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全国土地出让金收入下降,吃转移支付的省份该怎么办?
知乎用户 我不做镰刀很多年 发表 这个有先例,东北,把缺口转给地方性银行,让银行对地方政府放贷,于是,现在东北早就已经不依赖土地财政啦,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很多人问还不出怎么办?那么可以看贵州案例,展期 20 年,只还利息,银行不用计提坏 …
每次谈到转移支付的问题时,很多欠发达地区的读者会有 “别动我奶酪” 的护食反应。他们认为“这些钱砸到经济欠发达地区,民生水平总是提高了”。其实,彼之奶酪,汝之毒药。砸钱是砸不出民生水平提高的,只会造成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构性扭曲,长期贻害耽误民生。
提高民生水平,最核心的数据是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很多人想象中,通过东部发达地区大规模财政转移支付,欠发达地区 “人均吃大户”,真香。按照这一想象,转移支付的增长和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应该同步增长。那么,人口少、转移支付高的西部省份,应该最能体现“人均吃大户” 的优势。700 万人口的青海,人均收入增长和转移支付之间关系如何呢?
2010 年,青海省进账的转移支付为 193.31 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0.87 万元。
2022 年进账的转移支付 1471.85 亿元,是 2010 年的 7.6 倍。同年,青海省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2.7 万元,为 2010 年的 3.1 倍。显然,转移支付快速增长速度和人均收入增长之间是不成比例的。
2010 年以来,青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本保持每年 1500 元左右的匀速增长。同一时期,转移支付激增,并没有转化为收入增加的明显推动力。
再和全国做个比较。2010 年到 2022,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2.9 倍,青海同期的 3.1 倍,并不亮眼。就这 0.2 的 “优势”,和转移支付也不见得有多少关系。因为 2001 年到 2010 年,青海省的 GDP 增速、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常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5 年后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加大,转移支付增长速度和人均收入增长速度的背离反而更加明显了。青海省的转移支付,从 2015 年的 459.88 亿元增长到了 2022 年 1471.85 亿元,增长了 3 倍有余。但是,同期青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从 1.58 万增长到了 2.7 万,仅增长了 1.8 倍,仅高于全国平均值 0.13。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很清晰地看到,转移支付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居民的收入增长贡献并不明显,相关性很弱。和转移支付同步增长的不是收入,而是地方债务。
2022 年青海收到转移支付 1471.85 亿,人均 2 万多,要是都分配给青海人,接近收入翻番了。这等好事,纯属臆想。
因为,转移支付并非政府主导的 “收入再分配”,按照“人头” 发放的直接现金补贴不仅范围小,而且金额也很低。诸如农村医保之类的 “补人头”,撑死也就一年几百。大部分转移支付的钱都去搞“项目学” 了。
转移支付大幅增长是 2008 年后多轮大基建的伴生物,资金主要流向了大小项目工程中。很多转移支付都是指定用途的专项拨款,主打 “民生项目” 牌。民生是前菜,项目才是主菜。
借着民生搞工程的 “项目学”,大行其道。比如,三四线城市把货币化棚改完成了房地产。发出去的人头费补靠房地产项目的土地财政收回来。再如,“再穷不能穷教育”,一个个网红“最美学校” 拔地而起,几亿十几亿的资金套出来,项目营运成功。
住房、教育、卫生这些 “民生牌” 打完了,也没关系。脑洞大一点、思维发散一点,啥不是民生呢?发展地方经济、培育重点产业,不是 “民生” 吗?旅游的故事最好讲,水司楼来一个,女神像也要上,有山山水水的造景区,没山山水水的造山水。
用转移支付资金用搞项目。项目越搞越多、越搞越大,就要配杠杆融资。配上杠杆就成了债务包。转移支付激增的十几年,也是地方债激增的十几年,高度同步。
2011 年,审计署公布了首次全国性三级地方政府债务审计结果:截至 2010 年末,地方性政府债务余额共计 10.7 万亿元。2022 年,同一口径对应的显性地方债 35 万亿元。增加了 3 倍多。同期,转移支付从 2.7 万亿增长到了 10 万亿。显性地方债增长和转移支付是同比增加的。
而且,这还不是全部,杠杆的威力是惊人。这十几年来,隐形地方债从无到有,膨胀到了 65 万亿的巨大规模。还有,造 “最美学校” 也离不开金融杠杆,地方事业行政事业性负债 9.9 万亿。
转移支付天量资金流进了工程,成了地方财政撬动金融渠道的杠杆。因此,转移支付的结果不是造富,而是生债。十几年大规模转移支付,流入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 “外财” 越多,债务负担就越重。
越给钱越穷,反常识吗?并不是,这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亲戚朋友遭灾,接济一笔钱。希望给他家孩子买点好吃的、振作起来干点买卖,是有效的。可是,长期给,越给越多,钱来得容易,他就捧着钱进赌场了。输钱的速度比给钱的快,就借上高利贷了。
今天中国地方债务滚雪球也是类似的情形。没有大规模转移支付的财政想象空间,银行敢借那么多钱给地方政府和大小城投吗?
转移支付的 “外财”,“吃大户” 的想象是雨露均沾、人人有份的直接分配,真正的 “转移支付” 是各级政府的项目学“上半身循环”。个人的钱包能不能因此受益,得看圈层位置。
行政主导的资金运用,按照权力中心的圈层等级分配利益。圈里的公家人、国企以及少数关系户,按照吃肉、喝汤、啃骨头的秩序分配利益,圈外的只剩下吃土——债留地方,倒是雨露均沾的。
比债务痛苦更严重的是大量资金强行注入对经济结构的扭曲,大量资金无效占用社会资源造成了挤出效应。应该发展农业的地区,硬搞旅游,挤掉了农业经济的发展空间。结果旅游没搞成,农地没了,农民怎么办?应该踏踏实实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强行大建高端产业园区,挤掉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空间。结果产业转移走了,打螺丝的失业了。这些都是资源错配的挤出效应。债务风险的本质就是资源错配,资源无效投入挤掉了经济健康发展的空间。
因此,转移支付是 “上半身循环”,造成的后果却会危及 “下半身” 的民生,公共服务水平下降,产业凋敝、失业风险都是民生毒药。
总之,“民生” 不是乱给钱、乱花钱的挡箭牌。转移支付透支经济是双重伤害,是对发达地区竭泽而渔的伤害,对欠发达地区是债留地方、扭曲经济结构的伤害。如何将转移支付控制在适度规模,转移支付资金如何合理应用,是重要的经济议题。除了 “项目学” 的圈内受益者,大可不必出于 “吃大户” 想象积极护食——奶酪是他们的,留给普通人的只有债务和失业。
知乎用户 我不做镰刀很多年 发表 这个有先例,东北,把缺口转给地方性银行,让银行对地方政府放贷,于是,现在东北早就已经不依赖土地财政啦,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很多人问还不出怎么办?那么可以看贵州案例,展期 20 年,只还利息,银行不用计提坏 …
知乎用户 爱看书的明哥 发表 一般财政收入就是四盘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社保基金收入。 为了不把问题复杂化,我就简单的说一下上面四盘账里面占大头的是哪些。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这部分主要是税收和非税收 …
知乎用户 迅疾 发表 财政转移支付是财税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要记住的就是,财政转移支付不是扶贫。当然,扶贫是广义上的财政转移支付的一种。因为从定义上讲,不同的政府(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之间财政资金的拨付支付关系都是属于财政转移支付。但 …
知乎用户 发表 新闻背景:25个省份财政负债?中国财政“真相”的真与假 知乎用户 Orz 辉 发表 1、原文你能看到的是,即便赤字最严重的东北和西北地区,国税基本都在增长或者保持稳定,而地税大多衰退或者停滞。 2、原文你看不到的是,即便是 …
品葱用户 熊本熊2 提问于 5/28/2020 5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李克强表示,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我们人均年收入是3万元人民币,但是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1000元在一个中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