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倒退的七种征兆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先知书店 先知书店店长荐书

旷世巨著《世界文明史》(也译为《文明的故事》)的作者威尔·杜兰特曾说:如果文明传播的过程被打断一个世纪以上,文明就会死亡,我们又会重新变成野蛮人。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历史并不总是进步,它也经常倒车。历史上许多文明的崩溃也绝不是一夕之间完成,大厦将倾之时,必有种种征兆。

征兆一

**集体性的自大与狂热
**

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历史上太多的案例证明了这一点。无论是一战前的沙皇俄国,还是向十一国开战的大清国,无论是二战前的希特勒,还是二战中的东条英机,自大与狂热是他们共同的特点,崩溃与灭亡也是他们共同的命运。

这也是为什么在“七宗罪”中,傲慢之罪被认为是最严重的罪行。因为,傲慢是人类堕落的开始。所以杜兰特认为,人类历史只是宇宙中的一瞬间,我们首先要学会的就是谦逊。

征兆二

竞争与选择逐渐消失

杜兰特说,“生命即是竞争,生命即是选择”。我们受进化过程的支配,也受到生物界弱肉强食、适者生存法则的考验。竞争与选择,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整个进程,是确保文明推陈出新的一大动力之一。

然而在某些地区,人们却用体制安排代替了竞争,规定某些人可以上学,某些人不能上学,某些人可以经商,某些人只配消费……这让人们失去了选择的自由,更让整个社会失去活力,文明陷入停滞,甚至倒退。

征兆三

**以斗争和封闭代替合作
**

杜兰特说:“文明是合作的产物,几乎所有的民族都对此有所贡献。”区别只在于贡献多少而已。有的地区社会总是很开放,合作总是很普遍,他们社会进步就会比较快,对文明的贡献自然也更多。

有的地区则相反,社会总是很封闭,彼此之间更缺乏合作,取而代之的是无所不在的斗争和倾轧,拒绝向外界学习,抵制所有外来的东西。这样“闭门造车”的地方,文明注定“水土不服”,如果“土壤”本身不改变,很难有什么实质性的发展。

征兆四

精神和道德水平集体衰退

历史本身之所以能大体上不断重复,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人的天性像地质改变那样缓慢,一代又一代人过去,国民的性格却并没有多大改变。无论怎样改朝换代,导致上一次社会崩溃的人性因素,往往也能导致下一次社会崩溃。

杜兰特说:**“社会的基础,不在于人的理想,而在于人性。人性的构成可以改写国家的构成。”**如果一个国家国民整体的精神和道德水平持续处于衰退之中,那么这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也必然会倒退。

征兆五

**激进主义大行其道

**

杜兰特说:“社会进化,是习惯与创新相互作用的过程。那些抗拒改变的保守派,与提出改变的激进派具有同等价值——甚至可能更有价值,因为根须深厚比枝叶繁茂更加重要。”

可惜的是,人类历史上却一次次陷入狂热的激进主义之中。“法国大革命”就是最鲜明的例子。为了追求所谓的“博爱、平等与自由”,法国人砸烂了一切传统,最终换来的却是长期的动乱不安。这种思潮还传遍了全世界,遗毒至今。

征兆六

用暴力手段平均财富

杜兰特说:“财富集中是自然的和不可避免的,可以借助暴力的或者是和平的部分再分配而得到周期性的缓解。”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不同的财富再分配方式,会对文明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借助于法律的、和平的财富再分配方式,对文明的伤害有限。但采取暴力手段“杀富济贫”“平均财富”的行为,历史上并不罕见,在某些地区还会反复上演。当任何追求财富的行为都变成一种犯罪时,人们就会掉进集体贫穷的陷阱,实现奴役式的平等。

征兆七

强制推行乌托邦主义

乌托邦主义通常向人们许诺最美好的未来:全能的政府、充分的福利、平等的社会……

后世的人们常常相信,乌托邦主义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是“资本主义缺陷所导致的必然结果”。然而杜兰特却以雄辩的史实证明:乌托邦的冲动,一直深埋于古往今来的人性之中,因此它会永远伴随着人类社会。

而那些为了实现“人间天国”的理想,强制推行“乌托邦”的行为,不过是把所有人当成社会实验的“小白鼠”,带来的也只有匮乏、混乱、腐败和大屠杀……

如果失去文明,我们必定重返野蛮之中。

以上文明倒退的七种征兆,总结自威尔·杜兰特所写的《世界文明史》。这部巨著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对人类的愚蠢和罪恶给以警示,也是要鼓励人类铭记有价值的先人。

在杜兰特的笔下,过去不再是一个恐怖陈列室,而是变成了一座英灵的城市,一个广阔的思想国度,那儿有无数的圣哲贤明、政治家、发明家、科学家、诗人、艺术家、音乐家、哲学家……他们谈笑风生,有说有笑,有跳有唱,有雕有刻。

《世界文明史》足足1500万字,从书中任何一页开始读起,都会遭遇文明的光辉。每一个读者都能从中感知人类文明的美妙和伟大,并以此反思自身。这不是一时能啃下的书,却是有任何世界史问题时,都可以去翻阅的经典巨著,堪称“读懂文明、传承文明的首选之书”。

正如作者所说:

“如果一个人很幸运,他便能在去世之前尽可能多地收集他的文明遗产,将其传给他的子女。到了弥留之际,他也会感激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遗产,因为他知道:这是养育我们的母亲,这是我们永恒的生命。”

《世界文明史》在国内也被译为《文明的故事》,是荣获美国普利策奖的传世经典,更是全球2000万家庭的收藏首选。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先知书店独家好书)****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

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有一个民族最能吃苦、最能加班、最早起、最少假期、最习惯“卷”,那非中国人莫属。 外国人一般都很震惊:中国人怎么能做到一天到晚工作赚钱,却对享受和休闲毫无兴趣呢? 凌晨五点菜市场忙碌的身影、流水线上从早到晚重复的工人、灯火通 …

周大伟:为什么很多人听到西方就很抵触?

原创 周大伟 知鸦读书 在当今社会,我们不难发现一个现象:很多人一听到 “西方” 这个词,内心就会产生抵触情绪,情绪一下子就上来了。如今,有些朋友只要一说到国外,尤其是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还没开始深入探讨,情绪就先占了上风。然而,在探讨与 …

知乎|如何看待小红书在美国 App Store 上排名第一?

知乎用户: 反转来的也未免太快了,小红书本来是唯一来自国内且无需用大陆身份证、手机号实名认证就能正常用的中文平台(因为小红书很注重海外华人市场),而一直以来因为海外用户几乎全是华侨所以国内上面也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小红书现在估计是看见大 …

打人不打脸,哈萨克斯坦这下手也太狠了……

这几天大家都在讨论“老老实实服服帖帖生孩子”的话题,看到好多作者都发了评论。 这事情是非黑白太过清晰,就是一个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平都很低的老头儿在国际交流场合暴露出真实嘴脸的闹剧,我也没啥新观点新角度,所以就没写。 直到我今天看到哈萨克国际通 …

法律圆桌|我们能为死去的孩子做点什么?

9 月 18 日,深圳一所日本学校的 10 岁男孩在上学途中遇刺身亡。在男孩遇刺的时候,孩子的母亲就在他身后。她大概无论如何也预料不到会有人在上学途中向自己年幼无辜的孩子痛下杀手。但悲剧就这么发生了。而同样的悲剧不到三个月前就已在苏州的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