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 2018 各省市 GDP?以及各省市发展?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喷子 发表

东三省继续衰落(其实辽宁缓过来了,但是吉林黑龙江血崩)把东三省看成整体的话,总量人均已经被川渝超过了。

知乎用户 三晋县域 发表

谢邀。

先从国家层面来看。可以概况为 “两突破四新低”。

2018 年我国(大陆)GDP 完成 900309 亿元,首次突破 90 万亿元大关,创历史新高。按可比价格计算,GDP 比上年增长 6.6%,创了近三十年增长的新低,比这一数据更低的增长发生在 1990 年,当年的 GDP 增长为 3.9%。分季度看,呈下降趋势:一季度同比增长 6.8%,二季度增长 6.7%,三季度增长 6.5%,四季度增长 6.4%。**而四季度的增长率,创下 2009 年一季度以来的新低(6.1%)。**进出口稳中向好,进出口总额 305050 亿元,比上年增长 9.7%,**首次突破 30 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635636 亿元,**同比增长 5.9%,比 2017 年回落了 1.3 个百分点,这也是 2000 年以来的新低。**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比上年增长 5.7%,中部地区投资增长 10%,西部地区投资增长 4.7%,东北地区投资增长 1%。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80987 亿元,**比上年增长 9.0%,创 2004 年以来新低。**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同比增长 8.2%,中部地区同比增长 10.4%,西部地区同比增长 9.3%,东北地区同比增长 6.1%。

从省市角度来看。从实际增长率大体可以概况为 “东部放缓、中部高增长、西部两极分化、东北低迷 “。

放图。

东部地区

福建(8.3%)、浙江(7.1%)、广东 (6.8%)、江苏(6.7%) 跑赢全国增速。河北、上海、北京与全国增速持平。山东(6.4%)、海南(5.8%)、天津(3.6%)低于全国增速。相对于去年,仅福建高于去年增速,河北、天津与去年持平,其余均低于去年。其中浙江、广东、江苏下滑超过 0.5 个百分点,海南、山东下滑甚至超过 1 个百分点。而天津持续低迷,增速连续第二年位列全国倒一,主要受经济数据挤水分因素影响。东部地区增速放缓主要原因为受中美贸易摩擦压制中国高端制造影响,东部出口明显下滑拖累经济增长。2018 年东部地区出口同比 5.8%,较 2017 年下滑 4 个百分点,下滑幅度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经济总量来看,广东(9.73 万亿)和江苏(9.36 万亿)以超过 9 万亿元的 GDP 总量稳居全国前两位。随着近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印发,预计广东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明年破十万亿几乎板上钉钉,且与江苏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山东、浙江继续保持第三、第四。河北(3.6 万亿元)、福建(3.58 万亿元)差距缩小,按照今年的增速,福建有可能反超。北京(30320 亿元)首次进入 3 万亿俱乐部,但与安徽(30006 亿元)差距明显缩小。其中既有经济数据挤水分因素,

中部地区

2018 年中部地区除山西(6.7%)外 GDP 增速均高于 7.5%。河南 GDP 总量为 4.81 万亿元,同比增长 7.6%,明年突破 5 万亿毫无压力;湖北 GDP3.94 万亿元,增长 7.8%,与四川(4.07 万亿)差距进一步缩小;湖南 GDP3.64 万亿元,超越了河北,同比增长 7.8%,明年有望突破 4 万亿;安徽 GDP30006 亿元,同比增长 8.02%,首次突破 3 万亿;江西 GDP2.2 万亿元,同比增长 8.7%,增速居中部首位。山西继去年之后,经济再次发力,GDP 完成 1.68 万亿,超越黑龙江、吉林,同比增长 6.7%,虽然位居中部末尾,但这是山西继 2014 年增速全国垫底后,第二年跑赢全国增速。

中部地区不仅在经济增速上高于全国其他地区,在投资方面,中部地区 2018 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逆势上升至 10%,明显高于东部的 5.7%、西部的 4.7%、东北的 0.3%。在消费方面,中部地区 2018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高达 10.4%,明显高于东部的 8.2%、西部的 9.3%、东北的 6.1%。除山西外,中部其余 5 省社零同比均在全国前 10,是消费增长最快的区域。其中,安徽、江西 2018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分别增长 11.6%、11%,分别位居全国第 2、5 名;湖北、河南、湖南也均在 10% 以上,而同期全国平均增速仅为 9%。由此可见,中部地区消费快速增长与经济高增长带动居民消费密不可分。

西部地区

2018 年西部经济增长可谓两极分化。西藏(10%)、贵州(9.1%)、云南(8.9%)增速位于全国三甲,陕西(8.3%)、四川(8%)也进入全国前十,青海、宁夏、广西均高于全国水平。但内蒙(5.3%)、新疆(6%)、重庆(6%)、甘肃(6.3%)4 省增速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内蒙,名列全国倒四。

从经济总量来看,四川首破 4 万亿,达到 40678 亿元;陕西 GDP2.4 万亿,逼近了辽宁;重庆 GDP20363 亿元,仅比广西(20352 亿元)高 10 亿多,明年恐被逆袭。云南 GDP1.78 万亿,与天津差距缩小;内蒙 GDP1.73 万亿,被山西紧紧咬住;贵州 GDP1.48 万亿,明年大概率超越吉林。

总结其原因,也各不相同。西藏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基础设施的投资;贵州抓住大数据发展的机会,同时大力发展烟酒茶、旅游等产业,使经济快速增长;贵州抓住大数据发展的机会,同时大力发展烟酒茶、旅游等产业,使经济快速增长;云南经济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动;陕西抓住了自贸实验区的机遇,通过实施人才战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经济得到了高速增长;四川保持传统行业的优势,大力发展电子、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重庆则是因为汽车制造业、消费品行业的下降,以及整体固投、工业投资的乏力,导致了经济的低迷。内蒙受固投大幅下跌加之经济数据挤水分的影响,经济发展缓慢。总体来说,西部地区大部分经济增长依赖投资驱动明显,2018 年藏青黔云桂陕 6 省固定资产投资与 GDP 的比例超过 100%。

东北地区

东北三省 2018 年 GDP 增长集体低迷。辽宁(5.7%)、黑龙江(4.7%)、吉林(4.5%)均低于全国水平,分别位列全国倒二、倒三、倒五。辽宁 GDP2.5 万亿,被陕西步步紧逼;黑龙江(1.6 万亿)、吉林(1.5 万亿)已被山西超越。主要原因为工业增长乏力、投资低位徘徊,且服务业发展慢,还有一大原因是人口流失。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 年黑龙江、辽宁、吉林的常住人口净流出分别为 8.9 万人、7.2 万人、16.3 万人。

以上。

知乎用户 凯风 发表

重点说几个趋势。

1、粤苏差距再扩大

自从 1989 年广东 GDP 首次登顶以来,广东在全国经济第一大省的高位上,一坐就是 30 年。

**这 30 年间,唯一具有挑战能力的只有江苏一省。**粤苏之间的经济争霸,一直都备受关注。

2012 年,江苏赶超广东的声音不绝于耳,正是从这一年开始,江苏不断缩小与广东的 GDP 差距,一度从 2008 年的 5800 亿,缩小到 2015 年的 2696 亿。当时不少人认为,江苏超越广东指日可待。

然而,从 2016 年开始,广东与江苏之间的 GDP 差距逐渐扩大。2016 年扩大到 3466 亿,2017 年进一步扩大到 3835 亿,2018 年再上台阶,两省的差距放大为 4700 亿左右。

广东与江苏都可谓经济强省,增速双双跑赢全国。江苏 GDP 与广东差距越来越大,并非江苏经济失速,而是广东率先进行转型,在经济新周期中的韧性更强。

换言之,粤苏争霸,强者恒强。这背后的原因有两点:

**一是,早在 2007 年,广东就率先进行经济转型,创新性经济走在全国前列。**因此,对于全球产业转移的承受力更强,对于贸易争端之下的外贸新形势的适应力也更强。

**二是,在中心城市和大城市群引领时代,广东的地位得到前所未有提升。**广东拥有广州深圳两大超级城市,并且受惠于粤港澳大湾区这一世界级湾区,无论是产业、人才还是资金集聚,都堪称一流。

相比而言,江苏缺乏主中心城市,南京苏州两大城市引领作用均不足。且在长三角的规划层级里,上海处于主导地位,江苏相对较弱,这自然影响到城市群的辐射效应和整合力度。

不过,相比于广东省内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发展的不对称,江苏相对更加均衡。

2、重庆天津失速,广深津渝差距拉大

广东江苏有粤苏争霸之说,重庆天津广州深圳则有第三城之争。

如今,广东与江苏之争告一段落,第三城之争同样告一段落:深圳胜出,广州随后,重庆天津越行越远。

重庆天津经济增速,一度均领跑于全国。但最近两年,两地经济增速双双下滑,差距,被广深越拉越大。

先说重庆,2018 年重庆 GDP 首度突破 2 万亿,达到 2.03 万亿,与 2017 年相比,实际增速为 6%,跑输 6.6% 的全国增速,且与 2017 年的 9.3% 相比,大幅下滑 3.3 个百分点。

天津也是如此。2018 年天津 GDP 为 1.88 万亿,仍未突破 2 亿,而实际增速仅为 3.6%,与 2017 年持平,相比于 2016 年 9.1% 的经济增速,则大幅下滑 6.1 个百分点。

这还是除去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速,如果单独看名义增量,问题更加夸张。

重庆 2018 年名义增量为 938 亿元,名义增速仅为 4.61%,而天津 2018 年名义增量仅为 260 亿元,名义增速仅为 1.38%。

这两地的经济失速,有两个共同原因:一个是两地都开始挤水分,另一个是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两地的工业经济均受到影响。

先看重庆,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增速从 2017 年的 9.5% 降至 2018 年的 3.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从 2017 年的 9.6% 降至 2018 年的 0.5%,而作为支柱产业的汽车行业更是从 2017 年的 6% 变成 2018 年的 - 17.3%。

当然,汽车产业下滑,是整个行业面临的共同问题。相比而言,重庆的高新产业仍旧保持较高增速,2018 年重庆市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3.7%,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增加值增长 13.1%,成为经济发展的亮点之一。

再看天津,工业仍旧保持低速,而消费也开始面临降速。

2018 年,天津第二产业增速仅为 1.0%,其中,工业增速为 2.6%,相比于 2016 年的 8.3% 的增速,可谓大幅下滑。而在消费方面,2018 年天津社消增速仅为 1.7%,而 2016 年这一数字还是 7.2%。

当然,与 2017 年相比,天津经济正在企稳。

2018 年的经济增速、工业增速等相比 2017 年均有小幅回升,而全社会用电量则同比增长 7%,这是积极向好的信号。

3、从东强西弱到南北分化

“东强西弱” 正在变成 “南高北低”。

在传统认知中,中国经济 “东强西弱”,东部省份经济总量遥遥领先,西部相对落后。但如果论经济增速,则会发现情况完全相反,西部增速明显高过东部。

从区域来看,西部省份增速明显高过全国平均增速。

这与经济发展阶段有关,西部省份受惠于后发优势,固定投资带动作用强,经济增速相对较高,而东部省份多已跨越初始发展阶段,经济体量相对庞大,能保持均速增长,实属不易。

相反,如果将视角从东西转向南北,不难发现,南方经济增速普遍高过北方。

在南部 16 个省市区中,仅有重庆与海南增速低于全国增速。而在北部 15 个省市区中,仅有陕西、河南、青海、宁夏四个省市增速超过全国水平。

南北分化的趋势,未来还将继续扩大。

4、海南:全域限购的威力

楼市调控到底有没有用?海南提供了一个现实案例。

2018 年 4 月,海南实施全域限购,史上最严的楼市调控落地未久,楼市就应声而落。

2018 年,海南 GDP 为 4832.05 亿元,同比增长 5.8%,相比于 2017 年 7.0% 的经济增速,下滑 1.2 个百分点。

这其中,房地产成为最大拖累。

2018 年,海南固定资产投资下降 12.5%。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 16.5%,非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 8.4%。
全省房屋销售面积 1432.25 万平方米,同比下降 37.5%;房屋销售额 2083.29 亿元,同比下降 23.2%。

**接近四成的销售降幅,在全国排在前列,全域限购可谓见血封喉。**海南对房地产投资的依赖度一度高达 40% 以上,楼市销售和房地产投资双双下滑,势必对经济发展形成拖累。

要知道,2018 年海南可谓利好不断,自贸港、自贸区、国际旅游岛、赛马等政策不断落地,为海南长远发展形成有效支撑。

正是在此背景下,海南将 2019 年的增长目标提高到 7%-7.5%。

不过,长远利好需要时间落地,房地产下滑可谓立竿见影。能否摆脱房地产依赖,决定海南未来的发展前景。

PS:完整分析详见国民经略(guominjinglve)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资产泡沫从一线转移到二线三线四线五线。

知乎用户 shui0908​ 发表

什么最能衡量经济发展?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标尺。封建时代可能是粮食产量,二战期间可能是钢铁产量,冷战时代可能是工农业总产值,那么现代就是 GDP(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如今我们对于 GDP 已经耳熟能详。世纪初的时候我们 GDP 落后于主要发达国家,那时候全社会都在卯着劲儿挣 GDP,甚至各地 GDP 几乎成了一把手官员晋升职务的最主要衡量标准。当然,在 GDP 一路跨越世界各发达国家后,伴随着经济高速发展的各种负面影响也开始凸显,例如环境问题、收入差距、教育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等。现在对 GDP 多有负面印象。但是,GDP 就是 GDP。它只是一个经济指标。那么从这个经济指标我们可以了解到些什么呢?

在文章之前,我们先厘清一个概念。

我们看新闻知道 “中国 2018 年 GDP 增长 6.6%”。等等,我们来看两个数据:2017 年全国 GDP 是 820754 亿元,2018 年是 900309 亿元。900309 明明比 820754 增长了 9.7% 啊,怎么是 6.6% 呢?

这是因为每年新闻上出现的增长率,都是 “实际增长率”,也就是扣除了物价(包括零售物价和工业生产中的价格等)浮动后的真实增长率。换而言之,推算未来 GDP 总量的增长,就应该在真实增长率的基础上,还要加上物价上涨,也即通货膨胀的因素。而这个加上了通货膨胀的增长率,我们把它叫做 “名义增长率”

所以,如果有人说,2017 年中国 GDP 是 12.16 万亿美元,美国 GDP 是 19.39 万亿美元,中国即使未来 15 年按照 6% 的增速也就到 29 万亿,美国按照 3% 的增速,到了 2032 年还是超不过美国的 30 万亿。更何况中国不可能保持 6% 的增速继续 15 年。所以中国总量没法超过美国。

这个就有问题了。因为没有考虑到通货膨胀,以及汇率的因素。那么如果把这两个因素考虑进来,中美经济总量竞赛结果会怎么样呢?当然本文并不打算在这方面详细讨论。本文只是告诉大家,GDP 的增长,至少有两个概念,一个叫 “实质增长”,一个叫 “名义增长”。

有了这个概念后,我们还得有另一个认知,就是:GDP 很重要

有个笑话,说,中国只要掌握了某项技术,那项技术就立刻不再是 “高科技” 了。这个笑话有两层意思:第一,很多缺乏自信心的人总认为,中国这么落后,怎么可能有高科技,所以只要中国掌握了的技术,就不能算作高科技;第二,中国的生产能力是惊人的,任何原本垄断在发达国家手里的高科技,原本就是高利润的摇钱树,但一旦被中国掌握,中国就能利用自己产业链优势和丰富的人力资源,将这项技术成本迅速降低,进而把售价降低,从而打破发达国家的高价垄断,价格雪崩后自然就不算高科技了。

GDP 也有类似的经历。以前中国 GDP 很低,一度落后于主要西方发达国家,包括美日德法英等国家。所以在众多中国人心里,高 GDP 就是发达国家的象征。但是这些年的筚路蓝缕,中国 GDP 已经升至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把日本、德国、英国、法国远远甩在身后了。GDP 神话被打破,众多网友自然就觉得 GDP 不再高大上,甚至开始认为中国的 GDP 含水量高、靠污染环境堆 GDP、血汗 GDP 等。

但 GDP 毕竟是经济总量的象征,形象点来说就是 GDP 代表钱。有 GDP,才有税收,才有钱,才有投资,才有往教育、医疗、环保、养老等领域的投入。GDP 对于社会的重要性,就像钱对于家庭的重要性——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一定是万万不能的;GDP 不是万能的,但没有 GDP,同样是万万不能的。

有了 “名义 / 实质 GDP” 的概念,并且有了 “GDP 很重要” 的认知,我们就可以开始来讨论这次的主题了:中国各省 GDP。

当然,各省市区一般不用 GDP,应该用 “地区生产总值” 的概念。但是 GDP 如此深入人心,我们也就直接拿来用了。

首先我们还是来数据:2018 年中国各省市区 GDP 一览表:

我们会有几个有意思的发现。

第一,就是台湾相对中国各省市区的排名,以及背后折射的经济问题。

台湾省的地位非常特殊。我们姑且把政治上的各种争议和斗争放在一边,只谈经济。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特殊省,中国唯一的一个不受中央政府实际管理的一级行政区,其经济水平也非常值得一提。

台湾的经济发展一度非常迅速,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在上世纪 70-90 年代取得了飞速发展。它的经济总量曾经达到什么地步呢?1994 年,中国大陆 GDP 才 5643 亿美元,而台湾省达到了 2564 亿美元,几乎是大陆三十个省市区总和的近一半。如果算人均 GDP,那年的台湾省是中国大陆的 26 倍!难怪李登辉时期还想着反攻大陆。

但是,伴随着中国大陆经济的起飞,以及台湾经济进入成熟期,台湾经济总量在中国各省市区的排位开始下滑。2018 年,台湾 GDP 折合 3.9 万亿人民币,只占同期大陆 GDP 的 4.3%,排名全国第 8,落后于中部的湖北省。而后面的湖南、河北和福建,都在虎视眈眈,随时准备上位。台湾逐渐从一骑绝尘,到泯然众省矣。

当然,台湾目前依然有一个指标,虽然在港澳台里面最低,但却排在大陆所有省市区之前:人均 GDP。2018 年台湾人均 GDP 达到 2.5 万美元,领先大陆最高的北京的 2.11 万美元。台湾人均 GDP 从 1994 年大陆的 26 倍,到去年是大陆的 2.5 倍,前后只 24 年的光景。几乎可以预测,最早 2020 年,北京、上海的人均 GDP 就有可能超过台湾。届时台湾人均 GDP 在大陆 31 个省市区中都排不到第一了。

我们经常讨论两岸统一。但是,台湾岛内很多人认为,我的经济发展比你大陆先进得多,我的人均是你的好几倍,我干嘛要和你统一?所以台湾岛内很多人还是对大陆抱有优越感的。不过随着台湾省 GDP 先后被中国大陆一众省市区超越,这种优越感在慢慢减少。以前是总量、人均都可以笑傲大陆的省市区,但现在总量被一一超越,只剩人均 GDP 还可以撑场面。可以想象,一旦台湾连人均 GDP 在大陆都排不进前三名的时候,这种优越感会以怎样的速度进一步降低。

从另一个维度上来讲,台湾的经济支柱是什么呢?或者说,台湾凭什么能够有这么高的人均 GDP?毕竟经济水平和代表性企业的发展水平息息相关。而全球 500 强企业就是最好的例证。我们来看全球企业 500 强里的台湾企业。前面的数字是世界排名。

24、鸿海精密、1547 亿美元

285、和硕、392 亿美元

354、广达电脑、336 亿美元

368、台积电、321 亿美元

404、仁宝电脑、292 亿美元

410、国泰人寿保险、288 亿美元

432、纬创集团、275 亿美元

436、台湾中油、271 亿美元

479、富邦金融控股、247 亿美元。

9 家公司,其中前五名全部是电子行业。可以说,半导体为代表的电子行业是台湾经济的命根子。但是,这也是中国大陆正在全力攻关的领域。鸿海精密的大半个身子已经扎根大陆,而台湾最耀眼的科技企业应该就是台积电。但台积电同样面临着大陆的竞争。大陆的京东方已经在显示产业全面击败台湾同行(关于台湾显示面板行业是如何对大陆恩将仇报的,此处不再多言),那么下一个领域就是半导体制造了。考虑到中国大陆在半导体行业的决心、投资的规模和市场的巨大,全面超过台湾也就是个时间问题了。从这点上来讲,台湾的产业前景相当黯淡,未来经济发展速度堪忧。

一个拥有自己货币和边境的经济体,如何才能有高的人均 GDP 呢?对于人口数量中等的经济体而言,不是要在很多行业达到顶尖,而是只需要在少数几个主要行业占优即可。为什么台湾的人均 GDP,乃至人均收入很高?就是因为台湾人口相对较少(两千三百多万),只需要少数几家巨型公司创造高利润后,有一批高薪岗位,这些高薪人群的消费,就会带动整个社会的收入同步上升。

简单的比方,华为公司员工通常收入较高。那么在华为员工聚集区,物价就可能会比周遭高一些,比如理发,其他地方 20 元,这里可能就是 30 元。而假如再人为限制人员自由流动,不让周边的提供服务的商家入驻这个区域,华为员工的聚集区的物价就会进一步飞涨。

而这就是台湾社会收入高的原因:少数行业的头部公司创造高利润,带动其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了一大批高薪阶层。同时,边境海关的存在使得其他区域(例如东南亚国家)的廉价劳动力流入受到限制,台湾本地所有服务人员的工资就可以水涨船高。这样,整个社会的收入水平就起来了。

但是,如果这些优势行业的头部公司发展停滞了,利润降低了,甚至干不下去破产被收购,大幅度裁员,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将受到极大影响,发展停滞甚至衰退。而这,就是台湾经济未来面临的最大问题。

第二,就是中国大陆人均 GDP 超过 1.5 万美元的省市区的规模。

有哪些省市区呢?

去年一共有 5 个:北京、上海、天津、江苏和浙江。这 5 个省市区总人口是 2 亿人。

为什么把 1.5 万美元单独拿出来说呢?因为 1.5 万美元是一个比较公认的发达国家准入门槛。一个经济体,只有人均 GDP 超过 1.5 万美元,才有资格去谈论是否是发达国家(当然,不是说只要达到 1.5 万就一定是发达国家)。衡量是否发达国家有好几个标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经济标准。按照这一标准,中国已经有 2 亿人口达到了 “发达国家” 的最低经济标准。

2 亿人口是个什么概念?它是日本、德国的人口总和。更关键的是,在中国,各省市区之间的人员流动是没有任何物理障碍的。也就是说,只要你愿意,你是可以到上述 5 个省市区工作的。而且只要你有能力(比如你是高学历高收入),你完全可以在这些地方定居、落户、享受相关的福利。你即使没有经济能力在这些地方落户,你也可以在这些地方工作,受益于当地很多高薪人群的消费带来的溢出红利,而不用担心有警察以 “非法入境” 的名义把你遣送回原籍。好比你只是一个江西赣州的理发师,你在当地理发,可能月收入只有 2000 元,但在上海,很可能收入达到 5000 元。即使扣除各项较高的生活开支,只要你合理规划,你在上海存钱的速度一定比贵州快得多。

更重要的是,人均 1.5 万美元俱乐部还在扩张。福建省人均 1.38 万美元,广东省人均 1.32 万美元。几乎可以肯定,2020 年这两个省人均会突破 1.5 万美元。而算入这两个省,1.5 万美元俱乐部的人口规模将达到 3.5 亿!

中国大陆平均每个省市区的人口在 4000 万左右。这在世界上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而广东、江苏的人口规模,更是在 1 亿上下,在世界上完全相当于大国了。而这个世界更多的是人口在 800 万左右的中小型国家。这个人口规模是和中国的地级市对等的。那么我们拓展一下目光,来看看中国的地级市的经济规模吧。

我们看看 2018 年,中国有多少地级市人均 GDP 达到 2 万美元呢?

因为有些数据不全,比如 2018 年各市人口数据尚未完全公布,所以这里以 2017 年年末人口代替。这可能会带来些误差,但一般误差不会超过 2%,所以就忽略不计了。另外,克拉玛依的经济数据在本文写作时也尚未获得。而克拉玛依的人均 GDP 早就破 2 万了。

即使不包括克拉玛依,2018 年中国也有 15 个地级以上城市迈过人均 2 万美元的门槛。这些城市一共有 1.45 亿人口,超过全国的十分之一。而紧跟着的还有佛山、青岛、威海、镇江四个城市,人均 GDP 在 1.9 万 - 2 万之间。这四个城市又是 2300 万人口。

人均 2 万美元是个什么概念?2017 年葡萄牙人均 GDP 为 2.12 万美元。葡萄牙是欧洲老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当年还把澳门从中国给抢走了变成其殖民地,直到 1999 年才归还。可以说,(除了靠卖石油的国家)人均达到 2 万美元,就被公认为发达国家了。而这样的城市,在中国已经有 15 座,并且数目还在继续增加。

也许有人会问:即使是人均最高的北京上海,最低工资标准也就 2000 左右啊,明显不如葡萄牙。高人均 GDP,又不能变成高收入,这还是没意义啊。

这就要一分为二来看了。

一方面,这些省市区也好,城市也好,它终究不是国家,我们 14 亿人口在这些省市区之间流动是没有行政障碍的,是自由的,是不需要办理签证的。所以会大量吸引基础人力资源。一个理发的年轻人,这一行不需要多高的学历和技能。他不能自由地去葡萄牙理发,但可以自由地去上海工作。这就拉低了上海的最低收入。但是,上海的高收入阶层,其群体规模、收入水平却是远超葡萄牙的。这既让全国十多亿人都有可能去分享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红利,也同时保证了该地区的高收入人群又可以较低价格享受各类劳动密集型的服务。

另一方面,得益于中央政府的调配,经济发达地区产生的税收,是有相当部分会作为财政转移,用于发展中西部经济落后地区的。所以,这也一定程度上使得东部发达省市要分一部分蛋糕给中西部。这必然会对发达省市的各项资源福利有影响。

与此相反的例子是欧盟。欧盟内部的人口流动也是自由的,最多就是语言障碍而已。欧元的统一,也使得各国经济相关度大大提高。但是,这就使得优秀的人力资源集中到少数几个发达国家,例如德法。德法享受了整个欧盟带来的人力资源红利、统一货币红利、统一市场红利,这两个国家像是两个大型抽水机,源源不断地把东欧、南欧等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的人才抽过来,却少有类似中国的 “财政转移支付” 的工具去发展这些落后地区。所以整个欧盟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相当严重。例如保加利亚,人均 GDP 比中国还低,但卢森堡人均 GDP 长期世界第一,是保加利亚的 10 倍以上。而中国大陆人均最高的北京 2.11 万,和人均最低的甘肃 0.47 万,尽管相差也很大,但也就 4.5 倍差距。

第三,各省市区经济发展竞赛中的三种代表性模式。

在这之前,我们继续回顾一下省级人均 GDP 的规模。

可以看到,人均过 1.5 万美元的,全部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北京为首都,比较特殊,但天津可以认为是其出海口,所以姑且也算作 “沿海”)。甚至,前 8 名,无一例外都是东部沿海省市区。这说明中国经济发展最前沿依然是东部沿海地区。这已经成为常识了。但我们也稍稍思考一下,为什么是东部呢?

当然原因也很简单。我这里大致归结为以下几个因素。

首先是气候。

东部沿海地区四季分明,并且降水丰沛,在长江、珠江入海口还有中国南方少见的冲积平原。中国古代风水里,认为水代表财富,这是很有道理的。在传统农耕文明里,水资源直接决定了粮食产量,而粮食产量直接决定了人口规模和发展水平。缺水的地方是很难诞生灿烂的文明的。世界级的古代文明发源地,古埃及是尼罗河流域;古印度是印度河、恒河;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则又称 “两河文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中国当然也不例外:黄河、长江共同孕育了古代文明中国。

现代社会里,水的重要性同样不言而喻。工业的发展同样需要巨大的淡水资源,而服务业同样也对淡水资源有较高的要求。没有足够水资源支撑的地方,是很难自发形成经济中心的。中国的地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边缘,这里是大陆季风性气候最明显的区域,越是靠近沿海地区,降水量往往越丰沛。而以淮河为分界线,中国南方的降水又比北方更丰富,水资源也越优越,甚至是多得有点过头了。所以,东部沿海地区,又以中南部分更为发达。富庶如江南,发达如岭南,都是淡水资源丰富、降水量较大的地区。

而放眼世界,即使是最发达的美国,其经济同样和降水量紧密相关。

可以看到,美国东部、南部沿海地区,以及西北角都是降水量适中甚至较大,淡水资源丰富的区域。这些地方包括了美国著名城市,如波士顿、费城、纽约、华盛顿 DC、迈阿密、休斯顿、西雅图、旧金山等。唯一的 Bug 大约就是加州洛杉矶,以及闻名世界的拉斯维加斯了。当然,后两个城市主要以信息、服务产业见长,对淡水资源相对不那么敏感。

其次是交通运输。

现代全球贸易,最主要,同时也是最经济的方式,就是水运。沿海地区天然拥有港口,适合现代贸易的发展。在计划经济时代,辽宁成为全国工业发展的明星,辽老大的称呼可不是白叫的。试想如果辽宁不是沿海省份,怎么会有如此重要的地位?而市场经济时代,同样的故事依然在上演。无论是改革开放急先锋的广东,还是私营经济大发展的浙江福建,或是文化经济两开花的苏沪,无一例外都拥有世界级良港。

可以看到,全球集装箱运输最繁忙的港口,中国占了 7 席,均位于经济发达的省市区。

再次是市场资金,尤其是外资的利用。

作为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广东自不必说,东南沿海在吸引外资方面都是近水楼台。从早年的东南亚海外华侨、港澳爱国资本,到后来的台资西近北上、日本韩国产业转移等,东南部沿海地理上就和当时的资本密集区的关系更紧密。而这些外资,即便是在发展中带来了各项负面效应,但终究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是功大于过,甚至是功不可没。

除了这些东部沿海相对富裕的省份,我们看到在全国平均 GDP 水平线之上的省市区,仅有内蒙、湖北和重庆三个。

那为什么这三个地区可以在中西部经济发展竞赛中脱颖而出呢?实际上也代表了三种模式。一种就是资源为主,一种就是技术发展为主,还有一种就是政策倾斜。

我们首先来看资源为主的内蒙古。

内蒙古的资源非常丰富。从煤矿到稀土,都是世界级的矿山。同时,内蒙古的森林、草场资源也很丰富,关键是人口还不多。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仅有两千多万居民。如果说澳大利亚是 “骑在羊背上” 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不少 80 后应该对这两个定语非常熟悉),那么内蒙古完全也可以说是 “骑在羊背上” 和“坐在矿车上”的自治区了。

内蒙古的稀土矿、煤矿举世闻名。包头白云鄂博矿山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矿山。全区煤炭保有资源储量为 4110.65 亿吨,占全国总量的 26.24%,居全国第一位。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内蒙古同样也是中国羊肉产量最高的省市区,其羊肉产量同样占全国总产量的近四分之一。

当然,并不是说资源丰富就一定经济数据好看。内蒙的北方邻居蒙古国立刻表示有话说。但是,资源丰富的确是经济发展的一大利好。中国中西部很多省市区都有自己独特的自然资源。合理、可持续并且科学地开发利用这些资源,是一个值得各省市区好好研究的课题

其次,就是政策倾斜为主的重庆。

肯定有人表示不服气。重庆作为西南地区重要的重工业基地,自从民国时期以来就是西南重镇和工业化的代表,怎么成了你口中依靠政策上位的省市区了呢?

当然,我并不是说重庆就完全依赖政策倾斜,同时也请理解,政策倾斜也并不是坏事

重庆的发展也很有特色。作为中国最年轻,同时也是(无论面积还是人口维度上)最大的直辖市,重庆的发展非常值得思考和研究。最早重庆从四川 “独立” 出来,是有多重考虑的,但最主要的催化剂应该就是三峡工程带来的移民问题。而这种移民问题,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一定是政策。如何制定合理、公平且科学的政策,来帮助库区上百万移民重新安居乐业,一定是个世界级的挑战和难题。所以,针对重庆,中央是做出了很大的政策倾斜来进行支持的。虽然重庆的城九区,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老重庆是工业基地之一,但重庆市更多的人口和更大的面积,是位于传统的贫困区。如何让老重庆带动这些地方一起发展?政策,投资永远都是屡试不爽的利器。

新世纪以来,重庆的经济发展在全国一直都很亮眼。这其中,由于政治层级上升一个大的台阶(从副省级到副国级)带来的机遇和利好,是很多其他省和自治区所望尘莫及的。虽然名义上直辖市和其它省区同属一级行政区,但中国一级行政区中,一把手级别最高的总是直辖市,由于直辖市的定位特殊,中国直辖市的市委书记一般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兼任,也就是副国级。而除了广东省外,普通省区的一把手往往都只是省部级。这两个级别的官员,所能调动的资源和在全国的影响力,完全不是一个层次上的。

这也是为什么近来关于 “XX 直辖” 的传闻不断的原因。直辖带来的政治资源的倾斜,对一个地区的发展是显而易见的。不过,按照目前的情形来看,想要出现第五个直辖市的机会在可预见的未来都比较渺茫。“直辖市”将在一段时期内保持稀缺,同时也让 “直辖市” 的含金量保持在一个相对高位。

如果说政治地位相对比较 “虚”,那么可以来一个“实” 的数据,就是中央政府的税收返还和财政转移支付。一个省市区受到的返税和转移支付越多,相对而言就是“越受中央照顾”。我们也来看看这方面的数据。下图是我整理的 2017 年中央政府对各省市区返税和转移支付(以下简称“返转”)的详情(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分地区情况汇总表)。

其中,2017 年重庆返转的执行数是 1713 亿元。我们横向对比一下四个直辖市:

很明显,重庆的返转力度是最大的,无论是总量还是人均,还是返转占 GDP 的比例。重庆的经济增速在这四个直辖市里面也是遥遥领先。实际上,重庆的人均返转金额达到了 0.56 万元,在全国 31 个省市区中排在 14 名,甚至高于广西、江西、安徽、山西等经济落后省区。政策倾斜,可见一斑。

我们再看看 2017 年人均反转金额排名表,单位是万元。

排在前列的,要么是少数民族自治区或聚集省份,比如西藏、新疆、宁夏,或者少数民族聚集省,如甘肃、青海、内蒙、贵州、海南、云南;要么是老龄化迅速的老工业基地,如东北的黑龙江和吉林等。得益于返转政策的照顾以及自身的努力发展,西藏、贵州、重庆等地的经济增速近十年来长期处于全国前列。

贵州努力发展旅游业、IT 信息业;重庆努力发展现代制造业和金融业等,再加上中央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和税收返还,更是让这两地经济如虎添翼,发展迅速。争取来了中央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后,更要结合自身特色来发展特色产业,是这一类型的省市区经济发展的要点。重庆和贵州在这方面做出了较好的表率。当然,重庆今年经济增速突然下降,也主要和第二产业失速有关。2018 年重庆以汽车产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产值仅增长 3%,大幅度拖了 GDP 增长的后腿。希望新的一年里,重庆经济发展会重新回到高速通道。

最后,就是技术发展为主导的省份,以湖北省为例。

湖北省这些年的发展一改此前的颓气,在和湖南、河北的总量竞争中目前已经领先了一个身段。而其省会城市武汉,也从 2000 年代前后的全国十名开外,逐渐回到第 9 名的位置,并和第 8 名的成都相互竞争。

那么湖北的经济发展又有什么特色呢?

湖北作为中部普通省份,家中既没有矿,农村人口还众多。该怎么发展?有句话说,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是人才。人才优势的最直接体现和应用,就是高科技产业及其发展。湖北省拥有中西部省市区里最优秀的高等教育资源,当然要想办法把这个比较优势变成真实的产业科技优势。

例如,武汉市的光谷,就是世界光通信产业高点。依托华中科技大学、省邮科院、烽火科技等优势单位,湖北省将光通信产业发展起来,成为全国乃至世界领先的光通信科研和产业中心。

再例如,武汉被英国《自然》增刊列入 “2018 自然指数 - 科研城市”50 强。全球科研城市 50 强中,共有 10 座中国城市:北京(第 1)、上海(第 7)、南京(第 12)、武汉(第 19)、广州(第 25)、香港(第 26)、合肥(第 27)、杭州(第 33)、天津(第 35)、长春(第 42)。《自然》增刊还特地把旧金山、开普敦、武汉、慕尼黑和圣保罗单列进行着重介绍。

而另一个高科技的代表,半导体产业,作为中国全力科技攻关的产业,同样也在湖北省方兴未艾。半导体存储,作为半导体产业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此前长期是中国的软肋。但是,位于武汉的长江存储,即将改变这一面貌。长江存储作为紫光系公司的一员,计划 5 年内投资 1600 亿元人民币(约 240 亿美元),到 2020 年形成月产能 30 万片芯片的生产规模,到 2030 年建成每月 100 万片芯片的产能。作为国家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重大战略部署,目前一期已经完成,存储芯片即将量产。另外有业界人士透露,长江存储 Xtacking 架构的 64 层 NAND 样品已经送至合作伙伴进行测试,读写质量大致稳定,预计最快将在 2019 年第 3 季投产。长江存储更计划在 2020 年跳过 96 层 3D NAND,直接进入 128 层堆叠。

长江存储首台 4.6 亿元光刻机运抵武汉,还将有多台陆续交付

可见,湖北省的发展,很明显具有科技推动的特色,而且在中西部各省份中,将这一特色发挥得最突出。可以预见,未来湖北经济增速依然向好。

而科技推动不同于自然资源的天时,也不同于可遇不可求的政策倾斜的地利,它是只要努力就可能有成效的人和。在 “去产能”、“降污染” 的今天,科技产业有着高科技、高利润、低能耗、低污染的特色,将是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实际上,不只是湖北省,中西部其它省份也在这方面努力实现突破。合肥长鑫光电、Intel 成都分公司、江西光伏产业、三星西安半导体工厂、湖南轨道装备制造及现代工程机械制造等,都是其它非常有代表性的例子。

例如,在各省市区代表性城市的人均 GDP 排名表中,就可以发现些许端倪。

可以看到,这些代表性城市中,除了资源型城市,如东营、鄂尔多斯外,其它的 20 座城市就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代表。其中,佛山、青岛、威海、镇江、扬州、天津、厦门,都有望在 2019 年迈入人均 2 万美元俱乐部。深圳甚至有可能在中国内地城市中率先迈过人均 3 万美元的门槛。

而这些非资源型城市中,只有两个城市不是位于东部发达地区:长沙和武汉。而这两座城市背后的湖南湖北,其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也是非常有代表性的。武汉自不必多言,长沙背后的湖南同样拥有中国工程机械公司三强中的两家,而且在轨道交通制造方面也有很强的实力。

当然,这三种模式不是独立存在的。每个省市区的经济发展都是三个模式共同存在,只不过是哪个占主导地位的问题。而且这个主要模式的转变,同样也在随时进行。因地制宜,合理开发,集中优势,有机结合,才能在各省市区的经济竞赛中赢得先机。

知乎用户 秦蜀风云​ 发表

前方高能,建国以来各省 GDP 所占比例变迁。

2020-04-30 更新一下 19 年的发展情况,用县均 GDP 看。

县均 300~500 亿的是中游水平,500 亿以上是发达区,100~300 亿的是落后区,100 亿以下是生态区(不要求经济)。

[如何看待 2019 年我国人均 GDP 突破 1 万美元?361 赞同 · 175 评论回答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6708884/answer/1018169043)

2019-11-03 做了一张总图,比较一下。我比较看重的几列:人口密度、人均 GDP、GDP 增量。所以,按 “GDP 增量” 排的序次,表格按 “人均 GDP” 排列。

1、港澳仍然是人口密度、人均 GDP 最高的地区,然后才是台京沪津,再次是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山东,即排除掉辽宁、河北、广西、海南的沿海地区。

2、从人口密度看,河南、安徽、重庆、湖南、湖北、河北、辽宁,仍然是具有很大潜力的省份,扣除三州的四川也是。

3、从增量与增速看,台湾、天津、吉林、河北、黑龙江、广西,在经济下行阶段的当前步入了无可挽留的颓势。香港、山东、重庆、辽宁、湖南、江西的形势也不乐观。

4. 城镇化率在 51-65% 之间的省份,有基础也有潜力,换言之要么进城买房,要么等着拆迁。

18~19 年形势:中国各省区市数据分布

知乎用户 董修荃 发表

一线城市稳如狗,北京挂逼超一线

天津重庆飞流直下三千尺

成都武汉杭州南京,四大天王,稳居第二梯队

长沙郑州西安福州济南合肥,势头正盛,算是第三梯队

一众计划单列市、经济明星市,七分靠努力,三分看天意,即使 GDP 好看一些,也是配角

别的城市,除了几个具有战略地位的,已经只能做群演了

知乎用户 赵东东​ 发表

闲来无事,把各省直辖市的 GDP 做成地图看了下。然后忽然想起来,去年曾经看过一个各省 2017 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人数减去死亡人数,然后比上本地区常住人口数),于是也做了一个各省 2017 年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分布图。

2018 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网上并没有可靠的数据来源,所以只能用 2017 年的数据来做一下对比。

在我看来,对比这两幅图,有几个有趣的地方:

  1. 东北三省,在经济增长乏力的同时,人口也出现了负增长。这已经是再明显不过的坏消息了,几乎可以断定,未来几年,东北的经济和人口,还会持续下行。
  2. 广东和山东,不只是经济在全国领先,人口自然增长率也不遑多让。广东在广西和福建的陪伴下,人口增长还不算是很令人惊讶。可山东与周边各省相比,真算得上是一枝独秀了。
  3. 西藏新疆依然是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两个省份。而经济因为地理和环境因素,受到不小的局限。希望 “一带一路” 和“去极端化”的双重作用下,西域可以尽快复现过去的荣光。

知乎用户 觉醒吧少年 发表

大河北多个城市 GDP 负增长,很快就要被福建、上海、北京超越了,估计只有变成环京津无人区才能真正实现 Jing-Jin-Ji 一体化吧

知乎用户 太阳城索拉利斯 发表

以 GDP 数据来看,上海市统计局就是个异类:

2017 年上海市统计局数据:30134 亿,国家统计局核查:30633 亿,上调 499 亿

2016 年上海市统计局数据:27466 亿,国家统计局核查:28183 亿,上调 717 亿

2015 年上海市统计局数据:24965 亿,国家统计局核查:25659 亿,上调 694 亿

2014 年上海市统计局数据:23561 亿,国家统计局核查:24068 亿,上调 507 亿

2013 年上海市统计局数据:21602 亿,国家统计局核查:22264 亿,上调 662 亿

2012 年上海市统计局数据:20101 亿,国家统计局核查:20559 亿,上调 458 亿

2011 年上海市统计局数据:19195 亿,国家统计局核查:19539 亿,上调 344 亿

2010 年上海市统计局数据:16872 亿,国家统计局核查:17437 亿,上调 565 亿

2009 年上海市统计局数据:14901 亿,国家统计局核查:15288 亿,上调 387 亿

2008 年上海市统计局数据:13698 亿,国家统计局核查:14277 亿,上调 579 亿

知乎用户 红骆驼 发表

东北三省已经从发达省份,彻底沦为中国中(辽)下(黑吉)水平省份,而且下坠之势不减,渐渐退出历史前台。

山西、内蒙古、陕西等中北矿省已经走出前几年煤炭市场不景气的情况。已经走上了产业结构改革的道路。

晋陕蒙已经用少于黑吉辽的人口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总量。中部矿省都超过东北老基地了。

我们很多人印象中很穷的安徽、江西和广西乃至贵州等省已经走上历史舞台的前台。合肥已经可以和中西部的龙头省会(成渝汉郑沙)一较高下了,几年房价飙升和产业积聚乃至中央扶持让合肥是真的混壮了,城市实力上都能平视西安了。皖赣算一起的话已经是一个主要的次级经济板块了。南昌,南宁其实在人均上已经平视东部发达省份的温州、台州、扬州、徐州等了,江浙沪地区的小兄弟已经没资格笑曾经这些所谓曾经农民工输出地的 “穷地方” 了。贵阳已经在国家各种计划的扶持下超过太原,明年估计就超过了,十年前合肥南昌贵阳昆明等经济总量都是太原一半左右,城市洗牌的速度在加快。

云贵形势大好,但底子还是太薄。

海南经济因为房地产萧条的原因增长十分乏力。

江浙沪各省市发展稳定,但因为基础好,已经到了小瓶颈期,同时私营经济真的是在变差了,接下来恐怕没有这么好的形势了。

而以山东、天津为代表的北方发达经济体因为国企效率低下、大宗商品市场低迷等原因增长也很疲软。

两湖已经是天下之腹,不好不坏,但省会搞得都不错。

成渝汉郑沙,已经是中西部的火车头,中部汉郑沙人均越来越好,成渝框架虽大但人均和基础还是不够好。西安尚需努力,未来肯定可以和这五个城市并立。

西北还需奋进,乌鲁木齐数据还不错,不知道注水了没,兰州已经彻底扎不住西北老二的篱笆了。

知乎用户 深具世界眼光 发表

●长三角 10 年后将赶上日本,现在各方面都是 1/2

●西南三省马上就要赶上东北三省

●半岛 VS 台湾,没有很大长进,希望未来半岛像台湾一样发达

●北京 GDP 都快超过河北了!未来可能会超过。

【经济越来越向城市、尤其是大城市集中】

●郑州西安有望携手冲击前十,黄河流域将再次崛起

●其他城市也没有原地踏步,佛山东莞泉州等随着 GDP 过万亿,以及各种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可能会又重新猛起来。

●武汉成都 GDP 的大幅稳步成长,使得中间没有断档了,第一档城市和第二档城市连接上了——以后除了北上广深,这些也是很重要的城市,会有很好的发展前途,所以留不在北上广深的不妨考虑。

以后全国就这么些城市!

就那前二十城市,可能就得占中国经济的快一半。

(补充:前 20% 城市可能会占 GDP 的 80%,现在已经是 60%)

●我特别希望按这个划分,列一下中国十一大经济区的经济数据和人口、人均数据。会很有意义。但是找个容易二次创作的权威数据真的很费劲,希望别人能做一下吧

——

关于每一个经济区的名称来源及定义,戳↓

[深具世界眼光:[地缘政治:欧洲和亚洲的对称]&[经济地理:中国 11 大经济区规划]195 赞同 · 13 评论文章

](https://zhuanlan.zhihu.com/p/22752648)

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东部)

【东亚、北亚、东北亚的中心】

广西——贵州——云南(+海南)

【东亚、南亚、东南亚的中心】

中国 11 大一级经济区: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

【黄河中游】【长江上游】【长江中游】

【西三角】

【东北】【西南】

【山东】【海西】

————

(2019.3.2 更新)我刚刚才注意到一个令人惊讶 / 震惊的事实:

四川与河南 GDP 居然只差 8000 亿,人均就差 2000 块了!一个 18, 一个 20 名(记得以前好像是 13 和 23?)。看来大城市的带动作用真的很大,以前的数据一直显示河南是中游,四川是下游,四川也要变中游了,反而河南在往下游跑。

(我的观点虽然没什么赞,但还是非常正确的:)成都的带动作用真的已经显现!

知乎用户 木鱼君 发表

福建逆势上扬,成为东部沿海经济发展的小惊喜。

可以说这些年,作为东部沿海省份,福建的发展一直比较低调。为什么低调呢?看看东部沿海的兄弟省份就知道了。

粤(9.7)、浙(5.6)、苏(9.2)、鲁(7.6)、沪(3.2),前四个省份的经济体量远远大于福建的 3.6(单位:万亿),上海以一市之力经济总量与福建相当,其实力福建更是望尘莫及。也正因为如此,福建时常被网友们诟病,已经成了东部沿海发达省份中的经济洼地。事实果真如此吗?在我之前的回答中有做具体分析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454825/answer/152534758

这里就不再作此讨论了。

在这里还是重点说说为什么福建是东部沿海经济发展的小惊喜,先看 2018 年全国各省的 GDP 排名情况。

通过 2019 年福建省统计局发布消息称看:

2018 年福建省实现生产总值 35804.04 亿元,排名全国第十;

名义增量 3621.91 亿,排名全国第六;

实际增速 8.3%,高于全国 6.6% 的增速,排名东部沿海省份第一。

2018 年中国经济下行已经是众所周知了,增速放缓将会是近几年中国经济运行的新常态。而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成为今后中国经济主要的增长点已经是大势所趋。在这样的背景下,处于东部沿海的福建能够逆势上扬,以高于全国增速 1.7 个百分点的速度继续高速发展,不可谓不令人感到惊喜。

福建 2018 年的 3.58 万亿的 GDP 总量,距离排名第九的河北仅仅只有 200 亿之差,距离第八的湖南,也仅有 600 亿的差距。

要知道河北 2018 年的名义增量只有不到 2000 亿,湖南为 2520 亿,而福建是 3620 亿

可以预见,只要不发生大的意外事件,福建经济总量在 2019 年超越河北已经板上钉钉了。如果继续保持这样的增速,很有可能超越湖南,来到全国经济总量的第八位。当然还可以畅想一下,2019 年福建省的 GDP 总量能否突破 “4 万亿” 大关,当然在全国经济下行的大趋势下这非常的难,但也绝不是不可能。

2018 年福建拿出了 3.58 万亿的成绩单或许对比广东、江苏、山东、浙江还差的很多,但是葛大爷说过,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步子太大,容易扯着蛋。

况且作为东部沿海地区人口较少的省份,福建省 3900 万的人口支撑下的经济总量在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和广东(1 亿)、江苏(8000 万)、山东(1 亿)、以及浙江(5700 万)相比较。但是这并不妨碍福建有自己的发展特色。

具体到福建省各地市的经济数据,我们来看看究竟是什么特色。

福建省 “八山一水一分田” 的地形格局无法改变,平原稀少导致了可发展用地的稀少,没有足够的腹地支撑让福建省在东部沿海诸省中几乎是唯一没有发展出一座大城市的省份(海南特殊,不做讨论)。

但也正是如此,使得福建省内的 9 个地级市并没有其他省份那么大的发展差距。

经济总量最高的泉州 8500 亿,最低的南平 1800 亿,相差了 4.72 倍。而以发展均衡著称的江苏省,最高苏州与最低宿迁的差值为 6.8 倍,浙江最高杭州与最低舟山的差值为 10.2 倍、山东青岛和莱芜的差距则为 12 倍。

当然,这只是绝对值的差距,要知道每个地市的人口是不同的,只单单比较差值或许不公平。那再把人口这个变量加进来,算一下人均又怎么样呢?

福建省人均 GDP 最高的厦门为 11.95 万人民币,最低的南平为 6.69 万人民币,相差 1.78 倍。浙江省最高的杭州 14.27 万,最低的丽水 6.03 万,相差 2.36 倍;江苏省最高的苏州 17.41 万,最低的宿迁 5.6 万,相差 3.1 倍,山东省最高的东营 19.3 万,最低的菏泽 3.6 万,相差 5.36 倍。

我们可以看到,加上人口这个变量后,福建省的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

从另一个方面看,2018 年福建省人均 GDP 为 9.2 万人民币,约为 14000 美元。其中最低的南平市人均 GDP 为 1 万美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说明福建经济发展中的均衡高速不是在经济发展薄弱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才是福建更让人值得期待与惊喜的地方。

有理由相信,福建至少还将有两到三年的时间拥有这样高速的经济发展,福建的小伙伴们,撸起袖子加油干吧!

知乎用户 Mr. 磨叽​ 发表

名义增速大缩水,两个原因

一,大家更务实了,不再单纯注水了。

二,经济形势不太好,紧缩一下,转向,准备下一轮爆发了。

知乎用户 europeduke 发表

山东,请别再搞一堆乱七八糟的省内都市圈了,也别再搞什么济南青岛烟台三核驱动了,我们小烟台驱动不了。

建议做大济南和青岛,打造东西两个繁荣发达的大都市,非要三核驱动也可以,把烟台和威海重新合并,这样济南,青岛,烟威三核。

被广东和江苏越拉越远,是时候打造核心大城市,吸引大量高素质人才,提升产业结构了!

知乎用户 圆胖肿 发表

看来 2018gdp 初值纷纷公布了

粗粗看了一下,嗯,进一步加强了去年时候的猜测

那就是中西部在崛起,前十 gdp 总量里面,只有武汉和成都两个代表性城市,gdp 增长在 10% 以上

当然我们都知道这里面有水分,这个其实反映了政府基建的走向,重庆之所以下来,跟政府投资减少有比较大关系

中国一线城市的基础建设其实已经接近尾声了,该建的都建得差不多了

十年前,深圳地铁才 2 条,很少,现在已经 10 多条了

广州也已经挖得差不多了,最早其实没有什么一线的说法

最早是京沪穗,一个地主一个渔夫一个农民,比较好记

但是天朝毕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没有文化的比较多,所以念不清楚

尤其是最后一个广州的简称,很多人念不出来,也不知道在哪,所以改成北上广,都听得懂

后来发现,深圳对于外来移民的吸引力更强,而且规模也在迅速扩大

这就很像很多地方,比如青岛和济南,厦门和福州的关系一样,还有以前的重庆和成都

于是把北上广加多一个深,北上广深

但是这个叫法差不多叫了十年,但是十年后的今天,看来有点问题了,将来的发展重点估计不会是一线

一线也没有什么可以大搞特搞的了,该挖的都挖了,该建的也建了,剩下如果把城中村都给拆了

那就更没人来一线了,但是已经涨上去的房价,又不敢轻易砸下来,最后就是维稳

但是物价维稳,并不代表企业也要跟着维稳

树挪死,人挪活嘛

认真看名义增速,二线就是比一线增速高是一个普遍现象

最近闲着没事也看看央视和各地电视台,央视除了经常说长江沿线经济带以外

还多次提到网红城市,政策面上则是国家中心城市和自由贸易区城市

其实这些都是把一线资源和政策进一步扩大化后的产物

有理由相信,将来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会进一步缩小,尤其是二线和一线之间的差距在将来会越来越小

二线城市的基础建设才刚开始其实

很多二线城市,地铁都在刚刚建好第一条线,高铁刚刚接上没几年,新区刚规划好

认真看天朝一线城市,说还缺少什么?似乎也没有了

但是二线城市,基建还有很多东西可以搞,基础建设一旦到了一定程度

后续的建设是要交给互联网等虚拟经济去接手的

所以一直都有个说法,硬件不如软件,软件不如互联网,其实说的是利润率,全世界都一样

中国也不例外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从历年经济增长来看

广西,江西,安徽。中国东部沿海发展的炮灰省

这三个省,历来就是鱼米之乡。

地理位置,交通,环境,资源,人文综合下来

都要比云贵川,东北(沿海除外),内蒙高原,黄土高原,青藏,河西走廊,新疆等地好太多太多

但是这三个省人均不如这些地方,人口碾压的前提下,总量也常常被这些地方给比下去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角度来说,从中华民族大义来说,这三个省确实应该拿去牺牲,拿去做炮灰

比如安徽,江西。如果这两个省国家稍微关注一点,国家稍微扶持一点。会出现两种情况。

一、沿海经济带建设缺失劳动力

如果自己家乡发展好了,都愿意呆在家乡。那么皖北不愿意去渤海经济带,皖南不愿意去长三角

赣北不愿意去长三角,赣南不愿去珠三角

国家三个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将会失去大量大量劳动力。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发展将受到严重影响,中国经济的龙头,严重受挫。

所以为了发展国家级核心区,这两个省必须牺牲。毕竟这两个省农业自然环境好,农业底蕴足,而且人口基本都是汉族,只要吃得饱住的暖,就不会有很深民怨和民族矛盾。也还会从民族大义上,继续支持国家建设。

二、东部更富,西部更穷

安徽江西虽说是中部省内陆省,但是从区位来说,和沿海的联系要和其他任何内陆省要强的多

如果国家扶持这两个省,那么河南湖北湖南等更西部的省,经济不容易超过这两个地方。人才劳动力和资源更容易从西部向中部流,东西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这也是为什么京九线布局不如京广线

国家扶持武汉长沙力度,要远远高于扶持合肥南昌的原因

————

我为什么要说这个呢?

江南自古富庶之地

要沦落到和西南山区,西北戈壁区比经济

还瑟瑟发抖被超越

打个比方,贵州省,

几乎没平原,也没大江大河

一点也不适合农业发展

喀斯特地貌,到处是山,还是千沟万壑的山

也不适合山林果业发展

地缘偏僻,峡谷沟壑众多,

也不适合交通基建

可是这里是少数民族聚集的大省啊

人文教育也杂乱,没有科学文化统一

苗族,瑶族,土家族,布依族,侗族,彝族

都是中国少数民族的排头啊,堆在贵州

贵州这么密集的,代表性少数民族聚集

国家只要建设好了贵州

非常有利民族大团结

为了中华民族大团结,共产党大力扶持

全国各地捐款援助贵州希望小学

国家努力在哪里修路筑桥招商引资

国家大力宣传少数民族特色旅游业

再这样的力度下

江西安徽时常要和贵州比人均

江西安徽常常瑟瑟发抖

生怕被西部大山区超越

这是战略角度出发的

没有贬低贵州的意思

就是说贵州发展基础环境艰难

————————

当然,因为这两个省本来就不差

这几年沿海发展快到瓶颈

产业大量转移到了赣皖区

这两省没有过多扶持下

经济也迎来了大发展,

以后,未来

应该不用再和甘肃贵州等区位差的省比

以后会和湖南湖北河北越来越接近

(这几年 gdp 已经反映了这个事实)

国家战略角度来说,两省应该牺牲

只是苦了两地老百姓

————

另外别我和说江西山多

整个南方,大部分省都是山

江西有鄱阳湖大平原

在整个中国也是排前列的平原

安徽河北山少平原广不是照样被吸血?

————

国家这几十年改革开放

经济发展方向在我看来就以下几点

1 领头羊排头兵(最适合发展的东部沿海)

2 经济平衡(京九线豫鄂湘省会,川渝)

3 民族大团结(扶持各少数民族中心区)

4 国家主权领土(北京定都,发展川渝,兰州军区,扶持西藏新疆内蒙)

江西安徽成功的避开了这几个因素

————————补充一点 2 月 21 补

中国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公有制的经济可能你感受不深

铁路动车高铁高速地铁飞机场港口

水电能源通信道路基建

公共设施,医疗教育

银行保险,矿产资源

土地利用审批,招商引资等等。

可能给你的直观感受

还不如你的吃穿呢!

但是这一切没有国家牵头去做

私人经济有这么大的能量?

私人经济没有这些基础

都得夹缝中生存。

国有经济就像一片森林

人类的私有经济像小鸟

有了大森林

小鸟才能活的更好

家族才能壮大

有了小鸟,森林更繁茂

相互互利互惠。

没有政府保护

中国绝大部分行业

在改革开放时期

外企进来就会沦陷。

你现在看到私有经济蓬勃发展

都是当年国有经济扛着巨大的压力

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所以改革开放至今

所以大城市的建设

都离不开党的政策资源倾斜

大城市建设最重要的是

地理位置和国家战略

自以为不用国家政策资源

就可以把城市做大做强的人

真的不要在杠我了

我承认江西不符合战略角度

我没有抱怨国家

国家发展照顾不到方方面面正常

只是看不惯地域黑才扯皮

——————

事实证明,国家发展的很好

民族越来越团结

经济也越来越蒸蒸日上

中东西部,点线面开花

祖国越来越繁荣富强

————

另外我不是很明白

广西有良好的海域,优良海港

虽然比广东次好些

但是比西北戈壁,西南大山区,黄土高原

比这些地方环境和区位要优异多

沿海地区是改革开放的风口

至今按理说也应该是沿海发达省份

最起码不应该是贫困之地

起码应该要比西北西南黄土高原要好吧?

山虽多,但冲积平原盆地广布

足以支撑城市群发展

水热资源,矿产,自然环境优越

自身农业工业具备很好的条件

境内也有大量大量少数民族

也会得到国家大力扶持

最终,为什么会沦落成这样呢?

有没有广西老表回答一下

知乎用户 特布鲁 发表

如果有投资与 GDP 的比例,能源消耗情况,财政收入和支出,人均收入、支出等数据,就好比较了。甚至,哪里有水分也就知道了。


上面是 2013 年到 2017 年的就业人口数据。就业人口与人口的比例,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经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相比于私营和个体就业,单位就业有更稳定的就业和更高的收入水平。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广东、福建等东部省份,就业人口和单位就业人口与人口比例较高,就业环境较好。私营个体就业的流动性较大,稳定性也较差,私营个体就业人口比例较低的地区,经济发展的活跃度较差,特别是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口比例较低的地区,对城镇人口的就业增长促进作用较差。河南、湖南、广西、河北、天津等省份,私营个体就业人口比例较低,私营个体就业增长环境较差。天津、辽宁、河北等地单位就业人口下降幅度较大,经济增长压力和就业形式严峻,人民生活水平的增长压力较大。湖南、四川、云南等地私营就业人口都出现了比较大幅度的负增长,经济增长的压力也相对较大。

[特布鲁:看中国 – 从就业人口看经济发展 2 赞同 · 0 评论文章

](https://zhuanlan.zhihu.com/p/56505281)

希望等到 10 月份,2018 年统计年鉴出来后,对各省市的发展有更准确的分析

知乎用户 头小石 发表

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区域发展的贫富差距将会越来越大,北京上海又要重现望日荣光了。。京津冀一体化。。。呃。。。任重道远??还是希望渺茫。。。

知乎用户 经济学科代表 发表

18 年广州,深圳这两个一线城市的 GDP 增量快赶上广东余下 19 个地级市 GDP 增量的总和了。。。有时真是替这些环绕在一线城市外围的城市发展前景担忧啊!因为我老家就在那外围区。。。า(°﹏°า)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好吧虽然我闽今年没有超谁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但是看河北湖南这个增量我们不说河北再过个一两年就能超湖南了吧

再前面的就说不准啦但就我闽这个人口,维持在这名次上也是可以的

(是不是太容易满足了啊喂)

看看各市的……

emm

福泉过几年能双双进前十五就行了

厦门体量太小了就不评价了

(天啊我有什么资格评价)

看下其他的

天津真是一枝独秀

深圳太厉害啦

江苏要超广东很难啊

广深真的太强了

台湾快掉出前十了吧真惨啊

知乎用户 圣光幽暗 发表

传统大城正在回归,西安武汉成都等等,除了郑州之类个别城市外现在快速崛起的城市往往都是那些位置好的中心城市。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今年的亮点是佛山为了九千亿不断档,把自己留在了 9 千档没有选择破万亿。在某些省份怕是 16 年就注水注上万亿啰。佛山统计局也太老实了。

今年经济普查 妖魔鬼怪都要现身了吧

知乎用户 哈士正 发表

内陆崛起大势汹汹,广东的历史任务进入尾声,差不多可以打卡下班了。

知乎用户 坂築時絵夜 发表

GDP 有个啥用,城建还不是惨的一笔

连城片的建成区,人口 400w,完全可以支撑得起地铁

知乎用户 电影生活君 发表

上图是今年百强城市,下图是福建各市十年增幅。

我的家乡是漳州市,

希望下个十年能够如此。

十年前 93 位,十年后 56 位,

一直前进吧,小漳州!!!

知乎用户 「已注销」 发表

行吧,东北更加落后了。北京天津合体已经吊打河北几条街了。

中原地区的陕西河南表现还可以,有复兴的趋势,山西表现依然不佳。

西北加青藏地区仍然是黑洞,不解释,未来分离主义不可控,经济发展很难谈起。

成渝加起来把泛四川地区(包括陕西汉中安康和贵州遵义甘肃陇南,不包括康巴地区) 又把其它地级市吊打几条街。好吧,这里是和河北一样,单极化最严重的地方。

湖广中部地区平原逐渐欣欣向荣,但是山区发展仍然无解。

粤西北广西加云贵搞不好可能是未来中国最穷的地方,至少现在纸面上是这样。

两个半岛还是没拼过台湾,台湾人均离韩国也越来越近了,没有新闻宣传中那么差。东部大平原还是输了,贫困问题仍然集中。

海西地区么,两头小,中间大,整合尚需时日。旁边的江西已经成为华东的锅底了,各种奇葩民风突现,包括海西地区的一些城市。说明政府作用最大的东北和政府作用最小的海西,出路都不大。

内蒙水最大,官最黑,未来爆掉是迟早的事情,目测下个东北

珠三角和长三角还是一如既往的中国之光!

知乎用户 「已注销」 发表

关于中国各省的经济发展情况,我觉得首先要做的一个事情就是 “区域购买力平价”,脱离购买力谈经济无非就是东北沦陷、东南大好这一套,实在没有什么看的。

事实上,中国虽然是一个国家,但是东西部、一二三线城市物价水准差异还是比较大的,典型的就是房子。2018 年,我在天津办事,早餐吃路边的小摊,点了两个豆腐脑,结果结账时候老板和我说一碗一块钱;2019 年,五一回家,发现老家的菜比北京的直接便宜一半;2019 年,北京房子一套 100 平米住宅几百上千万,鹤岗的一套 100 平米住宅十几二十万。

我们在对比中国和外国经济发展情况,经常需要做一个购买力平价,因为中国物价比美国便宜;同样的逻辑,我们对比南北方的经济也必须做区域购买力平价。南方气候宜人适合居住,所以以房产为代表的价格明显偏高;但是东北、山西为代表的资源型城市,大规模的国企央企矿山很多采用了企业办社会的形式,荒山野岭起座工人村,这些小区配套有学校医院商场剧院,但是由于人员分散或者福利性质,房产价格多为成本价。但是在 GDP 统计中,南方城市以房产为大头的第三产业可能占到城市 gdp 六七成,北方城市房产站 gdp 比重可能远低于南方城市。

但是房产说到底是用来住的,同样的使用功能,在北方 20 万在南方 200 万,结果不做区域购买力平价,直接拿着数字对比,不知道能够反映出来个啥。

知乎用户 「已注销」 发表

怎么回事,说好的挤水分,泉州怎么增速反而比去年还高?这样下去不行的,太不给福州面子。

知乎用户 苍天呐大地啊 发表

湖南和湖北的不少城市,万元 GDP 电耗是怎么做到比北京还低,甚至比美国的平均数还低的?

知乎用户 ferry 发表

天津在搞什么?水分还没挤完么?GDP 增速是在开玩笑吗?

知乎用户 「已注销」 发表

顶个毛线用,2020 年全中国唯一没地铁或轻轨及类似城际轨道交通规划的万亿级城市泉州就要跟大家见面啦。

讲道理,晋江石狮去厦门觉得比去泉州要方便……

知乎用户 梁议匀 发表

2018 是不容易的一年。只有比是不是更差,没有比是不是更好。哪怕是四川那么高的增速,都还有四川朋友感慨增速怎么算出来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按这种发展苗头

苏州大市超天津 19 年就能实现,再超重庆可期,往年拿天量固投砸 GDP 的路及结束了。

成都武汉南京杭州可以继续搅基,不过我还是更看好杭州,去年流入 20w + 杭州人口破千万只是时间问题。

宁波郑州这两个城市,一个去年人口流入 19.7w 的计单,一个农业大省 + 人口大省的国中,潜力不可小觑,他们俩上面的无锡产业升级做的很不错,但是人口太少了,去年人口流入才 2w+,大市人口 657w,实在是不够看(常州同理),青岛得控制控制房价了,莎莎呢得使把劲(挤挤水?)。

往下就是群魔乱舞了。

西安,济南,福州,合肥,佛山,东莞,南通,泉州个个不是善茬:济南提高省内首位度,老大老二对打,吃亏的总是老三,安徽省虽然闲鱼了,但是合肥发展势头还不错,很多大科学装置就做落在合肥,不求影响力多大,守住一亩三分地即可,福州嘛,搞个福州新区都自己吐了半管血,emmm…… 泉州赶紧撤市并区,在试试申报地铁,哪怕轻轨也行,不能在拖了。东莞可以承接深圳的产业挤出,说不定能爆发一波。西安:丝绸两条路,海上可以靠未来 5 + 的航母编队保驾护航,路上这条我不太乐观,王走后的西安未来如何,就看有没有和杭州一样魄力和胆识,借着这阵东风大步流星往前走了。

就省级行政区排名来看

江苏和广东差距进一步拉大

今年湖南超河北,19 年福建超河北没跑了。

近几年差不多就是这个排名,至多湖南福建排名对调。

知乎用户 六井孔 发表

基本所有城市 1 月份 最多 2 月头 GDP 都出来了,可是长少就… emmmmmmm

知乎用户 「已注销」 发表

地区贫富差距真大,大陆最富的北京市,人均 GDP 是倒数第一名甘肃的四倍多。

台湾快要被北上超越了。

港澳依然遥遥领先。不过澳门是靠赌博业吸血的。

一线城市有户口有房产的人,生活已经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了。其它地区差距还很大。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河北省连续掉两位,沦落为全国第 9。

河北省并没有从京津冀一体化的过程中得到从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而来的先进制造业,再加上阵痛的产业调整,去产能,未来两年经济将继续下滑。

本来存在感就不高,gdp 榜上都快找不到了,以后可能只能通过 “我到河北省来” 来刷存在感。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湖北襄阳人来答一发

根据 2018 的数据来看,湖北是华中第一基本上没跑了,不管是 gdp,还是人均 gdp 都在前列了

说明湖北的政策还是很成功的,一主两副,武汉是华中最大,襄阳宜昌也是在中西部非省会城市排名中洛阳后面的第二第三了。而且荆州黄冈十堰孝感等城市的增速在省内也是越来越快。

希望湖北省的中部交通位置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蒙华,郑万,汉十也都快通车了,武汉襄阳宜昌机场的吞吐量也是越来越大,鄂州机场建成后对鄂东也会起到更大的作用

加油鸭湖北,加油鸭襄阳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省会济南吞并莱芜,终于超过烟台成为山东老二。

知乎用户 GenomeX 发表

我其实很不喜欢看 GDP 总量的,感觉意义真的不是很大,日本,德国,英国,法国哪个 GDP 比中国多?他们的经济水平比中国差很多?往往人均 GDP 才能看出真实的经济水平。

我找了下 2018 年全国各省人均 GDP 数据,没找着,但是找到人均了,是 2018 上半年的,也可以做参考。

知乎用户 潮打空城 发表

我河北省果然是没落了连续三年被三个省份超过,下一个是不是被福建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如果把 GDP 类比为位移 s,其增速就是 v,而增速的增速就是 a. 而因为 s=∫∫adt^2, 所以最终对 s 起决定性作用的其实 a,所以有没有哪位大佬总结一下各省市历年 GDP 增速的增速啊?

全国前一百里排 57 和 58 的太原和榆林 GDP 增速居然都超过了 14.5%,冠绝前一百,真是厉害,大同和延安增速同样颇高,延安甚至达到了 18.77%,只是不知道这些个靠卖煤维持 GDP 的城市其增速又能够维持多久呢?

知乎用户 那说不准 23333 发表

第二个表有问题 乌鲁木齐只有 220 万人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三十三城记》衰退的一线、挣扎的二线与冰冷的三线【全文】

【三十三城记】全文 衰退的一线、挣扎的二线与冰冷的三线 本文将会对 33 个城市的宏观经济数据进行汇总和对比研究。它们的全名单如下:一线城市(四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二线城市(十个,东部经济强市 + 中西部知名省会):天津、重庆、武 …

你为什么反对温铁军?请说出你的理由?

知乎用户 春过雪消 发表 开篇明义,我不反对温铁军。 作为一名农业农村工作者,我很赞赏和感谢他持之以恒的对农业农村的关注、研究和呼吁。也赞同他强调中国解决 “三农问题” 不可能照搬欧美发达国家经验,也不可能采用完全 “市场经济” 的观点,还 …

如何看待最近匪国大湾区最近一连串祸事?

品葱用户 Andrewpoon1431 提问于 6/26/2021 首先是翠帝和澳洲斗智斗勇导致煤铁等原材料暴涨,供电不足,许多中小工厂被勒令开四停三,导致开工率不足。然后就是疫情回归,而且还是delta变异株在广州登陆然后扩散至整个大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