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称「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住房保障体系」,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你目前的住房条件如何?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中国新闻网​ 发表

记者:目前(2021 年)为止我们房价高的问题怎么样解决?

王科长:房地产我们的历史发展比较长,产业工人比较丰富。

记者:那到目前(2021 年)为止我们房价高的问题怎么样解决??

王科长:我们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累计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 8000 多万套。

记者:能问一下,到目前(2021 年)为止我们房价高的问题怎么样解决?

王科长:在 2019 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经达到 39.8 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 48.9 平方米。

记者:那么从 2006 年到现在(2021 年)房价增加了多少?

王科长:我们的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 8000 多万套,还帮助了 2 亿多困难群众改善住房条件。

记者:现在很多一线城市的违规用地,不是国家批的,作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来说,对于这样的违规地产项目是怎样一个看法?

王科长: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本实现应保尽保,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条件有效改善。

记者:能说一下房价高有没有办法解决呢?

王科长:我国住房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住房保障体系!

记者:我还想问。。。。

王科长:今天的提问到此结束。

知乎用户 贵重物品 DR​ 发表

不久的将来我们不用关心房价降不降了。

我们只用关心租金,期待租金不要涨太快就行了。

终于不用操心买房子的事了,太好啦!我们又赢了赢了!

知乎用户 炎炎江南​ 发表

住建部是世界上最伟大、最优秀的机构之一。

多年来,住建部一直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行为作风,坚定不移地贯彻科学发展观,做出了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在住建部的领导下,中国房价得到了合理的调控:

大量独立研究表明,百分之九十五的网民认为,中国房价调控是实际上最优秀、最完美的宏观调控之一。百分之七十六的网民认为,中国房价调控显著地提升了人们的幸福感、自信心和耐心。

更有新闻表示:“楼市面临的问题将不再是高房价。”[1]

在另一方面,住建部没有就此停止脚步,住建部一直在奋斗的路上,不断前进。每当住建部完成一个目标时,就会再树立一个远大而现实的目标,然后为之奋斗、迎难而上,正是因此,住建部建成了世界上最大住房保障体系,为人们的幸福安康,再一次做出了伟大而不朽的贡献。

据统计,对于住房保障体系,在 5 点计分法下(1 分表示非常不满意、2 分表示不满意、3 分表示一般、4 分表示满意、5 分表示非常满意),所有网民都选择了 5 分,也就是说,所有网民都感到非常满意。

更有网友评论道:“每天晚上我都担心自己睡着,也担心自己睡不着,因为我担心自己睡着之后没有梦见住建部,也担心自己因为睡不着而无法梦见住建部。”

参考

  1. ^https://new.qq.com/rain/a/20210904A00L2K00

知乎用户 女人的刚毅 发表

【住建部:已建成世界最大住房保障体系 帮 2 亿多困难群众改善住房条件】8 月 31 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努力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有关情况。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表示,我国住房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住房保障体系。

知乎用户 青蜂侠​ 发表

王部长的发言,高屋建瓴,很透彻,很深刻,对我有极大的启发,我记了满满的八页纸。

希望大家下去之后,深刻领会,认真落实,全力推动建设住房保障体系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努力开创建设住房保障体系事业的新局面。

下面,围绕建设住房保障体系工作,我再简单的讲几句:

第一,大家要充分提高认识,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领会建设住房保障体系工作的重要性

目前,建设住房保障体系工作在广大项目组同志的共同努力之下,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起步。万事开头难,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建设住房保障体系工作在让群众接受等几个方面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还需要从深度上、广度上进一步推进,进一步夯实基础。部门各级同志,要切实提高自己的站位,克服本位主义思想,不要打小算盘,不要局限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充分的领会公司的战略意图,战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的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公司制定的战略部署要求上来。增强责任心,增强使命感,增强担当意识,增强干事创业的劲头。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逐级压实责任,各负其责,齐抓共管,互相补位。

第二,加强落实,确保各项工作一定要落在实处

管理层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对照各级的相关要求,做好任务分解。要求是具体到项目,具体到岗位,落实到个人。以责任促落实,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这样才能真正抓出成效。有些同事,甚至是我们的中层干部,热衷于搞形式主义,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传达文件,讲空话,打官腔,这种官僚主义的作风我们一定要杜绝和反对!只有加强宣传,战略入心入脑,每个人的责任都明确于心,才能扎实推动建设住房保障体系工作的进展,才能圆满完成任务,实现今年年初制定的三个翻一番的战略目标。

第三,完善制度,建立健全干事创业的长效机制

流程化、制度化是我们开展一切工作的重要抓手,建立健全完善的长期机制是开展建设住房保障体系工作的必要前提。要杜绝拍脑袋决策、实现科学管控,就必须科学严密的制定相关工作的配套制度,做到各个环节的相互衔接,做好系统配套,最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制定制度,既要合规性,又要重视制度在实施中的可行性。制度不是挂在墙上的,建立制度的过程中,必须广泛的开展调研,集思广益,求真务实,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以保证制度的落实。同时,在制度执行过程中要建立好反馈机制,多方面收集意见,做好 PDCA 的循环持续改善。

第四,加强国家文化建设,做好宣传,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要紧紧围绕建设住房保障体系工作目标,不要各自为政,要整合好各个方面的力量和资源。对建设住房保障体系工作进行全流程、全方位、多层次、有细节的深入宣传,企业文化不是口号,国家愿景不是空话,要重点宣传好建设住房保障体系工作的重大意义和工作目标,宣传要接地气,要结合大家的切身利益,不断的提升广大群众对于建设住房保障体系工作的知晓率、满意度和支持率,为建设住房保障体系工作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各位同事,建设住房保障体系工作是我国今年最重点的工作,关乎大局,希望大家深入领会本次会议的精神,回去之后制定详细的落实计划,提交给相关的委员会做好评审。

国家是我家,发展靠大家,大家时刻要牢记这一点。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国上下拧成一股绳,迎难而上,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那什么困难我们都可以克服!什么任务我们都可以完成!什么人间奇迹我们都可以创造出来!(热烈掌声)

-——————————————————————————————

最近发现我们有些同志发言比较激进,还有很多因为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而被删除,希望各位同志要跟随党的领导,时刻加强思想建设!不要再抱有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要时刻坚定信念,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清形势!

知乎用户 始皇帝晸​ 发表

旧闻新看

为民办实事?海南公务员小区列入保障性住房――中新网​www.chinanews.com/estate/2011/03-22/2920936.shtml

_“海南保障性住房建设强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_这是海南官方广泛宣传的一个数字,然而,在这一数字背后,众多公务员小区被列入保障性住房的现象也逐渐被一些网站的论坛和媒体披露。
  质疑的声音在问:海南限定向公务员销售保障性住房,到底为民办实事,还是为官员谋福利?
  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向中国青年报记者提供的材料显示,早在 2008 年 6 月,海南省建设厅就曾出台了《关于解决现阶段中低级财政供养人员住房问题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明确指出,海口和三亚两市中低级财政供养人员,通过发放住房补贴与供应限价商品房相结合,其他 16 个市县,采取多种形式解决。为解决未享受过住房优惠的中低级财政供养人员住房问题而新建的住宅,应通过政府划拨方式取得土地,并纳入当地经济适用住房计划管理。《意见》还明确要求 “避免出现重复享受政策性优惠、购买多处政策性住房等情况。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违纪行为要及时纠正、查处。”
  记者目前采访到的信息,未能证明海南各市县建设的公务员小区是否全部依据《意见》而来,但这些公务员小区大都是在近 3 年中动工兴建的。而质疑公务员小区限定向公务员出售显失公平的声音,同样也是近几年出现在网络中的。
公务员小区都被列入了保障性住房
  通过网络搜索,记者发现,海南全省,从省直机关到各市县,几乎都在建设公务员小区。这些小区都被列入了保障性住房的计划,且售房对象只针对管辖范围内的公务员。而在一些房地产交易网站中,个人出售公务员小区住房的信息也不难找到。
  记者查阅到,文昌市招商局曾经在 2007 年 10 月发布过一则《文昌市公务员住宅小区建设招商》的公告,在介绍 “项目背景” 时称,“近年来,文昌新市区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前景令人注目。包括市委、市政府在内的大多数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办公室都已迁往新市区。但目前公务员食宿均在老市区,部分新进来的公务员食宿问题没解决,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为此,市委、市政府把公务员住宅小区建设提到重要议事日程,拟通过招商引资,尽快上马该项目。”
  公开资料显示,文昌的公务员小区项目总建筑面积为 45.7 万平方米,拟建住宅 2766 套,项目分三期建设。而在文昌当地媒体的宣传中,这个公务员小区则被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的保障性住房计划中。
  一位文昌市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近年来,文昌市到处充斥着转让购房指标的信息。他认为,不排除某些人通过某些渠道,在不符合条件的前提下,拿到了购买保障性住房、经济适用房的购买资格,然后就转手倒卖,不仅直接损害了普通群众的利益,还间接地为房价上涨推波助澜。
  “我们并不是反对给公务员建房,但在大规模建设公务员小区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考虑一下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呢?” 这位林姓文昌市民介绍,文昌市在 2010 年 4 月发布了将建设 6000 多套保障性住房的新闻后便再无下文,譬如普通群众什么时候开始申购、购买标准是什么、如何审核、申购名单何时公布等关键内容,均未向社会公布。
  省会城市海口的公务员小区建设也被质疑。
  五源河公寓是海口市拟建设的限价商品房项目,据当地市政府网站 2010 年 5 月 13 日公布的《海口市 2010 年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展情况周报》第 4 期显示,6124 套的五源河公寓项目已被纳入保障性住房范畴。这个项目已完成修规公示、一期方案预审及取得规划函用于办理项目施工、监理招标等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
  海口市下发的《关于加强市直机关干部职工双限商品房分配销售纪律的意见》说:“为有效解决市直机关干部职工的住房困难问题,进一步改善干部职工的居住条件,市委、市政府本着以人为本,解决民生问题的宗旨,拟统建五源河公寓。目前已经完成配售对象统计工作,并正在进行资格确认等工作。”
  文件规定的售房对象是,截至 2009 年 9 月 30 日,市级机关、民主党派、群众团体在编在职的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人员,以及上述单位在编在职的工勤人员;夫妻双方均属于配售对象范围的,按职务高的一方限购一套住房;售房对象可提出放弃购房资格,并以书面申请的形式加盖单位公章后,报送市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
  海口市的这一公务员小区尚未建成,即引来媒体质疑。有人认为,“限价房” 作为一种公共福利产品,应该为中低收入的住房困难户所享用,不管什么身份,只要符合条件都可以申请,但不能仅为某些特定身份人群独享,否则将影响社会的公平原则,损害政府部门的公信力。
  海口市有教职员工则表示,市政府在西海岸建海景 “限价房”,实际上是部分人的变相“福利房”、“经济适用房”、“限价保障性住房”。他们说,海口市还有大量中低收入住房困难者,海口市“一刀切” 地为市直机关干部职工提供“限价房”,如何体现公信力?
  作为海南第二大城市、全国唯一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三亚则明确规定,申请双限房的应属市属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从未享受过政策性住房、或者处级、科级或科级以下干部职工已购买 1 套政策性住房,但套内面积分别未达到 100 平方米、85 平方米、75 平方米。
  据了解,按照三亚《2010-2012 年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未来 3 年,三亚将建经济适用住房 3218 套、双限商品房 5800 套。这也意味着,5800 套的双限房将定向销售给财政供养人员。三亚市有关负责人向媒体介绍,无论是教师还是公务员,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事业、行政单位职工,均囊括在保障范围内。这些项目建成后,将基本解决三亚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改善和提升中低收入家庭的居住条件。
  有网友对三亚最大的保障房项目 “同心家园” 小区质疑称,为什么每个公务员有一套,有的公务员为了拿房子竟然推迟结婚,应该出台更严厉的限制措施。

知乎用户 设计菜鸟乙 发表

我一直以为,疫情创造的这两年时间窗口,是我们国家解决众多问题不多的机会;时至现在,我也不知道这个时间窗口还有多久,还够用不够用。

从今年人口问题的第一个解决方案 “三孩政策”,就能看出来,规划者的方案永远都是不到已无法挽回,不会做出实质性的改变。这让我想起了今年奥运会的女排,朱婷受伤,上场已没有足够的威胁,但是没人敢把她换下来,“换下来输了,你担责任么?” 我们小组无法出线后,阵容调整了,反而轻松 3:0 赢了此前全胜的意大利以及阿根廷。可惜,已经晚了。

我担心就像女排一样,我们现在用一些事实上不解决主要矛盾的 “三孩政策”、“住房保障体系”,收效甚微却浪费了大量时间。到真正下定决心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可惜,已经晚了。

去年春节刚刚,疫情的时候,我觉得形势是崩盘的。美国的贸易战、香港、台湾,万一趁着我们疫情再强行搞一把我们这个 “世界工厂”,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所幸我们这个民族在关键时刻没有出错,以全民隔离的方式避免了疫情把社会搞崩。反而疫情给了我们机会,因为对手们在疫情面前出了错。

但这段时间窗口,这段解决问题的时间窗口,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很多。我这样的历史车轮上的蝼蚁,也在全神贯注地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

知乎用户 天野 发表

说一个无关的问题,这个 表扬大会 我就不评论啦。看到一个答主回答小城市工作七年付不起首付,在评论区好多质疑的,就想说两句。

有一部分评论是这样的:

这里,我以一个普通的十八线小县城为例,来算一下:

一个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三万的小县城:

既然留在小县城了,就以宇宙尽头的公务员为例吧。总所周知,公务员是小县城里为数不多的吸引人的工作了。

众所周知,河南是工资洼地,这里公务员工资只有 3000 多一点,而且不像江苏、湖北等地的还有年终奖,也就是说工资基本上就是全部收入。我们就按一年: 3200×12=38400 元,我们凑个整,把平时的一些小奖金也给它算上,按 45000 元来算。

七年总收入:45000×7=315000 元 = 31.5 万元。

然后来看看房价:

我们也不奢望这些七八千的房子了,就按均价 5000 元来算,我们都知道小县城一般户型都比较大,就按 100 平为准吧。

房子 =5000×100=50 万

这里我们不算其他杂七杂八的费用,只单纯的算首付款:50 万 ×30%=15 万。

也就是说,想买房,最起码要在七年内攒下 15 万。

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算算开支吧。

这是房租:

这里呢是小县城,房租不会很多,我们按一个月 500 块钱来算不过分吧,一年就是 6000 元。

七年房租总计:6000×7=42000 元。

生活费一个月按 1000 来算,包括衣食住行,这不算多吧,冬天你买一件羽绒服也要个几百块吧。生活费 = 1000×12=12000 元。

七年生活费总计:12000×7=84000 元。

人情往来: 一年 2000 元不过分吧,这基本上就处于与世隔绝的地步了。

7 年总计: 2000×7=14000 元。

请客吃饭、唱 K 等娱乐开销: 同事之间、朋友之间难免会聚会吧,总不能做一只铁公鸡一毛不拔吧。按一年 2000 块钱不过分吧,毕竟小县城物价也不便宜。

7 年总计: 2000×7=14000 元。

七年的时间总要有一些电子产品的必要开支吧,手机的正常寿命也就是两年,两年后不坏也是卡的不要不要滴。这七年我们就按三部手机来算,穷逼就买个 2000 块钱的红米 Pro,毕竟偶尔也要玩两把游戏放松一下,总不至于买 700 元的红米 9A 吧。再加上一些其他的电子开销,我们七年就按 1000 元来算,不过分吧。

7 年总计: 2000×3+1000=7000 元。

还有医疗,我们虽然还年轻,但难免会有个头疼脑热的情况出现吧,你去门诊挂个点滴一次没个百十块钱都下不来。我们还年轻,抗糟,平均一个月就按 50 元来算吧,一年 600 块钱,不过分吧。

7 年总共: 600×7=4200 元。

那么,单单这些能够列出来的必要的花销是多少呢?

七年总支出: 42000(房租)+84000(生活费)+14000(人情往来)+14000(娱乐开销)+7000(电子产品)+4200(医疗)=165200 元 = 16.52 万元。

———————————————————————————

好了,这是我们目前列出来的一些必要开支,在这七年里,我们省吃俭用,努力存钱,不找女朋友(废话,找了女朋友更存不下钱),最终我们存了多少钱呢?

七年积蓄: 总收入-总支出 = 31.5 万元-16.52 万元 = 14.98 万元。

和我们的首付款刚刚好,完美。

另外,差点忘记说了,这边结婚要彩礼的,大概 18 万左右,所以,没有女朋友也是正常操作。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警惕拜登打住房保障体系牌

知乎用户 yadayada 发表

啥时候大结局啊,太慢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在评价这个问题的时候,尤其是抱有特别大希望的人请注意。

住建部说的是「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住房保障体系」。

而不是「我国将建成世界上最大住房保障体系」。

任何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拥有普通汉语能力的人,都能看出这两种表达的区别吧。

知乎用户 草履虫 发表

上一个答题被删了。

我只能夸夸我国,由于住建局的出色能力,我国现在居住环境非常不错。

不说居者有其屋吧,至少想住城中村还是小区隔间已经是自由了。

生育率问题肯定跟住房无关,都是郭楠不努力。

房价问题已经在稳了,上个月还大跌 0.4%,所以我觉得很不错了。真心的。

对了,说好了建设八万套,到现在只看到了 5000 多套的计划,能出来给排号的 35 万人的更少了,是准备在 12 月一下子放出 7 万 5 千套吗?

知乎用户 星河​ 发表

" 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住房保障体系 " 这话没毛病,世界第一,没人能比。我们看看住建部给的数据:

2019 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 39.8 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 48.9 平方米。我们加快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累计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 8000 多万套,帮助 2 亿多困难群众改善住房条件,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本实现应保尽保,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条件有效改善。

可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却仍然有大量的买不起房,付不起首付的同学在购房的路上挣扎。问题出在哪里?

出在不均。

“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贫而患不安”,此事古难全!人均面积 39.8 平方米和 48.9 平方米,还有很多人居者无其屋,房子都去哪儿了?

在这里: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知乎用户 米斯特汤​​ 发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提出,住房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住房保障体系。

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是人们高度关心的重点问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解决人民群众的住房问题,加快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是完善群众基本住房需求的重要措施,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知乎用户 女子力进化论 发表

天涯 kk 大神又预测对了:

商品房价格涨不上去,六个钱包已经干瘪。

那就从房租开始啦,虽然看似不多,但量大啊,而且持久。

宏大叙事面前,各位各自珍重吧。

贴几个 KK 帖子的内容吧:

知乎用户 似乎出了点问题 发表

今天,两条新闻打破了我内心的平静。一是早上看到 “人民币已经超越日元和英镑成为第三大国际货币”,二是下午住建部的发布会 “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最大保障性住房体系”。

仅仅只是两个题目,就已经让我无法抑制住自己激动的心情!一方面,我们在国际的金融地位已经无法取代,另一方面,国家不忘初心,切实解决人民百姓的住房问题!

我们创造了奇迹,我们不仅经济上取得重大成就,同时,也没有丢弃我们的人民!

前几个月,面对七普数据,我沉默了,断崖式的人口出生率,我一度认为是高房价造成的!然而,随着这几个月事情的发展,我才渐渐意识到,我有多天真!

先是彻底打倒了课外辅导教育机构,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过现阶段的教育改革进程,要只是在砍掉课外辅导机构的同时,并没有出台任何措施改革小升初考试和中考,而我认为点睛之笔就在这里!现在的年轻夫妻不愿意生育,很大程度是没有感受到家庭带来的美好感受!试想,当课外辅导取消而考试制度不改革的情况下,父母只能自己花时间努力辅导孩子!那不是给父母和孩子创造了一起学习生活增进感情的机会吗!那不是你 996 回家之后,终于名正言顺的和孩子有了更多交流的时间了吗!这必然会感染其他还未生育的夫妻!同时,那些有钱请一对一家教的有钱人,自然体会不到这些快乐!真是替他们感到悲哀!

然后肃清娱乐圈!深层次原因还依然扑朔迷离!比如小燕子突然凉凉,我还只是吃瓜阶段!但我相信只要解决了他们,生育率必然腾飞!

而今天最让我感到感动的就是,其实早在 2019 年,住建部就已经发文称,建成了世界最大保障性住房体系,只是那时候勤恳工作的人,不愿意过分高调!今天才拿出来,属实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总有人说高房价是最好避孕药,现在打脸了吧!

现在知道自己有多无知了吧!人均 40 平的住房面积,你们还把不生孩子归结于高房价!这不就是推脱自己的责任吗!

新时代需要更多抗起自己重任的人!时代在召唤!加油!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昨天的高赞答案被删了。我就再啰嗦两句。

明朝嘉靖年间,推行国策,改稻为桑。把所有富余的动能全部投入到房地产。

现在底层人民没钱了,受不了了。但是小小桑叶绑定了全国从上到下各级官员,严嵩、严世蕃、郑必昌、何茂才。不能动,怎么办。

那好办,以改兼赈,两难自解。

这就是现在的路线。

知乎用户 Spontaneous​ 发表

当然是这些喽。(指图片)

我们这里房价在前几年窜窜的往上涨,东南方向,未来的发展之地,依山傍水,新建的小区周围已经车水马龙,一片繁华景象。若能在那里安家。想必是极好的。规划者给那里起了个极好的名字 “紫金湾”。

感叹我那高中时的班主任,高二时新婚,年纪不算小了,但在那边买的房依然是贷的款。

如今,那里俨然已是一幅新城景象,但站在其周边的山上,向西北远望,老城仍在,城市的发展脚步,一步步从西北走来,最终跨过这座小山,向东南的沿海走去。也希望能提携一下老城的居民。毕竟新城的发展,少不了仍住在老城还有农村的工人以及为整座城市的发展建设而奋斗的人。

多说几句,从评论就区能看出,住房问题还是需要受到重视。我们这儿新房不断的盖,每次打滴滴从周边回我们这儿,司机看着正在建的房或是刚盖好的小区都要问问我们这儿的房价,然后感叹有些贵啊。人的注意力放在房子上,说明房子确实引人注目啊。想想这些司机也不容易,有几次都是疫情期间活少的时候出来为了生计能拉几趟是几趟。

希望国家能好好落实政策吧。无论是大城市的打工人,还是一些小城市的居民。

知乎用户 维勒 发表

好烦,说一大堆官话我看不懂,屁民只想知道房价能不能降,工资能不能涨,职场 pua996 加班能不能严厉打击,能不能让我这种屁民活得更有尊严点?

说了一大堆话,房子还是买不起,每个月还是月光,有个啥子用?

不会又要有人骂我不够奋斗不够感恩吧?

知乎用户 算法学人 发表

这是表彰大会啊!

哈哈哈哈哈哈哈!

接着奏乐,接着舞!

知乎用户 潘帕斯的风 发表

看不出有想让年轻人买得起大城市房子的意思。从目前大城市饱和的状况来看,大城市已经不再对年轻人友好,你可以在大城市租房打工,但是想在大城市买房组建家庭仍然是非常难的,你可以当大城市买房门槛是 “自己当了老板有上千万身家才能有资格在大城市买房” 这样的程度。

所以,不说从懂事的时候开始,至少要在读大学时,年轻人就要形成这种概念,大城市是用来打工的,而且只是用来打工的。如果不做好这种心理准备,将来会有很大落差。由于房价应该是没法控制了,而薪资待遇这些花很多年也难以追的上房价,未来年轻人的思维模式只能更新,不要抱太大希望可以在大城市扎根,而是工作一段时间后自己另谋出路,转战小城市。

另外,这一代在大城市上车的,也不要沾沾自喜,一套房子可能住 30 年没问题,60 年后呢?即使房子可以由政府进行重建,但是城市发展之后,周边情况变化,也会变得不适合居住。比如,广州的老城区,越秀荔湾,当人口密度大到一定程度时,嘈杂,居民楼被租用成办公楼,原住户的居住体验下降,最终还是要搬走,这些是无法避免的。北京的土著二代也有很多人是难以承担北京的高房价,处于离不开北京,却又买不起房的状态。

今后,除非科技足够发达,大范围实现远程办公,不然大城市房价永远无法解决。

知乎用户 黄医湿​ 发表

其实说白来,上峰所宣传的人人有房住和我们所期望的人人有房住,在理解上有一些冲突。

上峰所宣传的,是居者有其屋,城市中没有露宿街头的情况。至于房子修在哪里,品质如何,一线城市还是十八线城市,这上峰是管不到的。

而我们所期望的,是在一二线城市,能够成家立业,结婚生子的商品房。是不要被先上车的人把车门焊死,造成贫富差距大越来越大的房子。

其实讲道理,要是让所有涌入北上广深,成杭南重等一二线城市的年轻人,在短时间内都拥有一套自己满意的商品房,这在物理空间上都不能满足这个愿望。

但这矛盾就变成了,凭什么早十年,二十年的年轻人,他们进入了这些城市就能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奋斗安居下来。而现在的年轻人拼了老命,动用全家六个钱包都不能获得尺寸的空间。

单纯让每个人有房住,这事情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难。难的是缩短因房子造成的贫富差距,这点没想象中那么简单。铁拳锤死地产也好,房产税也好,土地财政也好,这些都是可能伤及筋骨的大调整。在全球范围内,也没有其他范例可以参考。

知乎用户 Jimmy Chen​ 发表

说白了这又是一个站边问题。

一边是 “用租房 / 共有产权房的价格享受房屋居住属性,学区属性,户口属性”,一边是 “用租房 / 共有产权房的价格只享受居住属性”

目前来看是第二边,因为共有产权房的总价并没有变,只是我特别想看租房权利下放以后一个学区房的租一个月价格可以到多少,又或者是先把学区房按死还是怎样。

总之,我挺期待,毕竟你们总是拿租售比说事,这回如果真的租售同权了,我也想看看合理的租售比到底是啥样。

你看,还是一个站边问题。

知乎用户 铁壶喝水​ 发表

“我们加快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

在 2003 年全面住房改革之前,公租房是最主要的中国居民居住形式。

这次会议的核心是强调了保障体系,也就是兜下限。做到,有房子住。

这是非常重要的信号。因为之前很多年,更强调的是廉租房,以及低收入的所谓保障用房,购买还是重点。

现在下限给出的是公租,基本就回到相对稳定的 1980 年代中期的住房格局。

那么今后房地产,就可能有这样一个格局,政府成本价成批买下,房管所来管理、出租。再加上教育方面的重大改革,把安居,这件事实现。从而对基础教育、基础科研等长线发展行业,给予支持。

之所以说建成了最大 xxx 保障体系,无非是告知,手里有房、有资源。可以这么做了。

今天这个会议后,需要重新定义刚需。

因为一旦自有产权房,跟户口,跟教育脱钩,且通过国有租住,那么原来所谓的刚需,就不存在了。

BTW,我曾经 14.9 元 / 月,租了 20 年房。

知乎用户 公孙敖 发表

谢邀。

你们聊的就不是一回事。

住建部聊的是房子,你们聊的是进城。

现在拿地的主力都是国企和国资,国家在能力上绝对能主导 “房子” 这个 “产品” 的供应。

而且国家明显在 “专业化” 自己的房地产能力。

以前房地产业务国企央企都可以做,巅峰时至少上百家。现在一边是国资是拿地主力,一边内部清理,发布 “退房令”,要求房地产非主业的央企国企进行业务剥离。

剥到现在只剩十来家了。业务总量增大,运营主体减少,非常标准的国管市场改革思路。

资金能力、运营能力、专业能力都上来了,深圳才敢把 60% 的保障房建设都交给国企。

因此住建部的表态我没意见,肯定是全球最大的住房保障体系,而且供应量肯定会增大。

问题在于:房子是张入城券。

每平米千把块的钢筋混凝土能卖到几万的价,不是因为房子本身,而是房子所代表的、一种获取本地公共服务与资源的许可。

最典型的就是学区房,没房入不了学。还有三甲医院、基建交通、当地社保标准、当地就业机会、环境质量,等等等等。

没有户口,外地人在使用本地公共资源上,往往会出现明显的 “价差”,有些则干脆无法获得。取得这个许可,就是房子的最大价值。

所以这个聊天聊岔了的地方在于:

住建部跟你聊的是 “居民化成本”;

很多人聊的是 “市民化成本”。

住建部想表示的是:我们现在有这么强悍的供应能力,再过几年,大家进城生活的成本就能再降一些,起码找个房子住会越来越容易。

住建部没骗人,你看现在多少毕业满一年的大学生扎堆抽签公租房。也确实便宜,确实能住上。

而且住建部也表态了:以后咱家的廉租房,还就奔着 “小户型、低租金” 这个标准去。你们不是单身的居多吗?我伺候着。

70% 的进城毕业生和劳动力都是靠租房,那我住建部把符合你们需求的产品供给量给拉起来,租房价格不就下来了么。

但很多人纠结的是:我不要住 “在” 这里,我要住 “进” 城里。

我要从一个流动劳动力,一个暂住城市的居民,转化成一个在地劳动力,一个可以获得本地公共服务的市民。

那住建部一个部门搞不定这事。

再进一步说,国家不是奔着伺候中产阶层来的。

中产阶层往往倾向于国家干预市场、降低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因为中产阶层有点小钱,你降点他们买得起;

真正的低收入基层其实更倾向国家的直接供给,因为他们连小钱都没有。他们心里很清楚:高价的产品即使被行政压制,即使压到了中产阶层买得起的水平,他们也买不起;

所以直接国家供给,以他们的收入水平为锚定制定价格,最实在。

这二者就产生了明显的分歧,尤其是在房子上。

因为低收入基层的要求就是停留在 “居民化” 上:能便宜点地住进城,不要让我的进城劳动所得大部分交了租金,能形成剩余,我就满意了。

七八年后我拿着这些进城劳动剩余回老家开个小店,我能摇身一变从单纯的劳动力上升为个体户或小店主,可以了。

至于进城,多数低收入基层是不在意的。他们知道城市的生活成本,他们也明白自己多数人的剩余并不足以支撑这个成本。

那何必呢?熬个三十年,在城里买一套不敢卖的房子,继续保持原来的阶层,做雇佣劳动力?

但中产阶层不是这么想的。

他们在老家往往也是中产,他们进了更大的城市,是琢磨着要把这个阶层身份给 “平移” 过来。

我爸妈在老家做老师,我在北京也做个老师;我爸妈在老家做基层小干部,我在上海也混个科员当当。

听着很合理,但代价巨大。因为城市与城市的资源差距,会决定了这个 “平移” 的成本。

最简单的算法:你把你老家的房子卖了,换个目标城市的房子,这个差价就是一种 “进城价”。

如果你指望住建部来帮你压低这个价差,那忒难了。因为这不单单是房子这个产品的供给量问题,这是整个城市的公共服务与政商资源总量的问题。

说穿了,不可能不交,也不可能不高。

总之,这是个补课、修炼内功的时代,也是三大过剩的时代。这就注定了中产阶层不要对自己阶层上升有太多念想。

甚至连抱怨也不会有太多真实的应和,只能通过掌握网络话语权来形成一种 “沸腾” 的错觉。

住建部真的安置了 2 亿人。你就算当人家效率鸟差管理混乱,人家起码也得安置了 1 亿人吧?

这上亿人都是各个城市的本地低收入基层,他们会坚定坚决地鼓掌,只是这掌声,网上听不见。

而且那些待在大城市里、求进城而不得的中产阶层,最后一定会受惠于这个政策,因为会有更多基层劳动力进城。

他们拉动交易量带来增长,反而会给悬在半空中的 “流动中产” 们提供更大的上升空间。

知乎用户 王子君​ 发表

这个发布会的主题是 “努力实现住有所居”,而不是 “住有其产”。这个其实一直都在做了,公租房,保障性租赁房的共有产权房就是解决这问题的三大利器。

但是,年轻人为什么还是说买不起租不起?

买就不说了,租赁保障房政策并不能打压房价,住建部的说法是 “稳妥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说白了,要的是稳,没有一丝要降的意思。想买房,那就攒钱追吧。

住建部说已经建了很多保障房,2019 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 39.8 平米,按这个算,三口之家得有一套 120 平米的房子才算达到人均值。北京从 2017 年开始搞公租房,截止到 2020 年 10 月,有多少呢?

累计建设筹集公租房 20 万套,分配 18 万套,全市备案的低保,低收入家庭才有资格申请。看着挺多了,但是你要知道,北京有超过 500 万人是租房住的。

之前新闻稿也给出了两个案例。

王女士原来在团结湖的房子 28 平米,搬到双井公租房,68 平米公租房,人家是有房的。

第二个案例是 90 后小伙成了方庄集体土地租赁住房项目 “泊寓. 院儿” 独立小公寓的租客,知道租金多少吗?

4200 元 / 月,月薪没有 2 万的话,根本负担不起!

认真想想。

住建部是第一天知道青年买不起租不起房这件事吗?

陷入沉思。

知乎用户 大脐二橙 发表

8 月 31 日,住建部官网公布了《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建科〔2021〕63 号)。

近年来政策对地方债务的管控与约束在逐渐升级,对地方城投的融资也有了越来越多的限制;近期银保监会 15 号文的落地,也使得许多城投在新增融资上比较乏力,必须寻求新的模式。

在此背景下,各种市场化运作的项目收益自平衡模式开始大规模发展以实现基础设施项目市场化运作、收益自平衡、不增加政府债务率的目标。因此,城市更新中的土地收益、开发收益,本质上是为了平衡区域中的公益性投入,而非是为了追求盈利。

并且,对于部分地区居住供需不平衡、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地区,地方政府应当通过城市更新实现的应当是加大普通住宅供应、提高低效用地利用效率、增加租赁住房及保障性住房的供给,通过扩大供给来缓解供需压力;而非是重复过去的 “土地财政” 来促进地产开发。

知乎用户 观星老道​ 发表

天涯上 kkndme 的帖子很火,殊不知更早之前就已经有不少人站在山峰上看透了本质,(请看文末链接)只不过现在的情况是:说敢真话的人越来越少了,敢说真话又能发到网上让大家知道的就更少了,发到网上又能不被雪藏的更是少之又少。

能站在高处纵览全局的人人肯定不少,但是绝大多数都会选择沉默,而且以前不沉默的人现在也都逐渐选择沉默了。反而很多微博上微信公众号上面的很多所谓的房地产大 V 都在揣着明白装糊涂,生产着大堆数据翔实,引据论典的长篇大论,看似拨云见日实则混肴视听,不停给大家带来精神上的高潮。然后大众的业余生活又被娱乐圈无聊的八卦以及抖音上的声色犬马,纸醉金迷塞满了视听。大众的视野愈发狭窄片面,情绪越发容易被挑逗,煽动,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以前看佛经,佛说众生皆苦,快乐其实也是一种苦,只是你把它当成一种快乐而已(大致意思如此,本人的理解,非原话),现在仿佛理解的更深入了,你想想骡子蒙着眼转完一天的磨盘后主子将磨好的面粉赏了几口给它,骡子顿时开心地活蹦乱跳,你能说它不快乐吗,但是从主人的视角来看,这算哪门子快乐,我自己把面粉一卖,换了前去吃喝嫖赌才叫快乐。然后再看看很多 996 下班了的打工人完成了一天社畜的义务劳动,洗漱完躺在床上刷起了抖音,玩起了游戏,是不是感觉还挺快乐的?但我们打工人可能对阶层更高的人对快乐的定义知之甚少吧。

宋代的青原行思大禅师曾说:“老僧三十年前来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体歇处,依然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当代的打工人可以这么说:老子三十年前来初入社会,看新闻是新闻,看人是人,及至后来亲见谷歌,看新闻不是新闻,看人不是人,而今身负房贷,有了体面的歇息处,依然看新闻是新闻,看人是人。大师!我悟了!!!

有的人想为《让子弹飞》申遗,我能理解,但也要提醒你们,你们要防止境外势力阻拦,尤其是警惕拜登提前打出《楚门的世界》牌。

社会的圈层太重要了,当有更高圈层的人愿意屈身点拨你一把的时候,你要学会感恩。我看 kk 的帖子就有很大感触,为什么总有人只愿意接受自己想接受的价值观,而对别人的价值观随意诋毁,就算你不接受,你不看就完了吗,你居然还强迫大家接受你自己的价值观,这种人不仅可悲,也是可恶,在此感谢 KK 的慈悲为怀,不仅助我参悟佛经,更帮我深刻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说什么不重要,做什么很重要,

马克思说,当一个事情有 300% 利润,

这么多人关注深理房,目前 2 人被逮捕,3 人被刑事拘留。

中间多少违规贷款?

知乎用户 啊啊啊啊啊​ 发表

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房 8000 万套,惠及 2 亿人,

一高一低都保障好了。

高就是事业单位和公务员的保障住房小区,低就是棚户区和安置房,

事业单位和公务员的特点是稳定,流动性小,一次保障管到退休,

城市棚户区和农村城镇化,并村安置等则是历史机遇,趁着能改能拆一次改完,让那些操劳一辈子的贫困人口在有生之年住进新房,是千秋功业。

市民阶层不用保障,

因为生育率是调节城市人均住房面积的最有效的方式,

打工人少了,隔断就拆了,人均面积自然就多了,

再少个几千万人,也就不用租房子了,

一栋 33 层的高层住宅楼,入住率不到三成两成的话,一人住一层都抢着租,那点租金没准都不够电梯维保的,

房东求着小姑娘小伙接盘,

不然楼歪了都出不起钱修。

中华上下五千年,封建王朝两千年感觉很久,

一个人一百年,一共 50 人,华夏历史走完了;

55 岁退休,40 个人退休,封建王朝结束了。

多么开天辟地的变革,满打满算也就两代人妥妥搞定,

子宫就是最大的住房保障体系,

再有两代人,

绝对人人住上大平层。

城市是保障体系,

城市也是被收容着的克苏鲁。

知乎用户 荔枝​ 发表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知乎用户 猎犬狐 发表

你又不愿意租房

又不愿意买郊区的房子

你让我很为难啊

什么?你说市区很多房子空着?想要便宜点?

现在的年轻人,真的不懂事。

我都已经给了你最大住房保障体系,你还不满意

你们要求真的多

知乎用户 谁还不曾是只猫 发表

北朝鲜:高房价是南朝鲜资本主义弊端

南朝鲜民众把解决住房问题比作” 镜花水月 “

南朝鲜普通群众想要在城市购买一套普通住宅,即使不吃不喝,需要几十年

相反,特权阶级却在这里那里拥有多套住宅

拥有多套住房的人中,执政党有 42 人,” 未来统合党 “有 41 人

生活难,就业难,住房难

让许多人抛弃恋爱,结婚,生育,购房等,成为”N 抛一代 “

成了被叫做”穷光蛋 “,” 无能者“的青年

” 买房是我一生的夙愿。“

” 快抓住疯狂的房价。“

归根到底是资本主义南朝鲜社会的真面目

房价让特权阶层拥有了更大的特权

却给穷人带来贫穷和寒心

知乎用户 王王王诚圻 发表

据我所知,部委公务员唯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可以分房……

所以,许多人在上市公司兜兜转转之后,还是放弃年薪,去了部委。

知乎用户 neo anderson 发表

还没读懂吗? 意思就是房价涨是涨不动了,但跌也跌不下来。

我现在能给你个地方住,你要交租,还得老实干活,不能抱怨,条件咋样我说了算。

这一波叫什么,叫阶级固化的开始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

知乎用户 怒江 发表

我十年前就认为保障房会成为主流,没有怂恿家里掏六个钱包买商品房。现在我还这样认为,但是我同样认为现在是商品房 “上车” 的最后时机,因为以后可能普通人没有动机买商品房了。

现在政策路线已经明晰了。大城市、特大城市以合法稳定就业年限等因素为依据,为收入、住房 “双困难” 群体及新市民群体提供面积小较的保障性租赁住房。我父母那代人来到城市生活的时候也是住这样的房子,在租来的房子里享受市民权益,这有成熟路径。那代人谁也不担心“房子不是我的,我会不会被赶出去”。中小城市通过共有产权房减轻居民购房的经济压力,利用国家占有的产权比例限制再次交易的房价、打压炒房。

现在年轻人焦虑住房,把买房称之为 “上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含义:

1,城市就像飞奔的汽车,你要享受城市的一切 “住民权”,跟上城市发展,你就要买房交纳 “进城税”。

过去的 “土地财政” 是城市建设重要的资金来源。北京市五环路以内十年增加了一个武汉市的人口,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怎么跟上来的?这套房子就是大家的地铁、大家的高架路,大家的小学。当然,时代变了,如今 “进城税” 包税人拿走的太多了,过高的房价造成一系列问题,这不合理。

2,房价在飞涨,你两条腿追不上四个轮子,错过机会就错过一切。

同样的,房价上涨也为住房赋予了过度的投资属性,你有了房子就能 “躺赢” 吃到更多的发展红利,无偿的占有其他社会成员的血汗。显然,这会加剧贫富差距,导致普通人互相敌意。我普普通通的小市民,就因为早进城几十年,有一套自住的房子,天天被一些奇怪生物阴阳怪气,我计划生育几十年 “腾笼换鸟” 给这些玩艺,我招谁惹谁了?我勤勤恳恳的新市民,就因为没那套房子,再苦再累也要忍着,还要被一些奇怪生物嘲讽 “奋斗逼”,站着说话不腰疼啊?我们国家今后的发展需要凝聚社会共识,不能允许“有房没房” 就把人分为相互敌意的两类,不给奇怪生物创造撕裂社会的土壤。社会主义国家,培养出一个庞大的因为 70 年产权敌视公有制的群体也不合适吧。

一旦租售同权实现,普通住房的投资属性剥离实现 “房住不炒”,那么“上车” 给大家带来的焦虑就不存在了。我认为,实现这些设想需要以下步骤,我们看看哪些正在或将会进行:

废除土地作为地方财政重要来源的旧发展理念,剥离土地作为地方债务抵押物的金融属性。切断地方政府炒地皮、卖地皮的欲根。

利用财税手段(一些朋友喜闻乐见的财产税),提高闲置土地与房屋的持有成本,鼓励社会各界将不同功能的土地与房产交由政府主导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平台出租(比 “两白一黑” 稍晚几年曾经大范围操作)。鼓励用人单位尤其是工业园区企业为职工提供住房。

改造现有的房地产业。将这一产业的部分企业、建设与服务能力,吸纳入保障房体系。合理运用逆周期操作,收购、控股房地产企业,吸纳富余房产进入保障房存量。

我国有周期性的大规模阶层滑落事件,定期拉下来一批中产。

努力了七年却依旧被中产阶级家庭子女完爆,我该如何调整心态?2641 赞同 · 529 评论回答

我认为下一次大规模阶层滑落事件可能被命名为 “大断贷”(第 23 条)。

大家一起虚构一下 10 多年后的某天知乎热榜的 10 大话题可能是什么?1046 赞同 · 103 评论回答

这正是进行逆周期操作,摆脱房地产对国民经济的绑架并壮大保障性住房体系的机会。当前 “房地产硬着落风险” 不是我说的,是刚刚从房地产行业跑路的任泽平说的。

7 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分别为 - 8.5% 和 - 7.1%,分别较 6 月下滑 16.0 和 15.7 个百分点。7 月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同比 - 7.0%,较 6 月下滑 11.0 个百分点,环比增长 - 25.3%。
7 月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 1.4%,较 6 月下滑 4.6 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 6.4%。土地成交方面,“两集中”供地新政下,多个重点城市改变全年土地供应节奏、供地从 “前低后高” 变为“前高后低”, 多地首批供地规模超过全年计划的 40% 且已在 3-4 月陆续启动,而为了控制土地竞拍的溢价率,拟于 7-8 月出让第二批集中供应土地的城市北京、深圳、上海、重庆等 10 城延期出让,待完善房价地价联动等机制后重新出让。缺乏土地均价高的土地集中供应城市的参与,7 月土地购置面积和土地成交价款同比分别为 2.8% 和 - 2.4%,分别较上月回升 21.1 和下降 19.2 个百分点。**施工方面,**7 月新开工、施工和竣工面积同比分别为 - 21.5%、-27.1% 和 25.7%,分别较 6 月下滑 17.7、37.7 和 40.9 个百分点。“

[重视并积极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mp.weixin.qq.com/s/HyHz-uFu8pwmg5o4LQ4TjA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mp.weixin.qq.com/s/HyHz-uFu8pwmg5o4LQ4TjA)

知乎用户 邓铂鋆 发表

这个问题下的回答者有一个算一个,除了呻吟下,还敢拿这些事情怎么样?

兜好真正的底层,让他们有饭吃,别搞事情,就是天大的事。至于中产阶级,软弱无力,只会呻吟,网上有个地方呻吟,呻吟完了也就没事了,该早起晚归打工不还是得打工。

网上找找认同,期待着生育率下降就会有人让出利益来,这不是白日做梦嘛?

看这些负面的情绪,看多了都烦了。就不要脸了,你又能咋滴?

-—————-

体制内中层、高层可以分到多套福利房,低层至少能够分到一套保障房,即使最不重要部门的底层员工,搞到由单位补贴的公租房是没有问题的。

体制外的高层、中层,以他们的资金实力买多套房子都是不成问题的。

农民,分配有宅基地。国家要稳定,首先就是要农民稳定,因此我国只有农民能够分到土地自己盖房子。

军人,会享受到比公务员更好的福利,让军人享受更高标准的福利待遇,国家有深刻的认识。

那么只有体制外的都市中下层群众才是高房价的受害者,可是这个群体的地位真的很微不足道

这些既无稳定工作(低层都市白领失业的概率还是蛮大的)又无自己的房产的都市小白领是金子塔底层被压榨的对象,甚至远远不如交通便利地区的农民。

没有这个群体的存在,金字塔上层的权贵是无法享受舒适的生活的。

社会需要底层群体用巨大的付出和极少的收获为金字塔上层群体服务。

当然,在巨大的付出后,有少数人会从低层脱颖而出,爬到金子塔的中层、甚至上层。

这些少数人带给了底层群体奋斗的希望。

拥有一套属于自己产权的房子,就只有一套路:从金字塔的底层往上爬。这条路很艰辛,并且会越来越艰辛,但总有希望。

房子将会是普通人越来越难以参与的游戏,门槛越来越高。

只有努力工作赚钱才是唯一能抵抗通胀的办法,这也是 zf 最希望看到的。

当然体制内员工,工资制度本身就可以抵御通胀。这些多发出来的钱是需要体制外广大群众创造出来的,因为体制内员工本身并不直接创造价值。

而体制外的广大群众要想抵御通胀,就必须努力工作,创造更大的价值来提高收入水平。

这也就是国家能够维持运转的根源所在啊

后半段话摘录自 2010 年的帖子

回头看,感慨万千

楼主还讲了一些重要的问题,国家队在 00 到 10 年 10 年里迅速入场,房地产企业逐渐完成了腾笼换鸟,到现在还在持续,想想恒大。

未来,我估计是互联网企业,不说替换,股份占比要提高。利用政策,低买,一点都不难。

知乎用户 社会底层的农民工 发表

很喜欢这场发布会里面的一句话,:青年人有希望,城市、国家才有未来。


我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大住房保障体系是官方口径,应该是没问题的。首先呢,不要身边即世界,我们国家比我们困难的人还很多,他们的生活最近一段时间确实是有实际提高的。不应该过度高估他们的不满情绪;

另外呢,可以看出,按照规划,未来新市民和青年人的住房问题,还是要靠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来解决。满足买房的需求,恐怕是不大可能。

还有一点是老旧校区改造之类,不知道会不会和货币化棚改类似,这个暂时不清楚,得再看看。

澎湃新闻问了一下新市民住房问题,回答基本上是把之前的一个文件念了一遍。(22 号文件)

值得重视的我在下面展示一下:

(一)明确对象标准。保障性租赁住房主要解决符合条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以建筑面积不超过 70 平方米的小户型为主,租金低于同地段同品质市场租赁住房租金,准入和退出的具体条件、小户型的具体面积由城市人民政府按照保基本的原则合理确定。
(二)引导多方参与。保障性租赁住房由政府给予土地、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多主体投资、多渠道供给,坚持 “谁投资、谁所有”,主要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产业园区配套用地和存量闲置房屋建设,适当利用新供应国有建设用地建设,并合理配套商业服务设施。支持专业化规模化住房租赁企业建设和运营管理保障性租赁住房。
(三)坚持供需匹配。城市人民政府要摸清保障性租赁住房需求和存量土地、房屋资源情况,结合现有租赁住房供求和品质状况,从实际出发,因城施策,采取新建、改建、改造、租赁补贴和将政府的闲置住房用作保障性租赁住房等多种方式,切实增加供给,科学确定 “十四五” 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目标和政策措施,制定年度建设计划,并向社会公布。
(四)严格监督管理。城市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住房租赁管理服务平台,加强对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出租和运营管理的全过程监督,强化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保障性租赁住房不得上市销售或变相销售,严禁以保障性租赁住房为名违规经营或骗取优惠政策。
(五)落实地方责任。城市人民政府对本地区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促进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问题负主体责任。省级人民政府对本地区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工作负总责,要加强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对城市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情况实施监测评价。
三、支持政策
(一)进一步完善土地支持政策。
1.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和省级人民政府确定的城市,在尊重农民集体意愿的基础上,经城市人民政府同意,可探索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应支持利用城区、靠近产业园区或交通便利区域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通过自建或联营、入股等方式建设运营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办理抵押贷款。
2.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和省级人民政府确定的城市,对企事业单位依法取得使用权的土地,经城市人民政府同意,在符合规划、权属不变、满足安全要求、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允许用于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并变更土地用途,不补缴土地价款,原划拨的土地可继续保留划拨方式;允许土地使用权人自建或与其他市场主体合作建设运营保障性租赁住房。
3.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和省级人民政府确定的城市,经城市人民政府同意,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可将产业园区中工业项目配套建设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的用地面积占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例上限由 7% 提高到 15%,建筑面积占比上限相应提高,提高部分主要用于建设宿舍型保障性租赁住房,严禁建设成套商品住宅;鼓励将产业园区中各工业项目的配套比例对应的用地面积或建筑面积集中起来,统一建设宿舍型保障性租赁住房。
4.**对闲置和低效利用的商业办公、旅馆、厂房、仓储、科研教育等非居住存量房屋,经城市人民政府同意,在符合规划原则、权属不变、满足安全要求、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允许改建为保障性租赁住房;**用作保障性租赁住房期间,不变更土地使用性质,不补缴土地价款。
5.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和省级人民政府确定的城市,应按照职住平衡原则,提高住宅用地中保障性租赁住房用地供应比例,在编制年度住宅用地供应计划时,单列租赁住房用地计划、优先安排、应保尽保,主要安排在产业园区及周边、轨道交通站点附近和城市建设重点片区等区域,引导产城人融合、人地房联动;保障性租赁住房用地可采取出让、租赁或划拨等方式供应,其中以出让或租赁方式供应的,可将保障性租赁住房租赁价格及调整方式作为出让或租赁的前置条件,允许出让价款分期收取。新建普通商品住房项目,可配建一定比例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具体配建比例和管理方式由市县人民政府确定。鼓励在地铁上盖物业中建设一定比例的保障性租赁住房。
(二)简化审批流程。各地要精简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审批事项和环节,构建快速审批流程,提高项目审批效率。利用非居住存量土地和非居住存量房屋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可由市县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联合审查建设方案,出具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认定书后,由相关部门办理立项、用地、规划、施工、消防等手续。不涉及土地权属变化的项目,可用已有用地手续等材料作为土地证明文件,不再办理用地手续。探索将工程建设许可和施工许可合并为一个阶段。实行相关各方联合验收。
(三)给予中央补助资金支持。中央通过现有经费渠道,对符合规定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任务予以补助。
(四)降低税费负担。综合利用税费手段,加大对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支持力度。利用非居住存量土地和非居住存量房屋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取得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认定书后,比照适用住房租赁增值税、房产税等税收优惠政策。对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
(五)执行民用水电气价格。利用非居住存量土地和非居住存量房屋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取得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认定书后,用水、用电、用气价格按照居民标准执行。
(六)进一步加强金融支持。
1.加大对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运营的信贷支持力度,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以市场化方式向保障性租赁住房自持主体提供长期贷款;按照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向改建、改造存量房屋形成非自有产权保障性租赁住房的住房租赁企业提供贷款。完善与保障性租赁住房相适应的贷款统计,在实施房地产信贷管理时予以差别化对待。
2.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金融债券,募集资金用于保障性租赁住房贷款投放。支持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等公司信用类债券,用于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运营。企业持有运营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具有持续稳定现金流的,可将物业抵押作为信用增进,发行住房租赁担保债券。支持商业保险资金按照市场化原则参与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

另外这次发布会还谈了很多和城市病有关的事情,可以多看看。


一点胡言乱语,可能有点意思

知乎用户 喵喵刺客​ 发表

我本以为会讲未来的政策,没想到是专门来自吹自擂。

“我们把你们想的太好了。”

知乎用户 Chinof​ 发表

早上八点多看到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的提前预热——“努力实现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特别激动,觉得终于可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了,觉得国家终于开始重视我这个阶层的人了。
中午吃炒土豆丝拌米饭的时候,都觉得饭菜格外香。

下午全程看完直播,然后心情瞬间跌落谷底,眼泪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流下来了,太难受了。
我一个 985 院校毕业的大学生 ,工作七年,在某十八线城市都买不起一套房子,付不了首付。
父母都是农民,也给不了帮助。

对不起,我负能量了,对不起……

有些评论质疑工作七年都买不起房子,我解释一下我这些年的收支。
收入:我基层 GWY,月入不到 4000.
支出:助学贷款 2.4W,亲朋好友结婚随礼,累计 6W 左右。房租一年 7200,不包含水电。
另外的支出就是补贴家里。手里存款 12W。当地首付 25W 左右
真的很想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这些年一直租房,心累……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从很久之前保障性租赁这个词进入眼前开始,就猜也许会有以下趋势:

**一是以后 “居住” 会越来越简单。**并且居住质量、管理水平、旧改翻修、附带的其他公共服务都会越来越规范。

很多人谈起保障房就说局限于少数人、体制内,然而这正是现在要改变的现象。

**二是 “拥有完整的产权房” 并不会更容易。**指望房价跌到普通人无压力随便买还是想太多了。未来的完整产权房,几乎只可能是本地中产从继承中获得,或者 2 倍甚至 n 倍当地平均收入的真高收入人群才能染指。

前者不存在成交量,后者人数较少,呈现高价位但成交量小——这种产权房可以满足高收入人群更高端进阶的居住需求。

**三是 “拥有完整产权房”,尤其是多套,对于你的财务收益而言越来越不合算。**持有成本会提高,扣除持有成本后的净收益率可能会越来越看齐社会无风险利率——谁知道呢,甚至通过诸如超额累进税率等工具,让多套房的净收益率进一步下探甚至变负也不是没有可能。

四是保障性租赁的房屋来源,也许可以来自新建,但窃以为也可以盘活一些城市未来若干年的旧改小区,这些旧改小区大都房龄较长、公摊小、户型面积小,位于市区,且管道和外立面改造工程并非个人住户乃至小区自己就能做到的,可能需要政府大规模介入改造。如果以某种机制能够赎回或者租回以充当保障性租赁房屋,就可以在本就需要做老城区旧改的基础上一举两得。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之所以还愿意购买产权房,是因为产权房能提供进阶的居住需求,比如更大的人均面积、更好的小区环境等,而不是为了获得财务收益——类似购买豪车,好像没人买豪车是考虑转手赚一笔的吧——这就斩断了追涨杀跌这种明显是在投资中才存在的心态却出现在了房市上。

所以问题在于,你到底是想居住,还是想通过房子跑赢通胀,还是想通过房子发财。

窃以为,第一个需求是乐观可实现的;第二个需求是谨慎可实现的,但门槛较高;第三个需求是越来越不可实现的。

考验微操。

  • **在中产层面,**让拥有一套完整产权自住房 + 大量不同形式的有价证券,比拥有同价值的多套房收益率更高;
  • **在平民层面,**让没有完整产权房的人也拥有相当的居住质量,但不如拥有一套完整产权房的中产。

——如果实现了这两点,那么房子对人们紧绷神经的影响就算破局了。

应该说,这个预期,是世界上一些城市治理经验的借鉴,也是过去某些想做没做成的事情的再放送。

小贴士:在当年体制内分房那会儿,分的其实就是 “永久居住权”,而不是 “房屋产权”,后来房改拿到房本是另一回事。

知乎用户 华夏英灵​ 发表

” 阿 Q 回到破庙后,地保就来了,骂骂咧咧地说:“阿你的妈妈,你连赵家的佣人都调戏起来,简直是造反,害得我晚上没有觉睡。你妈妈的”,如是云云教训了一通。阿 Q 自然没有话,临末因为到晚上应该送地保加倍酒钱(四百文),由于阿 Q 正没现钱,便用一顶毡帽做抵押。

别封我 ,这是鲁迅说滴,鲁迅说滴。接下来考证:

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记载: 以一文钱到康熙年间的酱园店,可以买酱醋油酒各一碗,谓之 “四碗一文”。这可是纯有机,就算一碗一两,四两也得十块钱。阿 q 一顶破帽,康熙年间值四千块钱。

孔乙己,在成亨酒店曲尺形柜台上排出九文大钱,说: 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阿 q 一顶破帽,值:八十碗有机酒+四十碟有机茴香豆。就是一碗十块钱,也得一千二百块。

破庙,前后房子院子也得有二亩地,信不信,阿桂独居的,免费的。

谁有有机茴香豆?我花一百块钱买一两。算了,我想,你们也没吃过的,真的,你们也没有四百文的毡帽,更没有破庙。

知乎用户 第一大宗师​ 发表

要么扯总量,要么扯人均,商品房空置率多少呢调查了么就在这和我扯人均,我没房,你们这些大领导能不能和我人均人均。

我们这的廉租房都建成好几年了品质问题验收不了你们管么。

住房问题肯定是没有住房问题,大城市买不起你们可以回小城市,小城市买不起可以回县城,县城买不起可以回农村。

大户型租不起可以租小户型,小户型租不起可以租地下室,地下室租不起可以租那种城乡结合部的吃喝拉撒睡耗子蟑螂都在一起的单间。

粮食吃不上可以吃麦麸,麦麸吃不上总还可以吃树皮 ,树皮都没有观音土管够 啊,反正问题是不可能有问题的。你们又不愿意吃屎又不愿意死让有些人也很难办啊 。

没有露宿街头的怎么能叫存在住房问题呢。

什么,要尊严,就是不能让你们这些底层有尊严,你们都有尊严了谁做牛做马呢。

https://www.zhihu.com/answer/2101180916

知乎用户 左木 发表

中国人民以微薄的收人享受到了世界最高的房价还不知足。

知乎用户 云中君 发表

早说过了,以后大概率双轨制,租房买房是俩个市场

底层住 50 平以下的廉租房和公租房,一手房俩极分化,地段和位置越来越重要,二手房基本冻结,形成一个估值和成交量极为不成正比的畸形市场,对小户型尤其老破小来说,未来越来越不看好,改善型可能会是将来的主流。

庞大的地方债需要锚定土地和将来可能的房产税,房地产一时半会死不了,未来难受的是现在一二线城市的包租公和二手房产投机商,这些人都是从地方政府的税源里抢食。

也不要对房产税有太高的期望,房产税首要作用是维持地方政府的现金流,开辟新的税源,而不是控制房价。从政府治理角度讲更多的税收同时也意味着更多的基建倾斜,对于富人来说每年多几万十几万房产税支出并不算什么,只要地方政府能够提供相对等的服务价值,以及自带的过滤门槛所以未来高端社区的门票会是一票难求,房产价值反而会上升,与之对应的是老破小的所有权价值降低,使用权价值看户主个人能力。所以未来我们也会出现相隔一个街区房产价值差距巨大的情况。

再说一下知乎用户,刚需从来不是政策考虑的重点,至少现在不会是,我国房地产改革仅仅到了让你有的住的地步,离让你有自己的房子,住的舒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知乎用户 石头不是金 发表

买不起你可以租,租金给你少点。房价是不会降的。

知乎用户 六尘缘影 发表

在年入百万的知乎,谈论保障房会不会有点跌份?

一个很明显、也很合理的问题是,中产阶级在当前以及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都不会是国家关注的重点,也不太会是政策的受益者,相反倒很可能是为政策买单的人。

No news is good news. 对知乎网友们这个群体来说,国家少出点政策,少搞点新闻,就是最大的利好了。

知乎用户 不想上吊王承恩 发表

安得广厦千万间,广厦一千万一间

知乎用户 小七 发表

我还想着建成要多久呢,原来已经建成了,恭喜恭喜啊!

知乎用户 不羡长江 发表

1,据说全体开了会。要花大力气解决住房和小孩的教育问题。

一抓到底。绝不动摇。

2,不过我觉得这是一个全局与局部的矛盾问题。

全局 上虽然已经下决心要控制房价。

但是在 局部 上,还是很希望看到自己地区房价涨起来的。

目前这个矛盾非常的激烈。

全局目前拥有的手段并不多。

目前主要是采取金融手段。控制房贷。

而局部上的手段就多的很。

如有的地区通过建科技园,变相的搞地产项目。

有的地方搞一些产业基地,其实也是变相的地产项目。

因为对于 局部 ,房价越高,他们的土地税收越高,他们越收益。

目前 全局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房产税。

我看最终还是要通过房产税的办法。

知乎用户 空一格 发表

谨慎乐观。

当前的住房保障体系

“帮助 2 亿多困难群众改善住房条件,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本实现应保尽保,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条件有效改善。”

解决的是贫困群众有和无的问题,算是把边缘人口纳入城市化的进程中来。这步相对来说是最简单的,以中国的基建能力,盖房子就完事了,只是时间和资金的问题。

接下来才是最难的分配问题,以及如何适应时代去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如果以产业园区或者消费圈作为核心地段,理想情况下的城市住房布局应是 “五环” 的结构。

生产消费核心地段的住房,维持高房价,这是尊重市场规律与资源的稀缺性,强行公平反倒适得其反,不患寡而患不均;

环核心地段的住房,最好政府主导收储,再通过分包运维的方式高价出租,通过高租金筛选愿意花钱买时间的人群并为普惠项目募集资金,保证可持续发展;

次核心之外可以公平和市场兼顾,同时大量供给保障性租赁,确保进入城市的年轻人有归属感和成就感,有时间和精力来生产消费,不至于浪费太多的时间在无谓的通勤上;

当年轻人组成家庭在城市里被套牢之后,外围有普惠住房供给价格敏感的群众,即保证了住房又不至于背负太大的压力,较多的通勤时间也可以很好的将其从家庭琐碎的生活压力中暂时解放出来;

最外围的则是高资产人士们的卫星城,花钱买清净和私密。有钱人要么住在核心地段要么自得其乐,不要跟普通人来抢有限的资源,吃相太难看。

以上是理想情况下的 “五环” 布局。但这里最难解决的就是历史遗留问题,也是广深著名的 “城中村” 模式。它们固然在城市的发展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但也存在相当严重的问题,已经逐渐同时代的发展相背离,成为阻碍城市发展的既得食利阶层。

国家既然提出来了并开始着手推进下一阶段,也就意味着即便前路面临着未知的困难与风险,还是会用大决心和大魄力来落实社会公平。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我们,应当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三个代表,为共同富裕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知乎用户 松仁饼 发表

厉害了我的国!

世界最大!

再接再厉!

不过保障性住房真的没看到给谁了,我们这没房子的只能高价租了。北京房租好高了,可今年还涨。物价也涨。

知乎用户 riialddjaxhakoszdo 发表

今天这个发布会开完了,内容基本上和彭叔昨天在直播上跟大家说的差不多,这个会肯定不会再说一些房地产特别利空的话了,因为现在房地产行业已经那么不景气了,上面要的是房地产稳,而不是房地产崩,所以这种大会上不会说出一些特别严厉的话,反而因为这个会是对外展示的,所以这会看起来更像是一个表彰会。如果看过彭叔写的城市规划文的粉丝应该都知道,这种会一般流程就是先说一下过去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当前遇到的困难,最后是下一步要怎么做。基本上都是这个流程,所以有的粉丝觉得这个会听着怎么像是表扬一样,实际上开头那一段,本来就是表扬自己的话。

这个会上也不能说是一点价值都没有,还是有一些有价值的地方,虽然有可能也都是老生常谈了,彭叔还是再跟大家明确一下:

一、当前国内房地产行业已经过从去的解决住的问题,转为了要住的好的面积,大家可以留意这次会议上说 2019 年人均住房面积达到了 39 平方米,差一点就突破 40 平了,这意味着一个 3 口之家就有 120 平的三室房子了,但是呢,因为贫富差距的原因,有的人住的是 180 平的大平层,有的人住的是 80 平的小房子,最后一平均就是这个数了,但是现在国内都已经解决了最基本的住的问题,没人睡大街了,这是一个成绩,所以上面提了。

二、当前国内城镇化已经进入尾声,达到了 63.89%。其实城镇化率实际上已经超过了这个数字,因为当前农村几乎是没年轻人了,剩下来的都是老人了,如果按照当前国内人口结构划分的话,那么还留在农村的,基本上都是 60 岁以上的老人了,以后随着这些老人去世,城镇化率会被动的提高的,而且有一些年轻人实际上已经生活在城里了,但是因为没有固定工作,经常换城市,所以也没被统计到城镇人口里面,但实际上这些人已经是在城里了。我们国内实际的城镇化率肯定是超过了 63.89%。

三、脱贫攻坚让农村超过 100% 的人都住上了安全的房子,这个是真的,这几年脱贫攻坚真的是花了大价钱,不管是危房改造,还是移民搬迁,都是真的给农村人做了很多好事,帮助他们提高了居住质量。

四、房地产依旧是国内的支柱产业,带动就业 5000 万人,这个算是宽一下那些房企的心了,算是肯定了过去的成绩,不然的话那些房企的心哇凉哇凉的。不过彭叔觉得房地产带动了 5000 万人的就业,也不能算是太那啥,毕竟 2020 年全国就业人数是 7.5 亿,房地产带动的就业人数也就是占比 6% 左右而已。

以上四条算是对过去的成绩的一种肯定,下面开始说以后的发展方向:

一、房住不炒肯定是主旋律,然后各地不能把房地产用为刺激经济的短期手段,这两句是老话了。新话是建立人、房、地、钱四位一体的联动新机制,建立了监测预警和评价考核新机制,常态化开展月度监测、季度评价、年度考核,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整治房地产市场秩序。从这个两个话来看,各地现在调控的思路是人口数量,房子供应量,土地供应量,以及土拍的收入,这四个方面的来调控楼市,目前深圳就是这个方法,四位一体,人口增加比较多的城市,就增加房子供应量,增加土地供应量,同时再把地价给控制住,最后房价就控制住了,然后那个月度监测,季度评价,年度考核,应该又是一个调控的管理方法了,就是各地每个月都要建立一个房地产变化的监测台账,然后每个季度就要评价一次,年底再考核一次,这个感觉和之前三年整治计划之中的半年通报一次感觉有些冲突,都已经每个季度都评价一次了,半年还通报什么。不过这些都是说明楼市调控越来越精细化了,口子越扎越紧。

二、未来五年房地产发展的主旋律是保障性租赁房,这个发布会里面说过去通过公租房、廉租房之类的已经把城市里面最穷的那批人给保障了,现在城市里面需要保障的主要是新城市人,他们的收入超过了低收入群体,但是买房又没希望,现在房租低的地方比较郊,市里面的房租又太贵了,所以要搞保障性租赁房,来保障这个夹心层年轻人的住房问题。换句话来说,这个发布会一开,基本上可以正式宣布,保障房的重心从过去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公租房,转为了保障新青年的保障性租赁房之中去了。并且要求各地政府要从过去的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简单来说就是不能等着上面下任务,而是要自己主动一点,多发展这种保障性租赁房。

三、房价还是软着路。这次发布会里面,基本上都没有提到房价相关的,唯一提到的就是下决心解决青年买不起租不起房的问题。然后在这个里面的解决方法他们说的是大量提供保障性租赁房,让青年人有租的房子,但是却没有提到买房的事情,就说明房价短期内还是不能跌,或者说不能大跌。如果房价不大跌,大家的工资又没涨,所以买房根本不现实,最后肯定是只能通过租房来解决这个问题。

四、房地产行业要转型了,这里面说的房地产转型,彭叔觉得应该是从过去的那种以盖新房为主,转为旧改、物业等为主的后房地产时代,因为以后这个人口越来越少是很难改变的,房地产的销售见顶已经是毫无悬念了,那个时候国内的房子基本上都是老房子了,又不能拆,就只能搞旧改,房地产会转型成维护的那种了。

五、共有产权房的供应量是由地方上决定的,这个权限给到了地方,主要是用来解决一些买不起房,但又想买房的人的问题。换句话来说,这个共有产权房的出台,潜台词就是当前房价不会跌,买房依旧很难,但是吧大家又想买房,那就买这个共有产权房。因为这个共有产权房基本上是个亏本的东西,各地财政也比较紧张,所以上面没有硬下指标,而是看各地自己根据实力怎么搞了。

六、房租每年上涨不得超过 5%。这个对于年轻人来说,算是比较实际的了,今年上海房租的确涨的有些多,搞的全国其他的房东心里也痒痒的,想要涨一下房租了,现在住建部把这个房租也纳入调控,那么后期肯定会有相应的解决方法的。

基本上这次会议的干货就这六个,然后彭叔再说一下自己的看法。

这个会的内容基本上彭叔昨天说的是一样,主要就是肯定成绩,宣布大家都有住的了,然后再着重说一下保障房,所以彭叔看到今年的这个会,也没有什么奇怪的。彭叔觉得高层现在是知道国人的买房压力和房租压力了,从他们说的这些话里面,可以明确的知道房价、房租对国人来说都是压力太大了,大家可以看现在房租和房价的年涨幅都不能超过 5%,这意味着高层认为我们房价高了,房租也高了,所以需要调控,然后就是希望我们以后的收入增长,现在大家觉得房租压力大,房价压力大,但是以后我们的收入每年增速超过 5%,而房价房租的增幅没有超过 5%,慢慢的我们的买房压力和租房压力就会少很多了。未来五年是一个保障房的时代,彭叔建议各位新年轻人,如果你所在城市有那种政府提供的保障性租赁房,这个房子如果离你工作的地方不远,彭叔建议你还是尽快申请,因为后期肯定是租售同权,而第一批吃到租售同权好处的,肯定就是这批住在政府提供的保障性租赁用房里面的人。大家也别觉得这个保障性租赁房会有那种有权的人抢占,这个概率很小,因为这个保障性租赁房的房租是按照市场价的 9 成,也就是个人房东租 1 万,这个就要 9 千,里面的利润空间不到 10%,所以那些有权的人看不上这点利润的,公租房老有人占便宜,是因为公租房里面利润是 200% 以上,所以才有人惦记。这个道理就像是有一批吃不上饭的穷人,然后上面拨了一些粮食下来,让底下有权的人把这些粮食分给这些穷人,然后分的粮食如果是细粮,那些有权的人就直接自己扣了,后来上面觉得这样不行,根本发不到穷人手上,于是就把细粮换成了粗粮,然后有权人看不上这种粗粮,他们亲戚也不吃这种粗粮,于是粗粮就反而能分到穷人手上。这就为什么保障性租赁房房租定的那么高的原因。

目前所有的调控,都是希望房地产能软着路,而不是硬着路。房地产硬着路固然会让大家觉得痛快,但是房地产真硬着路的话,我们所有人都会被波及到的,只不过是有资产人,亏大部分的钱,我们这些没资产的人,也是要亏一部分钱的。为什么我们不能学日本,是因为日本当年刺破泡沫的时候,日本已经是全球的发达国家了,人家当时的人均 GDP 是全球领先,而我们现在人均 GDP 还排名全球中等,靠前都不是,更别说领先了,所以我们现在要是房地产破了,后果比日本要严重的多。因为我们还没富呢,就破了,那就真的就太那啥了。

不过目前全球还没有房地产软着路过的成功案例,所以只要我们能办到,我们就又创造了一个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
最后:

以后城市的老破小没戏了,一些环境比较差,住的人比较杂的次新房也要凉凉了,学区房就更别提了,顶级学区房赶紧抛售,普通的学区房可以拿在手上看看下一步怎么走。房住不炒不是开玩笑的,房地产进入到了一个新的纪元了,大家且买且珍惜吧。

知乎用户 有事问彭叔​ 发表

今天国务院的新闻发布会我是认真听了的。

三位领导坐在台上,车轱辘话虽然有,但是也有些务实的发言。有这么几个感触,也有一些自己的预测和想法,抛砖引玉,一起讨论

我们现在的保障性住房就三块,

第一个老朋友公租房是给收入和住房双困难的城市居民准备的,要看到的是双困难,收入困难,住房困难,而且限定了城市居民。我们用人话来描述这一类人就是,他们都已经不再是农业户籍农业人口,是实实在在把户口落在了城市里,并且在该城市满足一定的工作生活年限的收入困难,住房困难的群体。如果再稍微给缩一缩范围,大概就是城市里做最基础但是又不可或缺的工作的人,比如环卫工人。公租房是给这些人的。如果你是农业户籍进城务工,不管你在工地还是在格子间,农民工不落户,大概率公租房是轮不到你的。逻辑也简单,舍弃了你农村的一亩三分地,彻底和城市绑定发展,你才是自己人。这种公租房的租金可能会非常低廉,基本跟白送一样。可能一般商品房每个月的物业费就是这种房子的租金。毕竟定向供应的是收入困难的,最底层的城市劳动者。

第二个是最近才提起的 “保障性租赁住房”,这个东西方兴未艾,以后怎么样不好说,但是推出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让大城市虹吸的流动的年轻人们有个住的地方,新时代的年轻农民工大城市工作,买不起房就一直合租的话,可能过两年出生人口就奔着五百万去了。这个是需要加速的一个部分,要让这些民工们安稳,又安全感地在城市工作生活,就要提供给他们稳定的有一定品质的租赁住房。不同于以前纯个人房东的那种赶来赶去,居无定所,很可能新民工们工作不变动的话在一套房子里住五年十年都没问题。这种房子现在是鼓励市场主体参与,但是这种民生的不看好社会力量主导,大概率最后会变成地方政府主导的事情。这种房子的租金会比公租房贵,但是会比一般个人房东的同地段房子便宜。属于一个适中的区间。房租当然也有压力,但是不至于让人喘不过气,让北上广深各种漂的农民工收获这种安全感和确定性,估摸着生育率也能稳住。

最后一个就是共有产权房了,这个共有产权房就是给那些不上不下的新城市居民准备的了。在所在的城市落了户,自己的收入归不到双困难人群里,但是房价真的又高攀不起。挣的钱永远追不上房价上涨,也是过去城市里最痛苦的一部分人。如果要限定一下的话,大概就是城市里落户工作的,风口行业的上班族,比如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程序员。现在的情况是在房住不炒下,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按住了,再通过共有产权降低门槛,给这些不上不下的,但是下决心和城市绑定的人一个圆梦的机会。买部分产权,在大城市安个家。有家了,也比一般商品房压力小,可能也愿意生孩子了。

我自己的话是属于流动人口,进城务工的新时代民工,没有落户意愿,希望以后回乡下养老。按照现有的保障房体系,如果收入高,可以往共有产权努力,收入一般就安心住保障性租赁住房。以此类推,基本上你在城里生活工作,总能覆盖你。

但是以上我的猜想和预测都是理想状态下的,现在的住房保障体系其实还远远不够覆盖进城的新市民和农民工。土地财政,直接税的房产税,地方的阻力,以及最重要的——加大住房保障力度的钱谁来出,出多少。各种各样的困难还横梗在大家眼前

不阴阳怪气,实话实说,生育率已经到了一个非常微妙甚至危险的地步。能不能过五关斩六将,挽救生育率,就看未来三五年了。

最大的 90 后已经 31 了,不要白白浪费最后的时间窗口

我是波波波,愿每一个离开家乡在大城市打拼漂着的人都能获得幸福。

知乎用户 正能量的波波波 发表

呵,万万想不到,居然是求表扬来了。


对外打太极,那是战略需要;对内打太极,则。。。。。。

知乎用户 闹东大师 发表

划重点,人说的是 “最大”。

没说 “最公平”,“最精确”,“最舒适”,“最幸福”,“最有效”……

知乎用户 李劼 发表

青年人有希望,城市、国家才有未来。

就这,能给年轻人什么希望?

这个政策最大的矛盾在于,他对迫在眉睫的人口问题起不到什么帮助。

由于老龄化到来,按日本经验,年轻人会更多进入到一二线城市寻找机会因为小地方会凋零,想糊口都难!而廉租房公租房的房型,福利等相关很难支撑起让小家生一二胎的功能 (你总不能当一胎的面造二胎是吧),而且租房相对自有房不稳定,目前没有租售同权,现有租房市场不完善情况下小家要是有子女的情况下换租成本非常非常非常高,更别说很多公租房地段上下班要三四小时,。

所以现在国家思路还是要扒你们年轻人来满足财政问题,要获取正常人的生育资源必须背房贷,但市面上能支持二胎的房型是三房打底,在当地一般都不是年轻人有能力覆盖掉月供后再造人的。

这里有三个猜测,一个是上面认为鸽子笼也能承担起成为生育资源的功能。但这是当人是白条猪。

第二个是通过租房给房产 - 地方财政问题来腾出一个窗口,让收入上升配合房价阴跌来消化掉泡沫。但这个问题更多,凭什么一定会阴跌,凭什么收入能持续稳定有一定幅度的上升,凭什么你的经济体能在长期中期有巨大灰犀牛,外部有巨大压力的情况下还能二十年如一日的增长而不发生经济危机?想既要又要,那要付出什么?

最后一个猜测是,也许我们想错了,教培,公租房等今年的各政策并不是为了,或并不主要为了生育率,而是为了保消费市场,保金融安全,保人口红利,保证权力中心不被资本干涉一切都是我们自作多情啦。

知乎用户 肥鸡咕咕​ 发表

尽管 “住有所居” 的提法由来已久,但在房地产调控、三孩政策出台、中央财经委释放 “共同富裕” 等背景下,这场以 “住有所居” 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格外引发关注。

8 月 31 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努力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会议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副部长倪虹和黄艳,介绍了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的发展情况,同时就住房保障体系、房地产调控和市场秩序整治、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防止大拆大建、农村贫困人口住房安全保障、城市体检等各项工作的阶段性成果和推进措施,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住房保障体系

住建部部长王蒙徽介绍道,目前我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住房保障体系,“2019 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 39.8 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 48.9 平方米。我们加快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累计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 8000 多万套,帮助 2 亿多困难群众改善住房条件,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本实现应保尽保,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条件有效改善。”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 6 月 24 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这是首次在国家层面明确住房保障体系的顶层设计,即体系内包含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等三种住房。

其中,公租房主要是为了解决城镇住房和收入双困家庭。早在 2010 年,住建部、发改委和财政部等 7 部委便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公租房保障方式的建立已超过 10 年。王蒙徽表示,目前城镇户籍的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已经做到了应保尽保,基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共有产权住房则是由城市政府因地制宜(来推进),主要帮助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但又由于房价较高而无力购房的人群尽快改善居住条件。

而保障性租赁住房重点解决的是,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和省级人民政府确定的城市存在的新市民和青年人的住房问题,这也将是未来住房保障体系的工作重点。“我们现在正在抓紧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王蒙徽表示,“十四五期间,我们将以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为重点,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增加保障性住房的供给,努力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重视解决大城市青年的住房问题

发布会上,住建部副部长倪虹对保障性租赁住房问题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说明:“新市民和青年人住房困难,是伴随着城镇化发展过程而凸显的一个问题,新市民和青年人往往年限短,收入相对较少,购房和付租金的能力比较弱。有关调查显示,大城市有 70% 的新市民和青年人在租房,付得起租金的区位比较远,区位好的租金就比较贵,因此形成了‘买不起房租不好房’的现实困难”。

近年来,新市民和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备受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倪虹称,去年 12 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重视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特别是从事基本公共服务人员等住房困难群体的住房问题,努力做到住有所居、职住平衡;通过增加土地供应、安排专项资金、集中建设等办法,有效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的供给。此外,2021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尽最大的努力帮助新市民、青年人缓解住房困难。

倪虹表示,住建部和有关部门从 2019 年开始在全国 13 个城市开展了试点工作,同时在人口流入比较多的大城市,也开展了共有产权试点工作,并通过试点的经验总结形成了《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

时代财经获悉,该政策形成了 5 项基础制度和 6 大支持政策,从土地、财税、金融等多方位对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发展进行了保障,“下一步就是重点抓好政策的落实”。倪虹称:“青年人有希望,城市才有未来;对于国家来讲,青年有了希望,国家才有未来。所以说,解决新市民、青年人住房问题是各级政府的职责所在,也是提高城市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除了住房保障体系,作为近期房地产行业的热点话题,房地产调控和城市更新问题也在发布会上受到关注。

倪虹表示,2018 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并围绕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重点展开了工作,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我国房地产市场总体保持了平稳的运行,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房地产长效机制的决策部署是精准且有效的,“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全面落实房地产市场的长效机制,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此外,8 月上旬住建部发布《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在社会上引起热议,该文件已于今日正式发布实施。

住建部副部长黄艳表示,目前,我国的城镇化水平超过 60%,意味着已经步入城镇化的中后期阶段,“我们由过去大规模的增量建设转向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的调整,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城市更新行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抓手,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以及品质提升,城市更新行动已纳入十四五规划纲要,很多城市亦出台了相关政策机制,但同时很多地方出现了一些有悖初衷的苗头”。

黄艳介绍道,在这样的背景下起草了这份文件:“我们主要是想推动由过去单一的开发方式转向经营模式,来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更新,尤其不搞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啊,更注重补短板惠民生的里子工程,统筹地上地下设施的建设来提高城市的安全和韧性。”

[住建部又喊话了!大城市青年人买不起房、租不好房都给重点解决​www.time-weekly.com/post/284660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time-weekly.com/post/284660)

知乎用户 时代周报​ 发表

现在一边压举债,一边压地产,不知能持续多久。

回去跟行长们吃烧烤,听说老家的银行大面积爆出不良资产,都是每个客户几千万的那种中小企业,时间在去年下半年。那么经营情况要往前 1-2 个季度,刚好是疫情开始的时候。

说明疫情对经济影响很大,对非进出口的制造行业打击很大。现在经济数据不错,主要是在原材料这一块,焦煤和化工都在涨价,铜铝去年到现在涨了多少倍了…… 这种情况是不可持久的。

哦对了,去年大面积的不良还是在央行大放水的基础上,感觉涨了房价和股市,其他影响不大。制造业赚不到钱,钱都让航运,原材料和资本市场赚走了。

因此,房地产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只能微调,无法彻底取代。今年的社融数据已经证明了,没了地产融资,社融数据腰斩。

知乎用户 吴凛凛 发表

我觉得吧,西方那帮人权斗士真的挺傻的

攻击啥不好攻击中国的 MSL

就看这个问题下面的回答

他们随便来采访几个大城市路人的住房问题绝对能千呼百应怼到 WJB 哑口无言

连演员的演出费都能省了

知乎用户 清风过耳 发表

在中国生活的幸福度高,

一声吼,全面脱贫;

一声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声吼,共同富裕;

一声吼,世界上最大住房保障体系也已建成。


知乎用户 今宵幽梦寒​​ 发表

这一届保障 si 不行啊。

要说住建部原建设部,住房保障职能建立并不晚。功劳最大的那一代保障 si,其实还是当年公租房和廉租房路线(quanli)之争的年代,蒸蒸日上的政策更新,日渐趋高的套数,但他们嘴里,可没什么功劳,全都是抱怨。

“XX 县,县长挪用了公租房资金,还言之凿凿地说他们老师发不起工资了,要杀要剐随你。” 这是我十几年前亲耳从保障 si 一个处长那听来的。

“XX 地区,我们好不容易和财政一起搞了一些项目,地方不乐意了呀,区长说,你们搞这些保障租赁房弄得我们犯罪率提升了呀。” 这是另一个人亲口跟我说的。

他们还说过,中国懂房地产的专家满大街都是,懂保障房的专家就十个指头能数出来,还都是偏研究的,想找个写政策的智库,来的都是忽悠。

抬头是星辰大海,脚下,却是黄土和泥泞。

发展是硬道理…… 经济数据是最实在的…… 蛋糕不够分,可以做大嘛…… 他们发明了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张嘴却只有 “负能量”。

此前,也就是从大约 2002 年开始,的住房领域,重市场而轻保障,几次大跃进,如经适房大潮,也均成了城市们变相造城和发展经济的手段了,没有人真的在意保障。

这些在年轻时候的见闻,甚至让我在升学考研和就业的时候向房地产政策靠拢,题外话了这是,回头讲。

后来的两限房包括一些限价政策,本质上不是保障政策,而是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也就是说保障房虽然账面上成绩很大,大多数是别的军队在我的军营放出的炮弹,保障 si 真正打出属于自己军械库的子弹,并不多。

以及,从社会角度看,住房保障作为一个社会机器而不是政策,是非常欠发展的,那一届人心里都清楚,国内打这一套真的不行,杯水车薪不说,还容易被地方反制,一句 “规划不支持” 就怼得你哑口无言了。

道路尚需调整,同志先别自信。

更别提投入了,不用说了,不够,害得个几十年呢。

刚才给历史上的保障 si 当舔狗了,是因为他们从 0 到 0.1 真的 hin 难,太难了,那个时候经济向右转,保障住房被很多经济学家证明是没啥屁用的,除了制造 fb 就是浪费地方政府土地,当然,还会买一赠一送你个高犯罪率哦。

但今天,是社会舆论向右转而经济向左转,“忠君爱国家天下的国有企业”,而且时光荏苒,很多当年小屁住保投资公司都借着融资平台的东风成了大鳄了,证明自己有保障,比真的顶着自由经济学家的枪林弹雨做了保障重要。

当然,自由经济学家已经毕 tmd 嘴了,对也好错也罢,听不着了。

至于今天的住保政策嘛…… 不熟了,不予评价。

利益相关:学生还有刚工作的时候做过几个相关的课题。还有就是我家里如果没茶叶了,我爸会去住建部找他的老朋友们要一罐回家。

知乎用户 塔斯马尼亚雨林​​ 发表

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住建部骄傲的宣称「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住房保障体系」,人们听后纷纷涌入办公室,激动的大喊:“我要去我国!我要去我国!”

知乎用户 Chelsea117 发表

你看他们笑得多开心。

知乎用户 WUHZ​ 发表

算人均,不要算总数。

否则就是拉仇恨,荣誉骗不来,还被各种群嘲,属于不要脸还找骂。

另外一个看点是:娱乐圈都整顿了,住建部还留着过年吗?

知乎用户 豆沙包 发表

2021 年,中国大崛起:

全面脱贫成功,垄断也打击;二次分配还不够,三次在进行。

疫情完全控制,疫苗接种勤;各地防控都严谨,生产也安心。

jhsy 高效,人口已降低;二胎放开三胎续,结构很稳定。

经济恢复迅速,猪肉很便宜;北京开了交易所,第三人民币。

住房保障体系,是全球最大;房价稳中有升降,群众都开心。

更有_______,心系 lbx;______________,中华数第一!


至于我的住房条件,不太适合在这里说明,谢谢大家。

知乎用户 后见之明郑荃​ 发表

在这是谈预期呢?还是真的是已经实现梦想解决了问题?!

金融上预期很重要,如果真的实行在建住房公屋很多,量大到结婚有小孩的百分百给你分配一套房子,租金在三百多。这房自然炒不起来。

如果是说已经实现了杜甫的理想,庇佑了天下寒士,开颜笑了,或者说而没行动,或者行动力不足。。。后面的结论你们脑补吧。

其实住建部真的有可能躺赢。08 年时候下乡,偏远地区的乡村还有大量的老人和孩子,现在 2021 年,下乡见到的大多数是 60 岁以上的老人。再过 20 年,住建部不建房子也能实现他现在说的。

知乎用户 黑漆漆 发表

主要是,我不确定这个最大是怎么定义的。

如果是按数量算,那的确是,别人也没咱们这么多人。

如果是按比例算——可能咱们还差得远吧?就不说别的国家了,新加坡咱们比得上吗?

我家的房子 17 年买的时候是 215 万,到 2020 年年初还是 215 万,但今年价格突然就到了 240 万以上,然后离谱的是房租也涨了,我家这套房 17 年出租大概 2500,现在涨到了 4500。。。

每天看到数据上我们 “刹住了”,总觉得这个数据是不是有点问题?

知乎用户 萧楚白​​ 发表

“已经建成”

知乎用户 图农 TV 在 19 九酒 发表

其实这次发布会算是给房地产市场吃一个定心丸,就是房价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下降,结合之前叫停的竞自持给开发商发红包,后续的几年开发商还是有钱赚。

现在压在新市民,青年人头上最大的大山就是高房价,大家急切盼望房价下跌,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要想让房价下跌就是分分钟的事情,对多套房产征收房产税、直接土地出让的时候规定最高限价、加大土地市场的供应等各类组合拳,可以这么说今天想让房价下降 5%,明天房价不敢只下降 4.9%。因此前段时间面对汹涌澎湃的民众呼声,开发商不少也开始慌了,真担心政府打压房价,那之前高价拍的土地就要砸手中了,也纷纷产生了危机感。

这个新闻发布会还算是及时,对于稳定房价平稳有一定作用,明明白白告诉大家不会过多打压房价,只需要不过快增长即可。至于买不起房的新市民和青年人采用保障性住房和租赁用房的方式进行,相当于另起炉灶,大家不用买房也可以在这个城市呆下去。让大家在城市不过分焦虑,在出租屋里面该谈恋爱谈恋爱,该生小孩生小孩,小孩在城里上不了学参加不了高考完全不用担心,直接送回老家户籍所在地上学即可,也不需要那么多人参加高考,毕竟高中录取率也就 50%。

大家都快乐租房生活,快乐结婚,快乐生小孩,小孩快乐成长,送回老家快乐学习,快乐当产业工人,快乐在城市租房,快乐结婚,快乐生小孩,快乐成长,送回老家快乐学习……

知乎用户 思考的水 发表

1980 年 8 月,看着东方大国如火如荼的建设浪潮,《纽约时报》用赞叹的口吻刊登了这样的一句话

铁幕拉开了,中国大变革的指针正轰然鸣响

在两年前,理论界出现了住房商品化的呼声

但那时的人们远没有想到,房地产会成为一个庞然大物,在未来,他的血盆大口把无数人毕生的积蓄都吞了进去

在经历了一点一滴的试探之后,楼市的起飞肇始于 90 年代末

很多经济学家回顾为什么松开这个怪兽身上的镣铐时,往往会谈到那次经济危机

内循环不是新词,在二十多年前,面对金融海啸,这个词就被反复提及

此后二十余年,房价高歌猛进

它喂肥了一批又一批的投机者,也盘剥着无数的普通人民

它诞生了许多知名企业,也像一个恶毒的吸血虫

在那些年里,有一个投行人士,每年都会撰写文章,大意是

《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泡沫将在近期破裂》

但事实一次又一次打了他的脸

「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住房保障体系」这句话实际上是不错的

就以我最熟悉的南京举例,南京的租房补贴、保障性住房、廉租房、共有产权房等等五花八门

在一个百无聊赖的夏日,我在我的南京 APP,南京市政府官网等地方把这些政策反复咀嚼

我们不得不承认,这座城市有许多低生活水平的人,就像午夜的南京街头,有很多蹦迪跳舞烂醉如泥的富家子弟,但更多的,其实是那些深夜还在为生计奔波的人

这些政策聊胜于无,给畸形的房价打了补丁

但人民也有权利不满,因为他终究无法差强人意

这些住房对于身无分文孤身打拼的年轻人来说难解近渴

一是收入要显著低于市平均工资才有资格

(B 乎在座从事互联网经管快消公务员教师的年轻人们虽然买不起房,但也不至于在城市里收入垫底)

二是需要漫长的排队摇号过程

而且面积颇小,位置一般

大概会有人问,都保障性住房了还挑挑拣拣

可这些颐指气使的人不要忘了

我们现在的主要矛盾是什么?现在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时代吗?

核心在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既然我们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当然有权利要求不仅仅是居者有其屋

我们有权利要求更好的房子,和自己这么多年来受过的高等教育以及所从事的行业所匹配的房子

而不是一个畸形的,被既得利益者垄断的房子

**

**

对生活水平极低的人进行保障是伟大的,是无私的,是了不起的

但社会主义不能只保障生活水平极低的人

他应该以让大多数人过上美好的生活为使命

知乎用户 朱雀桥边​ 发表

明朝王爷们,可以世袭,而且生的孩子还全都是王爷,最后拖垮了大明财政。清朝王爷们则实行累降制度,王爷的孩子们降成公爵,公爵的孩子们降成侯,最终成功解决了明朝王爷太多的问题。

现在,已经在一线买房的市民,他们的孩子还能继承户籍和房子,不就是和大明王爷一样的道理吗?农民工们推了一辈子车,为的不就是想让孩子们也上车,不受自己一样的苦了吗?车上的王爷们倒好,把车门焊死,想着自己世世代代享受着农民工们的子孙后代们推车。

要么,打开车门,让努力了一辈子的农民工们也上车。要么,把车上那帮人的孩子们也扔下车,让他们的户籍和房子不能继承。我们不反对交进城税,但我们无法忍受世世代代也要交进城税,而已经在城里的人,不用努力就能享受进城税的补贴。

知乎用户 虚礼凑 发表

对国家的未来和发展充满希望;

对自己买不起房的现实充满悲观和无奈…… 住建部的住房保障体系跟我有什么关系呢?

知乎用户 微时故剑​ 发表

这个分明在走香港的老路

  1. 拼了死命剥削底层,37.5 港币或者 4.82 美金的最低工资(一般这个等级的经济体是 15 美金以上)
  2. 人人住笼屋,棺材房,居住面积一年比一年寒颤
  3. 税收拼了死命压低,压到医院破烂不堪,学校破烂不堪,街道破烂不堪
  4. 大学录取率压低到人口比例 18%(因为税收实在太低),整个社会根本就不存在产业升级的可能,整体文化程度低到发指
  5. 美名其曰保障性住房,结果等都等不到这个房子,现在去香港都能看到一大堆人住天桥

香港最可悲的地方是,明明人均四万多美金的经济体,当西方同等人均 GDP 的经济体如加拿大人人都住在大 House 里面,香港的富人也只能挤在千尺豪宅里(1000 尺 = 111.11 平方米)。

知乎用户 oliver 发表

80 后是真的赶上了好时候,

只要活得长,什么都能给遇到。

好日子!还在前头呢!

知乎用户 楚烈​ 发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在努力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发布会上指出,住房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住房保障体系。

——看清楚,重点是保障体系,不是住房体系,年轻人能租房子住就不错了 ···

2019 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 39.8 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 48.9 平方米。

——我和科比合砍 81 分,我和化腾平均一下都是亿万富翁,我和 ··· 以此类推

我们加快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累计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 8000 多万套,帮助 2 亿多困难群众改善住房条件,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本实现应保尽保,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条件有效改善。

——你是低保、低收入困难家庭吗?你是中等偏下收入家庭吗?你不是,你都能上知乎发帖了,还知道在这里逼逼叨叨,起码有个手机或者有个电脑吧,最低最低能去网吧了吧?

你是中等收入,你全家都是中等收入,好好奋斗,争取福报。

知乎用户 曾云​ 发表

已经隐隐约约感觉到了,15 年涨价去库存!现在是涨房租去库存!果然房地产是支柱产业,不能倒。

年轻人想躺平,不存在的!再不济,还有一招封桥洞去库存呢!

知乎用户 22 岁的亨利 发表

中国楼市调控的格局越来越清晰了。

一是按住商品房价格,稳字当头。避免房地产硬着陆,通过限制土地溢价率、新房限价、二手房指导价等,实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同时避免带来新的金融风险。

**二是抛弃香港模式,转向新加坡模式和德国模式。**香港模式的代表是土地批租制、预售制、公摊面积,而新加坡模式则以公共组屋为主,80% 都是公共住房,德国模式以限制房租租金著称。

**三是房住不炒 + 住有所居 + 租售并举,形成政府 - 市场并行的新格局。**1998 年年的第一次房改,是以住房市场化改革为特色,房地产大繁荣由此开启。这一次,则要回归住房的公共属性,去金融化,去市场化,通过建设公共住房、租赁房等,形成楼市新格局。

中国房地产市场,将一改商品房为主的传统格局,变成由商品房、公租房、共有产权房、安居房、租赁房等为主的新格局。

二次房改已经开启,未来十年乃至更久的楼市基本格局即将形成。

知乎用户 凯风 发表

居住问题集中出现在一二线城市。主要表现为,没有可置换房屋作为基础的新市民,凑不到首付。

以往解决的办法是掏空六个钱包,上车卫星城。对于新市民来说,最近一次上车时间点是 2020 下半年到 2021 年第一季度,但是随着房价上涨到位和房贷的收紧,这个时间窗口已经关闭。

所以随后要说解决居住问题,还是得靠租房。

一直有人说让政府当房东,这里先不说土地价格、城市承载能力、建设成本和管理费用的事,我就再说一点,现在的资金成本高于租房利润。所以,建房当房东就是赔钱买卖

让政府亏钱做房东,本质就是拿全民的钱和国家的资源(土地、公共设施)去补贴租住这些公租房的人。

保障房指标下达,各个城市拿不出建设公租房的钱,又得持续失血补贴,那就只能把这些任务,强行摊到新增住宅土地上。开发商买地就得竞保障房面积,开发商会把这些成本再转嫁给新房购买者,同时在保障房尽量偷工减料。如此,催逼新房市场更加畸形,购房者买不起房,只好住质量越来越差的公租房保障房。

所谓保障房,归根到底就两个事,谁来出钱,谁来享受。每个人当然都希望自己享受,别人出钱——凭什么?

知乎用户 Deng Li 发表

住房保障≠人人有房住

住房保障≠人人有地住

住房是住,宿舍是住。鸽子笼是住,大豪斯也是住

只要有片瓦遮头,就算是得到保障了。而这种保障和租金占你的收入多少,你房子的大小可没关系。

知乎用户 守法公民李四 发表

以前,是全款买房;

后来,是贷款买房;

再后,是共有产权 + 贷款;

现在,是租房;

我想象不到再往后是什么了。

“衣食住行”的基本要求,已经对 “住” 下手了,难道会对其他几个也下手?

知乎用户 光明下的影子 发表

简单说,有地方住是刚需,有自己的房子不是。

知乎用户 巨馍蘸酱 发表

今日牢饭小助手:

知乎用户 热心爱国网友 发表

其实住房问题真没啥好关注的,大家都心知肚明是什么原因。只是留着点体面,不想把话说破而已。

就拿很多人喜欢拿出来说事的新加坡模式来说。新加坡会给客工分组屋吗?

就拿深圳来说,我相信深圳政府绝对有能力解决 500 万市民的住房保障问题。至于 1800 万,真的无能为力。

如果你在 500 万之内,你说政府没做好,我觉得有道理。但是你在 1300 万那边,这个就不好说了。

而且你要是研究过新加坡组屋,你肯定会觉得那些要求很离谱。而且主要条款拿出来,条条在国内都能上热搜。比如,劝婚,劝生,低收入,家里无片瓦,而且分给你的说不定还是 20-30 年的老楼。

知乎用户 乘风破浪的爷爷​ 发表

住建部称「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住房保障体系」,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你目前的住房条件如何?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编从新闻中看到:上个月,住建部称「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住房保障体系」,为什么住建部称「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住房保障体系」,因为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住房保障体系,所以住建部称「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住房保障体系」,这些就是小编从新闻中看到的关于住建部称「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住房保障体系」的内容了。

关于住建部称「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住房保障体系」的新闻,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

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和小编一起讨论吧!

知乎用户 梦羽灵泉 发表

简单说,年轻人房子是买不起的了,那就习惯租房。

现在的话,租房市场比较混乱,现在国家会建设保障性住房,比如廉租房,慢慢推向市场,其实释放的信号就是大城市租房这一块会规范的,但是关于房价高能不能降低问题基本上是闭口不谈的,目前好像这次会议没有说解决买房难的问题。

所以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希望说靠自己努力奋斗安居乐业,安居可以,租房就行了,乐业就难了,产权就别想了。

还有就是目前这个廉租房已经是很难抢了,基本上要有好的公司,排队也很久的,市场上特别是北京,这个房租涨幅还是很大的,很多月入过万的白领都觉得租房不起了,真的太难了啊,一年打工赚的一半钱都给房东了。

知乎用户 童毅​ 发表

知乎乃至当代互联网的撕裂,不光是不同群体的撕裂,还有同一个体在面对不同问题时的撕裂。

当铁拳砸别人且不影响到自己的时候,为铁拳叫好,铁拳指哪儿你跟着打哪儿,所向披靡,边打边念经,这是为你好,为我们大家好。宏大叙事之魂附体。

当铁拳开始砸到自己或者自己周围,一边砸还一边念经这是为你好,为我们大家好的时候。宏大叙事之魂突然发生了量子塌缩,变成了各路稀奇古怪的哭闹,嘲讽,自我催眠口号,归总起来意思也没太复杂,就是我不信我不信,我疼我疼。

只是对铁拳还以铁拳,那是万万不敢也万万不能的。

比较令人费解的是,被铁拳砸完后,看见铁拳又去砸别人了。虽然伤疤没好痛还在,可宏大叙事之魂突然又从奇点里凭空出现附体,再次雄赳赳气昂昂随着铁拳出征,所向披靡。

同去同去,即便没法跟吴妈困觉。

知乎用户 恩恩 发表

能不能建一点保障墓地。我感觉以后墓地会越来越紧张。

知乎用户 巨多 发表

同样都是住房保障,漂亮国的政策简直弱爆了。

美帝现有的房子根本不够住,这波疫情让婴儿潮死守着自己的房子不卖,延迟去养老的年龄,往年便宜的大 house 最大来源就是这些置换房子去养老的人们。

新房子又贵,老房子又买不到,缺口高达 400 万套房,政府却只计划造 200 万套,这还只是个大饼。有点实际性拨款的也就未来三年的 10 万套。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你以为漂亮国政府会带头建造开发这些平价住宅?Naive.

比如加州这个地方,为了响应联邦的号召特地改了法律,现在一块独栋的地上可以合理的盖四个小单位。这些房子就是这么来的。最大的赢家还是那些有房有地的地主们,钱都让这些人赚去了。

鼓励大家拆独栋,造高密度住宅,丝毫没有考虑人口增加后对于街边停车,地下水道排污能力,当地学校是否更为拥挤,道路能否承载更多的车流量这些问题。

完全就是拍脑袋的政策。

正好我前几天去看房的时候看到一套这样的房子,明显就是原屋主把一块地进行了切割,搭了三栋房,然后单独售出。图左侧就是。

这房子特别小,两房一卫。室内也就 80-90 平米。你要住一个三口之家人均面积不到 30 平米,远低于国内的 40 平米。要价却高达 40 多万美元,简直脸都不要了。

我一直觉得,既然是可负担住房,就应该学习国内,在一个稍微偏一点的地方造一栋栋高层住宅形成的小区,让利出售,反正大家都开车,只要造在高速公路边上就行了。

我作为魔都人,一直就觉得动迁房 / 经济适用房基地一个设计的典范,漂亮国的政府应该借鉴一下。圈一块地造高层,可以解决上千上万人的住房问题。

不过我觉得还是把漂亮国想的太好了,这种规划完善和建筑质量都一流的高层估计都造不出来,大概率会是电影《头号玩家》里的美式高层:

知乎用户 山鸡村的 X 先生 发表

我回答一个吧,近十年,所谓的年轻人,如果不靠祖孙三代,没人能全款或者贷款买下城镇,哪怕农村的第一套婚房!

房住不炒,那可谓是老字号了。

说的好,广告也好。可是您看?房价又涨了多少?

说没涨的,说天价彩礼小娇妻不是事的,wcnm!

你们吃没吃老本以及家里留下的资源,你们说?

房子如今是刚需,丈母娘是一代比一代精明,头天要六十平,现在要 120 平。

换言之,沈阳浑南一套 120 平的。高层或者是洋房!

装修完事,入住了,一年物业费多少?水电费多少?

房子本身需要多少,我就不说了,期待评论区!

十八大之后扫黑除恶,但是真正的房价,就是最大的恶!

它令底层国男没有繁衍权!

不说别的,当租房成为时尚,那就真的说明你一辈子奋斗也不会拥有自己的房子了。

哪怕是韩剧美剧,它也是这么演的!

我不欢迎资本主义,但是我却真的缺乏 gczy,u1s1!

当娶媳妇儿都是奢侈的,国男真的就会一蹶不振了!

号不要了,逼乎你看着办!

知乎用户 二胖胖 发表

中国或许可以通过各种政策手段稳定住房地产。防止房地产过热或暴跌。

互联网热烈讨论的人口问题,充其量也就是个灰犀牛。不会立刻对整个房地产体系造成致命破坏。

但黑天鹅该来还是会来。在科技、能源、工业这三个要命的关键,中国目前是什么状态呢?

科技方面,中国科学仪器进口至少达到 90% 以上。

中国科技进步靠什么?靠外国科学仪器?乌鸦校尉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656999593017574#_loginLayer_1630675294700

能源方面,因为先天不足被国际价格死死拿住,这不发改委最近还想着涨电价呢。

如何看待发改委称「中国居民电价偏低」、「下一步将还原电力的商品属性」? - 秦一鸣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8425398/answer/1967489636

工业方面,被两头吃,资源国涨价,进口国超发货币。

2021 年 8 月起中国再调钢铁关税,意味着什么?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 - 王子君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76255112/answer/2093413270

天涯 KK 在预见的时候,对与目前的困境不知有没有想到过。

住建部称「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住房保障体系」,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你目前的住房条件如何? - 似乎出了点问题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83762801/answer/2095197376

更要命的是现在我们正在去工业化。

中国制造业真的已经全球领先了吗? - 王子君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51199603/answer/1808288659

所以在我看来,保障住房体系建设的最终目的只是防止遍地帐篷过早美帝化。

知乎用户 光暗 发表

住建部称「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住房保障体系」

没错,您说的都对。

昨天在公司闲聊,有同事说他最近刚置换了套仁恒江湾城的房子。

他置换的房子也不大,不到 200㎡;房子也不贵,也就不到 2000 万。

他们家是拆迁户,为了置换仁恒江湾城那套房子,把夫妻俩手里的岱山的拆迁安置房几乎卖光了。

不过也不要紧,虽然他们夫妻俩手里没有什么保障房了,可是家里老头老太手里还有好几套呢,每个月租金也不少收。

南京 “概念” 上的保障房可多了,江宁大里、雨花岱山、栖霞丁家庄、建邺江心洲那些拆迁安置房全都是“保障房”。

每个保障房小区,都是几十幢搂连片着盖,几万套的规模,看着可壮观了。

如今保障房品质也越来越高了,江宁大里的保障房是万科代建的,建邺江心洲的保障房是仁恒代建的,除了没有一些胡里花哨的商业设计,其他都很棒。

我有同事是江宁岔路口原住民,他们家拆的比较少,只还了 1000 多㎡。

他们村 SHUJI 为首的几个人比较厉害,拆迁前几年突击 GAI 房,还了 2000 多㎡。

如今他们都以面积换面积,挪到了江宁大里,房价 2 万元 /㎡,1000-2000㎡房子市值有 2000-4000 万吧。

但我同事还是心里不平衡,因为隔壁还有个建邺江心洲原住民。

建邺江心洲原来是全南京主城最穷的地方,江中孤岛一个,连桥都没有,回趟家还要坐轮渡。

原住民家境一般,有幢十几年前盖的二层小楼,面积大约 600㎡。2000 年左右,江心洲居民葡萄种的不错,一度和隔壁的镇江句容平分秋色。

可 2010 年后南京大规模开发江心洲,连签约仪式都是一号首长站台,规格那是相当的高。

一群河西土豪嫌河西太嘈杂,都搬家跑到了江心洲,屌丝岛秒变富人岛

江心洲原住民拆迁了,赶上了好政策,以面积还面积,给了 600㎡的仁恒拆迁安置房。

如今洲岛家园房价 3.5 万,600㎡的房子差不多值 2000 万了。

没办法,命中贵人太多,天天被这群房虫凡尔赛,习惯了。

也不是南京所有的拆迁户都赚了,拆迁这件事也要看政策,要看具体情况。

比如前段时间南京能仁里某楼拆迁,距离徐峥拍《我不是药神》取景地夫子庙面馆也就几百米。

那幢楼的居民拆迁后,都搬到到了雨花岱山。

那幢楼是上世纪 80 年代的老楼,60㎡的两房卧室都很大。

可是雨花岱山是高层电梯拆迁安置房,最小户型好像也要 80㎡,拆迁户还要补面积差价。

这群拆迁户还不算惨,他们好歹还有城镇居民医保社保兜底。

2000 年江宁殷巷那片的村子拆迁,就没有赶上好政策。当时的政策是按户口本上每个人 30㎡给拆迁安置房,多出的面积给 500 元 /㎡的货币补偿(数字不太精确,但误差不大)。

假设某户人家有 5 口人,原来住着 500㎡的二层小楼,那么还的拆迁安置房面积不能超过 150㎡。

这户人家剩余的 350㎡房子,补偿 500 元 /㎡,总计 17.5 万元,人均 3.5 万元。

这批拆迁户原来都是种地为生的农民,拆迁后失去了土地。很多人年纪大、文化水平低,除了种地也很难学会别的劳动技能。

如今你在江宁殷巷一带看到的很多园林绿化工人、环卫工人、物业保洁,很多都是最早的一批拆迁安置户。他们家几口人已经在殷巷拆迁安置小区住了快二十年,也算是享受到了保障房的福利。

所以住建部领导说的对,保障房是有的,保障房规模也是庞大的。

至于这些保障房都保障了谁,我也只知道一鳞半爪的信息,大家凑合着看吧。

不患寡而患不均,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知乎用户 兔兔他爸​ 发表

数据倒不像有问题,鄂尔多斯的鬼城也参与平均。

需要注意一个问题,保障的是有房住,不是有房,这是两个概念——你在臭水沟旁边租了个三平米的狗窝也叫有房住。

由于改革不彻底,现阶段还有很多社会主义的残余,比如自有房率远超世界平均水平。

农村会分宅基地,单位在房改的时候可以用较低的价格买公房,很少一部分人公房也买不起,也会有租的公房——能落户,房租低,能传代,不会有人赶你走,拆迁还能分一笔钱的那种。

保障有房住这本身就是社会主义残余的一种,市场经济,掏不起钱凭什么保障你?你看看美国遍地的流浪汉,印度一坨一坨的平民窟。

市场经济,掏的钱什么样的钱就有什么样的房子住,掏不起钱就没有房子住,很资本主义,很商品化——你看美国人有多少有自己的房子的。

选择资本主义,就要接受资本主义的一切。

实际上能保障没有人流落街头,没有大规模的贫民窟,已经超过世界上大部分国家了,说事世界上最大的住房保障体系一点也不是吹。

但很多人被社会主义惯坏了,觉得北京二环内优质中小学学区面积一百五以上前脚学校后脚大型商超医院绝对不能在视线范围内但步行不能超过五分钟那种叫房子,自家农村三间瓦房或者小城市七十平米公寓不叫房子。

这是病,得治。

吃资本主义的肉,就得挨资本主义的打,你不能幻想把资本主义的打转换成社会主义的肉。

房子是商品,有人买就有人卖。卖出去容易,想买回来就难了。前几年中国自由住房率还是 96%,今天一看已经 89.68%,说明改革逐渐深入,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有房住是刚需,有自己的房子不是。

前几十年大家习惯于一毕业就分配工作,一辈子不失业,现在也已经习惯了 35 岁滚蛋了,并且认为 35 岁被献给社会是因为自己不努力。

过几年大家也一定会习惯没有自己的房子——买不起房子是因为你不努力。

知乎用户 十年寒霜 发表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吵到大家的眼睛了对不起

但是真的忍不住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知乎用户 Blackjack 发表

印度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免费医疗体系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安得广夏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知乎用户 青阳真人王青阳 发表

昨天看到了这样的一个预告,

预告:国新办将举行 “努力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新闻发布会

我以为要有什么大新闻要产生呢!房产税?新加坡式的公租房?一瞬间脑子里有过好多想法,难道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真的要实现了?主要这个预告写的太让人产生遐想了,全体人民住有所居,那不就是要解决高房价的问题。

今天特地看了下直播,结果上来讲两分钟我就不想看了。没啥信息量,还是老样子,真的很失望。只是总结了下过去的工作,什么公租房、廉租房、旧改取得了多少多少成绩,房地产行业一如既往的 “平稳” 发展。记着的提问也没意思,都是念稿子,按照流程过一遍而已。

不过冷静下来想想也就释然了,国家政策不能朝令夕改,讲了那么久的稳房价、稳地价,也并没有说让房价降下来。房产税改革是个大动作,古往今来,改革如果动了太多人的利益,基本会遇到层层阻力,还是慢慢来吧。

有空还是得多读书,每对这个社会多了解一点,遇到事儿也就少一点焦虑。

知乎用户 Bruce 发表

问题不在规模,而在错配。

一二线缺,五六线再多也帮不上忙。

各地已经在着手解决,不知道进度会不会快,毕竟此前可以压给房地产企业,现在只能自己财政硬支出。

知乎用户 王四哥 发表

其实我觉得住建部挺难的,它只是一个正部级单位。

“房住不炒” 这种东西政治局会议说出来都没啥用,要写进大会报告文件,需要大会报告上由一把手亲口念出来。说明住房问题涉及到的面有多广、水多深。住建部在国务院 30 几个部委里面都不算强势部委,还能怎么样呗,只能是按上面的指示办事,顺便拉出来顶一下广大群众不满的火力。

而住建部所说的 “住有所居” 和大众所理解的有偏差。

主要是现在基本上确实已经实现了 “住有所居” 这个目标,比起十几年前有人住桥洞,住地下室,住下水道等等,现在你已经很少看到这种情况了吧。除开那些变态贵的一线城市,就说成都这个地方,房价也被天天骂,但是成都的房租水平确实算是比较低的,而且整个市场是买方市场,你房东要赶我走,我分分钟可以找到下家。至于你说没买房结不了婚、孩子上不了学、老家父母来了不方便这些东西,那是住建部管得到的吗?

知乎用户 Squirrel Hau 发表

哎~

把年轻人逼回家去真的好吗?

不想结婚的,还是不会结婚啊!

高额的房租让人……

回家乡听着家人的唠唠嗑嗑?

甚至逼婚?然后就能提高生育率了?

会麻木的,整天听,过了几个月之后,连婚都不想结了……

工资呢?哎~

996 或 007 又摧残人的身体,这就导致难怀孕……

这生育率能上升吗?

城里的大龄剩女和农村的光棍会配吗?

日久生情?

见识过狮子的威猛,哪会看得上……

吃饭?有奶茶吗?有……

看来最近这些年,开始扫黄了……

而且,哎……

一言难尽啊!

最近某博女拳不是越发的激烈吗?

虽然这可能是女拳最后的巅峰时刻。

但……

她们已经把女生抬到一个新的阶级了。

她们会看得上农村的男的?(少数除外)

稍微捅破女拳特权的泡沫吧!

这让女拳从天堂落到地狱的感觉,那更会让她们更加仇恨男的……

结婚?想都别想……

至于其他的一些乱七八糟的事,这真的很是心累啊!

希望以后结扎不犯罪吧!

也希望以后单身不犯罪吧!

最后,我累了,当然,我就只是一个卑微的人而已。

可有可无,不会耽误谁。

结婚生子就靠精英了,我这种废物基因就到此为止吧!

再会……

毕竟,我这么一个废物,是看不清大局的,所以我不看了,以后都不看了。

就看法律吧!做个安分守己的人。

最后,再见

知乎用户 不吃肉就会胖 发表

共有产权和保障性住房及廉租房,这些国家住房保障体系是对于房地产行业净化血液的最好营养液,过去三十年我们的房地产公司发展迅猛,来自欧美债市和股市及基金的热钱源源不断注入推升中国土地价值,美欧通过拉升房价从而提高中国物价和破坏实体经济稳步发展,这种战略布局满足中国改革开放城市化发展需求就像美欧转移高污染淘汰产业到中国迎合我们工业化一样,城市化拉升物价,工业化污染中国环境生态。

如果继续按照美欧资本给中国定义的国际社会分工角色继续走下去,中国就会如东南亚一样沦为美欧经济下水道,这是新的经济殖民的状态。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如同新中国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样,我们在执行下一个五年规划的时候就需要整理美欧垄断资本在中国战略布局阴谋,房地产牵一发而动全身,土地和建筑材料,金融配套及民生保障,继续高房价就会让中国城市化走向泡沫化,美欧一旦断掉给中国房地产行业股市和债市及基金融资渠道供血,那么中国一定会重蹈日本九十年代覆辙。

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英国等传统海外置业的热点国家,都开始针对中国购房人进行警告,甚至设置阻碍。

2016 年英国伦敦市长就对海外投资购房发出了批评,明确警告说,如果伦敦的房产都被中东和亚洲投资者买走,用作 “二套房” 或者根本控制不住,那么伦敦每年修建数千套新房也无法缓解住房危机。

类似的批评还只是嘴上的问责,但很可能变成行动上的限制,

2016 年 4 月,澳大利亚各大银行就在澳洲政府的压力下规定,几乎同时收紧了对国外投资者的放贷,并相继调低贷款额度,从房产评估价的 70% 降到 60%。

另外,从 2016 年 7 月 1 日起,所有销售的房屋如果超过 200 万澳币,购买者必须将房款中的 10% 作为预付税款支付给澳大利亚税务局,作为保证买家要缴纳资本增值税的预付税。虽然此规定不仅针对海外人士,澳大利亚本地买家也受此限制,但实际操作中澳大利亚本地居民买家和新西兰买家可以通过申请税收清缴证书而避免此预付税款。

同样开始限制海外购房的还有加拿大。就在 2016 年 5 月,一名中国留学生花 1.5 亿人民币购下在温哥华一座豪宅的新闻被广泛传播,在海内外都引起了巨大争议。加拿大一些地方政府开始出台新政,限制房地产 “影子转售”,并要求外国人购买房产必须申报国籍!

加拿大飙升的房地产市场让该国的国内买家望而却步,导致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在竞选活动中做出了激进的承诺:将暂时禁止外国购房者。

所谓 “影子转售”,就是指在楼房买卖交易完成之前,把买卖合约转手多次。由于转手未有上报,因此当局未有记录在案,令政府损失大量税款收入。

我们的保障房体系是稳定民生的基石,市场经济的中国不应该是浮躁的应该镇静,中国未来的产业升级推向深入需要更多中国社会资本参与进来,中国社会资本不应该被房产泡沫席卷一空,财政和税收及市场经济三只手共同调节宏观经济走向趋利避害的可持续发展。

知乎用户 唐果​​ 发表

谈总量没有意义,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住房面积按总量来说肯定不会少。

谈人均也没有意义,你比如说平均工资,拿深圳举例,2020 年深圳的社会平均工资就已经达到了 1W+,但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

房子同理。

深圳这边不少房东,手握几套、十几套、甚至几栋楼的房产,他们一个人占据了多少的住房面积?

而租房的人又有多少?

深圳成立 40 周年的时候,官方曾公布了一组数据:

截至 2020 年初,全市住房总量约 1082 万套,户均套数 1.13 套,人均住房面积 27 平方米。

看起来深圳住房还是挺多的,但因为持有房产的人分布不均,所以绝大部分的人其实是没房的。

在深圳,房产人群分布是这样的:

大概 0.2%(5.3 万人)拥有 3 套及以上商品房,如果都出租的话每个月能收到不小的房租;0.7%(15.3 万)的人拥有 2 套商品房,一套大的自住,小的出租或给小孩上学;
6.5%(143.5 万人)拥有一套商品房;
持有公寓的占比 3.7%,大概 82 万人;
4.5% 的人在早年分到了可售人才房等保障房,这是绝对的福利;
而剩下的 84.4% 是没房的,足足 1850 万人。

那些穿着裤衩和人字拖打麻将,带着一串钥匙在城中村行走,每个月都有不菲的房租收入,以栋为单位的房东们,肯定是有” 住房保障 “了;

而那些摔了一脸血醒来后还要上班,租着高水电费老破小的城中村,买一套房要动用三代人积蓄六个人钱包的打工人,哪来的” 住房保障 “?

落地,落地,落地!

知乎用户 深圳微时光​​ 发表

年轻人在大城市,到底是要 “稳定廉价的住处”,还是要 “低风险高收益的大宗金融产品”?
如果是前者,保障性租房租赁可以解决。
如果是后者,也就是说你想在 30 岁的时候,加 3-5 倍的杠杆,去投资一个几百万的市值金融产品。在工作的 5-8 年里,积攒下 100 万的首付。
那这个,需要发展产业、创造更多高收入就业岗位了——当然也需要提高个人的知识、技术。
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加起来人口大概 7000 万,占全国的 5%。换言之,是另外 95% 的人,有机会的情况下,都会往一线冲。
我们少算一点,一半人不打算冲,那就是【9 个人留下一个】,或者在宽一点,5 个人差不多将将有能力买房子,最后剩 1 个能留下。大家都在努力,5 个人只会有一个胜者。
日本东京城市群占全日本人口的 26.2%,加上名古屋大阪城市群,是 46.3%。根本就没那么多外乡人向往里冲。那么,增量的房屋,和增量的人口间平衡更容易实现。
但反例也有,就是韩国。首尔人口占韩国的 20%,按说 1:5,应该还可以呀。但如果说中国年轻人还有很多二线城市可以选的能分流的话,韩国去首尔还是在外面,大概是天壤之别。
人口流入是主因。房价高如果把可以投资刨除去,希望留在大城市的年轻人们,是拼了老命一起把房价抬了上了去。另外才是房地产政策,限购,限贷,房产税这些的不当。
至于为什么一定要买房?
中国人自古以来,有了钱就喜欢买地:追求稳定的、长久的、可以不劳而获的收益来源,追求有朝一日自己能掌握剥削他人的工具。

而 21 世纪之后,男性结婚才和 “必须买房” 挂钩。很简单,商品房制度一共才没多久。这是坏事吗?中国城镇人均住房面积 1979 年 3.9 平方米,1991 年 7 平方,2005 年,26 平方,2019 年 39 平方。
1991 年,房子可都是分配的。你夫妻两口子结婚了,给你个不要钱的 14 平米房子住,你愿意么?
未来呢?第一,房价不能大涨。但实际上遏制住融资合购房资格,不会太离谱。
第二,房价更不能大跌。房价关联着很多抵押贷款,关联着金融系统。
第三,优质房源,依然会很稀缺。但学区房可能会以为教育资源调配,有所变化。
这里我提一句,教育,老师只是一个方面,生源也很重要,据说回龙观码农聚集地那附近的也快成了学区房了。学习数理化,挺靠智力的。而学校的学风校风,根基就是对应的周边家庭的家风。
第四,“治丈母娘”是个玩笑话。但对年轻的情侣来说,如果我从你身上看不到潜力,从你的性格人品上得不到信任,看你的未来职业前景并不明朗,那么要结婚就必须看你 “眼下手里的筹码” 了。

这个问题和 996 改了之后,收入降了 17% 有点像。你得明白你想要什么,以及你想要的,大家都想要,但总量有限,你该怎么办,规则怎么样算公平。

知乎用户 海阔天枫 发表

我以为有什么政策出台,结果没有什么具体措施。看来房地产还是经济的稳定器,还需要继续发挥作用,好日子还在后面呢。

现在问题是房价已经足够高,四线城市工资三千,但是房价已经一万了。这样持续下去,不知道该如何收场,估计房价还会继续。

可能阻力还是比较大吧,要想调整房地产,估计很难。年轻人已经躺平了,房价一年涨个两三千,你换做谁也挡不住啊。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租售同权跟房价下跌是两码事。其实租售同权在其他多个国家早就实行了,其中民众思维方式跟我国类似的韩国,值得拿来作为例子参考。

韩国早就实行了租售同权也早就收了房产税,韩国也有着比我国更完善的租房保护制度,首尔房价暴跌了吗?韩国人民不照样热爱炒房。韩国历史上唯一一次房价暴跌是因为 90 年代经济危机,跟租售同权没有半毛钱关系。经济强劲城市除非是遇到了严重经济危机,该地中坚阶层资产受到重创,否则该地房价暴跌的可能性很低。

至于新加坡模式,别逗了,我国大概率不会采取新加坡那种情况,新加坡模式只适合新加坡那种富裕小国。

中小城市的房价迟早会跌,但这跟租售同权没有关系,中小城市房价跌是因为人口长期外流。参照韩国的情况,租售同权会导致仅有学区属性的老破小房价失去溢价,但同时会导致这类老破小的房租暴涨。

但关键是按照我国多数民众目前的收入情况,中小城市的房价除非是跌到鹤岗那种程度,否则很多普通人照样买不起。

知乎用户 昭阳 发表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知乎用户 八哥美克呃 发表

总结:

老铁,别生。

知乎用户 狗狗狗 发表

党的 19 大指出的当前中国主要社会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表述是十分正确且恰当的,因为当前住房不是面积不够,是不平衡不充分。

看下高赞关于高房价,买不起房的吐槽,作为住在中国炒房著名城市临沂的我表示极其赞同。但是我们需要明白的一点是:我们真的缺房子吗?不缺,我们缺的是能够满足自己工作方便,学区优质,生活配套齐全,环境优良的房子。那么,只要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一直在快速前进,相当一部分人,特别是如我一样的从农村就业到城市里的年轻人,就不会短期内彻底摆脱这个问题的困扰。

以我为例,我的老家,临沂市平邑县地方镇的一个普通的小村子,我的父亲在 225 平米的宅基地上盖起了带小阁楼的平顶房子。论面积足够我们家居住了,但是现在只有一个人在居住——我在临沂市区买房子,妈妈给姐姐家看孩子(也在临沂买房),诺大的农村大房子每天就只有父亲一个人的声音。

我家还有一个老的宅基地,是最一开始的老式土坯房子,几年前,响应政府 “一子一位, 宅基地退出” 的号召,补偿金额 1 万 8,我家的这个房子被挖掘机推到了,国家收回,卖给了资本家。我在此公开举报,所谓的 1 万八,这都四五年了,一直没有补偿到位,父亲到镇政府跑了无数趟,每次都被搪塞回来。临沂市平邑县。

也就是说,我家尤其是作为 90 后普通年轻人,本科毕业,在数据统计上,我是不缺房子的,甚至可以说在人均上我享有的住房面积也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那么,我的住房生活就一定好了吗?不是这样的。我的村子最近这些年年轻人越来越少,每次回老家,满大街是坐在门前聊天的老人。父亲赖以挣钱的农村建筑队,平均年龄 55 以上了。在我们村,很多高大的农房整日锁着大门——父母老去,子女远居。可以预见的就是我家的将来,我的父母老去,民房空置,而因为工作原因我不可能去农村居住。部分农村空心化,逐步解体已经不可逆了。

经常听到很多人欢呼 ** 城中村拆迁,人均补偿上千万,欢呼之中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些所补偿的几百万几千万,最终会由谁来买单?当然是像我这种脱离农家,到城市工作的一批又一批进城的年轻人买单,难道会从天上掉下来**。所以,不论住建局所公布的人均住房面积和号称世界上最大的住房保障体系是不是真的,其实应该多去关注下这个社会最挣扎,最拼命的年轻进城人群,他们的保障到底有没有落实到位,关注下经济适用房到底是哪些人在享受,岂不是更好吗、**

你人生中的第一套房是怎么买到的? - 紫水晶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5899485/answer/579397812

2020 年中国房价让现在的年轻人有多绝望? - 紫水晶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6200815/answer/1222272179

知乎用户 紫水晶​ 发表

谢邀。

我国人口最多,确实在打造保障房体系,成为全球最大的保障房系统是很自然的,但是还不够,目前还要加强人均保障房系数提升。

此后 10-20 年就是我国保障性住房系统提质升级阶段。大家可以去看看十四五规划关于保障性住房的内容。

而且,绝大部分城市,商品房是够的,只是囤房太多了,需要房地产税给逼出来,房地产供需关系将彻底扭转,加上一二线城市未来加大保障性住房供应,不会缺房子的。

广州市十四五规划显示:未来五年,广州将提供足够 150 万人居住的保障性住房,其他城市类似,也是百万级别,五年 100 万,20 年后就是 4-500 万了,那还缺什么房子啊。

其他三个一线城市类似,基本上一个五年计划就可以提供 100 万人居住的保障性住房。如此下去持续 20 年,二线以上城市加起来估计可以构建起提供 5000 万人居住的保障性住房系统。

未来,我国单个城市的保障房规模就比很多国家整个国家的都大。

人口结构现实大背景下,以我国各层级政府的效率和力度,中国保障性住房,估计只需发展 20 年,就足够了!

一个 “安居” 新时代帷幕已经徐徐拉开,“乐业”的蓝图也在一笔笔勾勒。

今天虽然没有实质内容,但是,更没有某行业泡沫利好的消息,情况很清楚,房地产局面依旧向下减泡沫,房价回落合理价位不可阻挡,此前的政策可不是装样子的。关键还是人口。

本次发布会规格有限,我原本希望在打击中介有所描述。税方面得高阶会议,就没有奢望过啦。

天空已然破晓,一个居住无忧的新时代已经徐徐走来!

知乎用户 pure 日月​ 发表

我早就说大家的戾气那么重,是不了解实际情况的原因。你们现在知道了么,幸福的生活是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被你们拥有了!虽然我已经不需要了。但是我还是替广大的基层劳动人民。谢谢党和政府!让大家心里热乎乎的。再次感谢党和政府。

有理由相信,人们以后更加会微笑面对生活。

……………………………………………………………………

知乎用户 小陈子​ 发表

涨价去库存,货币化棚改,七普数据普天同庆

知乎用户 小新在科大 发表

zf 还有公信力?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老传统了。

人均 39.5,你是被平均的。

8000 多万套,你是被统计的。

和谐社会嘛

知乎用户 夏龙河 发表

当米国说「中国已经是世界上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又能说明什么问题?我们总是这样反驳:算「人均」的话,不过是美国人均的五分之一。

同理「世界上最大的保障房体系」又如何?算人均还不是少的可怜。

知乎用户 月见目闲 发表

我好像回答过这个问题?

知乎用户 朱栗敏 发表

上海人口 2500 万。

北京不知道多少。

北上广深加起来一个亿。

其他发达二线城市加起来再来一个亿。

已经比除了美国以外全世界所有发达国家的人口规模都大了。

好了,我们还剩下 12 亿。

你就说咋办吧。

12。

还有个 “亿”。

要变什么戏法才能让 12 亿人住进北上广深还有工作马路还能走人?

老神仙看到都直摇头。

可能解决 1/100 人口的进城住房保障问题,

就已经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住房保障体系了……

他们能怎么办?他们也很无奈啊。

但是你让那些人不进城吧,那些人肯定也不干。

集中力量办大事把桃子种出来了,为什么我们不能吃?

他能吃我也能吃,他干啥我也干啥,要么我们都吃,要么我们都吃不到……

房价不就是这样搞出来的么……

总的来说,还是速度太快了,逃课太多了,

相对落后地区发展不起来,

相对落后的人口素质也发展不起来,

他们也想吃好的,但他们没机会没手段没运气,他们能怎么办呢……

而且有可能因为虹吸效应等问题,这些人和地方永远发展不起来了,这就离谱。

你问一个老农民除了种地还能干啥?啥都不会,不会用手机,送外卖都干不了……

我认为现在的大方针可能只有一条路了,

就是把脸伸出去挺打不动气,人口崩就崩了,

再苦一苦 8090 后,等 8090 后老死了,

农村乡镇人口流出自然消亡了,

我国只剩下北上广深了,

自然而然就会成为一个发达国家。

到时候,农村乡镇会只有极少数的人和大量的各种工具,工业;

偏远小镇也可以因为差异化竞争很富有,然后出现一些高品质的大学,科研机构。

然后才开始全盘美国化,民族兴盛就在此一博了。

而在人口减少到美国这点之前,因为边际效用,

每个人的工作主要都放在内斗上了,肯定不得行。

最后,现在的中国人,大多数无法解决的问题,

其实都是在为走工业化道路同时还强行爆出来的人口买单。

知乎用户 温酒 发表

我说一下我们单位吧:

一般开全体大会都是传达一下精神,或者说一下出门要注意的安全事项,会议结果,你参不参加都能猜个八八九九。

如果是部门会议,那就必须要参加了,有可能会涉及到你的切身利益,当然一般不会有降薪、辞退之类的重大事项。

如果是老板喊几个人开会,那就严重了,很可能是给单位带来巨大震动的事项,或者突发事件,这个不仅要参加,还需要做好笔记。

总之一句话:

雷声越大,雨点越小,甚至没有雨。

知乎用户 醉卧边城 发表

自古以来,粮食都是佃农种的,地主也没有给佃农多少粮食,也就让他们不饿死;天子开国之后都会说,与民同乐,共同富裕。那么问题来了,那么多富人,你是其中一员么?时代变了,地主成为了谁,佃农又是谁呢?

知乎用户 渔歌唱晚 发表

这个问题不能怪大家消极对待官方说的话

这个问题官方年年都再说,听了很多年了吧

但是房价还是在涨,工资永远和房价拉的远

这么多年过去了,大家都习惯把他当做 “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知乎用户 早间 发表

其实被知乎删了几个答案,禁了几次言之后,我是懒得写答案的。

但是啊但是,死挺着房价,现在还想着软着陆,真是当官当久了感觉一切都要听自己的安排吗?

国家复兴是真的,也是可以期盼的。

唯一可惜的是我可能没能力再为国家贡献人口了。


公租房时代应该不远了,共有产权房也有可能大行其道,不过中国人几千年的小农经济过程中,刻在骨子里的很多观念之中应该有一种是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才算家,公租房、共有产权房搞的再像样,是我家吗?

天涯 kk 预测的都挺准,但人心真的能预测吗?

得了得了,该吃吃,该喝喝,为自己活几年。

知乎用户 木水火 发表

不觉得高企的房价及资产价格已经开始造就一批新贫民了吗?

保障性住房的标准在制定的时候针对的是当时的真贫困户,沿用到现在标准也没提升多少。随着房价快速飞升,从保障性住房标准线到真正能依靠收入买得起房子的收入之间被划进了一个极其尴尬的区间。

向上收入不足以买房,向下收入又不低也不能申请保障性住房,回头看家里又没有家底贴补。

希望也可以解决一下这些人的保障性住房。

知乎用户 Jarvis​​ 发表

最搞笑的是什么?房子你建的,住的人却不是你。

知乎用户 杨提督 发表

如果把农村住房算进去,那肯定是,我老家大山上的农村,两层自建房,加起来 240 平使用面积,人均 80 平,远超过新闻里的数。但是我们扪心自问,这是我们想要的住房保障吗?

知乎用户 泉禾丹 发表

可媒体没有轻易 “放过” 万市长, 房价高企广州人能幸福吗? 万庆良沉思片刻,“我认为, 我们的观念要转变, 从有住房变成有房住, 我工作了 20 多年, 还没买房, 现在住的是市政府的宿舍, 在珠江帝景 130 多平方米, 每月交租 600 元, 当然, 政府会补贴一部分房租。”他表示, 让人人有房住, 想租房的人租得起, 想买房的买得起是广州政府下阶段工作的重点之一, 而其中, 首要解决的是特困和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

以上来源:人民网 2011 年 01 月 08 日 07:48

另外请问下大家,9 月 1 日,小学生是不是开学了?回答老是被删,我这边信号不好,在线等,很急

坚定不移支持国家房住不炒的政策,坚定不移支持国家房住不炒的政策,坚定不移支持国家房住不炒的政策!

知乎用户 今晚打老虎 发表

住建部发表声明 2019 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 39.8 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 48.9 平方米。

我们加快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累计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 8000 多万套,帮助 2 亿多困难群众改善住房条件,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本实现应保尽保,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条件有效改善。

感谢国家强大,让人民的住房条件得到了保障。

知乎用户 为光 发表

中国现在总体上确实不存在住房没保障的问题,只存在一二线城市房屋供给和各种漂们在一二线城市买房需求之间冲突的问题。

其实只要中国股市规模比现在涨十倍,中国楼市绝对有很大希望跳水。

问题是某些人您真的愿意看到这一天吗?

知乎用户 超电磁炮吕青橙 发表

我以为会说点新奇的东西,官网看了下,

原来是求表扬。。。

很不错。。

答记者问也是一副 “我做的真好,快夸我” 的样子。

知乎用户 木木 发表

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幸福的发展中国家

不服来辩

知乎用户 来生再见 发表

建成了,在哪里呀?

知乎用户 正阳门小吏 发表

都已经建成啦,牛逼牛逼。

本来还满怀期待呢,

看来又是一项与我无关的伟大成就。

知乎用户 闲的蛋疼 发表

以史为鉴

知乎用户 好好生活好好工作 发表

请问住建部大还是丈母娘大,大家该听谁的,买房还是租房

知乎用户 搬砖师傅 发表

我一直搞不明白为什么国家不把房地产收归国有?国家自己来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成本又低,质量又好,想涨价想降价更好控制,哪怕是想搞创收,那房地产还不够你发财的么。

就以现在的科技,盖房子这种没多高技术含量的事情,我说个大话,国家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就能建好足够全国人民居住的房子了吧。

也不说白送,就按成本价翻一倍来卖,比如一套 40 万。

然后按户口来无条件贷款居住,每户可以贷款一套,并且 10 年内不能售卖。

就以两口子最低收入来算,一个城市最低工资 1800,另一个普通蓝领工资 2500,一个月收入 4300。

买房嘛,自己总得出个五万十万首付的,贷款 30 万左右。

然后以每个月还贷 1500 来设计还贷年限,大概是 30 年。

以以上场景来假设的话:

1、低收入人群(两口子收入 5000 左右)也可以有一套房。

2、房贷不影响日常生活。

知乎用户 荡秋千 发表

太好了 !

房租降了吗?

如果没降,说明享受到保障福利的,终究还是在红色人脉圈周边的人。

长此以往,要出大问题。

中国依靠房地产拉动的经济模式,是照抄香港的,香港已经发生问题了,如果大陆不转弯,能避免吗?我看避免不了!

社会动乱不只是在饥荒年代才会发生。

房产税早点出台吧,凭租客或居民身份证去办理房产税优惠政策,每张身份证只允许办理 40 平米房产税优惠或免税。

没有租客和居民身份证背书的住房面积,按高标准收取房产税。

全国联网,一证不两办。

从供给端真正出力打击闲置房。

自己革命,下手轻重在自己,等到别人革命,只嫌刀不够快!

知乎用户 黑祭司 发表

这一点,与抗疫一样,基本满分,睥睨天下。

中国的同学们,身在福中不知福。

不知道美国的木龙骨别墅,好看不好用。隔音,惨不忍闻。内部的门与墙,醉汉一拳都能打通——不要小看醉汉的拳头,参考武松。

不要小看了这种兜底保障,是国民幸福感爆棚的标配。

老衲我,就不怕因为献身真理而露宿街头。

“与其为成人造班房,不如为孩子建学堂。”

对一个伟大的国家而言,与其为富人造天堂,不如为穷人建新村。

知乎用户 思想摆渡 THINKTIC​ 发表

还想着买房呢,都给老子租房去。

想起了当年广州市长万庆良:年轻人买不起房可以去租房嘛,我租珠江帝景,一个月也才 600

知乎用户 未明氏 发表

当然是像看 “背书帝” 马科长接受采访时一样看待咯~

住建部:“别讲了,别讲了”.jpg

知乎用户 xyPROBLEM9x 发表

7 月去了一趟青岛即墨,基建不比上海张江差,还有海景和海鲜(上海的海鲜质量真是一言难尽……)。房价是张江的七八分之一。周围的山东大学,还有很多研究院所,论生活甚至工作条件并不差。

那为什么人还在以七八倍的价格追求上海张江呢?很多是因为子女教育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什么呢?

我和我来自山东的实验室同学是都进了清华,境遇没什么区别。但是比我们差一些的同学,境遇可就大相径庭了。

比我差一些的同学,上海排名 3% 左右的同学,能去复旦或者交大,然后去美国读个金融或者计算机的硕士,无论是回国还是留在美国,上层中产的位置可以坐的稳稳的。

比他差一些的同学,山东排名 1% 左右的同学,只能上个大连理工之类的学校,然后即使想要做科研,也没有什么好的条件,找到的辣鸡导师只会教给他们辣鸡的方法,事倍功半,疯狂内卷却没有什么成效。

这种是与个人能力无关,纯粹因为” 在哪里接受教育 “带来的整个人生境遇的不公平。

知乎用户 还是不注名好 发表

安得广厦千万间,广厦一间一千万。

知乎用户 不久一定会 发表

住房保障体系,体现在保障一线城市 2 套房以上家庭能轻易享受人口红利。

住建部讲的没错。

知乎用户 资本市场极左 发表

这会儿发布会说啥自夸的话都不顶用….

已经造成民众的普遍不满……

我们看的是房价、租金的实质性成果….

知乎用户 贝叶思 发表

保障体系确实是建立好了,不过保障的都是富人。

共同富裕,就是要拿出亮剑的气魄,把地主老财给干掉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目前,大部分适婚 90、00 后居住条件,就是生不了三胎,一胎都难生得出来。

且看出生率吧?关注空话、套话,有个什么意思呢?

知乎用户 小赤 发表

如果我们现在多建造几百亿平米,然后每平米十万。

那么不仅我们人均住房又增加了几十平米,我们的 GDP 也能增加几千万亿。

这将是伟大的复兴。

知乎用户 你压到我头发了 发表

吆喝两声促进共同富裕

知乎用户 不知可否 发表

已经建成了啊,一个恍惚间,我们迈入了小康社会,建成了世界上最大住房保障体系。

是的,这些都是对的,但我没有达到上述两者,是我落后了,我反思我反省我改正。

知乎用户 古之寂寞人 发表

人均居住面积 39.8 和 48.9,房子肯定是足够了的,至于在谁手中,又没数据,谁知道呢?

未来政府的政策重点将转向让年轻人租的起房子。

知乎用户 文达 发表

我国 GDP 增速世界第一,经济体量世界第二,为啥我国还不属于发达国家?

知乎用户 saimadao 发表

呵呵……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搜索一下限跌令,有极大的惊喜,要说这种事如果住建部不知道我是不相信的,那么为什么有限跌令,无产阶级也不太敢想。无产阶级一思考,资本家就要发笑了。至于住建部造的那些公租房廉租房,可能是草民我的朋友也都是草民,还真没见过谁租到的,且观念在这儿,住是基本的生存前提,大家想要的都是房子属于自己,能买谁去租呢?

说句不好听的,大城市的草民们想要买个房子,实属艰难,那么也可以想一下,那些被扶的贫困地区,如果没有贪污腐败和弄下瞒上我是不信的,衣食住行,普通人挺难的,贫困地区的人,也真是艰难。

前几天看到一个中国的房地产商要造出房子并可以卖,需要经多少道手续,粗看≥三十个手续,惊了!

不过话说回来,能赚钱的买卖大家肯定追着干,赔钱的买卖没人搞,这廉租房公租房,属于那种我是不知道的,想来从穷人身上捞钱,有难度。

知乎用户 小猫咪 发表

高房价里听今年,听取骂声一片

知乎用户 很倾城 发表

我的月工资已经达到本地每平米房价的 60% 了,我已经有资格当房奴了,感恩。

拆迁拆到我家门口不拆了,改成了老区改造,虽然作为改造的受害者,看到国家没有忘记我们,还是很感动的,感恩。

前天,有位居民打电话到社区里,问我们:我的公租房都申请了三年了,怎么还没有批下来?

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她,心里还是只有感恩。

知乎用户 不怕封删改的愚人​ 发表

因为保障房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广覆盖

保障房意味着巨量的财富转移

这对公平性的要求更高

目前阶段要转型

这是目前比较强的释放信息

增长到一定阶段后一定会面临转型的问题

高速增长的阶段,高负债,高周转这是显著的特征

但是高速增长一旦转型,却正好相反

固定投资饱和,更多的投资意味着浪费

销售收入的长尾效应才是目的

高增长必须转型高质量

目前,对于房地产的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就是

保障房和商品房的比例是多少才是合适的

比如新加坡的组屋就高达接近 90% 的覆盖率

而香港也到了快 40% 的覆盖率

但这两地的效果大家也都看到了

因此,保障房的覆盖率才是衡量政策是否有效的金标尺

这一点也是未来决策判断的基本点

如果是高覆盖率,那么财富分配的模式才是真的改变了

知乎用户 易晓 发表

《征收房产税》到底是有多困难啊

误伤?不存在的啊

设置按人口 40 平方,三口之家一百二十平,外地户口的老人申报再加 40 平方每人

到底是为什么不征房产税!?

手里几千套房的人交多点税不是天地良心吗?

知乎用户 白日梦想家 发表

“我们只保障有房的人能有更多的房子可以拿出去租”

知乎用户 咩咩羊​ 发表

恰噶!

知乎用户 天窗上的狐狸 发表

无论是买房,还是租房,只要有地方住,就要感恩。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梦想已经实现了。

知乎用户 宾果哟​ 发表

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住房保障体系?

知乎用户 深具世界眼光 发表

这次国家是来真的,因为你要看配套措施,现在整体趋势就是脱虚向实。

全面复盘分析开始:

现在招不到工人分二种情况,一种是低端血汗工厂,就应该招不到人,以后这些都会被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生产取代。

还有一种就是技术工人,叫工程师也行,反正都差不多。主要是之前教育没有往这方面倾斜,未来会大力往这方面倾斜,所以以后不会招不到人。

今年 2021 年 4 月 9 日,教育部发了一个文件,就是《关于做好 2021 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要求坚持职普比例大体相当,就是以后一半的人去分流。

这没什么好奇怪的,因为制造业强国德国,早就开始这样了。

①时代变了

2020 年 12 月 10 日,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楼,资深教育家、清华大学教授、国家教育部原基础教育司司长王文湛表示:语文是第一大课,语文学不好,其他都学不好。

2021 年 7 月 15 日的第二十届中国互联网大会数字教育高端论坛上,王文湛继续强调了以后教育改革中,考语文将成为核心。

核心风向就是:

1、强化语文,主要考这个。

2、其他学科难度减低。(8 月 30 日,教育部已经开始通知: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强调要合理控制考试难度,严禁超课标超教学进度命题。)

3、要培养学生的科技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编程、人工智能以及音乐、美术,今后这些领域大有发展。(强化理工科基础,科技、制造业立国)

为什么是语文?因为逻辑、理解很重要。很多人可能会说,要提升逻辑,不应该是学好数学吗?怎么会是语文呢?

首先数学确实提升逻辑啊,我完全赞同!

所以为了要提升自己的逻辑,就必须看大量的数学文章,一谈到看文章,我们就是不是…?

对啊,学什么都要看文章啊,很多人认识还停留在,看文章一定就是文科,实际上产业文、科技文、数论文也是文啊,讲清楚这些、理解清楚这些都需要强大的阅读能力。

所以语文很重要。

你可以这样理解,数学、物理、化学、外国语言,这些学科类都是手机上的 App。

而且数学提升逻辑,是提升的宏观逻辑,你提升的宏观逻辑要落实于运用层面,还是得靠阅读理解和写作梳理。

这都不是纯粹的文科,就是典型的理工科工作。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说的是汉语(这也是未来的全球主流语言),是通过汉语这种生动形象的强悍语言来链接世界的,换句话说,汉语相当于是手机的操作系统。

你手机操作系统自主强大,才能让安装在操作系统上面的 App 稳定啊。

美国为什么不封杀阿里?因为阿里虽然强大,但都是以手机应用为主的 App,他没有去深度搞什么操作系统层面触碰啊。

中国的学生,未来要有一个出路,就必须学好语文,这不是回到八股文时代,恰恰是为了彻底告别八股文。

因为传统的学科类考试,才是八股模式。

之前的高考目的就是选拔,而不是为了培养你什么赚钱技能。

②重复性投资,毫无意义

换句话说,很少有人意识到,高考中的学科类考试,究竟是什么意义?

这些学科类项目,对大部分普通人都没有用,难度也已经超过了全民提升素养的尺度,那么为什么之前还是考这些学科?

就是为了分配资源啊,决定让谁上去啊。

你回忆一下,是不是 80 年代、90 年代,只要有一个好文凭,成为进入管理岗位或者体制内上升去的机会就很多?因为当年中国刚刚改革开放不久,很多老百姓眼中的 “香饽饽” 岗位是空缺的,所以你有一个好学历,你就可以上去。

现在这种机会早就 “没” 了,也不是说上升空间没了,而是竞争人数已经远超 “香饽饽” 岗位的数量了,对普通人来说,挤这个独木桥很难了。

说一些主流媒体报道的数据吧:

2016 年北晚新视觉网报道:当时就已经有 4 万余人竞争 5000 北京公务员岗位,最热职位竞争比 400:1。

2021 年 21 世纪经济报道:国家税务总局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税务局招录两位一级行政执法员(三),报名人数突破了 2500 人。

下面这个图是全国的竞争程度,你就说看了是不是有点菊花一紧?其实这个事,任何人都没有错,于阶级固化无关,就是一个经济学常识,如果一个收益机会是公开的,那么所有人都会涌进去,直到利润被彻底拉平。

所谓的 “猪周期” 亦是如此,养猪市场的猪肉价格,就是这样循环的,猪瘟→养猪的变少→猪肉涨价→其他人眼馋猪肉赚钱涌入→猪肉多了价格下降→养猪利润降低→养猪的变少…

简单粗暴来说,就是这样一个循环。

估计抢香饽饽岗位内卷一段时间以后,很多普通人就会逐渐放弃这条赛道,等这条赛道逐渐冷却,内卷降低以后,又会重新开始热,反复循环。

③拒绝剧场效应

高考的目的是选拔与分配,而不是教你什么技能,真正学技能是大学分专业以后,或者进入职校开始学的。

了解清楚这点,才能明白为什么高考成本越低越好。

别比什么万米跑步了,咱就跑 50 米决胜负,速战速决算了,要愿比服输。

别老想着开挂,比如假设电影院里前排有人站起来,最终就是所有人都被迫站起来,这就是毫无意义的内耗社会资源,也称 “剧场效应”。

你反复学习选拔的 “八股文”,对你就业没有帮助的,反而是拉高了选拔成本。

现在有学生动不动做作业到 11 点,但是你确保没有更能卷的人吗?万一很多学生开始搞每天都只睡 3 个小时的 “魔鬼” 学习路线,请问你孩子怎么办?那想赢就只能别睡觉了呗?

只要杜绝了 “剧场效应”,以选拔为目的的高考就不会再是吸金机器了,而是一个简单的选拔过程。要么就你孩子简简单单上去了,要么不能上去就认了吧。

在 8 月 30 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对中小学提出如下要求:新学期要实现课后服务校校开展全覆盖、保障时间 “5+2” 等;部署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降低学生考试压力等工作,不得按考试结果给学生调整分班、排座位、“贴标签”,不得以任何名义设置重点班。教育部还提出可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对参加课后服务的教师给予相应的补助等措施。

结果这个新闻,在 B 站上面一堆恶评,我不得不感叹一下人性。

高赞评论也是非常的负面。

我只能说这就是人性的弱点,也是真正的改革进入深水区。

减少内卷,拒绝剧场效应,就需要踩刹车。

而人性的弱点是什么?就是大家都希望别人刹车,但是自己加速度前进,所以这一次,群众自己既是既得利益者,也是受害者。

就好像一个人,如果没有房子,就希望房价暴跌,但是如果真有十套深圳的房子,态度肯定就 180 度逆转。

能超越自身局限性的人,终究是少数。

这也是为什么市场经济会需要国家调控才能发展的更好,因为私人、私营企业都是有局限性的,只能对自己负责,却无法改善整个生态。

现在军备竞赛有多严重?

根据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在全国的调查,现在中国的中小学生中 67% 睡眠时间不达标,17% 书面作业总量超标。

睡眠是发育与健康的关键,根据中国临床营养网资料显示:

1、睡眠不足会影响孩子身高。

睡眠对身高的影响排名第一,超出了运动和饮食。人脑中下丘脑组织能分泌一种促进儿童发育的生长激素,生长激素在两个时段分泌最多,分别是 21:00—1:00,5:00—7:00。

不过并不是一到晚上 9 点,生长激素就开始按时大量分泌,它的大量分泌必须有一个前提:只有在深度睡眠时才会分泌。而人一般在入睡后半小时至 1 小时,才进入深度睡眠状态。

如果继续这样熬夜军备竞赛下去,全民都可能变成小日本。

2、影响脑细胞,间接导致智力下降。

睡眠不足,脑细胞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容易造成记忆力下降,对问题的反应能力也会受到影响,从而产生一系列疾病。孩子早睡觉,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会帮助大脑畅快运行,增强记忆力,读书时就会事半功倍。

如果继续这样熬夜军备竞赛下去,中国整体国民智力可能下降,说夸张点就是,如果智力下降太猛,可能以后基本就告别研发芯片了。

不能再熬了啊!

这样下去整个国家可能重新变成 “东亚病夫”,因为身体彻底垮了,经济质量也会越来越差,全部都把钱花在看病吃药上面了。

但是要个人自发抵制军备竞赛可能吗?绝无可能。

所以只能国家强制所有人在一个尺度内竞争,强制降低游戏难度,一部分舆论肯定会骂,因为自己就是既得利益者,但是最终也会成为受害者。

④政策的根本性逻辑是什么?

目前所有教育改革的根本性逻辑就是 3 点:

1、把选拔人才的成本,给打下来。

2、为生娃提供一个良好的空间。

3、从选拔教育转变成为终身学习模式。

前面说了,1 和 2,现在来说说 3。

根据司长王文湛的表述,以后除了语文之外的基础教育,都只会越来越适度,难度会下降很多,为什么?

因为社会已经巨变。

十年前是电脑端互联网时代,现在是手机互联网时代,未来下一个十年,甚至 5 年,都没人说得清是什么情况?在科技发展繁荣的今天,变化太快了,如果我们继续培养大量同质化人才,这些将来就是注定内卷,直到行业被淘汰。

现在是 5G 还没有大面积彻底推广,6G 已经正在研究了,碳中和、新能源都在路上了,没人说得清未来什么样。

过去那种靠一个传统模式,就可以吃一辈子的时代已经彻底的过去了。终身学习需求已经成为铁一样的事实,所以教育的逻辑也就变了。

现在我们要培养的不是同质化人才,而是培养自学能力。

现在世界变化太快了,教材今年出,你信不信一年都不需要,就三个月脱节市场,教材就过时了。

这种情况下,什么教材都没有用,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强化你的学习能力,对,学校的基础教育不会再死磕教你学习某一门学科,而是注重培养学生强大的学习能力。

面对一个陌生的知识点,如何几天之内通过学习搞懂?

有这种能力的孩子,进入市场工作以后。

他面对一个陌生的行业,也能通过几个月到一二年的时间内,很快就摸透如何进入新兴行业。

现在的互联网信息是很发达的,时效性资料、丰富的文献,查询非常方便,如果你语文阅读能力很强,一个对阿富汗一无所知的人,理论上只要十天狂看相关资料,你就能成为阿富汗问题的小专家。

你不要觉得 10 天很短了,现在互联网信息极度发达,收集文献、资料的收集成本已经等于 0 左右了,你只需要认真学就好了,10 天能看很多东西了。

这种能力才是新时代需要的工作能力,也就是从不变到变,从农耕到游牧化,需要什么就学什么,什么行业赚钱,就马上学习,然后入门切入。

传统教育成本为什么高?

就是产学研脱节,学习的内容和市场脱节,但是也不可能不脱节,因为只要是教材,就都有时效性,而现在信息更新太快了,快到了教材本身都快没有用了。

所以最终国家对基础教育的改革方向就是,缩短一切与强化学习能力无关的科目。

包括为什么之前两会有声音传出要弱化基础教育中的英语?

我看见过很多相关的分析,格局都低了,还在讨论什么英语有没有用这种 “废话”。英语是全球主流通用语言,重要性是暂时不可替代的。

但是基础教育中,可能趋势还是弱化英语,因为学习方法要正确,不能继续浪费时间、金钱了。

全民从小开始学英语多少年了?但是为什么大部分人都还是学成了哑巴英语?甚至很多人小时候学英语精力花费很多,长大了全部忘记了。

说一个官方报道的尴尬数据,让我们来看看国内英语学习有多么的 “高效”。根据中国网报道,中国起码有 4 亿人学英语,但是能无障碍交流者只有 3%,熟练度亚洲倒数第二。

就是因为方法不对啊,英语是工具语言,他并不是我们的母语。高考的目的也就是选拔,在选拔模式下,英语最终一定会变成八股的一个类目,为选拔服务,而不是成为你的工具需要。

最终官方数据证实了,在选拔过程中进行的英语学习,没什么效果,倒是浪费了很多钱,差不多每年要花 300 亿,大部分中国人学生学习英语都超过十年,这样的负担,很明显对生孩子不利。

十年什么概念?根据报道,张震为拍《一代宗师》,练成八极拳高手,总共也才花了 3 年时间。

中国人学十多年英语,结果能无障碍交流者只有 3%…

英语很难吗?

根据中国日报报道,英语被美国 FSI(Foreign Service Institute)评为难度 1 级,是最全世界最 Easy 易学的语言。从基础入门到顺畅沟通,FSI 认为仅需要 575-600 小时(约 2 个半月)。

是不是很气人?充分说明了,学语言要经常用,不用就忘得很快。

除了中国人英语水平没有涨之外,价格倒是越来越贵,最夸张的例子就是北青网报道有父母贷款 132400 元供孩子学英语。现在英语培训有多贵,家长自己心里没点数吗?

这就是黑色幽默,而且更搞笑的是外贸圈:

很多做外贸的,之前就不会英语,但是做外贸就几个月,很快就英语口语很强了,为什么?原因不复杂啊,天天用呗,而且现在翻译软件非常发达,你只要天天用英语,配合以翻译软件辅助,不用太长时间,你英语口语就会很强了。

而且现在的同声传译工具已经很发达了,发达到了翻译专业的就业率都被严重冲击了,今年东京奥运会,记者靠同声传译软件工具完全可以实时采访。

所以今年两会,多名全国政协委员提出,在义务教育阶段不应再将英语设为和语文、数学等同的主课,当然这个事还在争议中,目前国家是还没有取消英语地位,说取消了的是谣言。

但是趋势可能会是降低英语在义务教育中的份量,增加英语在相关大学专业的考核。让学生用合理的成本,好好的掌握英语,可能就是未来的趋势。

为什么要搞这么多操作?我想今天的几个热搜已经说明一切。

其实整个政策,就是一个脱虚向实的过程。

如果你真的有价值,以后就是强化的对象。

但是如果纯粹只是增加了家长的负担,没有任何数据可以证明你这个产业的效果,那你可得注意了。

还有个发展中的消息,就是 “成都大学合并四川科技职工大学” 这个事,光明网说要合并,其他主流媒体说暂时不确定,这个事只能说我写稿的时候,存疑。

但是我倾向于认为中国整体的部分大学合并成为职业学校会成为趋势,这个新闻本来也是热搜,但是主流媒体发了以后又删除了。

有二种可能:

1、报道有误。(但是光明日报网站目前还没有删除稿子,没有撤稿,只是撤了热搜。)

2、通知一下,然后删除,怕有些家长的情绪缓不过来,我孩子怎么能读技校呢?放心,肯定会读的。

从 6 月 7 日教育部的消息来看,我感觉振兴实体经济,制造业、科技立国绝对不是开玩笑的。

我觉得这些都是好事,毕竟制造业才是人类文明的核心精髓。

中国制造业的强化,也不会因为少数人的矫情而停滞脚步,最多就撤个热搜安慰一下。

有些总想当人上人的思维,这种老毛病要改一改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就是工人阶级创造的公平社会,通过解放生产力来发展文明,我知道很多人暂时不适应,但是这不是坏事。

因为,总有一个开始吧?

我也并不认为工人待遇不好是一个问题,因为那是前十年的思维看现在,现在开始资源是核心倾斜制造业,待遇提升是必然,没看见很多大企业加班已经取消了吗?最高法都宣布 996 违法了,改变已经开始。

大家一起陪我的国逆袭吧,加油,中国制造业!

还有,不要一说制造业复兴,一堆人就想到什么去工厂做流水线。

流水线未来只会被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淘汰,需要的是有知识的技术人员,比如说程序员吧,很多程序员以为自己不是农民工,其实国家早就定义了,大家就是新农民工。

以后的新农民工,新技工不会搞什么流水线,这玩意早就要淘汰了,都是留给自动化替代的市场,别一说制造业,就马上脑补工厂流水线,这就是典型的刻板印象。

王司长说的很清楚,新技工玩的是科技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编程、人工智能等等高科技,流水线国家不需要。

培养这些人的方法也很明确就,就是把大学资源合并进技校。

文章来源 公众号 每日怡见

知乎用户 每日怡见​ 发表

围绕生育率问题,教育部已经出来念过经了,住建部作为三座大山之一也要念经,目测卫健委也快出来念经了。

问题是,中国实施计划生育之前的人均住房面积很高吗?改革开放前的医疗条件和人均寿命很高吗?那时候的受教育水平很高吗?

你要想重复一个实验现象,是不是应该先重现相应的实验条件呢?也就是说,你要想让生育率回到八十年代之前,既然认为住房、医疗、教育是问题,那你应该努力营造一个八十年代前的社会条件。

现在人谈合租是多大的委屈,我七岁前全家和父母厂里人住那种一条走廊共用厕所的宿舍楼;七岁以后全家搬进四十多平一室一厅,总算有独立卫浴了,后来我长大上大学了,父母想办法魔改成两室一厅。

现在公办中小学免费,我那时候是要收学费书本费的,别看不多,那时候父母工资也不高啊。学校还要收建校的所谓 “集资”,交上去等毕业再退给你的无息贷款。有同学就是不交,因为这在当时不仅是好大一笔钱,当时存款利率还高,明明白白就是学校吃你的息,那个年代很肉痛的。

再说医疗,任你再吐槽现在的医疗体系,人均寿命是不是延长了?八十年代肿瘤几乎就是不治之症的代名词,我爷爷奶奶都是六十几岁就肿瘤去世的;喹诺酮类药物国产化之前,感染了就各种副作用更大的抗生素,因此导致的比如幼儿耳聋比率比现在高多了。

但那时生育率确实高,如果不是计划生育,现在应该能再多两亿人口吧?

生育率永远不是问题,只要你能把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降下来,生育率就能升上去

至于你要 “有人口质量的高生育率”,对不起,没哪个国家能实现的,要么靠移民,要么像以色列那样养一堆啥事不干就管生孩子的哈瑞迪。

知乎用户 zlalien 发表

这数据是肯定是不对的。

我大种花家绝对贫困人口已清零,96% 居民拥有自有房屋,所有贫困县都摘帽了,

哪里来的 2 亿困难群众?


我兔的住房保障体系是最大的我同意,但问题是我不想在户籍地被保护,

我想在工作地被保护呀!

香港电影《夺命金》有个情节,一位老人家因为租房问题 kan 伤了邻居,被 JC 追捕到电梯里手握煤气罐抵抗。

他说 “我 13 岁来到香港工作到现在 73,胶花没得做就做制衣,制衣没得做就做电子,电子没得做做保安,保安都做不了就捡纸皮,我只想有瓦遮头,不要逼我”

短短几句台词道尽心酸。

这资本社会悲剧在种花家不会发生的,起码在珠三角不会发生。

老雷认识的老人家,因为种种原因无家可归的,可以申请做 “五保户”,户籍所在村委或者社区会发放生活费,还会安排住宿。

还没到退休年龄的,村委或者社区也会安排公租房。

部分资源较好的社区还可以介绍工作。

例如老雷认识广州老城区的街坊,有些就是靠社区介绍工作,过着 “钱少事少离家近”

没有前途但相当舒服的生活


但这不是我想要的,也不是有志青年想要的住房保障体系呀!

我闯过 50% 淘汰了的中考进入高中,走过高考独木桥,

还忍受了几十年 996 福报,还是买不起房。

你跟我说这里不需要你了,回家吧。

这不是我想要的呀!


希望各大城市的保障性住房可以覆盖到非户籍工作人员,早日实现大国梦

知乎用户 地产狗 发表

被删了 我也是醉了

现在不允许不和谐声音,知乎真牛

原回答

下次开会我直接送锦旗,你们也别说了,挺好的

知乎用户 简一 发表

顶不住的时候, 才是房价真正下滑的时候!

知乎用户 发横财的猪头​​ 发表

棚改安置房也属于住房保障体系?这是造富房还差不多!!!!

知乎用户 半根草 发表

正在看,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发挥长效什么机制。

没救了,各位年轻人少吃少喝,低消费,低欲望。

实在不行麻烦各位 “现充” 延迟生小孩,毕竟晚生一年,少掉百万人。

迫不及待只想看大结局,我撑得住。

我不该期待的。

知乎用户 白之大地 发表

为大家补充更多相关信息。

“住房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住房保障体系。”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在今天(8 月 31 日)下午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作出如上表述。

在这场发布会上,国新办邀请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副部长倪虹、副部长黄艳围绕 “努力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内容干货满满,一起来看↓

↑发布会现场 经济日报记者 亢舒 摄

不断地扎紧房地产市场调控制度笼子

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举措方面,倪虹表示,始终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是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根本遵循。以此为出发点,不断地扎紧房地产市场调控制度的笼子,特别是扎紧防止 “炒” 的方面,切实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

“我们将督促城市政府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多策并举,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倪虹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全面落实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十四五” 将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

“建设住房保障体系方面,我们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王蒙徽介绍,第一,加快建立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目前,城镇户籍的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已经做到了应保尽保。第二,建立较为完整的住房保障政策和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财税、金融、土地配套政策和关于准入、使用、退出、运营管理机制。第三,建成了规模巨大的保障性住房,帮助了 2 亿多困难群众实现了安居。

虽然取得巨大成就,但建设住房保障体系的步伐不会停下。王蒙徽还表示,“十四五” 期间,将以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为重点,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增加保障性住房的供给,努力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今年计划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 5.3 万个

“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完善了水电路气信等配套基础设施,因地制宜增加了养老、托育、便利店等公共服务设施,消除了大量的安全隐患,改善了老旧小区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 黄艳说。

据介绍,“十四五” 期间,我国将基本完成 2000 年底前建成的 21.9 万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2019 年-2020 年,全国累计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 5.9 万个,惠及 1088 万户居民。今年,计划新开工改造的老旧小区是 5.3 万个,涉及居民 900 多万户,截至 7 月底,已开工建设 4.22 万个小区,涉及 764 万户,占整个年度目标的 78.2%。

下一阶段,住建部将聚焦群众 “急难愁盼” 问题,在推动有条件的楼宇加装电梯、完善老旧小区物业管理等方面加大力度,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下决心下力气解决新市民和青年人住房问题

“新市民和青年人住房困难,是伴随着城镇化发展进程而凸显的问题。” 倪虹介绍,有关调查显示,现在在大城市有 70%的新市民和青年人是靠租房来解决住的问题,然而租金付得起的房子区位比较远,区位比较好的租金又比较贵,这成为新市民、青年人买不起房和租不好房的一个现实困难。

据介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针对符合条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重点提出了五项基础制度和六个方面的支持政策。包括针对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特点,明确保障标准,建筑面积一般不超过 70 平方米的小户型为主,租金低于同地段、同品质的市场租赁住房租金等。

倪虹表示,要下决心、下力气解决好新市民和青年人的住房问题,接下来将重点抓好政策落实,真正加快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让新市民和青年人能早日改善居住条件。

防止各地重走城市粗放开发建设老路

为防止各地重走城市粗放开发建设老路,住建部今日正式印发实施《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黄艳介绍,经过高速的城镇化发展,我国现在的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了 60%,已步入到城镇化的中后期。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要由过去大规模的增量建设转向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

“一要划出城市更新重要底线,二要保留城市记忆,三要稳妥推进城市更新。”黄艳表示,住建部将推动由过去的单一 “开发方式” 转向“经营模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更新。不搞政绩工程、面子工程,更注重补短板、惠民生的里子工程,统筹地上地下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的安全和韧性,在社区层面要注重补齐设施和服务短板,建设完整的居住社区。

实现房地产市场秩序明显好转

今年 7 月,住建部会同 8 个部门共同印发《关于持续整治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的通知》,提出通过三年的时间实现房地产市场秩序明显好转,违法违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监管制度不断健全,监管信息系统基本建立,群众信访投诉量显著下降。

倪虹介绍,整治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将坚持四项原则——

一是坚持聚焦问题,重点整治。以问题为导向,重点抓四个领域,以房地产开发、房屋买卖、房屋租赁、物业服务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和社会关注度高的突出问题作为整治重点。

二是坚持群众参与,开门整治。以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调动群众广泛参与,定期公布整治工作的阶段性成果。

三是坚持齐抓共管,综合整治。充分发挥各部门作用,加强协同配合,整合资源利用,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提高房地产市场秩序综合整治能力。

四是坚持标本兼治,长效整治。运用法律、经济、行政和信息化等手段,既解决当前房地产市场秩序的突出问题,又注重完善体制和机制,从源头上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

知乎用户 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发表

虽然现在大家觉得高昂的房价和房租压得人痛苦不堪,但是我确实还没有听说过我周围的哪个人住不到房子。包括自有的、借住在亲戚家的、租房居住的,反正大家都住到了房子。

并且但凡是有个还差不多的工作的人,都有自有的住房,拥有不止一套住房的人也是不少的。

对于失业的、失去劳动能力的人,获得住房的途径包括:失业之前单位分配的住房、继承得到的住房(包括继承得到的仅居住权的住房)、亲属履行扶养义务时允许居住的住房。

在未来,失去了单位分配住房这一途径,但后面两个途径得到住房的概率差异是不大的。这就是现在国家希望大家生三孩的重要原因。这样主要有一孩能够拥有自己的住房,其他两位就算是落魄到睡大街了,唯一有住房的这位也不得不收容他的亲属。

知乎用户 赛赛 发表

我以为这番话是想解决房价问题。

没想到真是单纯的跟我们讲两句话。。。

中国人是没房子住吗?

房子太多了,农村老家的宅基地,十八线乡镇空着都没人住的楼房,哪怕你去城里,也可以租房,房租还真算不上特别贵。

但是买房是买的这些吗?大家跑到大城市买房买的是当地教育医疗资源,是更好的工作机会,更有一大堆人借着东风投资房地产割韭菜。

我现在住的地方是一个偏远小城市,距离工作的地方 30 公里,每天骑摩托或者开车上下班,单边通勤时间大概 50 分钟左右,除了那边太偏没什么吃喝玩乐的地方以外,都很好,如果单纯说居住,我已经自由了。

可我真的能住这里吗,这里没有幼儿园小学,距离最近的医院 20 公里,且没有公交没有地铁,交通全靠自己解决,就算我可以接受,成家以后父母妻儿能接受吗?

顺便说一句,我住的这栋楼二十多层,几百套房,目前入住不到 5 户。旁边是楼盘的别墅区,杂草密布,整个小区入住率不到 20%。

知乎用户 李狗蛋 发表

楼市的问题就是整个经济的缩影。

从各地政府财政收入可以看出,大部分的收入来源于土地转让金房地产以及配套的房地产行业,而政府使用了这些收入,对扶贫,基建等项目进行了投资。

根据四大行最新的贷款去向数据,个人住房贷款稳居第一并有增长,总量几乎为第二的制造业的三倍。

按照这个逻辑捋一捋,政府出售土地给开发商赚取收入,开发商开发房子后投入市场,购房者向银行办理贷款,并将房子作为抵押来偿还未来的负债。也就是这是政府用来做投资的钱的重要来源,最终来源于广大购房者购房的钱以及预支了未来的十几二十年的贷款。购房的逻辑本质上是,花费首付的钱购买了一套房(也许本来的价值还没有首付那么多),然后背负一定期限的贷款。

在老龄化逐渐严重的今天,未来劳动力数量下降已成定局,楼市走衰不可避免,也就意味着我们如果我们还想像过去几年一样投资项目搞基建搞扶贫,需要依靠其他有增长的新兴产业,以求用新兴产业的收入来弥补土地财政收入的缺口,于是乎国家提出了产业升级,试图寻找新兴产业。然而,目前尚未出现能够替代土地财政的新兴产业,而同时传统的制造业却向东南亚转移(举个例子,我穿的鞋子都是来自越南,印度尼西亚制造,以前可是妥妥的我们制造啊)。

在 15 年时,其实已经出现了类似的问题,当时我们选择了涨价去库存的方法保了楼市,房价又一次大涨。我猜测目的即为先求稳,然后寄希望于之后得产业升级,然而效果不太明显。

在这样的高房价背景下,以往被 gdp 高速增长的发展不均衡和贫富差距的问题便日渐显现出来,这进一步造成了社会气氛低迷,缺乏动力,进一步导致房价下跌这一恶性循环。

如今,我们需要做的,即为稳住主要矛盾的同时,先解决次要矛盾。暂停二手房贷款或许是为了保新楼,也可能是为了保房价,以免产生激烈波动,而造成经济波动,本质上是希望楼市这个主要的经济矛盾稳着陆。然后在替代楼市的新兴产业似乎遥遥无期的情况下,解决次要矛盾也可以暂时缓解社会矛盾,比如整改教培,整改娱乐圈,整改资本,汇聚舆论,扫黑风暴等,这些也是对发展的环境有益的。

总结:最近发生的所有事,本质上是生产力发展放缓导致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无法再被掩盖。解决策略大概为先解决次要矛盾,为均衡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寻找时机解决主要经济矛盾。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值得注意:我们的住房不仅仅是睡觉的地方,更是医疗教学社会福利的凭证

单纯找个睡觉的地方说实话不难

知乎用户 可以平凡 发表

呼吁大力推广公职人员特需保障性住房制度,提高公务员公积金补贴比例,恢复机关单位自筹房供给,如果资金紧缺,还可以走绿色通道特事特办,比如说划拨政府储备地块,各地存量廉租房名额向公职人员倾斜,转移支付国企资源等等,在发展和改革的过程中,我们总结出来的经验就是,在一些重要的事情上是可以允许拥有例外的,解决基层员工住房难问题,就是迫在眉睫的重要事项。住房难是现在工薪阶层面临的重要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便稳定了人心,稳定了队伍。

知乎用户 上等国策 发表

一、

“住有所居”,不一定要有房子的所有权,只要有居住权就可以了。

昨天下午,国新办提前一天发布通知,今天要召开住建部 “住有所居” 的专门会议。消息一发布,就吸引了大量眼球:开发商、个体买房人、媒体等各个机构、个人的眼球,纷纷被这则新闻吸引了。

难道楼市还要迎来全国层面的统一重锤?

估计绝大多数人的反应都是:难道房产调控政策还要升级?房地产行业要彻底被锤爆吗?多军提心吊胆,惴惴不安,唯恐调控核武器再次降临。空军沾沾自喜,乐不可支,好像明天就会全员发放福利房了。

也不怪大家都这么想,原先全国层面的各种房产调控政策,都是由住建部直接发布,或者直接约谈地方政府。如今,会议规格直接提升,由国新办发预告召开。可想而知,这得是多么重磅的消息,才需要这么高的规格。

会议结束后,有网友说:会前吊足了胃口,会后发现那叫一个寡淡。这样的内容,还需要国新办出面吗?直接把稿子给媒体发布就行了。

会议内容估计大家通过各个渠道都看到了,我们这里概括一下,简单来说,这是住建部召开的一场表彰会,宣布 “住有所居” 的目标初步达成。按照官方原文,住房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住房保障体系。2019 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 39.8 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 48.9 平方米。

那么,世界上最大的住房保障体系,包括哪些方面呢?主要有三点:加快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这几类房子,累计建设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 8000 多万套,帮助 2 亿多困难群众改善住房条件。

还有一点,住建部宣布 2020 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 63.89%,城市数量达 687 个,城市建成区面积达 6.1 万平方公里。以后,城镇化会进一步提升,但城镇化率不会向之前那样突飞猛进,快速发展了。

这些数据列出来,成就无疑是非常巨大的。原话来说,就是:城市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创造了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

这像不像庆功会?

二、

除了宣示成绩,会议的主要部分就是保障住房。为什么在这个节点召开这个发布会呢?在十九大报告上,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这次发布会,可以看成是对十九大报告的一次回应。

此外,按照有的机构和专家预测,2025-2030 年中国人口总量或将达到峰值,以后就是负增长。按照七普的人口统计数据和最近两年的人口出生率情况,人口从顶峰转向负增长的拐点,很可能在这两年就到来。总人口的负增长不仅带来的是房产供给侧的冲击,同时带来房产需求侧的冲击。简单说,就是以后的很多房子,可能没人居住,成为废宅,比如广大偏远农村地区。

然而,住房需求分布不平衡。因为一二线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大量人口依然持续涌入,这就造成了大城市的新增住房需求依然旺盛。所以,这次发布会的另一个主题就是解决 “新市民和青年人住房困难问题”。如何解决呢?官方调查显示,大城市有 70% 的新市民和青年人是靠租房来解决住的问题。所以,住房问题,不一定得有房子的产权,也可以靠租赁来解决。

而要确保住房租赁市场供需平稳,很重要的一点是:不短时间、大规模拆迁城中村等城市连片旧区,这些区域,往往租金比较低,可以为大量的新市民解决暂时居住问题。一旦大拆大建,容易出现住房租赁市场供需失衡。

三、

通观整场发布会,没有福利分房,没有一刀切的全国房产调控政策升级,反而像是给各方吃一颗定心丸,增强信心、稳定市场。

对开发商来说,大开大合、大拆大建的城镇化高峰过去了,即将进入城市更新时代。现在房地产行业处于被锤爆的边缘,其中绝大多数措施肇始于住建部。如今,国新办的发布会上,住建部丝毫不提房产调控的事情。很多房地产企业已经奄奄一息,再继续出政策,那就彻底锤爆、鞭打至死了。从 2020 年上半年至今年年中,住建部不停的约谈各个城市。约谈过后,房产调控政策马上升级,从万马奔腾变成万马齐喑,调控效果斐然。结果,2021 年中期开始,开发商打折促销,不少二线城市的新房价格暴跌。各地 ZF 吃不住劲,又出台 “限跌令”。从“限涨令” 到“限跌令”,时间不超过一年。

对于个人来说,多军也别想着房价再如何大涨了,现在没有进一步调控的消息,就是好消息。对于空军,别想着福利分房的美事,产权昂贵,国家也不傻,怎么会轻易分房。

一味的限制房价、控制贷款杠杆,并不能解决大城市新市民的住房问题,反而给实力雄厚的家庭,创造了套利空间,比如上海、深圳、成都、杭州等地的新房摇号政策。只有提供尽可能多的租赁住房,才能解决新市民居住问题。

知乎用户 长鲸说房 发表

真怀疑拿错了稿子

知乎用户 Crush 发表

9 月 1 日《华尔街日报》标题为 “连锁反应开始了!美国房价涨幅再创纪录,房租开始飙升,美联储压力来了”的新闻报道,一再暗示美联储结束 QE 加息的时间会大幅提前,全球股市、金融市场步入 “危机”+“崩盘” 前夕,这次史诗级的全球大泡沫刺破如何演绎,且拭目以待。

所谓 “树欲静而风不止”,太平洋东岸崩盘之风会如何影响中国?建成世界上最大住房保障体系是否赋能防火墙,抵御大泡沫刺破后之余震?

鬼魅债务是大敌

毋庸置疑,自从 1694 年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央行 — **英格兰银行肇始、1821 年金本位英镑**发行、1971 年美国宣布退出金本位,以纸币为标的债务就鬼魅般困扰着人类,周期性折磨世界经济。

根据世界银行的研究,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的 50 年里,全球已经历了四次债务浪潮。债务已经成为世界之 “大敌”。统计数据显示,到 2020 年底,全球债务总额超过了 281 万亿美元,达到世界生产总值的 355%,也就是说,按照全球 75 亿人口来计算,2020 年底,人均负债 3.75 万美元

富国负债 祸害全球

新世纪以来,美国、欧洲、日本等富国均先后陷入危机,其负债规模越来越大。富国负债本身就不合逻辑,更大的问题是,这些国家还掌握着全球储备货币的发行权。于是,富国可以通过印钞票来偿还债务、用债务偿还债务。

负债是通过稀放流动性体现,巨量资金并未进入实体经济,而是进入如下三个领域:

1。股票市场

2008 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股票价格已经上涨了 12 年,这是不合经济学逻辑的。

2。债券市场

由于过多的流动性推高了债券价格,遂有整个市场的收益率不断下行的趋势,长期的超低利率乃至负利率局面由此形成。

3。房地产市场

过多的流动性涌入房地产市场,导致房价在经济下行期间诡异地逆势上涨,深房理案件是明证。

高负债 美元东方不败之谜

美国靠发债续命,为何经济不崩溃?美元为何东方不败?从债务机制的国际视角来看,当今,国际货币体系是以债务,特别是以美国政府债务为其 “锚” 的。因此,存在着这样一个链条:美国通过持续产生**贸易赤字**的方式向世界撒播美元,世界上的其他国家用获得的美元储备购买美国政府债务,客观上支持了美国的赤字财政政策。

这个循环已经行之多年。《现代货币理论》(MMT)清晰地论证了这个过程,“整个世界被美国耍了两次:一次是美国用美元过度进口,另一次是美国用美元支付债务利息。”。在此格局下,美国贸易逆差——美元——美国政府债务,形成了一套自我强化的闭循环,维持着美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垄断地位,因此美元东方不败

中国债务灰犀牛

数据表明,2020 年中国居民房产拥有率为 90.8%,高居世界榜首,因此中国债务问题灰犀牛在于居民部门债务与杠杆。

毋庸讳言,中国居民债务和杠杆率快速且持续上升,而居民债务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房地产贷款需求增长,而居民消费和短期消费性贷款仍处于负增长区间。

这种状况非常糟糕,有三个要点值得关注:

其一,中国居民原本是不借钱的,随着上世纪末房地产市场的启动,中国居民开始借钱,本世纪以来更是持续上升,2009 年后更是急剧上升。

其二,2020 年,中国居民的杠杆率超过日本。以史为鉴,日本曾因房价下跌使得房屋贷款的违约率增高,导致经济 20~30 年的长期停滞。现在中国居民杠杆率超过日本,这本身就值得警惕。

其三,居民债务大部分与房地产市场相关,风险突兀。度量房地产市场风险的一个简单指标是出现 “负资产”,就是房屋的市价低于未清偿贷款余额。

新冠肆虐房价上涨之谜

深房理炒房体系设计之精巧,叹为观止!那么房价在经济下行时为什么会上涨?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一言以蔽之,宽松货币政策释放的巨量流动性引致资产价格上涨,债务 + 杠杆是罪魁祸首。货币当局,当然包括美联储与全球央妈,其 “只管货币,不管金融” 的传统立场,是否开始关注资产价格上涨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不得而知。

圣经有名言 “阳光之下无新事”。美国天量债务已经是不可能兑付了,靠低息印钞续命也只是一厢情愿,美联储退出 QE 加息必然提前,最迟也是 2021 上半年吧。

滞胀 + 加息 = 刺破泡沫

毋庸讳言,**滞胀**是人类经济最大敌人。美利坚经济已经处于滞胀边缘,而滞胀碰上加息,美利坚狂妄的道琼斯指数会断崖跌到何处?8000 点还是 5000 点?且脑洞大开去猜猜吧。

全球第一第二经济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没有彻底脱钩前,美利坚崩盘,中国 “覆巢之下无完卵”,房地产泡沫被刺破,奈何之?

这就是住建部称 “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住房保障体系” 的底层逻辑,这是未雨绸缪建设防火墙啊。

知乎用户 光甫 发表

只要大家一心一意往京广沪内环挤,住房就永远不可能要大家满意。

这种噱头没必要说,大城市包括原住民,真想加一套房子,难度在那摆着,土著和外来人员唯一优势就是可以和家人挤挤,省了房租…… 我家前房主买给我后,加钱买了四室两厅的房子,一家 8 口一起住…

大城市就是大家都窝一起互相拱,你拱我我拱你,练蛊模式下,没人能轻松…… 拱不过的,回老家了。

话说保障房确实有,我有亲戚同事都申请到了。不过是贫困户拆迁,要等新房盖起来才能入住,起步要等五年,租金便宜,物业便宜…… 只是条件比较苛刻。

知乎用户 秀秀 发表

郑重声明:此问题为资乎 APP 无端在首页推荐给本人,本人从未在资乎上搜索、浏览、发布、点赞、评论过任何相关内容。此问题下所有回答、讨论本人一概不理解、不参与、不传播,自愿与此问题下所有答主划清界限并屏蔽此问题。

另外本人每天加班到九点纯属自愿行为,公司没有给过我任何期权,这可以证明并本人并没有收到任何金钱的诱惑或者老板的威胁。感谢祖国养育了我,为老板收入,为公司前途,为国家未来,本人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最后希望在资乎上能结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我喜欢关注的话题有:美国疫情、印度疫情、日本老龄化、韩国生育率、越南制造业工人等。希望找到有共同爱好的朋友,我们一起讨论,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谢谢!

知乎用户 金麟子 发表

关于公租房

高企的房价让大部分有能力购买的人早就上车了,剩下的也是咬牙 30 年上车,再剩下的就是现在流行的 “躺平党”– 你随便涨,看一眼价格算我输。

你以为这样就赢了吗?别急,你躺平总得租房吧?

那么为什么政府不进入租房市场呢?

这难道不是财政收入吗?

这样,不管你买不买房,都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知乎用户 lem0nster 发表

啥都不值得关注,要是自然资源部表态多批点住宅用地,商品房房价多少能降点

知乎用户 九流售楼员周细 发表

看了下评论,突然想起杜甫的那句诗: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房价要是能低点就好了,能让我存些钱出去旅旅游就好了。

我已经待在这个县城里三年了。

知乎用户 小豆丁 qaq 发表

好,好政策,为祖国发展增添新动力

知乎用户 继续生存 发表

你要知道房价是不能降的,这后面紧密联系着金融体系。

房价降了会引发大规模断供,从而引发金融系统崩盘。

既然不能降,那就只能保障它不再疯涨,不断挤压泡沫,直到经济发展到可以把已有的泡沫填平为止。

但是又要解决住房问题,怎么办呢?

住房无非就是买和租两种。

买上面的操作空间其实不大,而租却很容易操控(因为当前租比买值,很好推进)。

所以扩大租房是未来的趋势。

既然是租房,那么租房背后的那套产业链就会蓬勃发展。我指的不是中介,而是二手市场或者适合租房的家居及服务。比如货拉拉搬家、比如租房保洁、比如便携衣柜等。自己去想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中国房子既想去库存, 又不想降房价, 是否有点矛盾?

知乎用户 chrisxun 发表 评论区看到周知的问题,觉得有些意思: 可是房产和牛奶还是有重大的区别。维系成本和本身价值差得很大。就算一幢烂尾楼在城市中心,其维系成本和隐性机会成本比起地产价值本身也是微乎其微。炸掉绝对不会是选项之一。即使 …

如何看待网传岳阳楼市「限跌 15%」?

知乎用户 王小星 发表 已经是大大的进步了,过去哪个地产商敢打折卖,那政府都要谈话的,现在限跌 15%,已经是开恩了 知乎用户 1000 米恐惧症​ 发表 难以置信的宽松政策,竟然允许下跌 15% 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新闻还是要连起来看: …

如何看待 2021 年上半年全国新房销售再创新高?

知乎用户 恋上风景 发表 你说的没错,国家现在各种限制二手房政策,就是要把需求引导去购买新房。**因为只有新房才能创造更高的土地财政,而土地财政已经超越制造业,成为财政收入的最大支柱。**距离 “中国制造 2025” 只剩 4 年,正值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