成年人 30 到 60 平方,也就是 60—100 平方是家庭标配,特别是北京寸土寸金;到了现在,进行设计型精装修,更符合生活使用需求,就是住房品质的第三次提升了。
那些对自己苛刻的老一辈,我是不认为他们还有继续发展空间的,新闻里提到的几个科学家,都只是那个年代的科学家而已。
不要把贪婪当炫耀的资本,贪污受贿是被全民批判的,做芯片的资金都拿去盖产业园和配套小区了,所以他们的新闻都是一系列的;但是在中科院干了一辈子,赶上中国正常发展的几十年,又不缺脑子,连套正常住房也没搞到,是很丢人的事。
以撒谎和造谣为生的传统媒体,都应该破产倒闭重整一次。
科技大发展,中科院需要盖新楼的话,按政策拨地,家属楼卖专利换地。
没有新的科技发明和有用的科研成果,不接受新的高端人才进入的单位,不管是中科院还是世科院,也不需要继续发展。
基本不可能,老板 90 年代入职中科院某所(非强所),00 年往后几年(具体时间忘了,老板提过),科学院 “分房”(并非免费,而是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购入,具体金额老板也说过,我又忘了),北四环附近的某小区,不大,90 多平。
同所的和我老板差不多大的,都分到了科学院的房子,比我老板小一代的,也分到了。(同上)再小一点的,也有公租房(50 平,小两千之类的)
所以,某些媒体碰瓷碰上了科学院?丢不丢人啊。
这届网友真难骗
读研北土城 ime,工作中关村 ict,连年扩招宿舍分布全北京七八个地方,我就住科研社区的平房(房顶空心的)
几年下来的观察:cas 不缺钱,cas 研究员们嘴皮子了得的一抓一大把,开公司的把学生往公司搞,市场化、地方政府、院里 / 所里项目三头骗的也不少,明面上干着卡脖子项目,志大尽微家国天下,背地里就靠吹一点里子没有,更何况上世纪房地产还没这么市场化的时候分房分了多少。。。为人处世都要点读书人的颜面不好吗
真实情况是现在大多数研究所刚来的年轻人住的宿舍脏乱差。
我现在住的就是几十年前的旧楼,中间过道,两边是宿舍。每间 15 平米,住两个人,还是上下铺。没有厨房和客厅,厕所只有四五平米,脏得一匹。
真是佛了,这就是郭嘉对年轻科研工作人的爱。
有什么值得吃惊的,先不说有没有其他故事,就问:你一个读完博士的大学青椒面临非升即走,和你当时读完本科去考公务员,从各方面讲,哪个性价比高?!
海淀院校有没拆的小平房。中科院不熟,但像北航就有。一个老教授住小平房是有可能的。
按照级别,一个老教授完全可以去住大房子。如果老教授死活不住,那也会给补偿。只要他活着,就不至于太亏。但是如果老教授想换房,那大概率是没戏的。
海淀区的院校区面积很大,房价极高,却绝大部分有价无市。房屋的产权长期集中在学校手中,但学校也好,住户也好,并不能很好的把资源变现。住户无法买卖巨额房产,学校无法得罪老职工和家属。但随着老职工逐渐离世,海淀区院校有充分的动力把旧家属区重新改造变现,至少也可以满足新职工的需求。
我们无从知道发掘这篇新闻的通讯员有什么想法。我们也不知道老教授有什么历史。
看了一遍评论,现在的人民还是念太多书了,不好骗了,都是九年义务教育害的
把微博砸了吧,真假新闻,一概不辨。反动言论,张口就来。
引导错误价值观,控制舆论,营销伪劣,贩卖焦虑,宣传反动。
你们到底眼睛是怎么长的,为什么总能找到各种各样的方法,现象,来抨击国家,抨击政策。
即便是在英美这样的老牌资本主义发达强国也没见有如此多的戾气冲天的民众。
管中窥豹就敢危言耸听,
略知一二就能大谈民主。
偏听一侧就大叫不公,
从未争取却扬言不平。
肚子里没墨水,四处为人师。
脑子里真龌龊,反作乱猜忌。
不用操心,其实中科院家属区还是有很多不错的小区的,里面有健身房,各种游乐设施,楼也挺好,附近就是奥体公园和 XXX 小学、博物馆、地铁站。每个小区都有法律服务点进行普法宣传,老年大学,感觉真的不错。
假新闻和只报道一部分事实的新闻都是影响极其恶劣的新闻
明显假的。都是租户。那为什么有这个报道呢?99 概率是因为那片楼是学区房,宇宙的中心旁边。(价格可自行估算)。有些产权人想借媒体炒一播,推动重建或改造,(但绝不拆迁到远郊,)然后价格就保住了。
单纯这个新闻是假的(以前就是真的现在也要变成假的)
但待遇不够,中科院离职是真的
不要说比普通人怎么强多了怎么样怎么样
读一辈子书,读到头了最后拿那点待遇?真就知识分子臭老九是吧?那我读书干嘛呢?
题外话
至于歌颂吃苦耐劳,大国工匠这些,看看就好
中建四局的梁冰一心办实事,发愤图强,一年盖印章 7 亿余次无错误。我们该如何学习?
写的人能不能算一下频率,这是机关枪吗?
好像中建的就喜欢写歌颂苦难的,我记得这个回答下面有汇总的
魅力时刻
我觉得太多了,屋子里就应该装的下一张床一张桌,洗澡上厕所用公共澡堂和厕所,这才是大国科学家应有风范。
说句不好听的,老科学家一年参与的课题(项目聘用研究人员费用)可能比这问题底下义愤填膺的知乎 er 十年工资都高
在于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倾向没有得到很好的扼止,使得人们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不甚重视,只是重视金融方面的投机
搁以前,看到这种新闻我总是会很感动。
但是现在叫我来看,我总是觉得是有些人想干点啥事儿
在网上看到租房网站上有个别高校老教师,把这个样子的房子放三张上下铺,一张估计能租三千,一个月小一万,然后这房子不能卖只能自住,是我狭隘了。。
且不说中科院院士
我北京的舅舅,才是一个小小的处长,单位就已经分了两套房了
不可能这么惨的,盲猜是在卖惨。
拿出证据来,别凭空 bb。
许多人不明白差距在哪里,差距就是,他可以随时换别墅,你不可以,他可以更好的生活,你不可以,你不应该来问,为什么地主为什么也要喝粥,应该问,为什么自己还在喝粥,却要一直喝下去,他有的选,你没有
下回编个正常点的。
你但凡说个 93 平房子断电断水,那还有点可信度。
黑,太黑
中国的体制内知识分子,也就是这位老科学家太黑
这些人,且不说其他资产,只退休金就能甩九九成人,还在哭穷
等拆迁
一据段同亊讲述与知乎所述有较大出入,在 90 年代分 120 平米的研究员,极少,像段的单位能分到的更难。
但凡有脑子,都知道不可能
这不跟之前问的那央视节目大国工匠采访国企老员工住在老破小的屋子一个性质?明末啊,满朝全是廉洁官员,都没钱,省吃俭用扣扣索索的全捐给朝廷了。
有没有一种可能性,老人多年来养成的生活习惯最后表现除了这种脏乱差,但是有大房子又不愿意搬,然后子女劝不动没办法了,弄出来个新闻,一石两鸟,一方面让老人能自愿搬出老房子,一方面以此要挟拆迁补偿款?
我现在住的房子 50 平,80 年代建房,五楼,楼道又黑又窄,连个小区都没有。
可是,我这个可是学区房。
事件:科源社区位于海淀区北四环西路和中关村北一街交叉口,建成于上世纪 50 年代,为中国科学院分配给职工的住房。上世纪,这里曾 “藏龙卧虎”,住着钱学森、钱三强等知名科学家。然而,近 70 年过去,这里风光不再,房屋问题逐渐显现,困扰着这里的居民……
始建于上世纪 50 年代的科源社区被作为家属楼陆续分配给中国科学院的职工。据中科院退休老职工的儿子崔先生说,他在这里住了 60 年,见证过科源社区曾经的 “高光时刻”。他指着科源社区 13 号到 15 号楼告诉记者,“两弹一星” 元勋钱学森、钱三强等人就曾居住于此。但现如今,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这让他倍感惋惜。
据记者了解,这片已有近 70 年历史的老楼,除了 13 到 15 号楼作为第一批北京历史建筑进行过翻修外,其他楼栋从来没有进行过改造,墙体破损发霉、卫生情况堪忧,楼内漏水时有发生。多位居民都向记者表示,这些老楼早已达到使用上限,简单的修缮已经于事无补,大家都盼着生活环境能得到彻底改善。(来自百度上的一篇报道)
院士蜗居破楼无人理
毫无贡献的艺人却坐拥富贵
这是病态的社会现实!
我的看法,这是病态的一种表现,但却又无可奈何。本质上来说,对社会做出伟大贡献的人,应该受到尊敬。但是,现实却不是这样。我想起了一句活: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但现实却与这个大相径庭。从任何方面来说,这件事都过分了,让人气的说不出话!
所以,我倡议:1,有关部门加强监督管理,完善对于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的福利制定和落实!‘
2,应进行有关宣传,树立正确社会风气。
学阀的网网眼未免太小了些,捞起来是要搞断子绝孙啊。
沈一石给各位大人上最好的茶叶,自己只喝白水。
你说是他没钱呢,还是怎么?
一眼假
你自己想想都不可能
卖惨有点过了
首先,看到题目就感觉不相信….. 最起码一个中科院的科学家在经济上不应该是这样的,如果真的是在 13 平的房子居住,只能说是人家喜欢住这里 0.0
个人观点
他的钱被别人买了兰博基尼
不管是什么情况,要是科学家的收入跟明星一样,谁还折腾小房子哦….
那是给大家看的。真信了,就太傻 x 了
你不会真觉得都到中科院了会缺房子吧
想骗我们?可惜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仅科研领域来看,真正需要关心的是年轻科研工作者!
比工作强度,不输金融互联网;
比工作待遇,不及前人退休金;
论项目岗位,资源已被霸占住;
论结婚生育,房价最好避孕药!
美其名曰 “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实质上是后人贡献前人享,后人一旦供不上,庞氏骗局也就到头了~
最应该探究的还是这是不是他唯一的房子,是不是分了别的方子给自己孩子了
又让媒体忽悠了吧,这种高级知识分子自己住四居室大新房,然后留着以前分的老破小当仓库放杂物的,我接触的多了。
一看就是假新闻,科源的房子租金都贵得要死好嘛,看看那些回答,知乎水平拉垮到和微博一个样
他儿子或者老婆赌博败光才有可能,中科院条件好到你不敢想,想象力都不够用
有没有调查一下老科学家的子女都住多少平米豪宅?
别墅里养猪,有些人仅仅是习惯这样而已
不要被带节奏
感觉不好说,北京末流 211 的 A 专业(但前景差
有一个资格老的教授北京四五套房子, 甚至有一套在工体附近
深圳宾利姐 / 北京奔驰姐的钱还有明星不够花,哪管这些呢,开玩笑!
老科学家也盼着拆迁致富吧
高的是品德,不是一个称号
假消息,绝对的。
另外,如果出现类似的真消息,我的看法是历届领导全清算一遍
中科院的那位老科学家呀?
麻烦说一下名字。话说你知道入职中科院后一年的工资平均是多少么?你入职后,你的老婆孩子工作也会帮你安排的妥妥当当,他们属于职工家属,五险一金样样不少。
你可以再发一个问题,“华为高管为何下班后送外卖补贴家用”
没怎么看待,我觉得人家靠自己脑子搞套大房子并不难,可能有个人原因吧,别一天到晚搬弄是非的
住过,租金很高,北大南门和北大东门两片科源社区都这样。原因就是为了让孙子上中关村二小,旁边的中学是人大附、清华附、北大附。拆迁要价不敢想。
另外,这新闻就是逼着政府拆迁。
这个可以放在 “中国为什么留不住高端人才” 话题下讨论。
老科学家没顾着买房
老科学家的收入,二三十年前买房供房,没啥问题。但他志不在此。
可以参考这个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45716907
如果把中国的科学家和教授的收入(不单是年薪,还有各种津贴、补贴)在中国各阶层人士收入中的排名,
与美国科学家和教授的收入在其国内各阶层人士收入中的排名,
做一个对比。
可能会发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一定要先成就自己
看看杨振宁和邓稼先的区别
年轻人口口声声骂着房地产,殊不知,如果没有商品房,现在的年轻人住房还不如这几个人的房子,你信不?
如何看待住着十几万一平的房子
老的跑不了
中科院的标准是统一的,院士以前就可以分到个两三套房子。不可能是住不起房子,只能住这种老破小。肯定是院士自己的选择,话说住小一点也没什么,收拾起来也方便。大房子就要花很多时间去打扫,院士的精力不愿意放在这个事情上也很正常。至于说什么请保姆之类的,那还有管理问题好吧,管一个人化的精力更多,不是每个人都愿意管人的。
结论是,让子弹飞一会儿,把这个事情炒作起来可能有其它目的。也许是想把院士当枪使呢
中科院有自己的家属楼
周边也都争取到了低价房源的
原来如此
国家为什么不给分配房子。那些已经通过分配拿到住到宽阔房子的人配吗?
随便一个小研究院福利待遇都很好,还自建房低价卖给员工
fake(fuck)news
从现在起,就把娱乐圈收上来的钱都用于科学家,然后就再也不要拿这两个群体比了。
然后你各种官方半官方活动,请科学家呀!不要请明星,来给他们镀金、送钱。
百花奖难道就不能请科学家吗?
我也不相信中科院的人会蜗居。
我就知道是假新闻。
子女说不定都在美国呢,怎么会混到蜗居。
混一辈子白混了?
价值观是不是有问题?
这种还当好事宣传是吧?
很正常啊,中国饿死过好几个皇帝,你说中国是多穷啊!连皇帝都会被饿死!科学家住小楼哪不正常了?不明白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路是自己选的,他开心就好。
除了物质要求低,希望他也能做到科研有所处,不负韶华。
当然,我是不会学的。因为我要高薪,要大房子,要在人群当中的地位,要远离小人和市侩之徒的工作环境,要妻子衣食无忧平安快乐。
贵国给不了吧,润~
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
战忽局也不敢这样吹
大胆预言一波
后续一定会有好心的房地产商在河北的山沟沟里面给老人们建个新房子 按照 1:2 的比例配发面积哟 这样 13 平米的房子 就会翻倍为 26 平米啊 这四舍五入就是一个亿啊~按照我们的特色 一定会包含公摊面积哟 看看这宽敞明亮的 楼道 多舒服呀~ 然后地方 zf 配合地产商 含泪拍卖了原有的土地 按照 20w 一平米成交了 创了新高 填补了财政窟窿。同时房产商 拿到了核心地块 老百姓拿到了新房~ 三赢!没跑~ 您说 都赢麻了 那河北山沟沟里面的人房子卖多少钱一平米给老百姓呢? 2w 人民币起 还不打折 [机智] 毕竟老百姓为了新房还是要掏一点钱的嘛 哈哈哈
后续让我们敬请期待吧 跟国企改制一样的神剧
某些人的权力和资本的傲慢,说明中国不配拥有芯片产业!
看到这则新闻久久无语。
教育,科研,是国家发展立国之本,而真是广大科研工作者不计报酬任劳任怨的工作,才让中国科技实现伟大的飞跃!
段元星研究员即使待遇这么差,也默默工作勤勤恳恳做奉献不计得失,这,无疑值得广大科研工作者深刻反省认真学习!
希望广大科研工作者以此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科研工作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DG]
建议企业家也只许住 13 平的破房子
弄了半天这就是低需氧人才。
说到底就是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
需要你的时候,把你夸到天上去,给你一堆虚名。不需要你的时候,哪凉快哪呆着。
现在知道许小姐和周公子说的都是实话了吧?
既想… 又想…?
这不得不说钱钟书老人家写的围城 科学家带个老字
看着就很恶心,你怎么知道这是他唯一的房子
我说的可能非常难听,这种老东西就是国家的祸害,民族的败类!
你科学院要待遇要资金可以,但不能把舆论带到娱乐产业直播行业那里,人家赚的钱是观众赏脸,而不是国家的钱,你们的待遇问题是财政问题,这不可同日而语,要打也去打周公子,几千块钱的烟好抽吗
名下的财产,情况如何?
科学家们乐于奉献,甘于平淡,这是他们的伟大之处。
但我们的官员,只知道利用他们的善良和淡泊,压榨他们,却不懂得主动关爱,这是一种冷漠和失职。
我觉得,非公务员体制内工作的,就不要替人家感动了
且不说那社区挨着三环学区房,房价高的吓死人,也不说这级别的研究员待遇很高,更不说你知道人家有别的房产么
住那小区就是离中科院近,也许是舒服,反正大多中科院的中老年都那风格,看着衣着普通甚至有点待业风,但是人家光饭卡补助吃一年都在往上涨的,一些中午点外卖害用优惠的人就不要感动了,人老头可能就是住着舒服。
我要是告诉你中科院是分房的你是不是直接崩了
天津赤峰道,
督军一条街,
全是大军阀的洋房。
1949 之后,
这些洋房,
谁住了
怪可怜的。
完蛋了啊。
" 号称拥有“最美海岸线之一”的威海银滩,多年来楼盘开发方兴未艾,打着“舒适养老”旗号的海景房深受全国退休老人的青睐。在“旅游看房”、“以租养贷”等新兴销售手段面前,信息闭塞的老人们轻易入套。最终,租不了也住不了的海景房,成为老人 …
关于司马南,大家应该不陌生。 中国反伪科学代表人物,20 世纪末因揭穿神功骗子而饮誉江湖。后沉寂多年,借助崔某名气,就转基因话题,对其隔空喊话。 颠峰时期揭批联想,只要说到联想,必不可少提到司马南,在做自媒体期间,以之后成了一个总是以爱国自 …
知乎用户 苏赫巴鲁 · 察合台 发表 聪明的兔友怎么和愚蠢的神神交流? 在加利福尼亚的别墅里劝买到了郑州烂尾楼的神神多为大局着想 知乎用户 远山微明 发表 这次有钱又国际主义了,又麻了 —— 之前系列研究: 大家怎么看司马南和上海姑娘的通 …
知乎用户 顶风鸟十丈 发表 网民: 司马南在美国买了房子…… 粉丝: 你放屁,请拿出证据来,你们这些 1450…… 网民: 证据如下…… 粉丝: 吆,谁知道这图是真是假?你们为了诋毁司马南,竟然会造假 P 图,该死的 1450…… 司马南: …
知乎用户 中国经济周刊 发表 谢邀。 有点偷梁换柱。 日本人均居住面积其实挺小的。 随便翻了个老资料: 到平成 25 年,也就是 13 年,人均居住面积才小 15 个畳。 一疊 1.62 平米,那人均还不到 24 平米。 单看居住面积,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