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清华大学的学生,多大程度上把北京的房子作为人生目标?该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joyce fan 发表

我刚咨询了几个藤校的同学,想要知道他们对于清华大学的同学普遍想要北京买几套房的理想持什么样的态度。

他们都沉思了一会儿,说,清华大学的同学对未来太乐观了。

Caveat: 写了这个答案以后频频掉粉。我只是给大家算一笔账,一个普通的五百强高管的年收入也就是 50-100 万美金 / 年,一个美国『大』律所的合伙人的工资也就是 100-200 万美金一年。如果行业不是『薅社会主义羊毛』,不是上市公司的霸道创始人,那我觉得一辈子你都别想靠自己的努力在北京买 5 套房了。你不会有 2000 万付首付的。

跟我唠嗑:一只异教兔(公众号 ID:contrarianbunny)

知乎用户 白如冰 发表

谢邀。

我觉得网上很多的争论说到底就是因为很多人的大脑里,一切都是单线程的。

知乎用户 Richard Xu​​ 发表

清华大学的学生的人生目标之一是在北京买几套房

知乎惯例: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题主这问题提的,好像清华学生真的把 “在北京买几套房” 当人生目标了似的,把底下的回答也带跑偏了,一个个替清华学生做辩护:

“凭什么清华的同学不能在北京买几套房?”

“把买房子当人生目标有什么错?”

那么到底 “是不是” 这样呢?昨天我就在三个都是清华同学的微信群里做了个小调查。

大家的 “人生目标” 是什么?

如下是大家的回答,原汁原味,没有删减或特别挑选。

(尽管有同学表示可以实名,但经过考虑之后决定还是不带名字了,特别想实名的欢迎认领~)

![](data:image/svg+xml;utf8,)

最后是我自己的回答,从我高考完之后的采访里截选的:

虽然说默默无闻过一辈子,你有自己的幸福,也是一件好事,但还是希望能够做一点事情让人家以后记住,曾经有这样一个人,在这个社会、这个历史上留下一点波澜。

看完这些,大家觉得,这个国家还有救吗?

知乎用户 清蒸河豚魚 发表

没救了,就知道按照别人订的规则掏钱买。对门的北京大学的理想都是把故宫打下来自己住的。

知乎用户 李梅里​ 发表

大学的价值观就应该多元,有追梦者,有实干者。如果清华所有学生的人生目标都是在北京买几套房,那这学校的确没救了;但如果所有清华学生都必须天天把 “实现宏伟理想,建设伟大祖国” 挂在嘴边,那国家可能才是没救了。。。

知乎用户 噼啊求职​ 发表

清北的同学想在北京买几套房?是不是对未来太过乐观了?

2016 届应届毕业生的实际签约月薪为 4765 元,48% 的毕业生月薪位于 3000-4999 元之间。

其中清华大学毕业的平均薪酬为 14823;北大的平均薪酬为 12425;

按照每年薪酬递增 20% 计算;

![](data:image/svg+xml;utf8,)

工作 15 年,平均年薪达到 200 万;累积收入是 1224 万;

15 年不吃不喝扣除五险一金,余下的收入大概是 850 万;不考虑房价增长的情况下,差不也就 2 套房子,而且还是五环边 80 年代 50 平米的老公房;

这特么是清北毕业生的问题么?优秀如清北毕业生,当他以为他可以凭借自己的聪明,创造力,上进,等等自身的能力,在北京好好生活下去的时候,现实却残忍地告诉他,你买不起房,更别说五道口、西城区的学区房……

而既得利益者,马上跑到道德至高点,对清北学生,发生猛攻,“我家拆迁分了几套房,可我就是个开车的,你们才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如果你们北大、清华毕业,人生的目标就是在北京买套房,而不是思考国家的未来,那这个国家真的没有希望了……”

你吃着火锅喝个歌,收着房租享受着北京医疗教育资源,反过来要让清北的东西 “无问西东” 努力奉献,努力工作一辈子,等老的时候再滚回老家…… 脑子有病么

最后,做为一个累积帮助过 6 个清北同学(网易游戏 2 位;腾讯产品 2 位;face++ 产品 1 位;宜信产品 1 位)拿到平均月薪达 2 万的产品工作,同时刚刚在北京买房的非清北的二本狗,我想说

对于无产阶段而言,你在物质方面获得的回报永远与你为社会创造的价值成正比……

买房跟你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完全不冲突,离那些只能单线程工作性能的键盘侠远一点

我是章鱼,汇集微信、支付宝、微博、贴吧等资深产品及运营为大家提供最优质的求职咨询及包 offer 服务,个人微信 offerzhang 欢迎勾搭!!朋友圈有 100 节 2019 年互联网求职课程,可以集 call 免费解锁,请见微信朋友圈;另有各种面试求职群可加!

噼啊求职:互联网上市及独角兽公司产品及运营 offer 包过服务指南

点击链接,获取包 offer 服务 http://cn.mikecrm.com/eDjRr0

知乎用户 椰子大魔头 发表

那你觉得大学生的梦想是什么,这个国家才有救?

3 以上可以称为 “几”。

北京房价,目前朝阳北路 120 平的房子在 800 万 - 1200 万左右,五道口对面清华园 80 平房价在 1000 万以上。

要实现 3 套房以上,至少需要支付 2500 万的税后收入。

以他 35 年买齐 3 套(25 岁工作,60 岁退休),他每年的税后收入要达到 71.4 万。

这种收入妥妥要支付最高所得税 45%。

也就是说,他税前收入要达到 4550 万,然后支付 2050 万的个人所得税,才能有 2500 万的税后收入。

而这一切,都是以现金支付且不贷款为前提。

如果他是自己在做生意,按照净利润 30% 来算(超高额净利),他一生需要完成超过 1.5 个亿的营收。

如果他是在打工,他必须独立为老板完成 4-6 个亿的营收,才能达到这个收入。

一个人的理想,需要为社会带来过亿的生产总值才能实现,这个国家为什么会没救?

有这种人生活在中国,你们居然说中国没救?

另外,

从来救国都是靠着 “我救” 实现的。

从来没有 “该他救” 来实现救国的。

还有,

清华大学的学生,并不比任何人有更多义务承担更多的救国责任;

同样,其他大学甚至高中生,在救国这件事上也不比清华大学学生低人一等。

最后,

是权力越大而责任越大,

不是能力越大而责任越大。

有能力的人,没有义务为别人的理想而死。

知乎用户 August​ 发表

你大大高估清华学历的经济价值了,绝大多数清华学生的收入,在北京一套房都买不起。上交本科生平均起薪 12.8 万,硕士生 14.6 万(清华不公布数据,但差别不会太大)

清华最好的专业,清华经管,状元云集,毕业起薪中位数本科 15.6 万,硕士 20 万

北京学区房价格接近 1000 万,按郎咸平估计的 18% 通胀率,30% 首付,每年首付涨 54 万,普通清华学生哪辈子买得起。

我认识的几十个清华学生,能靠自己搞定北京房子的,只有青年千人。有多少清华学生能成为北京高校的青年千人呢?北大物理系一届毕业 200 + 本科生,其中 2017 年加入北京高校的青千有 4 个(我数过),2%。假设北大物理系 1/4 的精英读博士做学术(其实远远不止),有 1/2 想留在北京,那北大物理做学术的人,靠自己搞定北京房子的,也只有 16%。做金融、计算机可能容易一点,文科难很多,平均差不多 16%。

**不啃老不上嫁,大多数清华学生,在北京一套房也买不起。**只能买墓,墓碑上刻着 “货币超发” 四个血字。

知乎用户 陈曦​ 发表

T 大学生想在北京买房,主要是想有个地方能放下自己的书桌。

T 大本科生入学后的第一场大型集体活动就是 “一二九” 大合唱。在当年的“一二九” 运动中,学生们喊出了一句名言:“华北之大, 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所以我们也就是身体力行维个稳……


抖完机灵,再聊一聊。

社会上主流人群对清华这个标签的反应是充满负面情绪的。这种负面情绪的强度甚至超过仅有一街之隔的北大。

最切身的例子之一,就是我被知乎站方邀请做了个人认证之后,就能够经常性地在评论中被人指着鼻子骂。叫骂的核心就几条:

1、清华花的是纳税人的钱,你们这些清华学生是吸着劳动人民血汗毕业的,应该抛头颅洒热血地做牛做马;

2、清华花的是美国庚子赔款返还的钱,你们这些清华学生骨子里就是卖国贼,应该现在就跪在地上承认自己的犯罪事实;

3、清华号称 “揽半国英才于一校”,但西部人民还在吃草,我国还不是宇宙第一强国,都是你们清华学生偷奸耍滑;

4、你是清华的,你怎么能看小偶像 / 动漫 / 不干本行 / 想买房子?

这种社会本能的敌意,是其他学校很少感受到的。比如我给我人大毕业的朋友讲这种状况,他是完全不能理解和体会的——而清华学生在毕业之前,就会受到学长和同学的不断警告:“出去少说你是清华的”。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清华传统。

在没有毕业之前,清华对于学生的教育是:“你就是一个 SB!”。无论你在任何领域做的多么 NB 屌炸天,你都会发现一个清华校友,在比你小的年纪用比你少的精力达成了比你强得多的成就。这一方面促成了主流的清华价值观:“不断地追求卓越,但任何时候都不能志得意满”;另一方面造成了清华独有的挫折教育:“也许你所有的努力只是在弥补天分上的不足”。

而一旦你进入毕业求职环节,一切的价值观塑造和师长教导就会有巨大转折:

1、“到社会上不要随便提清华的事儿,别人会拿你当 SB”;

2、“自信点,走上社会你就发现了,SB 真多,你绝不是里面最傻的那一档”。

于是我们就惶恐地走入社会,寻思着无论干啥,先把手里端着的书桌找个地方放好——因为说不上啥时候就要看两眼书的。

知乎用户 壮猫咪 attorney​​ 发表

清华毕业生买不起北京几套房,结果房都被地产商 / 投机分子 / 二级市场庄家 / 官员买了,那么这个国家还有救吗?

然后这些人拿着房产证反过来问:你一个清华毕业的,不好好寻思治国理政、诗和远方,这个国家还有救吗?

不可否认,现在社会确实越来越浮躁,但恰恰不是知识分子干的,是谁干的,要么涉及利益集团,要么涉及政治敏感,不能说,不敢说。

我们看看民国知识分子(教书匠)的工资有多少:

民国时期, 一九二七年九月十二日教育行政委员会修正公布《大学教员资格条例》中大学教员薪俸表定下了教授 400 至 600 圆,副教授 260 至 260 圆,助教 100 至 160 圆的标准。
1917 年 1 月,**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月薪 600 银圆。
民国之初,鲁迅应蔡元培召,任教育部公务员,1912 年年中每月津贴 60 银圆涨到每月 “半俸”125 银圆,并在年末定薪俸 220 银圆,1913 年 2 月薪俸涨至 240 银圆,12 月后减至 216 银圆。1914 年 8 月薪俸增为 280 银圆,1916 年 3 月后增为 300 银圆。这还不算其教学以及写作等多种其它收入。
1935 年顾颉刚 42 岁时担任北平研究院史学主任研究员,月薪 400 圆,同时仍兼燕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领取半薪 160 圆,月收入共 560 圆。
19 世纪二十年代左右,林纾,任教北京正志学校,月薪 500 银圆。
英千里在辅仁任教的同时还兼着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课程,为两校学生教授英国文学,同时打 3 份工的英千里最多的时候一月能拿 1000 多圆大洋。
19 世纪三十年代梁担任青岛大学图书馆馆长时月薪 400 圆。
据 2014 年《安徽商报》所载,周作人于 1917 年到北京大学国史编纂处做编辑,月薪 120 圆;半年后出任北大文科 (文学院)教授时,月薪一下子涨到了 240 圆。
1917 年 8 月中旬,胡适就任北京大学文科教授,讲授中国哲学、英文修辞学课程,月薪 260 银圆,一个月后,北大又给胡适加薪,升职为本科一级教授,薪俸加至 280 圆。

那么银圆到底是个什么概念?又或者说一银圆能买什么呢?

1 元钱可买 8 斤猪肉,或者舒舒服服地吃一份一汤三菜的西餐,包括面包、黄油、果酱、咖啡,还有一些小吃。

北京城内一座 8-10 间房的四合院,房租每月只需 20 元左右。而在 1924 年,鲁迅花不到 1000 元买下阜成门内西三条的一套四合院。大概相当于 5 个月不到的工资。

那时候官员的工资多少:

民国时县长的月薪是 20 银元。

虽然清华毕业的学生不一定都走学术教职路线,但是可见民国时期对知识分子在经济上是如何倾斜。而现在,没有掌握经济地位、朝不保夕、还要被各方教育:“别以为名校毕业就了不起了”,进企业要加班就加班还通常没加班薪水的毕业生,你还要他们怎样,要怎样?

按我来说,清华大学学生的人生目标在北京买几套房已经不错了,不然他们就像民国时期那样站桌上演讲了。他们之所以安然佛系工作,不就是为了有个好的经济基础,能活成中产阶级?知乎上有个问题,1000 万和清华毕业生你选哪个,没几个选清华毕业生的,因为大家都知道,1000 万放银行里每年利息 6% 来算,都比 80% 的清华毕业生年薪高啊。

以前,衣食无忧车房齐备的人尚且会为国家考虑,现在北京四合院里和豪宅千亩的商人呢,问问他们会吗?而不是问问在用人市场团团转的名校生,他们没有得到所本应有的地位和财富,就不需承担那么高的义务。

知乎用户 安风你压我头发了 发表

这说明能上清华的学生,还是有一部分穷人家孩子呢,要考虑自己的生活

如果能上清华的,都和解放前一样,不是官二代就是富二代,最次都是文二代,那确实不需要考虑买房子了。

但是这样,这个国家就真的没救拉

知乎用户 黑森林慕斯​​ 发表

主流舆论始终都不愿意承认这个社会仍旧被丛林法则所支配,仍旧处于弱肉强食残酷资源竞争的状态。参与这个竞争的主体不仅仅是作为个体的人,也包括无数意识形态、道德观念。

金钱、权力、地位,代表着对资源的主导权。你不去占有它,就会被别人侵占,知识若不去占领财富的高地,赤裸裸地贪婪就会绑架对于财富的追求。

这种此消彼长不仅仅在于不同人之间的竞争,也反映在同一个人在思想染缸中的堕落。最后,意气风发的天之骄子堕落为沉于酒色的办公室官僚。

必须承认,在极度发达的教育体系锻造下,人与人的思维天差地别。那种知识分子、暴发户、文盲等等标签,虽然不能去直接评价某一个体,但却是不同人群间种种差异的深刻诠释。

如果以清北毕业生为代表的天之骄子不能够凭借自己的知识站在财富、权力、地位的高峰,那么贪婪、暴力、狡诈就会引领着全社会的价值观。

这一点当然会有异议,清北等等高等学府毕业出来的难道就都是纯洁的白莲花?当然不是,但是一旦某个群体的共同特征由贪婪、狡诈、暴力变成了专业的知识、严谨的逻辑,那么在人类追求认同的集体天性驱使下,在知识这共同点之上就会形成一系列的群体规则。即便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恶劣品质,但最终主导群体意志的就是理性。

卑鄙是卑鄙者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野蛮是野蛮人的嘉奖令, 知识是知识分子的加班通知。

如果把这个群体换成暴发户, 那么随着暴富而来的炫耀奢侈品、歧视穷人的价值观就愈演愈烈;如果换成暴力起家的野蛮人,那么被摁在地上摩擦的就是千年积累的璀璨文明……

公共舆论一面颂扬着科研人员的艰苦、学术大家的清贫, 一面又充斥着浮华盛世的纸醉金迷。

技术骨干酒桌上被土老板颐指气使;博士生在租房中介面前忍气吞声;分了几套房子的出租车司机批评大学生高分低能没有理想…… 当教授研究员们看着干巴巴的工资条而暴发户们感叹百八十万不是钱的时候、当天眼之父南仁东穷尽一生拉起的 FAST 项目投资还不如一个垃圾商业片的时候、当在位者一边把天之骄子送到边疆吃草一边资本运作炒房割韭菜的时候,你才知道被摁在地上摩擦的是四百多年前照亮黑暗中世纪的那一句:

知识就是力量。

因为弗朗西斯 · 培根没有阐明的是:

只有知识与财富、与权力、与枪杆结合在一起时候才真正具有改变的力量。

古代读书人的在人群中的地位靠的是与功名挂钩的经济、政治特权,而不是四书五经。也许有无数原因为眼下这局面做合理性解释,在强大的社会现实惯性面前也会有无数人不自觉的为其开脱,因为当知识重新占据社会资源分配的高地之时就是某些人群被淘汰之日。

为什么把知识推上主导社会资源分配的地位,因为人类意识领域的种种,唯有知识体系是可以永远进步的、唯有知识传播可以打破血缘地缘业缘等造成的阶层固化。

北京的房子只是一个象征,在这个财富膨胀的世界,继承先贤毕生心血的清北等等高校学子,不仅仅要去追求财富还要包括权力、地位等等任何主导社会资源分配的要素,只有当以知识为共同特征的人们占领所有领域的主导阶层时,人类才能够在西西弗斯不进则退的困境中一点点进步。

如果你以知识精英自诩,那么就放开理想主义白莲花的约束用自己多年积累的知识与技能,去谋利、去搏名、去争权,去追寻一切被世人看做庸俗却趋之若鹜的东西。

这是曾经心怀理想的你能改变世界的唯一途径。

诚如我的签名: 越理想 越现实。

知乎用户 可盈​ 发表

首先,清华大学的学生,首先是学生,是人。

如果他们在北京工作,安家,立业,人生目标之一是在北京买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这有什么问题?清华两个字不会保证男孩子的丈母娘不向他们提婚房的要求,不会保证女孩子不必在狭小的出租屋里养育下一代,这些学生,也是正常的社会人,有正常的社会需求。

**其次,题主很狡猾,他写了 “几套房子”。**这就很有意思了,一字之差,意义可能就有所区别了,因为按照北京的房价,几套房子就意味着和 “炒房”“挣大钱” 等很现实的所谓 “庸俗市侩” 的词汇相关。毕竟,在大众眼里,清华的学生一直与担当与责任紧密联系在一起,人生目标几套房这样的形象可能会让大众造成心理上的落差。所以,很真诚地希望题主表明问题的重点,到底是在北京买房,还是买几套房?

**最后,就算清华的学生人生目标是北京的几套房,又有何不可。**清华的学生没有必要不图名利,其他学校的学生也可以视金钱如粪土。达则兼济天下,何人都可为,何人也都可不为。完全没有必要上升到题主所说的高度。

穷则独善其身,富亦独善其身,我相信,有着这样人民的国家,肯定繁荣昌盛。


题外,欢迎关注可盈的知乎 live,教你如何在大学少走弯路,开启成功之道!

可盈 的知乎 Live:不迷茫!教你拥有高质量大学生活 https://www.zhihu.com/lives/1045654430438965248?utm_source=zhihu&utm_medium=social&utm_oi=39978079879168

公众号:宇伲说

不定期分享有用的文章,以及还可以与大家互动哦(有问题在公众号可以发私信啦)。

知乎用户 less god​ 发表

易中天在《开讲啦》里时候有个提问者提了个他之前给他师兄写过的挽联:

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叹人间从此惜年少;

身跻九流,家徒四壁,问天意何时重斯文。

他说过这么一段话。

“我师兄倒在讲台上,以身殉职。然后我们去给他办丧事的时候,发现他家里面什么都没有,连像样的家具都没有。他的遗孀能招待我们坐的,就是这么大的小板凳。但是墙,一架子的书,除了书什么都没有。这就是我写的一首挽联。这件事情刺激了我。我要赚钱。我不要过他那种生活。安贫乐道不是这样理解的。安贫乐道的意思是,即便我贫穷,我也乐道。不是说乐道一定要贫穷啊。谁规定说知识分子就该贫穷?谁规定说读书人就该贫穷?而先富起来的就该是挖煤的挖油的?什么道理啊这是!如果说一个社会读书的人,创造知识的人,创造文化的人是穷兮兮的,这社会是合理的社会吗?”

视频链接在这:

《开讲啦》 20140524 易中天:这是我的选择

在段话在 39 分半时候开始。

在对比现在很多国家宣传的那些国宝级知识分子,或者是技术工作者,家都不能回,还主动放弃高薪啊什么的,我真是赞同易中天的这番话。中国古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里人都养不活了,还治什么国平什么天下。

读书人当然不该仅仅为了挣钱,但读书人更不该安于贫穷。现在中国有那么多不好好读书寻求邪门歪道挣钱法儿的人不去质疑,而是质疑这些好好读书想靠知识和技能挣钱的人,什么道理?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5T3a20 发表

精神鼓励是陈年酒
物质回馈是白米饭
酒好喝不管饱
饭无味不能少
酒要偶尔喝 喝多了上头
饭得天天吃 吃少了挨饿

拿奉献精神激励有志有才之士
不计回报为国为民前赴后继
可以
那得是救亡图存的紧要关头
得是被人家按在地上摩擦要站起来弄他的时候

如今太平盛世
靠什么治世
靠什么发展
是精神高度吗
是道德高度吗

是体系
是合理的分配体系
是干多少活 挣多少钱的合理分配体系

雷锋式的一味付出不计回报的榜样要树立嘛
当然要
但是树立榜样的目的不是让大家都去当榜样
而是让所有人都有个标杆
让所有人在心里想着
我虽然达不到这个高度
但是我也不能道德败坏
榜样不是为了提上限
而是要定下限

如果立榜样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都达到榜样的高度
那结果是什么
是体系的崩坏 是制度的紊乱
是一大部分人觉得既然我到不了这个高度
我就不参与这个事了

学习一个《论语》小故事
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译文:
鲁国有一条法律,鲁国人在国外沦为奴隶,如果有人能把他们赎出来,可以到国库报销赎金。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端木赐)在国外赎了一个鲁国人,回国后拒绝收下国家赔偿金。孔子知道后说:“子贡做错了。从今以后,鲁国人将不会从别国赎回奴仆了。向国家领取补偿金,不会损伤到你的品行;但不领取补偿金,鲁国就没有人再去赎回自己遇难的同胞了。”

文中子贡帅气多金 妥妥高富帅
赎个奴隶 跟闹着玩一样
然后大手一挥
哥不在乎钱 反正都没我有钱
好事也办了 赞美也有了 道德高度也达到了
开不开心 高不高兴
可是这就愁坏了后来人了
你说我赎还是不赎
赎了还问国家要钱 别人得戳我脊梁骨
赎了不问国家要钱 我那一亩三分地就砸里边了
没那个缠万贯的腰 我就不装那好心人了
您先被奴隶着 等 “子贡” 来救您吧
但是 “子贡” 有多少 他又能救多少人

孔圣人两千五百年前总结出来的道理
不要为了个人道德的满足去破坏已经形成的体系
所得到的一定抵不上所失去的

一个清华大学的学生
他所创造的价值
配得上北京的那几套房吗
不出意外那是相当配得上
这是他自身价值的等价交换
不能你弄个镇国重器的名号
他就得租着小破房 吃着快餐
投身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中去
要真是这样
你让后来人多尴尬
他自己等价交换几套房子
你说他对不起清华的教育
但是他上个清华也不能一辈子蜗居啊
那算了吧
您谁爱奉献谁就去奉献
那吃力不讨好的事咱不干
正好美帝那边给了几个 offer
邀请加入他们的 team
大洋彼岸过好日子去了
拜拜了亲爱的祖国
在地球的另一端祝您早日复兴

从国家层面来说
通过道德的鼓励
让一小部分人不要回报的付出
然后大部分人望而却步
你说是赔了还是赚了
我觉得是赔掉裤子了

然后
人生目标的问题

大学英语老师告诉我们
你学英语不要把目标定在四六级和考研上
世界上百分之七十的知识都是英文的
你要为了人类文化知识的传播而学习英语

可是
我高考英语拼死累活的考了个一百分
考不过四级没有毕业证
考研不过国家线就上不了研究生
你跟我谈为了人类文化知识的传播有意思吗

为了人类文化知识的传播学英语对不对

为了四六级 考研学英语对不对
也对
区别在于我是站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上去看这个目标
我一个二十来岁年轻人
我得先考虑的是简历好看 学历足够
能让我吃饱饭
英语老师一个五十来岁的大学老师
不愁吃不愁穿 复旦的侄子 英国的哥哥
就得想点自我奉献

人生目标没有对错
关键在于你处在一个什么位置上去定人生目标

高晓松说梁植愧对清华的教育
那是他站在一个清华子弟的位置上
作为一个天天聊两句天就吃喝不愁最近还受聘哈佛文化研究员的人该有的目标
梁植从清华出来
除了清华这个金字招牌
一无所有
他要考虑的
就应该是怎么把清华这个招牌变成一份等同价值的工作
你能说他人生目标不对吗

李开复在一篇文章里说
大学不是职业培训所
他作为一个功成名就且身退的成功人士
进行一些拔高是应该的
但是对大部分上大学的人来说
大学就是让我们学一个能吃饱饭的手艺
就是一个职业培训所
等到十年二十年后
有人到了李开复的位置了
他也可以这么讲
但是作为一个大学生来说
这样讲
不合适

清华大学的学生
首要任务是留在北京
所以他人生目标是在北京有套房无可厚非
等他有了这几套房 能体面的生活的时候
其实就已经说明他的价值得到了体现
他用来买这几套房子的钱
都是他的价值换来的
他在挣钱买房子的同时 也进行了自我奉献

但是你在他还没有根基的时候
就要求他不顾自己的生存 生活 享受而去奉献
不太合适
你得让后来人明白
如果他上了清华 他能在北京好几套房
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引导机制

如果跟现在一样
你上清华就得无条件奉献
你啥都不会做个主播就月入百万
你说后来人都会选择去干什么

服务 娱乐行业再发达
不是国家的根基和命脉
高精尖技术 基础科学
这才是国之重器
要做的不是喊两句号子就指望着人才来奉献
而是通过一些东西 将他的价值体现出来
吸引更多的后来人
才能给这些行业注入新的血液

当大批的人才涌入到这些真正的命脉行业上来
才是这个国家复兴并腾飞的时候

———————————————
千山万水总是情
点个关注行不行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JG48x6 发表

我觉得这是非常了不起的理想。

绝不是反讽,现在北京一套普通房子 500-1000 万,能让清华学生列成人生目标的怎么也得 1000 万一套,不说多,就说 5 套,那也是 5000 万人民币。能挣出这五套房,不,哪怕是先挣个首付也得手上有 2000 万,另外再给银行挣出 2000 多万房贷利息。要是白手起家这得事业多成功才行?

我国的房产税已经在路上,按国际通行税率 1.5% 左右,五套房每年交七八十万的房产税,他本人的所得和消费另交的还不算在内,要多少普通人加在一起给国家贡献的税收才能比得上他?真金白银的交税不算支持国家什么叫支持国家?过五六十年等他老了很可能遗产税也上马了,房产就算不怎么升值后代想继承也是两三千万的税先拿来,拿完接着每年再交七八十万。

这还只是他的人生目标 “之一”。这么一个牛人,保守估计他个人一生给国家上缴的税收一两亿人民币,创造经济价值十亿以上。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以合法的方式努力挣钱、消费、缴税,本身就是给国家作贡献,本身就是很光荣的事情。如果人人和他类似的想法,要积累几千万元的不动产,有十分之一人能实现,中国这个国家牛逼得地球根本装不下。

知乎用户 伏罗希洛夫射手​​ 发表

如果清华大学的学生,目标是在北京买一套房,那这个是社会的错,怪不到清华。

如果清华大学的学生,目标是在北京买两套房,五套房,十套房,二十套房,那国家我不敢说,但至少这所学校是真的没救了。

知乎用户 小橙子啦啦啦啦​ 发表

不不不,现在的目标是买那才说明还有救(言外之意还有人买得起)

万一万一,以后连考的上清华的学生们的人生目标都被迫变成:马赛克们团结起来,夺回自己的劳动果实,贫下马赛克们免费一人发一套房。那这个国家才真的没救了(逃)

![](data:image/svg+xml;utf8,)

知乎用户 Creamy 络 发表

国家有救没救,问题太复杂,但是大学生肯定不像以前一样风光了。

我以前说过,资本主义只有在上升期,才能暂时掩盖结构性问题。

产能在扩大,岗位越来越多,就像赛跑,跑在前面的赚得多,跑在后面的赚的少,早晚都有钱赚。

这时候谁不 “闷声发大财”,谁被耻笑。说早晚要有很多人被扔出赛道返贫沦为 homeless,那是绝对没人信的。

到了资本主义下行期,产能过剩、需求不足、产业错配堵住了,问题就出来了。

岗位不变多了,你不搞死你上司,基本没戏上去。

资本为了增值,就会炒生活必需品,制造旁氏游戏。再然后开始炒教育、医疗这些 “刚需”,人们就该知道厉害了。

看看美国这 30 年工人阶级的待遇吧,从风光中产沦为 basement handjob。何况现在美国中产都被吃的攒不下钱了。

中国中产危机是个伪命题,至少现在还是个伪命题,只要你能爬上去,不嘬死,不遭大变故,没那么容易从中产沦为贫困,一辈子总会有不少积累的。

真正的中产危机是被美式保险、美式房产税、美式医疗、美式公共出行和车贷吊着,被迫月光。甚至家庭净资产为负,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得自杀。老了没工作交不起房产税,房子只能卖,去佛罗里达养老。人赤条条的来,赤条条的走,一辈子劳动成果都给了上层阶级,这才叫 “资本主义乌托邦”。

两年前 IT 业遍地精资,现在 IT 稍微一不那么景气,码农 “工程师” 从挑老板变成求老板,不就闭嘴了么?现在精资最多的是金融业,哼哼,毕竟中国的现代金融业还没被经济危机割疼过。

美国经济危机炸了,需求不足,实业出问题了,资本自然会去炒必需品,比如房。

大学生自以为是天之骄子,自然比较偏好投机游戏,买一堆房等升值呗。

说白了,都是资本主义教育课上的不够。

在 “不景气” 几年,该明白的就都明白了。

知乎用户 朴小树​ 发表

一个大学生自己的想法而已,跟国家有个毛线关系?

题主这也太上纲上线了。

我的 211 同学的梦想是有天能找两个美女双飞。

怎么,这个国家是不是没救了?

知乎用户 李雷​​ 发表

还有北大呢……

之前看到一个说法,当每个人都在为自己谋求利益最大化的时候,对社会财富增加贡献是最大的。

当前说的买房,不过是一种投资手段,因为目前没有更加有效的投资手段,如果时过境迁,说不定就是每个人拥有多少公司股票之类的。

说穿了,多少房,本身还是一种财富。

如果清华的目标是几套几十套房,那就是可能上亿的资产,这更说明了清华的卓越嘛。

别说那么多情怀,情怀也是要有资本的,一句用滥的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没有经济基础谈社会贡献谈抱负,那不是用爱发电吗???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首先,是让自己过好,不给社会添负担!

所以,我不认为清华学生目标是多少套房有什么问题。

如果非要说问题,那就是贫穷限制了部分人的想象力,使得他们认为财富 = 房子,其实也可以是股票啊,嫩模币啊!!!

21 世纪了,还以财富为耻,不可思议。

知乎用户 tensorspace​ 发表

没救了。清华的学生把目标设定在北京买房子说明中国最优秀的一群人还局限在内卷化的陈旧观念中。为什么不想着去纽约买房?去东京买房?去罗安达买房?去拉各斯买房?去约翰内斯保买房?

知乎用户 圣范锦意 发表

张小龙做微信的时候,只是把微信的目标定成了一个能发消息和语音的网络对讲机。

结果现在的微信,是一个巨大的商业金融帝国。

只有傻子,才会觉得人的目标是单一的。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一个清华的学生,如果能在北京买上几套房。那说明他已经是某个行业的翘楚,他在清华的见识和智慧,足够让他创造出数十倍甚至数百倍房子的价值。

中国不是没有希望。

恰恰中国,有希望了。

如果一个清华的学生,努力的赚了点钱,还不能买房子。还要被人家戳脊梁骨。

中国才没救了呢。

知乎用户 温酒 发表

我笑了。当然是有救的。

如果清华大学的学生的人生目标不是在北京买房,

那么我要问一个问题:他们住哪儿?

A:在其他国家买很多房,可以住。

B:那些没办法没能力保证孩子不买房依旧可以保证生活质量的父母的孩子,考不上清华。

C:我聪明英俊潇洒为社会主义中国建设添砖加瓦但我就是不买房我住天桥。

现在,轮到题主了,你来回答下我的问题呗,A,B,还是 C?

===============

马前卒是个邪教啊同志们。

所有人都是生产者,没有人是食利者的社会是美好的,但也是不存在的。

既然一定有食利者,为什么我们不鼓励生产者通过生产,来争取成为食利者的机会?

可以量化的竞争是公平的,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食利者。

胖虎和胖虎就应该打起来抢位置,大雄才可以在夹缝里生存。

所以照我说,清华北大的学生就该买,在北京大买特买。

不光要自己买,还要帮助亲人朋友买。

有为青年就应该战斗在反抗资本家通过掌握土地来掌握别人劳动力的第一线。

有人要问了,买不起怎么办?

当然是让他们当薪王把自己给烧了,换钱去买。

这里面当然有些人是被烧光了也没买成的,那很正常。

全都买的起了,全是食利阶级了,那谁来当无产阶级?

====================

最后我补充一下,这个问题如果换一种问法,就会是另一个答案。

假如问提示这样的:

国家最顶尖的人才的目标如果仅仅是在北京买几套房,那这个国家是不是有问题?

回答是:是的。

但这个问题不是 “最顶尖的人才” 想买很多房子。

而是 “这个社会” 没有提供 “最顶尖的人才” 不需要买房就可以过得很好的生存环境。

人才不是修仙的道士啊,

他们都是要吃,要喝,要小黄油,要落地窗海景房的普通人。

他们吃你家大米了?

搞得这些人想过得好一点,就是国家没救了的罪魁祸首?

在有些人看来,没有捐两个肾给国家的人,都是国家不能吊打美利坚的元凶是吗?

知乎用户 羊迪​ 发表

我有一个好基友,也是我的小学同学和高中同学,他老爸和我老爸也是好基友,但我们有很大不一样:他学习比我好。

高考那年,他是我们大连市的理科高考状元,而我只勉强排在本校的 25 名,才有幸将自己的照片和他的一起,放在学校门口的光荣榜上。后来,他如愿进入了清华,如愿进入了他想学的专业——土木工程。我则不知道自己究竟想做什么,还过高得估计了自己的分数,于是只能进入自己的二志愿——清华旁边,高校共同体,末流 985 的中国农业大学。专业则是冷门到不能再冷门的动物医学,嘛,就是 “兽医”。

某种意义上,我们有很多相似的爱好:喜欢打乒乓球,喜欢看动漫,喜欢打电游。但他和我不同的,是可以 “停下”。什么是 “停下”?就是不会无法自拔,就是有清醒的头脑,不会被欲望牵着走,不会被外界环境,不会被身边的好基友所影响。

还是学生的时候,15 号线的清华东路站开通,因为在北京林大旁边,所以林大的学生在网上浩浩汤汤地发起了 “游行”,希望把地铁站命名为“北京林大” 站。当时印象蛮深的一件小事是:一个人跑去清华问清华学生对这件事的看法,清华学生说,“我的微积分作业还没做完呢,根本没时间思考这种问题啊”。

当清华大学的学生的人生目标是在北京买几套房,那么这个国家还有救吗?

这个问题,很有问题,因为那样的 “清华大学的学生” 是否真正存在,以及存在多少,存在的理由是什么,全部都不知道。以这样不严谨的前提出发,得到的结论也必然可能不靠谱,当然,不靠谱的前提未必只能得出不靠谱的结论,前提为假,结论未必也为假,只是这样的探讨,没有意义罢了。想来,他看过这个问题后,可能会这么说,也可能根本不会说这么多。

我们大部分普通人,把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空耗在了争吵、撕 13、辩论、空谈、追星、娱乐、八卦、炫耀、游戏上了。而真正优秀的那批人,根本不会去在意那么多,有的人,完全分不清杨幂与 Angelababy 的脸,却可以对近年来 Nature 上的文章如数家珍。季羡林老先生不谙世事,却是生僻语言吐火罗文的世界级大家。清谈只会误国,实干才能兴邦。

在我看来,一个默默无闻的工程师,要比家喻户晓的明星作家 KOL,对国家的贡献更大。

这些默默无闻的工程师可以选择默默无闻,但却不应该背上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的骂名。

这批国家最优秀的那批人,都投身到了商业之中,这个国家会有救么?

会的,而且正因如此,这个国家才会快速发展,才会实现每一个人的梦想。在一个发达的商业社会里,可以通过名为 “金钱” 的“一般等价物”,交易得来自己想要的几乎一切的东西。而创造越多的 “金钱”,就有越多人能够实现自己的” 梦想“,这样的国家,难道不是一个梦幻国度么?

相反的,如果这个国家最优秀的那批人都进入到了体制内、政府机关,这个国家才糟透了。进入了特权阶层,靠着自己的智慧制定各种税收,思考着如何才能更好地管理他人。让我们看看昔日的美国与苏联,或者看看现在的深圳与长春。想来,人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当这批国家最优秀的那批人,都涌入了房产,这个国家会有救么?

会的,但这个国家也确实病了。

因为在这个国家,投资收益比工资收益要大,资本收益比人力收益要多,富人只能越来越富,贫富差距只能逐渐拉大。

因为在这个国家,只有房产可以” 保值与增值 “,股票只是一轮又一轮地割着韭菜、P2P 存在很大的风险、银行理财又非常之低。

说回我的好基友,他本科毕业后,继续在本专业读到了研究生,之后又进入了某 Top10 地产公司的投资部,现 base 深圳,是否要在北京买房?可以买也可以不买,这只是他达成自己人生目标的一个手段而已,既不会是终极的目标,也不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而在我看来,只有这个国家的所有人,精英如他,平凡如我,都努力地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努力改变自己的生活,改善财务状况,这个国家才会不断富强。当然,绝对不只是有钱,只是富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在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做着公益,不断地通过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影响并改变着中国。

这个国家一定会越来越好,因为有我们。

知乎用户 阿拉斯加猫 发表

我们换个说法,清华大学的学生人生目标是赚个几千万现金,是不是就听起来雄壮多了?

依北京的房价来划分,一流的学区房平均十万一平,其他房子的平均也到了 5 万多 一套房子差不多在 300 到 1000 万之间 几套房子 在 1500 万到 5000 万之间。

如果以买几套房的最低标准来看,需要 1500 万现金,一个人的黄金工作年限是 30 年左右,一年需要 50 万纯现金的结余,平均每月需要四万的结余,考虑到目前的个人所得税,以及生活成本,平均月薪需要至少 8 万以上,而且持续 30 年,而大家知道应届生,是几乎无可能拿到这个薪水的,这个难度远远高出考上清北的难度。

所以说这个目标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雄心壮志。

知乎用户 啊啊啊啊啊​ 发表

太高估其收入水平

清华大学毕业 5 年后工资平均收入是一个月 14823 元,

清华大学毕业生平均月薪 14823 元,选错专业混的不如专科生?

在北京会高一点吧,

你觉得一个清华大学学生平均一生可以赚几千万?

后面是不太可能可以贷款的,

随便看一套朝阳区房子, 900 万,

买几套?

就算 5 套吧,

加上税费七七八八

我们算 5000 万,

如果你想赚到 5000 万, 工作一般是 30 年左右

就是你每年需要赚 167 万

注意是到手 167 万,

这还是不吃不喝情况下,

你确定工资可以这么高?

知乎很鄙视千万富豪, 觉得随处可见

呵呵

如果有 1000 万, 支付宝刚刚给我推荐年利率是保本 5.4%

就是你存支付宝理财里面可以有 54 万到手收入

正常比这高一些, 一个是大额, 一个可以时间更长

你知道到手 54 万需要正常情况工资多少吗?

大概需要税前 6 万多一点工资

这就是 1000 万现金的力量

就是其利息相当于一个人一个月赚 6,7 万

知乎还鄙视千万富豪, 呵呵

别人随便理财利息就比工资高的多

知乎用户 爱面包​ 发表

看到这个问题,觉得题主可能还比较天真,以为中国还在 80 90 年代清北的学生都可以梦想着 “振兴中华”… 以前有个朋友圈很火的文章,强烈推荐阅读下《城堡的落成: 上升通道即将关闭的中国社会》(手机不会发链接)。

前几天我们有个海外私有化项目退出,算下来 IRR 大概 80% 多,这个项目因为投入估值低,当时投前预计就是 3-5 倍左右回报。这个项目投资人有很多,分布就不说了,被知乎删了好几次… 单说我们这帮清北毕业,各种熬夜加班忙活了好几年的项目团队拿了多少投资份额呢?大概每人几万… 是的,就是几万。而清北每年毕业的学生里,估计也就不到 20% 最后能混到给城堡里面的人当看门人的角色,能够看到一眼城堡里面长啥样。但你想进入?还是再等几辈吧…

社会主义祖国需要建设者和接班人,建设者就别想接班人的事了,那都是内定的。

知乎用户 苏格拉晴 发表

白猫黑猫,无论抓耗子是出于什么目的,能抓住耗子就是好猫。

无论是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还是为买房而奋斗,都是在为未来的美好明天而拼搏。

奋斗 = 创造价值 / 祖国。

当然,清北学生白手起家北京买几套房的难度是接近于正无穷大的……

知乎用户 獐子岛扇贝大仙​ 发表

我觉得 ok。

既然是人生目标,那肯定是很难实现或者根本实现不了的。

我觉得在北京买房符合这个要求。

知乎用户 上海链家​ 发表

当国内这些处于塔尖的顶尖人才在进行资产配置的时候,只是想到了房产,而没有想到其它可以投资的资产的时候,这对国家而言,不是一件好事。因为钱只会更向楼市集中,而流不到其它产业,那么楼市的泡沫也只会越来越大,“房住不抄” 的美好愿景也会被无情打破。

不过,相对于楼市,另一个资金流向重地——股市,风险就大了很多,绝大多数的股民都属于被割韭菜的对象,很难从股市当中赚到钱,虽然也有一些人没有那么悲剧,确实赚到钱了,但他们又追高,被套牢。

**那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除了楼市和股市,在当下这个时代还有没有值得投的大类资产呢?**这是许多人都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

**先来看看风险程度最低的资产:货币类。**这其中包括银行存款、理财产品等。这类资产流动性最好,但得到的利息却远低于国家每年增发货币的速度。也就是说,货币类资产是持续贬值的,因为在全国货币总量的增加中,我们手上所持有的货币实际价值被不断稀释掉了。

**货币资产既然不保值,再看看其它金融类资产:债券、期货、外汇、黄金等等。**投资这一类资产与股市一样,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作保障,更要具备时刻应对市场多变风险的能力,而这两样都不是普通百姓所具备的。所以金融资产也不是好的投资选择。

所以比较来、比较去,从以往十几年的经验来看,面对不断上涨的房价,绝大部分人都达成了共识:楼市价格是永远不会跌的,只有房产是最适合用来保值增值自己的资产。

然而常识却告诉我们,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只涨不跌。发达地区楼市的高价,完全依赖着人口和资本的涌入,依赖着地区经济不平衡的加剧,依赖着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不平衡的加剧。楼市越涨,经济的不平衡便越剧烈,而这几年实体经济已然开始放缓,趋势一旦停滞,潜在的危机将不可设想。这样的楼市,早已不再是曾经闭眼买房就能发家致富的时代了。

而这也是当下中国 “资产荒” 的现状,也是绝大多数中产家庭所焦虑的事情:现在好像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投资的,那不如还是去买房吧!

知乎用户 一苒​ 发表

几套房只是资产的标的物而已。

当清华大学的学生说自己的目标是几套北京的房,其实这是他计划把个人净资产做到两千万以上的一种含蓄说法:)

如果他是二十多岁就说这话,你信不信他四十岁的时候目标还会再高一个数量级

考虑到中国人均净资产不足百万,清华大学的同学还是挺有志气的,名校就是不一样啊。

如果这个国家的老百姓天天指望清华大学的同学,依靠 15 亿人中的一小撮智力精英分子的行为来定义这个国家是否有救,那这国家就真的没救了。

不过好在大部分人并不关心清华大学毕业生想要干嘛,只关心自己能赚多少钱能不能买的起房,头脑和思维都很正常,我看这个国家还是很有希望的。

年轻人要多问问你为自己做了些什么,少关心别人为这个国家做了些什么。


更多 @一苒的回答:

  1. 为什么雷克萨斯在知乎上评价这么高?
  2. 长城汽车年利润超过百亿,为何不拿钱出来做研发?
  3. 奇瑞到底是一家怎样的公司,能否成为中国的本田?
  4. 如何看待五菱宏光上央视专题?
  5. 丰田在国内为什么不销售一款 20 万的 MPV?
  6. 为什么说电动车淘汰内燃机是大势所趋?
  7. 一台车的毛利润如何计算?
  8. 买一辆二手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9. 如何看待 SpaceX 猎鹰火箭将搭载特斯拉(Tesla Motors)跑车上太空并待上 10 亿年?
  10. 为什么 SpaceX 的成就大都被舆论归为马斯克的个人成果而不是 SpaceX 全体工程师的成就?
  11. 如果中国完全放开房价,自由竞争,后果会有多严重?
  12. 2018 年房价会涨吗?
  13. 淘宝为什么把「双十一」的红包规则定得那么复杂难懂,是流程设计有问题,还是故意为之?

我的知乎 live:

1、特斯拉算不算是汽车界的苹果?

2、汽车这门生意是怎样运转的?

3、车造好了,是怎样卖出去的?

知乎专栏:一苒说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先上结论

**拜金与拜物主义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对于社会都是有害的,对于物质的合理追求则既是一个人不可阻拦的权利、亦有潜力对于社会公益做出贡献。**问题在于,一个健康的社会应当能允许其成员在拥有体面的生活的基础上有多元的选择权利。

正文如下:

面对 “当清华大学的学生的人生目标之一是在北京买几套房,那么这个国家还有救吗?” 如果不问“如果不以挣钱买房为理想,应当以什么作为目标?”,那么实质上每一个人所争论的都并不是同一个问题——毕竟,要理解一种观点,最有效的方法是考察它的反题 (Antithesis),也即其对立面。因而,我在此对于原问题进行解构,并对其间产生的几种可能的问题加以分析。

1. 是否应当以拜金、拜物为自己的理想?

原题特意将问题的主体指向了清华大学的学生或者毕业生,目的是对于问题的范围进行限制,其间暗含的逻辑是,“如果是一般人,物质一些也就算了。可是根据某种标准遴选出的社会精英(譬如清华学生)难道不应该有更高的追求吗?”

在此有两处值得疑惑的地方:一、这样一种对所谓精英的反向绑架是否合理(譬如,顶尖学校学生整体而言可以称得上智性上的杰出人才,但是根据其掌握的社会资源多寡而言并不都能称得上佼佼者;认为这些能力超群的人在即使并不甚获得了分配的资源的情况下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或者是有高于常人的理想抱负,也许本身就是一种道德绑架——毕竟,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并没有理由将这个重担一并撂在清华学生、或是别的任何平民的肩上);二、我们可以把题主的提问扩大为:“人应不应该以物质追求作为自己的最高目标?”

要理解这一个问题,需要对于 “物质追求” 这一概念进行进一步的细分;如同很多人所认识到的那样,钱财和权力至少有两大作用:其一,是为了获得直接的肉体享受(譬如更豪华的居住环境、更丰富的娱乐方式、以及在经济学上被看作一种商品的闲暇时光等);其二,是一种对于社会资源的掌控**——**而它相似地具有至少两种作用:以社会地位的形式赢取的自我肯定、以公共资源的形式把握着改变社会的力量。

在这一个问题下,我们首先考量以肉体享受为个人最高目标是否合理。(根据经济学家阿马蒂亚 · 森 (Amartya Sen) 和哲学家玛莎 · 努斯鲍姆 (Martha Nussbaum) 提出的“人类发展力”(Human development capabilities, 译名待考) 理论,一个人的幸福 (well-being/flourishing) 的达成至少有着如下几个核心方面:生命、健康、体格、感官与知觉、思考与想象的能力、情感、实践理性、归属感、与自然界的互通、玩耍与娱乐、对周遭的管控。

我认为这种对于幸福的定义方式比知名的马斯洛需求层次更加准确而现实的描述方式:人类并不像马斯洛所暗示的那样只有在完全达成了所有的生理需求(出于人性,那是几乎永远不可能做到的)才会开始社交;也不是在获得了所有人的最高层次的尊重(相似的,我怀疑没有任何一个能做到这一点)之后才追求自我的实现。相反,这些方面的寻求应当是并行不悖的,不应偏废

一方面而言,自然而然地,一个人不可能在三餐无定、居无常所、即将饿殍的情况下还有多么系统的 “精神追求”;对于许多清华学子,出于相当大的文化因素,在自己工作的城市(按照此题的描述,为北京)拥有一个能够居住的房子是体面的生存的必须一环**——**这样的要求如果都会遭到指责,很难说不是一种 “何不食肉糜” 的莫名其妙。

但是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特别,按照题目所限定的那样,一个经受了良好教育的人),除了物欲要求没有任何其他的追求(尤其是在体面生存无忧的情况下无休止地迷恋奢侈享受),则很难说其生命展现出了人之为人的尊严和充实

2. 如果不施行物欲望崇拜,是否人人都应当以 “以家国为己任”?

依据上一小节所说的,在这里我们来衡量满足物欲以外的对物质的追求,也即对于 “社会资源” 的累积。如上所述,社会资源对于一个个人来说至少有两重作用:其一为布迪厄 (Pierre
Bourdieu) 口中的 “区隔”(La Distinction),也即通过在财富或者权力等方面超越他人而达成其受到认可的心理满足感;其二则可能是本答案中最贴近原题题主最为关心的那一部分:以家国为己任、为社会做贡献

传统上人们往往以负面的方式来描绘对自我认可的索求。在卢梭 (Jean-Jacques Rousseau) 的笔下,人之所以会在意他人对自我的看法,是因为他们被文明社会中弥漫的“自恋”(amour propre) 情节所困扰;而这种情节正是人类本生的、以自我保护为核心的 “自爱”(amour de soi)情绪堕落后的产物。在卢梭看来,克服“自恋” 是人类进入一个基于社会契约的理想共同体的必由之路,因而他应当会反对通过积累比他人更多的财物、争取比他人更多的权力来满足自尊心的行为。

在大众语境下,以这种方式来满足获认可的需求常常会被标揽为 “炫富” 或者是“装 X”。然而在此,我并不认为通过积累资源并胜过他人来获取成就感必然是一种负面的做法——毕竟,这正是马斯洛所说的人的 “受尊重需求” 的一种表现方式

但是我必须承认,这是一种富有风险的表现方式:一旦人习惯以所掌控的资源压倒别人的时候,他们很容易像上一节所述的那样忽视了其他层面上的自我发展,从而过上了一种单一化的生存方式;另一方面,当这种以盖过他人为乐的自尊来由被推向极端化之后,很容易催生极端的自私甚至是残忍行径——譬如,如果我以 “我胜过他人 “为最大的乐趣,我一方面可以积极地通过自我的进步来寻求竞争的生理,另一方面却也可以消极地通过破坏他人的境遇来达成同样的社会地位。

另一方面,公共资源是潜在的改变社会的力量。在一些人看来,挣钱似乎必然是一种自利的行为,一定是与社会公利背道而行的做法。在这种逻辑下面,本题的题主其实暗含了一个假设:一名清华学生,要么非常市侩而自私地为自己赚钱、买房、走上剥削阶级,要么就大公无私、舍弃小我、过上一个国际共产主义者奔赴在最艰苦前线的一生。这是一个相当极端而且危险的看法。改变世界、寻求公平与正义的理想主义在_不少情况下_是和一个高度现实化的既成体系有共存空间的。

相反,在现实中,一个人可以一方面出于自己对权力的渴求而寻取加官进爵,却又反过来用获得的权力以高层建设的视角对于社会的走向做出积极的影响;类似地,一个人可以为了自己的物质欲望而选择一个高薪行业,却又反过来通过慈善的方式向受苦难的人们伸出援手。澳洲哲学家彼得 · 辛格 (Peter Singer) 甚至著名地论证称,从事金融行业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人最贴合道德的职业选择之一,因为通过获取高薪并且将其中的相当一部分用于公益用途,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促进社会公益的方式。

回到题主所暗示的以全职成为志愿者做出公益服务的选择:这无疑是一种高尚而无私的人生道路,且特别适宜于缺乏对社会资源的既有掌控的年轻人,以亲力亲为的方式做出公益服务、以促进社会的改变。但是正如我上面所说的,它只是促进公益的数个有效途径之一,而题主言语中暗含的 “非黑即白” 的判断并没有牢靠的理论根基。

3. 以买房为人生目标是否等同于拜金与拜物?

问题到了这里,我们整体的结论已经比较清楚:拜金与拜物主义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对于社会都是有害的,但是对于物质的合理追求则既是一个人不可阻拦的权利、亦有潜力对于社会公益做出贡献。

但是我们似乎不应止步于此,而应该回到原题,并且思考究竟是什么促使题主提出这个问题。换言之,我们仍然好奇,不少清华学生需要以买房作为人生一大目标的这一现象究竟能不能折射出任何更深的社会问题?

个人认为,答案是肯定的。正如第一节中对于 “人类发展力” 理论的介绍所说的,幸福的构成是多方面的,而在同一方面中由于不同的取向和价值观的存在也不宜一概而论。正如罗素所说,“生活要丰富多样才会幸福,但乌托邦却只有整齐划一”(一译,“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一个健康的社会应该呈现出多种多样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因而也就应当允许其成员有多种多样的人生选择。

为了缓解环球饥荒而扎根西非小国以通粮赈灾是值得过的人生,在多雨的小城青石板路的转角处开一家薅猫的咖啡店也是值得过的人生;读书万卷以究天人之际、开万世太平是人生,安静地成家立业并且陪着父母颐享天年也是人生。一个理想的社会就应该如此:每个人依据其性格与能力,活追逐远大的梦想、或过上安详的生活,并不见得有任何高低贵贱之分。

反倒是一些极端化的声音,要么认定 “万般皆下品,唯有金银高”,要么声张 “不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人都堪称不忠不孝”,企图将整个社会转化为一个高度同质化的反乌托邦 (a highly homogeneous dystopia),才是堪称可怕、灰暗、而至于反人类的视野。

然而,题主所描述的 “浮躁气息” 不可不承认在如今的社会上也是切实地广泛存在的;它具体表现为一种深切而普遍的物质焦虑,使得很多人背起了自己的真心而一味地追寻高薪行业。譬如,许多学生单纯为了薪资而选择挤破头地进入金融或者是计算机行业。然而题主暗中将这种现象出现的责任归结于这些学生的做法,无疑是不负责任的——如果清华北大的学生连立志买下第一居所、追求体面的生活的资格都没有,难道他们应该睡在天桥下吗?

这一种 “何不食肉糜” 的态度像极了在知乎被无数遍讨伐的**施一公**校长;他的一大名言是:“研究型大学从来不以就业为导向,从来不该在大学里谈就业”。如果说这句话的前半句是对于现代大学的一种理解方式,后者在现实的环境下就是一种典型的片面而极端的谬论。确实,学生的就业不应该是一个优质高校的第一要义,但是在一个本身大学生就业就相当困难的年代之中据此拒绝对学生的就业提供任何的帮助,只能称作一种片面而主观的偏执观点。

相似地,据 “很多清华学生以买房为人生一大理想 “而批判这些学生是典型的对于受害者的再次施暴——它的核心问题是没有看到这种现象的本质:即使是清北的毕业生也需要为了购置第一居所而投入大半生的劳动所得(换言之,中国根据教育水平来说最顶尖的一批人都已经很难过上一个勉强体面的生活了),而这本身是一种病态的现象。学生们已经是这种生存压力的受害者了——他们中的许多不得不放弃更高远的理想——却反而会因而遭到驳斥与讥讽,难以不让人扼腕叹息。

施校长还曾说过:“当国内所有精英都想往金融上转时,我认为国家出了大问题。” 这逻辑与本题的题主多么相似!

且允许我化用一位知乎答主对这句话的评论作为结束吧:“当国内所有精英只能通过转去金融才能过上体面的生活时,我认为国家出了大问题。

(全文完)

(谢绝转载)

知乎用户 郑天玑 发表

你们都错了,砸锅卖铁地买房,尤其现在一次性付清去接盘北京的房子,而不是把钱汇出国外买地买农场,不把钱弄到香港买各种理财产品分散鸡蛋,不去把钱花在买比特币上,就是救国,就是为国分忧,就是体现大国公民气度和决心的表现,就是一个合格国家栋梁该有的表率!

知乎用户 景行止 发表

看到这个问题,我总算明白了为什么《无问西东》这种烂俗的鸡汤电影能这么火。

因为它符合了很多人对清华大学、清华精神的想象。至于电影开头就把校歌唱错,把战争拍的如同儿戏,把历史篡剪的一塌糊涂,这种事有几个人会在意呢?

别的鸡汤喝完了以后还要面对行动力的问题,《无问西东》则完全不需要。因为只有 “清华大学的学生” 有资格谈“对自己真实”,谈“远离物质主义”,谈“无问西东”,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没有他们的天资和条件,我只能认清现实。

什么?清华学生的人生目标也是在北京买几套房?说好的 “远离物质主义” 呢?说好的 “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呢?

知乎用户 鬼木知 发表

“作为清华大学的学生,人生目标居然只是在北京有几套房,你怎么看?”

“中国第一学府的人才,居然不以报效国家为终极目标,这个国家还有救么!”

“如果你是他们,你会变成这样势利的人么?”

“当然不会!”

“那如果你在北京有一套房,你愿意卖了捐给学校做科研么?”

“当然愿意!”

“那为了国家的人才发展规划,你愿意去报读生物、化学、机械类专业,即使将来那些曾经高考成绩差你几十分的人,却因为选了其他专业,现在工资高你一倍,也照样无怨无悔么?”

“别这样,我还有家人。”

知乎用户 MathHub​​ 发表

如果中国最顶尖的知识分子的目标值 2000W 或者以上,那么说明这个国家说明还是有救的。因为他们对自己的未来还充满着一丝光明。其实我严重怀疑这个段子是不是真的。按照现在市场行情,在北京买房,还是一件比较有挑战的事情。

如果除了金融和计算机的学生能找到一份稍微靠谱的工作,其他专业的孩子纷纷考虑转行或者只能跑去做 K12 教育,那么这样的国家倒是变得危险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现在这种大环境下,还有青年人立志于去北京买房,去试图扎根在拥挤的一线城市,说明社会的阶层还在流动,人民虽不幸福但还心存渴望,还在奋发上进,换句话说,社会还有救。

但是,如果有一天,当作为同龄人中佼佼者的清华学生,都在高房价面前都放弃治疗了,连挣扎一下的心气都没了,那说明这个国家中,任意一个 18-22 岁的大学生,都恐怕已经难以通过社会给予的正常的、主流的途径来实现衣食住行这种基本温饱需求了,更妄论阶层跃迁了。换句话说,从你一小的时候,社会给你摆在面前的那条路,就是死路,是绝路,你走的再快再稳再优秀,也只有堕入泥潭的死路一条,想要出人头地,就只能走歪路,走邪路,走正常人不会走的路。如果到了这一天,这个国家就丸了。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极端点的例子,如果到了某一天,你就算读书读到了状元榜眼,科研大牛,论文一箩筐,专利一牛车,也没办法跟靠着投胎好,有北京户口的二混子相提并论,连做邻居的资格都没有,人家能继承房产住在首都,你只能忿忿地滚回老家喂猪,你会怎么想?同龄人中能在北京买的起房的人,要么是去 **,要么是去 **,要么就是中了 2 亿 5 千万的大彩票了,花花道子不少,但想来想去就是没有好好学习,努力工作这一个选项,读书工作,越读越穷,越干越惨。面对这种情况,作为一个年轻人,你还能怎么办?如果祖上首都买了房,世世代代继承下去,就算遇到拆迁了,一个变俩,俩变四个,再和一个本地户口的人联姻,房子数量翻番,租给买不起房的北漂,每天收收租,溜溜鸟,多爽,有了孩子,单靠房租,一个吃得饱,但两个养不起,那就只要一个孩子吧,把父母双方两个家庭的房子传下去,只要孩子别太作,一世北京人,世世北京人,什么是固化?这就是固化。相反,村里的娃娃呢?努力读书?好好工作?呵,一世农村娃,世世庄稼汉,读书学习已经救不了中国人了,读书无用论是什么?读书无用论就是这个。

希望这一天永远不会到来。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事业和学术是诗和远方,

买几套房是眼前的苟且。

只不过很多人宁可只盯着人家眼前的苟且。

人家有没有诗和远方已经不重要了。

因为这波人在为你国药丸寻找 “铁证”。

这种人太多了:

你一个医生 / 警察 / 教师要是说一句想多挣点钱过好日子,人家就要站在道德制高点骂你:“你一个医生 / 警察 / 教师,脑子里只有钱!” 他们故意忽略了是个人就得赚钱养家。

大学生为了赚钱,掏珍稀鸟类鸟窝。人家就要奔走疾呼:“大学生掏个鸟窝被判刑了!” 他故意不告诉你这种行为是偷猎珍稀动物。

他们先给世道人心乃至我们的国家做了有罪推定,然后去寻找所谓的 “证据”。

知乎用户 韩东燃​ 发表

其实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清华大学的学生人生目标是拯救世界——然后他们都被世界虐得没有救了。

知乎用户 littleant 发表

这些修身齐家的古训根本不适合现代社会,那是贵族教育未来官僚的子女的准则,普通人挨得上哪一条?不管你读的是哪个大,都要清楚读书唯一的目的就是获得更好的生存技能。多买房就是多占地当地主,以后才有资格教育子女修身齐家。

知乎用户 立党 发表

中国人最喜欢这几个相互矛盾的观点:

1. 中国就是存在特权阶级,特权阶级获得的好处比我多得多;

2. 最理想的公平社会,就是我自己稳稳站在特权阶级上的社会;

3. 你一个被贴上特权阶级标签的人,混得还没有我、我哥们、我同学、我朋友的朋友、我饭局的朋友混得好,你丢不丢人?

--

用在这个问题里,就是:

1. 凭啥你能上清华,我就上不了?高考制度是不是纯粹扯淡?

2. 你一个上清华的,你还买不起房,你丢不丢人?

3. 我要是上了清华,肯定比你志向远大,比你有出息。

--

我觉得这种问题提多了也挺好,证明了很多人当年考上清北却去了调剂专业而不去上交 ACM 班的决定是正确的:算法可以自学,机器学习可以自学,但清华这个牌子可不能丢,毕竟中国还有这么多拿清华学历跟北京土著、北京买房一起放入了特权阶级,你丢了可不可惜?

知乎用户 惊云 发表

如果你能站在更高的角度上,理解到房地产对于 “推动社会稳定前进” 的巨大作用的时候,你就不会问出这么幼稚的、单一维度的、线性思维的问题了。

从国家角度看,大量的人为了买房进而安心奋斗努力工作,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贡献着 GDP,这就是国家最乐意看到的。

国家不是个人,治理国家和治理家庭不一样。从某些既得利益者(并且这些仍然在掌握社会发展脉络)的角度来看,高企但是又能让你拼死拼活够得着的房价,是稳定整个社会上 - 中 - 下阶级的利器。保证中产阶级在一定程度上进入循环,进而被收割。潜移默化的推进社会稳定发展。

所以从国家角度看,这当然有救了,怎么没救?

从个人角度看,当然高企的房价让人无力吐槽。但是如果你一直抱着 “这个国家废了,清华北大的人都要打工三十年买房” 的逆向心理思考问题的时候,无形中你已经束缚住了自己。

退一万步说,假若清华北大的大部分人的目标是在北京买一套房有个住处然后安心奋斗,那么当前就是这样,这没什么不对,难道你还想回到过去 “研究核武器 30 年不回家不买房子,死后钱都捐出去” 的时代吗?人要活着,都渴望睡个好觉。

退一百万步说,假若清北的大部分人的目标是在北京接连不断的买房,那么这从安居乐业过度到了投机炒房上,这部分人对国家当然是没救的,或者说没有贡献实打实的夯实 GDP。

但推动这个社会前进的,本来就应该是少部分人,哪怕清北那么多学生,依旧其中只能有很少的部分才能推进社会的进步。你要知道,从底层推动社会的进步是多难的事情,是这个世界上多巴胺最强盛的事业之一。

这本来就是人的天性,社会本来就应该是大部分人投机少部分人改变社会啊,清北也不例外。更何况那些改变社会的人,在当前很有可能先考虑改变自己的处所,在如此的社会里,有一个房子才能安心罢了。

什么时候这个国家没救了呢?

那就是有一天,这少部分人也没地方住,被迫的参与进炒房浪潮的时候。但这一天显然还远远没有到来。如果你能力足够,看看北京的高端人才引进计划。再去看看深圳的补贴计划。我的一个 HK 毕业的 AI 博士朋友,满足深圳的条件,政府给的安家费是 2 打头的 7 位数。

别太偏激,别太线性思维,别总是觉得国家亏欠了谁一样,高度提起来,你就会觉得我们这些个体在大社会里面什么都不是。

于我个人而言,我当然讨厌高企的房价,我们都是受害者。我们都担心着社会上那少部分人也被卷入房地产的钢筋水泥里。

但是对于社会而言,这才是它本来的样子罢了。没有房地产,未来十年照样会有医疗,未来二十年照样会有教育,养老等等模块,扮演他的角色,填充中产阶级的时间,稳固社会残忍又真实的稳定。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Ww6v7m 发表

在北京买几套……

北京有一套,海南一套,苏州一套,我觉得这还有的想。

可是他妈的一个地方搞几套…… 炒房的话也用不着这样(更关键的是那边换手很麻烦啊,没必要吧)。

这是闲的蛋疼还是干啥啊……

等等,莫非这是免费劳动力的先兆?

以后干脆这样

单位分房,达到某些指标就给房,达不到就滚出去。中间没有工资,平时吃饭全靠卖屁眼。

我觉得房子比工资要好,也许可以出某些特殊的激励制度。

能用期权换现金,换谁谁不干呢。

话说为什么总感觉这种话应该是北大学生说的呢?

现在清华也这么说么……

那让我们来问问交大吧。

嗯,还是交大学生有志向,直接给我念了两句……

知乎用户 王胖子 发表

我今生没有别的希望,我只希望,能多日几个女人,〈和〉各地方的女人接触。

——季羡林 清华园日记

从这个角度看,国家早就没救了。

知乎用户 符曾康 发表

来,看看这样一个图景——

大多数清华大学的天子门生,人生目标之一就是移民欧美,在湾区置业成家,只有极少数混得不如意的才能在北京买房。每年国内的清华学子聚会,都会哀婉地唱起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然后撒下几滴热泪,聊表来生还做中国人的“喜悦” 之情。

题主说多数清华学生打算在北京买房?

潜台词就是大多数清华学子打算定居帝都,成家立业然后养育后代咯?

您老怕不是活在 zg 梦里吧

233333333

该醒啦 (ˊo̶̶̷ᴗo̶̶̷`)

知乎用户 打铁烧砖 发表

My will is my own.

我很反对读书人空谈所谓的治国平天下。其实你能管理好一个小公司,乃至当好一个靠谱的工程师或者科学家尚且已经很不容易了。如果你真的去做的话。

另外,我建议,任何人在扯这种烂犊子以前,先看两个东西:万历十五年和王安石变法。前者让你明白传统中国的儒家精神到底输在何处。为什么海瑞这些人最后会输?

后者让你明白的东西之一,读书人(也包括知识分子,智力型官僚或者学术官僚)的边界和本分应该在什么地方。

我给你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的师兄也是我非常好的朋友(现在在澳大利亚读博士),是以前川大的学生会主席。本科毕业以后他首先去四川凉山支教了一年。当地有这么个情况。很多彝族的小孩不去读书,都去打工。读书也不好好读。所以,如果是从一个情怀的角度,那么肯定是不让这些小孩去打工是最好的(当然,这违反国家法律)。您以为,直接去治国平天下,念两句诗这个问题就搞定了?非也,背后的事情是非常复杂的;如果您直接那么去搞的话,那就是另一个版本的青苗法。实际情况是让学生寄宿在学校读书效果会好很多。另外,您觉得去支教最大的一个 ambition 是让孩子好好学习,考清华北大么?非也。要治理那个地方的贫困,让那些小孩 “不要学坏” 其实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了。再想更大的事情,比如天天考虑国家大事,您真的,就能解决么?

知乎用户 有事问彭叔 发表

唉,别说是清华大学的学生,现在全国有几个大学的学生毕业之后,不是以买房为人生目标的,只不过北京的房子,也只有全国那几个 TOP 的大学有资格定为人生目标,而其他大部分的大学生,只能把自己城市的房子当成人生目标,而且就这,超过 50% 的大学生都买不起他上大学时所在城市的房子。

这是最新的北京房价。还好北京楼市调控比较严,要是和深圳一样的话,那就完了。

北京楼市现在算是横到底了,买房的人和卖房的人分歧还是比较大的,一个不愿意当高位接盘侠,一个不想降价卖房,于是就这么僵持着了。买房的人心里想,你这套房子在半年前是那个价格,现在就涨了这么多,而且北京楼市调控这么严格,房价肯定要回调的,万一我现在一买就下跌,那不就成了高位接盘侠了。卖房的人心里想,别人的房子都以那么高的价格卖出去了,凭什么到我这就要降价。双方都不退,就这么耗着。

其实彭叔觉得现在北京楼市的政策还是对刚需购房者有利的,别的不说,光是这一次土拍搞了那么多让人看着流口水的限价新房出来,质量又有保障,毕竟拍地时候就有规定,哪家的房子质量出现问题,将会被罚未来一年不得在北京买地。在北京想要买房的人是多,但是北京房子的供应量也多,买新房的人多了,二手房自然就少了。

现在北京楼市每天下调二手房挂牌价的房源数量已经明显多于上调二手房挂牌价的房源数量了。这也算是一个信号了。

知乎用户 等风起的高达 发表

意淫这种问题的人

一般考不上清华大学

就这么简单

高度不一样

思考问题的角度也就不一样

清大毕业应届生在帝都 20k 的起薪难度不大

三五年后在北京三环边按揭套房完全没问题

倒是天天刷知乎提问觉得国家没救了的

大多数抱着个大专文凭租房在燕郊挤 930

拿着卖白菜的工资

却操着卖白粉的心

心比天高

命比纸薄

如果大学毕业生都是这样的人

这国家才真特么没救了!

知乎用户 18 画生 发表

这让我想起了大概一年前挺火的一段视频。

内容是《奇葩说》里面高晓松批判清华学霸。

片中高晓松大概意思是:名校培养你是为了让国家相信真理,这才是一个名校生的风范。一个名校生没有胸怀天下,二没有改造国家的欲望,对不起清华十几年的教育。他觉得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首先我谈谈对于高晓松在节目中的做法:我觉得最稳妥的方式是先给出规划,也就是先给出该学霸问题的答案,再进行梦想教育,这样做可能比节目中单纯的说教要好的多。

其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名校是国之重器,里面的佼佼者却缺乏远大的理想。我列举原因如下,欢迎补充:

一:社会风气整体显得浮躁。

笑贫不笑娼、拜金主义等改革开放后遗症开始显现,社会大众对金钱的渴望与日俱增。

越来越少的人想去搞科研

越来越少的人想去甘心奉献

越来越少的人会愿意以国家崛起为己任

屠呦呦、袁隆平等为代表的中国老一辈的脊梁正在逝去。

明星八卦充斥着民众的全部生活。

将来我们的孩子,都会梦想着做一名明星。

再说简单点,你身边如果有人告诉你,说他的梦想是改造社会。

你要么觉得这人是装逼,要么觉得这梦想不切实际。

二:生活成本压力太大。

房价、丈母娘,我们 90 后,大概又是一代茁壮成长的韭菜吧。说难听点,没有家里的帮助,能有几个清华毕业的学生在北京买的起房?清北毕业,也只是高级点的韭菜而已吧。

三:学校没有起到好的引导作用。

名校除了教育学生技能,更应该教育他们做人的道理。

名校的学生更应该肩负国家的命运,但名校的老师更应该肩负起培养学生诗和远方的重任。

高晓松更应该去痛斥名校的管理层,而不是去痛斥一个某种意义上的受害者。

精英中的精英被培养成这个样子,谁又该为此负责?

我是晓松奇谈的粉丝。

高晓松属于典型的高知家庭。

我想,在这种家庭长大的人,从小应该就被教育着,要去实现诗与远方吧。

我平时收集了一些高知名度书籍分享给大家,电子版好看又实惠。都是可以完整架构整个知识体系的书籍,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

十八书屋 毛选全五卷电子版 pdf 高清及学习方案(清晰度见详情页)十八书屋 心理学、认知类汇总 pdf 版本(清晰度见详情页)十八画生 历史类汇总全球中国 PDF 版本 (清晰度见详情页)

知乎用户 缺月梧桐 发表

中国目前存在两个信仰互相角力:

①儒家升官发财信仰,这是地头蛇

②蛰伏的共产主义,这是舶来品;

儒家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以个体利益最大化为追求目标。

比如中国流传千年的算命术核心就是两方面:财、官;他就是算你当官与发财(妻妾算财),别的都不在乎。

牛顿来算是好命,因为他做过大官;但是耶稣、马克思、白求恩、黄继光、焦裕禄、曹雪芹等非财官类的来算,就是凄惨的命,没当上官没发财,有的还横死,至于你在人类福祉、科学、信仰、文学做出多大贡献,你都是狗屎。

所以这是一种自私的人本性的信仰,不超脱生死,不利人专门利己,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基因繁衍最大化。

因为儒释道都不超越生死,不超越人性,我定义为弱信仰。

共产主义,我一直认为,是基督教的分支,都是利他主义,都超越生死,我认为是强信仰。

终极目标都是世界大同,人性钳制,不再有人对人的剥削与屠戮,从人性进入神性。

我们从小时候,就学习信仰的教条:

①我们都是王(接班人—太子),要做大事;

②我们都为伟大而活:天国、祖国、人民、民族振兴;

③生命并不是最珍贵的;生命都不珍贵,钱财官职算个屁;

④绝对利他,毫不利己。

因此马列与儒教是相反的,一个是反人性,一个是跪人性。

但是战斗力大家也知道,秉承儒释道信念的国家全是垃圾,谁来降谁。

在国共战争时期,民国官兵想的是:人死为空、我死了我家里那些女人田地怎么办?我就是要活下去!我方官兵想的是:牺牲我一个,幸福千万人!为了受压迫的同胞和弟兄,让我去炸碉堡!

所以,弱信仰遇到超越生死的强信仰,就是个冰雪遇到火焰一般融化。

还有,在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大批之乎者也的民国大师逃去了台湾,欧美大批爱国的真正的知识分子回国参加新中国工业科技体系建设。

假如是儒家思维,凭什么回国,在美国住别墅开汽车喝可乐的上层人,回国那是什么啊?一片废墟啊,住在窝棚里,拿算盘算公式;还汽车?吃个饭都得用饭票,还动不动要减量支援更困难的地区。

凭什么回国?

凭强信仰超越了生死与利益。

这是奉献。

此外还有大批农民无偿徭役,修建了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水利工程,到现在还在被使用;那你说,自己带饭带工具去劳动去饿死,为了什么啊?

为了一个梦。

一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梦。

后来,踩在新中国的肩膀上,资本主义来了,马列不适合了,因为我们变得饿不死人民了啊,超越几千年历史,不再动不动饿殍遍地的,然后就开始分化贫富。

孔老二再次被请回圣殿,顶礼膜拜,大家为了钱奋斗。

也挺好的吧,我也不说啥,因为上帝剧本我肯定看不透。

只不过呢,在这种人人为我我为自己的厮杀下,《生活大爆炸》里的那些年轻科学家恐怕不可能在中国出现:

谢耳朵:天才儿童,保送少年班,学物理也可以,但肯定留学强大的美国;

莱纳德:次天才,不管学什么,都会转金融或者 IT;另外他对老女人很有吸引力,发展更好;

霍华德:少数民族,名校工程师,活络口才好,会从政或者一路当上教授自己搞生意;

拉杰:富二代,名校天文学,转行跟老爹做生意;

然后就变成了(按社会地位排序):

官员:霍华德;

基金经理:莱纳德;

莆田院长:拉杰;

大学教师:谢耳朵。

拍不了《生活大爆炸》了,服务员佩妮也永远不可能认识上面四个人,因为他们和她不在一个阶层,佩妮应该住在易燃的公寓房里、骑着电动车上下班、动不动因为低端人口被赶走。

而谢耳朵怕是也不会天天古灵精怪的在白板上写公式了,他每天应该是琢磨房价,盘算着怎么在北京弄几套房子。

失去了对基础学科的驱动力,国家也不可能在科学方面超越什么人。

最大可能就是美帝是狼性文化,在科学森林四处攻城略地,而中国就是驴性精神,企业招来钱和驴子,跟着雪地上的狼的足迹去捡吃的。

也许会非常富裕(有的人),但是最好也就是一个商业文明,而不是科技文明。

《生活大爆炸》提出一个问题就是:美帝是怎么让一群天才安于平淡的收入,而不追求利益更好的升官发财的?

美帝信仰和中国信仰不同的核心在哪里?美帝为啥看起来有安全感?美帝为啥也不缺用于牺牲献身的傻瓜?

==========

当然,这个回答非常不全面,只是我感觉国人内心的不安全感、焦虑远远超越其他国家。

知乎用户 孙亚飞​​ 发表

今天,我的小区群里有人转发了一条关于 “转基因” 的文章,地摊文水平,标题叫“崔永元赢了,方舟子傻了,国家严查转基因”。我属于鸽派挺转,或者更准确地说,我其实并不挺转,反而经常告诉身边的人,“别的东西我不敢保证,但你吃的木瓜肯定是转基因的”,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无脑反转主义把我活生生逼成了挺转人士。

这篇文章让我站了出来,很严肃地指出了其中一些关键错误。

结果,被各种群殴,这叫一个惨啊。

不过,这种级别的血战我见多了,条分缕析,一条条给驳斥了回去,渐渐地有不少人开始站出来给我点赞了,只剩两个极端反转者还在继续。

争论的口吻大概是这样的——

这么反智的言论估计在知乎早就要被口水淹没了吧?

但我继续摆事实讲道理,论战的过程就不再多说了,直接看结果。

可以看得出来,到最后问题又从技术本身转进到 “知情权” 了,然后得到的结论居然是:我可能有特权?

此前,我已经公布了我的信息,清华大学在读博士,然后这就可能是 “特权” 了?我不知道我的邻居们是对 “清华” 有什么误解还是对 “特权” 有误解。

所以我真心呼吁一件事:清华大学的学生没有啥特权,也是普通人,没有多长腿也没有多长嘴,至于人生目标是什么,这很自由,把房子当做目标的人不俗,对房子无所谓的也许只是因为没能力,无论怎么选择,都不值得去批判或者推崇。

因为我们不是啥特权阶层。

但是,你说清华大学的学生如果人人都以买房为人生的终极目标,那我们的教育就真的出问题了。

房子如今既是消费品也是投资品,然而投资房产的唯一门槛就是钱,别说什么对时局的把控,什么智商,什么自控力,那是大玩家才需要考虑的。日本泡沫经济,美国金融危机,折进去的聪明人都不少吧?如果成不了华尔街之狼这样的水平,以 “清华大学” 名义教出来的学生,都应该只将房子作为必需品去奋斗,但在有房之后,就别想着什么几套几套房了;不是因为俗,俗不要紧,而是因为读了这么多年书,我们应该有更多 “投资” 的选择,哪怕是锻炼身体 “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等着有朝一日去月球移民也好。把人生“投资” 到房地产上,既是增加自己的风险,也助纣为虐推高了房价,让真正需要房的人无房可买,我们不该做这种事。

那么另一个问题:如果清华大学的学生都不能几套房,我们这个社会要完蛋吗?

依我看,要是清华大学的学生一毕业就能有房,再过几年人手几套房,这个社会才这要完蛋。考上清华只是对学习能力的证明,上几年学,国家就能保证让你有房,你咋不上天呢?特权阶级的吃相都没有这么难看,好歹还有个排队呢。所以,努力才能有房,“按劳分配”,管你是不是清华的,只不过上了清华,赚钱的概率高一点而已,这才应该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正常现象,当然会不会有那种按需分配的社会,教科书上说将来会有,但现在肯定是不行的。

至于题中强调的 “北京”,不是我没看见,也不是我故意忽略,只是想说,白居易当年就有“长安居大不易” 的典故,自古以来京城或者中心城市都比其他城市更有压力,但是,这难道不是个人选择吗?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然后又怪老虎会吃人,这也太难伺候了吧?北京原本是老北京人的地盘,我们这些外来者,为北京做贡献了是不假,但只要定居下来,都会瓜分原本属于老北京人的利益,难不成他们还要箪食壶浆,夹道欢迎?别怪他们守着房子收租金,人家祖上也是阔过的。

知乎用户 老毅丝猪 发表

如果清华的博士的人生目标是在北京买一套房,那这个国家就没救了。。

知乎用户 老杨叔聊志愿填报​ 发表

肯定没救了,房子都这么便宜了房地产肯定崩盘了,国家经济还有好吗?

知乎用户 裘求你 发表

没救了。
在清华接受了四年的教育,都没学会做人要脚踏实地行胜于言,还那么好高骛远。

私以为一套就够了。

———————分割线———————
本来纯属抖个机灵,结果还有一点关注,就多说一点。

很多人习惯把物质和情怀对立起来,觉得有了物质的玷污就没资格谈情怀。但其实许多清华的学生和其他学校的学生一样,我们都是爸妈的孩子,是某一个人的男 / 女朋友,未来可能会成为某个人的丈夫 / 妻子。在这些身份之后,我们才是一个清华的学生。清华的学生想要买房并不是他们的错,相反,如果国家没有给那些真正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的人应有的尊重和奖励(包括物质和精神上的),反而觉得你这么伟大就应该一生清贫,这才是社会的病态。

清华很重视学生家国情怀的教育,强调又红又专。但是也有一句话:“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我认为令人失望的不是他们独善其身,而是 “达却独善其身”。

清华的学生想要买房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他们把买房作为唯一的目标,那我也从心底里鄙视他。

知乎用户 啊疯 发表

看了下面的回答,无非是两派:

有房的。

我笑了,当然有救……(巴拉巴拉)

心里想着:我有房,房子多,你们清华就该给我们有房阶级打工,最好全部工资上交房东,我们是狼,你们是羊。

没房的。

没救了,一个国家最杰出的学子只想买房……(巴拉巴拉)

心里想着:我没房,一套都没,买都买不起,房价就该斩腰再斩腰,等我买上才能涨,什么时候才能买上一套,一跃而成为有产阶级,去 diss 无房者。

国家有没有救的答案,取决于你有没有买房,一旦你买房,屁股里面挪窝,涨的慢点都不行,绝对不能跌,凭啥他们买了就涨,我买了就跌,不行!得上街去闹,拉横幅,砸开发商,静坐,政府不会不管。

清华学子目标是在北京买房,这个国家还有没有救?

问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

我们进来只是想看自己想看到的答案。

只能说,这个问题的没有回答的意义。

哈哈哈。

知乎用户 小泽马大哈​ 发表

没啥大毛病,就算清华大学没了中国也完蛋不了。

不过如果把范围扩展到所有大学生的话那就有点问题了:所有人都想在北京买房,意味着在北京租房或在外地居住都失去了吸引力。

北京买房的人在公共服务上有特权的,这才是这个国家更需要改变的东西。

知乎用户 babyquant​ 发表

如果清华大学的学生在北京都买不起房子,那么国家就真的没希望了……

知乎用户 程墨 Morgan​​ 发表

哈,难道还不许清华的学生人生目标 “之一” 是“买”几套房子?

之一,说明除了房子还有其他人生目标;买,不是偷不是骗不是靠包养,这本来就很励志。

我不针对题主,我是说,所有觉得追求财富可耻的人,都注定是失败者。

知乎用户 佛系咸鱼 发表

题主问题太笼统了, 即使是清华大学, 人与人差别也很大, 也不可能所有人都买得起房, 肯定有买得起的, 也有买不起的, 任何社会都不可能保证所有清华大学的学生都可以在北京买得起几套房.

现在的现实是, 清华大学还是有很多家里条件很不错, 能够支持买得起北京的房子的呢.

等以后中国高等教育真的追上美国, 大富豪们捐些钱让孩子就可以上清华北大了, 那时候清北学生肯定不会以北京买几套房为目标了, 追求艺术, 追求真善美, 生命的本质会成为清北学生的标配.

说穿了问题还是现在清北给泥腿子的指标太多了.

知乎用户 观澜 发表

说明阶层没有固化,对美好生活满怀希望啊。

如果把房子换成钱,比如北京五套房价值 2500 万。按 25 岁研究生毕业算,工作 40 年。家庭年收入需要 150 万吧。但是工资会增长,就按涨 150% 计算。相当于现在年收入 150/2.5,家庭年收入 60 万。清华毕业的挣得多点,配偶少点。相当于清华毕业生期待转正后每年能挣 36 万,每月 3 万吧。

那么问题如果改成:清华毕业生期待年收入 36 万,过分吗?

房子只是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代名词而已。

知乎用户 周游世间 发表

作为资深房地产和互联网猎头,打过交道的清华毕业生相当不少,当然只限于房地产和互联网这两个行业,尤其是房地产行业。

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排名全国第一,所以清华建筑专业的毕业生可以说是王牌中的王牌,其职业生涯之顺风顺水让同为建筑老八校的其他学校如哈工大,西安建筑科技大的毕业生羡慕嫉妒恨。

清华建筑系毕业生的职业轨迹一般是:五年国家设计院,干到主任工程师一级,就可以到各大地产公司了,高级设计经理年薪 40 万 +,有的在设计院呆 7 年以上,基本上是设计部门的骨干了,到地产公司就是设计总监 50 万。

35 岁左右的清华毕业生,都有了十年以上工作经验,基本上已经是各大房产公司的中层骨干,多为各地分公司的设计副总、设计总监或总工,个别佼佼者已经成为某些地产航母总部的设计副总。分公司设计总监的年薪是在税后 120 万以上。。设计副总和总工只多不少,在 120-150 万之间。至于房产,干房地产的能没房住么,内部员工都有优惠价的,每个人都在一二线城市有不止一套房。如果没在北京买房的,二线城市的话三套四套也轻松。

40 岁左右的,跳槽都是大区公司设计总一级的,甚至是总部的设计总,待遇比较高的房地产公司,例如万达,年薪税后 200 万以上。混得比较背的,也有跑到较小的公司任设计副总的,150 万以上加分红。这个年纪的房子更多,他们才是房地产红利的最大受益者,一毕业在北京工作的,在设计院能分到不止一套,刚毕业时不在北京工作的,北京平均房价万元左右时,他们年薪就二三十万了,房子还能少?

当然了,干设计的是比较累的,不加班的日子是几乎没有的,薪水都是拿身体和时间熬出来的,不是在项目上就是在去项目的路上。

至于现在的清华学生,就建筑系来说,其命运没有前辈们那么好,错过了房地产大发展的时代班车,但毕业起薪也不错,只要进入大公司努力工作个五年八年,像我这样的猎头就要给你打电话了:“X 工,XX 地产的机会看不看,很不错呦,年薪税后 XX 万。”

至于买北京的房子嘛,工作十年后肯定是可以出得起首付啦。

在这里给大家指点一条捷径,好好利用清华大学的金字招牌,找个家里有房的北京对象,一套两套都不是梦想,遇到土豪点的,例如前面说的清华设计前辈的子女,三五套也有可能哦。

知乎用户 Eruvin 发表

北京的房价竟让清华大学的学生都要把在北京买房作为人生目标,定体问,我陷思

知乎用户 Xiuquan Yu 发表

没杠杆还要以此为人生目标的我敬他是条汉子。

知乎用户 TOM DIG 发表

买几套房!还不是一套。祖国太特么有救了,仗着自己清北就立下如此宏伟目标,任务相当艰巨要付出不少努力,祖国振兴,有望了!

知乎用户 胡言乱语 发表

题目问的有错吗?

你看肥科的学生,人生目标从来不是北京几套房。

他们要在湾区买房。

毕竟科大提供地球上最优秀的预科呢。

知乎用户 iletam 发表

现实版答案└@(・ェ・)@┐

何止是清北的毕业生,哪儿的毕业生都渴望买房子,甚至是买几套房子。

请看下面的对话,装逼装的我一愣一愣的。

“读者” 风答案└@(・ェ・)@┐

一个国家的美好就在于让想追求物质的人追求物质让想追求精神的人追求精神。

并不是每个清华毕业生都热衷于在北京买房子,也有人追求诗歌和远方,也有人追求信念和理想。

钱只是实现理想的手段,理想是多样的,其中很多与钱无关。很多年轻人都过于急功近利,恨不得一毕业就车房俱全抱得美人归,给自己压力太大。不如看开一些,慢慢来,对于一个清华毕业生,物质慢慢都会有的。

人生很长,总那么急着成功干嘛呢?

知乎用户 Johann Faust 发表

难道不是这样国家才有救嘛?

国家不是说了嘛?房地产难道如今不是存在泡沫嘛?这些小资产阶级不恰好帮助经济软着陆嘛?

这才是如今国家希望发生的事情啊……

知乎用户 萌之侈侈​ 发表

嗯,不是清北人,还是谢一把邀。

去年才开始玩知乎,在知乎碰到的印象深刻的奇葩之一,是一位自称北大法学本科毕业生。他的基本观念就是,清北学生水平碾压包括复交在内的 985 学生,因此清北不应该接受所有 985 的外保生。

嗯,字里行间能看出来,如果他真的是北大学生,那么确实没保上也没考上北大的研。

这让我不禁有些疑惑,清北学生的这些奇怪的想法,究竟是什么造成的?

校园内部环境?讲道理,虽然我并没有在上述顶尖学府就读过,但是,因为彼此在某些行业里有重叠,且江湖地位谁高谁低还不太一定,总会打起各种各样的交道。用鼻孔看人的清北师生,确实没见过。

外部舆论吹嘘?清北不需要吹,能考进两家的学生,至少能够保证智商顶级。就业时候,顶着两校光环,简历肯定是放在最上面的。

思来想去,发现问题出在知乎上。

现实生活中从来没有听到过想到过遇到过的奇葩言论,在知乎上都能找到,甚至有的还很有市场。

那么原因很好找了,要不就是清北学生把心里的阴暗面全都扔到了网上,要不就是这帮没事总清北清北的,压根小学没毕业。

比如本题目。

人生目标?我不信一个清北学生甚至正经大学毕业生会不明白这四个字的含义。

如果说人生目标之一,那么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毕竟再优秀的人类也是人。实现人生价值每个人的看法是不同的,偏向利己主义的人(非贬义),人生价值的实现也许就是想在中国维持一个高品质的生活。一切与生活品质相关的选项,都会是他的目标。

而如果说的是人生终极目标,我只能表示呵呵。这个意思就是,为了买房,可以付出一切代价,甚至包括生命?换个说法是不是也可以说成,买到房子的那一刻,死了都可以?幼稚不?可笑不?

最后,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回答你,如果上述第二种情况真的发生,不一定是国家没救了,但肯定清华没救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换个思路。

我原来很羡慕读者里面说的,外国小孩从小就有梦想,然后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但是我发现,我长大之后,我的眼界变化了很多,这个变化甚至到了阶层变化的地步。

(当然了,这里是多了我哥作为参照系)

就不说清华北大了,就算是一个二本,也可以把一个孩子从工地里拿出来。

而没有上大学之前,很有可能没有想过毕业之后的生活,毕业之前也可能看不到未来是什么样子的。

那就把目标定的实际一点,只要不偷不抢,你为社会创造的价值就远远大于你买的房子。就是一个有用的人。

中国梦的歌词不也说了吗,这就是我的中国梦,它很小也跟普通,踮起脚尖就能够到,而不是悬在半空中。

(前提是这些能成立)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巧了,我昨天在学蔡培元先生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我觉得到不用上升到国家有没有救。

自古以来追求功名利禄之事常有,也是人之常情,坚守学术的一直不过寥寥数人。从来没变过,不是今朝今夕才有的。

另外题主你说如果清华大学学生专注学术,知乎会不会有人提问: 怎么看待清华大学学生专注学术?

知乎用户 任昊天​ 发表

有空了,写一下吧,可能不会很完善,慢慢写吧。

首先,我们确定他的清华大学身份,按照这几年录取的百分比,他有很大概率是非北京户口,那么,他买房的方式就有以下几条建议:

1、读到博士,自动获得北京市集体户口,可以买房了,单身一套,结婚两套;

2、工作,单位或者公司很厉害,他也很厉害,获得北京市工作居住证,等同于北京市户口,也是单身一套,结婚两套;

3、工作,纳税或者社保满五年,也就是连续的 60 个月,这样可以买一套;

4、找个北京姑娘结婚,这样等于是北京市家庭,可以买两套;

5、自己开公司,公司不限购,随便买,但是现在不给贷款,必须全款。

6、当兵,获得军官证还是军警身份证来着,和北京市户口一样,单身一套,结婚两套。

以上基本把所有不违法的获取购房资格的方法都罗列出来了,肯定还有游走在法律边缘的,那些暂且不提,咱们说下一个,房子的情况。

他的人生目标是几套,几套?不知道,暂定个中间数,五套吧。这时候把龙湖那种一套房六个房本的情况刨除,那种太违规了,笑。

清华大学周边的房子,现在来说,最便宜的,应该是城华园或者是东王庄,一套开间,面积四五十平的那种,价格也在 350-400 万之间,五套,最少两千万(算上税费中介费啥的乱七八糟的)。

何况他的人生目标不可能是五套开间,那我们就按顺序,开间,一居室,两居室,三居室,四居室?

我觉得要五千万了,因为三居室和四居室在周边比较好的小区价格最少也是 1000 万,还是东西向的。

操作起来最容易的就是自己家庭贷款买两套大的,公司买三套。

其实这么看的话,怎么也得三千万,每个月还款估计也十几万(可能打不住)。

这么看,公司估计规模也不会小吧?

毕竟不可能所有资金都用来买房了,他用于买房的资金估计不会超过总资产的 20%,因为很多都是有一笔没用的钱,投资到房产上面。

我估计有五套房的老板,公司规模努把力都能上市了,毕竟某位打车软件的老板也就住西山壹号院的三居室,北京名下也就这一套。

这样一计算,是不是发现这个人好厉害,当然,说在北京有几套房,可能大家不会很理解,但是,把房子价格计算一下,然后就会发现,这位同学很有追求。

知乎用户 李岩 发表

有救。因为还有北大。

北大自由主义精英的人生目标是 “重建大师一波一波来,大师一波一波走的美好民国时代”,“ 让星条旗飘扬在 960 万平方公里上空 ”。

北大精英主义法学生的人生目标是 “构建精英政治体制,实现法的专业统治,早日完成政治洗牌”。

没、说、错、吧?

知乎用户 倔强的王大爷​ 发表

要说房的问题,不得不说钱,因为买不房不是房子贵,是没有钱。钱到底是什么?

我觉得钱就是一把尺子,全世界以钱为标准去衡量所有的人和事物。

你说艺术是无价的,钱告诉你蒙娜丽莎就是比向日葵值钱。那么从某个角度上讲达芬奇就是比梵高更伟大的艺术家。

你说科学家是无价的,国家对你的项目投 4000 万,对其他科学家的项目投 40 亿,那对方就是比你伟业大的科学家。

你说你比别人有能力,但是公司给他开百万年薪,对你开 50 万年薪,那对方就是比你更重要的人才。

那一个能够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才,我觉得一套房两套房都只是他阶段性的目标,并不是他人生的全部,因为就算是北大清华的毕业生,也只是 20 几岁的年轻人

1、我们没有活在那个帝国主义列强换伺,战火纷飞的年代,也没活在那个需要为民族崛起而读书的年代,这个时候,我们把自己的目标定的小一点儿,现实一点也很正常。

2、北大清华也没那么稀缺,大学毕业只是一个起点而已,证明了自己可以开始工作上班养活自己,毕业证就是一份可以工作的证明而已,只不过北大的比河北大学的高级一些而已。别对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兄弟提太过份的要求。

3、报效祖国不仅需要学历,现在更重要的是资源和能力。我反而觉得现在报销祖国的不应该是这些大学毕业,反而是商人、企业家,为社会提供更好的工作岗位,更多的就业机会,创造更好的产品。而科学的研究的东西也不应该是原子弹之类的东西了而是能改善民生的产品,这些产品需求方反而是企业并不是政府。

最后:我们是一党制的国家,这个政党已经快 100 周岁了,要报效祖国,如果想通过政治报效祖国,就需要了解这个体质内的规则和方式方法,通常不到 40 岁很难有作为的。

知乎用户 Kord 发表

我觉得,目标是买一套房还可以理解,买几套房就有点过分了。

像我的目标就只是一套深圳湾一号而已。

知乎用户 快活 发表

如果大部分人认为清华 (北大) 真不该对面包和咖啡有所想法,那中国真的没救了。

看到某些思想,想起了语文老师教过的一句话。

\quote 竖子,不足为谋也!

要是清华以后从政的人,能够无问西东,设计一套优秀的制度,惩恶扬善,让奋斗者有所得,能上位;让竖子有所限,清耳根。那国家真的是有救了。

知乎用户 李燃末 发表

有救啊,只要国家出台 “清华毕业生及其配偶子女不可以在京买房” 的限购政策不就救了吗?

救大国,若烹小鲜。你也太小瞧决策者的智慧了。

知乎用户 Scalers 发表

买房有什么错?关键问题明明在于限购

你不敢讨论限购的国家有没有救,于是开始讨论清华学生的人生目标,你觉得有救么?

知乎用户 钟大仙儿 发表

没毛病啊!

普通人一辈子拼死拼活,能在北京买一套房就算人生赢家了啊。。。

清华!Top 2 的名牌大学毕业生!

当然要比一般人要求高一些啦。。。所以得在北京多买几套房。。。

再说了,我国现在本就是房地产立国,买房子就是为国家发展做贡献啊!

就北京的房价,清华学生买好几套!这得创造多少价值!

党国感谢还来不及呢!怎么国家就没救了呢?

我还看了问题日志,说真的,后来知友帮他添上去的 “之一” 两个字都多余。。。

反正我觉得要是我,这辈子全用上,能按时完成任务都烧高香了。。。

可不敢吹牛是 “之一”。。。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6pEVPF 发表

没救了,这样定目标太不现实了

还是定在像隔壁把目标定在世界和平比较好一点~

知乎用户 cheby chev 发表

事实上,美国六大的绝大部分博士毕业生追求的也就是 一份本科生也能干的工作、一套一两千 ft^2 的房子、绿卡

没有必要去指责什么。每个人都是人,就算不为自己享受,大部分人还拖家带口,有的还有家境不怎么样的父母等着他们解围。像高晓松之流可以大言不惭的要求国之精英们安贫乐道,但是没有理由要求他们普普通通的家人也跟着贫穷一辈子。所谓的精英们,更应该传宗接代,教育子女不是。

站在大部分人,而不是某些肄业的伪精英的角度,大可不必为 99% 的 “国之重器” 安于苟且而指指点点,只需要为那剩下的 1% 竖起大拇指,只需要偶尔能想起来有这么些人,为理想、为真理、为人类福祉自愿的选择了牺牲那些他们也很珍视的锦衣玉食。

如果可能,至少把话语权还给各行各业耕耘很多年的学者专家们,而不要做一个得了便宜还卖乖的熊孩子

知乎用户 feng che 发表

你们总是把这个国家想得太脆弱,把清华这个学校想得太重要。

知乎用户 活泼的喵哥​ 发表

题主希望清华大学的学生都以天下为己任。如果理想是赚钱买房子就是国家没救了。我倒不这么认为。人本质上都是为了实现自己而活,不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真正的利他主义者你根本就看不到。通过赚钱实现自我和通过救天下实现自我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相比之下,通过赚钱实现自我更加可行,所以也更加真实。很多标榜自己心怀天下的人实际上是在贩卖理想。关键是看他实现自我的具体过程,对整个社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ฅ(̳• ◡ • ̳)ฅ

知乎用户 张子浩 发表

当清华大学的学生的人生目标之一是不饿死,那么这个国家还有救吗?

当清华大学的学生的人生目标之一是喝上牛奶,那么这个国家还有救吗?

当清华大学的学生的人生目标之一是有一个安稳的住处,那么这个国家还有救吗?

当清华大学的学生的人生目标之一是在北京买几套房,那么这个国家还有救吗?

知乎用户 方建华 发表

当清华大学的学生的人生目标之一是在北京买几套房,那么这个国家还有救吗?

请不要把那些高学历的人,想得很高尚,想伟大。

其实他们也是人,高不到那里去。

你去问那些清华大学生,他们很多人的愿望就是在北京拥有一套自已的房子。

因为有了房子他才可以长期在北京生存下去,成为一个北京人。

你去问那些高官,他们会说自已工作就是为人民服务,可是那个人不是为了钱,为了权力去当官的,这个社会不是照样运转的很好吗?

一个清华大学生,他人生的目标就是在北京买一套房子,这个国家不会发生任何的变化,因为这就是他们真正想要的,也不是那些口号,为了人民服务。

不管这个人拥有什么样的社会地位,他拥有的人性是不会改变的。

那清华大学生,考清华大学不是为了这个国家,也是为了自已得到最大的利益,这是你要明白的。

知乎用户 nesmto​ 发表

没救了

房地产不是高科技产业,只是财富二次分配工具,不应该占有过多资源。这样的目标意味着房地产已经凌驾于实业之上,还有相当多的人认同这一点。日本的教训还不够吗?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EG9B9T 发表

其实追求北京买房是非常符合清华精神的!

毕竟只有不吃不喝不消费的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才能买得起北京一套房。

![](data:image/svg+xml;utf8,)

知乎用户 秋元明​ 发表

我觉得清华大学生这样想着在北京买房才是有救的。

房产是不动产,代表北京国的户口,北京国的资源,孩子的未来。

如果清华学生选择同样的想法技术移民然后到湾区,扭腰买房子,那才是没救的。

清华学生比较一下就知道,前者更有价值,这才说明有救叻~

知乎用户 黎嘉宁 发表

没救了没救了!!!

国家明显应该给我们这些清华北大的发几套房子,这样就可以有新的目标了!

国家没救了没救了

知乎用户 有 360 天了么​ 发表

人家目标之一,就是你我难以企及的高度了。

还怎么看,跪着看呗!

讲真,要是中国所有大学生都能在大学所在城市买几套房,我跟你讲,我们中国人就是全世界的爸爸。

上亿亿的财富啊那是。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在法律制度完好,执行公平,监管给力的情况下。

越多人想赚钱,社会越好。

反正,如果背景一团乱,越多人想赚钱,社会越差。

这不是清华学生的锅。

你可以说这个现象代表:公共议题没啥好努力了,一切很好,所以大家专心赚钱。

你也可以说… 因为… 公共议题… 咳咳… 所以… 咳咳。你懂的。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当然有救,说明知识还能变成财富,努力可以改变生活。

如果清华毕业的同学们全都是像我这种,没车没房没户口,只敢自诩北漂外来务工人员,连在北京买一套房都不敢当做人生目标的,那才是真没救了。

-—————————————————-

反正就苟着呗。等到苟不下去了,就去雄安新区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工作不下去了,就回老家挖煤…… 苟利国家以生死,岂因祸福问西东……

知乎用户 赛赛 发表

正因为很多人觉得这个目标太高了,不好实现,所以只好申请到那些房价较为便宜,工资较为高的国家读博士,毕业之后在那个国家买房了。

至于房子到底需要买几套就够用了,房子本来有一套就够用了,但是由于房子目前是最佳投资产品,所以当然是能买多少套就买多少套。当然,鸡蛋最好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所以大家可以选择除了北京之外,还在其他的城市买房,或者是在国外买房。

清华大学毕业的同学敢于提出想买几套房的口号,说明他们的,实力确实更强,像我这样的同志,能够有一套也是全靠父母的积累呀。

知乎用户 青莲叶 发表

呐,照你这逻辑,那你觉得清华学生毕业以后都心甘情愿睡天桥底下这个国家就有救了???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jk8KKi​ 发表

没救了。

我是说,这个国家没救了,而不是大学生没救了。

很多企业都懂这个道理,员工为什么离职,无非两个原因,一是钱没给够,二是心委屈了。你把他放到合理的位置上,给他相应的报酬,不需要太多,他都能安心工作。

90 后其实是个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奋斗的群体,什么 996 就让人受不了了,搞科研的人,哪怕是 7127 都能坚持下来,原因是在科研的过程中,他觉得能够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觉得研究这个课题有意义,因此,他就愿意留下来。你没项目,就用钱补,没项目也没钱,不走才怪。

国外的公司是很惜才的,有才的人不怕没钱,实在有才的,你想要啥就给啥。在很多国家,科学家都是富人,先富起来了,人家才有心思科研,科研本身就是在有经济实力的基础上进行的事情。国内博士硕士是什么待遇,知乎上的人都懂。

当人的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的时候,拿什么去全身心投入研究之中。

清华学生的梦想是买几套房,这不是学生的悲哀,这是社会的悲哀。不说别的,我也不说清华学生一定是同龄人 No.1,但是起码 top10% 是没有任何争议的吧,对于这样的一部分人,国家,企业居然不能保证他的衣食住行起居住宿,这不是学生的悲哀,这是国家的悲哀。

可笑的是,一说到这些东西,就有别有用心的人指责你说,都这么高学历的人了,怎么还这点觉悟,人的价值不体现在赚取多少,而在于帮助社会国家实现价值,才能更好地体现个人价值。等到这些人都移民了之后,网上又是一片骂声,国家辛辛苦苦培养你巴拉巴拉。

想要马儿跑,又要不吃草。

有条件的人会用脚投票。

知乎用户 蒲公英 发表

果真如此的话,北上广买房一族肯定是学历最高的。

知乎用户 叫什么好呢 发表

某些人的前后顺序弄反了。

那些成功的企业家们,其他的鸡汤有问题,但有句话没说错:不是为了赚钱而赚钱。

尤其在资本主义化的市场里,成功意味着掌控一个行业的定价权。即,“我说我创造的价值就是最高的,你们都必须为我买单”。

也就是说,你只要能证明自己的价值,并且说服别人都觉得你确实有巨大的价值,那你就会自然而然的拥有巨额财富和大量奢侈品资源。(我说的不是文明 6 堂主。。。)

而不是反之,别人说一套房子很值钱,你就跟个 S13 一样追着去把那个值钱的东西搞到手。那样是你在给别人赚钱买单。

引申一下,就是成功者是创造游戏规则的人,而不是玩游戏的人。

如果清华北大的学子们连这点起码的道理都不懂,那还是老老实实打工为妙。

知乎用户 syu jinall 发表

太好高骛远了。不如先定个小目标,在老家买一套房再说?

知乎用户 白姑娘 发表

谢邀

清北的人,空军的浓度至少还是比知乎低很多

清北搞科研的只要能搞出来,国家给房子,不劳你费心

清北学经管的基本都是多军

清北的码农赚得多,到了结婚年龄自然也会上车。

因此,清北的人这些年与这个国一起进步,一起腾飞,不劳空军担心。

别动不动这个国家有救没救,主要是你自己没救,别牵拖其他人。人家好着呢

我随便贴个链接:房价上涨成定局 北京房价可能上演 “上海泡沫”

这个链接可是 2005 年的。这么多年您干嘛去了?

空军从来不检讨自己,只会怨天怨地怨政府。

这个国家好得很,空军不相信这个国家,多军坚定地拥抱国家,一切都是自己选的路。

知乎用户 南帝 发表

我有个不成熟的小算法,跟大家分享一下。

结论是:有救啊!

计算过程如下:

1. 北京几套房需要多少钱购买?

①假设几套取中为 5 套;

②假设每套差不多都是是所谓刚需房,市值 500 万;

③合计 5*500=2500 万

2. 完成这一目标需要收入多少?

①既然是人生目标,我们就假设健康工作五十年

②2500/50=50 万,也就是平均每年年入 50 万

③50 万是税后,税前 70 万

④除了买房子还需要各种费用,生活费,孩子教育,赡养费等等,我们假设夫妻另一半收入把这部分全部 cover

⑤综合下来,这位清华毕业生需要一毕业年薪 70 万,健康工作五十年不被辞退。

3. 年薪 70 万在高校应该是教授副教授级别。对标美国高校也是副教授左右级别。

4. 最后,为了实现这一人生目标:需要在副教授左右岗位上健康工作五十年,一直保持高水平和健康身体不被辞退退休。这样的人有没有救国家不知道,至少做了一辈子相对高水平的贡献了吧。

5. 以上推算是很粗糙的假设,琢磨着玩的。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XHNMsK 发表

我觉得北京几套房作为目标 很正常

如果是北京一套房 那就悲剧了

知乎用户 孙 Vincent​ 发表

当所有人的梦想就是一套房子,那就说明这个泡沫已经很大了。当然政府也没有意愿或者勇气去戳破这个泡沫。

那我们只能自己等待这个泡沫碎了。

但是不知道这个等待要多久。

知乎用户 江左梅郎 发表

清华学生买房的段子已经有好几个版本出来了。

说的都是理想和现实的冲突

清华大学是怎样的存在?

看看清华的校歌:

大同爰跻,祖国以光。
左图右史,邺架巍巍。
致知穷理,学古探微。
新旧合冶,殊途同归。
立德立言,无问西东。

大学的精神,可以算是理想主义的极致了。清华校歌中提出来的,既有最高理想,实现天下大同;又有人生目标 “立德立言,无问西东”;还有具体的求索之路 “致知穷理,学古探微”

但是千万不要忘了,大学精神是理想化的,但大学的人,可都是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的,他们受现实影响。

现实是什么样子的?

21 世纪资本论》已经说明白了,依靠个人劳动实现的财富增长,速度远远比不上资本带来的财富增长,而且会被越甩越远。

你是中国最 top 的学生又如何?如果没有资本与权力的传承,大部分是难以获得世俗的成功的。清华的学生,以 “听话出活” 著称,换句话说就是老实耐操,但传统工科,毕业后也不过十来万到数十万(后期)的年薪。北京几套房,相当于几千万,一辈子能攒下来吗?

那能不能就安于清贫,追求理想呢?

——不能了。**当个人生活的一切,住房、教育、医疗被推向市场化的那天开始,就很难再有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了。**你不去争利,大概率就是憋憋屈屈过一生,极小概率在运气和实力双重作用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待遇才能跟上来。

世家公子高晓松常常批评清华学生,说名校是镇国重器,说名校学子没有胸怀天下,没有改造国家的欲望,令他十分失望,说清华和技校没什么差别。

高晓松一直是高蹈出世的,总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当然他说的没错,但他作为大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小时候有个什么问题,家里大人就写个条子,出门左转找大师唠嗑去了。我记得他在《晓松奇谈》中说过,曾经有建筑方面的问题,家里就让他去找梁思成问,梁思成没在,就问吴良镛。他自己可以工科随便学学,搞音乐搞文化照样功成名就。但是普通的清华学生呢?那些费了大劲从山区考出来的贫困学子呢?

若要名校学子走理想主义路线,就要给他们安排好现实的待遇。

如果所有的面包还需要自己挣,那么这就是国家要求他们务实,要求他们流俗,这时候还谈什么国家有没有救?就是国家引导他们成为这样的人啊。毕竟出太多高蹈出世,天天清谈妄议的人,于治理的稳定没有什么好处,还不如用房贷把这些人套住,虽然损失了创新和灵感,但本来就只要他们好好打工,没必要整什么创新啊。

怎么,他们还真妄想自己是接班人了?

知乎用户 青沼瞬 发表

某些狀況下,說明新竹這城市… 留不住人才了

知乎用户 洛克马戏 发表

有啊。

怎么就没救了?

似乎有些人对优良大学有种误解,总觉得这些学校应该传承一些什么东西。

这就有点扯淡了。

智商高,有才华就非得做圣人不可?

三本学校出来的学生,就得是社会人。

一本学校出来的学生,就得是象牙塔

谁规定的?

莫非考上好大学,就连庸俗的权利都没有了么?

更何况,在北京买几套房,庸俗么?

在北京多买几套房,潜在台词就是,拥有富庶的生活。

这有什么错么?

莫非都觉得,北大清华毕业的学子们,就得去拯救全人类,就得去改天换地?

哈?

只要这个学子的钱不是犯罪得来的,只要这个学子的钱,是自己用才华和青春换来的,这个国家就有救,而且很有未来。

因为我们都知道:

民国的学子们有着一腔热血,然而丝毫没有发挥的地方。

共和国的学子们大致是没有前辈们那样的一腔热血了,但是他们却可以缔造一个世界强国。

那么我们可以这样说,如果清华的学子,连在北京买房的愿想都失去了,这个国家,估计真没救了。

知乎用户 核聚​ 发表

首先,清华大学毕业的人,在北京能买起几套房的人确实比例不大,好多清华大学毕业的人,在北京是买不了几套房的,甚至都买不起一套房,很多甚至都没留在北京。

第二,清华大学毕业的人呢,人生目标只是在北京买几套房,那这个目标也不算低的,在俗世生活中的目标是不算低的。北京如果是三四环左右的几套房的话,那得多少钱?如果一百平的房子,不算大,几套下来就得小 1000 万了吗?你几套房的话就好好几千万,对吧?所以这个目标还不算低。中国的千万富翁是多少?这是有统计数据的。

第三,如果说这个目标已经不算低了,如果仅仅是在北京买一套房,那当然这个目标不是个好目标,不是理想的目标。为什么这么说呢?讲个故事。前段时间我在一个不错的私立高中跟那里的老师和学生有一段交流。我跟学生聊天的时候,有个学生说老师在他入学时就给他订了高考的目标,一入学他就以这个目标学习。什么目标呢,就是高考考到 600 分,这所高中一个年级有 1000 多人,他是前几十名的学生。后来好几个同学有同样的反映,我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发现他们在高考前普遍都是 560 分到 580 分。我们试想如果他们入学的时候老师给他们订的目标是 700 分,他们高考前应该是多少分?

目标定成败,决生死,因为目标与格局紧密相连,目标订的太小,就被格局框住,格就是格子,一个 600 分的格子,能装得下 700 分的成绩吗?目标 600 分,实际如果考到 600 分,他就安乐了,目标 700 分,考到 600 分,他还是忧患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话说回来,如果清华大学毕业的人,目标定在 40 岁前成为世界一流学者,那就很厉害了,如果没达成目标,最后成为世界二流学者,也是牛的。就买房来讲,如果定了在北京买几十套房,十几套房,如果没达成,最后就买了个零头,也是好的。如果定买一套房,就有可能一套房都买不了,甚至离开北京。当然,我们实在不希望许多人买十几套房,有那个经济能力应该去优雅的创业,创造更多就业嘛。

北大也一样,就是这么回事。

还是那个观点,还是那个结论,很多人的人生都被自己的目标给框住了,被自己的格局给框住了。人,本质上只有两种。一种是强者,一种是弱者。强者和弱者是从哪里来的?这是由文化属性来的。“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这是小说《遥远的救世主》里主人公丁元英的一句话,也是这部小说的主题。改编的电视剧《天道》很精彩,是少有的人生解码剧。)。

什么是文化属性?有三个东西。第一是技术。第二是制度,第三是格局。

第一你问自己掌握什么技术?如果技术不行的话,那人生肯定好不到哪去,没有一技之长,人生肯定好不到哪去的,都会很糟糕很惨。而如果有一技之长的人,人生糟糕也糟糕不到哪去,如果没有那种飞来横祸的话,那种不可控制因素的话,你养家糊口都没没啥问题,安身立命都没什么问题的,差也差不到哪去的,没有一技之长的人生是非常危险的。

第二是制度,你融入了什么样的制度?进入了什么样的组织,是国企,私企,创业,打工还是个体户。这是制度下你是主动地进取型工作,还是被动地能干就干,能懒就懒,决定了你把你的技术运用到什么层次,能否把自身的潜力发挥到极致。

第三就是格局。这是与信仰有关的形而上的东西,很多人从未感受到,有些人阶段性的有这种感觉,极少数人有强大的信仰和宏大的格局,这些非常之人,都是平常之躯,但是却能够不被自己局限住,长时间的坚守,最终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这三者都没有的话,人生注定是一场失败。

== 核聚相关文章 ===

逆袭利器:自强学习法和进步本 —核聚专栏文章

核聚:两周自学完高中数学是怎样的过程

核聚:如何看待只用 1 年读完 6 年小学课程的广东 12 岁女孩高考 620 分?

核聚:高三如何恶补数学?

核聚:你在高三用了什么方法从而大幅度提高成绩?

核聚:有哪些是你高考后才明白的事?

核聚:怎样提升刷题的愉悦性?

逆袭利器:自强学习法和进步本【每日更新】

  1. 怎样才能从英语很糟糕的人变成英语很厉害的人? - 核聚的回答 - 知乎
  2. 如何长时间高效学习? - 核聚的回答 - 知乎
  3. 能很好地控制住自己是一种什么体验? - 核聚的回答 - 知乎
  4. 人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 - 知乎核聚的回答 – 知乎
  5. 碎片阅读如何形成知识体系? - 核聚的回答 - 知乎
  6. 怎么样才能让学习体系化,效果更好?- 核聚的回答 - 知乎
  7. 对获取知识的方法论的疑惑? - 核聚的回答 - 知乎
  8. 每天坚持英语学习为什么还是学不好? - 核聚的回答 - 知乎
  9. 你有什么道理后悔没有早点知道? - 核聚的回答 - 知乎

知乎专栏: 核聚

微信订阅号: 核聚(hejupai)

知乎用户 runner time 发表

北京几套房的资产是千万级别的好吧,能买得起的人你有什么资格说他们没前途?

当然,事实是,清华毕业的人一般也很难买千万的房产,甚至一套北京房的首付都困难,这才是这个国家没有希望的地方。

知乎用户 麻薬商人 Honoka​ 发表

我觉得在北京买一套房就基本上要倾尽一生的积蓄了,你还几套房,还只是人生目标之一,言下之意是还有其它目标,那这货太牛 B 了。

我在北航读硕士的时候,同寝室一哥们就考取了清华的博士,按照他的说法,清华很多学生本科后都会选择出国,不是留海外移民了,就是 “心系祖国” 回国,比如当个青年教授啥的。至于不出国的,大部分毕业后和普通人一样找工作

至于是不是要在北京买房,买几套则要看爹。清华的学生,大部分还是很务实的,与其在北京买房,直接出国移民或者曲线回国升职加薪的反而更加有效。

至于买几套房什么的,我那个同学倒是和我说过清华某个读硕士的土豪,家产据说过亿,哪个月要是闲着没事就会跑去东京参加某 AKB 的前排握手会。我觉得买几套房的人生目标是针对这类豪而言的,我们一般人就别想了。

另外,我很好奇各位是怎么幻想清北学子的人目标的。振兴中国? 说实话,这种目标又大又虚,没有任何实际的可操作和可执行性,多属于啥都不懂的领导讲出来的假大空宣传口号

清华的老师和学生大都是很务实,该拉项目拉项目,该骗经费就好好编课题,和大部分学校的人一样,除了学术水平和研究眼光更高更广,偶尔出来心系社会发个牢骚,也就那样,平时还不是该干嘛还不是干嘛,难道因为是清北的就成了神,和正常人都不一样了?

知乎用户 梦羽灵泉 发表

这个题目本身就没意义,看不出前半句和后半句的逻辑关系在哪里

我想在北京买房,这个国家居然就没救了?

那我要怎么样这个国家才有救

国家有没有救居然要看我买不买房子

我太牛逼了吧

知乎用户 job gu 发表

把梦想留给自己

把实惠留给他人

题主能做到么?

知乎用户 黑祭司 发表

笑尿…….

亏的一帮清华大学的,这么简单的一句阅读理解 “当清华大学的学生的人生目标是在北京买几套房,那么这个国家还有救吗?”,都读不出准确的意思。题主其实是剑指房价太高国将不国,压榨得连清华大学的都没有理想了,何况普通大学毕业的。 硬是被一帮清华学子理解成 “清华大学的学生人生目标是买房,是不是大逆不道!” 个个上来怼题主不该冒犯清华学子。

是清华学生太敏感呢,还是太敏感呢,还是太敏感了??!

—— 或者只是单纯的暴露了高考户口在北京??


网友:“北京房价太高!”

——清华学子:“你们这些人就是看不得清华人有钱”

网友:“在北京努力工作一辈子买不起房。”

——清华学子:“北京防治风沙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清华拿的钱对得起国家。”

网友:“北京公墓买不起,不敢死”

——清华学子:“清华学子收入合理合法,咒清华学子该死其用心何其歹毒!”

网友:”WCNMLGB"

(段子,大家别当真,也别当假。)

知乎用户 ScottDong 发表

这个国家要不要救,怎么救,是哪些已经在北京有好几套房的人决定的。

考上清华就让你忘记了自己的的泥腿子身份吗?

早点睡醒去过柱子吧。

知乎用户 春天 发表

结论:肯定没救了。能走的都走了。

当一个民族的民众把所有的致富希望都放在买房子上时,这个民族的前途可能就危险了。当一个国家所有人都参与炒房,这个国家的经济可能就危险了。

原因:从国家角度看,假如把房价抬的高上了天,卖一套房 100 万亿美元。那我们国家每年只卖一套房就是第一大经济体了。就不用制造业了。现在房地产大大提高了实体经济成本,实体经济被房地产挤压的奄奄一息。

从个人角度看。为了房子而奋斗的人生,十分可悲 / 可怜 / 可惜 / 可叹。

所以说,炒房误国,实业兴邦。

什么时候房子很便宜,大家都能够踏踏实实干实业,才能有救。现在是没救了,希望将来能有救。

知乎用户 半与半岛​ 发表

当清华大学的学生的人生目标是在北京买几套房,那么这个国家还有救吗?

当清华大学的学生连在北京买几套房都买不起,那么这个国家还有救吗?

当清华大学的学生在规划人生目标的时候,连在北京买几套房都不考虑,那么这个国家还有救吗?

当知乎上有人提问 “当清华大学的学生的人生目标是在北京买几套房,那么这个国家还有救吗?”,这个国家还有救吗?

……

以上这几个问题,你读起来有毛病吗?

似乎都没毛病。

都没毛病,就说明都有毛病。完全不搭界的,甚至相互矛盾的事实在题主嘴里都能推出一个结论叫做 “中国没救了”,可见这个前提和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强加的。

好的问题的特点是,问题的前提和问题的内容之间有明确的逻辑对应关系。

烂的问题的特点的,问题的前提和问题的内容之间没有逻辑联系,是提问者强行构造一个语境,忽悠读者以为这两个东西之间有关系。

知乎用户 xiaoledi 发表

谢邀,小弟所在团队不才 10 人左右,都是行业内 Top5 名校硕士毕业。团队构成 2 北大硕士、4 北航硕士、4 北邮硕士。在知乎上也算顶尖团队了。但就算这样又能怎么样?

团队内有位北航本硕的北京土著同事,因家到中落,父母无力为其买房。如今 31 岁了还没女朋友和房子,前些天看完房价后,最近情绪明显低落很多。

这位同事在公司内部收入也算中上了,传说中的月入 5w 男,但在帝都变态的房价面前还是太弱小了。很多时候,并不是还不起贷款,而是首付都凑不齐,这就是如今社会最顶尖年轻人面临的现状。

倘若父辈没有积累,即便读了清华靠自己也是大概率一辈子买不起房的。

所以问题不是国家有没有救的问题。而是如果清华大学学生人生目标是北京几套房,我觉得这非常有追求,假若目标达到也是人中龙凤了,毕竟帝都五套房在均价 6.2w 的帝都少说也要有 3000w 身价了。还要有什么追求?

不要忘了,现在是资本主义社会,你在哪读过书如果变不成资本积累,那么就是零。

在资本主义社会追求资本积累有什么错?题主观念该更新了。

知乎用户 华山之巅​​ 发表

1、如果清华大学的学生不以给家庭安稳的生活保障为前提,那么是教育的失败。

2、凭什么清华的学生,就应该买得起几套房?就因为分数高?就因为学习能力强?这么算,2 米 26 的姚明当然就应该得 50 米自由泳冠军了。清华学生不等于有文化,有文化不等于有财富,有财富不等于多套房。

3、其实啊,就算所有大学的学生的人生目标是在北京买几套房,国家不仅有救,而且发展的更快!

4、我知道,很多人没看懂我在说什么。

知乎用户 多多哥哥 H 发表

这说明 :“在北京买几套房”是成功的标志,而 “上清华大学” 只是稍微增加了成功的可能性而已。

知乎用户 战侠歌 发表

什么?清华毕业的就能在北京买几套房?北京房价腰斩了?!?!

知乎用户 得啊欧里 发表

换句话说:

当今清华大学的学生,多大程度上把五百万现金作为人生目标?

这样看是不是合理多了。

知乎用户 武魁首 发表

还是清华大学的学生志存高远,在北京,想买 几! 套! 房!

太牛了,国之重器,比不了,一般人也就买一套,清华学子准备买几套,志存高远,能力一流

佩服

知乎用户 大脚丫 发表

呸!清华大学毕业就能在北京有几套房?想得美!脸真大!有一套房就够他奋斗终生了,说不定还得把父母以及丈母娘家的钱全部掏出来。

知乎用户 wjc 发表

感觉没毛病啊。北京几套房啊,为了挣这几套房你知道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吗。我看到有些评论的大神已经算了要赚多少钱,创造多少 GDP 了,如果清华北大的大佬们都以此为目标,我这样的渣本跟着大佬们喝汤不是美滋滋。这个国家没救的是什么,是这一代人,买房要透支父母 40 年的积蓄 + 自己和爱人 40 年的生活质量,这才是最可悲的。还有那可怕的房屋租售比和那不比普通工人工资低的养老金。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hKcpXn 发表

房价没救还是学生没救?

知乎用户 王宝来 发表

前几天看知乎,有个包工头去北京做工程,经常干完活老板没有钱,然后就拿房抵债,价格大概是市价的十分之一。

几年后,包工头坐拥帝都 300 多套房,还不包括北京周边的别墅。

这个包工头估计实现了清华一个系的人生目标。

知乎用户 恶魔旋律 发表

买几套房的话,目标还是挺远大的啊

知乎用户 poshaz 发表

当美国总统的人生目标之一是在华盛顿住上一栋白色别墅,连 “拥有” 都不敢奢望,那么这个国家还有救吗?

知乎用户 刘棉袄​ 发表

我的天啊,教育局长居然会与自己的老婆性交!!如何看待教育局长做如此淫秽之事?

我的天啊,市长居然买得起车?如何看待卖糖葫芦的大爷买不起车但市长却买得起车?

人们就是这样,拿了好人头衔的人必须活得不像人才对,但凡有点正常人的行为,都要被 diss.

就像芳华里演的:

丁林林:什么活雷锋啊,还说我腐蚀他。

旁:那张医生张干事抱你,你怎么没说他耍流氓啊。

丁林林:那不一样。

旁:那为什么啊?

丁林林:谁让他是活雷锋啊,活雷锋就是不行!就是不行!

知乎用户 Lee Winter 发表

北京几套房,至少也得一千多万,人家的小目标就是要给国家创造上千万的 gdp,拉动内需,刺激消费,有什么问题吗?更何况,在赚钱的过程中人家要努力工作,这个过程本身也在为社会创造很大的价值,要想挣出一千万,你起码得参与上几十亿的项目产品才行,在这个过程中人家对社会的贡献大了去了。

要多幼稚的人,才会觉得工作挣钱不是在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

知乎用户 Aaron Liu 发表

没救了,在清华上了这么多年学还认不清现实。

知乎用户 難忍別離淚​ 发表

因為清華的學生只是想把電動車電池拿回家充電罷了。

在清華大學,有一條有溫度的禁令,不可以在宿舍存放電動車電池。而大家不在學校充電,都把電動車電池拿回家充電,就也為學校的電網分擔了一些壓力。

知乎用户 钱铭 发表

有,要实现人生目标需要奋斗终身,不,连下辈子和下下辈子一起。有那么多人愿意奋斗终身,国家能不富强嘛

知乎用户 尹凤笙 发表

如果一个即将走上社会的毕业生,他身上最牛逼的光环,就是 “清华大学毕业生”,仅此而已。
没有 “x 二代”“x 国籍”“x 个亲戚帮凑首付”“交了个对象,ta 的舅舅是 xx 干部” 等光环。

那么。

他敢说出 “我要在北京买几套房”。

这可能是我听过最牛逼的鸡汤、最搞笑的吹嘘。

知乎用户 Z2H2E3 发表

强答一记。

完全不用担心好吧……

1. 至少还有梦想,总归还是好事,如果没有梦想了,那才是最可怕的。

2. 北京人口超两千一百万,土清每年毕业学生满打满算五千人,按当前趋势来算,要四千多年才够填满现在的北京。

3. 梦想和现实是两回事。学校和政府不会放着不管。

4. 即使退回来讲,梦想在北京买 “一套” 房子,说明不是金融投资等行业领域,也就是说这帮人至少还是在干实事的。

总结来说,反正我很放心←_←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G8C9Rx 发表

这其实是一道小学数学题

北京房价多钱 在全国 不说第一 那也是第二了

我们都不说买 5 环内的房子

就说买 5 环以外的 回龙观啊 天通苑啊 这些房子很多 而且价格相对市区便宜很多的地区哈

几套呢 就算 3 套吧

刚巧我最近住回龙观附近(我家 2003 前后在这里买的房子 当时 2600 人民币一平米)

我刚刚顶着北京 7 级大风 去了门口链接房产(人家都没放假呢 这就叫敬业)

房产小哥 说 这边房价 大概 4.5 万人民币一平米

我们就算两室一厅 98 平米的 加点税金 和其他款项啊 450 万人民币吧

3 套 就是 1350 万人民币

若一个月算 到手 10 万月薪的话 一年是 120 万

那么毕业之后 11 年可以赚到这 3 套房款(假设房价不变 也不算任何通胀 涨工资的情况下)

11 年啊 同志们 什么概念

本科毕业 22 岁 那就是 33 岁可以买到啊

大家觉得 以全国最高学府 清华学生的 勤奋努力 聪明才智 11 年赚 3 套北京半郊区房子没啥问题吧

月薪 10 万 我要说人家这书没有白读 不算过分吧?

确实体现了清华学子的实力 不算夸张吧?

33 岁 很多人还在每天苦逼挤地铁 租地下室 人家都 3 套房了 算的上有点实力吧?

年薪 120 万 不敢算很多 但是不少啊 缴纳很多税金哦

这就是清华学子 为国家做的贡献(此处应有掌声)

没有对比 就没有伤害

我们得承认 大部分在北京奋斗的 22 岁毕业生 月薪到手 1 万(不低吧)

我在算上涨工资 和其他条件 就按月薪 3.5 万算吧

那么 33 年左右 可以赚到 3 套房(同清华)

22+33=55 岁

有些生娃 早的 孙子孙女都出来了哦

人家 33 岁搞定的事情 你非要 55 岁才能搞定 谁拖国家后退?

要我说 别动不动就想黑一下清华 心态放平和

别人有本事 我就承认

我们的不足 就该改正

人家的优势 我们努力虚心学习

不断提升自我 开拓进取 砥砺奋进 为实现全面小康而努力奋斗

知乎用户 农二代总指挥​ 发表

当清华北大毕业的人,不再以天下苍生为己任而努力赚钱买房的时候,很大概率他自己得救了,这个国家,越来越没救了。

清北曾是我的梦想,因缘际会,错过了。

在我的眼里,他们是人中龙凤,类似古代的举人进士,是以后要操盘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共谋大事的,是居庙堂之高忧其君处江湖之远也忧其民的人。

什么时候,房子成了这些人考虑的重点?虽然也不是不能考虑。

我是不能想象,千万考生考出来的那一万多人,去为买了几套房而沾沾自喜,而感慨终于上车了,自己的孩子终于可以在北上广立足了。

当然,这个社会风气,就是越来越让你没得选择,除了房子,钱。

有时候我在想,不就是因为庙堂之上的人,本身就没了家国的情怀,只顾私利,这个社会才堕落如此的吗?

悲,痛,恨。

知乎用户 木舟 发表

清华北大的学生,跟国家有什么关系

知乎用户 Kosmos 发表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我发现古人说的还是有道理的,得按顺序来,不能乱了套。我们从小学一直到大学,这是修身。

等到第二步齐家的时候,有一个问题就来了,在中国,有一部分人是没有背负齐家的压力的,他爹早就把房子买好了(至少在我目力所及的地方,靠父母买房子或者付首付的真的不在少数),而像我这样真正的无产阶级出身的人,齐家就意味着要自己挣钱买房子,我知道知乎平均年入百万,清华的毕业生靠自己应该平均达不到这个水平,这个压力是非常大的。所以,在我们这一代,无论我们怎么努力,真的有些人的起点就已经高到你看不到的地方去了。然后总会有一些姓高的人站在云端,指着你说,作为清华的学生,竟然不胸怀天下,这个国家要完了。

至于后面的治国平天下。人才的价值取向基本上取决于国家对人才的态度,尤其是那些无产阶级出身的人才的态度,毕竟,人只有先活下来才能干活。

我知道国家培养一个人才需要花很多很多钱,我也深有体会,但是房地产商和炒房团搞搞小动作,就能让这一切的努力大打折扣。逻辑就是:人民纳税——> 国家用税收培养人才——> 人才出来之后努力赚钱买房子——> 房地产商数钱

注:我说的人才不是那种牛逼哄哄的,像知乎用户一样年入百万的,而是广义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所以买房子是要倾其半生。

知乎用户 OrzOrz​ 发表

很正常地主的儿子想多买几亩地,佃户的儿子也想翻身拥有土地。

既然楼主这么有节操要为共产主义而奋斗 ,不如先把两个肾捐掉 。。

知乎用户 M3 小蘑菇 发表

国家有救,清华没救了

知乎用户 麦克信田 发表

这个国家是唯一掌握了宇宙真理的两个超级大国之一,为什么要救它,清华大学学生买不买房,买几套房都不要紧,只要牛津大学、哈罗公学的学生在北京、上海、纽约、伦敦、巴黎、东京、迪拜、新加坡不用买都有房子住,这个国家就充满了希望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中国哪来的世界一流大学

中国哪来的世界一流大学 ·方舟子· 这段时间网上都在嘲笑清华大学把自己评为“一流世界大学”。其实,不只是清华大学这么宣布,至少还有三所大学——南京大学、北航、人民大学——也都在这段时间宣布自己建成了“世界一流大学”,只不过措词不太一样。 清 …

施一公还是不是骗子?

施一公还是不是骗子? ·方舟子· 我在《施一公是骗子的严密证明》一文中指出,施一公声称要在5年内把西湖大学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这是不可能的事,他不是疯子就是骗子,既然他还没有疯到从清华辞职去专心办世界最好的大学,说明他自己也不相信其梦呓,他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