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目标「人均 GDP 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是什么水平?
知乎用户 月亮白猿 发表 中等发达国家 不是中等的发达国家,而是发展到中等发达水平的国家 知乎用户 John.L 发表 在中国增长的时候,有很多国家是原地踏步乃至后退的。 比如泰国,俄罗斯,巴西,土耳其,墨西哥等等等等。 2011 年巴西人 …
目前中国经济遇到的最大问题可以分解为两个:第一是对于房地产投资和基建投资的过度依赖,没有替代者;第二是经历了多年超高速发展,整个经济体的运行效率已经低到不可容忍的程度。对于第一个问题,我在这篇回答里不做过多解释,各位读者如果有兴趣可以看我的另一篇回答:
如何看待「专家称今年中国经济增速估计在 0%-1%, 未来 3-5 年是困难期」的观点?
在这里,我想结合我近期的工作体会,重点讲一下第二个问题,也就是当前经济体的效率问题。
首先我要先介绍一下我从事的工作。我工作于一家老牌贸易型央企,从事黑色金属的交易工作。我们目前其中一部分主要业务,是从钢厂购买建筑用钢材(主要是螺纹钢),并交给施工企业使用。施工企业在收到我们提供的螺纹钢后的 60 天 - 90 天内向我支付货款。在这个过程中,根据行业习惯我们购买螺纹钢需要对钢厂进行预付货款,而我们对施工企业的应收账款在送货后 60-90 天内才能结清,因此从本质来说我们为使用我们螺纹钢的施工企业提供了 60-90 天的融资,只不过融的不是资,而是通过螺纹钢的形式。
现在,我来帮各位读者梳理一下一个原本非常简单的业务链条,其中的消费者——施工企业,是怎么被低效的经济运作抬高了企业成本的:
①这个业务环节前 60-90 天的资金需要材料分供方(本例中即 “我”)提供的。就拿我司举例,我司作为一家老牌央企,融资成本本来是非常低的。但熟悉央企的朋友都知道,央企的融资统一由其财务公司进行,财务公司在低价融资成功后,往往会挣内部公司、部门的利息差。比如据我所知,W 公司的实际融资成本不足年化 3%,但其内部单位用款计息率超过年化 6%,财务公司凭空挣了 3% 的利息差。而这 3% 的利息差利润,在 “亲兄弟,明算账” 的考核模式下不计在实际业务部门头上。业务部门于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考核任务,只好秉承羊毛出在羊身上的原理,继续从施工企业身上薅羊毛。所以我们来算笔总账,假设我司考核年化净利润率任务是 5%(在国企中这是一个非常低的水平,远低于浙系的浙江 WC,浙商 ZT),内部计息率 6%,也就是说我必须在给施工企业融资 60-90 天的这笔业务中获得不低于年化 11% 的利润率。而没有央企财务公司挣内部息差的情况下,我只用获得不低于年化 8% 的利润率就好了。而这还是一个国企,如果是私企材料分供商,他自己的融资成本远高于 6%,恐怕还要加的更多。于是施工企业的成本在无形中,因为央企财务公司等中间环节的存在被第一次推高;
②对施工企业稍有了解的都知道,目前施工企业的自有资金(包括现金,银行额度)都非常紧张,他想要在合同约定期(60-90 天)内对我付款,除了依靠他的客户(房地产开发商)的回款外,就只能依靠保理、信用证等金融工具。拿建行的建信融通举例,这个付款流程就是央行 -> 商业银行(建行)-> 商业银行的金融公司(建信融通)-> 施工企业 -> 材料分供方。在这个流程中,本来商业银行可以直接对施工企业放贷的,但凭空产生了建信融通这个环节。就像前文提到的央企财务公司一样,每一个凭空产生的环节,不一定创造价值,但一定得截留利润,不然这个凭空多出来的公司怎么养活他下边的员工?如果应付他的考核? 于是施工企业的成本,就在这个过程中被第二次推高了;
③更恐怖的是,在付款的过程中,由于业务链条被加长了(在上文中,凭空多了建信融通这个环节,实际可能会更长),审批链条不可避免的也被加长了。本来 5 天能够走完的流程可能需要 10 天,甚至 20 天。于是施工企业对我司就违约了,根据合同约定,他应该向我支付年化 10.8% 的违约金,因此施工企业的成本,被第三次推高了。
好了,到这里各位应该能够明白了。我在此给不明白的读者最后总结一下:本来卖家获得 8% 的毛利润就足够覆盖自己的财务成本和考核任务,但由于内部中间环节导致卖家必须获得 11% 的毛利,第一次推高了施工企业的成本;施工企业在履约过程中,由于银行系统中间环节的增加,又被推高了一次成本;最后,因为中间环节的增加,导致行政效率的降低,不可避免地让施工企业出现违约而被迫支付违约金,第三次推高了成本。
那么今天就先更新到这,给各位读者留一个问题,如果你是施工企业,面对成本不断被推高,但相反你无法将这部分成本向下游转移(原因将在下次更新说),你会如何选择?给各位读者一个提示,你们这几年有没有觉得工作压力更大了,考核任务更重了,996 的次数变得更多了?
(未完待续)
谢邀。
进入碎片化时代。
我看大 V 们都有自己的学说,我的学说以后就是 “碎片化”,王哥碎碎念,碎学。(笑)
首先,有增长肯定好过无增长,这没啥好争议的。
这两年就是证明了中国的体制优势。
没有这个体制则没有防疫红利和金融壁垒;没有防疫红利,就没有中国总体稳固的供应链产能;供应链失衡又没有金融壁垒,资产定价就会混乱,交易就会踏空,一次疫情就能带来远超 97 亚洲金融风暴的恶果。
别忘了我们是制造国,生产和交易环境的混乱就等于消灭产能,而制造国的消灭产能就是大规模失业。
疫情前我就说:大乱之世。我们体制所特有的基础产品供给、高强度政策执行、金融壁垒、双轨制经济结构,像一层层防洪堤,帮普通人吸收了大部分的时代冲击。
防疫累点,总好过医疗崩坏吧?低水平就业是多了,总好过欧洲那些近 50% 的青年失业率吧?
人均 1.2 万美刀的 GDP,我觉得这数字没毛病。18 年中国就人均 1.04 万美刀 GDP 了,19 年 1.1 万,去年 1.13 万。今年安排的赤字率是 3.2%,和去年的 3.6% 没差多少,人均从 1.13 万冲到 1.2 万很正常。
然后接着就到碎片化了。
其实碎片化趋势一直都有,但这些年宏观共进式的增长越来越少,碎片化趋势才越来越明显。
往十年前,去华为去施耐德去中建,区别没有那么大;一线和三四线的房产持有者,内心都想着是涨;互联网里的大鱼和小虾米们,都觉得会有人接盘。
对于绝大多数阶层来说,只有 “做” 和“不做”的区别。只要愿意加入市场、成为交易的一份子,预期都是向上的。
壁垒不是没有,但都是很传统的城乡身份、学历、钱。这些壁垒普通人内心接受,不认为是新诞生的不公平。
现在你还能有这心态么?
学历和区域出身这些就不说了。哪怕你有钱,你也得非常谨慎地思考投资。不仅仅是分析具体要投的行业,还得分析企业,还得分析企业的项目。
资本投资的门槛变得复杂,实际上就是这个时代的隐喻:多数人能上的快车道没有了。
普遍的增量消失,总体进入存量市场。存量市场里,那只有细分的增长。
收益率一旦变得明显不平衡,随之而来的就是资产的不平衡;资产增长到一定体量后会固化收益率,这种不平衡就会成为定局。
这是全世界的现状。
瑞士信贷今年的报告,去年全球 12.2% 的人口掌握了 84.9% 的财富;
十年前美帝最富有的 10% 人口控制约 60% 的财富;19 年上升到 70%,疫情后上升到 80%;
美帝现在前 1% 人口控制的财富超过中间 60% 的家庭总财富。
我国还好,前 1% 居民占财富总比例是 30.6%。收入差距这些年有所缩小,但高低收入比均值还是超过了 10。
这种分化,我们也是有的,而且不轻了。
所以现在舆论对于经济增长的感受是碎片化的。
回忆一下我们今年在知乎上口嗨过的经济问题:
南北不平衡,长江经济防线,阿卡林省江西 GDP 高于东北老大辽宁也高于西北老大陕西;
行业集中度明显拉高,A 股那 4000 来家企业的总市值高达 90 万亿,快到 GDP 的 90% 了;
城镇化到 64% 了,七普数据里的流动人口还高达 3.7 亿。
投资、人口、基建、政策都在快速向更少的城市、更细分的行业集中。不在他们视野里的行业和城市,就意味着停滞和衰落。
在这个大背景下你讲人均 GDP1.2 万亿美刀,很难引起多数人的共鸣。
拿去年的数字做个例子。去年人均年收入是 3.2 万元,高过这条线的只有 9 个省市:上海北京浙江天津江苏广东福建山东辽宁。
辽宁 3.27 万元。
22 个省市低于这个标准,12 个省市的人均年收入在 2.5 万元左右及以下。我粗粗算了一下,这 12 个 2.5 万元年收入以下的省市,总人口约 4 亿。
这 4 亿人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觉得那个年收入 3.2 万的数字和我有点远。
这就是很具体的碎片化体验:总盘子是在增长,我也有增长,但你那个平均增长离我越来越模糊。
有的人说:当年穷的时候你喊增长,现在增长来了你又喊分配,你是不是来杠的?
肯定有人就是来杠的,但我相信多数人不是。
我们大家多数人在外国没有大 house,一根绳上 14 亿只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有增长当然是好事。
很多情绪不是反对增长和目前的成绩,而是表达一种焦虑:数据显示很多人都过得越来越好了,可我真没有啊。
我还没上车呢. jpg
还是一荣俱荣,但荣多荣少很分明了。
所以工作会议里才会提分配,提 “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数量的增长合理就行,质量要提升。这个质量就是指普遍性,指广大中小微企业的市场主体,指多数人扣除通胀后的实际收入。
大目标已经出现权重的变化了。我们在为成绩感到欣喜的同时,更没必要对问题讳言。
看到下面那么多人说人均和分配,有点其他的感受。
前几天正好和同事算了下平均收入。
我估计的今年人均 GDP 也是 1.2 万美元,发达国家人均收入一般是人均 GDP 的 40-60%,总体越发达占比越高,我国算中等发达吧按 50%,劳动人口一般是总人口的 60% 多,我国未富先老按 60% 算。
那具体到每个打工人的平均月收入就应该是:1.2*6.5*0.5/0.6/12*10000=5146 元。再加一个扎心的小知识,中位数一般只有平均数的 70%,达得到平均数的数据量一般只有 30%,不信的话可以通过世界各国人均 GDP,中国各省人均 GDP,你自己公司的工资单,去验算一下。
也就是说在人均 GDP1.2 万美元的国家,如果你没有特别的地方,那你月收入就是 3.5k(税前)。如果你所在的国家分配水平特别高,那你月收入能到 5k,但是说实话人均 GDP1.2 万刀的国家分配水平可能高到哪儿去?
你如果想作为普通人没有背景,个人能力不是非常突出,不累,不卷,要月入 1 万,那我国的人均 GDP 就至少必须要再翻一倍,这就是人均的意义,否则再吐槽分配,哪怕你当权主持分配,收入也只能从 3.5k 到 5k。
我不知道吐槽分配不均的人是否达到了这个收入水平,但是我跟我的同事们算完,他们表示不用把大家的收入平均了。
前三季度 GDP 是 82.31 万亿人民币
去年四季度 GDP29.63 万亿,也就是今年四季度哪怕一毛钱都不增长,GDP 总量也能达到 111.94 万亿人民币,所以说官方说法显然含蓄了
四季度因为通胀的原因平减指数估计会高于前三季度,一般会在 5% 以上,GDP 实际增速 3% 以上,名义增速 8%-9% 之间,也就是全年名义 GDP 预计 114.3 万亿到 114.6 万亿之间
预计全年美元兑人民币平均汇率 6.45 左右,这个数字基本已经确定了,也就是说全年美元 GDP 预计 17.7 万亿美元以上
如果剔除去年疫情停摆影响看两年平均经济表现的话,2019 年中国 GDP14.3 万亿美元,两年增长 3.4 万亿美元,两年平均实际增速 5.2%,平均平减指数 2.5%,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每年升值 3.3%,基本算是中规中矩了,一年增长一个加拿大的量
当然美国表现也不俗,2019 年美国 GDP21.37 万亿美元,今年预计 22.9 万亿美元,平均一年增长 7600 亿美元,年均名义增速 3.5%,也基本是疫情前水平,不过如果剔除物价上涨因素,那么美国两年平均实际增速也就 0.9%,GDP 增长质量迥然不同,这也是人民币能够较快升值并且长期升值的主要原因
中国 GDP 占美国 GDP 比重预计达到 77.5% 左右,打破日本记录,成为百年来 GDP 最接近美国的国家
如果按照 GDP 占全球比例来看,2011 年中国 GDP 占全球比例为 10%,2021 年预计突破 18%,十年中国 GDP 占全球版图扩大 80%
2019 年中国 GDP 占全球比重 16%,平均每年中国在全球 GDP 的比重中提高一个百分点
同时 GDP 达到 17.7 万亿美元以上,也意味着要实现先 2035 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 GDP 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约 2 万美元),只需要年均美元增长 3.5% 以上,难度并不大,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国家才敢于出台许多大力度改革,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而不惧因此降低 GDP 增速的原因
从人均 GDP 上来看,中国今年人均 GDP 预计达到 1.26 万美元左右,历史性超过全球人均 GDP(IMF 预计 1.23 万美元),甩开了近几年被中国超过的俄罗斯,马来西亚,土耳其,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全球排名 60 位左右,也意味着全球只有 16% 左右的人口所在的国家人均 GDP 高于中国,中国的人均 GDP 开始了追赶罗马尼亚,智利,克罗地亚,波兰,乌拉圭,巴拿马,匈牙利等国家的新征程
110 万亿其实是个比较保守的估计。
前三季度的 GDP 是 82.3 万亿(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2110/t20211019_1823032.html),全年 110 万亿意味着四季度只有 27.7 万亿。
而今年三季度的 GDP 是 29.1 万亿,去年四季度是 29.6 万亿。这个数字意味着 GDP 名义增速同比环比都是负的。在最近十几年里,可能只有去年一季度出现过这种情况。
今年三季度 GDP 同比增速实际 4.9%,名义 9.8%。如果四季度维持这个速度,名义 GDP 是 32.5 万亿,全年 114.8 万亿。
前 11 个月人民币平均汇率 6.4586。今天是 6.3702,假设 12 月平均维持今天的水平,年均汇率 6.4512。汇率法的美元 GDP 大概是 17.8 万亿美元
前三季度 GDP 出来的时候我发过一个回答,现在全年大概的 GDP 已经给出,对上次回答略做修改之后重新发布。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发布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显示,2021 年前 11 个月,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率中间价为:
2021 年_1-11 月_平均汇率:
1 美元 = 6.4586 元人民币(1 元人民币 = 0.15483 美元)。
假设该汇率为全年平均汇率(应该偏差不大,事实上人民币汇率最近一直在上升,所以全年人民币汇率应该更高)
如果 2021 年我国 GDP 达到 110 万亿人民币,则估计全年美元计价 GDP 如下:
110 万亿 / 6.4586≈17.0315 万亿美元
与此同时,IMF 预测美国 2021 年全年 GDP 为 22.94 万亿美元(事实上,美国前 3 季度的 GDP 为 16.8985 万亿美元,所以 IMF 的预测还是相当准确的)
那么 2021 年中国与美国的 GDP 之比为
17.03/22.94≈74.24%
对比 2020 年的情况:
中国 2020 年 GDP:14.73 万亿美元,美国 2020 年 GDP:20.93 万亿,这一年年中国 gdp 占美国比例提高到 70.38%,历史上首次超过 70%。
结果我国今年直接更进一步,从对美七成变成了对美七成四。
别忘了,美国今年这个惊人的经济增长还是靠海量放水才实现的。结果这么个放水法还是没能避免被中国继续逼近。
历史上看,近代唯一曾经如此接近美国的是日本(苏联没有官方 GDP 统计,略)
日本历年 GDP 统计
美国历年 GDP 统计
日本与美国 GDP 差距最近的时候发生在泡沫最高峰的 1993 到 1995 年,这三年中日本与美国的 GDP 百分比分别为
66.26
68.59
72.59
也就是说,按历史统计数据来看,如果今年我国 GDP 真的达到 110 万亿人民币,17.03 万亿美元,则今年中国与美国的 GDP 占比很可能就将超过日本泡沫经济巅峰时期与美国的 GDP 占比。
这可以算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中国成为二战以来经济实力最接近美国的国家,并且很有希望继续刷新这个记录。
日本与美国如此接近时,其实已经被美国打压十几年了,而且已经是泡沫破裂的前夜。彼时美国正值第三次科技革命红利大爆发的前夜。
而今天的中国仍然有强大的后劲,且中美大规模冲突才开始三四年。虽然双方都面临大量内外结构性困难,但疫情这种黑天鹅事件的冲击明显带给美国的压力更大。下一次科技革命何时到来还遥遥无期。
总体来看,中美博弈前景难料,但至少中国相比于同时期的日本拥有巨大的优势和更好的前景。
再接再励
但是也不要骄傲。从绝对数字来看,中国和美国的 2021 年全年 GDP 差距仍然有 5.91 万亿美元。
这个差距比 2020 年全球 GDP 第三的日本(4.91 万亿美元)多出 1 万亿美元。
要知道 2020 年,GDP 1 万亿美元在全球能排到第 15 名,相当于墨西哥全国 GDP。也即美国 GDP = 中国 + 日本 + 墨西哥 GDP 之和
已经很接近了,但是又似乎很远。
说完了总量,接下来对人均 GDP 分析下。
根据几个月前发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 2021 年总人口数量为 141178 万人。代入上述 GDP 总数得到 2021 年预计人均 GDP:
170315/141178≈1.2064 万美元
这同样也是一个有史以来的新高了,让我们拿出 2020 年全球经济体人均 GDP 排行(是经济体不是国家,所以港澳台和大陆是分开算的):
2020 年,中国大陆人均 GDP 在 190 多个经济体中排在第 63。
由于目前全球都被疫情折磨得萎靡不振,我们大概可以认为世界各国 2021 年的样子相比 2020 年不会有什么长进。毕竟不是谁都是控制住了疫情的那个,也不是谁都是可以靠印钞机开挂的那个(不是针对任何国家啊)。
中国的 GDP 相当于一年之内从人均 1 万美元跳到了人均 1.2 万美元,可以说是大幅度提升了。
然而虽然看起来进步很大,但排名只上升了 2 位,踹下去塞舌尔和哥斯达黎加这两个小不点(相信评论区的小伙伴没几个知道这俩国家是谁。没关系,不用知道,都是靠第三产业混饭吃的巴掌大的小国)。
但是不能光这么看,从另一方面讲,这意味着中国和以下一大票人均一万上下的国家彻底拉开了一个档次的差距(极大可能是永远超越):
俄罗斯(拜拜了,老大哥,我们不会忘记你的)
马来西亚(曾经国人心目中高大上的新马泰从此只剩一个新)
马尔代夫(热带天堂被疫情打击得不轻,但疫情恢复也不可能再追上中国了)
保加利亚(虽然大家不一定看得上,但人家好歹是个正经的中等规模的东欧国家,而且不像一票前南斯拉夫国家那样经历过战乱,保加利亚可一直是平稳发展的)
土耳其和墨西哥就不说了,人均 GDP 如今只有咱七成的辣鸡,预计未来几十年都只能稳坐在知乎 ER 的鄙视名单里了
这样虽然排名提升不多,但也算一年之内就往上升了一个档次。还是值得庆贺的。
再往上的区间是人均 1.2 万到 1.4 万美元,这个区间国家分布比较稀疏,基本都是些微小国家。
跨过这个区间再往上,就是人均 GDP 1.5 万美元这个档次了,在这里等着我们的主要是在欧洲排名靠后的东欧国家,我们比较熟悉的是波兰(人均 1.54 万美元)和匈牙利(人均 1.58 万美元)。这里将是我们的下一个台阶。
所以,下一步的目标,向人均 1.5 万美元进发!努力追上东欧的前社会主义国家!
我也确定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了,为了保持真实性我就不隐藏地域了。
看到第一个回答被骂是大学生不知道人间冷暖,那我这个毕业 5 年的出来说道说道吧。
我出生在湖北荆州市区,80 年代我父母从家乡到荆州打工,那时候荆州沙市区还是全国 GDP 前 5 这是事实,当年我们那里几个龙头企业 大多数知乎的都不知道 说一个最有名的 活力 28 就是我们那里的。
94 年我出生在这个城市,当时我爸妈工作的工厂是结婚可以分一套房子(不属于自己,后面出了 3000 块钱买断了) 这套房子什么规格呢? 16 平米挤下了我们一家三口。一直到我 20 岁 我还是住在这个房子里面,哪怕是现在我爸还是住在里面。
当时小时候的氛围还不像现在这样,因为大家都穷(我现在真的深刻理解不患寡而患不均这句话的意思) 这样贫穷的社区还是充满欢声笑语,永远记得当年和 30 多个和我们差不多大的小孩一起去水渠里游泳 去江边洗脚。走在人家热电厂的管道上面玩耍,现在想起来还是那么开心。
与之相对的就是物资,当时虽然不存在饿肚子这个说法,但是肉还是吃的很少大概 3 天一次吧,经常家里就是吃的青菜 2 天吃一次鱼 ,零食基本就没吃过了,更不要说肯德基之类的高大上品牌了,衣服也是穿的我亲戚哥哥们淘汰下来的衣服 还有就是我们当地批发市场买的最便宜的那种。
后来父母离婚,2011 年妈妈在亲戚的帮助下在城中村修了一套房子,我这才从之前那个房子里搬出来。我当时成绩一般高考只考了一个三本,当时的学费社区补助申请了一部分 找亲戚借了一部分。这才顺利毕业,而且上大学的时候虽然不富裕 但是每个月生活费也有 1000 元,我自己觉得过的还是挺好的,更不用说这 10 年间 你只要想吃肉随时可以吃这种事情了,衣服也经常去专卖店买,生活品质和之前完全不同。
再后来我妈跟着她男朋友一起去给别人做室内装修,她自己补社保,攒钱给我买房。我现在人在四川成都 我买房我妈给我了我 30W ,现在也在成都安家了,虽然买在新都区上班通勤 1 个小时,我还是非常满意的。
我经常看大家的回答都是悲观居多,说分配机制,说内卷,确实理解到后感受很深,但是我回想我小时候的生活和现在的生活 真的一个天一个地。
我小时候从来不敢想我能住到自己买的电梯房里,现在只要我想我可以每天都去吃火锅串串烤肉,我记得我刚来成都的时候没周都要去吃一次自助烤肉,嘿嘿。不敢想我零食想吃什么就可以买什么。也不敢想象自己回荆州时请朋友们吃饭可以去好点的地方。而这些全部都实现了。如果我自己的努力多赚点不能说明什么,但是我妈,我爸还有我的一些亲戚 都感受到生活越过越好。我还记得四年前刚工作不久回去过年的时候,晚上给我妈打包了一份华莱士的鸡块还有炸鸡,我妈都吃的很慢,觉得特别珍贵。今年回去带我妈去了我们那边新开不久的吾悦广场吃了牛排自助,给我妈买了衣服鞋子。很小很小的事情,让我觉得生活越来越有盼头。
我不想对目前知乎的氛围表达什么,我只想阐述真实过的生活和我感受到的氛围。
最后感谢政府能提供这么多的工作机会让我一个垃圾三本能在一个不错的城市安家。
初中(2009 年)的时候,政治地理课本写的是我国人均 gdp2000 美元(04 版课本),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做的是低端制造业,珠三角 “前店后厂” 模式等等。
大一(2015 年)的时候,人均 gdp 六七千美元。那个时候人均 gdp 还低于泰国,巴西土耳其墨西哥俄罗斯马来西亚都是眼中难以超越的发达国家。周围的同学大半都想着出国。18 年懂王宣布贸易战时,心里还暗自担忧,国家会不会被打趴没法翻身了?
六年又过去,现在研三,人均 gdp 直接快翻倍了,下一个超越的目标变成了智利波兰希腊。几年的贸易战证明,不用再担心哪个国家能欺负我们。我们能以更加客观的态度面对发达国家。能打败中国的只有自己没有别人。我们的目标只为建设一个更好的中国。这便是这几年里增长的底气。
以我一个广西边远县城出身的成长历程看,底层的发展就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最真实写照。05 年 10 年 15 年 20 年,家里的经济,老家村子里村民的营生,都有什么变化迈上了什么台阶,我都看在眼里。
感谢党,感谢国家。
2022.1.13 更新
爆笑了哈家人们,没想到我一个家庭人均月收入 2700 的家庭能被打成 “资本家”、“既得利益者”、“食利阶层”,就问一句话哈,我拥有的生产资料是啥?
说到父亲的工作,为了表示个大概我也就说是基层公务员,但是没想到这还能被喷。更具体点,我父亲是一名广西边境地区的乡镇民警。这几个定语分量可不低。我所在的县曾经是广西乃至全国的艾滋大县,吸毒大县,尤其是乡镇农村。除了处理日常治安事件,我父亲可是得和 “白粉仔”、贩毒人员零距离接触的,更何况现在还加了防疫工作这项任务。随着经济发展生活变好,铤而走险贩毒和走私的人逐渐少了,这些明显的改变大家是能看在眼里的。我父亲拿的这点 6000 块的公务员工资过分吗?到底是我家是 “既得利益者”,还是这些喷子才是被我爸等为祖国守住防线的基层人员所保护的既得利益者?拿公家的钱并不容易。国家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就是对我父亲生命安全的最大保障所在,我有这个资格去感恩。
评论区里很活跃的某位就不点名了,一边说我没有被社会毒打所以不懂,一边说我是资本家,这怎么看都不像是从一个成年人的嘴中说出来的哈。
2022.1.4 更新
没想到哈,我就随便感叹一下,引来评论区这么热闹。针对你们的评论我也说说我的看法
我对我家的月收入是多少,十年前五年前现在是多少,还是一清二楚的,就不劳各位操心了。要贴数字随时奉陪。
而且这个论调从我上互联网开始就看到了,尤其是每年 GDP 报告一出来评论都是如此,只不过讨论方向从以前的质疑数据造假变成了质疑分配。我不否认分配存在问题,但是你要说无关的话,想想中国老百姓 2004 年 2000 美元 GDP 和 2021 年 12000 美元 GDP 的生活有什么区别?2004 年到现在,我父亲基层民警工资从一千到现在六千,母亲的工资从四百到现在两千多,你看这是跟我的生活水平没关系吗?国家的进步尤其是这几年的脱贫攻坚就是会带动我们底层的生活进步。你要我回到十几年前的生活水平,我打死也不愿意。当然,这个收入广大知乎 er 是看不起的,但是我家的家庭收入却是已经在中国的中位线之上。2020 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2189 元,每个月两千多,近五年的增长率分别为 6.3% 7.3% 6.5% 5.8% 2.1%,大致和 GDP 增速同步。中位数就更低了,27540 元。拿一二线城市收入和房价嘲讽我的知乎 er 在嘲讽我之前先想想,你是不是家庭人均收入高于这个数字的这个国家的少数人?
2. 提到房价问题的:
是的,高昂的房价就是中国的严重问题,不解决就会出大问题,我是发自内心地赞同。
但是我凭什么就不能为现有的生活感到幸福?为什么不能为我生活的变化赞美?我就是喜欢住大豪斯的生活,一开心就到楼顶来个 DIY 小烧烤,这不香吗。
这些年的脱贫攻坚,才刚刚把大家拉到 2020 年 6 亿人月收入一千的水平,一二线城市的房价是什么天方夜谭的事情?我为什么不能为我家的自建房感到高兴?我为什么不能对家里的收入提高感到高兴?我为什么不能为老家村子里的皇帝柑卖到全国各地而高兴?
20220118,补充一段我做码农的直观体验,来感受下 GDP 增长。我刚入行的时候,我一个月 8000 左右,需要 996,我老婆生娃那天还在加班,我下了班到医院娃娃已经生好了…..。
后来工资逐年增加,但是工作一直不太轻松,年轻时做外包项目的时候,几乎每天工作到凌晨 2 点回家,我记得很清楚,经常是凌晨 2 点下班,到马路对面的路边桌球打一局,你想凌晨 2 点还有路边桌球,你就知道那时候加班有多严重了。这样加班的不止我一个,是一大群,那时候在贝因美做外包项目。我有时候很困惑年轻一代的理解,加班固然不对,但那时候加班比现在还要严重。
而现在外包项目,天天加班到凌晨的已经很少了。工资收入却是那时候的好几倍,当然产出质量也比那时候好的多。那时候写点垃圾代码很可能就 crash,现在几乎不会因为一点点的低级错误就导致全局崩盘了。
我记得那时候,就是给法院写个小东西,因为网络组件问题,我更新了下网络组件,整个法院当天无法受理案件了…..,我吓尿了,那时候很菜。现在几乎不会有这种事故。
正经的软件公司加班也不会像 10 年前那么猛烈了,也是能做到合理安排了,那时候缺人效率也不高。
我家装修,装修工人都开上了车来工地,我挺高兴的,泥工每天开车从海宁到杭州来我家干活虽然辛苦,但受益于基础设施提升,开车最多半小时,干活的区域更大了。他们的工具和工作方法也比过去改进了太多了。泥工一天 500,木工电工一天 600~800,力工一天 300~400。他们大概就是这个薪资。比较遗憾的是他们都只有新农合,也没有公积金,没有养老保险……,保障比城市工人要差一些。这块要补起来。
我买了一堆电动工具,角磨机、圆锯、冲击钻……,以后很多事情要自己动手了。服务不再廉价,这是应该的,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要习惯这种状态,工人富裕起来了,这是好事。不要总想着自己的收入要远远超过他们,劳动没有高低贵贱。
这里很多人抱怨经济增长没有惠及他们就否定经济增长成果,事实是一叶障目罢了。更多人走出贫困也是经济发展的目的。
2010 年木工一天大概 80,10 多年后木工一天 600 多了。木工收入是过去的 7.5 倍。再说房价,10 年杭州和睦的房价大概是 9 千左右,现在大概是 7 万左右……。
估算下人均收入吧
gdp = 消费 + 投资 + 净出口
收入 = 消费 + 储蓄,储蓄 = 投资
收入 = gdp - 净出口
我查不到净出口总额,只查到了一个预计:2021 年预计,“其中,出口总额约为 2.7 万亿美元,同比增长约 6.2%,进口总额约为 2.2 万亿美元,同比增长约 4.9%;贸易顺差约为 5766 亿美元。”
各位想要知道的收入应该是居民收入,居民收入大致为消费总额 + 存款增量(可以为负值)
“1—11 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99554 亿元,同比增长 13.7%”
“2021 年 10 月存款余额 100.12 万亿”
“所以截止至 2020 年年底,我国住户居民存款总额达到了 93.44 万亿”
2021 大致存款总额增加了 7 万亿
2021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大致为 40 万亿
毛估估,2021 年居民收入为 47 万亿,人均一下,人均收入 3 万 5 左右。
我们算算劳动者收入,在总人口中扣除儿童、青少年大概能算个七七八八,因为没有具体数据所以我只能估算……。
人口普查数据,全国人口 [2] 中,0—14 岁 [3] 人口为 253383938 人,占 17.95%;15—59 岁人口为 894376020 人,占 63.35%;60 岁及以上人口为 264018766 人,占 18.70%,其中 65 岁及以上人口为 190635280 人,占 13.50%。
我们就算 16 以上人口吧,大概是 11.5 亿,47 万 / 11.5,16 以上人口人均年收入大概 4 万吧,如果扣除农村 65 岁以上老人(他们的收入几乎为 0,可以忽略)我也找不到 65 岁以上农村人口数量,又只能估算,呵呵。农村人口占比约为 40%,我假定城市和农村的预期寿命相等,那么 65 岁以上的占比也是相同的,190635280*0.4,约为 0.76 亿,
如果绝大多数人主观年收入体验符合上面这个数字,那么说明在人均居民收入上贫富差距不大,各位自己悄摸摸的衡量下吧。当然 0.76 亿几乎没收入的农村老人我们也是有义务去照顾好的,现在做的不好。
难道我们现在指望的是房价很低,然后工作到处随便找,然后一点压力都没有,然后只要喜欢的女孩跟她一追求就 ok,不会吧?
事实上不能报以太多的乐观。
![](data:image/svg+xml;utf8,)
你们自己去看一下 2018~2020 年三年的数据,人均 gdp 三年只增长了 600 美元。
但 2017~2018 年,就增长了 1000 + 美元。
这是为什么,因为汇率的问题,中国汇率从 18 年 6.23 直接暴跌到 7,最后在 20 年回升到 6.75.
不然按照当年的汇率,2020 年人均 gdp 就在 11500 美元。
2021 年因为汇率的回升,导致人均 gdp 可能出现 17% 的名义增速。
这些只不过是将正常的增速以不同的汇率表现出来而已。
**中国 2021 年第三季度的增速只有 4.9%,再创历史低位。**但这是建立在去年正增长 4.9% 的基础上的,换句话来讲,美国和欧洲去年全部负增长,今年数据那么好看都只是复苏,还没弥补去年的损失,美国狂刷美元,导致通货膨胀 6%。那些没办法复苏,甚至濒临破产的只能货币贬值,例如土耳其,土耳其货币贬值 25% 以上,促进了商品流通,但人均 gdp 今年可能不到 6000 美元。
世界萧条局面没有改变,各国经济仍旧存在困难,中国下行压力巨大,今年两次降准,就说明我国经济局面是有困难的。
上小学时,00-04、05 年左右,穿的是城里亲戚家给的衣服,虽然是别人穿过的,但是材质样式对我来说很好,条件有限,一个男孩子还穿过家里姐姐穿过的衣服,棉手套(我们叫手闷儿)、棉鞋、夏天的布鞋全是母亲自己做的;
上初中时,05、06-08 年左右(三年制四年制忘了。。。),以前能穿的衣服还在穿,但是慢慢地家里也有条件给买几件衣服了,做的棉鞋变成了买的懒汉鞋、旅游鞋;
**上高中时,09-13 年左右(上网耽误三年复读一年。。。),**上高中了,不穿别人的衣服了,而且条件允许了自己也可以买衣服了,虽然太贵的买不起但是一般的感觉也挺好,双星名人、贵人鸟、阿迪王那时候很好,办了人生第一张邮储银行储蓄卡至今在用,还开通了网银淘宝买了人生第一双李宁鞋(垃圾高仿);
上大学时,13-17 年左右(末流 211,很庆幸复读一年),入学买了第一步智能机,小米 2s yyds(本来我爹说买个一千多的就行了,但是性价比思维贯穿人生的我说服了他给我买两千的小米),上大学网购、商场,衣服都是自己买的经济又好看的。
上小学时,00-04、05 年左右,家里天天是我最不爱吃的大碴粥小米饭粘豆包,米饭面食也有但是比例不高,找人帮忙粉刷新盖的房子的窗户,事后请人家吃的是很稀罕的炒鸡蛋,上学带干粮都是母亲为了贴补家用赶大集卖的饼干、桃酥(批发价),还自己找一个质量好点的袋子装,一用就是一两学期(现在吃饼干就干呕应激反应),看同桌用学校火炉煮六丁目、白象、福满多方便面说实话挺馋嘴,不过我人缘比较好他经常给我吃一些(他这个人力气很大,虽然打闹掰伤过我的手但是人还是很好的,后来辍学了);
上初中时,05、06-08 年左右(三年制四年制忘了。。。),家里日常饭桌上米面比例提高,上学自己买面包火腿肠方便面,还有传说中的老鼠皮做的 “日本豆腐” 辣片、卫龙,经常也去学校附近的姥姥家吃饭(姥姥做的蛋炒饭、蘑菇炸酱特别好吃,每到雨后就给我采蘑菇,也可能是那时候物资匮乏吧);
上高中时,09-13 年左右(上网耽误三年复读一年。。。),餐桌基本上以米饭面食为主,去县里上学,第一次吃麻辣烫,1.5 一份的饭包来两份管饱,家里说是一个月 300 块伙食费,其实每个月都花超,偶尔去门口的西北刀削面、石锅拌饭记忆犹新,高三食堂盒饭涨价到 5 块依旧不好吃;
上大学时,13-17 年左右(末流 211,很庆幸复读一年),食堂饭菜很好很多,经常吃水果,父母觉得上高中给花的钱太少了,上大学总问够不够我总说钱还有好多,后来父母核算花销,一年花了两万,我说怎么可能,他们说都记着呢。。。
上小学时,00-04、05 年左右,家里住的是我还不记事时盖得房子,墙体 37cm(家那边普遍是 37、50 的,有钱的盖 50,墙越厚越保暖),虽然也是砖房,但是石棉瓦铺顶的,木窗户,下雨屋里还漏雨,用水桶接(这是真事儿);
上初中时,05、06-08 年左右(三年制四年制忘了。。。),换了铁皮的屋顶,从此不再漏雨了。。。
上高中时,09-13 年左右(上网耽误三年复读一年。。。),房子没变过;
上大学时,13-17 年左右(末流 211,很庆幸复读一年),木制窗户换了塑钢窗,水泥棚顶换成那种一条条的塑板。我爹说有时间做个墙体保温但总是因为他太懒迟迟没弄,后来又借口说快规划新农村住楼房了,不想搭钱了。。。
上小学时,00-04、05 年左右,上学一公里,徒步,全是土路,每次下雨穿雨披在被牛羊牲畜踩得坑坑洼洼的泥泞小路了寻找最坚硬的落脚点,但总是走湿鞋袜,整个乡里唯一一条通省道的砂石路是稀罕货;
上初中时,05、06-08 年左右(三年制四年制忘了。。。),村村通红砖路,路面不太宽,一个半小汽车左右,但是总归不用再走泥泞的土路了;
上高中时,09-13 年左右(上网耽误三年复读一年。。。),红砖路被农家拖拉机拉庄稼碾压的高低起伏,但是还能用,部分乡里主干道换铺水泥路,依旧一个班小汽车的宽度,但是路面平整结实;
上大学时,13-17 年左右(末流 211,很庆幸复读一年),红砖路换水泥路,水泥路升级加宽,家里自行车淘汰,村里大部分买了电瓶车、摩托车,部分买了小汽车。
现在,一切都很好(就是担心父母的操劳多年的身体),衣食住行,时代所带来的改变我亲眼见证,当然我的父母生活也发生了改变,我爹 pdd 网购没事 k 歌、我妈快手做菜直播,时代在发展,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你我皆为见证人,相信总归会越来越好~
刚从茶颜悦色工资大战过来
还是歪个楼,从国考面谈的角度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如果司领导问你,说 2021 年我国 GDP 将达到 110 万亿,接近高收入标准,但网上却有很多负面评价,你怎么看?这个问题该怎么答呢。可以参考的回答是这样的:
尽管有不少缺陷,但 GDP 依然是反映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最为有效的指标之一,它体现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总体规模。GDP 达到 110 万亿元意味着我国的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实力持续增强,国家力量得到进一步彰显,有着极大的积极意义但网上对此有很多负面评价主要有三种原因:
第一,尽管我国的 GDP 总量达到了美国的 75% 左右,人均 GDP 却仅有美国的五分之一,和欧洲发达国家也有很大差距。**这种人均上的差异体现在社会生活尤其是民生保障的各个方面,**比如住房、医疗等等,而人民群众尤其是中等收入群体对于这些领域的感知最明显,反应也最强烈。对此,一方面,我们要承认这种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不要用 “2000 人民币大于 3000 美元” 这种明显偏离经济学常识的观点去硬拗,要勇于承认很多中高收入群体(比如程序员比如理工科博士)移民国外确实在经济上比国内压力更小,生活更为舒适。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当民众习惯性的和美欧在民生保障方面进行比较时,其实已经反映了我们国家的巨大进步。仅仅 20 年前,我们国家的人均 GDP 还低于泰国和菲律宾,在 1978 年时更是低于世界上九成以上的国家。作为后发国家,我们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的路,也逐步跨过了中等收入国家陷阱。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短期内指望在民生保障上 “大撒币” 甚至 “赶英超美” 是不限制的。民生保障既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盲目冒进是要不得的。
第二,目前在互联网上发生的主体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而这部分群体近几年来收入增长的速度确实是在减慢的,甚至有不少人的收入出现了下降,这也是客观事实。在不少中等收入群体看来,他们和高收入群体的收入差距在拉大,和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差距在不断减少,对于近些年经济发展上的 “获得感” 不足,甚至在日常生活中感受不到 GDP 总量的增长,不平衡感增加。不过,举全党全国之力完成脱贫攻坚,让农村老乡和全国人民一道过上小康生活不仅仅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更能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在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的同时,针对中等收入群体迫切关心的住房、教育、医疗等问题,2021 年以来国家也在下大力气推进保障房建设、让新市民住有所居,打击课外教育培训产业、确保教育公平,加大药物集采力度、降低百姓看病负担。可见,我们早已认识到随着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推进公同富裕、更多的关注公平的重要性,中等收入群体的获得感将很快得到提升。
**第三,在中美竞争的背景下,人民群众尤其是中等收入群体对未来的预期在减弱,焦虑感增强。**再加上网络本身放大负评的效应,共同呈现了大部分群众对 GDP 总量持负面评价的刻板印象。事实上,如果中国经济总量保持每年 4% 的增长速度,在考虑美国增长的前提下。我们 2049 仍可实现人均 GDP 接近美国。这个过程中注定会产生很多矛盾冲突,加上我国经济发展本身存在的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不足、疫情导致失业人口增加等问题,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感到焦虑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我们要看到在强有力的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们国家东中西部可以形成一个优势互补、互相扶持的整体,经济发展的韧劲十足,中国经济本身是一个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些许风浪改变不了中国经济整体向上发展的走向。信心比黄金珍贵,我们在正视中等收入群体的这种焦虑感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增强中等收入群体对经济未来发展趋势的信心,克服困难,撸起袖子加油干!
作答完毕,这是一个简单的认知题,不需要单独答对策。
我真的很讨厌那种种高高在上,钱拿了还点着你名字骂你懒说你穷怪你笨的人,最近越来越多的这些人请麻烦你们脚底沾沾土,去看一看这个中国。
我虽然在天津,广东,江浙沪一带学习工作,但是我去过甘肃天水,去过广西百色,去过贵州六盘水,去过云南西藏青海,我真真切切的感受的国家说的共同富裕的重要性,感受的这个中国割裂感,感受的各行各业分配的不均匀性。
我个人本身出身半个机械行业,我很那能理解那些生化环材,机械,土木,建筑,自控,电气老哥们累死累活拿不到太多钱的了。
我接触过上汽大众的工程师,c9 毕业,赶上项目开发做测试的时候没日没夜的修改标定再验证的工作,比我聪明的多的多的人,比我更努力做那些我看都看不懂的工作,一年也就 20 万出头,算是好归宿了。嘉定买房,家里掏空出了 100 万,背了 30+70 组合二十年房贷,每月 8000 + 的房贷,二十万年薪的收入,十二万年薪都没有的生活。
我见过 211 分数去了大连医科大学学了生物,出来在杭州做医药销售,每个月 220 小时以上,不定时工作制没有加班费,跟台做手术销售累死累活 五个人挤在三室一厅里,一年十五万而已,买房遥遥无期。
我见过普通大学机械毕业做非标机加工,天天画图改图,熟悉各种尺寸公差配合,一个月不过 4500,995 以上的工作时长。
我也见识了 985 守门员本科,家境条件好出国 ucl 镀一年巴什么学院建筑的,回国进外企一年 17w,945 不加班。家里出了一千万 18 年在古北买的房子到目前涨了 300 万,19 年在青浦买的房子因为地铁规划接近翻倍然后辞职做房地产去了,论努力不如上汽大众的工程师,论能力半斤八两,结果勤劳并不致富。
我还见过地域因素的 211,靠着 211 名头考研上岸首都经贸毕业去了券商,花天酒地住着上海高级黄浦江边公寓,可能一个季度的奖金都不止 15 万吧。
我也见过同样是普本机械专业还是材料过控,毕业努力去了墨尔本大学,之后留在了土澳过上了月薪 2W 以上的搬砖生活,每天六小时,下班啤酒小烧烤,据说准备买一个小花园房了,着实令我羡慕。
我自己也是,四非一本机械,碰巧内推进了一个体系管理为主的外企,入职一名名为技术中心服务支持工程师实际按着手册和规章制度猪都能干的岗位,一年工资 20W,每个月 174 小时工作时间,实际工作 20-30 小时。加上前几年碰上风口副业赚的一百多万每年在股市里吃分红大概有个 10 万左右,我比上诉的所有人都笨都懒,但是现在过的还行,但是我不觉得这一切理所应当,我希望那些努力的人劳有所得。
防杠放图,我这还是主要为了省心吃股息分红,你想想那些有上千万上亿人吧,特别是拆迁得的,躺着一年比 99% 的人过得快乐,他们是聪明还是努力?
我可以理解中国为了发展赶上发达国家做大蛋糕要牺牲一部分人的做法,但是在蛋糕做大的同时麻烦请那些分到蛋糕的人尊重一下由于各种因素没有分到的人,人家可能并不比你笨,不比你懒,不比你轻松。而你分到蛋糕的原因可能和你聪明努力之间的关联比你认为的小一点。
………………2022/1/2 更新
很庆幸党中央已经开始逐渐着力于改善贫富差距,不仅仅从教培开刀到医疗集采,还是 “共同富裕” 的口号在全国性会议上反复提及。在中国脱贫人均 1.1 万达到世界平均的这些年里,国家做的好但是还不够好,这个发展牺牲了一大部分人,让部分地区和部分行业的人达到了发达国家的生活收入水平,这是一件既幸运又悲哀的事情。希望在十年后国家人均能达到 2 万的发展过程中,让更多的人超过 1.1 万的生活水平,充分发挥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而不是让部分地区和行业的人远超发达国家的幸福。
看见这么多阴阳怪气的真…… 无语了,人均 GDP 又不等于人均工资,我寻思美国也不是人均年收入六万刀啊
另外别的不说,80 年的时候,中国的陆地邻国,中国只比尼泊尔富裕;90 年的时候,比尼泊尔、越南和老挝强了,今年我们超过了所有陆地邻国;
我本人是 85 年生人,小时候从厂区到市区没有公交车,只有中巴车或厂里班车;10 公里左右的路要晃悠 40 分钟;98 年搬到隔壁省会市才第一次吃到了肯德基,那时候肯德基一个汉堡 10 元,省会市双职工一个月总共 1000 多,一台 29 寸电视得一个普通工薪家庭一年的工资;坐一次公交 1 元、打车起步 5 元;那些阴阳怪气的真觉得之前好?
————————– 割一下,前几天有点忙,把回答补全一点
世界上只要人口超过 5000 万的经济体,都没办法去维持一个高福利的水平,你现在出境日本、香港新加坡多少 70 多岁的人还在工作,自己看不到嘛?
再来世界上任何国家的 GDP 和工资都不是一回事,人均 GDP 都不会等同于人均工资,强如可以薅世界羊毛的老美,还是我们的近邻日韩,百姓大致都是被平均的,美国人均收入能到六万刀嘛?小日子过得不错的扶桑年收入到的了 4 万刀?
总有些评论的说商品价格上涨,你的薪酬没涨么难道?一个月 5000 的时候还幻想像以前五百时候的物价才是耍流氓呢。别的不说,自己去问问你 90 年代你家舍不得天天买肉吃,买个电视需要攒多久;一个捷安特顶一个双职工每月的工资;有线电话初装费 5000;大哥大 2 万的时候你扪心自问你买的起吗?
现在起码我看到城乡居民只要不懒,起码家家户户都买上了车,在以前根本不敢想象;以前一说就是我们长期处于 XXXX 初级阶段,香港人一天工资顶我们一个月的工资;马来西亚人一个月工资顶我们一年工资,泰国人一个月工资顶我们半年工资。现在通过自己努力,通过学历你可以让你过上不错的生活。没经历过 90 年代的,知道那个年代清北毕业去美国洗碗的事情吗?知道一线城市土著要和外国老太太假结婚吗?知道广州某单位的中层移民巴西开小卖部吗(国青队周东泽的父亲)?那个时候全世界只分为了境内和境外,只要能去境外,什么都不重要。这个回答下网上说怪话那些,土耳其墨西哥之类的你们愿意去吗?
再说房子,任何时候,一二线城市的房产都是一种稀缺资源,知道大都胡同里为什么还住着很多人嘛?想知道那个时候分房子什么的,去看看《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看看一家住 7、8 平米到底是让你幸福还是不幸福?
我深深为国家的发展自豪,尽管她现在还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忍不了,还是怒答一波吧,这是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
如果不是最近这 20 年的发展,很多人都没有机会上知乎说三道四了。
我不是吃过苦的人,我来自江西倒数第二的市,熟悉江西的人应该知道这里的农村是什么尿性。
我小时候还要砍柴交给学校,每个星期去集市的钱还要自己割山藤去赚。
可我不是 80,90 后,我竟然是 00 后。我现在还是一个大学生,我没有资格去指责那些为工作奔波劳累的人。
我同情他们,我发自内心地尊敬他们。
因为我是农民的孙子,是装修工人的儿子,是滴滴司机的堂弟。我的嫡系亲戚都是这样一群人。
我是一个自私的人,如果我是一个有钱人,我还会这么想吗?我不敢说我还会我为穷人担忧,为穷人心碎。
但很显然我是无产阶级,我不掌握生产资料,我的直系亲戚都是靠出卖劳动力贡献自己的剩余价值而活。
我也爱我的国家,但我爱的不是脚下的土地,也不是她的历史。无论她是否强大,是否富有。我爱这个国家,是因为我爱这个国家的人民,我是人民中的一份子。
我能厚颜无耻地说我过得很好吗?我不能,因为我是无产阶级,我是一个被考研和毕业折磨的大学生,一个心理承受能力弱的人。
那些被高房价和 996 和困扰的人比我还要痛苦,他们承受了整个家庭的压力,我的父母是他们中的一员,他们全年无休,一晚上只能睡 5 个多小时。
我和父母的感情是淡薄的,我当了十余年的留守儿童。而和我同龄的许多人没有考上高中就都去混社会了。
但我清楚二十年前是一个怎样的社会,那是我爸刨一天钉子只能转一份盒饭的年代,也是我妈在夜色中和同伴一起躲避人贩子经理的年代。
没有这二十年的发展,我们会更加抱怨生活吗?
我不想装傻,答案是不会。
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更美好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我知道你们很痛苦,你们很累,但我没资格在你们面前阴阳怪气,因为我即将是你们中的一员,我是无产阶级中的一员。
很多人都忘了,新中国和无产阶级的诞生重来不是为了创造一个奇观,也不是为了争一个第一,这两场伟大的胜利是为了让中国人民和无产阶级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
而对 gdp 的追求只不过是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罢了。
这事情还得看回忆回忆老段子,把时间拉长点看,比较比较才有意思。说十多年前吧,有些我们追赶的对象经常会被拿来比较。然后结论就是我们中国不行。
下边我们看看 IMF 对 2021 年世界人均 GDP 的预测,现在离 2022 年只有十几天了,所以我们现在说人均约 1.2 万美元是靠谱的,还比这个预测高一些。
现在我们再看看,之前比我们高的那些国家,俄罗斯老大帝国,曾经有段时间公知吹只要向西方学习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比如 08 年,即使像俄罗斯,人家人均 GDP 都 1.2 万多美元,那时候我们才 3800 美元,人家那就是成功,我们药丸。好吧,现在过了十几年,俄罗斯竟然不到当年 1.2 万了,而我们赶上来了。
马来西亚,以前看维基讲马来的时候,特地强调马来是发达国家,十年前就超 1 万了,现在也还差不多,也被我们超过了,不好意思,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一定要保持五十年不变(手动狗头)。
墨西哥,也是十几年前和现在的人均 GDP 差不多,近几年掉头向下。现在只有 9246 美元。
阿根廷,这几年人均 GDP 掉得有点狠啊,之前 17 年的时候 1.46 万美元,现在怎么就这点了啊。
泰国,早前是亚洲四小虎啊,然后前几年和我们人均差不多,现在只有 7702 美元。
巴西,11 年的时候也达到人均 1.3 万美元呢,现在咋只剩 7011 美元了。
以上之前的老数据都是查的百度各国人均 GDP,可能各种数据来源不同,会有偏差,但趋势是这样的。
以上这些都是有代表性的国家,除了泰国,其它曾经都是人均 GDP 比我们高得多的国家,也就短短十几年时间,谦虚点说我们都追上齐平或超过了,不谦虚我们就是都超过了。
能说啥呢,感叹一下世界变化真的很快吧。
如果说背后的原因,应该是我们中国人勤奋肯干、国家规划、执行力超强,加上超大规模人口和消费市场,打造了全球最有竞争力的产业链吧。
然后再说往后的发展,啥时候追上韩国、日本什么的,这东西并不是说算下日本现在人均多少,中国多少,中国比日本增长快多少,然后算算多少年能追上的。
中国每走一步,世界都是会跟着动的,之前我们老说啥发达国家粉碎机,其实因为我们的竞争力输出,对全世界都会产生影响,大家不注意的这些国家早已经被甩到后边去了。下边是某些发达国家,也许有些国家会停步不前,甚至掉头向下,我们实际追赶上的时间可能比大家想像的要短得多。
有可能你会说以上例举的国家,大多是自己内部出了问题,也许那只是内因,无论如何,我们一直在快速发展,而且现在很多发达国家内部也有很大问题,那不就相对比,不就差不多了么。
2020 年,全球人类人均 gdp 是 1.1 万美元。
中国人均 1.2 万美元,表示中国人终于站上人类平均及格线。
ᥬ ᭄ᥬ ᭄
人均 GDP1.2w 美元,也就是说不考虑任何的支出和国家社会成本,把所有钱平均分,月收入也就是 1k 美元约等于 6k5RMB。
当然,一般情况下,发展中国家,人均可支配收入占人均 GDP 也就是 50% 左右,取这个数算下来是,3250 元。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工作,七普当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16 岁到 59 岁)为 8.8 亿,考虑到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姑且算个 8 亿,3250x14/8=5687.5 元,也就是说达到这个数就已经超过了一半以上打工人。
再考虑到中位数往往低于平均数,大概是 70% 左右,实际中位数应该是 4000 左右。我觉得可以算算,大家到底是该被分配还是得分配?
我一直和朋友吐槽,论分配,前些年的扶贫就是最大的最有针对性的分配,而某些人只是嫌没分配给自己而已。
简略总结,实际数据可能比这个目标稍高一点,115 万亿,人均 1.25w 美元。占美国比例达到近 75%,世界人均排名提升两位到 60 左右。
关键意义是,我国产业形态从人均 gdp 上看,与东南亚、拉美、中东土耳其等普遍意义上的潜力发展中国家拉开了档次,进入准发达国家的起跑赛道。
下一步主要超越对象是欧洲,大概率按 2-3 年水平,在人均上超越东欧等波兰匈牙利等国。
欧洲看不出来任何可以扭转局面的可能,在这波美元人民币双升值的大潮中,欧州等国按美元或人民币计算总 gdp 实际下滑了。因此,追上东欧国家的速度可能加快。也许我们明年达到 1.4w 美元时,已经追上东欧等国了。
关键的一波在于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
——————————————————————————汇率分析,可以不看
未来美元会考虑加息,而我国反其道行之来了个降准。如果土耳其上个月的反操作一样,让国际资本收割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日常操作打了折扣。这说明世界在美元潮汐变动中学乖了。
土耳其的意思是,只要我汇率变得快,不管汇率,那么你无法收割我得实际财富。你多少美元来的,就多少美元走,带走的只是美元,变动的只是汇率。这一旦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识,那么美元潮汐将无可收割。美元大放水了一波。想利用美元泛滥造成发展中国家大通胀的局面不会到来,没有高点,就没有收割的可能。而各国通过降息预留了对付美元未来加息的子弹。因此,目前的局面就是,你美元泛滥,我汇率贬值,我降息,资产贬值,美元泛滥部分看到价格太低不想进不来,你收割不了财富。未来你加息,我再加息,原国际投资部分也不会离开,我到时候汇率反而能涨回来一波。
因此,按这种方式变化,只要不太在于汇率波动,让汇率一步贬到位,发展中国家实际没有损失。还拥有美好的未来。美元潮汐没有发挥收割作用,那么即使未来美元加息,回去的仍然不会有大量美元回去,你收回去的就是自己放的加剧美股通胀和美债的这波资金。你加息只能让自己经济变惨。
而我国的降准和降息意思差不多,因为我们国家是汇率干脆都没将,通过制造业升价格,倒逼美元泛滥部分的潮汐进入供应端下游。不管是否是主动所为,实际上就是美元的泛滥对我们的经济基本没有造成太大压力。我们的人民币汇率和出口价格同步上涨。
那这部分泛滥的美元到底去哪里了呢,在哪里能收割到真正的财富?只能是在大宗商品如原油等领域。但是石油等大宗是美元传导灵敏的市场,你放多少水,我就涨多少价格,所以水放的快了,收割不到财富。美元最好的办法是,通过大宗商品缓慢增值逼美元通胀流向世界,尤其是中国。但是这边疫情下看,大宗快涨了一波(和美元共同收割世界财富),然后受打击长期内没有涨起来。
因此,美元在轰轰烈烈的放水周期内获益不太多。未来的抽水周期内,可以预见的压力会增大。很可能会造成一波事实上的美元空转。当然如果美元实际增的部分,还是给美国带来财富分配上的便宜了,但美债也抗上了规模剧增的包袱,给未来加息空间带来的困难。
美元未来一旦加息,美股,美债都要受到冲击,对美经济增速是没有什么好处的。而且按上述分析,未来的美元加息有可能只会收割到欧洲。能收割多少,有没有价值,都要打个问号。因此,美元未来的加息可能是要打折扣的。美国内部也不统一。
在这个局面下,如果美元长期不加息,我们干脆趁美元犹豫空间,放点水,降点息,则明年经济会有较好的纸面增长。
————————————————————结论和未来预测
未来即使美元不加息,也不意味着还可以放水。
今年美元放水 + 我们不放水 = 双方 GDP 占比从 70% 上升到 75%。
那 2022 年,美元不放水 + 我们放水 =?可以乐观估计比值会从 75% 上升到 80 以上。(汇率可能会贬一部分)
如果美元加息,则我们可以不防水(也不加息)即美元加息 + 我们不放水 =?可以悲观估计一波,我们的经济增速略降,但是人民币汇率可能会仍然保持升值空间。换算下来,比值还可能到 80% 左右。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人民币国际化做的好,是可以趁美元潮汐回落周期,加大把人民币国际化走出去。这样,看起来国内 gdp 增速略降一点,国外人民币财富增加值可能是几十倍的增加。总体算起来,甚至有机会比第一种情况更佳,当然前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速度。
总体上看,中性点估计 2022 年,我国 gdp 占美比例超 80% 可能性很大。人均按今年价格计算大概到 1.25*8/7.5=1.33 万美元水平。
乐观分析:如果人民币国际化走得快,有机会上探到 1.5w 美元水平,结合如果美元加息导致了严重的经济问题,则占比会更高可能到 82% 以上。
因此 2022 年可以看到 80-82% 这个区间。人均是 1.33-1.36(万美元),世界排名 58
2023 年,如果疫情结束,则全球经济大反弹。是利好美元扩表的,两国增速看谁更有准备扩张。中性估计占比会冲到 85% 以上。乐观估计,人民币给力点,到接近 90%。
即 85-90% 这个区间。人均是 1.42-1.5 万美元。世界排名 51-55 名左右
2024 年 - 2025 年到 95%-100% 的两年。人均达到 1.58-1.66 万美元。世界排名 48,正好超过匈牙利、波兰。(美元计价都按今年计算)
如果再远期看,下一个区间是 1.7 万美元的希腊等国,再往上是 1.9 到 2w 左右的沙特等石油国。预计超越时间在 2026 年 - 1.7w;2027 年 1.8;2028 年 1.9;2029 年接近或超过 2w 美元。进入葡萄牙等低端发达国家的门槛。
要接近台湾 2.8w 美元,估计要到 2035 年以后;
到追上韩国至少要到 2040 年;
追上法国、日本大概到 2050 年以后。
非常可喜可贺的一件事,还有非常多的同学还认为这个数据太保守了,他们认为超过美国指日可待。
说一个 GDP 常识。
我们知道,年度 GDP 是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年的生产活动中创造的财富。
GDP 核算有三种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计算的结果是一样的。
我国统计部门在四经普前使用都是生产法,之后开始用的主要是收入法:月度 GDP 还用生产法,季度、全年 GDP 先用收入法计算,再用生产法调整到各生产部门得到最终结果。
我们就用收入法来说明 “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年的生产活动中创造的财富”,比较浅显易懂。
**收入法核算年度 GDP=劳动者报酬(劳动者创造的财富、一年)+政府税收(政府管理社会获得的财富、一年)+固定资产折旧(投资创造的财富、长期)+营业盈余(企业创造的财富,**是不包含固定资本消耗的 “净营业盈余”,一年)。
说一个我们参加南方一座大桥建设的故事:
这座大桥已完工通车,因为过往车辆太少,成为一个旅游景点。
大桥造价超支了,现在总造价大概 2000 多亿,大桥建设解决了 5 万多人的就业。
按照 GDP 收入法进行核算:人工薪酬 + 企业的利润 + 政府税收(大桥建造过程中没有折旧),大桥在建造过程中大概创造了 1400 亿 GDP(人工薪酬 50%1000 亿、企业利润 10%200 亿、政府税收 10%200 亿)。
通车后,继续用收入法核算,大桥作为 2000 亿的固定资产通过折旧全部计入 GDP。
这样,这座桥一生共创造了大概 3400 亿的 GDP(通车后每年维修保养费等运营活动也产生 GDP,这里就忽略不计了)。
但是,因为通车后没有车,每年收到的过桥费还不够维护费,从 “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年的生产活动中创造的财富” 看**,**这座桥实际没有创造财富,真实的 GDP 应是负数(GDP 核算是不考虑解决失业等等政治社会效益)。
上面这个故事,说的就是 GDP 核算中固定资产投资重复计算的问题。GDP 是核算除了固投以外,所有要素当期创造的财富,实现多少算多少;而固定资产投资既产生当期的 GDP 增量,又有远期的 GDP 增量,双重效应。
因为固定资产是通过长期使用分期产生财富,基本上很难判断其最终产生多少财富。所以,GDP 核算规则就假定建造它的所有投入都是 GDP,通过折旧分期全部计入 GDP。
现实中,根据 GDP 的核算规则,修桥修路修房子就成为实现 GDP 增长最快速最省事的方法,一方面,你根本不用考虑固投在未来是否能够创造财富,只要把钱花出去就行;另一方面,解决了就业问题。
如果不考虑大桥这种通车没车的特殊情况,一个普通企业对固定资产价值的重复计量是这样发生的,即把前一个核算期内已经计入国内生产总值的固定资产价值,一次或分年再次计入以后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例如,上年生产的一台机器价值 10 万元,已经计入上年 GDP。假设这台机器从投入使用起在 10 年内平均折旧,年折旧 1 万元,10 年内用这台机器生产的商品均包含其转移价值。在计算各年增加值时只扣除原材料等非固定资产的价值,而将机器每年转移的 1 万元价值算做增加值,并计入当年的 GDP,每年重复计量 1 万元。
用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核算的国内生产总值都含有对固定资产价值的重复计量:
从生产法看,本年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本年总产出减去中间产品价值,由于总产出价值包含了往年生产的固定资产转移价值,这部分价值在往年已经核算过,本年又计入总产出而未予扣除,所以本年国内生产总值含有对固定资产转移价值的重复计量。
从支出法看,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最终消费支出加资本形成总额再加净出口,其中最终消费品价值包含固定资产转移价值,资本形成总额等于新增固定资产和存货,也含有固定资产消耗价值,所以存在重复计量。
从收入法看,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劳动者报酬加生产税净额再加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其中固定资产折旧不是在核算期内新创造的价值,收入法将其计入国内生产总值属于重复计量。
在三种方法中,只有收入法核算列出固定资产折旧项目,可以反映重复计量额及其占比。
到底有多少的固投被重复计算到 GDP 里了?
这是一个非常难以计算的数字,比如,固投有边际效应:一个城市有条河,你修第一座桥时,大家都要从这座桥上过,造桥本身计算的 GDP,很可能小于提升了桥两侧企业效率增加的 GDP,这座桥创造 GDP 是最大化的;但你修到第 10 座桥的时候,因为没人用,这座桥实际产生的 GDP 是负数,不仅没有创造价值,更是一种浪费。
近 10 年,中国基本建设投资从 8 万亿跃升到近 40 万亿(美国拜登政府 8 年 1.2 万亿美元基建计划的 5 倍),但实际 GDP 的增速却从 10% 下降到 6%,说明了边际递减。
除了重复计算的问题,挖坑埋坑创造 GDP 例子很多,比如每年各级城市大拆大挖大修,满城都是工地等等,这都是利用 GDP 核算合法创造的泡沫。
按照现行投资管理体制及有规定:凡属于大修理、养护、维护性质的工程(如设备大修、建筑物的翻修和加固、农田水利工程和堤防、水库、铁路大修等)都不纳入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也不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统计。
我国现行的 GDP 核算中,这类的拆挖修计入的是消费,而不是投资。所以,我们看到了最终消费比居民实际消费高出近 20%。
以投资拉动经济发展模式在改开初期城镇化率非常低的时候,是非常必须和必要的,可以提高效率提升发展水平。但是当中国城市化率达到近 70%、中国人口将要步入下降通道时,继续保持这么高的固投,虽然推升了 GDP,实际是浪费,留给未来的是负债,而不是财富。
比较负面的例子就是前苏联在西伯利亚丛林里修建的一座座鬼城。
Robert J. Barro 在《DOUBLE-COUNTING OF INVESTMENT》这篇论文里认为,美国 GDP 占 20% 的投资中有 10-20% 的重复计算。
https://www.nber.org/system/files/working_papers/w25826/w25826.pdf
中国 GDP 中,固投长年占比在 50% 以上,如果有 10-20% 的重复计算,将会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GDP 之父西蒙 · 库兹涅茨在创立 GDP 核算规则时,就认为消费是 GDP 核算的主要内容而投资不是,他曾坚决反对把政府投资作为 GDP 核算的内容,他一直认为:消费才是唯一真正的的 “最终商品”,而 GDP 核算的只能是最终商品。
A tentative solution for the double-counting problem involves a form of full expensing for gross investment. The standard calculations of net product and national income feature deductions for depreciation of the existing capital stock. The purging of the remaining double-counting requires a further downward adjustment that reflects the long-term flow of net investment associated with the existing capital stock. In the steady state, this approach measures product and income by consumption, which corresponds to the full subtraction of gross investment from GDP.
This general idea was raised long ago by Kuznets (1941), who stressed that consumption was the only true “final good.”
Outside of the steady state, the new concept of product and income differs from consumption because the full expensing relates to the long-run flow of gross investment, rather than the current flow.
At a practical level, the proposed concept seems implementable because it requires only an extension from the standard depreciation rate to an effective rate that adds in the economy’s expected long-run rate of economic growth.
总之,GDP 是一个被计算出来的数字,你想让它变得好看,非常容易。
GDP 的主要目的是用来衡量人民的幸福程度。
美国通过举债消费来促进 GDP 增长,与中国通过举债投资来拉动 GDP 增长,哪个质量更高呢?
如何提高 GDP 的质量,日本是一个例子:
1975-89 年日本经济增速放缓,名义 GDP、实际 GDP 同比增速中枢分别为 7.8%、4.4%,但是,日本企业营业利润同比增速为 8.5%,日本企业 ROE 从 1976 年低点 8% 上升至 1980 年的 27.7%,并在 1980-1989 年间平均保持在 19% 的较高水平。
为什么企业效率提升,GDP 增速却下降?因为 GDP 质量提高了,从 GDP 看,1970-90 年日本消费占 GDP 比重从 59.7% 升至 66.3%,投资从 32.5% 降至 27.2%,净出口从 1.3% 降至 0.9%。
投资下降是 GDP 减速的主要原因。
日本 GDP 在 70 年代因为石油危机跌到 3~5%,依靠 80 年代初兴起全球的信息技术革命,在 4-5% 左右维持了大概 10 年,当他在 1990 年确定性的跌破时,人均 GDP 是 2.54 万美元。
现在要问的问题:在固投边际效用越来越低的时候,如果没有新的技术革命和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中国经济在 5% 能够维持多少年?这个决定了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
消费对应的是人工薪酬,你就很容易明白:
为什么上海的人均 gdp 是韩国的 76%,最低工资标准却只有韩国的 26%?
为什么我国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长了 6.4 倍,同期工业部门的平均工资增长了 4.9 倍。
为什么深圳的最低工资标准 10 年增长 1 倍,房地产价格涨了 4.25 倍。
为什么中国全国的平均最低工资标准 10 年增长了 50%,房地产价格涨了 1.5 倍。
对比,同期韩国最低工资标准涨了 3 倍,房地产价格涨了 25%。2020 年按照支出法核算,中国居民消费占 GDP38%,韩国是 50%,美国是 70%。
人均收入差不多是人均 GDP 的一半,越发达的国家占比越高,考虑到中国其实是个发展中国家,就按占比 40% 来算,也就是人均年收入 5000 美元,35000 左右人民币,
所以月入 3000 多比较符合中国平均水平,也就是说如果你只是个普通的九年义务教育出来的普通人,那收入差不多也就是富士康厂妹水平。
你球的高收入群体,实际收入也确实就这么点,再怎么分配,你也分配不出平均月薪 1 万来。月薪 1 万已是高收入群体中的高收入群体,算上税的话离美国的收入中位数也不算太远了。
知乎的神蛆不是很喜欢喊人均、分配吗?一分配他们的月薪就会真的变成 3000,到时候我倒想知道他们要怎么哭。
我不知道为何大家这么大戾气,我先给自己贴个标签,90 后。
记得 2000 年初,我上小学那会儿,可能是地理书或者社会书吧,书上有个贴图,画的是世界地图上主要各国的人均 GDP,中国画了 2 个还是 4 个金币,薄薄的一小摞,俄罗斯也是一摞,比我国厚的多,新加坡是一摞,让人看的很是羡慕,日本美国都是厚厚的一大摞金币,看的让人感觉可望不可即。记得那时候算着人家的人均家庭年收入能有我家的 50 多倍吧(那时年龄太小,具体忘了是 30 还是 50 了)。当时上完课跟小伙伴们讨论,像日本美国这样国家的孩子,应该什么想要的玩具家长都舍得给买吧,买个肘子应该不用起个大早去早市买,就为了省几块钱吧,那得是多么美好的生活啊。
现在,十多年将近二十年过去了,我们确实距离发达国家人均收入还有很大差距,但是真的收入差距大到有机会出国打工就一定会毫不犹豫出去的地步吗?真的大到一想到国内外的生活水平差距就能让人咬牙切齿的地步吗?我相信大部分人不会的。这 20 年来,我们真的有很大的进步了。
我不是希望我们对于现在的情况沾沾自喜,我最近还在为我的年假只有 3 天而十分的恼火,为我自己每个月的这点收入而感到窘迫,但是,我愿意陪我的国家一起进步,我没有为我之前放弃出国的机会而后悔,我,希望和我们,一起进步,一起为了共产主义目标而奋斗。
PS: 共产主义是不是能让我有很多年假(狗头)
韩主任用的是比较保守的数据,最终结果远不止于此。比如,2020 年,他说的是达到 100 万亿,实际上是 101.6 万亿。
今年的数据看点有两点:一是总量达到美国 77%-78% 左右,是美国成为霸主后第一个达到这个比例的国家,对美国的地位是产生一定的威胁;二是人均数据,接近世行高收入国家标准。
先说总量,我国前三季度 GDP82.31 万亿,合 12.71 万亿美元,季调后 13.24 万亿美元,美元名义增速 24.4%,增量 2.6 万亿美元。今年美元名义增速较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人民币升值较去年升值较多。前三季度(6.4714)较去年同期(6.9917)升值 7.4 个百分点。去年四季度 29.63 万亿人民币,4.11 万亿美元(平均汇率 6.6106),四季度预计随着经济增速进一步下滑,人民币升值幅度大幅度缩小(今年四季度大概率 6.4)的原因,美元名义 GDP 增速下滑。因为经济增速不确定,估计是 4% 的增速 + 6% 的平减指数和 3% 的汇率升值,也就是 10% 的本币名义增速,13% 的美元名义增速。差不多四季度 32.59 万亿人民币,4.65 万亿美元。全年 114.9 万亿人民币,17.89 万亿美元。
再说美国这边,前三季度 16.99 万亿美元,增量 1.46 万亿美元,名义增速达到了 9.43%。四季度预计实际增速进一步下滑,通胀继续走高,估计延续三季度的 9.63%,去年四季度 5.37 万亿美元,按三季度的增速,四季度实际增速在 4% 左右,名义增速 10% 增速左右,5.91 万亿美元,全年 22.9 万亿美元。
前三季度,中国名义 GDP 季调值相当于美国的 77.95%,同比提高了 9.40 个百分点。按照上述数据推算,全年大概为 78%,差距缩小到 5 万亿美元。
关于总量,换个更直观点的数据,去年,英国 GDP2.7 万亿美元,法国 GDP2.6 万亿美元, 增量是别人总量,降维打击了属于是。今年前三季度,我们也顺利超过了欧盟。
人均方面,受生育意愿降低,疫情影响,今年人口增长幅度较小,按 14.15 亿计算,人均 GDP 大约 12600 美元。世行今年的标准是 12695,真的非常接近了,但今年可能还是 “接近”,明年妥妥的。
还是要戒骄戒躁,继续奋斗。
真诚希望,大学自信,从现在开始,我们的优秀学子不再以留学为人生最高目标,敢于在国内追求一流科研;
真诚希望,教授自信,从现在开始,我们的高校,不再盲目求洋求外,鼓励踏实科研,敢于做世界一流高校;
真诚希望,行业自信,从现在开始,生化环材建农林牧副渔,不唯论文,产业落地,在中国都终将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体面的收入;
真诚希望,企业自信,从现在开始,我们的优秀企业老板不再满足于挣快钱,沉下心来做一流产品,与员工共同富裕;
真诚希望,银行自信,从现在开始,我们的优秀银行,不局限于房地产,敢于投资优秀科技企业,与一流制造业共成长;
最后,真诚希望,知乎自信,从现在开始,回归前小岛上天天停电,剩下的所有的优秀知友,都坚定相信,自己美好生活,在于自己的努力奋斗,世界第一王座,必将也只能属于万众一心,奋斗向前,伟大的中国人民!
没什么重大意义
今年中国美国 GDP 增量录得创记录新高。日本 GDP 增量几乎没有。四巨头德法英印 GDP 三个季度增量在 2-3000 亿之间,尚不及中美零头
这意味着,中国 + 美国 GDP 占全球比例越来越接近 50% 了,如果有一天超过 50%,我再也不会感到意外。这间接印证了一句话:全世界有两个发展中国家,一个是中国,一个是美国
鉴于印度发展程度不高,GDP 增量比肩德法英,印度算是另外半个发展中国家吧!
全世界只有两个半发展中国家,这就是这个世界的全部真相。为了避免说的太绝对,打个折扣,90% 真相吧
而当中国人均 GDP 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则意味着中国人均 GDP 每提升一个台阶,则有一个甚至多个国家的人均 GDP 跌到世界平均水平之下。相应的说,现在人均 GDP1-2 万美元的国家,在不远的年数里,绝大部分都会倒退到全球人均 GDP 之下
还是那句,人均 GDP 我们最终最差也可以去到两万左右,总量超越美国是必然的事情,对于国家的未来地位我有充分信心,没有开玩笑。
我只是对个人的未来缺乏信心,这个也没有开玩笑。
人均 1.2 万美元这个数字,说高不高,说低也不低。
2020 年,我们的人均 GDP 排第 63 位 1 万美元。
在所有国家中,大致排在前三分之一,基本上符合我们发展中国家的定位。
再考虑一下人口规模的话,1 亿人以上规模的国家里,我们人均 GDP 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排第三。就算把人口 8000 万的德国也四舍五入进来,那也能排第四。
而 10 亿人以上的国家,一共就两个,另外一个排在第 148。
但知乎上有不少人,逻辑很奇怪。
谈国内的时候,知道往下看,天天把 “还有 6 亿人月入 1000” 挂在嘴边。
但谈中国和外国比的时候,眼里却只有一个美国,仿佛只要不如美国,就是彻底地失败了,完全无视了我们的人均 GDP 在国际上也算是中上水平的。
往好听说,这叫雄心壮志。
往难听说,这是哪里来的蜜汁自信?
正常情况下,我们应该和谁比?
如果按照人口规模来比,我们应该去和印度比,再不济也要和印尼、巴西、墨西哥、尼日利亚这些人口过亿的国家去比吧?
如果按照同等人均 GDP 下的生活水平比,我们就往上往下各算 10 个,去和这些国家比。
你觉得如何?
如果按照新兴市场发展势头比,金砖五国里:
我们在 63、俄罗斯在 65、巴西在 86、南非在 98,还有一个太后面不提了。
所以,你们平时口诛笔伐的各种问题,比这些国家如何?
哦,我怀疑你们甚至都没有关心过这些国家到底怎么样。
反正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一个叫中国,一个叫外国,其中外国只有北欧、西欧、美国、日本。
中国人均不行。
说到底是中国穷还发展的晚,只有少部分高科技高利润产业,大多数时候只是制造发达国家不愿意造的,缺少自己能造其他国家造不出来的东西。
回答区有些人真是够搞笑的,真不知道是把回答当宣泄不如意的垃圾桶了,还是真的逻辑不如幼儿园。
一个国家有没有钱要看人均,只不过中国即便是穷也发展了些高科技产业,生活水平也比其他同等人均的国家高,但某些人因为这就以为中国不穷了,要让中国这个工业化没多少年的国家,和垄断高科技高利润产业上百年的国家比人均。
这是不是胡闹吗?
题外话,这么穷还能发展出部分高科技产业,然后生活水平还比其他同人均的国家高,让你们都敢跟发达国家比了,还不能证明体制优势?动动脑子好吧。
咱也不是说没缺点,有缺点当然得批判,但批判前提是你得就事论事,同时还得自我批判。
人呐,还是先得练练辩证思维,一点辩证思维没有,天天装 “独醒”,这可不叫独立思考。
那些充满戾气的同学,你们确定中国人均 GDP12000 美元碍着你追求幸福了?
还是中国人均 GDP 降到 1200 美元,你会更幸福?
人均 GDP 从 1200 美元,上涨 10800 美元到 12000 美元,中国经济的蛋糕越做越大。P 民即便无权无势,面对新增的蛋糕,好歹还有分一口的机会。
如果中国人均 GDP 从 12000 美元暴跌到 1200 美元,就凭你在经济增长期都分不到几口汤喝的本事,却能在经济崩溃期富贵险中求,逆市发横财?
你如果有这门手艺,留在中国纯属屈才,乌克兰、委内瑞拉、叙利亚、土耳其更适合你。
我祝你早去早发财,千万别屈才留在中国内卷。
2003 年中国人均 GDP1288 美元,第一次超过 1200 美元。
以山西省为例,2002 年执行的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一类地区 340 元,三类地区 260 元。
2021 年中国人均 GDP 约 12000 美元。
同年山西省一类地区最低工资标准 1880 元,三类地区最低工资标准 1630 元。
GDP: 12000/1288=9.3 倍
一类地区最低工资标准:1880/340=5.2 倍
三类地区最低工资标准:1630/260=6.2 倍
山西省最低工资标准,从 2003 年到 2021 年的 18 年间,上涨了 5-6 倍,距离增长了 9.3 倍的人均 GDP 还是有差距的。
山西省 18 年间 5-6 倍的最低工资标准增长,没赶上北上广深的房价上涨速度也是事实。
但是 18 年间 5-6 倍的最低工资标准增长,却跑赢了肉蛋奶米面蔬菜的价格涨幅。
拿 2021 年拿最低工资标准的山西人,比 2003 年可以吃更多的**肉蛋奶米面蔬菜,**吃的方面幸福指数肯定是上升了。
谈完了吃就要说住,新浪财经显示 2005 年太原商品房均价 3480 元,2021 年太原商品房均价 11589 元。(2003 年太原房价数据实在没找到,请见谅。)
2005 年太原房价高烧难退太原 2021 年房屋均价 11589 元
2005 年到 2021 年房价涨幅:
11589/3480=3.3 倍
即使以 2005 年山西省最低工资标准计算,最低收入水平增幅也跑赢了太原房价涨幅。
我就知道你会说太原市的房价涨幅不给力,拖了全国后退。
但全国 2003 年商品房销售均价 2397 元,2020 年 9860 元,9860/2397=4.11 倍。
也就是说山西省过去 18 年间的最低工资标准涨幅,跑赢了全国房价涨幅。
我知道你会说你列出来的房价涨幅,与你生活的体验不符。
我只能说那是必须的,你眼睛里只有北上广深杭等一二线城市,幸福指数怎么可能高?
你完全可以换个思路,去看看甘肃玉门、云南个旧、黑龙江鹤岗,是不是就完全不一样了。
如果你想留在发达地区,也可以考虑下我的老家镇江,一个人均 GDP 超过 20000 美元,闹了 10 年用工荒的城市。
镇江处于沪宁线核心地带,距离南京 60 公里,高铁 20 分钟;距离上海 200 公里,高铁一个小时。
你看看镇江这在全国平均线上徘徊的房价,润州区 1 万,丹徒区 0.82 万,句容市 1.1 万,丹阳市 0.87 万,扬中市 0.85 万。
也不要担心孩子教育,2020 年镇江市高考 400 分以上占比 2.13% 排名江苏第三,超过了地表最强地级市苏州和省会南京。
-——————————-
你是不是觉得我的眼光比较窄,光讨论镇江市房价局限性太强?
那我就回到宏观视角,从中美两国角度讨论中国人均 GDP12000 美元的意义。
2003 年美国人均 GDP3.9 万美元,2021 年预计人均 GDP6.4 万美元,18 年间增长了 64%。
2003 年中国人均 GDP1288 元,预计人均 GDP12000 美元,18 年间增长了 830%。
2003 年美国家庭收入中位数 55823 美元,2019 年美国家庭收入中位数 61000 美元,16 年间增长了 11%。
2003 年山西省一类地区最低工资标准 340 元,2021 年 1880 元,18 年间增长了 420%。
我承认中美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两国老百姓之间的收入差距比人均 GDP 还要大。
但通过数据不难发现,随着中国经济发展,18 年间我们的收入也一直在追赶美国。
中国人均 GDP 超过 1.2 万美元,首超世界平均水平,相当于其他经济体哪年的发展水平?——刘焕的书房
2021 年中国人均 GDP 突破了 1.2 万美元,首次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这是划时代的大事。
有人说,世界平均水平?敢情世界 76 亿人口,平均 GDP 是偶 1.2 万美元。
从 1979 年改革开放至今,2021 年中国才达到这一水平?
没错,因为中国人口太多了,达 14 亿之多,且发展不平衡,沪宁杭地区可能早就人均 3 万美元了,宁夏和贵州还远远没有。
也就是说,中国人口占世界 18%。
如今,这将近五分之一的人口终于达到了世界平均水平。
自然还有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印度、非洲等地,所幸的是,中国逃出了泥泞,这是非常不容易的,而中国人均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总量达到了惊人的世界第二,且和美国的差距越来越小。
我们自然有一个疑问:世界那些发达国家大概是哪一年达到人均 1.2 万美元的?我们和发达国家还有哪些差距。
记得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就听到很多关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传说,好像这些国家的发达是我们遥不可及的,如今西方的神话越来越破灭了,不过我们也希望了解下,西方究竟曾经如何领先过中国?
下面根据著名经济分析师 “黑布林北海居” 制作的各国人均 GDP 图表,对比下中国和主要的发达国家,以及和亚洲四小龙经济体的对比,看看这些经济体都是哪一年达到人均 GDP1.2 万美元的。
发达国家是如何发家的?
首先,哪个发达经济体最先达到 1.2 万美元呢?
查了下数据,除去极个别小的经济体,目前已知,第一个达到人均 1.2 万美元的是瑞士。
瑞士也并不是一步登天的,作为中立国,且二战后接受了很多无主犹太人的金银财宝,瑞士的发展比旁边的德国和法国都要快点,凭借着金融业、精密机械制造业和制药业这三驾马车,瑞士的经济一直冲在欧洲前列。
那么,什么样的人均属于低收入,什么样的人均属于高收入呢,我们看下世界银行的标准:
人均 GDP755 美元以下为低收入经济体。
756-2995 美元为中下等收入经济体。
2996-9265 美元为中上等收入经济体。
9265 美元以上为高收入经济体。
一旦达到人均 3000 美元,就进入了中上等收入经济体,摆脱了中下等收入经济体,这是突飞猛进的进步。
我们看下瑞士二战后的经济发展表,可以看出,1948 年,瑞士人均 GDP 是 1063 美元,已经是中下等收入经济体了,也就是说,二战后的瑞士,没有经历过低收入经济体,一直是较为富裕的。
1968 年,瑞士就进入中上等收入经济体,1975 年,瑞士进入高收入经济体。
而瑞士达到人均 1.2 万美元,也就是说中国 2021 年人均 GDP 水平,是在 1978 年。
这一年,正好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一年。
所以,能够理解为何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尤其是 80 年代的中国那么崇拜西方了,因为西方发达国家确实太发达了。
瑞士 1978 年的人均 GDP,中国要等到 2021 年才达到,当时的人们不要疯了,如此遥远,能够完成吗?
其实,这些很早就达到高收入经济体的经济体有一个更为人熟知的名字:发达国家。
什么样的国家是发达国家,根据世界银行的定义,就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准较高,人民生活水准较高的国家,又称作高经济开发国家(MEDC)。
说起来云里雾里,其实很简单,就是人均 GDP 达到 2 万美元,就可以算发达国家了。但是超过 2 万仅仅是中等发达国家,比如很多波罗的海国家,要人均超过 3 万美元,才属于真的发达国家。
我们看下世界银行定义的发达国家有这些。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芬兰,西班牙,德国,爱尔兰,瑞典,荷兰,瑞士,奥地利,比利时,挪威,卢森堡,丹麦,冰岛,新西兰,澳大利亚,意大利,日本,韩国、新加坡、以色列。
也就是说,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只有这 24 个,占全世界 200 多个国家的十分之一左右,**而且大多数都是欧洲国家,或者北美和澳洲的盎格鲁撒克逊系国家,唯一属于亚洲的只有日韩新以 4 个国家,**其中韩国是今年才被认证为发达国家的,因为人均超过了 3 万美元。
还有一些人均 2 万 - 3 万美元的,是中等发达国家,也有人认为属于发达国家,主要在欧洲,有:斯洛文尼亚、捷克、斯洛伐克、马耳他、塞浦路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匈牙利、葡萄牙。
这 11 个国家大部分都是以前东欧剧变的国家,有些也达到了人均 2 万美元,但是是否是发达国家,也有争议。比如最近蹦跶的立陶宛。其中还有希腊,曾经达到人均 3 万美元,成为发达国家,却发生了倒退,目前退回到了人均 1.9 万美元,已经不是发达国家了,被除名了。
那么,这 24 个发达国家分别是哪一年摆脱 756 美元的低收入门槛?哪一年摆脱 2995 美元的中低收入门槛?哪一年摆脱 9265 美元的中高收入门槛?什么时候达到人均 3 万美元的呢?
我查阅了资料,就不一一贴出各自 GDP 的列表了,否则冗长。
24 个发达经济体人均 GDP 超过 756 美元,也就是跨过低收入门槛的时间,从先到后依次是:
美国 1940 年、瑞士 1942 年、澳大利亚 1942 年、加拿大 1942 年、瑞典 1942 年、英国 1946 年、法国 1946 年、芬兰 1946 年、卢森堡 1947 年、新西兰 1948 年、荷兰 1949 年、西德 1949 年、挪威 1949 年、丹麦 1949 年、冰岛 1951 年、比利时 1952 年、以色列 1952 年、奥地利 1957 年、意大利 1959 年、爱尔兰 1962 年、西班牙 1964 年、日本 1964 年、新加坡 1969 年、韩国 1976 年。
我们可以看出,各个经济体的基础果然不一样,有的经济体是基础非常高的,而奥地利之后的 6 个经济体,是基础不高,但是发展速度却极快的,即意大利、爱尔兰、西班牙、日本、新加坡、韩国,它们跨过 756 美元门槛,脱贫的时间比较晚,但是发展速度非常快,和其他的经济体相比也不逊色。
也就在这一时期,欧洲煤钢共同体建立了,欧洲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
24 个发达经济体人均 GDP 超过 2995 美元,也就是跨过中低收入门槛的时间,从先到后依次是:
美国 1962 年、瑞典 1965 年、加拿大 1966 年、冰岛 1966 年、瑞士 1968 年、卢森堡 1968 年、丹麦 1969 年、挪威 1970 年、澳大利亚 1970 年、西德 1971 年、法国 1971 年、荷兰 1971 年、比利时 1971 年、英国 1972 年、芬兰 1972 年、新西兰 1972 年、奥地利 1973 年、意大利 1973 年、日本 1973 年、以色列 1973 年、西班牙 1975 年、爱尔兰 1977 年、新加坡 1977 年、韩国 1987 年。
大家看,基本上欧美发达经济体的发展速度相当,都是四五十年代脱贫,然后大多都是在六七十年代跨过中低收入门槛,其**中意大利、西班牙、爱尔兰等发展速度在欧洲最快,**60 年代才脱贫,70 年代就达到了中高收入,**发展速度和日本、新加坡相当,**韩国是最后一个达到的,已经是 1987 年了,是末班车。
也就在 1974 年,发生了一件改变世界格局的大事件,海湾国家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引发资本主义危机,尽管如此,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依然增长迅猛,而海湾国家则用了十年时间迅速成为高收入国家,但并非发达国家。
24 个发达经济体人均 GDP 超过 9265 美元,也就是跨过中高收入门槛的时间,**甚至可以说,迈入低等发达国家门槛的时间,这个时间非常重要,是敲开发达国家大门的敲门砖,**从先到后依次是:
瑞士 1974 年、瑞典 1975 年、卢森堡 1976 年、丹麦 1977 年、冰岛 1977 年、挪威 1977 年、荷兰 1978 年、美国 1978 年、法国 1978 年、西德 1978 年、比利时 1978 年、加拿大 1979 年、芬兰 1979 年、奥地利 1979 年、澳大利亚 1979 年、英国 1980 年、日本 1981 年、新西兰 1986 年、意大利 1986 年、以色列 1987 年、爱尔兰 1987 年、西班牙 1988 年、新加坡 1988 年、韩国 1994 年。
可以看出,这几个经济体的发展速度极快,而英国和新西兰,则早就脱贫,却和它们一起在 80 年代才步入发达国家门槛,是比较慢的,这一时期,英国发生了滞胀,撒切尔夫人改革才摆脱了困境。
24 个发达经济体人均 GDP 超过 3 万美元,成为高收入发达国家的时间**,**从先到后依次是:
瑞士 1987 年、卢森堡 1990 年、瑞典 1990 年、**日本 1992 年、**挪威 1995 年、奥地利 1995 年、荷兰 1996 年、美国 1997 年、冰岛 1998 年、丹麦 2000 年、芬兰 2002 年、爱尔兰 2002 年、英国 2002 年、德国 2003 年(统一后)、比利时 2003 年、加拿大 2004 年、法国 2004 年、澳大利亚 2004 年、意大利 2004 年、新加坡 2005 年、新西兰 2007 年、以色列 2010 年、西班牙 2018 年、韩国 2019 年。
我们仔细看这段名单,可以发现,人均超过 3 万,成为高收入发达国家,就真的步入了发展的殿堂级别。
然而,各个时代进入名人堂的却不同。
**80 年代,只有经济和金融高度发达的瑞士进入,**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高收入发达国家。1990 年的卢森堡凭借着金融业,瑞典凭借着汽车和制造业勉强进入。所以为什么说各国发展不平衡,瑞士 1987 年人均就 3 万了,西班牙 1987 年刚刚超过 9000 美元,可加欧洲内部,发达国家内部,发展也非常不平衡,但是不要紧,快慢不同,终究都是发达国家。
90 年代,资本主义国家渡过了 80 年代的滞胀,开始了飞速发展,这个时候进入名人堂的国家有:日本、挪威、奥地利、荷兰、美国和冰岛。其中,日本是速度最快的,但是步子走大了,扯蛋了,后面就是 20 年的泡沫经济。
同时,大家也知道了,为什么美国人这么崇拜克林顿,因为老布什期间虽然苏联解体了,但是美国还不是高收入发达国家,正因为克林顿的新经济政策和信息高速公路,大力发展 IT 产业,才让美国成为高收入发达国家。
虽然有 1998 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但是主要影响了韩国和新加坡等亚洲经济体,欧美没有受到影响。
21 世纪前十年,是世界上近四十年中,各国发展速度最快的,这也是中国腾飞的十年,在 2008 年次贷危机之前,各国凭借着世界浪潮纷纷进入名人堂。
21 世纪前十年进入名人堂的有:丹麦、芬兰、爱尔兰、英国、德国、比利时、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意大利、新加坡、新西兰,其中中国香港经济体也是成功进入。
然而,2008 年次贷危机,浪潮一下子没了,再也不能鲤鱼跃龙门,发达国家的大门就此关闭,从此之后,再也没有国家能够进入。
有些原本进入的,比如希腊,一下子倒退了十年,至今不能进入,有些 2 万左右,所谓的中等发达国家,比如葡萄牙和捷克等,一直发展缓慢,至今也不能进入。
次贷危机之后,只诞生了 3 个高收入发达国家,第一个是以色列,因为中东战争,被耽误了十年,安定后迅速进入。
第二个是西班牙,2007 年的时候差点就进入了,后来几经浮沉,凭借着强大的工业能力再度进入。
第三个就是韩国,从此之后,很难再有国家能够进入了,因为成为发达国家,终究要靠工业化。
以上就是发达国家的发家史。
下面来看看美国、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发展历程。
日本和亚洲四小龙是如何腾飞的?
说到发达国家,首先想到的就是美国,美国是对中国影响最大的西方发达国家,那么美国是哪一年达到人均 1.2 万美元的呢?
查阅资料,美国人均达到 1.2 万美元,是在 1980 年。
而中国和美国,恰恰是前一年,1979 年才建交的。
所以 80 年代的中国人才会那么崇拜美国,尤其是去美国的留学生,看到美国如此发达的经济,一定是惊讶得目瞪口呆。
而且,美国作为 3 亿人口的大国,人均 GDP 居然和 700 万人口的瑞士差不多,瑞士 1978 年达到人均 1.2 万,美国则是 1980 年达到,今天美国的人均 GDP 也和瑞士差不多,足见美国的富裕。
美国达到人均 1.2 万美元,也就是说中国 2021 年人均 GDP 水平,是在 1980 年。
那么,作为保持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长达 40 年之久的日本,是什么时候达到的呢?
我们可以看出,**日本二战后的发展速度极快,**1964 年,日本人均超过 756 美元,才摆脱低收入经济体,这一年,也是日本东京奥运会举办的一年,标志着日本二战后的崛起。
1973 年,日本人均 GDP 就超过了 2995 美元,达到了中上等收入经济体。
1981 年,日本人均 GDP 就超过了 9265 美元,达到了高收入经济体。此后第二年下降了点,1983 年继续稳定了。
从中上等收入经济体到高收入经济体,日本只用了 10 年,是所有经济体中时间最短的。
1987 年,只用了 4 年,日本人均 GDP 就超过了 2 万美元,也是史上用时最短,当然了,有广场协议、日本升值的因素,并且最终在 1994 年破灭成泡沫经济。
日本达到人均 1.2 万美元,也就是说中国 2021 年人均 GDP 水平,是在 1985 年。
当时中国的经济还在缓慢增长中,毕竟增长的初期,速度是十分缓慢,甚至看不见成效的,需要十分的艰苦和累积,所幸中国挺过来了。
大家可以看下中日经济的对比,曾经的日本一骑绝尘,特别是 1995 年,达到了中国的十倍之多!后来却一直停滞,中国却一飞冲天。
下面比较下大家最熟悉的四个经济体,也就是亚洲四小龙,它们是什么时候达到人均 1.2 万美元的呢?
首先是中国香港地区。
一条深圳河,隔开了香港和深圳,在 80 年代,香港是所有中国大陆人心目中的神话,当时听过一句话,香港的发展水平和美国差不多,只要中国大陆有朝一日达到香港的水平,中国就超过美国了。
乍一听匪夷所思,毕竟那个时候内地和香港差异太大了。
从图中可以看出,香港的发展确实堪称飞速!
我们比较下瑞士和香港,瑞士一直没有低收入经济体的时期,二战后的 1948 年就是中下等收入经济体了。
而香港,一直到 1969 年才摆脱了低收入经济体,人均超过 756 美元。这个时间比日本慢了 5 年。
1977 年,香港地区人均 GDP 就超过了 2995 美元,达到了中上等收入经济体。这个时间比日本慢了 4 年。
1988 年,香港地区人均 GDP 就超过了 9265 美元,达到了高收入经济体。这个时间比日本慢了 5 年。
也就是说,香港地区的发展基本上和日本保持着统一速度,跨越三道门槛的时间都比日本慢了 5 年,说明速度相等。
1993 年,香港地区人均 GDP 超过了 2 万美元,比日本慢了 6 年,但是却比日本扎实,虽然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和非典,但是香港人均今天远远超过了日本。2020 年,香港地区的人均 GDP 是 4.63 万美元,而日本的人均 GDP 是 4.02 万美元,香港地区不仅超过了日本,也超过了英国。
香港地区达到人均 1.2 万美元,也就是说中国大陆 2021 年人均 GDP 水平,是在 1989 年。
香港地区的发展速度几乎和日本齐平,是当时全世界最快的。也超过了新加坡。
人们最喜欢和新加坡和香港类比,的确,两个都是城市,而且人口差不多。
同样,新加坡也没有我们想象的富裕,至少建国初期,地小人多,新加坡的人均一度是低收入经济体。
新加坡,一直到 1969 年才摆脱了低收入经济体,人均超过 756 美元。巧合的是,这个时间和香港地区是同一年。
1977 年,新加坡人均 GDP 就超过了 2995 美元,达到了中上等收入经济体。巧合的是,这个时间又和香港地区是同一年。
1988 年,新加坡人均 GDP 就超过了 9265 美元,达到了高收入经济体。巧合的是,这个时间又和香港地区是同一年。
也就是说,新加坡的发展速度,甚至人均 GDP 都和香港地区几乎一模一样。
然而,今天新加坡人均却远远高于香港,2020 年,新加坡人均 GDP5.98 万美元,世界第 9,超过了香港地区。
大家看香港地区和新加坡的人均 GDP,基本上都是伴随的,可是 2005 年之后拉开了差距,香港依然很快,但是新加坡却是飞速。
两者的差距为何会拉开呢?
1993 年,新加坡人均 GDP 超过了 2 万美元,也巧合了,这个时间又和香港地区是同一年。
2006 年,新加坡人均 GDP 超过了 3 万美元,香港地区则是 2007 年达到了这一水平,基本上还是同一水平线。
2010 年,新加坡人均 GDP 超过了 4 万美元,香港地区则是 2015 年才达到这一水平。
2012 年,新加坡人均 GDP 超过了 5 万美元,香港地区则至今也没有达到这一水平。
也就是说,两者的发展差异,是在 2005 年之后拉开的,李光耀当时高瞻远瞩的房屋政策、高科技产业政策都发挥了功效,甚至新加坡还开设了赌场,而渐渐把香港拉在了身后。
新加坡至今还保留着裕廊工业区,有医药、电子等高科技产业,而香港则早就产业转移去了珠三角,前店后厂的模式,产业空心化导致了香港发展后继乏力。
新加坡达到人均 1.2 万美元,也就是说中国 2021 年人均 GDP 水平,同样是在 1989 年。
下面来看下中国台湾地区。
中国台湾地区在上世纪 60 年代是全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60 年代,台湾地区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为 10.2%,世界第一。**高雄出口加工区是全亚洲第一个出口加工区。
后来在台湾经济陷入困境的 80 年代,蒋经国推进十大建设,同时兴建新竹高科技产业园区,在芯片上大力投入,今天的台湾地区,是和美国、韩国鼎足而立的半导体生产体,在芯片上一直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
台湾因为人口众多,所以发展的速度比香港慢点,也比人口更多,但是基础更好的日本要慢点。
我们可以看出,台湾地区早期的发展十分艰辛,虽然 60 年代经济增长率世界第一,但是人均基本上没有增长,一直十分缓慢,因为人口增长太快了,这个大陆 80 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基本上一样。
台湾地区,一直到 1974 年才摆脱了低收入经济体,人均超过 756 美元。比香港和新加坡晚了 5 年。
1984 年,台湾地区人均 GDP 超过了 2995 美元,达到了中上等收入经济体。比香港和新加坡晚了 7 年。
1992 年,新加坡人均 GDP 就超过了 9265 美元,达到了高收入经济体。比香港和新加坡晚了 4 年。
此后,台湾遭到了亚洲金融危机的沉重打击,一蹶不振,2011 年,台湾地区人均 GDP 才达到了 2 万美元,比香港和新加坡晚了 18 年之久。
所以说,台湾地区的经济在陈水扁时期遭到了大规模停滞,这是事实。
台湾地区达到人均 1.2 万美元,也就是说中国大陆 2021 年人均 GDP 水平,是在 1994 年。
那一年,也是台湾地区和中国大陆经济对比最为失常的一年,台湾地区经济几乎等于中国大陆经济的一半!
那个时候,大陆人对于港台文化十分仰慕,也崇拜港台明星。
而因为千岛湖事件,最终台湾地区和大陆也有了新的隔阂,甚至此后就进入了长期对立状态,令人唏嘘。
亚洲四小龙中,发展最为缓慢的就是韩国。
毕竟韩国人口最多,基础也堪称最差,朝鲜战争几乎把韩国炸成了废墟。
而韩国在发展经济的时候,和中国很相似,都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今天韩国是为数不多几个拥有齐全工业门类的国家,这一切都源自 70 年代朴正熙的高瞻远瞩。
![](data:image/svg+xml;utf8,)
我们看下韩国的图表,和台湾地区进行一个对比,毕竟两者都是千万人口级别。
可以看出,韩国是亚洲四小龙中基础最差、最穷的,堪称赤贫,人均不到 100 美元的发展阶段和中国历史上的 60 年代也很相似。
可是凭借着 70 年代的快速发展,韩国奋起直追。
韩国,一直到 1976 年才摆脱了低收入经济体,人均超过 756 美元。比台湾地区晚了 2 年。
1987 年,韩国人均 GDP 超过了 2995 美元,达到了中上等收入经济体。比台湾地区晚了 3 年。
1994 年,韩国人均 GDP 就超过了 9265 美元,达到了高收入经济体。比台湾地区晚了 2 年。
我们可以惊人地发展,新加坡和香港地区的发展,人均 GDP 的速度几乎一样,而韩国则和台湾地区的速度相同,都只比台湾地区晚了 2-3 年,在三个重要节点上保持着和台湾地区一样的速度。
然后,韩国遭到了和台湾地区一样的金融危机的打击,一蹶不振。
奇迹的是,21 世纪,韩国奇迹般复苏了,这里面有中国很大功劳,中国对韩国产业打开了市场,也对韩流打开了市场,席卷全中国。
2006 年,韩国人均 GDP 超过了 2 万美元,比台湾地区早了 5 年,韩国完成了对台湾地区的弯道超车和超越!
2017 年,韩国人均 GDP 超过了 3 万美元,而台湾地区至今依然没有超过 3 万美元大关,都说 2022 年要破 3 万大关,那就比韩国还是晚了 5 年。
2006 年,韩国人均 GDP 达到了 2 万美元,比香港和新加坡晚了 13 年,但是比台湾地区要快。
我们可以发现,正是陈水扁时期,台湾地区落后于韩国,至今依然没有追上。
韩国达到人均 1.2 万美元,也就是说中国大陆 2021 年人均 GDP 水平,是在 1996 年。但是由于遭到了亚洲金融危机的打击,韩国出现了倒退,2002 年韩国才恢复人均 1.2 万美元。
所以,韩国既可以说 1996 年就达到了 1.2 万美元,也可以说是 2002 年达到,所以中国人对于韩国经济发展比较亲切,因为我们都是亲历韩流的一代人。
好了,除了发达经济体和亚洲四小龙,其实,中国回头一看,基本上没有超过自己的国家了,很多我们以为很富裕的国家,比如阿根廷、泰国等,其实人均不如中国。
我们还可以和一个国家对比下,那就是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曾经作为亚洲四小虎之一,和泰国、印尼、菲律宾并称,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泰国遭到了沉重打击,十年都没有恢复元气,只有马来西亚保持着稳定增长。
下面把马来西亚和中国大陆的人均 GDP 进行一个类比。
为什么把这两个进行类比呢,因为马来西亚 2021 年人均 GDP 也是 1.2 万美元,排在中国后一位,和中国难兄难弟,那就进行对比。
其余的经济体,要么和中国发展不同,只是依靠资源,要么是拉美国家,长期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增长停滞。
可以看出,马来西亚的发展比中国要早,但是没有中国快。
马来西亚,1974 年就摆脱了低收入经济体,人均超过 756 美元。这个时间和台湾地区基本上一样,比韩国还早了 2 年。
此后,马来西亚经济一下子找不到北,陷入长期停滞。
1992 年,马来西亚人均 GDP 超过了 2995 美元,达到了中上等收入经济体。虽然比台湾地区和韩国要晚,但也不算晚。
然而,马来西亚一直到 2012 年才超过了 9265 美元,达到了高收入经济体。用了 20 年之久,这当然有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但发展速度也是比较缓慢的。
可以说,亚洲四小龙是一个特例,发展如此快的经济体并不多见,而大多数就像马来西亚一样,增长缓慢,走三步退两步这种。
比较下中国大陆。
中国大陆 1997 年才摆脱了低收入经济体,人均超过 756 美元,这个时间点,太晚了,比美国晚了 56 年,比日本晚了 33 年,比香港地区和新加坡晚了 28 年,比台湾地区晚了 23 年,比韩国晚了 21 年。
1997 年,香港都回归了,此时的中国大陆经济居然如此之低,而且外面面对着亚洲金融危机,内在也有进行国企改革和下岗浪潮,可以说,当时人能够挺过来,十分不容易。
中国大陆 2008 年才进入中下等收入经济体,人均超过 2995 美元,这个时间点,比美国晚了 46 年,比日本晚了 35 年,比香港地区和新加坡晚了 31 年,比台湾地区晚了 24 年,比韩国晚了 21 年。
也就是说,一直到现在为止,其实中国大陆和这些经济体相差的年份其实差不多,这说明了一个道理:中国大陆保持了和日本与亚洲四小龙一样的狂飙发展速度。
那一年,也是北京奥运会举办的一年,西方称之为中国崛起的元年。
中国大陆 2019 年才进入中上等收入经济体,人均超过 9265 美元,这个时间点,比美国晚了 41 年,比日本晚了 38 年,比香港地区和新加坡晚了 31 年,比台湾地区晚了 27 年,比韩国晚了 25 年。
也就是说,中国大陆还是保持着和亚洲四小龙一样的速度在狂飙着,但是比亚洲四小龙晚的年份加大了,说明还是没有达到它们曾经的速度,毕竟它们是小龙,体量小,好调头,而中国大陆体量太大了,每走一步都是雷霆万钧。
中国大陆 2021 年人均 1.2 万美元,达到世界平均水平,这个时间点,比美国晚了 41 年,比日本晚了 36 年,比香港地区和新加坡晚了 32 年,比台湾地区晚了 27 年,比韩国晚了 25 年。
但是,不要紧,只要奋起直追,脚踏实地,一定可以再攀高峰,而这对于世界的震撼,远超亚洲四小龙。
那么,我们可以设想下,亚洲四小龙是过来人,如果中国大陆还保持着和四小龙一样的高速不变,什么时候能够人均 2 万美元,什么时候人均 3 万美元?
从人均 1.2 万美元到 2 万美元,乍一看,好像很容易,其实很复杂。
所谓的拉美中等收入陷阱,就是说的拉美国家,发展数十年可能还无法挣脱泥潭。
东亚地区经济体从 1 万美元到 2 万美元的时间,总体都比较快。
最快的是日本,1983 年人均突破 1 万美元,1987 年就破 2 万美元了,当然了这是广场协议导致日元大幅升值的结果,只用了 4 年的时间,这在人类经济史上是最快的。1992 年人均就达到了 3 万美元,也只用了 5 年时间。
香港地区 1988 年人均突破 1 万美元,1993 年人均就突破了 2 万美元,用了 5 年的时间。但是 2009 年才人均达到 3 万美元,用了 16 年之久。
新加坡 1988 年人均突破 1 万美元,到 1993 年人均突破 2 万美元,同样用了 5 年的时间。2006 年人均达到 3 万美元,用了 13 年之久。
韩国 1994 年人均突破 1 万美元,中间遇到了亚洲金融危机,2003 年才恢复到 1996 年的水平,2006 年人均突破了 2 万美元,总共用时 12 年。2018 年才人均突破 3 万美元,用了 12 年之久。
台湾地区则最慢,1992 年人均就突破 1 万美元了,到 2011 年人均才突破 2 万美元,用时 19 年的时间。至今未突破 3 万美元。
也就是说,日本和亚洲四小龙这 5 个经济体,归纳下。
从人均 1 万美元到人均 2 万美元的跨越:
日本 4 年、香港地区 5 年、新加坡 5 年、韩国 12 年、台湾地区 19 年。
从人均 2 万美元到人均 3 万美元的跨越:
日本 5 年、香港地区 16 年、新加坡 12 年、韩国 12 年、台湾地区至今还没有破。
所以,速度最快的是日本,这在世界经济史上无法复制,但是因为太快,导致泡沫经济停滞 20 年,至今几乎被韩国追上。
而同时最长的是台湾地区,用了 19 年才突破 2 万美元,不亚于陷入中等陷阱的拉美国家。
在 2 万美元到 3 万美元的攀登中,香港地区明显力不从心,用时较多,落后于新加坡。
如果中国大陆还保持着和四小龙一样的高速不变,什么时候能够人均 2 万美元,什么时候人均 3 万美元?
可以设想下。
1、如果中国大陆保持着日本发展的速度,那么 2019 年人均突破 1 万美元,2023 年人均突破 2 万美元,2028 年人均突破 3 万美元,成为发达国家。
这太不可思议了,也只有日本完成了,但是代价却是 20 年泡沫经济,1996 年之后的图表都是平行的停滞。如果中国能够像之前日本这么狂飙的话,2028 年超过了美国,世界第一。
2、如果中国大陆保持着新加坡发展的速度,那么 2019 年人均突破 1 万美元,2024 年人均突破 2 万美元,2031 年人均突破 3 万美元,成为发达国家。
新加坡的速度是第二快的,也是很稳定的,至今人均都远远超过日本,如果像新加坡这样,那么中国到 2024 年人均 2 万,2031 年人均 3 万。
可以看出,新加坡一直比较快,除了 1995 年之后遭到亚洲金融危机有点停滞,其余时候都是世界前列。
值得注意的是,西方经济学家假设中国经济,似乎参考的就是新加坡,中国制造 2025 被广泛关注,并被特朗普猛攻,就是特朗普觉得中国要在 2025 年,通过科技升级突破拉美陷阱,这是他绝不允许的。
而西方预测中国超过美国,也是 2030 年。
前提是中国要有新加坡这么快的速度。
3、如果中国大陆保持着香港地区发展的速度,那么 2019 年人均突破 1 万美元,2024 年人均突破 2 万美元,2035 年人均突破 3 万美元,成为发达国家。
这个似乎稳妥点,值得注意的是,2035 年,正好是我国规划中,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那一年。
这岂非是冥冥之中的天意?
前提是中国大陆要有香港地区这么快的速度。
4、如果中国大陆保持着韩国发展的速度,那么 2019 年人均突破 1 万美元,2031 年人均突破 2 万美元,2045 年人均突破 3 万美元,成为发达国家。
感觉这个更加稳妥点,西方预测中国超过美国就是 2030 年,预测的就是中国人均 2 万美元,就足以超过美国,而美国不会让中国这么好过,一定百般阻拦,不亚于亚洲金融危机对于韩国的打击,既然如此,宁可步子慢下来,不要数量,只要质量,用 12 年突破,也是可以的。
第二个时间点不就是 “三步走” 中所说的,到 21 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和这个预测一样,在天之灵应该看到,也能欣慰的吧。
台湾地区的类比就不类比了,至今没破。
要达到这个水平,一定要产业升级,从 2021 年的情况来看,中国的几个核心产业升级是可以的,尤其是汽车是最大的亮点。
汽车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主要的出口产品,中国和他们比,是有劣势的,可能数十年也来不及。
谁知道西方人鼓吹环保给了中国人机会,中国在传统汽油车上没有优势,可以生产电动汽车,一下子给了中国弯道超车的机会,比亚迪已经成为世界著名的电动汽车企业,得到了巴菲特的垂青。
下一个突破口就是半导体,因为中国出口最大的产品是电子产品,而芯片一直被卡脖子,可以说,突破了芯片,中国成为发达国家,不是梦想。
不得不感慨曾经为中国发展挥洒汗水的先辈,你们辛苦了。
好吧,小管家也不容易,几次整顿下来,现在都跪着要饭了,还是跑不掉,下一步看来只能自宫了。中文互联网看来要走向消亡了。
-————————————
丧气的话就不说了,说了也发不出来。说个正能量的故事吧。
大约在 15 年左右,当时主打翻译外网各路消息的龙腾网论坛经常会搬运一个台湾大叔的言论,时间过了好久,我已经记不清这位的名字了。这位台湾大叔跟西西河那群人算是网络上最早的一批自干五,考虑大叔是个台湾人,就更为难得。
当时,他经常在外网跟无脑抹黑中国的网民论战,从各种古早的所谓黑历史到当下发生的新闻,一一驳斥各种谣言和谎言。论战的逻辑不仅清晰,证据充足,而且风度翩翩,非常优雅,哪怕是遇到无脑谩骂,也是一本正经指出对方的错落之处。是当时自干五中最为优秀的一批人。
如今随着自干五的群体下沉,泛化,消解,现在我是不会用自干五来描述他了(现在的小粉红能学人家一半,都不会被人称为低级红)。他当时有个判断让我记忆深刻:
他认为中国毫无疑问在崛起的道路上,但是面临着崛起被打断的风险,只有人均 GDP 达到 1 万美元之后,才能说可以排除崛起中断的风险。
他对人均 GDP 超过 1 万美元这个指标非常重视,认为只要中国达到了这个指标,中国的崛起之路就无人可挡,整个中国的国家实力一定发生本质的变化。做出这个判断的时候,还是 2015 年之前。当时我完全不能理解他这个判断从何而来,因为 1 万美元并不高,只有美日这些发达国家的四分之一,五分之一,就算达到这个标准,中国依旧只是个相对贫穷的国家。
现在看来完全命中。而同期电视上,各路评论家极为不满中国片面强调 GDP 指标,称 GDP 是鸡的屁。现在看来,高下立判。
之所以他能做出这样的判断,我想和他身处更为发达的工业社会有关,他本身经历过台湾人均 GDP 跨越 1 万美元后,整个社会发生的深刻改变,自然能够判断 14 亿人口的大陆一旦人均 GDP 超过 1 万美元会发生何种变化。
2015 年后中国社会发生了何种变化?
1. 经济上。最为明显的变革就是在 3g,4g 网络的普及下,互联网企业和智能机产业进入爆炸的发展阶段。
中国成为美国之外唯一同时拥有大型互联网公司和大型智能硬件公司的国家。在互联网公司的带动下,一系列网购,短视频社交,电子支付,人工智能行业也迅速崛起;而智能机大发展带来了中国电子产业链的快速崛起,除了华为,小米这些手机公司,大疆,京东方,中芯国际,比亚迪的电池也是这轮风口的收益者。而互联网孕育出的人工智能行业和智能机孕育出的电池和电子行业,在电动车时代形成合力,在 2021 年的今天爆发出惊人的能量和广阔的前景。
2. 科研上。中国科研经费从 2000 多亿美元,增长到 4000 亿美元,成为与美,欧并重的世界科研中心之一。不要杠什么中国投入巨大,科研成果寥寥。北斗导航,超级计算机,月球采样,火星登陆,空间站建设,量子计算机这些都是为大众所知科研成果,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的民营公司也开始持续地投入巨额研发经费了。而今年日本文部省出台的研究报告中,中国的前 10% 高被引用论文数量已经超过美国。
(说个有趣的题外话,2000 年中国第一台类人机器人研制成功,叫先行者,长下面这样。这个新闻在日本引起轰动,称为 “中華4000年の科学技術の結晶”。大家可以猜猜原因。想象一下如果 2021 年印度宣传自己搞出了下面这样的类人机器人,在中国互联网上会引发怎样的舆论。
)
国家统计局 » 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https://www.nikkei.com/article/DGXZQODL107VL0Q1A810C2000000/
3. 军事上,2015 年 052D 刚刚爆兵,歼 20 还在试飞,辽宁号服役不久,一年后就是中美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海上对峙,如今看来,如果当时美军是有备而来,而不仅仅是敲诈勒索,胜负未可知。今天,中美国海军的造舰竞赛正是热火朝天。
中国自从人均 GDP 越过 1 万美元后,在国内和国际的观感已经发生质的变化,至少在国际媒体上,我经常看到给中国冠上 " 超级大国 “,这个不是捧杀,因为日本媒体也经常捏着鼻子使用,至于台湾人也不用“强国” 来讽刺大陆,因为大陆的发展已经消解了其中的讽刺意味。
当然有很多深刻的问题有待解决,而且我个人对此并不抱太大期望,但是人均 GDP 达到 1.2 万美元的意义确实不能低估,如果中国 GDP 增速保持在 5% 左右,加之汇率的提升,10 年后,中国人均 GDP 就会超过 2 万美元,不仅在总量上超过美国,更是历史性的成为准发达国家。到那时,可以预见中国沿海地区的人均 GDP 将与日韩齐平,在世人眼中,中国社会发达程度将与日韩无二,这是历史性的成就。
但是,经济增长不是永恒的,没有任何事是永恒的,中国社会很快就要迎来互联网时代成长的一代人,希望我们能做好准备。
重要的 2021 这个年份,而不是数字。
前一段时间,环球时报曾做过一个调查问卷,调查国民对民主这个词的看法,意外的是竟然有四分之一的被调查者认为民主是一个不好的东西,而这四分之一人绝大多数是 00 后。
负面原因其实和美国有很大关系,老美经常戴着民主的高帽到处做坏事情,在这种环境下,看着新闻成长起来的 00 后,开始对民主这个词语反感。
当我们 90 后还在知乎上和高华、美粉、公知争夺民主这个词语定义权的时候,00 后已经开始准备掀桌子了。老子就觉得民主不是个好东西,你的民主在我眼里就是个笑话。
说实话,看到 00 后对民主是这么个态度,我都有点想站到公知那边了。
不过现在的 00 后一系列行为模式,在我们 90 后这代就已经有些许表现,比如,我个人是十分赞成言论自由的,所以从来不去搞禁言、删别人回复。但是 95 后里面禁言、拉黑已经十分常见。
到 00 后,对不同意见组团讨伐,是比较普遍现象。我更愿意和一群公知吵一天,也不愿意戳中 00 后痛点。
90 后,也就是我这代人成长起来的时候,中国还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各方面数据远逊于发达国家,但是中国凭借着 2000-2020 年这 20 年巨大的发展,让一部分人,包括我,抛弃西方价值观,站到党和国家一边。
00 后,他们记事的 2010 年起,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看到一个更为廉洁高效的国家,一带一路将国家意志伸展到海外,所以有了掀民主桌子的勇气。
10 后呢,今年开始记事,他们记事起,中国就是一个高收入国家,在他们成长的十年,中国有望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现在我们还稍稍仰望的发达国家,在他们长大成人后,就是一个文化不太一样的普通外国而已。
也许从今年开始,人均 GDP 的增长最大的影响不是对我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而是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提升。那些公知高华应该被扫入历史垃圾堆,而一直自认为更接近世界真相的我,可能也从今年开始落伍了。
目前这个情况,大家对蛋糕的总量和平均值已经不关心了,更多的是关心蛋糕的分配问题,比如中位数,毕竟蛋糕做的再大,大多数人吃不上也没意思。
真是服了回答里面的各位了。很多人都在阴阳怪气的说目前中国的 GDP 含金量不高,尤其和国外比较,比较也应该和中国人均 GDP 差不多的国家比较啊,如下图:
我看了那么多回答,没有一个仔细比较以上国家收入,贫富差距,生活水平的。你拿中国和人均 GDP 是中国三四倍的国家比也太不公平了吧。
另外再多说两句,现在因为疫情和经济不景气,美元大放水,美元的实际购买力严重下滑,单纯以美元作为评价标准是存在问题的。近几年即便部分国家 GDP 是正向增长,但是实际的国家财富可能还是负增长,所以未来一段时间,相较于人均 GDP 的数量增长,不如关注相对于其他国家的差距。
这个问题下面,有大量抱怨、嘲讽式的回答。
平心而论,你不能说这些全都是公知言论。我能理解,有相当一大部分人是真诚地从心底里认为:
中国取得的这点成就没什么好吹嘘的,你看看我们还有 XXXX 问题,你看看人家 XXXX 国家……
他们不是真的在质疑我们有没有达到 1.2 万美元,而是很困惑 1.2 万美元又咋了?为什么要拿出来大张旗鼓的宣传?
那么我就解释一下为什么我们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而且应该更加大张旗鼓地宣传。
原因很简单:
我们对现在的态度,反映了我们对过去的看法,也因此决定了我们未来的发展路径。
我们如何看待从 0 美元到 1.2 万美元,
决定了我们会以什么样的方法去攀登 1.2 万美元到 6 万美元。
如果你认为 1.2 万美元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值得宣传,也不值得夸赞。那么其实就意味着(甚至连你自己都没意识到),你打心底里认为从 0 美元到 1.2 万美元的过程中,并不是由于中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发展方法,而是纯粹瞎猫碰上死耗子的运气。
不就 1.2 万美元嘛,有什么大不了的?自由发展洒洒水就能达到,根本不是因为中国的制度优秀、不是因为中共的领导能力、不是因为社会主义。
那么这样的认知,就自然而然地包含了以下的一些对未来的推论:
1、中国的制度不应该保留到未来(或者换一套制度也许会更好);
2、中国过去的发展是碰运气,未来随时有可能翻车;
3、对未来无比悲观,但是没有任何办法;
4、中国过去的办法不行,我自己也想不出来办法,不如学学美国的办法,也许有效?
5、不,一定会有效的(催眠自己)。
然而对于我来说,有一个非常非常非常简单的事实推论:
能够从 0 美元到 1.2 万美元,中国过去 70 年一定是做了非常对的事情。
而由于现实里中国共产党在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占据核心地位,我相信这也是所有人都能承认的事实。
那么,在中国所做的非常对的事情中,一定有相当一部分甚至绝大部分都来源于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制度、政策,这对我而言也是不言自明的推论。
那么,姑且不提这些 “非常对的事情” 到底有什么,也姑且不提中国共产党的优秀有效的组织、制度和政策到底包含什么(实际上我曾经总结过六点)。
起码对我而言就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如果我们想要从 1.2 万美元走到 6 万美元,就一定要坚持我们从 0 美元走到 1.2 万美元的方法(无论这个方法包含哪些具体的内容)。
所以,承不承认 1.2 万美元很牛 X,这非常关键。
承认这一点,你就承认我们过去的方法很牛 X,那么未来我们也应该继续坚持这些方法;
不承认这一点,你就会认为过去我们都是在碰运气,因此你也不知道以后该怎么办。你只能猜测,也许我们用美国、用日本、用欧洲的方法会比较好。
但是,我坚持的方法是经过验证的,而你猜测的方法没有在中国得到过验证,在全世界 190 多个国家中绝大多数国家的验证也是不成功的。
这就是区别。
这个问题搞明白以后,就出现了下一个问题:
从 0 美元到 1.2 万美元,意味着中国找对了路——这一点对我而言是不言自明的,但是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却不是。
如果我们不大张旗鼓地宣传 1.2 万美元的成就,不大张旗鼓地宣传从 0 美元到 1.2 万美元是多么的不可思议,那么大多数老百姓是不知道。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很穷,每个人都知道贫富差距很大,每个人都知道我们吃不起一美元炸鸡、住不上大豪斯……
这是我们的切身经历,是我们每个老百姓的着眼点。
而中国过去是否做对了?
做对了什么?
未来该怎么做?
怎么样才能让 6 亿月收入不到 1000 的人变成月收入 5000 的人?
怎么样才能从 1.2 万美元变成 6 万美元?
这些问题大多数人统统不知道。
如果你不向他们大张旗鼓地宣传 1.2 万美元,那么他们就永远不知道。
不知道过去所以不知道未来;
不知道原因所以不知道方法。
所以我们要宣传,还要大张旗鼓地宣传。
2022 年 1 月 12 日更新。
评论区里有大量的人谈【分配问题】。
我需要在这里把这个问题讲透:
穷,才是穷人没有力量逼着富人解决分配问题的根本原因。
首先说明,我跟绝大多数人没有区别,我同样认为分配问题很严重,贫富差距悬殊,需要解决。
问题是,怎么解决?
靠法律强制吗?怎么执行?重新回到计划经济?
你让我多缴税,我赞同,但是工厂和资本都是我的,我愿意去国外投资总没问题吧?
你不想 996?你想要加班费?你想要更高的福利和社保基数?没问题,这是你的权利。但是我承担不起,把你辞退裁员,这总是我的权利吧?什么?你笑话我说你走了我招不到员工?别扯了,这个市场上愿意 996、愿意免费加班、愿意拿最低基数社保的多了去了。
你问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捏着鼻子接受 996?是因为他们贱吗?
不,是因为他们穷啊!
这个世界上是有经济规律的,穷就是最大的经济规律。
你为什么捞不到分配果实?老板为啥不怕你跳槽?老板为啥敢明目张胆地违反劳动法?
因为我们人均才特么 1.2 万美元,我们穷!
穷人是没有力量逼迫富人低头的!
如果我们人均 6 万美元了,不用工作靠政府发钱就能吃上一美元炸鸡,住上大豪斯,哪个老板还敢让我 996?你今天敢 996,明天就一个员工都招不到!
你敢违背劳动法?政府部门敢罚死你,把你罚到关门破产,你下岗的员工我们政府掏腰包花钱养!——现在为啥劳动法执行不下去?因为老板有恃无恐,你敢罚我我就敢撤厂不干了,员工全都下岗看你怎么办!政府没办法,因为我们才人均 1.2 万美元,太穷了,养不起那么多下岗员工。
很多人说房价太高,我承认北上广深房价太高了。但是鹤岗房价 1000 块钱 1 平米,为啥你跟我都不会选择去鹤岗定居呢?因为鹤岗的经济发展水平、就业机会都不如北上广深,甚至不如省会城市。
如果有一天,鹤岗的经济水平能达到如今二线城市,二线城市的经济水平能达到如今的北上广深,河北省就算比不上北京也能有北京 70%的人均 gdp,那我相信就不会再有 4000 万人往北京挤,房价问题也就能真正根本性解决了。
明白吗?
我们目前所面临的一切问题,都是因为我们才 1.2 万美元。
在这个经济水平下,经济规律会阻止我们任何解决问题的政策的落地——不是不想,而是做不到!
北京不想把房价降下来吗?
有三四千万常住人口挤进一个小小的北京城,这房价神仙来了也降不下来!
那为啥大家都往北京挤啊?你去河北不好吗?你去东北不好吗?为啥不去?
因为 1.2 万美元水平下,中国就只能养得出来北上广深这四个一线城市!这玩意儿是经济规律,我们 1.2 万美元就必须在这个经济规律里面打转!
所以怎么办呢?
一切问题的解决,最终都要落实到人均 gdp 的增长上去。
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在全世界 1 万美元到 1.5 万美元的 16 个国家中是拔尖的,但是我们远远不如 3 万美元的韩国,4 万美元的日本,6 万美元的美国。
我们只有发展到 3 万美元、4 万美元、6 万美元,才能根本性解决我们目前所面临的分配问题、996 问题、房价问题、养老问题、教育问题、医疗问题。
所以我们才要努力发展;
所以我们才要分析过去做对了什么,有什么经验,是什么原因,这些原因未来还存不存在,有哪些需要保留,哪些需要调整,哪些需要推翻;
所以我们才首先要承认,我们走到 1.2 万美元是一个成就,是值得我们去回头分析的;
所以我们才首先要承认,我们这个 1.2 万美元成就的取得不是偶然的,不是瞎猫碰上死耗子,是可以回头分析出东西的!
觉得自己今年日子更好了的请留言,日子更难了的请点赞
不用看什么 1 万美元了。我们老家从 04 年工资 200 元涨到现在 3000 元,真的非常可以了。对比上海北京啥的没感觉,因为这些地方人一直就很有钱,物质上从来不觉得缺乏。而中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真的是翻天覆地。可能农村地区增长到头了,毕竟内陆本来就是一万美元的极限,增长都在沿海。但中国人也开始往沿海移民了,这个是中国资本和海洋经济发展的开始。而对于知乎上人各个都是汉奸,蛀虫,水军,他们生下来就是 3000 工资起步发展。自然对比现在 6000 工资没啥感觉。而我们内陆曾经就没工作,到现在 3000 最低工资真的非常厉害了。。。小时候 200 工资,现在想想真离谱,怪不得之前一个德国人来当年能说他一年赚我们当地人一辈子的钱。
类似的问题在两年前回答过,当时中国人均 gdp 刚刚突破 1 万美元大关,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而现在只是在这个新阶段里刚迈出了几步而已。
2021 年前三季度,中国 gdp82.3131 万亿 rmb,超过 2017 年全年。2020 年第四季度 29.63 万亿 rmb,2021 年第四季度同比增速预估大约 3.7%,加上 CPI 名义增速大概 7%,第四季度大概可以到 31.7 万亿 rmb,全年大概 114 万亿 rmb,2021 年全年兑美元平均汇率 6.4515,折合起来约 17.67 万亿美元,人均大约 1.25 万美元。而美国 2021 年 gdp 在高通胀下可能会膨胀到 22.94 万亿美元(IMF 预估),中国大陆达到美国的 77%,超过欧盟 27 国,中国大陆加港澳台超过美国的 80%。这也是二战以后在经济总量上最接近美国的单一国家。
由于今年全球国家反弹比较强烈,许多国家会出现异于往年的增速,欧元区国家更甚,2021 年欧元平均汇率升高,欧洲国家尤其是欧元区国家美元名义 gdp 增速也不会低,因此中国 2021 年人均 gdp 能新赶超的国家必然很有限。因此参考一下 2020 年的各国人均 gdp 排名,人均 GDP 从中国这个级别到 G7 + 韩国里面最低的意大利,中间 30 多个经济体加起来共 2.5 亿人口(其中最大的波兰 3800 多万人),在人均 GDP2 万美元的跨度当中,只有 2.5 亿人,不过两个日本的人口。再往上便是人均 GDP 达到意大利或更高的 10 亿人口,过去数百年工业化时代最大的既得利益者集团(韩国比较特殊)。
相比起两年前回答那个问题的时候,经过几年的 “纠缠”,中国进一步甩开俄罗斯,巴西,阿根廷,墨西哥,土耳其这一批在人均 1 万美元附近徘徊了十几年的国家,闯入了 1~3 万美元这个空旷地带。
哪些没有变呢?中美的基本力量对比没有变,中国只是从之前的对美六成多到了七成多,中国处于空旷地带的底端这一基本事实没有变,对那个 10 亿人的既得利益集团冲击产生的变化尚不明朗。
相比两年前,在疫情的冲击下,过去隐藏的各种各样的矛盾逐渐暴露,过去好使的发展路子潜力越来越难以挖掘,过去能吃的红利越来越少,而未来具体要怎么做,会有哪些新问题,都是未知数,中国现在所处的形势比以前更加严峻。
达到 1.2 万美元以上进入一个新阶段当然是好事,但未来不确定的新挑战和新路还在不断的探索中,现在的中国就像一个落水者,从水底往上游,虽然比之前更靠近水面,但能坚持的时间越来越少,只有出现决定性突破,露出水面的那一刻,才能真正享受新鲜的空气。
2 年多前读过一篇文章,对 GDP 的分类俺觉得很有道理。
目前的 GDP 数字可以再拆分成三部分:
1 是正常发展 GDP,这是最健康最真实的。
2 是发展补偿 GDP,比如国内一些地区依靠固投拉动的数字,这类 GDP 是阶段性的,发展中国家这类 GDP 远大于发达国家,因为发达国家软硬基础设施大多已经完成投资不需要再补偿了。
3 是空转 GDP,比如美国的医疗与司法 GDP 远高于同等福利国家,可人均寿命与社会治安并没有更好。大量 GDP 既没有增加生产能力也没有用于实用消费,甚至没有增加就业。发达国家这样的 GDP 就很多。(那种一条路拆了又修并不属于空转,因为可以带来相应的就业与上游物料采购)。
目前我国还处在发展补偿 GDP 占比很高的阶段,所以这个接近高收入标准与实际情况还有一定偏差。
只有但正常发展 GDP 部分接近高收入标准时,大众才能有真正普遍满足的感受。
没啥用,反正知乎上面看到的回答,大家工资永远都是三千一个月
多大的数字,一平均就没意思了。首富财富 3900 亿,和 39000 名打工仔平均以后,每人一千万多一点,简单看就是 39000 个千万富翁!实际没有,那就是 39000 个打工仔,月入 3500。
阶层之谜:40 岁,命已定!人生还有多少翻身机会?
央行课题组《2019 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情况调查》这张图显示,
中国前 10% 城镇家庭拥有社会 47.5% 的财富,前 20% 的城镇家庭拥有 63% 的社会财富,最贫困 40% 城镇家庭拥有 8.8% 的社会财富。
另微博热搜
#大妈查不动产有 90 套房 106 个车位#
#深圳女房东为 1200 多名租户降租 80 万#
#六旬阿姨为创业十几年卖掉上海五套房#
#确诊的哥曾多天连续工作 20 小时#
#统计局回应中国总资产超 1300 万亿元#
#卡地亚回应顾客买 41 万手镯被气到要住院#
#六个钱包#
#仅三成网民月收入在 5000 元以上#
#北京取代纽约成全球亿万富翁最多城市#
#北京最低工资标准上调至每月 2320 元#
#上海月最低工资标准涨到 2590 元#
#副处长送外卖 12 小时赚 41 元#
#日薪 208 万#
#如何看待深房理集资炒房#
#中国灵活就业已涉及 2 亿多人#
#延迟退休#
很多年轻人的回复犯了一个经验主义错误,以为目前的 1.2 万美元人均 GDP 意味着自己就有美好的未来,我们目前的 GDP 发展到现在主要是靠你们的父辈 70 后这一代人用血汗创造出来的经济繁荣,
80,90 后咬牙背负房贷,分摊巨额天价政府债务推动实现的疯狂基建和城市现代化。
我觉得看问题不要总是看好的一面,GDP 数字看起来很光鲜亮丽,几十万亿的债务呢(这还是明面上可以统计的还没有算其他无法统计的影子债务)?
也许很多人觉得说发达国家的债务占比也很高,照样没事,首先我不提发达国家的科技,制造业,消费市场等实力摆在那里,他们的经济发展是可以持续的,
光发达国家的国债利率就低得吓人,像日本这些大部分接近零,我们是多少?
少部分国债在 3% 左右,占比最大的 城投很多在 6%-10%,是欧美的十几倍!
这些债务不可能凭空消失,大部分都需要未来 00 后一代人去分摊,去还债, 怎么还?
高房价,高物价,高税收总有一款适合你。
整个过程吃得肥头大耳的还是那些搞金融,拉基建,城市化,房地产项目的人,
说穿了整个社会的底层目前都被高利贷捆绑得死死的,
未来如果经济增速进一步下跌,产业和消费升级失败 (实际上目前的大量年轻人失业,工作困难,内卷,出生人口大幅下降都是很明显的征兆)
普通人工资无法实现大的增长,这压力可不是一般人能忍受的。
其实我们的 gdp 已经超过美国了,国家不敢这么报而已。
美国报的虚高很多,比如住自己的房子统统要算有产值等等 bug 算法。美国是按消费来算的,我们是按生产来算的,两国没法按一个标准放一起比,诸多 bug。
大家知道,我们生产力已经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的,相当于 1900 年的美国,但是为什么我们内需没他们旺盛,生活显得没他们富裕,因为 1900 年的美国生产力遥遥领先,但是科技还是被英法德等国压制,所以现在美国疯狂封锁的是我们的科技,我们最着急突破的也是科技,科技才是国家实力的最重要指标,有了科技就有了军事上的保障,有了顶层生产分工能力,美国从 1900 年开始 用了大概 60 年(登月),或说三四十年(原子弹),才实现了这一目标,我们的路还有一段呢,这也是落后的代价。
当我们在科技上领先他们的时候,或者他们自己把自己搞 si 的时候,咱们的居民最低消费最低工资平均工资这些就能超过他们了
另外不要死盯着 gdp,这个数据可操作性太大了,这是西方制造的游戏,看各项大宗商品,工业产品和能源相关产品生产数量质量能力更重要。
当我们还在贫穷国家之列时,就算你切蛋糕切出花来,每个人能分到份额,也是少的可怜。
所以首要目标,就是想尽办法把蛋糕做大,就是「无论白猫黑猫,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就是鼓励「少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
只要经济还在快速发展,只要总蛋糕还在增加,只要每人到手的蛋糕还在增加。
在创富过程中,「摸着石头过河」可以容忍,「先乱后治」可以容忍,少数人拿走大部分蛋糕」可以容忍「。
另外,蛋糕的总量比起四十年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已经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我们的实际体量,早就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了。
国家也认识到了分配的重要性,适时提出了「脱贫攻坚」「共同富裕」,就是要强化公平切蛋糕,缩小贫富差距。
如果贫富悬殊达到一定程度,少数人占有绝大部分财富,社会稳定性极容易遭受冲击,社会的投资赚钱效应消失,富人的财产无法保值增值,甚至财产安全都也得不到保障。
恰恰是「共同富裕」,可以缓解社会割裂的矛盾,给予大部分人向上的希望,兜底少数贫苦人的生活,经济才可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收入的差距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城乡收入差距、地区间收入差距,阶层之间收入差距。
1)缩小地区间差距,主要方法是政府的投资,减少地区间设施差距,另外,给予人们迁移的自由,人口的流动可以有效地缩小地区差距。
2)缩小阶层收入差距,主要方法是税收和转移支付,通过税制改革、转移支付和社会保障体系来帮助穷人,缩小阶层差距。
3)缩小城乡差距,关键在于就业,最穷的人不在在城市里,而是在农村里,是那些没有充分开发劳动资源的农民,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制造业和服务业,才是最快的脱贫出路。
在以上三个方面中国,城乡差距才是推动基尼系数的主要原因,我国的贫富差距,是东部沿海最富裕的人群,跟西部最贫穷的农民对比。
所以国家提出的「城市化」战略,除了提升经济效率,也推动「共同富裕」的早日实现。
「共同富裕」不易,共同学习也不易,有空点赞鼓励一下吧 ^_^
追踪每日热点,分享思考所得,欢迎关注 @九霄
回答被建议修改了
那只能说一句,感恩!
单说 GDP 的数字,当然是好事情,至少证明我们的国家愈发强大,疫情期间我们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也体现的特别明显,我们再也不是辛丑条约签订时的 “东亚病夫”,而是和漂亮国“和和气气” 的谈话了。
不过这个话题,我们得结合近几年社会大众流行的一个明显趋势来看,那就是:
我们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信心,对自己的未来十分迷茫。
这句看起来很人格分裂的话,看起来不合理,不过我认为是有内在联系的。
GDP 可以反映什么呢?
很多人应该会把 GDP 和经济发展水平联系在一起,这是没问题的,至少到目前为止,GDP 仍然是衡量发展水平的最佳经济指标之一。
不过,作为人类社会为了量化而制定的指标,GDP 必然有其局限性所在,就和理工科的学生知道某个公式或者某个定理的适用范围一样,GDP 同样不是万能的,如果盲目的对 GDP 崇拜的话,就和学术界盲目重视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一样,对我们未来进一步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GDP 一般每年统计一次,统计的数字并非是累计值,而是每一年的增加值,这意味着 GDP 是增量数据而非存量数据,它主要反映的是当期经济发展的活跃程度,这和一个地区真实的发展情况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而作为增量数据,它只统计当期的情况,这意味着 GDP 这类经济指标,可以通过短期内大量提高财政支出来进行拉高,这些财政支出可以通过动用大量地方和居民负债,或者借助国家的大量转移支付和固投来实现,从而出现类似于拆东墙补西墙的行为,不过原则上只要 GDP 受到足够的重视,这种行为就会广泛出现。
但是这时人们就会思考,如果某个地区为了当期的 GDP 快速提升,进行了大举的借债或者接受了大量国家资源倾斜的话,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以后债务升高,资源倾斜转移到别处该怎么办呢,难不成到那个时候接受 GDP 数据停滞甚至缩水的局面???
上面这段话其实并没有错,为了长期发展,原则上来说一个地区的 GDP 不应该出现短期内过高增长的局面,细水长流才是真理,就好比炒股的老手,比起忽涨忽跌的股票,肯定愿意买那些能够涨很长时间的慢牛股。
不过在现实中,额外的因素会对正常的城市发展模式造成影响。
由于地方一些拥有资源支配权的公共管理人员,在任期上相对有限,为了积累更多的业绩,它们不会采取可持续的手段,因为未来并不是他们的任期,发展不会惠及到他们自己身上,而是会采取透支未来的方式来获得短期收益,将自己任期的业绩拉满,至于未来怎么样,往往会出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
受此影响,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国内绝大多数城市基本都是大干快上的模式,通过透支未来获得短期内更加飞速的 GDP 增长。
而对 GDP 数据本身来说,这意味着,GDP 虽然不会作假,但是却可以打肿脸充胖子,很多地区会为了绩效考量,盲目拉动 GDP 数据,导致了很多隐性问题的积累扩大,这一点通过飞速上升的地方和居民负债率可以得到体现。
综上所述,如果我们把时间拉长来看的话,国内绝大多数城市将会广泛出现周期性的 GDP 高速增长与发展停滞交替出现的情况,高速增长伴随着很多负面问题的积累扩大,需要下一阶段重点消化,并导致下一阶段发展停滞的局面出现,而后问题消化完毕,地方再度进入下一周期的高速发展,循环往复。
也正是受此影响,我国为了维持 GDP 持续性的中高速增长,会对各个地区进行精准的调控,当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前一阶段高速发展时,为了消化前一阶段粗暴发展导致的各种问题,下一阶段这个地区就会更加注重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生态修复,去杠杆的做法,进入一段 GDP 增长相对停滞的时期;而当某个地区前一阶段发展速度较慢,债务得到了较好的消化,产业转型后也适合下一阶段发展,基建也需要一轮更新时,这个地区在本阶段就会得到国家大力的资源支持,地方也会再度推动 GDP 的高速增长,而本轮的高速增长,同样又会给下一轮的经济发展埋下一定的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受到地域黑的核心地区会出现周期性的转移,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是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十年前是河南湖北湖南安徽,现在是东北三省和河北山东,地域黑除了 GDP 以外别的也不懂,只会单纯的比较数字和增长率,对于经济发展周期也没啥了解,只能耍耍嘴皮子。
所以说,GDP 作为增量数据,是值得我们这个发展中国家重点关注的,至少它和做大蛋糕的衡量有着直接关系,但是过于重视 GDP 指标显然不是好事,它让各个地区放弃了最佳的城市发展路径,出现了周期性高速增长和发展停滞的局面,收获高速增长红利的人,往往大拆大建债务一抬拿着业绩走人,留下后来人清理粗放发展的各种烂摊子。如何更加合理的改进制度,不盲目的只以 GDP 论英雄,让城市发展回归合理路线,是我们未来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接下来,我们从劳动者的视角分析,看看 GDP 对于劳动者有什么影响。
我们前面讲到了,GDP 现在一般不会作假,但是 GDP 可以打肿脸充胖子,换句话说,绝大部分地区的 GDP 水平,实际上并不是这个地区健康发展的正常状态,而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行为,我们可以从劳动者的视角窥探一二。
虽然 GDP 的计算有很多种算法,我们这里也不计较一些重复计算可能导致的问题,不过通俗意义上,拉动 GDP 的三驾马车基本上是不变的,这三驾马车分别是投资、消费、出口,为了在这三个方面最大化的拉升 GDP 指标,劳动者都需要作出一定的牺牲。
1. 商品产出与加班文化。
在资本世界中,商品的产出是必须的,这里的商品,既有实体的产品生产,也有抽象的服务提供。
对于我们现如今的情况来说,我们既不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我们,以及现如今的东南亚那样只能制造些低附加值的产品,但我们也不像欧美日那样在技术壁垒和产品附加值上占据高位,我们的产业升级还任重道远。
换句话说,我们现在仍然不能摆脱劳动密集型的现状,即使是国内诸如半导体,锂电新能源,互联网等等高端科技产业,目前国内还是以买办+劳动力堆叠为主,以半导体行业为例,技术授权,仪器设备,产线搭建,原材料采购供给等均由发达国家提供,我们重点在于使用产线雇佣劳动者进行生产,在互联网行业中,代码堆叠和大量营销宣传同样是重点中的重点。而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来说,商品产出量与劳动量呈现了高度的正相关性,这使得增加每天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长,成为了创造更多营收利润,拉升 GDP 的重要手段。
这就意味着,为了增加 GDP,劳动者需要每天产出更多的商品,这就会让劳动者每天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逐渐增大,并最终演化为加班文化,到目前为止,以 996 为代表的加班文化已经成为国内最严重的问题之一。
2. 基建带动与债务问题
在投资对 GDP 的拉动当中,除了投资建设企业贡献 GDP 外(这和我们提到的第一点相关),基建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国内一些大举基建的省份,和一些固投很少的省份相比,在 GDP 指标上会差的很多。
而基建的成果,除了惠民的基础设施以外,很多都是房地产楼盘,他们需要地方的财政支出进行建设,还需要城市中的劳动者为此买单,而在高房价的背后,劳动者为了负担房价,普遍需要掏空自己和家人的存款,并背负大量的房贷,而劳动者掏出的钱,则被地方用来推进城市发展和公共管理开支。
所以,基建发展到一定程度,伴随其一同出现的,就是土地财政的依赖,以及地方和居民的高负债。
那么为了防止债务暴雷出现,地方需要定期性的降低债务压力,采取去杠杆的操作,而在现实世界中,这往往会伴随经济的通缩,而经济的通缩往往在经济指标上表现的就是 GDP 的停滞或者增长缓慢的局面,这符合前面提到过的,很多城市会出现周期性的 GDP 高速发展和 GDP 增长停滞交替出现的情况。
3. 消费主义与网红经济
资本世界中,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除了出口以外,商品还是得国内消化才行,否则商品过剩,就会导致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危机出现,而在 08 次贷危机后,我国对出口的依赖性其实是有所下降的,这使得国内消费市场需要承担的更多,提振内需变得更加重要。
对于 GDP 来说,商品产出的越多,对 GDP 的提升越有利,而消费越多对 GDP 的提升同样越有利。
那么自然,从提升 GDP 的角度讲,为了从消费端拉动经济,自然要通过各种手段,有意引导社会大众投入尽可能多的消费,尝试挖掘更多潜在的品牌价值。而这种提升 GDP 的方式,就是消费主义与网红经济诞生的背景,而为了拔高 GDP,对消费主义和网红经济的利用就会出现过度甚至透支的情况。
这种消费的透支,看起来复杂,包含了诸如剧本杀,奶茶,自助餐,景区旅游,步行街探店,纪念品,电商平台双 11 等各式各样的消费方式和诱导消费手段,不过无论怎样,消费都是社会大众往外掏钱的过程,所以一般情况下,衡量消费是否透支,看大家的钱包瘪不瘪,也就是看居民的储蓄和负债情况就可以了。而在现实当中,人们一方面看着五花八门的各类促销活动和网红品牌,另一方面却发现每去一趟步行街或者仔细逛一次淘宝京东,钱包就会少几百块,月薪根本挡不住。
综上所述,如果我们需要最大限度的拉升 GDP,那么对于国家和劳动者来说,悲喜是并不相通的。
对于国家或者城市来说,通过提高工作强度,拉长工作时间,大举基建,依赖土地财政,拉高房价,消费主义,网红经济等手段,GDP 可以从出口,投资,消费三个领域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但是对于劳动者来说,GDP 的极大拉升,意味着,你需要 996 式的高强度工作,赚得自己拿命换来的血汗钱,然后你需要在深夜躺尸休息时,还有仅剩的周末休息时间当中,通过各种消费形式把钱花到一分不剩甚至动用花呗,这还不算,你还需要掏出你,你的另一半,你们双方父母的全部积蓄,再背负未来三十年的高额负债,为城市中的高房价买单。哦对了,为了维持 GDP 的持续高涨,企业将会只接受胜任高强度劳动的打工人,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受不了 996 的人会被当做干电池扔掉哦。
现在你理解,为什么我们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信心,对自己的未来充满迷茫了吧,GDP 从来就不是用来衡量劳动者幸福感的,最起码当它拿来衡量劳动者幸福感时,我们要参考其他的经济指标才行。而当人们选择最大化拉升 GDP 时,往往意味着对劳动者的牺牲,万里长城和京杭运河很伟大,但是并不影响它们建设时劳民伤财,而你就是被伤的那个。
所以,伴随着 GDP 持续性高速增长出现的,必然是越来越低的居民幸福感,以及越来越高的地方和居民债务,我们现在已经不是那个曾经居民拥有大量储蓄的国家了,与此相反,我国的居民债务水平已经能够和美国日本这类超级债务大国掰手腕。
而当居民手中没钱消费时,消费萎靡,内需不振的局面就必然会出现,到目前为止,国家出台了很多促消费扩大内需的政策,不过这些政策本身更多是用来刺激有钱但是不想消费的局面的,对于现如今社会大众没钱消费的局面,这种措施基本没有什么效果,反而会受到大众的抵触情绪。
而在未来,伴随消费萎靡的出现,cpi 将会长期维持在较低的水准,商品卖不出去,商品流通领域的钱太少,企业也不敢抬高消费品价格;与此同时,生产过剩对大量原材料的需要,反而将原材料价格不断抬高,cpi 和 ppi 的剪刀差将会变得更加严重,企业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产业升级也将严重受限。
我国现在急需解放广大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工作收入,让劳动者有钱也有时间参与消费活动,更要给予劳动者消费的自由度,不能出现为了花钱而花钱的局面,这既是未来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是广大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
最后,我们聊聊大家老生常谈的话题,就是做蛋糕和分蛋糕的事情。
为什么在 19 年以前,我们并没有重视分蛋糕的事情呢。
因为在高速发展的经济大环境中,做大蛋糕的同时,也意味着分蛋糕的合理性,这会让大家忽视分蛋糕的事情。
我举个例子大家就知道了,比如一块四斤重的奶油蛋糕,你和小明按照一比三来进行分配,你得到了一斤,它得到了三斤,而对于很多人来说,一斤蛋糕已经足够吃的满意,甚至如果你就着水或者牛奶的话会吃撑,而拿到三斤蛋糕的小明,不但自己吃撑,还可以把剩下的部分分给其它人吃,或者干脆扔掉,享受蛋糕自由的快感。
这个时候,你看到了小明蛋糕比你多两斤,你心想,如果我也能再拿到一斤蛋糕就好了,这样就可以分给自己的男 / 女朋友一起吃,而小明很贪婪,他也想多拿到点蛋糕,这样他就可以更加享受那个挥霍和支配的过程了。
恭喜你,经济的高速增长,使得蛋糕成功做大,现在我们有了八斤蛋糕,同样是一比三的比例,你分得了两斤,小明分得了六斤。
你很开心,你有两斤蛋糕,可以把蛋糕分享给自己的另一半一起吃,小明也很开心,六斤蛋糕,自己吃一斤,分给其他人一部分,剩下的可以尽情享受自己支配蛋糕的掌控欲。
而在蛋糕成功做大的情况下,你注视着你手里的两斤蛋糕非常开心,全然忘记了小明手里有六斤蛋糕,比你多四斤的现实,不过这个时候,你对小明多四斤蛋糕也无所谓,因为你认为手里的蛋糕已经足够多,再多对自己影响也不大。
这就是做大蛋糕的魔力,它既使得资本家获得的更多,同时也让你在相同分割比例下,让你也获得了更多的蛋糕,从而心满意足,忘记了分割的不平等性。
那么,如果因为种种原因,社会上的蛋糕做不大了呢???
我们还是最初的情况,一共四斤蛋糕,你分得一斤,小明分得三斤。
同样的,你希望有两斤蛋糕,小明希望有六斤蛋糕。
现在,由于我们身处存量社会,蛋糕总量不再发生变化,还是四斤。
这个时候,想要六斤蛋糕的小明,发现自己手里只有三斤,于是他动用了自己的优势地位,把你手里唯一的一斤蛋糕抢了过来。
现在,小明手里有四斤蛋糕,他气呼呼的对你说你不够努力,没能满足他六斤蛋糕的目标。
但是这个时候,你发现你手里一丁点蛋糕都没有了,好歹留半斤,就着水吃个七分饱也行啊。
于是你对小明的做法十分生气,和他爆发了激烈的冲突。
当存量社会到来后,资本的贪婪会让资本继续维持增殖的需要,这时资本会从劳动者手中抢夺资源,来满足资本的需求,从而导致劳动者掌控的资源总量急剧减少,为了争夺剩下的少量资源,劳动者之间被迫发起军备竞赛般的竞争,形成内卷。
同时,当劳动者发现自己的权益不断丧失时,对个人权益的保护会很自然的驱使你发起反抗。
这种反抗的形式,最早会以划水摸鱼等低效劳动的情况展现,知乎上有很多专业人士总结划水摸鱼大法;而后是三三两两的零星个人反抗,前段时间的腾讯离职应届生,还有那些发起仲裁的劳动者就属此类;再然后则是对某些迫害事件的集体大规模声讨,比如拼多多,比亚迪,B 站的猝死事件。在这期间,劳动者的个体差异会逐渐被劳动者淡化,无论你是做什么的,赚多少钱,最后大家都会认同无产阶级这个统一的身份,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再然后,我就不敢多说了,因为再之后的行为就不是消极和嘴皮子声讨那么简单了,而是明面且规模化的举动了。
这会导致一种两难局面的出现:
前面我们讲到了,高速的发展是难以长期持续的,现实世界的经济发展,往往不是长期适度的增长通胀,而是周期性高速增长和发展停滞的局面。
但是,经济发展停滞时,原有的内部矛盾将会显现和扩大,起到阻碍经济继续发展的作用,这使得我们必须妥善处理好分蛋糕的事情,才能让经济重新步入下一阶段的高速发展周期。
以划水摸鱼为例,劳动者大规模的划水摸鱼,会导致社会整体运行的低效,阻碍发展,那么这个时候,如果我们不改善分蛋糕的做法,而是希望继续做大蛋糕,那么资本家会怎么做呢?
很显然,资本家会进一步拉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试图用更长的劳动时间来对冲低效率的负面影响。
然后,劳动者在更长工作时间的摧残下,低效率和反抗意识开始进一步加剧,最后把问题推向白热化。
但是问题来了,效率和公平是没办法既要也要的,磨刀不误砍柴工,你总不能一边磨刀又一边砍柴不是,当我们把分蛋糕视为重点时,做蛋糕就会被耽搁,而当做蛋糕被耽搁,经济处在存量竞争下,内部矛盾就会迅速激化。这迫使我们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速解决分蛋糕的问题,否则就会被内部矛盾给反噬。
对于一个注重长远的国家来说,十四五时期分蛋糕的重要性会大大超过做蛋糕的重要性,甚至为了快速解决分蛋糕的问题需要为此投入大量的资源。
不过,这种资源投入和短期的磨刀,是为了未来高质量的发展做准备,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于分蛋糕,目前主要可以从改善初次分配,再次分配,三次分配的角度出发,采取多措并举的方式来实现,房产税,转移支付等都是可行的手段,至于这些分配方式的具体影响,我会在其他话题下进行讨论。
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GDP 仍然是我们需要重视的经济指标,虽然很多人都在嘲讽日本近几十年的 GDP 几乎没有明显的变动,但是日本早已经是人均 GDP 数万美元的发达国家,我们还需要在做大蛋糕上继续努力才行。
不过对于我国来说,我们已经度过了 GDP 盲目增长以及唯 GDP 论的发展模式,高质量的发展,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实现,产业升级的需要,是我们更应该追求的目标。
否则,作为一个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家,我们为了 GDP 的抬高,既没有让人民幸福安康,又没有实现产业升级和科技进步,还让资本在无序扩张中不断分走本该属于人民的蛋糕,让劳动在资本面前毫无话语权,这样的 GDP 做大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相信在未来,我们在经济发展模式上会有更精细化的设计,更加注重高质量的发展,将经济发展更多惠及到社会大众的身上。
80 后,中西部农村出身,小时候最大的抱怨就是为什么出身在中国;出身在中国也算了,为什么在中西部;在中西部也就算了,为什么在贫困县;在贫困县也就算了,为什么我们家没有自己的房子,父母没有稳定的工作。后来读大学时跟一个老乡一起回家,那老乡羡慕的说,你到了县城就可以到家了,我还要做一个多小时的城乡汽车,再走几公里路才能到家。那一次跟我的震撼真的很大,我以为自己是社会的底层,却没有发现国家还有许许多多比我家庭条件更艰苦的人,他们是被忽视的 9 亿农民,他们绝大多数人初中毕业就走向社会,对他们来说,55 分流是真正的福报(我们中考那年,全县 1300 多考生,只有 200 多能读高中,录取率 15%,而县城的教育资源好,大概有 25%,农村的大概可能真的只有 1/10 能读高中,而最终能考上大学的真的屈指可数)。那时候珠三角还比较乱,工厂两三百一个月,工作强度极大,伙食跟猪食差不多,还要查暂住证,很多人根本掏不起钱去办或者不知道怎么办,最后成为孙志刚们。但即使这样,去打工还是送礼给介绍人才能进工厂。那时候,大家真的是绝望的,前 5% 读书好的还能看到一点曙光,而后面 95% 的人都是没有任何希望的。而现在,打工人虽然依旧辛苦,但是条件已经好了太多。很多大学生仍然选择出国留学,但回国的人从 10% 涨到 70-80%,很多曾经人以在美国刷盘子,在日本背尸体为荣,这些现象都消失了。我们甚至敢想想 gdp 超过美国,人均 gdp 超过日本了。社会怨气仍然严重,但也有一些希望曙光。我庆幸,生活在一个时代巨变的中国,也希望,有生之年可以看到中国人重新站在世界之巅。
按照世行公开的信息,2020 年全球人口增长至 77.528 亿。以 84.7 万亿美元的经济总量计算,2020 年全球人均 GDP 为 1.09 万美元,比上一年的 1.14 万美元,缩减了约 500 美元。新冠疫情拖累了全球经济,但疫情之后世界经济发展速度会提速: 需求上升,以及供给不足,将给经济快速发展提供空间。
中国疫情控制最好,所以经济发展虽然受到影响但影响不大,预计今年人均 GDP 可能达到 1.2 万美元。2020 年中国人均 GDP1.04 万美元,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今年是第一次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值得庆祝的里程碑;但这里有明显的汇率因素,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汇率波动还有反向可能。
发达国家人均 GDP 一般在 3 万美元以上,如果中国经济 10 年翻一翻,再有 20 年中国就是实打实的发达国家。为此必须继续走在改革开放的大路上,任何倒退都会走向反面,这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
2021 年,对于中国经济来讲,是历史性的一年。
中国大陆 2021 年 GDP 总量应该可以达到 114 万亿人民币,估算全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 6.45。则 2021 年中国 GDP 总量为 17.67 万亿美元。
再看台湾省,近年来由于全球芯片产业大爆发,台湾省 2021 年人均 GDP 有望跳涨至 3.2 万美元。台湾总人口为 2362 万人,也就是说台湾省 GDP 总量将达到 7558 亿美元。香港 GDP 已经停滞多年,在 3500 亿美元上下波动,估计 2021 年香港 GDP 在 3500 亿美元左右。澳门去年 GDP 为 243 亿美元,估计今年也是这个数字。
那么中国 GDP 总量 = 中国大陆 + 台湾 + 香港 + 澳门 = 17.67+0.7558+0.3500+0.0243=18.8 万亿美元。IMF 在 11 月底发布了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预测 2021 年世界 GDP 总量为 94.49 万亿美元。
即中国 GDP 占世界比重为:18.8/94.49≈20%。
这个数据有何意义?最大的意义在于,当一国 GDP 突破全球 20% 的比重,意味着该国成为经济超级大国。中国人为何以作为中国人骄傲和自豪?因为我们有伟大辉煌的历史,这个历史辉煌在哪里?就辉煌在过去 2000 年的大部分时间,中国占世界 GDP 比重都在 20% 以上。
根据《世界经济千年史》的估算,过去 2000 多年,只有四个国家实现了 GDP 比重占全球超过 20%。分别是中国,印度,美国,罗马帝国。
那些历史上盛极一时的大帝国 GDP 均未超越这一数字。比如阿拉伯帝国,虽然地域广大,但最鼎盛时期(公元 750 年)人口占世界比重不过 15.8%,GDP 占世界比重也就在 16% 左右。比如苏联,鼎盛时期占全球比重不过 9.5% 左右。大英帝国总体占全球比重高峰期达到了 25%,但英国本国占全球比重最高不过 9.2%。
而对于中国,印度,美国,罗马这四个过去 2000 年占世界比重超越过 20% 的国家来讲。后三者都是在过去 2000 年中的某个片段实现了超越。
印度仅仅在 15 世纪中叶到 19 世纪初莫卧儿帝国统一 300 年间,GDP 达到过这个数字。
罗马帝国仅在公元元年到公元 395 年这接近 400 年间达到过这个数字,之后罗马帝国就分裂了。
美国仅仅在一战结束后到现在这 110 年间达到过这个数字。
而中国基本上历史上所有大一统王朝,都可以达到这个数字。比如按照世界经济千年史的数据,汉朝占当时世界比重为 26%,宋朝为 22.7%,明朝为 25%,清朝在高峰期的 1820 年占世界比重 32.9%。**在过去 2000 年,中国有 1600 年的时间 GDP 占全球比重超过 20%。**为什么中国自称天朝上国,为何中国的最高统治者不是国王而是皇帝,原因就在这里。
然而这一伟大的记录在 1850 年前后,也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爆发前后暂时中断。之后中华民族经过 170 年的不懈奋斗,终于让这一辉煌的记录得以延续。
这意味着中国在经济上,已经初步恢复至近代之前在世界上的地位,已经和宋朝差不多,可能明年就会超过宋朝在世界上的比重。用事实证明了那个观点:相比于几千年的文明史,近代以来的丧权辱国不过是历史中的偶然特例。也用事实证明了究竟谁才是天选之子。几千年的历史已经证明了一个事实,对于中华民族来讲,辉煌是历史的主流,衰败不过是偶然事件。然而中华民族之外的其他所有民族基本上相反。
中国的发展叙事有两个,第一个是崛起,第二个是民族复兴。重新回归 20% 这个区间,意味着民族复兴的大业已经初步达成。
政治复兴在 1971 年达成,中国在二战中打败了日本,朝鲜战场打平了美国,回归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意味着中国在政治地位上回到了 1840 年之前在世界上的地位,实现了复兴。
经济复兴在 2021 年达成,中国 GDP 占世界比重重回 20%,意味着中国在经济上重回 1840 年之前在世界上的地位。
政治 + 经济双重复兴,可以理解为民族复兴大业初步完成。但也仅仅只是初步完成,因为文化复兴与领土复兴还未完成。
虽然中国在政治与经济角度已经恢复到 1840 年之前,但中华文化产品目前在世界上的整体水平,传播力,说服力上还远未到当年的水平。(伏尔泰这种欧洲大思想家对大清的制度以及康熙皇帝推崇备至,现在欧洲会这样吗?)领土复兴就更可以理解了,大家都懂得了。
用人均 GDP 来衡量一个社会发展,只有参考意义,没有实际价值。
GDP 总量增加的同时,也要看中等收入群体中位数占比,即中产创造的 GDP 所占比例。
如果贫富差距距离减小了,共同富裕的目标接近解决了,人均 GDP 越高越好,不然 GDP 越增长,财富分配越呈现两极分化,导致的社会问题越严峻。
在我们国家,距离实现共同富裕还有一定的距离,时间的挑战也非常艰巨,虽然当前的反垄断和国企央企混改,能够从一些侧面改变一些现象。
贫富差距的有效遏制,才是解决持续发展的根本。
不然资本裹挟资源和资本暴利,必然会加剧贫富差距,对资本暴利所得加以约束,对资本非法所得加以严惩。
富人很多都是资本的代表,特别是资本的嗜血野性,GDP 增长越快,富人持有的财富(资产越多),穷人的负债也会越多,资产的分配不均使得财富最终并不会转移到大部分消费者手上,而是通过资本手段不断劫持更多资源回到富人的口袋。
抛开社会制度和政治体制,对比当前总 GDP 大,人均 GDP 高的国家和地区:
美国属于人口基数大,GDP 体量大的区域经济体,因此造成的社会问题对我们还是很有参考意义。
美联储自己的数据显示,美国最富有的 10% 的家庭现在控制着 70% 的财富,而十年前这个数字是 60%。
这已经不再是二八定律(二八原则,未来可能会变成一九定律,甚至 1% 与 99% 都有可能)。
美联储当前的经济刺激计划并不能达到预期,反而会使财富分配更加不均。
需要注意的是,上一次最富有的 1% 人群控制这么多财富的时候,美国不久便陷入了大萧条。
韩国 GDP 排在全球第十名,人口跟西欧发达国家差不多 5100 万左右,面临的发展瓶颈也会很明显。
韩国发展至今,是财阀经济,主要国民经济主体被几大财阀统治,同时财阀敢于政治和社会治理,更是加剧了两极分化和社会割裂。
同时造成的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
富人阶层利用手中资源,凌驾于法律之上,操纵选举(包括美国也是资本家操纵政治选举),左右国家命运。
随着时间的退役,韩国的发展如果外界环境发生波动,特别是朝韩关系,必然会造成断崖式下跌。如今的韩国和日本都正在遭遇相同的问题,财阀和富人阶层肆无忌惮的践踏法律,大肆抢劫更多社会资源,将人性和社会道德与社会伦理置若罔闻,一切向钱看齐。
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09 年,韩国前 20 大财阀的资产,占据了全国 GDP 总量的 75.3%。
2011 年,这个比重迅速提升至了 85.2%。而在近几年间,韩国前 10 大财阀就贡献了 80% 的年产值,真的就是 “富人越富,穷人越穷”。
在这其中,以三星为首的韩国 5 大财阀(韩国三星集团、韩国乐喜金星财团、韩国现代集团、韩国 SK 集团、乐天集团),在韩国 GDP 总值中的占比足足达到了 57%。5 个家族掌握一个国家一半以上的经济,这个情况真的很惊人。
全球四大黑色经济的存在,成就了卢森堡强大的金融业,再加上只有 62.6 万,其中卢森堡人占 52.1%,外籍人占 47.9%(主要为葡、法、意、比、德、英、荷侨民),国土面积只有 2586.3 km²,2019 年 GDP 为 711 亿美元,人均 GDP 持续二十多年都是全球最高,都是就像国内大城市中某区县的经济体。
卢森堡是依附欧盟才得以持续发展的,产业比较单一,金融、广播电视、钢铁是其三大经济支柱产业,失业率极低,人均寿命 80 岁。
卢森堡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欧盟和北约创始成员国之一,拥有欧盟多个下设机构,如欧洲法院、欧洲审计院以及欧洲投资银行,被称为继布鲁塞尔和斯特拉斯堡之后的欧盟 “第三首都”。
同时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家,还是欧元区内最重要的私人银行中心,及全球第二大仅次于美国的投资信托中心。
我们国家的总体 GDP 体量是很庞大,主要优势是人口基数,主要劣势也还是人口基数。
在省域经济中,南北差距、东西差距巨大,整么样才能全域协同发展,特别是区域发展差异,如果能够实现各地区的 GDP 比、学、赶、帮、超,全国基本都能够进入全球中高收入群体的时候,进入共同富裕才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
如果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全深圳的陆地总面积 1997.47 平方千米,比卢森堡还小,但是深圳 2019 年 GDP2.69 万亿元,约合 4138 亿美元,单位面积的 GDP 也远超卢森堡。
再往小了看,深圳市南山区 2019 年度 GDP 超 6000 亿元,约为 923 亿美元,2019 年常住人口约为 179 万,人均 GDP 约为 5.16 万美元。体量上也超过了卢森堡,人均 GDP 只有一半,但是横向对比没有任何意义,环境不一样,空间结构也不同,社会治理结构也不同,产业结构更是千差万别,人口结构更是差异巨大,角色担当也各有千秋。
从数据上来讲,国内最发达的区县经济体与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的同等区域相差不大,但是推广到全国,到全世界,GDP 的持续发展因素就不同了。
最重要的是,如果中国中等收入群体占比超过 60%,且收入进入全球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时候的人均 GDP 对国家的战略定位和持续发展意义会更明显。
参考资料:
富可敌国的韩国财阀,4 大家族瓜分 80% 利润,三星更是 “一手遮天”
2021 年全球各国人均 GDP 排行,爱尔兰人均 90478 美元排名第 2_欧盟
人均 GDP1.2 万美元,大概按照 0.4 的系数算出来是人均年收入 36000 人民币,也就是人均月入 3000 块,一家三口年入 11 万左右。
是不是超出你的想象了?
在所有中国大城市里,如果有房,一家三口年入 11 万也就勉强维持基本生活吧!如果需要租房或还房贷,那就不够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大城市居民的朋友圈很可能家庭收入远超 11 万。按这个比例,比如北京、广州、苏州,家庭年收入 40 万以上的很多很多,我估计真实的人均 GDP 早就 4、5 万美元以上了……
韩文秀:2021 年中国 GDP 有望达到 110 万亿元,人均 GDP 约 1.2 万美元
来源:和讯网
12 月 11 日,在今天召开的 2021-2022 中国经济年会上,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韩文秀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解读。
2021 年中国 GDP 有望达到 110 万亿元 人均 GDP 接近世行高收入标准
韩文秀表示,今年我国 GDP 有望达到 110 万亿元,人均 GDP 约 1.2 万美元,接近世界银行高收入标准。
碳冲锋和运动式减碳都不符合党中央的要求
韩文秀还表示,要正确认识碳达峰碳中和,这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近年来,有的地方搞 “碳冲锋”,有的搞运动式 “减碳”,这些都不符合党中央的要求。实现 “双碳”,目标上要坚定不移,策略上要稳中求进,充分考虑国内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等基本国情,通盘谋划、先立后破,不能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
“稳” 是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最为突出的关键词
韩文秀表示,“稳” 是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最为突出的关键词。明年经济工作要 “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各地区各部门都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慎重出台有收缩效应的政策,政策发力要适当靠前,调整政策和推动改革,都要把握好时度效,坚持先立后破,稳扎稳打,要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不把长期目标短期化,系统目标碎片化,不把持久战打成突击战。加强统筹协调,避免局部合理政策叠加起来,造成负面效应。还要防止分解谬误,避免把整体任务简单一分了之,更不能层层加码,导致基层难以承受。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适度超前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韩秀文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协调联动,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政策要有机结合,内需潜力大是我们的优势所在。要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注重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结合部分发力。要适度超前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在减污、降碳、新能源、新技术、新产业集群等领域加大投入,既扩大短期需求,又增强长期动能。前阶段一些地方发生燃气管道爆炸事故,要加强城市地下管网的排查和改造,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里子工程。
中国经济持续恢复发展的态势不会改变,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
韩文秀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我们既要正视困难,更要增强信心”,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很多:完整的产业体系,丰富的人力资源,便利的基础设施,强大的国内市场,澎湃的市场活力,足够的政策空间,特别是我们有党中央坚强领导,有百年奋斗的智慧经验。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发展的态势不会改变,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完全有能力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意味着你工资不涨,就是变相降薪,你资产不增长,就是在被稀释。资本收入翻一倍,自己收入没变,就别摇旗欢呼我们总收入涨了 50%。
能不能再快进点
早点取代美国,开动印刷机收割全球,顺便给我发点钱?
我想早点看到收复台湾喂他们吃茶叶蛋,早点看到日本天皇来南京下跪道歉,印度开始找中国买装备,海参崴港口中俄共用,越南妹都学汉语哈哈哈
有这样的小说吗?
我只能说太牛了,要知道这成绩是建立在打掉教培市场,大砍互联网头部资本,大规模打压房地产,又遇上疫情大流行,旅游业损失惨重,又面临美国全力打压。
就这么困难之下,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依然十分强劲,那些扬言中国步日本后尘的,什么也要来个失去二十年的脸被打的啪啪响。
今年一过到明年,由于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以及经济顽疾的破解,加上数字人民币以及数字化程,自动化程度深入,经济会进一步的释放活力,头部互联网逐渐被数字人民币砍掉其金融一块,逼其向科技领域进军而不是去搞金融创新贷款创新。
另外对成渝大规模开发,又来一波高增长点领涨全国 GDP。从而形成东西南北从地理上的经济内循环。
明年会比今年更好,明年国内经济结构持续优化,西部大开发红利逐渐显现。一带一路贸易通道逐渐打通,中佬铁路通车,为打通西部南亚通道标志。印度这块肥肉等川藏铁路修通接上泥泊尔铁路翻过西玛拉雅山南亚一览无余,以成渝为跳板不断经略南亚,吃下这十五亿多人大市场,我们经济又能上一台阶。
目前我国主要还是地域差距,特别是东西差距,等东西差距平衡之后才是具体到个人财富差劲,战略上解决东西差距之后才是个人财富差距。未来二十年主力在西部,西部核心在成渝,成渝待开发大市场大有可为。
都人均 8 万了,
10 万远吗?
在我们印象里,10 万本来是东部发达地区的标准呢!
然后等 10 万后,12、13 万远吗?
13 万就是两万美元,就是发达国家标准。
就是中国 2030 年应该的一个基本目标。
2030 年大约应该比现在翻一番。
各城市的目标根本都不叫事,我知道他们会实现的。
中美全面竞争的时代已经到来了,那么,中国最大的筹码是什么?
就是中国的市场规模,中国即将成为世界最大进口国,中国也即将成为世界最大消费国,中国的进口,中国的外资企业,已经成了中国与美国,与其他国家博弈的最大筹码。
曾经记得一个开着豪华进口车,用着外国奢侈品,经常出国旅游的精英人士说,我们用掉了大量外汇,将人民币的汇率降了下来,才能扩大出口,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当时竟然无法反驳,好像事实就是如此。
但是到了现在,在美国主导的很多国家将产业链迁移出中国,对中国商品增加更多关税的情况下,中国的进口,中国的消费,就比中国出口更加重要。
可能有人会说,减少了出口,也就减少了就业,那么多人失业怎么办。
外循环的出口,的确能够增加就业,但是内循环的进口和消费,同样也能增加就业,况且,既然美国铁了心不用中国商品,那么,中国商品价格再低,也很难增加出口了,反而不如转变思路,通过消费来提振就业。
现在大多数中国的经济学家都反对通过提振消费来驱动经济,一些人还是主张跟美国妥协投降,另一些人,例如林毅夫教授,则认为应该继续加大投资,中国还有很多值得投资的空间。
实质上值得投资的领域,主要就是替代外国进口的高科技领域,但是,即使中国攻克了光刻机,甚至比 ASML 更先进,美国就是禁止使用中国产的芯片,中国又能有什么办法?
所以,中国经济的重心应该是保障,和消费,而不应该是投资,也不是出口,更不是妥协投降。
很遗憾,妥协投降,扩大出口,和加大投资的声音都很多,也很大,却几乎没有人提出中国经济的关键是以保障和消费为基础的市场规模。
市场规模的增加,还有一个重要方法,那就是汇率升值,如果人民币升值到 1 比 5,那么,中国的 GDP 总量就与美国差不多了。
可能有人会说,汇率上涨造成的 GDP 增加,只是数字,没啥意义。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汇率上涨,将会增加进口,减少出口,只要不发生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市场规模也就扩大了,大多数人的日子也就更好了。
做大中国市场,改换经济的主要驱动力,主要以保障和消费来驱动经济,应该引起重视了,最重要的就是住房保障,和二手经济。
解决了住房保障和二手经济,中国经济将会焕发新的生命力,例如中国今年的二手车销售还不到两千万辆,而美国的二手车销售却高达 4000 万辆左右,从而导致中国的新旧车销售额,还不到美国的一半,二手房也是如此,美国每年建设的新房比中国少多了,但二手房的交易量却很大。
大城市限购,为什么不直接限制城市的汽车总量,而开放居民购买,根据限定数量,超过一定年限的车就不得在大城市行驶,这样富人经常换车,小城市和乡村的民众也可以低价买到很好的二手车,这样的政策会大大促进中国的汽车销售,超过三千万,绝对没问题,甚至达到四千万,也很有可能,只是那些开豪华车的人不愿意,他们几百万的车也不能例外,没开几年就不能上路了,要么留着看,要么被迫卖掉。
一个成熟的社会应该是允许养着懒人的,并且需要保障其基本的生活需求,但是更应该让勤奋者得到足够的回报来作为激励,让普通人可以选择躺平享受基本的生活需求也可以选择主动通过奋斗得到上升渠道。但整个东亚的却感觉整体降了一级,勤奋者仅能吃饱饭,躺平连基本的保障都做不到。
以下仅代表个人观点:大部分人说这是卷造成的,我其实是不认同的。我认为卷不是原因,是结果。归根到底的原因是基础福利政策没做好,收入分配不合理,要是有足够优秀的基础福利政策作支撑,不需要多努力,轻轻松松就能居其所,医其疾等,大部分人都会主动退出 “内卷” 圈子,收入分配要是更向底层倾斜,设立奢侈税遗产税来补充税收用于民生福利保障。
我知道肯定会有人评论福利支出的钱哪里来之类的,我再说一遍 “居其所” 也就是房子的钱,房屋的建造成本普遍占比在房价的 20-40 之间,而且对于福利性质房屋普遍属于低端住宅,面积建筑材料等都是保证安全下的低端产品,花不了多少钱的,至于医疗(医疗作为一个只信任科学的我会夹带一点私货)要是把所有进医保的中成药和中药全部取消,我们的医保基金一点都不缺好吧。要是想要享受更好的医疗和住房那就去奋斗吧,但是不奋斗你也能活下去这一点很重要。
那么多喊拖后腿了证明为啥我们只是人均 1.2 而不是人均 4-5 万美金的发达国家
国民教育水平确实还需要提高啊 (-o-)/
人均 1.2 万美金只能保证平均工资 3000 块而已。月赚超过 3000 的,就别说自己拉后腿了
Ps 又来 6 亿人月收入不足 1000 人民币了。先不说老人孩子学生这些本来就没收入的。一会说人均,一会又总量,还说你不双标。跟你解释火箭上天不是烧煤真费劲。
其实并不意外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势头还没有停下来,至少在最近几年在经济成长上是不太可能碰上真正意义上的问题的。
不过现在其实也到了非常关键的地步了,全世界来说,人均收入再往上的国家都有自己的一些 “绝活” 来支撑的。中国现在其实也已经有很多厉害的高科技公司和生产优势了,但对一个 14 亿体量的国家来说,还不够,至少还不够全体性的进入发达国家。
我只希望中国的精英阶层能够承担起更多的责任来,我们可能已经过了那个可以简单模仿的时代了,我们要创造新的未来,要改进生产方式,创造出新的领域和生活方式,才能进一步推动我们的经济和社会,甚至说给全人类一个未来的方向。
不知道有的人阴阳怪气什么。
或许他们刚好就是没有得到明面好处的人,或许他们就是工资几年不涨的人,但他们假装没有意识到,只要国家在发展,绝大部分人不管是收入,还是享受社会福利,都是在增长的。
国家每年财政都是几万亿十几万亿的投入民生,他们明明就享受着十几年来高速发展的福利,比如有高铁,出行更方便了;比如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了,比如医保不断覆盖更多的费用,老百姓自费更少了。又比如发展还让产业不断升级,有更多更体面收入又高的工作可以选择。
他们自己就那点本事,却抱怨着国家发展没有给你带来好处。
他们内心分明抱怨的是:国家没有像美国一样给你发钱,没有提供北欧一样的福利。没有网上的印度免费医疗。他们这样的人,去到欧美,活的会比国内还差,要不你去印度吧?
引用一个数据:2008 年到 2020 年,这 12 年间中国增加了 10.14 万亿美元,美国增加了 6.23 万亿美元,剩余留给其他 200 多个经济体的只有 4.63 万亿美元。4.63 万亿美元尚不及中国增量的一半。中美两国贡献了过去 12 年全球 GDP 增量的八成,这就是世界经济的真相。
所以他们这能力的人,去国外会活的更好吗?
未来一二十年,发展带来的阵痛依旧会持续,一线二线城市的房价依然会让他们,还有我都高攀不起,但只要有努力,每个人最起码能过上不错也体面的生活,匹配自己能力的生活。
-—– 分割线 ——
有必要说一下我自己。
如果有人说我是得利者,那没错,我,我家人,我家族都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得利者。我也是特困县的底层老百姓而已,小时候一大家族十几个人,住黄砖黑瓦。一个青菜加白米饭就是一顿,依然记忆深刻。
我打过工,创过业,卖过保险,现在继续创业中。有人说我是老板,我是老板是我爸给的还是国家给的?他们只知道打工辛苦,创业何尝不是呢?经常睡不好,烦恼生产烦恼订单。上一次创业失败,刷信用卡也不欠员工工资。我老婆说我还不如厂里师傅,人家旱涝保收,你比人家还辛苦,还赚不到钱。
有的人不幸福,是因为有各种不幸。
有的人不幸福,是能力不足,却要的太多。
-—- 最后一更 ——
没想到这么激烈,回应不过来。
也不想浪费时间在这些讨论上。
借卢大一段话共勉之!
gdp 不行的时候有人骂
gdp 起来了,这波人开始骂数据没用
意义?我觉着最大的意义可能是:少数真有钱的子女或周边的人,他们在国际上的牛逼,能带动我的意淫或者好听点叫自信。
别提上限,马云多几个零少几个零与我们毫无任何关系。上海苏州作为全国最富裕地区,每小时工资标准还只有 25 块,每个月最低工资标准也才 2000 出头。
抬高下限才是管理者真正的能力。
意义?
美国人均耕地是中国的 7.5 倍,石油产量全球第一 ,人均石油储量是中国的 24 倍,让他和中国一样养 14 亿人不过分吧?
加之美国国际环境好,国内社会结构也好,科技又发达,医疗条件也好。想必再乘以 2 也不会过分。养 28 亿人口,估计才会遇到中国如今面临的问题。
我这是往少了估算的。
当然了,就算美国养 28 亿人,人均 GDP 肯定不会降低的。美国人是神。那能降吗?
你说呢神神?
你说呢人口神教众?
gdp 的意义对个人并不大,但对于国家来说,则意义重大,因为可以动用的钱多了,可以办的事也就多了。
最重要的是跟美国的差距少了,离挣脱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又大了一些。
答案我好几个月前就回答过了,不过在达到美国总量上有所偏差,80% 以上暂时达不到,但可以达到 76% 以上了。
https://www.zhihu.com/answer/2176952129
2021 年,中国股民人均赚五万!
刚刚,2021 年收官!股民人均大赚 5 万,最牛 A 股暴涨超 550%
对此,
…
以人均 1 万美元为界,三十年前是增量为主,三十年后应该是保持一定增量的情况下以公平分配为主。
保持什么样的增量合适?如何做到公平分配?这些都是绝大的课题。做好了,到了建国一百年的时候,或许就是完全不一样的场景。
这标准十年前的吧?
美元贬值了,搞不好发达国家经济指标上升,人均 GDP 更高了。
香港人均 gdp3.7 万。
想迁居香港吗?
这五年,我感受到的不是增长的 gdp。
而是上班时间更长了,工作很难找了,娶老婆更难了。
虽然我也不觉得 1.2 万美元有什么重要意义,又不是迈入了高收入标准。
但是这个回答下面简直不能看,只要你说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就,那必然是 “贫富差距警告”“建房人买不起房警告”“穷人吃不起肉警告”….
方方面面的警告,搞的好像我们经济高速发展几十年后,还特么不如解放前。
搞的好像七八十年代分房,能分到你家头上一样。
国家经济不行,你们还想藏富于民?扯什么越南国家虽穷,但是老百姓富啊!
吹牛逼不打草稿。
其实人均 GDP 并非对个人收入水平的衡量,这是很多这里冷嘲热讽,胡说八道的人不知道。
GDP 是希望通过对整个国家经济活动规模的量化衡量,来评估国家间的能力,实力。人均 GDP 不过是在去除人口规模因素后的人均经济活动规模评估。
这个指标进行横向比较当然很有意义了。
人均接近世界的高端水平,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国而言,自然是综合实力的强大了,可动用的人力资源和其它经济资源更多。所以,中国目前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不管科研,还是军事,产业的规模和实力都不容小觑。
但是人均还低于发达国家,说明人均资源依然不足,还得继续扩大基数。
2021 年人均 gdp 的话大概 1.25w 美元吧,说低也不低,说高也不高
很多人对 “外国” 这两个字有迷思,仿佛外国都比中国发达,这就是一个大错特错的印象了
人均 gdp1.25w 美元什么概念呢,就是全球 80 亿人,大概只有 11 亿人的人均 gdp 比我们高,主要就是北美、西北欧、东亚的日韩以及澳新地区,目前的话人均和他们差的远,想超越不太现实。
接下来中国的目标就是在 5~6 年内人均要赶上东欧那几个人均 1.5~2w 的国家,这问题不大,粗略估计 2028 年左右中国人均能达到 2w
这里有个问题,好多人包括头条上认为人均 gdp 就是人均收入,说数据失真,这类人建议找两本基础的经济学教材去学学。
在中国的话,人均收入大概是人均 gdp 的 45%,和现实情况大概相符
中国人均达到 1.2 万美元的意义就是这种增长是可持续的,而且并没有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奉行 GDP 增长方式,经过一段时间的经济高速增长使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收入水平时,由于道德沦丧、法治崩溃、腐败与两极分化严重,迅速形成既得利益集团并使既得利益集团迅速垄断国家资源、掌控国家经济命脉、掌握国家大部分财富,造成国内市场萎缩、产业升级乏力、增长停滞不前、民族主体性削弱、经济对外依赖性增强的状态。
中国的这一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很早就开始做大力度反腐,大力度的信息化和法治建设。现在又在说达到小康社会之后的集体富裕,就是让各大企业出钱出资源,做共同富裕。你看腾讯的嗅觉多灵敏,难怪出发阿里,没怎么搞腾讯。当然也搞,就是搞得没有阿里损失大。
最近几年的中央政策,真的是专门针对中等收入陷阱专门定制的。反腐、法治、防止两极分化,严管既得利益集团,把国家的经济命脉抓在手中。这些政策是有成效的,是未雨绸缪的。
这个的人均 GDP 必然超过 1.2 万美元,而且在 2030 年前有望超过 2 万美元大关。
我是经管的,但不是经济学专业的。但是我也大概知道人均 1.2 万美元的 GDP,虽然全球排名中游,但也意味着很好的底子,更不用说乘以庞大人口后世界第二的总量以及肉眼可见未来能够持续增长的速度。有了这样的基础条件,未来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更要以改善民生为中心,促进共同富裕,坚持房住不炒。如果以上几点能做好,相信我们 1 万美元出头的人均 GDP,不会比入门级发达国家 2 万美元的人均 GDP 生活质量差。
某些人呀,GDP 低的时候说你药丸,现在高了又说没啥用 人均低 国富民穷。
这帮人想不通一句话吗 GDP 不高 ,民怎么富?
数据可观,实际也在表明我们国家经济在不断前进发展。抛去这几年疫情的影响,这样的发展速度可谓是令人可叹,实际上的数据可能比这个更高。相比美国的放水达到的数据更加显示出我们的正在逐渐逼近的态势。
短短十几年,中国从之前的普通人家以几毛钱为基准用于生活开支,到现在普通三四线的平均工资都已经达到三四千的水准。可见如今经济发展趋势利好。
尽管现下有些人并不看好经济呈现的数据,认为这是一种假象。可能你当前觉得收入依旧不乐观,生活依旧过于拮据。人均水平依旧没有达到高收入标准。其实也不然,整体经济趋势向上走,大好形势通过我们的努力,争取个体达到整体特征。
实际上,这其实就是一个蛋糕的分配需要自身争取的问题,想分的大,首先这个蛋糕的大。所以总体发展良好的趋势下,我们还是要乐观对待。
积极努力,促进协调发展,实现平衡,共同富裕的目标。超过美国指日可待。正如某学者曾说的 “真好啊,天天都是好日子。”
写在最前面,已经开始有人从阴阳怪气走向人身攻击了,你愿意逞口舌之快,我就直接开骂。你愿意因为我写的几句话再挨我的骂,那你就来。
有些人的几个点:
1、基尼指数,你知道这玩意是什么么?在这扯词呢?
2、生育率,越发达,生育率越低,这是定律。解放初生育率高,那时候农民可苦的很,我小时候还记得交公粮。
3、房价,你老想着在北上广深核心地段随便买,可是全中国十四亿人都这么想。你说老家县城也贵,道理同上,好地方就那些,每个人都想去,这是供需关系决定的。觉得贵,就别买。
4、工资不涨,我去年上过班(很少上班)刚去的时候一个月 4500,半年后涨到 8000(不算额外收入)上了一年主动辞职。请问不涨工资是不是该考虑一下个人原因,毕竟能养闲人的,可能也就是国企了,可是批判国企的也是你们这批人啊(因为企事业单位公务员不要你,为什么不要你,还用说出来么?)
综上:这个国家还有很多很多穷人,所以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这个是承认的,这个国家还有很多不好的地方,这也是确实的。但是环境和生活每天都在变好,这也是事实。整天阴阳怪气有用么?因为你是中国人,所以这个国家欠你的?任何东西都是相互的,你努力了,你遇到不公了,你要去争取。但是仅仅因为没让你成为人上人,就阴阳怪气,你也就是个傻逼。
以上是原回答。以下是补充几句话:
第一次被人点了关注和收藏,受宠若惊(即使是误点,也一样让我高兴)上面的回答其实就是一种情绪的表达,因为对一类人或者说一些人的厌烦。
我说的和几乎所有人说的,其实都只是表达看法,并不能产生任何对事情本身的影响。但是既然选择表达了,就请有些人把逻辑理顺了,把话说清楚了再打字发出来,探讨、辩论、抬杠都可以,就是别整那些似是而非的话,我不是君子,真会骂街的。
话都说不利索,学什么不好,学人家抬杠?呸!
再次补充:
这两天的对线和某些回复,除了单纯的阴阳怪气的,我大多数都认真回复了,为了省事,在这里再补充一点。
可以这么说,在我这个回答下有时间阴阳怪气和有时间扯淡的,有一个算一个,你们就是不配。你们的时间都用在这些无意义上的互怼上面,你们有什么资格要求能在大城市好地段买房?如果让你们都生活的无忧无虑了,那就是对不起那些努力工作、生活的人。想喷我这段话的人看清楚:我承认我也不配,因为我这两天的好几个小时时间,也拿来和你们进行了这种无意义的互怼。
还有一些言必扯什么这系数那系数的,扯什么 6 亿人月收入不足 1000 的,中国不能工作的老人和少年儿童就五亿多人,懂么?不否认我们国家还有很多落后贫穷的地方,但是还能上网来扯淡的人,有一个算一个,除了极少数确实有特别情况的和上面说的老人、少年儿童,你要是月收入不足一千,你就是个废物,就是垃圾。我妈一个大字不识的农村老太太都比你们强。
还有说房价高的,这一点我是支持和认同的,这是我们需要督促政府和社会改变的问题,但是大多数买得起房子的人,还是依靠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工作争取来的生活改善,他们同样是很普通的人,不能因为人家没时间来和你们对线,就觉得这个社会只有一些特权阶层和一些你们这样的傻逼。现阶段,如果让你们这种货色都过上好日子,那是对那些人的侮辱。想喷我这一点的人,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们,我有房有车,还没有努力工作过,但是我不是什么特权阶级,我是农村人,我现在还是农村户口,我就是运气好,仅此而已。运气这个事,你可以抱怨,但是没有人欠你的。
在此说明:想回复骂街、阴阳怪气的,我会直接不回或者骂回去。觉得我说的有问题的,欢迎理性探讨,有理有据的表达。君子和而不同。
我父母都七十多的人了,就是普通工人社保退休工资,刚退休下来的时候都觉得钱不够花,得找点事情做。
现在依然是抱怨物价高,退休工资就那么点,但划拉下来每年还能剩不少存着。
GDP 这种东西吧,跟普通老百姓最大的联系在于提高保障的下限,比如医保报销和退休工资,而因为基础消费品涨幅政府是控制的、医保报销也是大幅增加和改善的,所以十几年下来这两点体会尤为重要,退休人员的生活确实越来越好了。
大家都知道 GDP 是流量概念,按照当前数据,先抛开基尼系数以及地区行业差异,大体可以推出(数据均是粗略估计):
1. 人均流量产值 1.2 万美元
2. 当前对美元汇率 6.4 左右,即 7.68 万人民币
3. 人均收入占比人均 GDP 比重在 40% 左右,即人均每月收入在 3000 元左右
4. 当前居民负债杠杠率在 70% 左右,即上车的话,意味着人均每月可支配收入在 1000 元左右,而根据当前百城平均房价收入比为 13 左右,按照 90 平标准并且提供 20%-30% 首付的情况下,人均负债年限在 25-35 年;不上车的话,房租收入比一般在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之间,即意味着人均每月可支配收入在 1500-2000 元左右,无负债,但是也无固定住所
5. 如果单身的话,按照三口之家标准家庭初步估算,单身人群人均可支配收入在 4500-6000 左右。单身贵族可能真的不是说说而已。
回到问题本身,所以,高收入标准还是很简单—在满足基本的居住条件之下(实际上住房包含了很多附加东西,因为,土地财政的来源大头在卖地出让金,所以房价相当于是进城税,因而也包含了很多城市的服务、资源等),你还能有余钱,那就是真的比较富有了。
So,这是你们想像中的高收入梦吗?
国际发达国家的标准是人均 GDP 达到 3-4 万美元,与 1.2 万美元差 3 倍以上,更别说是实际收入,何来接近之说?
请。提高国民实际收入。
打开最新回答,看到一些对比 90 年代生活和当代生活的回答,用以衬托生活条件的提升,我是认可这种变化的,但是我不认同基于这种变化的对当代年轻人,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年轻人的压力的忽视。
昨天刚看过一个俞敏洪闲谈的视频,在视频里,俞敏洪说一个贫穷家庭的子女,当他考入北大,其面临的生活相比于留下乡下会更为艰辛,内在逻辑为当一个人经受了高等教育,他会见到更广阔的世界,有理想、有情怀,只要那一口气还在,他就很难归乡,过那种朴素的日常。我是十分认可这种观点的,因为我就是一个有着相似经历的人。
我出生在一个极其偏远的小乡镇,小时候上旱厕、玩泥巴,和巴掌大的牛虻共处一室,到现在家庭的年收入不过 6 万元左右,12 年的应试教育,让我有机会考了省前 50,来到大城市,进入 top3 高校学习。象牙塔中的生活,让贫富差距并没有那么刺眼,但是临近毕业,身边大把同学前往美国、英国、新加坡、日本等等,仅学费就四五十万,对人家就是洒洒水,说不酸是不可能的,身边有同学大二时就有了宝马,毕业时就在一线城市有了房子,说不羡慕是不可能的。
相比于他们,我从大一决定要走学校的专项计划,为此准备了 3 年,临近保研,被学院一脚踹开,仅剩两个月,带着病考到了一所语言类 211,现在入学后后悔不已,但结婚的压力、年龄压力、就业压力让我没有弃学的勇气。现在时常会想大学时的道路选择,或许在大学入学伊始,在眼光和人生规划上我已经和身边的同学有了差距。
现在就是很丧啊,后悔大一的选择,后悔考研的选择,也不知道前路在何方。有两个认识的同学毕业直接工作,工作不顺心还可以申请国外的研究生,但对我而言,这条路从出生开始就是死的,哎。
我很痛很这个贫富差距悬殊的社会,痛很机会的不均等,同时也痛恨着这个一直找社会的原因,而不愿承认自身不努力的自己。但是我努力又能改变多少呢?找工作,我是文科专业,没有 cs 的天价薪酬,现在想自学编程和数分,但非科班出身又有多少机会能跻身大厂开发岗;公费出国,前两天刚听了留基委的宣讲,全奖绝大多数都是博士,但出身贫困的我,要读博?那女朋友怎么办,房车怎么办?现在唯一能做的便是努力学习技能类知识,比如编程,比如数分,比如外语,争取让这三年成为跳板,让自己更为更加面向就业的人。
待毕业,我想最好的结果就是让自己成为小中产,让自己的子女能在大学毕业时,享有和我本科同学当年一样的机会(能让猪飞起来的风口已过,未来还会有相同的机会吗)。但是,我很难想象我同学的子女会在本科毕业时看到一个怎样的世界。
有的人一出生就在罗马,有的人一辈子都是骡马,我想高等教育对我而言,起到的最大作用就是摘下了我的眼罩,让我看到这个世界,看到自身的处境。但我也无力改变,唯有努力罢了…
2017 年庸碌无为呆在山东十年的两姜下台,山东经济发展和社会舆论便陷入了三年的严冬煎熬!先是 2017 年国家环保政策趋紧,离北京近的山东被强制关停 11 万家污染重的散污工厂!接着是 18 年国家出台政策让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升级,山东被迫把滨州的魏桥铝电产能转移到云南和贵州;聊城的信发铝电产能转移到新疆,广西和山西;东营,淄博和潍坊的石油地炼产能转移给浙江镇海和江苏连运港炼化!
2019 年初山东 GDP 被削减一万亿,更可怕的是山东法院判了南山必胜客腾讯侵权,导致南方系资本腾讯系互联网媒体平台对山东进行长达年余的舆论攻击。更兼阿里系龙头马云当年曾被山东官方怠慢,浙江的互联网电商经济风生水起,大有赶超山东经济之势,因此阿里系控制的互联网媒体在网上刨制出山东经济东北化论无药可救,敦促山东青年离开山东到以沪苏杭为中心的长三角发展。2019 年的山东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倒退和年轻人口人才外流,旧的经济产能己经关闭或外移,新的经济产能却因为舆情名声受损和人才人口外流而步履维艰!
家贫思贤妻,国难思良将!2020 年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让国民见识到了山东那稳如泰山的力量。山东搬家式支援兄弟省份抗疫,尽全力生产提供各种工业用品和农业果蔬农产品保障灾民生活不受影响。在山东土生土长,曾经带领山东县级市滕州经济腾飞和高铁站落力,大力改善山东省会济南市政府执行能力和营商环境的王书记空降武汉后,首先组织武汉本土医疗力量和全国救援力量进行三次拉网式大排查核酸检测摸清了疫情受感染人数,全力推广格网式疫情隔离措施阻断疫情传播。终于使武汉人民在 4 月 8 日清晨走出家门正常工作,重回以前吃喝玩乐游玩逛街的正常生活!
凤凰涅槃必经历烈火焚身的苦痛煎熬,才能迎来金钢铁骨般的金身火焰重生!2020 年下半年山东的经济开始缓慢回升,招商引资促进产业水平提升工作也因为自身名誉恢复而更为方便展开!德国凯傲新能源叉车落地济南莱芜,德国费斯托自动全球生产中心落地济南极大的促进了山东工业机器哄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壮大提升。北京有研半导体工厂落户德州,华为旗下的哈勃投资入股第三代半导体宽禁带半导体山东天岳,海尔卡奥斯和浪潮云洲入选国家工业互联网平台五强,青岛控股奇瑞汽车并在青岛建新能源汽车产业园, 张予京在青岛与富士康创建芯恩半导体等都预示着山东产业升级迎来曙光!
随着全球疫情的蔓延反复以及疫情下的人民对工农业产品的消费需求越来越旺盛,山东那囊括全球产业链的完整工业体系和农业产值稳居全国第一的压舱石般的底蕴力量在 2021 年迎来了再次爆发!济南用富能高功率半导体解决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缺芯荒,把富能半导体优惠价出让给比亚迪也让比亚迪投桃报李,先是出资在济南建比亚迪刀片电池弗迪电池一二期工厂,接着又在济南黄河北起步区买地数千亩建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整车和零部件产业园,一步到位就给济南带来了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吉利也出资在济南建新能源汽车工厂和换电站设备。就连特斯拉也因为在济南销售良好且和比亚迪弗迪电池有合同需求,也同济南方面多番联络谈洽进一部合作; 青岛因为海尔,海信对液晶面板的巨大需求引进了京东方显示屏工厂落地,海信发布全国首款 8K 控制屏芯片促使合作商紫光展锐和柔予光电也纷至踏来。高合汽车也因为青岛的大力扶持而选择把总部搬迁到青岛; 烟台万华化学一路高歌猛进促使山东最大的炼化项目 - 整合山东近百家炼化工厂而形成年产能五六千万吨的裕龙岛炼化一体项目开工建设,睿创微纳在红外夜视仪,荣昌生物在生物医药方面都在带领烟台产业升级; 潍坊潍柴推出了热功率超过 50% 的内燃机,又推出了成熟化的商用氢燃料电池系统用在为北京冬奥会服务的中国重汽产雪蜡车和中通客运汽车上。潍坊歌尔也在向 VR 领域和元宇宙领域深入,歌尔孵化出的歌尔微电子落户青岛崂山并等待创业板上市!就连山东吊车尾的枣庄也因为前些年提前布局锂电池新能源产业迎来了老工业矿产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曙光!枣庄本土原有滕州中材锂膜提供锂电池隔膜,鲁南化工和联泓新科提供电解液原材料,台儿庄丰元锂电提供磷酸铁锂正负极材料,薛城精工电子和天瀚锂电生产锂电池和电池组,峄城天科电动和台儿庄元芯生产电机和控制器,山亭博雷顿电动装载机组装锂电池新能源车辆!随着 2021 年新能源汽车的爆发,世界各国品牌车商对新能源锂电池需求暴增。枣庄的新能源锂电池产业也跟着发展壮大,吸引来了金彭电动轿车产业园和人民汽车产业园建厂落地!吉利汽车也看中了枣庄拥有完整的新能源锂电池产业链,大手笔投资 200 亿在枣庄高新区张范工业园分二期建 15GW 的欣旺达锂电池产业园,建成后枣庄新能源锂电池产业将达到 30GW!
乘势而上续辉煌,凯歌高奏捷报传!
人均没有什么好比的。
中国是人口最多的国家。
人均排名上,多数是小国人口非常少,比上海二千多万人口都少得多。
相当于拿上海的人均和整个中国比。
人均你在人数很少时,就会占优势,因为地理的分布更均衡,也更容易发展,不像中国这些有沙漠,高原,高山,是全地形的。
世界上有很多小国家
如沿海的,港口型的,交通要道
这些小国家有钱富裕,是天然形成的,如同开在学校门口的商店,有地理位置天然优势。
也就是这些小国家的富裕,如同中国的大城市一样,是建立在广大农村的基础上,依赖于发展中国家,并不是自己能力富起来的,只是周边的财富集中了。
中国 gdp 实际上是低估了
美国把虚拟房租都算做 gdp(自己的房子自己住算 gdp),把黄赌毒算 gdp
美国医疗占比 gdp 的 20%,一年疫情死了几十万。。。
中国购买力平均 gdp 是美国 1.3 倍,这个还是保守计算。
中国发电量是美国 2 倍多,工业产值是美日德之和。
实际上中国汇率 gdp 已经超过了美国,只是延续过去的统计方式,没有改而已。
美国今年 gdp 增长率很高,实际主要靠的是美元印钞,过去的一年完全是疯狂的一年,后面不可能这样天量印钞,因为实体经济通胀已经很严重了,物价全面开始上涨,估计后面印钞会放缓,这样美国的经济增长持续不了这么高的增长率。
另外美国疫情现在也没能控制住变异病毒,后面可能会导致经济还会受到疫情的影响,时间长了民众会形成抗疫疲劳,抗疫疲劳后疫情随时都有可能大面积爆发,这个对经济会形成长期负面影响,短期内看不到改善的局面。
现在国内高铁网,高速网,电网,港口,机器装备都已经建立,只要继续保持这个势头就可以了。
经济未来能不能再进一步,超过美国,超过美国很多,疫情控制是关键。
其实也没啥太大意义,也就是中国崛起的一个路标。这种路标还会有很多。
其实今年中国 113 万没问题,人均 1.25 万也没问题
我上初中时记得教科书上讲中国人均 gdp 达到一千美金。一眨眼 20 年过去了 gdp 翻了十倍多,怎么说呢,我觉得比起那些所谓的高级知识分子和买办企业家,党做的比们强多了。。在烂里头选一个我还是选党。真叫买办当家的话。呵呵。
看图说话,不解释,懂得都懂,不懂得我也懒得说话,好好生活,好好工作,如果能做些奉献就更好了,精神在↑就完美了
奋斗吧!
到底听谁的?
很多人可能没有思考过,大家对人均 GDP 这个数据观点如此分裂的背后原因是什么。
中国作为一个面积 960 多万平方公里、人口 14 亿的超级大国,所有的人均指标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人群中必然会严重失真。
换句话说,全国人均 1.2 万美元,不代表你在的城市人均 1.2 万美元,更不代表你家、你本人有 1.2 万美元。
以去年的统计数据为例,2020 年全国人均 GDP 为 1.13 万美元。
我们将目光聚焦到一个典型内地省份:湖南省,看看本省各地的表现。
除了省城长沙和岳阳、株洲、湘潭等少数几个经济强市超过了全国人均 GDP,大部分地级市的人均 GDP 都在 1 万美元以下,还有不少地市只有 5000 美元上下。
以地区和人口计算,湖南省生活在全国平均水平附近和以上地区的人口只有 2106 万人,仅占全省的 30%
按县域排名的话,大部分县区的经济水平更惨。
全省将近 90 个县区,人均 GDP 超过 5 万人民币的仅有 23 个。
有 73% 的县区全年人均 GDP 不足 5 万元(7700 美元),相当于**土耳其、多米尼加**的水平
有 33% 的县区全年人均 GDP 不足 3 万元(4650 美元),相当于南非、伊拉克的水平
省城长沙,人均 GDP 高达 14.46 万元(21000 美元),相当于捷克、葡萄牙的水平
这样严重的区域经济差异,必然带来社会舆论的割裂:
省城居民觉得过的很舒服,经济水平比肩欧洲,岁月静好。
县城居民觉得生计艰难、水深火热,比非洲强不了多少。
更恐怖的是,随着人均 GDP 的增长,这种差距不仅不会被抹平,还有可能进一步拉大。
下图中长沙所属县区尽管经济基数已经不低,仍然保持了 6% 左右的增速,而大部分落后县区,增速甚至只有 1~2%,只有个别落后县区能达到 4~5% 的经济增速。
也就是说整体经济虽然不断增长,但是只有少数地区享受到了增长带来的红利,而很多落后地区存在边际递减效用,整体经济增长对它们的拉动作用已经比较微弱。即使 10 年后全国人均 GDP 破 2 万、3 万美元,这些地方可能仍然在 1 万以下长期徘徊。
这也很好的解释了,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宁愿背井离乡、到大城市蜗居,也不愿意回到那个在很多人口中曾经岁月静好的家乡小镇。
很多事情 并不是你以为的那么复杂:过去 40 年经济发展 说到底 就是小平的政策:开放和改革 而所谓的开放改革 再说到底 就是市场经济 – 国退民进!– 这才是根本 其它的诸如上层领导 政策制定 国家安定 当然都是有很大作用的 但让民企自由经营才是最大的那个关键因素!因为这才是激活全国市场的最主要原因 否则你无法想象其它条件再好 没有民企 还能获得这么大的成就!?
有些答主说了 必须明白过去是怎么来的 我们才知道未来该怎么做 这当然是对的 但是过分强调其它因素 放低民企这个关键因素的作用 就是错误估计过去的进步来源 也必将造成未来的错误!
中国目前还没有几家真正走向全世界的全球化大公司 大是很大 但都是在窝里横的而已 看看韩国 就是靠几家大公司撑起国家的经济 人家可没有反垄断。。。中国这么大 至少需要 100 家大型的全球化大企业 国企全球化有天生的痛点 这 100 家大型全球化公司应该以培养民企为主 所以 现在并不是大力反垄断的时候!而更该爱惜中国土地上崛起的民企 扶持他们走向世界!
这是现量不代表存量,代表现状不代表历史积累,相当于收入与存款。以俄罗斯为例,尽管 GDP 不比中国高,但居民住房水平尤其是农村明显强于中国,教育水平也很高。中国地区、行业、城乡差别还是不小的,尤其是农村由于收入和观念的原因,住房水平与发达国家相差太大,人家农村居住条件比城市更好。决定中国未来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的不是沿海发达地区而是广大的农村和中西部地区 —- 木桶理论。
人均 1.2 万亿美元,算 40% 分配到个人,那就是人均收入 0.5 万美元左右吧,3.2 万人民币 (都是大概的数),月入 2000 多,考虑到有一部分人是没有什么收入的 (没啥退休金的农村大龄老人,学生),大概估计个 8 亿人吧,那么平均税前收入大概在 4500 元左右,考虑社保,税后收入大概在 4000 出头。
然后这是平均数,实际中位数收入大概只有平均数的 60% 左右,也就是月收入超过 2400 元,就超过大部分人了。
这个符合总理说的 6 亿人收入不足 1000,和 “8 亿人收入不足 2000” 的话。
从大城市来看,标准当然要高的多,但是超过 5000 也算是收入比较高的了。
从 “平均值” 来看,我们确实挺接近发达国家的了,但是从 “中位数” 来看,感觉还需要努力啊,也跟很多人想象的不太一样,很多人月入 5000 感觉自己收入很低,但其实即使在一二线都不算低收入群体,而是中等收入群体,而在全国来看,是妥妥的高收入群体了。
对于个人来说,天花板越来越高,这是一件好事。
但是个人成长速度一直低于天花板高度,那么天花板的高度对于这个人是没什么意义的,
所以人均 1.2 万美元,大约就是人均 7 万多人民币。家庭三口人就是 22 万人民币,5 口人 37 万人民币,
这个数字,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都没有意义。
这种问题的下面,总是哭诉个体或者底层,有人是真心希望底层富裕,有人则是单纯仇富甚至敌视国家繁荣,认为国家宣传的这些美好与自己无关与现实不符,都是假大空的虚假温暖
别天天把政策读成文学作品了
我个人来说,十一二年前,我们学校有一个老师有苹果 4(家里做大生意的,老师属于副业了可以说),可以说土豪有钱潮流
九年前,我们同班同学有个 beats,iPad,iTouch,很潮人人都借了玩玩摸摸,他偶尔还会去大城市看一场 IMAX,羡慕啊
八年前,同学买了 Alienware
五年前,我开始穿自己的耐克阿迪
三年前,我开始找质量不光看牌子
去年,我配了一台电脑,不说顶级,至少中高
今年,我买了自己的房,虽然有压力,但是也有了动力
时代确实在变化,也在进步,不要老是盯着那一部分穷人,真的穷人连看你用智能机评论知乎的机会都没有,国家先富一部分人,再来带动后富,参与过扶贫工作的我确实能感受到国家在做什么,不把蛋糕做大,怎么分配更多
不需要华丽的词藻,时间会给出答案,或者说时间已经在展示答案了
农村养老金一月三百,平常买药都不够,更别说什么日常开销了,黑龙江这边一月两三千工资的遍地都是 超过三千的都算高薪职业,累的跟三孙子似的一年不吃不喝也就攒三万六。近几年最大的愿望就是托关系送礼能找到一个工资两三千的正式工作。人均一百万美元跟我们有何关系?
我们家真实经历
我爸说他小时候最开心的事就是过年,因为可以吃一颗牛奶糖,有一次过年,我奶奶发糖,我父亲怕哥哥们抢他的糖,拿了一颗糖转身就跑,绊了一跤掉了两颗门牙,第一反应就是把糖吃了,怕被兄弟们抢了
我妈小时候经常吃的菜是炒盐,就是把盐抄一抄,喝一口粥粘一筷子盐,主食是红薯粥,薯多米少,21 岁第一次吃香蕉,怀孕的时候吃了一个猪肚记到了现在
他们小时候的娱乐活动就是各种找吃的,去田里挖,去打鸟,去河里摸鱼
他们结婚的房子是一大家子住在一起的,他俩只有两间房,一间厨房一件卧室,没有家具,除了锅碗瓢盆就剩一张草席一床被子,没有床
-————————————–
我和我老婆小时候已经实现了顿顿有肉,鸡蛋管饱
小学有一年突然不用交学费了,只需要交书本费,于是我的零花钱由每天五毛变成了每天一块
初中的时候家电下乡,村里家家户户有了电视。空调和洗衣机也不是稀罕物了
我们的娱乐活动变成了周星驰周润发还有火影忍者和哆啦 A 梦,时不时还有一些在外地打工的亲戚给我们带一些礼物,一块电子表,一个汽车玩具,这些东西好像也不稀奇了
住的是房子也不是平房,盖起了三层小楼
-————————————–
我小孩现在非进口奶粉不喝,进口还要选品牌,不是大牌不喝
虽然才几个月,玩具都已经摆满了一个小箱子,衣服好几个箱子
她以后娱乐活动会是啥呢?
我小时候最想去的游乐场?对她来说肯定也没啥意思,因为哪怕是迪士尼,高铁一个小时也到了
各种零食肯定吃不完,各种运动也是随自己的爱好
无法想象,就像我爸爸饿着肚子在河里摸鱼摸螺丝的时候也想不到我和他那么大的时候躲在空调房里吃着西瓜看动画片
房子的话,目前在租房,准备有购房资格了再买房。房价是很贵,但是我爸以前肯定想不到我们这种世代农村人也能变成大城市的居民了
-————————————–
我不是学生,也不是资本家,父母也不是资本家,全家唯一一个体制内的是我做小镇老师的大伯,也没坐牢,也没收钱,就是农村普通 95 后的真实经历
国内的问题很多,但是老百姓总体生活水平的提升绝对是巨大的
最大的意义就是对于中国人来说,外国不再是一个褒义词,即使仅从汇率来看(不考虑实际购买力),世界 70 亿人口中也只有 10 + 亿人(西方发达国家)过的比中国好,而剩下将近 50 亿都过的不如中国人,如果加上物价、公共卫生、社会安全和公立教育等综合考虑,那么中国护照的含金量还会进一步拉高,相信不出十年,西方发达国家如今的白左思潮就会在中国出现萌芽,内需为主的贸易格局也更加明确,国货从低质走量全面向高质专精靠拢,而如今的疫情很可能是这场变革的催化剂。
意义重大,因为中国近代以来从来没在人均上和欧美比较过,实在差距太大。
世纪初也就是十六七年前,说中国总量会在十年内超过日本都被人认为痴人说梦,大量的人嘲笑甚至侮辱说这个话的人,实际上我们比这个说法的时间早了好几年。改革开放初你要说中国钢铁产量能超过英美日俄总和,有人敢相信吗?
五年到八年内中国总量超过美国是必然的事件,我们现在可以和欧美比一比人均了,已经基本上接近北约国家中的及格线了,这不是个值得说一说的事吗?
做好了事重要,说好了也重要,现在中国最大的问题就是做好说不好,已经在改变可是还不够!现在国际上自夸很重要,有的国家都成啥样,还觍着脸给别人做老师指指点点的。
这个话题下很多人对国家的成绩嗤之以鼻,不以为然。因为他们的对照只看第一,不讲体量。而且世界上还有美国这个奇葩,美国是个独特的存在,世界上的事情怎么也饶不过他。三亿人的体量下人均能高成这个样子,美元美军高科技缺一不可。但是中国不会成为美国!
回顾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历程,可以说中国经济之舟穿行在惊涛骇浪中,八十年代物价改革双轨制和恶性通货膨胀,九十年代朱相时期清理三角债、国企改革以及金融体制改革,当时的银行从技术角度来说可以说是破产和以及亚洲金融风暴,二十一世纪加入世贸、次贷危机、中美贸易战科技战以及现在的新冠危机,这中间一步走错不说是万劫不复也有可能发展的历程延宕十年,我们这些年真是不容易。我自己有个体会就是问题要在发展中解决,能发展,大部分问题都不是问题。目前我们的内部问题外部问题依然很多,形势依然严峻,但我保持谨慎乐观,因为我们已经具备了比较雄厚的经济基础和经过考验的经济政治体制,而且凭中国人的勤劳努力和智慧,我们还能再上一层楼, 三十年前现在的世界不可想象,二十年后,我们也会迎来一个现在不可想象的世界,作为普通人,保持乐观心态,努力读书,努力工作,明智投资,争取混到中位线以上,这样才能更好的享受经济发展的红利。
我小学五年级就知道做应用题单位要统一了……
包括社会商品零售在内的各项指标都还在增长,挺好的!
我认为主动失业也该有低保。现在我国接近高收入国家,社会保障也要提升,为此我建议主动失业和无业群体也要有低保
全民低保既可以避免懒人混水摸鱼。也可以避免民众为了生存不得不去血汗工厂上班。面对职场性骚扰也可以果断举报辞职。
意味着我们终于从非洲国家水平提升到了东欧水平,终于赶上了世界人均。
当然,面对的问题也从非洲的问题变成了南美东欧的问题。
拿网友们日常的假想敌来看看吧:
美国人均 6.5~7w 美元,约是我们的 5 倍。
2010 年,美国人均 4.8w,约是我们的 10 倍。
2000 年,美国人均 3.6w,约是我们的 30 倍。
2000 年,世界人均 0.55w,约是我们的 5 倍。这一年,菲律宾、叙利亚、刚果,人均都比我们高。
过去 run 美国的朋友需要在美国打工,刷盘子。现在一般家庭咬咬牙也可能拿出基本生活费了。
无论是兔兔还是神神,都应该感恩。
————————
有朋友提到绝对值差距在增加,有必要提醒一下,中美社会各阶层资产差距都不是等差的,而更接近与等比。借贷的杠杆率从来也都是比值,关心房价从来也都是几年能买得起。所以不要害怕,去美国的成本是这些年里最低的(不考虑由疫情带来的出行成本增加)。
run 也是越早越赚,越晚性价比越低。哪怕在经济最欣欣向荣的 21 世纪初,甚至 08 年金融危机的时间点,run 美国依然比现在赚。
为什么只说 run 美国?可以对比一下北欧、老欧洲、澳洲和美国的 gdp 差距。
——————
有些提出问题的朋友评论下面变成骂战然后整个消失了,和气一点吧朋友们,谁能弄得懂知乎标准呢?
讲具体的事情,
工作七年了,
六年前左右参加过一个职工代表大会还是什么,
有一个环节是关于廉政还是公开什么的,
主任公布自己一年收入大概是十来万。
我的收入在实习期结束后并没有增长,
哪怕现在夜班比以前多了很多,
上个月知道的消息是记工员奖金发了三万左右,
主任是更多的,
我们工人没有,
对了,单位是说有每年工资收入增长指标的,
看来他们是完成了。
但是这并不是我怨言最大的地方,
领导多拿点也习惯了,可以接受,
而是工作量分配不平衡太离谱了,
同一个单位,同样的岗位,
我们班组能够比另一些班组工作量大一倍以上,
而且目前没有改观的希望。
k 型复苏该怎么评价,
应该会有更专业的人,
我能说的只是自身的体验。
大家都知道看收入水平要看中位数而不是和马福报们平均
GDP 同理,平均数并不能有效体现人民生活水平
失业率大增的 2021 年 GDP 大涨
说明有更多的资产集中到更少的人身上
如果你不是这些人,那平均再高又有什么意义哪?
分配才是最紧迫的问题啊
1.2 万美元。按照今天的汇率 6.35 计算,就是 76200 元。平均到每一个月就是 6350 元。
还行,我还没给国家拉后腿。
回答的排序改为最新
然后显示出的回答才是,光大人民真正的想法
中等收入的陷阱刚刚跨过,日本式的停滞却已隐约可见
关关难过关关过
也不知道一些人是真不懂还是装不懂,非得揪着一个月工资能在外面吃几碗面,你吃的是面粉跟葱花的钱吗?那咋不算算以前能买多少袋进口面粉现在能买多少?你吃的分明是人工费跟房租
老三大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新三大件冰箱彩电洗衣机,现在哪个不是一个月工资就能买,质量还比当年好的
经济再发展,除非理发技术有新突破,一个理发师可以同时给十个人理发,不然原本你要花多少小时时薪去理一次发的,大概还是需要多少小时的时薪,看看所谓的发达国家就知道了
房价是个大黑点,但除了二十世纪初的几年外搞到房子从来都不是容易的事,尤其是一线城市市中心这种某程度上不可再生的资源。说起福利分房好像人人都能分个市中心一百平的电梯房似的,一百平是处级厅级干部的标准,普通干部工人都是一大家子挤个五六十平上下的旧式楼房,也就是现在的老破小,连单位都没有的甚至被安置在十几二十平的小套间内,就这还是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羡慕的对象。现在好歹买不起还可以租,以前想租都没地方找去
还有人说以前结得起婚现在结不起的,这不废话吗,为什么以前彩电冰箱洗衣机也能成为结婚三大件?因为以前跟你竞争村头小李跟村尾小王也买不起啊。而且现在要结婚不仅要比其他竞争对手好,还要比综艺娱乐社保体系好,不然小美为何不选择独自美丽孤独终老?但这对小李小王小美就一定也是坏事吗?不见得吧
不存在一个社会所有人都能向上阶级跃升的,尽管 top1% 里的人不一定永远是 top1%,但 top1% 永远只占人口的 1%。能做到的只有尽可能拉低 1% 跟 99% 之间的差距,这正是是现在着重提共同富裕,强调调节收入差距,反垄断,征收财产税的原因。房地产行业被拍死,互联网挨刀,教培覆灭,公务员降薪,三明医改都是这个大议题中的小插曲。我知道肯定有人会说时代一粒沙个人一座山,但局部的悲剧无论如何都不可避免,既然如此有何理由不追求全局的最优解。这次公务员降薪我家庭年收入少了十五万,但我也认为这是合理且必要的,并支持之前提到的所有分配改革
哎,虽然我一直坚信我们国家的产业链升级会持续走强,发展会越来越好,但是最近大家谈论的失业率,工资下滑,生意难做不是假的,是经济遭遇困难必须有人承担的代价。
从这个角度来说,单纯谈 gdp 其实意义不大,想办法多给点就业机会,让大家多得到点实惠才是更好的。
知乎神神再阴阳怪气也是和美欧日比,十多年前我们还是开口闭口金砖国家,以和俄罗斯巴西印度为伍而沾沾自喜
说明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愿大家再接再厉,创造更美的明天!
对个人来说,没啥实际意义。因为大部分都是被平均了。人均 GDP 只是纸面数据。
看到了吗,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 GDP 差远了去了。
但是经济形势如此,可支配收入却不降反增?
我看不懂,但是大受震撼!或许……
最近老是感觉,这个世界是个 “矩阵” 急需修复 BUG……
祖国强大
农村养老金能不能提高点
现在似乎是 20 刀左右
就这样一篇答案,既没有骂谁,居然都有天龙人和阴阳人在那里阴阳怪气,甚至发私信骂我,拉黑你们又不费力气。活成你们这样那确实挺可悲的。
——————————————————————————
知乎戾气真的太重了。
91 年,出生在东南沿海小渔村,小时候天天饿肚子。
90 年代住的岭南破房子,在窗口户下面,一直有人吸毒,小时候地上全是白粉针。治安奇差,路灯都很少有。更不用说车子这些了。
最穷的时候,小学学费都是借的。记忆最深的时候一锅粥我跟妈妈要吃一天。童年最期待的是区区一罐豆豉鲮鱼。
96 还是 97 年家里有了第一台电视,亲戚送的二手黑白十几寸的电视,开机都要等好一会儿才有画面。
家乡以贩毒和走私闻名全国,到现在很多香港洗白了的黑社会商人,祖籍就是家乡的。
到现在,至少不饿肚子了,肉随便吃,电器随便买。家乡真 · 十八线城市,新房雅居乐碧桂园也就五六 k,我是 3900 块钱上车的。
距离深圳近,深圳上班,周末高铁回家(50 块 - 60 钱车票)。对于我这种人来说,我觉得已经很好了。当然跟知乎天龙人是没法比了。但是如果有人歌颂八九十年代纯真幸福,那我可趣霓靼耶的,就是单纯的坏而已。不知道那些一直在宣传国家倒退的是真的说瞎话,还是拿钱故意阴阳怪气的?可能你们天龙人的生活确实倒退了吧,但是小时候我身边这些穷人现在其他不说,吃饭不成问题了,住的房子反正十八线城市,新房 5-6k 一平方,二手就更便宜了。反正我小时候身边玩到大那些穷小子,没听说在家乡买不起的。
房子车子都有了,小时候不敢想象。最后祝家乡越来越好。
意味着生命的下限相比人均 GDP1000 美元的时候上升了 10 倍。
1 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以使中国百分之几的人富裕起来,但是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的人生活富裕问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64 页)
2、如果按照现在开放的办法,到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几千美元的时候,我们也不会产生新资产阶级,基本的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归集体所有,就是说归公有。(《在中顾委三次会议上的讲话》《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91 页)
3、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111 页)
4、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111 页)
5、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的讲话》《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154 页)
6、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能在某些局部地区少数人更快的富起来,形成一个新的资产阶级,产生一批百万富翁,但顶多也不会达到人口的百分之一,而大量的人仍然摆脱不了贫穷。(《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208 页)
7、我们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人均四千美元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人均四千美元,特别是中国人口多,如果那时十五亿人口,人均达到四千美元,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六万亿美元…… 就表明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摆脱贫穷》《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225 页)
8、如果搞资本主义,可能有少数人富裕起来,但大量的人会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中国就会发生闹革命的问题。中国搞现代化,只能靠社会主义,不能靠资本主义,历史上有人想在中国搞资本主义总是行不通。我们搞社会主义虽然犯过错误,但总的来说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吸取历史经验防止错误倾向》《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229 页)
9、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364 页)
10、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使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利税,支持贫困地区发展。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374 页)
**第一,**人均对个人没意义,我和思葱人均一晚上消费几百万,眼都不眨,但你不能因此就不让我领低保
第二,中国的 GDP 是国民生产总值,代表国家的总生产能力,但不是人均可支配收入,收入要看 GNI,当然很多人认为 GDP 和 GNI 差不多
根据世界银行 2021 年 7 月发布的最新标准,高收入国家的 “门槛” 进一步提升,上调至人均 GNI(国民总收入)超过 12695 美元;中等偏上收入国家人均 GNI 超过 4096 美元,但低于 12695 美元;中等偏低收入国家人均 GNI 在 1046 美元到 4096 美元之间;人均 GNI 低于 1046 美元的,均属于低收入国家
看上去咱们差不多够上了发达国家的低线
第三,衡量一个国家的人民过得怎么样,其实还需要考虑本国货币的购买力,不能拿汇率简单换算
我看到很多答案的评论里,有人调侃 GDP 说这东西就是个 P,没啥用,因为数据可以编造,统计局不准确
为了证明 GDP 没用,他们还讲了个故事:
两个人一起散步,看到地上一坨屎
A 对 B 说,你把它吃掉,我给你 100 元
B 就去吃了,A 给了 100 元,创造了 100GDP
B 想想太恶心了,就跟 A 说,你也去吃一口,我给你 200 元
A 一听不错有的赚,就去吃了,B 给 A200 元,创造了 200GDP
加一起,这两人啥也没干,创造了 300GDP
哈哈,好笑吗?但这是个典型的误解
我感觉大家需要先在一些基本理论上达成共识
1,什么是 GDP?如何计算 GDP?
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s)全称国民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总体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
GDP 核算有三种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成果:
生产法是从价值创造的角度,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核算期内全部最终生产成果的一种核算方法,即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在核算期内生产的总产品价值中,扣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得到增加值。
核算公式:GDP= 总产出-中间投入
收入法是从形成收入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反映最终生产成果的一种核算方法。按照这种核算方法,增加值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部分相加得到。
核算公式:GDP= 劳动者报酬 + 生产税净额 + 固定资产折旧 + 营业盈余
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用去向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一种核算方法,包括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三个部分
核算公式:GDP= 最终消费支出 + 资本形成总额 + 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理论上讲,三种算法得出的数据结果应当一致,但由于不同算法的数据来源不同,其结果会有一定的差异,这是正常的现象。
2,中国的 GDP 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和其它国家有啥区别?
在中国,季度 GDP 以生产法为基础进行核算,年度 GDP 采用生产法进行核算后,用支出法进行修正,每过几年,对历史数据会根据新的计算方法做一些调整
在此我引用一下文献:
最初,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有过 MPS 和 SNA 两种,其中物质平衡表体系(MPS)最早由前苏联创建,主要服务于计划经济,后来随着苏联解体等原因退出历史舞台。
1968 年,联合国公布符合市场经济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SNA 体系,并于 1970 年起在全世界推广。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国一直用的是 MPS 体系。
1985 年,我国开始建立 GDP 核算制度,到 1993 年我们彻底转向 SNA 体系,正式把 GDP 作为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
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国在 2003 年再次改进 GDP 核算制度,加入 IMF 倡导的数据公布系统(GDDS)。
2015 年我国再次升级 GDP 核算制度,这部分我们单独放到后面细说。
并不是所有人的经济活动都会被算入 GDP 核算中,我国 GDP 核算的基本单位为:在中国大陆的经济领土范围内有用一定的活动场所(厂房或住宅),从事一定规模的经济活动,并持续经营一年以上的单位或住户。这里面并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的数据。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经济领土范围包括我国在国外的领土 “飞地”,比如驻外使领馆,但不包括外国在我国的领土 “飞地”。
举例来说,我国驻美领馆内的经济活动算在我国 GDP 内,外国人在北京上班也算在我国的 GDP 内,但我国公民如果再外国驻京使馆内开店赚的钱,就不会算成我国的 GDP。
接下来我们来看下中外的 GDP 计算上有何不同。
西方很多国家核算 GDP 的时候采用的是支出法,最终消费支出、固定资本形成、净出口三部分的总和。
我国采用的 GDP 核算方法主要是用生产法来计算,把 GDP 从产业的角度,分成一产、二产、三产的增加值,二产可以分为工业和建筑业的增加值,三产可以分为金融、交通和其他服务业等的增加值,分别算它们的增加值,然后进行加总。
从 2004 年开始,国内对于 GDP 的核算,实行 “分级核算、下管一级” 的原则,目前使用的是国家、省、市、县的四级核算,为此,目前国内的 GDP 被称为“国内生产总值”,而省、市、县各级的 GDP 则均被称为“地区生产总值”。
GDP 核算到底准不准?
正如前文所讲,我国的 GDP 使用四级核算,而由于各级核算使用的指标不同,依据的资料也有差距,在市统计局的地区 GDP 数据出炉后,还需要上报省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进行汇总和审核,最后才可以发布。因此,由省级汇总的数据与国家直接核算得到的数据相比,有明显误差,且近几年这种数据差距越来越大。另外,由于各种原因,并不是每个行业都配备了统计人员,因此,每个行业未必有具体的、准确的经济数据登记和备案。特别是小型企业、个体经营户等,其财务资料非常少。通常对这种情况,统计部门会先按照这些企业之前的数据进行 “快速推算” 出一个初始值,之后在对数据进行核对修正。
核算一次 GDP 需要多长时间?
国家统计局每年公布 GDP 数据计算需要经过以下几个过程:初步估计过程、初步核实过程和最终核实过程。初步估计过程一般在每年年终和次年年初进行。它得到的年度 GDP 数据只是一个初步数,这个数据有待于获得较充分的资料后进行核实。初步核实过程一般在次年的第二季度进行。最终核实过程一般在次年的第四季度进行。
季度 GDP 初步核算数一般于季后 15 天左右完成;季度 GDP 初步核实数在年度 GDP 初步核实数发布后 45 天内完成;季度 GDP 最终核实数在年度 GDP 最终核实数发布后 45 天内完成。这里,地方跟国家的统计数据出炉时间也会有些不同,以太原市为例,每季 GDP 数据的发布时间,为每个季度结束后一个月的 20 日左右。而年度 GDP 发布耗用的时间则更久,整个汇总过程需耗时两个月。
在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由商务部负责分析统计,惯例是每季估计及统计一次。每次在发表初步预估数据后,还会有两次的修订公布,主要发表时间在每个月的第三个星期。
上文我们提到,2015 年三季度我国再次升级 GDP 核算制度。
这一次,我国采纳的是 IMF 数据公布特殊标准 SDDS 体系。SDDS 与之前的 GDDS 框架基本一致,但前者对数据覆盖范围、公布频率、公布及时性、数据质量、公众可得性等方面要求更高,并且需按标准公布实体经济、财政、金融、对外和社会人口等五个部门的数据。
只是更加纯粹的资本主义了而已,国家财富加速集中于少数人。
我们都是多数人,跟我们又有什么关系呢?你还是背着几百万房贷,吃几十块钱的外卖。还单押上了。
总量有 p 用,要看结构,等详细吧
评论区教育我,不丧不成活,我说点个人感受,就因为吐槽不强烈就激发了很多人的 PTSD。果然是 “吐槽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吐槽”。所以我把这段话放在前面:
回到题目上,一个十四亿人口的国家,大家每天吃喝拉撒睡,经济一旦发展起来就会有自己的惯性;国家发展高度不平衡,我这样的大城市脑力工人收入已经达到美国的平均水平,而还有更多的工友、体力劳动者却仍旧位于平均线以下;虽然现在已经不再会系统性普遍性地饿死人,但是大家的财富仍旧不足、普遍的贫穷仍然存在,导致很多特有的文化和社会问题仍然在我们身边不断发酵。
前几年,我看到一个数字,当时感到的惊讶和震撼,到现在都记忆犹新:“2019 年美国人均年收入为 3.9 万美元;人均年收入的中位数为 2.73 万美元,人均 GDP 约 6.5 万美元。”
按照美元兑人民币 1:7 来粗略计算,这几个数字大概可以翻译为:美国 2019 年人均收入约 27.3 万人民币,人均收入中位数约 19.11 万人民币,人均 GDP 约 45.5 万人民币。
——我 2019 年的个人收入超过了这三个数字。
果然是杠精让人进步:有人说要用美国的劳动者收入中位数 41950 美元(出处见评论区),约 293650 元软妹币(1:7)。一年 30 万,也还行吧。是不是还会有 “美国白领劳动者收入中位数” 或者 “洛杉矶白领收入中位数” 拿出来继续抬,在评论区拭目以待。累了,毁灭吧。
在北京,我是一个很普通的人,我的收入并不让我觉得出众;从很多方面来讲,一年收入 19.11 万也不算是特别难以达到的数字;即使抛开北京作为一线城市的特殊性,在 “新一线”、二线乃至三线或其他城市,一年挣十几万也不见得是多么高不可攀的成就。
几年前让我震惊的就是,小时候觉得遥不可及的美国,对于我个人来说,居然 “这么近”。这不仅是因为我在工作后出国出得有些腻,也不在于我也还是去过了最想去 “踩一脚” 的那几个发达国家,而是不知不觉的,我在北京,收入水平达到并且超过了美国(和德国、日本)的平均水平…… 不要小瞧这个 “平均水平”,曾经我们如此卑微,以至于相信中国的中间阶层也永远不能跟他们的最底层相比。
虽然可能跟同等职能的外国同行对比,我还没达到那种 “年薪十几万美元”(应该是美国比较常见的白领收入了是么?请知情大佬点拨)的程度,但是,至少,我个人和我身边的朋友们,已经完全跳出了曾经认为永远脱不了身的那个 “不如去美国洗盘子” 的环境,甚至,阻碍我去国外生活的原因,是 “语言和社会资源很难让我在当地找到一份同样社会阶层的工作” 这样特别平凡的择业权衡——北京同纽约在这个职业选择问题上仅存在语言和地理的差别,而没有“代差”(别杠,别在这里说全方位的对比,毕竟每个人的适应能力是不一样的)。我的同学移民去了澳大利亚,在那边做着和上海同样的工作,而他刚过去遇到的第一个房东,是一个放弃了会计专业、转行开叉车的印度人;可能开叉车比当基层会计赚钱多,但是我想我的同学可以不用选择放弃专业当蓝领,或者说可以选择自己是当个蓝领还是中高级白领,还是挺耐人寻味的。
至于港澳台甚至新加坡,“仰视的神秘感” 更是早就破产,也许对方看大陆还有些情绪,而我们看对方早已是平视了;交流的起点也是因为需要,而不是仰慕。
作为 80 后,我是经历过 “国内当教授不如美国洗盘子” 的时代的;新生代们可能没有看过 90 年代的现象级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体面的演奏家到了美国放弃职业瞎混,买了辆车跟人炫耀 “国内部级干部都坐不上这么好的车”,中国女性抛弃老公依附外国男人(《中国合伙人》有类似的剧情),中国女孩叛逆滥交…… 这种曾经大家觉得很 “可以理解” 的事情,放到现在,这才多少年,就已经大不一样了——至少今天北京的音乐家们只要愿意挣钱,那是绝对不需要丢掉本领去美国开毛衣工场的。八十年代有部同样 “现象级” 的中篇小说《人到中年》:资深医生用爱发电、不挣钱、透支生命,她的同学全家为了更好的生活放弃国内的一切投奔发达国家——如今这二十年来,我的同学也有在美加澳定居的,可现在的他们却不约而同地保持着跟国内的联系,“狡兔三窟”、“保留选择机会”、“身在美澳吃中国饭”的味道重极了,而一味否定中国、想要从内到外 “洗白” 自己的那种行为和思维,在他们看来就有点 “可以理解的神经病” 的意思了。
我一直觉得,很多文化问题、社会问题,本质上都是经济问题。当经济不够发达的时候,就哪儿哪儿都是问题、没问题的也成了问题,反倒是一些 “原生态” 的痼疾被粉饰成“纯真”“本色”“有样子”。经济发达了、盘子大了、手里的牌多了,大家也就能心平气和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了。
我其实这些年不太愿意看 “大新闻”,尤其是让我不开心的那些。一来人活着挺不容易的,为什么非要让自己不高兴?把每天的心情搞得跟灵堂一样,何必呢;二来我也奔四了,深刻地认识到我对社会、地球、宇宙的大问题完全无能为力:我只是依附在中国这艘巨舰上的普通人,中国和平则我和平,中国发展则我发展;三来跟西方人“年轻时候偏左、成家立业后偏右” 不太一样,在体会到自己的弱小和资本的强大后,我反而年龄越大越偏左、偏集体主义了——大学时候是多么自由主义的一个人啊。在想清楚以上三点之后,我就真心期待国家好,同时进自己绵薄的一点发展能力让自己和家庭的生活质量继续提高。
回到题目上,一个十四亿人口的国家,大家每天吃喝拉撒睡,经济一旦发展起来就会有自己的惯性;国家发展高度不平衡,我这样的大城市脑力工人收入已经达到美国的平均水平,而还有更多的工友、体力劳动者却仍旧位于平均线以下;虽然现在已经不再会系统性普遍性地饿死人,但是大家的财富仍旧不足、普遍的贫穷仍然存在,导致很多特有的文化和社会问题仍然在我们身边不断发酵。
结合以上几点,我觉得就是那句俗套了的话: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教员说得好,“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无论是在国家层面还是个人层面,中国、大多数中国人都已经站在了一个不低的平台上,那么 “保持战略定力”、做好自己的事,就非常重要了。
也许国家发展不能带动每个人同步,但是大平台提高了,对于贴在上面的人,总归是好事对不对?毕竟我们的确是从一穷二白走来,如今已经形成了规模和体系,未来也许真的可以走向星辰大海。
谢邀
克服疫情影响,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可喜可贺。但减速也是明显的,而且形成了强烈的预期。预期形成会让投资者谨慎、甚至离开中国,让消费者减少消费,从而进一步降低经济增长增速,给经济转型带来巨大压力。所以,我在以下文章提议要采取积极宏观政策。
转型不等于必然降速,淘汰的产业会降低经济增长,新兴的产业也会拉动经济增长。调整分配首先是要解决就业问题,没有就业很多人就没有收入,更不用说提高收入了。就业和通货膨胀必须选一个的话,我们应该选就业,因为我们国家还依然是低资产人口为主的社会。美国近二十年中产阶级急速萎缩,社会也从纺锤型转向金字塔型,因而耶伦推行劳工经济学,也把就业和劳工收入放首位,通胀放其次,所以才能容忍通胀涨到快失控水平。
经济转型可以先行,但社会转型如果能跟上,会事半功倍。比如农村社会转型,如我在文章中提到的,看林种地的,特别是偏远山区的,越远越应该给予好的待遇,甚至成为国家机构雇员。住农村的,不一定是农民。而所有这些,都需要财政的逆向投入。农村和工厂基本条件改善,收入提高,才能吸引人才,而财政应该积极作为。包括生育政策,生养孩子本来就是为社会做贡献,是人力资源再生产,本来就是社会应当承担的责任,不能因为怕钱毛了点,或收益率低了点,就不愿投入。任泽平说的虽然不准确,但给年轻人家庭减负,也是共同富裕的一步。
随着全球碳权、碳税的推出,廉价商品会越来越少,过度消费也会被抑制,生产和消费方式也会改变,元宇宙这种不创造实际生存物资的高耗能行业,有没有前景也不好说。瘟疫、极端气候、地缘政治推动的全球经济转型,对国家产业政策制定是很大的考验,但投入到民生领域,确是肯定不会错的。
可能是把建设 5G,地铁,卡脖子项目引进投资和批地建大楼产生的 gdp 平均到了你头上。
实际上你的可支配收入 “人均” 不到 6000 美元,约 4 万 2 千人民币。这个比较符合实际。
注意这是人均。实际上我知道很多人税后年收入上十万元啦。
若今年 GDP 达 110 万亿元,按照美元计价 GDP 110 万亿 / 6.4586≈17.0315 万亿美元。这算是个历史性的时刻,我们成为二战以来经济实力最接近美国的国家,且有望继续刷新记录。那么,我们 GDP 屡创新高的原因是什么?未来 GDP 又将会如何演变?最终它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一、先来谈谈:我们的 GDP 屡创新高,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要知道,我们前三季度 GDP 是 82.31 万亿人民币,而去年第四季度 GDP 为 29.63 万亿。也就是说,今年四季度哪怕都不增长,GDP 总量也能达到 111.94 万亿元,官方说法显然含蓄了。
第四季度因为通胀原因,平减指数估计会高于前三季度,一般在 5% 以上,GDP 实际增速 3% 以上,名义增速 8% 到 9% 之间。也就是全年名义 GDP 预计 114.3 万亿到 114.6 万亿之间。预计全年平均汇率 6.45 左右,这个数字基本已确定,也就是说全年美元 GDP 预计 17.7 万亿美元以上。
当然美国表现也不俗,2019 年美国 GDP21.37 万亿美元,今年预计 22.9 万亿美元,平均一年增长 7600 亿美元,年均名义增速 3.5%,也基本是疫情前水平,不过如果剔除物价上涨因素,美国两年平均实际增速也就 0.9%,GDP 增长质量迥然不同,这也是人民币能够较快升值并且长期升值的主要原因。
保守估计,今年我们 GDP 占美国 GDP 比重预计达到 77.5% 左右,打破日本记录,成为百年来 GDP 最接近美国的国家。如果按照 GDP 占全球比例来看,2011 年中国 GDP 占全球比例为 10%,2021 年预计突破 18%,十年中国 GDP 占全球版图扩大 80%,2019 年中国 GDP 占全球比重 16%,平均每年中国在全球 GDP 的比重中提高一个百分点。
同时,GDP 达到 17.7 万亿美元以上,也意味着要实现 2035 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 GDP 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约 2 万美元),只需年均美元增长 3.5% 以上,难度并不大。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敢于出台许多大力度改革,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而不惧因此降低 GDP 增速的原因。
二、再来看看:未来我们 GDP 的走势又是如何呢?
简略总结,实际数据可能比这个目标稍高一点,115 万亿,人均 1.25 万美元,占美国比例达到近 75%,世界人均排名提升两位到 60 左右。
下一步我们主要超越对象是欧洲,大概率按 2-3 年水平,在人均上超越东欧波兰匈牙利等国。毕竟如今欧洲看不出来任何可以扭转局面的可能,在这波美元人民币双升值大潮中,欧州等国按美元或人民币计算总 GDP 的话,实际是下滑了。因此,追上东欧国家的速度可能会加快,关键就在于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
未来即使美元不加息,也不意味着还可以放水。今年美元放水 + 我们不放水 = 双方 GDP 占比从 70% 上升到 75%。那 2022 年,美元不放水 + 我们放水 =?可以乐观估计比值会从 75% 上升到 80 以上。
如果美元加息,则我们可以不放水,也不加息,即美元加息 + 我们不放水 =?可以估计我们的经济增速略降,但人民币汇率可能会仍然保持升值空间,换算下来,比值还可能到 80% 左右。
总体上的估计,2022 年我国 GDP 占美比例超 80% 可能性很大,而人均按今年价格计算大概到 1.25*8/7.5=1.33 万美元水平。
2023 年,如果疫情结束,则全球经济大反弹,这是利好美元扩表的,两国增速看谁更有准备扩张,我估计占比会冲到 85% 以上,若人民币给力点,会接近 90%,即 85-90% 这个区间,而人均是 1.42-1.5 万美元,世界排名则在 51-55 名左右。
2024 年到 2025 年,即是从 95% 到 100% 的关键两年,人均 GDP 预计达到 1.58-1.66 万美元,世界排名 48,正好超过匈牙利、波兰等。
再远期看,下一个区间是 1.7 万美元的希腊等国,再往上是 1.9 到 2 万美元左右的沙特等石油国。预计超越时间在 2026 年为 1.7 万;2027 年 1.8 万;2028 年 1.9 万;2029 年接近或超过 2 万美元,进入葡萄牙等低端发达国家的门槛。
三、最后,我们 GDP 的跨越式发展,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毫无疑问,GDP 跨越式增长,总蛋糕变大了,确实是好事。但是,切蛋糕就上升到更突出位置,要解决 “GDP 一大步,居民收入迈半步” 的问题。
只要经济还在快速发展,只要总蛋糕还在增加,只要每人到手的蛋糕还在增加。在创富过程中,摸着石头过河可以容忍,先乱后治也可以容忍,少数人拿走大部分蛋糕更可以容忍。
另外,蛋糕总量比起 40 年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已经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如果按照购买力评价,我们的实际体量,早就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了。
此时,我们也认识到了分配的重要性,适时提出了脱贫攻坚、共同富裕等,就是要强化公平切蛋糕,缩小贫富差距。
不少人解读共同富裕是对富人不利,其实恰恰相反,适当地共同富裕,反而对富人有利。如果贫富悬殊达到一定程度,少数人占有绝大部分财富,稳定性极易遭受冲击,社会的投资赚钱效应消失,富人的财产无法保值增值,甚至财产安全都也得不到保障。
最后总结一句话: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一国的 GDP 增长很重要,一国居民的生活水平持续提高更重要。
最后的话:2020 年全球人类人均 GDP 是 1.1 万美元,我们人均 1.2 万美元,表示中国人终于站上人类平均及格线,我一直坚信我们的产业链升级会持续走强,发展会越来越好。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教员说得好: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无论是在国家层面还是个人层面,大多数中国人已经站在了一个不低的平台上,那么 “保持战略定力” 和做好自己的事,就非常重要了。
如果你也是技术控,也在潜心研究股市里的技术操作,不妨关注公众号【庄股狙击手】,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
这种情况下还能增长,难道是坏事吗?
yygq 的点在哪我没太明白?莫非应该降才对?
更大的是政治舆论意义,并不代表真实意义。
别看人均收入,得看收入排序中位数,才反应多数人真实情况。毕竟,你和富豪们平均收入再高,也没有意义。至于收入中位数,各国都不怎么提,为啥,怕说出来不和谐?
https://www.zhihu.com/answer/2432531053
不要迷信和美国 gdp 的攀比,要务实,而不要比数字。gdp 是可交换的社会财富总量。
按照美国套路攀比 gdp 就会陷入过度私有化的陷阱,从而削弱社会和国家的统治力,削弱公有制。达到从经济力量上倒逼中国改变政治体制,为人民服务转移到为资本服务,瓦解社会主义制度,拉大贫富差距,瓦解政治群众基础,动摇国本。
很多社会财富,比如公有制下医疗集中采购可以把昂贵的一些医疗药品和设备价格降到原来的十分之一甚至几十分之一的程度。比如心脏搭桥的设备,国家公有制医院整体集中采购价格是原来医疗价格的几十分之一,类似事情很多。这对于提高国家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和提高群众医疗水平无疑是有利的,但从 gdp 角度看,就相当于少了很多 gdp 交换的价值,不利于 gdp 考核。
今天为了维持 gdp 第一的位置,美国又改规则了,甚至把美国家庭间相互带孩子都列入到了 gdp 内容中。
你说我们是不是也该学习美国,老人带帮忙孩子按价格计算,列入到 gdp 统计中,鼓励各种家庭内部工作支付报酬,把所有关系都用金钱关系衡量。
gdp 攀比本来就是西方的一个巨大的陷阱。他仅仅在进出口贸易时候才有实质价值。
你说你的房子炒那么贵,房子使用价值实际并没有变化,坑自己人,抬高了 gdp,但是你能把房子卖到美国吗?
gdp 实质是交换,本质是把东西私有化,来用金钱衡量。一个东西虽有实力价值,但是不能交换,就不被计算到 gdp 中。比如一个国家的人心民凝聚力,政治组织动员力,各种社会福利。有些东西,一旦私有化,会使 gdp 数字增加,但却是以少数人不合理的富有,多数人被剥削为代价的。而这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却是不讲的。
有人说俄罗斯的 gdp 和天津差不多。但是,俄罗斯广阔的土地资源,是不计算到 gdp 的,更不用说他的军事科技实力,矿产能源资源,等等,都是一个国家的必须品,根基,也无法简单用 gdp 来衡量。天津能和俄罗斯五常之一的地位比吗?拿 gdp 来评价俄罗斯的地位,真的很天真。俄罗斯有广大的领土作为战略纵深,自给自足的能源和粮食,还能出口,还有独立的全球第三国防军工科技,这种优势是不计算到 gdp 中的。
公有制下的很多社会福利,也是无法计算到社会福利中的。盲目追求 gdp 攀比和考核,很容易倾向于搞私有化,泡沫化,金融化。
中国最近在增加公有制经济比例,这会因此 掩盖一些 gdp 增长。因为公有制下的一些福利是不算到 gdp 增长的。
最好美国永远处在 gdp 第一位置,反正美国可以不断通过改规则可增加 gdp 统计内容来保持第一,即使当他崩溃时候也是 gdp 第一。
当年清朝在八国联军入侵前也是 gdp 第一,然而有啥用呢?一个国家的军事科技实力,一个国家的人心凝聚力和政治组织动员能力等都不计算的 gdp 中的,社会贫富分化程度也不是计算到 gdp 中的。
迷信 gdp 第一本身就走了歪道。
鼓励唯 gdp 论的结果就像现实一样,感觉 gdp 增长了,工资是比以前提高了,但是反而生活更累了,因为花销也更大了,工作时间也更长了,负担和压力更大了,幸福指数反而下降了,人口出生率也下降了。结果就是表面财富增长,实际生活质量反而下降。
~~~~~~~
有人说,中国实际 gdp 已经超过了美国。
但你没有看到美国不是美国自己。欧洲大媒体基本被美国犹太资本控制,欧洲的很多官员也被美国控制,欧洲的情报网被美国控制,欧洲领导人,美国可以随意监听。这就是乌克兰战争中欧洲领导人为啥看起来很傻,听美国话的原因。美国对于欧洲有很强实质掌控力,可以达到让欧洲自己捅自己来鼓励乌克兰战争给美国资本输血的目标,这些不是计算到美国 gdp 中的,但却是真实的美国实力。日本和韩国也是美国的操纵国,殖民国,当年日本和中国要搞亚元,计划成功后推广到韩国和东北亚,届时亚洲会有一个庞大的亚元同美元对抗。结果在协议签订前几天,日本负责人意外死亡,随后继续有相关人意外死亡。这事最后就黄汤了。类似事件有很多。美国幕后政府对于美国外部的一些大型企业和他国家政治经济有很强控制力的。并不是这些被控制国家领导人春,不断做不利于自己国家的事情,是很多国家已经被美国政治经济情报等上殖民寄生,领导人不得不做一些看起来春的自残行为。
而我们对他国的控制力和控制范围较美国要小的多。
虽然 gdp 是,虚的,不代表真实国力。
如果把日本韩国欧洲和美国的 gdp 加在一起,我们中国的 gdp 和俄罗斯朝鲜巴基斯坦等国 gdp 加在一起对此才有真实意义。这个对比角度看,我们同美西集团实力差距还是很大,不容乐观。我们最大优势在于我们还处于比美西集团发展速度更快的上升通道,我们的政治优势潜力远远没有发挥出来,未来的时间站在我们这一边。
就算 gdp 超过美国也不具有实质意义。认知自己和别人,不要被 gdp 论带节奏。
~~~~~~~
gdp 仅仅包括可交换的增量,还包括很多金融泡沫。不包括不能交换的存量资源,也不包括各种社会福利资源,更不包括无法衡量的隐形国家实力,比如了,高端科技独立能力。
一切向 gdp 看齐,是很多经济学家的西方伪经济理论,单纯的 gdp 说事不能表现群众的真实生活负担情况,也不能准确代表国家综合实力。倒是助长了私有化,资本化,金融化,泡沫化。
很多知名经济学家都是已经被美国间接或者直接收买的,满嘴胡说八道,讲西方的伪经济学头头是道,就是讲不好自己国家的经济发展史。中国的经济学家很多鼓吹 gdp 标准,没安好心。
张捷和温铁军都说美国曾经找过他们给钱要求合作,被他们拒绝了。对于搞讲真话,务实的出名的经济学家,美国的套路是收买不了你就让你的声音发不出来,甚至威胁你人身安全。张捷说,香港曾有个专门的团队对付他揭露苏联解体的真相和书籍,美国不怕你揭露各种苏联种种腐败的真相,就怕你具有经济政治理论深度的科学角度的揭露西方的伪经济学。为此给张捷出书的出版社主编受到他们幕后策划的打击,被降级很多。
~~~~~
看其他评论区流言,好像我的意思就是 gdp 没用了,gdp 不要增长了,有的评论还阴阳怪气。凡事有个度,过犹不及。一个好的经济增长结构是经济整体增长,可交换的 gdp 和不列入交换统计的各种经济和社会福利建设和国家实力都增长,而不是搞过度私有化,货币化,片面的追求 gdp 增长。我们的 gdp 里有多少楼市泡沫土地财政带来的水分?其弊端,高房价影响了国家生育率,这种唯 gdp 论弊端是巨大的。美国现在不就是这样干吗,为了维持 gdp 第一位置,把原来各种不计算在内的家庭服务都计算到 gdp 里了,大搞泡沫经济,制造业空虚,搞金融泡沫。美国这样搞有个前提,美国金融泡沫可以收割其他国家财富,我们可以吗?按照别人的套路很难走出别人的设局。
我前面可没有说过 gdp 完全没用,只是批判那种把 gdp 作为主要考核目标的做法。过度私有化来获得 gdp 增长的短视做法。追求数字,背离实质的做法。
最简单的例子,教育在以前是免费的福利,我上学时候很少化钱,没有课外培训班,上大学时候一年 100 元学杂费加 500 元住宿费,每月还发一定补助,一年家里给点生活费就足够了。通过教育市场化,商品化,衡水高中美国上市模式和大力发展教育课外培训模式可以增加很多 gdp,可以让学校,教培机构,老师,政府,官员,都变得富有,提高国家 gdp,但代价历史以前的福利变成学生家长的负担,人民生育率受到一定影响,而生育率是涉及国家长远发展的事情。这就是饮鸠止渴,这种 gdp 增长模式是有害的。国家已经开始打击了,衡水高中被限制,课外培训机构被限制。我们未来还会认识到以前的一些单纯追求 gdp 做法的弊端。
gdp 只是重要参考指标,但不能作为主要考核指标,现在的问题是从前把 gdp 看的过重,产生很多弊端,中央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记得看到新闻,将会放弃以前把 gdp 作为主要考核的指标,放弃唯 gdp 论,综合考核地方官员政绩
知乎上很有意思的一点是:
炫耀个人的时候,人均年收入百万,如果你月入 1 万,那妥妥的贫困。
但一旦涉及到国家统计,马上就变成人均 3000,生活苦不堪言。
所以,到底是有钱拿?还是有钱拿?
新加坡人均 GDP:58902;
日本国人均 GDP:40146;
韩国的人均 GDP:31497;
咱们中国的人均 GDP: 约 12000
雄关漫道真如铁,同志们仍需努力。
我小时候住的农村土房,一到刮风下雨就得到处找化肥袋遮住墙体,怕风把房子吹倒了,雨水把泥墙冲塌了,一刮台风就躲在屋内瑟瑟发抖,怕不小心台风就把房顶刮飞了,屋里还有锅碗瓢盆叮叮咚咚地接着漏雨,那时候贫富差距确实不大,但这样的福气现在给你你要不要???
80 后,广东非珠三角农村地区
刚上中学那会儿,我对地理很感兴趣,初次认识 GDP,看到地理书的插图,上面显示,中国在 1998 年还是 1999 年,GDP 是 1 万亿美元,同期德国 2 万亿美元,日本 4 万亿美元,美国 8 万亿美元,中国的前面还有法英,后面紧跟着意大利。刚经历过亚洲金融危机,中国的经济增长率相比 90 年代初,有点惨不忍睹,人均 GDP 更是让人绝望,不仅远远落后于亚洲四小龙,更是在大半个非洲之后。我记得当时的南非人均 GDP 就有 3000 美元,博茨瓦纳比南非还多,好像是 4000 美元,是中国的好几倍。我们平时被教育,非洲很穷,很多人还吃不上饭,但是当看到一半的非洲国家人均 GDP 比中国还高时,很令人惊讶(加上彼时国内风气不太好,白道到处黑,黑道到处抢,于是有点小愤青,批判过时局)。
2000 年好像全国 GDP 刚超过 10 万亿元人民币,人均 GDP 折算成美元刚刚超 800 美元,这是当时世界低收入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的分界线,也是温饱和初步小康水平的分界线,报纸上大书特书。当时我还觉得,解决温饱算什么问题,现在还有吃不饱饭的人吗?当时广东的 GDP 刚刚超过新加坡,跟香港相当,报纸还给出了广东经济总量追赶台湾和韩国的愿景。
当时的我的现实情况是,刚脱下补丁衣服(小学还穿补丁,上了中学家里人说要干净整齐一些,于是不让穿补丁衣服了),但还穿别人不要的旧衣服,有些还是成年人的,显得有点滑稽,家里的交通工具是两辆凤凰单车,和我上学用的一辆山地车(外出打工的亲戚送的)。每个月父母在远方挣着五六百块钱的工资,每年为五六百块钱一个学期的学就费发愁,通往十里八乡的乡道还没有硬底化,都是泥路,雨天泥泞不堪,只有镇上通往县里才看到公路,并且早被过往的货车压得坑坑洼洼了(当时基建工程偷工减料的情况也比较严重)。周围很多同学因为家贫,早早辍学去珠三角工厂打工,初一入学时还有 800 多人,第一学期过去只剩不到 700 人,初三只剩下 300 多人了,这 300 多人里面,最终考上大学的可能不到 100 人(虽然高中时没有太多其他班的消息,但考上县重点高中的全部都出自我们班,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周围有些全务农而没有打工人的家庭更惨,基本上一个月或者半个月才能买上一次肉,平时想吃肉,得自己上山下水摸鸟抓鱼。农忙时节很多家庭还得把外出打工的人叫回来帮忙,为这一千几百斤的谷子忙上十天半个月,为抢水抢种跟邻居甚至亲兄弟吵上半天。村里一半的人家还住着土房,但建楼房的人越来越多,有些开始建第二层甚至第三层了,交通工具也开始从单车向摩托车转变,好像还没有人买上小汽车,通讯工具以 BP 机为主,逐渐向座机、小灵通、手机普及,最初村里就小卖部有座机,手机只有做生意的人才常备着,大部分人家的家电也就电灯风扇,最多有个抽水机,就这样,晚上因为同时用电,电荷太高,还经常把村里的变压器烧坏。那时的社会风气非常不好,当街抢劫很常见,窗外偶尔还能听到枪声,晚上没多少人敢逛街,吸毒的人把针头扔在了街角巷头,甚至学校门口,部分小年轻学着《古惑仔》天天扎堆闲逛,身上别着西瓜刀,学校霸凌随处可见,村里成年男子每逢年节就扎堆赌博。
当时的我,也在推算中国 GDP 总量什么时候超过德国,什么时候超过日本(当时推测 2020 年超过德国,2040 年超过日本),对于人均,只敢跟非洲和南亚、东南亚国家比,俄罗斯、巴西、墨西哥、阿根廷这些国家好像都差太远,亚洲也就推测一下什么时候追上亚洲四小虎。当时绝对意识不到,这 20 年能有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想不到中国 GDP 仅仅用了十年就相继赶超法英德日,2021 年就把美国逼得那么紧。
后来高中时曾去珠三角一家工厂打暑假工,在那里遇到了很多许久不见的小学和初中同学,也得知一些同学初中肄业没去打工,而是走向了歪路,有些被铁窗关着,有些已经在黄泉路上,不得不感叹打工同学的踏实。
20 年过去了,虽然回家乡的次数越来越少,但不得不感慨这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 80% 家里都有小汽车,硬底化早通到了家门口,自来水早安装好了,空调冰箱微波炉等现代家电几乎都备着,垃圾都开始分类了。小时候要走半个小时一个小时的路,现在感觉也就几分钟,很少听到抢劫的事了,更别说听到枪声了。好些人家除了在城市里买房安家,自己在村里也建了七八层的房子。以前全村都难考出个大学生,现在几乎家家户户都有那么一两个大学生。城区面积和镇上的建设面积都扩大了好几倍,以前县城里都几乎只有自建房,建得密密麻麻,采光通风都非常不好,垃圾随处可见,现在生活环境更好的小区在镇上都越建越多,公园和绿化也越来越多,大超市越开越多,逢年过节,县里六车道的城市大动脉都能塞半个小时,大超市挤满了人,共享单车、电力车也普及到了县城,高速公路和高铁修到了城市旁边,坐过飞机的人也越来越多,去全国各地旅行的人也很常见了。虽然是近海城市,但小时候很少能吃上海货,现在进口的大龙虾帝王蟹都很常见,跟买猪肉一样方便。以前掀开衣服不见肋骨的孩子很少见(我以前就是肋骨分明的孩子),现在很多小孩都营养过剩,以前没有幼儿园只能去几公里之外的小学上学前班,现在幼儿园的校车直接到家门口接送。工厂也开到了家附近,很多年长一些的人都不去珠三角打工了,留在家门口上班。学校越建越多,初中辍学的比例越来越少。农村很多特产也可以通过电商往外销售。
看到有些回答经常讥讽为什么不比人均,讥讽中国的经济建设都是由房地产堆砌起来的,讥讽底层人民 “民不聊生” 的,抱怨房价过高工资太低的,估计都是比较年轻,或者生活不太如意的人。
作为农村出身的人,我和我周围的人十分感激这个政府,一是让我的祖辈们分到了土地,二是让我的父辈们吃饱了饭,三是让我们创造了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四是给了我们的子孙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我不担心人均、房价,但我每次回家,更担心的是,农村没有多少年轻人了,土地丢荒越来越严重了,父母不愿去城市,而村里的养老环境却跟不上,也发现村里背负巨债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结婚年龄越来越晚,新出生的小孩越来越少,不孕不育的年轻夫妻越来越常见……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一代人也有一代人的担当。别冒充什么 “底层人士” 了,抓紧搞好自己吧!
最新的中美 GDP 数据已经出来了,
最近两年,平均增长了 5.1%,
在全球还在抗疫的背景之下,咱们这个成绩实打实的是非常优秀了。
2021 年美国的 GDP 呢,全年增长 5.7%,总额达到 22.99 万亿美元,
咱们呢,110 万亿人民币,相当于是 17.7 万亿美元。
按照最新的数据来看,中国和美国的差距到底还有多大呢?
咱们分为几个方面来看。
先说人均收入,2021 年中国的人均收入呢,是 1.2 万美元,
美国呢,是 6.94 万美元,美国人均收入是中国的 5.7 倍。
再来看看人均可支配收入,2021 年,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是 3.51 万元,
而美国,还没有权威数据出来,假设美国人均收入和 GDP 同步增长,
那么 2021 年美国居民的人均收入应该是 3.37 万美元,大概是我们的七倍。
最后看人均消费支出,
2021 年中国人均消费支出是 2.41 万元,而美国是 4.85 万美元,
美国人均消费支出是中国的 14 倍。
算到这里大家应该就清楚了,
如果看总体的 GDP,
中国 GDP 接近美国的 77%,目前还有 4 万多亿美元的差距,
正常情况。咱们大约可以在 5 年内赶上美国。
但是如果看收入,包括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话,
中国要想赶上美国,显然需要很长的时间。
另外,国家一直希望把国内的经济发展的主动力从投资转到消费上,
但是目前国内人均消费支出和美国的差距高达 14 倍,
以消费支出占 GDP 的 80% 为目标的话,
中国要想赶上美国,恐怕需要更加漫长的时间。
当然这里面是有机会加速追赶的。
最大的机会,就在科技上。
美国为什么消费支出高?
本质上,还是因为美国人民有钱,
而美国人民有钱是建立在美国科技、金融实力双第一的基础上的。
所以呢,
如果在未来 10 年或者是 20 年的时间内,
中国在科技实力上能够全面跟上乃至是领先美国的话,
那个时候从国家到个人就都能实现对美国的全面超越了。
我是边言,一个还算靠谱的电商创业者。
每天为你分享最新的创业感悟 赚钱项目
每篇文章都会分享干货
让你看完多多少少会有收获 惊喜。
如果你觉得文章对你有价值,
记得给我一个点赞 一个分享
2021 年中国 GDP 有望人均约 1.2 万美元,接近高收入标准???
2020 年美国人均 gdp 是 6.3 万美元,全球人均 gdp 是 1.1 万美元
人均 gdp 是 1.2 万美元有没有接近高收入标准?欺负我读书少?
财政收入增速高于 GDP 增速,已经持续很多年,说明老百姓生活水平其实赶不上 GDP 增速,公务员退休金大几千到上万元每月的同时,农民每月只有 100 元左右
请不想总想着去非洲做贡献 曹丰泽去非洲建设水电站了,并成为 2021 清华大学年度人物候选人之一,他的选择给你哪些感触?
附几个旧闻
中国财政部长解释为何财政收入增长高于 GDP 增速 2007 年 03 月 09 日 10:36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财政收入增速为何远高于 GDP 中国人大网 www.npc.gov.cn 日期: 2012-03-07
如何看待 “财政收入增速高于 GDP 增速”?- 新华网 2018-10-22 15:38 来源: 新华网
今年前三季度我们 GDP 为 823131.3 亿元,按 4 季度预测和往年 4 季度比例,中国 GDP 全年预计在 114 万亿左右,不过由于因碳控,生产也受到一波影响,不一定能到这个数。
按照官方的说法,今年 GDP 有望达到 110 万亿元,人均 GDP 约 1.2 万美元。
根据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率估计全年在 6.45 左右,那么全年美元计 GDP 在 17.6 万亿美元上下。而 IMF 预测中国 GDP 在 16.6 万亿有出入,原因在于没有把汇率变化的 7% 考虑进去,估计还是按去年 6.9 或者对中国 GDP 预测太低,看了一下,今天刚刚发布的数据为 6.35。
IMF 比较神奇,最近好几年老是多预测印度和美帝经济增长速度,少预测我们经济增长速度,但就是不改进。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11 月美帝的通货膨胀率达到 6.1 左右,全年 CPI 指数都非常高,比往年的 2.5 左右高出了一大截,意味着今年他名义 GDP 提升很快,按 IMF 预测,可以达到 22.67 万亿美元的高度。
如果按我们的 17.6 万亿美元经济总量来计,相当于美国的 78% 左右,并没有达到 80% 以上,不过也已经是这 100 多年来其他国家和美国的比重中达不到的高度了。
虽然目前我们 GDP 才到美帝的 3/4 多,但是马斯克说,我们经济体量将达到美帝的 2 到 3 倍,他认为而目前的全球经济的形势对我们经济发展非常有利。
根据就在于目前我们还是以制造业为主,一旦我们产业升级成功,产品附加值必定提高,按照现在这种增长比例算上去,肯定稳妥超过美帝。
因为人民币增值、GDP 增速和通胀等,估计要到 2025 才能拉平美国 GDP,因为美帝本身 GDP 也在增加,例如苹果公司,亚马逊公司等等,再加上通胀导致他们名义 GDP 涨得很快,最后再加上人民币汇率,综合起来就是他们在跑,我们在追,就看哪个速度快。
有小伙伴就问了,我们 GDP 超过美帝又怎么样?
简单点来说,当我们 GDP 超越美帝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会发生美元霸权逻辑要开始被颠覆,这也是美帝疯狂的想摁住我们,不让我们安心发展的主要原因,而且他已经想到歇斯底里的地步,主要美元霸权利益太大,能让他安心的躺在世界顶端吸血。
但现在的形势比人强,历史大潮他们改变不了,这个逻辑大概十年就会易位。
不过现在我们的 GDP 增加也遇到个问题。
就是 GDP 这个东西,和一个数据量息息相关,啥数据?人口数量。很多小伙伴就纳闷了,为啥人口数量和经济有关?而我们的人口数量现状如何?
最近去看了一下贫困户,他已经搬迁到了市里面,小孩已经到城市来读书,村里头基本没啥人了。
所以现在人口要想稳定,在小地方会很吃力。
实际上,一线城市的人口虽然一直在保持增加,但小地方的人口就萎缩得很厉害,因为工业化对于人口资源来说只有进没有出。
这在第七次人口普查很明显。
比如作为人口流入大省的广东,本身自己的人口增长就有负的,发达珠三角大城市快速增加,梅州、潮州、汕尾、揭阳、河源这些地方就萎缩厉害。
没有人,也就没有消费,人口一萎缩,经济肯定就不行,查了一下 GDP,广东地区人口萎缩这几个地方,经济基本都在后几位,这事情就会产生恶性循,人少了,就没机会和热度,人更抓紧机会往外跑。
从整个国家全局来看,也差不多,GDP 增速靠后的东北华北等,人口也是负增长,东南沿海人口增长快,GDP 也涨得快。
有些人以为人口减少,就可以更好地生活,原因是在看问题的时候,没有把自己的经济技能点亮。
大部分人以为人口减少,就业机会就会多起来,这是不了解经济聚集效应。
道理很简单,小地方的房子都便宜,为啥没人去呢?因为那地方就业机会和收入低,一个城市如果人口流失,商业萧条,然后制造业也干不好,最终城市慢慢跟着萎缩。
还有的人觉得,未来 AI 机器人代替劳动力,同样也不怕人口负增长,这也是因为不懂,人口消费是现代经济一个极为重要组成。
因为机器人不用吃喝拉撒,不会存款贷款,就是使用极少的电能,但消费是一整个产业,也就是经常说的第三产业服务业,一旦第三产业失去活力,也同样造成经济减退。
就看看大部分发达国家 GDP 中的服务业占比很大,很多都达到 80% 左右,我们也慢慢在转型,所以可以看出来,第三产业在未来经济占比会很重。
大部分人在读初中的时候,就学到了经济危机的原因,最基本表现就是生产过剩,大家都没工作做,然后不断失业,最后很多人都破产失业,整个社会进入螺旋式下跌。
人口萎缩也是这个道理,没人上学,不需要老师医生,房子卖不掉,没有人吃饭看电影,大家都失业了,进一步恶性循环。
这是在那些人口流出的小地方问题,广东几个人口流出严重导致负增长的小城,经济都最差,而且以常规手段根本无法扭转,因为没有人,所以很多发达地区一线城市在吸引人口,而一些比较思维比较固化的地区管理者还在搞超生罚款。
改变这些地方经济最好的办法就是鼓励生育文化,提升年轻人的比例,有人口就会有消费,就能支持经济基本盘,让经济能有自己的小地方进行内循环。
作者:匠心鑫先生(ID:dianlijin2019)
我一直很纳闷一个问题,具体问题如下:
美丽国,2021 年经济增长预计达到 5.7%,2021 年 CPI 预计增长 6.8%
那么问题来了,美丽国的经济到底是增长了 5.7%,还是衰退了 1.1%?
同理,我们的经济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M2 总量增加了 8.6%,经济总量增长了 6%,那么经济到底是增长了?还是衰退了?
先马住
我只希望这个问题下边的回答先把哪一个计人民币、哪一个计美元,哪一个有亿,哪一个没有亿搞清楚。
1913 年 100 美元在历年的价值如下(约)
1946 年为 200,1959 年为 300,1974 年为 500,1983 年为 1000,1994 年为 1500,2005 年为 2000,2019 年为 2600
这两年数据还找不到,但根据通胀推算,估计 2021 年能有 2800 了
那么今年我国人均 GDP1.2 万美元,就相当于
2019 年的 11142 美元,2005 年的 8571 美元,1994 年的 6429 美元
1994 年时,是我国汇率改革元年,实行了单一汇率制,1 月 1 日汇率为 100 美元兑 867.83 人民币
6429 美元 = 6429*8.6783=55792.79 人民币
1994 年也恰恰是社保改革元年,1995 年开始公布 1994 年的社保基数,全国最富有省级行政区上海市公布的 1994 年年平均工资是 5652 元。
5652/8.6783=651.28
2021 年上海公布的 2020 年平均工资是 124056
124056/6.36=19505.66 美元
19505.66/651.28=29.95
整整 30 倍实际收入增长。
有多少是房地产呢?
人均 gdp 四五千美元的时候,很多人以为人均过万的时候大家买房会更容易,工作会更轻松,社会更轻松。但工资却没怎么涨,十年前电子厂三千现在四千,购买力未必有十年前两千元强。而发达国家的标准也从一万美元变成了两万美元。
要看贫富差距,中位数收入,子女教育成本,医保,社保的覆盖和额度等等。
光平均数其实意义不大,举个极端点的例子请看赤道几内亚,人均 GDP 发达国家,人均教育胎教肄业,大部分人的基础设施基本原始社会。
所以说再分配问题才是这种状态的大问题
这个问题,直观看,其实也挺好的。
但是,我必须说一个现象。
顺义 GDP 人均 2.6 万美元,比朝阳区略高。
但是,朝阳人均可支配收入 9 万,约 1.4 万多美元,顺义 6 万,约 1 万美元不足。
这个问题,才是真正必须正视的问题。
就提一个事。别国 1.2w 是在外汇自由兑换的前提下实现的,咱这 1.2w 是内外双轨制下实现的,每人每年限额兑换。如果放开兑换,上海十来个小区就能把外汇掏空。这也就是国内世界工厂,大多数日用品不用进口,让 1.2 看起来不虚,一旦未来衣服鞋帽也要进口,才知道谁在裸泳
没鸡毛意义,总量越多,高基尼指数下的贫富差距越悬殊
中下层越难翻身
看不懂么?
穷人有一万块钱,富人有一百万
社会总财富变多了,分配模式没变
穷人有了一百万的时候,富人就有一个亿
是一万块和一百万的差距大,还是一百万和一个亿距离远?
不要心存侥幸
拥有一个亿的人,不用脑子,单靠资本就能轻松弄死成千上万个一百万
随便收割你
慢慢的,中国就变成了美国
你就是那 99%
你也会去占领陆家嘴
19 世纪英国伦敦最贫困的工人想到大英帝国的工业和财富时,该不该自信地挺起胸膛?
国内人均收入其实一直在提高,人力成本也不断的提高。
目前还只是中高收入而已。
人口多,提升人均收入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提高收入标准,就是让劳动拿到手的钱越来越多。
有足够消费能力,购买想要物品。
要知道,我们前三季度 GDP 是 82.31 万亿人民币,而去年第四季度 GDP 为 29.63 万亿。也就是说,今年四季度哪怕都不增长,GDP 总量也能达到 111.94 万亿元,官方说法显然太含蓄了。第四季度因为通胀原因,平减指数估计会高于前三季度,一般在 5% 以上,GDP 实际增速 3% 以上,名义增速 8% 到 9% 之间。也就是全年名义 GDP 预计 114.3 万亿到 114.6 万亿之间。预计全年平均汇率 6.45 左右,这个数字基本已确定,也就是说全年美元 GDP 预计 17.7 万亿美元以上。
如果剔除去年疫情停摆影响,看看两年平均经济表现的话,2019 年我们 GDP14.3 万亿美元,两年增长 3.4 万亿美元,两年平均实际增速 5.2%,平均平减指数 2.5%,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每年升值 3.3%,基本算是中规中矩,一年增长一个加拿大的量。
当然美国表现也不俗,2019 年美国 GDP21.37 万亿美元,今年预计 22.9 万亿美元,平均一年增长 7600 亿美元,年均名义增速 3.5%,也基本是疫情前水平,不过如果剔除物价上涨因素,美国两年平均实际增速也就 0.9%,GDP 增长质量迥然不同,这也是人民币能够较快升值并且长期升值的主要原因。保守估计,今年我们 GDP 占美国 GDP 比重预计达到 77.5% 左右,打破日本记录,成为百年来 GDP 最接近美国的国家。如果按照 GDP 占全球比例来看,2011 年中国 GDP 占全球比例为 10%,2021 年预计突破 18%,十年中国 GDP 占全球版图扩大 80%,2019 年中国 GDP 占全球比重 16%,平均每年中国在全球 GDP 的比重中提高一个百分点。
同时,GDP 达到 17.7 万亿美元以上,也意味着要实现 2035 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 GDP 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约 2 万美元),只需年均美元增长 3.5% 以上,难度并不大。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敢于出台许多大力度改革,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而不惧因此降低 GDP 增速的原因。
如果要说背后原因,应该是我们中国人勤奋肯干、国家规划和执行力超强,加上超大规模人口和消费市场,打造了全球最有竞争力的产业链吧。
前几天汇率大升值,直接到 6.3 左右,从 6.8 到 6.3。按照人民币折算美元。就算没有任何增长,也增长了 7.3%!
年初出口的时候,计算着,还有 5-6 个点的纯利,到了年末,亏了!
没有盈利的 GDP,生意越来越不好做的 GDP,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GDP!你们还在统计做文字游戏!重大的意思就是文字游戏!
2021 年这一年的总体画像。
没有订单的时候愁订单。
订单来了愁原材料价格上涨。
生产的时候愁电力供应。
好不容易产品做好了运费涨上天了。
产品终于出运要收钱了汇率波动大。
一算下来还不一定赚钱。
三个字愁愁愁。
什么时候可以稳定下来。
和客户搞好关系才有订单!
其实只要稍微有点利润过日子就好了。
说明我们的人均生产力足以满足高收入标准的生活了。
说明我们可以把重点慢慢从发展生产力上移开了。
2020 年北京的人均 gdp 是甘肃的 4.58 倍
而根据两地的十四五规划,到 2025 年人均 gdp 的差距会拉大到 5.13 倍。
南方一个街道办一年财政收入能达到将近 20 亿,北方一个县城财政收入一年几千万。
国内省和省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房贷还完了吗?小孩上学的事情怎么样了?
轉載台灣《勞苦大眾真理報》9 月 4 號發佈的文章: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935533233337253&id=1777608245796430
麻烦喊拖后腿的先百度一下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什么意思。
有些人我都不说了。
宁愿去北欧垃圾桶捡垃圾都不愿意拿 1.2w 刀。
还能不能奋斗了(生气)
平均值要结合基尼系数才有意义。
各位年轻人在你奋斗的城市有客厅了吗?
如果没有这 GDP 跟咱有一毛钱关系吗
https://mp.weixin.qq.com/s/CUwfBT0ju9rohSVRrfZjIg
重要的事情再次重申,GDP 国民生产总值是干的活儿,不是赚的钱!!!
或者这东西可以理解为宏观经济维度上的 “产量”,而不是收益,更不是净利润。(产出价值多少的产品 / 服务,而不管是否盈利,或者销售情况。)
所以 GDP 高了还是低了,对个人收入毛蛋的影响都没有!
如果这个不好理解的话可以参照 “赵财主家田里今年一共打了 3000 斤粮食” 的例子,因为我们是每个月固定领 60 斤小米的长工,所以无论 3000 斤还是 5000 斤并没有区别。
那么现代社会,对国民收入的净利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什么呢?是知识产权。
最好的例子就是苹果和三星的手机,美国 / 韩国知识产权,台湾富士康组织代工,中国大陆生产。
每台手机售价 1000 美元,每生产一台会为中国 GDP 贡献 900 美元。但是,除去物料和人工成本,净利润的 90% 被苹果或者三星拿走了,5% 给了富士康,5%(绝大多数时候可能还不到 1%) 的利润以工资和代工厂分成的形式留在了中国大陆。
所以 GDP 只是一个宏观经济统计数据罢了,它和升斗小民的钱袋子基本上一分钱的直接必然相关关系都没有。
所以你开工资时候的真实感觉是准确的。
以上
![](data:image/svg+xml;utf8,)
这是列宁,列宁提醒你: 苏联已经解体 31 年了。
列宁突击提问: 苏联解体的原因是什么?
gdp 对我而言没意义
我在乎的是,我的日子比起以前是进步还是退步… 总得来说比 10 年前好,比 5 年前差,这 2 年持平,坑爹的疫情,哎
陕西人,老家四线城市。
爸妈一辈子农民。
我姐争气,老给家里买东西。
但我不争气,不补贴家用。
到现在也我爸妈不敢乱花钱,就靠一年万把来块钱房租。
买点面,买点菜,一个月花不了几百。
能活下去。
好像一个月还能盈余个几百块。
够用了。
意义不大(这句话算给足面子了),重要的东西一直不是 GDP,而是资本背书,资本积累率和货币实际购买力,只有这些才是真的。
资本积累率,我们国家的资本积累率很惨,包括前几年的资本外逃现象,以及现在仍然存在的问题,比如说我们现在国内很少实业能够为我们的货币背书。
大家都跑到了美国上市,用我们的资本,我们的消费者,去给美元背书。
阿里巴巴,网易,腾讯,新东方,他们都是美股,他们都在用我们国家的资产去给美元背书。
这是我很头疼的东西,也包括在之前,我们做到极限公平的教育体系,也被资本主义挖空了,我们能够给每个人的公平,都被资本主义给挖空了。
你可以看得到,我们上一年的进前十的除了电网和石油基建,其他都是金融企业,都是金融,这让人无比难过,美国上一年上前十的很多是科技企业。
这是很让人难过的,因为只有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在微软,他们用于研发的工程师一年的收入是二十万美金以上,一年的用于研发的支出是以亿为单位计算,而我们的制造业,仍有非常多的地方还被卡着脖子。
实实在在的说,在科技的高端应用方面,美国除了军方,其他商业公司是大力发展的,包括微软,他们已经制造出了能够观察原子级别的放大镜,并且制造了一个在原子层面干涉原子的短片。
我们的经济和 gdp 很高,但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 gdp,而是为了提升科技,更公好世界,这些才是发展 gdp 的目的。
我们仍有非常多的事情需要解决,比如说我最近观察到身边人开始关公司和失业的现象,新一年的就业压力比过往巨大。
以及还有,我们现在是以很虚的金融资本为发展方向,这是很让人难过的,金融不是实业,金融不是实业,实业兴国,实业兴国(这里省略一句话,免得我被删文)
还有现在我自己都意识到不妙的离婚和不婚现象,连我这个普通人都觉得不妙了,男女对立这种事真的很严重了。
综上所述,均为一个普通金融学生的分析。
最大的亮点就是随着特斯拉的引进和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大爆发,中国的汽车行业在 2021 年实现了年出口额 100% 以上的增长,达到了 200 万辆出口,但是要我说,远不够。
以中国的经济体量,至少可以为国外每年再生产出口车量 1500 万辆以上。我希望这能在未来十年达成。中国经济要做大做强,汽车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发展汽车行业,我们完全可以全面向一些不发达国家出口公路高速路所需要的所有整套基建技术,特别是水泥厂,钢铁厂。
多大点儿事,能有啥意义?
就好比美国死于新冠的人数才达到 80 多万而已,能有啥意义?要知道川总定下的目标可是 250 万。
目前为止,这两方面的趋势都没有丝毫逆转的迹象。
我觉得人均 1.2 万美元真的可以了,值得庆祝一下,至少可以摘掉贫穷落后的帽子了,作为一个 80 尾巴,课本里看人均的时候,那叫一个难受啊,感觉就没几个能超的过的,中国这个体量和产业结构,如果能更公平的把人均提升到 2 万美元,那应该真的就算全民小康了。
毕竟中国不像其他国家一样,能去非洲搜刮黑哥,或者全球放水,既然没有这些意外之财,加上人口太多,我觉得三万美元是不敢想了,也没必要过分追求这个,人均两万美元加上一个更公平的分配,比极度分化的人均三万美元更有意义。
整个国家牢牢的抓住制造业,农业这些,虽然很难把 GDP 堆高,但是结构会更加健康。
很多人担心过分追求公平会影响效率,导致后面的增速放缓,其实也不一定吧,老是在那边卷总会有个头。
等人均真的到了 2 万美元,体量赶超了美帝,多少都会有点额外收入,到那时滚雪球,人均 3 万也就不是梦了,属于是顺势而为。
我是一名 70 后我应该最有资格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在七八十年代,我国绝大部分的人都生活在农村,那么当时农村是什么样子的呢?
就说一说我们这些小孩子,小的时候能玩什么?捉泥丸射弹弓,小孩子们聚一起到处疯跑,再就是爬树上房掏鸟窝,饿了拿一块饼子或者窝头啃吧啃吧就完了。
这就是我们的童年生活,也许有人会说,那时候的孩子真幸福,可以到处去玩,那真的把你们送到那个时代,你们干么?
到了该上学的年纪,我们那个地区是没有学费的,只有 20 块钱书费,即使 20 块钱书费,还有很多的人交不起。全靠政府给予各方面的减免,我们才能走进知识的大课堂。
毫不客气的说,在七八十年代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大部分的孩子是无法上学的,因为可以说是家家都穷,穷到了什么程度?每年只能给孩子买一套新衣服,还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办到。
就是这样的时代,真的有人愿意回去吗?反正我是只怀念童年,但并不怀念那个时代。
在那个时代,农村家庭有一辆自行车,有一座上海座钟,有一架缝纫机,都已经是极为奢华了,更别提有一块手表了,那基本不可想象的。
就这样一个中学毕业,有 95% 以上的人都是成为闲散人员的社会,能和现在相比吗?
就这样一个一个大姑娘一出门,就有 100 多双眼睛在盯着的社会,能和现在的安全感相比吗?
没在那个时代经历过的人,总是会美化那个时代,认为现在 GDP 的增长和我个人无关,和穷人无关。
可真的把这些人扔在那个时代,那个我们国家的 GDP. 只是全世界 GDP 零头的时代,他们就会知道什么叫苦尽甘来。
在那个年代我们上学还总讲忆苦思甜,当然了,和解放前相比,我们在那个年代也算是幸福的,可是生产物资极少的年代和现在又能比吗?
手机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没有,想出去去旅游没钱,吃饭都不是能吃得很饱,肉也就一年吃那么几回,一有什么水旱灾难,立刻就会变成一无所有,请问还有人去想念那个年代吗?
所以说随着国家 GDP 的增长,我们个人的所支配的物资也越来越多,这还不够吗?
我之前在知乎和人吵过一架,我认为现阶段乃至未来十年内中国的美元计价的 GDP 没有参考意义
就拿今年和去年来说,中国经济并没有真正好转,各种经济风险依旧存在,按人民币计价只有 10%,考虑到去年上半年遭受的毁灭性打击,这个比例还算可以,但是中国人均按美元计价却上涨 20%,这比例肯定不正常。
中国如果还想当美国人的小弟,还想在美元体系下混,那看看美元计价 GDP 还有意义,否则看看自家产业结构和劳动力构成更有意义。
我不愿意和麻晕平均收入,我又拿不到他那些钱,
我也不愿给墙洞扶贫,因为按照收入标准,他每个月收入 1 块钱,是绝对贫困阶层,扩以领扶贫资金,而我即便把我的工资做到 5 千那也是高收入群体,每次扶贫捐款都会摊派到我身上
希望坚强的中国人民永远不会累吧!农民工、996 的社畜永远不要抱怨、不要倒下!
2021 年我觉得我们行业涨价已经涨到极限了,国外购买力已经被榨干了。过剩的产能还是要出去,最近的新闻很多提稳出口的,2022 年应该是新一波的卷吧?卷起来了,累的、倒下的又是谁?卷赢了的不过是持续的做着苦力。
总有人说,不卷我们能怎么办呢?内循环提的震天响,就是没动作。看看我们的市场容量啊,14 亿人啊!!单说可能没啥概念,这个数据比整个非洲人口还多 1 亿多,几乎是整个欧洲人口的 2 倍!!可是看看我们的消费,稍微留心点的可能都注意到夫妻店都开始倒闭了。中国人难道是更蠢一些,有钱不会花吗?
学生时代,总是在比数据,比 GDP、比排名、比增速…
工作后,被社会暴打,才知道到手多少钱是最重要的。
GDP 增长确实有用,代表国家繁荣昌盛,整个生活水平提高了,说明可分配资源越来越多了。(大部分国家人均收入为人均 GDP 的 40%-50%,超过 50% 的比较少)
但是,个人在分配中是否受惠?个人收入能否赶上 GDP 增速甚至超过 GDP 增速?自己是做前 20% 的收割者还是做那 80% 的被收割者?社会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所以,人均 GDP1.2w 美元,即人均年收入 6000 美元,约 3.9w RMB,月均收入 3600RMB。这很多吗?
说实话,这个数看起来不多,三线城市很多人都能到这个数。但是,一家三口,就是月入 10800RMB,这是一个家庭收入,恐怕就很多家庭达不到或者很难达到了。
所以,GDP 高速增长的前 10 年,分配资源的方式科学吗?现在 GDP 增速放缓,分配制度又将如何?
人民群众才是基础。
只能作为一个战略方面的判断指标,你自己不要信进去了。
国内企业是有虚报 Gdp 惯例的,像我们内地的企业会多报,听说沿海会少报,我不确定,但内地肯定是有多报的,总体上每个地区的数据总是一副平稳上升的样子。
老美的 Gdp 水分也很大,他们是把金融活动的增值也算进去的,到底金融活动是不是 “国民生产”,见仁见智吧。
前段时间日本也爆出来 Gdp 作假了。
我们总值超过美国是 5-10 年的事,但没必要沾沾自喜,国内还有很多具体问题亟待解决,想要创造理想国,还是要正视和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
比如教育和房价。
人均 GDP 是 1.2 万美元,这是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和高收入发达国家几万美元人均 GDP 还有一定差距,这也符合中国现在发展情况。
有些人没概念的,我普及一下数据,按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2018 年的最新收入分组标准为:人均国民总收入低于 995 美元为低收入国家,在 996 至 3895 美元之间为中等偏下收入国家,在 3896 至 12055 元之间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高于 12055 美元为高收入国家。2018 年世界银行所统计的 218 个经济体中,高收入国家 81 个,中等偏上收入国家 56 个,中等偏下收入国家 47 个,低收入国家 34 个。
中等收入国家
2021 年中国人均 GDP 可能达到 1.2 万美元。
2020 年,墨西哥人均 GDP 是大约 8300 美元。
土耳其人均 GDP 是 8500 美元。
马来西亚人均 GDP 是 1.04 万美元。
巴西人均 GDP 是 6800 美元。
俄罗斯人均 GDP 是 1 万美元。
南非人均 GDP 是 5 千美元。
阿根廷人均 GDP 是 8400 美元。
泰国人均 GDP 是 7200 美元。
高收入国家 2020 年人均 GDP
美国是 6.4 万美元
日本是 3.9 万美元
韩国是 3.1 万美元
英国 4 万美元
德国 4.6 万美元
法国 3.9 万美元
等等
韩国 60 年代和中国人均 GDP 一样不足百元美刀,2020 韩国人均是 3.2 万美元,中国是 1.05 万美元。讨论一下为何只有韩国 1/3,为何创建比一汽还晚的现代全球年销量 700 多万辆,一汽的奔腾二汽的风神三汽的荣威在亚非拉欧美的年销量之和到 30 万了吗?三星掌握了 5 纳米芯片制造技术,国内有掌握 10 纳米的吗?中国是正常发展速度,真的不是什么奇迹。
====================================================
观点想表达的是中国还有许多能做得更好的地方,有的行业和方向已经被其他人试过错,就可以避开雷区,找到一条更好的路径。不管是英法德还是日韩,好的方面都可以学习借鉴。并不是什么吹韩国,韩国人的龟毛 势利 体坛小丑人尽皆知… 但它在 5000W 人口级别的国家中,做的确实是最好的。从电影 电视剧 到白色家电、消费电子、汽车、造船、机械设备,产品让人觉得是用心的。在体育比赛上中国应该用韩国人的不要脸风格去对付韩国人,在设计制造产品方面应该借鉴他们的简约踏实,在国际宣传上借鉴他们的营造形象的手段。
美国个人贫困线是 13171 美元,这是 2020 年的数据。动手吧,知乎。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这是人类社会永恒的定律. 私以为当中国 GDP 正式超越美国那一刻,中美两国关系会出现一个关键性的转向. 美国将无可奈何的承认中国的经济实力.
我们还需要继续奋斗,要爬到制造业的上游
人民币还得继续升值,加强其国际化的进程
国防还得继续建设,把军备更新到国际领先水平
等到我们完成了收回台湾的历史使命以后,整个世界也将会认知到,世界第一强国的位置不再是美国而是中国
结合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
我们达到欧美国家生活水平的人口规模容量大概率就是三亿人口。
为什么很多人感觉不幸福只是你是那 11/14 罢了。
在 3/14 人眼中你不过是燃料罢了。
还是各司其职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刚看到一条过时的新闻。增量是很多,可头部明显吃的越来越厉害,漏下来的越来越少,以前能明显感觉到每年工资都涨,虽然涨的不多,现在只要一调五险一金之类的,工资还开始降了,公积金还好,养老金到时候有没有还是一回事,加了有啥用。
经济总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确实很了不起,但问题也很明显。
第一,我们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靠的是什么?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宏观杠杆率的飙升,是推动如此之高总量的主动力,说的直白一点就是负债的极速飙升,比如前十房企负债之和接近 10 万亿,比如六个钱包➕未来三十年收入的提前透支,比如我们宏观负债总额和欧美日之和基本相同。债务是有成本的,债务只会转移不会消失。
第二,人均这次词真的意义不大,你和某首富一平均,你也是超级富豪,我们还有六亿人收入低于 1000 元,我们 5000 元起征的个税已经算不低的起征点了,统计局 2020 年发布数据,我记得不是特别清楚,大概只有百分之八得人月收入超过 5000,是不是很难想象,大概是 800 美元,是不是要哭晕在厕所。
第三,我们的福利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教育,医疗,养老。教育开始整顿了,医疗开始集采了,总之国民福利还有很大空间需要提升,这是三次分配的重要指标。
第四,人口结构变化,人口拐点在 2021 年出现,短期内难以改变,老龄化少子化。人口总量已经到达顶峰。我国人均寿命 75 岁,延迟退休是趋势,保养好身体。
第五,社会风气如你所见,不想多说,国家正在整治行动中。
最后,祖国越来越强大,我辈仍需自强不息,努力奋斗!
意义是国家已经发生重大政策转向,社会收入分配从效率优先转为公平优先。改革开放前几十年,我国 GDP 高速发展,目的是以最有效率的方式追赶世界发展水平,总体方针是 “公平与效率兼顾,效率优先”,通俗点的关键词就是 “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带来的结果就是污染严重,城乡二元结构,收入分配严重不均。似乎有人快忘了我们是个社会主义国家了。
现在我们赶上世界平均水平,该把社会主义想起来了。从 19 大以来,国家明显发生政策转向,“公平与效率兼顾,公平优先”。限制顶层人口的收入增速,抬高底层人口的收入水平,实现共同富裕。从全面扶贫到打击资本垄断,再到房产税呼之欲出,政策转向已经看的非常清楚了。那些吃到时代红利的人口,该反哺社会了。
同时需要补课的还有环保问题和社会的人文关怀。估计未来十年,艺术、体育、传媒这些代表国家软实力和提高人口素质的领域会有大发展。
另外,过去几十年我们高速发展主要是基于廉价劳动力优势带来的全球低端产业链转移红利,以及城市化带来的房地产红利,估计也会告一段落。低端产业链和房地产这两个东西可以迅速扩大经济规模,但是难以提升经济质量,更没有可持续性。
未来二十年,国家将会在高端技术领域参与全球产业链竞争,重新定位中国在全球的产业链的生态位,基础科学将会摆在非常高的位置,可以理解为从新手村出来开始进入怪物房了,即将直面硬刚老牌帝国主义,这速度不会很快,因为一个萝卜一个坑,你每前进一步,就有一个老牌强国掉一块肉,中间会有腥风血雨的,直到世界格局重新达到均衡,世界大佬们重新排座次,分利益。但如果站稳了,我们的下一代就不用 996,不用打螺丝,也会有 1 人民币炸鸡和大牛排的,拭目以待吧。
挺好的,还有奋斗的空间
(年收入)人均约 1.2 万美元,是什么概念呢?
看着很吓人,人均约 1.2 万美元!·
2022-2-15,汇率是 1 美元 = 6.3483 人民币
所以,1.2 万美元 = 7.6179 万人民币,每个月 0.6348 万。
月薪 6000 块人民币,刚刚够到需要交个人所得税的门槛。
12 月 11 日,韩文秀在经济年会上表示:2021 年我国 GDP 有望达到 110 万亿元,人均 GDP 约 1.2 万美元,接近世界银行高收入标准。
若今年 GDP 达 110 万亿元,按照美元计价 GDP 110 万亿 / 6.4586≈17.0315 万亿美元。这算是个历史性的时刻,我们成为二战以来经济实力最接近美国的国家,且有望继续刷新记录。那么,我们 GDP 屡创新高的原因是什么?未来 GDP 又将会如何演变?最终它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要知道,我们前三季度 GDP 是 82.31 万亿人民币,而去年第四季度 GDP 为 29.63 万亿。也就是说,今年四季度哪怕都不增长,GDP 总量也能达到 111.94 万亿元,官方说法显然含蓄了。
第四季度因为通胀原因,平减指数估计会高于前三季度,一般在 5% 以上,GDP 实际增速 3% 以上,名义增速 8% 到 9% 之间。也就是全年名义 GDP 预计 114.3 万亿到 114.6 万亿之间。预计全年平均汇率 6.45 左右,这个数字基本已确定,也就是说全年美元 GDP 预计 17.7 万亿美元以上。
当然美国表现也不俗,2019 年美国 GDP21.37 万亿美元,今年预计 22.9 万亿美元,平均一年增长 7600 亿美元,年均名义增速 3.5%,也基本是疫情前水平,不过如果剔除物价上涨因素,美国两年平均实际增速也就 0.9%,GDP 增长质量迥然不同,这也是人民币能够较快升值并且长期升值的主要原因。
保守估计,今年我们 GDP 占美国 GDP 比重预计达到 77.5% 左右,打破日本记录,成为百年来 GDP 最接近美国的国家。如果按照 GDP 占全球比例来看,2011 年中国 GDP 占全球比例为 10%,2021 年预计突破 18%,十年中国 GDP 占全球版图扩大 80%,2019 年中国 GDP 占全球比重 16%,平均每年中国在全球 GDP 的比重中提高一个百分点。
同时,GDP 达到 17.7 万亿美元以上,也意味着要实现 2035 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 GDP 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约 2 万美元),只需年均美元增长 3.5% 以上,难度并不大。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敢于出台许多大力度改革,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而不惧因此降低 GDP 增速的原因。
简略总结,实际数据可能比这个目标稍高一点,115 万亿,人均 1.25 万美元,占美国比例达到近 75%,世界人均排名提升两位到 60 左右。
下一步我们主要超越对象是欧洲,大概率按 2-3 年水平,在人均上超越东欧波兰匈牙利等国。毕竟如今欧洲看不出来任何可以扭转局面的可能,在这波美元人民币双升值大潮中,欧州等国按美元或人民币计算总 GDP 的话,实际是下滑了。因此,追上东欧国家的速度可能会加快,关键就在于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
未来即使美元不加息,也不意味着还可以放水。今年美元放水 + 我们不放水 = 双方 GDP 占比从 70% 上升到 75%。那 2022 年,美元不放水 + 我们放水 =?可以乐观估计比值会从 75% 上升到 80 以上。
如果美元加息,则我们可以不放水,也不加息,即美元加息 + 我们不放水 =?可以估计我们的经济增速略降,但人民币汇率可能会仍然保持升值空间,换算下来,比值还可能到 80% 左右。
总体上的估计,2022 年我国 GDP 占美比例超 80% 可能性很大,而人均按今年价格计算大概到 1.25*8/7.5=1.33 万美元水平。
2023 年,如果疫情结束,则全球经济大反弹,这是利好美元扩表的,两国增速看谁更有准备扩张,我估计占比会冲到 85% 以上,若人民币给力点,会接近 90%,即 85-90% 这个区间,而人均是 1.42-1.5 万美元,世界排名则在 51-55 名左右。
2024 年到 2025 年,即是从 95% 到 100% 的关键两年,人均 GDP 预计达到 1.58-1.66 万美元,世界排名 48,正好超过匈牙利、波兰等。
再远期看,下一个区间是 1.7 万美元的希腊等国,再往上是 1.9 到 2 万美元左右的沙特等石油国。预计超越时间在 2026 年为 1.7 万;2027 年 1.8 万;2028 年 1.9 万;2029 年接近或超过 2 万美元,进入葡萄牙等低端发达国家的门槛。
毫无疑问,GDP 跨越式增长,总蛋糕变大了,确实是好事。但是,切蛋糕就上升到更突出位置,要解决 “GDP 一大步,居民收入迈半步” 的问题。
只要经济还在快速发展,只要总蛋糕还在增加,只要每人到手的蛋糕还在增加。在创富过程中,摸着石头过河可以容忍,先乱后治也可以容忍,少数人拿走大部分蛋糕更可以容忍。
另外,蛋糕总量比起 40 年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已经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如果按照购买力评价,我们的实际体量,早就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了。
此时,我们也认识到了分配的重要性,适时提出了脱贫攻坚、共同富裕等,就是要强化公平切蛋糕,缩小贫富差距。
不少人解读共同富裕是对富人不利,其实恰恰相反,适当地共同富裕,反而对富人有利。如果贫富悬殊达到一定程度,少数人占有绝大部分财富,稳定性极易遭受冲击,社会的投资赚钱效应消失,富人的财产无法保值增值,甚至财产安全都也得不到保障。
而恰恰是共同富裕,可以缓解社会割裂的矛盾,给予大部分人向上的希望,兜底少数贫苦人的生活,经济才可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因此,我们提出的城市化战略,除了提升经济效率,也推动了共同富裕的早日实现。
最后总结一句话: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一国的 GDP 增长很重要,一国居民的生活水平持续提高更重要。
最后的话:2020 年全球人类人均 GDP 是 1.1 万美元,我们人均 1.2 万美元,表示中国人终于站上人类平均及格线,我一直坚信我们的产业链升级会持续走强,发展会越来越好。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教员说得好: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无论是在国家层面还是个人层面,大多数中国人已经站在了一个不低的平台上,那么 “保持战略定力” 和做好自己的事,就非常重要了。
或许经济发展不能带动每个人同步,但只要大平台提高了,对于贴在上面的人,总归是好事。毕竟我们的确是从一穷二白走来,如今已形成规模和体系,未来真的可以走向星辰大海。
作者:醉井观商
链接:今日头条
来源:今日头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2000 年 GDP 总量 10 万亿左右,我的工资是 1200 元 / 月。房价是现在的十分之一不到。
2011 年 GDP 总量 47 万亿,我的工资是 7000 元 / 月。房价是现在的一半不到。
2021 年,GDP 总量据说要到 110 万亿,我的工资是 6000 元 / 月。房价大约一万五千元一平米。
GDP 告诉我们,要快赶上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了。
我低头看看工资单,nmmd,我又给国家拖后腿了。
前几天,我的网店要做一点销量,我先是在我的 A 网店自己买了两万元的东西,然后,提现,又用这个钱在我的 B 网店买了两万元的东西,然后,我再提现,有用这个钱在我的阿里巴巴批发店里买了两万元的东西。然后,我又周转了拼多多的 5 个网店,又在京东转了一圈,又在我的抖音商城新店转了一圈。
不到一周的时间,我 2 万元大概在 14 个网店里周转了一圈。
这样计算下来,是不是,我为国家贡献了 28 万的 GDP?
然而,这个钱回来,依然还是两万元。
其实最大的意义是,我们国家的财富积累开始以 1w 刀以上的人均开始了。
之前十年,虽然增速很快,但是我们的起点太低了,你一开始收入 1000,哪怕你每年都涨 1000 的收入,你十年下来,积攒的财富也不过 55000。但是你从 10000 开始,哪怕你增长停止了,你也只需要五年半就能积攒你之前十年的收入,更不用说收入会继续增长。
所以大家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前面几年,虽然名义上我们发展很快,但是大家好像也没有得到很多东西。就是因为之前,大家确实没有特别多的收入,只是把自己的产出能力涨上去了
先把收入提升上去吧,GDP 上涨是好事,但是中位数收入上涨才是正确的选择
至于不说人均收入是因为最近的 WY 逃税,估算一下她一个直播卖货的最起码有 13 个亿的收入,也就是说按照年入 10 万来算的话,她一个人就平均了一万三千人
很不容易了。
我小的时候,真的家里面没有钱,在农村没钱买新衣服,冬天只能吃咸鱼,夏天吃大白菜,早餐没有鸡蛋牛奶,夏天还好,冬天太冷了,写字破了也很少买新的。
现在环境确实比以前好了,至少不会吃不饱穿不暖了。我刚刚毕业,工作是 996,但是也挣了钱,希望未来越来越好吧
2021 年中国 GDP 有望达 110 万亿,人均约 1.2 万美元
美国人均 6.4 万美元
说明我们比美国有很大的优势。
经过疫情之后我们的经济更显韧性,灵活就业和个体户人数的增长,带动了我国经济欣欣向荣,致使人均 GDP 增长喜人,高达 1.2 万美元,接近世界银行高收入标准。
这说明美国的经济时代已经不复存在,其经济霸主地位已经被动摇,我国有望在 2035 年经济层面全方位的超过美国,经济高速可持续的增长的新时代已经到来,全民富裕指日可待。现在经济地位已经不是单纯的看存量了,增量才是唯一竞争力。
但是,知乎上也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对这一数据提出了质疑。这显然是有失偏颇的,甚至有境外势力勾结的嫌疑。
现在,在疫情影响下,世界各地的经济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退和逆全球化,这确实对于我们欣欣向荣的经济环境带来一定挑战。但这些挑战本身是外部环境的不可控因素,在此种环境获得如此成绩,我相信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会予以赞赏和体谅。对于做到了美国都做不到的成就,美国等国就开始利用舆论优势诋毁我们,正好可以表明美国心胸狭隘的小人之性。
我认为,我们的经济体系获得如此优秀的成绩,离不开吃苦耐劳坚韧的中国人民,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骄傲,而不是疑似收了拜登的钱,对优秀的成绩阴阳怪气。
在此基础上,我觉得五年内赶超美国问题不大,五年内能赶超美国,不是美国人决定的,也不是各位知乎大 V 决定的,而是我们十四万万中国人民决定的!这正可以体现出我们制度的优越性,科技人才经济三手抓,才能出现这么杰出的成绩。在未来舆论也要四手抓,四手都要硬。
最后,我为我们能在这么艰苦的环境取得良好的经济成果而感到沸腾与骄傲!
[狗头][狗头][狗头]
肯定的先不讨论了,我们就说说否定的,有人阴阳怪气,有人骂骂咧咧,有人话里有话
质疑的人大部分都是从质问中位数,还有人说中国不少无收入和低收入人群这类话题入手。
我就想从我的逻辑发表一下个人想法
1,整体好,必然是好事,毋庸置疑
2,个体不好,不代表中国不好
3,大方向上好了,再精准扶持个体,这个逻辑本身没错,因为这样可持续
4,有的网友质问,总是谈整体好,那个体呢?那我们顺着这个逻辑走一边,你说个体不好,可我整体好这总是事实吧?如果你认为讨论面不讨论点是错误的,那其实通过点质疑面也是错误的
5,我们无法维持住每个个体,发达国家也存在个体,但是我们国家始终没有放弃低收入人群
6,GDP 好,那说明大方向上没有问题。GDP 不好,那别说低收入人群了,所有人群都没有那么好
7,GDP 就像分数一样,总成绩不错,哪怕有一门偏科,那他总成绩依旧不错
国家讨论整体,你提出个体去质疑,这一点总是不能让我所理解。
如果有人说,国家讨论面的本质是分析中国,核心点在于分析中国,那别人以分析中国的角度讨论个体也是合理的,那么好我再问一个问题。
国家讨论整体发展的时候有忽略个体吗?
国家讨论整体发展的时候有无视个体吗?
国家讨论整体发展的时候有否定个体吗?
没有啊!国家没有忽视,没有否定,没有轻视个体啊!国家一直在促进就业,提升从业能力,改善低收入人群,精准扶贫,这些国家都在做啊!国家没有不做啊!是你脑补,是你幻想国家质疑啊!
你质疑国家讨论整体的本质还不是关心国家有没有放弃个体吗?那你的注意点应该是国家怎么对待低收入人群,而不是揪着国家只讨论整体啊!你说国家不讨论你的重点 其实本质上是你抓错了重点。重点是国家是否在帮低收入人群,而不是国家是否只讨论整体。
你说中国人多少多少穷人,多少低收入,还有人处于什么情况,处于什么环境。其实很大一部分程度都是国家公布的数据,不然大多数网友去哪里了解这么多贫困人群?6 亿人收入不租一千,这不就是国家公布的数据吗?国家公布的这些信息,难道不是国家关注的原因吗?这不是国家关注低收入人群的直接证据吗?
举个例子,一个学子,在讲总成绩,讲完总成绩后你站起来说他英语偏科
你说错了吗?
没有,但是你说的意义是什么?
他又没有无视英语差,又没有否认,更没有放弃啊!
你说他总是讨论总成绩很高,那么英语差跟说自己总成绩高有冲突吗?没有啊!
国家 GDP 人均收入 中位数 都好才是最好的,这一点没错我也知道,我更知道这个普遍出现在未来真实的努力方向,或者是应该一个漂亮的 ppt 里,还有别人的质疑和苛刻里,以及丈母娘的要求里。
兄弟们,如果像刚刚这样,让我不负责任的去提要求,我能要求的更高。
在国家没有否定,没有忽视个体的情况下,与其利用个体去质疑总成绩,还不如努力提升自己,大家不都是为了国家好吗?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兄弟姐妹们,慢慢来,中国才发展多久啊,这些要求我们放在未来吧!
农村娃念书念出来的,17 年之前创业的,底层赤贫的,愿意从事体力劳动的。这几类都是近 10 多年的受益者。
父母城市普通中产自己读书一般的,能力和野心不匹配的,城市伪白领,个人混得不错无奈家底太薄没赶上房价的。这几类是有怨气的。
多退少补吗?
第一点,GDP 是创造的价值,而不是收入,这一点要搞清楚。第二点就是 GDP 一定要增长,因为哪怕每个人的生产和消费不变,仅从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就必须有一定的增长,哪怕是 GDP 增长率低于人口增长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和,也意味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下降,更何况我们是发展中国家,如果面临欧洲和日本的 GDP 下降,后果是不敢想象的。
就国内一年来的生产和消费情况来看,这个数据是靠谱的,略有保守。
但个人收入和就业层面来看,好像与个人感受有很大背离,其原因有两点:
一是全球价值链攀升不顺利,仍然是中低端制造业和中低端服务业为主,总量大但收益并不高。
二是经济 K 型复苏,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日子是很苦的,企业经营困难问题仍然存在,半失业情况增多,GDP 总量提高主要来源于互联网、房地产、汽车、生物医药、航运物流等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与老百姓相距较远。
110 万亿除以 14 亿,人均 gdp 大概是 7.86 万元
而人均收入大概是 gdp 的一半,也就是说在 3.93 万元左右
3.93 万元除以 12 个月,也就是说人均月收入在 3.3k 左右
说下理论模型:
夫妻双方月薪各 5k,有一个小孩。这一家三口的月人均就在 3.3k 左右
如果我们的基尼系数接近零,那么这个模型就是我们国家的现状。
如果我们的基尼系数很大,那么很多人连这种生活也过不了。
大家算算自己的月薪有没有平均过 6500,不然就算拖后腿啊。
嗯,这同样的说明中国是个大国,同样也能说明中国的人均收入还是没有那么多。
然后,也能说明综合的整体实力,咱们肯定是超过了其他的国家,然后也接近了高收入,但是咱们说的人均的这个水平,说白了就是一个人口基数大导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啥每个人都是 1.2 万美元。
这就是说,高的,高低的低,说句实话,就是这个贫富差距,你现在是可以显而易见的。那根本上就不能代表说所谓的全民都进入了这样的一种高收入的阶段。
内卷压力这么大,没有工作的都很多,别指望这个数据还能说明什么好的变化。
首先数字应该不止,按今年的平均汇率估计能有 1.25 万左右。
另外其实最重要的倒不是和世界平均比,而是分位。中国这个人均超过了世界三分之二的人口,中国自己大概占世界 19% 的人口,比中国高的人口大概是不到 15%。
也就是说,人均比中国高的国家地区看起来数量多,但都是小国,加在一起人口也没中国多。
这事其实最大的意义是说明他们经济、政治和社会模式的局限性,只能让一小撮人享受发达生活;他们的发达,对世界大多数人没有意义。这个其实也很好理解,本质就是把阶级矛盾转化为民族国家间矛盾,借用恩格斯的话说,就是让本国全体人口都资产阶级化。所以其发达注定只限于少数人口而无法推广:既然一个发达国家的人富裕建立在 n 个亚非拉人的贫困之上,那显然,“发达国家” 人口占全球人口比例永远也不可能超过 1/(n+1),这是很简单的数学结论。
这个对于地缘政治博弈有很明显的影响,就是西方世界的基本盘永远无法做大,占世界人口比例永远只是一小部分。
19 年修三环房子在雷雨交加的夜晚被强拆,即将丰收的玉米地被铲平,嫌弃补偿不到位的舅妈把拆迁队的人用镰刀砍伤当时就给抓走了,搞笑的是报警打电话不出警,等你上了人一下就从旁边地里钻出来了,旁边还有人拿着摄像机。
这样的 GDP 有多少是带血的
毫无意义,靠房地产基建堆积的水货 GDp,毫无意义,与清朝的无太多差别!
gdp 增长不等于经济在增长。
不信可以去看一下广场协议前后日本 gdp 差了多少…… 但凡用美元计价的东西不谈汇率变动都是耍流氓。20 年末人民币兑美元大概是 6.6,现在已经是 6.3,也就是说哪怕中国过去一年本币 gdp 零增长,美元计的名义 gdp 也增长了 4-5%。
当然,我不是说中国经济很烂,大环境很差,全球视野下比烂,中国已经算好的了。只不过和自己前几年比并没有多大提升罢了。
没看出来,把眼光放到三线看看,放到四线看看,放到县城看看,再放到乡镇看看,不要当键盘侠,自己早上起早点去大街上看看,有多人为了 160 块钱一天的散工,天天六点钟出门,七点钟回家,自己带个饭中午吃冷的,最后省吃俭用好几年,还要掏空六个钱包给彩礼,首付婚房,我不知道这个人均,马云一个人均了多少人。
哪是什么高收入,美国人均 6 万美元,英法德人均 4 万美元,北欧 6 万以上,日本也有四万,韩国三万。当然,按照全球人口来看,人均超过中国的也就十亿,或者不到十亿,在全球人口比例中确实算高收入。但与前面的高收入人口对比,这个收入还是很低的。
我咋感觉不太对劲呢?我的工资基本没啥涨幅。我咋感觉我更穷了呢?生活压力更大了
实现新提升,实现新提高,实现新跨越,
实现新突破,实现新发展,实现新改善,
取得新改善,取得新成绩,取得新突破,
取得新成果,取得新成效,取得新进展,
取得新胜利,得到新加强,得到新改善,
迎来新突破,呈现新气象,形成新骨架,
汇聚新动能,展示新风貌,展现新风采,
开创新局面,迈上新台阶,迈出新步伐,
收获新成效,达到新高度,创造新辉煌,
谱写新篇章,获得新提升,发生新变化。
幸福的日子还在前面
说明造舰可有效提高经济收入
有货物没有军舰 犹如稚子怀千金行于黑人区之上 安全是宝贵的 假如你无法为自己提供安全 那就由别人来卖给你了
08 年中国为什么被逼救美国 那次简直是中国版广场协议 人家印一把绿纸抄底你资产 你花几百万买房 房价真的配涨那么多嘛 不配 多出去的钱相当一部分都是给美国交税了
那会人家要是把枪往桌上一拍 “我看谁敢和中国做生意!” 你就没招了
现在中国可以把枪往桌子一拍 看着旁边的东南亚中东的围观群众 “这生意能不能做!” 登子打电话过来 “能做 能做 我们一向是非敌对关系啊”
一万人均 中国终于到了能吃饱饭的水平了 但是距离发达国家 依然有几十年的路要走 这几十年正是我们这代人的青春 有扛不住的如勃立灵剑去当汪汪先辈 也有理想主义者把自己的青春放在非洲 放在对未来的期望上
挺好,房价多少?还有谁让你点最新的?
投资型经济体的经济增速和 gdp 看一看就行了,债务堆积型,增速上的快下的也快(债务增速追不上的时候),如果叠加人口与劳动力绝对数量的减少未来负增长也正常。
所以国家提出了内循环与消费 xxxx。
不过要看一个数
这个就是被某人引用最著名的那个报告的数据了。不出意外应该是国家级课题的结果,敢引用必然过硬。有头铁的数学家试图用国家统计局的可支配收入五分段来反驳说这是胡说八道,他说,top20% 的平均年收入 8 万块了!就是说将近 3 亿人(家庭人均)收入 8 万以上。
那位据说还是常年居住美国的高材生,竟然认为平均数代表下限哈哈哈哈。top1% 平均 60 万(可是和薇雅她们平均的哦,1% 段位的拿不到 60,30 就不错了),剩下的喝汤的 5-20% 能有 5 万了不起了….. 整体上北师大数据和统计局是一致的(也不可能不一致,偏离太多我要是北师大项目组我会修改数据的呵呵)
所以呢,2019 年中国收入的人均中位数在 2000 以下,如果是正态分布的话大家几乎可以把曲线画出来了。家庭规模将近 4,也就是说家庭收入中位数大概在 5-6 万人民币。
对应美国家庭收入中位数 7 万美元左右,可以说 2000rmb 大于 3000 美元刚刚好(不过要说一下美国的家庭人口 2.5 左右)
当然,gdp 的增长是多大蛋糕(负债过多侵蚀未来空间,附带绝育光环),纵向上看是进步的。但你说高收入国家门槛??
中位数 2000 块不到的高收入国家是哪个?
最后更一下这个数据和所谓国家口径的可支配收入的区别。区别在于这个调查采取了大家庭口径,我们可以看到最低收入组的家庭规模 4.59,平均也有 4 左右,由于计划生育的关系 “父母 + 孩子” 的家庭模式怎么也弄不出来 4.59 个人的几亿普通人群。所以,这个家庭人数是 3 代人的。而国家统计局是小家庭,2. 几人。区别在哪里呢?农村老人。典型的农村独生家庭 2-3 个老人,2 个成人,1-2 个孩子,4-7 口人,只有 2 个壮劳力,实际打工主力可能就一个,那么他们总收入 4000-7000 以下就会把平均值拉到 1000 以下。而国家统计家庭把老人和成人拆了,这样成人小家庭就可以上升到更高级别去,提高中位数水平。这样解释明白了吗?
有很多回答以及很多评论是持嘲讽态度的,大致言论无非是 “GDP 有什么用?人均收入多少啊?” 或者“人家美国 / 日本都已经 balabala,赢麻赢麻”。
大家不需要争论什么,两边人坚持的观点其实都建立在同一个问题上,悲观的说,中国人的某些事情不如别人是天生注定的,有些梦想无论如何努力也绝不可能实现,整体意义上的 “中国人” 生活水平就是不可能追的上“发达国家”。
因为正是中国的人均 12000GDP 支撑了美国的 60000 人均,中国人自己不可能过上发达国家的生活。
你们要明白一个很简单的逻辑,世界各国不是独立分割存在的,美国人的优越生活建立在霸权地位上,是下至印度东南亚上至西欧日韩共同组成的 “世界” 的顶点,中国作为世界的一环,永远不可能比得上 “顶点” 的生活。
而且更悲观一点说,即便中国能够取代美国如今的地位,也没有办法复刻美国人如今的生活,一个三亿人的美国需要十四亿人的中国、一亿七千万人的日韩和四亿人的西欧去支撑,十四亿人的中国又需要什么样的体量才托的起来?
那么中国人的努力还有没有意义?
或者再扩大一些,人的努力还有没有意义?
我觉得还是有的。
如果视线看的再远一些,就会知道一切现实都有久远的线索作为铺垫,没有人的努力会白白消失。
中国人的努力不应该白费,那么在人类文明处于蒙昧的时候,坚信着地球是圆的选择反向航海的哥伦布呢?烧死的布鲁诺呢?诺贝尔呢?白人的今天建立在他们前人的铺垫上,你可以说那段过程罪恶或是血腥,但你不能说没用,没有谁的努力是注定白费的。
在白人来到亚洲的时候,亚洲处于同样的落后愚昧中,原本大家的命运是一样的,但事实证明先一步做出改变、做出牺牲的日本人得到了跻身列强的资格,中国勇于担当的英雄来迟了一步,所以我们有了今天,而从开始躺平到现在的印度人什么样大家都看见了。
历史的进程客观存在,但历史的车轮是由人的意志推动的,你不去努力就不会有改变,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___________。
这也是为什么我极其反感所谓的 “自由派”,以为换个体制就能弯道超车,这等于在忽视人的作用。
(我认为某些 “跑步前进” 的运动会失败也是类似逻辑下的必然。)
人均一万二,说高不高说低不低的节点,但它毕竟不是常年一万二,这是升上来的一万二,说明国家正在前进,不用激动也不用嘲讽,方向盘在所有人手里。
换个角度来看,2020 年中国 GDP 约为 101.6 万亿人民币,按照 2021 年上半年平均汇率 6.4718 来算,美元计价约为 101.6/6.4718=15.698878 万亿美元,2020 年美国 GDP 为 20.9 万亿美元,那种按照 2021 年上半年汇率来算 2020 年中美 GDP 占比已经是 15.7/20.9=75.1196%
目前来看,下半年人民币汇率依旧坚挺,全年肯定不会低于上半年的 6.4718,同时,按以往经验,中国 2021 年 GDP 增量肯定大约美国,且按照分数定律,在分子分母同时增加同一个数时,分数变大,比如 2/3,分子分母同时加 1,就变成 3/4 了,所以可以得到一个可靠的结论,中美 2021 年 GDP 占比不会低于 75.1196%。
另外做个假设,假如中美两国 2021 年 GDP 增量相同为 1.5 万亿美元(实际应该都会比这个大,且按以往经验中国增量更多),则中美 2021 年 GDP 占比为 (15.7+1.5)/(20.9+1.5)=76.7857%;假如增量同为 2 万亿(按往年经验,实际应该会比这个数略小),则中美 2021 年 GDP 占比为 (15.7+2)/(20.9+2)=77.2926%。
综上,所以预测今年占比约在 76% 到 78% 之间比较靠谱,总量的话在 17.2-17.8 之间(汇率按上半年 6.4718 算,如果汇率升高,则总量将进一步变大)。
没啥意义
美元霸权一旦破灭,人民币成了衡量 gdp 标准后,人均一次超越几十名不是梦。
小老百姓只关心今年手头上的钱有没有比去年多.
房价上涨又有了坚实的基础
毫无意义。
房价连年暴增,这创造了多少 GDP。
最近几年暴雷的 p2p,创造了多少 GDP。
新农合从 10 元 / 人涨价到 320 元 / 人创造了多少 GDP。
大米从 03 年 0.9 元到现在 2.5 元,涨价多少?
小麦从 03 年左右 0.9 到现在 1.2,涨价多少?
化肥,农药涨价多少?
我们的人均工资涨多少?
有时候的 GDP 和我们人民的切身感受毫无关系。
这次疫情,伤我 300,伤敌 1000,我们很因难,欧美更因难,只要我们坚持下去,成功的果实不要来得太快。
人均 1.2 万美元比我预计要多,估计跟汇率有关,但其实根据购买力平价,我们已经算是超过美国了,只不过我们人口 4 倍于美国,人均跟美国还是差很远而已。
但只要我们沿着正确的路走下去,30 年后,我们到回来看,其实现在我们正处于 “贞观之治” 中而不知。
很神奇,本来我想说我又拖国家后腿了,但仔细一算好像刚好没拖。
又一看收入分布,发现自己似乎超过了 90% 的人。但我又觉得自己穷的要命,我这破地方房价都 7000 多了。隔壁长沙一万出头。还是买不起。
后来我想了想为啥,可能这就是资本主义灯塔吧?
我提供一个理性看待的思路,把中国看成从倒数拼命追赶到中上的后进生。
吹的时候想想,咱们成绩也就中上水平,前面还有很多人的成绩远比我们好。
黑的时候想想,一路从倒数拼命努力追到中上的励志学生,再严格的老师对他也应该是鼓励表扬吧。
顺带一提,对这样一个学生还挖苦讽刺、阴阳怪气贬低的人,会是真心希望他越来越好的吗?
西南财经大学等大学将要得到更多的关注
信不信 GDP 增长跟房价增长有正向关系,百度一下就能看到?每期偿还房贷还给银行的还款都会产生存款创造效益,更别提买二手房的,只要看准在 16 年前购入房子,无论你学历多高工作是否努力,5 年后把房子卖掉直接可以全款换新房,经过 5 年的沉淀除非混得特别夸张的人,否每年至少普涨 5-10%,换新房后这个家庭可支配收入反而比 5 年前多了一倍以上(因为 5 年前每月需要还房贷,属于固定开支),释出了大量购买力。
总括而言,人均 GDP 能到 1.2 万美元固然是大幅度进步,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但是,1 万个人有 1 万个哈姆雷特,35 年前出生的那批人 22 岁大学毕业后刚好遇上经济上行周期,是我分析中的第二批人。30-20 年前出生的那批人,22 岁大学毕业后刚好遇上经济(此处指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周期,如果你的家庭属于上文第二批人,那么这批新鲜血液的购买力会更大,因为经济上升周期带来的红利是工资水平上涨。如果原生家庭累积稍差,那么即便你的收入是人均 GDP 的两倍,你仍然是第一批人,要不协助存款创造,要不协助二房东一步到位,你自个儿手头勒紧点儿,自会有其他人的购买力能因此大幅上升。
最后,在此向所有努力工作的劳动人民致以敬意。
这个数据是中国大陆,加上港澳台其实已经到美帝的 80% 了。
解决好分配问题,经济增长还能上 6%。所以全中国 5 年超过美国还是有可能。
期待共同富裕
说实话在 1w 或者 1.2w 这种 2k 的区别没有任何意义……
对个人来讲基本享受不到上涨的收益,同时信息时代反倒承受了 “先富、后浪” 的压力……
对国家来讲多下海几条航母整点芯片 “收复” 台湾意义更大……
对城市来讲深圳的 “狗权” 可能大于落后地区的 “人权”…… 同人不同命是非常客观的,小县城交通事故一条命 40w 甚至更低,到了地级市可能要 80w,到了北上广深大概要 200w…… 命还是那个命但是这个“价格” 换个地方就不是那个价了……
看见很多人抱怨,也有人说不应该抱怨。
其实都没有错,抱怨是作为一个人类的正常反应,就算是有上千亿身价的老板也会抱怨,政府不让他搞无限杠杆,让他身价变成万亿。
但是作为一个普通人,如果单纯的一味的抱怨外部环境,而对于自己的问题完全视而不见的话,我想也是不合适的。
外部环境永远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不管是哪个国家,哪个社会,最终形成的必然是多方妥协的产物,在这种情况下,必要的抱怨可以增加所在群体的话语权,为自身这个群体增加更多的利益,这是非常合理的。
但是剥离群体身份后,个体还有自己的独立性,群体并不会为自己负责,自己还是得为自己负责。
所以该抱怨抱怨,自己该努力努力,这并不冲突。
说这些,是想告诉一部分朋友,别盯着网上一堆抱怨的,就真的陷入其中,你可以附和,可以赞同,但真到自己过日子的时候,还是得拿出积极向上的态度,否则最后害的是自己,最终网上与你附和的人并不会为你负责。
我知道知乎上大部分人都是有独立世界观人生观的,我写这些自然不是给你们的,我确实在现实中碰见过这类人,看着网络上的言论,深陷其中,这样只会让自己越过越差。
公知们的自我优越感会进一步降低
没什么意义
如果 GDP 有意义,那么非洲现在就联合成一个国家,GDP 立刻跻身世界前列
目前,全国共划分为 23 个省、5 个自治区、4 个直辖市、2 个特别行政区。分别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香港、澳门、台湾。
2021 年,国内生产总值 1143670 亿元,排名全球第二位,比上年增长 8.1%,两年平均增长 5.1%。分区域看,全年东部地区生产总值 592202 亿元,比上年增长 8.1%;中部地区生产总值 250132 亿元,增长 8.7%;西部地区生产总值 239710 亿元,增长 7.4%;东北地区生产总值 55699 亿元,增长 6.1%。
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5128 元,排名全球第 59 位,比上年增长 9.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8.1%。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 29975 元,增长 8.8%。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40269.6 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8.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111.3 亿元,增长 2.7%;第二产业增加值 7268.6 亿元,增长 23.2%;第三产业增加值 32889.6 亿元,增长 5.7%。三次产业构成为 0.3︰18.0︰81.7。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 18.4 万元。
据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资料显示,2021 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75002 元,同比增长 8.0%。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81518 元,同比增长 7.8%。
2021 年,从四项收入构成看,全市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 45675 元,同比增长 10.2%;人均经营净收入 940 元,同比增长 15.8%;人均财产净收入 12460 元,同比增长 5.7%;人均转移净收入 15927 元,同比增长 3.5%。
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 49150 元,同比增长 10.2%;人均经营净收入 795 元,同比增长 16.1%;人均财产净收入 13869 元,同比增长 5.5%;人均转移净收入 17704 元,同比增长 3.3%。
市统计局昨天发布的数据显示,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1 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为 15695.05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6.6%,比 2019 年增长 8.1%,两年平均增长 3.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 225.41 亿元,同比增长 2.7%;第二产业增加值为 5854.27 亿元,同比增长 6.5%;第三产业增加值为 9615.37 亿元,同比增长 6.7%。
2021 年,新增就业 37.62 万人,超额完成全年预期目标。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7449 元,同比增长 8.2%,两年平均增长 5.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51486 元,同比增长 8.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7955 元,同比增长 8.8%。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33188 元,同比增长 16.6%,其中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长 26.6%。
天津简称 “津”,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也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开放城市和工商业城市,其地处太平洋西岸,华北平原北部,东临渤海、北依燕山。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 4 万亿元,达到 40391.3 亿元,比上年增长 6.5%,增速比上年加快 2.7 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 5.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 4030.3 亿元,增长 6.3%;第二产业增加值 16364.2 亿元,增长 4.8%;第三产业增加值 19996.7 亿元,增长 7.7%。
居民收入恢复性增长。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9383 元,同比名义增长 8.3%,实际增长 7.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9791 元,增长 6.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8179 元,增长 10.4%。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为 22590.16 亿元,继 2011 年首次突破 1 万亿元大关后,2021 年首次迈上 “两万亿” 新台阶;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9.1%,两年平均增长 6.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 1286.87 亿元,增长 8.1%;第二产业增加值为 11213.13 亿元,增长 10.2%;第三产业增加值为 10090.16 亿元,增长 8.3%。全省人均 GDP 继 2020 年突破 5 万元后,2021 年将迈上 6 万元新台阶,达到 1 万美元。
全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7433 元,比上年增长 7.6%;其中,工资性收入 21606 元,增长 7.0%;经营净收入 3465 元,增长 17.7%;财产净收入 2577 元,增长 8.1%;转移净收入 9786 元,增长 5.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5308 元,增长 10.3%;其中,工资性收入 6860 元,增长 8.1%;经营净收入 3959 元,增长 9.6%;财产净收入 216 元,增长 5.5%;转移净收入 4274 元,增长 15.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 2.45,较上年缩小 0.06。
据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抽样调查显示,2021 年,山西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 27426 元,比上年增加 2212 元,增长 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7.7%;与 2019 年相比,两年平均增长 7.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7433 元,比上年增加 2640 元,增长 7.6%。
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 2 万亿元,达到 20514.2 亿元,增长 6.3%,高于年初计划目标 0.3 个百分点。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1 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 2 万亿元,达 20514.2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6.3%,两年平均增长 3.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2225.2 亿元,同比增长 4.8%,两年平均增长 3.3%;第二产业增加值 9374.2 亿元,同比增长 6.1%,两年平均增长 3.6%;第三产业增加值 8914.8 亿元,同比增长 6.7%,两年平均增长 2.8%。
2021 年,全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4108 元,比上年增长 8.3%,两年平均增长 5.7%。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4377 元,增长 7.3%;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8337 元,增长 10.7%。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比为 2.42,较上年缩小 0.08。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稳步提升,居民消费需求逐步释放,消费支出得到改善。2021 年,全区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22658 元,比上年增长 14.5%,两年平均增长 4.5%。从消费结构上看,八大类消费支出全部实现正增长。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 27584.1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2461.8 亿元,增长 5.3%;第二产业增加值 10875.2 亿元,增长 4.2%;第三产业增加值 14247.1 亿元,增长 7%。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3051 元,比上年增长 6.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217 元,增长 10.1%。
_2021_年_辽宁省_居民_人均可支配收入_为_35112_元,同比增长 7.25% 为全国最低,但是即便如此,_辽宁省_的_人均可支配收入_水平依然稳居全国第九。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1 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为 13235.52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6.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 1553.84 亿元,同比增长 6.4%;第二产业增加值为 4768.28 亿元,同比增长 5.0%;第三产业增加值为 6913.40 亿元,同比增长 7.8%。
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5646 元,比上年名义增长 6.7%,与 2019 年相比,两年平均名义增长 5.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6.2%,两年平均增长 3.8%。从收入来源看,工资性收入 22523 元,同比名义增长 7.3%;经营净收入 3468 元,增长 16.1%;财产净收入 1767 元,增长 10.2%;转移净收入 7887 元,增长 0.9%。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7642 元,比上年名义增长 9.8%,两年平均名义增长 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8.7%,两年平均增长 6.5%。从收入来源看,工资性收入 4302 元,同比名义增长 7.0%;经营净收入 10161 元,增长 11.2%;财产净收入 388 元,增长 6.4%;转移净收入 2791 元,增长 9.8%。
吉林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 27770 元。
步核算,黑龙江省 2021 年地区生产总值(GDP)实现 14879.2 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6.1%,两年平均增长 3.5%。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 3463 亿元,比上年增长 6.6%;第二产业增加值 3975.3 亿元,增长 5%;第三产业增加值 7440.9 亿元,增长 6.3%。
2021 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 0.6%,年初以来保持温和上涨态势。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3646 元,增长 8.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7888 元,增长 10.6%。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3 万多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 GDP 增速。
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 年黑龙江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27159 元,相比上年增加了 2257 元,同比增长 9.06%;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 20636 元,相比上年增加了 3580 元,同比增长 20.99%。
上海地区生产总值 43214.85 亿元,同比增长 8.1%。按产业分, 第一产业 99.97 亿元,同比增长 - 6.5%,第二产业 11449.32 亿元,同比增长 9.4%,第三产业 31665.56 亿元,7.6%。
2021 年, 本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78027 元,比上年增长 8.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6.7%。与 2019 年水平比较,两年平均增长 6.0%,两年平均实际增长 4.5%。本市居民收入绝对水平继续领跑全国,位居首位。
分城乡看,2021 年,本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82429 元,比上年增长 7.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6.5%。与 2019 年水平比较,两年平均增长 5.8%,两年平均实际增长 4.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8521 元,比上年增长 10.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9.0%。与 2019 年水平比较,两年平均增长 7.7%,两年平均实际增长 6.2%。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16364.2 亿元,迈上 11 万亿元新台阶,比上年增长 8.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4722.4 亿元,增长 3.1%;第二产业增加值 51775.4 亿元,增长 10.1%;第三产业增加值 59866.4 亿元,增长 7.7%。全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 4.1:44.5:51.4。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137039 元,比上年增长 8.3%。经济活力增强,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 87622.2 亿元,占 GDP 比重达 75.3%,比上年提高 0.4 个百分点;私营个体经济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 53.2%,民营经济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 57.3%。年末工商部门登记的私营企业 357.4 万户,全年新登记私营企业 64.0 万户;年末个体经营户 951.0 万户,全年新登记个体经营户 184.8 万户。区域经济发展支撑有力,扬子江城市群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 76.9%,沿海经济带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 18.1%。
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7498 元,比上年增长 9.5%。其中,工资性收入 26721 元,增长 8.4%;经营净收入 6215 元,增长 9.0%;财产净收入 5316 元,增长 12.2%;转移净收入 9247 元,增长 11.5%。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57743 元,增长 8.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6791 元,增长 10.7%。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比由上年的 2.19:1 缩小为 2.16:1。全省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31451 元,比上年增长 19.9%。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36558 元,增长 18.4%;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21130 元,增长 24.1%。
**经济总量突破 7 万亿元,成为万亿美元地区。**2021 年,全省生产总值(GDP)提前一年实现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确定的到 2022 年 7 万亿元的奋斗目标,为 73516 亿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 1.14 万亿美元,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经济总量上万亿美元的国家有 18 个。
2021 年,浙江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57541 元,比全国平均水平(35128 元)高 22413 元,居全国 31 个省(区、市)第 3 位、省(区)第 1 位,仅次于上海和北京。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68487 元,比全国平均水平(47412 元)高 21075 元,连续 21 年居全国 31 个省(区、市)第 3 位、省(区)第 1 位,仅次于上海和北京;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5247 元,比全国平均水平(18931 元)高 16316 元,居全国 31 个省(区、市)第 2 位,仅次于上海,连续 37 年居省(区)第 1 位。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从上年的 1.96 继续缩小为 1.94,全体居民地区收入倍差由 1.64 缩小为 1.61。
经济总量突破 7 万亿元,提前一年实现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确定的到 2022 年 7 万亿元的奋斗目标。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1 年,全省生产总值(GDP)为 73516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8.5%,两年平均增长 6.0%。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同比分别增长 19.5%、13.4% 和 10.6%,增速均较快;两年平均分别增长 6.2%、6.8% 和 6.4%,总体比较平稳。由于上年基数的影响,2021 年,经济增速呈现 “前高后低” 的走势,符合预期,经济基本盘总体稳固。分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 2.2%、10.2% 和 7.6%,占 GDP 的比重分别为 3.0%、42.4% 和 54.6%。
2021 年,全体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 57541 元、68487 元和 35247 元,比上年名义增长 9.8%、9.2% 和 10.4%,两年平均增长 7.4%、6.7% 和 8.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8.2%、7.6% 和 8.9%,两年平均实际增长 5.4%、4.8% 和 6.4%。
2021 年全省生产总值 42959.2 亿元,比上年增长 8.3%,两年平均增长 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3360.6 亿元,增长 7.4%,两年平均增长 4.8%;第二产业增加值 17613.2 亿元,增长 7.9%,两年平均增长 6.3%;第三产业增加值 21985.4 亿元,增长 8.7%,两年平均增长 5.8%。
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0904 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 9%。民生投入和支出进一步加大,教育、卫生等社会领域投资分别增长 27.5% 和 71.3%,与民生直接相关的教育、卫生、社保、住房、文化等五项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达 47.2%。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48810.36 亿元,比上年增长 8.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2897.74 亿元,增长 4.9%;第二产业增加值 22866.32 亿元,增长 7.5%;第三产业增加值 23046.30 亿元,增长 8.8%。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5.9%,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 46.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 47.3%。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116939 元,比上年增长 7.3%。
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0659 元,比上年增长 9.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8.5%。按常住地分,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3229 元,增长 11.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10.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51140 元,增长 8.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7.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 2.20,比上年缩小 0.06。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1 年我省地区生产总值为 29619.67 亿元,同比增长 8.8%,两年平均增长 6.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 2334.29 亿元,同比增长 7.3%,两年平均增长 4.8%;第二产业增加值为 13183.21 亿元,同比增长 8.2%,两年平均增长 6.1%;第三产业增加值为 14102.17 亿元,同比增长 9.5%,两年平均增长 6.6%。
全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0610 元,同比增长 9.3%,两年平均增长 8.0%。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1684 元,增长 8.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8684 元,增长 10.0%。
初步核算,全省实现生产总值 83095.9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8.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 6029.0 亿元,增长 7.5%;第二产业增加值 33187.2 亿元,增长 7.2%;第三产业增加值 43879.7 亿元,增长 9.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 7.4∶39.1∶53.5 调整为 7.3∶39.9∶52.8。
居民生活质量稳步提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5705 元,比上年增长 8.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7066 元,增长 7.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794 元,增长 10.9%。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22821 元,增长 9.0%。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29314 元,增长 7.4%;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14299 元,增长 12.9%。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 41.3 平方米。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1 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 58887.41 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6.3%,两年平均增长 3.6%;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 5620.82 亿元、24331.65 亿元、28934.93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6.4%、4.1%、8.1%。
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全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6811 元,增长 8.1%。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7095 元,增长 6.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7533 元,增长 8.8%。民生支出不断增加,全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分别增长 2.4%、1.2%。
2021 年,湖北地区生产总值超过 5 万亿元,达到 50012.94 亿元,首次闯入 “5 万亿俱乐部”,经济总量重回全国第 7 位,标志我省疫后重振取得决定性成果,经济发展重回 “主赛道”。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1 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 50012.94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12.9%, 比 2019 年增长 6.8%,两年平均增长 3.3%。从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 4661.67 亿元,比上年增长 11.1%;第二产业增加值 18952.90 亿元,增长 13.6%;第三产业增加值 26398.37 亿元,增长 12.6%。
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0278 元,比上年增长 9.7%,比 2019 年增长 7.1%,两年平均增长 3.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8259 元,比上年增长 12.0%,比 2019 年增长 11.4%,两年年均增长 5.5%。
湖北省 2021 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30829 元,与 2020 年相比突破了 3 万元,同时反超了江西省、海南省,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 10.57%,仅次于西藏自治区,表现非常出色,与其经济增长速度基本一致,经济强势恢复,上升趋势非常明显,距离前面的安徽省仅有不到 100 元的差距,2022 年排名前进的可能性非常大。
2021 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46063.09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7.7%;两年平均增长 5.7%,比全国平均水平高 0.6 个百分点。全省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 4322.92 亿元、18126.09 亿元和 23614.08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9.3%、6.9% 和 7.9%,两年平均分别增长 6.5%、5.7%、5.5%。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1993 元,比上年名义增长 8.9%,两年平均名义增长 7.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8.4%,两年平均增长 6.0%,与全省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2021 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为 124369.67 亿元,同比增长 8.0%,两年平均增长 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 5003.66 亿元,同比增长 7.9%,两年平均增长 5.8%;第二产业增加值为 50219.19 亿元,同比增长 8.7%,两年平均增长 5.2%;第三产业增加值为 69146.82 亿元,同比增长 7.5%,两年平均增长 5.0%。
2021 年,广东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4993 元,同比名义增长 9.7%,两年平均增长 7.4%。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54854 元,增长 9.1%,两年平均增长 6.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2306 元,增长 10.7%,两年平均增长 8.9%。
2021 年,全区生产总值 24740.86 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7.5%,两年平均增长 5.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 4015.51 亿元,增长 8.2%;第二产业增加值 8187.9 亿元,增长 6.7%;第三产业增加值 12537.45 亿元,增长 7.7%。
全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6727 元,比上年名义增长 8.8%,两年平均名义增长 7.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7.8%,两年平均实际增长 5.1%。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8530 元,比上年名义增长 7.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6.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6363 元,比上年名义增长 10.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9.8%。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 2.35:1,比上年缩小 0.07。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 21506 元,比上年名义增长 8.5%。
2021 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 6475.20 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1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1254.44 亿元,增长 3.9%;第二产业增加值 1238.80 亿元,增长 6.0%;第三产业增加值 3981.96 亿元,增长 15.3%。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 19.4:19.1:61.5。预计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63707 元,比上年增长 9.8%;全省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 3.1%。
全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0457 元,比上年名义增长 9.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0213 元,名义增长 8.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8076 元,名义增长 11.0%。
全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7894.02 亿元,比上年增长 8.3%,两年平均增长 6.1%(两年平均增速是指以 2019 年相应同期数为基数,采用几何平均的方法计算的增速,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 1922.03 亿元,增长 7.8%,两年平均增长 6.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 11184.94 亿元,增长 7.3%,两年平均增长 6.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 14787.05 亿元,增长 9.0%,两年平均增长 5.9%。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3803 元,比上年增长 9.7%,两年平均增长 8.1%。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3502 元,增长 8.7%,两年平均增长 7.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8100 元,增长 10.6%,两年平均增长 9.4%。全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 2.40,比上年同期缩小 0.05。
2021 年四川省地区生产总值(GDP)53850.8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8.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5661.9 亿元,增长 7.0%;第二产业增加值 19901.4 亿元,增长 7.4%;第三产业增加值 28287.5 亿元,增长 8.9%。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 9.8%、33.0% 和 57.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 11.5:36.1:52.4 调整为 10.5:37.0:52.5。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9080 元,比上年增长 9.6%。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1444 元,比上年增加 3191 元,比上年增长 8.3%。其中,工资性收入 23934 元,增长 9.0%;经营净收入 4799 元,增长 10.7%;财产净收入 3322 元,增长 8.6%;转移净收入 9389 元,增长 5.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26971 元,增长 7.3%。其中,食品烟酒支出增长 5.8%,衣着支出增长 9.4%,交通通信支出增长 15.7%,教育文化娱乐增长 13.5%。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 34.3%。
经初步核算,2021 年贵州省地区生产总值 19586.42 亿元,比上年增长 8.1%,比 2019 年增长 13.0%,两年平均增长 6.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2730.92 亿元,比上年增长 7.7%,两年平均增长 7.0%; 第二产业增加值 6984.70 亿元,增长 9.4%,两年平均增长 6.8%; 第三产业增加值 9870.80 亿元,增长 7.3%,两年平均增长 5.7%。
2021 年,全省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3996 元,比上年名义增长 10.1%,增速较上年提高 3.2 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9211 元,名义增长 8.6%;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2856 元,名义增长 10.4%,分别较上年提高 3.7 个和 2.2 个百分点。
2021 年,云南省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27146.76 亿元、增长 7.3%,两年平均增速 5.6% 高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8.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 7.6%,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10.2%。
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5666 元,增长 10.2%,农村 14197 元,增长 10.6%,城镇 40905 元,增长 9.1%。
2021 年我区地区生产总值 2080.17 亿元,比上年增长 6.7%。
全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4950 元,比上年增长 14.7%。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6503 元,增长 1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6935 元,增长 16%。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 2.75,比上年缩小 0.07。全年全区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15342 元,比上年增长 16%。
2021 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9800.98 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6.5%,两年平均增长 4.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2409.39 亿元,增长 6.3%,两年平均增长 4.8%;第二产业 13802.52 亿元,增长 5.6%,两年平均增长 3.4%;第三产业 13589.07 亿元,增长 7.3%,两年平均增长 4.9%。
2021 年我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8568 元,较上年名义增长 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7.3%;比 2019 年增长 15.8%,两年平均增长 7.6%,扣除价格因素,两年平均实际增长 5.5%。
据调查,2021 年我省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0713 元,较上年增长(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名义增速)7.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6.1%,两年平均实际增长 4.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14745 元,较上年增长 10.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9.1%,两年平均实际增长 7.2%。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城镇 3.2 个百分点,城乡收入比为 2.76∶1,较上年缩小 0.08。农民工月均收入 4532 元,比上年增长 10.9%。
2021 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一万亿元,达到 10243.3 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6.9%,两年平均增长 5.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1364.7 亿元,比上年增长 10.1%,两年平均增长 7.6%;第二产业增加值 3466.6 亿元,比上年增长 6.4%,两年平均增长 6.0%;第三产业增加值 5412.0 亿元,比上年增长 6.5 %,两年平均增长 4.4%。
全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2066 元,比上年增长 8.5%,两年平均增长 7.4%。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6187 元,比上年增长 7.0%,两年平均增长 5.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1433 元,比上年增长 10.5%,两年平均增长 9.0%。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为 3.17,比上年缩小 0.10。
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5.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7.8%。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1 年,全省完成生产总值 3346.6 亿元,比上年增长 5.7%,两年平均增长 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352.7 亿元,增长 4.5%,两年平均增长 4.5%;第二产业增加值 1332.6 亿元,增长 6.5%,两年平均增长 4.5%;第三产业增加值 1661.4 亿元,增长 5.4%,两年平均增长 2.7%。三次产业结构为 10.5﹕39.8﹕49.7。
2021 年,全省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5915 元,比上年增长 7.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7745 元,增长 6.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3604 元,增长 10.2%。全省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19020 元,增长 4.0%。
全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 4522.31 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6.7%,两年平均增长 5.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 364.48 亿元,增长 4.7%,两年平均增长 4.0%;第二产业增加值 2021.55 亿元,增长 6.6%,两年平均增长 5.4%;第三产业增加值 2136.28 亿元,增长 7.1%,两年平均增长 5.4%。
全年全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7904 元,比上年增长 8.4%。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8291 元,增长 7.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5337 元,增长 10.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 2.50,比上年缩小 0.07。
地区生产总值接近 1.6 万亿,达到 15983.65 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 7.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 6 万元,达到 61725 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 6.3%。
2021 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GDP)15983.65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 7.0%,两年平均增长 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2356.06 亿元,同比增长 7.9%,两年平均增长 6.1%;第二产业增加值 5967.36 亿元,同比增长 6.7%,两年平均增长 7.2%;第三产业增加值 7660.23 亿元,同比增长 6.9%,两年平均增长 3.4%。
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6075 元,比上年增长 9.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8.1%。2021 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18931 元,实际增长 9.7%,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 2.6 个百分点。
香港地区的 2021 年经济实际增速为 6.4%,GDP 达到了 28616.2 亿港元。由于汇率因素,香港 GDP 换算成人民币降至 23740 亿元左右(约 3681.01 亿美元),被广西赶超,降至全国第 21 名。
澳门统计部门公布的信息还显示,2021 年全年完成的地区生产总值(GDP)2417.55 亿澳门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实际增长了 18%。以略微超过 68 万人口计算,澳门人均 GDP 恢复至 350445 澳门元。
按澳门元与人民币的平均汇率换算,澳门人均 GDP 回升至 28.25 万人民币(接近 4.38 万美元),经济规模恢复至 1929.27 亿人民币(约 299.04 亿美元)——仍排在西藏地区之后,排全国第 34 名。
除了澳门地区外,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的经济成绩单也公布了。其中,台湾经济同比实际增长了 6.45%,完成的名义 GDP 达到了 21.71 万亿新台币左右,折合人民币为 49985.81 亿元(约 7747.93 亿美元),排在湖北和福建两省之间,位居全国第八名。
中国的 GDP 总量也是近 100 年来最接近美国的国家,经济体量达美国的 73.5%,如果我国的经济能够按照目前的情况持续发展下去,有机构预测最早是在 2028 年,但是也有人认为 GDP 总量要想超过美国最早也要在 2030 年。当然不管什么时候超过美国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毕竟超越谁只是名义上好听而已,并没有多大的好处,最重要的是百姓能够幸福安康才是最好的。
今天热搜。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的民族。
人均 GDP 多少不重要,多少可支配收入,中位数更重要。生产的更多,被资本家和 xxx 拿去的更多,剩下多少归自己用呢?
中国的贫富差距还是很大,整个蛋糕做大的固然是好,但是贫富差距的缩小更加能体现一个国家的富强。
我国去年 GDP 总量 101.6 万亿,今年的前三季度也已经超过 82 万亿,所以预测今年 2021 年超过 110 万亿的概率很高。
但是意味着什么?
从内部看,贫富分化差距继续拉大;从外部看,其他发达国家给中国的最惠国待遇取消项目越来越多,未来中国经济需要转型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这是个挑战,也是个机遇。
国家富有了,个人富不富还得看收入。但是全国的财富集中度越来越高,招商银行的统计数据,2020 年中国可投资资产超过 1 千万的人数达 262 万人,增速依然在 10% 以上, 2008 年至今的符合增长率达到 20% 以上。
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数据,中国拥有 1000 万以上资产的家庭有 202 万户,这 202 万户都属于 “高净值家庭”。此外,拥有 600 万以上资产的家庭数量超过 500 万户,拥有 1 亿元资产的家庭数量为 13 万户,增加了 3000 多户。
然而从 2019 年至 2020 年,中国内地亿万富豪的总财富从 1.19 万亿增至 1.68 万亿美元,今年中国富豪们的财富增速达到了十万亿人民币,是过去 5 年增速的总和
在富豪榜前十位中,财富增长最快的分别是顺丰的王卫,增长率 118%;牧原的秦英林、钱瑛夫妇,增速 100%;网易的丁磊,增速 76%;拼多多的黄峥,增速 63%。
富豪榜榜首的常客马云和马化腾,增速也在 45% 和 50%。
所以中国 GDP 增长很大过于集中。那么我们自己想想就知道了,为什么 GDP 一直在发展我们却感觉钱越来越不够花。
也就是说真正赚钱的是富人,富人越来越富,穷人努力奔小康。
再看外部,随着我国国力的提升(人均 GDP),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享受最惠国待遇越来越少,
包括英国以及欧盟成员国在内的 32 个国家做出了明确表态,表示中国享受的普惠制政策将会从今年的 12 月 1 日起正式取消。这也意味着中国此后将产品向这些国家进行出口的时候,以往能够享受的关税减免政策将会遭到取消。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仅仅只有澳大利亚、挪威以及新西兰仍然保留着对中国的普惠制待遇。在这些国家采取行动之后,势必会对我国企业的出口业务带来负面影响,同时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或许也会因此而被迫向外进行转移。
所以我们的经济发展转型应该说是被倒逼的,不改变不行了,劳动密集型必须迅速转向高附加值型的。
而且要搞扩内需、内循环经济
所以说中国的 GDP 超过 110 万亿,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砍,因为对应的 1.2 万美元,正好是被列为发达国家的重要参考标准。
这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挑战。
衷心地为国家 gdp 的发展感到高兴。有了这 gdp 打底,国家可以干很多事情。
但是这数据与个人幸福感没有多少直接关系。毕竟造房子算入 gdp,房子塌了重修还能再算 gdp。但对个人而言,房子塌了绝对与幸福无关。
现在中国。离婚率越来越高,结婚率越来越少,劳动时间高居全球首位,生育率已然垫底,基尼系数几年都不公布,延迟退休正在准备,网络上男女冲突相当严重,恶性事件持续出现,疫情期间出国人潮都没有消退…
所以我对国家的未来充满自信,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
今年一颗大白菜价格比去年高一倍,gdp 从生产到终端消化掉就高了一倍,这一年大家的存款变多了吗,消费变自由了吗,没有的话意义在哪里?
不要光看 GDP,要看衣食住行,教育、医疗等方面普通民众实际获得的提升。部分地区,住房仍然是限制民众幸福感提升的问题。
以 2022 年 2 月份合肥平均房价 13986 元为例:
月平均工资:8069.25 元租房平均:1218.97 元
水电:月平均 100 元
出行:地铁通勤月平均 260 元
吃饭:早饭平均 3 元 午饭 15 元 晚饭 10 元 月平均 800 元
衣服不买,鞋子不买,不社交,不玩游戏,不谈恋爱,每天两点一线。月平均纯收入 5690.34 元。
一年纯收入可购买房屋面积 4.882316602316602316 平方米假设每年工资涨 500 元,其余支出涨幅 200 元左右,第二年纯收入可购买房屋面积为 5.12056701030927835 平方米。
以此类推,十年可购买合肥市 2022 年平均房价为 13986 元每平方米的一百平以上住宅房以上情形仅限于 不辞职,不跳槽,不应酬,不谈恋爱,不玩游戏,公司按年涨薪,房价连续十年保持不变。
数据统计过程方法可以开源吗?
有意义,我们会越来越好。
意味着与平均水平相比,仍有相当一部分(70% 以上)仍是低收入。
收入好像没有增多的感觉
意义就是更多的人迈入更好的生活。02 年在乡下读初中的时候,整个乡看不到几台轿车。06 年在县城读高中的时候,家里有辆帕萨特的同学属于有钱人的行列。如今老家乡里的街道上停满了汽车,县城里家里有辆帕萨特不算有钱人了。
这类问题不用想,一定有很多人嘲讽,他们的底气就是阴阳怪气地告诉你数据不真实。这些人最可笑的就是自以为只有他们有所谓的 “怀疑精神”,而别人都是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
事实上,但凡你真的在中国读完了小学,那就不会不知道,所谓的 “怀疑精神” 是一个小学毕业生的标配。但怀疑精神不是让你拿来自以为是地炫耀的,更不是让你阴阳怪气带节奏的,是让你在做学问的时候,能更加严谨,更加负责。
GDP 和人均 GDP 是很专业的经济学数据,不是任何个人或私人机构能够统计出来的,只有国家能够完成统计,即便在资本主义国家也是如此。个人如何判断是否准确?在无法判断准确的情况下,就断定不准确,这就是你的 “怀疑精神”,只怀疑别人,不怀疑自己?
也没有人说你不能怀疑,就像我,也经常怀疑日本人均是否真有 4 万美元。我的怀疑过程是这样的:人均 3.15 万美元大概等于 25 万人民币。我们可以用经验去判断一下啊,在中国年收入 25 万的人,基本都会买房买车吧?我就不信有不买的。更何况日本房价车价还比中国便宜。但事实却是,日本人天天把东京地铁挤得水泄不通,大批年轻人挤在狭小的公寓里,70 岁的老人还在 “发挥余热”,难道是因为日本人有特殊癖好?工匠精神?
但是哪怕我再怀疑,我也不会去下定论说日本 GDP 造假,因为我知道,统计全国的数据并不能靠我自己的观察和想象。
有意思的是,很多人不止是只怀疑别人不怀疑自己,而且还双标,同样是 GDP 数据,他们对日本、韩国坚信不疑,对中国却宁可信其无。这就更对不起小学老师了。
有什么意义?GDP 增长的意义就是证明也给国家的制度优势和发展潜力啊,所以他们才会双标啊。
意义在于人口红利还能再吃二十年,牢牢坚持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不动摇
人均 GDP,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将一个国家核算期内(通常是一年)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与这个国家的常住人口(或户籍人口)相比进行计算。人均 GDP 是衡量各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标准之一,可以了解和把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常作为发展经济学中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也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之一。一般人均 GDP 超过 1 万美元就可视为高收入国家或初级发达国家。通常来说,人均 GDP 高的国家普遍拥有发达的经济体系、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和活跃的市场,居民受教育水平和人均寿命也与人均 GDP 挂钩。
根据世界银行的标准:人均 GDP 低于 1006 美元为低收入;人均 GDP 为 1006 至 3975 美元为下中等收入;人均 GDP 为 3976 至 12275 美元为上中等收入;人均 GDP 在 12275 美元以上为高收入。
今年如果我国实现人均 GDP 约 1.2 万美元,不仅将有望跨越从上中等收入到高收入的界限,同时也将是我国人均 GDP 连续第三年超过 1 万美元——
我国人均 GDP 首次突破 1 万美元是 2019 年。2020 年 1 月,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宣布,按平均汇率折算,2019 年我国人均 GDP 达到了 10276 美元。这是我国人均 GDP 历史上首次突破 1 万美元。
2020 年我国人均 GDP 第二次突破 1 万美元。今年 2 月 28 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0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预计全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72447 元,比上年增长 2.0%。公报还显示,2020 年全年人民币平均汇率为 1 美元兑 6.8974 元人民币,比上年升值 0.02%。经简单计算可以得出,2020 年中国人均 GDP 约为 10504 美元,在 2019 年 10276 美元的基础上有了小幅提升。
近十年我国 GDP 实现了从不到 50 万亿元到突破 100 万亿元的快速发展
另外,根据国家统计局历年公布的数据来看,近十年我国 GDP 实现了从不到 50 万亿元到突破 100 万亿元的快速发展:
2011 年,中国 GDP 总量为 487940.2 亿元人民币;人均 GDP 为 36277 元
2012 年,中国 GDP 首度突破 50 万亿元,达到 538580.0 亿元人民币;人均 GDP 为 39771 元
2013 年,中国 GDP 总量达到 592963.2 亿人民币;人均 GDP 为 43497 元
2014 年,中国 GDP 总量突破 60 万亿元,达到 643563.1 亿元人民币;人均 GDP 为 46912 元
2015 年,中国 GDP 总量达到 688858.2 亿元人民币;人均 GDP 为 49922 元
2016 年,中国 GDP 总量突破 70 万亿元,达到 746395.1 亿元人民币;人均 GDP 为 53783 元
2017 年,中国 GDP 总量突破 80 万亿元,达到 832035.9 亿元人民币;人均 GDP 为 59592 元
2018 年,中国 GDP 总量突破 90 万亿元,达到 919281.1 亿元人民币;人均 GDP 为 65534 元
2019 年,中国 GDP 达到 986515.2 亿元,人均 GDP 首度超过 1 万美元;人均 GDP 为 70078 元
2020 年,中国 GDP 突破 100 万亿元大关,达到 1015986.2 亿元人民币,人均 GDP 连续第二年超过 1 万美元;人均 GDP 为 72000 元
数据统计显示,2020 年我国人均 GDP 在世界排名第 63 位,比 2019 年上升了 9 位。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口比欧洲、北美洲、澳洲等全球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人口总和还多,而且进入现代化时间较短,地区发展水平严重不均衡,这种情况下能达到人均 1 万美元的水平是相当不易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21 年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比重将达到 18% 左右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局长、党组书记宁吉喆 12 月 7 日曾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盘点了 2021 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十大亮点时,将 “经济增长国际领先” 作为了第一个亮点。他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效能提升,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精准,就业优先政策不断强化,使得国内生产总值较快增长。
他指出,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增速为 9.8%,明显高于美国、日本、德国等世界主要经济体 5.7%、2.4%、3.0% 的经济增速;我国经济两年平均增长 5.2%,在主要经济体中也是领先的。尽管三季度受疫情、汛情等多重因素冲击,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经济稳定恢复的态势没有改变,四季度以来一些指标逐步回升,全年经济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宁吉喆在这篇文章中还指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消费市场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我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为世界经济企稳复苏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和动力源作用更加明显。出口贡献方面,我国充分发挥制造业大国优势,向世界各国源源不断供给海量防疫物资、生活物资,目前已向国际社会提供新冠疫苗超过 18 亿剂,有力支持相关国家抗疫、助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进口贡献方面,上半年我国货物进口额占全球的比重为 12%,创历史同期新高,对全球进口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14.8%,为全球经济发展增添了重要助力。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韧性强、潜力大、动力足的特点持续显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测表明,2021 年我国经济增速将达到 8.0%,位居主要经济体前列。该组织还预测,2021 年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比重将达到 18% 左右,连年稳步提高。
这个 1.2 万美元真的是让人笑死
看到有个哥们分析,1.2 万美元对应的人均工资应该是 5600 左右
我就问问有多少人的工资达到这个数字了
茶颜悦色的工资是多少来着?
2016 年,我在上海,做劳务中介助理,也就是黑中介,工资 4000 块
被我这个黑中介卖去上汽打螺丝的工人,一个月工作 28 天,每天 10 个小时,工资也才 7000 块
2018 年,我在东莞平安分公司做保险内勤,工资 3400 块,加上年终奖,月薪差不多 4500 块
这两个一个是一线城市,一个新一线,我这样的普通人也就这水平了
说说最近,2021 年,我回到江西赣州,做产品经理,工资 4000 块
你告诉我 GDP 涨了对我们这样的普通人有什么影响吗?
工资 5 年都没变化,确实有一大部分是我一直在换行业的原因
但是据我所知,当年跟我一起进平安的 30 多个同事,除了一个升职做了经理,其它的现在工资也就 5000 块左右
嗯,4 年涨了 500,也有 10%,不错了
房价倒是涨了不少,我记得 18 年东莞南城的房子好像 1 万多,现在应该翻倍了吧
没有意义
大家都在降薪中,说明 GDP 再高,民众也没切实分享 “改革红利”,那这高了有啥用?
只有我一个人拖了后腿么?
没有意义,购买力才是真正的标准。
人均收入基本没啥变化,那为什么人均 GDP 上去了?就是汇率原因,自己查查就行。
我在一家世界 500 强的企业打螺丝。
今年企业从 500 强变成了 400 强,企业收入增加了,利润增加了。
那么整个公司的变化会是什么样的呢?
也许高级人员会涨不少工资,核心人员能拿值钱的股权,董事会有丰厚的分红。
而我工资也许会从每小时 20 块长到每小时 21 块。
你问我公司进了 400 强有什么意义?
我只能回答你我是个打螺丝的,我不知道这些高深的东西。
我只知道我的工资每小时会多一块钱。
GDP 这个单一指标并不能全面反映国家的进步和强大以及真实的实力。大清灭亡的时候 GDP 也不低;可大清还是亡了!
世界银行的高收入标准采用的统计方法借鉴的经济理论也不见得适合中国实际特色。毕竟世界银行的总部还是在资本主义国家!
所以以上两者加起来,这个论断就不见得有逻辑或者靠谱, 寻求是否有意义也不见得有意义!
最后,收入高低,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啊!
基尼系数肯定也特别喜人,希望早日能看到最新情况。
都说了人均了,你说意义是什么
首先表达自己的立场,国家强大永远都是硬道理。其实想说的是,这块肉再大再香,分配到普通人手里也没有太大的变化,只不过是吃肉的人能多吃点,吃不到肉的只能看着而已。
还有,像这种新闻真的可以不用经常发,就像自己有个爹,这个爹多牛逼多厉害,而自己只能在生活的贫困线挣扎,但仔细一想又觉得不对劲,爹都那么厉害咯,为什么儿子不行了。
这个和看资产负债表是一个道理
不仅要看总资产,还要看资产负债比,看每年的偿还本息开支。
重点看看,哪些年分的 [收入总额 / 偿还本息总额] 比例过小。
都得看。不能不看。
如果都换成收入也就年入 8 万
然而收入应该只有 50%-60%
也就是说人均年收入不过 5 万
该发钱了!!!
发钱才能消费啊
中国以工业国家的 GDP 指标衡量自己的经济,但又被主要的 7 大工业国排斥在外,这样的标准有什么意义呢?
中国自己制定标准,中国大概自己就是第一吧,何苦要去用别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呢?
这是否需要一种制度自信呢?
Yiyi tebie da
danshi wobuxiangshuotaiduo
Gangcong xiaoheiwu fangchilai
没什么重大意义。
中国的 GDP 超过美国才有重大意义。
gdp=110 万亿,劳动者 = 7 亿,每人创造了 16 万 gdp!
2020 年全国劳动者平均工资大约 5.3 万!
工资 / GDP=5.3/16=33%!
gdp 接近了高收入标准,但是工资接近低收入标准!
即富国不富民!
看了一些回答
似乎在他们眼里人均 GDP12 美元会生活的更幸福
今早看的新闻,热泪盈眶啊!
卖石油的亏了、高速收费也亏了、高铁运营也亏了,结果你告诉我,人均 GDP 赚了!
作者:小时,公众号:时耕科技(SG-TIMEWORK):深耕商业地产 14 年,现已形成以大商圈、智慧园区及 IT 服务为三大核心业务的软件企业。服务过华润、万达、华侨城、碧桂园文旅、大悦城等中国知名商业地产 50 强客户。
若今年 GDP 达 110 万亿元,按照美元计价 GDP 110 万亿 / 6.4586≈17.0315 万亿美元。这算是个历史性的时刻,我们成为二战以来经济实力最接近美国的国家,且有望继续刷新记录。
如果 GDP 真的能够突破 17.7 万亿美元的话,就意味着我国在 2035 年大概率可以实现现代化,人均 GDP 水平可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标准,也就是 2 万美元左右。只需要保证年均美元增长比例在 3.5% 以上就可以了,这样的难度还是比较低的。
根据国家统计局历年公布的数据来看,近十年我国 GDP 实现了从不到 50 万亿元到突破 100 万亿元的快速发展,数据统计显示,2020 年我国人均 GDP 在世界排名第 63 位,比 2019 年上升了 9 位。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口比欧洲、北美洲、澳洲等全球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人口总和还多,而且进入现代化时间较短,地区发展水平严重不均衡,这种情况下能达到人均 1 万美元的水平是相当不易的。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韧性强、潜力大、动力足的特点持续显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测表明,2021 年我国经济增速将达到 8.0%,位居主要经济体前列。该组织还预测,2021 年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比重将达到 18% 左右,连年稳步提高。
欢迎关注时耕科技(SG-TIMEWORK),获取更多大商圈运营管理解决方案
比经济增长更严峻的还是贫富差距,不然离伊拉克不远了。
意味着,中国人口超过 70 亿就能去超过美国!
搞笑,这个人均的东西,真的人均袋袋平安了吗?
又前进了一步。
我认为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全国所有省份人均 gdp 和人均收入都超过日韩。
这有什么意义?中国六亿人均月收入不足一干元。你看看猪肉,苹果鸡蛋价格仍然上不去。为什么。老百姓六个钱包买房已被掏空。老百姓没钱买这些必需品,只有被迫下跌。
老家江西大部分县域人均 GD P 在人均 5000 美元左右,什么概念,5000 在世界上排名来说是贫困地区的标准,事实上也是,这些县城的农村人大部分都要背井离乡出外谋生。
又要拿出经典笑话了。
不装了,我摊牌了。
我和马云平均一下,我也是亿万富翁了。
幸福
感恩
商君书
谈意义,想说哪方面?
人口基数在那里。
谈人均收入,你贫富差距太大,谈保障,你有几亿没有保障的农民。有什么好谈的?
就这个局面,怎么谈意义?
扣掉汇率和房地产,算 7~8K。
去除退休老人、未毕业的学生、公务员、军人、事业单位、以及无业游民。剩下的人均 GDP 估计能破两万美金,折合 14 万多人民币,人均收入估计还不到 4 万吧?问题来了,这 10 万到哪里去了?怎么分配的?
我更加关注产业结构转型,对这种数据毫无兴趣,就我与身边大部分宫醬聊天的结论也是 “看都不看”
啥指标和数据除以 14 亿,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但啥艰难困苦放在 14 亿前面,又显得不是那么触不可及。生产总值的代表性有一定的局限性,撸起袖子加油干才是硬道理!自己的生活水平有没有改善,可支配收入有没有提高,自己最清楚!
买不起房。谢谢
这个数据还是比较客观的,1.2 万美元,即每个月 1 千美元,中国人工资占 gdp 百分比 38%,则平均每个人月薪 380 美元 = 2600 元 RMB,劳动人口占总人口 70%,也就是有工作的平均月薪 3800 元。这说明 9 亿少于 2000 千的说法是准确的。
意义就是让我这种月薪 1000 的人能够把微信签名改为高收入人群……
意义不算很大,如果总量超过美国或者人均超过 2 万美元再或者最低月收入超过 5000 意义才大。
兴奋到今晚吃牛肉面还想加个煎蛋
有什么意义?该上不起学的,还上不起学;该看不起病的,还看不起病;该养不起老的,还养不起老。
能不能物理均一下
速度真的慢了好多,想当年 2012 年的时候大部分人想的是最迟 2025 也超美 GDP 吧,2030 那是要出什么问题或者美国突然暴涨,8 成 2022 超,最快 2019 超。结果。超美真不知道何年何月。
如果能保持 2012 年的速度。现在大家应该过的都比现在好多了。
现在,有种付出相当大的代价,可日子还是过的不快乐的感觉。
全世界平均好像是 1.1 万美元,那按照这个标准全世界都进入高收入水平了?
这不是自欺欺人吗。
我和马老板平均财富几千亿
提前步入富裕收入行列
大概这 110 万亿是一万个薇娅提供的,反正我没觉得我收入提高了
我们将更快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距离我们立下的共同富裕目标更进一步!中国人民越来越富裕,人民兜里有钱一定会促成很多创新创造,加上最近发布的就业率,将又好又快又稳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我要在此对那个愿意与我平均的人郑重的说一声:“感谢你的无私与奉献,让我达到了国家的标准”!
GDP 比例不健康,经济结构还是有待调整。
全世界约 20% 的人口,整体收入和生活质量将有实质性提高
现实所有中国的问题都要考虑人口数量,而且要考虑在全世界的占比
那就是 14 亿对比全世界的 70 亿
而且,所有的数据要放在全球对比来看
比你强的是如何强?
比如资源强国,人均三万怎么来的?闭眼挖煤挖矿石挖石油,人口只有几千万,但是由于市场供需关系,增长极限也就如此
和强国的差距在哪里?
和发达国家相比,真正所谓发达国家分析下到底有几个,我们差距在哪里?主要是技术引领的高收益行业太少,大部分还停留在中低行业,而且由于产能一旦启动,收益下降极快,也就是所谓白菜价
所以我们可以理性测算一下,人均 gdp 可能不管我们怎么发展都到不了美国这个程度。因为我们人口基数很大,而高技术行业虽然能带来高收益,但是实际覆盖从业人群很小
但是我们可能让大家生活的更好,毕竟我们自己在不断进步中,可以独立成为一个广阔的所谓中产阶级市场,人数可以直接比肩欧美发达国家人口,同时带动科技产品价格下降,让更多人享受福利
而且,人所谓的幸福要对比的看
当你在发愁买不起房子的时候,非洲又有多少人饿死
为什么联合国把一美元作为贫困标准
那我们呢?
若今年 GDP 达 110 万亿元,按照美元计价 GDP 110 万亿 / 6.4586≈17.0315 万亿美元。这算是个历史性的时刻,我们成为二战以来经济实力最接近美国的国家,且有望继续刷新记录。那么,我们 GDP 屡创新高的原因是什么?未来 GDP 又将会如何演变?最终它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一、先来谈谈:我们的 GDP 屡创新高,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要知道,我们前三季度 GDP 是 82.31 万亿人民币,而去年第四季度 GDP 为 29.63 万亿。也就是说,今年四季度哪怕都不增长,GDP 总量也能达到 111.94 万亿元,官方说法显然含蓄了。
第四季度因为通胀原因,平减指数估计会高于前三季度,一般在 5% 以上,GDP 实际增速 3% 以上,名义增速 8% 到 9% 之间。也就是全年名义 GDP 预计 114.3 万亿到 114.6 万亿之间。预计全年平均汇率 6.45 左右,这个数字基本已确定,也就是说全年美元 GDP 预计 17.7 万亿美元以上。
当然美国表现也不俗,2019 年美国 GDP21.37 万亿美元,今年预计 22.9 万亿美元,平均一年增长 7600 亿美元,年均名义增速 3.5%,也基本是疫情前水平,不过如果剔除物价上涨因素,美国两年平均实际增速也就 0.9%,GDP 增长质量迥然不同,这也是人民币能够较快升值并且长期升值的主要原因。
保守估计,今年我们 GDP 占美国 GDP 比重预计达到 77.5% 左右,打破日本记录,成为百年来 GDP 最接近美国的国家。如果按照 GDP 占全球比例来看,2011 年中国 GDP 占全球比例为 10%,2021 年预计突破 18%,十年中国 GDP 占全球版图扩大 80%,2019 年中国 GDP 占全球比重 16%,平均每年中国在全球 GDP 的比重中提高一个百分点。
同时,GDP 达到 17.7 万亿美元以上,也意味着要实现 2035 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 GDP 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约 2 万美元),只需年均美元增长 3.5% 以上,难度并不大。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敢于出台许多大力度改革,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而不惧因此降低 GDP 增速的原因。
二、再来看看:未来我们 GDP 的走势又是如何呢?
简略总结,实际数据可能比这个目标稍高一点,115 万亿,人均 1.25 万美元,占美国比例达到近 75%,世界人均排名提升两位到 60 左右。
下一步我们主要超越对象是欧洲,大概率按 2-3 年水平,在人均上超越东欧波兰匈牙利等国。毕竟如今欧洲看不出来任何可以扭转局面的可能,在这波美元人民币双升值大潮中,欧州等国按美元或人民币计算总 GDP 的话,实际是下滑了。因此,追上东欧国家的速度可能会加快,关键就在于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
未来即使美元不加息,也不意味着还可以放水。今年美元放水 + 我们不放水 = 双方 GDP 占比从 70% 上升到 75%。那 2022 年,美元不放水 + 我们放水 =?可以乐观估计比值会从 75% 上升到 80 以上。
如果美元加息,则我们可以不放水,也不加息,即美元加息 + 我们不放水 =?可以估计我们的经济增速略降,但人民币汇率可能会仍然保持升值空间,换算下来,比值还可能到 80% 左右。
总体上的估计,2022 年我国 GDP 占美比例超 80% 可能性很大,而人均按今年价格计算大概到 1.25*8/7.5=1.33 万美元水平。
2023 年,如果疫情结束,则全球经济大反弹,这是利好美元扩表的,两国增速看谁更有准备扩张,我估计占比会冲到 85% 以上,若人民币给力点,会接近 90%,即 85-90% 这个区间,而人均是 1.42-1.5 万美元,世界排名则在 51-55 名左右。
2024 年到 2025 年,即是从 95% 到 100% 的关键两年,人均 GDP 预计达到 1.58-1.66 万美元,世界排名 48,正好超过匈牙利、波兰等。
再远期看,下一个区间是 1.7 万美元的希腊等国,再往上是 1.9 到 2 万美元左右的沙特等石油国。预计超越时间在 2026 年为 1.7 万;2027 年 1.8 万;2028 年 1.9 万;2029 年接近或超过 2 万美元,进入葡萄牙等低端发达国家的门槛。
三、最后,我们 GDP 的跨越式发展,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毫无疑问,GDP 跨越式增长,总蛋糕变大了,确实是好事。但是,切蛋糕就上升到更突出位置,要解决 “GDP 一大步,居民收入迈半步” 的问题。
只要经济还在快速发展,只要总蛋糕还在增加,只要每人到手的蛋糕还在增加。在创富过程中,摸着石头过河可以容忍,先乱后治也可以容忍,少数人拿走大部分蛋糕更可以容忍。
另外,蛋糕总量比起 40 年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已经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如果按照购买力评价,我们的实际体量,早就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了。
此时,我们也认识到了分配的重要性,适时提出了脱贫攻坚、共同富裕等,就是要强化公平切蛋糕,缩小贫富差距。
不少人解读共同富裕是对富人不利,其实恰恰相反,适当地共同富裕,反而对富人有利。如果贫富悬殊达到一定程度,少数人占有绝大部分财富,稳定性极易遭受冲击,社会的投资赚钱效应消失,富人的财产无法保值增值,甚至财产安全都也得不到保障。
最后总结一句话: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一国的 GDP 增长很重要,一国居民的生活水平持续提高更重要。
最后的话:2020 年全球人类人均 GDP 是 1.1 万美元,我们人均 1.2 万美元,表示中国人终于站上人类平均及格线,我一直坚信我们的产业链升级会持续走强,发展会越来越好。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教员说得好: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无论是在国家层面还是个人层面,大多数中国人已经站在了一个不低的平台上,那么 “保持战略定力” 和做好自己的事,就非常重要了。
如果你也是技术控,也在潜心研究股市里的技术操作,不妨关注公众号【庄股狙击手】,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我百度了一下世行的高收入标准,得到的信息是世行是按照 Gross National Income(GNI)我英文不太好,觉得这个词为什么要翻译成国民总收入,不是国家总收入。
当然这玩意和 GDP 也差不多。
但就是这个 income 翻译为收入就很有趣
你说这个词的意思就是收入,然后还要告诉大家这不是你真的收入。还要告诉你真的收入是人均可支配收入。普通人谁 tm 会去关注这玩意。
一看人均 GDP 和人均 GNI 都过了 1 万美元,7 万多人民币了。好厉害
尤其这个人均国民总收入,七万多了。很高吧,平均到月也有五六千块。
可是这玩意不算数,看看公布的 2020 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才多少 32189,连人均国民总收入的五成都不到。。。。
我觉得这个词的叫法就很不合理,很容易让人产生误导
我们是美国人口的 4 倍 日本的 10 倍。不知道有什么好吹的
继续造富移民,看看欧美澳多少中国人置业,比起当年日本那可厉害多了。
但是日本移民的可真不多
这个消息还是值得庆贺的。
中国取得了今天的发展,以及由这发展带来的普通大众的生活质量的改善,我们都是有目共睹的。
尤其是在这次全球疫情之中,中国的表现简直是世界各国的一股清流。在其他国家因为疫情导致社会秩序崩溃时,我们国家却熬过了最艰难的黑夜,迎来了黎明的曙光。
于是人们又能投入到正常的学习和工作状态中去,去专注于自己的个人生活。而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没有因疫情崩溃。这条简讯就是我国做好了疫情防控工作的最好证明,也是我国社会秩序维稳的最好证明。
我搞不懂为什么会有人在这个问题下面阴阳怪气,对这一结果发表阴谋论发言。我认为之所以产生这种论调,大多数人是被网络情绪裹挟了,人云亦云,并没有什么参考性,任何批评只要脱离了理性的原则,都不会对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
就算我国目前没有让每个人都过上富裕的生活,没有让一些人体会到足够的 “获得感”,在我看来这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因为我国的国情是人口众多、疆域辽阔,这意味着发展成果从产生到惠及每个个体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会逐渐迎来转变。
有一些人用心则更为可耻,他们巴不得自己生活完全无忧无虑、心想事成,每天不用工作都能拿很多钱,身边的每个人都喜欢自己,对自己俯首帖耳。而这种人我只想对你们说:这种生活方式只存在于妄想之中,而不存在于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一个人是否幸福并不完全取决于物质财富,所以这种抱怨是完全没意义的,纯粹是没话找话。不仅仅是中国不能替你实现这种荒谬的梦想,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行。只会做白日梦的蠢才注定只会溺死在梦里。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既要看到我国的发展和进步,也要明白前方任重而道远。在国家发展和缩小社会贫富差距之间寻找平衡点,我们目前并没有使其达到理想的状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什么都没有做到,辩证客观地看待我国的发展现状才能通向更好的未来。
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也希望中国能够早日走向世界巅峰。
还需努力啊,人均还不到美国四分之一,再加上人数多地少需要进口的东西就更多,成本比美国还要高。
1.2 万美元也就 8 万人民币,月收入 7000 多一点,就算平均分肯定也是满足不了人民需要的,继续产业升级吧,冲!
话说回来房地产和教培行业竟然没有影响到 gdp,看来工业项目没少增加啊。
话说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不给老百姓发钱那,既然内需不足产能过剩,发钱促进内需解决过剩产能看起来并不会影响通胀啊?既扩大了内需又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还促进了增长没准还能促进生育,感觉真的可以考虑的。(美国通胀我认为并不是因为发钱,而是供应链问题。)
房价在涨 20-30?
非常好,未来可期,明年 1.5W
我们门口的饭店回锅肉从 38 涨到了 48。
我就想着什么时候这个价钱能落下来。
大家的收入提高了,我涨涨价是可以理解的吧?
您能分清楚:人均 GDP、居民人均收入和人均国民收入的区别吗?_手机搜狐网
关注 gdp 没啥意义。
中国的国情很复杂,事物发展都要两面看,兴利除弊,趋利避害。
还有一个数据不知道是否准确,人均负债 4 万元。
我们更应该关注这个怎么破。
去年买祙子八毛,今年一块二,一个厚点一个薄点,工资今年应该能达到去年的八成
我觉得,如果欧美国家不捧杀我们,我们就不要对这种事儿沾沾自喜了,经济到底如何,大家处在各个产业前线难道感觉不出来吗?
说明 2021 年中国金融或者贸易交易额非常大,大到摊到每个人身上,还有 1.2 万美元。
这个数字很辉煌,说明即使疫情的影响仍然挡不住中国的经济增长,此消彼长下,其实比预料中的还好。我觉得到了这个程度的 gdp 体量已经没必要太在意 gdp。
我的评论是,一切稳中向好
最起码在衣食住行的衣、食、行上基本达到了小康水平
然而房子还是买不起
开始进入老年社会的情况下实现人均 gdp 继续上升,那每年的劳动力人口的效率得多高啊!靠新闻上鸡汤这个突破那个突破,哈哈哈,不是瞧不起你们,中国大部分企业就算有资金投入,能找到牛人,但完善更高效的管理制度连意识都没有,华为搞 ipd 等流程可是搞了 20 多年,现在都还是比不过苹果谷歌等公司的人效
股市现在 90 万亿,起码还能玩 20 万亿,虎口夺食,各凭本事。
[
中国 GDP 达 114.367 万亿 合美元 18 万亿 2024GDP 超过米国 普京哀嚎
FLOMDA 的视频
· 1644 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467933202254295040)
如何不被宏大叙事洗脑?
很简单,牢记一个前提: 这事和我有什么关系?
说基建好,怎么好?地铁线路多了我上班更方便了,这就是好。
那换到这个问题上,您的工资涨了吗?您的消费水平提高了吗?您的生活质量变好了吗?
呵呵。
统计一下大家工资几年没涨了。
本人 2 年。
这意味着你年薪十二万。
没有?你要检讨自己。好好自我批评。
还好,终于没有见到说,因为物价飞涨,通货膨胀,所以 GDP 增长了!
刚看了行业内说的 dior 的柜姐今年很多都要年入百万了,为啥 国内奢侈品店卖翻了。经过环贸国金奢侈品店也确实基本都是排队的时候多。
然后街头遇到的送美团的戴着眼镜的年轻妹子越来越容易见到了,在星巴克旁边一个餐饮行业的大姐微信语音安慰电话那头亏惨倒闭的同行,那老爷们是真哭说不想活了
上海这几天零度到零下 送餐的戴眼镜的年轻妹子。
人均 gdp 是人均 gdp,跟收入是两码事。
意义是每年背 10 万元债务,要背 30 年,然而一般 35 后就背不动了,这样有可能要因此创业背更多债,以债养债,然后破产一无所有。
也就 55 个恒大的债务吧
大学学费没怎么涨,09 年那会是 5000 左右,现在也还是 5000 左右。。。
说明我们建国以来经济上的发展成就是令世界瞩目的,这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们需要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重新出发。
如果老百姓的收入没有同比增长,或者购买力水平没有同比增长,则 GDP 终究只是个数字游戏!
公布一下基尼指数,中国人太多了,人均意义不大
弱弱地问一句:
如果现在全球的普遍制度是……“奴隶制”
对于 “公民” 们来说,他们的收入能达到人均多少美元?
(王、公民、奴仆的结构)
对国家有意义,对个人无意义
这年头还迷信 GDP?
马云一年创造了一万亿 GDP,我一年创造了一万 GDP,我和马云共同创造了一万亿零一万 GDP。
我们平均 GDP 是五千亿 GDPA。
主要还是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导致很多人对人均 1.2 没感觉,对高收入没感觉。
所以,共同富裕提的好,很及时,毕竟发展到这一步了。但是,同志们,具体落实还要看行动呐
没什么意义,一爽的收入,是很多人一辈子都积累不出来的收入。
30 岁失业诚不欺我
人民的生活更加好了,然后国际局势更加严峻了。
希望社会福利也能跟上这一水平,说几个实际的:
1、多放点假,然后一周工作不要超过 35 小时,主动加班超过 35 小时的当成间谍抓起来(下班以后涉嫌盗取重要数据)
2、鼓励社交,让同龄人有足够的互相交流的机会,哪怕是郊区工程师也是
3、宣布竞业协议违法、工资保密违法,允许不同行业的人自由地交流工资待遇
4、放开就业门槛,允许生化环材人员通过考试与他人公平竞争。
一边说着自己没钱,一边刷着礼物
幻想自己富二代
唉,做梦去吧
GDP 高是告诉你,这个社会上流动的钱很多,只要你勤快而且有本事就能去赚到钱,你啥也不会,躺的还平,凭啥和你平摊?当然两不愁三保障还是有你一份的
还是慢了,说一句没道理的话,目前的增量能管的人太少,大家都盯着存量呢
不要纠结数字 反正自己的生活越过越好就是了
富豪榜不是已经给出答案了吗?
看看我的收入再说
世界第一不在是梦想,稳稳的实现就在不久的将来了,加油干就完了
如果按照每年百分之四的增长率我们大概 6 年能超过现在美国总量,算他也涨我们在 2030 年之前还是很有希望的,至于其他意义我是体会不到了。
希望连续突破人均 GDP2 万美元 4 万美元 8 万美元 2049 年
和我有啥关系,影响我一个月几千的工资了吗?
我没拿到 1.2 万美元,跟我屁关系没有。
其实,最近再想。为啥大家都会觉得世间本该美好。
三日后记: 应该是觉得世界可以变成自己期待的样子。
如果你发现经济在总体在增长,人均收入在涨,而你的收入没有涨,甚至还出现下降的情况,那是因为贫富差距在加速扩大,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里。
人均 gdp 一万二美元,按汇率 7 算,也就是八万四人民币。按照收入是人均 gdp 的 50%-60%,也就是一年四万二到五万左右,平均每月也就是 4000 多的工资。也就是说你如果单身,能找到个 4000 多的工作就没拖人均 gdp 的后腿。当然如果你要养家糊口,三口之家,起码一个月收入一万二左右才算达到人均 gdp 的水平。那么大家可以算算自己的情况,以我的观察至少我认识的人都基本达到了这水平,当然有人比这高很多。
2000 年到现在物价翻了五番
卖地,房地产,金融,旅游,医疗,教育,养老一览子纳入 GDP,无论高还是低,意义是一样的。
看过一个笑话。
两个经济学院的学生 A 和 B 在草坪上散步,遇上一泡狗屎,A 学生开玩笑地对 B 学生说: 如果你把这泡狗屎吃了,我给你 5 千万。
B 学生气不过,真的将狗屎吃了,结果 A 学生只好给他 5 千万。两人沉默不语继续散步。
B 学生越想越恶心,心里盘算怎么报复 A 学生。
A 学生越想越后悔,为了一泡狗屎,损失了 5 千万。
走着走着,前面又发现一泡狗屎; B 学生一想机会来了,他停下来对 A 学生说: 如果你吃了这泡狗屎,我也给你 5 千万。
A 学生一听,正好有机会拿回自已的 5 千万,于是毫不犹豫地把狗屎吃掉。B 学生只好把 5 千万给了他。
俩人继续散步,都在沉思,想不出来两人这场交易都得到什么。
最后决定去问导师。
导师一听,激动的握住两人的手,感叹道: 人材了,你们俩晚上散个步,就为社会贡献了 1 个亿的苟得 p。
别看 gdp 看最低工资,最低工资决定底层的尊严,给你 1000 元是对你的恩赐的老板不要太多。
现在就算 5 万美元,都有人觉得没有意义,阴阳怪气地说他被平均了,大哥,你被平均了能不能先反思下自己啊?
ps:我只是觉得在现在这个社会,几乎不存在怀才不遇的人吧
老是喜欢阴阳怪气的都是生活中的 loser,有能力的人或者上一辈有能力的人只会做实事,或者 run 到国外
就靠这帮只会阴阳怪气啥事不干的人建设国家,国家早完了
1、中国现在(2021 年底)是发达国家(高于全球人均 GDP(1.1 万美元左右));
2、我是中国公民;
3、我是发达国家公民。
绝大部分发达国家都有穷人。
希望中国在蛋糕做大的同时,把蛋糕分配的更加均匀。
无意义
富人的宴会
6 亿人收入不到 1000 元人民币,印度按照购买力计算人均 gdp 是 6000 美元,实际上人均收入只有印度三分之一。
某些人一张嘴就是 “工资没涨”,一问多少没涨,跑过来跟我说“法定最低收入” 没涨?
?
这啥迷惑行为?
没什么重大意义,高收入的标准也太低了吧。等到人均达到 2.5 万美元再来欢呼雀跃吧,希望 2030 年能达到。
1.2 万接进高收入?!这么说俄罗斯也接近发达国家?!
劳动就是财富,劳动改造世界。环眼看看,中国被改造成什么样了相比二十年前。中国已经拥有了很多财富。剩下的重点就是对财富的分配。
人均收入有多少美元?
马云和你的财产平均一下,你也是有钱人
平均数这个东西欺骗性很大,很多时候不能太当回事
或许未来有一天能超过日本呢?
中国将有很大可能超越全球人均 GDP(预计 1.23 万美元),同时中国 GDP / 美国 GDP 达到 77.5%,继续创造近百年最接近美国体量记录。这意味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愈演愈烈,国际国内环境更加复杂深刻。
如果仅从数据上看,明年的一个重要挑战是,要避免改革开放 40 年来,当年的 GDP 增速不要被美国超过(IMF 预计 2022 年美国的增速为 5.2%,高增速的原因是基数效应,类似于今年的中国),所以假设明年人民币汇率稳定的情况下,GDP 保 5 是大概率事件(今年 3 季度已经破 5,4 季度大概率也破 5),明年的经济增长会呈现一个前低后高的状态。
GDP 数据,其实只是经济的 “表”;而真正的 “里”,在于经济发展的质量。上一个如此接近美国的经济体量的国家是八九十年代的日本,最后的结果怎么样,大家也看到了。
抛开 GDP 的 “表”,我们更应该关注经济质量、民生就业的 “里”。
2021 年其实是中国经济极具里程碑的一年:
这一年,经济内循环加速打通:教培行业几近被废,医药集采提速、房地产调控攻坚,实质性的开始撬动三座大山,一切阻碍消费提升的障碍,都会开始整治;
这一年,共同富裕被提上日程,在蛋糕越来越南做大的情况下,如何分配就成了最关键的题眼。贫富差距既是政治问题,也是经济问题,这一目标可谓百年大计。
这一年,平台经济被监管,防范资本野蛮扩张继续深化。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制度,发挥其积极作用,控制其消极作用。
这一年,双碳被提升日程,不再靠牺牲环境而换取经济增长的逻辑从未如此明确,侧面也说明了中国的工业化已基本完成;但另一面确是保供尤其风波。
这些举措以雷霆之势来袭,显示了中国政府的战略定力和决心。历数过往,改革不可为不成功,但进入深水区,压力愈发增加。
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官方口径也从一季度的窗口期,到二季度的跨周期,再到现在的跨周期 + 逆周期。2022 年,在疫情防控,供应链冲击、能耗双控、人口老龄化加入、美国进入加息周期等多种内外因素交织的复杂环境下,中国经济何以行稳致远?
2022 年核心的目标是 “稳增长”,怎么理解“稳” 字就成为关键:
时间上,21 年开启的课题已经足够多,“稳” 的意思 22 年重点在延续和深化 2021 年的经济主张,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内涵上,“稳” 指的是长期的高质量发展,所有的政策必须在长期的约束下,服务与增长和就业,畅通经济内循环。
在全球大放水之后,又开始进入紧缩周期,经济危机的阴云密布在上空,谁先倒下就会先成为其他国家分食的对象。
对于中国来说,避免系统性风险的发生,并逐步降低系统性风险发生的概率,是 2022 年最核心的问题,也是稳增长的基础。
这里的题眼在债务问题或者说杠杆率的问题上,债务分为政府部门债务、企业部门财务和居民部门债务。而最最危险的债务就是居民部门债务,居民债务主要在于房贷,传导力更强,解决难度更大,美国 08 年次贷危机就是居民债务引起。
“稳” 字当头的情况下,很明显我们不太具备快速出清的能力,或者说硬着陆的风险无法承担。目前已经在做的事情,存量部分把流动性锁死在房企(房企三道红线)和购房者(市场活跃度下降,交易成本增加),增量部分严控杠杆(二手房指导价的核心意义在于变向提升了首付)。这样即使出了些问题,也尽量控制不去传导到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
另一个路径在于将居民债务向政府债务进行转移,或者换一个说法,由居民负债作为原生动力驱动经济增长,变成政府负债驱动经济增长。过去的经济模式是,居民通过增加杠杆买房,透支未来的经济能力,将血输入给政府和房企,政府通过投资基建和招商引资拉动城市建设并创造就业,而房企拉动了上游的原材料和下游的家装、电器等行业(跟房地产相关的 GDP 占比达到了 30%),这个模式在过去是成功的。但当未来已经透支太多(居民杠杆率已经超过 70%),再继续启动居民部门杠杆,带来的可能是整个经济体系的崩溃。
如何使用杠杆政府杠杆?不是现在地方债的风险已经很高了么?没错,地方债风险也不低(但好过居民债务),现在的约束也越来越严了。而国债的作用还有可以发挥的空间,从支出端来说,国债可以更好的支持减税降费,启动为微观经济主体创造活力;也可以支持更多的民生福利建设,服务共同富裕的目标,减轻中低收入者的消费顾虑,促进打通内循环。国债的购买方,除了国内的金融体系外,国际市场也可充分利用,通过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力度,鼓励更多国家将中国国债做外汇储备,适当的从国外收取铸币税(美国靠的是国际经济霸权,我们则依靠中国商品的硬通货能力)。
国债的杠杆率提升就不是问题么?当然是问题,不过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国债是人民币债务,本币债某种程度是更像是税而非债(有空可以单独讨论,人大教授翟东升先生对此有深入的见解),风险要小的多。我们的空间比起美国则要大的多,我们现在能做的是等待生产力革命的到来(过于理想化)或者国际形势的颠覆性变化(好像更有可能),从而选择更合理的出清时机。
居民杠杆的降低必然会导致政府收入的降低,这里主要指土地财政的缺口,除了上面说的国债来填补之外,扩大税源也是必然的选择,底层逻辑是扩大对资产进行的税收,这个也是共同富裕切蛋糕要解决的。比如房地产税(估计至少是从二套房以上开始),或者资本利得税(比如上市公司高管抛股票的税率)、遗产税等;这些都没有那么快见效,那么现有的偷税漏税的先收缴起来,从娱乐圈明星和带货主播的案例上看,这块的钱也还不少呢。
改革进入深水区,没有什么是简单粗暴有效的大招了,对政府和市场主体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2022 年 GDP 的 “表”,可能并不担心;而 GDP 的 “里”,将要怎样呈现,我们就 go and see 吧~
从我有记忆开始,一直都在泥房子住,住了十几年,直到 08 年在村里盖了栋小洋楼。但是盖楼的钱有部分是借的,所以盖完楼的第二年我成了留守儿童。我第一接触电脑是小学 6 年级,因为我们村的学生太少跟其他学校合并了,他们那所小学有电脑。第一次吃 KFC 是高考毕业的那个暑假,第一次吃牛排也是那个暑假,第一次进电影院是大学毕业那一年。我从实习开始就一直在工厂,996 对于那时的我来说真的是福报了,连续上班一个多月,每天早 8 点到晚 9 点。然后我找机会从产线跳到质管,变成了 SQE 助理,然后自己问自己学,由助理转为工程师。后来由于薪资问题跳槽了,这家公司的上班时间特别夸张,出差的时候早上 10 点到凌晨 3 点,这种作息我持续了 8 个月。
再说会以前,那时候留守儿童这次刚出的时候,电视新闻都在播报,然后我妈就回来了,我爸在外面打工,没回老家,我们在县城租房,这一租,就租了十面,直到前两年我们在市区(一个三四线的小城市)买了房。
我从只能在电视上看 KFC 到想吃就吃,从第一次进电影的手足无措到现在的老司机,从租房十年到买房。一直在变好不是吗?对了,说下我的学历,我学历很低,只是个大专毕业,在知乎属于要重开的那种。去年我又换工作了,我现在 5 天 8 小时,工资高于我所在的城市的平均值,我挺满意的。
利益相关:负债 300w
有什么好处?
我天,一堆答案都在吐槽,事实上好处简直太多太多了,其中最大的好处就是资产升值以及债务稀释。
如果未来二十年还能像过去一样,gdp 涨 10 倍,人均可支配收入涨 5 倍,那么现在的房价根本就不是问题。
百万房贷又如何?在飞奔的经济面前会被稀释的和毛毛雨一样。
比较可悲的就是,可以预见的未来,gdp 增长没有那么快了,于是债务就是实打实的债务了….
如果在月工资 300 块的 2000 年你给人家说,10w 快房贷借就借吧,未来这就是毛毛雨,他敢信吗?他会觉得天塌了,毕竟每月攒 200 块要还几十年。
现在能成为毛毛雨正是因为 gdp 的爆炸式增长。
人家吃到这二十年红利的 60-70 后以及一部分 80 后,早就生活如意了,只有没吃到的 90 后和 00 后才会吐槽。
真以为那些富豪榜人物是靠赚利润?基本全是靠的 gdp 飞奔促使的资产再定价以及债务稀释。
而没赶上的部分 90 后和 00 后想吃到红利的唯一办法是啥?当然还是继续高速增长啊!未来的重担让 20 后 30 后扛就好。
哪一代人的 20-50 岁处于 gdp 缓慢发展甚至倒退,哪一代的就业、收入、生活就会困难。因为他们需要面对资产难以升值,债务难以缩水的境地。
而只有 gdp 高速发展的时期,大量的低收入人群才有较大可能完成身份的跃迁,往上走一个台阶甚至两三个台阶。
总结就是
1⃣️gdp 高速增长期,有资产,吃香喝辣,用债务换资产可上升层次
2⃣️gdp 缓慢增长及稳定期,有债务生活艰难
3⃣️gdp 衰退期,有资产生活艰难,有债务更艰难
4⃣️任何时期,购置消耗品都不是好选项,如果在 gdp 高速增长期还被消费主义洗脑,简直浪费好时代
时值盛夏,曹操亲率部队远征。军队出发几个小时后,由于天气炎热,许多士兵出现严重的脱水、中暑等症状,导致行军速度减慢。曹操看到此番情景后,心生一计。他挥动马鞭跑到部队的前面,告诉士兵,这条路他走过,绕过前面的山丘就有一大片梅林,很快就能吃到酸甜的梅子。士兵一听,精神大振,立即加快了行军速度。最后顺利赶到了目的地。
没什么意义,GDP 是衡量市场经济的,对于计划经济而言,需要多少就有多少,随便找几个国企把昆仑山倒手几次,多少万亿都有了。
钱到了老百姓手里才有意义。
你觉得自己的收入算高收入标准的话,让我们举杯同庆!
不改变分配,减少贫富差距没有任何意义
这两年扶贫攻坚,照顾的又不是网上的中等收入群体,自然网上骂声一片。
我直接开始背政治。
要协调效率与公平之家的关系,构建初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的社会分配制度体系。
提高社保税收支付转移等的调节力度与准确程度。
要增加中等群体收入比重,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形成两头大中间小的橄榄形社会分配结构。
这样看,中等收入群体为什么跳脚呢?
主要是因为他那点对低收入群体的优势越来越小了。
生活如何自己都清楚,发展问题也都一大堆,唱衰的,说社会问题的人,我觉得他虽算不得忧国忧民,最起码担忧自己的生活,阴阳怪气的人真的是令人感到无语
知乎什么时候到了资本家,共产党都需要用拼音缩写的程度了?营造自己打不出字装可怜?
我的观点里一直不否认社会与民生问题的存在,但是我从来不会因为有问题而放弃治疗,自暴自弃,阴阳怪气。
不管什么经济指标,最重大的意义莫过于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共同富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但是这些大家都知道的意义就不用谈了,谈点实际的吧,给老百姓工资涨多少,给老百姓福利提高多少,给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多少。
1、刚刚公布了第四季度的数字,增长 4%,全年下来 GDP 增长 8.1%。全年 GDP 总量为 114.3 万亿,按今日汇率算,约 18 万亿美元~~
2、据介绍,2021 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5128 元,比上年名义增长 9.1%,两年平均名义增长 6.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8.1%,两年平均增长 5.1%,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按全国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 8333 元,中间偏下收入组 18446 元,中间收入组 29053 元,中间偏上收入组 44949 元,高收入组 85836 元~
3、东吴证券的报告显示,「头部主播部分品类的坑位费 + 佣金可达销售额的 30%~50%」。然而,这还不是全部成本,更大的费用,或许是折扣让利。因此,商家与头部主播的合作,往往变成了另一种形式的品牌宣传,而无法直接通过直播间的销售获利~~
4、英敏特 2021 年 4 月进行的一项消费者调查,29% 的 18 岁以上消费者有兴趣购买护肤仪,有 12% 对美发工具感兴趣~~
5、据不完全统计,2021 年,“数字人” 融资事件合计 20 起,金额超 20 亿元。预计到 2030 年,我国虚拟人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 2700 亿元~~
数据显示,以哔哩哔哩网站的虚拟主播群体为例,2021 年 11 月的总收入达到了 5466 万元人民币,付费人数达到 25.5 万人~~
6、2021 年三季度,腾讯即时通信服务月活跃账户数 7.839 亿;阿里年度活跃用户 8.63 亿;拼多多年度活跃用户数 8.67 亿。而截至 2021 年 6 月,中国网民规模仅 10.11 亿。这意味着对互联网平台而言,用户增长空间所剩无几~~
7、国家统计局:2021 年全国人口增加 48 万人,全年出生人口 1062 万人;总人口数达到 14.1260 亿~~
8、截至 2016 年 - 2020 年,屈臣氏中国店铺数量由 2929 间增至 4115 间,同时,屈臣氏的中国门店同店销售额增速分别为 - 10.1%、-4.3%、-1.6%、2%、-21.8%~~
截至 2021 年 6 月 30 日,屈臣氏中国区零售额为 115.99 亿港元,同比增长 21%,似有回弹之势。但这一零售额仍不及 2019 年同期的 125.12 亿港元~~
9、到 2025 年价值 4920 亿美元的全球社交电子商务行业的增长速度预计将是传统电子商务的三倍,达到 1.2 万亿美元。到 2025 年预计增长将主要由 Z 世代和千禧一代用户推动,将占全球社交电子商务支出的 62%~~
预计到 2025 年将迅速在社交电子商务行业占据一席之地,在主要市场中平均占超过 40% 的数字支出~~
(以上资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不患寡而患不均,这才是现在面临最严峻的问题
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人均财富多少,不是产业结构升级,而是如何保证民众最基本的 “安居乐业” 需求
很早之前就有人说过,买房不是刚需,有房子住才是刚需。只能够吃饱饭还不够,还要让民众觉得未来有奔头
抛开所谓的 “民主,正义” 不谈,只思考富国强国,我们必须思考的是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对 “市场繁荣度,科研投入,生育率” 等等问题的影响
在当今的中国,面临着和古往今来截然不同的局面,那就是 “生产力过剩,消费力不足”
《商君书》《君主论》的 “强国弱民” 理论,本质上是压榨民众生产力,但我们今天随着工业技术进步,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甚至有很多产业甚至需要去产能,代表例子就是我国的钢铁产业。
把东西造出来还不够,还要把东西卖出去,大家通过卖出商品赚了钱,又有钱购买商品,这才是市场繁荣,才是经济繁荣的表现。东西造出来卖不掉,还怎么发展生产力,提高技术进步?
在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开始陷入衰退的今天,我们国家不能再单纯依赖外贸出口,这在疫情之后表现最为明显。我们现在需要重新提振内需,而提振内需,绝对不是单靠信贷放水,发放优惠券能解决的,还需要解决我们的分配问题,让老百姓有钱消费
在中国的经济领域,如何改善贫富差距收入问题已经是近年核心议题,局面很严峻
看看 M2 的总量、增长率吧。
看看物价吧,短短 8 年的时间,肉夹馍从 1.5 元(2011 年 1.2 元,2013 年 1.5 元,游动摊贩的价格,国际庄,现在店铺价格 6.0 元肥瘦、7.0 元纯瘦)翻到了 6.0 元。
单比较 GDP 总量的话,我们可以继续增大 M2,“瞬间” 便可步入高收入标准。
因此说,有啥意义呢?
北京 21 年 1 月份新冠患者 员工兼职顺丰小哥 周五晚上还要去陪护妻子
郑州管城区 21 年 7 月 58 岁大叔,前脚送妻子进 ICU,自己在取病例的过程中被感染 回家路不远他不舍得打车 花了将近两小时倒四班公交车回家
同月深圳宝安 花甲之年 上午去医院照顾老伴 中午去女儿餐厅帮忙 一直到晚上才休息 七天公布的路程中没有早茶 没有晨练没有麻将 只有餐厅帮忙和赶路,回家。
河南郑州 21 年 8 月份 高龄孕妇 确诊前还在学校值了三天班 外出就餐不是兰州拉面就是沙县小吃 14 天的行程仅有的休闲是逛了逛水果超市
绍兴 21 年 12 月份新冠患者 出租车司机 每天凌晨六点出车 次日凌晨两点收车
我同学上海打工仔,静安区租房,工资三分之一都要付房租,耗到三十,生活一地鸡毛。
同上海几位同事,三十二三,拿着一万出头的工资,天天赶公交坐地铁,念叨着领导不是人的同时还要为他两千三百万的房子继续付出青春……
你是高收入人群吗?
你生活非常幸福吗?
你能找到意义吗?
我错了,我修改答案。工蜂和蜂王喝的蜂蜜是一样的。
意味着生活条件更好了,未来更有希望了。
小时候放学回家饿了就把酱油用筷子点在煎饼上,吃完就饱了。初一时家里买肉包饺子一次买 5 块钱的,一顿饺子+地里刨出来的大白菜,这里就是过节了。冬天年年手肿,耳朵流脓。
不要以为我是 7080 后,我是 95 后。
情况在 15 年后发生变化,没记错的话那年 qq 出现了红包,家里的饭菜也越来越丰盛。
得益于快速的工业化和制造业发达,耳捂子五块钱一个就能让耳朵在冬天感到温暖,而之前压根没地方买这小玩意。
不过肉眼可见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希望接下来发展经济提升效率的同时能更加注重公平。
如果人均收入高了,而一般人的工资并没有什么变化,你说,钱到哪儿去了呢?
意味着 A 股 5 年内有望冲破 6000 点
不是,上边一群人里边没有一个人搞清楚人均 gdp 跟人均收入之间的关系吗。。。。知乎人均 985 就这,带专都不如吧。。。。一般情况下一个正常国家人均收入是人均 gdp 的 35%-45%,理论上 (注意是理论上) 最高也不会超过 50%(这是 gdp 的定义决定的,现实中最高的好像是法西还是法意交界的一个小国,是 44% 点几),一般都是 40% 左右,中国人均 gdp1.2w 刀,换成人民币 7.5w? 现在汇率多少?乘上 40% 再除 12,平均收入也就 2k + 不到 3k, 去掉老幼病残,一个正常成年人平均月收入也就 3k + 估计都到不了 3.5k, 这跟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差别不大,不知道这有什么好 gc 的。。。。还分配???你确定,就算全国均分,你的平均月收入也过不了 3500,蛋糕还没做大呢
上边还一堆人吐槽什么月薪还是 3k,人均 gdp1.2w 刀你月入 3k 这就是平均水平,正常收入啊,如果考虑收入中位数你这明显属于全国前 50% 了。。。
不过由此也可以看出破乎人均 985 就是笑话, 说人均带专都抬举了
没啥意义。
世界上所有东西的价值,都是相对且随时间变化的。
比特币计价下,2011 年中国 GDP 有几万亿,而 2021 年只有几亿了,十年内经济岂不是萎缩了一万倍?十年前工作一天能挣十几个比特币,现在大部分人工作一年都挣不到一个。
定价权才是重要的东西。
马云很有钱,郑爽很有钱,薇娅很有钱,给几十套房的租户减免房租几十万的房东也很有钱。
对我来说有什么意义?
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不是很在乎这些纸面上的数据,他们更在乎实际的生活质量是否提升。
第一房子,第二工作制度,第三失业率,第四物价。这四点对于年轻人来说是首先需要考虑的,非常理性和客观的思考方向。宏观上来讲增长是必须增长的,这么折磨人的劳工制度如果还不涨,那岂不是对不起那些 996、连夜加班的那些人。
想要高兴那谈何容易,在一个内卷如此严重的时代,在一个人际关系如此复杂的时代,幸福感和 gdp 有关吗?我可以说,没什么太大关系了。因为幸福感来自于下限,而不是上限。
年轻人确实非常努力,尽管他们背负着各种来自于社会的恶意和歧视,而这要归功于离谱的大学教育和社会分配问题,但他们没有改变,也没有被资本运作所异化,也没有放弃自我价值的实现。在我看来,年轻人从来没有败给过现实。
尽管唱高调的人变多了,尽管社会上自我感觉良好的人也变得许多,滥竽充数、哗众取宠的人无处不在。可这又能改变的了什么呢?年轻人还是没有变。
纵观几十年发展历史,我对他们韧性和超过想象的坚毅品格感到惊讶,而且 996 这些制度也根本没法改变他们对社会主义的初衷。虽然很多人表示官僚资本主义,但我认为这是非常明显的错误判断。因为据我观察,他们不仅没有被几十年的内卷史变得软弱,反而更加坚强了。
努力吧!不要被虚无的 gdp 增长所迷惑,年轻人值得一个更好的人生。
去年一边是失业人数大量增加,一边是奢侈品消费大增 40% 左右。你猜钱都去哪了
那肯定是,
工作毕业就有,岗位无比稳固,
收入快速增长,投资回报稳定,
住房更易负担,消费蓬勃发展。
55 个恒大
阴阳怪气的真是一大堆呀。
来给你们算一笔账。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1 年中国劳动人口有 8.8 亿。
就假设绝对平均分配,110 万亿除以 8.8 亿
=125000 元
这个数字看着很高是不是?一年能挣 125,000 元,要是绝对平均分配了,每个人一个月能挣一万多是不是?
可别忘了,政府开支,军费开支,教育开支,养老金开支,等等一系列维持社会运转的开支。刨去其中的人工费用,
2021 年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大概在 38000-39000 之间,注意,这是算上了老人和小孩,刨除老人和小孩,大概等于 62000 元。
这个数字已经很好了,占人均 GDP50% 左右,在发展中国家中应该是属于最好的了,因为发达国家人均收入大概占人均 GDP 的 60%,这还算的是一些高等的发达国家,例如美国,
也就是说,我国的 8.8 亿劳动者哪怕按绝对平均分配,一个月顶多也就 5000 出头。
再强调一遍,这已经是按绝对平均分配了。
所以那些月薪 3000~4000 的人,大家都是中国最为普通的劳动者,没必要谁也看不起谁,也没必要怨天尤人。蛋糕就是这么大,哪怕全部平均分配也就是这个样。
你们要真想月入 2 万以上,中国的 GDP 总量少说也得扩大 4 倍。
针对这个问题我只说结论,有以下几点:
1、中国 GDP 算法和美国 GDP 算法不一致,不宜直接比对总量和人均;
2、中国经济实力与美国实际体现的方向不同,各有不同类型的泡沫;
3、客观来说,中美两国底层民众生活都挺难的;
4、我们政治上已经不再宣传维 GDP 论,国家对于扶贫,共同富裕也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5、中国迟早(也许就在近 3 年)需要在总量上赶超美国,但是人均几乎无法预测什么时候超过美国;
6、再说最后一个暴论:中国人均生活水平超过美国的时候,不一定是中国发展得有多好,也可能是美国自己作死。
大英帝国强盛和曼切斯特纺织小工人生活变好没有太多关联。
帝国繁荣,工人的生活整体上还是变好的,但是那不是最好的时候。
西方工人生活条件大幅度改善是在美苏冷战期间,欧美为了抵挡苏联的革命输出、缓和国内矛盾,对外向第三世界转业制造业——国内的劳资矛盾也随之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对内提高工人福利待遇、建立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
再看看苏联解体后美国的工会拉成啥样了,一年不如一年了。(曹德旺在美国建厂时,铁腕暴打地方工会就是例子。美国资本家看了都自叹不如。)
最大的意义是让人在知乎提问 “有什么意义”。
—完—
我认为中国人均 gdp 虽然高了,压力却太大,内卷严重,我都想躺平了,真想回到 30 年前,吃根火腿肠都很开心的年代,生活节奏慢,现在感觉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就老了,白驹过隙增不知老之将至,希望大家都能慢下来学会享受生活
普通人可能更关心:
我花多少年的工资可以买一套房子?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次中央经济会开篇就提出,国家会执行 “积极的财政政策” 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这就意味着未来一两年人民币为保持缓慢升值,用美元计价的人均 GDP 会在我们国家本身 GDP 增长的速度下额外加速增长。
今年中国 GDP 总量大概率会落到 115-120 万亿人民币这个区间内。但是随着人民币的升值,人均 GDP 几乎可以确定会在 1.2 万美元之上。
再给大家贴一下去年全球人均 GDP1 万美元的情况:
应该只会前进三名左右。
那么我再给大家贴三张图
看到了吗?美元兑人民币欧元和日元的汇率。“大撒币” 的美元,其实一直在升值,只对人民币贬值了。
这个情况比较复杂,大家有兴趣在我乎的其他帖子中可以找到详细解答。我在这里只是通过汇率提醒大家一个很重要的情况。
在未来三年,世界其他重要货币很可能会对人民币和美元不同程度的贬值。在经济体量上显示出来的就是——中美两国的经济体量会逐步拉开同其他国家的差距。再具体一点,欧洲作为当今世界经济三强之一,很可能要掉队了。
今年前三季度,随着欧元贬值,欧盟 27 国的经济体量已经落后我国了,第四季度只会拉开更多。今年世界经济总量的排序就会变成美国,中国,欧盟,日本。
未来 3-5 年,中国人均 GDP 肯定会达到 1.5 万美元。各位再回头看看人均 GDP 排行榜,1.2-2 万美元的区间,东欧诸国全部都在。而根据对欧盟经济和欧元汇率的预判,未来几年,欧洲地区的国家用美元计价的人均 GDP 很可能会降 5-10%
所以中国人均 GDP 很可能会进入世界前 40。
那个时候去掉那些人口小国,人均 GDP 排在中国前面的就只有五眼联盟,老欧洲和日韩了!
被删两次了。
所以求别赞,看完就行了。谢谢。
我就说一点:
柬埔寨高速发展 40 年,其实真正高速发展得是 1992 年拉那烈亲王在西港的经济特区讲话之后,到 2018 年达到顶峰,中间靠 2008 年和 2016 年两次放水续了两次命。
而在这期间的 1993-2013 年,财政收入增长率一直高于 GDP 增长率。
所以柬埔寨过去 40 年蛋糕越做越大,但被割走的比例也越来越高。
即便如此,目前柬埔寨的债务仍然是史上最高。
比如柬埔寨 2008 年放水 4 兆亿里尔,你以为就这 4 兆亿么?通过杠杆活生生拉出来 30 兆亿。
投资 - 杠杆 - 铁公鸡 - GDP - 财政 - 投资,
完美闭环。(插一句,柬埔寨的经济不只靠这个闭环,但其他的除了出口以外还不如这个环呢。)
但现在这个闭环要出问题了
一个是杠杆,拉不动了,还利息都快还不起了;
一个是铁公鸡,已经把毛拔得七七八八了,这东西从无到有是很有力的,但有了之后再多意义就不大了。西港经济区和金边之间原本没有公路,你修一条高速路这个很好,再修一条铁路也不错,再修一条高铁就没那么多收益了,你再修第二条公路,那基本上是啥用都没有。
一个是财政,GDP 增速下降导致财政现在入不敷出,这不柬埔寨前几天正 / 负都降薪了。
至于人均,呵呵。也就欺负柬埔寨绝大多数高等教育专业都不开设数理统计吧。
西哈努克亲王一家的收入能把所有吴哥窟周边卖小商品的人及其家属全都 “平均” 到高收入水平。
再说一个扎心的事实:柬埔寨的个人收入占 GDP 比例属于世界相对较低的水平。所以人均 GDP 不等于收入。
看看周围,除了瑞士和美国这俩人均 GDP 排名前 5 的以外(这俩占比还都比柬埔寨高),其他的……
16.5% 的占比,人均 1.2 万美元,也就是说柬埔寨平均年收入只有 1.2 万 x16.6%=1980 美元,年收入啊,换算到月,一个月 165 美元都不到。
这叫高收入?你管柬埔寨一个月 165 美元的收入叫 “高收入”?
所以有什么意义?打鸡血的意义呗。
说真的,大家要是想要这个回答活下去,就别赞了,看完就行了,谢谢。
铭记历史
勿忘国耻
缅怀逝者
吾辈当自强
这就是给交的答卷吗?
看到的意见了吗?
知道在哪里吗?
不过没关系,一切都会写进历史。今天的你会为自己辩解,百年之后,后人自会评说功过。
啊
开心的锣鼓敲出年年的喜庆
好看的舞蹈送来天天的欢腾
阳光的油彩涂红了今天的日子哟
生活的花朵是我们的笑容
啊
今天是个好日子
心想的事儿都能成
今天是个好日子
打开了家门咱迎春风
啊
门外的灯笼露出红红的光景
好听的歌儿传达浓浓的深情
月光的水彩涂亮明天的日子哟
美好的世界在我们的心中
啊
明天又是好日子
千金的光阴不能等
明天又是好日子
赶上了盛世咱享太平
今天是个好日子
心想的事儿都能成
明天又是好日子
千金的光阴不能等
今天明天都是好日子
赶上了盛世咱享太平
意味着以后离岸人民币,数字人民币,你银联卡里的银行账户的余额
会是三种不同的人民币
80 年代生人,省会城市出生长大,就说下自己生活中的感受吧。
80 年代:
衣:已经开始多种多样,尤其小孩子,不过自己做衣服仍然是较普遍现象。
食:不是每餐都能有鱼有肉,普通职工家甚至不是每天都能吃肉。零副食、饮料在 80 年代下半期开始出现,但种类仍然比较有限。在外面吃饭次数较少,即使在外吃也是小吃为多,在餐馆点菜吃饭到八十年代末才多一些,一个月能有两三次就不算少了。
住:身边人居住条件都差不多,都是单位分的住房或自建私房,居住面积都比较紧张,常见的是一家三四口人住小一居或小两居(非商品房这种,大致面积 40-60 平)
行:日常通勤:公交、自行车为主。路面上汽车少。长途旅行较少,一年一两次都不错了,长途旅行以绿皮车和长途汽车为主。单位通勤有交通车(班车),少量 212。
娱乐:较贫乏。电视只有不到十个台。商业电影院无印象,露天电影一年看几场。80 年代末开始出现录像机和录像厅。
90 年代:
衣:种类繁多,已经跟现在区别不大。但是档次肯定远远不如,出现了专卖店和商场品牌专柜。中低端假冒洋品牌流行。
食:大大丰富,基本每顿有鱼有肉。副食品饮料除了进口品类之外,和现在已经很接近。川菜大流行。早晚茶、自助餐、洋快餐出现。
住:商品房出现,单价几百到一两千一平。人均居住面积有改善。
行:日常通勤:公交、自行车。出现空调公交,自行车中的中高端产品出现。摩托车开始多起来。95 年前后部分家庭开始装备轿车。基本没有堵车记忆。单位基本都配备小车(轿车或面包)。长途旅行增加,开始有空调特快,飞机较少坐。
娱乐:电视台多起来,包括省市有线和卫视。游戏厅、街边台球厅大流行。租书店大流行。商业电影院开始流行,VCD、DVD 普及,KTV 开始流行。90 年代末几年桑拿洗浴出现。年代末出现互联网。
00 年代
衣:奢侈品牌出现。各类配饰种类齐全。
食:与现在区别不大,火锅大流行。中高档餐厅开始走近普通人生活。
住:商品房占比远超公房和自建房。下半期房价开始起飞。
行:日常通勤:更多中间收入以上家庭开始装备轿车,仍以富康普桑为主。开始堵车。
娱乐:互联网大流行,综艺节目大流行,商业电影观影次数每年提升。租书、租碟开始消亡。
10 年年代
可能我老了,感觉跟现在没啥区别。
个人印象中变化最大的应该是 95-10 这 15 年,几乎是一年一个大变化,每个人都对明天充满希望。
你做什么工作的?什么岗位?月工资多少?房子买了么?老婆娶了么?孩子课外班的钱攒齐了么?怎么关注这么宏观而又不接地气的问题?
并不关心 gdp ,但是这些年带来的改变实实在在。我说下我的感受吧。农村的
小时候,停电挺频繁的,用煤油灯比较多,还要经常去街上买煤油。后来开始蜡烛越来越多。
电视是黑白的,那种立在空中的天线,能看的也就是周边一些地方台和省台,还经常出问题。有时候电压不够,电灯都特别昏暗,电视都打不开,风扇转不动
路都是土路,一下雨泥泞不堪。不行去一两公里外的学校上学,小学。
父亲在外地打工,我们村有一户有电话,村里外出的人和家里联系都是靠它,谁家来电话了,大喇叭喊。挺长一点时间了,后来开始有了一部电话,诺基亚功能机,用了五六年不止。
后来家里换了彩色电视,大背头的那种。流行卫星天线,后来又是闭路电视,现在都是网络电视了。
后来停电越来越少,在经历过一个暑假的电力改造,大电器也没问题了,这两年又升级改造了一下,刮风下雨也很好停电了。
网络越来越普及,从一开始一村只有一户有网络,到家家几乎都有,差不多有五六年。
路也修到家门口了。
小时候收麦子都是手工用镰刀,还有一点点记忆,现在都是收割机。
生活是真的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不过长大了,生活压力也有了,可是这一路走来,确实是越来越好。
赶不上大城市的繁华吧,我身边的就是这样。
今年中国经济强势反弹。加上美元大幅贬值,以美元计算的 GDP 必将迎来大涨是毫无疑问的,那么到底能涨多少呢?
我一直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的 8.4% 的经济增速来计算,按照最差的也会突破 17 万亿美元大关。
但是这种预测偏差还是很大的,我们不妨以一个直观方法来预测,那就是一季度 GDP 在全年 GDP 中的占比。2020 年因为疫情影响数据没有参照性,我们来看看 2017 年、2018 年和 2019 年。
2017 年一季度中国 GDP 为 18.07 万亿人民币,占全年总 GDP 的 21.72%。
2018 年一季度中国 GDP 为 19.88 万亿人民币,占全年总量的 21.63%。
2019 年一季度中国 GDP 为 21.34 万亿人民币,占全年总量的 21.63%。
大家发现了吧,一季度在全年 GDP 中的比例起伏很小。相对比较固定。我们把三年一平均,一季度占全年 GDP 的比例大概是 21.66%。
2021 年一季度 GDP 是 24.93 万亿人民币。以此计算全年 GDP 大概是 115.1 万亿人民币。
那么只要全年平均汇率达到 6.394 左右,中国全年 GDP 就会超过 18 万亿美元,目前汇率是 6.43,其实美元再贬值是很有可能的。
真想比人均,那就失去合法性了,再比比中位数,跟公众大力宣传宣传,恶性事件暴涨十倍。
通胀装增长
人均是在涨不假,但是物价也在涨,对应的工资水平大部分人其实没有增长,甚至是更低了更难赚钱了,举个例子,现在猪肉价格普遍比 18 19 年高了 10%-30%。犹记得那会 13 元就能买一斤梅花肉,现在要 20 左右了。油麦菜更是从那会的 2.5 涨到现在的 5 块左右。
gdp 和收入没直接关系吧……
没啥意义,给我删了两次评论了
人均跟我有什么关系?
我和思聪人均一个小目标?
我和马云人均过亿?
还是我和老板人均五套房?
还是我和厅级干部人均一千多套房?
我只在意我有多少,人均和我有什么关系?
公司上市是给我钱了,还是给我房了,还是给我车了?
人均一万还是两万,我拿到的变多了吗?
如果生活累了,那就摸个鱼吧。
我家的人均收入有多少我还不清楚吗??
请问你是如何把 GDP 和收入画上等号的?人均 GDP 是人均创造的价值,可不等于这些价值都到个人口袋里了。另外人均收入也毫无意义,要看看中位数。
意义就是告诉那些负重前行的人:” 每当你负重前行就有人替你岁月静好。“
我还是月入三千,没啥意义
美联储放水放太狠了,,,
嗨。给点中位数看看嘛。“人均” 都成了过街老鼠了。世界人均 gdp 还 1.13w 美元呢,黑非人有感觉么。
大清时中国 GDP 还世界第一呢
中国破 110 万亿是绝对可以的,前面的回答已经解释过了许多,我也不再赘述。
首先先祝贺一下,这一切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国家政策的扶持
记得历史上有很多朝代,例如宋朝清朝都认为自己远迈汉唐,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伟大的朝代。
为什么呢?
你作为一个清朝人,能吃到红薯和土豆吧?唐朝可以吗?
你作为一个宋朝人,有了菠菜有了占城稻,那多伟大啊?
至于什么国土面积,民众生活地位(当然宋朝这一点真不差)贫富差距?谁会去提这些呢?
很多时候很多民众在许多朝代都认为自己的生活不是很好,开始抱怨,可却总是有些声音:
“你现在比 x 朝人好多了吧?汉朝人连土豆都没见过捏,唐朝人听说你有红薯都馋疯了…”
接着搬出一通道理:什么之乎者也子曰云云,让人昏头转向顿时恍然大悟:原来我这么幸福!感恩!于是便使得晚清政府多苟延残喘了几十年。
时代是在发展,社会是在进步的。很多时候一些事物的比较是变了样的。
比如说蒙古帝国,有着几乎整个世界岛,让欧洲在她的脚下喘息。可是蒙古的科技比起现在来肯定是很差的,她们的国民生活可能不如现在某些中等国家。可是那些中等体量国家谁敢说自己超越了蒙古帝国?
所以说一个政权的强大并不能只是单纯与自己以往比所谓生活条件,这是科技进步必然的,没什么好骄傲的,应该比的,应该是更好的分配制度。
cxx 以前家里连热水器都没有,现在他买了热水器。这是不是说明 cxx 所在国家发展更好了?
可是在之前,其他国家的民众家里甚至比 cxx 家还更贫困,现在他们都有了热水器,甚至还有了空调,洗衣机,微波炉……
cxx 所在家庭以前有微波炉,结果过了十年只是多了热水器,那么 cxx 所在政权是不是很逊?
可是在这十年里,这个政权建立了一个新的制度,使得官员清廉排名上涨,社会分配更加公平,人人都能拿到钱但可惜这个国家底子太差了所以只能这样。
历史是有必然性的,中世纪农奴生活比古希腊好得不是一般的多,但是… 有谁敢说中世纪农奴地位更高了?有谁不认为中世纪农奴地位低下?
好吧,退一万步就算这个政权统领下的人民生活是同时期最好的,那么请问人民就没有提意见的权力?他们难道就不能要求更好的?不满是推动人上升的车轮,能够让不自满的人前进。倘人们都这般知足,那人的发展怕不如鸟兽般,甚么工业革命宪章运动根本不会出现,但是它们出现了,而且就是这些不自满的人,被理中客冷嘲热讽的人推动着时代的进步!
过去十年,中国经历了一段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有了长足进步,但是,在这 10 年里,但我们可不能停下来喘息!
2020 年,全球只有 12 亿人所在的国家 (地区) 超过了世界人均 GDP。
而今年,这一数字将达到 26 亿人。
历史性的时刻。
一切人均都是耍流氓,对比 20 年前,物价上涨了 50% 以上,还是小时候的我那时候 10 来岁,也没有 20 年,也就 15 年吧,辣条 3 毛钱一包,冰棍 2 毛钱一根。凉鞋 5 块钱一双,一个学期的学杂费在 800-1000RMB 当然是小学,比如黄鳝 6 块钱一斤,龙虾 2 块钱一斤,等等等等! 而如今呢,又是多少呢?龙虾 30 多一斤,黄鳝 40-60 一斤,冰棍最便宜的都是 1 块钱,啥都涨了。当然工资也涨了这个是肯定的。但是如今的环境哪个费用低了,相比以前花销更大,虽不说入不敷出,但也基本颗粒无收了!达到 1.2W 美元有啥呢?旱的旱死,涝的涝死!意义在哪里。去年国家出台了 共同富裕的目标,实现落地到浙江时,我就觉得有盼头了,希望可以成功,然后全国推广。至于纸面上的东西我不在乎,也不想知道。老百姓只想知道奔头是什么,可以获得多少劳动成功。
你吃火锅,我吃火锅底料。你喝酸奶,我舔酸奶瓶盖。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一说到人均 GDP 就是月入三千(三千还多了,一千吧)
打起拳来就是我月入过万 / 资产百万 / 房产三套 / 一线独生
差不多得了
不请自来!
国家近些年经济的发展可以从基层的改变看出来。
2003 年,我上小学一年级,那时候家里农村的,一年养殖奶牛月收入 1000 左右,种地是赔钱的或者保本。我那时候我学杂费一学期 85,家里过年 200 块钱买点米面青菜,鱼,猪肉就可以过年了,鸡鸭自己养的,白菜土豆都是家里冬天储备好的。那时候基本上一年攒不下钱。
2012 年,我高二,农村新农村规划,集体住新房,村里所有道路基本都是水泥路,去田地里的路也是水泥路,家里已经不养牛了,还在种田,但是一年有三四万的净收入,以前过年 200 就可以,现在过年 2000 左右的年货。
2021 年,我研究生毕业,家里也不种田了,父亲去打工,自己在哈尔滨工作,全家一年也有了 18 万左右的收入,老房子还在那里,舍不得买,又在市里买了楼房。
国家一年年的发展,在我们这些小百姓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国富才会民强,国家有钱了才会投入更多的资金到民生。
老百姓有钱了才能更好的拉动经济发展,国家和老百姓相互依存,老百姓是根,国家是树,根强树壮。就是这个道理。
大家说我无脑也好,说我小粉红也罢。这是我切身感受到的国家的变化,所以我是感恩我们国家的,感恩我们党。也希望自己继续努力,幸福是要奋斗出来的。
每当遇到这种话题总有那么一个两个阴阳怪气的 “感恩”。不管他们怎么想的,也许他们经历了不顺都怪罪到国家头上,政府头上,也许他们被那些反华水军洗了头脑。大家只要做好自己,努力让自己过的幸福,快乐,国家也就会越来越强了。
这本来是一件大好事,然而答区却是各种怨声载道。
充分说明现在的主要任务已经不是增长做蛋糕,而是分配切蛋糕了。尤其是一次分配,这是分蛋糕的最重要一环。
做好分配工作,做好社会保障,让更多的人能够消费,创造更大的市场,就是当务之急
蛋糕做的很大,99% 的人享受做蛋糕的艰辛过程,1% 来分吃蛋糕,其余的人眼巴巴的望着。
落不到你身上的好处,都没意义。
当然你能上桌分蛋糕,那又是另一种说法了。
双 w i n
意义?意义是不生。
这意味着中国人的工资直线上涨,工作必然越来越轻松,福利越来越高,基尼系数越来越高,富豪越来越多,这是具有非凡加速意义的一步!
2021 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 19629 元。乘以 14 亿是不到 28 万亿。
2021 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5128 元。乘以 14 亿是 49-50 万亿。
全国 GDP 是 110 万亿。
大概是创造 100 块钱,50 块钱给雇主,雇主给打工人 25。
你说我怎么看?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现状》
对国家有意义,我们离发达国家越来越近了,越来越强盛了。
对我个人没影响,以目前蔬菜价格来说,除了猪肉,还真没什么便宜的。如果继续通胀,不涨才有影响。何况我个人来说物价温和上涨,工资不涨的情况不是第一次发生了。与其象征性的随物价涨点工资,不如改善一下风气,我现在真的发现,我日常生活能目测到的地方(保安,店员,理发师,快递,餐馆服务员,司机,保洁),基本已经没有一周工作 40 小时的了。
我对国家的未来越来越有信心,对自己的未来越来越没信心。
当然有意义了。
我上大学是 91 年,吃饭还要粮票,经常到月底就要饿肚子,要找女生去借粮票。
更小的时候就不用说了,猪油酱油拌饭都觉得是美味。
我看很多人回答说分配不均什么的,那都是和欧美发达国家比较,当年估计多数人想都没想过有一天能去和欧美国家比,咱们连东南亚,非洲那些国家都没法比啊。
就我同学群里的情况来看,留在国内的同学和定居在国外的同学就生活质量而言,应该是差不多的。
大河有水,小河长流,没有总量的提高,个人的提高又从何谈起?
分配壬不等式
12000gdp>60000gdp
对底层有啥意义
姚明和潘长江的平均身高达到了 1.81 米,潘长江的身高接近高身高标准,将有什么意义?
我一直不太理解。人均 1.2 万,也就是人均 7 万人民币左右吧。这在我生活的地方算是普通农民的收入水平吧。这种收入水平买不了车,买不了房,甚至额外的饮食娱乐消费也不够啊。为什么就是高收入标准了呢?
不会说赢了麻了,但除了割裂感,我没有任何其他感觉
按照国际通用计算法则,实际收入一般是 GDP 的 40-60%,我国一般是 43% 上下,所以我国人均收入大概 5160 美金约 3.3w 人民币,2020 年中国大概 8 亿就业人员,也就是人均实际收入大概 5.7w,其实还是挺低的
宏观一片大好,微观凄凄惨惨。看一下个人收入占 GDP 的比例就知道了,其实 GDP 增长跟普通人的关系也就那么回事,毕竟大头不是给你的
知乎用户 月亮白猿 发表 中等发达国家 不是中等的发达国家,而是发展到中等发达水平的国家 知乎用户 John.L 发表 在中国增长的时候,有很多国家是原地踏步乃至后退的。 比如泰国,俄罗斯,巴西,土耳其,墨西哥等等等等。 2011 年巴西人 …
知乎用户 咩咩羊 发表 谁告诉你不发的? 那次不是几万亿几万亿的放水?只是水没留到你手上罢了。 我们放水靠的是金融工具,靠信贷来印钞, 但金融从来不帮穷人, 这里的补贴逻辑是是谁越有钱,它就越给它钱,越让它先拿贷款。哪怕有些企业完全用不上 …
知乎用户 郑哲琼 发表 因为你看相亲择偶标准,随随便便就是要求男方月入两三万,还是 “这要求不高”。 实际上门槛类高收入经济体(也就是人均 GDP 13000-25000 美元的)社会里面大多数人也就折合月入 4000-9000RMB 的水 …
原创 中图网 燕京书评 燕京书评 微信号 Pekingbooks 功能介绍 以思想和学术观照现实 作者︱刘瑜全文共7013字,阅读大约需要25分钟 无论是智利还是其他国家,恐怕都不能忘记一个历史教训:在现实世界中,选择往往不是在“更好”和“ …
知乎用户 杨呐呐 发表 收到 3 张 500-200 消费券,有效期半个月。但是,这优惠的 600 块钱是从个人工会账户上扣的,也就是把我自己的钱变成了消费券,什么强制消费啊。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别的不说,就我们楼下鸡蛋灌饼现在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