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9 日可容纳 5 万张床位的上海最大方舱医院正式启用,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知乎用户 timzhang 发表 我妈今晚从旅馆给送去东外滩方舱领脸盆打通铺了,本来这没啥,阳性就该去方舱,我赞同。 但是,最令我气愤的是,除了不知道是不是警察的两通电话,我妈自己没有任何手段知道自己是阳性人员,现在她健康云上核酸检测结果最 …
说明在 3 月末的时候,国家就已经判断出这次疫情不容乐观。
要注意了,这批大规模修建方舱医院并不是从这几天开始的。3 月 22 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就开始要求每个省都要保证有 2 到 3 家方舱医院。
我家合肥这边的事情我清楚。国务院 3 月 22 日下的通知,合肥这边 8 小时完成筹划准备,48 小时完成图纸设计,3 月 25 日正式动工。
合肥会展中心第 9,10 号展区,用了 4 天 4 夜的时间,在 1500 名工人的努力下,修建了一座占地 3.1 万平米,2030 个床位的方舱医院。
这个速度不算特别快,对比起去年的武汉和石家庄等地,只能说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成绩单。
虽然是修建在合肥,但是这座方舱医院辐射的是全省。比如安徽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淮南地区,一旦淮南压力过大,就会释放出一部分阳性患者转移到合肥来进行隔离治疗。
同样,这也就说明了,即便有了方舱,该防守咱们依旧得严防死守。
如果一个 6 千万人的安徽省只有 2000 名病例,那么集全省之人力物力,可以为方舱中的病人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有能力保证最大程度地降低重症患者数量。
反之,如果觉得有了方舱医院就万事大吉了。那抱歉,一个 2000 人的隔离点,可以轻而易举地被奥密克戎打的毫无还手之力。
方舱医院是我们防守时的应急手段,是抗击疫情的内裤。但我们总不能每天就穿个裤衩在外面乱晃悠。
还是把时间线拉回去,3 月 22 日国务院下的通知。(我提这个时间点,已经算是很委婉地表达了一下态度)
应该是出于两方面考量。
第一,如果上海的疫情外溢严重,那么我们就会直接回到 2020 年初的状态。各个城市的放舱医院应收尽收。
第二,如果周边省份自己的防控效果还不错,那么这批方舱医院还可以起到支援上海疫情的作用。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帮着上海转移一部分病人。
如果走到第二步,地方政府要做好两件事,
第一,辟谣。一旦开始接收来自上海的阳性患者,类似于方舱医院周边 1 公里全部红码,就地隔离的谣言会甚嚣尘上。谣言如果不加以控制,那么整个地区的市场会出现疯狂抢货的情景。
第二,安保。辟谣只是基础,想让老百姓真的相信接受来自疫区的病人对自己没有风险,那么就要把安保力量做足了,一个阳性都不允许外流出去。
我服了,为什么有人会觉得我说大规模的方舱是共存的基础,等于说建方舱是为了共存啊????我语言表述我认为没啥问题啊。
气笑了,合着你们是既不愿意稳步共存,花钱基建提升医疗保证;也不愿意清零防疫,动态封控保证社会面无阳性,就想一口气放开然后死个十几百万,死完算求,反正死的不是网上冲浪身体健康的青壮年是吧。
不同意封控,也不想分级诊疗,更不想分流看诊,甚至不同意建分流措施。有些人到底要什么啊?
哦,对,按上海现在的数据,那一气放开一点毛病没有,毕竟万分之一不到的重症率,0% 的死亡率。这哪是大号流感,这就是个微型流感好吧,医学奇迹啊堪称。
以下原答案:
跟很多回答认为的恰恰相反,我认为,大规模方舱才是共存的基础。
首先第一点,在出现就医需求需要治疗的情况下,新冠阳性病例无论得的是什么病,最终还是要和阴性病患隔离治疗的,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奥密克戎如此高的传染性下,是阳性不隔离治疗和阴性病例混在一起的。哪怕是彻底躺平的英国。
别跟我说什么大号流感什么死亡率,和死不死人都没关系。正常人去医院脚扭了,烫伤了,配个药,睡不着,看个腹泻,看个牙,哪怕看个风寒感冒,谁愿意再得个大号流感回来的?哪怕自己无症状,在奥密克戎如此高的传染性下,谁愿意去一趟医院配个药,回来就可能给家人传染个病让家人发几天烧的?就算自己家人都无症状,谁能接受同事去看个病回来传染一个单位接连生病感冒发烧,工作老是一个人做三个人份的?
好好的谁愿意莫名其妙担一场病啊?
所以阳性病例社会面也许可以不隔离不检测,无症状大家不当回事,但是一旦出现症状,患者就医,那面对的医院里必然都是易感 / 已感染 / 高危人群,肯定要分隔治疗的。轻症方舱隔离治疗,是较为合适的应对手段。
而第二重要的是,没有任何人能强令有身体不适的人(包括不限于咳嗽,发低热或高热,腹泻等轻度症状)不要去医院,你当然可以自己在家扛过去,但是没有办法控制这些轻症阳性患者不去医院。
所以,为了避免未来可能发生的医疗挤兑,大规模方舱,理论上来说每 10 万人要有能容纳万人数以上的方舱(隔离就诊床位);分级诊疗,分流就诊,轻症进舱,配备基础护理 / 志愿者。
大量针对性培养新冠轻症护理,以护理重感冒为标准,让普通的其他医护回归医院各自科室。
只有这样,才能解放当地常规医疗资源,减少因为新冠高传染性带来的医疗资源不足和其他疾病诊疗延误或是中重症激增的情况。
第三就是疫苗和核酸问题。疫苗普及率还要再高再高再高,远远不够,并且要习惯定时加强针,常态化接种。医院出入核酸更是要形成习惯,尤其是危重。因此简易并准确的抗原非常重要。很多人会问,为什么放开了还要核酸,还要常态化疫苗。其一自然是因为冠状病毒的突变性以及可反复感染,疫苗抗体过了一定时间就会消失这一个性。还有则是因为院感的危害。我国医院里的老人孕妇小孩,各个基础病患者,有很多是没有接种完整 3 针疫苗或者是因身体原因无法接种疫苗的,院感对于医院和患者来说非常容易造成毁灭性的后果这点大家应该都能理解吧。只有保证医生不被感染,才能保证院内就医的 “高危人群” 不会出现生命危险。
达到这三点,才有机会谈共存。
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关于评论区有疑问的疫苗防死率和疫苗防重症率,香港的调研报告出来了,可以自行查阅。
中美疾控中心专家联合发布香港新冠死亡病例相关数据,其中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疫苗常态化并不是说要你每天每周去打疫苗,而是医疗机构,民众自己心中有数,一定时间要去补新冠疫苗。新冠疫苗 3 个月后抗体到达峰值,然后开始下降,6 个月后抗体接近消失。完整接种 3 针,或是乱序接种可能会保持比较久,但是要有概念,新冠疫苗哪怕你全接种完了,过一定时间防疫效果会变差。而是对变异毒株的效果是个迷,很大几率是需要重新接种的。(以色列已经打第五针了)
把几个月 / 半年补一次疫苗当常态,或者以后研制口服 / 气雾等更简便更高效的方式也行,总之就是,全民的体内抗体要维持在一个相对高位。
并不是叫你每天去打疫苗,有点医学常识。会打死人的……
至于有些人有疑问的方舱数据,以如今把戴口罩写入法律的新加坡,放开以后的数据为例,并且,新加坡从未出现实质医疗挤兑,最困难时候是入院排队 6 小时。
新加坡总人口 580 万,确诊 92 万,至 3 月初死亡 1100。所以差不多可以得出放开后新冠的感染率为 92/580=**16%。**这 16% 里肯定有一部分是无症状连方舱都不用去的,也有一大部分轻症,小部分中重症,但同时,社会面上因为放开自己扛的实质阳性我认为也是有的…… 所以这里我就简易的取个中,8%~10% 有症状,这个数据不精确,毕竟实质上 “需就医” 这个标准掌握在每个人自己手里。一旦开放了,你凭什么喊这些有症状的居家隔离在家硬扛啊?
也就是说,全面开放以后,有大约 10% 是感染了有症状,需要就医的人。当然也许事实不需要这么多,毕竟不是所有人同时感染的,我这里取的是个相对保险的数量。
顺带一提,世界范围内全球研究显示,成年人的普通流行性感冒感染率为 10.7%、患病率为 4.4%,65 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 7.2%。这个数据来源百度,我没查到数据源……
回到新加坡,新加坡感染后,重症率为三针 1%,两针 4%,不打针 10%。
另外一个数据是:0.3% 需要氧气,0.04% 需要 icu,0.03% 病逝。
以此计算: 中国 14 亿,确诊阳性有医疗需求的 14 乘以 10%=14*0.1=1.4 亿人。
重症约为: 三针 140 万、两针 560 万、一针 1400 万人。取个折中,大概 500 万重症
需要吸氧的人数为: 1.4 亿 * 0.3%=42 万。需要 icu 人数为: 1.4 亿乘以 0.04%=5.6 万人
为了这巨大的重症和 icu…… 我觉得方舱比例,1/10 人数比应该…… 不过分吧。
当然,这毕竟只是理论值,毕竟感染也不是同一时间会出现的,但是我估计 5000 床位 / 十万人应该还是要达到的,而且实际执行上很多人评论也说了,做不做得到,能不能培养那么多新冠医护,都是难题…… 一旦放开,势必会有很多人被放弃。说的冷血一点,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死亡并不是不可以接受的,只不过研判的是到底怎么样对社会影响更低一点而已。
世界都开放的情况下,对于一个传染率如此之高的病毒,我们的确不可能永远清零,但是现在共存,也许对于我们来说,的确还没有准备好。
巧了,今天上午还在跟人讨论如何逐步开放的问题。
我是坚决反对一步到位直接完全开放的,不管别的国家可不可以,中国肯定不行,我们的国情,我们的资源,这么开放一定会炸锅。
目前维持清零是共识,但大家都知道早晚要开放,这个逐步开放具体怎么个逐步法,就是争议点,大家没有看到行动起来,为开放做准备,觉着清零隔离日子遥遥无期,因此才产生了很多共存党。
你看,其实广泛建方舱不就是一种准备吗?
啥?开放了还要方舱干嘛?
恰恰相反,真开放了才需要大量方舱,因为我们现有医疗资源是不够的,我们没法瞬间变出一堆医院,我们只能瞬间变出一堆方舱,作为中间过渡设施,缓解一下医疗压力。
啥叫开放后的医疗挤兑?
简单的说,我们的这些医院本身现在就处于饱和运营状态,前几天我们科有人感冒发烧了(核酸阴性),减员 1 人,三天,那三天把全科累的够呛,他再不回来,我们其他人就要累病了。
而开放以后,医院会进一步减员很多人,而所需要接待的患者反而会激增,这样就两个结果,要么,医护人员累死,要么,患者排号等死。
当然更可能的是二者同时发生。
然后,很多非致命疾病相关科室,被迫调人去支援发热门诊,支援急诊,支援方舱。
你们很可能会在以后看病时,发现我一个推拿学主治医师,坐在发热门诊给人看感冒发烧咳嗽憋气。
你问: 你会看新冠感染吗?你会干呼吸干急症的这些活儿吗?
我说: 反正原来好歹规培过,虽然好多年不干那些活儿了,但比你们非专业人士还是强不少的。
你问: 那为什么不能让呼吸急症专科医生来给我看病呢?
我说: 这就叫医疗挤兑啊。
你问: 那你原来那些颈椎病腰突关节炎患者不就得不到该有的治疗了吗?虽然不致命但他们也痛苦啊。
我说: 这就叫医疗挤兑啊。
再过几天,你发现我也不在那了。
你问: 是因为疫情好转了你回推拿科了吗?
我说: 不是,因为我感染了,在方舱住着呢,一个消化科的兄弟接替我在发热门诊呢。
╮(︶﹏︶)╭
这就叫开放,大家准备好了吗?
足够的隔离场所,对疫情非常重要。
拿这次吉林市疫情来说。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引发校内扩散。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隔离场所不够。只能把学生关在校内进行简单的隔离。疫情到现在,傻子都知道隔离是最简单有效的做法。
但吉林这种小城市,一个学校密接次密接上千人。这么大的数量级,小城市根本承受不了。
最终解决办法也是把学生转移到了周边其他城市。
整个吉林省也一直有,阳性不能马上转移隔离的情况。最终原因都是隔离场所不够用。
建方仓,早拉走早隔离,能有效减少疫情传播。
评价就是总算干点正事。
题主引用的这个 4 月 11 号的新闻是这么写的:
多地方舱医院收治感染者
3 月 22 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局长焦雅辉在发布会上表示,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要求每个省份至少有两到三家方舱医院,即便现在没有建设,拿出的建设方案也要确保在需要启用方舱医院的时候,能够在两天之内建成并且投入使用方舱医院。
我现在回看了一下我 3 月 22 号发的这个答案:
如何看待国家卫健委称有地方认为奥密克戎是「大号流感」,出现了「歇歇脚、缓一缓」的心态?
编辑时间是 3 月 23 号,评论区还能看出我是 3 月 22 号发的。当时我是这么说的:
两年光景,该建设的多级传染病防治系统完全没有建起来。说常态化防控,其实根本不会做。不知道怎么从基层开始减少医疗资源挤兑,一爆出来就把全省最大的医院停诊。别说什么急诊保留,全省最大的医院那么多科室,每天要接待那么多病人,不是急诊的病就可以耽误着不治吗?
咱就是说,每个省在最大的两个城市多建 1-2 家专门的传染病医院和方舱医院,收治新冠采取三级处理。无症状和轻症的收方舱,普通和重症的去传染病医院,基层诊所负责初步处理发热等症状。不让社会动不动就停摆,还能增加医学生的就业岗位。
我觉得我这么一个平常教教电脑课、看看动画片和古生物的家伙随便都能想到的事情,你卫健委可是专业的,居然没有提前个一年半载把这事做成,也太拉跨了……
甚至我那个答案下面还有人表示反对,说没钱没资源,我不想再吐槽那个脑回路。
今天在微博看到郎咸平说他的妈妈在上海三甲医院等核酸 4 个小时无结果,人没了,这样的,一堆人问不做核酸的话要是造成感染怎么办。这种智商我都没法说——讲得好像你做了核酸就能不造成感染一样。想要不造成感染,你需要的是隔离手段,而不是核酸结果,没有隔离的话她就是核酸阴性也说不好被倒过来染成阳性。
这种必须等核酸结果才救人的策略就是纯白目,核酸结果无非阴性阳性两种,你非得等核酸的意思是阴性就给救,阳性不处理吗?不能吧?那既然反正都是要处理的,结果出不来你先按隔离处理,别让她传染给别人,基础疾病已经有的处理办法先用上,实在不行抗原 15 分钟就有结果也可以先参考,尽人事安天命,哪有干等核酸结果的道理。这么大的上海的三甲医院,基本的传染病处理能力没有的吗?说好的封城抗疫是为了保命,如果只是把本来要死于新冠的人数转移给其它疾病其他人,还搭上全国这么多人丢工作掏家底的损失,那不就封城封了个寂寞?
又要不死人,又要少损失,那医疗资源不够你得修,避免临阵磨枪。我同事就遇到自家邻居修方舱感染了新冠的囧事,你说要是趁着没病例把医院修上,这种事是不是就能少一些。
我最后再说一次,除了各级医院,还有很多其它工作要做。抗病毒不能指望一封了事,只会封城才是所有人躺平。大家都躺在家里,病毒是不会自己消失的,它永远在演化,永远会再来。人类历史上抗病毒从来是靠疫苗、药、消毒,是靠科技和医学的进步,只会耍嘴皮子说我们在意人命,是没用的。不务实研究专业手段,只会是死的人换一波而已,损失并不会变少。这次知道修医院了,以后请从根本上提升我们的卫生水平,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部分:
《后汉书 · 皇甫规传》记载,汉军西征讨伐羌人时,“军中大疫,死者十三四”,于是便将感染官兵统一安置到了 “庵庐” 中。
而到了南北朝之后,隔离已经成为了官府应对疫情的重要手段,例如南朝齐的 “六疾馆”、北魏的“别坊”、唐朝的“患坊”、宋代的“病坊” 和“安乐坊”、明清时期的“养济院”,都是在出现公共疫情后建立起来的。
方舱医院最大的作用是:集中收治、隔离轻症病人,避免形成新的感染源,不让他们去传染健康的人群。
因为医院的空间有限,所以优先收治的是重症,而大量的轻症患者无法收治那么就会在社会上继续传播。
而方舱医院一个是集中收治隔离地方,是为实现尽收尽治,避免轻症确诊患者对社会以及家庭内部造成感染。
方舱要建,类似广州 “隔离小镇” 的高标准的隔离场所,更需要建设。
未雨绸缪,以防意外吧
所谓方舱医院,也就是 “移动的医院”,打个比方,就跟房车“移动的房子” 的概念是一样的。具体来说,方舱医院由一些具有不同功能的 “单元” 组合而成,可以包括医疗功能单元、病房单元、技术保障单元等,是一种模块化的卫生装备,因此也就具有紧急救治、外科处置、临床检验等多种医院功能。方舱医院的功能全面、机动性强、组装快、可移动,因此在部队的野战环境下应用广泛。
因疫情在建的 “方舱医院” 与野战意义的方舱医院略有不同。野战方舱医院是根据战略需求在适当地方选址后,按照战场救治需求,进行模块组装建成。而现在各地建设的 “方舱医院”,根据疫情救治的需求,在选址上充分利用了现有场馆的空间进行建设,也就是场馆空间 + 方舱功能单元构成了目前的“方舱医院” 模式。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爆发以来,随着确诊和疑似患者的增多,给医疗资源带来了一定压力。但是,建设应急医院需要一定的时间,同时,各方患者流转到医院的过程不仅会增加运输负担和救治成本,也一定程度上存在扩大感染的风险。
“方舱医院” 的建设利用了既有空间,将具备诊治功能的固定模块拉到现场展开组装即可,建设时间短,并且可以根据疫情需求和发展态势选址建设,有助于减少患者的流转距离和相应的风险,可以作为即有救治资源的快捷补充。当然,“方舱医院” 的建设也需要一定的支撑条件,包括当地电力和水源供应、后勤保障、医疗资源等。
“方舱医院”是一种 “临时性” 的救治场所,根据组成的模块可以完成手术、急救、消毒等多种医疗功能。不过,由于很多大型设备比如磁共振成像(MRI)、CT 等影像学检查设备有一定的特殊要求(防辐射等),方舱医院的硬件条件一时之间很难满足所有医疗功能的需求。因此,目前 “方舱医院” 主要用于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症患者。这其实也是符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以轻症病例为主的特点的。
早就应该大建方舱了,这东西对于我国来说又不是一件困难的事,多造了对于未来疫情防控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之前因为我们控制的太好,所以忽视了大规模集中隔离地点的重要性。但是考虑到阳性居家隔离对疫情防控只有坏处没有好处,有个地方收治阳性病人,作为隔离地点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选了抗疫的路,就要不惜一切代价地走下去,不然一切努力都会付之东流。
把隔离医疗变成一个常态,有助于塑造新疫情时代的医疗格局。
毕竟是高传染性的疾病,而且越发普遍,建立足够多的隔离医疗场所非常必要。
上海就是因为开始准备不足,太过自信,第一轮核酸过后很多阳性无法安置,在家里导致全家或者群租房里全部感染,以至于到目前这个样子。
早该如此啊,不仅要多建方舱,还要多备检测设备、多培训检测人员等一切措施,当然,为了有效利用资源,也可以一省之内,或是几省这样一大片区域之内统筹安排。
总之,我们是世界第一大工业国,应该有这样的能力,要是能做到无论哪里发现比较重的疫情,能够做到以极快的速度全员检测,应收尽收,就能够用最短的时间解决问题,而且工作生活受到的影响也最小,这样相比起来,代价反而是最小的啊。
轻症和无症状者的隔离和对症治疗是个需要提前准备好应对的问题。
武汉目前的政策是阳性统一隔离,
密接和次密接实行的是动态调整,中间刷核酸。
例如密接如果特定时间范围内核酸没有问题就降低防控级别。
如果有密接转阳性就调整管控级别。
这种方式在能够比较好地切断传染源的同时还能保证尽可能不对居民生活造成大的影响。
防患于未然!这是面对像新冠疫情这样传染病的最佳措施!
说一下建方舱医院的必要性吧!
这轮疫情最大的特点就是隐蔽性强,而且传染率高!
面对那么多的无症状感染者,我们很难发现病毒的存在轨迹!这给疫情防控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所以,我们只能主动出击——**全员核酸检测!**这样太多的无症状感染者就被发现出来!
由于接种疫苗给我们带来的免疫力,无症状感染者,甚至是轻型病例最急需的并不是治疗,而是隔离!
所以,面对如此庞大的无症状感染者以及密切接触者,方舱医院的建设是战胜这波疫情的关键所在!
由于次波疫情的隐蔽性,加上现在无限放大的人口流动,很难在找到一个绝对安全的地域!特别是疫情区的周边就更加有可能受其影响!
所以,现在疫情区以及非疫情区都有建方舱医院的举动也不难理解了!
共存的基础设施啊,这还有啥好怀疑的?
如果还延续打地鼠模式,哪需要那么多方舱,临时征集一些宾馆就足够应对了。
方舱的目的是容纳无症状感染者,当前的口径是能收尽收,也就是说,没有把居家隔离这条卡死,现在看当然没问题,因为在没放开之前,一般也不会有那么多的无症状感染者。
共存以后,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无症状感染者是常态,就没法做到全部收纳入方舱了,居家隔离必然会提上日程。
那么,全部采取居家隔离不就行了?费那事干嘛
其实,全部采取居家隔离是不行的,原来我也以为没问题,但是我最近了解了上海目前的一些实际情况,居家隔离这一点在不少社区是无法做到的,群租房你怎么居家隔离?小弄堂你怎么居家隔离?居家隔离必须满足一定的环境要求,要求住户之间有相对独立的空间,出入口要少,便于管理,不能是那种敞开式的小区,豪宅区不在话下,成熟的商品房小区也能勉强达到这个要求,这些地方不但环境达标,还有物业辅助管理和保障,是能够做到居家隔离的,但是不是每个人都住在这种地方的,对于居住条件较差,管理混乱的地方,如果放任居家隔离,会造成很严重的社区传播隐患。
方舱医院在共存以后存在的目的,主要就是容纳这些没有居家隔离条件的人群。
另外还有一些无症状感染者会转为有症状,甚至重症,这个人群比例虽然不大,但不可忽视,如果有些弱势群体担心自己的阳性会转重症,而自己又没有能力去主动监测自己的症状,害怕得不到必要的医疗救助,可以自己申请入方舱,这里虽然可能环境不如在家里舒服,但毕竟是有专业的医护人员在场的,有情况可以第一时间得到救护,安全性无疑更好。
我判断:以后一个城市衡量他防控政策的放开程度,看他的方舱床位数与人口总数的比值就能大体判断了,这个比值其实是一个容错区间,数值越高说明防控政策的放开程度就越高,方舱床位数一旦进入警戒线,提示即将爆仓,那么防控政策立刻就会随之升级。
这是好事啊,未雨绸缪嘛。最好建的坚固一点,不要建完就拆。鉴于奥又变异了,这波疫情感觉还得持续两三年的样子。
没有方舱就不可能共存。
中国人口那么多,受教育水平那么高,城镇化水平也已经达到一个高点,
一旦城市里有一定规模的阳性病患,方舱医院是唯一选择,
轻症在方舱过一段集体生活,刷刷手机,吃几餐盒饭,互相聊聊天,也算一个人生阅历;
重症的、老年人、有其他慢性病或者别的病症的,方舱也可以放开手脚,不用一般公立医院的如临大敌,直接救治就完事了。
麻烦政府务必做好厕所和洗漱区的建设,别搞的跟人间地狱似的,黄的白的屎尿横流,
这已经是 2022 年了,不是大清国了,
中国也不是南亚人口大国,
便溺的问题解决不了,那也别搞城镇化了,地垄沟里随便撒得了。
一地主官要是有德,就穿着防护服,亲身去方舱看看,都不用您过夜,多转转厕所就行了。
只要能把方舱卫生间建到北京景区公厕的水平,
基层医务工作者和志愿者同收治阳性病患进方舱的矛盾都会少很多。
你想象一下,让一个 “生龙活虎” 的无症状患者占用一个医院病床,无疑是现阶段最大的医疗资源浪费了。
更何况是成千上万个无症状 / 轻症患者了。
方舱医院空间宽敞,容纳的病床更多,最主要是让 “生龙活虎” 的患者有更多的活动空间,既做到了集中隔离,也起到了集中救治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
随着疫情发展到攻坚阶段,
各地拥有足够的方舱医院,
无疑是战时的后勤大保障。
最近看了,几条新闻
1. 成都的新型核酸检测站,长得很像是以前的书报亭,检测人员不会那么累
2. 山东新型的核酸检测机器人,已经出现了
3. 长久性方舱的建立
长久性方舱,可以说是为动态清零的新补充,对于中间路线的抗疫政策是一种利好
同时,由于存在了长久性方舱,必然能创造出一部分新的就业岗位
可能,这是当下面对未来生活的一小步
方舱倒是其次,
最要紧的是应急食品,
封控期间生鲜食品供应必须控制在一半甚至更少,类似 mre 的预制餐才是正确的解决方式。
我们的城市,生鲜供应是仰赖人力的,封控期间根本无法支撑,目前为止,我们只有武汉和上海真正实行了全境封控,都出现了断炊的恶劣情况,其他城市之所以没有出现不是因为他们做对了,而是他们都没有真正实行彻底的封控。
如果想要不在同一个坑里栽跟头,政府应该做两件事,
1 建立应急食品储备库,封控立即启用,
2 打通生鲜供应和军粮生产线,封控期间立即开动产线,把生鲜食品分流到耐贮存食品的生产中。
这种事必须由官方主导,绝不能由市场自行调节
未雨绸缪,为各地不可预见的突发疫情的防控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同时,因为实物建设,也使得群防群控群治有了思想精神的笃定支持;
看过《枪炮、病菌、钢铁》这本书的话就应该明白:
疫情从古自今伴随人类,只是在不断演化
未来的城市,应当也必须建立 “疫情应急系统”
增加城市的 “反脆弱能力”
突出以下几点:
1. 国外市场不会放弃。
2. 疫情无法阻挡,会不定时的爆发。
3. 各地都建立方舱,告诉下面的人,不能阻止绿码人员回家,方舱附近统一酒店隔离,隔离一定时间后发现阳性患者及时送方舱。
有利于统一安排,统一管理,让外乡人回家有温度也有风度。
有利于稳定 GDP 上升。
有利于消耗金钱,基建的一种,非房地产。
有利于养活一批企业,各市县会优先考虑本土企业。
如有不同见解,欢迎指导或分享意见。
居安思危,疫情走向无法预测,打有准备之战比打无准备战胜算要更大吧!
说明疫情防控要打持久战了。说什么 “疫情的最后一个冬天” 的可以歇歇了。
疫情常态化的需要。
2020 年和 2021 年,还可以说我们对疫情严重程度有所低估,还在寄希望于疫情能够在短时间内消失,但到了 2022 年的今天,可以说已经疫情常态化时代。要如何防控随时可能爆发的疫情,对各级地方政府都是一个考验。第九版的诊疗指南为各地提前建造提供了依据,各地可以未雨绸缪,提前建造方舱,而不用等到疫情爆发再临时抱佛脚。
我们不仅仅需要建设方舱,各地还应该建设大量的合规的隔离点,而不能在依托于现有酒店去改造。上海的教训告诉我们,隔离酒店的设施良莠不齐,一旦造成泄露,就将酿成大祸。如果说建设方舱是既病防变,那么建设隔离酒店就是未病先防。
这个决策是对头的。
疫情是长期化,必须做好准备。
这就像军队一样,知道未来会打仗,所以预先准备好。
不止是方舱,广州的健康驿站,各地也都应该学习。
要走清零路线,就必须有足够多的方舱。这样疫情一旦出现,可以快速将阳性者隔离,阻断传染链,实现清零这个目标。
如果没有足够多的隔离点,那些阳性者留在家中,无法阻断传染链,会导致整个楼整个社会越传越多,那么清零无法实现,结果就是被迫共存。
上海这次的失败,就是全面核酸晚了,也没有足够多的隔离方舱。
健康驿站是隔离密接、次密接。
方舱医院,大概是医疗卫生体系的 “储备仓库”,甚至 “战备仓库”。
数年来,中国社会治理给我的最深感受是,在中美关系不复从前、美国在各方面瞄准中国之后,原本依托于相对稳定的全球化体系的中国社会治理体系已经难以为继,最明显的就是余量太少、储备不足、应对非常规事态的能力很差。就如同此次上海疫情,固然原因种种,但抗疫体系自身弹性不足也是原因之一。
储备,包括物资储备、人员储备、管理能量储备等等,是常见、不起眼的但有极限的东西。
世界正在慢慢割裂、且越发不稳定,极端情况更多的威胁岁月静好的中国社会。过去建立在联华制俄国际大格局上的国内社会工作,正在因基础变迁而变迁。例如八九十年代曾经把前三十年的各类储备拿出来用于经济发展,最典型的莫过于地下人防工事的商业开发。
从战争的角度来说,地下人防工事是针对核战争的,而方舱医院是针对生物战争的。
在当今世界,爆发核大战难度很高,但科技领先国家运用生物武器发动生物战争,拥有成本低、隐蔽性强的优点,更易被美国等种族主义泛滥的帝国主义国家采用。
经历了四十年的 “地球村”,时代的指针正在慢慢的回调。
很英明的决定。
我一直猜测,上海之前既不应收尽收,也不应检尽检,很大程度上,是跟本地没有方舱储备、核酸检测能力严重不足有很大关系。想做也做不到,只好闷头装死。
上海是省级,协调支援需要通过北京,也许某个人嫌麻烦,又也许某个人实在是想当鸵鸟,反正他一直没主动协调北京的支援,直到北京来人。
假如上海在 3 月 15 号前后就有事先留好的几万容量的方舱,完全可以把次密接全都扔进去,社会面传播就大大缓解了,甚至直接掐断,不至于到 3 月 25 号,还在大范围社会面传播。
奥密克戎破防能力很强,各地都有进口货物带毒造成的传播。隐蔽性也高,海宁一个流浪汉造成的破坏就足够大了。如果不是每天上下班强制检两次的模式,而是自愿去医院检的模式,在发现首例的时候,一般社会面真实情况,已经到第三第四代了。有风险的人有个好几千,是完全不夸张的。
所以事先准备隔离点,很正确,非常有道理。
仿佛看到了希望
之前我预测过新冠肺炎想背景下想要开放需要满足几个条件:
1. 新冠肺炎毒性显著降低,致死率降低到接近普通流感,并且未来可预期的阶段内都是呈现出毒性下降趋势,就算有个别变异毒性很高,保证其感染率极低没有竞争力就行
2. 第五甚至第六针加强针普遍接种,甚至全民接种
3. 各大城镇普遍建立方舱医院,避免医疗资源被挤兑
4. 新冠特效药价格下降到普通老百姓可以承受
以上四大指标实现,我们才可以真正做到和新冠肺炎病毒共存
目前各大城市建立方舱医院,这是为未来疫情毒性下降期间致死率下降但是医疗资源挤兑率不减的情况下的一种极佳应对措施
新冠肺炎真正让人害怕的是什么?现阶段其实是它可怕的医疗资源占用率,高医疗资源占用率必然会导致其他疾病患者无法得到医疗保障
大规模建立方舱医院无疑是对付此次新冠肺的一道终极杀手锏
有了这道保障,未来逐步开放管控就真的可能了
一旦发现阳性但是症状不严重的病例直接送进专门的新冠方舱医院集中隔离治疗,可以最大限度避免其他医院非新冠病例患者的医疗资源被挤兑
要想疫情到来之后人民生活最大限度不受影响,经济发展最大程度不按暂停键,就需要有三个前提来支撑:
1、足够支撑早检测早发现的核酸检测团队。
2、足够帮助达成「应收尽收」目标的方舱数量。
3、足够支撑减轻危重症和死亡发生的针对高风险人群的疫苗施打率。
所以最近能看到的可不仅仅是方舱的建设,还有各地开始诱导老年人去打疫苗的行动。
上海在本次疫情之前,第三件事儿是一直在积极推进的,但是因为市中心某宾馆的外溢,导致了长时间的隐匿传播,让 1 和 2 直接崩掉了,然后一发而不可收拾。
在疫情的评价当中,很多普通人认为决策者是傻子,其实现在大家在建方舱,恰恰证明都是聪明人。
另外,没有足够数量的方舱,是没办法做到钟院士说的「逐步放开」的目标的。
小建议就是,请告诉你身边对方舱建设有疑虑的人,这件事儿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儿,至少在新冠疫情或其他传染病发生的时候,方舱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少受甚至不受损失的重要基础设施。
在动态清零和终将共存的过渡期,需要准备好迎接冲击。
武汉的持核酸结果上地铁也好,各地在建设的方舱也好,都在为应对这波冲击做准备。
终将共存的路道阻且长。做到有备则无患,才有胆量去尝试共存。
这恐怕是上海这次用自己全盘糟烂的各种拉胯事迹给全国防疫带去的唯一正面影响!
不想成为第二个上海,先提前准备足够隔离点方舱医院只是第一步!
还要有准确且及时更新的本地全域核酸检测大数据,人员流动大数据,才能快速监测到疫情的爆发区域,从而做出精准的管控。
还要有足够的物资储备人员储备,才能在需要大规模检测时,大规模封控时做好保障,不至于出现像上海到现在也无法解决的人力不足问题
还要求各级组织机构都有足够的意识准备,从各方面做足预案和训练,才能在疫情真的爆发时不至于像上海一样从上到下一触即溃兵败如山倒,手足无措一片混乱!
准备越充分才能在疫情真的爆发时封控越好,封控越好才能越快控制住疫情。
防疫或者抗疫,究竟采取什么措施,最终不是一个医学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
探讨新冠疫情要尊重科学,这当然是正确的,不能不顾科学蛮干。但引用科学研究的结论,要注意研究本身的背景条件,不能简单地套用数据,也不能片面引用对自己的观点有利的数据。最近舆论上的讨论非常热闹,不管持什么立场的人,很多都在用别国数据来为自己背书,却往往不交代数据获得的时间、各国的背景,这本身就是缺乏科学精神的表现。
有些人或许只是缺乏科学精神,但也不能排除有些人故意利用许多民众相信科学却不懂科学的特点,蓄意为了某些政治目的,大做文章,煽动舆论。
抗疫不只是科学,首先是政治
有两个最近很常见的说法是 “要讲科学,不要政治化”,“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然而,防疫的重中之重恰恰是政治决策。科学只能负责提供其“专业” 范围内的参考信息,政治的 “专业” 决策理当由政治家来做。
对于社会而言,即使有少部分人能从疫情防控中获利,总体来看还是一件不得不考虑如何分担损失的事。亲人不幸亡故是损失,封城经济停摆是损失,“共存” 后商业万一不景气也是损失,很大程度上就是在考虑让哪些人承担多少损失,这显然不是科学问题,而是政治问题。
不同社会对死亡的接受程度是不同的,生命的价值是否能够衡量,该如何衡量,也是政治问题。英国目前每天新增的因新冠死亡人数为 150 左右,每百万人口为 2.34,大部分人及其亲友确实都不会感受到直接的威胁,因此许多民众连口罩都不戴。
英国人口约 6700 万,就按 7000 万比 14 亿的人口比例简单估算下,中国每天也要因新冠新增死亡 3000 人,每月就是约 9 万人。
当然,如前所述,这样的套用是不恰当的,中国即使与病毒 “共存”,也不大可能像一些西方国家那样完全 “躺平”,而会继续执行公共交通戴口罩、进入商场测体温等政策,可以减缓病例的增加,从而减少单位时间新增的死亡数字。
我们看上去可以通过已有的实证研究来估计这些措施可能的效果,但民众心态也会导致措施执行不到位,比如口罩不好好戴。当你增加参数,而每个参数浮动的范围又比较大时,结果很可能 “随心所欲”,科学意义就不大了。
但是这里为了讨论方便,就给死亡数打个极限折扣,几乎一折吧——哪怕每月只有 1 万位新冠患者死亡,很可能依然对社会带来巨大的心理冲击。要知道,现在中国累计也只有 4000 多位新冠患者死亡,一个月就比累计量翻倍还多。
注意这还只是设定一个 “极限折扣”,实际情况很可能更糟糕;这还只是一个月,看到几个月累加的数字后呢?要判断普通民众在这些设定下做何反应,是否会导致社会动荡,并非医生或科学家能做的 “专业工作”,而是要靠政治判断。
同样人心难测的是,即使支持 “共存” 的人,万一自己染病或家人不幸身亡,很可能又变卦了。当然我们也不用去苛责这样的人,这是人性使然。但问题在于,“共存”舆论看上去有不少人支持,如何分辨坚定和不坚定的支持者,真正把握民意的变化,也不是医生或科学家能给出答案的,社会调查恐怕也难以通过精巧的问卷测出潜在变卦者的比例。
再举个例子,“居家隔离” 还是 “方舱隔离”,也是最近人们讨论的热点。
对于普通患者而言,居家隔离确实更舒适,可以得到更好的照料,有利于康复。在方舱不足的地区,事实上已经有大量居家隔离的案例,因此更被认为是可行的。但居家隔离存在隔离措施不得当、导致社区传播的风险,进而造成封控时间被迫延长,产生更多损失。如何衡量这两者的得失,超出了医学范畴,同样是个需要政治抉择的问题。
居家隔离时,轻症突然恶化却得不到及时救治的风险,虽然依旧不大,但比起方舱隔离确实可能增加。如果没有死亡案例,绝大部分轻症患者或许还能安心在家休息,但出现极端案例后,一些人就会恐慌,对新冠导致的发热更为恐惧,想尽办法得到救治,甚至强行出门、闯医院。纸面上可行的方案,也许就会酿成严重的社会后果,这也是政治责任。
从中又带出另一个热门话题——“医疗挤兑”“医疗击穿”。
各国在新冠疫情下,多少都出现了对医疗资源的占用,但如何判定 “医疗挤兑”“医疗击穿”,其实并没有公认的标准。如果中国与新冠“共存”,一些怀有敌意的西方媒体是会报道医疗系统“承受压力”“排队延长”,还是炒作“挤兑”“击穿” 呢?这种标准判定其实也是政治问题。
香港这一波疫情,据统计显示,“在任何时间节点,只有不到 150 例重症病例以及不到 150 例需要使用 ICU 的病例”。这数字究竟算多算少,基于不同立场的人会给出截然相反的解读,这其中也有政治判断的因素。
还有一种 “挤兑” 被称为 “防疫挤兑” 或“隔离挤兑”:目前国内由于重症少,单纯因新冠造成的治疗需求较少,方舱隔离、全面检测占用的医护人力更多,成为 “挤兑” 的原因。然而,“隔离挤兑”可以通过各地支援来缓解,如果处于“共存状态”,固然没有了“隔离挤兑”,但各地因新冠产生的医疗压力都要独自承受。
封城导致医院普通门诊停摆,也会导致大量人员得不到救治,有人根据 2018 年官方数据计算,上海每天有 74 万人次门急诊和 7000 台住院手术。如果单看新冠病人的数量,哪怕全部需要门诊,都无法与这样的停摆损失相比。
但封城是为了防止疫情蔓延,不管是讨论 “隔离挤兑” 还是 “封城停摆”,都要考虑到“共存” 下新增的新冠治疗消耗比起 “清零” 的情况,也是种医疗资源的 “浪费”。到底哪个对医疗资源消耗更大,浪费更多,其实涉及参数很多,并非“科学” 能够清晰界定。
还有人搜集很多国内外数据,推导某地 “能扛得住多猛烈的感染”,但是不确定的条件还是太多,推导时考虑了一些数据修正因素,却难以给出可靠的修正参数。当参数的选择有很大的随意性,且会对结果有明显影响时,这就不完全是科学问题,而与立场密切相关了。
从国际比较中可以看到,“共存”后每百万人口因新冠住院病人各国大相径庭,中国如果 “共存”,考虑继续推行的防疫措施和执行效果等等,数学模型可以把结果落在很大的范围内。这样的“科学” 讨论,很难说不是“政治”
而且,这类推导的最终结论,如果要得到一个好的结果,还是要落实到疫苗注射、民众心态上,这些都是不可能单单在科学层面上解决的。科学分析可以提示哪些问题需要关注,但是否落实,怎样推动,还是政治行为。
更深入的讨论还要进入经济学领域。经济学家可以建立模型来预测 “共存” 下的经济发展,但这比流行病模型还复杂得多,要考虑更多因素。尽管中国人会更注重自我防护,减少疫情的影响,但恐慌心态也会抑制服务业消费。如何在模型中衡量这两种相冲突的效应,同样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也有人担心,中国与新冠 “共存” 后,会导致制造业外流。是否相信中国即使在 “共存” 条件下,依然能比其他国家管控得更好,不会产生明显的制造业外流压力,实际上也是一种基于政治信念的判断,不是经济学家能确切证明的。
综上所述,防疫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医学、社会学、经济学在其中只能提供参考,最终的决策还是政治问题,甚至各学科专家在建立模型时的参数选择,有时本身就体现了政治倾向。
跟朋友喝酒,瞅上个姑娘。
水灵的很,心里小牛乱串。
一问,00 后,难搞,都已经是当大叔的人了。
酒桌气氛很好,人均微醺。
正掏着火呢,咔嚓一响,顺势一吸,烟就着了。我点头道谢,强装云淡风轻。妹子朝我笑笑,直接把酒吧的嘈杂笑成了人间繁华。
我刚想跟她有故事,手机响了,是老板的电话……
自罚三杯离席,朋友夸我自觉,我罚自己太怂。
偶有闲聊,插科打诨,也能博姑娘一笑。
油腻也好,猥琐也罢,仅是他人想法。
拖着拖着,她脱单了。对象威猛帅气,一表人才。一股子青春有才的飞扬跋扈。
偶聚,上半场平局,下半场就结束了,她和对象有约。我成了洗洁精都拿我没辙的老油渍。
怀旧是个不好的信号,说明不年轻了。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累,累的人都不年轻了。
基础病患者有较大风险
“新冠肺炎造成的损害与患者基础疾病造成的损害叠加,是导致患者病情恶化的重要原因。” 康焰针对吉林市救治情况分析表示,奥密克戎变异株对高龄患者、合并严重基础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具有严重威胁,特别是对于长期卧床、血液透析患者等基础情况差、免疫力低的人群威胁更大。
国家赴吉林医疗救治组专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桑岭介绍,吉林市本轮疫情中尿毒症患者感染比例较高,从目前诊治情况看,此类患者的肺炎表现重,转阴时间长,与患者的基础性疾病叠加后容易发展为重型和危重型。
国家赴长春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于凯江介绍,长春市本轮疫情发生以来至 4 月 3 日 18 时,新冠肺炎感染者 16312 名,其中普通型患者 411 名、重型患者 42 名、危重型患者 2 名。
“一些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刚来时是轻型或普通型,但后来出现了转型,病情加重。” 于凯江说。
重症患者中完成疫苗全程接种比例偏低
在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本轮疫情累计收治了 124 例阳性的尿毒症透析患者。
桑岭告诉记者,这些患者的疫苗接种率仅为 11%。由于大部分患者未接种疫苗,且免疫力低下,导致患者中重型和危重型占比 15.3%,显著高于普通人群。
康焰介绍,吉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呈现出高龄、疫苗接种比例低、基础疾病重等特点。完成 2 针新冠灭活疫苗接种的人占比约 15%,显著低于普通人群。
前两天看到一篇上海原副市长谢丽娟回顾 1988 年上海甲肝大流行的文章。
才发现,当年的那场疫情,与今时今日有太多相似的地方。1988 年暴发的传染病,因一种叫毛蚶的食物而起。上海人本来就爱吃毛蚶,而且不是熟吃,只是用开水烫一下,就图那口半生的鲜味。当时,上海附近的启东在江里挖出一个大毛蚶带。4000 吨毛蚶,一半以上都销往上海。那还是买肉要用票的年代,毛蚶好吃,不用票,还便宜,人们当然争相购买。
想象一下,小龙虾突然只要几块钱一斤,你抢不抢?不过那时没人知道,那片水域其实已经被污染,运输毛蚶的船还运送过粪肥,导致那些毛蚶都带着甲肝病毒。
全上海有 230 万人吃了这批毛蚶,结果甲肝暴发,连续好多天单日新增 1 万以上。两个月的时间,30 万人感染。这是什么概念?要是那时候有微信,估计朋友圈早已炸锅。
上海一处由单位礼堂改建的临时医院挤满了甲肝患者铺天盖地的疫情里,出现了许多让人无奈的局面。一是最开始的掉以轻心。其实早在 1982 年底,上海就出现过一次由启东毛蚶引起的甲肝流行,只不过当时收治的病人总共就 1 万多。一次小规模暴发,上海的医疗和卫生系统足以很快很好地将其扑灭。
所以,没引起什么重视,更没有做什么预防准备。二是很多信息不够明朗。谢丽娟回忆,那时正是改革开放之初,上海经济建设备受重视的时候。秉着 “家丑不可外扬” 的想法,相关部门对疫情的具体情况还有所“保密”。顾虑太多,搞得很多防疫措施不能很好地执行。即便医生都知道,只要做好防护,讲卫生,就能把传染降低。但普通民众不专业、不了解,就会很紧张。
三是医疗资源被挤兑。当时上海增设了 1 万多个隔离点、十几万张床位,但医护人员就那么多。有次谢丽娟走访医院,一个病人跟她大声抱怨:“我从早上发烧进来到现在,一口水都没喝上,你们就忙到这种地步?”
说实话,还真就忙到这种地步。谢丽娟说她现在回想起来,还觉得鼻子发酸。你看,回顾当时的情况,再看看现在,是不是觉得似曾相识?
那 34 年前,上海是怎么把甲肝疫情摁下去的?
除了抓紧扩充医疗资源,首先做的,就是最大力度公开信息。上海传染病医院院长频频在电视上通报实时情况,广播每天滚动科普,各种报刊都开辟专栏。为的就是让每个人都知道,别生吃毛蚶了,但也不必乱着急,好好洗手、讲卫生就是最好的防治。
再就是呼吁市民,少出门,别出门,减少接触,也就降低了感染。同时也不能疏忽大意,一旦有苗头,抓紧治疗。信息都清楚了,大家心里也就没那么慌了,交叉传染得到了有效避免。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上海的领导江泽民,担心防疫政策落实到基层会束手束脚。于是公开表态:“这是一场病灾,上海有什么事,要说责任,就得是我的责任。”
这话听起来轻松,但真的给压力巨大的防疫人员打了一针强心剂。他们得以放开手脚,更灵活地推进工作。比如说当时有个病例:一个孩子的满月酒桌上有毛蚶,大人觉得好玩,便让宝宝用舌头舔了舔。结果年轻的妈妈和两个月不到的婴儿都染上甲肝。
对这样的情况,上海因人制宜设置家庭病床 328 张,让大人带着孩子隔离。还有针对孕妇,在了解甲肝不会导致胎儿畸形后,上海专门设立了甲肝产科病房。非常时期,怀孕的妈妈也能顺利被收治、生产。
信息透明公开,媒体报道到位,市民不再人心惶惶,当然积极配合。有了兜底的声音,有了人性化的具体措施,大家也都更乐观,有信心。感染人数 30 万的甲肝,短短两个月,就被上海消灭。
回顾完往事,再来看看上海当下的情况。前两天,上海官方发布了一则道歉:面对传染性、隐匿性极强的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我们的认识不足;针对感染者大幅增长的情况,我们的准备也不够充分;同时,一些防控措施执行不到位,落实不到位,有些封控地区群众生活保障不够周到。
几句话,说清楚了上海正在面临的主要麻烦。其实看看现在上海防疫出现的问题,不难发现,有些和 34 年前几乎如出一辙。上海经历过迪士尼封控下的烟花、把奶茶店划分为最小的 “中风险地区”,防疫科学精准,一直被称赞。但这次“精准模式” 在与奥密克戎的赛跑中,却显得力不从心。而且上海本来就是人口流动很大的大都市,稍不留神,疫情还会外溢。所以我们不得不承认,病毒需要被重新认识。有些传统的模式,比如封闭管理,虽然痛苦,但也是必要。
再就是很多时候,信息不对称,造成了人心惶惶。新闻上陡然增加的数字,小区接二连三封控,有些小区还突然解封几个小时。人人心里纳闷:为什么封?是疑似、密接,还是阳性?封到什么时候?为什么临时解封,但出去买菜又被制止,到底应该怎么做?不明不白的时候,小道消息最容易传播发酵,一时间大家不知真假,手足无措。这也导致了接下来的民生问题:封控期间去哪里买菜?网上买不到菜怎么办?家里有病人怎么办?
网上段子满天飞,土豆换萝卜这样物物交换的,没辙薅绿化带的,上海人只能开启自嘲模式。他们哭笑不得,我们看着心疼。包括这次上海疫情无症状患者数量非常多。但网上很多人说,自己明明有症状,但却被归为无症状,不明白怎么回事。
根据浦东疾控中心一位朱医生说,上海现在所谓的无症状是无影像学肺炎症状。但不是无发烧咳嗽的流感症状。我们一直以为连发烧咳嗽都没有才叫无症状,事实却不是这样。这种知识,公众没有被告知、教育,又造成许多误解,引起恐慌。
更重要的是,上海的医疗资源吃紧。虽然现在的卫生体系肯定比当年更发达,但上海的人口数量已不可同日而语。医护工作者筋疲力尽,意外状况还频频发生。被医院耽误救治而去世的护士,被 120 拒绝帮助的老人…… 谁都不愿意看到这样的事情,但它们还是发生了。如果制度上,不能给具体执行的工作人员一点灵活性,允许他们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紧急决定。那么次生伤害恐难避免。
这些,都是当年和现在,上海经历的问题。不过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只顾着嘲讽和吐槽。而是真正要叩问,摸索前路。我们不能只讨个教训,却不吸取经验。
当然,今日的上海已不是当年的上海,今日的新冠也不是当年的甲肝。但有用的经验,依旧值得借鉴。个人觉得,我们有必要把一些政策、信息,公开得更清晰一点。哪些小区封了,为什么封,居委会应该做什么,居民应该做什么。轻症、无症状应该怎么办,是居家隔离,还是要去挤兑医疗资源。
一件件慢慢来,说清楚了,大家明白了,自然不会焦虑,有条不紊,好好配合。很多临时的政策,也要有弹性的余地。谁都无法预料突发状况,特别的事情,也当灵活地去办。不能让本来就生着病的人,因为小区封闭,无法就医。不能让不会网购的老人,买不到菜,苦苦哀求。不能让孩子一个人隔离在封闭的小区,妈妈从外买菜回来,却进不去。
规定严格,但人也该有温度。前两天,闵行区有个阿姨独自拎着大包小包,要去医院。但地铁停运,要走 2.5 公里,阿姨崩溃地掀起自己的假发大哭:“我走不动了,我是要去化疗的人。” 两位民警看见后,核查完阿姨的核酸报告,马上开警车送她去了医院。这就是我们希望更多看见的人情味:既保证了防疫,又顾全了人的需要。
而我们普通人,也有权利讨论、提建议。目前的讨论,很多夹杂着情绪,我们可以冷静下来,提出更理性的想法。比如你小区被封过,遇到过不便,就可以想想,有些措施怎么调整会更合理更高效。
即便不一定都正确,但肯定比光吐槽有用。更有能力的人,也可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帮助更多人。就像上海的一位大哥,悉心整理了民间防疫保护指南。带小区居民们了解科学知识,积极自救。告诉每个人,与其在家抱怨、恐慌,不如团结互助,积极抗疫。
当前的上海,正是焦灼期。哪个城市突遇大规模暴发,都会措手不及。再给他们一点信任、一点时间,相信很快就能调整过来。每个普通人,也要先把自己妥善安排好,少添乱,再保护好身边人。
大争之世,国与国之间拼的是容错率,而容错率来自于基本盘,基本盘稳固,很多事情哪怕输了也没关系。
民进党为什么能在台湾保持政权稳固?暂且抛开 “惠” 这层外因不谈,核心原则是因为它牢牢抓住了基本盘的心理需求,它的基本盘要闹独立,它就不顾一切跟着闹,哪怕只是装作要闹。
它的基本盘要以武拒统,它就拼命增强军力,哪怕是花大笔冤枉钱去美国买过时落伍的二手破烂也要增强军力。
实际上台湾的军力是很强的,我们觉得它弱,是因为我们拿它和解放军比,问题是世界上大多数军队和解放军比那都是垃圾,实际上台湾的军队要是放在世界上其它地方还是不差的,如果是放在南亚,中东,非洲,南美这类菜鸡互啄的地方,那台湾军队也是一霸。
它的基本盘要搞 “外交突破”,民进党就拼命去揩油,碰瓷,搞所谓 “过境外交”,想尽一切办法和美国的政客会面,甚至拜登的狗死了,蔡英文还给狗披麻戴孝的。
它的基本盘要对抗大陆,民进党就想尽一切办法膈应大陆,恶心大陆,除了各种揩油碰瓷外,花钱雇佣无良笔棍和无骨文娼起哄搞事,资助香港黄尸废青闹事,窜访各地,串联西方国家反华势力围攻大陆,对陆配穷凶极恶,对大陆张牙舞爪,别的不说,至少姿态是做足了的。
基本盘的核心心理需求,民进党会不计成本乃至于不顾后果的去满足,再加上桩脚,乡谊,宗亲一类的手段,这让民进党的基本盘实际上是高度稳固的,不论民进党在社会治理上有多么无能,它都能获得来自基本盘的谅解,所谓 “肚子扁扁也要撑阿扁”,就是这么来的。
大争之世,基本盘就是一切,一切为了基本盘,不能做任何损害基本盘以换取所谓国际观瞻的行为,更不能有 “搞外交首先要人家喜欢你” 这种奴才思维,你是搞外交,不是站街,哪怕站街也得谈好价钱再办事,而不是钱都不收给人白嫖。
氧气其实是一种毒品,会使人产生依赖性,随着亿万年的进化不得不吸才变成了现在这样,缺氧则被理解为一种戒断反应,而氧气本身也对人体有害,正是因为进化成了必须依赖氧气的生物而不得不受到它的侵害,人的寿命只能被迫缩减到七十至一百年。
正常呼吸产生的氧自由基对有机体的杀伤效应是确凿无误的事实。衰老现象本身跟氧自由基有很大关系,最简单的例子:老年斑,实际上是皮肤组织(主要是脂肪)被过度氧化。人体首当其冲受到氧自由基持续杀伤的,正是呼吸作用的工作场所:线粒体。
线粒体内的糖氧化过程和自然界点火烧木头,化学本质是一回事。自由基是氧化反应中还没有进行到底的多种中间产物,它们的氧化活性比真正的氧厉害多了。如果把燃烧看成 sex,那么氧气就是还穿着衣服看电影的状态,二氧化碳就是贤者状态,而自由基就是那已经勃起还未圆满的兽男,逮谁 X 谁。自然火焰和烟雾中都含有大量自由基,吸烟的头号有害物质也是自由基(二号是焦油,尼古丁只能排老三)。线粒体内的自由基如果漏出来到细胞中,秒杀碰到的各种生物大分子,包括承载生物信息的 DNA。
呼吸作用和普通燃烧真正的区别,在于线粒体内氧化过程是通过复杂的分子机器逐步精确控制的,不像普通燃烧那样失控,自由基漫天飞舞。线粒体对氧利用充分,反应空间限制严格,而且有非常精密的保护和调节机制来抵御这种杀伤。
进化生物学家曾经对一个问题大惑不解:为什么线粒体的前身(外来的细菌类微生物)和真核细胞的前身结合共生之后,绝大部分基因跑到核基因组里面,但线粒体非得留下那么一小撮基因,形成现在的 mtDNA?最近的答案是:这些基因是呼吸作用这种玩火行为的现场管理人员。呼吸作用的强度必须实时、精确调节。线粒体内部一旦出现呼吸作用不畅、自由基大量泄漏的信号,这些基因得马上反应,把它调低。通常的核基因组调节机制:从化学信号链接受信号 - 造信使 RNA - 运出来变蛋白质 - 再调节生理活动,对这件事都来不及。没错,呼吸作用——氧的杀伤效应就这么可怕。
但是数十年的生命中,线粒体仍然不可避免会被杀伤,因为化学的手段不可能完美,调节信号就是自由基本身。老的线粒体会损坏失效。线粒体在细胞内是会分裂繁殖的,会形成新的子代弥补能量需求。对 mtDNA 来说,分裂本身就是带误差的事。而且已经被杀伤的 mtDNA 多代复制分裂,会把这些杀伤造成的错误累积下去。总有一天,细胞内线粒体已经错误太多,效率太低,不但能量供应不足(衰老的 “衰” 字),而且自由基泄漏也控制不住,指数膨胀。自由基漏出线粒体,疯狂杀伤其它有机物质(衰老的 “老” 字)。成片的组织变成这样,恶化成器官问题,就是衰老之后的病字。再演变成系统问题,就是衰老之后的死亡。
我就问问大家,谁支持不呼吸氧气,站出来给我瞧瞧!
“精准防控” 是一种走钢丝般的微妙平衡,看上去简直完美地兼顾了多个目标:
快速、专业地控制本地疫情,几乎没有外溢;
医疗资源未被挤兑,没有次生灾害;
对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的干扰最小化;
保障个体的权利。
更妙的是,“精准防控”虽然常被视为上海独有的模式,但其实也完全吻合 “动态清零” 的要求。直到 4 月 5 日,在外界看来上海的 “精准防控” 早成往事时,张伯礼院士在接受采访时仍表示,“当前上海全市上下,全国上下都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念,就是坚持精准防控、动态清零”。
正因为当时做得太成功,上海的表现曾引来无数好评,以至于许多人都好奇一点:“上海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但少有人注意到的是:这种平衡需要高度的技巧和小心谨慎,其实很容易颠覆。
专栏作家刘远举日前在一篇《疫情中上海能做得更好的判断,并未过时》的文章里说:
政府能力也不是按照疫情来设计的,一旦压力越过一个阈值,政府能力跟不上,就会出现混乱。上海、吉林,西安都是如此。上海相关资源、能力、专业度、素质的冗余度当然会高一些,正是这些因素让上海应对德尔塔变种可以做到游刃有余,但当压力越过一个更高的门槛时,也会被击溃,而击溃之后的混乱类似的。奥密克戎就是一个更高的压力。
在此可以看出,他认为本轮疫情的混乱,是因量变引发的压力暴增。这一点应该没有异议,“城市数据团” 在《多强的封控政策,才能防住奥密克戎?》中估算,在同等的初始爆发条件和防控力度下,奥密克戎的感染力比此前的病毒高出 5.82 倍,因而目前看到唯一能确保清零的办法,“就是在第一例病例出现后,立刻采取全城封控”。
现在问题来了:这样一种做法,在国内其它地方或许有先例,却正是上海最为排斥的,并坚持到了最后一刻。3 月 27 日晚宣布划江封控,但就在前一天,上海防疫专家吴凡仍对外宣称上海不能封城,而此时仅八天的无症状感染者就已超过了 1 万例。
也就是说,上海此前的模式,在决策优先级上,最看重的是保障这座超大城市的流动性和正常运转,基于此,在充满不确定性风险的局面下,以有限的资源来管理疫情不至失控。“精准防控” 并不是因为上海多有钱,恰恰是因为没钱,深知自身的有限性,竭力避免总动员。
在 3 月 1 日的疫情防控发布会上,吴凡还说过,上海无症状感染者多,这 “对个体是好事,对面上防控是巨大挑战”。这相当于委婉地承认:无症状是可自愈的轻微感染,对个体伤害不大,但尽管如此,当下却仍需要防控——甚至正因它毒性低而感染力强,“面上防控” 变得更难了。
从后视镜来看,精准防控前期太成功也造成了后面的大溃败,因为你太成功就很难去放弃这个策略。
精准防控对付不了 Omicron,即便没有华亭宾馆,上海也迟早会被攻陷。因为精准防控的前提是发现及时、快速甄别隔离、病毒感染力相对较低,流调跑在病毒传播前面,但 Omicron 的隐蔽性、感染力都极强,使得这些都落空了——如果发现时已经快速传播开了,那筛查密接是难以想象的工作量,即便可能,也已经失去意义了。
此时,防疫人员就陷入了两难:他们无法再像以前那样完美地兼顾多个目标,而只能在相互冲突的要求之间做出痛苦的抉择。
现在我们都已经知道结果了:他们起初还是最优先确保上海的开放流动,但随着感染人数指数级暴增,人力和医疗资源遭到挤兑,此时唯一的办法就是推行抗原自测、居家隔离,将有限的资源用于救治确诊病例和危重症。
然而,这就势必顾此失彼,无法实现所有阳性清零,也难以阻止外溢。此时就面临一个决断:要么全国各地陆续跟进上海的做法,要么是上海跟其它地方一样一刀切。结果是没有意外的。
事后有人说:“我们上海人本来都已经躺平了,又被全国人民硬生生扶起来。” 语虽戏谑,但却一语道破真相。是不是 “优等生”,每个人判断不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当疫情外溢,上海就无法单独探索一条新的道路了,只能和全国步调一致。
如果决策过程是这样,那也表明,上海的防疫原本是着眼于本地视角、医学视角,但最终却正因此而导致翻船。因为他们在作出决策时,只考虑如何从医学上控制住本地疫情,并深信这是科学合理的,但却没有充分意识到一点:这种决策的自由度,只有当它不影响到全局的情况下,才能得到容忍。
医学专家凭借其专业,在决策时可以相对灵活,一线医护人员面对病人也可以有一定的自主权;这不像有些基层社区,只管执行,不管死活。然而,如果对专家的考核也是 “一例阳性,全院停诊”,那么结果和社区恐怕也不会有什么差别。
也就是说,专家的决策自由度只能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存在,一旦 “溢出”,就不是专家能说了算的了。当然,此前上海坚持不封城的最重要理由(“上海是国际大都市,不能封”)其实也是个政治判断,但这不如说是为了抬出来保全这种有限决策自由的。
前些天在一个群里,有朋友提到经济学家 Thomas Sowell 的名言:“当代价不由决策者承担时,犯错是容易的,坚持错误也是容易的。” 他原本是想说上海人吃的苦不值得,但讽刺的是,有人却将之理解为当初上海决策失误,导致外溢,而代价由外地来承受。实际上,更契合当下情形的,或许是这位经济学家的另一句名言:“最重要的决策是谁来做决策。”
上海模式失败了吗?眼下不得而知。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的一点是:当下强硬的 “动态清零” 模式,其实和上海的 “精准防控” 一样,都基于对资源有限性的认识。
在 3 月 28 日之后,“全国驰援上海” 的景象,说白了,就是上海资源不足,从全国范围内调动资源来加码。然而,全国的资源也同样有个限度。昨天还有个外地朋友跟我说,现在各地还能援助上海,要是哪天各地都爆发了,自顾不暇,谁来救?
从这一意义上说,现在的做法相当于是上海走到一半,突然掉过头去重新再走一遍,“上海撑不住,全国来撑你”。然而,就算这次能撑住,仍然没有走出新路子。一旦全国都陷入上海当初的境地,那么可能还是不得不走上海走到一半的那条路。
假如我们在付出巨大代价后,能争取到一点缓冲时间,可千万别再像之前,白白浪费了一年多窗口期了。
留给我们的时间可能不多了。
应该如此
当前防疫最大的问题就是,过度防疫
很多城市目前是,一个人确诊,密接就要隔离封闭。甚至一个人确诊,几个小区隔离封闭。这严重影响了很多人的生活工作,更严重影响经济。
而且很多时候是一个人确诊,最终发现就一个人确诊,但是为此却是几十万的核酸检测。多少人的隔离封闭。而很多时候封闭隔离并不一定可以严格。
也就是说当前防疫是为了以防万一过度限制生活工作经济的发展了。
封闭隔离其实本质上还是没有和人群分开,尤其很多时候封闭隔离是社区进行安排,很可能走形式主义或者消极服从的
方舱医院则可以把需要隔离的,需要治疗的集中到一个地方
而减少因为治疗隔离在此产生的风险
疫情短时间内总是无法消失的,我们还是需要面对器反复
尤其因为某地始终控制不利,不停往外输出,影响很大
同样仅仅方舱医院其实还是不够的
现阶段,我们面对封闭其实处理的很不好,很多都是重复工作,从头再来
每个城市都是临时指定规则,然后从上到下都是如此
疫情之外的事情,我们多少知道要怎么走,又几步
疫情以内总是各种不确定。
早就应该制定基本的准则,或者成立一个专门的部门机构来指导。
很多时候完全可以远程知道。
全国各地确诊其实并不多,知道了,跟这个机构汇报一下,然后这个机构告诉当地相关部门需要怎么做,然后必要的时候可以派人过来知道,这些人专门管这一块,等到忙完了闲了就总结经验,看看有什么不足的,需要改进的。
而不像现在,不严重还好,严重了,每个城市几乎就是从头再来,又问题还是有问题。
当下是因为某城市的影响,很多地方出现严重问题,最明显就是物流快递几乎停滞。
根据《诊疗方案》第九版 ,无症状和轻型病例实行集中隔离管理,既然是集中隔离,那肯定是需要方舱的。奥密克戎的高传播率都不容小视(可以参考上海),如果实行居家隔离治疗,自觉性是个问题(毕竟发生了很多次不好好隔离乱跑的情况),而且奥密克戎有气溶胶传播等情况,如果居家隔离,不排除会因此传播给同楼栋、同小区人员。
建设方舱,可能是为了有备无患,预防未来的大规模感染,也可以解放更多的医护人员,避免更多的医护被核酸检测、新冠轻症治疗等占用,造成医疗挤兑。
另外,从国家最近还大力推进 60 岁以上老年人疫苗接种事宜,后续逐步放开应该是大势所趋,但这个放开一定不是无限制的躺平,仍然会要求戴口罩等,密接可能仍然会要求隔离。只是疫情没有很严重的情况下,封城、全员核酸等可能会成为历史。但是,国家仍然会尽可能降低感染率,逐步放开入境有可能,入境免隔离这种感觉近期还是不考虑。
咱们假设,建方舱是为了开放,把阳性的收进来,转阴了再放出去。那么需要的容量是多大?
在带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的情况下,即使欧美地广人稀,奥密克戎高峰期仍然可以在两周内传染 5% 的人口。换句话说,方舱的接纳能力需要达到 5% 人口数,才能不居家而是集中隔离。换算比例的话,一个千万级别城市是五十万人,一个人口亿级省,五百万。这种规模的方舱,难度太大了,而且资源浪费也太可怕。
如果是打算只收治重症,那么容量要求会低很多,但是方舱明显不具备必要的医疗条件。
所以只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建方舱仍然是为了动态清零,只是因为奥密克戎传染性太强,为了在封城期间把阳性患者集中隔离而提前做准备,也就是避免上海这样阳性患者暴增而无处安置的情况发生。
也许可以理解为为将来可能的政策调整进一步收集病例和大数据,但是因此就觉得快要放开共存,明显是不可能的。共存需要的是准备 ICU 病床,呼吸机这种给重症病人使用的资源。而且媒体宣传口径必然会先行改变。
谈谈上海的情况吧,希望全国不要像上海一样。
我今天了解到,我家边上的一所小学被征用为新冠转运点,基本上等于方舱。怎么说呢,就心情很复杂,这个地理位置是这样的,标黄的全是住宅,一个街区以外是幼儿园。
就,我不知道在这种地方开方舱医院,和直接居家隔离有什么区别。。。
我倒觉得大规模建是好事情。
在方舱边上如果能继续筹备建设呼吸类疾病的专科医院,则更有利于整体防疫工作。
到时候,轻症的进方舱,重症的进医院。
其他病人去普通医院,四下里两不耽误。
总比有了疫情才开始建强。
感觉魔怔了。
方舱,测核酸,封城,三大利器。
理论上,有酒店给阳性住的话,远比方舱好。方舱几千人共同呼吸同一片空气,那个酸爽,这时候就不说气溶胶了。不怕交叉感染延长病程了。不知道有没有人做过相关研究,方舱会不会延长病程。
但凡有条件,肯定是单人间好,过去武汉那时候是没条件,转重症的比例大一些。如今已经变了,奥密克戎 BA2 传染性远胜当初,重症率也近乎于 0,有基础疾病的都在定点医院,方舱只收 3-60 岁的,基本都是不需要药物治疗的。现在的条件也比过去好。
这些人如果有酒店应该住酒店,没有酒店也是居家更有利。
别说居家会感染家人,基本上阳性的人,家人本来就都是阳的,有的只是没有测出来。只要一起吃个饭几分钟就能传染上,我周围所有的都是全家感染的。再说,就算家人没感染,起码该给个选择权吧,问问家人是不是愿意陪同感染上。我们科有个母亲送方舱他精神失控的病人,一心想一起去。还有很多孩子感染,家人感染,宁可一起感染呆一起的家庭。能尊重一下他们的想法么?
在家呆几天绝大部分人都会好。志愿者需要帮忙送菜扔垃圾,但是封控楼的阳性不也需要医务工作者上门一家家测核酸么?方舱里不也需要照料生活么?把这些省掉,也没多出来更多麻烦。不需要频繁测核酸,测核酸又不能把病吸走!反而带来了很多感染。
说居家就会有气溶胶传染的,真的没有什么依据,起码是很罕见的。这个很容易观察到,大家看看自己楼里经常有阳性没拉走,四周邻居感染了么?就算感染的也很大程度因为电梯吧。通过下水道的气溶胶感染实在不靠谱,浓度太低了,开个窗户根本不影响什么。实际上现在新增主要都是测核酸排队感染的,而不是什么气溶胶。这个很容易区分,经常小区十几天没有阳,突然出来一个。或者感染新增的人住处不是一栋楼。
全国号称气溶胶传染的小区也没两三个吧,为什么偏偏这么两三个小区呢?而且这种说法是不是真的这样也难说。另外,如果很容易通过下水道气溶胶传染,物体也可以传染,动物也可以传染,戴外科口罩也只能挡住 66% 的奥密克戎不能保证全部,那这个病毒究竟还怎么挡呢?
方舱的投入太大了,省出大量医疗资源来治疗真正需要治疗的其他病种不好么!
国内防控部门要求各省建方舱这是对疫情发展前景产生的预见性防控策略。我非常支持!
但是,这个动议还是属于对世界疫情发展现状的认知方面的迟疑,而对这个新冠疫情肯定存在长期性结果的认知上比较晚的表现。
现代医学研究早就知道,这个新冠病毒具有对疫苗完全突破性的感染能力。比方说病毒在二次或者多次感染人口方面的威胁,是人类从来没有遇到过的!
其实我们可以还通过对美国欧洲还有印度巴西等等国家早期疫情发生后的情况进行分析,就可以知道,欧美国家执行的群体免疫策略,对与他们本国的疫情实际表现进行分析,就知道,传统的群体免疫概念对新冠病毒毒株本身的特性是完全无效的。因为患者被病毒重复感染的情况已经是大量出现。比如印度德尔塔的变异就是因为多种毒株的交叉感染产生的。而奥密克戎是南非出现的,现在欧洲美国还有其他国家也出现奥密克戎的多个变种。
新冠流行到现在,这个新变异的毒株不会因为人类产生抗体就会被阻止感染,相反,曾经被感染者康复后只要经过一段时间后,比如半年的时间或者再长一点时间,中和抗体消退下降后,还是不能阻止新变异毒株的感染,同时也照样可以感染别人传播疫情。那么群体免疫的作用效果就不可能完成。最多就是降低一定程度的死亡率,而且还会留下后遗症。
被新冠病毒感染后的后遗症与病毒感染后对人体组织的损害程度有关。因新冠死亡的人体解剖证明,新冠病毒可以存在于人体身体内的绝大部分区域,同时因为病毒的组织破坏作用会导致人体产生一定程度的淤血,因为淤血会导致供血问题引发身体的组织损害,最终能不能被免疫系统自行修复那都是一个很大的疑问!
现在国内提出各省修建方舱,就是基于未来的国外疫情的反复爆发,还有就是根据现在防控的新观念,比如香港疫情的爆发,上海疫情的爆发,吉林的疫情,西安,黑龙江,口岸地区,各大城市的人口量,那么预建方舱是要对将来的国内外疫情防控进行一个先期的补救措施上的医疗资源弥补。要不然,因为各地因为疫情防控的隔离场所不足,拖延了隔离管控的时间,就很可能会再次出现类似于现在几个地区疫情的严重后果,这个损失会更大更严重。
无论将来什么时候可以开放,这个准备也是必须要有的。
是不是国家已经有了对外防控开放的思想考虑了呢?比如钟院士说的,将来要逐步放开?
现在能不能开放,这件事上海已经给出了答案。将来逐步放开疫情管控,恐怕那也是不行的。老外的事我们管不了,学美国欧洲也学不来,那根本就不是科学,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不管上海疫情是因为做了一个开放的模拟实验,还是因为防控漏洞,还是防控部门在科学防控思维上超前预演,结果还是一样,群体免疫是绝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必须得继续执行动态清零!
不要再去论证群体免疫了!早该实事求是地对待新冠病毒变异产生的病毒成就,我们就应该知道,新冠病毒是不会去为我们人类思考的,必定仍然会自行其是的发展壮大其本身,就是病毒威胁人类的能力,而非共存。
如果我们还能够正确思考的话,
那么欧美各国如果还有下一次,或者可以重来,他们会不会继续选择与新冠病毒共存?
深圳!深圳!深圳!
为什么深圳不建方舱!!!
传播太猛了,未雨绸缪总是好的,第一时间把相关人员隔离出去
我觉得,在中国,疫情防控做得最好的城市就是澳门。
昨天,澳门的方舱就建好了。但是也没几个病例。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打发一些没事干的时间,花一些花不完的钱也是好的,未雨绸缪嘛。
2020 年,以为打的是一场速战速决的战役,大战场已经打完,只剩下残余地方需要打扫
今年才发现,原来 2020 年只是个前哨战,这 TMD 的是持久战,可能跟抗战一样打八年
现在可以想象一下抗战那些年人民的绝望程度,鬼知道猴年马月才能结束
现在准备一下,总比将来再爆大规模疫情时抱佛脚强
这才叫准备共存,打有准备的仗,比那些还没打就嚷嚷着不打了的强多了。
同时利好一波建筑、地产等行业。
在这里我要多说一句,除了那些借机发财和对权力渴望到扭曲的货色,没人想把老百姓都封在家里,放人出来挣钱和消费难道不香吗。
决策层的意思其实很明显,先把疫情控制住或者保持能随时控制的能力,再谈其它的。
如果第一步都做不到,后面的你打算跟谁谈,跟病毒谈谈?
扩大内需,消化过剩产能
新冠病毒无论如何变异都是呼吸道传染病病毒,不吸入就是防疫的终极措施,基本就不会染病。
如何保证不吸入?当然是不集聚,而分区封控就是不集聚的行政措施。
集聚选择在室外通风良好的场所,保持相互之间的距离 6 米以上,就不会吸入对方呼出的新冠病毒,哪怕对方是新冠病毒的携带者,也不会吸入对方呼出的新冠病毒。因为飞沫传播不了 6 米,而对方每次呼出的 0.5 升气体中有病毒气溶胶,也会在广巨大的室外空间瞬间被扩散没有了。
成语学习时间:
摘自百度百科:
未雨绸缪(拼音:wèi yǔ chóu móu)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西周 · 佚名《诗经 · 豳风 · 鸱鸮》。
该成语意思是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成语结构为复杂式;在句中作谓语、定语。
事前做好准备总是没错的,
“时刻准备着…”
经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研究决定,自 3 月 21 日至 5 月 1 日期间,共计 106 班航班,入境点将由上海浦东机场调至成都、大连、福州、杭州、济南、昆明、南昌、宁波、厦门、太原、长沙、重庆等 12 个口岸机场。
2020 年,同样由于境外输入压力大,目的地为北京的入境航班被分流至指定的 12 个第一入境点入境。
全国各主要城市已经具备一定防疫硬件和软件条件,具备承接和治疗能力。
面对传播力极强的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应该进一步提高城市外防输入的能力,特别是隔离酒店、病毒检测、闭环管控、航班保障等。
邹宇华称,在今年的天津疫情、莱西疫情中,指示病例都是在发热门诊就医时筛查出来的。而在去年的福建莆田疫情中,最初 2 例病例是当地小学主动对学生进行新冠核酸抽查时发现。
福建省教育部门要求,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每 15 天抽取 10% 的人员进行 1 次核酸检测,循环进行,确保在 5 个月内均接受过 1 次核酸检测。
教育部体卫艺司副司长万丽君曾鼓励相关省能够参照借鉴福建的这一做法。
安徽合肥在最新通告中明确,各校学生每天随机抽取 20% 进行核酸检测,学校重点岗位人员每周做 2 次核酸检测。
四川某三甲医院每周都要做核酸,疫情突发的时候会增加通知。
上海入境航班分流,为何是这 12 个机场?全国单日新增破 3000 例,5 省市暴发校园疫情加强校园管理!多地最新通知来了……又有 2 名医务人员确诊新冠!带来哪些启示?
为的是持续清零。症状轻的去方舱医院,而不是放任无症状感染者上班还房贷。
社会面清零本身也是共存,医院没出院的,隔离点有阳性,都不耽误解封。
就这样,共存派还是不满意,因为共存派认为的共存,是一种无政府主义,就是自己有钱,别人死活不在乎。
可惜枪杆子不在共存派手里,在乎还是不在乎都没什么用。某些人不怕死,自己屁颠屁颠的去上班,但只要你阳性了,还是给你送方舱医院。别想着自己多重要,你自己乐意怎样都可以,你有自由,别人有人权,你不能损害别人的健康权。
清零这个事往小了说是人权,往大了说是国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工人和农民,在资本主义国家是可有可无的,给美国当狗腿子去工业化,大量依赖进口(不当狗腿子买不来武器,自己又不会生产),雇佣经济水平低的国家的人民填补服务业(菲律宾佣人)。还不够就接纳难民,为了钱难民也能干活,就是素质低。
彻底放开,这些人根本抵抗不了疫情,因为穷,因为没资源,还房贷的能挺住,买得起辉瑞神药。
这几天上海跑腿送外卖的没少挣,说明上海人有钱,疫情共存了,他们可以用手里的钱保护自己。向外溢出的,死活就和他们没关系了。对,跑出去的是我们外地乡下人,但乡下人也是在你们大城市被感染的。你们在消费别人的健康。
很正常,即使如长春市、九台区、吉林市这种曾轰动全国的疫情,也就是日增过千,在治的阳性人 2 万至 3 万,就冲了本地抢建出来的体育馆展览馆轻症临时医院的能力,需要全省无疫情的其它市县帮忙分流。
所以未雨绸缪,提前建设或筹备这种大规模临时医院,是必要的。
等到疫情大流行后再抽调中建某局、中铁建十某局在本地抢建临时医院,从新闻看后果是建设工人中大规模 XXX
现在长春市、吉林市在治的阳性人的数量大规模下降,新闻报道一些临时医院已经关闭了。
现在上海市集中收治的阳性、集中隔离的密接是否需要分流到相邻的苏南、苏中、浙北等无疫区???
基建不能停,钢铁厂、铁矿石、水泥、一堆原材料上下游产业等吃饭呢,一直在想,这地产都不景气了,高速路也修的差不多了,一带一路都出发好几年了,还能怎么玩
方舱,果然智囊牛逼
按照这个思路,方舱升级,智能改造,精装修,豪华公厕,入住人员大数据物联,8G 配套,这都不是梦想啊,国内消费大市场出来了,国家财政也不会无限制补贴,人员自付比例稳步提升
防不住的可能性越来越大,R012 的肺炎搞不好要出世。
把封控区当成泛区,方仓、隔离就是泄洪区了。
最终要保什么?常规状态下的医疗秩序不被干扰。
方案无非就是分流就诊区,速培新冠专科医护,面对可能的灭世奇疫吧。
病毒会低毒化,这句话有傻子相信吗?
我估计是有的。
想过低毒化的过程吗?病毒突变是无方向的,但由于选择压力病毒会低毒化!
再想想,这个选择压力是怎么来的?因为宿主挂得太快,所以传播不出去了。
明白了?是用人命填出来的选择压力好不好?
知道相信低毒化的人有多蠢了吗?
我认为这是正确决定。
**方舱医院是当前重要的抗疫分级诊疗体系之一,**没有准备,甚至一边建一边进人实在太过被动。有能力的地区可以尽量把这个工作做在前面。这也是针对疫情时,城市韧性方面的常态化提升手段。
**“动态清零”政策下,方舱医院除了提供一定的医疗资源,最重要的是 “应收尽收” 可以将感染源与社会、社区、家庭隔离开来,形成闭环。**隔离感染源,隔绝感染路径,才能尽快实现社会面的清零。
**未来,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进行 “开放共存” 的策略转型。**但是即使到那天,共存也不等于躺平,毕竟国外感染也是要隔离的。**中国家庭内部空间普遍不足,多世代合住家庭结构的特殊性使得方舱医院这种存在十分必要。**此外在救治体系中也可以随时根据需求进行灵活调节,成为关键的后备医疗资源。
**分级诊疗太过重要,抗击疫情尤为如此。根据相关报道,2020 年武汉战疫最后确诊人数为 5 万多。**国家调动资源,29 个省市自治区包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军队系统派出了 4 万余名医务人员支援湖北与武汉。其中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在 2020 年 2 月 17 日的报道中,国家卫健委介绍,全国重症呼吸科医护人员 1.1 万名合全国该领域资源的 10%,已经前往武汉一线,最终重症和呼吸支援湖北的医护力量的数字达到了接近 2 万。全国重症呼吸领域,仅有 10 万左右的治疗队伍。这是客观现实。
可能风向要变了
打好疫情经济这副牌。
我真的不理解,这个工作不应该一年前就开始做吗?去年一年,我们应对新冠到底做了哪些准备?算了算了,亡羊补牢吧。顺便,抓紧提高加强针接种率,尤其是老年人接种率。建立分级诊疗制度。以及最重要的,不求你现在宣传新冠不可怕,但先停止妖魔化宣传可以吗?停停。
这是分流缓解医疗压力的办法,准备面对大量无症状和轻症患者,也是逐步改变以前的抗疫思路的比较重要的一步,委婉的承认清零有难度。
同时让各个科室的医生护士能够回归他们原本的岗位。回归治病救人的本意。
轻症进方舱,也可以继续探讨无症状和轻症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居家。
同时要注意宣传引导,消除群众的恐慌心理,不要任由现在各种媒体胡乱发布各种未经证实的,妖魔化的消息。
每个城市都建设点永久方舱,利好基建,还能往 5.5 冲一冲,就和人防差不多。别弄这临时的 ,就正经八百的盖
方舱医院也纳入了应急救灾储备了
至少在这几年
有储备总比临时仓促建好
是该开始建了。
方舱医院和避难所。
要我看吴尊友才更像卖药的。
辉瑞这么大的公司,去年四季度净利润 33 亿美元。
九安医疗这个卖检测试剂的公司,今年一季度净利润 150 亿人民币。
这赚钱速度比全球最强药厂还猛
未雨绸缪总归不是坏事
建个方舱也算做事了
现在的新冠病毒就是个靠空气传播的 R0 为 9 且感染者普遍无症状或只有轻微症状的病毒。
传播方式没办法断绝,传染力血妈强,由于症状轻还隐蔽性极强
清零做起来基本上就是在和空气斗智斗勇了,鬼知道一个不留神就是一片带病毒的,一传十,十传百,提前放几个闲置方舱,多少能顶几天事儿
是要提前做准备了,上海疫情目前是胶着状态,能不能打赢目前还不好说,其他地区会不会爆发,也不好说,总归没错的,没感染前,谁也不知道谁能用上方舱,所以这是个惠及大众的事业
其实哪怕是以后放开了也需要大量方舱医院,甚至还需要类似火神山雷神山这样的重病隔离区,普通患者居家隔离,轻症患者可以大批量方舱治疗,重症患者去火神山雷神山,现在的医院尽量恢复到疫情前的情况,把发热门诊全部剔除或者部分剔除出来。
以后,方舱医院,就是平民医院,有钱的富人去功利三甲医院或者私营医院,没钱的用医保的就都进方舱医院。
先下个预判,等待历史来验证。
我支持在各地大规模建方舱医院,而且越多越好。只有方舱足够多,各地的防疫政策才敢松一些,人民生活才能恢复正常。
方舱多起来后,各地层层加码的封城、封路政策可以放松一些了。现在为什么每个城市防疫政策都那么严?甚至低风险地区去低风险地区也要隔离。就是因为大家都承担不起疫情爆发的后果,参考这次上海,前期方舱明显不够,居民只能居家隔离,所以直接导致了疫情爆炸式传播。
如果方舱足够多,只要检测出几例,立马来几次全城核酸,检查出来的人数突破不了方舱的承载上限,全部拉去方舱,这样没几天城市就可以恢复正常了。
说白了其实还是在和新冠赛跑,之前的政策能跑赢之前的毒株,所以 2021 年确实国内感觉没那么严了。但是现在这些政策已经跑不赢奥密克戎了,只能出台新的政策和配套设施,估计这波跑赢后国内又会松绑几个月,然后下一轮估计是 XE。。。
XE 还能跑赢吗?我个人持悲观看法,有人说 XE 的 r0 已经到 15-16,假如有一个人患了新冠 3 天后才被查出来这时候就已经传染了三千多人了。这三千人的密接估计得有十几万。
但是跑不赢,方舱也有用。如果跑不赢方舱要与病毒共存了,那也是方舱越多越好。实现分级治疗后,无症状居家,轻症去方舱,重症去医院。简单计算一下实现分级治疗后所需病床数:
假设疫情爆发后一个城市每天新增 5w 患者 (按香港巅峰期得来的),这些患者中一半是无症状,治疗周期按七天算。如果要做到轻症全部入院,就需要 17.5w 张床位。每个省会级别的城市大概修三四个方舱就能满足了。正好最近南京传出了新建四个方舱医院的消息。
我理解的是,如果不打算放开,没必要修这么多方舱。参考之前西安、大连、长春的疫情。基本上,如果直接基本上新增的巅峰值也就一两千,一座方舱完全够用。
有可能是给返乡人员准备的
众所周知,上海有大量外地劳动者,而他们被封控停工,实际上没必要留在上海。
那么接下来有可能开启大规模返乡,减少上海人口密集程度
现在上海很明显是管理不过来了
另外这个行为既可以看成是清 0,也可以看成是共存
这些要是有提前准备,很简单的,就是划一片空地做好水电厕所和一堆钢板拼接起来而已。但是匆忙就不行了,时间太紧,所以提前准备一下,要点钱给点油水也不过分。
多造点方舱吧,按理说方舱是按照居住的最低标准来建造的,只是有疾病的人迫不得已去的地方。但是现在看来方舱不仅远远低于一些人对生活质量的最低要求,同时又远远高于一些人的需求。有人在大骂方舱无法好好休息以至于没病也要弄出病来,有人说方舱环境比家里好上太多,哪怕痊愈了也想继续在里面住下去,哪怕免费当志愿者,管饭就行。
不得不说,各个方舱不一样,但是方舱里面的人差距更大。
打工太累,房价太高,也许只有方舱才是唯一出路。
如果能探索出一种非疫情期间,方舱医院也能有所用的路子,那就是极好的
我如果说准备 “放开” 了,
那肯定是谣言
因为他们不会用 “放开” 这个词,
但是本质是一样的
现在唯一不能确定的是,他们会用什么词来形容这个状态。
来从虚空来 还归虚空去
你们在怕什么?你们怕的是失去现有的东西 但这真的是属于你们的吗?
什么才是真正属于我们的东西?
说句大实话。
很多地方其实之前就有计划,把市区的医院,一部分功能挪到郊区。
然后上级来检查的时候,就说这是新建的隔离医院或者方舱医院。
实际上,一个全新的方舱医院,从立项到审批到招标到建设,是需要很长的流程的。而一些现有的在建医院则正好填补了方舱医院的短板(筹建时间长)。
这事,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但是整体利大于弊。
因为方舱医院有方舱医院的建设标准。在建的医院是否符合要求也是一项难处。而且以后占不占用原本医院的功能,都很难说。
好处自然是很快能投入使用。
以工代赈?
中国的医疗资源无法支持 13 亿人,很容易形成资源的挤兑。
我在北京,我已屯粮!
我不是不相信北京,我只是看见了上海!
好事一件。
个人认为,治疗比一刀切封城更重要。
一、及时治疗患者
对于不少省市来讲,教训那是非常厉害。相关的准备工作明显不足,某种程度上增加医疗资源紧张状况,必须紧急准备。某种程度上也加速了疫情的爆发。而全国各地修建方舱医院,如果疫情爆发时,能够及时进行应对。有利于集中医疗资源,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
方舱医院在武汉已经成功的投入实施,客观上来讲做的也是非常的成功,经得起科学的考验,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另外还有一点,因为疫情爆发感染性非常强,短时间之内会有大量患者入院,而方舱医院的出现,解决入院难得问题。
二、有利于安民心
它的建立也让很多市民更加的放心,过去都担心疫情爆发之后,就医难的问题。到时候医院,会出现暂时管控情况。导致别的患病患者没有办法,得到妥善的救治。有了房舱医院之后,能够让医院整合资源,不影响医院的正常运转。目前方舱医院的建立还在全国各地的紧张推广过程中,除了武汉之外,在辽宁、河北等地都修建了方舱医院,算是一种战略准备。
对于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也是非常有必要,有利于工作人员积累宝贵经验。里面空气设施沟通非常完善,有大量的床位,能够满足病人住院的需求。
抗疫一百年战略开始
希望这件事不要雷声大雨点小,到最后不了了之
说真的,方舱配备足够,是相对放开的前提。
毕竟不是所有人会同时需要隔离,不完全统计,也就是 15% 的阳吧?
以此观之,像上海这种超级大城市,300w 人方舱基本就够用了,普通特大城市百来万,小地方十万八万就成。
疫苗只是扬汤止沸,溯源才是釜底抽薪。
尽快确认中间宿主,然后切断传播途径。
背后有利益链的。
我上大学的时候,展览会策划与管理是我们的专业课,当时的一个热点问题是国内城市喜欢搞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不少地方热衷建会展中心、办展览会。于是由系主任开的这门专业课在期末考试的时候就有这条主观题:怎么看待目前(2010 年)国内的展馆热?
不管是产业型展览会还是消费型展览会,都要以突出的商业区位为前提。珠三角、长三角这些工业和进出口贸易都相当发达的地区,会展中心的档期自然排得满满当当。非沿海地区甚至三四线城市建会展中心、展览馆,于是就被认为浪费资源、好大喜功。
我答题时,却是大致上支持展馆热的。并且我的观点也得到了老师的认同。
先插一个值得注意的点,现在广州建方舱医院的地点是广交会展馆(琶洲会展中心),去年用于快速检测核酸的实验舱则是安排在广州体育馆。这两个,都是广州少有的大型建筑。
为什么支持展馆热?我在答卷上提出的依据有这么几点:
1、中国始终坚持全产业体系发展,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不同地区总有自己的比较优势,只要规模适度,在非沿海的二三线城市仍然有举办会展活动的需要。
2、会展中心应该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准配套,从土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建造成本出发,更加宜早不宜迟。
3、会展中心除特定档期的会展活动外,可以用作文化体育活动等其他用途,不存在较大的排他性。
4、展览馆建筑的特性(大型、平整、空旷、不在市中心)决定了其更便于适应技术进步、及时加建和使用新技术设施。
我提到的第三点和第四点,在这次广州建造方舱医院的过程就充分体现出来。
要知道,在一个月前,广交会展馆还在举办展览会,并且是同期多个展览会在办。这也是导致上个月发生了近五万人滞留展馆内检测核酸的事件的原因。好在广州市当天就宣布暂停所有会展活动,所以现在广交会展馆能够从容而快捷地切换成方舱医院。
广交会建方舱医院有一个细节是值得借鉴的。广交会展馆分 A、B、C 三个区,方舱医院选用的最大的 A 区。
这三个区域是有比较大的区别的。A、B 区在新港东路的北侧,馆外有大片空地并临近阅江路和珠江。C 区位于新港东路的南侧。琶洲地铁站出来最近的,其实是 C 区和旁边的保利展馆。A、B 区主体建筑离马路和地铁站都有不太近的实际距离。而 B、C 区则是夜总会展馆利用率最高的,特别适合中小型展览会。
A 区在广交会期间,一直是用于展览重工业产品特别是工业设备的。展馆建筑不仅有充足的层高,也方便货车、叉车运用货物。各馆特别是一层,都能直接连通户外。因此不论通风条件还是安排医护设备,都非常方便。
多图直击!探营夜幕下建设中的广州方舱医院,忙碌而有序__南方 plus_南方 +
从 4 月 10 日晚上的新闻照片来看,广州方舱医院已经准备得相当妥当。而到现在 4 月 12 日中午,广州本轮疫情的感染数也没有出现恐怖的增长。但愿方舱医院派不上用场。
此外,颇外意外的是,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改成方舱医院后,网上流传出一些疑似该院内卫生间等地方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的照片和视频。这种邋遢程度,在以往广交会鼎盛时期第三世界客商云集的展馆厕所,都不曾见识过。到底是使用者的问题,不是日常管理的问题?
作为广州市民,我对很快打赢这波四天前才突然到来的疫情有完全信心。
一方面:
各地方政府都说自已没钱,甚至有些城市的基层工作人员的工资都拖欠很久了。
另一方面:
一遇到各种事情,比如空气污染治理、办公大楼、城市绿化啊等等之类的。要采购,兴建各种东西,又有钱了。
总之,见识短的我,各种迷。
方舱医院最基本的一个要求:
厕所里没有前一个人的屎。
上海就做不到,屎都跑到厕所外面来了。
首先,并不叫方舱医院,叫健康驿站
再其次,居安思危啊同志们
我强烈呼吁大家都思考一个问题:哪些行为和系统因素不利于应对灾难,如何才能更好更顺利抗灾。
我的提议是:国难、重灾区救灾一切物资、服务、工程不盈利,行事决策人行事记过不计功。**外界援助物资使用要有跟踪报告。**当然也给被征集的物资给予成本补偿。原因很简单,灾难是集体的灾难,只有共进退才能齐心应灾。如果有人能从中获利那认为原因造成救灾不利不及时的可能性是比共灾共难更大的。
有过有人大代表看到或者周边有人大代表的朋友一定要跟人大代表好好说说这个事。
老家有句俗话,
大意是,屎都快憋不住了,才想起修厕所?
有备无患,挺好的,早该修了。
坐标常州,我们这边的方舱医院,现在是给上海转运过来的人用的。
方舱医院是一种治疗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感染者比较合适的简易医疗资源,可以缓解医院治疗这些轻症占用过多医疗资源的现象。
目前来看,新冠疫情很难轻易结束,所以提前筹建方舱医院不失是一种未雨绸缪的做法。一旦本地爆发疫情,可以随时投入使用,不至于慌张应对。
我感觉还是必要的!
疫情放舱不可怕,真大规模建成了,决定你如何进去如何出来,才是关键
谢邀,仅个人看法,不保对。
疫苗接种率
建方舱备用
城市网格数据化
物流信息统计
核酸检测站优化
市民配合意识等
…………………………
各大城市查漏补缺吧。
暂时做错不要紧,道路对了就不怕远。
不是我夸,广东的城市治理能力和市民的意识至少可以在全国排前三不怕自夸。
今天进商场登记姓名和手机号码,大家表示配合,万一有事就要关闭,临时管控了。
讨论没有用的,骂也没有用的,只有不断做工作,以后才有机会 “共存”。
以为是医学范围,实际上社会管理学、数据学等等无一不在应用。
建设方舱医院,是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要求的。现在全国各地也开始筹建了,建立好的方舱医院,会给疫情防控带来那些帮助?
首先,可以说是应对自如。这波疫情已经波及了很多城市,每个城市的市民听到有疫情后,多多少少心态就会紧张起来。
随着方舱医院建立,我国对新冠疫情防控就形成了最后的合力。
三年的疫情,我们已经有比较完善的疫情防控措施,高效的核酸检测能力,高效的流调队伍。
去年郑州一次疫情,流调人员分成几十个流调小组,连夜把所有确诊的活动轨迹全部都摸清楚,这速度是非常厉害的。
未来在有几个月的时间,估计全国各地的方舱医院也都能够全部都建设完成,这样更快速的切断疫情。
发生疫情后,快速流调,然后进入方舱医院。避免了很多环节,减少感染他人的可能性。
当然方舱医院是用来收治轻型,微型新冠感染者。如果是比较严重的感受着还是需要进入医院进行治疗的。
结合第九版本的治疗指南来看,看来国家层面是准备开放共存了。
说明第九版医疗手册将在未来不短的一段时间内持续发挥作用,动态清零也将在此期间持续作为防控的指导思想。
方舱医院,尤其是无疫情地区方舱医院的大规模建设是第九版医疗手册重要的配套手段,标志着方舱从 “大规模疫情传播下的应急手段” 向“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常规手段”的转变。
之前就有很多小伙伴注意到了第九版中最大的调整在于对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患者的处理方案重点在于集中隔离,方舱医院就是做这个用的。好处很明显嘛,就是极大地解放地区常规医疗资源,减少因为防疫导致的其他疾病诊疗延误情况。
未雨绸缪?
意思是下雨前准备,
难道这些人觉得防不住吗?
如果要放开,保持不医疗挤兑是最重要的。
而要降低感染率,拉平曲线,则阳性应收尽收是十分重要的。阳性要应收尽收,则方舱必不可少。
到一定阶段,封城可能减少,但抗疫不能停,减轻社会危害的各种措施必须现在开始。
把隔离酒店的升级工作也提上日程吧,现在的隔离酒店不能抵挡奥密克戎
方舱是用来清零的,要共存反而只能居家隔离。
利好装配式建筑,直接梭哈
应该是政府看出来这次疫情的诡异之处,上海就不用说了,全国其他地方也是全面开花,而且很多地方从学校开始的。
不排除有些公司和国外某些反动势力投毒的可能性,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准备。
接下来几个月要提高警惕。
为了补全大规模核酸出现大规模阳性的短板
如果是为了开放来建方舱, 大可不必
轻症一天就没了
中症? 方舱有治疗条件吗? 医患比怎么配, 转重症怎么办送回医院? 方舱附近能有几家医院?
如果真的开放了方舱就没意义了,
毫无作用,必定会被击穿。
好啊。
按照新冠的疾病特点建立专门的医疗场所,这是科学应对的榜样啊。
我们听够了无视规律行事的消息,这让人看到了希望。
经济舱,商务舱,头等舱,土豪舱。严格说去方舱跟坐飞机空间密闭没什么区别。只是时间的不同,越近生活日常化越贵,为了让时间显得快一点。这就是广义相对论的问题。
其实每个城市都准备一定数量的方舱,随时集中隔离,也许是共存的最好解决方案。
兰州大学新冠疫情预测团队告诉记者,基于目前国内疫情形势,系统预测显示,上海市本轮疫情预计将于 2022 年 5 月 3 日左右得到控制,预计累计感染约 301740 人(221000-381000)。此外,上海本轮疫情感染人数将在 4 月 21 日、4 月 25 日和 4 月 29 日分别降至 1000 例、100 例和 10 例以下。
兰州大学新冠疫情预测团队表示,根据各次奥密克戎疫情平均参数,模拟全国无管控解封后第一波疫情发展规模,若我国放开防疫政策,一个月内或将面临约 1024 万人感染,4.4 万人死亡。我国目前的防疫政策避免了国内上千万人感染。
挺好的。面向全面开放。
方舱是收治无症状和轻症病人的重要场所,鉴于奥密克戎超强的传播力以及相对较低的致死率,在收治相关病人方面,方舱的作用应该提到与 ICU 同等的位置上,现在大规模的在建方舱,说明在为中远期的进一步开放做准备了。
就问一句,隔离的人没有收入,如何解决?
可能为改革开放做准备 [捂脸]。
目前,世界大多数国家都躺平,加上最新变种的超强传染性,清零太难了!很多人三年都没收入了!这些人对清零政策由支持变成反对!社会负面情绪增多,国家也没办法!再加上重症确实不多,其实可以逐步改革开放了。
前提是,不能形成医疗挤兑!中国是人情社会,轻症居家隔离基本做不到!一旦有症状反应,哪怕是轻症,还不是千方百计往医院跑!
所以,方舱医院是目前最优解!
这不就是要开放的信号了么?
逐步感染然后方舱,然后再感染再方舱。
还有人在高呼不可共存 ,那么就直接圈起来,省的方舱钱,也能快速清零。
做做样子而已
有这个钱还不如给五千万老人来一波全体疫苗。
有备无患
花钱回扣
给一些没活干,没收入的,找点活,发点工资
拉动内需
我就问问,这话哪里错了,为啥不这样做?
可以理解为放开管控的提前准备,也可以理解为放开管控的前奏,还可以理解为完成今年经济目标任务做的工作,不过我认为这么做是 “三面具到”,属于三赢
不想被动挨打了,
终于跨出备案的重要一步,
当然方舱只是其中的一环
还有很多粮食,经济,军事,科技等
未来可能还有很多天灾人祸
多备点空间场所
可以随时应对
什么地震,洪水等!
2020 年后,再也没有和平了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赌上一切
勇敢迎接百年未有之变局
赢了,世界统一,进军空间宇宙
败了,被殖民,新的星球奴隶贸易
吾辈必当自尊自信自强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看了一众回答
感觉是进了包工头聊天群
“十分之一人口数量的方舱”
“方舱小镇”
这就是下一步的大基建是吧
狂欢以一种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方式开始了
知道防不住了,早点做准备。
有备无患
帮助有后台的人发 国难财
挺好的,我们也在调整政策,离正常生活又进了一步。
O 变种康复时间更短,未来国外人员回国,隔离时间也更短,与国外的交流也会变得正常。
总算开始变通做点实事了。 建方舱也给当地农民工兄弟赚点收入,别让某些势力暗箱操作了
好事情。绝对支持。
3 月 30 日上海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355 例、无症状感染者 5298 例,目前情况如何?
贴个自己之前写的回答,里面给了一样的建议,即以防止上海外漏为首要目标,各地应未雨绸缪,提前建方舱医院。
这个措施的成本肯定低于被迫共存的成本。
这也是对反动势力的一种回应: 想搞乱上海,继而裹挟民意搞乱其它地区是痴心妄想,上海的事就留在上海解决。
说明在做最坏打算,即疫情有可能会失控。听其言观其行,不管新闻上说得多么稳中向好,这一座座方舱说明了形势很不妙,底线思维还是要有的,现阶段尽量囤点耐储存的生活物资,罐头、方便面、瓶装水什么的,快速检测试剂盒、感冒药、退烧药、止痛药也多备点,万一中招了用得上。
疫情 犹如大禹治水
是疏导还是围堵 各国政策不一样
我们的基础好
实施的就是围堵政策
哪有那封哪里
有利有弊 ==== 当前情况是利大于弊
对于国外的全国放任疫情发展
明显我国不适合,也不可能那样做
== 各地建立方舱是必须的
毕竟是封堵策略,需要场地的
比起建方舱,我还是更希望各地政府做好物资准备和封控期间的物流规划。
我在上海真的是饿怕了。
把方舱条件搞好一点最重要
经过这次浩劫,我觉得以后至少在一、二线城市,或者说人口上 1000 万的城市,一定要建方舱医院,平时可作其他用途
一个系统,要健康地运行下去,需要一定的冗余。
卡着生死线去做预算往往会导致项目整体失败。
接下来可能就是医院扩编,医疗费和保险费用大幅度上升。
不仅要多建立方舱医院,还要组织一系列预备役人员,在疫情蔓延时,能做到能满足医疗、物资供应、消杀、核酸检测等一系列人员的上岗。
医疗资源的消耗不是光指的是物资,人力资源的过度消耗,以及本来就相对稀缺的医院接诊能力大幅下降,造成了资源被击穿的假象。所以,让医护回归医院,让社区工作者或者经过培训的工作者管理轻珍贵的阳性患者是一条路吧。
挺好的,以后放着不用也没事。
不就多花了一点点钱吗,问题不大的。
不感冒也会在家里备一些感冒药,如此而已吧,毕竟世界著名大城市的前车之鉴摆在那里。
建方舱是件好事,不仅要建,而且要好好规划好好建。
1. 爆发疫情时可以用作阳性隔离。
2. 用作缓冲区。可以解决因为防控措施出现的外地人员无法安置的问题。
3. 备战。
方舱可以实现早期隔离,动态清零运行起来更方便!实践证明,居家隔离防君子,不防小人!全拉方舱呆着去。
ps: 密接隔离伙食还不错
怕被拖下水呗,某一线城市健康云辣拉跨,阳性坐高铁,再加上最近有恶性投毒的,奥密克戎传播那么快,提前建方舱保底
建立方舱医院,加紧病毒特效药物研制。
covid-19 只是这一波的冠状病毒,十几年后还会有新的冠状病毒流行。
对于突发传染病的防治需要医疗资源的储备。建议这些简易医院在无疫情时可以承担一些基层医疗任务,缓解大医院的医疗资源紧缺问题。在突发疫情之时可被集中征用、妥善规划床位。
总之一定要建成合适的管理体系才可以。
我觉得是需要筹建的,经过上海这次大家应该知道,我们不可能再经历一次了,如果下次还有类似的情况,弄不好不得不共存。
但是,我们需要做好很多准备,包括提高疫苗注射率,方舱医院,还有各种隔离措施等等
看起来是要动态群体免疫了,不过方舱有了,对应的其他措施要跟上哦,毕竟大家都很穷,不可能不拿工资蹲方舱,企业也不是慈善家。方舱可以控制感染人数,但是其他跟不上多逃逸几个照样炸
事情的发展越来越怪异了,越是往上看越诡异
越往下看,越怪异
要把上海病号运出来隔离么
我觉得很好,值得点赞,这是本来就是早就应该做的事情。
对啊,为什么去年没有抓住时机多建方舱未雨绸缪。
这是大基建 2.0 吗
成都目前已经建了至少三座方舱医院了
一方面是为马上举办的 “大运会” 做预防
另一方面,我也倾向于现在各城市开建方舱医院才有可能真的做到有序共存。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一个前提是,目前来看,新冠病毒是没法消灭的,即使我们在一段时间内扑灭了疫情,由于国外已经几乎都 “共存” 了,在全球流动的今天,我们也会隔段时间来一波疫情,除非我们彻底与外界隔离,不与外界来往。
那么我们和新冠病毒共存只是时间问题。但是我们肯定不能现在直接放开,必然要逐步 “有序共存”。我认为步骤应该如下:
1. 继续提升灭活疫苗接种率,提倡合适人群自愿申请接种 mRNA 疫苗。
2. 保证百万人口以下的城市有一座方舱医院,百万人口到千万人口的城市有 2-3 座方舱医院,千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 4-5 座方舱医院,并且这些方舱医院要有能够常态化长期化运转的条件。
3. 把方舱医院作为新冠病毒的专门治疗点,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无需去方舱医院,而较重症和重症感染者指定到方舱医院接受治疗。普通医院在非特殊情况下不接待新冠病毒感染者。这样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医疗资源的挤兑而又能够保证其他病人的正常治疗。
4. 大规模的封控可以取消,但是出入各大公共场合仍旧必须佩戴口罩,场所码,绿码不取消,方便民众在周边出现新冠病毒感染者以后能够及时自查,及时自测核酸。
我认为这才是有序共存,也是在彻底躺平和大规模封控之间的一个平衡点。
可能以上措施有疏漏之处,但总体思路应该这样。
说明国内现在已经在为有序开放做前期准备工作了。这不过受前期官方主流口径和上海防疫关键期的影响不便言明罢了。
有序放开必须落实一些基础且重要的准备工作。一是为需要住院治疗的新冠病人规划分级救治机构或医院。以一个城市的人口为基础,估计需要入院救治的病人不会超过 5%,要为 5% 的人群规划建设一定比例的专门医院。这些医院不可能和现有非传染病医院通用,否则会給其他疾病住院病人带来风险。这些医院最好城市各区都要规划建设,方便病人就近治疗。同时要为极少数危重病人提供专家救治的专门医院。
二是要继续加强日常防控工作。有序放开绝不是躺平。目前香港街头及其他公共场所依然佩戴口罩,一些所谓放开的国家依然要求佩戴口罩至 6 月底。这样做可以避免 5% 的需要入院治疗的病人,在同一时间接受入院治疗,避免挤兑专门的医疗资源。
三是要针对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群体提供疫苗接种和特殊保护,避免出现大面积死亡的人间悲剧。要落实基层党委政府的责任,拿出抓防控的力度,抓好这类群体的疫苗接种工作,确保应接尽接。
四是要做好居家检测自救的指南和物资准备。95% 以上的人群只需要居家治疗。要为这部分人群提供相应的指南,明确居家转为入院救治的条件,明确检测方法和治疗的药物,明确急救的渠道。做好社区卫生机构和药店检测和药品等物资准备。
五是做好专门的及时的急救保障工作。
最近网上有关清零和躺平的论战很激烈,有关生物战和阴谋论甚嚣尘上,我们不能自乱阵脚,既要看清和顺应全球全国的发展形势,也不能固步自封。特别是专家要不信上、不受舆论干扰,敢于提供系统专业的意见建议。
外网:ZG 全国大规模建立集中营
“疫情经济”。
现在不仅仅只是建方舱,针对流浪动物也需要做到消杀。流浪动物比家养宠物的危害更大。流浪动物体内的病毒足以影响病毒的变异
我认为国内大建方舱有两层意思,1、如果动态清零仍然可行,方舱就起目前的隔离作用;2、如果转向共存,方舱则是防止医疗挤兑的重要保障措施。
很多人只会无脑争论共存还是清零,二极管思维严重。其实无脑共存与完全依赖清零都是一种懒政,最稳妥的策略是,目前仍然坚持动态清零,但一方面要为共存做准备,另一方面要观察已经开始共存国家和地区的疫情发展和病毒变异情况,至少要观察一个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期的表现才更安全,在这期间我们要做好包括但不限于指导措施,组织协调,特效药,疫苗,医疗设备和材料,医疗场所,医务人员培训,民众心理等各方面的准备工作。
中国前两年的动态防疫措施已被证明是有效的和优秀的,这也给了我们现在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舆论层面出现一些代表人物进行吹风,有一句没一句的描述毒性减弱,降低民众恐慌,你甭管有没有用,有时候说得足够多就变成了真理。
各城市开始加大集中隔离点,比如方舱医院的建设,国家层面开始加强疫苗接种,扩大核酸检测队伍,大规模投放抗原检测设备,向民众普及自测知识。
然后大家发现诊疗方案逐渐放开对轻症或者无症状的管理,轻症无症状集中隔离而不送往指定医院,隔离的轻症患者给予支持治疗,可以是中药,可以是西药。
加大医疗队伍冗余建设,形成从村到市的诊疗转院体系,对现有人员进行培训,加大重症 ICU 病床扩容。
卫健委等官方媒体逐渐对新冠的危险程度进行普及,消除民众恐惧,同时让民众知道,得了病可以治,死亡率,重症率,后遗症这些都要摸底清楚。
逐渐放开管控,无症状感染者自由活动,轻症科普居家隔离,对于独自居家隔离的患者,增加疫情求助热线以及网络求助渠道,为医疗队提供患者病情加重时的抢救信息。
现在看看走到哪里了?
搁去年说这话,我觉得是个好事
今年,不一定。
建的是方舱医院,实际上用来干嘛的,明年自有评价。
2020 年武汉的疫情,是王辰院士提出建立的方舱,应收尽收的方案,最后成为控制疫情的转折点。
2 年多过去了,疫情一波又一波,重来没有停歇过。
到现在为止,控制疫情的手段始终都是多轮次全员核酸,通过大规模的核酸检测找出感染者。
我在北京,数了数 2022 年,到现在为止,我已经做了 12 次核酸了,目前的这波疫情,兴许是上海的情况给单位领导吓着了,我们每周组织做一次核酸。虽然现在北京大规模核酸检测已经非常成熟且有经验了,并不需要排很久的队。然而,有时候同一天,单位要求做一次核酸,居住的社区也要求做一次核酸,我在单位做了,也就懒得在社区做,最后社区也没有跟我确认过,有时候我想大数据有这么先进吗?能知道我到底做没做?
每天,北京报出来的数都是管控人员,社会面上没有,大家很乐观,但是核酸还是要做。
今天春节时,我去了趟某商场,有阳性感染者,所以要求居家隔离。
无论是否接种过疫苗,居家隔离的标准是一样的,执行 14+7
无论是否接种过疫苗,只要有疫情,就是非必要不出京。
非必要,就是意味着不能。
2 年多的时间,管理手段并没有太多的变化。
现在上海成了全网群嘲的对象。
周末我去超市购物,发现周围的人都在囤货。
让上海试验一种新的方案不对吗?失败了,难道各地不是学习,总结经验,改进管理吗?
最后还是跟 2 年前差不多,并没有什么改进。
我个人觉得上海的失误并不是躺平与共存的路线之争,是对于最恶劣的情况根本没有预案。
不光上海,估计各地都一样吧。
2 年前定海神针一样的雷神山、火神山医院,如今如何了?
武汉市,有雷神山、火神山,有很多方舱,武汉的甚至湖边的疫情管控和其他省有区别吗?
印象中,要求每个省都建方舱是卫健委前段时间提出的,好像还给了个什么指导方案。
我很想知道,这么一股风一样的建了方舱,对于目前的疫情管理有变化吗?
还是一刀切,有点苗头就严控,一轮又一轮的大规模核酸,这个方舱的建设的意义何在?
2 年多了,各省一轮又一轮的疫情就没停过。
无论探亲还是旅游,成了薛定谔的出行。
“动态清零” 是中央提出来的,且一直要延续下去,执行到现如今,各省不应该都拿出个方案吗?
在经济和防疫之间找到那个平衡点。
假如:
1、接种过 3 针,60 岁以下,无基础性疾病的人,次密接居家隔离从 14+7, 变成 7+7,或者 10+7,会不会去接种疫苗的人更多一些?
2、居家隔离的人,发抗原检测,减少集中的核酸检测。我居家隔离的时候,每日上午 9 点集合去做核酸,每天都让我出门,居家隔离的意义何在?
3、既然现在是中老年接种疫苗低,能有什么方法和措施改善?发鸡蛋、发米、发面,搞过一阵风,又沉寂了。
4、现在都是社区管理,社区的工作压力很大,一但成为风控区、管控区,民生保障肯定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那社区有没有预案呢?比如成为管控区,需要多少人手,哪些人可以成为临时的志愿者?成为风控区,又需要多少人手,什么人可以干什么事情?
现在很多地方还要求,党员、企事业单位的人下沉到社区。临时组建的队伍,他们熟悉工作流程吗?社区还要管理。有没有可能,各单位能够支持下沉人员应急演练?
现在上海物资不缺,就缺配送人员。我家楼下方圆 1 公里,好几个超市和菜市场。一旦发生上海那种情况,有没有可能,组织社区里的人,年轻的人,接种过 3 针疫苗的,去参与配送的工作?
5、于企业而言,什么级别的疫情,将会停止生产,供应链怎么保证,如果不能保证,停产能不能检修设备,停产能不能组织技能学习,党课学习?
…….
我想到的还有很多很多。
国家的方针政策,是综合各种信息研判做的,咱们老百姓应该支持并坚持。
从上到下,各级做好各级的事情,从政府到企业,从社区到个人都做好自己的预案,这些预案该公开公开、该改进改进。
最重要的是,预案公开,并且按照预案执行,就算是发生了疫情,也不应该让各级官员承担后果,
这就是支持。
回到这个问题的本身,无疫情的城市要建方舱吗?
要是建了方舱,重来不用,闲置,算浪费吗?
2 年多来,没有发生疫情,或者疫情很少的城市,不应该搞个方舱建设的预案吗?
比如,天气热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在开放的体育馆、甚至是空旷的公园?
隔离的设施怎么保证?
谁负责,谁参与?用什么方案,怎么演练等等
发生了疫情,能征集多少酒店公寓做集中隔离场所。
发生了什么样的疫情,怎么分流,怎么管理信息等等。
民生怎么管、供应链怎么管、人怎么管……
反正要与疫情长长久久的共存下去,不应该从现在就做方案并演练吗?
那些能够做好方案,做好风险识别的,做好民生的保障,最后保障经济的官员,不应该得到提拔和重用吗?
2 年多的疫情,我们有了一些进步,但是进步还太少。因为各级官员没有试错的机会,不能承担试错的成本。
希望疫情早日过去,我们普通人也应该做好未雨绸缪。疫情来临时,管好自己和家人,能力有余时能够更多的支持,而不是抱怨。不添麻烦就是支持。
动态清零停不下来了?
3 月发布九版指南要求轻症以下集中隔离,4 月要求各地常备几处方舱。
我觉得国家在为政策变化做准备。
疫苗已经接种 33 亿次,每个人近乎接种两次,距离放开前提已经越来越近。
国家肯定也在思考怎么样调整防御策略,“世界皆醉我独醒” 的外交状态真是 nb 到没朋友了,接下来要怎么玩儿?进口食品药品物品还能不能放开?总不能跟金三胖子国一样,我闭上眼睛这世界就与我无瓜了吧?
上海的摆烂抗疫未免太操之过急。某音频曝光出来健康云和疾控背道而驰的检测数据虽然曝光了上海市政公信力的一塌糊涂,但里面疾控领导一句 “我们建议阳性者居家隔离” 也说明上海就是动过这个念头。
然而,在国家当前动态清零的大背景下,有阳性的就得找出来,围堵,扑灭。你上海想现在就全民免疫显然是撕裂与分离的。
建方舱的目的是为了缓解医疗挤兑。越来越轻的临床表现是越来越不需要医生和医院去诊疗。有具有医学知识的护理人员和少量的社区医生就可以。
上海和长春这波防疫提醒我们,一旦突破某个节点,防疫则如抗洪,劳民伤财,无休无止。
如果将来不再像现在这样动不动就封城,估计也是全员至少每周做一次核酸,尽早发现阳性,及时定点隔离,区域彻底封闭管理。不要搞什么精致隔离和弥散式隔离。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看了看评论区,我不敢说话了,做的都对,就这样吧。
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我认为在全球疫情弥漫的大背景下,各地建足够的方舱医院是 “动态清零” 的重要环节之一。
首先,足够的方舱医院可以减轻医疗资源大规模的挤兑,能保证医院的正常运行。避免发生类似上海疫情中的非新冠病人因医疗资源匮乏,无法得到及时救治而死亡的悲剧。
试想,大量活蹦乱跳的新冠轻症患者拥挤在医院中,而真正需要救治的重病患者夹杂在大量等候的人群里。这些重病患者因无法得到及时治疗而加重病情甚至死亡。同时他们因与新冠患者接触又增加了感染病毒的机会,进一步加重了自身的病情。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情况,我们的防疫工作将更加艰难而无序。
目前看来,防疫工作任重而道远。在抗疫的大背景下,非健康人群是弱势群体,我们在抗疫的同时也不能忘记保护他们就医的权利。
其次,方舱医院的建立又为新冠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方舱医院能为集中隔离的患者提供专业的医疗方案,避免患者挤兑医疗资源而导致无法得到救治的情况。集中管理可以用最少的人力、物力来为患者提供有效治疗。如患者出现轻症转重症的情况,也可运用顺畅的转院机制,及时将患者送至定点医院治疗。
最后,方舱医院能有效隔离大量的阳性患者与正常人群,避免疫情进一步的扩散。这对目前要实现 “动态清零” 尤为重要。
隔离一直是疫情防控的首选措施。参看我国古代,当疫情出现时,首先是采取 “离间”,即今天所说的 “隔离法”。
一种是收容式隔离,在寺庙及空旷之所等专门开设 “疠人坊”,收治传染病患者。
另一种是强制性隔离,官方或地方在疫情区封锁各进出道路,并派兵丁镇守。据《汉书 · 平帝纪》记载,汉代朝廷采取的办法是 “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 即政府给灾民免费发药,提供医疗、救治服务的同时,专门腾出空房子来安置患者。这种做法是中国设立传染病医院和实行医学隔离之始,历代沿袭。明清时,当北京出现疫情时,也多采取此法。
所以国内多地无疫情开建方舱是非常必要的,不光要开建,而且要科学论证开建的数量,保证疫情爆发时有足够的场地可收治病人。
同时建议政府短期内培训一大批人员专门做核酸检测,这样即可进一步释放医疗资源,让医护人员回归到医院,为真正需要救治的病人提供专业服务;又可为一大批失业人员提供工作岗位,解决大家的生存问题。
没有一场疫情不会过去,没有一场战争不会结束。我们必定会穿过黑暗,走进光明!
专门为了让知乎的同学们去体验滴!
ps:属知乎的同学们最跳啦
世界上三种辣:微辣中辣和关起来辣!
我想现在很多人方舱恐惧>病毒恐惧吧!
掐住源头就没那么多事,可惜经济和官帽第一,建方舱、核酸、疫苗、卖菜,再搭配子孙贷、重开棚改、放水等举措,我国经济必定能稳中向好
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很有必要。
不管有没有疫情,做好准备,总比手忙脚乱强吧!
支持
洪水来了疏通河道跟堵塞河道哪个才是真管用?
都是生意,没啥说的
方舱医院,大家到底知道是干嘛用的吗?方舱并不是给你直接新冠用的,目前全世界都没有医治新冠的手段。方舱的真正意义是隔离,说不让你在外面随便传染给其他人,希望大家别搞错了,基本概念。
1、个人觉得这是对防疫措施没有信心的一种表现。
2、纯属好奇这些建方仓政府公共支出,有走过标准的招投标流程吗?谁做的决定?谁接的工程?
既然是为了共存,那居家有啥问题?自愿入住吗?
建议建 14 亿个,对房价釜底抽薪!
经济增长三驾马车出口,消费,大基建!建方舱医院对于疫情即可有备无患 ,又能贴合政策投资基建,拉动内需! 主要其余两个不行呀
方舱医院相对于专科医院综合医院甚至社区医院,像不像一次性医院?等疫情过去了还能有什么用?能改造成正规医院?处理常规病人吗?为什么要建那么多方舱医院?为什么正规医疗资源总是紧张?难道每次流行一种特别的病就从新建一波专门应对的临时医院?这难道就不浪费吗?越是想在基础医疗卫生上省钱,遇到问题越费钱不是吗?
央行公布中国 3 月份货币供应量 M2 增长 9.2%
国内经济持续放水
而今年开年以来,深圳、上海等重要经济重镇相继沦陷,多地出现阳性,疫情蔓延的阴影再次笼罩在所有城市的头上,而上海血淋淋的教训表明,封城依旧是我们对抗疫情唯一的办法。
那么这么多放出来的水该何去何从呢?现在这个情况谁还敢投资实体?随便明天一封城,所有实体经济直接窒息
而企业日子不好过,百姓更是苦上加苦,三年的防疫,已经快消耗很多人所剩不多的积蓄了
而借助修建方舱的大基建或许是为数不多的办法了,即将多余的水用来修建方舱,使得其能够流到百姓手里,又能物尽其用,提前准备随时可能出现的疫情
只能说走一步看一步了
个人的一些想法。
我觉得这应该是为了将来逐步有步骤的放开共存做准备。
原因很简单,大家都知道,就算动态清零了,也只是清零了而已,而且还是动态的,人类终将会和病毒共存的。
所以,当其他国家都放开共存的时候,我们也是会在评估安全综合经济发展等等条件下,逐步的有条件的放开共存。
那么,有条件的逐步放开共存,就需要相对应的预案和医疗条件,不然盲目的放开共存,依旧会发生医疗挤兑,物质供应保障的问题。
建方舱医院的目的应该是,以后综合评估后,有条件的放开共存,无症状感染者,就集中在方舱医院隔离,重症的患者进入相对应的医院进行治疗。
这样既能保证无症状感染者大规模发生传染,同时,也为了减轻医院的负担,给医院正常运转提供便利条件。
『毕竟除了新冠病毒,还是有很多疾病的病人要去医院看病住院做手术的』
所以,我个人觉得应该是有这方面的考虑的。
总之,相信国家,我终将会胜利的。
我觉得很不合理,把阳性患者集中在一起治疗会导致病毒浓度过高,即使有转阴的也容易被再次感染。交叉感染无法避免。而且容易让人联想到集中营之类的玩意。
其他地方不懂不知道,但 “广州广交会展馆 A 区建方舱”……
对于 “清 0” 防疫是有帮助,但对于广州、广东、乃至全国的外贸出口行业绝不是值得高兴的事情……
对国内来讲是一件好事,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原本这是一个两年前就应该开始的工作了。
方舱医院晚上睡觉关灯吗?
我不理解为什么现在才开始,我以为在武汉结束后全国所有省会城市都会搞一个专门的隔离医院,从非典,H1N1,禽流感,H7N9,到现在的新冠,平均五六年爆发一次疫情总得有点防范手段吧。平时可以当仓库用吧,存点应急物资,什么帐篷,口罩,防护服,手套,防毒面具什么的。
唯一能想到的就是维护成本太高,平时闲置是种浪费,但我真觉得至少每个省会都得搞一个,以后指不定出什么东西呢
地本来就少,现在又拿出这么多建方舱,利好房价。
要试验放开吗?
这能说明两个问题:
第一,目前国家和地方 zf 层面,都是清零的态度。至少这两年内,共存不会是一个选项。
第二,zf 提前准备,对普通人是好事。万一出现问题了,付出的代价相对较小。
为什么我突然想到以工代赈…
集中隔离治疗,不用再大面积封城了,对复工复产正常运转是有好处的。
此番疫情来势汹汹,传染性强!目前诸如上海、深圳这些一线大城市的发展形势大家也都是有目共睹,尤其是上海这个国际不都市,无症状感染者已发 10 余万之多,更为危急的是上海老龄化人口特别严重。如果不建立方舱医院,仅靠目前仅有的医院里的医疗资源显然无法全部收治,有可能造成大规模的伤亡。好消息是,现在已经有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紧急援沪。深圳目前疫情虽然比较稳定,但是人口基数大。如果发生上海这样的情况,势必也会冲击医疗资源,无法及时做到精准救治。中国人历来讲究和遵循未雨绸缪,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原则,在无疫情城市建立方舱医院,也是当地政府执政为民的一种工作态度,也是跟中央的一贯表态是一致的:人民至上,生命无价!
小学数学题
目前建成的最大方仓四叶草预计 5 万容纳量,上海每日新增 2w+
问:预计几天四叶草达到饱和?
以目前方舱无症状新冠病人生龙活虎的样子,这一大批劳动力十几天不干活是社会巨大的损失。是不是可以考虑迁移一些简单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进方舱?比如踩缝纫机,制作包装盒,usb 数据线,拧螺丝,制作鞋帽玩具什么的。产品出方舱辐照消杀应该就行了。收入就当是付进方舱的隔离费用了。
会让今年的失业率和经济看起来没那么难看吧。
用这个钱抓紧时间提高疫苗接种率,增加 icu 和呼吸机配比不好吗?
不懂,我真的不懂,是我愚钝了。
我就只有一个问题,会展中心改方舱,体育馆改方舱,学校也改方舱,合着别的事情都不干了,咱就一心一意治流感?咱就死要面子活受罪?咱就不看路盲开?咱民生经济全不顾了就是玩?
20 年你赢,21 年你还赢,现在都成几十万分之一重症率了这么打牌你还能赢?
防疫小粉红别杠,杠也是我对,你气不气?
会给医护相关产业大赚一笔。
应该是上下五千年来的千年一疫的壮举,写入史书中是十分闪耀的一页。
未雨绸缪。
有可能是专家或者决策者预见到了未来会有一波疫情的反弹,提前建设好以备不时之需的。
也可能是预见到了疫情将会常态化,所以建立方舱缓解医疗方面的压力。
另外,即便没有这次疫情或者这次疫情过去了,方舱依然有它的用武之地,以及,特殊的战略意义。
想一想之前公布的美国在世界上的诸多生物实验室,没有了新冠,可能还会有别的。
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必定要祖国统一,这是不可阻挡的。一旦我们启动统一程序,会不会面临更加恶劣的国际形势和更加严峻的生物战压力?这个时候,提前预留的方舱或许就会体现它的战略意义。个人觉得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不但要建设方舱,还要持续不断地培养更多的医疗团队和医疗力量。
不但可以利益我们本国人民,还可以更好地为世界人民服务,贡献我们的力量,这是我们奔向星辰大海的有力保障。
都是生意
方舱建设了一样要占用医疗资源。除非你单独成立方舱公司作为运营方
抗 e 三部曲: 全民核酸,封城隔离,中国加油!
我在之前的回答下提到过,在三年疫情影响之下,考验政府的不单单是疫情出现后的反应速度,而是在没有疫情的情况下,通过基础设施和政策所搭建的疫情抗风险能力,我一直坚信,解决已经出现的问题的成本是远高于预防问题的成本,方舱医院才多大投入?但是当疫情出现后收益是极高的,疫情常态化之后,就是要做到无时无刻都具备抵抗疫情的能力。举个例子了,为了应对火灾,准备了消防通道,为了防御地震,每年都会组织演习,建筑行业都为抗震建立了相关标准,这也同理。
昨晚跟爸爸电话,我们都观察到了这个现象,大城市确实都在建方舱。爸爸坐标郑州。
我觉得这个举措确实是未雨绸缪。奥秘克绒感染性已经很强了,再进化的话可能会感染性更强。
这对于有基础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糖尿病等)的高龄老人来讲是非常不利的。
昨天跟爸爸讲每天吃的基础药一定要至少屯够两个月的,粮食(米面杂粮面条豆类薯类)至少要屯够两个月的,蔬菜水果要装满冰箱,电费煤气费要至少交半年的。其他还要屯的还有比如说卫生纸,电池,罐头等等。
我觉得父母在异地的孩子们都要跟父母们讲讲。
提个思路,会不会有一种可能,现在已经是生物战时期了?毕竟二战期间,生物战已经有基础了,新冠也很蹊跷,以后会不会也会有更厉害的传染病呢?
现在建方舱也算是备战了,毕竟,21 世纪是生物的世纪,热战已经很难在大国之间开展,生物战更隐蔽,影响范围也更大,会不会也有这个考虑在里面呢?
治病救人教舞技。
以广大群众饱满的热情 积极的生活态度,缓解疫情对百姓心灵造成的冲击波,把病毒逼回到到原子态去,同时狠狠抽共存派的大耳光子。
早应该这样了,如果把老年医养和这个方舱结合起来建设,每个社区按人口比例配备方舱(以后随时能改造成老年康养中心),那就是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
老龄化已经迫在眉睫,社区养老嵌入床位比例可能还是太少,利用方舱建设,把闲置的小学、工厂之类的改造成方舱,以后随时能改造老年康养中心,大家想想吧,是不是很合时宜
我觉得这是件好事啊。
一来未雨绸缪,鬼晓得哪天用上了。
二来缓解就业,虽然岗位不多,但是后续的运行还是得用很多人手的。
三来难道这些地不利用起来建这些公共服务设施,难道还用来盖楼卖不成?
卧槽,知乎真是没点高人吗?
那玩意儿干啥的,真的没人知道?
个人觉得,这是国家在为了以后放开做的一步举措
1、防备疫情爆发
2、抓住防疫工程有扶持政策的机会,赶紧落实工程,疫情后有其他真正用途的工程。
方舱医院还好,隔离酒店第二条占比最大。
好早之前就猜到风向要变,之前还担心啥都不准备
被感染隔离后不用住宾馆,可以少花钱了,很不错的利民措施。
作为储备人员一答,不是新建场所,都是现有场所改造,是未雨绸缪,是防疫进步
如何看待:
好事,既可动态清零,也可有序共存。
知乎用户 timzhang 发表 我妈今晚从旅馆给送去东外滩方舱领脸盆打通铺了,本来这没啥,阳性就该去方舱,我赞同。 但是,最令我气愤的是,除了不知道是不是警察的两通电话,我妈自己没有任何手段知道自己是阳性人员,现在她健康云上核酸检测结果最 …
今年3月以来,由奥密克戎变异株带来的新一轮疫情,引发了全国方舱医院的建设高潮。4月3日,话题#上海184小时建造沪上最大方舱#登上微博热搜。然而,官方展示方舱建设速度的宣传策略在这一次却没有奏效。相反,外地援建方舱工人得不到安置、用消防栓里 …
知乎用户 zpeng 发表 上海几个大的展览馆都去过。 之前说世博园那边,我觉得就太小。 还是花木路那边或者就用虹桥的国际展览馆最合适。 这个应该是浦东新区的那个展览馆,但都是分开的一块一块。他中间有很大的空地可以利用。 但如果这里可以 …
作者:恰帕斯东风电钻(Weixin ID:xainzi0077) 注:本文可随意转载 3月24日-3月25日,一位网友连续在微博上发文称,自己是3月15日由哈尔滨出发援建吉林市高新北区方舱医院的农民工,同行160名工人经过五天五夜的加班加 …
知乎用户 王大力 发表 受影响的人有多少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各个群体受到的 “影响” 是截然不同的。 客观上清零政策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保护了全国人民的生命健康,但是甘蔗没有两头甜,所有看似美好的结果都要问一句:那代价是什么? 清零派常说的是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