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视同缴纳,有人视同没缴,大家都有美好的未来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文|大 何

最近有一个一闪而逝的热搜,说的是好多官媒,跟约好了似的,齐刷刷地转了一篇标题吓人的文章——《社保断缴1次,这些待遇全部取消!》。

说实话,这标题取得,真有水平,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一股寒气。

我这人好奇心重,就点进去瞅了瞅。

还好,没那么夸张,不是说你一断缴,过去交的全都打了水漂。

但要说没影响,那也是假的,而且影响的都是些要命的地方。

简单来说就是这么几下:

最直接的就是医保。

这个月断了,下个月你看病就得自己掏钱,一分钱都不给你报。

你要是手脚快,三个月内赶紧续上,那还好,下个月就能恢复,连续缴费的年限也给你算着。

可一旦超过三个月,那就麻烦了。

各地规矩不一样,但基本都得让你等个三到六个月的“观察期”,这期间看病还是自费。

更要命的是,你之前的连续缴费记录,“啪”一下就清零了,得重新开始攒。

可别小看这个“连续年限”,这玩意儿决定了你看大病时报销的上限,以深圳为例:

而那个“累计年限”,决定的是你退休后还能不能免费用医保。

两码事,但都挺重要。

然后是生育险,这个对准爸妈们来说,打击挺大的。

大部分地方都要求你生孩子前,得连续交满9到12个月的社保,不然一分钱生育津贴都拿不到。

万一中间断了一个月,对不起,不符合条件。

等你生完孩子,得再吭哧吭哧连续交满一年,才能把之前那笔钱给补领回来。

这中间,产检加生孩子的钱(少说一两万),就都得自己扛了。

还有些隐形的“城市入场券”,

比如买房、落户、孩子上学。在北京上海这种地方,社保断一个月,之前攒的五年、七年资格,就得从头再来。

文章后面还介绍了怎么补缴,那些流程化的东西我就不啰嗦了。

我想聊的是,这盆冷水到底想泼醒谁?

其实这个政策一直就有,近期才忽然上热搜,再联想到前几天最高法说“不给员工交社保的合同无效”,这套组合拳打得,意图简直不要太明显。

前一招是敲打企业,后一招,就是对着那些交“灵活就业”社保、心里还在琢磨着要不要断供的人,还有那些失业了但还在咬牙自己交社保的朋友们,进行一次“灵魂拷问”。

这背后的潜台词就是:你都交了这么久了,现在不交,前面的就亏了哦!

这在经济学上叫“沉没成本”,跟电信诈骗一个路数。

骗子总会告诉你:再投点钱就能回本了,不然前面的就全没了!

 就是拿捏准了我们“不想白白损失”的心理,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投钱。

不过,我就纳闷了,本来大家对这事儿就有点怨气,你不去想办法让它变得更香甜可口,

反而跑过来威胁说“这玩意儿很重要,你不听话后果很严重”,你猜大家会怎么想?

那么失业自己还在缴的人一想,反正这些权益也没了,索性断了。

我看这宣传口,真是捡到宝了,一句话就把人给劝退了。

天才,绝对的天才。

只是麻烦以后评论员同志走点心,同一时刻发这种人机评论只会起到反效果。

其实,这一切背后有个更大的背景,那就是交钱的人越来越少了。

首先来看看我国目前多少人交社保,这个最准确的数据是医保(养老保险只公布开户数,不公布当年持续缴费的人数),2023年我国医保缴纳在职人数是2.7亿人。

而同期我国就业年龄段人口是7.7亿。

所以如果你的单位给交社保,那恭喜,你已经是我国打工人的最上那1/3了。

但是,从2019年到2023年,居民医保少了整整6200万人,光是22年和23年这两年,就少了4500万。

医保可是社保里最核心的险种,要是没它捆着,养老金那边的数字恐怕更没法看。

官方的解释是:

一是数据“优化”,清理了重复参保的;

二是有些人“升级”去交职工医保了。

只是22年职工医保才多了800多万人,居民医保那边可是少了2500多万,这中间巨大的差额,人去哪了?

还是社科院说了句大实话:“不能排除部分居民因缴费负担而放弃参保缴费”。

你看,上面其实也是知道的。

去年11月,中国人大网对外刊发了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社会保险法》实施情况的报告。

《报告》称,当前低收入人群缴费压力大。

社会保险法第3条规定,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可现在,很多人的实际收入比最低缴费基数还低,工资没涨多少,社保缴费年年涨,这种“被平均”的滋味,谁尝谁知道。

那居民医保真的很贵吗?

去年是四百块,前年三百八。

是不管用吗?

也不是,平心而论,这是个很好的政策,报销比例和药品目录都比十几年前好太多了。

说白了,还是那两个老问题:兜里没钱,心里没底。

对于农村家庭来说,一年四百,可能是两周的买菜钱,而且这钱得年年交,活到老交到老。

对于收入不高的年轻人,尤其是那些工作不稳定的“灵活就业者”,眼前的饭都快吃不上了,谁还有心思去想几十年后的事?

所以,别说低收入群体了,就连大学生的参保人数都在降。

这不是一两个人的选择,而是一种正在蔓延的趋势。

更深层次的问题,我们现在这套社保体系,面对如今灵活多变的就业市场,显得有些格格不入,水土不服了。

当下社保体系其实是基于“体制内国企职工缴纳”来设计的,预设场景是所有缴纳人工作都具有长期稳定性,不会突然失业也不会经常跳槽,缴纳企业至少在这块上遵纪守法。

它的设计压根就不是为我们这些在市场上摸爬滚打的普通人准备的。

它的原型,是几十年前那种“铁饭碗”的国企职工。

你想想,那时候的人,一辈子待在一个单位,工作稳定,不会失业,自然能“连续缴纳”;

单位就在本地,不存在“跨省转移”的麻烦;

国家给交,也不用担心企业耍赖。

所以你看,那些“连续缴纳才算数”、“跨省转移的问题”、“缴费基数高得吓人”的规定,在那个年代看,是不是就“合理”多了?

可时代变了,现在有几个人能保证一辈子不换工作、不失业?

这问题现在已经摆在桌面上了,再不改,二三十年后,城市里出现一大批没工作、没收入、每月只有一两百块补助的老人,那画面想想都让人害怕。

说白了,我们本该走的是“低门槛、广覆盖、保基本”的路子,结果现在走成了“高门槛、覆盖广、但内部待遇天差地别”的模式。

所以这种事,靠吓唬几句是解决不了的。

你越吓唬,老百姓心里越打鼓:是不是池子里的水快干了,连我这点三瓜两枣都盯上了?

文章写到最后,咱们得升华一下主题,补充点“正能量”了。

各位朋友,别纠结眼前这点得失了,要有大局观!

延迟退休是大势所趋,奋斗到75岁不是梦!

社保是什么?

社保是夕阳红的绚烂光彩,是广场舞的强劲节拍,是为祖国奉献了一辈子的人,退休后游山玩水的经费来源。

别急,虽然你在城里拼命交的钱,你乡下的爷爷奶奶可能拿不到,但有的人的孙子能拿到呀!

这叫“统筹”,是个大棋局,我们普通人看不懂就对了。

年轻人不要总那么消极,说什么熬不到领退休金那天。

要有前瞻性嘛!你想想,等你75岁退休了,这笔钱多么重要!

至于缴费年限从15年涨到20年,这更是充满了智慧。

一方面提高了门槛,另一方面也给了你希望——只要你活得够久,交得够多,将来就能领得更多!

当然,万一你快退休了还没交够年限,那也没关系,个人账户里的钱退给你,剩下的正好为社保基金做贡献,一举两得,皆大欢喜。

过去有个词叫“视同缴纳”,我看以后,可能会有个新词,叫“视同没缴”,大家都有美好的未来。

写在最后:建了一个付费的星球社群(99元一年),已经运营一年多时间了,欢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加入!

加入星球可以选择加入读者小群,另外每天都会在星球分享我的一些见闻和想法,以及一些消失不见的文章。

也可以向我发起提问,一起日拱一卒,享受匀速进步的美~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社保新规 9 月 1 日实施,对普通人有什么影响?

知乎用户 mooooooooooom 发表 一个月交 1500,我从 25 岁开始交到 65 岁,40 年,哪怕不算涨幅,我也一共投进去了 72 万。 我有这 72 万,还不够我养老的吗? 不知道退休金能拿每个月多少? 知乎用户 浪里白条 …

社保断缴的后果有些什么?

知乎用户 Luke​ 发表 什么后果也没有 无非就是没有养老金 但是养老金非常离谱 14 年以前的机关单位的干部叫做视同顶格缴纳 等于说他们没交过就变成全交了 知乎用户 才不是咧 发表 人不要想的太长远,就目前这个延迟退休,90 大概率是退 …

让机器人交社保,他们可能不只是说说而已

头图由豆包生成,提示词:机器人交社保 要不要让工厂生产线上的机器人交社保? 这个问题乍一听你可能会觉得很荒谬,当然实际上也很荒谬,但是,它还真有可能成为现实。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郑功成(栋梁注:不是郑成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关于机器人员 …

社保,正在压垮很多穷人

我们看一下这几年上海社保缴费基数的变化: 2020年7月1日起,上海社保缴费基数及比例如下:上限为28017元/月,下限为4927元/月。(下限应该是5748元/月,因疫情执行当年规定) 2021年7月1日起,上海社保缴费基数及比例如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