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15 日上海新增本土「69+869」、死亡 4 例,目前疫情情况如何?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行人逆旅 发表

昨天觉得有很多话想说,今天却一个字也想不起来了。

今天数据已经来到了 896 例,浦东下降到 95 例,成绩喜人。

昨天搜了一下火车票,到武汉,郑州,南昌,济南,北京等方向的火车开始运行了,虽然多数只是一班。

抖音上显示,离开上海的人也越来越多,甚至有人在车站住一夜,也有人走路十多小时,不吃不喝,苦难行军。好在车站开了临时安置点,就是不知道消毒措施如何。

杭州昨天也没有通报外溢病例,前天通报的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到的。南京已经半个月无外溢病例。

目前,江苏各地防疫政策已经把重点地区拿掉。只是不知道原因是北京也成为重点地区还是对上海有了一丁点信任。

对外公布说今天开始逐步放开,结果我刚做过核酸。浦东社会面清零也三天了,哪怕不能自由出门,总可以把外卖快递放开吧。我已经吃了十多天挂面,烧水壶用自来水已经能看到水垢沉积,洗头膏牙膏都要见底。

更重要的是由于无法入职,两个月时间,加上房租水电,损失几万块,这一系列带来多少心酸。

其实这又有什么好说的,无常而已。最近事情颇多,情绪低沉了些,大家还是可以期待未来的。它也总会到来!

知乎用户 Ph 迪​ 发表

1、新增感染者 896 例(不含转归),前值 1258 例。

503 版中预测 5 月 13~15 日有望回落至 1000 人以内,压哨命中。

除杨浦以外新增感染者 574 例,前值 948 例。

闭环隔离管控之外发现 0 例,前值 0 例。

2、六朵金花除了杨浦又有小幅反弹外,均呈现回落态势,且绝对水平都小于 100。

浦东新增 95 例,前值 148 例,东东排面。

3、奉贤又发现了一例,0 感染只保持了两天。

金山回落至 3 例,崇明首次实现清零。

4、累计感染人数 62 万例。

每十万人口新增感染者排名比较高仍是浦西主城区:杨浦、黄浦、静安、虹口。

5、关于 “复商复市” 和“解封”时间表。

515 发布会提到了 “5 月 16 日起分阶段推动复商复市”,又引发了大家关于解封时间点的猜测。

503 版中已经给大家了一个大概的时间指引,动态清零大原则下,新增病例数永远是一个重要的参考线。

任何一次 “意外的” 反弹都有可能导致这个时间表后移。

鉴于这两天问解封时间点的知友特别特别多,我简单展开说一下。

首先,我们需要给解封一个定义,是哪种程度的 “解封”,不同人群对于解封的诉求也不一样。

A. 最狭义的解封,应该是可以走出小区,在自己所在的街道 / 镇活动。

这个在上海很多区域已经实现了。社会面基本清零的行政区 + 防范区 / 无疫小区是允许限时限区域外出的。

所以,只要你所在的行政区(浦东的话,你所在的街道或镇)最近几日的新增非常非常少,且你所在的小区最近十天没有阳性案例的话,应该很快就可以凭出入证进出小区了。

前提是所在的街道或镇不再对防范区进行提级管理——这一点好像非中心城区基本达成了共识,但中心城区的街道大都还比较怂。

B. 进一步的解封,是可以跨越行政区之间的交通阻隔:一、私家车可以上路,二、公共交通恢复。

预计在上海宣布社会面清零(5 月 20 日前后)之后,郊区和部分中心城区的交通会有序放开。其他中心城区 6 月初应该也可以放开。

另外,5 月底,初三、高二、高三学生是要复课的。

C. 更进一步的解封,城市大面积放开。这个恐怕要到六月份。

之前解释过,复工复产肯定是要优于复商复市的。

5 月份的重点是推复工复产,但是从货运指数来看,推进的速度并不理想。现在距离 4 月 18 日第一批 666 家白名单企业率先复工复产已经过去将近一个月了。

货运流量不会说谎,没有卡车,谁给你运原材料,谁帮你送产成品啊?

所以,虽然 5 月 16 日要开始推复商复市,但不要把预期打的太满。复工复产已经提了一个月了,复商复市也总要提一下嘛,毕竟上海发布口径下的上海一直稳中向好。

各位企业家知友,或许可以把准备工作做起来。国税总局把今年的减税退税政策做了一个打包,我把链接放在这里,供参考。

2022 年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指引

D. 最广义的放开,上海居民可以自由跨省,外省居民可以自由来沪。

这个需要上海早点恢复高、中、低风险地区的认定,早日达到全域低风险。

这个时间点还要再往后推一推。

很多大学生知友一直再问,会不会允许学生提前返乡?我个人是比较悲观的。

一来,现在跨城交通很少,高铁票根本抢不到,国内航班也只有个位数。

二来,大学生封闭管理相对便捷,不过后面有可能会逐渐放开食堂、操场和自习室。

所以,可能要满足 D,才能比较方便地离开上海。

6、由于上海有可能在 5 月 20 日前后宣布整体的社会面清零,解封顺序预测意义不大,相关信息保留供考。

第一梯队:

【501 发布会】奉贤、金山、松江、崇明、普陀、青浦等六区官宣社会面基本清零。

【506 发布会】嘉定官宣社会面基本清零。

【511 发布会】徐汇官宣社会面基本清零。

第二梯队:闵行、长宁、宝山、浦东(不同街道解封时间不同)

第三梯队:虹口、静安

第四梯队:黄浦、杨浦

7、新增死亡人数 4 例,累计死亡 575 例。

8、今天出院出舱人数合计 7223 例,前值 4293 例,中枢波动向下。

9、在舱人数 39011 人,3 开头了。

10、封控区规模又回归到 242 人的水平。

从侧面可以说明军令状日的荒诞。

11、密接系数的中枢较 5 月 10 日小幅回落。

密接系数的定义和复盘我写在了 509 版分析中,请移步。

密接有多少转成了阳性?目前仍是未知数,或许可以等着看学术论文吧。

5 月 9 日上海新增本土「234+2780」,新增死亡 6 例,目前疫情情况如何?

12、东东,是洗染服务,不是洗浴服务。

![](data:image/svg+xml;utf8,)

不过,面包会有的,咖啡也有会的。


【持续更新:请知友帮忙一同完善】

#官方重要时间点 MARK:

分阶段推进复商复市:5 月 16 日起

社会面清零目标时间点:5 月 20 日之前

英语四、六级笔试:6 月 11 日(尚未推迟)

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6 月 18-19 日

高考体育专业:6 月下旬

高考:7 月 7-9 日

中考:7 月 11-12 日

知乎用户 薛定谔的狗 发表

不吹不黑,在统计数字真实有效的情况下,疫情防控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慢慢变好,但也仅仅只是确诊病例,保基本需求方面可谓一塌糊涂。

上海发布的每一项政策都是极好的,但具体到每个行政区和所辖镇,再到具体的小区可谓一言难尽。

自从我们小区静默之后,民众的抱怨就没有停过,团购的一类生活物资,如大米,牛奶等也无法进入小区。一旦我们这些为居民团东西的 “团长” 有其他不同的意见,便是所谓的破坏当下防疫政策。

我不否认有些团长在此过程中赚取了一些差价,但也只是冒着风险挣的辛苦钱。如果团长设置的价格过高,社区民警肯定是重拳出击。同样,还有很多团长在此过程中是义务的去做这些事情,是为所在区域的居民解决问题。

团长的 “鸡蛋”30 块钱 30 个,居委供货商的鸡蛋 45 块钱 30 个,所以这才是你们不让团长开团的原因吧。

我就不明白了,为了自己喝,我团个牛奶怎么就破坏防疫政策了,我又没有造成人员的聚集。感情小区里遛弯的那群人你管不了,对我们有顾虑的年轻人就重拳出击。

我不反对你们把团购停止了,甚至把我们小区全部封起来,我也丝毫不介意。

可封完之后呢,你有解决方案没有?你总不能让不具备做饭条件的人顿顿泡面或八宝粥吧?小孩的奶粉,尿不湿,女性用品这些东西你得跟上吧?

你就把人封起来,让我们静默,然后只提供高价蔬菜肉蛋,这就是担当?一旦我们提出其他意见,就要被扣帽子,就是被人蛊惑,就是破坏小区防疫政策?

知乎用户 夏宇​​ 发表

昨天大型商超等的复工复产的消息无疑是振奋人心的。

然后有一个朋友在淮海中路上有个店子,于是打电话安慰了他一下,毕竟前面他是很焦虑的。结果聊天中发现所谓的复工复产并不是想想的这个样子:

据说,目前的商场的复工是商场提供政府文件,让店铺的员工可以出门,但是去了商场就不能会住处了,有的地方是说要住在商场里面,他们哪里说的是有指定的地方提供住宿,但是所有的住宿费是自理的。

他说的就是商场领导想让商场的门打开,先复工,有没有顾客无所谓,但是要至少先呈现一个营业的状态,要把所有的灯、照明包括广告牌的灯都打开。

从他描述的情况来看,和我们常规理解的闭环复工是有一定差距的。

我那个朋友很犹豫,他内心里在这样的条件下是不想复工的,因为首先这样一来不可能有什么生意,因为开门就是个形式;再就是沟通下来没有员工愿意,没有生意就没有绩效,去了吃喝能不能保障不好说,又是额外的费用;最后复工的额外费用又是自己来,这几个月耗下来现金已经不够了,虽然不能做生意,但是房租,员工工资是一分不能少的,这么搞不知道最后能不能撑下去。所以他暂时没有同意复工。

话说回来,这个问题下面有几个人天天分析数据,我已经把这几个人屏蔽掉了,因为数据从调头以来,再去分析数据,除了给自己整点儿关注流量以外,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剩下来的,就是解封的政策的上行下效。目前来看,上面给的政策不是具体措施指导,而是达到某种状态的时间表。而不是具体措施指导,就以为着上面没有责任,复工过程中,复工慢了是下面没有做好;复工中间出了病例是下面的管理没有到位。但是从政策的发布者,到政策的最终执行者,中间还有几层,到了每一层,都会有这个顾虑,这是政策层层加码的根本原因。

现在看新闻,我主要是看政策,明确方向、措施的政策是好政策。除此之外,在疫情反弹,甚至有新出的情况下,执行者都会担心吃不了兜着走,那必然执行效果不好甚至搞成面子工程。这是” 军令状 “以来的必然结果,你把责任全部压到下层了。

所以我说,到了这个阶段,数据不重要了,各级的担当远比数据重要。而担当是自上而下的,如果越级,有担当者很容易被干掉,那么担当就没有意义。

也正式因为这样,模糊的政策到落实,时间会无限长,除非一套组合拳决定了综合条件下来,执行者被逼得退无可退。但是这对于复工事情上其实意义不大,因为这本身就是正常的经营活动,任何不正常因素不能保证复工有钱赚,还要付出成本的情况下,大家都会呈现观望的态度。

已经在家两个月了,作为普通人,要学会心态平和,什么叫心态平和呢?暂时学会不要报太大希望,没有希望,失望就少,情绪波动就少。如果不报有太大希望,出来个好事儿,都是让自己愉快的。这大概是现在普通人能做的吧。

以上偏题了,下面来说说目前疫情情况:

很好!这么严重的疫情都能够压下来,大家是政策英明领导,上下思想统一,每个人众志成城的结果,我们注定会迎来抗疫战争的伟大胜利!

知乎用户 Yzaqe 发表

看看杨浦就可以知道上海到底什么情况了,应该说这只会多不会少,反正我就静静的听你们吹牛逼,快递还是进不来,小区还是出不去,交通还是没恢复,或许我应该破次元壁,然后从新闻和微博里出去? 就整挺神奇的:)

最新消息 1→

具体情况是这样的,好朋友在上大,他们那边阳了 6 个,密接 1400+(人这么多是因为那个阳了的人竟然偷偷瞒了两周,请别人代做核酸抗原,甚至偷拿外卖干代购倒卖) 全部转到安徽去了

总结:上大凉了,安徽好惨

最新消息 2→

简单说一下上海最近的情况,网上说没做核酸,那这的确是冤枉他们了。

坐标静安,我们现在平均两天一次大筛,而各地各街道小区也都开始在加码。然后很神奇的是,我们甚至出现了同一个区,不同街道,所以虽然只差一条街,但政策大不同的神奇情况。话说回来,啊! 我们街道真的好垃圾! 气死了!

反正现在各种混乱,各个点信息都未及时对接,他们这样可以搞好才是奇迹。

至于有些人可能疑惑他们是怎么想出的奇葩政策和新名词,我只想说人家只要稍微拍拍脑袋,一想就想出来了:)

知乎用户 冷哲​​ 发表

昨日总实际新增 896 例。继续大幅度下降。封控区只剩 98 万人了。可谓胜利在望。

重症和危重症数据继续下降。出舱和出院人数也没有什么异常。新增死亡 4 例,在重症和危重症清零之前,我们还会零零星星看到死亡病例,估计会持续 2 周左右吧。

社会面清零

上海的社会面指的是管控区、防范区和管控外人群(快递、物流、司机、医护、警察等)。

昨日和前天连续两天没有社会面 / 风险人群新增。今天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副市长宗明说,上海 16 个区中有 15 个区实现了社会面清零。我估计他的标准是说连续三天没有社会面新增,那么除了大前天(13 日)有 1 例防范区新增的崇明以外,其他区都可以认为是实现了社会面清零。

如果今天仍然没有社会面新增的话,那么明天上海政府应该会宣布实现全市社会面清零。

我们前面说过,社会面清零是全市解封的先决条件。

我听说有的区域已经开始对防范区进行解封前的周密筛查了。因为之前长期连续的核算筛查已经让大家感到十分疲惫了,所以有很多人已经长期不参与核算筛查了。但是放开之前如果不全面筛查清楚,万一还有那么几个就是比较倒霉的潜伏期或者患病期比较长的,那搞不好爆发聚集性传染又得重新封控起来。

另一方面,之前谈到过,采用咽拭子采样的核酸筛查,会有不低的假阴性概率,因为每个采样的人的手法不太一样,不一定每个采样都有效。所以需要连续多轮核酸筛查,而且让不同的人来采样,才比较保险。

因此,现在着手解封的各区,肯定是要对即将解封的防范区进行最后的连续多日、多轮的周密的核酸筛查。务求每个人都能被测验过 2~3 次。这样下来,没有新增的防范区就基本能放开了。

复商复市

虽然政府宣布从 5 月 16 日起开始分阶段推动复商复市,但是很显然这个节奏不会太快。

首先,社会面清零现在还没完全实现,解封前的周密筛查还没做完,肯定是不可能现在解封的。

那如果防范区不解封,大量雇员都出不来,还怎么复商复市呢?那就只能特事特办,比如有些员工就住店里,或者政府安排点对点通勤(就是只往返于住处和工作地点,不能去别的地方)。这些都要求投入政府的策略和监督人员。这些人手都是有限的,所以不可能全量放开。只能像之前的一千多家复工企业那样,特事特办。

全面的复商复市,还得看政府的解封计划。

解封计划

新闻发布会今天披露了接下来的解封计划。我觉得上海政府现在也是心里比较踏实了,敢于拿出具体的时间表了。

**第一阶段:巩固清零攻坚 “十大行动” 成果阶段。从现在开始至 5 月 21 日,**重点是降新增、防反弹,持续减少封控区、管控区人数,防范区有序放开、有限流动、有效管控,全市保持低水平社会活动。
**第二阶段:向常态化防控转换阶段。5 月 22 日至 5 月 31 日,**单日新增感染者数进一步减少,不断缩小封控区和管控区范围直至解封,加快疫情防控向常态化分级分类管理转变。
**第三阶段:全面恢复全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阶段。6 月 1 日至 6 月中下旬,**在严格防范疫情反弹、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全面实施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全面恢复全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我们解读一下这三大阶段都是要干什么。

第一阶段:巩固社会面清零

第一个阶段实际上就是巩固社会面清零。虽然目前说是 15 个区社会面清零,但是实际上会不会有零星的反复,谁也不知道。这时候全面解封,搞不好就会引发疫情反复。所以接下来的一周,最关键的就是要巩固社会面清零。

之前我说过,社会面清零(连续 3 天社会面 0 新增)之后,长春等了 2 周才全面解封,而上海可能会更快。

所以可以看到,上海大致是预期用一周时间来巩固,然后在 5 月 22 日左右全面解封或至少实现绝大多数防范区解封。在接下来的一周里,一些基本已经实现清零的区域,可以先逐步放开,相当于做些试点。

与此相对照就能看到上海对于交通方面的安排:

5 月 22 日起,地面公交和轨道交通有条件逐步恢复运营。网约车参照社会车辆通行管理要求。

防范区真放开了,没有公交肯定是复不了工的。所以公交和网约车的开放时间,其实反映了政府对于全面复工的预期时间。

第二阶段:实现完全清零

那么第二阶段,也就是 5 月 22 日到 31 日,这十天时间实际上是给全面清零的。就是要实现封控区和管控区的全面清零。

昨日总实际新增 896 例。按照人口比例来说(上海人口是长春的 3 倍),现在上海大体等同于长春日增 300 例左右的时候,也就是 4 月 20 日左右。注意到 4 月 28 日长春全面解封,5 月 12 日左右基本到达全面清零的状态。

上海的人力物力比长春充沛得多,所以进度应该会快一些。在 5 月底(最迟不超过 6 月第一周)实现全面清零应该不成问题。

第三阶段:恢复常态

实现完全清零以后,社会就可以恢复常态了。包括堂食重新开放,景点开放,聚集性活动重新开放等等。

当然这肯定是要循序渐进,避免出现疫情反复。在完全清零后估计要用两到三周逐步恢复。因此完全恢复的时间大概就是在六月中下旬了。

总而言之,上海疫情已经进入尾声。

知乎用户 想念是痛​ 发表

可怜的杨浦

静默无限期

传闻中的上海大学宝山校区

然后是开心一下

知乎用户 浮生如如​ 发表

不管数字实与不实,你我信与不信,我们只有配合演出的权利,绝对服从的义务。

谁拳头大谁说了算,爱咋滴咋滴吧。

反正我事先声明一下,我配合演出,并不表示我高兴戴口罩、做核酸、被隔离。我高兴不高兴,对于你防疫来说可能不重要,但对我来说很重要。

所以不要把我的配合归入到新闻中 “民众都很乐意配合” 的行列,我配合,但我不乐意这样的生活。

知乎用户 张艾菲​ 发表

5 月 16 日更新:em…… 原本日本是说了很多上海要复产复工的好消息,但是还是发了一条迷惑新闻…… 就是大量投放消毒片,致人头晕恶心的问题。

视频显示地上有很多白色小片状物体,说这是上海东部区域的抗疫对策,在路面上和下水道放消毒片???

有好多市民投诉身体不适,恶心呕吐。

说上海有关部门解释,原本计划用雨水稀释消毒剂

但当天雨量比预想的少,部分消毒剂没有融化。(恩???)

当地的市民反应,扫都没法扫起来,一扫就散开了。

有一部分媒体认为这种物质有可能致癌。

一般家庭不用这种方式消毒。


我搜了搜最新情况,已经道歉了,说要举一反三,批评了消杀队伍。


这新闻看的从头到尾???嗯???雨水太少???光批评???算了我手动闭麦。

![](data:image/svg+xml;utf8,)


[

后疫情时代 大重构 后疫情时代世界何去何从 克劳斯 ·

京东

¥48.70

去购买​

](https://union-click.jd.com/jdc?e=jdext-1509515071793917952-0-1&p=JF8BAQwJK1olXDYCVl9cDkoWBl9MRANLAjZbERscSkAJHTdNTwcKBlMdBgABFksVAm4OGloQQl9HCANteC9-Cw56ZyNwJHhbCQo2aE5hCmhvXVcZbQYLVFxVCUoXBGw4G1oUXQIHV11bCXsnA2o4TTUVXAcDVV9YC0kTM244G1wRXgEEU1tfAU8RB18IE18li6iWgdbi0fuy1cWmztaliI-pgODbOHsnAF9TTg9cGBoCUF9VDEsTAmkIHVMXVQYEXFpeFEoLA18IGloXWQcBVVtZZk4XAm4JH1gXWAZsVl9cC0MeB2kBHGsVbQUyCjBcW0wSU25YGjVIXw8LEx8PTSUVC2cBElIRVTYAVV9fCnsn)

[

后疫情时代的全球经济与世界秩序

京东

¥113.70

去购买​

](https://union-click.jd.com/jdc?e=jdext-1509515077443608577-0-1&p=JF8BAQwJK1olXDYCV1ZbCU4SAl9MRANLAjZbERscSkAJHTdNTwcKBlMdBgABFksUC2kJHl4UQl9HCANtDBBTAwsJbih1CAFHHVcADjVkSxtUXVcZbQYLVFxVCUoXBGw4G1oUXQIHV11bCXsnA2o4TTUVXAcDUV5eCkoXM244G1wRXgEEU1tfAEMUBF8IE18li6iWgdbi0fuy1cWmztaliI-pgODbOHsnAF9TTg9cGBoCUF9VDEsTAmkOHl4XWgcLUFhbFEoLA18IGloXWQcBVVtZZk4XAm4JH1gXWAZsVl9cC0MeB2kBHGsVbQUyCjBcW0sXUGwIEjVIXw8LEx4JUyURB2wKE18UWzYAVV9fCnsn)

[

看不见的敌人:病毒的自然史 / 医学人文丛书

京东

¥68.00

去购买​

](https://union-click.jd.com/jdc?e=jdext-1509515112390529024-0-1&p=JF8BARUJK1olXgIHVVxaDkkRBF8IGFMWWAAFXG4ZVxNJXF9RXh5UHw0cSgYYXBcIWDoXSQVJQwYBXF1YDkwfHDZNRwYlKnhlFiAtckt1ZTtVfiZgFHFYDwM4eEcbM28BG1kdXAcCU11tCEoWA2sNGFgTXDYyVFttXiUXAm4JGloQWQMKZF9tCEwTAGgOHF4QVAUFXW5dAE8n1cGcztOqhLangvTz3can1uajz-WTbTYyV24GXR9eRnMIH1odWQYGVF5eCkMWB2wAGlgQQQceVG5dCUoVB24LGl4RMwMCVV9cDEgVBm9mGVoUXg4LUFhUD3sXM2w4RTUUDgYCAV1cACVKAWYBXB1QG2gEUF1bAUIeAF8KGloXXzYy)

知乎用户 布闻布问 发表

大家好,今天是鸳鸯锅的第 50 天,等待开封的又一天。

开。。。封。。。

今日更新戳:

上海疫情 20220516

骗我可以,但注意次数

昨天上面说是这样的

然后昨天饿了么搜搜超市是这样的

![](data:image/svg+xml;utf8,)

然后小区外店面房给架上铁丝网了

然后被已经被居委街道连着静默了 3 个礼拜了,本来 16 日解除静默,

然后同街道有居委发通告:

不好意思,我不装了,静默是不静默了,反正不让收快递

我们小区被盒马叮咚直接拉黑

![](data:image/svg+xml;utf8,)

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小区天天爆羊天天上榜呢

然而, 并不是!

已经半个多月没上榜了,防范区!

反正就是不让你买

然后 16 号解封不是么? 街道 15 号中午发了个保供清单,15 日下午 1 点截单,过期不候。

当时我寻思 16 解除静默发什么保供清单啊,这都封了两个满月了,从没见你发过这东西啊?

然后这个价格,隔离 2 个多月的老隔隔看着都牙疼, 忒贵!

然后下午居委说保供清单 27 条只有 6 条成团了,其他东西订购数量不足,没成团取消了。

合着小区人少就不配保供是吧? 保的谁呀?

算了算了,咱这人也不傻钱也不多,再见。

足月 2 次的老隔隔总能找到办法填肚子的,不劳烦居委了

抱歉了各位,去捣腾吃吃喝喝的玩意儿去了,希望今天有进展,再见。

昨天看到了三阶段的说法:

今天的上海发布总算有了明确目标:初定分三阶段恢复:

第一阶段 5 月 15 日至 24 日适当开放,低风险的区域逐步恢复交通,大部分非中心城区私家车可上路。三区管控向常态化管理过渡,根据新增阳性情况按国家要求划定高中低风险地区,分别按照要求定期核酸检测。

第二阶段 5 月 25 日后,取消三区管控,全市解封。市内交通全网恢复,恢复饭店堂食,限流 50%。相关通行证取消。

第三阶段争取 6 月 23 日全社会低风险。三家市级方舱医院永久保留。

然后嘉定这个红头文件,应该是这个三阶段的意思

知乎用户 发酵的夏叔 发表

坐标浦西贫民窟,时间 5 月 16 日

连续 7 天阴性,然而我们楼又添 2 阳,新一轮 7+7。

一个兄弟好像是因为偷偷下楼抽烟中招的。另一个因为管道传播的气溶胶。上午复核确认阳性,下午连密接一起转移。因为害怕家中被暴力消杀,不少密接是不愿意走的,然而胳膊也是拧不过大腿。

人一多精品就多,但是好人也多呀。明天据说要发团购来的蔬菜。一些紧俏的青菜不够了,大家纷纷把自己的那一份让出来给老人家们。没有人争抢吵闹,突然感觉好幸福……

我是阴性,不是密接,也不在十字花范围内,不过叫我转移隔离也可以。但是我家不许进来消毒,更不许撬锁。

各 APP 的运力还是一塌糊涂。买不到,还贵。

昨天陪娃打卡跳了波比套餐,灵魂出窍,果然还是搞格斗的教练狠。不过小朋友的恢复力真好,我瘫在自己的臭汗坑里安息的时候,她已经弹起来去祸害自己爹了……

知乎用户 奥利给佩奇​ 发表

3+7+7+8+11+12+39+51+52+48+47+52+47+38+32+20+16+13+12+13+8+11+6+7+5+2+1+3+4=575

本轮疫情,上海市累计报告死亡病例 575 例!

新增感染者降至三位数!

均来自隔离管控期间!

身处长春,复工后的第二个周一高峰!

堵车了!

知乎用户 酒饮山中月​ 发表

持续关注本轮上海疫情死亡病例

截至 5 月 15 日,上海本轮疫情累计死亡病例数:575

上海发布:

2022 年 5 月 15 日 0-24 时,新增本土死亡 4 例,平均年龄 86.5 岁,最小年龄 80 岁,最大年龄 93 岁。
4 位患者均合并有严重的慢性基础疾病及肿瘤,包括食道肿瘤、冠心病、心功能不全 4 级、慢性阻塞性肺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肾功能不全、慢性硬膜下血肿等。患者入院后,原发疾病加重,经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的直接原因为基础疾病或肿瘤。

基础疾病、基础疾病(社会社会)


新增阳性继续降低至 1000 以内,新增死亡病例继续保持个位数。不管怎么说,大面积解封的曙光应该就在不远处了…… 吧?

5 月底大面积解封,最晚 6 月中旬实现行程码摘星成功清零,应该问题不大…… 吧?

知乎用户 诗与方腿 发表

感谢你特别邀请,

来见证上海疫情,

你时刻提醒我在 静默期,

新闻上说复工正在推进,

你精心挑选的日期,

可惜了你精湛的演技,

而我在硬隔离。

我放下所有滤镜,

来配合你的抗疫,

为何逼迫我相信 这是命,

小区外铁网逐渐被架起,

外卖和团购无声息,

何必要告诉外面没关系?

我在家坐牢很开心。

又不是苦情戏。

怎么你演得那么难顶?

有多少魔幻的剧情?

感谢你特别邀请,

我出演这出好戏,

居家也许是今年我宿命,

能否求你把物资抓抓紧,

别再给我奇葩产品,

毕竟劳苦功高的人是你,

我只喂饱我自己。

我花光所有耐心,

期待你解封降临,

却始终都没看见 那光明,

大喇叭又叫我核酸走起,

提醒我今天星期一,

没错过居家办公的会议,

听我由衷说声谢谢你。

遇见你们我真的好幸运,

但愿天下再也无疫情

——————————《嘉宾》

知乎用户 每日经济新闻​ 发表

新增阳性首次降至 1000 例以内!上海明确时间表:6 月 1 日至 6 月中下旬,全面恢复全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据上海发布 16 日消息,今天(5 月 16 日)上午举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副市长宗明通报近期防控工作情况。

上海:6 月 1 日至 6 月中下旬,全面恢复全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目前全市 16 个区已有 15 个区实现社会面清零,封控区总人数降至 100 万人以内,昨天新增阳性感染者数首次降至 1000 例以内,全市社会面已连续两天无新增阳性感染者报告,**上海市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一些集中隔离点和封控区的老旧小区等还有阳性感染者报告。疫情反弹风险依然存在,全市防控基础还不够稳固,需要我们继续不断努力,也需要广大市民朋友继续给予支持和配合,只有进一步持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才能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随着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地实施,综合专家研判分析,我们已经明确了下一步防控工作,分为 “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巩固清零攻坚 “十大行动” 成果阶段。从现在开始至 5 月 21 日,重点是降新增、防反弹,持续减少封控区、管控区人数,防范区有序放开、有限流动、有效管控,全市保持低水平社会活动。

**第二阶段:**向常态化防控转换阶段。5 月 22 日至 5 月 31 日,单日新增感染者数进一步减少,不断缩小封控区和管控区范围直至解封,加快疫情防控向常态化分级分类管理转变。

**第三阶段:**全面恢复全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阶段。6 月 1 日至 6 月中下旬,在严格防范疫情反弹、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全面实施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全面恢复全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下一步,我们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紧紧围绕降新增、防反弹两个重点,坚持 “三个有”,即有序放开、有限流动、有效管控,坚持 “三个分”,即分步实施、分级管理、分区施策,建立健全 “四个机制”,即便捷灵敏的发现机制、及时高效的处突机制、动态调整的管控机制、自觉自律的自我健康管理机制,做到 “四个统筹”,即统筹做好局部应急处置和常态化疫情防控,统筹强化监测预警发现和动态精准防控,统筹抓好防反弹、防输入和防外溢,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主要措施包括,进一步加强社会管控、发挥监测预警作用、深化流调溯源、做好转运隔离、加强医疗救治、强化环境整治与消杀、引导做好个人防护、完善交通组织、逐步复商复市、有序复工复产、稳慎做好复学复课安排、做好日常医疗服务、优化城市公共服务等。这里,我重点介绍几个市民比较关心的工作措施。

**关于社会面管控,**推动 “三区” 管控逐步向常态化分级分类管理过渡,封控区“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若封控区 7 天无新增阳性感染者降为管控区,管控区“人不出小区、严禁聚集”,若此后管控区再连续 3 天无新增阳性感染者降为防范区;防范区“强化社会面管控、严格限制人员聚集”。

**关于监测预警,**通过场所码、数字哨兵、核酸检测、抗原自测、医疗机构症状发现、药店监测等,进一步构建多点触发监测预警机制。出入有明确防疫要求的公共场所、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的人员,须持 48 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在社区、园区、商场、超市、学校、交通场站等场所布局常态化核酸检测采样点,构建 15 分钟核酸采样服务圈。

**关于交通组织,**市域交通,5 月 16 日起,巡游出租车、私家车可在社会面清零的金山、奉贤等非中心城区和浦东新区相关镇域范围通行,在徐汇、黄浦等中心城区以及拓展区的闵行、宝山区和浦东新区相关街道范围暂凭机动车电子通行证通行,继续提供就医等应急需要预约用车。**5 月 22 日起,地面公交和轨道交通有条件逐步恢复运营。网约车参照社会车辆通行管理要求。**对外交通,5 月 16 日起,铁路逐步增加上海虹桥站、上海站等的到发列车数量,逐步恢复正常运行。后续,航空逐步恢复国内航班执飞本市,适时调整国内外航司执飞本市航班的客座率

**关于公共服务,**严格落实公共服务场所各项防控措施,实施限流有序开放,定期开展区域消杀,做好人员健康管理,把好疫情防控 “出入关”。进一步加强城市运行服务保障,相应公共服务人员逐步到岗到位。做好水、电、燃气、通信等的线路设备保养工作,以及公共道路、绿地等公共场所清洁保养。

上海:优先安排有高考和中考任务的学生复学

据央视新闻消息,在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副市长宗明表示,今天开始,先集中恢复产业链供应链,然后逐步扩大复工复产的范围。非生产性的企业,上海继续倡导居家办公,分阶段开展复商复市,今天开始先有序恢复超市卖场、便利店、药店等线下业务,然后再有序恢复农贸市场、理发等。

各类影剧院、文博场所、健身房等密闭场所暂缓开放。**分阶段开展复学复课,优先安排有高考和中考任务的高三、高二、初三年级学生复学,中小学其他各年级继续开展线上教学。**幼儿园、托儿所、托育机构等暂不安排幼儿园返园。做好高校有离校返乡意愿的学生服务工作以及自愿留校学生的疫情防控、学习和生活保障服务等。

封控区总人数降至 100 万人以内

据上海发布 16 日消息,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邬惊雷新闻发布会上介绍:5 月 15 日,上海市新增 69 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和 869 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9 例本土确诊病例中,27 例在闭环隔离管控中发现,42 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归确诊病例。869 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均在闭环隔离管控中发现。

截至 5 月 15 日 24 时,在定点医疗机构接受治疗的重型患者 261 例、危重型 65 例。

5 月 15 日,新增本土死亡病例 4 例,平均年龄 86.5 岁。4 位患者均合并有严重的慢性基础疾病及肿瘤,包括食道肿瘤、冠心病、严重心功能不全、慢性阻塞性肺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肾功能不全、慢性硬膜下血肿等。4 例死亡病例中,有 1 例曾接种过新冠疫苗,其余 3 例均未接种新冠疫苗。死亡的直接原因为基础疾病或肿瘤。

截至 5 月 16 日 9 时:这次疫情全市已累计排查到在沪密切接触者 894667 人,均已落实管控。

昨天,全市本土确诊病例出院 468 例,无症状感染者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6755 例,他们将返回居住地接受健康监测,请社区妥善做好接返工作。

近阶段,上海持续开展了基于三区划分的 “抗原 + 核酸” 组合筛查。根据筛查结果,5 月 15 日全市共划分封控区 4271 个,涉及人口数约 98 万人;管控区 17027 个,涉及人口数约 328 万人;防范区 51809 个,涉及人口数约 1900 万人。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经过近阶段持续推进的 “抗原 + 核酸” 组合筛查和疫情防控措施,效果日益显现,封控区人口数已减少到 100 万以内,防范区人口数逐渐增加。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央视新闻、上海发布

知乎用户 马特奥 Mateo​ 发表

隔离第 69 天。还差 7 天就超过之前武汉封城时间了。

相信上海一定会封超过 76 天的,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sos。

很多人可能都看了昨天发的复工复产的新闻,这不复工复产还好。这一复,周围刚开的几家外卖全部重新关门,我真的会谢!叮咚、美团也全关了…. 一下给我干回封城开始前,毫无防备。

唯一的盒马,惨遭门卫拒之门外,不让送???

拴 Q,泻药。

知乎用户 野渡无人舟自横 发表

转一个调侃:关于外地朋友今天不断来询问我是不是上海已经复工复产了,我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个女孩叫珍,长得非常漂亮,她每天都到镇上去卖花篮,花篮非常好看有品位。但是珍并不会编花篮,珍他爸也不会编花篮,邻居们说,珍他妈会编。

知乎用户 看客小 h 发表

5/3 猜对了开头,没猜对结尾。

猜中了 15 号跌到 1000 以下,没猜到现在防范区管控比上个月封控区还严格。让我们继续关注后三个指标吧,新发人数已经不重要了不用去画曲线分析,后续更需要关注经济曲线。


大家好,我是杨过,在浦东,我杨过有特权,可以在领居六点半被叫去核酸的时候继续睡大觉,而且十天不做码不变绿,所以我现在杨不悔


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转载一些信息,侵删

知乎用户 老马识途 skr 发表

如果在数据保熟的情况下,那上海复工复市的确可以开展了。

但…… 为什么新闻上每天都在说的地铁部分开放,复工复产,为啥我都没感受到,小区里也是几乎连人都没有,不知道谁说的对… 反正我是只感受到了寂静,寂静还是 tmd 寂静

人已经疯了,勿扰。

知乎用户 我迷了路​ 发表

今天下 1000,有魔法

备考申论小词典:

一些新概念:

动态清零、社会面清零、社会面基本清零、社会面动态清零、硬隔离、软分隔、静默期、微网格、网格长、静态管理、强化兜底、流调判密、点式复工、有序解封、重新赋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压茬推进、提级管理、数字哨兵 、无疫之区、网格化管理、防疫零动态、无差别消毒、安全屋技术、沉默少数群体、流动中的风险、严格静态管理人员、社会面流动人员、小区自我静默期、综合社会成本最低

应 x 尽 x 系列:

应收尽收、应转尽转、应隔尽隔、应免尽免、应检尽检、应治尽治、应接尽接、应筛尽筛、应开尽开、应考尽考、应续尽续、应扫尽扫、应验尽验、应贴尽贴、应领尽领

一些数字:

四应四尽、六保一防、一戴四查、一日三检、三消一静、三个并重、一地一策、一点一策、一事一协调、一事一对策、一小区一分析 、一小区一处方、一行业一指引、一点多组、多点一组、以点带链、以链带面、一天一户、一人一次、“1+1+1” 管理、“4+7+12” 联动机制、“2+2” 抗原核酸检测、“四早” 要求、“四集中” 原则、“绿蓝黄红” 四色风险、15 分钟检测服务圈、三辆车 三道口 三圈判定、三区分级差异化防控、一朵云一根线一个面一条边

一些对仗:

日清日结、日产日清、追阳转阳、双阳双控、双联双进、群防群治、即采、即走、即追、扫街、扫楼、扫村、抓早、抓小、抓基础、快封、快筛、快消、快解、采、送、检、报、核、从严从紧、从细从实、有序放开、有限流动、有效管控、分类管理、动态调整、动态公布、连点成片、连片成面、有限人员、有限区域、有限活动

一些行动:

大冲洗 、大清消、大总攻、捞干扑灭、逢阳快转、拔点清面、挂图作战、清源行动、敲门关爱行动、腾换扩容行动、中医药干预行动、拔点攻坚行动、大上海保卫战、九大攻坚行动、十大清零攻坚行动

一些比喻:

“加减乘除”解决民生需求、全国一盘棋、拧紧 “水龙头”、拔钉子、摸清疫情“底数”、积极挖潜扩大“增量”、优化管理盘活“存量”、“较劲爬坡” 关键时刻、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层层压实、包保责任、守土有责、全力以复、发现一起 扑灭一起、清零一块 巩固一块、过“紧日子”、信心比金子更重要

一些有样学样:

关门不歇业、解封不解防、时空伴随者、层层传导压力、控制摄取信息量、暂时离开应激源

祝各位考生金榜题名!

我们的上海春暖花开!

知乎用户 山河 发表

今日形势也好的不能再好了。降至三位数。四舍五入接近于零啊。

今天天气特别的好,这么好的天气,不去医院做个核酸岂不是浪费了。从酒店步行至医院短短数百米,路上居然被人拦住了。问我干啥,我说我去医院上班,他犹豫了一下,看我不像坏人,放我过去了。

两天没看到渣猫了,也不知道跑到哪里了。路边看到超市进了很多香烟。作为非保供物资,最近不知道造了多少富人,可见物流恢复挺好。

路过一个街头核酸检测亭,这也不知道啥时候建的,突然就冒出来了。

昨日新闻发布会,说要推动复工复产,大家一阵欢欣鼓舞,我其实想,即使回家不成,夫人带狗子出来给我耍耍也是极好的,连夜咨询居委会,居委会回复很官方,很长一大段文字。概括下来就是一个字,滚。

昨日午饭晚饭依然很难吃。

我深深以为,拼多多在上海不是没有理由的,表面上是办企业,其实是培训了一大批干部队伍。

出门路过一家商业,一晃 2 月过去。

知乎用户 一气周流​ 发表

昨天这个发布会就很迷~

已经十几个客人问我明天上不上班?然后我就去居委问了下:能出门了吧?新闻上都说明天开始复工复市了,我是个 tony 。
他们说,要出去从新闻里出去,别走小区门ロ就行。

知乎用户 热评研究员​ 发表

各位居民,根据上级指示,5 月 16 日继续进行抗原检测,请大家在 7 点前将结果照片反馈到楼组群。9:30 进行核酸检测,请大家提前准备好核酸码,没有核酸码的带好身份证!


随着上海疫情好转,上海今日起分阶段推动复商复市。即就是从 5 月 16 日起,将分阶段推动复商复市

  1. 5 月 16 日起,私家车可在社会面清零的金山、奉贤、崇明等非中心区和浦东新区的部分镇域范围通行,在徐汇、黄浦、长宁等中心城区以及拓展区的闵行区、宝山区和浦东新区相关街道范围,暂凭机动车电子通行证通行。
  2. 5 月 22 日起,全面取消街面交通路障设施,地面公交和轨道交通(含金山铁路)有条件恢复运营。
  3. 6 月 1 日之后,私家车全域予以通行,终止施行机动车电子通行证制度和应急需要预约用车。
  4. 优先安排高三、高二、初三学生复学。其他年级继续线上教学至本学期末。
  5. 6 月 1 日之后,政务服务窗口有序逐步开放。
  6. 6 月 1 日之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除居住在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外,正常返岗上班。
  7. 6 月中下旬,全面恢复全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要出门复工上班的话,则还需要等待

此外,上海的核酸检测能力有了明显提升,目前已储备了约 3.8 万人的采样队伍,并且上海单日最大检测能力增长到 850 万管以上

其次,昨日全市 16 个区中,新增数上升的有 4 个区,分别是杨浦区、松江区、虹口区和奉贤区

其余各区都比前日有所下降,下降最多的是黄浦区,下降了 86 例!

5 月 14 日上海新增本土「166+1203」、死亡 3 例,目前疫情情况如何?

整体说明:**上海 “清零” 进行时,**接下来,上海将按照 “有序放开、有限流动、有效管控、分类管理” 原则,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

就让我们翘首以盼吧!


下边分享两条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信息,助力上海解封,跟你切身健康相关。

  1. 中国科学家率先发现强力杀新冠新药,其新冠病毒抑制能力达 15393 倍,真的是以倍消灭病毒繁殖后代,看来中药仍是中国宝库。

我国科学家发现新冠治疗新药,这将对我国疫情防控工作带来哪些帮助?

2. 学校积极准备复学,加紧布设防疫设施,学校将优先安排有高考任务,中考任务的高三、高二、初三年级学生优先复学上课。

知乎用户 nesmto​ 发表

一,新增感染首次降低到三位数

上海市卫健委今早(16 日)通报:2022 年 5 月 15 日 0—24 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69 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869 例,其中 42 例确诊病例为既往无症状感染者转归,27 例确诊病例和 869 例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管控中发现。

数据趋势

其中杨浦区的病例有 331 人,净新增 322 人。

病例 23,居住于杨浦区。新增确诊。 1 人

病例 47—病例 55,居住于杨浦区,无症状转确诊。 9 人

无症状感染者 385—无症状感染者 705,居住于杨浦区。 321 人

净新增病例占上海新增病例比例为 35.9%。

二、治疗情况、死亡情况

2022 年 2 月 26 日 0 时至 2022 年 5 月 15 日 24 时,累计本土确诊 57183 例,治愈出院 52522 例,在院治疗 4086 例(其中重型 261 例,危重型 65 例),死亡 575 例。现有待排查的疑似病例 0 例。

2022 年 5 月 15 日 0—24 时,新增本土死亡 4 例,平均年龄 86.5 岁,最小年龄 80 岁,最大年龄 93 岁。4 位患者均合并有严重的慢性基础疾病及肿瘤,包括食道肿瘤、冠心病、心功能不全 4 级、慢性阻塞性肺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肾功能不全、慢性硬膜下血肿等。患者入院后,原发疾病加重,经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的直接原因为基础疾病或肿瘤。

重症人数也有明显下降趋势

三、建立应对疫情的长效机制,为今后早做准备,避免工作再次出现被动局面

对《谈谈长期防疫》的一些补充观点(上)127 赞同 · 9 评论文章 128 赞同 · 9 评论文章对《谈谈长期防疫》的一些补充观点(下)37 赞同 · 3 评论文章 37 赞同 · 3 评论文章

知乎用户 无虚 发表

数据不可信!

知乎用户 小石头 发表

你是相信我还是相信新闻?

知乎用户 财新网​ 发表

5 月 15 日上海新增感染较前一日下降近三成,剔除无症状感染者转归后,新增感染 896 例,为 3 月 21 日以来新低;当日在非隔离管控中未发现感染者。当日新增死亡 4 例,已连续 29 天出现死亡病例,29 天合计死亡 575 例;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减少 27 例,为 326 例。

据上海市卫健委 5 月 16 日晨通报,2022 年 5 月 15 日 0—24 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69 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869 例,其中 42 例确诊病例为既往无症状感染者转归,27 例确诊病例和 869 例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管控中发现。

截至 5 月 15 日 24 时,尚在院治疗的本土确诊病例 4086 例,较前一日减少 403 例,在院治疗病例中重症、危重 326 例,其中重症 261 例,危重 65 例。

5 月 15 日上海新增降至千例以下 社会面连续两天无新增

上海将按 “有序放开、有限流动、有效管控、分类管理” 原则,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从 5 月 16 日起,分阶段推进复商复市。5 月 15 日召开的上海疫情发布会上,上海市副市长陈通作出上述表示。

其中,购物中心、百货商场、超市卖场、便利店、药店等商业网点在做好人员限流后逐步有序恢复线下营业;农贸批发市场开展无接触交易,暂停零售业务,合理控制在场人数和入场采购人数,菜市场开展集中采购,有序恢复线下营业,合理控制开摊率和客流量;餐饮服务实行线上、线下外卖,理发、洗染服务实行错峰限流。

上海 16 日起分阶段推进复商复市 小区陆续结束静默

知乎用户 海森 冥桜 发表

说好 16 日复工复产,结果呢?又要做至少两天核酸,复工复产推迟到六月。

看看我昨天的回答吧,想不做预言家都不行。

5 月 14 日上海新增本土「166+1203」、死亡 3 例,目前疫情情况如何?

上海这座城市,已经彻底失去公信力了 ······

知乎用户 gm qingshan 发表

准备明天离开上海了,等公司复工和解封后再回来。

你可能会问

今天新增终于降到 3 位数了

今天开始上海复商复市了

形势一片大好,为啥现在离开?

而且回家后还要隔离,不划算

不要倒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啊!

是的,但若非亲身经历,我也无法想象种种魔幻之事会带给我如此的身心俱疲,备受煎熬

上海的人民们应该都懂,在无尽的抗原、核酸,在无尽的等待中那种一次又一次的失望,甚至绝望

所以,我情愿回去接受确定的 7+7 隔离,至少 14 天后,我能恢复自由身

自由无价!

另外,确定性太重要了

因为,我不想再在这里燃起一点希望,然后再失望,无限重复这个剧情

我们不是活在新闻里,而是现实中

当然,这里也有很多温暖人心的事,我也相信疫情总会过去,总会回归正常生活

上海依然会焕发它无限的生机、活力与光彩

这毋庸置疑

但也请允许我短暂的离开

休整后再回来

感恩自己足够幸运抢到票,希望返乡一切顺利。

希望上海早日恢复如初,希望疫情不再影响大家的工作生活。

知乎用户 妖刀明月​ 发表

全国政协委员何新疾呼:必须防止疾控中心滥权。

微博透露:

@凯雷:被拉到了方舱来!

进来之前我们和疾控打电话过来的人说要复核,我们抗原一条杠,没任何症状,足不出户两个月,

他态度不耐烦,说不检测,不走就强制执行,然后挂断电话!

我们打给居委会,说疾控说什么就是什么!

全国政协委员何新评论:草菅人命, 岂有此理 !

实际上,这一事件比前几天爆出的中科润达假阳性事件更为严重。它暴露出好几个严重问题:

1、第三方检测机构搞出假阳性报告。一周前是中科润达,最近是上海钧济医学检验所。

2、疾控中心接到报告,不复核不审查,对相关人员实施强制隔离。

何新指出:疾控中心实际掌握千家万户的生命健康财产安全的决定权。

而且其权力不受任何监督,公检法也为其打工,卫健委则为他站台。

A、上海的核酸公司:眼睛一红,心就黑了。

问:假如打死一只老鼠能奖励 1000 元,你觉得老鼠多久可以被灭绝?

是不是觉得很快就会被灭绝,因为大部分人都会去抓老鼠。

答:你们太年轻了,如果那样老鼠不会越来越少,只会越来越多。

有人甚至还会饲养老鼠,为了利益最大化,有些人什么都干得出来。

中科润达事件,骇人听闻!

蓝鲸新闻:【上海:同一小区一天测出 13 个 “假阳性”,中科润达核酸检测结果准确性遭质疑】

同一个小区在一天之内测出 13 个新冠核酸 “阳性” 案例,而后续的方舱或医院核酸复核中这些案例

无一例外全部为 “阴性”。

两年多的疫情,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新冠病毒既得利益集团,这个集团最不希望新冠疫情结束。

疫情之初就经常有类似求助,也没人管啊,现在才调查,之前是集体眼瞎耳聋了吗。 ​

上述 “上海中科润达医学检验实验室”,属上海中科润达精准医学检验有限公司旗下。

这绝对不是个案,

留言中的乱象并非子乌虚有,目前已有第一财经、观察者网、界面等多个媒体跟进报道。

而且据这些媒体报道,这不是这家检测公司第一次测出假阳性,已经多次了。

网上疑似当事人的陈述看,这个小区被检测公司检出 5 名阳性后,这 5 人在家用抗原自测发现无一例

外全部阴性,而自身又无任何症状,于是高度怀疑核酸的准确性,强烈要求居委会另选机构复核复

检。最终,由瑞金医院进行复检,结果全部都是阴性。

类似的事情在上海恐怕不是个例,这条留言放出后,三甲也陆续收到其他上海读者的反馈,触目惊

心。

![](data:image/svg+xml;utf8,)

疫情以来,核酸检测背台的利益一直被人们所诟病。

除了黄浦区,中科润达还布局了上海市各区政府及街道筹建全市常态化核酸采样点,是上海市内的

各级政府外包的主力机构,近三百个核酸检测便民采样点分布在虹口区、黄浦区、浦东新区、宝山

区……

这下,整个上海炸锅了。

B、疾控中心滥权:大部分管控乱象发生的真正根源。

而尤为让人震惊的是,就在全市舆论炸锅之际,

黄浦区一则人事任免的信息又把案件的温度进一步推高:

  张孝文同志,就是在本次中科润达假阳事件中同意居民去复核的经手人和上报人。

**  这回,全国炸锅了。**

  你不去调查中科润达的背景、案底、责任,反而把对居民负责的基层干部给免职?

  这是干嘛?

这个上海中科润达到底有多大的能量?

多个事件,现在已经可以挖出某些不良现象的根源了。

全国政协委员何新撰写短文谈了自己的看法:疾控中心被赋权过大,不应不受监督。

何新指出:

众所周知,近两个月来,上海疫情封控期间出现了各种乱象,包括把阴性者强制隔离,一些应

该及时隔离的阳性者则迟迟不隔离,以及核酸检测中聘用机构资质可疑,核酸检测发生污染和造成

感染,以及出现各种乌龙事件等等。

发生这种情况,现在一般市民及网论均把责任归咎于市政府、居委会以及行政当局,这是误会。

实际上,导致这一切乱象的根源是各级疾控中心。

因为不论核酸检测的管理还是安排隔离人员的,既非居委会也非市政府,而完全是有关地区的疾控

中心。疾控中心掌握是否进入紧急状态的解释权。

何新认为:

在疫情封控期间,**有关疾控中心被赋权太大,且不受监督。**有的机构不作为,有的机构乱作为,有

关人员没有本着对民众负责的态度,正确准确科学地负起责任,恰当行政。

这是爱丁堡自三月末封控以来,大部分管控乱象发生的真正根源。

看图识字——

起码封城 10 天前基本上老百姓都看出要出大事了,那些研判的砖家看不出来吗?

![](data:image/svg+xml;utf8,)

C、一个共存思想印证:上海疾控中心有一批人阴奉阳违!

熟悉的配方,一样的味道。

4 月 2 日,网络热传一段时长 20 分 46 分的录音,系上海市民 3 月 29 日就父亲的健康码问题咨询上

海市疾控中心。

  猜测这整个录音都是自导自演罢了。

  录音总结就是:

  1、健康云结果是错的,以疾控通知为准。

  2、上海疾控、医疗资源、12345 是分裂的。

  3、病房很紧张,隔离点没有房间,120 没有车。

  4、轻症无症居家隔离就好,三五天,一个礼拜就转阴了。

  5、就是得了个感冒。

  6、把这个病变成政治性疾病,哪个国家防流感这样防?

  这段对话:议论文体半真半假,利用一般人以泄露为可信的心理,鼓吹流感化和居家共存。

  这也可以解释了,为什么前期上海的防控措施坚持流调筛查区域管控,而领导们三月开完会回

来之后连夜升级了管控措施,不断加码封城措施。

  这段通话补上了最后一块拼图。

  这个录音透露了两个关键信息。

  第一,上海防疫部门存在将新冠定性为大号流感的声音。

  第二,上海防疫码现在基本等于摆设,起不到防疫作用。

如果以上两个为真,那么上海防疫措施出现各种匪夷所思的操作便能找到合理解释:

防疫部门内有些人根本就不怎么把新冠当回事。

因为上海防疫部门对新冠影响的轻视,导致了全国各地出现阳性外溢。

也就是说,现在全国各地的外溢阳性,并非意外事件,而是有些人刻意导致的结果。

实际上外溢各地的阴性变阳性,健康云的问题早就纸包不住火了。

健康云阳性报阴性这就是摆明了想播散疫情,然后故意拉垮,致使病例激增、消磨群众耐心,

试图在舆论上倒逼全国接受共存。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几次核酸都是阴性到外地就是阳性,根本就是精准投毒,要拖全国下水。

背后的居心非常险恶。

中央已经多次明确指示,奥密克戎不是流感,也不能当成流感去处理。

上海仍然冒出一大波这样的话术拼命的想把奥密克戎和流感等同起来。

破城中租界易,破心中租界难。

由此倒推可知上海医疗系统主流意见是共存派。

由此倒推可知上海前期,也就是督察组来之前上海市的策略是按共存派思路定的。

朱的真实身份是网红张 2.0 么?

  可以说直接无形中把锅甩给国家定的清零政策。

  轻描淡写几句话,整个防疫政策灭于无形。

  先是破坏了中高风险信用体系,继而针对国家清零政策。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中国目前的条件到底能不能放开共存大家心里都有数,没有人会嫌自己

活的长。

看图说话——

这一个细节,透露出来的混乱可想而知。

上海这波疫情,前期出了很多假阴,现在又出了很多假阳…… ​

把阳性变成假阴性,有利于在全国放毒;

把阴性变成假阳性,有助于 “发动群众” 抵制清零政策全面落实。

都是破坏抗疫。

不惩治违法犯罪,就是对人民群众犯罪!

老司机操盘操方向盘心得 ——

开车三种情况最易出事故:

1、该开快的时候快不了;2、该开慢的时候慢不了;3、该刹车的时候刹不住。

切换成上海 ——

该封城时不封城,该查处的不查处,该真实的不真实。

蠢不可怕,怕的是坏。

心坏的话,企图吃疫情经济红利那就真令人恶心。

D、一个共存利益链条:共存躺平后谁的利益能最大化?

一样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任何时候坑你最狠的都是自己人!

当初桑塔纳引入国内——

德国大众提议卖 8 万,为什么最终售价 18 万?

当初桑塔纳第一次引进中国的时候,大众给出的建议零售价其实是 8 万元,

最后这款车的价格到了 18 万,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就是买办的习惯手法和套路。

当桑塔纳受到前所未有的热捧后,又开始动起了脑筋。

买办们采取饥饿营销策略,让桑塔纳在中国市场一直处于一个供不应求的状态。

这个差价谁赚谁知道,其实任何外企的定价都不高,不过是有些人手太黑。

外国人定价,是根据当时国民收入和物价,跟土匪是两码事。

良心很重要,买办们没有。

你说:上海为什么富裕?

你说:普通民众生活质量升级的主要障碍在哪?

什么是合法抢劫?

这是抢习惯了。

一样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上海的病根很清楚,买办资本家泛滥成灾。

从上到下全做起了买卖,宁愿搞病毒共存卖药赚钱,也不肯搞清零救人命。

如果有 100% 的利润,资本家们会铤而走险;

如果有 200% 的利润,资本家们会藐视法律;

如果有 300% 的利润,那么资本家们便会践踏世间的一切。

![](data:image/svg+xml;utf8,)

时间线 2021 年 1 月 14 日: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辉瑞中国在上海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此次双方开展战略合作,共

同建设和完善与上海城市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相适应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助力 “健康上海” 和

“卓越的全球城市” 建设,服务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时间线 2022 年 2 月 11 日:

国家药监按照药品特别审批程序,附条件批准辉瑞公司新冠病毒治疗药物进口注册。

目前,该药物已临时性纳入我国医保支付范围。

时间线 3 月 17 日晚间:

2.12 万盒进口辉瑞新冠口服药 PAXLOVID 从上海入关。

一个质疑是:如果辉瑞药真的有用,怎么解释美国新冠死亡全球第一?

诡异的是——

国外辉瑞药 200 元一盒,国内辉瑞药 2300 元一盒。

国内比国外一盒药贵 2100 元。

就这吃相?敲骨吸髄!

辉瑞药!

大跌眼镜的是国内国外 10 倍价格差:

国内国外这么大的差价,网红医生为什么不质疑?

中间的利差谁拿了?全国医保的钱够花吗?

![](data:image/svg+xml;utf8,)

什么是买办们的特事特办?

辉瑞这个刚刚被紧急批准、还没有经过实践验证的新药,就像当初的瑞德西韦一样,再次被鼓吹为

“新冠特效药”,打破常规,特事特办,一路绿灯进入中国:

2021 年 12 月 22 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紧急批准了 Paxlovid;

2022 年 2 月 11 日,国家药监局应急批准;

2022 年 3 月 9 日,在大陆的商业协议签订:

2022 年 3 月 15 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把它加入了第九版诊疗方案。

2022 年 3 月 16 日深夜,首批两万盒运抵浦东机场

2022 年 3 月 18 日,两小时完成清关;

2022 年 3 月 22 日,国家医保局将辉瑞新冠口服药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一个中国人用一个疗程,十亿人就是十亿个疗程。

乘以 2300 就是两万三千亿。

很多人可能会说了,中国哪有那么多病人。

这难不倒专家们,共存躺平了不就有了吗?

中间的利差就是 2 万亿,把全国各省市医保的钱,一个动作掏空医保到上海药厂。

2 万亿的利差——

除了上缴上海市财政的,就是营销各个利益方大家上下左右分赃的钱。

而且这才一个疗程就 2 万亿。要是多几个疗程?多少钱?

想一想,睡觉都要笑醒啊!

什么清零?清什么零!?

一个疗程上缴财政 1 万个亿。

上海的领导们能不支持?

上海的领导们怎么能不支持!?怎么好意思不支持!?

其它省有意见?好说,拿一部分出来转移支付。

看你们有什么话说。

我们就喜欢你们吃了巨亏,然后有苦说不出来的样子!

哎,创造财富就是爽呀。

年轻人,要努力。外乡人,努力吧!

E、一个坚决清零逻辑:10%的人会有长期后遗症。

数据说话,实事求是。

进入喜闻乐见的数据打脸环节——

英国统计局在 5 月 6 号发布了《Self-reported long COVID after infection with the Omicron

variant in the UK: 6 May 2022》「在英国感染奥密克戎变体后自我报告的长期后遗症」的报告。

而且对公众开放 Excel 的原始统计底表。

这篇报告说的就是奥密克戎病毒后遗症长期症状。

英国统计局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抽样了 30 多万人。这个数据是一个宝贵的参考指标。

英国统计局结论要点——

对于第一次感染新冠的成年患者(已打两针疫苗)来说,感染奥密克戎 BA.1 后出现长期后遗症症状

的概率 8.7%,相比德尔塔 15.9%,降低了 49.7%,等于打了对折。

而打了三针疫苗又感染 covid 的患者,Delta 和 Omicron BA.1 的长期后遗症症状概率都在 8% 左右,

属于同一量级。

英国已经有 180 万人「占总人口的 2.8%」自己报告了 Long Covid 长期症状,排除了其他疾病原因。

在自己报告的患者中,有 382000 人是在 12 周「3 个月」内首次感染的;130 万人是在 12 周之前感染

的,791,000 人在一年前感染, 235,000 人在两年前感染。

——奥密克戎时期,有 438000 人感染并出现了长期症状。

英国奥密克戎主要后遗症为:

疲劳(51%),呼吸急促(33%),嗅觉丧失(26%)和难以集中注意力(23%)。

这个难以集中注意力,就是脑雾,也可以理解为智力降低。

英国和新冠疫情共存短短两年出头:

就已经出现了 180 万名有长期后遗症症状的患者,占全国人口 2.8%。按照奥密克戎的刷新率,哪怕

按每季度新增 40 万估算,再过两年,会有 500 万人患有长期后遗症症状了。

大量人群出现长期后遗症会导致什么问题呢?

会导致——

家庭有效劳动力严重下降,社会劳动生产率严重下降。

换言之:家庭收入长期减少,社会创造动力长期匮乏。

共存的人如是说:

我不怕共存。我家人都打了疫苗,身强体健,即使放开后感染了,也完全可以自愈。就算真的遭遇

不幸,我家人都是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态度,没有点基础病想致死也不容易。

至于其他陌生人,死 100 万或者 1000 万和我有什么关系?

中国古人不讲知识,讲学问。

所以我们就问:

共存之后:医疗体系被击穿,医保被迅速清空。

你确定医保清空后你和你家里人有钱自费看病?

你确定你不在乎家里老人和孩子死不死无所谓?

你确定你和家里人得了新冠自生自灭谁都不管谁?

你确定大量的人得了新冠社会秩序能回到 3 年前?

你确定你反复得新冠有长期后遗症不能工作然后无所谓?

按照统计数据:近 10%的人会有长期后遗症。

而且这个数据只进不出,是长期沉淀累积的。

为什么要全心全意坚决拥护国家动态清零战略?

因为我国 14 亿人里——

如果出现 10% 的人口因为长期后遗症失去工作能力,还想有外卖小哥、快递小哥帮你跑腿?

如果 20% 的人口失去工作能力,那时候还想有稳定的运输物流?

如果有 30% 的人口失去工作能力,那时候还想有良好的治安和消防能力?

如果 40% 的人口失去劳动能力,那时候还想保家卫国?

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

其它行业的买办只要钱。

而医疗买办:既要你的钱,还要你的命。所谋甚大。

如果你吃不到医疗买办的共存红利,你还鼓吹共存,那就是单纯的蠢。

动态清零的确造成居民生活不便,可如果放开管控与新冠共存,情况只会更糟。

坚持动态清零政策,核心原因在于:有一大部分新冠后遗症是长期只进不出的。这个数字随着新冠

一次次变异,一次次全球感染,只会不断积累长期后遗症的病例数量。

这个叫做影响国力!

——

疫情三年检验了国家的底色。

疫情三年检验了城市的底色。

检测了疫情下每个人的智商。

上海日死亡已经接近清零,这真是个好消息。

更好的消息是累计死亡 568 例的直接原因都是死于基础性疾病。

这样我们可能要创造一个感染几十万人但因新冠死亡为零的世界记录。

上海的网红医生领衔的救助专家组功不可没,表彰会上值得大书特书。 ​​​

早了不行,晚了不好。这个时间节点,确实该洗地了。

给上海的责任人和共存派洗地的,请继续你们的表演。

掌声响起来!

知乎用户 阿斯普洛斯 发表

情况就是平行世界里已经复工复产了,我还被封着。。

知乎用户 不懂材料的材料人 发表

愚人节清明节青年节劳动节节节败退

持久战阻击战攻坚战保卫战战战告捷

健康码行程码场地码核酸码层层加码

买菜难就医难保供难抗疫难百姓最难!!

知乎用户 一梦千年​ 发表

京东购买的大米,昨晚已经收到,等了整整一个月以上,大概 35 天左右。

至于线下超市,今天松江区是 12 点~5 点可以出小区购买,但是,第一,每户只能出一个人,第二,只能步行或骑共享单车,第三:超市排队时间太长,上次我出去排了三个多小时的队伍,

所以现在我和我的室友,并不太想出去,因为走路加上排队的时间太长。


现在说白了,就看银行存款了。存款多的,在小区也能买买买,有人团匹萨,有人买烤鱼,有人叮咚买菜,昨天还有商家把米,面粉,油送到小区来卖了。

只要没网贷,没房贷 ,宅家偶尔点外卖。感觉像极了晚年生活。

下午室友出门,我让她帮带了两包虾片

知乎用户 卧牛 发表

怎么判断疫情形势走向有一个有趣的标准,就是看孙春兰副总理还在不在,她 5 月 2 日就走了,说明上海疫情的各个堵点差不多解决好,5 月 1 日的讲话变成了大的动员指导。

我们会发现像武汉早期那种各种奇葩封控新闻也很难再看到了,包括上海疫情数据热搜也少了。说明上海政府对于封控资源应用已经成熟完备,疫情也确实好转。

有趣的是舆论形势也和武汉早期一样,各种极端负面的投降主义和厌战情绪充斥网络,后期或者悄无声息或者硬是质疑信息虚假。

所以说都是人,就算从小接受了马列主义教育,只有遇到危机时刻,思想的本质才会不受主义的影响全面暴露出来。

知乎用户 莱布尼茨​ 发表

认识一些在 2020 年之后创业的朋友,那时候虽然疫情对经济影响也挺大,但信心还是有的,信心来自比较,看中国已经战胜了疫情,再看看国外,记得 2021 年的时候,因为国外疫情停摆,外贸的生意那叫一个好。

基于这样的背景,出来创业的和逆势扩张的小老板还不少,这次一下子被打回去了。

疫情期间,小老板的损失往往是最大的,打工人最多几个月失业没收入,小老板们却是要成老赖,背一屁股债,没收入,每个还要付房租,工资,社保,这发工资的日子一到,就是一道坎。

有趣的是,现在哪怕真扛不过的小老板,也没几个敢公开哭穷的,我来说说原因吧。

1. 做生意,本来就是要冒风险的,既然破产也是愿赌服输,怨不得人,这几年骂资本已经成为一种政治正确,社会上又是打工的人多,所以小老板真破产,没几个人会同情,只会觉得活该,疫情期间,逆势扩张,活该。

2. 商人是非常务实的,如果哭穷能带来改变,那就哭哭,可实际上小老板知道,哭穷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倒会加速矛盾。

不哭穷,有些账还能拖拖,一哭穷,那就都上门讨债了,日子会过的更差,所以没钱的时候还要打肿脸充胖子。

3. 做生意的,多多少少有点偷税漏税,少给员工交社保之类的破事,很多事是能做不能说,真在舆论场哭穷,说不定事情没解决,更惹出麻烦,打工人平时想继续工作不会举报,现在工作也没了,那自然会到处举报。

这几年很多人的信心来源于疫情总会过去,过去的生活是回的去的,这个信心是没任何根据的,就是一种信心而已,基于这个信心,遇到困难能撑就撑,总觉得撑撑会过去。

但现在很多人的预期已经有所改变,毕竟现实大过天,个人建议大城市里能去北京的就去北京,能进体制的就进体制。

如果进不了体制,选择行业的时候要考虑自己所在的行业能不能纯线上,这个纯线上类似刘畊宏跳操,而不是电商类型的,电商涉及非常复杂的供应链。

至于餐饮娱乐类的生意,不用说了吧,那是彻底不敢玩了,疫情可能推动元宇宙的加速,根据索罗斯的反身性理论,这么多人的预期改变,会对真实的世界产生很大的影响。

2010 年的时候,上海胶州路大火,那悲剧就像现在的长沙自建房倒塌,悲剧发生后,连续好长一段时间,无数市民排队献花,交响乐现场演出,领导也去了现场,每个市民能感觉到彼此是休戚与共的利益共同体,一座城市总会遇到磨难,但见证一座城市有没有希望,永远在普通市民面对磨难时候的反应。

这次上海疫情,基层问题不多说了,但普通市民,依然很努力的要让自己活的有尊严,要活的像一个人,哪怕非常时期,还是要讲道理,讲规则,遇到各种问题,该发声的就发声,虽然不像其他城市,有著名作家写日记,但每个人普通人都是作家,都在记录我们自己的生活,城市精神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大部分市民的行为准则,疫情总会过去,要永远对上海有信心。

知乎用户 我不是数学家 发表

2022 年 5 月 15 日 0—24 时,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69 例无症状感染者 869 例。

新增本土死亡病例 4 例

非管控人数:

确诊病例:69-42-27=0

无症状感染者:869-869=0

昨天 15 号发的数据,非管控是 0 ,今天继续是 0,这进度把控,ganggang 的。


最近世界局面不稳啊,芬兰、瑞典也要站队了。

外面这么乱,咱们还是别给领导们添麻烦了。

人家日理万机的忙死了,哪顾得上疫情这点事儿啊。

阿联酋总统的事情还要发好几次言呢,事情太多忙不过来呀!

艾瑟尔的一缕黑色卷发从女仆帽下逃逸出来。菲茨摸了摸她的头发。他知道这样做会让自己后悔。
“你有没有听说过初夜权的事?” 他听见自己嘶哑的喉音。
“我是威尔士人,不是法国人。” 她说着,满不在乎地扬了扬下巴。他已经看出这是她特有的姿态。

——以上引自《巨人的陨落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知乎用户 常无欲 发表

也该看到曙光了……

虽然副市长还是辣么的拉胯,发布会戴个口罩都能戴反了。

我同事在曹杨的已经再次开发出门证了。

我在张江,现在恢复到了 3 月份左右的状态,小区里可以自由活动,隔三差五来做一次核酸,5/2 号短暂发过一次出门证,现在等待静默期结束再发出门证。

快递什么的也开始发了,连老婆在天猫超市上买的零食也发了,昨天收了好几大包。五一前正好有北京的朋友来上海执行任务,还送了我一大箱东西,有零食有海鲜,算是过了个比较丰盛的劳动节

总之,希望早点结束,正常上班(虽然比较大可能我司还会让大家在家多办公一段时间)。

现在比较糟心的是汽车电瓶没电了,小区里面有人有线可以接电,我还没弄过……

房客问我能不能减免一部分房租,说实话我贷款国家怎么没减免利息给我啊?但是想了想还是给她免了一半,毕竟大家都不容易是吧?

这次疫情,楼上楼下的邻居走动勤快了很多,有同学家长送可乐,十一楼的送了零食,二楼前天还给我们家送了两份 KFC,我帮九楼邻居拿了红酒回来,结果箱子被雨水泡烂了,摔碎了一瓶,结果她看到我还送了我一瓶让我尝尝。楼长也组织了了好几次团购,我们楼买的东西价格还是很划算的。总之,算是比较温馨的邻里关系了。

对了,还有认识多年的网友,特地托她男朋友开车给我送了几十斤菜和鸡蛋,也是非常的感动。

那些老小区里面狗屁倒灶的事情,我们也很少碰上,小区里面要么张江的码农,要么陆家嘴的金融民工,相对来说都还是敢发言,有点发言权的,跟居委和物业配合的也不错,小区业主还给安心抗疫的保安和保洁发了一点补助,虽然不多,但是也聊表心意吧。

张江汤臣豪园二期疫情防控日报(5 月 15 日)

顺便再发一张我去曙光医院看病,骑车回家的路上拍的照片。

![](data:image/svg+xml;utf8,)

知乎用户 天镜九州 发表

这可能是目前全世界唯一一份,全员应检尽检的数据样本。

如果不是阴谋论的话。

手动狗头

知乎用户 Reynard​ 发表

先贴张家门口小路管控的

![](data:image/svg+xml;utf8,)

再贴点复工复产的笑话

最后来张团购拼多多送来的西瓜,回家继续吃瓜去

知乎用户 solomn​ 发表

5.10 日封了 56 天的全阴小区发现两例阳性,迄今未上榜。。。

每天等待上榜,有种等待戈多的感觉。。。

知乎用户 吴念真​ 发表

7 月解封的传言居然是真的……

上海通报:

全面恢复全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阶段。6 月 1 日至 6 月中下旬,在严格防范疫情反弹、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全面实施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全面恢复全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知乎用户 房住不炒科技兴国 发表

最近听不到上海人的求救了,看来马上解封了,加油

知乎用户 chris7896 发表

我就想问,同样的确诊数据和无症状数据,当初吉林和长春是怎么做的

而现在上海是怎么做的?

就我看到的和记得的

吉林和长春是封省封市一刻也不放松,默默的为清零做一步步的工作!

上海呢?

急不可耐的宣布 ——“目前全市 16 个区已有 15 个区实现社会面清零,封控区总人数降至 100 万人以内,昨天新增阳性感染者数首次降至 1000 例以内,全市社会面已连续两天无新增阳性感染者报告,我市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

“6 月 1 日至 6 月中下旬,在严格防范疫情反弹、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全面实施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全面恢复全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昨天的新闻还有说货拉拉司机违规高价拉人去浦东机场被抓,今天就开始出租车和私家车可以在部分地区通行,5 月 22 日地面公交和轨道交通有条件逐步恢复。

我现在都搞不明白,到底是该先完全清零再解封,还是在边解封边清零,上海的政策怎么就这么特殊,看起来怎么就这么不牢靠呢?

以前看上海,那是先进,现代化,洋气的印象,而现在呢,就剩三个字 —- 不靠谱,如果还加三个字 — 向钱看,再加几个字就是 —- 还没站稳,就像跑了

不说别的,不谈以前武汉封城,就看同期的北京,才只有上海十几分之一的每日确诊数,无症状数,都严防死守的纹丝不动,而这边上海才刚刚从四位数降到三位数内,还每天有死亡,看起来就急不可耐的宣布自己胜利了,工作有成效了,有效控制了,都开始安排解封该怎么办了,我都可以想见真的解封后,有多少沪吹可以编出多少吹逼的段子!

知乎用户 CRI 元哲​​ 发表

2022 年 5 月 16 日 (壬寅年四月十六),我们普通居民所在的上海依旧处于“静态管理” 中,上千万居民被困在家中,大家购物困难,就医难,有些人已经被封了超过两个月了。

目前已经传出关于上海自 5 月 16 日起 “复商复市” 的消息,但很多上海居民只是将这个消息当作 “狼来了” 一般。既然“黄台之瓜” 已经几十摘了,“公信力” 不知能否从零降到负数?

2022 年 5 月 16 日上午 10 点,国家统计局发布了 2022 年 1-4 月份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数据:2022 年 1-4 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38142 亿元,同比下降 0.2%。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 124807 亿元,增长 0.8%。2022 年 4 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9483 亿元,同比下降 11.1%。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 26916 亿元,下降 8.4%。

2022 年 1-4 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 0.2%

2022 年 3 月,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 1231.44 亿元,同比下降 18.9%。很想早点知道 2022 年 1-4 月份上海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看看封城对消费的影响有多大。

知乎用户 我就是理中客 发表

说句题外话,我们可能都大大低估了上海疫情对全国的影响之大。

上海已经 “封城” 快两个月了,却依然严重影响到邻水县,5 月 14 日邻水县新增 193 例无症状感染者,显然隐匿传播了很久。万幸的是邻水旁边的重庆没有遭遇大规模感染,不然全国怕又是迎来新一波感染潮。

事实也证明了,上海这样的超大城市疫情不控制,必然会外溢全国,甚至别的城市与城市也会交叉传播,导致一些疫情风险严重的地区不得不采取严格封控,光防上海都没用。

可惜在一些自私的人眼里,他们看不到上海疫情严重的根源是上海 ZF 初期未严格管理,也没看到上海疫情已经在全国遍地开花,影响到全国数亿百姓。反正,这些都没有我被封两个月重要!

如果这就是自由主义,那我情愿永远不要。

知乎用户 全民风暴 发表

前几日,复旦大学余宏杰团队发表在《自然》杂志的研究报告,有一个惊悚的结论:如果不严格封控,将死亡 155 万人。

其中内容被人断章取义,需要厘清。

首先,这个 155 万,是指在当前疫苗接种水平之下,完全躺平推算出来的数字,事实上,任何所谓 “躺平” 国家或多或少都有继续对抗新冠的措施。因此 155 万,其实是极端条件下的数字,是一个完全躺平的结果。然而我们知道,在完全躺平和严格封城之间,存在着一个广阔的中间地带,我们还有很多其他的对抗病毒的手段。因此,不封城,绝不意味着 155 万这个数字就会真实发生。
其次,这篇报告的目的并非为论证病毒必须清零,而是在探讨:如何在保证不击穿医疗系统的情况下,与病毒共存。我想,这是业内大量人士的共识,也是大多数国家防疫的基本思路。病毒去了还会来,不可能完全清零。封一次就算达到基本清 0,下次它会再来,还得继续封继续折腾。因此,该研究报告并不为封控背书,它是以共存为目的的。

再次,如何在不击穿医疗体系的前提条件下共存,如何在将病死率控制在持平或者低于季节性流感的前提条件下共存,该论文其实给出了明确的建议:1 继续提高老人的接种率;2 采用新冠药物。3 大面积封城这种非医学手段,在该报告中只是一个备选项,并非推荐项,只有在 1、2 两项措施没有条件实施的情况下才考虑采用。

严格封控当然是一种有效措施,但成本过高,带来的次生灾害甚于新冠。在有其他手段将病死率控制在低于季节性流感的情况下,殊无必要。因此,我们真正需要关注的防疫重点是:国产疫苗对老年人的保护作用是否高效,中国的新冠药物对治疗新冠是否高效。

(奇怪的是,一方面宣传我们的疫苗、药物都是高效的,一方面却又依旧渲染疫情的恐怖,难道疫苗和药物对重症、死亡的疗效刚刚好卡在了一个点上:既保持了宣传中的有效治疗,又不改新冠必须封城的恐怖性?上海 107 岁老人无疫苗、基本无药物、居家,硬扛了新冠。那么,何以我们在有疫苗、有药物、有病房和方舱的情况下,还要对新冠如临大敌?)

该报告还提到,学校、工作场所的封与不封对疫情重症率、死亡率的影响不大。

科学全面地看待该报告,杜绝断章取义。经济下滑必然提升社会死亡率,因此为封控不惜一切代价是不可行的,必须运用科学找到代价的边界。我非专业人士,涉及报告内容的部分,转述自其他研究了该报告人士的观点。欢迎指正。


参考:2019 年,余宏杰团队联合疾控中心和香港大学,在《柳叶刀》发表题为:Influenza-associated excess respiratory mortality in China, 2010-15: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表明,在 2010 至 2015 年这五年中,全国平均每年有 88100 例流感相关的超额呼吸死亡。而中国官方统计的流感死亡数字是每年一百多人。当注意,中国在统计方法上,与国际标准不同。

很多人拒绝相信余宏杰团队每年流感死八万八的研究结果。那么,如今为什么又把余宏杰团队这 155 万的数字奉为圭臬?把 155 万的数字奉为圭臬,为什么又对论文中与病毒共存的观点视而不见?

知乎用户 还是不注名好 发表

今天各大媒体都在报道上海的一位 108 岁的抗美援朝英雄老兵,和他 93 岁的战友,双双新冠重症出院的事迹。

上海这次的重症死亡率非常高,有统计过,在 50% 左右。在刚开始的几天甚至高于 80%。

4 月 28 日上海新增「5487 +9545」,新增死亡 52 例,目前当地疫情情况如何?

在目前上海发布的通报中,目前已经死亡了 570 多例。

108 岁的抗美援朝老英雄,和他 93 岁的战友,都有顽强的生命力,成为少数在上海挺过重症的新冠患者,挺过了这个春天。

他们一起居住在上海的战友们,当年挺过了朝鲜战场,有多少挺过了这个春天呢?

罢了。都是 “有大量基础病,早就应该死翘翘了,还能节约养老金”,不是吗?

金正恩同志吊唁杨亨燮同志逝世

你看,朝鲜的老英雄,不就没有挺过吗?

知乎用户 苏州市民 发表

爱丁堡总是能发明出自己的一套独特标准,自沪式防疫、沪式无症状认定、沪式无高风险区、沪式城市管理,沪式菜来了后、又迎来了无数次的沪式基本清零。

5 月 15 日上海宣布 16 日将恢复正常,16 日宣布 15 区社会面清零。然而上海地铁 5 月 15 日宣布所有线路车站均停止运营,恢复时间尚未确定。魔都上演大型现实版逗你玩,骗傻子也没这么骗的,沪舒宝们估计都绷不住了。

知乎用户 YiNing Wang 发表

自 3 月 4 日起,截至 2022 年 5 月 15 日,考虑到无症状转确诊的情况(无境外输入无症状转确诊)

上海目前本地阳性感染者 新冠肺炎确诊率为 9.2271%

上海境外输入阳性感染者 新冠肺炎确诊率为 73.0715%

知乎用户 李石樵 发表

可以预见的是,上海应该快取得抗疫的伟大胜利了,胜利的晚会得开始预备了。

本来我还一直对自己说,好歹朝鲜抗疫比我们强,结果最近才发现,我们的抗疫竟然已经快超过朝鲜了。我感动得要哭,太幸福了,真是太幸福了。谁能想到才短短 10 年,就已经快赶超朝鲜了。

中国作为一辆巨车,它有巨大的惯性,而让它这 30 年经济狂飙猛进的初始动力是哪里来的,改革开放!除非有人疯狂踩刹车,否则这巨大的惯性足以让中国成为全球第一。

对那些局域网的小年轻,我不想多说啥了,请自己去好好研究一下建国以来中国的历史,花上一个月时间彻底搞明白中国为什么改革开放后会经济飞速发展。不要读任何自媒体,去读些权威的经济历史书。

第 2 轮被封的第 55 天,现在能在小区里散步,这些天又在密集做核酸,据传小区明天准备发出门证,一家可以出去一个人。

知乎用户 白日梦想家 发表

人在嘉定,看来确实要逐渐恢复正常生活了。

看嘉定防控办发的通告,接下来要走新三步:

  1. 5 月 15 日到 5 月 21 日,每日新增阳性持续下降,达到社会面清零,继续落实三区管控,原则上不再提级管理,全区保持低水平社会活动;
  2. 5 月 22 日到 5 月 31 日,单日新增阳性进一步减少,逐步扩大复工复产的范围,做好部分年纪复学准备,为早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创造条件;
  3. 6 月 1 日以后,全面恢复全区生产生活秩序阶段,争取疫情防控常态化动态清零,6 月下旬全面恢复全区生产生活秩序

问题是,按照老三步的标准,嘉定目前似乎还没达到社会面基本清零的要求。

下面算一下看看,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 2020 年 11 月 1 日零时,嘉定区常住人口 1834258 人

1834258/100000=18.3 人,也就是说,每天新增少于 18 人才算是进入社会面基本清零的状态。

嘉定最近几天的新增阳性分别为:[34,90,109,63,84,35],看这下降趋势有点紧张,截止到 5 月 21 日社会面清零的目标,还有 6 天的时间。

满打满算的话,前 3 天每天新增少于 18 例,达到社会面基本清零,后 3 天每天新增为 0,达到社会面清零。这就离谱。

下面还是关注复工的时间点,看通告的描述,6 月 1 号之后,肯定是要复工了。

看来是,整体新增感染者的持续下降(今天终于跌破 1000),给了大家信心,所以政策也积极起来了。

知乎用户 Ur Home 发表

3 月 13 日开始居家隔离,今天是居家的第 65 天、9 个星期零 2 天;核酸 25 次、抗原 44 次、全阴。

5 月 16 日防范区先抗原检测(接龙留底),然后进行核酸检测,核酸没问题就可以出小区;

5 月 14、15 日,可凭出入证,一天两人次出小区。

5 月 12、13 日抗原加核酸,足不出户;

5 月 9、10、11 日可外出 4 小时,可团购;

5 月 8 日做核酸,上午不能出去,下午可以出去;

5 月 7 日可上下午各出去 4 小时;

5 月 6 日上午 12 点之前可出去,限时 4 小时;

5 月 5 日小区解封;

4 月 23 日小区除有阳的那栋楼为封控区、其他楼为管控区、可下楼;

到 4 月 22 日结束第二次 9 天的足不出户;

4 月 13 号小区有确诊转为封控区;

4 月 12 日公众号显示为防范区、后提及为管控区,可在小区活动,不可出小区;

到 4 月 11 日晚结束第一次 11 天的足不出户

4 月 1 日浦西全域封闭;

3 月 13 日到 3 月 31 日间断封闭和足不出户;

加油上海,本人在嘉定区菊园新区。

以下是近几天的菜品价格,此价格仅代表我所在小区价格,不代表上海其他地区价格,请知悉。

![](data:image/svg+xml;utf8,)

知乎用户 肥叔双全 发表

通过数据的可视化,可以很明显发现,情况正在好转,

正如疫情爆发时候,数据的增长很难控制,

当传染因数降下来之后,零星的阳性也很难影响数据的好转。

……

现在更需要我们思考的是,

下一次,怎么办!?

知乎用户 名古 发表

问:上海疫情啥时候解封?

​答:现状不可描述,未来无法预测,一切皆有可能。

知乎用户 朵龙珠 发表

不相信,看看杨浦就知道,请问,上面还是那样的方式,下面还是那样糊弄,糊弄过后没有惩罚,竟然惩罚了几百个快递员送货员?大面积拉垮,主管没有负责,怎么可能给你全心全意搞好?上海隔壁,看他们每天数据下滑线,比计算机还完美,心里并没有感到轻松。

知乎用户 爱米 发表

老公去复工复产了,这几天发抗原,收抗原的时候,明显感觉到人少了,一问,原来去复工复产了。经历一个半月时间,真的太不容易了,我们小区应该是风水好,比如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我们小区没发生过,大家比较自觉,所以阳性最初爆出来 2 个就没有了,而且物资特别充足,我们小区门口有华联超市,钱大妈,雨润,可能都是社区店,大家不好意思涨价,所以疫情期间我们普遍反应菜价还可以,听我妈说基本上 30 元 6 斤的样子,鸡蛋前期比较贵 30 元 30 个,现在 25 元 30 个,这几天更低了,我妈直接买了 180 个,疫情期间都是妈妈爱我们买菜,我们工作比较忙,还要去做志愿者,没时间买菜。都是妈妈买的,她说 4 月我家生活费 2000 元左右,包含了孩子的奶粉,我妈因为之前在深圳今年 2 月来上海,所以物价方面觉得上海还是挺划算,觉得没有深圳贵,我也没买过菜,她说的价格我也不知道到底贵还是便宜。我们小区而且特别关注独居老人,孕妇这样的。嘉定区也发了六次物资,有大米,牛奶,水果,零食,蔬菜。我能感觉到越来越好了,昨天还听到地铁的声音,应该在调试吧。

现在疫情肯定没问题了,接下来我们更要注意防护,尤其是快递,要戴手套,认认真真消毒,其次就是不聚集,不聚集,不聚集。

知乎用户 1 齐看数据 发表

社会面持续清零,上海开始复商复市,和之前 5 月 15 日开始解封的判断吻合,整体清零是要久一些的,估计会持续到 6 月份,在上海的还是要做好防护

对照组台湾,日增 68732,上海新增 896,和台湾新增的零头差不多

共存派经常提及的一个 “共存” 前提就是极高的疫苗普及率

看看台湾的死亡数据吧

台湾死亡 19 例

8 例没有打过疫苗

打过 1 针的 2 例

打过 2 针的 3 例

打过 3 针的 6 例

台湾三针疫苗的比例是 60%

我们可以让这些疫苗厂商来帮助我们抗疫,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但是动辄把整个民族的命运交给一两个疫苗厂商

我觉得,这些疫苗厂商还不配

知乎用户 小黑屋首席体验官 发表

当我们讨论死亡率,到底在讨论什么?

持续两个多月、累计 61 万余人感染的上海疫情,开始步入了尾声。

但本次疫情中的一个最关键的数据——死亡人数,则令人困惑。截止 5 月 14 日 24 时,上海的累计死亡人数已达 571 人,如果用确诊人数 57114 作为基数计算病死率,达到了 0.999%,当然,如果加上庞大的无症状感染人数,病死率还不到 0.001%。

病死率,是我们在对疾病社会危害进行评估时的最重要的概念之一。而死亡,是一场全球大流行最为极端的影响,也是各国权衡各种因素选择应对政策时,最为重要的考虑因素。

然而,遗憾的是,在错综复杂的真实世界中,如何科学地统计死亡率,厘清模糊的灰色地带,一直都是世界各地面临的难题。

这个问题如此之复杂,以至于针对新毒株奥密克戎的病死率,目前,全球各地尚未达成一个共识。

在目前报告的奥密克戎大流行的病死率数据中,新西兰较低,过去 4 个月的病死率只有 0.07%,低于季节性流感(0.1%);紧随其后的新加坡和韩国,病死率为 0.1%;日本等国的病死率数据也在 0.1% 上下。

而香港是截然不同的情况,其第五波疫情的病死率高达 0.75%——4 月 22 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指出,奥密克戎变异株在中国香港的病死率约为季节性流感病死率的 7-8 倍,必须坚持 “动态清零” 总方针不动摇。

然而,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病死率,不仅与病毒本身的特性有关,还与当地死亡统计的口径、确诊病例的报告情况,甚至,当地的疫苗接种率有着密切的关系。将病死率和与其相关的多个参数放在一起,透过这些千差万别的病死率及其背后各具特色的原因,我们才能真正明白,本次疫情中的那些死亡,告诉了我们什么。

因新冠而亡,还是伴随新冠而亡?

如果一个人感染新冠病毒后车祸身亡,他的死因是什么?

如果一个人患有严重糖尿病、高血压或心脏病,甚至处于癌症终末期时,感染新冠、最终死亡,应该如何划分死因?

如何判定新冠死亡,是新冠的死亡统计中遇到的第一个问题。

在中国香港第五波疫情中,流行病学家们就面临一个极端的案例,一位从高处坠地离世的死者,因检出新冠病毒阳性,被计算至新冠死亡病例中。

香港依循了大部分欧美国家新冠死亡统计的标准:死者只要在首次阳性样本收集日期的 28 日內死亡,就计入新冠死亡病例,而不会区分究竟是死于新冠(die of COVID-19),还是死亡时伴随新冠感染(die with COVID-19)。

这样宽泛的统计口径,无疑是香港新冠死亡率飙升的一大原因。在第五波疫情中,香港累计死亡病例 9142 人(截至 5 月 11 日),粗病死率为 0.75%,成为全球已发展地区中新冠死亡率最高的城市。

香港中文大学呼吸系统科讲席教授许树昌在分析了小样本的死亡病例后发现,死于新冠病毒和死亡时伴随感染的个案分别约占 38% 和 37%。后者中部分人本身已出现晚期癌症、中风、心脏病、肾衰竭等疾病。

香港医管局承认,面对激增的死亡人数,未能向外界提供实际的死因数据。

而内地维持两年之久的近乎零死亡的新冠纪录与香港形成鲜明对照。这些数字背后,运转着一个范围更窄的计算体系。

香港大,多年以来包括 SARS 或季节性流感暴发期间,内地约定俗成了一种统计标准,虽然官方并未明确,但只有直接死于传染病的人才会被纳入死亡数字。

如果说外伤、意外事故等伴随新冠死亡的案例还比较容易区分剥离,那么倘若踏入基础疾病的 “沼泽地”,在内地此前严格的统计指标里,辨别死因便变得棘手。

“这是个模糊地带”,一位来自南方的 ICU 主任透露,“比如一个因多发性疾病住院的老年人,身体虚弱、疾病加重,这时候又感染新冠去世。新冠无疑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但医生应该如何填写死亡报告呢?概念模糊的时候,就会打擦边球,如果想要少报死亡数字,医生就会把死因算在基础病头上。在以前的非新冠疫情中,也是这样统计的,想区分清楚恐怕不现实。”

而在本轮的上海新冠疫情中,有医生向八点健闻指出,2022 年 4 月 18 日上海发布的死亡通报中,死因中提到了 “创伤性硬膜下出血”、“多发性大脑挫裂伤”、“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等,而这类情况,多为创伤导致。当然,这位医生也提到,也许是外伤与新冠共同导致的死亡,如果没有新冠,伤者也不一定死亡。

根据 WHO 发布的《国际 COVID-19 死亡原因证明与分类(编码)指南》,对所有因 COVID-19 导致死亡、认为因它导致死亡或者促进死亡的死者,应在其死亡原因医学证明书上记录 COVID-19。

而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规定,新冠死亡病例统计应包括 “新冠肺炎作为根本死因(underlying cause of death)或促成死因(contributing cause of death)的死亡” 以及“确诊患有或推测患有新冠肺炎的死亡”。

美国疾控中心的官方数据显示,截至 2022 年 4 月 16 日,美国统计的 990,592 例新冠死亡病例中,至少有 90% 的死亡病例的死亡证明上将新冠肺炎列为根本死因。

模糊的界定困扰着医生们。直至 4 月 18 日,上海疫情公布出第一批死亡病例,显示均存在基础疾病。这被业界视为统计口径的改变。

“国内新冠死亡的统计口径正在改变和调整,开始和国际接轨,便于将来和世界其他国家的数据直接进行比较。”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系系主任张作风告诉八点健闻。这位流行病学家人为:这一变化是很好开始,“这也对临床的实践带来影响,将来新冠感染的病例不再是感染科医生的单独治疗,应该包括临床多科室的合作、综合治疗来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

不过,对于突增的死亡,金冬雁向八点健闻分析道:“上海一改以往多年的统计习惯,让大家知道实际死了很多人,不然很难解释为什么采取严厉举措封控这么长时间。当然,是不是所有的死亡病例都算进去了,还是未知。”

香港的 0.75%,新加坡的 0.1%,哪个病死率更更可信?

死亡统计口径的变化,最为直接的影响便是我们在文章开头提到过的 “病死率”(CFR),即:死于这种疾病的患者总数 / 确诊总人数。

4 月 22 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指出,从病死率来看,全球的流感平均病死率为 0.1%,而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病死率在香港却高达 0.75%,约为流感的 7-8 倍。

不过,已多有相关专业人士在不同场合表态:香港第五波疫情中的超高的新冠病死率有其独特原因,不宜直接推演至内地更广大的人群。

原因之一,来自前文所述死因统计的差异。香港的新冠死亡统计,执行的是最为宽泛的统计口径,其直接结果便是新冠死亡的统计人数会高于真实的新冠死亡人数,这就增加了病死率统计的分子。

另外,因为核酸检测能力不足,以及后期抗原检测的大量漏报,早在今年 3 月,金冬雁、梁子超等香港医生和学者就曾向八点健闻提到:香港的实际确诊人数,应该远高于目前报告的确诊人数。而确诊人数的统计不足,将导致的是分母减小,同样会人为导致病死率的数值比真实数字要大。

在《知识分子》的报道中,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讲席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流行病学荣休教授唐金陵认为:估计香港的感染总数约是目前报告数字(103.5 万)的 4 倍,约为 400 万左右;而香港大学微生物学教授袁国勇则认为真实的确诊人数可能在 150 万 - 400 万之间,“估计可能有约 250 万人已受感染”。而这,也就意味着,真实的病死率要远低于目前的 0.75%,也许只有这个数字的 1/4 到 5/8,因而,奥密克戎的病死率与季节性流感的病死率差别并没有 7-8 倍那么多。从全球的新冠病死率来看,这种推测是合理的。

在目前报告的奥密克戎大流行的病死率数据中,全球最低的新西兰,过去四个月的病死率只有 0.07%;紧随其后的新加坡和韩国,病死率为 0.1%,接近季节性流感;根据为日本卫生大臣提供咨询的日本科学家今年 3 约公布的数据,奥密克戎在日本的病死率约为 0.13%,也同样大大低于香港报告的病死率。

当然,香港第五波疫情中的病死率可能会高于新加坡等地,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疫苗的接种率。

在本轮的香港疫情中,92% 的死亡病例都有长期病患(基础疾病);96% 以上的死亡病例都是 60 岁以上的老人;73% 的死亡病例完全没有接种疫苗,而接种了三针疫苗的死亡病例只占 1%。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病死率数据只有 0.1%,几乎达到季节性流感水平的新加坡。截至 4 月 18 日,新加坡已有 93% 的人接种至少 1 针疫苗,92% 完成接种 2 针,73% 的人接种了第三针追加剂。

而对于老年人,截至 4 月 14 日,新加坡 80 岁以上人口已有 95% 接种了一剂疫苗,而接种两剂疫苗的比例也达到 94%;60 岁至 69 岁人口与 70 岁至 79 岁人口已完全接种两剂疫苗的占比都在 97% 左右。这说明,疫苗对于预防病死的效果非常显著。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系系主任张作风强调:按照上海公布的数据,完成接种的 60 岁以上的老人,因为新冠伴随的慢性疾病死亡的危险很低。疫苗接种对 60 岁以上老人的死亡率有 97% 的保护。

至少,病死率的分析给了我们一个结论,为老人和高危人群尽快接种全程乃至加强免疫的新冠疫苗是一个真正有效的降低病死率的方法。

超额死亡——更惊人的海下冰山

当我们讨论新冠死亡时,还有一种死亡不能忽视——那些人并没有直接死于传染病,却间接因传染病大流行而死。

2022 年 5 月 5 日,世卫组织发布了 2020 年初至 2021 年底两年间,与新冠大流行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全部死亡人数(称为 “超额死亡”),这个数字约为 1490 万。

超额死亡,是用疫情流行期间全球实际发生的死亡人数,减去大流行未发生年份估算得到的正常死亡人数。换言之,相比正常时候,这两年间全球多死去了将近 1500 万人。

早在 2022 年 1 月,Nature 杂志记者 David Adam 对比了 1918 年以来几次传染病流行给全球带来的超额死亡情况。数据显示,新冠肺炎导致全球超额死亡数量位居五次大规模传染病流行中第二,仅次于 1919 年的 “西班牙大流感”。

3 月 10 日,柳叶刀曾发表过一篇研究。研究者们利用数学模型同样对这两年间全球超额死亡数进行了预估。但这篇研究给出的超额死亡数比世卫组织的判断要更高,为 1820 万。

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全球报告了 594 万新冠病毒死亡患者。这意味着,全球这两年来的超额死亡人数为直接死亡人数的 3.07 倍。

所以,新冠直接致死的人只是海面上的冰山,只有结合海面下的不被大众注意到的大量超额死亡者,才能真正反映传染病大流行带来的公共卫生危害。

在柳叶刀文章中提到,与报告的新冠死亡者相比,多出的 1230 万超额死亡者,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来自未及确诊的因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死亡。另外,由于封锁的直接影响和由此产生的经济动荡,大流行期间许多死亡原因的疾病负担程度可能发生了变化…… 一些过高的死亡率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医疗保健使用减少。在年初的奥密克戎风暴中,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自 2020 年年初以来,死亡人数比正常预期多出 98.7 万人。其中绝大多数是死于感染新冠病毒,还有少部分是死于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如看病难、得不到及时救治等。

超额死亡的例子在武汉疫情中也有体现,在武汉疫情早期,由于医疗资源挤兑,肾病患者及其他慢病患者无法及时或按时得到医疗服务,其中一些患者最终只能在封锁和等待中死去。2021 年 2 月,中疾控、湖北省疾控、武汉市疾控等单位联合发表研究,回顾了新冠爆发的 3 个月内武汉和其他地区的超额死亡率情况。

研究指出,除可能包含未及确诊的新冠死亡的呼吸道疾病死亡的数据外,非传染性疾病中,心血管疾病(尤其是高血压性心脏病)、糖尿病导致的死亡率较之往年有超过 50% 的增幅。而八点健闻还注意到,慢性肾病造成的死亡率也由曾经的每十万人 4.8 上升至每十万人 7.2,上升了 50%。

研究者认为,这三个月内,有约 1400 人死于几种慢性疾病。按死亡地点分类,医院死亡人数显著减少,非住院死亡人数显着增加,这表明在暴发期间难以获得医疗服务或不敢不愿就医可能是非肺炎相关疾病死亡率过高的大部分原因。

研究者还指出,在中国,许多与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和缺血性心脏病)长期管理相关的初级卫生保健活动主要通过医院进行。在疫情爆发期间,获得基本救生药物(如胰岛素)和急性手术(如心脏支架)或通过医院就诊监测和管理重大疾病和相关风险因素(如血压、血糖水平)的能力受到严重影响,导致既定疾病恶化和死亡风险增加。

基于这些情况,一位研究者指出,在发生了疫情大流行的城市里,在城市封控的过程中,很多医疗机构停诊,或者正常的急、重症患者,不能及时搭乘救护车去医院救治,急重症患者由于没有核酸检测报告导致的延误治疗而死亡。这样的次生灾害更多的是全社会应急系统管理问题,但是对社会照成的伤害也许不亚于流行病本身。

在经历了比 2020 年更严的封控下,现在全国很多地方早已没法让经济和产业回到 2019 年那种运行方式了。有事没事给你来一发防控,马上很多企业就停摆,甚至越来越多的民企企业家也在网上直接把自己的账单摊开来证明自己实在是没办法,证明已有的救助小微企业的举措无用。

要知道,有形之手再厉害,看到的数据再详细,也无法替代企业家的决定性作用。

因为,企业家要面对复杂的环境,要去自负盈亏,唯有如此才可以获得利润,进而发工资、夯投资、给财税。现在很多中小企业家自己不干了,有点余钱的,就怕通胀,赶紧去核心城市买几套好房子压压惊。

这种情况在楼市自然就体现出分层、分化:核心城市与非核心城市之间分化;核心城市不同板块之间分化;不同房源属性之间分化;房龄、品质、视野、户型、楼层之间也分化。

体现为你买对了房子,继续赚钱,继续享受人生,继续吃香喝辣毫无压力,外面世界跟你没有半毛钱关系;但是,一旦买错了,那么,就会非常难受。

如果我们以前一直谈论基尼系数多么夸张,如今来看,封控成了基尼系数的加速器了。

这就是时代的呐喊,在各国都成为一个标志性的信号:或许,我们正在用成功的防疫不断购买基尼系数。房子,作为几块砖,只不过是中国社会最后的信用底线和财富分化的呈现形式罢了。

今天中国又走到了一个识字路口,我们每个人都不是旁观者。

从千年的历史维度来看,公元元年到现在的 2000 多年时间里,中国经济总量在全球占比总体是上升的。现在是第二大经济体,占比在 16% 左右。

而早在 1820 年,嘉庆 25 年中国在全球的占比就已经达到 40% 了。也就是说,直到今天,中国经济总量占比还没恢复到最辉煌的时候。当然,这只是从占比一个维度来看。对于一个经济体而言,经济质量还是最重要的。

回顾改革开放的 40 余年,中国一直在超越:1978 年全球排名第 12;1993 年超过俄罗斯,全球排名第 10;2010 年超过日本,全球排名第 2。我自己分析,也就是在这一年引起了美国的警觉和关注。

中国现在的 GDP 相当于美国的 78%,按照现有的发展速度,在经济总量上,我们大概率会在 2029 年或 2030 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可以说,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是可以预见、想象的。当前中国正处于关键处,面临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桥水基金创始人瑞 · 达里奥的说法,当前全球前景未必乐观,人类可能面对比二战时期更不太平的世界格局和环境。我是同意这个看法的。

光明的前途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未来 3-5 年,我们依然需要多做打算。新冠疫情是千年未有之大危机。它就像在经济运行的机器上撒了一把沙子,这个沙子的颗粒是特别大的,你无法完全消除。

过去几年,中国有许多趋势是一直在进行中的,疫情加速了这些趋势:

1. 中美关系恶化

疫情爆发后,大家就在讨论说,未来是不是会形成 “平行世界”,中美之间各有一个朋友圈。

2. 价值观、理念的分化

互联网对全球的影响一直在加深。一方面它导致信息的传递更快、更便捷。信息贫困问题得到了相当程度的解决,比如今天大山里的人和北京城里的人大家都用的智能手机。

有人说就好像青蛙坐井观天,本以为有了互联网后就能够出去看到天空,结果发现不是,而是把一帮人都拉到了井里,他们之间有共同语言,有了强化的共识,同时认为井外的事情都是错的。

3. 人口结构大幅变化

人口大变局是逃不掉的长期力量。第一是人口拐点渐行渐近,从总量上看,人口净增速是明显放缓的。联合国预测 2027 年印度人口将超过中国,人口红利正在消失。

但我们真正担心的问题倒不是劳动力红利的消退,而是人口结构大幅变化。2014 年中国劳动力人口首次净减少,之后降幅显著加快,尤其是 15-24 岁的 “小鲜肉” 减少最快,近 3 年几乎每年减少 1000 万。

中国也正在老去,1966-1974 年是中国第一次人口高峰,大概有 2.94 亿人出生。这个群体将在未来 5-6 年里逐渐步入老龄化。

4. 地产逐渐饱和

我们可以看到过去 20 年大的房地产周期中,增长斜率非常陡峭。现在我们户均住房已经达到了 1.5 套,住房拥有率高达 96%。

而从需求端来看,随着劳动年龄人口、刚需人口的下降,房地产行业确实将会从一个高速增长期步入到平稳增长期。

5. 全球经济步入减速期

2008 年以后全球的量化宽松,实际上无形中加剧了贫富差距。因为宽松政策天然地是有利于富人的。再加上全球化带来的国际之间利益分配的巨大差异,一些国家内部的利益出现了巨大冲突。

因为从全球经验来看,高速增长的经济体普遍经历了减速的过程,没有国家能逃开,中国也不例外。

从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全球经济减速期平均时间为 20 年,最终稳定在 3% 左右。

高人提出 “经济新常态” 这样的重要判断,是实事求是的,是对中国当前所处发展阶段的合理、精准判断。

所以,中国能够真正地实现 “提质增效”,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越没出息,越是贫穷,收入越低的男人,越喜欢谈论政治。

知道这些人,为什么喜欢谈政治吗?因为无产阶级在国家灭亡之际,是无法像乌克兰的人民富豪一样跑路的。

资本没有国界,资本家也没有。资本家不爱谈论政治,是因为一个国家破灭了,他们还可以到别的国家去敛财,而人民跑不掉。

富人是靠不住的,乌克兰对此提供了一个经典的教科书级别的答案。

乌克兰的老百姓也不是不想跑,不过他们没有提前获得消息,没有权贵拥有的特权,更没有私人飞机。

有钱就是精英的时代,富人享受特权。资本社会对富人的道德要求很低,却在文化中将他们塑造成道德权威。

爱国是穷人的最后一丝尊严。任何一个国家面临生死存亡和重大灾难的时候才会发现,原来富人真的靠不住;靠得住的仍然是曾经不屑一顾的穷人。任何一场灭国之战中,死在最前面的都是穷人。

“富跑跑” 是全世界富人的集体规定动作。印度富豪们疫情中的大逃亡令全世界目瞪口呆。阿富汗富人集体跑路,他们豪宅的租金现在堪称白菜价格。

富人跑路,舆论平静如水。因为话语权控制在富人手里,他们不会抽自己的嘴巴;能够抽他们嘴巴的无产阶级想声讨的时候,富人已经跑了。

在资本社会中,富人作为社会的主导群体承担的责任和道德义务,毫无疑问应该超过穷人,而事实恰恰相反。他们努力让你相信是富人推动着社会发展,“大多数人都是没用的,辣鸡人”。他们一边倡导 “穷生奸计,富长良心”,一边用跑路证明着他们的良心。

穷人爱国,富人跑路。穷人无处可去,只能爱国;富人却是钱在哪里,哪里就是家乡。富人拥有世界,穷人只剩下祖国。

中国当然也不例外,一个武汉疫情,就让人们看清了中国富人的跑路速度。他们一边高喊着企业的社会责任,一边飞快地逃离。

即使没有天灾人祸,中国富人跑路的脚步也从未停止。“别让李嘉诚跑了”,“别让潘石屹跑了”,“别让某某某跑了”,结果是该跑的一个也没留下。

“印度前一年创造了多少富人,后一年就有多少富人移民海外”,这句话同样适用中国。

我们的社会有两大一直无法破解的谜团,第一个是官员的财产有多少,在哪里。第二个是富豪的国籍问题,他们到底是哪国人。

相信很多富人,在讲到我国我党我军的时候,人们都会提出一个质疑,先说清楚,你现在是哪国人好不好。你要是对他们谈国民责任,拜托一定先弄清楚这些人的国籍。

“人民富豪” 等一大批顶级富人早已经将他们的资产转移到了海外的离岸信托。无论什么样的风云变幻,都不会对他们的财富造成影响。

富人爱国就是一场生意,往往在他们喊得最响亮的时候,他们赚得最爽。李嘉诚一直标榜自己 “爱港爱国永不迁册”,实际上却以 90 岁高龄第一个跑到了终点。

社会责任、良知操守、家国情怀和道德担当对富人来说就像快手主播脸上的美颜,不过是用来卖个好价钱。李嘉诚曾经坦白地说过,不要对富人的道德抱有任何期望。

当他们感觉瓦解这个国家对自己更有利的时候,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下手。潘石屹儿子对边防战士的仇恨,代表了这个群体对这个国家的态度。

“人民建国” 的共和国决定了中国的方向就是建立一个人人平等,共同富裕的平民社会。平民社会的经济特征,就是资源和财富向最广大的人群倾斜。

在中国,富人是一个复活了的群体。让他们活过来不是为了好玩,而是希望他们能够带动社会共同富裕。

“先富带后富”不是一个经济口号,而是一个政治承诺和一个隐形契约;是 “先富” 群体对全民的共同负债。

资本家积累的财富,是全民让渡生存资源和权利的结果。人民是事实上的原始出资人,理论上应该是资本增值的受益者,也就是说,富人跑路带走的,是全社会的财富。

像柳传志那样通过非法手段暴富的 “原罪群体”,虽然他们自诩为精英,画皮掀开却是实实在在的蛀虫。这些人可以离开,非法暴富和侵吞的资产必须留下。

占有生产资料同时又剥削剩余价值的富人在精神上脱离 “母国” 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这样的富人,要来做什么?

富人是靠不住的,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在穷人和富人,大众和资本之间,谁的诉求更重要。

乌克兰的现实告诉我们,没有人民的信任和支持,任何政权和国家都逃脱不掉垮台和灭亡。大炮不能上刺刀,穷人可以为了国家去拼刺刀,但是富人绝对不会。

乌克兰富人跑路揭示了一个真理,不能总是 “穷人越拜佛越穷,富人越烧香越富”。正是富人眼中无用的大多数人,才是国家最后关头的依靠。对他们关注得越多,就越可靠。否则结果,不忍直视。

“喝着地沟油的命,操着中南海的心”,恰恰说明底层民众同这个国家牢牢地捆绑在一起,因为他们没得选择。只有他们才能在灾难来袭时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同这个国家紧紧地站在一起。

1

经济学有一个经典理论,叫 “眼镜蛇效应”,源于真实事件。当年大英帝国殖民印度,发现当地眼镜蛇为患。一位大聪明想出来个妙计,给眼镜蛇开出了悬赏。交蛇发钱,童叟无欺。结果不是野生眼镜蛇被消灭了,而是印度人开始饲养眼镜蛇了。

“眼镜蛇效应”可以解释很多政策激励导致与结果相反的现象。其实,中国人很早就发现了类似的现象,发明了一个成语叫 “养寇自重”。你看,不但蛇可以养,“寇” 也可以养,只要有足够的“激励”,还有什么不可以养呢?

相较之下,养蛇自重比养寇自的风险要小很多。蛇不会说话,不会背叛饲主,也鉴别不出到底是家养、野生。

“眼镜蛇效应”在道德上是无解的,“罔顾公共利益”的道德指责毫无意义,因为 “公共利益” 远远小于他们的私人利益,所以只要悬赏的激励继续,养蛇的行为也会继续。

英国殖民当局当然不愿意做 “冤大头”,人家也会 “绝不姑息”、杀一儆百。但是,这也没用。因为殖民当局的整体利益,和具体办事人员的利益也不一致。你越是 “绝不姑息”,那些具体办事人员的权力含金量就越高,寻租就更容易。这个利益链又会延伸到监督人员,道理是一样的,监督人员有了姑息和不姑息的权力,同样有含金量,同样可供寻租……

当然,只要这个链条不断增加监督环节,增加 “分赃成本”,迟早会让养蛇产业链无利可图。让一英镑的买蛇钱分给垂直监督体系上的一百个人,那么养蛇人也意兴阑珊了。从此,一英镑一条蛇,都是野外抓来的,就达到了消灭眼镜蛇的结果了。是不是很完美呢?

可是,这就成了花一英镑养蛇,再花了一千英镑养监督养蛇的。一条蛇一千零一英镑,还吃不准是家养的、野生的。大英帝国最后只能放弃,“蛇灾” 也就结束了。

这对养蛇的、发放捕蛇津贴的、和监督发放捕蛇津贴的,都不是好消息。不管蛇灾是怎么结束的,意味着他们的利益也没了。

“眼镜蛇效应” 中,病毒可能比蛇更理想,看不见摸不着,来无踪去无影,甚至不用花心思养。你说有就有,不容反驳——至少大部分普通人是没机会反驳的。

2

纸面上的 “公共利益”

“眼镜蛇效应”是无解的,这是人的行为模式所决定的。所有人的利益都是个别的、特殊的,其中叠加的部分被称之为 “公共利益”,比如“养蛇利益链” 中的每一个人也和普通人一样不愿意被毒蛇侵害。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一 “公共利益” 会压倒他们从养蛇中获得的个别利益。

“公共利益”是抽象的概念,个体利益才是具体的现实。基于 “公共利益” 想象的统一计划,都是纸上谈兵。

同样道理,也请大家打破对 “公共服务” 的想象。理论上讲,“公共服务”集中起来由一个 “中立机构” 供应,会更公平、更有效率。这是一种幻觉。现实中没有“中立机构”,因为每个机构、每个机构的每个部门、每个部门的每个个体都有自身的利益。无人中立,人们总是站在自己这一边。

这种集中供给的 “公共服务” 可以让名义价格看上去很低,但是实际成本很高。“一英镑一条蛇”的名义价格背后却是百倍、千倍的成本。而免费的,是最贵的。“免费”就意味着完全没有选择。

比如被封闭的小区获得的 “物资供应”。劣质品、三无产品进入了一些社区的保供物资,引发了民怨。这些“免费” 的物资真的不用埋单吗?埋单会按照其实际品质计价吗?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

那我们再来一遍 “监管思维”,结果还是一英镑养蛇,再花一千英镑养监督养蛇的。真实的经济核算只发生在市场个体中,“打包” 的集中供给中是不存在的。没有真实的经济核算,总是更有利于一些个别的、特殊的利益群体,代价则是 “公共利益” 受损。

这些人也不会希望 “蛇灾” 结束。

3

防疫保供的特殊稀缺性

或许有人要说,“物资极大丰富”就会避免这种情形出现。姑且不说没有真实的经济核算,“物资极大丰富”能否实现。魔都的魔幻现实证明了,仓库里的物资丰富和你的餐桌无关。5 月 11 日,一段 “上海孕妇买鸡蛋分邻居半夜被逼写保证书” 的视频在网上疯传。内容为一名孕妇花了 30 元钱买了 30 个鸡蛋,孕妇好心将鸡蛋分给邻居,并表示免费。可邻居们觉得过意不去,表示如果不要钱,就不要鸡蛋,孕妇无奈,按购入价一元一个收取费用。不曾想被一个叫 “火娃” 的志愿者举报。火娃不仅和孕妇住在同一个小区,而且还是孕妇的邻居。事发当天夜里,火娃和另外一名所谓的防疫人员,两次敲孕妇家的房门,深更半夜地要求孕妇分给邻居们的鸡蛋全部收回,并要求孕妇写下保证书。

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位火娃自己也在卖鸡蛋,但是他卖的鸡蛋价格是 40 元钱 30 个鸡蛋。事后这位火娃出来 “澄清”,当天小区处于静默管理期,不允许团购。自己也没卖鸡蛋,云云。这位火娃的澄清可信与否,个人判断,不予置评。不可否认的是,以防疫之名垄断物资供应、价格高于市场的所谓 “正规团购”、“统一供应”,确实存在的。

高于市场的价格并不是因为物资不够丰富,一块钱一个鸡蛋有的是,但你只能买到一块三的。这三毛钱是垄断溢价,垄断渠道的方式就是以 “防疫规定” 排除竞争。

其实,这很荒唐。那些 “正规团购” 的物流是如何满足 “防疫规定” 的?为什么只有这些 “正规团购”、“统一供应” 才能满足“防疫规定”?讲到底,所谓“防疫规定”,是为了防疫的规定,还是为了排除竞争的规定?细思极恐,却也无可奈何。压倒一切,所以一切都会被压倒。

因此,“物资极大丰富”并不能消除稀缺性,借公共服务、公共利益之名制造稀缺性的办法要多少有多少,区区社区基层人员就能做到。市场做不到的,一点点权力就能做到。阿里、京东的人,不会上门训斥你买了拼多多的便宜货,但是一个穿白衣服的 “志愿者” 就可以。

这几年我们一直高喊 “反垄断”,却没有想过“垄断” 究竟从何而来。防疫封控的极端条件,向我们揭示了真相——畸形膨胀的权力才是垄断的根源。

所以说,“丧事喜办”并不全然虚假,确实反映了一些特殊利益群体的真实心态。他们由衷地希望盛宴能够继续,用一套冠冕堂皇的说辞包装自己的真实意图。不要以为喊着 “公共利益” 的,真关心什么“公共利益”。

4

让人欲罢不能的生意

随着静止时间的不断延长,“疫情特殊经济”将会越来越普遍,越来越牢固。会有越来越多的 “证据” 支持继续 “特殊”。清不完的“羊” 是“两脚羊”,还有永远稀缺的物资,这些都是 “正常” 的。形势越来越紧张,动作越来越夸张,都是应有之义。

总之,“防疫” 是公共政策,却衍生出很多 “生意”,让一些人欲罢不能。

“老喽,记不住喽。”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不少人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记忆力逐渐下降。

那么是否存在一种方法,可以让这种自然现象 “逆天改命” 呢?

Nature 说:有的。

斯坦福大学在 Nature 最新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将年轻小鼠的脑脊液(CSF)注射到老年小鼠的大脑中,它的记忆力居然提升了!具体来说,40% 的老年小鼠在植入 “小鲜肉” 们的脑脊液几周后,还能回想起之前体验过的应激实验。

相比之下的对照组,那一波老年小鼠的这个数据仅为 18%。

研究人员认为,这种直接灌注年轻脑脊液的方法,能提高老年小鼠神经元的传导性,从而改善记忆的形成和回忆过程。

对此,波士顿儿童医院专家、哈佛医学院神经病学家 Maria Lehtinen 表示:

这是第一个证明注射脑脊液能真正改善认知功能的研究,所以这项研究是一个里程碑。

它所开辟的新方向令人非常兴奋,我们可以将脑脊液作为一种治疗方法来应对各种疾病。

也有网友认为,这将是 “阿兹海默症的希望”。

“吸” 年轻的脑脊液,大脑 “返老还童”

不难看出,在斯坦福这次的研究中,脑脊液是佩戴主角光环的关键点。

它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主要存在于我们的脑室和蛛网膜下腔:

脑脊液包围并支持着整个脑及脊髓,对外伤起一定的保护作用;还起着身体其它部位淋巴液所起的作用——清除代谢产物及炎性渗出物。

研究人员就是基于此,展开了让衰老大脑 “返老还童” 的实验。

首先登场的是 “老年团”——18 只 20 个月大的小鼠。

团队先给每一个 “老年团” 成员的脚上来 3 次轻微的电击,电击的同时还会伴随几次闪光和声音。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它们能够形成一段特殊的记忆,也就是电击的痛觉和外界刺激(闪光、声音)建立联系。

然后登场的是 “小鲜肉团”——年仅 10 周大的小鼠。

研究人员将 “小鲜肉” 们麻醉过后,从它们的大脑中提取脑脊液,一次大约 10 微升,这个容量大概是一滴血的十分之一。

当团队收集够了大约 90 微升的脑脊液后,便把它们放到一个特定的容器中,并且植入到 8 只 “老年团” 小鼠的后背。

容器中 “小鲜肉” 的脑脊液,会在 7 天时间里,会通过一个小管慢慢进入到 “老年团” 小鼠的大脑中。

而另外 10 只 “老年团” 小鼠作为对照组,则是在相同实验条件下,注入人工脑脊液。

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再过了 12 天(距接受刺激记忆三周)之后,研究人员让 “老年团” 再次去面对外部刺激。

也就是当时电击时所伴随的闪光和声音,以此来观察它们是否会想起那段 “痛的记忆”。

结果显示,近 40%“吸” 了年轻脑脊液的老年小鼠,在受到外部刺激时会出现恐惧等应激反应。

与之相反的是,在注入人工脑脊液的老年小鼠中,仅有 18% 会产生 “痛的记忆”。

因此,研究人员认为,年轻的脑脊液会可以恢复一些衰老大脑的能力。

正如这项研究的合著者、斯坦福大学的神经学家 Tony Wyss-Coray 所说:

这项研究更广泛的含义是,衰老的大脑仍然是可塑的,并且有办法改善它们的功能。

为什么会这样?

为了探寻为什么年轻脑脊液会影响记忆力,研究人员对老年小鼠的海马体进行了分析。

结果发现,在注射年轻脑脊液 6 天后,老年小鼠海马体中的少突胶质细胞(Oligodendrocyte)基因表达明显增加。

少突胶质细胞是一种会在神经元末梢产生髓鞘的细胞。

产生的髓鞘富含脂肪和蛋白质,可以将神经元轴突包裹起来

简单来说,它可以类比为电线外部的绝缘层。

作用也与之相似,主要是为了保证内部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输更加通畅。

更进一步来看,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的增殖与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OPC)有关。

研究人员发现,注入年轻脑脊液后,老年小鼠海马体中的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增加了 1 倍多。

在细胞增多 3 周后,髓鞘也随之增加。

这表明,年轻脑脊液是通过调节少突胶质细胞来改善老年小鼠记忆力的。

为了明确背后机制,团队进一步研究了被年轻小鼠脑脊液激活的信号转导通路。

结果表明,在注入年轻脑脊液后,基因表达中增量最明显的是血清应答因子(SRF),它编码一种启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转录因子。

通过在培养皿中将年轻脑脊液注入到 OPC 中,研究人员发现 6 小时后,SRF 表达恢复到基线水平,与细胞周期和增殖相关的下游靶点发生上调。

由此,实验证明年轻脑脊液激活了老年小鼠体内的 SRF 通道。

与此同时,研究人员还发现,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FGF17 是 SRF 信号转导的候选因子。

在向普通老年小鼠脑脊液中加入 FGF17 后,发现它能诱导 OPC 增殖,小鼠的记忆也会有所改善。

并且在用年轻脑脊液处理过的 OPC 中,加入 FGF17 的抑制剂时,OPC 增殖也会受到影响。

以上多种实验均指出,FGF17 是在衰老的大脑中恢复少突胶质细胞功能的关键靶点。

波士顿儿童医院的专家 Miriam Zawadzki 和 Maria K. Lehtinen 在《Nature》发文点评了这项研究。

他们表示,这项研究对在脑脊液中加入药物治疗疾病有所启发,尤其是治疗衰老引起的疾病。

为让大脑 “重返青春”,科学家们脑洞大开

此项研究由 Wyss-Coray 教授领衔。

他是斯坦福大学神经科学方面的专家,1992 年博士毕业于瑞士伯尼尔大学免疫学。

他领导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主要有大脑老化、神经退化,重点关注与年龄相关的认知能力下降、阿尔兹海默症问题。

此前,他们曾发现将年轻小鼠的血液输送给老年小鼠后,后者的大脑会恢复活力,这项研究曾登上《Nature Medicine》。

并找到了其中发挥关键作用的蛋白 VCAM1,如果阻断 VCAM1 的表达,就能让老年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有所恢复。

后面,Wyss-Coray 教授还进一步发现,人类脐带血也能让老年小鼠的大脑 “重返青春”。

当然,除了 Wyss-Coray 教授团队,全球还有不少科学家都在让大脑 “重返青春” 这件事儿上,脑洞大开。

去年,《Nature Aging》上一篇研究表明,移植粪便里的菌群,也能让衰老大脑逆转。

来自艾尔兰科克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通过把年轻小鼠粪便中滤出的微生物,饲管喂给老年小鼠后,老年小鼠随衰老而出现的一些免疫变化发生了逆转。

这些变化包括外周血液中免疫细胞的增多,以及海马体中的小胶质细胞回到了年轻时的形态。

另一边,波士顿大学的科学家则招募了年轻人、老年人各 42 名进行试验。

他们发现,短暂的脑部电刺激或可逆转老年人大脑中由衰老造成的一部分影响。

One More Thing

值得一提的是,Wyss-Coray 教授的相关研究,启发了此前备受争议的人类换血试验。

也就是那场著名的 “硅谷富豪换血”。

2016 年,由美国公司 Ambrosia 主导,全世界首个利用年轻人的血液 “治疗” 衰老的临床试验开展。

Ambrosia 联合创始人 Karmazin 表示,他正是被 Wyss-Coray 教授的研究所启发,才发起了这项临床试验。

据报道,当时这项研究共招募了 600 名 35 岁以上的志愿者,研究人员将在 2 天内给每名志愿者输入 1.5 升健康年轻人的血液。

前来参加试验的志愿者,每人还需支付高达 8000 美元的相关费用…… 显然是富人的游戏了。

当时爆料美国著名企业家与风险资本家、PayPal 联合创始人彼得 · 蒂尔(Peter Thiel)对此事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

不过话说回来,这类 “返老还童” 的研究的确在推进过程中,的确更容易引发伦理方面的讨论。

对此,你怎么看呢?

论文地址: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4722-0

参考链接:

[1]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2-01282-1

[2]https://www.statnews.com/2022/05/11/transfusion-of-young-cerebrospinal-fluid-is-memory-elevating-elixir/

[3]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4%91%E8%84%8A%E6%B6%B2/1184536

[4]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B1w6lDw-yM

知乎用户 似水浮木 发表

上海疫情第 76 日,除既往转归病例外,新增本土病例「27+869」例。

全市整体新增环比连续 3 日下降。

根据已披露信息,全市连续第 2 日实现单日社会面基本清零

全市累计病例超过 62 万例。

**全市平均感染率累计已经达到 2.49%。**根据已披露信息,更新重症率为 0.145%,危重症率 0.0105%,死亡新增 1 例更新死亡率为 0.093%。

1. 全市新增及多日均值变化

上海全市单日新增环比大幅下降 - 29%,连续 3 日下降,两日新增环比上升 - 38%。而全市每三 / 五 / 七日新增均值线皆继续保持下降轨道**。**

全市单日新增首次下降至三位数。

全市单日新增环比 16 个区中有 3 区上升,依次为松江、虹口和杨浦三区。

全市单日新增低于 100 例区域上升为 15 个,仅杨浦一区仍超过百例。

全市两日新增环比 16 个区 2 区上升,依次为金山和青浦。

浦东单日新增和两日新增环比分别下降 - 36% 和 - 46%。闵行区环比则分别下降 - 55% 和 - 55%。

两区之外整体新增环比为 - 26% 和 - 35%。

杨浦连续第 4 日新增第一,浦东和黄浦分列二三。

2. 感染率

上海全市感染率的数据,根据 2500 万常驻人口分布计算,实际感染率肯定要低于计算值。

人口占比较小的**黄浦区,感染率突破 8.76%。**高出第二名浦东新区近一倍,更是全市平均值的三倍以上。感染率上升速度依然可观。

而黄浦、浦东新区、徐汇、虹口、静安和杨浦六个区,感染率依次均超过全市平均值 2.49%

闵行区、长宁区和奉贤区三区接近全市平均值。

3. 闭环隔离管控外风险人群筛查新增

根据披露信息,5/15 日的全市筛查病例人数连续第 2 日为 0。社会面清零形势趋于明朗。

4. 累计病例和治愈情况

上海全市累计病例超过 62 万例。其中浦东新区累计超过 22 万例,闵行区超过 6 万例。黄浦区超过 5 万例,徐汇区超过 4 万例,嘉定区继松江之后第八个突破 2 万例青浦区也超过一万例,这样以来全市仅剩金山、奉贤和崇明四区在一万例以下。

全市在院病例数 4086,已降到一个多月前的水平

仍在医学观察中无症状病例下降到 3 万 3 千例,占方舱床位总数 27 万的 14%。

三月以来,累计治愈及解除观察病例已经超过 59 万例。

四月以来,全市治愈和解除观察人数,平均每日 13056 例。其中 5 月 15 日共计 6755 例,连续 9 日低于月平均值。

将死亡病例计入危重症汇总病例,危重症计入累计重症。5 月 15 日重症率更新为 0.145%,危重症率为 0.0105%。

**死亡病例更 4 例,累计 575 例。死亡率更新为 0.093%。**更新的 4 例平均年龄 86.5 岁,最小年龄 80 岁,最大年龄为 93 岁,均伴有严重的基础疾病。

结论

  • 全市单日新增首次降至三位数,环比连续第 3 日下降。每三 / 五 / 七日均值线继续保持下降趋势。
  • 全市筛查病例数连续第 2 日为 0,实现社会面基本清零。
  • 近三周,全市解除观察速度保持较快水平。目前方舱床位占有率降至 15% 以下,有充足床位…
  • 全市重症率更新为 0.145%,危重症率更新为 0.0105%,死亡率更新为 0.093%。
  • **截止 5/15 日,黄浦区感染率依旧全市最高 8.76%。**虽然社会面连续 6 日基本清零,但单日新增数一直维持在全市前三水平。控制感染率的持续增长仍然较为关键。
  • **截止 5/15 日,杨浦区连续 3 日新增数全市第一,**感染率也已在一周前超过全市平均值。单日环比持平,分区形势需要持续关注。

知乎用户 粘小羽 发表

如果新增数字可以 “炒”,那估计是最好赚钱的 “市场”。。。

只要官方说一个标准,99% 会在标准制定之日完成。。。

魔都的魔幻之处就是他有魔法,每一次当你觉得所谓的 “指标” 肯定完不成的时候,甚至可能出现恐怖的反弹的时候,他就告诉你(新闻发布会也好,数字也罢)我们已经完成了 XX 指标。厉害厉害!

知乎用户 离弦​ 发表

无论新闻里说了什么。

上海市民:放屁!!!

知乎用户 水思源 发表

今天上海数据第一次社会层面没有阳性,这个意味着,如果保持这个趋势,管控区的密接次密接潜在阳性 1-2 周就可以全部筛清。昨天上海处理了杨浦区的两个街道负责人,攻关扫尾阶段的人为漏洞越来越少,不管西方及台湾服不服,还有世界卫生组织秘书长出于什么居心指责中国防疫政策,上海用事实说明只要有决心,不犹豫不动摇,就一定能搞定病毒,可惜就是这个决心下得晚了点,惨痛教训啊,苏州也是祸及池鱼,今天小孩子竟然今年第一次开学上学,总算熬过来了,上海结束疫情指日可待了!

知乎用户 Sean-v 发表

上海 3 月 21 日,确诊 31 例,无症状 685 例

也就是说,现在终于回到了 3 月 21 日。

那时候的上海,在进行精准防控还是封城的大辩论。

到 25 号,张文宏先生发表了著名的 “打破指数通道”。

到 28 号,开始鸳鸯锅。

4 月 2 日,封城,

5 月 15 号,终于回到了 3 月 21 日。这就是代价,路子不对的代价。

这个代价要有人担责吗? 我不知道。

这个代价,担得了吗? 这个我知道,这个谁都明白

知乎用户 西日韩留学吕老师​​ 发表

没啥问题了,上海的数据一天天的都在减少,目前现在上海应该都在陆续的在很多的区域都社会面清零。既然全区清零的话,那就有可能社会面如果要是没有问题,那基本上就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和生产秩序是很有可能的。

那么,当所有的一切都正常之后,那接下来就是恢复日常的交流,所以说还是要重视这种二次反弹或者是继续出现外溢的情况。出行限制还是要稍微的注意一些高危人群。

然后,另外就是因为高考和很多考试都已经取消和延期,那是否这个具体的规划要重新出来,这种我觉得也要马上的来去研究了。

知乎用户 悠居物联网无管道分布式全屋新风系统​ 发表

上海的疫情很快最终会扑灭。

保持疫情不爆发状态是美好的,大家都喜欢。

中国如果想避开新冠的劫难,就必须做好外防输入。必须在新冠病毒入境的第一地点加入杀死新冠病毒技术措施。

如果把新冠病毒比作入侵的敌人,现在的防疫措施就像艰苦卓绝的十四年抗日战争,在新冠病毒入境的第一地点加入杀死新冠病毒技术措施就像伟大的抗美援朝

每次动态清零以后,外防输入都是不可回避的话题。现在是靠防,有一个词叫百密一疏,就是说人认真去做好任何一件事,重复 100 次,就可能有一次疏漏。对于新冠病毒来说,不要说百密一疏了,就是千密一疏、万密一疏,也会造成极大的破坏。

单纯靠人防守去进行防新冠病毒的外防输入是防不住的,必须在新冠病毒入境的第一地点加入杀死新冠病毒的技术才能保障外防输入有长时间的不破口。

一年来,南京疫情,西安疫情,深圳疫情,上海疫情,那一次不是外防输入破口?

新冠病毒无论如何变异都是呼吸道传染病病毒,不吸入就是防疫的终极措施,基本就不会染病。

如何保证不吸入?当然是不集聚

集聚选择在室外通风良好的场所,保持相互之间的距离 6 米以上,就不会吸入对方呼出的新冠病毒,哪怕对方是新冠病毒的携带者,也不会吸入对方呼出的新冠病毒。因为飞沫传播不了 6 米,而对方每次呼出的 0.5 升气体中有病毒气溶胶,也会在广巨大的室外空间瞬间被扩散没有了。

我国虽然有着漫长的边境线,但是,哪一寸边界距离国外疫区的距离不在 6 米以上呢?所以,从新冠病毒从空气中飘过来引发疫情的事儿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做好外防输入,把外来新冠病毒杀死在入境第一地点,新冠病毒无论如何变异,新冠疫情都会很少发生,社会生活也会趋于正常。

每次动态清零以后,防疫的重点控制疫情不发生、少发生,即便发生了规模尽量缩小。可是全世界和中国都会有很多无症状感染者,单靠传统的防疫措施扫码、测温,有了症状及时就诊,也不能完全杜绝病毒的流传。

显然最有效、最省事儿,不用花钱的方法就是打开所有能打开的窗户进行室内外通风,持续快速的用没有新冠病毒气溶胶的室外空气更换室内空气。降低室内空气中新冠病毒气溶胶的浓度,防止传染疫情快速扩散。

当然,做好外防输入仍是重中之重。外防输入要改变现在单纯防守的防疫策略,主动杀死新冠病毒在入境的第一地点。

**现在和将来,新冠病毒在社区,在城市爆发,溯源的结果最终还是境外输入。**即便甲城市的疫情与乙城市有关联,但是乙城市的疫情是与境外关联的。

因此,**把新冠病毒消灭到进入中国的第一地点,新冠病毒就不可能在社区扩散,更不可能在城市扩散,也不会在城市之间扩散。**这样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

放眼世界,现在的防疫政策都是纯粹防御性的。就是不吸入,或者少吸入新冠病毒,或者吸入了新冠病毒不发展成重症。

显然,在新冠病毒被吸入前杀死新冠病毒,使被杀死的新冠病毒不可致病也应该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在外防输入环节、没法戴口罩的公共场所、人员较长时间密集集聚的公共场所,在现有的防疫措施的基础上,增加杀死空气中的新冠病毒,即使人们百密一疏吸入了被杀死的新冠病毒也不会感染,更不会发病,对防疫更为有利。

以下内容多数为熟悉空气流通的我们,从空气流通、消毒的角度看如何做好新冠肺炎这个呼吸道传染病的外防输入的回答。为了让更多地人看到,曾在有关新冠疫情的回答时多次采用,已经见过的知友请忽略。

在世界新冠疫情持续蔓延屡创新高的局面下,外防输入就变得越来越繁重。

外防输入当然包括进口物品消毒和入境人员的隔离防疫管理。其中入境人员的隔离防疫管理参与人员众多,难度也大一些。

**外防输入隔离场所的新冠病毒来自哪里?**大部分来自被隔离人员呼出的气体,少部分来自被隔离人员使用过的生活废物。

防止被隔离人员呼出的气体外溢到走廊等公共区域,或者不经消杀直接排入到大气,就杜绝了通过呼吸道传染的途径;对被隔离人员的生活垃圾在移出房间时就进行严格消杀,就阻断了新冠病毒通过垃圾流入社会的途径,让外来的新冠病毒不出外防输入隔离场所。

外防输入隔离场所也要符合:

室内外通风流畅,房间之间没有空气流交叉,防止被隔离人员之间交叉感染;走廊的气压高于房间内的气压,杜绝房间内的空气流动到走廊,

防止新冠病毒外溢之走廊等公共区域,进而造成管理人员、服务人员被传染。

**被隔离人员呼出的空气经过严格消毒,完全杀死新冠病毒后在排到室外。**毋庸置疑,被隔离人员是入境病毒的携带者,呼出的空气是新冠病毒传播的重要载体,被隔离人员呼出的空气经过严格消杀,让入境携带的新冠病毒不出被隔离者的房间。

**保障被隔离人员吸入的空气都是经过严格消毒后的空气,即吸入的空气没有新冠病毒。**保证被隔离人员吸入的空气都没有可传染的新冠病毒。

保障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吸入的空气都是经过严格消毒后的空气,即吸入的空气没有新冠病毒。

所有垃圾、更换下来的用品移出房间时即刻进行严格臭氧熏蒸消杀,防止新冠病毒附着垃圾等生活废物,或更换下来的用品流出隔离场所。

上述措施足够到位就不会造成被隔离人员、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在隔离场所被感染。而且被隔离人员生活轻松,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工作较现行方式轻松。

如果用技术手段把境外输入的新冠病毒阻断在隔离场所,不会造成被隔离人员交叉传染,不会传染给工作人员,那新冠病毒就不会流向社会

外防输入当然包括进口物品消毒应当在海关落地时第一地点第一时间进行,最好用整库臭氧 1、2 天熏蒸的方法进行。

减少机场保洁人员中招的方式,应该是在清运机场垃圾时离开飞机就放入消毒设施中运输。在离开机场时已经全部杀死了垃圾中的新冠病毒。

对待新冠病毒应采用主动进攻和被动防御相结合的措施。主动进攻就是找到杀死新冠病毒;被动防御就是避免感染新冠病毒,或感染了不发展为重症。

对于进口货物和部件更应该如此,因为这是性价比较高的方式。

公司建立消毒库,用臭氧熏蒸的方式对进口部件,产成品进行长时间(大于理论时间几倍)消毒。

对于进口货物包装、部件表面的新冠病毒采用强辐照消杀的措施,杀死携带的新冠病毒。

在室内外温度相差不大时,持续开窗通风,快速的用室外空气更换室内空气,降低室内空气新冠病毒气溶胶的浓度;

将从业人员纳入重点监管;

工作人员接种新冠疫苗,戴 KN95 口罩、勤洗手。

如何在全世界新冠疫情泛滥下开放边境?

就是做好外防输入,把病毒杀死在入境的第一地点。叠加准确的检测措施,利用一种检测技术或一套检测技术的组合来分别出哪些人绝对不携带新冠病毒,让绝对不携带新冠病毒的人不必接受隔离,相信这样的人是大多数,边境也就打开了。·

知乎用户 沈健​​ 发表

上海昨天的数据应该说是很令人振奋的。

  • 新增确诊直接到了 70 以内,无症状到了 900 以内。这还是挺可喜的。
  • 今天说是分阶段复工复产复商,看到网上一些朋友说好像与想象的不一样。这是肯定的。
  • 放开封控,恢复正常生活,绝对是逐步进行的。不可能一下放开。
  • 大家急迫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解封还需要谨慎。
  • 吉林市 4 月 28 日,说是全域放开,直到今天,还没有完全恢复呢。都是逐步恢复的。而且解封之后,已经全域进行了四次核酸检测。检测期间,还静态化管理一天。

上海最新消息:

https://m.toutiao.com/is/FuhnKmK/?= 上海 16 个区有 15 个区实现社会面清零 - 今日头条

这个更详细:

腾讯看点

知友的详细数据分析,他对解封的分析理解很客观:

上海详细数据分析

  • 每一天都多一些希望和信心!

附:看看朝鲜,昨天是日增接近 40 万。

https://m.toutiao.com/is/FuyRP26/?= (国际)朝鲜新增 39.3 万发烧病例 政治局紧急协商会讨论防疫问题 - 今日头条

知乎用户 老张 发表

上海一直是一个有趣的现象。市里面说的区里面不认。区里面说的街道不理。真有趣。

知乎用户 川崎​ 发表

上海短期内不会实现解封。

哪个区域的负责人敢拍胸脯说可以出门没有问题。这种时候哪怕疫情完全可控了也没人会冒这个风险。因为封闭造成的经济损失他们没有概念也不考核他们。你们的生活不会影响到他们的仕途,但如果哪个地方又爆发了可是要丢乌纱帽的。

知乎用户 Aluminum 发表

不认为上海的新标准 “清零” 是上海能定的

应该是上面的意思

在这种条件下认为达成 “清零”

和选择部分 “共存” 其实是一个意思

大家还是尽快做好些共存的准备吧,本来也不可能永远清零下去

是个人就知道目前经济下行压力多么巨大,继续清零下去可以,政府财政也不是无底洞啊

国企现在也不好看

我真的不相信连我们医院绩效都不行,其他任何岗位能好到哪里…

知乎用户 八云社​ 发表

钟南山院士亲自示范

该如何正确的佩戴口罩

没想到在新冠疫情肆虐了已经两年的今天,

还需要给再次给大家讲讲:

应该如何正确的佩戴口罩。

首先是个错误的示范,

作为中国疫情最严重的地区,
上海市副市长陈通的口罩,他戴反了,
1. 钢丝面应该朝里而不是朝外,
2. 鼻梁处完全漏了出来,没有夹紧。

可为啥没人提醒他一下?

这可是面向全国的直播。

然后再来个正确版。

2020 年 2 月,钟南山院士亲身示范过如何正确地戴口罩。

钟南山院士演示佩戴口罩

知乎用户 选酒大师​ 发表

下基层不露手,内涵:我们也很困难,你们莫要伸手。

上发布会口罩反戴,内涵:我下面说的是反话,别信。(也有说没戴反,只是没按压条,那可能是说明还有漏洞,让大家小心防范。)

知乎用户 丫丫 发表

浦东重灾区毫无解封的迹象,小区快递管控越来越严格了,也能理解,好不容易得来的抗疫成果,谁都不想功亏一篑。

邻居保外就医拍的照片,感觉这条马路已经成为到不了的天堂,各个地方正在布置 “核酸采样工作站”。

已经不再抱有希望,理论上,就不会有失望。

知乎用户 晴小畅 发表

**市卫健委今早(16 日)通报:2022 年 5 月 15 日 0—24 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69 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869 例,**其中 42 例确诊病例为既往无症状感染者转归,27 例确诊病例和 869 例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管控中发现。新增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1 例,在闭环管控中发现。

阳性感染者居住地信息按区划分进行统计,您可关注所在区的官方微信,第一时间了解本区阳性感染者的居住信息,稍后上海发布也将汇总各区信息。

本土病例情况

**2022 年 5 月 15 日 0—24 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69 例,**含 42 例由既往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新增治愈出院 468 例。

**病例 1,**居住于黄浦区,

**病例 2,**居住于徐汇区,

**病例 3—病例 10,**居住于静安区

**病例 11—病例 22,**居住于虹口区

**病例 23,**居住于杨浦区

**病例 24、病例 25,**居住于宝山区,

**病例 26、病例 27,**居住于嘉定区

**均为本市闭环隔离管控人员,**其间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异常,经疾控中心复核结果为阳性。经市级专家会诊,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 28—病例 30,**居住于浦东新区,

**病例 31—病例 39,**居住于黄浦区,

**病例 40—病例 42,**居住于徐汇区,

**病例 43、病例 44,**居住于静安区,

**病例 45、病例 46,**居住于普陀区

**病例 47—病例 55,**居住于杨浦区,

**病例 56—病例 58,**居住于宝山区,

**病例 59—病例 66,**居住于嘉定区,

**病例 67,**居住于金山区,

**病例 68,**居住于松江区

**病例 69,**居住于青浦区

**为此前报告的本土无症状感染者。**经市级专家会诊,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2022 年 5 月 15 日 0—24 时,新增本土死亡 4 例,平均年龄 86.5 岁,最小年龄 80 岁,最大年龄 93 岁。4 位患者均合并有严重的慢性基础疾病及肿瘤,包括食道肿瘤、冠心病、心功能不全 4 级、慢性阻塞性肺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肾功能不全、慢性硬膜下血肿等。患者入院后,原发疾病加重,经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的直接原因为基础疾病或肿瘤。

本土无症状感染者病例情况

2022 年 5 月 15 日 0—24 时,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869 例。

**无症状感染者 1—无症状感染者 95,**居住于浦东新区,

**无症状感染者 96—无症状感染者 178,**居住于黄浦区,

**无症状感染者 179—无症状感染者 237,**居住于徐汇区,

**无症状感染者 238—无症状感染者 252,**居住于长宁区

**无症状感染者 253—无症状感染者 321,**居住于静安区,

**无症状感染者 322—无症状感染者 327,**居住于普陀区,

**无症状感染者 328—无症状感染者 384,**居住于虹口区,

**无症状感染者 385—无症状感染者 705,**居住于杨浦区,

**无症状感染者 706—无症状感染者 740,**居住于闵行区,

**无症状感染者 741—无症状感染者 818,**居住于宝山区,

**无症状感染者 819—无症状感染者 843,**居住于嘉定区,

**无症状感染者 844—无症状感染者 846,**居住于金山区,

**无症状感染者 847—无症状感染者 859,**居住于松江区,

**无症状感染者 860—无症状感染者 868,**居住于青浦区,

**无症状感染者 869,**居住于奉贤区

**均为本市闭环隔离管控人员,**其间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异常,经疾控中心复核结果为阳性,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

境外输入性病例情况

**2022 年 5 月 15 日 0—24 时,新增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1 例。**治愈出院 3 例,均来自加拿大。

该病例为美国籍,在美国生活,自美国出发,于 2022 年 5 月 6 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出现症状。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该境外输入性确诊病例已转至定点医疗机构救治,同航班密切接触者此前均已落实集中隔离观察。

境外输入性无症状感染者情况

2022 年 5 月 15 日 0—24 时,无新增境外输入性无症状感染者。

2022 年 5 月 15 日 0—24 时,解除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 6757 例,其中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6755 例,境外输入性无症状感染者 2 例。

2022 年 2 月 26 日 0 时至 2022 年 5 月 15 日 24 时,累计本土确诊 57183 例,治愈出院 52522 例,在院治疗 4086 例(其中重型 261 例,危重型 65 例)。现有待排查的疑似病例 0 例。

2022 年 2 月 26 日 0 时至 2022 年 5 月 15 日 24 时,累计死亡 575 例。

截至 2022 年 5 月 15 日 24 时,累计境外输入性确诊病例 4599 例,出院 4590 例,在院治疗 9 例。现有待排查的疑似病例 0 例。

知乎用户 中国石锁老李 发表

综述终于跌破 1000 了!,,,,,,昨天上午举行的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通告接下来要按照 “有序放开、有限流动、有效管控、分类管理” 原则,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从 5 月 16 日也就是今天起,分阶段推进复商复市。希望各个区县街道镇都能切实按照市政府的要求操作。我家小区已经属于三区中的防范区蛮长时间了,但是一直被提级管理当做管控区。不知道所有防范区中的确按照防范区管理的比例有多少。

更多具体内容,请参考

中国石锁老李:2022 年 5 月 16 日,上海封控的第五十天

知乎用户 gyzpc 发表

其他我不知道,我就想问下,定点医院华山北 + 九院北总共就这点病人?

知乎用户 雍和​ 发表

千内了。

千与千寻中。

大家学好成语,学好顺口溜,后面看报告更方便哦!

顺口溜

坚决贯彻、指示精神、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迎难而上、动态清零、统一思想、统一认识。
统一部署、统一指挥、坚定信心、下定决心、
上下同心、劭力同心、必胜倍念、齐心协力
竭尽全力、凝心聚力、白衣执甲、尽锐出战
冲锋在前、表率在前、争当表率、挺身而出
向疫而行、倾力相助、整合力量、完善布局.
坚决果断、坚决彻底、攻坚克难、集中攻坚
一体协同、守住大门、管住小门、畅通通道
打通堵点、强化兜底、兵贵神速、以快制快
争分夺秒、分秒必争、一气呵成、咬紧牙关
刻不容缓、排除万难、全力攻坚、持续攻坚
连续作战、连续奋战、坚持不懈、决战冲锋
决战劲头、从严从紧、从细从实、压紧压实
严丝合缝、不折不扣、坚守岗位、坚守阵地
苦战实干、加大力度、加强动员、加强统筹
统筹资源、破解难题、突破难关、迎难而上
协同联动、压缩时间、提高效率、全市核酸
快出结果、时不我待、事不过夜、周密组织
应检尽检、应隔尽隔、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应转尽转、应保尽保、应开尽开、应出尽出
应消尽消、即查即转、日清日结、群防群治
专群结合、加快进度、不温一户、不落一人
清零攻坚、日益显现、依然险峻、想尽办法
千方百计、做好衔接、高效衔接、互助互济
周密细致、周密组织、亩产万斤、执行到位
落实到位、全域静态、要求手势、人不流动
足不出户、服务上门、个人防护、严禁聚集
三区划分、稍后公布、综合研判、动态分析
动态调整、随时调整、分类施策、前晗谋划
因时因势、提级管控、检测筛查、流调排查
清洁消杀、查漏补缺、及时发现、优化策略
细化举措、安全有序、就近就便、排忧解难
排摸化解、后顾之忧、同向而行、须臾不歇
再接再厉、织密扎牢、松劲悌怠、麻痹松懈
侥幸松劲、夸不放松、严格彻底、紧而有序
提前介入、从快严查、流调排查、转运隔离
腐换扩容、中医干预、围住封死、捞干扑灭
集中力量、一鼓作气、拔点行动、拔点攻坚

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一个不留、上海加油

知乎用户 核桃会不会开花 发表

说真的,这些数据,这些新闻,我只想说,虚假的越来越让人觉得很可笑。

我不明白,是如何得出结论的?莫非我在平行世界???另一个世界的上海已经全面清零了???我不知道,很难得出结论。

我很震惊,他怎么敢说上海全面清零的啊?玩文字迷呢?社会面清零,因为社会没有人是吗?给我整无语了

上海地铁如果会说话,我觉得他是会骂娘的,很多次狠狠的打新闻的脸,比如今天

上海地铁:甘霖娘!别瞎说!老子不开!!

就在昨晚,边上万达拉走一波人,就在前几天,上海大学拉走一波人。病例在哪里啊?根本现在就是这个新闻给外地人看的诶,上海人都无语了。

今天一大早很多人来慰问我是不是可以出门啦?

我:我怎么不知道?

外界看着上海欣欣向荣,即将复工复产复学,事实上我们还在家里诶?骗人记得屏蔽一下上海人啊救命。

懂得都懂,可以骗我,但是次数太多啦!狼来了的故事听过没有呀!

上海说它要解封了≈我说我要暴富了≈拼多多说就差一刀≈男人说下次不敢了

简单明了

知乎用户 远山微明​ 发表

他是时间的朋友

@这里是安全的

修改前:

修改后:

他是数字的朋友

他是死神的朋友

知乎用户 密码无效 发表

从现实角度看,想要真正 “完胜疫情”,唯一的终极密码就是 “战胜恐惧”;而从眼下来看,我国民众新冠恐惧仍然严重,贸然开放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因此我们仍需统一思想,坚持 “动态清零”,理由如下:


一、为何不能克服新冠恐惧,贸然开放很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

为说明问题,在解释之前先做一些粗略设定:

**假设一:**假设社会基础生命值为 1000,流感给社会制造的伤害为 10。

**假设二:**假设疫情初期新冠毒株传染性不强且没有疫苗保护的情况下,完全放开新冠给社会的伤害为 100;

**假设三:**由于疫情初期传染性相对较弱,假设那时动态清零需要付出的代价为 10。

**基于假设推论——过去:**疫情初期由于病毒传染性不强,动态清零付出的代价远低于放开将会付出的代价,因此动态清零在初期是明智的选择,包括德尔塔毒株都在这个范围内。

**基于假设推论——现在:**奥密克戎时代虽然有疫苗保护,但病毒传染性也增长了很多倍,开放共存后病毒伤害可能在 50~150 之间浮动,仍比流感伤害要大;而由于传染性激增,动态清零难度提升,代价可能由原来的 10 变为 30~50 左右浮动,一些个别地区或许会更高,不过从中国整体角度看,动态清零仍不算过时。

**基于假设推论——未来:**疫苗及特效药研发肯定会有一定进展,但病毒传染性肯定也会有进一步增强,完全开放新冠伤害存在多种可能,比如 5~50,50~100,100~200 都有可能,而那时防疫措施及付出代价也有多种可能。

一种可能是病毒威胁已经足够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动态清零自动解除;还有一种可能是由于病毒传染性过强,继续动态清零会导致 “封城停摆” 全国化与常态化,这将导致经济崩溃,此时大多数民众失业下岗失去生活来源,这种代价就不是 50、100、200,而是 800、1000,那种恶劣形势一定会迫使我们放弃动态清零,因为那时避免病毒给老弱群体带来的伤害已经是次要问题,如何保证大多数人吃饱饭不会被饿死将会成为主要矛盾。

从上述推论我们会发现,基于病毒传染性不断变强的现实,未来共存是不可避免的,病毒不会因为我们 “愿不愿意共存” 或找出多少 “不适合共存的理由” 而放我们一马,即使我们不主动寻求共存,病毒不断提升的传染性也会逼我们被动接受共存,因此提前做好共存 “心理准备” 非常重要!


二、也许有人会说不就是共存吗?有啥 “心理准备” 好做?真到病毒传染性强到防不住时顺势放开不就得了?然而问题并非这么简单,这么想的人忽视了一个 “隐藏杀手”,那就是 “社会恐慌”。

参考**越南开放之初**的经验教训,越南开放之初就曾因为社会恐慌出现过严重的逃工潮,逃工潮之下同样造成大量工厂倒闭、大量外资出逃、大量人员失业,经济民生虽然没有全残,但 “半残” 总是有的。

因此,如果我们把一个国家的生命力定义为 1000,病毒带来的伤害可能是 10,也可能是 50、100、200,然而 “社会恐慌” 则是一个 “隐藏杀手”,这个杀手的杀伤力取决于一个社会的“新冠恐惧” 程度。

如果社会新冠恐惧程度较低,开放后可能什么都不会发生,我们仅需评估病毒对 “老弱群体” 的伤害对社会整体的影响有多大即可;然而一旦社会新冠恐惧程度过重会怎样?“社会恐慌” 就会化身为一个实实在在的 “大杀器”,越南在开放之初被轻易折腾掉 “半条命” 的惨痛经历,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虽然越南现在看起来有缓过劲的意思,生命值可能已经由 “半条命” 恢复到 800 以上,但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越南之所以能“缓过劲”,其主要原因在于越南引导民众逐渐摆脱了新冠恐惧,大家不妨试想一下,如果越南民众长时间无法摆脱新冠恐惧的 “心理泥潭” 甚至越陷越深会怎样?越南经济民生会不会 “持续失血” 甚至 “万劫不复”

因此,如果仅从杀伤角度看,新冠的确对高龄、体弱且缺乏疫苗保护的人群具有一定威胁,但这种威胁对于社会整体发展而言更多属于 “干扰性”;然而当我们的社会陷入过度恐惧无法自拔会怎样?一旦开放,社会恐慌制造的破坏将具有“毁灭性”,更可怕的是这种毁灭是持续性的,这是因为只要我们的社会一日无法摆脱新冠恐惧,社会恐慌就会持续摧残我们的经济民生,这就是我为何如此看重“新冠恐惧” 这个因素的原因。


三、相较于越南,我们国内民众面对新冠的心理氛围到底如何?

可能的不利之处:

**1、**由于新冠最先被我国发现,且 “武汉惨剧” 对中国人的心灵冲击太过巨大,“新冠犹如死神、绝症一样可怕”在很多人内心恍如一道难以抹除的“执念”,这使得我国要克服新冠恐惧,本身就比国外更艰难。

**2、**由于越南并非西方反华势力的关注焦点,因此它的开放过程很少受到 “信息战” 影响,而我国网络早已经被各种反华势力渗透到千疮百孔,可以想象,这些势力的幕后黑手肯定更希望中国因恐惧陷入动荡与自闭的时间,越久越好。

可能的有利之处:

上海疫情已经持续一个多月了,大量感染只产生了少量死亡,且大多数死因都与 “高龄化”“严重基础病”“没打疫苗” 有关。上海逐渐增加的感染数字及死亡,或许给国人提供了一个逐渐适应过程,或许已经有很多国人不知不觉从严重的新冠恐惧中摆脱出来了,至少至今我还没发现太多因上海死亡数据而歇斯底里的人,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但我们还应该想到,眼下人们的冷静或许和死亡数字不高有关,而现在上海每天 1~3 万的感染数字是努力防控的结果,一旦真放开会怎样?

对于一个千万级人口的大城市来说,完全放开后每日新增 10~20 万感染甚至更高也是很轻松的。现在上海每日 2 万左右的感染量已经导致近期 50 人的日死亡人数,这还是在全国医疗资源强力支援的情况下,那未来一些城市在无人支援的情况下出现每日 20 万甚至更高的感染数量会怎样?日死亡会不会高达 500+?如果再考虑医疗挤兑等因素,这个数字会不会更高?

想想香港曾经的经历,以香港 750 万人口,高峰期单日死亡接近 300 来看,转换到近 2500 万人口的上海会怎样?日增死亡过千也不奇怪吧?真出现那种情况还有多少人能保持理性思考?

至此我们不妨试想一下,以我们大陆民众目前的心理状态,一旦真出现 “一个城市单日死亡几百甚至上千” 的情况,这个城市还有多少人能够冷静理性看待这些死亡数字,意识到新冠只是极少数老弱群体的威胁?那时会有多少人会有身处世界末日的幻觉、还有多少人有心思认真工作?因此我们需要认真评估一个问题,我们大陆民众是否真的已经做好共存心理准备?我们是否能保证出现上述情况后,社会不会因 “非理性恐慌” 陷入严重混乱、停滞甚至倒退?


四、为啥我要把事情预估得比较严重?

一方面,对于尚未发生的事如果预估过于乐观,未来一旦出现更严重后果就可能会因心理准备不足造成更大慌乱;相反,如果提前做较坏心理准备,事到临头反而会更冷静镇定一些,这就是所谓的 “有备无患”

另一方面,我之所以举香港的例子,是想说即使在我们眼中疫情严重的香港,民众心态也是可以保持冷静理性的,比如我特意收集了一些近期体现香港疫情心态的回答,发现持积极、理性、乐观心态看待疫情的观点越来越多,比如 12345678910

因此,从 “越来越多香港民众都能做到冷静理性看待疫情与死亡” 这点来看,说明新冠即使对于社会能产生一定影响,但只要心理扛得住,它充其量就是对极少数老弱人群具有一些威胁,对绝大多数人而言都是安全低害的,实在算不得 “灭顶之灾”,但怕就怕出现大范围“非理性恐慌”,那就可能导致“病毒还没把社会打垮,恐慌就已经先把社会打垮” 的严重后果。

所以再次重申,如果仅从致死角度看,新冠的确对高龄、体弱且缺乏疫苗保护的人群具有一定威胁,但这种伤害对于社会整体发展而言,更多属于一种 “干扰性”;然而一旦我们的社会因这些死亡数字陷入过度恐惧无法自拔会怎样?那种情况下一旦主动或被动开放,社会恐慌造成的破坏将是“毁灭性” 的,更可怕的是这种毁灭是持续性的,或者说,只要我们的社会一日不能摆脱新冠恐惧、理性看待这些死亡,社会恐慌就会持续不断的摧残我们的经济与民生,这就是我为何如此看重 “新冠恐惧” 这个因素的原因!


五、在 “新冠主要对少数高龄、体弱且缺乏疫苗保护的人具有一定威胁” 这个前提不变的情况下,我们有哪些事情可做?

**第一、**我们要明白 “毒性弱、传染性强” 的病毒环境下社会稳定发展的根基,就在于民众的冷静、理性、勇气与心理适应力,因此我们的媒体应尽全力帮助民众保持冷静、引导民众理性看待疫情、鼓舞民众在疫情中正常生活的勇气、提升民众的心理适应能力;

**第二、**我们要提醒民众,只要是有助于缓解社会新冠恐惧情绪的言行,哪怕其有些偏离事实甚至具有一定 “欺骗性”,也是“善意” 与“大智慧”的体现,大家应该对之充分理解与鼓励;

**第三、**我们还要提醒民众,有些言论无论它的表述多么巧舌如簧、妙语如珠、头头是道、字字珠玑,只要其实际作用是渲染恐惧、贩卖忧虑,我们就应对之不屑一顾、弃如敝履;与此同时,我们也要鼓励民众对这类 “渲染恐惧” 的言行保持一定谅解,因为它们大多并非出自恶意,大家只是视角不同,大可不必上升到敌我矛盾制造分裂;

**第四、**香港与上海疫情都在向我们强烈提示为老弱群体接种疫苗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因此我们应大力提升疫苗接种率,依靠疫苗有效减少重症及死亡,从根本上阻断人们对新冠的恐惧来源;

**第五、**我们不妨做一些民意调查来实时掌握我国民众对新冠恐惧的程度,这总比毫无根据的瞎猜要好。另外,由于调查需要涉及未来疫情发展的各种可能性,因此感觉其本身就可以起到 “思想预防针” 及“有备无患”的效果,如果设计的好,甚至可以通过巧妙的心理暗示帮助人们克服新冠恐惧。想想看,区区一张纸就相当于一针免疫新冠恐惧的“心理疫苗”,如果借助网宣甚至可能连纸都能省了,如此低廉且高效的心理防护何乐不为?比如下面几个提问:


提问 1:你认为新冠对哪些人具有严重威胁?

**A、**所有人;

**B、**所有老年人;

**C、**所有老年且基础病严重的人;

**D、**少数年老且基础病严重且没有接种疫苗的人;

**E、**所有对新冠恐惧过度,被疫情吓得精神崩溃、面如死灰、食欲全无、夜不能寐的人


提问 2:当开放共存后你所在的城市出现单日死亡几百甚至上千时,你会如何看待疫情?

**A、**吓死人了,都这么厉害了还能叫病吗?死神也不过如此而已,世界末日也不过如此而已!

**B、**特别害怕,会向以前不敢表白的对象勇敢告白,在去另一个世界之前,不想给今生留下任何遗憾,并愿在此郑重承诺:以上感言只因真爱,无关发情,这里绝不存在只会用下半身思考的人!

**C、**非常害怕,会把平时舍不得吃的东西塞满肚子再说。显然吃饱不饿才是世界终极真理,特别是当美食填满肠胃时的愉悦感更是无与伦比,所以楼上那种只会用下半身思考的人是可悲的,有那闲功夫吃点啥不好?

**D、**死亡数字虽多,但仍然明白新冠只对年老体弱且不打疫苗的群体具有一定威胁,因此自己会从珍爱生命、关爱家人的角度鼓励自己与家人,特别是老人更积极的接种疫苗;

**E、**疫情?哪里来的疫情?对于全家已经接种三针以上疫苗的我来说,疫情早已结束!


提问 3:如果有一天开放共存,你认为你可能处于什么样的精神状态?

**A、**极度害怕,感觉自己的身体会被病毒打垮,意志会被对疫情的恐惧打垮;

**B、**非常害怕,即使身体没被病痛打垮,意志也会被对疫情的恐惧打垮;

**C、**比较勇敢,相信自己无论身体还是意志都不会被打垮;

**D、**非常勇敢,即使身体经受病痛,意志上也永不言败,更没有什么能剥夺自己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所谓病痛,无非只能证明自己内心强大!

**E、**因为打过三针以上疫苗,所以实在找不出对新冠恐惧的理由。不过由于打过疫苗之后仍可能感染并传播病毒,且老弱群体疫苗接种率还不够高,因此会选择尽量在公众场合戴口罩及保持社交距离,以此延缓疫情传播速度。


提问 4:你认为自己面对困难时的心境处于下列哪个层次?

**A、极度脆弱:**即使一切风平浪静,自己的大脑也会无中生有、无事生非、没事找事,心境时常会被大脑臆想的各种奇奇怪怪的念头扰动、破坏。

**B、非常脆弱:**虽不喜欢无中生有,但喜欢斤斤计较,心境经常会被生活中一些小事搅扰得食不下咽、睡不安寝。

**C、普普通通:**基本上生活中的小事还不至于让自己太过困扰,但承受不起大的心理压力,遇到大事往往会不堪重负、心态失衡、关键时刻掉链子。

**D、不动如山:**即使天崩地裂亦面不改色,哪怕核战爆发也不失冷静沉着。想想那些即使身患绝症依旧积极向上、热爱生活、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人们,这是不是所谓的仁者无敌?再想想那些即使直面死亡依旧谈笑风生、视死如归的先烈们,这是不是就是所谓的勇者无敌?人生如逆旅,或许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然而,即使我们无法决定自己的生死,却有权决定自己面对生死的态度。

**E、超凡入圣:**身处逆境时宠辱不惊、气定神闲,身陷绝境时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同时还深刻理解一个道理,“大无畏精神”虽好,但人的 “无畏” 不可源于 “无知”,更不可源于“无耻”“野蛮” 与“疯狂”。因此,通过生活磨砺内心、不断提升自身勇气与意志当然是必要的,但让自己的内心时时保持敬畏、自省、善意与感恩,同样重要。

知乎用户 草根抗癌 发表

不让上厕所?

现在还有这种既违法,又违反人道的操作?

知乎用户 pareto 发表

多家官媒公众号: 上海 6 月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北京还愁什么?

虽然发现海淀昨天的确诊多是清华旁、中财旁,房山也是大学城附近……

天津的 17 管混采阳性也不算什么了。

知乎用户 西西弗斯 发表

人在管控区,说是可以出家门但不能出小区,但其实还是足不出户。

说是社会面清零,就拿我小区来说,一个居民做抗原得了阳性,但他那几天没在小区做过核酸,所以他是在隔离点做得核酸被证实阳性的,而这种也是不属于社会面的,所以真的清零了吗,我很难说。

反正新闻嘛当个乐子看就好了,外地的朋友们别当真啊。

知乎用户 麻辣烫 发表

先说自己能看到的:

1. 闵行某街道在实行静默期间,已经通知发放最后一批生活物资;

2. 嘉定某街道已经解除每天单次单人出门的限制,同时允许在本街镇内的自驾车出行;

3. 线上物流速度开始变快。3 月份的京东订单终于开始流通了、大润发也恢复了线上营业,不再局限于少数的保供套餐。

再说上海官方通报的:

  1. 5 月 22 日起,地面公交和轨道交通有条件逐步恢复运营。网约车参照社会车辆通行管理要求。**对外交通,**5 月 16 日起,铁路逐步增加上海虹桥站、上海站等的到发列车数量,逐步恢复正常运行。

知乎用户 BoomBoom 炸弹 发表

不要太乐观

杨浦,上大…

但凡有一个地方因上下瞒报或不做核酸而 “0 阳性”

最后就这样解封了

这段时间的封控最终都会是无用功

从基层到高层 还是一摊烂泥

知乎用户 plfiresky 发表

政府已经失去公信力了,现在大家都对公告笑笑

知乎用户 家有小猪 发表

中低风险地区

知乎用户 左丘和悦​ 发表

评论区悲观情绪很严重,大家已经不相信发布会消息了,而且确实有很多区域不让大家出门。

坐标青浦,小区发放的出入证,16~18 日均可以出门,没有限时,不允许跨区流动,开放了很多个商超,时间节点和出入证一致!隔离在公司的还没收到

知乎用户 金圣 发表

不知道这个犯不犯忌讳。

简单汇总了下最近的三区划分总人数。

总数每天都在减少。

4.20 2420

4.28 2358

这个姑且算统计误差。 后续的减少都很稳定

直到今天给的 2326

昨天 2328

具体直接看上海发布,仔细找下就能找到了。

不知道今年的人口统计会是什么样的数字

知乎用户 奶包的大叔 发表

知乎用户 padapasa 发表

建议上海市和北京一样,也来个连续 n 天核酸筛查。筛之前上新闻上微博热搜全方位宣传广而告之,让每个市民都知道在这几天需要做核酸。这样如果有社区没做,市民也可以及时反映,补上管理漏洞。

然后每天公布测了多少人筛了多少管,每个区有多少阳性分别在哪些小区,让市民可以自行核对是否符合实际情况。这样做的话几天下来数据的公信力就会得到提升。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数字报出来,这个说自己几天没做了,那个说肯定有瞒报,动不动还要说军令状什么的,那这数字报的就没意义了。

知乎用户 一只柚子 发表

应该差不多了吧。

我们第一批援沪的回来了。

知乎用户 心吾 发表

地铁什么时候正常运行了,代表上海完全恢复了。

其他的什么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看看就好。

知乎用户 规格严格​ 发表

疫情大概或许可能快要结束了

但是为什么我们公寓连续十几天全阴的情况下,还要每天做两次抗原一次核酸?还会发印着各种名号的中药?

知乎用户 李非 发表

前几天不是都是报道瞒报之类的

为啥总有大 v 一类的号

对假数据能讲的头头是道

一看就是 1450

知乎用户 Dr. 小粉红 发表

看着北京每天 50 例居高不下,再看看 “外省” 每天形势一片大好,让我有点方方……

知乎用户 绝对零度 ed 发表

所有的新闻都是放给外地人看的。

知乎用户 思嘉 caroline 发表

什么数据都比不上外卖商超开业有说服力,早上 9 点开始等着做核酸,结果无声无息,窗外看到有外卖员骑着小电瓶经过,轿车开来开去,但打开饿了么还是 “本地区交通管制”,叮咚盒马 “本站点关闭”

知乎用户 两晋闲人 发表

居委的广播这样喊比较好:居民同志们,本小区解封了,请大家足不出户。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人在上海说一下实际经历,四月初的时候自测抗原阳性,后续由于上门核酸检测结果显示在检测中,后续去了方舱隔离。在方舱中住了十多天,核酸检测两次阴性后回家居家隔离。居家隔离了两周不到,期间小区做核酸都是特意通知不要下去做,后续上门单独做核酸的。大约四月底的时候,通知要下楼一起去做核酸。不过从上周三开始,就通知出舱人员不要下去做核酸了,后续也没有人上门单独核酸。昨天楼道群里通知今天核酸,并说明出舱人员、密接人员、隔离户不参与筛查,不知道后续会不会有人上门来做核酸…… 另外比较神奇的是,我不去做核酸筛查,但是可以下楼去扔垃圾拿快递啥的……

知乎用户 土小仙​ 发表

我们社区有新增,解封是不可能的

妹妹的店已经有码了,但是解封的通知还没有收到。

知乎用户 阿司匹林 发表

昨天说的是今天分批次复商复市,复产复工

作为市区最早实现社会面清零的普陀,如果要复商复市,普陀应该是条件最好的,也应该是市区最早能做到的吧?然而实际情况是怎么样呢?我昨天基本逛完了普陀,每个商场都看了,没看到任何消杀的迹象。外面垃圾遍地或者满是落叶。常去的水果杂货店前天说这几天不让开,今天晚上去的时候又开了,问了下老板说是本来不让开的,白天的时候还关着,下午又临时通知说可以开了。你看,政策的变化比翻书还快,犹如儿戏。至于数字嘛,只能说稳中向好了

知乎用户 Amber​ 发表

已阅。

我们小区 5 月初从方舱回来的邻居复阳了,昨天下午又拉走了。

复阳邻居是一对老夫妻,第一次老太太抗原假阳,拉去方舱,做了两次核酸都是阴的,前后呆了大概 4 天左右,就回来了。老先生去酒店隔离。

老太太回家一周之后,可以做核酸了,又复阳了。然后,老太太重新返回方舱,老先生继续去酒店隔离。

GF 说复阳不影响小区的级别,而且复阳没有传染性。

然而,这几天小区从封控一路变成防范,大家要自己下楼拿快递,倒垃圾…

也不知道碰到了什么人…

想一想,忍不住又焦虑起来。

今天 7 点做抗原,一条杠的人参加核酸。

现在核酸也做完了。

就觉得,有点累,有点虚空。

明明大家可以做的其他更有意义的事情的…

知乎用户 顾鑫​ 发表

就算不是天选之人,就算没有足够的力量,有时候,人是不能退缩的,因为世上还有丧尽天良之物,视人命如草芥,不自省,不忏悔,这样残暴的败类,我绝不饶恕!死者不可复生,不会再开口辩驳,为何要掠夺?为何要践踏生命?有什么可高兴的?有什么可愉快的?你们把人民当成什么了?升官发财的垫脚石?你们为什么不明白?为什么会忘记?你们曾经也是人民群众……

知乎用户 加菲爱咖啡 发表

泻药

人不在上海,朋友们表示目前居家还好,物资供给有所改善,基本生活没有问题

目前最大的困扰是没法剪头发,女同胞们还好,我俩哥们现在已经变成海胆头了

知乎用户 nqftyssmtqjhzc 发表

每天 2 次抗原,今早又作了次核酸,除了家庭妇女们又出来聚集聊天,发出疯人般的笑声,不过大家放心,她们应该一切精神正常,真的精神病发作应该早被拉走了,并没有什么其他异常。

楼组长发了几张图片,其中食盐,糖,酱油,醋的套装是需要定购的。

其次转发的是居委发了具体将要发的免费物资的清单,也给出了如果有质量问题的反映电话和居委电话。

不过,清单上写明了供应的都是有名有姓的超市,品种也写的很清楚,为什么没写明具体蔬菜有多少重量呢,还有猪肉的种类写得倒是很详细,比如五花肉带骨头,腿肉带皮,那么写清楚具体的重量不是更好。

当然,有这么多免费物质总是好的,做个写更详细重量数据,蔬菜每样的重量没必要,但是整体大约多少斤应该标注,加上误差,比如写 8 到 9 斤,这样也能够接受,完全杜绝了弊端。

那就完美,不是很难做到吧,既然提供物资都是正规超市,提供的时候就应该标注了具体的重量量。

我们小区似乎情况还不错,至少物资没什么缺,各种团购也一直有,除了周围小区的叫做核酸的喇叭声有些吵闹外,其他都尚可。

知乎用户 白夜无霜​ 发表

社会面清零含义新解:

1. 无症状感染者,不算感染者。

2. 清零与否,都要坚持隔离。隔离是目前上海经济的第一增长点,至关重要,不容有失。

3.16 个区里 15 个区已经实现社会面清零,这体现了我们高昂的革命乐观精神,丧事喜办。

知乎用户 徐建新 发表

人在上海,昨天刚出静默期,感觉最艰难的时间已经过去,现在正在慢慢回复中。

3 月 29 日在网上买的零食大礼包终于到了,本来是为居家隔离做准备的,现在到了也还不算晚,但看着已经逐步恢复的快递,感觉居家隔离的日子也快结束了,不知道能不能在解封前解决掉刚到的零食大礼包。

回顾居家隔离的 50 天(纪念下),虽然我算是被隔离时间还不算长,但也体会到了一股子水深火热的味道。

无论如何,总算是结束了,希望这次真的能控制住。

原来只是以为新冠病毒对老年人或者体弱者有伤害,是个帮助人类实现 “优胜劣汰”“减轻养老负担” 的病毒。许多人虽然说着要对抗病毒,但心里仍然对抗疫失败后可能到来的 “共存” 产生了一丝侥幸,认为哪怕付出代价,这个代价也落不到自己的头上,落不到占据了主流声音的社会中坚层身上。

可是随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不明原因儿童肝炎” 与新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原本的共存派声音一下子就小了很多。毕竟我们可以抛弃过去,但是我们不能没有未来。

新冠病毒的进化似乎没有向着人们预期的 “大号流感” 方向,反而有着朝 “小号 HIV” 的方向进行进化,未来是如此的艰难。

不管怎样,生活还是要继续,因为某些人的摆烂,新冠病毒已经无法从人类社会中彻底消除,我们已经事实上与新冠 “共存”。

以后无论干什么事情,我们都要给自己的 “不可抗力因素清单” 中添加新冠病毒这一项了。

添加 VX 号:XINXUANHLS 免费获取 PMP、软考备考资料,以及更多职场提升技巧。

知乎用户 fenghuan2017 发表

终于下来了,恭喜上海

知乎用户 濯锈 发表

发展期你不肯封城,上升期你三区管理,成熟期你全城静默,让外地人沉默,让本地人难堪,毁了新一代沪漂人的梦,封控后就不管居民吃喝,你干的事还有一件是人事吗

知乎用户 信马由缰​ 发表

探讨一下目前使用的几种药物治疗真实情况,就以国内而论两年多各地疫情散发病例不少了,武汉的不算,那是遭遇战,那以后治疗情况,病例病情的专案治疗汇总特别是今年以来各地新发病例很多呀,各个年龄段都有,药物治疗的效果怎么样,危重症患者抢救工作怎么做的,结合国外放开后医疗机构如何应对突发挤兑情况,我们该做什么准备,大规模核酸检测隔离风控只是社会层面为下一步放开争取时间,医疗界务必提前做准备呀,国外放开的基础是严格预约,‘俺们这里不行的,老百姓有病一准是都来医院,你没有准备绝对乱套,就像当下的弯弯

知乎用户 是是 发表

6 月 1 日至 6 月中下旬,在严格防范疫情反弹、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全面实施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全面恢复全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什么时候了还玩文字游戏

知乎用户 Chinof​ 发表

居委会办公室不戴口罩一起吃东西,然后把举报人拘留了。

我隔壁小区的真人真事。

知乎用户 who7who8 发表

超时超到我都算不来了

知乎用户 iMakingIT 发表

如果净感染(阳性 + 无症状 - 转归)在十万分之一下为清零,则线性清零点预计在 5 月 16 日(让我们看明日公布数据)按指数衰减趋势净感染要降到 250 人以下这个标准,预计要到 5 月下旬(约在 5 月 26 日左右)才能清零。短期实现绝对零感染比较难,防疫将在反复科学优化和调整中努力重实现有序复工复产。

1. 疫情速览

累计确诊: 57,177 人

累计无症状: 584,995 人

累计感染: 620,096 人 (确诊 + 无症状 - 无症状转归)

累计死亡: 575 人

确诊比例: 8.9% (= 累计确诊 / 累计净感染)

确诊病死率: 1.01%(= 累计死亡 / 累计确诊)

感染死亡率: 0.09%(= 累计死亡 / 累计净感染)

感染峰值: 27,605 人(发生于 2022/4/13,不含无症状转确诊)

日均确诊: 743 人

日均净感染: 8,053 人 (阳性感染者,已排除无症状转确诊)

备注:仅含上海市卫健委 2022/3/1 至 2022/5/15 发布的数据。可参考的奥密克戎新冠病毒确诊病死率:日本 0.13%,美国 0.042%,英国 0.022%,香港 0.76%(据吴尊友公开表述整理,仅供参考)。

2. 清零趋势图

日确诊人数处于低位(首次降至 2 位数);无症状处于低位(首次降至 1000 以下);死亡人数略增加(连续数日处于低位)。4 月 13 日以来日平均新增确诊 1445 人,日均净感染 11078 人,日治愈均出院 1552 人,日均解除观察 15260 人。出院出舱人数远大于新增阳性人数,疫情趋于缓解;整体看确诊和无症状人数处于平稳下降趋势(整体处于低位)。

知乎用户 狐狸在努力 发表

上海市卫健委今早(16 日)通报:

2022 年 5 月 15 日 0~24 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69 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869 例,其中 42 例确诊病例为既往无症状感染者转归,27 例确诊病例和 **869 例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管控中发现,**新增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1 例,在闭环管控中发现。


2022 年 5 月 15 日 0—24 时,解除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 6757 例,其中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6755 例,境外输入性无症状感染者 2 例。

2022 年 2 月 26 日 0 时至 2022 年 5 月 15 日 24 时,累计本土确诊 57183 例,治愈出院 52522 例,在院治疗 4086 例(其中重型 261 例,危重型 65 例),死亡 575 例。现有待排查的疑似病例 0 例。

截至 2022 年 5 月 15 日 24 时,累计境外输入性确诊病例 4599 例,出院 4590 例,在院治疗 9 例。现有待排查的疑似病例 0 例。

(以上内容来源于新闻坊)

经过不懈努力,终于降到 3 位数了,胜利即将到来,确实来之不易,再加把劲,离全市清零的目标不远了。上海加油!

知乎用户 小丫 发表

大家好,今天是我隔离的第 62 天

希望数字越来越小

希望我快点出去

希望大家继续保持安静

早上我朋友圈发了一段话,也送给知乎的朋友们

成熟就是:默默承受,安静坚守,悄悄成长

知乎用户 做一个俗人​ 发表

2022 年 5 月 16 日 晴

听说今天上海解封了

快递都已经全面通了

早上叮咚 6 点和 8 点

盒马鲜生 8 点半的菜

按断手依旧没有抢到

上厕所的纸都用完了

我忍痛撕了一本旧书

再从团长那里团了 9 块钱一斤的土豆

买了 15 块一斤的青菜

又是平凡无奇的一天

一起都很好,如果我不在上海的话

知乎用户 阿卜​ 发表

只有当上海人民能够自由出入小区,自由出入商场、超市,自由工作,自由买卖时,我才能相信。

知乎用户 风来运转 发表

反着戴口罩,左手戴手套。那是什么,那是接头的暗号

知乎用户 lmsk007 发表

16 号 600 左右

17 号 400 左右

18 号 200 左右

19 号 100 左右

20 号 10 左右

知乎用户 阿尔杰 发表

上海所有发布的新闻都是给不在上海的人看的。

上海所有发布的新闻都是给不在上海的人看的。

上海所有发布的新闻都是给不在上海的人看的。

但凡在上海,谁会看新闻。

只看新闻,很多人都以为: 上海已经解封了,快递恢复了,也可以去上班了。

实际上,疫情的真实情况,掌握在居委会手中。

他说解封才是解封。

其他谁说都是白扯。

知乎用户 叶散里 发表

大多数人忽略了一个事实,就是社会本来就有一个比较稳定的死亡率。你随机选一百个人,一年预期就会有 0.7 个人会死亡。没有死亡是不存在的。

以上海为例子,算一笔账,确证加无症状 65 万人为基准 (实际感染过的人数肯定高于这个值),中国年均死亡率在 0.7% 左右,随机从人群中抽样 65 万 (可以认为感染也是一种随机抽取),这 65 万人,一年会有 4500 人左右去世,每月平均会死亡 380,两月会死 760 人。可能是任意的原因,癌症晚期,其他的疾病,车祸,等等等等。这是逃不了的自然规律。上海至今新冠死亡不足 600 人,其实反而低于 760。我甚至在思考一个问题,上海这些感染了的人群,可能是由于得到比较好的医疗和照料,整体的死亡率反而变得比普通人群更低了。你可以随意统计其他的一个没有疫情的 65 万人口的县城,你会发现最近两个月的死亡人数极大概率会高于 600 人,所以究竟是 die of 还是 die with 很明显了。

我们可以回头看看上海的超额死亡人数,我敢肯定,上海今年不会有超额死亡。虽然个人觉得,在躺平和严控之间是不是还有一条中间一点的地带,比如有序感染。

好了,来斗争我吧。

知乎用户 回首长安远​ 发表

1

我:我看到说上海开始复商复市了,你能下楼了吗?

上海同学:不能。

2

我:你现在循环到第几天了

上海朋友:循环到多元时空了。早就是防范区,但依旧不让出门

3

我们经理:明天上海的小伙伴是不是可以下楼溜达啦?

上海同事:散了吧。官方新闻都是给上海以外的人看的

知乎用户 角落里的猫大人 发表

今天我们社区早上已经只做核酸不做抗原了,但是晚上做不做还不知道。

我现在对于走出小区已经没有太多的期望了,但是我看朋友圈还是有很多朋友比较不爽。

昨天开的发布会说部分商超开始逐渐恢复,我朋友圈有社区通知保持静默的,也有极个别能出去排队买菜放飞自我的。

不过我看了下我周边暂时没多少外卖开业,美团买菜也是暂时停止服务,可能我们这边还是比较严重的地区吧。

也不知道现在是啥具体情况,感觉和之前没啥差,不过数字降下来,对比之前一天几万,应该还是有所改观的吧。希望疫情不要持续太久了,已经在家里呆着超过 60 天了,已经错过了春天希望不要再错过夏天,毕竟人这一辈子能经历多少的四季呢。

知乎用户 乱世一书生 发表

按照这个趋势,一星期内差不多可以清零

再观察一星期,基本可以解封了吧

也就是说,这个月底,就可以出门吃火锅,吃烧烤了!!!

我的泡面,再见!

我的面包,再见!

我的工位,我回来啦!

从来没有如此想回公司上班,想回到有烟火气的地方

知乎用户 IuRuhz 发表

平多多说 就差一刀就把价格砍下来啦~~

知乎用户 雨后的茫然 发表

这波疫情已经让上海很多人找到了发财致富的道路。未来的日子里随着全国疫情常态的反复,无数在上海的人会经历区域性封控,他们就像一年四季的韭菜一样,口感软嫩, 香气浓郁, 滋味鲜美,

知乎用户 Silence​ 发表

新闻说了,上海从 5 月 16 日起分阶段推进复商复市。

然而,隔离在家的上海群众表示:不信谣,不传谣。

能不能出门,新闻说了不算,副市长说了不算,居委会和门口小区保安说了才算。

![](data:image/svg+xml;utf8,)

知乎用户 Suver 丶 发表

先测抗原,抗原异常拉去方舱,然后复核。方舱不算社会面,不统计进上海发布确诊数字,仅医疗系统内部可看实际数字,那这确诊数字不是想多少就多少

有小伙伴在医疗系统告诉我的

知乎用户 又下雨了啊 20 发表

看来 6 月能解决啊。

江苏的好消息啊。

知乎用户 naermu 发表

不管数字可信不可信,我信。我先感动得去哭一会儿。

知乎用户 zengjie 发表

谢邀,刚做完核酸。

还在静默,不方便发言

知乎用户 千岛酱酱 发表

大学、方舱和封控区等都不算社会面新增。

做核酸前先做抗原,两道杠直接拉到方舱再复核。

倘若结果为阴再拉回来。如果不慎在期间感染,复阳不算社会面新增。

倘若结果为阳,那就是在方舱里检测出来的,不算社会面新增。

知乎用户 烤羚羊 发表

闷在家里快两个月了,实在无力吐槽这烂摊子,就做做搬运工,转一些各处看到的消息吧

昨天的上海发布:副市长宣布,从 5 月 16 日起,分阶段推进复商复市。

分阶段推进复商复市,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

同时,各级街道发放的最新通知

网友们的反应

知乎用户 高登高 发表

很符合预期。回头看,已经比以前数据少了一个数量级。

今天再一次评论上海数据,是因为有人说有啥指标。看这降幅,完全没必要,谣言止于独立的数据分析者。

关于解禁时间,参照武汉。个人判断完全解除封闭时间不小于武汉,病毒变异后传播、转阳特点所致。

知乎用户 悟天爱悟空 发表

真心希望生活在新闻联播中。

(实际,你们都懂的)

知乎用户 Mr.Le 发表

果然是被上海搞得下限低了不少

800 多病例既然让我下意识的觉得少的可以解封了

知乎用户 小 K 配方师​ 发表

还以为能复工呢:

知乎用户 汪峰 发表

这个问题需要邀请 @陈通 @宗明

@上海政法

@警民直通车 - 上海

来回答。

类似的问题,我也请教了居委,回答是: 走上海发布通道出小区。

可惜鄙人没有穿越次元壁的能力,不能在一切向好的世界享受人生,只能在静默中的防范区苦熬,有点遗憾了。

12345 又打不通,这风景不太独好啊

知乎用户 JIMJIMAA 发表

我来给大家看一下上海浦东金杨的防范区的快递,叮咚,盒马,山姆,京东

知乎用户 青蛉 发表

配合你演出的我在尽力表演

知乎用户 麦子 发表

发布会上,全是口号,不见具体措施

知乎用户 petert 发表

看看松江再说

知乎用户 麦墨 发表

就问一下,今天的上海发布,是给在上海的人看的,还是给其他省的人看的

知乎用户 supersilent 发表

出小区,走一圈去先.

现在要加强心理建设.

知乎用户 戒酒能吟诗​ 发表

数据不多说了。看我之前回答就行了。

基本符合预期。

16 号无论是否有小幅反弹,社会面会清零。这样就能宣布社会面清零。

除非曝出巨大漏洞,不然就是这样的发展了。

等于后续计划的推动比原来的慢一天,

所有时间点延后一天。

现在可以继续祈祷精准了,

别再来一轮反弹疫情就好。

知乎用户 刚下天台 发表

本来觉得我已经麻木了,今天又被恶心到了。新闻上说复商复市,恢复快递,实际上京东美团已经一个多星期都无法送货了,三天静默期到了本来以为能恢复,结果等来这个

然后这是居委组织的团购价目,比一个月前最紧张的时候还贵

做个人好吧?

知乎用户 听风语 发表

地处上海老小区,目前吃的啥都有,上一次发了菜,有番茄、黄瓜、各种蘑菇,昨天发了粉丝、挂面、芝麻油、木耳等。

不过这两天小区还是有新增,本小区疫情有所反弹。对面楼、右边楼我看都封起来了。大家每天会自己在家做抗原,然后定期下楼做核酸。

大家在家可能心情总是不太好,前一周几乎每天都能听到小区吵架的声音,还有一次,是一个上海奶奶好像嫌弃老公整天看手机,然后用上海话喊着说就是要让邻居看看你。让我看到了上海奶奶的厉害。

老小区老大爷比较多,也会有一些老大爷不自觉在楼下抽烟、聊天或者聚会啥的。也有很多好心人,主动帮忙团购、送菜、还负责消杀。还有人建立了助老群,我看群主一直在帮助那些老人团菜、买东西。楼道大爷们这些天一直都没闲着,一直很辛苦。

知乎用户 老婆是大长腿 发表

其它都不用管 意思就是说关到六月中下旬

如果打脸了我承认那可太爽了

知乎用户 大海 发表

上海咋这么牛逼呢?这些数字哪个是真的?

知乎用户 桃子酱 发表

今天打电话给小区门口的房产中介问了下,价格已经开始….

懂的都懂,不说了

知乎用户 自律的五花肉​ 发表

上海没有解封,很多小区的静默反而延长了,有些工厂、商户被强行要求开业即使没客人没订单。如果你是外地的总部,你在上海的员工依然无法出差;如果你是外地的客户,你在上海的供应商依然无法交货。有关上海的一切不要相信发布会,不要相信发布会,不要相信发布会。如果你偶然获得自由,抓住一切机会离开,不要犹豫。

知乎用户 阿信 ay 发表

从经济角度来看待疫情的切入点是不准确的,新冠就是三战了,如果用战时的标准去看待封城,就会得到国家,起码这届政府对待疫情的标准和态度,对比国内外新冠的影响,短期的经济损失完全是可以接受的,这次上海在国家治理上暴露出来的问题,如果得到总结和避免,将会是一笔巨大的经验财富,这是一个正常的上海所提供不了的,当然如果做的好也不需要这样的经验财富,只能说事情要辩证的看吧…

知乎用户 德国师爷德国法律​ 发表

想要多少就是多少!

知乎用户 可乐很好喝 发表

哈哈

知乎用户 菜菜菜 发表

虽然但是,快递为什么还不恢复?

知乎用户 橘猫吃不胖 发表

知乎用户 隐身的魔法师​ 发表

这波疫情时间挺长的,希望能够尽快结束!!!

知乎用户 no42cat​ 发表

黄浦居民发的

知乎用户 Shy Liu 发表

知乎用户 胡胡 发表

看到爱丁堡来武汉的铁路开通了,心里咯噔一下,来了还是先隔离吧。武汉人民怕的很

知乎用户 极真小哥 发表

恭喜恭喜,胜利在望了。

知乎用户 有你才好​ 发表

目前疫情整体向好,但仍不可大意。

知乎用户 先知 发表

听说要复工,猛然还有点不习惯那

知乎用户 安融征信 发表

真真切切的看到了曙光

知乎用户 首付以外皆泡沫 发表

北京不如上海啊,北京已有多个高风险地区了

知乎用户 蓝天白云 2019 发表

死亡率约等于千分之一,说新冠是大号流感的请出来挨打

知乎用户 毛毛 发表

看了一下这个问题下上海人民的回答。可见,上海政府已经完全失去公信力。

知乎用户 张浩瀚 发表

不测就没有,上海现在一周测的有北京一天多吗?

知乎用户 李在 发表

商场即将很亮很大很宽敞。。。。。。。。。。没有人。

知乎用户 斗战神狒 发表

倒计时五天

知乎用户 Einsteinji​ 发表

上海恢复正常!

知乎用户 周国峰​ 发表

貌似五月底能解封叭

知乎用户 卖女孩的小火柴 发表

据我在上海的朋友说

上海大学一栋宿舍瞒报,这才刚刚炸锅,6 月份解封无望了。。。

知乎用户 VincentNg​ 发表

封了两个月,其实我们到底防住了什么?

看到天津今天又有阳了,广州又开始大面积核酸排查,北京每天都像开盲盒一样确诊封区。以上都是常态化核酸的日常。

目前的解封只是从一个牢笼,走到更大的牢笼。

知乎用户 白糖 发表

该配合演出的我你视而不见

知乎用户 方小米 发表

我问了我全部上海的朋友,答复都很统一。

上海发布是骗我们外地人的,

解不解封还是要看居委会发布。

知乎用户 强壮的小生 发表

快两个月了,
外面流言蜚语满天,有焦虑过,彷徨过,气愤过,无奈过,但时间一天一天流逝,数据终于低于千数以下,内心的成长犹如我养在阳台的白菜…

我们终将战胜…

生根

发芯

开花

怒放

致敬于每位为疫情努力过的人,

(今天不谈那些不好的人和事!)

期待整个大上海慢慢恢复正常!

知乎用户 嘤宁 发表

坐标虹口北外滩,我们这个居委管理的就几栋大楼,前天一栋大楼里就查出 9 个阳,昨天那楼 8 个,没上榜,我就想知道虹口的 69 我们一个小小街道的一栋楼都能占七分之一了,而且绝对不是重灾区因为离常规居民区远也一直有在查,怎么可能

知乎用户 伊若汐 发表

新闻里: 上海即将恢复正常生活秩序

上海人民: 放屁!

上海小区居委: 出去了就不要回来

知乎用户 源与生 发表

绝了

嘴巴上说的可好听了

实际行动就是能瞒就瞒

不能瞒就摆烂

不演了呗?

知乎用户 青蛙呱呱 发表

隔壁东北纵火反转,一堆粉红怒斥,要不看看这里?公信力崩塌只需要一次,再看一次投资不过山海关怎么样?

知乎用户 摇摇饭​ 发表

看来上海也在慢慢的好转了,希望很大,应该不久就要清零了

知乎用户 白衣少年与钢琴 发表

差不多得了

知乎用户 晴天 发表

知乎用户 三宝 发表

一定是犯了什么错

不然不会被限制自由

可究竟犯了什么错

不着调的生活

不切实际的想法

不靠谱的人

看厌了眼前的这片景

想加快脚步逃离

可越发疯它越温柔

温柔的可恨之极

知乎用户 刘明 发表

据说新闻上说要解封复工了?外地的朋友纷纷发来贺电,实际上我小区还在静默中,所有快递全停

知乎用户 喷子真多 发表

稳中向好!

知乎用户 Tttttttt​ 发表

自从知乎给封一个月后 现在老老实实不敢说真话了

知乎用户 JC2010 发表

先看 2022 年 5 月 16 日 “上海发布” 在公众号和新浪微博上发布的通稿截屏。

阅读理解题,全文重点是不是这两句?

  1.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我市毫不动摇坚持 “动态清零” 总方针全力遏制疫情扩散蔓延,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 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目前全市 16 个区已有 15 个区实现社会面清零,封控区总人数降至 100 万人以内,昨天新增阳性感染者数首次降至 1000 例以内,全市社会面已连续两天无新增阳性感染者报告,我市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

问题:

  1. 疫情防控结束后,某市要不要再来一个或几个或几十个或几百个表彰大会?
  2. 国家层面要不要表彰一下某市高层领导成功完成抗疫任务?
  3. 追责?什么责?谁追?追谁?

知乎用户 DeadMan 发表

上周通知静默到 15 号,

昨天晚上通知,

16 号开放接收团购物资一天,

16 号送不到的团购一律退款,

继续静默到 19 号,

再等后续通知。

知乎用户 走走 发表

我们小区被封了 48 天,从头开始就没有阳,然后今天爆出两个阳,心态炸了

知乎用户 罗颖杰 发表

五月 25 解封

知乎用户 諵榆 发表

打卡

第 66 天

今天大胜利!比我预测还要提前五天。之前我担心的平台期,会减少得很慢,现在来看,是多虑了。不过现在还不能掉以轻心,两数相加,离一千很近,也不知道后面几天的情况。总之就是让人欣慰的数字吧。希望后面每一天都能少 200, 月底解封,不出意外应该是。

补充,今天小区里发物资,本人在徐汇区,发物资还算良心的。有人统计过,说徐汇区发的物资次数在上海所有区中排第一。我自己深有体会,不过单靠物资,是不足以维持生活的,因为发的物资,四个人最多维持 3 天吧。人少的话另说。

p&l

知乎用户 花火 发表

要是没杨浦这个事,估计今天已经下 500 了;

我们公司生产就没停过(比较重要赚钱),实验室研发上周公司已经开始组织申请部分复工,各位你们呢?

知乎用户 天災 发表

知乎用户 Lorenzo 发表

初定分三阶段恢复:

第一阶段 5 月 15 日至 24 日现有手势延续,但适当开放,低风险的区域逐步恢复交通,大部分非中心城区私家车可上路。三区管控向常态化管理过渡,根据新增阳性情况按国家要求划定高中低风险地区,分别按照要求定期核酸检测。

第二阶段 5 月 25 日后,取消三区管控,全市解封。市内交通全网恢复,恢复饭店堂食,限流 50%。相关通行证取消。

第三阶段争取 6 月 23 日全社会低风险。三家市级方舱医院永久保留。

这是 CCTV13 报道的,信还是不信,诸君自己心里有杆秤。

知乎用户 二进制新手 发表

总算看见希望了

知乎用户 小僧鸠摩智 发表

被封第 62 天,最近这几天美团买菜,叮咚买菜,每日优鲜,盒马鲜生,沃尔玛到家,京东到家,全都没法下单,社区团购的高价菜可以买到。

一如既往地封,一如既往地高价菜。

知乎用户 侠客岛主​ 发表

新增病例多的时候你骂他不作为,新增病例少的时候你骂他造假蒙人。反正就是吝啬您那珍贵的正面鼓励,好像不黑不踩就不合群似的。

好了,您赢了两次,赢麻了

知乎用户 Afterglow​ 发表

半个月之内我之前堆积的几十个快递连三分之一都没送到的话 就再也不信上海 zf 了

知乎用户 仰南琴 发表

目前看起来应该要解封了,我楼上一家四口四月一号阳的,回来都大半个月了,其实很幸运,我们一家都和他们家接触过,在他们家确诊当天上午我妈抱着我宝宝还去楼顶晒太阳和他们家小孩肢体接触了,当天知道他们一家阳了晚上都吓得睡不着,我都基本确定了我们一家肯定感染了,担惊受怕一个星期,还好没有感染。当时方舱紧着,他们家都在家一个周多才运走,一去医院都已经阴了。

知乎用户 道左相逢 发表

昨天湖北荆门发现 4 例无症状感染者,是从上海回来的?还在外溢?

知乎用户 wuwuwu 发表

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遥遥领先。

还车贷,还房贷,还信贷,代代相传。

知乎用户 回佘山 发表

怎么说呢,如果知乎小秘书一定要说,我只能说:

坚决克服轻视、无所谓、自以为是等思想,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毫不动摇坚持 “动态清零” 总方针,坚决同一切歪曲、怀疑、否定我国防疫方针政策的言行作斗争。

你们懂我意思吧?

知乎用户 大胖​ 发表

静观后续,做共存的准备,争取清零的结果。

知乎用户 2133 发表

目前即使身处其中的人也会被假象迷惑,因为我们已经不知道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了,如果是我的话,我会说全是假的,但知道是假的人应该也只有在上海的吧,除了自己和亲近的人谁的话都别信

啊,前几天有机会出去买了点零食,我们这边的小超市开的情况是(没什么顾客):和超市说好要什么东西(事先也不知道都有什么),有的话超市给你装好,然后送到超市门外,隔玻璃扫码,买了些零食消费 1k,我很好奇这么贵的消费,上海人这两个月都是怎么活下去的,只有我很穷其他人都这么有钱吗

知乎用户 卖真心的小男孩 发表

感觉现在出市回来都不安全啊

知乎用户 黑豆 39 发表

耳机摔坏了,去便利店买了一个,街上人不少,就是只有基本的超市啥的开了

知乎用户 料理矩阵 发表

根据上海 5 月 16 日上午在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宣布,已经明确了下一步的 “三个阶段” 防控工作,预计 6 月“全面恢复上海全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这是上海封城迄今,官方给出最具体、明确的预计解封时程表。

上海市副市长宗明在上午 10 点的发布会上表示,“三个阶段”防控工作经过专家研判分析决定。第一阶段为巩固 “清零” 成果,自即日起至 5 月 21 日。重点为“降新增、防反弹”,持续减少封控区、管控区人数,防范区有序放开、有限流动、有效管控,全市保持低水平社会活动。

第二阶段为 “向常态化防控转换阶段”,自 5 月 22 日至 5 月 31 日。目标为单日新增确诊者数进一步减少,不断缩小封控区、管控区范圍直至解封,加快疫情防控向常态化分级分类管理转变。综合中国媒体报道,上海市副市长宗明表示,上海自 5 月 22 日起亦将逐步恢复公交地铁运营。

第三阶段则为 “全面恢复全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阶段”,预计自 6 月 1 日至 6 月中下旬。官方强调,要在“严格防范疫情反弹、风险可控” 的前提下,全面实施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

本周分阶段 “复商复市”

与此同时,上海自周一(5 月 16 日)开始分阶段展开复商复市工作。综合媒体报道,当局表示,包括购物中心、百货商场、超市卖场、药店等逐步有序恢复线下营业,划定进出通道,做好人员限流;农贸市场逐步恢复;批发市场开展无接触交易;餐饮服务实行在线、线下外卖;理发、洗染服务错峰限流;菜市场开展集中采购,有序恢复线下营业,合理控制开摊率和客流量。

根据央视,在满足目的地防疫要求下,由上海起飞的境内定期航班也自 16 日起少量恢复。吉祥航空、春秋航空两家航空公司,已宣布恢复上海起飞的部分国内定期航班。

单日确诊数首降至千人以下

根据上海市卫健委通报,上海 5 月 15 日共新增 938 宗新冠本土确诊病例,包含 869 宗无症状感染者。这是上海本波疫情以来,单日本土确诊个案数首次降至千人以下。同日,官方通报新增 4 宗本土死亡病例,年龄介于 80 至 93 岁。官方强调,死亡直接原因为慢性疾病或肿瘤。

在周一(5 月 16 日)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官方宣布上海全市 16 区,已有 15 个区 “实现疫情防控社会面清零”。

知乎用户 风趣幽默的橘子​ 发表

有完没完啊

知乎用户 白海雁 发表

解封。实际上只差一纸公文。

知乎用户 贪吃逗 发表

就冲没有高风险地区,我反手就是一个赞

知乎用户 樁君 发表

在上海隔离的 60 天,3 月中旬开始封,到现在已经没有脾气了,坐标闵行虹桥镇龙柏防范区,没有出去过一次,解封我就呵呵吧,上一个星期 7 天我们小区就没做过核酸,请问得到的数据怎么代表全上海检测数据,还有如果小区要做核酸,不做也不会有黄码,什么?你问我怎么知道,因为亲测有效啊。

知乎用户 Jesse Mei​ 发表

知乎用户 Anonymous​ 发表

上海发布:全市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

知乎用户 幸运星 发表

今天的问题有责编耶,这个名字重名率还蛮高的

知乎用户 洪骑白马 发表

到底还能不能解封了啊,油饼吧这 ZF

知乎用户 大东 发表

一大早的起来了抗原核算完毕之后,随便吃了两口东西,忽然听见外边乱哄哄的,有电钻的声音,好嘛,推开窗户一看,我的妈耶,在封控小区将近两个月,怎么回事,现在要是开始封楼了,这大概是想起来了,上海还是精准防空的优等生,想起这点优点了???!!!

好吧,领导做事咱们只能干瞪眼了。

没过一会啊

离天下之大谱,下边我就赶紧拍了个视频,供大家一乐!

不愧是上海啊,真有你的

知乎用户 不知名的小书童 发表

说是静默结束,开始逐步复工复产,然后昨天晚上叮咚买菜就下线了

知乎用户 好困 发表

小区最新通知,一户一人两天一次出小区,活动范围不出所在街镇。

谢谢

知乎用户 茶凉​ 发表

除去转阳的,总共 896 例,27+869,1000 以下了,希望月底能解封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数据又做假了吗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可喜可贺,走好最后一百米

知乎用户 陆远 发表

没啥说的,这个月躺尸不抱任何希望,静等端午后解封 准备了五十斤冻土豆 够我吃到月底的了

知乎用户 安艺伦也 发表

上海现在也慢慢的变好了,可喜可贺

不过我在想,如果真的跟他新闻会上说的一样,5 月中旬社会面清零。预测一波

5.20 (官方意义上的中旬社会面清零

之后再慢慢反弹至 1000 例左右

当然 乐观来看,高考和会考的这段时间也非常的暧昧。希望越来越好吧

知乎用户 中采商学 - 萍萍 发表

疫情何时可以清零?

![](data:image/svg+xml;utf8,)

虽然目前取得了很好的防疫成绩,但这个问题专家也没办法回答,

![](data:image/svg+xml;utf8,)

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好自我防护,戴好口罩,减少外出,在家中备点连花清瘟,养成勤洗手消毒的好习惯,防护好自已人身安全

预约入口

直播预约入口​appf4qz9rwc8565.h5.xiaoeknow.com/v2/course/alive/l

知乎用户 Fluoxetine 发表

本土新增 140+1019

5 月 15 日 0—24 时,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 140 例(上海 69 例,北京 39 例,四川 14 例,河南 8 例,广东 5 例,浙江 2 例,辽宁 1 例,江苏 1 例,贵州 1 例),含 53 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上海 42 例,北京 5 例,广东 3 例,浙江 2 例,贵州 1 例)。新增死亡病例 4 例,均为本土病例,均在上海。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本土病例 615 例

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 27094 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减少 35 例。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1019 例

(上海 869 例,四川 74 例,北京 15 例,河南 13 例,辽宁 10 例,安徽 8 例,青海 7 例,天津 4 例,

河北 4 例,湖北 4 例,吉林 3 例,黑龙江 2 例,广东 2 例,江苏 1 例,广西 1 例,贵州 1 例,云南 1 例)。

当日解除医学观察的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7043 例。

上海本土新增 69+869,北京本土新增 39+15


上海市卫健委 16 日通报,5 月 15 日 0—24 时,

上海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69 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869 例

其中 42 例确诊病例为既往无症状感染者转归,

27 例确诊病例和 869 例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管控中发现。

5 月 15 日 0—24 时,**新增本土死亡 4 例,**平均年龄 86.5 岁,最小年龄 80 岁,最大年龄 93 岁。

4 位患者均合并有严重的慢性基础疾病及肿瘤,包括食道肿瘤、冠心病、心功能不全 4 级、

慢性阻塞性肺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肾功能不全、慢性硬膜下血肿等。

患者入院后,原发疾病加重,经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的直接原因为基础疾病或肿瘤。

5 月 15 日 0—24 时,上海新增治愈出院本土病例 468 例,解除医学观察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6755 例。

北京新增 39 例本土确诊病例

北京市卫健委 16 日通报,5 月 15 日 0—24 时,北京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39 例

(含 1 例 5 月 7 日、1 例 5 月 9 日、1 例 5 月 12 日、2 例 5 月 13 日诊断的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

和无症状感染者 15 例。治愈出院 41 例。

截至 5 月 15 日 24 时江苏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5 月 15 日 0-24 时,江苏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1 例(无锡市报告,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

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1 例(徐州市报告,在定点医院接受隔离医学观察)。

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 1 例。解除隔离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 10 例(均为本土)。

新增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详情由相关设区市发布。

目前,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的确诊病例 8 例(本土 5 例,境外输入 3 例),

接受隔离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 483 例(本土 481 例,境外输入 2 例)。

目前要求去过上海等中高风险地区和有本土聚集性疫情地区的市外来(返)盐人员,

应提前通过微信、支付宝搜索 “出行申报之盐之无疫**” 小程序进行报备或在 “我的盐城”APP“**

出行申报” 模块进行报备或向居住地、目的地所在社区报备,

(点击查看《关于进一步加强离盐、来(返)盐人员管理工作的通告》),

须持 48 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途中做好个人防护和自身健康监测,

抵盐后按要求配合落实核酸检测、隔离观察和健康监测等健康管理措施。

  1. 省内外全域低风险的设区市来(返)盐人员,持 48 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可有序流动;

若无阴性证明的,抵盐后在交通查验点、“两站一场” 需进行 1 次核酸检测。

在抵达盐城后 48 小时内需再进行 1 次核酸检测。

  1. 对有本土聚集性疫情所在县(市、区)来(返)盐人员,严格执行 “7+7” 健康管理措施。

  2. 对有本土聚集性疫情所在设区市其他县(市、区)来(返)盐人员,严格执行 “3+11” 健康管理措施。

  3. 对 14 天内与新冠病毒感染者有轨迹交叉、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人员,严格执行 “14+7” 健康管理措施。

全域低风险和本土聚集性疫情是什么意思?

全域低风险,指的是全域无中高风险地区及无本土聚集性疫情。

本土聚集性疫情,是指 14 天内在学校、居民小区、工厂、自然村、

医疗机构等范围内发现 5 例及以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3+11”、“7+7” 和 “14+7” 分别有哪些具体要求?

**“3+11”:**即 3 天居家健康监测 + 11 天健康监测。期间前 7 天和第 10、14 天各进行 1 次核酸检测。

**“7+7”:**即 7 天集中隔离 + 7 天居家健康监测。期间前 7 天和第 10、14 天各进行 1 次核酸检测。

**“14+7”:**即 14 天集中隔离 + 7 天居家健康监测。

期间前 7 天、第 10、14、16、21 天各进行 1 次核酸检测。

居家健康监测与健康监测如何进行?

**“居家健康监测”:**单人单间,不得擅自外出,在村(社区)指导下进行自我健康管理,

每日做好早晚 2 次体温、症状监测,并向村(社区)联系人报告,

配合做好上门核酸检测,居住场所做好通风消毒。

**“健康监测”:**在村(社区)指导下进行自我健康管理,

每日做好早晚 2 次体温、症状监测,按要求参加核酸检测。

非必要不外出,不得参加会议、不得参加聚集性活动、

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得出入公共场所,出行规范佩戴口罩。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毫无意义。美团还是不能买,静默到 15 号说了就跟放屁一样。我国就这德行,呵呵。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