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消失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前几天,有媒体报道大假数据,说四川节日旅游人气很旺,比中秋节出游的人多了很多。有几位成都朋友看了生气且发笑:中秋节,我们还在静默,街上哪里有人呢。

目力所及,只有财新网比较客观地解读了数据。这里不详细引用了,结论是这样的:2022年黄金周,不但比不上2019,也比不上前两年。这可能是有“黄金周”以来最惨淡的一次。

我对数据不太感兴趣。至少在我的朋友圈,过去7天没看到人在旅行。往年都有朋友圈晒图大赛,今年是一片安静。有几个发照片的朋友,一问在哪里,大多是金堂、都江堰之类的“下面”。

媒体发明了一个新词,叫“反向旅游”。查了一下它的意思,指的是节假期把“小城”定为目的地,来一场“不计划、不赶趟、不打卡”的旅游——其实指的就是市内游、周边游,反正离开自己的居所,没有待在家中。

这样看我也搞了一次反向旅游。和朋友一起去了青城山和都江堰,没有登山,也没有进景区,只是吃饭、喝茶、聊天,晚上乘车返回成都市区。因为见了喜欢的老师和朋友,这也是开心的一天,但是直到晚上回来洗澡,我都没有一点“旅行了”的想法。

所谓“反向旅游”,指的就是一种不得已的放松,在消费上当然是有意义的,但是对个人来说,感受和旅行完全不一样。

换一个角度看,我们过去所理解的那种“旅行”,可能已经消失了。

那些传统意义上遥远的目的地,海南、西藏和新疆,都受到疫情的困扰。还看到新疆发了一个这样的新闻:因为很多游客长期逗留,当地建议,实在不行就留在新疆就业吧。

如果把人看成是“资源”,这或许不失为一个选择。但是,人不是动物,也不是任何可以开发的资源。在当地就业这个玩笑,其实对游客的伤害性极大,它完全否定了旅行对人的价值。

说到底,旅行就是“自由的移动”。人们换一个地方,看不同的风景,体会不同的地域文化,从而可以让自己在一段时间内摆脱“日常生活”的束缚,并为在接下来的生活中改变自己带来可能性——旅行除了是消费,还是一种精神生活,是一种精神建设。

我人生的第一次旅行,是在读大学的时候。当时自己处在极度的迷茫和虚无中,也几乎身无分文,但是仍然想办法去了几个城市,武汉,北京,天津,去了北大校园听课,那次旅行没有花多少钱,却解决了我的“人生方向问题”,我选择了继续读书。

即便是现在,我对去景点旅行兴趣也不大。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在青藏线上看可可西里的风光,或者在陌生的城市里胡乱走上几小时。但是,防疫的三年,这些都变得奢侈。在陌生的城市,开始变得危险,你不知道会不会被突然封控,自费住在不喜欢的酒店里。

这就是封控时代的转折:最安全的地方,是自己家里或者周边,人在自己的城市,即便是遇到封控也更容易忍受。在陌生之地,如果遇到封控,就是纯粹的待宰的羔羊。

旅行的魅力,是去面对未知的可能性,是看到“陌生世界”,但是,你到了目的地,一路扫码,一路张开嘴巴,让棉签进入口腔;在酒店要填写表格,去景区或者随便一家餐馆,都要出示核酸,这一切都在告诉你,你不但没有离开“日常”,还被强化了某种日常感:你处在被监控的状态。

你的心态是忍耐。一天看好几次行程码,确认自己仍然绿着,心存侥幸,如果不幸被弹窗,就暴跳如雷,但是不管如何,即便你在景区中,也不再是一个“游客”了。你和世界的关系出了问题,你不是“在看”,而是“被看”。

新疆那个新闻,就是一种极端化表达,“别走了,干脆在这上班吧——那么,我们为什么还有出门呢。旅游业还在,但我们的“旅行”确实消失了,因为我们不再去发现。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不要恐惧

这两天最让我困惑的,不是成都新的封控,而是小区里的气氛。 这两个截图都广为流传。据说警方已经找那位血狼谈过话,对他进行普法教育。 仅仅是教育当然有点轻了。想一想,热带雨林的言论没有造成什么伤害,就被以寻衅滋事的名义拘留15天,这位狼的言论, …

堵在新疆,封在三亚,还有人想报复性旅游吗?

朋友们,这个夏天出去旅游过么? 我没有,但我在朋友圈里游遍了全国各地。 过去吧,一提起旅游的旺季,普遍指小长假和寒暑期。 但今年的旅游旺季,被赋予了新的定义。 只要恁核酸没到期,想去哪里去哪里。 **巧的是,全国人民都憋了大半年,一窝蜂的全 …

上千游客滞留惠州小径湾? 游客:一例确诊,景区全封

收录于合集 #不正确记忆 25个 ​ 10月5日,惠州大亚湾区在外省返湾人员中发现一例核酸筛查异常人员,当地防疫指挥办发布公告称,即日起对部分区域实行临时管控,其中小径湾多个旅游景区、酒店、民宿被划为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导致大量游客滞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