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卿:我的人生远不止有《舌尖》
原文链接:微博「民谣与诗工作室」首发:「陈晓卿:我的人生远不止有《舌尖》」 微信文章二次复活:陈晓卿:我的人生远不止有《舌尖》 作者: 樊晓敏 01 2018 年 2 月 19 日,等了三年的《舌尖 3》如期而至。 …
看过了“舌尖上的中国”,看穿了“风味人间”,对于美食纪录片,我们还能抱有什么期待呢?
《风味人间》第二季的归来,还答案以惊喜。
不同于近几年擅长以情感或场景作为主题的美食纪录片,《风味人间》的第二季,食物终于再次成为了主角。
食物始终是平等的,差异终究来自于人。
对待同一种食物,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总有不同的态度。
这一季的《风味人间》共八集,每一集都找到了一个有趣的切口。而从切口看见的,是不同地域的人们作为“胃肠的奴隶”,对美食始终如一的热爱。
第一集的切口,选择了“甜”。
豆瓣网友评论,“一开始就比甜宠剧都甜”。
甜蜜,是一种让不同的人都能会心一笑的体验。然而,有人在意甜味背后的善良与温暖,有人在意甜曾经意味着的权力与能量,有人则喜爱苦尽甘来的那口“回甘”之意。
01.
后厨里的武林故事
《风味人间》第一季,讲了太多故事,一并带给我们太多关于美食的震撼与喜悦。
想必你还记得《山海之间》里乘风破浪的镖旗鱼小哥。他迎着风浪,单手持鱼叉站在船头,连续三天只为追逐一条旗鱼。旗鱼“来无张弛,去无相辞”,且受惊后便难觅踪影,小哥只有一次机会。
看准时机后的奋力一击,水下镜头捕捉的冲击感,大浪、风声再配上激昂的鼓点音乐,一部美食纪录片干脆拍出动作大片的效果与视觉。
时隔一年有余,《风味人间》第二季终于姗姗归来。
这一季的开篇,镜头首先来到了尼泊尔米亚格迪地区的一处悬崖峭壁之上。人们深入险境,只为寻得一种甜蜜的古老食材,蜂蜜。
摇摇欲坠的藤梯悬空而置,身处于上的“蜂蜜猎人”不仅要适应高空作业的难度,还要与来自大自然的力量搏斗。
与“甜蜜”这种滋味有关的故事,就这样惊心动魄地开始了。
有趣的是,之后的故事虽然没有如大自然中那般凶险,却同样波涛汹涌。
一位来自扬州的点心师傅,特写下,只见一双朴素的黑布鞋在地上踮了踮,以加速使劲,手旋借力按压面团。“面团充分发酵,松软不易成形,只有功力深厚的内家高手,才能驾驭自如。”
这哪里是厨师日常,分明是武林中人的招式——不过倒也没错,只有长年累月跟面粉打交道的高手,才能掌握这面团的奥义。
发酵多一分嫌酸,少一分嫌硬,按压的力道和时机也要刚好合适,才能使面筋蛋白与水、空气达成平衡,得到蓬松适当的面团。只见师傅将手中的面团一甩,擀面杖一滚,面团便扑面而来滚成了薄片。
整套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这是师傅多年累积的经验和技艺,施展到了面团上,每一个动作都是精准的拿捏。
酣畅淋漓的动作和画面,背景里鼓点激荡的中式配乐也恰到好处。短短30秒,尽显一股东方武侠的独有韵味。
可是一部美食纪录片,有必要用到武侠电影的拍摄手法吗?
《风味人间》的总制片张平解释道,这种“武侠片”的风格,是导演根据不同食物和人的特质,所选择的拍摄方式。有些故事适合用武侠风格呈现,接下来也有一些内容,更适合用黑帮片的手法。
不过这位“武林高手”,做的到底是什么呢?热气腾腾的锅盖掀开,谜底揭晓——是一块不起眼的白色糕团。
它呈半透明的芙蓉色,吃起来却异常绵润甜软,小小一块油糕,竟能达到惊人的64层。这便是扬州早茶里的常见点心,并称为“扬州双绝”的千层油糕。
大隐隐于市,看客一品,也能咂摸出《食神》《中华小当家》的意味。
紧接着,影片转而讲述另一种国外甜点,土耳其甜点皇冠上的明珠——“巴克拉瓦”(果仁蜜饼)。
它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甜的食物,饱含糖分的层层酥皮,包裹着开心果等坚果碎,出锅前还要淋上满满一大勺的糖液,几乎将甜发挥到了极致。
两种东西方甜点的衔接与对比,背后折射出的是不同的审美与文化,以及人的处世哲学。
东方甜点口味上往往含蓄,不那么激烈,就像我们中国人喜欢春风化雨、不动声色。但西方甜点却不同,它是张扬外放的,民族个性也是如此。从食物中,你很容易能体会到这种差异。
这样的例子,在这一季《风味人间》里还有很多。比如日本人吃螃蟹,要把螃蟹处理得精致到变态:而美国人吃螃蟹,则是只取其中几块肉,剩下的都不要,其中就包括中国人最不能忍的膏和黄,听着就可惜。
再比如,同样是蛋与肉泥的结合,英国人用肉裹上蛋油炸,罪恶美好;而在武夷山区,主妇却能快速地将肉放到蛋黄的内部,看着是蛋,咬开又肉香四溢。
难怪《风味人间》的总导演陈晓卿感叹:“这是多么有趣的南辕北辙。它不仅代表着人们的食物智慧,也暗含着他们各自的生活哲理,对人生,对天地认知的不同。”
02.
回甘是最悠长的甜味
第一集的主题虽然是“甜”,50分钟里,却并不只执着于直白地勾起观众对甜的味觉,而是尽力呈现甜的春风化雨、浸润如丝,只觉“糖消弭于无形,踪迹缥缈”。
开篇就先从人类获取糖分最古老的方式开始,讲悬崖取蜜、讲甘蔗制糖。
原来,糖和甜并不如我们想象中那样唾手可得。曾经一度因产量稀少、难以获得,而成为一种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那人们为何还执着于甜的寻觅?
糖分容易吸收,在食材资源相对匮乏的古代来说,是一种极好的能量来源。甜味与糖分,还能促使人脑分泌大量多巴胺,带来幸福和愉悦。
当然,发展至今的糖不再仅仅是一种能量的补充。如今她不仅能为甜食注入灵魂,进入烹调的江湖,更是大展身手。
在许多常见的菜肴中,糖都是无比重要的存在。而对于糖的用量、时机及火候掌握,中国不同地区千差万别。
有意思的是,《风味人间》这一集里并没有过多讨论我们印象里偏“甜口”的菜系,比如江浙菜和粤菜,而是选择了川菜作为切入。
当人们对于川菜的印象早已固化为麻、辣和重口,谁能想到,糖与甜才是其中最画龙点睛的一笔——
无论是“小荔枝口儿”的宫保鸡丁,还是鱼香肉丝,酸甜、鲜香,配料只有简单的糖、醋、姜、蒜、泡椒,却能调和出近似荔枝和鱼的味道。这便是川菜的精髓,复合味,而糖正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调料。
但最精妙的设计,其实在结尾。
谁能想到,整整一集甜的结束,是用苦瓜收尾。
最后一种甜,是为“回甘”。
很多中国食材,入口的第一感觉并不能算是“好吃”。比如苦瓜、橄榄、油柑和陈皮,它们含有一些苦味物质,直接吃起来苦涩难耐。
但经过中国人的巧思处理,再加上时间的沉淀,苦瓜排骨汤、腌橄榄、腌油柑……在苦味的表层之下,绵长的后味里,总能品出一丝丝甜味,这种感觉常被称为“回甘”。
英国茶往往靠大量的香料来进行调味,而评判中国茶的一个重要标准,则是回甘。好茶初入口时略显苦涩,但随着时间推移,甘甜滋味慢慢占满整个口腔,口齿生津。
大概只有中国人,才能真正理解“回甘”的意味。
张平说,“‘回甘’是东方文化语境下才有的概念,西方没有这个说法,在翻译时,我们甚至都找不到对应的英文单词。
回甘到底是什么作用机理产生的,还没有被完全弄懂。这究竟是一种幻觉,还是一种真实存在。可能这就是我们东方人对甜的更高一层次的理解吧。”
03.
不变的,是我们对美食殊途同归的热爱
这几年的美食纪录片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但多数类型往往像命题作文,选择一种情感或是场景作为主题,由此来选择食物。
八年前《舌尖上的中国》曾让人惊艳,对食物的光影特写,饱含情感的解说词,挖掘人文历史,小人物的情感故事,这种美食与人文的固定结合,也几乎成了现在美食纪录片的一种“政治正确”。
然而有些却过犹不及,只一心想着充沛感情,反而忽视了食物本身,美食纪录片多了几分说教和乏味。
如何平衡人的故事与食物之间的比重,一直是美食纪录片面临的巨大难题。
在《风味人间》第二季开播前的5个小时,陈晓卿发表了一篇自述。
他坦言,在当下美食纪录片怎样还能给观众带来惊喜,如何拥抱新事物,对他来说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伴随着无数纠结,在新的一期节目里,我们在制作手段上做了一些新的尝试,但我觉得这不值一提”。他没有讲镜头和画面的提升,也没有讲那些惊心动魄画面背后的艰辛和不易,而是强调“我更在意的是不变的部分”。
不变的是什么?第一集中“甜烧白”的故事,或许就是对这个问题的解答。
甜烧白是四川传统的“九斗碗”之一,也是宴席上的压轴大菜。故事就从乡厨夏伟准备一次乡间婚宴的菜肴开始。
比起那些高级餐厅里的主厨,乡厨显然更粗犷、更显“野路子”。夏伟准备一道菜,要从食材处理的最源头,杀猪开始。捉猪、放血、杀猪、拔毛、处理干净,再挑选出最合适的部位。
烫净猪皮,猪肉切成连刀薄片,九分肥一分瘦;夹好红糖片,浇上糖油,拌入糯米,蒸制后出锅。一碗热气腾腾的甜烧白出炉了,白肉油脂尽处,与清甜的糯米融为一体,口感又沙又糯,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那种“无肉不欢”的罪恶快感。
待乡宴“流水席”接近尾声,喜庆而美味的甜烧白作为压轴,终于被端上餐桌。
杯盘尽扫,主客言欢过后,镜头特写对准了夏伟的面庞,紧绷了几天的他终于松了一口气,露出几分笑意。一位乡厨的志得意满,莫过于此。
甜烧白的故事结束了,但即便不是四川人,也能在其中看到很多熟悉的影子,中西混杂的婚礼习俗,“掌声鼓起——”一口乡音、接地气的司仪,露天灶台,乡土社会里紧密的亲缘关系,现代与传统的碰撞……
这是当下真实的乡村生活,不是单纯田园牧歌式的歌颂,没有过于刻意的煽情,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陈晓卿曾在采访里说:“美食背后总有故事不断发生,透过美食你能看到历史、社群、情感。我们不应该因为走得太快,就忘了曾经打碎的东西。”
沈宏非在陈晓卿的随笔集《至味在人间》的序言里写到,(陈晓卿总是能)在城市里发现乡村,在钢筋混凝土里翻出泥土。
这或许正是《风味人间》能够打动人的原因。
里面不乏各种新奇高端的食材,技艺精湛的大厨,保留着传统习俗的少数族群,各种让我们大开眼界的内容。但里面总会用不少的篇幅,去讲述那些寻常而平淡,熟悉却又难以察觉的日常生活,并透过美食,去发掘背后的地理、历史、人情、社会……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说,“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护着的社会共同经验。每个人的‘当前’,都是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这些共通的生活、情感和记忆,组合起来,便构成了我们的文化。
《风味人间》又往前走了一步,把这种对生活、对人情、对文化的包容和理解,扩展到了全世界。
世界各地的原住民、普通劳动者、厨艺大师,都成了《风味人间》的拍摄对象。
总制片张平说:“家常食物有家常食物的温暖;珍贵的食材,也凝结了很多人的心力和智慧,它也有自己的价值和美好。从这个角度来看,普通人和大师我们都是一视同仁的尊重。只不过普通人我们往往会讲他的伟大,而大师却选择去讲述他的平凡。”
尼泊尔昌泰尔族的“蜂蜜猎人”,需要冒着生命危险从悬崖上采摘崖蜜,这是世界上获取难度最高的蜂蜜,片子却没有过多渲染惊险和猎奇。
镜头只是转向了这一家人的晚餐,刚刚猎取的甜香蜂蜜,被涂抹在了古隆面包上,甜香醇厚,只需一勺,平常食物便焕发光彩。糖分给了这家人慰藉,小女孩咬着面包,手背抹了抹沾在脸庞的蜂蜜,一脸满足。
这种愉悦在影片中还有很多,甜点制作升级的伊斯坦布尔小哥,捕捞海胆的马来西亚巴瑶族人,香港烧猪作坊的师傅……人种和族群不同,在辛勤过后品味美食,他们脸上却都洋溢着相似的笑容和幸福。
这便是陈晓卿所说的“不变的东西”,除了对专业主义精神的仰视,“在参差多态的生活方式中,寻找人类对美食殊途同归的热爱,依旧是我们纪录片的主题。”
撰文:奶酪
编辑:猫爷
点击查看导演陈晓卿录制花絮
▼
🍣
《风味人间》目前已在腾讯视频上线
▼
转载:请微信后台回复“转载”
**商业合作或投稿:**xingyj@vistopia.com.cn
原文链接:微博「民谣与诗工作室」首发:「陈晓卿:我的人生远不止有《舌尖》」 微信文章二次复活:陈晓卿:我的人生远不止有《舌尖》 作者: 樊晓敏 01 2018 年 2 月 19 日,等了三年的《舌尖 3》如期而至。 …
今日BGM,《心雨》,杨钰莹&毛宁。 “我拍了十年的纪录片,加起来的曝光率都没有这一部高。” 纪录片导演蒋能杰没想到自己会以这样一种方式走红。 然而这个“走红”的过程却略带戏剧性。 事情要从豆瓣说起。 年前,蒋能杰的纪录片新作**《 …
4月3日 雨 7-11度 身体状况:良好 疫情动态:纽约州新泽西州要求民间及私人企业释放重要医疗物资及呼吸机库存;位于贾维茨会展中心的临时医院决定改为仅接收新冠患者,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方舱医院”;全州范围内重新分配呼吸机等物资,未来再将呼吸 …
原文首发本人公众号:老庄酒馆(laozhuang98) 前不久看到一则新闻:信阳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方波被查,看到新闻中那张脸,我突然发现很熟悉,看下面的介绍,他还曾任固始县长、县委书记。我不由得在内心“哦”了一声,没错就是这个人。 左侧为 …
基于food life cycle的分析,我们为什么浪费了这么多食物,我们又该如何对抗食物浪费 根据食物援助基金会(Food Aid Foundation)的统计,目前全世界有7.9亿人处于饥饿之中,其中98%生活中发展中国家。在撒哈拉以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