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时中国将有 3700 万单身汉」的数据靠谱吗?有什么解决办法?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chenqin​ 发表

谢谢邀请,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先把「单身汉」定义清楚。首先看两个极端定义。
第一个极端是「达到了法定婚龄且保持未婚的男性」。按照这个极端标准,中国 2010 年就有 6000 万 22 岁以上的未婚男性,占所有达到法定婚龄男性的 13.1%。
第二个极端是「活过法定婚龄,且直到死亡都保持未婚的男性」。按照这个标准,2009 到 2010 年一整年里死亡了 416 万名 22 岁以上男性,其中 19 万终生未婚,占比 4.7%。

第一个极端定义,显然是大大高估了单身汉的数量。而第二个极端定义,其实就是

@SlowMover

的回答所提到的情况,如果在同龄女性里找不到配偶,就往别的年龄段找。如果始终找不到,然后就这么死了,那就成了「真正的单身汉」。我们今天就计算这样一个数字:在性别比高达 120:100 的情况下,2000 年出生的男性(在 5 年后逐渐进入婚姻市场),有多少比例会成为第二种定义下的「真正单身汉」。

一,分年龄结婚概率
首先可以画出下图:

上图显示了 1960、1970 和 1980 年出生的男性这三组人口的随年龄变化的初婚概率。其中前两组来自 2005 年人口小普查,第三组来自 2010 年人口普查数据,因此一些数据为空值。可以看到,随着时间推移,男性的累计初婚概率逐渐降低。1960 年出生男性的 30 岁初婚率为 93.1%,1970 年出生的男性 30 岁的初婚率为 89.1%,1980 年出生的男性的 30 岁初婚率进一步下降到 86.1%。
将三组人口的累计结婚率差分后再相除,可以算出每一个年龄未婚男性在该年龄的结婚概率,如下图。可以看到,25 岁到 26 岁是男性结婚的高峰:1985 年时,一名 25 岁的未婚男性(1960 年出生)有 28.7% 的概率在当年结婚;而在 2005 年,一名 25 岁的未婚男性(1980 年出生)只有 22.5% 的概率在当年结婚。

二,分年龄结婚概率的影响因素——人口性别比
从上图可以看到,不管何时出生,男性的结婚概率总是先升高再降低。那么,是什么因素导致了分年龄的结婚概率变动呢?当我们只考虑人口性别比时,一个很直接的想法是,对于 25 岁未婚男性来说,如果年龄在 25 岁左右的未婚女性越多,那么他们在当年结婚的概率就越高。

上图显示了 2010 年时所有夫妻的岁数差分布。数据显示,2010 年的夫妻中男性平均高于女性 2 岁,男女同岁比例为 18.3%,女年长于男比例为 17.4%,剩下 64.3% 都是男年长于女。男性比女性小 5 岁直到男性比女性年长 15 岁包括了所有夫妻情况的 99%。
以相近年龄的未婚女性数量为自变量,我们可以假设这样一个模型:

其中,

为在 age 岁的未婚男性在当年结婚的概率,

分别表示为 age 岁未婚女性和未婚男性的人口数量,

表示系数,这个函数可以算出一个 0 到 1 之间的数字。

该式的含义为:某年龄未婚男性在当年结婚的概率,等于当年比他小 15 岁的女性未婚人口直到当年比他大 5 岁的女性未婚人口和该年龄男性未婚人口比值的一个函数。当然,结婚年龄不能过小,一个 22 岁的未婚男性的结婚概率肯定不会受到 7 岁未婚女性数量的影响,我们在这里将低于 18 岁的未婚数量全部置为 0,无论男女。

接下来,使用多次人口普查数据整理后,我们可以对这个方程进行回归,计算每一个

的概率边际后,可以得到下图

上图表示未婚女性与未婚男性的人口比值每增大 1% 时,该年龄男性在当年结婚概率的上升程度。将小 15 岁到大 5 岁的 21 个变量全部画在图上,可以发现影响比较显著的年龄段处在 [-5 岁,+1 岁] 这 7 个年龄区间内,显著性最高的点为 - 1 与 - 2 岁。意味着这些年龄段的未婚女性人口数量对于该年龄的未婚男性结婚概率影响最为显著。

用通俗的语言来说的话,假设你是一名 30 岁未婚男性,那么:
当 29 岁的未婚女性数量对 30 岁未婚男性数量的比值上升 1% 时,你在当年结婚的概率上升 0.054%;
当 28 岁的未婚女性数量对 30 岁未婚男性数量的比值上升 1% 时,你在当年结婚的概率上升 0.017%;对你的结婚概率有显著影响的是 25 至 31 岁未婚女性数量。因此,即使 20 岁的未婚女性数量对 30 岁未婚男性数量的比值上升许多,你结婚概率不会有多少变化——当年龄差别太大时,处对象毕竟还是比较困难一点。

这个 21 个变量的模型能够解释所有年份出生的男性在各个年龄结婚概率变动的 67%。因此,我们有把握说,使用人口模型预测出的各年份未婚人口数量,结合这个模型的 21 个系数,将能够很好地预测各年龄的结婚概率。

例如,上图蓝线为 1970 年未婚男性各年龄结婚概率的真实值,红线是用 21 个变量预测出的拟合值,模型预测的结果相当好。最终计算中,我们还加入了年龄哑变量,这可以将整个拟合优度提高到 75%。

三,结婚概率预测
使用 2000、2010 年人口普查数据,可以将 1990 到 2010 年间出生的人口在未来数十年的存活数量推算得十分准确。结合刚才算出的模型,我们可以逐年推算出各年度、各年龄的未婚人口,再逐年推算当年的各年龄结婚概率。

具体来说,使用 2010 年各年龄的未婚男女数量比值,可以算出 2010 年的各年龄结婚率,因此可以推出 2011 年各年龄的未婚男女数量比值,又可以推出 2011 年的各年龄结婚概率。

以此类推,将所有年度的各年龄结婚概率算出来后,取出 2018 年的 18 岁男性结婚概率,2019 年的 19 岁男性结婚概率…… 即 2000 年男性在各年龄的结婚概率。用 1 减去之后再连乘,就得到了「真正单身汉」比例。

下图为 2000 年出生的男性在各年龄的结婚概率:

可以看到,2000 年出生的男性的结婚概率比起 60 年到 80 年出生人口的结婚概率都要更低,在结婚概率最高的 26 到 28 岁,也仅有 15% 左右的人口能够摆脱单身,而在 1960 年出生的人口中,该年龄段的结婚概率高达 28%,1980 年出生的人口在该年龄段也能够有 20% 左右的结婚率。

在这组概率的连乘下,2000 年出生的男性将有 14.1% 在 2050 年仍然单身,约为该年龄人口的七分之一——作为对比,**一个 1960 年出生的男性在 50 岁的单身率为 3.04%,而一个 2000 年出生的女性在 50 岁的单身率仅为千分之三。**此时,由于几乎所有相近年龄的女性都已经结婚,50 岁以上的男性不会再有结婚的机会。

因此,如果整个婚姻模式没有大的改变,那么这七分之一男性,都将成为「真正单身汉」,单身到死。

知乎用户 开枪手杰克 发表

靠谱啊

坐标苏南某县级市,百强县常年前三。

我身边的情况是,原籍、工作都在本地的,30 岁以上的,剩女不少,但剩男极少(有的也几乎都是奇葩)。

可这个怎么和本题相反了呢?

因为苏南这边经济发达,会有大量外地女性嫁到苏南来,但是本地女性却很少愿意嫁到外地(除非招女婿),哪怕是去大城市工作都没几个愿意(经济发达的小城市特色)。

同时本地男性部分娶了外地女性,部分去大城市工作(择偶也基本在大城市解决了)。

造成的结果就是,虽然你看数据男比女多 3000 多万,实际上中西部的光棍数量远不止这些。

之前去湘西旅游,参观一个苗寨,景色的确不错,但当地人是真的穷,很多小孩子居然都光着脚走路,看着都心疼。有个当地妹子讲解时候说到一句 “我们本地苗族姑娘,都想着找个东部汉族的男人嫁了”。

回来正好看到湖南台一个纪录片,一个大学生村官支援苗寨,着手解决的很重的一个难题便是:当地 30 出头的男性,居然有一半都没对象。

解决办法就是钱呗,不要笑话,哪天和日本美国一样有钱了,就是亚非拉的姑娘变成 easygirl 嫁到中国来了。

不过这个目标太远大,近一点的目标,把仿真娃娃造价弄低,人人买得起,社保能报销。

知乎用户 琬如温玉​ 发表

就算 2025 年时,中国女人比男人多 3700 万,也依然还是会有 3700 万男人打光棍的。

总会有很多女人,宁可一辈子不嫁人,或者做顶层男人的二奶小三,也是不会愿意去嫁给最底层的男人的。婚姻自由的前提下,任何 ZF 不可能扶贫扶弱到强制婚配的这种反人类的做法的。

最底层的雄性找不到雌性,被自然选择淘汰。

过去存在,现在存在,将来存在,就算到了共产主义,也一样会存在。

这个问题解决不了,别费心思了。这是生物学规律,不是社会学能解决的。

女权天天说女人多么可怜,其实,社会最底层的男人,男人把他们当奴隶,女人把他们当社畜,那才是真正的可怜,只可惜他们连上网发声的机会都没有罢了。如果他们真的认识到了社会最底层男人是怎么生活的,她们会知道——就算是最底层的女人,比如妓女,靠躺下就能生存,那都是相对轻松的。

这很残忍,是的,但这是自然法则。

[为什么相亲市场上优秀的男孩越来越少?​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6342367/answer/494416206)

前 10% 的女人觉得自己是神仙下凡。

10%-25% 的女人觉得自己是公主。

25%-50% 的女人觉得自己很优秀。

50%-75% 的女人觉得自己是中等偏上。

剩下 25% 的女人觉得自己是普通人。

然后这些女人眼中:

前 10% 的男人算很优秀。

10%-25% 的男人算中等偏上。

25%-50% 的男人算普通人。

50%-75% 的男人很挫。

而剩下的 25% 的男人不算人。

知乎用户 王嘉晨 发表

隔壁跟我们文化相近的国家日本

50 岁以前从未结婚过的人的比例为,男性为 23.37%,女性为 14.06%

换算下来就是有一千多万单身男性

有人觉得日本治安不好吗

底层男性讨不到老婆几千年都是这样

看过一个论文

作者调查了清朝一个家族的族谱

发现就过了三代人的时间

家族里就有五分之四的男性绝后

3700 万单身汉听着挺多扔到一个十三亿人口的国家里也就百分之二点八而已

能掀起多大浪来?

知乎用户 隔江犹唱喀秋莎 发表

来搞个共享老婆呗。

我推荐各位看一部纪录片《算命》,看看底层的人究竟有多么底层。

片中最底层的人,流浪汉,算命的,找小姐,20 块钱一次。被嘲讽搞不出来。看得我心和柠檬一样酸。

根本就不是男女比例问题,就是个经济实力问题,中产结婚可能花 5-30 万,婚礼,聘礼,首付,也许还有个车。(好吧,我这个地方乌鲁木齐普通人结婚大概这个数,不了解你们那些地)

你让那些日收入几块钱几十块钱的人拿什么结?生活穷困潦倒,自己一身病,钱都不够喂饱自己,还结婚?发廊 20 块钱来个共享老婆够不错了。

片中主人公,算命先生,花了 130 块钱娶了媳妇,他老婆又聋又哑腿也有病,与其说娶不如说买,娶她之前,这个女人住在羊圈,腿就是冬天冻坏的。

娶这么个人回家,自己倒贴 130,家务做不了,工作更别提,还得养着她,给她买药。算命先生自己也去发廊。

拿再多图表再多统计,也没啥用,人得先养活自己,才能养活一个家。等所有人都到中产了,再聊人口和性别比例吧。

不对,等一个国家绝大多数变成中产了,谁还担心这些事情?到那时咱就跟北欧、加奥美一样,娶不到中国对象,外国人来补

这事没什么讨论意义,底层的活着就是为了活着本身,中产的找不到对象怪你自己有问题,不怪国家没给你分配。底层是用来干啥的?是用来让中层感受庆幸和警醒的。

(这部片子真的狠丧)

一个温馨的彩蛋:纪录片里那个算命的小姐,小雁(好像是叫这个)后来被扫黄的抓进去了,这部片子的导演徐童把她保了出来,后来小雁就跟着徐童搞摄影这方面的,现在也是个有正经职业的人,感觉真好

更新一下

评论我都看了,主要有两个问题。

30w 能当中产?

额,我指的是结婚成本掏得起 5-30w 的,不是说总资产 5-30w 的,就比如说你的聘礼,婚房首付这些,我觉得除去一些房价超高的大城市,这个价格还是比较能反应中国人经济实力的一个中位数的。

这片在哪看??

国内应该可以看的,我是在油管上看的,国内可以直接百度一下。

一些感想:

评论区某层楼辩论地很凶,大致是 “沦为底层是因为自身不努力” 与“何不食肉糜”之间的辩论。我个人觉得如何脱离底层是个特别自相矛盾的命题,一方面来说,从底层进入中层要比从中层进入上层容易,蛋糕的大小是基本恒定的,一百个人分一个蛋糕,每个人一口,这时候一百零一个人分,每个人还是那么一口,没人会在意。四个人分一个蛋糕,每人一碟,这时候第五个人来了,每个人可能就得少吃两三口,这时候大家就会感觉到不快。从底层进入中层是跟自己的命运对抗,从中层进入上层要和秩序和现状对抗。另一方面来说,底层的生活状态可以说是一种慢性毒药,它会把人的意志和梦想和动力慢慢侵蚀殆尽,试想一下,你住在一个十平方米的房子里,一个人,或者有一个和你根本没感情甚至一身毛病拖累你的人,一天三顿都保证不了,一天到晚都在夹缝里求生存,你想上进,不好意思,没有渠道,你完全接触不到能给你一个上升机会的人,让你这样活一年,你会痛哭流涕地觉得以前的日子真美好自己没有好好珍惜,让你这样活个十年二十年你可能只会觉得开心,因为你今天捡到了一双棉鞋,让你能在即将来到的冬天好过一些。可能等到机遇真正来到时,你都麻木了,你只会在意别人扔的东西里有没有能用的而不是早已和自己无关的机遇了,同理,什么事业,爱情,快乐,都和自己没什么关系,很陌生。

回到这个题目,它的核心在于没有配偶的 3700w 男性该怎么办,我的回答是在考虑他们怎么办之前不妨我们来想一想配偶和婚姻的意义。我觉得婚姻有三种意义(或是动机),二人情投意合一路互相扶持为上,互相分担生活压力养育儿女收获家庭意义为中,满足父辈期望传宗接代为下,满足上中下意味着你是个经济条件良好的人,你能帮配偶分担负担,而不是配偶的负担,你是个情商正常懂得爱恨的人,你和配偶在一起是丰富了情感生活,而不是拉着配偶一起跳入婚姻的深渊。满足中上说明你可能经济条件很一般,你和配偶分担的过程很艰辛,柴米油盐的算计慢慢磨灭了你俩本来的爱情,又或者你就是因为要算计柴米油盐没法和你本来喜欢的人走到一起。当你只能满足下的时候,这段婚姻给你的恐怕只有痛苦,你们没有感情,你们两个人生活比以前一个人生活更困难,你们结婚的唯一意义就是满足你们父母的期待来所谓传宗接代。

所以,没有结婚的人未必代表着 ta 找不到配偶,性别比例失衡,还有可能是婚姻对 ta 来说是一个非常赔本的买卖。

知乎用户 秦始皇 发表

中国单身汉有个特点

①底层几乎没有发言权,主要集中在贫困农村地区,你们几本见不到。

②老实本分且任命,他们也没啥想法,比如去外面或国外拼一把。我以前在农村就见过,反而人家过得舒服得很五保老人,死了有国家埋,不比你们结了婚的活得差。当然了不任命有想法的就几本上很难单身了。

中国很大国情复杂,一两张数据表只能反应一部分问题,确无法准确定位问题,比如就打复有三千万光根,中国有省级与中央直辖市 32 个平均下来每个行政区才不到 94 万光棍再细分下到行政区几乎没几个了,这些人根本是无学历无身高无意识无财力的四无人群,说句难听的话可以不用当人看了,这个社会本来就这样人吃人的社会,弱肉强食,就算女多男少一样有大量男性单身无法结婚,你们去注意下那些年入两百万以上的男人几乎都是妻妾成群,明面上的与私下的怎样也得有个两三个,我就见过很多这样的人。再加上国家兜底政策这些独身男性甚至连对社会治安影响都非常有限。

中国农民的忍耐力非常强的,而且非常的本分老实就算现在三千万光棍也没啥大影响。

这些底层独身男性注定独身死上千年都这样,又不是现在才有,关注这些人毫无意义。

当然了有时候想来也特别无奈与悲哀,这么几千万男性受苦受累受歧视,老实本分,甚至这些人中有些人还在努力贡献社会,比如以前老家有个五保独身老人,都六十的人了还去外省打工,他赚了钱就存银行也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省吃俭用,他也写了个遗产书,他死了房子钱都损给政府,这些人的境界在我看来简直用高尚无法形容了,他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觉得共产党好,政府好,共产党会给他养老,他要对得起政府就这么简单朴实。这些人朴实的境界比之那些专家教授

突然想起杜甫一句名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可叹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真是让我们这样级别低微的为政之人感到有些苦奈,有时候甚至感觉身心俱疲,找不到方向,云里雾里之感,苦闷,迷茫。努力发展好经济,但还是有这么多天量悲剧在眼前发生,那种无力感,真是让人瞬间没了动力。

[

汽车用活性炭竹炭包纳米矿晶除甲醛新房家用新车除异味

淘宝

¥ 18.90

去购买​

](https://s.click.taobao.com/t?e=m%3D2%26s%3DHt4aMnUshQscQipKwQzePOeEDrYVVa64XoO8tOebS%2BdRAdhuF14FMaaPV2NknE%2F9J1gyddu7kN8NmZhSEeMegNF0ZRwe2im4L8M5SnM7l54ImcxDMiz5gPPY5IMeWYyRIWLb4DzFlEmxePCvm6C3HCai88v%2BO7MPL0kmcwT7wQJsh1taDVya21Xn92jnLYCFIZrJ%2BkQM7IKjPUhCzUlb8Qea82MiddbSaV1KfWB260Zj0n6UXAgF3v2%2BtTfElYb8RFDRgzhUg%2BSjJnAf507UvxvrX485RBP3xiXvDf8DaRs%3D&union_lens=lensId:0b01f28b_0c94_16ed675bcc0_3158)

知乎用户 hanhan 发表

很多人还是没见过真正的穷人,我见过,他们有的坐公交都得借钱,不是一个是很多,其实就是我老家的人,我经常回去给他们送钱,送东西,很多都是我亲戚,能帮就帮。呵呵找媳妇,活着就不错了。也不能说政府的问题,他们自己舍不得离开那山村,离开的现在都过得比那里好。但是有些人就是不离开,甚至有些年轻人也守在村里,什么不干,庄稼不种,老一辈种,年轻人一天游手好闲。真是生活都要成问题了。

还有即使自己能干,在小山村里也很难找到对象。他们不都淡定的生活,这些我都是亲眼所见,并且有和我关系很近的亲戚。

离开小山村在城市里,有房子有职业,一般还是能找到对象。

这些社会卑微的人根本不会想其他事,活着就很好了。

﹉﹉﹉﹉﹉﹉

很多人是没见过真正的底层人民,他们的生活可能比真正的乞丐好点,甚至不如。他们分布在中国偏僻农村,城市的一些角落,很多人有各种各样的身体心理问题,刚刚能生存下去,很多人举的例子的人远远没穷到这份,并且这些人绝对不在少数
…………﹉…………………………

根本不会动荡,因为找不到对象的是社会最底层,无发言权,谁也看不到他们,听不到他们声音,他们也联合不起来,他们分布在中国的各个地方,他们习惯了卑微的生活,认为人生就是这样,能吃饱就不错了,所以不会有任何动荡和声音。 你们觉得现在找不到媳妇的人少吗,有一点点声音吗?

知乎用户 为啥 发表

靠谱。

过年走亲戚,有个大村约 100 户,30 岁以上的未婚男青年都有 10 多个。农村,30 岁以上,无学历,无工作,长的还不咋地,没奇遇的话基本单身一辈子了。

会动荡吗?不会的,都习惯了。这 3000 万又不是聚在一起了,一个单身汉被 10 个幸福家庭包围,还能咋滴?

知乎用户 gesellschaft 发表

一楼已经回答的很充分了,这里只是补充一个从人口学角度探讨中国 “光棍” 问题的最新研究。

原文请自行查找
Tucker, Catherine, and Jennifer Van Hook. “Surplus Chinese Men: Demographic Determinants of the Sex Ratio at Marriageable Ages in China."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39.2 (2013): 209-229.

文章总结了决定单身适婚男性数量的几个人口学变量:
1 出生性别比例 Sex Ratio at Birth– 出生性别比例间接影响了将来的适婚年龄男女性别比例
2 人口增长速度 Population Growth Rate– 人口增长速度会对单身男性数量有影响,简单地讲,假设一般男性都倾向于和比自己年龄小的女性结婚的话,快速增长的人口结构或许能够提供 “及时” 为适婚男性提供一些可结婚的对象。
3 结婚双方的年龄差距 – 和一楼解释相同;
4 适婚年龄的男女性别比例 – 和一楼解释相同;

不考虑移民的因素, 文章接着模拟了三种政策或者社会习俗上可能发生的变化。
第一种是通过宣传等手段降低杀害女婴或者得知怀的是女婴即堕胎的行为,使男女出生比例正常化;(改变 SRB)
第二种是缓和计划生育政策,使人口增长加速;(改变 fertility rate )
第三种是鼓励男性和同龄女性或者年长女性结婚;(改变 age gap)

下面三张图表就是在这三个可能的政策 / 社会习俗变动下得出的预测结果:

所以新闻媒体中常提到的 “3000” 万光棍是一种近似 “静态” 的估计(steady-state),也就是假设人口出生性别比例,男女结婚年龄差等等变量 25 年前和 25 年后没有差别,这样的估计是颇值得商榷的。
另外有意思的是,文章提出,通过模拟,降低平均男女结婚年龄差距似乎是目前最可行的减少的方法。

知乎用户 郑庄公 发表

婚姻就是一种计划经济,一夫一妻,一妻一夫,按人头分配,按票供应。这种计划经济就要求男女比例应该正好 1:1。不符合这个比例,就无法解决。这是计划经济的弊病。

但是这个疑难杂症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比较容易解决,市场经济灵活多变,再稀缺的东西都能给你搞过剩喽。

婚姻实行金钱婚姻,女孩子按质论价,穷光蛋买不起,这个时候女孩子还缺吗?专家会告诉你,你没有老婆不是因为女孩子少,而是因为你买不起,你看人家成功人士,一买就是一打,你能说女孩子少?女孩子多得很,你没看那边还有那么多剩女吗?计划经济就是个稀缺经济,啥都缺,缺这缺那,市场经济就是好,市场经济就是个丰富经济,啥都丰富,敞开供应。女孩子那么多,你没有钱怪谁?怪政府?政府就该包你的老婆?你命苦能怪政府?

看,市场经济就能把这个问题解决得很好,不光不让女孩子缺,还能让女孩子过剩,还能让没有老婆的穷光蛋情绪稳定,无怨无悔,社会和谐幸福。

知乎用户 刘老六 发表

我单身吧 给你们让出一个名额 至少目前来看 我还能忍受单身 但我不能忍受女人

知乎用户 Caterina 发表

自古以来就有大量乃至绝大多数男性无法成婚。

也没见他们怎么样。

只不过是社会主义教育让你觉得这是个事。

知乎用户 液态琪露诺 发表

大力发展游戏冻鳗事业。

目前来看男性的确是游戏和冻鳗的主要受众和消费群体,不然那些媚宅向的冻鳗也不会经常以多个拥有不同魅力点的女性倒贴一个毫无魅力的废物男性的情节来取悦观众了。这样做肯定是因为有更多的利益可图。(含沙射影 x1)

只要开放纸片人配偶,允许与纸片人和电脑游戏结婚,光棍问题完美解决

知乎用户 你这愚蠢的土拨鼠 发表

更新:统计局最新公布,2019 年男比女多 3049 万。那估计五年内涨不了 650 万吧???


有没有这么多我不知道,这个趋势反正我是信的。

婆婆家的远房亲戚(两家往上查五辈是一个爹)来借钱,坐在一起闲聊,她们村适龄(18-34 岁,农村结婚早 18 就先在一起过了,不扯证后面补)单身男青年 27 个,35 岁以上老光棍另算,因为在她们眼中,35 以上不靠特殊渠道(买女人,中彩票,幸运的找到一个歪瓜裂枣或者残障人士,村里的老寡妇等)基本这辈子就光棍到棺材里了,适龄女 0 人。

她那个县我有印象,我爸 89 年左右在那里挂职扶贫了两年,我高中一个关系不错的同学考了公务员,单位下派驻村扶贫也在这个县,一个扶贫扶了 30 年的国家级贫困县,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去查了一下 2018 年该县政府工作报告,农村地区人均收入 8800 + 元,当地结婚彩礼普遍 20-30 万,所以吧,剩了 27 个我觉得也不算太过分了。。。

为啥适龄女孩一个都没有呢?只要不缺胳膊不少腿的,要么进城务工不回来,要么被爹妈嫁到临近不是那么穷的县乡村或者跨省的地方去了。而且据这个远房三婶娘讲,**当地最好嫁的不是黄花闺女,而是结过婚生过娃特别是生过男娃的女人,**要价稍低而且男方家相信她生男娃的业务水平过硬。。。对,就算彩礼涨到这个水平,当地还是优先要男孩。另外,当地现在的情况普遍是儿媳妇比婆婆厉害,婆家生怕哪点做的不如意了招惹儿媳妇生气,卷铺盖就走了,人家可不愁再嫁。

要说动荡,这些老农民真没什么造反的心,但是对社会造成的不安定因素,确实有!比如买女人买孩子,我同学驻村工作队就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多数能解救出来,但是工作过程很艰难,反对解救的不是这一家一户,而是村里以后可能要面临这个问题的老光棍或者也买过女人孩子的老光棍这个集体,说什么政府对他们不公了巴拉巴拉,不管他们死活了巴拉巴拉,我的钱怎么能打水漂了巴拉巴拉(这一条我倒真是挺能理解的,就跟要了他们命似的,那么低的收入,人财两空,人贩子只要不落网钱肯定追不回来,就算落网了这钱也难说,国家反正是不会赔),要是再碰上个被拐妇女智力障碍的,真的是挺热闹的。

这个事我也和我爸聊过,他说 30 年前当地还是向外卖女孩,或者直接送,因为计划生育查的严,都想要男孩,女孩送人了就可以推说没生过继续生男孩。BTW,我的第一位保姆就是那个县的人,新婚第二年生了头胎是个女儿,婆家不满意要把女儿送人继续生,这样可以不被罚款,她不愿意,婆婆就趁她不在家把小女孩儿卖给人贩子了!报警以后家里闹,婆家把她赶出门娘家也不要她,村里老书记找上面反应情况看能不能给她找口饭吃(当地宗族意识很强,一家容不下,家家容不下),我爸就把她带到城里给我当保姆了,人非常好,后来嫁到别的县去了,但是她的女儿始终没有找到!遗憾。。。

再比如,三婶娘说当地开始盛行的骗婚行业,听她讲完我觉得要说骗吧,总感觉差点儿意思。大部分是上岸女性(一名妇女伙同几个男性)为主,以较低彩礼价格吸引光棍家庭,比如市场价 20,她要 18,陪你过 3-6 个月,然后开始各种找茬儿找事儿引战为的就是离婚,彩礼多数要不回来,然后换个乡再找下一家,我觉得差点意思就是因为好歹还赔进去半年时光呢,虽说都是在婆家吃喝用度。在当地因为这种事确实闹出过人命案,上过朝廷台新闻频道。

对于知乎用户群体来说,担心光棍不如担心剩女来得实际,以后大部分光棍出现的地区集中在老少边穷、中西部农村、城市的中低收入非土著群体,和高贵的知乎 er 离得太远。而我自己身边的感受,大中城市 28 岁以上女性择偶才是重灾区。

要说解决,我认为不太好办,客观原因在于,农村生产劳动离机械化还很远,男人还是作为主要劳动力存在的,越穷的地方体力劳动占比越高,生女孩就越不划算;分地、拆迁、国家基建占地补偿落实到乡、村的政策很好,但是等落实到户到时候,就只算每家男丁的人头了,女孩普遍没有,这种情况下,人民群众还是很懂得如何选择务实的。

省份就不提了,免得给乡亲们招黑。

知乎用户 石门画者 发表

这种数据非常的不靠谱,就像高赞答案里说的那样这样的数据不是一个动态的数据。

中国的人口是在流动的。农村的资源不够了必然会流向城市。国内的资源不足了也会流向国外。

光是外国新娘就能满足一部分需求,还有流向国外的男性人口。

而且男性的死亡率一直比较高。

计划生育取消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而且社会动荡和单身男性比例没有绝对的关系。

看我们的邻居日本就明白。现在的日本社会形态有可能就是我们的未来。

重点是即便出现大量的单身汉,也不能解决剩女问题。

**社会动荡实际上是吃饭问题,按目前的发展来说,未来是不会出现社会动荡的。**原因有三个。政府不愿意出现社会动荡。老百姓不想生存在一个动荡的社会环境中。外国敌对势力也不想看到一个动荡的中国。

解决单身汉的问题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减少贫富差距。

知乎用户 我想和这世界谈谈 发表

老家农村,用现实状态来回答一下。

村里大约 50 户,大约有一半适婚青年处于单身状态,而村里的适婚女性,是 0。

对,没错,20 来个男性 0 个女性。为什么这二十来个人都没有对象呢?我分析了两点:

1、小时候不爱学习,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小学或者初中没读完就不读了,然后出去混社会。

2、不好好工作,他们真的很早就出去闯荡社会了,从十五六岁开始到二十五六岁,基本上是一事无成,基本没有存款。

我妈和我说过,这些人只要每年好好干活,头脑灵活点,自己积累个十几万二十来万基本上没有问题,然后加上父母支援个十几万,买房买车娶媳妇是没有大问题的。

但是呢?他们日子都过的很潇洒啊,抽烟喝酒纹身染发,还有吃喝嫖赌,都很厉害。不能不说,如果这样子都能娶上媳妇,那也是可以了。

光棍的养成,都是光棍们自己的选择。这估计就是扶不起的阿斗吧。

最后说一下答主自己,还在读研中,打算毕业了赚两年钱,然后和女朋友结婚。

(哈哈,匿了)

知乎用户 问题多 发表

我仿佛看到了情趣娃娃的广阔商业前景。

当然共享性爱机器人也可以,或者共享充电娃娃。

知乎用户 灿光 发表

随着中国社会时代变得越来越开放,年轻人的思想变得越来越时尚前卫。现在不是有很多明明可以结婚却坚持不婚的吗?不是也有很多有条件生孩子的却坚持丁克的吗?

只要把结婚生孩子这件事情看开了,不再放在心上,那还愁什么呢?像现在这样的社会你不结婚,不生子,不买房,不买车,就算是再有本事的资本家又能拿你如何?

你像日本男女比率也没有那么悬殊,终身不婚的人还是那么多,那就说明社会进展到某个桥段,婚姻就不再是人生命里的必需品了,孩子也不是非生不可的,还不如攒点钱养老,性需求的话,我们可以像隔壁岛国学学,一个日本进口手感超好的充气娃娃也就 1 万多,可以用很久,你要是追女朋友的话,恐怕一个月都不止 1 万,怎么想都觉得用充气娃娃比较划算。

大家总是要明白一件事,

在自然界中,并不是所有雄性都能留下自己的后代都能得到交配权的。

就拿狮群来说,雄狮一旦成为狮王,就可以坐拥整个狮群里的所有母狮,根本不需要每天疲于奔命的到处捕食,只要懒懒地卧在树荫下一天睡上十几个小时的觉,母狮们辛辛苦苦追捕食物,抓到了之后一口都没敢动,先送上来,让狮王享用。狮王吃饱了就睡睡醒了就吃,不吃不睡的时候,就啪啪啪。这种日子是不是很爽?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一个狮群里面只有一只公狮,那其他公狮呢?那些没有成为狮王的公狮去哪儿了?一生都在外面颠沛流离,狮子的单独捕猎能力是很弱的,独自在外,恐怕饭都吃不饱,一旦遇到什么病啊痛啊,就横死荒野,更可怕的是,这一辈子都可能得不到交配权。

就像是我们人类社会里那些有权有势的男人一样,坐拥着无穷无尽的性资源,各种各样的美女任挑任选。明明有老婆还要在外面养小三小四,小五,小六。

而真正贫困的那群男吊丝,倾家荡产也出不起彩礼,娶不起媳妇,甚至到死也不能摆脱处男之身!

这是何等可怕?人和人之间的差距悬殊,能到这种地步!

穷人是没有资格把基因传递下去的!

这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这个世界是很残酷的。

所谓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是指富人富了三代之后会变穷,穷人穷了三代之后会绝后。

我说了那么多,只有一句话。延续基因,繁衍子嗣是基因留给我们的本能,但是对我们的人生并无其他好处。如果你再没有孩子的时候,你的人生就很痛苦,有了孩子之后也不会变幸福。结婚的时候你就不快乐,结了婚之后你也未必就会变开心。结婚生子未必就能给你的生命带来什么改变,穷人还是穷人可能会变得更穷,他并不能给你的人生带来快乐,延续基因对你来说没有意义。

人类不是那种低等动物,不需要延续基因繁衍子嗣当成一生的目标,人活着唯一的意义就应该是想尽办法的活的快乐。

没钱也快乐,结不起婚也快乐,一辈子没有孩子也快乐。

所以不结婚就不结婚吧,反正一辈子也没多长。

愿上帝给我一颗勇敢的心,去改变我能改变的事。

愿上帝给我一颗平静的心,让我去接受我不能改变的事。

那些结不起婚的穷人们,请你们快乐!

知乎用户 云将 发表

感觉 chenqin 的回答很棒,虽然他的公式不太懂,但还是不明觉厉。
紧紧依靠大龄男人娶年轻女人的做法来满足男人的结婚需求不仅问题多多而且也不现实。
chenqin 的年龄选择公式很合理,一般来说男人可以在大于自己五岁或小于自己 15 岁的女人中选择。但实际上选择范围比这个还要狭窄,因为男人不愿意接受比自己大的女人。大三岁就是极限了。而能娶到小 15 岁的女生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中国男女性别比居高不下将长期维持。按照重男轻女的传统文化,不会从哪个年代开始出现出生比例比男多的情况。有就是说在任何一个阶段,未婚的男人都比女人多。到 60 岁之后可能两者逐渐开始持平。但已经意义不大了。60 岁以上的男人娶妻或者 60 岁以上的女人嫁人即使有边际效益也大大降低。
至于有的男人说娶比自己小 20 岁 40 岁的小姑娘。也是困难重重。除非能从屌丝逆袭成马云。
等你混成大叔级,如果还是工薪族的话,靠着省吃俭用攒的那点儿钱也没有什么太大优势。而比你小 20 岁的小姑娘的同龄男友,可能正是抢走你女人的男人的儿子。小伙子或许没有钱,但他身后站着的是当年打败你的男人和他的妻子。还要加上奶奶爷爷姥姥姥爷。全家六个人站在后面一起跟你 pk,你的财力并不占优势。就算加上你的父母,大概从数量时间上也未必能 pk 得过人家。
更重要的是人家小伙子年轻啊!就算长得不帅,也比你有活力。从性生活上来说,对人家姑娘也更有吸引力。而且人家青春年少,前途更远大,好吗?
就算你真的能够无视这些闭着眼睛说,我一定能娶到比我年轻 20 岁 30 岁 40 岁的小姑娘,那真的还有意义吗?虽然说男人从 20 岁到 80 岁都喜欢年轻少女,但 20 岁和 80 岁得到少女能一样吗?八十老翁娶少女,先不说道德伦理问题,你那时候的体力还能给你带来多少欢乐呀?
所以屌丝们还是努力奋斗吧! 争取在适当的年龄就把婚姻问题解决了,现在不解决拖下去只会更困难!

知乎用户 上求下索 发表

数据可不可信难以考证,等等接下来的人口普查就好。假设 2025 数据为真,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中国有句话叫 “谁的祖上还没阔过”,不是每个人的基因都有机会繁衍下去的,可以说每个人都曾经有过一个有钱有势的祖宗,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出现过的姓氏许许多多,但是时至今日,真正的大姓满打满算也就十几个。古往今来“绝后” 的不计其数,只要国家机器武力强大,人民消遣丰富多彩,光棍算不上大问题。


至于题主说的定时炸弹,之前听过某人社部大佬的讲座,明确的说了,社会稳定的极大威胁,来自于 “新穷人阶层” 是那些受过高等教育但是在一二线没有资本安家的年轻人们。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所有答案讨论这个问题时候的出发点就错了,或者根本就无视掉了一个前提:这个社会不是铁板一块,是按照不同阶层来分割的,所以讨论中国整体男女比有什么影响是没有意义的。不同的社会阶层所面对的男女比是有很大差别的。在这个问题中【为什么有「剩女问题」?为什么许多优秀的中国女性,还找不到对象?】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799658
很多人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越往社会上层,适婚女性多于适婚男性情况就越严重。

看了看前面的回答,多出的 3700W 男的,就一定有 3700W 光棍?
Too naive 啊。

绝大部分人最终都只会和自己层次相当的人结合,也就是说,不论中国国内的男女比再如何失调,一个普通女孩(出身一般、长相一般、身材一般、受教育程度一般)即使不愿意跟赤贫男性在一起,也绝不会跟瓜瓜之流有什么故事;瓜瓜们就算不和中国白富美们在一起,也还是可以跟美国白富美们玩玩异国情调的。虽然我们直观上会认为,总体上男比女多会加剧男性的同性竞争,会使得部分优质女性通过婚姻进入社会更高阶层,但是在实际当中,赤贫层次、学历较低的女性和富二代结合的特例我基本上没有看到过。也就是说,即使多出了这么多男性,但是,婚恋问题在不同的社会层次是完全不同的。简而言之,一句话,社会中上层和社会下层面临的男女比是完全不一样的。

多出生的 3700W 男性主要是集中在农村乡镇等不发达地区,对农村男性的择偶问题上会产生巨大压力。但是对中高产阶级和权贵阶层的男性基本上没有影响,而且更有趣的是,虽然这几年,总体男女比失调的情况有加剧的趋势,但是主要是农村乡镇增长过快,对于富裕阶层来讲,男女比一直比较均衡,甚至常常出现女比男多的情况,这部分男性同时还可以选择层次比自己更低的美女,因此这个阶层中女光棍的问题可能还要严重一些。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美女在社会上层依然扮演寻常消费品的角色而不是当做稀缺物资,与社会大众层次形成鲜明对比;而社会中下层择偶问题将会日趋严重,成为未来社会稳定的巨大风险,而且应该是最大风险。

那么回到问题,多出了 3700W 适婚男性,这个问题到底严不严重?
对于身居高知阶层、企业主阶层、权贵阶层的男性来讲,几乎没有影响。
对于生活在乡镇农村的单身男性来说,恐怕会比想象中严重很多,而且这种影响已经在显现了。未来可以预见,越南新娘、俄罗斯新娘、其他亚非拉地区的新娘将会越来越普遍。

而对身在社会中低层次或者底层的适婚女性而言,如果不愿意和同层次的男性交往,想要跟高层次的男性结合,则要面临更为激烈的同性竞争,尤其是在样貌、身材、内涵、见识不占优势的情况下,这样的几率可能更小。直到现在我还没有见到过这样的特例,如果有,欢迎告诉我,值得研究。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chenqin

发现我引用的文章里的数据是错误的,并且给出了正确的数据。我去查了一下,果真如此。我确实没有仔细核实就引用了他们文章里面错误的数据,感觉很不严谨,在此向各位郑重道歉。

原本我已经把答案删掉了,但回头想想这个答案还是可以提供一些不同的思路的,所以修改了一下原文,并用正确的数据代入计算了一下,供各位参考。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婚姻与其他商品一样也存在着一个市场。Becker (1981) 给出了这样一个市场出清的条件:

其中,

表示每个男人拥有的妻子数(假如一夫多妻是合法的),

分别表示社会中适婚男人和女人的数量,

分别表示其中从来没有结过婚的男人和女人所占的比例。根据这个公式,在一个一夫一妻制的社会中,如果男人的数量比女人的数量要多,那么未婚男人的比例必然要超过未婚女人的比例,即:

现在,如果我们直接把 2005 年的出生性别比代入到上述公式中,并且假设

,那么:

也就是说,即使所有女人都结婚了,依然会有 16% 的男人是单身。但是,Becker 的模型其实忽略了以下两个方面:

  1. 男女在不同年龄的死亡率;
  2. 适婚男女之间的年龄差距。

而这两方面恰恰决定了出生性别比和婚姻性别比之间的差别。为了解决这个问题,Neelakantan et al. (2008) 改造了 Becker 的模型,并得到了这样一个市场出清的条件:

其中:

  • 分别表示在第

    期时出生且在第

    期时还活着的男人和女人的数量

  • 表示一个年龄差,使得在第

    期时出生的男人与在第

    期时出生的女人结婚

  • 分别表示男人和女人的死亡率

  • 表示出生人口增长率

这个公式表明,如果在结婚时考虑跨期选择,当达到一定的年龄差时(考虑单点分布),相对于失衡的出生性别比,婚姻性别比是有可能改善的。

现在列出年龄差的计算公式:

下面是

@chenqin

给出的正确数据:

  • (一夫一妻)

  • (从 0 到 35 岁男性死亡率平均每年死亡万分之 5.11,女性死亡率平均每年死亡万分之 3.28)

  • (出生人口的负增长率,1990 年出生 2408 万人口,2014 年出生 1687 万,每年减少百分之 1.47)

  • (男女未婚率,联合国 1990/2003 年数据)

  • (出生性别比,2005 年 1% 人口抽样调查数据)

现在假设这批男性平均到三十五岁结婚(

),若要维持住未婚率(男 4%, 女 0.2%),则:

如果男性未婚率翻一番(男 8%, 女 0.2%),则:

也就是说,如果 35 岁的男性与 40 - 44 岁左右的女性结婚,可以在相当程度上缓解由于出生性别比失衡导致的高未婚率。对于更年轻的男性亦可以以此类推。这与人口学上的分析也是一致的:「2025 年时中国将有 3700 万单身汉」的数据靠谱吗?有什么解决办法? - Wang Donghui 的回答,即通过提高女性法定结婚年龄等手段鼓励男性与同龄或者年长女性结婚来降低未婚率。从

@chenqin

的模型上讲,他的假设是出生人口的负增长率和性别比四十年不变,并且认为当偏好稳定时年龄差的分布也四十年不会变。但是如果出于某些内生的或政策上的原因导致未来年龄差的分布、初婚年龄、出生人口增长率、性别比发生变动,那么还是有机会改善那 1/7 单身汉中原本无法解决的单身问题的。

写到这里,我自己也觉得相当尴尬。由于没有认真核实数据,引起了种种争议,再次向各位道歉。

参考文献:

  1. Becker, Gary Stanley, A Treatise on the Famil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1).
  2. Neelakantan, Urvi and Tertilt, Michele, “A Note on Marriage Market Clearing”, Economics Letters 101, 2 (2008), pp. 103–105.

知乎用户 Di Peng 发表

少了个 0 吧,3.7 亿还差不多。

[如何评价有女权主义者企图证明中国女婴被杀数据量最高达 2.55 亿?​www.zhihu.co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7949022)

知乎用户 一叶知秋 发表

数据是靠谱的,可以从第六次人口普查直接算出来。上面的答案很多都涉及到了,不再赘述。

简单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1. 婚龄女性供不应求。女性不是商品,供不应求的说法不恰当,意思就是那个意思。未来二十年,彩礼只会越来越高,对房、车的要求越来越高。单身男性们,想结婚的话,请做好准备。要么,你能说会道,会哄女孩子开心;要么,你经济条件优越,房车无忧。无论如何,不想做佛系的话,就得提高自己。
  2. 题主说到社会动荡,我觉得可能不会有大规模的动荡。跟封建社会农民没饭吃不一样,现在没到把人逼死的地步。而且,这个社会很神奇,精神娱乐异常丰富。即使没有女人,依然有 AV、王者、Dota、网络小说、综艺等等让你兴奋的事情。娱乐,可能是社会稳定的利器。佛系少年只会一批又一批,孤独终老,不会造反。

知乎用户 方建华 发表

在男女比例失调的情况下,达到 3700 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现在已经达到了 3000 万,五六年增加 700 万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在男女比例失调的情况下,女人控制了主控权。

他对男人的物质条件会越来越高,女人都想选最顶尖的男人,可是她身边的男人都达不到这样的级别,她自已的条件又不差,随着学历越高,接受新的思想,她们慢慢的都会选择单身,因为她们可以挣钱,可以自已养活自已,不比一般男人的收入底,说不愿意做保姆、洗衣机等等,就会选择单身。

那些差的女人,条件不好的女人,本来她只能选择跟自已条件一样差的男人,现在因为比例失调,她可以嫁条件很好的男人。

女人都不愿意下嫁。

所以那些条件中等的女人,都很难嫁出去,为什么,因为他想嫁给那些顶尖的男人,可是顶尖的男人只会找最好的女人,也不是一般的女人。

男人单身的就是那些条件最差的男人,因为穷没有女人愿意嫁给他,他只能做单身了。

知乎用户 晓老师 SAMA 发表

你没必要跑赢老虎,你只需要跑赢同行的人。

“3700 万” 是一个被夸大的数字,但数字背后有一个更现实的问题:

为什么男女比例并没有那么失调,很多年轻人仍然抱怨找不到女朋友呢?

1. 男生在生活工作中能接触到的女生,很可能都来自更优越的家庭

恋爱的前提是 “有所接触”。

考虑到网恋的受众较小,大多数人能接受的恋爱对象往往还是自己圈子里的人,尤其是恋爱观念较保守的男生们。

遗憾的是,在同一圈子内,女生对男生的接受程度往往并不高。

经常看到女生在网上抱怨,身边的男生质量实在太差。

这并非空穴来风。

在同一个集体(校园,公司)里,男生的衣品,言谈举止,表达能力,往往都不如身边的女生。

如果你把这当做 “阴盛阳衰”,甚至是 “妇女时代的前奏”,那你未免过于乐观了。

这些现象恰恰是男女不平等的表现。

这意味着,女生只有拥有更多条件,才能和同龄的男生站在同一起跑线。

首先,按照幸存者偏差理论,如果一个男生身边的女生都很优秀,不一定意味着 “男弱女强”,更可能是因为不如他的女生,他根本接触不到。

尽管网络上 “女博士”“女精英” 的例子比比皆是,但仍然不能改变一个事实,即对于经济状况一般的家庭来说,女生失学的概率远远大于男生。

在很多家庭里,“女娃读什么书,早点嫁人” 的观念仍然很有市场。

另一方面,传统社会文化对男生的要求是苛刻的,要求男生 “顶天立地”,“事业有成”,“为人处世” 等等;

但对于女性的要求则相对宽容,所谓的 “贤惠”“持家” 也已经作为封建糟粕而被批判。

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男生想获得别人肯定,只能通过不断强化自己,表现得 “努力”“上进”“有出息”;

女生则不然,她们获得肯定的方式更为便捷,只需要 “好看”“讨人喜欢” 就行了。

这样的结果是,即使女生的家境殷实,有机会按照自己的意愿读书工作,但相对男生,她在成长过程中承担的压力更少,受到的诱惑更多。

这两个因素,导致了一个不那么让人舒服的结论:

很多情况下,女生只有拥有更好家境,抵抗更多诱惑,拥有更强自控能力,才能和同龄男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因此,在同一圈子里,女生嫌弃男生,男生自惭形秽,似乎也就不足为奇了。

2. 传统观念里,女性的 “高标准” 择偶观

常见的择偶观分两种,传统的和当代的。

传统择偶观强调物质和条件,当代择偶观强调感受和吸引。

通过上文的分析,男生在自己圈子里遇到的女生,各方面条件往往高于自己。

而传统的择偶观里,女生择偶的标准是 “择高”。

这不仅仅是因为男性要承担更多恋爱责任,更是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

即使到了今天,女生嫁入条件不如自己的家庭里,仍然要承担很多压力与非议。

按照这种择偶观,男生在自己圈子里很难找到女朋友,也就是 “顺理成章” 的结果了。

3. 当代恋爱观念里,男性的待遇两极分化

当代恋爱观强调恋爱的体验,感受,强调双方的互相吸引,互相交流,因此对 “物质”“条件” 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

即便如此,也不意味着 “普通男生” 的春天来了。在恋爱中,他们面临以下问题:

**缺乏自信:**拜教育和传统观念所赐,年轻男生在社会中普遍出于被打压的状态。

这种打压,不但催生了 “自暴自弃” 的“佛性青年”,也导致男生在面对心仪的女生时,很容易带有自卑,崇拜,敏感,多疑的心理。

这导致他们很难和女生说上话。即使说上话,也难以深入沟通交流。

缺乏经验。就像上文所说,年轻男生衡量自己成功与否的标志是 “工作”“成绩”。

他们中的很多人,缺乏交际能力和沟通技巧,在面对异性时尤甚。

这种经验的缺乏,让他们难以在女生面前展示自己真正的魅力,反而给女生留下 “幼稚”“木讷”“直男癌” 的印象。

竞争激烈。为什么我在上文对比圈内男女状况时,会加上 “年轻” 这个词呢?

因为我们很容易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那些 “穷且不努力”“不善交际”“敏感脆弱” 的男生会逐渐蜕变或被淘汰,剩下的都是既有 “条件” 又有 “经验” 的老手。

这些人对年轻女孩的吸引力可想而知。

《蜗居》就是赤裸裸的例子,年轻男孩在这些大叔面前,很难有还手之力。

**逆淘汰。**由于 “本分且善良” 的普通男生普遍 “不自信”“缺乏经验”,这就给了那些“坏” 男生以可乘之机。

从小不安分的他们学会了种种哄女生的招数;

由于根本不打算负责,也不会想太多,反而显得更有趣更洒脱。

而那些被渣男伤害了的女生们,她们在谴责渣男的同时,往往会提高对男生的警惕。

网络上铺天盖地的 “测验男生秘诀”,让本就缺乏经验的普通男生更加举步维艰;

更有甚者,一些女生被伤害后,产生报复心理,也开始在情场三心二意,朝秦暮楚。

这样当然报复不到渣男,只能苦了那些真心喜欢她们的人。

这就导致了情场的 “逆淘汰”:

“坏” 男生有恃无恐,“好” 男生举步维艰。

4. 在择偶前,男生要先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

面对这些困难,不愿意做渣男,又不甘心孑然一身恶的普通男生该怎么做呢?

“全力追求”或 “默默守候” 的方法早已被批判,现在很多人都知道“恋爱靠的是吸引而非追求”。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你迎合对方喜好之前,你首先应该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正所谓 “知己知彼”。

你要明确哪些女孩是你追得到的,哪些女孩是能让你真正满意的。

你要考虑到自己的家境,价值观,生活习惯,爱好,甚至是受教育程度,这样才能在情场有的放矢。

否则,就很容易陷入 “摇摆不定”“见一个爱一个” 的误区,耗时耗力,徒劳无功。

5. 摆正你对女生的态度

首先,在心理上不要觉得女生 “高人一等”

你身边的那些女孩之所以那么有魅力,并不是她们多么优秀,只不过是她们善于打扮善于交际的结果。

如果你能把更多精力用在提升自己形象和交际能力上,你也可以做到吸引女生的注意。

其次,克服你的焦虑。

在女生面前不知所措,被女生拒绝并不意味着你缺乏魅力,只能说明你缺乏经验。

你需要不断练习,不断总结教训,慢慢的你会发现,你越来越能猜透女生的心思,越来越能在感情里柔韧有余。

最后,扩大你的交际圈,不要把 “在一起” 当做结识女生的唯一目的。

目的性太强,不仅会让人患得患失,还会限制你的交际范围,让你产生 “真命天女”“非她不娶” 的狭隘观念。

一旦这段感情失败,对你的自信将是很大的打击。

你需要做的是,通过共同爱好,旅游,朋友介绍等方式,不断扩大自己的交际圈,不断尝试和不同职业,不同性格的女生接触。

这不仅能锻炼你的交际能力,积累经验,提升自信,更重要的是扩大你的选择范围,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伴侣。

在公司里,你也许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员工,但在有共同爱好的圈子里,你也能成为别人眼中的男神。

知乎用户 枝枝 发表

看到有人指责

@SlowMover

是刷票,我再说两句,虽然我反对他的回答,但我相信他的高票是真实的。大部分人点赞是凭直觉,当看到一个不明觉厉的答案会随手给赞,特别像这种数字化的,看起来可信度就高,直觉数字不会骗人。但是,条件是人定的,数学模型是人设的,那由此得到的数字很可能就带个人主观意识的。推荐知友看最近一期的罗辑思维《数字的坏话》。
题主的问题中隐含着忧虑,他却用抖机灵的方式掩盖这个问题,其给论竟然能推出这是小事,岂不是鼓励放任性别比失衡,其心可诛。出生性别比失衡的严重性可参考知友

@暗香浮动月黄昏

关于《往女孩身体里扎针害人是中国哪里的风俗?》一题中的回答,血淋淋的文字啊。
请每一个知友慎用自己的权利,善用自己的权利。
-————————————————- 正文在此:

@SlowMover

的回答从经济学数学模型角度分析这个问题,鄙人数学渣,数学模型理解不能,但中心思想表达的是出生性别比与婚姻性别比的区别,貌似数据控,实则抖机灵。答主关注的点有两个,1. 男女在不同年龄的死亡率;2. 适婚男女之间的年龄差距。男女在不同年龄的死亡率姑且不论,而适婚男女之间的年龄差距本身就是伪命题,让我想起一个抖机灵的段子,找不到老婆不用着急,她还在幼儿园呢。题主的问题中所谓的单身汉可不是成功人士,找比自己小 10 + 岁的妹子无压力。即使 2025 年的男同胞魅力爆表,搞得定小自己 10 岁的妹子,可问题是寅吃卯粮不是一代人的专利,难道要求前几代的男同胞发扬风格,吃相别太难看,给 2025 年的男同胞多留点。。。适婚女性总数还是不变的啊,除非引进外援?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吧。对于这类问题,我还是相信专业研究人员的结论,而非经济学模型,比如《张翼: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的失衡及即将造成的十大问题》http://www.aisixiang.com/data/4656.html

知乎用户 罗爱萍 发表

新中国 3000 万光棍的前世、今生与未来

最近,3000 万光棍引起了巨大的舆论风波,一边倒的舆论忧心忡忡:他们娶不上老婆怎么办?富余的 3000 万男人问题,本质是女婴的生命权的问题,但却被由男权思想把控的主流媒体跑偏为基因延续问题。

多了 3000 万光棍又怎么样?会带来很多问题?问题的确会有,但如果你了解历史就会发现,原来,这不是第一次!中国社会在六十年代已经历过最严重的一次光棍潮。而是不是最后一次,取决于重男轻女思想什么时候改变。

有 3000 多万光棍娶不到老婆,学术上称为婚姻挤压。婚姻挤压的学术解释是,由于处于适婚年龄的男女两性在同期群中出现的数量失衡而导致男性和女性择偶关系的紧张或找不到配偶的现象,表现为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在婚姻领域人们对婚姻配偶的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失衡。婚姻挤压分为男性挤压和女性挤压,中国的 3000 万光棍属于前者,俄罗斯女多男少属于后者。

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婚姻市场男性挤压型失衡是常态,区别只在于程度不同。

​2013 年,北大社会学系的邹艳辉、黄匡时发表了论文《中国婚姻挤压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基于普查数据的数据分析和富余男婴的队列分析》,利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了建国以来的婚姻挤压状况(分别为 1953 年、1964 年、1982 年、1990 年、2000 年和 2010 年,文章假定未来出生性别比呈现下降趋势,且在 2030 年之后趋于正常化)。

新中国成立后的三次光棍潮:六十年代最严重

建国以来,我国一共经历了三次婚姻挤压时期。一次是从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开始到整个 60 年代的高度拥挤时期,迄今最严重。一次是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到整个 80 年代的中度拥挤,属于 60 年代的继续;第三次是 20 世纪 90 年代的轻微拥挤,这次是 60 年代、70 年代以及 80 年代婚姻拥挤的余波。

过去的 3 次拥挤期,分别是什么样的情况呢?

20 世纪 60 年代的高度拥挤期。1964 年有 1200 万婚龄男性剩余,占整个婚龄男性的 8.5%,在六次人口普查时点中剩余男性比重最高,主要是 24~38 岁这个年龄段。这一时期的婚姻挤压主要是 50 年代之前的出生性别比偏高导致的。1953 年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1937~1950 年出生的 3~16 岁的年龄组中的出生性别严重偏高,平均性别比高达 114,其中 1939 年出生的性别比更是高达 120。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度拥挤。这个时期,富余男性的数量达到 2000 万,不过占整个婚龄男性的比重只有 8.36%,比 1964 年的 8.5% 略微低些,与 1964 年的婚姻拥挤相比,1982 年的光棍主要是 32~60 岁的中高年龄群,而 22~31 岁之间的黄金婚龄期的男性富余人口并不严重。这个时期的婚姻拥挤主要是受到 60 年代的影响,60 年代的光棍推迟结婚,和 70 年代乃至 80 年代的男人展开争夺,从而造成挤压。

20 世纪 90 年代的轻微拥挤。1990 年男性剩余人口总量达到 2200 万,创历史新高,两位学者认为这主要是由于人口增长惯性导致,但仅占整个婚龄男性的比例只有 7.33%,比前两次要低,所以并非最严重。而 1990 年主要是 40~60 岁之间的男性多于女性,其他年龄组男性和女性的比例正常,这是 60 年代和 70 年代以及 80 年代的婚姻挤压的余波。

进入 2000 年之后,婚姻拥挤基本不存在。2010 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并不处在婚姻拥挤期。2010 年剩余男性只有 1400 万,占全部婚龄男性的 3.13%。不过,由于从 80 年代中期至今仍在持续的高出生性别比,一个更加严重的婚姻拥挤时期正在来临。从 1983~2011 年,我国正在以每年增加 131 万富余男性的速度在增加。

**婚姻市场发展趋势:**3000 万光棍在 2028 年出现,峰值是 4141

文章认为,媒体上所说的 3000 万光棍将会在 2028 年出现,他们占婚龄男性的 5.6%,这个群体将在 2043 年达到峰值 4141 万,占整个婚龄男性 7.6%。其中,4141 万光棍中,六成光棍将处于结婚黄金年龄。具体来说, 60% 处于 25~45 岁的结婚黄金年龄,处于 30 岁的比重最多,20.5% 处于 51 岁~ 60 岁。而从 21 世纪 40 年代中期开始,光棍数量将开始下降,在 2057 年数低于 3000 万,3000~4000 万光棍的状况,将持续 30 年之久。到 2070 年左右,数量降到 100 万以下,比重降低为 2%。

目前,七成光棍已经出生,未来增加将减缓。两学者估计,从 1983 年~ 2011 年间出生并存活到 22 岁的剩余男性占 1983~2048 年出生并活到 22 岁的 71%,而在 1983 年~ 2011 年的 29 年间每年会增加 131 万,从 2012 年~ 2048 年的 37 年间每年平均增加 43 万。目前,绝大部分光棍处于青少年时期。

另外,老年光棍数量庞大且比重越来越高。50 岁及以上的总量将从 2033 年的 68 万开始上升,到 2054 年达到 1784 万,占富余男性总人数的 51%,2070 年老达 70%。60 岁及以上的将从 2043 年的 61 万开始上升,到 2058 年达到 968 万,占总人数的 33%,到 2070 年,将达 47%,几乎接近一半。

作者最后提出,既然我们国家在 20 世纪 60 年代已经历过非常严重的男性婚姻挤压,光棍数量占全部婚龄男性的 8.5%,未来光棍人口占全部婚龄男性的比重均没有超过 8%,是否意味着没必要担心未来婚姻市场上的男性挤压问题?如果从数量上来看,1982 年和 1990 年以及 2000 年的剩余男性总量均超过 2000 万,难道超过 3000 万或者 4000 万就一定会产生婚姻市场上的乱像吗?

知乎用户 所谓无用 发表

都说数据去了,我来贡献个解决方案:
女士无论在任何时候都要将自身安全放在第一位。不要存有侥幸,要掌握基本的格斗和生存技能。出门在外不要轻易和陌生人讲话,行动低调。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尽量靠近门口,方便逃脱;单独开车前检查车门是否有异常,上车之后马上锁好门窗。回家时如果有人尾随,机智脱身,必要时向物业等求助。
另外,好好学习,能力强才有好工作,才能生存在比较好的环境中。底层社会的恶劣和缺乏保护是难以想象的。
总之,一个男性婚恋出现问题的社会,对于女性的危险是巨大的。大家看的是男人打光棍,我们要知道的是这个世界从未待你我公平。

知乎用户 楠莫 发表

3000 万是人口预测弄出来的结果。。这东西吧,一般都不太准的。。但是男的比女的多很多很多这是肯定的事实了。。
当然了,这东西要这样理解,其实中国有十几亿人,看起来 3000 万也还好,但是如果把着 3000 万放到几亿的适龄人群中。。那就是个比较大的百分比了。。所以这东西吧,必须是个问题。
我记得我们上人口学的课的时候,很多老师都有讲过,这问题说大也大,说不大也不大。最悬乎的一个老师说,其实是这样的,城市里男女匹配的不好,那么多出来的男人可以去乡镇农村啥的去找,然后乡镇农村啊可以去更贫穷的地方找,更贫穷的地方嘛。。你懂的了就。。而且这个想法不是某些学术圈里有的想法,有的搞社会政策的也想过的,说不是女的少嘛,就从贫困地方引进呗,然后贫困地方保他们温饱别出事。。但是这个会有人口流动啊啥啥各种各样的问题,不能成行的。。所以只是个笑谈了。。(我另外一个老师讲的,说从世界的角度来说呗,城市找农村的借,农村可以找越南的借。。越南的可以找非洲借。。总之脑洞很大的一种说法。。)
反正对于政府来说,只要不出大事,不会管这种问题的。。公共政策讲究的就是个解决问题。。

额外说一句,现在很多的剩女现象其实观念啊匹配啊的问题。。长期来讲,全是剩男无误 =__=)

知乎用户 大鱼小鱼与鱼鱼 发表

我做错了什么

只是不想结婚

你们居然想着把我解决掉

知乎用户 丰衍 发表

没有调研过这个数据的可靠性,假设它是靠谱的。

最近滴滴顺风车女生被奸杀事件继续发酵,凶手是底层留守儿童长大成人,债台高筑,人生破产。这不经让人担忧这些由于社会变迁而被忽视的人群蕴含着不稳定因素。

即使搞垮滴滴那也只是治标,治穷才是治本,但治穷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

能应急的办法有这些:

1)发展游戏文化产业,底层人民物质的缺失暂时用精神填补。

2)苍老师的作品别太过封禁,事实证明它能降低性犯罪比例,堵不如疏。

知乎用户 小苹果 发表

其实日本韩国比例也不低, 甚至高得多, 因为日本不结婚的女性多.

我觉得要实质上解决中国甚至东亚问题的单身汉问题, 只有这几个办法

1 生存空间. 我不是引用元首的概念, 我是说, 东亚高强度的社会竞争, 逼仄的居住环境, 高昂的育儿压力, 必然严重抑制人的欲望, 换句话说, 导致更多不结婚的女性.

中国或者东亚要更上层楼, 必须有大智慧的领导人解决这个问题, 比如说改善东亚各地严酷低效的土地制度, 拥挤的交通, 聊胜于无的社会保障,

2 有序引入移民. 南亚, 东南亚, 非洲人口在膨胀, 南美, 前苏国家经济停滞, 其中不少国家女性比例并不低. 落后国家女性比男性更勤劳和守纪律, 外来新娘的移民方式总比 “酋长儿子留学生” 的自欺欺人更保证质量. 日本和中国都有大量海外侨民, 能不能优先回流?

当然移民必须保证质量和融入, 各国是否有能力管理是个疑问. 隋唐的融合可以有, 美国梦可以有; 但如允许移民保留自己的社会结构, 重演五胡乱华和欧洲伊斯兰化就绝对不可以. 东亚在经济科技上强势, 但在文化和政治话语上弱势 中国的例子不多说了, 美国不操心自己乱七八糟的凶杀 强奸 狂喷日本的治安人权也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所以如何让移民认可国体和文化, 确实是不小的挑战

3 区域内流通挖潜, 如果加强中日韩的合作, 能否让各国互相看不顺眼的剩女 宅男在异国找到机会? 我觉得可以一试, 而且此路有百利而并无风险.

至于高层是否有意愿 解决这个问题, 我是不知道了

知乎用户 毛桃 发表

在我看来,单身汉的问题和男女性别比例失调并不是同一个问题,也不是男女比例失调、重男轻女或者计划生育什么的必然产物,而是因为很多男人根本不具备结婚的条件。单身汉很多,剩女也很多,但这两个群体再庞大也碰撞不出什么火花。剩女宁愿剩到死也不会去嫁给又懒又穷又没学历的单身汉啊~ 虽然我们现在都强调什么男女平等,独立什么的,但传统观念里,女人还是应该嫁给一个比自己强的男人。男的比女的学历高,挣钱多,没问题啊,男女双方都觉得可以接受,但女的比男的强,男女双方都觉得不舒服。这就造成了剩女多半是学历高,挣钱多,由于各种原因错过适婚年龄,最后高不成低不就,而男身汉大多是家里穷,自己也没本事,最后只能单着,或者动拐卖妇女一类的歪念头。
所以在我看来,单身汉的问题不仅仅是男女比例失调这么简单,当然这也是其中一个重要条件,这和教育问题、人口素质、贫富差距都有关系。社会资源的不平等造成很大一部分人输在起跑线,输在人生各个阶段,这些人在婚嫁市场上只剩下了性别这一个筹码。。。

知乎用户 zlalien 发表

自古以来,见过吃不饱饭起来造反的,没见过娶不上老婆起来造反的。所以,能保证吃得饱饭就行了。

知乎用户 枫桥夜泊 发表

女性嫁人基本条件: 身体健康,女的

只要满足这个条件,只要她想嫁人,她对男性没有过多要求,只是有自己房住,农村城市都可以,贷款也可以,小点也行。一年内绝对能嫁出去。

至于残疾人女性,她嫁个有劳动能力的男性可能性也是比较大的。

男性取老婆的基本条件:1,有房(不管是农村的房还是贷款买的房),即使暂时没有,那也要有买房的能力和计划才可以。

2,身体健康,有劳动能力,有工作

就这简单的几点,中国就有几千万男性满足不了吧。

身体残疾的,家庭钱不多的基本没戏!

家庭赤贫,父母多病。自己受教育程度差从事简单劳动,要养父母,照顾兄弟。结婚很难,当然你要是有个姐妹,父母还可以拿你姐妹的彩礼钱给你盖个房子,让你有可能娶个大龄寡妇,或者离婚带小孩的,或者残疾人!

现在中国还有 3000 万人没有脱贫,也就是说近乎赤贫的状态,他们中适婚男性 80%应该都会结不了婚,还有近几年脱贫的,也好不了哪去。

还有一批又一批的三和大神。

知乎用户 愚者​ 发表

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实验室几年前发表了一篇基因溯源论文。这两天拜读了一下,觉得十分有趣。

大意是,人类男性的 Y 染色体来自父亲,线粒体来自母亲,且非常恒定,几百年才会变异一段,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检测基因来建立我们的祖源图谱。

整个非洲以外的男性,都是五万年前,一个带有 M168 基因的男性的子孙。而中亚及东亚,东南亚,都是一个带有 M175 基因的男性的子孙,他大概生活在 3 万 5 千年前。而全体汉族的祖先则是 2 万年前一个带有 M122 基因的男性。

然后,就是有趣的地方了。

随着年代的推进,基因的多样性是越来越少的,因为环境会淘汰弱者。所以,Y 染色体的多样性和线粒体的多样性一直保持同步减少的趋势。

但当人类开始有了文明之后,情况发生了转变。Y 染色体的数量呈现出巨减,而线粒体多样性却缩水较少。

说明,随着阶级产生,统治者能占有更多的女性,繁育出更多的子孙,而底层的男性却逐渐断子绝孙,消亡在历史长河里了。

如今,全中国一半以上的男性,都是上古时期三个男子的子孙,即 O3α(6800 年前)、O3β(6500 年前)、O3γ(5400 年前)。研究者认为他们应该是上古时期的统治者,所以称之为 “三皇”。

我们就是三皇五帝的直系子孙。

总结一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女人苟起,也是会有子孙后代的。但是男的苟起,真的真的会断子绝孙的!而且,男的没有办法把基因传下去也是常态,社会选择跟自然选择一样残酷!

知乎用户 [已重置] 发表

单身会越来越多,毕竟单身太好了!!!!

知乎用户 潘安仁 发表

刚刚看了最高票答案,发现结果与我的推测十分相符。
——————
解决办法很简单:
符合达尔文进化论即可,优势男人有配偶。不优势的男人奋斗到优势,才可以有配偶。
这样一个结果就是,男人结婚越来越晚,因为要攒结婚的钱,女人结婚越来越早,因为越早结婚获利越多。
这样一个极端的结果就是,男人平均 80 岁以上才能凑够钱结婚,女人平均 10 岁就嫁人,假设男人平均能活到 90 岁,那女人 20 岁又可以嫁一次新来的 80 岁的男人,周而复始,一个女人就能满足 8 个男人。

知乎用户 味精 发表

周平梅: 3000 万光棍的说法严重不靠谱

最近几年, 中国将有三、四千万光棍之说影响越来越大, 学者们也一直在讨论将用什么样的手段来应对这么多的光棍, 国外一些学者也认为中国人口性别结构失衡的程度和速度都惊人, 有学者估算 “15 年后每 100 个 20 岁的女孩周围将幸福地拥有 118 个同龄的追求者”1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知道, 这些研究结论都是根据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中国出生性别比攀升推算出来的, 根据出生性别比推算人口性别结构, 确实是人口研究的普遍的、行之有效的、国际上通行的研究方法和惯习, 但是这种方法的基本前提是出生性别比的非干扰性, 亦即真实性, 而一旦出生人口存在着较大规模的漏报和瞒报, 以此来推算人口性别则是存在较大风险的。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后, 严格的出生数量的限制与性别偏好传统的交织, 已经形成了一定程度的, 甚至局部较严重的出生人口的漏报和瞒报, 许多学者认为这是中国出生性别比偏高的主要原因 2, 那么既然出生性别比已经存在较大的争议, 以其为基本前提的探讨能否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呢? 此外对于婚龄期的性别比, 我们以为不一定非要从出生性别比去推论, 我们完全可以从不存在争议的婚龄期性别比去判断。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计划生育政策至今已经三十多年, 当今婚龄期的青年已经都是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后出生的人口, 那么他们的性别比是否失衡? 存在多大程度的失衡? 这应该的是更有说服力的数据。

一、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出生性别比变化剧烈, 婚龄期性别比均衡

  根据中国人口普查资料, 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的八十年代以来, 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一路攀升, 1980 年为 107.4,1990 年就达到了 111.7,2000 年达到了 119.9,2010 年开始虽然有所下降但是依旧是 117.9。如果根据出生性别比推论, 当这些年龄组人口成年的时候, 肯定要面对男女性别比例的严重失调。然而我们仅以 1990 年数据为例, 当该年 0-9 岁年龄组到达成年的时候, 性别比与此推论却存在较大的差异。

  1990 年 0 岁组的性别比还是 111.7, 而平移到了 2010 年, 该年龄组的性别比, 仅仅为 103,1990 年, 1 岁组的 112 的性别比在二十年后则降到了 101,1990 年四岁年龄组的性别比为 108, 而二十年后, 性别比则达到 99。如果说 1990 年, 我们还在担忧出生性别比, 但是到了 2010 年, 我们则不能仅仅根据估计去担忧了, 而是应该考察人口事实了, 而考察人口数据就会发现, 并不存在如此严峻的性别比失衡问题, 或者说我们所担忧的性别比已经完全魔术般地进入正常值以内, 何以出现如此状况呢?

  根据 2010 年 0-19 岁人口死亡率平均为 0.57‰, 其中男性为 0.64‰, 女性为 0.49‰,, 二十年间死亡率不可能造成如此高比例性别比变动, 那么是何种原因形成的性别比的大幅度降低呢? 而当我们把同龄组在第四次、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进行比较的时候, 惊奇地发现中国同期群体人口在成年期前是逐年递增的。

二、中国低龄人口绕过出生人口数不断增加

  各国统计资料无一例外, 人口从出生就在死亡率的作用下不断减少, 不同年龄段减少的趋势不同, 一般说来 0-10 岁是一个高死亡率阶段, 而 10 岁以后则是死亡率低水平缓慢增长的阶段, 尽管由于人口统计的误差和人口迁移的影响, 个别年份个别年龄组会有一定的波动, 但是总体上的下降趋势是必然的。比如根据日本人口统计资料, 日本 2000 年 (平城 12 年)0-9 岁人口为 1192.5 万人, 到了 2010 年 (平成 22 年) 10-19 岁人口数为 1191.4 万人减少了 1 万

  1 中国人口失衡为何程度速度都惊人,. 联合早报网 2015 年 9 月 1 日,

  2 曾毅, 顾宝昌, 我国近年来出生性别比高升的原因及后果分析, 人口与经济 1993(1)1 千人, 而 2000 年 10-19 岁人口数为 1403.5 万人, 到了 2010 年降低为 1345.9 万人, 降低了 57.6 万人

  但是考察中国的同一个年龄组在不同统计时点上的人口规模的时候, 就会发现中国 0-10 岁人口一直在上升, 没有死亡人口, 绕过出生人口数量, 凭空持续增长?

  由表 2 可见, 中国 2000 年 10 岁人口比 1990 年 0 岁男性多出 155 万, 女性多出 143 万, 而 2000 年 10 岁至 19 岁年男性总体比 1990 年 0-9 岁男性总体增加 554 万, 女性增加 710 万, 总计增加一千两百多万, 而女性的增加到此并没有结束, 在 2000 年到 2010 年的十年间, 尽管男性已经是存在着人口减少了, 但是同龄组的女性不仅理论上讲不存在死亡人口, 而且还在持续增长, 又增加了 340 万左右。于是该年龄组的性别比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在从 1990 年到 2010 年的 20 年间, 在我们根据出生性别比预计将要发生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的二十年后, 男性增加了两百多万人, 而女性增加了一千万人!! 性别比完全进入了正常水平。

  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考察发现, 不仅仅是 1990 年的 0-9 岁年龄组存在这样的可以说没有死亡人数的绝对的增长, 特别是女性人口的大幅度增长; 而且 2000 年的出生人口也存在同样的现象, 0-9 岁年龄组在十年间女性增加了 940 多万, 男性增加了 620 多万, 男女合计增加了 1560 多万, 这就是中国人口的事实!

  在女性人数的大幅度增长的同时, 性别比也在大幅度下降, 不仅 1 岁、2 岁年龄组的性别比发生较大幅度的下降, 而 9 岁年龄组的性别比已经由 113 下降到正常值的 105,0-9 岁的平均性别比也由 117.9 下降到 112.3, 而且如果说平均性别比依旧高于正常水平的话, 那我们仔细观察性别比的变化规律, 随着年龄的增长性别比逐渐下降, 而达到成年 18 岁以后, 性别比也已经完全进入了正常值范围。

  如果结合表 2 的数据观察就会发现, 在国际上通行惯例的 0-9 岁的低龄人口高死亡率的阶段, 中国不仅没有丝毫的减少, 而且 1990-2000, 十年间同龄群体增加了 12656889 人, 而 2000 年的 0-9 岁的低龄人口, 到了 2010 年则增加了 15666615 人, 几乎没有减少而是大幅地以千万为单位地增加。

三、计划生育政策以后中国婚龄人口的性别比

  我们进一步汇总了 1982-2010 年四次人口普查的 20-34 岁的数据, 以及日本 2000、2010 年两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形成表 4。

  由表 4 可见, 尽管出生性别比一直令人担忧, 但是考察婚龄期的 20-34 岁人口就会发现, 出生于计划生育以后年代的性别比如 2000 年和 2010 年, 不仅不高于以前的年龄组, 甚至还低于以前的性别比, 从各组平均性别比来看, 2010 年婚龄期的性别比为四组中最低。

  我们还根据日本两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发现, 计划生育年代以后出生的, 当今处于婚龄期的性别比也并不高于日本, 也在正常值范围之内。

结论

  通过上述的研究发现, 中国尽管存在着较高的出生性别比, 但是到婚龄期性别比发生了大幅度下降, 降到正常值以内, 因此从人口统计资料来看, 中国并不存在婚龄期男女比例的严重失调, 也并不存在几千万的男性被挤出婚姻市场的现实.

  那么何以造成中国出生性别比的在成长期的不断下降呢? 我们认为这是由成长期人口性别数量的上升造成了, 而究其根源则是由于漏报和瞒报的出生人口在成长期不断地以各种形式浮出人口统计的水面, 是性别比恢复到正常水平, 其中漏报和瞒报的低龄人口数量以女性居多, 因此才出现低龄女性人口在成长期的大幅度增长, 并最终改变婚龄期的性别比。

  3http://www.stat.go.jp/data/kokusei/2000/kihon1/00/14.htm ,2000 年日本人口普查年龄别人口数

  http://www.e-stat.go.jp/SG1/estat/List.do?lid=000001084274 ,.htm, 2010 年日本人口普查年龄别人口数

  我们可以想象具有男孩偏好的家长在出生女孩以后, 并不是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把女婴溺死或者抛弃 (Banister,1992), 更没有大量地经过性别选择性流产(Barbara and Brain,1994) 消灭, 世界上这样蛇蝎心肠, 甚至悖逆本能的父母毕竟罕见, 更何况在儒家传统文化熏陶中的中国城乡, 男孩偏好并没有把中国的父母的基本伦理纲常毁灭; 中国的男孩偏好是以男孩出生为终极目标, 人们在计划生育政策的高压下, 更多的是通过生育策略, 把出生的女婴或或者超生的男婴以各种方式隐藏起来, 而这些被隐藏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 最终总会以各种方式出现, 笔者曾听朋友谈及, 她老家邻居的龙凤胎明显不是同一个年龄, 但是民不举, 官不究。

  总而言之, 中国出生性别比的高企, 事实上是计划生育政策、男孩偏好传统与民众生育策略相结合的产物,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 根据人口统计资料, 婚龄期性别比并不失衡, 我们也可以据此估计, 中国也并不存在几千万男性被挤出婚姻市场的未来, 同时也想再一次强调, 中国的父母总体上也是善良, 温情的, 他们是保持着男孩偏好, 但也爱戴女孩的父母。

知乎用户 李超 发表

你以为有 3700 万单身女你就能找着对象了 →_→

知乎用户 董修荃 发表

所以抖音啊,手游啊,这些东西还是有好处的,可以帮这群人排解精神空虚

知乎用户 原子力戰艦長門 发表

把一部分男的变成女的就好。不管是通过手术药物还是魔法。让整个社会充满崇尚性转的正能量。

知乎用户 弗拉基米尔 发表

这个问题不是应该寄生萎解决吗?

按照谁拉屎谁擦屁股的原则,应该把几百万寄生干部家的女人拖出来给 3000 万光棍赎罪。

那些说重男轻女的傻子,YSL 国家了解一下,印度了解一下,人家重男轻女厉害百倍,还可以理直气壮娶几个老婆,为啥人家没有如此严重的光棍危机。

中国几千年以来,女权思想从来没有今天发达,为啥既往 2000 多年来,从来没有那一年出现如此严重的光棍危机?

强盗拿刀逼着你,杀爸还是杀妈,选一个,没有一个人谴责强盗。分成 2 批,杀爸的一批傻子,杀妈的一批傻子,撕逼成一团,非要痛心疾首大骂别人重爸轻妈。搞得自己重妈轻爸,就是政治正确一样。

知乎用户 深具世界眼光 发表

【我觉得现在,2018 年,就有 3700 万单身汉了】

我就是。

看什么啊,那些不单身的人哪有心情看这些,即使看了,又怎么可能站在单身汉的角度考虑问题。

看了也白看。对事情不会有任何帮助

另外我不觉得我是社会动荡的一个定时炸弹。而且什么单身就够心塞了还要被你污蔑?

你才炸弹呢

——

【另外看来从来都没有人关心我们单身不单身(不是真正关心我们),原来只关心我们是不是炸弹?!?】

这世界怎么这么寒冷呢?被你气到一肚子气,真的想把你打一顿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如何判断人口红利是不是已经消失?

知乎用户 原非伊 发表 小区旧改收尾,挖掘机在楼下作业,大概过了半晌,有人来给挖掘机加油,听语声大概是挖掘机车主兼包工头,于是工程负责人,包工头和挖掘机司机三人碰头。 包工车主对司机说:听话,让你干什么就干什么,利索点,知道么,? 司机满口 …

女人上都市,男人留农村|大象公会

现代社会中,大城市中的女性数量往往超过男性,尤其是处于适婚年龄段的年轻女性人口更是远多于男性人口。这是为什么? 文|格格 你被长辈催过结婚吗? 如果你是一名单身女性,那答案多半是肯定的。中国式催婚是一个更多针对女性的现象,长辈们热衷对家中二 …

为什么 2015 年初,上海有卫计委官员呼吁大家生二胎?

知乎用户 chenqin​ 发表 想象一个场景。2015 年,差一天就到 55 岁生日的张大妈正在喜孜孜地打算明天退休了去哪儿跳广场舞,但她却突然晕倒在电视机前——原来延迟退休方案公布了,政府决定,所有人的退休年龄都在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