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文明没有中断的国家?其他文明古国如何中断的?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ChrisLex​​ 发表

这个说法应该是来源于这里吧:

上个世纪初,Sparks, John B. 尝试用自己的认知,给四千年人类文明中出现的文明的发展演变可视化出来。这张图完全是手绘而成的。到了 1931 年,美国 Rand McNally 公司帮助他出版了这张可视化地图,整合进一张 5 英尺长的海报中:

这张地图起始的七个国家 / 文明依次是爱琴海、埃及人、希特人、阿莫里特人、伊朗人、印度人、匈人和中国。X 轴的面积代表了各个文明的 “实力”,这个 “实力” 衡量标准是完全主观的、含有偏见的。因为在这张地图上,最右侧的中国历史无非就是一个狭长的 “细条状” 存在。

很明显,Sparks, John B. 将历史看待为一个零和游戏,因为地图所展示的是各个地区文明的此消彼长。同时他也是典型的西方思维,对中国历史文明有偏见。

不过,这张地图至少说明了两点事实:

(1)虽然我们有那么辉煌的历史,唐宋时代更是独霸全球,但是在主流西方人眼中我们只是 “狭长的 “存在。

(2)中国历史至今从未断流,一直延续至今是公认的。

大家可以在这里看到原图:

LUNAversal Viewer

知乎用户 螺旋真理​​ 发表

在世界各文明古国中,中国文明发展的连续性是十分突出的。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中国作为一个政治实体在其发展过程中未曾为外来因素所中断。其二,中国文明在文化发展史上也未曾有断裂现象。以下让我们分别地作一些比较的考察:

文明在历史上是和国家同时发生的。在人类历史的上古时期,在东亚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在南亚的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在西亚的伊朗高原、幼发拉底和底格里斯两河流域、地中海东岸,在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在南欧的克里特岛、希腊半岛、意大利半岛,出现了许多古老的文明国家。其中第一批出现于公元前四千年代后期至公元前三千年代后期。这就是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均发生于公元前四千年代后期),印度河流域文明(发生于公元前三千年代中期),中国古代文明和克里特岛上的爱琴文明(约发生于公元前三千年代后期)。

公元前二千年代,在埃及和两河流域文明的影响下,叙利亚、小亚细亚一带出现了腓尼基文明和赫梯文明。在克里特文明的影响下,希腊半岛上的迈锡尼等地又形成了迈锡尼文明。迈锡尼文明成为爱琴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元前二千年代是青铜时代的盛世,也是埃及(中王国和新王国)和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文明繁盛时期。但是就在这一时期,印度河流域文明灭亡了(约公元前 1750 年),克里特 · 迈锡尼文明也先后灭亡了(约公元前十五世纪,公元前十二世纪)。

公元前一千年代,铁器时代开始,文明也在更广阔的天地中展开了。公元前一千年代前半期,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重新出现了雅利安人的国家,在伊朗高原出现了波斯国家,在爱琴地区出现了希腊诸邦,在意大利出现了罗马国家。在人类上古史上起过重要历史作用的国家这时都出现了。也正是在这个时期,最古老的埃及和两河流域的文明开始失去政治上的独立,从属于波斯帝国的统治之下。在埃及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影响下发生的小亚细亚(赫梯)、叙利亚(腓尼基)、巴勒斯坦诸文明也经历了同样的命运。世界历史表明,金石并用时代和青铜时代产生的古老文明,除了中国以外,到了铁器时代的早期就都已经不再作为独立的政治实体而存在了。

在公元前一千年代产生的古国,大多数也没有能直接存留到现在,它们作为政治实体的连续性遭到了外力的中断。波斯征服了整个西亚、北非的最古老的文明地区,以至印度河流域,以祆教(拜火教)为其特征的古波斯文明成了更古老的文明的继承者和代替者。但是,公元前四世纪后期,波斯为马其顿的亚历山大所灭亡。在辽阔的波斯帝国故土上后来建立起许多 “希腊化” 的国家。

公元前三世纪中叶至公元三世纪初期,安息(帕提亚)统治了伊朗和两河流域。公元三世纪中叶至七世纪中叶,萨珊王朝的波斯一度复兴。但是它在七世纪中叶为阿拉伯人所征服。从此,伊朗和西亚、北非其它古老文明地区一样,成为伊斯兰文明的地区。

公元前八至六世纪间,在希腊地区重新形成了很多城邦,经过公元前五世纪的繁荣,到公元前四世纪后期落入马其顿势力的支配之下。到公元前二世纪,马其顿和希腊又先后落入罗马人统治之下。罗马于公元前一世纪后期扩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帝国,埃及、叙利亚、巴勒斯坦、小亚细亚、希腊等古老的文明地区都属于它的统治之下。但是,到公元三世纪,罗马帝国发生危机。四世纪后期日耳曼人大举侵入,帝国分裂。五世纪西罗马灭亡。作为上古时期在地中海地区出现最晚、影响最大的古罗马文明,也在历史上中断了。在中古时期,日耳曼人、斯拉夫人、阿拉伯人、突厥人曾运动于广大的欧、亚、非地区,引起了传统文明的巨大变化。当时存在于这一广大地区里的很多国家,都是在这些运动之中或其后逐渐产生的。因此,它们与当地的上古文明的联系不是直接的。

与其他古代文明相比,中国古代文明的连续性就十分引人注目了。中国文明产生于金石并用时代和青铜时代。经过夏、商、周三代的连续发展,到春秋时期进入铁器时代。与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爱琴文明不同,中国古文明没有为外力所中断。中国古代国家经过春秋、战国之后,继续向秦汉时期的更高阶段发展着。

公元四、五世纪,中原地区也发生过民族的移动,还建立过不少由少数民族为最高统治者的政权。但是这些变化在本质上都是朝代的分合或更替的问题。以后,在元代和清代,两度出现过以少数民族成为全国最高统治者的皇朝,但这些皇朝和以汉族为最高统治者的皇朝一样,在本质上都是各族上层统治者的联合政权,只不过是具体结构有所不同而已。所以,中国作为政治实体在历史上从未被外力所中断。

中国文明在文化史上的发展连续性,在整个世界史上尤其显得突出。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文化史上发展的连续性与文化遗产的流传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回事。在文化连续发展的文明中,前代文化自然地作为遗产流传给后代,所以有文化史发展的连续即有文化遗产的流传;但是,有文化遗产的流传却未必有文化史发展的连续。例如,现在世界流行的阳历,其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埃及的历法。日、月、火、水、木、金、土七曜日为一星期,圆周分为三百六十度,可以溯源于巴比伦。现代许多国家都使用的拉丁字母,源出于希腊字母,希腊字母源出于腓尼基字母,腓尼基字母又可以上溯于上古埃及和两河流域文字中的表音符号。诸如此类的事例很多,可以说明现在许多国家都在继承和沿袭上古埃及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的文化遗产;但是,人们绝对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这些现代国家都与上古埃及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有文化发展史上的连续性。因为,现代很多国家虽然接受了上古埃及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的文化遗产,但是它们的作为一个系统的文化,却是自身先前的文化系统的发展和继承,而上古埃及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的那些文化遗产只是作为某些因素(而并非有机的系统)被继承下来的。

所以,一个文明在文化史上的连续性必须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体现:一方面是,语言文字发展的连续性,这是一种文化赖以流传的工具或形式的连续性;另一方面是,学术传统(其中尤其是直接反映历史连续性的史学传统)的连续性,这是一种文化的精神内容的连续性。如果我们以这两个标准来衡量世界上的各文明古国,其中大多数在文化发展史上不是已经中断了连续性,就是只有不完全意义上的连续性。

让我们从事实来看。古代埃及和两河流域有自己的独特文字系统,有相当丰富的历史文献。可是当她们失去独立以后,文字的使用范围逐渐限于神庙祭司之间,最后终于被人遗忘。对于上古埃及和两河流域的历史,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Herodo-tus,约公元前 485—前 425 年)游历波斯帝国时所听到的已经是很不完备的传说,这从其所著《历史》一书记载的内容可以得知。在马其顿——希腊人统治时期,埃及祭司马涅托(Manetho,鼎盛年约在公元前 280 年)、巴比伦祭司贝洛苏斯(Berosus,鼎盛年约在公元前 290 年)曾分别以希腊文字著埃及史及巴比伦史。这两部书现在虽已不存,但从它书所引佚文可知,基本上不过是各王朝的王表而已。在此以后,就不见古代学者有关于埃及和两河流域历史的著述。这两个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的文字和历史逐渐从人们记忆中消失,所余不过是金字塔之类的遗迹和若干神话及历史传说而已。曾经强盛一时的赫梯国家,到公元前十三世末已经四分五裂,公元前八世纪最终灭亡。赫梯的文字和历史也逐渐被人们遗忘了。印度河流域文明到公元前二千年代中叶以前即已灭亡,继之而来的是还处于原始社会晚期的雅利安人部落,文明发生中断现象。克里特文明于公元前二千年代中叶中断,迈锡尼文明在公元前十二世纪也灭亡了。在希腊大多数地区又暂时回到原始社会后期,克里特文明的线形文字甲和迈锡尼文明的线形文字乙都已被人遗忘。整个爱琴文明只不过在荷马史诗之类的希腊古籍中留下了某些片断的神话传说而已。只是由于近代学者在考古学和文字解读方面的成就,许多曾被遗忘的古文明才得以重新为人们所知。可是至今印度河流域文明的文字和克里特文明的线形文字甲尚未解读成功,因而连这两个文明的创造者到底是谁,现在都无法最后确定。在铁器时代开始后产生的古国中,波斯的楔形文字也曾被遗忘,波斯古史的很多原始资料只是在近代古文字学者将其文字解读以后才重新为人所知。古希腊文、拉丁文没有被人遗忘,但是最后仍坚持用希腊语的只有为数不多的希腊人,而拉丁文到中世纪的西欧已经不是人们口头的活生生的语言文字,而成为基督教士读经和表述经院哲学的工具。十五世纪从意大利开始的西欧 “文艺复兴”,在形式上似乎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艺术的再生。“文艺复兴”(Renaissance)的词义本来也就是 “再生”。但是,正如恩格斯所指出,“从十五世纪中叶起的整个文艺复兴时代,在本质上是城市的从而是市民阶级的产物”。文艺复兴所开创的是西欧资本主义文明,它从社会性质上与希腊、罗马的古典文明有着本质的不同。当然,从文艺复兴开始的近代西欧文明与希腊、罗马古典文明并不止于有历史阶段上的差别。近代西欧文明是随着各个民族国家的形成而形成的民族文明。各国民族语言文字的出现和以这种文字著述的开始,可以被认为是民族文明发生的一个明显标志。意大利诗人但丁(Dante,1265—1321),曾经被恩格斯称为 “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他已经开始用意大利文作诗了。到十六、十七世纪,马基雅弗利(Machiavelli,1469—1527)、拉伯雷(Rabelais,1495—1553)、塞万提斯(Cervantes,1547—1616)、莎士比亚(Shakespeare,1564—1616)、弥尔顿(Milton,1608—1674)、莫里哀(Moliere,1622—1673)等名家辈出,标志了西欧各国民族文明的兴起。因此,希腊、罗马古典文明并不是近代西欧各国文明的母体,而是前者的遗产在客观上为后者的孕育和生成提供了重要的养分。

诚然,我们也看到国外一些学者谈到其他古国文化的连续性。例如,印度史学家高善必(D.D.Kosambi)认为印度文化有三千多年的连续性,非埃及文化可比。他说印度文化有三千多年的连续性,实际也就表明更古老的印度河流域文明与以后的印度文化之间是不连续的。当然,《吠陀》以下的印度文化具有明显的连续性,婆罗门教的典籍不仅在思想内容上有着前后相连的发展轨迹,而且在后代对前代典籍的注释中也能反映文化相沿不断的关系。例如著名的《摩奴法典》(Manu smriti)在公元九世纪、十一世纪、十三世纪、十五世纪间几乎每二百年即有一次注释。印度文化史上一个不足之处是缺乏赖以反映历史的史学的连续性。又如,英国学者汤姆生(G.Thomson)说:“如果我们以希腊史与中国史比较,就会看到某些明显的相似之处。这两种语言的书面文献都始于公元前二千年代(引者按:中国未曾发生爱琴文明的文字被遗忘并且至今仍有很大部分未能解读成功的现象)。这两种语言都存留至今,变化较小。近代希腊语不同于古典希腊语,但希腊人仍认为柏拉图的语言是自己的语言。近代汉语不同于古典汉语言,但中国人也仍然认为孔子的语言是自己的语言。因此,希腊语可说是欧洲最古老的语言,汉语是亚洲最古老的语言。这种语言上的连续性反映了两国文化的连续性。自古迄今,希腊的历史是单一民族的历史(引者按:中国情况不同),这个民族从未失去过它自身的同一性或者对于自己往事的回忆;对于中国人来说,情况同样如此。” 汤姆生也注意到了中国与希腊的不同。他指出:第一,当前(此书初版于 1955 年)说汉语的人口约有六亿,而说希腊语者仅八百万人口。第二,希腊文化的许多内容并非自己独创,而是从更早的近东文明借来的;而中国文化则是自己独创的。汤姆生的话有其理由,不过,希腊同样缺乏反映历史的史学的连续性。

中国文明的连续性,最明显地表现在以下两点上。第一,中国古代的语言文字在发展过程中未曾发生爆发性的断裂现象。现代汉字与甲骨文、金文的确相去甚远,要求只识简体汉字的人去认甲骨文或金文当然是十分困难的。但是,由甲骨文到金文,由金文到小篆,由小篆到隶书,由隶书到楷书,由繁体楷书到简体楷书,整个发展过程十分清楚、完整。了解到这样连续发展过程及其规律,也就掌握了认识甲骨文、金文的钥匙。而且,从甲骨文到现代汉字,不管字形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字的构造总是以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为共同原则的;这些原则好象一座联系古今汉字的桥梁,今人通过它可以辨识古代文字。至于语言,古今差别的确不小。因此现代人,甚至现代的专门学者,对于甲骨卜辞、金器铭刻、《诗》、《书》之文,也有不少难以理解的地方。但是,古今语言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及专门术语上,语法结构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而且所有的变化都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发生的。因此,其中仍有梯道可寻。譬如,先秦一部古籍,汉、魏时期的人已觉难解,于是学者作了注释。到了唐、宋时期。汉、魏人的注释已显得不足以解决疑难,于是学者又作了疏解。今人考释古籍,经常都要通过这条前人注疏的梯道。这个梯道也是文明渊源不断的一个明显证据。第二,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传统从未中断。历史记录和著作是客观历史发展过程的文字反映。中国文明的连续性在历代的历史记录和历史著作中也有反映。甲骨卜辞、金器铭刻都是有关史事的记录,《尚书》、《诗经》中有史事的记录,也有后人关于前代史事的表述。《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等书记载了大量的先秦史事。司马迁作《史记》,创为通史,上起黄帝,下迄汉武,尤其反映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连续性的特点。在《史记》中,《三代世表》谱列了自夏以下三代君主的世系。从此以后,中国历代君主世系直至清溥仪止迄未中断。在《史记》中,《十二诸侯年表》自共和元年(公元前 841 年)始;从此中国史书纪年迄无中断。自《史记》以下,历代均有断代的纪传体正史,它们首尾相衔,形成一条史的长龙。黑格尔说:“中国‘历史作家’的层出不穷,继续不断,实在是任何民族所比不上的。” 洵非虚语。其实,中国历史著作的可贵之处还不限于时间上的前后衔接,而且中国历代史书从体裁到内容都有内在的发展脉络可寻。除了史学以外,其他学术的情况也大体如此。例如文学,从《诗经》到汉、魏古诗、到唐代律诗、到宋词、到元曲,从楚辞到汉赋、到骈体文,其间都有着相当清楚的沿革关系。

黑格尔在肯定中国 “历史作家” 层出不穷、继续不断”的同时,又说 “中国很早就已经进展到了它今日的情状;但是因为它客观的存在和主观运动之间仍然缺少一种对峙,所以无从发生任何变化,一种终古如此的固定的东西代替了一种真正的历史的东西。” 这样,他就把中国历史的连续性和停滞性混为一谈。黑格尔有一种偏见,认为东方的文明是古老的,同时也是停滞的。我们不想否认,在黑格尔的这一偏见里也显出了他对当时历史的某种卓越的见解。因为,当时在西方已经开始了资本主义的时代,而东方还被束缚于传统的封建制度之下。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科学地指出:“资产阶级除非使生产工具,从而使生产关系,从而使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革命化,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反之,原封不动地保持旧的生产方式,却是过去的一切工业阶级生存的首要条件。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关系不停的动荡,永远地不安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黑格尔不能对当时东西方历史的区别作出唯物史观的解释,于是以臆造的 “历史哲学” 的形式把它归因于不同民族的精神上的“区别”。到了封建社会后期,尤其是明清时期,中国在许多方面的发展都比西欧显得迟缓,以致从历史上的先进地位转而落后下来。原先落后于中国的西方人,现在跑到中国前面去了,于是他以为中国在停步不动。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必须指出的是,黑格尔作为一位对于辩证法的发展具有杰出贡献的大师,他的中国历史无变化的说法却是直接违反辩证法的本身的。

我们认为,中国文明发展的连续性的实质,绝对不在于什么凝固不变性或停滞性,而恰恰在于中国文明具有的不断的自我更新、自我代谢的能力。任何一个文明的发生,都必然是对于非文明的否定或克服;一切文明的存在和发展,也都必然是对于非文明的不断否定或克服。一切文明发生和发展的过程都是这样的对立统一的运动过程或新陈代谢过程。就以上述各古代文明来说,埃及和两河流域地区的先民在人类历史上最先否定非文明而进入文明,她们的文明的自我代谢到公元前一千年代中期由盛而衰,随后也就失去了生机。爱琴文明到公元前十二世纪不再能自我代谢,也就失去了自己的生存条件。希腊文明的自我代谢到公元前五至四世纪由极盛而转衰,它本身随后也就失去了独立存在的地位。罗马文明在公元前后一两个世纪里盛极一时,其后失去自我调节、自我代谢的能力,以后也就由苟延残喘而终至消亡。历史上其他文明发生、发展与灭亡的历程莫不如此。

我们论述中国文明发展的连续性,绝对不是也不能把中国的历史写成一部田园诗,把几千年的岁月都说成是在安闲和恬静中度过来的。中国文明在其发展过程中曾经阅历了无数惊涛骇浪,穿越了无数深峡险滩,其间有过许多光辉灿烂的时期,也有过不少风雨如晦的朝夕。中国文明发展的连续性的真正特点,在于她历尽危机而未消残壮志,在于她屡经考验而能活泼泼地生存下来。黑格尔《历史哲学》是在十九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讲演的,那是鸦片战争的前夕,的确是中国封建社会危机深重的时期。但是,中国文明并未在这次危机中失去自己的独立存在。近百余年来的历史证明,中国文明经过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终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向复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大体可以表明中国文明发展连续性的基本特色。

以上摘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一卷 · 绪论 第九章 第一节 中国历史的继续性

知乎用户 萝魏紫​ 发表

其实那三个的原因各自不同,要分开来看。

比如古巴比伦文明,关键是传承太弱了,按照西方朔源可以找到公元前 2000 年,这个虽然存疑,但是不算致命问题。比如古巴比伦比较著名的事件,汉谟拉比法典,在公元前 1700 年左右。古巴比伦文明发端比较早,但是其地理位置不好,处于现在的中东埃及这一块,周围豪强林立,被从属化过很多次,很久,导致了其文化丧失。就算不计算亚述王国控制期间(亚述的文化和古巴比伦类似),新巴比伦(就是创建了著名的空中花园的文明),其于公元前 500 多年的时候,被波斯征服了 2 个世纪,接下去又被希腊化,接着伊斯兰化到现在。

新巴比伦城其实还存在,作为遗址。尤其是居住在周围的人,仍然以巴比伦身份认同。在中文环境当中,其实不区分古巴比伦和新巴比伦,按照某种定义,新巴比伦文明其实应该是存在的,其遗址还在,身份认同还在,但是人数太少,在现代文化当中不成为一个政治实体,这应该是在中文语境里不认为他还没有中断的原因。

埃及和印度文明,现在还有存在区域大国的,在他们各自的定义里面,是文明没有中断的。只是在中文环境里喜欢这么说。

对于印度来说,关键的一点是前古印度史史料不足。这是中国对其定位的一个重大原因。毕竟中国史料那是非常浩瀚。印度在伊斯兰统治之前的史料,极其稀少,原因是印度文明本身对史料的记载不感兴趣,和中国的史料狂形成鲜明对比。印度文化不喜欢 “考究” 而喜欢“讲故事”,这一点也体现在他们现在的民族性上(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他们的文化真的没有断绝。。。)古印度有对标甲骨文的哈拉帕文化残片,但是他们缺乏史料,解读不了。印度有对标春秋战国的古典印度文化也就是吠陀文化(这个时候就已经是雅利安人入侵了,按照中文互联网上的中二定义,这时候已经不是古印度了,但是其实,这是古印度到伊斯兰化之间最重要的文化时代)。然后,在接下来的大约 2000 年里,印度被一轮轮异族洗,每个异族都不喜欢他们记录前朝的文化(和中国的官修前朝史形成鲜明对比),这导致了大部分史料都不存在了。直到伊斯兰入侵,公元 11 世纪。伊斯兰由于教义,本身也不提倡其他文化的共同发展,这是客观事实。从公元 11 世纪伊斯兰化,到几百年后欧洲殖民统治,基本磨灭了古印度的残存。和巴比伦不同,印度是存在较大政治实体,但是他的史料很少,所以中文环境不认可他传承了。

古埃及和现代埃及的断代,又是另外一个原因,是宗教断代。古埃及是最和古中国相似的文化,其统治手段都是政教一体。埃及的国体传承,带有充分的神话宗教特色,其国王,也就是法老,也是 “天子” 的意思。所以古埃及的断代(当然,现代埃及人不这么想),也就是中文环境认为埃及断代了,是因为埃及经过伊斯兰化(和希腊化),完全放弃了古埃及宗教,而古埃及的文化,主要是植根于古埃及宗教的。古埃及的大部分象征,都是古埃及宗教的,而现在统治埃及的伊斯兰宗教,是完全不同的。

知乎用户 He000 发表

因为说这个话的人定义了中国是唯一一个。

大家听说过 “萝卜招聘” 吗?有的体制内单位为了应付公开招聘的要求又要保证内定的人选上岗,于是就在公开招聘条件上为内定人选量身定做招聘条件,比如要求应聘人员的专业必须是某专业某年毕业生、必须是年龄多少到多少、必须有几年的某部门工作经验、必须有某技能证书等。公开招聘条件制定得只有内定人员符合标准,再走一遍公开招聘程序,然后公布这就是公开招聘得到的唯一优胜者。

这个问题也一样。

想让中国成为唯一一个文明没有中断的国家,只需要把入围标准定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文字演化延续使用至今、当前没有外来宗教占信仰主体。

这样,经过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筛选,只剩下埃及、伊拉克、印度、中国;经过文字演化延续使用至今的筛选,只剩下伊拉克(阿拉伯文)、印度(印地文)、中国;经过当前没有外来宗教占信仰主体,就只剩下中国。公开招聘完毕,中国胜出。

更极端的标准可以定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文字延续古象形文字而没有拼音化。

这样,参赛选手只有四个,其中三个都是表音文字,而所有表音文字都没有延续古象形文字的表意,所以获胜者是中国。

假如标准换一下呢?

比如,标准定为:首都没有被外来文明攻陷过、历史超过两千年。那么世界唯一一个文明没有中断的国家是日本。

所以,中国是不是唯一一个文明没有中断的国家,取决于你的标准。想让中国是,中国就是;不想让中国是,中国就不是。

再比如,标准定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当前仍有古代制度在发挥作用。那么世界唯一一个文明没有中断的国家是印度。因为虽然在法律上印度已经废除了种姓制度,但其影响仍在民间存在。

谈一个文明中断没中断,取决于设定的标准。不讨论文明延续的标准,谈哪个国家文明没中断其实是没有意义的。

事实上,新中国以来,中华文明的传统已经极大地被抛弃被割裂。新中国的官方信仰其实来自西方——德国的马克思,经济制度也来源于西方——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政治制度同样来源于西方——代表制与法制…… 包括我们的服装、住宅等等,都不是中华传统。这种情况下谈文明没有中断,其实本身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

真正有意义的是向前看、向未来看,在未来将中国的文化传播到全世界,让全世界接受中国的价值观,让中国人乃至全世界人生存得更好。

文明不是用来回顾和对比的,文明不是目标。文明是努力奋斗的结果。我们的目标应该只有一个,让自己和自己所关爱的人生活得更好。

知乎用户 詹于 发表

我就奇怪了,为什么越是无知的人,往往越是喜欢胡言乱语呢?

有些人连什么是文明都不知道,就在那里大放厥词。

文明不等于一个地区,不等于一个国家,不等于一个国号,不等于一个血统一个种族。连这几个词都傻傻分不清的人,最好是闭嘴。

一般来说,文明应该具备三个要素,文字、文化(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国家)。

一、文明的最基本要求,得有文字记载。

你要说你的文明没有中断,你先拿出连续的文字记载出来看看吧!

为什么说古埃及灭亡了?不是说埃及这块地不见了,也不是说埃及这块地寸草不生人类灭绝了。只要这块地还在,总是能活人的。但是这人与人是不一样的。

地球上大部分地区的文明传承,大体上都是这种模式:

原始人时代肯定是有人的,但这些人干了什么就不知道了,只是偶尔发现了什么山洞什么墓穴什么壁画之类的。这些人与现代人之间没有任何文明联系。正如我们都知道人类来自非洲,却不认为自己的祖国是非洲一般。

古文明时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四大文明古国时代,大约是公元前 4000 - 前 1000 年这个时间段,这个时间段的文明记载一般都比较模糊。大多数国家都没有连续的文字记载,最多是地下偶尔挖出一些残骸来。就算是有记载,一般也不太准确,参杂了大量神话、幻想等东西。不过即便如此,那也是人类文明的记载。

我国在商朝时期便有甲骨文。这甲骨文非常厉害,一个是记载的内容非常有用,因为这是国家祭祀用的,记载的一般都是大事,而且一般不会出现伪造 “蒙神” 的情况。其他文明的类似记载大多都湮没了。因为很少有类似龟壳这种可靠的载体。想也知道要在石头上刻字比龟壳难得多,数量少得多,而其他载体很难保存那么长时间。

到了周朝,文字记载就更多了,连续性更强,记载的内容更丰富了。

请注意,只有中国才有系统性的公元前 1000 年左右的文字记载,其他文明只有偶尔挖出来的一些零散内容,如果按照中国人的情况来划分文明,那么全世界只有一个中华文明古国才够标准。

那么,其他所谓的古国都是什么情况呢?因为他们被灭亡了呀,而且灭亡得连渣渣都不剩了。

举一个中国人熟悉的例子。我们知道历史上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他最大的功绩就是带领中原诸侯北灭山戎,南服楚国。以至于孔子都要叹息” 微管仲, 吾其披发左衽矣 “,管仲就是齐桓公的国相,意思是如果没有齐桓公,我们都要被野蛮人征服,失去华夏的文明了。

我们假设齐桓公失败了,中原被山戎和楚国征服了,结果会怎么样?那时候的楚国还不是后来的楚国,那时候的楚国虽然出自中原,但还是以蛮夷自居的。如果春秋时期中原被蛮夷占领了,中原的文字断绝了,文化被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蛮化了,我们现代人会如何看待他们?

答案是没法看待,因为现代人根本不知道那时候的事情了。我们现代人知道春秋时期的事情,因为中华文化一直连续存在,我们的各种文字记载很多很详细,这是文化的力量。如果那时候被蛮族灭了,文字、文化全都丢了,贵知道那时候的事情呀。我现在问你山戎有什么历史,你能说出来吗?你能说出来的都是中华文化中记载的山戎,你能说说山戎自己是怎么记载自己的吗?

这样来一次就够呛了,而其他那些文明古国,被蛮族这样轮了好几次,所以说是连渣渣都不剩了。

你问一个埃及人,他们公元前 2000 年在干什么,他翻出历史书来说那时候有一个什么第七王朝,你再问他,这个第七王朝是你的祖先建立的吗?他就回答不上来了,因为现在的埃及人是阿拉伯人,而阿拉伯人这个概念是伊斯兰教出现之后才有的,准确的说是公元 7 世纪左右才有阿拉伯人。你问他们公元前 2000 年他们的祖宗在干什么,鬼知道他们的祖宗在干什么,鬼知道阿拉伯人的祖宗和古埃及人是个什么关系。

所以,别再无脑跟风说什么夏朝不算文明了,如果夏朝不算文明,其他古国全部都不应该算,因为这些古国挖出来的东西不可能比得上周朝,而周朝不可能是天上掉下来的,一定有一个先驱文明。世界上其他的文明,大多数都是从公元 0 年左右才有相对详细一些的文字记载,而之前的历史都是凭借 “开局一张图,细节全靠编” 搞出来的。按照这种风格,中国的周朝往前推个 2000 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目前夏朝确实没有发现文字记载,但是请注意,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不是说公元前 2000 年中国没有文明,而是说没有发现哪个文明被称为 “夏”。

不是说公元前 2000 年中国没有文明,而是说没有发现哪个文明被称为 “夏”。

不是说公元前 2000 年中国没有文明,而是说没有发现哪个文明被称为 “夏”。

事实上中华大地在商朝之前出现的文明有很多,时间上远远早于夏朝的也有。只不过我们的历史是比较严格的,我们希望找出那个古文上记载的夏朝出来。这是吃了有文化的亏呀。

我们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根本没有如周朝时期的详细记载。而是随机性的挖出了一些古物,通过这些古物再结合神话传说来” 编写 “文明史,那就根本不会出现找不到夏朝这种事情了,因为连周、商都不一定能找到呀。找不到怎么办?好办呀,比如挖出一个公元前 1000 年的墓穴,先认定这就是文明,然后找一些传说,啊有一个传说好像是说某处有一个大国叫周国,就这样定了,这个墓穴一定是周国的墓穴,原来公元前 1000 年我们建立了一个国家叫周国呀。又挖出一个公元前 2000 年的遗迹,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就再翻翻神话,定一个名字就叫商朝。又挖出一个公元前 4000 年的遗迹,这下连神话都找不到了,好办,我们指着一个符号说,这个符号意思就是夏,我们就这样定了,这个朝代就叫夏朝了。

不错,其他所谓的文明古国几乎都是靠这种方法来断代的。

二、文化和国家的传承和灭亡

人呀有一个特点,越是不知道的东西,就总觉得它特别。我们大家都对中华历史相对熟悉一些,就总觉得我们的历史不过如此,然后看见了别处历史的一些皮毛,就觉得别人厉害,厉害个毛线!

我们说中国历史,说经过了很多朝代,然后学外国历史的时候,因为只有一些皮毛,所以根本不知道他们有没有朝代,就统称 XX 国了。然后一帮无知的人就把国家等价于文明了,以为中国古代的朝代被灭了就等于中华文化灭亡了。而一看见外国历史,因为学得粗糙,往往只写了一个地域名,就认定这个国家一直存在没有被灭亡。废话,那块地当然还是那块地,但是那块地上面的人早就不一样了。

你知道古罗马人现在在什么地方吗?你知道东罗马和西罗马人种、文化、甚至文字上有什么区别吗?你知道东罗马这千年历史中发生了多少次朝代更替吗?你知道古罗马人和现在的罗马人区别有多大吗?

古罗马帝国还只是一个公元前 27 年开始的国家,和我国的汉朝差不多同时代。你看我国汉朝的历史记载多么丰富,再看看古罗马,虽然这个文明被追认为欧洲的父文明,虽然它的邻居隔壁老王号称一直传承到 1453 年,但是现代人对于古罗马的了解,大多数都是重新考证出来的,就和我国的商朝差不多。

为什么会这样呢?首先,古罗马自己就是个蛮族起家的,当时比较先进的文明是古希腊文明。呃,抱歉,说得不准确。因为古希腊文明其实也不是那么先进,他们也差不多算是比较开化的蛮族。当时比较先进的文明是古埃及文明和古巴比伦文明,不过这两家自己早早的已经被灭亡了。古希腊文明实际上是鸟不拉屎的边缘地带,偷学了上述两家的文明财富。而古罗马又是希腊这个鸟不拉屎的边缘地带的更鸟不拉屎的边缘地带的部落小国。

既然是蛮族,那自己就缺少文化(真有文化就不会全国上下都被流浪外来宗教洗脑了)。当然,说他没有文化是一开始,古罗马毕竟强盛了几百年,这几百年之中还是逐渐变得有文化了。然后古罗马帝国自己还更替过 N 次,今天奥家把凯家灭了,明天权臣又内乱造反了,后天又将军起兵清君侧了,大后天自己又分裂了。一群没有什么文化的开化蛮子,自然不喜欢把历史写清楚,后来虽然变得有文化了,但是成长太慢,历史沉淀太少,再加上战乱之下搞破坏的也不少,所以剩下的就只能靠猜了。

当然最大的问题还是外敌入侵。现在的欧洲人,和古罗马之间的关系,大约是我们的匈奴人与汉朝之间的关系。不过古罗马帝国自己不行,被蛮族灭了而已。这波蛮族就是日耳曼人,也是如今的欧洲人的祖先。日耳曼其实并非一个统一的民族,日耳曼这个称呼和我们的” 北狄 “差不多,反正位于北方的蛮夷都叫北狄,谁有兴趣知道他们内部是个什么状况呢。

把古罗马的历史套到中国来,大致可以这样描述: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伟大的文明叫做炎黄文明(古埃及),这个文明建立了国家,一直持续到公元前 1000 年左右。然后这个文明被一群乱七八糟的人灭掉了。但是这个文明很有文化,收了很多小弟。北方山旮旯里有一个小弟叫做山中哦不中山(希腊)的很仰慕炎黄文明,有一些贵族跑去学习了炎黄文明的文化。在古炎黄文明被灭掉之后,古中山国因为种种原因突然变得强大了,当然其实也不怎么强,只不过后来被追认为强国而已。古中山国北边又有一个孤竹国(马其顿),原本被古中山国视为蛮夷的,突然一下又强大了。古孤竹国四处征战,但是二世而亡了。这时候西边又不知道从哪个旮旯钻出一个蛮族羌人(古罗马)来,这个羌人国通过武力建立了强大的国家。但羌人国自己文化不行,只能信了中原的道教。然后他们自己内部矛盾不断,经过了 N 个王朝更迭,后来自己就分裂了,成为南北朝。北边的自诩为正统,视南边的为乱臣贼子,南边的则认为北边的是前朝余孽。结果北边的正统在更迭几个朝代之后又被草原上不知道那个旮旯里钻出来一波匈奴人(日耳曼人)灭了,南边的也经历了几个朝代更迭,早就不认同北边的国家了,连国教都改成了佛教。最后南边这个国家也难逃灭亡的厄运,被突厥人灭了。

那么,经过这样来来回回灭了几十代人的文明,还是原来那个文明吗?文字早没了,文化也不知道是什么了,连人种都变成其他人种了,你说这种文明算连续文明吗?

文明的传承,与国家的传承不是一回事。我们华夏民族,虽然期间也经历过被异族统治的时期,但是我们守住了几个底限,而这几个底线是其他文明没有做到的。

第一,我们的文字一脉相承。从甲骨文开始到现在的汉字,是一个清晰的发展脉络。字可能有变化,但是这变化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演变的,而不是被其他文字覆盖了。

第二,我们的文化连绵不绝。即便是在外族入侵的时代,汉人依然保持了自己的文化。异族人即便是成为了统治者,但大多数时候,他们依然需要依靠汉人的帮助才能治理国家,异族人反而要学习汉人文化,时间长了异族人自己都忘记了自己的祖宗,自己都分不清自己是什么血统,从哪里来了。举一个例子,我们都痛恨匈奴人烧杀抢掠。但是谁知道你们的血脉之中到底有没有匈奴人的血统?如果你自己有匈奴人的基因,那么你会不会自称自己是那个烧杀抢掠的匈奴人的后代?其实,哪怕是再严苛一点,哪怕是中原王朝真的被灭亡了,但是中华文化的辐射范围包括了朝鲜、日本、越南等地,而这些国家与华夏文明的关系类似古希腊文明与古埃及文明的关系,这层关系也远远比古罗马文明与古埃及文明要近得多。更比现代的欧洲人与古希腊文明要近得多。

第三,我们的领土能够复兴。5000 年过去了,这片大地就算在短时间内会沉沦,但是每次都能浴火重生。这也是其他文明办不到的。其实道理还是很简单,因为华夏文明太强大了,这强大表现在方方面面,所以即便是偶尔军事上处于劣势,但是其他方面的强大依然能够维持长时间的文明力量,最终增加反杀的几率。用一句网络用语来形容就是,蛮族杀死了我们一千次,我们依然存在,但只要蛮族被我们杀死一次,它就死了。但是其他文明古国远远不如华夏文明强大,所以在失利一次之后就彻底沉沦了。

第四,我们的人民依然坚挺。不错,华夏人经过了 5000 年依然是华夏人,我们的血统之中虽然有少量异族人的基因,但是我们的主体人种是占压倒性优势的。我们现代的中国人与 5000 年前的炎黄部落的人基因是高度相近的。而其他文明的人,血都换了不知道多少遍了。

知乎用户 Cloudy 发表

主要证据在文字的传承和记载中。就是说,我们没有出现长达四五百年的时间没有任何文字记载,而之后又没有对前面文化的理解解释,以及发生了什么的记载。现代人还可以通过四书五经和前秦文化发展联系,就是主要证据。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确是阻碍了文明的传承。但我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教育,记载和文明依旧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现在人们发现的有几个欧亚大陆上的古文明区域:古埃及,古希腊,古土耳其,和古波斯等四个地区,都同样的曾经拥有由于农业大合作而进步出来的城市文明。

这四个欧亚文明,考古发现在它们的文字记载中,都先后遭遇了所谓的 “海上来人” 的入侵,后来导致了整个文明崩塌。主要表现在于,都有长达四五百年的时间,这些地域没有任何文字记载,人们都逐渐丧失了对自身文字的认知和书写能力。伟大的文明被完全湮灭到只留下痕迹而很久都无人知道它们曾经的存在,更谈何继承发展。任何后来的人都和以前活动的文明没有继承延续关系。埃及是其中相对受影响较慢较少的文明。但依然湮灭了。证据就是首先现在生活在埃及的人和现在生活在美洲的人一样,和古埃及文明没有继承关系。因而大家对埃及过去方生了什么都不知道。古埃及文明淹没的慢,一些内容,比如数学,哲学,神学思想等慢慢地进入到了后来的发展起来的地中海沿岸,那些以纯贸易为主发展起来的城市文明中而保存记录了下来一部分。所以欧美文化都以埃及文明为母文明。其中文字方面,就包括一部分文字记录方式。既埃及文字中的一小部分纯粹表音的文字被借用了下来,去抄写下来去表达他们各自的方言的书写。最后形成现在的整个欧洲美的阿拉伯文字体系。而埃及文字中,大量的象形等表达方式,可能由于和农业技术大生产紧密联系,又需要大量时间精力去专门学习,这些文字就没有被继承下来。所以我们还是认为埃及古文明是湮灭了。

回到中华文明。不要说上下五千年让老外不舒服。我们不只有尧舜禹时代的故事,虽然当时的人们都只是结绳记事的传唱,至夏至商至周至秦… 但我们对各个历史大事件,后世清晰的记载和中间的考古发现,都是清晰的。秦统一文字,汉再改文字,等等到了今天上午。我们都有文字记载,知道中国发生了什么。所有的中国人都在这些古文明的基础上传承进步改良改革。所以说,中华文明是唯一没有断裂的古文明。

现在,学者们认为这些 “海上来人” 可能是其他地方因为灾害,人口大爆炸等等各种各样原因而来的大批量移民,数量超过了农业生产文明可以接纳的数量上限后,导致整个文明体系的崩塌。回到了混沌的时代。

我自己在想,这不就是欧洲现在遇到的问题吗?这说明欧非地域上的紧密联系和容易迁徙,结果就是欧洲,每每成为非洲每次人口大迁出后浪们过来的前站,而这些前浪们就直接死在沙滩上了。这肯定也不会是只有一波,古人类里的尼安特人不也是这样的吗?当然大家都一起高兴不高兴的滚床单了,就是当年屠杀的印第安人也是滚床单后留下来的,但文明还是后来的更新覆盖了前面的。所以,欧洲人现在的感觉不要太好了。

至于中华文明,因为地理优势,是在人口迁徙的最边上,中间还有巨大的沙漠山脉高原冰川荒野的阻挡,虽然南部的雨林则不一定直接让人们死掉,更可能是丰富的食物让迁徙的人高兴的留在那里乐不思蜀了。所以我们的文明会在整合自我中,慢慢潜移默化地受影响,可以慢慢地适应拒绝甚至可以有选择地接受大迁徙的过程。比如某些群体被阻止在边边角角的地方上。

所以中文难学,真的是因为我们自己有太多时间精力去学习了。要是认真提取,中文里面也一定有很多表音的部分,可以直接提炼出来让欧美人使用,或者直接去表达我们自己的各地方言….

知乎用户 温酒 发表

这其实取决于你认为文明的传承是什么。

欧洲封建社会认为是血缘关系,简单来说,就是你头上有没有通天纹?没有就不是。

也有认为是地缘关系的,简单来说,来了就是深圳人,不来就不是。

还有认为是艺术、文化、文明、文字、符号的,简单来说,就是只要你说法语你就是法国人。

从这些角度来说,我觉得,可能古巴比伦可能是唯一一个死得丫挺的文明古国……

(又去查了一下,孤陋寡闻了,可能还有一些其他文明,但死丫挺的真的不多)

知乎用户 王剑 发表

文明的延续性其实不是种族延续,主要是对一个文明的核心价值的认可和传承。有很多人老觉得元和清打断了中国的传承,其实并没有。元清的皇帝其实都自承华夏的皇帝,承认前朝的皇帝是先帝,也受到了后来的继承者的承认。比如我以前写过这篇是关于元朝的成吉思汗算是中国皇帝吗?

其实中国历史上比元清更糟糕的是南北朝,其中北朝的中原政权基本都是少数民族,即使这样,他们仍然自认是华夏正统,从他们这些国家的名字看就知道了,基本都沿用战国的国名,而且他们也承认华夏正统在南朝。比如前秦的第三位皇帝(前秦的皇帝自称天王)苻坚是氐族,但他对汉臣王猛就是言听计从,而王猛在临死的时候曾经告戒苻坚千万不要去打南朝:

王猛睁开双眼,望着苻坚说:“晋朝虽然僻处江南,但为华夏正统,而且上下安和。臣死之后,陛下千万不可图灭晋朝。鲜卑、西羌降伏贵族贼心不死,是我国的仇敌,迟早要成为祸害,应逐渐铲除他们,以利于国家。”

但是苻坚是个有一统天下的志向的皇帝,所以发动了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淝水之战,而没有听王猛把把北朝稳固住,从而加深了这个乱世。历史上的南北朝虽然混乱,但整个北朝的大趋势却是自我汉化,以至于那时的五胡变成了今天北方汉族的根基。

血缘上看,春秋战国时的中原居民由于南北朝向南迁了,以至于今天有许多南方方言读诗经是压韵的,但普通话是没有办法把诗经读出味道来的。但事实上不管是北方还是南方都传承了华夏的文明和传统,都以华夏子孙的身份自豪。后来的元朝和清朝其实远不如南北朝时期乱,满蒙的文明并没有在文明的竞争中胜出,中国的文明延续性并不只是来自于我们能读几千年前的诗和古文,更重要的是所有统治者对这份文明的认同和延续是高度统一的,并没有任何朝代推翻这种认同感,即使是清朝也不过是剃个头罢了,最后就连裹小脚这种陋习都被满蒙学习了。

知乎用户 重生记得前世怎么死​ 发表

如果按中国不算中断的标准,那希腊哪里中断过了?只不过一度被外国征服而已,希腊被土耳其占领屠杀,不和中国被蒙古占领屠杀一样吗?

你要按现在官方说蒙古族也是中华民族的一员,那么突厥人也有后代留在希腊,信伊斯兰教的希腊公民

你说蒙古取国号为大元,学中国的朝代,那么人家奥斯曼也在某些场合称过自己是罗马,不过大多数时候自称奥斯曼苏丹,就如同忽必烈汗国(元朝)大多数时候都自称可汗一样,蒙古各大汗都自称大汗的,他们首先骨子里是蒙古人,只是有中国的统治权,所以增加了头衔而已,就如同英国女王统治印度那般。

但你要问他自己是不是希腊人,他一定会说自己是突厥奥斯曼人,就如同你问成吉思汗是蒙古人还是中国人,他一定回答蒙古人,同样忽必烈也是

知乎用户 盖乌斯尤里乌斯凯撒 发表

以中国自己文明没有断绝为样板,别的文明真的断绝了吗?

先说古文明的定义,公元前一千年之前出现的文明为古文明,那么世界上的古文明有埃及,埃兰,苏美尔,中国,印度,希腊,奥尔梅克,埃塞俄比亚,巴比伦,腓尼基,希伯来,伊特鲁尼亚

再说中国,中国可被认为是文明断绝的几个依据,其一,外族入侵,元和清。其二,信仰改变,从商周巫教到秦法家到汉儒家道教再到南北朝佛教,再到宋明理学。其三,文字难以辨识,没有几个人能看懂甲骨文金文。相信即使这样,诸位仍然认为中华文明没有断绝,那么就不必双标,以同样的观点看其他文明。

绝对断绝的文明:伊特鲁尼亚断了,全境被罗马吞并,伊特鲁尼亚语在三世纪左右成为死语言。腓尼基断了,虽然他的字母文字光辉璀璨,但是无论是本土还是殖民地迦太基都被罗马吞并,布匿语于六世纪灭亡。苏美尔文明大概是死了,在阿卡德,亚述,巴比伦等闪米特人入侵下被完全消化。

绝对没有断绝的文明: 希伯来文明,以色列最近还在蹦跶呢,教没有改,人种没有变,一直保持凝聚力,怎么能说希伯来死了?埃塞俄比亚文明,阿姆哈拉文的改变大致于繁体到简体相同,改过一次教,但是是自己主动改的,唯一被外族全部征服:二战意大利。

文明继承灭亡关系:奥尔梅克,无论是玛雅还是阿兹特克,都受奥尔梅克重要影响,现在玛雅人还没有灭亡,语言也是。虽然种族类似,但也算是一种灭亡吧。

文明继承关系:巴比伦,我这里指的巴比伦其实是一个泛称,泛指美索不达米亚的闪米特人文明,囊括亚述,阿卡德,新老巴比伦等。这个文明的主要继承者是阿拉伯,但是其文化缺失严重,经过波斯,希腊,罗马的来回碾压,最终归于阿拉伯,也不能说完全灭绝,但是断绝是可以说的。

接下来是我认为有断绝现象但与中国相仿,也不算断绝的文明。

印度,换个角度看问题: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帕大家都知道,是古印度文明的早期标志,并且和现代印度相比,文明已经断层了。可是大家熟悉的印度是达罗呲人的印度还是雅利安人的印度呢?佛教,印度教,梵语,种姓制度,摩诃婆罗多…… 这不都是印度雅利安人的创造吗?以吠陀时代为印度文明诞生标志,三千八百年,不是古文明?梵语作为印度的官方语言之一,至今仍有一万多人说,不比甲骨文断层少?印度教现在还是主要信仰,不比中国改教少?至于异族统治问题,唯一半次印度统一就是英属印度(尼泊尔不丹无伤大雅,可是各个土邦还是半独立状态)只要郑明没有灭亡,你就不能说汉人政权完全覆灭,所以说印度从来没有完全被外族统治。

希腊,和罗马合一不能算断层:从克里特到现在,五千一百年希腊只被征服过两次,一次是罗马(马其顿作为人种已经被希腊融为一体了,就像契丹鲜卑一样,甚至更近,马其顿语本身就是一种希腊语方言,并文化上实行希腊化,何况马其顿没有征服所有希腊城邦),但是罗马后期希腊化了,文化认同概念上的罗马人和血缘认同上希腊人交织,这就是后期的拜占庭人,只要拜占庭还存在,就不能说希腊灭亡(虽然当神圣罗马帝国称其为希腊皇帝时拜皇很生气,但这是因为神罗否定其唯一的罗马皇帝地位,而非完全否认自己的希腊文化),也许有人说拜占庭不是 1453 年就灭亡了吗?可是莫利亚山地的拜占庭反抗势力一直持续到希腊独立战争,和希腊民族主义者合为一体,何况奥斯曼本身也没有大规模的强制文化认同举动,唯一绿化的希腊地君堡还是因为希腊人太少被新来的穆斯林稀释了。希腊教改过一次,自己改得东正教也不算文明断层。

埃兰—米底亚—波斯—伊朗,没有断绝的五千年文明:埃兰作为国家实体被亲缘人种米底亚吞并,然后和米底亚又被亲缘人种波斯吞并,最终几个相近人种汇聚成伊朗人这个大的人种认同观念(波斯都是对外称波斯,对内称伊朗,然后现在对外也称伊朗),相当于中国古代的炎黄合体,不能说断绝。埃兰传统信仰密特拉信仰经过米底亚王国时期琐罗亚斯德改造,再成为波斯国教琐罗亚斯德教派,波斯被亚历山大征服,经过塞琉古帝国,帕提亚王国时期,也没有改变其文化,最后又崛起了新的萨珊第二波斯帝国,然后又被阿拉伯灭亡,逐渐伊斯兰化,但这不意味着其文明断绝,阿拉伯文明本身不成熟,借用了大量波斯文明成果,同时波斯本身没有抛弃文化认同,这个时期出现了大量伊斯兰波斯学者,可以说在阿拉伯帝国的躯壳里,波斯文明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最后塞尔柱,伊尔汗国,帖木儿帝国不过是游牧征服者,没有自己的文明,就像元清不能消灭中华文明一样,显然他们也消灭不了波斯文明,然后萨法维教团重新回复波斯社稷,建立萨法维第三波斯,并且信仰什叶派,和逊尼派阿拉伯隔阂更深,也加深了波斯民族认同,最后萨法维被埃夫沙尔王朝代替,然后是恺加和帕列维,再被近代伊朗民族主义者革命推翻,形成现代波斯。按照中华文明标准,改教次数少于中国,文字也能够理解,被征服次数倒是高于中国,但是征服者文明程度不高(阿拉伯帝国也就前一两个世纪厉害了,后期去掉波斯和突厥,伊斯兰教啥也不是)四千八百年波斯何曾断绝?

埃及,和阿拉伯合流:埃及被外族征服后,完全地改过两次教,一次改成了基督科普特正教,一次改成了伊斯兰逊尼派。埃及被征服前文明自然没有断,第一次改教成科普特和东罗马中央的东正教不同,这是源自埃及的一种新教派,可以体现出来此时的埃及文明仍然具有相对独立性。埃及文明在被阿拉伯征服后,逐渐信仰伊斯兰教,期间经历法蒂玛,阿尤布,马穆鲁克,奥斯曼,阿里帕夏,英属埃及,现代埃及,逐渐与同属闪米特人的阿拉伯合流。现代埃及既认为自己是埃及文明的后裔(血缘检测出来确实如此),同时认为自己是阿拉伯人的一支。所以在文化认同,古埃及文明有没有延续有待商榷。

综上所述,我认为现存古文明有三千年埃塞俄比亚,三千二百年希伯来,三千八百年印度(加上哈拉帕更久,但是已经断了),四千八百年波斯,五千一百年希腊,五千三百年中华。可惜论时间长度,现存文明都不及古代埃及,从塔萨文化到阿尤布王朝时期完全阿拉伯化,六千二百年,如果仍然将现代埃及算作古埃及延续,七千年,这就是为什么希腊五千年不过是一个次生文明。

现在文明换算成现代国家,有中国,希腊,伊朗,以色列,埃塞俄比亚,印度和半个埃及,这就是现存的六到七个文明古国,中国并不特殊,可以说是现存延续时间最长的,但既不能说唯一,也不能说持续时间最长。

我再说一遍,原生文明和古文明不是一个概念,安第斯作为原生文明甚至算不上古文明,它是公元五六世纪建立的,而古文明的定义是公元前一千年以前的文明。

3.19

没想到居然还有人会看这个东西,逐一回复太麻烦了,我就总体说一说吧。

争论的点大致有四个:中国,以色列,埃及和印度。

认为中国断了的,建议去评论区下方撕逼,别来找我。认为我认为中国断了的,建议学一下中文,这也是一种中国文明断绝的表现,连中国人都不认识中国字了,看来的确是我错了。

印度是因为即使以雅利安为源头算,它依然是一个古文明吠陀时代显然在公元前一千年之前。

关于埃及的情况,埃及现在将圣书体作为课程要求学生学习,你可以说是文化不自信的作秀,就是不知道中国几个人认识甲骨文。拿诗经举例就更可笑了,埃及本来就没有什么文学作品,传个屁,这不是有没有传承的问题,而是有没有的问题,OK?(有人提醒我《亡灵书》,希望有人知道吧。)你要比较,希腊才是重点,希腊神话和荷马史诗之类的难道没有传下来吗?觉得埃及人种断了,请告诉我具体时间和事件,不要盲目的自以为是,至少我把埃及历史梳理了一遍,您呢?https://www.zhihu.com/answer/958231110

以色列的人种其实很有意思,的确根据基因来说甚至没有周围阿拉伯人血统纯正,但是这只能证明部分以色列人被同化,实际上大部分国家都有被同化的以色列人,甚至中国也有,这并不影响人种的界定和文明的传承。历史上哪个民族没有经过混血?除非经过种族大屠杀才能做到吧。关于以色列的传承,官方是有定义的,但是上次发了被删了,自己找找吧,如果你们自诩小粉红的话,应该不会反对官方吧。

当然我这一篇回答的确不够专业,专业勋章也受之有愧,可是反对者显然也没有拿出什么充足的证据,这实在让我不能苟同你们的观点。

那些指责我精外的就更离谱了,我作为团支书,红色专著自认为也读过几本,你们呢?我家族谱可以追溯到南宋,有投降元朝的,也有投降清朝的,但是没有投降日本的,我坚持元清非中华不是有病吗?你若是要指责我的祖先投降元清,倒是不知道你家祖先在元清治下一直都是反贼?皇汉们先理清自己家的情况再想想要不要欺师灭祖吧。一边追崇传统文化一边忤逆人伦孝道可真的是够可以的。

再度澄清:

我发现中华文明的确断了,但不是在元朝,也不是在清朝,而是在二十一世纪的某些人身上。中文学到这个地步还好意思腆着个脸在那里大言不惭,中文理解能力能不能高一点?我这篇回答哪里说了中华文明断绝了?好吧,这里说了,满意了吗?

评论被强制要求筛选了,骂的人满意了吗?

但我不是不讲理的人,如果有空闲,我会把骂我骂的不太厉害的放出来。

3.20 更新:

都开始有人说我历史虚无主义了,我倒要看看谁是历史虚无主义。

1. 历史虚无主义违背实事求是的历史研究的根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进程的主体, 是 “时势造英雄” 而不是“英雄造时势”。用全面的、联系的、历史的观点看待社会和世界。认为历史并不是无序事件的组合,而是具有内在的规律性。是一种客观规律的逻辑展现。要通过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分析历史的本质和主流,揭示历史的客观规律。历史的细节应放入整个历史的宏观发展当中去考察。

以史实为依据,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历史研究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历史虚无主义对待历史的态度,则是有哗众取宠之心,无实事求是之意。

(其他回答里面有阐明所有文明古国为什么断绝的吗?)

2. 历史虚无主义违背全面、客观的历史研究方法。(有其他人全面的列出古文明和断绝原因吗?)

要全面地、客观地把握历史材料,从历史的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只有这样,才能够把历史现象个别性、独特性的研究与历史规律性的思想统一起来,尊重历史发展的辩证法;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把历史的内容还给历史。

3. 历史虚无主义否认和反对阶级分析的历史研究方法。(某些汉民族主义者贼喊捉贼还不够吗?)

说我历史虚无主义,你们也配?历史虚无主义,历史理论术语,它是指不加具体分析而盲目否定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甚至否定历史文化,否定民族文化、民族传统、民族精神,否定一切的历史观点和思想倾向。是我在否定中华文明,还是你们在否定世界上除中华文明以外的所有文明?

4.4 更新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教导我们说: 应当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出发, 从其中引出规律, 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为此目的, 就要像马克思所说的详细地占有材料, 加科学的分析和综合的研究 °。我们的许多人却是相反, 不去这样做。他们不注意客观情况的研究, 往往单凭热情, 把感想当政策。凭主观, 忽视客观实际事物的存在。或作讲演, 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 或作文章, 则夸夸其谈的一大篇。无实事求是之意, 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 脆而不坚。自以为是, 老子天下第饮差大臣” 满天飞。这就是我们队伍中若干同志的作风。这种作风, 拿了律己, 则害了自己; 拿了教人, 则害了别人; 拿了指导革命, 则害了革命。总之, 这种反科学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观主义的方法, 是共产党的大敌, 是工人阶级的大敌, 是人民的大敌, 是民族的大敌, 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大敌当前, 我们有打倒它的必要。只有打倒了主观主义,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才会抬头, 党性才会现固, 革命才会胜利。我们应当说, 没有科学的态度, 即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统一的态度, 就叫做没有党性, 或叫做党性不完全。有一副对子, 是替这种人画像的。那对子说:

墙上芦苇, 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 嘴尖皮厚腹中空。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

啊对对对,我是 1450,你们是共产党的大敌, 是工人阶级的大敌, 是人民的大敌, 是民族的大敌行了吧。

5.14 更新

@郭伟昌

如果你觉得和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矛盾,说实话我真的不记得初中课本了,那么请允许我提高一下标准,说一说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高深课本吧(没有讽刺意味,真的)

经过教科书认证,想必应该是完全可信的, 冯友兰说:“在世界上中国是文明古国之一。其他古国, 现在大部分都衰微了。”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得知,第一,中国是文明古国之一,不是所有文明古国。第二,其他古国不包括中国。第三,大部分的意思不是全部。第四,衰微不是中断。

也就是说,教科书也就是官方所认定的是:超过一半的文明古国处于不兴旺的状态。

埃及,埃兰,苏美尔,中国,印度,希腊,奥尔梅克,埃塞俄比亚,巴比伦,腓尼基,希伯来,伊特鲁尼亚共计 12 个文明古国,我说断了五个,现在还有七个。

那么我们讨论一下这七个国家到底衰微不衰微。

印度:单印度 13.9 亿人口,算上印度文明范畴:巴基斯坦 2.1 亿,孟加拉 1.6 亿,尼泊尔三千万,不丹 75 万,斯里兰卡 2167 万,马尔代夫 57 万,共计 18.1 亿人,不衰微。

中国:中国大陆连港澳台 14.43 亿,算上中华文明范畴:朝鲜 2500 万,韩国 5200 万,蒙古 330 万,越南 9826 万,如果算上日本 12562 万,共计 17.7 亿,不衰微。

埃及:一亿人,从属于更大的伊斯兰文明,衰微。

伊朗:8165 万,算上伊拉克的三千万什叶派(54%),阿富汗的 600 万什叶派(19%)也门 1500 万(50%),叙利亚 350 万(20%),巴林 150 万,再算上游离的阿塞拜疆 1000 万,说波斯语信逊尼的塔吉克斯坦,再算点黎巴嫩什叶,其代表的波斯 / 什叶文明作为非阿拉伯但穆斯林的半独立文明,最多共计 1.7 亿,半个衰微。

希腊:希腊 1070 万,算上塞浦路斯 87 万希腊人,阿尔巴尼亚 20 万希腊人,再加上亚美尼亚,保加利亚,意大利一些边边角角,充其量 1200 万人,当然海外人口不少,有 400 万左右,共计 1600 万,属于东正教文明和西方文明的边缘区,衰微。

以色列:677 万犹太人,衰微。

埃塞俄比亚:本身 1.12 亿,勉强算上 670 万人的厄立特里亚,不过 1.19 亿,半个衰微。

也就是说我认为的 12 个文明古国,去除中国 11 个,大部分衰微就是有六个及以上不兴旺,这里列出了 5 个中断,3 个衰微,两个半衰微,仅剩下印度一个不衰微的文明古国,你说我说得不符合教材?如果你最熟悉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课本中有与高中课本不相符的地方,请相信更加 “高深” 的高中 “选考” 课本。

知乎用户 胖哒二世 发表

其余文明都是被个给排水组织干掉的,稣哥本人就是修下水道的,虽然他和马里奥一样,啥都干,但是他的本职工作是修排水管的,其余的文化与宗教,在稣哥面前都只有被放水的份;

本国不同,大禹本人也是搞这个的,同行之间有相斥性,而且由给排水衍生出来的教义又没有高低之分,自然耶教灭不了禹系文明

知乎用户 远方有方 发表

有一个重要因素,黄河。

数十万年前,人类的先祖从树上下来,开始尝试两条腿行走,过了几万年,脊梁骨越挺越直,视线越来越开阔。

再过几万年,掌握了火的制取,熟悉了石器的打磨。

又是几万年,走出树林,走向了广袤的山川腹地,彻底和飞禽走兽分道扬镳。

为抵御猛兽袭扰及更好猎取食物,上古先民们结队攻守、营寨聚居,逐渐产生数量庞大、规模不等,或相互独立、或往来频密的部落群,历经迭代演进、不断整合,梯次形成了灿若繁星的城邦文明甚至王国文明,当时的中华文明应该只是其中毫不起眼的一个或一群。

文明的发祥地大都位于河海之滨或河流交汇之地

公元前 3500 年左右,生活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意为 “伊甸园”)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的古巴比伦人建立了发达的灌溉农业体系,筑起了世界上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发明了车轮和贸易,创造了楔形文字、数学和文学,甚至制定了人类第一部成文法——汉谟拉比法典,趾高气扬地进入了文明社会。

然而,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汉谟拉比王薨逝不久,这个内部冲突不断、外敌频繁入侵,且缺少战略纵深回旋的 “四战之地” 就被波斯攻陷,人类史上最早的文明瞬间化为烟尘,消失得彻彻底底,衣钵无继。

今天,巴比伦的繁华和奇迹以及传说中的 “空中花园”,都变成了荒丘废土,任人欷歔。

大约 7500 年前,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中下游地区诞生了古埃及文明,他们不仅发明了完善的文字系统、宗教系统、政治系统,而且创造了博大精深、绚烂多彩的文化体系,特别是雕塑、建筑、绘画、音乐、医学等技艺更是让后人叹为观止。

但公元前 30 年,这个煊赫几千年的文明古国却对屋大维俯首称臣,成为罗马帝国的行省,此后,埃及文明不得不前缀一个 “古” 字,成为历史名词。

古埃及文明消亡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逃不开的一条是环境因素。

埃及南无强敌,东部和北部紧靠红海、地中海,西临世界第一沙漠撒哈拉,占据相当优渥的军事、地理和水文条件,客观上保证了古埃及人得以在四顾无忧的屏障下一门心思研究艺术。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屏藩就是用来被打破的

当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阿拉伯人、土耳其人的铁蹄轮番光顾时,惯于养尊处优的古埃及人几乎毫无招架之力,逐渐被稀释、被同化,淹没在历史长河中。

到了今天,这里已彻底伊斯兰化,这片古土之主阿拉伯人,虽然占了古埃及人的大便宜,金字塔旅游创汇颇丰,但古埃及文明他们甚至一星半点儿也没继承下来。

大约在中国夏朝的同一时期,位于南亚次大陆西北部的印度河流域(主体在今巴基斯坦境内)诞生了神秘的古印度文明

他们有统一的度量衡,有发达的农业和养殖业,有统一制式的砖制民房,有四通八达的地面街区和纵横交错的地下水道,甚至有冲洗式厕所和垃圾管道等完善的排水系统和废物处理系统。

20 世纪才发现的遗迹中出土了近 3 万枚印章,但刻着的文字(或许是符号)尚未破解,因而后世对其知之很浅。

古印度文明何时因何衰落并不确知。

猜测大概率是公元前 2000 年左右被雅利安人入侵屠灭,也有人认为是被大洪水反复冲击的泥浆掩埋,甚至还有毁于一场核战的说法。

而今天恒河流域传承的印度文明是雅利安人征服这里后逐步创造的,与古印度文明几乎没有关联。

同样的,上古时期的中华大地也竞相绽放着文明之光

从现代考古发掘的遗迹看,金沙江流域滇中地区的元谋人、北京周口店地区的山顶洞人都曾是主宰所在区域的 “王者”。

在辽河流域,内蒙古赤峰红山文化出土的 C 型玉龙被称为 “中华第一龙”,说明时人已掌握判断重心的技术。

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马家窑文化,以及长江流域的成都文明、江汉文明、太湖文明等都已具相当规模,特别是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杭州良渚文化(2019 年良渚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华五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史得到国际社会认可)出土的骨器、陶器、玉器十分精美,甚至已出现类似文字的符号,说明其社会形态已进阶到文明时代。

然而,经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对抗、融合或互不统属地独立发展,这些初始文明有的被攻伐消灭了,有的被吸纳同化了,有的衰落中断了,绝大多数都已深埋黄土或化为烟尘,只有黄河文明朝气蓬勃、融汇百家精华,最终存活下来并主导华夏文明绵延至今。

这是一个引人探究的文化现象,每年试图挖出根本规律的论文恐怕要车载斗量

黄河文明屹立东方几千年不倒。

夏都阳城,商都亳、殷,周都丰镐、洛邑,以及秦汉唐宋的都城都部署在这里,《河图》《洛书》《易经》等文化元典都产生在这里,儒道墨法兵纵横等学派都活跃在这里,农工商科技发展的起点也是在这里。

或许是区位使然,或许存在偶然性,或许有一些未知的牵引因素,但有几条浅显的启示,还是值得炎黄后裔琢磨的。

第一条,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几乎所有的古文明都诞生在北纬 30 度到 60 度之间北温带的欧亚大陆,而不是四季温差不大的热带,也不是动植物资源更加丰富的南半球

可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被逼的。

那些先天条件优渥的地区一定也曾诞生过人类,只是他们野果够吃、猎物味美,几乎不必操心生存问题,因而长期过着采集式和狩猎式的生活。

不费脑就不会长脑,不经历就没经验。

这些享受着上帝厚赐的人们一次又一次错失了向文明进化的机会,最终衰败为滋养森林的腐料,以最原生态的形式回归了自然。

现代经济学上诡异的 “资源诅咒” 现象大概就是这种文明演进规律的鲜活再现,矿产、石油、天然气等藏量丰富的国家往往容易陷入经济增长陷阱不可自拔。

而反差鲜明的是,北温带大河边的人们出生时嘴里并没含着 “金钥匙”,不改良耕种就吃不饱,不筑城结寨就可能被冻死或被吃掉,但恰恰正是这些人创造了四大文明古国。

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环境塑造了文明,困境倒逼出文明

打下江山不易,坐稳江山、传续江山更加困难。

三大文明特别是古埃及文明和两河文明的消亡,很大程度上是他们的继承者逐渐丧失了开拓欲和进取心,防范危机的警觉和能力严重退化。

希特勒这个人不怎么样,但他有一句话说到了点子上:

如果一种文明沒有強大的力量来保护,那么这种文明是脆弱的,迟早会被野蛮所征服。

时下,那些躺在上天的偶然垂青或祖宗的功劳簿上睡大觉的 “拆” 二代、富二代广受社会舆论诟病,但一门心思为子女挣家业、置厚产的 “二代家长” 们却少被指摘,他们天真地以为,穷尽所能让后代少吃些苦、少走 “弯路”,多点“资源”、多长“见识”、多超“起跑线” 几步就更能保证 “家学” 传承。

但对不起,败家子的底是探不到的,除了培养出 “持家” 的真本事,别的啥也保不住你们家。

这个问题上,还是晚清名臣林则徐活得明白、活得透彻:

“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第二条,发展核心竞争力

黄河中下游滩涂地带的黄土台塬累积了数千万年冲击上岸的细密黄土,这些厚达百米的土层可以像海绵一样将水分储存下来,并经毛细血管般的土间孔线为地表输水。

因此,在黄土高原生态未被破坏的远古时期,这里是种植农作物的黄金地带。

随着全球气温的周期性下降,北方很多部落的生存环境急剧恶化,不得不迁徙到黄河三角洲地区,慢慢融入中原文化。

今天去参观洛阳偃师的二里头遗址,会发现这里并没有什么耀眼的地方,红山的玉器、大汶口的陶器、奢华的墓葬、高大的城池,这里统统没有,但这里却是华夏先人走向农耕文明的拐点。

因为他们简单务实、不玩花拳绣腿,从不把有限的资源浪费在耗时费力的玉器打磨上,也决不劳役大批人力筑城修墓,而是老老实实耕田种地,迭代积累,稳定成长,终于铸就了磁吸各方的强大魅力,开创了首屈一指的大夏王朝。

第三条,多难兴邦

与其他文明相比,黄河流域气候恶劣、水患频仍、季节性温差大,在眼睁睁看着一批批忧患意识淡薄(或单纯是运气不好)的亲人朋友被周期性地冻死、淹死后(一定意义上也算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先民们不得不去认真观察气象、水文变化规律,继而创造了历法。

不得不去引水灌溉或抗水排洪,从而发展了早期工程学

不得不去深入研究改进农作物耕种技法,进而催生了农业文明。

不得不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整合起来统筹调配,故而衍生了高效救灾的集权体制,更早形成了大一统的国家形态,并逐步推动了认识和解读世界的群体意识形态由神秘化过渡到世俗化。

通过穷尽一切办法与大自然作斗争,勇敢的炎黄先祖逐步实现了改造客观世界的知识、技术和组织上的原始累积,也给主观世界注入了对自然界由恐慌无措到敬畏而无畏的精神基因。

第四条,鸡蛋别放同一个篮子里

两河、尼罗河和印度河流经所在文明核心区域时都是南北走向的,只有黄河是东西走向。

这点差别看似无所谓,但在农业文明时代,其影响却可能很致命。

南北走向的大河流经不同温度带,适种的农作物差异很大,农时也不一样,不同部落、不同城邦各浇各的水、各种各的地,一方面只能小范围进行粮种改良,步子很小。

另一方面同一文化体一般仅占据一地或零星数地,备胎不足,临近的不同文化体又各自为政、争抢资源、冲突频发,谈不上什么凝聚力,对抗自然灾害和外敌入寇的合力偏弱。

而东西走向的大河覆盖同一纬度带,气候条件相近,既有利于同一作物的大面积耕种推广,又便于灾荒之年相互救济,基于相似的作息节奏和认知观念,又加上串门多了,互助久了,远近村村寨寨关系就更亲近,文化就更认同,慢慢发展下去都互相承认是 “自己人”。

黄河文明的核心河洛文化圈(黄河与洛河交汇的内夹角洲、外夹角洲以及黄河北岸的晋南和豫北),直至远达甘肃、河套、冀北、豫东和鄂西北一带,星罗棋布地闪烁着不少各具地域特色却均认同炎黄祖先的文化中心。

临潼的姜寨、登封的王城岗、偃师的二里头、郑州的商城、安阳的殷墟,都是上古时期的 “特大都市”。

同时,在河洛文化圈周围还活跃着巴蜀文化、吴越文化、楚文化、燕赵文化和齐鲁文化等,通过交流、吸纳、融合,逐步形成了以河洛为内核、“多极化” 的、“十” 字型多中心文化带,使得中华文化不致因为某一个或几个中心的衰落而全体阵亡。

第五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其他三大古文明大体均毁于外敌入侵,中国虽东有大海、西靠大山、南邻偏弱、北筑长城,但仍然不可避免地数次遭遇强敌叩关。

西周的覆亡就是因为犬戎攻灭了镐京。

齐桓公称霸高举 “尊王攘夷” 大旗,其九合诸侯的主要功绩之一,就是救援燕国讨伐山戎。

五胡乱华的 300 年间汉族人更是成为 “双脚羊”,由 2400 万被屠杀锐减至 400 万人,几乎全员沦为难民,被迫“衣冠南渡”,激进的项羽式汉人首领冉闵也因颁布“杀胡令” 由负面人物成为争议人物。

公元 1279 年,崖山海战后,文天祥被俘、张世杰兵败自杀、陆秀夫背着小皇帝投海自尽、十万军民集体蹈海殉国,汉民族第一次被全面奴役。

明末名媛柳如是的丈夫钱谦益(当时的文坛盟主、东林领袖,后剃发降清,再 “反清复明”)更是认为:

“海角崖山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

后被一些日本人拿来嘲笑:

“崖山之后无中华”。

公元 1644 年,明崇祯帝朱由检在煤山(今北京景山公园)上吊,宁远总兵吴三桂开山海关揖入宿敌,大顺皇帝李自成 “进京赶考” 失败,汉民族第二次被异族全面统治。

清军席卷全国,强令剃发易服(口号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还在江南制造了血腥的 “扬州十日”“江阴三日”“嘉定三屠”,试图彻底摧毁汉人的民族意识和反抗意志。

1931 年 9 月 18 日至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人发动的侵略战争企图全面吞并中国,造成了华夏民族超过 5000 万的人口损失,仅南京一城就被屠杀 30 万人。

然而,五胡乱华的结果是五个胡族全部消失,匈奴可能逃往欧洲,羯族被可怖的冉闵屠杀殆尽,鲜卑族的首领北魏孝文帝主动推动汉化,羌族和氐族的结局可能一部分被收归吐蕃,一部分南迁缅甸。

蒙古人统治中国接近百年,虽极力压制汉人,但几经纠结反复,还是不得不恢复科举、推行文治,连其国号 “元” 都取自《易经》中 “大哉乾元” 之意。

满清更是鲜明地以儒学治国,积极完成了满人由 “夷” 到“夏”的身份转变,客观上成功推动了蒙古、新疆、西藏及西南少数民族对疆域和文化意义上“中华大义” 的价值认同。

尽管近代西方 “民族国家” 理念不断冲击,但 “大中华” 不但未被肢解,反而更加自发凝聚于 “中华民族共同体” 这面旗帜之下。

日本人野心不小,妄图挖了我们的祖根,迫使华夏民族亡国灭种,全面融入其和民族文化圈,虽然留下了点 “精日” 余孽,但在广阔中华大地埋下的那几根钉子终将腐为齑粉。

几千年来,虽曾遭遇严重挫折,但中华文化从未中断,华夏民族的道统、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并未改变,这很大程度上与我们对 “族” 的界定有关。

虽然我们也与西方人一样认为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但西方人嘴里的“族” 一般是说种族,讲的是血统;而我们说的 “族” 更多的是指文化,更强调道统

中国人历来讲究: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这样长期坚持下来的结果就是:

“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

不断兼容并蓄、融汇同化,形成了华夏民族生生不息的存在特质。

北宋文学大家苏轼就十分反对种族优劣论,他还举例说:

秦之由余,汉之金日磾,唐之李光弼、浑瑊之流,皆蕃种也,何负于中国哉?

中国人对血统的宽容、对种族的平视更积极的意义在于个体价值的深度觉醒。

在印度,低级种姓者很难出人头地;

在欧洲,平民之子大概率仍是平民;

即便在同属儒学文化体系的日本,几千年来天皇只有一家,再牛的幕府也必须保持表面的恭敬,老百姓实现阶层跃迁难度惊人,今天的旅日外族万难真正融入其社会。

中国人笃信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天生我材必有用” “英雄不问出处”,人才垂直流动不曾停滞,阶层壁垒反复被冲破,最大程度推动了社会精英的裁汰补充,从而也更好保证了中华文化接续传承的质量和韧性

知乎用户 Erika 发表

腐蚀性啊。

境外势力打击是无所谓的,反正历代境外势力都是一入主中原就被儒教腐蚀的干干净净了。

这就是事实。

知乎用户 自由派公知 发表

通过贬低别国来找自信挺没意思的。“中国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的文明”,此种说法由来已久,不仅坊间流行,很多学者也深以为然。为纠正这种错误的看法,特转发张绪山教授 2014 年在《光明日报》发表的这篇文章。

“众口铄金”“积非成是”是中国古谚,意思是说,一种观念或见解一旦众口相传,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一种强大力量,即使是明显的谬见,也会迫使人们当作正确的事物而接受。所谓 “谬误重复千遍变成真理” 庶几近似。这种现象在历史学上最显著的例证,莫过于流传甚广的 “中国文明是世界唯一未曾中断文明” 的说法。

冯友兰《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云:“并世列强,虽新而不古,希腊罗马,有古而无今,惟我国家,亘古亘今,亦新亦旧,斯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者也。”这里需要注意,所谓 “唯独中国屹立不倒”、“惟我国家,亘古亘今,亦新亦旧”,是就“文明”“文化”(civilization, culture)延存而言,并非指“政权”(state)意义上的“国家” 或“王朝”的存续,否则,就中国历史上频繁的王朝更替与族群入侵、征服而言,“屹立不倒”“亘古亘今”之说是不能成立的。冯友兰为彼一时代之硕学鸿儒,其观点可代表前辈学人之史学常识。

在我国学术界,与世界古文明研究相关的 “四大文明” 说曾一度非常流行。近些年 “四大文明” 说虽已不太流行,但与之相关的 “中国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消失)的古老文明” 的传统说法,却仍被很多人坚持,尤其是在国学界,似仍被奉为不易之论,频繁见于众多史学著作,包括一些著名史学家的著述。

这里首先需要弄清楚的,是 “族群征服” 与“文明中断”的关系。一般而言,造成文明中断与消失的原因,不外自然灾难与族群征服。就目前所知,在世界古文明(巴比伦、埃及、印度、中国、希腊、罗马等)中,中断与消失了的文明,多缘于族群入侵与征服。但就历史实际而言,族群征服可以造成一种文明的暂时中断,但并不一定造成永久毁灭与消失。因此,在判断一种文明是否中断与消失时,不能简单地将 “族群征服” 与“文明中断”混为一谈。这是我们在讨论各文明是否中断与消失时应首先注意的。

实际上,中国文明 “未曾中断(消失)” 说乃基于两点:一是排除了族群入侵与征服造成的传统政权中断,二是排除了文化传统的暂时断裂,否则,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五胡入主中原,金对中原腹地的占领,尤其是蒙元、满清的征服,就不能说中国文明 “未曾中断”。究其实,中国文明“未曾中断” 说是就几个事实而言:其一,族群入侵虽然带来中原文明的间歇,但并没有导致中原民族主体语言——汉语言——的根本改变或消失;其二,以传统汉语言写成的古典文献延绵不绝,保存至今;其三,由于传统语言及古典文献的保存,其所承载的传统价值观与信仰得以保存、延续。

以此标准衡量,古埃及、古巴比伦文明无疑是 “有古而无今” 的中断(消失)的文明。4 世纪下半叶,古埃及被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进入“希腊化” 时代,希腊语成为官方语言,古埃及语言文字受到的影响逐渐扩大。公元前 1 世纪下半叶罗马征服埃及后,埃及古文献在罗马内战中大部被毁,拉丁语的推行更挤压了古埃及语的存在空间,尤其是基督教被确立为罗马帝国官方宗教后,对古埃及语言文化影响至大的多神教受到压抑。529 年查士丁尼皇帝关闭了所有多神教与世俗文化中心,古埃及文化更加式微。644 年埃及被新兴的阿拉伯势力征服,居民改用阿拉伯语言,改信伊斯兰教,古文献再次遭到毁坏,最终荡然无存。语言与文献的消失,使得以语言与文献为载体的传统信仰与价值观念随之消失;伊斯兰教的确立更使得埃及成为穆斯林世界的一部分,古埃及文明遗产所包含的信仰与价值观不复存在。它在一千余年后为人所知,只是缘于一个偶然事件:1798 年,拿破仑远征埃及,发现罗塞塔石碑,1822 年法国学者商波良解读象形文字成功,埃及学诞生,古埃及文明才重见天日。但古埃及文明只是作为历史遗迹存在,与现在的伊斯兰世界的埃及社会已经没有联系,现下的埃及人(专门研究者除外)已对古埃及语言、文献及价值观完全隔膜,茫然不解。古巴比伦文明的情形大致相似,19 世纪中叶欧洲学术界解读楔形文字获得成功,并开展考古发掘,这个古老文明才逐渐为人所认识。但它同样只是作为过往的存在为人所知,与现今存在的文明没有任何实际联系。

然而,很难说印度也属于这种情形。印度的历史也充满了外族入侵,尤其是莫卧儿入侵与英国的殖民统治,更以时间漫长著称,但印度的传统文化并未消失。印度是不重视历史的国度,没有记载历史的传统,马克思甚至说:“印度人没有历史”。印度没有像中国那样留下成系统的古典文献,所以谈不上古代典籍消失的问题。但其经典作品《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一直绵延流传,至今仍被印度人视为不可侵犯的圣典,解决宗教、哲学和道德等问题争论的指南;至于被视为印度独特产物的种姓制度更是至今犹存,实实在在的为人所感知。有人以当今印度人识梵文的人数不多,断言印度文明已经消亡,其实是没有多少道理。作为学术工具的梵文,现代人通晓者不多,实属自然之理。李慎之先生在《与杜维明先生的对话》一文中特别提到,过去认为印度文明中断,可能是因为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的关系。他曾就此问题请教季羡林教授,得到的答复是印度文明没有中断(消失)。

任继愈先生是大学者,但他也接受 “中国是唯一文明未曾中断的文明” 的观点。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特别提到古希腊文明的 “中断”:“中华文化,有一个特点,就是持续不断地前进,与时俱进。这一点很特殊,只此一家。你看希腊,它持续了一个时期,然后罗马人来了,希腊文明就中断了。” 这显然是将 “外族征服” 与“文明中断”混为一谈了。为了说明自己的看法,任先生提到一件事:中国人在雅典读柏拉图的书,旁边的一位希腊人不以为然;他以此事证明希腊的“古代文化中断了”。这样的看法令人费解。中国人对外国人阅读《易经》《道德经》之类的中国典籍,恐怕也会不以为然;即使在当今中国人中,除了相关研究者阅读此类古典书籍,其它阅读者不会很多,我们能否据此断言中国古文明已经中断消亡了呢?

如果实际考察一下希腊历史,情况将更加清晰。不断遭受外族征服确为希腊历史显著特点之一,正如前文所说,“族群征服”与 “文明中断” 不是一回事。公元前 2 世纪初希腊被罗马所征服,但罗马人并没有强迫希腊人放弃自己的语言。而且,正如中国历史上常见的武力征服的落后民族最终在文化上被征服的情形,罗马人震惊于希腊文化的高度发达,许多贵族家庭将希腊人请来做老师,为孩子们授课,其结果是,希腊文明非但没有消失,更以其内在魅力征服了罗马人,扩展了其影响范围。认为罗马征服希腊造成希腊文明的中断与消失,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

从文化上,罗马帝国分为两个部分:西部的拉丁文化区与东部的希腊文化区。5 世纪末西罗马覆亡于北方的蛮族入侵之后,地中海东部希腊文化圈演化为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继续保持繁荣。希腊语不仅是民众日常使用的语言,而且也逐渐超越拉丁语,成为从事文学、教育、神学、法学活动的官方语言。准确地用希腊语阅读、写作、演讲被认为是基本的教养。在东罗马帝国存在的千余年中,古希腊文献的整理与研究从未中断,举凡重要历史文献几乎都以希腊语写就,其系统性与丰富性为世人所公认。1453 年以后拜占庭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所征服,众多希腊学者携带古希腊抄本逃亡意大利,成为 “文艺复兴” 运动的一大诱因,古希腊文化的光彩再次展现在西欧各国人民眼前。在希腊本土,自首都沦陷到 1821 年宣布独立的近四百年间,希腊文化的传播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希腊语作为民众语言没有中断,东正教会在各地兴办了许多秘密学校,向儿童们传授希腊文化,希腊语字典与语法书以及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诗人品达的作品在各地出版。希腊语的民间文学、民歌、诗歌获得发展。

希腊民族虽历经磨难,但他们的语言保持了连续性,没有被外族语言所淹没,沦为历史陈迹。现代希腊语系由民间希腊语(相当于汉语的白话文)发展而来。自 18 世纪中叶以后,究竟采用民间希腊语还是古希腊语作为全国统一语言,曾出现过激烈的争论,存在一定的紧张关系,但民间希腊语为希腊人民最终接受,成为通用的现代希腊语。这一过程与现代中国接受白话文的曲折历程十分相似,其结果也很相似:接受过正规教育的现代希腊人阅读古老的《荷马史诗》,在难度上不会不大于中国人阅读《论语》等古典作品。

在三千年历史中,希腊文明虽历经磨难,但所具有的持久影响力并未中断、消失,而在近代似乎则更趋发扬光大。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尤其是我们德国人心中,自然会引起一种家园感”;英国诗人雪莱则称:“我们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文学、宗教和艺术都源于希腊,如果没有希腊,我们现在还可能蒙昧无知,与野人无异。” 当代美国历史学家威尔 · 杜兰说:“希腊文明仍然活着;它走进我们心智方面的每一次呼吸中,希腊的遗产太多,我们之中没有任何人能终其一生去完全吸收。”(《世界文明史 · 希腊的生活》,下卷,东方出版社 1999 年,第 873 页)希腊文明以其绵延不绝的影响,证明了它属于 “亘古亘今,亦新亦旧” 的文化范畴。

既然印度、希腊的文明也没有中断,那么,所谓 “世界上唯有中国文明没有中断” 的说法就不能成立。这一见解在我国学术界长期存在,广泛流传,影响深远,似已演化为一种不证自明的(self-evident)“历史常识”,甚至出现于很多学者包括一些著名学者的著述中,被当成中国文化 “独特论” 的历史证据,可谓史学谬见大行其道之典例。但它毕竟是一种谬见伪识,现在是应该改正的时候了。

知乎用户 文刀半瞎​​ 发表

西方国家通常会说,中国 1949 年才建国,为什么说自己有 5000 年历史文化?

如果把三星堆算上,那么中国就可以再往前推一点时间了。

其实,要区分文明有没有中断,这个也很简单。

只要你正确区分什么是 “历史文明” 和什么是 “曾经发生” 就知道了。

先说 “曾经发生过”,例如在美洲大陆,玛雅文明与印加文明及阿兹特克文明并列为美洲三大文明。

可这是这片大陆的历史,不是美国的历史,也不是加拿大的历史。只不过是美洲这篇大陆上曾经发生过的历史,是属于美洲的历史,不属于美国,也不属于加拿大,不属于现在美洲大陆上任何一个国家。

阿兹特克也被西班牙帝国彻底消灭,成为了过去。

美洲文明在欧洲殖民后就彻底断裂了,断子绝孙了,没有了一丝传承。

中国人能看得懂几千年前的文字,美洲人,几个看得懂玛雅文字?

这就是中华文明没有中断的原因之一。

我站在湖北襄阳,我能知道在 1267 年 - 1273 年的宋朝时期经历了襄阳大战,而且还不是郭靖守城,我知道在建安二十四年(公元 219 年)的东汉三国时期关羽水淹七军。

而我站在墨西哥,我他么肯定知道这里曾经有无数印第安人在这片土地上奋勇厮杀,有玛雅人在这片土地上奋斗过生活过,可是墨西哥没有传承记载下来。

咱们就不一样,二十四史就足以吊打全世界任何文明古国。

和中国历史的同期,例如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甚至次生的古希腊,古罗马等文明,都有历史记载,却都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印第安这种却不算文明,因为他们都是部落,没有形成一个帝国,没有统一的文字传承。

如果要论过去,那咱们都是地球人,地球有 45.5 亿年历史,就没必要分你我他了。

至于其他文明古国如何中断的,那就得一个一个来简单的说了。

先说古埃及。

古埃及经历了共 10 个时期,33 个王朝的统治。

但是在这期间,埃及也遭到了多个帝国的入侵和统治。

例如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亚述帝国不断占了了古埃及的友邦,强大的波斯帝国,公元前 525 年,冈比西斯二世在贝鲁西亚之战中抓获了法老普萨美提克三世,将埃及划为总督区。

只不过埃及也开始了南北朝统治。

即便波斯帝国一度统治了大部分埃及,但是埃及也有点类似于宋朝后期,一直都有反波斯起义,虽然有点名存实亡,但是古埃及大统还在延续。

直到公元前 332 年,希腊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大帝侵入埃及,灭波斯王朝,结束了延续 3000 年之久的法老时代。

当然,马其顿帝国因亚历山大大帝去世后,古埃及也经历了托勒密时期。

所以,古埃及灭亡,也有两个说法,一个是国家灭亡,一个是文明灭亡。

文明灭亡是被阿拉伯人入侵,埃及伊斯兰化,文明断了。

国家灭亡那就可以说是罗马灭亡埃及,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埃及这个国家,而是行政省。

古巴比伦

喜欢周杰伦的,估计都不用我说了,听过爱在西元前的都知道。

古巴比伦王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

刻在黑色的玄武岩

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

……

我给你的爱写在西元前

深埋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几十个世纪后出土发现

泥板上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

古巴比伦的灭亡,就有点类似秦朝,秦始皇死了,秦朝就没了,古巴比伦因为汉谟拉比死了,古巴比伦也就不复存在了。

史载,汉穆拉比死后,帝国就瓦解了。王国先后受到赫梯人、加喜特人的入侵,直到公元前 729 年终于被亚述帝国吞并。20 年后亚述为迦勒底人所灭,迦勒底人在巴比伦建立了短短的 80 多年的新巴比伦王国。新巴比伦王国为波斯人所灭。

古印度

这个也简单,古印度在孔雀王朝覆灭后,就不断被外敌入侵,而外敌入侵后,印度并没有把外敌同化,而是被外敌剥夺了文明,灌输了外敌的文化,宗教,信仰等。

也造就了印度的种姓制度。

古印度在孔雀王朝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形成大一统的国家,直到大不列颠走了之后。

至于古希腊和古罗马,就没必要聊了。

那么看到这也会有人说,中国也被蒙古人和女真入侵,分别成立了元朝和清朝,为什么说中国没有中断?

这就可以和印度类比。

中国历史上,虽然多次被外敌入侵,但是不管是蒙古还是满族,都被咱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给同化了,而且文明也一直都延续了下来,并未中断,也没有抛弃。

这就是中国。

知乎用户 认真的活着​ 发表

没什么可以忌讳的,直说就是:

周围的其它文明太弱小。

宣扬中国特殊论,毫无意义且极其有害。

古华夏文明处于世界岛的东端,西有青藏高原,北有大漠戈壁,南是沼泽烟瘴之地,东是岛链拱卫的大海,是个孤立的地理单元,但面积足够大,且自然条件优越。

在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下,中华文明孕育、发展起来。

由于早期外来扰动影响很小,所以到了三千年前的周朝时期,中华文明的基本框架就已经成形。

之后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华文明在练蛊模式下高速发展,再之后就是天降奇才秦始皇,把已经开始分化的中华文明用暴力的手段融合统一了。

秦之后的汉代,基本消除了中华文明的最后一个可能的隐患,北方的游牧民族的文明威胁。

再之后不管中原是否是汉族统治,所有统治者都不得不选择用中华传统来实施统治。

因为根本没得选,差距太大了。

总结一句话:

孤立且富饶的地理单元,让中原四周的其它文明根本没有发育的时间,从而使得中华文明一支独大,无可替代,所以也就免除了断绝之患。

这个优势直到两百年前,西方势力从海上袭来,同时带来了更新的文明和统治制度,才逐渐消失。

即便是在西方文明技术上如此强大的优势面前,中华文明也没有被彻底消灭,而是在经历了极其痛苦的自我蜕变之后再次重生。

反观其它三大文明,古埃及文明也处于大陆一端,但尼罗河三角洲面积太小了,人口优势很不明显,一直要面对着各种其它势力的大规模侵袭,能坚持两千年已经是非常不容易。

同时古埃及文明旁边就是古巴比伦文明,这俩之间天然的互相冲突。

古印度文明则有凑数之嫌,本质乏善可陈。

倒是算次生文明的古希腊文明在吸收了古埃及、古巴比伦文明的精华,结合自身特点后,发展的非常茁壮。

知乎用户 Terminus​ 发表

没有未来的文明只能活在过去,请大家开始对号入座

知乎用户 艾尔的剑 发表

中国文化同时满足五点,足够拿出来说没断绝:

1 文明足够久,足够重要,至少公元前 10 世纪就是非常重要的古典文明了,并且从古到今都是世界一级。所有全球范围的通史类读物必谈中国,但埃塞俄比亚或以色列就未必,尤其埃塞和阿拉伯人虽然总体一直传承,但埃塞实在不够重要;阿拉伯半岛居民文明在中古以前没太多可说的。

2 信仰一脉相承,到现在依然崇拜祖先和儒家思想,这些都是中国原生信仰,而其他外来宗教只有融合,从未占据绝对主导。像希腊波斯都是彻底被外来信仰转变了。

3 国家被征服后,主体民族血缘没被改变(元清汉族和满蒙通婚真不多,加上悬殊的人口数量差距,根本不够改汉族血缘的)。

反面就是以色列人,本就是小国寡民,亡国小两千年,现在以色列人肤色长相差距极大,基本是宗教纽带维系的民族,来源根本说不清。

4 文化基本没被外族改变,尤其是语言习俗等(完全不改变不现实,混居的民族总会有交流),反面典型如印度文化被英国人大改,中世纪大半国土也长期被突厥人占领,更别说早年还有被雅利安人入侵的历史。

5 即使入主中原的异族王朝,也基本遵循汉制,有汉族国号,尤其清朝统治者汉化程度很高,现代整个满族已经被彻底同化。

反例波斯印度,入主波斯近千年的阿拉伯人和突厥人,完全没当自己是本地人的意思,信仰文化上最多借鉴一下本地,根本没被本地文化同化。至于印度被大英占领,可维多利亚作为印度女皇根本就没去印度,就更明显了,

知乎用户 小爷​ 发表

这么说也没问题,中国的汉字是从甲骨文一路传承演变进化而来,这不是文明的持续证明吗?其他比如苏美尔的楔形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古印度梵文都是断绝了

知乎用户 zhwust 发表

四大文明古国都有着自己文化承载方式,如,文字。

这里就文字来说明为何中国是唯一一个没有中断历史的国家。

首先,论争议最大的印度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的确亡了,因为其文化的载体——语言和文字亡了。古印度人的文字至今无人能懂。没有文字,且不说传承,谈何了解其文化?

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明 (Harappan Civilization) 确实是最久远的,对世界影响最大的原生文明之一,但它是一个消失的、中断的,没有得到传承的文明。这是一个公论,参考此链接:10 Civilizations That Disappeared Under Mysterious Circumstances 十大神秘消失的文明中,古印度文明和玛雅文明赫然在列。至于它为何消失仍是一个迷。由于其象形文字至今没有被破译(与之对比,埃及文字已经被破译了),学术界对它消失原因的研究很受限制。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哈拉帕文明的消失与印欧游牧民族——来自高加索的雅利安人南下在时间上高度吻合。因此雅利安人蛮族入侵有时被认为导致了哈拉帕文明的灭亡,这也并不是印度河流域文明衰亡唯一理论。其他更为主流的观点有印度河流域干涸说和洪水说。

而其他的古文明在现在也找不到未有中断的传承。

且虽中国也受到很多外来民族的侵袭. 但他们的文化很快被中国文明同化了. 像十六国, 南北朝时期, 匈奴、氐、羯、羌、鲜卑先后进入中原. 只过了两百年, 他们就完全被中国文明吸引, 融入汉族. 而他们自己的文化却消失了, 民族也不存在了.

同化在社会学中指不同文化单位融合成一个同质文化单位的渐进或缓慢的过程。

不同的文化群体间的同化经历了一个由表及里、由局部到全部融合的过程。被同化的群体起初并未意识到同化群体文化的优越,只是后来迫于外力而不自觉地模仿。同化速度开始比较缓慢,被同化群体一旦意识到所接受的文化优于原来的主体文化,就主动放弃自己的文化模式与传统, 积极学习同化者的文化, 整个同化进程即可加快。

同样, 蒙古人可以征服中原, 但征服不了中国文明. 当时 “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 出现了民族的融合 , 融合的结果, 大部分融入了汉族. 满族人后来也进入中原, 建立清朝, 过了两百多年, 他们甚至连满族的文字都不认识了. 也被同化了.

故而中国是古国中唯一延续至今而没有中断的国家,中华文明延续至今. 所有侵入中国的外族, 无一列外被中国文化同化了。

知乎用户 恋恋风尘​ 发表

中国的文化上下五千年,从古到今绵延不绝。

中华文明、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克里特文明、哈拉巴文明、奥尔梅克文明。六大古文明,中华文明硕果仅存。其他文明近乎烟消云散,不知所踪。

从夏商周,到元明清,再到近代,我们从来都只有一个民族,一种文明。只不过这民族不断壮大,甚至混血;这文明不断发展,甚至整容。但既没有代沟,更没有空白。

最重要最根本的东西,不断老早就有,而且基本不变。

我们的家国一体开始于夏,祖宗崇拜起始于商,宗法制度从西周到民国至今还有影响。我们的语言、文字、生活习惯、人际关系、文化心理,要么始终如一,要么万变不离其宗。我们的文化,有衰减,有变异,却从未中断。

第一代 “古代文明” 代表之一的中华文明流传到现在。第二代 “古典文明” 的代表是伊斯兰文明,玛雅、希腊、波斯、罗马、拜占庭纷纷退场。第三代“现代文明”,是文明史上的新新人类,功过尚待评价,前途未可限量。

中华文化的底蕴,就在于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针对评论区的讨论说几句:为什么说我们的文明没有中断?

高中政治文化篇应该让我们见识了自身民族文化的底蕴。我们中国的文化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可以一窥究竟。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历史和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我们的四大发明,百家文化,我们的汉字,汉服、古建筑,茶道,二十四节气,具是源远流长。

其他诸如妈祖信仰、古琴艺术、中国篆刻、中国书法、中国剪纸、蒙古族呼麦、江西傩舞、龙泉青瓷、京剧、粤剧、皮影都让人印象深刻。

实际上 “二十四节气” 在国际气象界被认为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前几天我刷到一个抖音博主” 只露声音的宫殿君 “(id:gongdianjun),他的主页就讲了很多故宫的知识。他不是故宫官方的工作人员,但个人是一位历史文化相关的大学老师。虽然才 34 岁,却已经有 8 年教龄,算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学霸。我看他讲解故宫,比如祈年殿这些,就会发现其中的一些内容足以反应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一脉相承。

比如宫殿常用的榫卯。

榫卯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它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是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叫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叫榫眼、榫槽)。

其特点是在物件上不使用钉子,利用卯榫加固物件,体现出中国古老的文化和智慧。

杰出代表人物有鲁班,我们可以说鲁班文化做出来的东西,是真正的艺术品。

中华文明的当下,我觉得可以用一句话概况:祖上阔过,正重新走向世界文化的中心。

知乎用户 林先生 发表

张绪山:中国文明是世界唯一未曾中断的文明吗?

张绪山:中国文明是世界唯一未曾中断的文明吗?毕竟是一种谬见伪识,该改了众口铄金”“积非成是”是中国古谚,意思是说,一种观念或见解一旦众口相传,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一种强大力量,即使是明显的谬见,也会迫使人们当作正确的事物而接受。与所谓 “谬误重复千遍变成真理” 庶几近似。这种现象在历史学上最显著的例证,莫过于流传甚广的 “中国文明是世界唯一未曾中断的文明” 的说法。
冯友兰《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云:“并世列强,虽新而不古,希腊罗马,有古而无今,唯我国家,亘古亘今,亦新亦旧,斯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者也。”这里需要注意,所谓 “唯独中国屹立不倒”“唯我国家,亘古亘今,亦新亦旧”,是就“文明”“文化”(civilization, culture) 延存而言,并非指 “政权”(state) 意义上的 “国家” 或“王朝”的存续,否则,就中国历史上频繁的王朝更替与少数民族入侵而言,“屹立不倒”“亘古亘今”之说是不能成立的。冯友兰为彼一时代之硕学鸿儒,其观点可代表前辈学人之史学常识。
在我国学术界,与世界古文明研究相关的 “四大文明” 说曾一度非常流行。近些年 “四大文明” 说虽已不太流行,但与之相关的 “中国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老文明” 的传统说法,却仍被很多人坚持,尤其是在国学界,似仍被奉为不易之论,频繁见于众多史学著作,包括一些著名史学家的著述。
这里首先需要弄清楚的,是 “族群征服” 与“文明中断”的关系。一般而言,造成文明中断与消失的原因,不外自然灾难与族群征服。就目前所知,在世界古文明 (巴比伦、埃及、印度、中国、希腊、罗马等) 中,中断与消失了的文明,多缘于族群入侵与征服。但就历史实际而言,族群征服可以造成一种文明的暂时中断,但并不一定造成永久毁灭与消失。因此,在判断一种文明是否中断与消失时,不能简单地将 “族群征服” 与“文明中断”混为一谈。这是我们在讨论各文明是否中断与消失时应首先注意的。
实际上,中国文明 “未曾中断(消失)” 说乃基于两点:一是排除了少数民族入侵与征服造成的传统政权中断,二是排除了文化传统的暂时断裂。否则,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五胡入主中原,金对中原腹地的占领,尤其是蒙元、满清的统治,就不能说中国文明 “未曾中断”。究其实,中国文明“未曾中断” 说是就几个事实而言:其一,少数民族入侵虽然带来中原文明的间歇,但并没有导致中原民族主体语言——汉语言——的根本改变或消失; 其二,以传统汉语言写成的古典文献延绵不绝,保存至今; 其三,由于传统语言及古典文献的保存,其所承载的传统价值观得以保存、延续。
以此标准衡量,古埃及、古巴比伦文明无疑是 “有古而无今” 的中断 (消失) 的文明。公元前 4 世纪下半叶,古埃及被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进入 “希腊化” 时代,希腊语成为官方语言,古埃及语言文字受到的影响逐渐扩大。公元前 1 世纪下半叶罗马征服埃及后,埃及古文献在罗马内战中大部被毁,拉丁语的推行更挤压了古埃及语的存在空间,尤其是基督教被确立为罗马帝国官方宗教后,对古埃及语言文化影响重大的多神教受到压制。529 年查士丁尼皇帝关闭了所有多神教与世俗文化中心,古埃及文化更加式微。644 年埃及被新兴的阿拉伯势力征服,居民改用阿拉伯语言,改信伊斯兰教,古文献再次遭到毁坏,最终荡然无存。语言与文献的消失,使得以语言与文献为载体的传统信仰与价值观念随之消失; 伊斯兰教的确立更使得埃及成为穆斯林世界的一部分,古埃及文明遗产所承载的信仰与价值观不复存在。它在一千余年后为人所知,只是缘于一个偶然事件:1798 年,拿破仑远征埃及,发现罗塞塔石碑,1822 年法国学者商波良解读象形文字成功,埃及学诞生,古埃及文明才重见天日。但古埃及文明只是作为历史遗迹存在,与现在的伊斯兰世界的埃及社会已经没有联系,现在的埃及人 (专门研究者除外) 已对古埃及语言、文献及价值观完全隔膜,茫然不解。古巴比伦文明的情形大致相似,19 世纪中叶欧洲学术界解读楔形文字获得成功,并开展考古发掘,这个古老文明才逐渐为人所认识。但它同样只是作为过往的存在为人所知,与现今存在的文明没有任何实际联系。
然而,很难说印度也属于这种情形。印度的历史虽充满了外族入侵,尤其是莫卧儿入侵与英国的殖民统治,更以时间漫长著称,但印度的传统文化并未消失。印度是不重视历史的国度,没有记载历史的传统,马克思甚至说:“印度人没有历史”。印度没有像中国那样留下成系统的古典文献,所以谈不上古代典籍消失的问题。但其经典作品《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一直绵延流传,至今仍被印度人视为不可侵犯的圣典,是解决宗教、哲学和道德等问题争论的指南; 至于被视为印度独特产物的种姓制度更是至今犹存,实实在在地为人所感知。有人以当今印度人识梵文的人数不多,断言印度文明已经消亡,其实没有多少道理。作为学术工具的梵文,现代人通晓者不多,实属自然之理。李慎之先生在《与杜维明先生的对话》一文中特别提到,过去认为印度文明中断,可能是因为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的关系。他曾就此问题请教季羡林教授,得到的答复是印度文明没有中断 (消失)。
任继愈先生是大学者,但他也接受 “中国是唯一文明未曾中断的文明” 的观点。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特别提到古希腊文明的 “中断”:“中华文化,有一个特点,就是持续不断地前进,与时俱进。这一点很特殊,只此一家。你看希腊,它持续了一个时期,然后罗马人来了,希腊文明就中断了。” 这显然是将 “族群征服” 与“文明中断”混为一谈了。为了说明自己的看法,任先生提到一件事:中国人在雅典读柏拉图的书,旁边的一位希腊人不以为然; 他以此事证明希腊的“古代文化中断了”。这样的看法令人费解。中国人对外国人阅读《易经》《道德经》之类的中国典籍,恐怕也会不以为意; 即使在当今中国人中,除了相关研究者阅读此类古典书籍,其他阅读者不会很多,我们能否据此断言中国古文明已经中断消亡了呢?
如果实际考察一下希腊历史,情况将更加清晰。不断遭受外族征服确为希腊历史显著特点之一。公元前 2 世纪初希腊被罗马所征服,但罗马人并没有强迫希腊人放弃自己的语言。而且,正如中国历史上常见的武力征服的落后民族最终在文化上被征服的情形一样,罗马人震惊于希腊文化的高度发达,许多贵族家庭将希腊人请来做老师,为孩子们授课,其结果是,希腊文明非但没有消失,更以其内在魅力征服了罗马人,扩展了其影响范围。认为罗马征服希腊造成希腊文明的中断与消失,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
从文化上,罗马帝国分为两个部分:西部的拉丁文化区与东部的希腊文化区。5 世纪末西罗马覆亡于北方的蛮族入侵之后,地中海东部希腊文化圈演化为东罗马帝国 (拜占庭帝国),继续保持繁荣。希腊语不仅是民众日常使用的语言,而且也逐渐超越拉丁语,成为从事文学、教育、神学、法学活动的官方语言。准确地用希腊语阅读、写作、演讲被认为是基本的教养。在东罗马帝国存在的千余年中,古希腊文献的整理与研究从未中断,举凡重要历史文献几乎都以希腊语写就,其系统性与丰富性为世人所公认。1453 年以后拜占庭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所征服,众多希腊学者携带古希腊抄本逃亡意大利,成为 “文艺复兴” 运动的一大诱因,古希腊文化的光彩再次展现在西欧各国人民眼前。在希腊本土,自首都沦陷到 1821 年宣布独立的近四百年间,希腊文化的传播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希腊语作为民众语言没有中断,东正教会在各地兴办了许多秘密学校,向儿童们传授希腊文化,希腊语字典与语法书以及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诗人品达的作品在各地出版。希腊语的民间文学、民歌、诗歌获得发展。
希腊民族虽历经磨难,但他们的语言保持了连续性,没有被外族语言所淹没,沦为历史陈迹。现代希腊语系由民间希腊语 (相当于汉语的白话文) 发展而来。自 18 世纪中叶以后,究竟采用民间希腊语还是古希腊语作为全国统一语言,曾出现过激烈的争论,存在一定的紧张关系,但民间希腊语为希腊人民最终接受,成为通用的现代希腊语。这一过程与现代中国接受白话文的曲折历程十分相似,其结果也很相似:接受过正规教育的现代希腊人阅读古老的《荷马史诗》,在难度上不会大于中国人阅读《论语》等古典作品。
在三千年历史中,希腊文明虽历经磨难,但所具有的持久影响力并未中断、消失,而在近代似乎则更趋发扬光大。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尤其是我们德国人心中,自然会引起一种家园感”; 英国诗人雪莱则称:“我们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文学、宗教和艺术都源于希腊,如果没有希腊,我们现在还可能蒙昧无知,与野人无异。” 当代美国历史学家威尔 · 杜兰说:“希腊文明仍然活着; 它走进我们心智方面的每一次呼吸中,希腊的遗产太多,我们之中没有任何人能终其一生去完全吸收。”(《世界文明史 · 希腊的生活》,下卷,东方出版社 1999 年,第 873 页)希腊文明以其绵延不绝的影响,证明了它属于 “亘古亘今,亦新亦旧” 的文化范畴。
既然印度、希腊的文明也没有中断,那么,所谓 “世界上唯有中国文明没有中断” 的说法就不能成立。这一见解在我国学术界长期存在,广泛流传,影响深远,似已演化为一种不证自明的 (self-evident)“历史常识”,甚至出现于很多学者包括一些著名学者的著述中,被当成中国文化“独特论” 的历史证据,但它毕竟是一种谬见伪识,现在是应该改正的时候了。

知乎用户 老书​ 发表

唯一不准确,波斯文明也没中断。

知乎用户 例不虚发探花郎 发表

中国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文明

知乎用户 名再道号直行​ 发表

为什么司马迁被称为 “太史公”,在文人中评价甚高?

就是因为他开创了修史的先河。

自《史记》始,为前朝修史已经成为了当朝承秉天意、宣告新纪、彰显国力的体现。

虽然厚重的历史无法仅通过数本史书来概括,更遑论很多历史根本就是错的。

但那些年代、那些人、那些事还是被以一种传统的方式,如同接力跑一般被保持记载。

二十四史,是中国皇朝传承的凭证,更是中华民族的赓续之基、薪火之根、血脉之源。

知乎用户 学习的野兽 发表

事实上,说句不因为我是中国人就捧自己人的话,古希腊文明也没有中断过,而且是一个比中华文明更伟大的文明,试想你如果不是中国人,而是一个希腊人,你现如今用着几千年前的古希腊字母,世界上的每个国家的中学课本里都有你国家的先贤在几千年前研究过的欧式几何,代数,阿基米德研究过的浮力滑轮等定理,世界各国依然在沿用至今的民主制度,以及古希腊科学精神对现代文明诞生和发展的巨大影响,扪心自问拿着你现下爷祖上最阔的心态,你还会看得起其他文明吗,你说中国文明没断,那也只是在中国没断,古希腊文明可是被每个现代国家所继承和发扬光大,没有古希腊文明,万古长如夜,有多大的概率你现在不是继续被清朝统治着,身后的辫子还会让你感觉你的根没有断吗?有些事情就怕换位思考,把自己换到古希腊的角度去看看,你会看到一个更加客观的世界

知乎用户 帅天下​ 发表

中国社会文明的演化,本质是人神一体,人神共治,我们所有的神都是由伟大历史文明的创造者升格而成的,后世文明的繁衍延续,都是追随祖先,追随祖神的脚步,以他们的成就标准激励一代一代人去奋斗,再进行新一轮的封神,留下新时代的思想和文明,继续与后人共治。

这样一来,身为中国人,都是有机会像祖先一样,提升人格,进阶成神,被后世永远传颂的,在这种机制下,你愿不愿意传承中华文明?

而西方社会的文明演化,本质是以神权的至高无上,来主导支配人类文明的,人类文明只是神赐予的福报,人永远只能做神的奴仆,于是神佛被反复推翻拥立,但永远高于人,普罗大众没有在神权文明中获得任何人格进阶的好处,新旧神权交替的过程中,还有谁会主动去传承旧神文明?所以旧神文明一旦覆灭,人的文明也就中断了。

我们中国可不一样,以我们所处的当代为例,无论旧神还是将要产生的新神,他们要么是我们的祖先,要么是我们身边的人和以后的子孙,这样的文明循环逻辑,中华文明没有中断的道理。

知乎用户 茶哥反鸡娃​ 发表

任何观点都有漏洞和瑕疵,绝对意义上题目当然是可以找出很多反例出来的,而且关于文明本身就有很多定义,比如你说毛利人文明也没断,也有你的道理。

我觉得比较公认的靠谱的一个说法,应该说是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始终根深蒂固源远流长,这个应该争议不大。

而世界上的发达的现代文明国家里,这种 “古典式” 文化始终占主导地位的情况,并不太多见。

就拿毛利人说,可能一部分还是原始风俗没有断绝,那它不属于现代化国家和社会,而肯定也有城里上班受高等教育的毛利人后代,但是他们可能外表不变,内核已经是白人欧美文化那一套体系了。

多说一点,其实文化传续可以从一些小地方窥斑见豹,比如说饮食文化吧。

中华文化的饮食文化是什么?不是饺子面条,而是…… 就餐规矩。这个我就不展开了,比如座次布菜等等,不论你南北大菜还是火锅烧烤甚至洋快餐。

我认识很多二代华人,仍然吃饭方式还是国内差不多,并不太凑合或者护食。

说吃饭,其实是想说一下印度。印度国家我没有去过不敢评价,但是海外的印度人,相对西化程度就比好几代华人还明显,虽然可能还是吃的咖喱。

这一个小细节上,就可以感受到中华文化为什么没有断绝,而很多古代文明已经消失无踪。

至于其他文明如果中断,我觉得是可能还是不如汉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汉文化也一样遭遇战争颠覆,但是由于文明本身的优势先进性,始终可以很快的复兴成功……

最明显就是一战二战对吧,中国已经被蹂躏成了什么样子,看看现在经济军事国际地位起码是世界前列了对吧?这个触底反弹谁敢不服气?

对应其他古代文明呢?埃及伊朗印度墨西哥……

然后就是中华文明(包含儒家文化)的包容和进化成功。

想象一下现代都市上班族按着古代埃及巴比伦阿兹特克印度的文化习惯来?哪怕按希腊罗马也不太走的通对吧?

为什么汉文化和现代生活就可以无缝衔接呢?

最后,肯定会有人提到日本。

还是一开始观点,咱们不吵架,本来定义前提就不好统一。

某种程度上,日本的传统文化保留的也很好,甚至更好。所以狭义的说,日本文化也没有断绝,这个观点也可以成立。

事实上,很多西方观点也是如此认为的。

不过,另一方面,你也可以理解为,日本文化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也可以作为中华文明延续的另一个例证。事实上,很多 “别有用心” 的日本学者,也是鼓吹这一点的。

知乎用户 louzhiguo0000 发表

希腊文明也是一直延绵至今的,并没有中断,现在希腊学生还都学古希腊语呢。印度的文明也没有断过,2000 年前的语言文字宗教一直传承和演变至今,印度还有一些人会说梵语呢,就算是英国殖民印度期间,印度这个国家在名义上也是一直存在的。

知乎用户 依然范德彪 发表

你说这个墨西哥人就不困了

墨西哥官修史书管西班牙人叫邪恶的殖民统治,自己打败了邪恶的西班牙和法国的殖民者**恢复**了墨西哥人的独立自由,墨西哥官方和民间将阿兹特克文化作为其国家认同的根基。根据墨西哥法律,西班牙语与 63 种不同的土著语言地位是平等的。

知乎用户 中原宪兵大契丹 发表

乾隆在历代帝王庙中曾经题词,叫中华统续,不绝如线。

其意思就是,中国的政治道统从来没有断绝的情况。

什么叫政治道统没有断绝呢?

举个例子来说,乾隆在收复新疆之后,他马上干了一件事,那就是派遣大臣前往新疆去调查,汉唐时期在当地的遗址和考据地名。乾隆的目的就是,清朝拿下新疆并非强占他人土地,而是复汉唐往昔之疆。也就是说,乾隆是非常认可清朝是继承了汉朝,唐朝等朝代的法理道统。在乾隆看来,汉武帝,唐玄宗,唐太宗等人就是自己的前辈,天下是从他们那里继承而来的,自己需要学习,超越他们。

曾经有人说,如果日本占领中国,日本人也会是中国人。

这种人只能说又蠢又坏。因为很简单的道理,二战时期日本入侵中国,如果日本成功。那么中国面临的局面,当时的人说的非常清楚,叫亡国灭种。

不仅人被杀光,连中国这个名字都要消失被日本取代。

二战时期的日本如果战略中国,是不会承认中国法理的。日本天皇不会认为自己跟乾隆,跟李世民他们有什么关系。明朝灭亡之后,清朝会专门抽调大量的人来修撰明史,一方面是为了昭示明朝已经灭亡清朝继承了明朝天下,另一方面则是以明朝为鉴,吸取明亡教训。中华民国要是灭亡了,日本会给中华民国修史,然后宣称自己继承了中华民国的法统吗?当然不会。就像美国占领北美,不认为自己的政治法统来自于印第安人一样。

目前中国已经诞生了二十四本毫无政治争议的正史史书,叫二十四史。清史和中华民国史因为各种原因还没有得到盖棺定论的历史结论。这二十四史把中国五千年的政治传承讲了一个清清楚楚。所以我们说中国文明从来没有断绝过。

知乎用户 宁缺​ 发表

这个问题竟然上热门了,认真回答一下吧。

这类问题本来就没什么讨论的价值,就像我们说: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自强不息、伟大的民族。

什么叫自强不息?什么是伟大?

世界上那么多国家和民族就没有比我们更自强不息更伟大的了吗。

不是。

当我们这样说的时候,是因为我们综合实力提高,民族自信心提升的表现。

遥想当年,内忧外患,大批有识之士开始反思中国文化到底有没有存在的必要,甚至提出全盘西化。

钱穆先生写了一本《国史大纲》,以此来凝聚文化,传承历史。

你去抠字眼,较真中华民族到底是不是最伟大?

当我们说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文明没有中断国家的时候,是我们能够从历史中获得自信和底蕴。

中国文明毫无疑问是世界上最悠久,最丰富的文明之一。

你一定要在那里扣字眼,好的,那我问你:

  1. 上古文明是谁来定义的?
  2. 什么就算外族入侵了?五十六个民族不是一家人?
  3. 宗教信仰怎么就是指标了?不管是历史上还是今天,中国绝大多数是没有宗教信仰吧?
  4. 谁来规定语言文字流传的?什么样就叫流传了?看不懂甲骨文就叫断绝了?

这些标准都是谁定的?想玩学术搞严谨,那你就认认真真拿出点东西。

高赞回答的最迷惑的地方,就是他提出的那套框架完全是他自己界定的。

看过几本书,就觉得自己啥都懂了。

社科类的东西,不是 1+1 等于 2。


看着高赞回答胡说八道,实在懒得批驳。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文明没有中断过的大国强国

这样说总行了吧?

知乎用户 孟祥宇零 zXr0 发表

非洲的马赛文明 10 万年前到现在没有中断,10 万年前他们持盾投矛捕猎,现在也是如此。

类似的情况还有各种土著人、原住民

而实际上 chin 秦文明在刘邦那里就终结了,我们中国从此不再自称大 chin,换了很多马甲,本来统一的大 gov 集中制度也分崩离析,靠分权实现稳定。

我们中国人这个名字也是后改的。

突厥(turkiye)、匈(huns)、高丽(korea)、罗刹(rus)、蒙古、日耳曼民族至少没改名。

邪马台(yamato)、吐蕃人(tibet)虽然中英文改名了,在人家本民族语言下也没改。

民族的伟大体现在当下的先进性上,而不是纠缠于延续多少年这种事。

蜻蜓乌龟鳄鱼有一亿年了,很厉害吗?

————————

6.6 更新

这个世界上哪个现存民族是从石头缝里凭空蹦出来的? 又有哪个拿不出个独门历史成就?

犹太人是三千年历史唯一不改变宗教信仰和语言的民族。

非洲土著人是十万年历史唯一不改变生活习俗茹毛饮血的。

蒙古人是历史上占领地盘面积最大的。

英国人是唯一占领所有时区所有大州土地实现日不落的,还是历史上唯一开启生产力革命的。

偷国是历史唯一没有独立过的国家。

这种例子太多了。

中国文明的优势不是弄个这种非洲土著都能搞的唯一,而是当下实际生产力的第一。

——————————————————

知乎用户 阿疯 发表

因为中国是个包容性极强的世俗国家。

有对有错,一切皆为历史。

文明中断的国家都有一个特征,宗教式排他性,非要整个上帝出来。

没事就搞宗族屠杀,文化清洗。

就像现在欧洲遍地推销他的普世价值一样,这就是文化清洗。欧美价值观外交本质上就是文化的自我阉割。

极端化的文化是活不长的。

知乎用户 伊利比亚步兵 发表

和中东的各种古文明相比,中国不算非常古老,但确实是非常罕见的原生文明。

与次生文明不同,原生文明的出生受其他文明的影响较少,自己驯化了至少一种主食。

原生文明文字多为表象表意,次生文明文字多为表音。

因为原生文明的文字从图画演变,次生文明的文字复制粘贴起来表音字母远比表意文字方便太多。

知乎用户 Meursault 发表

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判断每个文明是否延续的标准要统一。如果按照中国人习惯的标准,那么,希腊、印度、波斯都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

知乎用户 白开水​ 发表

首先,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唯一不用加古的,这句话不是吹牛。他是一个外国人也承认的事实。

其次,中国不是唯一文明不断代的文明,中国是唯一不断代的古文明。这个古,要从 4000 年前左右开始算,你要是从 2000 年前开始算,那就不对了。2000 年有很多怎么都熬到现在了

埃及,埃及人没消失,但埃及文明消失了。早在罗马时代就被罗马人占领了,现在又穆斯林化了,穆斯林本身就是一个年轻的宗教。埃及的文化和古埃及已经没啥关系,古埃及的文明,肯定是断代了

巴比伦,就是伊拉克,死的更透。楔形文字啥的,早就不复存在了,伊拉克完全是穆斯林,还不如伊朗和巴比伦的关系近,至少波斯语和楔形文字还有点传承性。

印度,这个不算死透,算半死。现在主要的社会主体是入侵印度的雅利安人,种姓,他肯定不是古印度人搞出来祸害自己的。但是古印度人的文化还有一定的残留,古印度人也确实以贱民和首陀罗的身份存在着

中国,国外一般从商代开始算,确实没中断过。有争议的蒙古帝国其实外国没什么争议,忽必烈定都北京,采用的政治制度和文化都是汉人的,西方学者也认为蒙古加入了中国文明,所以土著的统治我们显然断代过,但是文明的延续没断代过。

希腊,很多答主提到了希腊,但古希腊压根不是文明古国。


至于中国文明不断代的原因,主要有这么几个:

1. 中国文明把农耕技能点点满了。

一个稳定长期的文明一定是农耕文明,因为种地是获取食物最稳定的方式,也是不需要到处跑的方式。走了土地,人就固定下来了,而中国的食物结构和全世界都有明显不同,不吃奶不吃肉,就光吃粮食。这个世界是独一份的

2. 中国人不信任何宗教。

很多文明都是被宗教打破的。宗教一方面侵略性跟强,基督教、穆斯林搞掉了多少文明,但是到了中国立马吃瘪。中国人虽然也信神,但归根到底只信实用主义,尤其是中国作为中央集权政府极度强势的国家,宗教必须要给皇帝当狗才有活路。西方那种神权凌驾君权之上,在中国借你点想象力你都不敢想。所以在中国能活下来的,只有佛教,道教这种出世的宗教,横行欧洲的穆斯林在中国一点渗透都没有

3. 中国的统治说明书

中国版图太大了,偶尔有些外族入侵,但是他面对的问题就是,统治这么大的版图是非常困难的事。你要想统治汉族人把说明书给你写好了,你用不用,你不用,那些一代而亡的朝代已经给你做了表率了,你想统治,那你就只能加入中华文明。所以武德充沛如蒙古帝国,也非常推崇儒术,因为没有个东西他统治不了这么大的版图,所以谁来做庄,你都要用这个东西

4. 中国位置相对隔绝

秦汉把能打的地方打的差不多了,剩下的钱区域,中国人打出去也很难,外国人想打进来也很难。北朝有点新冠还修了个长城把自己给围了,所以不怎么受外族影响。别说军队打过来很难,传教士过来都不容易。有一种推测说为什么中国只有佛教没有基督教,因为佛教徒太穷太苦了,啥都没有,在西域的大漠强盗都不愿意劫,所以安全的到达了中国。

蒙古这种属于异类,100 万人不到的小落后部落民族,打的千万人的大国哭爹喊娘,只能说成吉思汗太牛逼,谁能想到呢

知乎用户 不言之教 发表

一、为什么说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文明没有中断的国家呢?

中国文化是人类世界最为独特的文化,是符合 “世界发展客观规律的文化”,最关键是在 “文”。

如果找一个字能够代表中国,那就是 “文” 字。中国 “因文而明”,认识到“天地万物的变化规律”,所以中国文化走向“光明” 大道。

全世界都是希望 “强大”、“高贵”、“征服”、“教导” 的。唯有中国,自称 “文明”,儒家文化,文人治国、以民为本、温良恭谦让、仁义礼智信,谦虚等等,是反对“征服”、“暴力” 的。

最为代表性是老子的一句话:“柔弱胜刚强,国之利器,不可示于人”

什么是 “文” 呢?

首先是 “天文”。

百度释义说 “文,从玄从爻。天地万物的信息产生出来的现象、纹路、轨迹,描绘出了阴阳二气在事物中的运行轨迹和原理。故文即为符。上古之时,符文一体。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爻)之政,由是文籍生焉”。中国的“人文始祖” 伏羲,开始使用 “阴阳八卦” 理解天地万物的 “发展变化” 规律,使用 “符号” 表示天地万物,就形成了一个 “象形符号系统”,通过这个“符号系统”,“模拟” 世界的发展、变化。

阴阳等汉字主要是使用 “符号” 来表达 “世界”。阴,是月亮的延伸;月是“月亮” 的象形、“符号”。阳,是 “日” 的延伸;日是 “太阳” 象形、“符号”。人,就是一个 “人” 的象形、“符号”。中国的 “文”,是从“自然”、“天地万物” 抽象、象形而来的,是和 “自然” 密切联系的。

中国人将记录 “天地万物” 的符号称之为“文”,根据《平阳府志》记载仓颉造字的时候,“文字既成,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为潜藏”。说明人类掌握了 “文字” 之后,就可以传播知识和文化,认识世界的秘密,剥夺了 “鬼神” 掌握的 “神秘力量”,走向“以人为中心” 的“文明”时代,动摇了鬼神、宗教的地位。

其次是 “人文”。

中国先哲认识到 “天文”、天地万物的“变化、发展规律” 之后,认为人类社会也要遵循世界普遍的 “发展变化规律”,这就是“人文”。中国文化因“天文” 而“人文”。中国社会通过‘文’,“道法自然”和 “自然界” 密切联系起来,符合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建立了比较 “科学” 的社会科学体系。

文,就是 “世界发展、变化规律”,日月星辰、天地万物的符号。认识世界、理解世界,有知识,又学问,讲道理,不野蛮,反对暴力,温良恭谦让、仁义礼智信等等,就是 “文”。

汉字,汉语、文人、文官政府,文人治国,谦虚、世俗文化、重文轻武,这是中国 “文化的特点。

中国文化之所以延续至今,主要是三个因素:“道”、“以文治国”,“以民为本”。以文治国化、以民为本是 “道” 的产物,也是中国文化流传至今的重要因素。

(1)道

道,主要是 “天文”,太阳、月亮、星辰的 “变化规律”。

万物服从 “天道”。太阳、月亮对“万物生长” 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人,作为万物之一,同样要服从天道。《道德经》说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中国先哲思考世界,认识到 “世界是变化” 的,“阴阳相克相生”,这就是《易经》。“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昼夜、寒暑、生死等等 “天地万物” 都是 “周期性变化” 的,这就是“天道”、“天文”。

《道德经》认为人类社会的 “善恶、美丑、贵贱、高低”,也是“阴阳相克相生”,“反者道之动” 提出 “柔弱胜刚强”、“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的思想,中国社会“以文治国”,文化天下,提倡“温良恭谦让”,而不是“征服”、“奴役”、“强迫”,这就是“人文”。

中国文明,符合世界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中国文化生生不息的主要原因。

(2)文化

人类社会主要有两种治理手段:文化和暴力。中国选择 “文人治国”,儒家文化。

世界其它国家、民族都是希望 “富国强兵”,征服世界的。西方社会,亚历山大、凯撒、拿破仑等“征服者” 具有极高的地位,如果说耶稣地位也很高的,主要是他们代表的上帝,无所不能,永远强大。

唯独中国 “儒家文化”,提倡仁义礼智信、温良恭谦让,君子动口不动手,教化天下。文人治国,军人的地位低于文官。中国社会尊崇“文人”,知识分子。李白、杜甫等诗人的地位很高,更不要说孔子被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秦皇汉武等“征服世界” 的帝王,被称为“暴君”,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基本是负面的。

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第一个 “文明”,将“文化” 作为自己的标志,中国人以 “文明”=“温良恭谦让,仁义礼智信”,作为“人” 和“野兽”的区别。

中国文化之所以说 “没有中断”,主要是指“文化” 没有中断。强大的王朝、武力,都会衰亡,但是文化可以延续到永远。

只要 “中国文化” 能够传承下来,汉字、汉语,儒家文化,“四书五经”,中华 “文明” 就延续下去。

(3)以民为本

中华文明将 “人民” 作为 “文明” 的根本,而不是“贵族”。

《道德经》认识到 “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认识到贵贱、高低、强弱的 “平等”。

孔子提出 “以民为本”,孔子将 “以民为本” 延伸到 “三皇五帝”,大禹时代,“中国初现”,大禹就“三过家门而不入”,“以民为本” 了。周武王“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伟大领袖 “人们,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以民为本”,被中国历代“知识分子” 接受和弘扬。代表中国的是“人民”,而不是帝王将相。

只要 “人民” 还在,中国文明就在。

帝王将相,不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只是暂时代表 “天” 管理天下,如果不能 “以民为本”,人们可以“替天行道”,皇帝轮流做。王侯们都是要自称“孤家寡人” 的,不以 “高贵” 为荣。

虽然,朝代更迭,皇帝换了一批又一批,甚至,蒙古、满清、辽、金等等,都曾经入主中原,管理天下。但是,汉代以来,皇帝轮流做,儒家治天下。每一个朝代,治理中国的基本都是 “儒家”,《四书五经》。刘家、李家、朱家的王朝,儒家治理,“人民” 的天下。王朝更迭、 皇帝灭亡,儒家还在,人民还在,还是中华文明,只不过换了一个皇帝而已。

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就是理解、接受中国文化的历史,人本、理性、民本、世俗等等,宗教、征服、奴役文化逐步消亡。

二、世界其它 “文明” 为什么灭亡?

古代世界,除了中国以外的世界其它国家都是 “征服者文化”、“贵族文化”、“宗教文化”,说的直白一点,就是 “强盗文化”。崇尚 “暴力”,“弱肉强食”,既没有 “天文”,也没有 “人文”,更没有 “文明”。地中海西方文化最具有代表性。

地中海周边的自然、地理条件恶劣,地中海带来西方的分裂和战争,欧洲大部处于 “高纬地带”,古代难以养育大量的人口,长期处于生产力低下的阶段,难以建立更高层次的文明,只能处于宗教阶段,至今依然受到宗教文化的明显影响。

西方文化主要是 “征服者” 文化。一小部分人 “崛起”,可以迅速征服广大的地区,成为“贵族”,大部分“被征服者” 成为奴隶、农奴。波斯、希腊、罗马、阿拉伯、奥斯曼都是这样,开始的时候,都是人数极少的“族群”,建立了“大帝国”,统治广大的国土、人民。

罗马灭亡以后,基督教欧洲社会长期处于 “黑暗的中世纪”,生产力低下,社会组织、发展水平低下,长期处于“封建贵族农奴制”。近代西方“文明” 奠基者,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说:“ 虽然这些领主各自都为国家服役若干天,他们彼此之间却终年交战”、“每个城堡就是一伙强盗的小国家的都城,每个修道院都有武装”。

中世纪的欧洲的 “城邦”、“贵族”、“国王” 和中国的“中央集权”、“郡县制”完全是两回事。主要的原因是:没有能力供养一支常备军和文官队伍,军人和 “贵族” 都不能脱离生产,只是在 “农闲” 的时候,争权夺利、打家劫舍。不能实现有效的国家管理,只能由宗教来实现最低限度的国家治理。

这些 “文明” 和中国 “文明” 的最为重要的差别就是:这些 “文明” 主要建立在 “暴力”、“军队” 基础上,他们的文化主要是 “贵族” 文化,少数人的文化。他们都自以为是 “高贵” 的、强大的,得到了神的保佑,是 “贵族”、“上等人”,要“强大到永远” 帝国的后期,外族入侵,内部的混乱,上层 “贵族” 在内忧外患之中被消耗殆尽之后,他们的 “文明” 就消失了,语言、文字、信仰等等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西方的文字主要是 “声音符号系统”,英语、德语、法语,包括以前的希腊语、拉丁语都是“读音”,而不是“象形”,是各种声调的“发音”,可以说是“字”“语”,而不是“文”,和自然界没有直接的关系的。至少这种“字母” 系统和 “天文” 没有太多的关系。

可能这种 “声音符号系统”,导致西方文化脱离自然,而沉迷于“人类智慧”,一直陷于“名”,而忽视“道”。总是分割、局部、分裂地认识世界。长期陷于宗教文化,从西方文化的源头古希腊开始,西方就是“宗教文化”,即使少量的“哲学家” 也是在追求 “真理”,总是在寻找“不变、永恒”,而忽视“世界是变化” 的,也是 “宗教文化的思维”。更不可能理解“万物负阴而抱阳”、“阴阳相克相生”。古罗马,更是崇拜残暴的“战神”,后期椅子和“屁” 都成为神。

中世纪西方,更是陷于宗教 1000 多年,西方人自称 “黑暗的中世纪”,可能不是 “谦虚”。

“神” 灭亡了,宗教灭亡了,贵族灭亡了,底层的奴隶是 “异族文化”。所以,这些文化灭亡了。

(1)宗教文化

古代世界其它 “文明” 没有延续下来的主要原因在于:宗教灭亡了。

宗教文化是人类低级阶段的文化,是 “丛林时代” 征服者的文化。不同的国家、人群有不同的宗教。古罗马的战神、古希腊的多神,古埃及的 “法老” 等等。古希腊、古罗马、古巴比伦、古埃及、犹太、高卢、日耳曼等等 “古文明” 的差别,首先是 “宗教” 的差别,神的差别。

比如:“上帝”是犹太人的神,对于犹太人来说,其他人是没有资格信奉的。罗马的战神,也是日耳曼人、斯拉夫人、犹太人、埃及人 “没有资格信奉” 的。

“宗教文明”以 “宗教” 作为 “人的标志”。现代西方“历史学家” 依然将 “宗教” 作为 “文明” 出现的条件。如果一个考古遗址,出现神庙等建筑,是文明的主要特征。如果没有宗教,没有“信仰”,就是“野兽”。宗教信仰的不同,就会导致“不同的文明”。

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统治国家的是 “祭师”、军人。祭师的作用,主要是 “代表神”,军人主要是 “贵族”=“征服者”,

宗教文化的 “神”、“宗教” 灭亡了,“文明” 也就灭亡了。如果 “神” 不能保佑这些 “国家” 强大,而是被人征服,也就无人信奉了。

(2)征服者、贵族文化

征服者、贵族只能是少数,征服者、贵族灭亡之后,这些国家的 “文化” 就灭亡了。

西方文化是 “征服者” 文化,总是 “一小撮人” 征服广大的地区,将 “被征服民族” 作为奴隶或者农奴。古希腊、古罗马都是 “奴隶制国家”,都是 “少数人” 征服 “多数人”。征服者就是 “贵族”,被征服者就是奴隶或者 “农奴”。

直到近代,大英帝国,依然是 “征服者” 文化,小小的 “英伦三岛” 征服了数以百计的 “国家”、“民族”。依然是一小撮人,征服、抢劫、奴役大量的 “被征服者”。

总之,代表古代其它国家,是 “神”,是宗教,是暴力,而不是 “文明”。

那一个神,能够 “弱小”?那一个 “贵族”,能够 “低贱”。

据说 “古埃及” 也有后代,罗马尼亚也被认为是罗马人后代,伊朗是“古波斯” 的后代。但是,他们不再是贵族,也不是征服者,他们被他人征服,成为 “被征服者”,没有了自己的宗教、制度,也就不再具有原来的文化。他们的文明灭亡了。

虽然,现代西方人认为 “古希腊” 是人本、理性、民主、自由的。但是,古希腊、古罗马的 “奴隶”,没有被认为是“人”,只是“会说话的牲畜”,是不可能代表“罗马人”“希腊人” 的。当罗马灭亡之后,高卢人、日耳曼人、希腊人、犹太人、波斯人、斯拉夫人等等,都“延续至今”,唯独罗马人消失了。

虽然,现代西方 “复兴” 了古希腊、古罗马的文明。但是,现代西方是 “古希腊” 文明吗?大概西方人,也不这样认为吧!

一点看法

近代以来,中国人 “百年耻辱”,认为西方“文明” 是人类文明的主流,其实,是一种误解。

古代西方,地中海带来明显的分裂,欧洲纬度较高,古代生存条件恶劣、人口稀少,这些国家、地区,长期处于 “丛林时代”,弱肉强食,主要依靠“实力” 取得生存和发展,主要是宗教、战争文化。持续不断的战争、征服,带来持续不断的国家兴衰、民族、文化灭亡。

而中国由于面积广大、气候温暖湿润的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在农业时代可以养育大量的人口,2000 年前就结束 “战国时代”,建立了“大一统” 的“中央集权”帝国,以民为本、以文治国、世俗文化,谦虚等等,提倡文明,温良恭谦让、仁义礼智信,谦谦君子。

古代世界,代表其它国家是宗教,是 “神”。近代以来,西方学习中国文化,开始逐步 “以民为本”(民主)、“中央集权”,才逐步建立 “国家” 结束野蛮时代。但是,西方国家依然处于“战国时代”,依然很难“文明”。即使今天,世界上的“文明” 国家依然不多。比如美国,代表美国的是 “私”,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又如前苏联,代表前苏联的是“公”,公有制才是苏联的特点。依然带有明显的“宗教文化” 的特点,如果说他们还有共同点,就是都要 “战胜” 对方,都是“武”,具有明显的宗教战争文化的特点。

总的来说,中国道法自然,以文治国、以民为本,提倡 “文明”,中国文化总体上大致符合 “世界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符合人类社会平等、博爱、尊重弱者、和平、文明的历史发展趋势,成为持续发展、壮大的 “文明”,成为人类文明的主流。

知乎用户 江浩栾 发表

没有那么复杂,不需要辩经。

我就问你:

现在的埃及人和古埃及人有什么关系?

现在的印度人和古印度人有什么关系?

现在的伊拉克人和苏美尔人有什么关系?

他们没有关系。

知乎用户 悲伤的奥德赛​ 发表

中国文化连续 4000 年不断其实没什么好奇怪的,毕竟其他三大古文明有两个在地中海沿岸,另一个则有便捷的陆路和海路通往三洲五海之地,周边政权、民族密集,同时遭遇的强敌入侵也会更多,所以文明自然也更容易覆灭。

而中国呢?位居亚洲一隅,东边是茫茫大海和倭寇,南边也是茫茫大海和热带土著,西边则是沙漠和高原,北边又冷得要死,只有一些实力算不上特别强的游牧民族在活动,历史上的主要外敌都来自北边。除此之外几乎没有其他外敌的威胁,文明自然经久不断了。对手都是弱鸡,怎么断?

这也能侧面说明为什么中国人热爱内卷,因为历史上的强敌都主要来自内部,内斗的经验要比对外御敌的经验丰富的多(当然也不是说汉族人面对外敌时武德不充沛),所以自然就更喜欢内耗和压迫自己人,而且由于地理的封闭导致文化交流不频繁,所以几千年的历史都大同小异地在循环往复。

其他三个文明古国所在的地区,人种都换了好几轮了。只能说除开武德充沛这方面,地理屏障也是个很重要的运气因素吧。

知乎用户 麦克斯韦勃 发表

对外绿罗非罗,对内蒙古满清就是正统。

“谁打败我,我就把谁说成我”。看来你是郭沫若的好学生啊!

如果咱们中华民族抗战失败了,你甚至可以说残忍的反人类的罪魁祸首裕仁是中国人。

知乎用户 忠君爱国洪承畴 发表

“中国已就乌克兰局势以及对俄罗斯的非法制裁表明了立场,”一位直接了解讨论情况的人士表示。“我们理解 [莫斯科] 的困境。但我们不能在这次对话中忽视我们自己的处境。中国将永远为中国人民的最大利益行事。”

中国呼吁结束战争,但拒绝加入一个全球国家联盟对莫斯科实施制裁,而是将冲突归咎于美国和北约在欧洲的扩张。

“长期以来,中俄在经贸、能源等领域保持着正常合作。问题不在于谁会帮助俄罗斯绕过制裁,而是俄罗斯和中国之间的正常经贸往来受到了不必要的破坏,” 中国驻华盛顿大使馆发言人刘鹏宇说。

刘补充说,制裁给各方带来了 “双输” 局面,并使“本已艰难的世界经济变得更糟”

The washingtonpost wrote, citing two anonymous American and Chinese officials, that since the start of the war, Russia has repeatedly asked China for economic support, but China is afraid of U.S. sanctions.

Russian officials have raised increasingly frustrated requests for greater support during discussions with Beijing in recent weeks, calling on China to live up to its affirmation of a “no limits” partnership made weeks before the war in Ukraine began. But China’s leadership wants to expand assistance for Russia without running afoul of Western sanctions and has set limits on what it will do, according to Chinese and U.S. officials

Moscow has on at least two occasions pressed Beijing to offer new forms of economic support — exchanges that one Chinese official described as “tense.” The officials familiar with the talks spoke on the condition of anonymity because of the matter’s sensitivity.

They declined to share specifics of Russia’s requests, but one official said it included maintaining “trade commitments” predating the Feb. 24 invasion of Ukraine, and financial and technological support now sanctioned by the United States and other countries

China is in a bind as it seeks to help its most important strategic partner, which started a war that Beijing did not anticipate would now be entering its fourth month, Chinese and U.S. officials said.

The U.S. official said that China has tried to find “other opportunities” diplomatically, and through joint military exercises, to bolster Russia. Last week, Russia and China flew strategic bombers over the Sea of Japan and East China Sea while President Biden was in Tokyo, wrapping up his first trip to Asia. It was their first joint military exercise since the invasion of Ukraine and a pointed signal of the growing strategic partnership between Moscow and Beijing.

Beijing’s public support for Russia has not faltered. China’s top diplomat, Wang Yi, on Wednesday reaffirmed its commitment to Moscow during a virtual meeting that was also attended by his Russian counterpart, Sergei Lavrov. Wang said China is willing to work with Russia to promote “real democracy,” alluding to a Chinese foreign policy goal of countering what it has described as U.S. hegemony in global politics.

Russia has not requested “weapons and ammunition” to support its war, the Chinese officials said, but declined to comment on whether Russia had requested other items that could be used in military operations including technology and supplies.

Secretary of State Antony Blinken said Wednesday that the United States has not seen any “systematic effort” by China to help Russia evade sanctions, nor has it seen any significant military support from China to Russia

China has balked at helping Russia evade sanctions, fearing the United States and it allies could cut China off from critical technology, including semiconductors and aerospace equipment, as well as target its financial system, a Beijing official said. Shipments of high-end Chinese technology to Russia — including smartphones, laptop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 have plummeted since the war began.

Nonetheless, the Chinese maintain that the U.S. and Western sanctions are illegal and that China will continue to do business with Russia. “The Chinese side is willing to fulfill its commitments to the Russian side, and is doing that when suitable conditions are met,” said the person in Beijing familiar with the discussions

美国德国马歇尔基金会亚洲项目主任邦妮 · 格拉泽说:“我认为美国和欧洲的希望是,中国将被迫选择 [在支持俄罗斯还是支持西方] 并且它会做出正确的选择。但中国有相互竞争的利益,几乎不可能迫使他们将长期以来对领土完整和主权的支持置于与俄罗斯的关系之上。”

中国国内的招标文件显示,自战争开始以来,具有战略意义的俄罗斯 - 中国东线天然气管道的新建设融资一直在持续,新采购的材料和机械指定用于该项目的南段。预计到 2025 年,它将向中国经济充满活力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 189 亿立方米的俄罗斯天然气

文件显示,4 月份中国原子能研究所还从俄罗斯核工程公司 OKBM Afrikantov 购买了新的服务和设备,用于俄罗斯 在北京附近建造的中国实验快堆(CEFR)核项目。在同一时期,它从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 Rosatom 为田湾核电站购买了新的供应和服务,田湾核电站是中国江苏省正在建设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俄项目。

4 月和 5 月发布的招标文件和合同显示,中国公司继续向白俄罗斯明斯克郊外的物流枢纽中白工业园发货,该工业园是两国战略协议的一部分。根据中国官方媒体 5 月份公布的数据,园区内超过一半的公司由中国资助。

5 月 20 日发布的进一步招标文件概述了国有科技巨头中国电子科技集团 (CETC) 的子公司启动 3000 万美元的中白联合研究实验室项目的计划,该实验室将研究和测试电磁脉冲 (EMP) 设备——一种具有军事应用的技术。该项目包括一个 11,000 平方英尺的研究基地和一系列 EMP 设备。

中国电科及其子公司已被列入美国商务部的实体清单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因为我们够不要脸,大中华是个筐,什么朝代都往里装。只要东亚不陆沉,理论上我们可以永远不中断,谁来侵略就把谁算成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就行了,语言文字不同都没关系,被外族统治两三百年也不算中断,事后全都算作中华文明就行了。

知乎用户 疏影横斜水清浅 发表

反对高赞回答,虽然这种热榜回答本贴一定会沉底,可能没有浏览量,但我还是要说。

1. 高赞通过说元清承认自己是中国的皇帝,来证明他们的合法性,这是标准的 “入中国则中国之” 的话术。他们肯定承认自己是中国的皇帝,但他们同时是蒙古大汗和岱清固伦皇帝,就像维多利亚女王同时是英国女王和印度帝国女皇一样,这并不冲突。如果以此可以证明元清是中国,那么日本如果侵略成功,那么日本是不是也算中国了?

我们的敌人大概还在那里做蒙元灭宋、满清灭明、英占北美和印度、拉丁系国家占中南美等等的好梦。这等梦在今天的中国已经没有现实的价值。
——《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李德胜

2. 高赞写的成吉思汗是中国皇帝吗。**别忘了还有个蒙古国,成吉思汗人家是蒙古国的皇帝,成吉思汗并未征服中国,只是在野狐岭打败了金国,但成吉思汗人家征服了俄罗斯,怎么没有见俄罗斯人说成吉思汗是他们的皇帝?**说成吉思汗是中国人,恐怕第一个不同意的就是他自己,你要是站他面前给他擅自改国籍,什么结果我就不猜了。

3. 高赞说满蒙文明并未在同中华文明的竞争中胜出,试图通过满蒙汉化证明他们是中国。真正汉化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后的北魏,蒙古文明是部分汉化,而且平心而论蒙古文明对中国文明的影响并不大。

但你要是说满洲文明被汉化,那是一定不可能的,满洲为了不被汉化,建造满城,人为制造生殖隔离,人民剃发易服,留金钱鼠尾。后来日本入侵中国时的炮楼就是学习满清的满城,并且有军队番号 1644,取清军入关之意。

其实反倒是除满洲外的中国其他民族满化严重。很明显的一点就是服饰,原先各少数民族的服饰并不是现在这样子的,和汉服差不多,看韩国就知道,李氏朝鲜作为大明藩属,逃过一劫,没有剃发易服。而在中原的各少数民族由于剃发易服政策,服饰基本都满化了。

4. 高赞说满族裹小脚是被汉化,这是事实错误,百度一下就知道满洲不裹脚。

虽然我们中途两次被侵略,但由于元朝用汉人世候只天下,政令不下省,所以并未产生太大影响。因此我认为神州陆沉是两次,但文明中断只有清朝一次。

但辛亥革命之后我们推翻了奴役各族人民的岱清固伦,岱清固伦皇帝去给日本人当孙子了,在中华各族人民的努力下,我们恢复了中华文明。

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不要对不起国歌**《反满抗日义勇军进行曲》**中所说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到处认爹的行为是对辛亥革命先烈的侮辱。

最后,我并非民族主义者,写这些并非针对满洲同胞,我反对的是历史上制造无差别屠杀和剃发易服的反动清政府。

以下是满清屠杀记录:东北:辽东之屠

河北:赵州之屠,畿南之屠,保定之屠,三河之屠,昌平之屠

山东:济南之屠,曹州之屠,沙镇之屠

山西:大同之屠,朔州之屠,浑源之屠,汾州之屠,太谷之屠,沁州之屠,朔州之屠

河南:开封之屠,泽州之屠,南阳之屠,许昌之屠,洛阳之屠,归德之屠

江浙皖:徐州之屠,扬州十日,嘉兴之屠,南京之屠,江阴八十一日,嘉定三屠,昆山之屠,无锡之屠,金华之屠,舟山之屠,苏州之屠,海宁之屠,常熟屠杀,泾县之屠,徽州之屠,绩溪县之屠

湖广:信丰之屠,湘潭之屠,南雄之屠,庚寅之劫,潮州之屠,沅江之屠

江西:赣州之屠,南昌之屠

福建:平海之屠,邵武之屠,泉州之屠,同安之屠 ,厦门之屠

西南:永昌之屠,曲靖之屠,澄江之屠,四川大屠杀

四川大屠杀我觉得应该单独列出来,四川人民十室九空,被屠尽了,后来都是湖广迁进去的。

西北:潼关之屠,蒲城之屠,盩厔之屠

西北的屠杀百度上也不够,清军在甘肃的大屠杀惨烈至极。

永历二年三月,甘肃回族将领米喇印,丁国栋等发动反清起义,四月间清庭派固山贝子屯齐同固山额真汉岱领兵前往甘肃征剿,五月二十七日,米喇印领兵迎战,不幸遇难。余众退往甘州,肃州,八月,清军包围甘州,永历三年正月,清军攻占甘州,实行屠杀,塘报中称 “周围二十里血流成川,尸积如山”。清军在兰州,肃州同样实行屠杀,无论城市,乡野。

准噶尔是蒙古族,不过不是黄金家族,是绰罗斯氏,大清在灭准噶尔的时候,实行的是种族灭绝政策,所有人都杀完了。

大清的屠杀不光针对其他民族,叶赫部,海西女真都是大清世仇。

承认自己亡过国并不难,北边的蒙古国就承认他们被满洲侵略占领,韩国把满清当成日本鬼子,连西方人都为中国被鞑靼人征服感到可惜,为什么我们不肯承认呢?希望各位不要掩耳盗铃,正视历史。

知乎用户 月光博客 发表

知道为什么大英博物馆的 “镇馆之宝” 是“罗塞塔石碑” 吗?

这块其貌不扬的石碑从上而下刻有三种不同的文字,石碑上用希腊文字、古埃及文字和当时的通俗体文字刻了同样的内容,这使得近代的考古学家得以有机会对照各语言版本的内容后,解读出已经失传千余年的埃及象形文之意义与结构,而成为今日研究古埃及历史的重要里程碑。

最上面是 14 行古埃及象形文字,中间是 32 行埃及草书,再下面是 54 行古希腊文,三种语言中的古希腊文是近代人类可以阅读的,利用这关键来比对分析碑上其它两种语言的内容,就可以了解这些失传语言的文字与文法结构。

文明灭亡最基本的判断标准是文字失传,后人无法阅读和破译古人撰写的文字,之所以说四大文明古国中的三个已经灭亡,是因为那三个文明古国的文字都已经失传,现在人基本无法理解那些古国的文字。中华文明之所以没有失传,主要原因是汉字还没有失传。灭亡一个文明的方法,只要消灭这个文明的文字,让这个文明的文字彻底失传,就可以灭亡这个文明。

而通过这简简单单的一块石碑,重新解读了一个已经灭亡的文明的文字,可以说是拯救了这个文明,罗塞塔石碑做为大英博物馆的 “镇馆之宝” 可谓名副其实。

知乎用户 Rebellion 发表

《没有中断》

![](data:image/svg+xml;utf8,)

知乎用户 嘘别说话 发表

完全没有热度的陈年老坟被挖出来

3.16 开始突然冒出了两个赞数一骑绝尘的回答,还是搞历史虚无主义的回答

3.19 还上了热榜

豆瓣才吊死在煤山上几天啊,忘啦?

啥时候学学微博出个显示地址的功能

知乎用户 知非姑姑 发表

“几千年来,中国文明总体上是独立发展的,一直有着自己的鲜明个性。对比一下世界史,这一点看得就更清楚。人类历史上的其他古文明,今天都已经‘灭绝’了。……

在世界古文明中,只有中国与其他文明的隔绝程度是最高的。中国的西南面和西面,是一系列世界上最高的山脉;东面,是浩瀚的太平洋;北面和西北面,是沙漠和大草原。而中国人还嫌这种隔绝程度不够,后来在北面又筑起了一道万里长城,以加强与外部世界的隔绝程度。”

——张宏杰《简读中国史》

(免责声明:以上搬运仅供参考,不代表本人观点)

知乎用户 风铃 发表

这种说法不严谨。

以硬性标准来看,中国有三千六百年的文明史 / 文字史,但今天中国人不通过专家释读有谁能轻易看懂甲骨文?更何况能成功解读的甲骨文文字还不足一半。

狭义的古希腊有两千八百年的文明史,希腊文释读不用说。如果从希腊哲学、诗歌、雕塑、喜剧、数学等成就而言,全世界都是希腊文明的学生,包括中国。

罗马建城于公元前一千年,其延续至今的世界影响不用我多说。

印度吠陀文明史约与中国同步,《梨俱吠陀》等经典至今可以释读,种姓制度的影响持续至今,是否中断显而易见。

以色列文明兴起于公元前一千年,今天还蹦跶的很欢。

伊朗古文明最早有 “真五千年” 历史的艾兰,后融入了米底 / 波斯帝国。虽然艾兰语至今未释读成功,但其与古波斯语有很多联系,也可视为 “未中断”(以某些故意降低文明标准的某东南省只为达成虚荣心而通过联合国开会来政治定义的某“liangzhu” 文化的视角来看)

苏美尔系的两河有五千五百年硬性标准的文明史,尼罗河有五千三百年硬性标准的文明史(按某 “liangzhu” 的条件人家提前到七千多年都随意),我们比不过人家古老,就只能在延续性上找到比人家强的地方,也没啥错。

只是,我们中华文明复兴在即,不太需要在 “古” 和“延续”上找什么优越。诸君只需再努力个几十年,让某只秃头鹰只能跟在后面吃灰,才是正道。

知乎用户 流水 发表

先想办法把文明古国限制在四个,再挑三个文明中断的古国,再定义一下文明中断的概念,就 ok 了

知乎用户 王伟 发表

如果按广大网友的要求从良渚算,那可能断了吧。

如果从全世界初中生都在学的欧几里得几何看,希腊文明没有断。

知乎用户 朱定好律师​ 发表

主要是基于两点:一是因为中国地理单元的封闭性;二是中央集权制度。

中国地理单元的封闭性是硬件,中央集权制度是与硬件相匹配的软件系统、

至于大家热议的中原文明先进性、华夏文明正硕的法理,令周边少数民族甘愿被华夏文明同化,那也是因为基于第一点中国地理单元的封闭性,令中国有足够长的时间苟在家里发育不被打断,才能形成相对于周边的先进文明,地缘才是决定一国命局的根源。

1. 地理单元的封闭性。

看看这张东亚的地形图,特点是喜马拉雅山、天山 - 阿尔泰山系、蒙古高原漠北大漠、太行山 - 燕山山脉、东边的大海、南边的横断山脉和热带雨林把中国围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依托这些有利的地形,外敌很难打进来。

![](data:image/svg+xml;utf8,)

古代中国中原王朝的主要威胁就一个方向——北方游牧部落,东南沿海的倭寇,西边的吐蕃,东北的高句丽、扶余、室韦,只在极少数时间段偶然产生局部威胁,且因为文明相对于中原的落后,大多被中原文明所同化,比如鲜卑汉化、辽、金、满洲的汉化。

中原政权面对周边少数民族,地形防守的关隘主要是燕山山脉和山海关,这些地方丢失一般导致中原政权的疲弱,比如辽宋夏金元时期,燕山山脉(幽云十六州)不在汉族手里,两宋就被契丹、女真、蒙古轮流虐,吴三桂把山海关献给清军,满清就入关成为主宰。

清朝全盛时期的疆域被称为最理想的中国版图原因,就在于几乎涵盖了所有东亚的地形险阻。有了这些地形险阻及其围成的相对封闭性的地理单元,中国就能安心发展生产、繁衍文明,而不用担心被外族入侵打乱文明进程。

相当于玩红警选了一个四面环海的大岛屿,在外敌没有彻底控制海洋的情况下,可以安心发展,等发展到一定程度再建造海军,把对手一个个剿灭。

而已经消失的两河文明、埃及文明都处于四战之地,地形破碎割裂,千百年来四面八方的征服者把这两个地方无数次征服,外族无数次的征服就像热带雨林不断冲刷着贫瘠地面的大雨,土壤中很难留下养分,导致这两个地方的土著文明成果很难在较长的历史长河中保留延续下来。

中东在历史上曾经被苏美尔人、亚述人、波斯人、马其顿人、安息帝国、萨珊王朝、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轮番征服、掌控过,所以这里的民族、种族、语言、文化、宗教严重碎片化和互相重叠。

犹太人的先祖希伯来人的故土家园就是因被外族不断征服,导致犹太人一直全世界流浪,中东还有一个民族库尔德人也是分散分布在土耳其、叙利亚、伊朗、伊拉克等国,和历史上的犹太人一样,没有自己的国家和土地。

古埃及人和两河地区也差不多,都是四战之地、几大洲的十字路口,地理单元破碎,无险可守,古代埃及地区先后被波斯人、马其顿人、罗马人、阿拉伯人、奥斯曼土耳其人征服过。

2. 中央集权制度

中华文明是个早熟的政治文明,在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建立之前,中国就长期维持了国家的统一。秦始皇实行的 “车同轨、书同文” 不但形成统一的文化认同,增加了文明内部的粘合性,消除了长期分裂的因素,农耕文明面对水旱灾害,也需要统一的中央政府修建水利工程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中央集权使得国家统一调配资源建造超级国家工程成为可能,比如长城抵御了游牧部落对农耕文明的劫掠入侵,秦直道相当于古代的国家高速公路,大运河维系了江南财税重地和北方就边重镇之间的联系。

虽然印度的地理单元类似于中国,也是某种意义上有相对封闭性,但是印度西北有个开伯尔山口,马其顿帝国、雅利安人、蒙古人陆续打进印度,并灭绝土著达罗毗茶的建立的辉煌古印度文明,就是从开伯尔山口打进来的。

很多人会疑惑,为什么印度人不在开伯尔山口修建类似于中国的长城,抵御外族入侵啊?因为印度没有中央集权制,没法调集全国人力、无力修建边防城墙啊,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开伯尔山口,秦始皇也是完成统一六国的基础上,把原来六国的长城连接起来的。

在英国人近代完成殖民印度、整合统一印度之前,印度仅仅是个地理名称,分为几百个大大小小的邦国,而非是一个统一的国家或者文明的名称,原因就在于历史上不断被外族入侵,将印度割裂成一个个破碎细小的单元。

最早发明生铁冶炼技术的其实是两河流域,两河文明兴旺发达的时候,华夏正值夏商周三代,三代与同时代世界上的其他文明相比,科技领先程度并不明显,但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在技术上真正发力,对两河流域文明追赶,真正将冶铁技术发扬光大的也是中国秦汉时期,可见中华文明在演进过程中并不总是一直以领先者身份自居的,至少在几大文明发端时候。

秦汉大一统、中央集权赋予了中国规模体量优势和对先进技术消化再吸收、创新,此谓后发追赶优势。春秋战国中国文明开始追赶势头,到秦汉开始渐渐领先世界,再到隋唐时期臻于完善达到顶点,保持了相对于其他文明、周边少数民族客观的技术优势。

秦汉时候中原政权对草原部落匈奴发动的战役,动辄斩首万级,汉军常常在漠北草原纵横往来如入无人之境、追亡逐北,盖因秦汉时期汉民族掌握的以金属冶炼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水平,长期世界领先,不但能冶炼高强度的钢,还能实现弓弩、箭簇等武器零部件的标准化生产,所以才能有 “一汉当五胡”。

今天中国也是在落后西方百年的基础上,凭借大一统中央集权的所赋予的规模优势和后发优势实现追赶,缩小与西方文明的差距。中国文明的优势在于其规模和体量基础上带来的对先进文明技术的学习消化吸收。

物质文明科技就像植物生长的光照土壤水分,当物质文明发达的时候,依附于物质文明科技的文化就像风调雨顺下的植物可以尽情的成长,近代中华文明的物质文明科技落后于西方后,很多主张彻底西化的国人甚至觉得中国人种族基因和文字都应当被改造,现代中国物质文明科技逐渐追赶上西方的时候,汉服开始复兴,抖音作为文化输出的阵地开始在西方火爆,中国的军工在改革开放初期经历了艰苦的勒紧裤腰带,军费一再紧缩,因为先进的军工装备是系统的国民工业技术的整合集成,基础科研不行,砸再多的钱买先进武器也没用,等到中国拥有全产业链和部分高端制造业的时候,这几年我们能看到中国先进的军工装备如井喷。

知乎用户 妖孽 发表

好多人在那里说中国地形特殊,印度不特殊啊,开伯尔山口还不够易守难攻么?欧洲北方是冰川,西方是大洋,南方有撒哈拉,东方有西伯利亚,不够得天独厚么?就中亚这一块比较悲催,有利于文明初期发育,承载力弱,不利于长期发展。咋,还不够特殊啊。

知乎用户 猫哥的视界​ 发表

回答原文: | 中国:一个伪装成国家的文明

在人类历史上曾经有四大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与中华文明。**为什么现在前三大文明都消失了,而中华文明却屹立而不倒?

原因很简单,文明需要一个强大的载体才能持续地传承。只有中华文明才解决了这个载体的问题。

1 中央集权制

那么是谁解决的这个问题?

秦始皇

秦始皇干了什么事,解决了文明传承的载体问题呢?

秦始皇开创了农业社会的中央集权模式——包括**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车辙。**这四大贡献每一项拿出来都可以说几天几夜,其中最关键的还是统一文字。

**中华民族的核心凝聚力是什么?是文化。**文化的载体是文字。中国疆域广阔,不同地区的人们口音差别很大,但是不管什么口音,大家提起笔写下的都是同样的文字——

这就是文化认同,有了文化认同才可能建立族群认同。

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车辙则可以极大地促进不同地区的商业交流和族群交流,同时也让官僚系统可以用统一的标准进行管理——

这不但极大地降低了国家治理的成本,而且塑造了一个中央集权的雏形。

在传统的农业社会,由于生产力不发达,信息传递十分落后,一个国家的治理疆域是有上限的——在商周时期,国家治理主要是分封自治的模式——天子封诸侯各管一块地盘,诸侯再分封士大夫,层层发包,如此类推。

这种模式最大的问题有两个:其一,下一级的 “包工头” 总想干掉上一级的 “包工头” 导致社会缺乏稳定;其二,无数个 “包工头” 各搞一套——从文字到文化,从度量衡到货币,子系统太多而且互不兼容。

![](data:image/svg+xml;utf8,)

战国 7 国不同的文字(来源:搜狐网)

这两个问题就导致**系统内耗的动力远远大于系统向外扩张的动力。**按照这个模式发展,中华文明早晚与其他三大古文明一样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秦始皇开创的这个中央集权模式将系统内耗降到最低,同时大大提高了文明向外扩张的动力。但是那个时代的人却理解不了中央集权的伟大意义——

项羽把秦朝灭掉后,还是继续搞分封承包模式,结果又是处处烽烟;刘邦把项羽干掉后,觉得功臣分封承包不靠谱,就让自己一大群儿子分封承包,结果后来还是七国之乱——

一群刘家亲戚拿着板砖互相都要拍出脑仁了!最后还是只能仿秦制搞中央集权,不过后面在这个体系上补上了一块短板——就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这个很关键。农业社会信息交流很落后,这就必须要赋予官员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如何保证不同出身不同背景的官员治理符合一个相对统一的标准呢?从另一个角度,官员在治理时如何确保自己的措施符合上级的要求呢?

这就必须要官员们有一个统一的三观——包括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

日常生活中我们一般都有这样的经历,就是三观一致的人在一起交流非常愉快,对于很多问题都能达成一致的意见,而三观不同的人在一起交流就非常痛苦——

正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这个知己其实就是三观一致的朋友。

对于一个庞大帝国的治理更需要**整个官僚系统的三观一致,**你想想如果不同官员信奉不同的思想——

你信儒家,下级信法家,上司又信墨家,那什么事也别干了,官僚系统内部就要吵翻天了。

这种官僚系统的内耗会极大地提高国家的治理成本——比如,美国两党制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面教材。

独尊儒术完成了这个让官僚系统统一三观的过程。

请记住一个简单的真理——搞学术可以百花齐放,国家治理必须凝聚共识。

后来隋代又搞了科举,**就是用儒家思想来统一考核公务员,**就这样一个农业社会中央集权模式就彻底系统化了。

在教育水平很低的农业社会,绝大部分文盲的农民是没啥见识的,主流舆论还是被读过书的知识分子所控制。

当中华土地上所有读书人都只读孔孟思想的书,提笔写下的都是同样的文字,国家公务员考核都是在同样的四书五经出题,这样国家的文化凝聚力是非常惊人的。

不管是大漠孤烟直的西北,还是鱼米之乡的江南,所有的读书人都认为自己属于同一个国家,同一个族群,有同文同种的认同,这个国家不管历经怎样的战乱,统一都是人心所向,都是大势所趋。

你看看,中央集权制从一开始就是历史的选择,是实验了无数次地方自治都失败后的必然选择。

搞多党制的战国已经被历史潮流所淘汰,搞一党制(儒家文化)中央集权的国家反而传承了几千年而不衰。

中央集权的国家是中华文明最好的载体,国家越强大,文明越灿烂——看看中国的版图,从黄河流域巴掌大的国家发展到东亚地区一个巨大的帝国,这得益于中央集权国家强大的凝聚力以及灿烂的文化输出——

所谓万国来朝很大程度上就是四方蛮夷心慕中华文化。所以,承载伟大中华文明的国家,总是充满一种内生性的张力。

2012 年基辛格写了一本书,叫做《论中国》,在书中基辛格认为近代史中国的衰落只是历史上的一个短暂的意外,并非常态。常态是这个有 5000 年中华文明加持的国家在绝大多数时间里都站在世界之巅。

中国,不是常规意义上的一个国家,而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文明!

2 中华文化凝聚力

在人类历史上西方也曾经出现过强大的中央帝国,包括罗马帝国、波斯帝国、马其顿帝国、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帝国,这些赫赫有名的帝国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昙花一现。

即使是一度占领全球 3000 万平方公里广阔疆域的日不落大英帝国,后来也分崩离析。

纵观这些西方帝国的兴衰史,有一个很清晰的轨迹——一旦帝国扩张成本超过扩张收益,整个帝国迅速就陷入内卷化危机,直到分崩离析。

不但分崩离析,而且分裂后的碎片化疆域也各自立国,其子民对于再度统一,恢复过去帝国的荣光也毫无兴趣。

比如现在欧洲一大半白人都是罗马帝国的后裔,但是如果你今天去问问他们是否有恢复罗马帝国的想法,欧洲人会认为你是疯子!

**

**

整个欧洲的国家文化,基本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再扩展一点也就是以宗教信仰为纽带,这就是欧洲的现状,基本还停留在我们春秋战国那个时代。

**整个欧洲既没有文化的凝聚力,更谈不上统一的族群认同。**在欧洲历史上,分裂是常态,统一是非常态,不管是拿破仑还是希特勒短暂统一欧洲之后都不被各国人民认同,他们都认为自己只是受到另一个强大帝国的侵略而占据了他们的家园。

曾经占领小半个地球的日不落大英帝国,分崩离析之后不管是印度、巴基斯坦还是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没有一个国家人民怀念大英帝国,甚至连英格兰家门口的爱尔兰也不依不饶地闹独立。

更有趣的是,不管是爱尔兰人还是英格兰人都相互看不顺眼,爱尔兰人认为英格兰一直在残酷地剥削自己,而英格兰人认为爱尔兰人又懒又笨。

所以,最后爱尔兰从英国分裂出去,独立建国,直到现在双方都没有半点再次统一的兴趣。

这种现象在中国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

虽然中国不同地区因为地域、文化的差异多少存在这样那样的矛盾,但是没有人会有分裂独立的念头,在中国人看来,不管是地处天南地北只要是黄皮肤黑眼睛说着普通话写着同样的汉字——我们就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兄弟,是血脉相连的同胞!

有这样文化凝聚力,才有中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

**汶川大地震,**全国各地的志愿者们筹集物资驾着汽车拼命向四川汇集,无数人自发排队为四川献血,全国各地为汶川祈福的人群成千上万;

**武汉封城,**无数医护人员踊跃报名支援武汉,志愿者拉着医疗物资不顾危险向武汉冲,天文数字的捐款从四面八方流向武汉;

而**伦敦封城,**欧洲国家第一时间切断与英国联系,没有医疗队,没有志愿者,没有捐款,英国瞬间就变成一个世界的孤儿。

这就是一个普通国家与一个伪装成国家的文明本质的区别。

从近代史开始,西方列强一直希望肢解中国,让中国如同西方历史上那些强大的中央帝国一样分崩离析。

所以,清代覆灭之后,西方列强在中国各地扶持了大大小小的军阀,让中国陷入长期混战。

(来源:腾讯网)

在西方列强看来,只要让中央政府威望下降,一个庞大的帝国分裂是很容易的事情,一个分裂混乱的中国就永远无法挑战西方列强的霸权。

但是 1949 年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革命奇迹地将这个国家再次凝聚成一个整体,中华文明再次找到承载文明最好的国家载体,在文明的加持下,这个国家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迅速崛起。

在这个崛起的过程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心心念念希望肢解分裂中国,为此还不遗余力地扶持疆独、藏独、台独、港独等各种牛鬼蛇神,然而这些努力在中国强大的文化凝聚力面前如同一个螳臂当车的笑话。

西方人不能理解中国人为什么如此执着于统一,在他们看来,维持一个庞大国家的治理成本实在太高了,他们永远也不知道,一个有文明加持的国家拥有怎样恐怖的组织与动员能力。

3 组织与动员能力

中西方文化有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面对灾难的态度。

西方神话故事中遇到洪水就是造诺亚方舟去逃难,而在中国则是派出大禹治水。

这种态度的差异代表着中国人面对天灾时更具有一种战天斗地的精神,而**支撑这种精神的基础就是中华文明超强的文化凝聚力带来的超强的组织能力。**很多在西方人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对于我们只是小儿科。

在今年应对新冠疫情期间,中国人创造了一个在 10 天就建设完成一座大型传染病医院的奇迹。

那么,大家知道这个奇迹背后是什么吗?

有网友整理出了一份 “火神山不完全手册”,原作者微博 @偶脚得偶还可以抢救一下,这些引用一下——

“首先,你需要一个紧急命令:指挥 7500 名建设者和近千台机械设备,“十天,建成一所可容纳 1000 张床位的救命医院”。
紧接着你需要北京中元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在 78 分钟内,将 17 年前小汤山医院的设计和施工图纸全部整理完善完毕。
你需要中信建筑设计院在 1 小时内召集 60 名设计人员,24 小时内拿出设计方案60 个小时内与施工单位协商敲定施工图纸。你需要武汉航发集团,迅速进场开始场地平整、道路以及排水工程施工。你需要国家电网260 多名电力职工不眠不休 24 小时连续施工。
你需要华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铁塔、中国电子、中国信科等前后方企业紧密配合、协同作战,在 36 小时迅速完成 5G 信号覆盖后,建成与解放军总医院的远程会诊系统。
你需要中石油现场加油车,并征用中石化知音大道加油站为项目现场提供油品保障,同时提供方便面、开水,开会场地和临时厕所。
你需要**三峡集团鄂州电厂全部生产人员驻厂,为武汉用电提供保证。你还得用中国外运送来的食品、中粮集团捐赠的粮油为数千名工人供应一日三餐**;
需要在一天之内由湖北中百仓储联手阿里巴巴旗下淘鲜达建成一个 “无接触收银” 超市,为工人和医务工作者便捷、安全的提供生活物资供应。
房子建好接下来装修,你需要中建深装的 100 名管理人员、500 名施工人员,在 3 天内完成室内外地胶铺设、卫生间和缓冲间地砖铺设以及 200 余间病房的室内装饰任务。
专业设备必不可缺,你需要影联医疗、上海信投、东软集团CT 设备、潍坊雅士股份的 ICU 病房和手术室专用医疗空调、上海集成电路行业协会的热成像芯片上海昕诺飞930 套紫外消毒灯、欧普照明的专业照明设备、乐普医疗的 2000 支电子体温计与 700 台指夹血氧仪、汇清科技和奥佳华的专业空气净化器 、猎户星空的医疗服务机器人欧亚达家居的物管团队和床铺物资。
以上所有的物资运输,都依赖于顺丰、中通、申通、韵达、EMS、阿里巴巴物流平台等中国物流巨头联合开通的国内及全球绿色通道,免费从海内外各地为武汉运输救援物资。
还有很多很多…… 你想到的,总会有人及时提供;你想不到的,也会有人提供。
价值 20 万元的文件柜,14 家洛阳家具企业连夜赶工,发货后才告诉你 “不用买,我们捐。”
8000 斤冬瓜、上海青、香菜,是河南沈丘白集镇退伍老兵王国辉驱车 300 公里,在大年三十直接送到工地的。
1 吨 “资中血橙”,是并不富裕的四川资中县水南镇农民黄成精挑细选发来的。
400 个板凳,是营业不到一年的淘宝店主金辰不忍看到昼夜赶工的工人们席地而坐捐献的。”

就这样中国人实现了 10 天之内建设火神山医院的奇迹,最过分的是,在老外看来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而我们当时负责火神山项目建设的设计师说了这样一句话——

10 天建个医院是中等难度!

这种超群的组织动员能力向上可以追溯到秦始皇之后 2000 多年中央集权的国家实践,向下可以追溯到 1949 年之后中国共产党不但重建了民族自信心与凝聚力,而且通过简化汉字普及教育让中国人成为这个世界纪律性最强、组织素养最高、使命感最强的人群。

4 国家使命感与牺牲精神

新中国前三十年历史站在这个世界任何一个民族的角度都是不可思议的,那时的中国物资极度匮乏,甚至连食品都严重不足。

但是这个国家却没有因此而内卷,没有战乱,没有分崩离析,反而硬生生给后代攒下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

**

**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 5 亿国民三年如一日吃糠咽菜却能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

是因为我们有一个坚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是因为 5000 年中华文明传承让家国情怀与民族复兴的使命感成为浸透在每一个中国人血液里的基因。

今年新冠疫情为什么西方国家同样也执行了封城封国等措施却效果不佳?

除了欧美国家人民自由散漫缺乏自律的原因之外,还有就是他们缺乏一批具有高度使命感以及相当组织素养的基层工作人员来执行封城、居家禁止令的措施。

张维亚,杭州小江社区一位普通的基层工作人员,在防疫期间将自己的工作制作了一个防疫工作流程图,这份流程图将基层复杂的防疫工作梳理得井井有条。

当我看到这份流程图的时候,我最惊叹的不是这份图传达出一个普通基层工作人员极高的组织素养,而是我们基层工作人员那份使命感极强的家国情怀——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这只是个案吗?

不是!

武汉封城之后全国各地同样有无数的医护人员踊跃报名支援疫区,更有千千万万不知名的志愿者不顾危险也要赶往武汉去救援那里的同胞;

这些仅仅是新冠疫情才发生的现象吗?

不是!

中国人的家国情怀与使命感向上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班超 36 骑定西域;

苏武牧羊十九年持节不屈;

耿恭十三将士归玉门;

张巡死守睢阳;

岳飞精忠报国,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宗泽临死也高呼:渡河!渡河!渡河!

邓世昌撞向吉野;

张自忠慨然赴死;

黄继光以身躯堵枪眼;

98 年洪水灾害前仆后继跳向大堤缺口的解放军战士……

中国人的牺牲精神就是随着这个伟大的文明一代代传承下来的,5000 年生生不息。

中国不是一个普通的国家,它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文明;

中国人民也不是一个简单的民族,它是一个有 5000 年文明传承加持的伟大民族;

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具有中国这样的文化凝聚力与组织动员能力;

全世界也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具有中华民族那种强烈的家国使命感以及牺牲精神。

5 伟大的国家与民族

1993 年,俄罗斯总理切尔诺梅尔金、海军司令格鲁莫夫在乌克兰总理库奇马的陪同下来到黑海造船厂,研究把 “瓦良格” 号航母建造完毕并移交给俄罗斯的可能性。

这艘航母本来是苏联政府拨款建造的,乌克兰方面要求俄方付出全部造价,即以一条完整的军舰出售,而不是俄方认为未付的 30%。

厂长马卡洛夫此时报告道:“‘瓦良格’号不可能再完工了……” 大家问道:“为了将舰完工,工厂究竟需要什么?”

马卡洛夫回答道:“苏联、党中央、国家计划委员会、军事工业委员会和九个国防工业部、600 个相关专业、8000 家配套厂家、20 万专业人才,总之需要一个伟大的国家才能完成它。”

马卡洛夫最后说道,只有伟大的强国才能建造它,但这个强国已不复存在了。

苏联卫国战争纪念馆

一个强国才能建造一艘航母,这个世界除了苏联还是有一些强国能够制造航母的——比如美国、英国、法国等等。但是这些国家在面对新冠疫情的冲击时,却表现低劣,让人大跌眼镜。

那么,在没有疫苗、没有特效药、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怎么才能在一个月内扑灭新冠疫情?

需要全民动员的勇气与执行力,如臂使指的国家机器,高度纪律性的人民,相当组织力的基层干部,无数具备牺牲精神与使命感的党员与志愿者,上万个肯干脏活苦活有大局观的企业,几百万名熟练产业工人……

总而言之,需要一个伟大的国家与一个伟大的民族——

5000 年文明传承加持的国家与民族!

这里是 @花猫哥哥,更多深度内容,请关注公众号(转载联系):猫哥的视界、猫哥的世界哔哩哔哩:花猫哥哥 713

相关阅读(点击下方标题可直接阅读):. 你所不知道的中国核心竞争力

知乎用户 吴天天 发表

中国文化在我看来是中断的。而且不仅是文化,乃至所有的中国人,在秦朝以后和秦朝以前,就像是两个物种。春秋大义,战国以后就消失了。真正的儒家,就像孟子讲的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后来的儒家,成了君主和法家暴政的遮羞布。当年朱熹和陈亮辩论王霸义利,虽然不喜欢朱熹的为人,但朱圣人那句 “言必称三代,汉唐不过是天理偶合人欲” 还是非常有道理的。

我认为,文化传承不仅是从古流传至今的语言,文字,艺术品或者书籍,甚至不仅是国家或民族的延续。更应该是思想的传承,就像古希腊,古希伯来早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却没有中断。因为它始终在影响欧洲人的思维方式。古希腊的理性和基督教的信仰,共同塑造了了中世纪,也开启了欧洲近代化的篇章。欧洲人至今的认知模式,仍然受到柏拉图们 “思维是实,感觉是虚” 的影响。

知乎用户 cg1234 发表

因为中国在工业革命以前,整体文明水平是比较高的,政权会垮掉,皇帝会死,但文明不会断。

用走向共和里一句话,咱们输?错啦,这地方谁来谁输。

西晋时八王之乱,五胡入华,看起来要完蛋了,结果呢?苻坚依然崇尚中原文化,苻坚完了,鲜卑拓跋氏建立北魏,然后呢?汉化了。拓拔氏都改汉姓元了。再往后宋朝被忽必烈灭掉,元朝是为数不多几个不汉化的朝代,但元朝本身统治力底下,而且很快就完蛋了。期间文化主导依然是中华文化,而且还发展出了元曲以及通俗小说。在之后就是清朝,这个不用说了,你可以说清朝一大堆槽点,但这朝代汉化的相当彻底。

如果一个外族在中原建立强大政权,但是开始说汉语,用汉字,学孔孟黄老法家,喜欢诗词歌赋,种田,用瓷器丝绸,那这还算外族吗?

这地方谁来谁的适应这里的文化,直到日本出现,那会是真的危机来了,日占区开始教授日语,日本文字以及日本文化,要是那次没赢日本,那就是中华文明第一次要断层了。

严格来说欧洲文明也没断,但罗马碎了以后欧洲本身自己都没法说谁能代表欧洲文明。

知乎用户 Gavin​ 发表

我对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都只知道一个大概吧。

我的判断是,看文明是否中断,关键看的是语言文字是否流传下来。而语言文字没有流传下来的话,大概率说明这个文明的人口已经殆尽了。或者已经减少到了不足以支持这个语言文字传播的人口数了,这个数字具体是多少,我不清楚,但是应该是少于千人吧。

例如,埃及,苏美尔。

中国的语言文字没有中断过。可能有人会说甲骨文,但是我觉得甲骨文很有可能就是中国文字的前身。中国文字就是这样来的。中国文字来自于祭祀用的符号,以及客观的国家管理需要,慢慢发展出来的,这个时间过程可能很漫长。

欧洲一般认为文明起源在地中海一带,就是古希腊,罗马。而且这种拼音语言易学易用,其它少数民族用起来没有丝毫难度,完全不能和苏美尔的楔形文字比。所以欧洲历史就难以考证其传承性了。不过实际情况是现在的欧洲,都是早期 “野蛮人” 的天下。

苏美尔也是亡于异族之手,而苏美尔人的文字太复杂了,所以没有流传下来。而且古代社会早期,文字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所以没有流传下来也很正常。但是其它的东西,必须艺术,科技,医学,数学,农业,社会政治等等东西是不是流传下来了,无从考证。

我这么说吧,人类历史也就中国这块比较明白一些。因为中国有相对完整的文字记载。其它地方的历史,大约 1000 年以前就根本说不清楚了。确实有文物,没错。但是文物也不会说话是吧。所以,全世界人类的神话色彩就很浓,这是必然的。

知乎用户 吕华阳 发表

埃及:兴于尼罗河,亡于尼罗河,埃及的地形,三沙并一海,条件很不错,但生产力低的时候打出去很难,等生产力高了,他们也衰落了。

巴比伦:四战之地,赢了四面出击,输了四面圈踢,过客多了,多死几次,也就忘了自己是谁了。

印度:你猜猜 “兴都库什” 是什么意思?

我知道很多人会在这种时候寄出来蒙满当 “王炸”。

但问题在于,蒙满在任何意义上来说都只是 “中断了文明进程” 而非“中断了文明”。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元朝和清朝从本质上来说,他们依旧延续的是中华文明的运行方式,虽然其添加了一些内容,但大体是不变的。中原人口比例结构也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虽然游牧民族的破坏导致了中华文明在进程上出现了落后,但这并不代表中华文明就此完结中断,你要真那么说,中华文明在商灭夏的时候就已经中断了,那还有个虚恭的华夏文明。

这不扯呢么。

所以说,有些人之所以无比殷切地试图证明瓷器非唯一或者瓷器已断绝,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当个死清流装毴的虚荣心罢了,有什么呢?啐两口就好了。

知乎用户 喂蚊君​ 发表

只是幸或不幸的因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地理上足够隔绝。新疆的沙漠,西南的青藏高原妨碍了文明之间的交流。

第二中国的体量够大,人口足够多。其他文明的征服只有两个出路。第一被同化。第二赤条条来,赤条条去。

比如满族被同化。拒绝同化的蒙古,继续回到草原牧羊。

第三没有被同等文明或者更高文明征服过。比如伊斯兰,基督,印度文明。

东北和蒙古高原的征服民族,相对中华文明是落后的文明。带不来,也征服不了中华文明。

而同等的文明,从来没有武才征服过中国。伊斯兰文明最远不过到了陕甘,就后续乏力了。

基督文明,由于地理阻隔,对中华文明,影响甚小。

印度文明,由于距离较近之故,对中华文明影响就相对较大。是与儒道并列的。

我们可以设想,如果以上三个文明,象蒙古人一样,以武力征服了中国,或信或死,中华文明会不会中断?

在下一直以为,帖木尔在东征时的病歿,是中华文明最大的幸事。如果不是他适时的病死,他即使不能完全的征服中国,他的入侵也将重创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的不曾中断,是诸多因素的原因。不是因为中华文明的先进性,独特性。

知乎用户 冗丁 发表

因为谁彻底打赢了中国,殖民了中国,以后的中国人就会把他们认作是自己,然后觉得自己赢了。一个永远赢的文明怎么会中断呢

知乎用户 乐山好水​ 发表

有些东西中断了……

* 崇祯十七年,清军攻入山海关,立即下令推行剃发易服制度。要求汉人一律穿着满族人的服饰,并且头上要留辫子。同年五月,清军占领北京,第二天就发布了 “剃发易服令”,但这次遭到了许多民众的强烈反抗,甚至揭竿而起反对。清政府认为统治还没有稳定下来,于是就废除了这项法令。后来清军占领江南地区,取得天下的大局已定,便又一次推行 “剃发易服”,这一次清政府对反抗者进行了血腥的镇压,这次镇压持续了三十七年之久。由于后来清朝实行文字狱,直接或间接死于剃发易服的人无可考究,天知道那段时间有多少血泪经历!

* 剃发易服是正史,不仅我国学校教材里有正式表述,朝鲜、越南、日本等其它国家以及东南亚地区史料都有记载,鲁迅当年曾说过:“中国人头上的辫子是满清砍了我们古人许多的头,才种定了的,到我们有知识的时候大家早忘了血史!”。” 剃发易服是持续三十七年之久的血泪史,这政策在当年引起了汉族无论男女老幼还是富贵贫穷各个阶级的全民抵制,无数人为捍卫民族服饰,祖宗衣冠而被砍头,很多读书人甚至宁愿选择投湖自尽也不肯留辫子,江阴八十一日大屠城的起因就是因为江阴百姓集体抗拒剃发易服而起。

朝鲜史料 “燕途记行” 中记载过,朝鲜外交官身着朝鲜官服(基本形式是明制汉服)到北京,走在街上,道路两侧已经被迫剃发易服留下辫子的百姓看到他身上的衣冠,无不暗自低头垂泪,甚是可怜!

如今是社会主义新中国了,民族团结向前是主旋律,谁也不好抓住几百年前的事纠结不放,但也要正视历史。我觉得把马褂作为民族服饰代表是不合适的!

![](data:image/svg+xml;utf8,)

知乎用户 lll LLL 发表

因为中国人爱听这个说法,你就以为这个说法是什么公论、真理了。

我就说一个最简单的,中国的首都几千年来被占领过多少次了?这算不算中断?

隔壁小日本从来没被占领过呢,顶破天就是现在美军设个军事基地嘛,那是不是小日本更 NB,更有传承呢?

这时候你肯定又要开始双标,又要开始给我谈 “哎呀,中断没中断不看这个标准” 了

有啥意思啊?就像我看有个回答写的很好:

你量身打造为中国设定一套标准,那当然符合这个条件的只有中国咯。

一个真正自信的现代国家,会天天拿自己过去多 NB 来当光彩的事儿?近 100 年来,世界上 NB 的国家,历史都比古代中国短的多,最强大的美国更是 300 年都不到的历史。所以妨碍他们称霸了么?

中国老话都说好汉不提当年勇,那要不要听一听我们祖先人们的这句老话嘛。

我寻思着当年破四旧都破成啥样了,现代中国整体风气都改变成啥样了,新一代的人都迷茫成什么样了,

真以为现在的中国和以前还传承多紧密啊?

无非就是现在党和政府想要宣传什么,然后就去过去的历史里强行找例子,和现在关联上。

这本质上才是文化不自信,因为觉得自己现在虚得很,没觉得自己现在多 NB,所以就非要去把先人搬出来,把过去搬出来说事儿。

然后一副阿 Q 精神满满地说 “你看现在什么带英、老美,有啥历史底蕴,想当年我们天朝那多 NB 多 NB”。搞得好像近代以来被吊打的不是我们,是他们了一样。

为啥非要往传统、古代找补?

现代人整体水平,各方面都是吊打古代传统农业社会吧?能不能有点作为 21 世纪的人的自信啊?

知乎用户 孔亮 发表

因为中国是一个最善于记录的民族。

西方是用宗教,让人们对死后的世界有所戒惧。中国人不信神佛, 但中国也形成了自己的 “史官文化”,帝王将相的所作所为都被史官用小本本记录下来。逼得贵族们为了死后的声名和后代的处境,行事不至于无所顾忌。所以才有“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的说法。

孔子的粉丝、继承人司马迁也在他的《太史公自序》中写道:

孔子脩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 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

这段的意思是他爸爸勉励他,可不要断了历史的记录。司马迁谨慎地受命。

能入选史书的,包括帝王将相、奇人异士、甚至包括医卜、游侠、刺客等等影响到了天下命运的人,他们某种意义上算是进入了史官的 “封神榜”。所以中国文人有“留取丹心照汗青” 的说法。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甚至决定了我们的国运。

知乎用户 姑射山头卧玉鲸 发表

其实我还是有疑问的。

第一,夏商周三代的文明风貌完全不同,算不算 “文明中断”?

第二,隋灭陈,第二帝国序列(北魏北周隋唐五代宋)灭了第一帝国(秦汉魏晋宋齐梁陈),怎么算?

第三,元灭宋,第三帝国序列(辽金元明清)灭了第二帝国序列(北魏北周隋唐五代宋),怎么算?

知乎用户 马丁. 路德 发表

其实这就是一种现代需要的 “创造传统”,亨廷顿说过,“毛时代中国和法兰西共和国的相似性远大于和古代中国的相似性”,遑论现在?

知乎用户 天下留香​ 发表

其实是表述不完全不清楚,看的人读的人因一知半解而错误理解。

严格意义,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原生文明没有中断的国家。原生文明的认证大概是四大文明古国加美洲二三个原生文明。古印度原生文明是彻底灭绝了,文字都读不懂。古巴比伦文明灭绝尚有小小的疑问,但的确没有哪个国家去继承古巴比伦文明,伊拉克肯定不会是。古埃及文明灭绝就有问题,西方一部分史学家认为古希腊文明是古埃及的次生文明。而一部分史学家认为,现在埃及文明与古埃及文明联系不大,可以算灭绝。但是但是但是,中国古文明没有灭绝一直是公认的。

因此,国家在贫穷落后时宣传的唯一没有中断的古文明很正确且有政治含义。

知乎用户 刘咫逸 发表

古埃及和古印度被征服灭国了啊。

古巴比伦那块地直接变成荒漠了,所以直接没有了。

知乎用户 青水 发表

这个宇宙整体的真理就是无常,没有所谓的完全的正义与完全的邪恶。

乾卦,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用九,即首尾交接,天人合一。周文王在乾卦的用九中写道:“见群龙无首,吉。” 最高的领导者不以领袖自居,如果能够达到这种境界,那就是一种忘我的理想状态。群龙:人人如龙。无首:每个人都能有自己的精神世界。

※越预判越错判:历史不能用科学” 量化”

人是历史中最有意思的对象,历史也是人类行为的记录,但它充满了无数的未知变量,无法用科学的方式衡量,更难系统地编排归纳。

太阳每天升起,潮汐和火车时刻表一样准确,前者甚至更准时(你指望月亮,月亮是可靠的;但你要指望人,就不一定可靠了)。

因为,人类的行为和历史中一些特定条件,不可能孤立出来或重复出现,也不可能重复给定的条件;复杂的人类行为不可能复制,不可能蓄意地发动,也不可能像自然现象一样可以期待它一定出现。

“真理是与文字无关的,真理好象天上的明月,而文字只是指月的手指,手指可以指出明月的所在,但手指并不就是明月,看月也不一定必须透过手指,不是这样吗?”

举个例子,有了一战的惨痛经历,二战时,美国就能打得比一战更加聪明?

但美国从未预料到,日本敢于偷袭珍珠港,从而将美国彻底拉下水。

珍珠港事件是一个经典的向历史学习的失败案例。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看,美国本该预见到日本在谈判期间的突然袭击。因为,这和日本在 1904 年所做的事一模一样,他们当年突袭了旅顺的俄国舰队,发动了日俄战争。
除此之外,美国洞察了所有的蛛丝马迹。他们破解了日本的密电码,他们的雷达有了预警,他们掌握了一系列准确的情报。那到底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信息没问题,有问题的是判断

他们有了一切证据,但不愿正确地解读,就像德国人在 1944 年不愿相信诺曼底登陆的证据一样。人倾向于拒绝相信与他们的周密计划或事先安排相冲突的事实。

“有智慧的人,智如太阳,慧如月亮,智慧如日月一样永远明亮,如果执着于外界的事物,就会被自己的妄念浮云所覆盖。”

所有军事情报的缺陷在于,不论它们是 20%、50%还是 100%的准确,它们终究需要人去判断,而判断,就是大量个人、社会、政治的偏见和一厢情愿的产物。

如果人们能破译日本的密码,却不能相信密码告诉自己的东西,那他怎么从历史的教训中学到东西? “电脑” 能做得更好吗?

也许” 电脑” 会正确地去粗取精,正确地得出结论,但是转折突发,某人 “闪了下腰”,历史就改变方向,另觅他途去了。

也因此,我们常说,历史是由一个个的人创造的,如同一滴滴水,组成了时代的大海。

帝王是大海的浪花,能量巨大,引人注目,但并不是华夏文明的全部。中国 4000 年历史演进,66 个朝代更迭,469 位皇帝世袭传承,即使是帝王,有的也不过是华夏文明的沧海一粟。

“离我们最近的地方,也许,路程却最遥远。当我们最谦卑时,才最接近伟大。”

我们常说慎终如始,然而世事无常。作为九五之尊的历代皇帝又是如何走向人生终点的呢?

中国帝王的死法有 16 种,总结一下大概类型就是臣杀、兄弟互杀、宦官杀、子杀、叔杀、父杀、外公杀、岳父杀、母杀、妻杀、祖母杀、兵杀、俘杀、自杀、病杀、寿终。在这 16 种死法中,中国的皇帝有一半以上的是被自己身边的人害死的。欧洲及亚洲其他国家的帝王在死亡的形式上,也与中国帝王类似。分类总结历朝历代皇帝的死因,也许能对历史的演进和文明的进程有一定程度的警醒与思考。

有些事情我不看透,不是我太笨,只是我太善良。——《樱桃小丸子》

各种杀——

臣杀:汉少帝刘辩、唐昭宗李晔、末帝李柷……

兄弟杀:宋太祖赵匡胤

宦官杀: 秦二世胡亥、唐敬宗李湛

子杀:西夏景宗李元昊、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后梁太祖朱全忠、隋文帝杨坚(待考证?)……

叔杀:明建文帝(待考证?)

外公杀:北周宣帝宇文赟

岳父杀:汉平帝刘衎

母杀:北魏献文帝拓跋弘

妻杀: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唐中宗李显

祖母杀:西汉少帝刘恭

兵杀:金国海陵王完颜亮、隋炀帝杨广

俘杀:宋徽宗赵佶、西晋愍帝司马邺

自杀:明崇祯朱由检

病杀:秦始皇嬴政、汉宣帝刘病已、汉元帝刘奭、汉哀帝刘欣、汉安帝刘祜、汉灵帝刘宏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

各种死——

饿死:齐桓公小白、赵武灵王赵雍、梁武帝萧衍

吃丹药中毒死:晋哀帝司马丕

吃药死:明光宗朱常洛

被人下毒害死:汉质帝刘缵、清光绪爱新觉罗 · 载湉

被菜刀砍死的:前凉的张祚、东魏文襄皇帝高澄、辽穆宗耶律璟

箭伤复发而死:汉高祖刘邦

“用一种模型解释整个复杂的历史, 也许是时尚的历史理论,但,正如时尚的本质一样,新旧交替,走马灯一样变换。所以,无论是凡夫俗子还是人间帝王,人的性格、环境和历史的情景,都是无数变量的集合,无法复制。”

稀奇古怪的死法 ­——

掉茅坑死:春秋晋景公姬獳

举鼎受伤死:秦武王嬴荡

被雷劈死:商王武丁、成吉思汗(待考证?)

被老婆出轨气死: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忧郁而死:汉惠帝刘盈

刚即位就死的:金昭宗完颜承麟

下落不明:元兴宗

至今还是谜的:雍正

……

“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上述中关于东汉一些皇帝的死亡,史书大多以驾崩一带而过,究其原因,可从两个视角推测:一方面是东汉的史书记录比较简洁,并未将每位皇帝的生老病死详尽记载,或是当时的御医医术有限,无法查明真正的病因;另一方面可能就是死因不能书面化,比如当时体制下的生活习惯问题、“基因遗传问题”……

“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历史是人写的,自然就带有个人的思考和立场,同一件事,不同人会从不同角度、立场得到不同的结论,另外,政治因素、观念的演变也会带来不同的甚至相反的结论。

中国历史上曾有过 “史家 “,力求以客观、公正、独立的记录描述事实,甚至不惜以性命为代价(崔抒、司马迁),事实上他们的记述也难免带有个人或时代的“色彩”,汉后,史家基本沦为御用文人,后世改朝换代后一件极重要的事就是“修史”,即按照自己的观点(政治需要)改造史书,由此可见,“正史” 本身也不单纯。

二十四史,不过是帝王家谱。——鲁迅

学者马未都曾说:“历史没有真相,只残留一个道理。” 想要一味的去探求某一历史的真相,倒不如去了解新的史观。

正如那句古话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这也是读历史书籍最有意思的地方。

另外,没有历史人物是简单的好人或坏人,每个人的性格都是多方面的(比如崇祯的勤俭和多疑、努力和无情,并不冲突),好人也许会干坏事,坏人也许会干好事,即使是同一件事是好事还是坏事从不同的角度也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

被誉为 “帝王哲学家” 的古罗马皇帝马可奥 · 勒留对这一切看得很透彻,他曾在《沉思录》里这样说:

“我们听到的一切都是一个观点,不是事实。我们看见的一切都是一个视角,不是真相。”

千百年来,包装过的历史记录跃然纸上,事实本身却可能在时光的流转中失散。

没有宗教(宗教般的信仰)的科学是瘸腿的,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眼盲的。——爱因斯坦

科学依赖于经验主义,它的基本原理是所有知识都来自感官,实验。科学的目标是为了解释、观察和理解所观察到的东西。对科学家来说,他的结论更有效是因为结论已经被观察,测试,并且结果可重复,这是一种归纳推理。

神学的假设是所有东西都由更高的权利预先设计,在神学中,通常认为我们在辨识上帝已经揭示的东西。因此,大多数情况下,神学的任务就变成了对上帝本性,品格和本质等的评估。

如果这种评估的起点来自于科学的经验主义结果,以已经发现的结果来批评修改宗教文本,从而不断修正人类对上帝的理解,这其实也算是一门科学,叫做文本批评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也许,晚年痴迷于 “神学” 研究的世界顶级科学家们做的是后者,他们发现了自然定律,但这个自然定律到底是不是 “神” 设计的呢?“神”是不是人格化的呢?有没有可能通过理解 “神” 来理解更多的定律,更了解世界?那么多定律是不是巧合?科学的尽头是不是通过研究 “神”(“神” 创建的规则)来认识世界?

在牛顿的时代,很多科学家都是神职人员,因为科学的诞生,与宗教问题无法剥离。比如,神父们、神学家们想要证实《圣经》中的传说、想窥探上帝通过星辰运动传达的讯息,这也就促使聪明的神父们、神学家们去不断地探索和研究。

由此推测,科学和哲学其实都是从神学中诞生的。所以,在几百年前,很多科学家,往往也身兼哲学家和神学家。但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人们的宗教思想不断发展变化,到了爱因斯坦生活的年代,信教已不再是唯一的强制选择。

其实这种发展过程类似于佛家的小乘和大乘,道家的无为和修仙,一门哲学思考终归要落实到世俗出口。

“从哲学研究的范畴上来说:儒家——入世的哲学,道家——隐世的哲学,佛家——出世的哲学。”

有人说:物理的尽头是数学,数学的尽头是科学,科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神学。这句话成立吗?

众所周知社会和人性都属于复杂系统,很难用数学或科学来解释,那用哲学如何解释呢?

道德经有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与大多数人认为《周易》是中华神秘学的想象不一样,它其实是一部哲学著作,集中体现了古人的哲学思考,同时还是一部伦理著作,反映了古人的社会、政治伦理观念。

其实,《周易》本身的哲学思考是唯物的,是规律总结的方法论。《周易》所体现的哲学思想,可以用数、象、物来概括,其哲学思维的逻辑是,先研究 “数”,即宇宙规律;其次研究 “象”,即宇宙现象;然后以此为基础研究 “物”,即考察宇宙万物。

整部《周易》都是探求宇宙规律以试图解释宇宙现象,从而发现宇宙万物的规律,并以此作为行为的指导。同时,也反过来用对宇宙万物和宇宙现象的观察,来验证和探求宇宙规律。

王阳明的《大学问》阐述了类似的思想,叫万物一体

我们现今也有与时俱进的类似名词,叫万物互联

这类似于:我们在生活中总结规律、观察现象发生、映证规律的正确性,从而从规律的普适性来对下一次可能发生的事情做出推导。

“即使在逆流中也要不断前进才叫人生,其实,随波逐流也并不是甚么蠢事。只要你在前进。”

《易经证释》里面有一句话说:“窥天地之盈虚,知阴阳之消长,为人事之准则。” 这就是古人创《易经》的目的所在,让我们根据天地阴阳消长的规律,来作为人事的准则,来认识人类历史的发展。

我们平时看到的 “算命” 先生其实是儒家流派,学问出自《易经》,其实是儒家经典。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人类自有史以来,一直试图破译被高维生物锁定这个程序,想找到那些源代码,八卦图是古代中国人开发的破译模型,它推演出了人类的各种状态,但是始终没有逃离这个规律,后来人类发明了计算机,用来演绎那个程序。如今,量子计算机又诞生了,它能将人类的算力成千上万倍的提升,从而可以对无数事件进行归纳、总结、分析,进而破译出上帝设计的程序,让人类可以不断的挑战高维生物的逻辑。

那么,八卦图作为古代中国人开发的破译模型,它是如何推演人类的各种状态的呢?

乾:元,亨,利,贞。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始终,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见龙再田,德施普也。终日乾乾,反复道也。或跃在渊,进无咎也。飞龙在天,大人造也。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我们今天说 “群龙无首” 这个成语,意思是一群龙没有了领头的,比喻许多人聚在一起而没有首领,无从统一行动,因此也就难以成事。很多时候我们使用这个成语,都带有贬义。

那么,“群龙无首” 的本义究竟是什么呢?

对这个问题,古往今来的学者们众说纷纭,提出了很多解释。

东汉经学大师郑玄说:“六爻皆体乾,群龙之象也。舜既受道,而与稷、契、咎繇之属并存于朝。” 这讲的是乾卦六爻皆以龙为象;而舜受禅让为帝后,不以首领自居,从善如流,故呈现群贤并朝,群龙为用之象。如此天下大治,四海升平,当然吉利。

传说尧帝让舜治理天下你,舜任劳任怨,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受到万民的拥护。尧帝去世时,没有把地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让舜继位。舜一开始没有继位,让尧帝的儿子掌管天下,自己到很远的地方生活。可是老臣们和民众,都跑到舜住的地方,愿意跟随他。舜没办法说服,为了国家着想,只好回去完成尧帝的遗愿,当了帝王。所以德才兼备的人,尽管不以首领自居,还会引来大家的拥戴,佣立他为帝王,结果必然吉祥。

南宋儒学宗师朱熹则指出:“盖六阳皆变,刚而能柔,吉之道也。故为群龙无首之象,而其占为如是则吉也。” 根据筮法,九为老阳之数,会转变为阴爻。乾卦若筮得六爻都是九,那么六阳爻就会变成六阴爻,等于乾卦变成了坤卦。乾坤互相转化,刚健而能柔顺,所以是吉利的。而 “群龙无首”,正是刚柔并济之象。

北宋理学家程颐则将 “无首” 解释为无自为首,意思是以刚健为主的英雄人物勿自为天下人之首,而应让天下人拥我为首。

当代著名学者高亨认为,“爻辞言:群龙出现于天空,其头被云遮住。此比喻众人俱得志而飞腾,自为吉。”‘用九‘是乾卦六爻皆九,纯阳皆动,乃象‘天德’。六爻象群龙并出,各秉刚健之天德,其中不可能有龙王为之首领也。此乃比喻诸侯并立,各秉天德,德齐力均,不可能有帝王为之首领;但以其各秉天德,故吉。”

还有的学者从 “群龙无首” 中解读出了平等、大同。比如著名哲学家熊十力认为,《礼记》中的大同社会,“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的思想就来源于 “群龙无首”。他说:“春秋太平世,人人有士君子之行,是为众阳,是为群龙。无首者,至治之隆,无种界,无国界,人各自由,人皆平等,无有操政柄以临乎众庶之上者,故云无首。”

从乾卦爻象的变化上看,用九的六个爻都变,就是阳爻全部要变成阴爻,乾卦要变成坤卦。用九处在阳爻即将变成阴爻,将变未变之时,既有阳刚的特性,又有阴柔的特性。群龙谦让而无首,也体现了坤卦谦虚守柔的品格。这样,阴阳平衡,阳中有阴,阴中有阳,达到最理想的状态,故大为吉祥。

文言曰: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君德也。九三,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九四,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周易》中只有乾卦与坤卦出现有用九与用六。所谓九,指代的是阳爻,所谓六,指代的是阴爻。第二个需要明白的是,乾、坤两卦是所有卦的门户卦,所有的卦都是从这两个卦变化出来的,所以,这两个卦就代表了所有卦的一些特征。因此,这里的用九与用六,不是单指乾卦中的阳爻及坤卦中的阴爻,而是指所有卦中的阳爻与阴爻。

“用九用六” 就是使用、运用阳爻、阴爻的意思,换句话,就是该阳就阳,该阴就阴,该怎样就怎样。

“见” 通 “现”,就是表现、出现、化现的意思。

“群”是 “多” 的意思,更接近于 “各个、每个” 的意思。

“首” 在这里不是领袖的意思,而是头面,样子。

见群龙无首,通俗讲,还可以说是: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

曹操把酒论英雄,对龙有一段描写:“龙者,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吞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藏于波涛之内。”这也许是对 “见群龙无首” 的另一个解释。

《易经》讲究三易:变易,不易,简易。

“见群龙无首” 讲的就是变易。上善若水,随方就圆,要像水那样,变化多端,这也是见群龙无首的意思。

乾卦都是阳爻,阳爻就代表龙,乾卦中的六个爻,代表了龙不同时段的状况。

《易经》曰:“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 六位就是六爻,时就是天时。一个卦由六个爻组成,六个爻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时间段。一个人只有懂得天时,明白自己的位置,才能做到 “随心所欲不逾矩”,才能做到 “见群龙无首吉”。

《易经》曰:“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又曰:“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元在这里是本始的意思,乾卦的根本就是用九,用九弄明白了,天下就大治了,或说,就可以治天下了。“见天则”,天则就是天的规则,就是天道、自然规律,类似于佛家所说的 “明心见性”。因此,用九,就是对自然规律的把控

初学易经的人,起一卦,大多都会根据这个卦来断事。若《易经》真这么简单,也称不上六经之首了。实际上,一个卦一出来,是错综复杂的。错综复杂分别讲的是一个卦的四种变化,除了 “变卦(也叫之卦)” 之外,还有错卦、综卦、复卦、杂卦,而对每一个爻来讲,又有隐、互,因而,一个卦就变出了很多的卦来,择其善者而从之,这就是学(用)易经的真正意义。把每个卦都参透了,就会 “用就用六” 了。

所以,孔夫子讲:“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孔子这里的 “玩”,就是用九的 “用”,会玩就会用。会用,则 “见群龙无首,吉”;会玩,则 “自天佑之,吉无不利”。用和玩说的是一个道理。

※” 群龙有首” 的哲学推演。

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志以道宁,言以道接。——《尚书》

朱厚熜执政时间较长,他应该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大明王朝 1566》的朱厚熜皇帝执政了 45 年,我们先试着勾了一下这位皇帝的影像拼图:

第一块拼图:海瑞骂皇帝,被骂的就是这个朱厚熜皇帝。

第二块拼图:严嵩,有明一代最大的奸臣,伺候的就是朱厚熜皇帝。

第三块拼图:朱厚熜皇帝二十多年不上朝,却没有完全 “罢工”。

……

初步的人物画像建立起来后,也许我们会觉得这是一个又懒、又坏、又笨的皇帝。但在明代大量史料当中,提到朱厚熜虽不见得有什么好话,却基本上都说他非常聪明,对朝政的控制非常严密。

“我们更要广开言路,打开窗户,不要怕打开窗户可能吹进沙子来。进来一点尘土,坏处有一点,但并不大,而开窗户透空气的利益却很大,我们要从这种利害关系上看这个问题。——《毛泽东文集》”

实际上,朱厚熜是个聪明人,十六岁就能控制朝政,操纵群臣,而他的下属大都能力超强,文臣夏言、严嵩、徐阶、胡宗宪、张居正…… 个个权谋老到,武将戚继光、俞大猷、谭纶…… 个个凶狠强悍,可谓是人才济济。

中国作家协会的李洁非先生曾说,朱厚熜这个人是利用文字、精神、心理因素,去驾驭权力的大家。从朱厚熜皇帝身上,我们能洞察权力的运作方式和它败坏的过程。

“错误能帮助人头脑清醒。”

朱厚熜皇帝出生在 1507 年,他当皇帝是在 1521 年,十三四岁时,按照当时的虚岁叫 15 岁。这是什么时期?西方人刚刚经历地理大发现,哥伦布是 1492 年到达的美洲,从此欧洲历史开始了一个波澜壮阔的现代化进程而中国历史越来越走到皇权政治发展的顶峰,最后打成死结,朱厚熜就处在这个过程当中。

“君子道长,小人道消。小人道长,君子道消。”

纵观其历史演进脉络:

首先,当时的明廷已经走到了一个真正瓶颈期,内忧外患,纷至沓来,朱厚熜的内忧,并不是前朝所存在那种急性内忧,如被夺权等。他经历的内忧,是大臣通过礼法制度让其以皇权身份做无端妥协的十分棘手的问题,处理方法也十分讲究,最要命的地方就是,它不会要你的命,却能让你的个性、人格、思维逻辑发生改变,“普通话” 来讲,是一种精神压制。

比如,朱厚熜为什么死活要将自己的生父放到太庙呢?

其实就是要加强自己的皇权。处理过程和结果大家都很清楚,但这个问题在前后十余年所酝酿的余波是,朱厚熜学会了或者做到了,从解决问题到利用问题,这对他个人来说,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但,礼仪派与护礼派之间的斗争也是新旧势力的对弈,这种无谓的斗争,还直接导致了明朝的衰亡,以至于后人有了明亡于朱厚熜的说法

私视使目盲,私听使耳聋,私虑使心狂。——《春秋》

大礼议之争使得杨廷和与朱厚熜两人形同陌路。杨廷和被削官为民,更中断了杨廷和在明武宗去世之后推行的政治和经济改革,世宗日渐腐化,大肆兴建、迷信方士、尊崇道教,又好长生不老之术,此后明朝政治风气愈发颓废。议礼派 “以片言至通显”,因迎合皇帝而从下级官员升至首辅、六卿,使朝廷官员看到奉迎君主带来的好处,从此明朝官员中谄媚阿上之风盛行,政风日益败坏。游戏大幕也正式拉开了……

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礼记 · 表记》

朱厚熜帝审问海瑞时曾说:

“古人称长江为江,黄河为河,长江水清,黄河水浊,长江在流,黄河也在流。古谚云‘圣人出,黄河清’,可黄河什么时候清过?长江之水灌溉了两岸数省之田地,黄河之水也灌溉了数省两岸之田地。只能不因水清而偏用,也只能不能因水浊而偏废,自古皆然。”

“我们讨论问题,应当从实际出发,不是从定义出发。”

=== 长江为长江,黄河非 “黄河”===

在关于明代历史的各类话题里,“廉洁的海瑞”与 “腐败的张居正”,常拿来做类比,一个“睿智” 观点也长期流传:别看海瑞一生清廉,但毫无实际能力,不过是个大明吏治的道德 “标杆”。而身为“明朝最伟大改革家” 的张居正,虽说贪污腐败丝毫不落,可却凭着强大的行政才能,把 “万历中兴” 推到了顶峰。一个谬论也因此甚嚣尘上:廉洁奉公没什么用,腐败却救了国。那事实果真如此?

首先,就要先厘清一个历史真相:“廉政标杆”海瑞,真的是 “有道德没能力” 吗?

海瑞的清廉事迹,即使那些给他扣上 “偏激”“没能力” 大帽子的 “历史爱好者” 们,基本都能如数家珍。但常被无视的,却是他 “清廉事迹” 背后的官场学问。

以著名的 “捉公子” 事件来看:浙直总督胡宗宪的宝贝儿子在淳安县吃拿卡要,被时任淳安知县的海瑞捆成了粽子。可这么个烫手的山芋怎么处理?

海瑞轻松一句话解决了问题:“今其行装盛,必非胡公子”。然后就把人给胡宗宪送过去——有人假冒你儿子,给你送来了哈。

这番操作,既怼了胡宗宪,又没伤了胡宗宪的颜面,不动声色揭过了这场大风波。

如此圆熟的官场手段,哪里是 “偏激书呆子” 办得到的?真实的海瑞,哪里不懂人情世故,又哪里是因为 “愚忠”“偏激” 才廉洁?

官场的人情世故,他懂。自己这 “得罪人” 的处事风格,他更懂。既然懂,他为什么还要这样?

因为当许多人 “千里来做官就为吃和穿时”,他的心里,却装着江山百姓。

“真正的危机不是机器人像人一样思考,而是人像机器一样思考。”

同样证明海瑞能力的,还有海瑞 “为官一任” 的业绩。且不说他在 “淳安知县”“兴国知县” 任上的政绩,哪怕是在他遭遇 “海瑞罢官” 悲情命运的 “应天巡抚” 任上,他也不动声色完成了另一桩大事——疏通吴淞江与白茆河:

在海瑞就任应天巡抚之前,应天治下的太湖平原,这个大明王朝的钱袋子,却也是不折不扣的灾地。越演越烈的洪灾,早已是 “恐为吴患”,海瑞到任应天巡抚时,滔天的洪水就给了他一个下马威,洪灾波及到苏州松江等大明朝 “经济发达地区”,仅饥民就多达十三万人。甚至 “水灾之后无从取民,饥民汹汹”。至于治水?

江南复杂的地理环境和 “更复杂” 的政治环境,让 “治水” 成了大难题,各级官员“问之水利,茫然无知”,能躲就赶快躲。

可海瑞明知这里 “水太深”,特别是看过了当地“其富饶全是虚名,而苦楚特甚” 的民生后,海瑞深感 “其间所为百姓痛苦,可为百姓太长息者,一言难尽也!” 擦干眼泪的海瑞,发出了掷地有声的誓言:“是吴淞江一水,国计所需,民生攸赖,修之举之,不可一日而缓也!”

为了这场继 “夏元吉治水” 后江南大地空前的水利工程,海瑞亲自勘察,走遍了灾区各地,然后不惜得罪江南各地大族,制定了极其强硬的治水方案,毫不犹豫扫清了各地豪族修建的 “私田”,先打通了淤塞已久的吴淞江,又疏通了多灾多难的白茆河,不但一口气解决了困扰江南数十年的水患,更给了十三万饥民工作与饭食,同时在河道两岸开垦新田,仅在吴淞江边就开垦熟田四十万,是为中国古代“以工代赈” 的经典案例。

“连接遥远的过去与未来,我们为此而存在。”

**也正是因为这场大工程,水患频发的江南大地,从此多次上演了 “灾年无灾” 的奇迹。**一直到清代时,吴淞江沿岸依然 “虽有小灾,不成大害”。可以说一个工程,造福了明清时期几代人。

而江南的水利格局,也因此焕然一新。黄浦江的形成乃至上海港的繁荣,都与这场工程有着莫大的关系。当地老百姓的一句民谣,更见证了这位 “廉政标兵” 卓越的才能:要开吴淞江,需等海龙王。仅这一项能力,就足以碾压明朝中后期,多少碎碎念 “海瑞没能力” 的“精英”们。

至于 “张居正不用海瑞”问题,也根本不是海瑞 “没能力” 的问题,却是两人在 “一条鞭法”“漕运” 等方面的政治分歧。但这些分歧,却无法掩盖海瑞实干家的身份。

真正的事实是,在那个 “岂有异于汉唐末世乎” 的嘉靖、隆庆之交的时代里,正是因为有海瑞为代表的,一批有操守有担当的政治家的存在,才托着风雨飘摇的明王朝绕开历史的暗礁,进入又一个中兴时代。

哪怕到今天,只要站在黄浦江边,脑补下当年海瑞走遍灾区沿线的身影,就知 “海瑞廉洁却没能力”“一生清廉却没能挽救大明” 的论调,可笑可叹。

一件是历史,一件是文化,前者可鉴世,后者可润心。

而第二个同样重要的事实是:张居正那一场挽救大明的改革,真的是靠了腐败?

**说到张居正,“腐败” 确实是个绕不开的话题,特别是张居正晚年时期,除了行政越发飞扬跋扈,“私生活” 也越发遭人诟病。**尽管关于张居正的大多数 “黑料”,都是来自政敌的抹黑诬陷。但不争的事实是,权力巅峰上的张居正,除了衣食住行越发奢靡,连他的贴身仆人游七也掏钱买官,他自己也自嘲“所却两广诸公之馈,宁止万金。” 而在他死后的抄家闹剧里,张家也被抄出了上万两黄金与十几万两白银——明显“与收入不符”。

那是不是说,张居正中兴大明,就是靠了腐败?

恰恰相反。张居正改革能够成功,首先是因为享受了他的前任高拱留下的 “吏治红利”

在张居正刚刚 “入阁” 的隆庆初年,是明王朝 “政以贿成,财货上流” 的时代,空前的腐败,也让当时包括张居正在内的改革家们痛心疾首。而此时的内阁首辅高拱,也采取了空前烈度的整顿方式:仅是高拱担任首辅的两年半时间里,明王朝就惩治了一百六十九名腐败官员,查办了大量腐败案件,于是“是以数年之内,仕路肃清”,尽管万历登基后,高拱被张居正排挤回家,但他的惩贪成果,却为张居正留下了一个廉洁的行政环境。在吏治问题上,张居正也与高拱一脉相承。

这才是张居正中兴大明的真正根源。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 · 十月之交》

在 “惩贪” 问题上,张居正的政策也更加细化:万历初年时,张居正就责成各地的巡按御史,要定期核查本省文武官员的政绩,从巡抚到知县,皆在考核范围之内。而对于有着 “核查” 大权的御史们,张居正更是有着严厉要求:“凡御史犯罪,加三等,有赃,从重论”。这个高效的监督体系,才是 “张居正改革” 正常运转的保障。

他整治吏治的成果,在万历皇帝亲政后,仅用了几十年时间就败坏殆尽。对比明末年间御史们 “遣一番巡方,天下加派百万” 的丑态,还有那 “抹布” 的“雅号”,就知这 “中兴” 后的大明朝,为何会继续陷入万劫不复。这,才是 “张居正改革” 的悲剧结局中,一个常被人忽视的重要因素。

由此可见,真正造就张居正改革成功的,哪里是什么 “腐败”,恰恰是大明王朝曾焕然一新的廉洁政风。虽然晚年权力巅峰时的张居正,自己也不知不觉成了一个破坏者。也让晚年的海瑞,成了明朝官场上更加孤独的 “异类”。但廉政对于一个王朝的意义,却不应该被扭曲。

“镜子里显示出来的永远不是真实的自己。”

**因此,所谓 “海瑞廉洁没法救国,张居正靠腐败强国” 的论调,确实是找错了历史经验。**海瑞与张居正的 “恩怨”,以及万历中兴的辉煌与教训,留给我们的不该是“腐败强国” 的谬论,相反,却是贪腐亡国的警钟长鸣。

=== 源远流长的应是 “清源” 与“活水”===

尤其是朱厚熜帝那句:

“云在青天水在瓶。”

这句话理可理解为:人们应保持初心,不管是云还是水,他们都是水的不同状态而已,总是那么纯洁;也可以理解云无定势,水无常形,他们都是 “道” 的化身,云在青天水在瓶,就是云和水各自遵循各自的 “道” 而互不干涉;在剧中,也许可以理解为:无论忠奸,本质是一样的,一个离不开天,一个可以装进瓶,暗指皇权才是最终制衡的器具。

在朱厚熜眼中,只要能做到 “云在青天水在瓶”,治理这个国家就不难。

他说过:“各人干好各自的事情”还说过 “要各自管好各自的儿子” 而在 “两江理论” 中阐明了“黄河要用,长江也要用“其实就是云水之理。这也是朱厚熜的治国理念。

“每年的春夏之交,夏秋之交,秋冬之交和冬春之交,各要变换一次衣服。但是人们往往在那些‘之交’不会变换衣服,要闹出些毛病来,这就是由于习惯的力量。”

这一时期,国力尚可,内忧基本平息,但,实际已到了党争的开端,朱厚熜也正是利用了大礼议事件,将异己打发回家,另提拔了一批可为己用的人,有意安排培养,并让他们形成长时间的斗争之势,甚至可以以专宠某人的方式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和效果。

他是名副其实的有能力,无道德,有权谋,无责任的昏庸 “能” 君:他不能挽救乱世中王朝的崩溃,却能保持衰弱的王朝不灭亡;他可以保证正常情况下,王朝的不灭亡,却不能保证百姓吃饱穿暖无冻馁之苦。

通过一系列操作,朱厚熜可谓做到了平内,但未能对治理国家起到什么作用,明朝在朱厚熜时期经历的外患已达到了顶峰,他对于国家战略部署以及外交政策并不在行

上九曰:“亢龙有悔。” 何谓也? 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道长”(朱厚熜)这辈子最大的浪费,就是浪费了自己能够成为一个明君的资质。海瑞治安疏中说 “ 陛下天资英断,睿识绝人,可为尧、舜,可为禹、汤、文、武…… 即位初年,铲除积弊,焕然与天下更始。”

然而国家却变成了这样一副样子,正如海瑞所说,百姓穷困潦倒,家家干净;官场腐败横行,贪诈成性;国家入不敷出,年年闹赤字。大明帝国逐渐滑向崩溃的边缘。

在《大明王朝 1566》当中,“国之利器” 海瑞是有一大段陈词的,说的非就是他当官这几个月以来看见国家已经是满目疮痍,到了必须深刻改革的地步。

而其实大明从一开始就有很多制度性缺陷,最严重的三个是:

1. 权力制衡。开国皇帝朱元璋不愿让宰相分权,导致皇权过于集中,后世皇帝无法胜任如此高强度的工作,逐渐衍生出内阁与司礼监,形成三权分立。后来太监逐渐控制东厂和锦衣卫,形成了太监控制的特务制度,对国家的正常行政干预非常大。

2. 宗亲制度。朱元璋建立王朝的时候,给自己亲戚规定的俸禄非常高,而且还鼓励宗亲不断生孩子,经常年累月的发展,到嘉庆朝时,光是供养皇室宗亲的粮食就能占到一个省一半的粮食收成。

3. 低薪 “养廉”。朱元璋自己是穷苦出身,非常痛恨官僚体系的腐败乱象,因此他一方面严刑峻法,一方面压低工资,希望各级官员能保持清廉。但这实际操作起来很难,反而给了一些官员们大肆贪腐的理由。

“虽然理想一定要有,但是还要结合一个东西,叫做‘现实’。”

海瑞是破局者,朱厚熜皇帝是掌握全局的人,就像朱厚熜占卜的卦爻一样,走了两圈,踏了个乾卦,乾上代表朱厚熜自己,乾下则指的是海瑞,一个作为天子,至高至上,一个作为直臣,至阳至刚。

事情源于朱厚熜的万寿宫仁寿宫修好之后,要百官上贺表祝贺他的乔迁之喜,朱厚熜准备传位裕王,自己一人住两宫修行去。作为皇帝不惜抚恤,竟在内忧外患的局面下大兴土木,别的官员上奏的都是贺表,海瑞却上了一本 “天下第一疏”《治安疏》。

“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惟其为天下臣民万物之主,责任至重。”“陛下则锐精未久,妄念牵之而去矣。”“天下因即陛下改元之号而臆之曰:“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严嵩罢相,世蕃极刑,差快人意,一时称清时焉。然严嵩罢相之后,犹之严嵩未相之先而已,非大清明世界也。”“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

“真理不在乎是不是清一色。”

海瑞在奏疏里将朱厚熜批的一无是处,其实,上至朱厚熜,下至百官,都不理解海瑞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想过朱厚熜是不是个好皇帝这样的事情

他们觉得自古无不是的君父,宁可委屈了百姓,也不可委屈了君父。也难怪徐阶看到这部奏疏会连说两个不可思议。朱厚熜也不理解海瑞骂他的真正用意。所以他一个人乔装去牢房询问海瑞,海瑞则说整部剧里自己最深刻的心里话。

“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海瑞说:汉文帝不尊孔孟,崇尚黄老之道,无为而治,因此有悠游退逊之短,怠废政务之弊,但臣仍认文帝为贤君,因文帝犹有亲民近民之美,慈恕恭俭之德,以百姓之心为心,与民休养生息,继之景帝,光大文帝之德,始有文景之治。可是当今皇上,处处自以为效文景之举,二十年不上朝,美其名曰无为而治,修道设醮行,其实是大兴土木,设百官如家奴,视国库如私产,以一人之心夺万民之心,无一举与民休养生息,以致上奢下贪,耗尽民财,天下不治,民生困苦。要我直言,以汉文帝之贤,犹有废政之弊。当今皇上,不如汉文帝远甚。大明朝设官吏数万,竟无一人敢对皇上言之。我若不言,煌煌史册自有后人言之。请大人将我的话,转问李清源,转问那些要驳斥我的百官,他们不言,我独言之,何为影射?我独言之,百官反而驳之,他们是不是想让皇上留骂名于千秋万代。

朱厚熜帝:独你一人是忠臣、良臣、贤臣。

海瑞:我只是直臣。

“感谢火焰给你光明,但不要忘了那执灯的人,他是坚忍地站在黑暗当中呢。”

朱厚熜帝:无父无君的直臣。

海瑞:我四岁便没了父亲,家母守节一人将我带大,出而为官,家母便谆谆诲之,尔虽无父,既食君禄,君即尔父。其实,岂止我海瑞一人视君若父,天下苍生无不视皇上若父,无奈当今皇上,不将百姓视为子民,重用严党以来,从宫里二十四衙门派往各级的宦官,从朝廷到省、府、洲、县所设官员,无不将百姓视为鱼肉,皇上深居西苑,一意玄修,几时查民间之疾苦,几时想过,几千万百姓,虽有君而无父,虽有官而如盗,两京一十三省,皆是饥寒待毙之婴儿,刀俎待割之鱼肉,君父知否?

到了对话的后面,朱厚熜已经知道自己失败了,朱厚熜在全剧中第一次感到无力,海瑞也已经知道面前这个人就是朱厚熜。

“没有眼睛向下的兴趣和决心,是一辈子也不会真正懂得中国的事情的。”

海瑞的奏疏带来的不仅仅是一纸万言字,而是要朝廷挖疮断臂自救,皇帝从一开始拉不下面子不肯认错,到后来,读了不下百遍,才发现自己太过专权根本就听不到真话,日子久了,早被蒙蔽了。

历史上,从来没有一种违背 “科学自然规律” 的情形:皇帝非常能干,但非常自私,看上去什么都管,但实际上却是给自己牟利,因为再混蛋的皇帝(智商正常值以上)也知道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的道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哪能视百姓为鱼肉呢?

可朱厚熜就是。

朱厚熜的王朝在明朝历史上也是重要的转折点,因为从朱厚熜在位开始整个文官集团的风气为之一变。

朱厚熜在位之前,文官系统还有比较多的硬骨头;但朱厚熜之后,什么气节什么才干,都不如会拍皇上马屁、曲意逢迎皇上重要,这直接导致了整个官僚集团对皇帝的完全不信任。

《大明王朝》中的朱厚熜时期,只有海瑞、胡宗宪、裕王是真正站在民众立场考虑问题的,其余的,无论是严党还是裕王党,本质上都是为了实现权争,甚至不惜把民众推向水深火热的深渊。

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砺行无不觉;处顺境中,眼前尽兵刃戈矛,销膏糜骨而不知。——《菜根谭》

这样的朝廷还有救么?

本质上没有,满朝文武没有一个人愿意管愿意问(愿意管愿意问的被 “圈禁” 了)。

结果呢?

轰轰烈烈的 “改革”,最终变成实际上的权力之争

关于 “毁堤淹田” 一案,等海瑞审完何茂才,谭论审完郑泌昌,浙江衙门的争论又开始了。 郑泌昌,把所有罪名直接往朱厚熜身上扯,导致赵贞吉不敢把证词呈交上去。

何茂才,挨了一顿打,把小阁老供了出来。

何茂才的供词符合除了海瑞以外所有人的期盼,大家都只想把何茂才送上去,但精通大明律法的海瑞不同意,一番唇枪舌剑,海瑞最终赢了。

“过了这个村,依旧有这个店,因为是连锁店。”

而这个争论的过程也是在不断探讨国家运行本质(人治 or 法治)的过程。人治和法治的本质区别在于,到底是人大还是法大?

在本局中明显是人大。因为,很多事情照着大明律办没有任何问题,但大家默认都不按照大明律办,才闹出了那么多事儿。

那大家为什么不按照大明律办,非要另搞一套呢?

因为超额利益

要说赵贞吉有什么立场,显然,他唯一的立场就是迎合朱厚熜的意思。而面对这么一个局面,处在夹板气中的赵贞吉心态失衡了。

这里面的核心矛盾是:

赵贞吉想入阁拜相,而实现这种非常规利益,必须非常规手段才能办到。即帮助朱厚熜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抗倭军需,另一个就是织造局的银子。

这都是靠执行法律干不成的事情,而赵贞吉和海瑞的争论核心也在此处,赵贞吉觉得事急从权,先把法律扔一边,但海瑞觉得就要按照法律办下去。

究竟谁对?

如果站在民众立场上,那肯定是海瑞对,但站在朱厚熜的立场上,赵贞吉对。

“大家都是公主,为什么偏偏你有病?”

再往深处想,法律到底体现的是谁的意志?

古今中外,所有政治书上写的清清楚楚,法律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意志。但,实际上,法律是当时条件下,对民众进行保护的最好规则。 可对民众保护的很好,那就意味着对皇权,和官僚的权利就有很大的限制。

“人家讲的不是教条,我们读后变成了教条,这是因为我们没有读通,不会读,我们能责备他们吗?”

此时,如果朱厚熜还想多要怎么办?

这就是人治和法治的核心区别。

朱厚熜想要超额利润:即要实现抗倭大业的完成,保证自己的龙椅不被推翻;又要保障自己的宫殿能够修好。而朱厚熜多吃多占,那民众必然少吃少占。

出现如此之怪象,只是因为两个字——自私

朱厚熜一生也几乎没有朋友,他只是冷眼看大臣们互相争斗,当大臣没用时,就毫不犹豫的丢掉,再换个人操纵,这种实用主义,让大臣都对他实际上敬而远之。

另外,朱厚熜奢靡好色,迷信道教,在道教法事和修建道观上花费巨资,他的妃子数量在明朝皇帝里也算比较多的,而且,他的永陵在明十三陵里算是相当豪华的。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 · 季氏》

所以,如果站在比较正直的古人立场(从评价皇帝和政治家的角度)来看,朱厚熜确实不是一个称职的皇帝,海瑞骂朱厚熜的事情基本都正确;而如果以现在为坐标回顾历史,朱厚熜在位时,南倭北虏,内忧外患都很严重,确实不是一个太平时代。

朱厚熜确实是一个很聪明的人:论精明、权术,他可能不如朱元璋;论残忍,他也许不如朱棣;论放纵荒唐,他更不比不上堂兄朱厚照。但是,精明,残忍,荒唐,喜欢玩弄权术,却集于朱厚熜一身。他不是明君,也不算纯粹的昏君,却是明朝最能体会和最会应用皇权优越性的皇帝。

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特别是政治家,我们应该从他做的事情对时代的影响来判断,全面综合整个朱厚熜在位时的历史来看:

他只有窝里斗地手段和如何人为制造朝堂内耗自己安宁的小聪明。

在他的治理下,大明朝当时的情形是:俺答把北京围了,倭寇在东南沿海横行无阻,西班牙人甚至狂到扬言两万人就能灭了大明。

**真所谓,内斗内不行,外斗外不行。**治国如此一塌糊涂,名声凭什么好?

“睡觉才是‘你’的真正活动状态,清醒的时候只是为了收集做梦用的素材。”

朱厚熜很自私的认为做皇帝就是来享福的,没有义务,只有权利,而为了享福,就必须分裂群臣,让他们斗来斗去,自己的地位才能稳固;为了享福,就必须修道,这样才能活得更长。至于国计民生,从来不在他的 “治国理念” 中。一句话概括,就是,在”我 (朱厚熜)” 死后,哪怕洪水滔天!

最终,太上大罗天仙紫极长生圣智统三元证应玉虚总掌五雷大真人玄都境万寿帝君朱厚熜——还是死了。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一部《大明王朝 1566》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朱厚熜,有大智慧大谋略如他(严党专权已让他不能容忍,却还能步步为营,下套等严嵩入瓮)、懂得权衡驾驭百官如他(他不顾民生,挥霍国库建造两观两宫还让百官要心服口服的上贺表)、帝心似海如他(连近侍的太监也会时不时因摸不清他的心思而胆战心惊,即便是陪伴了他几十年的吕芳、黄锦、陈洪),但一心玄修二十年不上朝不问苍生的也是他,造成严党误国国库亏空朝野不满的也是他,冷血坐山观群臣乱斗的还是他。

“贤与不贤由不得他们,贤时用,不贤则黜”,一句话便点出了朱厚熜与隆庆之间的差距。只可惜他天资过人又如何,群臣战战兢兢又怎样,心中没有苍生,只有一己私欲,便也造成了生灵涂地,百姓遭殃,国之将倾。

《治安疏》催来的朱厚熜帝临终前的及时思过,把改新制、贤臣都留给了隆庆帝,把藩王兼并的土地返还百姓,也是他纠错的开始,海瑞功不可没。

“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 内卷” 的恢恢天网

《大明王朝 1566》的精妙之处在于,一开始就丢出来一个大麻烦——国库没钱了。

“期末考试最悲惨的遭遇莫过于,自己辛辛苦苦背过的内容,最后都成了题干。”

关于这个大麻烦,有一系列的铺垫,先是太监打死忠良,然后是太监内部 “内卷”,然后是内阁大臣们“内卷”,一“内卷” 就向观众展现了不同的人物技能属性。

从紫禁城里面的阁老宰相,到千里之外的封疆大吏,从市舶司太监,到江浙商人,大家都故作淡定,一本正经地来合理化这个问题:

公公们忙着恪守忠孝,大肆揽没有任何 “实用” 的权;

操劳了一辈子的阁老忙着打太极;

狗头军师忙着给小阁老出坑爹的馊主意;

“精明” 团伙帮着蛮干;

清流们为证己清、别人污,置天下苍生于不顾;

胡大爷忙着背黑锅;

……

“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接下来,公公们开始为了个印章 “内卷”,阁老门开始为了个对错 “内卷”,宫里,地方,各大门派纷纷 “内卷”。

前半截走的是现实主义,后半截走的是浪漫主义。前半截极尽控诉,讽刺,挖苦之能,告诉你现实之歪,后半截又给予人希望,重塑三观之正。

虽说《大明王朝 1566》所展示的只是政治的一小部分,且还不一定完全真实,但政治游戏的复杂,已经超越了许多人想象的极限。

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礼记 · 大学**》**

【“神仙们” 的 “逢场作戏”】

引火自焚之前,沈一石将二十年来 “孝敬” 给各级官员和宫中太监的账单明细,准备了两份,一份留作“抄家”;一份暗中送给了杨金水。抄家所得的那份账单,让郑何两人搬到巡抚衙门的后院烧了;杨金水手中的那份账单,则很快送到了宫中,送到了朱厚熜皇帝的手中。

剧中有一段字幕,其中提到一个关键信息:

“沈一石那四大箱账册和杨金水的密奏,五天内运到了北京…… 由司礼监签署了收讫的单子,送到玉玺宫时,天已经黑了。”

这里面有几个信息,杨金水的密奏,是给朱厚熜的还是吕芳的?

从后面的剧情看,其实是奏给吕芳的。

其次,这些账册是绕过了户部的,直接经司礼监的手运到了朱厚熜身边,剧中有详细的阐述:

“据史料记载,明世宗朱厚熜几十年不上朝,但整个大明朝的财政收支却一直掌握在他的手里……”

这段话以字幕的形式出现,却透露了一个非常严酷的秘密:

朱厚熜作为一个对账本非常敏感的皇帝,必然很清楚 “改稻为桑” 推行后,要想达到预期效果,就得剥削老百姓,这也是从上到下推行 “改稻为桑” 国策最大的困境。而朱厚熜向来是一个甩手掌柜,最终解释权在他那里,他又站在道德制高点,这是他二十多年不上朝,仍然牢牢把控朝政的根本原因。而这,也是 “毁堤淹田” 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

差若毫厘,谬以千里。——《礼记 · 经解》

==== 国际视野 ====

2008 年时任法国农业部长米歇尔 • 巴尼耶表示,“把人民的饥饱问题交由市场决定” 是错误的。

美国驻联合国粮农组织代表加蒂 • 瓦斯凯兹第一时间予以了否定,他表示 “形成的粮食相互依赖是好事”。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粮食出口国呀。

==== 中饱美国囊 ====

可以说,” 中饱私囊” 的朱厚熜对大明朝国库的亏空是一清二楚的,也完全了解下面大臣的贪污情况。

账单到达宫中的同时,时任 “浙直总督” 胡宗宪也被秘密召入京城,身为浙江的一把手,浙江官场出现了如此骇人听闻的贪腐大案,胡宗宪自然要给皇帝一个说法;只是,一路奔波的胡宗宪,来到宫中等待召见的过程中,甚至连口饭也没吃上。

因为没吃饭,胡宗宪在查看账单时,差点饿昏,吕芳给出了这样的解释:

“大暑的天,几千里赶来,在朝房又候了这么久,从中午到现在没进过食,他这是累的。吃点东西就好了,主子不要担心。” 也就是说,从中午到晚上,胡宗宪一直在朝房候见,一直没有饭吃;可等到太监好不容易将饭端上来,吕芳就立马出现了。

“知道你一路奔波,腹中饥饿,可皇上召见,先觐见吧!”

明知道胡宗宪一路奔波,腹中饥饿,吕芳为何不早早安排饭食?

明知道朱厚熜要立马召见胡宗宪,吕芳为何反倒安排人给胡宗宪送去了饭食?

原因只有一个,吕芳不想让胡宗宪吃饭!

只是,吕芳为什么这样做?

我们先来朱厚熜皇帝和吕芳之前的一段对话。

将沈一石留下的账单算清楚以后,朱厚熜问道:

“一百万匹丝绸折合白银是多少两?”

吕芳并没有直接回答问题,而是权衡了嘉靖二十一年到嘉靖四十年的物价情况,给出了这样的说法:

“各年的市价行情不一样。嘉靖三十年前海运畅通,每匹丝绸在内地可卖到十两白银,运到西洋可卖到十五两白银。朱厚熜三十年后,倭寇为患,海运不通,每匹丝绸在内地只能卖到六到七两白银。” 朱厚熜所指的 “一百万匹丝绸”,指的就是浙江官场二十年来从沈一石手中贪墨的数量。“二十年”,也就是从嘉靖二十年到嘉靖四十年之间的二十年,丝绸在这二十年之间有着明显的价格差异,吕芳自然不能一概而论,所以,他才给出了样的说法。

吕芳真的不清楚这二十年的一百万匹丝绸到底值多少钱吗?

他自然知道。只是,太过模糊的回答,不是回答朱厚熜问话的态度;太过明确的回答,又会让朱厚熜生出对自己也曾贪墨的怀疑;更重要的是,此时的朱厚熜正在愤怒之中,吕芳需要给他一个发泄的出口,将丝绸的价格差异明确汇报,让朱厚熜自己计算,而后再自己愤怒的报出一百万匹丝绸的价值。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吕芳尚不确定朱厚熜对浙江官场贪墨的具体态度,也就是说,他还不确定这一百万匹丝绸到底 “该” 值多少钱。

报少了,朱厚熜会不会生气,会不会认为吕芳有意偏袒,毕竟织造局和宫中各衙门也牵扯其中;报多了,朱厚熜会不会心生忌讳,毕竟大明的臣子出现了这等贪腐行为,朱厚熜的脸上也不好看。

“发财秘籍:不表白可以做朋友,做朋友可以借钱,借了钱再去表白被拒绝,就会变成陌生人,那么就可以不用还钱了。”

剧中的旁白中,其实还有一段:

“后世得出一个结论,大明朝的户部尚书实际上就是朱厚熜(皇帝)本人!”

我们来看朱厚熜的回应:

“那就是说,浙江官场这二十年贪墨沈一石的一百万匹丝绸怎么算也不下七八百万两白银!”

吕芳则立马跟上了一句:

“主子圣明。”

也就是说,吕芳看似什么都说了,又看似什么都没说,这就是未明确领导真实意图的前提下,最为稳妥的汇报办法。而后,朱厚熜阴冷地给出了一句问话:“这些银子都到哪里去了?” 我们再来看吕芳的反应——不回避问话,不回避眼神,甚至挺直了腰杆,正面回应:

“要彻查!”

仅就吕芳的这个反应,我们就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吕芳已经明确了朱厚熜的态度,这一百万匹丝绸本属于朱厚熜私有,现在却被浙江官场和织造局、宫中衙门贪去了,必然不爽。

上好本,则端正之士在前;上好利,则毁誉之士在侧。——《管子 · 七臣七主》

因为这次贪墨牵扯了自己管辖的织造局,针工局、巾帽局、尚衣监也牵扯其中,所以,吕芳不能回避,更不能袒护,只能正面应对并表明态度——“要彻查”。

那朱厚熜和吕芳的这段对话,到底和胡宗宪吃不吃饭有什么关系?

其实,吕芳一直都只在干两件事——替朱厚熜分忧,为干儿子们考虑。

朱厚熜要彻查账册的事,首选就是胡宗宪:

“胡宗宪已经于今日下晌到了…… 胡宗宪是奉密旨赶来的,一路上没有住驿站,没人知道他来。”

从吕芳说的这句话,可以看出一些关键信息:

1. 胡宗宪是奉的密旨,直接见朱厚熜,则这封密旨的下达,按时间推算,应该是当初朱厚熜召裕王、严嵩父子、吕芳问话,当时是关于有人打着织造局幌子买田的事。这次召见,能明显地看出朱厚熜对严嵩父子失去了耐心,显然,召见之后,就下达了召胡宗宪进京的密旨,密旨送到浙江,胡宗宪再来到京城,时间刚好对得上。

2. 从这封密旨也能看出,朱厚熜当时已经产生了动严嵩的念头,但要动严嵩,必然要顾及他下面的人,胡宗宪决定着东南战局,必然先稳住他,而且真要办严嵩,朱厚熜还需要严嵩下面的人支持。

3. 浙江官场贪去了朱厚熜的钱,“浙直总督”胡宗宪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东南抗倭又离不开胡宗宪;更重要的是,胡宗宪还牵扯着朱厚熜要不要 “倒严” 的关键决断。

所以,朱厚熜对于胡宗宪的处置陷入了两难之中。为了不让朱厚熜为难,更为了不让胡宗宪受到惩治,吕芳才决定不让胡宗宪吃饭。

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马克思

胡宗宪刚要吃饭,就被吕芳叫到了朱厚熜的精舍里面,朱厚熜让他进来,胡宗宪不敢:

“臣谨奏皇上,精舍乃圣上仙修之地,外臣不敢擅入!”

“外臣” 二字用的精妙,言下之意,胡宗宪现在还是外臣,并没有资格进入,而能进入精舍的只有三个人,一个是朱厚熜(皇帝),一个是严嵩,一个是吕芳。

不要小瞧这句话,更能从侧面表明,朱厚熜其实是暗示胡宗宪,你是可以顶替严嵩的。

吕芳过来解释:

“皇上万岁爷说了,你是个识大体的,这里平时只有严嵩一个人能进,也是因为严嵩用了你这样的人,在撑着大明的江山,他能进,你也能进。”

这句话意义非凡,足可见朱厚熜的帝王之术,严嵩位及内阁首辅,胡宗宪也能进。到底是进精舍,还是进内阁?

君前奏对时,朱厚熜对胡宗宪有一句评价:

“公忠体国,实心用事,这都是你的长处。太圆滑,不肯得罪人,放任下属跟朝里的人通同贪墨,视若不见!现在打仗没有了军饷,你这个总督怎么当?”

朱厚熜的两难心情,显而易见;但朱厚熜把胡宗宪的优点放在了前面,缺点放在了后面,所谓 “听话听音,但是以后才是关键”,朱厚熜对于胡宗宪的不满明显更胜

“唾沫是用来数钞票的,不是用来讲道理的!”

胡宗宪也振振有词,先是把功劳推到百姓和皇帝头上,随后又讲明自己已经请辞过,结果朱厚熜有点生气:

“不要拿请辞当借口,什么水清濯缨,水浊濯足,这一套在我大明朝用不上,朕还不是浊世昏君。”

这句话的意思不好理解,简单的解释就是同样是水,水清了就用来洗帽缨,水浊了就用来洗脚,说明人没有贵贱之分,所谓的贵贱都是自己造成的。

随后朱厚熜严肃的问胡宗宪,为什么不上报浙江的官员贪墨:

“为什么不向朕上奏,是怕得罪严世藩,还是怕得罪严嵩?”

胡宗宪仍然装作不清楚,朱厚熜有点生气,让他自己去看看那些烂账……

等到朱厚熜让胡宗宪自己去看沈一石留下的账单时,吕芳不让胡宗宪吃饭的目的开始发挥作用——胡宗宪,差点饿昏。

吕芳先是大声喊了一声 “胡大人!”,意在提醒正在闭眼打坐的朱厚熜注意胡宗宪的 “辛苦”;然后,吕芳又解释了原因,进一步强调了胡宗宪的辛苦。

我们来看朱厚熜的反应:

“扶他坐下,端朕的莲子羹给他喝一碗。”

吕芳的巧妙布局起作用了,朱厚熜开始顾念胡宗宪的辛苦,心疼他了。

“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按照朱厚熜的安排,吕芳对胡宗宪说道:

“胡大人,你就坐着喝吧!”

胡宗宪则拒绝道:

“吕公公,我怎么能坐御座呢!”

有些赏赐,皇上给你是恩赐,更是体恤;但这些赏赐往往又是超越君臣之礼的。皇上给你,是一种态度;你予以婉拒,更是一种态度。

如果没有这个态度,会有什么后果?

皇上,还是皇上;你,可能就不再是你了。清朝有个最为典型的负面代表——年羹尧。

听完这句话,朱厚熜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指挥千军万马的人,就让他站着喝,他撑得住。”

这是一句毫无折扣的夸赞,也是朱厚熜决定不再追究胡宗宪责任的表示。听完这句话,胡宗宪来了精神,直起了身板;听完这句话,吕芳知道,自己的目的达到了。

看完账册,胡宗宪一下子跪倒在地,他不是不知道浙江官员贪墨,但是这么黑,估计也是出乎他的意料。

随后,朱厚熜再次问起浙江 “毁堤淹田” 之事,胡宗宪还是不肯说实话,也不肯说严嵩半句坏话,最终朱厚熜心生一计,让他连夜去拜见严嵩,把这些账册都带着。

离开精舍以后,吕芳追上了胡宗宪,送给了他一句话:

“相信皇上,相信阁老,自己不要拿主意!”

这句话,是剧中特意增加的,应是为了圆上吕芳不让胡宗宪吃饭的整体安排——处心积虑的为这位公忠体国的柱臣考虑。

“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吕公公的艺术人生】

为什么说真正的智慧,是看一个人如何处理小事。

吕芳,是剧中虚构的人物,其历史原型应为明穆宗时内官监太监的李芳。

李芳,年少入宫做太监,后朱厚熜为帝,立身服侍,深得圣心,官至司礼监掌印大太监。司礼监掌印太监,实质上已经是明中后期权利最大的人之一,比如,曾经的在位者魏忠贤。

伴君如伴虎,在这个位置上,吕芳服侍朱厚熜几十年,临走时,朱厚熜更是赠给他一道护身符,保他改朝换代后的平安,伴君的差事能做到这个份上就非常厉害了。

以剧中吕芳的表现,一个人怎么说话,就能体现了他的身份和格局。如同剧中一开头,天降瑞雪,下面的小太监来报喜。

吕芳的第一个反应是,感慨:

“皇上有德呀!”

从初一到现在,朱厚熜就一直在玉熙宫斋戒敬天。

天降祥瑞,这个功劳是皇上的,而且也只能是皇上的。想在这件事上捞功劳,只能是适得其反。冯保就是个例子。

冯保是历史有明确记载的人物,也是万历年间权利最大的人之一。

本剧中的冯保,刚一出场,就是奉旨杀人。被杀得正是钦天监官员周云逸,紧接着就是他压着小太监们不许吭声,自己抢着去报祥瑞。

短短几个场景就展现了冯保阴狠、势利、急功近利的性格特点。

欲速则不达。——《论语 · 子路》

按理,这个祥瑞要报也该是吕芳这个司礼监首席秉笔太监的差事,抢功报祥瑞,这种越级上报的行为,不仅得罪的是自己的直属上司,也把自己的一干同僚都给得罪了。

如果说打死周云逸是逼不得已,那贪功上报就算是把自己的后路都给堵死了。可冯保毕竟不是一般人。

冯保意识到自己犯错后,立刻长跪在雪中等着吕芳,这就是冯保聪慧过人的地方:他知道能救他的人只有吕芳,而吕芳心慈。

纷飞的大雪,长跪不起,即是卖惨也是态度,果然,吕芳御前会议回来,看到这幅情形,心也就软了,只剩下恨铁不成钢了。

外面飘着大雪,吕芳就坐在门槛上,给冯保上了人生最重要的一堂课。

“没有全局在胸,是不会真的投下一着好棋子的。”

冯保犯的错说到底就是个人的见识和格局的局限。

他打死周云逸时只知道向皇上邀功,没有想到,天道循环,朱厚熜之后必是裕王。这种差事,稍有城府的人都避之不及,他却往上赶;越级报功时又只想着好处,却没想到,不仅连朱厚熜的面都没见到,还把直接捏着自己生死的人给得罪了个遍。

吕芳教给他的正是,文官们常说的为官三思:“思危、思退、思变”。

做为大内十万总管,吕芳说出来的话始终都对称着他的身份。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涯不枯。——《荀子 · 劝学》

这是说话,我们再看看吕芳是如何办事的。

御前财政会议上,剑拔弩张,朱厚熜为了平衡裕王这边的情绪,责成吕芳要处置打死周云逸的奴才。

朱厚熜声调转冷:“东厂的人你也该管管了。查一下,腊月二十九打死周云逸是谁掌的刑。” 吕芳露出应有的惶恐,低声答道:“是,奴才下去就查。”

紧接着裕王妃诞子,朱厚熜要赏。

朱厚熜问吕芳 “照祖制,添了皇孙宫里该怎么赏赐?”

吕芳回道:“宫里除了照例要赏赐喜庆宝物之外,还要调派二十名太监二十名宫女过去伺候。”

朱厚熜道:“那就立刻去办。”

吕芳是怎么办事的呢?

他把两件事合在了一块。

将打死了周云逸的冯保塞进了要派送到裕王府的二十名太监里,去裕王府给世子做大伴。

为什么这样安排?

首先,虽然腊月二十九,杖毙周云逸的,看起来是冯保,可是冯保背后是皇上,冯保也不过是奉旨行事而已。

冯保即是代主受过,怎么处置都不合适,处置过轻,裕王那边交代不过去,处置过重,伤得是大内和皇上的颜面。

而经吕芳的巧妙安排,起码有一石三鸟之效:第一,执行了皇上的旨意。 第二,缓和和拉近了皇上和裕王之间的间隙。 第三,保全了冯保的性命。最后,还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

所谓大事大约,小事小心。

那是因为大事,通常有常例参考,比如遭灾,怎么赈济,比如边防,如何戍卫;而小事往往考验一个人的临机决断的智慧。

“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式固定下来。这些式正是(而且只是),由于亿万次的重复才有先人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

一个人追求外在的财富和身份的同时,也要有与之对应的智识和胸怀。反之,即使得到了,也会失去。

吕芳作为伺候了皇帝多年的老奴,大管家,老祖宗,聪敏练达,深谙奇葩朱厚熜的脾气和秉性,对上忠贞不二,对下宽厚仁慈。这个人物身上埋着太多亮点:

全局一开始,皇帝就在玩藏猫猫,最先出现的一个非常有气场的人物就是老祖宗(吕芳),他镇定自若,有条不紊地吩咐着下人,安排好宫里一件一件事,虽然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吕芳却丝毫没有小人得志的跋扈和浮浅,而是表现出一个资深秘书的专业与老练,平和与端正。此外,有底线还是他最大的特点。

对冯保讲的 “三思”(思危,思退,思变)的理论,更是一语道出了权力斗争中最重要,却最容易被欲壑难填的人们故意忽略的要领。这个人物至始至终在贯彻着这套带有一些老庄色彩的人生哲学,为人处世外圆内方,不骄不燥,温润如玉,宽厚仁慈,最终让自己和自己的徒儿成功逃离权利斗争的血盆大口,看似大权旁落,实则全身而退,然而,这只是表面。

实际上在封建权斗的残酷竞技场上,潮起潮落,没有赢家,没有永远,吕公公是唯一能够参透这一点,得以全身而退的,他可以做皇帝的保姆,以及整个宫里几万人的保姆,唯独不愿意打破底线去做鹰犬和爪牙,去成全不讲理的皇帝,去继续面对从上到下(皇帝默许下)贪腐成性的腐朽官僚体系。吕公公的离去,是朱厚熜的悲剧,是那个朝代的悲剧,却是他个人和杨金水的喜剧。

“金儿,从这一刻起,你不用再装了。三年了,真是苦了你了。现在好了,咱们给太祖爷守灵去了,太祖爷也不会说话,也不会生气,没有人再算计咱们了。金儿,把头发,把脸,还有咱们这只有半条的身子,都洗干净了。从今往后,咱们爷儿俩干干净净的做人。”

“对于同一句格言,出自饱经风霜的老年人之口与出自缺乏阅历的青少年之口,其内涵是不同的。”

一声呐喊,水花四溅,宦官杨金水奋力拍打着奔流。他已经好久好久,没有这般宣泄自己的情绪了。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他足足等了三年。

杨金水曾说:“做太监,唯一的天,唯一的云彩就是在宫里,太监没家,宫里就是他们的家。” 命运不由他。杨金水贪,多少银子流进他自己的腰包,又有多少银子,是为了满足以上面人的私欲。被逼绝路,他为何不一死了之,而选择装疯?真的只是要保全自己的性命吗?需知道,他若一死,事情就会推到他身后的吕芳,觊觎司礼监头把交椅的陈洪,会不会借机攻讦?清流又会不会趁势弹劾?吕芳是杨金水的恩人,在杨金水眼里,他是父亲般的存在,杨金水不敢冒这个险。所以他不能死,他选择疯。他这一疯,江南织造局和内廷的线索也就断了大半,吕芳不会有事,司礼监安稳不变,宫里的体面也就保住了。

就像杨金水自己说的:“我不过是皇上,是老祖宗派到浙江来的一条狗,我得看好这个家!”他只有 “半条身子”,很多时候,这“半条身子” 还由不得自己。

杨金水是苦命之人,站在岸边的吕芳又何尝不是。

终究,宦官不过是皇帝的家奴,皇帝一句话,能让他们生;皇帝一句话,也能让他们死。

严党垮台,朱厚熜重用陈洪,逐步将其提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同时贬斥吕芳,发配中都孝陵。

这个变动,朱厚熜是有私心的。

一方面,陈洪挡唾沫。严党倾覆,替朱厚熜遮风挡雨的墙瞬间倒了,压抑已久的清流势必群起,唾沫横飞,必须找一个狠角替自己转移仇恨。吕芳、黄锦是温和派,肯定不行。徐阶的威望镇不住百官,更不消说比徐阶位分低的高拱、张居正,唯有阴鸷狠辣的陈洪可担此任;

另一方面,让吕芳安享晚年。十步之内必有芳草,朱厚熜真的是因为忌惮吕芳才贬斥他的吗?我看不然。吕芳是宦官中的老人,跟了朱厚熜四十多年,吕芳是什么人,朱厚熜能不清楚? 朱厚熜的心思,吕芳也是明白的。朱厚熜这个关头把吕芳发配守陵,是让他远离严党倾覆后清流的压力,以及帝位交替引发的政治斗争,使其安享晚年。

“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

表面上,吕芳被斗倒,冯保去了朝天观干苦力,陈洪高居司礼监掌印太监,正春风得意。但其实,陈洪是注定悲惨也最没得回头的一位。他鞭笞百官,得罪了士大夫;他奉命领走冯保,得罪了裕王府;他暗斗吕芳,得罪了吕芳的干儿干孙。他这样的狠角,所有人都得罪个遍,其实就是朱厚熜用来震慑百官、制衡权力的一根铁棍,但朱厚熜对这根冷冰冰的铁棍是没有感情的。用完了就丢。朱厚熜龙御归天之日,便是陈洪丧钟敲响之时。

【胡宗宪的 “见招拆招”】

现实的理想主义者最初也许同样有骑士梦。但,真正成为骑士的又有多少?

留下来的,他们并非泯灭理想,而只是以另一种方式——一种看上去平庸苟且的方式,一点一点构建心中的理想国。例如,《大明王朝 1566》里的胡宗宪,比正史里的胡宗宪更有文臣气质。他是能臣,朱厚熜说他老成谋国;他是 “媳妇”,在一个国家里充当润滑剂。

国之重臣胡汝贞也许是全剧里最让人敬佩的官员,他刚正不阿,一心报国,虽所见贪腐黑暗令他心惊,却从不放弃以一己之力为朝廷发光发亮:

任浙直总督兼任浙江巡抚时,官场上下属官员因是严党之众,受严世藩直接操控,将他架空,处处掣肘;

为民请命——虽然朝廷在浙江要实行改稻为桑,但胡宗宪仍然阻止官兵践踏百姓青苗,有违者军令处罚,不伤民一分;他带病找南直隶巡抚赵贞吉借粮赈灾私交;

清正廉明——江南织造局与他下属官员利用织造生意贪墨百万,整个浙江官场全黑,唯独他一人拒不参与;

军功卓越——他带兵打仗,鞠躬尽瘁,对朝廷心灰意冷时,甚至想以死殉国;将为祸大明长达几十年的倭寇之患,一举扫平;

御下有方——只要一句话,马宁远便心甘情愿为其赴汤蹈火,民族英雄戚继光更是对他忠心耿耿;

后奉旨押送织造局十多年的烂账进京,因恩师是严嵩,入宫前先拜恩师,尊师重道,但心中有国,国为重,烂账一律交给朝廷不做隐瞒;

另外,还是首辅严嵩的心腹;也是朱厚熜皇帝称赞公忠体国的名臣……

走进《大明王朝 1566》有关胡宗宪的故事线中,也许能让我们 “管窥一豹” 地研究并了解被定义为顶级水准梯队里的胡宗宪是怎样做人做事的。

“从历史的观点来看…… 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

〖改稻为桑〗

根据年初时御前会议定下的国策,为弥补国库持续出现的亏空现象,朝廷下达了浙江 “改稻为桑” 的命令。出于民生的考虑,“改稻为桑”显然是 “乱命”,胡宗宪并不打算奉诏,于是便以“改稻为桑” 会逼民反为由给顶了回去。

但,胡宗宪始料未及的是,严世蕃竟直接绕开了他,直接命郑必昌、何茂才、杨金水等人直接 “毁堤淹田”,并将胡宗宪的心腹马宁远一同拉上,参与执行。

那么,胡宗宪是如何见招拆招的呢?

第一步,命令军队将缺口给堵住,保住了七个半县;

第二步,杀马宁远、李玄,声明决口是因为贪腐,没把堤给修好;

第三步,用马宁远的供词,逼迫杨金水、郑必昌、何茂才等人与自己共同上疏,反对改稻为桑政策;

同时,胡宗宪还与严嵩通过信件往来,反复阐明自己的心迹,试图改变被动的局面。

这一番操作下来,最终结局怎样?

胡宗宪被夺去了浙江巡抚的职务,仅保留浙直总督的职务。接下来,胡宗宪全身心投入到抗击倭寇的事业中去,不再插手 “改稻为桑” 事宜。

其实,这更像是严嵩与胡宗宪之间达成了交易,因为这个时候被罢免浙江巡抚也对胡宗宪有利。对此,朱厚熜给出了评论——“饭还是要分锅吃的,马宁远杀太早了。”

====“正剧不等于正史”====

“改稻为桑”这个话题贯穿《大明王朝 1566》全剧,从第 1 集内阁会议时严嵩提出 “改稻为桑” 的建议,到第 34 集严嵩父子倒台,“改稻为桑”计划失败,主要剧情都是围绕 “改稻为桑” 进行铺设。实际上,到第 47 集全剧结束为止,后半段的剧情依然有 “改稻为桑” 的后续影响。

历史剧《大明王朝 1566》被广大观众看作是一部历史 “正剧”。电视剧的时代背景是明朝朱厚熜年间(1522-1566)。当时国库空虚,民生凋敝。为解决财政危机,奸臣严嵩父子想出了 “改稻为桑” 的点子,也就是将农民的土地买过来,改种桑树,养蚕,把丝绸出口到海外,增加朝廷的财政收入,用以抵充国库空虚。《大明王朝 1566》里的朱厚熜皇帝不但接受了严嵩的建议,还定为 “国策”。历史上真有“改稻为桑” 么?

实际上,在剧中成为矛盾焦点的 “改稻为桑”,在朱厚熜一朝未见史籍记载。至多只能说,明朝政府鼓励过桑树种植。

早在立国之初,朱元璋就曾下令,凡有田地五亩至十亩的农户,必须有半亩栽种桑、麻、木棉,十亩以上者加倍。如拒不执行,还有惩罚措施:“不种桑者出绢一匹。” 这是因为,蚕桑丝织业是我国家庭最主要的副业,故桑树种植历来为我国封建统治者重视,农、桑的兴废一直被当作政治是否清明的标志。

虽然 “政府意志” 强有力,但当时只重视对桑树的栽培,忽视了育蚕、缫丝、织绢等技术的推广,再加上另一种适应力更强、加工操作更方便的经济作物(棉花)与之竞争,明代中后期,多数地方的蚕桑业终究未能发展起来。

朱厚熜在位年间,从全国来看,种桑区已经大大萎缩。然而事情总有例外,在江南地区,更准确地说是太湖南岸,因地势低湿,不适合种棉,民间自发的 “改稻为桑” 趋势一直存在,比如吴江县(属苏州府)当时就有 “蚕桑盛于两浙” 之称。境内盛泽镇蚕桑业尤为繁盛,镇上居民“俱以蚕桑为业”。

但与杭嘉湖平原(特别是湖州)相比,吴江又显得是 “小巫见大巫” 了。后来,清朝的康熙皇帝南巡(1697)时就感慨,“朕巡省浙西,桑林被野”,并随之断言,“蚕桑之盛,惟此一区。”彼时的 “湖丝” 天下闻名,不仅量大,且质量高。

根据明人记载,当地植桑密集,“尺寸之堤,必树之桑”,“树艺无有遗迹”尤其是到了 “蚕忙” 季节,家家户户闭门不出,全家把心力用在养蚕上。此时,甚至官府的日常业务也一概停止,统统要为养蚕让路。

“向外张望的人在做梦,向内审视的人才是清醒的。”

为什么在江南一隅会出现 “改稻为桑” 的情形呢?

因为 “比较优势”( 用经济术语讲)。

明代,经济重心南移,朝廷仰食漕粮,税赋依赖江南。其中,苏州府、松江府的 “重赋” 现象最为突出,以今日相当于上海市与苏州市的区区两府之地,田亩面积仅占全国 2.31%,承担的税粮却超过全国的 12%。其实,地处太湖南岸的湖州府,同样“民力不支”,按照时人的计算,湖州当时“户不满二十余万,口不满五十余万”,却要“每夏除丝绵外,出银一十一万余,秋冬除粮夫外,出银二十万余”。

被赋税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农民该怎么办呢?

尽量获得这种最值钱的市场产品”——湖州一带,就是桑蚕业。

朱厚熜在位年间,归安县人茅坤记载,当时地一亩用于栽桑的话,高产可采叶 2000 斤,卖价为白银五六两;中产可收 1000 斤,可卖二三两;最低产,也有一二两。相比之下,如果是种稻,高产者亩产量是 2 石以上,中产米 1 石 5 斗,下者仅数斗。当时江南平价米为大约每石五钱银子,则 2 石米仅值银一两,与 2000 斤桑叶的卖价竟相差 5 倍至 6 倍之多,与 1000 斤桑叶的卖价也相差了 2 倍至 3 倍。更加不容忽视的一个因素是,当时,桑地是不用交税的。据《湖蚕述》记载:“朝廷以农桑为衣食之本,教民栽种,例不起科。” 既然收益比种地多,“桑争稻田” 是必然的结果。

然而,历史上的杭嘉湖地区是全国著名的粮产区,有粮仓之誉。到了宋代,更有出现了 “苏湖熟,天下足” 的说法。但,江南“地阻人稠”,光是苏、松、常、嘉、湖,五府在起运漕粮(及损耗)之后,每年短缺粮食竟达 10 亿斤。江南粮食不足则需长江中游四川、湖广等地输入。因此,在明代,“苏湖熟,天下足”,悄然变成了“湖广熟,天下足”。

江南肥美稻田既多被用来种桑养蚕,又如何保障黎民的生计呢?

畅达的水陆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明代中期,农业形成了一个跨地域的市场分工体系。湖广顺长江水路,可将体积大、分量重,不易储存的粮食迅捷地贩往太湖流域 “改稻为桑” 的缺粮区。同时,朝廷不再用行政强制措施征收江南两浙定额的漕粮,允许用外地购入的粮食充赋。

“真理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是社会组织起来的经验。”

加之,太湖流域生产的丝织品除供本地消费外,主要面向外地。日后 “一条鞭法” 实施后,百姓可用货币(白银)充赋,更加可以自主选择农作物的种植。

“改稻为桑” 既符合经济规律,又有良好实践,为什么没发展成一个 “善政”?

《大明王朝 1566》里的谭纶在裕王府中曾说:“从种桑养蚕到织成绸缎,中间省去所有环节,利润可想而知”,因此也相继引发了毁堤淹田、强征强买等一系列恶性事件。

此外,在《大明王朝 1566》的设定里,“改稻为桑” 会夺去农民种稻的土地,后者因此只好租种土地,沦为佃农。这就触及了明朝社会的一个严重问题:“土地兼并”。

在封建时代的农业社会,农业是最基本的生产部门,国家对农民征收赋役主要是以田产的有无为依据,有田产的人便有了正式而固定的户籍,于是便有承担赋役的义务。因此,农民小土地私有产权制度是确保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也是很多王朝在开国之初,积极推行 “与民休息” 政策,千方百计保护小农经济的原因所在。

“必须把人的全部实践──作为真理的标准,也作为事物同人所需要它的那一点的联系的实际 确定者──包括到事物的完整的‘定义’中去。”

因 “改稻为桑” 而愈演愈烈的土地兼并和集中,则会使得小农经济遭受破坏。皇亲官僚、豪强地主们通过滥用优免特权等手段,不但拥有大量土地,还将应缴赋役转嫁到中小地主和自耕农民的头上。

明朝初年,全国户口总数为 1600 多万户,明成祖在位时(1402-1424)增加到 2000 万户,到了弘治年间却只剩下了 900 多万户,减少近半。这些数字意味着当时土地兼并、隐瞒的状况已经发展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农民流离失所的范围和程度也很深。

所以,《大明王朝 1566》第 45 集里,有这样一段对话,张居正和裕王说道:“藩王不纳税,官绅也不纳税,朝廷的赋税全压在平民百姓身上,百姓不堪重负,就只能将田地卖给藩王官绅,如此兼并下去,总有一天,国库会一空如洗,百姓也会一贫如洗,再不改制,就便要改朝换代了”。

“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后来,万历初年张居正执政时(1572-1582),立即在全国范围里 “清丈” 土地,清查出不少豪强隐匿的土地,使得政府掌握的土地恢复到 700 万顷以上,对抑制兼并,均平赋役起到了一定作用

“土地兼并” 为什么不是 “圈地运动”?

托马斯 · 莫尔在《乌托邦》(1516)一书中认为 “圈地运动” 是牧业对农业的侵占,并愤怒地谴责这是 “羊吃人”——尽管从后来的历史看,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为“工业革命” 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劳动力而成为工厂的工人,这也为 “工人阶级” 的诞生埋下了伏笔。

“以为只有诗人才需要想象,这是没有道理的,这是愚蠢的偏见。甚至在数学上也需要想象,甚至微积分的发现没有想象也是不可能的。”

出于抑制 “土地兼并” 这一设定,《大明王朝 1566》中的 “改稻为桑” 最终沦为 “反面典型”。而“改稻为桑” 在历史上的真实后果如何呢?

在现实历史里,桑蚕业在太湖流域取代稻米种植的进程从明代一直延续到清代。自明后期到清康熙二十年(1681)这一时期,杭州府的田(种稻)减了 30 顷,而地(桑蚕)升了 184 顷;湖州府的田减了 79 顷,而地升了 28 顷。最大的变化出现在东面的嘉兴府(约当今嘉兴市)。在这里,田减少了 1354 顷,而地竟上升了 1560 顷。在这种情况下,这一地区的丝织业也空前兴盛。有学者估算,在蚕丝生产方面,太湖流域及其周边地区生丝年产量在明清之际约有 1600 万斤,贸易额约合白银一千五六百万两。

“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

但与英国的羊毛业兴盛导致 “羊吃人” 局面大不一样的是,江南桑蚕业的发展,未导致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

原因或许在于牧羊不需要多少人手,种桑养蚕却要耗费大量的人力。

明万历年间湖州人孙铨曾经将蚕桑和水稻的劳力投入做过估算,其比例大概在 100:5 左右。在太湖流域的桑蚕区的农村,普遍出现了 “男耕女蚕” 的生产模式…… 因此,小农家庭的商品生产与传统农业生产结合在一起,彼此之间并非你死我活,而是和谐共生。

“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

===“改稻为桑” 不等于 “圈地运动”===

〖借粮救灾〗

大水把整整一个半县给淹了,几十万灾民流离失所,没办法了,上奏朝廷。可大佬们好像不太愿意:

首先是朱厚熜明确表态,知道你们难,可是朕也难,那咱们都勉为其难吧;

徐阶则是大风吹倒梧桐树,自有旁人论短长;

高拱只说,国库实在是没有余粮可以调给浙江;

张居正也不想蹚这趟浑水,有粮也不能调给浙江……

胡宗宪靠着唯唯诺诺的托词,也只能是一会儿跑这边一会儿跑那边,还跑到赵贞吉那边用自己浙直总督的身份强压着调军粮…..

“设想世界历史会一帆风顺、按部就班地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出现大幅度的跃退,那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

〖入京〗

随着沈一石案发,胡宗宪难辞其咎,只能带有关卷宗进京。详见上文 “神仙们” 的“逢场作戏”。

这一关,胡宗宪看似安全过关了,实际上这一关却成了胡宗宪倒台的关键。面对朱厚熜皇帝明显的倒严倾向,胡宗宪并没有选择背叛严嵩,而是泣血上奏,看似公允,事实上却有为严嵩开脱之嫌。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亲朋买产〗

随着沈一石身死,贪腐案发沈一石的家产也跟着被充公。郑必昌、何茂才、杨金水等为前线筹措银子,同时也为了将胡宗宪给拉下水,便拉拢了胡宗宪的几个亲朋购买沈一石的家产。

《大明王朝 1566》中沈一石的财产为什么要被变卖?

我国古代的财政体制有这么一个特点,那就是朝廷和宫廷在名义上是分开的,也就是国家的钱由户部管理,皇上的私人财产交给内务府管理,户部每年照例给内务府拨款,如果皇上 “大手大脚”,搞得内务府没钱了,那就要再找户部支取,比如说,朱厚熜要修宫殿,内务府没钱,就要找户部要钱。

沈一石的财产(包括丝机,绸缎行,良田)虽说都是自己的,但他是给宫里当差,有了利润,大头是绕过户部直接送进宫里了,这就使得朱厚熜有了一笔稳定又可观的收入。

后来沈一石犯事被拿下,其家产按理要抄归国库(户部),这些产业每年产生的利润也理所当然的归了国家(户部),朱厚熜(宫里)原本的收入就没有了。

所以,朱厚熜不愿看到这样的结果,但又不能明说,不但不能明说,还要下旨 “将沈一石的财产悉数抄归国库”,而杨金水自然逢迎圣意,先下手把沈一石的财产买了,避免这些财产被直接收归户部,而买到这些财产的商人今后也将继续为织造局当差,朱厚熜(宫里)的收入依然可以得到保证。

“如果 XX 的灭亡是由科学保证了的,为什么还要费那么大的气力去为它安排葬礼呢?”

如何具体操作?

几个徽商被杨金水 “请” 到了织造局,确认了他们跟郑泌昌签的约书后,很高兴,嘱咐身边的人:

“把这些约书都收了存档。”

几个徽商有点惊讶,好像不符合程序啊:

“这约书您老似乎应该签了字,盖上织造局衙门的大印,给我们留一份才对啊?”

要知道几个徽商之所以能跟郑泌昌签约,就是因为有织造局这个后盾支撑。

可惜,还是被杨金水坑了:

“织造局怎么能在这样的约书上盖印呢?你们呐,放着安徽好好的生意不做,要到杭州来趟这汤浑水……”

加之,徽商们听说郑泌昌和何茂才昨晚就被抓起来了,跟他们签的约应该无效才对。杨金水可不管那一套,“这是钦案,你们都跑不掉!”

这一恐吓,几个徽商都跪下了,求他放过自己……

“求我,还不如去求胡部堂,官可比我大!”

杨金水没打算放过徽商,同时还想尽一切办法把胡宗宪牵扯进来。

“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人之。”

几个徽商交换一下眼色,商人嘛,利益为重:

“我们几个也不是不明事理的人,杨公公但凡有什么开支,我们尽力效劳就是了,杨公公放心!”

“有些事儿不上秤没有四两重,可要上了秤一千斤都打不住!”

这个节骨眼上杨金水哪里敢接,就算不是这个节骨眼,他也不会接,这群徽商犯了大忌:

“给我开支?笑话,我的开支都是宫里的开支!”

随后,他反问徽商,难道你们给郑泌昌和何茂才开支了,不然为什么把每年每人上交十万匹丝绸改成八万匹?为什么进贡给宫里的三万匹降为一万八千匹?

“这些话都留着,跟你们的本家胡部堂去说吧!”

这是杨金水第二次刻意把他们往胡宗宪身上引了,前面只讲去找胡部堂,这次直接挂上了关系——本家。

几个徽商大喊冤枉。杨金水这次是想要直接坐实他们和胡宗宪的关系:

“走呢,你们是都走不了了,就都先在我这住下吧,看着胡部堂的面上,我尽量去做。”

随后便是审问郑泌昌和何茂才了,而核心确实赵贞吉和杨金水的这段对话。

毕竟这次前来查案,一方面是惩治贪官,另一方面则是追查沈一石家产的下落,而胡宗宪在东南前线还打着仗呢,急需银两。杨金水把赵贞吉请到织造局,笑呵呵地递上一张足足十万两银票,可在杭州银铺随时兑换。

赵贞吉滴水不漏,明知道这钱是哪里来的,还明知故问:

“这银子是哪里来的?”

胡宗宪曾嘱托赵贞吉,让他不要 “家国不分”;奉上谕追缴沈一石家产充国库,而不是转卖沈一石家产,充织造局,这就是 “家国有分”。

“没有新的上谕或是内阁的急递,我不能这样做!”

杨金水也不是善茬:

“那赵大人一定有办法为前方筹募军饷,也一定有办法把朝廷卖给西洋的五十万匹丝绸织出来?”

赵贞吉只得拿圣旨说事,旨意上说的很清楚,追缴沈一石家产就是为了筹募军饷,至于卖给西洋的丝绸,另当别论。

“杨公公可否给我出示宫里的旨意?”

杨金水不紧不慢,决定拿出吕芳的书信:

“旨意我现在没有,可吕公公的信函我这里有,赵大人愿意看看吗?”

赵贞吉哪里敢赌:

“大明朝是皇上的大明朝,不是吕公公的大明朝,要是皇上没有旨意的话,老祖宗不会叫我们那么做。”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赵贞吉看完书信后,在摸不清朱厚熜的主意之前,断然不敢不信:

“既然宫里有旨意,我当然照办,可把沈一石的家产…… 我们决不能把这件事牵扯到胡部堂……”

赵贞吉曾答应过胡宗宪三件事,第一件事是给朱厚熜上疏;另外两件事:一件是追缴并阻止转卖沈一石的家产,另一件事则是阻止徽商接手,不要牵扯到胡宗宪。

显然,这最后一件事,杨金水是不肯答应的:

“赵大人,沈一石的家产只能卖给胡部堂的亲谊!”

在改稻为桑之事的尾声,当沈一石家抄不出银子,国库亏空仍需要有人承担。这个担子,皇帝不行。考虑到严党库存多、名声不好又气焰嚣张,朱厚熜就有了 “倒严” 的意思。

正因如此,杨金水用左手揭开了身边的茶碗盖,伸出中指在茶水里蘸了蘸,然后在案桌上写了一个大大的 “严” 字!并对赵贞吉说:

“赵大人,最近内阁的变动你也知道了。皇上把内阁的实权交给了徐阁老。你可是徐阁老的学生,何必要为了别人牵上这个字呢?”

浙江贪墨一案牵涉严党,朱厚熜有了借口,于是变动内阁,他命徐阶以次辅之身暂行首揆之权。吕芳、杨金水等人心知肚明,这是 “倒严” 的信号。只是,东南抗倭还指望胡宗宪、国库亏空也要有人填,严党还有用武之地,不能立刻倒。

随后,杨金水只告诉赵贞吉一个原则,那就是千万不能沾上这个 “严” 字,毕竟此时的朝局就是在倒严!

“在纯粹的光明中,就象在纯粹的黑暗中一样,什么也看不见。”

其实,朱厚熜事先也试探过胡宗宪了,可惜他坚持拥护严嵩,而严嵩又是 “浊流” 严党的魁首,此时既已容不下严党,自然对胡宗宪…… 有了这次卖沈一石家产的事,就借机给胡宗宪安了一个罪名,这个罪名可以启用,也可以不启用,关键就在于朱厚熜是否需要。

走到这一步,胡宗宪唯一能做的便是对赵贞吉发了一顿火,除此之外无可奈何……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养寇自重与剿灭倭寇〗

随着剧中 “改稻为桑” 的彻底失败,严党的地位也摇摇欲坠,严嵩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给胡宗宪写了一封信,曾讲到:“命令胡宗宪在最近这段时间打几场漂亮的胜仗,打完之后就退守,倭寇要剿但不能全剿,倭寇在,汝贞就在,汝贞在,我们就在。”

胡宗宪也知道,只要东南平息倭患,飞鸟尽良弓藏,自己虽贵为封疆大吏,也最终会和沈一石一样,被弃如敝履。

养寇自重,还是为国为民剿灭倭寇?

最终胡宗宪拒绝了严嵩的授意,平定了为患几十年的倭患,他有自己的信念 “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边塞苦,岂为妻子谋。”

“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

倭寇被成功剿灭,胡宗宪告老还乡。当然,这是书中美化的结果,真实的历史是,胡宗宪在天牢中自尽了。

或许,有人会说,如果胡宗宪听严嵩的,选择养寇自重,应该会是另一个结局。其实,从朱厚熜将胡宗宪与严嵩划上等号,设计胡宗宪的亲朋购买沈一石家产那一刻起,胡宗宪的结局就已经注定了

胡宗宪为什么不选养寇自重呢?

胡宗宪信奉一句话——“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是圣人教导我们:做事不问可不可能,但问应不应该。”

其实,胡宗宪的一生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他私德有亏、奢侈贪污,他为了获得权力不惜攀附权贵无所不用其极;但是他又是一个真正的能臣,其鼎定大明东南的不世功勋远远胜于那些只知坐而论道满口仁义道德的 “清流”。

“古九尾狐狸有九条命,分别亡于语数外政史地理化生。”

例如,主政浙江仅仅只是给胡宗宪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同时,胡宗宪也甩开了明朝已经腐朽的那一套官僚体系,转而按照自己的意志打造了一整套豪华的抗倭团队:

首先,重用真正能打的将领,打造能战的军队。在胡宗宪的一力主导之下,一代名将戚继光终于登上了抗倭的舞台,而在戚继光打造戚家军的过程中,胡宗宪要钱给钱、要粮给粮…… 此外,还有俞大猷等一大批真正能打仗的将领在胡宗宪主导的闽浙一带获得了带兵实权。这些举措,使得大明东南的海防能力开始出现了 “一年一个样儿,三年大变样儿” 的跨越式提升。

其次,他根据剿倭的需求打造出了一套豪华的文人团队。这些人当中,有朱先、管懋光、沈坤等一线作战的指挥型人才;也有徐渭、王寅、沈明臣等善于沟通协调的机关型人才;还有茅坤、罗龙文等善于权谋的人才。而胡宗宪在选用人才时,完全规避掉了大明官场体系中 “只会清谈而实际政务上百无一用” 的腐儒。

但,老成谋国的胡宗宪,却依然输给了现实。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在那个**” 胸不怀天下,满眼尽私利”** 的朱厚熜(皇帝不像黄帝)时代。胡宗宪如果不曾攀附权贵,他根本就走不到主政东南浙江的位置上,他如果不疯狂聚敛钱财,自然没有资金去协调各方,也没有资产打造抗倭的强军,当然也根本不可能平定倭患。而他成就大功之后,先前这些不择手段的作为却又将他最终送上了绝路。

胡宗宪是一个主动皈依于世俗社会行事逻辑的理想者,他做事并非全为自己、为所属党派,他同样有对国家和百姓的关怀,这是他理想主义的地方。但是他做事不像海瑞,不是直捣黄龙、打破秩序,而是在固有秩序内迂回行驶,寻求渐进改良,然而,这种改良并没有制度保障,只能靠个人的恻隐之心维持,而且没有一定的原则,后患无穷。

“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 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

大明王朝 1566 年,如编剧刘和平所说:“家国不分、朝廷不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的官员们。具体来说,紫禁城乾清宫是分界处,乾清门以外是国,门以内是家;门以外是朝,门以内是廷。明朝皇帝可以不经过法律程序直接在‘廷’内、也就是在皇帝家里,将大臣杖毙。”家国关系是《大明王朝 1566》的一个核心点,家有大家小家,小家即普天之下芸芸众生各自的家庭,而大家,在皇权社会的背景下,即中央政权。皇权社会服膺于父权社会,因此在 “家” 这个共同体里,父是掌握最高权威的那一极。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父亲—媳妇—儿子”,三者贯穿《大明王朝 1566》的故事,而媳妇是这种权力结构中最受气的一方,却也是缓和家庭矛盾必不可少的一方。徐阶说:“大明朝两京一十三省,百兆生民,就像这一家的子女,皇上就是这一家的父祖。臣等便是中间的媳妇,凡事但按着媳妇的职分去做,能忍则忍,该瞒则瞒,尽力顾着两头。实在顾不了,便只好屈了子孙也不能屈了公婆。除此以外,别无他法。” 可媳妇再能干,也无法打破这一权力结构,家庭有难,媳妇可以缝补,难以挽回。

“善用人者,为之下。 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刘和平笔下的海瑞,同样和历史人物一样,有封建局限的一面,有君父思想,但不同的是,百姓的利益,成为比君父更上一层的行事准则,海瑞不是不顾全大局,他顾全的是百姓的大局。他愤怒官僚们利用大局的幌子,继续吃着百姓的人血馒头。

群臣忙着党争,地方官包庇同侪,皇帝的面子,老师的面子,内阁、司礼监甚至王爷们的面子,每一个都凌驾于百姓之上。官僚们筹措军饷,没有法子,又继续盘剥百姓。海瑞恨自己无法改变这般局面,恨党争不休,盘剥不止。他 “严党要参,皇上要谏,致君父为尧舜,免百姓之饥寒。君为轻,社稷次之,民为重。”

所以他敢说:“历来参劾严党者都因牵涉皇室反罹其祸。我看恰恰相反,就是因为他们只敢参严不敢直言天下之大弊,才使得严党能够藏身大弊之后肆行贪墨而不倒。天下大弊不革,倒了一个严党还会再有一个严党!”

“这世上没有过不去的坎,只有过不完的坎。”

刘和平塑造的文学形象 “海瑞”,是君本、民本思想的叠加,代表中国传统中最淳朴的一种诉求,且愚且智,就连对其有所嫌隙的清流之士——泰州大儒赵贞吉,也感慨他是周公孔子所推崇之 “朴人”

“不能谋万世者不能谋一时,不能谋全局者不能谋一隅。” 海瑞有他自己的考虑。他知道,今时今日的局面,根源并不在内阁,找内阁的麻烦,无济于事。海瑞想要雷霆万钧,从病根入手

海瑞的信念被给予精神上的肯定。朝堂上,别人会说他愚,说他急切,说他阎王爷面孔不讲情理,但很少人鄙夷他的初心。不过,这些无法缓解海瑞的苦闷,因为社稷污浊、文治不张、法度不严。也许,海瑞多做几任南直隶巡抚就可以挽救大明王朝。

※“元宇宙” 设计师海瑞

“从游戏的角度来讲:儒家讲的是社会的 “游戏规则”,道教讲的是 “游戏技巧”,佛家则是讲的游戏中融通的大智慧。”

如果海瑞在南直隶任上完成南直隶士绅退田会怎么样?

海瑞的南直隶巡抚,苏州、应天、松江、镇江、常州、徽州、宁国、池州、太平、安庆十府,另外海瑞还负责总督杭州、嘉兴、湖州三省赋税。南直隶号称全国最富庶的地方,是明王朝财赋最多的,可是号称一省养全国。当时南直隶的土地兼并很严重,而士绅不缴税,就是说大部分的田地不纳税。那么只要大部分士绅的免税田退给平民,南直隶的田税就要增加几倍甚至更多。

海瑞要求士绅退田不仅出于对小农的公平正义,主要是经济原因,这些田是士绅的就免税,小农的就纳税。

土地兼并,士绅不纳税是明王朝危机的主要原因,能解决并敢于解决的,明末只海瑞一人而已。

“失败是成功之母,一上来就成功的都是孤儿。”

海瑞几个礼拜审几万个退田案,并不是昏庸,而是精明到极致。“事在争产业,与其屈小民,宁屈乡宦,以救弊也。”海瑞非常清醒的注意到关键,以这种 “素疾大户兼并,力摧豪强,贫民田入于富室者,率夺还之” 的表面方式,实现抑制土地兼并,解决士绅纳税的真正目的。

其实海瑞做的非常好,数量庞大的退田得到执行,实际已经成功了。

如果不免他的职务,让他多做几任,那么南直隶的赋税增加,民生改善…… 如再将海瑞调任江西、湖广,那么这些财赋大省土地兼并,士绅不纳税就能够治理,全国的财政和民生就能得到改善。

海瑞的其它政策:

复屯盐本色以裕边储(解决大明王朝的主要军事危机)。这个政策的核心是给边防军队送实物物资,恢复开中法。洪武三年,政府募商人输粮换取盐引,凭引领盐运销于指定地区,称为开中法。即商人将粮食运送给边军后换取盐引,边疆地区很多盐商组织的民屯。如果了解明末历史,我们知道这个政策应该可以完美的解决明末军事危机。

那么恢复开中法这一利国利民的办法,难度在哪?

1. 必须废除现在的制度,面对几百个权贵利益既得者的阻挠。而海瑞其实能够做到这些,毕竟恢复开中法的难度远比士绅退田要小。如巡抚任后,改任户部尚书或侍郎,主持恢复开中法,从而解决明末军事危机。

2.均田赋丁差以苏困敝。这并不是指一条鞭法,而是指均平赋役。取消士绅的免税役特权,按照田亩多寡来分配赋役。即田多税多,田少税少,无田无税。“度田定税”,解决 “有田者无税,无田者反当重差”,“苦乐不均,民穷为甚” 的现象,以使“赋役均平、民得安生”。其实就是要官绅纳税,按田亩数量纳税。

3.江南数省设民壮,用西洋枪械。海瑞主张每县设立民壮,州县大者千名,次六七百,小者五百。根据里甲人户的等则,按丁粮多寡编派。每个民壮服役一年,平时在军营训练,负责县城守御。嘉靖 41 年,海瑞为兴国县令,他从广东雇来造枪技师,精造了鸟铳 100 把、购买了佛朗机 20 门,装备守城的民壮。民壮其实就是民兵,短期服役后成为平民,这样每县有千人的常备民兵和 10 倍甚至更多的接受军事训练的原民兵人员。这样规模的军事人员数量,配合严格训练,可以说恢复汉朝的民兵制度。

4.改革县级科举。诸生如经史稍通、堪居仕列者,量将边防、水利等事,每月约讨论一、二,本职就中命策考试。

5.颁行行政规范。《督抚条约》及《续行条约册式》《考语册式》《钱粮册式》《应付册式》《均瑶册式》《官举等册式》等,以及任淳安县的《兴革条例》等。这些政策非常具体,其实就是制度化行政。

6.海瑞的一条鞭法。海瑞的一条鞭法和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区别很大,海瑞认为只有南直隶、浙江这样的富裕地区以及广州这样的大城市适合实行一条鞭法,而比较贫困的地区反而应该 “反向一条鞭”,原来征银钱的改成征粮食。事实证明海瑞的方法更合理,因为只有南直隶、浙江、广州这样外贸繁荣的地区有足够多的白银,其他地区都因一条鞭法导致了银价暴涨、实际税额大增。

“这么多人都去撞南墙了,如果去修,应该可以挣不少钱,说不定还能一夜暴富。”

海瑞的一条鞭法与大明王朝的一条鞭法的本质区别,具体如下:

(1)农村地区田税特别是北方地区海瑞反对收银,要求必须收粮食,按田数量征收。其实海瑞认为只有南直隶的农村田税能收银。

(2)城市、农村地区免劳役收银钱,官府雇人服劳役。按产业数量情况收取,即农村佃户、贫农、中农免收役银,富农象征性收少量役钱,乡绅地主收役银。城市雇佣人员免收役银、小店铺收少量役钱,富户大商户收役银。不许乡绅代收、官府直接征收。这种形式的役银钱征收实际是县衙对乡绅地主、富户大商户的制度化摊派。

(3)海瑞认为一条鞭制度只适宜南直隶、浙江、广州等,其它不建议使用一条鞭制度。海瑞认为应均平赋役,即取消士绅的免税役特权,按照田亩多寡来分配赋役。

7.举天下官之侵渔, 将之怯懦, 吏之为奸, 刑之无少姑息。

虽是老生常谈,但,能做到就是天下奇计。至于能不能做到,如海瑞能实际执政,他还真能做到,请看海瑞的执政。

8.海瑞的执政。

(1)皇帝信任。海瑞任巡抚,并非徐阶等人任用,而是皇帝任用的。海瑞举人出身,无同年门生党派,以孤臣立身朝廷能让皇帝信任。

(2)控制舆论。如海瑞做京官,可控制舆论。在任巡抚前海瑞在京师已实际控制朝廷舆论,虽孤臣而科道言官多望风景从。如回京任职仍能控制舆论。

(3)执政严厉。其执政严厉 “飚发凌厉, 所司惴惴奉行”,在明末官场只有这样的领导能力,严厉风格才能保障政策的执行。

(4)领袖性格。性格刚猛勇毅过人、勇于任事,即使其上司不敢樱其锋芒。可笑世人竟以为 “清廉就是懦弱”。

(5)智慧。其极有智慧,见识不凡,可说世事人情练达,如平黎策、治理黄埔江。可笑世人竟以为 “世事人情说的是人际关系”。

(6)清正廉洁。可说能让部署易贪俗而廉政,须知上有所好,下必从焉。

(7)才能。海瑞任淳安知县即全县清田,可笑 “某作者在其书中编造淳安县书吏衙役集体罢职的谎话”。这可是清田均赋啊,在官绅势力的浙江,无上级命令的县令主动清田均赋。海瑞两任知县任上,其清田均赋、革新县制、平冤抑豪、退田练兵,可谓是千古能臣。

“别的小女孩都趴在对象怀里说:嘤嘤嘤,打雷好可怕。只有你趴在阳台上喊:惊雷,这通天修为天塌地陷紫金锤。”

所以说,海瑞是被黑的最惨的人,他是一个有品德又有能力的人。可就像罗曼 - 罗兰说的:“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 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绝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 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 某种程度上,海瑞在世人眼里,已不仅仅是一个直臣,他仿佛被赋予精神象征似的意味。

刨除时代局限造就的愚忠,他的正气、执着、廉洁、自律和赤诚,都是超脱时代的精神。一个人显露这种精神容易,不容易的是坚持一生。

只可惜,就像刘和平说的:“万历十五年,这个榜样终于死了。北京所有的官员集体写祭文哀悼他,南京所有的官员写祭文哀悼他,皇帝亲自写祭文哀悼他。这些祭文哀悼的不是一个人的故去,而是一种精神象征的陨灭。”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中间要歇一歇。两山之间有一谷,两波之间有一伏。”

直到现在,很多人仍记得腊月的第一场雪,对于中国历史剧作者而言,腊月的第一场雪,别有一层意味。就是在腊月的第一场雪中,伴随着紫禁城的欢声笑语,历史剧《大明王朝 1566》的故事拉开帷幕。冯保、吕芳、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朱厚熜、裕王、海瑞,他们渐次登场,一个个历史人物,在虚构的世界中重演真实。

该剧的结尾十分讽刺。大雪纷飞,朱厚熜病危,裕王问父亲龙御归天后,自己可用何人,朱厚熜先后说了徐阶、高拱、张居正三人。裕王又问除此三人,还有何人可用,朱厚熜叹息:“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朱厚熜自以为可以无为而治,凭借自己的御人之术平衡朝野、掌握全局,可个人死生虚诞,再有能耐,身后事又如何把握呢?对于儿子的问题,他又有什么办法?更何况,朱厚熜生前看似睿智,却也会被严党的人私下耍弄,圣意反而成为他们中饱私囊的护身符。所以,朱厚熜一人终归是治不了的,他的无为而治也只是 “皇帝的新衣”。

其实,再详尽的行为 “手册” 也会有遗漏之处,如果遇到没有明文规定的活动该怎么办呢?

儒家还有一条总原则,那就是 “中庸”。“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就是无 “过和不及”,不偏不易。“矜而不争,群而不党,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换句话说,中庸就是对事物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取其平均数,与心理健康的统计学标准毫无二致。

佛教也讲 “不偏不倚”。大乘佛教中观派从 “一切皆空” 的理论出发,否定一切,甚至把 “空” 也否定了,认为佛教所追求的最后的解脱也是空的,因此,对 “有” 和“空”、世间和涅盘、痛苦和解脱都不可执著,应该不偏不倚,走中间道路(称为“中道”)。中国禅宗继承了这一传统,主张“即众生而成佛”、“即烦恼而成菩提”、“即无明而成智慧”、“不舍生死而入涅盘”。通俗地说,就是在出世和入世之间走中间道路。

道家认为,走中间路线和走极端都是不可取的,因为矛盾无所不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因此,应该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当遭遇不幸的时候,设法从中看出好的一面,“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当一切都很顺利的时候,“未雨绸缪”,“居安而思危”。为了做好一件事,必须 “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因为“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老子还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之王”,就因为它善于处在小河流的下游。不难看出,道家是非常讲究策略的,为了战胜敌人,必须 “欲擒而故纵”,“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这些观点后来统统被《孙子兵法》所继承。

而从功用的角度上来说: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

儒家以为 “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为使命;道家以 “自然” 观照人,认为,一个人若能超脱于生死的执著,其心灵也就可以超脱形体的局限,而与 “道” 契合为一,进入“万物一府,死生同状”(《庄子 • 天地》)的境界,在心灵上获得极大的自由,成为精神上不受任何环境影响的“圣人”,或神妙至真的“神人”。佛家基于对人生 “无常故苦” 的价值判断,怀着对人的迷惑、烦恼、痛苦、死亡的真诚关切,指出解脱的方法和途径,从而为人提供了一种宗教的精神依托。更着重转向内心的探索、转换和提升,把心性修养看作人生解脱的必由之路,明心见性,超脱修心。

**一场大雪而起,一场大雪而终。**大明王朝的问题看似有所好转,却如同一个轮回。而历史也告诉我们,隆万改革只过了不到 20 年就半途而废了,并没有真正的将 “治世” “治身” “治心” 的儒道释三家的内功心法融会贯通,最终没能挽救大明王朝。《大明王朝》里有很深的对天的敬畏,天不只是王侯将相们的信仰,也成为命运的象征;命运弄人,穹顶之下,更显个人渺小…… 大明朝的日光之下,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交织在一起,就是天下。

“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

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缘起,必然从领导者或者当权者的思想观念转变开始,特别是涉及到重大的历史改革和行政举措的推行(如商鞅变法、摊丁入亩)。

在近代,这种思想变革的引领作用,似乎体现得更加明显,从《海国图志》提倡 “师夷长技以制夷” 引发洋务运动,到五四风暴开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无不是思想变革走在前面。思想是开启民智,启迪民心的重要力量。思想应当宽容,进而谋求建设。

“迷途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就如鲁迅先生所讲,中国是个 “大染缸”,中国人人心不变,习性不变,再好的制度引进中国,也是要变质的。缺乏制度变革支撑的思想启蒙是无力的,不注意人的思想变革的制度变革是无用的

鲁迅先生还说,对于群众,在引起他们的公愤之余,还须设法注入深沉的勇气,当鼓舞他们感情的时候,还须竭力启发明白的理性。这同样是强调应当用具有建设意义的思想来引领民族发展的潮流。

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墨子》

**一种先驱者的呐喊,是必须要拥有的。**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英,应该拥有开明的思想,基于传统文化的底蕴,吸收世界其他优秀文化的精华,为国家的振兴、民智的升华提供动力源泉和榜样引领。

要能够与时俱进,从历史的源流当中找寻现行制度的支撑。比如当前我们国家近几年新建立的监察制度,与汉王朝的刺史制度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它又摒弃了刺史制度行政独大的弊端,同时结合西方分权制衡思想和中国的现实环境与要求做到了妥善处理,构建了行之有效的监察制度。为反腐倡廉、推进依法治国战略布局思想的落实提供了制度支撑

不慕往,不闵来,无邑怜之心,当时则动,物至而应,事起而辨,治乱可否,昭然明矣。——《荀子》

辉煌灿烂、源远流长的中华历史文化当中,蕴含着无数的宝藏,未来中国的发展和建设,不仅需要从历史的深处找寻民族信心的根源,更要从历史的发展探索发展的经验。一个没有历史记忆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离不开这个民族血液流淌的历史的基因

**灵魂深处闹革命。**人的心量非常广大,如同空虚一样,没有边界,没有方圆,没有大小,没有颜色,没有上下长短,没有喜怒,没有善恶是非,没有头尾……

【共产主义的 “华胥梦”】

“见群龙无首,吉。” 此即为中道。

说白了,一切皆有可能时,潜力最大,在古人的眼界中,这种类似初始状态的生机最强。故吉。

实际上,乾卦的君位,“飞龙在天” 那个位置,虽然是金字塔的塔尖,但是他集一切嫉妒、痛恨、爱慕、羡慕的核心,这其实是一条窄路。

“飞龙在天” 是一个人垄断了所有的资源,那么久了必出问题,所以易经最后就把整个格局撑开了,为我们指出了 “群龙无首” 这样一个理想境界和终极目标。

为何 “群龙无首” 为易经的最高境界?

因为群龙无首意味着阳变成阴,刚化成柔,意味着众生平等,天下大治,所以,它是吉的。

那么,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列子》中记载过一个黄帝梦游华胥国的故事,其中华胥国的治理就很贴近,这种 “群龙无首” 的境界。

上期回顾:

相传,黄帝曾经终日苦苦思索于治理之道而毫无头绪,但是有一天在白天睡觉的时候,他做了一个梦,梦见他自己来到了一个叫华胥国的地方,这个国家他发现没有君主,也没有官吏,全靠百姓自然而然的生活。

这个国家的人民很有意思,没有任何的嗜好,也没有任何的欲望,一切都是顺其自然而为,这个地方的人不以生为乐,也不以死为恶,要死了他也不害怕,平时生的时候他也不高兴。

所以黄帝发现这个国度里的每个人好像都能善终,从来没有谁走到一半,半路夭折,这的人也不分什么亲疏有别,跟自己近的,他也不喜欢,离自己远的,他也不去疏远,所以这的人毫无爱憎。

……

美和丑不会让他们的心智迷惑,走着走着如果前面有一座山,阻挡了他们的脚步,他们轻轻一跃,就可以翻过山谷,没有任何事情能够阻挡他们,这的人都达到了一种天人合一,神行于道的境界

黄帝猛醒,然后大悟。然后他把梦中所见所感,运用到了的现实的治理之中,过了二十八年,天下大治,几乎达到了梦中的境界。

这个故事看似简单,但却让人回味无穷,实际上,故事中华胥国的生活状态,可能就是对老子所倡导的 “小国寡民” 社会的一种更升华的诠释,我们过去总是站在我们的认知基础上,来理解这种社会状态。

但是,在**易经中却把它奉为最理想的社会治理模式,**它虽然小国寡民,但是每个人都有无限的自由,它虽然群龙无首,但是每个人都是顺其自然地去做事,没有人要求他们该怎么做,领导者也没有费什么事,但是天下大治。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太上,下知有之。” 就是最有智慧的领导者,就是百姓只知道有这么个人存在,但是却感受不到他在发号施令,而是完全顺其自然的无为而治。

在这样一个社会中,每个人的价值都可以达到极大的发挥,然而却无人争先,人们也没有分别心,于是整个社会的人都过着,一种类似于佛教中 “天人道” 的生活,生活在一个 “群龙无首” 式不可思议的 “按需所取” 的 “共产主义” 世界。

“永远保持开放的心灵是一颗永远空虚茫然的心灵。”

相关链接:科学和哲学都是从 “神学” 中诞生的?不问 “鬼神” 问苍生青水:科学和哲学都是从 “神学” 中诞生的?不问 “鬼神” 问苍生

知乎用户 涉外律师辰远​ 发表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现在部分网友的观点可以总结为:鼓励某些文明灵活中断,禁止某些文明恶意延续

知乎用户 枯法者 发表

大清之后无中国?

知乎用户 比尔太次 发表

扯淡个啥。

印度人还在,埃及人还在,伊拉克,叙利亚还在,凭什么说他们的文明中断了呢? 难道他们不是以祖先的生活方式在生活? 你看印度人拜孔子吗? 你看伊拉克人念阿弥陀佛吗? 你看过埃及人供个玉皇大帝吗?

据说中国人中,基督教徒已经有一两个亿了,每个乡镇都有教堂,每座山都有寺庙,除去信伊斯兰教,基都教,佛教,还有来自德国的信仰,信本土道教的有多少人?

清华北大国家顶级学府,花大钱培养的学生去为美国服务了,中国富豪扎堆移民世界之最,难道说这就是祖先所说的 “忠”。

干活不付工资,不付工程款,欠债是爷,要债是孙子,诈骗电话满天飞,庞氏骗局遍地开花,没接过几个诈骗电话,都不好意思说是中国人啦! 这就是传承下来的 “信 “?

行贿受贿,贪污腐败,吃拿卡要,这就是传承下来的 “廉 “。

包二奶,养小三,一个官员竟能潜规则几十个女下属,抓奸竟然成了侵犯别人隐私,还要赔钱给奸夫淫妇,这就是传承下来的 “贞 “?

发点福利就说掉进陷井里啦,这就叫 “公 “。

年青人背井离乡,老年人无人赡养,得个大病不想倾家荡产,那就请回家等死! 这就是传承下来的 “孝 “?

救个人还要被索赔,摔倒了没人敢扶,种个西瓜被哄抢,种个菜被强采,碰瓷不成还要打人,满桌是垃圾食品。这就是 “义 “?

他们是被人超越,我们也同样落后世界,有什么可吹的。

传承下来的,也就是这个黄色的皮囊而已。

知乎用户 已经尝遍人间冷暖 发表

罗马文明也没有断过啊,罗马就是现在的土耳其,有什么问题吗?

罗马王政时代

罗马王政时代是在公元前 753 年到前 509 年罗马的一个时期,人们一般称呼这个时期的罗马为罗马王国。

共和时期

从公元前 509 年到公元前 27 年,在这个时期,国王由两名选举产生的称为 “执政官” 的官员所取代,两个执政官互相牵制,元老院的地位由于控制了公共资财并有权否决公民大会的所有措施而提高了。

帝国时期

公元前 27 年到公元 1453 年罗马处于帝国时期。

苏丹国时期

1453——1923 年罗马处于苏丹国时期,即奥斯曼帝国。

现代罗马

1923——现在罗马处于土耳其共和国时期。

(现代罗马人

知乎用户 一起侃德国 发表

别自欺欺人了,老是之挑对自己有利的讲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你的衣食住行,科学技术 人文社科 体育娱乐 音乐美术 哪一项是自己的文明发展来的,差不多得了。

知乎用户 匿名 T 发表

来让我姨指气使一下,中国是最多次中断文明的国家,每一次改朝换代都会造成文明大洪水,然后文明断绝传承,然而在贵洼地的文人士大夫为了寻求精神上胜利,在征服者的铁蹄和保护下继续论证我们老人家才是先进的,就比如蒙古人来到贵洼地,虽然统治者是蒙古老爷,但是我们可以占领舆论战场对不对?反正老爷们也不识字对不对,范孟都在县衙写反诗了却什么都没有发生。然后结合洼地腐蚀征服者的特性,最后成功腐蚀同化征服者,达到了费拉文化传承。

知乎用户 肥嘟嘟左卫门​​ 发表

谁跟你讲中国没有中断过?

如果异族占领统治不算中断,那希腊又何曾中断过?印度何曾中断过?

知乎用户 天涯野客 发表

还有一个奥斯曼,号称哈里发正统,而且人家做到了,基本上就是从我们隋朝时代一直传承到了一战前后。

东地中海文明直到近代才在英法奥俄美的轮番炮轰之下被半断绝。

为什么现在中东国家都特别荒唐教条,因为开放进步的都被送去见先知了。

另外我不赞同所谓的华夏文明五千年不断绝,我觉得应该说三千年不断绝,我们的封建制度基础都是在周朝基础上一路改良传承到上个世纪的。

三千年来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基础一直是周文化的核心宗法制。

商文化也在这片土地上,但跟周这种一脉相承不太一样。商人可不止一位妻子,周朝到清朝三千年来华夏文明的主要载体基本都是一夫一妻多妾制。

知乎用户 宛若新衣 发表

人文话题,自然就只看两点。

人,是不是几千年前的人,认不认几千年前的祖宗。

文,是不是几千年前的文,认不认识几千年前的字。

其他文明,要么人没了,被灭种替代了。要么文字没有了,文化断绝了。

自然文明也就中断了。

知乎用户 你是我的鸡小萌吗​ 发表

以大多数中国人的视角,确实是没断

以外国人的视角,其实元朝已经断掉了。

举个例子,你为什么觉得唐宋元明清就是一脉相承的?第一,宋代有三个国家,西夏辽宋。这三个按照现在的版图一样哪个中国正统,那为什么只认宋是正统续作?

元这个词是哪来的?你愿意继续探究下去吗?

大哉乾元,所以称元,这分明是一种汉文化的耻辱,被人打爆了还要用上最恭敬的词汇,以欺骗自己同化了对面,获得史书中的那冥冥天道的认同,欺骗后人,这是儒家的罪。

文字方面,其实简体字很难算正统的

举个例子错字沉代替了正字沈……(不然沈阳和枕木这两个词是怎么来的)

太多简体替代繁体的过程中,实际上简体哪有那么多的象形本意了。音调与拼音也是为了适应外来文化弄出来的,不然为啥只有四声?

再者说到现代中国词汇,就说这个问题争论的点,文明文化,哪里来的?文化可以说从诗经化用而来,请问文明这词能否从古代经文中找出来?作为一个 “文明” 没断代的国家,你甚至连文明这个词,概念的出处都找不到,岂不是贻笑大方?

所以,依我看,老老实实承认历史断代过,没有什么不好的。这样这个民族才能不拘泥于过往的成就,得以新生。

新生之中华,已不再是汉人的中华。抗日精神铸造的民族的团结才是中华文化的本质。拘泥于所谓汉五千年,对少民不利,对新生之中华文明不利,何时才能懂?

觉得我写的不好,不对的,可以提出来,有理有据的,我会接受,会修改。动不动就给人扣帽子,我可不能接受。

又来了很多新评论…… 我觉得有部分的评论真的不看问题的。

有说我不停说蒙,清的。这个问题问的是,是不是中断过。我回答,是。因为蒙古不算汉文化。

这个问题可没问汉文化有没有断绝。那我肯定说没有啊。就算清朝皇帝把汉文化修正了一部分,那不日本还备份了巨多的汉文化吗?就算中国现在是被美国占领了,日本人不也还能续到唐代文化呢吗?续到唐代文化了就可以续到汉代了,只要文字不断,怎么可能文化断绝,就算中国也学韩国用拼音,日本还有三分之一汉字用呢,新加坡汉语还是官方语言呢。他们也上下五千年了?

评论区道个歉,中华一词的确出自,东晋桓温请还都洛阳疏》:“自强胡陵暴,中华荡覆,狼狈失据。” 孙中山先生化用的是元末宋濂奉天北伐讨元檄文》:“…… 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古文中不常见中华二字,中华的泛用也确实自孙中山先生起,这是事实,我们现在语境中的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等,始自中华民国应当是无误的。当然,这无妨我提出新疑惑,既然评论区认中华二字,那就是认宋镰先生的话对吗?那说这句 “复我中华” 的宋濂先生,他要的是驱除胡掳,他可是不认元作为了中华文明的一部分的哦。不还是认元朝是异种吗?

看到这个评论我是真的绷不住了

太对了哥,太对了,清朝就是汉人的托尼老师,辫子就是 300 年前的社会主流,是我南明太不懂时尚了,实在太对了。

现在开始扣帽子的我直接删,喜欢玩抓五十万游戏去沈逸微博去。那边随便玩饭圈那套

知乎用户 天衣 发表

更新内容:中华文明,除了最核心的文字,它最大的特征是还有无数的佐证,无数的文物和遗址可以互相参照,所以人类要真的想研究自己的文化历史的发展,是绝对绕不开中华文明的!抛开中华文明去研究什么人类史,那一定是胡说八道。

全世界唯有中华文明能找得到从石器时代一直延续到今天的各种大型人类聚居地的遗址。并且中国的上古文物大都是和这些巨大的不可能造假的遗址密切关键的。几乎每一件都有它的出处,每一件都身世确定明晰,每一件都有茫茫多的文物互相参照互相证明互相影响。更重要的是,从文物多样性和遗址布局生活化,我们能够看出它是真实存在的存在于各个不同历史节点中的人类定居点和城市。

只有这些才是文明传承的铁证呀!

除了中华文明,拥有这种贯穿历史各个时期的遗址,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不存在的。这是中华文明的历史唯一性的一个重要佐证。

……………………

因为看到这个回答下有蛊惑人心的谬论,所以多写几句作一个论证:

文明的标志是什么?这个问题值得思考。同样,一个文明要代代传承,那么它必须有一个可靠的载体。

而这两者都指向了同一个事物,那就是文明的原生语言文字。

人类的思想和文明都必须借由语言和文字表达出来才能交流,才能传承。语言文字是文化的真实载体。不可缺失也几乎无法转换!

举例说明,中国的各种典籍乃至诗歌,翻译成其他文字,很多妙处是不可能展现出来的,传达的思想也有了很多变化,不可能做到原汁原味!这一点很多实例可以证明,想探究的可以自行寻找,我这里不是写论文,这一步就省略了。

反过来也是一样,为什么很多人在进行某些西方领先的领域内的专业讨论时总会不由自主飚出英语呢?在西方领先的领域,你讨论专业问题就绕不开西方的论述,而英文到中文的翻译存在上述同样的情况,所以用英文表达就是一个直接的本能的选择。

因此,中文是中华文明一直存活的载体,几千年确实只有进化而无变更。而埃及希腊这些完全不可比的,它们文字早已经死透了,甚至不存在记录其文明的任何原生文字的书籍,所以这个命题没有错误!

原文:

文字和语言是文明的核心中的核心。

中国是唯一文字和语言没有断过的文明!

没错!世界上只有中国的文明从来不曾断过。这是客观事实。

知乎用户 朗先生​ 发表

太阳王路易十四的法国是被掉脑袋的路易十六的法国吗,是罗布斯波尔的法国吗? 是拿破仑的法国吗,是戴高乐的法国吗?是马克龙的法国吗?

知乎用户 朝阳醉三国​ 发表

在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国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明没有中断的国家,是有连绵不断的历史记载为证的。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被称为 “钦定正史” 的《二十四史》,记载了中国持续五千年的历史。

其他三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文明中断的原因基本上差不多,就是被外族入侵,摧毁了原有的文明、灭亡了原住民。

知乎用户 呜莎花园 发表

这就是个说法而已。

在我们常说的四大文明古国里面,中华文明确实是持续性最好的一个,这是个事实。

但是我想说的是,这也没啥值得过多骄傲的,因为如果扩大到全人类,文明文化从未中断的国家其实还是挺多的。

比如说:

他们的文明持续了差不多 2 万年之久,从出土文物来看,他们的信仰和生活与 2 万年前没有什么变化。比中华民族持续了不足 5000 年的文明,长了四倍。

你羡慕过吗?

所以,文明古国这个事儿,偶尔拿出来激励一下自己是没毛病的。

但是该奋斗还是要奋斗。

在中国的 5000 年文明史中,他们所占的分量,比古人要大得多。

知乎用户 人生 发表

中国文明确实没有断过,有以下几点原因。

1,隔绝的地理环境,被大海,大漠,山脉群包围,其他文明,诸如印度,中东,欧洲等发生过的文明根本没有办法突破天险征服中国。自古以来征服中国的都来自北方,然而他们又没有自己的文明,哪逻辑就很简单,必须接受中华文明,中华文化,这点是根本原因。相比印度也是比较隔绝的,但是印度多了一个开伯尔山口,历史上所有侵略印度的军队,都从这个隘口通过。如果中国有这么一个山口,就算中华民族能征善战,也必定有衰落的时候,几千年长盛不衰是不存在的。

2,大一统的哲学观点,中国的先哲们早就探索出了和平的思想,大一统天下观,大一统的文化,大一统的文字,大一统的制度,大一统度量衡,大一统儒家信仰。

3,中国文化不论血统,只论文化认同,就是中国人,这让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形成中,没有形成地区长期割据和割据文化认同,类比欧洲文化里的血统论,除非被杀绝种,否则一定要割据独立。诸如欧洲英法德主要是日耳曼人,他们非认为自己是独立满足,历史上英法战争,德法战争,英法德战争数不胜数,根本原因他们血统认识太强,狭隘民族主义太强。

4,超级强的文化同化能力,超级强的文化自信,近代西方从海上打进中国,他们诸多传教士想对中国文化进行信仰西化,但是遭到中华民族从上之下的坚决抵抗,义和团运动就是例子,中东穆斯林从西北传入,想全部穆斯林化西北,左宗棠进入西北,再进入新疆,成功解决问题。

其他文明为何中断?

世界几大文明:中东的一片,古希腊,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国,两个流域和埃及,希腊太近,很容易被彼此征服,灭族,同化,人种都换了好几次,印度有个开伯尔山口,唯独我国隔绝。

问题:

如果日本有文明,哪么日本也是连续不断的文明?

知乎用户 问天买卦 发表

嗯?五十万冲塔了是吧?

知乎用户 兴汉興漢​ 发表

因为中华可以追溯到商朝,而商朝上面记载着夏朝,而史书上则记载着黄帝。

能够出土的证据表明中华历史源远流长,但是不代表传奇的中华毫无风险,几次险于灭亡。

首先是五胡乱华带来的衣冠南渡,还好有刘裕北伐,南朝坚挺,不然中华早亡了。

再次是蒙元的入侵,灭亡了中国,征服了汉人。但是我们不像罗马,我们有朱元璋,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给中华续了命,并且完全复兴!

悲叹再次亡与满清之手,这一次的灭亡是最严重的,满清压制中国汉人发展,篡改中华文化,对汉人实行歧视愚民政策,最终害得满清自己远远落后世界。

不过我们依然是那个英雄辈出的伟大民族,又出了个孙中山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再次给中华续了命,不然已是罗马的结局。

不过这次距离复兴太远,满清之余毒至今仍在,满鞑至今势力庞大,望诸君共勉啊!

知乎用户 胖胖 发表

中断的意思是传承消失,例如文字,语言。巴比伦就是个传说。古埃及连当时的人种是什么都还有争论。古印度自公元前 250 年的孔雀王朝之后就没有统一过。如果说不用统一都算是文明的话,倒也不能说中断了。至少种姓制度一直都没变。

所以我认为巴比伦中断是没异议的,古印度我认为没有中断。古埃及算是中断了,但罗马我认为应该是文明古国。百度说罗马时间短,不算文明古国,但罗马城的建立是前 757 年,当时是周平王。这时间可以了。中国的朝歌也没早多少年。

知乎用户 叶开 发表

每天自欺欺人有意思吗?

自满人入关后屠戮中国数千万人口,中华民族文化政治经济上均被实行奴役统治,许多的方言,社区,文化直接消失,你说这不叫毁灭那什么叫毁灭?

再来说说什么是文明?

“文明” 一词按字面理解应该是带有明文契约的意思,但翻阅中华历史,你可曾看到过多少关于文明的描述,多数时候为了成为追求这片地区的统治者手段无所不用其极,获胜的一方立马宣扬儒家的等级尊卑顺序,以让人民安于被奴役,同时篡改和粉饰历史,好把那些卑劣的手段和记录抹除。

引自知乎答主:

为什么清朝皇帝不恐惧赔款割地。反而恐惧外交上的平等呀?皇上对洋人是内外有别,对臣民那是上下有别
如果上下跟内外一个模式,那它自己就就崩了呀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为啥电影审查不给你出明确的标准、什么能拍 什么不能拍?
因为只要有标准,就一定有办法破解
只要按照明文规定办,下边儿总能找到办法突破
不给你标准就一个目的
看谁有威胁就不管什么理由直接扼杀在摇篮里
对于权力有绝对掌控的人,最不愿意干的就是签合同
对皇上们来讲,给洋人钱、地,那都不重要,最多就是面子上过不去
真正重要的是不能让外边儿那套也应用在自己的地盘儿上,也就是说,皇上们最怕的就是 “签合同” 这种东西合理化,然后自己的臣民也想跟自己签
无论多么残酷、不合理的合同、条约,皇上都不会跟臣民们签的;无论多么不公平的权利分配,皇上都不会跟臣民摆明了的
不是因为皇上心善
因为只要明确了权利归属,明确了博弈规则,皇上的权力一定会被一步步蚕食的
皇上们嘴上说的从来都是条约不平等,实际上干的永远都是连一个不平等的条约都不给臣民们
我们都听说过罗马有《小麦法》,每个月给穷人发低价粮食、甚至免费粮食,是写在法里的
能做到 那是因为罗马的统治阶级权力不够垄断
中国的皇上们不这么干,是因为权力足够大,不给也就不给了,闹灾的时候给点儿那算皇上赏的,赏完以后能捞回来,跟养牲口费点儿粮食没区别,这其中不存在博弈
大清的皇上们是不承认条约的
不是他们不承认按照条约给洋人割地赔款的事实,而是他们压根儿就不承认这种形式
清朝是啥文化?
主奴文化
一辈儿是主子,辈儿辈儿是主子,牛的时候是主子,落魄了还是主子
洋人那套是啥?
强的欺负弱的,弱的变强了了再欺负回去
皇上们是绝对不能允许这种情况出现的
两套逻辑,互不相容
皇上们都精着呢,不会搞混的

而对于普通人,多数年代毕生都得生活在这些充满桎梏的虚假的道德描述内,对外,一副礼仪之邦,泱泱大国的样子,对内要求老百姓忠君爱国,要有等级尊卑意识,要遵守三纲五常,妇女裹小脚,百善孝为先,弱民之论(国要越强越好,民要越穷越好),简直是家奴般的统治,而且为了管理好这些人,还得要求那些考官员的人精通这些东西,你不学这奴隶文化就做不了奴隶官,导致普通人面向皇帝,官员们得跪下,跪了两千多年。

你管这叫做中华文明?

最详细的二十四史记载的都是皇帝,官员们,极少数英雄的历史,老百姓一旦出现就是饥民,天灾,人祸等等事件,你可否知道几百年前的人们如何取水,如何做饭,如何发展兴趣爱好?

你可以短暂的骗过一些人,但无法永远的骗所有人,建议睁眼看一下世界,了解一下什么叫文明。

文明的标准是什么?

知乎用户 世间乏矣 发表

直到 “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 之前,应该算没断过吧。元朝或者说蒙古大汗汗国主要是统治者自身社会模式太原始,全程高压统治,确实没怎么自上而下的重塑汉人社会体系。

到了清朝,你要非说用汉语说 “狗奴才、嗻” 也算汉文化的话,我也没什么好说的。

雅利安人在印度也是少数外来群体,但他处于统治链的上层,还重塑了整个社会体系,和满清贵族也没太大区别。

我觉得把唯一去掉,把文明换成主要民族合适一些。民族性也是元朝整个统治时期起义不断以及清朝东南联保、太平天国、义和团的重要原因吧。

或者你可以这么说,从秦始皇统一中原之后,这片土地上及周边被影响的各族人,会默认中原是一个舞台,大部分时候都被汉人这个最大基数统治,但也有少部分划江、划河分治,甚至被少数族群完全统治。但不管谁统治,中原这个舞台就等于 “中国 / 华夏” 这个概念。这么说的话,文明确实没断过,哪怕北美印第安人跨越白令海峡过来统治了,中原这个土地不会消失,那 “中华文明” 这个概念也不会消失,属于无敌的存在。但这么说的话,四大文明古国不都符合么。

知乎用户 古城荼博士 发表

四千年前,一群雅利安人灭了三大古国,走到了商王朝的边界上,他们遇到了最好的商王武丁和最会打仗的武丁的王后妇好。雅利安人大败,于是有了妇好鴞尊。

三千年前,中华文明开始出现第一批先哲,他们用各自的方式记录了他们的言行,或思辨或玄妙,这些思想这些言行,成为我们每个中华儿女基因里带着的符号。

两千年前,一个叫 “喜” 的秦国基层公职人员,在他去世的时候,嘱咐家人将他毕生抄录的秦法与他一起下葬,睡虎地秦简的出土了,秦法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展现在世人面前。

一千年前,大宋朝迎来了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宋仁宗赵祯,你能想到的那些宋代大文豪赶着赶着都上了赵祯的这趟车,汴京城里有 “奉旨填词” 的柳永,有 “刚正不阿” 的包拯,有 “是父是子” 的三苏……… 那真的是个群星璀璨的美好时代!

………………

这所有的一切至今我们还能如数家珍的说出来,归功于一个工具 “方块字”,也就是汉字。

无论是商代的甲骨文,还是周代的金文,秦代的小篆,汉代的隶书,以及后世的行书、楷书、草书等,虽然字型、读音甚至意思都在不断变化,但是我们依然能够通过文献追本溯源,理解并阅读它,使用它。我们的文明,就是一代代中华儿女,用甲骨、铜鼎、兽皮、竹简、石碑、丝绢到纸张逐字逐句的记录下来了,然后出现雕版印刷,活字印刷等技术,出版成册,大众传阅。

最后还是让我用北宋张载的 “横渠四句” 来总结陈词,说来说去,这就是原因: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正是因为有千万个如横渠先生这样的读书人,前仆后继,信念坚定的践行这四句话,才让我们的文明源远流长。

知乎用户 仁者心动​ 发表

文明中断与否的主要判定标准在于宗教、历史、文字、思想、艺术的传承。

中国四项都基本延续了下来,希腊文明宗教变化很大但思想 “变质” 以后存留了下来(艺术被捡了回来),印度除了文字以外基本上什么都没变(宗教有有一定变动,但大体承旧),波斯变了文字和宗教但其他传承度很高。所以说这三个文明到底有没有传承下来其实也很难果决地进行判断。

其实更多的是标准的问题。。。其实根据福柯德里达那批人的观点,凡是现代化的国家和民族都因为涉及到 “文化型” 转变的问题而很难真正理解古代文明的思想观念,所以现代人读古希腊是对古希腊的误解,读古中国是对古中国的误解。。。也可聊备一说吧。

知乎用户 cd cd 发表

因为中国活下来了并且是作为大国之一保存了大量领土活下来了,没被肢解历史传承自然得以保留。要是没活下来比如埃及或者半死不活比如罗马中东人家历史也在就是每次提的时候都把人家忘了。

知乎用户 白木 发表

自说自话罢了。按照他们那个所谓的唯一没有中断的标准就是,找出四个文明古国,然后分别对照南斯拉夫文明找出他们中断的条件,然后表示自己是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古国。根本就是萝卜标准。

这本身就是上个世纪亡国灭种背景下,用来提振自信的说法。今天的南斯拉夫和西方相似度绝对大于清朝以及更古老的朝代,前三十年和苏联相似度那就更高了。苏联本身也是西方文明的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哪来的我就不多说了。

从民族构成上,从思想文化上,从衣食住行上,从教育体系上,相比传统是全方位的改变。人家伊朗好歹还是伊斯兰教士治国,儒家学者今天能上台面么?马克思主义可是西方学说哦。人家阿拉伯带头巾,有极具辨识度的服饰,吃清真。南斯拉夫开会不是穿夹克就是穿西装,饮食方面东西混杂毫无讲究。人家拜上帝的拜上帝,拜安拉的拜安拉,今天祭天么?今天拜孔么?人家墨西哥的亡灵节可是土著人的节日,就这人家搞得节日氛围都比什么月饼节,汤圆节,春晚节强吧。

由此可见,这个所谓的唯一文明没有中断的文明古国的含金量可见一斑。

知乎用户 Bird​ 发表

总有一些 “超凡脱俗” 的逆向民族主义者非要显着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先是把除了中国以外的所有文化定义为“西方文化”,然后说“中国研究自己的东西都要用西方文化体系”,以此实现民族矮化和自我认同。

首先,中国历史研究是自古以来的,学派众多,即使是只对中国史略有了解的门外汉也略知一二。现代方法论的引入正说明了中国的实用主义传统,即使是古代中国也是兼容并蓄的 “天朝” 文化——你们有好地方我就学学,你们的内核思想我压根看不上。

其次,鉴于有些逆向民族主义者乐于推崇西方和贬低自己,那么我们就从西方史学界来看一下我们的文明。其实,“中国是从未中断的文明” 这个说法并非中国人提出,作为身在其中的人,我们很难有这个意识说出这样自吹自擂的话。不过这句话在国际史学界是公认的,最早我印象里是出自《全球通史》,记不清楚了。顺便一提,这句话本身就有很强的 “翻译腔”,类似的说法包括:

With thousands of years of continuous history, China is among the world’s oldest civilizations and is regarded as one of the cradles of civilization. (Wikipedia)
Ancient China produced what has become the oldest extant culture in the world. (World History Encyclopedia, Supported by UNESCO)

当然英文资料中并非没有认为 “中华文明一无是处” 或者其它攻击中华文明的论调,只是这些论调大多来自于华人,或者是由华人参与创办的反华媒体(例如这几天很火的 SupChina)。

正经的美国历史研究机构,美国历史协会(AHA)在介绍中国时,使用的描述是 “The Oldest Living Civilization”,而且用了这样一幅地图,大家自己看吧。

![](data:image/svg+xml;utf8,)

这些材料是 1940s 编写的,那时的中国还是积贫积弱的中国。即使是这样,当年的美国依然没有忘记告诉国民,他们的成就并非是 “自古以来” 的,欧洲确立对中国的领先不过百年罢了。

We Were Once the “Backward” Ones
There is nothing like a brief look at Chinese history to give one a new and wholesome respect for the Chinese people. We are likely- today to think of the Chinese as a “backward” people who are less civilized than we are, and it is true that in what we carelessly speak of as civilization—mechanization and the fruits of scientific discovery—they have, in the last hundred years, lagged behind the procession and are only beginning to catch up. There are reasons for this temporary backwardness which we will take up later. It is wholesome to realize, however, that this attitude of superiority on the part of Western nations has existed for only about a hundred years.

当然,历史这个东西属于人人都可以有观点的,很多历史研究民间水平并不比高校差。所以对于逆向民族主义者们,你杠你的,你如果能让世界人民改信,我也没有意见。毕竟辉煌是老祖宗的,你们认不认老祖宗是你们的事,但是把不把你们当傻逼都是我们的事了。


吐槽完了这些逆向民族主义者以后,我想说几句别的。我们是 “未曾中断” 没错,但对西方影响也是相当有限的。中华文明长期都处于 “独立发展” 的状态,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地理限制导致的。所以,我们有理由为我们的文化传承数千年而自豪,但也没必要太过膨胀,更不应该再自诩 “天朝上国” 以至于看不清世界。

很多相对激进的、持有民族主义观点的同志们不认可满清与蒙元,这一点我并计划不反驳各位。对于这两个朝代我的观点和长期以来的主流一致,即 “中华正朔,但非汉族政权”。我秉持“中华民族” 观念,即使是民国说的也是“五族共和”。汉文化当然是中华文化的基石,但中华大地并非只有汉族。内卷就是这样,汉族落后也是要挨打的。

同志们、朋友们,我们的国家尚未统一,台湾、外东北、外西北、外蒙古的故土尚未收回。在目前阶段,我们还是把主要精力用在如何送走我们的主要敌人上比较好。

作为自古以来的 “中央之国”,我们总要重回巅峰、收复故土,再为人类探索出一条新的道路,早日实现天下大同。

知乎用户 自画像 发表

如果中国确实没有中断,那么按同样的逻辑,粉红就必须承认希腊文化也没有中断。

希腊被罗马入侵,然后反过来同化了罗马。被土耳其占领,结果不仅不信天主教,反而混成了这个突厥国家的主要力量,而且文化一直没有被土耳其影响多少。

知乎用户 HaWeiBing 发表

现代的中国人和古代,不对,不用太 “古代”,甚至和近代晚清的中国人,在思想文化上根本没有任何共通之处。除了语言和文字之外,现代中国人和 100 年前的中国人在文化文明上没有任何传承关系。

古人。。也不太古,就清时期的中国人,把三从四德视为最高道德典范,而现代中国人认为是洪水猛兽,冠以恶臭之名,要是让清人穿越到现代,他们肯定不会认为现在的中国人在道德观上和他们有任何的传承关系,也拒绝承认现代中国人是他们的后代,因为是耻辱。

还有就是古人侍死如侍生的生死观。在古代,中国人对死都是非常严肃的。父母长辈去世,要守孝三年禁止娶嫁,并且在忌日祭拜逝者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仪式。而现代中国人根本不把这些当一回事,要是从古人观念看来,现代中国人都是不忠不孝的恶人。

政治体系,自古以来,中国历代统治者最引以为傲的中国王朝体系,在民国时期就彻底断绝了。常公夺权之后,不祭天,不封禅,不修历,中国传统封建王朝体系,到了常公手上总是是灭亡了。近 5000 年传承的天子体系,正式落幕。

如果语言相同就算是文明传承,那么没有断绝的文明海去了。因为所有语言都是从原始语言慢慢发展出来的,只要不像埃及人那样被全盘接受外来语言文化,那么语言传承一直都在。远的不说,就说隔壁东南亚马来语,马来语的变化比汉语还少,马来人可以和近两千年前的狼牙修人无障碍沟通,只是古人会觉得他们的口音语法很奇怪,而汉语变化到我大送时期就完全不一样,要是语言是传承那么马来文明显然比中华文明更有资格。

如果血缘算传承,那么没有断绝的文明同样也不知多到哪里去。典型的埃及人就是,所谓埃及人和古埃及人不同人种,是网络谣言,事实就是现代埃及人和古代埃及是具有血缘关系的,而且基因变化很少,比起古埃及人,现代埃及人多了一些欧洲基因,但也没有太大的差异。就和现代中国人经历过南北汉人融合一样,夏商时期的 “中国人” 基因变化绝对比古埃及人和现代埃及人大得多。

所以少给自己脸上贴金,中国文明早就断绝了。而且千万不要再碰瓷印度,人家才是真正的古印度文明传承者,虽然某些民族主义者喜欢说古印度文明被侵略者灭绝了,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个 “灭绝” 的时间,远早夏朝的开端。而之后形成的印度文明,一直传承到今天。今天的印度人,依然崇拜着他们祖先几千年前崇拜的神灵,依然有着和他们祖先一样的道德观,甚至在某些比较封闭的地方,依然遵从着和他们五千年前祖先一样的社交等级观念

知乎用户 张海祥 发表

中国文明没有中断,根本原因就是中国发明了纸,纸的发明使得中华文明得以记述并保存,即使遭遇大的动乱死了很多人,一旦动乱结束,幸存者依然可以通过书籍将中华文明继承下来。

其它文明由于没有发明纸张,它们的成果很难保存,口口相传的文明是很脆弱的,遭遇动乱导致掌握文明的人大量死亡,文明就中断了,动乱之后的幸存者无法恢复也无法继承。

知乎用户 墨子连山​ 发表

文明的代际传承靠的是文字,文字延续就是文明延续,文字中断就是文明中断。

看看现在使用的文字与 1000 年、2000 年、3000 年前是不是一致?一致的话,文明就是在延续,不一致,文明就是中断了。

不论是埃及还是印度,现在使用的文字已经跟他们的古文字没有一点关系了,倘若穿越回 3000 年前,他们妥妥的会被祖先当作外国人,不论口语还是文字,都完全无法沟通。

相比之下,中国人现在还在读《道德经》、《论语》,就算读着费点劲,但是多读读、多查查字典,理解字面意思并不难。

就算没读过,我们仍然绕不开这些经典。日常中很多关键概念的定义,都是由这些经典给出的。父子、夫妻、兄弟、朋友、师生等等。

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多做人的准则,也无时无刻不受古圣先贤们潜移默化的影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而不争等等。

这些警句、成语你可以不知道,但是你周围的人却知道,你可以不践行,但周围的人却在践行。这就是为什么这些经典流传 2000 多年却长盛不衰的原因。

一个现代中国人,穿越个 1000 来年,回到宋朝,你可以跟年轻的王安石讨论变法,除了口音问题之外,大体上是没有什么障碍的。你最多是被当作一个口音怪异的外乡人,而绝不会被当作外国人。

而 1000 来年前的王安石倘若再往前穿越 1000 来年,也就是汉朝,他可以跟王莽讨论一下变法。文字沟通肯定一点问题都没有了。可能还是口音变化比较大,毕竟后面还有一次衣冠南渡。

王莽再往前穿越 1000 多年,回到周朝,他可以跟周公请教一下怎么施行礼乐。

周公再穿越估计就见到大禹了,《禹谟》周公肯定读过,也不算陌生。

所以你看,中国人是可以跨越时光与先祖沟通的,这个种族天赋在地球上还真是独此一份。

我把 500 篇干货放在公众号 “墨子连山” 了……

知乎用户 道左 发表

民族自豪感不允许中断

知乎用户 昌哥红茶 发表

台湾、香港的主流思想,是被大陆革命洪流扫出去的枯(L)枝(a)败(j)叶(i),与当地的殖民地文化传统奇妙地结合起来,形成了大陆人很难理解的思想模式。

台湾人那种想认爹的心态是深入骨髓的。

下面有人说所以港台人鄙视大陆。

他们的鄙视是:你大陆仔竟然想和洋人一争高下,你大陆人有这种想法,还是人吗?不把洋人放在眼里,真不敢想你们会做出什么可怕的事来!你们不怕洋人,说明你们是猪呀。

我们的尊严来自洋人叫我们往东我们不敢往西,洋人叫我们打狗我们不敢叫鸡。

洋人不喜欢大陆仔,是理所当然的。

他们几十年受国民党的宣传:如果不是苏联支持四野几百辆坦克,几千门大炮,现在大陆还是国民党的天下。

所以他们对苏联(俄罗斯)的仇恨与恐惧是刻在 DNA 里的。

他们从没有什么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独立自主的概念。

参见电影《英雄虎胆》台词:伟大的盟军朋友在仁川登陆了,我们就要赢了。

请你问他:一野才 2 万人,没有任何苏联武器,怎么就能把胡宗南 20 万灭了?

我早就反复说过:毛主席尽管宣传工作做的好,但是毛主席从来不指望靠宣传让蒋介石加入共产党。

这些 le se,不要对它们抱有希望。消灭它们!

知乎用户 依斐 发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明被多次中断,更有几率产生新的有生命力的有逻辑性文明,而新文明更容易产生科学。开启一个全新的时代。

所以文明没有被中断并不是褒义词。真的不值得炫耀。

知乎用户 雷诺知 发表

文明的传承是需要一定的载体的,可能是一个国家、民族,有可能是其他有形或者无形的东西。当然,最重要的载体还是国家。

中国文明能够传承下来,首先得益于国土的完整性。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分分合合,但是统一的时间占据多数。

国土的完整性与地理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从地理上看,地壳的运动造就了亚洲高原西部的几个大的山脉,在西北部是天山和阿尔泰山;西南地区是喜马拉雅山,构成了现在的西藏高原。有趣的是,天山和阿尔泰山向西北方向凸出,呈献一个弓形;喜马拉雅山朝南凹陷。这两个凸凹山系刚好把现在的中亚和蒙古 “包裹” 起来,使之与其它地区相隔。

从制度建设上来说,中国自西汉以来建立起来的儒法制度,强化了君权的神圣性,也就是所谓的 “君权天授”;另一方面,臣民对于君权也构成了一定的限制,以圣人之治或者前朝的覆亡,来制约君王。最典型的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当然,这种平衡也是非常容易被打破的。当平衡被打破的时候,王朝的衰落也就是差不多了。

儒法制度是如此有效,以至于即使是外族的入侵和统治,也会采用这一套体系。最典型的就是清朝。

古代的朝代也就在这种儒法制度下更替。所谓 “城头变幻大王旗”,实际上都是 “新瓶装旧酒”。

体现在文明的传承上的,最典型的就是文字。中国的文字起源于商朝的甲骨文。中国的文字也是文明之中唯一一脉相承的。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文明也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动态发展、相互交流的。这在古代就已经发生了。

一个例证就是在四川发现的三星堆遗址(距今 4000-5000 年),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其中的的青铜雕像和金属权杖是明显有别于当时的夏商文化的。按照张国刚教授的解释:“一方面,一号坑出土的以青铜人像为主的器物群表现的是祖先崇拜的信仰;另一方面,二号坑出土的以太阳形器、神树、眼形器、鸟等为主的器物群表现的则是太阳崇拜。这是王权和神权并存的反映。这一信仰特点也明显出现在稍后的金沙遗址中,而有异于商周文明。三星堆文化的青铜合金术, 无论其选料、配比、熔炼技术还是合金类别的用途,都自成体系,与华北商文化有相当区别。”

【注:张国刚的文章原载于《读书》2020 年第 5 期,原标题为《人类的童年与文明的边疆》】

另外一个例证就是游牧部落对于马和冶金技术的应用。动物的驯养最早发生在两河(今伊拉克境内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公元前 2500 年,驯养技术传播到了盛产野马的俄罗斯南部。在那里,原本体格矮小的野马通过择优繁殖的方法,被驯养成高大、奔跑速度快的家马。游牧民族还将笨拙的实心轮子改进为轻便的轮辐轮子,就产生了一种当时令人生畏的战争武器,即战车。这种战车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 11 世纪 - 公元前 2 世纪)被广泛使用。游牧部落还发明了马镫、马鞍和马勒,这让他们可以有效地驾驭战马并保持身体的平衡,骑兵由此而生,逐渐取代了战车。

远在商朝,遥远的中东人所发明的小麦种植、青铜器冶铸以及马拉战车的技术,就已经传入中国。这些来自于中东的大麦、小麦、绵羊、牛、马、青铜和轮子丰富了中国人的文化,并深深地影响了华夏文明的进程。

在所有的技术交流中,冶金技术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冶铁。冶铁技术应该是公元前 1400 - 前 1200 年左右在小亚细亚南部的赫梯帝国发展起来。随着公元前 1200 年赫梯帝国的崩溃,铁匠流落四方,冶铁技术才传播到其他的国家,被用于武器和农具的制造。铁具有石头和青铜所不具备的硬度,而且铁矿在地球上的储量比较丰富。农具的改良极大地提高了农耕生产效率,森林也得到了有效的开发,很多地方开始府库充裕,贸易也随之兴盛起来。

历史上第一个文明应该是苏美尔文明,产生于公元前 6000 年以前。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肥沃的新月地带为农耕提供了适宜的条件。有证据显示,苏美尔在公元前 3000 年就已经在两河流域建筑了排水、灌溉系统。而考古的统计显示,公元前 2500 年前,美索不达美亚平原南部的粮食产量已经可以媲美今天加拿大最好的粮食产区的产量了。在文化上,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建立了宗教祭祀制度。

欧洲的第一个文明是米诺斯文明,其中心位于远离希腊半岛的克里特岛上。米诺斯人早在公元前 4000 年就已经开始发展海上贸易了。到公元前 2500 年的时候,米诺斯人的贸易已经非常繁荣了。保存完整的克诺索斯宫殿遗迹展现了精美的陶器、纺织品、绘画、宝石、金属和工艺品等。考古的遗迹发现,国王的宫殿还配备了在那个时代极为罕见的流水和浴室。宫殿里明显举办过祭司和大型的表演。

苏美尔文明和米诺斯文明几乎与华夏文明差不多时间,或者更早,但是都已经消亡了。为什么?因为国家已经没了。

影响最大的是希腊文明。希腊文明与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有很大关系。

公元前 336 年,马其顿准备进军波斯。意外的是,国王菲利普遇刺身亡,他的儿子、年仅十八岁的亚历山大继位。

公元前 334 年,亚历山大踏足波斯,并在第二年击败了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的一支庞大的军队,并占领了地中海沿岸的土地,之后继续向埃及进发。

公元前 331 年,亚历山大征服了埃及,并在那里建了一座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新城亚历山大。亚历山大城很快就成为了商业和贸易中心,腓尼基人和犹太人纷至沓来。

亚历山大从埃及出发,占领了巴比伦,在阿尔比勒击败了大流士。大流士向北逃跑,遭到部下的暗算,中途就死了。马其顿人则继续向北,绕过里海,穿过喀布尔和开伯尔山口,进入印度,在那里击败了波斯人。之后,马其顿人建造船只,顺着印度的河流南下,进入印度洋,沿着海岸航行,回到了马其顿。整个征程,耗费了六年。

亚历山大在公元前 323 年一次饮酒狂欢以后,突然染了疾病,不久就去世了。

庞大的马其顿帝国立即四分五裂,领土被亚历山大的将领瓜分。其中,塞琉古占据了从印度到以弗所的大部分旧波斯帝国的领土;托勒密占据了埃及;安提柯得到了马其顿本土。

此时,罗马已经悄然兴起。罗马人今后所要面对的,就是亚历山大所留下的、希腊化的世界。

罗马人吸收了希腊的文明成果。这可能是希腊文明的精神能够传承下来的一个原因吧。

知乎用户 ankazen 发表

凡事都有代价.

中国特殊论, 是中国特色国情的一个基石.

正因为有中国特色国情的现实需要, 才有的中国特殊论的鼓吹.

接受了中国特殊论, 也就接受了中国特色房价.

知乎用户 Todo 发表

孔家店的文明标准是什么?周礼啊,自由民主平等就没有天子什么事了,再一博爱连华夷之辨都没了。所以自由平等博爱不是文明,可汗要听大呼拉尔的,国王要听议会的,开个三级会议没开好,国王脑袋没了,成何体统?

所以以这上标准,说一不二的法老、万王之王巴比伦和波罗门至高无上的次序不能乱的印度才能算文明,希腊罗马还有奴隶主和奴隶之分,然后就被没奴隶的野蛮人给灭了,中断啊中断。印度那边被军事民主的突厥灭了一次又一次,中断啊中断,埃及和巴比伦成了哈里发都得选举产生的穆斯林的天下,中断啊中断。只有风景这边独好,孔孟的书总有人读总有统治者用,唯一没有中断啊唯一没有中断。

知乎用户 岩湘 发表

民族主义的吹嘘行为

古代中国文明真的超越其他国家了吗?但凡了解过各国古文明历史,就不会说出这种言论。

知乎用户 同富 发表

日本: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换朝代的国家。

韩国:二战后唯一一个成为发达国家的大国。

印度:世界最空灵的一个国家。

知乎用户 Jacky 发表

很多人喜欢按国家来区分文明,这个其实是认知误区,中国历史上其实是由无数个大大小小的国家演变过来的,只是我们的历史书把这些国家的演变都写成是我们自己的东西,所以才有我们 5000 年一直延续至今的历史观认知,这不是一种错误,而是一种历史观认知逻辑。而对于西方文明来说我们用另外一套认知逻辑去说明他们的文明延续,也就是对国家存亡和文明进行了绑定,比如古希腊被罗马灭国了,古希腊文明就断了,罗马被西欧蛮族灭了,罗马文明就断了。这其实就是一种历史观认知逻辑双标。

从哲学史,宗教史上看,欧洲和西亚其实是一套文明系统,西亚的巴比伦,亚述,斯巴达,俳尼基,波斯等等这些国家其实和古希腊,古罗马这些欧洲国家是一套文明系统下的不同国家而已,类似于我们的春秋战国。秦始皇统一了文字,语言,文化这些,但你不能说之前齐国,秦国,楚国他们不是一个文明系统,即使他们用着不同的文字,说着不同的语言。

如果用相同的一套认知逻辑去看西方文明,你就会发现,古希腊,古罗马的那些优秀的文明元素被欧洲,美国完整的继承并保留至今,包括哲学,科学,教育,宗教,政治等等,尤其是其哲学体系的发展继承,以及衍生出来的科学,神学,宗教,政治系统要比国内从同时代继承下来完整的多得多。

其实如果敢于打破这些教条的认知逻辑的话,其实现在全球的文明是统一的,现代文明就只有我们看到的一种形式而已,不分西方东方,早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这跟文字,语言这些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中国在清朝以后,我们的社会形态,已经与西方文明进行了完全彻底地改革和融合,从整个社会系统上来说,我们除了政治,其他方面跟西欧北美这些现代文明发达国家基本上已经完全一样了。因此不需要再去用这种民族主义历史观认知来强调突出我们的民族优越性,这样只会显得我们不自信,以及引导我们的认知到错误的方向上去。

知乎用户 三石法子 发表

文明的第一载体是什么? 语言文字,中文从甲骨文到现代字体,有明显的进化痕迹,一脉相承。而且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文字。所以中国是 “世界上唯一一个文明没有中断” 的国家,是从这个角度界定的。如果你换个标准,可能会得到不一样的结论,也是很正常的。

其他文明古国,要么是语言文字本身作为文化被打断了,要么是其文字的适用范围到不了形成文明的程度。

知乎用户 漫游在云海的鲸鱼 发表

我们可以先做一个概括。中华文明能成为唯一没有中断和湮灭的古文明,粗粗一想,大概有五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赖仗于地理环境的阻隔,避开了古文明之间的互征互毁;

二是赖仗于文明的体量,避免了小体量文明的互相吞食,也避免了自身枯窘;

三是赖仗于统一又普及的文字系统,避免了解读的分割、封闭和中断;

四是赖仗于实用理性和中庸之道,避免了宗教极端主义;

五是赖仗于科举制度,既避免了社会失序,又避免了文化失记。


在每个中国人心中都存在的疑问

算起来,中华文明成型的时间,在几大古文明中不算早,应该是在苏美尔文明、埃及文明成型的一千多年之后吧,也不比印度文明和克里特文明早多少。但是,在所有的古文明中,至今唯一没有中断和湮灭的,只有中华文明。

这让人不光感受到自豪,更多的只是惊讶。那么漫长的历史,中断和湮灭太正常了,而既不中断也不湮灭,却是异数中的异数,很让人费解。

最直接的感性冲撞,是文字。那些斑斑驳驳地爬在种种遗迹上的古文字,除了极少数的考古学家能猜一猜外,整体上与后代已经没有关系。但是,世上居然有一种文字,本来也该以苍老的年岁而枯萎了,却至今还能让亿万民众轻松诵读。什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什么 “三人行,必有我师”,什么 “温故而知新”,什么 “君子成人之美”…… 从词语到意涵,都毫无障碍地从两千多年前直接传导到今天的日常生活之中,而且没有地域界限地统一传导,这难道还不奇怪吗?

随着文字,很多典章制度、思维方式、伦理规范,也大多一脉相承,避免了解读中断。这与其他古文明一比,就显得更奇怪了。


地理环境的阻隔

在这喜马拉雅山南麓,我不能不想到中华文化在地理环境上的安全性。除了喜马拉雅山,往北,沿着边境,还有昆仑山、天山、阿尔泰山,又连接着难以穿越的沙漠,而东边和南边,则是茫茫大海。这种天然的封闭结构,使中华文明在古代避免了与其他几个大文明的恶战。而那些古代大文明,大多是在彼此互侵中先后败亡的。

你看在中国商代,埃及已经远征了西亚;在孔子时代,波斯远征了巴比伦,又远征了埃及;即使到了屈原的时代,希腊的亚历山大还在远征埃及和巴比伦;而且无论是波斯还是希腊,都已抵达印度……

各大文明之间的征战,既是文明的 “他杀”,又是文明的 “自杀”。这与同一个文明内部的战争就完全不同了。中国历来内战不少,但内战各方都只想争夺文明的主导权,而不会废除汉字、消灭经典,因此中华文明没有遭受到根本性的伤害。中华文明也受到过周边少数民族的入侵,但它们都算不上世界级的大文明,与中华文明构不成文化意义上的等量级对峙,更不能吞噬中华文明。最后,反倒一一融入了中华文明。


文明的体量

文明的体量,包括地域体量和精神体量两个方面。中华文明的精神体量,未必高于其他古代大文明,但一定比周边少数民族所承载的文明高得多;中华文明的地域体量,如果把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加起来,比其他古文明的地域体量总和还要大很多倍。也正因为这样,它在相对封闭的情况下没有陷于枯窘,还经常在域内进行大迁徙、大移民,躲过了很多毁灭性的灾难。


统一又普及的文字系统

不同的环境,造成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经历,造成不同的性格。多少年的跨国互侵,一次次的集体被逐,无止境的荒漠流浪,必然使相关的人民信奉征服哲学,推崇死士人格,偏向极端主义。相反,中华文明由于没有被其他大文明征服的危险,也缺少跨国远征的可能,久而久之,也就满足于固守脚下热土而不尚远行的农耕生态。国土里边的内战又总是按照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的循环论指向着王道大一统,时间一长也就铸造了一种集体性格,保守达观、中庸之道、忠孝两全。中国历史上也多次出现过极端主义暴民肆虐的时期,但都不长,因此没有对中华文明造成严重灼伤。


实用理性和中庸之道

中华文明从一开始就保持着一种实用理性,平衡、适度、普及,很少被神秘主义所裹卷。中国先哲的理论,哪怕是最艰深的老子,也并不神秘。在中国生根的各大宗教,也大多走向了人间化、生命化。因此,中华文明在多数时间内与平民理性相依相融,很难因神秘而无助,因超验而失控。


科举制度

以儒家理性和法家权术为主导的有序管理,两千多年来一以贯之。这中间,又奇迹般地找到了一千余年不间断地选拔大量管理人才的有效方法,那就是科举制度。由于科举考试总是以中华文明的精髓为核心,使得文化传承因为有无数书生的生命滋养而生生不息。因此,仅仅一个科举制度,就使社会管理的延续和文化体制的延续齐头并进。

知乎用户 柏临​​ 发表

原因很简单。

文明是否中断包括三方面。

1、文字

2、文化

3、政权。

以文字和文化为主要标准。

其他文明古国,他们的文明,要么主流文字文化中断过。比如埃及和罗马。

要么长时间被外来者统治,政权归属变化,政体政治架构变化。比如希腊。

而中国并没有如此。

中国以汉民族,汉文化为主体。

首先,无论是元朝还是清朝,虽然政权沦陷,但是官方文字从未变过。

文字和文化都一直是汉文化为主体,从来没有过任何变化。

诗词歌赋什么的一直都是汉文化主体。

其他大部分文明古国比如古埃及、古罗马,文字和文明早已中断。

以政权变化来说,比如元朝虽然被蒙古族短时间占领,但是很快被汉人夺回政权。

对比希腊,希腊多次长时间被外族占领。

理论上,古希腊是从公元前 323 年,亚历山大病死开始,就算是 “消亡” 了。

公元前 323 年之后,一直到 19 世纪希腊独立,世界上只有 “希腊化国家”,

而没有具体的 “希腊国”。

甚至期间希腊化也多次消亡。

如果在公元前 299 年,罗马势力开始侵入巴尔干半岛来算。

希腊文明在公元前 200 年左右就灭了。

哪怕从公元前 30 年,罗马灭亡了最后一个希腊化国家托勒密王朝来算。

灭亡时间也不短。

东罗马帝国虽然有希腊文明为主体,但是拜占庭帝国到底属于希腊文化希腊文明,

还是属于罗马文明,这个问题至今都没有个定论。

而且在 1453 年,拜占庭帝国被奥斯曼再次征服,

一直持续到 1821 年希腊爆发独立战争宣布独立开始,又是近 400 年。

也就是说,在整个希腊文明史上,大半的时间,政权都不在希腊人手中。

这样的文明算不算中断?

虽然理论上,希腊的文字仍然在,文化仍然在,但是这样的中间被征服了 2000 年的国家,肯定算是中断的。

至于其他国家,比如古亚述什么的,就更别说了,早就灰飞烟灭。

最接近 “文明没中断” 的只有希腊。

而除了希腊,其他的连文字和文化都早已中断。

唯一从文化、文字、政权三方面都没有中断(或者长时间中断)的,只有中国。

知乎用户 马泽依 发表

秦制延续 2000 年是好事?

不如断了算球

知乎用户 北极熊 发表

这种说法不要当真,因为既经不起深究,也对当前面对的困难毫无帮助。

如果一个文明发展的时间最长,但结果反而不如发展时间短的,那么该如何理解此种文明?

现在地球上的七十亿人,大家的祖先都差不多,千年前阔不阔和现在毫无干系。

每一代着眼于当下,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行了。祖先阔过无需自大,祖先穷过无需自卑,胜不骄败不馁,自强不息。

知乎用户 心即理之非程序员 发表

中华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是融合文化,是中国化的文化,是各种文化不断融入的文化。中华文化不是具体一个时期的文化,是不断革新流传至今。

心即理之非程序员:【L】中华文化是融合文化,是中国化的文化,源于河图洛书,始于周礼,经百家争鸣,独尊儒术,儒释道融合,西方科学融入

知乎用户 徐州牧 发表

中国是唯一一个文明没有断绝的国家?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那世界上除了中国以外的其它国家,都是在某个时间点凭空出现的?一个文明上一秒还是智人和原始部落的临界点,下一秒就会说话,有文字,会殖民了?

知乎用户 陽明院​ 发表

古印度,最早沿海走出非洲的肤色还没变浅,南亚小黑人(莫迪那个种族),雅利安人灭的。

古巴比伦,闪米特人分支,雅利安人灭的。

古埃及,闪米特人的亲戚含米特人,被雅利安人分支波斯人首先征服,然后被雅利安人的另一个分支亚历山大领导的古希腊再次征服,最后被信了闪米特人创造的宗教基督教的又一支雅利安人分支罗马人捣毁古埃及宗教信仰而彻底灭亡。

雅利安卍!

知乎用户 智多多​ 发表

文明最重要的载体文字,不仅没有失传,现代改良后,还挺好用。

文明最主要的民族,汉族,很强大。

能有这两点的文明有几个?

知乎用户 小可 story 发表

四大文明古国的概念,本身就是梁启超为了振奋国民精神,而提出的。国外虽然也有人提出人类文明起源的概念,但并没有提升到 “文明古国” 这么高的层次。

在那个特定的年代内,四大文明古国的概念的提出,且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硕果仅存的国度,极大提升中国人民的信心,帮助心理上摆脱 “东亚病夫、落后民族” 的帽子。

同样的,在鼓吹 “民族自觉” 的当代,许多国家、民族都在挖历史、找祖先给自己背书,作为 “对外扩张”“区域独立” 的原因。比如韩国部分人鼓吹的中国其实只有 4000 年历史,而韩国才是真的有 5000 年历史。土耳其人自称是成吉思汗的后代。

因此,四大文明古国的概念不仅不应该被丢弃,还应该高高举起。类似的还有,大陆对台关系中一直说的 “同文同种”。舆论的高地自己不去占领,就会被别人占领。

最后希望,少一些 理中客和反思怪。

知乎用户 豐竹高榮​ 发表

粘贴改编以前的一条回答:

这样对比理解就形象了:

整个环地中海 - 波斯湾文明=中国文明,那么:
埃及、两河=夏商周先秦
波斯帝国=秦汉
马其顿、塞琉古帝国=蒙元
罗马、拜占庭=辽金西夏
阿拉伯帝国=隋唐
奥斯曼土耳其=满清
环地中海 - 波斯湾文明整体一脉相传,就如同夏商周都灭亡,不能说中华文明就灭亡了,同理可证。

就是个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知乎用户 何足道 发表

因为我们是幸运的。祖先们早早发育起来,尊王攘夷是一个台阶,始皇帝一个台阶,汉武帝一个台阶,文明之火熊熊燃烧,荣耀天下。再往后被这火焰炙烤的周边文明就彻底丧失了发展起来的可能,于是文明一直迭代到 1840 年,才遭遇来自海洋文明的侵袭。

然我们底蕴深厚,遇大挫折怎能自醒,再度酝酿不世出的伟人和他的同事们,再造中华。

知乎用户 名字越长越显高端 发表

中国文明没有断绝?

或许确实如此,

但华夏,

真的断绝了,

而且,

早就断绝了。。

那些砖家说,没断绝。

砖家的话,你信吗?

知乎用户 二民​ 发表

这是吃考古学饭的人考虑的事情,跟我们关系不大。

文明再怎么样,别人也是一直延续下来,现在也都活着,大家甘苦自知。

四大发明再牛也都是过眼黄花,现在我们科技还是青年阶段,跟谁比都不差,有强有弱,但是人家能联合起来,互相补充,只需要发展自己的优势就可以,我们必须都得发展,这就注定没法赶上。

老虎再牛,也干不过一群狼,何况这还是一群野猪野牛。

把朋友弄得多多的,把敌人弄得少少的,这是老祖宗留下的至理名言。

利益动人心,嘴巴说没用。

知乎用户 重庆吴戈 发表

【无可靠信息来源】 为了避免对您造成误导 · 请谨慎甄别

五千年前东亚大陆外域比五千年后这张卫星图更加黑暗

这就是向往光明的中华文明无法中断的地缘成因

任何文明都不会向往黑暗

所以中华民族五千年内聚内卷也不外张外侵

人类对黑暗空间之恐惧是具有原始的基因记忆

中国称原始先人的第一居栖为 “有巢氏”

原始祖先可以在大地上行走狩猎

但一到夜间就必须上树睡觉

毕竟人类在夜间是弱视物种

而与猴为伍可以让猴类弥补弱视缺陷

它们的夜视能力可以为有巢氏预警

猴类在夜间可以发现靠近树下的猛兽

其中的母猴并会发出类似 “指甲刮硬物” 的预警声

所以人类至今不喜欢 “指甲刮物(指甲刮黑板)” 之声

另外一个基因记忆就是 “睡梦惊悚(晚上睡觉突然抖一下)”

即有巢氏掉下树去或担心掉下树去的基因记忆

世界历史产生一夜之间的跨越只能在中国发生

上五千年东亚大陆约有一百七十多个氏族

其中有一百四十多个在今天的中国版土之内

世界史所谓 “四大文明古国” 实际上只有中国一个

其三个在下五千年前后仍处于城邦氏族社会形态

因为他们没有统一的国家版土和中央行政之建制

更没有遍及版土的统一文字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读者所有

转载无须联系作者

一己之见 · 仅供笑阅)134,878

知乎用户 真二世明王​ 发表

现在这个世界历史稍长的,

其实就是东西方文明,

阿拉伯世界比较晚,

开始于公元五百年后,

中国从商朝开始有文字,

史于公园前 1600 年,

至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

如今,

是以盎格鲁 - 撒克逊(Anglo-Saxon)人主导的,

以美国为首的世界,

他们掌握着话语权!

盎撒人是日耳曼人的一支,

欧洲正统在罗马,

而罗马是拉丁人,

日耳曼人被罗马视为蛮族,

来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而英国人,德国人,荷兰人,北欧人等等,

其实就是日耳曼人。。

所以来自北方的蛮族打败了罗马正统,

并且一直主导着西方世界,

所以就有点鸠占鹊巢的味道,

昂撒人发达了,

就想认个祖宗,

希腊文明悠久,

古罗马很强大,

但是都不是日耳曼人→_→

中国自商朝以来都有完整的文字记载,

主体民族是汉族,

西方没有主体民族,

所以历史就有空白,

所以他们就要编一些,创造一些。。

把别人的历史记录成自己的历史→_→

美化下自己,

不过假的就是假的,

大家其实都明白→_→

所以说中国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

知乎用户 幻影​ 发表

先看中国是不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文明没有中断的国家。最早的甲骨文,至今普通人根本看不懂。如今的政治学说是西方传过来的马克思主义,传统的儒道基本无了。现在人们穿的完全是西方的衣服,连基本的 “华” 都不是,何谈华夏?再加上蒙古人和满人的异族统治,中国的知识分子早已经没有了脊梁,连钱学森都跟着鼓吹亩产万斤。这种情况下,何谈文明连续?


其实很多人不明白,大部分传统文化是糟粕,去除糟粕是必要的,而不是鼓吹古代文化

拿资治通鉴为例,大部分讲的是一些权谋和专制思想,看完不由感叹我们的历史到底是一份怎样的历史。有才华的人被淘汰,胜利的大部分是些阴忍、腹黑之人,这些人是内斗高手,但是对治国一窍不通,这样的人给中国人带来无穷的灾难,也导致中国历史一次又一次清零重启。

知乎用户 倾风​ 发表

我一直的观点就是不用过多的解释一件事,而是要让提问的人和各位观众去理解。所以关于为什么说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文明没有中断的国家,与其从刻板的史书和玄乎的文化解读,不如简简单单告诉大家一些比较常识而又非常精彩的事情来给大家品味品味。

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它有一个名字,叫做华夏。上面有一个民族叫做汉族。这个民族有个共同的自称叫做炎黄子孙。这里面每一个字的背后都是一个国家,一个时代,而这些国家和时代在我们将它们按时间的顺序排列下来的时候就形成了一串记忆,一串刻在骨头,竹简和纸张上的记忆,而通过这个记忆我们便能追寻许多事件的渊源。比如

中国这片大地为什么叫华夏? 因为在这片土地上诞生的第一个国家叫做夏。为什么我们自称汉族? 因为这个国家曾威震天下,留下了一汉抵五胡和封狼居胥,勒石燕然,饮马瀚海的传说。为什么我们自称炎黄子孙? 因为在这两人的时代里,我们出现了自己的文字,畜牧,种植以及药理,而这一切便是一个文明的开端,我们继承着这份文明,所以我们是他们的子子孙孙。

而在这串记忆里我们不仅有盛世的华彩,也有乱世,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悲凉。这份记忆不仅记录延续着发生的事,连同其中的情感情绪也随着一笔一画,一字一句而跨越了数百上千年的时光,来到我们面前。在那一句似歌非歌的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唐诗中我们依旧能瞥见盛世的繁华。而那一句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依旧让我们感受得到国破家亡,颠沛流离之苦。

更有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的悲天悯人之愿。和“虽千万人吾往矣” 的豪情壮志。以及天下之大同的理念。所谓跨越千年,见字如面就是这个意思。

而这个记忆唯有获得其传承的人才能感受得到其中的情感,理念。若不得其传承,讲给一个未有这份记忆的人听,最多只会觉得这不知名的歌挺好听的罢了。就如记忆里巴黎和会上那句 “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如同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 在列强面前,只会觉得这话说的比唱的歌还好听,却并不能理解其中的重要性。

这一串的记忆联络着如今的我们,让我们不论何时何地都能知晓自己的情感,道德,理念和历史的来源,维系着属于我们的根。这串记忆我们称为文明,这个根我们给了它一个名字叫做中华,维系着这个根的记忆我们叫它中华文明。

所以我们总能回答西方哲学里面的经典三问即 “我从哪里来,我是谁,我要去哪” 我来源于中华这个文明,我是中国人传承着这份文明,我最终是要落叶归根回到中华文明中去的。同样这个答案也只有中国人才会懂。

以上便就是我对文明的解读,为什么只有中国的文明没有中断? 因为我们知道,中华的文明并不在笔墨纸砚上,而是在我们手上,在我们脑海里,在我们心里。如果你愿意感受,即使是在现在,在当下,你依旧在传承着这份文明。如果有人要你去证明为什么中国是唯一一个文明没有断层的国家,你可以这样对他说:“我就是你所需要的活生生的证明,我就是中华文明的继承者和传承者之一”

知乎用户 刑天唐伯志 发表

其他的不知道,但是一个高赞回答显然再给一些人做广告,做广告也到罢了,怎么把祈年殿归为故宫了?就这,还学霸?哈哈哈哈哈哈哈,我遇到的都是什么人啊,你们该不是三代前移民老毛子国的华人后代吧

二更:

很多人私我,**说祈年殿就是故宫,这里统一回答一下,祈年殿在天坛,那不是故宫!**哈哈哈哈哈哈哈

知乎用户 天涯残雪风月梦 发表

什么是文明?

艾跃进:“日本当年要是占领中国,两百年后日本岛就是中国的一个省,同化他。”

蒙古灭了南宋后给历史留了个元朝。

知乎用户 失败提醒小助手 发表

因为其他国家实现了现代化,而有的文明一直停留在封建时代。

知乎用户 Inspire​ 发表

最重要的原因是汉字。

文明最重要的载体就是文字,汉字从甲骨文到小篆到隶书、楷书,虽然也有很多变化,但更多的是延续和传承。这和汉字的表意属性有很大关系,举个例子,今天只要是中国人,大概都哼两句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而这些是两千年前《诗经》中的内容(虽然今天的读音和古时候的读音有很大区别,但意思是一样的)。但英语就不同了,远的不说,莎士比亚的英语作品今天绝大多数人都理解不了了(因为表音文字,声音一旦变了,拼写就要变)。所以中国人只要稍微有修养的中国人,看古书也不会有太大困难。说到这里,想起一件趣事,有个外国人曾问一个中国人,说你们中国人怎么这么聪明?这个中国人回答了一句——我们脑子转了几千年了!

其他文明古国中断的过程并不了解,但文字的中断无疑是最重要的原因。欲亡其国,先灭其史;欲灭其史,先废其文。

知乎用户 脚臭心灵美 发表

看到下面这两本书了吗?

如果按中华 5000 年的计算方式,世界历史是远不止 5000 年的

你猜为什么书名只说 5000 年呢?

这就是你这个提问的答案

知乎用户 若容若朴​ 发表

新清史说断了,因为清是殖民者。

皇汉也说断了,因为不是汉人当权。

当然,皇汉要拿捏死鬼,跟我没关。

但你要说中华文明断了,怕是我国会官方下场。

我一中国古代史小硕人微言轻,对那些让人恶心的史观我有什么办法?

像 “你最喜欢哪个封建王朝” 的傻话都敢理直气壮地喊出来,足见我们官方对傻逼们的容忍度之高。

和平日子久了,吃饱了饭,该忘了谁喂饱的了。

恶心!

知乎用户 海底大鲨鱼​ 发表

中国这种跪舔美分的人再多的话,也快中断了

知乎用户 健健康康坎坎坷坷 发表

这波属实大开眼界了。

老坟诈尸,突然出了几个暗着阴阳怪气的高赞,和几个明着阴阳怪气的中赞。

知乎用户 大写的傲娇 发表

主要是很能赢,就算输了,也能赢。

死的最惨的两次都是被蛮夷骑马踩烂了,国家灭亡了。但蛮夷属于是落后文明,自然要被更加先进,而且人数多的中原同化,这就是【虽输但赢】。国家没了,但更先进的文化暂时没灭,还能反扑成功。

真的要灭亡文化,可能得二战的日军来实行,还好这次从军事上赢了,不然文化科技都落后,军事也落后,直接彻底灭亡。

知乎用户 臧大为​ 发表

不要总是宣传自己比其他民族更优越,这样很不好。

领会下最新精神?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五胡、元、清:当我不存在?

知乎用户 天星说历史 发表

中华文明能延续至今,最大的原因就是没有被外部文明给整体征服过。

中华历史上,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一直到满清,到现在,统治中国的一直都是中华文明的继承者,就算是元、清两个非汉族统治者的王朝也一直认为自己继承的中华的正统,继承的是一直延续的华夏天命。

历史上,即使是满清后期到新中国成立前的漫长的黑暗动乱期,外国势力只是把中国当做是资源提供地和部分的殖民地,也没有从整体上改变中华文明的传统。

其他文明不管是古希腊、古埃及、古巴比伦还是古印度,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早就失去了当时的文化传统和文明独立性。

作为希腊文明继承者自居的马其顿王国的亚历山大大帝一路征服了波斯、古埃及、古印度、将这些地区进行了希腊化,波斯、古埃及、古印度早期文明就此中落。

而在亚历山大去世之后,被征服地区纷纷自立。所以代表的希腊文明后来被罗马文明取代和继承。罗马帝国的征服又一次改变了地中海周围的文明版图。

罗马帝国之后,欧洲的文明被黑暗的中世纪笼罩,希腊 - 罗马文明就此中断。欧洲文明此后还面临阿拉伯世界、草原游牧骑兵的挑战,直至文艺复兴。

中华文明的延续是战斗的结果,是反抗征服的结果,是不断自强的结果。

知乎用户 喵定谔 发表

现代文明出现是小概率事件,因为欧洲率先出现了现代文明而否定之前的一切文明是不合理的。

最近罕见有点多,多少是不太爽。

大学政治课学过。

我是谁比我信谁更重要。

对于现在的中国,我就是中华民族,我是这片土地上一切人民及其祖先创造的一切文明。

现代文明是一个起源于西欧的补丁,我并不因为我打了这个补丁我就不是我了。

中国人认正统,周以后,二十四史即传统意义的正统,这其中包括了北魏辽金元这种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这些政权是我们祖先创造的文明的一部分,现在代表这个文明主题的国家就是中国了。

欧洲有辉煌的历史,但是你不太容易找到一个现代国家可以代表他们最古老的祖先。

知乎用户 鲈鱼正美不归去 发表

说白了,强国才叫文明,弱国谁管你什么文明。

希腊人有没有变化有什么意义吗?埃及人就算现在天天抱着金字塔又如何?毛利人土著几千年也没变过又如何?

强大的文明就是在历史大潮中不断进步,始终跟上第一梯队,否则以前再好也会被淘汰。

知乎用户 拉可出 发表

有一点很少有人提

中华文明有两条母亲河,而且都是横断南北的大河。

从秦开始算的话,前 1000 年文明主要依靠的是黄河,后 1000 主要依靠的是长江

两条河养育了文明,也从从地理上隔绝了南北

想象一下,如果晋后北方糜烂,南方又无处可去无险可避?中华文明会如何?

想象一下,唐后辽金崛起,南方无宋,中华文明会如何?

而且到唐代,黄河流域的产粮区,已经面临水土流失的危机,粮食产量已经大不如前了

如果中国文明是一艘船,那么黄河长江就是这艘船的两个引擎,两个隔水仓

知乎用户 小鱼非无缺 发表

中国确实是唯一一个没有断绝过的文明。

首先,中国文化本身是不断发展的,从商周巫教到秦法家到汉儒家道教,再到再到宋明理学,看似一直在变化,但这都是文化自身内部主动进行改变,而不是被外族奴役强制改变的,和类似埃及本身是法老文化,被战争征服之后变成伊斯兰文化,有着本质区别。文明本身是在不断发展的,不可能一成不变,但只要是内部自我发展的,那就是同一个文明。

包括文字也是同样的道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的变化也是文明内部的发展,发展的脉络都有迹可循,而不是被外来民族奴役强迫的,和美洲印第安人被种族屠杀,被强制说英语;波斯由禊形文字改成阿拉伯文字有本质区别。

文明的定义是:文明是使人类脱离野蛮状态的所有社会行为和自然行为构成的集合,这些集合至少包括了以下要素:家族、工具、语言、文字、宗教、城市、乡村和国家。

这里面中国稍微需要讨论的就是国家是否断绝过?因为很多人认为元清非中国,但我不同意这个观点。因为首先蒙古地区、东北地区的人很多就是汉人,但因为生活在那两个地方,自然会被看成女真人、蒙古人,也就是说蒙古、女真从血缘上讲本身就和汉人有很大的联系。从文明上看也不是独立的文明,应该是华夏文明边缘的一部分。这方面清朝表现得更加明显,努尔哈赤本身就是明朝的家奴,八旗军很有很多汉人,所以清朝充其量也就是家奴造反,哪里谈得上两个国家之间的战争?

这也是元清依然使用汉字的原因,如果真的是一个文明被中断灭绝,那应该是像印第安人那样,文字直接被毁灭,主体民族也变成生活在 “自留地” 的少数民族。而元清除了皇帝换了之外,其他基本都没变。甚至对于普通汉人而言,在清朝的地位反而比现在更高。清朝汉人和其他民族发生冲突,统治者基本偏向汉人,而不是像现在汉人是“四等汉”。

因此,从这个文明的定义看,时间比较长的文明还真就只有中国文明没有断绝。

1,犹太民族首先被淘汰,几千年来跟狗一样一直被不断赶来赶去,不断流浪,不断被屠杀。人种民族早就改变了。语言文字也是看生活在哪个国家就用哪个国家的,生活在西班牙的犹太人就说西班牙语,生活在德国就说德语。以色列的希伯来语甚至都是因为以色列的建立才重新规定为官方语言,否则除了学者,还有几个人用啊?你可以说以色列文明没有灭绝,但说他没有中断就太搞笑了。

2,埃及。埃及被阿拉伯文明这个外力强制改变成伊斯兰教,宗教方面就绝对断绝

了,语言文字同样断绝。

3,埃塞俄比亚文明同样的道理,一直被基督教国家和伊斯兰教国家轮流入侵,国内的主要宗教基督教和东正教你不要告诉我是自发发展出来的。

4,印度。雅利安人本来就是外来民族入侵,印度本土人直接变成第四、第五种姓。印度本地人没灭亡,但比灭亡还惨,文化早在穆斯林入侵的时候就中断了,更别说英国又入侵一次,直接把官方语言变成英语了。

5,古希腊。古希腊文明如果没有断绝,那文艺复兴前那段黑暗岁月是怎么来的?基督教文明是怎么乘虚而入的?另外古希腊的文字早就断绝了,而且不是中国这样的内部发展、改良,而是随着文明被灭绝,文字也没了。后面才借鉴周边国家重新发明了希腊文字。

6,伊朗。伊朗可以说是半个没有断绝过文明的国家,不过雅利安人本身就不是波斯当地的民族,在被阿拉伯入侵前使用的也不是阿拉伯文字。所以勉强算半个吧。

知乎用户 海狩 发表

如果没有近代前仆后继的革命者。

如果没有共产主义

我们伟大的文明,还是那样原汁原味

有钱人出门揣上心爱小妾的三寸金莲绣花鞋。

那种思念的味道,有如千年的陈酿。

文明 不过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遗留物而已。

不用供在摇摇欲坠的供桌上膜拜。

如果天生骨头软膝盖酸,挺不起腰来。

那就趴下不要站起来吧!

知乎用户 难得一知己 发表

现在说这些太早了,没什么意思。等中国重新回到顶峰的时候再说这些,就没什么人反对了。

说到底,你祖上再富有什么用,落魄了总是提自己人都反感。等到你重新大富大强起来后,你就是乱吹牛逼,底下还一大堆人捧场的。

知乎用户 明月 发表

某些民族团结的人自诩中国的文明从未中断过,然而事实是中华文明曾经两次被打断,一次蒙元、一次满清!

拿着近代 “保皇派” 梁启超创造的概念来带入古代民族本身就是可笑的!

当西晋灭亡之后,五胡乱华一堆落后游牧的仿制周代制度的胡国建立。除却北魏大力汉化学习汉族先进的管理制度延续超过百年,剩下的几乎四分之三的胡国寿命连五十年都达不到!而且严重的造成了社会经济乃至文化的倒退!

当罗马灭亡后,只剩下了一堆分裂的国家;而秦汉之后,中国却出现了隋唐!

奴隶制部落的蒙元在统治期间,其制度、法律无一不打下了奴隶制的烙印!

本就在唐宋早已基本消亡的人殉制度,在奴隶制部落蒙元统治一百年后,竟然愈演愈烈?

中国到宋代出现的仁政学说已经在去 “神文” 化,但西方还要继续沉浸在神学光芒里更长的时间。不过历史的吊诡之处在于,当西方逐渐走向权威消褪、人文兴起的时候,中国反而重新落入神学历史观和思想世界的窠臼中去了!

有人可能会吹什么蒙元文学大众化之类的,而在我看来,蒙元时期的文学大众化不过是两宋时期经济发展社会教育普及的必然结果,蒙元大多数皇帝连科举都懒得举行,更别说其自身汉文化水平连满清皇帝都比不上,怎么以身作则?怎么普及社会教育?

某些人再怎么批朱元璋没文化,也掩盖不了蒙元打断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也掩盖不了蒙元制度本质上是 “辽金制度” 杂糅的!

就如同魏晋南北朝期间,北方五胡十六国建立的落后的制度一样,都对中国历史进程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响!麻烦你在给蒙元、满清这些奴隶制部落漂白的时候,先把他们屁股下面的东西擦干净!

周良霄《元代史》序文中的一段话:宋亡之后,元王朝统一中国,并在政治社会领域带来了某些落后的影响,“它们对宋代而言,实质上是一种逆转。这种逆转不单在元朝一代起作用,并且还作为一种历史的因袭,为后来的明朝所继承。…… 明代的政治制度,基本上承袭元朝,而元朝的这一套制度则是蒙古与金制的拼凑。从严格的角度讲,以北宋为代表的中原汉族王朝的政治制度,到南宋灭亡,即陷于中断”。

某些人还称呼成吉思汗为中国人,宁的 “拿来主义” 学得真是不错,接下来让宁看看蒙古人是怎样评价 “中国人” 偷蒙古人的 “英雄” 的:

2004 年蒙古乌兰巴托大学教授额日德雷根在访问日本时接受日本 NHK 电视台采访时,针对当年亚洲杯足球赛上中国球迷的抗议日本活动所说的一番话:“中国人把我们国家和民族的伟大英雄,征服过他们的帖木贞(铁木真)当做他们的祖先和英雄,把我们对他们的殖民历史当做他们最强大的历史,这样一群拥有白痴一样逻辑的民族,又有什么资格去抗议你们国家(指日本)民族的历史观呢?又有什么资格去抗议你们民族的英雄,当年侵略过他们的所谓‘甲级战犯’呢?我认为他们没有那个资格。”

文明的载体是人,没有人一切丢失扯淡。我试问一句,就蒙元和满清是否真正的实行了汉法?他们是否真正的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答案是否定的!就蒙元一百年间实行的科举考试以及其他的政治制度来看,其根本就没起到真正的 “承上启下” 的作用!

同样满清也是,满清不仅没有在明朝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反而落入了更加保守的环境里,更别说满清实行文化灭绝政策了!

成吉思汗是中国人吗,被忽必烈封为元太祖是否是对他是中国人的肯定?明清嬗代与文明倒退为什么说明朝和清朝都是继承元朝的制度,包括领土在内,还有一种说法是元明清三朝为一体,大家如何看待呢?

知乎用户 长期潜水偶然冒头 发表

宗教的关系吧。中国始终没有被一个宗教彻底统治,所以就没有足够的实力抹去历史的印记。怎么都杀不完。

基督教把希腊抹掉了,伊斯兰教把埃及和巴比伦抹掉了。印度教的等级制度明显是抹杀原住民的存在。

美洲是基督教最成功和彻底的征服。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辛亥革命以来,中国成为迈向现代化步伐最大的东方古国。

1、在政治上,走向了共和,成为亚洲第一个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主国家,采用总统、内阁制的民主制度,比日本最多算是一个君主立宪国家不知先进了多少!

同时按照孙中山的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察五院分开,比美国的三权分立还多了考试、监察两院,保留了中国传统的官员选拔、监察制度,设计理念上应该算是”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

**2、在形象上,**剪掉了辫子,西装领带、或中山装(列宁服)大行其道,中国传统的长袍马褂越来越落伍,直到销声匿迹。大有” 胡服骑射 “的变革之势。

3、在文化上,开展新文化运动,孔孟之道渐渐式微。

20 世纪初中国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发起的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文化运动(the New Culture Movement),其基本口号是拥护 “德先生”(Democracy)和 “赛先生”(Science),也就是提倡民主和科学。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以进化论观点和个性解放思想为主要武器,猛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 “往圣先贤”,大力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文言文。

1915 年 9 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新文化运动由此发端。这次运动有力地打击和动摇了长期以来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唤醒了一代青年,使中国的知识分子尤其是广大青年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从而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在中国社会上掀起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的潮流。这就为适合中国需要的新思潮,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4、在精神上,**传统的儒、释、道全盘下马,基督文明走进大街小巷,更进一步发展到了无神论。

**5、在婚姻上,**走向西方的一夫一妻制度,传统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思想渐行渐远。

没过几年,当时变法维新的带头人康有为成了保守者,其实如果他再多活几年,发现自己这个公车学者或许连中国的” 简体字” 都不认识几个。

你说中国变化大不大?但是中华文明中断了吗?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这样的中华精神我们从未放弃,任何一种制度、文化、服装、文明及关系,到了我们这,我们都能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变成中华文明的精髓,越玩越好,做成最好!

知乎用户 昊哥说​ 发表

昊哥看了这个问题,觉得表述还可以更准确一点。

准确的说,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文明没有中断的国家。如果单论至今仍然存在国家的古文明,那么世界上一共主要有 4 家:东亚华夏文明,印度吠陀文明,西亚伊斯兰文明,欧洲希腊——罗马系文明(也就是欧美文明)。

此外还有非洲,美洲和大洋洲的土著文明,中亚的游牧文明等。但是鉴于这些文明独立性不强,所在区域的主流已经被上述四大文明中的某一个深刻影响,已经不作为和上述四家相互独立的存在。

其他几大文明古国为什么灭亡了,而中国却持续至今?其实,说起来既简单,又不简单。

说简单,是因为三大文明的灭亡都可以归结为被外族入侵所最终灭亡,并被外族同化。而且这个外族多为游牧民族。古印度文明被中亚雅利安人消灭并重塑,佛陀时代的城市和古印度的摩亨佐达罗城没任何传承关系。古埃及,古巴比伦也是被周围的游牧民族所灭亡,今天埃及人为阿拉伯人。所以相信细心的读者朋友们已经发现,四大文明古国,三个加 “古” 字,因为它们和今天此地的文明没有直接传承关系了,如同旧瓶装新酒。

说不简单,是因为唯一没有灭亡的中国也天天和包括游牧民族在内的其他民族打交道,为什么就没有被灭亡,并延续至今呢?

昊哥认为,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华夏文明**较早地形成了一统而强大的,拥有大量人口的统一国家,因此渐渐形成了稳定的主体民族——华夏族,也就是当今的汉族的前身。华夏加华夏族的聚居区中原,就成了中华这个名称的来源。**至于这句话具体怎么解释,下面慢慢来。

2004 年过世的世界历史学大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先生在《全球通史》里面提出了他对中华文明具有强大延续性的观点,由于本人看过这套书,知道老先生虽是美国人,但是对中国没有意识形态偏见,终其一生也在努力摆脱那个时代叙述历史的 “西方中心论”(但是不代表完全摆脱了这方面局限性),所以他的观点值得说一说:

中华文明以其相对 “独立” 的地理位置,构成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与印度,中亚的西方文明通过塔克拉玛干沙漠、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所隔绝,故能够长期不与其交流,形成独立的,独特的大一统国家。

作为一个历史人,我想指出,上述这段话,有建树,也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可取之处在于,确实指出了地理上的客观独立和中华文明迥异于西方,自成一体的原因。

局限性主要在于高估了中亚和西方文明能够给东方的影响。其内涵一是高估了生产力不发达时期东西方沟通的程度,二是高估了古代中亚中东的强大程度。换句话说,就算这里不是一个封闭单元,谁辐射谁还不一定呢。

另外,中国的地理位置也并非完全封闭,北方与蒙古高原相邻,而后者又与中亚相连,中华文明照样活的好好的,还一批一批地把匈奴和突厥赶到西方去了。匈牙利和土耳其的国名身上,刻着曾经和中国 “打交道” 而“背井离乡”的民族的名字。这充分说明,把中华民族的统一,繁荣,强大归结于封闭隔绝的地理单元,是一种避重就轻,不负责任的说法。

要探寻中华文明真正统一强盛的原因,还应该从中华文明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地球的气候特征开始。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的比较,其实就是辩证地在绝对层面上的非特殊中寻找相对层面上的特殊的过程。

首先,这里有一个重要条件。在公元前 2000-3000 年,地球温度远比现在温暖。科学家推测,那个时候地球平均温度比现在高 3-4℃。也就意味着等温线相对于今天会北移大概一个中国一个省的距离,这也就意味着,今河南山东陕西所在的中原和关中地区,拥有今日接近湖南和江西的水热条件,换句话说,那个时候今北方南部和南方地区的水热条件差距没有那么大。当时黄河的水量,比现在还早多得多。

虽说如此,中国南方地区的水热条件仍然比北方地区要好。新时期时代晚期以来,长江中下游诞生了包括城头山,仙人洞,良渚等在内的一系列遗址,在农业,城市上比北方出现的时间更早,更先进,为什么华夏文明没有诞生在长江流域?

答案是:北方地区地形相对平坦,加上黄河泛滥,容易形成相对统一的大政权。这就是以大禹为首的黄河流域部落联盟,华夏文明的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前身。

黄河常常泛滥和改道,给河两侧带来灾难的同时,也**周期性地提供了较为肥沃的土地。同时,因为洪水常常泛滥,使得人与自然之前的矛盾超过了部落之间争夺生产资料的矛盾,这一切促成了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形成。这些部落联盟在贫富不断分化之后,就形成了早期的国家。而早期的国家和部落根据实力强弱的外交关系,渐渐地形成以臣服,入贡和保护为关系的国家联盟。而夏王朝的前身,就是以大禹为首的,就是黄河流域最大的国家联盟。**直到现在,华夏民族这个名字仍然表明了她和夏朝密不可分的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四大文明皆发源于大河流域,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和和黄河都存在经常泛滥的情况,这也是早期的民族都存在大洪水传说的原因。不同的是,华夏族联盟通过较好地合作成功地治理了黄河水患,领导治水的人不仅成了英雄,儿子还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而两河流域做的似乎没有那么成功,因此形成了不同的传说。**不是华夏民族天生刚强,而是一群刚强的人缔造了华夏族。**同样地,不是两河流域的民族天生软弱,而是在治水这件事上的经验,塑造了这个民族的传说和文化。

接下来回答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华夏文明能够源远流长,而三大文明都灭亡了?

接下来,昊哥就不得不谈谈华夏文明的地理优势有多么得天独厚了。让我们来看看四大文明古国的核心地区地图。

对比之下,结果显而易见。尼罗河虽是世界第一长河,但是流域面积小的可怜,基本上仅限于尼罗河两岸,剩下的地区就以沙漠为主了。

两河流域也基本类似,包括巴格达在内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两岸,剩余地区也以沙漠为主。图中浅绿色的树叶状图案就是两河之间的肥沃地带。

印度河流域也类似,河流的核心地区位于印度河两岸。流域面积也不大。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黄河——长江流域。

请各位老实告诉我,光看第一张图,能看出黄河和长江大概是怎么流的吗?

相信各位也看出来了,第一张图的比例尺比其他三大文明的都要小。这背后的实质是,黄河——长江流域有着比其他三大文明大得多的流域区,而大河的流域区对于一个文明而言,实际上就是文明的核心区。

这么一来,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华夏文明之所以比其他三大文明更强大,更有生命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东方的黄河——长江流域拥有更大的流域核心区,也就是文明核心区。这些核心区之所以 “核心” 在于良好的地理条件:地形平坦,降水充足,适合农耕。而五千年前的黄河——长江流域完美地满足了这一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带来了充足的降水,且雨热同期,更何况两千年前的黄河水量比现在丰富的多。黄河——长江流域构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适合人类生存的文明发源地。

尼罗河流域属于地中海气候,降水被东南方的地理单元阻挡,仅仅靠地中海的季风,降水量不如亚热带季风气候。两河流域炎热干燥,印度河流域也仅有巴基斯坦西南部狭窄的海岸线吸收西南季风。这些因素意味着,这三大流域的人口承载数量是远不如黄河——长江流域的。当然,这三大文明早期皆比华夏文明更为发达,这也意味着这些文明的文明的形成时间(注意,不是出现时间)早于华夏,也就是更为早熟。

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城市遗址为湖南常德的城头山遗址。与同期的古埃及古城孟菲斯相比,规模上相当,但是当时古埃及已经是一个较为成熟的文明,而成熟的华夏文明还没有形成,还处于城头山,良渚,仙人洞等文明分立的状态。

由于华夏文明的流域面积较大,平坦的核心区之间天然的经济联系比较强,即便是面积如此巨大的流域,最终也同样趋于形成统一的大一统政权。(时间上会久一些)但是一旦形成了之后,人口众多的华夏文明就有着巨大的生命力。五千年来,华夏文明的主体民族一直在扩大,“中国人”的定义从一开始仅限于国都内的 “国人” 到了如今 960 万平方公里内的 14.4 亿人。

华夏文明没有被更替过吗?也不尽然,**华夏文明是在每次的更替中进步和扩大的。**夏代的情况我们不清楚,商代是崇尚巫鬼的文明,西周是崇尚礼乐的文明,上古三代的起源地分别是今河南,山东(存疑),陕西省。按照当时的标准,其实也可以算更替过了。

但是,新的文明若想维持对黄河——长江流域的大一统,就必须很大程度上沿袭前代遗留的尊王——封贡统治秩序。这一切源于黄河长江流域核心区之间天然密切经济联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既然大家都那么 “核心” 那么经济来往就是自然而然的,而经济融合实际上就是民族融合,民族和经济的双重融合把中原地区结成了一个紧密的政治经济体。

这样就好理解了。既然三代的统治核心区都在中原—山东西部的核心地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后代统治者想抛弃前代统治的方式进行统治自然是既不划算,也不现实。换句话说,虽然三代统治者来自不同的地方,但是一旦统治这个地方,都被同一套统治方法同化了,华夏族也就扩大了。

西周统治者虽然来自关中,并一直把统治中心设在关中,其结果就是关中也被同化成了华夏文明的核心区。真可谓是 “来了就是华夏人” 啊。

既然都融合了,那么在后代那里也就没有必要区别你是这个部落来的,他是那个部落来的了。汉朝大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就把夏商周同样列入了 “本纪”,是同样地位的了。

总而言之,别的文明核心区小,多要面临内族(核心区)与外族的战争,一旦被灭了就是完全被取代了。而黄河流域一直在打**华夏族和华夏族名义上的臣属之间的战争,打赢了的人就变成新的华夏。商是夏的臣属,周是商的臣属,最终却都取代了前者。别的流域为什么不这么干呢?因为没有这么大的彼此之间经济联系密切的核心区,搞不了。**相互隔离的地理单元必然造成互相隔离的民族,而臣属关系也是需要文化观念(经济基础)上的联系的。

最后我想简略地谈一下游牧民族这个问题。由于蒙古高原和今中国东北地区一个贫瘠,一个太冷,这里的人口一直不多,一直到汉朝都没能对华夏文明造成太大威胁。反而需要依靠与华夏民族的联系发展自身。而他们一旦有机会入侵中原,自身反而被同化,又成为新的华夏了。

总而言之,华夏最开始只在安阳等少数几个地方存在,在华夏文明 5000 年历史的前 1000 年形成了统一国家,又用了 2000 年同化了整个北方地区,又在接下来的 2000 年分别同化了南方地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和西藏地区。基本趋势就是,华夏文明强势的时候周围少数民族主动接受融合,华夏文明弱势的时候被侵略,然后在抵抗外来侵略的时候,侵略者被迫被同化,成为华夏的一部分。

总而言之,华夏族生生不息的秘诀,就是五千年来的不断在同化和吸收中壮大,并形成了稳定的疆域和共同的价值观。

- 本文为昊哥说独家原创,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

知乎用户 蛾子 发表

说这话就如同,元朝时,一个儒生大言道,我儒家礼教,三千年从未中断。实在是太厉害了!

然后就会被人揪耳朵,想想你现在什么地位,什么身份!我蒙元何时用过你儒家?你宋在崖山已经被斩尽杀绝了。

传统儒家文明最大的问题就是,谁在台上捧谁。人家不用它也捧。与国家的完全捆绑,让它没有自己的精气神,也没自己的传播与扩张能力。一旦被国家抛弃,它就成了个怨妇。还要捍卫这扬了它坟的当权者。他们为这刻薄对待他们的当权者殉道。当年明伐元,为元殉节的儒士可是不少。可怜又可恨。

时至今日,有人大言道,中华文明五千年不绝。这不正绝着呢么!当下比蒙元时代的危机还严重,那时汉人捍卫中华传承。现在是一群汉人的被殖民的文化先锋,把自己的传统文明统统打倒了,自居蛮夷。自轻自贱如此,五千年仅见。就这,还有脸说什么文明绵延不绝?

公众号:eziv587

知乎用户 may 发表

统治了地球两亿年的恐龙默默走过,没人想了解已经断绝了的恐龙文明,哪怕它延续了两亿年。

咱们能不能不要这么性急,再等个五千年,多少凑个万年,咱们再来讨论 “中华文明没有中断” 这个事实。或者如果真的很急的话,至少等到疫情结束,这样也许我们就能讨论一个更伟大的议题——“人类文明为什么没有中断”。

知乎用户 不爱吹牛逼的糙老爷们​ 发表

这个回答已经走偏了

一帮不是中国人的人开始对中华文明证伪了

你信?

我不信

当年日本人说崖山之后无中国,现在这些人又开始想方设法打击我们的文明自信心

殊不知,中华文明从来不以人为传承,而是以文化为传承

知乎用户 张天师 发表

1450 网军是指台湾省民进党当局雇佣的网络水军。习惯上美国中情局雇佣的其他网络水军也包括在内。

如何分辨境外网军呢?

1,点击用户名,看其过往发言记录。

正常使用用户会有很多对自己关注领域的讨论。反之,网军账号为了领薪水,发文内容高度集中其工作内容。所以通过检查发言记录,如果集中于少数网军带风向话题,比如乌克兰、共存、女权、动物保护等,基本就是网军。

2,看过往发言记录立场是否与美国媒体高度一致。

众所周知,不论 1450 网军还是美国网军,其大老板都是美国中央情报局。所以如果一个账号表现出来的立场一贯与美国大使馆、CNN 等美国政宣媒体高度一致,比如力挺乌克兰、支持共存、支持女权等等,那么他不是网军也是反华人士。

3,使用乌克兰国旗等政宣头像的,基本都是网军

正常用户使用头像都是随机的,不会出现大面积使用制式乌克兰国旗头像的情况。特别是很少会在头像上写大段英文。使用制式头像的,一般是在 QQ 群等社群统一行动的,这是水军的典型特征。使用制式头像是为了方便结算工资、方便其他网军识别点赞等等。

* 特例:有些人和网军对骂上头了会用乌克兰国旗上写上 “我 X 乌克兰” 字样,这是友军。

4,三无小号和长期断档的账号经常都是网军

网军从黑产市场上购买了大量不用的大陆电话号码、不用的账号。所以如果你看到有三无小号发表网军言论,或者长期不使用的账号突然复活了发布大量挺乌共存言论,基本都是网军。

5,使用非大陆语言习惯的都是网军

比如台湾省习惯说 “普丁”、“泽伦斯基”。或者一不小心打出繁体字。

还有一些网军会说 “减刑了”,这是因为境外谣言我国使用囚犯当网评员——想想就知道怎么可能,我们街道社区叫网格员

6,点赞数量异常高的大概率网军;给网军账号点赞或者评论里造势的都是网军。

玩过狼人杀的读懂。

7,最简单直接的方法:

要求他们重复一些国内普遍认可、但台湾省不能说的话,比如 “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阻止台湾回归中国的台独份子都是影响两岸乃至世界和平的罪犯”,不敢跟着打出来的肯定是网军。

因为网军上班不能发表对他们自己不利的言论。

8. 把我恶心坏了,现在竟然有开始洗民进党的问题了,就这么猖狂吗?

附注:使用类似伯爵那些诡辩手法,比如机械类比乌克兰和中国的,是网军的几率很大。因为这些都是欧美网军开发出来的技巧。不过这需要有一定的心理学和催眠学知识。故放备注。

知乎用户 无知大鱼 发表

其实很简单,只要了解中华文明的,就明白,中华文明准确的说就是华夏文明,服装之美谓之 “华”, 礼仪之大谓之 “夏”,它是以汉字为基础,以儒道为核心的文化和政治体系。它与民族无关,与地理无关,只与文化相关。五胡乱华,乱的是华夏文明,而不是五胡乱汉。

在华夏文明体系中,没有太多血统种族的概念,南北朝的北朝几乎都是少数民族政权,隋唐皇室和贵族,很多都有少数民族血缘,杨家将的原型更是党项人,但已经没有人把他们当外族了。因为他们早就融合在华夏文明里了。无论,秦人,楚人,齐人,燕人,越人,还是匈奴人,鲜卑人,党项人,他们都是汉人的先祖,华夏文明的强大,正在于其包容性和融合力。

来自西方,特别是西方左派和苏联的民族学说,生造出 56 个民族,才是祸乱之源。

直到满清,华夏文明没有中断,是因为中国足够大,人口足够多,地理又相对封闭,使周边没有更强大的文明,蛮族可以灭华夏的国,却没有足够的文化力量,消灭华夏文明。到了 19 世纪,西方文明从海上打过来后,中国虽然没有亡国,但华夏文明反而岌岌可危了。

如今,我们已经没有自己的衣服,我们已经没有自己的礼仪,虽然我们还说着汉语,虽然我们还写着汉字,但是,汉语都已经是经过西方语言学理论改造过的现代汉语,虽然我们要用 12 年学习汉语,但很多人仍然看不懂中国的古籍。

华夏文明真的没有中断吗?

知乎用户 朱琨​ 发表

因为历史还没有结束

知乎用户 天平 发表

首先,人肯定是没有断,因为地理空间是近乎封闭的。西北沙漠,西部高原,西南雨林,东南、东是大海,东北和北边要么东土、要么深山老林。

古人很难突破这样的地理封锁,所以总归人还是这么一波人,即:人种没有大的改变。最北边和最南边这样的距离,最东边和最西边的距离并不足以改变人种,而且人种也有不断的交流与融合。

其次,各种中国上的古文明,像河姆渡、龙山、良渚等等,目前他们到底是各自产生的,还是同一地方的人迁移出去然后再慢慢发展的,学术界较多认为是后者。因为古代的技术水平并不足让古代人以在环境恶劣的地方生存,而且按照其他古文明的发展,人类文明总是诞生在环境适宜的大河流域。

那么就中国来说,就是黄河和长江,对应的就是河姆渡和良渚。

而通过各种传说,关于蚩尤、炎帝、黄帝,可以推知在古时候中国是有很长时间的部落冲突的,这也符合文明发展的逻辑。

而从春秋时期的各国文字,炎黄二帝的传说来看,那个时候中国至少有两个不同的文化,正好是北方和南方。

那么这两个文化到底谁算是中华文明呢?

这个恐怕是讨论不出来的。

炎黄和蚩尤的交战是在夏商周之前的。

他们的文字恐怕也只能在出土文物上见到,而且那个时候是象形文字阶段,古老的图腾大概就是他们的文字,那这样的文字算是中文吗?

恐怕不好说,应该认为所有的文字在最开始都会经历这样的象形阶段。

但不容否认的是,这些人和我们是同一血脉的,而且没有这批人必定不会有之后的夏商周,更不会有之后的诸王朝了。

那么从夏代开始算的话,他们算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吗?

个人认为是算的,因为他们并非没有东西传下来,夏书和禹书展现了夏朝时期的思想文化与制度,而这两本书被尚书吸收,在尚书中有保留,尚书的意思是上古之书。尚书也被传了下来,现在我们也能看到。

商周就比较好说了,首先周没有把商给灭亡掉,反而分封了商朝的贵族,安排了商朝的移民到专门的封地,因此不能认为周取代商是种族灭绝,这和西方一些文明演变有本质区别。

至于商有没有灭亡夏,这个目前并不清楚,但是商朝初代君王曾有 “网开一面” 的行为,即:打猎的时候只围了三面网,留下了一面让动物逃走,诸侯认为这是良善的,对他心悦诚服。从这个行为可以有根据的推知,商不会完全灭亡夏。

那么夏商周就是一脉相承的。

然后我们再说说文字,首先甲骨文并非是看不懂,即便没有学过文字学:日月山雨水火,这些基本的自然实体是很容易辨别的,跟如今的汉字区别并不大,其他稍微复杂点儿的如动物、器皿、衣服,只要上过三四节文字学的课,不需要深入学习,也是很容易理解并识别的,因为这些象形概念跟我们如今中国人的象形概念是一致的,符合我们的审美,我们可以理解这是什么,这和 26 英文字母最初代表的意思模糊不清是有本质区别的。

日,就是日,就是太阳,甲骨文也是一个单独的圆圈点一个点,到现在意思也没有发生改变。

而 H 这个英文字母的本意是什么,曾经的 H 和现在的 H 还有同一个意思吗?

我们的日代表太阳,中间那一横是曾经的点,方框是曾经的圆圈,这都是可以自然演变也容易理解的,那么为什么英文中的太阳要用 “sun” 来表示,为什么 “sun” 是太阳呢?“sun”和太阳在哪些地方有联系呢?

而到了金文就更好辩识了,金文相比甲骨文整齐了很多,出现了锐化、方化,字体更加细巧,更好看,与后来的小篆更加接近。

金文就是周的文字。

然后就是小篆,秦承周文,秦代的小篆相比其他六国是最接近周代文字的,这些从出土文物上都可以作证。

我们如今辩识小篆并不困难,即便是完全不了解的人,辩识率也在 68.6% 左右,这是 2011 年国家语言文字研究所发表的数据,数据调查了全国各地 32 个省份共计六万七千人对小篆的辨认,具有权威性。

而翻开说文解字,康熙字典也行,上面有记录文字的演变,小篆与金文极为接近,变化很少,识别金文也并不困难。

所以从文字角度来说我们无法认识古代文献,这是站不住脚的。

何况,正是考虑到后人辩识古文献的难度,汉代我们就有了训诂学,诞生了一大批训诂学家,这些人就是搜集、辨认、解释古文,由此还推升了古今文两派,两派的争论从战国汉一直持续到西汉,互有胜负,古文派认为文献解读应该遵循夏商周时期的古意,金文派认为,应当与时俱进从新意着手。

之后两派仍然交替产生影响,比如东汉末年的郑玄,他就推崇古文,他的学生遍布天下,在三国时期形成了郑学,曹操就曾求师于他。而到了晋,又转而推崇今文经

他们之所以产生这些讨论,就是因为战国时期的 “大篆” 和秦始皇书同文之后的 “小篆” 差别太大。

难道这些学者们争论了几百年,还没有办法辨别出战国文字的意思吗?

至于到了秦始皇,就更不用说了,之后肯定都算是中华文明的。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献也不少,也都被传了下来,代表就是左传、战国策、国语,当中所记录的历史也是这片土地的历史,历史中的人也是这片土地的人,这怎么能不给认为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呢?

而后来的各种思想演变,那本来就是思想演变的正常现象,一种思想不可能两千多年一点儿也不改变,它必须适应时代变化,如果按照秦汉时的思想和明清时的思想不一样,从而认为这不是一个文明,那这世界上可以说根本不存在传承超过百年的文明。

知乎用户 男团女团八卦多​ 发表

一个讲述四千年前故事的传说,在文献记载中延续了二千年,算不算文明持续的一个旁证。

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 · 五帝本记》中记载: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零陵之名,始称于世。

九嶷山主体,在现在的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这个县属于古代道州。道州的核心区域,今天的永州市道县,早在 12 万至 8 万年前,就有亚欧大陆上最早的完全现代人类存在。

经过几万年的发展后,道县人摸索出了人工栽培稻谷和陶器制作。

在舜帝的传说中,《山海经 · 海外南经》、《博物志》卷二、《尚书 · 舜典》都提到舜帝击败了洞庭湖旁的势力:三苗。

如果从洞庭湖沿湘江逆流而行,穿过位于今永州市零陵区的湘江、潇水汇聚点,改走潇水河道,就可以到达九嶷山和道州。

在九嶷山脉脚下,进入道州后,有一处激流险滩,古代叫做 “有庳”,即今天的江村镇(古道州、道县辖区,解放后归属双牌县),这里就是舜帝在弟弟 “象” 政变未遂后流放他的弟弟。

《孟子 · 万章上》:“象 至不仁,对之 有庳 。”《汉书 · 邹阳传》:“昔者, 舜 之弟 象 日以杀 舜 为事,及 舜 立为天子,封之於 有卑 。” 颜师古 注:“地名也,音鼻,今 鼻亭 是也,在 零陵 。”《汉书 · 昌邑哀王刘髆传》:“舜 封 象 於 有鼻 ,死不为置后,以为暴乱之人不宜为太祖。《汉书 · 邹阳传》:“昔者,舜之弟象日以杀舜为事,及舜立为天子,封之于有卑。” 颜师古注曰:“地名也,音鼻,今鼻亭是也,在零陵。” 《永州府志》载:“舜封弟象于有鼻,即今道州地,道州北五十里地方有庳亭,今其地有象祠土人水旱必祷”。光绪《道州志》载:“在州北六十里,道旁有石碑,刻古封有鼻圩处五字” 故名。

虽然目前舜帝还是传说,暂无铁证。但是 “象” 这个也许是征服者,也许是流放者,也许只是传说中的区域统治者,却演化成了神明,深深地铭刻在了当地居民心中。

祭祀 “象” 的象祠,不知何时兴起,香火繁盛千年。直至唐元和五年,公元 811 年,薛伯高担任道州刺史时,为了推行儒家学说,夏季上任,冬季就拆毁了象祠,并在次年二月开始修建孔庙。一年后,孔庙竣工,柳宗元受邀参加祭孔大典,因此作了《道州毁鼻亭神记》来颂扬此事。此文写到:“鼻亭神,象祠也。不知何自始立,因而勿除,完而恒新,相传且千岁。” 因此可以确定,象祠在唐代就已经是历史建筑,存在已久,甚至可能修于战国。

如果按《竹书纪年》和《韩非子》的记录,舜帝可能是被夺权流放,象作为家族成员,与其同行也极有可能。

无论如何,从孟子的时代开始,“象” 在道州一事是广为流传并为当时学者所采信的(虽然对他们来说,也是两千多年前的故事了)。

当然,故事并没有结束。

明朝天启六年复修象王庙,道州知州李嵊慈在《重修象王庙序》曰:“有庳之有象祠也,奉祀久矣。”

王阳明所著《象祠记》也记载了当地苗人请求宣慰使重修象祠的故事。

有趣的是,当地居民并非以少数民族为主,在经历了元末战乱后,一支周敦颐后裔从广东韶州迁居于江村。明嘉靖年间,周家发展壮大,部分人渡河于象祠对面建村,形成了至今仍大部完好的中国传统村落—访尧村。

明代重建后,象祠一直保存完好,当地居民逐渐汉化。民国时,影响力大减,象祠建筑被改为濂涛完小。1958 年,下游修建双牌水库枢纽工程及水电站,水库蓄水后,象祠被淹入水下,相关信仰习俗也随风而去,只留一汪碧水供后人瞻仰。但孟子,柳宗元,王阳明写的文章,今人依然看得懂,无论血脉还是文脉,依然流传。

ps. 象祠对岸的访尧村如图所示(象祠应该在拍摄位沿岸 100 米范围内水下),至今仍保留了二十多栋明清古建筑,占地两千多平方,最重要的祠堂高出正常水位十几米。可见当地原始建筑群为了防患每年汛期涨水,依山而建时就注意将建筑建在高处。象祠虽然为双牌水库淹没,应该不会在水下深处。如果没有被水冲毁,其中也许还会有碑刻、石雕等珍贵史料等待发掘。

知乎用户 刘备 发表

各位大佬关于文明传承标准的发明十分具有想象力,令我大开眼界。

作为小白只敢在这里提一个小小的疑问。

到底是谁继承了古希腊文明呢?

是绿罗正统呢,还是从来没进过希腊文明圈的日耳曼呢?

![](data:image/svg+xml;utf8,)

知乎用户 4thever 发表

古印度,外来入侵。

古埃及,外来入侵。

古巴比伦,性病。

中国,打不过我的要变成我,打得过我的也要变成我。打得过我还不想变成我的,你们在我这里浪不了几年!

知乎用户 381 嗑药炮 发表

尼罗河还有几个人信九柱神?伊什塔尔的子民现在裹着头巾穿着黑袍,曾经的文明缔造者现在却被称为不可接触的贱民,象形文字楔形文字古印度文字还有几个人日常使用?但在我们这片土地上我们仍然是华夏族的后裔,敬拜吟诵着千年以前的文化传说。

知乎用户 黄曲霉毒素 B1 发表

这个问题引出了好多 50w。我在这里就要言正义辞的质问这类人:哪里有渠道,领钱时带上我……

知乎用户 麒獭 发表

因为我们是中国人

知乎用户 看我眼色行事 发表

为什么都 2022 年了还一直在赢麻,羊做完核酸了?

知乎用户 葛明 发表

越南和朝鲜和日本都认为自从满族入关后中华文化就已经出现断层了。

知乎用户 Y 先生​ 发表

中国文明没有中断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三点。

1. 地理的天然屏障,2. 气候 3. 人口基数

最主要的是第一点,天然的地理屏障。

中国有一道 “围墙”。让中国和西方隔离开来。

最好的例证就是唐玄奘西天取经。看看他选择的线路图。

为什么要绕这么大一圈?为了打卡?

不!他只能这么走,不然会死在路上。

因为中国西边全是连续的山脉和高原。

所以他 29 岁出发,47 岁带了 600 多部经书回来。走了差不多 18 年。

不得不说信仰的力量真强大啊。

而公元前 4000 年到公元后 1000 年左右,世界上主要先进文明都在山那一头,也就是在 “围墙” 之外。那个时候人家根本不知道山的另一头有这么一个华夏民族。后来北面的游牧民族兴起,中国才两次被外族入侵夺得全国政权,一次是元朝,一次是清朝。但不管是元还是清。中国的原始文化都没有被置换,甚至改变,而外族反被同化。这一点在西方只有一次,和就是古罗马虽然征服了古希腊但却被对方文化同化。

但有利有弊,这种地貌也影响了文化之间的交流.

而其他地方的文明就不一样了。

拿 “围墙” 另一头的古印度为例

严格来说,古印度人早已不存在了,被雅利安人置换了人种。现在的印度人实际上是印欧人种。他们的种姓制度也是雅利安人带来的。也就是常说的婆罗门,刹帝利,吠陀罗,首陀罗。

印度自从公元前 1750 年左右被外族入侵,先后被征服过 30 多次。先是雅利安人来了,随后波斯人来了,亚历山大也不请自来,还有巴克特里亚、唐朝、吐蕃、古尔王朝、贵霜王朝、突厥帝国,最后英国把坚船利炮直接顶在印度的脑门上,强行从苏拉特港登陆印度,开启长达 300 年殖民印度的历史。

为什么印度这么惨?

同样也是地貌的原因。

印度的西北面主要是以平原为主,所以公园前 300 年左右,亚历山大可以从马其顿 (欧洲) 打到印度。后来是因为征战太久,军心不稳,才被迫撤军。

但用 “中断” 这个词来界定文明是不合适的。

比如古希腊文明,虽然古希腊公园前就被古罗马征服,地理名字也已经换了几轮。人种也被如日耳曼,斯拉夫等,融合。但可以说,整个欧洲文明,甚至世界文明,都是古希腊文明的延续。

2000 多年前,古希腊的牛人如云。不胜枚举。

只说几个震耳欲聋的,泰勒斯,苏格拉底,柏拉图,毕达哥拉斯,亚里士多德,欧几里得,巴门尼德,德谟克利特,赫拉克利特。

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著于 2300 年前,有兴趣可以买本中文版来看看。

苏格拉底定义了 “生命的意义”,发明了辩证法。

亚里士多德定义了 “思维方式”。

柏拉图分离抽象和表象。提出了 “理念论”。

德谟克利特提出了 “原子论”,他认为世界一切都由 “不可分割的原子组成”。而我们现在用到的“原子” 这个词,来自希腊文。意思是不可分割。注意这是 2000 多年前的事。

泰勒斯提出了世界组成物质的疑问,并给出了他的答案。这不是关键,关键在于他的学说被后人定义为开创性的 “本体论”。让人类从此走上了探究物质本源的道路。

知乎用户 123 发表

中国的文明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文明。儒家思想为主体,表现出来的是中央集权,对于个人是修齐治平。

知乎用户 上帝爱吃火龙果 发表

这是一个没有什么意义的伪荣誉。

类似的荣誉包括:

1. 日本从来没有因为外部侵略亡国。

2. 英国曾经有世界最大的殖民地。

3. 俄罗斯拥有最大的土地面积。

4. 伊拉克或埃及拥有最古老的文明史。

5. 蒙古曾经是最大的帝国。

6. 希腊是欧洲文明的源头。

这些荣誉有什么意义呢?现在过得好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对待历史应该是一个冷眼旁观的态度。如果不然,当你发现自己的历史有很多让你觉得羞耻的事情的时候,你该如何自持?拼命的找自己的优点对冲,真的不是什么好方法。

对待历史冷眼旁观要求:

1. 不要赞美自己的国家,

2. 不要赞美其他的国家。

3. 专注于思考历史的规律,并期望丛总吸取经验和教训。

我甚至主张,中学不要设置中国历史课,只设一个统一的历史课,把讲到中国的部分,篇幅多一点就是了。

知乎用户 明月珰 发表

中国又不是朝代最长的。

中国又不是皇室延续最悠久的。

中国又不是历史国土面积最大的。

中国又不是……

多了去了,刚好符合这一个限定条件而已

知乎用户 莫轻染 发表

因为中国喜欢说自古以来

知乎用户 读书砖家 发表

没有文明能不断,这点不难理解。

商朝和民国就断过,只是不明显。

大家可以自豪,但真的不能自嗨。

就像消失散掉的文物,无法弥补。

知乎用户 谷乙己 发表

几千年 “吃人” 的封建礼教确实未曾中断过,即便面临外族入侵,这一文明依然展现出了强大的包容性,外族直接 “入乡随俗” 被同化了。

外族入主后自然是成为了 “吃人” 的人,而不是 “被吃” 的人。而在这一 “吃人” 的封建礼教之下,那些 “被吃” 的人不但不反抗 “吃人” 的人,反而去拥护 “吃人” 的人,少数几个反抗者则直接被 “吃人” 的人伙同那些拥护者一起吃掉了。“吃人”的人发现,这些人实在太好管理了,只要有口饭吃,无论怎样 “被吃” 都不会反抗。对于 “吃人” 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是比这更爽的事了,无需进行任何改变,扮演好 “吃人者” 这一身份就行。

知乎用户 小白 发表

你没看到断代,因为你本身就处于断代的空间。

知乎用户 雷光 发表

无论你来自过去、现在、未来

对每一个在看历史的人来说

重要的不是文明多悠久,是否没有中断

而是

此时此刻你看文字时所在的文明,在世界上是否先进

我看见一个说秦人苦的回答,下面有评论,如果没有商鞅,秦在败给魏时就已经要灭国了,也就没有我们了。

其实他错了,无论秦灭六国,还是赵灭秦,还是楚,还是罗马,还是天顶星人,此时此刻都会在同一个地位有同一个 “你” 在看这段历史、这段文字。

对你重要的是此刻你是否幸福,而不是你来自秦灭赵之后的秦人、赵人、汉人、蛮夷的后代,或者你来自赵灭秦之后的秦人、赵人、汉人、蛮夷的后代。甚至你还可能身上保留了被屠灭种族的片段,只是你已经不认识他们了,不知道他们了,不视他们为祖先了。

同理,对身处秦国时的秦人,对他们重要的也不是 2000 年后的后代是不是完全遗传他的基因,而是他现在这坨基因集合成的肉块能不能活下去,活得好一点。(然而如果质量守恒 ,宇宙的物质没有增减,那么其实无非是一个后世文化、生物概念的基因组合变化罢了,“你”始终还是 “你”)。更何况了,在大国小民的局面下,“弱” 国六国更有统战价值的平民基因比你 “强” 国秦人的平民基因可能还更有机会遗传下去。。。

所以即使越南现在也叫夏,然后还是秦制的情况下,是地球第一强国,你真的敢想自己会活得怎么样吗。。。。

醒醒吧,邪恶的美帝还在他们就敢这样了。


有人说,为什么我们不能夸自己

不,我们可以夸,而且有很多地方夸

比如这样的防疫政策可以执行到现在,我们可以夸自己执行力强、动员能力强、行政强制力高等等很多,但这些加起来不等于制度优越。

你只夸前面,别人也会嫉妒,会不屑,会觉得不以为然。但是你夸后面,还要夸得好像世界第一优越,这样自己人里觉得不优越的都会看你可笑,自然会嘲笑,会讽刺(而且也只能这样,还得很委婉)。

还扯什么越南是夸自己被自己人讽刺最多的,然而这不根本是什么越南人特色,或者是什么因为全是罕见,1450,50w。而是全球大部分有批评自己 zf 权力的人都觉得正常,自然而然的事啊。。。。人家做得激烈多了,甚至不要换皮肤,指名道姓的说。

(这段删了看看能发不)

所以夸文明悠久很正常,虽然这个不是现在的人努力能得来的,和现在的人无关,但是也是值得骄傲的。

但是吹什么没有中断这种概念真的非常可笑。。。。文明一直在吸纳,改变,剔除的变化中,难道你觉得有文明是凭空诞生,溯源不到(指的是物理意义上,而不是文献意义上)祖先的。。。。那什么叫中断?

知乎用户 世界历史 发表

遍览中华历史就会发现,作为中华文明主体的华夏民族也经历过其他文明古国所遭遇过的劫难。无论是特大的自然灾害还是本民族自身的崩坏,甚至也数次被异族所统治过。中国文明也有遇到过被灭亡的危险,无论是远古的特大洪水还是多次被北方少数民族侵占,中华文明的火种都多次面临被彻底扑灭的重大危机。但我们仍然可以说中国文明没有被中断过。

1、中国的语言和文字的发展是连续的

中国的文字从最初的甲骨文发展到今天的汉字,每一步发展都有案可查。甲骨文、金文、大小篆、隶书、楷书,有一条清晰的演变轨迹。字形的发展变化并没有改变汉字的结构,还是以象形、会意、指事、转注、假借、形声为基本原则。语法结构上也没有重大变化,只是在历代发展中不断吸收、加入了其他民族、国家的词汇和称谓。这使得中国人可以借助古代典籍的记录清晰的感受到当时的本意。

2、文化的传统与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中国的文化传统、文化精神都是从远古时期就已经建立并发展、流传的,这造就了中国人独特的社会行为、经济观念、伦理道德体系。立今回古,可以把握到每一种行为背后最远古的起源;顺前至后,能够清晰的理清每一次文化因为包容吸收了其他文化而产生的微小差异。

对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道路和人文精神脉络作一整体的观照与反思,以下六个方面是最为突出和鲜明的:一是 “旧邦新命” 的“中国”意识、“与时偕行”的通变思想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二是 “和而不同” 的和谐观念、多元一体的综合智慧和 “有容乃大” 的包容精神;三是 “以人为本” 的价值理念、贵仁尚义的道德信念和学行一致的教育思想;四是“民为邦本”、以德治国的政治思想和经世济民、天下己任的担当精神;五是 “天下为公” 的大同理想和 “协和万邦” 的天下情怀;六是“天人合一” 的精神境界和天人协调的生态智慧。以上六个方面可以说最集中而鲜明地体现了中华文化在意识特性和思想内涵方面的精华,也可以说体现了中华人文传统最具特色的精神特性。

在西方,所谓 “文明”,乃是一个意涵极为错综复杂的概念。西方学者根据其各自对文明发展的一般理论反思而提出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文明观或文明史观,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一种过程论的文明观或文明史观,即把文明看作是一种人类不断脱离野蛮生存状态而持续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其次,是一种衰落论的文明史观或文明衰落论,把文明看作是一个发生、成长、衰落和解体的过程。再次,是一种单位论的文明史观,把文明看作是一个分析和研究的 “单位”,每一种文明也就是一个文明的 “单位”,据此,我们可以将从古至今在世界上出现过的文明区分为各种不同的文明单位。最后,是一种价值论的文明观,在这一意义上,所谓 “文明” 乃是指 “一个特定人类群体所共有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或者所谓文明“只存在于一种生活态度之中,存在于某些思想和感受方式之中,因而只能用撒播种子的办法达到目的”,“准备让别人也文明起来的人必须允许人家自己去发现他得到的是较好的生活方式”,因此,“文明的主要特征” 在于其“价值观念和理性思维”。

知乎用户 Lingering Warmth​​ 发表

因为中国独一无二的文化。

并不是你有文化就能活到现在,你的文化要有优越性。

譬如欧美的文化,对经济就要极大的促进作用。

中国的文化,对集权统治、文化传承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印度是个反面教材,印度那辣鸡文化无法做到在自己实力不行的时候去同化敌人。

相反,1840 年以前,一开始打着侵略中国旗号的,但凡成功了的,最后反倒由侵略变成入赘。

知乎用户 jjjastronomy 发表

怎么没有中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纲五常不就被外来文明给中断了吗?

知乎用户 心窍 EmptyHeart-Nex 发表

这种说法的出处在哪?引用都没有就来提问?

知乎用户 田柚​ 发表

中国是唯一没断绝的文明古国,这个绝对没错。

不过并不是唯一没断绝的古文明,古希腊文明和西方文明是一脉相承的。

知乎用户 月入杯中 发表

中国的面积和欧洲一样大,而且土地更富饶,养育的人口更多,中华文明还扩展至了日本、朝鲜和越南。

如果把欧洲、北非和中东看作一个整体,体量上与中华文明圈大致相当,那么这个文明也没有断绝过,只是文明中心在两河流域、埃及、希腊、罗马、法国、英国、德国之间转换而已,中华文明的中心也同样在山西、河南、陕西、江南、北京之间转换,与欧洲没有本质的区别。

如果是希腊、罗马文明湮灭了很多,那周文明、秦文明,留下来的东西也不多了。拿我们这么大的国家和欧洲某个小国比,是很不公平的。

知乎用户 山顶大树​​ 发表

汉语可以各种解读这种特点,特别是一件事可以有完全相反的解读,但毫不违和这点,只服汉语。

比如古代:

“好马不备双鞍,忠臣不事二主”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都有道理,毫不违和。

再如今天:

汉语这种可任意解读,能屈能伸的特点,也反映出了我们的文化特点,正是因为能屈能伸,最终我们活下来了,只有活下来,才有可能传承下来。

知乎用户 食柚者 发表

中国是世界上现存一个只要夸自己的国家好就会被同胞冷嘲热讽的国家

韩国人认为自己宇宙第一,阿三们认为自己能取代美国,美国人认为自己是世界灯塔,日本人认为自家的农产品最干净,德国人视其他种族为劣等民族,只有中国人最会反思

虽然我也经常骂上面,但是该骂的时候骂,该夸的时候夸,如果一个劲只知道反思,那么无论哪个国家的人都瞧不起。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也未必全是好事

文化思想是碰撞出来的

数千年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实话实说

并没有让后人得到过多甜头

知乎用户 会游泳 发表

傲慢才是

知乎用户 yu yu 发表

日本也没有,韩国也没有,越南也没有,泰国也没有…

针对以上几个例子随便说说

日本韩国从立国之初,都是东亚文明(太大)/ 华夏文明圈(华夏次生文明),韩国虽然短时间灭国,但是文明体系没变!

(这里得把西化当成现代化,当代国家不可避免的都得接受西方文化,有些本土文化还要在西方文化基础上改革创新!如果本土依然保持了原生文化特征,与西方依然有明显的区分度,就认为是现代化转型,但是如果某个国家,比如新加坡这种的,如果全面学习西方哲学艺术,信仰基督,说英语,不过春节等传统节日,不祭祖,不说中文不认汉字,使用刀叉,不用筷子等,那就是西化,文明已经改宗

越南也属于华夏文明圈虽然也被法国殖民过,丢了些传统,文化也有所偏转,但是原生文化还是在

泰国传统也保持良好!

同理欧洲多国都继承了希腊文明,中东各国也保持了自己的传统,中亚及蒙古等草原文明传统也保持挺好

真正文明中断的国家是埃及吧?国家还在那个地方,还叫那个名字,但是古埃及文化找不到踪迹,全是阿拉伯人,阿拉伯的文化习惯

玛雅文明已经断绝,国家也不存在了,不在讨论之列;所有殖民地国家感觉都不在该题讨论范畴

文明其实就是以哲学,科技,艺术,风俗习惯构成的文化体系,以人为载体;只要这个国家的人持续的继承,保持,发展自己的文明体系,就不算文明中断的国家

知乎用户 1871 发表

所谓四大文明古国,唯有中国文明不断的说法一般认为是粱启超在 1900 年提出的。

可今天历史学所说的 “古印度” 文明是指印度河流域文明,其中经常被拿来证明古印度文明断绝的帕哈啦文明要到 1922 年才被发现。

始于吠陀时代,中国古人曾经熟悉的 “古代印度” 文化符号,虽然多有势微,但并没有没有中断的迹象。这属于 20 初期部分国内学者的错误判断。

这种因时代原因在学术认知产生的错误,原本应该随时间逐渐在民间被被纠正,但印度政府又适时的送上了助攻。

在帕哈拉文明被发现后一段时间,学界只是大概确定了其出现的基本时代,关于它的起源发展传承尚有争执。

与此同时伴随印巴分治,为加强自己文化地位上优势,印度急冲冲认下了帕哈拉文明这个祖宗,一夜间就把自己文明历史向前推进了一千多年前。

哼,让世界人民瞧瞧什么叫几千年源远流长,自古以来。

然而历史研究总在不断进步,帕哈拉文明最终被证实是个中断的文明,甚至连它的消亡也最大可能出自地理环境因素,而非雅利安人入侵。

印度仓猝 “认爹”,致使古印度文明中断这个说法,非但没有被纠正,反而在中文环境下越发流传开了。

“祖宗”不可轻认,仓促把某一遗址说成 “夏朝” 没有什么好处,反而有可能在未来贻笑大方。

知乎用户 作家金台墨客​ 发表

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是被世界公认的四大文明古国。然而,四大文明除了中华文明以外,其余三大文明古国全部都在历史的长河之中销声匿迹了。只有中华文明延绵传承至今,薪火相传。

中华文明缘何能延绵传承至今,核心的基因密码至少有以下几点:

一、中华文明传承之系统、完整度,举世罕见。

中国能被称为唯一现存的文明古国,就是因为文明都被完整地保留下来。其中隐藏的文明基因密码和无穷奥秘值得探究。

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国古代大遗址,实证中华文明传承脉络的诸多大遗址、博物馆、文物古迹、典籍史册…… 本身就蕴藏着中华文明五千多年传承的奥秘。

其中,中华文化的精神传承更值得一提。龙、凤,作为古老的中华民族先人崇拜的神灵、图腾、乃至信仰,已成为中华民族之活的精神,传承延续五千年至今。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

除中国之外的三大文明古国是如何中断的?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研究员、历史学院教授杨共乐如是认为,埃及、古印度等_『原生或次生的文明都灭亡、中断了。我们从这些中断的文明的历史中可以看到:军事的先进性在文明的交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外族的多次入侵是导致政治实体中断的关键因素;精神贫困往往使人们在困难面前无所适从。』_

二、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的巨大包容性。

周易 · 贲卦 · 彖辞》云:『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多年,缘何能传承延绵至今?核心的奥秘是,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的巨大包容性。

中华文明延绵传承至今,依然焕发勃勃生机,『中华文明共同体的内部凝聚力、地区多样化和对外来文化的罕见包容度』,无疑是关键要素。

正如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马戎所提出:

起源于黄河流域的中华文明,在发展中演化出独特的语言文字体系,孕育出有特色的农耕文明和与之相关的社会组织,发展出非无神论的世俗性文明和与之相关的非体质血缘的群体认同体系。这一特质使得中华文明体系既可包容内部的文化多样性,在对外交流中也以 “和而不同” 和“有教无类”的精神呈现出对于外部文化的罕见包容性。

在中华文化传统中,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不存在 “零和博弈” 的排他性逻辑,“和而不同”是中国人与其他文明打交道时的基本宗旨。

马戎教授分析提出,『中华文明的主脉发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学等思想流派。』…… 从『诸子百家』中衍生出儒学、老庄、法家、墨家等许多流派,学者跨流派互为师生,在交流与竞争中彼此借鉴、相互包容而不是强求同一,其结果反而促进事实上的相互融合。儒学被认为是中华文明思想主脉,但儒学也在其发展中不断吸收融汇其他学派并处于演变过程中。

三、中国语言文字的传承,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

文字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最重要里程碑之一,也是确定文明的最基本要素。

语言文字是人类沟通交流的工具,更是凝聚民族共同体认同、情感的重要基因密码。

甲骨文是中国文字源头,2017 年成功入选 “世界记忆名录”。

以 “六书” 为特征的文字结构保留至今,对中国人的价值认同、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当我们能读懂几千年前的文字,如何不产生神奇之感,进而亲近老祖宗代代传承、厚重积淀的中华文化呢?

古中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并称为 “四大文明古国”,各自文明都创造了自己的文字,远古中国是甲骨文,古埃及是象形文字,古巴比伦是楔形文字,古印度是印章文字。除了中国之外,其他文明古国的文字,今人已难辨。

中国语言文字的传承,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也让我们与古人,即便隔着遥远时空,依然能产生共振。

历史一脉,文化同源,这也就是,今天我们依然钟爱《诗经》《楚辞》的根本原因。

四、中国编史修志的传承延绵,世所罕见。

还有一个核心的重要原因,那就是中国史书典籍,代代相传。『欲灭其国,必先亡其史。』中国对于历史的重视,也是世所罕见的。

龚自珍在《定庵续集》中的《古史钩沉二》如是说:“欲要亡其国,必先亡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

大意是说,要灭亡一个国家,就要先毁掉这个国家的历史;要灭掉一个民族,就要先毁掉这个民族的文化。

古往今来的一切历史都告诉了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经济的强弱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这个国家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所构成的意识形态。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华民族从来不乏伟大的史籍,史家。

比如,古代政书之祖《尚书》,孔子编《春秋》。

司马迁,以一部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的《史记》,为中华民族的历史溯源,开掘了源泉活水。采集了中华文明中轩辕黄帝、炎帝、大禹等的事迹。

《史记》作为中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了史学记载之先河,影响深远。

《史记》之后,中国的史书编纂延绵不绝,汇聚了俗称的 “二十四史”。

正如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研究员、历史学院教授杨共乐所说: 从甲骨卜辞到金器铭刻,从《尚书》《春秋》到由历代史家编撰的文化长城——《二十四史》,都是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迹,更是中华文明连续性的最好见证。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说:“中国人具有最准确的国史…… 中国凡是有所措施,都预备给历史上登载个仔细明白”,“中国‘历史作家’的层出不穷,继续不断,实在是任何民族所比不上的”。

也许,黑格尔可能不知道的是,中国地方志作为我国特有的文化瑰宝,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连接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当下与未来。

中国五千多年文明史,积淀了浩如烟海的方志遗产。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存旧志 9000 余种、10 万余卷,约占我国现存古籍的十分之一。

『国有史, 郡有志, 家有谱。』

这些浩浩激荡中华文化自信的话语,既在中华文明的煌煌典籍史册中,如珍珠散落于地方志、族谱、家谱的记述中,更活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

五、中国传统节日的历史延绵,举世罕见。

作为中国文化的活化载体,中国传统节日的历史延绵,举世罕见。

举个栗子:

端午节作为深蕴家国情怀的中华传统节日,几千年来,已经成为了承载、维系、凝聚中华民族『根』与『魂』的鲜活载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其中,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国古代大遗址,实证中华文明传承脉络的诸多大遗址、博物馆、文物古迹、典籍史册…… 本身就蕴藏着中华文明五千多年传承的奥秘。特别值得深入探寻:

话从多年前的『世界遗产』良渚古城遗址之行说起:

详文如下:

壬寅夏,端午节前,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根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显示,经过几代学者接续努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不由想起,前些年探访良渚古城、良渚博物馆的情景。

那是一次探访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足以震撼人心的心灵之旅。

也因此,更加深入了解文明从涓涓溪流到江河汇流的发展历程。

良渚古城的发现,改变了良渚文化文明曙光初露的原有认识,标志良渚文化时期已经进入了成熟的史前文明发展阶段。这是继 20 世纪殷墟发现之后中国考古界的又一重大发现,将极大地推动中国文明史研究进程和考古学发展。

一、良渚古城:五千多年前的水乡泽国,实证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

2021 年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 100 周年。名列 “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之中的良渚遗址,因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令世界瞩目。

在此之前的 2019 年 7 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 43 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将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良渚古城遗址作为人类早期城市文明的范例,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此次申遗成功,标志着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得到国际社会认可。

在江南春日的一个早晨,来到良渚古城。

细雨如丝如缕,淸风拂面。从桥上望去,良渚古城遗址的河道,两岸苍翠掩映,清新如画。

进入古城,依次探访西城墙、北城墙、陆城门、莫角山台地、反山墓葬、美人地遗址、文家山墓地、瑶山遗址区等众多展示点。

漫步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原野上,绽出片片新绿繁花,山坡上的翠竹林,渲染着春暖花开的江南。一片片金田接连着翠绿的草坪,点缀以清澈的古河道,疏朗而开阔。岸边的芦苇丛,颇有《诗经》里 “蒹葭苍苍” 的意境。

行走于莫角山大型土台遗址、反山贵族墓地和莫角山周边众多遗址点,无疑是一个在好奇中探索,在探索中沉思的奇妙旅程。

良渚古城遗址遗产区面积约 14.33 平方公里,缓冲区面积约 99.8 平方公里,由瑶山遗址区、谷口高坝区、平原低坝 - 山前长堤区和城址区四部分组成。

良渚古城是一座以莫角山建筑基址为中心的古代城市,由内向外依次为宫城、王城、外郭,将古城划分为宫殿区、内城、外城三重结构,这一格局也成为诸多后世都城的重要模型。

在实地探访中,一个古远中国的江南水乡图景,浮现在脑海:

在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长江下游环太湖流域存在过一个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出现了明显社会分化和具有统一信仰的区域性早期国家。这就是良渚古国。

而良渚古城作为中心,于湿地上兴建,分三重,占地 630 多公顷,共有 9 座城门,只有 1 座陆门,其余均为水门。先民在湿地上堆起墩台,在台上修建房屋和宫殿。一座座墩台将成片的湿地隔成条条水道,人们临水而居。

中国唐代诗中所写的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给人留下了江南水乡泽国的深刻印象。然而,也正是藉由此行才切身体会到,五千年前的良渚先民早就开创了水乡之生活方式。如今,许多江南古城、古镇依然保持着水城一体的特色,竟然有王五千年之历史渊源。

余杭区良渚镇,这是一个普通的小镇,却拥有一个很诗意的名字——良渚:美丽的水中小洲,“美丽洲”。

1936 年底,杭州西湖博物馆(今浙江省博物馆)管理员施昕更发现了良渚遗址,让这个美丽而富有诗意的名字为更多人所熟知,良渚亦从此声名远播。

1959 年底,在长江下游地区考古工作座谈会上,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夏鼐正式将其命名为 “良渚文化”。

从 1936 年起,四代考古人 80 多年的努力,让世人重新看到了一个存在于 5300 年前到 4300 年前的古代王国。

特别印象深刻的是,良渚古城的内城有 3 平方公里。拿故宫作比较,3 平方公里就是 4 个故宫那么大。在远古时期,这无疑是个非常了不起的工程。而古城之外,还发现了占地约 8 平方公里的外城郭迹象。

二、探访良渚博物馆,观古国万象

如果说,良渚古城遗址之行是一次实地探访。那么,良渚博物馆之行,则是细细品察良渚古城出土文物的精神盛宴。

良渚博物院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良渚街道美丽洲公园内,是一座收藏、研究、展示和宣传良渚文化的考古遗址博物馆,建筑面积约 1 万平方米,2005 年 3 月破土动工,2008 年 10 月对外开放。2017 年 8 月,根据良渚遗址和良渚文化最新考古成果,良渚博物院基本陈列改造升级,于 2018 年 6 月重新对外开放。

博物院总占地面积 4 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 1 万平方米,建筑非常简洁,突破了具象形态的束缚,体现了艺术与自然、历史与现代的和谐融合。建筑荣获由知名杂志《商业周刊》和《建筑实录》评审的 “最佳公共建筑奖。

博物院常规展览面积 4000 余平方米,分为 3 个展厅。常规展览的主题是: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展览依托 “水乡泽国”、“文明圣地”、“玉魂国魄” 三个展厅,全面、立体、真实地展示了良渚遗址和良渚文化的考古成果、遗产价值,体现了良渚文明在中华文明 “多元一体” 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贡献

在良渚博物院,听着工作人员的讲解,近距离观看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一件件黑陶器、玉琮、木屐、漆器、陶片和玉璧…… 可以用一组形容词描述,那就是琳琅满目,目不暇接,惊讶惊喜有之。在展陈中,观古良渚人耕田、伐木、捕鱼、筑坝…… 良渚先民饭稻羹鱼、渔猎采集而怡然自得的图景,至今记忆犹新。

从展览中领略诸多器物之美。无论是典雅的黑陶、充满经纬之美的织物,还是神圣而精致的玉器、珍贵而艳丽的漆器以及发达的竹木器,都可以领略良渚先民的独创性和多姿多彩的生活情趣。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良渚古城遗址所展现的玉文化。

良渚时期,玉被赋予神圣的品格,展柜中良渚时期三大礼仪重器:玉琮、玉璧、玉钺尽显高贵与神圣…… 一件件珍贵文物面前,无不令人驻足停留,意欲探究其中的奥秘。在先民心中,它们是沟通天地人神的灵物,是神圣的法器, 也是维系社会等级与秩序的重要礼器,更是世俗权力的象征。

据专家考证,良渚社会的一整套玉礼器系统,是中国史前玉文化的高峰。成组玉礼器系统是维系良渚社会政权组织的主要手段和纽带。琮、璧、钺、璜、锥形器、三叉形器、冠状器……

良渚对中华文明最重要的物质层面的贡献是玉器。良渚玉器不仅开创 “藏礼于器” 的传统,也为中华玉文化的形成奠定基础。

![](data:image/svg+xml;utf8,)

除了震惊世人的熠熠生辉的玉文化,良渚古城遗址所呈现的农耕文化,亦令人啧啧惊叹。

2010 年,考古人员在距离良渚古城东面大概 30 公里、现余杭区所在的茅山遗址发现了小山边上的村庄,村庄前面有良渚的稻田。良渚博物院展示了良渚遗址出土的炭化稻谷。一粒稻谷穿越五千年。

五千年前,良渚文明能够一度辉煌,离不开发达的稻作农业作为经济支撑,在古城中的池中寺遗址,约 20 万公斤的炭化稻谷就是重要见证。而发达的史前稻作农业,也是良渚古城 2019 年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因素。

更令人惊叹的是,良渚古城发现了中国迄今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

从 2007 年良渚古城正式宣告发现,考古工作者对良渚古城的研究逐步向纵深推进。

2007 年 12 月,为保护良渚遗址,当地的农民需外迁安置,当地政府打算在瓶窑葡萄畈遗址高地西侧建农民房。在建房前,因为良渚遗址的特殊重要性,考古队先进场试掘。谁料一挖下去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考古队员先发现了良渚时期的古河道,又发现了几块人工堆筑的石块。

由于这一遗迹位于良渚的最重要地带———莫角山遗址西侧平行约 200 米,考古人员推测这可能是莫角山遗址的西城墙。于是,省考古所向国家文物局申报了在莫角山周边的考古调查,并得到了批准。

2011 年 3 月,浙江省考古研究所还与北京大学碳 14 实验室合作,对从良渚古城叠压城墙中发掘出的一系列样本进行碳 14 测年。十几组数据显示,良渚古城城墙的年代大致在距今 4300 年至 4500 年之间。

2016 年,在古城西北面,考古工作者又发现了中国迄今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在展览中,古人筑堤坝的情景通过球型屏幕演绎着,给人立体的沉浸之感。而实物展示的古舟楫给人极强的震撼之感。

![](data:image/svg+xml;utf8,)

美轮美奂的玉器、气势宏伟的三重城、规模宏大的水利工程,证明远古之中国,就有了伟大的史前稻作文明和城市文明。

从遗址到博物馆的一天游历,串线成珠,纵横八荒,穿越五千年历史风云,眼前浮现了如此图景:

水乡泽国,水网纵横,道路交织。距今 5300——4200 年左右,在长江下游太湖流域的广袤土地上,良渚文化在这方美丽的土地上生息、繁衍了 1000 余年。

良渚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长江下游最重要的考古学文化。作为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著名的考古大遗址,良渚遗址的地位价值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一致公认。

良渚古城也因此于 1994 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申报《世界遗产名录》的预备清单,如是评价:“良渚遗址重大价值的不断揭示,已经改变了以往人们对中国文明起源的时间、方式、途径等重大问题的认识;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最具规模和水平的地区之一。”

1996 年,良渚遗址被公布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公众参与文物保护的感人细节:

2006 年 4 月,遗址区内一村民建房发现玉器后,立即主动向文物管理部门上缴,并协助配合后续考古发掘工作,使 200 多件珍贵文物免受流失和破坏。

2008 年,又有 3 位遗址区周边群众主动向良渚博物院捐献玉器、石器等良渚文化文物 10 件。

无数双手的托举和保护,让良渚大遗址在岁月的更迭变迁中,折射文明之光。

从以上可见,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遗址,走过的不凡历程。

由良渚博物院到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再到世界文化遗产地,构筑着中国人共有的精神家园。

由一处普通的江南水乡,一跃为价值深远的世界文化遗产地,改变的不仅是物理空间,由此生发的文明之光,持续照亮未来之路。

三、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逐步解开五千多年中华文明诸多奥秘的钥匙

名列 “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之中的良渚遗址,因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令世界瞩目。而这正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典型缩影。

长久以来,相信不少人会好奇,中华 5000 多年文明究竟只是传说,还是真实发生过的历史?中华文明是怎么起源、形成的?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这是事关中华文明历史的重大问题,也是世界文明史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应运而生。

据了解,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运用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化学、地学、物理学等前沿学科的最新技术分析我国古代遗存,使中华文明探源有了坚实的科技分析依据。这些,无疑拓展了当代中国人对中国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认知。

据报道,2004 年夏季,国家 “十五” 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正式启动。该项目首先进行了为期三年 (2001—2003 年) 的预研究,集结了近 20 个学科、400 多位学者,旨在搞清中华文明起源发展的过程、背景、动力和机制。工程确定了浙江良渚遗址、陕西石峁遗址、山西陶寺遗址和河南二里头遗址,作为最重要的区域性中心遗址。其中,良渚考古提供了最重要的依据。

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关系到民族复兴伟业,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题中之义。

这也就意味着,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更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要充分运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研究成果,更加完整准确地讲述中国古代历史,更好发挥以史育人作用。

据了解,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对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等,都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同时,工程取得的成果还是初步的和阶段性的,还有许多历史之谜等待破解,还有许多重大问题需要通过实证和研究达成共识。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对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等,都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同时,工程取得的成果还是初步的和阶段性的,还有许多历史之谜等待破解,还有许多重大问题需要通过实证和研究达成共识。

追寻 “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在本质上表达的是对中国人文化认同的深层次关切。如何清晰而自信地回答“我们是谁?我们从何处来?” 等问题,无疑是攸关每个中国人。其本质是,从中华文明的源头处和中华文化的价值观层面,确认中国人的文化身份。

这也是面向未来,增强历史自信、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课题。

面向未来,历史告诉今天的人们,要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华文明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要讲清楚中国是什么样的文明和什么样的国家,讲清楚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促使世界读懂中国…… 读懂中华民族。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 “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我们是谁,我们如何从哪里来』的永恒叩问,已然印在中国人心中,激扬着中国人的历史自觉与文化自信。

知乎用户 番茄炒蛋的爸爸 发表

谁说中国文明没用中断?古代中国士大夫的骨气,君子的气度,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绘画,建筑,服饰,诗词文章。有多少东西还是现代国人还保有的??

文明的延续是看文明本身,而不是国家是否存续

知乎用户 狮少再丑也比你帅 发表

雷军对比法,根据自身特点罗列优势,不符合对应特点的文明都列为断了。

“四大七大” 说,是过去站起来之前,学者为了增强民众自信心,而提出来的一套文学概念来的。所以当下咱们不缺自信的时候,更没必要揣着不放了。正视这个世界,会看到更多的亮点。

知乎用户 蒸汽高达 发表

中断过两次。谁告诉你没有中断过。可是一群阿 q 还在自嗨。中断了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仅不承认。还一边穿着蜈蚣服,看着辫子剧,自吹自擂什么融合。亡国奴的嘴脸

知乎用户 nicolas​ 发表

因为你定义了 “中国、世界、唯一、一个、文明、没有、中断、国家、古国” 这些概念,所以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文明没有中断的国家。

知乎用户 老 K 解毒 发表

汉人视角看:

第一帝国,夏商周秦汉三国晋,南朝。最终被北朝蛮夷灭掉。

第二帝国,鲜卑血统,隋唐五代宋,灭亡于蒙古的元朝。

第三帝国,大明,大顺,灭亡于满族的清朝。

民国,共和国,汉人政权重新复兴。

但是站在全体中华民族角度,五胡乱华是内战,内战打成啥样都不能算是亡国。这样第一帝国和第二帝国就连起来了。蒙古族的大元也是中华民族的朝代,二三也连起来了。满族?现在不会说满语了都。所以大清也没断。

当然这么说的话,跟国内讲,说得通,大家也信。但对于外国人来讲。看怎么说了。多数老外对中国有多少个朝代都搞不清楚,你爱咋说咋说吧。

知乎用户 茗人甲 发表

这玩笑开大了。

什么叫文明没中断?

语言 文字 穿着 上课学的知识 国家制度 经济制度 发型 宗教…… 哪一个没颠覆性变化?

如果中国没中断,同样的 日本朝鲜印度哪里就中断了?

知乎用户 狂徒磨刀​ 发表

先问是不是…

你把元清两代,五胡乱华,还有啥不是刺客信条大革命选择性遗忘了?

知乎用户 天使转的猪 发表

越南这方面行,为什么行? 因为我们五千年历史文明传承,生生不绝,源源不熄。

越南这方面不行,为什么不行? 因为我们才建国 70 年,他们都 200 年了,我们历史短暂,肯定不行嘛,给我 200 年 我肯定比他好

反正是我赢。

知乎用户 Sunknight​ 发表

传承的四大根本要素:文字 + 历史 + 文化 + 人种

1. 文字:汉字

几千年一脉相承,甲骨文 - 七国文字 - 秦始皇统一小篆 - 繁体 - 简体;

别说什么你看不懂甲骨文、春秋七国文字 = 中华断代——你不知道你祖宗的祖宗的祖宗叫什么名,你就是野种吗?

2. 历史:二十四史

人家神话,我们历史,一脉相承,清清楚楚,50w 随意。

3. 文化:儒家

不要扯什么 “发展 = 断代”,“变化 = 断代”,儒家恶意传承,西方善意断代,对吧?

4. 人种:华夏族

中国一直人多 + 大部分时期强盛胜利——外来人图不完,混血也必然是华夏族为主。

就说四大文明古国、罗马基督教世界、伊斯兰世界——有几个文字、人种不换,有几个数千年历史?

知乎用户 筱睡一宿 发表

反动分子为了分裂中国,真是用心良苦。

新疆、西藏、香港,现在又瞄准了东北和内蒙古。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文明没有中断的国家”

看着辩论元与清是不是中国历史,

先从历史上搞分裂,再到现在的国土,试图将内蒙古与东北分裂

如果元朝不是中国历史,那么现在的内蒙古的处境是什么?

是不是要内蒙古独立出去,和蒙古成为一个国家?

如果清不是中国历史,那么现在的辽宁怎么算?

清太祖努尔哈赤,辽宁抚顺人。

无非想说的就是 “元” 与“清”不是中国历史,在这里断代了,所以,内蒙古与东北在古代不是中国,在未来也可以不是中国。

以此埋下分裂的种子。

中国历史,

秦,秦始皇,陕西人(也可以说是甘肃人)

西汉,刘邦,江苏人

东汉,刘秀,湖北人还是河南人有争议

唐,李世民,甘肃人

宋,赵匡胤,祖籍河北,出生于河南

元,忽必烈,出生于漠北草原,蒙古人

明,朱元璋,安徽人

清,努尔哈赤,辽宁人,辽宁人。

说中国历史断代的那群人,

你可以直接说说陕西人、江苏人、湖北人、湖南人、甘肃人、河北人、河南人、安徽人建立的国家,是中国,

而蒙古人、辽宁人,建立的国家,不是中国历史,属于断代。

或者,你可以更加直白一点:内蒙古、辽宁……

知乎用户 高卢大公克虏勃 发表

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地理位置

中国东隔太平洋,北临极寒之地,西靠青藏高原,南边瘴气弥漫。自古以来,周边几乎没有实力可以匹配的文明,更不用提势力冲突了

古埃及和中东的地缘政治可远比中国复杂的多,在数千年此消彼长的文明冲突中消亡是必然的

古印度就不说了,宗教国家没有前途

知乎用户 汤神君 发表

如果日本侵华成功,中国也不会中断。

毕竟谁来都是中国人,而且历史还会以征服者的疆域沾沾自喜。

知乎用户 山晴居士 发表

他们也是不是中断了吧,就是不太行了。

说实话,谁祖上还没阔过呀?

除去一些新的国家,大部分我们叫的上名字的国家曾经都阔过,只不过很多都随着历史的洪流一蹶不振了。

只有我们中国,再扑再起。经住历史的滚滚车轮,始终站在世界的最前沿。

世界大舞台,我们从不缺席。

知乎用户 绚烂星空下 发表

emmmmm 我觉得不妨改成帕米尔以西算一个文明,帕米尔以东算另一个,然后再加上美洲的文明,全世界一共三个文明。这样就不会有这种问题了。。。。

毕竟整个欧洲 + 中东 + 北非 + 印度,在交流密度上完全可以看成一个整体,而帕米尔以东感觉跟西边这块交流就相当少了。而且人口也在同一个数量级。

知乎用户 Ron.L 发表

如果用政治的角度,中国在元清,甚至五胡乱华都可以说断过,你可以说后来你同化了外邦人,但是也可以是你和外邦人融合了而已,例如胡服骑射,谁在同化谁很难说,怎么好听怎么来。

如果用文化角度而不用国家角度,犹太人也没有断过。他们被灭国后 2000 年复国,基本还能保持原来的文化这是很难得的,如果中华文化被灭 2000 年我没信心我们现在的文化还能保持。

知乎用户 寸白 发表

断了吗?真的断了你以为他们科技是凭空冒出来的?

让我说断了,不如说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他们留下了对自己发展有益的文化。

中国恰恰是因为没断,才两千多年毫无进展!记住中国文明最辉煌的时候就是春秋战国诸子百家,那时候诞生了老子,孔子,韩非子,孙子,庄子,墨子,鬼谷子等等思想家,之后呢?不过是后人一直在研究他们的学说罢了,原地打转。

知乎用户 Cissalc 发表

又到了我最喜欢的试图民族主义宣传环节,这类问题的核心论点就是中华民族比其他的贵气。

然而我们之所以能流传到今天,其实是因为我们比其他民族更血迹斑斑,更忍辱负重。有一句话说,弱小不是灭亡的理由。

知乎用户 什么都不是 发表

我们这里的回答都是在贬低自己不要自豪,你们能不能多吹吹其他文明说外国文明没有断绝和他们的精妙之处啊,两河文明和印度文明这么有意思就不能夸夸他们?非要贬低别国文明或者贬低中国的文明我觉得确实是东方主义入脑,全球 70 亿人谁没被西方影响过,问题是西方能承载得起全球人民的历史吗?能不能多科普一下亚非拉的历史不要让人自大,也不要搁这嗯贬冲国让人自卑啊,非要贬低一方踩到底下才舒服是吧?你乎我无力吐槽只能说。

知乎用户 Qime 发表

总有人心甘情愿做努力么?确实没变过,不对,不是努力,是资源,是红利

知乎用户 呼啦啦的大菠萝​ 发表

假设日本侵华打赢了

建立了大日本国

一百年后汉人推翻了这个政府

到时候日本成为了中国一个少数民族

我们也可以说:“大日本国属于中华文明,我们的文明没有断过。”

知乎用户 Still 发表

没必要纠结这个,要把格局放大,现代人类都是非洲走出来的,旧石器时代持续了几百万年才进入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文明史太短暂了,啥也不是呢,人类还是太弱了,弱不说,还把钱大量精力放在内斗,战争上,探索宇宙才是真正出路。

知乎用户 Thermal​ 发表

讨论历史长短有啥现实意义么?

知乎用户 奋进的饺子 发表

这题我会。

现在的中国人穿越到几千年前的中国,可以很快适应古代的生活,语言、文字、风俗等肯定有出入,但大差不差,给点时间就能适应。

因为现代的我们依然可以看懂几千年前的中国文字,比如春秋战国时的竹片文,夏商时的甲骨文也能推测出大体意思,毕竟构字思路是一样的,都是象形字。我们对古人的风俗习惯也很容易理解,不会出现匪夷所思的惊讶。

总而言之,中国人的语言体系、文字系统、风俗习惯等都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所以说中华文明没有中断。这是地球上众多文明中的唯一

至于其它文明古国(就是文明出现很早的意思),他们的文字、语言都已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让今天的他们穿越回去,跟到了外国一样,啥啥都不一样。简单介绍下:

古巴比伦文明

位于西亚两河流域(水源很重要),约在公元前 24 世纪(也有说是 27 世纪),萨尔贡大帝建立了阿卡德帝国,他组建了世界军事史上第一支常备军——约有 5400 人的军队,这一举措开创了国家常备军建设的先河,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好景不长,萨尔贡大帝去世之后,阿卡德帝国也迅速瓦解,前后只存在了 100 多年,两河流域继续陷入城邦间的征伐不休之中。直到公元前 18 世纪,巴比伦王国异军突起,其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一连串战争中击败邻国,征服了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将巴比伦的统治区域扩展至整个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从而使巴比伦王朝达到全盛,史称古巴比伦王国(约公元前 1894 - 前 1595 年)。

这一时期,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特别是数学和天文学,促使古巴比伦文明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虽然汉谟拉比死后,帝国迅速瓦解,不断被外族入侵,直到公元前 729 年被亚述帝国吞并,但真正令其名垂千古的,是他制定颁布的《汉谟拉比法典》。这部法典并非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法典,在他之前的乌尔第三王朝时代,已经有了一部《乌尔纳木法典》,但《汉谟拉比法典》的完整程度远超前者。除序言和结语外,这部法典共有条文 282 条。包括诉讼手续、损害赔偿、租佃关系、债权债务、财产继承、对奴隶的处罚等,更接近于一部民法和刑法,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成文法典。

两河流域诸多城邦文明间的争斗,像极了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乱世征伐不休。由于始终没有出现一个强力持久的强大统一帝国,这使他们很容易遭受外族入侵,尤其是来自北方的印欧人(印度人和欧洲人的共同祖先,当时主要生活在东欧平原)和来自南方的闪米特人(现今的犹太人、阿拉伯人等,主要生活在阿拉伯半岛),实际上,两河流域至今几千年的历史,就是印欧人和闪米特人为争夺这块肥沃土地而不断进行的争斗史。辉煌的古巴比伦文明就在这不断的内部征伐和外族入侵中湮灭了。

以此为鉴,中国人不得不感谢秦始皇所做出的极其重要的贡献。虽然秦始皇死后,秦帝国也迅速瓦解,但秦始皇所做举措,使中国在真正意义上成为同一个民族,不像西亚、欧洲这样始终小国林立,进而确立了中华民族在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地位。

古印度文明

约为公元前 2300 年,印度河流域就出现了哈拉巴文明(因在哈拉巴地区挖掘出遗迹而得名),其城市已经有成熟的规划和建筑、宽阔的街道和良好的排水系统,工具则以青铜器为主,文字是一种象形文字(至今未被破译)。这一文明延续了几百年之后逐渐衰落,于公元前 18 世纪灭亡。具体灭亡原因现在还没有定论,主流观点有两种:一是灭亡于北方雅利安人的入侵,他们约公元前 2000 年出现,并逐渐征服南亚次大陆,成为这里的主人;二是灭亡于地质灾害影响,包括地震、洪水、泥石流等。当然,也有可能是同时受这两种因素影响而灭亡的。

之后,印度史就是雅利安人统治印度人的历史,到了近代,变成英国人统治雅利安人和印度人的历史,后来英国走了,印度才成立。印度的最大通行语是英语…… 你说印度有啥个文化……

古埃及文明

古埃及文明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中下游平原。尼罗河的稳定促进了农业和河流运输的发展,对古埃及文明的兴盛起到了极大的作用。相比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不定期的洪水泛滥,尼罗河则相对温和,每年 7 月至 11 月定期泛滥,含有大量矿物质和腐植质的泥沙随流而下,在两岸逐渐沉积下来,成为肥沃的黑色土壤,供人们耕种。

另外,与西亚两河流域不同的是,古埃及处于四面不通的状态,东、西、南三面大部分都是沙漠,北面则是地中海,这些天然地理屏障,使古埃及就像襁褓里的婴儿一般,可以免受外族入侵,顺利平稳的按照自身节奏发展壮大。文明之初,也是城邦林立,因为没有频繁的天灾和外族入侵,城邦间可以专心地进行征服兼并,约在公元前 3100 年左右,南北埃及完成统一,形成了庞大稳定的古埃及帝国(可能是世界上首个大一统国家),虽然后来历经 30 多个朝代,但王朝更迭的混乱期都相对较短,整体来看,古埃及文明是统一而稳定的。

自公元前 8 世纪,埃及陆续被亚述、波斯、马其顿和罗马占领和统治,自罗马开始,埃及就作为一个行省或辖区陆续被罗马、阿拉伯、奥斯曼和法国等强大帝国统治,失去了继续独立发展的机会,古埃及文化也被希腊文化、阿拉伯文化所取代。

在罗马统治埃及 600 多年后,被崛起的阿拉伯帝国打败,埃及又被后者统治并被伊斯兰化,阿拉伯语逐渐成为埃及官方语言,宣告了古埃及文明的彻底灭亡。

埃及在陆续被强大帝国统治或殖民后,于 1922 年获得独立,1971 年改为现国名——阿拉伯埃及共和国。虽然留下了名字,但现在的埃及人既不会古埃及语,也不识古埃及文,早已不是三千年前拥有自己特色文化的埃及人了。时至今日,人们只能通过参观凭吊金字塔,来窥见和想象曾辉煌数千年的古埃及文明。

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华文明延续下来了。实际上在历史中,有很多次,中华文明处在中断的边缘,但都被及时拉回来了。也不怪其它几个文明古国没有延续下来,着实是太难了!

知乎用户 何必东风效西风 发表

。。。

这种东西少看,有自信不是靠自己骗自己来的。还不如多读点书,多努力工作。

知乎用户 10Hz 发表

四大文明古国这个说法是梁启超自己提出来的,那个时候印度河文明还没有发掘,国际上也不承认。

四大文明古国这个说法行不通就改成了四大原生文明,这个说法比四大文明古国还要 “高上” 一截,不仅是唯一未曾中断的而且还是原生的。但是四大原生文明这个说法提出的时候良渚文明还没有发掘,作为四大原生文明之一的是黄河流域文明而不是更早更原生的太湖流域文明,这个说法也是一个过时的说法。黄河流域出现文明的时候良渚已经灭亡一千年了

四大文明古国 / 四大原生文明唯一未曾中断的的文明这两种说法都是过时的

知乎用户 行路难 发表

感觉搞笑。

在杀一个汉人只用赔一只羊的年代,也好意思说是中华文明

在普通汉人成为社会最底层,被当猪狗对待的时候也说是中华文明。

这种文化自大什么时候才能是个头?

知乎用户 但是她巨蟹 发表

我实在不理解一堆觉得元清非中国的(俗称皇汉),毕竟一边嫌弃蛮夷一边找海外岛夷这种蛮夷中的蛮夷的理论给自己背书也是够奇怪的。

要知道中华的概念是一直扩大的,春秋的时候楚国是蛮夷,秦国是蛮夷中的蛮夷。。。他们看楚国秦国的人和中国人今天看俄罗斯人越南人朝鲜人差不多(还要加上中国天下无敌的优越感),甚至并不相当于汉族人看少数民族。匈奴被汉武帝打跑了没错,但内迁的那批匈奴早成汉人了,他们的地盘也归华夏了。。。北魏孝文帝改革听说过吧? 今天还有鲜卑族? 无数少数民族都在历史的长河里和汉族同化了。。。(也留下了高脚家具之类文化的身影)更不要说,别听文人在那里搞华夷之辨,辽金就是比宋朝正统好吧,不会真的有人吹宋吧。元灭金宋西夏和秦灭六国真的没有什么本质区别。。。本质区别就是常凯申把外蒙丢了和离我们更近。。。忽必烈早就汉化的透透的了,蒙古帝国和元朝不是一回事。更不要说满清,我不理解读晚明史是怎么读出来民族矛盾的? 背叛了坚持抵抗的由农民军组成的南明军的是汉人地主吧? 是宁与友邦不与家奴的汉人地主吧? 孙传庭是怎么对待百姓的? 看过《扬州十日记》的应该都知道明军的素质吧? 知道 “联虏平寇” 吧? 知道辽东一直是大明合法自治区,努尔哈赤祖上是带路党吧? 知道一直到崇祯吊死一堆大明官员还在那里觉得满清是大明的臣子可以加以利用吧? 某些人说的话让我以为中国封建社会一直都是大同社会没有杀戮直到满清来了呢。。。中国近代落后责任全在满清就更离谱了,海禁明中晚期就确定了,葡萄牙人跑到咱宝岛上的时候也没人赶,最后郑成功没地去了才想起来这么回事,世袭户籍制度也是明朝白纸黑字的规定不是? 更何况近代落后这事本来就没什么可说的,只要工业革命不发生在中国中国注定落后好伐,还是你们希望像德日这种后发工业国一样法西斯化然后梭哈被美苏这两个真正的工业怪物按在地上揍,大概率接下来被分区占领啊,这我不理解的。(不过辫子是真丑。。。真的很丑。。。)

印象中小时候听说有蛙在那里说中国文化就是个大酱缸,但这话挺有道理,建议要找中华正统的全去河南带着把河南以外的人都看作蛮夷吧。孔子都说了 “夷狄入华夏则华夏之”,其他学派更没有什么华夷之辨,也就挫宋的文人爱在那里大谈特谈罢了。朱元璋都 tm 承认元朝皇帝的正统性,在皇汉眼里还是“复我中华” 的英雄嘞,呵呵。

还有近代断代那就更扯了,遵义会议就干掉国际派了好不好,你非要觉得正统在宝岛上那也还是没断绝谢谢。

知乎用户 余大橘子 发表

已经断代了,

之所以你看不到,

因为断的就是我们这一代。

除了饮食,语言,其他方面基本已经全面西方化了。

就连传统文化也在不断遭受侵蚀,

以后的孩子会觉得圣诞节平安夜是个像腊八节一样的传统节日,而不是商家搞出来的噱头。

知乎用户 人生苦旅 发表

这问题底下扯元清入侵,扯西方文化的,就一句话,上面这些加起来都没有安史之乱对中华文明的伤害深。

知乎用户 嘿嘿嘿 发表

关于文明的继承性,中西标准不同,首先,通过罗塞塔石碑就可以看出,西方人的文明并没有中断,继承性是十分完整的,这个功劳要归于腓尼基人的大航海之路,在海洋商业的推动下,古埃及、腓尼基、古希腊、赫梯、古巴比伦各文明之间的交往联系发生了一定的消化,从而在公元前三世纪稳定下来,形成了西方的希腊化文明和东方的波斯化文明之间的对立。

而远东地区的中原文明在发生发展上相对比较封闭,时间也较古埃及和苏美尔晚了两千年左右,当然这是基于目前夏代考古证据的前提下。所以中原王朝一直是在相对局限的范围内进行变异,原始儒家思想早已面目全非,理学从南宋开始就成了主流,再加上五胡十六国、元、清等灭国乱世,对古典中原文脉的摧残是十分严重的,以至于到了清代基本上打断了脊梁。

西方人从黑暗的中世纪到文艺复兴,再到近代启蒙运动,再到法国大革命,再到工业革命,是一次凤凰涅槃的重造,今天西方发达国家的一切家底都是从这些岁月继承过来的,因此,美帝认为自己就是古罗马的继承者。

中原文明的形式因素虽然保存的很多,但是体系框架早已变得模糊不清,所以在今天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环境下,传统文化如何能与当代国人发生有价值的联系是个十分难做的课题。

知乎用户 荒木龍哉​ 发表

大家都知道这个是吹牛逼呢

你还非问这个牛逼为啥这么吹

知乎用户 大小江湖 发表

我没了解过其他文明古国

也不清楚定义的标准

我说下我个人看法

文明是指单一种族或国家吗?

不是

是这个地区环境养出的文化和历史

不管你是什么民族

只要接受就意味着文明的延续

所以元清也学汉文、读诗书

虽然他们灭掉了汉族人的统治

但其实也在延续汉文明

客观原因是他们本身文明太落后

如果对文字和历史的毁灭 抹杀

文明也就彻底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这意味着文明中断

秦始皇烧 6 国史书

书同文车同轨

对 6 国意味着文明的中断

知乎用户 小义 发表

因为王侯将相没有种所以中国文化流传至今

因为其他文明古国王侯将相有种所以无法延续中断了

知乎用户 罗马军团步兵​ 发表

其实从中国很多古籍传承历史来看就知道 中国差点断过 汉以前的书籍文献丢失的很严重 很多书古人都找不到 或者整个中国只有一两本残篇 然后就是古代王朝重新搜集整理 汉末三国的极其血腥的内战,人口下降 4/5 紧接着晋 八王 再接神州陆沉异族入侵

知乎用户 东岳老师​​ 发表

中国最强大的是文化底蕴。有人说元朝和清朝是外族入侵,不是,他们只是统治者,却不是文明继承者。

事实上,蒙古族和满足族入侵后几乎都被文化同化了。他们在短短几十年时间连他们的文字都不会写了。

就算是欧洲真的来了入侵者,也一定会被汉化。因为他们没有带来文化。

汉族文化基因是强大的,这是非常厉害的地方。其实从唐朝开始,无论任何文明进入都会被汉化掉。就算是强大的佛教也被汉化。

奇怪的是为什么汉族文化如此强大到可以汉化一切。

这不得不感谢两千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这个时期解决掉了阻碍文明的一切问题。

尤其是文化,可以说汉文化强大基因已经形成。

于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抱负。

于君主,爱臣民。

儒家文化解决了治世之能臣,必然有无数舍生取义的人力挽狂澜。儒家解决了整个社会秩序问题。必然会分久必合。

道家解决了出世之神人,使人的精神世界不至于空虚。

法家解决了治国之策略,法家让社会秩序有了法律的约束。

还有一个神出鬼没的纵横家鬼谷子,解决了人的厚黑学。

可以说这些文化对后世产生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这是中华文明的根。

没有百家争鸣的文化开放,就无法解决掉文明问题。百家争鸣在不断的战争,不断的分分合合中,从公元前 770 年到公元前 476 年这三百年时间,可以说群星闪烁,不同学派之间打的不亦乐乎。

这个时期几乎解决掉了关于文明的一切问题。可以说影响至今深远。

但纵观整个世界,没有一个文明能够争论持续三百年之久! 三百年解决了文明问题,同样也解决了思想统一问题。

当大秦统一中国后,文化大一统,文明也大一统。

无论哪个朝代无论怎么变更,你都会发现,先秦时期的这些文化已经深深的根植在中华大地每代人心里。

可以说没有百家争鸣的形成的文化大一统,中华大地古代和欧洲也一样。支离破碎。经不起折腾。

那个时代的先人,真的了不起!

知乎用户 南极没有云 发表

是生产方式没中断;还是价值观没中断;还是穿着打扮服饰没中断;还是语言习俗没中断;想来想去唯一可能就是文字没断吧!但繁体字两千年,简体字 50 年,也算不上悠久。

知乎用户 玄君 发表

因为你穿越了。

一般说法是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文明没有断绝的文明。四大文明古国是梁启超的提法,是欧亚大陆最早诞生文明的地方,属于是一种形容。

当代人认为中部美洲同样是一个独立发源的文明摇篮。

最早的文明是古代文明,依托河流,有印度河文明、尼罗河文明、长江文明、黄河文明、两河文明、爱琴海文明、奥尔梅克文明。

公元前 1000 年到公元前 500 年间存在的文明为古典文明,有拉登文明、古希腊文明、印度文明、古罗马文明、古华夏文明、玛雅文明等。

为了判断文明是否断绝,可以看文明名称前是否有古字。一般而言,带古字的是为了将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区分。

古代中国文明一般是长江文明和黄河文明的合称。因为中国青铜工艺较发达,曾经有古青铜文明的代称。

知乎用户 kosh qiu​ 发表

你确定中华文明没有中断过?留了几千年的刘海,满大人那三百多年去哪了?

知乎用户 王减肥​ 发表

怎么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未来怎么做!如何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以华夏为荣?而不是像我们这几代人一样的崇洋媚外!

知乎用户 幕云 发表

建议不要在知乎上学历史 真正懂点历史的问不出这种简单问题

知乎用户 Episode 发表

古埃及的奴隶制王朝断绝,导致一座座金字塔平地而起的奇观无法再现,太令人痛心了

知乎用户 仿佛天下 发表

中华文明自成一脉,而且体量巨大,包容性极强,原住民自古至今都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不能长期存在才是奇怪的。

知乎用户 小木木森 发表

因为他们死的不能再死了。彻底死了。但是由于昂撒的工作力度,罗马和希腊都复活了,印度和阿拉伯文明都归于昂撒文明了。

知乎用户 拉斐尔 发表

满清,蒙元都断 2 次了。

知乎用户 ashrain 发表

我认为人类迈入宇宙时代的前提条件就是,全世界为人类命运共同体。

你们这些纠结于自身文化,国家,种族,肤色的守旧者,是没有生存的空间的。

不管是凯尔特人,还是汉族,又或者其他人种,都是人类,各个王朝不过是整个人类的历史,供人参观。

迈不进宇宙,那么人类社会是没有未来的。

知乎用户 M28 星云星主 发表

直接用人种民族论就可以了,

华夏民族正统五千年,现在人口最多的汉族和五千多年前的华夏族差别不大。虽然有元清的迫害,但大部分时间都是正统,其它民族是辅助。

而古埃及,古巴比伦,古罗马,古希腊,古印度,民族早已经被同化和置换或者大规模混血。人都换了,古文明也早已灭绝。

知乎用户 大脑壳 发表

三个核心标准送给那些,文盲和血统论后牧羊犬们,我堂堂中华文化没有断过的标准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自周天子以来,修史讲好中华天命文化从未中断,

第二,自秦汉以来,内儒外法的治国理念和文化圈一直未断,

第三,文字会意内涵,具体形态的内核从未中断,

其本质是中华重文化传承而非血脉传承

知乎用户 酱油七号​ 发表

断代。

简单说就是历史上存在过的文明与现在不一样。

中国并非没有中断的文明,比如红山,比如三星堆。

现有考古发现证实。中国已有至少六个可以称得上文明的古代遗迹,三星堆就是其中之一。

现代我们目前看不懂三星堆,这就是文明的中断。

埃及最为典型,现代埃及人与古埃及毫无关联,无论是文字、习俗、人种、信仰。

知乎用户 感恩 发表

因为易经,很多人不了解易经对中国人的影响有多大,对中华文明的影响有多大,大道之源,万变不离其宗

知乎用户 王胖子​ 发表

嗯…… 排除……

烽火戏诸候…… 五胡南下…… 涯山海战…… 山海关之战…… 以及其它历史细节……

中华文明的确没有大的断代……

不像玛雅和阿兹特克早被欧洲人干没了……

知乎用户 Spectre​ 发表

有点扯。没断的多了去了。自我捧杀罢了,就像清朝自称:“天朝应有尽有,无所不有” 一种类似的方式。

欧洲几百年历史文化建筑都在,还用着呢,我们改来改去也还用,虽然味道没那么浓郁。

我觉得那段时间应该说是断了,但后来三十年改革开放,又系上了,至于是不是原来那股绳,是不是更结实了,这个要用世界之大变局去考验。

文明是什么?

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社会结构形态,国家制度……?

机械革命对文明来说代表什么……

科学思考能力的出现对文明来说代表什么

我们都用手机了……

…… 但我们打仗还得用孙子兵法。这对文明来说代表着什么?

我们用繁体字或者简体字,没人认识甲骨文,这说明什么?

你说你是唯一文明没有断的国家,目的是什么?

我想我们应该在认识国家民族文明拥有着灿烂的文化智慧同时,虚心看待他等文明的存在,如果探索发现,这其实是一件很有趣和意义的事。

总之,这个问题是不怀好意,催动一股哦莫名其妙的优越感,自我爆棚感,傲娇的满足感,对他等文明不闻不问的松懈情绪,就像特朗普:china,China、china……china

知乎用户 申尔玉 发表

1.“四大文明” 这个概念本身就只是根据一些考古或者历史文献归纳而人为提出的概念。(貌似是梁启超总结的)并不是科学名词。本身就是有争议的。

什么意思?四大文明是人类古文明中的四个最有 “影响力” 的区域文明,但古文明不是 “唯四” 的。

“香港四大天王” 包括刘德华、张学友、黎明、郭富城。那张国荣算不算香港的天王?林子祥算不算香港的天王?

人为提出的概念天然具有片面性。而 “猫科动物” 就是科学的概念,如果当初猫这个字被叫成咪,那 “猫科动物” 的一切归类方法都适合“咪科动物”。这是科学。

3. 现代人类文明起源认可度比较高的假说是 “走出非洲说”。也就是人类起源于非洲,并向全球发展扩散。扩散就是有先后的有方向的。人类踏遍欧亚大陆后,又失去联系,各自发展。而形成了包括四大文明在内的人类文明。这个过程是古“古文明” 的延续,还是古 “古文明” 的中断?

4. 发展的普遍性在于,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文明也是如此。文明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本就不是文字、血缘、风俗等简单参数可以定义的。文明是动态发展的。

5. 抽刀断水,水是断了还是没断?

6. 中国的文明没有断。

我们的文明认同几千年来一脉相承。每一个中国人都可以很自豪的说我们是炎黄子孙。而不是依靠查炎黄的 dna 后来比对判断是不是真的子孙。

这时候,科学上哲学上的延续和中断,又有什么区别呢?

7. 其他文明?你问他们去啊。我们怎么能替别人回答呢?

中国连别国内政都不会主动干涉。更不会干涉别国的文明是否延续还是中断。

知乎用户 张磊 发表

地形封闭,东南都是海出不去,进不来,远洋技术还没到位。西南青藏高原昆仑、珠穆朗玛更没戏。西北开放出细细的难走的丝绸之路,海还经常断路。风险很大,是冒险家的乐园。路途遥远所以才有阿拉伯人的中间商贸易。西北沙漠。只有北面有外族,所以建立了长城防御。尽管有长城还是被蒙古女真人亡国了。

到了大航海时代,海洋限制解除,西方国家蚕食东方大陆,毕竟东方大陆体积太大一口吃不掉,才八国联军一起侵吞殖民地。

知乎用户 holy dawn 发表

文明是什么?

知乎用户 刘玥干净又卫生 发表

知乎用户 悟空 发表

宋和唐的气质就不同,明清也不同,元又比较模糊,失之宽不是汉道家的无为而治么,有没有介绍民族精神演变变化的书?

知乎用户 澎澎 发表

世界文明都没有中断。比如 5000 年前埃及就出现 “草纸” 和“草和泥砖”的金字塔“混凝土”,陶器和化工酿造等等。

若站在更高纬度看就会发现,纵观世界各地经史就不难发现,内外经史都需要互相佐证立意,彗星撞地球(有可能月球就是最初这颗超级彗星)大洪水代表的是一次大规模的地壳运动,地球球体有塌陷的另外一面就是地壳抬升。也就是上古唯一新大陆喜马拉雅板块的抬升,大约 6000—10000 年,在毁灭前的世界存留了一舟八口(船)—“诺亚方舟”,他们可不是所谓的低智人猿,而是有能力凭几个人就建造了长 157 米的分隔层的远洋巨轮。很快他们停靠上最初的 “陆地”,可是这片陆地继续以难以想象的速度抬升到 5000 米的高空(形成高原)并在重力和四围拉力的作用下逐渐扩张成五大洲,形成最初的高原人口,最初的撞击可能改变加快了赤道的旋转和偏移(金沙文化遗址的热带象牙堆祭祀坑和碳化乌木可以证明),最初板块的中心从四面环海逐渐扩散开来,开始了人类迁徙史。由高向地,由寒向暖,向东北和西南扩散(山海经里说的最初的国四面环海),剩下的这 8 人通过近亲繁殖了这个世界(古罗马神话宙斯的妻子是姐姐赫拉可以看出希腊文化源头就是近亲繁殖)

由于最初的板块抬升托起几个内海,向东方迁徙寻找出路的人就要打通出路,三皇五帝之前都是敬畏一个源头 “神” 的祭司体系(祭司膏头加冕神选)。大禹这个出自泗水之地昆仑山脉的王带领百工(船工等百种工技人员成了诸子百家的源头)疏浚,人工疏通青海新疆宁夏等原来的内海建立最初的屯垦扩增人口(藏人称之为海子的还有很多高原晒干的盐湖)打通通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各条支流运河形成船运交通网水上高速公路(后来所有大部分的公路都是建立在河流网基础之上),形成一定规模的流派分支迁徙。而最早祭司体系社会明显是父系社会,最初社会结构很简单,就是祭司和平民阶层(其实也是我们说的奴隶社会),最初除了祭司代表的姓氏存在,其它人都是没有名字的,只有建功立业才能以洁净程度以 12 生肖原始赐姓,后 “宁玩王者乎” 礼崩乐坏天下大乱发展割离出上万姓氏。所以不仅是百越,而是所有分支附属的奴隶战俘部落实际上是附属父系社会的奴隶部落(他们并不是母系氏族而是奴隶战俘被当成跟牛马一样繁衍的牲口,只有交配权,没有自由权,但是以不断生育的女性则有天然的母性,才形成母亲和舅舅优先的亲子关系)最终又因为各分支建功立业恢复赐姓父系种姓,保留了母舅为大的根深蒂固传统。因着很长一段的母性传承延伸出各异的风俗习惯。形成 “夏朝后裔百越多族,而在这个大禹儿子时代为了保留阶级优势建立封建继承制度体系的开始,“天子” 高于祭司之上,祭司弱化为礼司(大学等同于仕贡出家),王权 “利未” 种姓转化成隶司,国之大事祀与戎。平民也分出奴隶贱民”。日本也是除皇室之外本来都没有姓氏,都是“赐姓”。欧洲蒙古俄罗斯等民族也同样如此(名字很长,种姓 + 历代先祖名字 + 自己的字)。

祭司分为内殿和外殿(神殿)服侍的 “利未人”,主管祭祀(包括节期献祭和赎罪祭)审判裁决(面具代表惩戒之灵),分食分工。设立十夫长,百户长,千夫长,后世人口多(万户侯),所以屠夫,厨师,医生,教师,法官,僧道修,天文,艺术,舞蹈,音乐,药剂师(化学和生物学等),工程师(鲁班门)等等百工诸子百家都出自于祭司体系,祭司学院也就是现代大学的前身,比如剑桥耶鲁都是修道院神学院。

古罗马斗兽场也是倒立的祭坛,屠杀战俘奴隶献祭的 “牺牲” 祭祀演变成竞技娱乐。我国的自古礼仪之邦传统等级 “士农工商”,后两位社会低阶层翻身农奴把歌唱,从大禹治水“洪门帮” 漕帮开始在宋朝以前就打通全世界海上贸易,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的愿宗旨回归于地中海地理核心“耶路撒冷”,洪门资本入乡随俗混血华裔与多地联合 “鲁班门”“兄弟会”—“共济会”,以西班牙葡萄牙为试点,最终定位在 “英国”,以新加坡,香港,旧金山为支点建立全球资本操纵体系,各国设置 “代理人行政制度”。

资本(撒旦)系统和神公义国度行政对立共存

中华:大和至中,义聚召华。

实际上 “中国” 意思就是在爱的公义中召聚,同心合一的国度。实际上神的国度没有疆界,乃是召聚的“中心”

丝绸之路其实就是同一个源头的人类迁徙史的过程。

追溯到旧约圣经上记载,“出埃及记” 旷野行走的 40 年,耶和华用云柱火柱指引圣别前进的方向,用属天的食物 “吗哪” 喂养他们,为的是炼尽出一班纯粹的属神的子民,有敬畏警醒洁净之心的神州儿女。

“华”代表凝聚公义的光或火炬,“夏”代表遮蔽庇护遮盖 “罪” 的翼展或者云彩。(个人认为夏的甲骨文上半部分像一只鹰,美国的标志也是鹰)

“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他使我躺卧在青草地上,领我在可安歇的水边。他使我的灵魂苏醒,为自己的名引导我走义路。我虽然行过死荫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为你与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旧约 诗篇》23:1-4

知乎用户 松撻 发表

很浅显的理解就是,祖宗上溯十八代,八十八代,八百八十八代。。。很可能生活在你生下来附近,或者一个语系,一种人群主体的人是和你一个种族的人。

但是其他文明之所以不是延续的,意思就是生活在那片土地的人的祖先是在别的地方,而那片土地上的后代已经几乎灭绝了。

我们是土著的后裔,而其他同时期的其地域的土著已经断子绝孙了。

多数是被杀完了,有的地方最后一个土著被制作成标本放在实验室了。

知乎用户 我思故你在 发表

因为中国有特色社会主义!可以承前

知乎用户 红旗漫 发表

其实文明幸存下来的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文化圈子非常大

文化中途衰落,能通过圈子传下来,无论这圈子里面是分封国、附属国还是盟国

知乎用户 氺尛畱卄 发表

很简单,中国的老祖宗每年还有人给上坟,其他的没有了。也许血脉还在,可他不认了有毛用。我们炎黄血脉现在依然在这个地球上站着说话,还认我们的老祖宗,我家的事我说了不算谁说了算。其他文明的把祖宗搞清楚了再来和我们说吧。

知乎用户 忠君爱国尼尔森​ 发表

历史和文化的传承一致,各王朝的文化认同和政治认同也一致,王朝的更迭只是单纯的统治者血统的更替,所以说没有中断。这个文化不断的观念其实挺西方的,罗马帝国这种千年帝国就是这么一个概念的结果。如果按我们传统的观念,罗马帝国其实就是几十个王朝的盛衰兴亡。

知乎用户 流云​ 发表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你这个问题问得很让人反感,有带节奏掀起论战的嫌疑啊。

首先有很多文明都没有中断,我们华夏文明并不是唯一没有中断的。

知乎用户 无雨无晴 发表

中国文明也中断过,是在商朝之前。夏朝和夏朝以前

![](data:image/svg+xml;utf8,)

使用的是游牧民族的拼音文字,例如半坡遗址出土的陶文字母。商灭夏后文字从条形码过渡到了二维码的方块字,就像计算机的机器语言已进化到了高级语言,自然不会倒退回去。

知乎用户 慢郎中​ 发表

自从人类诞生,任何一个文明的中心都应该是、必须是保证自己种族的繁衍

中华文明为什么没有中断?因为中华文明的发展——不管是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文化都是为了保证自己种族的繁衍发展。所以中国在几千年时间里一直都是周边(甚至是全世界)范围内,人口最多,实力最强的存在

为什么我鄙视那些吹嘘古希腊古埃及比中国牛逼的?因为一个文明的辉煌必然带来人口的持续增长和强大的军事实力,怎么可能会被一帮野蛮人给灭亡了。要知道在冷兵器时代,人口意味着生产力和战斗力。

而且任何一个强大的文明,必然有强大的渗透力,看看中华文明对周边的影响,甚至欧洲当年也不远千里派人来学习中国文化

可古希腊古埃及呢?就像我在其他帖子里回复的,欧洲人灭了古希腊,竟然没有选择被吹嘘得多么牛逼的古希腊文明,而是选择了愚昧的基督教,真不可思议

知乎用户 你的热心网友 发表

匹夫不可夺志也,何况一个数亿人口的民族! 就是清末民国也是亿级以上!

遥想清末晚期,种种遭遇至今为止

我们百余条约,谁的正义和公知站在我们这边?

我们经年抗日,谁的正义和公知站在我们这边?

我们先烈热血,谁的正义和公知站在我们这边?

我们沥血两弹,谁的正义和公知站在我们这边?

我们改革开放,谁的正义和公知站在我们这边?

我们励精图治,谁的正义和公知站在我们这边?

我们乡村扶贫,谁的正义和公知站在我们这边?

我们雷霆抗疫,谁的正义和公知站在我们这边?

正义是拳头,是阻止北约和漂亮国的封堵,如果你看到村庄要被洪水包围,打开缺口释放洪水,那么那个缺口的泥土得罪了谁?泥土里有没有生命?你主持正义了没?要不要判刑大禹?换句话说你认为俄罗斯应该干北约总部,直接千发炮弹干残北约,可是他敢么?三十年前都不敢,三十年后敢?怎么说呢,英雄迟暮啊!

七十多年前,我们敢于在朝鲜半岛亮剑联合国军,今天我们依然敢于亮剑。

正义,正义能让你看到明日的日出?正义是数百万至千万的民族同胞的牺牲,正义是踏着先烈热血征程上不被压迫所投降。正义是继承革命先烈意志,复兴我中华民族。再强调一遍,正义是利益!

有人说与病毒共存,我们是外贸型国家,欧美是真的可能停止进口或者延期付款,你以为你们多少打工上班的企业不是服务于这一条线的?还傻不愣登的跟着公知以及一帮带路党,没有十足的把握,岂可儿戏!

知乎用户 只回一次 发表

中华文明,自独夫始皇开始,就走向衰败

开始了无休止的王朝更替。

以后毫无文明可言。

只有争权夺利。

知乎用户 小恶魔 B 发表

西藏农奴制如果没有外力强力干扰

我觉得他可以在青藏高原上再存在 5000 年

知乎用户 krebs 发表

儒家文化断了吗? 没有吧

知乎用户 拿走属于我的 发表

中断那么多次,何来没有中断? 至于文明,呵呵。

知乎用户 双手护心​ 发表

燕云十六州丢了五百年左右,各代王侯将相心心念念的都是收回收回失地,以此为最高荣耀

知乎用户 不必等待炬火 发表

有一艘船,在维修中不断的换零件,有时换一个小螺丝,有时遭到巨大破坏换了很多配件。直到有一天,这艘船全身的零件都被换过了,那么这艘船还是原来的船吗?

知乎用户 麦克学麦基 发表

你要说中国这样明显割裂断层的文明不算中断过,那印度那种融合进生活中的文明也不能算中断

知乎用户 吴怼怼​ 发表

最简单的看史书,毕竟文字记载是最靠谱的,中国二十四史一脉相承,没有断档。别的文明说破大天,你证据呢?

知乎用户 窝矮锅 发表

其他文明不会吹。如果他们也学会吹牛比,同样也不会中断。

知乎用户 木子 发表

没有话语权,自然就断了传承。

知乎用户 戒烟了 发表

其他的地方还是那个地方但人都换种了,文化也消失了,至于美洲文明,那就是被西方灭掉的不存在什么消失之谜。

知乎用户 头上米卫兵帽子已很多 发表

一个人要继承他的历史

谁继承了两河文明的文字,谁继承了印度文明的文字,谁继承了埃及文明的文字

你继承了中华文明的文字

知乎用户 成熹 发表

文明指的是什么?是某个朝代?某本书?某种服饰?某种思想?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了解一下文明是什么

知乎用户 钓鱼岛主 发表

因为中国人一直跪着,几千年就没起身过,所以文明就没有中断。其他文明开始也是跪着的,后来的事…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SmSbf9 发表

一家独大,五千年没变过,其他文化呢?看谁当家,谁说的算,让学啥学啥。

知乎用户 你也不用太吝啬 发表

是文明没有中断

而不是国家

无非是我们文明更能促进社会发展

我们文明能保证政权稳固统一

知乎用户 无人占领 发表

没有办法大方承认

五胡乱华,神州陆沉

所谓元朝和清朝,以小族临大族

实质上属于汉族文明的断代

我们应当牢记民族之耻

不要忘了苏联解体的前车之鉴(苏联成立时主体民族为俄罗斯族,占比超过 8 成。苏联解体时,俄罗斯族人口占比不足一半。)

知乎用户 俺能弯腰事权贵 发表

中国的没有中断,说的是文化。

知乎用户 提比略格拉古 发表

那要看你怎么定义中断了。

知乎用户 当朝大学士 发表

谁说的?我认为是中断了的,一个新文化运动的伤害太大了。

知乎用户 月流 发表

因为中国人的精神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文化是兼容并蓄的。

相关的书籍文物都是实打实的真东西,记载的东西没有断层。

蒙古人。满族人来了这片土地,他照样得写汉字,用汉人,说汉语,所以用这个论据来批判中国中断文明的属实是天才。

知乎用户 丁丁保卫者 发表

许多类似说法产生的年代是需要民族自信的年代,现在还抓着不放就是自卑的体现。

知乎用户 jobgu 发表

其他文明古国不太了解

中国的话,很难不承认中国文明的确是没有中断的。但是另一个事实是,中国文明也是没有发展的。除了我们部分官方学者以外,这个结论是有共识的。

甚至直到今天,中国文明的内核仍然和三千年前没有区别,不管换了什么皮。

知乎用户 葛然 发表

题主从哪听来的这个论调: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文明没有中断的国家?你从哪看到了,就去问谁。

知乎用户 赛宝龙 发表

先说是不是,再说为什么吧。日本文明也没有中断过啊,虽然最开始主要来自中国的文化文明,但逐渐演化出了自己的文明,也没断不是?

再说中国,现在中国继承了古代中国哪些文明,儒墨道法?辛亥革命那一刻就逐渐与古代中国文明切割而逐渐进入现代文明,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文化各方面都和古代中国几乎完全不同了,引入的都是西方那一套,虽然没学精。讲真的,现代中国文明和古代中国文明还能有多少能扯上关系?

知乎用户 森七七哦 发表

老纠结这个忒休斯之船问题没啥意思,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知乎用户 哇 TAT 发表

不是中国的文明没有中断,是四大古国只有中国还挺起来了,希腊埃及有英法的体量他们也能说没断,至于印度嘛,种姓还是保存的很好的。

假如现在的中国和清末一样,现在最多也就跟印度一个档次,二战后的民国已经可以算雄起一波了,论实力矮个里挑高个也是排世界第五。

我敢保证,如果中国按现在的发展速度下去,民族情绪可能会把四大古国变成一个,毕竟所有的历史都是现代史,笔是在强者手中的,所以美国打遍天下也没人跟他翻脸,俄罗斯一动全世界都跟他翻脸。

知乎用户 PengDang 发表

希腊文明也没断。

希腊文明的继承如下:

希腊--罗马--东罗马--阿拉伯--意大利--欧洲其它地区。

知乎用户 很想旅行​ 发表

断与不断只在一念间,中国没断,是因为中华文化没有断,元朝的文化在哪里?清朝的文化在哪里?没有文化的传承,才是真的断了。

知乎用户 Birdwing 发表

事实恰恰相反,大部分国家或者地方,古文明都没中断,有的继续存在,有的换个形式,甚至换人,比如埃及。唯一中断古文明,进入文明的,或者更啰嗦一点,进入近现代文明的,就是原来的传承了古希腊古文明的那部分欧洲新教古文明。这些人通过看似复兴古文明的方式革了古文明的命,歪打正着地一步步演化成近人类的现代文明。这部分人本来很少,但是因为演化后不仅刺激了生产力而且逐渐组建起一套自我革新,自我清洁的体质,又浸润到演化后的文化之中,这个例外的文明形态被越来越多的人主动或者被动的接受。到现在,这个例外之外的正常古文明倒显得很珍惜了。

知乎用户 剑圣 发表

古埃及,沙漠化亡国

古印度,文盲化失传

古巴比伦,据说传染病亡国

知乎用户 傅晓角 Kassapa 发表

拆那,常拆常新,隔一阵蜕皮来一次新生。

知乎用户 拉尼亚凯亚人 发表

源于无知,啥都敢说

知乎用户 美酒加咖啡​ 发表

因为就是一条平行与时间轴的直线,5000 年不变!始终没有中断!

知乎用户 毯毯毯毯 发表

我是觉得中华文明就是没有宗教信仰,实打实的实用主义。

这就是中国人的做事方式。

到任何时候,这种思维都是对的。

所以,怎么中断?

只要你想过的 更好,就会接受这种思维。

所以,不论王朝如何更替,本质上一切都没变。

知乎用户 郑逝水 发表

别人断不断跟你有啥关系吗?

跟一堆牧羊犬干起来了

真的是两堆人整得乌烟瘴气

知乎用户 shanon 发表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希腊文明还一直在呢。

知乎用户 拔楠 发表

中国起于秦朝, 后面除了蒙古 90 年都是秦朝加强版。 西方起于罗马, 后来的都自称罗马继承者。

知乎用户 逆时空之舞 发表

中国人是不变的,因为我们一直在变化,这一点,我们是不变的。

你听懂了吗。

知乎用户 陈斌 发表

祖宗发明的字有多少不能说, 这是什么样的 “不中断” 文明

知乎用户 公知 1450 们的公敌 发表

因为这片土地上的人,几千年来没有换过。

知乎用户 王太玄 发表

传统型历史学派最讨厌篡改历史,从前都无法面对谈何未来

知乎用户 是时候改努努力了 发表

因为这个世界是西方主导的西方说什么就是什么我们能怎么办

知乎用户 leo 发表

因为我们把入侵者同化了,其实单算汉文明,断了好几次了

知乎用户 lkq 发表

什么是文明,如何又是文明中断?自己都说不清楚还谈什么唯一。清朝文明还是元朝文明,或者说是南北朝文明。扬州十日听过没,文明不?

知乎用户 洛天 发表

文字,文物,民俗,思想都是是文明的载体。

你说中国的华夏文明中断了吗?

遇到几个熟人,这几个平时支持乌克兰,贬低中国也就罢了,现在连点常识性问题都在胡说八道。

按照他们的说法,楚人非华夏,汉朝有何正统。(某位说的气话,我楚人,蛮夷也)

周人是西岐游牧蛮族,商人才是正统华夏,西周覆商,华夏不存。

秦人虽为赵人,但常年与西戎通婚,秦人灭我华夏?

看了知乎上几个高赞回答,就这水平,你高中毕业都有点难啊。

拿着初中肆业的言论大言不惭,明眼人看着就觉得是个睿智。

知乎用户 灵芝 发表

对于那些河殇们我想说,对对你们说的的对,中国文明已经中断了,中国用了 70 多年就超越了你西方叠们几百年的发展,证明了什么?证明了你们西方叠就是垃圾。

知乎用户 马蹄达达 发表

崖山就断了,自恋个啥

知乎用户 也圆新之猪 发表

就连一夫一妻多妾这种优秀文化都不能传承的地方,还好意思说文明没中断过?

知乎用户 平安语风 发表

个人观点

文明的根本有 3 点,

1、主体民族一直延续(汉族主体)

2、主体民族文化一直继承(文字与文化)

3、国家领土一直存在(朝代版图)

———

如何亡族灭种

(1)消灭其主体民族,

(2)消灭其主体民族文化,

(3)占领其主体民族土地。

———

这个角度而言,

中国文明、印度文明、埃及文明、欧洲文明,其实均未断绝。(三者均在。)

至于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和南美洲国家这些文明,都是消灭了原有主体民族、消灭了原有主体民族文化。

然后作为欧洲文明的殖民者与非洲文明的迁移者,

经过数百年时间演化,重新形成了新的主体民族和主体民族文化。

以色列能够在完全失去国家领土的基础上重新崛起,完全依靠其主体民族犹太民族和主体民族文化犹太文化。(而且对犹太民族文化做了根本改动,不再以利益作为民族文化导向。)

———

巴比伦文明,已经断绝,主体民族被消灭,主体民族文化已经消失。

美洲文明、澳洲文明,已经断绝,主体民族被消灭,主体民族文化已经消失。

———

并不认同,“崖山之后无中国” 的说法

知乎用户 道小忘​ 发表

涯山之后无中国,明朝之后无华夏。

粉饰太平,并不能改写历史。

不过,历史早就被改写的不成样子了。

但是,其实自欺欺人获得心理安慰也挺好,否则历史就会成为心里永远拔不出来的刺,图啥呢?

知乎用户 jdiid 发表

我觉得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我们地形好,没准备好的时候,高原挡住了陌生人;

陌生人翻过高原过来的时候,我们已经准备好了;

知道了远方有敌人之后,我们一直在探索、准备,并且很长的年代中以逸待劳;

足够悠久的对抗不被消灭的历史,增强了我们对于自身民族和自身社会组织力的自信;

长期的存在,形成了我们作为整体民族的观念。

知乎用户 工程转中文研究僧 发表

双标狗: 欧美一本破史诗多次转译,欧美这就是继承了古文明;

中国出土文献丰富、多代训诂保留、陆续原始文明发掘,中国人不是认识甲骨文,所以中国也不算继承古文明。

毒教材告诉了我们答案,跪着的人永远都把洗脑同胞当成乐趣,把文化的记忆当洗脑。

知乎用户 四天之魔 发表

早八百年就断过好几次了,现在的文明不说和远古上古时代比,就算是和近代比都根本不是一码事,更何况是和千年前比。

知乎用户 太一辰子 发表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你确定中国文明没有中断?满清入关剃发易服是假的?还有来自乌拉尔山以西的那啥啥清洗华夏呢?

知乎用户 第欧根尼 发表

明朝是一个与宋朝迥然不同的朝代,宋朝不杀文官,朱元璋一杀就上万人,朱棣还发明了诛十族。宋朝皇帝虽然窝囊废不少,但是艺术造诣都不错,明朝皇帝炼丹的炼丹当木匠的当木匠。

这是为什么?因为中华文明断了一半。

朱元璋为什么残暴?因为元朝治理国家就是残暴的,谁不服就杀谁,朱元璋不过是有样学样。

那问题来了,朱元璋为什么不学学宋朝怀柔的治国方式呢?因为他不会,他没见过,他没经验。

明朝的皇帝为什么这么有个性呢,因为当时已经不知道该怎么教育培养帝王。

都听说过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以为就不过是吃一顿饭就把问题解决了,其实哪有那么简单,这里有很多人员财政的调动调整细节没有记录下来,杯酒释兵权只是一系列权利剥夺过程中的最终结果,具体怎么操作的要复杂很多。

所以说文明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历史,另一方面是历史操作细节。我们的历史传承下来了,历史操作细节丢失了。

所以明朝的时候,宋朝已经灭亡一百年了,宋朝那些会治国的官僚体系都死了。朱元璋手下没有会以宋朝的方式治国的人才,那只能按元朝的方法来。

所以宋文明的断绝,是一个举国协作体系的丢失,我们知道元朝残暴不对,但是不残暴要怎样运行这样一个大国,明朝只能根据文字的记载,摸着石头过河。

所以明朝的税收体系直到灭国都是不成熟的,整个国家就是因为税收体系的崩溃活活穷死的。

但是为什么说中华文明又没有完全断绝呢?因为蒙古的文明等级太低了,蒙古人根本不会治国,所以干脆就不治国,谁不服就杀。所以把蒙古打跑之后我们就只能尽量继承宋以前的治国方式。

设想当初宋朝如果是被一个伊斯兰国家灭国了,要求信仰伊斯兰教,佛寺道观都砸,儒家学说都烧,这样过个两百年,整个中国完全伊斯兰化,那文化就真断了。

知乎用户 haanen2255 发表

怎么没中断 服饰都没了

知乎用户 crydoll 发表

谁告诉你的?不然你们看看朝鲜官网?猜猜看在朝鲜人的世界观里世界有几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断绝的古文明是朝鲜还是那个国家?

为了民族自信各吹各的吧

知乎用户 心向自由奔 发表

中国的文明没有中断吗?这个论点从哪里来的,是如何得出的?能详细的说一说吗?如何说明一个文明是否中断,用什么来证明呢?中华文明几千年了,现在那些文明还有多少?你能说 明吗?社会 的发展,是一个从野蛮到文明的过程,是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现在我们处在哪个阶段,我们丢失的是哪些?

知乎用户 举宝爱好者 发表

嗨 合法性需要

实际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现在和秦比 文字 语音 语法 人种 衣冠 饮食 家庭结构 社会分层没有一点一样的

那些人说一脉相承 那是他们对当前的现状不自信 只能找几千年前的帮手

你不靠一脉相承吃饭的 没必要信他们这套

知乎用户 Iron Man 发表

看见没有 某些答主极力反驳中华文明 甚至口号和当年日本鬼子一样 你们被外族统治啦 满清鞑子入关啦 这种人收钱了我都理解 这要是没收钱就是恨自己是中国人呗?要是活在建国前啊 得拥护大东亚共荣去吧?可怕啊

知乎用户 void 发表

没中断是对的,因为地理环境封闭,进出都难,所以守了几千年的一亩三分地,不思进取,停滞不前,一潭死水。

知乎用户 特兰西瓦里亚​ 发表

自欺欺人而已,元朝我们断了,清朝又断了。

知乎用户 查士丁尼 发表

因为脸皮厚呗。

知乎用户 流水脉脉​ 发表

我现在越来越倾向于认为,中国不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文明没有中断的国家,而是唯一一个真正有文明的国家。

其他国家的文化基本上都是明末,中华遇到天劫时,从中国偷过去抢过去的(包括金字塔,从形式上看只是某种先秦古墓的放大仿制。),其中这些文化当中形而下为之器部分他们能理解和接受,并且有所发展,而当中形而上为之道的部分,他们完全不能理解。所以导致他们的文化发展是失衡的,他们的所谓科技发展起来有种种的弊端,包括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欲望的无休无止等等,这种所谓的文明是没有出路的。

所以现在要做的是恢复真正中华传统的文明,这文明在明末,因为满清的统治而彻底断根,需要一代一代的人不断的努力去将这个文明恢复起来。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中国的教育不这么教育怎么教育?

长大才会发现,我们都是意识形态的傀儡。

不过,相对来说,我国的文明确实很长。

只是似乎没啥用。

别喷。

知乎用户 Heavn Deng 发表

很多反对意见总是说,中国在元朝和清朝的时候就已经断代了,其重要论据就是元朝和清朝属于外来文明,从法理上来讲,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蒙古现在独立出去了,按照 1820 年的中国疆域地图,难以自圆其说。

所谓崖山之后无华夏

所以朱元璋和孙大炮有重建汉室的功劳。

但是我们往前看看,从汉开始,顺序应该是汉 - 魏 - 西晋 - 东晋 - 宋齐梁陈,等等陈后面怎么没有了,因为它被隋文帝灭了,隋文帝何许人也?正儿八经的北方少民,而继承隋朝的唐朝干脆跟隋朝是亲戚,一样都是少民。

是不是可以说正经的汉族王朝从隋朝开始就断代了?

再往前,秦朝。

在秦国发源初始的时候,那封地就一荒地,对于当时的中原人来说,秦国就是蛮人,和西戎混居在一起的,蛮夷也!

所以秦朝灭六国统一中国的时候,中国就已经断代了?因为这也是典型的少民入侵主体中原民族的案例。

我们再往前,周朝。

这周国最开始的位置其实跟秦国差不多,也是个蛮荒之地,周国人也是少民,所以周朝取代商朝也算得上是以蛮夷替华夏,完了,又断代了。

就这,还没完。

据最新的考古资料显示,商朝人极有可能是从西边来的,是古雅利安人的一支,因为商朝古墓里挖掘出来的骨头测 DNA,都显示是白人血统,和之前的夏,和之后的周完全不是一个种族的,异族统治啊,完完全全的断代啊。

所以,华夏实亡于商朝?

所以那句诗更新一下:夏桀之后无华夏?

知乎用户 Micius 发表

没有中断——指被清兵灭国

知乎用户 天使​ 发表

四大文明古国一个字都不要改。

1 非洲那边很多部落保持原始的状态。

没有中断,但是比 2000 年前的中国文明还原始。

2 欧洲有流传千年甚至几千年的文明。

但是规模都很小。

3 然后才是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中断。

想起来再继续

知乎用户 头大的加菲猫 发表

我就看不起那些装逼的。找的各种理由说中华文明断绝。。。

那是表达观点吗?只是为了显摆自己好像有独立思考能力似的,装逼犯!

有没有中断你不明白吗?

你看的汉书是现代人瞎编的吗?

秦始皇陵埋的是亚历山大吗?

资治通鉴是达芬奇写的吗?

论语是阿基米德写的吗?

繁体字是埃及人发明的吗?

饺子是爱迪生让你吃的吗?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哥白尼吗?

鹊桥的两边是罗密欧与朱丽叶吗?

红楼梦的作者是列夫托尔斯泰吗?

西游记的主角是美国队长吗?

玉皇大帝的名字叫宙斯吗?

静夜思是歌德写的吗?

二十四节气是从欧洲传过来的吗?

之乎者也 是你吗第一个说的吗?

文明,是一个整体。不是某个知识,某个观念。

人都能改变,文明就不能吸收别的东西了吗?

你活了几十年,变化了多少,你说你有过断绝吗?

知识和观念不懂就要学,你学习了物理知识和科学的思想观念你就跟以前断绝了吗?

另外,文明的延续不是说你最开始是青铜器时代,两千年后还是青铜器时代,这叫煞笔,不叫延续。

印刷术和造纸术是从中国传到西方的,没有这两个技术,欧洲到现在就是一坨屎。

回到正题,文明的延续是很复杂的事情。

社会风俗,文化习惯,历史名人,文史传承。。。。等等

我不知道别的文明到底有没有断绝,但我知道中华文明是没有断绝的。

首先,文明是承载在人身上的,民族主体没有被屠杀殆尽,而且人口越来越多。

另外,文字和口音从来没有被外族强制改变,这就保证了文化在民族主体之间一代一代的延续。

还有一点就是土地,这个土地上生活着一群人,世世代代相传,你告诉我断绝什么了?

有人说到了现代我们学习西方文化怎么怎么样。。。

我家的祖宗牌每年我还磕头呢,我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我都知道叫什么,我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奶奶我也知道叫什么,每年磕头,上供,上香,点蜡。

这有什么可反驳的呢?我就不明白?是整天活在梦里吗?还是说打小出生在国外?

你可以质疑其它三大古文明没有断绝,你自己去查资料就好了。

但是一群傻吊一个接一个的说中华文明断绝。。。傻子一样,有没有断绝自己是看不出来还是分析不出来还是感受不出来?

真不知道为什么都是一样的人,脑子能差那么多?

说白了,就是为了装个逼,显得自己好像有不同的观点,知道一些别人不知道的事儿。

尤其是一些所谓的精英,生活处世观念完全西方化,你可以说你家的文明断绝了。

但是你代表不了中国人。大部分中国人还是认祖宗的。很多农村地区每年还是要给祖宗上香的,甚至城里人家里也有祖宗牌。

你可以把自己排除在中华文明之外,但是你代表不了中华文明。

知乎用户 高了高源​ 发表

自大!自卑!而已!

就像韩国人说孔子是韩国人一样!

这说法自己 yy 一下就行,千万别到处喊。

知乎用户 克里特岛民 发表

这是一个认知失调后导致的结论,我们在长大以后,逐渐了解到原来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历史上也不是那么特别,既不长,也不强,影响力也不够,于是找到了一个 “不曾中断 “这么一个新奇的角度,继续为自己民族主义提供信心。

阿 q 精神无疑了。

这个世界上理论没有任何一个文明是中断过,只要有人活着,还有人说话,这些文化必定能追溯到最早的时期。我们纠结的不过是定义语意的问题。到底哪个民族是哪个,这个是不是这个。实际上,你们以为战争侵略失败了对面灭族了?实际上,融合与共生就是西欧文明的主旋律。能在这些频繁交流战争中留存下来的古罗马希腊文明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超级文化。完全保持文明原样到那些文明恰恰都非常落后,比如波利尼西亚,新几内亚,他们在现代文明入侵之前已经保证了快一万年了。从没断过。

之所以有这种想法,我认为第一是一个意识形态到问题,我们历史观念非常落后,还停留在将相王侯,政治斗争的小概念中,而历史其实上一个文明变迁到大概念,研究的是动态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与现代世界的联系。

我们教育面对的问题是,如果要强调历史跟现在联系,人们必然发现,原来我国的政治,军事,科学,文化文字,各种社会形态特征全部都是模仿西方,而自己的古文明几乎难以在所有改变人类生活的地方发生作用。因此,我们总是再削弱这种概念,让大部分连受过教育的人,都变成了历史文盲。

其实我想说的是,正如你在长大之后,慢慢意识到自己不过是个平凡的人一样。你也要接受,自己的国家跟民族也是个平凡的角色。你更应该为我们现在取得成就自豪,毕竟我们祖宗实在太一般了。

中国现在就是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知乎用户 京师小状师 发表

这是中国专家告诉你的吧?实际上很多国家都不认为自己的文明中断过,不管是犹太,阿拉伯,印度还是欧洲。

所以中断也是带着主观判断的。做不得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这句话的意思是中国文明很可能是世界上唯一存在至今的原生文明。

作为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结果,基本上可以确定先商的中原王朝,即传说中的夏,是中国土地上出现得最早的文明(注意,不是文化)。在此之后,这个文明只经历了王朝的变迁,而语言,文化,主要种族一直一脉相承。

相反,世界上剩下来的文明都是灭绝古文明的次生文明。

原生文明只有苏美尔,古埃及等几个,但是古埃及被阿拉伯彻底灭了,苏美尔很早就被阿卡德灭了,印度河文明被雅利安灭了。语言,文化,人种都大不相同。

还有一个可能是原生文明的是希腊文明,但是有几个问题:

希腊文明的先祖爱琴文明到底是自发产生的还是西亚古文明的次生文明?

多利安人入侵到底是爱琴文明的自然发展还是外族把爱琴文明灭了?

在罗马统治时代希腊还留下了多少古希腊的印记?

知乎用户 路子辰 发表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跟地缘、人口基数、政治经济制度以及大一统文化归属有关。下面简述:(多图预警)

东亚特殊地缘板块(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戈壁沙漠的阻隔)保护了中华文明不受西部高加索人种入侵。

黄河长江提供了灌溉水资源与适宜耕耘的谷地平原,还有河防与运输体系。

汉民族人口基数大,北麦南稻各有所宜,在受北方游牧民族入侵时,逐渐南迁,开发了南方,南方湿润温暖气候也为汉族移民提供了物质保障。长江淮河防御体系为汉民族南迁政权提供了坚实保障。

自秦以来的大一统制度,经过两汉的长久传承,已深入人心,内化为文化归属。

汉民族的博大、开放及先进的科技文化,更加辐射了整个东亚文明圈,影响了内亚、东南亚、西亚等地,还对欧洲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而北部游牧渔猎民族则 “入华夏则华夏之” 接受了汉文化熏陶。

秦,汉,隋,唐,宋,明,清等朝代大一统的格局,让中国文明愈加恢宏,不得中断。虽有乱世,终归一统。

知乎用户 齐格 发表

文明的核心,比如宗教,音乐,食物等等,你跟商周人有多少关系?唯一可以拿出来说的文字,拉丁字母还可以追溯到楔形文字。殷商人语言到底是什么情况,还未必清楚了。汉族,当然是汉朝开始的。

知乎用户 Xiuquan Yu 发表

所有现存的文明都没中断过

中断的都搁土里埋着了……

知乎用户 良昏 发表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 “仁义道德” 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知乎用户 姜胖 发表

从某种意义上文化被破坏消灭时,文明已经中断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确实,商鞅某些改革那是真传承到现在

知乎用户 阿翔 发表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断了一次,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时候也断了一次,大清修四库全书的时候也断了一次。再次一点,衍圣公向忽必烈下跪,五胡乱华,东周礼崩乐坏。

中国特殊论是一个很奇怪的东西,大概是从美国特殊论那里学过来的,这样不好,美国国运才几百年,就敢说自己是特殊的了?

从中国的历史传统看,中国说自己的文明没有断确实没错,按邹衍的五德始终论看,中华文明世代交替是再正常不过了。像什么五胡乱华,老子化胡,都是文明传承本身的一部分。

从西方的文明史观看,其他文明传承中断倒也没有错,按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的逻辑,文明对来自内外的挑战的应战失败后,文明就走向衰落了,是非常线性的观点。

错的是基于不同角度出发看两个不同的文明,最后得出了两个不同的结论,最后还把他们放在一起比较,这就很离谱了。

知乎用户 楚自克庸以来​ 发表

实名反对

@盖乌斯尤里乌斯凯撒

的回答。

本人对世界历史不甚了解,但自认中二数学学的还可以。

该答主的回答中提到,“中国可被认为是文明断绝的几个依据,其一,外族入侵,元和清。其二,信仰改变,从商周巫教到秦法家到汉儒家道教再到南北朝佛教,再到宋明理学。其三,文字难以辨识,没有几个人能看懂甲骨文金文。相信即使这样,诸位仍然认为中华文明没有断绝”。

上面一段话可转化为: 命题 “若外族入侵,信仰改变,文字难以辨识则可以认为文明断绝” 为假命题。为了方便理解记为,“若 P1, P2,P3, 则 Q”为命题 A,命题 A 为假命题。

而该答主证明其他文明没有断绝的思路是,如果一个文明没有出现外族入侵,没有出现信仰改变,没有文字难以辨识的情况,则该文明没有断绝。同样为方便理解,记为 “若非 P1,非 P2,非 P3 则非 Q” 为命题 B,命题 B 为真命题。

可以看出命题 B 是命题 A 的否命题,数学课大家都上过,应该知道原命题为假命题不能证明否命题为真命题。

知乎用户 喵蕉君 发表

因为你现在还用汉字

知乎用户 梨雪梅 发表

很简单,你挖一个 5000 千年的墓,测一下 DNA,和现代人的 DNA 对比,看一下是纯种的还是串儿。

其实和测狗的马的纯种程度的科学原理一样。

历史上若被不同异族啪啪过,自然是串儿

历史上没被异族啪啪过,自然是纯种

发布于 11:06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知乎用户 North 发表

是指别人都化茧成蝶了自己还是那根蛆吗?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其实吧,“文明古国”这种东西,就和美国的 “自由灯塔”,日本的“万世一系”,英国的“日不落帝国” 一样。

作为一种政治宣传,你自己拿来自嗨一下,提升一下民族自豪感,没有问题。但你真的以这玩意为基点深挖的话,那就会发现这东西纯属一地鸡毛。

虽然号称 “文明没有断绝”,但从“没有断绝” 这个角度来看,远有“五胡乱华”,近有 “元清两朝”,更不要说朝代本身的更迭。

而如果是把重点放在 “文明” 上,那先不说 “多民族大融合” 的现在,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汉族文化究竟有没资格代表整个 “中国”(至少我就感觉让蒙古族满族的同胞去感悟“靖康耻” 挺扯淡的。)

就单纯就汉族文化而言,它也是不断继承与发展的,早就不是当年那个样子了。

甚至再发散一点,“没有断绝过的古文明” 又有什么意义呢?没有断绝就意味着先进?意味着优秀?这两者之间似乎没有什么逻辑上的联系吧?

说白了,“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断绝过的文明古国”这个观点。就有点像,我号称 “我是全世界,中指最长的人” 一样。

但我这所谓的 “中指最长” 是包括了了出生至今都没剪过的手指甲。

同时这 “中指最长” 也并不能证明“我很牛逼”,甚至除了这个头衔本身,它不能给我的生活带来任何实质上的帮助。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是不太理解这个描述

首先元朝那一百来年不算是异族入侵吗?

其次清朝的几百年也不算吗?

知乎用户 考试咖啡 发表

看到这个问题,我懵了一下,看了看我旁边这本正在临摹的《自书诗帖》,翻了翻作者蔡襄简介,好家伙,公元 1012 年出生的人,隔了一千年了,我居然还在从这么古老的人上边学东西,再往旁边望了望,我去,一千七百年前的王羲之写《十七帖》拓本,我居然还想从他身上学点东西,突然觉得自己怎么这么厉害。

看来一定是书法这个类别太特殊了,有失偏颇,那我再往柜子上望一望吧,首先被吸引到的是那两本厚书《史记》,公元前 100 年写的,我居然看过大半,《道德经》公元前 400 年,《论语》公元前 400 年,《四十二章经》公元 68 年,《唐诗三百首》公元 700-900 年,《古文观止》公元前 400 年 - 公元 1800 年,剩下基本杂书著成的时间就很短了,比如《菜根谭》《小窗幽纪》仅仅四百年前铸成的。

按理说中华文明都断代了,这些东西还对群众出版干啥呢,我们又看不懂这些东西,让那些历史学家研究不就够了吗?

诸位对这个问题辩经的都是大佬,我个人才疏学浅,断然是不敢直接加入战斗的,只能浅薄地谈谈自己的认识。我在读古文时,常常可以发现很多古人的观念与我们现代人的观念颇为相似,所以我猜想,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那就是悠久的中华文化之于中国人,是否和水之于鱼一样,是一种平时不容易意识到,但却客观存在的东西呢?

一番陈词滥调,比不得长期接受过自由世界正统教育的各位新青年的高级言论,各位姑妄听之,有不同意见的可以畅所欲言,鄙人愿闻高见(真心的)

……

什么鬼,评论区被关了?

相关图片: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现在可是新中国了你给我提这个?

知乎用户 医院纪元的美洲人 发表

自取其辱。通古斯余孽和其文化残留污渍没没有肃清和涤荡干净之前,这么说可谓自取其辱

知乎用户 天天向上 发表

任何发展途中改信别族宗教的国家都算文明中断。

宗教,特别是的成熟一神教,是很完备的思想体系,传教就是对信徒的三观洗脑,而且是强制性,排他性的洗脑

信徒可能还保留一些原来文明的残余,但文明的根基却已经被替换了。

当然,文明中断不只有改信宗教,但宗教的洗脑对文明的替代却是极为强大的。

知乎用户 逸为平 发表

文明洼地,想断也没的断。

知乎用户 我想多学学多看看 发表

没有中断说明没有任何长进,几千年都一样。

知乎用户 噎鸣 发表

之所以说中国文明未曾断绝,是因为中国的文化被传承了下来。我们如今所使用的文字,所说的语言,都是从上古的甲骨文、古汉语演变而来,主体未变,一脉相承。时至今日,我们依旧可以解读三千多年前的卜辞,吟诵两千多年前的诗歌,和古人一样为同一个节日欢庆,感受他们的悲欢苦乐。

就算是在颇有争议的元、清两朝,我们的文化也未曾断绝。不可否认,那曾是悲惨的侵略史,两朝都实行了严酷的种族压迫政策,四等人制、剃发令、逃人法之类的,另外还有对汉族的残酷屠杀,但即便如此,这些夷族也未曾且无法消灭汉文化。

在成吉思汗时期,就有过 “汉法”“旧俗” 之争,契丹人耶律楚材就大为提倡汉法。后来的窝阔台也大赞汉法。忽必烈也曾问:“本朝旧俗与汉法异,今留汉地,建都邑城郭,仪文制度,遵用汉法,其故何如?” 中原汉族学者回答:“考之前代,北方之有中夏者,必行汉法乃可长久。故后魏、辽、金,历年最多。他不能者,皆乱亡相继,史册具载,昭然可考。使国家而居朔漠,则无事论此也。今日之治,非此奚宜?” 可见,为了建立当时先进的农耕文明,汉法必不可少,以漠北蛮族的粗劣文化及制度,是不可能长久的,事实上元朝统治者虽得汉法,却不善治国,最终短命。

具体一些,元世祖忽必烈,在 1260 年 “建元为中统元年”,在建元诏中以儒家口吻昭示政权性质和纲纪原则。而在 1271 年,忽必烈又从**《易经》中取 “乾元” 之意,改国号为“元”。而且元代的学校教育**,是蒙古化和汉化相表里的教育体制,存在以汉字教学的国子学,也存在以八思巴蒙古字教学的蒙古国子学,并且不论是汉字国子学还是蒙古国子学,都以尊孔读经为主要内容。不管你骂孔教经典是统治手段,还是封建糟粕,你都无法否认孔子言论是我国古代经典,现在的小学课文里依然有《论语》节选。

而到了清朝,不管是剃发易服,抑或是对明朝藏书的大量销毁,还是文字狱,都是对我国文化传承发展的摧残,这一点绝对无法否认。但我国的文化因此断绝了吗?我们今天还是操着一口汉语而不是满语,我们学的文字依然是汉字而不是满文。而在曾静案后,雍正帝甚至还编写了**《大义觉迷录,力辟华夷之辨**,承认华夏地位,称有德者皆能为君,宣扬自己的正统。乾隆三十八年,又编撰**《四库全书》**,虽说满清鞑虏为了统治需要大量删改 “旧书”,但所幸也保全了许多珍贵的汉家典籍,以此流传于世,不至断绝。

除了最有争议的元清两朝,我们也可以从其他民族建立的王朝,来一窥他们对华夏文化的态度。首先就拿最典型的,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孝文帝改革,冯太后和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应该是历朝最为 “激进” 的了——禁胡服,依汉制着装;断北语,以汉语为正音,朝廷上说 “北语” 者免官;改姓氏,连皇姓 “拓跋” 都改成了“元”;迁祖地,随迁的鲜卑人一律以洛阳为原籍。其次像是辽、金,都推行汉法,辽代的南北面官金熙宗推行汉法,都是民族融合的体现。

再简要说说其它文明。

古巴比伦,起源于公元前 1894 年阿摩利人苏穆阿布姆建立的巴比伦城邦,在公元前 1595 年被赫梯人灭亡。后来的新巴比伦王国,则是由迦勒底人在公元前 626 年建立的,于公元前 539 年被波斯人所灭。而如今生活在两河流域的人,像是叙利亚人,是阿拉米人、亚述人、腓尼基人、希腊人、罗马人等等的混合。伊拉克人则大多是阿拉伯人。古巴比伦文明通常包含古、新巴比伦王国两个阶段,就算是这样,我们也可以看出,这两个阶段的主体民族被完全更换,虽然都是使用楔形文字,但楔形文字在公元前后就基本废除,如今生活在两河流域的人民,他们的种族、文化,和古巴比伦基本没什么关联了。

古埃及,这一文明极为古老,在前 6000 年就有相当发达的农业文化了,从其能够被称为 “文明” 开始,大概是从前 4500 年到前 332 年,包括前王朝时期、早王朝时期、古王国时期、第一中间期、中王国时期、第三中间期、新王国时期、后王朝时期。其创造者是由讲哈姆语的北非土著和讲塞姆语的西亚人种融合而成,形成了具有自己特点的古埃及人,使用象形文字记录自己的文化,不过在希腊罗马人统治时期,象形文字逐渐灭亡,文化断绝,现代埃及所使用的大多是阿拉伯文字,直到**商博良破译罗塞塔石碑才令世人得以重新认识古埃及文明**。

古印度,其文明最早为 哈拉巴文化,大约起源于前 2300 年,其创造者众说纷纭,有说是苏美尔人,但没有切实证据;有说雅利安人,但雅利安文化和哈拉巴有明显不同;有说达罗毗荼人,也缺少证据。哈拉巴文化可能灭亡于公元前 1500 年的雅利安人入侵,当然这也只是一种假说,关于哈拉巴文化的谜团还非常多。雅利安人进入印度河流域后,便开启了 吠陀时代,发展出种姓制度,存在于约前 1500 年至前 600 年。前 600 年左右,印度进入 “列国时代”佛教产生于这一时期。再然后是孔雀帝国、笈多王朝、戒日王朝…… 一直到今天的印度。关于古印度文明是否断绝,目前众说纷纭,我个人倾向于没有断绝

最后总结一下,我们通常说的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国,换句话说,其实分别对应两河流域文明、尼罗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黄河流域文明。其中古巴比伦毋庸置疑,两河流域的民族和文化都换了好几茬了,早已不是古巴比伦的模样。而古埃及,由于其它文明的殖民,导致该文明的文化断绝,自然也谈不上文明传承,虽然人依然是以前的人,流淌着古埃及血脉,但却说着别人的语言,用着别人的文字,文化已不附古印度之前说了,我认为应该不至于断绝,除非单纯把哈拉巴文化看作古印度文明,那么雅利安人入侵后,印度一直处于殖民状态,从这个角度可以说古印度文明断绝。但笔者认为,古印度的文化主要还是后面发展起来的婆罗门教、佛教一类的文化,比如虽然印度已经废除了种姓制度,但种姓制度的影响依旧存在,而种姓制度又恰恰是诞生于雅利安人开创的 “吠陀时代”。另外佛教也是如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未曾断绝。

而对于中国,华夷之辨自古有之,早在上古时期,彼时还未有华夏,中原大体有三大部落——炎黄、东夷、苗蛮。我们华夏族,最早就是在这三大部落的相互冲突和融合中形成的,大概在前 2000 年左右,夏启于 “钧台之享” 大会天下诸侯开始。然后我国经历千年风霜,其间和其它民族的碰撞融合从未停止,但不能否认,不论如何融合,最早的血脉从未断绝过,这点在基因溯源中也有体现。关于文化,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孔子曾说 “内诸夏而外夷狄”,到了魏晋隋唐,这种区分逐渐变弱,唐朝摒弃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而是 “爱之如一”。在元朝,汉族学者郝经言道:“圣人有云,夷而进入中国则中国之,苟有善者,与之可也 从之可也。” 到了清朝,满族统治者也以华夏正统自居,不过乾隆朝之后,文字狱愈演愈烈,这也反映出满族人的文化自卑心理。华夏文化是兼容并济的,是在不断融合中发展的,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它在不断壮大,但从未被替换,并一直流传至今。而我们的民族也是在不断融合中发展,蒙古族、满族也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一员,历史应当被正视,但我们也必须往前看。文化未曾断绝,炎黄血脉依旧流淌,中国何曾灭亡?

知乎用户 机器新郎​​ 发表

大家太较真了,就是个统战口径罢了。

可以说「中国是世界上文明没有中断的国家之一」,「唯一一个」是不准确的,但确实很提气质。

一个论断就提升了文化自信,何乐而不为。

认真就没意思了啊,还容易带上历史虚无主义的帽子。

没必要,下一题。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你都断了好几次了好吧。如果你非说没有断那还真有,皇权制度,奴才文化一直没有变化,人情社会关系户骑脸也没变过。

知乎用户 似水年华 发表

没活可以咬个打火机

知乎用户 零星 发表

仅仅是有人这么宣扬而己。阿 Q 无处不在。

知乎用户 湛江生蚝批发 发表

看着一些高赞脑残答案,无语生气。敌对势力简直无孔不入,说中国好先进不行,矮化丑化中国才是正确的。这些狗真是拿着丑国狗日的钱还真是敬业。反观我们的教育部相关国家部门媒体,吃里扒外,即使有做事的也是方法落后,积极不高,毕竟按部就班没有竞争,没有指标考核,舆论就是敌人越来越强而我们越来越弱导致不断沦陷,毒教材毒课外书简直就是世纪国际笑话,让每个爱国者都深感痛心无奈!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算是看明白了,一提到中国中华华夏中国人有什么好的地方,或者有哪些强过西方的,有些人就急眼了,拼命举例论证中国是不行的,中国行那也是错觉。

其实吧,别急,你更急眼的日子还在后头哪!

知乎用户 老大 发表

有些二五仔眼里,美爹才是文明,哪怕 100 年前,还在搞奴隶制,还在搞种族灭绝!就是现在的民主党。共和党。这些事要是发生在中国人身上能被喷死,,发生在美国身上一群舔狗出来,能扯淡清军入关!

知乎用户 Ming 发表

看到很多回答说这是中国在通过贬低别人提升自己自信,或者说这是我们中国自己定义的标准,世界上不承认,甚至提出质疑,我真的是心酸又好笑,作为中国人都自卑到这种程度了吗?

类似的问题外网也有很多,摘几个获得外国人最高赞的回答给大家看看。先说我看到后得出的结论: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是全世界公认的、中国的 5000 年历史也是公认的、国外也承认中国的文明从古代延续至今并认同。

问:为什么欧洲有很多 6500 年前的建筑还存在,但却没有在四大文明古国中,是因为中国的理论偏见吗?
答:四大文明古国的几百年来被东西方历史学家普遍接收,而不是中国人,很久以前罗马、波斯、印度、威尼斯或现代英国的文本中都有这种记述。…… 中国是最雄伟的国家之一,也可能是最连续的。

问:中国经常说自己有 5000 年的历史,依据是什么?是国际公认的吗?地球上其他国家是否可以这样说?
答 1:您可能将历史与过去混淆了,历史是对过去发生的事情的书面记录,而不是过去发生的事情。…… 我敢肯定 5000 年前马里兰州发生了一些事情,但是我也肯定没有人知道是什么,因为没有记录。但是在中国又很多这样的记录,这是对他们文明的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壮举和致敬。
答 2:你说得对,几乎每个地方都有 5000 年的历史,但对于中国来说,它的历史几乎是不变的。5000 年来,中国人相对在同一个地方,他们从相同的文化中成长了很长一段时间。他们在整个历史上都表现出色,在欧洲人甚至没有想到它的数百年前就发明了一些东西。

问:中国真的是唯一延续到今天的古代文明吗?还是只有中国人自己这样认为?

答 1(中国人):中国人说的是 “中国是四大古文明(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中唯一一个今天仍然存在的古文明。这是真的,因为其他几个文明已经在不同的层面上或时间上结束了……。

答 2(美国人):这是真的,我小时候在美国课堂上学习到过(90 年代的小学和高中,但在那之前十年前我读到的书里面也这样说),所以不仅仅是中国人这样认为。

知乎用户 oldgame 发表

什么文化没中断过?皇权专制文化嘛?

知乎用户 绿色解放​ 发表

先问有没有文明,再问有没有中断。

知乎用户 covfefe 发表

事实上希腊和波斯都没有断,如果遭遇外族入侵算断的话,中国也一样,但不管是中国还是希腊还是波斯,历经磨难之后都最终迎来了复兴。

现在的希腊人还有着古希腊和罗马认同,伊朗人也是 2000 多年前的阿契美尼德王朝的直接后裔。当然了你可以强行说波斯不够久,而两河流域更早的亚述,米底,巴比伦这些确实是断了,但不管是希腊还是波斯,其形成国家的时代都可以往前追溯到 2500 年以前,多少也算文明古国吧?

所谓文明古国这个表述本来就不正确,当年提出来的梁启超又算不得什么历史大家,而且算巴比伦却不算亚述波斯更是奇怪。

我国历史悠久且文明没有中断,在宣传上这一般是用来怼那些日耳曼蛮子的后裔的,而不是用来从其他古代文明身上找优越感的。希腊和波斯不仅没有断,历史上他们和我们的关系也一直不错,直到现在也是我们的好朋友。

知乎用户 神无恙 发表

仅以我浅薄的知识来讲,听到类似的说法,最早是梁启超提出的。

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说:西人称世界文明之祖国有五:曰中华,曰印度,曰安息,曰埃及,曰墨西哥。然彼四地者,其国亡,其文明与之俱亡…… 而我中华者,屹然独立,继继绳绳,增长光大,以迄今日。

所谓安息,在这里指的应该是波斯文明,可能和我们常说的四大文明古国不同。但不管哪个国家,在学术界,对于文明的延续性上,都有着不同的争议,所说的 “文明没有中断的国家”,其实也是有其他国家这么自称的,比如伊朗人对于波斯文明的传承就有自己的见解。

所以” 唯一 “一词,也许并不十分能够在世界范围内服众。但如果加上漫长的历史时间跨度,中国文明的独特性和延续性确实可以冠绝其他文明。

也就是说,中国乃至中华的文明虽然在历史上历经变迁与混乱,但是中华文明的主体特性甚至地理位置并没有发生本质改变,保证了中华文明的连贯与一致。

比如说在春秋战国秦汉,当时的人就认可三皇五帝。(《尚书》、《吕氏春秋》)

往下唐宋元明清,可能三皇五帝的人不一样了,可各个朝代都认可三皇五帝。(《资治通鉴》、《三字经》)这就是对于文化的认同,也是主体特性延续的一个写照。

这样的认同也表现在其他方面。

比如国土。中国的国土虽然在历史上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但中国人心中始终有大一统的概念,以中原为核心的大致领域始终是没有变化的,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也认同前朝的历史,认同文化的传承。这个现象其实比较有特点,打一个不太准确的比方,就好比有一个房子,不管是房子外面的人还是里面的人,只要在这个房子里,大家就默契的认可了汉字,认可了这个房子的历史,认可了这个房子里的风俗习惯,哪怕这个房子里的东西有的丢失,有的是新搬进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也都变成了这个房子的一部分。

与之相比较的西方文明就不会有这种认同感。

查理曼帝国作为西方文明中一个及其重要的帝国,在《凡尔登条约》后一分为三,成为了法德意三个欧洲国家,但是再后来漫长的历史中,查理曼帝国在没有一统,反而逐渐形成了各自的习惯和文化,成为了我们如今熟知的欧洲国家。

有的人也由此产生了农业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等诸多看法。

比如中华文明就有优厚的地理条件和相对成熟的农业发展,保证了历史的一致。

而海洋文明为主的西方文明,则由于不断商业活动和资源掠夺,导致了缺少历史的传承。

而游牧文明则由于缺少固定居所,不断的迁徙或者战争,使得游牧文明的很多历史逐渐的融合到其他文明的历史当中。

这样的说法还是比较有意思的说明了历史的传承,也简单解释了其他文明古国消亡的原因,时间有限,不再讨论了。

知乎用户 冷香公子路子墨 发表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跟地缘、人口基数、政治经济制度以及大一统文化归属有关。下面简述:(多图预警)!

东亚特殊地缘板块(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戈壁沙漠的阻隔)保护了中华文明不受西部高加索人种入侵。

黄河长江提供了灌溉水资源与适宜耕耘的谷地平原,还有河防与运输体系。

汉民族人口基数大,北麦南稻各有所宜,在受北方游牧民族入侵时,逐渐南迁,开发了南方,南方湿润温暖气候也为汉族移民提供了物质保障。长江淮河防御体系为汉民族南迁政权提供了坚实保障。

自秦以来的大一统制度,经过两汉的长久传承,已深入人心,内化为文化归属。

汉民族的博大、开放及先进的科技文化,更加辐射了整个东亚文明圈,影响了内亚、东南亚、西亚等地,还对欧洲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而北部游牧渔猎民族则 “入华夏则华夏之” 接受了汉文化熏陶。

秦,汉,隋,唐,宋,明,清等朝代大一统的格局,让中国文明愈加恢宏,不得中断。虽有乱世,终归一统。

知乎用户 biinn 发表

这是要躺赢了吗?蒙古横扫、满清横扫,五代十国,都能算文明?

知乎用户 夏小茉​ 发表

说说我个人的愚见吧。

主要还是看这个回答里精外太多了,说下我的想法。

我认为没有断,从一点说起,就是可以翻翻你们本地的地名志

我们这地名的来源,很多都是元朝朱元璋的第几个孙子的坟在这里,所以这里叫什么坟。

这个人又在某个地方打死一只老虎,这个地名里所以带个虎字。

还有宋朝某个孝顺的女儿为了救自己的父亲死了,所以这个地名和这件事有关。

还有唐朝这个地方出了个什么名人,所以这个村以他的姓为名。

还有某个将军在这个地方点兵,所以这个地名就是这个将军的姓。

还有晋朝这里是屯粮食的,所以这个地方叫什么屯并且一直叫下来……

太多太多了……

你觉得没有流传下来,其实它就在你身边。

还有我们都知道几千年前古人说过什么,想过什么,载体就是诗经、史记等等。

我们可以随口说出唧唧复唧唧,唐诗宋词也能背几十首,成语更张口就来,要知道这都是几千年前的啊。

虽然朝代更替,但凡是来我们这块地的,不都得说我们的话,用我们的文字,学我们的风俗和知识么?

比如最近的朝代清朝,康熙往后,还有多少皇帝和阿哥精通满文的?平时不都是用汉文么?

这根本不叫断代,这是换了一批人跟我们一起传承。况且满族不也是我国的一部分么!

当然,别的文明我不懂,或许跟中国一样,也熟知几千年前的东西,那我也会称赞。因为他们和中国一样,都太棒啦。

如果他们的文明没有传下来,我也会惋惜,唉——

不懂为什么在古代文化上面那么多国人都去精在,甚至还一直贬低自己的东西,这就像自己家考了清华的孩子却说知识无用都读傻了,别人家初中毕业的街溜子夸人家脑子灵活能力强,这不是有大冰,就是收了街溜子家人的钱吧。

知乎用户 成聚 发表

  1. 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华文明算是诞生得最晚的。
  2. 中华文明是现存的最古老文明,美国历史学会都承认 The Oldest Living Civilization

由 1 和 2 推出,其他三大古文明已经灭亡。

当然还有别的文明没有中断,但这些都不在文明古国之列,是相对比较年轻的。中国不是唯一没有中断的国家,反例比如日本。但是如果限定范围在四大文明古国,那中国是唯一现存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2000 多年奴隶下人的卑贱生活,吃不饱,穿不暖,性命不由己,这种文明不值得你骄傲。慈禧一天的生活费,能让你和你的祖先苟活十年,她骄傲因为她感受不到压迫,她的园子世界最大,他的花瓶完美无瑕。她跟爱宠苟合的时候,你在寒夜卖木炭,你给我讲讲,你那里来的骄傲?

如果一个狗屎文明不中断,那是悲哀的源泉。

说不定只有它中断了,才能迎来美好的明天。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得了吧

既然中国文明这么牛 B

你们干嘛要生活在德国人发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呢?

100 年前,中国人世界上所有的文化,文明都学习了遍,连互助论那种乌托邦都有人信奉,就是没人主张用中国文明呢?

为什么不用儒家,中国传统文化,救中国呢,打日本鬼子,美国鬼子,造核弹呢?不会吧不会吧?不会是因为主张中国传统文化复辟封建的张勋辫子军被灭了吧?

啊呸,什么玩意都,造不出洋枪洋炮也就算了,2000 多年连个化肥都造不出来。

有个 p 用,真那么有用,被五胡灭一次,辽金元灭一次,清灭一次?

得了吧,那玩意就是统治者用来奴役百姓的工具摆了,革命先辈要是知道现在还有人喜欢这玩意,直接俩巴掌扇你脸上了, 啊呸

知乎用户 清澈又神秘哎 发表

![](data:image/svg+xml;utf8,)

![](data:image/svg+xml;utf8,)

![](data:image/svg+xml;utf8,)

知乎用户 应应城 发表

回来了,回来了,又回到十几年前河殤泛滥公知横行的网络时代了,可能俄乌战争导致大量莫名其妙人涌现出来,给大家再次还原中国古典网络的风景。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唔姆唔姆 发表

只要加足够多的定语,任何人都能成为世界之最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知乎回答现状

问:问是 00 年出生,那我现在应该是 22 岁了吧

答:昨天的你跟今天的你是不一样的,人每天都会有代谢,变化是永恒的,所以你今天应该只是 0 岁。

知乎用户 台风 826 发表

前排有的回答有一些问题,首先说咱们中国是自己制定标准,那请问西方是谁制定标准?全球到底以谁的标准为准?西方吗?还是中国?

既然谁都无法说服谁,那好,就用客观规律,所谓中国制定的标准,我们看看是什么?中国认为文明的延续需要三点,精神,物质,传承,对应宗教,血缘(肉体),文字。平心而论,这个标准横向对比全球范围,不是更客观吗?

在看看宗教是不是像有的人说的,佛教之类

其实中国核心宗教不是佛教之类的,而是中国自己自古以来潜移默化形成的集合,很长时间以儒为代表,儒家也不是发明的这一些思想,而是一个总结提炼的过程,比如大禹治水(自强不息,人定胜天),比如王朝更替(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等等一系列概念形成的长期观念与习惯,正是因为这些观念和习惯太过于强大,所以才不会在意外来宗教的进入,所以到现在为止,才会有佛教以及穆斯林等,还有的少数民族也会有自己的信仰,比如萨满教

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首先说明本人对于宗教没有任何不敬的想法。比如我们针对佛教,老百姓去拜佛,你可以说他有信仰,信仰佛教,也可以说他并不是信仰佛教,而仅仅是想求一个心安,获得一个希望,比如这个老百姓去拜佛,可能他心里面是下面这个念头,“菩萨保佑,我儿子赶快生一个大胖小子,如果愿望达成,我就来给你塑金身” 大家可以了解一下这种方式客观的来讲真的是信仰佛教吗?

血缘,这一点的话有的回答已经说了,可以自己去翻翻,总结就是一句话,四五千年前的中国人和今天的中国人,人种,血缘,基因等都极高度的相似。

文字,文字是一个一脉相承的,就算是从甲骨文跨越到现在的简体字,那变化是很大,但是在中间它的每一次变化都是有脉络贯通,都是在之前的文字基础上进一步演化。这些也有其他回答,回答的更细致,也可以翻一下。

那么对应的以这种方式去看一下其他的文明,包括现在西方。他们创立自身文明的一些方式。我们来看一看,到底谁的方式更客观?

当然如果有的人总是因为慕强,恨己的心态,强行说中国是自己制造造了一套标准,而忽略了这套标准的更客观性,那其实不是双标吗?因为现在世界上主要话语权在西方,所以西方制定的标准才是标准,这难道就是对的吗?如果把两个标准抛开是谁制定的,纯粹去看他们,谁更客观,这不是一个更理性更科学的方法吗?

就算如此,如果还是有人强行认为中国的标准就是不对的,那也是没有办法,毕竟还有一些人比他们跪的更彻底,更没有自信。

知乎用户 大俗老师​ 发表

https://www.toutiao.com/item/7102922835093422596/

可以看看这篇文章,里面讲的很详细,把中国文明。中国文化讲的很详细!

要了解为什么只有中国文明延续下来,而其他文明却中断了?

我们首先了解世界由几大文明组成?

按照史学界的观点,最古老的独立发展的六大文明,埃及、两河流域、印度、中国、墨西哥(包括奥尔密克文化和玛雅文化)和秘鲁。

历史长河,大浪淘沙,曾经的古文明,如今能依然保留下来的已经不多,或者说已经变了味道,只有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古至今,依然是原汁原味!

比如我们的邻居印度,虽然也是文明古国,但是这个国家几经变迁而且不注重历史,佛教起源于印度,但现在在印度最兴旺的是印度教。印度为了要了解自己佛教的历史,还得从中国的文献记载在获得!

简单举例,其他的文明也类似!

只有中华文明屹立千年永发光芒!我们应该要有名族自豪感,对中国要有历史自觉!

知乎用户 nanomachineunit 发表

条件都限制成这样了,这要不是就没答案了

知乎用户 九妹 发表

无论是柳诒徵在《中国文化史》中所列举的 “四大文明古国” 还是如今西方史学界所标榜的 “五大文明”,中国都名列其中。

而今天也只有中国才是数千年来世界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发生过文化断层的国家。就像梁启超所说:“然彼四地者,其国亡,其文明与之俱亡。今试一游其墟,但有摩诃末遗裔铁骑蹂躏之迹,与高加索强族金粉歌舞之场耳。而我中华者,屹然独立,继继绳绳,增长光大,以迄今日。”

一、世界文明古国的文化断层和文化消亡

古中国与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希腊并列,都发祥于江河流域,并各自发展出本民族独特的文化。但遗憾的是,除了中国外,其他的文明古国都没有得到传承和延续。当今存在于世的这些古国旧址,已经不是最先的文明了。

1、古印度

古印度文明发祥于**恒河流域,最鼎盛时为 “孔雀王朝” 时期,以佛教产生古印度文明最具代表的标志。但是古印度时军事的孱弱给他们带来了灭顶之灾**。从西北方向而来的雅利安人征服了南亚次大陆,也用他们带来的伊斯兰教混乱了古印度文明的信仰和社会秩序。我们今天可以看到,印度人已经不信仰佛教,而是信仰印度教,这就是伊斯兰教与印度本土等级社会结合的产物。可以说古印度文明是被雅利安人用伊斯兰教摧毁的。古印度文明约终止于中国的西汉初期,正是吕雉称制之时。

2、古巴比伦

古巴比伦文明产生在西亚两河流域,全世界第一部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 和传说中的 “空中花园” 就是他们最著名的标志。据传古巴比伦文明毁灭于一场巨大的洪水,这也是 “诺亚方舟” 故事的雏形。而史料记载古巴比伦被亚述帝国所吞并,之后又被波斯帝国占领了这块土地。这造成了古巴比伦创造的文明彻底消失,世上已经没有**楔形文字的演变文字了。古巴比伦文明约终止于中国的春秋时期**,五霸之首的齐桓公正忙于奔回齐国继承国主的位置。

3、古埃及

古埃及文明诞生在尼罗河流域靠近地中海区域,以金字塔和象形文字闻名于世。古埃及在中国的西汉末年被古罗马人占领,但当时文化并没有消亡,而是得到了一定区域内的延续。随着古罗马的衰弱和阿拉伯帝国的崛起,古埃及最终被阿拉伯帝国占领,古埃及文化也被付之一炬、彻底消亡。古埃及文明终止于中国的唐贞观十六年,玄奘法师还在天竺求取真经,武则天已经四年了。

4、古希腊

不同于其他文明,古希腊文明并没有形成一个帝国,而是由许多互不统属的城邦组成,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雅典和斯巴达两个城邦。古希腊文明的标志就是 “民主政治”。因为内部城邦之间的斗争,最终导致国力衰弱而被马其顿消灭。古希腊文明最终融入到了罗马文明之中,不再有自身的存在。古希腊文明终止于中国的战国时期,商鞅正在秦国进行变法。

二、中国文明为何被认为没有中断过的理由

遍览中华历史就会发现,作为中华文明主体的华夏民族也经历过其他文明古国所遭遇过的劫难。无论是特大的自然灾害还是本民族自身的崩坏,甚至也数次被异族所统治过。中国文明也有遇到过被灭亡的危险,无论是远古的特大洪水还是多次被北方少数民族侵占,中华文明的火种都多次面临被彻底扑灭的重大危机。但我们仍然可以说中国文明没有被中断过。

1、中国的语言和文字的发展是连续的

中国的文字从最初的甲骨文发展到今天的汉字,每一步发展都有案可查。甲骨文、金文、大小篆、隶书、楷书,有一条清晰的演变轨迹。字形的发展变化并没有改变汉字的结构,还是以象形、会意、指事、转注、假借、形声为基本原则。语法结构上也没有重大变化,只是在历代发展中不断吸收、加入了其他民族、国家的词汇和称谓。这使得中国人可以借助古代典籍的记录清晰的感受到当时的本意。

2、文化的传统与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中国的文化传统、文化精神都是从远古时期就已经建立并发展、流传的,这造就了中国人独特的社会行为、经济观念、伦理道德体系。立今回古,可以把握到每一种行为背后最远古的起源;顺前至后,能够清晰的理清每一次文化因为包容吸收了其他文化而产生的微小差异。

三、中国文明得以保持连续性的原因

1、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中国文明与其他文明古国在地缘关系上有极大的不同。这里被山脉、高原以及海洋所包围,唯一相对平坦的北部地区是辽阔的沙漠和草原,其余方向都有自然阻隔,为华夏民族在海洋时代到来之前提供了天然抵御外来入侵的屏障。

在这个区域范围内又存在着复杂、繁复、巨大的地理差异,这种地理差异也确保了中国文明在受到局部破坏的能够得以继续延续。无论是华北的大平原还是西南的山水环绕,亦或是江南的水系复杂,甚至于东北的白山黑水,西北的大漠黄沙,都在此区域内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气质,但又都完美的统一起来形成中国文明。

这一区域内的气候也十分适宜农业生产,为中国文明的延续提供了物质基础。气候适宜进行农业生产,使得华夏民族可以在一定区域内休养生息、繁衍后代。正是这优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华夏民族的众多人口,使得中国在面对外族入侵时可以凭借强大的人口基数同化对方,许多外族在进入中国后已经在历史的长河中融入了中华民族之中,失去了自己民族本文化而接受中国文化的更是不可计数。

2、独特的宗亲观念和民族观念

中国文明是世界上最重视宗亲观念的文明。每一个姓氏都可以追本溯源找到祖先的起源,这就使得每一个中华民族的成员都有强烈的归属感。而这种宗亲观念又不是仅以血亲关系作为纽带的,中国文明还十分认同文化观念上的归属感。所谓 “披发左衽为胡,礼冠正襟为夏”,就是看一个人是不是外族的标志不是看他的血缘宗亲,而是看他是否接受中国文化

这种独特的宗亲观念和民族观念造就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无论从汉族的人口数量还是从周边国家和民族对中国文明的认同我们都能发现这种力量。无论中国境内的各民族还是周边的国家,都深受中华文化熏陶,共同组成了有别于世界其他地区的文化区域。

3、较早的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早在原始部落时期中国就形成了国家的雏形,其后的夏、商、周有进一步形成了较为松散的国家组织,秦一统天下之后实行了 “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使得历代王朝的更迭都没有影响中国作为一个大一统国家的形式存在。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凝聚力,哪怕是国家处于四分五裂的阶段也都清楚这是一个国家暂时的状况,终归要归于一统

对于国家内部存在的多民族保持包容的态度,以 “教化”、“归于王统” 的态度对待,并不是要在肉体上将他们消灭,而是要在精神上将他们吸收进来。包容并续、海纳百川,正是中国对于各民族开放态度的真实写照。无论是《史记》中的 “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还是日本《对答诗》中的 “衣冠唐制度,礼乐汉君臣”,都显示了中华文明对于其他民族的包容

4、文化上延续性和吸收性

中国文明形成了独特的文字与语言的 “双轨制”,即用于书写的文言文和日常的口语两种文化符号的双行并举,保证了对古籍文献的正确理解、不会产生歧义和日常口语的兼容并收,确保了中国文明的延续性和一致性

对于中国历代出现的思想和引进的外来文化也都是择优而用。东周时的百家争鸣到儒家文化的历代演变,佛教的引入吸收到道教的本土生长,从明末的西学东渐到晚清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都是中国文明不断探索、不断发展的例证。

5、顺天应人、天人一理的改造自然环境思想

中国文明所处的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并非完美无缺,也面临着世界其他地区所存在的各种恶劣环境和自然灾害。中国文明为了在这片土地上更好的生息繁衍,从 “大禹治水” 时就明白了 “堵不如疏” 的道理。在改造自然环境的同时也被自然环境所改造。中华民族形成了对自然保持敬意而又不屈服于自然的态度。正是这种改造自然环境的思想使得经过了五千年的发展这片土地仍然可以焕发出巨大的活力。

结语

诚然,中国文明有其较灰暗的阶段,但是我们的历史传递就是要不断的修正国人的劣根性,再将优秀的品质传承下去。过去五千年中我们的祖先就不断的连续了我们的文明,而现在我们就需要接过历史使命,使我们的文明能够继续传递下去。

知乎用户 红薯喵​ 发表

无论这句话是真是假,都让我很不舒服。就好像一个人指着沙漠说,这里曾经是一片汪洋。

知乎用户 暗影 121 发表

凡是这种帖子,那必然是节奏党和汉奸的狂欢地。

知乎用户 一曲逍遥叹 发表

几千年吹不出变革之风,换汤不换药啊。

有什么好吹的呢。前人流血牺牲是为了什么呢。

稍微有点清醒的被传唱的有好下场吗。那被全族诛杀的少吗。

我劝你们多了解了解历史的作用。借古讽今啊不对。借古鉴今。有那么多历史不去借鉴,不去自省改正,只在那洋洋自得:啊我多么伟大。

脸都不要啦

知乎用户 匿名者没资格留言 发表

我记得说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未中断的。

这个问题一下把结论扩展到所有文明,可见知乎吸引流量的手段是越来越高明了。

知乎用户 wusebf 发表

上面某高赞答案简直就是瞎扯。

和鼓吹汉族是文化认同非血缘认同的说法一样瞎扯,对汉族父系纯度之高远超世界其他民族的客观事实闭口不谈。

四大文明中另外三个都是明确的文明中断了,文化血缘双断绝了。现在三大古文明地区生活的人不是当初创造文明的原住民后裔,文明创造者们除了零散几支外,基本灭族了。古文明的文化也灭绝了,宗教习俗和文字是古代文明的核心,这些文明的宗教习俗消失了,文字失去了使用者,只留下一些考古发现,启发现代人。

而中华文明,大多数中国人依然是文明创造者的直系后裔,汉字与拜天祭祖的文化也一路传承至今。

文明中断永远只有一个原因:在文明发展的衰弱期,被外敌入侵,男性被屠杀奴役丧失生育权,女性被掠夺凌辱生育它族后裔。

现在太多拿古文明借题发挥,试图弱化中华民族碰同的杂音,整个一大写的包藏祸心。

知乎用户 我爱睇也 发表

汉族一直在啊

国家都有主体民族。

其他主体民族都没有了,当然断了

知乎用户 jiefuu 发表

所谓的没中断,还不如台湾和日本保留的完整,那十年已经毁的差不多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中国文明迄今为止并不是这个星球上存在最久的文明,中华文明可考的也就三千六百年。而古埃及公元前 5000 年到公元前三世纪灭亡,存在了 4600 年。

知乎用户 黑猫 发表

我们定的标准是:文明古国这个国家主体中血脉没有中断(国家民族有认同的共同祖先),文字没有中断(一直在使用,且是主要文化传播媒介,不是几个人圈地自嗨),思想文化的传承(基本和文字脱离不开)。好了我们再看看其他古国,基本都被灭国了,就不说人都不是以前同一血脉的人,就算是血脉相承的民族,文字基本都被废除不使用了,绝大多数民众都不知道其文字,思想文化的传承就也不要提了吧?你非要说口口相传不行吗?有一小撮人还知道古文字哦。对于口口相传,那你说哪个国家文明中断了?我这考古都能考编出来几百个文明古国你信不信。至于一小撮人研究顶多叫保留文化火种。算下来在这个定义中就只有中国文化没有中断,其他古国文化中断了,毕竟连连国都没了,哪来的国家文化

知乎用户 小王子 发表

再甭说了,教科书都那样了,还文明没有中断,说出来我都觉得脸红

知乎用户 大隐者 发表

建议去看看黄河清教授揭露西方伪史

回答一眼望去都是耗材 。被西方精神殖民。自黑起来特别来劲。

还有水军,还有 1450. 他们最擅长的就是控制舆论。还有都是复读机

我就看看反醒怪有多少,一抓一个准。

建议去看看边芹的 被颠覆的文明

自顶。睡觉

你要是玩过魔兽世界,就觉得西方创造文明真不要太容易基本是一样的套路。 连发明文字都可以。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恩,5000 年了,我好骄傲,我好自豪,我相信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知乎用户 纯爱战神 发表

那如果 “人类不可能从历史中学到任何教训” 这句话是对的,那中国文化的五千年传承是不是就是个笑话?

分分合合,打了多少年自己的同胞

知乎用户 hello word 发表

换一种角度看,5 千年的文明没有催生任何的进步全是王朝的不断更替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这是夜郎自大的说法。

科学技术、马列主义都是我们学来的并且贯穿始终了已经。这样,还有中断不中断一说?那什么叫不中断?

知乎用户 小白学运营 发表

都别争了,

来来来,大家坐下来一起谈谈,

这片土地上,

五千多年前就开始有人类活动,

他们的后代很多,

也有别人的后代来了,

都在这里生活,

所有来到这里的就是兄弟,

无论谁管谁,

大家都是中国人嘛

承认自己以前很牛 X,

咋了?

现在活的很傻 X,

又咋了?

反正都不是自己说了算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自认为的,就像四大文明古国,讨论这个没意思

知乎用户 青柠汁 发表

还有文明吗?现在还能看到文明吧?真不知道这问题怎么还有那么多讲的头头是道的。

知乎用户 LvG 丶 发表

有啥用呢?

知乎用户 充电表 发表

四大文明古国确实就剩中国有传承了。

但现在全世界,都是希腊文明的传承。

古罗马希腊化,一直学习希腊文化,延续千年的拜占庭帝国间接保存了希腊文明,拜占庭帝国覆灭,一大批人带着希腊文明跑到西欧,成为西欧文艺复兴的关键,接着大航海,西欧崛起,把希腊文明传向世界,延续至今。

知乎用户 土申 发表

我就问一个问题,汉字算是中国文化么?

多显而易见的问题还有什么讨论的

看看这么多答案,自由派公知还是不少啊

知乎用户 stanleyqiu 发表

按照这种思路的话,那最伟大的就是非洲原始文明了,它孕育了地球上过去,现在,未来的所有文明。从来没有被打断过,直到人类文明消亡的那一天。

![](data:image/svg+xml;utf8,)

知乎用户 okay 发表

当夸到中国是唯一的文明没有中断的国家时,印度什么的文明早已中断。

当踩印度种姓制度时,印度的文明好像什么都保存了下来。

我去外网转了一圈,好像就我们知道自己是唯一一个文明没有中断的国家。毕竟这个东西定义太广泛了,每个国家好像都有自己的理由说自己传承于古老的帝国,没有中断 (美国除外)。

就像我一直觉得超好吃的饺子和粽子就是中国特有的杰作,直到我成年后,我给国际友人分享时,才发现,德国也有自己的饺子,墨西哥也有自己的粽子,而且他们有时候还把这些当成主食 +++

还有就是,之前我一直以为中国除了清朝末期,一直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我们大学学的高数是他们在我们清军入关的年代存在的。而且斐波那契额竟然是宋朝时代的人 +++

知乎用户 青玥 发表

历史上,中华文明在南宋和南明两度遭到外族彻底的颠覆,更不用说历代王朝更迭,哪一次是和平过渡?

我们说中国文明没有中断,是因为中华文明的肉身一直没烂,从来没见哪朝哪代的统治者可以完全去中国化。

知乎用户 牧之与麻子 发表

这种说法也不是我国自己推崇而国际上不认可的吧?

这说法不是世界公认的吗?香蕉人急疯了吧?

知乎用户 pola 发表

一个文明的特征,从深层、核心到浅层、表面,大体上说依次是:

人种血统 > 语言文字 > 宗教信仰和世界观 > 文学艺术 > 政治制度 > 政权法统。

所谓文明中断,应该定义成 “由于本文明以外的外生原因,从上面某项较深层次的特征及以后的所有特征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那么中国有发生过这种改变么?尤其是,在争论较多的元清两代,发生过根本性的改变么?

论人种,绝大多数的中国人都仍然有一个可以追溯到先秦乃至夏商的古老姓氏。

论文字,中国有世界唯一的几千年一脉相承的文字系统。

论世界观,在蒙古人治下中国人也没信过长生天。

论文学,元曲直接承继自宋词,《红楼梦》是明代经典小说的改良版。

论政治制度,元朝的中央机构也叫中书省、枢密院,六部的名字从隋唐到清末都没变过。

因此最多可以说元清两代中国的法统曾经发生过转移和变化,而这只是一个文明最表层的东西。难道能说麦克阿瑟以美国五星上将的身份兼任几年日本太上天皇,日本文明就因此断代了么?

中国的中断是最浅的一个层次的中断,而其他文明的中断则起码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罗马人的行省、奥斯曼的总督可不是希腊人的发明),文学文化上的断层(没有唐诗宋词元曲这样脉络清晰的文化传承、二十四史这样体例一致的历史记忆),除希腊外的绝大多数文明都涉及到前三个层次的根本性改变,所以说中国是唯一一个文明未曾中断的国家,这个观点基本上是站得住的。

知乎用户 呵呵呵 发表

现在公知又开始猖獗了 ,连历史都要某抹黑了,真是那个啊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几千年没中断的文明进化的堪堪如此,只能说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弯路就不要走了

知乎用户 gvbfree 发表

别看正方反方一个个头头是道的

这个问题其实就是两波人对文明中断定义权争夺罢了

其实不妨定义分离 正方造个新词一号中断 反方造个新词二号中断

当然某些自信的人不会同意的,这样搅不混水还怎么自信?

正方的定义需要做到条件每个文明都能做到但是只有中国做到了(毕竟不能对中国量身定制,只有中国能做,太赖皮了)这样的结果导致你就会发现正方的定义又臭又长又细又漏洞百出,细究起来全世界都是反例。当然这些都是能完善的,不过靠一些民科肯定是不行的。民科的很多定义正看还行 ,逆否命题一看漏洞百出。当然争论的时候他们不会承认逆否命题和原命题真假一致的。这是个需要专家教授来干的大工程。

反方就简单多了瞅准几个地方给自己的二号中断定义就行。然后,知乎就会出现大量二号中断的问题,这些问题会极大的打击某些人的自尊心,而由于定义分离,不能搅混水。礼貌的大概会无视,不礼貌的估计就开始立场论,IP 论了。

知乎用户 在自由的天空下 发表

这问题怎么突然又冒出来了

知乎用户 森罗 发表

有些答主洋洋洒洒上万字,各种专有名词信手拈来,实际上连 “历史文明” 和“曾经发生”这两个看似相似实则南辕北辙的概念都没有分清,根基都是错的,一言难尽。

举个例子,相信很多人都有这种体会,解高中物理和大学物理大题,有时候洋洋洒洒且自认为逻辑缜密,完全是正解,信心满满,绝不会错,和同学辩论的时候头头是道,那些不会解的同学听着连连点头,是这个理儿,结果众人一看答案,傻眼了,从头错到尾。

知乎有个不行的操作,可以给不是同一专业领域的人送专业徽章,这不是像从前的百度百科那样误导人么,一般人谁还没个尊重 “权威” 和“专业”的心理。

知乎用户 天宇无垠 发表

这个问题下面群魔乱舞

啧啧啧

一个连我们国家的政体、国家性质都不了解的人在这个指点江山,太有意思了。

我们国家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义,就这一点足以反驳。还有这个问题是初中就学过的,这个人极大可能是弯弯。

知乎用户 hao100 发表

……

哎,醉了。除了朝代更替还更替了啥?你就没有更新过文明,怎么可能中断嘛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九局下半​ 发表

建议给这些个天天人在中国还唱衰中国,要中国各方面都变着法踩的东西标记一下,麻溜让他们走去他们想去的地方,别回来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千年来的奴性刻进国人 dna,如果文明是指这个的话

知乎用户 中年油腻少女 发表

请问各位回答我,世界上那里有唐国、宋国、元国,唐宋元是朝代名,中国始终是中国,讨论结束!

对了该过端午了,你以为谁告诉你要过端午的,既然都断代了,假也别放了粽子也别吃了,言行合一知道不

知乎用户 临渊 发表

抖个机灵。会不会有一种可能,我是说可能(严肃脸)即便是异族入主中原之后也会被我们这套又稳定又有效率的制度所折服?

知乎用户 山客友 发表

唯一没有中断?我看着我手机上的拼音键陷入了深思

知乎用户 给你说法欧金忠 发表

没有自信的人就喜欢编这些东西,提高民族自信心。

知乎用户 你不妨说的明白些 发表

几千年一直玩一个玩意,想断都难

知乎用户 不平左右 发表

几千年了,不让说话那一套还是没变

所以你要告诉我中国文明断档,我都不信

知乎用户 张文 Right here 发表

现在一群人开始攻击并否定中华 5000 年文明了啊,嘿嘿。

知乎用户 恺 马克思​ 发表

断不断的其实没任何意义。本质上我们都是人类文明,而且仍是文明的幼年期,如果资源耗尽前没法科技突破或者太空殖民,人类文明夭折大概率也就是几千年最多一万年的事。小孩子过家家吹牛牛不用浪费太多脑细胞。

知乎用户 gefc 发表

首先,如何定义文明。

其次,如何定义中断。

最后,如何判断文明是正在延续着得。

知乎用户 mist 发表

骂美国的时候就说人家没有历史,把欧洲的历史当放屁处理,说越南有五千年… 说发达还是不发达的时候就说越南才建国七十年,比不上发展了多少年的美国 / 苏联…

知乎用户 mac mico 发表

大概 2000 多年没有中断过,可以很肯定地说,我等都是秦民,专制秦民,封建社会只有西周。

为啥没有中断?这个话题国内不能说,其他中断的没研究!

知乎用户 tree 发表

应该先定义一下什么叫做文明,什么叫做中断

知乎用户 Victoria 发表

我不太懂,拿印度为例,我的几种猜测是:

1. 印度以前是由别的种族信仰统治的,天灾人祸使它消亡了,后来的印度人搬过来看不懂这个国家的文字

2. 当时的文明不够普及,导致容易失传

3. 因为某些原因,印度放弃了这个语言,重新创造新的语言

4. 遭受多次侵略后,语言和文化被同化了,灾难性的后果

世界上有许多曾经非常繁荣发达的国家如今却落后,他们的后人没有这个能力重创美好,可能是由于政府统治不善,教育问题,天灾人祸,或者是这群人与原来的祖先不是一群人,原来的居民已经搬迁,灭亡,或者被同化了。

知乎用户 小潶 发表

在这个礼崩乐坏的时代,我们的文明实际上已经快中断了。

知乎用户 烬落江南 发表

steam 登不上去让我明白了文明确实没有中断

知乎用户 吃瓜群众 发表

我怎么感觉断了呢?

知乎用户 黑猫​ 发表

一看就是大学找不到工作只有继续花钱读书的理论生,还学的不好

知乎用户 微笑大秋田 发表

既然说了是文明,就不能以政权兴亡等同之。中国虽遭外族入主,但他们只能采用中国传统典章制度。一个民族不可能丝毫不受外面文化影响,蒙满作为征服者当然有他们的自尊,于是剪发易服大搞阶级差别,但是这种改造太表层了,以他们的文明水平也只能做到这种程度了。加之他们人数太少了,只能是学着中文,写着书法,念诵着诗文,背着儒家经典从思想上被同化。走着从强盛到衰落,直到被农民起义军推翻或权臣篡位被逼禅让的中华传统王朝更替的老路。

西方波斯被灭便由希腊文明代替,希腊被灭则由罗马代替,拜占庭埃及(之前已经被代替过好多次了) 被灭则由穆斯林代替。不见原文化何在,征服者一来立马以自己的文化全盘接替。印度如今最传统的种姓制度也不是原古印度创造的,是由雅利安征服者创造的,大英一来直接改说英语了。如今的巴基斯坦便是由莫卧儿伊斯兰改造出来的。直接把印度完全复刻成自己。

知乎用户 亢龙有悔​ 发表

没有人比我们更敬畏文明。

文明,即文采之光明。在异国骑士横行,武力为尊的时代,浪漫的中国人一直以文取仕。让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食俸禄,治天下,传文章。已经没法更过分了。

当都德深情地说,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中国人有点蒙圈,但安安静静无人反驳——因为没有哪个中国人敢说自己懂汉语。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周人用寥寥数字,将一座山穿越三千年,呈现在我们眼前。南山扑面而来。

谁还不是个三岁便能吟诗百首的宝宝了?但当我们走过四季流年,到了白发苍苍之际,还是会沐浴静心,研墨焚香,铺好宣纸,练我们写了一辈子的方块字。此时背景最好有琴声,墙上最好有水墨山水。

文字是我们的图腾。一个方格里不仅是一个字,还是一个词组,是一副会动的画。

有诗人在桥上吟出:无尽落木潇潇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范仲淹煮一锅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是一天的口粮。没有油,都被装进了油灯里。少年的车胤在捉萤火虫,用纱布包起来照明。匡衡凿穿了邻居的墙壁。披头散发的梵高正在疯狂作画,他没什么了吃的了,身上所有的钱都买了颜料。

他们用纸和笔,打开了一扇通往更高级更纯粹的世界的窗口。或者,开拓了一个囚禁我们精神和思想的,更舒适的牢笼。

知乎用户 张小沙的叨叨叨 发表

何以中国?这是上周故宫文华殿《何以中国》观各省文物荟萃展之后,一直萦绕心中的一个问题,何以中国,是什么成就了今天的中国?

这可能还得回到 “何以中国” 这个展上才能得到答案。

01


这次的文物大展,是将中华文明比作源远流长的河流,以 “源”“流”“汇” 三个单元为主线,又在三个单元下各设三节,合为九章。而古人认为“天地之数,始于一,终于九”,九是最大的数,九为数之极。

源,展望了中华文明兴起的繁星满天

流,着眼于民族间文明间的交流融合

汇,回望文化和思想如何拢万流合一

02


这次故宫何以中国文物展,几乎件件都是各地的镇馆之宝,三星堆的青铜太阳轮,良渚文化的玉琮,青铜器何尊首现中国,绿色环保节能的长信宫灯,鄂君启金节的商贸护照等等,这些穿越千年的国之重器,让历史不再是一页单薄的叙述,历史透过文物,静静站在你面前,向你娓娓道来她千年的故事,这种震撼很难形容。

想表达出来的内容太多了,青铜器何尊 “宅兹中国”,首次出现“中国” 一词,原来最早的 “国” 是“或”,国无彊界。

良渚文化的玉琮,形状内圆外方,是原始先民 “天圆地方” 的宇宙观的体现,玉琮因为祭祀用的礼器,其背后的祭祀文化值得探究。

中国一直是一个被国家包装的文明。

03


个人感触最大的文物却是商鞅方升,每个人都知道度量衡,但可能却不知道,度量衡的推行可能不亚于其他任何文明成就。

正是因为秦朝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书同文、车同辙、统一度量衡,使中原地区的行政和商业成本大大降低,促进国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降低国不同地域的交流沟通成本,即使后来历代分分合合,这套体系依然成为今后历代王朝的范本,为经济、文化、思想和科技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文明方能繁衍壮大源远流长。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立威诸侯” — 战国策 秦策三


商鞅方升,我国不可出境展览文物,尤其是商鞅方升的铭文,可以说是商鞅变法最有价值的遗产,是制度强国的一个节点,从战国策短短 46 个字中,秦国的大国崛起之路,好像慢慢在眼前呈现。

04

何以中国展,百余件国宝,国宝件件有故事,每个人看完都会对 “何以中国” 有自己的理解。

透过件件国宝,去仰望历史的天空,去跨越时间的长河,去回望我们的中国。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呃,虽然诸位不读书,但是你们发明历史的时候,最好考虑下现在的国家利益。

中国历史不连续,那我们就没有海外华人,马来华人这一说了,也没有台湾问题了。

西南那边的分离主义也找到盟友了——比如诸位觉得中国历史不连续皇汉。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是没断过,不过文化是文明的载体,就目前形势来看中华文化不开倒车就算不错了,未来是否会再有跟得上现代文明的发展我感到很悲观。特别是在管理下,至少这几十年文化是不会有太多发展空间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中华民族是以文化为纽带进行传承的民族,而非血统”。这是我们从小学到的概念,但是却没人告诉我们为什么。看见这个提问,正巧将自己的疑问抛出来。

第一、为什么中国不以血脉传承?

血脉应该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有别其他国家的本质特征之一,且是最显眼的外貌特征。作为一个中国人,不谈嫡庶之分,至少传宗接代和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是绝大部分人认同的理念。为何中国不以血脉为纽带传承?

第二、什么才叫文化传承?

古罗马在文化方面继承古希腊文明,算是希腊文明的延续吗?

古罗马帝国被此前自己统属的蛮族灭亡,那日耳曼算是继承罗马文明吗?

古罗马和现今意大利都属于欧罗巴人种,中国人都属蒙古人种;意大利传承了高卢语,中国传承了秦国小篆隶书;意大利传承了古罗马文化,中国传承了华夏文化。

意大利源自古罗马、人种没变、文字没变、地中海饮食文化没变、律法传承了,大体文明都传承了。那意大利算是传承了文明的文明古国吗?

韩国文化同中国文化有大量相似之处,不少文化都被韩国宣称是自己的,加之韩国曾是中国属国,如同楚国之于周朝,那韩国算是文明古国吗?说实话,除了韩国如今没有被中国统治,元清还不如韩国像中华。

第三、中国到底传承了什么文明。

现代汉语和古汉语天差地别,简体汉字追溯至隶书便是极限。往上的篆书 / 六国文字、金文、甲骨文,常人完全不可读。如同,法文和拉丁文的区别。

礼乐射御书数,墨道法农名兵,诸子百家文化已是空中楼阁高高在上,与现实生活几乎无人学习。我们更多的只是继承了极少部分融入阶级生活的习惯。

中国政治出现断代、文字断代、礼仪文化断代(汉族为主朝代的礼乐和满清礼仪)。

当然,写这些不是否定什么,只是确实有这些疑惑。知其然,更想知其所以然。

知乎用户 工农子弟 发表

中国文明没有上下五千年。中国的历史就是马克思的历史,就是毛的历史。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没有文明。在此之前都是流氓当道,盲流的历史。

知乎用户 yang xiang​ 发表

如果其他文明古国都中断了。那今天其他文明都是哪来的?

知乎用户 不要改变初衷 发表

我们一直活在商鞅的商君书里….

西方一直活在希腊三哲里..

我不觉得中西方文明有过断代,大家都继承了各自的东西

知乎用户 知之为知之 发表

自古以来就有顺手牵羊,没有中断

知乎用户 稻草人 发表

哈,这是?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已经不存在,

我乎牛气冲天。

知乎用户 incisive 发表

先说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文明是什么?如何判断是否延续?这些答案或多或少都带有一些主观色彩。

当然如果题主在寻找自己想要的答案,自可描述地细致些,会有人答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这有什么意义吗?美国 200 多年历史耽误人家是现代人类文明的主流了吗?

知乎用户 北燃 km​ 发表

古巴比伦的覆亡原因是多方面的:古巴比伦由于城市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导致对耕地和木材的需求增大。于是开荒伐林,改森林为农田;没有森林作固定水土作用,土地开始出现沙化、水土流失等,而农田也逐渐变为沙漠;农田不足自然造成粮食不足,粮食不足又造成了国家的内乱,国家内乱自然使国力衰退,予周边蛮族以可乘之机。

古巴比伦文明古巴比伦王国和新巴比伦王国两个时期。因为古巴比伦人兴建希望能通往天堂的高塔,上帝降下神罚,大洪水肆掠,人类靠诺亚方舟得于延续,古巴比伦王国就此灭亡。汉穆拉比死后,帝国就瓦解了。王国先后受到赫梯人,加喜特人的入侵。直到公元前 729 年终于被亚述帝国吞并。20 年后亚述为迦勒底人所灭,迦勒底人在巴比伦建立了短短的 80 多年的新巴比伦王国。新巴比伦王国为波斯人所灭。

公元前 187 年,古印度灭亡。

灭亡原因:

孔雀王朝在阿育王时代发展到全盛时期。他经过多年征战,使王朝版图扩展到除印度半岛最南端以外的整个南亚次大陆,即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这个庞大的帝国是依靠军事征服建立起来的。因此在阿育王死后不久便陷入分裂。公元前 187 年,孔雀王朝最后一个国王被推翻。此后,印度半岛再也没有统一过。

扩展资料古印度文明起源

史前印度最重要的文化为印度河流域文化和恒河文化。印度河流域文化是青铜时代的文化,存在于公元前 3200 年~前 1750 年间,成熟于公元前 2200~前 2000 年。恒河文化昌盛于公元前 1800~前 600 年间,为印度著名的吠陀时代

古印度历史发展情况

古代印度的历史特征在于瓦尔纳制的确立及其向种姓制度的转化,部落社会的同化及其向国家的转化,授地制的兴起及其向封建制的转化,佛教由盛而衰,以及新婆罗门教的兴起及其向印度教的转化。

亚历山大远征后,希腊城邦内部土地兼并的现象日趋严重,贫富分化导致的社会危机更加剧了各城邦的经济衰落。公元前 3 世纪下半叶,希腊化的王国也就是斯巴达城邦曾经尝试着进行社会改革,但终因内外阻力重重而宣告失败。与此同时,新兴的罗马共和国的势力侵入巴尔干半岛,显示出不可阻挡的势力。公元前 168 年,罗马人占领了希腊地区的马其顿本土。到公元前 146 年,希腊全境都处在罗马统治之下。此后塞琉古王国也渐渐被罗马人并吞,直到公元前 30 年,最后一个希腊化王国托勒密王朝被罗马消灭,古代希腊的历史宣告终结。

知乎用户 小小鸟 发表

理想中的国家是指拥有共同的语言、文化、种族、领土、政府或者历史的社会群体,但实际只是共同生活在同一片土地受同一个政府管辖的群体。

国家不等同文明,民族也不等同文明,如今的新疆曾经是人间佛国,可现在多数都是信仰伊斯兰,阿富汗的巴米扬大佛更被自己炸毁。文明是跨时间、空间的,不受种族地区限制的,一个喜欢并主动学习中国文明的外国人比一个只是被动的受环境影响的中国人更有资格说自己精神上的中国人。

中国文明现在是停滞状态,构成中国文明的孔孟、老庄、汉传佛教和心学等哲学思想,骚体、汉赋、骈文、诗、词等文体,如今这些不仅是小众还时不时被扣上封建迷信的帽子。

不要以为自己生长在中国,国籍是中国就以 “中国人” 自居,构成中国文明那些符号、文本跟如今大多数的人都没关系,文明的消费者若是以文明创造者身份自居,这种行为叫偷叫窃。

知乎用户 众哥嗝 发表

这个问题可以请教一下 top2

知乎用户 文字猫 发表

文明没有中断?

你确定没有中断?

你从小到大学的,有几分是传统的东西?

你现在所接受的所有学科的教学体系,几乎全是由西方人构建的。

甚至汉字,都是简化的。

如果你看过说文解字,你就会发现在简化字之前都是一脉相承过来的,你能很清晰找到文字变迁的脉络,然而到简化字就出现了很多的跳脱。

还有最基础的《论语》、《大学》这种,你读得懂么?

随便一篇文言文就够你抓耳挠腮了,这叫没有断层吗?

知乎用户 灯饰照明狂人​ 发表

一看到文明古国,想毕大家脑海里蹦出来的就是那 1234。

这个词儿是梁先生提的,咱关上门自嗨一下还行,出门就别去现洋相了,没人搭理你。

你看这几个 “古国” 里有一个海权文明吗?

当然没有,有这个词的时候咱还不知道 “啥是海”,被揍疼了才长了记性。

文明是啥?

是语言文字、是文化生活。

咱文明为啥没断?

谁来了谁就变成咱,草原上的来了,中国多了一个蒙古族,森林里的来了,中国就多了一个满族,(没有假设的假设,东洋的来了,中国大不了再多一个 “和族”,57 个名族 57 朵花嘛)

草原上的来了,一看就我靠,到处都是金子、银子、绸子、大妹子,那点都比原来的酸牛奶、柴火妞强,谁还愿意回去挤酸奶,守柴火妞?就像你用惯了智能手机还能回到功能机吗?

这就是文明。

文明是靠实力来延续的,不是靠嘴皮子吹的。

文明是受先进生产力和生活方式影响的,念旧不是坏事,但只念旧绝不是啥好事。

文明不是三两群人自嗨,而是要融入社会生活,要推动社会进步。

不努力就得断……

咱们也不例外……

不信?

文字,咱就得先谢秦老爷子,书同文车同轨,近代咱差点就全用汉语拼音了,你我就没机会敲方块字了,庆幸吧。

文娱生活,还有多少 “文明” 能融入百姓家?

京剧你看得懂吗?豫剧够雅你看得懂吗?

看不看得懂是一回事,关键你还愿意看吗?别骗自己了,行吗?

服饰,宽袍大袖你还穿吗?现在穿的都是啥?都是西服,西服不等于西装。

饮食,吃的喝的都是啥?年轻人喜欢吃啥?小孩喜欢啥?心里没点数吗?

文娱,二胡你还拉吗?琵琶你还弹吗?听的啥、唱的啥、看的啥心里没数吗?

继续这样,再过三几十年敢想吗?

…. 我爱我国。

巴比伦 (那块地),也就是现在的伊拉克,到这步田地。

埃及 (那块地),到这步田地。

印度 (那块地),到这步田地。

延续文明是要靠实力的…….

虽然咱国现在强大了,但百年前又是什么样的田地,能比其他几个好?可拉倒吧。

任何进步都是要付出代价,这百年咱中国付出的代价还小吗?

除了( )没西化,融入百姓生活的文明还有多少没有西化?

与其说主动 “进步”,还不如说被动接受更先进的文明,这就是现实。

要让文明延续就得靠实力,就得让别人跟着咱混有好果子吃,才愿意跟咱混,看看千百年前的中国周围的那帮小弟,谁没跟着大哥吃好果子,谁要抽我小弟不得先看看大哥脸色?

小弟带 100 来进贡,拿回去 10000,特么血赚啊,小弟们都争着抢着排着队来进贡,我等大国泱泱礼仪之邦,岂能占你们的便宜,回大礼,这就是文明。

要发扬延续文明少耍嘴炮多干实事,用实力延续文明才是正道,用对人类的贡献延续文明才是正道。

这点,咱还差得老远,路还长得很。

还是那句话,念旧不是坏事,但只念旧绝不是啥好事。

-- 答毕 –

我没学过历史,课堂上的历史也没及过格,大家就当看个乐子。

知乎用户 叶儿古拜 发表

看到这种问题心理堵得慌,我一直认为 3700 多年已经很值得骄傲让人自豪了,非要整什么虚头巴脑的五千年,只能关起门来对国人顺,世界都不承认。

嫦娥奔月,后羿射日至今也不足 4000 年吧?非要把盘古开天地,鸿蒙传道法,一气化三清,怒撞不周山,后土建轮回,巫妖大战,女娲造人等等这些都算历史里,大可不必。

曾有不少我国专家提出过这问题,结果就跟踩了粉兔的肺管子似的。义愤填膺的大帽子就奔着专家们而去。还不让说,说了就是不爱国,要这么算地球诞生 46 亿年了,应该有 40 多亿年历史了吧。天地是被盘古的开天斧劈开,清者上升为天,浊这沉积为地。

问题是有个一砖半瓦,只言片语的史料记载也行啊,文化缺少自信的心态都可以理解,只能说方式方法用错了。

知乎用户 LLL ZZZ 发表

1,秦朝非常成功的做到了承上启下。

秦作为周朝的贵族,在继承了周朝的一切文化的同时,统一以后的制度改革又将这些文化做了一次非常彻底纵向和横向的深入。纵向通过深入到基层的统治将文化也带进了基层,横向通过一些草头王将文化扩展到周边地区。这是基础。

2,中国足够大,地域足够广,人口足够多。说是有中央集权政府,但是没有哪个外族统治者彻底清洗了地方和基层,甚至需要主动引入中原文明精英帮助统治。

其他古文明,占的地方太小了,人口也不够多,很容易被一次外族文明入侵彻底清洗干净。

当然咯,这里面看上去没有那么必然,偶然性居多。

知乎用户 叮铃铃​ 发表

其实我们国家无论是民间还是官方,在解读历史的时候,也跟韩国一样,特别拧巴,不能自洽。真说文明没有中断,算不上。

知乎用户 高添财 发表

别的国家都在企图用各种办法去证明自己国家文明的伟大。

只有我们国家的人在想尽各种办法证明我们的文明并不伟大,甚至还很落后

知乎用户 大崔奇谈​ 发表

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华夏文明延续至今,想要搞清楚这个问题还要从农业革命开始说起,在将一部分植物和动物驯化成粮食作物和家禽家畜之后,人类就开始了村庄形式的定居生活,随着农业社会的发展,一些村落逐渐转变成了早期的城市。

华夏文明经久不衰的背后,是我们强大的文化共同体,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元前 221 年,一位伟大的帝王结束了战国时期的混乱建立了统一的帝国,这位皇帝在位期间,统一了中国的文字和度量衡,为了抵御匈奴修建了万里长城,在那个时代,他将统一的观念深深地埋入了中华文明的内核,这是他对于华夏文明不可抹去的功绩。

知乎用户 天地一礼之和为贵 发表

四大文名古国,唯剩中华文化,

佛家在印度灭绝,唯在中华文明中保存了下来,然后二次扩散。

这里说明我们的文化特质里面,有其他名族所没有得东西,

提炼出,他是老子道德经里的大道有缺。

以老子的大道有缺为底层逻辑,发展到现在有一个主线,

大道有缺——景略之: 高山捉虱问桓路,流水知音千年策——半部论语治天下——沧海一粟——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

以佛家为例,尝试着解释一下为何佛家在我们民族没有断根的原因。

首先佛家暂时比较认可的就俩个人,一个是佛主,另一个是六祖惠能,中间还有一个起到承接过度作用的达摩祖师

即强链关系,佛家:佛主——达摩祖师——六祖慧能,

这个类似于,道家:老、庄——黄石老人——张道陵

儒家:孔孟,——董仲舒——王夫之——梁启超,

汉族缔造者:秦皇——刘邦——汉武,

如果没用六祖惠能,让佛家走平民化路线,可以解决很多老百姓的实际问题,

我认为,从客观上来讲,佛家在我们民族这里也会断根,

不论那个思想,他经历过千年运行后,很多东西都需要调整,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思想改革家出现,

而佛家的思想改革家就是六祖慧能,没有慧能,如果我们没有湖南第一老师,我们整个民族就在近代灭绝了。

很多人说必须清楚佛家厉害,但是其实我们的文化更厉害,

六祖慧能本质是佛家文化与我们本土道家文化融合后的产物,

这里面涉及到心里学,社会学,传播学,组织学,东西太多了,信息量太大,

我们的适应能力,自我反醒,自我剖析能力,像优秀的对手盘学习文化,思想的能力是最强的,

像道家文化,就融合了法家,兵家,纵横家,阴阳家文化,

因为道家文化的本质是既有我们独特的东西,也会像不同的优秀文化产生链接,或者叫做不同思想的兼容性,

佛主,你必须承接,但是你更需要,他为何培养不出大才来,他为何会在印度断,在我们没事,

为何我们的土壤能培养出思想巨人来,你看到了近代的思想巨人湖南第一老师,而印度则培养出搞笑的圣雄干第。

应该去真正深入思考佛家为何在中国断不了根,而不是狡辩,那你就是缘浅在寺,而不是缘深在佛了,

即一种思想应该在不同的时代,表现出不同的意识形态,而且这种意识形态还必须真的能够解决社会问题,提成一个合理的社会方案,提不出,这个思想就完蛋了,

而当代整个民族合力的几种思想全部完蛋了,那整个民族也就完蛋了,

船山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问,涉及哲学、史学、文学、政治、经济、教育、宗教各个领域。从整个思想发展的轨迹来看,船山学尽可归宗于儒家正学,同时又兼释佛道。因为山在 “发明” 儒家正学的同时,深入佛道之藏,采撷其精华,纳为己用。《龙舟会》虽只是船山学中的微末小粒,亦涵蕴颇丰,儒道思想皆有体现。

我认为佛家有部分东西,是有问题的,是需要改造,

佛家没有在中国灭亡,那是六祖慧能牛,和佛主关系没没那么大,

而且还需要改造。


第二更,

关于一个网友的质疑,用斜线表示。

#好的,关于你的意思我大致明白了。

然后是做回答,任正非的假定然后推论是具有其合理性的,因为不管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都是对的,都是具有其合理性的。

然后您的这个假定,即认为自我意识即潜意识其本身就是不具有合理性的,因为自我意识是一个更大的概念,潜意识是被包含其中的,

我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啊,用弗洛伊德的理论来解释的话,人的精神是分成三部分的即本我、自我、超我,那么潜意识对应的就是本我,它是人的自我意识的一部分,而非是自我意识的全部。

行吧,看出来了你是没弄懂潜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区别。

给你解释两者的区别你也没打算听,你就想用你的那一套来解释所有。

一、全盘西化,没有思辨能力的人,本质是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首先此网友是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别人建立了一套规则,他没有思辨能力,找不到这套系统的系统漏洞,是以全盘接受。

但是西方的东西没那么牛,更多应该是,只是选择性的取一部分才是合理的,

我不太喜欢烧脑,秀智商的东西,

这个网友说的这些东西,就和王阳明的心学一样是秀智商的垃圾,

只是喜欢一些深入浅出,简单简单几个字就说明白的东西,

这样的东西,才能深入人心,深入日常,成为普世价值,大家生活的一部分。

而不是吹自己有多牛,秀智商整一个本,自,超我出来。

我是非常讨厌这种秀智商的文化,西方文化真正可取的部分是思辨能力,数据分析能力,数据支撑能力,实验验证能力,试错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而不是这个网友说的这些秀智商的属于诡辩的范畴,他这个东西和王阳明的心学没多大区别,是属于没事吃饱了撑着,自己找精神病。

二、全盘西化的乌克兰的下场,

乌克兰全盘欧美化,现在乌克兰被整成傻子,不会走路,被欧美忽悠成脑袋残疾了,直接变成欧美的炮灰,把自己直接变成了欧美和沙俄博弈的主战场,而成了支离破碎的乌克兰。

是以全盘西化,就是把自己傻子化。

三、不要看欧美文化怎么说,而是要看他们的大成者,巨头们怎么做,思想文化照进现实,他们才是欧美思想真正的结晶,

不要高估了自己的智商,也不要低估了历代西方巨头的西方巨头的智商。不要看他怎么说,而是要看他们的大成者怎么做。

化繁为简,看真正会用西方思想,西方文化如何用,就看西方,华盛顿,丘吉尔,亚伯拉罕. 林肯,罗斯福,杜鲁门,· 艾森豪威尔,里根,乔布斯,他们如何用,如何玩,

他们老美基本就是西方思想的大成者,特别是这些人,看人家怎么玩,好多地方,人家已经帮你探过路了,很多危险路面也探过了,

政治是讲究实用性干货,丢弃垃圾的。

这些人全部是大开大合者,他们可以直接帮你绕过很多弯路,和很多西方的垃圾文化。

别在没有用的垃圾里面花时间,这个不仅仅浪费你的生命,更容易让你变成神经病。

如果你以为自己很牛,高人一等,以为自己智商无人可敌,觉得你的智商比他们还高,不拦你,毕竟我不能挡着人家秀智商。

知乎用户 绕后 发表

您是没学过历史吗?

知乎用户 番茄 发表

要不然怎么形成清末乃至现在的奴性呢

知乎用户 常山赵 G 龙 发表

无聊。

我们需要是未来,而不是过去。

漂亮国 200 年历史,但是蓝星最强国家,可预见的近未来仍然会是。

我们的未来在哪里?中等国家收入陷阱很大可能跨不过去。

知乎用户 Lauuuud 发表

换句话说就是,其他国家都在进步,中国还在宣传古代文明,抵触新文明

知乎用户 Bruce 发表

自己制定标准,想怎么标榜就怎么来呗

知乎用户 狗熊也会成为英雄 发表

文化自信是通过贬低其他文化获得优越感吗,我不是很清楚

知乎用户 骗子 发表

这是谁说的?真正懂历史的人承认吗

埃及和巴比伦压根和中国不是同时期的文明。按辈分几乎是中国文明的爷爷。你说爷爷先死了,是因为孙子身体更好吗

知乎用户 超级 vip​ 发表

冷知识:

在国际上压根就没有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

知乎用户 县中做题家 发表

乐了。

你干脆告诉我中国人在带清之前就留了几千年辫子。

知乎用户 hpjjgod 发表

这段时间真有趣。

先是一大波同情乌克兰的,证明俄罗斯入侵的提问。

然后又是一堆说俄罗斯屡战屡败的提问。

接着一大堆中国古代扩张算不算入侵的提问。

现在有出来了一堆中华文明是不是已经断代的自问自答。

我想知道下一个提问是啥,赶紧发出来呀,我好反思。

我对这些提问的回答是:台蛙全干掉,肯定有无辜的;干掉一半,绝对有漏网之蛙。

我表明一下个人态度:和平统一,我不同意。

知乎用户 卡卡罗特 发表

为什么说韩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文明没有中断的国家?其他文明古国如何中断的?

知乎用户 钰莹 发表

因为对于文明没有中断的定义权在我们手上

事实上任何国家都可以吹牛逼说自己的文明从未中断过

知乎用户 抱扑 发表

崖山之后,再无中国。文化包含很多

知乎用户 严重 发表

唐宋元明清几个是汉人王朝

清的社会结构文化风俗有多少是保留到现在的

现代人抒发自己情绪有几个是吟诗作赋?

你管这叫没中断,那其他几个文明古国可有话说了。

知乎用户 右眼浮云 发表

文明的延续原因就是是中国的地理位置,西边的高地势,天然阻断古罗马和中东地区入侵,北面的气候阻断俄罗斯的骚扰,海面上辽阔疆域,日本还是垃圾,当当海盗。威胁最大反而民族内部矛盾和少数民族的强大。

知乎用户 荒唐 发表

按照某些回答的说法,我从婴儿到现在,体细胞大概都换过一遍了,意识与过去也肯定是不一样的。那我早就死了,现在活在世界上的是大米,猪肉等拼成的身体,英语,数学拼成的脑子……

知乎用户 鹤哥 发表

腐败、人情、株连九族是非物资文化遗产被妥妥延续下来了 在过 1w 年也还得流传下午 所以文明不灭

知乎用户 热心市民鹿三岁 y​ 发表

我印象中咋是只有轮回没有历史的国家。

知乎用户 书生比较胖 发表

中国文明为什么没有断?因为他的历史轨迹清晰可见…. 二十四史,就是牛逼!!

知乎用户 黑佩奇 发表

就爱看这种问题

有文化的没文化的

看得懂人话的看不懂人话的

讲道理的不讲道理的

各路神仙在这个问题里都能出现

知乎用户 一鼎 发表

不管你们是喜欢自我阉割的太监还是其他极端民族主义假装的东西,请记住有劣根性的是你们不是我们,古代落后的是你们不是我们,文明中断的也是你们不是我们,野蛮没文化没历史没贡献的也是你们不是我们。

世界上一堆各种极端吹逼民族主义国家,国内还有各种跪舔外人的羊奴,一堆反华仇汉的其他极端民族主义各种反串忽悠造谣我们文化历史还被我揭穿过无数次。

很多装作反思自我批评中国的话术其实都仅仅只是在贬低侮辱我们而已,所以他们接受才没压力,毕竟不管怎么反思怎么批评都不是在骂他们。

清朝时期虽然汉文明被破坏了一些但是依然保存了下来,汉字汉文化并没有断绝。华夏文明汉文明都只是同个文明不同时期的称呼而已。。古中国当然有汉族,汉朝之前的汉族就是华夏族,同文同种不同名字而已。

知乎用户 二十二华生​ 发表

历史有记载,文化仍有传承。

原有的部落迁走了,自己的地盘被占了,历史没记载断掉了等等,总之文化没有融合。

知乎用户 世界历史普及者 发表

伊拉克人种没断可以看长相便知伊拉克人是亚洲最帅的,文字断了,6700 年历史。伊拉克的前身是苏美尔巴比伦等,中国的前身是夏商周等。易中天说中国只有 3700 年历史,否认有夏朝,但官方说法仍是 4700 年。中国曾遭五胡乱华,蒙古入侵,伊拉克曾遭波斯和蒙古入侵,所以不能说被入侵过就说这个文明断了,一周七天星期制等等都是伊拉克人发明的。

知乎用户 Seven 发表

西方中断了吗

知乎用户 yuskyee 发表

这要看怎么理解文明了。

广义上可以这么说,地球上的人类文明从未中断,华夏文明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

几千年来人类文明的发展只说明了一件事:任何语言 \ 文字 \ 国家 \ 种族 \ 文明…. 的消亡,不会影响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只是优胜劣汰的结果。

从这个结论上来看,对于华夏文明的评价:优秀。

知乎用户 水混子 发表

我们引进了世界进步,工业革命,改善了世界人民的生活。。

知乎用户 缙云野鹤 发表

没有中断才是最恐怖的…… 你们细细想一想

知乎用户 北地刀客 发表

文明没有中断,所以奴隶制文化也延续了五千年,无怪乎钱玄通等人要废除汉字,就是要割断吃人文化的代际传承

知乎用户 哨兵 1 号 发表

只能说苟活,文明没断还是散了吧。承认现实,努力发展,富民强国才是真!

知乎用户 问底 发表

提出 “唯一文明没有中断的国家” 的出发点,是增加民族自豪感吗?

有人说物质的匮乏,还能用精神补足,显然这是不成立了,虚荣的头衔和飘渺的民族自豪感,更像一种自我欺骗,精神毒品,需要批判。

也侧面说明了,新中国的大部分专家,对于发明新名词,灵活改变标准这些事儿,是有传统,有师承的。换皮不换里,就要面儿,面子多重要啊。

知乎用户 高阳酒徒 发表

被蒙古征服殖民将近百年屠杀上千万人,被满清八旗入关军事殖民将近三百年,剃发易服以及遍布全国的满城

知乎用户 etfdsse 发表

都没断啊 延续的程度和方式不同。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文明就是文明,国家就是国家,改朝换代与文明延续与否无关,这很难理解吗?

知乎用户 宇智波派大星 发表

能读春秋能背古诗,知道自己是炎黄子孙,知道那时候的历史,甚至能看懂那时候的文字,从一开始延续下来的东西 就一直延续了,孔子 老子,留下来的东西现在也在学习。不单单指这片土地的话,文明确实没有断过。因为是几千年前打的地基,别的国家的地基可不是几千年前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法,非法,是名法。

存,非存,是名存。


名存而实不至,亡其实也。

名存而实归,有其实也。


中国是不是如题主所问?

——究其实即可知。

——若遍地西化之徒,实如何?

知乎用户 已虫豸 发表

沾点坐井观天

知乎用户 带你下地狱​ 发表

@He000

实名反对

1.” 因为说这个话的人定义了中国是唯一一个。“——不是说这个话的人定义了中国是唯一一个,而是符合文明没有中断这个标准的国家,只有中国一个,而这个标准也并非此人在其下文说的是为中国量身定做的标准。这个标准,虽不能取得全世界所有学者或者普通人的认同,但能获得大部分人认同,或者说在一众标准中,占据被认同的比例最大。

2.” 谈一个文明中断没中断,取决于设定的标准。不讨论文明延续的标准,谈哪个国家文明没中断其实是没有意义的。“——很遗憾,这个文明延续性标准的确定规则,不似该作者前文提到的”萝卜招聘 “,” 萝卜招聘“的标准只要符合单位招聘目的,可以因部门甚至因人而异,而且这样做达到的目的也只能是招到自己想要的人,并不能服众,其它有真才实学的有能力的人才只会愤懑不平。而文明延续性的判定标准,这样一个严肃的话题,其评价标准不能因人而异。文明的标准可以讨论但必须有定论,可以存异但必须求同。如果只是类似你喜欢吃什么水果,他又喜欢听什么音乐,这种本身就是和自身喜好相关,并不对他人产生影响的话题,那因人而异就合情合理。这种会广泛影响大众意识形态的严肃话题,尤其是影响民族归属感的话题,不能用言论自由来打马虎眼,否则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潜移默化的,就削弱了这个话题的严肃性,就会自然而然的认为:标准不同,观点不同,何必较真,进而削弱文明延续性这一话题背后厚重的历史意义。而作者,也基于此逻辑,顺理成章的推出其文最后一部分的结论。

3.” 文明不是用来回顾和对比的,文明不是目标。文明是努力奋斗的结果。我们的目标应该只有一个,让自己和自己所关爱的人生活得更好。“——是不是如本文第二段说的,顺理成章?自然而然的转移了大家的注意力:我们不应该去纠结历史,不要去”回顾 “和” 对比 “,文明” 不是目标 “,应该着眼未来。首先,着眼未来是很美好的展望,但是着眼未来,并不意味着就要放弃过去,就不去” 回顾 “和” 对比“了。众所周知,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回顾自己的历史,这是纵向深入思考,我们对比其它文明的兴衰,这是横向拓展分析,我们研究文明的延续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可以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用以建设美好未来,也在这个追根朔源的过程中找到归属感,知道从哪里来,继而知道往哪里去。

以上论述仅是对该作者文章的异议,意识形态的高地,你不去占领,别人就会,不吐不快。至于本问题本身,本人才疏学浅,也非历史专业,没有去仔细研究这其中的原因,就不误导大众了。

知乎用户 nikophtgrphsm 发表

好汉不提当年勇

只要修饰文明古国的定语足够多,东朝鲜也能成为世界第一

知乎用户 欧阳青松 发表

你猜我是怎么精准打中墙上所有粉笔圈的

知乎用户 扎斯林救不了 DC 发表

中国文化早就死了,被中国人自己玩死了,现在不明显不代表它就和以前一样

知乎用户 熊的传人 发表

没有中断?奉先何出此言?

知乎用户 千屈子​ 发表

翻了翻评论,发现好像没多少人认真对题回答都在争中国断没断过,然后个人从这些回答里得出一个总结,也不知道理解的对错,总之别当真,图一乐:

如果认同如今的各民族及其历史都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认为社会制度和思想文明没断传承就是中华文明,那没断过;如果只认统治阶级是纯正的汉族的时期算中华文明,而诸如五胡乱华那样的祸乱时期甚至元清都不算中华文明,那断了好些次。

知乎用户 中华方 发表

针对第一个疑问——

首先,文明是人类创造的一切人文精神和发明创造的总和。

说中国文明没有中断,是指中华名族的民族精神一脉相承、传承至今,即便在外族入侵时刻,中华民族精神的火种都保存了下来,未曾断绝。

针对第二个疑问——

以埃及为例,古埃及经历了: 前王朝、早王朝、古王国、第一中间期、中王国、第二中间期、新王国、第三中间期、晚王国、托勒密王朝,共 10 个时期

其中,托勒密王朝的统治阶级已经不再是埃及人,而是希腊人,但希腊统治者并没有完全扼杀古埃及文化,因此我们仍然将托勒密王朝作为古埃及的一部分。

但托勒密王朝最后一位女法老克里奥帕特拉七世(即埃及艳后)兵败自杀,罗马人完全统治埃及并使埃及成为了罗马的一个行省,随后整个埃及文明都逐渐被外族同化,民族精神中断。(最好的例子是埃及人看不懂埃及文字,而在中国,即便是甲骨文,也有相当一部分我们现代人能看得懂)

其他几个古文明我不是十分了解,就不班门弄斧了。

针对其他回答的反驳——

1. 文明的定义问题。即 “中国是唯一一个文明没有中断的古国” 是定义出来的,如果更换定义标准,比如国家首都未被外族占领、文字延续至今,那我们也可以说日本是文明没有中断的古国。

反驳: 这是偷换逻辑,如果我重新定义 “爸爸” 这个词,我是不是也可以做你的爸爸?

文明的延续是依据民族精神来说的,评价的标准是一元的。古中国的民族精神,从黄炎二帝至今,未曾中断。

2. 中国被外族占领过,比如五胡乱华、元朝、清朝…… 怎么能说文明没有中断?

反驳: 这是妥妥的以偏概全,而且历史知识匮乏的表现。

五胡乱华是匈奴、鲜卑、羯、羌、氐这五个外族,元是蒙古、清是满族。而今他们已经或完全、或部分的融入了中华民族。其中大部分外族人甚至主动进行汉化改革——改汉姓、写汉字、说汉语、与汉人通婚。这本质是游牧文明向农耕文明转变的过程,是周边其他民族与汉民族就行民族融合的过程。

“五胡” 建的是汉、赵等国号,延续的是周礼!

忽必烈的是大蒙古国的可汗,他入主中原后建的也是 “元”,行的是汉族礼法。

康熙字典》用的是汉字,讲的是中文语法!

甚至于,八股文用的都是汉字,讲的是儒家经义!

试问,到底是我们的文明被别人中断,还是别人侵略了我们,最后被我们同化?

还需要更多的史例吗?

中国文明延续至今,不容置疑!

知乎用户 黑凤梨 发表

自娱自乐

知乎用户 海阔天空​ 发表

两晋到隋算不算断?唐宋之间算不算断?宋明之间算不算断?明民之间算不算断?民之后算不算断?

知乎用户 海水​ 发表

这确实是一个特别好的问题,因此我们更爱国

知乎用户 大灰狼 发表

1. 如果按照其他文明的中断情形作为标准,那中国也中断了。

2. 如果按照中国的标准,还有其他一些文明也没有中断。

有些答主废话一堆不正面回答问题。

知乎用户 jack 发表

文明发展地理决定论。

因为中国有幸占据了这块全球最好的位置,如果地球的下一个文明中还是这个位置大概率会出现延续了时间最长的国家。

希望中国能珍惜和延续这次的地球文明。

知乎用户 读完小学没毕业证 发表

因为中国人善于狡辩

知乎用户 木子不写诗 发表

一个官本位至上的文明,一个老百姓一直被奴役的文明还依然有人为其依然存在而自豪。

人类之悲哀啊。

你就是世界第一又怎么样?不是喝着老百姓的血吗?

知乎用户 就酱紫 发表

特朗普访华故宫之行……

知乎用户 ifrioct 发表

tmd 是他说反了还是你听反了…

知乎用户 姚说 发表

我们民间通常讲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也就是中国、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当但是历史学者常常把古希腊文明的前身,以克里特为代表的爱琴海文明算入其中。也就是说,人类历史上有五大文明中心:黄河流域文明(中国),印度河流域文明(古印度),西亚两河流域文明(古巴比伦),尼罗河流域文明(古埃及),爱琴海文明(克里特)。

可以说世界古文明主要是在 “旧大陆” 发生的,而 1492 年哥伦布发现的 “美洲新大陆” 虽然也存在着古老的印加文明、玛雅文明,但由于并未对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不计入其中。

世界五大文明发生时间先后,目前世界史学界普遍认同的说法是:

古巴比伦,公元前 4000 年到公元前 2000 年之间,孕育了阿拉伯文明;

古埃及,公元前 3200 年到公元前 500 年之间,孕育了非洲文明;

古印度,公元前 3000 年到公元前 1700 年之间,孕育了南亚文明;

爱琴海文明,公元前 2500 年到公元前 1100 年之间,孕育了欧洲文明;

中国,公元前 2000 年——至今,孕育了东亚文明。

人类古文明的意义不在于时间的先后,而在于它们是后来诸多文明的发源地,对其所在区域产生了巨大影响。人类历史上的这五大文明,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爱琴海文明早已消失或中断,只有中国文明是唯一未曾中断过的文明。

一、古印度文明

古印度文明由于外族入侵,多次出现断层,先是雅利安人入侵,之后又被波斯、亚历山大、阿拉伯入侵,现在印度存在的种族等级制度就是侵略者为了统治印度土著的制度工具。另外因为印度是不重视历史的国度,也没有记载历史的传统,所以导致印度根本没有研究历史的史料,还需要通过中国的一些史料记载,来考证本国历史,这也是挺新鲜的。

比如说,近乎统一印度的孔雀王朝君主——阿育王,还是在印度殖民地时期的英国工程师亚历山大 · 康宁汉姆通过了解中国唐代纪实文献《大唐西域记》后,才确定了孔雀王朝的遗迹,以及阿育王这个历史人物。

还有今天印度国旗中间的圆形标志,也是根据玄奘在书中的记载,在佛教遗址鹿野苑挖掘出了著名的阿育王石柱,这个圆形标志正是石柱底座下面的图案。

二、古埃及文明

世界史学家认为古埃及文明形成于 6000 年前左右,于 5100 年前(前 3100 年)左右时美尼斯统一埃及,建立第一王朝,终止于公元前 30 年罗马征服埃及托勒密王朝。巨大的金字塔、神秘的木乃伊、生动的象形文字,古埃及文明可以用一个 “迷” 字来形容,并且对后世的古希腊、古罗马、犹太等文明产生了巨大影响。

但是自公元前 4 世纪,亚历山大在征服古埃及之后,希腊语成为官方语言,埃及进入 “希腊化” 时代。公元前 1 世纪罗马征服埃及后,埃及古文献大部分被毁,拉丁语的推行挤压了古埃及语最后的存在空间。公元 529 年,查士丁尼皇帝关闭了所有多神教与世俗文化中心,古埃及文化更加式微。644 年埃及被阿拉伯势力征服,居民改用阿拉伯语言,改信伊斯兰教,古文献再次遭到毁坏,几乎是荡然无存。

语言、文献、信仰以及价值观念的消失,可以说古埃及文明已经彻底中断,如果不是拿破仑 1798 年远征埃及时,发现罗塞塔石碑,1822 年法国学者商波良成功解读象形文字,可能直到我们今天都不清楚地球上曾经出现过如此辉煌的文明。在今天,古埃及文明也仅仅只是作为历史的存在为人所知,与现今存在的文明没有任何实际联系。

三、古巴比伦文明

说起古巴比伦文明,可能大家都会想到初中历史书里的内容,世界上古代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以及楔形文字,当然可能还会有人想起周杰伦的《爱在西元前》,其实今天我们常讲的十二星座也是古巴比伦人最早观测、确立的。

因为两河流域的土地资源有限,无法承载迅速增加的人口,以及历代君主的穷兵黩武、巴比伦人对性观念的极其开放,最终导致了古巴比伦文明的毁灭。

我个人认为古巴比伦文明的毁灭几乎是从开始就决定了的,首先两河流域的土地资源根本无法支撑国力日益昌盛后的人口暴涨,用今天流行的话来讲,就是缺乏战略纵深,仅仅是阿拉伯半岛,不足以支撑自身的后续发展,可以说古巴比伦文明是唯一毁于自身内部的文明。

四、爱琴海文明

虽然爱琴海文明是以克里特为代表,但是克里特仅仅在爱琴海文明的早期起到一个源头、奠基的作用,之后的希腊文明才是主流,有人说今天的西方文明的源头就是古希腊文明,这一点不可否认,但是古希腊文明确实是中断了。

我个人认为古希腊城邦时代的终结,以及马其顿亚历山大的崛起,甚至是古罗马帝国的崛起初期,并不代表着古希腊文明的中断,因为中间存在着古希腊对侵略者文化上的渗透,虽然西罗马帝国很快被外族覆灭,但是古希腊文明却在地中海东部的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继续保持着繁荣,直到 1453 年奥斯曼土耳其武力征服拜占庭帝国之后,可以说古希腊文明从此中断。

后来西方发起 “文艺复兴” 运动,古希腊文化的光彩才再次展现在西方人眼前。“文艺复兴”正是对古希腊文化的复兴,没有 “中断”,何来“复兴” 一说?

(关于 “古希腊文明是否中断过?” 的这一个问题,目前史学界尚有争议,但是由于篇幅的原因,我不再深入阐述,之后会有新的文章专门加以解构。)

五、中国文明为什么 “未曾中断”?

我在前面简单地讲述了除中国之外的世界四大文明的中断、消失,现在着重分析一下中国文明为什么 “未曾中断”?

史学界之所以认为中国文明是 “未曾中断(消失)” 的,是基于以下三点原因:

第一点,外族入侵未导致传统语言文字的根本改变或消失;

第二点,以传统语言文字书写的古典文献保存至今;

第三点,所承载的传统价值观得以延续至今。

在这三点条件当中,可以说秦始皇统一文字的举措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中国两千年以来始终保持大一统的内在原动力。

以至于今天全国各地方言不下千余种,但是我们都可以通过统一的文字获取信息,这其实是很伟大的。以至于让西方人倾羡不已,面积不大的欧洲之所以不能统一,或许是因为民族国家?宗教信仰?但是我觉得欧洲各国连文字都不一致,政治层面上的统一更是痴心妄想?

那中国文明为什么 “未曾中断” 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我个人认为中国文明未曾中断有以下四个原因:

1. 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

我们看一下中国周边的地理大环境,西南方向是帕米尔高原、天山、昆仑山、喜马拉雅山,这些高山大川很好的地将中国通往西南方向的通道阻隔。历史上直到汉朝张骞才寻找到一条向西的道路,但是与西方的交往非常有限,直到唐、宋两朝,丝绸之路才兴盛起来。

中国北边是西伯利亚平原,高寒的气候环境也限制了向北探索的步伐,也没有前往征服、探索的欲望。

东边是世界第一大洋——太平洋,也许有中国先人曾经去探索过,但是一去不复返,自然没有后人选择一而再,再而三的无用尝试。

在这种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之下,就形成了 “以不变应万变” 的相对保守的文化特性,“以夏变夷”的思维方式也随之形成。所以无论是外族入侵,和平交往,始终强调以我为主体,对你加以改造,这就保证了文明的韧性。

我们可以发现世界五大文明都诞生在大河流域,由于中国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就导致了中国周边不可能诞生其他文明中心,这就保证了中国文明在封闭的环境当中,即使经常遭受西北方的游牧民族的侵略,但是始终在文明上保持着优越性。

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对于早期人类文明有多重要?

举个例子,爱琴海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都分布于地中海周边,而地中海夹在欧亚非大陆中间,风平浪静,并且东地中海的爱琴海分布着上千座小岛,这就使得航海人始终能够看见地平线,大大降低了航海危机感和恐惧感,这就导致了环地中海的人在五六千年前就可以横渡地中海进行交流。

所以自古以来,这三大文明之间经常会发生融合与冲突,例如古埃及最早被亚历山大所征服,希腊语成为其官方语言;公元前 1 世纪埃及又被罗马所征服,拉丁语成为其官方语言;公元 644 年,埃及再次被阿拉伯势力征服,居民改用阿拉伯语言,改信伊斯兰教。经过这三次外族入侵,古埃及几乎消逝在历史长河之中。

因此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就为早期人类文明的稳定提供了重要保障,而众多大山大川的自然环境将中国文明区域所隔离,这就避免了疾病、瘟疫等带来的毁灭性打击。

2. 兼容并蓄的主流文化

中国人遇到危险或者冤屈时,为表达自己的无奈,总是呼喊 “天啊”、“老天爷”,这实际上表现了中国人的“天道信仰”。对于古代人来说,“天” 高高在上,掌控着天地之间万事万物的秩序,也就是说天地万物共有一个主宰,因此中国人逐渐形成了一种并不排外的世界观,一种兼容并蓄的文化。

并且中国文明作为 “一个俯视大地的民族”,实用主义深入骨髓,就导致了中国文明始终处于原始宗教信仰的阶段,只崇拜“天” 与“祖先”,而未产生制度化的教会组织,因此中国历史上没有出现过宗教战争。这就使得中国文明区别于其他民族,没有在宗教信仰的熏陶下所产生的“异教徒”,使得其他族群融入中华文明成为可能。

自周朝建立开创 “分封制”、“五服制” 开始,中国文明一直通过以文教化的方法向外扩张,而不是通过征服和压迫。

“五服制”就是以王畿为中心,按相等远近作正方形或圆形边界,依次划分为 “甸服”、“侯服”、“绥服”、“要服”、“荒服” 五个区域,并逐层管理,兼举文教武卫,对于外围的其他族群采取 “以夏变夷” 的柔和手段进行同化。

因此中国文明在外族入侵之后,很容易使入侵者融入其中而被 “汉化”,这就使得中国并没有出现过文化断层。

由此可见,中国文明之所以延续不断,关键是因为它是一个不断累积而非相互取代的过程,在变中保持不变,才能够始终保持主体文化的稳定。

3. 量体裁衣的政治思想

可以说春秋战国时期以及秦汉两朝是中国文明发展史中的关键节点。

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名存实亡,各诸侯国自治并存,这与古希腊时期的城邦形态非常地相似。但是随着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引起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取代了井田制,并通过各国的变法所确立下来。整个社会都处于旧制度、旧统治秩序不断被破坏,新制度、新统治秩序陆续确立的动荡期。

正如荀子在《富国》篇里所讲的:“欲恶同物,欲多而物寡,寡则必争矣”,各诸侯国之间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形态、价值观念以及思维方式几乎是没有区别的,这就导致了各国人民百姓喜好(土地)和厌恶的东西是相同的,因此各国之间无法通过不同利益交换而达成契约,因此面对有限的社会资源,必然会发生纷争。

荀子又说:“人之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穷”。这句话很好地预测出了中国作为农耕文明,必然会因为同质性竞争,而陷入恶性循环的困境当中。

因此周朝末年诸侯国之间的相互兼并、侵伐是必然的,结果就是秦一统六国,中国最终走向统一集权的封建社会。

纵观世界历史,罗马帝国作为统一的大帝国,同样属于农耕文明;而古希腊作为城邦民主制的起源,属于重视商业的海洋文明。

由此可见,“建立统一集权的帝国” 是解决农耕文明因同质性竞争而陷入恶性循环困境的最佳手段。

而中国历朝历代统治者在谋求这一政治理想的同时,也就保证了政治体制上的稳定性。

统一集权的政治制度仅仅在上层建筑上解决了农耕文明 “欲恶同物,欲多而物寡,寡则必争矣” 的困境,而克己复礼的儒家思想却解决了农耕文明当中个体之间的矛盾。

我认为秦朝一统六国之后,就被很快推翻的根本原因是:未曾解决农耕文明当中个体之间的矛盾。而直到汉朝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时候,中国文明才真正成型。

倡导 “克己复礼” 的儒家思想,通过 “礼” 来规范社会成员,抑制个人欲求,使之恪守 “三纲五常” 的社会伦理秩序,并根据每个人所发挥的社会职能,或所承担的社会义务而划分等级,根据等级的高下享受不同的社会地位和资源,最后达成 “各守其分,不得相侵” 的局面,并且使得每个人都认可、尊重儒家这一套理论体系,这就完美地解决了农耕文明当中个体之间的矛盾,维护了封建体制下人际关系的稳定。

这也是儒家思想受到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推崇,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思想的主要原因。

4. 尤为精致的农耕文明

我在上文中说道,统一集权的政治制度与克己复礼的儒家思想分别从上层建筑以及个人关系上解决了农耕文明因同质性竞争而陷入恶性循环的发展困境问题,“解决”这个词用的其实并不恰当,用 “缓解” 或许更为准确。

因为如果统一集权的政治制度与克己复礼的儒家思想真正地从根本上解决了农耕文明的发展困境,中国历史上就不会出现王朝更替的现象。

纵观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更替,主要离不开两个因素:人口与粮食

农耕文明的发展,必然会导致人口的暴涨,从而只好开垦更多的土地,人口是暴涨的,土地却是不可再生的,,因此农耕文明的发展必然带来的结果就是生活资源的紧缺。

解决这个困境的直接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使农业生产不断地精细化,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上的粮食产量;另外一种就是通过战争等方式减少人口。

因此,中国古代人口始终保持在 “千万级”,偶尔人口迅速增长后,紧接着就会快速地减少,“盛极则衰” 成为中国历朝历代统治者头上的魔咒,直到清朝顺治年间开始,中国人口才正式进入 “万万级” 时代,原因也是由于土豆、红薯、玉米等高产作物的传入,提高了单位面积土地上的粮食产量所导致的

而中国文明作为世界上最为先进、最为精致的农耕文明,使得中国自秦汉时期就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巨大的人口基数在某种程度上也保证了文明的稳定。

历史上中国多次被外族入侵,外族统治者并不是没有想过坚持自己民族的文化、制度,而是很快会发现一个致命的问题:汉族人数量太多

因此,少数民族使用自己以往的传统制度,根本无法进行长期稳定的统治,所以就得 “主动被汉化”,借此来保证统治的稳定性。

知乎用户 亙契约 发表

清朝是满人建的,外来民族的侵入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谁告诉你没中断的?几百年前汉人为啥留辫子?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问一下没断过的是什么文明

知乎用户 狂澜 Mustang 发表

我感觉快要中断了,中国文明应该是北方发源地吧,随着南北经济越来越大,南大人操控媒体舆论文化越来越得心应手,不出五十年华夏文明就没了

知乎用户 万三 发表

我只能说,落后不是没道理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好多汉字、词都不能打出来,你说文化没有中断?

没断的是阉割版的变态文化吧。

知乎用户 1234564 发表

中国打仗是贵族的事 老百姓该干嘛还是干嘛 中国是最没有信仰的国度

其它国家动不动就发动灭国战争 信仰之战 不杀光不罢休 不中断才怪

就隔壁印度搞出的种姓制度 说白了就是占领者当老大 其它的挨个排个队 被占领者全做奴隶

下等人连做老师的资格都没有 还传承什么文明 早就灭绝了

知乎用户 Eucliwoood 发表

因为赢麻了

知乎用户 kataxu 发表

因为中国在古代实在是太牛皮了,仅仅 30 来万人就征服了将近 2 亿人,这样牛逼的战绩,全世界无人能匹敌,不像印度被外族花样吊打

知乎用户 慧眼看世界 发表

山顶洞人文明也没有中断,他们开始使用工具,会缝纫,会捕捞,这些文明现在不都在延续么??没有他们,有你后面什么儒家文化??山顶洞人才是文明的始祖,我宣布以后每年的今天为山顶洞人日,大力学习山顶洞人文化。

知乎用户 会飞的猪 发表

哈哈哈……

韩国人表示不服……

知乎用户 申子辰 发表

很多回答非常奇怪。还有人举非洲十万年狩猎文明的例子表示它们也没有中断。

这个问题关键在如何限定文明。什么样才算是文明?有人就有文明?有文字就有文明?有文化就有文明?限定之后才好回答。

从文字的角度看,汉字并非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但它是流传最久远且没有中断过的文字,在今天仍然有着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对此我们是值得自豪的。

汉字没有中断而其他的更早的一些文字失传了,主要还是 “地理” 环境所致,中国为什么叫中国,因为自觉在中央,四周不是高山就是大海,还有流沙、极寒之地,把我们这群人限制在这块土地上,虽有交流但不频繁,虽有外敌但不多,因此我们的汉字和文明被保留下来。

其他的一些文字大多由于使用这种文字的民族被攻打而流离失所而随之消亡,或者转为记录新的语言。

知乎用户 兵库北香菜 发表

实际上元朝和清朝就应该算中断的,外族政府而没有自己的政府

知乎用户 笑天涯 发表

首先,要搞懂文明古国,在搞懂国际上,四大文明摇篮,,在弄懂四大中,怎么就只有中国没断,首先,四大文明古国,指的原生文明摇篮,其他三个,主体民族灭了,但是文化流传千古,中国是主体民族还在,文化没断,所以,中国就是还在的原生文明,这里,在说说古希腊,西方自己不认古希腊是原生文明,而是克里特文明的次生文明,所以,古希腊就没进入四大里面去,但是也有 6 大的说法,就是克里特,玛雅,加进去就可以了

知乎用户 之乎者也无知道 发表

看文字看语言看血缘。这个血缘一直使用这个语言、发明了自己的文字,而且使用至今,这就是文明史,文字和语言本身也是历史。非洲黑人用英语但这并不是英国史

知乎用户 云和风 发表

古埃及亡于罗马,古巴比伦亡于波斯,中国为什么没被异族灭亡,大概率要感谢在知乎被骂成狗的儒家和封建地主们。

知乎用户 谈弹吉他 发表

因为我们总是小赢,中赢和大赢。

侵略过我们的,都成为我们的一个民族。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知乎用户 闲的 发表

这么多人长篇大论地阐述,居然没几个人发现本质问题。

文明和文字的关系搞清楚了吗?

知乎用户 嘎斯 69 发表

因为文明的发展停滞了。所谓文明的进程,是生产力的进步过程,当二十世纪的中国田野上还跑着汉代的铁犁地时候,你说文明没有中断?当公元前 226 年秦始皇一统天下到 1912 年宣统逊位,这中间除了朝代变迁,体现在生产力上、意识形态上有什么变化?这叫文明没有中断?!我们所得意的文明没有中断、文明得以传承,其实只是因为我们的文明发展停滞了!衡量人类文明程度的是人类生产力发展水平,所以、我们有什么可以自豪的?!我们又凭什么自信满满?!

知乎用户 台独分子千刀万剐 发表

皇亲贵族的封建时代也配和现代并称同一个文明吗?从 1931 年那年就开始变天了,1949 年开始才算真正的现代中国文明,之前那群皇帝都不配给那个人提鞋!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我们可以灵活定义以下词汇:文明,中国,中断,唯一,是……

使得我们想要的结论为真。

知乎用户 luyan12345​ 发表

只是中国人这么认为而已,比如印度人并不认为他们的文明断代了,很可能他们还认为中国文明断代了

知乎用户 威尼斯 发表

这个主要是用来提振民族自信的,不方便拿来具体讨论分析

知乎用户 小红 发表

可是中断的部分你也不知道啊。

知乎用户 喜之郎 bb 果冻 发表

文明古国准确指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四个原生文明,古希腊罗马文明作为次生文明也放在一起讨论,那就不可能讨论出任何结果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在我看来是的,不过,还是来看一下无上限合作的乌拉学者的评价。
财经网 · 参考消息 · 俄专家驳斥对中国人偏见: 他们不好战,只善于数钱】中国人觊觎西伯利亚和远东的看法是谎言。那些领土过去属于满洲人, 他们 1644 年占领了中国。中国对俄没有任何领土主张。说中国人是好战富有侵略性的民族, 历史证明恰恰相反。他们是唯一输掉所有战争、被任何人战胜过的民族。

知乎用户 Fan Young​ 发表

有人喜欢听你就让他说嘛。

有人需要说你就假装听嘛。

知乎用户 viccheng 发表

怎么没中断?社稷倾覆算不算、外敌入侵算不算、系统修改文字算不算、重订三观算不算、杀光汉人算不算?

重拾正统,就正统了?

知乎用户 xkd 青鱼 发表

因为中国地理位置好啊。

整个欧亚大陆最东端。

拥有长江和黄河。东南亚热带雨林气候和绵延的喜马拉雅山脉,加上东边的大海。

能过来的就是路上丝绸之路和北边。

又远,又是沙漠,又是草原,你给我打过来试试看。

还有北方的游牧民族守着,当然中原王朝也警惕游牧民族。

再看看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

那个地理位置。

土地肥沃。

有抢夺的价值。

又是欧亚非链接要道。

只要遇到对外扩张的强势王朝。

不打你打谁。

想不中断那也太难了。

知乎用户 韶华​ 发表

关键在于中华文明的强大的同化能力。

任何文明,到了中华地区,要么自动消亡,要么认输退出,要么被吸收消失。

举个例子,犹太犹太民族 1900 年来,颠沛流离,他们在全世界流浪。但无论在哪里,生活习惯没变,文字语言没变,保持了犹太人的民族特色。但流浪到中国的犹太人成了例外。不仅中国人对他们好,博大精深又包容的中华文明也对他们好。逐渐的,他们自己的民族特色消失了。等到以色列建国,号召流落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可以回归到以色列。但他们却被拒绝回去了。

倚天屠龙记,有个心诀,“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然也。

知乎用户 刘网 发表

至少有十年……

知乎用户 eagle 发表

我看好多人都说清朝时中华文化传承断了,我老家的宗谱和记录都能追溯到明朝山东发大水的时候,清朝连一个家族的传承都灭不了,谈何灭了一个民族的传承?

知乎用户 Xx 爱好者 发表

因为中国有特色的民族融合

知乎用户 从开始到现在 发表

我觉得中华文明之所以能传承至今,而不像古埃及、古巴比伦文化那样早已消亡,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汉字的发明以及数千年来汉字的传承与发展。

没有汉字就不会有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更不会有绵延不断传承至今的中国现当代文明。香港实业家和著名学者安子介老先生,在对世界上的多种文字进行比较研究后得出结论:汉字是中国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汉字是中国的另一大发明,其意义和价值不在自然科学的四大发明之下。

文字是人类语言的书写符号,是语言的视觉形式。文字将语言的声音信号变为符形信号,记载在一定的载体上,成为记录语言和交流思想的工具。

在文字产生以前,人类通过口语进行交流,凭借记忆一代一代往下传,记忆是很不牢靠的,容易遗忘或走样。口语有着很大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不能传之久远,因而人类在生存、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很长时间的努力,又逐渐创造了文字。从没有语言到语言产生,是人类进化史上的一大飞跃;从没有文字到文字的产生,又是人类进化史上的一大飞跃。

世界上最古老的三种文字

在当今世界上众多的文字产生以前,在数千年前的古代社会,产生了几种古老的文字,其中有三种最古老的文字:一是 5500 年前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二是 5000 多年前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人创造的圣书字;三是我国 3300 年前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字。这些古老的文字都由象形文字发展而来,后都发展成为表意文字。随着历史的演变,两河流域的楔形字和古埃及的圣书字都已在历史的风尘中湮灭。三种最古老的文字中的一种,汉字的早期形式甲骨文字却演变成为现代汉字,是古文字中仅存的一种,仍然保持着表意的形式,也是世界上惟一使用至今的表意文字。

古文字就如明亮的火把,将历史的深处照亮,如果没有对古老文字的解读,人类对于遥远过去的了解永远处于混沌无知状态,因此,可以说,古文字是照亮历史的明灯。下面主要介绍前两种古文字以及他们所代表文明的消亡过程:

(1)楔形文字

在现今中东地区,地处西亚,叙利亚的东部,幼发拉底河流向伊拉克境内,和伊拉克境内的底格里斯河并行奔流,这一地区称为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美索不达米亚” 是希腊语的称谓,意为 “两河之间的地区”,也叫 “两河流域”,也就是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平原。这一狭长地带从地图上看呈弧形,犹如一弯新月,这里土地肥沃,因此,又被称为 “新月沃地”。这一地区是世界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

公元前 3500 年起,居住在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建立了很多奴隶制小国,后来到了公元前 1894 年,古巴比伦王国建立,统一了两河流域,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距今约 5500 年,居住在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在两河流域周围地区居住的古代西亚各个民族,虽然彼此之间的语言不同,但也都使用楔形文字。他们将楔形文字按本民族语言的需要,略加修改后作为自己的文字使用。

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早期以图形符号为主,由于是使用硬笔在软泥片上压刻出来的文字,笔画一头粗、一头细,好像是楔子或钉子,故此叫做楔形文字或钉头字。由于产生于两河流域平原,统称为两河流域楔形文字。

用楔形文字刻写在泥版上的书叫做泥版书,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图书之一。泥版书是先用黏土加工制成泥版,在上面刻写文字后再去烘晒干,便成为坚硬的书版。然后按顺序编号放在木架上,若干块泥版组成了一部书,阅读时一块块取下,阅读毕一块块放回木架。每块泥版的重量约 1 公斤。

公元前 330 年,亚历山大大帝灭亡了波斯帝国,楔形文字也就从此消亡。19 世纪 40 年代,考古学家在叙利亚挖掘出 1.5 万块泥版书,至今已发现的泥版书约 75 万块。历史上遗留下来埋藏在地下的楔形字泥版书和在石碑、石柱上刻的楔形字,后世的人们发现时已不能识读,经专家长期研究才被解读出来,也正是由于对这些文字的解读,人们才能够得知一个湮灭文明的多彩历史和风情,这很好地说明了文字的功能。

(2)古埃及圣书字

古埃及圣书字是 5000 多年前古埃及人创造的文字。圣书字包括碑铭体、僧侣体、大众体三种。这三种字体外形虽然不同,但内部基本结构是相同的。碑铭体是一种庄严的字体,在金字塔和神庙石壁上雕刻,在石器、陶器等器物上绘写都用这种字体,所以叫做碑铭体。这种字体早期大都是图形符号。发展到后来,实际上大都已失去表形功能,成为表意或表音符号。僧侣体是一种草体,主要用于书写经文,所以叫做僧侣体。大众体是一种笔画大为简化了的字体,主要用于写信、记账,所以称为大众体。

埃及于公元前 525 年被波斯人征服后,变成了波斯帝国的一个省,改用波斯文,不再使用圣书字,在古埃及历史上存在了 3000 多年的古埃及圣书字从此消失。当懂得圣书字的最后一位僧侣去世以后, 已无人懂得这种文字。

1799 年,人侵埃及的法国军队在挖掘战壕时,无意中发现了一块石碑,上面刻有希腊文和另外两种看不懂的文字。经一些学者研究,均未能揭开这两种文字的奥秘,后经杰出的法国语言学家商博良刻苦钻研,终于在 19 世纪 20 年代释读出来,和希腊文对照的另两种文字原来就是古埃及圣书字的碑铭体和大众体。

当然,这些古文字的消失,是由于它们的语言消失引起的。文字是语言的视觉形式,文字的产生和发展,必须以语言为基础,与语言结成 “皮” 与“毛”或 “形” 与“影”的主从关系。“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形”一消失,“影”必幻灭。**古埃及语和古巴比伦语早已死亡,因此,“圣书字”和 “楔形文字” 早已失去了它们的 “皮” 和“形”,成为考古文物。**印度次大陆早年通用由雅利安从欧洲和中亚带来的古梵语,因为民族众多,语言繁杂,又加上一开始就使用极利于语文分化的拼音文字,所以古梵语早已分化瓦解为几十种语言。唯独我们的汉语,从产生到现在,虽然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演变和自我改革,但还是保持了它的完整体系,生气勃勃地存活了下来。它是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汉、满、回族的母语,并为各少数民族共同使用的通用语言。

古代汉语的语音可能与现在的有很大差别,但其语法结构和大部分词汇却变化不大。比如,日、月, 山,水等词,3500 年前殷商时代的读音与今天的读音可能不同;但其语义与今天的语义完全一样。《新华字典》所收词汇的含意,约有半数与两千年前成书的《说文解字》所收词汇的含意基本相同。我们今天所说的 “古文” 与“白话”之分,是 “文体” 的分别而非 “语言” 的分别。“床前明月光”是一句古代的诗文形式,即五言绝句中的一句,但作为语言,则与今天的口语完全一样。就是某些古代书面语言,今天还在口语中广泛使用,比如,“鞠躬尽瘁”、“亡羊补牢”、“有则改之, 无则加勉”之类的成语在文章和口语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发电报时, 人们都用 “母病,速归” 而绝不用 “妈妈病了,赶快回来” 去干多花电报费的蠢事!

正是因为汉语的存在,使汉字能绵延几千年,承担起作为汉文化载体的功能。

综观世界上所有的古文字不知所终的原因,或是由于外族的入侵,或是由于朝代的更迭,或是由于被其他文字所代替而相继失传了。这与汉字发展史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在中华民族迄今为止的五千年的历史上,改朝换代屡见不鲜,民族斗争也多次发生,汉字的生死存亡几次面临严重的挑战。但汉字却历经沧桑绵延不断,表现出了最强大的生命力。

汉字是现今世界上硕果仅存的古老表意文字。前面提到的古巴比伦的 “楔形文字”、古埃及的 “圣书字”,以及另外一些古文字都已不知所终,以致古巴比伦文化、古埃及文化也因为失去了文字载体而失传了,唯有汉文化以汉字为载体一直延续。

正如安子介先生所说的一句名言:“撼山易,撼汉字难。” 汉字的生命就是信息的生命和文明的生命,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汉字是辉煌的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说明了这一点,世界古文字的兴衰史也证实了这一点。正是由于有了汉字,中华民族的文化几千年来绵延不断地传播到全世界,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和发展,为人类的文明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知乎用户 我只敢感恩 发表

汉奸:明明中国就中断过 (气急败坏)

知乎用户 河涛 发表

什么时候教科书上写的是 “中国是唯一一个文明没有中断的国家” 了?

明明说的是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文明中断的。

这问题提出来怕不是用来钓鱼的吧,莫名其妙被某些动植物拿来讽刺狂妄自大,还真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

知乎用户 千年的花 发表

题干写出来你自己不觉得搞笑吗?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前提就不成立,没有讨论的必要。

知乎用户 隔壁家老李​ 发表

中国讲家天下,后来的支部建在连上,规模不大,扩散性极强。

知乎用户 新中年 发表

虽然是一个文明没中断的国家,不过鲁迅说历史书写的是 “吃人” 二字。

现在想来,中断不中断能咋地啊?如果中断对最大多数的普通老百姓来说是有利的,那中断就是好事;反之就不是好事。

知乎用户 墨舞丹青 发表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叙事和神话。除非存在时间太短的次生文明,比如昂撒人,毛子。

旁枝文明热衷解构主干文明的叙事,这是个常识。

我们这么说自己是因为一路跌跌撞撞,文化传承下来了,人种没变,活动的主要范围几千年也在同一块土地上。今天的人还能看懂几千年前的文字,法律道德政治传统得到了比较好的传承。相比其他三个主干文明,我们可以说是比较完整的保留了文明元素。

古埃及比较惨,宗教人种都换了,今天是一群阿拉伯人扛着法老棺椁游街。

古巴比伦地处中东,强邻环伺,亡于蛮族。具体不清楚。

古印度更搞笑,被游牧雅利安给征服了。真要说谁是古印度人,就那个棕色的和灰色达利特们,可能是。文化更是没能传承,连一本史书都没有。到今天盯着玄奘西行记当正史研究。

其他的都是旁枝文明。罗马希腊人种都换过了,现在是一群日耳曼蛮子打着罗马的旗号在地球上横征暴敛。罗马正统意大利也是暗白人,但历史记载罗马人应该是偏黄的,而且个子不高。我个人推测南欧是罗马后裔和日耳曼人混血后产生的。

这个问题本身就是解构主义的,如果把这个问题去问日本和俄罗斯的史学家,他们会给你整出来一座图书馆来解构中国历史。说到底是历史解释权的问题。

知乎用户 唱歌给我的心上人 发表

只有乌龟才会比谁活得久?

知乎用户 James 发表

先问是不是。中国文明早就在近代中断了。你说还有没有只言片语留下来,那肯定是有的,也不少。但是该破的该反的建国以后都已经执行了,台湾和日本对咱们的传统保留的都比咱们多。别扣历史虚无主义的帽子。

知乎用户 飞鸟与鱼​ 发表

中华文明,现在传承了多少。

又有多少人在研究学习。

知乎用户 糖不苦 发表

长期大一统,版图巨大

史料浩瀚,流传有序

主体民族坚挺,没有被种族清洗

宗教信仰基本传承,没有被洗教

知乎用户 阳光 WSN 发表

被别人中断了也不算,那怎么个中断法?

知乎用户 Devin 发表

评论区最大的争议无非就是元朝属不属于中国的一个朝代,这个问题解决了就知道中没中断了。

建议去乌兰巴托找个人问问。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无关朝代和文化。

不管中华文明经历过何等挫折,外族入侵朝代更替腐败黑暗民众愚昧贫弱等等等等,只要这其中还一直有人站出来,为这片土地的人民发出声和光。那么,这个文明就还没有断。

知乎用户 Masimov 发表

文明未曾中断,那么留下来的是什么呢?

远的诸子百家留下来了么?

近的五四的新文化新思想留下来了么?

这里说的留下来,是说有没有留在脑子里,有没有留在制度上。如果都没有,谈个屁的未曾中断。

另外,强调未曾中断,提供一点想象中的自豪感有什么用呢?就算真的未曾中断,前现代中国文化提供了哪些可供汲取的营养能不能罗列罗列?

朋友们,早日拥抱现代化!

知乎用户 安塔利亚蛙泳 发表

没断过才怪,你们谁会写甲骨文、金文。那几个不算的话小大篆几个懂。

知乎用户 大冰​ 发表

赶紧中断吧,六个钱包都开始落实了……

知乎用户 鲸鱼菌 发表

责任都在美方

知乎用户 珞珈 发表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没断吗?我看断了吧呵呵

知乎用户 好一幕喧哗 发表

糟粕易传,精华难学。

知乎用户 hunter niu 发表

这个得感谢几个人:孔孟,始皇,武帝。

感谢一条河:黄河

感谢两大屏障:青藏高原和塞外戈壁

知乎用户 安全感只为挣钱 发表

四大文明中为何只有古中国文明传承至今不曾中断?这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如果从地形角度来分析,会发现其他文明的灭亡和中华文明的延续大有原因,我们一起来分析下。

三大文明的覆灭

1,古巴比伦文明的消失。

人类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大约于公元前 3500 年产生于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是人们已知的历史最悠久的古代东方国家之一。

古巴比伦地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过平原,肥沃的土地和水源为古巴比伦文明的产生创造了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

巴比伦东部是伊朗高原,公元前 539 年,伊朗高原的波斯人崛起,居鲁士二世率军入侵新巴比伦王国,新巴比伦王国不战而亡。巴比伦的灭亡,很大原因之一就是地形上处于平原,波斯人入侵时如履平地,巴比伦没有险关要隘作为屏障,一旦面对强敌,很难阻挡。

巴比伦被波斯人灭掉后,两河流域逐渐伊斯兰化,古巴比伦文明最终消失。

2,古埃及文明的消失。

古埃及文明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5000 多年的塔萨文化,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

古埃及地处尼罗河流域下游,尼罗河的洪水时土地更加肥沃,凭借着优越的自然环境,古埃及文明产生和发展。

相比于巴比伦临近伊朗高原的威胁,以尼罗河为中心的古埃及,东西为干旱的沙漠,南北濒临地中海和尼罗河的几处大瀑布,属于相对闭塞的环境,对于外来民族来说,几乎是形成一种天然的屏障。所以,埃及很少像两河流域巴比伦那样,经常遭到游牧的和某些文明民族的侵犯,古埃及文明延续数千年,但古埃及东北部地中海沿岸缺口,则是其隐患。

公元 332 年马其顿王国亚历山大崛起后征服埃及,**古埃及文化与宗教逐渐没落并消失,**埃及被阿拉伯化。

3,古印度文明的消失。

古印度南部是大海,东部是原始森林,东北更是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但是西北部可以跨越的高原却是一个缺口,成为古印度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

公元前 1750 年左右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河城邦消失,原生古印度文明消失,之后古印度大地被雅利安人文明取代。

但是古印度大地的灾难并没有结束,西北部的缺口仍然存在,公元前 187 年孔雀帝国灭亡后,外族不断入侵,先是中亚的巴克特里亚——希腊人在公元前 2 世纪初入侵印度次大陆的西北部;接着又有安息人、塞种人、大月氏人的入侵。

古印度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文明不断中断和变更的古国。

古中国文明的延续

其他三大文明有过中断或消亡,但是唯有中国文明不曾中断,这除了中华文明自身的强大,也离不开地理地形因素。

中国文明形成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经过三皇五帝夏商周,文明已经成型,周朝的游牧民族和其他民族虽然都有自己的文化,但大多深受中原文化影响,在后期中原也曾有过被蒙元和满清少数民族统治的历程,但最终都被汉化,文明并没有因此中断和消失。

对于外来的迥异的其他文明,都因为良好的地理地形环境而没有受到致命的冲击。

古中国东南都是大海,北部是寒冷的寒带,西部则是连连不断的沙漠戈壁滩,在古代条件下,很难畅通无阻的穿越,西南则是高大的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以及缅甸的原始森林。这些都成为阻挡外部入侵的良好自然环境。

对于其他三大文明,中国文明的地理环境优势更加明显,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中国文明不曾中断的重要原因之一。

结语

文明的发展和消亡有很多因素,地理地形的天然屏障因素是众多因素之一,尤其在古代有限的交通条件下。

中国文明能成为四大文明中唯一不曾中断的文明,良好的地理地形因素是重要原因之一。

1. 华夏文明第一次危机:雏形时期的文明考验

大约 3300 年前,地球经历了一次小冰河期,高纬度地区生活的古印欧人,因气候变冷开始了迁徙之路,这次迁徙对文明的破坏影响到了整个欧亚大陆,因为古印欧人虽然没有发达的文明,也没有自己的文字,但是却拥有很进步的战争武器,当落后的 “野蛮人” 武力强盛时,便是人类文明的灾难。

古印欧人大迁徙

印欧人的一支迁徙到地中海希腊一带,当时的希腊已经形成自己的文明,但是后到来的印欧人对当地文明造成很大的冲击,使希腊进入了一个西方学者所谓的黑暗时期。

另外一支向东迁徙的印欧人在中亚附近分开,一支向南进入印度后将创造出灿烂文明的印度原住民征服,制定了种姓制度,把自己列为最高种姓,而印度的原住民却被列为低等种姓。

最终,比中国起源更早的印度文明就在这种野蛮的种族隔离制度下逐步衰亡——因为被禁止学习就意味着政治人才的匮乏,所以印度历史上基本没有统一的局面,也没有国家和民族认同感。

但另一支进入中国的这支印欧人未能继续前进,因为此时的中国正处于商朝武丁中兴时期,面对外来入侵,武丁的妻子兼女将妇好,多次率领商朝军民与入侵者作战,在最后的决战中,印欧人侵略者被打的大败,入侵者成为商朝奴隶。

妇好像

卜辞记载:
辛巳卜,争贞:今者王共人呼妇好伐土方。《合集》6412
辛未卜,争贞:妇好其比沚瞂伐印方,王自东亳(薄)伐捍,陷于妇好立(位)。《合集》6480
贞:王令妇好比侯告伐尸方。《合集》6480。

这是华夏文明第一次、也是最危险的一次危机,因为那时的华夏文明还处于雏形时期,文明形式还很脆弱,如同一棵小树苗,一场暴风雨就能将其摧毁。好在当时的中国正值强盛,华夏文明在这场急风暴雨中没有倒下,成为整个东亚的文明灯塔。

学者李济把武丁时期有关 “西北战争” 的甲骨文梳理后说:“这些最为可靠的原始资料,透露了中华民族在形成时代艰苦奋斗的真相,尤其是在内蒙古、河套一带发生的争夺战,实为奠定中国文明的一连串决战的序幕,其重要性不亚于传说中史学家歌颂的黄帝的阪泉、涿鹿之战。”“在这一时代,中华民族在西北边疆打了一次勇敢的、胜利的自卫战,这一战奠定了殷商时代的文化生活,为东亚及太平洋区域建立了一个伟大文明的新基础 “。

商朝疆域和周边部族

在我们民族的文明雏形时期,和其他几个远古文明一样,同样遇到了古印欧人的威胁,但是,在妇好的带领下,我们成功地战胜了侵略者,把自己的种族和文明保存了下来,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挺立至今的民族和文明。

2. 中华文明第二次危机:壮年时期的文明碰撞

公元前 8 世纪,在阿拉伯地区建立的阿拉伯帝国(又称黑衣大食)强大起来,他们四处扩张,消灭其他国家,当他们向东扩张的时候,与当时的大唐不可避免的遭遇。

当时的发展和交通条件,强大的阿拉伯帝国完全可以跨越中国西部大漠向中国入侵。幸运的是,此时的中国和第一次危机时一样,正值大唐最强盛的时候,大唐帝国更不是好惹的。

唐朝和阿拉伯帝国在中亚地区相遇

阿拉伯帝国和大唐帝国在中亚地区遭遇,天宝十年(公元 751 年),阿拉伯帝国与大唐安西都护府的安西军在恒罗斯进行决战,阿拉伯帝国惨胜。

虽然阿拉伯帝国获胜,但这也是阿拉伯与大唐几次边境冲突中唯一一次打胜安西军,阿拉伯举国之力以多战少、而且唐军内部阵营发生倒戈的情况下才惨胜唐朝地方军,让阿拉伯帝国看到了东扩无望,停止了向东继续大规模扩张的步伐,避免了唐朝安史之乱国势衰弱后遭到的纠缠。

不过,此时的华夏文明已经是壮年时期,就算阿拉伯帝国获胜入侵中原,也难以最终取胜,这时的华夏,已经不是商朝的脆弱雏形时期。

唐朝军队剧照

3. 中华文明第三次危机:成熟后的落伍与复兴

这次危机也是离现在最近的一次危机,那就是近现代危机。

中国自从明朝后期开始落伍于世界,在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下,东西方差距越拉越大。西方在新航路开辟后,靠着掠夺殖民地大肆发展,他们开始尝试侵略中国。

1)第一次尝试:明朝中期的尝试

第一次尝试是大明中后期的试探,此时西方殖民强国是葡萄牙、西班牙,葡萄牙首先对明朝发难,于公元 1521 年爆发明葡战争,1523 年明朝获胜。这次战争的胜利,让西方看到了大明王朝的实力,此后近百年,不敢再打明朝主意。

《东莞县志》:“是役也,于正德辛已(1521 年)出师,嘉靖壬午(1522 年)凯还”。

明葡战争,虽然明朝获胜,但还是为明朝统治者和士大夫敲响了警钟,开始大力发展火器事业,增加军事实力,为后期的战争胜利打下了基础。

明朝中后期,与西方殖民国家开始在沿海遭遇

2)第二次尝试:明朝末期的尝试

此时的大明王朝东北有女真政权的边患,内有农民起义不断,正面临着内忧外患,西方殖民者也正是看到了大明王朝的衰弱,打算趁火打劫,在华夏大地上分得一杯羹。

这时西方的荷兰已经取代葡萄牙,成为西方最强大的国家,控制着海洋,号称海上马车夫,荷兰方面认为以先进的大炮武器,性能优异的快速战舰攻打中国十拿九稳,于公元 1633 年对明朝发动进攻,料罗湾海战打响,结果明朝获胜,荷兰大败。

据《巴达维亚城日记》所记,料罗湾海战被俘虏的荷兰人约 计百人。据福建巡抚邹维琏奏报的战绩:“计生擒夷众一百一十八名,馘斩夷级二十颗,焚夷夹版巨舰五只,夺夷夹版巨舰一只,击破夷贼小舟五十余只,夺盔甲、刀剑、罗经、海图等物皆有籍存。而前后铳死夷尸被夷拖去,未能割级者,累累难数,亦不敢叙。”

料罗湾海战是即将灭亡的明王朝与国力蒸蒸日上的荷兰(七省联盟已独立但尚未从西班牙的统治下独立)进行的一场大海战,海战之后让荷兰明白了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的深刻含义。几十年后明朝残余势力(郑成功)再次打败侵占台湾的荷兰人,让荷兰人此后近 200 年彻底不敢再打中国主意。

料罗湾海战,荷兰大败

料罗湾海战和侵占台湾的失败,使之后的西方列强不敢再轻易染指中国,保障了之后近 200 年的和平。

3)第三次尝试:清朝后期的尝试

随着英国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和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实力大增,作为当时西方最强大的日不落帝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大英帝国以鸦片为借口对大清帝国发动鸦片战争。

结果,大清帝国在这次较量中败下阵来,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国门洞开。

大清帝国被英国叩开国门后,西方列强蜂拥而至,开始对大清帝国软硬兼施,大肆侵略掠夺中国。

北方的沙皇俄国,不断鲸吞蚕食大清的领土,中国面临着外来侵略的空前危机。

清朝后期周边势力

4)企图亡我中华的日本

在清朝末年,蕞尔小国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强大起来,制定了亡我中华为目标的大陆政策,开始了对中国的一步步鲸吞蚕食。

甲午战争,夺取我台湾和澎湖列岛地区;九一八事变,夺去我东北;七七事变,发动亡我中华的全面侵华战争。

好在,此时的中国已经开始苏醒,在外敌面前,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经过十四年的全民抗战,在反法西斯联盟共同大打击下,最终取得全面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开始走上快速复兴的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祖国日新月异,国家实力蒸蒸日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每个中国人的使命。

睡狮已醒,昂立东方!

抗日战争中国取得全面胜利

总结

笔者认为,华夏文明面临的三次危机,以第一次危机最为凶险,成功度过第一次危机后,随着文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华夏文明已经有了深厚的底蕴和基础,如同参天大树,雷霆暴风雨过后,依然挺拔。

正是成功度过了三次危机,华夏文明成为四大文明中唯一不曾中断的文明,延续至今,不断繁荣复兴!

你们认为呢?欢迎大家积极评论交流,喜欢历史的朋友关注津城沐雨,更多历史奥秘,等你一起来了解。

知乎用户 Mcgaocool 发表

请作者说明出处,

知乎用户 不攻 发表

笑死我了,用着汉字回答问题,还口口声声说中断了

知乎用户 吕仵作 发表

断根不断雨女无瓜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因为裂开了

古印度文明裂成了今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等地。

古埃及文明裂成了今埃及,苏丹,埃塞俄比亚等地。

古巴比伦文明裂成了今伊拉克,伊朗,叙利亚等地。

而中国文明起源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如今还在中国境内。

知乎用户 月河​ 发表

书籍、历史、文字,以及被高山荒原大海围拢起来的东亚地理。

知乎用户 hayamaheichyu 发表

什么是阿 Q 精神啊

知乎用户 怪物 发表

本问题我不谈 要建立文化自信

为什么东北亚如此内卷?

知乎用户 super 航​ 发表

牧羊的传统就没有丢失过

知乎用户 无趣的人 发表

什么成分不用多说了吧 评论最多的内位 笑死

知乎用户 安可 发表

和你我关系不是很大

知乎用户 知否知否 发表

又能怎样?国际上给你免关税吗?还是漂亮国高看你一眼?

知乎用户 晚风吹过 发表

来,都给我自我反思,自我剖析!让外国人觉得我们中国人的客观公正,严于律己的精神!你们外国人都给我哭,难道你们不感动吗?不用你们否认贬低,我们自己主动给你分析我们的不要脸!怎么样?能不能给我们颁个诺贝尔自我感动奖啥的?

有一个大家说过:中国人就是一群自我感动,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民族。是好事,也是坏事。好事是有时候的确可以以史为镜正衣冠,坏事就是因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而擅长窝里斗!这是一群吃里扒外,友邦惊诧的人!他们愿意把自己最丑陋的光屁股撅起来告诉洋人,ass hole 真的是臭的,不信你闻闻?

他们对自己民族的曾经的不光荣历史产生无比的因爱生恨,就像阿贵头上的癞疮,想甩甩不掉,只能受伤的时候摸摸,名曰 “自我反省”。

他们希望这样客观公正的反思,能够彰显自己的伟大,希望洋人能够因此而不再看不起我们,因为我们有自知之明。

他们就在知乎里大声的喊叫,瞧!我们没有那么伟大,一切的一切辉煌都不过是凑巧罢了。

他们忘记了曾经屈辱的百年!

他们觉得一切都是应该的!

他们贬低自己,抬高别人,以此彰显自我反思!

都没有错,事物的看法本来就没有是非黑白。

但是,我还是要告诉你们,即便你反思了,客观了,洋人还是会指着你的头骂你是留着辫子的野猪皮!因为,黄就是黄,你成不了白!

知乎用户 忍着不死的鱼 发表

然而那又怎样,不是照样苦逼的小老百姓

知乎用户 阿超 发表

一个文明点延续就是靠着不断的压榨底层,靠底层推翻统治,然后继续压榨底层,如此循环。这样的文明不断才是最可怕的~

说的就是你,美丽国,看看你们自己国家都什么样了,还天天想着对外指手画脚的!

知乎用户 扣扣 发表

不要为了文明的兴复感到沮丧,你所了解的,你不了解的,文明都在那里

知乎用户 EGOIST 发表

伪装成国家的文明

知乎用户 三头犬 发表

我们我们的文明没有中断。这个是正确的。只不过我们的文明从陈胜吴广开始到现在没有变化。如此而已。

知乎用户 钻被窝 发表

因为我们赢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这就是认知战吗?

知乎用户 130blair 发表

没断吗?我倒觉得断了很多次了,只不过很多墨宝艺术品因为统治阶级喜欢保留了下来。

知乎用户 硬邦邦 发表

那十年烧掉的文化瑰宝,应该是找不回来了

知乎用户 生在锦官城 发表

我觉得最应该感谢的两个人,一个秦始皇,统一了文字。第二个是以司马迁为代表的史官。他们让我们能够梳理文明的演变与传承的脉络。

知乎用户 Doob​ 发表

祖上也阔过。

知乎用户 小雨滴 发表

西方文明的东方故事 + 东方文明的残存记忆

知乎用户 朝闻道夕死可矣 发表

地理位置,以及文化特点,以往少数民族统一全国以后都以正统自居逐渐汉化,学习汉族礼仪,我们文明具有强烈的包容性,这是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

知乎用户 见风是风​ 发表

只要汉族还在,华夏文明就没灭绝。 首先要注意,中华文明不等于华夏文明,我们只认华夏文明,而不要认中华文明,不然日本胜利了,实行的还是那一套,我们是不是灭国了?我以为的哈,汉族和华夏文明是不可分割的,两者是同一个词。华夏文明中断了两次,元朝中汉是四等民,清都强迫留辫子了。我们汉族没有灭亡,又复国两次,所以我们文明没有失去,还能继续。这里不得不感谢朱元璋和袁世凯,如果没有明朝,元过渡到清,我们就完了。

知乎用户 五七八黑 发表

从地理决定论解释,其他的古文明基本都处于地理交通的十字路口,四战之地,一不小心碰上个强大的或者野蛮的民族就被灭了。唯独中国的地理位置相对而言处于半封闭状态,四周没有什么强国。从而使得文明更易于延续。

知乎用户 williamluke 发表

山衔芳草连江碧,江摇绿波映孤城,白云千载悠悠去,江月万里无纤尘。今夜谁人江上泣,江波又送离骚声。离歌二千四百字,字字情动哀古今。

知乎用户 曲萧伊 发表

如果以唐宋为华夏文明,或者在一定程度上现在已经中断了。你知道唐朝是有多么的包容,自信,开放么?

知乎用户 隔壁李大妈 发表

直言不讳的提问是:在这一语境下,藏族文化、西藏文明是否算是一个 “被中断的文明古国”?

但聪明的你很快就会发现这是一个伪命题,因为尽管西藏文明(假如真的存在一个单独的这样命名的文明的话)符合一切你对文明古国的定义:古羌人的悠久历史起源、长期独立的封建组织、相对稳定的政治版图、独特的语言文字系统、地方性的宗教祭祀文化、高原血统与众不同的外貌特征,它看起来像是文明古国、听起来像是文明古国、走起路来也像是文明古国,但却是也永远是中华文明的一个分支!

这难道不奇怪吗?既然古印度能被夸耀为文明古国(不论是达罗毗荼、德里苏丹甚至是莫卧儿),那么藏文明又如何不够被称作文明古国呢?

如果它是中华文明的支流是确凿无误的,那又为何要有元清非中国的争论呢?

所以我要说,“文明古国” 的称谓不过是个从共同历史记忆中汲取民族自信力的丑陋工具,给脆弱凝聚力的一针强心剂:瞧啊,我祖上——可比你们阔多啦!

知乎用户 不过如此 发表

我们就拿现在正在过的端午节来参考一下吧。

端午节的起源众说纷纭,但是赛龙舟的起源较为明确。“端午” 一词最早记载出自西晋《风土记》,赛龙舟是古代南方百越一带于春秋之前就有的习俗,是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活动,最早的记载是出自《楚辞 涉江》,据河姆渡遗址和田螺山遗址的史前文化表明,早在 7000 年前,就有了独木舟和木桨,也就是赛龙舟的雏形。而世界上目前发掘出最早的独木舟也是在中国,距今也就 8000 年。

那么同时期其他文明有哪些节日呢?

印度历史最久的胡里节,又叫洒红节,传说出自《摩诃婆罗多》,而这本书传说是公元前四世纪,也就是最多 2400 年前出现,一直是口耳相传,到十九世纪才有印刷本。

再看埃及,古文明的节日已经找不到了,现在人家过的是穆斯林的节日。

好吧,最后剩下巴比伦,现在能查到的只有新年节,其中仪式基本和现在毫不相干了。

总结,网上能找到的古文明,能把节日流传至今的也就中国和印度。但是印度的洒红节也就是印度文明的春节,其起源肯定是很悠久的,但是仪式就不一定了,按《摩诃婆罗多》最早的故事算,也就是 3000 年历史。而端午只是中国历史中一个普通的节日,比这历史更悠久的有多少个,我都懒得去数了。作为文明,节日的名称可能会随着时间不断演变,但是基本的仪式改变的很少。能流传至今的庆祝仪式,又能有几个呢?

那么,中国是不是能算作唯一传承至今的古文明,相信大家自有答案。

知乎用户 qwert 发表

先说是不是,再说为什么。

是否没有中断呢?

如果以孔子为中华文明的符号,孔子被打倒过。

如果说无后为大是中国人最根深蒂固的信仰,这个信仰似乎正在变弱。

如果说过年是中国人一年最大的期盼,那这两年明显过的年不是年。

如果说以前的中国是礼仪之邦,那现在显然不是。

如果说士农工商是中华文明的符号,农好像也不再排第二位。

如果说有什么是延续至今的,那我想便是士农工商的 “士”

知乎用户 汝 know 吾 know​ 发表

中国文明没有中断,一靠儒家,二靠明朝。

其他文明为啥灭亡?野蛮摧毁文明呗。

知乎用户 子非鱼 发表

这个问题很多人已经说过了:

因为只有中国的文明得到了近乎完整的传承。

传承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继嗣,即血脉基因的传承;一个是继统,即文化基因的传承。为什么说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幸存?印度和埃及不是吗?


什么是文明,应该包括主体的人群,和这个人群之上的文化,包括语言,文字,知识……
文明的断绝,比如两河流域文明建立者的苏美尔人,被之后的闪米特人征服两河流域,苏美尔人消失在历史深处,闪米特人的一只,巴比伦人开始崛起,连文明的名字都改变了,两河流域文明的开创者,不但自己的文字消亡了(注意:是消失了,灭亡了,而不是中文汉字的不断演化),主体民族消失了,被闪米特人取代了,更悲剧的是古埃及,连金字塔的功绩都成了阿拉伯人(闪米特人的一只)的文化遗产。古埃及先是被波斯人征服,之后又不断遭到希腊人,罗马人的进攻,被强势的希腊文明,取而代之,公元六世纪之后又被阿拉伯人取代。其主体民族,文明,文字全被干掉了。这不是断绝么?
再说印度,印度是地球上屈指可数的几个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在古代印度,曾先后出现了几个文明。大约距今 4 千多年之前,以印度河流域为中心,方圆 50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兴起了一个高度发展的文明,大量用火砖盖起的房屋,规划严整的城市建设,先进的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2500 多枚刻有文字图形和其他图形的印章…… 一切都在向后人昭示,这是一个代表着当时世界发展最高水平的文明。这就是被印度学专家称为印度文明 “第一道曙光” 的哈拉巴文化。之后神秘衰落,古印度在大约公元前 1500 年的雅利安人入侵中,基本消亡。跟现在印度的文明关系不大。所谓的印度教源于入侵的雅利安人的宗教。之后为了维护统治,这也形成了所谓的种姓文化,从族群繁衍来看,没有断绝,但文明早已改天换地了,相当于一棵树,伐其枝叶,上面嫁接的已经是其他树种了。长期处于非原发性民族的统治下。当然,从文明的生命力来看,确实有其独到之处,和中华文明有得一拼。世界四大古代文明是不是只有中华文明没有毁灭?


有人说,元代和清朝,我们都被蒙古人和满人统治过,所以文明中断了?

我觉得还是先搞清楚什么是文明,什么是国家。

元代和清朝,我们是放弃了汉字,还是放弃了历史,或者是忘记了唐诗宋词了嘛?

所谓 “唐诗宋词元曲”… 说断代了,你不认元曲嘛?

在《康熙王朝》顺治皇帝问为什么要学习汉人的文化,继而又说出了他心里认为的为何要学习汉文化的原因:取天下考得是弓马骑射,治天下靠文教科举…… 灭不掉汉人的千年文字、诗词曲赋,灭不掉圣人之言、士子之心啊。
人人都听教,唯有三阿哥玄烨不服从。他反问,要是灭得掉这些,是不是就不用学了?他认为,不是灭不掉,而是因为这就是 “天道”。

所以这些文化被灭掉了吗?

没有啊。

经史子集,四书五经,圣人之言…… 不是依旧被记住?

在中华上下五千年之中,文化政治长期被汉民族长期掌握着,即便是少数民族统治的元清两代,汉文化一直是当时的主题;至秦始皇统一以来,不管历史的更迭,汉字一直是官方文字,这为文化的传承奠定的极好的基础;汉族一直拥有着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到了唐朝更是达到了顶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种大气魄的文化包容性、以及面临外部威胁时一致对外的民族凝聚力,大部分试图侵入汉文化体系的文明,最终都难免被消弭或被同化…… 为什么说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幸存?印度和埃及不是吗?


至于有人拿希腊举例,说没有中断…

希腊不是连四大文明古国的都算不上的次生文明吗?

四大文明古国为什么将希腊排除在外?


我就觉得吧…

知乎有一一些事情太奇怪了…

这个问题好像是最近问的?

明明之前都有很多好的回答还要问……

但是现在这下面的回答,有点一言难尽。

这个问题的重点是前一问还是后一问?

感觉没有人正经的回答问题,除了分析地理优势的,但感觉有点跑偏了?问题是 “为什么说”,而不是分析中国为什么会成为…

后面一个问题,基本没什么人好好的回答…

如何中断的?

大家辩论的议题都变成了… 很多很多文明没有中断…

审题啊各位,文明古国…

文明古国(Countries of ancient civilization)一般是指 美索不达米亚 、 埃及 、 印度 、 希腊 、 中国 等人类文明最大且最早的国家或地区,有时也包括 玛雅 等。
(百度百科)

我去搜了一下… 希腊确实是文明古国。

不过这里的希腊是古希腊。

古希腊文明持续了约 650 年(公元前 800 年 - 公元前 146 年)
公元前 146 年并入罗马版图。

古希腊文明终结于罗马…

注意… 为什么叫古希腊,古罗马,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 而没有古中国…

因为传承。

血脉,炎黄子孙,华夏儿女…

文化,风雅颂,唐诗宋词元曲传承至今…

思想,儒释道家思想影响千年…

文字,甲骨文演变至今…

风俗,今天五月初五放假,因为端午节…

……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中华文明特殊,但也只是众多文明中的一个而已。或者说,每个文明都很特殊,但也都不特殊;多看看世界上其他的历史吧,有哪个能像犹太族那样灭国几千年后重新建国吗,似乎没有。有哪个像知乎唾弃的昂撒人种连续成为全球性霸权吗,似乎也没有。都很有意思。

讨论是不是唯一一个没有中断。大家大可畅所欲言。但,往往会牵扯到政治,意识形态的问题,就永远没有结果。就像人种间智力是不是有差别?都是基因决定的东西,肯定有差别。但往往会牵扯到种族歧视的问题。就算得出的纯学术的结论,种族优越论者也会借这些结果来大肆宣扬种族歧视言论,就像纳粹德国和进化论

10 年前的网络环境还是自卑,现在为自己的文明自豪,提升文化自信当然是好事,但不要自负。荣光属于过去,属于过去这片大地上的人民。近代的积贫积弱才是现实,沉湎于过去毫无意义。

知乎用户 非必要不说话 发表

崖山之后无中国。

知乎用户 mimikaaaakunk 发表

看好多回答 格局还是真小 不要只做文明的继承者 要做文明的开拓者 不唯封闭的文明血统论 开放 兼收并蓄 为我所用 中国人骨子里就有的东西 难道还需要到处认爹吗?比谁的爹腿粗抱谁?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民族自豪感不需要这种民族主义的垃圾来维系。

直白点讲,中国就是个大数据库,悲欢离合春夏秋冬都写在这 960 万平方公里上,虽然有一些数据污染,但总体来讲依然是无出其右的积累,几千年乃至上万年人类在这里留下的痕迹,以及我们独有的历史体系,让大数据库中积累了相当的程度帮助人类发展的高价值数据。

比如,国家治理,总能找到个祖宗的失败案例给你提个高风险的醒。比如建立个水力发电站,可以找到当地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水情记录让你判断哪里是可能的最高水位,比如,文化、艺术,几千年的真人真事摆在那里让你天然有躺平在 “戏说 Xx” 套路下的富余,任凭外国文化怎么入侵,还能吸引小孩啃着粗制滥造古装剧培养文化自信,说到底,古代中国随便拉一段出来那就是 3A 大作人设鲜活富有戏剧冲突,弘扬真善美还是批判假丑恶还是搞同人都是“躺赢”。(文化贫瘠的地方很难搞文化自信的,现代化科技利剑横冲直撞下立刻就西化了,自家除了土丑挫啥都没有只能躺平了)

中国拼死保护这个数据库,不是那种老外狭隘制造种族主义下激发的民族主义,而是相当一部分人,他们内心哪怕只是很模糊的感觉,也感觉到了这个大数据库对当下的人类而言有多重要。

“朝闻道夕死可矣”。

假如这个数据库给弄砸了,剩下的那群对历史认识停留在 “荣耀”“霸权”“民族主义宣传机器”“洗脑” 层面的人,会不会把全人类带领走向不知生不知死不知来处不知归处的地狱呢?

很多人都在课本上听过一个故事,讲爱迪生实验了 99% 的材质,最终才把给夜晚光明的灯泡带到这个世界上。这个故事其实触及的就是中国人内在精神哲学的核心。

随便你在中国凭本事获得权利后怎么浪,你所有的成功和失败都是大数据里的有效数据,这必将指引这片土地走向最终的成功,无论中途会黑暗 1000 年还是 1 万年。

在大概唐宋期间,受生产力水平制约,人均资源量长期贫乏,能够通过历史汲取的养分还越来越少,毕竟一个制度改了几百轮几千年还是那挫样是个地球人也受不了,我们把对 “周期率” 的恐惧给放大了,某种挫败感与鸵鸟心态横亘在我们对大数据的研究判断中,秘而不宣死要面子罢了,毕竟那时我们还是人类唯一灯塔。

朝贡体系,不,那是因为必须承认天朝的政治架构根本做不到弗远无界。

合久必分?不,那是因为必须承认生产力低下的时代,监管这么大的土地实在力有未逮。

重农抑商?不,那是因为当时管好农业不出乱子边境安稳就足够 “冗官冗兵”,高流动性的产业对治理水平的考验是地狱难度的下一关。

中国的古人承认自己挫,承认自己做不到人定胜天,但他相信人类总有一天可以抬头看见天明。

所以不管怎么说,他们选择把试错 99% 材料的实验结果写在土地的每一个村庄,每一条河流,每一个诗歌散文,每一个突发奇想,每一个傻乎乎蹲村门口写 x 年 x 月,村门口飞过 100 只鸟的史官笔下。

他们其实不太清楚自己写的到底有啥价值,大部分甚至是废料,但是他们确实不断想办法把自己的 “我以为” 清清楚楚传达给后人。

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恢宏伟大的接力赛,倚靠的不是诡诈,不是什么通过种种欺骗把侵略者同化,而是所有脑袋清醒的地球人,当发现这个伟大的接力赛时,他们不约而同选择了把它续下去。

因为他们也是人类,也有人性,也在期待那个大数据优化后,终有一天能够诞生的和而不同美美与共,至真至美的世界。

所以中国没什么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而是历史上所有人类,都选择了不愿中断它。

知乎用户 前浪不倒君 发表

很简单,别的文明没有自信呀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中华文明五千年优势在哪里?

知乎用户 苏呷子​ 发表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 “仁义道德” 四个字。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 “吃人”! ——鲁迅《狂人日记》 吃人的人发展出一套统治的权术。 …

中国人为什么那么团结,是和什么有关?

知乎用户 Justin Lee 发表 你说这种团结,其实是手中有钱、强大的中央政府协调、调配资源的的结果。 同样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如果离开手中有钱、强大的中央政府,大概率只会是吹得很大实际没太多投入的作秀。 复旦大学的兰小欢老师,在他的《 …

中美大博弈的最终结局是什么?有大神能预测一下吗?

知乎用户 Mr. 磨叽​ 发表 有一个国家,人均 GDP 不足非洲,整个社会弥漫着一种顽固而强烈的思想将人群分隔开,特别钟情于一种事物,觉得这种事物包治百病解决世间千万难题。对西方世界有强烈的向往,每年有很大一部分最优秀的群体移居欧美。 …

跳出中国看中国

历史学家研究的对象,通常都与自己有着不小的时空距离,因而他们常常会忘记,自己所亲身经历的那些过往,并不仅仅是“记忆”,其实也在不断成为“历史”。 “历史”并不是一堆有待客体化研究的材料,仿佛与我们现在的生活无关,相反,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在亲历 …

西方抛出大量伪史,其目的是什么?

知乎用户 徐令予 发表 主体不明:西方是谁?是哪个国家?是政府部门、学术界?社会组织? 客体不明:什么是伪史?请列出有影响力的历史巨著和教科书的书名。 西方都是伪史,东方全是信史吗?请拿出事实和数据来。 西方的社会中有伪史吗?当然有,还且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