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将推出数字货币(DCEP)对整个社会会产生什么影响?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司马懿​ 发表

和区块链的关系

说来也是时代的讽刺。话说 ipad 刚出来两年的时候,我在一家店里,看到有人指着一款安卓平板说:「我要那个三星的 iPad,麻烦拿一下看看。」

当时 iPad 就是平板的代名词,就像区块链成了数字货币的代名词一样。

数字现金 (digital cash) 这个概念很多年前就提出来了,早于区块链很久了。但是大家一直都不是很在意,到后来比特币横空出世,以「去中心化的未来数字货币」自居,数字货币终究是没做成,阴差阳错的成为了一种数字资产,但是把这个冠名权却是阴差阳错的在大众心目中接过来了。

数字货币无论是从概念上,还是从实现上,就从来没有和区块链绑定的道理,相反,区块链只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对数字货币的一种实现,区块链这种方式本身就蕴含着为了去中心化而在效率方面做出的妥协,所以如果要像央行这样进行中心化的实现,如果要采用区块链,那也是只能用在顶层而非底层的设计上,和比特币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DCEP 并不是突然推出的,这几年来一直都在放风,去年 11 月份我已经可以看到各种比较详细的分析报告了 。两层框架,从央行到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然后从商业银行到大众。如果要说有区块链存在的空间的话,那就是顶层的从央行到商业银行,确实可能以联盟链的形式存在;而从商业银行到大众的这一步,考虑到目前区块链技术的限制和 DCEP 的使用场景,用区块链暂时还不太现实。所以 DCEP 和区块链的联系,从大众的使用层面来看可以说联系并不大。而对于已经成为了流动性资产的比特币来说,中国央行发行 DCEP 既没有实质性的利好,也没有实质性的利空。

DCEP 到底是什么

**那么 DCEP 到底是什么呢?简单的来说,就是用来取代现金的。**央行发行的现金,背后是央行的信用背书,拥有最强的流动性,因为其拥有无限法定的偿还能力,人们不能拒绝用现金来偿还的贷款,所以现金是通货之源,一般被称为 M0;而当现金被企业存在银行里面当活期之后,信用主体换成了银行,虽然也很保险,但是信用等级就降了一级,成为 M1 了;再往后,越来越多的人经受这笔钱,信用关系越来越复杂,信用保障越来越低,流动性越来越差,这就成为了更外圈的 M2。

在现实经济中,现金发行出去之后,除了被银行收回销毁之外,基本上是永不消逝的;但是 M2,也就是经济体对 M0 的信用衍生能力会随着经济的波动而变化很大。

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支付宝和微信,虽然他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几乎相当于现金,但是它不是现金。因为当我们把钱存到支付宝和微信的时候,我们其实就形成了和支付宝和微信的借贷关系,根据央行的划分,余额宝算是 M2,只不过它是一个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 M2。

M2 和 M0 的区别还是很显然的。因为支付宝和微信本身只是一个借贷关系衍生出来的,所以意味着本身依赖于信用主体——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机构或个人不接受支付宝或微信付款,在法律上没有任何问题。但拒绝用户使用 DECP 付款就是违法的。

并且,支付宝和微信需要绑定银行的帐户,本质上讲依然是金钱在金融机构之间的流转,而我们用这俩软件支付的所产生的每一笔账,都在这两家公司的控制之下。也就是如果有人能看支付宝的后台和微信的后台,那么你的消费是没有秘密的——显然,在自己的手机上删了单子,除了能瞒得住看自己手机的人,服务器端是不受影响的。而现金消费的一大特点,就是匿名性——身上揣着十几块钱买了几个包子一碗粥,钱交出去了,包子和粥到手,没有人能通过小摊上的那十几块钱「追溯」到是你付的。

并且,现金也意味着最少的约束——两边都不需要网络,不需要其他,想付就能付。

离线支付和匿名性,其实恰恰一直是数字现金试图解决的问题。

数字现金的技术特点

数字货币本身可以分成四类:匿名的,不匿名的,在线的,离线的。

不匿名、在线的数字货币是最直观的。

在消费者边:

  • 消费者向银行发出请求,要一笔数字现金;
  • 银行用私钥签名一个电子文件发给消费者;
  • 帐户上钱扣掉了;
  • 消费者用银行的公钥验证这个文件有效;
  • 有效!可以去花啦!

在银行这边:

  • 帐户上扣钱;
  • 记录自己所发行的电子现金的序号;
  • 当商家联系自己的时候,验证这笔电子现金,包括序列号是否有效,是否已经被花了;
  • 如果一切正常,商家的帐户被加上一笔钱,交易结束。

这个流程非常直观,以银行为绝对中心,一切的保密工作都是银行做的,银行也 100% 的知道消费是从哪儿来,往哪儿去的。区别就是可以提一笔钱不花放在数字钱包里,类似于一个带有延迟的支付宝。除了无限法偿之外,似乎也没有比我们现在微信支付宝好哪儿去。

匿名的在线货币更像现金

匿名的数字现金非常神奇,银行怎么会不知道这笔钱去什么地方呢?这就要用到「盲签名」技术了。

这个流程就复杂了一些:

  • 我们自己生成一个「数字信封」,然后把数字现金的需求,比如 20 元和其做一个运算,相当于装在里面,让银行去签名;
  • 银行签名,从我们账上扣钱,认可了这笔数字现金;
  • 到我们手机本地之后,自动对数字信封脱壳;
  • 我们手机上现在有了 20 元经过认证的数字现金,但是当我们消费的时候,因为壳的信息只有手机本地才有,手机本地进行了加壳和脱壳的操作,所以银行只知道我们的帐户上短了 20 元,而某个小摊多了 20 元,而银行无法把这两个 20 元联系在一起,也就是无法追踪。

这个看起来就放心多了,更像是现金了。但是这依然需要两边都在线,虽然对于 4G 和 5G 时代,在线似乎不是太大问题……

离线支付技术

而 DCEP 也声称具有双离线支付的技术,就是即便是两个飞行模式的手机,碰一碰也可以交易。怎么做到的呢?其实这确实是数字现金最大的挑战。

因为纸币有防伪,并且有一个物理的实体,所以纸币离线支付是很自然的。而数字现金,说到底是一个文件,我们用什么方法来阻止文件被复制呢?这也就是所谓的双花(Double Spending)问题。

双离线的情况下,支付是 P2P 的,如果有人把文件照样复制一下,怎么看都像是把钱「印」了两次。一个每个人都可以无代价印钱的机制是毫无意义的。即便是比特币也做不到双离线支付,因为比特币也需要一个信息广播和确认的过程——事实上比特币是通过一个 24 小时全天候在线的区块链记录和共识的形成过程,来解决双花问题的。

这个时候没有便捷的方法,往往依赖于一些特殊的物理载体,比如智能卡作为「数字现金」的载体。而 DCEP 这个手机碰一碰就可以双离线支付,可能还是需要一些硬件方面的支持。纯软件创造的可信任环境,双花的风险始终不可忽视。

总之,匿名不匿名,取决于是不是愿意采用盲签名技术;离线不离线,在于「可信任环境」的稳健性。

目前还不确定的是,DCEP 的匿名性到了哪一步。我上面说的匿名方式,是从算法上杜绝了追踪的可能。如果采取这种技术又想保持一定的控制力的话,那么可能需要通过更传统的 KYC 方式,比如上传验证身份证等等来实现个体钱包粗粒度的控制。当然,央行也完全可能采取「离线不匿名」的方式来达到精确到每一笔高能货币去向的追踪能力。


至于对社会的影响,其实比预想的要小很多,因为基本上就是无缝替代现金而已。要说对微信和支付宝的影响,这个可以说是存在有限的挤出,但是并无大碍。

说无大碍,因为央行本身是个裁判员,不会也没有动机去下场和商业公司肉搏。央行数字货币只是单纯的纸币的替代。支付宝和微信以后也可以非常便捷的加入数字货币的转化,人们可以非常方便的把数字现金存到支付宝和微信里面。所以看起来该怎么消费还是怎么消费;

说有挤出,是因为支付宝和和微信支付对现金的便捷优势是巨大的,而一旦有了数字现金,那么其实很多单纯的支付场景下,支付宝和微信的优势并不明显——可能会让支付宝和微信丢掉不少流水,但是考虑到现在微信支付和支付宝都已经远远超过了一个单纯的支付功能——至少余额宝等货币基金很多人都在用,但是央行是断然不会在钱包里直接提供货币基金服务的。所以虽然有竞争,但是竞争是有限的。

数字货币的意义,还是在货币政策上

从政策层面上,很长期来看,央行的政策空间扩大了。因为在纸币时代,央行搞负利率是非常有风险的,人们总可以把钱从银行里面取出来放到家里。0 利率是央行降息的红线——现在有研究也表明,尽管有些国家突破了零利率,但是在零利率周围,央行的政策有效度受到了更大的限制。

在过去的这几年,几乎全球所有的主流的央行都或多或少的进行了定量宽松的操作。其中的一项操作就是通过购买政府债券来给市场释放流动性。比如说美联储在三轮定量宽松中,广义货币增加了约 25% 的 GDP。而其他的机构,比如 日本央行在过去的四年,因为安倍经济学,变得非常的激进,几乎购买了相当于整个日本 GDP 的公共债券。但是日本的通货膨胀率仍然远远的低于日本央行定下的 2% 的目标,从长远来看,甚至会进一步降低。

日本央行几乎已经用了一切的手段,就差用直升飞机撒钱了。比如说在 2015 和 2016 年这两年中,日本政府每年约发行了 30 万亿日元的债券,而央行则每年购买的债券为 80 万亿!但是结果如何呢?确实对提高通胀率有所帮助,但是并不显著。这是因为什么呢?这个可能和市场的预期有关。我们都知道在股票市场有一句话,叫做利空出净是利好,就是当不利的信息还没有发生但是已经传播开来的时候,比如并购失败,证券价格会下跌,但是当跌到一定程度,大家预期价格不会继续下跌了的时候会出现反弹,而等到并购失败真的来临的时候,价格反而不会怎么跌了;

日本央行现在也面临的是这个困局,因为市场已经预计到了央行的大手笔,而市场也知道央行挪不过零利率,那么市场就会预先的作出调节来应对,从而当央行真的大量购买政府债券的时候,冲击被减弱了。

另一个想法,既然名义利率已经接近零了不能继续降了,那央行可以用嘴说。这就是所谓的 “前瞻性指导” 来诱发未来的通货膨胀,降低实际利率。一个办法是中央银行承诺不加利率,直到经济恢复充分就业。原则上,提高通胀预期的前瞻性指引可以用来像名义利率一样有效地刺激消费和投资,因为两者都是通过降低实际利率来实现的。不幸的是,由于 1)中央银行行长会变,2)如果经济确实恢复了,央行有激励不履行承诺,投资人可能是不相信这种指导的。

总体而言,前瞻性指导和量化宽松政策等货币政策手段为解决零点问题提供了一些理论前提。但这些政策现在已经实施了好几年 – 尤其是在日本,已经搞了二十多年,到目前为止,它们并没有令人信服地表明他们是有效的 。

而如果是数字货币普及了,那么 0 不过就是一个普通的数字,央行可以轻而易举的 - 1%,-2% 利率的设置,来刺激经济。所以央行的政策空间可以说扩大了。而一旦零利率下限不再存在,中央银行的负利率政策的运作方式是否和传统的政策一样呢?在理论上是的。 因为在过去的这么多年,名义利率已经是经常不能跑赢通货膨胀率了。所以这套体制真正运作起来,和现在并不会有太大的差别。

有些人反对负利率政策,认为这可能会加剧金融不稳定。但是,如果中央银行能够真正的实行负利率政策,那么国家就可能更快地摆脱经济衰退,特别是在金融危机之后,而不是受制于零利率的缓慢增长。所以如果负利率政策真的能够有效的实行,是促进金融稳定的。还有一个反对意见是说负利率对储户和养老金持有人构成不公平的税收,但这是一个比较狭隘的观点。首先,零利率问题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央银行在通货膨胀方面受到限制, 第二,在经济严重衰退的情况下,短期利率大幅度下调将会提高长期利率预期,加快产出和就业增长。让长期债券的名义利率上升;第三, 低利率通常会推高股价和房价。所以对于储蓄者和养老金持有人来说,负利率未必是坏事。

总体来说,通过全面消除零利率限制,恢复利率政策的有效性将有可能使中央银行专注于稳定通货膨胀和产出, 减轻他们承担大量资产负债表的压力,可以从事有针对性的信贷,甚至财政刺激。从长远来看,也有助于维护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但是短期内,这种扩大对发达国家更有意义,因为发达国家的利率基本上就在 0-2% 左右徘徊,有些国家已经实行了事实上的负利率。中国目前的发展还很好,利率还很高,短期内中国央行应该是不会有机会面临 0 利率边界的挑战。

知乎用户 一口可乐 发表

央行数字货币并不是横空出世,而是经过长久酝酿产生的结果。

2016 年 1 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任命银行数字货币研讨会在北京召开》,造成一时轰动。此次会议进一步明确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的战略目标,做好关键技术攻关,研究数字货币的多场景应用,争取早日推出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

同年 G20 杭州峰会上,中国将 “数字经济” 列为重要议题,峰会通过了《G20 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

2017 年 G20 汉堡峰会关于数字经济的主张与杭州峰会一脉相承,德国任主席国期间将发展数字经济作为工作重点,并召集了 G20 历史上首次数字经济部长会议,再次阐述数字经济将成为世界经济转型和增长的动力。

千呼万唤始出来,终于在 2020 年,央行推出数字货币 DCEP 在农行内测,并且在一些城市试点应用。

央行数字货币是大势所趋,发行央行数字货币是顺势而为。

一、新型冠状病毒的背景下

很多国家发行属于自己的数字货币出发点可能都是很简单的——纸钞流通的成本太高。据美国零售商和银行估计,持有实物美元的年均成本在 60 亿美元左右,其中包括会计、储存、运输和安全成本。

而据最新 U.Today 消息,推特用户、XRP 社区成员 “XRPcryptowolf” 分享了一份文件,其中说,随着新冠疫情危机的继续,欧洲央行正在考虑推出一种数字欧元,足够快地印出大量钞票来实施计划中的经济刺激计划。

因此,在新型冠状病毒全球范围内的持续蔓延,各国各地区经济都很紧缩的情况下,数字货币的发行确实可以起到 “救市” 的作用。要知道,比特币就是在 2008 年经济危机的背景下诞生的。所以,我猜想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也是在经济状况不乐观下的形势所趋。

二、私人数字货币的挑战

数字货币按照发行主体可以分为私人数字货币和法定数字货币。

目前主要的私人数字货币有 BTC、EOS 和 ETH 等。而法定数字货币则指由国家信用背书的数字货币。

但是新兴的数字货币作为支付方式无疑会对央行产生一种挑战。如果数字货币在常规支付中得到广泛的使用,那么肯定会对金融稳定等造成一定影响,并且它并不易受央行监督管理。

虽然现在私人数字货币对货币体系产生的影响微乎其微,因为至少它们在中国主要是作为一种投资产品,但是未来的发展规模以及将会产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在数字货币兴起的同时,央行会尽快掌握控制权。

二、数字经济的发展

具有去中心化、无须中心信任、不可篡改和加密安全特性的区块链技术,使数字货币得以脱离传统金融体系,成为互联网金融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数字货币赖以发展的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智慧云等,也日益成为互联网金融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说,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全球范围内的支付方式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中国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央行数字货币的出现。

数字货币 DCEP 将会产生的影响

一、支付

(1)支付方式的转变

中国货币载体经历了商品货币、金属货币、金属铸币、信用货币,当前我们仍处于信用货币时代,而货币支付方式却不断发生着新的进化与演变。目前主要的支付方式可以划分为现金和非现金两大类,非现金的支付形式是越来越重要的形式了。而非现金支付划又可分为银行卡支付以及新兴的以支付宝、微信等支付方式,后者支付宝、微信又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但是目前支付宝、微信的离线支付是 “单离线”:对用户离线、对商户在线。其做法是,在支付宝、微信客户端上生成一段标识码(通常是二维码),可以标示该支付宝用户。商户获取该标识码后,并向支付宝后台申请在该标识码对应的支付宝账户中扣款。

而央行数字货币能够像纸钞一样实现 “双离线支付”,即在收支双方都离线的情况下仍能进行支付,未来只要两个人都安装了央行数字货币的数字钱包,不需要网络,也不需要信号,只要手机有电,两个手机相互碰一碰就能实现实时转账。

(2)投资属性向支付属性的转变

另外,前面已经说了之前数字货币在中国主要是一种投资产品的存在,真正用于支付的机会其实很少。但是央行 DCEP 一旦发行并且得到广泛应用后,它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支付手段出现在大众视野中,而不是投资品,所以相应的让会带动比特币等私人数字货币的支付功能更加普及。

二、去中心化向中心化的转变

目前流行的区块链加密货币如比特币等都是去中心化的,但是央行数字货币是以国家信用为背书,以国家形式发行的数字货币,这是中心化的区块链记账方式。

比特币等由于不具备国家信用等特征而不断表现出高波动性,但是中心化的法定数字货币更具信用特征、法律特征和稳定特征。因此,比特币的匿名性对维护社会秩序、打击违法犯罪造成了障碍。比特币的匿名性容易使其成为暗网世界的交易媒介、洗钱和黑市交易的温床,例如,“丝绸之路” 等网上黑市,尽管其在 2013 年被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关闭,但不排除后续有类似的网站出现。但是央行发行的的数字货币是中心化的,相对于商业银行等其他机构,中央银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信用风险为零,可有效规避其他机构倒闭的风险。同时,有助于国家追踪非法交易,减少违法犯罪行为,同时兼顾隐私保护等。

三、信息更加透明

在数字货币流转过程中,可以记录包含货币起源、支付原因、支付路径等交易信息,数据的完整和开放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有利于促进货币向医疗、教育、公共福利等领域流动。

知乎用户 余珏 发表

央行早在 2014 年就成立了数字货币研究小组,2019 年启动闭环测试。在比特币和拟发行 Libra 的 冲击下,据国际清算银行统计,全球有 10% 的央行考虑在发行数字货币。

我国的这个 DCEP 属于法定加密数字货币是把基于国家信用的纸钞改为了加密数字串形式,致力于对 M0 的部分替代。

(关于什么 M0、M1、M2,还有大家一直说的印钞、放水,有兴趣的可以看下链接里的文章。

https://zhuanlan.zhihu.com/p/115788305

既和加密数字货币 BTC、ETH 不一样,也和电子货币不一样。

DCEP 以央行为中心,**仍是中心化的,**采用现行的 “央行 - 商业银行 “的二层运营体系,原有的货币传导政策也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不同的是,构建了一个 “一币两库三中心” 的新的更为安全高效的运行框架。

一、与电子支付的区别

**电子货币属于货币流通体系里的 M2。**包括银行卡、网银等,以及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第三方支付(支付宝等)。**DCEP 则属于 M0,**是中央银行的负债,具有无限法偿性。

我国的 M1、M2 通常基于商业银行账户体系,已基本实现了电子化。这次的 DCEP 是基于央行账户体系,应该是电子支付的一种补充形式。

**DCEP 并不需要绑定银行卡。**我们用的支付宝、微信需要绑定银行卡,就意味着我们只是借用了支付宝等的支付形式,资金结算划拨等还是要在传统的银行账户内完成。而 DCEP 集交易和结算于一体,可以省去后台清算、结算等环节,从而降低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提升交易效率。

二、与现钞的区别

DCEP 的本质属性和现钞没有区别。主要改进在更加便携和即使匿名也可追溯、可控制上。现钞有造假、洗钱、受贿等风险。DCEP 从技术上拥有不可伪造性、可编程性与可追踪性,同时也可分为更小的货币单位,相比纸钞更易国家统一管理,更具公平性与安全性。

纸钞也更易传播细菌。

三、对社会的影响

我们现在用第三方支付、pos 机刷卡等进行大额转账交易或者提现时需要支付手续费。而 DCEP 在目前传出来的构想上,是要做到同使用纸钞一样,去掉中间的交易媒介,个人或者单位没有额外的费用需要支付。

就目前,针对普通老百姓交易而言,并不会产生太大的改变。第三方支付一定时间内一定还是主流方式。DCEP 可能会对一些大中额交易产生影响。

针对全社会或者行业而言,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可能在短期内迎来大发展。向好银行 IT 服务商,芯片厂商,大数据技术商。

长期可能继续开发出全新的应用场景和应用设施。

知乎用户 薛洪言​ 发表

央行数字货币愈行愈近,点燃了大家热情。有的人恶补货币知识,关心 “是什么”、“为什么” 等知识;有的人热衷吃瓜,关心 “支付宝怎么办”、“比特币前景如何”、“美元霸权迎来致命一击” 等话题。

[

Live 讲座

](https://api.zhihu.com/poisson-marketing/recommendation/url/4ae45dfc7938a0bb46f1ccaba6f92ae0)

[

央行数字货币,重塑金融的力量

](https://api.zhihu.com/poisson-marketing/recommendation/url/4ae45dfc7938a0bb46f1ccaba6f92ae0)

咨询

作者 薛洪言

会员专享 ¥ 9.99

去查看​

什么是央行数字货币?

央行数字货币首先是一种货币。

货币是什么呢?货币是一种记账单位,是经济活动的润滑剂。你可以把货币想象成提货单,背后对应着商品和服务的索取权,所以货币也成为财富的象征——人们持有和储存货币,意在有一天兑换成所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关于货币,经济学家海曼 • 明斯基有一句名言,“每个人都可以创造货币,但问题在于其是否能被人接受。” 意思是说,在经济学意义上人人都能发行货币,但并非每个人发行的货币都能被大众接受。有人愿意接受比特币,所以比特币也能在特定范围内行使货币职能,成为一种 “虚拟货币”(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并不承认其货币属性)。

在现代经济语境中,货币通常指法定货币,由央行发行,具有法偿性和强制性特征,在国境范围内任何人不得拒收。人民币是我国法定货币,对应不同的货币形态:纸币现金是人民币,银行存款背后是人民币,央行数字货币也是人民币。

所以,什么是央行数字货币呢?你可以理解成以数字形态存在的人民币。既然都是人民币,必然可以在不同形态间互换——数字货币可以兑换成现金,也可以转换为银行存款,反之,现金和存款也可以兑换为央行数字货币。

根据央行目前的表述,央行数字货币的运行机制具有以下六大特征:

双层投放:中央银行 - 代理投放的商业机构” 的双层投放模式,具体运作上看,代理投放机构需要向央行按 100% 全额缴纳准备金,可以确保货币不超发,也不改变流通中货币的债权债务关系。双层投放机制下,央行依旧退居幕后,不改变现有货币投放体系和二元账户结构,不会构成对商业银行存款货币的竞争。

所以,双层投放,对现有支付清算体系的影响很小。

M0 替代:央行数字货币,主要目的是替代流通中的现金。这一点,确有必要。现有纸钞和硬币的发行、印制、回笼和贮藏等环节成本较高,流通体系层级多,且携带不便、易被伪造、匿名不可控,存在被用于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的风险,实现数字化可以有效规避这些问题。

但我们应该了解一点, M0 替代并不是技术限制,是政策限制。未来是不是一直只替代 M0,是有不确定性的,受国际主流方案的影响。一旦不局限于 M0 替代,央行数字货币对支付清算体系的影响,就不同了。

账户松耦合:也就是说,不需要银行账户就可以开立数字人民币钱包,任何能形成个人身份唯一标识的东西都可以成为账户,如车牌号就可以成为一个子钱包。账户松耦合,其实给物联网支付带来了想象空间。比如电动汽车充电问题,充电桩背后对应一个对公钱包,基于车牌号的电动汽车内置一个钱包,充电的时候借助智能合约就能实现直接支付。

另外,账户松耦合,便利了偏远地区没有银行账户的群众,以及境外来华旅游的游客,他们可以很方便地开立数字人民币钱包,用于境内支付。境外来华的游客可以用,出境的游客自然也能用,借助我们银联、支付宝、微信的跨境支付网络,央行数字货币也可以走出国门。

账户松耦合的特征,可降低交易过程中对账户的依赖性,既可和现金一样易于流通,又能实现可控匿名。

可控匿名:可控匿名,对交易对手方是可以匿名的,但对央行是透明的,央行有能力查,但一般卜慧茶,这就是可控匿名。可控匿名的存在,能有效威慑洗钱、逃税、恐怖融资等犯罪行为,又能保证用户合法交易过程中的匿名需求。

这也为央行数字货币用于 扶贫资金发放、转移支付款发放等带来了想象空间。

审慎加载智能合约:对于这一点,央行也做了解释。央行认为,加载除法定货币本身功能外的智能合约,将影响其法偿功能,甚至使其褪化为有价票证,降低我国央行数字货币的可自由使用程度,也将对人民币国际化产生不利影响。还会降低货币流通速度,影响货币政策传导和央行履行宏观审慎职能。同时,还可能侵犯公民隐私权,不利于个人权益保护。

问题是,如果不加载智能合约,会限制数字货币的应用场景。所以是审慎加载,在特定的场景下,应该还是可以加载智能合约的,尤其是很多 B 端的闭环场景,比如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内部,是可以的,以便实现更复杂的商业场景需要;但 C 端的大众交易场景,央行数字货币可能只是数字货币。

双离线支付:只要手机安装了数字人民币钱包,不需要网络,也不需要信号,只要手机有电,两个手机碰一碰就能实现转账和支付。后续,没有智能手机,IC 卡、功能机及其他硬件也能用央行数字货币、这个特点,也使得央行数字货币很契合物联网支付场景,后面我们还会谈到。

央行数字货币,会取代现金吗?

一定程度上,央行发行数字货币也是一种顺势而为——顺应 “无现金社会” 趋势,为数字经济提供更好的支付载体。那央行数字货币会取代现金吗?不会。

“无现金社会”这个词在 2017 年曾经大火,不仅支付巨头借势宣传,连部分商家都开始拒收现金,惹来大量争议,以央行表态 “拒收现金属于违法行为” 告一段落。从那以后,没有人宣传推动 “无现金社会”,但“无现金社会” 并未停止渗透。

现金的使用背负着很大的运营管理成本,一直以来,国家都鼓励在经济活动中减少现金使用。如 1988 年出台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明确提出 “国家鼓励开户单位和个人在经济活动中,采取转账方式进行结算,减少使用现金”,对于企业单位,则明确规定只能在限定条件下使用现金且不能超过一定金额,否则便涉嫌违法。无他,现金支付难以追踪资金流向,大额现金交易往往是灰色交易、非法交易的重灾区。站在企业的角度,大额现金支付还会带来防伪识别和现金存放等问题,通常也更倾向接受电子化交易。

但对于小额零星交易,现金具有不可替代的优点,最大的优点便是高度灵活性和场景普适性,不需要依赖第三方设备和网络,可随时随地用于交易,适用于一切群体和几乎一切小额场景。回顾过往,移动支付攻城略地,但再高明的科技也难免有 BUG,这个时候,现金便是确保支付顺利进行的最后一道安全垫。

同时,考虑到货币支付场景的复杂性和客群的复杂性,一二线城市可畅行无阻的做法不见得适合县域,一部分人(比如年轻人)追捧的支付方式也并不能代表所有人的选择。而现金,每一个人都用得。

最后,现金的匿名性特征更是无可比拟的优势。绝大多数时候,人们不介意金融机构掌握自己的资金记录,但也有很多时候,人们希望一些交易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比特币等“虚拟货币” 曾一度因匿名性特征广受青睐,但事实证明,现金才是真正彻底的匿名,某种意义上,央行数字货币的可追溯性会更加凸显现金的匿名优势。

所以,央行数字货币可以在很多场景替代现金,却不能在所有场景取代现金。在可预见的未来,现金仍会静静躺在钱包里、陪伴我们左右。

央行数字货币,让用户抛弃第三方支付?

除了现金,很多人还忧虑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龙头地位不保。技术上看,央行数字货币可以 “去中介化” 点对点交易,只要商户和消费者都开通了央行数字货币钱包,两个钱包地址之间就可以直接交易,既没有移动支付什么事,也没有银行什么事。

不过,央行发行数字货币自然不想真正 “去中介化”,采取的仍是“央行——金融机构——用户” 的双层运营机制,用户在金融机构开户,不直接与央行发生业务关系。

问题来了,央行数字货币双层运营,而第三方支付则是三层结构:央行——银行——(银联 / 网联)——第三方支付——用户。央行数字货币,明确表态需要银行账户,还需要第三方支付账户吗?

理论上是不需要的,就像没有第三方支付时,支付转账交易也照常运行一样。就现有清结算体系而言,第三方支付属于体验层面的提升,是锦上添花,一直都不是必需品。就央行数字货币也是如此,没有第三方支付,不会有实质影响。

央行数字货币是个新战场,用户习惯从零培养,现在来看,银行 APP 率先试点,先发优势不在第三方支付这里。

当然,也不必过度夸大影响。站在用户角度,央行数字货币与现金、银行卡余额并无本质区别,其尝鲜属性能吸引少数追求变化的年轻群体,要被大众普遍接受,却是个长期和渐进的过程。在这个漫长过程中,银行 APP 率先试点带来的先发优势微不足道。

最后,第三方支付的崛起,并非监管机构有意推动或金融体系自发孕育的产物,而是市场需求自我催生的变革创新。契合市场需求而生,用户习惯成为第三方支付最大的护城河。只要用户体验不滑坡,第三方支付就有生命力。

归根结底,支付的竞争,一直是场景和体验的竞争。

央行数字货币碾压 Libra、比特币的生存空间?

国内本就不承认 “虚拟货币” 货币属性,Libra、比特币在国内并没有生存空间。所谓央行数字货币碾压 Libra、比特币的生存空间,更多指向跨境市场。

Libra、比特币都定位于国际货币,依托区块链技术,不受国境线限制,不受现有国际清结算体系束缚,在多国认定虚拟货币为非法的背景下,跨境场景成为虚拟货币生命力的根本源泉。

在技术层面,央行数字货币能显著提升跨境支付体验,但央行数字货币作为中国法定国币,带有主权国家色彩,在国际社会接受度层面不具有 Libra、比特币等非主权货币的灵活性。举例来说,日本等一些国家接受比特币作为一种支付工具,却不可能接受人民币用于其国内交易场景,后者涉及到货币主权问题。

所以,我们可以从技术层面去对比各种市场自发孕育的 “虚拟货币”,却不能仅仅从技术上去界定主权货币。主权货币是经济问题、金融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恰恰不是个技术问题。

央行数字货币的本质是人民币,人民币是中国的法定货币,央行数字货币的国际化等同于人民币的国际化。可人民币的国际化,从来都不是遭遇了技术瓶颈,背后既有美元霸权体系的强大惯性,更有大国之间的力量博弈。

所以,央行数字货币在跨境支付方面的影响力,不会超出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范围。对比特币和 Libra 等 “虚拟货币”,也不会构成实质压力。

比特币和 Libra 的真正压力,来自各个主权国家。比特币畅想建立一个跨越主权、全球通行的货币体系,其早期打出的技术抗通胀的标识也的确吸引了一些人,但货币从来都不是一个社会的主角,只是一个附属工具。有什么样的社会和经济,就对应怎样的货币体系;没有世界大同的社会,怎么会有世界一统的货币呢?

当然,世界这么大,世界大同的理想仍有生存空间,相应地,比特币、Libra 也总能找到立足之地;但是,也仅限于立足之地了。

央行数字货币,挑战美元霸权?

何谓美元霸权?简单讲就是美元作为国际硬通货,赋予了美国独特的优势——需要用钱时,美国只需要开动印钞机,而其他国家只能用商品来换,一如前法国总统戴高乐所说,

“美国享受着美元所创造的超级特权和不流眼泪的赤字。它用一钱不值的废纸去掠夺其他民族的资源和工厂。”

既然全球资源和商品都以美元计价,那理论上,美国开动印钞机,就可以在全球购买所需要的一切商品和资产。为了便于理解,可想象这么一种极端情况:全体美国人不工作,靠美联储印钞票在全球买买买就能过上幸福日子(实际上,一直以来美国消费者的支出都大于收入,赚 1 块花 2 块,离不开美元霸权支撑)。

当然,实际上会有约束,美国印钞太过分时,会导致美元贬值,动摇全球对美元的信心,各国央行会转而持有黄金或欧元等其他替代资产,动摇美元的硬通货地位。问题是,世界上还缺乏美元的真正竞争者。

新冠疫情之后,美联储再次推出史诗级 “大放水”,开足马达印钞,美元却升值了,因为疫情全球爆发,避险资金无处可去,只能去美国,买美债。2019 年末,外国投资者共计持有美国国债 6.7 万亿美元,约占美国国债未偿余额的 30%。

美元的霸权地位,让美联储的很多 “神操作” 有恃无恐,诞生了坊间盛传的各种 “美元割韭菜” 案例,让国际金融体系无比扭曲。

世界上不应只有一种硬通货。2008 年金融危机之后,很多国家不堪 “美国喷嚏、全球感冒” 的戏码,在全球范围内掀起过一波 “寻找美元替代者” 的浪潮。不少国家把目光转向人民币,客观上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加速;而中国却把目光投向一种超主权货币——SDR(特别提款权,锚定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和英镑等一篮子货币,可用于偿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债务、弥补会员国政府之间国际收支逆差等)。

2009 年,时任央行行长周小川提议更好地发挥 SDR 的作用,推动国际贸易、大宗商品定价、投资和企业记账中使用 SDR 计价,继而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

现在来看,SDR 没有替代美元。环顾望去,美元也没有对手:欧元受困于欧盟区国家的财政危机,日元被日本 “失去的三十年” 拖累,英镑是上个时代的霸主。找了一圈,人们仍会把目光锁定人民币。

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经济全球影响力提升在金融层面的映射,中国经济结构升级、提质增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人民币国际化自然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央行数字货币,能提升人民币在跨境交易层面的体验,也仅此而已,不必过度解读。

国际金融体系不应只有美元,国际金融体系也不期待另一个美元。美元的今天,不会是人民币的明天。人民币需找到一种新的方式融入世界,做互惠互利的工具,而非 “割韭菜” 的利器。

央行数字货币与物联网支付

随着 5G 的发展,我们正在快速迎来一个物联网时代。物联网,现阶段主要是信息的联通,如果能够在信息联通基础上进行资金联通,则会带来商业形态的根本性变化。

举个例子,移动支付的发展,不仅为日常小额支付提供了便利,还激活了 O2O 支付场景,为共享单车、共享货架等 O2O 模式崛起提供了支撑,被视作新经济生态的水电煤。很简单,如果没有移动支付,移动互联网这个大生态就无法进行资金转移,没有资金交易,就构不成商业闭环,就不可能深刻改变我们的商业世界。

在物联网时代,也需要支付方式变革,来完成交易闭环。就物联网而言,第三方支付、银行账户支付,很难完全契合。而央行数字货币,与物联网支付是天然契合的,能开辟一个新的商业时代。

比如,物联网支付的前提是可以便捷地基于设备本身生成账户 ID,央行数字货币的账户松耦合特征,就能满足这一要求。再比如,央行数字货币可适度加载智能合约,从而允许物联网支付基于一定的规则进行编程,在特定条件下自动完成交易,能极大地提升物联网支付的运用范围。

举例来说,在设定条件得以满足的背景下,可由智能硬件直接发起支付操作。如冰箱自动购买生鲜产品、净化器自动购买滤芯等等。

还有就是电动汽车的充电问题,如果电动汽车和充电桩都有物联网设备,只要插上充电桩,就能自动支付;普通油车的加油问题,也可以借助物联网支付自动完成支付,不需要下车扫码。

总之,对于央行数字货币的影响,现阶段都还处于猜想阶段。但就像蝴蝶效应一样,很多变化,开始时不太起眼,但是一旦嵌入一个复杂的系统,可能会带来不可预估的影响。央行数字货币,作为货币层面的变革,必然会带来这样的蝴蝶效应。

关于央行数字货币,就谈到这里吧。

参考资料:1、[美] 努里埃尔 · 鲁比尼,斯蒂芬 · 米姆,《危机经济学》,浙江人民出版社,2018.

本文由公众号 “薛洪言微语” 原创,作者为苏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 薛洪言

知乎用户 星相大白 发表

我对于央行数字货币的事情,也是一直有追踪关注。

去年也写过两篇关于央行数字货币的专题分析。

最早是去年 2 月份,央行首次提及要深入推进数字货币的研发。

随后,在去年 10 月 25 日,因为出现最高层学习区块链技术的新闻,把区块链上升到了核心技术。

导致当时关于区块链的新闻在周末刷屏。

当时可谓 “全民学习” 区块链,我也写了一篇文章科普了下什么是区块链技术,以及警惕各类借机炒作的风险。

因为最近几天,央行推行的数字货币又有了新进展,苏州和深圳开始试点 “内测” 央行数字货币(DCEP),这导致数字货币一下子又引起了大家关注。

特别是在当前世界经济危机的阴影之下,还涉及到人民币国际化的事情,就更加引起人们的关注。

基于此,本文会对央行推出的数字货币的来龙去脉,以及区块链技术本身,还有人民币国际化的事情,做一个综合全面的分析。

(1)什么是区块链技术

首先要理解央行为何推出货币,首先要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区块链技术。

因为央行推出的数字货币,本身就是基于区块链技术去研发的。

关于区块链,大家所熟知的是比特币。

但实际上,比特币只是应用区块链技术而诞生的,并不能把区块链技术完全等同于比特币。

我们平常所说的比特币,实际上就是一本通过区块链技术记录的账本。

这个账本会记录这枚比特币的所有信息,包括所有交易的记录,来龙去脉。

区块链的核心原理,就是去中心化。

这个去中心化的概念是指,区块链的每一个账本记录,都不依赖于某单一个体。

现代金融的特点是中心化,比如我们在网络上转账的记录,都是记录在银行的服务器上,所有交易数据都需要经过银行处理,再转发出去。

而区块链则不同。区块链的每一个账本,要记录和修改,都是要经过网络上所有账本检验才能修改。

所以,区块链每一个账本修改,都是要经过整个区块链 “全网见证” 后才能修改。

这样就最大程度杜绝了私自篡改的可能。

这就是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所带来的 “不可篡改”。

同时因为区块链每一个账本修改,都要 “全网见证”,这就带来了区块链的第三个特点就是 “公开透明”。

所以,区块链的每一个账本都记录了自己从诞生以来的所有交易信息,被谁挖出来、中间从谁交易给谁,都在这个账本里记录得清清楚楚,并且无法被篡改,因为每次交易都要经过 “全网见证”,其他人的账本里实际上也记录了其他人的交易信息,这就是区块链去中心化技术所带来的“绝对” 信任。

因此,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比特币,每一枚比特币实际上就是一个区块链账本。

每一枚比特币都记录着自身每一次交易信息。

再比如,每一枚比特币的交易,都要经过全网所有矿工的检验通过。

所以,如果有黑客想要篡改比特币里的信息,那么他想要修改某本账本,就等于要修改所有人的账本,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理论上,区块链技术应用初期,在使用人比较少的时候,是有被篡改的可能。

但区块链网络的特点就是,使用的人越多,则越安全。这就是区块链。

但大家也可以看出来,区块链这种分布式账本的特点,每次交易都要经过全网见证,这毫无疑问是需要消耗大量算力的。所以区块链就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记账权概念。

这个是什么意思呢?

每一个区块链账本要修改的时候,需要 “全网见证”,这个见证是有记账权的概念。

而记账权则是以算力多少来决定的,谁的节点算力高,谁的记账权就多一些。

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所有人来贡献算力,再通过贡献算力从中获益,而贡献的算力又能维持区块链网络的运行,形成一个循环。

实际上,比特币就是把争夺记账权的过程,称之为挖矿。

谁争到了记账权,谁就能获得比特币。

然后人们在争夺记账权的过程中,贡献了算力,相当于为这个区块链网络的唯一性做出自己的贡献。

这就是区块链网络的一个基本运行逻辑。

(2)央行数字货币

了解什么是区块链,我们再来看央行为何推出数字货币,就会比较清晰了。区块链的三大特点 “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公开透明”,实际上是可以应用在很多领域。

比如货币、公益、慈善、商品溯源等领域。但实际上,区块链技术,简单说来只是数字领域的 “防伪技术”。但实际上技术本身是死的,怎么用还得看人本身。

从现阶段来说,在最近几年的区块链技术应用推广里,大部分区块链技术的应用,都是噱头,比如搞出什么 “比特猪” 之类的鸡肋。

不过,区块链技术其实从其技术特点来看,先天就跟 “数字货币” 十分契合。

因为货币本身最主要的概念基础,就是信用。

而区块链技术可以赋予数字货币,最基础的信用。

这也是为啥区块链技术目前应用最广的产物就是比特币的原因。

然而央行所推行的数字货币,跟我们平时所知的比特币,或者其他各类 XX 币,是完全不一样的。

央行所推行的数字货币,是由国家发行,具备发行权,以及拥有国家信用背书的 “数字法币”。

而我们通常所说的比特币,是不具备发行权,总量是固定的。

那么很多人也不太理解,央行所推出的数字货币,跟我们平时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有啥区别。

以及央行为何要推出数字货币。

这些问题,首先要来了解清楚,央行所推出的数字货币,究竟有什么特点。

首先各国央行之所以不喜欢比特币之类的数字货币,其实不是因为其去中心化的特点,而是其不能被监管,并且没有发行权。

各国央行最主要一个职能,就是发行货币,如果没有发行权,没有一家央行会喜欢比特币。

所以,只有具有发行权、能被监管,央行也可以应用区块链,发行自己的数字货币。

实际上,只要掌握发行权,可以调控社会货币供给,这个货币是虚拟发行、还是现实发行,并没有太大区别。

那么我们现在都可以用手机转账,网上转账,为啥还要数字货币?

难道躺在我们手机 APP 里的钱不是数字货币吗?

这里我稍微跟大家解释一下。

首先,大家躺在支付宝里的,躺在手机银行里的钱,实际上并不是数字货币,因为它们的实体还是在实体货币上。

举个例子,我们如果在银行存了 1 万块钱,我们是要先把 1 万块钱拿去银行存了。

这 1 万块钱的实体货币,从我们手里,进入到银行钱库里,我们手机 app 才会显示那 1 万块钱。

所以,你手机 app 那 1 万块钱,实际上代表的是存在银行钱库里的那 1 万实体货币。

如果你通过手机 app,转钱给别人。

实际上只是把银行钱库里那 1 万块实体货币的归属人做了一次数字变更而已。

所以,原有的网络转账流程里从头到尾,都不存在数字货币。

但从社会效率角度来说,电子无纸化支付实际上是不需要基于实体货币的存在。

电子无纸化支付是未来大势所趋,这是所有人都很清楚的事情。

问题在于,现在这套数字支付结算体系太过于庞大和冗余。

比如,我转账给你,中间要经过一连串的中转经过大量接口,然后从银行里走一圈后,确定银行内部的实体货币归属发生变更,才能交易成功。

这虽然确保了安全,但也降低了效率。

虽然这个效率从我们个人层面是感觉不到的,比如我转钱给你,不管中间流程再多,都基本是几秒钟内到账。

但从整个社会运行效率来说,这样的结算体系,需要耗费大量的 “算力”。

所以,在数字支付时代,具备 “实体” 特征的数字货币,就是必然会出现的事物。

央行发行区块链加密的数字货币,意味着央行不用发行实体货币,可以通过发行数字货币,让数字货币在网络上存在 “实体性”。

这个基础的建立是,区块链加密的唯一性。

所以最简单的理解,区块链,实际上就是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的一个防伪技术。

于是,有了区块链,网络交易不再是中心化,而是真正点对点的去中心化。

什么意思呢。

目前的网络交易:A 转钱给 B,是要通过银行中转结算。

未来的网络交易,A 转数字货币给 B,是直接点对点交易,就好比我们现实里,把钱给另外一个人,是不需要经过银行的。

这毫无疑问,可以节约大量的社会运行成本。

所以区块链技术的 “去中心化” 应用在央行的数字货币上,会体现在这一点。

当然了,现阶段的央行数字货币,还是依然存在中心化结算。

只不过这个中心化结算,实际上也是基于数字货币本身,换句话说这个央行推出的数字货币,自身就会存在结算功能。

这实际上是把区块链的去中心化,通过央行控制去给中心化了。

并且,区块链技术的强大在于,区块链每一个币本身,就是一个账本,会记录下这个币的所有交易流通过程。

也就是说,未来的央行数字货币,会记录这个钱,从诞生后,在谁谁谁手上经手过,这样就杜绝了任何黑钱交易的可能。

这里可能有些人不理解,为什么比特币以不能被监管而著称?

实际上是这样,现在比特币不能被监管,不是因为去中心化。

而是因为,比特币,在从 A 转移到 B 的时候,目前的比特币交易系统,并不会知道 A 是谁,因为是没有实名认证的。

但比特币也会记录,这个币,是从 A 到 B 手里,再从 B 到 C 手里。只是不知道 A 是谁,B 是谁而已。

而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因为是有全国实名认证联网,所以可以很轻易知道 A 是谁,B 是谁……

这样一来,未来的网络交易,如果用数字货币进行交易,虽然可以直接点对点交易,不需要经过银行中转,但银行却可以很轻易的进行监管每一枚数字货币的流向,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强监管。

换句话说,虽然在未来的央行数字货币时代,网络交易看似脱离了银行结算这个中间环节,但实际上监管力度反而更强。

所以实际上我一直认为,区块链技术本身就是为 “数字货币” 而生。

这也是为啥区块链技术在其他方面的推广,一直都属于比较鸡肋,实用价值并不太高的原因。

而只有在数字货币层面的应用,区块链技术可以上升到国家的核心技术。

因为很简单,区块链技术就是数字货币的防伪技术,还可以记录每一笔交易信息。

所以,如果要用区块链技术来发行数字货币,那么区块链技术本身的重要性就毋庸置疑了。

就好比每个国家的印钞母版也都是绝密级事物,是一个道理。

正是因为区块链技术拥有这类先天契合 “数字货币” 的特点,央行才会从国家层面去推行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并且推行由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

但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区块链技术只是应用在国家货币上,才会上升到核心高度。

然而如果区块链技术应用在其他领域,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所以,这就要大家警惕各类借机炒作的区块链概念,或者各类空气币的陷阱。

(3)警惕各类炒作乱象

每次一出央行推行数字货币的新闻,A 股总有一大堆区块链概念会跟风炒作。

但实际上,央行推行数字货币的事情,跟这些 A 股上市公司没有半毛钱关系。

因为其实大家从我上面分析也知道,央行推行数字货币,必然是国家资金主导的国家研发行为。

区块链技术是作为数字货币的防伪技术,而被国家应用。

这类技术不可能外包给民营企业,所以国家搞数字货币,并不会给这些上市公司的业绩,带来半点好处,因为本身就没有什么关联。

只是国家用区块链技术发行数字货币,一些上市公司用区块链技术搞其他东西而已。

这就好比,我们都拿着画笔画画,有人能画出惊世名作,不代表你拿着同样一支笔,也能画出惊世名作,是一个道理。

然而,问题在于,我国很容易出现,上面开个头,下面一窝蜂疯炒的现象。

实际上去年 10 月份出来的 “学习区块链技术” 新闻,让本来死绝的各类空气币一下子又死灰复燃。这使得央行不得不随后三令五申警告任何空气币炒作行为。

因为最近几年层出不穷的空气币,基本都只是打着区块链旗号的庞氏骗局,纯粹只是为了骗钱。

并且很多所谓的区块链项目,像什么区块链油漆,区块链猪,基本都只是包装区块链,进行融资圈钱而已。

这与技术无关,与人性有关。

所以对于这类的炒作怪象,大家自己要有足够的警惕性,别被骗进去。

更不要因为央行推行数字货币,就相信其他一些乱七八糟的披着区块链技术的骗人项目。

(4)人民币国际化

因为区块链技术的存在,让数字货币 “具备” 实体特征,成为了可能。

这实际上也涉及到人民币国际化的国家大战略。

对此,大家需要明白,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央行之前也说过,央行数字货币发行初期,发行总量很小,只是用来作为替代部分 M0 的作用。

但可以预见的是,只要数字货币技术发展成熟了,央行肯定会开始大力推行数字货币,在未来 5-7 年的时间里,做到 “数字货币” 全流通。

这主要因为,数字货币具备太多优势。比如上面所说的每一枚数字货币都会记录这枚数字货币的所有交易信息。

这就给国家层面要做监管,带来太多好处。

比如说,洗钱就成为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再比如说,央行如果要精确放水到某些领域,下面的人想要阳奉阴违把钱乱花,就完全不可能了。这样的话,资金空转问题,就能被杜绝。

所以,央行数字货币一旦大规模应用,会给国家金融安全带来巨大好处。

当然了,跟比特币完全不同的是,比特币的账本是所有人都可见的。

但央行推行的数字货币,普通人肯定看不到货币账本里的交易信息。

然而只要是国家执法机构,因为办案需要,肯定就有权去调阅这些账本信息。

这使得一旦数字货币大规模应用,金融犯罪也将彻底失去存活空间。

以上这些种种好处,是国家推行数字货币的动力。

但实际上,这也会涉及到巨大的利益矛盾问题,比如说这会完全重塑当前的银行结算体系,所以必然也会出现很多阻力。

甚至更久的未来,还会重塑整个国际货币结算体系。

目前国际货币结算体系主要以美元主导的 SWIFT 结算体系为主。

基本上国际间所有转账交易都要用 SWIFT 结算体系。

然而 SWIFT 结算体系有诸多被人广为诟病的问题,比如电报费太高,结算流程冗余漫长。

不过奈何美元霸权存在,大家都只能用 SWIFT。

然而数字货币的兴起,实际上给美元霸权,特别是 SWIFT 结算体系带来了巨大冲击。

你比如说,一旦数字货币大规模应用后,大家国际间转账也可以直接点对点交易,那么实际上就完全不需要经过 SWIFT 结算支付来中转。

这不但可以节省大量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还提高了资金运行效率。

但很明显,这对 SWIFT 结算体系支撑的美元霸权是很不利的。

这也是为啥美国一直在推行数字货币的态度上,一直是比较反对的。

甚至脸书之前要推出自己数字货币 Libra 的时候,会被美国上下一致强烈反对,结果目前前途未卜,面临夭折。

因为这类数字货币实际上会给美元霸权带来极大的冲击。

美元就没办法垄断国际贸易结算了。

这实际上也是我们为什么要搞自己的数字货币缘故。

因为这有利于我们在未来推出基于数字货币的国际支付结算体系,这才是真正的杀手锏。

当然了,人民币的国际化,以及是否能打败美元,更多是取决于我们自身的综合国力,而不取决于是否应用了区块链技术。

只不过说,在同等竞争水平下,应用了区块链技术,由我们央行推行的数字货币体系,再建立起配套的国际支付结算体系,可以通过更便捷的跨境交易,来吸引人们使用。

所以,在自身综合国力足够强盛的前提下,使用区块链技术,则属于如虎添翼,会加速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

但要记住,人民币想要取代美元,自身国力是根本,其他都只能是助攻。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必须区分清楚主次。

总体来说,我在去年初就跟大家说过,从 2019 年开始一直到 2026 年的这 7 年里,是我们金融体系,乃至全球金融体系会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 7 年。

在这 7 年里,我们会见证美元的崩溃,会见证美元霸权的落幕,会见证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会见证基于人民币数字货币的国际结算体系建立,这都是全球金融体系天翻地覆的改变。

对于我这个预判,大家可以期待。

本文来源 “大白话时事” 公众号。

我每天晚上 9 点都会发表分析文章,欢迎大家关注。

知乎用户 陈伟杰​ 发表

我想说个我的观察。

在欧洲各地的中国餐馆,中国超市里消费,如果你主动问老板,或者收银员,你是可以(悄悄地)用微信或者支付宝结账的,而转账又是直接转入到他们在国内家人或者自己的个人账号里面的。

这里完全回避了对欧洲当地政府的纳税,而且毫无踪迹可查,税务局除非要死磕,检查商店安全录像和进货数量和出货数量来反推偷税数目,这个工作量可以大到他们全体出动一年就只能查几百家。估计很多欧洲的税务局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待这个现象。

疫情期间,很多在欧洲的中国超市都开了微店,有的就拉了个微信群,客户都很固定,几乎全部用的是微信结账。

在国外的中国人,一般分为三类在:公司工作的,做生意的,留学的。公司的和做生意都随时有把当地货币,比如欧元,瑞郎,克朗等换成人民币的需求,因为国内还有家人,自己每年也要回国消费和甚至是买房。留学生一般是爸妈给打钱,但自从支付宝和微信开始繁荣之后,很多留学生都是让家人直接打到他们国内的银行卡里,他们找当地华人圈里工作或者做生意的人按照中间价换汇就行了,可以省下很多银行吃掉的点差费,虽然违反我国外汇管理条例,但不得不说这目前是很普遍的现象。这就是市场,总会趋利避害。

那么回到 DCEP 上来,我们就看看海外的情况,如果国内推广开了 DCEP,几千万海外华人也都使用 DCEP 吗?

我认为只要华人和中国还有很强的联系(比如没有移民,每年休假回国,以后打算回国,长期往国内进货,国外赚钱国内置业等等),都会主动使用 DCEP。只要华人的储蓄是为了购买国内的资产或者商品、服务,DCEP 就会成为很好的选择,这样的华人很多,甚至都不应该叫他们华人,他们随时都是准备好回国的。

这对人民币国际化是极大的好处,不管有意无意,是否违反当地货币监管,这么巨大的华人群体,只要有华人商店把 DCEP 铺开,华人就自动成为了 DCEP 的宣传阵地。而且扩大了对人民币的需求量,对人民币的稳定也是极大的好处。想买中国商品的外国人以后也可以下载数字钱包,跟中国的银行兑换 DCEP,再去中国商店买东西。

那么我们政府的态度呢?可能不会正面推广到海外,但不会阻止势头的发展。这不就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一种另类途径吗?

但坏处就是会引起国外各个央行的监管甚至打击。因为对外国各国法币来说,人民币 DCEP 就是个极大的负面冲击,很多相应的立法都暂时没法跟上,税收和监管都是真空地带。

那么中国人民银行可以在此时担负起 “全球华人金融监管 “的责任,因为 DCEP 是 “可控匿名”,所有交易都是有痕迹的,这不光可以让货币政策更准确的实施,还能监管各种交易。但问题是,其他国家会让人民银行来承担这个责任吗?中国人民银行的可以别国实践货币主权吗?不太可能。

数字货币是一个竞赛,甚至你说它是 currency war 也不为过。国际清算银行最近做的调研,发现全球规模最大的 40 多家央行都在研发数字货币。我们国家在这个特殊时点推出 DCEP,很让人玩味。

所以我们真的还不知道 DCEP 能带来多大社会变革,但一定会很大,很大。

知乎用户 Viator42 发表

现在的钱想怎么花不用的话存着也没人管你,数字化了之后就不一定了,他们完全可以规定一部分钱只能买粮食一部分买衣服,超出的话拒绝支付,觉得你有问题线上直接冻结你的财产,罚款不需要你确认直接在钱包里扣。或者把你的一部分钱变成消费券,只能去制定的店铺消费,再加个有效期限过期不用直接作废。 数字 RMB 最终的形态就是电子版粮票。

为什么支付宝微信这么成熟的情况下国家还要推广一个新的支付方式,正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

-——-

央行确认了数字 rmb 不能兑换黄金和外汇,也就是说这玩意真的就是电子购物卡了

知乎用户 vczh 发表

我大胆预测一下。

这东西就是人民币,本应跟存在银行里面的数字化人民币是没区别的。那为啥还要搞这一出呢?其实你可以把它看成是一次技术上的重构。这相当于在每一笔钱花出去的时候都要在证夫那里走一趟 callback,就跟 Windows 挂了个鼠标键盘钩子一样。人民币由于要向下兼容,没办法搞这个。

那以后有什么用呢?这东西已经技术化了,也就是说做到以下三点将非常轻松:

  • 获取一个人的所有交易信息
  • 冻结财产
  • 禁止某一笔具体的钱去炒房

缺点也是,一颗导弹下来,电厂没了,社会运作全部瘫痪。银行的 security 也是很差的,把它黑了(偷钱是不可能的,但是删库说不定可以(逃)然后寻求正直庇护,GG。

下次相应证夫号召的时候,每个人每个月只能花 2000 块钱在食物上,动动手就实现了(逃

知乎用户 Emerson.Liu 发表

自从央行在 2014 年成立法定数字货币专门研究小组,后来又升级为数字货币研究所后,最近关于央行的数字货币的消息越来越多。

与此同时,每出一个消息,币圈和链圈都得欢呼一阵,仿佛又是加密货币的胜利和区块链技术的成功应用。不少圈外圈内人士,有意无意将央行的数字货币和比特币、Libra 作对比,混为一谈,根本无视其本质完全不一样。央行推出的数字货币,可能去中心化和限制数量吗?想想都知道不可能。

央行的数字货币,充其量是运用了一些区块链的技术,来更好的实现货币的投放功能,来进一步完善宏观调控。数字货币本质上还是人民币,幻想炒币的人士可以退散了。很多人会好奇,央行数字货币会是怎样?能够实现什么功能?**然后我打开企查查,输入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注意到里面有公开的专利信息 72 条,而且这些专利都是在 2018 年底之前已经全部公布了的(此文完成于 2019 年 8 月,当时是 72 条专利信息,现在新增到 87 条,但变化不大)。**数字货币研究所往哪个方向发展数字货币,里面写得一清二楚。大多数媒体都在瞎猜数字货币会怎样,但是央行清清楚楚摊着明牌给你看。专利内容大致看完后,我心里就一个感觉:

这何止是宏观调控,简直已经做到了微观调控了!

根据专利公布的详细信息,未来央行的数字货币,将可以实现:

**在特定的宏观条件下,在特定时点,对特定银行,指定特定行业,进行特定利率的精准投放。**如果要一句话粗略说清楚央行数字货币,那就是:

带有智能合约的染色人民币。

粗略描述是如此,实际上能够实现的功能远远超过大众想象。

1

简单说下智能合约和 “染色” 在现实的应用场景。

其一,过去黑市交易,很多用的是现钞,卧底会在一箱钞票里面塞进一个追踪器,来追踪黑钱的下落。

现在很多交易都换成了线上电子化了,而染色人民币(数字货币)就是那个抹都抹不掉的追踪器。当一批人民币全部以数字货币的方式投放到银行间市场,再从银行投放到企业、个人。最后这批人民币到底流转到了什么行业、落到了谁的手里,央行一清二楚。其二,过去筹资活动,投资人最担心的一个事,就是企业老板拿到融资款后携款跑路或自我挥霍,这个问题过去只能基于信任去解决。现在技术上可以解决,先将人民币兑换成数字货币,然后作为设定用途限制使用,可以从技术上大幅降低跑路和浪费的可能性。这两个场景,都是央行数字货币在微观个体层面的应用,可能金融圈更关注对宏观调控的影响。

这是在企查查查到的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查到的几个专利信息,分别是基于经济状态、时点、流向主体、贷款利率条件触发的数字货币管理方法和系统,背后的技术是加载了智能合约。

基于经济状态,可以提前做好宏观调控计划,根据一些宏观经济指标(比如说 GDP、PPI)作为触发条件,实现数字货币的市场投放和利率调整,实现经济的逆周期调控。

基于时点,可以提前部署资金投放,按时点触发。

基于流向主体,可以强制实现银行对信贷的定向投放。让资金流入特定的行业或避免流入特定行业,减少资金在银行间市场的空转。

基于贷款利率,可以实现信贷投放的定向利息调整。比如说借款人主体是小微企业,数字货币识别后将贷款利率自动下降 50bp 之类。

很多金融圈的人看到这些功能后,觉得不过如此。从央行层面来看,央行想要投放资金,根本不需要这些科技手段去做条件触发,本来都可以做。从银行层面来看,当今如此讲政治的银行业,本来就大力投放制造业,扶持中小微,限制特定行业贷款投放,也不需要这些科技手段去做条件触发,本来就在做。都没看到本质。本质是用技术手段,从央行的高度实现了资金的投放管控。过去商业银行还有不少资金腾挪使用的空间,数字货币推行后,商业银行的资金自主权,越来越小了。

2

这么一看,数字货币的推出,好像影响广泛,意义深远。但我看完完整的 72 项专利内容后,发现涉及智能合约实现资金调控的专利,其实也就只有以上列举的 4 项而已。其余的 68 项专利主要涉及的,其实是数字钱包以及对应的数字货币。央行对于数字货币的推出应用,还是相当谨慎稳健,先从个人零售着手。

这点也跟央行最近关于数字货币的表态相一致。

《人民银行支付司穆长春:中国央行数字货币采取双层运营体系,注重 M0 替代》

这篇文章里面,提到的数字货币应用,有几个重点:

(1)数字货币目前的应用是 M0 替代

(2)需要满足庞大的支付效率需求,纯区块链架构不适合(3)技术中性,不预设 / 依赖某一种技术路线(4)央行 - 商业银行双层运营体系,央行先把数字货币兑换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再兑换给公众

(5)数字货币依然会坚持中心化的管理模式这里有一点特别引人注意,数字货币目前是为了 M0 替代(特指现钞、硬币这类的手持货币),可不是 M1(银行活期存款)。

M0(现金交易)有几个明显特征,匿名性、不计利息、容易伪造和用于洗钱等非法行为。

用数字货币替代现钞硬币,可以继续保持匿名性,同时可以防范伪造和洗钱等非法行为。

至于人行的这边文章的重点(2)(3)(5),更是彻彻底底的打脸原宗旨区块链崇拜者。很直白说了区块链技术的低效率(交易效率来看,分布式的比特币每秒 7 笔,联盟链的 Libra 每秒 1000 笔,但双十一线上支付需求是每秒高达 7 万多笔)。不预设技术路线,其实就是体现了央行开发数字货币的实用主义。当然,央行的货币是不可能去中心化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去中心化的。

3

当然,公众最为关注的,还是数字货币要如何使用。

我一个金融圈人士,硬着头皮看完了充满着各种技术词汇的 72 条专利信息后,大致了解数字货币的使用。这个数字钱包,可能是挂在网银的一个独立电子账户,又或是一个 App 的支付账户,又或是挂靠在芯片借记卡上面可以即刷即用的闪付钱包。可以通过绑定借记卡充值,将资金充值到数字钱包使用。这个数字钱包的钱,可以通过终端机进行提现、充值或者转到个人借记卡。

这个数字钱包的钱,可以通过双方面对面打开数字钱包互相交易(就像朋友间互相给钱一样)。

也可以像目前微信支付、支付宝那样,在店家出示相应的密钥实现支付(就像目前的二维码支付一样)。店家可能需要安装相应的终端设备或者嵌入软件。

甚至说不定,可以消费者直接背下数字钱包的用户名和密码,到任何一个支持数字钱包支付的店家,报上用户名,输入密码后直接支付。(就跟很多商店支持会员充值支付一样)

4

看到这里,很多读者会疑问:那跟微信支付、支付宝相比,有什么优势?毕竟现在人人都随身带手机,支付非常方便。即使数字钱包可以实现不用任何工具直接支付,也不见得有多大优势。甚至替代 M0 的数字货币,还不计息,我用微信支付、支付宝甚至可以享受活期利息甚至货币基金的利息。

我能想到的,数字货币的优势,跟现钞硬币的优势一样,那就是匿名性。

现在不少网友应该感觉到,在淘宝买过一个商品后,打开微博又看到这类商品的广告。在百度搜索一个关键词后,然后用手机浏览网页都时不时会有这个关键词相关的东西。

数字经济时代,技术正在把每个消费者分析得透透的。或者想借你一笔钱,或者想卖你一样东西,又或者想借你一笔钱后再卖你一样东西。尤其是消费支付的数据,那更是能够彻底说明一个人的爱好,因为消费者愿意为此付出金钱。用钞票做出投票的选择,特别 “有价值”。

央行推出的数字货币,应用了不少加密手段防止信息被利用,有很好的匿名性,针对 M0 替代的恰好是消费者高频的消费支付需求。其他消费的个人信息,可能会被商家打包卖给其他数据分析公司,然后针对性的做出精准营销,再赚消费者一笔钱。但起码央行不会。因为央行从来不缺钱。现在可能大众信息泄露很正常,无所谓。但当发现自己的消费习惯彻底全方位暴露了自身,那时候就知道数字货币存在的重要意义了。

我身边有极个别人,就是怕信息泄露,所以很多情况即使不方便,仍然使用纸币。数字货币算是结合了纸币的匿名性又添加了电子化支付功能。对于央行而言,它也不在乎到底是谁花了多少钱。对于有染色功能的数字货币,央行可以很快得知市场的消费情况和资金流向,对于统计和宏观调控也有很大的帮助。

对于消费者而言,如果不想成为现代消费主义的奴隶,被各种消费数据分析研究、精准营销,陷入无止境循环的消费、透支、借贷之中,把自己充分暴露得毫无秘密可言,那数字货币是一个捍卫个人消费信息的堡垒。

后注:此文完成于 2019 年 8 月,发表于个人微信公众号 “调皮客爱陌生”。


2020.4.23:最近美国日本都在大发钞票、消费券刺激消费,感觉数字货币可以作为一个发放居民消费券的途径。强制你实名注册领取数字货币,只能用于日常消费支出,还能朔源知道资金的流向。

知乎用户 一直住顶楼 发表

一直没有答这个问题,是因为开始我是觉得这玩意纯粹扯淡的,技术实现的不同和金融概念创新不能改变本质上就是个国家掌握的支付宝或者微信钱包。

鸭子测试:如果它看起来像鸭子,游泳像鸭子,叫声像鸭子,那么它可能就是只鸭子。

如果数字货币看起来像支付宝,用起来像支付宝,收钱也像支付宝,那他可能就是支付宝?

但是最近我有空琢磨了一下,这个其实是某种程度的弯道超车,而疫情就是催化剂。

疫情本身除了展现出中国体制对社会的强大控制力和执行力,但是后疫情时期的经济政策其实反映了政府对于经济体系的微观掌握是很不足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这次面对疫情的刺激计划都包括了普遍性的按人头发钱。我们先不说发钱这个措施的正确性与否,回来说技术层面,中国就算想发这个钱,以目前的体系控制能力其实还真的办不到,或者说效率会低到无法执行的地步(想想看封建社会的救灾)。而如果有了数字货币,这就是个小意思而已。

有了数字货币,政府对于每个人的信息掌握和控制能力就会上好几个台阶。在这个前提下,很多原来无法执行的经济政策就会变成可能。本质上,会大大提高经济政策的效率,很多微观刺激手段会变为可能(包括扶贫)。

本质上,不管叫什么名字,用什么技术和名词,这个就是为中国每个人建立一个唯一性的国家级账户。数字货币的匿名性应该对央行是透明的,某个程度上会大大加大违法活动的成本,这个和印度莫迪搞的废钞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要高级的多。

PS:作为一个程序员,我其实对于这个项目的最后实现效果是有点担心的。这个是一个金融上非常非常非常基础性的项目,而且从容错并发和迭代需求上可能都是史无前例的。

PS2:作为个人,这种数字货币确实让我不舒服,这个属于纯粹用社会资源增加政府控制力的作用,我还是希望这个项目失败吧。

知乎用户 CONSTANCIA 发表

黄金,国内实物黄金会大涨。

数字货币改革本质上就是人民币 M0 的数字化而已。仅仅是 M0(流通中的现金)的数字化而已。M1(现金 + 活期存款),M2(现金 + 活期 + 定期 + 其他)本身就是银行里的一个数字而已。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改不改数字货币,没啥影响。

就像用现金支付,改为移动支付一样,没啥影响。

一样是掏钱,怎么掏钱都一样。

但是。对于商家就不一样了。他们可以精准的知道你的每一笔消费,这就是所谓的大数据。用这个可以分析出很多东西来。就好像如果要了解你的生活状态,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去翻你家的垃圾桶。把里面的每一样东西都复原就可以了。注意,拥有这些数据的是商家。

而 DCEP,也能做到精准的记录每一笔交易,但拥有这些数据的,是国家,说白了就是我们在国家面前,更加透明了。

比如我是一个有大量黑色 / 灰色收入的人。我可能是贩毒的,也可能是个外科医生,还有可能是项目甲方的采购人员。PS:我就不说我是政府官员,连假设也不敢假设,否则知乎又得禁言我。

总之,这种来路不明的钱,在数字货币的面前,将无所遁形。这钱谁敢拿?这事儿还怎么办?以后不收现金了,改收黄金。大家都用黄金交易的话,黄金自然就会涨价。几年以后,50 克的小金鱼儿,也许就能办个北京户口了。

这样一来,就会形成国内国际两个黄金市场。中国的黄金价格将远高于国外黄金的价格。然后呢,国外的黄金自然就会流向中国。当年美国拥有了世界上 60% 多的黄金储备,结果人家就搞了个布雷顿森林体系出来。咱们要是也有了这么多黄金,咱们也可以搞个神农架森林体系嘛。配合我国逆天的制造业产能,数字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大大加快。只要数据中心不被破坏掉,美国国旗上的星星,迟早会陨落干净的。

知乎用户 babyquant 发表

这个数字货币跟比特币那种数字货币没有太多联系,或者比特币应该叫做加密货币,这样就容易区分了。

比特币作为加密货币,是基于密码学基础,总量有限,不会通胀,供给有规律,不受中央政府控制,可以匿名,属于区块链的应用。

但央行数字货币,更类似电子钱包,它本质还是人民币。只要央行继续印钞,总量无限,通胀不可避免,受中央政府控制,不能匿名,跟区块链没啥关系。

它的出现更多是为了跟支付宝、微信钱包竞争,而且央行可以收集更多居民数据,不需要向微信、支付宝要数据。未来可以规定每步手机预装央行数字货币,国家扶贫发钱直接发到数字货币全部去,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其实扶贫很容易的,要帮月入不足 1000 的 6 亿人,只需要每人每个月发 100 块钱,这样对月入 10 万的没啥帮助,但对月入 1000 的帮助可大了,这样就等于直接帮了这些人。

知乎用户 阿浦金服​ 发表

一、央行数字货币的定义

以下是中国农业银行 DCEP 钱包内测图(来源网络)。DCEP 钱包除了基础功能外,还将支持 DC 兑换、数字钱包管理、数字货币交易记录查询、钱包挂靠等功能。并且据央行消息透露,DCEP 可以实现双离线支付,意为在无网状态下也可以完成交易。根据现行人民币管理原则,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和回笼基于 “中央银行-商业银行” 的二元体系来完成,中央银行负责数字货币的发行与验证监测,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申请到数字货币后,直接面向社会,负责提供数字货币流通服务与应用生态体系构建服务。

二、数字货币作为纸币现金(M0)的替代物,和第三方支付平台 (支付宝、微信支付)有本质区别,和去中心化、基于代码规范的比特币也有天壤之别。

(一)、数字货币 vs 第三方支付平台:

我们可以拒绝支付宝、微信第三方平台的支付,但是不能拒绝数字货币。数字货币是数字形态的法币替代物,具有法偿性。而支付宝和微信是第三方支付平台,靠收单业务赚取手续费,通过备付金赚取利息收入。数字货币是国家信用,第三方支付是公司信用,显然前者的风险级别更低。

(二)、数字货币 vs 比特币:

央行推出的数字货币有国家信用背书而且是中心化的,而比特币所用的区块链技术则是去中心化的、代码化,基于共识维护的。两者之间有着本质区别,央行推出的数字货币和比特币也没啥联系。而且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不存在供应有限的情况,可以结合其他货币政策一起实施,然而比特币的供应量是有限的。

(三)、社会法律层面:DCEP 强大之处在于,它有国家信用背书,数据安全性高。且央行数字货币自带时间戳等功能,每一分钱都带有详细的交易信息,包括交易时间和交易对方等,可以做到追根溯源,因此对于洗黑钱、逃税漏税等犯罪行为起到很好的制约作用。

(四)、节省成本:央行不必再大量印纸钞啦,节省人力物力财力。

三、数字货币的落实对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和落实等也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因为数字货币的交易环节对账户的依赖程度大为降低,实现可控匿名,只对央行披露交易数据,这对信息价值挖掘与消费者营私保护都起到很大作用。

❤看完回答了嘛

若你对美股市场投资交易和学习金融知识感兴趣,建议甄别市场信息、谨慎投资。如果你想学习专业的投资知识,欢迎来「阿浦」学习~

[阿浦金服:股票练习生招募令|这项技能可以助你超越 90% 的金融科班生​zhuanlan.zhihu.com

](https://zhuanlan.zhihu.com/p/150600700)

知乎用户 迟飞 发表

如果政府完全信任腾讯与阿里巴巴,央行就不会搞出个数字货币来。说到底,这是两大财阀,并不完全听命于政府,找他们要东西,比如交易数据,需要付出代价。其忠诚不可靠。

政府没掌握的重要数据,他们先掌握了,这本身就是大忌。

就如同满清的关税掌握在英国人手里一样。他们平时很兢兢业业,负责得很。但危机的关键时刻会不会反水,出卖经济情报,都是问题。政商联盟,虽然是联盟,但缺乏相互信任,同床异梦。

腾讯与阿里这种垄断交易商,威胁政府的金融安全,他们垄断了绝大多数交易,那么政府就会成为聋子瞎子。何况他们的股东大多数是国外投资者,说是大买办势力也不为过。

所以央行才要搞数字货币,企图釜底抽薪。将支付宝与微信支付架空。只不过能不能办到,就难说了。这差不多处处是斗争。财阀尾大不掉,是很危险的事。

知乎用户 简猫​ 发表

这张图今天火变了全网。

央行数字货币将在苏州相城区做重要试点。苏州相城区各区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资通过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代发的工作人员,将在 4 月份完成央行数字货币(DC/EP)数字钱包的安装工作。

5 月,其工资中的交通补贴的 50% 将以数字货币的形式发放。

“扫码支付”、“汇款”、“收付款”、“碰一碰” 四大常用功能,已经具备正常的银行功能。

从内测图和试点功能来看,央行的数字货币基本可以等价于人民币,同时会具有数字货币的各种优势!

我们知道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最大特征就是去中心化,区块链网络对所有节点负责,没有中央组织机构。

而央行数字货币将成为中心化由国家背书的数字货币,可以说是人民币的数字化形态。

传统银行电子支付在没有信号的环境中无用武之地,而央行数字货币 DC/EP 可以在没有网络的环境中支付,收支双方 “双离线支付”,同时具备匿名,可追踪,可溯源的区块链特征。

再简化一下,央行的数字货币钱包功能,相当于你的支付宝所有功能都可以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使用,并且都是匿名的,无论地震,下雨,刮风,打雷!

消息公布,相关概念股大涨 2 天。

2008 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进而引发全球经济危机。

同年 11 月 1 日,一个叫中本聪发布白皮书,说自己发明了一种数字货币,并取名比特币。

从此,比特币开始了跌宕起伏的十年。数字货币,也从一块披萨饼都买不了到价值万金。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2020 年,疫情肆虐,全球经济危机重重,央行的数字货币来了!

从严厉打击抄币,到鼓励区块链发展,央行数字货币终于落地了!

世界大势,浩浩汤汤,如果不能拒绝它,那就拥抱它。

如果你想学习更多的金融知识(股市、楼市、债市、汇市),可以关注简猫的微信公众号:简猫,查看更多的原创文章和原创问答!

知乎用户 万向区块链​ 发表

自从人民银行数字货币(DC/EP)开始在江苏、雄安、成都和深圳等地开始测试后,引起了很多讨论和研究,也有很多误解和争议。争议问题集中在四个方面:第一,DC/EP 对银行卡支付,特别是 “四方模式” 的影响;第二,DC/EP 对第三方支付的影响;第三,DC/EP 对人民币跨境支付的影响;第四,DC/EP 对货币的影响,包括 DC/EP 是否会造成货币超发并推高通货膨胀,是否会造成“数字化 QE”,是否会造成狭义银行,以及是否会显著冲击商业银行地位。

下面,我就从 DC/EP 的设计原则、DC/EP 对支付与清结算的影响、DC/EP 对货币的影响这三个方面来说说央行数字货币对社会的影响:

DC/EP 设计原则

要搞清 DC/EP 对我们有什么影响,首先必须要搞清楚它的设计原则。它主要有以下四条设计原则:

1、DC/EP 替代 M0

M0 指基础货币,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的负债,主要包括存款准备金和现金。存款准备金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负债,现金是中央银行对公众的负债。DC/EP 替代的是现金,可以视为现金的数字形态。从经济内涵看,DC/EP 是人民银行直接对公众的负债,这个债权债务关系不涉及商业银行。

2、DC/EP 基于 100% 准备金发行,并采取双层运营模式

DC/EP 发行和回笼的一个核心原则是不影响中央银行货币发行总量,为此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和 DC/EP 之间有等额兑换机制。人民银行将 DC/EP 发行至商业银行业务库(批发环节),商业银行受人民银行委托向公众提供 DC/EP 存取等服务(零售环节)。因此,商业银行在 DC/EP 运行中发挥枢纽作用。

3、DC/EP 的中心化管理模式

DC/EP 登记中心既记录 DC/EP 及对应用户身份,完成权属登记;也记录流水,完成 DC/EP 产生、流通、清点核对及消亡全过程登记。

4、DC/EP 采取账户松耦合方式

DC/EP 在交易环节对账户(特别是商业银行存款账户)的依赖程度较低,可以和现金一样易于流通。现金流通的核心特征是点对点交易——现金收付双方只要确认现金的真实性,就可以直接完成现金交易,无需依赖第三方机构(比如商业银行)。

公众拥有和使用 DC/EP,需要通过 DC/EP 钱包。钱包的核心是一对公钥和私钥,公钥对应钱包地址。商业银行在公众开立 DC/EP 钱包以及钱包 “了解你的客户”(KYC)审查中发挥重要作用。

下图从资产负债表的角度展示了 DC/EP 发行、回笼、存、取和交易的过程。

(人民银行向商业银行发行 a 个 DC/EP;a<0 表示商业银行向人民银行回笼 DC/EP)

(用户从商业银行取 b 个 DC/EP,假设用存款兑换;b<0 表示用户向商业银行存 DC/EP)

(用户 A 向用户 B 付 c 个 DC/EP)

DC/EP 对支付与清结算的影响

要分析 DC/EP 对支付和清结算的影响,需要先了解银行卡支付和第三方支付。

1、银行卡支付和第三方支付简介

银行卡是商业银行发行的具有现金存取、支付转账和消费信用等功能的塑料卡片,是银行账户的物理载体。尽管银行卡支付在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在,要解释其底层运作细节,却并非易事,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

第一,银行账户操作角度。同行转账要同步调整付款方和收款方在同一开户银行的存款账户余额。跨行转账除了调整付款方和收款方在各自开户银行的存款账户余额以外,还涉及两家开户银行之间的结算。银行之间的结算需调整它们在中央银行的备用金账户余额。这个介绍是高度概括且抽象的。

第二,支付系统角度。支付系统指一组工具、流程和规则,以在两个或多个交易者之间转移资金。支付分为批发支付和零售支付。批发支付发生在金融机构之间以及金融机构和中央银行之间,零售支付则与消费者和商业机构对商品和服务的购买有关。但不管是批发支付还是零售支付,都有前端和后端之间。前端包括:一是资金来源,比如银行账户;二是发起支付的服务渠道;三是支付工具。后端包括:一是清算,指支付指令传输和对账过程,有时也包括结算前的交易确认;二是结算,指转移资金以解除两方或多方之间的偿付义务。

支付系统有三种主要结算方式。一是实时全额结算(RTGS),指逐笔全额结算支付指令。实时全额结算效率高,降低了支付有关各方的信用风险,但对流动性的要求更高。二是延迟净额结算(DNS),指对支付指令轧差后净额结算。延迟净额结算能节约流动性,但轧差和结算都需要一定时间,并有结算风险。三是实时全额结算和延迟净额结算的混合模式。

我国全社会资金流动的 “大动脉” 是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CNAPS)。CNAPS 由人民银行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处理金融机构之间以及金融机构与人民银行之间的支付业务。CNAPS 以清算账户管理系统(SAPS)为核心,业务应用子系统主要包括大额实时支付系统(HVPS)、小额批量支付系统(BEPS)、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和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即“超级网银”)。其中,大额实时支付系统使用实时全额结算,小额批量支付系统使用延迟净额结算。

我国银行卡支付市场的核心特征是开放银行卡组织和 “四方模式”。银联是银行卡组织,负责制定银行卡网络交易规则并为跨行交易转接清算,但不负责发卡和收单。一笔支付中实际发生资金流动的参与方有四个——发卡机构、收单机构、特约商户和持卡人。发卡机构和收单机构分别由银行卡组织中不同成员银行独立承担,收单机构通过银行卡组织将收单交易信息传输至发卡机构。银联在清分系统中逐批将收单、付单轧差后,从银行在央行系统中的备用金账户扣款或入款,但资金流不经过银联。

理解第三方支付的关键是支付账户及其余额。比如,老百姓通过微信支付进行转账和发、抢红包,都是支付账户余额的操作。支付账户所反映的余额,本质上是预付价值, 类似于预付费卡中的余额。该余额所对应的资金尽管所有权归属于客户, 但由支付机构以其自身名义存放在人民银行的 “非金融机构存款” 科目, 并实际由支付机构支配与控制。一旦支付机构出现经营风险或信用风险, 将可能导致支付账户余额无法使用,不能回提为银行存款的情况,从而使客户遭受财产损失。

2、DC/EP 支付和清结算

DC/EP 与商业银行存款和支付账户余额有非常大的差异。第一,DC/EP 只能由人民银行发行,而商业银行放贷可以产生存款——商业给企业放贷时,资产方增加对企业的贷款,负债方同时增加企业的存款。第二,DC/EP 采取账户松耦合模式,DC/EP 登记中心不是账户概念,而商业银行存款和支付账户余额都依托于账户。第三,DC/EP 钱包的运行管理者与钱包用户之间是托管关系,是用钱包托管用户的 DC/EP。而商业银行与存款者之间是债权债务关系。

可以预见,多个 DC/EP 钱包将并存,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可以推出自己的 DC/EP 钱包。但在任何 DC/EP 交易中,实际发生资金流动的参与方只有交易双方,资金流不经过 DC/EP 钱包的运行管理者。因此,DC/EP 钱包的运行管理者的定位与银行卡的发卡机构、收单机构完全不同。

用户通过 DC/EP 钱包私钥,可以发起钱包间转账交易。即使考虑双离线支付,这些交易最终由人民银行记录在 DC/EP 登记中心。问题在于,DC/EP 交易采取哪种结算方式?存在三种可能情形。

第一,DC/EP 交易采取全额实时全额结算模式,也就是老百姓、企事业机构和商业银行等之间的 DC/EP 交易,都第一时间体现为 DC/EP 登记中心的更新。在这种情形下,DC/EP 支付和清结算将独立于银行卡支付和第三方支付,但也意味着人民银行要直接处理 DC/EP 的零售支付。这对 DC/EP 系统的安全和效率要求很高,比如不低于网联的水平。

第二,DC/EP 交易采取延迟净额结算模式。此时需要考虑三个问题。一是延迟净额结算模式对 C 端用户的体验不好。二是 DC/EP 交易直接在钱包之间进行,收单、付单都是在钱包层面,轧差也是在钱包层面。但大部分 DC/EP 钱包将由老百姓持有,老百姓之间交易规模较小,轧差意义不大。三是在商业银行作为 DC/EP 钱包的运行管理者时,钱包之间的 DC/EP 交易不会像跨行转账那样引发钱包运行管理银行之间的结算。因此,延迟净额结算模式唯一适合的场景是商业银行之间的 DC/EP 交易。但商业银行之间的 DC/EP 交易属于批发支付,以全额实时全额结算模式为主,改成延迟净额结算模式的意义不大。总的来说,这种情形出现的可能性不高。

第三,DC/EP 托管和支付机构。这类机构在本质上相当于,在目前第三方支付机构备付金集中存管于人民银行的模式中,将备付金替换成 DC/EP。换言之,用户将 DC/EP 转入托管和支付机构的 DC/EP 钱包,等额获得这些机构的账户余额。对同一托管和支付机构的用户,他们之间的 DC/EP 交易实际上使用该机构的账户余额进行,在用户体验上与目前的第三方支付无差异。对不同托管和支付机构的用户,他们之间的 DC/EP 交易在托管和支付机构层面轧差后,再更新到 DC/EP 登记中心。

DC/EP 托管和支付机构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首先,DC/EP 托管和支付机构能缓解人民银行直接处理所有 DC/EP 交易面临的压力,相当于实现延迟净额结算模式。需要注意的是,这类机构不会是商业银行。根据图 1,用户将 DC/EP 转入商业银行的 DC/EP 钱包,就是存 DC/EP,用户持有的 DC/EP 将减少,存款将等额增加。用户接下来用存款进行支付,实际上回归到银行卡支付。

其次,第三方支付机构可以作为 DC/EP 托管和支付机构。第三方支付机构备付金集中存管于人民银行,与用户的 DC/EP 转入第三方支付机构的钱包,在风险内涵上基本等价,只不过支付备付金有利息收入,而 DC/EP 不付息。实际上,Libra 2.0 有类似想法。Libra 2.0 提出,随着各国发展央行数字货币(CBDC),Libra 单一货币稳定币可以用 CBDC 做资产储备。这样,Libra 网络不用管理相关储备资产,降低信用风险和托管风险。

最后,第三方支付机构作为 DC/EP 托管和支付机构,对第三方支付市场的影响较小。用户将有两种第三方支付账户充值方式:既可以向第三方支付机构的钱包转入 DC/EP,也可以用商业银行存款充值并最终体现为支付备付金。用户通过这两种方式获得的支付账户余额是完全等价的。从而,第三方支付行业目前对各种应用场景的渗透,以及建立的二维码等收单系统,可以在 DC/EP 应用推广中发挥积极作用。

第三方支付机构作为 DC/EP 托管和支付机构,本质上体现了金融基础设施中的公私合作安排:人民银行在做好 DC/EP 技术标准和应用规范的基础上,支付路径、支付条件以及之上的商业应用交给市场来做。

3、DC/EP 对人民币跨境支付的影响

DC/EP 跨境支付,与银联卡、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在境外使用逻辑完全不用,理论上可以不依赖 SWIFT 体系。DC/EP 交易不依赖于账户,天然具有便于跨境支付的特点。来华旅游的境外居民可以在不开立我国内地银行账户的情况下开立 DC/EP 钱包,享受我国的移动支付服务。反之,只要境外商家愿意接受人民币,境外商家并不需要在我国商业银行开立账户即可申请开立 DC/EP 钱包,我国居民可以使用 DC/EP 进行跨境支付。

DC/EP 跨境支付需要研究两个问题:第一,境外商家和居民开立 DC/EP 钱包时的 KYC 程序和要求。第二,如果 DC/EP 因市场需求在境外国家应用较多,要与对方货币当局合作,以尊重对方的货币主权。

DC/EP 跨境支付主要增强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的功能,而且初期主要用于小额贸易结算。需要看到的是,贸易结算货币功能中,“含金量” 最高的是石油等大宗初级商品贸易结算。除了贸易结算货币以外,人民币国际化还有两个重要维度——投资货币和储备货币。这就显著超过了跨境支付范畴,影响因素很多,仅举其要者:1. 可自由兑换;2. 币值稳定,对内体现为通胀率低,对外体现为汇率稳定;3. 境内金融市场成熟且开放度高;4. 境内法律环境完善,特别在产权保护方面。比如,我国正在加大金融市场开放力度。

DC/EP 将来如何用在金融交易场景?这是金融基础设施领域的一个前沿问题。日本银行与欧央行合作的 Stella 项目、新加坡金管局的 Ubin 项目和加拿大银行的 Jasper 项目等都包含针对区块链应用于金融交易后处理的试验。

DC/EP 对货币的影响

DC/EP 对货币的影响方面,市场上出现了很多流行误解。

1、DC/EP 会造成货币超发,推高通货膨胀

这完全是误解。DC/EP 的 “100% 准备金” 使得 DC/EP 发行和回笼不影响中央银行货币发行总量。DC/EP 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基本中性。

2、央行数字货币会造成 “数字化 QE”

理论上,央行数字货币为 “全民发钱” 式财政刺激提供了一个新渠道,但这属于财政政策范畴,与 QE 不是一个概念。

QE 主要指中央银行通过非常规工具(主要是购买资产)扩张资产负债表。央行数字货币如果像 DC/EP 那样基于 “100% 准备金”,发行和回笼就不会影响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规模。换言之,QE 不一定要通过央行数字货币,央行数字货币也不必然导致 QE。

3、DC/EP 会造成狭义银行

狭义银行的含义是,在商业银行的资产方,与存款相对应的完全是存款准备金或国债。比如,如果要求存款准备金率是 100%,就会实现狭义银行。在狭义银行中,银行如果放贷,就得使用股本金,在贷款业务上退化为无杠杆的贷款公司。在这种情况下,贷款不会派生出存款,银行不参与货币创造,存款者也不会因贷款损失而遭遇风险。

显然,包括 DC/EP 在内的央行数字货币与狭义银行是不同层次的概念。央行数字货币并不必然导致狭义银行。需要看到的是,DC/EP 的 “100% 准备金” 与狭义银行意义下的 “100% 存款准备金率” 不是一回事。前者指 DC/EP 发行有 100% 的准备金支撑,后者指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与存款之间的比率。

4、DC/EP 会显著冲击商业银行地位

DC/EP 对商业银行有复杂影响,但这个说法有明显的夸大色彩。DC/EP 不会显著冲击商业银行地位,可以从两个角度理解。

第一,从货币投放渠道的角度。理论上,DC/EP 可以采取一元模式,人民银行直接面对公众提供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流通和维护服务。一元模式对商业银行的冲击会大得多。DC/EP 采用中央银行 - 商业银行的双层运营模式,已尽可能减少对现有货币投放渠道和商业银行业务模式的影响。

第二,从货币乘数和货币创造的角度。DC/EP 推出后,老百姓会把部分存款转成 DC/EP(见图 1)。因为 DC/EP 本质上是现金的数字形态,老百姓将存款转成 DC/EP,对货币的影响与老百姓去商业银行提现类似。

考虑 DC/EP 后,货币乘数(针对 M1)的表达式是 m=(1+c)/(d+e+c),其中 d 表示法定准备金率,e 表示超额准备金率,c 表示现金和 DC/EP 之和与存款的比率。可以看出:一是 DC/EP 相当于以数字形式提升公众的现金偏好。二是存款转成 DC/EP,会增加 c,降低货币乘数 m,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会造成货币紧缩效应。三是这个紧缩效应的规模不会很大,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完全可以弥补。还需看到的是,只要存款不发生显著萎缩,银行卡支付仍有很大市场,而且 DC/EP 钱包没有消费信用功能。

商业银行发放 DC/EP 贷款,借款者收到 DC/EP 后再存回银行(不一定是同一家银行),仍会等额增加存款。换言之,用 DC/EP 放贷不会显然影响贷款产生存款的机制。

最后,总结一下,DC/EP 替代 M0,基于 100% 准备金发行,并采取双层运营模式。DC/EP 发行和回笼不影响中央银行货币发行总量,不会造成货币超发,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基本中性。DC/EP 与 “数字化 QE” 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与狭义银行是不同层次的概念。DC/EP 的双层运营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沿用了现有货币投放渠道。DC/EP 相当于以数字形式提升公众的现金偏好。老百姓将存款转成 DC/EP,会降低货币乘数,有一定的货币紧缩效应。但这个紧缩效应的规模不会很大,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完全可以弥补。商业银行用 DC/EP 放贷也不会显然影响贷款产生存款的机制。

DC/EP 不会显著冲击商业银行地位。只要存款不发生显著萎缩,银行卡支付仍有很大市场,而且 DC/EP 钱包没有消费信用功能。多个 DC/EP 钱包将并存,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可以推出自己的 DC/EP 钱包。但 DC/EP 采取账户松耦合方式,使 DC/EP 钱包的运行管理者与钱包用户之间是托管关系。在任何 DC/EP 交易中,实际发生资金流动的参与方只有交易双方,资金流不经过 DC/EP 钱包的运行管理者。因此,DC/EP 支付和清结算将与银行卡支付的 “四方模式” 有显著差异。

DC/EP 交易最终由人民银行记录在 DC/EP 登记中心。DC/EP 交易的结算方式是 DC/EP 系统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DC/EP 交易采取延迟净额结算模式的可能性不高。DC/EP 交易如果采取全额实时全额结算模式,意味着人民银行直接处理 DC/EP 的零售支付,对 DC/EP 系统的安全和效率要求很高。如果出现 DC/EP 托管和支付机构,就相当于实现延迟净额结算模式,能缓解人民银行直接处理所有 DC/EP 交易中面临的压力。但 DC/EP 托管和支付机构不会是商业银行。

DC/EP 有助于推进人民币跨境支付,但需要研究境外商家和居民开立 DC/EP 钱包时的 KYC 程序和要求,以及在 DC/EP 因市场需求在境外国家应用较多时,如何尊重对方的货币主权。DC/EP 跨境支付主要增强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功能,而且初期主要用于小额贸易结算。这只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条件之一,远非充分条件。DC/EP 在金融交易场景的应用值得研究。

总的来说,DC/EP 的货币经济学设计很完善。但 DC/EP 能不能真正用起来,既取决于供给面因素,更取决于需求面因素,具体推行策略也很重要。

在供给面,对 DC/EP 系统的安全和效率,以及 “三反”(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和反逃漏税)等监管体系,我们对人民银行要有充分信心。

在需求面,市场对 DC/EP 的需求有多大?用户对 DC/EP 的接受程度有多高?不经测试就不知道答案,也不知道如何应对,这次 DC/EP 测试的重要性也正在此。

DC/EP 在测试并完善后,应该采取什么样的 “走向市场”(Go to market)策略?比如,人民银行如何调动商业机构在应用和推广 DC/EP 中的积极性?这些问题需要尽早研究并形成预案。

DC/EP 交易的结算方式将对支付行业产生较大影响。可以考虑让第三方支付机构作为 DC/EP 托管和支付机构。本质上,这是在目前第三方支付机构备付金集中存管于人民银行的模式中,将备付金替换成 DC/EP。用户将有两种第三方支付账户充值方式:既可以向第三方支付机构的钱包转入 DC/EP,也可以用商业银行存款充值并最终体现为支付备付金。用户通过这两种方式获得的支付账户余额是完全等价的,从而第三方支付行业对各种应用场景的渗透,以及建立的二维码等收单系统,就可以在 DC/EP 应用推广中发挥积极作用。第三方支付机构作为 DC/EP 托管和支付机构,将减少 DC/EP 对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冲击,也体现了金融基础设施中的公私合作安排。

以上内容皆来自我们的首席经济学家邹博士的研究《DC/EP 对货币和支付领域的影响》。

看到这了,不点个赞就走吗?关注一波也成啊!我是万向区块链,分享区块链知识和资讯,关注我不亏。

知乎用户 大魔王 发表

两个字,“管控”。

央行数字货币与网络支付最大的区别在于可以溯源,整个交易过程类似现金,但可查可看。

它的出现减少了洗钱、受贿、诈骗等犯罪行为的滋生。

以往的网络支付系统操作起来很复杂。

付款人银行卡———付款人支付宝 / 微信———收款人支付宝 / 微信———支付宝 / 微信银行账户———收款人银行卡

央行的数字货币支付起来则简单的多,类似于现金。编号货币从一个实名账号进入另一个实名账号。

前者溯源涉及多个单位、人员、账号以及权限,后者只需在数字货币系统查找编号即可。

换句话说,如果全面推行了数字货币,那么钱从哪来、到哪去皆是透明的。

有人说不干净的交易可以继续使用现金呀!不好意思,银行从很早就开始对大额交易进行报备询问,去年官方还出台政策,在几个省市试点,严格限制取现数额。

套路都是环环相扣的,不要心存侥幸。

某些人趁着数字货币还未完善和全面铺开赶紧处理手里业务吧,虽然时间并不紧迫,但谁知道后续还有什么变化呢?

知乎用户 刘桦柳 发表

太可怕了,无纸逼化 你的一切都在监控下,还有一个回车键就可以让你变成身无分文! 这不是针对贪污和非法交易出的政策,还有你这种的闭关锁国可以 不然对外你怎么使用这数字货币。(有吃有喝的太幸福了) 还有比如说你工资 6000 他要是这么定呢 让你用其中 1000 买大米,用 500 买肉,…… 等等。就是这种饭票似的话你咋整?还有啥自主权可言?让你买一片卫生纸 绝对做饭不会让你多买半片卫生纸!

知乎用户 DREP 发表

央行数字货币属于央行负债,具有国家信用,与法定货币等值。从此前透露的信息来看,定位上,DC/EP 是 M0 替代(纸钞和硬币),而不是 M1(M0 + 活期存款)、M2(M1 + 定期存款)。具体来看,央行数字货币不计付利息,可用于小额、零售、高频的业务场景。

一、DC/EP 对当前支付手段的补足之处

DC/EP 作为一种支付工具而言,对比纸币,它具备与法币同等的法权性,其效率和安全性最高,同时还具备发行成本低、交易更便捷的属性。用户用纸币支付一方面不方便享受互联网服务,线下的时候要带现金,支付时候可能会需要找零,DC/EP 不仅可以线上支付,也可以实现离线支付。

银行和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电子支付方式 ,走的事商业银行存款货币结算,属于 M1 和 M2 级别的数字化,DC/EP 与之相比,更具备法律效力;同时,DC/EP 不依赖银行账户、也不依赖第三方账户,在用户隐私保护及流通性上,更具备优势。如果大家属于同一账户体系下,交易体验可能差别不大,但如果跨境贸易,尤其是小额、高频的交易,DC/EP 会比上述电子支付方式更便捷。

二、DREP 支付 SDK 将主动添加 DC/EP 成为支付币种之一

DREP 支付 SDK 是由 DREP 团队研发,支持各类数字货币支付及清结算的开发者工具组件,支持公链及上层应用所需的任意币种支付、兑换、存储、锁仓,包括基于不同公链标准发行的过渡币种。DREP SDK 提供完备的支付 SDK,开发者通过简单的参数设置,即可完成多币种支付、清结算功能。多币种支付 SDK 和传统支付通道的优势在于:

低门槛:无需注册、实名认证,拥有私钥即可完成支付。

流通性强:区块链网络具备全球性,数字货币支付不受地域限制,用户可随时随地使用数字货币支付。

便捷性:区块链网络具备 “交易即结算” 的属性,开发者可以在用户完成支付后立即收到数字货币,无需清结算。

低成本:点对点支付,没有金融中介,降低支付成本。

DREP 联合创始人小龙表示:DREP 支付 SDK 目的是让支付更简单快捷,央行数字货币价值稳定,面额较小,相较于比特币、ETH 等常用数字货币,DC/EP 适用小额、高频交易,也对数字货币支付具备一定的补足性。如果 DC/EP 对第三方钱包 APP 开放的话,DREP 团队将在 DC/EP 的技术标准出来后第一时间对接,在支持数字货币支付的基础上,升级补充 DC/EP 支付功能。

目前,DREP 支付 SDK 已在 DREP 团队研发的矿工跑酷游戏《DREP MINING》中上线,并供 DREP 中、英、韩语言地区用户使用。同时,DREP 支付 SDK 不仅可以应用于区块链游戏,也可以应用在互联网、电子商务领域。

知乎用户 陈风暴烈酒 发表

支付宝余额、微信钱包余额、QQ 钱包余额、手机银行余额本质上不是人民币,只是一种 “记账数字”,归根到底指的是你在某个金融机构储存人民币数量的凭证或 “提领券”。

数字货币他就是人民币。

这意味着什么?

前者有 “提现” 的概念,可以提出纸币;後者没有提现的概念,没有人拿着人民币纸钞去银行柜台要求 “提现” 的。

所以,家里能存多少纸币就存多少吧。多了不说了。技术进步太厉害了。

知乎用户 区块链情报速递 发表

最近有几则重要消息的曝光,先是农行钱包 APP 的内测截图流露出来,紧接着 4 月 16 日有媒体报道 DC/EP 将在苏州相城区各区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将以交通补贴的形式发放。

4 月 14 日晚间,几张中国农业银行钱包 APP 的手机截图在各大微信群转发,截图显示的主要是中国农业银行里可以兑换央行数字货币 DCEP 的页面,用户的银行卡内现金可以直接兑换为等值的 DCEP,10 人民币兑换 10 DCEP。(注:DCEP 即 Digital Currency & Electronic Payment,数字货币 & 电子支付)

**从钱包截图来看,DCEP 钱包与央行对于 DCEP 特点的介绍十分契合。**截图显示,这个钱包除了有扫码支付、汇款、收付款等基础功能之外,还将支持数字资产兑换、数字钱包管理、数字货币交易记录查询、钱包挂靠等功能。由于是内测版,只有白名单内的客户才可以体验测试,没有进入白名单的用户无法注册使用。从钱包内部注册信息来看,目前的测试网点地区是在深圳、雄安、成都、苏州。

4 月 16 日,有媒体报道,苏州相城区各区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工资通过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代发的工作人员,要与代发银行签订代发协议,并在 4 月份完成央行数字货币(DC/EP)数字钱包的安装工作,5 月,工资中交通补贴的 50% 将以数字货币的形式发放。如工资代发是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之外的,须选择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之一作为交通费发放的合作银行,于 5 月底钱完成银行卡开设、代发协议签订、数字钱包安装工作,于 6 月完成数字货币发放工作。

央行数字货币落地到内测阶段,且有了首个应用场景的消息再次掀起了新一轮关注和讨论的高潮。

对此,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相关负责人强调,目前数字人民币研发工作正在稳妥推进,先行在深圳、苏州、雄安新区、成都及未来的冬奥场景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以不断优化和完善功能。当前网传 DC/EP 信息为技术研发过程中的测试内容,并不意味着数字人民币正式落地发行。数字人民币目前的封闭测试不会影响上市机构商业运行,也不会对测试环境之外的人民币发行流通体系、金融市场和社会经济带来影响。

早在 2014 年当时央行行长周小川就提出研发数字货币的想法,到现在开始试点内测,至今研发了 5 年之久,可以看出央行在 DCEP 研发上的认真与谨慎态度。

根据央行此前在公众号上的披露,央行数字货币顶层设计已完成,接下来就是下一步将稳妥推进数字化形态法定货币出台应用。安信证券和《财经》都表示,央行数字货币有望在 2020 年推出试点,建议密切关注国内央行数字货币研发和推广进程。

央行数字货币是必要的吗?是不是一个伪需求呢?

对于央行为何要推出数字货币,央行行长周小川曾说过:“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个目的,数字货币并不是要用货币去实现某一种技术方案的应用,而是说,本质上是要追求一个零售支付系统的方便性、快捷性和低成本,同时也要考虑安全性和保护隐私。”

总的来说,DCEP 的研发有四个方面原因:第一,我国研究国家数字货币已有五六年之久,技术已经逐渐完善和成熟;第二,为了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化竞争水平;第三,防范天秤币对主权货币体系的威胁,和洗钱、偷漏税等金融问题;第四,减少目前纸钞的印制、回笼、贮藏成本,增加支付便利性。

要说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出,会有什么影响?

先说说对市场的影响,包括股市和币市两个角度。来看看,4 月 15 日早盘,数字货币概念股走强,涨幅居首。截至发稿,汇金股份、聚龙股份、高伟达涨停,奥马电器逼近涨停,飞天诚信、四方精创、数字认证等多股纷纷拉升,这其中主要是受到 “央行内测 DCEP” 消息的刺激。

很明显,大家都嗨了。

这个消息算是央行数字货币自去年 9 月以来的一个重大进展,它对概念股的利好,完全可以理解,但是和币圈有什么关系呢?**如果说一点影响没有,也不至于,但是很多投资者可能不太了解 DCEP 的本质,或者加密货币的本质,盲目地把两者关联起来,有点过分自嗨了。**而且,自从去年央行数字货币 “呼之欲出” 以来,很多借着 DCEP 概念炒作的虚假网站和打着 DCEP 幌子的骗局就开始“猖獗”,各种建群,教投资者如何推广、如何参与 DCEP 投资。

这里再次提醒广大投资消费者,DC/EP 是由人民银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只是数字化的人民币,不存在炒作和任何投机空间,也不需要普通投资者去宣传推广,一定要提防各种骗局。

DCEP 是央行发行并由指定运营机构参与运营并向公众兑换的,以广义账户体系为基础的,支持银行账户松耦合功能,与纸钞和硬币等价的,并具有价值特征和法偿性的可控匿名的数字人民币支付工具体系。

通俗地来讲,画几个重点:1、央行发行 DCEP 给商业银行,用户可以用现金跟行业银行兑换 DCEP;2、DCEP 本质是数字化 / 电子化的现金,它的功能和属性和纸钞是一样的,只不过它的形态是数字化的;3、DCEP 具有无限法偿性,不会存在像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方式一样被部分商家拒收地现象;4、DCEP 顶多是和区块链技术有关系,和币圈关系不大,和加密数字货币更是不同概念,在地位上来说甚至是对立面。

所以,建议不要过分放大央行数字货币对币圈的影响。

至于央行数字货币推出对整个金融体系的影响,肯定是有的,而且是巨大的。

1)从个人层面看,DCEP 改写个人支付方式,开启下一个支付新时代。

过去,在移动手机的影响下,我们已经由纸钞、储蓄卡、信用卡支付转变到 “无现金” 的手机移动支付,颠覆了传统支付方式。当下,随着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逐步渗透,DCEP 的诞生或许又将带我们重新改写个人支付方式,提高效率、便捷性、安全性,开启下一个支付新时代。

2)从企业和国家层面,DCEP 将颠覆贸易结算体系,促进金融科技创新。

区块链技术的特点决定了它在清结算方面有着透明、安全、可信的天然优势。借助区块链核心技术,DCEP 不仅改变个人支付方式,还将重塑企业间、国家间的支付结算方式,构建一个新的清结算网络也已经成为当前许多国家的共识。DCEP 的支付功能在跨境结算上将发挥积极作用,促进国际金融业务的发展。

3)从货币体系层面,DCEP 是维护主权货币体系稳定和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工具。其次

在现阶段虚拟货币和 Libra 这类稳定币的发展和影响下,很多国家感受到货币体系遭受威胁或冲击,希望通过法定数字货币来稳定国内现有货币体系,将其作为现有法币体系的补充,确保央行对国内货币的控制权。从个人层面看,DCEP 改写个人支付方式,开启下一个支付新时代;从企业和国家层面,DCEP 将颠覆贸易结算体系,促进金融科技创新;从货币体系层面,DCEP 是维护主权货币体系稳定和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工具。

**其次,从商业创新机会上,有很大的机遇,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出和未来投入使用,将对现有的金融市场带来颠覆性的变化,同时也将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这背后或许蕴藏着全新的商业机会。**近日,国盛证券发布报告,梳理了央行数字货币生态体系下的潜在商业机会:1)发行环节:关注银行 IT 升级改造机会。央行数字货币的推行将带动银行核心系统升级;2)流通环节:关注钱包服务提供商、支付服务提供商。钱包服务提供商将有望从数字货币交易、存管乃至增值服务中收取部分管理费用。预计央行数字货币的投放体系中仍然大概率会应用目前现有的清算结算体系,支付服务提供商将受益于线下的现金交易逐步向基于央行数字货币的支付体系转移的产业趋势;3)管理环节:关注安全加密、KYC 认证需求升级的机会。

**而在投资方面,国盛证券指出,建议紧扣央行数字货币产业链,把握 “银行 IT”“身份认证” 与“支付服务”三大主线:**1)银行 IT。不管是为央行还是商业银行开发数字货币系统,不管是为数字货币添加特定字段还 是开发用户访问、应用系统,DCEP 都无法离开银行 IT 服务商;2)身份认证。在人民银行申请的与数字货币有关的专利中,身份认证是不可缺失的一环,与之相关的技术是加密技术与身份认证(CA)资质;3)支付服务。尽管 DCEP 采用 “中央银行 - 商业银行” 双层运营体系,但从专利中,商业银行以外的 “钱包服务商” 或许也会扮演重要角色,而拥有电子支付经验或牌照的厂商有望入围试点。

总的来说,从未来经济发展趋势和金融领域发展前景来看,数字经济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全球央行数字货币研发潮或许将带来一场数字经济风暴。

知乎用户 戴宁马 发表

研究了一阵,来班门弄斧说说。

理论上来说,DCEP 是用来替代 M0 纸币的,大部分普通人用起来其实跟微信支付宝或者银行转账差不多,但是在底层逻辑上完全不同。

微信、支付宝或者银行转账属于 M1/M2。你可以这么理解,你把 100 元放进这些 APP,相当于你去银行开了个户,再把 100 元现金存进这个户头。你转账给某人 100 元,则是你通知你的银行,把 100 元划到对方的户头中。但是如果使用 DCEP,你就可以理解为你有一堆存在虚拟次元的纸币,你转给某人 100 元,相当于在这个虚拟次元中把 100 元纸币给了这个人。

上面有不少答主已经说了,这样是有很多好处的。比如,你和某人之间要进行转账交易,前提是你们俩都有一个户头,而你直接给纸币给任何人则是不需要户头的;再比如说,你的钱在支付宝或者银行,若支付宝或者银行倒闭,你有可能拿不回所有钱,但是 DCEP 相当于你有一堆现金在手,除非人民币信用破产,否则你不会遭到上面说的风险。

更有人说,理论上它能帮助人民币国际化。试想,DCEP 相当于现金,DCEP 之间的转账可以某种程度上看做打开时空门,从你的钱包里拿出现金,传送到另一个人的钱包里。只要中国允许国外钱包匿名,那么这种神奇的,有国家信用支持的,又匿名又方便的 “现金” 会受到很多人的欢迎。

上面说完好处,下面我来发表一些对某些回答的个人愚见,不喜者请当喷子疯语:

先所谓的 “有利于国际化”。

现代信用货币存在的根源是什么?一个货币成为国际货币的核心问题是什么?答案是信心。信心在于我相信你币值能保持稳定,相信用这个货币去买东西别人不会拒绝,相信我如果把财产转化为这个货币存在,不会轻易蒸发。比特币为什么会有人用?因为第一很多人和国家接受比特币交易,第二比特币的总量被它自己根源存在的规则所限定,天然不可能超发。美元为什么会有人用?因为几乎全世界都认可使用美元的交易,并相信有十一个航母战斗群的存在,世界第一的国力和军力,它的信用不会轻易破产。当然这几年美国的很多操作在动摇美元的信用,可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一时半会它的信用还是比 N 多其他国家的货币高。

有这样的基础,才会有人宁愿忍着长达 N 小时的转账周期,受到 swift 制约的恶心环境,依然使用比特币和美元。

靠着方便和匿名,就能盖过在这些核心基础上的不足?

这就像所谓的互联网弯道超车,只是在商业模式上玩花活,根本上的核心生产力一点没变动,滴滴把出租车搬到线上,却依然需要司机去开车;盒马把菜场搬到线下,水稻蔬菜的亩产依然是那么多;美团把订餐搬到线上,饭店的成本、送餐员的工时依然要那么多。就靠这以为能成就蒸汽机取代畜力,内燃机取代蒸汽机,自动化工厂取代手工作坊,亩产万斤的杂交稻取代亩产百斤的野稻那样的翻天覆地生产力变革,赶英超美?

再者,你如何说服使用者相信,他的匿名账户不会被突然注销,交易信息不会被监控,钱不会被转走?毕竟,这一切的本质,也不过就像成立一家国家背书的银行,承诺允许匿名开户和转账。但是本质上人家用不用你,还是在于信不信任你的国家信用和承诺可靠性啊。

第二点,关于国内的使用。

很明显,如果上面硬要推行,就像 5G 一样,我们没得选。好处已经说过了,信用高于银行、支付宝,另外再加一点,如果强制使用,确实让很多洗钱、偷税、漏税无所遁形,降低执法成本,提高经济监控能力,对国家是有好处的。

但是,现在最大的风险,还是信心。

让洗钱、偷税、漏税都无所遁形,理论上是好事,但有没有考虑过现行的经济体制能否保证经济在所有人和企业都照章纳税的基础上平稳运行?

要知道老百姓手里每个子的存在和去向,老百姓对此是否能欣然接受?

为什么回答里那么多人对 DCEP 不是积极看待,而是担心变成新时代的粮票 / 布票?

我并不是不看好 DCEP,相反,我认为货币数字化是未来的一个很可能的方向。但是这东西真的要应用和推广,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模式和形式不重要,抓住核心问题去解决了才最重要。

知乎用户 小恐龙 发表

与虚拟货币的区别:

数字人民币由人民银行发行,是有国家信用背书、有法偿能力的法定货币。与比特币等虚拟币相比,数字人民币是法币,与法定货币等值,其效力和安全性是最高的,而比特币是一种虚拟资产,没有任何价值基础,也不享受任何主权信用担保,无法保证价值稳定。这是央行数字货币与比特币等加密资产的最根本区别。

不会冲击微信支付宝

央行数字货币不会对目前的移动支付产生过大的影响,而是会带来更丰富的支付工具选择,满足更多的支付需求。那么与支付宝微信相比,央行数字货币又有哪些优势呢?

央行数字推出的意义:

比特币和其他一些加密资产的出现,会对一个国家的货币主权产生一定影响。推出央行数字货币,首要目的是为了保护货币主权和法币地位。同时,数字人民币的出现会提高支付系统效率,提升人民币支付的便利化水平。

另一方面,现有的纸币和硬币印制发行成本高、携带不便,因此存在数字化的必要性。而央行数字货币一旦启用,会极大节约造币所需各项成本。

使用移动支付时,人们有时会遇到一些尴尬场景:比如在没有网络的地下停车场缴费,或者在信号不佳的飞机、邮轮上购物,除非身上有现金,否则连买瓶水都很困难。使用央行数字货币就可以避免这类问题。在应用场景方面,央行数字货币能够像纸钞一样实现 “双离线支付”,即在收支双方都离线的情况下仍能进行支付。未来只要手机安装了数字人民币的钱包,不需要网络,也不需要信号,只要手机有电,两个手机相互碰一碰就能实现转账或支付。

同时,央行数字货币还可以满足人们一些正常的匿名支付需求。目前的支付工具如互联网支付、银行卡支付都是跟传统银行账户体系绑定的,无法满足匿名需求。数字人民币则不依赖于银行账户,拥有可控匿名的功能,对于一些合理合法的小额支付行为,可以实现匿名状态支付,从而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

目前,央行数字货币已经进入了测试阶段,相信不久就会和大家见面!

更多区块链资讯,点击卡片获取更多

[LongHash - 用数据读懂区块链​www.longhash.com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www.longhash.com/cn/news%3Ffrom%3Dzhihu)

知乎用户 老蒋 发表

因为央行数字货币目前在测试阶段,本帖持续更新中;本帖所列举一切设想,均建立在 “数字货币不可随意兑换人民币纸钞” 这一逻辑起点上。

如果可以随意兑换,那么本文一切假设皆不成立。

为什么要假设这个起点?因为各种官方说明反复强调数字货币和人民币地位完全一样;既然完全一样,当然应该允许随意转换。

1,极大刺激消费。你会想方设法地把你账户里的数字货币变成实物,房子也好车也好,黄金珠宝乃至于米面粮油,总之要变成实物。

我知道肯定有人说,难道现在支付宝微信不是数字吗?也没见谁都换成实物啊?

区别大了!支付宝和微信里头的数字可以换成纸币,数字货币不能!纸币可以有地方藏起来,数字货币咋藏?(至于不懂为啥要藏为啥不光明磊落,能藏起来的是你的,不能藏起来的是大兄弟的)

而这个刺激消费的逻辑就是,人们不相信数字货币,所以要把它变成实物,有点搞。。。

2,如果和全球脱钩,关起门来自己玩,即便没有外汇流动,也足够满足较低水平的内在供需要求。

而已经有的外汇储备可以最大限度的保住,一些不可言说但是窟窿巨大的外汇流失渠道被关死。换句话说,外汇储备是真正的完全属于国家,和人民币分割开来,跟你等百姓无关。

你要问为啥会和全球脱钩?哎呀好难回答,建议大兄弟你多学习几种上网姿势,增加一下信息收集能力。

3,这个数字货币不可能一下就取代纸币,就是说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会与纸币共存,而没有太大的意外,与纸币比价应该是 1:1。注意这里只是一种计算方式,不是兑换方式。

也就是说,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们拥有两套货币发行系统,而且可以精确控制各自发行所占比例,**甚至数字货币还可以精确控制使用方向,用来坐公交的额度你不能拿去买菜,给你买菜的额度你不能拿去打麻将。**换句话说,可以科学放水到最大限度。。。

对比阿三那种一夜之间新换旧,那是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4,绕开所有技术障碍和遮蔽,慈爱的眼光直接注视你。比如你昨天摊上了什么麻烦,今天忽然发现自己用手机支付一瓶矿泉水都支付不了,提示账户被冻结。。。

5,在国际上有什么影响和冲击?答案是没有。因为这个东西本身就是用来我们不带别人玩儿(反过来说也行)准备的,压根就没指望别人认可这个东西。再直接点说,我们这个数字货币只是名字叫数字货币,和真正意义上的数字货币不是一个东西。准确的叫法应该叫货币电子票证化。。。

8.21 更新: 消息确认,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不可兑换黄金与外汇。。。(评论区几个抓着这 “兑换” 两字念经,表示从来不能兑换只能购买。我就问问对普通老百姓理解有什么区别?你告诉我有什么区别???咬文嚼字无非是企图把数字货币好还是不好的讨论,转移视线到具体表达文字是否精确上了。。。多么熟悉的老套路!

我们真正讨论的问题是数字币究竟和人民币有什么区别,有没有场景限制功能缩水,有还是没有?直接回答这么困难吗???)

8.26 更新: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表示,目前,人民银行将继续稳步推进数字人民币研发试验工作,数字人民币正式推出没有时间表。

8.27 更新: 我国央行数字货币各项测试及准备工作正有条不紊地推进。在深圳,数字货币内部测试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在苏州,有的公务员已领取用数字货币形式发放的部分工资;在雄安新区,麦当劳等 19 家公司已开始试点数字货币。可以预期,虽然与支付宝、微信支付并非一回事,但未来数字货币将像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一样随处可见。(央视财经)

8.28 更新一点想法:几乎可以预见在数字货币,和黄金 / 美元之间 会有一道隔离墙。这意味着你卖了房,也无法换成美元跑路。这意味着什么我现在不能想象。。。如果仅仅从解决房产泡沫去解读未免太简单。

8.29 更新 今天,中国建设银行官方 App 显示,建设银行数字货币个人钱包已经上线。但不久后又下线了。这短暂期间已经有人测试了转账功能。但我查了半天只发现有人测试了从银行账户余额转到数字钱包,没发现有人测试从数字钱包转回余额。

但我查到建行的规定:根据《中国建设银行数字人民币钱包个人客户服务协议》,建行会因有权机关要求等紧急情形下停止数字钱包服务,并启动数字钱包退出操作。对于一类、二类数字钱包,可用余额进行自动兑回,将资金自动转入该钱包有效绑定银行账户,数字钱包随后自动注销;对于没有有效绑定银行账户的一类、二类钱包以及三类、四类数字钱包,将按照退出时有权机关要求或乙方提前公告的规则进行。

我的问题是,非紧急情况的正常情况下。数字钱包里的钱可不可以用户自主、即时转入银行余额?

知乎用户 逻辑赵​ 发表

虽然 DCEP 目前还在试水阶段,但未来在全国大范围推行已成趋势。货币的背后是国家资源,如何更加有效、成本更低的调配国家资源,一直以来都是世界各国政府孜孜不倦所要追求的目标。

合理的财政政策、经济调控政策固然能够起到调整资源分配的作用,但货币政策本身也是调控经济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在古代,金、银等硬通货是货币流通的主要载体,那个时候受制于生产力低下、交通不发达、各地信息交流效率低下,商品经济还未兴起,政府很难有效而直接的通过货币政策去调控国家经济,地方政府的税收往往以征粮为主。

到了近现代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商品经济快速发展,交易所、保险公司、国有银行、证券公司等先后出现,现在金融、商业体系开始逐渐建立,政府开始通过 “看不见的手” 和“看得见的手”去调控国家经济,这其中纸币的发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相比于金、银本位的货币而言,纸币具有以下优点:

  • 印刷纸币的成本比铸造金属货币的成本低,而且效率更快;
  • 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防止了贵金属的无形流失;
  • 可以避免因不法之徒切削或熔解金属而带来的流通不畅现象;
  • 纸币比金属货币更容易保管,携带和运输,大大提高了货币间的流通;

货币的交换与流通是越来越便捷了,但是原有的一些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比如政府无法非常精准高效的通过货币政策影响经济,大部分货币政策还是倾向于从宏观层面去影响和调控经济;现金纸币的存在使得一部货币以匿名的方式在经济体之中流通,财政部门无法有效的追溯这部分纸币的流转过程和通过这部分纸币交易产生的经济行为。

而央行推出数字货币正是着力于解决当前货币所存在的问题,而并非简单的将货币电子化,而是对货币这一武器进行了一场重要的升级,在应对未来经济层面的 “战争” 中,所做的更多的准备之一。

知乎用户 橙子响当当​ 发表

马克思有一句名言: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咱老百姓都知道,自古以来,金子、银子、铜板都是钱。

小时候大家也都见过铜板,也见过电视上的金元宝、银元宝。

钱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所谓: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行的!

钱的样子是慢慢演变的,从最开始的贝壳演变成后来的金银,从金银再变身为我们熟悉的纸币。

现在纸币也要变身了,那就是中国央行即将推出的数字货币。

钱每一次变身,都会带来巨大的社会变革,给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次变身会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呢?快跟我来看一看吧!

一、手机没信号也能花的 “电子钱”

4 月 16 日,央行宣布在深圳、雄安、成都、苏州四地试点推出数字货币。

数字货币的英文简称是 DC/EP,DC 就是数字货币的意思,EP 就是电子支付的意思。

普通老百姓怎么理解数字货币呢?记住三大特色,就可以轻松理解数字货币,还可以给朋友们科普一下了:

▼特色一:人民币现金 = 数字货币

目前数字货币和人民币现金是等量替换的关系,也就是银行发出来 100 块数字货币,就会收回 100 块的纸质货币。

数字货币是虚拟的,不用印刷,所以比纸币要方便的多。

并且央行准备了很多年的加密算法非常厉害,基本不可能被破解,有了数字货币,造假钞的犯罪现象可能会消失。

▼特色二:手机有电就能花钱。

微信和支付宝这样的支付方式,手机必须同时有电有网,才能付款。

数字货币不同,手机有电,数字钱包里有钱就能花,不用网络。

▼特色三:统一的数字钱包

将来每个人的手机里,都会有一个数字钱包。你的所有财富都在这个数字钱包里。

这个数字钱包是国家信用做保证的,由国家强制推行,和你手里的人民币一样有法律效力,可以理解成一个特殊的银行。

数字钱包会保证你带着手机,不管到哪里都能像花纸币一样消费。

二、没有硝烟的货币战争

金融界有一句话很实在:谁掌握了货币发行权,谁就掌握了世界!

1944 年正是二战即将结束的时候,各国召开了一场布雷顿森林协议的谈判会。

这是一场主打货币战争的会议,会议的结果改变了未来一个世纪的世界格局!

在会上,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了个建议,要建立全球的中央银行,发行全球统一的货币,还给这个世界币起了个名字叫班柯。

这个计划一旦成功,英国会掌握货币发行权,这个日不落帝国会像二战之前一样统治全球。

但是凯恩斯遇到了**美国财务部部长助理怀特,**怀特针锋相对的拿出一套国际货币体系,这个体系的中心是美元。

然后就热闹了,吵了 22 天,最后还是美国用实力说话,成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美元成为世界货币后,美国就掌控了整个世界!

美国的华尔街成为了世界金融中心,这里面包括股票、债券、外汇、大宗商品等各种市场。利用这些市场,美国掌握了世界上很多商品的定价权。

也就是,你自己生产的东西,美国让你卖几块,你就得卖几块!

比如石油、粮食等物资,价格波动一点,就可以让一个国家支离破碎,动乱四起。

美国还可以用美元对其他国家实施制裁,通俗点说,就是大家都用美元买东西,被制裁的国家不让用美元,就什么也买不到,就只能忍饥挨饿,直到国内发生动乱。

而且一旦有金融危机,比如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美国都可以用这套体系,印刷无数美元,把危机转向全世界,自己安然无恙!

三、数字货币揭竿而起,或将挑战美元霸权

美元霸权是世界各国都头疼的问题,大家都在悄悄的做小动作,想要揭竿而起,改变被美国支配的命运。

咋办呢?用数字货币!

委内瑞拉是第一个发行数字货币的国家,发行了石油币;俄罗斯正在研究以黄金和石油为参照的数字货币,还把比特币加入了外汇储备;以色列在研发用钻石为参照的数字货币;英国、日本、伊朗等国家都在紧锣密鼓研究数字货币。

中国的数字货币算是最低调的了,美国也没闲着,准备发行 Facebook 公司出品的 Libra(天秤币),又名 “扎克伯格牌美元”。

有点天下苦秦久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各路英雄揭竿而起的意思了。

这是我们亲身经历的一场货币战争!

举个例子,本来中国和欧洲做生意,大家都必须用美元结算,所以手里必须有大量美元才能做得成买卖。大家都必须存美元,美国才能想制裁谁,就制裁谁。

如果中国所有的进出口,只用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进行结算,绕开美元,美国只能干瞪眼,不能用货币武器制裁中国了。

因为大家可以匿名交易,中国的信用度又非常好,数字货币可以很好的完成交易。

这么一来,美元的影响就可以减少,定价权就可以中国和欧洲商量着来,不用看美国的脸色了。

疫情对全世界来说,是危机,也是机遇。

人民币在此时加快国际化步伐,数字货币的推出正当其时。

全世界人民被美元霸权害惨了,数字货币或许可以终结美国用美元霸权,躺着挣钱的日子。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货币战争里,没有旁观者!

知乎用户 长江商学院中文 MBA​ 发表

央行的数字货币 DCEP(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简称 DCEP)真的是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今天,我们不想讨论这一重大事件背后的经济学原理和影响,仅想从普通读者的角度出发,帮大家厘清央行数字货币最基本的几点常识,即央行数字货币到底是什么?央行为什么要发行数字货币?央行数字货币跟我们普通人有什么关系?

央行数字货币的本质

目前对央行数字货币的解读有很多,但笔者认为最权威和全面的,应属 2019 年 9 月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在其网络课上所讲的内容。

一方面,这是央行官员首次以课程方式在知识分享平台上,如此系统的介绍央行即将推出的数字货币;另一方面,穆长春在九月履新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前,一直担任央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一职,深度参与央行数字货币的开发和研究。根据他的介绍,以下几点关于央行数字货币的本质最值得我们关注:

**首先,央行数字货币代表着国家信用,这是央行数字货币与比特币、Libra 等非法定数字货币最本质的区别。**从古至今,人类货币经历多次演化,从实物货币、金属货币,到信用货币,再到近年来的虚拟货币、数字货币,但这只是货币形态的演变,其背后更重要的要考虑信用主体的变化。从信用主体的角度看,货币的演变则经历了私人信用到国家信用,再到现在私人与国家信用争夺的历史。考虑到 Libra 为代表的私人信用最近在全球猛烈的发展势头,中国央行此举也可以看作是国家信用对私人信用的回击和两者间的竞争。当然除了中国,不少国家的法定数字货币也在紧锣密鼓的研究中。

**第二,央行数字货币并非要替代所有的央行货币,它只是 M0 的替代。**M0 可以理解为流通中的现金即纸钞(还包括铸币,但量非常小,故忽略不计),因此央行的数字货币可以简单理解为纸钞的替代,而不涉及企业和个人在银行的各类存款(M1 和 M2)。

**第三,央行的数字货币与支付宝钱包、微信钱包中涉及的货币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很多人可能感觉数字货币和第三方支付工具中的货币都是通过电子化方式存在的,而非纸币那样的实物形式,但其实两者间存在很大的区别。第三方支付工具中涉及的货币其实可以理解为电子化的货币,即是商业银行存款的电子化形式,需要绑定银行卡账户,并且是用商业银行存款货币进行结算的;而央行的数字货币是用央行的货币进行结算的,它也不需要绑定银行卡账户就可以进行支付。此外,央行数字货币还有一个非常吸引力的特点,只要手机有电,断网也可以顺利支付,只要两个手机都装有央行数字货币钱包,互相碰一下就行,这也是它与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相比有趣又有用的一个区别。

多个维度看原因

由于中国央行选择大力宣传其数字货币 DCEP 的时间与 Facebook 公布 Libra 计划的时间几乎是前后脚,很多人猜测此举是否是为了争夺主动权,树立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优势地位,同时也是巩固国家信用对私人信用的竞争优势。

但实际上,中国央行的数字货币是 2014 年在时任央行行长周小川的建议下,开始进行研究和开发的,而 2019 年各方面条件相对成熟,所以央行着手对外大力推广。按照笔者的理解,我国央行数字货币的诞生原因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多维度考量更为合理。从国内看,降低纸钞的管理成本,反洗钱和在数字货币的管理上积累经验可能是央行推动 DCEP 的主要动力,下面具体分析:

**第一,虽然各类电子支付在我们日常的生活支付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约 60%),但由于经济总量的增加,央行 M0 的规模依然十分庞大,**详见下图。由于纸币的管理涉及印刷成本、运输成本、保管成本、回笼成本以及防伪技术成本等,虽然央行没有公布具体的数据,但穆长春在得到的课程中明确表示减少纸币的管理成本是中国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的重要原因之一(图表 1)。此外一个可以参考的例子是,印度央行最近也在考虑发行数字货币,其主要原因就是纸币的管理成本太高了。

图表 1 资料来源:Wind 资讯

**第二,发行数字货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反洗钱的作用。**由于很多地下交易活动,都是通过现金进行交易的,因为现金具有匿名性的特征,对于交易者来说最为安全。央行数字货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有保护隐私和匿名性的特征,但对于非常规交易,央行的数据分析技术能够及时识别并锁定。因此用央行的数字货币代替纸币,减少流通中的纸币数量也可以发挥反洗钱的作用。

**第三,央行通过发行法定的数字货币可以积累更多监管经验。**央行官员今年披露数字货币的最新进展后,就有外媒认为,央行此举可能是希望 “监管先行”,即在容许其它非法定数字货币合法化前,先通过发行法定数字货币获得领先于市场的经验,便于以后更有效的监管数字货币领域的创新。

而在国际维度上,笔者同意大多数人的观点,中国央行希望率先发行数字货币,在一定程度上有树立人民币新国际货币地位的考虑,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动手段之一。此外,希望在与 Libra 的竞争中获得更多优势,防止 Libra 的崛起对我国现有金融体系的干扰和不利影响也是央行在国际方面可能的考量因素。

数字货币关乎你我

最后来看,央行发行数字货币对我们大多数普通人会产生哪些影响?在笔者看来,主要存在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

首先在微观层面,央行的数字货币能为大众提供更多支付手段的选择。根据穆长春的介绍,在央行数字货币推出后,我们可以随时用手机下载央行的数字钱包,只需转入相应的数字货币,就可以非常便捷的进行支付,即使在没网的情况下也一样可以。比如在一些偏远地区,网络信号不佳,或者在飞机上没有网络信号,都丝毫不会影响便利的支付。此外,这种数字钱包因为在一般的交易中不需要绑定银行账户,具有一定的匿名和隐私保护的优点,只要你不涉及非法活动,数字钱包会保护你的隐私,这也是较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一大优势,可以减少个人信息和隐私被滥用。还有分析人士认为,央行数字货币可能对于中小商贩也有一定的好处,他们可能不再需要像现在一样,向第三方机构支付高比例的手续费。

而在宏观层面方面,央行数字货币主要涉及到与商业银行的关系,以及对货币发行量、货币乘数和货币流通速度等关系的影响。从与商业银行的关系看,央行为了防止金融脱媒以及与商业银行产生竞争关系,采取了保留现有货币发行机制的方式,即双层投放和双层运营。简单来说,就是商业银行在央行开户,按照百分之百全额缴纳准备金,个人和企业通过商业银行或商业机构开立数字钱包,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商业银行的积极性,有利于数字货币的推广。

不过尽管央行的 DCEP 有很多优势,中国毕竟经济体量庞大,金融体系又是经济里最重要的血脉,数字货币的推出仍需谨慎,可行的方式之一或许是先进行小范围的试验再逐步推广使用。


更多深度好文可关注微信公众号:长江商学院金融 MBA(微信号:CK_FMBA),如需了解更多长江商学院中文 / 金融 MBA 信息,欢迎点击以下链接:

中文 / 金融 MBA 1 对 1 免费咨询

知乎用户 小湃 发表

昨日网传央行数字货币在农行内测,深圳、雄安、成都、苏州为试点城市,虽然监管方未对此信息进行正式,但能遇见的是,央行数字货币 DECP 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更多信息戳链接:

[PANews - 区块链智库媒体 - 区块链新闻资讯 - 区块链技术应用​www.panewslab.com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panewslab.com)

那么,央行将推出数字货币后,会带来哪些影响呢?

数字货币将给银行带来新增系统,此外包括银行核心系统、数据库、ATM 机在内的银行软硬件面临改造,个人手机等终端和 POS 机也存在替换需求,同时数字货币的发行也将推进电子票据推广,另外加密技术将贯穿整个产业链始终。

PANews 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及分析平台』得知,央行下属的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已经取得 76 项数字货币相关专利,如果算上目前正在审核的专利,该所手中握有的数字货币相关专利高达 86 件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2019 年 12 月以来,该所相继公布了『一种数字货币的额度回收方法及系统』、『一种数字货币的额度投放方法及系统』、『一种数字货币的流通方法及系统』、『一种数字货币的生成方法及系统』四项专利。由于中国央行数字货币(下简称 CBDC)是『双层投放体系』,从央行『一层发行』的角色来看,DCEP 在技术层面的发行准备工作或业已就绪。

支付宝接连公布了五项与 DCEP 相关的专利

从公开资料来看,中国 DCEP 在去年 6 月 Libra 白皮书问世后显著提速。历经近一年半的 “沉寂” 后,DCEP 研究所又于 2019 年 8 月重新开始申请专利。同月,福布斯消息称中国 DCEP 最早将于当年双十一购物节发布,并确言包括支付宝、微信支付,以及四大行、三大运营商在内的数家机构将首批参与央行数币货币的发行。

但同年 12 月,财经报道,参与央行数币项目试点的机构是四大行加三大电信运营商,支付宝、微信并不在名列。

诸如支付宝、微信支付这样的国民级金融科技产品,缺席 DCEP 的 “创世区块” 有些不合常理,今年春节后支付宝一系列专利的披露,也似乎是在为 DCEP 做准备。

2020 年 2 月以来,支付宝接连公布了五项与 DCEP 相关的专利,覆盖发行、交易记录、数字钱包、匿名交易支持,以及在监督和处理非法账户方面的协助功能。基本实现了对 DCEP 发行的完整支持。

支付宝与 DCEP 直接相关的专利 | 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PANews 制表

知乎用户 万川 发表

补充一点

很多答案都说数字货币对于人民币全球化的助力,但是我认为对于数字货币来说,这是第二优先级甚至第三优先级的任务。

毛爷爷全球化的速度,在于中国参与全球经济的深度广度以及影响力,而不是在于是否是数字货币。

另外,有些科技不发达的国家,一样可以自行研制一套本国货币对外国货币的结算系统,不复杂。

第一任务还是在于国内的发展,所以才会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并学习区块链。

完毕

今天跟群里在聊这个,就把想到的搬过来

1、国民交易大数据。

基本上所有交易都有记录,个人大到买车买房,小到半夜买杜蕾斯,企业间的结算,贷款,只要用人民币线上结算,就都有数据留存。

自上而下来说,知道每一分钱流向了哪个行业,而且不会消失(纸币因为物质属性消失)。知道来处、知道过程、知道终点,这点伟大也可怕。

我等屁民的角度,可以多存点纸币,生而为人,处处需要打点润滑。

2、数据的利用

交易数据是最底层的数据,凡是建立在交易数据之上的行业,全部都会被反向更新。

金融行业。我是理财小白,举几个栗子,期货中的现货价格来自交易,股票中企业的业绩来自交易。那这些数据会变得更真实,操控难度更大。

互联网行业。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作为交易中的支付工具,不可替代性将受到挑战,护城河还是流量及场景。大数据杀熟将会遭到合理监管,携程你给我等着 [手动狗头]!

交易数据代表经济行为及已经发生的价值转移。

宏观调控嘛,大家都知道,这下数据更透明,更准确。从原材料的交易到成品的交易,甚至中介黄牛的交易,商品售价的变化,最大的成本及溢价产生在哪个环节,可见及可控,看不见的大手变成半透明的大手。

非交易产生的财富转移,代表社交关系及隐私

其实这部分数据,微信和支付宝都知道,甚至银行也知道,只是之前数据分散,他们可能各知道你有一个经常发红包或者转账的女朋友,这下统一用 DCEP 之后,还是好好做人吧。

不过这种数据的使用肯定会立法保护,不可商用。

先就是这些 想到了再来更新……

另外,申报个税可能是数字货币的实验。

知乎用户 陈光 发表

从小额支付和大宗交易角度来看看数字货币这件事。

(1)小额支付实际上在中国已经普及,并不特别需要一个新的小额支付方式。而且腾讯阿里两家也是靠着巨大的地推成本完成的这一轮普及,四大银行是不可能如此复制的,所以如果竞争就没有什么竞争力可言。我最近在手机也安装好了某家试点的钱包 APP,存了一点钱互相转账测试过了,与一般电子钱包无异。虽说这也是为了某个区块链项目试点,但银行本身并没有采用区块链技术,而只是用钱包软件与区块链系统进行系统集成。

(2)而大宗交易,如每年几十万亿的工程款、生产资料交易等,其实完全还没有被电子商务、网上支付覆盖到,是最有可能成功推行数字货币的。而且,长期来看,小额支付的钱都是从大宗交易里面来的,追踪的源头正是大宗交易,最终消费到末端。这种对于金融体系彻底的掌控,最终会导致终极性的战胜主宰世界几百年的资本主义。

这大约是可以见得着的终极一战,中国共产党对决资本主义。

参考:

数字货币、区块链与建筑产业链重组​mp.weixin.qq.com区块链 9:智能合约与 ERP​mp.weixin.qq.com

知乎用户 白成阴 发表

很多回答说没区别、差不多的都没说到关键。

其实就一条:最大区别就是人民币的实名制

至于实名制人民币有啥好处,自己想去吧。

可以类比一下一代身份证和手机健康码。

知乎用户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 发表

如果说央行 DCEP 只是数字化的人民币现金,而且短期内也不可能完全替代人民币现金(实物现金可能在很长时间内都会存在,特别是在通讯条件落后地区更是如此),那么,现在很多关于 DCEP 的说法实在是过于夸张了。

第一,DCEP 可以替代部分现金,因此有利于降低现金印制和流通过程中的成本,提高运行效率,增强合规监管,但不可能很快取代所有的现金,因此说 “告别现金”,其实是言之过急了。

第二,DCEP 作为数字现金,在货币总量中的比重可能很低(目前流通中现金占货币总量的比重已经不足 4%,作为部分替代现金的 DCEP,规模将更加有限),所以,即使推出 DCEP,至少短期内也不可能重构传统金融体系。实际上,央行 DCEP 的设计,很重要的就是要避免给现有金融体系带来很大冲击,并因此增加风险和成本。所以,不宜过于夸大其对金融体系,包括对支付公司的影响。

第三,DCEP 并不会像比特币一样完全是无需许可的无国界的区块链运行体系,不可能很快成为跨境国际支付清算体系,由此而认为可以建立自己的全球清算体系,有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甚至剑指美元霸权等,更是过于高估其功能了。

第四,即使中国率先推出数字货币,是否能够奠定自己在数字货币领域的领先地位和规则制定上的话语权,能否由此就使中国的数字货币成为全球的数字中心货币,完全取决于中国所运用的技术方案是否领先,以及中国国际影响力是否全球领先。实际上,如果人民币不能成为国际中心货币,数字化的人民币 DCEP 同样很难成为国际数字货币的中心货币。

第五,为实现 DCEP 有限匿名要求,一笔交易可能要同时将信息传送运营机构和央行,而且所传送的信息内容还有所不同,这在设计上会非常复杂、操作上可能成本要高于目前的银行网银或支付机构的手机支付,是否具有比较优势并容易得到参与各方的欢迎值得关注。如果没有比较优势,是否需要运用行政手段强制推行,需要仔细斟酌。

-—– 作者王永利系前中国银行副行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当然,如果央行 DCEP 只是从替代现金开始,在同一笔交易的信息同时传送运营机构和央行的运行比较稳定后,再进一步推动 DCEP 向替代银行存款延伸,从而形成 “收付业务操作在运营机构,完整客户和交易信息在央行” 的金融运作体系,所有货币收付转移的信息能第一时间就全部集中到央行,那将对央行货币监管及货币政策决策与有效实施提供巨大支持,央行 DCEP 的推出才真正具有极大意义。这可能才是 DCEP 真正的发展方向。

以上只是根据目前所获得的相关信息提出的一些看法,可能与 DCEP 的实际情况有出入。所以,还是希望央行能尽快公布 DCEP 的设计白皮书,用官方权威说明消除社会上不必要的猜测和胡乱演绎,并提前考虑相关法律法规的修改。也相信央行一定会在发布 DCEP 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之后,保留一定的过渡期,并加强宣传讲解和使用培训。

知乎用户 黄彦臻 发表

最先落地官方数字货币的是拉美,主要是绕开美元清算系统。facebook 现在也在和国会天天扯这事。

钱谈一下影响把,官方的数字货币因为可以溯源,所以可以打击偷税漏税洗钱,可以向黑灰产收税,说不定未来人类的税务就会转移成货币税也说不定。

知乎用户 关余僧 发表

你被骗的钱更容易追回了。

所有什么洗钱啊之类的这些犯罪将无所遁形。

你的任何消费都有记录,行成了你人生的大数据了。

知乎用户 唐尔吉 发表

如果能够实现央行推行数字货币的目的,那对人们的生活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为什么?

数字货币不是简单的货币线上化,其最终目的是使全世界的人都能够使用我们的 DCEP,你细细的品品。

知乎用户 晏之敖 发表

数字货币的钱包持有者,不管是车,售卖机,加油机,最终都能汇总到一般人和企业账号之下,我看很多人还在纠结自己钱包里那几个灰色收入。还有反贪洗钱什么的。

这也就是数字货币价值最低的几个应用场景。

真正的价值在于整个国家经济运行从此在央行和中央面前变成透明。你阿里腾讯算啥大数据。这才是真正的大数据,就算应用到 90% 的支付场景(同现在移动支付和电子汇款)每家企业的收入支出,每个个人的收入支出,每层政府的支出,收入,财税,全都摆在中央面前。经济政策自此无往而不利。就说最简单的一点:跟踪贷款流向,不要让它跑到资本市场和楼市。

就这大盘就得跌多少,楼市就得跌多少,实体经济剧烈竞争,内卷更加激烈。。。。。无数人要死要活。。。。。

知乎用户 金融四十人论坛​ 发表

央行推出数字货币,对整个社会影响非常大,很多人也非常关注这件事。那么数字货币对我们会有哪些影响呢?我们认为会有五个大方面的影响:

**其一,我们的支付方式会被完全的颠覆。**之前我们小时候买东西都是货币进行支付,后来可以刷卡支付,现在大家普遍选择支付宝、微信等移动支付方式。假如央行全部采取数字货币用来代替纸币,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移动支付,很可能纸币会淡出市场。原来纸币造假的情况,数字货币通过密码算法等多重机制防伪的出现,很可能就会被颠覆。

**其二,国际间的支付方式也可能被颠覆。**我们都知道现在国际结算普遍依赖于 SWIFT 系统和 CHIPS 系统,但是这两个系统实际是美国说了算,美国可以行使全球霸权,而且美国也通过这两个系统进行了数次对其他国家的金融制裁,其中伊朗、俄罗斯就是先例。在大数据平台、区块链技术驱动下,构建一个新的清结算网络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共识,希望能绕开 SWIFT 和 CHIPS 全球支付体系。

**其三,可能会改革全球货币发行机制。**以前货币发行是把金银等贵金属作为锚定物,在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以后,货币发行的基础是国家信用。在数字时代,有些企业想通过发行比特币、Libra 的方式挑战主权货币,这种基于区块链的货币背后没有主权信用,币值不稳定,算不上真正的社会财富。但是如果是政府央行发行数字货币,这背后是国家信用背书,当然要制定新的规则,使数字货币能够和主权信用挂钩,与国家 GDP、财政收入、黄金储备建立适当的比例关系,通过某种机制遏制滥发货币的局面。

**其四,加快智慧城市的发展。**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是万物互联,智慧城市初级形态就是让我们生活的世界能够通过数字表达出来,在支付方面的数字化是必不可少的。

**其五,能够有效的抑制洗钱、反恐怖融资等犯罪活动。**数字货币的可追踪行和可编程性可以让央行追踪和监控数字货币发行后的流转情况,从而有效获取货币全息信息,经过设计的 CBDC 具有可追溯性和标记特性,可以保证交易流程的可追溯,从而可以帮助监管机构用大数据技术追踪洗钱,恐怖主义融资等行为,有效抑制犯罪活动。

想 get 更多专业财经知识,关注我们吧!

知乎用户 文具盒 wjh 发表

其它不知道,但是《反腐》将获得较大成功,降维打击!

知乎用户 小加菲 发表

开头先说结论:数字货币的推出的最终目的,绝对不是为了方便大家怎么花钱携带钱之类的,而是为了挑战美元的霸主地位,借着 4 月 1 日按照中美贸易协定签署的要求全面开放金融市场,把人民币得全球化再往前推进一步!(很多人回答说不方便老人和没手机的人之类的,有这些看法的人纯粹是没有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没有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这是一盘大棋,大多数人都想的太简单,只想着自己怎么花钱方便,但国家考虑的不仅仅是这点。

众所周知美元的世界霸主地位,全世界的国际贸易基本都是用美元结算的,尝试使用其他货币结算的例如卡扎菲,萨达姆等人坟头草已经三米高了。美国人通过美元收割全世界谁不羡慕,通俗来讲美国人只要印钱就可以买全世界的东西,并且不用担心通胀,美元世界货币的属性可以帮助把通胀转移到全世界。

目前为止有可能能挑战美元霸主地位的只有人民币了,中国一直在推动人民币全球化,无论是一带一路还是对非洲的援助,都有推行人民币做结算货币的努力在后面。不过努力归努力,之所以说是 " 有可能能挑战”而不说 “能” 挑战是因为,虽然人民币在努力推行,但实际上现阶段还是很难撼动美元的霸主地位的,人民币的有可能撼动美元霸主地位只是相对于其他币种而言的。如果把美元的世界货币能力值比作 100,其他币种能力值大概为 1,人民币的能力值大概为 5 左右吧。(我这样比喻只是为了便于大家理解差距,并不是恰当的比喻,请大家理解勿杠。)可见虽然人民币排老二,但老大和老二的差距甚至比老二和老末的差距还大。

不过虽然如此,差距很大,我们还是没有放弃努力,试想,当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是世界贸易的结算货币,那中国就也可以像美国一样,大开印钞机去世界买买买了。之前就有很多分析指出,目前现阶段包括人民币在内的任何一种货币在内都是不可能撼动美元地位的,如果有,那么一定是虚拟货币数字货币这种币种。你们想,为什么去年中央常委集体学习区块链,还有如今推出的这数字货币。一方面是适应时代的发展,推陈出新。但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推行人民币的全球化,去挑战美元的霸主地位。

先答这么多,之后再继续详解,完善答案。

知乎用户 西部瓜农 发表

非匿名性会产生极大影响。定向收税,很有可能改变我国税收生态。定向放水,可以精准的调控经济。定向追踪,可以打击犯罪。

知乎用户 西山浊酒 发表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真是个宝库,大多数现在发生的事情都很容易在历史中找到类似剧情,然后可以通过研究历史来推断当前事件的后续发展。

这几天大家关心的一个热点就是中国央行开始测试数字币,新闻不大,但是历史意义重大,因为央行的数字币可能会成就人民币的国际化。我们先来说历史,把明朝这个白银帝国的兴衰讲清楚了,也就能明白为什么央行数字币可以帮助人民币实现国际化。

本来古代中国几乎是不产白银的,所以在古代中国民间就没有使用白银做货币的基础(因为一种贵金属想做民间日常货币,需要的量是天量)。可是在明代,中国民间不但大量使用白银做交易,甚至白银还成了国家的法定货币,明代著名的” 一条鞭法 “就指定白银作为收税货币。那问题就来了,中国原本不产白银,那么整个明帝国交易中大量使用的白银是哪里来的?

明帝国内大量白银的由来

在元朝的时候,蒙古贵族们喜欢把国家的财政和个人的理财都交给中亚的色目人,因为他们不信任汉人,觉得色目人更会做生意,但是等元朝败退的时候,这些色目人就把元朝统治者的金银铜全卷跑了,就像当年的蒋介石败退台湾带走大陆的黄金美元一样。

朱元璋刚建立明朝的时候,全国金银匮乏,连赐给大臣们丹书铁券也只能用铁铸造,朱元璋也想用金银,可惜国内太缺。为了应对国家的货币短缺危机,所以朱元璋只能选择压制商业,强制人口回归农业,把人口固定在土地上,这样大家货币的需求就少了。朱元璋还要闭关锁国,减少对外交流贸易,朝廷再发行一些纸币,这样一套下来算是基本把初成的明帝国稳定了下来。

明朝人开始安心种地生娃修养生息的时候,欧洲人开始着急了。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顶级制造业强国,茶叶、瓷器和丝绸是每个欧洲人都梦寐以求的奢侈品,尤其是欧洲贵族,没有这些中国特产就不能过日子。但是强大的奥斯曼帝国横在中国和欧洲之间,欧洲人不能到中国进货,所以欧洲人不得已只能开发海路,这才开启了地理大发现时代。

明帝国是个自给自足的农业国,欧洲人想来中国做贸易,购买茶叶瓷器丝绸这三样特产,但是中国人不接受欧洲的产品,只认黄金白银。也是历史的巧合,西班牙人在美洲发现了超级大银矿,加上日本也盛产白银同时也喜欢中国的三大特产,所以大量的白银通过民间渠道源源不断涌入中国。民间偷偷把特产卖给欧洲人,欧洲人偷偷用白银进货。遵循祖宗家法的明帝国想阻断这种民间自发的交易,还在东南沿海引发的大规模的倭寇之乱(现在也是,特朗普天天咋呼要制裁中国,但是美国有的是想和中国做生意的公司,估计特朗普再乱搞,资本家们就会把他换掉,毕竟不能耽误大家赚钱不是)。

欧洲人和日本人用船装走了大批的中国特产,然后在民间留下了大批的白银。就这样,对外贸易慢慢改变了明朝的货币格局,白银成了明代的主流货币。

明朝的灭亡也和这白银有关。中国不产白银,也就是说明朝的货币供应全部依赖国外供应,当国外的白银不来,明朝就会发生货币危机。明朝末年,欧洲那边发生了宗教战争,西班牙人忙着打仗,就不来明帝国买东西了,日本德川家康上台,认为日本物产丰富不需要和外界联系,所以日本闭关锁国。他们不来明帝国买东西,流入明帝国的白银就开始减少,但是明帝国要花钱的地方变多了,一边没收入,一边要多花钱,山海关的守军要军饷,西北的灾民要赈灾,没钱大家就闹事。明帝国就这样在内外交困下灭亡。

数字币的伟大意义

说完了明帝国的事,大家可能一头雾水,这个和央行的数字币有什么关系?因为历史上明帝国货币体系被白银浸满的事,可能会由于央行发行数字币而在其他国家发生。咱们不说央行数字币的技术,咱们普通人只管用不讨论技术,央行发行的数字币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绕开商业银行,大家直接和央行发生业务联系。虽然大家需要在央行留下身份信息,但是只要不违法犯罪,尤其是外国人不伤害中国的利益,央行肯定也懒得干预。由于能绕商业银行,这样就可以相对匿名且低成本的转移资金。

比如,很多在俄罗斯做生意的中国人,往国内汇款的时候,他们会选择一种叫 usdt 的数字币,在俄罗斯存上,把钱带回国内,然后再找渠道把 usdt 换成人民币。这样就可以绕开俄罗斯的银行,低成本快速把钱从国外汇回来。但是这种叫 usdt 的数字币是一家美国公司发行的,价值没人担保很容易归零,市场也一直担心发生这种情况。如果这时出现一种由强国政府担保,价值稳定的数字币,usdt 就马上会被人抛弃。不光中国人有这个需求,很多外国老百姓也有这个跨国转账又不想走银行的需求。

现代的货币全部都是信用货币,价值来源于政府的承诺,100 美元的印刷成本只有几美分,但是美国政府会保证,你拿一百美金可以在全世界任何地方买到相应的东西。人民币差点,咱们还没有国际化,但是人民政府会保证无论是谁,你拿 100 块在中国可以买到相应的东西。中国现在几乎什么都能造,人民币的价值底气就是我们强大的工业实力。

央行数字币的使用场景还有第二种。当今世界其实并不太平,很多小国政府不靠谱,经常发生各种危机和动荡,当地老百姓面对危机的时候就有资产保值的愿望,比如委内瑞拉,叙利亚、津巴布韦等。以前当地的老百姓只能选择比特币来做资产保值,2013 年塞浦路斯发生危机,塞浦路斯民众大规模购买比特币还引发了比特币牛市。

可是比特币本身就是一种价值波动巨大的数字币,今年 3 月 12 号比特币价值一天之内腰斩,所以比特币并不是小国百姓资产保值的最佳选择而是最无奈的选择。如果这个时候有一种价值稳定的数字币出现,动荡小国的民众会选择比特币还是选价值稳定的数字币来保存自己的资产呢?央行数字币的发行长远看来会动摇比特币的根基,毕竟比特币因为抗审查的特性才有了意义。

上面的两种央行数字币用法还不算主流用法,真正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用法就是,央行数字币会扮演明朝时期白银的角色。全世界的银行都在美国搭建的金融控制体系之下,如果美国人不同意,全世界的银行都不敢来回汇兑人民币,所以只要各国的银行不配合,人民币的国际化就很难。人民币想国际化,只能政府和别的国家政府一家一家去谈,这个效率太慢,而且美国人还会从中作梗。

现在有了央行的数字币,就可以绕过各国的银行,中国人和外国人做贸易直接使用的人民币,这样人民币就可以实现事实上的国际化,就像当年的白银进入明帝国一样,由下而上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发展。我们现在是全球第一的制造业大国,可以提供从手机壳到挖掘机,从内裤到机床等各种工业品。并且中国现在几乎在和世界上的每个国家做生意,中国人也散落在世界上的每个角落,这样央行数字币就可以通过我们的生意和全世界的中国人发散出去。

比如在非洲小国,中国人在当地做工程雇佣当地人工作,到发工资的时候可以让当地人选择要他们本国的货币还是人民币,以前人民币去那些非洲国家还要通过当地的银行,银行不同意,人民币就进不去,以后只要中国老板直接拿手机把央行数字币转给他的工人就行,完全不需要银行。然后非洲工人,就可以拿着这些央行数字币去其他中国老板那里买日常用品。就像《战狼 2》里于谦老师演的那个角色,他在非洲讨生活,完全可以接受人民币支付,这样慢慢央行数字币就在非洲小国流行开了,美国还没有办法。美国只能限制当地银行不和中国政府合作,却不能控制当地百姓的自发行为。

还有中国商人和外国商人做贸易,中国商人就可以说服外国商人用央行数字币交易。外国商人接收央行数字币以后,可以继续和下一个中国商人交易,而不用把货币换来换去,不但可以省货币兑换的手续费,还避免的汇率变化的风险。而且央行数字币是央行直接发行,绕过各国的商业银行,这样美国也不能监控大家的资金的流动,外国商人就可以避免美国的全球征税,反正只要不损害中国的利益,中国央行肯定懒得管外国人拿数字币干嘛。就通过这样由下而上的方式,人民币就可以慢慢打破美国强加给我们的束缚,用蚂蚁搬家的方式实现国际化。

学古而通今,依托现在中国强大的制造业实力,央行的数字币完全可以重现当年白银浸满明帝国的景象。不过上次是白银流入,现在我们要做的是让人民币流出去。

知乎用户 傅斯翃 发表

只要国家想,你就一夜赤贫…… 或者某人一夜暴富

甚至只要有系统 bug 都会出现上述情况

不说主观原因

我就问你,假如大面积停电,系统当机,你拿什么去买菜?

现金,现金,家里要常备…… 而且是多国现金…… 君不见现在汇率跌成狗了么…… 之前所谓的汇率保 7 大作战,变成了 7.1 是常态,所谓的政府信誉呢?

什么所谓的数字货币……

因为是数字货币,那么就很有可能不是通用的…… 比如发的交通补贴,你只能花在乘坐地铁公交上,比如发的通讯补贴,只能花在充值话费…… 细思极恐……

知乎用户 赛勃朋氪​ 发表

前有同花顺散户莫名其妙高位接盘济民制药,后有中国银行原油宝投资者本金赔光倒贴 200%。

还数字货币呢,真出来了你所有的钱都在银行手上了,银行说你欠他钱,就直接全给你拿走了。

越是搞数字货币,现金就越有价值。哪怕国家规定纸币不合法了,大家还是会私底下拿纸币交易。而且还会因为国家不再印钱了,剩余的流通纸币越来越值钱,因为它会变成唯一可以逃过监管,拿在自己手里的财产。

你以为大家认可比特币的价值是在于它数字化,实际上大家看重的是去中心化。

知乎用户 经济观察报​ 发表

“中国人民银行很可能是全球第一个推出数字货币的央行。”

央行数字货币的起源要追溯到 2014 年的初夏。

2014 年夏天,原央行行长周小川提出进行法定数字货币研究的提议打开了国内研究主权数字货币的大门,央行在数字货币研究的动向到后续成立数字货币研究所、中钞区块链研究所,均被视为央行在数字货币领域的重大节点事件。

过去的六年,央行牵头的数字货币研究工作联合数家商业银行、央行旗下机构,从数字货币方案原型、数字票据的应用场景等多方面研究央行数字货币的可行性。

DCEP 如何影响现有支付体系

2018 年 3 月 9 日,小川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记者会上,谈到数字货币时表示,2017 年,人民银行组织了数字货币与电子支付的研究项目,经过国务院正式批准,目前在组织大进。当时的动作是和业界共同组织分布式研发,依靠和市场共同合作的方式来研发数字货币。

也就是在这次会议上,周小川首次公开了央行数字货币的名称——DCEP。他解释称,DC,digitalcurrency,是数字货币;EP,electronicpayment,是电子支付。

**“目前全球对数字货币的研究中,中国是走在前列的。”**2018 年 4 月,当时刚刚履新中国央行行长的易纲在博鳌亚洲论坛 2018 年年会上表示,中国正对数字货币,区块链技术以及金融科技进行研究,来探讨如何以最好的形式服务实体经济,并且要安全发展这些技术,来避免可能的负面影响。

2019 年 9 月 24 日,易纲表示,央行计划把央行数字货币与电子支付工具结合起来。但央行对于法定数字货币的推出 “没有时间表”,并称 “还会有一系列的研究、测试、试点、评估和风险防范”。

从 2019 年以来,关于央行数字货币及研究所的关注热度不减。数字货币研究所分别在 11 月 4 日与华为公司关于金融科技研究的合作备忘录签署;11 月 6 日与香港银行同业结算有限公司旗下附属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央行数字货币更多是为本国考虑,可能更加注重于批发,在央行之间、在第三方支付者之间批发、清算环节提供数字货币,**理论上央行数字货币也可以为零售服务,但由于会对现有金融体系带来很大冲击,因此大家非常谨慎。” 近日,周小川在财新峰会公开演讲中指出。

对于央行推出数字货币的时间预计上,京东数字科技研究院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李萌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预计央行会在 2020 年上半年之前推出 DCEP。从短期看,DCEP 重点将放在强化支付功能、拓展场景覆盖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对 M0 的替代,但初期发行量较小,不会形成系统性影响。

“从现有的央行公开表述来看,法定数字货币是对流动中现金的替代。我认为,除非在跨境支付中让用户有很大的便利,免受汇率、手续费等因素困扰,否则,在用户体验上跟我们日常已经使用的电子支付应该没有太大区别。”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会计系博士生导师、数字金融资产研究中心主任罗玫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

如何影响现在的支付体系?

李萌认为,从中期看,将出现 “去账户” 或“轻账户”趋势,现有依托于寡头账户 APP 的 “赢者通吃” 的第三方支付市场竞争业态面临打破;同时,现金交易的反洗钱管理将得到加强。从长期看,DC/EP 推出对增强人民币竞争力、包括国际影响力有一定帮助。

对于跨境流通,周小川认为,“无论是数字货币还是电子支付,如果是做跨境汇款、跨境投资、贸易结算业务,就不是哪一家央行可以负责的,而是需要一个联合机制。不同层次的问题进展不同,未来可能的设想也不一样,需要的组织协调机制或可能涉及到的监管也是不一样的。”

“我本人始终感觉,跨境汇款的不便利主要还不是技术选择、技术系统上的障碍,而主要是政策和体制上的障碍。”

周小川指出,因为有的国家可能对外汇有管理,有的国家对汇出有障碍、有的国家对汇入有障碍,汇入以后对兑换也可能有障碍;另外,一旦涉及到兑换,就涉及到全球汇率体制的协调问题。

这是全球央行特别是涉及到主要货币发行的央行应当如何建立协作机制的问题,也是全球金融基础设施如何建设的问题。目前的现有组织,无论是 IMF、BIS 还是 G20,在货币政策协调和金融基础设施方面仍旧是很不充分的。

周小川称,现在还只是开头,今后还会有很长一段的距离。

目前央行最新的一次表态是在 4 月 10 日召开的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发布会上,央行办公厅主任周学东表示,央行数字货币正在按原定计划有序推进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看了一圈,以我有限的智力勉强看懂了一部分内容:

1:数字货币的本质是人民币。

2:数字货币比人民币更安全,因为基于区块链的加密技术,无法篡改、无法销毁、无法仿造。

3:数字货币节约了 “算力”,支付宝以及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平台依然是代替个人对银行直接结算的,一套“几秒” 的支付流程需要很大的算力资源,数字货币可以节约这种算力。

4:极大的加强了金融管控。数字货币本身是一个即时的账本,记录每一笔交易,而钱包是基于身份证标识的,杜绝了不良产业和非法金融活动,做到了中央再三强调的 “管住钱” 的政治需要,避免了钱去不该去的地方做不该做的事。

知乎用户 CP9 发表

DCEP 对普通人的确有很大的影响,但说区块链比特币也就罢了,扯到人民币国际化甚至是绕开美元结算体系,是不是就扯的太远了?没说是拉上日韩或者一带一路的参与国一起搞货币联盟啊。

现在币圈骗局那么多,别把不了解情况的围观群众给带到沟里去。

DCEP(数字货币电子支付方式),只是中国人民银行计划发行的新版法定货币,以及新版货币必然的支付方式。

说白了也就是我们兜里的毛爷爷下一次发新版(或者在后面哪一次)就不再是印刷的纸币了,而是电子钱包里的数字货币。它标志着纸版人民币开始退出历史舞台。它和比特币这种东西差着十万八千里,区块链技术就算会用到,也只是前端的很小一部分。

央行为什么要搞数字货币电子支付?

一句话,大势所趋。技术的发展必然会带来货币电子化的结果。

一个很大的原因,现在的支付方式,尤其是移动支付方式普及让央行的统计数据出现了黑洞,央行对经济数据的掌握出现了偏差。电子货币不仅能消除这些偏差,还能让央行更加精确的掌握经济数据。所以第一点影响,支付宝等移动支付平台会受到冲击。

第二点影响,电子货币的每一分钱都在央行的掌控之中。每一分钱的交易都会留下记录,那些游走于灰色或者黑色地带的产业都不去说,对于普通人而言:

老哥,以后私房钱不好存啦。偷偷买包烟或者做点其他无法言说的事情也困难啦。

所以总结一下,DCEP 只是时代发展的插曲。我们的出行、我们的购物等等都在变的去私密化,你的一举一动都暴露在数据链上。现在更进一步,轮到钱了。

科幻电影里面那种一个人一个芯片就记录下一生所有行为的情况正在变成现实。

知乎用户 Odaily 星球日报 发表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学术顾问、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在首届外滩金融峰会全体大会 “碰撞与融合——数字化浪潮重塑全球金融生态” 上发表演讲,对央行数字货币 DCEP 的解读,阐释了对于区块链、数字货币、跨境支付等问题的看法。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 DCEP 与跟你有什么关系,你可以怎么用它。

最后,Odaily 星球日报还统计了,目前除了中国,还有哪些国家的央行尝试或者已发行 CBDC(央行数字货币)。

DCEP 和我们有什么关系?普通人如何获得 DCEP?

1、DCEP 是什么?

DCEP 本质上就是一种数字支付工具。DCEP 全称是 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DC 指的是数字货币,EP 指的电子支付,即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工具。其功能属性与纸钞完全一样,只不过是数字化形态。

央行发行的 DCEP 的定位是纸钞的替代品,也就是数字版的纸钞。既然 DCEP 是纸钞的替代品,那么纸钞所涉及的支付场景,原则 DCEP 也能够实现。比如 DCEP 可以在无网的状态下完成交易。

2、DCEP 有啥好处?

传统纸币、硬币在发行、印制、回笼、贮藏各环节成本非常高,还要投入成本做防伪技术,并且流通层级较多,携带不方便,货币的演变必将走向虚拟化、数字化,所以在环保一方面也起到一定作用。另一方面就是传统纸币、硬币流通层级较多,不易携带,数字货币则反之。

黄奇帆指出,DCEP 不需要账户,使得交易环节对账户依赖程度大为降低,有利于人民币的流通和国际化。同时 DCEP 可以实现货币创造、记账、流动等数据的实时采集,为货币的投放、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有益的参考。

3、普通人该如何获得 DCEP 呢?

中国央行数字货币设计了双层运营投放体系,而不是由人民银行直接对公众发行数字货币的单层运营体系。

所谓的双层制度,是指中央人民银行和商业银行这两层的运行体系,上面一层是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下面一层是商业银行或商业机构对老百姓。具体实施过程,即人民银行先把数字货币兑换给银行或商业机构,再由这些机构兑换给大众。

具体途径是,商业银行到人民银行购买,我们到商业银行用人民币兑换。这也就是双层运营模式。

零壹财经指出,商业银行长期与用户直接接触,是相对央行所具有的极大优势。如果央行与商业银行紧密分工合作,不仅能利用现有资源调动商业银行积极性,也能够顺利提升数字货币的接受程度。

4、普通人如何使用 DCEP?

DCEP 可以在无网的状态下完成交易。部分解读说,即使手机不能联网,两个手机碰一碰,就能实现转账,也就是支持离线支付。

就像你用现金,别人是看不到这个钱是谁用出去的。DCEP 则依据实名程度分级开放交易额度,认证度低的可以小额交易,认证度高的额度放宽,分级管理实现一定程度的匿名,可以保障普通用户的隐私。也就是说,小额使用,钱包只需要绑定手机号;如果要提高转账限额,要进行 KYC 认证。比如使用微信零钱,累计超过一定额度,就有另外的要求。

DCEP 和支付宝微信有何区别?

DCEP 和支付宝与微信有哪些区别呢?支付宝或者微信支付是纸币的数字化吗?

第一,DCEP 是 M0 的替代,支付宝和微信是 M1 和 M2 的替代。

M0,就意味着像使用现金一样,不需要绑定银行卡,可以直接点对点的支付,就像发信息一样方便。

大家可以先了解下 M0、M1 和 M2 的概念:

M0,指流通中的现金,也就是中央银行发行的纸质货币。

M1,指狭义货币,为 M0 与非金融性公司的活期存款之和。

M2,指广义货币,为 M1 与非金融性公司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之和。

把这三者的关系简单地概括一下就是:

  • M0 = 流通中现金
  • 狭义货币(M1)=M0+可开支票进行支付的单位活期存款
  • 广义货币(M2)=M1+居民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单位其他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属于 M1 或者 M2 的领域,而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注重对 M0 货币的替代而不是对 M1、M2 货币的替代。

目前 M1 和 M2 货币在中国已经基本实现了电子化和数字化,支持 M1 和 M2 的各类网络支付手段基本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零壹财经指出,但在 M0 货币端目前仍存在三大比较突出的问题:第一,现有 M0 的匿名性使其存在被用于洗钱和恐怖主义融资等风险;第二,互联网支付基于银行卡账户紧耦合的模式无法满足公众对匿名支付的需求;第三,目前我国仍存在银行账户服务和通信网络覆盖不佳的地区,当地公众对 M0 货币(现钞)的依赖程度还比较高。

因此央行发行注重替代 M0 的数字货币是既符合国情,又顺应对小额高频支付的需求(根据不同级别的钱包设定交易限额和余额限额),同时还能有效防范 M0 货币被用于洗钱和恐怖主义融资等风险。

第二,结算机构不同: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是用商业银行存款货币进行结算,DCEP 是用央行货币进行结算。

这也意味着两者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不同。央行只有一家:中国人民银行(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英文简称 PBOC)。商业银行是不够稳定的,如果商业银行运营破产了那么支付宝里的 “钱”,就成为这个商业公司的“债券”,破产清算这个公司的资产,算成真正的钱后,按“债券” 比例给你。

第三,支付宝微信是互联网支付,而 DCEP 可以实现双离线支付。

就是到了没有网络的地方,支付宝微信用不了了,DCEP 还是可以,这一点很多人觉得不重要,其实很多地方的小超市买东西的时候,在地下停车场扫码付费的时候,信号是非常令人着急的,这个小需求是很重要的。

第四,支付宝微信的目的是移动支付,DCEP 的目的是控制法币地位,节约发行成本。

以上就是 DCEP 的基本介绍,以及 DCEP 和支付宝微信比特币的异同,通过这些比较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 DCEP。

DCEP 跟比特币有什么不同?

比特币是个去中心化的货币体系,所有的价值和价格都来自于共识。DCEP 则是国家央行发行的法定货币,每一块钱都是央行背书,在国内,你出去买东西,只要纸币是完好无损的,对方就不能说不接受人民币。

黄奇帆在首届外滩金融峰会上详细说明了 DCEP 和以比特币为首的虚拟货币的区别,黄奇帆认为以比特币、Libra 为代表的数字货币的出现,使得货币迎来了数字化时代,但是 “有部分企业试图通过发行比特币、Libra 挑战主权货币,这种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的货币脱离了主权信用,发行基础无法保证,币值无法稳定,难以真正形成社会财富。本人不相信 Libra 会成功”。

DCEP 与比特币等数字货币的区别,在于前者拥有主权信用背书,而后者不具备信用背书,央行数字货币的本质还是法币,在法币环境下,央行不仅是货币发行的决策者,同时也是货币体系的强大背书。

根据黄奇帆的演讲,DCEP 包含了这几个特点:1、DCEP 的价值只与人民币挂钩。2、 DCEP 具有无限法偿性。所谓无限法偿,指的是无论支付的数额大小,收款人都不能拒绝接受。3、 DCEP 不需要账户就能实现价值转移。DCEP 无需联网,只要在手机上装有 DCEP 数字钱包,互相碰一碰,就能实现价值转移。4、 资产的高度安全性。DCEP 由央行直接发行,不存在商业银行和企业倒闭的问题。

除了价值来源之外,DCEP 和比特币的底层架构很可能是不一样的。

中国央行发行的 DCEP 究竟是何种底层架构,目前暂未有公开资料显示。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在演讲中透露,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小组最开始研究央行数字货币的时候,作过一个完全采用区块链架构的原型,但基于现有技术,无法达到零售级别的高并发要求。所以,最终央行层面保持技术中性,不预设技术路线,也不依赖某一种技术。

除了中国,还有哪些国家要发行央行数字货币?

世界银行集团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今年 7 月份初曾发布一份报告,报告指出:迄今为止,有近 70% 的央行都在研究央行数字货币 (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ies),简称 CBDC。

据 Axonomy 不完全统计,厄瓜多尔、乌拉圭的 CBDC 已经宣告失败;另外,还有突尼斯、塞内加尔、马绍尔群岛、委内瑞拉等 4 国已发行 CBDC;有包括中国在内的 7 个国家正在推进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有 3 个国家正在研究;但也有包括美国、俄罗斯、德国、日本、欧盟在内的几个发达国家暂时对推出央行数字货币态度冷淡。

根据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各国央行数字货币发展现状如下:

已失败

  • 厄瓜多尔:2015 年 2 月,厄瓜多尔推出了厄瓜多尔币,受到央行直接监管,并维持汇率稳定。但运行后的一年时间,厄瓜多尔币的流通量只占到整个经济体的货币量的万分之零点三不到,得不到民众使用的厄瓜多尔币在 2018 年 4 月份宣告停止运行。
  • 乌拉圭:2017 年 12 月,乌拉圭央行试点推出全球首个法定数字货币项目 e-Peso(电子比索)。乌拉圭央行在 6 个月的比索数字化试点后,决定不再继续使用电子比索,并取消了所有已发行的数字比索。

已发行

  • **突尼斯:**2015 年 10 月,突尼斯推出了政府及央行背书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
  • 塞内加尔:2016 年 12 月,塞内加尔推出央行数字货币 eCFA,同样基于区块链技术,享有与塞内加尔官方货币非洲法郎(CFAFranc)同等的法律地位。
  • 马绍尔群岛:2018 年 2 月,马绍尔群岛议会通过立法正式宣布马绍尔群岛通过 ICO 的方式,发行新的国家数字货币 SOV。为避免通货膨胀,其初始发行总额为 2400 万单位,其 ICO 筹集的部分资金将用于约 5.3 万名公民的医疗保健费。
  • 委内瑞拉:2018 年 2 月委内瑞拉宣布发售 “石油币”,石油币的价值与油价挂钩,发行参考价 60 美元,发行量为 1 亿。委内瑞拉政府希望石油币能够帮助委内瑞拉完成经济转型,缓解通货膨胀,委内瑞拉政府宣称通过石油币募集了 60 亿美元,然而关于石油币的公开信息却少之又少,也没有在公开市场上交易。

正推进

  • 瑞典:2017 年初,瑞典央行 Sveriges Riksbank 就央行数字货币开始了 “e-Krona(电子克朗)” 项目,计划将其作为现金的补充。瑞典央行计划将 e-Krona 用于消费者,公司和政府机构之间的小额交易。
  • 乌克兰:2019 年 2 月,乌克兰央行宣布已经完成了本国数字货币 “e-hryvnia” 的试点计划。
  • **立陶宛:**2019 年 2 月据 Cryptovibes 消息,立陶宛央行将于今年发行央行数字货币 “LBCoin”,目的是测试加密货币和区块链技术。据该银行董事会成员 Marius Jurgilas 介绍,这是一枚纪念币,发行数量有限。
  • **巴哈马:**2019 年 5 月 30 日,巴哈马中央银行(CBOB)与交易提供商 http://NZIA.io 签署了数字法定货币系统开发协议,以建立和实施 Project Sand Dollar。
  • **东加勒比:**2019 年 3 月消息,东加勒比中央银行(ECCB)即将对基于区块链的央行数字货币(CBDC)进行试点,并计划在 2020 年全面推出该货币。
  • **乌拉圭:**乌拉圭中央银行去年 4 月完成了零售 CBDC 的试点计划,作为更广泛的政府金融包容性计划的一部分。国际清算银行(BIS)表示,该试点于 2017 年 11 月开始发行,测试电子比索转账,通过使用短信或电子比索应用程序的移动电话,即时和点对点进行转账。但是此技术没有使用区块链。测试时发行了 2 千万枚电子比索,测试结束后全部销毁。该计划目前正处于评估阶段,然后才能做出进一步判定和潜在发行的决定。
  • 泰国:泰国银行(BOT)已完成其 CBDC 的第二个测试阶段,称为 Inthanon 项目。从去年 8 月开始,第一阶段的重点是开发一个概念验证分布式实时总结算系统(RTGS),该系统在分布式总账上使用 CBDC。第二阶段于 2 月开始,现已完成,旨在进一步探讨如何在两个特定领域使用 DLT。第一个领域是 “BOT 发行的债务工具在分布式账本上的标记化,以实现其生命周期活动和交付与支付结算”,第二个领域是 “将监管合规和数据核对功能纳入支付流程并记入在分布式分类账上,以提高流程效率并降低运营和合规风险”。该银行将很快进入第三阶段,旨在试用一个 “基于 DLT 的 RTGS 原型”,扩展系统与其他系统连接,以支持跨境资金转移交易,范围还将涵盖监管和合规性。

研究中

  • 挪威:挪威央行 Norges 正在研究如果发行 CBDC 是否能为客户带来好处,Norges 已将研究重点放在发行 CBDC 上,想以此作为对客户现金的补充。
  • 今年 2 月,挪威央行行长 Oeystein Olsen 表示,挪威央行最终可能会发行一种数字货币。
  • 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国家银行(SBP)正在考虑到 2025 年推出 CBDC,SBP 副行长 Jameel Ahmad 表示,央行目前正在研究数字货币概念,以促进金融包容,提高效率和减少腐败。
  • 加拿大:加拿大央行工作报告指出,引入央行数字货币可带来经济效益,目前众多国家的央行考虑发行 CBDC 的一个关键问题在于,现金和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是否可以共存,如果可以,那么如何保持最优的货币政策。
  • 新加坡: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和加拿大银行联合开展了一项使用 CBDC 进行跨境跨币种支付的试验。MAS 今年 5 月表示,这两国的中央银行将其各自的国内实验性支付网络,Jasper 项目和 Ubin 项目,连接在一起,而这两个项目是分别建立在两个不同的分布式账簿技术平台上。该试验是与埃森哲和 J.P. 摩根合作进行的。前者支持加拿大 Corda 网络,而后者支持新加坡 Quorum 网络。
  • 瑞典:瑞典央行于 2017 年春季开始致力于 e-krona 项目,以应对多年来不断减少的现金使用。根据央行网站描述,电子克朗作为让公众获得现金的数字形态,使得国家保证货币的价值。虽然 “没有决定是否发行电子克朗”,瑞典央行证实,它 “正在继续调查发行电子克朗以增加竞争力的可能性,并以此方式更好地准备迎接新的数字支付市场”。

其他国家态度

  • 美国:2018 年 12 月,美联储在一份报告中表示,虽然他们欢迎加密货币,但他们不认为央行应该建立国家加密货币。
  • 欧盟:2019 年 3 月,欧洲央行理事 Yves Mersch 与波兰华沙出席会议时表示,欧元体系目前没有令人信服的动机去发行央行数字货币。
  • 德国:德国央行行长 Jens Weidmann 表示,中央银行在引入数字货币时一定要小心谨慎,因为其可能会在危机时破坏金融体系的稳定。
  • 日本:日本央行副行长雨宫正佳曾表示,日本央行短期内没有发行数字货币的计划。
  • 俄罗斯俄:罗斯央行负责人 Elvira Nabiulina 在 Skolkovo 学生会议上表示,发行属于央行的数字货币项目无法立即启动,但央行正在考虑发行。
  • 印度:印度政府目前正在审议一项题为 “禁止加密货币和规范 2019 年官方数字货币法案” 的加密货币法案草案。该法案建议允许政府创建数字卢比作为法定货币,并将数字卢比定义为“由储备银行以数字方式发行的货币,经中央政府批准为法定货币”。

参考资料:

《Central Banks Worldwide Testing Their Own Digital Currencie》

《央行发行数字货币 DCEP》

《一文读懂央行数字货币》

《黄奇帆:中国央行很可能在全球第一个推出数字货币(视频 + 全文)》

《央行数字货币 DCEP 与我们普通人有什么关系,都在这里了!》

知乎用户 王楚 发表

新冠疫情对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这一阵子全世界的资产疯狂下跌,美股四熔断,原油跌到负,沪指又降到了 3000 下方,比特币价格也出现巨震。或许是考虑到人民日益增长的面子和日益消减的钱包之间的矛盾,央行数字货币 DCEP 的推行突然加速,这样,你们就看不出我钱包的厚度啦!


什么是央行数字货币?

不同于我们之前了解的比特币,也不同于支付宝微信,央行要发型新的数字货币简称 DC/EP。

DC=digitalcurrency 就是数字货币

EP=electronicpayment 则是电子支付

全称(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s)数字货币电子支付

定位上,DC/EP 是货币供应量 M0 的替代(纸钞和硬币)

与支付宝,微信支付不同的是,前两者均可以想象成电子银行账户,你的钱在账户里进进出出,而 DCEP 则是代替了你手中的现金,可能不存在账户的概念。


为什么要发行数字货币?

哒哒!让老外目瞪口呆的黑科技,中国 “新四大发明”,存款消逝加速器,生物识别最佳应用场景,盗圣盗神们深恶痛绝的技术升级,丐帮的次世代福音——**移!动!支!付!**在方方面面已经极大的简化了支付的流程,提升了支付的安全性,加速了支付的速度,快速帮我们减轻了钱包的重量。

既然有首屈一指的移动支付的技术和环境,为何央行又要发行自己的数字货币?我们来 PK 一下 DCEP 和其他支付方式的区别吧:

Round 1:DCEP VS 现钞

既然 DCEP 是代替 M0 现钞的,那我们先看看现钞有什么缺点?

(1) 发行、印制、回笼和贮藏等环节成本较高,流通体系层级多;

是的,印钞票成本比你想象中的要高:据媒体报道,100 元的钞票平摊下来的成本在 1 元左右,也就是 1% 的印刷成本,而小面值的钞票中,印刷成本占比会更高,这也难怪世界最大的印钞厂都要破产了,成本太高了,印出的钱不够花啊: P

除了印刷成本,钞票的贮藏,折旧,回收也会占据一定的成本,而钞票从央行到各级商业银行业务库再传导到商业活动中,还会有一笔流通成本。

(2) 携带不便;

额,笔者还没有经历过携带不便的苦恼,可能这些苦恼是富人的专利吧。不过自从有了移动支付,笔者基本上就不带钱包出门了,确实方便了许多。

(3)易被伪造、匿名不可控,存在被用于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的风险。

假币假钞咱就不说了,而纸钞的交易隐匿,难以追溯。

Round 2:DCEP VS 移动支付

移动支付目前已经足够方便,但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始终是一道隐患,无数的钓鱼网站盯着你钱包里的余额。另外目前移动支付主体都是在企业和商业银行里,虽然说阿里和腾讯可能也算是半个国企了,大多数情况下备付金能有效保障你的资金安全。但是兄弟醒醒,都已经 2020 年了,美股两个星期四次熔断了,原油都跌成负数了,小国家们又躁动着主权债务违约了,金融市场里天翻地覆,你还坚信什么企业不能倒闭吗?倒闭了不会影响你在电子钱包里的存款吗?

而央行直接背书的 DCEP,比起一般的支付机构和商业银行,信用等级更高。

Round 3:DCEP VS 加密货币

近年各国政府和企业遵循着 “拿来主义”,取其精华,为我所用,纷纷或多或少使用比特币机制。据不完全统计,塞内加尔,马绍尔群岛,乌拉圭,厄瓜多尔,突尼斯等小国已经发行其国家主权数字货币,当然中途还有某国总统宣布的“石油币” 这种空气币,咱们忽略不计。而英国,加拿大,瑞典,巴西,俄罗斯,泰国也均在研究或者计划推出中。

如果我们说比特币是创世之举,为世界带来了点对点的电子现金这一概念,理想打造 “去中心化” 的支付体系,通过区块链,工作量证明,和双花等技术来试图摆脱货币受政府信用背书的局限,是那个 “想要我的财宝吗? 想要的话可以全部给你. 去找出来吧, 这世上所有的一切都在那里!” 开启了 “大海贼时代” 的男人。

那么 Libra 和 DCEP,则像是世界政府,巧妙的运用海贼七武海的力量——密码学和区块链技术,来维系乃至增强原有中心化体系的运作。

更多的一方面,对于普通大众来说,稳定价值的数字货币,更有利于日常的使用。而比特币,以太坊这类数字货币钱包功能较为单一,转账也颇为繁琐,对密钥的保管也需要一定程度上考验持有者的记忆力和自律性,的确不适合作为日常使用的价值交换工具,也就难以成长为普适的货币体系。

创造了一个力争 “去中心化“,去政府背书的货币体系,最后被借鉴和学习,从而产生更有利于中心化和追溯货币动向的中心化货币体系。虽然不影响比特币本身价值的正确性,但颇有些“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做嫁衣长” 的意味。

但是比特币的价值核心——去中心化,不信任政府背书的主权货币价值,反而因为美联储的一系列无限制兜底的放水操作,显得尤为正确

央行数字货币有哪些特点

  • **双层投放:**DCEP 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采用双层运营体系,一层是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一层是商业银行或商业机构对老百姓。也就是说,DCEP 的发行方式与现钞类似,由中国人民银行将 DCEP 发行至商业银行业务库,商业银行直接面向社会公众提供 DCEP 的存取流通服务,与中国人民银行一起维护数字货币的正常运行。这是现有人民币的特性,但是节省了纸钞运输,贮存,磨损等成本。

  • **M0 替代:**这个在上一节提过。比如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都需要绑定银行卡才能支付。而 DCEP 却没有这个限制,也就是说,在使用 DCEP 进行支付的时候,很可能平头哥根本 不需要绑定任何银行账户。想一想比特币的点对点支付,这点上来说 DCEP 的更具有加 密货币的特性。
  • **可控匿名:**对交易对手匿名,对国家追溯可控:这就是说,比如平头哥和某人发生不可 描述的交易之后,回去被检查手机交易记录,是查不出交易对方的信息的。但是,如果 公安局要来查平头哥这个不可描述的交易,人家是可以从后台调取交易记录滴。这对于 平头哥这种洁身自好的人来说影响不大,可是对于开车群里的老司机们来说,可得掂量 掂量。
  • **数字货币特性:**脱离了纸钞的束缚,伴随着 DCEP 的推出,基于 DCEP 的区块链跨境 结算体系也会迅速搭建起来。根据目前全球加密货币体系里转账的迅速和对账的便利, DCEP 的推出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也大有帮助。如果能利用自身影响力促成跨境的 多边支付体系,可能成为国际支付机制 SWIFT 的替代方案,以扩大人民币影响力,也 能与受美国制裁的国家进行贸易。
  • **智能合约:**根据中国央行数字货币表达式的结构来看,DCEP 应该预留了可编程脚本和可拓展的应用属性,所以它不仅仅只是一个支付工具,在搭载智能合约的情形下,可以设置触发条件,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数字货币才能生效,能够更加准确和灵活地执行货币政策,加强货币投放力度。

  • **三中心:**是指认证中心、登记中心和大数据分析中心。从使用者的角度来看,DCEP 和 目前的移动支付比较类似,但从央行的角度来看,会涉及更多的后台记录和分析。
  1. 认证中心:这个我们人民都很熟悉,从密码验证到身份证验证到眨眨眼,摇摇头的头像 认证,中国老百姓已经有了适应科技的基础社会环境。前期的科普教育工作支付宝和微 信还有各种借贷,银行,证券的软件已经完成,央行数字货币的认证环节没什么难度。
  2. 登记中心:记录央行数字货币及对应用户身份,完成权属登记;
  3. 记录流水,完成央行数 字货币产生、流通、清点核对及消亡全过程登记。央行中心化的货币体系中, 大数据分析中心:通过分析和监测数据,来提升反洗钱、支付行为分析、监管调控指标 分析的能力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等。

笔者综合分析下来,这 DCEP 还真不仅限于一个 “纸钞电子化” 这么一个简单的转型, 我们用更少的语言总结一下其功能:

  1. 降低成本
  2. 提升支付便捷性
  3. 普通交易匿名情况下保证安全性
  4. 搭载智能合约,有更丰富的拓展性
  5. 加速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6. 加强央行资金传导力度,提升货币政策有效性

未来发展和机遇展望

根据媒体报道,央行已经开展 DC/EP 的试点工作。那么跟我们普通人算得上息息相关的数字货币行业变革,会带来哪些机会呢?

初期推行方式:目前,根据媒体报道,苏州市相城区要求区属行政单位员工在 4 月份安装数字钱包,5 月将其工资中的交通补贴的 50% 通过央行数字货币的形式发放。为什么要通过交通补贴的方式发放,应该是能体现 DCEP 最大的优势:双离线支付。也就是不联网也能付款,目前最大的应用场景就是交通卡和校园卡,那么一部分交通补贴通过 DCEP 来发放,有 NFC 功能的手机可以直接通过双离线支付手段来支付交通费用,很好的提升了 DCEP 的使用频率,让测试更有效率。

除此之外,由于其他场景尚无对应 DCEP 的收单工具,那么钱包里的 DC 应该还是需要兑换成商业银行账户里的人民币再使用。

未来机会

  • 商业银行:作为 DCEP 的二级投放机构,商业银行其实会遭受 DCEP 的负面影响。DCEP 允许用户越过 “银行账户” 这一道门槛,由央行直接授信和赋予支付账户。但是前期发放和推行需要之下,商业银行由于网点众多,人力充沛,受众广泛,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前期 DCEP 与纸币的的兑换,存款业务都必不可少,因此商业银行也会面临系统和机具的全面升级改造;
  • 三方支付机构:支付机构如支付宝,财付通的优势在于大量的落地场景,和久经考验的互联网技术,一旦技术标准形成,DCEP 的钱包(软硬件)就需要大量推广。而 DCEP 最后要线下场景落地,要到 “任何商家都不能拒绝法币” 的程度,也必须要大量的地推人员,这样有经验,有代理,有渠道的三方支付机构们必然也能分一杯羹;
  • POS 机厂商:碰一碰的功能代表 DC/EP 可以数字货币芯片卡来完成支付,可能部分收单的 POS 需要面临升级需求,对 POS 机具生产商来说是一个较大的机遇;
  • 最后,DCEP 的钱包,可能也类似于比特币钱包分为软件硬件两种,想想未来可以带着一个有 DCEP 芯片的小型硬件钱包,某些男性朋友存私房钱是不是也方便多了。

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这个世界无处不留下我们的痕迹。在数字化的世界里,我们的画像不再是明眸善睐,温和可亲,幽默风趣,尖酸刻薄,而是由我们的购物记录刻画出的消费习惯,浏览记录模拟出的性格偏好,交易记录勾勒出的资金动向,出行记录推演出的生活作息。。。对这一切,大众们享受着互联网带来的便利,也了牺牲了数据隐私。到底是我们把控数据,还是数据掌握我们?笔者陷入深深的沉思。。。

PS: 图片里的微信号 blockchainposition 也是我哦,所以不是盗链的文本:)喜欢的朋友也可以加我公众号,或者帮我点个赞吧,谢谢。

知乎用户 bluetrees 发表

看了这么多回复,咳,我说下我的看法。

1、央行的数字货币在国内应用时不会允许匿名交易。

2、央行的数字货币不会对普通用户开放,仅用于机构,提高清算效率。

同学们记住上面两点,不要被带偏,然后去炒币给庄家送钱,别干蠢事。

就这样,完事,其他的絮絮叨叨罗里吧嗦的废话高票赞同回答莫名其妙。

知乎用户 哈律师 Attorney 发表

2016 年 11 月 8 日,印度废大额旧钞,以旧换新。

国内媒体一片诅咒谩骂,鲜少报道此举的积极意义。为什么大家自己想。

知乎用户 小红花 发表

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

知乎用户 王克丹​ 发表

终于有时间来填补这个坑了。

现代货币的创造过程

货币的供给量和社会商品产出决定了货币的购买力,那么货币是如何创造并供给市场,首先是货币创造的三个部分:中央银行,商业银行,贷款人,央行负责货币的发行,商业银行负责货币传递和增加的媒介,贷款人是对货币需求的机构或者个人,我们逐渐分析不同的情况和流程。

1)央行印刷了 100 万的纸币,如果只是印好存起来,那么这部分钞票没有参与市场交易,所以对于市场货币购买力没有任何影响,没有任何人因为这 100 万纸币而变得更富有,也不会有人因为多印刷这 100 万纸币而损失自己手上货币的购买力,所以货币在印刷出来后并不具备购买力,也就是这些纸币仍然只有纸的属性,对于央行来说除了拥有这些废纸以外,资产是 0,负债是 0,净资产也是 0。

2)央行把印刷的 100 万纸币借给商业银行,对于商业银行来说,相当于多了 100 万的纸币和 100 万的负债,净资产增加为 0,商业银行并不会因为这 100 万纸币和 100 万负债而变得富裕,对于央行来说,失去了 100 万的钞票,多了 100 万的应收账款的财富,和金本位票据类似,央行开出的钞票是别人针对自己索取权益的凭证,不同于金本位钞票,你从央行兑换不来黄金,而是央行的其他资产,比如借给商行的应收贷款,钞票和金本位票据一样对于央行来说就是一种要向别人偿付责任的负债。但注意,如果这部分现金还在商业银行手中,央行并没有因此多出财富,商业银行不能直接投资,商业银行也没有因此多出财富,并且这部分钱仍然在银行的保险柜中,所以同样不会有人因为这 100 万变得富裕和损失手上货币的购买力。

3)商业银行通过和企业签订贷款协议,将这 100 万纸币借给机构或者个人,对于银行来说,借出 100 万的纸币给企业相当于损失了 100 万的向央行赎回自己负债的凭证,相当于资产中少了 100 万,但又多了 100 万向企业索取应收贷款的权利,对于银行来说,资产中少了 100 万的钞票,多了 100 万的应收账款,总资产还是 100 万,负债是欠央行 100 万的贷款,净资产还是 0,央行不参与本次交易,净资产也是 0 不变,对于借款的企业来说,多了 100 万的现金和 100 万的银行贷款,净资产增加同样是 0,但是贷款人拥有了在市场购买商品的货币,这时货币便通过信贷关系创造出来了。

4)当贷款人和商业银行签订协议的那一刻开始,贷款人账户会多出 100 万存款,而属于企业的 100 万一般不会全部取出来,而是又以存款的进入了银行,这样,银行又可以把这笔存款留一部供企业提取,其余的以贷款形式发放出去,创造新的贷款和储蓄,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央行印刷的 100 万现金会成倍的形成具有市场购买力的货币供应,市场货币供应量与初始货币之间的倍数被称为货币乘数,但银行又要保证客户取钱的时候能够取出,就要在每次贷款中留存一部分,规定每笔贷款商行必须上交给央行保存的现金称为法定准备金,占贷款的比例称为法定准备金率,读者经常听到的降准就是降低法定准备金率,留存的越少,放贷出去的规模越大,另外银行根据自己需要自愿持有的现金被称为**超额准备金。**现金被分成了三部分:流通中的现金、央行手中保管商行的法定准备金和商行自愿持有的超额准备金,因为这三部分是实实在在的现金,创造货币的能力更强,所以又被称为初始货币、强力货币或者高能货币。

结论是:信贷关系创造了货币,贷款人通过借贷关系从银行贷出的货币具有市场的购买力,意味着市场上可以参与交易的货币供应量增加了,这个过程便是货币创造的过程。

读完这些内容再来看央行的数字货币,到底处于哪一个位置,我们先来看看央行数字货币的兑付过程:

央行按照 100% 准备金制将央行数字货币兑换给商业银行,再由商业银行或商业机构将数字货币兑换给公众。

也就是说数字货币替代的是初始货币的职能,包括央行保存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金,还在银行手中的超额准备金,以及流通中的现金,和银行存款数字最大的不同在于银行存款只是一个数字,而数字货币和现金一样具有唯一的编码,结论便是数字货币只是部分替代了现金的作用,你要说哪一个成本高,个人认为还是现金的成本要高一些,涉及到印刷、存储、运输、折损、假币及验钞等等流程,数字货币本身更像是一个自身使用成本更低、造假成本更高的过程,过去人们在金里面掺其他不值钱的金属期待买到更多的东西,最后市场上流通的只有劣质的合金,黄金流通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金本位票据,大家只能想办法去伪造金本位票据,再到后来不承诺兑现任何问题的信用货币,再到现在失去实体的数字货币,数字货币取代的只是一部分现金的作用,所以不是革命,而是形态不同的一种信用货币。

随着科技的发展,去现金化趋势使得流通中现金的作用大大削弱,也就是 M0(流通中的现金) 的作用不如以前那么的重要,更多的人花的是银行卡里的存款,数字货币也仅仅是让原本应该存在钱包里的钱存在了手机里,对于大众来说,更加习惯用方便的移动支付,很可能到时候仍是绑定银行卡的各类消耗存款的支付方式。最后数字货币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更多的应该关注纸币不能做的事情,比如追溯的可能性,原来现金你并不知道它经过哪些人的手,现在只要愿意,技术上是可以实现追溯的,对于货币的监管更加的方便,再就是整个现金流通中的折损、运输等问题在失去实体后都将得到解决。

知乎用户 向天再借 500 年 发表

昨天看了下新闻

六个试点城市,苏州,雄安,深圳。没记住其他的。

商业银行纸币换电子货币。

双离线,没网,没手机信号也能用。

电子银行卡,还是什么没说。

。。。

今天北京拆迁地区,海淀科技地区。

拆迁动向有吹风这个。

预防老年人诈骗挺好用的。

转账的监管和撤销比现在银行转账更先进。

不过北京好像不是试点。

但是海淀科技地区拆迁,可以试水下这个。

。。。

我的意思,海淀山后可能拆迁地区,人脸刷卡和数字货币连锁了。

知乎用户 沉默的螺旋 发表

我不太怕被打脸,斗胆跳出来做个预言。

我仅站平民玩家角度分析。

1,数字法币主要作用是领各种现金补贴,折扣券,消费券,满减券。然后各种买买买。

2,钱包余额 0,只是一个普通的数字,不影响继续消费,0 之下还有负数。负多少大数据算 (据说赞我额度能翻倍)

3,我们潜意识里将负利率视为洪水猛兽。是因为当代金融劫贫济富,穷人只能储蓄,很难贷款,而富人较易获取信用。数字法币改写了这一切,每个人都有信用,看到负数余额自动变少。很多人会爱上负利率无法自拔的。

其实最遗憾的是数字法币不付息,要不真是大杀器。天赋变异不足,必然钞能力找补,此处应该有羊毛。(听说赞我必中签中奖)。

知乎用户 coco 发表

打压双马的移动支付

灰色收入难收了,钱不好洗了

收入消费透明后会有各种税收上来吧?

比如微商的税?小鸡小鸭?有税吗?

还是纸币更有安全感,数字货币让人很不安

为什么要让人消费的毫无隐私,真是无力的韭菜

知乎用户 龙皇贝纳 发表

kfk 预言 因爲在 2060 年,紙是奢侈品。一切財富都將數字化。能夠在這個世界使用紙張,我感到很幸福。

想起这个了

我问个问题 就是 如果这个彻底的实行起来 内些贪官是不是就惨了 1 全程监控 2 可能瞬间叫你的资产清零

知乎用户 泡杯茶看金融 发表

我们从经济学角度谈谈 DCEP。

2014 年到今年年初,中国央行主导的数字货币(RMBCoin)研究从理论走到了系统实践。有消息称:今年央行将推出数字货币的 DEMO 版,由此可知,发行数字货币可能是年内央行重点工作之一。这张表显示了中国央行数字货币发展进程的重要节点。

序号时间事件概述

1、14 年央行成立发行数字货币的专门研究小组

2、15 年央行形成数字货币系列研究报告,就发行数字货币原型方案完成两轮修订

3、16 年 1 月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明确了央行探索发行数字货币的战略意义和战略目标,这也是全球中央银行就法定数字货币的首次公开发声

4、16 年初央行行长周小川在接受《财新周刊》专访时曾透露,人民银行深入研究了数字货币涉及的其他相关技术,比如区块链技术、移动支付、可信可控云计算、密码算法、安全芯片等;他还表示,未来实体货币和数字货币有可能会长期共存。

5、16 年 7 月央行启动了基于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的数字票据交易平台原型研发工作,借助数字票据交易平台验证区块链技术,数字货币研究所主要牵头负责底层区块链平台以及数字货币系统票交所分节点的研发任务

6、16 年 11 月央行官网发布央行直属单位 2017 年度人员招聘岗位信息,招募数字货币专业人士

7、17 年初央行推动的基于区块链的数字票据交易平台已测试成功,由央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已在该平台试运行,包括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网络银行在内的多家商业银行均参与了该平台的测试运行工作 82016 年底至 2017 年初《中国金融》密集发表了近 20 篇来自央行各部门的文章,从监管、法律、发行、技术等多个领域对央行数字货币进行了研讨表一 央行数字货币发展的关键里程碑

这些消息都在证明:央行数字货币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演练、部署、总结过程中。有消息称:未来 2-3 年内,中国央行将成为全球第一批发行数字货币的央行。本文主要从数字货币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展开阐述,其对商业银行业务和技术平台的影响将另文介绍。需要说明的是:区块链技术只是央行数字货币的技术选择之一,所以本文也不涉及区块链技术及其应用。

在既往报告中,央行相关人士对央行数字货币的作用提出了如下几点:1、降低传统纸币制造和流通成本;2、强化央行反欺诈、反洗钱、反假币等职能;3、固化单位和个人税基;4、加强货币总量与货币流向的控制力;5、打造全新的支付体系,助力普惠金融;6、建设全新的金融基础设施。从这六点定位不难看出,央行对数字货币的考虑更多是以强化监管、便利支付、降低成本作为出发点。

数字货币作为一种货币形态,央行显然同样也有着经济意义上的考虑:

(1) 数字货币是央行调整货币供给总量的重要工具

央行数字货币的定位,是数字货币是否影响货币总量的一项重要因素。如果将央行数字货币仅仅定位为电子现金,那么它对货币总量的影响不大。这时,央行数字货币仅仅是纸币的电子化,其铸造、流通、使用环节与纸币完全相同。在 “央行 — 商业银行” 二元发行体制不改变的前提下,央行数字货币是更丰富和更便捷的支付工具,仅此而已。

如果将央行数字货币定位为一种新的货币,和银行存款具有同等地位的话,央行数字货币将对社会货币总量产生较大影响。正如英格兰银行副行长本 • 布劳德本特在其题为 “中央银行与数字货币” 的演讲中所提到的,如果央行负债表扩大至企业和家庭,中央银行数字货币账户与银行存款账户越相似,所产生的银行存款流失的问题就会变得越严重。这可能引发更多的货币需求,从而直接影响货币政策的制定依据和社会货币总量。

央行数字货币对货币总量的影响还取决于数字货币与现金的兑换比例。如果兑换比例为 1:1,数字货币就仅仅是电子化现金,那么显然央行发行数字货币不会影响到货币供给总量;如果兑换比例为 1:N,央行数字货币实际成为控制货币供给总量、进而控制通胀的工具之一;如果央行可以适时调整兑换比例,则随着数字货币推广范围的不断扩大,央行数字货币将成为抑制通胀和传导货币价格的重要工具。

(2) 央行数字货币大幅提升货币价格工具的调节作用

按照目前央行的解读,数据货币仍将遵守目前使用的二元发行机制。

图一 央行数字货币发行机制

推行央行数字货币前,央行和商业银行一起对市场货币价格施加影响。推行央行数字货币后,央行作为最终结算单位的地位大为强化,实际成为货币市场中所有交易者的唯一对手盘。货币的定价流程大幅缩短,货币的定价机制更加透明,货币的定价标准更加清晰,从而大幅提升货币价格的准确性、及时性和有效性。

数字货币的一项显著特征是可追溯性。发行央行数字货币后,跟踪货币流向、描述数字货币流向图第一次成为可能,这不仅帮助央行掌握货币流向、控制货币流通节点提供强有力的帮助,更能让央行随时跟进货币价格的传导过程,完善价格传导机制,进而加强货币价格杠杆对社会经济总量的影响。

(3) 支付体系,尤其是支付通道的末端企业将受到很大冲击

不论央行最终怎样定位数字货币的地位、是否采用区块链等分布式技术,央行数字货币都将深刻影响货币的支付体系。

图二 央行数字货币的 “两库三中心” 架构

从上图可以看出,央行数字货币将重构支付通道。在支付通道的末端,央行数字货币将对商业银行的银行卡业务和金融市场中第三方支付产业产生直接影响。如果最终采用区块链技术作为央行数字货币的技术落地平台,那么数字货币还将直接影响银行内大额支付类相关 IT 系统。

(4) 央行数字货币使存款保险制度受到挑战,并可能影响现行的存款备付金制度

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单位是央行,是国家背书,没有兑付风险,所以没有存款保险的需求,存款保险制度必将随之调整。央行发行数字货币前,银行破产时的承兑风险部分由央行承担,央行保证每家银行、每名客户名下账户余额在 50 万存款内的存款不受损失。央行发行数字货币后,数字货币的承兑单位是中央银行,可能考虑实现数字货币余额足额兑付。

央行数字货币还可能影响到现有的存款备付金制度,这取决于央行对数据货币的定位和兑换比例。如果央行数字货币的定位是一种新的货币,由于数字货币的承兑单位为中央银行,发行、流通、监管、保障、回笼全部由中央银行承担和管理,商业银行仅仅是货币流通的一个节点,所以是否还需要商业银行缴纳数字货币部分的存款备付金,需要深入研讨。这尤其对央行货币供给总量和社会货币乘数有重大影响。

(5) 央行率先发行数字货币是争取国际数字货币的定价权的必备条件,也是特里芬难题的解决手段之一

1960 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 · 特里芬在其《黄金与美元危机——自由兑换的未来》一书中提出 “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虽然取得了国际核心货币的地位,但是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这两个要求互相矛盾,因此是一个悖论。” 这一内在矛盾称为 “特里芬难题 (Triffin Dilemma)”。特里芬难题适用于所有国家,它是货币国际化后必然遇到的棘手问题。中国正处在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也同样会面临特里芬难题。

央行数字货币解决特里芬难题的方法,与 IMF 的 SDR 提款权设计完全一致:通过推行一种国际化货币解决国际贸易中的特里芬难题。显而易见,哪家央行能够最先成为全球化数字货币标准的制定者和参与者,哪个国家就将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最有利的位置。如果中国央行在全球首先发行数字货币,并参与甚至领导全球数字货币标准的建设过程,必然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确立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领先地位。

(6) 央行发行数字货币将重构国内信用基础体系

国内信用风险的重要成因之一是借贷双方的资产信息不对称,贷款人无法实时跟踪借款人持有的资产价值变更信息,进而无法保证贷款人的资金安全。比如,借款人在多家金融机构的存款总额、借款人没有存放在金融机构的现金总额、借款人的外债总额等信息,如果借款人不告知贷款人,贷款人无从查起,且目前央行也没有合适的工具来掌握借款人的负债信息。如果借款人的负债信息能够像央行征信报告一样公开透明,且让贷款人能够随时可跟踪可查询,那么发生信用风险的概率会大大降低。

数字货币天然保有详细的流通痕迹,央行数字货币当然也是央行跟踪辖内所有交易信息的最佳途径。如果它和央行征信报告一起,组成权威性的借款人信用报告,将大大缓解信用风险,甚至可能会重构全社会的信用基础体系,其价值不可预估。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数据风控。央行数字货币的经济优势很明显,其特有的风险也很明显。除法律风险外,央行数字货币的主要风险来自技术风险,笔者将另文分析。


微信公众号 “泡杯茶看金融”,了解更多财经观点、投资热点、银行业务知识、金融科技知识、同业往来知识,结识更多的银行同业者和投资者。你还能加入微信群,和同行们畅聊哟~

[【DECP】央行数字货币的经济意义浅析​mp.weixin.qq.com

](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s%3A//mp.weixin.qq.com/s%3F__biz%3DMzI0MzM1MDM2Mw%3D%3D%26tempkey%3DMTA2MV9LTi9EMGVkRXJieFE1L0dIaU5ybWxIOG44bUxzcVJ6WklNZXFxREM4RVZCSmJSS0QyNWRaRWxVdUJ4TXZPYkJqVGV5YkhNa1Uwc3MtdXZlN1I4NjY2M1dBSUZsbzFfRmQ3eWk5cHg3SW00MURjM0xUeWFVdi1QVGwtZnNhXzFMUDhSUThuX0czWHJuUFJZTTZocks5ZVJIc1lxbE1JSDhSVWZXZ2Jnfn4%253D%26chksm%3D696cc6de5e1b4fc85d153f81d740db9d694637bba23ef786f9f79d502c9c0e9e85106a0abaf6%23rd)

知乎用户 Moenova 发表

正常使用的话对普通人来说没啥太大影响,除非你偷税漏税,违法交易。

银行账户上的钱就是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数字而已,只不过现在告诉你了。

当美元脱钩黄金开始,就代表着现代银行体系进入主权信用货币时代。既主权国家的央行可以在资产负债表上填上任何数字。

你银行上的钱本来就是数字,纸币其实就是一个可视化的游戏币而已。让很多不知道银行体系的庶民可以摸着游戏币增加你在地球 online 的游戏体验而已。

不会还有人真以为有多少存款就多少纸币吧。

对黑产以及偷税漏税则是重大打击

中央银行意在去纸币化,这样通过银行系统就可以追踪每笔钱款的流向,黑色交易再也无处遁形。所以以后偷税漏税也会难上加难。

知乎用户 山西巨窝 发表

每一张 “电子钞票”,从诞生起都有谁用过,都可以追溯,大数据下所有人都在裸奔。

不法交易之后也许要易物

以上是 4 月 17 日的答案

现在 5 月 9 号,国内资本市场要对国外开放了,如果强制推行数字货币,一块钱都能追溯,那么资本行为很容易被控制和规范。国家在这之前就上马数字货币果然有深意啊。

我现在不知道数字货币背后的具体运行细节。按照本朝的节奏,强制进行交易,强制撤销交易以及屏蔽交易都是可以做到的。

支付宝和微信付款方便了生活,但是数字货币绝对会深刻改变社会组织形态,3000 年之最大变局也说不准。人手一台终端的情况下这样的改变迟早的事,我国走在了前面。

知乎用户 时雨 发表

囤点现金以备私密交易

知乎用户 低吸的魅力 发表

[

数字货币的未来

金子总会发光的视频

 · 1773 播放

](https://www.zhihu.com/zvideo/1239100341100486656)

来自新浪财经频道

近期,我国法定数字货币研发的进展引起了社会普遍关注。据报道,数字人民币将先行在深圳、苏州、雄安新区、成都及未来的冬奥场景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苏州市相城区各区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资通过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代发的工作人员,将在 4 月底前完成央行数字货币(DC/EP)数字钱包的安装工作。5 月开始,工资中交通补贴的 50% 将以数字货币的形式发放。

从比特币诞生开始,不少人就心存疑虑:数字货币将会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为此,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新网银行首席研究员、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董希淼,以及金融科技咨询公司 PANONY 联合创始人毕彤彤,就数字货币引发的一系列热点问题进行解答。

1. 央行数字货币的应用将会给日常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董希淼:人民币(纸币和硬币)是法定货币,根据法律法规,任何机构和个人都不能拒绝人民币使用。同样,央行数字货币是法定货币,是数字化的人民币,商户同样不能拒绝它的使用,否则就是违法的。将来,随着央行数字货币落地应用,用户的支付选择将更加丰富,也更加方便快捷。作为整个金融活动的基础,更加方便快捷的支付方式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金融运行效率。此外,数字货币系统有助于追溯交易动态和资金流向,有利于防范洗钱等违法交易行为。

毕彤彤:数字货币的落地不会一蹴而就,会有一个普及的过程。但可以肯定的是,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及落地,将会更进一步推动中国 “无现金社会” 的发展进程。对民众来说,日常生活中使用 “电子现金” 的场景会进一步增多。而偏远地区的百姓将会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央行数字货币的好处,比如政府或者机构向个人发放现金补助,过去可能存在一些人没有银行账户的情况,有了央行数字货币后,只要每个人下载并注册一个央行数字货币钱包,就可以直接收到以数字货币形式发放的补贴,能够有效避免专项资金被违规挪用的现象。

2. 纸质货币会被完全取代吗?

董希淼:数字货币不可能完全取代现金。至少从目前来看,还存在一些技术上的限制。另外,由于用户习惯不同,不是所有人都习惯这种支付方式。比如一些年纪大的人可能就不接受数字货币。

毕彤彤:央行数字货币在一定时期内不会完全取代纸质货币,它会作为老百姓日常消费时支付手段的一种补充。迈向 “无现金社会” 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可能需要几十年或上百年才能真正实现。

3. 央行数字货币与支付宝、微信等非银行支付有哪些异同?

董希淼:央行数字货币是法定货币,而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只是一种支付方式,它们的效力不同。具体来说,机构或个人不接受支付宝或微信付款,在法律上没有问题。但拒绝用户使用现金或数字货币付款就是违法的。另外,法定货币的背后是国家信用,银行卡支付的背后是商业银行信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背后则是互联网企业信用,这三者属于不同的层次。相比非银行支付方式,央行数字货币安全性更高、使用范围更广,而且不用绑定银行账户。

毕彤彤:从民众的角度,在体验上,央行数字货币和第三方支付的使用方式是相似的,都需要移动终端设备。但老百姓个人在支付宝和微信上的资产其实是一个记账,并且这两个支付工具都是基于商业银行结算。第三方支付工具如支付宝和微信之间无法进行转账,而央行数字货币却可以打破支付行业的壁垒,在所支持的银行和支付工具间实现流通。同时微信和支付宝都是实名支付的,而央行数字货币能满足老百姓一定程度的匿名支付的需求。

4. 有人分析称,央行数字货币将冲击支付宝或微信支付的地位;也有人认为,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使用场景已经很丰富,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出或许不会带来太多惊喜。是这样吗?

董希淼:央行数字货币对于支付宝或微信支付不存在冲击与否的问题。数字货币的效力完全不是微信支付和支付宝能够相提并论的。数字货币正式推出后,不论支付的数额大小、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也就是不管是购买商品、支付服务、缴纳税款等,任何收款人都不能拒绝接受,但是微信支付和支付宝这种形式,收款方可以自由选择接受或拒绝。也许会出现一种可能——使用央行数字货币的人越来越多,使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人越来越少。

毕彤彤:央行数字货币是否会冲击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的市场地位,长期来看,这是一个由市场来决定的过程,但理论上不会对支付宝、微信支付的地位产生影响。央行数字货币会作为一种补充支付手段进入老百姓的生活,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也将接入央行数字货币,支付工具的功能更多元了,但是渠道和场景没有发生改变。

5. 随着数字货币时代的到来,哪些新的问题可能凸显?

董希淼:对整个社会来说,数字货币的落地应用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金融运行效率,同时还可以防范洗钱等非法活动。不过,现在还处于测试阶段,正式应用乃至大规模推广尚需时日。大家感知并认识数字货币优势,也还需要一段时间。

毕彤彤:数字货币时代的到来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现有社会结构和机构功能,显而易见的是,未来可能会出现印钞厂的关闭以及银行从业人员特别是普通柜员、ATM 机进一步减少。此外,数字货币也会成为不法分子诈骗的新手段和幌子,目前市面上已经出现了打着央行数字货币旗号进行诈骗的骗局,央行也多次发布了风险提示。这些都是未来需要面对的新问题。

知乎用户 Ian Liu 发表

你的收入将完全透明,政府可以精准收税,可以更加便利冻结资产。按照咱们国家的惯例,国家掌握的信息很容易被国有银行滥用,比如这次中行原油宝爆仓,中行很可能直接从你的数字钱包里把亏损补上了。想想就很可怕,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多人叫好。

另外,央行的数字货币是中心化的数字货币,你并没有数字货币的控制权。你不签名,国家依旧可以处理你的财产。

知乎用户 张帆 发表

这次央行即将推出的数字货币跟比特币等加密数字货币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功能上面部分替代 M0.

跟 BTC, ETH 之类的相比,相同点在于都是数字货币,区别在于:

  • 央行数字货币不是去中心化的,这个跟目前绝大多数的去中心加密货币有很大区别;
  • 央行数字货币在国内是法定货币,鼓励流通的;BTC、ETH 之流目前不是;
  • 央行数字货币的交易是实时交易,类似支付宝、微信支付,BTC、ETH 则需要等待半个小时左右完成打包(还有手续费),非即时交易;
  • 央行数字货币支持双离线交易,没网的时候也能够正常使用,BTC、ETH 则不行;

跟现金 m0 相比,数字货币的优点在于:

  • 仅仅替代部分的 M0,目前尚不清楚会不会同时推出在线理财,没有利息收入的;
  • 提高交易效率,节省成本(生产、存储、运输、流通、销毁成本);
  • 可追踪性,将来去一趟大保健没准都能被央行知晓,被税的概率也很大;当然好处之一就是贪官们的日子不太好过了,被追踪的概率很大的;

对于社会的影响:

  • DCEP 的可追踪性和可编程性将会使法定货币焕发出全新功能,可追踪性让央行可以追踪和监控数字货币投放后的流转信息,获取货币全息信息; 可编程性则可通过 “前瞻条件触发” 设计,让法定货币更好地解决传导机制不畅问题、最大化逆周期调控效率、避免货币“脱实向虚”;
  • 对于境内支付结算,DC/EP 不会对微信、支付宝等电子支付产生冲击,而是同纸钞、电子支付互为补充,在不同场景中分别发挥作用;
  • 追踪助于反洗钱、反恐 ;
  • 大保健得用现金了。

基于现金的替代逻辑可预测,DCEP 将在中长期创造 269-1524 亿元 / 年的市场增量,极大打开央行侧、银行侧、公众侧三个领域的 IT 改造、 运维市场空间。核心推荐标的: 宇信科技、长亮科技、高伟达、恒生电子; 其他受益标的: 数字认证、格尔软件、 广电运通。

知乎用户 国泰君安​ 发表

“美国政策制定者对(中国数字货币项目的)后果毫无准备。”
——美国 CNBC 新闻 5 月 23 日报道

比起国内对两会的关心集中于政府工作报告和刺激政策,外媒的关注似乎更多的放在了央行数字货币的进展上。

在外媒看来,“中国央行推行的数字人民币,一旦与中国先进电子支付系统结合,有可能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提供一个比航母舰队更有效的平台。”

事实上,自今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美联储频频向美元注水转嫁危机的行为,已经刺激各国开始采取应对行动。除了央行们纷纷计划提前运回存储在美联储的黄金外,加速推进数字货币的研发试验也是寻求 “去美元化” 的重要一步。

根据美国财经网站 thestreet 的整理,虽然目前还未有国家正式发行央行数字货币,但中国、瑞典、泰国、柬埔寨、韩国、乌克兰等国已有试点计划,加拿大、委内瑞拉正处于开发时期,反而是美国、日本、欧洲多国等发达国家仍处于研究阶段。

央行数字货币,能否踩在前人的肩膀上成为美元霸权的终结者?它和其他挑战者——欧元、黄金、比特币的不同之处有哪些?国泰君安证券有色团队近期以一篇深度报告《数字货币,第三轮黄金长牛的号角》,从美元霸权的众多挑战者的视角,解读这场 “货币战争” 的最新进展。


01 天下苦美元久矣

作为全球最霸道、最强权的法定货币,美元在世界主要结算货币中占比超过 40%。原油、黄金、基本金属、农产品等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大部分都是以美元来结算。

美国利用美元的特殊地位,自主决定其价值,并成就其经济霸权的地位。

据世界货币基金组织 IMF 统计,1999 年至今,全球资产储备中美元占比已从最高点约 73% 下降至目前约 62%。除了说明 “去美元化” 现象确实在发生外,同时也说明了美元霸权短期确实难以撼动。

1999 年至今全球美元资产储备占比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但仍占据绝对主导

在过去多年中,真正能对美元构成威胁的挑战者屈指可数,其中**泛区域货币(如欧元)跨境支付系统(如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 CIPS)**曾经或正在被寄予厚望。

# 泛区域货币(如欧元)

就泛区域货币而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为欧元。

截至 2019 第一季度,全球欧元资产储备占比约 20.2%,远低于美元的 61.8%。

究其原因,在于欧元受限于区域限制,难以脱离欧洲范畴。

1999 年至今全球欧元资产储备占比呈现先升后降态势

# 跨境支付系统(如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 CIPS)

跨境支付系统中最具代表性的为跨境支付系统 CIPS (cross-border Interbank Payment System),该系统为满足 “一带一路” 内外资金融通,由央行于 2015 年启用。

据统计,截至目前 CIPS 已有 31 家直接参与者和 855 家间接参与者,实际业务覆盖 155 个国家(地区)的 2395 家法人金融机构。2018 年 CIPS 支付业务笔数和支付金额分别高达 144 万笔和 26 万亿元。

2015-2018 年 CIPS 支付笔数快速上涨

2015-2018 年 CIPS 支付金额迅速上扬

而事实上,无论是跨境支付系统还是泛区域货币,区域局限性明显,难言对美元体系构成实质性威胁。

但如果能有一货币在具备跨境支付或泛区域货币特征的同时又能解决诸如区域限制等方面的问题,其是否能对美元霸权构成真正意义上的挑战?

数字货币,或许能担以重任。


02 新的挑战者——数字货币


十年前的 5 月 22 日,十九岁的程序员 LaszloHanyecz 用 10000 枚比特币购买了 2 块价值 41 美元的披萨。

有的人说那两块披萨来自于棒约翰,也有人说是达美乐,但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比特币第一次被定价,预示着数字货币拥有了法币的支付功能。而这一天也成为了比特币的纪念日,被信徒们称为比特币披萨节。

自那时以来,数字货币发展如火如荼。目前,市面上流通的数字货币已突破 2400 种,全球的币民有 4000 到 6000 万左右。

# 比特币

数字货币开山鼻祖——比特币,于 2008 年次贷危机中诞生,截至 2020 年 4 月底总市值约 1381 亿美元,单币约 7530 美元 / 枚,已流通数量约 1834 万枚。

截至 2020 年 4 月底前 10 大数字货币市值及价格概览

比特币如此受市场追捧,主要原因是其具备去中心化、可全球流通、低交易费用的特点,整个网络由用户构成,不存在任何权威机构为其背书。

比特币具备去中心化、可全球流通等特点

但比特币每四年减半一次,无增发,维持总量 2100 万枚恒定,使其流动性有限且价格波动剧烈,这与成为货币等价物的条件相悖,故比特币难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货币。

# Libra(天秤币)

那是不是只要在继承比特币优点的基础上,同时解决信用背书及流动性难题,该数字货币就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货币化? 2019 年 6 月,Facebook 以一封 Libra1.0 白皮书宣告了 Libra 的诞生。

自发布起,Libra 就备受争议,但这也无法阻挡其雄心壮志——为全球 17 亿缺少银行或金融服务的人提供服务,并帮助这些国家或地区建立稳定币或者数字法币(CBDC)。 与比特币不同的是:

①Libra 拥有良好的信用背书,独立的 Libra 管理机构,且组成会员多为行业翘楚如 Facbook、eBay、PayPal 等;
②无发行上限,保证流动性需求;
③特定资产为储备后盾,挂钩一篮子货币及短期政府债券一定程度上保证币值的稳定。 另外,Libra 的可拓展性(对应支付的便利)及安全性(对应支付的安全)保证了其支付功能,以上优点或将助力 Libra 更加贴近甚至成为真正意义上 “货币”。

Libra 三大要素

如果说比特币的诞生是 “货币去中心化、非国家化” 对美元体系产生了概念性冲击,那 Libra 的出现无疑在可操作性方面让数字货币挑战美元成为可能。

数字货币对美元的 “二维” 打击

就成立目的而言,区别于跨境支付系统或欧元,Libra 旨在成为无国界的全球性货币,其范畴远非局限于某一特定区域及国家,可以轻松跨越地理边界、司法边界、甚至是货币边界。

就挂钩资产而言,Libra 选择一篮子货币作为锚定基准。

因而理论上可将 Libra 视为真正实现 “去国家化、去区域化” 的泛区域货币,对现有美元体系构成明显冲击并非没有可能,但短期内难以一蹴而就。

Libra 兼具跨境支付、超主权货币等特点同时突破了地域局限性,有望进一步挑战美元

若 Libra 单一锚定美元,(事实上鉴于美国的监管要求及为保持币值稳定,美元或美元国债仍是最佳锚定目标),成为 “美元数字货币”,届时美元将实现之前挂钩黄金、石油,再与数字货币的锚定挂钩,其霸权地位或将强化而非削弱。

不排除未来美元挂钩 Libra 的可能届时美元霸权或将加强而非削弱

# 央行 DCEP (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

巧合的是,在 Libra2.0 白皮书发布的同时,央行宣布 DCEP 小范围公开测试。

早在 2014 年,央行就开始进行了数字货币设计,并于近期在苏州等城市试点测试。
据国际清算银行 2020 年调查结果显示,全球范围内,已经有 10% 的央行考虑在短期内发行法定数字货币,一改之前犹豫观望、反对禁止的态度。

那么作为全球首个落地的数字法币(CBDC),DCEP——这一央行数字货币,相比较比特币、Libra 有哪些不同呢?
DCEP 具备如下特点:其底层资产为人民币(央行负债),即央行背书,因而从本质上来说,其为与现有纸币类似的货币,但与纸币相比,其制造运营成本更低,且便于携带、而匿名可控性将为其反洗钱、反恐融资等功能设计奠定了良好基础。 此外,DCEP 设计的核心为双层运营:即人民银行先把 DCEP 兑换给银行等金融机构,再由其兑换给公众,双层运营既能利用现有资源调动商业银行积极性,也能够较好提高公众对 DCEP 的接受程度。

我们认为,DCEP 在苏州及深圳的试用将拉开其应用大幕,落地速度或超预期,有望迎来更大范围的应用。

DCEP 与比特币、Libra 对比

不过同 Libra 一样,尽管央行 DCEP 也有可能发展成全球化支付和清算基础设施来削弱美元霸权,但并不能在短时间内显著改变国际货币竞争的基本面。 DCEP 的底层资产是人民币,人民币的国际支付比例、全球储备货币占比均少于 2%,很难取得国际支付中的主导地位。

短期内,DCEP 只能服务中国境内,在国内通过法律和行政手段实现全面覆盖,但在境外,短期内影响到的主要是华语地区以及一带一路部分国家用户。 尽管央行正在拓展 DCEP 的应用场景,如跨境、跨机构支付和清结算等,还可能会与支付宝、微信支付绑定,但从用户基数来看,DCEP 并不占据显著优势,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落后于 Libra,Facebook 有 28 亿全球用户,加上 Liber 协会成员的用户,其潜在的用户基数巨大。

综上,数字货币短期内要 “货币化”,挑战美元霸权极为困难,但中长期来看,其兴起、完善及发展有望挑战美元霸权,加速去美元化进程。


03 黄金第三轮长牛或将起始于数字货币


今年以来,从金条、到纸黄金、黄金理财、黄金期货、黄金基金,都取得了不错的收益,而这股黄金大牛市和 “去美元化” 大潮,密不可分。

纵观历史上黄金的多次牛市,第一轮牛市起点为美元与黄金脱钩(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终点对应 20 世纪 80 年代美元货币体系进入稳定期;第二轮牛市起点对应着欧元的诞生,终点为美国经济复苏叠加欧债危机。

可以发现,黄金牛市总是对应着货币体系特别是美元的变迁,去美元化很大程度上左右了金价的表现。

如果说第一轮去美元化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第二轮为欧元的诞生,那第三轮将何为载体? 从更长的时间视角来看,类似黄金第一轮、第二轮牛市的起始与终结,我们推测第三轮黄金长牛——

或将起始于以数字货币为代表的第三轮去美元化;或将终止于数字货币的真正成熟之时、对黄金构成实质冲击之际。

黄金第三轮长牛或将起始于数字货币的崛起,终止于其对黄金构成实质性冲击

考虑目前的市场认可度、交易体量、交易者等方面因素,我们认为短期内,数字货币目前无法对黄金构成明显冲击,且考虑到两者均可对冲美元信用体系,前期更多可能体现为美元霸权的共同挑战者而非竞争者

首先,就市场认可度而言,目前数字货币频繁受到攻击和质疑,很多国家都在考虑监管问题。

而黄金自古以来就被作为稀有物的一般等价物,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

18 世纪至今世界货币体系的变迁都与黄金密切相关:金银本位制 - 金本位制 - 金汇兑本位制 - 布雷顿森体系(与美元挂钩)- 黄金非货币化的货币体系演变。

和黄金相关的货币体系演化从金银本位制到黄金的非货币化

直至今日黄金在世界各国外汇储备中仍占据重要地位,如截至 2019Q4 美国黄金占外汇储备占比约 75%,德国约为 70%。

截至 2019Q4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黄金外汇储备占比概览 (按美元折算)

**其次,从交易体量方面考虑,**目前市场上交易量最大的币种为比特币,据 Coinmarket 统计,2018 年其日均交易量约 80 亿美元 / 天,而据世界黄金协会统计,2018 年世界黄金日均交易量约 1140 亿美元 / 天(包括场外交易市场 OTC、期货市场及 ETF 市场),其体量远大于比特币。

2018 年世界黄金交易量日均约 1140 亿美元(包括场外交易市场、期货市场和 ETF 市场)

**最后,从投资者构成来看,**黄金交易参与者众多,囊括上游原料生产商、中游贸易商、下游加工企业,交易所交易与黄金 ETF 则多为专业投资者,而比特币绝大部分为对数字货币有一定研究的 “币友”,双方投资者在选择持有比特币还是黄金上,较难产生交集与替代。

但长期来看随着数字货币的成熟化、规模化及规范化,其对黄金的明显冲击有望真正体现,两者或将在储备资产、支付交易方面将产生正面对抗。
基于数字货币是否能够对美元构成实质性威胁,未来可能出现三种情形。

不同情景假设下数字货币对黄金的影响探讨

1、若数字货币如 Libra 对美元构成了实质性威胁,美元霸权受到强有力挑战,则黄金具备良好表现基础。

2、若未来美元 - Libra 体系真正构建(如前所述并非没有可能),美元霸权增强而非削弱,则黄金或将由此承压。

3、若未来数字货币如 Libra 成为世界货币体系的主导者而非美元,届时黄金或不再锚定美元而是数字货币,则数字货币的强盛或不利于黄金一如之前强势美元下的金价走弱。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数字货币,第三轮黄金长牛的号角》及公开信息,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完整版报告内容为准。

刘华峰 (分析师) S0880515060003

汤 龑 (分析师) S0880519010001

邬华宇 (分析师) S0880518100005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经济学界如何看待比特币?

知乎用户 Kino​ 发表 正经八板的经济学家如何看待比特币,就不得不提到 2015 年 Rainer Böhme, Nicolas Christin, Benjamin Edelman, and Tyler Moore …

国际化还是票证化?中国法定数字货币何去何从?

正文共2787字,预计阅读时间为8分钟 最近,商务部发布的一条消息引发市场对中国央行法定数字货币DC/EP的误读,导致A股市场上数字货币概念板块整体沸腾。同时由于经济内循环概念大行其道,DC/EP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也引发一些猜测和质疑。就中国 …

区块链本质是不是割完韭菜就走人?

知乎用户 半佛仙人 发表于 1/11/2018 区块链不是,区块链本身只是一种技术,只是一种工具。 这是一种分布式大数据工具,我自己的日常工作中就会接触到,工具本身没有善恶。 而现在各种基于区块链的各种代币ICO,是骗局。 目前几乎所有的代 …

双管齐下 – Nei.st

在远离美国的地方,金融世界的神经系统正在重新连接 去年距圣诞节还有两周时,中国科技公司金融壹账通的高管登上了飞往纽约的航班。他们降落在寒冷肃杀的氛围中:因为怀疑电信巨头华为为北京从事间谍活动,美国立法者即将禁止这家公司向美国政府供货。但金融 …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中本聪指明了反共的路?

金字塔社会的衰落? 2020年1月3日,美军使用无人机击毙了伊(恐)朗(怖)将(分)军(子)苏莱曼尼,正式开启了无人机【定点清除】统治阶级的全新时代。至于这是不是正确操作,会不会导致第三次世界大战,在此暂不讨论。不过,我币圈人确定的是,独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