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上海部分招工市场对新冠阳性康复者拒绝招录,称「进过方舱的不要、阳过的不要」?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弗兰克扬​​ 发表

这些事情是不是就业歧视

肯定是!

但是靠谴责或者某些管制手段有用吗?

作用不大。

这就是劳动力市场严重处于买方市场的直接后果,招人的人永远都有的挑,既然有的挑,就会出现各种稀奇古怪,各种歧视人的准则,即使明面上不说,用人方也会私底下以各种方法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然后完成筛选的过程。

说出来你信吗?

就在前两年,我应聘某行业巨头,在拿到 offer 的时候,被 HR 口头要求,入职时除了标准的入职体检报告外,还必须要有乙肝检测结果。

他们的理由都出奇地一致:我们并不会因为你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就不要你,但我们必须要有知情权。

我说既然你们有这些要求,为什么不以书面形式写在我的 offer 里呢?

HR 也是一脸严肃地说,都是职场老鸟,就别在这跟我玩这一套了,想来就按规矩去做,不想来就直接走人!

我当年为了省事儿,在三甲医院做入职体检时,直接跟前台开单的说,能不能在抽血的时候直接多抽一管,给我加一项乙肝检测。

我去了两家三甲医院,都严词拒绝了我的要求,非常严肃地跟我说,从 XX 年开始,国家早就严令禁止在入职体检里做乙肝病毒检测,再是你本人要求的也不行。

无奈之下,我只好在体检完,再去传染科挂个号,就为了测一个乙肝检测,开单的医生好像也挺习以为常的,说还是有不少人来专门测这个的,都说入职需要。

我入职后跟同事交流的第一个内容就是,你们测乙肝了吗?

得到的结果都是测了,有两个说没测的,入职当天也被拉到企业附近的医院里当场检测了。

我实在搞不懂,一个既不是做餐饮食品,也不是做健康产业相关的企业,为什么对自己的员工是否携带乙肝病毒如此执着。

但无奈的是,没有几个人会因此拒绝这个无理要求。

就像很多企业都是公开一周六天工作制,也没有人觉得有啥奇怪一样。

你现在当然既可以说这些拒招新冠阳性康复者的企业是歧视,脑子有病,也可以说他们愚蠢无知良心大大的坏!

但是,你没办法彻底杜绝这种现象。

因为这些人从心底里排斥这些。

就像现在很多企业,在招聘时,都还暗戳戳地不招某地人,以及只招某地人一样。

某行业龙头,也曾上过苹果供应链的企业,在成长为行业龙头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即使已经在全国开分公司了,但依然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永远优先招公司总部所在地的本地人,以及所有领导干部都必须是本地人,我来自那个地区的同学还跟我解释说,主要是同一地区的人,方言一样,交流方便。

当年非诚勿扰非常火爆的时候,有一期来了个男嘉宾,一开始反响都很好,可放了这位男嘉宾的妈妈的 VCR,这位妈妈说到,来自农村的不要,家里七大姑八大姨亲戚多的也不要。

然后瞬间所有女嘉宾都把灯给灭了,然后挨个儿骂了这位男嘉宾一遍。

但这并不能改变在场的大部分女嘉宾依然嫌贫爱富,不喜欢农村男的事实。

当愚蠢坏的观念深植于一些人的内心深处,而他们又有的挑的时候,你就无法阻止这样的事情发生。

知乎用户 甄昊元​ 发表

估计很快,就会出台 “新冠治愈者拒保” 的商保条款了。据说美国已经实施了,影响上百万人。

知乎用户 雍和​ 发表

这些行为,无论有多么 “堂而皇之”“理由充分” 的借口,都是赤裸裸的就业歧视,毫无疑问,应受到惩处。

但是,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将新冠治愈者与 “危险分子” 划上等号。

除了对于新冠患者的歧视,没有接种过疫苗的人,在如今更难找工作。

很多单位都要公式每天的核酸结果,以及是否接种疫苗。

事实上不也是形式主义作祟吗?

当然,比起接种疫苗,做核酸是需要严格守法的,而对于新冠疫苗,针对新冠治愈者求职或工作,国家已经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传染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人。如员工已治愈或已排除传染病嫌疑的,用人单位不得拒绝员工返岗,否则构成就业歧视,违反法律规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更有针对性地,2020 年 2 月,人社部下发了《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明确规定对新冠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在其隔离治疗期间或医学观察期间以及因政府实施隔离措施或采取其他紧急措施导致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职工,企业应当支付职工在此期间的工作报酬,并不得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

2020 年 4 月,最高法在《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中指出,用人单位仅以劳动者是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疑似新冠肺炎患者、无症状感染者、被依法隔离人员,或者劳动者来自疫情相对严重的地区为由主张解除劳动关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也就是说,以曾被确诊新冠或核酸检测曾阳性为由,拒绝入职,是违法行为,法律在这方面没有空子可钻。


所以,要么直接打市长热线举报,要么是可以控告用人单位的。

知乎用户 freeshark 发表

在清零区,这种歧视是短期的,三个月后健康码没标志后,鬼能歧视阳过得。但是在共存区,有后遗症被歧视是永久性的。谁也别自信自己不会反复得了最后长新冠了。以前,有工作能力的能长期就业,现在还得拼身体和中招少。活得长的中招机会始终比年轻人多,迟早会被一茬一茬年轻人替代。到时候四十岁就去打零工去了。

我单位的规定是在此次疫情中阳过的补贴两万元。▄█▀█●

知乎用户 野糊吏 发表

你们知道复阳的后果是什么吗?如果他在工作期间的抗原检测两条杠了,那么对不起,他所在的工作场所连同在场人员一起先就地隔离两天。如果他只是生产性的工业企业,那也就连累本厂工人; 如果他是服务性行业,那是要把顾客也一同连累进去就地封控的。

那就地封控 2+12 是不是就能住宾馆啦?对不起,嫌疑阳拉到指定的隔离地点隔离,其他人就地解决吃饭睡觉问题。想想这么热的天,两天不洗澡两天打地铺是啥感觉?你问我怎么知道?因为上周我公司不幸出了个抗原假阳性,然后就这待遇啊。要是真阳的话,那天知道还会有啥更严厉的管控措施在等着你。

所以别怨人家企业就业歧视。在现行封控隔离政策下,你是老板的话你会怎么选?万一复阳带来的停工损失、吃喝开销谁来兜底?这些都是肉眼可见的巨大代价,岂是左壬清零派们喊几句口号就能解决的啊?

知乎用户 李征义​ 发表

看到这样的新闻觉得非常无奈,因为新冠患者很悲惨,拒绝聘用**新冠康复不足 2 月的人(注意关键词,不是几年前得过新冠的人)**的企业也无可厚非,于是让我想起了以前得过雨果断篇文学奖的小说《那些离开 Omelas 的人们》。

Omelas 是一个如桃花源一样城市,所有人过着天堂般幸福的生活。但所有长到一定年纪的人都知道,在城市的地堡里面,锁着一个孩子。而如果一旦这个孩子获得自由,整个城市的幸福就会灰飞烟灭。

得知这个秘密的大多数人,都会从开始一两周的愤怒,很快变成和其他人一样,只能让自己对地堡里面的小孩视而不见。

而也有一些人,独自一人,默默的跨过 Omelas 美丽的城门,永远的离开了 Omelas ……

这篇小说里的两类人,第一类选择视而不见继续享受城里幸福生活的人,希望他们能通过这样的事件,理解幸福来之不易,因为珍惜而比之前更加享受每一天,并怀着内疚继续活下去。

第二类选择离开的人,他们既无法接受小孩所承受的苦难,但又不想破坏小城居民们的幸福,他们在小孩与大众之中无法做出选择,只能选择离开。

两种选择本身,很难说谁对谁错,就像 “电车难题” 一样。

遇到这类难题,我能给出的唯一的答案,就是希望老天能够善待我,不要让我经受如此艰难的考验,不要让我成为那个决策人。

【回复评论】1、“拒绝聘用新冠患者的企业也无可厚非——无可厚非?你可以希望老天能够善待你,不让你成为那个决策人,但是当下每个人都会成为被决策的人,那时候你会觉得无可厚非?”

——轻易张嘴谴责别人,很可能是因为你只是在置身事外思考这个问题。正如这位知友留给你的评论:

正如如何看待上海部分招工市场对新冠阳性康复者拒绝招录,称「进过方舱的不要、阳过的不要」?这个回答里所写:

**从公卫常识来说,周冬这些人复阳的概率是极低的,复阳的传染性也极低。**企业不可能不知道这些科学道理,问题是一旦有复阳员工,复工复产大概率就 “泡汤” 了,企业还要面临 “主体责任” 的问责压力。两害相权取其轻,企业情愿接受招工歧视的谴责,因为他们深知由 “复阳” 传导而来的压力更是吃不消。
对于上海这么大的城市,不是所有新冠病史的人都被拒绝复工,但相较于那些事业单位,企业工厂对复工复产的政策敏感更高,迫使它们必须采取更加严厉的员工筛查手段。与其在招工后出现可能的 “复阳” 案例拖累复工复产,不如从招工一开始就拒绝这些人进厂,这样的算计确实是歧视,却也相当理性。
所以说,当周冬遇到招工歧视时,只去谴责企业厂家的 “无良”,并没有击中问题的核心。问题的核心是复工复产的政策为什么那么苛刻?为什么这么多的政策压力要由厂家商家自行承担?为了复工复产,厂家商家不得不执行歧视性招工,这不是厂家商家的本意,而是对政策后果及风险的规避。

也但愿如此富有正义感的你,不要成为王建硕在 “新型流行性正义感爆棚状暴怒症” 的传播分析与预防策略这篇文章里描述的这种人——没有损害到自己利益的时候高举人道主义的旗帜,一旦自己利益也可能受损了,马上变身为新型流行性正义感爆棚状暴怒症患者。

在封控的第二天,小区里面发起了投票。命题是:《对于如果有邻居不幸新冠阳性,我保证本户不驱逐,不强行转运,支持阳性在家隔离》。投票收到小区邻居一边倒的支持,共收到 218 票,其中 216 票支持,2 票保留,0 票反对。在不涉及迫在眉睫的利益的时候,邻居们温情满满,沉浸在自己和邻居的感动中。
9 天后,一名外国邻居被疾控中心通知核酸检测阳性。本人希望能够居家隔离
大家认为按照政府规定,当小区 / 楼栋里面阳性,会拖后小区的解封时间。刚开始,讨论还是礼貌和理性的。但经过一天的酝酿,不断出现的误解和对误解的误解,最终在楼栋群里面,发声的邻居们一边倒的要求这位邻居,立刻离开小区隔离,并且迅速的升级成为一场暴风骤雨般的舆论,夹杂着谩骂和诅咒。
或许为了调和自身处于利益考量的愧疚感,大家终于在过去的各种沟通中找到了这位邻居撒谎的证据,以及表达中的把柄。当可以说服自己,此人是一个劣迹斑斑的人的时候,人们就可以用正义感代替自己前后矛盾的负罪感,并且用更大的音量给自己壮胆。所有人的声音,汇在一起,让人感觉到悲凉。

如果愿意,不妨再读读被歧视的新冠康复患者:恐惧、误解、歧视,制约着他们回归社会这篇发表于 2020 年 7 月的报道:

4 月初,武汉小区逐渐放开。张慧第一次出门访友,因为父亲年前的丧事,她要去答谢一些亲友。
张慧有一个好友,在她生病期间,一直在电话里安慰她,后来也是天天用微信和她交流。几个月没看见朋友了,张慧很想她,好不容易小区放开了,张慧就像从牢笼里出来一样,怀着兴奋和感激的心情,去见朋友。
微信里,她对朋友说,我来给你送东西。朋友说,你别来,你别来。张慧没有想太多,说已到你家楼下了。朋友下了楼,离她好远,说你把东西放在那里,我还有点事情,我要走了。
多日后,张慧想起这一幕,忍不住抽泣起来。“从我内心来说,我好不容易想见她一面,没想到,见了我的面,她怕成这样子…… 我后来也理解她了,她有孩子,怕传染。”
这以后,张慧非常难受,哪里也不敢去了。老公有时让她下楼,在小区里走一走,她也不愿去。

报道里这句 “她有孩子,怕传染”,做过父母的人一下子就能懂那种谨慎的来源。

说这么多,我想说的只是,对传染病人的恐惧,原因比你以为的要复杂得多。

2、“轮到你孩子的时候,他被学校拒收,被别的小朋友孤立,长大了找对象被拒,找工作被拒绝,你告诉他,不怪别的小朋友孤立你,是你自己被感染的原因?”

——“孩子长大”?不要扯那么远,目前人家拒绝得过新冠的人,主要原因是新冠康复没多久的患者,有复阳的可能性,虽然这个可能性微乎其微。

但问题是,上海的政策是,如果企业出现了阳性,全线停工停产,且不说你是企业主你是否愿意冒险,就问如果你是企业工作的工人,你希望企业招康复没多久的患者吗?

你现在得了新冠,如果没有后遗症,半年后还有人歧视你,那也会成为全社会的笑话,更别谈 “长大” 以后了。

3、说 “拒绝聘用新冠康复不足 2 月的人的企业也无可厚非”,并没有说他们合法,而是觉得很可能是我们的公共政策出问题了,我更主张的解决方式是:

目前的很多问题,是因为招工时,企业都会要求查验最近两 2 个月的核酸检测记录,如果记录里面发现你最近 2 个月没收入过方舱,就会被拒绝录用,那当务之急,政府如果不想让这个事情发生,最需要做的一件事是:

只显示更短时间的核酸记录,比如只显示 7 天以内的,或者干脆显示 3 天以内的,毕竟上海所有公共场所都都要求 3 天以内的核酸记录——何不统一起来?

知乎用户 Chirality 发表

贺延光(1951 年 1 月 30 日~),男,陕西渭南人,中共党员,高级记者,著名摄影家,四月影会重要成员。1968 年赴黑龙江兵团插队,1981 年为北京青年报记者,1983 年为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1985 年至 2005 年任中国青年报摄影部主任。现为中国青年报图片总监,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他先后 7 次在国内最高新闻奖评中获奖,是国内新闻界惟一一位既获摄影一等奖又获文字特别奖的平面媒体记者。

SARS 病房》(组照)–2003 年度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SARS 病房》(摄影专题)、《生命备忘录》(与王尧合作的冰点调查)被评为全国抗击非典优秀新闻作品;(北京 SARS 事件

【非典幸存医护者现状:那一群不该被遗忘的人】摄影师张立洁在 2006-2009 年拍摄了《SARS 背影——非典后遗症人群纪实》系列照片。她走访了数十个非典后遗症患者。

将近 20 年过去了,这个世界变好了吗?

知乎用户 寒阳碎雪 发表

从后遗症角度讲,新冠也确实不仅仅是网红专家们所说的 “大号流感”。

“牛津大学实验心理学系和纳菲尔德临床神经科学系的研究人员表明,【曾感染上新冠的年轻人,即使当时新冠的症状很轻、甚至没有任何症状,在康复后半年里还是会有无法长期集中注意力和微弱的健忘的情况】。论文发表在《Brain Communications》。”

如何看待新研究表明,新冠患者即使无症状或轻度感染,注意力和记忆力在数月时间内也会有所下降?


·【新冠后遗症高发、大幅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且需长期治疗】

2022 年 4 月 23 日,英国莱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柳叶刀》子刊 “The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 上在线发布研究报告:【感染新冠一年后,仅有 29% 的患者完全康复,71% 的患者有后遗症】。

2022 年 4 月 20 日,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UCLA) 研究人员研究日前表明,【多达三成新冠患者会发展成长期新冠症状】。

2022 年 4 月 24 日,日共同社引述日本呼吸器官学会公布调查结果称,【感染新冠病毒住院的患者中有约 10% 在出院一年后仍可能留有后遗症】。

2022 年 2 月《NatureMedicine》(自然医学)杂志发表的一篇论文《新冠病毒感染症的长期心血管影响》,根据一个 15 万人左右规模的新冠组以及 560 万人左右规模的对照组研究表明:【新冠感染 1 年后的 20 种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仍高于未感染者,重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是 1.5 倍出头,任意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则是 1.7 倍左右。如其中中风风险高 52%,心脏衰竭风险高 72%】。

-

参考消息网 2022 年 5 月 14 日报道:英国《柳叶刀 · 呼吸医学》杂志 5 月 11 日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在感染了新冠病毒原始毒株的人群中,【有一半的人在康复很久后依然存在健康状况糟糕、生活质量低下的问题】。

研究人员说,虽然康复者的身心健康状况随着时间的推移普遍有所改善,不过对近 1200 名在最初感染后住院接受治疗的新冠患者所做的评估表明,【在之后长达两年的时间里,他们通常存在疲劳、气短和睡眠不佳等症状】。

研究人员说,这一结果表明,比例很高的新冠感染者受到 “长新冠”(long COVID,新冠肺炎的长期影响)的折磨。

此前的研究表明,【多达 60% 的新冠患者会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持续存在一些症状,只有 1/4 的患者能在这段时间里彻底康复】。

http://m.cankaoxiaoxi.com/science/20220514/2479140.shtml

-

“现在已经用 “后新冠综合征”(post COVID syndrome, PCS)或者 “后新冠后遗症”(post-COVID sequelae) 来形容新冠肺炎的某些后遗症,其症状包括乏力、嗅觉和味觉改变 / 丧失、(劳力性)呼吸困难和胸痛、创后应激障碍等。已经有人开展流行病学研究调查了这些症状的发生率。以下是 PCS 的某些症状及其发生率的统计 [1][2]:

【乏力】——最为常见,住院患者发生率 60.3%,ICU 患者发生率 72.0%;一项针对 50 岁以下人群的研究得出 39-73% 的发生率;甚至有人得出了更高的 82.9%;

【(劳力性)呼吸困难】(dyspnea)——住院患者和 ICU 患者出院后发生率为 42.6% 和 65.6%;

【胸痛】——22%,对于出院两个月的患者来说;

【睡眠障碍 / 焦虑抑郁】——分别影响 26% 和 23% 的患者,即便是出院六个月以上;

【创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流行率在 5.8-20.0% 之间;

【神经病】,包括缺血性脑中风、脑血管炎、格林 - 巴利综合征 (Guillain-Barré syndrome, GBS)、脑炎、肌炎、癫痫、眼球震颤肌阵挛症 (opsoclonus-myoclonus syndrome, OMS)、急性横贯性脊髓炎 (acute transverse myelitis, ATM) 等,可以成为并发症或后遗症,但发生率较低或非常低。有研究得出了 5.8%(患者组)与 2.5-3.4%(对照组)的比较关系。GBS、OMS、ATM 已经在急性病例中作为并发症被报告。(这里使用的缩写只是暂时为了方便,不是常用的缩写,请读者谨慎在其他场合随便使用。)

【嗅觉和味觉障碍】——出院六个月患者的发生率为 11% 和 9%,有研究得出了更高的发生率,33-36%。(嗅觉障碍发生机理可能包括,嗅上皮细胞表达 NRP1,NRP1 是新冠病毒的辅助受体之一;嗅上皮细胞表达 ACE2 和 TMPRSS2,同样是新冠病毒感染细胞的辅助因子,新冠病毒可能对嗅上皮造成了严重破坏。关于这个,我写过文章:小鬼星云:新冠病毒有其他受体 (4):神经菌毛素 1(NRP1)、小鬼星云:新冠病毒有其他受体 (5):重新认识 ACE2 和 S 蛋白。味觉障碍的机制不明。)

【肺损伤】(包括肺纤维化在内):39-83%;

不同研究得出的,至少发生一种并发 / 后遗症症状的发生率最高可以达到 94.3%[3],也有研究估计在 10-35% 之间 [4][5],这种巨大的差异源于研究手段和对象的不同。

-

辛辛那提大学医学中心建议将后新冠后遗症分为 5 种亚型 [6]:

1 型:康复时间与感染、器官损害及其病症的严重程度直接相关;

2 型:新冠症状自起病起可持续六周或以上;

3 型:在最初感染后病症处于不活跃状态或者完全恢复,此后复发,时间持续 3 个月及以上(3A 型)或 6 个月及以上(3B 型);

4 型:【感染后无症状,而在 1-3 个月(4A 型)或大于 3 个月(4B 型)之后出现症状】;

5 型:起病很晚,在接下来 12 个月内的某个时间中可能突然死亡。”

知乎用户 还是不注名好 发表

新冠是有后遗症的。

康复者的体力、脑力等,有一定概率大不如前。美国 CDC 在去年就将 long covid(又名 post-covid condition, 感染新冠后遗症)定义为” 残疾(disability)“的一种。

Post-COVID Conditions

根据美国数据,截止 2022 年 6 月 17 日,美国感染后康复了 1~3 个月的人,有 13.3% 的概率有 long covid(康复 3 个月后则是 2.5%)

目前上海的康复者普遍属于” 康复了 1~3 个月 “。

断手断脚的残疾不同,long covid 导致的残疾多为脑雾、乏力、极度疲劳等,比较隐蔽,无法从外观上看出来。但确实会影响工作的效率。

而那些日结的零工并不会对每一个求职者仔细核实实际的 long covid 情况。有核实这个的成本可以再招一个了……

用人单位不愿意冒 13.3%” 花了钱,招来的人却无法干活,甚至强撑着干活把活搞砸 “的风险,也是情有可原的。

拒绝招录的代表公司是什么呢?

迪士尼、富士康、大金等公司

清一色的外企。这些外企是最知道感染过新冠治愈 3 个月以内的人,和没感染过新冠的人之间,工作能力的区别的。

如何解决?

1:学习美国 CDC,把 long covid 定义为残疾的一种。

2:将工作中感染新冠导致的 long covid 定义为工伤,鼓励在工作场所感染新冠的 long covid 患者向用人单位索取赔偿。

3:让残联比照残疾人就业的策略,为新冠康复者想想办法。这种事情正是残联发挥作用的地方。

4:三个月后仍存在 long covid 的概率会从现在的 13.3% 降为 2.5%。

如果上海不继续出现规模性疫情爆发,3 个月后康复者在没有被二次感染情况下,仍然 long covid 的概率会大幅降低,这种歧视应该就会少很多了。

5:但剩下的 2.5% 约有 1.5 万人,仍然需要残联提供帮助。

考虑到 long covid 残疾和普通残疾的表征相差较大,建议残联成立专门的帮扶小组提供最需要的援助。

知乎用户 夏宇​​ 发表

很多人在讲,这个问题,存在用工歧视什么的,我倒真不这么认为。

政策对于新冠的态度,决定了企业对待新冠的态度。毕竟,企业是为了赚钱,如果一个人得没得过新冠,对企业的经营完全没有影响,那么,这就不会成为企业考虑的因素。

疫情复工期间,政策是开了个不好的头的,因为给企业传递了一个思想:你复工可以,申请,但是你那里如果出现了疫情企业要负责的。

这样的思想传达,让很多企业心慌的,成为了很多企业决定推迟复产的原因之一。

目前,一个企业如果查出有一个病例,那么轻则停工,重则会不会追责不知道。那么最轻,也是走向企业经营目的的反面:不但不赚钱,还要亏钱…… 所以,除非企业真的是闲的,谁愿意冒着这样哪怕一丁点儿风险?

何况,这几个月下来,绝大多数企业都要死不活了,谁敢再让自己来这么一下?

所以,这个问题就变成了:

1、新冠阳性康复的人,有没有依据绝对不会复阳?

2、第一条和企业无关,疫情政策的制定者敢不敢站出来为这个结论背书?

3、政策制定者能否担保企业因招聘这样的员工而对企业网开一面,或有额外的因承担风险的经济扶持?

4、目前疫情政策对于疫情的态度,决定了所有人对于疫情潜在风险的态度。

最后,企业闲的没事儿跟你搞歧视…… 吃饱了撑的?站在潜在影响上,企业害怕疫情,哪怕一丁点儿可能性。

知乎用户 拍照稀烂帮帮主​ 发表

上海部分招工市场的做法与国际接轨了。

——请品鉴:

至于解决方案?

不妨参考

@还是不注名好

老师的回答。

他才是最大的精美,他的回答几乎照搬了美帝解决方案。

——请品鉴:


当然了,以上都是权宜之计而已。

真正的终极解决方案,是现在就开始躺平等艹。

最多半年时间,上海部分招工市场就再也不会拒绝招录新冠阳性康复者了。

(不过到时候上海部分招工市场也许会开始拒绝招录另外一部分人群……)

知乎用户 妖刀明月​ 发表

肯定是假新闻。

按说这种事最不应该发生的地方就是上海。

因为很多上海 IP 给我们的认识就是他们不怕共存,不怕新冠了。

哭着闹着要共存的,就这样还歧视康复者,怎么共存?是不是上海共存派对共存理解有误呢?

以为共存就意味着病毒消失了?如果是这样的,那误会就大了。

这事发生别的地方,虽然是政治不正确,但在心理上可以理解。

歧视新冠康复者发生在上海,让人难以理解,要知道上海是躺平共存派大本营,共存派理念可以说

是深受上海人推崇。他们现在都说新冠无害,不死人,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怎么到了现实中却歧视新冠康复者呢?

还是为了维持自己的优越感,任何东西都能成为贬低别人的理由?

知乎用户 高山县​ 发表

我们的抗疫

本质上是辩证唯物的

始终是坚持科学方针的

既然疫情来了的时候

我们科学对待 坚持高强度防疫

绝不搞什么狗屁躺平

那么同理

疫情走了以后

我们也应该实事求是 坚持科学的态度

绝不搞能歧视与愚昧

知乎用户 乘风破浪的爷爷​ 发表

企业的做法没有任何问题。

而且可以看出用工企业主,非常有国际视野,会去英文世界里看一看真实的世界。

早在 2021 年 WHO 就说过,新冠肺炎发病后六个月内会出现,劳累后不适、认知功能障碍、呼吸短促、咳嗽、精神神经并发症等一些症状。

而出现这些症状的不光是需要住院的重症患者,也包括症状轻微的所谓自愈患者

而且一些负责任国家的 CDC 也认可此种论调,并做了相应的研究。虽然总体发病量不算太高,大概也就是 10-20% 的患者会发生,而且随着时间变长,会进一步降低。但是这玩意确实是客观存在的。

我是不明白,为什么这玩意在一些简中专家口里就成了流感?无害化了?而且简中网民就还信了。

本身这种疾病,从发现到现在也就 2 年多,人类对它的了解还非常非常少,现在谈任何结论性论调就是滑稽。

知乎用户 苏格拉深不见底​ 发表

当上海因为疫情人人自危的时候

是自愿者的奉献助力了疫情的解决

当疫情稳定了

自愿者找工作被拒,连酒店也住不了

这什么世道?

照正常的逻辑来说

去过方舱的志愿者应该被社会优待才对

而不是反过来被针对

因为阳过就无法在这个世界上生活

这太离谱了

想起之前防疫人员被骂的事

有些人真的太自私太无脑了

知乎用户 经济观察报​ 发表

“阳过的不要!进过方舱的不要!”

就这么直接干脆,毫不掩饰,毫无羞怯,明目张胆地将对新冠感染的歧视,写进招工要求里。

在打赢了大上海保卫战之后,复产复工有序展开,但曾经肆虐的新冠病毒却是阴魂不散。

上海的招工市场存在歧视新冠康复者的现象:有的员工确诊新冠治愈出院后,发现已被公司 “撕毁” 了劳动合同;还有应聘者被要求查阅最近两个月的核酸检测记录;一些中介公然表示:迪士尼、富士康、大金等赫赫有名的大公司都 “不要阳过的”。

虽然这种对新冠感染者的歧视,主要出现在劳务中介市场,并不是整个职场里突出的问题,但要考虑到通过劳务中介得求职者的草根性、经济上的弱势、话语权的不足,更得筑起防歧视的制度之网。越是大公司,越是要带头承担企业责任,不能 “揣着明白装糊涂”。

中国的《就业促进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不得以是传染病病原携带者为由拒绝录用;《传染病防治法》也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更何况新冠感染康复者连 “携带者” 都不是。与此同时,疫情爆发之初的 2020 年 2 月,人社部就下发了《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明确规定对新冠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在其隔离治疗期间或医学观察期间以及因政府实施隔离措施或采取其他紧急措施导致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职工,企业应当支付职工在此期间的工作报酬,并不得依据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

对新冠康复者的就业歧视,是对他们的 “二次伤害”,这种公然的违法必须纠正。不消除对新冠的恐惧就难言顺利复工复产,人心之间的“隔离” 比病毒更可怕。

要知道上海这一波感染人数是数以几十万计的,如果他们在职场上被歧视,而且连最辛苦的一线劳务岗位都排斥他们,那意味着这一群体的生存状态非常堪忧,甚至可能引发社会矛盾。这不是危言耸听。这时是需要政府强力执行,法律不能听任这种违法歧视发生,这也是在考验上海的法治成色。

在相关的新闻下面,我们也看到一些冷血的评论:“万一复阳了怎么办?同样花钱请人,你是老板的话你会请个怎样的?”“感染之后总会有后遗症。”

愚昧需要教育,偏执需要纠正,违法需要付出代价。

对于用工单位的 “复阳” 的焦虑,也需要防疫机构给出权威说法和正确处置措施,在弄清 “复阳” 真实传染性的情况下,给全社会吃颗定心丸,而且,不能让所有风险都由用工单位承担。

招工就业上的这种歧视不仅违法,还有着严重的社会危害,绝不能只批评,执法必须要跟上,让违法者付出代价,让康复者顺利回到工作岗位。新冠肺炎康复者能不能正常生活、工作,考验着社会的科普效果、法治成色和人文底色,“隔绝病毒,而不是隔绝爱”,这句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就喊得响亮的口号,对于很多上海居民来说,当下如此有切肤之感。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

知乎用户 吴俊卿 发表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预想的场景还是发生了。

5 月时我们一家三口感染新冠。我大大咧咧的,朋友都说了一圈。我老婆竟然除了父母之外,一个人都没告诉,平时几个姐妹群无话不说,一天能聊个几千条的,硬是到现在都不知道我们有这茬。

我本来觉得无所谓,嫌弃我的朋友我就当是优化了,但后来我理解了。朋友可能不嫌弃你,但不代表他们能管住自己的嘴。

传播出去,让现在单位的同事知道了,万一有人背着你小声嘀咕,你做何感想?

当时我离职在家,之后求职大概率还是那个行业圈子的,万一老板对这个忌讳又听说了我的事,我路岂不是走窄了?

其实大人这边还都是小事,小孩马上就要上幼儿园,万一别的孩子因此而排挤他孤立他,岂不是他的童年都要为此蒙上阴影?

反对妖魔化病毒!战疫,战的是病毒,而不是战被病毒感染的受害者!希望国家和媒体可以正确引导价值观,不要为了对抗病毒而造成人民和社会之间的割裂。

知乎用户 不知渭河​ 发表

很少人会去计算这个成本,但这个应该是属于清零政策值得宣传的点,在次感谢广州市政府在疫情期间做出的努力。

上海在疫情期间也发生过:政府不允许叫复阳的人为小羊人(注意发布时间)

为什么会有这个结果,我从自己在的上海各个群里的真实人的反馈看,是因为阳性,复阳,红码的人真的太多了,已经形成了一个群体,并且对正常阴性的群体产生了一定规模的影响。

阳了,就要封楼,封小区,封公司。

对标非上海或者一些其他的城市,你会发现武汉也有类似的情况(2020 年的新闻)

那么对于不那么严重的城市来说,北京(算了换一个),像我老家广西这种落后省份,就很少说企业大量的拒招曾经阳性的患者,为啥,因为人确实不多。

对于这些复阳患者来说,退一万步讲,就算她们有了免疫力(实际上不一定有),就算不传染,退一百万步来说,就算不影响工作效率,也同样会有歧视的,再宣传也没用,这也属于抗疫后遗症之一。很少人会去计算这个成本,但这个应该是属于清零政策值得宣传的点,在次感谢广州市政府在疫情期间做出的努力。

再怎么不允许叫小阳人,还有人会叫,这还是在事不关己的情况下

而如果真的影响企业生产效率,是不可能靠所谓宣传,道德去约束的(除非立法,这样结果就是效率下降)。只能等待长期的公信力恢复,研究结果证明吧,现在武汉就恢复的挺好的,过两年再看看上海

知乎用户 万乃石​ 发表

很多活儿真的谁干都一样,但如果应聘的人太多了就必须找一些理由拒绝。

要是再这么居高不下,以后估计就该有脸上有个痦子不要、少白头不要、戴眼镜不要、打过市长热线不要。。。

甚至还有这么一种可能,为了完成招聘任务不得不摆出一副招聘的样子,但其实一个人都不想招。

那就更要找出各种借口,甚至因人定制借口。

先把你问个底儿掉,然后从中找个无关紧要的事儿把你否了,最后还得怪你不努力。

知乎用户 大叔 206​ 发表

简单啦。严控数据外泄

普通人只能查看 14 天的记录,疫苗接种记录

其他的如果要知道,必须特别申请

只要企业无法查既往的记录,不就得了

知乎用户 上海老爷叔 发表

你不做,有的是人做。

boss 不招你,避规了麻烦风险甚至灭顶之灾,又没有任何实际损失。

上面两点,都是如假包换的事实。

你是 boss,你会怎么做呢?

如果你的同情心太多,就把陈峰们接去你家吧,对每一方都好。

知乎用户 热爱漫长​ 发表

拒绝招录新冠患者,这才是新冠最严重的后遗症

站在康复者角度,得了新冠本来就很不幸了,重返职场后还要受到职场歧视,简直杀人诛心。

站在企业角度,好不容易复工复产,新冠阳性康复者「复阳」导致全线停摆,是无法忽视的风险。

「进过方舱的不要、阳过的不要」,类似的职场歧视还有**「35 岁就业年龄歧视」**。

35 岁以上身体机能下降,不如年轻人健康有活力。

尤其是在互联网这种要熬夜加班的企业,35 岁就业歧视更为明显。

另外还有**「女性就业歧视」**,已婚未育的女往往是处在食物链最底端的,总绕不开关于生孩子的提问。

类似的职场歧视还有很多,我听过最离谱的职场歧视是**「处女天蝎不要,摩羯天秤双鱼优先」**。

招聘竟然看星座?简直天雷滚滚。

水瓶座随心所欲,不听上司的话。」

双鱼座情绪化,容易被心情影响工作。」

「白羊座太冲动了,万一把客户惹毛了,不是给公司添堵吗?」

金牛座有点优柔寡断,做事不够果断。」

「双子座精分严重患者,活在自己的世界不能自拔,内心戏太足,还能好好做搭档吗?」

「巨蟹座太恋家了,家里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心思都不在工作上了。」

「狮子座好大喜功,容易与同事争功。」

「处女座太挑剔,沉浸在自己的完美世界里,不顾大局。」

「天秤座没主见,在职场上老被别人左右。」

天蝎座是腹黑的代表,暗地里玩弄办公室政治怎么办?」

「射手座三分钟热度,做事没有毅力。」

摩羯座缺乏安全感,可能呆不长。」

那面试官你什么星座的?

五花八门的职场歧视,说上三天三夜都说不完,究其根源还是太卷了。

辞掉你这个 35 岁干不动的,有大把年轻人想要进我们公司熬夜肝代码。

生存从来都是文明的一公里。

面对有限的资源,我们不得不加入这个内卷的社会。

什么时候才能不这么卷?

问问卷王们答不答应。

知乎用户 搜狐新闻​ 发表

本狐为知友们带来更多类似事件:

【上海方舱志愿者阳性康复后求职遭拒,是谁制造了用工歧视?】

上海方舱志愿者阳性康复后求职遭拒

济南时报 6 月 28 日报道,上海方舱志愿者周冬自 6 月 1 日离开方舱后,求职时遭遇歧视,招工单位明确要求,“进过方舱的,阳过的不要”。即使周冬目前已经是绿码,但每次应聘时被翻查前两个月核酸结果后,总是被拒。一个月来,周冬在上海流浪,希望将他派往方舱的公司给个工伤鉴定,缓解他的失业困难。

说起来,周冬是上海疫情期间的 “逆行者”,在疫情严重的阶段,应聘某公司的岗位,被派到某大型方舱从事保洁工作,同时也辅助医护人员。因为当时方舱条件差,周冬很快被感染新冠病毒。即使被确诊阳性后,周冬仍未被收治,在方舱划出的简陋隔离区隔离,直到他终于核酸阴性

因为周冬没有被隔离医院收治,他无法按照正常程序拿到解除隔离的证明,在疫情治疗程序上来说,他不幸地成为 “黑户”,只能靠自己争取合法权益。在同派出公司费劲协调后,周冬的健康码才变绿。可即使有健康码绿码,有核酸阴性,周冬在接下来的应聘中,仍被一再歧视。

上海用工单位在招工时,列明对方舱志愿者和曾经阳性人员的歧视,这当然是不对的。**新冠是一种疾病,招工歧视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对新冠的恐慌。**新冠病人先是成为疾病的受害者,痊愈后又成为社会认知和招工政策的 “受害者”,这样的双重伤害本不应该出现,更何况是对防疫有贡献的志愿者。

用工单位明确拒绝有新冠病史的工友,让这些本来可以凭勤劳吃饭的特殊群体陷入赤贫状态,让周冬这样的人被迫在上海流浪,仅仅谴责招工单位是容易的,却没抓住要害。用工单位之所以出台歧视性招工政策,认知问题其实并不是关键,关键原因是这些厂家商家也要保护自己,干脆就不要新冠病史的人。

对厂家商家来说,如果招聘了阳过的人员,万一复阳的话,那他们的生产线、车间乃至工厂都得停产防疫。这是复工复产的前提条件与前置政策,厂家商家没有可能拒不执行。如此一来,像周冬这样的新冠病人——哪怕在医学上已经痊愈的人——就成为复工复产的 “隐患”,厂家商家不得不防患于未然。

对于上海这么大的城市,不是所有新冠病史的人都被拒绝复工,但相较于那些事业单位,企业工厂对复工复产的政策敏感更高,迫使它们必须采取更加严厉的员工筛查手段。与其在招工后出现可能的 “复阳” 案例拖累复工复产,不如从招工一开始就拒绝这些人进厂,这样的算计确实是歧视,却也相当理性。

所以说,当周冬遇到招工歧视时,只去谴责企业厂家的 “无良”,并没有击中问题的核心。问题的核心是复工复产的政策为什么那么苛刻?为什么这么多的政策压力要由厂家商家自行承担?为了复工复产,厂家商家不得不执行歧视性招工,这不是厂家商家的本意,而是对政策后果及风险的规避。

**要想让周冬这样的人享有非歧视性招聘环境,最好的办法不是向企业、厂家、商家这些用工单位施压,而是调整相关的政策,替企业分担一下用工风险。**这中间的利害关系,是用不着太多思考就能看清的。企业实际上被政策驱赶到歧视的第一线,要想解决歧视问题只找企业算账是不够的。

**从公卫常识来说,周冬这些人复阳的概率是极低的,复阳的传染性也极低。**企业不可能不知道这些科学道理,问题是一旦有复阳员工,复工复产大概率就 “泡汤” 了,企业还要面临 “主体责任” 的问责压力。两害相权取其轻,企业情愿接受招工歧视的谴责,因为他们深知由 “复阳” 传导而来的压力更是吃不消。

在这样的情势下,周冬们、用工企业、决策者的强弱是一清二楚的,而要重估复工复产政策,消除对新冠工友的招工歧视,主动权掌握在政策制订者手里,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企业拒收周冬他们,是理性算计政策得失的结果,企业是不敢而不是不想录用周冬。到头来,这份歧视,真不能全赖企业。

持有 60 份核酸阴性报告,却还是因曾感染新冠被开除

5 月 29 日,女博主 “我是小妖怪” 发文称,因自己曾感染新冠,现在失去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

据了解,她在乌克兰读研期间感染新冠病毒,回国后在某机构做俄语老师,在得知其曾感染新冠后,被要求离职。

她自述自己已做五六十次核酸检测,均呈阴性。

这位女博主的经历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很多人都为她打抱不平。

如果她的爆料属实,这家培训机构确实应该被谴责。

不幸感染病毒,新冠病毒确诊患者都是受害者,他们应该得到社会的关爱、包容和理解,而非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他们。

这些康复者不是洪水猛兽,无论来自何方的歧视,都是对他们的二次伤害。

他们和普通人一样,享有平等就业的权利。

如果现实中真有企业以感染新冠为由开除员工,那员工就应该勇敢拿起法律的武器,通过劳动仲裁等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目前这还只是这位博主的一方说法,也有人认为培训机构就是想辞退她,感染新冠只是随便找了个理由。

根据这位博主发布的视频,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出她短暂入职的经过。

5 月 20 日她发布视频称,她的俄语试听课程即将开始。

她在视频中称,她是这所学校的 “第一个俄语老师”“这是我们公司的一个全新尝试”;还提到公司跟她说,第一次试听课一定要好好讲,“第一节课没意思的话,那你就失业了”。

在 5 月 22 日的视频中,她分享了自己第一次试听课的内容,说自己讲了学习小语种的利弊,但是担心自己讲得太过严肃,吓到想要学小语种的学生们。

到了 5 月 29 日,也就是最新的视频里,她称接到公司电话询问她是否得过新冠,在得到肯定答复后,被要求立刻离开学校,她只能哭着打包行李。

从目前已知的时间线来看,这位博主很有可能还在试用期。

根据相关法规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换言之,就算涉事培训机构在她去留问题上有复杂的原因,用 “曾感染新冠” 这样的理由, 既不合法, 也触碰了社会底线。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这位博主的说法还有待进一步证实,现实生活中,职场对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歧视并不少见。

早在 2020 年,各地就发生了多起针对武汉人、湖北人的职场歧视。

彼时有一些湖北网友发帖称,自己在求职过程当中,遭遇个别工厂和企业的 “一刀切”。

不论疫情期间是否回过湖北,均被回复 “湖北人暂时不要”。

有些企业甚至作出规定,身份证 “42” 开头的一律不招。不招湖北籍工人也成为一些劳务市场的“潜规则”。

基于此,2020 年 4 月,最高人民法院在指导意见中明确,不得以新冠肺炎为由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仅以劳动者是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疑似新冠肺炎患者、无症状感染者、被依法隔离人员,或者劳动者来自疫情相对严重的地区为由主张解除劳动关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然而三年过去了,职场上对于确诊患者的歧视真的根除了吗?

从这位博主的经历来看,令人难言乐观。

在社交平台,虽然绝大多数人表达了对涉事企业的不满,支持这位博主维权,但也有赤裸裸的发表歧视言论的杂音,比如

“哪个家长愿意自己的孩子接触一个曾经感染过传染病的老师?”
“你一个当老师的万一复阳了,学校又要承担多大的责任”

留言里也陆续有人说自己身边人确诊康复后在职场遭遇歧视的经历。

这样的爆料让人更加担心,现实中是否有很多未经曝光的确诊患者遭遇职场歧视的案例。

这并非我们过度联想,而是因为打工人即便遭遇歧视,也有可能担心维权会导致隐私泄露带来更多的生活不便,而不得已忍气吞声。

正如有人说的那样,“不上网宣传,一家公司不要你。一闹腾,所有公司不要你”。

更何况一些企业可能并不会直接将这类歧视宣之于口,而是暗地里作为隐形门槛,用其他理由变相逼迫劳动者离职。

疫情防控常态化已第三年,我国至今已有 20 多万确诊病例,他们平等就业的权利应该得到保障。

首先这需要提高企业的违法成本,真正让司法为他们撑腰。

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宣传、科普等途径破除人们对新冠病毒的恐惧心理,同时也要杜绝层层加码,减少过度防疫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不便。

人类的生存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与细菌、病毒抗争的历史,新冠病毒并没有那么可怕。

人人都知道歧视不对,而要真正破除歧视、根治心病,关键还是需要从政策、制度层面投射到心理、意识层面。

与当时刚刚解封、遭遇歧视的武汉人、湖北人一样,现在也有很多人离开上海去外地求职,别再让当时的 “谈鄂色变” 升级到 “谈沪色变” 了。

因感染新冠被开除,不能只当网红故事听,还是要查明原委,如果确有此事,应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同时给那些涉嫌违法的企业敲响警钟。

正如这位博主所说,

“我们战胜了病毒,却还要被当作病毒一样去被孤立排挤。希望社会对新冠感染患者这个群体,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来源:搜狐狐度

知乎用户 魏先生 发表

把企业的名字公布一下,反正也是不要脸了,也不怕被歧视

知乎用户 林优里​ 发表

这事并不罕见,因为国内并不是共存地区,才显得一惊一乍。

英国 NHS 的医护人员,在放开后,也不断被感染,从而缺勤。

NHS 工作人员报告说,他们在重返工作岗位时感到「受到欺凌和惩罚」。

2022 年 4 月,Unison 对 1,916 名长期感染新冠(long covid)的 NHS 员工进行了调查,发现 46% 的人表示他们的雇主最初表示支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

近十分之一 (9%) 患有 long COVID 的 NHS 工作人员被要求参加正式的缺勤听证会,有 2% 的人受到纪律处分或失去工作的威胁。

伦敦大学学院的病毒观察研究,与 IPPR 共享报告的新分析表明,许多人甚至无法获得基本水平的病假工资,其中底层弱势群体受到的不公平影响最大

  • 较贫困的家庭更有可能无法获得病假工资——收入低于 25,000 英镑的家庭无法获得任何病假工资的可能性大约是收入超过 75,000 英镑的家庭的两倍。
  • 与年轻工人(25-44 岁)相比,老年工人更有可能无法获得病假工资——65 岁以上的工人是年轻工人的 5 倍,45-64 岁的工人大约是两倍,更可能无法获得病假工资。
  • 在获得病假工资方面存在阶级差异——在传统上被认为是工人阶级的工作的人更有可能无法获得病假工资。从事户外行业(如农业和建筑业)的人缺乏病假工资的可能性是经理和高级官员的五倍。在制造业、手工行业、美容、交通和餐饮业工作的人,缺乏病假工资的可能性也大约是其两倍。

现实,就是这么个现实。

一方面新冠感染覆盖人群,各行各业缺勤,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可能不爱用感染过的人,因为后遗症覆盖感染者,请假成为常态,有时请的是长病假,用人单位折腾不起太长的假。

2022 年 5 月 26 日发布的最新 NHS 数字数据显示,截至 2022 年 3 月,NHS 共有 105,855 名员工空缺。NHS 联合会当时警告说,这些短缺 “严重破坏了从大流行中恢复的努力”。发表在《医药》杂志上的一项调查发现,至少有 10370 名工作人员请了 12 周或更长时间的病假。

请 12 周的假,白养员工,让用人单位作何想?

重返工作岗位的,也感受到了欺凌。

事就这么个事。

希望国内能够得到妥善解决,毕竟没有放开,没有那么严重的缺勤与后遗症,应付得来。如此这般,着实不应该。


补充一下,今天看到的新闻:

“复阳” 现象……

这都一个多月了。

但此 “复阳”,非彼阳,传染性方面并不高,但为谨慎起见,可能还需要隔离,所以,对于企业来说,还是会怕的吧……

参考:

https://www.ippr.org/research/publications/a-healthy-labour-market

https://www.peoplemanagement.co.uk/article/1754329/400000-people-left-workforce-health-reasons-covid-report-finds

https://pharmaceutical-journal.com/article/news/long-covid-is-exacerbating-nhs-staff-shortages-with-more-than-10000-long-term-absences-since-2020

知乎用户 Jo CN 发表

看了这个新闻,真的哭笑不得。这新闻颇有种 BBC 采访风格。

这新闻里无论是小厂大厂,快递还是外卖公司,你如何才能查出入职员工罹患过新冠?!查不出还如何拒绝?!

知乎用户 韩韩 发表

反对但能理解,经济不好,万一复阳公司再停工的话得倒闭。

你们骂老板也没用,你们得为别的还在工作人想想。

知乎用户 啦啦啦​ 发表

目前就业市场不就是阳过的不要,女的不要,学历低的不要,本地的不要嘛。

归根结底都是市场选择。

为何市场选择是单方面吊打呢?

1 曰劳动力过剩。

假设真到了劳动力紧缺,别说阳过的了,正在阳着的都能要

2 曰劳动人民不团结。

为何不团结呢?

除了阳过的不要下面大家众口一词反对资本,其他话题下都有大把人论证其决策英明啊。

为何?男的不会变成女的,学历高的不会变成学历低的,外地的不会变成本地的,变成了也可以去其他地方那就又是外地的了

唯独:疫情蛇皮走位,谁知道下一个阳的是哪位?

所以大家都反对嘛。

知乎用户 疯死沃​ 发表

有些人,一天到晚担心这个企业要完了,那个企业要挺不过去了

嘴上说着明明是大号流感,过度防疫要把企业逼死了

一转身,这些企业就把大家卖了。瞧瞧这架式,企业自己的土政策可比所谓 “层层加码” 要严厉得多,连得阳过的人都不招了

说好的大号流感呢

嘴上说说有什么意思,一涉及到利益和风险,企业自己就默默地表态了

还真就企业家里也有一头牛了

说回正题

新冠就业歧视必然是错误的

但在新冠后遗症风险存在的现实条件下(即使这风险似乎也不能算很高),按着企业家的脑袋逼他们招曾经的新冠患者

先不论合不合适,即使真这么做了

相信知乎上的朋友都还记得前段时间部分女士搞事情,结果在招工市场上令全体女士买单的情况

当时也是按着企业的脑袋逼他们不许辞退怀孕女性,结果如何了呢

企业自有对策

但现在问题是新冠患者们,他们也不是故意的,更不是恶意的,真的不该被如此对待

我们一定要反对各种歧视

但矛盾也现实地存在

要如何才能把这些破事厘清呢?

有朋友可能会觉得,那,不要防疫了,不就好了吗?

是啊,躺平多好,躺平还能经济腾飞呢。

什么就业歧视,自然就没了。对吧

知乎用户 留德华叫兽​​ 发表

@弗兰克扬

说得很对

当劳动力市场处于严重的买方市场

招人单位永远都有的挑

既然有的挑

就可能出现各种稀奇古怪、歧视人的准则

完成老板各种癖好的筛选

985、211 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去争取

但是得不得新冠

是否是乙肝病毒携带者

我们无能为力

科学地说

新冠阳性康复

在德国约等于打了一针疫苗

理应有优待才对?

分享一下我们一家三口在德国 “中招” 的经历

留德华叫兽:坐标德国,我,阳了!

留学生、华侨回国是 “千里投毒”

打工人回老家过年被认为 “恶意返乡”

得过新冠、进过方舱被区别对待

对此

接受自己无法改变的

然后放眼全球

改变自己可以改变的

留德华叫兽:她说:我选择润的原因并不是 996,而是想离开精神内耗严重的环境

知乎用户 Ur Home 发表

知乎用户 neilwang 发表

咱也不扯淡,换你是招工者你敢要新冠康复者吗?就算你敢要新冠康复者,顾客要是知道您店里有个阳过的顾客敢来吗?顾客怎么知道的?你要问这是就呵呵…!

我哥们儿第一波疫情就阳了是个无症状(他媳妇是护士)康复后健康码半年变不过来哪儿都不让去,没办法到处反应要求把码变绿,但是去哪儿人家都躲着他!现在他在屋里都不轻易摘口罩,就怕别人嫌弃他。这都不算什么,前些日子北京疫情,他平时每天早上都去跑步,但是疫情那几天脚扭了就没去,结果居委会社区挨个给他打电话,问他:你怎么没跑步去啊?这几天怎么没见你啊,最近身体怎么样啊?说白了就是问他是不是复阳了!但这一下就看明白了,他每天干什么了,去了什么地方人家都盯着那!

你觉得你招一个康复者这消息能守得住??有个什么事都先查他,你的店铺也一下变成了重点关爱对象!要是这情况谁敢招康复者啊?


我看评论区里有人说不可能有人专门去盯着,我的意思倒不是说 1 对 1 有人盯着,但是阳过的社区都有记录。说白了你接没接种过疫苗人家都知道,阳没阳过人家能不知道吗?

知乎用户 Erika 发表

保持 2.1%的通胀需要全面供应链【零缺口】可能。

明白了吗?为了让岁月静好的折叠层存在,当然是各位负重前行了。

知乎用户 性空之无 发表

一个阳性,整个工厂停工,这谁吃得消,不要很正常

知乎用户 笨笨 发表

看了一下,本答被知乎删掉的评论不下 20 条,还有 10 来条是 14-16 小时前发的,7 月 5 日下午我才接收到新评论的推送——知乎真是可以的哈。

——————————————————

看样子即便是神医张、网红张的地头,资本家们也不相信这玩意儿是大号流感。

知乎用户 看娃老爹​ 发表

从前段时间广东某电子厂每小时最低工资 9 元,而且管理者还十分嚣张霸气的说 “想干就干,不想干就滚”,再到现在得过新冠的,曾经阳性的,进过方舱医院的被列入拒绝招聘的行列。

我觉得根本原因就是人太多了,而且中国现在绝大多数的岗位其实对于人的素质,专业,学历要求根本就没有那么高,替代性极强,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一种用人单位可以随便挑人,随便的开除,可以随意的压榨,可以随意的强迫员工加班的现象,甚至有的企业 HR 说专科生就值 200 块。

说白了,其实就是市场规律导致的一个结果:买方市场。而作为打工者,靠出卖体力的打工者,真的在这种形势下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和能力。

人们总说以前父母挣一个月挣几十块钱的时候,生活得也挺好,那哥时候人也很多,但是大家忘了一个最根本的原因:那时候物价低啊。既没有车贷,也没有房贷,骑个自行车,家里有个电视,每天 1 日三餐,大家就很开心了。

现在是什么社会呢?有钱人的社会,对于没钱的人充满了恶意的社会。

这 2 天有个新闻,有个人去餐厅吃饭点了一份鱼翅,要了碗米饭,结果就被嘲笑是 “农民”,这样的社会真的感觉到非常的搞笑,但又同时感觉到很可悲。

知乎用户 叶心羽 发表

还记得上海之前有个热搜吗?

12 岁男孩不幸感染新冠,治愈后,因父亲家尚有五人密接,无法回去;母亲虽然愿意接孩子回自己家,可是小区邻居们意见很大,不同意孩子进小区。

怎么看待?这就是现实,人性都是偏自私的。

另外,别认为这事儿就国内有:

1991 年,在 NBA 赛季前的例行体检中,约翰逊被诊断出带有 HIV 病毒1991 年 11 月 7 日,埃尔文 · 约翰逊宣布退役。

知乎用户 太阳城索拉利斯 发表

1988 年,上海爆发甲型肝炎疫情,当时 1300 万人口的上海,从 1988 年一月到五月约有 50 万人感染甲肝。(数据来自上海某三甲医院传染科主任,官宣是 31 万。)

当时的情况和现在很相似,学校停课、单位停工、好多餐厅和商店都停业。医院不堪重负,所有的患者只有不到 10 万人能住院治疗,剩下绝大部分患者只能在家里居家隔离。然而,到 1990 年上海市区人均居住面积只也只有 6.6 平方米,所谓 “居家隔离” 根本就是自我安慰罢了。而且甲肝也没有特效药,纯粹靠自身免疫力硬挺,一盒板蓝根炒到 30 元。家中所有的用具、衣物和环境每天都要消毒,当时大部分家庭还没有独立的卫生间和抽水马桶,每次大小便都要自己消毒处理。

我母亲不幸也感染了甲肝,本来家里的房子就小,现在母亲要单独住一间房,更显拥挤。每天看着身边感染的人越来越多,我当时刚上小学,直到我班里三个同学感染了甲肝,学校也休学了。于是,白天我也得待在家里,但是父亲要照顾母亲,爷爷奶奶也要照顾得甲肝的三叔。我父母觉得这样下去我感染的风险越来越大,准备把我送到外地的亲戚家暂住。

因为我爷爷是江阴人,我外公是慈溪人,所以在上海周边还是有几家亲戚的。可是,当听到我准备去他们那里 “避难” 时,所有的亲友都以各种理由拒绝了我父母。最后,我在江西当知青没有回上海的姨妈愿意收留我,我姨夫起初也是反对的,后来我父母答应他我在江西一个月给他 200 元生活费,再给他来往上海的 100 元路费后,我姨夫也默许了。(1988 年初,一斤猪肉 1.5 元,大米一斤 0.3 元,软中华 9 元 / 包,白砂糖 0.4 元 / 斤)

我当时还是个刚上小学的孩子,也不像现在的孩子这么早熟,基本不懂什么人情世故。但是,我也记得在江西每天吃饭的时候我是单独用的碗筷,菜也是单独放在一个碗里,每天都是素菜,一周能吃上一次鸡蛋。晚上睡得是地铺,我换下来的衣服也不洗,直接带回上海。一个月只洗了一次澡。在从九江回上海的客轮上,我姨夫没有给我买船票,而是和他挤一张床,36 个小时的航程我只吃了一顿饭。我要说明一下,我姨妈家在县城,姨夫是县法院刑事庭的庭长,姨妈是供销社的负责人。

后来我父亲和我说:不管怎么说,你姨妈家肯收留你,你就欠你姨妈家一个人情,以后肯定要还的。至于她们对你好不好,你心里有数就好。也让你体会一下吃人家的饭是什么味道。

.

大疫之下,亲属尚且如此,又何况陌生人。无关道德,只是自我保护的本能罢了。

知乎用户 唐果​​ 发表

如果以是否感染新冠状肺炎为标准来决定合作对象?

很显然,上海商业会停止流动,国际资本来自西方国家,这些地方仍是新冠状肺炎高发地。高科技技术需要国际合作来建立产业链条,每一个环节都在新冠肺炎的感染风险之中。

上海重启经济,为了吸引人才回流和人力资源返航,政府拿出宝贵上海户籍加上令人无法拒绝的奖励安家政策,这些内容可都没有以是否感染过新冠状肺炎及进入过方舱医院作为评判标准。

对于上海招聘市场的出现歧视性政策的公司,上海市人力资源局及上海工会应该介入调查对涉事企业进行调查,一旦查证予以严厉教育从而树立上海开放性的形象。

上海出现新冠肺炎歧视政策让我想起老一辈人在外出务工时被要求出具健康证明,他们说北上广深地区工厂对于乙肝患者拒收的规定,这个政策直到国家确立乙肝为非传染病疾病才被废止。

2010 年 2 月 11 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卫生部昨天联合发出通知,重申各地须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取消入学、就业体检中的乙肝检测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拆阅他人的体检报告,不得询问是否为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各地相关部门自接到本通知之日起 30 日内完成废止或修改工作。三部委要求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用人单位,在公民入学、就业体检中,不得要求开展乙肝项目检测,不得要求提供乙肝项目检测,不得要求提供乙肝项目检测报告,也不得询问是否为乙肝表面抗体携带者;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不得在入学、就业体检中提供乙肝项目检测服务。

中国市场经济规模很大,这里面地域发展有不充分不均衡地方,产业链条上也有法治无法规范到环节,这些不是主流的市场乱象是未来法治社会教育和整顿的死角。

新冠状肺炎疫情还在全球传播,一些疫情严重国家如美国和英国不断出现病毒变异病例,疫情反复且复阳病例不断,这就给社会造成了一定迷茫。国家卫生部门和人力资源及教育部等是否需要根据类似上海就业歧视案例进行调研汇总,如果这种新的社会现象如当年乙肝歧视一样形成社会的主流认知,那么国家是否需要以科学立场和保护最大法益态度进行立法规范呢?

上海相关部门可以查处就业歧视,但是无法强制要求所有企业都履行义务。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具有很强自由经营权,在法律框架下,企业可以将拒绝新冠肺炎作为潜规则,拒绝提供两个月核酸检测的应聘者会被剥夺面试资格,这样做法不违规也不违法。

后疫情时代,新冠状肺炎会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如何去伪存真,如何让疫情造成社会影响力回到科学立场上,这需要社会教育和立法双重引导避免,上海部分企业将新冠状肺炎阳性感染者进行就业歧视。

[

【新华书店 图书正版】后疫情时代,世界向何处去 中

京东

¥54.70

去购买​

](https://union-click.jd.com/jdc?e=jdext-1527602831028154369-0-1&p=JF8BARgJK1olVQEGUVdbDEgeM28JGl4WVAIGVFlbCU4XMytXQwVKbV9HER8fA1UJWypcR0ROCBlQCgJDCEoWBmwBH18VWgADUV5CUQ5LXl9UcwN2KVRwTj4BfktEfCxOGw1zO09UWFJtCEIXAWcJGlsSXjYCVV9dDE4UAGkJK2sVWDZDOllYDUoVBF8JK1sSWQEKXVdUAEwSBmk4G1MRbdCswIvVt5KnprmitY6Y7dOL_4rjjnsnM2w4QA5BFEMeVFpeDkwWAGYKG1oWVAYGUVxaAFcWH284G1oUXgEEU1lfASUUBWsJHFJ7XwcDVVhbAE0QBF8IK1glA2gDB15dWE0SVAFVH11PCVkHHzBeD0oeAWoKEmsXXAcAVm5t)

知乎用户 苍星零​​ 发表

根据上海晨报 2022 年 7 月 4 日报道的一则新闻显示,市场上有多家招工平台以及公司在招人的时候针对曾经感染新冠病毒的人附加了限制性的条件,这些招工单位以及行业几乎囊括了所有求职门槛低的职业,包括外卖员、快递员、保安、保洁等,导致许多人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不得不流浪街头。

今年春天,陈峰从外地赶赴上海,在方舱医院工作时期被确诊为阳性,但他如今早已治愈出院。本该迎接新生活的他却发现,无论在微信兼职群里,还是去招聘会现场,找工作时不少企业都会要求查验近两个月的核酸检测记录,并拒绝招录。
近日,新闻晨报记者记录了陈峰和与他类似情况的其他两位曾为方舱志愿者治愈出院后的求职受阻记。同时,新闻晨报记者也随机走访了浦东和松江两区的一些劳务中介,试图求证在当下的上海,像陈峰这样有过新冠阳性确诊经历的求职者找不到工作到底是个例,还是普遍的情况。
上海方舱志愿者阳性康复后求职遭拒:
从方舱离开后,他在街头流浪一个月

其中甚至不乏一些知名大厂:迪士尼、富士康、大金等公司。

如此歧视的行为变相增加了就业门槛,使得许多富余劳动力得以搁置,失业率也会存在上升压力,显然不利于提高就业率。在经济大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如此做法与刺激经济政策背道而驰需要大力予以整治。

新闻晨报记者在最后列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对这样的行为予以了强烈的关注。

笔者对此则表示根据《就业促进法》第三条第二款之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视。而《传染病防治法》则进一步对不得歧视的内容做了具体的规定。

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第四条 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的权利。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视。

最高院也在 2019 年 1 月 1 日颁布的《民事案件案由规定》中增加了平等就业权纠纷。

由此可见,在法律法规层面我国的制度是完善的,不存在法律上的困难。反而是在落实上,目前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那么这样的阻碍到底来自何处?

据了解,上海市政府决定 6 月 1 日全面复工复产后,向曾经阳过的人、感染过的人下发了如下的短信:

这就意味着,政府部门认为曾经阳过的人在三个月仍有被检测为阳性的风险。在上海每周末的大筛查过程中,部分社区也将曾感染过的人与普通群众相互隔离开进行筛查,而且采用了不同的系统。

于是更多的人或企业开始相信,至少在三个月的内这些人还有复阳的可能,为了减少招工给自己企业带来的损失,很多企业主便选择了这个途径去招录用工人员。

那么对此,是否有办法予以解决?

针对这种现象,在过去地方部门企业以及政府曾对患有乙肝的患者也有类似的现象。于是人社部便联合教育部以及卫生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明确了乙肝患者的基本权利,其中也进一步指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传染病病原携带者。2007 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下发《关于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就业权利的意见》,要求用人单位在招、用工过程中,除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卫生部规定禁止从事的工作外,不得强行将乙肝病毒血清学指标作为体检标准。”

针对劳动者就业时的报告义务,最高院以及人社部也曾下发文件予以规范。

《关于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与诉讼衔接有关问题的意见(一)》十九、用人单位因劳动者违反诚信原则,提供虚假学历证书、个人履历等与订立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构成欺诈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主张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可见,对于劳动者而言,不向用人单位报告阳过的事实完全有法律规定。

然而在目前防疫形势严峻的情况下,这样的参考也会面临一定的法律风险。

综上所述,针对此类现象,需要相关部门及时下发文件明确曾经感染新冠病毒的群众合法权益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从而给予就业者以底气。

知乎用户 何晔 发表

没有对外交流后自然就是这样状态。所以在这样的国家永远要有两手打算。

知乎用户 华夏英灵​ 发表

这件事毫无疑问是就业歧视,上不得台面的,甚至可以被维权和追究的。

但是,你明白这一行为背后的驱动力是什么,资本恐惧的是封停的不确定性,并不是对你这个人有什么意见,这并不难以理解,对吧。

正如,理论上在开放堂食之前,店铺是不允许堂食的。

可就在网上,一个又一个堂而皇之的 “自发聚众在店门口马路牙子吃盒饭就不算堂食咯”“招募临时工在店内就餐就不算顾客咯”“里面黑灯瞎火挑灯加餐,门前覆盖黑塑料袋” 就这么被当做笑谈在流传。

同样,你也明白这背后的驱动力,对吧。

这就是现实的尴尬之处,它左右上下都是死胡同,值此困难时期,熬着呗,还能咋的。

知乎用户 每日经济新闻​ 发表

“进过方舱的不要、阳过的不要”?方舱志愿者康复后求职遭拒!媒体评论:用人单位心中无情、脑中无知、目中无法

“进过方舱的不要、阳过的不要”。据新闻晨报报道,这是最近一段时间,不少求职者遇到的问题。

记者记录了几位感染者治愈出院后的求职受阻记,同时也随机走访了浦东和松江两区的一些劳务中介,试图求证在当下的上海,有过新冠阳性确诊经历的求职者,找不到工作到底是个例还是普遍的情况。

上海方舱志愿者阳性康复后求职遭拒

六月的上海依然热得让人闷得慌。22 时许,在上海临港某写字楼的地下室里,陈峰习惯性地找了几个纸箱子,熟练地把纸箱沿着缝隙撕开,将纸板平铺在水泥地上,这就是他今晚的 “床”,旁边放了一瓶水、充电宝和几盒蚊香。

准备入睡时,一束刺眼的手电筒灯光突然打了过来,原来是写字楼的保安,保安提醒他和同伴们,不允许打地铺,尽快离开。陈峰只得起身,收拾好他的全部行李,走到户外,一番寻找后,他将希望寄托在不远处公园内的凉亭里。这已经是自 6 月 1 日起离开方舱后,他在上海的第 30 天。

陈峰是湖北十堰人,今年 28 岁,单身未婚,父母都在农村务农,身体不大好。他之前一直在广东工作和上班,在电子厂、工地都工作过,随着疫情的反复,他也做了很多防疫方面的工作。

4 月 7 日,通过一家劳务派遣公司的介绍,他和其他几位同伴从广州来到上海,打算在方舱做志愿者,开始给的价格是一天工资 800 块,陈峰心想,赚钱的同时,也能为抗疫做一份贡献,这个工作还不错。12 日开始,陈峰便正式进入国家会展中心方舱里面工作。

4 月 20 日这天,陈峰被安排上夜班——从凌晨三点到第二天早上九点,当天晚上上班前要抗原检测,陈峰被检查出了两条杠,同时他也出现四肢无力、嗓子痛等症状,随后即被确诊为阳性并在方舱内接受治疗,直到治愈出院。

出院以后,陈峰没有固定的住所,找住宿的时候,一些小旅馆发现他 4 月两次核酸检测记录为阳性,就拒绝了他住宿的要求。于是,他开始了自己的 “流浪” 生活。

眼下,陈峰只能暂时露宿在临港的公园里,晚上就睡在公园的椅子上,害怕蚊子咬得睡不着,他买了蚊香。他将行李放置在公园另一处 “隐秘的角落”, 一大桶水、一个大书包装得鼓鼓囊囊、一个大黑色垃圾袋里面装满衣服杂物,所有东西堆在角落里,用雨布盖着藏好。

陈峰一边 “流浪”,一边找一份临时的工作。在他加的几个微信群里,不管是电子厂、还是保安、快递分拣员等,都在招聘要求里写到:“阳过的不要、进过方舱的不要。” 这让他有点错愕,自己这样的情况难道就找不到工作了吗?在网上看工作的同时,陈峰也打算去招聘现场去碰碰运气。

6 月 15 日,背着双肩包,拉着行李箱的陈峰,走在浦东新区周浦镇的一个公交车站旁,看到路旁有人摆着招工广告的易拉宝,招工的人看到陈锋,问道:“兄弟,你有没有在方舱里待过?之前阳过没有?” 陈峰想起之前在网上看到的很多招聘广告里特别提到的这一条,不敢告诉对方自己曾经阳过,便试探性地回了句,“没有啊。” 没想到对方熟练地说道,“那你打开手机里的随申办,我看看你近两个月的核酸检测记录怎么样。” 听罢,陈峰无奈地摇了摇头,离开了公交车站。

陈峰把自己的遭遇发在了和其他方舱工友一起建的微信群里,很快就有其他人回复,表示也遭遇了和他相类似的情况。

刘硕和陈峰一样,他们一起从广州来上海,并在国家会展中心方舱里一起担任志愿者工作。也曾被确诊为新冠感染者,治愈出院后复阳过两次,再次出院后,在隔离酒店隔离了一周多。

刘硕从隔离酒店出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工作。但他看到很多招聘广告里都写道:阳过的不要、进过方舱的不要。

同样,来自于山西忻州的曾鸣在苏州和上海的求职之路同样坎坷。在上海务工的他此前曾感染过新冠,治愈出院后的他,先是去了南通隔离,隔离结束后去了苏州,但苏州几家电子厂都要求查验近两个月的核酸检测记录,屡屡碰壁的他只好打道回上海。

记者随机走访部分劳务中介:

“不要阳过的” 在浦东秀沿路康新公路一带,集中了大量劳务介绍所,沿街店面一字排开,此地是上海最大的劳务市场之一。我们走进的第一家中介 “XX 人力” 主要业务是为各大快递公司招工,记者在一边试探性地问了句:“阳过的不行吗?”前台小哥迟疑了一阵:“…… 有阳的话可以问问别的企业。”

当被告知记者曾于 4 月份因为新冠阳性入住过方舱后,边上另一名求职者插了句:“4 月份的话就没事。”

此时前台小哥询问:“进厂工作可以吗?有些厂查得不严。张江那里有些做医疗器械的小厂,应该可以,工资 6500 元 / 月差不多。”

沿着康新公路右拐到了秀沿路,是一家专招饿了么骑手的中介。接待我们的一名年轻女员工告知,只要符合年满 18 周岁和没有犯罪记录两项条件,就可以报名。但是厂里不接受曾经的阳性感染者。

离开饿了么骑手中介,我们来到 “XX 劳务派遣” 店面,在听说记者曾经阳过后,接待我们的小哥回答得有些语无伦次:“阳过…… 不要紧。有很多厂不行,但有的厂没事,达丰可以。”

在随后记者走访的几家工厂,招工人员也表示不接受阳过的人员。

中新网评论:别戴着 “阴阳” 眼镜看人!

针对此事,中新网评论表示,抗击疫情已有段时间,我们对病毒的认知也今非昔比,感染病毒从来不是什么 “原罪”,对康复者区别对待更无法理解。在就业过程中设置如此门槛,无疑会对曾经的感染者造成了二次伤害。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第十六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就业促进法》第三十条也明确,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不得以是传染病病原携带者为由拒绝录用。

专家也曾证实过,“新冠患者治愈出院、无症状感染者解除医学观察后,他们体内已产生相应抗体,根据疾控专家研究,目前还没观察到造成传播的案例。”

所以,别戴着 “阴阳” 眼镜看新冠康复者,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认真努力生活的普通人。用人单位歧视新冠康复者,心中无情、脑中无知、目中无法!新冠康复者,不要畏惧那些无情、无知、无法的中伤,康复后的你就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人,不要放弃你的积极、乐观、向上!

网友评论

不少网友表示

确有此事

有网友说

这就是招工歧视

个别网友认为这样做也有企业的考虑

有网友担心这样还有谁会去做志愿者?

也有网友呼吁

这样的事必须妥善解决

到底是谁在制造歧视?他们曾为抗疫做出过贡献我们应当给予他们一定的保护希望有关部门

能够帮助他们使他们应有的权利得到维护

你怎么看?

编辑 | 何小桃 易启江校对 | 王月龙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新闻晨报、中国新闻网、新民晚报

知乎用户 广陵散 发表

当年黑五类、走资派的子女,受到的歧视,今天又重现了而已。

知乎用户 蚂蚁社保 CEO 发表

以前有歧视 35 以上的,有歧视女性已婚未育的,还有歧视要求周末双休的。

现在好了,又多一条……

可怕的不是病毒 而是人们的偏见。

这应该不是上海的专利,其他省市可能也免不了这不成文的规定。

有顾虑是可以理解的,企业怕复阳,一旦有阳就要停业半个月,风险转嫁到企业身上,今年经济萧条,中小企业确实伤不起。

但是一刀切的将新冠康复者列入求职黑名单,是对新冠康复者的不尊重,加深了新冠引发的社会对立,思想对立。

一方面把新冠妖魔化,一方面又发出声音民生困难,生意难以为继要求放开,如何不令人心寒

对所谓 “复阳” 是不是应该更科学的对待?

出具相应的指导和明确解答,对于已经离开方舱的康复者,让曾经核检阳性的信息与体内的病毒一起死去。

知乎用户 BioMedAdv​ 发表

求职者:我已经康复,你们不应该就业歧视!

用工者:我们怕复阳,新冠复不复阳,谁也说不准,还记得去年南京那一例隔离完一个多月之后复阳的案例吗?那样的话我们不光要遭受经济损失,还很可能被相关部门处罚。

求职者:但我们已经出方舱了,你们不能剥夺我们工作的机会。

用工者:我们没有剥夺你们工作的机会,我们只看两个月内的记录。

求职者:我要去劳动部门告你们歧视新冠康复者!

用工者:请您仔细想想,歧视康复者的是我们吗?我们工厂如果暴发疫情,不也会受到责罚和歧视吗?我们认为您可以先休息两个月,再来应聘。

应聘者:这就是你们抽刀向更弱者的理由?

用工者:难道你还指望我们抽刀向更强者?

知乎用户 湘西老土匪一名 发表

今天才 7 月 5 号,上个月上海还在执行有序离开的政策劝返呢。回去的晚的,只怕还没脱离隔离时间,或者刚出来。这会说「进过方舱的不要、阳过的不要」,说明什么?说明在魔都要坚守。懂吗?那些被圈在市场、工地、运输区的工人们,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别人没去过方舱,阳不阳性都不知道。你又挤占本地人医疗资源,又还抵抗力不行,虽然公司老板都跑去全阳的国外了,但别人就没看上你。

重新规划吧,往南一点,去深城吧,只是个人建议,听不听就随你了。愿每个打工人,都得到善意的对待。

知乎用户 红尘破劫 发表

不知道上海为啥会这样。可是西安去上海支援的人,阳过,进过方舱。最近回西安,他的工作仍然是核酸检测员。

知乎用户 远方的刘哥 发表

有点不要脸。

但导致这种情况,各方都有责任。

首先是仕途、政绩的一票否决,让地方不顾一切层层加码,这是根源;

其次是宣传过分渲染新冠病毒的 “排毒期”、后遗症,让公众时刻恐慌、过度解读,甚至自动开启 “自我审查”、强烈的排他性行为(例如题中的这种再就业歧视);

但问题是,人要工作,要吃饭。

后果有两个,一是饿死人,直至。。。;二是欺瞒雇主,照样干,复阳了又如何。

以奥密克戎的高传染性,一旦破防是感染一整片。

然后又触发,又核酸,又静态管理。

于是,又回到了最开始的循环——

三年前或许还行,

但以现今的经济和就业形势,老百姓对层层加码防疫容忍度的问题。

知乎用户 快乐制造机​ 发表

幸好这些企业不是不要感染过艾滋病和甲肝乙肝病人,不然现在已经骂上热搜,被有关部门警告处罚和关门整顿了。

知乎用户 Vane 发表

上海的朋友现在发现,

如果今年整个春季没有感染过,

那么在应聘方面已经可以 PK 掉很多人了。

知乎用户 宁静致远 发表

市场行为,说明不够缺人

知乎用户 呵呵呵呵打 xxx 发表

这种要严厉打击,应该罚到破产

纯属有病。

知乎用户 末末 发表

非上海人,非阳性(或曾经阳过)患者

新冠患者痊愈后是有概率会复阳的,这就存在一定的概率会让整个工厂停工(我暑假回家时那趟火车上有个车厢有个复阳的人,好像也是上海过来的,然后那节车厢的人都在下个站被拉去集中隔离了。其他旅客真的很倒霉,坐个火车莫名其妙就被隔离了。如果没啥急事还好,如果有急事,估计想骂死那个复阳的吧,虽然那个复阳的自己上车前也不知道…)

有人说如果你曾是阳性患者,你就说不出支持的话了。但是有时候世界就是这样呀,每个人都想先保证自己的利益,再尽可能保证大家的利益。如果工厂停工了,没有收益,是不是需要裁员?会不会有人失业?如果失业的人是你呢?你还会喷 hr 吗?

说到底还是上面需要解决但是还没解决的问题,一人阳性,可能全城都要遭殃。这期间的工厂运作,百姓生活如何尽量正常保障,这都是一大难题。

所以,为什么两拨人要互喷呢?不觉得自己喷错了对象吗?

知乎用户 瀟雨​ 发表

先不評判「企業的這種做法是不是歧視」這個問題⋯⋯

這種做法本身就是個悖論啊。

這些企業的用人單位,到底認為新冠嚴不嚴重?

如果認為嚴重的話,得了新冠的人要麼死了,要麼不死也是一身的後遺症,沒法正常生活了。

結果企業要查驗兩個月內的核酸紀錄,有陽性紀錄的人就不收。那就代表用人單位知道有很多得過新冠的人,康復還不滿兩個月,就出來找工作了,外觀上也看不出什麼異狀。

這樣的話,新冠有什麼可怕的?得過的人既沒死,也能正常工作生活。

如果認為不嚴重的話,那查驗求職者的核酸紀錄幹嘛?這不是小題大作嗎?

知乎用户 咖啡因 发表

为什么,这种事情发生在上海,就让人毫不意外呢。

知乎用户 高安路老实人 发表

这和很多浙江企业宁可招本地二本三本也不要外地双一流一样

专家口中的所谓康复所谓没留下后遗症

到底有没有影响

在这种体力劳动市场上一试便知

知乎用户 刘山伯 发表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知乎用户 阿好​ 发表

这方面,咱必须沉痛表示:共存派是对的!

你看我大美利坚共存之后,基本应染尽染了,而且是二轮三轮不断染一直染…… 染到现在,资本家能招到人就不错了,还敢 “拒绝招录” 新冠阳性康复者?——没康复的都恨不得先招进来再说!

知乎用户 夏日烈阳 发表

其实这个歧视应该也是官方最先开始的,我知道的银行要求阳性的居家办公 3 个月,然后银行外包那些工作招人就又要求必须现场办公,这部分人因为无法入场就不符合要求了,所以就不招这类人群了,其他企业估计都有类似的要求,结果就变这样了

知乎用户 梦见未来 发表

理解用工方的做法, 你要是复阳了, 整个工厂都要隔离, 没法生产搞不好就要倒闭, 工厂老板, 员工, 都在尽力避免这种情况, 但凡能招到人就不会冒这个风险

同时也警告那些共存派, 新冠的影响, 并不仅仅是病毒本身,“后遗症” 远比你想象的复杂

知乎用户 老疙瘩汤 发表

啥时候上海人能说一句,得过感冒的不招?那可是真的上了天了。

新冠不可怕,怕的是愚昧无知。

知乎用户 抖抖抖抖飞​ 发表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没人管!

知乎用户 锅巴薯片辣条 发表

2020 年,新冠疫情爆发的第一年,当年 5 月,在家里呆了漫长的 5 个月之后,湖北被封的同事终于回公司上班了,见到她第一眼,我给她了一个大大的拥抱,当时真的没想过一点害怕的。

直至今天,新冠疫情的第三年,经历过 2022 年轰轰烈烈地 3 月那拨深圳疫情,看着街边的店铺一家一家关门歇业。后面再在网上看到上海疫情期间魔幻的种种,再看到这个问题,我心情复杂。

因为我知道,疫情,不只是疫情了。

知乎用户 社长 发表

最近这段时间,上海复产复工,人才市场自然也热闹起来了。

但是曾感染过新冠的很多人遇到了大问题。

因为上海相当一部分招工市场增添了新要求。

“进过方舱的不要、阳过的不要”。

今天我就不说什么大义凌然,政治正确的话了,给大家聊聊现实吧,毕竟现实情况对大家的参考价值才是最大的。

现实就是这几年我们的经济情况并不好,世界也一样,这就导致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是非常有限的。

之前大家看到了,互联网公司的很多头部企业都在裁员百度、京东、爱奇艺、就连阿里腾讯都在裁员。

这些公司都是我们的头部公司,这些公司都不行了,那。。。

经济是怎么不好的我就不说了,说了发不出来,但是上面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后面大概率会有一波回暖。

具体表现是最近的股市,包括下半年的股市和房市。

我个人短期开始乐观,我的建议是有想进场买股票的可以进场了,有买房需求的抓紧买,时机已经成熟。

但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很难回到过去 20 年,房地产加互联网红利,带来的一波经济火热一派繁荣的景象。

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必然,这就意味着就业门槛会变的越来越高,其实这种情况对绝大部分普通人是很不利的。

我们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是新基建、新能源、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等,这些方向别说普通人了,未来没个研究生学历想入局都很困难。

这两天正是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家里有个晚辈亲戚参加了今年的高考,现在一直在向我咨询学校专业问题。

让我惊讶的是,这小兄弟不太关注城市,不太关注学校排名,也不太关注专业,最关注的居然是哪所大的学习氛围好,因为他说他要考研。。。

给我惊呆了简直,高中刚毕业难道不是 “解放了” 的感觉么,这么快就开始卷了?

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

2021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为 377 万,创历史新高。

2021 年,全国公务员报名人数超 537 万,创历史新高。

这两项合在一起人数高达 914 万,而 2021 年的高校毕业总人数才 909 万。。。

但是我万万想不到,高中刚卷毕业,又开始卷。。。

后来我得知,是他父母平时给他传播的思想太 “社会”,导致这家伙一派少年老成的 “社会人” 即视感。

这点我其实很纠结,因为他父母的做法其实是提前抹杀了他们儿子对世界的憧憬和快乐。

但是这个社会很现实,早一点了解社会人的 “困难”,对未来早做准备,又不是什么坏事。

最后我告诉他这问题我不了建议。

因为大学吧,它就不是个适合学习的地方,但是如果你高度自觉,其实到哪儿都一样,天天泡图书馆呗。

说回上海一些企业这次 “进过方舱的不要、阳过的不要” 的问题,其实这不是吃饱了撑的,而是人多了撑的。

我们站在道义的制高点,当然要谴责这类问题,但事实就是人家真的不要,你还没办法。

你是企业,你负责招工,你面前一堆人,一部分是进过方仓有过阳的,一部分完全没有,那其余条件等同的情况下,你要怎么选择呢。

有句话我其实很认同:“这个世界上很多问题最后都是哲学问题”,其实就是人性问题。

有一天社会劳动力不足,企业招不到人了,那你别说阳过了,你缺胳膊少腿,只要还有部分劳动能力,都完全不用愁工作。

但现在的情况就是人员太多,岗位不足。

我国早就已经严令禁止在入职体检里做乙肝病毒检测,再是你本人要求的也不行。

但是现在很多企业的入职体检,依然会加一项乙肝病毒检测,说是知情权,你检测不合格人家照样不要你。

你说法律规定不可以这样啊,但是人家说不是这个问题啊,是你专业技能不够,不符合我们公司要求,你能怎么办。。。

其实本质上还是就业岗位不足的问题。

事实就是除了你每天 24 小时,别人每天也是 24 小时之外,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什么公平可言。

我带头谴责这类企业,但也只能是谴责一下,人家该怎么办还是怎么办。

我们普通人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提升充实自己。

有一天你能做到的事情别人做不来,或者你拥有的资源企业离不开,那你就完全不用担心这类乌七八糟的问题。

聊到这儿,再给大家提一点,你知道我们国家为什么不大搞农业机械化么,像美国一样,一个农场主搞几千几万亩地?

是我们的技术水平不够么?你说芯片比不上老美我认同,但是这些大型机械,挖掘机拖拉机无人机,其实我们玩的一点不比老美差。

那原因是什么呢,是中国人喜欢种地么,不经历风吹日晒,不种地心里不舒服?

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土地解决了我们国家相当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

有一天,城市的农民工失业了,他们还能回家种地。

赚不了几个钱,但是他们至少还能有口饭吃。

如果大量的失业农民工不能回农村种地,而是流落在城市,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有句老话是这样:“穷生奸计,富长良心”。

我们迈入 “农场主” 时代,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好吧,即便如此,我还是代表大多数人骂一下这些连 “阳过” 都要歧视的企业:

你们太可恨了。。。

文章来源 公众号 海思社

知乎用户 一株冬青​​ 发表

杨过怎么也想不明白,

他居然这么不受欢迎,

甚至想 CTNN 的姑姑。

知乎用户 牧野流星​​ 发表

奇怪了,这些人怎么知道工人有没有进过方舱,有没有阳性?难道这玩意儿还有记录不成?

知乎用户 华尔街老兵​​ 发表

我当时在上海,我自己一直是阴的。

我认识有金融行业,阳了,康复之后,照常回去上班了。

我知道的阳性病人,康复之后,都挺好的。

请不要这样歧视曾经阳性的人了。

知乎用户 1 齐看数据 发表

新冠康复者传染性几乎没有,即使谨慎起见,核酸阴性后和常人无异

看到这样的招工直接举报和投诉即可

劳动市场管理部门需要从严处理这些单位

我们需要防的是病毒,不是人

任何患者,治好了就应该享受普通人的待遇

有些人就是啥正事儿都不干

净整些乱七八糟的恶心人的事情

知乎用户 何 yulu 发表

你自己讲讲,你在方舱里得到什么样的治疗了?除了服点诸如连花清瘟的安慰剂,还有其他吗?

进方舱,主要是隔离你,避免你传染别人,才不是为了治疗你因为很大概率,根本用不着治疗。但是隔离,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如果你有家,你就不能自行隔离自行检测自行服药吗?大概率比你在方舱痊愈的还快呢!你干嘛要自投罗网?自断前程?自寻死路?

现在失业了,找不着工作了,被歧视了,还不起房贷了,知道后悔了。黄花菜都凉了,悔不当初有什么用?早干嘛去了?

等着吧,在新冠被妖魔化的越南,你这个进过方舱阳过的人,就和水浒传里,脸上有烙印的罪犯一样,人人避之。往后很长很长的一大把日子里,你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人情疏离和冷淡。

上那辆车前,你就该明白这些。但凡有点生活经验,懂点人性的人,就该预测到这个后果。你本可以不走这条路,本来是有机会躲过这一劫。你的愚蠢和懦弱,在时代的汹涌澎湃里,制造了你如今的困境。

可是福祸相依,也无需灰心丧气。我发现的一个真理就是天无绝人之路。想想自己有什么才能,会什么技术,在全民灵活就业的当今,何不自立门户?没准就成了呢?

旦夕祸福,阴晴圆缺,本就是人生常态。雷霆雨露,均是神灵馈赠的体验。春华秋实,不过弹指一挥。掐指一算,余生不过还剩一万多天。一天一夜,眼睛一睁一闭,就没了。所以还有什么可顾虑的呢?想做什么,勇敢去做吧。就算失败,最惨不过当下了。

我如果是你,与其等着断供后房子被银行收走。不如在断供前,用房子做抵押,向银行借钱。不过是做点 PPT,写份企划书,租个场地,注册个营业执照。大放水时代,找银行借钱,并不难。借的越多,你的房子就越安全。

最坏的结局无非就是房子被收走,名字成老赖。可是现在的处境,和最坏的结局,相距很遥远吗?

走出舒适区,去尝试些新鲜玩意,失败了又怎样,只要大脑不停止思考,双手不停止劳动,斗志不减,激情不退,你就还会有美好的前程。

知乎用户 工藤正男​​ 发表

本质还是职业门槛低,职业可替代性强,根本不缺人!

即使企业肯定不会承认自己有招聘歧视,暗地里想怎么操作就怎么操作,毕竟现在确实是谁出钱谁就是大爷!

所以我为什么写了那么多的回答建议师弟师妹们努力读书,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说白了就是提高自己的区分度,如果你真的做到了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人廉我转!”,你放心你肯定不会遇到歧视!任何企业,不管国企、私企和外企都需要人才!

所以没有那个能力,你就攥不住自己的命运,那就只能随波逐流了!我不是社会达尔文主义者,但是我们确实生活在弱肉强食的社会中!


我是正男

@工藤正男

,一个多读了几年书的博士,你的点赞、收藏和关注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知乎用户 小学生 发表

很多人对上海有些看法。真是莫名其妙,上海是什么地方?上海是赚钱的地方。你要讲人情味你回你老家去讲。包括所有的大城市都是一样的。你让我怎么看?我特喵的一大早的起来做核酸。你说我会不会烦?再是骂上海人的,骂我们这些所谓本地人的。我在上海有房子,很多年前我妈家里买的。我算是上海人吗?我对上海有什么归属感?上海我也很讨厌,但是我讨厌的所有人和事,绝大部分都是外地人和外地企业。有几个上海人是上海人?苏州无锡也是一样,有几个人是本地人?各种奇奇怪怪的戏码,都是外地人之间为了利益问题吵来吵去,然后把问题归结到本地人。那你看看你说的本地人是本地人吗?经济发达地区绝大部分人口都是外地人,这点常识没有吗?再是北上 IP 地址的人,最喜欢说房价高,激动的要死要活的。你说你如果在北上,有两三套房子,你为什么要抱怨这些?房价是上海北京人炒起来的?人家倒了八辈子霉了要当你出气筒的。这里我还要提一嘴浙江人,我遇到的排外的,动不动哪里人的。无一例外都是浙江人,我不知道是什么原理,但是浙江人总是喜欢拱火,还有说什么外地人。问题在苏南还有上海,你浙江人也是外地人啊。这是为什么我一直不喜欢浙江人的原因。尖酸刻薄的厉害,还总是喜欢吹牛 X。你们说的上海人是不是都是浙江人你要搞清楚。上海日常就是乱七八糟的,上海日常就是辣鸡地方,各种吊事,各种堵车,各种人挤人。还有些人莫名其妙的说什么送菜,你送的那点有 P 用?谁吃饱了撑的要感谢你啊。就算是最困难的时期,上海也是靠采购的。江苏疫情现在不一样也是采购吗?挂个旗,一车队有一台车捐。趁乱浑水摸鱼倒买倒卖的事情,我都不需要用脑想就知道。有谁是傻子?我无法理解的事情太多,是我想的明白,还是蠢货太多?你们天天看这个不爽看那个不爽。为什么就不能想想办法比别人多些钱,实实在在的远离这些是非?这都是什么破人破事,你看不惯,你也可以去上海开家公司招人。谁拦你了?不要说一下高铁,路上一堆所谓的上海人在吐痰,蹲在室内厕所门口抽烟,然后不停的嘶吼和吵架。崩溃癫狂疯子。这些才是上海的日常,一堆疯子。这些都是上海人?他们在他们老家可不会这么丢人,都是荣归故里。我为什么永远不会住上海,就是因为上海就是一个垃圾地方,挤满了垃圾人。这些人没有一个是上海人,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

知乎用户 可爱寸寸滴 daddy​ 发表

完蛋了,那以后只能招外地人臭要饭的了。

阿拉上海人都在共存,不共存的都是外地人。

知乎用户 原力健康​ 发表

从法理上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

况且这些人还不是传染病人,他们只不过曾经感染过新冠病毒并且已经康复,多名权威专家都曾证实:“新冠患者治愈出院、无症状感染者解除医学观察后,体内已产生相应抗体,目前还没观察到造成传播的案例。”“国内外的研究一致证明核酸复阳者没有传染性。”

在招工环节上,不招录新冠阳性康复者、调阅两个月或者更长时间的核酸检测记录,甚至不招录有方舱工作经历者,这是一种毫无道理的歧视行为,必须及时得到纠正!

那到底是谁在制造歧视呢?

许多用人单位都通过中介公司进行招工,中介公司对招工要求进行原创的概率很小,他们发布的招工要求,代表的是用人单位的意志。说到底,还是用人单位出于某些考量,想要将新冠阳性康复者拒之门外。

但无论他们的考量是什么,都是不合法,也不合理的。

离开方舱,对于康复者,曾经核检阳性的信息就应该与体内病毒一起死去。他们是和我们一样完完全全的正常人。曾经的方舱经历是他们为抗疫做出的牺牲,而不是歧视他们的理由。请给他们一个微笑。

也希望有关部门,能重视这一歧视现状,帮助受到不公正对待者,使他们应有的权利,能够得到维护。

知乎用户 糊涂​ 发表

故意的,为了增大防疫难度,激化社会矛盾。

查查这些企业的背景,肯定有问题。

该处罚处罚。

知乎用户 硫离子 S2 负 发表

对待疫情科不科学从这件事上就看能出来。

知乎用户 真理往事 发表

充分说明了新冠真不是所谓的大号流感,对身体的影响真的很大,所以说共存的纯属是没落到自己头上。

与之对比的就是所谓千元餐厅供不应求,飞海南机票涨价的新闻。

不知道上海那个是真的,或者说都是真的

知乎用户 Luiz​ 发表

在国外这两年,身边不少住校内宿舍的中国同学不幸罹患新冠

有的人发朋友圈直播病情,有的人在朋友圈高呼自己中标呼吁大家小心,还有人在朋友圈说自己阳性了求抗生素之类的(国外开抗生素比搞 weed 的难度还大)

有一次和国内的外婆打微信视频,就把这个情况给老人家说了,本意是想告诉老人家我在外面独自租房住,感染的概率低一些,让老人家放心。

但是外婆只是很担心的说,如果这些同学有需要,并且和你关系好,人品也值得信赖,你就做好防护给人家送点药,并且最好劝人家把朋友圈删了。

送药这点我明白,但我很不理解,为啥还要删了朋友圈。

老人家只是淡淡地说: 人心隔肚皮,这个病是有传染性的,万一今后人家以你得过新冠为由,怕传染,或者说你有后遗症不给你工作,或者是找到工作了有人想搞你,这些朋友圈都是铁证…… 何况现在多少年轻人因为血糖甚至是白细胞超标就被入职体检卡得死死的,我在卫生系统干了一辈子,见得太多了……

我当时还觉得老人家太神经过敏且危言耸听了,如今一看,傻逼竟是我自己……

别说国内了,就连英国这种地方,因罹患新冠丢了工作的或者是被减薪甚至要求参加处分听证会的案例也有……

仔细一想,这些国内老人家经历了反对左边的另一侧,经历了百花齐放,经历了 CR,也算是身经百战见得多了。对于人心险恶比我们这些小年轻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只是我没想到的是,这些几十年前的经验,放到如今不仅完全没有过时,甚至可以直接拿来分析现实问题,并且无论国内外都相当有效,不得不说确实是一种讽刺。

知乎用户 头榜之乎​​ 发表

  今年春天,陈峰从外地赶赴上海,在方舱医院工作时期被确诊为阳性,但他如今早已治愈出院。本该迎接新生活的他却发现,无论在微信兼职群里,还是去招聘会现场,找工作时不少企业都会要求查验近两个月的核酸检测记录,并拒绝招录。

  近日,新闻晨报记者记录了陈峰和与他类似情况的其他两位曾为方舱志愿者治愈出院后的求职受阻记。同时,新闻晨报记者也随机走访了浦东和松江两区的一些劳务中介,试图求证在当下的上海,像陈峰这样有过新冠阳性确诊经历的求职者找不到工作到底是个例,还是普遍的情况。

  上海方舱志愿者阳性康复后求职遭拒:从方舱离开后,他在街头流浪一个月

  即使偶尔有阵凉风拂来,六月的上海依然热得让人闷得慌。22 时许,结束一天繁忙的工作,大多数市民早已回家舒服地冲个澡,准备安然入睡。

  此时,在上海临港某写字楼的地下室里,陈峰习惯性地找了几个纸箱子,熟练地把纸箱沿着缝隙撕开,将纸板平铺在水泥地上,这就是他今晚的 “床”,旁边放了一瓶水、充电宝和几盒蚊香。

  ♦️陈峰晚上睡觉的地方

  结束了一天的 “流浪”,陈峰早已顾不上蚊虫的叮咬,刷了一会微信群里的消息后,就躺在纸箱上准备入睡。这时,一束刺眼的手电筒灯光突然打了过来,原来是写字楼的保安发现了陈峰,保安提醒他和同伴们:“这里不允许打地铺,尽快离开。” 陈峰只得起身,收拾好他的全部行李,走到户外,一番寻找后,他将希望寄托在不远处公园内的凉亭里。

  这已经是自 6 月 1 日起离开方舱后,他在上海 “流浪” 的第 30 天。从 2020 年至今,新冠改写了很多人的命运轨迹,陈峰也不例外。

  陈峰是湖北十堰人,今年 28 岁,单身未婚,父母都在农村务农,身体不大好。他之前一直在广东工作和上班,在电子厂、工地都工作过,随着疫情的反复,他也做了很多防疫方面的工作。

  4 月 7 日,通过一家劳务派遣公司的介绍,他和其他几位同伴从广州来到上海,打算在方舱做志愿者,开始给的价格是一天工资 800 块,陈峰心想,赚钱的同时,也能为抗疫做一份贡献,这个工作还不错。12 日开始,陈峰便正式进入国家会展中心方舱里面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帮忙发放物资、转运防疫物资,收拾生活垃圾、地面清洁,拖地,以及帮医护人员打下手,包括方舱里面各种需要做的事情等。

  ♦️保障证

  4 月 20 日这天,陈峰被安排上夜班——从凌晨三点到第二天早上九点,当天晚上上班前要抗原检测,陈峰被检查出了两条杠,同时他也出现四肢无力、嗓子痛等症状,随后即被确诊为阳性并在方舱内接受治疗,直到治愈出院。

  出院以后,陈峰没有固定的住所,让他没想到的是,在找住宿的时候,一些小旅馆发现他 4 月两次核酸检测记录为阳性,就拒绝了他住宿的要求。于是,他开始了自己的 “流浪” 生活,先是去了虹桥火车站打地铺,再去了松江九亭,然后来到了临港。

  ♦️核酸检测报告

  眼下,陈峰只能暂时露宿在临港的公园里,晚上就睡在公园的椅子上,害怕蚊子咬得睡不着,他买了蚊香。他将行李放置在公园另一处 “隐秘的角落”, 一大桶水、一个大书包装得鼓鼓囊囊、一个大黑色垃圾袋里面装满衣服杂物,所有东西堆在角落里,用雨布盖着藏好。

  ♦️陈峰行李

  往后,当人们来公园里露营野餐时,会想到这里曾经是有过阳性记录的外来务工者无家可归时寄身的地方么?

  “‘阳’过的我们找工作为何这么难”

  陈峰一边 “流浪”,一边也通过劳务市场、微信群的招聘信息,想要在上海找一份临时的工作,但让他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

  在他加的几个微信群里,不管是电子厂、还是保安、快递分拣员等,都在招聘要求里写到:“阳过的不要、进过方舱的不要。” 这让他有点错愕,自己这样的情况难道就找不到工作了吗?在网上看工作的同时,陈峰也打算去招聘现场去碰碰运气。

  ♦️“阳过的不要,去过方舱的不要”

  6 月 15 日,背着双肩包,拉着行李箱的陈峰,走在浦东新区周浦镇的一个公交车站旁,看到路旁有人摆着招工广告的易拉宝,招工的人上下打量了陈峰一番,便问陈峰,“你是不是要找工作?” 陈峰答,“可以啊,你们这里是什么工作?” 对方随即又问道:“兄弟,你有没有在方舱里待过?之前阳过没有?” 陈峰想起之前在网上看到的很多招聘广告里特别提到的这一条,害怕告诉对方自己曾经阳过就没有后续了,便试探性地回了句,“没有啊。” 没想到对方熟练地说道,“那你打开手机里的随申办,我看看你近两个月的核酸检测记录怎么样。” 听罢,陈峰无奈地摇了摇头,离开了公交车站。

  ♦️迪士尼

  ♦️富士康和大金

  ♦️欧姆龙

  陈峰把自己的遭遇发在了和其他方舱工友一起建的微信群里,很快就有其他人回复,表示也遭遇了和他相类似的情况。

  刘硕和陈峰一样,他们一起从广州来上海,并在国家会展中心方舱里一起担任志愿者工作。4 月 24 日,刘硕被确诊为新冠感染者,5 月 13 日治愈出院,5 月 24 日和 6 月 1 日复阳过两次,6 月 8 日出院后,又在隔离酒店一直隔离到 16 日。

  刘硕从隔离酒店出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工作。但他看到自己加的一些兼职群里很多招聘广告里都写道:阳过的不要、进过方舱的不要,刘硕心里纳闷:“我身体都没什么事情了,为什么找个工作这么难呢?”

  暂时不打算回老家的刘硕准备在上海先租个房子,他找一些之前认识的朋友询问,朋友给他推荐了浦东新区康桥的房源,不到 10 平米的小单间每月租金 800 块,朋友还特地嘱咐他两点:不要说是他介绍过来的,也不要说自己曾经阳过。但刘硕觉得,这又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自己曾经为抗疫做过贡献也算是英雄,于是他就如实地和房东讲了自己的情况,房东一开始不想收,但最终还是让刘硕住了下来。

  ♦️刘硕在上海的住处

  眼下,刘硕最要紧的事情就是尽快找到一份工作,他有点担心自己的身体,心想自己去工厂里上夜班估计吃不消,送外卖、送快递倒是没有什么问题,不过他最理想的工作还是想做消杀工作,之前也考取过相关的证书。

  “你从方舱里出来的都敢来这里应聘?” 这是前段时间,曾鸣听过的最多的一句话。来自于山西忻州的曾鸣在苏州和上海的求职之路同样坎坷。

  在上海务工的他此前曾感染过新冠,治愈出院后的他,先是去了南通隔离,隔离结束后原本想回山西老家,但是电话打过去听到回去还要隔离很久的消息后,暂时决定先不回老家,于是,就从南通去苏州找点临时工做做。他在苏州找了几家电子厂,却都要求查验近两个月的核酸检测记录,屡屡碰壁的他只好打道回上海。

  在上海他同样想求得一份电子厂的工作。在他看来,这份工作至少工资还可以,很多还包食宿,但令他没想到的是,他看到兼职群里富士康等企业在招聘启事里明确写道:阳过的不要、进过方舱的也不要。这让他再一次叹气,不知怎么办。

  除了网上招聘,曾鸣也去过松江车墩的一些劳务公司,对方也要求当场查验近两个月的核酸检测记录。如今,半个月过去了,曾鸣依然没有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目前他也和陈峰一起,晚上随便找个空地打地铺,吃饭基本上靠路边的小炒店、便利店里的泡面来解决。

  记者随机走访上海浦东松江部分劳务中介,中介:迪士尼、富士康、大金等公司都 “不要阳过的”

  “没有阳过?那就行”

  在浦东秀沿路康新公路一带,集中了大量劳务介绍所,沿街店面一字排开,此地是上海最大的劳务市场之一。我们走进的第一家中介 “XX 人力” 主要业务是为各大快递公司招工,工作人员正在接待一名年轻的男性求职者。

  “有没有 48 小时核酸阴性报告?”

  “有。”

  “没有阳过吧?”

  “没。”

  “那行。”

  记者在一边试探性地问了句,“阳过的不行吗?” 前台小哥迟疑了一阵,“…… 有阳的话可以问问别的企业。”

  “快递公司确定不行是吗?”

  “快递的话,有的查得严的就不行,有的就可以。”

  当被告知记者曾于 4 月份因为新冠阳性入住过方舱后,边上另一名求职者插了句,“4 月份的话就没事。”

  此时前台小哥询问,“进厂工作可以吗?有些厂查得不严。张江那里有些做医疗器械的小厂,应该可以,工资 6500 元 / 月差不多。”

  沿着康新公路右拐到了秀沿路,是一家专招饿了么骑手的中介。接待我们的一名年轻女员工告知,只要符合年满 18 周岁和没有犯罪记录两项条件,就可以报名。送一单赚 6 元,多劳多得。

  “之前阳过要紧吗?”

  “这个不要紧,阳过的话我们给你报备一下就可以了。”

  “我们可以通融,但厂里不通融啊”

  离开饿了么骑手中介,我们穿过马路,沿着康新公路反方向走到和川周公路交界的丁字路口,川周公路上同样也是劳务中介密布。

  “XX 劳务派遣” 以为电子厂输送工人为主,在听说记者曾经阳过后,接待我们的小哥回答得有些语无伦次,

  “阳过…… 不要紧。有很多厂不行,但有的厂没事,达丰可以。”

  “达丰是明确阳性也可以?对!”

  记者注意到,在中介张贴的上海达丰(注:电脑有限公司)的招工告示上,注明 “依松江区企业招工防疫提示” 有几点防疫要求,包括无可疑流行病学史,非中高风险地区,非封控区和管控区;同住人无居家隔离人员;无发热、咽干、咽痛、咳嗽等疑似新冠肺炎症状;报到当日需持 48 小时内(按采样时间)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及抗原检测阴性结果,或 24 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且招录现场抗原检测阴性;体温、健康码、行程码均正常;必须要有打过两针疫苗记录。

  我们在广告栏里又随机挑了一家名为日荣半导体的公司询问,

  “这家阳要紧吗?”

  “不一定。”

  “可以通融吗?”

  “这个,(我们)通融是可以通融,但厂里他们不通融啊,对吧?”

  而上海宝山富驰高科有限公司的招工告示则在入职要求中明确写道,“需要上海本地 72 小时以内核酸,之前阳过或方舱志愿者暂不接收。”

  “这家明确写了阳过的不要。”

  “对,有些是明着说的。”

  “那些没有明说的是不是就代表还有通融的空间?”

  “他们会查你手机的。”

  此时旁边另一名中介小哥就给记者支招,“如果厂里问你,就说没阳过,有些不一定查,但查的话就没办法了。”

  两个小哥互相讨论起来,

  “日月光(指日月光集团,为半导体制造服务公司)也查吧?”

  “对,整个日月光的都查。”

  几十米开外,“XX 职介川周公路店” 的工作人员将一沓 6 月 28 日(采访当日)的招工信息表塞到我们手中。在 9 页表上,共发布了 36 项招聘信息,其中 9 处用人单位明确告知有过新冠阳性史的不要。

  其中上海迪士尼乐园项目保安的招聘信息中也白纸黑字标注了不接收阳过的复原人员。他们拒绝的几类人员是这样的:有犯罪记录,或者有精神类疾病的不要;戴眼镜,明显处有纹身比如手上、颈部、面部;去过方舱,确诊过阳性的不要。

  “人家要是肯要,我们也想送”

  接下去,晨报记者来到松江区车墩影视基地附近的车峰路上,这条路上同样聚集了一长溜劳务中介,是上海另一处大型劳务市场。

  看到记者在门外张望广告栏上的招聘信息,“XX 职介” 的一名女员工主动上前询问:

  “想找什么样的?我们每天的工作都不一样,每天都在变。”

  “阳过的要紧吗?”

  “阳过可以进达丰呀。” 她想了想,“要不然,就是外卖。”

  “是不是工厂一般都不招阳的?”

  “对。”

  “明确表示不行?”

  “对,你不说人家也都会查身份证,一查都能查出来。”

  “我 4 月份阳的,到现在已经很久了。”

  “无论什么时候阳,一刷身份证都能刷出来。”

  记者向她指出,上海富士康的招聘信息里并没有提到有过阳性史的不要。她摇摇头,“富士康不要阳性的。”

  看记者找不到适合的工作,她提出可以先加微信,然后进群关注每日的招聘信息。“反正到时候再看一下,阳过的暂时(不要)、几乎都很少要的。”

  而在富士康招聘信息的边上,就是上海大金空调的招聘信息,上面写道,“要 48 小时核酸报告,进过方舱、阳过、做过方舱志愿者的不要。”

  当记者再一次确认,是否招工单位明确向其指出阳过的人不要时,我们得到了十分肯定的回答,“对,要是要的话我们也想送。” 这名员工告诉我们,“说实话,阳过的人现在也不少。就算没阳过,在方舱上过班的也不要。没办法,人家都不要,你送去也没用。”

  “是怕复阳吗?”

  “不是怕复阳怕什么,反正所有阳过的都不要。但我估计过不了几天都会要,不要这些阳过的,人家怎么生活呀?”

  “到你们这儿来找工作的人里阳过的多吗?”

  “有,咋能没有啊?你想这个疫情好多阳的……”

  再往前走,“XX 劳务” 门口有几名工作人员正拿着招聘信息招揽求职者。当记者向他们表示自己曾经阳过时,几个人都陷入了沉默。过了一会儿,有人提了一句 “京东快递应该可以”,她旁边的人马上表示,“京东今天已经满了,不招了。”

  一天后的 6 月 29 日,之前接触过的一名中介小哥给记者发来信息,还是迪士尼保安的空缺。“把你身份证正面拍照发给我,我给你问一下,行的话下午就可以去面试。”

  但是稍后的另一条信息里,他的口气显得有些失望,“迪士尼暂时没有希望了,要 48 小时核酸报告,还要没有阳性记录,没有方舱记录。” 为了安慰记者,他承诺,“以后没事儿了的话,你是可以进去的,我直接安排你进去。”

  本报记者事后致电上述几家企业求证。记者发邮件给上海迪士尼公关部门邮箱和迪士尼招聘部门邮箱,暂时未得到回复;此前,记者多次拨打上海迪士尼公关部门人员电话,均无人接听。

  大金空调方面,记者联系到了企画财务部 CSR 法务课课长颜海云,她在电话中表示自己对于这一情况并不清楚,至于公司是否确有这样的要求,他们还需进行调查。随后要求记者将劳务中介的招工信息以邮件方式发送至邮箱。我们稍后收到了大金空调的回复邮件,邮件中表示公司已迅速开展相关调查并已得到结果,“我司在官方发布招聘要求条件时,从未将‘不招收阳性康复人员及方舱志愿者’作为招聘要求条件,也从未向劳务中介提出此招聘要求条件。”

  记者还拨通日月光封装测试(上海)有限公司总机的电话,对方表示,公司产线员工大部分是劳务外包的,具体事务需要跟公司人事部门对接,接通电话的男子拒绝透露个人姓名和职务,并拒绝记者让人事部门转接沟通相关情况的请求。

  (为保护受访者隐私,本文均使用化名)

  快评:谁在制造歧视?

  从法理上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

  况且这些人还不是传染病人,他们只不过曾经感染过新冠病毒并且已经康复,多名权威专家都曾证实:“新冠患者治愈出院、无症状感染者解除医学观察后,体内已产生相应抗体,目前还没观察到造成传播的案例。”“国内外的研究一致证明核酸复阳者没有传染性。”

  在招工环节上,不招录新冠阳性康复者、调阅两个月或者更长时间的核酸检测记录,甚至不招录有方舱工作经历者,这是一种毫无道理的歧视行为,必须及时得到纠正!

  那到底是谁在制造歧视呢?

  许多用人单位都通过中介公司进行招工,中介公司对招工要求进行原创的概率很小,他们发布的招工要求,代表的是用人单位的意志。说到底,还是用人单位出于某些考量,想要将新冠阳性康复者拒之门外。

  但无论他们的考量是什么,都是不合法,也不合理的。

  离开方舱,对于康复者,曾经核检阳性的信息就应该与体内病毒一起死去。他们是和我们一样完完全全的正常人。曾经的方舱经历是他们为抗疫做出的牺牲,而不是歧视他们的理由。请给他们一个微笑。

  也希望有关部门,能重视这一歧视现状,帮助受到不公正对待者,使他们应有的权利,能够得到维护。

知乎用户 温和派 Zero​ 发表

企业怕新冠阳性康复者复阳,导致刚刚复工复产又要因为复阳的人员导致停工停产;同时,之前为了配合防疫政策,对新冠后遗症的各种宣传也增加了用人单位的恐慌。不信你去各大平台的评论区和转发区转一圈,有一种热评就是 “那么当时妖魔化新冠后遗症的又是谁呢”?

看了看相关的新闻,**最令人心酸的就是很多防疫志愿者或者方舱医院的工作人员,他们本来为防疫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却因为不幸感染了新冠导致现在的到处求职碰壁,真是令人唏嘘。**除了报道之外,我还看到了关于问题描述里的陈峰的采访视频,视频中有一个标题——“方舱志愿者阳性康复后求职遭拒,地下室、公园凉亭风餐露宿一个月”。看完视频,心里真的挺不是滋味的。如果早知道为防疫做贡献反而会导致自己的落魄,又会有几人还会愿意去帮助其他人呢?怕不是早就心寒了。

还有,我看到这一条新闻的途径也许大家想不到——是在明日方舟的讨论群里,有一位大佬转发了这个新闻的转评截图,转发里有两条评语,一条叫 “这么快就开始源石病展开了是吧”,而其他的转发全都是 “这片大地……”

就在不久之前,我还特地写过一个关于《明日方舟》里源石病的科普的回答,在最后一句中我这么写道:

想要治愈矿石病带来的歧视与偏见,恐怕比治愈矿石病本身,还要更难上许多。《崩坏 3》中的崩坏病,和《明日方舟》中的矿石病,在各自世界观中,谁更难治?

看吧,现实世界中的某些事情,和游戏里也并没有太大差别,不是吗?

知乎用户 霜天晓月​ 发表

这个事我记得前几天就有新闻。网友扒皮了一下那个人可不怎么清白。

当然我说这个不是说歧视有理。只是感叹下现在的新闻稿一点严谨性都没有,随便找个网络话题就可以发新闻了。

因为我挺好奇怎么落实这个问题的。阳性进方舱又不是刺配发送,脸上又没刻章,怎么知道阳没阳过?如果真像新闻里中介说的刷身份证就知道,那这个系统开放给非医疗系统属于泄露个人信息,严重违法了。

就业歧视这个东西,属于人人厌恶又无可奈何的东西。反正现在就业市场是买方市场,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大概只能指望以后年轻人越来越少,老板们急的跳脚时候才能缓解。

知乎用户 钉子锂 发表

我有一个朋友做配送生意,就是给中大型企事业以及政府单位配送产品。

生意做得不错,街道关系处的也不错。有时候街道有些任务就落到他们头上,比如给有违法犯罪记录的人找工作。

一般的轻微违法犯罪也没啥,为了处好关系,街道的面子总是要给的,遂雇佣了一些做司机,没出过什么问题,毕竟我国的监狱改造是非常有效的,有问题的人进去没问题的人出来。

突然有一天,我这个朋友遇到了一个难事,政府单位要求出具所有配送人员的无犯罪记录证明,没办法,那就让没被处罚过去的人去弄呗,毕竟一个公司也不会只有这几个人。

后来,事业单位某些协会也要求出具所有配送人员的无犯罪记录证明,他感觉有些不妙。

再后来,国企以及国企下属单位也要求出具所有配送人员的无犯罪记录证明,得,只能辞退这些人。

这些人的朋友家属包括身边的吃瓜群众不理解,纷纷骂公司没良心。

我朋友也很委屈,安排是他们安排的,后来要出具证明也是他们要出具的,你什么都没做却要承担骂名。

一位领导对他说,你要有大局观,万一他们里面出现一个有问题的,我们都吃不了兜着走,你全部身家也不够赔的。

我这个朋友只能感叹,也罢也罢,他们改造好的人,他们自己都不认可。

知乎用户 雪泥鸿爪 123 发表

上海记得不是之前和其他一线城市一起闹劳工荒吗?

这会儿这些人要是自降身价,廉价劳动力,不需要中西部来打工就自动满足了。也有效解决东部大城市用工荒的问题。

从结果推原因,稍微阴谋论了一点儿。

知乎用户 王钊 发表

本质是 xx 歧视呗

得过新冠进过方舱痊愈出来的人说

他们核酸不能混检 经常有各种调查啥的

企业招了这些 xx 相关的机构没事去找企业的麻烦

岂不是。。。

知乎用户 丶青峰​ 发表

违法 也不道德

但不得不承认

就像冷酷无情的资本压榨无法改变一样

普通人得了新冠真的会很惨

会被资本无情抛弃

所以整天嚷嚷共存的

醒醒吧

知乎用户 EdwinH 发表

这不很正常吗,后遗症那么严重!!!谁敢要

知乎用户 送給你真心的祝福​ 发表

我看了好几个高赞回答都没说到点子上,我也来回答一下吧。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肯定是健康码上显示了老百姓过多的个人信息。这些信息能让中介或者是企业招聘人员一眼就能看出来,眼前的这个人是不是感染过新冠,出没出现过新冠检测阳性。

作为企业来说都是趋利避害的,因为对这个新冠病毒不了解,所以只要是自己感觉有问题的人全部都不要,这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

针对这些情况政府可以进行消息覆盖,就显示最近半个月左右的信息。非指定机关单位不能查询过于详细的流调信息,显示的信息太多的话,确实会给很多老百姓的工作生活带来太多的麻烦。

知乎用户 锦绿新城 发表

这种情况看到一个举报一个

知乎用户 有吱测试 发表

严格的防疫政策谁不怕呢,万一因为一个人整个办公室停工,老板赌不起呀。

知乎用户 旁若​ 发表

都是不够国际化的岗位吧

要想国际化,应该员工一半以上得过新冠才好

知乎用户 以牧 发表

为什么都在说就业歧视的事情。这难道不是某些意识形态的延伸吗?

知乎用户 文字工作者 发表

只要上面不改,下面就会这样

阳了就要被拉走,就要停产,你是企业方,你考虑一下?

阳过的复阳的你问问官方有多少?

知乎用户 绯雪千音 发表

歧视吗?确实是。
错了吗?是也不是。
和女性就业差不多
隐形成本和不可控的损失全是企业买单。
在有选择且不是非你不可的时候自然就不选。

有些人叫叫口号很容易。
让你开个公司你应该也有你自己的选择。
毕竟要是公司封个 14 天甚至更久、小则停工亏租金白发低保工资。
大则丢客户丢订单甚至倒闭。没有任何人为你买单。

但凡有人愿意承担一部分原本应该他们承担的责任、歧视也不会那么严重。

健康码去星后各地层层加码不也是一个道理?

知乎用户 二民​ 发表

一个个义愤填膺,轮到自己是用人单位的员工,要是招进来一个你比谁抗议的都凶。

现在就是这么个环境,乙肝歧视那么多年,现在才不让检测。幽门螺旋杆菌也一样,吃饭的时候做不到分餐制,就得注意。

只要招聘市场上不缺人,这个局势就得持续下去,这没办法。用强力只会让招聘者想出别的办法来规避风险。

社会就是这样的。

知乎用户 地中海不算海 发表

爱丁堡就是打算靠这种方式搞破坏,这个操作很爱丁堡。

你防疫,他就扩大化;

你全民核酸,他就三天两头半夜把居民拉出来折腾;

你严防严控,他就针对外地人激化地域矛盾;

你集中隔离,他就把孩子拉走;

老百姓骂为什么不封控,他就把所有人锁在小区里不管;

你怪他不作为,他就乱作为,搞形式主义,拼命折腾医护人员和志愿者;

你说新冠危害大死亡人数多不能放开,他就制造新冠以外的多灾多难

知乎用户 崔丁 发表

这些企业单位也就是命好生在了中国,对疫情防控到位,整个国家感染的人很少,就玩起了这种形式主义的花花肠子,也玩的起。

如果放在国外,特别像美国,感染的人特别多,死都死了上百万人,劳动力紧缺,根本没有他们嚣张的时候。

不要曾经感染过的人?一半都感染过了,你爱要不要。

不要在重大安全风险工作过的人?所有人都经历过,老板你自己当光杆司令吧。

建议把这些企业的名字给爆出来,既然对方要玩花花肠子,给国家疫情防控上眼药水,就让他们体验下舆论的力量。

现在产能过剩,把一堆无视社会责任,喜欢搞小动作的企业放在人民的眼光下烤一烤。

知乎用户 蛤蟆的油 发表

我觉得是歧视,但我也能理解,不过我理解的并不是用工单位。

很多人提到后遗症什么的,我倒不这么想,因为奥密好像没有这么大的杀伤力。

真正可怕的是复阳

我们这边网传有个外地来的复阳,被隔离到宾馆了,看了下网上的消息,人家来这里几天后才复阳的。

这就有点可怕了,如果一个在工作期间复阳,这不仅是影响用工单位的工作,还会影响其它在工作的人。

如果一个治愈者进了个百人甚至千人的厂区然后复阳,那整个厂子是否也要跟着一起被封?

如果真有那种事发生,我想那些被影响的工人才是最难受的。

知乎用户 刘昕凝 发表

没啥。从女员工怀孕生子被冠名骗产假起就应该警醒这种事迟早会发生。

歧视,本质上就是多数对少数的暴政。你觉得歧视就是对的,只是因为你从来没有成为少数而已。

知乎用户 船长 发表

不能理解。企业是为什么原因做这样的决策?设置这样的门槛,直接效果是降低选择范围,抬升用工成本,无利不起早的商人是不会做的。

如果说有阳性史的员工,政府会要求更为严格的(成本歧视性的)防疫措施,并且成本由企业承担,那这是政府的锅。

如果说老板们已经普遍发现有阳性历史的人的确存在大比例的心肺功能下降、劳动能力不足的问题,那么这属于天灾,建议政府比照残疾人就业给予企业优惠,并且把张网红以及其他爱丁堡政府里面的躺平派鞭尸三日。当然张网红可以拿这些数据写论文抵罪——有没有期刊愿意发就是另外的问题了。

如果真是像国外个别报道一样,担心康复者肠道仍有病毒并且持续排毒成为传染源…… 我相信这种重大发现轮不到老板们来做。

如果说是个别老板的个人爱好被记者拿出来炒作,那就无所谓了。反正这年头,无事生非的记者是杀不完的。

知乎用户 netwalk0r 发表

因为一些企业开始比较全面的了解新冠. 知道什么是自己的责任, 什么不是自己的责任而应当是政府责任. 现有员工和新招, 是不同的情况.

企业自身存在生存危机的当下, 更多的知道了自我保护.

去了解真实的信息, 少去道德绑架企业.

知乎用户 woyaoh 发表

在一直宣扬躺平没事的上海,对新冠最敏感的是上海资本家,这笑话真好笑。

这不是歧视,只是资本觉得新冠康复者容易引发其他并发症误工或者付出额外的医疗成本,甚至 996 更容易猝死导致付出额外的工伤死亡赔偿罢了。

记得有个吸血鬼漫画的笑话,只有吸血鬼才最希望人类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因为疾病、亚健康甚至吸毒酗酒会导致血液变质影响口感甚至有毒。

知乎用户 谦逊好学盛老湿​ 发表

看到有人说《传染病防治法》上明确说了不能因为得过新冠而拒绝招录,但是这有用么,这就跟之前出台政策要求企业不能根据学历来选人用人一样,企业不想用你,随便都能编出一百个理由了,难道一句 “不符合要求” 解决不了么?

说到底还是用工市场的供远远远大于求,加之在疫情下就业困难,失业群体的增加,大量劳务群体涌入市场,让招工方可以用更低成本来招人。

对此政府和公共救济体系还是要发挥作用,放发失业补助,稳定失业群体的民生,同时对于吸纳康复者的企业进行鼓励减税政策,可能有人会说我这个方式是治标不治本,但现阶段是无法改变这种状况,只能做到不让就业寒冬越来越恶化了。

知乎用户 天之彼方​ 发表

作为一名出舱人员我其实能理解部分用人单位的心情。这不是个别人能决定的事情,尤其对于部分小微企业来说他们是承受不住可能的复阳带来的后果的,特别是服务性企业。

只有大的政策和主流舆论发生转向才有可能出现明显的变化。目前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政府出面以合同工的形式来雇佣这些出舱人员,因为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或者是劳资双方的雇佣问题,而是明确的社会问题了。

知乎用户 曾皇 发表

媒体经常报道,新冠后遗症包括肌肉疼痛、疲倦及恐惧、抑郁、失忆、思维混乱、注意力难以集中、脑血管疾病、心律失常、缺血性和非缺血性心脏病、心包炎、心肌炎、心力衰竭和血栓栓塞性疾病等 200 多种。

作为用人单位当然希望自己员工健康,工作效率高,自然而然不会选择新冠康复患者。

知乎用户 狸那个狸 发表

江城人,亲身经历。

这好歹是 “进过方舱,阳过”,当初那是 “江城不要”。

哎……

说来说去,苦的都是老百姓啊。

知乎用户 胖子胖子 发表

阴性的人,只要是来自有疫情的地区,连地方政府都不愿意他来自己当地

何况公司老板招人呢?

知乎用户 字母大王 发表

这个问题不是简单的 “歧视” 那么简单。

或者说,是整个社会都歧视的情况下,用人单位的行为被 “标签化” 了而已。


很多人估计都在新闻上看到过,新冠复阳的案例,一直是存在的。

虽然不知道到底精准数据是多少,但是一直有报道。

对用人单位来说,如果用了这样的人,万一复阳,整个工厂被封,损失谁承担?


现在整个的防疫政策,本质上都是对 “新冠阳性” 的歧视。

不止阳性,连带着有风险的一并被歧视,连带着整个城市被歧视。

这个问题,已经是社会性的问题了,难道一个用人单位该对此负责任吗?

知乎用户 大叔好物说 878​​ 发表

很好,深切体会到了上海的风度和温度!无事上海宁,有事外地人,格调高的很。

为众人抱薪者,冻毙于风雪,困厄于荆棘。YQ 可怕,现在发现还有更可怕的……

先讲点科学,阳过的人本来就等于有了抵抗力,疫情都过去一个多月了还怕复阳?说得过去?不要这些阳过的,人家怎么生活?

36 项招聘信息中有 9 家用人单位,明确告知不要有新冠阳性史的人员。此外,一些知名公司也将其作为招聘要求,其中不乏白纸黑字予以标注。

就业促进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不得以是传染病病原携带者为由拒绝录用;《传染病防治法》也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更何况新冠感染康复者连 “携带者” 都不是。与此同时,疫情爆发之初的 2020 年 2 月,人社部就下发了《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明确规定对新冠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在其隔离治疗期间或医学观察期间以及因政府实施隔离措施或采取其他紧急措施导致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职工,企业应当支付职工在此期间的工作报酬,并不得依据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

以下部分新闻内容整理来自新闻晨报

今年春天,陈峰从外地赶赴上海,在方舱医院工作时期被确诊为阳性,但他如今早已治愈出院。本该迎接新生活的他却发现,无论在微信兼职群里,还是去招聘会现场,找工作时不少企业都会要求查验近两个月的核酸检测记录,并拒绝招录。

近日,新闻晨报记者记录了陈峰和与他类似情况的其他两位曾为方舱志愿者治愈出院后的求职受阻记。同时,新闻晨报记者也随机走访了浦东和松江两区的一些劳务中介,试图求证在当下的上海,像陈峰这样有过新冠阳性确诊经历的求职者找不到工作到底是个例,还是普遍的情况。

即使偶尔有阵凉风拂来,六月的上海依然热得让人闷得慌。22 时许,结束一天繁忙的工作,大多数市民早已回家舒服地冲个澡,准备安然入睡。

此时,在上海临港某写字楼的地下室里,陈峰习惯性地找了几个纸箱子,熟练地把纸箱沿着缝隙撕开,将纸板平铺在水泥地上,这就是他今晚的 “床”,旁边放了一瓶水、充电宝和几盒蚊香。

陈峰晚上睡觉的地方

结束了一天的 “流浪”,陈峰早已顾不上蚊虫的叮咬,刷了一会微信群里的消息后,就躺在纸箱上准备入睡。这时,一束刺眼的手电筒灯光突然打了过来,原来是写字楼的保安发现了陈峰,保安提醒他和同伴们:“这里不允许打地铺,尽快离开。” 陈峰只得起身,收拾好他的全部行李,走到户外,一番寻找后,他将希望寄托在不远处公园内的凉亭里。

这已经是自 6 月 1 日起离开方舱后,他在上海 “流浪” 的第 30 天。从 2020 年至今,新冠改写了很多人的命运轨迹,陈峰也不例外。

陈峰是湖北十堰人,今年 28 岁,单身未婚,父母都在农村务农,身体不大好。他之前一直在广东工作和上班,在电子厂、工地都工作过,随着疫情的反复,他也做了很多防疫方面的工作。

4 月 7 日,通过一家劳务派遣公司的介绍,他和其他几位同伴从广州来到上海,打算在方舱做志愿者,开始给的价格是一天工资 800 块,陈峰心想,赚钱的同时,也能为抗疫做一份贡献,这个工作还不错。12 日开始,陈峰便正式进入国家会展中心方舱里面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帮忙发放物资、转运防疫物资,收拾生活垃圾、地面清洁,拖地,以及帮医护人员打下手,包括方舱里面各种需要做的事情等。

4 月 20 日这天,陈峰被安排上夜班——从凌晨三点到第二天早上九点,当天晚上上班前要抗原检测,陈峰被检查出了两条杠,同时他也出现四肢无力、嗓子痛等症状,随后即被确诊为阳性并在方舱内接受治疗,直到治愈出院。

出院以后,陈峰没有固定的住所,让他没想到的是,在找住宿的时候,一些小旅馆发现他 4 月两次核酸检测记录为阳性,就拒绝了他住宿的要求。于是,他开始了自己的 “流浪” 生活,先是去了虹桥火车站打地铺,再去了松江九亭,然后来到了临港。

眼下,陈峰只能暂时露宿在临港的公园里,晚上就睡在公园的椅子上,害怕蚊子咬得睡不着,他买了蚊香。他将行李放置在公园另一处 “隐秘的角落”, 一大桶水、一个大书包装得鼓鼓囊囊、一个大黑色垃圾袋里面装满衣服杂物,所有东西堆在角落里,用雨布盖着藏好。

陈峰行李

往后,当人们来公园里露营野餐时,会想到这里曾经是有过阳性记录的外来务工者无家可归时寄身的地方么?

陈峰一边 “流浪”,一边也通过劳务市场、微信群的招聘信息,想要在上海找一份临时的工作,但让他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

在他加的几个微信群里,不管是电子厂、还是保安、快递分拣员等,都在招聘要求里写到:“阳过的不要、进过方舱的不要。” 这让他有点错愕,自己这样的情况难道就找不到工作了吗?在网上看工作的同时,陈峰也打算去招聘现场去碰碰运气。

“阳过的不要,去过方舱的不要”

6 月 15 日,背着双肩包,拉着行李箱的陈峰,走在浦东新区周浦镇的一个公交车站旁,看到路旁有人摆着招工广告的易拉宝,招工的人上下打量了陈峰一番,便问陈峰,“你是不是要找工作?” 陈峰答,“可以啊,你们这里是什么工作?” 对方随即又问道:“兄弟,你有没有在方舱里待过?之前阳过没有?” 陈峰想起之前在网上看到的很多招聘广告里特别提到的这一条,害怕告诉对方自己曾经阳过就没有后续了,便试探性地回了句,“没有啊。” 没想到对方熟练地说道,“那你打开手机里的随申办,我看看你近两个月的核酸检测记录怎么样。” 听罢,陈峰无奈地摇了摇头,离开了公交车站。

还有,更让人心寒的是,上海方舱志愿者阳性康复后求职遭拒:从方舱离开后,他在街头流浪一个月。

陈峰把自己的遭遇发在了和其他方舱工友一起建的微信群里,很快就有其他人回复,表示也遭遇了和他相类似的情况。

刘硕和陈峰一样,他们一起从广州来上海,并在国家会展中心方舱里一起担任志愿者工作。4 月 24 日,刘硕被确诊为新冠感染者,5 月 13 日治愈出院,5 月 24 日和 6 月 1 日复阳过两次,6 月 8 日出院后,又在隔离酒店一直隔离到 16 日。

刘硕从隔离酒店出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工作。但他看到自己加的一些兼职群里很多招聘广告里都写道:阳过的不要、进过方舱的不要,刘硕心里纳闷:“我身体都没什么事情了,为什么找个工作这么难呢?”

暂时不打算回老家的刘硕准备在上海先租个房子,他找一些之前认识的朋友询问,朋友给他推荐了浦东新区康桥的房源,不到 10 平米的小单间每月租金 800 块,朋友还特地嘱咐他两点:不要说是他介绍过来的,也不要说自己曾经阳过。但刘硕觉得,这又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自己曾经为抗疫做过贡献也算是英雄,于是他就如实地和房东讲了自己的情况,房东一开始不想收,但最终还是让刘硕住了下来。

从法理上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

况且这些人还不是传染病人,他们只不过曾经感染过新冠病毒并且已经康复,多名权威专家都曾证实:“新冠患者治愈出院、无症状感染者解除医学观察后,体内已产生相应抗体,目前还没观察到造成传播的案例。”“国内外的研究一致证明核酸复阳者没有传染性。”

在招工环节上,不招录新冠阳性康复者、调阅两个月或者更长时间的核酸检测记录,甚至不招录有方舱工作经历者,这是一种毫无道理的歧视行为,必须及时得到纠正!

那到底是谁在制造歧视呢?

许多用人单位都通过中介公司进行招工,中介公司对招工要求进行原创的概率很小,他们发布的招工要求,代表的是用人单位的意志。说到底,还是用人单位出于某些考量,想要将新冠阳性康复者拒之门外。

但无论他们的考量是什么,都是不合法,也不合理的。

离开方舱,对于康复者,曾经核检阳性的信息就应该与体内病毒一起死去。他们是和我们一样完完全全的正常人。曾经的方舱经历是他们为抗疫做出的牺牲,而不是歧视他们的理由。请给他们一个微笑。

也希望有关部门,能重视这一歧视现状,帮助受到不公正对待者,使他们应有的权利,能够得到维护。

前段时间 YQ 需要的时候,志愿者们义无反顾地来为抗 Y 做贡献,用完了就这样对待?这么回报?

知乎用户 李四 发表

这就是人太多了,人口红利下人的下场

还是以前的那句话:少生优生,幸福一生

也许我们的少子化足够彻底的话,日本现在啥情况,来个能正常干活的年轻人,一说要走,老板加薪升职的,老员工只要能干活的也不能亏待,说不定给钱不够就没心劲干退休了。什么,你说这样国家不就完了吗?

知乎用户 隐秘 发表

我大概一年前回答过新冠后遗症问题

新冠后遗症是 社死!!!

知乎用户 胖猫 发表

上海市政府出面直接把这种医疗相关信息屏蔽就可以了。

做不做。。。。。。算,这段儿骂上海市政府已经够多,估计都骂疲了。

知乎用户 非扯迦南​ 发表

这盛世如你所愿了

谁大肆宣传新冠种种后遗症的?

谁带头将新冠患者视为异类的?

又是谁造成了民众对新冠患者的排挤?

人们对新冠患者或康复者存在歧视正常吗?正常!

在当下的大环境里,谁能不害怕呢?

上海疫情各种奇葩现象,各地方层层加码奇闻都还历历在目

谁愿意冒风险再去经历这些噩梦呢

大家都是受害者,企业也是,我们应该给与彼此理解与帮助,而不是再互相伤害

因为上面只管清零,其他的只能靠我们自己

知乎用户 塔斯马尼亚雨林​​ 发表

知乎用户 一只柚子 发表

在上海找工作的都去考公务员算了,上海招聘公务员应不会就业歧视吧。

知乎用户 考拉熊 发表

再一次看清楚上海歧视一面……….

这一定不是第一次,也绝不是最后一次。

疫情全球三年了,难道得过新冠的人不能工作了?康复之后还要被冠以 “阳过不要?”,这不是歧视是哈?

难道那些的新冠且痊愈的人就该不能工作?就该被歧视?

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应该具备无限的包容性,结果呢?从疫情蔓延 的本地人外地人之争,让全国人民看到了不好的一面,如今更应该争取更多的积极一面来化解上次事情的负面情况。

可惜,又让大家不得不看到新的问题,能说啥?只能感慨某些人的短视和格局过低。

上海,依旧是中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城市,但是更希望它发展的更好,更多包容性和温和的一面,而不是冷冰冰的一面………….

知乎用户 红旗漫 发表

万一复阳了,企业不立刻停工?

如果要保护这部分劳动力,至少规定一下复阳导致的隔离应该给企业相关补贴

对了,很多五月份返乡的大学生也去过方舱,所以上海秋招不开了?

知乎用户 于心有愧​ 发表

这不就是就业歧视

说一个现象。

我在人力资源公司做过一段时间,就是给人送进厂那种。

国企大厂,招聘普工。

要求什么呢,初中及以下的学历不要,年龄 18-30 岁的,没有进厂经验的不要。

我是不知道一个普工为什么有这么多要求?

国企不应该多承担一些社会责任?

帮助一些年纪大的人,没有工作经验的,低学历的就业。

都是中国人民,你说你是普通私企,老板说了算,自负盈亏,我可以理解,你不要我也能理解。

为什么国企不要?

那他们能去哪里呢?

知乎用户 剧情需要​ 发表

要是暗戳戳把人刷掉也就罢了,反正大家也没证据。

你特么这都直接说出来了,那我建议对这种企业罚款。

罚款名目为:法人智商偏低导致社会影响恶劣税。

这种智商的老板,就不要做企业了。

知乎用户 林森 发表

那么多倒卖物资的都还没处理,尽搞这些新闻也解决不了问题。如果我没记错当初口罩卖贵五毛钱就直接罚款几万,现在直接割几千万的韭菜没人管。

知乎用户 周诺​ 发表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万一复阳了呢”

“你自己委屈一下怎么了,为的是大局稳定”

“谁能保证 1000000% 不会复阳呢?只要有一丁点几率就有风险,到时候责任谁担?”

“你又不在上海凭什么对上海招工说三道四”

“不喜欢上海你可以离开 “

“美国人招工还不要黑人呢你怎么不骂”

知乎用户 张留晟​ 发表

威海路已经有人因为劳务问题捅人了,闹市区。1990s 的东方 110 日常节目会不会常态化,观察一阵子吧。。。

知乎用户 no problem​ 发表

这个其实还是和基本科学素养有关,我所在的魔都某知名高校研究所,周围同事不算退休教授这些,在职阳的就有两位数,解封后全都正常上班,目前为止没有发现有任何的后遗症,周围同事也没有的歧视,一样吃饭聊天谈笑风生,还经常开玩笑说阳过的才是最安全的,双重 buff 护体,比我们这种只打过疫苗的抵抗力强多了。我觉得至少在用人单位领导具备基本科学素养之前,国家应该制定相应政策,不能纵容这类反科学的愚昧行为。

新冠已经肆虐了两年多,但是就算在人均 985 的我乎,对新冠病毒的认识还是存在很大误区,写了篇短文指出几个最常见的误区:

no problem:新冠常见的认识误区

知乎用户 安塔利亚蛙泳 发表

某种意义上得过的人是进化过的,没得过还属于原始种…

知乎用户 子書博昭 发表

上海继续躺平,全部阳性就好了。

知乎用户 唐尸三摆手​ 发表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进过方舱的不要、阳过的不要” !晨报调查招工市场上的歧视

“进过方舱的不要、阳过的不要”这是最近一段时间,曾感染过新冠的陈峰和他的同伴在求职时遇到的问题。 今年春天,陈峰从外地赶赴上海,在方舱医院工作时期被确诊为阳性,但他如今早已治愈出院。本该迎接新生活的他却发现,无论在微信兼职群里,还是去招聘会 …

阳性患者自述:除了自己,没人把我当回事

每次看到疫情新闻发布会上更新的确诊人数,我们都不禁想问:这些数字后面的人是谁?**我们了解确诊数字,多于了解真实的患者。**疫情第三年,我们对于数据的增长,常常冒出一种“麻”了的无奈,更渴望了解数字之外,具体的经历。这种经历与流调里的时间、 …

如何看待新冠感染者被称为「小阳人」?

知乎用户 郑天玑 发表 被刻意激发的人类社会排斥机制,第一步就是易名和区隔,第二步就是去人化、非人化,最后一步是消灭、遗弃或放逐,只有这样群体才有共识能去执行最后一步。马路大就是很典型的代表 知乎用户 丁香医生​ 发表 这一次全国性的疫情散 …

说几句“入户消杀”

一、 这两天,上海不少社区,在强制消杀。 头几批被拉去方舱的市民,这几天陆续解除隔离。这些人,有些是阳性被拉走,有些是全程阴性。但无论阴阳,家里都得消杀一遍。说是这样做才彻底安全。 这件事,很荒谬,也很可怕。 先说荒谬。 在空了半个月的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