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骏飞|抗疫下半场:12个基本问题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抗疫下半场:12个基本问题

.

杜骏飞

.

最近一波疫情渐趋平复。与此同时,世界各地最新的疫情报告、科学进展、抗疫信息也次第传来。

以我有限的思考,我以为,谈论“后疫情时代”或许还没到时候,但——是时候谈论抗疫的“下半场”了。

以下,是我从公众视角所提的一些非专业问题。这些问题的讨论,或许深刻关系到公众未来的治理体验和生存认知。

这些问题也可能只是杞人之忧,有关部门或许已早有良策。但如果没有,本文便权作工作建议。自然,我也期待读者有以教我,在留言区给出有价值的讨论。

1、突破性感染

.

由于Delta毒株超强的免疫逃逸能力,各国现有抗疫数据均指向同一个结论:疫苗在防止感染方面大多差强人意(一个极端的例子是,新加坡国家传染病研究中心的数据甚至显示,完全疫苗接种者无症状感染甚至远高于未接种疫苗者),但均可有效防止Delta毒株感染后患者的重病率和致死率。也因此,我特别希望有专家能说明一下:

(1)此轮疫情,我们的突破性感染率是多少?

(2)我们的疫苗对突破性感染重症的保护率是多少?

(3)——为此,我们在中远期防疫工作中应该改进什么,才能体现“长期与病毒共存的智慧”(张文宏语)?

2、复必泰

.

与上述问题相关联的一个小问题是:

如果复星医药所拥有的基于BioNTech的mRNA技术研发的COMIRNATY(复必泰)疫苗具有加强针效用,或此类疫苗能为高危人群提供独特的保护,那么,

(1)有关部门可否及早完成复必泰的上市审批?

(2)我国基于mRNA技术或其他先进技术的疫苗研发进展如何?前景如何?

现有的国产疫苗成绩不错,形象也深入人心,但以上提问也并不是多余的——毕竟,最高概率地抗疫成功、保护高危人群、确保国家能加入到即将到来的国际开放潮流之中,才是最大的爱国工程。

3、数字化效能

.

(1)不知各疫区新冠数据库建设、管理和利用水平如何?跨平台数据连通情况如何?

(2)今后,如果还需要大规模普查、排查,数据生成、跟踪访问等线上技术,是否可以替代一部分繁重的入户、录入、问询工作?

(3)只有对疫情数据作多因素分析,才能确定独立的危险因素。在现有的病例数据库中,可以给出哪些多变量交叉分析结论(比如人口学特征、基础病特征,与感染率、重症率、康复进展的关联)?——这些知识,对指导不同类型公众客观认识自身的疫情危机来说,至为宝贵。

4、防疫战略转型

.

迄今为止,我们对待疫情,实施的是封闭-排查-清零模式,优点是严防死守令人放心、卷面成绩更令人振奋,缺点是容易引起防疫倦怠、经济代价大,并且,从眼下的形式看,这一抗疫模式极可能旷日持久到不可持续。

假如各国际组织、各相关方面所言“疫情不可能完全消除”“人类将与新冠共存”不虚,并且,“开放-疫苗覆盖-重点保护”模式的有效性,在全球陆续获得更有说服力的验证(多国疫苗接种后死亡率只接近流感水平),那么,

(1)我们在考虑下半场实现防疫战略转型了吗?

(2)如果的确如此,那么,从此刻起,旧有的抗疫管理办法及抗疫考核办法应如何逐步调整?

5、个性化管理

.

未来,考虑到各地地情不同,各时期疫情后果不同,抗疫策略也不会处处等同。

那么,可否发展出一套富有差别性和权变特征的城市个性化防疫策略矩阵?

这套策略应能考虑到不同防疫模式的利弊得失,也能照顾到各地实际,如:

(1)当前病毒演化水平

(2)疫苗、药物效用

(3)防疫在不同阶段的不同要求

(4)本地经济和民生

6、高风险人群

.

老人是众所周知的新冠感染高风险人群,主要体现在重症、死亡率上。国际上,颇多数据显示,疫苗接种是预防发展到危重的最关键保护因素,而年龄是发展到危重的最重要危险因素。所以,重点保护老年群体才是抗疫成败的枢纽。英国已经在准备9月份给全体老年人群强化接种。

既然这个阶层是各国在公共政策、防疫管理上真正重点保护的对象。那么,

(1)应该如何精确地对这一类高风险人群作分层界定、以便分类管控?

(2)如果有朝一日,“开放-疫苗覆盖-重点保护”模式被实施,那么,未来在老龄人群的

a.工作制度

b.流动管理

c.家居策略、社区服务体系

d.医疗资源优先供给

等方面,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以立体保护这一类高风险人群?

7、低风险人群

.

全球各地数据均显示,青壮年对新冠疫情具有较好的抵抗力(但仍然有平均的传播率)和极低的重症率,是众所周知的低风险人群。

恰巧,这部分人群又均在工作的盛年和学习的旺季。无论处在哪一种防疫模式下,似都应该为他们在疫情期间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防疫政策,例如

今后,即使在同等疫情条件下,可否通过个人强保护(消毒、通风、口罩)措施,给予低风险人群更宽松的许可?

8、抗疫人员支持

.

如果新冠常态化,抗疫持久化,那么,紧急动员和义务劳动体系将面临危机。因此,似应提供必要的政策工具,有效地为一线征召人员提供法定保护和额外支持。例如:

(1)可否统一提供新冠医疗保险、疫苗接种保险?

(2)如是长期处在免费医疗模式下,对一些有后果的病例,可否提供给付型家庭收入保障保险?

(3)抗疫一线工作征召,可否对病弱人员、高风险人群、孕期及哺乳期女性、家庭困难者主动实施行政豁免?

9、乡村公共卫生体系

.

相较于城市,乡村防疫少有大众媒体关注。无论是卫生条件还是医疗水平,乡村均处于边缘地带。

平时,乡村人口主要是老弱妇孺,自救无力。节假日,外出务工人员和大学生返乡,危机重重。那么,

(1)乡村、尤其是西部乡村防疫,在工作中,面临着哪些困难?

(2)对乡村高危人群,应推出哪些支持政策?

或许,最重要的问题是:

(3)可否着眼于未来,将乡村防疫工作、乡村医疗基础设施、乡村应急救援体系等有效纳入到乡村振兴战略框架中?

10、社会沟通

.

疫情的次生性危机之一是舆论危机,而舆论危机的主要原因是——社会沟通不合理。

从专业上来说,为保证非常时期的政务公信力,应提升信息管理的透明性、公共沟通的效率。例如:

(1)可否在制式的新闻发布会之外,建立更多的聚焦式公众沟通平台?包括

a.以医学专家为主体的对话会

b.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在线答疑会

c.本地媒体的新闻监督和建设性新闻

此外,出于稳定抗疫大局、建设服务型政府考虑,

(2)可否更多展示数据分析、国际动态分析?

(3)对网络社会中的质疑,可否及时地予以答复或澄清?

(4)可否以高效方式收集、整理并回应公众的投诉、申辩、建议?

11、公务模式

.

如我所曾定义,网络社会并非只是线上社会,而是互联网传播条件下的线下社会与线上社会的总和。

也因此,类似于元宇宙(Metaverse)过渡时期的社会生活O2O模式,在可见的未来,将是大势所趋。基于这样的理性,也考虑到对超级传播事件的防控需求,

(1)可否提倡“弱接触-强沟通”办公模式,在有条件的行业,尽可能鼓励居家办公、分散办公、远程办公,从而提升效率、有效避免可能的危机?

(2)此外,可否大幅度减少政府部门的仪式性活动?

(3)可否大幅度减少可由阅读、数字沟通代替的会议?

(4)进一步地,可否对复杂繁冗的各类基层工作督导检查工作,实现一站式、在线化管理?

12、民生和经济

.

抗疫的终极目的,毕竟还是社会福祉。可否在抗疫的下半场,更多考虑安定民生、更多考虑稳定经济?

期待我们能在科学的原则下,明智地作出政策抉择,有聚焦地防疫、抗疫,并逐步将重点转向保民生,保开业,保就业,保通勤。

显然,疫情时代的政府责任,不只是一个清零指标而已。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南京告急!张文宏凌晨发文!关于防疫,我们该换思路了

疫情以来,众多信息中我最看重的是张文宏医生的讲话。这次南京告急,张医生7月29日凌晨1点多发文表达观点,值得重视。 信息量很大。先做一点“阅读理解”。 张文宏的“与病毒共存” 1、疫情目前尚可控,未来一、两周是关键。这基本上就是张医生原话, …

新冠疫情第二波:放弃幻想

7月20日,南京禄口机场检测出境外输入的变异新冠病毒,由于初期防控的疏失,7月29日在湖南张家界2000多人聚集的“魅力湘西”晚会上形成二次传播,截至昨晚19时,在全国已波及17个省份,高风险地区4个,中等风险地区138个。新的一波疫情正式 …

冷眼看海外|多地疫情升级,武汉大麻烦!门合拢了……

作者:冷眼说财经 最近,南京的这波疫情在国内愈演愈烈,一时间,江苏,湖南,陕西,湖北,河南,北京等全国上14个省份都麻烦了,风声鹤唳。 除了南京、江苏之外,株洲、郑州等一些城市也开始“封城”,初略估算了下,全国有29个省市警告居民不要外出, …

公司组织打新冠疫苗,要不要打?

知乎用户 深蓝保​​ 发表 疫情尚未结束,全民免费的新冠疫苗,到底要不要打? 截至 2021 年 1 月底,全国累计接种新冠疫苗超过 2400 万剂,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 虽然疫苗是全民免费接种,但很多朋友还是在纠结要不要打?,并且也存在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