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剧的「塑料感」还有救吗|大象公会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经历了 2000 年代神作辈出的黄金年代,中国电视剧随即一头扎进了不断「塑料化」的大坑里。是市场化改革导致了国产电视剧的塑料化和逆淘汰吗?

文|狸花猫 吴余

2020 年了,中国电视剧廉价、虚假、糊弄人的「塑料感」,终于有了些好转的迹象。

不久前上映的网剧《隐秘的角落》,为中国观众带来了近年国产电视剧中少见的现实感。

什么是「塑料感」?不妨举几个例子。

2019 年 5 月播出的《破冰行动》,主打现实犯罪题材,主创也多是老演员。然而,剧中无论是高级警官还是宗族犯罪团伙头目,皆妆容时髦有型,衣着修身立体,一眼看去更像是刚被托尼老师捯饬出来的综艺演员。

· 中国有这种男模派头的警察和村主任么?

这已算是精良的大制作,而为数众多的普通电视剧,更是等而下之。

都市剧磨皮到千元机美颜程度,民国剧抗战剧主人公衣着入时且一尘不染,古装剧服装道具布景都像现代唐装汉服……想要多离奇,就能有多离奇。

· 《林海雪原》(2017)中的众土匪,能混滨绥图佳各地洗浴中心、KTV

· 《人生若如初相见》(2018),分不清是民国军二代还是刚从理发店小工转行来的酒店迎宾员

· 当然还少不了从唐朝一路杀到国共内战的燕双鹰老师

让人出戏的服化道是国产电视剧的通病,这样的塑料剧,观众已经看了不是一两年。

前塑料时代


提及各式各样的「塑料感」,影视行业也觉得没面子。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归根结底还是没钱。一部剧预算就那么多,演员拿了大头,拍摄和后期费用没法省,只能在服装道具化妆制景上面省。」

但是,仅仅因为没钱吗?那些塑料感满满的电视剧,不少都是大投资、大制作,经费比早年间那些不塑料的国产剧高到哪里去了。

早期的中国电视剧,简陋是有的,但离奇出戏的塑料感却很难找到。那时的电视剧算不上精致华美,但至少更有实感,更接地气。

国产电视剧开端于 1958 年。但是直到 1980 年代,电视机逐渐普及,中国人民才有了看电视剧的习惯。最早的国产大项目《红楼梦》和《西游记》,由于缺乏经验,很大程度上得靠摸石头过河。

· 87 版《红楼梦》剧照

· 造型师王希钟为各色妖魔鬼怪制作了很多模型

87 版《红楼梦》和 86 版《西游记》在当时犹如石破天惊,观众根本来不及挑剔,极大掩盖了其服化道简陋、戏曲化的毛病。但随着经验的积累,尤其是现代剧的迅速发展,局面很快有了扭转。

1991 年,由王朔等策划的电视剧《渴望》播出,轰动全国,深受观众喜爱。整个九十年代相继火爆的《我爱我家》、《情满珠江》、《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在还原那个时代中国人的生活质地方面做到了极致。

· 《渴望》剧照。时尚发型和乡土服装、手提包,就是 90 年代的北京

那时的电视剧,虽然因为产业不成熟,产品也不成熟,有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观众绝对不会对其中的布景、服装感到膈应。

· 《我爱我家》剧照。制景还原真实用心到极致:柴米油盐酱醋茶,一把落尘的吉他

·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上)和《情满珠江》(下),制景、服化道都让人信服:一把塑料花、一件束腰衬衫都极有时代质感

古装剧也是如此。

1998 年的央视《水浒传》、1999 年的《雍正王朝》,堪称大陆古装剧的巅峰之作,虽说不能说考究严谨,但尽可能做到了历史感的还原,让观众感到北宋江湖和清代宫廷就是剧中表现的那样的。

· 麻是麻、锦是锦,好汉是好汉、皇上是皇上,中国古装剧做到这样已属不易

到 90 年代末,中国电视剧迎来了新的世纪。

当时,谈论最多的「接轨」。在电视剧行业,主要就是向影视娱乐业正处顶峰的香港学习。如《水浒传》的武指,已经被香港袁和平的袁家班包干了。

1980、90 年代是香港电视剧繁荣时期,各种戏说历史剧、武侠剧、都市剧充斥荧屏。相较同时期的大陆电视剧,港剧以小成本、套路化为主,服化道方面能省就省,但追求情节的新奇、节奏的紧张,特别能抓人。

所以,尽管港剧从不以制作精良见长,造型布景一看就很廉价,却更能受到当时观众的追捧,引进港剧的收视率远好于陆剧。

· TVB 寒酸到如此地步:一件丑到丢人的古装戏服还能反复串场,却足以成为一代人的童年记忆

第一批会被吐槽为塑料感的大陆电视剧随后就登上了荧屏,但这种塑料感更多体现为港剧式的廉价,和后来那种不得体的古怪感还是两回事。

· 著名雷片《策马啸西风》(2001),就是大陆延请香港团队拍摄的。除了特别雷人的西门吹雪,其他造型还属于港片正常范围

不过,同一时期的大陆大制作是看不上这种港片模式的。

张纪中较早拍摄的金庸剧《笑傲江湖》和《射雕英雄传》,基本沿用了央视《水浒传》的写实风格,一度被吹捧港剧的网民嫌弃为缺乏武侠气质。

当时就广受好评的,或者当时叫好不叫座,近年又被捧为神作的《大宅门》(2000)、《激情燃烧的岁月》(2001)、《走向共和》(2003)、《历史的天空》(2004)、《血色浪漫》(2004)、《亮剑》(2005)、《大明王朝 1566 》(2007)、《潜伏》(2009),无一和「塑料感」扯得上关系。

不幸的是,到了这时,中国电视剧的黄金时代也即将结束。那些曾经参与打造这些神作的导演、制片、美工们,即将亲手开启不断塑料化的退化进程。

塑料剧是怎样炼成的


2003 年起,广电总局开始为民营企业核发电视剧制作许可证。2009 年,经历天津、湖南、浙江等电视台试点后,电视剧制播分离改革开始全面推行。

此后,电视台的制片部门被分离出去,纷纷改为市场化运作的影视公司。影视公司失去了电视台的资金和播放权兜底,愈发依赖获得外界投资启动拍片,再把剧集卖给电视台。民营影视企业也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无论是投资方决定要不要投一个项目,还是电视台决定要不要买一个剧,主要考虑的是这个剧能不能取得高收视率,也就是「观众爱不爱看」。

不幸的是,此前那些受到网络追捧、评论家称赞的神作,以及讲求写实风格的所谓历史正剧,在收视率方面可谓一败涂地。

什么才能保障收视率?这份榜单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绝大多数榜上的成员,都有或多或少的偶像剧要素。

2002 年,台湾偶像剧《流星花园》被引进大陆,一时引发轰动,迫使广电总局下达停播令。随后,全国掀起韩剧热,从盗版碟、盗版资源到电视台引进,从《蓝色生死恋》到《来自星星的你》,热度多年不息。

失去电视台兜底的制片方,这时不得不开始抛弃原先的种种艺术、价值追求,面对真实的中国电视剧市场环境了。为了说服电视台或投资方,被市场认可的偶像剧元素便成了绝大多数国产剧必须具备的元素,至少也是诸多元素之一。

其实,只要看一看近几年的韩剧偶像,就能明白近年中国电视剧那种膈应人的塑料感是从哪来的了:

· 韩剧明星在外型上具有鲜明特点:时尚、干净,白皙,发型绝不会乱,这些特点被国产塑料剧全面移植

偶像剧元素对电视剧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剧的内容要能突出偶像人物,其造型要俊美、飘逸、时尚,在人物设定和布景上则要与现实拉开一定距离,视觉呈现高调、明亮的效果。

其结果,必然是完全背离现实感和真实感。

不妨以表现同样的时代背景、同样由当时一线男星出演的《大江大河》(2018)和《血色浪漫》(2004)为例。

《大江大河》号称「真实还原历史场景」,因此获得白玉兰奖最佳美术奖。但稍有时代阅历,都会感到影片质感不对。

这两张剧照就很说明问题。演员虽然穿着那个年代的典型着装,却被造型师精心打扮出了T台模特的造型:时尚感十足的穿搭,整洁的衣着,韩剧明星式的发型和胡须,加上明亮的光线,分明是一个穿越来的偶像明星。

相反,在《血色浪漫》中,尘土飞扬的环境、臃肿掉色的棉衣、粗糙脏乱的外表和明暗反差的色调,把当时的一线明星刘烨塑造成知青钟跃民。

《大江大河》总还算是想在偶像剧元素和时代元素之间找平衡。而另一些在网络上广受吐槽的电视剧内容,如角色们享受着远超其社会地位的消费水平与住房面积,工作内容完全脱离现实等等,与其说是编剧没有常识,不如说是偶像剧元素凌驾一切所致。

有影视美工从业者接受采访时如此表示:「这类型的戏在场景上就不需要去体现生活,那就是一个梦,是根据这个戏的剧情⼈设定位等等⽽来的。」

· 某些青春剧、穿越剧里表现的大学生宿舍豪华得像月子中心

玄幻、武侠、都市剧一般以青年才俊为主角,天然具有偶像剧元素,此后逐渐成为国产剧的主流。

2017 年,获发许可证的 314 部电视剧当中,当代都市剧、古装剧和包括「抗日神剧」在内的近代剧占比分别达到 36%、12% 和 21%。这也是塑料感最强的领域。

· 2017 年国产剧题材。(注:「当代其他」中包括了罪案、青少、科幻等多种题材)

在偶像剧元素的指导下,现代都市北欧轻奢风制景、轻薄飘逸的现代面料、修身束腰的剪裁版型和干净整洁的妆容设计风格成了这些电视剧的通用的美术风格。就是抗日,也要抗出衣服不能皱、妆不能花的范儿。

· 韩剧好像都没浮夸到这个程度

· 82 岁姜子牙正值二八年华

· 国共合作就是同一个被服厂用同一批面料生产同款服装,剪同一款刘海,化同一款妆

当塑料偶像剧风格成为行业通例,有些不该偶像、不该塑料的剧,竟然也都塑料了起来。

· 近年荧幕上的领袖不仅随身携带熨斗、油蜡,面部还经过磨皮

近些年电视剧行业的某些专业发展,也加速了塑料化的进程。

比如,影视美工越来越多的引进了西方的「概念设计」这一做法。影视剧开拍前,设计师要在纸面上设计出所有布景、人物形象,统一全剧美术风格,按照设计去制作布景、道具、服装,再开始拍摄。

看起来很美好很先进,但实际操作中,往往是设计师拿出一个设计感十足的方案,通过了导演,制作出来才发现是满满的塑料感。

· 民国剧《远大前程》(2018)的概念设计与实际布景。这样的设计不塑料都难

· 张纪中版《西游记》(2011),找设计师刘冬子为孙悟空设计了很精美的造型,花巨资找好莱坞特效团队制作化妆头套,最后成片效果却是一个没有表情的塑料僵尸猴

概念设计既然如此重要,为了说服投资方,显得本影视项目阵容强大有投资前景,阔气的片方往往会聘请业内大牌设计团队。

然而,大牌团队有说一不二的专业权力,却未必会好好干活。他们拿走美术预算的大头后,纸面样稿很可能无法得到制作和后期的支持,做出来只剩 5 毛钱效果。

· 由曾任《甄嬛传》《芈月传》《武媚娘传奇》造型师的业内大佬陈敏正担任美术指导的《武神赵子龙》(2016)—— 5 毛钱效果都嫌多了

**
**

**· 国际获奖无数、曾是王家卫金牌造型师的张叔平,在大陆担纲的影视剧堪称泥石流。其出任美术指导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2017)号称设计了上千套服装,一件成本动辄数十万,效果如上图 **

谁能拯救国产剧


那么,是中国电视剧的市场化改革导致了国产电视剧的塑料化和逆淘汰现象吗?是,也不是。

无论是偶像化、塑料化还是业界大佬、流量明星,这些趋势都是资本市场与电视剧市场双重筛选的结果,没有疑问。

但再往深一层说,中国的电视剧市场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这背后的,才是更根本的原因。

多年来,免费看剧是中国观众的习惯。按照几年前的调查,中国电视观众主要由中老年妇女和青少年构成,女性观众多于男性,收入水平以中下层居多,看电视剧的目的也只是娱乐休闲、打发时间。

· 看上去很颓废的「葛优瘫」,其实是绝大多数人看电视剧的真实姿势

中国电视观众对于电视剧的塑料化乃至整个质量并不特别关注,有偶像,有简单的情节和悬疑就行。所以,花大力气打磨剧情,追求服化道的真实,只能收获网络上的口碑,实际收益却很低。

拍得深了、重了,主流观众看不懂、不爱看,直接影响收视率和商业回报。如今天被捧的神剧《大明王朝 1566 》,曾因在湖南卫视首播时收视率太差而被雪藏多年。

而把电视剧拍得简单直给、节奏拖沓、正面主角玛丽苏杰克苏,画面光鲜亮丽,不仅可以降低成本多卖钱,还能迎合主流观众趣味。

比如,在网上被年轻人骂得狗血淋头的《娘道》,线下大受中老年电视观众欢迎,收视率一度破 2,远远超过同时段播出的其他电视剧。制作方若是想在网上怼回去,理由也非常简单:这剧本来就不是拍给你们看的。

这样的市场环境,决定了国产电视剧只能选择这样的道路:

大投资、大制作,无论何种题材,都要加入流量明星或偶像剧元素以确保收视率;小成本剧则靠压低成本,靠模仿一线大作的元素,收割剩余的观众群体。

两者的共同特点都是塑料化,只是前者是精制塑料,后者只能算回收塑料了。

· 小成本网剧《许你浮生若梦》。小成本剧的服化道,往往依赖一些影视拍摄基地的服装库道具库,有什么用什么,也能做出低配偶像的效果

这样的产业模式和市场环境下,国产剧就真的没出路了吗?也不尽然。出路在于,筛选出新的用户群,建立新的市场。

英剧、美剧的精良,建立在其多年以来付费订阅的商业模式上。收费的电视台或影视剧平台通过付费订阅,筛选出具有较高收入和观剧趣味的观众群体,此时市场的选择和淘汰标准,便倾向于那些质量较高、制作精良的作品,那些塑料感的作品自然也就活不下去。

· 收费运营的英国独立电视台(itv),曾首播过《福尔摩斯探案集》、《唐顿庄园》、《摩斯探长前传》等一系列高分英剧

在中国,有望复制这种制作模式的,就只有互联网了。

近年屈指可数的国产良心剧,如《余罪》(2015)、《白夜追凶》(2017)、《无证之罪》(2017),再到今年的《隐秘的角落》,全都是收费网络视频平台制作的网剧。就其商业模式而言,这不是没有缘由的。

· 《无证之罪》中的李丰田,也许是中国电视剧有史以来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罪犯

在短短数年间,这些精品网剧就能摆脱传统电视剧恶俗、塑料的绝症,不仅口碑优秀,更为平台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为高质量国产剧的未来,也为口味挑剔的进阶电视剧观众指了一条明路。

网飞的崛起能否在中国重现?目前还很难预料。目前的精品网剧还高度集中在罪案剧这个类型上,未来大有可为。但毕竟,中国影视行业的盘外因素众所周知。

但至少在未来的几年内,这句话应该是没错的:远离电视的,才可能是好国产剧。

点击徽章,进入大象公会小程序▼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国产女星的前浪、后浪和破浪

有趣且深度的硬核财经 行业故事-No.27 国产女星的前浪、后浪和破浪 作者:鲁舒天 支持:远川研究所传媒组 2017年,芒果台《歌手》的第六期节目里,赵雷演唱了一首《三十岁的女人》,瞬间被舆论骂成了过街老鼠。 惹起众怒的是赵雷写的歌词。“ …

纸吸管,就是环保智商税|大象公会

不舍得方便美好的现代生活,就只能在吸管身上榨取「有益环境」的幻觉了。 文|刘喜 7 月 1 日,麦当劳中国郑重其事地宣告:以后再也不给吸管了。 对于这一天的来临,消费者大概也早有预感。2020 年 1 月,发改委、环境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 …

纸吸管,就是环保智商税|大象公会

不舍得方便美好的现代生活,就只能在吸管身上榨取「有益环境」的幻觉了。 文|刘喜 7 月 1 日,麦当劳中国郑重其事地宣告:以后再也不给吸管了。 对于这一天的来临,消费者大概也早有预感。2020 年 1 月,发改委、环境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