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经济学家姚洋说 5000 元已经是很高的收入了,80、90 后的真实工资中位数是多少?

by , at 06 October 2022, tags : 工资 月薪 起征点 一个月 点击纠错 点击删除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有信儿 发表

这个世界,其实是很割裂的。

之前有个富二代朋友问我,你们县城里面,那些一年只赚十几万的人怎么活?

我当时就蚌埠住了。

我心想,县城里面一年赚十几万,活的很安逸呀。

有一说一,县城里面赚十几万的人比例已经很低了。

但是他的认知里面,一年赚十几万的人,生活太艰难了。

都是中国人,但是有些群体之间,一辈子都不会有交集。

知乎用户 Spontaneous​ 发表

相声:《我是良民

表演者:郭德纲 / 于谦

郭于上台,全场鼓掌)

郭:谢谢,谢谢大家的掌声。

于:哎。

郭:来那么多人,都是来看于老师的。

于:您客气。

郭:听说于老师是你们相声界的大腕,大明星,中流砥柱…

于:您等会儿。

郭:怎么?

于:听您这么说,您不是说相声的?

郭:(发怒状)你什么意思?侮辱人?

于:怎么回事?

郭:我是良民!跟你们这些说相声,当明星的不一样。

于:哦?

郭:你们明星都偷税漏税,不要脸,什么薇娅冰冰,还有个叫什么爽的。

于:郑爽。

郭:对对对,她现在正爽着呢。

于:哎。

郭:我是良民,我要杜绝偷税漏税,从今天起,我要开始纳税!

于:哦?合着您以前没纳过税啊?

郭:起税点 5000,我还差一点。

于:差多少?

郭:我月工资 1800。

于:那您饭都吃不饱,还纳什么税!

郭:你管我!你要不让我纳税,就是不让我当良民,我… 我抢毙了你!

于:豁哦,月薪 1800,说枪毙人就枪毙人。

郭:再说了,新闻说了,纳税光荣,纳税是公民的荣誉。

于:您从哪儿看到的新闻?

郭:公共厕所旁边不贴着嘛!有什么 “重金求子”、“人流专家”,最旁边就贴着 “专家发言”。

于:合着您都在这些地方看新闻。

郭:你不懂,新闻里专家讲了,月薪 1800 已经是很高的收入了。

于:这是哪门子的专家?

郭:专门坑蒙拐骗偷鸡摸狗冠冕堂皇黑白不分信口雌黄的行家。

于:豁,那么长的头衔。

郭:我还没念完呢。

于:行了行了,再念下去成贯口了。

郭:那自然,头衔比你们报菜名还长,要不怎么当专家。

于:得。

郭:我要纳税!我要当良民!我是高收入人群!

于:哎。

郭:不过我有个问题,你平时怎么纳税?

于:您有工资账户没?

郭:我在大兴扫厕所,每个月工资 1800 发到手上,没工资账户。

于:怪不得您资讯通达。

郭:晾你也不知道,你没有当良民的觉悟。

于:哎。

郭:我还有个问题,我一个月要纳多少税?

于:怎么?

郭:我老婆本来跟我一起扫厕所,现在怀孕 8 个月,闻不得厕所味儿,歇业在家没有收入,我准备把她的税也纳了。

于:您对自己可真狠。

郭:我还准备把我爸妈的税也纳上。

于:那您全家都是良民模范了。

郭:那是,但是我爸爸有养老金,可以帮我纳一点。

于:您父亲一个月拿多少?

郭:100 块。

于:那您这是毁家纾难了。

郭:不过有个问题,我爸妈身体不好,每个月医药费要几百块,影响我纳税。

于:您这条件,怎么不申请个贫困低保?

郭:(生气状)你瞧不起谁呢?专家说了,现在是小康社会,没有贫困人口,你这是诋毁,我到物业告你去。

于:物业还管这活?

郭:再说了,我老婆也能赚钱,怎么就算贫困户了?新闻里讲了,有个女的怀孕 8 个月不也挺着肚子送外卖嘛,明天我让我老婆也去送外卖。

于:确实有这事。

郭:是吧,专家讲了,没有办法要创造办法,脱贫攻坚靠自己,把房租出去,闲暇开着车跑跑滴滴,钱不就有了嘛。

于:您有房么?

郭:我全家住在公共厕所旁一间 20 平的茅屋里,我准备全家搬出来住天桥底下,把房子租出去,响应专家号召。

于:得,您也不用搬了,您那房子租不出去,味冲。

郭:车子现在是没有,不过我准备买辆奥运。那天我看了,专家开着一辆奥运,副驾驶上坐着个姑娘,豁,年轻又漂亮…

于:您等会儿,什么奥运车?

郭:奥运嘛,五个环那个车。

于:那是奥迪。

郭:有什么区别?

于:少了一个环儿。

郭:那是得给他上个环儿,洋车品牌不够气派,改名叫奥运,多响亮。

于:我以为您说要给专家上个环儿。

郭:(怒视于谦)你最好按着词儿说。

于:哪有词啊。

郭:大家来就听你这没词的相声?

于:且听着吧,你问问大家伙乐不乐意听。

(台下喊道:听!)

郭:那好吧,你别老打岔,咱们从头说。

于:谁打岔啊。

郭:从头说,你们明星都偷税纳税…

于:您从哪儿说啊!

郭:这段刚才说过了吗?那我刚刚说到哪了?

于:说到您要买车了。

郭:对对对,我要买奥运… 奥迪,我要开滴滴,挣外快!

于:先不说您买不买得起,您有驾照吗?

郭:什么嫁赵,我姓郭,我媳妇是嫁郭。

于:您连驾照都不知道就要开车。

郭:要有驾照才能开车吗?

于:那自然。

郭:新闻上专家没说这啊,你是不是骗我,我警告你,你坑骗良民,我去物业告你,我… 我枪毙了你。

于:又枪毙。

郭:没驾照,我找侯震给我画一张去。

于:您这是造假啊。

郭:造假怎么了?你上物业告我去!(耍横状)怎么?你把我枪毙了?来来来,枪往我脑袋上打。

于:就这还良民。

郭:再说了,专家没说不准造假,电视里播了,专家也涉及学历造假,造假算得什么大事,你们明星里不都是造假的吗,假脸假胸假屁股,连国籍都是假的。

于:这倒是。

郭:对吧,论语都说了,造假无罪。

于:论语还说这个。

郭:是啊,还有个对联呢,上联是,明星吃喝嫖赌享尽富贵,下联是,专家造假伪劣名利兼收,横批,造福大众。

于:去你的吧!

(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知乎用户 inman 丁 发表

在上海打工的小王,今年 20 多,在一家小工厂上班,每月六千多,有时候加加班能拿到七千,跟老家比算可以了。但这点钱,在上海,除了吃穿用度,基本上也剩不下啥了,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上海土著房东老张,今年 40 多,从没上过一天班,靠房租过活。家里有十套房,有的是父母给的,有的是拆迁的,有的是老婆家的,有的是自己后来买的。每月收租 8 万,一毛钱税都不交,每天吃吃喝喝,大闲人一个。

小王困惑自己怎么就成了高收入了呢?他在心里给姚专家点了个踩。

老张感叹一个月五千确实已经不少了,自己要是出去打工估计没人要的,他在心里给姚专家点了个赞。

知乎用户 jason wang​ 发表

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不宜太高,因为交税也是公民的权利。起征点太高就剥夺了低收入者作为 “纳税人” 的荣誉。

———任正隆

知乎用户 拂晓东方​ 发表

特斯拉全世界有六个超级工厂,中国工厂是待遇最低的。

这一定是外国资本家歧视中国劳动者?

等等,我们先看看招聘条件:

特斯拉公司发布普工招聘公告,基本要求是中专到高中以上学历,年龄是 18 周岁 - 32 周岁。按照工种不同,待遇基本在 7500 元 - 12000 元不等;有季度奖和年终奖,还有五险一金,加班时薪是 46-58 元。

还有

除了缴纳五险一金,另有 5% 的补充公积金,以及商业医疗保险。
社保内医疗费用 100% 报销,覆盖员工本人、配偶、未成年子女,“一人上班全家保险”。
社保公积金等按照上海最高档来缴纳的,而且还有季度奖金、年终奖金等。

这是 TM 的全球最低待遇。

同中国的资本家相比,特斯拉算是歧视中国劳动者?

拒不确切消息称,特斯拉希望给予更高的工作待遇,但是被相关部门约谈后,暂定了这个全球最低的待遇。

以前我不信,毕竟不确切的消息嘛。

看了这位教授的发言后,我信了。毕竟中国人不骗中国人嘛!

真好!


评论里面有人说个人平均薪资是人均 GDP 的一半比较合理,超过了影响平衡。

感情,没条件的发不起高工资,有条件的也不允许发高工资,不然影响团结。

关键是,现实生活中金融机构一个小喽啰,一个月 8 万,没人管。

反而,烟草等各个垄断企业连夜发文,严控薪资泄密。

记得有一阵要求公务人员财产公示的声音甚嚣尘上,结果别说公务人员,连国企人员的薪资都要严格保密。

这个经济学家所谓的 5000 元已经是很高的收入了,本质上和马云的 996 是福报,有什么区别。

我嫖了你,但是我付钱了,当然我也不能多付,最好白嫖。

洗地的人,自己贱就可以,别和老子玩四海之内皆兄弟这一套。


不理解好多人的思维。

这个问题说的是个税,但是透漏出来的信息就是 5000 元的工资已经很高了,依据 5000 元收税,已经是大数据下收税的最佳平衡点了。

还记得总理说过有多少人月收入在 1000 元以下么?

5000 元都算高收入,我们是不配更高的收入么?

知乎用户 易中行 发表

5000 元已经是很高的收入,这句话不是假话,但也不是全部的真话。

全部的真话是什么?说出来那就不好听了。

如下:

中国社会是由绝大多数相对贫穷的劳动者,和极少数极其富有的食利者组成的。

月收入 5000 在劳动者里面已经是相对比较高的收入,占头部 15% 左右。有一半以上的人收入在 1000 块以下。

中国的税收大头是间接税和流转税。因此,绝大多数的劳动者税负很高,承担了税收的大头。而极少数拥有资产的食利者,税负极低,就这样他们还想方设法逃税。

改革收入分配最直接的手段就是调控税收和财政,把间接税改为直接税,直接对占据了社会财富大头的极少数食利者征税。这也是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普遍的做法。欧洲和日本的基尼系数相对较低,也是得益于此。

按照道理来说,中国是社会主义,“理论上 “相对于欧洲日本来说更加的公平和平等。至于为什么现实却是这幅鸟样,搞得比美国贫富差距都大,我也不明白为什么……

大概,这就是中国吧,张维为如是说。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s7lpSy 发表

14% 能到个税起征线…… 可能还说多了。

虽然和大家感觉差很多,但实际上,月薪超过个税起征的点的也就 10-15%(2018 年算的不到 10%)。

从月薪角度来说,超过 5000 确实不少了。

而且,国家在个税方面确实「减免力度」很大,叠加了教育房子养老等问题后,还能再抵扣好几千,起征点能挪到 7000~9000。

但,我依然反对姚洋的观点!

征税方向错了,税负痛感都落到打工人身上,调整就是必须的!

众所周知:

真正扭曲我们收入的,其实是「资产性回报远高于劳动性回报」,两者差距太大!

举两个例子。

【例子 1】

包租婆手里有 3 套房子出租,每年租金回报 20 万。3 套房子如果卖掉,总市值 1000 万。

站在租客角度看,每月 5000-6000 租金是莫大压力,打工赚点钱都被房租吃了……

站在包租婆角度,如果三套房子都套现,直接大额存单,每年收益是 45 万,翻倍……

【例子 2】

A 打工,每天累死累活,收入是年薪 40 万,税前。

B 有 1000 万现金存银行,年利 45 万,而且「免税」。

站在 A 的角度看,B 赚这些公平吗?

站在 B 的角度看,没偷没抢吃利息,不行吗?

不要总觉得自己打工赚的少就一定是被老板剥削了,资产性回报远大于劳动性回报,这才是问题的根!

(那为啥资产性回报这么高?我只能说,回 1990 年代看看,银行利息都能达到 10% 以上)

和资产性回报相比:

打工的,99% 以上,都算不上高收入!

但资产性回报的高收入反而不用交税!

所以,当前局面,并不是月薪多少起征的问题,而是,怎么平衡资产性回报与劳动性回报的问题!

总有一群人不劳而获,获得还挺多,而且还不交税…… 合理吗?

我的意见是:

如果不是怕企业利用个税漏洞逃税,其实应该给个人打工收入免税。但就算综合考虑企业所得税,把起征点再升一下(8000 左右)也是合理的。

同时,如果不是怕资产大幅外逃,其实应该对资产持有环节征税,甚至征重税。但即便如此,也应该先把象征性征税的门打开,房产税、资产税、遗产税都安排上。

打工人不交个人所得税,其实也一直在消费的同时在交税。

我们买的各种商品里都有「增值税」,那都是大家用消费扛起来的,属于直接压在每个人头上的「消费税」!

(各级地方政府可能确实是缺钱,但中央政府的信用还是杠杠滴,如果要提振经济又怕损失税基,不妨由中央政府举债直接按身份证给人发券发钱,促进了消费才能真盘活经济)

关于发钱,我这里有写:

如何看待马斯克称「经济衰退大约会在 2022 年春天或夏天到来,但不会晚于 2023 年」?

————————

其他近期热点问题:

2021 年工厂难见年轻人,一个 400 员工的工厂几乎没 90 后,如何解读这一现象?如何看待三只松鼠广告模特回应妆容争议,「事事上纲上线是病态」?罗振宇「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退票,将面对 12000 个空座位登台,你如何评价这位企业家?你为什么反对温铁军?请说出你的理由?

知乎用户 单毅 发表

5000 元是很高的收入了 和 不应该提高个税起征点 是两回事
提高个税起征点 和 降低生活基本开销占居民收入比例 是两回事
降低生活基本开销占居民收入比例 和 增加居民幸福度 是两回事。
增加居民幸福度 和 提高生育率 是两回事。

所以:为什么侧重点都放在【5000 元收入】到底高不高上呢

甚至
在北京收入 5000 元 和 在 9 线城市 / 在 某偏远村镇收入 5000 元 是两回事。
打工收入 5000 元 和 资本收入 5000 元 是两回事。
有房的 和 没房的 收入 5000 元 是两回事。
有孩子的 和 没孩子的 收入 5000 元 是两回事。

知乎用户 卡拉迦迪斯 发表

我也觉得很高了

但是我觉得高,是因为路边招聘栏上随处可见,月薪 3.4k 的招聘广告

我觉得很低

是因为打开 APP 网络招聘,随处可见月薪过万的工作,但是只要你去,它就敢给你开 1500 的底薪。

一边忽悠着打工人,一边粉饰太平

当人上人嘴里喊着月薪 5k 算高的时候,我不禁思考

那么这些经济专家是否依旧拿着 5k 的月薪而感到满足,并拉拢所有打工人,说 5k 月薪很高了

如果是,那它就是资本的狗腿子

如果不是,那简直该死

就好像你吃着牛排喝着茅台,你低下腰,看着趴在地上的狗,说了一句,哟,今天的狗粮是冰冻鸡胸肉啊!对狗而言,确实算不错了的呢!

但凡所谓的专家,所谓的人上人,真的有把普通百姓当人,就不该说出这样的话

能说出这样的话,只有一种可能,他们认为人是分 369 等的

所谓的人人平等,完全就是一个段子。

甚至有没有把普通人乃至于穷人当人,都是一个疑问。

有些人,生来就该做人上人,压榨所有的普通人。

如果非要比烂的话

那边开 3k

这边开 4k

回头一个开 5k 的,好像确实就不错了

但问题就在于,财富的不公平和劳动力的不平等

其实作为一个普通人,是能够理解,也能接受的

为什么呢???

因为你改变不了这种现状

时代的发展,信息的透明,其实已经锁死了现阶段普通人的上升渠道。

甚至你随处可见,一些被时代强行塞钱,灌以 “红利” 的人,每天无所事事,却过得比你好。

而你因为家境,因为出生,因为决策的失误,得不到

你只能拍大腿,安慰自己。

这并不会引起人的反感,但会引起人们的羡慕。

而一个所谓的经济,专家,告诉大众,5k 一个月很多了

本身就是艺术行为

因为我们都知道,如果月薪 5k 面对一万两万的房价,有些许好笑

面对 20 万一辆的自行车卖断货,总会怀疑这个世界的真实性。

有的人喝 20 万一斤的茶叶,有的人吃不起 3 块一斤的米

如果他们的父母,真的可以有 5k 一个月

我觉得,他们是能吃的起大米的。

其实有点嘲讽的就在于

这个专家,说的确实没错。。。。

人们愤怒,无奈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

“不公平”

这种不公平,并不是单单体现在仇富这个阶段

因为新的地主,已经出现了

这才是最让人无奈的一件事

普通人会骂地主,但是只要有一天,他成为了地主,自然而然就会对现在的生活,拍手称赞

普通人可以喊着,月薪 5k 其实不错了

唯独地主,以及地主的狗腿子,以及人上人,不行

也不该

也不配。

我是狗子

希望你幸福

知乎用户 我变成了一条狗​ 发表

5000 和 5000 可不一样,甚至差得很远。

如果是那种工资基本不动,老婆基本不用,烟酒基本靠送,住房基本靠贡。。。的人,别说 5000 元,就是 1000 也一点儿都不低。他这个活儿照样金不换。

如果是衣食无忧、没有任何家庭负担,工资只是自己的零花钱的那种人,5000 元也算是很不错的高工资了。只要没有黄赌毒的奢侈爱好,只是吃吃喝喝玩儿游戏,绝对是幸福人生。

如果是所有生活支出都只靠这 5000 元工资,如果在农村还算是过得不错,如果在小城市也还勉勉强强,如果在大城市就捉襟见肘了。

但是,我说但是,以上的情况都是稳定态,也就是说可以一辈子有保证的一直拿这个钱。但如果是朝不保夕的状态呢?

如果一个人,35 岁以后就再也找不到工作了,一个月 5 万也不是什么高收入。毕竟未来的变数太多,就是苦攒着钱将来也难保够用。

更可怕的是,有些人真以为现在的收入能一直保持,不但不省着花,还胆敢背上房贷、车贷,还敢繁衍。一旦落入年龄陷阱,恐怕前半辈子的一切都要扔到坑里。

知乎用户 万乃石​ 发表

这是问题所在吗?兄弟?是你揣着明白装糊涂还是真的不明白?

问题是那些收入上亿的人,他们的税怎么收?收多少?薇娅她们没有被查出来之前偷得税是一个县城一年的额,有多少个薇娅还没被查出来?

有多少个范冰冰,有多少个薇娅?李佳琪他们有没有偷税?

懂吗?我们谁糊涂?你绝对是不糊涂的。

徽州宴老板几年就交税 100 块,现在呢?什么事都没发生!

这些才是事实,这些才是重点!

知乎用户 老狐狸张白林 发表

按照我国国家统计局 2020 年的数字,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是每月约 2300 人民币。

这其中包括未成年人和退休老人。退休老人也有社保和退休金,或依然在从事社会生产(越是中下层越如此),起码不能认定为是零收入。如果想要排除零收入群体,应排除尚未开始从事社会生产的未成年人。

我国新生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大致介于 “初中毕业” 至 “高中没毕业” 之间(信息来源待考)。

由此倒算,除未开始从事社会生产的未成年外,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大约是 3000 出头的水平。

除了极少数的特殊行业之外,我国全行业基本上不存在普遍的薪资年龄倒挂现象(即年轻人普遍赚得比同行业年长人群更多)。

于是,80、90 后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应该起码不明显高于 “3000 出头”。

即,在我国全国范围,5000 元月收入,确实是很高的收入了。

以上是较确信的合理估计。再以下,则是主观估计:

在我国的年轻人里面,月收入上万,应该起码能是前 10%;月收入超过 2 万,有很大可能是可以稳稳被划分到 1% 乃至更高的。

任重道远。

知乎用户 FanFanFan​ 发表

昨天去老丈人家拜年

丈母娘做饭有点咸了,而且本人不喜欢吃用农村自己榨的菜油做的菜,硬吃了一些,然后就借口吃饱了去附近的小卖部买瓶水填下肚子

那是一个楼梯下小屋子,大概二十平,昏暗,潮湿,两年前刚来这,就看到那小卖部了

里面左右两张床,是那种四根竹子撑起来的床,床上一层层的褥子,破破烂烂的那种

见我进来,左手边床上的大爷哆哆嗦嗦的准备下床,右边的大婶慢慢坐起来,问了我句,师傅想买啥哩

g15"> 当时我是非常非常想走的,因为这个小卖部售卖区只有一个小玻璃柜,和一个五层高的小架子,摇摇晃晃,还没我高。

架子上也空空唠唠的,依稀记得,最底下是几包盐,上面是几瓶二锅头,再上面是五六瓶白酒,再上面是几瓶脉动,几瓶美年达,最上面,是两瓶矿泉水

当时我真的很想喝阔落,冰阔落,所以想换个店找找,但是,我的脚愣是没动

因为那大爷下了床,明显不是很利索,再看了眼大婶,还是坐在那,但是我看到了她那蜡黄的脸

拿起了一瓶脉动,问了大爷,多少钱,大爷一开始说五块五,立马改口四块五

没说什么,就问了下哪里扫码(我已经差不多两年没带过现金了,因为用不到)

没想到大爷问我有没有现金,我说没有,大爷有点急了,问:真没有吗?

我说真没有,还没说出我回去拿这后半句,大爷说,就四块钱吧,你跟我来,去隔壁店那扫码

于是他就蹒跚这带我走到十几米外的大街上,指着修车店玻璃门上的二维码说,你扫这吧,四块钱

说真的,当时我真的想扫五块五给他,但是,我觉得是对这大爷大妈的侮辱,我真的只是那么觉得

我在魔都,老丈人那周边七八万一平的房子

这大爷大妈看样子不满五十岁

他们那小屋子昏暗,潮湿,褥子是破的,床是竹子搭的

他们没有二维码

我估计他们不知道什么是知乎

我估计这小屋子是他们唯一的谋生手段

我觉得,他们应该月薪不满五千

我觉得,我以后应该会经常去


看到某些评论,续一下尾巴

写着小作文,不是为了抖机灵,发散戾气,抨击什么不公

我只是芸芸众生中最渺小的一个

和千千万万的他没什么区别,干着一份普通的工作,混个温饱,不走歪门邪道,也从没奢求过大富大贵

不是某些评论中的骄傲的小资,也不是写个小作文为了博流量和赞,毕竟我不指望挣这个钱,也没那本事

中国很大,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饮食习惯,我也是农村出来的,只是个人饮食习惯原因,吃不惯有味道的油,而不是因为榨的菜籽油不好。说个抖机灵的话,我是吃添加剂长大的,没有添加剂的我吃不惯。就譬如老家自己养的鸡,我就是吃不下去,因为有农家的味道,我就吃得惯那种 45 天出笼的工业鸡,哪怕大部分人觉得养的鸡更香

我更不是为了传播戾气,虽然那样更容易获赞,只是阐述一下身边发生的事,给各位观众老爷看下,看下人生百态

就这

知乎用户 啊啊啊啊 发表

这个很高的收入是全国横向对比

大家别和一线城市平均收入去比

别和头部主播、明星、公司高管去比

也别和房价去比

这么比 5000 毛都不算

放个去年的图

知乎用户 曾轶​ 发表

看到这句 “5000 元是很高的收入了”

我以为他下半句会是:“应该提高低收入群体的待遇。”

然而人家下半句却是:“不建议上调个税起征点。”

只能说专家就是专家,

比我更懂赛里斯。

知乎用户 Krieg 发表

之前有幸和天津市一位快要退休的大人物坐在一起吃饭聊天,他已经到了一级巡视员的级别,每个月有一万大几的工资和同样一万多的公积金,聊到这个,他那一脸的自豪和优越,超越了我现在认识的绝大部分年薪百万的人。

为什么他这么幸福?

在可以预见的需求中,人家都已经满足了。市区房子、郊区房子、子女为孙辈准备的学区房都有了,他的儿子工作也很好、他的儿媳妇也是类似的家庭水平。

这种情况下,他这工资水平,吊打年薪百万的打工人,开了个老款的凯美瑞,比满大街的奔驰宝马车主从容多了。

所以你问我月薪五千够不够?

你给我一套北京市区内较为宜居的房子(而且我保证不卖掉赚钱),然后给我开五千块钱工资,我觉得在北京依然很爽(不生娃)。

但是你不会给我,那我要是在北京,月薪两万也感觉自己鸡毛不是。

只用工资和收入评判问题,是真的何不食肉糜。

知乎用户 奉义天涯​​ 发表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但有好多种中国人。

他们活在一个中国,又互相看不见。

知乎用户 猫大师​ 发表

8090 后真实工资中位数可能确实就 5000。

但是 5000 元,无论是在北京上海,还是在十八线城市,都谈不上高。

你在十八线城市,无非就是房子便宜点,教育便宜点,但车子手机家电哪样东西也不会比北京便宜啊,难道只有北京人能买苹果手机,十八线城市只配买红米吗?

要让百姓好过点,按现在的乱七八糟物价来说,起税点提高到 1 万,征收遗产税或房产税,加大打击偷税漏税力度,封堵避税漏洞。

而不是天天薅拿几千块钱死工资的老百姓。

假设 8000 月薪,不算其他,每月个税 90 元,每年 1080 元,收 100 万个月薪 8000 的税一年也不过就 10.8 亿,还不及薇娅偷税漏税。

其他不说,娱乐圈还有多少偷税漏税的?

搞清楚我党的基本盘是基层群众,而不是这些资本家,刀该往哪里宰想清楚。

知乎用户 南风寺山​ 发表

确实很高收入了

我们厂子里的工人,他们只不过每天简简单单工作 14 个小时,就能拿走我 4k 工资,连底薪也差不多 1500,也就是说即使工人啥也不干,每天随便工作 8 个小时,也能够有 50 块的收入。

我记得我小时候,工人一个月就 400 块工资,现在的工人就敢要 4000 了。我真不明白他们要那么高的收入干嘛?我给他们提供了就业机会,给了他们一个学习技能的地方,他们应该感激我才对。但是即使他们拿着那么高的工资,也对我很不满,嫌弃宿舍住 16 人住的差,吵着要走,我对于这种员工是真的很服气,作为一个男人一点也不够吃苦,这有缺陷的人,我们厂子根本不欢迎他们。

依我看,工人一个月基本工资 800 差不多了,按照一个小时 6 块钱的加班费,他们一个月也能够拿够 1500。100 剪头发交话费,900 吃饭,100 看个病买件衣服啥(完全不需要每个月去),这样子还剩 400 块可以省下来,这种生活还不够美好吗?

某位福建的小老板在饭局上这样子跟我说。

知乎用户 数据狗 发表

实际上,高收入人群真的没那么多。

2021 年 5 月,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一组数据,2020 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97379 元,算下来平均每月就是 8115 元,也就是超过了 5000 元。

需要注意两点,首先是非私营单位,也就是国企,国企数量有限,员工数量也不会太多。其次,这是平均的水平,低收入的被平均了。
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57727 元,平均算下来每月是 4811 元,低于 5000 元,这个数据还是可靠的。
还有可以从个税的缴纳人数来看,2018 年,我国进行了个税改革,将个税起征点提高到了 5000 元,随即缴纳人数快速下降到了 6400 万人。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公司)以家庭为单位,将中国 14 亿人的人均月收入分为 11 个等级,每个等级的收入人数各不同。

需要注意的是中金公司给出的研究数据是以家庭为单位,比如一个家庭一对夫妻,在小城市,月收入 8000 元,但有两个孩子,平均下来人均月收入就是 2000 元。
其实,在中国的大多少中小城市,月收入超过 5000 元的确实不多。而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月收入低于 5000 元的也不在少数。

所以,不要以为大家真的都很富有,实际上都在为一口饭而努力谋生。

知乎用户 蚂蚁 HR​ 发表

某种程度上来说 5000 元确实已经是很高的收入。

毕竟中国 88% 的普通人工资收入在 5000 元以下,按照这样的比例进行计算。我国 7-8 亿的正式 “打工人” 中,月薪超过 5000 元的群体,差不多也就只有 8 千来万人。剩下的几个亿,自然都是月入 5000 元以下了。

但是前有明星偷税漏税动辄上亿甚至几亿,后有贪官污吏查处几亿赃款百处房产。

上亿元是什么概念?

100000000 有 8 个零。

5000 有 3 个零。

100000000 刚好可以被 5000 整除,值为 20000 4 个零。

这意味着一个工资刚满 5000 的人,需要工作 20000 个月1666 年(写到这我还真就是不禁一笑,多 6 的数字啊),才能得到这些收入。

在按人均寿命 100 计算,一个人的工作寿命我给他算五十年,月工资为五千元。

那么这一次任性就可以抵得上 33 个人,在整个事业生涯的全部人生及事业价值。

在未能实现全民永生的今天,还没有人的生命可以达到如此绵长。

这意味着,大部分人永远也得不到和想象到拥有上亿元是什么感受,需要有什么样的能力才配的上 1666 年的回报。

毕竟大多数人还在为了手里的几千元挣扎。

我不禁想问,是啊!

到底是什么样的贡献,什么样的价值,才能配得上 1666 年的回报或者 33 个人的毕生价值?

而且这还不是这些一个人一辈子的一时疏忽。

而是不知道多少个人偶然被人发现的冰山一角。

所以,我想知道剩下那 12% 的不普通的人到底掌握了多少财富,甚至可能不是 12%,仅仅是那 2%。

他们到底过着怎样的生活,制定了怎样的规则,堵死了那些门路,又焊死了那些通道?

让他们可以手握金沙的同时说出来 “5000 元已经是很高的收入” 这种话?

5000 元确实不少。

可 5000 元也不是很多。

最可悲的是很多人连 5000 都达不到。

还得在饿着肚子的时候歌颂我伟大的母亲 Z G。

![](data:image/svg+xml;utf8,)

知乎用户 该出手时就出 发表

现在个税的主要问题,不是起征点太低,是算个人收入,不算家庭收入不靠谱。

不应该算你挣了多少钱纳税。

而是要你的收入扣除掉正常的支出以后再纳税。

不同城市,基本生存费用不一样,但是所得税标准是一致的,扣除标准是一致的。

你在十八线县城,一个孩子抵扣 1000

你在北上广深,一个孩子也抵扣 1000

而孩子的花费天壤之别。

对全中国来说,5000 元的工资线确实不低了。

但是对一些生活费用高的地区,5000 元的工资线就变成穷人税。

所得税,可以给地方一些灵活调整的空间。

各个城市根据每年的物价情况,有一个城市生存的基本需求线。

在线上挣扎的人,就不要让他们交税了。

另外,对于金字塔顶端的富人,应该加强查税

知乎用户 maomaobear​​ 发表

年轻人千万别自我安慰。

5000 真的不高。

别说我何不食肉糜,我来告诉你为何食肉糜。

先说心理。

来看这个问题的,不就是关心自己收入算多算少,然后看了回答都说 5000 不低了!5000 的人比例很少了!然后心满意足的点赞划走。

但是你骗的了自己吗?

赚 5000 以上人的比例是很小,但是这是包括老弱病残学生以及农村乡镇的啊。

你要是一个三线以上城市的本科以上学历,你赚 5000 你就满足了?

都说知乎人均千万,虽然是玩笑话,但是不得不承认,知乎用户的人均收入我认为肯定是比其他资讯类软件高的。

因为知乎的用户画像基本就是 20-40 岁,中高学历的城市人口。你别和我说你 50 了你小学没毕业什么的,我说的是大多数。

这个用户画像,赚 5000 绝对不算多的。

我自己老家二三线城市,自己毕业以后在外拍戏收入还算可观,一直以为家乡的小伙伴工资也就 2-3k 最多 4-5k。

疫情期间在老家时间久,和朋友们聊多了才发现我把现在有一定学历的城市青年的工资想低了。

我从小的圈子也不是什么富二代,也不是什么学霸,朋友们就是 90% 的 80-90 后那样普普通通的圈子,普通小中高,普通大学,普通单位或者公司。

但是 5000 以下的,真的不多,最低的也 4000 + 了,5000-8000 这个区间比较多,1w 往上在二三线城市上班是不可能赚到的,基本就是自己做生意的了,属于少数。

说这些呢,忠言逆耳,就是告诉你,如果你大学毕业,二三十岁,三线以上城市,赚 5000,真就不多。因为你的起点已经比下去大多数了,在你这个档位里,5000 就是中低收入了。

举个游戏的例子,我初中打魔兽,高中打 3c,大学打 dota,毕业打 lol,最后王者出来随便玩玩就星耀了。别人都说星耀很好了超越 80% 多的人了。如果我没有接触过这种游戏,第一次玩王者荣耀,星耀是可以满足了。但是我 dota 好歹 1400 分啊,星耀根本就不是我的水平,然后稍微下了点功夫,就打到王者 30 星了,还能再提高吗?我觉得可以,但是起码我觉得 30 星也算对得起自己的水平了,也就打住了。

说这些的意思我想你应该明白,如果你是高中毕业就进城打工的小镇青年,一个月 5000,过年回家父母是骄傲的,你也是满意的。

但是如果是本科甚至研究生博士的城市人口,赚个 5000 看个毒鸡汤回答你就该满足了吗?

不说别的,5000 你能在你的城市活成啥样?

结婚了俩人加起来就算一万,养孩子就得花一半,房贷再扣个 2-5k,这还没算车贷和车的花销,然后你每天抠抠搜搜的这不舍得吃那不舍得买,这就是赚 5000 的状态。

除非你父母有钱,车房给你买好,每个月再补助你生活费,这种我倒也不是没见过,父母花钱给安排个国企,然后每个月领自己当时花的关系钱,大概 20 年领完,说白了就是父母给自己发工资罢了。但是这种生活你不觉得丢人吗?

别喝那些 5000 你很牛的毒鸡汤了,数据说的都是所有人,不是你身边的人,不是你的圈子,不是你的城市。自己想想身边真的都是 5000 以下吗?想完你还敢满足吗?

不是说赚不到 5000 就失败就该死,而是想告诉你,想过更好的生活,就不要被骗你赞的毒鸡汤忽悠,忽悠的你也高兴了,他也有赞了,最后要过的日子还是自己的。

明白自己的定位自己的价值,如果你觉得自己就配赚 5000,那算你幸运,当我没说。

如果你觉得你的水平不只是星耀,那就继续冲王者吧!

不安于现状,才能做现实的王者。

。。。。。。。。补充更新。。。。。。。

看评论区我真的醉了。

我从来没有说过赚 5000 是多数,谁都知道从数据来说,5000 是少数。

我的前提是,学历本科以上的城市人口。

我确实也乐观的认为知乎还是那个知乎,大部分用户是我说的这个群体。

事实证明错了,知乎确实已经和抖音微博等大众软件的用户高度重合。

但是还是那句话,如果你在中等以上城市大学毕业,赚 5000 就努力去吧。不要总拿那些低收入群体找安慰,他们本来和你就不是一个起跑线也不是一个圈层。

举个再简单的例子,我曾经有幸读的是重点初中的重点班,我的成绩放在全市平均水平来说,就是尖子生。但是放在我们班,我连中游都不算。

所以,我是应该继续努力提升名次,还是应该和包括职中技校的全市平均水平比一比觉得自己很厉害呢?

知乎用户 导演 王大路​ 发表

国内收税的时候 5000 算高收入,补贴非洲留学生大兄弟,10 万一年不算多,反正标准都是专家说了算

知乎用户 江南晓笙 发表

单看数字,可能真的不低。

我之前跟大学的朋友聊天才知道,青岛的应届生工资的平均水平,只有三千多块。

但是收入是只能看数字的吗?

就像我说的,青岛的应届生工资三四千,

但是青岛的房租和物价是真的不低,

要是只有三四千,也就勉强刚刚够房租 + 吃饭吧。

这时候你还能说五千块是很高的收入吗?

更别说一线城市了,

一个刚刚毕业,需要租房的年轻人,

刨去房租和吃饭交通的日常花销,还能剩多少啊….

知乎用户 Roy 住在迪士尼​ 发表

5000 元已经是很高的收入了,

那么,房租水电我们算个 1000,

吃饭 30*30=900

月入 3100.

一年剩 3.7 万

23 岁大学毕业就找到工作

干到 53 岁,

不穿不花

30 年工资

攒 100 万买个房子

这还不算贷款利率

算上贷款利率,

干到 83 岁

60 年工资才够

这个消费基本盘。。。。

怎么消费?

结论

5000 元工资不符合社会消费需要。

属于穷人。


根据评论区的讨论,补充一些细节

不要怕,结论并没有变

如果不是光棍,这个有家有孩子,会是什么样,

前面说了,房子本息总和 200 万左右,

现在补充孩子 54 万左右

赡养老人,600*2*70=80 万

所以夫妻二人干个 45 年,

68 岁退休。

至于啃老,花双方父母的钱这种事,

可一不可再。这一代这样弄,下一代可就没有了。

知乎用户 流云 发表

不知道这个经济学家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个人所得税实质上就是一个中产税,穷人交不起,富人不用交,真正的主力就是高级打工人。很多人以为个税是劫富济贫,其实不是,是劫中产济贫,真正的富豪完全可以绕开个税。

要我说个税就应该降低税率,提高起征点,最高梯度的 45% 的税率真的太重了。不过我也知道,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对资本征税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难题。

为什么说个税是中产税,个税其实就是对工资征税,对劳动所得征税,但真正的富豪谁是靠工资,靠出卖劳动成为富豪的?马云马化腾成为富豪,靠的是股票,是资本增值。

然而,股票分红的税率只有 20%,持有股票时间超过 1 个月还能免 10%,超过 1 年直接免税。和个税 45% 的税率不起来,简直微不足道。一年得分红 1000w 的人可能不交个税,一年打工赚 100w 的人却要交 30w 个税,这合理吗?

所以你知道为什么马云这样的老板那么无私,拿 1 元象征性工资吗,他们只是把工资换成了股权激励罢了,他们持有一年以上,分红税率 0,出售的时候,印花税 0.1%。1 元工资直接省了 45% 的税,你说他们要工资还是要股权。

现状就是这样子,目前月收入 1w 左右的白领,各种扣除以后(基本扣除 5k,专项扣除三险一金大约 2k,专项附加扣除房租房贷继续教育赡养老人子女教育也能有个几千),基本可以不用交税,并且第一档税率 3% 也几乎等于没有。真富豪也不交税,倒是那些年收入几十万上百万千万的人才是个税的主力军,把个税的手伸向普通老百姓有什么用?征不到多少钱,还找骂,nz 进水了吧。

知乎用户 ID 茉莉 发表

其实如果你在公司负责个税计算,你就会发现,经济学家说的是对的。

我下面慢慢和你解释一下,你就明白,经济学家其实是从大众的角度来说的!

首先,经济学家说:5000 元已经是很高的收入了。

这句话也许就是惹众怒了。

但是我们沉下心来想一想,你所谓的高收入是多少?

你又赚了多少钱?

你可能会说,我月收入一万多,

那么好,请你加回去本应该扣除的五险一金,你再算算吧!

可能连八千都不够。

现在工资虚高的原因之一,就是五险一金都是按照国家最低标准扣的,

显得你好像到手很高似的。

实际上你按照正常标准一算,得退回一两千块!

当然我可能是高看你了,因为你不会算!

而且据我了解,除了一线城市之外,

专员级别基本上的薪资就是 4K 左右,

主管级大概是 6-8K,

大概就是这个标准,我说的是正常工资,不含年终奖,十三薪,其他的提成一类的。

即便是一线城市,也就是再加个两千左右罢了。

你身边认识的亲朋好友,有多少是领导或者老板?

一百个里面有两个就不错了。

那么这个时候有小伙伴说了:

我的朋友,月入一万多,还是专员什么的。

那我反问你了:

他上班远不远?

他有没有房屋补贴?

他是否是朝九晚五,周末双休?

如果剔除了这些,你觉得他能到手多少?

更何况你看见他每个月赚一万多了?

很可能有水分,别急,拿海绵挤一挤。

即便有这种人,他扣个税了吗?

据我小规模的市场调查,大部分人的薪资在 4K + 提成这个范围内,

有的叫提成,有的叫绩效,

反正真正拿了多少,只有你心里最清楚。

我们大部分劳动人民,实打实的过 5000 元,真的是个门槛,而且还不低。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经济学家反对提高纳税门槛?

你看那些要求提高个税纳税门槛的,肯定都过了五千!

所以造成一个假象,那就是好多人其实是不同意的。

如果做个调研,结果会出乎意料。

我个人感觉超过六成的人可能都缄口不言,因为他们没过 5000,当然这是我的猜测。

我和大家深入浅出的讲一下,个税计税的逻辑思维,

整体来说,个税计税的方法就像一个金字塔

你收入越多,纳税越多。

如果你收入超过五千一点点,那么你也就交几块钱的税。

如果你收入超过一万一点点,那么你要交几百块的税。

如果你收入超过了十万块一点点,每个月就要交上万元。

所以交个税这件事,和穷人是没有关系的,或者说,关联不大。

除非你表示,你是一线城市里的穷人,那我没话说。

试想,如果现在将起征点 5000 元变成了 8000 元,

那么 5000—8000 元这一档位的人就不用纳税了,

这是显然的。

可是后续问题你想过吗?

一万块钱的人会干吗?

十万块钱的人会干吗?

一定还会要求再重新标定门槛,

只有大家都同意改了规则,大家才会和颜悦色。

那么受损的是谁?

国家!我们可爱的国家!

个税少了,五险一金再不好好交,

国家拿什么钱来建设美丽新生活?

拿什么钱来养老,拿什么钱养失业人员?

所以,经济学家的理论是对的,

而是是根本保障了大多数人的权益,

如果真的提高了起征点,你的工资又没涨,

你觉得最后是谁受益?

是你吗?

企业会因此给你涨工资吗?

不会!

受益的还是那帮高收入的老板和高管!

我希望大家不要不加思考就去攻击经济学家,虽然他们说的的确有商榷的地方,

也有何不食肉糜的愚蠢理论,

但是对于起征点这件事,说得还是没错的!

(完)

这篇回答是根据我工作经验总结出来的,喜欢的小伙伴请点个赞吧!谢谢!


求学无笨者,努力就成功!关注我,为劳动者发声,为求职者指路!

下面是我精心挑选的干货文,有空看看吧!

我的个人所得税是不是扣错了?看完你就懂了!(上)

入职那些坑,我来帮你避!(上)

傻瓜式教程:手把手教你如何劳动仲裁!详细流程攻略(下)

全网都搜不到的 “违法辞退”,他来了!

离职前必须要看!你肯定想不到会发生这些事!关乎你的权益!

五险到底是多交好还是少交好?别再糊里糊涂的信那些谣言了!

为什么明明我有理,劳动仲裁却判败诉?揭秘企业套路你的那些黑幕!

劳动仲裁中的那些坑你知道吗?纯干货避坑指南,还不赶紧上车!

知乎用户 飞机是 HR​​ 发表

八零后不认识,但是肯定比我们有钱!因为他们已经成为这个职场的中坚力量,并且生二胎的主力是他们呀!90 后们,别说二胎了,好多连结婚都不敢结。

本人 90 年出生,2013 年某航运 211 毕业,体制内工作,上班 8 年,说到工资的时候就变成了:

不熟的人问我,那我回答就那么几千一个月,好穷!

过年回家亲戚问我,我就说年薪 20 万。

你管我到底多少钱?!

但是你要我实实在在讲一讲,那也可以!我就跟你讲讲 90 后的真实工资水平!

先来一波背景介绍:

本人北方某沿海二线城市定居,老家南方安徽三线小城市。算是最老的一批九零后了吧,高中补习过一年,全省最好的补习学校毕业,有两届高中文科生同学,所以同学里,读清北的也有,读大专的也有,每年同学聚会都会交流交流,就讲一讲认识的 90 后小伙伴都多少钱一个月。

九零后最大的 30 岁,最小的 21 岁,按本科 22 岁毕业就上班的话,最多上班也八年了。那么八年能到达什么样的水平呢?先上结论吧,高工资的一般专业性特别强,或者准入门槛特别高,比如说开飞机开船的,再比如说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这样的人也有不少,但是和每年新增 700-800 万应届毕业生人数来比,简直屈指可数。就像 985 只占大学生总人数的百分之几,更何况 985 的很多毕业生也拿不到世俗所谓高薪工作。

绝大多数 90 后的月工资最正常的就是 3000-8000 一个月,超过 8k 的不是没有,真的少。

下面具体我来讲一下咯

一、航空公司

以所在的城市举例子吧,南航大连分公司,九零后差不多驾驶员能做到副驾驶的位置,月薪 2.8w 左右,加上公积金一个月 3.5w 左右。这算是工资最高的职业之一了。民航圈子月薪上万,或者年薪 40、50 万很正常,前提,你会开飞机吗?中国每天在天上飞的有 50 万人,好像很多,那么开飞机的能有几个?

乘务员,也就是常说的空姐空少了,月到手 8 千 - 1.1w ,公积金 2k。这个学历要求不高,但是身材和颜值有要求的吧?何况,这是个吃青春饭的行业,你见过多少 35 岁以上的空姐?

运行控制 6-8 千 公积金 2 千左右。

航空公司其他机关行政基本就 5.6 千一个月了 。

至于大连机场, 属于大连机场集团。 机务能高点 1w 左右。地面保障像客运 、货运、 安检 4.5k (这里指的是大多数,非领导那种) 其民航圈 基本全包括了。

但是这都是疫情前的收入了,2020 年开始,疫情来了,航空公司的待遇一落千酱!很多空姐、地勤一个月只有 3000-4000 块钱收入哦!

二、律师事务所及四大

律师和会计师也是热门行业,而律师之中工资最高的是外所,能进去的都是人尖子。在外所,进去至少是硕士,25、26 岁进入上班,九零后上班也不会超过 4 年吧,差不多能做到年薪 50 万+但是非常非常累,就算是中国政法这样的法学帝国主义学校,一年能进外所的硕士生也是屈指可数。我同学中政法硕士毕业,江平奖学金获得者,在北京某央企总部,一年也就 30 万多一点。当然据他说,去律所事务所,干两年,差不多都能 40 万左右,但是非常非常累。虽然近期热播的精英律师有点扯,但是名校毕业的律师们收入真的可观。另三个例子,律师圈应该都知道金杜律所吧。金杜所差不多人起薪就是 2 万一个月,我两个高中同学都在,但是请注意他们的学历,一个华东政法本硕毕业进入上海所,一个是我校海商法本科,武大国经法硕士进的北京所,收入都很高,但是忙的不要不要的,而且请注意他们学历哦,五院四系的硕士。这样的人全国有多少?五院四系加起来一年也就输送几千个硕士吧!?想成为精英律师吗?那么你得考一个北大、人大、中国政法、武汉大学等学校法律的硕士研究生吧,看看这些学校每年考研录取分数再说,大部分人,谁能达到?

那么这样高端学校毕竟少,毕竟文科生,学法律的比较多,那么二本呀,双非毕业的就更多了,有些能读个 211 硕士稍微洗白一点,比如说在南京当律师的两个辽师大本科,后来去南京念了个 211 硕士的师妹,她们硕士毕业上班也两年多了,一个月就 6 千块钱,偶尔有些出差补贴,加起来也就 8 千来块钱,还不是每月都有。这样的小律师是律师圈的常态。

刚毕业没多久的时候被同学安利他读研的同学,撺掇我们俩认识,我校海商法的妹子,当然咯,高大上海商法研究生肯定看不上我啊,至今都记得她那时候说,她导师估计她去啥广州的西部证券实习,基本留用,转正年薪 20 万哇!还鄙视说大连的律所,一个月就 2、3K!咱也不知道啊,咱也不敢问!天天挂嘴边就年薪 20 万,为啥她没去,研 2 了还没过司考,人家不要她哇!

学生党最大的思维误区就在于,我努力考个司法考试,考一个注册会计师,考过了,幸福的生活就等着我了。拜托,醒醒,中国那 80% 的,拿着 5、6k 一个月的小律师,哪个没有过司法考试?广大的注册会计师,都有高收入??别做梦了,醒醒。不要拿着准入资格的东西,就觉得打开了通往高薪世界的大门。too young。。。

15 年被辽师大的师妹(恩,对就是那个去南京读研的),安利她的大学室友,也是学法律的,本科毕业了在大连某法院当书记员,临时工那种的,听她说,工资极其低,基本上租完房子,就没钱了。。。后来法院搞员额制,他们也入不了编,反正 16 年就离开大连,去沈阳某法院当书记员了,比较租房便宜,物价也低。后来才知道,法院的书记员其实还不错,不是第三方劳务派遣,是法院自己招的临时工,一年在大连的话,也有六七万块钱的收入捏。

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工资其实还行,曾经相亲过一个妹子,四大会计师,每天都在工作,都在对着电脑,码字,Excel 表格,接电话,每次微信聊天,永远电脑端登录,九点以前很少下班的。一年有一个半月休息,但是耐不住别的时候天天加班啊!一年能有差不多 17 万咯,这在大连算高的了!饭也吃过一次,聊了几天后告诉我,她在留学期间信教了,她想找个基督徒……

三、航运企业及船舶行业

不得不说,航运业这几年日子,因为中国率先走出疫情,承担了全世界海运的绝对优势,日子是真的好的不能再好。

毕竟本科学校跟这个行业利益息息相关,无数同学在海上赚的盆满钵满。

但是运输厉害,不意味着整体牛掰啊!

船舶行业,先说造船的吧,大船咯,能进去都是硕士,基本来自哈工程,大工,也有家里是大连的上交毕业的。硕士毕业怎么也得 25、26 岁了吧,上班也不会超过三四年。硕士刚进去就是 5000 一个月,有上升空间吗?反正走职称呗,慢慢也会好点的。年底最多来个一万多奖金,好在接不到订单,比较闲,我的硕士朋友都天天周末去给初高中生补习赚点钱!大船你们也别看这些高学历的呀,来来来,那些就拿 3k 的文员,还有 2k 的工人了解一下?整个大船是这帮船研所的工程师多,还是这些人多?拜托大家在看看新闻,2019 年 4 月份,大连中院都判了,中船重工旗下,大连的两个大企业,都破产了……

再来说说航运业配套咯,这是真的惨,甚至还有我校海商法研究生,基本活也是接电话呀,找船位呀,这些活,海商的研究生肯定是少数,普通的本科毕业生多,多少钱呢?一个月到手 4k 最多,航运业文员就这样,好处是下班早,四点就上班车了。还可以参考一下大连港,普通物流师呀,文员呀,也就 3、4k。有同事相亲过大连港的财务,一个月也就 3、4k。还有大商集团,文员也就 3、4k。最最夸张的还见过大连港下属的二三级船务公司,文员,一个月 2k 多!这几年房价涨,他们还降工资………

当然了,上船的人还是能拿美元,远洋船员,如果一直在海上漂着的轮机、航海专业,一年的收入还是比较客观的。走远洋线,一年 9-10 个月在海上漂着,一年能有 30-40 万吧。但是辛苦哇,不着急,很多同学都倾向于在陆上找个稳定点的工作。那么这样的工作,你起码得是正规海事大学毕业,并且一年 9 个月左右不着家,经常失联,请问你能忍受这样的寂寞吗?

但是现在工资巨高哦!年薪是疫情前的 130%!

四、垄断性大国企,电厂,电网

电厂就举两个例子吧,中广核的红沿河电站,东北地区最大的核电站了。多牛逼自行百度去,17 年我去的时候,他们那硕士是入门起步,一个月就 1 万多,现在肯定更高了,当晚吃饭,酒桌上年轻的工程师就开玩笑,说:他们一上班,领导就吓唬他们,赶紧结婚,赶紧生孩子,要不然过两年生不出来了,我们这福利好,医保都给你报。核有没有辐射,天知道咯~反正硕士毕业都老大不小了,早点结婚生娃也没啥问题嘛!

红沿河牛到什么样呢?和我一个岁数的人,一个月公积金可以达到 12000 元!

我酸了,可是这样的人,全大连才几个?

第二个就华能电厂咯,能进去当个工程师,一个月收入也上万。不过这种企业吧,都不好进,要么专业对口,要么就是电二代。大连华能厂子比较大咯,也就那么几百人而已,每年能招几个年轻人?

国家电网是个好部门,在大连的电力班组一年也有 13 万左右的收入,行政的少一点,但是总体而已也是一个不错的行业。一天就上半天班,不会太累。

当然国企也比较让人捉急的,比如说钢铁企业。

还有个大国企,东北特钢,同事姐姐和姐夫是双职工,全盛时期,2008 年以后有段日子,国家四万亿砸下去,那日子不能太好,双职工一家一月两万多快三万了,在大连爽到飞起来,但是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钢铁不像电力啊,每天都要用,现在就存在所谓产能过剩了。后来东北特钢老总上吊了,企业也纳入破产程序了… 双职工每月到手,一家子只有 7K 了,孩子要上学,房贷没还完,孩子长大了,那可不是碎钞机哇!咋办,还能咋办,人到中年,转行也弄不了啊,只能下班开滴滴,补贴家用。

但是用脚想一想都知道,能进这些单位的人,本身素质就很好,不是名校研究生,那就是关系户哇

五、外企

大连外企啥的,工资真的不高,其实也能反映出除了一线城市,广大的二线城市,外企工资没有想象中那么厉害。

先说甲骨文吧,大外硕士毕业的妹子 92 年的,上班两年一个月到手八千,前段时间还问她甲骨文辞退赔钱上热搜的事,用她的话说,大连哪有研发?这种好事能轮到大连?我们都是回回老外邮件,打电话,就是搞前段记录一下需求,动不动周末加班!我大学同学,海事日语硕士 91 年的,上班三年了,日语 N1,在埃森哲上班,一个月到手六七千,就是从事日本相关事务,埃森哲还有一个佐证工资不高,理工大学学工商管理本科毕业的 95 年的朋友,埃森哲财务,一个月 4k!但是开发区啥的英特尔(现在英特尔也没有了)等大厂待遇也是特别好的。月薪能过万,但是对员工的学历及个人能力要求也高。

六、私企

你们说的高薪程序员,是的北上广很多很厉害的,但是他们真的,圈子真的不大。大部分程序员,在二线城市,也就是 7000-12000 一个月,大连这边有个企业叫东软,这个公司里很多初级 low 程序员,一个月就拿着 4000 块钱的月薪,然后敲着代码。。。。。。

吉大某制药专业硕士 93 年的,签了大连开发区双 D 港某制药企业,月薪 7K!

同事老婆 90 年的,大交所某期货公司职员,他们期货经理,能年薪百万真不假,可是一个公司才几个?从没听说有 90 后期货经理,普通员工就 4、5k 顶天了!

开发区某证券,某二本毕业的 92 年朋友,上班四年了,工资也不低,能有 6、7k 一个月到手,行情好的时候更多,可是好久没好行情了呀!

银行业,桂圆好像月薪都 4~5k,啥建行,中行,工商,招商好像都这样。当然能做到客户经理的工资都很高,就算在我家,客户经理都能一年 20 万多的年薪。可是,越是小地方,银行业越看背景和人脉,家里没有当官的,基本上就是当柜员。

曾经同事给我介绍相亲的某大连银行女,父母都是银行保险这种中层以上,家里不差钱,脾气是真大,还没见面就聊微信聊不下去了,后来嫌弃大连银行工作低,辞职去北漂了,不相亲了,反而能好好聊聊,她在北京也过得不好,不想回大连,父母倒是能掏个 5、600 万北京付个首付,可是,找不到有户口的工作啊。北京就是,工资低的有户口,但是门槛还高。工资高大多没户口。比如说认识 94 年的某朋友,专科生,在北京做家具销售,一年也能赚快 20 万了。

我同学还有在老虎滩上班的,老虎滩极地馆你们都去过吧,海昌集团,一年靠老虎滩就能收 4 个亿,普通员工呢?一个月工资两次发,每月一共不到 4k,不过管三餐!

七、体制内

(一)军队

这两年,军队的待遇提高了,海军部队呀是工资最高的,其次空军也不错,但是中国最广大的,还是陆军哦。。。部队工资高,和我年纪差不多的副连,正连级,九零后最高应该也就是副营级了,一个月都 1 万多好多块钱,有的都快逼近 2 万啊。当然,部队也有 “临时工”,也就是部队文职呀,一个月也有 7-8k 的到手呢,还自由点!当然咯,部队的钱不少赚,公积金不太高,年终奖也没有,卫国军人,我觉得待遇还要提升一点!特别是当兵的!其实仔细看看,部队工资就是纯到手,别的什么的也不错,公积金房补也不高。一个连,军官也没几个啊,士兵就是义务兵呀,不过成为了士官了,就有 5000 来块钱一个月,够干啥的。强烈呼吁提升军人待遇!!!

(二)医院

医护人员工资待遇大连明显比我老家好

来来来,我们也来说一下医院,我大学室友给我介绍过一个妹子,和我同岁,但是专科毕业,现在医大二院当护士,工龄十年,没见过面,有一次聊过,听她讲,现在工资还可以,一个月能快一万了。但是公积金啥的社保啥的交的很低,单位和个人全加起来不到一千,后来她嫌弃我学历太好了,嫌弃我太学霸了。。。长春路医院也不错,工资待遇是大连最好的。中心,妇产就能差点,铁路医院才 4k 呢!

大夫的工资高一点,主要看科室,不同科室奖金不一样,但是总体而已还是不错,月薪能上万。但是医生的准入门槛多高,医学院要硕士以上学历吧,还要规培。。。

怎么样?小护士工资超过很多小白领吧,没错!可是你们有人家早晚班辛苦吗?两天一个夜班,你涂多少海蓝之谜都补不回来。但是我老家,我妈妈医院的小护士,工资就很低了,我表妹就是卫校毕业,在老家医院一个月工资 3000 左右。而这种没有编制的小护士,是医院护士的绝大部分。

(三)教师

先说小学老师吧

以小学老师举例子吧!?坐标大连市甘区某牛掰重点小学,东北最厉害的师范硕士,要去深圳妥妥年薪 20 万起,同志们,这个年薪是到手的 20 万左右哦!深圳还有各种人才计划,给补贴,给安家费啥的!我咋知道,我师范同学多啊!中国几大名牌师范,我都认识人,都认识师范生,当然咯,孔雀计划啥的,也就北师,华东,东师啥的有的,东北这边沈师范、辽师、渤海大学、哈师啥的,反正我没听能混到这么好的。大连小学老师一年 10 万左右。每月到手就 4k,如果说月均,那就是 9k 左右,也差不多一万。

在深圳当小学老师,93 年首都师范大学硕士毕业,某新区小学老师,一年 20 万。但是深圳有几个小学老师?

在北京当小学老师,91 年首都师范大学硕士毕业,北大附小,一年 13 万多一点。北京又有几个小学老师?人数还能上万啊?

中学老师

工资参考小学老师,但是补课的收入,就。。。。。不好量化了吧!?

大学老师

大学老师,那必须是神仙单位,大学老师也分好几种呀,正经的讲师,思政老师,还有外聘等老师。就说最正常的老师、思政老师。在大连,大学老师的年薪也就是 20 万不到。但是进入门槛很高啊,211 以上的大学,要求博士学历,还有海外留学经历,这些是普通人能达到的吗?

(四)公务员

公务员其实工资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低,在公务员所在的城市,公务员的工资,都是当地工资的中档水平,但是在某些特殊的地方,公务员工资甚至是中上水平。

公务员工资最高的是深圳的。

你说在深圳是个人都年薪 20 万以上,抱歉,真的很多年轻人一个月税前也没上万。但是深圳公务员各个年薪 30 万以上,政法系统 40 来万,香不香?你说苏杭经济发达,各种行业也能赚钱,但是别忘了,苏南公务员一年也有 30 来万。而且每年都有,哪个企业能保证每年一定是增长的?中国公司的平均寿命是七年,只有七年呀亲!

你在企业 996 干活,吃饭要自己点外卖,房子要自己租,最重要的事情,你要请假的时候,你看看老板的脸色如何?公务员朝九晚五周末双休,请假的时候,让你知道什么叫社会主义优越性!

主要来讲一讲公务员真的收入低吗?首先说说一些看不出来的隐形福利:食堂不花钱,早中餐全解决,这笔,在北上广还有那些二线城市一个月至少节约 1500——2000 块钱吧!在普通三线城市,一个月至少节约 1000 吧?北京上海深圳,有些单位还提供宿舍哦!一个月两三百块钱哦哦!有些甚至不要钱哦!没有宿舍的还提供公租房、廉租房优先摇号优先住哦!二线城市我举栗子,东北的沈阳吧!沈阳很多单位没有宿舍,但是沈北廉租房能优先摇上号哦!一个月 300 块钱,住一室一厅 50 平廉租房,香不香?抚顺、鞍山、营口啥的也都有这种福利。

再讲一讲,公务员工资是什么情况?举一个成都的栗子,举一个南昌的栗子。我师弟西南交硕士毕业考公务员进了成都市某区公务员,现在未定职状态,一个月到手 4000 多一点,公积金 2000 多,转正了能定四级主任科员,还能长点工资。但是,就是比他先一年上班的科员,年底能发 7、8 万的奖金… 你没看错,七八万。我大学同学,本科毕业考了老家南昌的公务员,一个月到手 3600 多,年底各种奖,少的年份发 6、7 万,多的时候发 13 万多。大家年收入也都十几万,快 20 万的人呀!如果是政法机关呢!?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司法局监狱啥的,工资只能更多!

大连市公务员,我就说一点,公积金科员每月差不多 4k,香不香?是不是比很多人到手工资还多。。。法院检察院,科员级,就是刚上班的科员,每月公积金都差不多 5k!香不香?公积金一年就 6 万块钱!

在讲讲被知乎喷的不行的体制内。机关事业单位,15 年我参加一个会议,当时大家在讨论,车补的事情,当时一个某局的公务员说,如果加上每个月车补 650,我工资突破 4k!!!好开心!现在 19 年,也就这个价了,检察院,法院等政法系工资高,那也高不到那去,公务员就是公积金还可以。我认识的公务员,只有海关缉私局和开发区的公务员滋润!为啥?开发区的机关和事业单位有开发费,一个月多 3k 呢,爽不爽,开发区房价还低一些。缉私局那可是中直机关,牛到爆炸,一个月,嘿嘿嘿,在大连爽歪歪啊,为啥每年国考海关是热门,工资高啊!在大连不是最爽的,啥锦州,铁岭,拿的都是沈阳关的工资,我靠,东北三线城市,一个月月均七八千,朝九晚五,相亲神器啊!!!那些鄙视公务员的,你们有几个能国考考上海关的?公务员再加上公积金,绝对一本万利!

我说想月均一万不难,为何不难,因为普通人真的有机会达到,仔细看我的帖子就能知道,一二线城市的医生、教师、公务员,年收入一月均,大部分都能达到过万。

真的可以达到,不想跟杠精争论,我大连都可以达到(医生教师公务员都可以),那么经济更好的,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苏南,浙北,武汉,成都,重庆,青岛,宁波等等等地方,是不是比我大连强太多。。。

那么你说体制内太宽了,医生教师公务员都算,医生教师专业性太强,一般人报不了,太难了,确实如此。有编制的教师,你要专门的师范类专业毕业,医生又必须学医,这些普适性太差。

但是公务员不是啊,我说的上述大部分地区的公务员,本科文凭就是可以报考的。只要有符合你的专业,你就可以试试呀,只要考上了,那么你就月薪一万了。是不是可操作性大多了?

在知乎这个圈子里,太泛精英化了。

985 不如狗,211 遍地走,人均学历 985,各个年薪 50 万,坐标北美,刚下飞机,我也会啊,吹牛多爽,又不用交税。

其实大部分人,工资都不高。而且我们所有人,只会关注跟自己差不多的人和比自己强的人。

最重要的一点,互联网放大的是精英阶层的话语权。无论是真精英还是坐标北美,刚下飞机的假精英,给我们造成的误区就是,这里精英遍地。

但实际上,如果月薪超过 5000 到手,那真的算混的挺不错 (*๓´╰╯`๓)♡

知乎用户 香樟连翘​​ 发表

尽管我认为 5000 元也很难在大城市立足,但这个收入绝对超过了 80% 的中国人口

知乎用户 大模头​​ 发表

经济学家不蠢

单纯的坏罢了

现在有多少人能真心实意地替我们无产阶级说话呢

知乎用户 不定积分要加 C 发表

真正要改的不是提高个税起征点,而是由以个人征税单位转为以家庭单位合并纳税,这才能真正体现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

很多像我们这种农村家庭出来的,家里实际有收入的只有一个,单个人收入是达到了纳税标准,但是单个人收入也是整个家庭的收入。

现在是我每个月的纳税比我爸每个月领取的养老保险还多,一面交着高额的税,另外一面自己父母领取极其微博的养老保险,其实就是变相的把农村老人的养老压力转移给自己的子女,养老压力转移,但是纳税却分开计算。

知乎用户 思考的水​ 发表

知乎喊分配的,大部分都是要被分配的。

以前骗自己就算了,现在人家也没胡诌,摆了个数据出来,就破防了?

为自己争取利益的时候,自己永远是底层。

为真底层争取利益的时候,我跟你不是一类人。

‘我辛辛苦苦读那么多年书,就是不想与你们为伍的!’

别扯什么富豪资本家,5000 就已经是富豪资本家把平均数拉高之后的结果了,你把富豪和资本家踢出去,平均值更低。

也别扯什么房价,天津四套房照样觉得自己是底层,活不下去要 run。

可以发声,可以呼吁,但起码得认识这个真实的世界吧?

知乎用户 凉可润 x 发表

之前看过一期《十三邀》,嘉宾是马东

许知远认为,当今社会过分 “娱乐至死”,变得越来越粗鄙,丧失了过去年代的精致感。

马东马上纠正他说,并不是社会变得粗鄙,而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识字、有了自己的发言权。

让原本被 5% 精英阶层掌握的话语权,变得大众化。

人和社会都没有变,只是发声的群体变了而已。

这让原本就属于 5% 精英阶层的许知远感到不习惯,甚至产生社会倒退的错觉。

而 “月薪 1 万 +” 的那群人,恰好就是一个个许知远,他们是这个社会的 5%,但却掌握着社会 95% 以上的话语权。

这 5% 的人频发的发声、抱怨,让大家产生一种错觉——

月薪 1 万 + 的人遍地跑、月薪 1 万只是社会中的赤贫阶级。

上海相亲角大爷认为月薪 1 万就是讨饭

HbnB5yQB"> 话题 #90 后月入多少算正常# 下的部分留言

月薪 1 万 “穷人” 们的生活指南

这部分人真的是社会的大多数吗?

显然不是!

从每年国家公布的数据就可以看出来,月薪 1 万 + 的人根本没那么多。

最新数据,2018 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28228 元,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19853 元。

解释下 “人均可支配收入”,国家调查数据是抽样调查,样本是全国 16 万个居民家庭。

其中,“收入” 是指家庭的全部收入(包括了工资、房租、甚至是理财投资的收入),只要是从外面赚到的钱都属于 “收入”。

“可支配收入” 是总收入扣除了五险一金、个税等等后净到手的金额。

所以,按照公布的数据来看,去年月人均可支配收入是 2352 元,按照五险一金缴纳比例的平均值 12% 粗算一下,税前人均月收入大约在 2672 元。

假设这些家庭都是三口之家,也就是两个大人赚钱,供养一个小孩。

那么,粗算下来,两个大人的人均税前收入大约为 4008。

这个数字就比较明显了吧,大家平均下来,只有 4000 块的月薪。

再来看一个数据:

在去年新税法实施之前,也就是缴纳个税基础为 3500 元时,全国的个人所得税缴纳人数大约为 1.87 亿。

但是调整为 5000 元时,全国交税的人数已经下降为 6400 万。

按照最新数据,去年我国 16 岁—59 岁劳动人口数为 9 亿,那么月薪超过 5000 的劳动人口数大约占比例 7%。

当然,这个数据可能不够准确,但大体反映出一个问题:

月薪超过 5000 就已经打败 90% 以上的人了,月薪 1 万按照百分比来看,已经站在金字塔尖上了。

所以,真实的现实就是,站在金字塔尖的那群人,在各主流平台活跃无比的吐槽着自己的 “穷”。

再加上各主流媒体业更喜欢用 “富二代”,“月薪 10 万”,“百万年薪” 来抓大家猎奇的眼球….

于是乎,两者相辅相成,慢慢地就为大家造成了一个乌托邦。

分割线…………

去年铺天盖地叫嚣什么 “拼多多消费降级”、“五环外消费”… 也是如此。

其实,拼多多只不过是把线下的模式搬到了线上而已。

不过是把菜市场、小店里的东西买到了线上,走到了更多人的眼前而已。

没有拼多多,难道这些东西就不卖了吗?

不,还是照常卖。

那为什么,明明存在的东西,会让引起大家 “不适应感” 呢?

因为一群掌握话语权、月薪动辄几万的、天天晒各种精致生活、根本不是拼多多用户的年轻人们,他们压根不知道这种模式的存在,是他们在感慨,在惊叹!

于是,被震惊了的他们开始用 “消费降级”、“北京五环外的世界” 等一系列刺眼的词汇来形容本来就存在的廉价消费模式,在各社交平台自嗨。

而真正的拼多多用户在干嘛呢?

在为了几块钱红包在群里砍价、在买东西写评价,在为了明天的吃什么,孩子上学怎么样而操心……

他们根本无心关心所谓的消费降级、更无瑕去晚上与他们唇枪舌战,自然就没有人会听见他们的声音。

拼多多上用户对无牌电视商品的评价

如果你问,那些掌握话语权的人们,月薪一万什么水平?

他们肯定会告诉你穷比。

但如果你问那些在认真砍价的人,月薪一万什么水平?

他们会告诉你是高收入。

而后者,才是社会上真实的大多数。

这就是现实,现实永远比想象中要更扎心。

更多内容公众号「条件说」

知乎用户 东哥​ 发表

咱们对比看下两组数据:

①2021 年,全国 100 个城市的平均工资,北京以 17570 元,位居全国榜首。上海以 12480 元,位居第二名。杭州以 11200 元,位居第三名。深圳以 10900 元,位居第四名。

②经济 “砖家” 说:5000 块钱收入已经很高了,我们现在交个人所得税的人,占到全部拿工资的人大概就 14% 左右。

该相信哪个,又或是两个都不能相信?说好的共同致富,咋差距越拉越大了呢?

而且退一万步讲,就算真的是 14%,那我觉得让 4% 的那些人别偷税漏税比保住纳税人数要靠谱的多,毕竟打工人能偷得了几个税,人家可没几个亿能逃。

知乎用户 阿琳说​ 发表

在互联网上有逻辑有内容的发声,被别人看到,达到一定的热度,积累一定的粉丝,哪怕就是几千几万个粉丝,这件事的难度其实不小。

拥有能做好这件事的种种能力,那么基本上能拿到 5000 以上的薪水。甚至过万薪水的工作,也只需要你有这点文字能力,表达能力。

一些人会很装逼的说:我也就随便玩玩就几万粉丝了。这只能说明他能力很强,不能说明获得几万粉丝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社交媒体又是一个被 kol 垄断流量的地方,大多数人都是读者,他们在互联网上能看到的内容,基本上都是有相当不错的能力的人写出来的内容。这些作者月薪 5000,甚至过万,非常正常,因为他们能力强,写的东西能让人看下去。

平均来看,那些写不出能让人看下去的话的人,大概率也很难拿到一个较高的薪水。

所以,姚洋教授的判断和我们在社交媒体上感受到的普遍月入过万的环境不矛盾:我们看到的内容,本就是高收入人群生产的。

知乎用户 踏歌 发表

这是一个 “统计数据” 和“身边现象”不一致产生的争论。跟本科率那个争论是差不多的性质。

原因在于:

  1. 幸存者偏差
  2. 房地产等资产价格偏高导致 “工资收入” 占“个人实际总收入”比例降低

幸存者偏差就是在一线城市觉得身边低于 5000 收入的人好像已经不多了,但是实际上如果看四线以下的城市,5000 收入算很高了。另外就是只看身边的年轻人,在小县城初级公务员也能拿到 5000 多觉得还可以,但是更多的四五十岁以上的人其实是没有收入的,而且随着我国老龄化发展,这部分的比例只会越来越高。所以全国能拿 5000 以上工资的人只占 14%,这个比例并不令人吃惊。

知乎用户 二喜儿 发表

这个怎么说呢……

大家都知道我特别讨厌现在的阴间新闻。

为此,我从来不吝啬于对这些阴间新闻的主题各种阴阳怪气冷嘲热讽。

并且,我更讨厌很多人给这些阴间新闻洗地,看到这些人直接骂一顿拉黑。

明明烂的一批,要吹成祥瑞天降的样子,丑的一批,对不对?

但后来有一天,我和一个老同学吃饭。

饭局上,他跟我讲他老家的样子,我跟他聊起阴间新闻。

然后,他问了我一个问题。

他说,天天讲他们阴间,那你真去过吗?

我:????你这不是骂人吗?????

他说,不是的,你没去过,你怎么知道阴间是阴间呢?

我:????这是要开始洗地了吗?我还没见过猪跑吗????阴间我没见过,人间我见过啊,不人间的东西,说它阴间没问题吧????

他说,真的不是的,如果你一直呆在地狱,那你真会觉得阴间是祥瑞。

我:……(我内心觉得,好像有点道理……)

他继续说:互联网用户下沉,阴间的东西开始浮出水面,你以为很阴间,但其实地府有十八层…… 有没有一种可能,整个地府其实是在往上浮,每一层都在变好……

所以,5k 是不高,但 5k 在另一些人眼里,为什么不能很高呢……

知乎用户 温酒 发表

普通人的生活是相当不易的,网上看着很多人说自己月薪过万,但实际上月薪别说过万了,过 6000 一个月,都不错了。

这个是国内主要城市平均工资和工资中位数对比表,平均工资就是你和那些有钱人的收入一起平均,比如说你一个月 3000,另外一个人月收入 2 万,你们一平均,就是月收入 11500 元,工资中位数,就是这个城市里面大部分人的的一个工资水平,比如说五个人,月收入分别是 1000、2000、3500、6000、8000,然后五个人的工资中位数就是 3500,换句话来说,大部分人的收入都是中位数而已。

不过彭叔对这个中位数也抱有一些怀疑态度,不是觉得这个中位数太低了,而是感觉这个中位数还有点高,像是成都、合肥、西安,中位数居然能上 4000,厦门房价那么高,中位数连 4000 都不到。

![](data:image/svg+xml;utf8,)

知乎用户 有事问彭叔​ 发表

要看在哪里吧。

如果在农村,家里有菜园有农田有免费住房,一家四口住四房两厅,每月再拿 5000 元工资,夫妻俩人每月 1 万,一年 12 万,确实很爽。

家门口还有一个大空地用来停车,买了一辆几万元的买菜车代步,去市里门口有公交,非常方便。

有小孩,在村里上中小学,九年义务教育免费。上镇上公立幼儿园一年才 3000 多人民币,还不堵车,老师园长都是认识的人,甚至都沾亲带故,不怕欺负小孩!

5000 元工资,5 天 8 小时工作制,实际上工作压力也很小,不用尔虞我诈。

闲暇还可以做做兼职,打打零工,一个月再赚个几千块。

开车走高速也好,坐动车也好,一个小时左右就能到省会,看病、上大学、找工作其实也很方便。

这样的生活,其实比很多在北上广深拿两万的白领日子过得爽,也能存下更多的钱。

我老婆的姐姐一家人,过的就是这样的生活。

别看北上广深工资更高,但生活成本都特别高。在北上广深住一栋楼四室两厅带停车场要多少钱?8000 元往上走吧?

学区房要多少钱?5 万一平米往上走吧?

孩子上幼儿园要多少钱?一年少说也得一万五以上吧?

每天吃不健康的食品,呼吸被污染过的空气,很多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

因为高薪,不敢请假,每天 996,干到一身毛病,比如颈椎病、鼠标手

一年 996 忙到头,月薪 2 万,不好请假,不敢旅游,不敢辞职。

关键是月薪 2 万,在北上广也不超过 20% 的人能拿到。

你在镇上拿一份月入 5000 元的工资,不想干了就辞职,随时可以再找一份差不多的工作。

我这么讲,是想说不同区域 5000 元的收入含金量是不一样的。

中国人均 GDP 才刚刚过 1 万美元,假如 50% 是居民收入,人均才 5000 美元,合 35000 人民币,每个月 3000 人民币。

不过呢,中国大概有 25% 的人是不工作的,主要是儿童和高龄老人。那么,工薪阶层平均收入会高于 3000 元每月。

说实话,3000 元月薪在北上广,根本找不着人。在中西部小县城,还是很容易招到人的,一般超市收银员、工厂普工的起薪才 2000 元左右,高出的收入靠加班费。不过呢,很多工厂和超市是包食宿的,甚至廉价提供工装,自己支出的生活成本较小。

所以,5000 元月薪,在中西部农村地区确实是不错的收入水平,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勉强就是个温饱饿不死的水平。

中国这么大,城乡差别、中西部差别太大了,拿 5000 元月薪就说是高收入,是一叶障目的说法,是不符合现实的。

知乎用户 李牧之​ 发表

我很希望大家能看完题目描述再回答:

“近日,北大国发院院长姚洋在节目中表示,不支持再提高个税免征点,5000 块钱收入已经很高了,我们现在交个人所得税的人,占到全部拿工资的人大概就 14% 左右,是非常低的比例。

重点是扩大收税人群,降低个人所得税免征点……

而我的建议是,对月收入更高的人群采取更高的个税征收比例,最好再加强公司和艺人的税务管理和查税力度……

“80、90 后的真实工资中位数是多少?”

就好像问一个进了淋浴室的犹太人

“你平时喜欢香水还是肥皂……”

知乎用户 Temo Alen 发表

五千其实不算高,但也不算低。

众所周知,个税起征点是五千,但实际并不是月入六千就有一千要缴税。

起征点五千,是月结余五千的意思。

打开个税 APP,你能看见【专项附加扣除】其中有: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六项可以申报的内容。

  • 子女教育:按每子女 1000 元 / 月的标准定额扣除。
  • 继续教育:按照 400 元 / 月、4800 元 / 年的标准定额扣除。且同一学历 (学位) 继续教育的扣除期限不能超 4 年。期间如果子女在职业教育方面需要纳税人再支出,可以按照 3600 元 / 年定额再叠加扣除。
  • 大病医疗:发生了医保范围内的相关医疗费,扣除医保报销后(即累计超过 15000 元的部分),在办理年度清缴时,80000 元限额内可以扣除。
  • 房贷利息:对于首套住房,其实际贷款利息支出,按 1000 元 / 月标准定额扣除,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 240 个月。
  • 住房租金:直辖市、省会 (首府) 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标准为 1500 元 / 月;市辖区户籍人口超 100 万的城市,为 1100 元 / 月;市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 100 万 (含) 的城市,为 800 元 / 月。
  • 赡养老人:纳税人为独生子女,按 2000 元 / 月定额扣除;非独生子女,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 2000 元 / 月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额度不超过 1000 元 / 月。

基本减除费用标准 5000 元 / 月 + 五险一金免税额 + 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这才是真正的起征点。

那么,城市单身青年的真正起征点是多少?

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这些可以不算。

房贷 + 1000,80 后很多去一线去得早,部分人上车早,是有房贷的,但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可以忽略。

那么剩下的就是租房保底 + 800,北上广深杭州这些地方,+1500。

赡养老人独生子女 + 2000,有兄弟姐妹的 + 1000,老人的标准是 60 岁,90 后的父母大部分还没有达到年纪,不过也快了,80 后的父母基本都达到了。

基本上,扣除社保后,你实际倒手 5800-6500 才是真正的起征点。

这点增幅多吗?不多。少吗?不少。

主要是,大部分人的收入,确实太低了。

当你月薪一万的时候,你的眼睛就自动过滤了公司的前台,行政,保洁,保安,服务员…… 等等收入不高的人群。

美曰其名,圈子不同。

知乎用户 四叶大人 发表

他说的就是真的。

5k 就是高薪,但是与此同时房价 5w 一平都有。

你说这是啥光景。

知乎用户 Erika 发表

我同意 5000 块算是很高的收入了。

这是个很容易统计的数字,所以没有什么好辩论的。

但是请问,中国人的生活成本有多高?

如果中国人拿到的 5000 块可以存下 4950 块,那有什么理由不交税呢?

问题来了,一个收入 5000 的中国人,一个月要花多少钱?

就算他能存下 4950 块,将来买房的时候,能用过去的个人所得税去抵扣房款和利息吗?能抵契税吗?

如果中国人没有教育医疗房产三座大山,为国家交税有什么不可以的?

光看收入,却不看支出,这还是一个有良心的经济学家吗?

怎么不去研究如何从高收入人群身上拓展税源?

怎么不去研究如何防止身价数百亿的富豪避税?

对付韭菜时就头头是道,对付资本家时就黔驴技穷?

知乎用户 淮阴不二生​ 发表

5000 块都能租黄浦江上的游艇一个小时了,你还想怎么样????

知乎用户 allen xun​ 发表

从经验来看,“5000 元已经是很高的收入了”,这句话实际上并没有问题。

这里面说的收入,是指扣完个人承担的社保、公积金、专项附加扣除等内容后的收入。我们假定社保个人扣缴比例 10%,公积金个人扣缴比例 12%,两个免税项加起来,那么免征税额实际上达到了 5000÷(1-10%-12%)=6410 元。注意,这还是没有考虑专项附加扣除等其他免税部分的内容

以月工资 6410 为例,12 个月无奖金的情况下,年薪为 6410×12=76920 元。那我们来看看国家统计年鉴的数据长什么样:(太宽了,没截全)

2020 年全国 城镇 “非私营” 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 97379 元;其中,22%(折合 21423 元)属于社保公积金个人部分免征个税,剩余 75956 元。顺带,前面测算出的免税年薪 76920 相当于非私营单位平均年薪的 79%。

2020 年全国 城镇 “私营” 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 57727 元,较免税年薪测算的 76920 还少 19193 元;76920 相当于私营单位平均年薪的 133%。

实际上,这个基于 5000 起征点测出来的免税年薪,大约就是私营与非私营平均工资的中位数,也就是大多数私营单位劳动者和一部分非私营单位劳动者。考虑到私营单位与非私营单位的劳动者比重,认为需要征个税的人群属于高收入者,这点是没什么问题的。

而到底有多少地区的人民群众收入拖后腿了呢?

以私营单位为例,可以看到私营单位平均年薪高于 6 万元(含个人承担社保 5000 / 月)的地区只有:北京(9 万)、上海(8 万)、广东(6.7 万)、江苏(6.3 万)、浙江(6 万)、西藏(6 万),总计 6 个省级行政区。而低于 4.8 万元(含个人承担社保 4000 / 月)的地区有:河北、山西、内蒙、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广西、山西、甘肃、青海等 11 个省级行政区。

我们基本上可以说,就是北上广、江浙沪这几个地区,以一己之力拉高了平均水平。而正因为这几个地区的群众相对最喜欢、最有空、最需要上网,网络上才会有那么多给人产生误导作用的 “高薪工作”。不是因为到处都是高薪,而是因为恰好是这群人在上网

而当我把视角放回 “非私营单位” 时,首先,我们固然知道非私营单位由于保证竞争力以及相应的规范支持,所以他们的收入水平也会相对高,但这个相对高的内容,也是有挺多值得关注的点的:

![](data:image/svg+xml;utf8,)

在平均年薪超过 10 万元的省份中,除了我们在私企中发现的 6 个突出省份:北京(17.8 万)、上海(17.2 万)、西藏(12.1 万)、广东(10.8 万)、浙江(10.8 万)、江苏(10.3 万),还有 2 个省份破 10 万:天津(11.4 万)、青海(10.1 万)。

而平均年薪 7.7 万元(约相当于前面测算的免税年薪 76920)或者更低的省份则是:河北(7.7 万)、吉林(7.7 万)、山西(7.4 万)、黑龙江(7.4 万)、河南(7 万)。

基本上,在非私营层面上,高薪依旧高薪,低薪依旧低薪,尤其是如东三省、中部地区这些既不属于经济发达地区的东部沿海,还不享受西部大开发政策倾斜的地区,在非私营层面与私营层面一般的低薪,而能够享受西部区位优势政策的非私营单位,却能够获取相较于私营企业高出不少的年薪。(啊,当然这东西扯远了,就不扯了)

总之呢,回过头来看,月应税收入 5000 元到底算不算高收入?确实算的

如果你不是在北上广、江浙沪,那你能够到手 5000,绝对已经算得上是高收入人群了。如果你在,嗯,那你完全可以赚了钱回老家使啊(滑稽)。

知乎用户 沉默亦然是金 发表

以下是 2020 年中国秋季 “智联招聘” 上的平均薪酬统计:

![](data:image/svg+xml;utf8,)

在统计学中,中位数是指按照顺序排列的一组数据中,位于中间的那个数字。

相比于平均工资数,中位数更能反映真实工资水平。

以下是 新浪财经” 关于 2020 年中国各城市工资中位数的具体数值,从各城市工资中位数分布可以看到北京的工资中位数为 6906 元妥妥的全国排名第一。

![](data:image/svg+xml;utf8,)

如果按照 5000 工资已经很多这个标准,北京 6906 的工资就已经是超高的收入了,那如果减去北京市房租呢?

知乎,市值 492 亿元,我国 500 强企业。

在北京的办公地址是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 768 创意产业园 A 区 11 号门。

如果知友们入职知乎,想住知乎隔壁的柏儒苑,我在某租房网站上搜索了一下,价格如下。

合租的三居室价格是 3400,这个价格还没有加上水电网、物业费

售价价格是一千万。

工资很高,但是房租和房价更高,你的工资永远跑不赢房价,就算给打工人发一万的工资,最后房子要一千万,这要多少个日日月月才能挣出来?

但是你的时间是有限的,并不是因为你的生命有限,而是因为他们把人当耗材,35 岁之后就不要了。

然后说 5000 元已经是很高收入了,然后说难道你们现在指望的是房价很低,然后工作到处随便找,一点压力都没有,只要喜欢的女孩跟她一追求就同意,不会吧?

知乎用户 花开之时多风雨​ 发表

经济学家说这话是真的,5000 块相对大多数人来说确实是高收入,但是他这话必然有很多人反对。

反对的原因是因为,我国的收入分布是个图钉形状,而不是金字塔形状,但个税的阶梯递增是阶梯状的,这样就导致 5000~35000 这波人交的税比较高,但这波人的生活质量不见得就进入了高收入群体。

另一个原因就是有很多人收入比 35000 这波人还高,但不用交税,比如说房东,每个月收租 50000,但都是微信转账或者现金收入,不但不用交税,甚至还可以领低保补贴。还有很多富人可以通过公司的账避税,大额消费比如买车都是挂公司账上,还有那些玩直播、玩带货的都是通过公司收账来避税,交的税比普通工薪阶层还少。另外就是很多体制内的收入也高,但大部分收入是不交税的,比如我曾经看到外省一个同学考上公务员,他有住房补贴是单位通过专用账户划账的方式打入个人的另一张卡里面,不是工资卡里面,这种划账就像是个人对个人转账一样,不算是收入,也不用交税。

知乎用户 设计菜鸟乙 发表

并不是 5000 元很高,而是低于 5000 的人太多了,才显得 5000 好像很高一样。工资高不高不是看拿这个工资的人多不多,而是和房价、物价去比,和生活成本去比。如果低于 5000 的人很多那 5000 就算高工资,那只能说明穷人太多。

知乎用户 CODspielen​ 发表

咱们首先得看一组数据,这组数据涉及了 90 多个行业,是去年恒大研究院的一份数据,其中涵盖了程序员,技术员,公务员,餐饮娱乐,金融地产,制造业等等,一共抽样调研了 240 万份,来自 20 多个城市行业薪酬数据。

这是平均值,那么也就说收入高的盖过了收入低的,据我所知我那些朋友啊有收入很高的,但是基本都不是上班族,当然上班族也有挣 3 万多一月的,那是 IT 行业的,毕竟 80 后上大学或者说上 985 或者 211 的是少数,大多数上的大专或者职高。

无可否认即使上了大专或者技校的那部分人现在有些人也是骨干或者高级技师之类的,收入却远没达到两万多,就是一万多的都是凤毛麟角。

80 后全国有 2.28 亿,薪酬平均肯定不是平均的工薪阶层,个体户,自己创业当老板的,也不缺乏平均了富二代的,典型代表王老板。

如果真要平均 80 后薪资这 2.28 亿平均下来,我估计也就剩几千,估计也就三四千左右,这里面有个方面因素,我并不是专业人士,我只是说着 2.28 亿的平均数字,毕竟恒大的那份数据也就是平均了二十几个城市 80 后的薪资数据。

所以综上所述,80 后能拿 6000 千每月已经算比较中肯的一个数字。

知乎用户 心中的宝儿 发表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

月入过万都已经烂大街

人均年薪百万

泻药刚下飞机

喔,没有人邀是吧

短视频平台上更是

人手一辆库里南

难道月入 5000 就是废物

月入不过万就没有希望

就是倒贴上班么?

大城市的工资真相到底是啥?

直接说答案,普遍不足 6000

01

大家好,我是饭团

一个喜欢分析别人

怎么搞钱的新人 up 主

今天来聊聊

中国的工资真相

以及未来 5 年的行业风口

做什么工作更容易挣到钱?

先来看一份报告

2020 各城市平均工资排名

一线城市上万的平均薪资

每次看完我就感觉

我又又又拖后腿了

但是别急

在统计学里

看平均数意义不大

得看中位数

什么是中位数?

中位数是指一组数中

位于中间的那个

比如有这样 3 个人的工资

1000,2000,9000

中位数是 2000

平均数是 4000

对于 1000,2000 的人来说

平均工资是 4000

那他们就拖了后腿

他们的收入就是

被 9000 的平均了

是不是有种这些年

我们都被 “平均薪资”

给骗了的感觉

让我们来看看

各城市的工资中位数

北京的中位数是 6906 元

上海的中位数是 6378 元

其他几个城市低于六千

广州甚至低于五千

月薪普遍不足 6000

才是打工人的工资真相

![](data:image/svg+xml;utf8,)

而且一二线城市有多少个

一二线城市人口只占全国 30%

三四线、五六线城市

才是中国的绝大多数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

2021 前三季度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21549 元

也就是说城镇打工人

今年平均月薪是 2394

如果月薪 2500 就已经

超过了 50% 的城里人

所以再也别信什么

随随便便就能月入过万

挣不到就是你不努力

这是错觉,而且很离谱

请大家把错觉打在离谱上

以前大家都穷

周围的人都过得差不多

但是互联网的发展

抹平了各种信息差

通过短视频见识到了

精英和有钱人的生活

难免会产生落差

消费主义利用的

就是这种给落差

用广告轰炸告诉我们

穿谜一样贵的 AJ

挎香奈儿的包包

就是精致的生活

不喷古驰的香水

不买最新款的 iPhone

你就不是街上最靓的仔

真的是这样的么

这完全错觉

小城青年才是

中国的绝大多数

据统计数据显示

今年我国毕业生人数

超过了 900 万人

创下历史新高

90 后和 00 后外卖小哥

快递小哥、滴滴司机

占比超过了 50%

主要集中在餐饮、配送、

家政服务、直播短视频等行业中

这些行业都是一个特征

就是年轻从业者更多

为什么不找一个正式的工作?

为什么?呵呵

当你想批评人时

记住

并不是世界上所有人

都和你有一样的条件

虽然烁本科生越来越多

但是和全国人口比起来

本科学历占比不是很大

只有 4% 左右

灵活就业主要是为

低学历、技能水平

的劳动者提供高收入的机会

和很多人想的不一样

外卖小哥的收入

其实没那么

甚至能超过办公室白领

只不过风吹日晒确实很苦

对于灵活就业的人来说

或者是因为各种原因

他们想要找到一份

更加弹性、灵活的工作

这也是灵活就业的一大优势

有人说

一线城市容不下肉身

三四线城市容不下灵魂

也有人说

去新一线城市

诗和远方便可兼得

我有个朋友张三

他是个程序员

每个月工资 1 万

租房一室一厅 1300 元

中午和晚上自己做饭

在成都一年他胖了 10 斤

他之前也在北京待过

但是在北京生活太累了

从出租屋坐地铁去上班

需要 1 个小时左右

三元桥地铁站挤满了

刚下班的年轻人特别热

所有人都在低头玩手机

大家已经习惯了排队、挤地铁

不仅消费高

房租也高得离谱

感觉就是在给房东打工

一直有人努力留下

也不断有人选择离开

这就是北京的生活

但也有人说

逃离北上广

新一线城市生活更迷茫

什么是小镇青年?

他们人数众多,消费力惊人

他们被一些国内外媒体

喻为 “新崛起的消费力量

懂网、会用网是小镇青年

区别于父母辈的重要特征

调查发现,近八成的小镇青年

有过大城市生活经历

在大城市生活过 2 到 4 年

但是比起大城市的生活

他们希望工作稳定有保障

更喜欢安逸轻松的小城市

大部分的小镇青年

工作时间少于 8 小时

有比较稳定的工作

比如国企的公务员

小学教师等岗位

不担心失业、被裁员

在县城里

公务员和事业编

是真正的高薪职业

要不然每年也不会有

上百万人争两万多个名额

四川成都刚毕业进单位

基本工资是 3000-3800

四川乡镇公务员

大学毕业工作 4 年

目前每月工资 4900

总体来说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月薪 4 千是体制内

基层员工的普遍收入

这些才是我国最真实的国情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

承认并接受自己的普通

或许是很多人终其一生

都无法做到的事情

大家都有过挣扎与无望

可能最终也还是会回到

平庸、寡淡的生活里去

但青春的可贵之处

就在于在平凡的日常里

有那么一丝丝冲劲和不甘

以及明知普通后

选择接纳并勇敢地走下去

让观众看到渺小

但完全绽放的一个个自我

那些平均你的城市精英

就一定过的很好么?

过去高薪的互联网、金融、房地产

现在怎么样了

平时我们只看到高薪的程序员

却没看到低薪的码农

都觉的计算机互联网好干

但真正干的好的实际没多少

感觉门槛低

但是数据结构,算法

有几个真的整明白的

中国互联网行业的

从业人员大约 1500 万人

与高薪对应的是高强度的

加班文化和激烈的竞争

互联网、金融等行业

充分竞争是必然的

还有 35 岁被优化的危机

前段时间

互联网大厂纷纷裁员

而且裁的都是高薪年纪大

就像茨威格说的

所有看似命运中的馈赠

都在暗中标记好了价格

如果前几年毕业的话

我会告诉他金融和互联网

都是不错的选择

而在今年上半年

互联网行业的就业

互联网、房地产、教培集体沦陷

10 年前的地产

5 年前的金融

2 年前的互联网

这些都是曾经的风口

只要站在风口上

乘着时代的红利

从业者的薪水就不会少

那么未来 5 年

新风口究竟在哪?

新能源产业到底有没有泡沫

芯片、光伏、高端制造业

是不是虚高了

有泡沫、虚高了

但是这是国家对于

高端制造业的饱和喂养

就是要让这些行业挣到钱

高端制造业有哪些?

包含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

消费电子、5G 应用、云计算、

半导体、光伏、工业自动化

等在内的多条赛道都在不断走强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宁德时代

在我们印象中

年轻人是最讨厌进厂

原因也很简单

待遇太差了

不过今年有个奇怪的现象

12 月 3 日,新能源巨头宁德时代

全资子公司四川时代

在宜宾开展招聘

吸引了大批求职者

现场人山人海

仔细了解后

程序员所去的工厂

研究生、博士生青睐之地

不是一般的工厂

而是国内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

从事的也不是低端的制造业岗位

而是高端技术研发工作

新能源汽车成为新的风口

宁德时代连续排名国内第一

市场占比超过一半

市值在 A 股排名第三

仅次于茅台和工商银行

完整版看视频

知乎用户 饭团比比叨 发表

所以知乎还是少喊些 “共同富裕” 房产税之类的东西吧,一不小心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你以为的和它们以为的压根不是一回事。

这也再次说明了不以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为目的的任何分配都是耍流氓,任何所谓的税收最终都会被 ZCJJ 通过生产资料转嫁给劳动人民。

知乎用户 北宁 发表

我这人数学不好,所以看数字看不出啥东西来,就想知道怎么统计的。

现在老老实实给职工申报收入并纳税的企业,除了外企还有谁?

连政府和事业单位都没有严格按照规定所有收入申报纳税。

在严格的税务申报制度建立起来之前,所谓的统计数字是不太靠谱的。

5000 高不高,看地方,如果你想知道真实情况,不要看统计数字,最简单的是找个朋友公司去发布一个招聘需求,要求很低,基本是个人就能干的那种,税前 5000 元,看来应聘的简历,如何能收到很好的简历,比如 30 岁左右,本科毕业,就说明这个工资很高,如果收不到一定数量的这样的简历,就说明这个收入在当地竞争力一般,自然就谈不上高了。

知乎用户 夜色 发表

不对呀,知乎明明人均年薪百万。

知乎用户 肆惜​ 发表

如果贯彻劳动所得为主,那么就应该资本所得的税要高于劳动所的。

翻译一下来说就是股票盈利所得,最低的税应该高于最高的个税。

作为有房一族,我甚至要说应该是房产投资所得的税要高于个税。当然,这里应该考虑时间效应。

但是现实世界经济秩序的主导是资本主义。大哥是美国,或者说美英法俄德等国为首的资本寡头体系。

这就注定了,一国之内无法实现劳动所得的税低于资本所得。

这位经济学家立场上不反资本主义,还要跳出来对个税发表建议。注定就是别扭的。

置于房子什么的。如果房子五十年下来,收益除以首付,复利算年收益跟不上 CPI。你还会在乎吗?说到底还是资本收益太大罢了

知乎用户 鱼头好吃鱼尾好吃 发表

不是工资本身的问题,而是工资占综合收入的多少!!!

买股票、基金收益免税!

不动产出租,大部分人逃税不交!

直播带货,个体工商户也不怎么交税!

工资是一个人收入的一小部分还是一大部分,这个完全不一样的结果。

A 持有 1000 万基金,假设基金每年收益 5%,A 每年收益就有 50 万,哪怕 A 每月赚 3000 元,其实 A 的收入比绝大部分纳税人都多很多。

B 每月收入 8 万,一年工资收入 100 万,个税 45%,税后收入 55 万,对比来看,整体收入不比 A 高,但是 B 交了很多税,而 A 没有交任何的税。

你愿意当 A 还是 B?

知乎用户 娓娓道来 886 发表

毫不利己,专门利他

发扬国际主义精神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反正人工成本低

工资低,才有国际竞争力

专家人才倍出

反正专家有高薪

知乎用户 抗美平倭​ 发表

有一年发生饥荒,百姓没有粮食吃,只有挖草根,吃树皮,许多百姓因此活活饿死。

消息被迅速报到了皇宫中,晋惠帝坐在高高的皇座上听完了大臣的奏报后,大为不解。

“善良”的晋惠帝很想为他的子民做点事情,经过冥思苦想后终于悟出了一个 “解决方案” 曰:“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百姓肚子饿没米饭吃,为什么不去吃肉粥呢?)

——

这位大佬,显然脱离实际了。

有部分人因为各种原因,手上三五套房,每个月躺着收租就有大几千,这部分人统计进去了吗?

有部分不完全合规的企业,全年无休,工资微信转账或者直接发现金,这部分人统计进去了吗?

部分 xx 内人员,表面上工资三五千,各种奖金大几万,这部分敢作为数据放进去吗?

以失真的数据去谈一个脱离现实的事情,有意义吗?

我在城中打工,可以确定,收入 5000 块钱,交完五险一金只有三千多,只能扣扣索索过日子,勤勤恳恳一整年,到头来剩不下几块钱。

城里的生活成本可不低,交完房租就没多少钱了,再正常吃点饭,就更不剩了。

年底剩下的钱,都是牙缝里抠出来的。

建议出来体验一下生活,这样才能认识到真正的现实。

知乎用户 无念​ 发表

立定跳远 3 米达标的,奖励 10 万。

有人立定跳远能跳 3 米,遇到一群费尽全力只能跳 2.5 米的人,感觉他们是放水了。

“不会真的有人立定跳远跳不过 2 米 5 吧?!”

跳 2 米 5 的人,可能这辈子都无法感受一次跳 3 米是个什么感觉。

以上这种阶级对立的情况,在知乎甚是严重。

然后那个自称跳三米的运动员(可能他自己也只能跳 2 米 5)开了课——《立定跳远三米速成班》。

交了学费的那些人,以为只要有前辈指点,一定就能跳到 3 米。

然后开课的人收了 10 万的学费,至于他能不能跳到 3 米,拿到 10 万奖金,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已经有了 10 万学费的收入。

看着余额里的 10 万,又看看新闻上专家说的 “5000 元已经是很高的收入了”,心想,赚 10 万这么容易,不会真的有人 5000 元都赚不到吧?

认知层次之间的阶级矛盾,是一张隐秘的暗网,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信息逐渐透明化,让所有人都觉得自己虽然跳不到 3 米,但已经离 3 米的水平越来越近了,甚至是无限接近。

我之前在某些回答里说中国的基尼系数其实早就突破 0.6 了,甚至 0.7 都有可能。底下一堆骂我扯淡的。甚至拿出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试图扇我的小黑脸。

我一开始也不解,难道他们感受不到吗?还是我想的有点多?

后来我在某音上看到一个视频下面的评论,我才找到了答案……

不管三七二十一,也不管基尼和比基尼是啥关系,只要是世界靠前,就必须要帮帮场子!

5000 虽然不高,但近乎中肯。

少看那些毕业实习 offer 动辄 15k,20k 起跳的新闻动态,离真实世界近一些,就会少一些 “虽然我拿不出 2 万块钱,但我觉得 100 万是个小数字的” 的感觉。

毕竟那个 985 本硕毕业的,又不是你。

知乎用户 大黑儿​ 发表

收入 2 3 千的人大有人在,五千算是高收入吧

知乎用户 蓝天是我的保护色​​ 发表

讲房价越讲越便宜,谈收入越谈越高收入,2000 块稳超 3000 刀.

这就是我们喜欢专家的理由吧:

谈房价的时候,专家们有理有据、有条不紊、轻言细语、谆谆善诱地证明 10W+ 一平米并不贵;

谈收入的时候,专家们又能引经据典、精量计算、东西纵横比、历史长河论,证明 5000 块就是很高的收入了;

无论怎样都是我们赢,赢麻了的 “多赢” 思维,让你不由得不佩服!

网友们呢,就更加积极主动了:

做实业的董大姐,就曾公开喊话多年,普通员工生活太辛苦,5000 块的起征点太低了,应该考虑 10000 元再起征,几百块的税收对于养娃的家庭别以为很少,其实很重要;网友们却说她哗众取宠,我看到网友们怼她不考虑 ** 建设的时候,我都懵圈了;房价太贵,董大姐就给员工建房,然后让员工住进去,安心上班,减低生存压力,网友们又说,你那才几套房?你才给几个员工低价房?

所以,你看,做实业的总是着眼于小点,能做多少算多少;5000 块她觉得压力大,她就呼吁 10000 块起征,能省几百块是几百块,买点纸尿裤也好呀;虽然单身小年轻看不起几百块,但成家了的人还是稀罕那几百块的;房子买不起,企业就考虑考虑,无论是低价租也好,低价有条件卖也好,能降低几个员工的压力就降低几个的压力;

干实事的,就是这样,能力有多大,就办多少事儿,能降低几个人的压力就降低几个人的压力;在网友眼里,这都是 “格局小了”,最喜欢看专家们坐而论道,高屋建瓴,高山流水,高大上。

这个世界是多面的,

董大姐认为 5000 很辛苦,

专家认为 5000 很高收入,

Nice!

知乎用户 Harry Zhu​ 发表

咱不谈收税的事儿,就谈谈 5000 一个月的年轻人多不多?算不算高?

多不多呢?

不多。

高不高呢?

也不高。

至于起征点这个问题,应该按工资和工作性质划分,这玩意儿不适合一视同仁。

都是搞生产,生产菜油的税率比生产白酒香烟的少多了。

凭什么不同的工作就得按一个标准纳税?

不合适。

知乎用户 喂喂喂 发表

难道我们现在指望的是房价很低,然后工作随便找,然后一点压力都没有,然后只要喜欢的女孩跟她一追求就同意,不会吧?~ 白岩松

知乎用户 Return3656​​ 发表

有人做蛋糕,有人分蛋糕。

有人吃蛋糕。

你呢?你就是蛋糕。

知乎用户 李燃末​ 发表

所以,这么少的个人所得税,为啥还必须要收呢?

北上广深的 5000 和 5 线城市的 5000,是一个概念么?

知乎用户 云淡风轻​ 发表

景区规定:

身高低于 1.2 米的儿童,免收门票。

近年来,随着少年儿童的茁壮成长,很多低龄的儿童身高都变高了,超过了 1.2 米。

于是大家建议,把 1.2 米改成 1.4 米。

这个时候,景区专家出来说话了:

不能提高啊,现在本来也没多少人买票,提高到 1.4 米,就更没人买票了。

他这么说也没错,因为现在的确是没什么人买票。

但是,原因并不是因为低于 1.2 米的人太多。

而是因为很多高于 1.2 米的人,他们会弯腰进去,更有甚者,会通过后门进去。

长此以往,买票的人越来越少。

最后,就只剩下老实人在买票了。

于是,

老实人觉得 1.2 米太低了,很轻松就达到了,要求提高划线;

景区觉得,1.2 米我都快喝西北风了,不能提高。

当然,现在景区也在着手加强监管,给点时间看看。

欢迎关注公众号: 后天在说

知乎用户 后天 发表

想人生二胎三胎,到现在不按家庭征税,谈什么个人所得

专家就是专家。

知乎用户 牛死了还牛的不行​ 发表

其实这个账很好算,咱就忽略通货膨胀,假设你工资不涨,物价也不涨。而且算这 5000 都是到手的,你在二三线城市租一个单间大概要 1000,伙食费算每天 40,一个月就是 1200,衣食住行就食和住就是 2200,平时再消费一些其他的比如朋友聚餐买两本书就奔 2500 了。到手 5000,算你存 2500 已经是极限操作了,那么一年下来可以存 3 万。然后咱们再拿房价来做一个参照,结不结婚另说,咱人均有个 35 平的房子不过分吧?咱二三线城市郊区房价拉通平均一下没有个 15000 买不了吧?15000×35=53 万。那么你要得到属于你的 35 平你要工作 18 年,当然,你可以以贷养租,假设消费不变,那么你每个月就会腾出 3500 来还房贷,按公积金贷款利率算加上凑首付的时间总共大概 15 年。如果一个国家高收入的人都要用 15 年来买 35 平的居住空间的话,那么要么就是这个国家收入低,要么就是房价贵,要么就是收入低并且房价也贵。而且注意,这还是没算孩子和生病这两个吞金兽的情况。

为什么要假设二三线城市,因为再往下走,小城市虽然房价会便宜,但同时也很难供得起 5000 一个月的工资,走到很小的城市或者说县城基本没工作了,能提供就业的企业可能一只手能数出来。而且在我国工资超过 5000 的人可能不到一半能保证双休,如果除去 tz 内的则一大半都不能保证双休。所以说即便是 5000 对一般人来说拿得也不会轻松。月入过万就是 top10% 并不是假话,深圳人均工资 4500 也并不是假话,计算机 yyds 也不是假话,计算机起步工资可能就是其他行业 5 年老师傅的待遇,然而不是每个人都写程序,不是所有程序员都是 bat 程序员,一个 211 毕业的本科码农能在中西部拿到 7K 算是很不错的了。说这些的意思就是,计算机作为行业的 TOP1,平均薪资都不是你印象中的这么高,其他行业更是一地鸡毛。

如果你的工资折算成 965 的工作量还能上万并且稳定,那你绝对是 TOP5%。就算是这样的人群,他们在二三线城市买 35 平住所同样不轻松,说是地狱模式一点也不为过。

知乎用户 ChongQingDoll 发表

北大,人大教授学者,专出奇葩言论,不食人间烟火。

我做财务的,我相信大部分从事财务方面工作的人,不管是一线二线三线,基本都明白,国内物价和工资方面的情况。

在深圳,五千元工资,这是本科毕业生一开始拿的工资。或许你可以说夸大其词,但综合起来,五千元起薪算是很普通的,目前深圳租房,关内 1500 起步,关外 1000 起步,伙食费、交通费、生活用品,全部开销多多少少起码也要 2500 左右,所以单纯生活费用就要基本维持在 3500~4500 元。

我就想问,什么叫 5000 元已经是很高的工资了?

那么教授先生,你知道北京房价均价是否对得起你所说的 “高薪”

当我见过某个银行首席顾问乱说一通 gdp 数据,夸大长三角 gdp 比重,这些数据是百度都能轻易搜出来的,结果他都说错了,这些专家学者张口就来,完全没有任何可靠数据支撑。

就算是三线,一个月 5000 元也就是小康水平,不用住宿,养着一辆摩托车,上下班一个月要 200 加油费,加上水电、伙食、日常用的费用,一个月家庭开支起码也要 3000 元开支,是不是教授也说一天吃两顿肉也是富人生活?更不要说小孩还要打针、打疫苗、一个发烧就要花掉几百一千。

我觉得经济界的问题很大,我国经济学家真正干事的并不发表任何公众言论,恰恰是某些挂着名牌大学的学者专家,说的东西简直匪夷所思。

我更不相信全国只有 5000 万人月薪超过 5500 元征收点。

单纯一二线城市人口加起来,参与劳动的年轻人口数目拿 5500 元以上的绝对超过这个数,更不要说还有四五线。

你们关注一下深圳楼市,开售不到一小时卖完的几乎不是什么新闻,价格一平米 3~5 万。

我们的物价这么高,油价下降的时候是几分钱几分钱掉,涨起来是几十块钱每吨的涨。国民生活收入原本就很羞涩,需要减少收入不平衡的情况,真不清楚为什么要千方百计让低收入群体纳税。

知乎用户 大玄武 发表

先查一下资料,看看数据是怎样的。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中国统计年鉴 - 2021》,对 31 个省份 2020 年各个行业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进行了梳理。下图截取了 2020 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的年平均工资,可以看到全国平均年工资是 97,379 元,也就是说平均每月 8115 元左右。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这里只是非私营单位,即国企,事业单位,集体单位的平均工资,可以理解为公务员平均工资。再看私营单位的平均工资水平就要少很多,只有 57727 元,换成月工资就是 4811 元。

全国平均线已经是很高的水平了,对于公务员来说,5000 元工资就是比较低了,而对于非公务员,5000 元的确可以算是很高的收入了。

这里只是单纯地记录了工资,并没有将投资、兼职之类的收入计算在内。按照目前来说,恐怕真正统计所有收入还不太可能,需要国家和银行,税务局,证券公司,所有金融机构联网才能将所有收入,黑的白的都统计起来。

我们再来看全国各地工资水平的差距,以公务员为例,北京和上海等 8 个地区年平均工资均超过了 10 万元,北京跑赢全国,平均年工资 178178,也就是说月工资已达到 14848 元,这也就难怪为什么每年都有那么多人想要报考公务员。可是河南的公务员就只有 7 万多一点,平均算下来一个月是 5853 元, 全国垫底。

首先,中国的平均收入水平或征税标准没法统一或比较。中国各城市之间工资收入相差实在是太大,就像上面提到北京和河南的工资水平,北京是河南的 2.5 倍,当然消费水平也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北京的房价已经不知道是河南的多少倍了。同样还要考虑的是一线大城市的工作机会和投资机会也要比其它地区省份多很多,要是在北京拥有两套住房,光收租金都可能超过其它地区的正常工资了。什么样的收入算多,什么样的收入算少呢。如果我们单纯看工资,我的一个 90 后的亲戚,今年计算机研究生刚毕业,已经找好了就职单位,月薪 3 万,工作地点在上海。可他要是回到吉林市,恐怕月薪 1 万的工作都不好找。所以说,工资没法简单地说高或低,要看你所在的地区经常发展水平。征税的标准也就相应地很难制定。

因为我是在丹麦工作,北欧国家高税收高福利也是出了名的,个人所得税的计算非常复杂,税务局不但掌握你的工资收入,年底还会从银行收到你的个人财务信息,证券公司投资的收益,所有名下的房产,配偶收入,政府发给孩子的各种补助等等,总之税务局拥有你的所有财务信息,比我们自己都清楚。

每个人的免税额都是不一样的,但总体来说,免税额都在 4000 左右,丹麦克郎和人民币基本上是 1 比 1 的关系。丹麦哪怕收入最低的人也是要上税的,基本上是 13 岁以上全民上税,但收入越高,上税就越多,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减少贫富差距。假设薇娅在丹麦,那属于高收入人群,上税就要达到 60% 以上。

中国可以借鉴一下丹麦的做法,收入按照不同的等级来上税,把地区经济因素,房贷,子女,配偶收入等等都考虑进去,并且和金融机构联网。看到上税人数只有 14% 还是很让人惊讶,当然国情不同,但减少贫富差距也是可以通过调节个人所得税来实现的。以上纯属个人观点。

知乎用户 阿慧在北欧 发表

在这个回答下慷慨激昂,特别是拿特斯拉工厂说事的,有没有跟哪怕一个工厂的人交流过?

要工人待遇超过特斯拉的,有啊,只不过在知乎里似乎… 争议很大。

那在工人里名声一定很好吧?

不,在工人里名声很差,提起来狂喷,原因是他们进不去。

华为南方工厂对普工的要求是,中专 / 高中毕业。有人要问了,高中毕业证又不联网,华为怎么查?

做题。

我做过一套,很简单,就是简单的英语翻译和常识,例如土木堡发生在哪个朝代。

你找个人拧螺丝,还要知道哪个什么堡在哪个朝代,我知道我去坐办公室了。——某位靓仔的原话

他们要我评评理,我只能说民企想怎么招人是它的事,就算我做劳动监察,这个也管不了。

工人们喜欢什么厂呢,我大概总结了一下。

台资,喜欢富士康,在媒体上被骂得最惨。

内资,喜欢比亚迪,也不怎么受媒体待见。

日资厂名字我忘了,但喜欢的很多。

最恨的是内资 X 省人开的小作坊 (不是广东) 和港资厂,原因是 “喜欢叼人”。

喜欢的工厂有两个特点,第一个是进入门槛比较低,一般是两三个硬杠杆。能背下字母表,不能有明显的纹身。有的会要求开无犯罪证明。

第二个是他们比较有耐心,愿意培养你,哪怕你一上来什么都不会。

他们最讨厌的一句话是 “爱干干不干滚”。

但后文所述企业的共同特点是,底薪按照最低工资或略高于最低工资走,别说不加班,加班工时低了都无法达到 5000。

知乎用户 刘维尔的手稿 发表

就和你的亲戚一样,你和他说你收入 5000,他告诉你这收入很高了,很好了,不错了,现在工作难找啊,要知足。你说你单位目前缺人,要不帮亲戚你的孩子也介绍进去?你亲戚大怒,我的孩子怎么可以去干这么烂的单位!?

所以,这帮人说 5000 很高,是有前提的,前提就是他们看不起你,觉得你很垃圾很下贱,有个 5000 糊口活命,已经是不错了。真到他们自己或者他们自己孩子,我这么牛逼 5000 怎么可能够?

知乎用户 下沙巴菲特 发表

我问楼下京东超市的小老板,看店一个月多少钱,他说 3000。我问要是比较辛苦点去火锅店端盘子呢?他说 3500-4000。

5000 元在成都应该算是比大多数初入职场或者体力劳动者收入高。

刚才打车回来,15 元,从接单到送达约 20 分钟,考虑一下损耗,一个小时毛收入约 30-40 元,其中估计起码三成要给平台,那剩下 21-28 元。行程大概 2 元 1 公里,汽车的正常消耗汽油一公里 5 毛起步,扣去 10-12 元汽油成本,剩下也就是 10-16 元 / 小时。每天运营 12 小时,也就是 120-200 元的收入,一个月也就约 5k 的收入。

考虑到辛苦程度,这样的收入我认为不算高。

知乎用户 Eidosper 发表

5000 真是高收入了, 我们普通二线城市, 普通本科专科屌丝毕业, 也就 3000-4000 的水平, 普普通通干到 30 岁算事业巅峰, 也就拿个五六千, 而更多的人是根本拿不到五六千的, 别以为送个外卖跑个快递赚多少多少钱, 你去跑两天就知道了, 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来的, 穷苦人多了, 月入几万的根本理解不了

知乎用户 梦见未来 发表

算个啥高工资,睁着眼睛说瞎话

高工资是怎么个高法?是高质量的生活吗?好像支撑不了。是和其他人比烂吗?安慰下社畜牛马(含我自己,哈),那我没话说了。

知乎用户 球星哈利马奎尔​ 发表

先讲一个我在杭州市里,看见有人住在废弃城中河废弃船里的故事。

某夜散步经过一条市内河,有一艘废弃的船,远远看去竟有灯光。走近,真有人在这狭小空间里居住,船板上放着杂乱衣物与厨具,看样子已在此住下许久。

我不知船中人是谁,也无勇气去打扰采访满足我的好奇心和写作素材,只是偶尔会想,这世界割裂的程度远超你我想象。

每逢网络里大家因各式话题吵得你死我活时,我又看见现实里,前一秒我见人炫富后一秒我见人破产,前一秒我见人荒淫度日后一秒我见人为下餐发愁,有人内卷有人躺平,有人享受生活有人碌碌无为,形形色色最后并没有交织,成了一个个割裂的孤岛。

在北上广深杭,大家觉得月入过万活不下去是真的,年入五十万到百万中产每日焦虑觉得脑子生存仍是真的,大把拿着四五千块工资的人在这里更是真的。

只是,大家都成了一个个孤岛,以致于听见别的孤岛的故事,都难以置信。

就如我若未亲眼所见在杭州有人住在废弃船里,我是不会相信有这种故事般。

想起电影《怦然心动》里一段话,韩寒如此翻译:「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世人千万种,浮云莫去求,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千万种是真,可斯人不常有。想来也是无趣又无奈。

知乎用户 简浅​ 发表

其实每年抓几个薇娅张庭来抵个税,月薪起征点能提高 1000 元。

知乎用户 一直住顶楼​ 发表

真实收入可能真的不高。

中国还有 6 亿人收入不过千,影响不大是因为他们很多人都不会上网刷知乎。

现在 70 岁在外面干活的大有人在,疫情表明上冲击很小,但实际上对各行各业的冲击非常大。

知乎用户 飞翔的勇士​​ 发表

五千在当下的中国确实算高收入,

这句话是没错的。

只是大多数人都想要更高的收入,

因为他们可以轻松的看到别人有高收入,

因为他们看到别人赚高收入很轻松,

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也可以有高收入,

所以这个回答下的大部分声音是在喷这句话说的不好。

知乎用户 像风不似云​ 发表

怎么说呢,这个问题其实我们不妨来看看国家统计局发布的 2020 年社会平均工资

![](data:image/svg+xml;utf8,)

暂且不论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我们以四川省为参考,2020 年社平工资为 88559 元,平均每月工资为 7379 元,这样来看 5000 元的工资的确很低,和四川省的社平工资相差 2379 元,算是一个中等水平。

如果在三线城市,比如四川省南充市,5000 元算是一个中上的收入了,如果不需要供房供车,也不用租房,那小日子也可以过得很滋润了,就算是要租房,压力也不大。

但如果是在四川省成都市,厦门的高房价是众所周知的,房价高,房租也高,5000 元在成都,只能说是中等偏下的收入了。

当然,这 5000 元如果是扣除掉社保公积金等其他费用,实拿到手的工资,那还算是不错的。

除了社平工资之外,我们还需要具体了解一下如今国民的真实收入水平,还必须要根据缴税的情况来具体了解一下,若按照个人的缴税情况来进行分析,个税的起征点为 5000 元。而当初个税的起征点在 3500 元时,当时的缴费人数在 1.35 亿左右,然而发展到现在达到缴纳标准的人数尚且不足 1 亿,因此国民的真实收入水平并不是特别理想。

所以,月入 5000 元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看待。

想了解更多,请继续关注我们 @51 社保,如果还有五险一金相关问题,欢迎随时来撩~

知乎用户 51 社保​ 发表

我点开问题日志看了下,竟然是 2021 年 12 月底提出的问题,在很多城市国民平均工资高达 7000 + 的年代,如果现在交个税的人只占拿工资的人的 14%,那么,人们的收入差距得有多大?

====== 补充答案:

谈一点我个人对于个税的看法。我一直认为个税的存在,是为了兼顾公平,咱们不是 “按劳分配、兼顾公平” 的分配制度么?个税就是为了限制高收入兼顾公平来了,由于税收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等,能力强、收入高的人多纳税,税收的成果全民享用,还给落后困难家庭发补贴,也就起到了 “兼顾公平” 的效果。实际中,学习西方,按资分配的多了去了,例如联想高管高薪事件,例如各种股东的巨额分红——这也可能是我个人认知的偏差,就是随口吐槽一下。在兼顾公平这个前提下,个税的起征额度就应该在保障基本居民生活水平的点开始,而跟个人收入的水平没有必然关联才对。例如,保证温饱的额度一月是 5000,那就在 5000 上征;是一月 8000 就在 8000 上起征,在温饱以上的教育、医疗、抚养和赡养、慈善公益等,按现有的扣除免征额度方法继续扣除即可。这样就有一个新的问题,各个地方的生活成本是不一样的,该怎么定义温饱线?直接按当地实际合理吗?肯定不合理,因为穷地方穷活法、富地方富活法不是应该推崇的,是应该通过税收来缩小这些差距的。那这个额度应该取全国平均,且因为我国号称进入了小康社会,那就该以小康的全国平均水平,以人均消费额度,来划定个税的起征额度。

怎么算,都必然是一笔糊涂账。特别是,现在的个税扣除额度只给扣老人和孩子的,还有很多全职煮夫或主妇、以及成年未就业的人,家庭里有这样的人该怎么算?

所以啊,无关紧要,像我这样一年交千把块个税的人,根本不用操心这些,起征点不提高,相应的上面级别的起征点也不会提高,可以跟有钱人收更多的税不是吗?相比于提不提个税起征点,我更希望能限制高薪,很多人因为资本、权力等等原因拿着远超于其劳动贡献的分配收入,这些才是造成国民经济困难的根本原因,中国人是非常勤劳的,大家都在努力加班做事了,但是成果却被资本和权力拿走了大头,越干越穷,越干越垮是许多小微经济体的常态,人民太难了!

知乎用户 生非异 发表

很多明明应该退休的还在干着底薪工作

知乎用户 黄金老虎​ 发表

真实工资要比 5000 低很多很多…… 不过为什么真实工资低,能得出结果不能提高个税免征点???

这什么逻辑?

因为穷人太多了,所以不能再让穷人免税了,再提高就征不到穷人的税了,是这个意思么?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nQGjAm 发表

大概在 2011 年的时候 我记得北京一小时兼职是 11 块左右 ,

然后至了 2021 年,我看到上海有的地方招聘,兼职人员 22 块钱左右,

我说的这个兼职大家别想歪了,就是奶茶店兼职或餐饮店兼职当临时工。

所以 5000 到底多不多呢?

如果在 2011 年没有加班工资的话,你兼职想拿 5000 你得每月工作大概 454 个小时,每天大概需要工作 15.15 个小时,当然如果算加班费,肯定不需要这么长的时间。

2011 年工资低,但是房价也便宜啊,物价也不高,当时广州还有地方卖 15 块钱三个汉堡,现在汉堡一个应该就要 15 块了吧?

那么到了 2021 年,如果换照兼职 22 块钱算的话,不算加班费 5000 元需要工作大概 227 个小时左右,平均每天工作大概 7.57 个小时。

也就是说,除了一线城市,可能其他地方想工资超五千确实不容易。

十年前和十年后当然是有区别的,

十年前你去工厂干 ,忙的时候让你疯狂加班,不忙的时候强制你下班休息,所以工作收入不是你愿意干就能提上去的。

十年前有外卖快递这样的工作了,你愿意填一下一天干 15 小时也没人管你,当然,身体抗不抗得住只有自己知道。

知乎用户 一梦千年 发表

想收入高,去国企啊,尤其是央企,收入高,工作压力小。既轻松又舒服有保障,关键还钱多,特别适合混日子,哈哈。

知乎用户 锷乡古月​ 发表

既然 5000 是高工资,那么请问下另一些专家,房价合理上涨的合理从何而来?

知乎用户 行运两条龙​ 发表

对,搞经济的学者专家都知道两件事:

一,工资 5000 已经很高了,超过大部分人了;

二,房价才几万,很低了,上涨空间很大;

知乎用户 mark 发表

不知道他有什么资格代表他人说 5000 元已经是很高的收入呢?

就凭他足不出户、没有到实地调查研究,在家里书房写出来的论文吗?

知乎用户 艾伦小星​ 发表

对于中国的实际情况你真的足够了解吗?
我们从数据统计的角度来看看,你眼中见到和想象中的中国与实际统计结果上来看的话,有哪些不一样。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 年中国的人口总量就达到了 14 亿人。下面根据这个体量来具体分析。


关于学历

经常听人说现在本科生一大把,遍地找不到工作;用人单位要求越来越高,硕士,海归一大片;一个企业的前台有的还必须是研究生?互联网大企业非 985 or 211 不要。反观自己就觉得好像处处不如人。
事实如此吗?我们来通过数据观察一下。
每 1 万人,有大学文化程度的只有 893 人;大陆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 119636790 人。这其中,本科以上学历大概有 4800 万。占中国总人口,还不到 4%。

全国目前拥有专科以上学历的人共有 118,374,897 人,占全国总人数的 9.53%

全国专科教育人口基数排名前三的是广东、山东、江苏。北京排第 12 位,上海第 14 位,山西第 15。后五名是天津、海南、宁夏、青海和西藏。

全国本科教育人口基数排名前三的是江苏、广东、山东。北京排第 4 位,上海第 5 位、天津排 18 位,最后三位是宁夏、青海和西藏。

全国研究生教育人口基数排名前三的是北京、上海、广东。天津排第 13 位,最后三位是宁夏、青海和西藏。

上述图表显示:虽然距 2010 年已经过去 10 年了,国家今年也已经出台政策扩招研究生队伍。然而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口基数还是相对较少;从地域分布的人口受教育程度来看,由于城市的发展定位和特性不同,学历分布也略有不同。总体上来说广东是受教育程度最高的省份,北京的研究生最多,江苏人员较为均衡,综合实力最强。

综述:

1. 个人认为还是要珍惜上学的机会,参加工作的同学们可参加继续教育,不断深造。高尔基那句名言:“学习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你细品。
2. 个人认为无论是择选学校,工作,择偶生子,养老等还是要参考地域发展程度。数据反映的情况可增强全局发展观,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于薪酬

经常听到一句话:月薪过万一大把,现在谁还没有个万儿八千的。动不动就是十几万,几十万,买房跟买菜一样,换汽车比换自行车都方便。
事实如此吗?我们通过数据来看一看全国的实际情况。
腾讯研究院在 2019 年出过一份《2019 国人工资报告》和大家分享,做样板参考。

**从亚太地区来看:**中国平均月工资在亚太这个圈儿里属于中等水平,不能算偏上。表明我们虽然经济增速很快,中国已成为第一贸易大国,但人均工资水平仍处于低位。

**从中国近年发展来看:**国内城镇企业年平均工资不足 5 万,大部分情况下略低于 GDP 指数。这表明国家发展比个人发展快,我们个人付出较多,回报不对等。

从月薪过万占比看:数据表明全国月薪过万人数占比城市排名中,前三名依次为上海、北京、深圳,而第四、五名被南京杭州两座城市占据,广州排名第六。如果想要去其他城市闯一番天地的童鞋可以多留意,在企业里能开多少钱其实也是一个不小的概率问题。

**出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老百姓的生活还是老百姓的生活,在商业上面花的钱占比不多。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年度数据显示:2019 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30733 元,月均 2561 元。虽然财富连年增长,但人均可支配收入仍然达不到想买房就买房,想买车就买车的程度。

根据国家统计局 2019 年的数据显示,全国居民收入分五组:

第一组是 “高收入组”,占人口 20%,人均可支配收入 76401 元,月均 6367 元。

第二组是 “中等偏上收入组”,占人口 20%,人均可支配收入 39230 元,月均 3269 元。

第三组是 “中等收入组”,占人口 20%,人均可支配收入 25035 元,月均 2086 元。

第四组是 “中等偏下收入组”,占人口 20%,人均可支配收入 15777 元,月均 1315 元。

第五组是 “低收入组”,占人口 20%,人均可支配收入 7380 元,月均 615 元。

综述:

按照 2019 年国家统计数据来说,人均月收入 3269 元的家庭就比 60% 的人富裕了,如果你出生在北上广深,混得再差也好过 80% 的国人,如果混到平均数,则能好过 90% 的国人。举例说如果你的月薪超过了 1 万元,那么你已经是全国人均收入水平的 4 倍了,超过全国 97% 的人。这个对照自己的收入也可以做个全局的参考。那些一张口就没钱没钱的童鞋们,做人还是不要太鸡贼的好。


最后个人观点:

**【二八原则】**80% 的财富掌握在 20% 的人手中。数据显示现实情况似乎比 “二八法则” 还要更极端。

**【生活代表】**上海比纽约东京都繁华漂亮,并不代表我们已经迈入富裕国家了。也不要觉得你自己生活圈的状态,就能代表绝大多数中国人的生活状态。

**【三年一代】**以目前的中国速度,每三年就是一代人,这和西方十年一代有三倍的差距。

**【信息断层】**数据表明,有很多事情十亿人不知道。尽管都不知道,但它又息息相关。虽然我们的日常舆论被经常晒到太阳那一层的人所控制,但是,在某些关键时刻决定游戏规则的,却极可能是那些晒不到阳光的群体。思密极恐,你细品。

**【贫富差距】**八百年前,就有《岳阳楼记》流传千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那时的古人,已经意识到高居庙堂者,应该如何对待弱势群体,所谓 “底层居民” 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发达程度的标尺! 贫富过大,是有“反噬” 效应的。改革开放 40 年来,中国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但还应看到,中国人远没有那么富裕。

**【知识财富】**知识你学与不学,它就在那里;数据你分析不分析,它每天都在增加。人混沌是一辈子,清楚也是一辈子,各有各的欢乐,各有各的幸福。

知乎用户 101 天团 发表

单纯地讲数据,对 潜台词 讳莫如深,完全没啥意义。

尤其是都已经混到啥位置上了,还特意提及一些【一点用处都没有】的【垃圾数据】(比如,这个 14%),这基本上都不是蠢,就是单纯的(和谐)而已。

一句孤立的 “我们现在交个人所得税的人,占到全部拿工资的人大概就 14% 左右,是非常低的比例。” 没有任何后续展开,那这就是一句废话。

别说 14%,就算是 4% 又如何?到底想说明什么,要说明什么?

我就演示一下,单纯地讲数据是什么感觉,到底是怎样的一坨废话:


因为我没看到完整的采访,也没办法钻到别人脑子里知道别人怎么想的。
所以我 只能用【一般人的一般思路】去揣摩 而已。

假设:

  • 0、国家必须要征税,征税总数要有一个保证,我们假设为 10000 元,这是前提。
  • 1、现在全国有 100 个人,其中 14 个人月收入超过 5000 元,86 个人不足 5000 元。

那么有:

  • 1-1、由 14 个人承担 10000 元税收压力,平均每个人要交税 714 + 元

再假设:

  • 2、在 14 个月收入超过 5000 元的人中,有 10 个人月收入不足 6000 元,4 个人月收入超过 6000 元。
  • 3、现在如果提升个税起征点至 6000 元,将有 10 个人不需要再缴税。

那么又有:

  • 3-1、由 4 个人承担 10000 元税收总数压力,平均每个人要交税 2500 元

在上述假设例子中,不考虑累进税,收入前 4% 的人承担的缴税平均数,由 714 提升到了 2500。


所以,其实一句话:“【提高个税起征点,就是要高收入的人多交税】”

只要后面再跟上一句 “高收入的人的【劳动付出】和【生活水平】已经 xxx 了,再交更多税就 xxx 了” 就能说明白自己立场的事情,

为什么要弯弯绕绕,讲一堆数据(提这么一嘴 14% 干什么)?

难道是还残存最起码的脸皮,所以这句 “高收入的人的【劳动付出】和【生活水平】已经 xxx 了,再交更多税就 xxx 了” 实在是说不出口?

都是受过教育的人了,心里能没数,这跟 14% 有什么关系?

所以,为什么要提 14% 这个数字呢?提这个数字有什么用?

如果这 14% 里面有 4% 的人,天天【混吃等死】,又【吃香喝辣】,还【天天有余钱去 “投资”】;但是剩下的 10%【天天 996,还还不起房贷,不敢结婚不敢要孩子】呢?

所以,这跟 14% 有什么关系?

什么 14%,提都不需要提,这是一个不能说明任何问题的垃圾数据,提这个有什么意义?

要提的有效数据,本来就应该是像这种:

——“【5000 元月收入,对于全国各地平均房价来说,需要多少年能还清房贷】?”。

这数据不提?提什么 14%?

因为这样可以偷换议题,

因为这样可以水篇幅

水篇幅可以转移注意力,可以避重就轻,用篇幅浪费时间,消磨对方的耐心,

——逃避回答更加尖锐的问题。

其实这就是绕弯子说废话的目的,不是吗?

如果就直说:【提高个税起征点,就是要高收入的人多交税】,后面被追问怎么办?

你让他们回答 “现在国家非常害怕那些高收入的人群跑路(或者说,流失)”?

然后让你再追问 “那为了他们不跑路就可以……”?

——还是让他们回答 “会掉脑袋” 的内容?

现在再回头看看这些 “经济学家”(或者说关于这些“经济学家发表看法” 的【新闻视频】)

为什么要 “正经话一句不说,只去做一堆一点用处都没有的分析数据的工作” 呢?

心照不宣就得了,反正说出来也没啥用。

所以经济学家说的话,怎么看?
——当废话来看。

知乎用户 EricTseng 发表

目前我国中位可支配收入水平是每月 2200 元左右,5000 的月收入水平当然很高。

而具体到 8090 后,个人估计,中位月收入水平大概只在 4000~5000 之间,甚至可能更低。网络上各求职平台发布的统计报告大多指向 90 后平均月收入在 7000~8000 之间,中位数大概应该在 6000~7000 之间。但是,网络求职的覆盖面有限,雇主多为设有独立 HR 部门或者有专人负责招聘的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而他们想要招聘的人员也至少属于接受过高中以上教育的人群。这些报告呈现的数据显然会远高于实际状况。

所以,姚洋的这个说法本身没什么值得诧异,基本上属于事实描述。至于提不提高个税起征点,还是要和收入增长相匹配吧。

至于为啥和许多人的个人感受不一样,只能说,我国有 14 亿人,你可能只和其中的百万分之一打过交道。

知乎用户 Ericd3en​​ 发表

每月 5000 的确高,我之前在回答扶贫问题时引用了 2020 年人均收入数据,当时我计算的数字是 3000 左右,而这还是全国的人均收入,包括了富裕地区。不过,之所以大部分人觉得五千不高是因为地区差距过大,一线城市一月五千除去生活费根本不够但是小地方中西部小城市普通人的收入只有不到 3 千。同时,通货膨胀带来的高消费更是一座大山进一步的压缩了消费提高了生活成本。(房价不用说了,一二线城市的房价和普通人已经关系不大) 所以,五千高是事实,但是五千也是一面镜子,它把目前的收入消费两级化表现得一干二净

知乎用户 心理密码​ 发表

认识的网红,靠直播,大哥每个月给刷十几万,外加其他粉丝礼物,还有短视频广告,收入到手基本上都是 8 万以上,就是需要熬夜直播,按她说的这个收入算中等,出去不好意思说

知乎用户 张大锤​ 发表

广东省教育厅发布的《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报告》《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报告》数据显示,2020 年全省中职直接就业毕业生平均月薪为 2182 元,高职毕业生平均月收入 3581 元。

知乎用户 StoneChuanm​ 发表

很奇怪的是:这些来自高校的专家们,为什么始终盯着初次分配、不稳定的短期劳动收入(月薪,包含了加班费)收税,而不是盯着(初次分配 + 二次分配 + 三次分配)总体形成的稳定长期收入(资产存量及增量)收税?月薪数据,由于不同单位福利体系不一样、做账模式不一样,只能局部反映个人的短期收入情况,而个人 / 家庭的总资产,则是很难骗人的。

专家多在高校或研究所,“税前可扣减的项目”非常多,1.5 万 “税前月薪” 扣掉“六险二金” 以及其他可扣减项目之后,最后 “应税工资”降到 8K~10K 很正常,如果以后再增加个人养老金可以税前抵扣,那么 “应税工资” 可以进一步降到 6K~8K。从这个意义上说,专家说得也没错。(参考下面这张工资条,税前月薪 1.5 万,“五险二金”+ 教师公寓房租等代扣代缴 7K,税后 8.2K**(房租已扣!吃教师食堂,有餐补!有班车!每年的奖金和其他大额补贴、课题费、项目基金另外计算!)**图片转自知乎网友。注意看:教龄津贴是 0!也就是说教龄 = 0!说明这是一个刚进入复旦大学工作的教职工的工资,无良自媒体别再到处胡编这是复旦大学教授 / 清华大学教授的工资!

而对于在民企 / 私企工作的普通工薪族来说,“税前可抵扣项目”很少,同样 1.5 万 “税前月薪” 扣掉 “缴纳基数” 很低的社医保,“应税工资” 很可能仍然在 1.3 万~1.4 万左右,所要缴纳的 “个人所得税” 就会很高。(自由职业者最惨,赚 1.5 万就按 1.5 万纳税,啥抵扣项目都没有。我还记得自己当年全职写作时的纳税情况:一年 365 天熬夜写作,每天构思 + 码字超过 12 小时,所有稿费加起来 5 万,平台 / 出版方按劳务所得扣税扣了接近 7K,最终到手 4.3 万,刚够交房租、水电、宽带费和解决基本的温饱。连社医保都交不起的我,竟然还每个月贡献了将近 600 元的个人所得税)。

所以,因为所在的单位福利体系不一样,同样的月薪在扣除 “税前可扣减项目” 之后,在 “应税工资” 的观点上就有可能出现截然相反的意见:一个说 “应税工资”5K 已经是很高的收入了,不需要继续提高起征点。另一个说我“应税工资” 是 1.4 万,应该把起征点挪一挪,比如挪到 1 万。(也就是说单位福利好、住房公积金高、未来养老金高的人可以少纳税,而单位福利差、住房公积金低、未来养老金低的人反而要多纳税。最后出现的就是马太效应:同样的税前月薪,单位福利越好个人纳税越少,单位福利越差个人纳税越多)。

综上,只盯着初次分配的劳动收入(月薪)征税,并不公平,会影响劳动积极性的。特别是对刚刚进入职场、工作还不稳定的新人群体,和因病返贫、因为中年以后长期失业导致资产耗尽、人生不得不从零开始的中老年群体,不考虑其整体情况,只用其尚不稳定的短期月薪作为征税依据,非常不友好。

更公平的做法,应该把 “家庭资产” 作为征税依据。比如,对家庭资产尚不足 20 万,而且无房无车的群体,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给予对方一个解决温饱、稳定工作 + 稳定收入、存点应急小钱的合理过渡时间。对于家庭资产在 20 万~100 万的群体,征收个人所得税。对于家庭资产在 100 万以上的群体,征收资产所得税。

另外,就是实施有差别的消费税率。对于大众型的普通生活日用品、必需品不收税 / 低税率,对于非生活必需品、中高档商品 / 服务收税,越高档税率越高,越非必要税率越高。

知乎用户 谈一笑 发表

大狗,二狗小是一对双胞胎,和小张是邻居。大狗和二狗的父亲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出去打工了,大狗,二狗的妈妈奶奶在乡下种田,日子过的十分艰难,时常到小张家蹭饭吃。

小学毕业的时候,大狗,二狗的父亲做了个小包工头,渐渐的生活好起来。

初中毕业的时候,大狗和二狗的父亲,突然发达,二狗和大狗穿上了名牌,他们家的土瓦房,翻盖成大别墅。他们家成了有钱人,兄弟俩下河摸鱼,上树掏鸟,上学的时候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学习一塌糊涂。小张依然是别人家的孩子,学习好,听话,懂事。

大狗和二狗,高中未毕业,就跟着爸爸到工地,当了带班的小头目,一个月的工资能买辆摩托车。

小张考上名牌大学,大狗和二狗都跑来祝贺,每个人给小张千元红包做贺礼。

四年大学毕业,小张又去读研究生。这时候,大狗和二狗的父亲成了大房地产商。大狗和二狗都找到对象,结婚了,妻子都是名牌大学毕业。

小张研究生毕业到深圳一家互联网大厂工作,月薪过万,成了小伙伴羡慕的对象。大狗和二狗的孩子上幼儿园了。

大狗和二狗的父亲,见两个儿子不是做企业的料,盟生了退意。转让了企业,做起了寓公。大狗和二狗每个人分了三十套房子,两间商铺,靠收租过日子。每天开着豪车但处逛,花天酒地,胡吃海喝,滋润的很。

小张工作了几年,手里有点积蓄,但不够首付。眼看就要奔三了,谈了个女朋友,但要在深圳买房,谈何容易。结婚成了父母心头的大事,急的是吃不下,睡不着,瞬间老了很多。没办法,去求老邻居,大狗和二狗的爸爸说自己早就不做事了,婉言谢绝。倒是大狗和二狗还讲义气,每个人借给他二十万。付了首付,买了房,又和亲戚借钱举办了婚礼,每个月付完房贷,剩吃俭用存点钱,去还亲戚的钱。日子过的紧巴巴的,两口子经常咳声叹气,想要个孩子都不敢啊!

知乎用户 观海听涛​ 发表

从道理上讲,5000 块钱确实不算低了,毕竟中国还有那么多人收入在 1000 以下呢,但是在现实中,5000 块钱啥也不是,别说 5000 块钱,就是 10000、15000 如果你白手起家,没有家底儿也不够用。

我知道现在疫情之后很多员工和公司的矛盾特别大,公司很难赚钱,没项目的时候愁没项目,有项目的时候愁回款,很多老板为了获得银行贷款,把能抵的都抵了,在这种情况下公司提供不了员工好的福利待遇。但是,员工的一些需求也是刚性的,通过膨胀,物价也在上涨,员工养家的成本也在提升。还有那经过十几年的爆炒,炒高的房价,里面不知道掺杂了多少倍的泡沫。看 08 年美国次贷危机,美国的房价随之暴跌,但大洋彼岸竟然限跌。

地区发展不平衡,每个地方的生活成本不一样,每个人的情况也不一样,谈收入的中位数没有什么意义。据我所知的 80 后 90 后靠工资生活的没几个开心的。

知乎用户 钥匙 2020 发表

人与人之间的生活,是割裂的。

老家是一个人口接近 30W 的小县城,除了附近有一个景区之外,没有什么支柱性的产业。

难得回去一次,和老家的朋友约了一顿,几杯酒下肚,谈到了疫情,谈到了今年的生活,发现大家过得都不太好。

做工程的朋友,包了几个政府的项目,政府没钱,结不了账,好歹信用卡刷完才付了工人的工资,今年不能说弹尽粮绝吧,至少也是个颗粒无收。

事业编的朋友已经好几个月没法工资了,现在打算重新考试考进省城去,这个年纪要供房贷,供车贷养孩子,不多的存款早就捉襟见肘,刷了几个月信用卡,额度眼看着就到底了,来年的考试是背水一战,要是考不上,明年估计就要先买车过活了。

公务员啥也不说,他稍微好点,基本工资有,只是停发了绩效,省着点,还是能过下去的。

每次聚一起,这几位哥都会整点稀奇古怪的东西互相开开眼界,今年见面啥也没有,只有数不清的叹息,和停不下来的自嘲。

我见家里酒喝完了,气氛也有些沉闷,就说出去吃点再继续,吃点东西,气氛可能会好一点。

走出去,才 9 点多,原来灯火通明的小镇,现在只有一点点斑驳的光, 大部分宵夜店都没开门,整个城市安静得像刚开发好的新区,还在人气最旺的几家还是开门的,让我们有个吃宵夜的地方。

店里灯光通明,但没有人来吃,只有几个穿着制服的服务员,坐在角落里玩手机。

5000 块对很多 1,2 线城市的人可能很少,但是对中国的大多数,那些在县镇上生活的人来说,并不是个小数目。

商店大面积的关门,大片的公职单位发不上工资,生活对一部分人来说,已经是很艰难的事。

说个大家都不在意的事,留在 456 线城市的年轻人,肉眼可见的在减少。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简单,因为穷。

除了公职单位以外,没有别的工作岗位,要想活下去,要么被省会虹吸,要么去附近的强市,或者自己在老家创业,但县城创业,大部分是亏的命原因也很简单。

能消费的人都在外地,创业赔钱,只是时间问题。

我老家,5 年前人口普查接近 40W,现在不到 28W,除了死亡的人口,你猜猜有多少流出到外地的劳动力,消费人口。

他们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大多数,也是沉默的大多数。

是和你一起刷知乎,看剧的大多数,也是你从不曾了解过的大多数。

知乎用户 卢狗蛋​ 发表

这种经济学家,最好早点名垂千古! 重要的不是名垂 而是 千古!

让我告诉你在东北一个非体制内的自由职业人 5000 元都能干啥

1. 你需要每个月交 1200 元的社保

2. 你需要每个月交 100 元左右的水电费

3. 你需要每个月交 300 元的取暖费。(房子是你自己的,没有房贷)

4. 你需要每个月交 100 元的电话 + 宽带费

5. 如果你有车,你全年车的费用摊到每个月 400 左右.

你还有 2900 元。你自己看看,你吃饭能用去多少?900 可以吗?别吃好的,一天 30 元的伙食费。

也别太苦了自己,一个月各种 水果,零食 300 元。

你还有 1700 元。全年买衣服摊到一个月 400 元,不多吧?你还有 1300 元。

兄弟,你要坚持锻炼身体,不能得病,得病也只能得新冠,因为这个国家出钱。否则一个普通感冒你到医院至少要你 200 多你信吗?因为进门就坐各类化验。最后再给你开一大堆药。

所以找个媳妇是正确的。她也自由人也 5000。(她跟你是以为看到你的房子不用还房贷)这就好了。她只交自己的社保 + 900 元伙食 + 300 元水果,零食 ,你俩伙食费 1800+600. 这个生活就好点了。她还剩下 2600

你俩结余 3900,就说你这个数字,你俩敢要孩子么?

姚洋!5000 钱元很高了, 你能告诉我高在哪里了吗?我要不是觉得自己是只是分子,我就说脏话了。

知乎用户 茶根儿谈 发表

5000 元的确是很高的收入,要知道去年全国还有 6 亿人月收入才 1000 元。

这可是正经数据。

2020 年 5 月 28 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记者会上提到 “有 6 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 1000 元”。

所以专家的话没毛病。

问题在于,5000 元的收入在稍微大点的城市,生活上的吃穿用度基本上就没啥了,更别说买房安家落户了。

更别提那些小城市了。

知乎用户 包子西施 发表

五千元是不是很高不太好说,毕竟才比我工资高了两倍多一点

知乎用户 风来运转 发表

中西部甚至沿海小县城作坊式生产线女工一个月 3000,不包吃住。还有各种鞋厂电子厂箱包厂纺织厂等等等,沿海混不下跑山沟里的各种厂。还有租房子开餐馆或者送外卖等等,对了还没说打零工,工地做事或者种田的。

首先,你要承认他们也是人。然后再来说说 5000 算不算高。

知乎用户 不成村落夕陽邊 发表

好想把我驻村时统计的农民的收入发出来,你们就知道 5000 一个月有多大了。

知乎用户 毛毛 发表

中国人均 GDP 刚刚突破 1 万美元。也就是约 6w + 人民币。

如果月入 5000,年入基本就是 6w + 人民币。全部花掉,恰好符合中国人均。

从这个角度看,5000 绝对不是一个低收入了。起码是平均水平。

再加上中国实际上的收入中位线是大致 3-4K 水平。也就是说 5000 是要高于中位线的。。。

知乎用户 筷子 发表

经济学家只懂经济

只会算数学题

但不懂人心 和 政治

其实古代的税制改革,从长期看,往往是减税的时候,总金额收的多一点。

为什么呢?

因为减税的时候,可能还伴随着一些严格的配套政策。

比如张居正改革的时候,就实行一条鞭法,把杂七杂八各种税目合并到一起了。

这样,普通老百姓交税的时候既省心,也省钱。

而且,当时还严格丈量土地,减少地主隐瞒田产偷税漏税的情况。

——因为减轻税负,可以让大多数普通老百姓好好活下去,并且支持你。

——而打击地主,才能给你带来更多的税收。

(想到了就扯几句,我历史学的不好,可能有偏差,还请评论区高抬贵手)

知乎用户 兜兜 发表

5000 工资…… 很高……

呃……

高个屁。

五千块钱的工资要买车买房,那要等多少年?

不吃不喝多少年?

五千工资,根本不够!

五千工资,一月一千的餐费要吧?

一月一千的房租要吧?

还剩三千。

三千有个屁用。

买点衣服,买点鞋子,下个馆子就没了。

要是男的 5000 工资。

交个女朋友。

那这钱更不够用!

有点数好吗?

知乎用户 猫南北 发表

你知道一个国家为什么会完蛋吗?就是这种经济学家太多了,所以,她就得完蛋…… 而且必须完蛋,如果不完蛋,就得毁灭,就得种族灭绝。

因此,像这种官僚资本主义肉喇叭还是别信,否则,你怎么死都不知道……

中国社会贫富差距最大足够上到几十亿倍之大,信不信由你…… 所以,所谓的五千块就是一个谎话连篇的口号而已,你这么不 1 万开始征税了,这是你能决定的?

知乎用户 苦艾酒 发表

扯淡,

1.5000 块,占 14% 的比例,很低。说明我们国家 86% 的人生活砸极低的收入下。

2。同步对比的生活消费支出。

3 同步对比的家庭教育支出。

4 同步的子女教育支出

5 同步的房价占家庭支出。

6 还有家庭成员医疗支出。

7 还要面对父母的养老医疗支出。

这 5000 块对他们来说很高了?我不知道说什么了,说多了要被封号的。

知乎用户 魔芋 发表

5000 元 = 785 美元≈0.0024 日爽≈3.73×10^-6 薇。

多不多的,算一算嘛,高不高的,比一比嘛。

知乎用户 小猫咪 发表

经济学家,能坦然道出 5000 块钱收入已经很高了,应该好好夸一下!

什么?竟然是为了反对提升个税免征点?算了,不夸了吧!

“我们现在交个人所得税的人,占到全部拿工资的人大概就 14% 左右,是非常低的比例。”

原来经济学家们早就知道,全国月薪 5000 以下的人,有 86% 这么多!

但他们的学识,没有用在如何提升这 86% 的人均收入上。而是用在了,如何让他们有效纳税上。

这话前半句,乍一看,好像是在为广大劳苦大众发声。仔细一品,又好像不对。

假设起征点调整到 8000,假设月薪 5000~8000 的基数占比人口总数量 8%。

8000 扣完五险一金之后是 8000*(1-18%)=6560 元。

(6560-5000)*3%=46.8。平均一个人缴税 46.8。

最新普查显示,我国总人口数超过 14.1 亿。8% 占比就是 1 亿 1280 万。

112800000*46.8=52 亿 7904 万。

这数看起来挺多,也就不过是 8 * 某直播带货主播一年偷逃税额。

起征点能不能调整到 8000,月薪 5000-8000 人口数能不能达到 8%?

这样看来,这 52 亿又面临着很大程度的缩水。

国家真的差这群劳苦大众这点儿吗?这点儿,一年多查几个收入额占全部人口基数 2% 的,也就成了!

知乎用户 张年年 发表

因为我国生活质量和收入的直接关系并不大,所以也不单是互联网式吹嘘。

除了很多人说的资产,还有就是城市和父母因素。

我举个简单例子好了,我身处某一线城市,

我不谈什么包租公 富豪 体制内的例子, 我谈谈最普通的最低的 10%-40% 普通土著阶层的生活水平

也就是有一套本地住房 父母是普通工人出身有稳定退休金 身体还算健康(最低的 10% 或者各种原因没有住房 或者父母也疾病等等)有一定存款

一线城市土著的退休金基本最低的国企工人退休生活 4000-5000 元,父母两个加起来平均 9000 元。

我们来看看这些土著的生活水平

有生活经验的来说 多人做饭 每人成本是低于单人吃饭水平的。而且有父母帮忙做饭补贴你 他们可以花时间选择廉价菜

一般这些家庭 房子面积或许不大,但是位置一般不错,所以交通通勤不用花费过多时间,时间就是成本。

水电煤等费用 有父母补贴你,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就算三分之一。也可以省下很多钱。

医疗

一线城市退休人员的医保是报销 85% 如果是大病额外报销 7.5% 户籍土著实在困难 街道居委会额外补贴。

这样说吧 家庭开销基本上两个人工资用一个,剩下一个放进存款 吃理财收益

所以这些土著家庭子女 如果书读的一般 就找个 955 交社保的工作 一般工资五六千元(这种工作只有土著来干,外地人生活成本都不够)

这种情况的 5000 收入生活质量怕是比同城市外地人两万元还要强吧。

这还是最最普通的底层土著, 如果你家赶上房产风口 有多套房子? 如果你家长辈有体制内出身,退休金就 1 万 2 以上了。生活更舒适。

知乎用户 浮生追忆 发表

这位院长认为月入 5000 已经很高,不支持提高起征点

翻译翻译就是:建议降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说完这话,院长在觥筹交错推杯换盏之际,吹牛时又会说 5000 块连他们家阿黄都养不活

知乎用户 哈哈哈 发表

高收入是一万,大于一万要规范调节

中位数要考虑农民群体,特别是关注返贫风险大的,他们收入很低,群体基数特别大

五千确实很高,如果青岛有房子可以稳定下来生活,如果在部分一线也是可以生活的,个人认为五千是中位数之上

知乎用户 红旗漫 发表

先说一下这个事的背景是近期李总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延续实施部分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

为减轻个人所得税负担,缓解中低收入群体压力,会议决定,一是将全年一次性奖金不并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实施按月单独计税的政策延至 2023 年底。二是将年收入不超过 12 万元且需补税或年度汇算补税额不超过 400 元的免予补税政策延至 2023 年底。三是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单独计税政策延至 2022 年底。上述政策一年可减税 1100 亿元。

但是,有一些人却看不下去了,公然出来唱反调。

著名经济学家、北大国发院院长姚洋表示,他不支持再提高个税免征点,5000 块钱免征点不能再往上提了。我们现在交个人所得税的人,占到全部拿工资的人大概就 14% 左右,是非常低的比例。

姚洋给出的论据是:我们直到今天,仍然是重对企业收税。主要的税赋是在企业那边,个人所得税占 18 万亿税收比例为 6%-7%。那你要看美国,大头是个人负担的税。所以我们的税收结构,就应该是把企业的税赋降下来,把个人负担的税赋涨上去……5000 块钱的免征点不能再提了,5000 块钱已经是非常高的一个收入了。

什么叫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姚洋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鲜活的例子。

5000 块钱的收入已经非常高了?当然,都超过了 86% 的人。但是,5000 块钱到底能够干什么?别说在北大的所在地北京了,就是在二三线城市,也不够塞牙缝的。如果你再有个房贷,还得养个小孩,你觉得日子还能过?

5000 钱块钱在一个城市当中,是很难充裕地过日子的。这,是一个常识。而姚洋呢,更狠,简直就是周扒皮,把目光都瞄向了 5000 块钱以下的人群。

美国税收的大头,是个人贡献的。但是,姚洋怎么不说美国人的工资是多少?每个州的情况不同,总体上时薪是在 7.25-15 美元之间,折算成人民币是 46-95 元。按照一天 8 小时工作制(在美国,可没有免费的 996),则是 368-760 元。如果工作 22 天的话,一个月是 8096-16720 元。请注意,这是美国的最低工资标准。

这些年以来,专家跟教授,已经成为了侮辱人的词汇了。为什么如此?因为,这群专家跟教授,总是想侮辱人们的智商,以为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殊不知,时代变了。人们可以从各种渠道,接收到不同的信息,可较全面地去看一下整个世界,并比较彼此的不同。

当我们发现:专家跟教授说的跟我们看到的,是不一样,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而且,他们还在大言不惭、一本正经、唾沫横飞,谁活成了一个笑话,就一目了然了。

晚清吴禄贞曾经这样评价徐世昌(时任东三省总督)身边的人:

议论皆文明,样子皆标致,救东事(东北边疆危机)则不足,坏事则有余。

以姚洋为代表的专家,是不是就如此呢?

好在,李总没有听他们的,有了上述决议。

知乎用户 灰太狼​ 发表

以上海为例 2021 年的话 月入 4500 一下的 应该不足百分之 5 因为低于这个很难生存

4500-6000 是个小高峰 百分之 20 左右 不是最多的 多半从事工厂工人 服务员一类工作

最多的是 6000 到 1 万以内 百分之 35 左右 从事大多数行业 可能有那么点技能 比如理发 之类 初级码农也在这个价位

1-2 万 占比 百分之 20 左右 其实比例并不小了 算不上精英 只能说还可以 算生活了 但是留下无望 多半是 很多行业里面的 中等 或者中上等水平的 收入

2-3 万 占比 10 左右 除非 2 人结婚 否则 留下无望 同样也算不上 精英 只能说 他会到老家 会被人说一句 混的不错

3-5 万 百分之 5 左右 艰难留下 还房贷

每个国家或者地区并不相同

收入或许会有椭圆形 但是阶级从来都是金字塔形

第一层 新兵

工人 服务员 收银员 等职业是 上海金字塔最底层 也是最大的一层

他们是纯服务的一层 自然人数最多 总不能享受的老爷们比韭菜还多吧?也伺候不过来啊

第二层 伍长

有点技能的 算是第二层 日子好过点 算是生活了 占比不算小 反正也留不下来 只是有发展前途 多半人原因拼一拼

第三层 十夫长

只占比较小一部分 算得上白领了 搭伙过日子 还是可以 上得起车的 大部分人一辈子努力也就这了

第四层 百夫长

金领 拿股份 股权的 比例很小 以及一些做小生意的 多半在这个层次 留的下来 生活水平影响也不是很大。 中国最舒服的一群人 上不用操心 公司发展。 也能那不少钱 混到这一层努力是达不到的 的确需要点脑子

第五层 千夫长

合伙人级别 有行业资源 也有部分行业内行政资源 没接触过 断定不了 年入几百万肯定是 有的 这种人在上海 千里挑 1 吧

第六层 万夫长

应该是老总级别了 一般人接触不到 必然较为深入接触政治 想不来人家是啥生活

知乎用户 帝钧 发表

3000,不包吃住。

或者工厂 15 小时,4500。

有技术的,6000 左右。

有学历有技术的 7000 左右。

一万以上看行业看职位。

大部分就是 4000 块,无法长久的无休工作状态。

知乎用户 农村卖油翁​ 发表

中位数我记得 4350 吧,前两年看到的,不是 80 后 90 后的,是全社会的。不过想来也高不了多少。

知乎用户 北风 发表

经济学家姚洋所说的占全部拿工资人数的 14% 数据不严谨,大概率来自于国家统计局 2018 年发布的全国时间利用调查公报,当时国家统计局表示为了分析收入水平与活动时间的相关性,在时间利用调查日志表后面设置了一个关于估算月收入的区间。

注意⚠️这里是样本数据,不是全国平均数据!

月收入 2000 元以下的群体约占 38%,2000 元到 5000 元的群体占 46%,5000 元以上的群体仅占 14%。2018 年全国时间利用调查公报

当时因为公报对采样人群进行了分类,还引发了一波不小的舆情。

国家统计局:月入 2000 元至 5000 元并非 “中等收入群体” | 北晚新视觉

所以也就有了姚洋说 5000 元以上是中高收入的判定,出处在这里。2 年前统计局就出来辟谣了。

程丽华部长提到的个税人数

2018 年财政部副部长程丽华在回答关于个税起征点的问题时,曾提到 “仅以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提高到每月 5000 元这一项因素来测算,修法后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占城镇就业人员的比例将由现在的 44% 降至 15%。” 而 2017 年末,中国城镇就业人员为 4.2462 亿人,按照程丽华给出的比例计算,个税改革后,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数约为 6400 万人。

5000 元以上到底有多少人?

怎么看待贾康「目前就 2800 万人在交个税」,难道 98% 的人收入都在 3500 以下吗?

几年前写的这篇回答依然有参考意义。只是缺乏模型,各地税务机关也很低调不再披露人数。从退税人数来看,全国 5000 元以上的人数保守大于 8000 万。

知乎用户 国税小达人 发表

说这话的前提,如果是讨论我们大家应当享受的薪资待遇,那么 5000 不多,甚至在很多地方已经偏低了。

但如果这句话的前提是讨论全国人民平均收入水平,那专家的确说的没错。

看过隐入烟尘的应该都记得,男主一年的收入也才 4000 块。

知乎用户 神忍 发表

经济学家这话说了一半,所以各位都觉得不对,于是你们开麦喷,我理解。

但如果后一半说出来,你们大抵就不是喷了,而是直接想要武器的批判代替批判的武器了。

个人所得税这东西,是 “穷人中的富人税”,或者说,整的是所谓的 “中产阶级”。

中产阶级只要没有生产资料所有权,本质上也是无产阶级,但不同的是这个阶级是无产者中收入较高的部分。

提高起征点意味着部分免税,不给这些人免税意味着什么,懂得都懂。

之所以很多人反对,是因为他们大抵都处于这个阶层。

没说出来的后半句,大抵是 “富人税” 或者“资产利得税”。

当然,现在已经开始杀猪准备过年了。

否则为啥严查娱乐圈税务问题。

但这些所谓的 “富人” 没啥根基,好欺负,算是既得利益集团里的浮萍。

真正的大佬,嘿嘿,不可说。

这句话实际上的问题不在于工资多少,而在于为什么要盯着劳动者的工资而不是盯着那些… 是吧。

这么多年发展,时代红利被极少部分人所攫取,却要大多数人承担代价,意难平很正常。

当然,我不确定这个回答能存在多久,希望别被河蟹。

知乎用户 陆仁贾​ 发表

在传播学中有个理论是预设议题。具体到这个问题上就是把讨论的焦点集中到 5000 元的收入到底高不高。

但是,这样就掩盖了真实的问题。劳动与资本的收入差到底有多大。二者的分配是什么状况?

劳动所得 5000 元不低了。那更高的收入来源是经营行为吗?到底经营行为获取了多大的利益?

如果 5000 元是平均中位数的话,那劳动所得应该可以算出来吧。再对比资本收入,来看看盯着这个个税有多大意思?是不是应该把目标指向资本课税才更合适?

知乎用户 如风在​ 发表

没问题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就是很高啊

到底要摆多少证据出来,你们才能相信贫富差距真的很大

知乎用户 弈剑听雨阁小师弟 发表

怎么都在扯 5000 收入已经很高了。

5000 收入在普通县城确实很高了,但你换成东部沿海的县城试试?

但他的话的重点在于:不建议再提高个税起征点

这事就有的聊了,不过我不想多说:

1、目前的个税并不低。

2、关键的问题在于我们目前的个税与对应享受的纳税带来的优惠并没有对应上!

3、如果想知道缴税通常应有何种优惠,参考欧美制度。我不多说,说了肯定就成什么分了。

4、为什么又想在个税上动刀?

知乎用户 摸鱼酱 发表

虽然他说这句话的目的是后半句

但 5000 块钱在中国更广泛的地区和人口中,真的算是高收入

今年中国前三季度个人可支配收入平均数两万六,这已经是比去年上升了 9 个百分点的结果,按照这个趋势,因为第四季度城镇人口中的一部分收入普遍高一一些,所以整个能达到三万五左右,比去年有所增加

也就是说中国平均每个人一个月三千块钱收入,当然了,按照很多人的质疑,这是平摊到了没有收入能力的老人和孩子身上之后的结果

但五千块钱对于一个 “平均数三千” 的整体数据而言,肯定算是很右侧而不是左侧的数据,注意是平均数三千还不是中位数三千或者众数三千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6f7LdD 发表

某西部中心城市的卫星城,一套小套二,市场价不过七十多万,但按揭每月基本就 3 千。

我们假设,这个城市有个拿五千工资的扑街仔买了这样一套房子。

他的公司还算有良心,按照百分之十在给他缴纳公积金,那么他每个月有一千的公积金来支付按揭款的部分。

扣除五险一金后,他实入手勉强算是四千块(也许还有点全勤奖什么的)。

按揭三千,公积金覆盖一千,他还需要交两千。

也就是说,每月他手上的活动资金就是两千块了。

午饭,吃碗面 12,吃炒饭 13-15,吃盖饭 15-18。按平均 15 计算,一个月 450。

晚饭,自己煮点稀饭买三个馒头加点榨菜老干妈之类的,一个月算 150。

早饭,呸,没资格吃早饭。

一季一套衣服不过分吧?夏秋季的便宜,一套一百五以内。冬春比较贵,加起来六到八百很合适,毕竟过年回家得穿像样点。这样一个月算一百块。

水电气物业,一个月算一百块。

交通(步行加公交,偶尔坐个地铁)一个月算一百不多,话费,68 那种带网的套餐吧。

这样,他手上的流动资金就只剩一千了。

月薪五千,在买了房的情况下,光是以最低标准活着,就只能存一千了。

不买房好点,还能存三千。

一年三万六,干十年,能够在老家把破破烂烂的老房子修一个小三层,再找亲戚朋友借点钱,可以凑十万彩礼娶个老婆(emmm,毕竟不是那个省,彩礼还不算太夸张)。

一旦有了老婆娃,月薪五千根本不够花,你得想方设法挣钱,把娃拉扯大让他上个野鸡大学。这样他毕业之后才有资格继续拿五千月薪的高工资。。。

知乎用户 云山外 发表

一个月 5000,确实很高。

以我家为例子,我父亲退休每月 4800 元,我母亲城镇人员退休每月 240 元,我媳妇每月 3500 元,我两个孩子都没工作,每月 0 元。我每月 6000 元。也就是说超过每月 5000 元的人的比例仅有 1/(2+1+2+1)=16.7%。

所以,每月 5000 元已经是很高的收入了,应该让我交些税,要不怎么调节我这样高收入人的收入呢。

知乎用户 fuccc 发表

在大学里念本科,整个校园里所有同学就没一个专科学历的,自然而然就觉得全中国所有人都是本科学历。

在北京国贸的写字楼里待的时间长了,自然而然的就觉得全中国所有人的收入都和自己周围的同事一样一个月一万多。

中国和整个欧洲的面积差不多,欧盟尚且可以有大英帝国和东欧子宫的差距,中国人收入有过万的有不足千的,怎么就要觉得奇怪呢?

知乎用户 任雪风​ 发表

按陈平老师的说法,中国 2000 人民币比美国 2000 美元的购买力更强,5000 元那就是五千美元的购买力,达到美国人均 GDP 了,这能说低吗?

知乎用户 小鸟不死 发表

标题存在误导 “概念理解” 和误导 “问题讨论重点” 的嫌疑。正文:

_北大国发院院长姚洋在节目中表示,不支持再提高个税免征点,5000 块钱收入已经很高了。_我们现在交个人所得税的人,占到全部拿工资的人大概就 14% 左右,是非常低的比例。

1、误导 “概念理解”:根据句意理解,姚教授这里的 “5000 元” 是指“应税工资”,应税工资 = 每月税前工资 - 五险一金 - 赡养老人、抚育小孩可以抵扣部分 - 继续教育可以抵扣部分 - 其他可以税前抵扣项。正如其他知友所言,福利项目齐全的单位(比如她说的高校),假设一个高校讲师的税前月薪 1.5 万,在扣完各种税前抵扣项目之后,“应税工资”如果只有 8K 上下,那么根据目前的 “应税工资”5K 起征点,应税部分(8K-5K)=3K*10%=300 元(个人所得税)。如果继续提高“应税工资” 起征点到 8K,那么这位讲师就完全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大家觉得税前月薪在 1.5 万及以上的人比例有多少?全国 14.1 亿人口,1% 有没有?

所以:

(1)“应税工资”和 “税前工资” 不是一个概念,如果你的 “应税工资” 接近“税前工资”,那大概是因为企业福利项目太少,社医保缴纳基数太低,税前可抵扣项目太少。

(2)“应税工资” 和个人 “可支配收入”(税后月薪 + 个人可以拿到手的住房公积金、社医保,奖金,以及个人股票基金等投资收益)也不是一个概念,“应税工资”是一个统一的征税标准,个人 “可支配收入” 每个人都不同。

**2、误导 “问题讨论的重点”。姚教授话里的重点不是在说“5000 元月收入” 很高,而是说把 “应税工资” 维持在 “5000 元” 是合理的,不宜再继续提高起征点。因为他的生活圈层(高校)福利体系本身就比较齐全、税前可抵扣项目很多,“应税工资”可能只有 “税前工资” 的 2/3 甚至 1/2,假设继续提高 “应税工资” 起征点到 8K,那么可能连月薪 1.5 万的人都不需要纳税。**所以他的这个说法,其实也是为了避免起征点太高,导致月薪 1.5 万的人都不需要纳税,是合理的。

最后,“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个人觉得与其讨论工资起征点(很多工薪族扣完五险一金及赡养老人抚育小孩的扣减项目后,“应税工资” 压根够不到起征点 5K,根本就没必要操心这个问题的)、吐槽 “个人可支配收入”,还不如讨论讨论如何建议国家重点对资本收入征税(广开税源),恐怕这个才更能解决问题吧。

知乎用户 简一泓​ 发表

真正深入底层去看,月入 5000 本来就是很高的收入……

就我们单位的基层员工,也是直到去年,才实现了月均税前 5000 块。

而我们这城市,人均 GDP,在全国小 300 个地级市里,排 70 几,妥妥中上游。

这样的城市里,体制内基层,又已经是妥妥的中上游。

月入 5000 就已经是前 14%,一点不稀奇。

毕竟你读个 985211,就碾压 99% 同龄人了。

-

当然,有人会说现在力工都一天多少多少钱。

你去干嘛,看你能干多久力工?看你干力工干出来,是个什么生活质量?

真要衡量底层收入,最好的一个标准,是看「底层服务人员」的收入。

还不能看喜茶、星巴克那种年轻服务员,最差也要看肯德基、麦当劳、中小饭店服务员、超市收银员的收入。

这种服务工作,强度合理,环境不恶劣,不存在性别、年龄门槛。能最直接反应一个社会里「人值不值钱」。

这么说吧,国内这种服务性质的底层工作,想要月入 3000 都不简单,而且五险一金基本没有交齐的,普遍要上夜班,月休还只有 2-4 天。

只有麦当劳,可以严格按照劳动法规定的 8 小时工时,给你上五险一金,但那个月收入到手,在我们这城市,基本只有一两千多块钱了。

这就是我国「城市社会」最基本的现实,最底层的底色。

农村就不说了,因为说实话,我也不了解。

知乎用户 esseJ​​ 发表

他说的数字可能都算高了。。。。毕竟还有很多人月薪不足 1000.

总理:中国人均年收入 3 万 但有 6 亿人月收入 1000 元
2020 年的新闻报道

而且很多人的工资就算远高于 5000,但是加上房贷车贷等东西,可能每月也没什么余粮。

所以关键是——

提高个税免征点,是一刀切的东西,并不能解决问题。

象这几年开始执行的个人所得税,其实是一种不错的尝试:

1)需要赡养老人的,免征额度提升

2)有儿女需要抚养的,免征额度提升

3)租房或者有房贷的,免征额度提升

希望未来有更多更好的类似规则出来。

另外 1 点,咱也不能总是想着从工资上去做文章。

而应该从资本角度。

比如房产,比如垄断企业,比如公益,比如某些暴富行业上。

不管是某些明星们的狡兔三窟,还是某些网红们的偷税漏税。

已经很说明一个问题,有极少数人掌握了极富有的财产,而底下的打工人,也仅仅拿到了普通的收入。

先富带动后富,是伟人的梦想,也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发展。

知乎用户 日小月 发表

按照制造业的利润 5000 元工资的确不低,只是住房教育医疗这三座大山太贵了而已。

知乎用户 萧萧​​ 发表

高不高看消费水平啊,你要租独立住房 1000 块,房子 100W 顶头,地铁 2 块钱随便坐,公交 1 块钱随便坐。日常一顿饭 15 块钱营养均衡。92 号汽油 3 块钱一升。当然可以了。没问题。

你现在房子 300W + 一套,独立房租一个月 4000+,地铁动不动 5 块 +,日常一顿饭 30 下不来还是垃圾食品,汽油动不动就涨价 7 快 +。成天 996.。。。跟说 5000 不少了,我想问问专家你的房子怎么解决的,你孩子干啥呢?

知乎用户 三石法子 发表

其实也还行呗。

看起来中位数八成是在两千出头。

年收入五万,差不多就进全国前百分之二十了呗。

对相对比较富的人收税就行了呗,月入五千,听起来还行。

不然真的只对前百分之一二三收税,那好像也有点怪,只要能把前边的高额累进税差不多收齐了就行。

(或者说,如果月收入超过 5000,我乐意交税。。这就,嗯)

知乎用户 拉普拉斯大魔王​ 发表

论讲道理和理论,小百姓无论如何是讲不过专家学者的,但只看数字,不把物价大幅上涨、通货膨胀、家庭医疗支出大幅上涨、教育支出大幅上涨这些考虑进去进去,请问这科学吗?

我还有个困惑:个税设置初衷,到底是要变成雁过拔毛的税种,还是要实现收入公平?

如果是为了调节高收入,为什么徽州宴的老板那么火的的生意缴纳少的可怜的税?

为毛头部主播们、明星们动辄逃税都是数以亿计?

专家学者们,麻烦你们先把他们整明白了,再来跟广大民众探讨个人起征点的问题,你说啥我都支持你。

知乎用户 职场功夫熊猫 发表

5000 块钱收入已经很高了,我们现在交个人所得税的人,占到全部拿工资的人大概就 14% 左右,是非常低的比例。

那些不拿工资的呢?

知乎用户 不可名状的莫扎特 发表

我觉得 5000 已经算很高了,对我自己来说都不算低。

仅为个人一家之言,供参考。

知乎用户 扁舟子​ 发表

说点比较残酷的话,平均工资和中位工资现在很多时候变成了安慰年轻人的话,很多统计没有计算非劳动人口,即使是劳动人口,社会上也有很多人也不是把重心放到工作方面,一个真的有决心认真工作的 80,90 后我觉得是应该用更高的要求的…

更确切的说,你要看看自己的年龄,学历,决心,行业

我刚毕业的时候当时看了个好像是前程无忧发的一个工资报告说上海程序员年均月收 8K+,但是自己实际能拿的都是四五千的工资,这个其实是跟年龄或者说经验有关的事,现在我就不用担心自己达不到平均水平了

学历就不说了,社会上本科是很少数的,虽然但是… 大学生们明明先天就位于那 10% 里面,为什么会要用 50% 的标准呢

决心的话,就是工作的接受度,换句话说就是内卷程度,很多人尤其是… 对于工作的内容,地点,时间接受程度非常低,这样工作的薪资自然会低一些,我就见到过几个上海的本地人根本不怎么在乎上班的工资,只是单纯的在家附近上个班,别说加班了,经常还会请假,早退…

行业也不用细说了

总之自己的薪资水平该不该用中位数 / 平均水平来衡量是看个人的,要是刚毕业 / 退休再就业,能达到中位数 / 平均水平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但是大部分 80 后,90 后正值事业上涨的巅峰期,如果真正有心奋斗的话,这个时间点用中位数 / 平均数来安慰自己是不太应该的

难得有人看这个回答,追加一点点,自己也是 90 后,也迷茫过,现在稍微好了一点,人想要提升豁出去拼总是一种不坏的选择是吧

[爱] 话是难听,有些说法也不严谨,但是这个道理我是坚持的,自己也有过收入焦虑,尤其年纪大了好几年涨不动的时候,也觉得拿来跟人比很痛苦,但是现实就是这样,自信一点,努力一点,少摸一点鱼,反内卷风气利好的大都也都是内卷厉害的人

知乎用户 叶忆雪 发表

砖家说的没错,人均真的很低!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XC0S5i​ 发表

如果有房有车,不养孩子的情况下 5000 挺好的。刚出学校的时候我肯定不会这么觉得,但现在不一样。

讲一个真实经历,我大学刚毕业的时候,我爸托关系让我进保险公司,毕竟我学的是金融。

我去面试,那个大哥说你也是某总推荐的,咱们就简单聊聊,问我想要的薪资是多少。

我刚毕业,真的觉得五千很正常了。所以我说五千。

结果…… 那大哥说他工资也才五千,而且还是经理级别的。他觉得我想要的工资太高了,给不起。

再后来,他觉得我不合适,把我往别的保险公司去推。

可能是觉得人家老总介绍的,直接拒绝不好。就这么的,我最后也没有去保险公司上班。

哎,父辈还认识开店的,饭店啊,奶茶店

问过我的情况,说给服务员工资已经开到四千了。话里话外,大学生这个价格太低了。

我真的愧对父母,没能找一份稳定的工作。

哎,都是伤心泪啊。

知乎用户 融楠 发表

一份素拉面 6 元,

一份国民运动鞋 200+,

一份能用的国产低端手机 1000+,

这次我站专家,确实不算低了,我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知乎用户 墨瞳 发表

最近这句话老是反复被提及,“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老家的土话是 “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其实都是一个意思。就像下面的答友说的,都是中国人,但有些群体之间,一辈子也不会有交集。

小县城的收入和北上广的收入肯定不会是一个档次的,但北上广只有这三个,小县城星罗棋布可是有很多很多,但论起生活质量来看,未必会相差很多。北上广的社畜们,每天匆匆忙忙,早出晚归也不过碎银几两,一部分钱交了房租或房贷,收入超过起征点没多少还要上税。小县城上班的地方离家几分钟,最远不过半小时,还不用交房租,生活悠闲自得,收入低不用交个税,可消费低,还会有节余。但这只是不同的两种生活状态而已,生活在其中的人也只是做了自己不同的选择。

80,90 后已经是中坚力量了,但中位数在各个地区肯定还是不同,甚至还会相差不少,要不为什么每年的统计数据一出,就有很多评论说自己又拖了后腿呢。所以这个问题,意义真的不大,自己的活法自己掌握吧。

知乎用户 繁花似锦​ 发表

前东家属于以销售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公司,这个行业的创业门槛很低。

工资分为几档:

合伙人、高管、销售精英拿着上百万的收入,占 5%。

一般的销售、中基层领导拿着 1-3 万左右的收入,占 15%。

剩余的人群拿着几千的收入,占 80%。

月平均工资 10k。

一年涨薪的人数屈指可数,3 年如果没有晋升机会,同一岗位或者平调的话,涨 1-2k 已经算是很高的了。

现东家科技型企业,数字孪生领域。

根据企信宝的工资显示,平均月工资 20k。

快手平均月工资 31477。

字节平均月工资 29327。

通过这些企业的薪资结构组成以及平均工资水平,能够看出:

1、大厂的薪资水平确实很高,同样,看看招人条件,也确实很高。

现在进入大厂,学历是第一敲门砖,所以在校一定要好好学习。才能有选择去不去大厂。

其次,进入工作岗位一定不要摸鱼,摸鱼浪费的是自己的时间,不要总认为公司亏待了你。

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觉得公司不识他这匹千里马,所以就想着拿多少钱干多少事。

这样的人,要么被公司辞掉了,要么一直在这个岗位,日复一日做着重复的工作。

所以一两年后你凭什么和公司提升职加薪,又凭什么去找高薪的跳槽机会呢?

如果学历可以,有机会进大厂我建议是去大厂历练。如果没有进入大厂,那么去一家有厚重感的企业,这家企业做的事情要很难。虽然一开始入行会很辛苦,产出慢,见效慢,但坚持下来的人都不是很差。这类人是长期主义者。

不论进不进大厂,在哪里工作,时间都是自己的,成长都是自己的,不要做自掘坟墓的事。

2、建议进入科技领域(或需要专业知识,非常纵深的领域)。

企业一般会经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在春季的时候,企业发展靠渠道,市场知名度小,产品和客户不成熟,所以要通过渠道逐步建立品牌知名度。

在夏季的时候,万物复苏,产品和客户比较成熟,销售导向,客户成功模式进行复制,快速的占领市场。

在秋季的时候,市场竞争激烈,产品成熟,服务导向。做老客户的增值复购,寻找第二生长曲线。

在冬季的时候,市场饱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通过科技的革新,创造新的产品。当科技是这个行业准入门槛的时候,很多没有做科技布局的公司,都将失去竞争的资格。

所以,无论从企业的高阶竞争,还是国家政策的导向,亦或是科技行业的薪酬比例来看,科技行业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或者选择一个专业纵深的领域,未来才能有竞争力。例如大健康、教育心理学等等,都非一朝一夕能有所成就的。

选择难而正确的事,未来才能越走越轻松!

知乎用户 兰时黑黑​ 发表

交个税的人群,是最老实巴交、按部就班工作的那波人,但实际上很多收入比 5000 高的人根本没交税,比如我有亲戚卖烧烤的,一年收入 30-40w,有亲戚养猪的,夫妻俩养了几百头猪,前两年行情好的时候一年赚了几百 w,还有亲戚搞装修的,一年也是 20 几 w,这些人,收入远高于个税起征点,但是我敢保证,他们一分钱的税都没交。

这样的群体在民富地区是非常多的,买起房子全款眼睛都不眨一下,反而交税的工薪阶层,买个房子首付都要东拼西凑。所以单纯用个人所得税来平衡收入差距,实在是太单一了,也太不公平了。

知乎用户 泉禾丹 发表

我试试来给一个不同的角度,

我们都能理解时薪的概念,论工资关键点要看时薪,就像工厂月工资有没有过 5000 的,有,可能还不在少数,但是这是卖命钱,

众多的土木牛马,加班社畜有没有过 5000 的,更是有,这些也不在少数,这也是幸苦钱,

往往高出 5000 月收入的,用时薪一算,大家就呵呵了,5000 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尤其是涉及的群体,主要还是多劳多得的普通人的确不能算高,还有一个侧面可以证明,

社保缴费基数

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全国只有上海,北京,西藏的社保缴费下限是超过了 5000,28 个城市缴费下限普遍在 3000 到 3500 左右,这个说明全国以劳换钱为主的群体月收入大致就是 3000-4500 左右,

对于这部分人群,5000 元是一个明显的天花板,即使偶尔有一两个月达到或者高出 5000,但主要收入基本是维持在 4500 以下,

这些基本就是现代牛马社畜的平均线,不包含农民,自由职业,灵活就业这些群体,这些群体按年收入平均,也极可能是月收入 4500 这个水平,

不得不说,5000 这个水平,在全国来说,的确就是普通打工仔的天花板,尤其要加上 35 岁以后就会失业的情况,5000 是很高的收入了。

以上

知乎用户 战斗 Bug​ 发表

逻辑就是错误的,起不起征不应该看人口比例,而应该看收入占总财富的比例。

就像有个小说里有个终产者,他的收入占总财富,应该是 150%。(不知道多少,随便编了个数学)

剩余人口,是负债 50%。

他们人口比例占了 99.9……%。

难道说他们负债 5000 已经是很高的收入 (相对于其他人)

如果不是那么极端的例子

就是二八法则,百分之二十的人占百分之八十的收入。

那剩下的百分之八十的人,因为比例高 (相对于其他人)

所以都要交税,而不是向占总财富比例高的人,越需要缴纳更多的税。

这些我觉得 country leader 比我们更懂,但是食利阶层的人……

知乎用户 直面霞光 发表

既然你说五千元已经是很高的收入了,那么我就可以说十二个小时有两个小时在工作,剩余时间就是吃饭睡觉休息娱乐已经很对得起这份工资了,已经是很高的工作量了。

知乎用户 懦夫 发表

作为公民献计献策,建议起征点可以更精确化

比如,按凌晨人口逗留热点区域区分

广州汇悦台区域上海汤臣一品区域,起征点 100。最高档税率 99%(灵活就业人员,夜班工作人员和住家保姆等可以申请豁免)

广州花都人民医院区域或上海宝山区域,起征点 10000。最高档税率 25%

比如,按人口政策契合度区分

学龄三孩,双方父母赡养,房贷月供,车贷,车位贷,对应银行账户支出水平占收入水平 95% 以上者,起征点 100000。最高档税率 5%

单身,未婚,30 岁以上,无房贷车贷车位贷,对应银行账户支出水平占水平水平 95% 以下者,起征点 1000,最高档税率 95%

老少边穷起征点适当高一些,最高税率也低一些

总之,应该鼓励结婚,鼓励多胎生育,鼓励大宗消费,鼓励赡养父母,多管齐下。

知乎用户 自费转世仁波切 发表

看到这个最开心的莫过于资本家了,5000 原来很高啊,那以后招人就 3000 吧

知乎用户 每天都要好好学习 发表

我们先来看一下中国 GDP,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了 2021 年各国 GDP 总量对比图,中国和美国的 GDP 高居前两位,两国 GDP 总量甚至达到了世界的 42%,当初的世界第二日本,现在的 GDP 也只有中国的 1/3 左右。

1978 年,我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十一位,随后快速追赶前面的国家;2000 年我国经济总量超过意大利,居世界第六位;2007 年我国经济总量超过德国,居世界第三位;2010 年我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高居世界第二位。甚至有经济学家指出,如果按照购买力来计算的话,中国的 GDP 其实已经超过了美国。

看到这,很多人感到自豪,也有人认为中国已经成为发达国家,但从人均 GDP 来看,其实中国普通民众的收入并不高,由于中国人民数量高居世界第一位,因而中国的人均 GDP 远低于美国,但近 10 年来飞速上涨的房价,除了北京、上海、深圳动辄几百万的房子以外,甚至有县城的房价也一度突破万元大关,这给人一种错觉,那就是普通职工的收入特别高,不然怎么可能这么贵的房子还能卖掉呢?

近日,北京大学姚洋在节目中表示,5000 元作为个税起征点,不宜再提高,因为 5000 块钱收入已经很高了,现在全国交个人所得税的人,占全部拿工资的人的比例特别低,只有 14% 左右。
当然,很多网友对其表态不满,因为很多人认为个税起征点应该再大幅提高,包括董明珠等名人都曾呼吁过大幅提高个税起征点。但从另外一方面,姚洋的表态却反应了另外一个事实,那就是中国民众的收入真的没有想象中的高,哪怕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城市之一上海。

有数据显示,除掉最高和最低的那一档,北京上海的中位数工资不到 7000 元,只有 6000 元左右,深圳、杭州也只有 5000 多元,重庆、济南、成都、南京、合肥、西安这些二线城市工资只有 4000 多元。长沙、武汉、东莞,厦门、佛山,工资只有 3000 多元。而像一些小城市,以及一些县城,居民的收入水平就更低了,毕竟这些地方就业机会远远小于大城市。

真的这么低吗,答案是真的,这确实是个问题,毕竟这些城市房价那么高,房租那么贵,这收入确实压力比较大。房价不能等同于工资水平,要知道,中国的很多城市,房价收入比远高于国际水平,而超高房价拉升房租的因素确实很多,这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才能促使其回归到合理水平。

2022 年已经来到,如果不出意外的话,2022 年,房产税试点极有可能在上海、深圳等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落地实施,2022 年是大幅提升工资收入水平,还是房价房租回归合理水平,也许上半年就会有答案……

知乎用户 明宇 发表

这个问题和说中国基尼系数高本质是一样的。

因为中国地区发展不平衡得特别严重。

5000 元的工资在不发达的城市,如东北,就是高收入了。可以生活的不错。

而 5000 在一线新一线则生活得非常狼狈。

知乎用户 清晨​ 发表

5000 块很高?

那那些贪污几百上千万的,不都是天价。

那那那些主播,艺人,资本家,,已经没有词来形容了。

知乎用户 不吃葱姜蒜 发表

完完全全就是扯淡。如果说普通人 5000 元的薪资已经算是很高了,那就只能证明一点就是贫富差距已经达到了我们不可想象的地步了。

如果按照 5000 元的薪资已经很高了,那就说绝大多数都在 4000 左右。那很多地区平均下来薪资能达到 1 万多。那是怎么平均下来的?赢家通吃?

就好比村子里都是潘子的身高,来了几个姚明,一平均都是挺高了?

计算各个地区平均工资的时候有好多平均 5000 以上的,甚至统计北京人均工资 9000 + 那合着北京人人白领?

知乎用户 赵山河 发表

这位专家还是不太了解底层打工人的现状。

除了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和一些大厂,现在能按实际工资额交社保的公司真的不太多,基本上都是按照最低基数交的,而最低基数相较于 5000 块钱的起征点还差的很远,一般的民营企业为了保持社保缴费标准和报税的一致,向税务局保税的工资也不会超过 5000 的,至于差额部分就会想各种馊主意,比如让员工自己承担等等。

所以与其去研究起征点的问题,还不如想想怎么解决社保的问题,反正我是希望公司能按实际工资额给我交社保,交税我也愿意,毕竟还有免税的额度,还能退税。

狗头

知乎用户 框框 发表

不用看待这看待那

人家都说了缴税比例也就 14% 左右,如果这个数据没问题,那这个结论也没问题

其实就是经济不景气,需要钱,所以不能像以前那样了

早都说了要过苦日子,要我看很多人压根就没数

也不用说 “那些高收入人群的收入这么高不管,就盯着普通人手里这点钱”

该他们交的钱,是不会少的,所以现在严查税务。

但是该老百姓交的钱,你也躲不掉

知乎用户 李大哥​ 发表

月收入 5000 元确实很高,

每平方 50000 元却不高。

知乎用户 发呆的孔雀 发表

在上海打工的小王今年 20 多岁,一家小工厂上班,每个月的工资 6000 多,有时候加加班能拿到 7000,跟老家比还算可以了。但这点钱在上海除了吃穿拥堵,基本上也剩不下啥了,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房东老张是上海土著,今年 40 多,从没上过一天班,靠房租过活。家里有十套房,有的是父母给的,有的是拆迁的,有的是老婆家的,有的是自己后来买的,每月收租八万一分钱,税都不交,每天吃吃喝喝,大闲人一个。

看了经济学家姚洋的 5000 元,已经是很高收入了的话后,小王就困惑,自己怎么就成了高收入了呢?她在心里给姚专家点了个 “LJ 内容”。

老张则是感叹,一个月 5000 确实已经不少了,自己要是出去打工,估计都没人要的。他的心里给姚专家点了个赞

做新时代的明白人。

![](data:image/svg+xml;utf8,)

知乎用户 冯思尧 larry 发表

我觉得很多人根本不需要工资

我认识一人,工作后房子是分的,自己基本就出个材料费

平时在单位吃午餐,我一看,比我 30 块的外卖还好,说 10 快一顿,公司还补贴 5 块

平时想去超市买东西,逢年过节的卡就够用了

各种五险一金,好多都是隐藏的

我觉得他根本不需要工资

别说 5000,3000 都多

知乎用户 烧火工老王​ 发表

和很多巴黎人的想法不同,我双手支持法国多收个人所得税,最好不设起征点,提高税率。

只要明确我纳税对应的权利,政府收税对应的义务就好。

目前法国人最悲剧的地方不在于普通人交了多少税,而在于普通人明明交了最多的税,承担着所有最终成本,居然交上去后,大头算 “政府性基金收入”“企业增值税”…… 当普通人看到关公像拆了又建浪费国帑的时候,当贪官污吏大肆利益输送的时候,连 bb 的权利都没有。连那个雨果九三年笔下的旧王朝,第三等级起码还能去三级会议上 bb 两句,虽然没什么用……

好多人以为只要普法战争,英法战争打赢了法国马上就跑步进入巴黎公社了。我说太可笑了先进入路易十八 1814 再说。现在脖子马上进路易十六了,屁股还坐在路易十四时代,脑子里想的还是查理曼大帝的故事。还英法战争优势在我,笑死我敢说巴黎人民一提起巴黎公社,第一等级和第一个念头就是向普鲁士求和准备利刃向内,第二等级第一个念头就是跑路罗马伦敦。

知乎用户 阳关雪 发表

所以为了缩小贫富差距,可以通过增加个人所得税来实现。5000-10000 征收 50%,10000-20000 征收 80%,20000-30000 征收 90%,30000 以上征收 95%。这样贫富差距大的问题就能大大缓解。

知乎用户 防腐管干部 发表

这句话真没啥毛病,在我家乡,公务员跟老师都还是一个月拿三千多,到手 5000 多一个月的稳定收入在我们那算人上人了。

知乎用户 进击的下铺菌 发表

那中金交易员的月入 8 万算什么?交易员在中金是什么级别的岗位?全国还有多少类似中金的公司?还有多少交易员?就算比它差的类似公司,8 万没有小几万总有吧?请问他这位经济学家工资是多少?每月五千年薪 6 万??别说基本的,没人是傻子,把季度的年度的什么考核奖金补贴都加一起,一年到手有多少?然后再除以 12!这才是你的真实月薪。

知乎用户 黄先生​ 发表

是的,我以前觉得 5000 很低,但是绝大多数人还真的没 5000。

遍布大街的餐厅,无论是北上广深,除了炒菜的厨师,收银员、服务员几乎是 3000 + 左右的水平。

幼师是 2000 来块钱,前几天深夜买药,药店的跟我讲也是这个水平,有家为代表的便利店们员工 3000 左右吧。超市们更不用说。

5000 块钱是要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和单位才能开出来的工资。流水线累死累活普通正式员工都没有 5000 块钱。

5000 块钱的前提是你要掌握別人花几年时间才能掌握的技术(比如读大专 3 年,学习个理发,修车,炒菜,公交车货车司机 AB 驾照);或者说你有很好的颜值,靠出卖色相赚钱。

知乎用户 拒绝 发表

个税起征点表面看起来是 5000,实际上考虑到专项扣除以及专项附加扣除,很多时候需要缴纳税款的收入,税前应该在 8000-10000 了。

我们国家各个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在北上广深这种大城市,月收入 10000,养活自己都很费劲。在四五线小城市,一个月四五千都是奢望。个税起征点问题调整或者不调整,其实意义不是特别的大。

大家比较敏感的地方在于,个税现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变成了工薪税。我们这种搬砖 er,每个月辛辛苦苦赚些散碎银子,发工资的时候税款连同五险一金直接就被扣除了,连偷税漏税的机会都没有。而很多高收入人群则可以通过税务筹划,通过转变收入性质来偷税漏税。现在很多网红偷税漏税引起大家那么大的反应就不足为怪了

现在中国已经到了一个转型期,让一部分人富起来的任务已经完成,接下来怎么样让先富带动后富,怎么样实现收入的第三次分配很考验执政者的政治智慧了。税收制度的改革是调节收入分配,实现共同富裕必经之路。

知乎用户 孙启林​ 发表

情况不一样。

今天和一个东北哥们喝酒,他说想回沈阳发展。90 年人,某去年的黑马股公司上班,月薪不到两万,深圳买房属于想桃子。

说他沈阳的同学好多都买房了,他现在回去,靠存下来的钱买房无压力。他好多留沈阳的同学,都比他过的爽,有的一个月月薪就两千多。

说他现在回去,只要能找到合适的工作,月薪减一半,他就愿意。

还说了个描绘美好生活的韵脚。

买房买车没问题,

一天一顿小烧烤。

一周一次刘老根,

没事就去搓个澡。

听得我都相当东北人!

中位数看在哪,深圳南山,月薪两万差不多吧,沈阳?听说四五千够高了。

知乎用户 武陵长乐生​ 发表

教授又来了 ······

如果认同你,那是不是北京十万的房价够高了?地铁 2 块钱的票够高了?门诊挂号 10 + 够高了?一个烤红薯 10 + 够不够高?一顿外卖快餐 20 + 够不够高?孩子一本练习册 20 + 够不够高?

这是要流量的 “钓鱼” 吧!你认为够高,那建议你全家每人就拿 5000,足够了,已经很高了。

交个税的占 14% 你算没算退休的,还有 18 岁以下的孩子?60 以上 18 以下,中国就有 30% 以上的人口。你算没算按照比例这 14% 要在一定程度上 “转移支付” 辐射给 44% 的人口?

你算没算,动辄 2 万左右房价,需要 2 个年轻人每个月 5000,不吃不喝不要孩子不养老人不生病,得 17 年?

你算没算,就算租房,一个月一家三口租金至少 2000-3000?

你算没算,养个孩子一个月平均最少 1500 元?

你算没算,动辄感冒发烧挂个号开点药 200-500 元?

······

哪怕这些都不算,我最亲爱的教授,二线城市一般的墓地一块都 3-5 万,一个月薪 5000 的人,需要不吃不喝将近 1 年才能死得起呦。

我的狗头在哪里

知乎用户 搬砖妹儿​ 发表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

2020 年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 32189,中位数 27540。

知乎用户 花村妇联主席​ 发表

建议给这个砖家每月开 5000,已经很高了。

知乎用户 紫逸凌寒 发表

不同收入对应着不同地区,而不同地区有对应着不同的物价。

物价低的地方,工资也偏低;而工资高的地方,物价也偏高。生活水平是收支盈余决定的,收支盈余越大,生活水平越高。反之则生活水平越低。

而且社会是现实而真实的,18 线小乡镇里是没多少月薪 5 千的工作岗位的,即使有,也绝不是公开公平应聘的,在 18 线小乡镇拿 5 千月薪确实收入不低,但问题是能拿 5 千月薪享受 18 线小乡镇的超低物价的人也绝对是当地的人上人了。

绝大多数的 5 千月薪人士,是工业园的里的年轻工人,工业园区的物价接近 2 线城市核心区的水平,别看位于远郊,但吃喝住用玩都不便宜,年轻工人如果不省吃俭用的话,5 千块的月薪基本要花掉 7 成以上。根本攒不下多少钱的。

知乎用户 钟海乘 发表

中国很大,不是只有北上广深,但是住在北上广深且天天上网的人很多

知乎用户 嘉一 发表

银行业营业税及附加的总税率为 5.5%。在经济下行的大前提下

2021 年多家银行净利润增速超 20% 银行板块绝处逢生

所以小伙伴收入不高的原因在于税率还是太低了,建议国家取消起征点,统一收取个人营业税 5.5。这样明年大家都可以净收入超过 20%。

简单数学:假设某人月收入 6000,那么每月交税不过 30,还可以满足个人自豪感。但是一年一下,收入不过 71640.

但是如果是 5.5 营业税,那么一年收入 68040. 相比起来就少了 3600. 但是第二年稳稳的 68040*1.2=81648. 第 3 年 97977.6,第 4 年 1175731.2, 是不是很惊讶。

知乎用户 改名保平安 发表

很可能这位经济学家说的是对的,5000 元确实已经是非常高的收入,以至于 80% 拿工资的人都够不到这个数。

那就很耐人寻味了。钱都去哪了?

5001 元是五千以上,五百万五千万,那也是五千以上,光偷税漏税都能漏几个亿,那肯定更是五千以上。

贪腐也很少听说贪 5000 元以下的。就算一年贪个 12 万,摊下来一个月也 1 万了。这些年曝出来的贪官污吏,有几个一年只贪 12 万的?

所以到底谁有钱,谁没钱。没钱的人是多么没钱,有钱的人有多么有钱,经济学家你别光说前半句就下结论啊,多聊聊下半句的事儿。聊聊嘛,没关系的。

姚经济学家收入应该也算是 5000 元以上了吧,不如聊聊你去年实际收入多少?就打你这儿开始就挺好。

知乎用户 凯鹅​​ 发表

中国有 60% 的人月薪低于 1000 元人民币。。。

月收入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人数是 6000W+, 而个税起征点是 5000 元人民币

中国有差不多 9 亿的劳动人口(有登记广义)

然后你算一下 9 的 60% 是 5.4,加上超过 5000 的 0.6

那么去掉上述后,中国中层收入群体是 3 亿,这个数字的月薪在 1001~4999 人民币

知乎用户 xiangshuaixu 发表

我们先来看一下中国 GDP,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了 2021 年各国 GDP 总量对比图,中国和美国的 GDP 高居前两位,两国 GDP 总量甚至达到了世界的 42%,当初的世界第二日本,现在的 GDP 也只有中国的 1/3 左右。

1978 年,我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十一位,随后快速追赶前面的国家;2000 年我国经济总量超过意大利,居世界第六位;2007 年我国经济总量超过德国,居世界第三位;2010 年我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高居世界第二位。甚至有经济学家指出,如果按照购买力来计算的话,中国的 GDP 其实已经超过了美国。

看到这,很多人感到自豪,也有人认为中国已经成为发达国家,但从人均 GDP 来看,其实中国普通民众的收入并不高,由于中国人民数量高居世界第一位,因而中国的人均 GDP 远低于美国,但近 10 年来飞速上涨的房价,除了北京、上海、深圳动辄几百万的房子以外,甚至有县城的房价也一度突破万元大关,这给人一种错觉,那就是普通职工的收入特别高,不然怎么可能这么贵的房子还能卖掉呢?

近日,北京大学姚洋在节目中表示,5000 元作为个税起征点,不宜再提高,因为 5000 块钱收入已经很高了,现在全国交个人所得税的人,占全部拿工资的人的比例特别低,只有 14% 左右。

当然,很多网友对其表态不满,因为很多人认为个税起征点应该再大幅提高,包括董明珠等名人都曾呼吁过大幅提高个税起征点。但从另外一方面,姚洋的表态却反应了另外一个事实,那就是中国民众的收入真的没有想象中的高,哪怕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城市之一上海。

有数据显示,除掉最高和最低的那一档,北京上海的中位数工资不到 7000 元,只有 6000 元左右,深圳、杭州也只有 5000 多元,重庆、济南、成都、南京、合肥、西安这些二线城市工资只有 4000 多元。长沙、武汉、东莞,厦门、佛山,工资只有 3000 多元。而像一些小城市,以及一些县城,居民的收入水平就更低了,毕竟这些地方就业机会远远小于大城市。

真的这么低吗,答案是真的,这确实是个问题,毕竟这些城市房价那么高,房租那么贵,这收入确实压力比较大。房价不能等同于工资水平,要知道,中国的很多城市,房价收入比远高于国际水平,而超高房价拉升房租的因素确实很多,这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才能促使其回归到合理水平。

2022 年已经来到,如果不出意外的话,2022 年,房产税试点极有可能在上海、深圳等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落地实施,20

知乎用户 千里之外 发表

说啥都没意思,可着接受,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无心,才是快乐,双面人双皮脸,才过得滋润。

知乎用户 复合维生素 发表

之前在一个比较严肃的场合,有很多我不认识的人,其中有一个人和我搭话,可能他认识我,或者认识我的家人,但我不认识他

他问我 “你一年工资有十万几?”

我明显愣住了,只能说不够,不够

他也很识趣的没有追问这个不够到底是差了多少

也是是他高看了我,也许是他觉得这很平常

但我觉得月收入 1w+,并不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更何况我们这只是个小县城,而我只是一份普通的工作,甚至没有编制

要是几年前的我,我会觉得他在故意羞辱我。

你会觉得我找不到一年挣十几万的工作么?

现在,我只能尴尬的笑笑,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知乎用户 DOOMOON 发表

如果有人真的去了解一下姚院长,就会发现,这人很有意思,有点著作等身的感觉了,高产的很

27 岁的姚院长用 6 年时间,从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变压器厂职员,走到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讲师这个位置,这段经历,虽然没有在百度百科写出来具体的内容,但是可以感觉到一定会很 励志

而姚院长年轻时候的作品,也表露出了,他非常了解中国大部分职工收入不到 5000 这个问题

鉴于此,我觉得姚院长要表达的意思其实是以下两个观点

1、为月收入低于 5000 的人口提升薪资水平,让 14% 的纳税人口变成 40% 的人口纳税

2、对月收入高于 50000 的人口,一定要严格严肃认真的彻查其准确的收入。私以为或许可以引用美国税务制度,更多的招收专职税收的公务员,这样可以减少中国的失业压力。

另外。。大家可以去搜一下姚院长的百度百科,里面有他的很多作品,从标题就能感觉到这人曾经很有趣

知乎用户 可爱小醉醉 发表

说到工资这个事情,我觉得这是个可以达到启动反国家分裂法程度的地步。在国内,分为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现实世界中又分为一线城市和其他城市,虚拟世界中就实现了共产主义。

工资高低排名是虚拟世界>现实世界一线城市>现实世界其他城市,其中绝大多数人居住在现实世界其他城市,但是现实世界一线城市的,和虚拟世界的人认为绝大多数人所生存的其他城市,他们的收入是不存在的。

而虚拟世界中的人则更厉害,一个又一个的造富神化接踵而至,抖音上的人只需要三句话就可以实现 18 万的流水转移,小红书的人天天住五星级酒店,胡吃海喝,而我在楼下停车场的垃圾库房坐在自己的电动三轮上,总感觉这事情不太妙。

我觉得我都三十几岁的人了,还没有学会语音转现金和文字转存款的炼金术,我不是一个合格的中国网友。

工资中位数这东西,你拿出来说,那些吹牛逼的就会说哪有这么低的。我圈子里面都是吧啦吧啦一大堆之类的。我还想说我圈子里面的人各个都是人才,三句话就能让你花 18 万,精通兽性的讲师呢。

很多人不明白一个道理:涨工资并不是人多人少的问题,而是供需的问题。涨工资也许可以通过包装自己,写好总结之类的达成,但是这只是一对一的,只有你自己这么做的时候才行。一旦大家跟你一样就没用了。基本上,市场供给需求才是真正的加工资方法。比如说,快递公司联合起来,提升快递费用,快递员的工资是不会涨的。因为快递公司对快递员的需求没有变化。而快递不送上门就罚款,这样会导致快递员人手不够,才能让快递员工资上涨。因为快递要送上门,结果就是快递员要做的事情变多,效率下降,需要更多的人完成公司运转。具体可以看看珍大户是怎么说的↓

视频搬运自抖音财经科普博主珍大户(ID:aoddess),以国内的时事,实际案例给大家介绍一些买房,买车位,创业,商业经营相关的知识点,非常实用。

知乎用户 黄医湿​ 发表

手里有个 3,5 套一线城市核心区房子收租的话,一个月 5000 算多了。

知乎用户 萝大锤​ 发表

这样的经济学家是傻还是坏?

离开支出和消费谈收入简直就是放狗屁。

5000 块即便在二线城市,租个房 1500(单间或者小公寓)吃饭 1500(50 块一天勉强吃饱)交通 300(尽量不打车)、一个季度买 1000 块钱衣服(每个月 330)(什么你说不要买衣服?!)水电物业 200 块、

还剩多少?

还能有多少?

还有 1170.

这已经是没有任何娱乐了连卫生纸都没买,还要一个月啥感冒都没有。

遇上个同学结婚,说不定这个月还要借钱生活。

你说这很高了。

简直是丧心病狂啊。

还是现在年轻人不配活得好一点?

知乎用户 白不冰​ 发表

5000 元很高?

看在哪里生活了。

如果咋

知乎用户 旭崽子 发表

既然如此,建议给姚院长薪资就定为很高的 5000 元。看看他是不是甘之如饴,就知道他说的是不是真心话。

知乎用户 老 Z 闲话 发表

#五千块

在长沙这座城市,一份五千块的工作,基本就很过得去了。你的生活大体会是这样的。

如果可以接受楼梯房的话,你可以在市中心两公里内租到一个两室的房子,分出去,一个月八百块,家电是非常齐全的。算上民水民电的话,一个月租房大概在一千一左右。

其他七七八八的杂费就不多算了,就是能腿就不打摩的,上下班基本地铁。花费一个月一百块,总共一千五。这个花销是固定的。

吃饭的话,自己一个人做饭,一天三十块的餐标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你可以过每天两菜一汤的生活,顿顿大米饭,第二天还可以带到公司吃。

吃饭,一个月 900 打底,偶尔改善一下,多加三百,一个月一千二。

综上所述,一个月,两千七的花销是固定的。

好了,现在你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求,还剩下两千三可以自由支配了。想好怎么花了吗。

以前我会说不怕知乎诸君笑话,现在知乎没有诸君了。

别说我眼皮子浅,两千三可能在各位眼里算不上什么钱,但是在我手里,我是真能一张一张攥出水来的啊,为什么?

因为有了这钱生活就会有天翻地覆的变化啊。

我可以想吃点水果就吃点水果,想看个电影就看个电影,我可以抬抬手,摸到我以为的人生体验的边界了。

我想任何一个文化水平不高,但是不凑巧的掀开了世界一角的人,应该都知道,我在说什么。

知乎用户 谭一笑 发表

a 拆迁户大爷,不工作,每月两套房子收租 5000 块。

b 刚工作的毕业生,工资 5000 块。

这两个人的生活质量能一样?

我觉得应该看除了房租房贷和 2000 生活费剩下的收入,高于 5k 要交税。

知乎用户 ssjj 发表

对于普通人来说,真实。不止 80 后,对 60 后 70 后也一样。

知乎用户 白天不懂夜的灰​ 发表

刚从学校出来那会儿,我感觉月薪 3000 还可以,毕竟刚踏入社会,没有工作经验,只要不依赖父母,能维持生活就行了。

后来我工资涨到 6000,觉得还不错,比我父母加起来收入都高,可是这时我突然觉得自己是个垃圾。买不起房子,娶不到老婆,过年不敢回家见父母。

现在那些坐拥几栋楼、多套房的房主们,他们不生产,不劳动,收益全部来自于周围的建设发展程度,躺着赚钱。

多少年轻人的工资扣除房租水电费物业费后就不剩什么钱了,如果囊括全国人来平均,可能 5000 元不低了,但是其中有多少资本家占据年入数亿,多少农民月入一千。

80 后、90 后都不是刚出社会的年轻人了,五千真不算很高的收入,而是很低。

知乎用户 十六夜绯 发表

血淋淋的数据,14% 的纳税人口(占所有工资性收入人口的比例),比例之低,近乎令人生疑,且不说这个数据的来源是否准确,但发布者是北大的经济学家,有头衔和名望做了一个大大的背书(不重点讨论这个数据的真假,因为在国内有太多数据都值得怀疑),先把这个论说作为第一个现象。

第二个近期的事件,著名网红带货人薇某,由于偷税漏税 6.7 亿,税金加滞纳金共被罚 13 亿,再看看这个 13 亿,我当时看了这个数据,下巴半天没合上。

以上种种,完美的说明了几点问题:

1、一边是 86% 的人还达不到每月 5000 元的纳税标准,一边是偷税漏税就近 7 亿,如果说 86% 的人代表了万千工薪阶层,能代表大多数的普通人,则向薇某之类的人也是万千网红的代表,薇某有此财技,别的网红就没有吗?不难想象,水下隐藏的暗流得有多汹涌。

2、道出了一个富人恒富,穷人更穷的道理,社会财富在通过不同的渠道,不同的方式从穷人转移到富人手里。而同时富人能有各种花式招数,降低纳税,或者叫合理避税。与富人所获的财富相比,其所交的税将是九牛之一毛。而穷人几乎拿出了其中的一半作为尽了纳税人的义务。剩下的一半认真的用旧报纸包好来养活一家老小。

3、特朗普竞选总统的时候就喊出要对富人增加收税,也只是对高收入的律师、医生等工薪阶层实现的高收税,而那些不用为钱而工作的人,似乎税和他们也没太大关系。

写到这,我使劲吸了口烟,长长的吐了出来,无论如何我也要当富人。。。咳咳,好呛鼻。。。

知乎用户 六顺子 发表

意思是应该下调吗???

知乎用户 日更一万存稿八千 发表

???

知足吧,

#美国 25 小时新增确诊 102 万例# 根据美国约翰斯 · 霍普金斯大学统计数据,截至北京时间 2022 年 1 月 4 日 7 时 22 分,美国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达到 56091119 例,累计死亡病例达到 827701 例。在过去约 25 小时里,美国新增确诊病例 1021772 例,新增死亡病例 1695 例。 ​

知乎用户 Air cat 发表

谈中毒我们要说一句话:离开剂量谈毒性都是鬼扯。

那么,我们谈收入也有一句话:离开环境谈收入也是鬼扯。

每天有一堆人,在知乎,百度搜这样的问题,

是为了给自己找点安慰

看着周围的人收入越来越高,自己不想努力,不想做出新的改变,就来查查月入 5000 在什么水平。一看超过了很多人,就安心的继续躺平。

假如你的收入看起来打败了 90%的人,但中国百分之十都有 1.4 亿人,如果你还在一二线城市,只打败全国 90% 的人,那彻彻底底的是穷人。

我们家庭收入现在有 50w 左右,位置成都,双方父母有收入不需要补贴,这种情况下,不敢去天街、万达这些商场买衣服,我一直想不通,那么多贵的衣服,到底什么收入才能买得起。唉!

只敢买点优衣库啥的。

继续搬砖了!

知乎用户 有妖 发表

5000 的确很高了

2020 年夏天,在辽宁营口某地的丈母娘家里住了一个月,农村环境

某天跟嫂子聊天,嫂子说上班也挣不了多钱,也就是一万出头

当时我觉得一万已经不少了,还挺纳闷女性在工地上的收入都这么高了

后来才明白,是一年一万多,算下来一个月 1500 都不到

同工地的大舅哥会绑钢筋,算是技术工种(其实也就是力工),一个月能有 6000 左右

要都是 1000 多,恐怕连吃饭都成问题了

别忘了,去年总理还说咱们国家有 6 亿人月收入不足 1000 元

我嫂子这样的算是刚刚过及格线

所以 5000 真的挺多了

PS:2021 年大舅哥和嫂子去杭州某工地打工了,据说两个人加在一起一个月将近 1 万,等过几天春节见面问问

知乎用户 溜达兔​ 发表

中国 GDP2020 年是 100 万亿。

所以 14 亿人口就是 7.5 万 / 人 / 年

也就是 6000 一个月。

然后得打折,国防,教育等等,还得去掉不可支配金额

知乎用户 KIM ANDREW 发表

可以考虑一下富人税,遗产税,房产税等,

但我觉得问题的核心关键是,

打破国外的科技封锁、科技垄断,

打开国外市场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发展科技才是核心竞争力,

靠 FDC 行业,

显然不是长久之计,

科技为本,才能持续繁荣。。。

知乎用户 星空传奇 发表

中国的魔幻之处在于,你说中国人收入高,他们会说缴纳个税的人比例很少、大部分人月薪不足 5000、6 亿人月收入不足 1000、我和马云平均数很高。总之,各种论证中国绝大部分人收入不高。

而要缴纳个税了,乌泱乌泱的人说起征点最低也要提高到月薪 10000,5000 是一个低的不得了的收入,各种被鄙视。

知乎用户 西岭雪山 发表

不是工资的问题,其实这位专家想说的是个税的问题,所以问题在于缴个税的人只占拿工资的 14% 而已?这个数据是怎么统计出来的,有多靠谱。

具体我没算过,但我看观察者网这篇文里算了一下,我觉得文章确实有道理。我倒不是同意他的算法,我同意的是结论,就是提高起征点不是当务之急我是同意的。

完善征税制度,别光盯着上班族

以下为摘录:

从纳税人数上来说,这里涉及中国税务部门最神秘的数据——个税纳税人数。

目前比较近的个税纳税人数信息有两个,一个是 2015 年 3 月 9 日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接受京华时报专访时提到:“现在交个税的人很少,只有 2800 万人,占整个人口总数的不到 2%。”

另一个是 2018 年 8 月 31 日程丽华副部长说 “仅以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提高到每月 5000 元,即每年 1.8 万元这一项因素来测算,修法后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占城镇就业人员的比例将由现在的 44% 降至 15%。”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 年我国城镇就业人口是 42462 万人,也就是说,那次修法使个税纳税人从 18683 万人减少为 6369 万人,减少 12314 万人。

起征点仅仅提高了每年 1.8 万元,个税纳税人数就只剩三分之一。但是新增的专项扣除如果父母过六十,一娃上学,有房贷这种最普通的工薪族每年就可以增加专项扣除 4.8 万元。所以在专项扣除下,个税工资薪金所得还有多少纳税人呢?就算再仅仅减少三分之二,那么可能只有 2123 万人的工资薪金需要缴纳个税,占全国 14 亿人口的 1.5%。

此外目前的个税负担真的重到必须改革嘛?如果一个中年人父母过六十,一娃上学,有房贷,那么其年薪十万都还是不纳税的。即使年薪 15 万这种北上广深平均工资一倍,全国人均收入 4.5 倍的收入,在 6 万免征额、4.8 万专项扣除后全年缴纳个税仅 1680 元。

真正税负重的是少数高收入白领,但是这种高收入人群也是税收进行二次分配的主要对象,个税超额累计税率的设计就是为了向他们多收税。

我觉得疑惑的点是

①15 年 2800 和 18 年的 6369 万数据就感觉自相矛盾了,在当时 3500 不变的前提下,三年时间纳税人从 2800 万编程 18683 万?

②推算出才 1.5%,我觉得太夸大夸张了。

知乎用户 吃瓜瓜 发表

5000 得看哪里了,要是在我老家,5000 绝对是高收入的,家里有房的话,一个月衣食住行可能就 2000。

要是在一线城市,5000 也可以是个不错的收入,前提是你是一线城市的原住民,父母在这里有房,你可以解决住房问题。如果是刚毕业的,还和父母住一起,那这 5000 都可以看做零花钱了。

但如果你是来一线城市打工的,5000 也就只能做个活得体面的月光族。

房租能达到你工资的 40%,没时间自己做饭,按吃饭也得到 30%,你还剩下 30%,你要是看几场电影,和朋友、同事去聚餐,那基本上就没钱剩下了,就算不干这些事,总有地方得花超过你预期的钱,生活用品,消耗品,衣服等等,这些都不在你的消费计划内,但到时间了你还是得买。

我现在在上海,对于外地人来说,房租和通勤时间是单选(有房的人没房租,通勤时间没得选),你想离公司近,上班轻松,那房租就得加,要不就每天花一个半小时上班,一个半小时下班。我刚毕业转正的时候,就想着上班轻松一点,找了个骑自行车 20 分钟就能到公司的单间房,11㎡,月租 2200,租了一年,觉得不划算,主要是面积太小了。现在换的地方通勤时间 40 分钟(公交车加地铁),房租 2000,面积 20㎡,除了隔音不太好,其他的都还行,好在公司不是在市中心,不然我要保持这个房租就得花一个半小时上班了。现在 2000 的房都不好找了。

知乎用户 Ruby 发表

5000 很高?收入其实真的不算多啊,现在的体力劳动者,工资底线都在 5000 左右了,我们这里工地小工一天最少 150 元,多的话 180,大工已经 200 以上了,电焊工一天 300 多,技术好的,工资还可以更高。我同学做电气焊的,一个月轻轻松松万把块了…… 只不过这些工作不够稳定,往往这个工地做完,就要休息一两个月,不能保证一年 365 天,都是这么高工资。

知乎用户 刘大山​​ 发表

光明日报报道,本科毕业生月起薪平均值为 5825 元。

据光明日报报道,北京大学 “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 课题组于 2021 年 6 月起对高校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样本包括东、中、西部地区 19 个省份的 34 所高校,样本量超过两万人。本科毕业生月起薪平均值为 5825 元。

看了这则新闻,我和我办公室的对桌都感到了深深的羞愧。

羞愧于我们拖国家后腿了。

我毕业十年,他毕业 24 年,一个科级,一个处级,工资还不如刚毕业的大学生平均起薪高。

我们不能代表全部大学毕业生,起码能代表一部分吧,甚至可以说是很大一部分。

我们现在交个人所得税的人,也就是工资超过 5000 的人,占到全部拿工资的人大概就 14% 左右,是非常低的比例。一个新闻是本科生平均起薪 5825 元,一个言论是 5000 元是很高的收入。假设以上数据都为真,我们不能说本科毕业生都是高收入群体,这与实际不符,但是可以看出少数高收入群体能拉高了整体的平均值,说明收入高低差距很大。

但是,这部分工资超过 5000 的人主要生活在哪里?从我自身推测,他们大概率不会生活在欠发达地区,而是生活在相对发达地区。

相对发达地区的工资较高,但是生活成本也相对较高。但是哪怕工资是 5001 元,都要交税。对于这部分伪高收入者,提高个税征收标准,无疑是有利的。

同是打工人,同是打工人的家属,感觉每一分都挣得是血汗钱,有时候看看家人那养家糊口的工资还要纳税时,每掏 1000 都要心疼,毕竟这是每晚 11 点下班,每周工作 6 天打工的血汗钱啊。

从个人来看,我期望提高个税标准。从国家大义来看,我希望国家多征税。但是,我希望征收的群体不要是以打工维持生计的普通大众,我希望国家能够征收靠资本资产取得高收入的群体。

这可能就是屁股决定脑袋吧。

作为贫苦大众,我期望我是靠资本资产取得高收入的群体。

知乎用户 优优的然然 发表

你只看到了第一句,其实他想说的是第二句。

知乎用户 聚宝盆 发表

好家伙 打工人都是 T800 T1000 机器人月入纯 5000 不支出是吧

知乎用户 烈永周 发表

很明显他不上知乎,不然 5000 万起步。

知乎用户 真 · 蒙面加菲猫 发表

实际情况是,大部分人的工资,比 5000 要低得多

先来看一份最新 31 省平均工资现状:**非私营企业**也就是国企、事业单位及公务员等,这个群体的工资算高的吧?但除了北上广深以及两大经济强省之外,其他大部分省市的平均工资超过 10W 的少之又少

![](data:image/svg+xml;utf8,)

再来看看私营企业的平均薪酬如何:

![](data:image/svg+xml;utf8,)

看到了吗?北上广深的私企,平均年薪没有一个是过 10W 的。而年薪位于 4W 左右才是常态,也就是说,大部分省市的平均工资才 3000 多到 4000 元左右

而给大众造成 5000 元是低薪的一个假象,正是前些年互联网各大公司开出来的大手笔。然而,互联网只是行业之一,并不能代表全行业、全工种。

更何况,已经有互联网人开始吐槽自己在 2021 年遭遇了首次 “跳槽降薪”,并直言互联网的衰退期已至。

这让三四千一个月的真实世界情何以堪

知乎用户 互联网那些事​ 发表

山航新推出一个项目:首乘服务。就是在各个机场推出便民措施,专门针对帮助第一次搭飞机的人。

不是第一次搭山航,是第一次搭飞机。

而如何判断一个人是第一次搭飞机呢,山航在小书册里写了,看这个人是否很多问题,找不到座位,是否会紧张…

我不知道全国今年有多少人是第一次搭飞机,但是我想这个群体要足够庞大,才能让航空公司专门设立一个柜台。

我第一次遇到没有搭过飞机的人,还是自己开公司的时候,当时招了一个前台,河北农村小姑娘。当时说新年愿望是能搭一次飞机,因为一直到大学毕业,也没有搭过飞机。

你能想象吗?

我只知道我身边,只有没有坐过公交的人,还有没搭过飞机的人么?

还有一个数据,说的是中国有 9 亿网民,可是有 8 亿是在过去 2 年才通网的。

有时候在 b 站潜水,发现许多年轻人甚至不敢想象自己会拥有 1 套属于自己的像样的三室一厅。

也是这些人,买房的第一站就会被开发商糊弄走他们工作后的第一笔大额储蓄。

前阵子看到一个问题,知乎用户素质有下降趋势么?

我想,知乎的新用户都是谁?是这 8 亿刚刚通网的,是这些第一次搭飞机的。这个世界没有变,只是知乎让越来越多的人被看见了。

知乎用户 克朗 发表

我并不是认可姚洋的说法,如果说五千元是高收入,那么为何有这么多的人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五千块钱的收入已经解决不了太多的事情,这份收入并不能让大家满意。

一、无法维持正常生活

在过去五千块钱确实是一份不错的收入,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五千块钱已经不是很高的收入,很多时候还无法维持正常的生活,尤其是在一二线大城市。对于现在的人而言,不仅仅为了生活,还有就是为了更好地物质条件,所以需要更多的经济才能支撑下去。

二、收支不平衡

我相信现在大多数人都有房贷、车贷,还会面临孩子的教育问题,父母的养老问题,而且大多数人都是独生子女如果仅仅依靠五千元的收入肯定是不行的。从生活的这方面而言,五千块钱确实相对来说很低,不足以维持一个家庭的开支,会导致入不敷出的情况,所以我并不认可姚洋的看法。

三、贫富差距大

在我国一直都存在贫富差距很大的情况,富人相当的富,完全不用为生活所考虑,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是,对于一些偏远山区的而言,五千块钱却是雪中送炭是一笔很大的收入,不过这都是极少数人的情况。大多数人的情况就是五千块钱不能满足自己的开支,很多时候只能够自己零用,根本不能说是高收入,会显得十分苍白无力。

五千元并不是高收入,因为现在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这样的收入只能说是一份普通人的收入,完全不能与高收入挂钩。我相信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迟早有一天大家的收入会得到相应提高,那个时候才会让大家心满意足。

知乎用户 琥珀 发表

那么房价呢,多少合理?

专家说人均 5000,你们家四个老人一个小孩两个年轻人,不算爷爷辈,这就是七个人,户均月入 35000,年入 42 万,买房压力不大。

去他妈的。

知乎用户 郑立 发表

知乎用户 酹江月​ 发表

当代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容易被自己的思维固化,自己生活的圈子是怎么样的就会容易觉得别人也是这样的,工资更是如此。

像我们普通人,确实很多月薪过 5000,但我们没想到的是除了很多普通人以外,还有很多我们看不见的底层人,贫穷的劳动人群,他们也许是骑着三轮车谋生的伙计,也可能是厨房里收拾碗筷的小工,这些绝大部分群体才是当今中国最直接的需要被关注的渴望被改变的人群。

我们的经济学家所说的 5000,确实是中位数了,收入高的人扣税多,但他们依旧收入高,丰衣足食。但是如果收入低的人还要被迫出一部分钱贡献社会,那他们就真的是自己的温饱都没办法满足了。我们看不见这些,所以我们拿着 8000,9000 甚至几万的工资的时候,完全不赞同经济学家说 5000 的起征点已经是很高的这个说法,但这确实已经是合理范围的了。

80.90 这个年代的人,很多已经读过书,有学历,有学识,接触世面广,所以理所当然觉得大家都是这样走过来的,而只有当自己置身于贫苦群众立场的时候,才会发现我们还是终究太过狭隘,也许平均工资,还不足 5000。

知乎用户 王一一 发表

作为 90 后,我先说我的工资吧,我今年 24 岁,211 本科毕业,在上海工作,一个月工资底薪 6600 加上 2000-3000 的绩效,一个月下来差不多 8-9k,应该算是同龄人中的平均水平吧。

其实工资和生活是难以两全的,作为同龄人,如果你追求一个月 2w 的工资,那相当于几乎放弃了所有自己生活的时间拿健康换钱。如果你想轻轻松松每天摸鱼,那么相应的工资可能就只有 5-6k。目前我的工作是双休,每个月偶尔有三四个工作日需要加班,总体来说我比较满意,我觉得这算是在工作和生活之间一个很好的平衡。

知乎用户 毛睿 Ray 发表

说实话,5000 的工资不少了,但是问题是这样的工作在哪儿啊?给我来一打。
住在一线城市,小区里面很多专职在家带娃的妈妈。
去问问,没几个真心想待在家里的,想要是有份工作,别说 5000 了,3000 都愿意。
你肯定纳闷 3000 一个月,帝都,保安都这个没这么便宜啊。

但是人家要的是 5000 的工作,不是要当磨盘上蒙着眼睛的驴
这个份工作,最基本的要求是,要有五险一金吧、
每天工作不多于 8 小时吧、离家不能远于 20 分钟吧、
工作要稳定吧,不能干到 35 岁就输出社会了吧。
周末要有双休吧,你说说这个要求过分么?不过分吧?
问题是找不到,对,找不到这样的 5000 一个月工作。

这下大家明白,为什么一个街道编制 5000 一个月上万人打破头皮了吧。
除了考个编,没地儿能找到这么好的工作。
哪怕是那么多人嘴上瞧不起的,就这 5000 一个月的工作,

有一个算一个,他们找不到

知乎用户 Crowley 发表

总理说过中国六亿人月入 1000,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我们人均年收入是 3 万元人民币,但是有 6 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 1000 元,1000 元在一个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困难,现在又碰到疫情,疫情过后民生为要。怎么样保障那些困难群众和受疫情影响新的困难群众的基本民生,我们应该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我们采取的纾困政策有相当一部分就是用于保障基本民生的。

再就是个税起点从 3500 调到 5000 以后全国只有几千万人享受纳税人待遇。

在个税调整之前,起征点为 3500 元的时候,我国的个税纳税人数为 1.53 亿。从 2019 年调整个税起征点为 5000 元,个人纳税人数直接下降到 6512 万。

再看看中位数工资和平均工资的差异

招商银行的报告显示不到 2% 的帐户掌握着 80% 以上的财富。

21 年底,招行管理的零售客户总资产为 107591.7 亿元,近 11 万亿;其中高净资产客户的资产为 88364.09 亿元,接近 9 万亿,占比是 82.12%。高净资产客户数是 367.2 万户,总客户数是 1.73 亿户。也就是:约 2% 的客户持有了资产的 82%。

所以这其实是大实话来着。

所以为啥年轻人开始 “喊” 躺平了,确实是不堪负重前行了。

知乎用户 zero3rd​ 发表

中位数不知道,反正我也就几千块。

5000 元高不高我不知道,反正我交税也就几十块,一顿饭钱也没必要去计较。

但是有些人月薪几万或者年入几百万也交那么点税是真的欺负我们没法 “合理避税”?

知乎用户 风舞铃歌 发表

顶尖的大学生平均月薪也就一月一万元,5000 元在一线城市属于中低收入,二线城市属于中高收入,三线城市属于高收入。

知乎用户 袁守义 发表

要警惕这位姚院长打 shishi 牌

知乎用户 板子 发表

1、所谓的专家、教授,很多时候都是一些利益集团的代理者,他们所谓的建议、意见往往都是为这些利益集团摇旗呐喊的,真正社会意义并不大,相反唯一的作用就是收割智商罪,给这些利益集团带来巨大的利益。

2、所谓的教授、专家,只不过比普通老百姓多读了几年书,其实在人情世故方面,比普通人相差太远,根本不了解老百姓真正的生活状态,但是就喜欢用自己所谓的专业思维来回答自己完全不了解的领域的问题,最后所有出的主意和意见都成了大家眼中的笑话而已。

3、所谓的专家、教授、学者,喜欢出名,靠他们自己的专业真本事出名又没有那个实力,就只能说一些反人类、反老百姓、反正常思维的观点来吸引眼球,从而达到出名的目的而已。

4、这位经济学家,我觉得应该打个引号,他应该是远离社会的 “经济学家”,他一个月拿着几万,甚至十几万的收入,还不需要考虑医疗、教育等问题(这些都由北京大学搞定了),他当然不知道一个月几百块钱的个税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意味着什么,所以他认为 5000 的收入已经很高了。我不知道他是某些利益集团的代言人?还是为了吸引眼球?或者是喜欢用自己的专业去谈自己完全不专业的问题?

知乎用户 执鱼 发表

知乎用户 专业核弹贴膜改色​ 发表

上调起征点,为了维持税收的绝对值,就要对收入高的人多收税了,这位经济学家的屁股坐的倒是挺正的。

知乎用户 Brando 发表

教授说的好啊!我也认为 5000 的收入确实很高了,再提高个税起征点,真的对那些收入高的人群不公平。凭什么多赚就要多交?

要知道在中国多数人月收入尚且不到 1000,月收入 5000 顶得上别人一家人的收入了。还不知足吗?

现在馒头才 1 块钱一个,5000 块钱够买 5000 个馒头的,每天 160 多个馒头,一天三顿,每顿 50 多个馒头,一家 4 口人,每人每顿可以吃 10 几个馒头。

要知道,这在古人简直是没法想象的天堂一样的日子啊!

大白面馒头啊!随便吃,那感觉,想想就幸福啊!

我劝你们要知足啊

知乎用户 实话商人​​ 发表

网友 1: 北京大学姚洋教授,5 千元工资确实是有是高了。一个老教授长年累月在学校,几乎是没有什么花销。除了吃饭睡觉几乎都没别的了。5000 元对教授来说确实是有点高了。

网友 2: 儿子那年在昆明航空公司上班,工资 5000,扣掉保险公积金剩 4000,在上班吃饭 (没食堂),一餐 25 面条,25*3=75*10=750 元机场面条很贵吧,上班路费《去机场没班车路还远》,2*20+15*20=340 块,一半做地铁一般出租,没宿舍租房子,1000. 快,还剩 1860 块,回来休息吃饭,买一些乱七八糟用品在水电物业费。1860 基本上没了!在昆明上班二年我给搭上将近五万。儿子中间有看病,同学结婚,回家过年路费啊,在给爷爷奶奶侄儿买点礼物,自己平时要买点衣服,出去同事同学聚会。等等。儿子自己说,这样的工资自己都过不了。所以,同样的五千块都是千差万别的。但是同样的五千有的就不错,有的不如别人三千。

参考以下视频调查!又是可怜的被平均啊!

每个月收入超过 5000 元的人,算不算是高收入群体呢?其实根据前段时间的统计数据表明,月收入水平在 5000 元到 1 万元之间是属于中等偏高收入,但是并不是属于高收入,因为只有月收入达到 1 万元以上的才被认定为是高收入群体,所以说月收入 5000 元,虽然它并不是属于一个很低的水平,但是绝对是在中位数以上这样的一个收入水平。

知乎用户 思思如烟​​ 发表

很明显经济学家是很懂得国家经济需要的,所以提出这样的观点是全心全意为国着想,这样的观点难道不应该值得称赞?

当然我不会称赞

这就是经济学家自己需要纳税的时候,希望有更多人陪他一起纳税的心理,凭什么我收入那么高纳税那么多,你们收入低了就不纳税?提升纳税免征点我又不会少太多,但是很多人又不用纳税了,这怎么能行,是不是?

经济学家肯定没有想过那些经济收入低的人群 100 元对于他们生存的意义和经济收入高的 100 元对于他们生活的意义

这就是因偷税漏税被罚 13 多亿的薇娅和月均收入在 5000 左右的普通人差距一样

请经济学家能够为国着想的时候,为民着想,而不是一味的唱高调,这样说只能证明我们的经济学家只是在上面看经济,没有下来看经济,这样提的说法还客观吗,有什么意义?难道是为了让全国人民记住我们有一个叫姚洋的经济学家,没有体验过在一个城市吃住行基础保障都需要 5000 元才能够活下来的生活,还站在可以发声的位置上高谈阔论?

希望我们国家的专家学者不在是飘着言论,只是看报告和统计表,是感受不到真实情况的,因为一个薇娅就可以把一个乡镇居民的年人均收入给拉升,那十个薇娅,一百个薇娅,一千个薇娅,怕是要把一个省的年人均收入给拉升上去了。

人微言轻,不及专家几句言语来的分量重,所以请谈论观点的时候不要脱离群众!

知乎用户 执念 发表

月收入 5k 的人由于衣食住行成本降不下来,再承担一部分财税责任有点透不过气,所以倾向于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实际上,如果能降低衣食住行成本他们更乐意,如果能提高月收入他们也更乐意交个人所得税。问题是现在月薪到手,在衣食住行等必要支出后手里没剩几个钱,拿啥交税?

还有就是现在的 5k 月薪是咋来的,是不是 996 单休用时间换来的,是不是没有年假产假用时间换来的,是不是五一十一没加班费没调休换来的?这边牺牲大量个人时间才拿到 5k 刚够在大城市里生活下去,哪舍得再多掏钱交税?

我们实现小康社会是为了大家靠加班费才达到个税免征点么,是为了追求不交个税把自己收入卡到免征点以下?民众朴素的价值观是鄙视好逸恶劳,那些不愿劳动吃低保或是当职业乞丐的人背离了社会价值观。为啥月收入一到 5k 突然就不想多劳多得了?为啥月收入接近 5k 的时候就想躺平吃 “起征点红利” 了?因为凭个人劳动很难在超过 5k 的部分获取更高回报。

专家说月入 5k 是偏高的收入没问题,因为我们都能看到还有月入 1k2k 的人,大量月收入 3k5 的人生活在合租屋里。这么比 5k 收入肯定高,3k6 都是高收入。但是上面还有范 8 亿啊,还有薇娅啊,还有爽子啊,这怎么比?

5k 在城市里的生活质量显然不能和高收入群体联系起来,目前没法降低生活中的成本支出,只能在提高收入或是改善工作环境上下功夫(比如监督落实《劳动法》)。找精算师从 5k 身上扣出仨瓜俩枣的不如让乡绅把那 7 成吐一点。

知乎用户 迷雾山脉 发表

不会吧?

知乎用户 QUEEN​ 发表

我看很多人在喷这位经济学家不懂经济只看数据,我觉得不是。有些人说话是需要立场和场合的,他想说的和他需要说的是不同的。

很多名人都是这样,就比如马斯克吧,他在某些场合能像只棕熊跳滑稽的舞蹈哄大家开心;有些节目能很认真的讨论年轻人该如何学习,并且说的非常好;谈到自己的创业史接连失败被偶像否定也会难受流泪;他的特斯拉对中国市场非常依赖他就夸中国即将成为世界第一经济体;他觉得生活无聊想蹭知乎热榜的时候,就说人人都应该多生孩子否则人类文明会灭绝……

被问到改造火星有哪些好方法,这家伙笑的不能自持,问主持人:你要快的方法还是慢的?快的咱们可以在火星两极丢核弹。。

@木槿

人在不同的场合,需要说不同的话,说半真不假的话,不代表这个人专业有什么问题,认真你就,输了。

知乎用户 木槿​ 发表

感谢专家,让我们心里有了安慰。让我们每天挤地铁、坐公交、踩共享单车上班一个月挣了 5000 块钱后,给了房东 3000,吃饭交通 1500,其他用度之后还欠了 1000 块。原来这已经是很高的收入了,今晚得庆祝一下,夜宵的炒粉平常 5 块钱,今天要 8 块钱的,因为咱也属于高收入人群了。

知乎用户 李卫 发表

把头部的钱多给 5000 以下的撒撒,个税就多了

知乎用户 alan.pu​ 发表

断章取义真可怕。

很多人不知道姚洋教授,只看了新闻就说北大教授又出暴论,姚洋教授前两天一篇文章刚被 AER 接受,经济学领域 TOP3 的顶级期刊,华人一年能发到 AER 上的一只手数得过来,更何况用中国的问题发到国际顶刊。我也听过姚洋教授的讲座,为人严谨务实,对中国问题的理解非常深刻,这样学者怎么可能是政府的喉舌,说出不合实际的话?

偏题了,5000 元到底高不高?这段话的重点不是说 5000 元相对于消费到底高不高,而是 5000 元作为纳税起征点高不高。很多回答偏题踩错了点,5000 元作为消费当然不高,不说三线城市,就是十八线小县城,5000 元也干不成什么事。

但是这里说的是纳税起征点啊。现在缴纳个税的人才占所有拿工资人的 14%,从这个角度看,这当然是不高的。试想按照其他回答里面说的,1 万才算多,那真纳税的人可能连 5% 都不到了,国家财政哪儿来钱做其他支出?我明白对个人来说,纳税肯定是不情愿的,毕竟要从到手的钱里扣掉一大块。那真不想纳税的,前两天还骂薇娅骂的那么狠?纳税是居民的义务,想想新冠抗疫、精准扶贫,哪一个不要钱?国家财政本就吃紧,这问题下面还一堆带节奏。反正我个人是认为,纳税是光荣的。

更何况个税是超额累进税率,累进税率是什么概念,工资不高的人即使你到了起征点了,按照 3% 的税率真要你纳税也交不了多少。

知乎用户 kemind 发表

难道这个问题的重点不在,要不要提高个税起征点吗?

所谓的五千块到底是不是一个高收入,只不过是为了无需提高个税起征点的论据。

那么暂且抛开五千块到底是不是高收入这点,转到个税免征点到底要不要提高?

先看一下我们国家的个人税征收信息。

五千元以下不征收,这个没有意外。

然后是 50000 以上到 8000,这个要扣 3000 的百分之 3,也就是 30 块,那么假设你的工资是 8000,那么你缴税是 30。

接着是第三阶梯,假设你的收入是 17000,最终你的收入是,17000-30-90。

当然,在计算个税时要减去社保

对于大部人群来说,这个税收确实不高。

也就是个人起税征收点高与否,其实对于大部分人群来说影响不大。

有影响的人群应该是高收入人群,比如 4 梯度及以上。

假设把个人起税点提高到一万,那么整个梯度表都要改变。

假设你是一个月薪五万的高收入人。

原来的起税点低,你每个月缴税大概在 8000 左右。

现在起税点高,你的税点都要下调,也就是说,你原来缴着收入五万的税是八千,现在大概率不用缴这么多了,同理,你赚的越多,对比原来低起税点,你缴税的额度都要降低。

对于一些收入 200000 以上的人群,你的赋税只会少不会更高。

很显然,就现在的就业情况和收入情况看提高个人税收征点,对于大部普通收入人群帮助几乎没有,但对于高收入人群则是很好的。

除非提高个人税收征点,同时改变纳税所得额幅度,适当的再调整税率才能有效限制个人高收入人群。

更何况,有一部分 gwy 拿的社保比较高,个人收入减去社保,再征税,几乎没有,原本,gwy 因为低个税起征点,在缴税这方面有优势,一旦个税起征点提高,所谓的优势也几乎没有了。

所以,就个税是否要提高征收点,不能只看个税这一点。

那么如果不考虑税率是否改变,不考虑纳税所得额幅度是否改变,其实不提高个税的起征点,对于限制个人高收入还有有一定作用的。

错就错在,所谓的专家非要拿五千块算是高收入这点来做论据,无论怎么看这都相当不合适。

如果专家的目的借到底要不要提高个税起征点为低收入人群减少压力,然后变成是否要限制高收入人群,估计会得到很多的支持声。

毕竟,如果人民的低收入无法提高,那么限制一下高收入人群,算是些微的让大部人心理平衡了不少。

最后抛开这句话出现的环境,单看这句 5000 已经是很高的收入了。

我不禁陷入沉思,虽然,但是,这句话还真的没有任何毛病。

以上。

知乎用户 我不是考神 发表

5000 块,200 0000 的房子,400 个月不吃不喝,33.3 年。

善良的经济学家们,不想去研究如何提高工资的办法,而想着压紧税线,本末倒置了。

有一年发生饥荒,百姓没有粮食吃,只有挖草根,吃树皮,许多百姓因此活活饿死。消息被迅速报到了皇宫中,晋惠帝坐在高高的皇座上听完了大臣的奏报后,大为不解。“善良” 的晋惠帝很想为他的子民做点事情,经过冥思苦想后终于悟出了一个 “解决方案” 曰:“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百姓肚子饿没米饭吃,为什么不去吃肉粥呢?)

姚院长们一顿饭可能都不止五千了,也可能他们好久都没买过单了。站得太高,不知民间疾苦。

又一年,发生铜荒,百姓们没有铜,只有卖掉房子,问蝙蝠借,向老鼠求。高高在上的善良的经济学们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曰:汝无铜板缴税,何不以金缴?(你没有铜板来缴税,为什么不用金子交)

低收入群体的逃税成本高于应缴的税。把这句话反过来想想!!!

钱究竟在多数的低收入群体手里还是少数的高收入群体手里?经济学家不知道吗?还盯着低收入群体最原始的劳动收入干嘛?有些人不是蠢就是坏!

哦,对了,经济学家也在研究收税的同时,也在研究院研究高收入群体的合理避税问题,最后他们肯定不能自己打自己脸啊。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SPAn2V 发表

80-90 后真实收入中位数,不可能超过 3500 元!

而且还是每天 10 小时,以上的工作时长,才达到的数据!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rN1DXL 发表

他这句是说的真的,在现实中,5000 元确实是高收入,像全国著名的什么最具幸福感城市评选年年霸榜的新一线城市成都市,中位数收入(不是平均收入)也就是 4000 多块钱,再扣脱税和社保之后就是 3000 多块钱。

毕竟,现实和汁夫是不一样的。

汁夫上的高收入那是地球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比不了的,哪怕是已经要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物资按需分配的北欧,都是被汁夫碾压的水平,

当然,在现实中为什么看到有钱人那么多,比如成都市一个中位数收入 4000 多的城市,为什么奢侈品销量那么高,那是因为现实中你看到的买奢侈品的很多人那是宫物院,不光是成都市的功无源还有外地其他西部地区的贡雾怨,他们都是拿转移支付随便花的人。

体脂外上班的人很多在血汗企业,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周末也要加班,不上班的时候也宅在家里避免外出花钱,你平时根本看不到他们,更不要说这些人还要去逛奢侈品店了

而肱吴原则有大量财力和时间扫荡各种奢侈品、豪宅豪车,所以,你以为是周围所有人的收入都这么高,其实是拱呜猿收入高罢了。

知乎用户 朱栗敏 发表

中南山写过一篇文章,因为之前总理说咱们国家年收入 1000 以下的有六亿人,他的文章里面分析,基本上这些人就是农村的老年人,儿童,加一部分的残疾人和病人,这群人基本都是没有能力工作的。

像 80 后 90 后,但凡有手有脚是个正常人的,干啥都能拿到 5000 以上,5000 收入就是低,1 万才算勉强。我在老家的时候,打车喜欢和司机聊天,滴滴的师傅一个月下来能赚六千以上,外卖的大哥六千打底,高到 9000,就是累。。。

大学毕业的时候曾经被放到过工厂里面,家具厂里面的流水线工人工资普通人是 4000 以上,厉害点的就能拿到五千,非标的更是六千起,这还是 2014 年的时候。

我姐夫在工地绑钢筋,一年能剩下来八万。

根本问题就不是什么 14% 的比例问题。而是应该对富豪加征高税,并且严惩偷税漏税的富豪。一个范冰冰逃得税能抵多少普通人的税收?一个薇娅逃得税能抵多少普通人的税收?这个国家的富豪多了去了,偷税漏税的数额难以想象。

眼睛成天盯着普通人,还不是因为他屁股是歪的。

知乎用户 常哲​ 发表

因为太多人看一段就去评论区了,我这里先放结论(唉现在大家都没啥耐心):

如果单纯的按所谓的中位数比例调整起征点,在比例上看似公平了,但是 5000 元以上在一线有多少,四线有多少?两类城市生活成本相同吗?收入经过税收后都能有相似的生活体验吗?
对于上调起征点,不管怎么说都是对 5000-8000 的同学是利好。你可以反对,但如果反对的理由是按人头计数,那么你就无视了不同城市生活水平不同导致的差异,如果你做不到按生活水平区分计税,那就不要以这个理由去否定。

作为一个严谨的数据分析师,我提出怀疑的点是:没有权威的分城市的中位数统计数据,目前只有全国的,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1、当前大家看的最多的所谓中位数的数据,以及在这些中位数上延伸出来的二次创作,解释,焦虑贩卖,都来源 “新浪财经” 的中位数统计。仅供参考,并不能作为权威数据。

2、当前的工资水平究竟有多高?目前最能相信的就是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但是不能全信,你通篇来看我介绍几个数字你品一品:

(1)2020 年全国居民可支配收入 3.21w 元,增速 2.1%,是十年来的最低值(一般都在 6% 左右)

(2)2020 年全国中间可支配收入(40%~60% 分位数)为 26249 元(2700 块一个月),高收入(前 20%)也只有 80294(6691 块钱)(天啊,我毕业就超过了)

(3)2020 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40%~60% 分位数)为 39278(3273 元),高收入为 96092(8007 元一个月),中位数是 40378(3300 元)

(4)全国居民基尼系数一直维持在 0.46~0.47 之间,即使是 2020 年也是如此

(5)全国城镇单位的平均工资为 97379(8100 元),计算机行业平均薪资在各行业最高,为 17w 一年,也就是只要你进了该行业,平均工资一定过万(上海平均 27w)。信息技术行业在过去十年间一直和建筑业,制造业的平均工资差异在两倍和 2.5 倍左右,差距并无拉开

其他行业我今后再分享。


你如果真的想知道中位数,那么中位数连五千元都达不到,平均数在 7000 元左右。

但是,这个所谓的中位数受:年龄,城市,行业等影响,每个人对比的起点不同,例如,城镇前 20% 收入的人中位数就有 8000 元,那么如果在全国范围内毕业于前 20% 的高校(985 为前 1%),是否在中位数的收入就基本属于高收入人群或者大概率属于?

如果以高校论收入的论点是否定的,那么是否不同或者相似的高校,表现出相同的工资水平?

如果表现的工资差异非常明显,那么是不是又能肯定上面的结论?(请反驳者一并回答,也就是既要说明高校排名不影响收入,也要说明高校排名影响收入。)

又或者,高中被分流的 50% 的人群是否已经潜在的高于中位数?也就是说,如果你没去职高,你毕业的薪资大概率是超过三千元的?

甚至于说,高收入人群所在的家庭年收入是否也是高收入呢?如果拉长二十年看呢?是否高收入家庭决定了成员的高收入呢?有多少人是高考优秀或者不优秀但个人的工资水平超过家庭和出生地的收入呢?(好了再说下去要被禁了)

当然,结果肯定有异常值,例如很多毕业与 985 的学生声称他们毕业也是三千块钱,很多小城市的网红几万几万的挣。那么城市选择的影响和未来的发展是否也与其他人一致?或者过几年,所谓的异常值占比还多吗?(即上升通道还有那么多吗?)普通的,不加入 mcn 的网红还有机会赚钱吗?

这些远不是一个中位数就能说清楚的,又或者说,所谓的中位数讲的依旧是个自欺欺人的故事,我们远无法了解偏远地区或部分行业的艰辛,又在这个数字间寻求自我安慰而看不到行业发展的全貌

如果单纯的按所谓的中位数比例调整起征点,在比例上看似公平了,但是 5000 元以上在一线有多少,四线有多少?两类城市生活成本相同吗?收入经过税收后都能有相似的生活体验吗?

如果依据这个调整起征点,和那些张口闭口就用中位数说服别人的人有什么区别呢?他们可能还会在这个回答下喷教授呢~

无非是另一个故事罢了。

当然,现在在知乎贩卖焦虑远比 “真实” 要值得追捧,这个回答想必很快就沉底,更输出情绪的回答会上去,这也是知乎用户群体自然选择的结果。

知乎用户 不知渭河​ 发表

保持中国年轻人的适度贫穷有利于我们获取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性资源。

知乎用户 未语诗 发表

好多骂的人真是不知所谓!

人家针对的是个税起征点,对应的是工资,不是收入,别被一堆偷换概念的懂王带节奏了!

话说回来,我们的税制是有问题的,没钱拿死工资的人交税

知乎用户 杞人​ 发表

建议专家先去送一个月外卖。。。

知乎用户 hhh233 发表

站着的人说话永远不腰疼……

饱汉永远不知道饿汉饥……

拿着 5000 元的高工资,每月窝居在 8 平米的单间,付着 800 元钱的房租。

中午吃着 15 元的快餐,每天花着 5 元钱坐 40 分钟,价值 500 万的地铁,也说得像是有身份的人,出行都是上百万的车辆……

800 元房租,150 元的水电费,300 元的地铁费,中午餐饭 400 元左右,晚上为了节约自己做,500 元包括早上和晚上,就 TM 的过着可悲的人生。

不敢耍朋友,不敢在外面聚餐。而最可悲的还欠着一大屁股的债,月月还信用卡,月月还花呗……

生活都压得喘不过气来了,就这样的情况下一个月下来只剩下 3500 不到了……

不敢生病,不敢请假,不敢迟到,不敢矿工。谈什么人生自由 ,谈什么财务自由 ,都 TMD 是扯淡。

既然生活如此美好,5000 都是高工资,那请这些专家也给国家做做贡献,自愿只领 5000 工资,全国人民都给他点赞!

知乎用户 强强 TXTK5566​ 发表

光明日报报道,北京大学 “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 课题组于 2021 年 6 月起对高校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样本包括东、中、西部地区 19 个省份的 34 所高校,样本量超过 2 万人。

2021 年博士、硕士、本科、专科的月起薪算数平均值分别为 14823 元、10113 元、5825 元、3910 元。

但这份调查真的能代表所有高校毕业生,一个月税前 5825 元的薪资高吗?一点都不高。(更别说专科毕业生的 3910 了……)然而,这个数还只是平均数,也就是说比这个薪资收入低的人大有人在。

经济学家姚洋说 5000 元已经是很高的收入?真的很高吗?在县城里面的 5000 元和在北上广的 5000 元能比吗?

行业、专业、区域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不同的城市区域、不同的行业、专业,薪资收入天差地别!

一个县城或者说三四线城市的打工人和北上广做金融和互联网的人,他们的工资能比吗?工资相差个几十倍的人大有人在!

知乎用户 Nannan 发表

姚大韭菜,先割他的吧!

而且所有他在外讲课费,收的礼品,吃的大餐,住的酒店费统统都应当折算成收入收税!

还有版税收入各项奖金都一并收起吧!

为什么我被扣发的那部分收入还要参与交税,请经济学家给个合理的答案?

为了救母亲的命,不得不开会时间请假去签字,单位扣发的收入为何还会计算进总收入中,请经济学家给我个合理的答案?

为什么 100 多小百姓一家人好容易十几年,几十年攒个钱,却被云南天主教骗得一文不剩,经济学家可以尝试用割韭菜理论解释一二,大家一定洗耳恭听!

知乎用户 最爱周慧敏 发表

5000 块和 5000 块不一样。

一个农村小伙到上海,每天十二小时两班倒,一周休息一天,如果只有 5000 块,那是极其的少。(上海应该没有这种工作吧!)

如果一个小城市有房无贷居民,5000 块普普通通。

如果是珠三角家里几栋楼的土著,一个月 5000 块的工作只是兴趣爱好,免得自己闲得无聊去败家。

知乎用户 伊利比亚步兵 发表

个人所得税其实没必要收那么多人 总税额不大 也就一万亿 可以调到两万以上

他要是拿去消费了 那是促进内循环

他要是拿去买房了 大部分还是孝敬上去了么

知乎用户 马泽依 发表

我们现在交个人所得税的人,占到全部拿工资的人大概就 14% 左右,是非常低的比例。

还是觉得大家交的税少呗。

其实呢,2020 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82771.08 亿元,个人所得税 6940.91 亿元,占的只是小部分。大头还是在国内增值税 28352.98 亿元,这个钱难道不是老百姓交的?还有企业所得税 23257.57 亿元,老百姓不打工,哪来的企业?


其次,月入 5000,家庭年入 10 万,真的是很高的收入了。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 2021》,全国居民按收入五等份分组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如下图所示,

2020 年全国平均家庭户规模为 2.62 人 / 户,家庭年收入在 7 万左右就是全国中等水平。照上图估算,全国大概有 50% 的家庭(7 亿人),人均月收入低于 2000 元;总理的数据 “6 亿中低收入及以下人群,他们平均每个月的收入也就 1000 元左右,1000 元在一个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困难,现在又碰到疫情”。

考虑到 80 后正是现在社会的中坚力量,简单估计群体收入水平应该等于全国中等水平;90 后年龄最大 32 岁,部分人刚进入工作岗位,家庭收入水平大概率低于 7 万。所以说,月入 5000,真的是很高的收入了。

但是我国收入差距也不小,全国前 20% 的高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80293.8 元,大约家庭年收入 21 万元;全国 20% 低收入组家庭,家庭年收入仅 2.1 万元;相差 10 倍


上面是工资,考虑物价水平,

2020 年,全国住宅平均销售价格 9980 元 / 平方米,以 89 平米常见户型计算,约 88.8 万,需要中等收入家庭,不吃不喝约 13 年。

上面是新房的价格,由于各个城市主城区、市中心开发较早,新房很少,新房大概率位于各个城市的郊区,这样的话,低估了各个城市的住房平均价格。以北京为例,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 42684 元 / 平方米,而全市二手房价格,估计在 60000 元 / 平方米。那么,

那上面的 “13 年”,就很值得考究了。

知乎用户 赵二 发表

真想回复呵呵,某些专家是真的 “砖家”。

非私营单位,就是国企央企机关单位等等,月平均工资 12789.25 元。懂得都懂,体制内的税前工资可以低于税后工资,具体不明说。

私营单位月平均工资为 7103.25,按公积金 6%,扣除五险后到手工资为 5868.63 元。

体制内 12789.25 元 ÷ 体制外 5868.63=2.18 倍

基本还是延续了体制内工资是体制外工资 2 倍的规律。

记住,这里没算隐形收入,比如包住,包吃,光吃住这 2 块,每月能差半个月工资。再算上过节费,各种补贴,再凑半个月的工资。所以真实的数据应该是体制内工资是体制外的 2.5 到 3 倍。

大家别酸,这是事实,我们都是体制外的打工人,体制内是不看知乎的。如果有不同意见,欢迎评论。

砖家说 6000 起征点很高了,要分地域。6000 在深圳,就是温饱而已。相亲市场,北京大爷说大学生工资 1 万不如要饭,别笑,要饭的的收入不一定少于 1 万,谁是穷人还说不定。再放到三四线城市,6000 体制外稍微活的好一些了,但是你看三线城市比如中山珠海的房价,不是月入 1 万的年轻人可以设想的。除非父母给凑够了首付。

砖家又说了,还有六个钱包可以掏空去买房。你要感谢这 6 个钱包,后面需要 12 个钱包的时候,你只有 6 个钱包,还指望砖家出来 “出谋划策” 吗?其实不用等到砖家,某些城市楼市松绑,甚至可以用父母的公积金来给子女一起贷款买房了呢。

说一千道一万,体制外国人的工资还是比较低的,尤其是面对高房价的无力感。不管是否有房贷还是在攒首付的年轻人、中年人看来,都是一座大山。这时候你说 5000 工资太高,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了。

就像某些领导鼓励年轻人进工厂的,先把自己孩子送进去,做个好榜样再说吧。要不一点说服力都没有,但是大家知道领导能送孩子进去的地方,一般人他也进不去哦。

深圳每年的平均工资,来自统计局:2021 年深圳市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数据公报 – 统计公报

经国家统计局和广东省统计局核定反馈,我市 2021 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 153471 元,同比增长 11.8%。其中,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 155563 元,同比增长 11.6%。扣除物价因素,我市 2021 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实际分别增长 10.8%、10.6%。

_  根据城镇私营单位抽样调查,我市 2021 年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 85239 元。_

_  深圳市统计局_

_  2022 年 6 月 6 日_

知乎用户 赵东家 发表

这个问题问的很有问题!

姚洋说的是个税免征点 5000 块钱已经很高了,说的是作为免征点的五千块钱已经很高了,只有 14% 的人在履行这个义务。并不是说五千元作为工资已经很高了。作为工资那要是跟联想的高管们比,100 万也不算高啊。

而且 5000 块起征,也不是说要交很高的比例,从支持国家建设的角度来说,5% 这个比例也没什么问题。否则,如果只对 2% 的富人征税,其他人都坐享其成,就真的是合理的吗?在支持国家建设这件事上本身不就应该是能者多劳,但不是不劳吗?挣得少的可以少交一点,挣得多的多交一点,这没啥问题吧。

再说个实际的,很多地方是按照连续缴税和缴纳社保来决定享受这个地方福利的门槛的,如果你社保交不齐,纳税也没有,那你连享受地方福利的资格也没有啊。如果不怕费事,其实倒可以把起征点压得再低一点,然后把比例也压到更低,千分之一也不是不可以。这样才是一个大家共同参与的事业。

老百姓挣点钱确实不容易,如果税收太高了肯定不满意,但一个合理的税收是保证国家能够发展的保证,这点上我觉得我们国家在普通老百姓收税的问题上没什么毛病。

知乎用户 南山解数 发表

本来就是啊。

知乎上一群吹牛逼的。

别听他们瞎忽悠

知乎用户 繁星若尘​ 发表

不想说什么,上图片吧日

知乎用户 罗马路上的绊脚石 发表

我只问一个问题,中国工资占 GDP 比重多少?

所以,这个问题,他没说错,但这是一个宁愿他说假话,也不愿意他说真话的事儿。我希望姚教授被打脸,但很可能,打不成。这件事儿,我宁愿他是瞎话,也不愿意他是真话,因为真话,太扎心了。

知乎用户 齐本安之怒​ 发表

前几天有个专家说不建议在通勤上花太多时间,现在又有个专家说 5 千收入很高了。

抛开偏远山区、农村地区不说(杠精别说我歧视,我老家也是农村的),城里打工人一个月 5 千多吗?不说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里,5 千块可以说不算很少,但也算不上 “很高” 吧?

高不高,得和需要的消费支出比啊:现在一线城市 5 千块工资,不提买房,如果不节省点的话,吃穿住都不够吧?二三城市,房价多少,一个人刚毕业一个月 5 千,如果不靠家里人,自己多久能攒下买房子的钱?这还没算万一结婚了,养娃的支出。娃的吃穿住玩学习,都要好多钱的……

再拿五千块钱养二胎三胎?

知乎用户 侦探爱吃糖​ 发表

我相信这里的 5k 6k 大多情况讨论的只是固定工资, 而不是收入。

月入过万是如何实现?

年收入税前过 12 万, 平均到每月就是 1w, 那肯定会有一些人在做额外的收入

收入不一定是副业, 也可能是主业的延伸或投资收入。

所以我大多不怀疑那些说自己月入过万的人,

知乎用户 木氵韦​ 发表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如今的国人都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不过网上冲浪冲多了,不知道你有没有产生这样的想法,那就是越来越觉得自己是个垃圾,为何这么说呢,原因是在各大网络平台上,如今月薪过万的人,真的满地都是,在知乎上 搜索月薪过万至少能够跳出数万条信息,在微博 有一个话题名叫 “月薪过万”,里头有个 300 多万条的讨论,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中,还有众多街头采访,有人采访的时候说,月薪不过万的男生选择结婚,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这诸多的信息都在表达着一个思想,那就是月薪不过万,当真是个 “废人”,那么这是真的吗 ,中国月薪都过万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了吗,今天我们就来还原一个最真实的中国人工资,带你了解中国的工资发展水平。

事实上 中国人的工资是一个很难统计的概念,受制于城市 行业 ,国人的工资水平是层次不齐的,同时现代人的收入来源,也不再是单一化,并非就完完全全从工作上获取,还包括电商 自媒体乃至于金融,都是人们获取收入的来源,因此想要了解中国人的工资水准,就需要从多方面进行了解,以平均工资来说,根数据表明,现如今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平均工资都约为 1 万以上,而杭州 程度 厦门 宁波东莞等 30 多个二线城市,也基本达到了 7000 以上,其实 不用具体分析就能看出,除了一线城市,中国的其他城市,工资达到 1 万的人肯定不是大部分,不过就是在一线城市中,月入过万的人也没有你想象得那么多,因为 “平均” 就意味着大资产的人的钱,会被均分到小资产的人,一线城市聚集着大量的富豪,均分下来才堪堪破万,自然月薪过万的人也不会多。

所以如果要看平均数的话,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下手,会更加准确一点,据了解 ,2020 年上半年 中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 21655 元,其中工资性收入约为 13232 元,这意味着,城镇居民的平均月薪也就 2200 元,取另一组数据,2019 年上半年全国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 1.53 万元,城镇居民平均月工资还是只有 2500 元,这都表明着以平均数来说,月收入达到 2000-2500 元,才是最多中国人达到的工资水准。

不过还是那句话 ,中国的工资水平是参差不齐的,不同情况就得不同分析,以城市来说,如果要了解每个城市最真实的工资水平,就应该以 “中位数” 来进行分析,会更加准确一些,而根据 2020 年的数据,月薪中位数后最高的城市是北京,达到了 6906 元,其次是上海 达到了 6378 元,而后是杭州,达到了 5385 元,之后 包括广州、南京、成都、厦门、合肥等地,工资中位数都在 4000 以下,甚至是 3000 多元,由此可见 ,月薪过万不管在中国的哪一个城市,都一样并不常见。

而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很多人其实很喜欢拿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来验证中国工资水平的快速提高,这其实并没有错,但错就错在,很多人都夸大了平均工资水平的增幅速度,回顾中国的工资发展历史,在 1978 年 ,中国职工的年均工资仅有 615 元,平均月工资达到 51 元,而在 1990 年后,中国的年均工资才涨幅到 2140 元,平均月薪达到 178 元,时间来到 2003 年后 ,中国的年均工资这达到了 14040 元,平均月薪一跃达到 1530 元,实现了一次较大的涨幅。

2010 年后,非私营职员平均年薪达到 37147 元,月工资也才只有 3096 元,由此可见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工资确实也在高速增长,但也远远没有能够突破上万的程度,同时这里统计的是城镇单位的职工的工资发展,中国更多的地方,其实是乡村县城地区,这些地区统计下去,则更加难以达到月薪上万的地步,同时如果你以储蓄的方面来看,中国的人均存款 ,扣除青少年的部分,成年人的平均存款也只有 5.8 万,如果实现了大部分人都月薪破万,平均存款肯定是不只有这么低的。

知乎用户 newlist 发表

这话看你怎么理解了

社会现状是,5000 确实算还可以的工资了,因为一大堆人工资都不到 3000,有的地方甚至也就 1000 多点,还有比这更惨的。

所以他这话你得看意思是描述了一下现状,还是他也认为像中国 2000 人民币吊打 3000 美元,这样的话这个人就坏透咯。

知乎用户 橘子味 发表

这话说得也没毛病吧,除了北上广深,5000 块放哪儿都不算是低工资了。

我在某二线城市,工厂里,工人加班加点的,高的一个月也就能拿四五千。

北上广深加起来也才多少人口呢?国内绝大多数人确实工资是不到 5000 的。没必要把眼睛都盯着北上广深。

知乎用户 The Teutonic 发表

有些事情真的很魔幻。

刚刷了一个上四休三工作制的视频,下一个就给我推荐鼓励熬夜加班。

双向奔赴。

活成了彼此最讨厌的样子。

该问题暂不支持匿名,行吧。

我可什么都没说,只是把事实贴了出来。

知乎用户 惺忪 发表

月入不足 5 千才是常态。

这么说也是比较中肯的,不像一些新媒体平台里面的人,张口就是百万年薪,十万月薪的。

就在知乎里面搜一下,感觉都没有低工资,虽然知乎里面高知比较多,但真实情况真像他们说的吗?

来看知乎里的几个真实情况:

(一)

(二)

(三)

(四)

这才是知友们真实的工作和工资情况,但也不排除高管和老板们的薪资是很高的,但 5000 元的工资在市场来看,应该算是一个分界线,大于 5000 元的工作,要么有技术的,当了管理层,要么这种工作很累,耗时间,只有这几种情况可以让你月入 5000 元以上。

再来说说本编辑我吧,211 大学本科毕业,毕业之后去了上海,在我们的影响中,上海是特大城市,金融中心,所有有梦想的年轻人所向往的地方,但从你毕业踏入上海的那一刻,我是失望的,因为我去的是普陀区,给我的感觉不是高楼大厦,而是很普通,看起来还不如新一线,这只是从感官上的理解。

当时租了房子,花费 3500 元,因为上海的消费贵就贵在房租上,所以为了及时止损,就打开了招聘软件,先从自己的专业开始找,因为学的是新闻类的专业,所以找的也是和编辑相关的专业,上海编辑的工资区间在 8000-12000 的比例是最高的,虽然简历上面写的很高,但实际都会打折扣的,这都是心知肚明的。

所以当时选择了一家互联网媒体平台,从编辑助理开始,当时的工资只有 4000,还会有一些绩效和奖金,但想一下自己的房租一个月还 3500 呢?这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在上海上班的人,会住到昆山了。

就是这种情况下,我们还需要坚持,等我成为编辑的时候,薪资升到了 8000,但也是有条件和要求的,不会那么容易让你拿到 8000 千的,这只是我所在行业的情况,应届生在上海,如果大学一半,工作就在 4 千左右,有技术的另说。

而且如果没有一技之长,更多人在上海会选择做销售,因为很容易被录用,但销售的底薪通常会按照学历划分,专科 3800 左右,本科 4300 左右。

所以能挣多少和自己的努力和勤奋也是分不开的,想拿高工资是需要有付出的,只要你的能力让企业看到了,每个企业对于人才都不会吝啬的。

知乎用户 职场 · 轻松学​ 发表

翻译:你们老百姓月入 5000 已经够啦,剩下的蛋糕就别想了。

共同富裕 = 大家都月入 5000……

知乎用户 早日提桶跑路 发表

他说的没错,5000 元确实已经是很高的收入了,大部分劳动者都达不到。

但现在这情况就好比说人家连粥都喝不饱,你有白饭吃居然还想着要咸菜?

知乎用户 火鸟 发表

确实

这 5000 块钱,你不吃不喝,不交房贷车贷,不结婚生子,没有任何嗜好,没有任何支出的情况下,已经富可敌国了

知乎用户 何书尽 发表

坐标深圳,我没事就看看闹市区的饭店,水果店等商业的招聘启事,基本都在 3500~4000 元上下。店长类职位有机会达到七八千。

即使是坐办公室的文职类工作,也有不少职位是 5~8K 的。

一线城市拥有最多的月入过万的白领,但是这些人在全国只占一丁丁点,在一线城市也只是十之一二。

网络上总有人说月薪 8 千在大城市难以生存,这种想法拔高了预期,不利于找工作。

知乎用户 阳光是金色的​ 发表

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在高质量发展路上坚定前行 – 韩文秀解读 2021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_滚动新闻_中国政府网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预计超过 1.2 万美元,接近世界银行所划的高收入国家门槛。

人均 1.2 万美元约等于 7.6 万人民币,合人均每月 6333 元,现在专家说 5000 块只有 14%

那么问题来了:

1、14 亿人,人均 GDP 每月 6333 元。

2、9 亿劳动者,14% 每月工资 5000 元。

这之间差出来的部分,去哪里了呢?

咱们再细算一下:

3、9 亿劳动者,86% 的工资低于 5000 块,那么顶到天上去,这部分人群的平均收入能有 3000 块了不得了,9*86%*3000*12 = 大约 28 万亿。

4、2021 年全国 GDP 在 110 亿的量级,28/110=25% 左右。也就是说,全国 86% 的劳动者,每年的收入只有全国 GDP 的四分之一。

5、根据经验数据,我国每年进入个人收入的部分大约占全部 GDP 的 45% 左右,110*45%= 大约 50 万亿,根据 3 可以得到,14% 的 “高阶劳动者” 占有收入是 50-28=22 万亿,

平均每人 22/(9*14%)=17.5 万 / 年,也就是平均每月 1.45 万。

因此,按照这样的数据可以得到如下推论:

我国 86% 的劳动者,收入低于 5000 元,平均收入每月 3000 元以下;

剩下 14% 的劳动者,收入高于 5000 元,平均收入每月 1.45 万。

各位觉得合理不?


知乎用户 青山布衣 发表

5000?随便一个公职单位的退役金都比这个高吧

知乎用户 嘴嘴 发表

税前五千,扣除五险一金大概就三千多,谈不上缴税。

税前一万,扣除五险一金还剩七千多,再有点什么养老孩子教育啥的免税额度,基本也不用缴税。

起征点我觉得问题不大。

问题比较大的是专项附加扣除免征额度偏低。

俩老人两千元,咱老人可真节俭。

一个子女教育一千元,还得是上学以后,合着学前都不算孩子,不用教育,就这还鼓励生娃?

住房贷款一千……2022 年了,一千块,能贷十几万?

租房租金 1500。能不能按实际情况减免,北京租个卧室都要三千了。

在职教育一个月四百…… 无话可说了,这是告诉大家,不要去在职教育了?

真正交个税的大多是像我们这种中年人,收入还行,但是上有老下有小中间还房贷,挣多少花多少。尤其是买房,各种税已经交的够多了。

另外一个大问题是养老保险,交的太多了。不光自己交,单位交的更多。

解决养老问题,解决生育率下降问题,这是大事。不能只想办法薅我们这些羊毛,已经薅秃了啊。

知乎用户 tequila2000​ 发表

数据是一个非常神奇的事,数据量采集的越大,因果关系就越玄幻。

什么是中位数,又称中值,统计学中的专有名词,是按顺序排列的一组数据中居于中间位置的数,代表一个样本、种群或概率分布中的一个数值,其可将数值集合划分为相等的上下两部分。对于有限的数集,可以通过把所有观察值高低排序后找出正中间的一个作为中位数。如果观察值有偶数个,通常取最中间的两个数值的平均数作为中位数。

以上为百度查询结果,说人话就是,采集 100 条数据,其中 2000~3000 占 20%,3000~4000 占 20%,4000~5000 占 20%,5000~10000 占 30%,10000 以上占 10%,一眼就能看出中位数在什么位置,然后在 4000~6000 的数据进行分散处理,再取中位数基本就在 5000 左右。

数据展现有个误区,很多人只是看到结果,要论好坏只能对数据进行越大越好、越小越好、同比增长、同比下降等等进行引导,如果有明白人要弄清数据采取广度、计算公式条件、数据优化过程,基本上都是纸老虎,挑战的不要不要的。

就以 80、90 后人群为条件,是全国还是按城市级别没有说法,单从薪资构成来看,基本工资 + 绩效 + 考勤 +(七七八八),明白的都懂,薪资构成是解决企业什么问题,这里不多说了。如果从基本工资作为切入点,5000 元还真算高。还有税后、税前、股票和其他的收入,有没有进行采集与计算呢?

不论起不起征,总有人欢喜有人忧。后继时代还是以国民生活稳定为主吧,买得起房、上得起学、看得起病、不再漂泊异乡挣几量碎银、不再焦虑被时代给抛弃~

知乎用户 天空之骥 发表

给大家讲个故事!

富人说: 现在 5000 我觉得已经够高了,再高不利于社会发展了,我们经济也不好了

穷人问道: 可是我现在虽然月薪 5000,但是吃饭花掉了 1500,租房花掉了 1500,剩下日常花销 1000 元,只能留下 1000 元,买不起车买不起房,甚至换手机都困难,你不搁着扯淡吗?

富人: 没有一代人是幸运的,难道你指望着房价很低,工作随便找,一点压力都没有?你根本不努力!

经济学家说道: 富人说的对

穷人问到: 凭什么?

经济学家问到: 你有投票权吗?

穷人: 没有。

经济学家: 富人说的对!

知乎用户 NormanYonng 发表

2020 年个税财政收入超过 1.1 万亿元。

按专家说只有 14%的工薪人交个税,我就把全国全部人口都算入,算他个 1 亿人。

人均缴纳个税 1.1 万元。

月收入 2 万,扣除公积金五险一金专项附加扣除,年累计个税差不多 1.1 万。

所以中国有 1 亿人缴纳个税,人均收入 2 万?

如果按专家的算法,缴个人税人数要远低于 1 亿,那这部分人的人均收入???

我不信,个税人数应该远大于 1 亿。

知乎用户 稻路已木 发表

回答被建议修改了,我也不知道怎么改,干脆只放数据了。

第一个是任泽平在 “泽平宏观” 公众号里贴的一张图,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原图就不引用了,包含了很多其他国家的数据。我从 WID 自己把数据拉下来了。数据 - WID - World Inequality Database

前 1%、前 10% 和前 50% 占总收入的比重。另外原文的新浪财经版本任泽平谈中国收入分配报告 2021:现状与国际比较

第二个是跟个税起征点相关的。2018 年 10 月的时候个税有过一次调整。按照王军局长 2019 年的说法(王军:工薪阶层的减税面是百分之百 - 新华网),调整前后有 8000 万人减税 100%,6500 万人减税 75% 以上。

个税改革的讨论中也有相关的数据

“十四五” 规划透露个税新方向:综合所得扩大,45% 税率或优化_民生观察_福建省图书馆

知乎用户 晓破云惊 发表

大部分答案跑题了,没找到重点

①在中国【打工纳税收入 (注意定语)】,5k 排前 15%,确实是很高的收入位次比例了

——这话确实没错

②在中国面对房价和物价,5k 真的很不够花

这也是事实

综合①②

结论是:

在中国【打工纳税收入】的前 15% 者,挣钱很不够花

这个结论才是题眼

到底是收入端【打工纳税收入】出了问题,还是支出端各项花销出了问题

大家各自思考咯

知乎用户 十年扬州梦 发表

不想着去让资本家养护大家;想着那点打工人的个税去解决差距;这种专家,除了坏还有啥?

知乎用户 鱼生 发表

5 千元能干什么呢,申请花呗的基础吗。

知乎用户 星罗万象先生 发表

4900 元一个月招不到人,但 5000 元一个月已是高收入………………

知乎用户 像条小蛇 发表

你以为呢?

你觉得呢?

作为一个在常州有着一年工作经验的卑微应届生可以这么告诉你:

绝大部分人工资在 3000-4500.

5000?除非你是高级技术工种,或者是那种一天 12 小时的快递员外卖员,不然你想都不要想。

至于工厂,呵呵,人家可以 3000 请两个人轮班。

知乎用户 帝零灵​ 发表

北大的经济学家怎么可能了解打工人的真实情况呢?

他给自己的研究生可以帮着租房,可以不克扣研究生补贴,那 5000 元确实多。

至于北京以外的世界,可能在他眼里不存在吧

知乎用户 转转悠悠​ 发表

觉得很奇怪,有啥好阴阳怪气的呢?中国不止北上广深,北上广深也不止大厂白领金领。

2020 年全国 GDP 最终核算金额是 101 万亿,高估一点劳动报酬占 GDP 比值,算 50%,就是 56 万亿;总人口 14 亿,按 60% 劳动人口,就是 8.4 亿;56 万亿 / 8.4 亿 = 6.67 万 / 人。假设不考虑社保费用等,每月是 5500 元人民币

再看看深圳,2020 年 GDP 算 2.8 万亿,人口算 1800 万,如果劳动报酬占比和劳动人口占比与上述算全国的标准一致,那就是(2.8 万亿 ×50%/(0.18 亿 * 60%)=13 万 / 人。同样不考虑社保费用等,每月 1.08 万元人民币,当然深圳的劳动人口占比会比全国要高一些,按 1 万元 / 月差不了太多

所以有啥好阴阳怪气的呢。

至于为啥少数人能够香车美女?嗨,还不是因为人太多,市场大了呗。每个人头上挣 1 块钱,就是 14 亿。所以现在国内市场就是单个消费者的绝对消费金额不算高,但是胜在总量大啊

知乎用户 Gvrovyarakha 发表

不知道怎么变成 “高收入人群”,那就改一下“高收入” 的定义吧。

知乎用户 帕斯卡尔 发表

要看在那座城市,是租房住还是不租房住,要不要还贷款。如果是在北上广深租房住,一个月 5000 先砍掉至少 1000 交房租,再砍 2000 吃饭,到手也就是 2000 块钱。你拿着这两千块钱,如果不出去应酬社交,说不定还能攒下来。但是人非机器,怎能不开销呢?

知乎用户 王大山​ 发表

现在的社会割裂程度太过明显,从自身的体验来看五千 是不高,但是在从全国的层面考虑也还可以,在对比北上广深,基本保证生活,对比省会及二线城市,保证生活的同时可能有小额存续。但是对比总是绕不过自身的局限性,生活在一线城市的人怎么会与二线城市感同身受,同样二线城市怎么能与三线至县城生活感同身受,同是生活在地球,同是生活在中国,但是每个人还是有着那么多的不同感受,适时的放下这些吧,对自身的生活没有一点帮助,只会是白白的浪费情感和增加自身的烦恼而已,好好去生活比什么都强。

知乎用户 洛洛舍 发表

月入 3K-6K 的是大部分打工人的状态

知乎用户 樱花色的季节 发表

这专家是被砖头砸过的家伙,5000 高收入让那些拿 1 万退休金的人怎么办,捐 5000 吗?

知乎用户 fisher 发表

只谈题目说到的内容。断章取义的锅应该由题主背。

个税起征点 5000,只有百分之十四的人交税,这样看 5000 确实是排靠前的高工资。没什么可质疑的。

按某次我看到的湖北武汉一个数据,平均工资 8000,中位数 4000。与题目所说的 5000 属于前 14% 可以互相印证。

80 后最大的四十了,90 后最年轻的刚刚步入社会。而这正是收入差距最大的时段。直接比较得不到合理的结果。

知乎用户 杨力 发表

不需要看专家,应该看看乡镇和农村。

东部沿海,蔬菜之乡某镇,超市服务员,月薪 2800,休 4 天。

农村夫妻俩忙活一年,种葡萄,苹果,姜等等,一年收入 10 万,这还是不低的收入。

都是我见过的。

知乎用户 南山已东 发表

想一想下面的问题。

月薪 5000 以下的工作是什么。

月薪 5000 以上的工作是什么。

月薪 1w 以上的工作是什么。

月薪 5w 以上的工作是什么。

月薪 10w 以上的工作是什么。

再想想自己能做多少月薪的事情。

知乎用户 最爱妲妃姬 发表

良心学者,至少他说的是收入,不是工资。

知乎用户 愚者 发表

谢邀。

以劳动性收入来说的确不低了,但是相比于资产性收入来说,差距非常大。

为什么要从劳动性收入说到资产性收入,那是因为他们紧密相关联。资产性收入的高涨依赖可持续性的人口以及他们的债务承接规模和能力。而资产泡沫的过度无序发展,不仅会增加很多完全没必要的债务,同时也会反噬传导到经济,压制压缩有效需求,对经济起反作用,带来更多的失业和工资性增长压制。

这一块其实已经都在处理了,土地收入划归税务(城投们举债也要掂量掂量了),转移支付,反垄断打压资本无序发展等等,都在逐步进行。

现在债务经济周期走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居民杠杆逼近极限(同期有政策出台,适度增加财政赤字),居民需求萎缩,外贸外需环境因美帝全球大放水原材料价格暴涨有所恶化,经济下行压力是比较明显的。

但是,财税来源还是不能断的,体制决定了大政府的模式必须稳靠,于是过紧日子开源节流不再是一个口号,而是实在紧迫的大事。

限跌令、房产税试点、雪梨、薇娅、张庭夫妇等等都来了,年前还来了一个年终奖税收政策(已延后),这又出来一个 5000 元高工资的劳工税,也很直白明了了。

(不得不说,税收这东西很多时候是留有口子的,但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时候,这个口子就会出来避税是很难的。合理合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和主体的义务。)

当前的优解仍然是拖,稳步的拖着,毕竟那么多的债,要么刺破资产泡沫,出清债务;要么继续时间换空间,降低资产泡沫冲击,尽量软着陆。

但是现在不管是出生率以及外部环境的因素都决定了这个时间不能太久,所以,也必然要求人民群众的就业和工资需要越来越好(比较优势虽然是国际贸易规则,但是,这不是长久之计,也不符合共同富裕,更不能适应当前的环境变化),才能勉强通过时间来抵消债务周期的影响。

通过局部战争催生技术革命也许是一厢情愿,可以想象成各大流氓的技术武器试验场会更来得实际。

而不管是哪种所谓的新经济,在现有体系之下,其可以实现的最大可能性都是为了解决一个难题:

如何通过新经济媒介更合理得分配从而不断改善经济?

比如,如何惠及那些千千万万没有资产优势的年轻人?

解决了这个问题,估计拿十个诺贝尔经济学奖都不过分。

或者,就安静得等着周期率的天命吧,修炼内功,筑一道精神新世界,自我遨游。

知乎用户 新知 发表

我发现评论里对这句话有两种理解,然后往两个方向吵:

理解 1. 多数群众真正工资没有网上吹牛逼的那么高,5000 已经算收入较高的群体了,大家不要慌不要信网上吹牛!

理解 2. 工资 5000 还嫌少?我告诉你已经不少了,国家 tm 应该多收你们点税的。

知乎用户 大橘子 发表

工资 5000 已经叫很高,那远超 5000 一平的房价有多高?

知乎用户 Cheng​ 发表

同意,5000 确实是高收入。

但是也确实可以继续提高个税起征点,纳税的方式很多,吃顿饭都是在纳税,去扣除可支配收入纳税很讨人嫌的。

菜市场上肉,鱼,菜,调料,那都是人卖的,都是一个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且多是夫妻档才能撑起一个摊子,还有生鲜超市里的售货员,餐馆服务员,奶茶店员,快递员,出租车司机,等等等等。

奶茶店员会年轻些,很多服务员,摊主,出租车司机都是中年人,算是挣钱能力最强得一段时间。

5000 块钱能过的这么难受,也就是在知乎了。

中国不是只有北上广,那点人口远远不能代表中国。

知乎用户 玲珑 发表

之前和人讨论苏联式的烟花会不会再放一次,他说不会,因为塞里斯没有那么严重的民族割裂。

当时我觉得还有点道理。现在我觉得苏联那点民族割裂在塞里斯今天的贫富割裂面前真是 P 都不是。

知乎用户 止戈为武 发表

5000 在哪收入都不算低了,只是太多人非要拥有不该属于自己的东西才把自己熬成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

知乎用户 陈丹​ 发表

人和人真的是不能比较的。在一个生活成本不高的县城,一个月工资 5000 是还不错的;同样,在北京上班的人,没有房子需要租房住的人,工资 5000 元还是很高吗?

对于像姚教授这样的工作在北大多年的教授,你是单位提供房子的吗?你是吃住都不用花自己钱吗?给你发 5000 元工资是不是够用呢?

同样一个没有房子,需要在北京租房住的,还需要每天花费几十元生活费的人,一个月 5000 的工资高吗?另外,收入五千元和交税完全是两个不相干的事情,为什么能混为一谈呢?如果教授觉得这个工资很高,建议北大收回目前给他的福利,让教授拿着那很多的 5000 元工资去交税,去生活,看此后还能不能发出这种超出常人的回应来。

知乎用户 欣欣 发表

高与不高,在于够不够用。一边质疑年轻人为什么不生孩子,一边在说 5000 很高收入。单纯 5000 收入在哪个城市,能正常保底水平的养一个孩子呢?

那天看到个视频,乘客问出租车司机我 5000 算高收入吗?司机说那肯定算,我才 3000 多。一回头打电话要老婆记得收租子,本月一共八万六。

到底谁高收入?

知乎用户 顶得住 发表

《蚕妇》

宋代:张俞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昨天我进城去卖丝,回来时泪水湿透了手巾。

为什么这么伤心?我看到了浑身穿绫罗、着绸缎的富人,他们竟没有一个是养蚕的人。

5000 块收入穿 300 块左右的衣服就行了,绫罗绸缎就不想了,毕竟绫罗绸缎可不便宜。

病牛

宋代 · 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病牛耕耘千亩生产无数粮食,累得精疲力尽又有谁来怜惜它力耕负重的劳苦呢?

但是它为了众生都能吃饱,即使拖垮了病倒卧在残阳之下,也在所不辞。

5000 块收入能存起来一部分就行了,有钱去医院就别想了,毕竟去一次 300 块就没了。

山坡羊 · 潼关怀古

元代 ·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潼关古道内接华山,外连黄河。遥望古都长安,我徘徊不定,思潮起伏。

令人伤心的是秦宫汉阙里那些走过的地方,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5000 块收入确实如此高收入了,但生活成本却要支出 4000 块,房贷,车贷,养老,医疗,教育,衣食住行那个也不便宜。


好吧,有人追更我就说一下。

月工资 5000。

五险一金,800. 如果有的话。

水费电费 100,房租 650,吃饭早 5 中 15, 晚 5,一个月 750,电话费和出行费 100。

5000—100—650—750—100=3400。

这个数值大概可以这么算,如果和我说的不一样,你算一下下面四个数值。

  1. 衣服,也就是服装,内裤你总要穿吧。
  2. 食物,你不可能不吃饭。
  3. 住宿,不能睡大街吧。
  4. 出行,也就是出门和通信,你厉害的话只有通信也行。

如果你在外打拼的话啥也没干一个月剩 3400,以下信息你自己算。

  1. 网上学习工作用到的知识,1 元。
  2. 春夏和秋冬换季衣服,50 元。
  3. 换季感冒或者其它病,30 元。
  4. 卫生纸,洗衣粉,5 元。
  5. 水果,饮料,零食,2 元。
  6. 出去玩,公园,电影院,旅游景点,2 元。
  7. 开电影会员,购物平台会员,1 元。
  8. 车辆强制保险,79 元。
  9. 电动车电费,10 元。
  10. 分子钱,1 元。
  11. 养老金,30 元。
  12. 父母孩子赡养,60 元。

行吧,算一下不能再写了。

3400—261=3139

一个月剩下 3139,就这个数值我认为已经属于优秀了,车子的交强险和电动车电费要不要算进去取决于你有没有车,或者有没有车贷。

另外有三种意外开销不会低于 5 万。

  1. 重病。
  2. 人身意外。
  3. 超过一年以上的失业。

这三个可能是自己也可能是家人,概率小但只要摊上了没有五年缓不过来。

即便是最省钱的过日子,一年下来。

3400×12=40800

也就是说三个意外只要有一个一年白干,还得保证不能出现一年内不能出现第二个意外。

对了有两个问题或者说三个问题,你的养老,父母的赡养,孩子的培养,开销又是多少呢?

1600 是生存,而你的月收入是否达到了 1600 呢?如果没有我送你一条信息,企业发给你的工资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看到没,这个标准就是保证你饿不死,这是国家在兜底,因为物价上涨每年这个标准都会提升,而你的公司每年给你涨薪的幅度,是否又跟得上最低工资标准的涨幅呢?

说完了,感谢阅读,祝 2022 年每个人都能存下钱,5000×12=60000 元,也祝各位今年年薪涨到 66666。

知乎用户 說書人​ 发表

“忍一忍”

知乎用户 whenhear 发表

如果是扣除五险一金到手 5000 即便一线也不算低了,除非你把学历提高到本科以上。年入可支配收入 6 万大多数人真的达不到。

知乎用户 ZZzzz 睡觉中 发表

对于现在大多数人的真实工资来说

5000 块钱,确实是实实在在的高收入

因为全国起码一半人口收入不到 5000

但是,5000 块钱单拎出来看。

真的一点都不多

5000 块钱,除去维持人类生存所需的基本花销以外,还能剩多少钱?何况有多少人连 5000 都没有

知乎用户 李某​ 发表

近日,北大国发院院长姚洋在节目中表示,不支持再提高个税免征点,5000 块钱收入已经很高了,我们现在交个人所得税的人,占到全部拿工资的人大概就 14% 左右,是非常低的比例。

![](data:image/svg+xml;utf8,)

这是一个 “统计数据” 和“身边现象”不一致产生的争论。跟本科率那个争论是差不多的性质。

原因在于:

1. 幸存者偏差

2. 房地产等资产价格偏高导致 “工资收入” 占“个人实际总收入”比例降低

幸存者偏差就是在一线城市觉得身边低于 5000 收入的人好像已经不多了,但是实际上如果看四线以下的城市,5000 收入算很高了。另外就是只看身边的年轻人,在小县城初级公务员也能拿到 5000 多觉得还可以,但是更多的四五十岁以上的人其实是没有收入的,而且随着我国老龄化发展,这部分的比例只会越来越高。所以全国能拿 5000 以上工资的人只占 14%,这个比例并不令人吃惊。

中国 14 亿人口,月收入超过 5000 元的有多少?答案 “出乎意料”

不久前,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公司)以家庭为单位,将中国 14 亿人的人均月收入分为 11 个等级,每个等级的收入人数各不相同。

月收入为 0 的有 546 万人,月收入 0-500 元的有 2.1589 亿人,月收入 500-800 元的有 2.0203 亿人,月收入 800-1000 元的有 1.2404 亿人。也就是说低于 500 元月收入的超过 2 亿人,在 1000 元以下的约 5.5 亿人。此前,有领导说我国有 6 亿人月收入低于 1000 元,看来也是准确的。

月收入 1000-1500 元的有 2.4389 亿人,月收入 1500-2000 元的有 1.7263 亿人,月收入 2000-3000 元的有 2.0735 亿人,月收入 3000-5000 元的有 1.5695 亿人。

由此可以计算出,月收入在 5000 元以下的有 13.2824 亿人,占总人口的 94.87%。也就是说如果你的月收入超过了 5000 元,那就基本上超过了 95% 左右的人。

月收入 5000-10000 元的有 6328 万人,10000-20000 元的有 784 万人,20000 元以上的仅有 70 万人。

月收入 2 万以上的才这么点人?很多人表示不信。华为、腾讯、阿里、小米等大厂员工加起来就有上百万人,平均月工资都超过了这个数。再加上各个行业的高收入人群,怎么也不止这个数。

中国 14 亿人口,月收入超过 5000 元的只有 5% 左右。

其实,在中国的大多少中小城市,月收入超过 5000 元的确实不多。而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月收入低于 5000 元的也不在少数。所以,不要以为大家真的都很富有,实际上都在为一口饭而努力谋生。

只能说地区发展得很不平衡,各行业收入也非常不平衡。北上广深,5-8 年的程序员,年薪百万的不少。如果放到准一线城市,强一点的 60,差一点的 40。如果二线城市,20-30 也就不错了。三线再往后,估计都不好找工作。在北上,送外卖月薪破万很普通,但是想要攒住钱,那日子过得会很辛苦。如果在三线城市,一月 5000,其实挺滋润的。毕竟物价低,只要房价没被炒得太高,确实属于高收入。互联网揭露了很多东西。比如一部手机,比如华为、苹果,大家都会把目光放在旗舰机上,不发达的地方一个月工资都不够一部手机的钱。骂他贵,贵吗?放在北上广,其实真不贵。一部手机毕竟是必需品,而且能用很久。那些稍微好一点的化妆品,7000 块也就是 2 个月的事。你说他贵吗?贵,起码比手机贵。互联网直接把差距暴露在所有人眼前,人都有野心。这也就导致大家都往大城市走,小城市越来越难。如果掐头去尾,再看看 5000 块,多吗?

说点比较残酷的话,平均工资和中位工资现在很多时候变成了安慰年轻人的话,很多统计没有计算非劳动人口,即使是劳动人口,社会上也有很多人也不是把重心放到工作方面,一个真的有决心认真工作的 80,90 后小编觉得是应该用更高的要求…

总之自己的薪资水平该不该用中位数 / 平均水平来衡量是看个人的,要是刚毕业 / 退休再就业,能达到中位数 / 平均水平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但是大部分 80 后,90 后正值事业上涨的巅峰期,如果真正有心奋斗的话,这个时间点用中位数 / 平均数来安慰自己是不太应该的。

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才是问题所在

其实,现在最主要的问题并不是个税的免征点要不要提高的问题,而是要尽快解决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实际上,现在不少企业主很少拿工资,有的甚至都不拿工资,他们个人的支出大都以各种名义在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中列支,这样做既可以少交企业所得税,又可以少交或不交个人所得税,真可谓 “一举两得”。目前,世界上不少国家为了抑制贫富差距不断加大,都有资本利得税等纳税项目。资本利得税就是对个人、企业或团体超过资本额一定比例(如 15%)以上的纯利所征收的税。目前美国资本利得税的税率为 20%,收入超过 100 万美元的资本利得税率最高达到 39.6%。而目前我国企业所得税的税率只有 25%,而且是单一税率,企业所得再高或再低都是一样的税率。这虽然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但却助长了贫富差距的不断加大。

综上所述,要想真正缓解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必须尽快开征资本利得税等纳税项目。

知乎用户 跃海人力 发表

作为大学教授,他的数据应该是准确的

也就是说,在税务口的数据中,中国工资月入超 5000 的仅占 14%,仅有这 14% 的我人纳税,的确不能在提高征税点
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为何给人感觉这个数据不准确,不可能超 5000 年的才 14%,至少应该超 50%

也就是说大众对全国收入情况的认知显然和实际情况之间存在巨大偏差

我倒觉得这种认知偏差比收入实际情况本身更重要,说明当下社会出现了严重的分化,甚至断裂,已经分化、断裂成两个世界

一个是收入普遍高于,甚至远远高于 5000 的世界,他们就是 14% 的 14。另一个世界则是收入普遍低于 5000,他们就是那个剩余的 86

这两个世界就是 14%VS86%

但是,舆论和媒体所反应的则是 14% 那个世界,对 86% 的那个世界是不反应的,他们是沉默的、沉寂的,在很多 14% 世界的人来说,这个中国只有这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就是中国的全部,86% 的世界是不存在的

中国尽管脱贫了,但是占人口大多数的低收入世界依然存在,请大家不要忽视、轻视 86% 世界

姚洋显然属于 14% 世界,他的错误在于,自己生活在一个工资远高于 5000 的圈子和世界,却反而很一本正经地说,5000 很高

这叫什么?不想说脏话

再看看他以前提过的几条争议性言论

“为了刺激消费,建议国家直接发放现金,每人 2000 元。”
“年轻人不要急于买房子,中国大概是世界上买房子年龄最低的。”
“先给你家孩子测一下智商,如果没超过 110 就别考虑清华北大了。”
“建议推行十年制义务教育”

知乎用户 富贵花开 发表

姚洋口中的 5000 元是到手 5K 工资 + 5000 元公积金 + 餐补 + 交通补 + 房补 + 补充医保 + 10086 项福利是吧

知乎用户 呱呱呱 发表

最好让我交钱上班!

知乎用户 门儿哥法号倒插 发表

80、90 后的真实工资中位数是多少,快来跟随视频看看街头的小姐姐、小哥哥们都是什么收入。

知乎用户 小苹 发表

5000 三四线城市 + 无妻女 = 钻石王老五

5000 三四线城市 + 有妻 = 有点生活

5000 三四线城市 + 妻女 = 普通人生

5000 一二线城市 + 无妻女 = 自娱自乐自嗨(自嗨是因为没地方让你可以去嗨)

5000 一二线城市 + 有妻 = 能生存

5000 一二线城市 + 有妻女 = 终极炼狱人间修罗场自顾不暇终日吵架夜夜担忧日日劳碌人生无望声嘶力竭惶惶终日脱发油腻亚健康没有人格没有尊严被辱骂被工作 pua 只能默默赔笑

知乎用户 知乎纪委 发表

不相信 5000 是很高的收入!

我想所有北、上、广、深、江、浙、沪的公务员、编制人员的公积金也许都超过这个数!这个算不算收入!

姚洋老师,您的公积金多少?

也许保安、保洁阿姨他们拿不到 5000,但是 5000 应该是有很多人能拿到的。不然这么多房贷怎么还的上!

请拿出准确的真实的数据,这样才有说服力!

把收入说的这么低,和现在的盛世,有点不符!

反正我收入超过五千了。

知乎用户 外贸君 发表

也就是说月薪 5000 这种高收入的人,需要一万年才能赚到薇娅逃税的那 6 个亿

也就是说,你要从新石器时代开始打工,一直打到现在

知乎用户 卡崩恰​ 发表

在北京 5000 元以下得群体就占了 50% 了,你觉得 5000 元收入低吗?

如果你只是在知乎看收入,别说有多少是吹出来的?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OQDsY4 发表

有句话叫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

5000 元已经是很高的收入了,80、90 后的真实工资中位数是多少?

坐标: 某北方地级市, 经济属于中上的

我们这里能月入 5000 千的非常多, 但是大部分人的收入水平也就 4K 左右。

上班族大部分人的收入是不高的, 当然也有少数一线工人收入都比较高的。

这是很现实的事, 月入 5000 是个真实的数据也是分水岭。

知乎用户 一个 82 年的外贸人 发表

知乎遗风不在,几百条答案扯来扯去,有用的没几条

按照习惯,结论先行:5000 绝对不算高收入,比 2020 年城镇非私营平均工资 97379(8000+/ 月)每月少了 3000,虽然说平均数没有中位数贴切,但是意义仍然很大,尤其是与题目中差距明显,连平均工资都差了一大截的薪资也能叫高收入?这高收入标准未免也太低了。

我知道有人肯定要杠,我跟马云一平均,我也是亿万富翁,那不看平均收入又应该怎么来算呢,这里就需要引出另一个概念——也就是实际的可支配收入

按照统计局的标准,2020 年可支配收入前 20% 的才叫高收入家庭,而高收入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多少呢?80293.8 元,但是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单位是家庭人均,而我们的最多家庭单位是三口之家,按照两个劳动力一娃的三口之家去算,家庭总收入要达到 24 万才能算作高收入家庭,也就是每个劳动力贡献的月可支配收入应该到达一万以上才算高收入,这里还需要注意的是这 24 万还不是指工资,而是指可支配收入。

那什么又叫可支配收入呢?

所谓的可支配收入是指你扣掉五险一金实际到手的薪资,也就是这一万的月收入还应该是到手的收入,那么税前的工资就应该达到 1.2~1.3w 之间。

那么结论就出来了,要达到前 20% 所谓高收入家庭的标准,需要两个劳动力的各自月均收入均最低应该在 1.2 万以上,换算家庭年收入就应该达到 30 万以上的最低标准。这还只是生一个娃前提,如果生了二胎,那立马就从前 20% 高收入家庭掉了出来。

所以月薪 5000 不但不能算作高收入,而且是远远不够,甚至连一半都差的远。

但还没完,中间偏上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41171.7 来算,按前面方法换算成月收入差不多就是 5000 左右,也是就说 月薪 5000 是虽然远远算不算高收入,但是也勉强算作了中等偏上收入,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只生一个的基础上。

但要是我不结婚、不生娃,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呢。那么我只需要一年税后收入达到 8 万,也就是税前月收入差不多 8000 + 就够了,刚好跟平均工资 8000 + 持平,这样我就能轻轻松松买入高收入家庭标准。

所以相同的收入,结没结婚,生没生娃,买没买房完全不同。

阶级的滑落,多生个娃就够了。

知乎用户 唐家源​ 发表

首先,个税起征是五千块。

而全国月收入在五千元以上的人,只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十四。

也就是说,只有百分之十四的人在纳税,所以不支持提高个税免征点。

这个思路是没什么问题的。

但是,用这个数据来证明月收入五千块已经是很高的工资……

这点我不敢苟同。

举个栗子。

假如一个国家有一百个人。

收入最高的老马月收入是一百万。

收入排在第二位的我,月收入是两元钱。

剩下的九十八个人,收入都在一元钱到 1.9 元之间。

我在这个国家的富豪榜上排第二,请问,我的收入高吗?

知乎用户 有鱼 发表

那么请这位专家以身作则,自愿捐献一切财产并受领 5000 元工资

知乎用户 唔唔唔 发表

我觉得吧,你多逮几个郑爽薇娅之流至少可以补上提高个一两百的起征点的税收损失。

知乎用户 wang​ 发表

其实几千作为起征点都无所谓,关键是税率

个人觉得第一档 1% 第二档 3% 第三档 5% 这样比较合适

知乎用户 玉壶里面有冰心 发表

A: 月薪五千,没有五险一金,一年 13 薪。最后一年到手也就是 7w 左右

B: 月薪四千,五险一金 4K,年终奖 5W,最后一年到手 10w 多,还有一大堆的养老金跟公积金。

然后你跟我说五千月薪偏高。

我原本以后,站着说话不腰疼至少也要有点脸,,,

现在我发现,他是蒙着眼罩说的话,完全不看人。

知乎用户 军虎 发表

请注意:人家是北大国发院院长,你们这些酸的人知道那是什么段位吗。

我直接把百科搬过来了,不在叙述了。北大在国人心中的位置相比大家也都很清楚,这相当于国内学术界的最高段位了,而且人家还有着经济学家的头衔。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_百度百科

相比这样的机构,这样的段位的人怎么可能随便胡诌呢,人家肯定是经过对中国的经济大数据进行过深入研究过的,在知乎里回答的人对中国的经济研究过多少?人家肯定是经过反复论证后才放出的 P(口误),放出,不对,是说出的话。

5000 元很高了,四舍五入就等于一万了啊,月入万元可是了不得,在加上季度奖金,年终奖,6 险一金,逢年过节再给点,这收入简直高不可攀了,还想咋地。

躺平吧,啥都不说了,经济学家都说了这都是天花板了,别在 996 了,如果你的工资达到或者超过 5000 了,你就可以安详早年了,本人仅以此文奉劝各位,耗子尾汁。

知乎用户 苏小昭 发表

要看在哪,毕竟中国不是只有北上广。反正在我家乡那个三线城市月收入 5000 就能过得不错了,如果没孩子还是单身有房的,那就更舒服了。

知乎用户 liulingqi0​ 发表

高收入,不纳税。

知乎用户 金麦基 发表

这一言论在网上引起了热议!你认同吗?我们先来看一下数据:

2021 年 5 月,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一组数据,2020 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97379 元,算下来平均每月就是 8115 元,也就是超过了 5000 元。

需要注意两点,首先是非私营单位,也就是国企,国企数量有限,员工数量也不会太多。其次,这是平均的水平,低收入的被平均了。

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57727 元,平均算下来每月是 4811 元,低于 5000 元,这个数据还是可靠的。

还有可以从个税的缴纳人数来看,2018 年,我国进行了个税改革,将个税起征点提高到了 5000 元,随即缴纳人数快速下降到了 6400 万人。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公司)以家庭为单位,将中国 14 亿人的人均月收入分为 11 个等级,每个等级的收入人数各不同。

需要注意的是中金公司给出的研究数据是以家庭为单位,比如一个家庭一对夫妻,在小城市,月收入 8000 元,但有两个孩子,平均下来人均月收入就是 2000 元。

其实,在中国的大多少中小城市,月收入超过 5000 元的确实不多。而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月收入低于 5000 元的也不在少数。现在个税的主要问题,不是起征点太低,是算个人收入,不算家庭收入不靠谱。不应该算你挣了多少钱纳税。而是要你的收入扣除掉正常的支出以后再纳税。不同城市,基本生存费用不一样,但是所得税标准是一致的,扣除标准是一致的。你在十八线县城,一个孩子抵扣 1000 你在北上广深,一个孩子也抵扣 1000, 而孩子的花费天壤之别。对全中国来说,5000 元的工资线确实不低了。

但是对一些生活费用高的地区,5000 元的工资线就变成穷人税。所得税,可以给地方一些灵活调整的空间。各个城市根据每年的物价情况,有一个城市生存的基本需求线。在线上挣扎的人,就不要让他们交税了。所以,不要以为大家真的都很富有,实际上都在为一口饭而努力谋生。

知乎用户 华工智云 发表

经济学家圈近期就共同富裕等问题对话了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以下为采访全文。

**经济学家圈:**请问您怎么看待共同富裕?姚洋:“共同富裕” 不是个很新的名词,可能大家没有注意到,领导人在十九届五中全会做十四五规划说明的时候,已经提到了共同富裕,也可能十四五内容比较多,所以大家没有注意到。这次 8 月 17 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来专门开这个会,它是有一些不同意义的,就是要涉及到怎么去落实的问题。中国的贫富差距至少在 2010 年之前一直在上升。那个时候基尼系数按照国家统计局给的大概是 0.49,我们北大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数据,2010 年是 0.52,这个差距主要是统计局没有调查到最高收入的 1% 的人,也没有调查到足够多的最低的 10% 收入的人。所以它等于是掐头去尾的一个样本。我们的样本是查到了一些比较穷的人,所以我们的基尼系数就比较高一些。但是自此之后基尼系数都是在下降,过去几年它稍微在波动,现在可能是 0.47 到 0.48,所以收入分配还是非常不平均的。另一方面财富的分布也不平衡。国家统计局给的数据是 10% 的人占有 40% 多的财富。但是我们的调查是 10% 的人占有全国 70% 的财富。我觉得可能是有些统计方法不一样,因为我们是算的,比如说房产的现价,这下就把财富差距给拉大了。因为一线城市的房价都很高,所以这样最高收入的 10% 的人其实也是在一线城市,所以占有的财富也比较多,而许多农村居民的房产基本上不值钱。我们的统计表明,最高收入 10% 的人的收入,大约是最低收入 10% 的人的收入的 85 倍;而最低收入 10% 的人的收入,只占我们全部收入的 0.5%。

目前这个情况下提出共同富裕,这也是一个步骤,在以前我们主要搞 GDP,把 GDP 搞上去,然后我们要消除绝对贫困,但相对贫困差距还是很大的。邓小平当年提出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现在这个目标已经实现了,所以自然要实现共同富裕。但需要注意的是,**本质上收入和财富都是结果,根本在于收入的能力差距很大。**现在你要想进入一个富裕家庭或者中产阶级,你要是没有很好的教育,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劳动密集型的工作基本上快没了。

**所以教育是第一位的,但是我们教育的差距是极大的。**这里有几个数据,第一个就是说农村的平均教育水平,年轻人的平均教育水平刚超过 9 年,这也是最近的事,也就是说他们刚刚初中毕业,这意味着还有一些人没有初中毕业。城市里实际上也没有达到 12 年教育,但是比农村好一些。大城市的教育水平更高,大学已经进入普及阶段。**另一方面我们看到代际的流动下降非常快,我们一般用本人的教育水平和父亲的教育水平之间的相关系数来说,相关系数越高,说明社会流动性越差。**就用我们北大的数据,30 年代出生的人,他的教育水平和父辈的教育水平的相关系数大概在 0.6、0.7,然后就开始下降。到 50 年代出生的人是下降到最低的 0.35,基本上已经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然后又开始上升,那么现在又到了 0.5、0.6 了,也就是说五六十年的时间里他又回去了。我们仔细去看那个数据。在 1985 年出生的人里头,仍然有大概 8% 的人没有完成小学教育,他们现在才 30 多岁,但有 8% 的人是半文盲。所以这种情况下,他收入差距拉大是可以想象的,因为你教育差距那么大。这是我们国家贫富差距的大体情况。

**经济学家圈:**您认为在世界领域范围内,我们国家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才算实现了基本的共同富裕?**姚洋:**看是高标准还是低标准,如果是高标准,像台湾地区和韩国,它们的基尼系数是 0.35。我们内地要达到此标准难度非常大,但我们现在的目标能不能定在 0.4 到 0.45 之间,或者说偏下,比如说在 0.4 到 0.42 之间?

**经济学家圈:**您怎样理解三次分配姚洋:我估计会出台一些政策,鼓励大家捐赠,比方说成立一个信托基金啊,然后来做慈善,这个可能会受到鼓励,因为我们国家现在还不能这么做,以后可能就会有政策,有法律文件允许大家这么做,促进好多人去捐款。我们国家现在税率比较高,企业所得税高达 25%,企业主他如果把这个利润拿出来,他还得交个人所得税,最高的税率是 45%,所以很多人就不拿出来。别看他自己的资产很大,其实他们能享受的那部分是比较小的。所以我们看到上一轮去杠杆,一些企业死掉了。你会发现他会出现一些真正的 “负翁”,因为他所有的资产都在企业里,一夜之间他成穷光蛋了。而这个是挺常见的,如果我们允许比方说成立信托基金,那么信托基金用它来做一些慈善,不收他的税了,会鼓励好多人去做慈善。但是有一点我想在各个微信群还有自媒体,解读是错误的,认为第三次分配要强迫大家捐款,特别是有些企业,马上就带头出来捐多少亿,**感觉是被迫要都多捐款的意思。**但要看到和美国相比,中国企业家的捐款占全部捐款的比例是远远高于美国的,美国捐款大头是来自普通人,普通人捐很多钱。他们很多智库都是靠普通人捐款捐出来的,每年给一个 Membership,然后你一年给多少钱。他们就觉得我相信你,所以我要支持你,我就愿意捐款,一年捐个 500、1000 美元,但是积少成多,捐的人就多了。所以美国捐款多,并不是说主要是因为像巴菲特这种人在捐,而是普通老百姓在捐。**我觉得我们不要把三次分配给念歪了,并不是把所有的目标都对准了我们的企业家,并不是说 “对不起,不捐款你就有问题”。**甚至有人说现在到了一个阶段,我们要重新把资产变成社会化了,这些解读都是完全错误的。这次会的初衷是要研究一些政策,然后鼓励大家来做慈善捐赠。**我觉得房产税是必须要征的,**因为各个地方土地慢慢卖光了,而房产税便可以成为它资金的来源。对房产征税不会影响大家工作积极性,因为这个纯粹是消费性的资产。当然房产税征收不会影响到普通老百姓,他会有个免税额,所以一般老百姓不用担心,比如,我一家三口有个 90 平米、100 平米的房子,我估计基本上不用交税或者交很少的税,所以仍然是有一个收入调节的效应。**但征遗产税要小心,因为遗产税它跟中国文化不太契合。**因为在我们这种文化下,它是以家庭为单位来做生产的,儿子和老子之间的关系有时候说不清楚的。比如说父亲要把财产给儿子了,儿子还要去交税,但儿子说交税这不对,因为我也有贡献。可能以前他父亲也没给他股份。所以遗产税跟我们以家庭为单位的文化是不太相符的。再说我们好多人买房子,就是要给孩子买,你突然说给小孩房子还要交税,他们也交不起啊。一线城市这个房子动辄 500 万、上千万的,你遗产税交多少?比如说 20% 吧?收低了也没意义,那 500 万的房子就要交 100 万。一个年轻人啥也没有,他继承一套房子,先交 100 万, 他哪有钱?美国就出现了这个问题,就是说给下一代房子,然后他继承不了,孩子说 “我没钱,我能不能先把房子卖了”,政府说不行,你必须先要转到你的名下,得要先交税,交完税你才能去卖。所以你还得先借钱把税交了,然后你再把房子卖了,这个显然在中国很难说得通,征遗产税也没必要。

很多国家发现征遗产税最后都征不到。老百姓最后有各种各样的空子钻,最后政府没征到多少。

**经济学家圈:**还有哪些措施去实现共同富裕?**姚洋:实现共同富裕最根本的道路是要提高所有民众的生产能力,就是说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也即你给他渔具还是直接把鱼给他。**很显然中国人很重视教育,但是在现在这种激烈的竞争情况下,如 “鸡娃” 的出现,其实是出现了一个分化,就是中产阶级及以上的家庭对孩子的投入越来越多,但是穷人的投入是在减少。我们在谈“躺平”,但现在实际上可能收入最低的 50% 的人早已躺平了,他们根本不鸡娃,你到农村去看看有几家在鸡娃,给孩子报补习班之类的。其实不是他们不想,而是他没那能力。所以这个差距就拉大了。实现共同富裕当然还有其它措施,**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提高我们收入最低的 50% 家庭的子女教育,**但是这方面我们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现在教育资源集中度就非常高,最近我听了一篇论文,是说公共教育投资越多,反倒是教育的差距越大。作者发现我们多数的公共教育资源都是投给学校了,如果我们再仔细看一下学校,投的也是集中在几所所谓优质的学校。你到一个城市、一个省去,他都是把钱投到好学校,好学校越来越好,差学校越来越差。对谁上差学校谁上好学校,大家心里头都是明白的,但这是一个大问题。所以北京市现在要教师轮岗,你在一个学校待三年,再到另外一个学校待三年,这样就很好,那资源的配置就会比较平均下来了。而且这还有个额外的一个好处,就是降低了大家的焦虑,因为不能也不用竞争了。 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太低。在经济 50 论坛人上,我展示了我上小学的学校一张照片,一个体育老师在教小孩打篮球,我说你们要知道这个男体育老师也教数学,这不是玩笑的,这是真的。所以我觉得共同富裕刚好和现在教育改革联系起来,我们共同把侧重点放在教育上面,这比做其他事情都要好。

知乎用户 cheng 晟 发表

5000 起征点太高了!!!

根绝著名的陈平不等式:2000rmb>3000usd。

5000rmb 的收入着实不低了,远远高于美国平均收入水平。

从这个角度看,5000rmb 的起征点你们还嫌低?

知乎用户 国产喷头 发表

看看当地房价再说这个收入高不高吧!

别的都是非 hua

知乎用户 囹囹 发表

更新: 发现有人在抱怨北上广土著拆迁房太多,工资低也不碍事,所以给收入 5000 的群众收个税很不公平。这究竟是什么思维? 难道不应该鼓动收房产税么? 自己少交点个税还能和土著拆迁户打平不成。

-——————————————————————————-

不少答主强行把提高个税起征点和提高个税税率划等号有点离谱吧。

这个成立的前提是国家规定了提高起征点但又保持个税征税总额才有意义。

5000 块工资还真不算离谱,除了北上广深,其它二三线城市工资中位数可能普遍不到 5000。北上广深的工资中位数也才 5000-6000。

我硕士学历在合肥应聘,有的公司给的工资也才不到 5000。

知乎这么反感 5000 个税起征点,怕是乎友普遍脱离群众了。

知乎用户 冈比亚总统私生子 发表

经济学家胡说什么呢?五千能干啥?

如果是一个漂族,房子月租一两千,伙食费一个月一千多,通勤费用大概三四百,水电费,燃气费,物业费一个月差不多一千元,加起来差不多四千了

现在物价又不便宜。以前一块钱能买一个烧饼,现在烧饼都五块了。

所以,经济学家能不能基于现实搞研究?

知乎用户 奇怪的佩佩​ 发表

他在这个行业内算是位高权重,并且算是专家了。我有一些朋友总是跟我说上面的人怎么可能不知道下面的人什么样?那我就告诉你,他们还真不知道,假如你是一个相关的公务员,下面有什么事情需要反映,你会反映这个事情吗?

我们经常理解的低收入人群月入可能只有几百块钱,多的一两千块钱,更不要说有房有车了,即使有房子也只是农村的自建房,这种房子就算愿意租出去,谁愿意住呢,租出去了,自己住什么?

其实无论是对于哪个阶层的人,都有一定的对于信息的不全面理解。

知乎用户 端木刺 发表

一、个税听起来像人头税。而且绝大部分是工薪阶层在缴纳,所以民众意见大,这很正常。高收入人群可以通过开办公司,把个税美化成营收,加上成本抵扣就能合理避税,据说现在对于高收入的股息、分红等等的,也都会纳入,以后很多人不能只缴纳 13% 甚至 1% 的增值税了,统一按照 45% 缴纳。听起来是不是公平很多?

二、个税占多少呢?占全国税收比例的 7%,这个真是小头。当然 7% 也不小,对于全国来说,实属鸡肋,调整一点点影响并不是特别大。

三、个税涉及到千家万户,每一个人。每个人缴纳多少呢?年薪 12 万的人,五险一金免税,然后只剩下 7-8000,个税交税只有 200,这个东西就算积少成多吧,但真的不如吃一餐饭。中产阶级缴纳个税无非是一种公民义务罢了。涉及到的人群其实并不十分多,每个人的压力真的不是特别大。

四、最关键的还是一,把高收入的税收到手,把避税逃税的挖出来;二,房产税。三、产业培养。靠个税养不起整个公共空间。

五、5000 起征多不多?扣了五险一金,如果足额缴纳,基本 8000 变 6000 出头,交多少个税呢?几十块。这多吗?免掉对个人有什么意义吗?月薪 8000 的人,交几十块钱压力不大。动不动这一块,象征性大于实际意义。

知乎用户 赵子安 发表

中国是个很复杂的社会,看网上不如问你身边人。

中国人的收入相当多是不靠死工资的,很多人的灰色收入占比不少。很多人就 3000 的明面工资,但杂七杂八加起来超 5000 很正常。基本上,我没怎么见到把工作当回事的人收入还 5000 以下的。

二线城市里,30 岁,已婚育,如果没老可啃,作为家庭支柱他的月收入没有 8k 以上基本是很难生存的。而他报税工资的可能就 3000。

个税只对单位正规,拿死工资的人才有意义。也就是外企国企和部分优秀私企得员工。

至于中位数多少,地区差异,年龄经验差别,行业差异,没法得出有意义的数据。但总体上,要在二线城市里还有些基本体面,家庭月收入是需要在一万以上的。一线和三四线类推吧。

知乎用户 曾经 发表

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看待这个问题:

1、这位教授的意思是我们的老百姓 5000 元收入以下的太多了,大家过的太苦了,尤其是疫情的影响,很多人收入打了折扣,但是我们的 cpi 却是在稳步上涨(虽然新闻里在可控范围内,是温和的)。

2、再提高起征点(其实专业上来说交免征额),郭嘉可以拔的鹅毛就少了很多。

3、这个 5000 是全国来说的,不能放在某几个一线城市或者一些县城看,没什么可比性。有人觉得 5000 只够交房贷或者房租,有人会过的很滋润,就像总理之前说我们有 6 亿人收入在 1000 以下,你是不是也很吃惊,统计范围不同,得出的结果大不相同。

4、8090 这些人,他们的工资中位数我不清楚。说实话,我们这批人(自己是 90 后),没赶上改革的时代红利,却赶上了计划生育以及高房价,每月背负着房贷房租,目前正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生活的这样大家冷暖自知。

知乎用户 与我无关 发表

有人说这是阴间新闻,我想说的是,你的脑子才是丢在阴间了!

经济学家,相对来说讲话还是要严谨的。

5000 元已经是 “很高的收入了” 这话,人家本意显然并不是说 5000 元很多,

而是以我国目前的工资水平来说,算是比较高的水平,

这话,有什么好喷的呢?

经济学家的言外之意很明显吧,

那就是我们国家整体的工资水平还很低,

5000 块的工资,相对于大部分地区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我不明白,人家这话,喷点在哪?!

如果你想喷,那么不妨我给喷子放点数据。

来看看 2021 年,我国各省非私营单位和私营人员平均工资是多少

全国范围来说,私营企业工资为 57727 元,换算成 12 个月,每个月工资不到 5000,别忘了,这还是平均数,比 5000 低的,显然超过半数……

而非私营企业工资全国范围上来说是 97397,换算成 12 个月,工资为 8000 多一点点…… 你说其中低于 5000 的,又有多少?

没错,因为你在北京,你在上海,你在广州,你在深圳,你上网频繁,你能看到最新的消息,所以你看到了经济学家的话,然后拿出北京,上海的工资标准,喷经济学家不懂经济。

那么我要说了,到底是经济学家不懂经济,还是你不懂经济?!

经济学家,不会为了单纯的为了北京,为了上海,为了深圳,为了广州来分析多少工资是高是低。

人家也没说在北京,在上海,在深圳,5000 块工资 “是很高的收入了” 这样的主语啊!

人家说 5000 块工资 “很高”,是从全国平均的中位数来说的,这有问题么?

你告诉我,这个问题在哪?

所以,我不懂,为什么有些人,看到一个新闻,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出来喷,而不是想想人家说的是什么。

情不自禁的把自己代入进去,难道就是为了彰显你在大城市,显摆你在大城市拿着比 5000 块高的工资吗?

经济学家在谈全国的平均工资问题

你在网上矫情的装穷诉苦,

这本来就是南辕北辙的两件事,你喷个毛啊!!!

知乎用户 金融八卦女 发表

感谢姚老师的提醒,

前段时间看到柳总退休工资 1 个亿;薇娅光罚款就 13 个亿…… 我以为我自己拖了全国人民的后腿,看到姚老师的说法,我就安心了。

个税起征点不建议提高,唯一的理由应该是税源的流失。

按照 2020 年的数据:全国总税收收入是 15.4 万亿,个人所得税收入是 1.1 万亿元,占比为 7.1%。

根据 2020 年的数据,光薇娅一个人缴纳 + 罚款的金额就占全国个人所得税总额的 0.12%;

恒大一家公司的负债就超过了全国人民一年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另外阿里巴巴每年减免的税收近百亿……

姚老师的建议肯定有他的道理,但从占比来看,个人所得税的总额占所有税收总额的比例并不是很高。减少税源流失的办法,除了做大基数外,还可以适当提高收入人群的税收比例,当然,可以适当减少一些所谓的招商引资项目、当地支柱产业的税收减免政策等等……

另外,身边还有这样两类人:每天靠着收房租也不用交税;有的企业主吃喝拉撒住行全从公司走账,不仅不用交个人所得税,还可以抵税,你说气不气人??

知乎用户 我去买几个橘子​ 发表

我是普通的打工者,住在准一线城市。没什么背景。孩子 90 后大学毕业刚工作一个月收入连加班费就 4 千多。我一个月工资也就 2、3 千。老公一个月加 7、8 天班才可能拿到 5、6 千。所以这位真说了实话了。我们这个准一线城市工资水平真的没有数据统计的那么高。

知乎用户 向阳而飞的燕子 发表

安慰自己有用嘛???5000 真的很低很低好吧。

你知道在我们厂,只要你拼命的干,一个月上万那是很正常的,但前提是每天 13 小时,每个月休息 1-2 天,中午晚上加起来吃饭 1 小时。问题是你真的吃的了这个苦头吗?

安慰自己干嘛,那些 2-3 千的,恕我直言,你们真的就是要么安于现状无所谓,但大部分就是懒啊,不能吃苦啊。

知乎用户 Hysterical 发表

如果有 5000 元可支配确实不低了,生活也能过得下去。可是大部分拿 5000 元工资的人,要不得还房贷,要不得付房租,这个大头一去,就只剩 2000-3000 了,只能呵呵了。

知乎用户 起点​ 发表

就拿我所在的一线城市上海来说,5000 元工资可以过的还行了

当然这是有两大前提条件的

第一不需要承担房租,第二没有房贷车贷等大型贷款(什么花呗,借呗,微粒贷不算在里面)

5000 元不能让你衣食住行洋洋突出,但是至少能让你在上海微微体验一把小资生活(以下所有计算都是 AA 型,不包含请客这种计算方式)

上海一顿海底捞(属于比较好的火锅连锁品牌了),人均大约 250-200 元,人越多人均越低。一份奶茶大约 15-25 元,星巴克 25-40 元,一天三餐,50-80 元。

5000 元一个月,你基本可以做到,一周 2-3 次奶茶 + 星巴克 = 100 元,一周一次出去吃饭消费 = 250+300 娱乐,550 元,一周吃饭 560 元,一个月 4800 左右,衣服裤子鞋子基本只能买淘宝货,手机 1-2 年换一个(靠年终奖和奖金),通勤靠地铁公交。

如果你想衣服方面好一点,那就基本一个月 1500 左右拿出来消费,2000 吃饭,1500 娱乐 + 奶茶

总之 5000 月薪在上海,的确可以做到伪小资水准,当然你要什么都好,那肯定 5000 不够,要有得有失。如果你消费降级,比如吃不去海底捞,去一些品牌人均 100 左右,奶茶喝便宜点的,星巴克不喝,那么还能勉强衣食方面都还算过得去。。。

如果加上房租,那么没有月入 1 万的确很难有所发展,月底也要月入 8000

哦,家里正常的水电煤手机宽带,上海差不多 300-500,空调高峰期多加 200。

5000 属于勉强能过日子,还能伪小资一下。

如果税前 5000,那么税后差不多才 4000-4200,基本就小资不起来了,吃饭什么要更加降一级,日均只能 50,不能 80 标准。要自己做饭做菜节约成本,才有钱出去社交

结论还是无论税前还是税后,在没有房贷(租房)和车贷压力下,5000 的确够在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里生活下去了。。。

知乎用户 月神 发表

上海服务员聘都给 5000。

重点在于各地区工资无法用中位来判断。

知乎用户 ashrain 发表

五千收入很高,五万房价很低。每年只要不吃不喝就可以买下来 1.2 平米的房子呢。

知乎用户 扩散性百万辣面包​​ 发表

问题不在于这里,而在于收入分配是否合理。

中位数治国跟平均数治国,也就是九十步笑百步。

知乎用户 海星​ 发表

确实很高,都够买 0.2 平方米房子啦!

前提是,不吃不喝不消费。

最好,只干活,不讲回报。

回到几十年前,那叫奉献精神。

如果不想奉献咋办?

物理消灭!

你是一个没有价值的人,只会躺平。

知乎用户 俗家方丈 发表

中国敢说实话的人还是有。这位姚洋我感觉算一个了。说实话我对中国的经济学家不感冒,绝大多数都是靠拍马屁成品的,也难怪他们,因为他们都是体制内的。我过去真没有听说过还有姚洋这么一位经济学家。

我以用工单位的视角给大家算一算一个职工月纯收入 5000 元,不算公积金,一个职工的名义月工资是多少,用工单位实际支出是多少?中国现阶段职工社保个人负担部分计算比例是:养老: 8%、失业:0.3%、工伤:0%、医疗含生育险:2%,所以员工缴纳完社保后 5000 元收入,实际名义工资应该是:5574 元。也就是职工工资表中工资总额是 5574 元,实领金额是 5000 元。用工单位社保缴纳比例是:养老: 16%、失业:0.7%、工伤 1.5%、医疗含生育险:8.5%(工伤和医疗因为单位危险性质和地区不同有点出入,但也就是 1% 左右),那么按 5574 基数算,缴纳社保:1488 元,也就是说当一个员工实领工资是 5000 时,单位支出是 7062 元。

2018 年第十届陆家嘴论坛上央行行长易纲发言的一段:“小微企业贡献了全国 80% 的就业, 70% 左右的专利发明权, 60% 以上的 GDP, 和 50% 以上的税收。由此可见, 小微企业非常重要。” 中国的小微企业绝大部分都是私营的,如果读者您是小微企业的私营小老板,您是否认为当下为一个员工支出 7062 元的月工资不属于高收入。

通过以上,可以看出许多做外卖的小哥月收入能达到 7000 元并不是很高,因为外卖平台采用抢单制昧着良心规避不缴纳社保的社会责任,实际中真正月毛收入能达到 7000 元的外卖小哥也不是特别多。

2020 年两会期间,在答记者问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以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回答说:“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我们人均年收入是 3 万元人民币,但是有 6 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 1000 元,1000 元在一个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困难,现在又碰到疫情,疫情过后民生为要!”

(插句话:每次引用李克强总理这句话就很感动,感觉党和政府对我们的疾苦知道的明明白白,李克强总理真的是位好总理,我们公司能活下来真的是靠的是李总理和党中央。)

所以,经济学家姚洋说 5000 元已经是很高的收入是句大实话。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收入分配机制失衡,高收入群体在不断的收割低收入群体的韭菜,而且越来越贪婪,导致我们现在的情况是占比少数的收入头部阶层把持着话语权,存在着的占大多数的底部阶层在激烈内卷,占比最应该多的中等收入阶层反而有越来越小的趋势。单靠税收的手段来调和以上矛盾已经不行了。这是这位经济学家没有说出来的话。

为了让大家有更直观的认识,希望读这篇文章的读者配合一下,月工资缴纳完职工社保后 5000 元及以下的留言:1;月工资缴纳完职工社保 5000 元以上的留言:3。

知乎用户 静泉​ 发表

这里的有歧义,参考系不一样。

如果参考系是当下大家的收入,确实很高了。

毕竟我们有 6e 人在月收入 1000 附近徘徊。

如果参考系是衣食住行

那么至少在里面,5000 真不算啥

知乎用户 HTPC​ 发表

因为他说的 5000,和大众理解的 5000,不是一个概念。

应纳税所得额,是税前工资扣完五险一金,再扣除专项附加抵扣之后,剩下的钱如果还超过 5000 才需要纳税。

首先是五险一金,如果公积金按最低 5% 扣的话,大概需要扣掉税前工资的 15%,如果按最高 12% 扣,需要扣掉税前工资超过 20%。也就是 8000 块的税前收入只剩下 6000 块出头。

然后还有很重要的一块专项附加抵扣,目前主要有六种,赡养父母、子女教育、房贷、房租、继续教育、大病。其中前四个每月可以抵扣 1000 块钱,继续教育每月可以抵扣 300 块钱。抛开大病不谈,几乎所有人前五项至少会沾到一项吧,大部分人应该会沾到两项左右,也就是扣完五险一金到手 7000,再有两项专项扣除,就不到起征点了。

这么算下来,大部分人的税前收入需要达到 8500-9000 块钱,才能达到所谓的起征点。而这个工资水平除了一线城市之外,在其他城市(哪怕是新一线城市)都只是极少数优秀人才才可以得的。所以 14% 这个数字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知乎用户 fccdrhh 发表

其实我们的统计数字一直就没有让人信服过。公布出来的统计结果,缺乏具体的说明,比如什么时间,调查了哪些城市,多少样本,各个数据的具体分析等等。

我身在小县城,身边有大量月收入在五千以上,甚至上万的人。但是具体有多少,没有统计数字,所以印象总会觉得 5000 收入很正常似的。

这不是夸张,街边卖烧饼的月入万余,超市外用小车卖水煮串烧鸡翘等小吃的月入一万多,大量麻辣烫米线米粉店月入上万,大饭店服装店就不晓得了。至于那些粘瓷砖搞装修的都是轻松上万的。

反而那些体面干净的收入在五千以内。比如超市商场服装店珠宝店饭店售楼员等穿制服的收入不会到万。包括大多数体制内的老师公务员事业编等。

所以这种现象很难一下说清。

但反过来想,你要是问老人小孩和农民朋友们什么情况,那月收入肯定更不到 5000。

我们的很多基层管理,其实还很缺乏数据支撑。

知乎用户 踏歌而行 发表

这位经济学家他的工资是多少?他的收入是多少?他交了多少税?我们不得不承认,税收问题很难做到一碗水端平,但只要是个人收入,就应该都要交税收的,所以,在税收问题上肯定存在漏洞的。为什么拼死拼活干活的人就要收税,而像房屋或设备租金收入就不要收税呢?在这里,我们只能说,你干活的钱,是进入了财务账,人家不劳而获的钱,政府的財务账记不到。

至于工资多少才合理,谁也给不出一个答案来的,就是多少收入才够用,都因人而异。只是这位专家说的话有点刺耳,令人无法接受。现在就连五六线城市的房价 5000 元一平方都很少了,照这样下去,年青人要住进百把平米的房子,就是不吃不喝还光棍,也要十多年才可在五六线城市的角落里才购得到一套住房。请问这位大专家,这是底线吗?

我看这位专家也就是个书呆子,只会做小学生的加减乘除,别的他是做不了的。把他放到大学里去教经济学,会教得饿死人的。有多少税收在他们这些所谓的专家眼前漏掉,他们是真的看不到还是在装聋作哑呢?房产税年年喊,年年不落地,他们干什么去了,他们在研究什么高深理论去了吗?看得见摸得着的都研不清,究不透,他们还有什么用!别信他们这些人的鬼话了。国家有政策,我们响应,管理有漏洞,我们呐喊,说出来,总会比他们的狗屁论还有用一些!

知乎用户 邬元和 发表

那送外卖月入过万怎么说?外卖员是否算是精英阶层了呢?毕竟,他的工资已经属于经济学家所说的高收入群体了。

知乎用户 一只柚子 发表

姚洋研究规范经济思想总体上偏左,在一票揣着明白装糊涂的经济学家里算是良心了,虽然没毛卵用。抖音关于他的评论都是骂声一片,什么资本家 zg 啥的,穷 b 们最典型的分不清好歹香臭展现的淋漓尽致,和那些逼自家高分孩子学工科的都是一路货色。

姚洋建议税收重心从企业转移到个人,是最典型的左,货币如果能以极小代价从公司转到个人账户,你想再打它主意,那就要和所有资本家为敌,如果能把钱困在公司账上,有一万种方法刑它,还可以在公司内部形成制衡,效果类似于推恩令,逼迫货币以公司为单位进行消费和投资从而进入实体流通领域,这些道理朝中大人们都懂,只不过中国是权贵经济,有些事有心而无力罢了,姚洋提出来,也并没什么毛用。

知乎用户 南瓜匠 发表

上个月是清华,这个月是北大

你两上分不用这么急吧

知乎用户 乐炳易 发表

好多人认为 5000 少,中学升高中升学率是多少,大学录取率是多少,大学毕业就业率是多少?拿大学生的就业工资做基准合适么?还有人说那么多自由就业都有钱,真就是找不到工作就是老板么?房东有钱那房东的房子租给谁了?

北京正黄旗通天纹退休月薪 8000,二线城市退休金 2000 到 4000,这北上广深在牛,人口也不是大多数吧,何况三险一金都没有的派遣员工还要跟年薪上亿的企业高管平均一下。

知乎用户 woyaoh 发表

他说的不是假话,5000 元确实挺高了,三线县城大多数劳动者都达不到这个收入。

但这不是全部的实话。

往下对比,月入 5000 元是很高,但如果往上比呢?和郑爽,和薇娅,和周公子,和故宫大 G 女,和坚守烟草的祖孙三代,和家里的狗都要吃战斧牛扒的富二代…… 和这些人比,5000 元的收入,很高吗?

知乎用户 南岭以南 发表

我说实话

我 13 年毕业做了一年月薪 5000 然后就已经觉得养不活自己了

知乎用户 不烦世事 发表

相对高

不是绝对高

有纳税资格的几千万人放在 14 亿的大环境下确实不多

嚷嚷着 5000 不高的的人

有几个真的到手有这么多呢?

知乎用户 believedxh​​ 发表

实话实说,对比中国大多数,确实是不错的收入了,所以,为什么呢?

知乎用户 张小强​ 发表

本来就是,对发展中国家 5000 真不低了,中国最大的问题是:背上房贷,生活成本太高了,应该降低生活成本,而不是急于求成,疯狂涨工资,涨工资是需要大规模产业升级的,而产业升级又是很漫长很不容易的!

知乎用户 止於至善​ 发表

我在北京的房租一个月 6000+☹️☹️

知乎用户 一蓑烟雨 发表

因为我没有北京户口,孩子不能上 1400 一个月的幼儿园,上了一个私立,普通的私立,不是贵族的,一个月刚刚好也是 5000。

一个家庭主力的工资不吃不喝给孩子交幼儿园学费。

这个叫做 5000 收入很高了?

这个砖家特码在逗比吗?

知道北京两居室房子租金一个月多少钱吗?

你给我找一个 5000 以下的,我看看你别说五环内了,你去天通苑能不能租下来?

知乎用户 那怎么办呢​ 发表

请问这是拿着全国的平均工资测算的吗?

北上广月工资 5000 元够干什么?有些一线城市看门的保安大爷都 5000 起步了吧?二线城市或者一些地市月工资 2000 多,可能都拿不到怎么多。个人所得税该怎么交?

北上广的打工仔月入 1 万元应该是正常情况,但是通勤、租房、社交等等费用算上,万元户瞬间成了月光族。

当然每个人的生活观念、消费观念都不同,有的人就喜欢这种发了工资就花光的,但是 5000 元的起征点,在一线城市的打工仔中要覆盖多少没有具体数据不敢妄言,但一定不会少!

作为专家肯定也会考虑到这个问题,但可能解决起来也没想象的那么简单,希望相关专家能够提出更符合实际、更科学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方案!


文 | 辉少同学_JOY

我是情感读书达人,腹有诗书气自华,点击关注,和我一起品身边事,读好文章,感悟大美人生!

知乎用户 辉少 发表

是读书的料就要多读书,成国家社会栋梁之才。不是读书的料,就要少读些书,够用就行了。不然很容易成怀才不遇之人。

知乎用户 端木以歌 发表

其实叠加专项扣除,实际个税起征点在 6000~6500,也不算很低。

但是不合理的地方在于,不同城市薪资水平不一样,消费水平也不一样。

5000 起征在小城市可能只有很少的人达到起征点,在大城市韭菜却一割一大把。

那些月入 6000~平均数的,交高额的房租房贷和日常生活开销,还照常交税。大城市的福利没享受到,还承担大城市的成本。

被迫被代表为月入 15000 的群体,太难了。

知乎用户 狗窝里的跳蚤 发表

这倒是真话,我觉得拿众数看,应该是合理的,当然了我不是统计局,只能是根据身边所见瞎几把估摸一下

知乎用户 鼠鼠我啊想开大 g 发表

5000 块大于 7500 美元,确实比较高

知乎用户 踩死那只老鼠人 发表

六亿人一千多的收入~~~

5000 确实不低了~~~~

知乎用户 沉雾 发表

工资不等于收入

知乎用户 MiddleDark 发表

大家的站位不同,对于个税的起征点的看法也不同是正常的。1,当事人的看法应该是站在国家税收的高度来看待的。他是认为 5000 的起征点已经很高了。再提高,个税的调节作用就不明显了。2,对于一般百姓来讲,当然是起征点越高越好,这样就不用交税或少交个税。角度不同结论也就不同了。3,适当的起征点,对于每个人的收入分配有着较好的调节作用。国家也会把税收用之于民,促进社会的公平建设。目前每个人的收入情况不同,发达地区的还好些,一般需要交个税的(收入较高),一般地区的年轻人想交个税都没资格(收入个 2/3 千元,没资格交税)。希望今后大家的收入都能有较大增长,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知乎用户 旋风峰 发表

如何看待?

把这段视频看完再看待。

问题里节选的片段是属于 “顺便说一句” 的内容,至于为什么只有那一小段得到了传播,就是愚蠢的我不能解释的了。

知乎用户 Augustus Kscharn 发表

我就问问专家你的女儿嫁不嫁月薪只有 5000 的儿子

知乎用户 龙哥 发表

坐标沪上

除了我,同学朋友里月薪没有低于 50K 的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Qpgq0K 发表

如果扣掉房租水电缴税吃喝五险一金,剩下五千可以自由分配。我也承认很高。

知乎用户 林中一叶​ 发表

5000 在中国都算很高的收入,那你不是否定我们党的成就呢吗?

这种反党人士还能出来发言,甚至当教授,我觉得公知还是没被打彻底。

知乎用户 熊写诗 发表

的确是不低了,比全国大多数人都高。

起码这点是事实。

从侧面反映了,我们的薪资标准太低了,相较现在天价的房价和生活费用来言,我们的薪资可以说是杯水车薪。

大多数人都在紧衣缩食,自然不利于内循环,所以让我们提供薪资水准吧。

知乎用户 玉兔 发表

5000 啊,日薪水平

知乎用户 Terminus​ 发表

我没有数据,但是,很明显这就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你看看新闻,范冰冰偷税罚款 8 个亿,薇娅偷税罚款十几个亿,王力宏分手好几个亿,这都是什么年代了,大家动不动就以亿为单位了。

好,你会觉得那是金字塔顶端高不可攀的极少数,那咱们看看普通的,看看知乎的用户,知乎有多少用户数,听说知乎有规定(我当年注册的时候没遇到过,可能是因为我注册的早),年收入百万以上才能注册成用户,要提供证明的。但是我看大家的答案,或者随便在知乎搜一搜,例如搜:年收入百万难吗?或者搜:兼职一个月能收入百万吗?

你会惊喜的发现,下面几千个答案,基本上都是年入百万,甚至月入百万的,让我本来根本就不信知乎注册要提供收入证明到开始迷茫了,我打算最近再注册一个知乎账号,试一下真假,到时候截图给大家分享。

好,知乎的事情,真假难辨,那咱们换个角度思考问题,中国的城镇居民有多少,这个是有具体数字的吧。

咱们不用说北上广深这样的超级大城市了,随随便便一套房子,都上千万,就是二三线城市,一套房子也要上百万,大几十万吧,算一下城镇居民人数不就了然了么

![](data:image/svg+xml;utf8,)

最后,再说说我亲眼看到的情况吧,坐标北京,我们公司已经没有人工资低于 5000 了,前几年,从学校招的实习生,可能还有三千五四千的,但是这两年,学校的实习生,公司都五六千了,公司的前台小姑娘,一个月 7000,上次坐公交,北京的公交车上,有类似于保安的安保人员,有一次和人家聊天,问人家工资多少,人家说一个月 4500,他说的是工资,不是收入,还有一些补助和福利没算进去,如果都算上,肯定是要超过 5000 的,当然,除了我对象,我对象是我见过的算是唯一在现实生活中,月薪五千以下的了,就我看到的情况,确实已经没有月薪 5000 以下的了。

反正我是不能理解,专家为啥要这么说。当然,也可能是我新闻联播看多了,不了解这个世界的真相,让我清醒过来吧。

知乎用户 金日好暖 发表

谈美国收入不高的时候用人均,谈打工人纳税的时候用百分比,你他娘的做个人吧,要不给专家工资调成两倍高收入吧。

知乎用户 青梅煮韭 发表

对个人是很高,对家庭是个屁

知乎用户 为了开心​ 发表

我身边的人,自家亲戚大老板很有钱,那天聊天时说现在除了打球和健身,喝酒什么的别人叫我我都不去了~~~~~ 我一听 50 多岁的老头还挺厉害,还去打篮球,体力不错啊~~~~ 继续听下去是高尔夫球~~~~~~

知乎用户 看东看西 发表

现在的上网用户越来越多了。

互联网最早只有顶部和中部在活跃。现在用户下沉,底部的也加入进来了。

好比知乎的 “年薪百万”,因为知乎以前的主要用户是一堆顶级程序员的技术问答,pony 马以前都在知乎提问。

后来知乎用户下沉,底部的程序员 + 其他用户多了,现在这个 “年薪百万” 也就成笑话了。

知乎用户 知乎用户 发表

地主家的长工辛苦一年到年底就挣了一块钱,地主看到他闷闷不乐,于是跟他说:

小长啊,经过我们统计,一年挣一块钱已经是很高的收入了,你不知道,跟你一样的很多人一年还欠老爷很多钱呢,还有人为了还债要把自己的老婆女儿送给我抵债呢!所以你要知足啊!

于是长工摸着兜里的一块钱惶恐不安,仿佛觉得自己占了很大的便宜,亏欠不安,手心里都是汗。默默的扛起锄头走向地里…

![](data:image/svg+xml;utf8,)

知乎用户 独立思考实验室​ 发表

5000 元现金确实不少了。

小城市,甚至是一线大城市的边缘地区,5000 元也是有购买力的。

互联网打通了财富的边界,让有钱和没钱的,距离拉平了。

劳斯莱斯和宾利的纠纷,就像在你家楼下一样。

其实比例没那么高。

——————

欢迎关注知乎号

华尔街老兵​​​​​​​​​​​​​​​​​​​​​​​

Quant 通常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背景和知识结构?

有没有你相见恨晚的金融学或经济学方面书籍?

近十年量化交易领域最重要的十本参考书是哪些?

一个 28 岁工作了两年的量化研究员,没有做出策略,该怎么办?

Stochastic Calculus for Finance Ⅱ 掌握到如何能过 Quant 面试?

华尔街老兵:量化基金迷雾:从收入堪比王菲,到万籁俱寂|深氪

华尔街老兵:哥大校长,明年卸任,结束 20 多年任期

互联网大厂机器学习经验转做量化研究,据已有的因子特征去预测收益率,为啥效果一直上不去?求大佬赐教…?

学习完 c++primer ,离找工作还有多远?

量化私募纯 IT 岗,Python 程序猿和 C++ 程序猿的薪水是不是差距特别大、有的公司甚至只要 C++?

华尔街老兵: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华尔街老兵:无限风光在险峰

怎么评价 从专科逆袭到 MIT 读博的周信静,麻省读博成功毕业出来的话 能比肩本科清北的吗?

本科 UCLA UVA Umich 经济学 怎么选择?

请问哥大运筹学硕士怎么样?

UNC 2026 本科准备 cs/ibd 是否有必要准备转学?

收到了 USC 应用经济(金融经济方向)和范德堡经济的 offer,这两个之间该咋选呢 ?

做量化投资薪酬和待遇如何?

华尔街老兵:zz 量化世界失去了一位传奇:泰斗级人物意外去世

巴菲特股东大会举行,巴菲特大幅增持雪佛龙和西方石油公司股票,强调现金重要性,还有哪些看点值得关注?

NYU 金数和芝加哥金数怎么选?

华尔街老兵:(转载) 费马大定理终结者—数学大师怀尔斯北京纪行

兰卡、巴斯、悉尼的 finance 本科怎么选呢?

机器学习——到底在量化投资中用的好吗?

知乎用户 华尔街老兵​​ 发表

先不说 80、90 后,咱们看看 05 后、10 后。

最牛画展!妈,我画的画在太空里展览了!_哔哩哔哩_bilibili

这是 2022 年元旦拍的视频,不得不说央妈还是强,能找到各个阶层的样本。而选取的都是中西部家庭,汉族人少数民族人都有,我们可以一窥中国中西部普通老百姓家里面是怎么样的。

先说我吧,这里面接近 20 个孩子家庭画面,就 2 个家里面装修是和我家差不多层次的。

而这样的装修和成本,在江苏省的县级市——江阴里面,只能算中游,至少我的社交圈里面,属于普普通通。而我家也是普通家庭。

放到央妈采样的中西部家庭里面,已经妥妥上游了,前 10% 区间。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地区贫富差距很大的国家,但是在知乎网友中,很少有人会意识到这一点。谈论收入话题的时候,大家往往也就根据自己生活的城市和个人社交圈,认为自己的收入属于中游甚至拖后腿的下游,丝毫没有意识到沉默的大多数。

就连收入分配公平的话题里面,我也经常看到一些人,明明自己属于高收入群体,却哭自己穷,然后希望国家对富人征税之后补贴到自己。实际上如果真的一刀切划个线劫富济贫了,那这些哭穷的人应该属于被分配群体。

我在很多回答里面也提到过,如果搞收入分配公平,我双手赞成,而且我已经做好自己家被分配的打算。因为在江阴这个苏南县级市看,我们家三口人的人均收入数字算平均线往上点,普普通通,但放全国看,妥妥前 10% 里面。

而知乎上哭穷的人,你们有没有意识到自己是真穷,还是给自己划了个框,然后在框里面看,自己算穷呢?

知乎用户 夜静魂梦归​ 发表

这专家比马云的 996 福报更坏,纯坏。

“你能 996 奋斗已经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报了”

“你能拿 5000 薪资已经是很高的收入了”

仔细看,这两句话是不是有异曲同工?

两者都是经典的 PUA(精神控制),但是后者的 PUA 手法更高端。

马云这话太过于直白,虽然首创了 996 一词,还用了 “福报” 这种奇葩词语,但是听众很快也都能陆续看出他的小九九和坏心思。

而这个专家不愧是专家,他采用 “抚慰” 的心理战术,“你已经很好了”,“你已经比很多人强了”,乍一听好像在夸我们呢,有的人甚至就自得意满了,**但实际上这是一种很隐晦的 PUA 手段。**好比你去相亲,旁人跟你说 “只要能找到女朋友,你就比大多数人强了”,以此来降低你的心理预期,让你不敢择食,只要是活的女人就要,甭管她素质有多差。说这种话的人蠢不蠢不知道,但肯定很坏。让你得到面子,丢掉里子。

这专家和马云的本质差不多,两者都是不怀好意的,一个让你安于做牛做马,一个让你降低自己的薪资预期,他们最终的本质目的都是进一步让劳动人民失去议价权,让他们失去追求更美好生活的勇气。剥夺劳动者的利益,让他们担起更多的重担。

知乎用户 123456789 发表

自己拿着 5w 的工资说别人拿 5k 的工资是高收入!

还有王法嘛?还有法律嘛!真是我了个儿黑!

知乎用户 致果 发表

其实看到 5000 这个数字以月计算,乍一看这个数字确实挺高了,我得给姚专家点个赞!实在人!

但是 5000 的工资如果是一个私人小公司上班,工资条显示是 5000 到手,除掉上班通勤的交通费每个月 300-500,点外卖吃快餐的生活费算最低 1000 块,通讯费 100,实际到手工资不到 3500 块, 这个 3500 块如果还要交房租 1500 呢,还要买每个月生活日用品 300 呢,只剩 1700 了,如果这个 1700 还要交给老婆给老婆孩子生活费呢,那孩子的学费是交不起了,孩子的衣服也不要买了,奶粉就不要想了,米粉糊糊也喝不起,只能喝点稀饭。还得这个老婆不逛街,不生病,不然,借款都生活不下去。

如果这个 5000 是个自由工作者的月利润,刚好月利润到了 5000 或者更高,那么这个利润是除掉了所有的生活开销后剩下的,那么生活也许可以勉强过去。但是事实是自由工作者,利润哪怕高出 5000 很多甚至好几倍几十倍,但是通常很多时候这些利润已经避开了所得税吧,比如摆摊的,流动小吃店,流动小卖部,但是这些也是人家辛苦得来的,但是在办公室朝九晚五,不是辛苦上班得来的 5000 块吗?

还有一种群体,公职人员,在编人员,某政府部门,国家单位,撇开其他各种福利外,每个月到手工资 5000,确实不用花销其他了。那么这个 5000 块也许能攒出来 4500 一个月或者 5000 一个月。当然也得结合城市消费水平来说,但是总的来说,公职人员 5000 的工资,和私人小公司员工 5000, 根本不可比较。

知乎用户 一闻 发表

三四线城市,也有好多!城镇、村地方人更多。只是你在大都市忽略了这些因素。。。

知乎用户 三只小猪 发表

城市间区别太大了

遥想当初,定了个五年后收入过 1w 的目标。

那是在大连。

到了上海,一年多就达到了。

而且,真的算收入,也不能只看工资。

对于没房的人来说,在上海,知乎的平均水平,都不能想买就买。

知乎用户 金圣 发表

吃饭——单位有领导食堂

住房——单位包分,住领导大院 / 领导小区

汽车——是单位配的,加油停车保险等一概手续,都由单位支付

菜米油盐日化杂货——单位发的购物卡

再发 5000 工资,高了高了,我只要 3000,请问什么时候上班?在哪儿报到?

知乎用户 白沧 发表

这个数据代表的,要么是民间偷税漏税现象多如牛毛,要么是采集样本有问题,当然,不排除真实性的问题。

其实吧,收入多寡从来都是一个敏感话题,代表的是流量密码。而数据呢,根据样本群体的差异以及计算方法的不同,实际差异非常大。

这种类型的数据是不可能准确的,研究这种数据,不应该研究具体的值,而是看趋势变化。就像数学题一样,问题都出错了,答案怎么会对?

都散了吧

知乎用户 原来是人心啊 发表

这个数字,应该是很多人望尘莫及的吧?我觉得全国至少有 60%以上的人到不了这个水平吧?至少在我现在待的城市,即使你的能力和做的工作量远远超过这个价钱,老板也是很不情愿给你这么多的,可想而知其他的同志们。所以我觉得,这已经是很高的收入了。尤其是在这两年,疫情反复大环境不好的前提下。但是这样的数字拿到家庭的开销,也真的是捉襟见肘啊。能拿到这个数字的,大多有了家庭而且有了孩子,这些,莫名的就不知道消失在了什么地方。所以,生活不易,还是得好好努力啊!

知乎用户 xihuazhaoshi 发表

在 “抗疫” 之前,哈尔滨大街上就有贴红纸招工的:中型饭店服务员月薪约 3200,每月 4 个休息日。一般招的时候还多少得挑挑,长相中等以上,有点文化的,最好有经验的。小饭店一般给不了这么多。

按这个参照,同条件服务业打工者,大约也就是这些收入。大本毕业上班不久的,估计也就是四五千块——高收入机构当然除外。

哈尔滨的收入,估计在国内二线大城市中比较靠后,但差距不会太夸张。前几天看到一个长沙最近的例子,知名连锁店,不少人月工资就是 3000 多,好的时候出勤加班多能拿 4000 多。真要是在全国来看,这些恐怕还在中位数以上。

再拿以上推而广之,貌似 5000 元的月薪不太少了。

但事情不那么简单。

不考虑物价和支出的收入比较,属于耍流氓。

5000 元的收入,在一个二线大城市,只一般生活不奢侈的话,单身汉能过得尚可,但一买房子(交首付还贷),立即就捉襟见肘。北京上海月入上万的,同理。

买车(贷款)养车,费用对于 5000 的月薪也不算少了,玩这个基本就没别的能力了。

或者先不提买房子车子,说结婚生子。5000 元的月薪,假设前面精打细算攒钱,筹备家庭婚礼等等之后基本也就没了,后面就是月挣月花。而这 5000 元月薪,就算两口子合计一万,自己花还可以,养孩子还是很紧的。(雇个保姆每月就得三四千)要是娶了个纯主妇回家,那么有关男士须吐血

要是还房贷加养孩子,差不多就只能靠借钱生活,或者大力啃老。当然要是有钱人,不用多说,可惜有钱人总归是极少数。

要是年龄大的,往往还有个看病问题。

可见 5000 元的月薪,在二线城,支撑个人一般生活罢了,“大项目” 很吃力的。三四线的消费低,5000 倒是不少了,可惜这种地方另有其它问题。

所以从现实来看,5000 元的月薪,对大多数国人来说真的不多。除非个个玩单身的,不结婚不养孩子,多少宽裕些而已,仍然玩不起太贵的。

至于收税的问题:其实不是缺税源,是收缴力度不够,好多该收的税没收上来,比如对灰色收入,比如对某些 “背景人士”。

知乎用户 浪子背包客 发表

是很高了,请问一下专家,这收入怎么结婚,怎么生孩子,怎么养家,怎么买房?

知乎用户 Yeon 发表

对比老家来说是挺多的了,但外出打工有一句话叫做,哪里打工哪里花,一分也别想带回家。

为什么会这么说?因为外出务工吃喝拉沙睡都是需要开支的。一年多往返几次家里,所挣的钱就基本交代干净了。

知乎用户 政治性抑郁患者 发表

不要看他说了什么,而是看他做了什么。

姚专家敢不敢晒一下自己的工资条。

知乎用户 叶青 发表

这我到没意见, 既然 5000 是很高的收入了, 这样的高收入买 5w 的房大概要多长时间?

知乎用户 小叶 发表

上城区确实不高。那边每个 1w + 根本过不下去。

下城区挺高了,没有房贷和结婚的话三四千的也活的很好。

知乎用户 霜叶瞳 发表

在一线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人员的平均工资水平高,高收入人群占比大。比如在北京、上海、深圳这些一线城市,一般人的月收入都在一万元以上,月收入两三万的比比皆是,这种情况下,所谓的正常水平要远远高于二三线地区。 

但是从公布的数据来看,2020 年我国人均月工资 10 强的城市,北京为 6906 元、上海为 6378 元、杭州为 5389 元、深圳为 5199 元、广州为 4811 元、成都为 4600 元、天津为 4209 元、长沙为 3907 元、东莞为 3845 元、佛山为 3568 元。目前,美国人均月收入为 3300 美元。

日本 1900 美元,是中国的 10 倍,美国是中国的 6 倍,虽然 2020 年将实现小康社会,但目前的收入差距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相当明显的。

如果你能达到 5000 一个月工资,那么在中国这个人口基数这么大的发展中国家,你的工资可以说真的已经很高了。

90 后一年以内工作经验的平均薪资在 6000 左右,在工作 5 年后了,九零后的平均薪资再在 8000 元左右,这就意味着不是大多数人都能够实现月入过万的目标的,月入过万只是一小部分。

知乎用户 咿呀 发表

5000 元收入很高了

那么我给经济学教姚洋报报账:

坐标青岛,一个月 5500 的月薪,我老公也 5500,我俩个是 “收入很高了” 的群体对吧

1. 两个孩子,大得初中,每月餐费大约 280 元 + 二宝幼儿园,每月保教费 + 餐费 1300 元。两个孩子的月学习用品最低 50 元。

2. 我们的房贷每月 2600 元,这是买房早的红利,我不少同事房贷都是四五千 / 月。

3. 两辆车,每月加油费 1000 元,保险、保养月度均摊 600 元(两辆车保险一年 6000,换机油、保养、空滤、机滤、定位等 1200 元不够)。

4. 每月的吃穿用度(一家四口的换季)每月都在 3500 元(每天不到 120 元的吃喝穿用,大家想象一下,一家四口,日人均吃穿用 30 元,已经很节省了)以上,还得省吃俭用,因为一家四口换季的穿戴就得好几千,我们家水果给孩子供应的足,每天五十元水果,全家基本就能搞定,属于饭量大的一家四口,对于吃饭跟猫咪一样的知友,你们不理解,也不要胡乱喷。

5. 我们一年还有 4 个人的商业保险,都交的不多,一人 30 万的那种,每年保费 2.5w,平均到每个月 2000+。

……

好了我写到这儿,我们家的月度收入已经光了,姚专家那么我接下来的这些指出,该怎么办?

1. 每个月不用人情事儿了,没有个喜事来往的了?

2. 两边父母不得定期看望?我们一般两周一次探望(这周去奶奶家 下周去姥姥家),也不能带着一家四口回家蹭饭,空着手吧。

3. 疫情期间,外出旅游不算了,出不去,也没钱出去,那孩子的兴趣班,得上吧,每年闺女两个兴趣班……

等等吧 明天继续写

知乎用户 小琪爱健康 发表

说实话,看到这个说法我是很感动的,我在山西当程序员,一个月扣了五险一金到手 4000 不到,但是我已经很知足了,因为我对面坐着的客服一个月才 2500,我爸爸在工厂干活,一个月扣了五险一金到手 2000 都没有,我舅舅在杭州打工,一个月也就 4000 块。

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包括楼上很多答主说的,到外地工作一个月居然能有 6 到 7K,我这边有的同学大学毕业去太原的医院里工作,一个月也不到 3000 块,吃饭的时候看得出来的精神萎靡,每天坐高铁去上班,哪怕这样的生活他每个月都努力攒下几百块准备给自己买车,还有三个高中同班同学毕业后去了上海,一个月 4000 多点在那里挂着,就这样还给家里父母寄钱,19 年过年吃饭的时候说起来也不觉得自己很惨,还想着努力挣钱在上海多呆一阵。

回到回答中来,我知道知乎人均百万年薪,每次看类似回答都是自己月入上万的故事,再不济也是 5000 + 的月收入,但是这些事离我太遥远,看多了这样的故事总以为我在看童话小人书。我觉得这次这个专家说的没错,5000 的月收入真的已经很高了,我特别欣慰能有这样一个说得上话的人看得到我们这群月收入 5000 不到的人的存在。我喜欢这样的专家并希望他说得越多越好。

写上面这段话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高赞觉得会给专家说这话点赞的人都是收租的,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刻意忽略我这个收入水平的人的存在。我觉得还没工作的年轻人需要这样的专家来提高互联网上人们对于自己工作以后薪资的正确认识,只接触月入上万的人会让他们误解的。

知乎用户 山羊公 发表

北大教授樊纲:中国楼市没有泡沫

北大教授姚洋:5000 元已经是很高的收入

知乎用户 RobotD 发表

除非你是住自己家没有买房或者还房贷的压力,不然 5K 月收入真的只是在压力下苟延残喘。

我想经济学家该懂的应该都懂,只是不肯把话挑明罢了。

知乎用户 红宝石被偷走了​ 发表

作为一节默默无闻、兢兢业业的人肉干电池,我的评价是非常满意

知乎用户 大鱼 发表

根据陈平不等式,2000rmb>3000usd,5000 元当然是很高的收入,因为 5000rmb > 7500usd 啊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大家怎么看中金交易员妻子暴露其 8 万月薪事件?

知乎用户 赵大侠​ 发表 知道为什么这么多人对中金公司月薪 8 万交易员不满吗? 因为作为一个金融行业的国企,他们并没有尽到自己国企的责任义务,去维护中国市场的繁荣稳定。而只知道捧着牌照和垄断吸血。他们所拥有的一切并不是依靠从市场搏杀来的, …

90 后的真实平均收入水平到底是多少?

知乎用户 香樟连翘​ 发表 先拿公积金镇楼吧 本人 90 年九月出生,2013 年某航运 211 毕业,体制内工作,北方某沿海二线城市定居,老家南方安徽三线小城市,上班快八年了。算是最老的一批九零后了吧,高中补习过一年,全省最好的补习中学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