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知乎频繁推荐“胸大体验”“这样穿算不上暴露”等大量奶头乐帖子?
品葱用户 中国社会民主党 提问于 8/15/2020 鄙人在知乎被五毛淹没之后就彻底卸载了知乎,最近时不时有一些要查的问题就偶尔装回来一下,然后再删除。然后每次装上时顺便随便刷刷,推荐阅读里疯狂推荐的就是两类问题: 第一脑残五毛帖,一群连反 …
变革和革命的话题永远不会过时,反乌托邦主义永远有其独特的魅力,这就是 V 字仇杀队取得成功、收到追捧的原因所在。
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准确地界定 “革命” 和“恐怖主义”,因为通过恐怖主义实现革命似乎成了历史的必然选择。毕竟谈及革命,你不会微笑。
思想的渗透和文化的浸染也许会春风化雨,但是大部分革命家喜欢立竿见影,他们深知一个道理:死亡从来不会含情脉脉,毁灭从来不会拖泥带水。
《V 字仇杀队》是一个关于革命的故事,革命的方式直截了当:点燃火药。
乌托邦文学是现实主义文学的补充和参照,运用想象和虚构的手法,勾勒出一个和现实世界相对立的理想世界,以此表现人们对现实的不满。而反乌托邦文学则是反其道而行之,是乌托邦文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在形式和内容上的变异,对未来世界的可怕幻想代替了美好的理想;悲观、失望代替了乐观、自信。乌托邦和反乌托邦实际上都旨在引发人们对于现实的思考。
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是反乌托邦文学的经典作品,这部文学作品描述了一个距今 600 年的未来世界,物质极大丰富,科技极度发达,人们接受着各种安于现状的制约和教育,所有的一切都被标准统一化,人的欲望可以随时随地得到完全满足,然而在看似衣食无忧的机械文明的社会中却无所谓家庭、个性、情绪、自由和道德,人与人之间根本不存在真实的情感,人性在机器的碾磨下灰飞烟灭。在这部作品中,以极权控制人类社会的实际上就是科技,为了解放人类而追求的科技进步最终成为了人性的桎梏,这种对于现实的反讽体现了作品的反乌托邦色彩。
《V 字仇杀队》是一部典型的反乌托邦式作品,电影中所呈现的社会体系极度集权主义、极度独断专行、极度与现实社会所提倡的民主和包容背道而行,呈现出了与理想世界完全相反的环境。沃卓斯基兄弟在《骇客帝国》之后,推出这部对介乎 “正义革命” 和“恐怖主义”之间的电影,故事背景是未来的英国社会处于极权统治的高压下,不能容许同性恋者、异教徒等社会角色的存在,人民在黑暗政权下苟延残喘。拥有超凡智慧和超高武力值、致力于推翻统治阶层的“面具贵族”V 与身陷险境的女孩艾薇相识,最终并肩作战,点燃了反政府的熊熊火焰。
当英国历史上的 “火药阴谋案” 在极权主义英国社会重演,当恐怖主义成为维系统治权的工具,总需要一些向死而生的 psycho 披着民主斗士的外衣在摇摇欲坠的宫殿上方拨弄风雨,赫胥黎说“在病态社会中,精神病人才是真正健康的人。”V 就是这样的精神病。
V 精通烹饪和音乐,喜欢文学,热爱文学,崇尚自由,这样的一个人与这个灰暗死寂的时代格格不入。在严酷的强权统治、政治高压之下,V 所要反抗的不是某一个人,而是整个令所有人变得麻木迟钝、“无忧无虑” 的 “美丽新世界”。既然走错了时代,依然这个社会不允许任何异质元素的存在,既然早晚会因为自己的怪胎身份被处死,那就得做点什么,改变它或者毁了它。
当列车驶向国会大楼时,我钦佩 V 的浪漫主义情怀:一个饱受世界蹂躏的人,拼了命毁掉这个世界,以最璀璨和耀眼的方式。作出这样的选择并不出人意料,V 自己已经给出了最佳解释:“如果自由的代价是生死一瞬的感悟,那我绝不退缩。”“是赞美是谩骂都由你们 从不巴结任何人 是风光是落魄我都认。”
这就是革命的意义,一个人的生死被 “冲破桎梏、改变世界” 这样的意义所加持,不再是简单的生命存在与否的状态,而是作为整部华丽史诗中某一个亮眼的小节存在,为所有读者的思想增色。
这也是反乌托邦文学的魅力所在,学过经济的朋友应该知道前景理论,简单来说,就是人对于损失的感知远比对幸福的感知更加刻骨铭心。反乌托邦文学用疼痛感打醒沉睡的人,而不是用白日梦宽慰愚蠢的人,这样的形式无疑更加有力。
影片最后,V 依旧带着面具,挂着诡谲迷人的微笑,依旧被他喜欢的玫瑰花簇拥着。
当黎明渐起,当夜色不再,列车将带他驶向终点站,随着几声巨响和一片火光结束他璀璨的一生,给这个最好、也最坏的时代一点颜色瞧瞧。
这是最好的结局。
感谢阅读,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这部剧的优点是讲了革命,宣扬了人民的力量,同情暴力革命,反对政府专制。
遗憾的是,这部剧的革命,是浪漫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式的。其剧情逻辑经不起推敲。革命全靠理念,偶然的良心发现,和少数英雄的密谋……
在这部剧中,极权政府之所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和民众基础也全然没有。反派过于脸谱化和弱智。
真正的革命恐怕是不能这样成功的。
附:
评论区有知友认为:这部电影是一个反英雄主义题材的。这部剧的革命,之所以戴面具就是想说明,英雄只是肉身,而思想却薪火传递。
特此对剧中个人英雄主义加以说明:
是的,我们能感觉到作者想要传达理念的重要性超过个人。
然而,讽刺的是,在电影中,革命之所以得以成功靠的恰恰就是一个异于常人的人的精心密谋,高超身手,还有运气。
然而现实中是不存在这样的人的。要想达到同样的效果,我们至少需要一个组织。
剧中,不管是 V,女主,还是后来发动起来的群众,全都是完全没有任何组织的,要么是完全独立个人,要么是乌合之众。
正是因为革命组织的缺位,使得这部剧的革命充满了童话般的浪漫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色彩。
不失为一大遗憾!
如果你明白了 张麻子到鹅城对百姓说 “不准跪”,你就能明白 V 的意义
1、诸位不见该片的豆瓣页面已经被和谐了吗?当年这个页面可是很赞的。仅凭此一点,该片就值得受追捧。
2、“V” 系出名门,这个张亮已经说了。阿兰. 摩尔专搞有深度的漫画,《守望者》也是英雄漫画中的楚翘和另类,好像还是唯一得过奖的英雄漫。V 也不简单,水可不止暴力反抗这么浅。
3、“V” 可不是一部用乏善可陈能形容的电影,当然,如果你把它当做一部娱乐片或动作片看会比较失望。因为这是一部正儿八经的文艺片,讲究的是牛叉的台词,故导演聘雨果. 维文来演 V。这位老戏骨居然戴着面具也演出了表情,台词念得低沉而雄壮有力。我印象中唯有丹尼尔. 戴. 刘易斯在《纽约黑帮》的念台词功力可与之媲美。
4、“V”中有许多了不起的名句,最为重要的是这样两句。一是 “人民不应害怕政府,政府应该害怕人民”,这是全片的思想总纲,因为这个故事就是说的一个邪恶的政府用恐惧来控制和奴役它的人民。另一句是“在这副面具下,不仅仅是血肉之躯,还有理念,而理念是刀枪不入的。” 这一句表明了 V 大侠压箱底的武器不是什么超能力和高科技装备(就只揣了一块铁板在衣服里),而仅仅是一种理念。就像曼德拉,就像甘地,理念和意志支持这些伟人斗争到底。这一句自白让 V 和现实中的著名斗士们有了重合,观众们自然就有代入感。
5、最后,这部片子探讨的不是暴力,而是觉醒。自由并非来自暴力,而是来自觉醒,如果你没看出来的话,请重新回味娜塔莎波特曼被 V 假关押的这一段。
如上,这样的影片再不受追捧,那观众真的是都睡着了。
This is a Guy Fawkes Mask. Not a V for Vendetta mask. (It’s a stylish design of Guy Fawkes mask for movie V for Vendetta) The picture attached in the description is misleading. Because those people wearing the mask and stand on the streets are"Anonymous" protesters.
http://en.wikipedia.org/wiki/Guy_Fawkes_mask
我吐槽完了以后, 请大家移步去了解这个面具代表的人物的历史。
http://en.wikipedia.org/wiki/Guy_Fawkes
要说追捧这个电影这种问题就至少把照片找对。一堆 Anonymous 的抗议者照片跟 V for Vendetta 被追捧的问题,逻辑上扯不上半毛钱关系。
有段时间一直用这个面具,但是自从这个面具被 Anonymous 混淆概念了以后就少用了。
因为雨果维文的声音太性感了
别搞错,V for Vendetta 可不止是一部电影,它是一部非常著名的漫画改变的电影。
漫画原作者 Alan Moore,在美国漫画界的地位崇高,像 Watchmen 和《特别绅士同盟》都是他的作品。Watchmen 之前就被当作小说来评价的。
电影本身的确平淡无奇,但从漫画开始,它已经塑造出了一个符号。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它契合了 “匿名” 这一身份特征。而电影放大了这一影响力。
你们一个个在这谈得这么激动,急不可待地往什么地方套,我觉得以前在知乎看到的另一个人的解说一句话就甩你们十条街:
“阿兰摩尔创作这漫画的目的就只为说一句话:撒切尔是个傻 / 逼! 你们投她的票以后英国就是这个样子!!!”
也就是说阿兰摩尔的原意在电影中是被歪曲的。中情局赞助的 1984 电影也是跟原著的本意背道而驰的。要知道二次创作是很容易夹带私货的,如果原作者没有牢牢掌握创作流程的话。
别意淫了。
谈一点感想:
V 字电影描述的是一个被极权政府迫害的人煽动群众复仇的故事。
很多反对意见的答主认为故事中这样的邪恶的集权政府是不真实的,接近于 “被迫害妄想症” 意淫出来的。
从而他们得出那些欣赏这部电影的人,以及批评集权政府的人,都有很大的 “被迫害妄想症” 嫌疑。这些人只具有浅薄的政治认知,其被引导的盲目的冲动只会让社会陷入无政府主义的混乱。
于此,俺产生的两个疑问是:
1,片中愚昧邪恶的集权政府一定是在意淫吗?拿现阶段的 D 国做参照,我相信是没有可比性的。那么历史上曾经有过吗?放眼今日之世界其它地区是否存在产生这样政权的可能性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这些批评的声音会不会是想当然先入为主的预设了 “电影在影射 D 国” 这个不恰当的前提呢?
2,假设人类历史上都不曾有过,未来也绝不可能发生这样极端的恶性状况,那么**一个虚构的讲故事的电影设想了某种恶劣的社会环境,并提示其暗存的风险,以警示世人。**这不正是文艺作品的价值和功能所在吗?
归根结底,反对者的优越感基本是来自 “现实(的 D 国)政治远不是电影中的样子,你们这些追捧的愤愤都被忽悠瘸了”。
基于此,我这个愤愤的回答是:“这是一个值得警醒的寓言故事,而寓言故事的特征之一就是通过极端化叙事来突出寓意。而我们通常不会批评寓言故事太假,就像我们不会批评愚公移山的故事不真实一样。
电影《V 字》讲了一个发生在极端极权政府统治下的悲剧故事。如果有人发现里面的情节跟自己的生活完全没有关系,觉得荒谬,那么庆祝一下自己幸福的现实生活不好吗?如果另一些人发现故事里有很多自己现实生活的影子,虽然还不那么极端,但警醒一下自己这些影子进一步恶化可能造成的可怕后果并努力避免其发生,不也很好吗?
我猜测反对者们大都是当前秩序的既得利益者,极力想要维护自己的利益和现有秩序,这是无可厚非的生物本能。只是如果他们全都以此为出发点,而无法意识到在现有秩序下仍然存在大量被有意或者无意忽视的个体合理诉求,那么他们自以为是的政治素养,也不过如此。
我们的生活(也许)永远都没有可能沦为电影中表现出来的样子 - 谢天谢地,那正是我们梦寐以求的结局 - 只是在一个缺乏理智自省和讨论的群体环境下,情况最终会变成什么样子,谁也无法预测。
讲个虚构的故事,设想一下最坏的情况,这没什么不好,闻者足戒的意思吧。
感觉很幼稚,恐怕从出生就浸润在 “自由民主” 的环境中的老外根本不知道真正的专制极权有多恐怖,反抗有多不容易
不谈极权,不谈政治,咱谈点别的。
时隔多年,总是忘不了 V 字仇杀队里两个很有趣的细节,既可以说是漏洞,也可以说是影片成立的最关键所在。第一,是帝国对媒体的失控,使得面具人得以在电视上昭告天下;第二,是帝国安全部门的疏漏,使得结尾的炸弹地铁得以畅通无阻。如果帝国没有这两处命门,故事早就被扼杀在摇篮了。有个类似的例子,《蝙蝠侠: 黑暗骑士》,片中小丑得以完美实施一次次富有想象的犯罪,美国安全部门的失责当然首当其冲。
其实,这两部电影严格来说都是在凸出反英雄,反客为主,恶紫夺朱,不同的是面具人可能更 “正义” 一点,而小丑显然更为“邪恶”。无论是面具人还是小丑,常常能镜映出人们内心最深处的幽暗,这种幽暗中调和着暴戾、不羁、毁灭、反规则等等等等,是本能或社会压力的副产物。人们总是在说服自己这些东西不存在,却仍然在电影的催化中被感染,在代入成为英雄时,人们有时亦控制不住把自身想象成片中的终极大 BOSS。《V 字仇杀队》是个完美的例子,正义的英雄和恐怖的破坏者合二为一,所以能给人的体验带来完全的酐畅淋漓。而且影片给了一个前提,即世界是邪恶的——在压力、疲惫和困顿中沉沉睡去前,我们何尝没有想象过也许这个世界全都错了,就我一个人是对的呢?
是的,内心的黑暗被压抑着,被这个世界卷帙浩繁规则压制着,无需让它伸展,也无缝儿能让它呼吸。但人们总会幻想着如果有那么一条裂缝存在——没错,这缝隙就是《V 字仇杀队》里媒体和安保部门失控。正因为胶带不够密封,爆裂的花朵才能因此猛然绽放,电影构造的世界为人们内心深处的黑暗提供了一次反社会的成功路径。**规则并没有圆满,还有自我崩溃时最后的宣泄空间,疲惫的沉默之下,仅是幻想,暗黑的郁结就能远离气压的爆发点。**我能做英雄,也能做恶魔,世界糟糕到逼迫我去做恶魔时,我也能在规则的缝隙中成功爆炸…… 是的,我可以,所以别逼我…… 好吧你们既然认怂了,我就原谅你们好了…… 嗯,我赢了,我要睡了……
晚安。
-
妈妈给小明买了个苹果 但是她端详了一下 觉得不行 这苹果的皮有点脏 于是她全剃了
她看着苹果的肉 又犹豫了 感觉这里面全是农药 于是砍了下来
苹果还剩下一些肉 她又想 指不定有虫子 于是她切完了肉
几个苹果核还在 她又想 这东西黑黑的 看着脏 她又把苹果核扔了
最后只剩下核边缘的一丁点肉 她心满意足 觉得这东西保证干净了 她把这一丁点肉递给了小明 “来儿子 这是苹果”
小明看着那一丁点肉 吃了下去 “噢!这是苹果啊!真好吃!”
时至今日 随着 V 字仇杀队的 “被消失”
它的艺术价值已经俨然变为了现实价值 而这苹果 大概连那一丁点的肉都不剩了
一、楔子
前几天看了闻名遐迩的《V 字仇杀队》,想写点什么,但总感觉憋不出什么 P 话来。后来某人要求我写一下,那我就写一下咯~
好几年前,很多朋友就向我强力推荐,他们表示这部电影简直就是说出了他们的心声,完全可以用伟大来形容。当时我就想,既然是如此伟大的电影,我认为还是等自己的思想稍微成熟点,再来观赏品味。
直到现在,我自认为思想不再是那么幼稚的时候,看完了这部电影,接着就完全明白为何它在豆瓣上有 8.5 那么高的评分了。
我相信,很多人打分的时候,完全是冲着那一句看起来非常经典的台词——人民不应该害怕他们的政府,政府应该害怕他们的人民。这样就为电影奠定了一个格调——主题意义大于艺术价值。
呵呵,说句题外话,按照这个逻辑,我可以大胆地推测出这些人最向往的是嗡嗡嗡。在那个时代,人民群众可以持枪,可以随意把政府官员拉出来批斗甚至恶整。国家主席在人民面前,只有颤抖啊。
好了,言归正传。这部电影看起来是在讽刺纳粹德国,实际上是在讽刺英国,当然,中国网民觉得这是在讽刺天朝。而在我看来,电影是在讽刺所有的政府和某个特殊群体。
二、政府不给力
讽刺政府,这个很好理解,影片进行不到三分之一,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就全部中枪。监听国民、制造假新闻、排除异己、策划阴谋、研发生化武器、镇齤压暴齤动等等,五大理事国一样都没少干,说是五大流氓国绝不冤枉。当然,还有其他的政府,比如日本、德国,甚至可以涵盖到所有政府。影片从一开始,就把政府和人民推到了对立面。这让我们感同身受,很容易理解导演的立场,我相信中国的影迷感触肯定更深。
在政府面前,我们还真就是个 P,很渺小很无助,看起来是这样,实际上好像也是这样。可是,在 P 民面前,政府又是什么呢?政府有些时候就是 P 民的男朋友:(1)你怎么都不管我?(2)要你管我?!(3)你给我个解释!(4)你不要解释,我不听我不听你说的都是骗人的!(5)看看人家的男朋友!
特别是第 5 条,非常适用于中国 P 民。
好了,关于电影讽刺政府的话,也就点到为止,相信有非常多的影评都在分析这个,这里就不再赘述。我现在来谈谈我认为的影片所讽刺的另外一个群体。这个群体,就是你,就是我,就是他,就是我们这些 P 民。
三、忽悠万岁
影片以一个四百年前的故事作为楔子,画面还没呈现出来,就是一段 “要记住、要记住 11 月 5 日——火齤药阴谋” 的旁白,接着就是呼吁广大 P 民们,千万不要遗忘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故事中,男主人公某某某要去炸掉象征着统治的议会大厦,不幸被捕,那个旁白还在不断地提醒 P 民们,这个人是谁无所谓,但是我们要记住这种思想——要有反抗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总结出来就是:杀掉一个某某,还有千千万万个某某,某某的肉体可以湮灭,但精神将会不朽!
乍看起来,还真像是一曲悲壮的赞歌,在导演短短 2 分钟的刻画下,顿时升华为一起不朽的反抗王朝暴政和权力的里程碑事件。
可是,历史的真相是什么呢?
事情是这样滴。
英国国王詹姆斯一世偏向基督教中的新教,扶植新教势力,结果一群天主教徒突然就觉得自己一秒钟变吊丝了,那肯定是一万个不愿意啊。同样是天主教徒,在欧洲大陆可以当高富帅,凭什么到了英国就成了矮矬穷呢?于是,一些极端分子,决定铤而走险,将詹姆士一世和他的那些新教朋党在 1605 年 11 月 5 日的国会开幕典礼上给炸死,然后扶植詹姆士一世的女儿波希米亚的伊丽莎白继任大统,来建立一个天主教主导的王国(杀其父而立其女,猜不透啊!)于是,他们悄悄咪咪地租到了上议院的地下室,又悄悄咪咪地运了 36 桶火齤药进去,又悄悄咪咪地等待国会开幕典礼的那一刻,结果在开幕典礼前的几个小时,他们被悄悄咪咪前来的士兵给悄悄咪咪地逮捕了。奇了怪啊~ 如此天衣无缝的计划,怎么就流产了呢?
咱们不妨来 YY 一下,当詹姆士一世端坐在上议院,和议员、贵族们交谈的时候,36 桶火齤药一齐爆炸,好几百号人突然就被爆了菊花,那是怎样的壮观?那是怎样的血肉模糊?很多人想都不敢想,可是偏偏就有个人去想了。他就是这起阴谋的骨干——弗朗西斯 · 特瑞山姆。他是这样想的:火齤药这么大威力,被爆菊花的人肯定不止国王和新教徒议员,也会包括天主教派的议员们。那么,没有菊花的天主教议员们,还有能力领导我们么?一群没有菊花的领导,怎么来领导高贵的天主教徒们?于是,他连夜给某个天主教议员写信,内容是啥就不得而知了,估计就是希望他通知一下天主教议员们:五号议会要爆炸,新教要被爆菊花,天主教徒躲一躲,满城尽穿铁裤衩。
后面的情节应该可以猜测得到了,就是这个议员毅然决然地背叛了他们,并把这封信交给了朝廷的人。不是历史不给力啊,实在是人类社会几乎所有的斗争就是围绕利益两字展开,演绎了几千年的老套剧情,一直到现在还是这样。于是乎,东窗事发了,电影中的那个人,也就是历史中的盖伊福克斯,被审判并判处死刑。
讽刺的是,从盖伊福克斯被绞死的那一刻起,英国 P 民们纷纷涌上街头,自发组织起篝火晚会,甚至放起了焰火,来庆祝这一历史性的时刻——卑鄙无齤耻呆板保守的天主教徒们终于被法律制裁了!这个传统,还有个专属性的历史名词,叫做 “盖伊 · 福克斯之夜”。即便到了今天,英国 P 民们依旧会在 11 月 5 日,焚烧盖伊 · 福克斯的肖像,来庆祝和呐喊。电影中多次出现的烟花,在真正的历史中,实际上是英国 P 民用来庆祝火齤药阴谋被粉碎的,但到了影片中,导演一出乾坤大挪移,烟花就成了 P 民们心中的那种心灵寄托:对权力和压迫的反抗所激发出来的力量。
顺便提一下,本来对天主教徒还算比较宽容的詹姆士一世,从此彻底不淡定了:娘希匹的,敢爆朕的菊花?他颁布法令:禁止天主教徒居住在伦敦附近,禁止他们从事法律和医药行为,还威胁一部分富有的天主教徒,要想继续当高富帅,就马上加入新教,不然朕叫你们一秒钟变吊丝!于是乎,原本骨头硬得很的天主教徒们,一个个缴械投降,纷纷表示自愿加入新教。这么看来,所谓的斗士,在大棒面前,也不过如此,真逗!
历史就是这么个历史。我敢保证看完这部电影的,10 个里面有 9 个压根就没去查证什么是 “火齤药阴谋”。可是到了电影中,导演稍稍用了点小技巧,就把看电影的 P 民(特别是中国的 P 民)忽悠得高潮迭起。才 2 分钟,前戏都没开始,P 民们就被忽悠得认为自己已经 “得到了万能的思想,掌握了伟大的反抗精神”。
四、吊丝的逆袭
接着,一个长得很抱歉,但口才极好的自恋狂,出现在电视中,他是整部电影的关键元素之一,也是第一个被 V 解决的。他在脱口秀中尽情地嘲讽美国,说美国不过就是大英帝国的殖民地罢了,美国人该为三百多年前的波士顿倾茶事件负责了,甚至给美国人取了个外号叫做 “烂屁齤眼的美国鬼子”,台下一片欢呼。当他说到“力量来自团结、团结来自信仰”、“我是敬畏上帝的英国人,我无比骄傲!英格兰必胜!” 的时候,台下完全狂热了,掌声尖叫声不绝于耳。
我想说的是,当年的吊丝——希特勒就是靠这种天赋,把 P 民们忽悠得分不清东西南北的。德国的 P 民们,从此毫不怀疑地认为日耳曼民族才是世界上最优秀最纯正的民族。结果他得到了什么?P 民们一人一票地将纳粹党选为国会第一大党,希特勒也一步步地成为总理、元首。P 民们内心深处那一点民族主义,被人稍微忽悠一下,就全部迸发出来了。无数人拜倒在元首的脚下,愿意为元首、为大日耳曼、大德意志战斗到最后一刻,犹如钢铁战士附身一般。
结果十几年后,盟军打过来了,钢铁战士变成了小娘子,一夜之间一个个全部成了纳粹的受害者,哭哭啼啼地跪在盟军大爷面前,声泪俱下地控诉纳粹。这就好像嗡嗡嗡期间,红卫兵们整起人来那叫一个争先恐后,每天都是斗倒一切牛鬼蛇神,但是嗡嗡嗡刚完,都说自己是挨整的受害人。所以,我倒觉得,这部电影中最经典的台词,并非什么 “人民不应该怕政府,政府应该怕人民”,而是 V 在电视中演讲的那句话:不过话说回来,你们如果要找罪人的话,照照镜子就行了。
可是咱们这些 P 民们,从来都是自我安慰:错误那都是政府犯下的,和 P 民没有关系,因为 P 民人微言轻,不是历史的创造者,无法改变大局。 即便偶尔犯错误,那也是被政府影响,被迫无奈的。于是,二战的全部罪责都推到了希特勒和纳粹身上,嗡嗡嗡的所有错误都给了太祖和 TG。
五、洗脑的至高境界
有一幕,我印象非常深刻:伊芙在 V 家中醒来的时候,V 正在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庆祝复仇成功。当年在实验所对 V 施暴的司令官,如今被 V 以自己的,或者上帝的,或者公众的名义 “正法”。伊芙看着眼前这个神秘的男人,各种猜不透和看不懂,还以为他精神分裂了。
V 解释道,他模仿的是最喜欢的电影《基督山复仇记》中的经典桥段,并邀请伊芙一起观赏。伊芙马上问道:是大团圆结局么?V 说:是电影特有的团圆。于是伊芙马上答应观赏。看到这里,我不由得想问一句:到底是政府用和谐的电影来洗脑,还是 P 民本身就追求和谐的电影?
对于这个疑问,导演依旧利用 V 在电视中的演讲,给出了答案:我知道你们为何这样,我知道你们害怕。谁不会呢?战争、恐怖事件、疾病,曾经有无数的问题企图要摧毁你的理性,剥夺你的常识,恐惧控制了你,你在慌乱中投向了元首先生,亚当苏特勒,他许诺给你们秩序,他许诺给你们和平,所要的回报,是你的服从和沉默。
的确,恐惧使得 P 民们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导人和政府来给予他们力量和安全感,他们愿意用自由换得安稳的生活。在安稳生活来临之前,P 民觉得这是一笔划算的交易,政府也确实兑现了诺言。我们可以看到,在演讲开始前,导演呈现给我们的 P 民们是这样的生活:一家三口坐在舒适的沙发上看电视、老人们坐在养老院里喝茶下棋、男人们坐在酒吧里饮酒畅谈,但是,当某个自诩具有独立之精神的 “公知”V 先生出现后,P 民们的三观,突然就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在现实中,P 民们一方面追求安稳,一方面又追求自由,既想政府跑,又不准政府吃草,这种不可思议的矛盾,使得 P 民们陷入了不可思议的 YY。最终,P 民们自己将自己忽悠到了高潮:宗教因此应运而生。神,可以给自己力量,又不至于束缚、剥削自己。P 民们跪在神的面前,无比 “虔诚” 地祈求神可以给予自己无穷的力量,满足自己无穷的欲望。有些人爱钱,祈求神可以让自己中大奖,这样就可以想做啥就做啥;有些人爱生命,希望神可以给予自己青春永驻的身体,这样就可以想干嘛就干嘛。
可以这么说,P 民创造了神,而神在 P 民的 YY 中创造了世界,世界又创造了 P 民,这样循环往复,莫名其妙…… 在潜意识里,P 民们热爱真善美,拒绝假恶丑,希望自己可以活在没有痛苦的世界里,钱多得花不完,寿命多得自己都嫌长。到底是谁在洗脑?几千年下来,其实都是 P 民在给自己洗脑,但为了给自我一个台阶下,就偏偏要说这是政府在给自己洗脑,灌输河蟹理念。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 “贱” 吧?在影片刚开始的时候,导演就借着 V 的口,毫不留情地嘲讽了 P 民一把:这样的例子是太多了,人们往往用至诚的外表和虔敬的行动,来掩饰一颗魔鬼般的心。到了后来刺杀主教的时候,V 的嘲讽更是升华到了一个全新境界:我就这一从圣经中,偷出断章残句,来掩饰我赤裸裸的恶行,外表上装作圣徒,暗地里却是魔鬼心肠…… 这句话既是说给衣冠禽兽的主教听的,也是说给政府听的,更是说给所有 P 民听的。
如果说政府是真小人,那么 P 民绝对是伪君子…… 六、魔鬼 PK 神的使者
这部电影有一个终极拷问——V,到底是什么?
在 P 民眼里,他是一个 “思想” 的传承人,一个拒绝洗脑的智者,一个值得 P 民膜拜的神的使者。
在政府眼里,这是一个不守规矩的人,一个破坏社会秩序的人,一个需要消灭的魔鬼。
应该说,P 民和政府都受到了立场的蒙蔽,是片面的。那么谁能客观的评价他呢?这个人就是女主角伊芙。在一开始刚接触 V 的时候,伊芙对他并不了解,对他既好奇,又畏惧。可以这么说,伊芙在这个时候,对 V 的认知和评价绝对是客观公正的。于是,看完《基督山复仇记》后,V 问伊芙:喜欢它吗?伊芙突然冒出这样一句回答:喜欢,但让我同情海黛小姐,因为他关心复仇胜过关心她。V 听后尴尬了一下,没有做声,我想他确实也说不出什么话来。
紧接着,电视马上切换到了 BTN 的新闻,正在播报政府喉舌——路易斯的死讯。V 看后想立即关上,被伊芙阻止。伊芙看完报道后,认为是 V 拿着自己的通行证去把路易斯杀死的,便开始质问 V 为什么要这样做。V 很淡定地回答:暴力可以用来做好事。我不知道这句话如果是从政府口中说出来的,会引起 P 民们什么反应。但这是从一个自认为代表正义的公知口中说出来的,一句万恶的话,却一下子成了真理。
V 的家中摆着一面镜子,上面有一句话:藉由真理的力量,我在有生之年得以征服万物。伊芙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你的座右铭。V 却答道:这是浮士德说的。伊芙很冷淡地说道:浮士德讲的是欺骗魔鬼的事情罢了,言下之意就是少拿这种妖魔鬼怪的事情来糊弄我,你比魔鬼好不到哪去,满口的真理正义,一肚子男盗女娼。
我突然就想起了戈登坐在自家的密室对伊芙说的那一句话:你开始失去的不仅是口味,你戴面具的时间太长,以至于都不记得面具下的自己是什么样子了。自始至终,V 都只是一个复仇者。他在整部电影里,做的最专注的事情就是把当年在研究所研究、虐待自己的人物,一个个地杀掉,并在最后把整个事件的主导者苏特勒元首给杀掉。至此,他的仇全部报完,他也就选择了死亡。至于炸掉国会和占领国会,那都是伊芙和 P 民的事情,与自己无关了。
很难想象,一个脑袋里装满了仇恨的人,只演讲了不到 5 分钟的时间,就把 P 民们忽悠得高潮迭起;只花了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把一个被政府洗脑好几年的女孩,给彻底洗脑了。可是,V 就这样做到了。他不仅做到了,还很成功。
P 民们在听完他的演讲后,突然一下子就觉醒了,一下子就发现政府是充满谎言的,一下子就发现自己原来还存在着 “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一下子就发现自己原来还可以反对政府甚至推齤翻政府。这么多想法,一下子爆发出来…… 我不由得想问:早干嘛去了?
最神奇的是伊芙。她被 V 关在小黑屋里,疯狂地折磨了几十天,连头发都被剪掉了,却仍在内心坚守着那份信念——我要保护 V 的安全。在这段时间里,给予她力量的,就是一张纸条。纸条上面写满了一个叫做瓦莱丽的姑娘对于社会和政府的抗诉。
最后,她以为自己坚守住了最原始的 “良知”,却发现这一切竟然都是 V 的骗局。她愤怒了,抓狂了,不停地质问 V 为何要这样。V 很淡定地回答:艺术家用谎言来道出真相,没错,我是制造了一个谎言。但是正是因为你相信,你才找到了自己真实的一面。把镜头推向影片开始不久,伊芙在 V 的家中不停地后悔自己对警齤察所做的事情,V 安慰道:你做了你觉得正确的事情。伊芙说:不,我不应该那么做,我当时肯定发神经了。V 马上反问道:你是真的这么想的,还是他们希望你是这么想的?
V 一面让伊芙从政府的洗脑中 “解放” 出来,一面又用政府的洗脑方式(或者是比政府更加厉害的方式)将伊芙的脑子给洗得一片空白,除了仇恨,什么都没有。他要打造一个和自已一样的伊芙:眼里只有仇恨,构成世界的基石,仇恨支撑着自己吃饭睡觉呼吸,连血管里都充满着仇恨。在于 V 的相处过程中,伊芙逐渐拒绝被政府洗脑,当她自以为发掘出真相的时候,却被 V 洗脑了。
从后来的发展来看,V 的目的达到了,他把伊芙变成了一个连昔日的亲密同事都认不出的人。V 在她面前抱怨——他们对我做的事是非常恐怖的。伊芙的反应是什么?很淡然的一句:他们也创造了一个非常恐怖的人。而现在,V 又创造了一个更加恐怖的人。看过龙珠的都知道,当眼里只有仇恨和愤怒的时候,就会变成超级赛亚人…… 于是,影片的最后,V 先生放心大胆地把炸掉国会大厦的 “重任” 交给了伊芙,而他选择去见那个曾经创造了他的人——苏德勒。报仇是当务之急,至于所谓的托起 P 民心中的那一份希望的“神圣使命”,那实在是很其次的事情。
V 报仇完毕,艰难地走回来,伊芙却还是在那不停地挣扎,她一度动摇了。借用《让子弹飞》里面的台词来形容 V 的归来——有时候死人比活人好用。V 用最后的生命,将伊芙的信念彻底坚定,促使她即便是面对手齤枪,依旧毅然决然地扳下了按钮,那列装满火齤药的地铁,载着 V 的尸体,载着 V 的忽悠,载着伊芙的仇恨,载着 P 民们的 “希望”,迅速驶向国会大厦。
伊芙以为自己开创了一个新纪元。她却不明白:所谓上万年的人类文明,从来是按照 DNA 式的螺旋状前行的。循环往复,去去回回。所谓的新纪元,无非是历史的一个圈。
七、那些年,他们搞过的 G 情
在这部电影中,除了 V 和后来被 V 煽动得去占领议会大厦广场的 P 民外,反对政府,嘲笑政府的还有谁?当然少不了伊芙的好朋友,电视人戈登。他在里面做的最出彩或者说最出格的事情就是,制作了一期嘲笑元首苏特勒的节目。
在这期节目里,对元首的辛辣讽刺,逗得观众们哈哈大笑。戈登先生非常得意,他认为自己开创了一个新时代,他认为自己是一个有 “良心” 的媒体人。他未必不知道得罪元首的后果,可是他却依然去做了,这是为什么?是真的具备大无畏的 “公知” 精神么?不需要观众去猜测,他自己在后面就给出了答案:我会做某种形式的道歉,做些无聊的筹款活动,与此同时,我们的收视率会打破记录。说难听点,这叫“哗众取宠”。自以为抨击了一下政府,嘲讽了一下元首,就可以获得 P 民们的崇拜和仰慕,就能成为 P 民们心中的“精神领袖”。于是,带着 P 民们的崇敬,他被关进了监狱,然后死去。
戈登先生是不是受害者?他当然是受害者。他的暗室里面,收藏着各种劲爆且 “非主流” 的禁品,连古兰经这种伊斯兰教徒的东西,他都收藏起来,而且他还是个同性恋,这种不太传统的口味,政府无法容忍,让他很郁闷。就像后来,信中的主角瓦莱丽,她爱上了同性,不为老师接受,甚至不为父母接受,最后被社会彻底唾弃。有人会认为,这是罪恶的政府主导的扭曲价值观,限制人民的恋爱自由。在这里,P 民再次成为了政府的受害者。我还是那句话,P 民们将罪恶推向政府的时候,一定要记得照照镜子。
当 P 民为寻求自我洗脑获得心理藉慰的时候,创造了宗教。但是,起码有一半的宗教对于同性恋是持负面态度的,最典型的就是亚伯拉罕诸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他们中的原教旨主义派,甚至对同性恋持有强烈的鄙视态度,认为同性恋是性变态的行为,个别地区甚至会将同性恋判处死刑。
像 19 世纪英国著名的文学家奥斯卡 · 王尔德曾经就因为同性恋而被判处 2 年监禁。在他服刑的 2 年里,他的妻子非但不去探望他,反而带着 2 个孩子改姓,并移居外国。他出狱后,人们对他也是避之不及,他的那些社会界和文学界的好友们更是装作不认识他,而广大 P 民们也是对他的 “罪行” 指指点点。三年后,奥斯卡王尔德在众人的非议中,悲愤交加,孤独地死去。八、你被宗教撞了一下腰
说来也真是讽刺,戈登先生冒着生命危险将一本古兰经藏在家中,只为看懂美丽的图画和动人的诗句。不是穆斯林,却胜似穆斯林…… 可惜,这个世界上对同性恋最排斥的就是伊斯兰教徒。顺便说一下这个宗教排斥问题,历史上,天主教徒曾在教皇的许可下和 P 民们的狂热支持下,打着圣战的旗号,对东边的异教徒进行了长达 200 年的宗教战争——十字军东征。这一系列的战争中,几乎每一个 P 民都参与进来了,大家自发组织,对伊斯兰异教徒进行征讨,经常出现 “父亲送儿子上战场、妻子送丈夫上战场、弟弟送哥哥上战场” 的盛况。欧洲的 P 民们,在脑海中创造了一个上帝,然后接受上帝的领导,借上帝之口发出圣战,一路杀烧抢掠。对此,我只能说,政府的洗脑和他们自己对自己的洗脑比起来,简直是弱爆了。
影片结尾,当 P 民们打着觉醒的旗帜,浩浩荡荡涌向广场的时候,当他们以为自己取得最终胜利的时候,导演却用了这样一种首尾呼应的方式,将 P 民的脸抽肿:影片的开头,当盖伊 · 福克斯被绞死的时候,整个刑场都沸腾了,大家尖叫着,欢呼着,切克切克闹,把手放在空中甩,我叫你什么都不用管。成百上千的 P 民,除去那个女人(或许是犯人的妻子)面带哀伤,其余的一律以胜者的姿态在庆祝阴谋的粉碎。几百年后,又是这样一群 P 民,戴着当年唾弃的那个异教徒的面具(真 TM 够讽刺),以胜者的姿态聚集在议会大厦下面。他们见证那所谓的伟大历史时刻,就像 400 年前见证火药阴谋的破产一样……
艺术刻画下的 P 民是这样的,那么,现实生活中的 P 民,又是怎样?
答曰:没有最复杂,只有更复杂
在 P 民构成的这个社会里,出现了种种奇怪的现象:路人总是冷漠无情,网友都是义愤填膺。一个个在外头,乱闯红灯、随地吐痰,到了网上,都 TM 成了道德帝;在公交车上,看到小偷之后,立即将头扭向窗外,掏出手机发布微薄,开篇第一句:这个社会怎么了?!然后开始对政府各种口诛笔伐。我不由得想问一句:到底是路人从不上网,还是网友永不出门?
九、故事里的事,说是不是就是也是
电影结束了,我的脑海中想起了一段历史往事,不妨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法国大革命时期,吉伦特派当政,鉴于 P 民们刚刚推翻波旁王朝,法国需要一个比较稳定的环境来恢复国力,而且波旁王朝在国内仍有相当的基础,为了避免再次动乱,他们主张温和改良,并反对处死路易十六。可惜部分热心的群众认为,这是软弱无能的做法,既然是革命,就要把路易十六的命拿来。当时的反对派雅各宾派,感觉到了民意转向,立即跳出来高喊:必须处死路易十六,必须延续暴力革命!
于是乎,P 民们的热情被激发出来了,在雅各宾派的带领下,推翻了吉伦特派。由于政权的更迭频率太快,整个法国陷入了无止境的动乱,雅各宾派又分成了 2 派,一派为了顺应 “民意”,主张放松恐怖统治;另一为了更加顺应 “民意”,主张革命恐怖政策。正当 2 派争得不可开交的时候,雅各宾派内的一个超级大佬罗伯斯庇尔站了出来,仅仅用了 2 个月不到的时候,把 2 派镇压了,并在之后将 2 派领导人给杀死。接着,他又把路易十六和许多吉伦特派的骨干人员给送上了断头台。
吉伦特派的领袖之一罗兰夫人,毫无疑问的被拿来祭旗(值得一提的是她可以逃走的,却选择自投罗网),走上断头台的时候,她面带微笑对着革命广场上的自由雕像说了一句千古名言:自由啊自由,有多少罪恶假你之手而行!咔嚓,手起刀落,罗兰夫人的头颅滚了下来,前来围观的 P 民们无不高潮迭起,大家载歌载舞,自发组织起来庆祝这一盛事。当 P 民们自认为取得最终胜利的时候,罗伯斯庇尔的威望也达到了顶峰。皆大欢喜,P 民十分开心,雅各宾派也十分开心。
所谓的十分开心,其实也就是开心十分钟。当罗伯斯庇尔先生被 P 民公投选作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独裁官(这头衔叼)” 和“法兰西护国公”之后,他理所当然地顺应“民意”,开始了其犀利的恐怖统治:清理保王派和吉伦特派的余孽,打击那些扰乱市场和社会的投机分子,顺便也把 P 民们也整了一遍。P 民们就不开心了,加上一群保王派的煽动,独立自主的思想和精神又从脑海中冒出来,于是乎,各界群众纷纷走上街头抗议雅各宾派的“暴政”。于是乎,雅各宾派倒台,一群大资本家在 P 民的拥护下执政,是为“热月政变”。
在热月党人执政的那几年里,公道说来,还是做了些好事的,为法国的发展提供了安稳的环境。一方面清除雅各宾派的恐怖政策和激进措施,另一方面又尽力保护革命成果,维护共和制,希望建立资产阶级的正常统治秩序。可是,P 民们又不干了,他们表示大法兰西一直就是欧洲最强的帝国,现在居然要受到欧洲其他国家的武装干涉(为防止革命输出,其他国家组建起反法同盟)。在 P 民的强烈要求下,雅各宾派又重新活跃起来,于是,热月党人组建的督政府摇摇欲坠。
这个时候,在非洲取得各种胜利的优秀将领拿破仑先生,看准了时机,悄悄滴回到了法国。平心而论,拿破仑确实是个少有的军事天才,他在执政之前,以其优秀的战绩,赢得了国内广大 P 民的好感,大家通过拿破仑,寻回了久违的傲娇感。P 民们开始给自己洗脑:法兰西是最伟大的国家,法兰西的军队是战无不胜的军队!
拿破仑刚回巴黎,狂热的 P 民们就开始奔走相告:拿破仑将军回来了!接着,巴黎沸腾了,整个法国沸腾了,拿破仑波拿巴,这个年仅三十岁的天才军事家,在 P 民的拥护下,轻而易举地发动了政变,成立了执政府,成为第一执政。之后,拿破仑多次发挥其优秀的军事才能,对内镇压了保王派,对外击败了反法同盟,个人威望直线上升。为了报答给自己带来安定与强大的优秀领袖,狂热的 P 民支持拿破仑修改宪法,改任终身执政,2 年后,P 民们又一人一票通过新宪法,将这个曾经的科西嘉 “怪物” 送上了皇帝的宝座。从此,拿破仑带着法兰西 P 民们的强烈自豪感,在欧洲大路上南征北战,叱咤风云。
说到独裁和专制,估计被 P 民们砍头的路易十六都没有拿破仑厉害~ 可是,P 民们义无反顾地支持着他,因为 P 民们厌倦了被欧洲各国欺负的岁月,厌倦了恐惧,而这位强有力的皇帝可以给他们带来秩序与和平。尽管,P 民们需要付出服从和沉默的代价。不过这笔交易很合理,至少那个时候的 P 民认为很合理…… 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了滑铁卢战争,P 民们心中的偶像失败了,他被流放到了几千里之外的孤岛。
P 民们很失落,他们顿时失去了精神支柱。这个时候,波旁王朝的路易十八,、带着 “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的那份傲娇,回到了法兰西。为了讨好 P 民们,他做了相当给力的改革,有意将法国的制度向英国过渡。可惜,P 民们觉得她这个人不给力,无法将法兰西带回拿破仑时代的辉煌,不多久,P 民们又爆发了七月革命,换了个奥尔良王朝。于是,法国就这样在维也纳体系的束缚中,缓缓前行了 30 多年。
也不知道到底是因为奥尔良王朝不卖鸡翅还是因为软弱无能,P 民们又发动了二月革命,将其推翻,成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当然,P 民们一直在等待,等待第二位拿破仑前来拯救自己,恢复法兰西帝国的荣耀与辉煌。1840 年,拿破仑一世的遗体被运回巴黎,那一天,有近百万的 P 民冒着严寒迎接他们伟大的皇帝。
这一幕,被拿破仑一世的侄子路易拿破仑波拿巴记在了心中。自从罗马王去世后,他就打着拿破仑一世的招牌在 P 民中行动。二月革命的时候,他远在英国,革命一成功了,立刻就回到法国,靠着其叔父的影响力,当上了第二共和国的总统。总统虽然很牛 X,但听起来总还是不如皇帝霸气,于是人心思动。他看准了 P 民的真实想法,并有效利用,屡次修改宪法、取消普选权、解散议会、镇压反对派(这些步骤是不是看起来很眼熟?),一步步地窃取二月革命果实(KMT 对袁世凯也是这么形容的)。
可奇怪的是,P 民们压根就没有反对这种剥夺他们政治权利的行为,相反还在支持大总统先生完成他的终极目标——称帝。终于,在 1852 年 12 月 2 日(拿破仑一世也是这一天加冕称帝的),拿破仑一世的侄子路易拿破仑在 P 民们的拥簇下(全民公投是否赞成帝制,800 万票中有 740 万赞成),黄袍加身。
且看拿破仑三世称帝后做了些什么呢? 建立了一套庞大的军事官僚的国家机器,解散工会,封闭进步报刊,禁止一切民主派和共和主义者的活动。他还利用天主教会控制了国民教育,并让农村教士充当密探,互相揭发告密。论专制程度,那是比他叔父还要厉害。但是 P 民们非常乐意地接受了这种统治,还让他稳稳当当地做了 19 年皇帝,点解啊?因为他们的皇帝,继承了拿破仑一世的优良传统:发动对外战争,并且还具备一项他叔父不曾有的功绩:对内盲目追求工业发展。
P 民们未必能够享受到多少工业化的果实,但是工业化却让法国看起来很强大。P 民们拾回了初恋般的尊严感和傲娇感,他们在拿破仑三世的带领下,重建了帝国在地中海东部及爱琴海沿岸的势力,甚至将势力扩展到了远东的大清帝国。眼见着皇帝陛下就要遵循着拿破仑一世的足迹,称霸欧洲大陆的时候,他们的邻国,那个曾经四分五裂、弱不禁风的普鲁士,却以王者的姿态,站到了法兰西帝国的面前。
拿破仑三世积极对外用兵的时候,普鲁士王国的威廉一世和铁血宰相俾斯麦却在 P 民们的支持下,进行了一系列的统一战争。两个强国为了争夺欧洲大陆霸权,不可避免的刀锋相见。结果是什么?法兰西帝国上至皇帝,下到小兵,全军被普鲁士俘虏,帝国被迫签订了足以让所有法国人羞愧一辈子的《法兰克福条约》。十、壮哉我大 P 民
你可以限制我们的言论,剥夺我们的自由,但你绝对不能抢走我们的尊严和傲娇感…… 这就是 P 民们的逻辑。在这种逻辑的主导下,P 民们发动了革命,将第二帝国彻底终结,并把他们的皇帝关进了监狱。第二年,他获释出狱了,从此远离祖国,客死他乡。而此次战争中强大起来的普鲁士,最终成为了德意志帝国,并在之后的 70 年里,这个帝国的几位领导人在 P 民们的狂热支持下,不断地挑战欧洲甚至世界的霸权。
OK~ 讲完了,你可以认为这是一段历史,也可以觉得这是一个故事。具体是什么,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精神去衡量~ 对吧?
P 民人微言轻,在政府和统治者面前始终是弱势群体…… 我呸!
末了,我还是要重复一遍罗兰夫人的名言:自由啊,有多少罪恶假你之名而行!
自由,确实是个好东西,听起来非常诱人。也正因为诱人,才能成为忽悠 P 民的最佳口号。自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以自由为借口,行罪的我们。
这部电影的牛逼之处在于,你一批评它就会收到 “你根本没看懂” 这类的回复。
“民主”、“自由” 在今天是不允许你稍加质疑的东西。任何作品只要披着它的外衣,不管手段高低。都要我照单全收。抱歉,做不到!
我认为这部电影在讲述恐怖主义是怎么披上自由民主外衣,一步步给人洗脑的。
越是极端的条件下,人越是轻易相信一些肥皂泡般的所谓思想理念。
所以最后成千上万的 v 出现,让人害怕的想吐。
电影的成功就在于它不仅仅在电影里洗脑。它同样把观影人当成了试验品。
1. 欧美长期以来的同名漫画基础; 2. V 本身的反政府倾向 3. 面具的符号化作用,占领华尔街就有青年佩戴 V 面具 4. 个人英雄主义叙事,对少男阶层魅力巨大,细究下来 和《古惑仔》为什么流行有类似作用 5. 反政府倾向 6. 葛兰西的文化霸权主义 亦可分析之
不能因为你对体质不满就给一部烂片打高分吧。电影个人英雄主义;不切实际;乌托邦。就好像一个生病的人只有一种药可以医治:屎。然后你却偏偏说屎好吃。本人看了不少电影,这部真的不算什么。节奏控制的很差,剧情简单,编剧垃圾。而且本片传销式的洗脑程度远远高于 zf,看评分就知道了,其实跟恐怖主义无异。如果想得到发泄长期压抑的快感,电影恐怖直播高明的多。
其次,V 字仇杀队面具测智商,一测一个准。
-———
豆瓣,igor1993
Beneath this mask there is more than flesh. Beneath this mask there is an idea, Mr. Creedy, and ideas are bulletproof.
常识的缺乏,让越简单的东西越有号召力。此片表现的是虽是大精神,但表达得直白,幼稚,象征化;虽然觉醒,但实质仍将其寄托于某一个人的身上,对于普世精神的解释肤浅幼稚,所以必要从娱乐片的角度评价。
我提供一个角度吧。
在我看来,V 其实概念和我们中国人所熟悉的农民起义差不多,简单说就是,
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为了理想什么的全是扯淡,先往死里弄再说。
死了就一了百了,什么都不用想了。
完全抛弃具体的社会人格和社会责任,转而变为小集体认同。
但当小集体逐步转化为大集体时,就会渐渐出现问题。
黄巢,太平天国,等等等等,全是例子,正因为这种事情不会有个善终,于是电影以炸了国会大楼结尾了,再往后编剧也编不下去了。
武侠书里这类的思潮更是多得很。
我觉得吧,我对于制造爆弹这种行为秉持中立态度,爱炸不炸,炸到我了,我死了正好。
炸死我关心的其他人了,我正好复仇,从此不死不休,鱼死网破。
炸死路人 ABC 了,我看看新闻,继续重复嘴里淡出个鸟来的生活。
其实基本就是儒家强调的血亲复仇的人生,简单明了。
你看看古典儒家社会理论,其实和古兰经一样,早已把人们的思想武装到牙齿了。
因为很多人在看电影的时候自动将里面的政府替换为中国,然后把自己意淫成 V,在 “我不应该怕政府,政府应该怕我”“思想是不怕子弹的” 中不断高潮。然后在网上一浏览,发现其他人看完电影也和自己一样热血沸腾,于是兴奋不已,就差振臂一呼,干翻政府了。
讲道理,看完电影后是这种状态的,都是没怎么看懂这部电影的。
所以我一般不给别人推荐 V 这部电影,特别是十几岁二十岁左右的人。如果他不幸看过了,我会推荐他看看《浪潮》冷静一下。
在看了大家的评论之后我只想说反映过度了。可能是因为这部片子涉及的意义平时比较敏感吧,一涉及到这些敏感的话题人人都跟打了鸡血似的,一下子都变成了觉悟老高的社会主义批判家了。在我看来就是一部和佐罗差不多的浪漫主义的侠客电影,什么大家说的内涵啊隐喻啊跟绝大多数的美国片都差不多,只不过是用华丽的台词披上了一层文艺的外衣而已。说到内里其实这部片子还是经不起推敲的,就跟电影在剧情的推进上的浪漫主义样,轻飘飘的。
引起共鸣的电影不火能行么?
这电影就是拍个我们看的呀
火只是迟早的事情
越是敏感的时候
越是会有人提起这部电影中的潜台词。
**我们不追求自由,平等,反抗等等潜台词
我们希望能唤起的是 let’s rock 的心!**我这么涵蓄的写,懂的人会懂的。。吧。。
这本来是写在豆瓣的影评 搜了下知乎 丢这也不错
理念 5 分,情节 - 8 分
所以最后打了个 “还行”
导演想表达自己的理念没错,但是一句话就够了
“人民不应该害怕政府,政府应该害怕人民”
end
没了
剩下 131 分钟都是多余的
就像
“你是要当一辈子懦夫
还是要当英雄,哪怕只有几分钟
你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
来自心底的革命呐喊,只为惊醒少数人 ”
一张海报足以
那剩下 131 分钟干了什么?
一个开挂的超人
一场俗套的巧遇
一个气死福尔摩斯的警察局长
还硬要插进去一场莫名其妙的爱情
然后再配上一个好像很伟大的游行
然后瞬间引爆了许多人的 G 点
哇 就像参与到那些带面具游行的人中一样
简直太酷了 太棒了 自由万岁!快看!政府害怕我们!!
——这是第一重理解,导演没想太多,就是来一起意淫意淫的
-——————
那什么是第二重理解?
反思一下
导演用 v 来代表思想
v 是什么人?
是基因变异过的人
是全身重度烧伤还能在火海里呐喊的人
是靠一块钢板挡在胸口其他什么防护都没有就敢面对十多个机枪扫射的人
是个可以和超人、钢铁侠、绿巨人相提并论的英雄
简单来说 就是不是普通人
这是在讽刺只有超人才能反抗政府吗?
还记得剧中除了 V 和女主以外的几个反抗者么?
还记得 Deitrich 么?
人呢?
都死了
——v 代表的是理想主义
——而 Deitrich 代表的才是现实主义
再看最后带了面具参与游行的民众
他们真的为了人权 为了自由不顾一切?
他们几十年该怎么过怎么过,一朝出了个 v 就全兴冲冲的戴上面具出门了?
相比之下 Lewis Prothero 用伦敦之声给人民洗脑简直弱爆了
这才叫洗脑啊 一下子就全像顿悟了一样啊
奋不顾身的上街送死啊
之前几十年喝酒扯淡时候全都没长脑子啊
——乌合之众
——这就是第二重理解
-———–
想起前阵子央视放 v 字仇杀队时候群众纷纷表示不解
我当时尚未看过此片,只大致有个了解,也表示不解
等如今看过之后才明白
央视放 v 字仇杀队的道理不就跟教罪犯打网游一个样么?
大家看啊 爽啊 解气啊 xxx 怕我们啊
然后骂也骂了 气也解了 该干嘛干嘛
地球还得接着转 日子还得继续过
完
最近在不同的地方看到借贬低此片来装逼的青年,他们的论点不外乎:这个片子就是一普通的商业片,受到追捧只不过是因为被禁,现在央视 6 套都放了,就不牛逼了,把 V 先生的面具作为一种精神象征很幼稚,也有说很恶心,这种片子都能看哭,你们是有多么脆弱。。。等等,参见:
http://www.zhihu.com/question/46550808/answer/102242034
针对以上看法,我实在懒得一一细说,很多其他答案已经说的挺清楚了。
只是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部电影变成了装逼的武器,或者说所有的电影都只不过是装逼的工具。记得我第一次看的时候就是发自内心的触动,从此成为娜塔莉奥特曼的粉丝,那时也没什么互联网。我觉得电影这东西你要么单纯的喜欢或者不喜欢,要么深入点从艺术的深度去讨论优缺点。不用成天以表明另一些人在装逼来提升自己的逼格。这样更高明一点是吗?
各大网站论坛用它做头像的十有八九是中二病犯了的迫害妄想症青年
真正的革命者是不会把一切想象得那么幼稚的
试图从这部电影里寻找什么政治理想的人,基本没有政治修养。
我说它乏善可陈,不是各位支持者所谓的我们没觉悟、睡着了、缺乏常识。
恰恰是因为它向观众兜售的所谓常识太廉价,太非黑即白,也太具有煽动性。
1. 丑化政府,美化民众
电影本身就是走向了 “邪恶政府” 的另一极端“邪恶民众”,虚构了一个极端政府,方方面面暗示或明示这个政府没救了,要靠造反才能自由。
它是脱离现实的,政治是一门专业性极高的学科,在电影中并未被反应出来。
而只是呈现给观众看,政客是多么邪恶,政府的喉舌多么虚伪。用这种单方面极端丑化政府的方式来激发人们的愤怒,这和 “警惕权力” 这一格言的初衷已经背道而驰。
你看看乌克兰,你告诉我谁是正义的一方?社会矛盾的一大难题是每个人看自己都是正义的,因为他们为自己身后的利益而战。每个发起战争的人都高扬文明大旗,到底谁是真文明?
2. 毫无现实意义
你们都喜欢看快意恩仇的。这部电影就是高级春药,不需要思考,一提到推翻. 统治,立刻有一群人高潮。
当然了,给你一个这么丑恶的政府,压榨人民,我们必须夺取自由。谁不知道?还哲学,高中生都听得出那叫煽动。
在现实中的政府是否专权?在多大程度专权?有无改良途径?社会各方利益冲突在哪?要在电影里放这个,你们早看睡着了。说是娱乐片你还不信。
政治、战争、暴力。都是毫无诗意的,只有放到电影里才吸引人,真实世界没有那么多热血。
你要是看过 1984,好好想想,这部电影本身是不是印证了那句 “无知即力量”。
我给它打 2 分,给男女主角,自己分配吧。
《V 字仇杀队》的场面没有那么宏大,大多数是小场景,一些日常镜头。哪怕是最后的大爆炸以及焰火,也还是比不上《黑客帝国》那么绚丽的特技。
《V》的时代背景设定是一个虚拟的集权社会,反映的主题是对集权社会的反抗,因此本片的评价被抬到很高的角度。《V》可以跟反乌托邦的小说一起看,比如《1984》,《动物庄园》,《美丽新世界》等,更能理解其中的共性。小时候看到乌托邦,觉得那是多么完美的世界;长大了再看,乌托邦的漏洞之多,逻辑之混乱,已注定了它无法成功。
说到群体,比起乌托邦的全民皆智的描述,更愿意相信《乌合之众》- “一切集体,不管其成员如何,全都患有智力低下症。在群体中,人们总是倾向于变得智力平平,在一般性问题上,40 名院士的投票不会比 40 个卖水人所投的票更高明。我一点都不相信,如果只让有教养的和受过教育的人成为选民,受到谴责的普选的投票结果就会大为不同。”
事实上,V 并没有那么崇高,他的目标也仅仅只是个人复仇,并非推翻集权统治;只是他的仇人正好是统治集团的首脑们,为了复仇,他必须打倒这些首脑,而这正好迎合了大众的需要。
剧中,普通群众被统治者不分昼夜的 24 小时洗脑,在恐惧下接受了集权统治;而艾薇也是在被 V 洗脑,用更残酷的方法,让她成为了完全不同的另一个人;甚至可以说,如果 V 失败了,艾薇是有潜力成为第二个 V 的。V 最喜欢的是《基督山伯爵》,艾薇和海黛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她们是这两位复仇者的产物。只是艾薇更独立一些,离开了 V,她一样能照顾自己;而海黛如果离开了基督山伯爵,只靠她自己是否还能很好的活下去,是个未知数。
本剧里时不时有一些有哲理的语句,诸如 “能消灭身体,但消灭不了思想”,“人民不应该怕政府,政府应该怕人民”…… 这是讨巧的做法,电影上升了至少一个档次,是一部有内涵的电影,而不是那些空洞无物的好莱坞大片。
说到男女主角,由于女主角一直疲于奔命,样子是比较狼狈的,实在谈不上美丽和优雅;而男主角,虽然很优雅,但一直戴着面具,也无法知道是不是帅哥。有一个有趣的讨论是,既然男主角从头到尾戴着面具,那随便找一个演员来演就行了,何必一定要找大牌演员?事实上,戴着面具演的难度更大,因为没有了表情,需要通过语言、语气和肢体语言来表达更丰富的内涵。透过面具,观众能感受到 V 的修养和优雅,这是演员功底的体现。
一直觉得玫瑰这件事情没法解释。V 在监狱里发现了遗书(这封遗书是怎么写成的很可疑),然后知道了玫瑰,并且想办法把这个稀有的品种培育了出来。但是验尸官并没有进过监狱,也没有可能看到过遗书,她是怎么知道玫瑰与 V 之间的联系的呢?为什么一看到玫瑰就知道是 V?
遗书带给 V 的,是坚定了复仇的决心;带给艾薇的,是坚定了守护的决心。
大结局。V 说:“只要第一轮射击杀不死我,你们就会死。” 我的反应是 - V 一定把敌人枪里的子弹换掉了;当枪口喷射出子弹,我的反应是 - V 一定是发生了基因变异,不怕子弹,就像《死侍》一样。可是 V 被子弹打死了,只是临死前杀死了自己的仇人,并努力见到艾薇最后一面。
个人认为 v 在电影里是一个阴谋家,他所做的不一定只是单纯的反政府,不过他却说到了大家的心声!但是时代是需要这样的人!心目之中前五名,演技,精神,文艺。一个不缺!
对于这部电影有两个态度,一个是追捧之极奉为神作,另一个是高高在上嘲笑追捧者并认为其愤青或者无知愚昧。相比较而言,我还是选择前者吧。因为自作聪明,我还真做不来。反正大家都是被政治愚弄,为什么有的人就能够高高在上的职责别人愚昧,自己不揭开伤疤好好考虑呢。电影最深刻的台词是这句话 “政客用谎言来掩盖真理,而艺术家用谎言来揭示真理”,V 这部电影就是艺术,它旨在揭示真理,套用尼采的一句话“不是在真理很肮脏的时候,而是在真理很浅薄的时候,认知者才不愿意跨入它的水中”,无论如何,所有参与这部电影的讨论的人,都归类于“认知者” 的行列,既然都是认知者,已经证明这部电影揭示的真理是值得我们跨入的,有的人偏要在跨入真理的领域之后,再来哗众取宠说其余跨入真理的人愚昧,是在是不可理喻,搬起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像这种看相很普通,但是却倍受追捧的电影有不少。
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疯狂店员》
正常人看来,这是一部毫无 “价值” 的电影:不着边际的唠嗑,成天聊着成人电影以及两个整天无所事事站在人家墙边上的怪咖。它的盛名就在于它表达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在我看来代表了多数人的生活:每一天都在重复做着没意义的事情。凯文史密斯不同的是,他在这些没意义的事情上还找到了那么点无聊的欢乐。
《V 字仇杀队》和《疯狂店员》一样。
它没有提供一个很好的故事,但是它塑造了一个具有 “社会意识的符号化形象——V 字蒙面侠”(题主你都其实已经回答了)。所以问《V 字仇杀队》为什么受追捧,不如问 V 这个形象为什么受追捧。
第一:V 的暴力。在电影里,V 可谓无所不能,同时他也是一个为了目的不择手段的人,他可以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牺牲掉平民。他的性格过于极端,有着严重的暴力倾向。历史上,提倡使用暴力的人,对于一般人而言都有着非常强烈的吸引力(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在这样一种层面上来说,V 很像希特勒和毛太祖。
第二:V 的反政府形象。虽然 V 提倡暴暴力,但他却是反政府的。在电影里,他并非作为一个普通的人而存在,而反映的大众的对抗心理:ZF 如果侵犯了民众,那么最终肯定会被民众暴力推翻。如果说,这部电影没有最后一大堆 V 的那些画面,力度肯定大弱,正是这一大堆 V 的出现,形成了一种 “革命” 的画面,所以 V 也是一种革命的符号。
最后再扯点:与 V 的形象形成强烈对比的是甘地。面对政府的暴政,一个选择暴力反抗,一个选择非暴力不合作。虽然多数人都知道维持社会稳定,需要的是后者来改善制度;但更多的人愿意用暴力去实现自己政治的目的,因为它在感官上是直接的。
所以我一直认为:V(还有和 V 很像的那些人)的路数过于原始,甘地和马丁 · 路德 · 金更现代更民主,也更伟大。
——————————————
非常赞同 @张亮 关于面具的观点,:“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它契合了‘匿名’这一身份特征。而电影放大了这一影响力。”
政府实施暴政,大家的权利得不到保障,生活受到监控
收到追捧,说明大家都想有更好的,更自由的生活。
他们是在为自己抗争
知乎上的大牛们影评什么的我懒得看了,一看就头晕。
这部电影就是拍给那些愤青们的意淫之作,主题毫无新鲜感,剧情狗血,内容就是政治学不合格的愤青们最喜欢的 —-“造反”、“暴力起义”。拜托,极权主义统治早 TM 不是这么老套了,所谓的反乌托邦三部代表作,最烂的就是《1984》,偏偏这部电影就是按《1984》中的思想延伸,George Orwell 不能说是一个垃圾作家,但《1984》在现在来看是一部烂作品,反之,Huxley《美丽新世界》才称得上是这二十世纪和二十一世纪最具代表性的现实主义作品。但最令我惊诧的是,怎么国内有很多黑客把自己的标签和头像都换成了 V?这些人的政治学悟性怎么这么低?连李笑来在新浪微博上的头像都是 V?对此我非常无语,如果不是一些黑客心中另有想法,那我就真是高估了国内这些黑客了。 阴谋论者会说这部电影难道想激发翻墙出去的理科男起来造反?然后涟漪效应的引发中国大陆阿拉伯之春?笑死我了,哈哈哈哈
PS:难道 V 这个形象比较酷?都在用这个形象装 B?
对于这部电影的评价,我懒得写再多了,我只是惊诧一些人的政治学悟性怎么这么低。。。。。
最后再说一句,《The Count of Monte Cristo》居然在这部电影里被隐喻、被借用,真是傻 X。
昨天晚上看了,不喜欢,因为太幼稚。
著名电视主持人戈登办了一起高收视率的节目,作死嘲讽苏特勒,自以为自己不会有事,结果被套上黑布袋拖走,呵呵。
导演通过给娜塔莉 · 波特曼剃个光头,泡个水牢,来表现审讯的残酷,呵呵。
V 在电视上讲个话,再搞几次恐怖袭击,政府的反应过激一些,全英国的人民就这么站起来了,呵呵呵呵。
说白了这只是一部超级英雄电影,无论是漫画还是电影都是彻头彻尾的商业化作品,通过树立起一个专制政府的靶子,唤起读者心中的不平与仇恨(就像那个英国之声做的那样,讽刺吧),来表现正义战胜邪恶的主题。
V 这个角色的设定本身就是与反乌托邦题材不相容的。三部曲中的每一部,作者都设定一个极权世界中的自由人当主角来戳破乌托邦虚幻的美好(《我们》除外,主角从一个 “号码” 觉醒成了一个“人”),他们都是普通人,经历了秘密的抗争,然后失败。
在乌托邦中放一个类似于 V 的超级英雄,无异于侦探小说写到最后,谜题没有破解,侦探一觉醒来发现一切都只是梦。所以说,V 刺杀苏特勒真是败笔中的败笔,故事的内涵被矮化成了英雄牺牲自己打败了魔王,解放了村民。
多说无益,贴几段 1984 中的文字吧:
党要当权完全是为了它自己。我们对别人的好处并没有兴趣。我们只对权力有兴趣。不论财富、奢侈、长寿或者幸福,我们都没有兴趣,只对权力,纯粹的权力有兴趣。
“你在想,” 他说,“我的脸又老又疲倦。你在想,我在侈谈权力,却没有办法防止我自己身体的衰老。温斯顿,难道你不明白,个人只是一个细胞? 一个细胞的衰变正是机体的活力。你把指甲剪掉的时候难道你就死了吗?”
只要我愿意,我可以象肥皂泡一样,在这间屋子里飘浮起来。我不愿意这么做是因为党不愿意我这么做。这种十九世纪式的自然规律观念,你必须把它们丢掉。自然规律是由我们来规定的。
以前的各种文明以建筑在博爱和正义上相标榜。我们建筑在仇恨上。在我们的世界里,除了恐惧、狂怒、得意、自贬以外,没有别的感情。其他一切都要摧毁。我们现在已经摧毁了革命前遗留下来的思想习惯。我们割断了子女与父母、人与人、男人与女人之间的联系;没有人再敢信任妻子、儿女、朋友。而且在将来,不再有妻子或朋友。子女一生下来就要脱离母亲,好象蛋一生下来就从母鸡身边取走一样、性的本能要消除掉。生殖的事要弄得象发配给证一样成为一年一度的手续形式。我们要消灭掉性的快感。我们的神经病学家正在研究这个问题。除了对党忠诚以外,没有其他忠诚。
除了爱老大哥以外,没有其他的爱。除了因打败敌人而笑以外,没有其他的笑。不再有艺术,不再有文学,不再有科学。我们达到万能以后就不需要科学了。美与丑中再有区别。不再有好奇心,不再有生命过程的应用。一切其他乐趣都要消灭掉。但是,温斯顿,请你不要忘了,对于权力的沉醉,却永远存在,而且不断地增长,不断地越来越细腻。每时每刻,永远有胜利的欢悦,践踏束手待毙的敌人的快感。
和英社相比,苏特勒简直是个毛都没长期的小屁孩。
有多少吹捧这部电影的人只因为一句台词:“人民不应该害怕政府,政府应该害怕他们的人民。”
(楼上诸位,
道不同不相为谋,
每个人心中的理想社会是不一样的,
就像有的人以正能量为生,
有人终生活在中二里,
但总有人以负能量为生命的燃料,
喜欢就好,未必要让他人都喜欢,嗯)
我认为 v 字仇杀队的成功只能说明它迎合了大部分人对心中理想政治的向往以及天性中的暴动精神,并且满足了那些认为 V 的形象特别帅的人的需求 (比如我),有一定的思考价值。
(对于普遍观众,我觉得最主要的影响力还是 V 的形象帅,“所谓” 的自由与民主比较能打动人)
但是对于已经能看透这个题材或者从某个客观角度来看的人来说,或许瑕疵还是有的,就不列举了,楼上比比皆是,说得也比较在理。大家没必要去反驳,思考就好了,就像你们对待 V 的态度。
精神没有真正的对错,有人反对一定是有对于个人来说不合理的地方,真正重要的是个人的思考。V 字仇杀队这部片子,本质就是引发思考,这点它完全做到了,这也是它成功的地方
我眼中最令我感动的一幕不是关于 V 的,而是一群人带着面具准时出现在封锁街区,面对军队毫不迟疑地跨过军队的阵地,仿佛跨过没有生命的石头,最终面对国会大厦等着爆炸,黑压压一片,过程中始终一言不发。
我也说不清楚为什么看到这里就会非常激动并热泪盈眶。
我只知道嘲讽追捧者的原因是:
你一部电影,用了足足俩小时,却没有提出建立新政权的完善的民主制度,没有洋洋洒洒几十万字的大思想家的社会思辨,没有深入探索恐怖主义的危害、自由的本质,没有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方向,也没有科学解决人类生存的困境和难题。
就只是反映了简简单单的反对暴政,你还追捧个 p 呀!
V 说过,市政大楼是一个符号,毁灭它也是一个符号。其实这句话传达给我们的是,V 是一个符号,表达 V 的这部电影也是一个符号。
人们喜欢符号。
我们提炼观点的时候往往是顺着情绪,找到矛盾所在,进行缜密的思考,确定一个观点。而一个符号只要抓住了你的一点点情绪,你就可以通过这样一个符号表达自己。轻松,有很多同样声音的人,你不会担心自己成了傻逼。
尤其当这部电影的主题是反政府的,就更。。呵呵了。
当然就电影艺术本身来说,V 怪客也属于登峰造极的。反正我是爱每一个场景每一句台词,V 的每一个动作和语气。
嗯,我也懒,所以我也喜欢这种符号。
雨果 • 维文主演的《V 字仇杀队》是答主最喜欢的电影,这部电影启发了个人内心的理想主义,青年时期的这段经历将伴随一生。
影片在讲述英国 1605 年 “火药危机” 的独白中展开,V 面具的原型盖伊 · 福克斯在密谋炸毁国会大厦的行动中失败,被詹姆士一世判处绞刑,这一故事引出了电影的核心。
思想可以改变世界。
在未来世界,英国社会被独裁者苏特勒所领导的法西斯极权统治,在一次宵禁中,V 救了 Evey 并邀请她观看正义女神像被炸毁,这也拉开了他复仇的序幕。
第二天,V 闯入了电视台,播放了一段讲话,号召人们在 11 月 5 日走上大街,在国会大厦前举行集会。由此 V 完成了复仇的第一幕:代表大众发声,给民众以启蒙。
因为尽管沉默代替了语言,语言却总能保持它的力量。语言提供了表达见解的方式,而且它可以告诉那些愿意倾听的人们真相。这真相就是,这个国家有些事情不正常得可怕,不是吗?残暴、歧视、不公和镇压,在这块土地上你们曾经有过反对的自由,有过思考和言论的自由,可现在政府却使用极端暴力强迫人民乖乖听话。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当然有些人要背负比其他人更大的责任,他们会为此付出代价的,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你们要找罪人的话,照照镜子就可以了。
之后 V 利用 Evey 的身份潜入了 “伦敦之音” 普洛特洛的家中,杀死了这个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传声筒。这也完成了 V 复仇的第二幕:解决独裁政府的代言人,切断政府对民众的洗脑。
我们的工作是报道新闻,伪造是政府的事。
再然后 Evey 假意配合去刺杀拉克希尔事件的另一当事人,没想到反被 V 救了下来。这喻示着 V 完成了复仇的第三幕:撕下统治阶级虚伪的信仰面具,让民众不再受宗教的蒙骗。
接着在 V 的幕后安排下 Evey 逃到了同事戈丁的住所,没想到戈丁也是一位反政府人士,他有感于人民日益高涨的对 V 的崇拜,办了期讽刺元首的节目,结果两人被抓。不过这也促使 V 完成了复仇的第四幕:揭露国家元首的丑恶形象,破坏民众对其的个人崇拜。
另一边,Evey 被抓后在秘密监狱中受尽了折磨,但她始终没有吐露出 V 的行踪,就在 Evey 准备坦然迎接死亡的时候,V 却突然出现,原来这一切都是 V 对她的历练,到这里 Evey 崩溃了,仿佛经历了 V 在拉克希尔历经的一切,最终在他的引导下 Evey 在雨中怒吼,此刻她的心智已经成熟并对世界产生了新的认知。
接下来就是全剧中最耐人寻味的地方,**重生后的 Evey 暗示 V,他其实同时扮演了受害者与加害者的双重角色,是仇恨与愤怒的产物,**这引起了 V 深深的思考。
回到明线,V 装扮成圣玛丽病毒事件的知情者,向总督察揭示了事件背后的真相,让他的信仰彻底崩塌;之后他又挟持了克里蒂,威胁其背叛苏特勒。这标志了 V 完成复仇的第五幕:深入敌人组织内部,打破独裁政权的堡垒。
11 月 5 日,随着 V 推倒第一张多米诺骨牌,独裁统治开始崩塌,人们带上 V 的面具如潮水般涌来。在废弃的地铁站内,V 把毁灭帝国大厦的决定交给了 Evey。
下一幕是整部电影的思想所在,
V:我把这一切留给你,让你自由处置。
E:这是另外一个诡计么?
V:不再没有诡计,再没有谎言,只有事实。这事实是,你让我明白了,我是错的,按下这个开关的决定,不该由我来做。
E:为什么?
V: 因为这个世界,我是其中一部分的这个世界 ,我帮助塑造的世界将在今晚消亡。而明天,将是不同的世界,该由不同的人来塑造,这个决定应由他们来做。
后来,克里蒂按照与 V 达成的协定杀死了苏特勒并企图杀死 V,而 V 选择了与罪魁祸首们同归于尽,这也完成了 V 复仇的最终幕:消灭独裁统治的领袖,将权力还给民众。
这张面具之下不止是肉体,这张面具之下是一种思想,而思想是不怕子弹的。
影片最后,Evey 启动了列车,列车带着 V 的尸体炸毁了国会大厦,在音阶不断高升的交响乐的伴奏下,一个旧世界彻底结束,整部电影达到了高潮。
总的来说,影片在前半段确实表现了很多极端反抗的例子,但在 Evey 觉醒和她带给 V 的启示后,整部电影的思想也完成了升华,实际上本片恰恰反对的就是极端主义和以暴替暴,他想表达的获取自由的途径不是手段的暴力,而是思想的觉醒。
影片中英国的胜利不是炸掉国会,而是民众内心的崛起。而 V 并没有在爆炸的硝烟中加冕,屠龙勇士已经意识到他用来推翻旧世界的暴力和煽动与旧世界奴役人民的手段是一样的,他为了不变成下一条恶龙而选择自我革命。至此,V 才真正成为了革命伟业的代表者和践行者。
如今 “V” 面具已经在全球各地成为一个经典的文化符号,不过遗憾的是,就像切格瓦拉的头像一样,他所代表的革命意义几乎消失,而逐渐变为了一个纯粹的流行符号,“V”面具下的思想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
刚刚看完了大名鼎鼎的 V 字仇杀令。我不得不说,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很多人将其和《1984》相提并论,但是我觉得还是有质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极权社会的描述严重不符合事实。片中所谓的极权社会我看和现在欧美人的生活也没什么大的区别吗:他们居然可以自由地坐在酒吧里喝酒聊天!脱口秀节目播出嘲笑最高领袖的节目后,大家居然喜闻乐见!而且节目的负责人居然乐观地认为自己会没事!不客气的说,他们对极权社会的认识都不如 P.R.C 的一个小学生。相形之下,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奥威尔对极权社会的描写要真实得多,也生动得多。用宋洪英的话来形容,看完之后汗毛都竖起来了。
2:该片比较吸引人的一个地方是有一些台词确实写得很精彩,堪称口号式的。例如,人民不应该怕政府,政府应该怕人民;面具下面的不是肉体,是思想,思想是刀枪不入的,等等。但是我能说这些口号都是正确的废话吗?就像我们当年一起学过的马列主义,搬开书本每一句话都是无比正确的,但是只适合做标题吧。我不是说这些话不重要,问题是请给出标题之下的内容好吗?
3:将社会漫画化了。从整部影片来看,世界观极其简单,坏人嘛,几乎就是那么几位:大统领、秘密警察头子、伦敦之声。。。V 将他们全部杀死,然后把国会一炸就终结了旧世界,开创了新世界。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相反,1984 中整个社会就像一张大网,将人包裹住,压得无法动弹。主人公稍做反抗,立马就被搞废了。其实主人公做什么反抗了?不过就是谈了场恋爱而已。心里稍微有点反抗的苗条就立马被秘密警察以钓鱼的方式给获知了。
说实话,我不太明白为什么 VFV 在大陆这么火。在我看来,导演其实没有打算拍一部反乌托邦电影,也完全没有向 1984 致敬的意思,而更像是在为同性恋者争取权利。该作品的火爆也许是因为同类型电影比较少的原因吧。那么我建议大家去看《1984》。
P.S. 刚才上百度看了一下,V 的贴吧是被封的,而 1984 却没有。这说明 V 比 1984 更危险,但是我认为 V 比 1984 肤浅多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觉得是因为 V 更具有煽动性。
因为他简单,这个故事里的所有人都被标签化,所有的事件都能被标签化,所有人都喜欢简单的标签式大片,因为这样不用动脑袋。
然而现实并没有标签,我也不认为这么标签化,从主义到主义,把政权看成几个简单标签化人格博弈的电影是优秀的艺术片 。
但作为商业片,它很成功啊,我看的确实很爽,就是要这么简单粗暴,去他丫的几百页的课本,什么剩余价值,什么资产关系,全人类都这么简单该多好。多让人爽快。不要怂,就是干,我死之后管他洪水滔天,开无双就是砍,说炸大楼就是炸。
你看电影不就是为了这个嘛,要想真研究点政治学,还得自己找教材。最好去附近大学旁听。把电影(特别是这种商业片)当圭臬,会把自己的思维变得简单而局限。
然而我还是喜欢这个电影,因为很爽。我给 7.5 分。
因为对于大部分普通吃瓜群众来说这是他们接触过的最能用来在 “政治” 话题下装逼的文化作品了吧。
我不是在黑,只是上面的答案都没有提到这一点,
这个问题等价换成 “为什么 EXO 受到追捧” 或者任何其他“为什么 XXX 受到追捧”,
答案中的一个都绝对是,因为对于大部分普通群众来说这是他们接触过的最能用来在 “XX” 话题下装逼的 XXX 了。
一个自己报仇冠冕堂皇乘坐革命
一群无知跟风起哄
想想夜神月
最烦说自己是正义
美国就有崇拜者 公开表示自己是杀手(夜神月操作笔记本的身份)
哦对了 宇智波佐助搞得革命
那么春节的独裁 说什么革命
笑话而已
还 回味娜塔莎波特曼被 V 假关押的这一段
搞笑
夜神月关了你 让你通过学习觉醒干掉了夜神日
在放了你 你就蜕变了?
成了捍卫学习的都是了?
就支持杀不努力学习的了?
就算放开思想
希腊用投票决定生死
票死了苏格拉底
渔民以为杀了聪明人就不在是渔民了?
提一个问题,我个人认为在剧中的危机真正来临前电影就戛然而止了。
民众上街把大楼炸了,把英国政府推翻了,然后呢?然后呢?然后呢?
谁来领导这个国家?国家应该实行什么样的制度?等等。
缺乏统一的组织,统一的纲领,没有一个统一的革命组织是致命的。这些问题无法回避,而又大家不可能有一致的意见。开会讨论估计也讨论不出来一致意见吧,我能想到最终解决方式就只有打一架,谁拳头硬谁说了算。恐怕接下来就要上演军阀混战,陷入长期的内战,颇有种 “失去了一切但获得了自由” 的味道。
这部对恐怖主义立场暧昧的电影,自上映之初起便广受争议。有人认为 V 这一人物是罗伯斯庇尔与马拉的结合体,有人说这是对集权主义的深入探讨,有人说这是文学史上 “反乌托邦” 精神的延续,更有人认为这个故事在讽刺政府的同时也给了人民一个犀利的耳光。
处女回答: 因为他们没看过 1984
在国外受追捧应该是和悟空传一个道理,戳到了大部分人心里的小伤疤
在国内受追捧应该是因为这电影在国外受追捧
沃卓斯基兄弟 (现在是姐弟?) 的所有作品都被过度解读了。
看到那么多人都在捧 V,那说明看懂这电影的人还是太少。
本来是回复别人的评论,改了一下当答案放上来,如有不当欢迎指正。
我觉得许多人对影片的思想有误解。片名中明写着”仇杀 “,由仇恨而起,以杀戮为终。主角的复仇行为是反复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核心主题,片中反复引用莎翁的作品,固然是难免生硬和” 苍白“,却也明显昭示着此片对莎翁故事的借鉴(当然在深度和复杂性上不能跟莎翁比)。主角是受到暴政(警察制度,政治黑幕等)迫害的人之一,因为压迫,所以反抗。他不是一个野心勃勃、丧心病狂的政客(也许希特勒是),充其量是个心思缜密的杀手,或者说,革命者。杀手是他在故事中的确切身份,革命者则是电影文本之外赋予他的意义。地下活动、暴力抗争、走上街头、制造轰动、发布演讲…… 这些无不让人联想起革命,但也容易让人想起一些历史污点,尤其是血腥暴力。
这部片子的一大魅力来自于它刻意营造的戏剧氛围(模仿莎翁、播放歌剧都是其中手段),这样特意向” 古典 “靠拢,那么它骨子里是浪漫主义的(虽然最后大家都上街散步了,但全片还是渲染一种孤胆英雄的感觉,类似的文学作品很多,特点就是感情丰富具有感染力但很可能忽视了某些社会现实),就是一个率先觉醒且智勇双全的英雄人物带领群众反抗,还用自身的牺牲唤醒大众的故事,是不是有很熟悉的感觉?而很多人强调片子的自由民主,可能是由于太过着眼于片中人物的对白、行动,也就是太投入于故事本身,却没有注意到整个故事结构。只看到暴力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在我看来这两种都属于误解。我觉得此片还是情感大于思想,但还是很受喜爱,就像浪漫主义永远不乏市场,因为人大多数时候是情感大于理智的,而且这种作品也确实具有(残酷的)美感。
此片无形中宣扬了一种观念:“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以血还血,以牙还牙”。这恰与我们所熟悉的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相符,不得不说这种思想结合具体情境很富于煽动性。也许我们都会倡导人权、高扬 “非暴力不合作”,然而当暴力加诸己身,我们又是否能保持冷静和克制呢?从这点来看,遇刺身亡前宽恕凶手的甘地是伟大的,而 V 显然不是这样的伟人,他只是一个复仇者,复仇的本质则是杀戮。脱离了法律层面(片中的世界观本来就是反抗恶法的,至于恶法是不是法我们暂且不讨论),这种行为无分对错,只是一种选择。而在此讨论 V 的死亡意义不大,因为他的死更多是一种渲染悲壮的需要,以及一种仪式性的东西——英雄就义,杀身成仁。由此,才能完成一个浪漫的英雄传奇。别忘了,它是个商业电影,最重要的还是吸引观众保证票房,思想永远是其次。在此插一句, 我认为作为商业片导演要是一味追求” 艺术“,却毫无票房价值,也是很失败的。
另外,影片的一个重要背景,或者干脆说是蓝本,火药阴谋,我还没查到足够的资料。单从维基词条来看,这就是 16 世纪一帮天主教徒用恐怖活动反抗暴政(至少对天主教徒而言是这样)的事件,后来阴谋被挫败,国王以及一帮子上议院议员都得以保全,那一天就成了节日(貌似至今还每年过),也就是影片开头那个盛大的焰火之夜。火药阴谋涉及宗教斗争,具体情况当然不是一次反恐行动那么简单,我了解不多,在此也不再多说。附上维基链接:
http://zh.wikipedia.org/zh-cn/%E7%81%AB%E8%8D%AF%E9%98%B4%E8%B0%8B
以上是我从文本出发所作的一点分析,纯属有感而发,写得仓促,只是想和大家一起讨论,望各位指教。
没有法制的社会 人们期望个人治的英雄
一直觉得这部电影空有其名,想谈民主又谈不出个所以然,最终搞了个假大空。虽然故事幼稚, 感情戏莫名其妙,但是靠大喊口号依旧戳中了大片人 G 点
But on this most auspicious of nights, permit me then, in lieu of the more commonplace sobriquet to suggest the character of this dramatis persona.
Voila! In view, a humble vaudevillian veteran cast vicariously as both victim and villain by the vicissitudes of fate. This visage, no mere veneer of vanity, is a vestige of the vox populi, now vacant, vanished. However, this valorous visitation of a bygone vexation stands vivified and has vowed to vanquish these venal and virulent vermin vanguarding vice and vouchsafing the violently vicious and voracious violation of volition.
The only verdict is vengeance, a vendetta held as a votive not in vain, for the value and veracity of such shall one day vindicate the vigilant and the virtuous. Verily, this vichyssoise of verbiage veers most verbose. So let me simply add that it’’s my very good honor to meet you and you may call me V.
但是在这样一个最美好的夜晚,请允许我描述一下这样一位戏剧性的角色,而不是使用那个过于简单的绰号来自我介绍。
瞧!站在你面前的是一个卑微的杂耍老手,被无常的命运派来同时扮演受难者与施难者。这副面具不仅是为了虚饰外表,它还是人民心声的遗迹,这心声如今已荡然无存。但是,不是不报,而是时候未到,我发誓要铲除那些腐朽的毒虫,这窝毒虫不仅是种种恶行的幕后黑手,还替那些对人民意志极为刻毒、贪婪的摧残保驾护航。
对他们唯一的裁决就是复仇,多行不义必自毙,这种复仇的价值和真实终有一天将证明那些仍旧保有警醒与良知的人是正确的。我这段莫名其妙的空话对您来说肯定太冗长复杂了。所以让我简单地再加上一句,无上光荣地遇见您,请叫我,V。
电影中他们没有开枪而让民众过去,现实中他们开枪了。我 PARTY 曾用这种方法迎接国民 PARTY 的枪火, 如今又用这种方法驱散曾经的他们。
自从看了这部电影,身边的朋友或者同事叫我介绍电影,我都会推荐这部,电影里那种对自由体制的渴望时刻紧拉着每个人的内心。
V 字仇杀队自始至终都没有讨论过自由民主等理念,然而它却为观众打开了通往这些概念的大门,当你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了解了一些政治学的深层次概念之后,回望当初,尽管感觉本片所表达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显得幼稚甚至错误,但不应该鄙视,更不应该嘲弄,因为当年正是它让我们大家认识到这个国家原来还可以有另一番模样。
为什么大家一直在说 V 是个无政府主义者?
V 的理想,只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推翻不合理的压迫。他一个平民,被政府改造成强化人。他失忆了,但是却得到了来自隔壁牢房的信件,这信件成为他最重要的记忆,从中他理解了美、爱,以及相对应的丑、恨。在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他把两方面都升华到极致。他痛恨践踏他人生命与尊严的霸权,也深爱一切的美好。他破坏研究所,且在二十年的时间内摸清整个政府的运行机制,杀掉研究所的负责人,并筹划着刺杀、毁灭暴政的来源:政府首脑以及代表着当代暴政的国会大楼。杀死政府首脑是为了带来改变政府结构的机会,炸掉国会大楼是为了毁掉暴权的象征。
在《V 字仇杀队》中,英国政府经历了大量的动乱,人民惴惴不安,但只要公民没有陷入恐慌中,他们就不会放弃自己的权利。但有一个人发现,只要公民恐慌了,他们就会放弃至少一部分权利。于是,这个人带领着一个政党,疯狂鼓吹军国主义,让公民拿自由换取安全感。为了让公民恐慌,制造投毒案、毒气案,大规模地死人,让公民活在一个人为制造的危机之中(作为中国公民是不是很有同感?一小撮 “反动势力”),于是公民就迅速屈服了。所以当 V 在炸掉国会大楼之前的一年前,他就做了预告,在这个激动人心的预告中,他告诉人们,之所以现在我们活在压抑、不自由中,正是因为我们自己放弃了权利(Look into a mirror),而不能只怪罪于政府。所以,如果要改变,就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一年后,国会大楼,来看 V 字烟花。
他所做的一切,只是改变现在的政府,而不是 “无政府主义”。人类聚集起来,自然需要一个组织来制订规则,同时还需要一定的强制力来执行规则,而这个组织,叫做政府,还是社团,还是公会,根本就无所谓。政府应该是为了全体公民的共同利益服务,如果个体利益产生冲突则按照既定规则或者创造新规则来妥协,而不是直接取消政府的存在。炸掉国会大楼,是为了破坏暴力的象征(无作为的国会相当于给暴力授权),即使本身手段也是暴力的,也不能说“甘地的非暴力运动比暴力抵抗更高尚”。如果说暴力革命不高尚,主要是因为暴力革命需要牺牲大量的人,但革命的本义确实为了帮助这些人,这本身是有矛盾,只能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是 V 的反抗,仅仅是个人行为,他用一己之力对抗整个政府,最后他也以死亡去迎接新世界。这样的行为,足够高尚,虽然我不知道怎么样能够比出谁“更” 高尚。
念叨了这么久,总之,他破坏一个组织,并不是他认为他认为这组织不应该存在,而是因为他认为这组织的存在方式是错的,需要纠正,因此他只是杀了首脑和象征其暴政的大楼,而不是清扫掉所有 “组织成员”。这是无政府?你丫才无政府!
一个精致的,看上去十分高端洋气的,精准击中中了我众网民心理的,微博公知愤青段子。
其实对于更多人来说并非是艺术方面的原因,而是愤青们能够从中得到足够的满足感,现实的无力反抗,从中找到一些令人心生慰藉的原因,无非是体制政府等等的问题。
第一次看到这部电影的时候非常震撼。其中的情节,人物戏剧张力超强,又很文艺,每句台词都富含深意,不是王家卫那种故弄玄虚的深,而是被仇恨浸蚀的,对政体和社会人本质透彻领悟的深。。。
如此佳作,居然如此不出名,怎么会
对于极权的刻画,对于民众的沉默刻画的都很好。
v 的反抗并没有问题。
批评者们指出,他不过是恐怖分子,不过只是破坏云云,毫无建设性。
那么,这个电影应该这么拍。
他带领民众反抗之后,成为天选之人,拿出了五万页的施政纲领,勤勉高效的统治,人民安居乐业,创造盛世。
那么这还是 v 字仇杀队吗?
那么他会不会是下一个独裁者,独裁者执政的最佳方式就是极权,然后等着被人推翻。
民主不是只权利,而是义务。
每一个施暴者正是你我他,每一个承受着也是。
所以 v 选择和旧制度一同埋葬,重担是在后继者上的。新世界里面是他们的生活,他们应该去建设,去负责。
破坏有破坏的意义,建设有建设的意义。
因为这部电影里面的男主够装逼呀,不然你以为这电影为什么被捧这么高
爱隆王声音太有磁性
如此脸谱化角色,剧情是非即白,导演意图几乎白纸黑字写在字幕上的片子,还有人说别人看不懂?现实生活比这复杂一万倍。
看电影时候把 TG 默认为那个独裁政府,把自己默认为代表自由的 V,你会看得很带感,觉得 V 简直是自由战士。
把自己默认为独裁政府的那个总统,把 V 默认为 ISIS 那些圣战者,你会觉得这他么就是个恐怖片。
可惜貌似大多数人的默认设定都是第一种。
v 已经超出一部电影,一部漫画的意义。v 的面具成了自由的象征
中国的政治不正确叫做 反革命
这就是 v 受欢迎的原因
因为符合大多数人的中二思维吧。该片导演,编剧甚至剪辑都在影射和讽刺某些现实的团体和个人。
我就说一点,电影在尾声时给到了 Gordon 以及疑似被枪杀的小女孩的摘下面具的画面。说明一点:二人并没有死。而观众以及女主角对 Gordon 的是否死亡的认知是从 V 的口中得来的,后者亦有特写镜头暗示已经死亡。
作为电影的脑残粉,看到如此多人认为 V 是一个腰部之下的叛逆者,难以想象我是多么愤慨!
电影刻画了一场简单的革命运动流程,从最开始的炸毁国会大厦开始,V 的演说便开始穿越时空打鸡血一般渗透我的肌肤。
“The building is a symbol.as is the act of destroying it symbols are given power by people.Alone a symbol is meaningless.but with enough people blowing up a building can change the world.”
有如炸毁国会大厦一般,它只是一个象征,一个让人们能够互相感知的象征,让人们相信,全国各地的人们,原来你们并不是如原子一般孤立存在的。极权统治封杀了一切自由的公共空间,沦为群众的人民只能通过领袖才能感知到相互的存在,譬如奥威尔笔下的老大哥,或是电影中的苏德勒,他们并不被要求货真价实的存在,人们并不可能了解他, 至少他完全不可能出现在脱口秀中,因为如此的结果或许只有一个,便是有如 Gordon 那般被不正常地死去。
V 是一个领袖,但绝并不是一个如拉登那般的恐怖分子 。带着自由的正义,哪有将暴力诉诸平民?这是一场自下而上的暴力运动,而 V 也随时有成为独裁者的可能。人民装睡未醒之时,其实革命也并非太差的选择,社会总是需要改变,而人们对革命的态度总是习惯性贬低,要知道柯克们并不是万能的,历史有时候也是需要用非法律的手段来推动。经过阿拉伯之春,影片最让我动容的便是列车主导权的交接上,人民有权构思未来的生活,所以 V 将火药列车的控制权交让出的一刻,或许也便昭示了他摆脱了所谓腰部之下的束缚,或许这时也便让这场运动终于从暴力运动转向了人民自决的革命运动。
当看到无数 V 涌向大楼 ,怕是许多人都会热泪盈眶。你们将感染我们的心绪,但若你们试图将它们移植到一个已经腐化了几百年的国家,就会遇到比我们更难克服的障碍。当然,思想是不害怕子弹的,因为这个国家需要希望。
女生。我反复看了很多遍。倒不是说因为背后的思想多么深刻,单纯喜欢雨果刻画的这个形象,神秘优雅的古典主义绅士,声音好听。面具下的人能满足你的各种幻想,看电影而已,这样还不够吗?
现在的自己,正处于不上不下的阶段。越长大越觉得自己的素养不够,不论是文学方面亦或是政治思想层面。所以现在自己总是有意无意的想要提高自己。经典电影对每一个人的影响都是深刻的,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真的很对。短短 2 个小时的影片给予每个人的感受或许是不同的,但合而不同,即为大同。我总认为自己对于每一部电影的感受都不够深刻,写出来的想法也总有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力感。后来我找到了原因——满腹诗书气自华。一部影片需要缜密的思想框架甚至是赤裸的历史作为支撑,更何况是活在现实中的我们?
看完这部影片,我有一点沮丧。但这并不是因为电影本身,却又恰恰是因为电影本身。电影本身让我震撼又让我沮丧——我不知该如何表达我的想法。V 字仇杀暗示了 V 是在打着自由的幌子进行的复仇。他利用 5 分钟的时间成功的让这个国家的人们对于自己所处的政府时代产生了怀疑。制造爆炸,利用舆论,轻而易举的把民众洗脑成功。影片的前半部分我一直认为他是对的,无论是对秘密监狱一行人的惩罚亦或是炸掉伦敦建筑,我都觉得那是他们应食的恶果。直到警察在街上把一个穿着同 V 一样衣服的人杀掉之后,我怀疑了。世界上没有哪一种自由是不需要付出血的代价的,自由之路注定是一条踏血而行的魔鬼之路。可自由不意味着盲从。如果自由民主要建立在盲从的基础上,那 V 与萨特勒政府还有什么区别?
幌子,是我对影片最深的感受。影片中的每一个人都在打着幌子。政府打着民主的幌子实行专制;政府高干打着为人们谋福利的幌子垄断贪污;V 打着自由的幌子复仇。但这并不证明 V 是错的,在历史的洪流中,所有的英雄都不全是对的,他们之所以能成为英雄,恰恰是因为他们作为人,摒弃了人性的自私与懦弱。敢于直面死亡并不伟大,敢于对这个世界阴暗的一面说不,敢于对自己阴暗的一面说不,即使面对世界的阴暗仍然渴望爱、拥抱爱,这才是英雄!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而 V 就是那星星之火的源头,生生不息。他,是我们每一个人!思想,是他唯一存在过的证明。每一个人都是如此。
这部电影除了他的思想核心极易被无知少男少女奉为真理以外,其他地方都非常的顶级。演员表演、思想的传递变化,导演都安排的非常顺畅到位。的确是一部很好的电影。
最后我要说,v 字是部好电影,但他的思想核心娱乐心态看看就好,别真的当回事。什么觉醒。。。。所谓觉醒,就是另外一种茶余饭后吹吹牛逼。
我不知道为什么 但是我最后一直哭 止不住的哭
今天看完完全没有因其反 zf,群众集体上街,为自由战斗什么的而感到兴奋或是激动。不去考虑什么过度解读。每当看到政府方面的描写刻画就感觉像是粗笔涂抹的漫画背景,而当镜头给到几乎全程带着面具的 V 字身上时,神秘优雅古典的气息真得令人折服。
品葱用户 中国社会民主党 提问于 8/15/2020 鄙人在知乎被五毛淹没之后就彻底卸载了知乎,最近时不时有一些要查的问题就偶尔装回来一下,然后再删除。然后每次装上时顺便随便刷刷,推荐阅读里疯狂推荐的就是两类问题: 第一脑残五毛帖,一群连反 …
知乎用户 TCM1987 发表 【法国】反《劳动法》骚乱还在延续,警察疲… 来自 ECO 中文网 【法国】反《劳动法》骚乱还在延续,警察疲于奔命、沿街商铺遭殃 经济不好哪个国家都会 暴乱 1861 年巴爾的摩暴動 1962 年 …
知乎用户 Moral Choices 发表 有能力的各位可以去看看半岛电视台里 PM 宣布辞职的讲话, 开篇直接说 “黎巴嫩人所面临的灾难是源于整个国家行政体制内部的腐败”,“是腐败导致了贝鲁特港的爆炸”、“国家的命运被精英们把持”, 之后 …
先简单讲讲自己的心路历程。 我是一个从小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人,甚至有些藐视权威。 小时候因为老师说红领巾是鲜血染成的,觉得很假,明明是红色的布,。当时我指出这一点,老师本可以用“象征意义”这个词来搪塞我这个一年级的小学生,却选 …
品葱用户 大差不差 提问于 8/11/2020 我先说一条: “国民党反动派” 中学的时候上历史课就觉着奇怪,怎么一面说国民党是合法政府,一面又说国民党是反动派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中共在教科书上用大量的篇幅美化自己,我的中学历史老师(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