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比女多 3490 万人,总人口性别比 105.07,出生人口性别比 111.3,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使用CN2/CN2GIA顶级线路,支持Shadowsocks/V2ray科学上网,支持支付宝付款,每月仅需 5 美元
## 加入品葱精选 Telegram Channel ##

知乎用户 经济观察报​ 发表

谢谢邀请。我们知道,由于不同年龄分性别的漏报和瞒报比例不同,即使是同一年出生的人口,在不同年份调查得到性别比也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性别比的变化,往往不仅包括了实际人口的性别比例,更包括了被调查对象的漏报 / 重报比例。四年前我有一个回答其实就是说的这个问题:

你听信过最久的谣言或谎言是什么?

性别比在幼年时偏高,一方面有女童在幼年时的漏报,另一方面又有年轻男性在 20 岁左右的漏报,或者是女性有更高的重弄爆率。这样的变化,导致性别比变化整体非常复杂。当然,知乎上一些人在解释性别比时,往往只盯着女童漏报,他们总是认为,只要年龄大了,性别比就会降低。所以性别比能不能变化,关键是要「等七普」。

但其实我们并不一定要等七普。前几天我做了一个研究,把从 1981 年到 2019 年每年出生的人口从 1987 到 2019 年每一年的性别比记录了下来,看看不同出生队列的人口性别比在历年是如何变化的。比如下图分别是 2019、1987 年的分年龄、性别人口:

将这些数据记录下来后,我首先计算了 1981 年到 1990 年出生的人口在历年的性别比变化,可见下图:

上图的同色小字标出了该曲线所属人口的出生年份。可以看到,从 2000 年到 2010 年,人口性别比出现了类似的变化,他们主要有以下特点:

1,从 18-20 岁左右,性别比出现急剧下降,比如 1981 年出生的人口,24 岁时的性别比下降到 90.64。1990 年出生的人口,性别比从 112 下降到 2010 年的 101.25。

2,在 25 岁之后,性别比又出现不同程度的回升,1981 年出生的人口,到了 32 岁时性别比又上升到 105.58。1990 年出生的人口,2019 年的性别比回到了 104.07。

3,同一出生年份人口的性别比的变化并不只普查时才出现,而是在普查之前、之后都有变化。

从这几个结论可以看到,研究性别比的变化,我们需要破除两种认识。

第一,性别比的调查数据与实际数据的偏差,并不止出现在低龄阶段,问题也不止一个女童漏报。比如侯亚杰、段成荣 2018 年在《中国人口科学》上发表的一篇《对中国人口普查低龄人口数据的再认识》就讲到了这个问题:

从文中可以看到,有漏报,又有重报,在不同年龄段的特点也不同。光是盯着女童漏报,是没法得出中国性别比的正确认识的。

第二,每年的抽样调查数据就已经充分反映了性别比的变化。尤其是第六次人口普查,事实上只是延续了 2009 年抽样调查的性别比变化——性别比早就在之前年份的抽样调查中已经出现变化了,并不是在普查时才突变。所以,看看 2019 年抽样调查,大概就知道 2020 年普查会是什么样的,没必要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成天「等七普」。

那么,是不是能把所有的抽样调查数据加上普查数据一起用上,推算一下不同年龄段人口的性别比会如何变化呢?是可以的。

我将 1981 到 2018 年出生人口在历年的性别比变化整合在一起,可以得到下图:

上图表示每一个队列的出生人口从 0 到 32 岁经历的性别比变化的平均值。

可以看到,一个年份出生的人口,从 0-18 岁,性别比比较稳定,2 岁时会比出生时提高 2,18 岁时会比出生时下降 2。20 岁到 25 岁,性别比突然下降,最多会比出生时低 8。但 26 岁以后,性别比又会回升,比 20-25 岁的阶段提高 3,在 32 岁时稳定在比出生时低 5 左右的水平上。

因此,性别比下降,主要出现在 20 岁左右。在 22 岁之后,性别比就不再因所谓的「女童的延迟报告」而下降了,此时各种补报、重报和漏报会将性别比稳定在一个较低水平,且女性的重报占更主要地位。在 26 岁以后,由于女性重报下降,性别比还会回升。

使用这种方法,我们可以用历年性别比数据估算出 2020 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的分年龄性别比。我们就把精力集中在争议可能性最大的 20-29 岁人口性别比上,使用两种方法进行计算:

1,临近年度法,使用 2019 年抽样调查分年龄性别比,分别加上上图计算出的不同年龄相对于出生年龄的性别比变化。比如 2019 年时,26 岁人口(1993 年出生)的性别比为 107.07。从上图可以算出,26 岁人口性别比会比出生时低 7.8,但在 27 岁时会只比出生时低 5.8,也就是在这一个年龄段会有 2 左右的回升。那么 2020 年普查时的 27 岁人口性别比就应当是 109 左右。

2,所有年度法,和上面的方法类似,但这里不止采信 2019 年抽样调查结果,而是用到这个队列的所有调查结果。比如七普时 27 岁人口(1993 年出生)的性别比,等于这批人口 0 岁时的性别比加上 0-27 岁的性别比变化;1 岁性别比加上 1-27 岁的性别比变化;2 岁性别比加上 2-27 岁的性别比变化;……;26 岁性别比加上 26-27 岁的性别比变化,这样 27 个数值的平均值。

这两种方法可以得到下图:

可以看到,如果用临近年度法推算(橙线),那么 22-29 岁人口的性别比基本都会高于 2019 年抽样调查结果。如果使用所有年度发推算(灰线),那么 26-29 岁人口的性别比会高于 2019 年抽样。但无论怎么计算,七普时 20-29 岁人口的平均性别比,都不会低于 2019 年抽样调查的结果,「等七普」的人,估计要失望了。

本来这个答案我前几天就写好了,想着过几天发,但今天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 4 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已经透露了一个数字,已经印证了我之前的回答,于是只好提前发出来。

国新办举行 4 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图文实录关于全国各个年龄男性人口合计比女性人口多 3 千多万,这些人口其实是分布在不同的年龄。其中 20-40 岁的适婚年龄男性比女性多了 1752 万人,性别比是 108.9。

根据七普的统计,20-40 岁人口中,男性比女性多了 1752 万,性别比是 108.9。这个数字说明什么呢?

第一,根据《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20》,我们可以计算 19-39 岁人口的性别比,这部分人口统计如下:

从上表可以算出,2019 年抽样调查显示,男性人口为 167780 人,女性为 158603 人,性别比为 105.8。

第二,根据 2010 年人口普查,我们可以算出 10 年前的 10-30 岁人口性别比,这部分人口统计如下:

从上表可以算出,2010 年时,10-30 岁男性为 21662 万人,女性为 20553 万人,两者差异为 1109 万人,性别比为 105.4。

因此,第七次人口普查的 20-40 岁人口性别比结果为 108.9,要显著高于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结果(105.4),也要显著高于 2019 年抽样的结果(105.8)。第七次人口普查 20-40 岁男性女性人口差异为 1752 万,也要显著大于 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 1109 万的差异。

七普确实是等来了,大量没户口的女童补报导致性别比均衡的现象,当然没有出现。适婚年龄性别比,不出意料地继续扩大了。

知乎用户 chenqin​​ 发表

谢邀

我们来看看地区性别比

31 个省份中,总人口性别比在 100 以下的省份有 2 个,在 100 至 105 之间的省份有 17 个,在 105 至 110 之间的省份有 9 个,在 110 以上的省份有 3 个。

110 以上的省份是广东、海南、西藏。

在 100 以下的是辽宁吉林,黑龙江的也不高,100.35。

而与此同时,东三省都是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最高的省份,达 25% 左右。

所以,这题其实是老太太比老头多的答案。

新生儿还是男远远大于女的。。。


好了好了

先说一下,这次普查是普查的现居地。

我当然知道各个地区的性别比跟经济发展程度、人口流动有着巨大的关系,也希望大家知道。

广东传统思想浓厚,“比东北爷们儿还可怕的是()”——东北女性地位高,这些不都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么?咋还在吵?

至于老太太人口比老头多,这个结论的得出也是有依据的——

这不普查的具体详细数据还没出么,这只有个之前的抽样调查图,所以没放。

实在要吵就放上来。

我目前对这个问题有帮助的只找到开头两张图,所以我只放了这两张,就这么简单。

评论区别吵了别吵了。。。。。。

知乎用户 风飞扬​ 发表

男性找不到对象不要怕,活到 65 之后老太太就多了


评论里有人说的好,年轻男性也可以找 65 岁以上的老太,路已经给你们指明了,别再抱怨找不到对象了

知乎用户 若目田修远 发表

正常,太正常了。

中国历史上性别失调挺常见的,男比女多,女比男多,经常发生。

高凯老师在其文章《论中国古代人口性比例失调的问题》中就有提到一段话:

有关性比例失调的间接史料屡见于史书 ,
如《墨子 · 辞过》载战国时期有 “男多寡无妻 , 女多拘无夫” 现象 ,
史记 · 货殖列传》载秦汉时期江南地区有 “丈夫早夭” 现象 ,
谢承《后汉书》载西汉后期燕赵地区有 “三男共娶一女” 现象 ,
太平经》载东汉后期社会有 “男多而女少不足” 现象 ,
樊绰《蛮书》载唐朝西南地区有 “多女少男” 现象 ,
清代赵翼之《 曝杂记》载甘肃省有 “多男少女”、“兄弟数人合娶一妻” 现象等等。

从先秦到清,在男女比例失调的问题上:

大家都乌鸦,谁也别笑谁!

原因呢?

高老师总结了八条:

一、自然环境。

比如由于生产力落后,且生存环境恶劣,古代主要劳动力——男性承担了更多的生存危险,导致男性死亡率高,所以女性比例就提高。

二、战争。

这个,不用解释了吧。

三、徭役。

拉壮丁,了解一下。

四、统治者多妻。

……

五、杀婴行为。

这个要细说一下,古人杀婴多是女婴。

原因除了男尊女卑,其实古人看得更加深远:天下失道以来,多贱女子,而反贼杀之。

就是说,天下大乱,生存环境恶劣,大家生的孩子不一定都能养活了,那么就留下能成为劳动力的。

说白了,就是男女比例失调,除了思想上,其实更多是生存选择的结果。

六、人牲、人殉及守丧习俗。

人牲中男性比例也是高得吓人。

七、婚姻制度

彩礼问题,自古以来。

八、宗教信仰。

阿弥陀佛。

回到今天的男女比例失调,咱们以史为鉴:

一、经济发展。

中国地形复杂,发展不均衡。不得不承认很多地方并没有摆脱重体力的劳作方式,更多生产还是要依托男性。

男性在中国边远农村还是重要的劳动力,主要的收入来源。重男轻女并不是骂一句旧思想,就可以打破的。

二、养育成本。

这点其实和古人没什么区别。

古人是因为养不活,所以有的留有的杀。

现代人是因为养不起,所以有的生有的不生。

三、养老问题。

在现在普遍养老还是靠子女的情况下,重男轻女也不会有什么改善。

四、婚姻制度。

比起现在的男女失衡,现在的结婚率低和少子化趋势更加令人担忧。

五、精神生活。

现实伴侣一个没有,网络情人常更常新。

知乎用户 李小喵​​ 发表

人口比例趋于平衡是正常的,

以统计局年鉴的数据出发,

从 2005 年开始,男性 51.53% 之后就一路走低,2019 年就已经到 51.09%,

七普 105 的比例,换算一下就是男性 52.5%,虽然数据上有出入,但年鉴并不是普查,严谨程度受样本大小的限制必然受到影响,

而且黑户口的必然存在也使这个版块并不能有力证明七普数据上存在问题。

但是,我不是很同意高赞 “男性可以取年纪小的女性,所以只要人口稳住增长,生育问题是可以转移的” 的观点。

原因很简单,假设男性到 30 岁再结婚,选择的区间以 “年纪小” 为划分,那也应该是 20-30 岁,这无疑挤占了 20 多岁男性的选择面,换言之年轻女性的人口必须够多才行,否则把几个年龄段的男性都压到一个近似的区间里去,怎么都不够 “分” 的。

事实上,六普(2010)的数据已经证明,

以 72 岁为分界线,女性才多余男性,除此之外一律男多于女,

10-14 岁这个跨度更是出现了 116 的比例,推 11 年到今天那就是 21-25 岁的年轻人,怎么看都难以平衡,

那么显然这里出现的性别窟窿,就不是简单完成人口增长就可以处理的,结婚率上的疲软在近几年来看势必扭转困难。

最后,

我在查阅数据时发现一个奇怪的情况,如果有懂人口统计学的朋友麻烦帮我解答。

2010 年六普的 3-1“全国分年龄、性别的人口” 中显示,总计性别比为 104.9,

而七普为 105.07,光看数据这里的男女比例失衡应该是变大了才对。

知乎用户 Moral Choices 发表

如果男女比例 120:100 的是我们荷兰或者临省沙东,我想这会网上关于我们重男轻女的段子已经在整个中文互联网流传了。

可惜我们荷兰 100.6:100,沙东 102:100,这些在互联网上风传重男轻女的的省份男女比例好于平均,我觉得不真实。因为沙东女人不都是不能上桌吃饭吗?

到底是谁在编排荷兰沙东的段子,是谁想把这些段子给我们看,我们为什么喜欢看?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评论区出现杠精,注册账号以来第一次关闭评论。

原回答

总人口性别比为 105.07 这个不意外,这个数据没有什么问题。

出生人口性别比为 111.3,较 2010 年下降 6.8。和上次比下降了这么多?这是我有些觉得意外的,但也在情理之中。

因为六普的时候有 90 后净增加 1000 多万,80 后净增加 200 万,这里边原本是 “黑户” 但后来上了户口,黑户男女都有,六普 90 后女性多了近 1000 万,男性多了大几百万,这多出的一千多万五普时是没有算进去的,然后 10 年过去了因为种种原因上户口了,然后被统计了。过去计划生育很严,家有两个小孩,但是只报一个,如果一男一女通常报男性,同性的就随便报一个,总之不敢多报。这些 “黑户” 因为上学等问题,必须要有户口了,比如上大学、工作,所以户口有了,性别比例也就恢复了。

人口普查数据中存在严重错误?!参加过两次普查工作的普查员给你答案_哔哩哔哩 (゜ - ゜) つロ 干杯~-bilibili

和六普里动不动性别比 118 的情况要好太多了。不过这个比例依旧说明还是有问题存在的,但和之前的 1300 万 “黑户” 比起来不可能再有那么多黑户了。六普之后黑户已经很少了,且女性依旧多于男性,但明显减少了。

问题就在于黑户解决了,为什么出生性别比例还那么高,高于 107 这个上限。那就是别的什么原因了,你懂的那些原因,什么性别鉴定、终止妊娠这样的了。

2010-2019 年间,出生的性别比变成了 111.3 这应该是指上户口的,不知道每一年的数据是什么样子的。不过 2019 年比例是 110。

看六普的性别比 15-19 岁是亮点。等具体的分年龄表格,就可以看出 00 后的性别比了。

知乎用户 刘原 发表

看到了

@风飞扬

的答案后,我对其观点很感兴趣。

而后我就从国家统计局扒了全国的数据作图,发现性别比与 60 岁以上人口占比、65 岁以上人口占比具有很好的相关性,说明老太太比老头多确实是影响性别比的主要因素。

而性别比与 0-14 岁占比、15-59 岁占比相关性不明显。

应大家需求,附上统计局的原始数据及网址:

人口普查数据的网址是: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五号) (stats.gov.cn)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四号) (stats.gov.cn)

知乎用户 东永 发表

说明相当一部分不重男轻女,不会选择性堕女胎的育龄女性享有了不生孩子的自由,可喜可贺。

假设有两对夫妻,一对重男轻女,一对男女平等,前者第一胎女儿,堕了,第二胎儿子,后者两胎一男一女,那新生儿性别比就是 2 比 1;如果后者表示生孩子多痛苦,我们丁克吧,一个孩子也没生,那么这两对夫妻总计就生了一个男孩,性别比更夸张。

如果国家出台法律,有生育能力的夫妻至少要生一个,那么崇尚男女平等和生育自由,原本不想生的夫妻也不得不生,这样性别比会趋于正常,但他们被剥夺了不生孩子的自由。

至于那些有堕女胎自由的人那么多,则说明了利维坦的坦度不算高,对国民的监控与强制力度没有 1984 的老大哥强,也是好事,哪天利维坦真把堕女胎的人通通抓起来了,现在骂国家为啥不管堕女胎的人到时候也会骂国家为啥乱抓人

知乎用户 M3 小蘑菇 发表

平心而论,相较于近代绝大部分时期,现在的性别比例已经要正常的多了。

从历史的角度上来看,中国的性别比一直是比较高的。以嘉庆年间(1816 年)为例,保持在男女比例较为一般的江苏松江府人口性别比为 120.95,而北京已经达到了惊人的 199.52,可以说是触目惊心了。。

就目前所见到的官方统计资料看,清代绝大部分省级单位性别比偏高。乾隆十六年 (1751 年)、二十八年 (1763 年)、三十八年(1773 年)、四十七年(1782 年)、五十二年(1787 年) 直隶人口大口性别比分别为 116、120、120、118、117,小口性别比分别为 116、122,122、124、123。而江苏、陕西更高。乾隆二十年 (1755 年)、三十年 (1765 年) 三十八年 (1773 年)、四十七年(1782 年)、五十二年(1787 年) 江苏人口性别比分别为 139、139、138、131,132。

至于古代更不用说了。据《周礼 • 职方》载,西周统治初期 , 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着程度不等的性比例失调问题 (男 74∶女 100),天下九州之中除雍州、冀州外,其余七州的人口中都有女多男少的现象,而扬州、荆州女多男少的现象尤为严重,其性比例分别为 (男) 40:(女) 100,(男) 50:(女) 100。

相对于杀溺男婴的作法,中国古代社会杀溺女婴的恶习则起源更早,这其中除了与中国古代重男轻女思想的原因外,还和统治者的剥削政策有密切关系:

成书于东汉中后期的《太平经》载:“天下失道以来,多贱女子,而反贼杀之”,以致女婴大量死亡,从而造成了东汉后期 “男多而女少不足” 的社会问题。正是由于这个社会问题,不仅使人口的繁衍受到遏制,而且也造成了魏晋时期十分严重的性比例失调问题。《三国志 · 魏书 · 后妃传》载:曹操的夫人郭氏约束宗族不要纳妾,其原因是 “今世妇女少,当配将士,不得因缘娶以为妾”;同书《杜畿传》注引《魏略》载:杜畿和赵俨相继做河东太守时,曾多次录夺民间寡妇和士妻之寡者以嫁士家;西晋武帝在泰始九年 (273 年) 下诏令:“制女年十七父母不嫁者,使长吏配之”,不仅如此,西晋武帝还在咸宁元年 (275 年) 下诏:“以将士应已娶者多,家有五女者给复”,想借减免赋税的办法来奖励百姓多育女儿。

所以说,现在的比例相较于往常还真的算比较正常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这个问题,我已经聊过多次了,只有一个办法,学好外语!那些说高考取消英语的,很多是男生,被我骂了多次,毫无眼界和格局,对你们来说,没有任何学科比掌握一门外语更重要!

《人民的名义》中陈院长为什么要学英语?仅仅是因为好色?小了,格局小了,因为兼容并蓄,也因为一寸长一寸强,更因为心中有星辰大海,外面有春暖花开。

打破国内炮火连天内卷最好的方式,必须要坚持两个基本点和两步走的战略方针:

第一个基本点是不断提升综合国力,国力增强了,在外国女人心中的地位就要大幅度增加!

第二个基本点是不断提升自身素质,自身实力增加了,对外国女同志的吸引力就会大幅度增加!

两步走战略方针:

第一步走出去,越来越多男性人才加入跨国企业,走向世界各国,而不是单纯的在国内就业。抱有一颗纯真无邪的心,去看国外的女同志们,要让她们感受到您不断跳动的内心和炙热燃烧的灵魂,当然前提是,学好外语。

第二步引进来,让更多外国女性来中国高校读书 (这一点各大高校已经在做了。) 您想一想,异地他乡夜,寒窗冰冷时,您在她身边说出那一句久违的家乡话:

Como você está?

คุณไม่เป็นไรนะ

¿Estás bien?

как вы

Anh khỏe không?

您还好么时,她们内心深处的感受是什么样的?女同胞是有很强的内心需求的,在她最孤独寂寞的时候进入她内心,这就处于战略高位,完整解析可以看下面这篇文章:

有哪些你追了很多女生才明白的道理?

上面这几种语言是我比较推荐的世界不发达地区大语种,葡萄牙语,西班牙语,俄语,泰语,越南语。

特别是越南语哈,我认为在未来十年,会有大量的相对精英的越南人来中国留学,像过去中国留学生去美国一样,这其中的女孩子从人才架构来说,那都是我们国内考清北复交浙的,脑子非常好用,比你好用多了,娶这样的媳妇能大幅度改进后代智力水平的,在国内,这种智力水平的女孩子看都不会看你一眼。

当然,我曾多次提过这个问题,但是大多数机械学院的同学连学校女生比例最高的外语系都不愿意去看看,活该你单身。

我读大学时,就跟我们宿舍的同学分析过,找女朋友,一定要去男女比例最失衡的班级,所以我在我们学校英语系待的时间比机械系还多,我的室友也很奇怪,看我像看外星人。

当然效果也是非常好的,我儿子长这么帅,跟我当时正确的决策有很大的关系。这个方法就留给单身的您,加油!

열심히 해서요!

一言难尽高赞回答

知乎用户 一言难尽​​ 发表

这个数据能得到什么结论,完全由你的世界观所带来的思考方向而总结出来

比如说,这个数据出来,有的人欢天喜地,有的人垂头丧气…

可是这个宏观数据,对人们的微观生活,几乎没有影响

因为两个关键因素

1. 能否结婚,更多的是观念问题

2. 人的状态是动态的

在当前的社会观念中,完全找不到对象的,只会是两种人,一是对自己定位不清晰的,二是彻彻底底的底层,男女皆是

在这种社会观念下,即便是女多男少的社会,也仍然会有男的注定找不到对象,当然,也总有女的会找不到对象

人的状态也分很多种,比如人可以离异,可能会丧偶,离异了可以再婚也可以独自生活

单身也无法与十恶不赦挂钩,更不是说单身的人一定卑劣不堪

当然最关键的因素是,人的社交是有上限的,即便是最狂暴的交际怪物,一辈子下来也不太可能有 1000 个熟悉的异性,当然,同性的朋友,你恐怕也不大可能有 1000 个

而一个人结婚,大概率就是从那几年中认识的异性中找到的

所以这个数据,真的和我们绝大多数人没什么关系,最多引起一些非常焦虑的人成为你的追求者,甚至可能这都引起不了,毕竟还有不少没有过追求者的女生

所以说那些看到数据弹冠相庆的人,到底在庆什么呢

知乎用户 红色亚莎之泪 发表

适龄生育的男女比例未公布,

即相当于 18-45 岁的男女比例未公布,这是适婚男女比例问题失调究竟多大,大家不清楚。公布的是总人口基础上的男女比例,男性比女性多 3490 万人。因为女性平均寿命长于男性,即老年女性总人口多于老年男性总人口。而老年男女比例未公布。但总而言之,因为老年女性多,说明总女性人口中,年轻女性占比就少。即,适龄生育人口中,男女比例差更惊人,以至于未公布。

另外,宁局长讲人口增长放缓的原因是,育龄妇女数量下降,生育时间推迟,生育养育成本提高是三大原因。确实是这样。

问题是,这原因中育龄男性没有提到,即与人口增长无关,不重要。这与我之前的观点相似,保证让尽可能多的女人生育,多生,就是保住了人口,至于光棍们,无关紧要。

其实也紧要,数据提到了,你们是伟大的人口红利啊,哈哈。不过人口红利快要过时了,因为教育的普及,本科率增高,现在要流行人才红利了。

现在仔细想想,在你在做统计调查的时候,被问到哪些,那些被问到,却没公布的,才是问题所在,好好想想,户口(约等于房产),工作(相当于收入)。农村老人儿童留守人数?匹配的教育医疗比例?城市里老年人独居比例?

统计数据很辛苦,公布数据更辛苦。

最后感谢此次完成统计工作的全体人员。

知乎用户 马成 发表

其实呢,实际情况还要更严重些。

第一,我国女性平均寿命比男性长接近三岁,也就是说活着的女性老龄人口要比男性老龄人口要多,也就是在适龄婚育阶段的男女失衡问题更严重。

第二,即使是适龄女性,也有很多群体不好找对象。

像夜店、KTV、外围拍摄、部分大尺度服务业的从业者,这些行业绝对是女性从业人口占绝大多数。她们不好找对象倒不是因为传统道德观念,而是因为生计问题,因为她们结完婚后是没法从事老本行的,总不能结完婚晚上不在家里去 KTV 陪别的男的唱歌吧?而如果不干这个,她们又干不了别的。

还有高学历女白领,这个行业也有大量的剩女。在二三线城市相过亲的朋友们可能都知道,大部分乐于牵线搭桥的媒人手里,都有几个三十往上的未婚女白领存货。

还有就是出国。现在有钱人把女儿送国外,至少三分之一的概率得领个老外回来。

以上这些,虽然都是小群体现象,但都加剧了国内男女失衡的情况。

当然,即便如此,现在的男女失衡情况比起古代,简直是小巫见哥斯拉。

我之前曾经科普过,男女平等、一夫一妻的最大受益者,是广大中低层的男同胞,这些人、当然也包括我,在古代有一半的概率一辈子是找不到老婆的。在清朝之前的所有朝代,地主强奸自己家的丫鬟是不犯法的,没钱人家的女儿是可以随便买卖的,更不用说那些王爷、贵族了。

这些人有很多老婆,自然很多男性就没有老婆。不然你以为为什么明代那么多人争着抢着当太监。

然而即便如此,各朝各代发生民变的原因都不是因为男的找不到对象,而是因为土地兼并、没饭吃。所以,现在这点失衡不算什么,也不用太担心。

然而现代社会比起古代,最大的变化来自于信息的透明度和传播速度。

在古代,一个村里没老婆的人占大多数,所以大家都不觉得这种现象很不正常。然而现在,一个人要是找不到老婆,这是很不正常的,这个人会暴躁、会抑郁还有可能做出一些过激的事情。

但是只要大部分人能找到老婆,也不会出大乱子。

国土安全、粮食安全、金融安全、房价调控、就业率,这些才是国家关心的,这些才是能够引起重大社会动荡的,比起这些,其他都是小儿科。

知乎用户 大鹏人文 发表

虽然出生比例有下降,但存量人口男女比例依旧失调。由于女性寿命高,年轻男女比例更不均衡。

低收入男性娶老婆难,已是人所共知,农村更是光棍成堆。城市里的女性都盯着少数头部男性,也是竞争激烈。

这种资源的不均衡和错配,短期内几乎无解。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官话是用发展的手段来解决问题,如果 GDP 再翻两番,那就是个人均 GDP 四万美金的超级发达国家,全世界女性所向往的灯塔国。

缓解贫富差距已刻不容缓,避免资源集中在局部区域少数人群之间恶性竞争造成资源浪费,这是发展经济所必须要解决的底层问题。

如果你能活到 65 岁以上,那恭喜你,和你同龄的女性终于比男性多了。

而当前为 10-20 岁的 00 后,性别比例高达 119,男性将会在择偶方面面临及其惨烈的竞争。

知乎用户 望云山景 发表

国家统计局回应 “性别比” 话题:20-40 岁性别比为 108.9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17 日举行的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回应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备受关注的 “性别比” 问题。他表示,全国各个年龄男性人口合计比女性人口多 3 千多万,其实这些人口分布在不同年龄,其中 20-40 岁的适婚年龄男性比女性多了 1752 万人,性别比是 108.9。

付凌晖指出,青年当中,男多女少问题是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婚恋关系的确立受年龄、生活地域、个人品德、教育水平、价值观念、家庭背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年龄因素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应该从多角度研究当前面临的婚姻问题。也要看到,随着全面 “二孩” 生育政策的实施,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生育观念的转变,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也在逐步下降。

他同时表示,已发布的人口普查数据和往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差异,主要原因来自于两个数据的口径不一样。非普查年份人口数据是抽样调查推算的,所以存在调查和抽样误差。普查年份人口数据是全面调查获得的,数据更加全面准确,这也是世界各国为了摸清人口状况费时费力也要开展人口普查的原因所在。

“根据国际惯例,人口普查之后会对两次普查之间的抽样推算数据进行修订,这将消除目前抽样推算的数据和人口普查获得的新数据之间的差异。” 付凌晖透露,目前,这项工作国家统计局正在做,将对两次普查之间的总人口、出生人口、城镇化率等相关数据进行修订。例如,2016 年,原公布的出生人口数是 1786 万人,根据普查分年龄人口数据修订后,出生人口为 1883 万人,增加 97 万人。2017 年,原公布的出生人口数据是 1723 万人,修订后为 1765 万人,增加 42 万人。两次普查间对应的相关年份出生人口平均每年要修订增加大概 100 万人左右。(人民网申佳平)

知乎用户 人民网​ 发表

辟谣:有 3490 万光棍是谣言! 实际上只有 1752 万光棍!

想想你女朋友七十大寿的时候送她什么礼物,比在这儿哔哔强。

如果说二十岁女生是水灵,那么八十岁女生就是四倍的水灵。

知乎用户 周明 发表

合理分配 人人都有同桌

大家发现了没,现在中青年婚育意愿低,其实除了经济压力外,还有个因素是人民群众对美好婚姻的向往与当下地区男女数量遍布不均匀(包括婚恋市场存在信息差,电信诈骗等不良现象)之间的矛盾。那么就需要郭嘉宏观调控,合理分配,使人力资源效用最大化,毕竟家庭是社会的单元,家庭稳定,社会才稳定。而男女结婚生子,才能形成家庭,社会才能长治久安。

鉴于此

叔有个设想:

20-35 岁有意要结婚生子的单身男女,统一去郭嘉推出的官方相亲 app 上注册。一律实名身份认证,学历学籍,征信记录,清晰可查,由郭嘉计生办全程监督监控。

凡注册用户,按照会员等级,需每月缴纳 10-1000 元会员费用。相信会有很多青年男女去注册,收取的庞大费用可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青年婚育公益基金!简称中青年婚育基!这将是一笔巨大意义和数额的财富!

会员找到伴侣,领取结婚证后,再一次性返还曾经缴纳的费用。夫妻生育一子后,会员可获得基金委员会颁发的奖金和祝福锦旗以及模范夫妻荣誉证书!夫妻如果离婚,需以家庭为单位返还奖金!安全,高效,惠民!

另外,叔愿意牺牲课余时间,担任基金委员会主席!毕竟兹事体大,互联网水太深,尔等把握不住,解题还需出题人,就让叔来吧!叔保证终生不婚不育,定要把这个基金委的管理工作做好!不要薪水,给个免年费超级会员就行!

其实吧,叔长大了也想后继有人。害,奈何叔身体不太行了啊!

故人丁兴旺之任,就托付给诸君啦!

知乎用户 Deng 发表

从概率论和男女平均寿命的角度来说,这个问题肯定不是自然情况下能导致的结果!

1)普遍情况下,女性比男性寿命长,根据百科的数据,男性平均寿命约为 72 岁,女性平均寿命约为 77 岁,这种情况在人口年龄结构下,是会降低人口结构中男性的占比,与结果是相悖的。

2)假设生儿生女的概率为 1/2,即使存在误差,出生性别比也不可能达到 111.3(即便已经下降了 6.8),因人数越多,偶然因素在统计上的影响越小,自然情况下,结果应该更加倾向于 1/2,但事实上差异极高。

出生人口的性别比远离自然结果是事实,这就导致了除了概率之外的其他决定因素在里面,不要小看这个结论,背后的社会问题是非常复杂的。

知乎用户 王克丹​​ 发表

作为女性,又不是女的比男的多。并不需要关心多出来的男的该怎么办。上次也是多 3000 万啊,这十年不也就这样过来了吗?而且这十年里大家更愿意关注剩女也不愿意关注剩男,所以这 3000 多万人会像上一个十年一样继续消失在大众的视野里面的。

作为丁克一族,性别比有差的同时出生人口不是有提升吗?说明有人一胎都不愿意,但总有家庭愿意生二胎,三胎的扛底的。至于以后这些家庭的孩子能不能顺利继续传承,和我又有什么关系呢?近 2 次的普查体现的人口规律,而且 7 普比 6 普小孩那个年龄段的人口数还长了,没有降还多了,至少保证了 50 年里面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这次 7 普数据表明,更大的是告诉像我这样人,不婚不育真的真的什么的没啥关系的。原来还担心想我这样人太多了怎么办,然后发现还有很多人在接盘,突然就坦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二十年前说重男轻女,那时候父母是七零后,姑且说他们思想封建;十年前说重男轻女,那时候父母是八零后,按说不应该了吧?或许是封建残余?说的过去;现在还是重男轻女,父母们该是九零后了吧,是在座的你 我 他 她吧!还有啥借口啊?

这叫口嫌体正还是暗度陈仓?

知乎用户 奈你如何 发表

解决的方法,非常简单,逆用反华白左的先进经验,就是引进海外优质女性移民,把中国女性的比例填平。为了体现对女性的优待,可以考虑把女:男的比例调成:111.3。这样,皆大欢喜。

引进东欧、东南亚,中东、拉美女学生,对于巴勒斯坦等遭受战乱的地区,可以考虑引进低于 6 岁以下的女孤儿。美国未来越来越乱,那些没有被毒品及不良嗜好侵蚀的美国女学生,也可以申请。

1、以上地区普遍歧视女性,中国作为大国,有对女性的人文关怀,给予女性上学的机会,是负责任大国的体现。

2、女生语言能力普遍高于男生,女留学生可以更好的掌握汉语。

3、女生普遍犯罪率低,不太可能发生留学生闯入女生澡堂等事件。女性进行女性更衣室,本身也没有歧义。女性各种恶性犯罪率,远低于男性。

【中国女孩,在福建集美大学被三名黑人留学生残忍轮奸!】———来自法律文书网。

女生也不可能,犯上面链接这种轮奸的重罪。

4,女生更容易接受新鲜文化,和中国男人结婚,就一切按照中国的习俗,不会对中华文化产生文化冲击。

5、高端女性人才我们要,一般的女性护理、保姆、保育、礼仪以及体育、文艺类女性,都是优先引入移民类型。

解救世界受苦受难的女性儿童,才是负责任大国应该做的。加油!

引入年轻女性移民,这类机构,集慈善公益于一身,而且绝对赚钱。赚的是解救苍生的伟大的钱。

以上做法,白左女权会非常高兴,正合她们心意。

1、她们说的男女比例问题解决了。

2、她们说要拥抱世界,我们解救了世界的妇女儿童。

3、她们说要反婚反育,她们不婚不育,让外来妹生。

4、她们污蔑中国男人 “男权压迫”,那就谁崇拜中国男人,中国男人找谁了。

这是多赢,所有方,都受益,也堵了反华女权的嘴。

深度了解继续者人文理论与继续者体能理论,请关注微信公众号:teacherzhangfu

知乎用户 继续者张付​ 发表

当我们说要大力鼓励生育时,总有人会问,这是不是会把女性当成生育机器?女性的社会地位是否会下降?包括职场上会不会加剧对于女性的歧视呢?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简单的答案是不会,只要我们的政策是所谓的 “利诱” 而不是“威逼”。先解释一下所谓的“威逼”,是指如果女性在社会上不是独立的,没有自主生育的权利,鼓励生育变成了鼓励一家之主的男性去压迫女性,违反女性的意愿去多生孩子。所谓的 “利诱” 是指,如果女性在社会上是独立的,有着很好的福利或者经济能力,而社会是用更好的福利和各种生孩子的好处或者减负措施,来鼓励女性自主地生孩子。这非但不会降低女性的地位,反而使得女性会实现事业和孩子的双重收获,更加幸福,也更有社会地位。

当然,当今世界里,“利诱”和 “威逼” 是并存的。尤其在传统社会,在生育问题上多少存在着 “威逼” 的成分的。因为在传统社会里,女性并不独立,在经济上往往依赖男性。但如果女性在经济上实现完全独立,鼓励生育则必须大幅度增加女性生孩子的福利,这就是所谓的 “利诱”,可以提高女性地位和福祉。

如上图所示,女性地位和生育率的关系不是单纯的线性关系。在发展水平比较低的传统社会,女性地位比较低,不得已生很多孩子。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女性地位和参加工作比例逐步提高,生育率下降。但是这种下降不是单向的,当社会进一步发展,女性地位和经济独立性非常高时,再增加生育福利,生育率不降反升。

图中的 U 型曲线,展示了社会发展水平和生育率的非线性惯性。很多低收入的国家和穆斯林国家,女性地位和女性参加工作率比较低,生育率比较高。像日本、韩国这样的国家,女性地位和参加工作率属于中游水平,虽然女性受教育程度比较高,但是男赚钱、女家务的传统家庭分工方式根深蒂固,所以结婚率和生育率非常低。但是像北欧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参加工作比例都很高,而且生育福利很好,生育率反而很高。例如,瑞典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在确保性别平等方面最成功的国家之一,瑞典的新《王位继承法》赋予王室女性和男性同样的继承权,从而成为第一个宣布不论男女,长子(女)继承王位的君主制国家。瑞典议会中,女议员的比例约占 40%。另外,瑞典在 1980 年代颁布了专门的《同居法》,承认同居关系的法律效力,规范国民的非婚同居生育行为。近年来,瑞典生育率达到 1.9,在欧洲国家中仅低于法国。

再来看冰岛,这是欧洲生育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平均每名妇女育有两个孩子。在冰岛,女性参加工作比例超过 70%。这部分得益于冰岛相应的社会福利,比如 90% 的冰岛儿童都能进入由国家出资的公立幼儿园就读。

由此可以看到,**女性地位和生育率并不矛盾,如果把女性平权做好,并且给与很好的生育福利,所谓 “利诱” 就能同时提升女性地位和生育率。**北欧国家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这些国家在降低生育成本和保障女性地位方面,有很多值得我国借鉴的地方:

扩大幼托服务

在很多发达国家,尤其是北欧国家、法国等国,由政府提供普惠性的托儿所,帮助职业女性产后尽可能地恢复工作。但在中国,托儿服务严重缺乏。原国家卫计委的数据显示,0-3 岁婴幼儿在我国各类托幼机构的入托率仅为 4%。我建议把 0-3 岁婴幼儿的入托率提高到 50% 左右。要实现这一目标,政府有必要直接或者牵头兴建至少 10 万个幼托中心。具体方式可以包括加大财政投入和鼓励民间资本进入。

产假的成本需要国家承担,而且男女都可以享受

产假期间的用工成本,应该主要由国家承担,这样可以让企业打消部分雇佣女性员工的顾虑。同时也要允许男性员工来修产假(甚至像有些国家强制男性去修产假),这样让男性也可以帮忙一起带孩子。

弹性办公和在家办公

提倡企业允许员工灵活地安排工作时间和地点,尤其是孕妇和哺乳期的女性可以在家办公。携程公司十年前就尝试允许部分服务人员在家处理客户请求,工作效率和客户满意度反而提升了。最重要的是,这项措施特别受到刚生孩子的女性员工的欢迎。

完善公共设施

在发达国家尤其是北欧国家的公共场所,随处可见哺乳室、童车走道灯等各种贴心的育儿便利设施。我们去欧美旅行,经常看到只需要一个妈妈或者爸爸,就能够独立且轻松地带着两三个孩子在商场购物。相比之下,年轻家长们在中国公共场所能够获得的帮助则比较有限,哪怕只带一个孩子出门,往往也需要各种兴师动众的事先准备。

保障单亲家庭

在北欧国家,单亲妈妈的情况非常普遍。在法国和一些北欧国家,很多孩子都来自于非婚生家庭。这些国家的非婚生孩子在法律上享受和婚生子女同样的福利和待遇。我们当然并非提倡单亲家庭,但也不能在制度上歧视单亲家庭。

允许高科技手段生育

现在的试管婴儿和冻卵技术已经日益成熟,很多欧美国家允许女性选择通过这些方式延长自己的生育寿命,降低育儿的机会成本。中国在这方面的立法则远远滞后。

以上是经济上和法律上的一些平权和福利政策,在观念上,也要打破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婚姻分工思维。传统婚姻制度是父系社会的产物(一开始甚至是一夫多妻制度),传统观念的夫妻分工是 “男主外女主内”,丈夫在外边赚钱,妻子在家中操持家务。这种过时的观念,使得很多现代女性在择偶时,依旧主要考虑男方的学历、财富和地位,而男性则更注重女性自身条件比如美貌温柔等等。这种择偶方面的不对称性是父系社会的产物,高收入女性的择偶标准完全可以和男性一样,不是关心男性的收入是否超过自己,而是看重男性本人的相貌和体贴程度。

但实际情况是,女性择偶时普遍要求男性的学历和收入高于本人。但实际上,女性的学历和收入正在全面赶超男性。从数据来看,中国女性接受大学教育的比例已经超过男性。结果就是,哪有那么多符合传统择偶要求的男性?尤其当那些学历条件较差的男性还不愿意主动承担家务时,势必有大量的高学历女性因为找不到合适对象而不愿意结婚。

日本就是一个典型案例。日本的年轻人有 30% 不婚不育,这是生育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几年,中国的大城市的结婚率下降非常快,2013-2020 年,我国结婚登记对数从 1347 万对下降至 813 万对,中国的大城市的结婚率和生育率都在恶化。总体来说,中国的年轻男性多于年轻女性,但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的结婚率却直线下降。

要解决这个问题,在观念上也要彻底平权,要让社会普遍接受 “阴盛阳衰” 的家庭。我甚至提出过在姓氏上也要彻底平权,女孩应该提倡跟妈妈姓。有些家庭,男性完全可以在家里做家务带孩子。当然男女角色分工还要看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但是传统家庭中男女分工的固有思维必须被打破。

当然,不可避免的还是会有很多年轻人不结婚。因为有了物业大哥、快递小哥、滴滴司机,还有洗衣机和洗碗机,很多事情已经不依赖丈夫或者老婆了。其实很多年轻人虽然选择单身,但还是想要孩子的。北欧国家的孩子有一半左右来自于非婚生家庭。所以我们还要做的,就是从观念上接受单亲家庭,从政策上给与单亲家庭生孩子同样的支持,还要给与辅助生育在技术法律上的保障。

总之,随着女性地位和独立性大幅度提高,人类告别 “父系社会” 是一个进步,这很可能会引起结婚率和生育率的快速下降。提高生育率和女性地位并不矛盾,北欧国家能够实现女性地位和社会福利的同步提升,也成功避免了低生育率陷阱,值得我们借鉴学习。我们必须提供各种福利来帮助女性和家庭来抚养子女,还要及时调整男女分工和择偶传统观念,让男性更多地参与家务和养育孩子。在现代,一个生育友好的社会必须也是一个女性友好的社会。

知乎用户 梁建章​ 发表

首先声明:本答案是在针对微博的一些谣言进行反驳。

昨天看了不少微博女权对 7 普数据男女比例的推论。

其实不用看也知道女权肯定又要造谣。

毕竟之前造谣过(六千万女婴被杀),我也不知道这 6000 万数据哪来的,而现在看到了。

今天我就结合 6 普和 7 普辟谣一下。

首先看看女权的理论:

这种计算在女权的群体里,女权的微博圈子里到处流传。

其实前面计算的还算对,但问题就出现在 3 亿这个数字上。

官方说,育龄妇女人数超过 3 亿,但你怎么确定 15-49 岁就是育龄女性人口?难道法定结婚年龄不是 20 岁以上吗?根据 6 普,10-39 岁女性(也就是现在的 20-49 岁女性)人口也有 3 亿,然

退一万步来说,我们就计算 15-49 岁女性人口,把 15-19 岁的女性人口也算在婚育年龄的人口上,那数据就不止 3 亿。

我们知道,七普 15-49 岁女性人口,就是六普 5-39 岁女性人口,所以我们看看这个年龄段的人口到底有多少:

根据 6 普人口普查,我们简单的计算一下,5-39 岁女性人口是 333874348,也就是 3.339 亿人,而不是 3 亿。因为这个年龄段的人,10 年之内死亡数量不会太多,至于瞒报女婴的人口我们就都忽略吧,那么我们就按照 3.25 亿来看,也就是说,7 普中 15-49 岁女性人口真实约等于 3.25 亿(实际数据应该高于 3.25 亿,因为 3.3387 降到 3.25 相当于 10 年内死了 40 分之一,这已经算高估死亡率了)。

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计算真正的数据了。

那么按照这个方法来算,根据女权图 1 给出的公式,15-49 岁男性人口约等于 8.9-2.2-3.25=3.45 亿,这高出了 2000 万。也就是说,这个年龄段男比女多出来的应该约等于 2000 万。

6 普中 5-39 岁男女数量差异是 2150 万左右,十年后这个差异应该小于 2150 万,因此这个计算和 6 普差的不大。

按照另一个女权计算公式(图 2)来看

6 千万这个数字明显不正常,和 6 普的 2150 万差的太多。

从这里开始改,6.64 亿 - 3.25 亿 = 3.39 亿。这样的话 15-49 岁缺口就只有 1400 万了。我们假设缺口不止 1400 万,根据 6 普数据是 2150 万,那么 15-49 岁女性人口还是 3.25 亿,男性人口就算 3.465 亿吧,接下来继续计算,

这里再改一下,3.25 亿 - 2.1852 亿 = 1.0648 亿

刚才改过的 3.465 亿 - 2.2507 亿 = 1.2143 亿,15-29 岁男女人口差异就是 1500 万。

而根据 6 普,5-19 岁男女人口差异是 1550 万人,所以和 7 普计算出来的差的不大。

以上就是对女权造谣数据的反驳。


再来,欣赏一下女权的言论:

九千万阿,太厉害了。

梁钰似乎也嫌弃 7000 万这个数字太少。

所以最希望男女比例失衡的,不就是这帮女权主义者吗?

知乎用户 兰飞鸿 发表

又来了。真他妈烦,不就想炒作行情给质次价高找理由吗。

一普到六普,性别比是逐渐下降的,新生儿性别比逐渐提升,为什么总性别比逐渐下降?

看分年龄段,五普 0-4 岁 120.17,5-9 岁 115.42,10-14 岁 108.81;然而六普同一批人,10-14 岁 116.24,15-19 岁 108.17,20-24 岁 100.95。

再补充一下六普 25-29 岁 101.32,30-34 岁 104.00,35-39 岁 104.78,40-44 岁 104.03,45-49 岁 103.78。出生性别比失衡基本是屁话(不要说男孩死亡率可以高到这个地步,而且非常吊诡的是女孩绝对数量都增长了)。中国真正的特殊性是人户分离非常严重,人口流动阶层流动非常大,所以女性上嫁预期非常强,所以才有底层光棍。贫困地区农村不管堕不堕女婴,都会找不到老婆。再另外,中国一年人流有 1300 万次,按照拳师说法流完了女婴都还有富余。

我在等七普这个数据出来,是不是 10-19 变成 20-29 之后,又是 100 左右了。

知乎用户 大明湖畔容嬷嬷 发表

作为一名南方人,我深知这里自古以来历代官府屡禁不绝的陋习,基本上谁家溺女婴都是可以公开谈论的 “正常行为”。

很多人也知道,不仅南方,北方也是一样,那么 “女多男少” 的欧美国家和东欧有没有这种恶习呢?

答案是有,而且非常严重,与中国印度整体相当,并且我说的是————真 • 白人

欧美白人家庭的出生性别比基本上与我国的山东省很相近,而大家也知道,山东的这恶习和南方也是不相伯仲的,可见非常严重,只是媒体不怎么报道吧了。

东欧也是非常严重的重灾区,怀娘胎里性别检测都是合法的,经常有丈夫逼迫妻子堕掉怀了七八个月的女儿。

如果你对当地足够了解,就会了解到莫斯科那些不差钱的中产阶级家庭也是如此,我的Подруга 29 岁的叶夫根尼娅曾为丈夫亚历山大先后生下了两个女儿 polina 和 milana,当她第三次想要生个孩子时,她对 polina 和 milana 说 “看你们玩得这么开心,要不要妈妈再帮你们生个妹妹啊”,还到处公布喜讯,过了一个星期,她就靠在医院的墙上哭成了泪人,原因是亚历山大嫌她生不出儿子,暴打了他,并逼她堕掉了第三个本该出生的女儿。。。。。。。

就像用显微镜查看物体表面一样,很多东西离得近你才会发现丑陋。

如果知道了 15 岁青少年性别比,俄罗斯为 102,中国仅为 101.2,就明白北方邻居的这问题多严重了。

其实外国不炒作 “性别比” 问题主要是他们没有搞这种迁移经济,由于大量农村妇女来到城市打工后一去不回,所以才导致了这些 " 农村性别比失衡”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又被推给了政府,而即使是政府也压根没有能力解决这种问题,于是一些文人、学者、媒体和记者投权力所好,就故意炒作这些问题。。。。

要知道,世界上只有海湾阿拉伯人和美国黑人是不溺女婴(当年南方奴隶主做的好事的遗留效应)的,其他的莫能例外。

知乎用户 Russian EBSG 发表

90 后结婚难、生孩子更是难上加难!00 后更不乐观!

相对总人口数量,我更关注人口性别年龄构成的更细分的颗粒度数据,如果有年轻人(20-40 岁)性别比受教育、地区、城市 / 农村的具体数据更好,暂时年龄段只公布 0-14 岁15-59 岁60 岁以上(及 65 岁以上)。

根据目前的数据,带大家探讨一下以下问题:

一、目前婚育年龄(20-40 岁)的男女多少人,相差多少?

虽然还没有看到详细的年龄公布,但我们想要知道 2020 年20-40 岁(婚育年龄),大约男女性别比例并不太难。首先,我们看回 2010 年公布的详细人口普查数据。

在 2020 年的 20-40 岁的婚育年龄人,在 2010 年为 10-30 岁的少年和青年,由于年轻人的意外死亡概率低,假设所有人数量都没有变化。那么,就是 10 年前 10-29 岁年龄段区域的人数。

  • 2010 年,10-29 岁年龄段男性 20,702 万人;
  • 2010 年,10-29 岁年龄段女性 19,621 万人;
  • 2010 年,10-29 岁男性比女性多 1,081 万人;
  • 80 后男性比女性多 126 万,占该年龄段男性的 1%;
  • 90 后男性比女性多 955 万,占该年龄段男性的 10%
  • 在 2020 年,20-40 岁男女人口数量与性别,可看作与 2010 年的 10-29 岁数量近似。

在其他年龄段,不与 2020 年目前 20-40 岁的男人抢妹纸的理想情况下,20-40 岁年龄段,男性比女性多出 1081 万人

综上,推测 2020 年婚育年龄(20-40 岁)男性 20,702 万人,女性 19,621 万人,男性比女性多 1,081 万人。

虽然 1,081 万人看起来比题目 3490 万人少得多,但这也足以让该年龄段有 5% 以上的男性无法找到对象。而且男女比例失衡在出生人口更严重。

二、失衡的男女性别比例

本题的重点是性别比例,2010-2020 年出生的人口比例,男: 女 = 111.3:100,明显高于正常水平。

综合看各年龄段的性别比例,这部分也是 2010 年的数据。

综合 2010 年的各年龄段数据来看,男女比例失衡在当年的 15-19 岁,也就是 2020 年的 25-29 岁(90 后)开始失衡,当 2010 年的 0-19 岁男女性别严重失衡。

来到 2020 年,也就是目前 10 岁 - 30 岁阶段的人,该年龄段的人娶媳妇难了!

  • 根据 2010 年数据猜测,目前 10-30 岁男性(90 后,00 后),共计 17,170 万人
  • 10-30 岁女性(90 后,00 后),共计 1,4951 万人
  • 90 后,00 后,男性比女性多 2,219 万人;
  • 90 后男性比女性多 955 万,占该年龄段男性的 10%
  • 00 后男性比女性多 1264 万,占该年龄段男性的 16%

对比 00 后男女性别比高达 119,在 2011-2020 年间出生婴儿的性别比明显下滑(也高达 111.3),还是有明显的人为性别选择的结果。

三、消失的女性去哪里了?

本部分引用

@丁香医生

的公众号文章,有帮助于大家通过数据,了解这个社会发生过的事情。

最新数据!中国男性比女性多 3490 万,消失的女性去哪儿了?

四、高性别比例的省份

普查数据中没有公布具体省份、具体在 2011-2020 年的出生的性别比例。只有总体人口的,男女性别比例。

31 个省份中,总人口性别比在 100 以下的省份有 2 个,在 100 至 105 之间的省份有 17 个,在 105 至 110 之间的省份有 9 个,在 110 以上的省份有 3 个。分别是:广东,海南,西藏。

对比 2010 年普查数据,广东性别比由原来的 109,升至目前 2020 年的的 113。也有高赞答案说,广东性别比高是因为广东的年轻人更多,老年人比例少,其他是老年人拉低了性别比例。

男女性别比例失衡是国内多个地区均存在的问题,在老年人占比不高的情况下,年轻 / 新生男女比例失衡才是根本原因。

人口性别比例失衡,意味着很大一部分男性无法组建完整的家庭、或者能走出不同于父辈的人生道路。这些数据也反馈在结婚人数、出生人口数量上。

结婚登记人口数

民政部数据显示,我国结婚登记人数从 2013 年后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2020 年全国结婚登记人数只有 813 万对,与 2013 年峰值比较净减少 534 万对。结婚登记人数 7 年连降,大幅度减少。

▲2000-2020 年中国登记结婚人口数量的变化。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2020;民政部,2020 年 4 季度民政统计数据。(作者供图)


众多 90 后来自乡村、小城,在城市接受高等教育工作,打不好婚恋这张牌,面对高耸的房价和失衡的性别时,或许 TA 也不知道该到哪里去?

时光飞逝,00 后开始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还记得 19 年之前知乎上一水的说山东重男轻女要儿子

知乎用户 gg94 发表

还是多了三千多万呢,

不过总人口性别比好像降低了。

大家懂我的意思吧,哈哈

具体的性别构成:

男性人口为 72334 万人,占 51.24%;女性人口为 68844

万人,占 48.76%。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 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 105.07,

与 2010 年基本持平,略有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为 111.3,较 2010 年下降 6.8。

我国人口的性别结构持续改善。

来看看整体内容吧:

全国总人口为 1443497378 人,其中:

普查登记的大陆 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 1411778724 人;

港特别行政区人口为 7474200 人;

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为 683218 人;

台湾地区人口为 23561236 人。

人口增长情况:

全国人口与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 1339724852 人相比,

增加 72053872 人,增长 5.38%,年平均增长率为 0.53%

另外,人口老龄化确实来临了。

不说字面意思了。

仅仅说说身边遇到的事儿。

一些相关的行业正在慢慢兴起:

比如养老护理、慢性病相关医疗、甚至殡葬业等。

所以,你想不知道这个事儿都不行。

至于怎么看。

向好处看,向深处看。

向远处看,向未来看。

最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镇楼: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参考: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1](第一号)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基本情况


我是 @麥發發,愿你我未来美好,浮生无忧。

知乎用户 麥发发​ 发表

自己娶不上媳妇怪男女比例失衡的省省吧。

男女比例不背这个锅,就算现在反过来,女比男多 3490 万人。

你信不信,该娶不上媳妇儿的一样娶不上?

知乎用户 果冻菌 发表

高赞回答说 “这题其实是老太太比老头多的答案,新生儿还是男远远大于女”。

那么问题来了,为啥新生儿男远远大于女,到了适婚年龄男女性别比就持平了呢?

鉴于大众普遍认知里女性 35 岁以下还是比较有择偶优势的,我又把上限年龄下调了一下:

希望各位再制造男性婚姻焦虑的时候能拿点比 “男性比女性多 3000 万” 更有说服力的数据哦。

ps:对于各位想通过性别红利择偶的女同胞一个小建议, 六普时 0-19 岁男性比女性多了 2200 万,过了十年大概有 880 万达到最低法定结婚年龄进入婚恋市场,再忍忍等到八普说不定你们真有机会体验萧亚轩的快乐 [狗头]

知乎用户 L. 呆 发表

男女比例越高将会导致女性在择偶和婚恋越强势的客观规律是无法改变的。

在男女比例低的国家,女性会更频繁地采取更为主动和性感的方式来勾引男性进入婚姻和承诺性质的关系,且进行内部竞争,更加激烈地提升外表吸引力。

但对于被排除在家庭和婚恋的男性其实未必是坏事,只要他们能在理智上想通就可以,因为婚恋对于男性的时间和物质损耗是极其巨大的。

普通人男人如果喜欢女人和家庭但又不愿意接受垄断导致的畸形成本(精神、物质),唯有学好外语走出去,或者去零售合法的环境生存。

知乎用户 EMWF Records 发表

之前记者会回答说生育率 1.3,对比对手漂亮国的 1.7,未来二三十年后竞争力较量上的隐患凸显。

男性多出了 3490 万,女性择偶要求由受房价等因素影响又越来越高,导致普遍的结婚年龄越来越 “大龄化”,这就会使得错配越来越严重,会有更多男性找不到合适的配偶。

目前结婚率连年下降,离婚率持续攀升,按这么个趋势走下去,七普所写的 “仍处于人口低速增长期” 还能维持多久呢?至少是很不乐观的。

这次七普数据说 0-14 岁新生人口加一起一共 25338 万,但历年统计数据显示 06-19 年一共才 2650 万,扣除后 2020 年新生人口应当是 2650 万,而公安部之前给的数据是 1003 万,存在 1600 多万的出入,到底是不是因为黑户有 1600 多万呢,这个报告没说,我们不知道。

所以今后我们的人口性别比例、生育率到底怎么会怎么样,估计也得等八普数据再出的时候,和历年公安部数据再 PK 后才能见分晓了。

知乎用户 陈思炜​ 发表

中国男性多 3490 万人,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目前出生的人口比例更是男性 111.3 比女性 100。

这样下去怎么办?

那么全世界范围内,生男生女比例一样么?

答案是:不一样,男宝宝的生育率更高。

联合国明确认定了男女出生性别比的通常值域为 102-107 之间,也就是说每出生 100 个女孩,需要出生 102-107 个男孩,其他值域则被视为异常。

原因很简单,**男孩先天夭折率高,寿命又短。**但是能够保证人类历史上性别相对平均,就需要用更高的出生率来维持。近年来许多亚洲国家总体生育率在下降,但由于传统的婚姻生育文化、性别歧视等观念还存在,所以造成了出生性别比不断升高。

从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最高达到了 118 左右。这可不仅仅是中国,印度、越南、韩国同样如此。有报道,印度好几个邦的出生性别达到了 120,韩国、香港和台湾都超过 110。

后来中国开始重点打击两非,也就是「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行为」的专项行动,性别比例开始反转,现在已经到了 111.3,其实是在好转!

那么长期男多女少有什么问题?

单身狗找不到对象?然后慢慢孤独终老,然后男女比例再趋于平衡?

其实早有人做过这样的研究,其实关于这个问题有一个研究。

在每次战争之后,由于在战场上的伤亡,男性的比例会大幅度减少。比如,1950 年前苏联和德国,每 100 个女性对应的只有 80 个男性。但是,没过几年,男孩子越生越多,男女比例又平衡了,这是为什么呢?

这还真的跟生男生女体质有关!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一项涉及数千个家庭的研究,专门研究了哪些人更容易生男孩。研究显示,「男性有更多的兄弟,他们更有可能生儿子;男性有更多的姐妹,他们更有可能生女儿。」

从遗传学角度,女性持续提供孩子的 X 染色体;而男性提供 X 染色体就生女儿,提供 Y 染色体就生儿子。理论上来说,产生 X 染色体的精子和 Y 染色体的精子几率均为 50%。

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最新研究表明,男性很可能携带两种不同类型的等位基因,导致每个男性产生 X 和 Y 精子的比例并不是 1:1。这就是传说中的——「生男孩体质」「生女孩体质」。这也可以解释,许多农村家庭「招弟」、「来弟」、「盼弟」都生不出一个男孩,而有的家庭一生就是一大堆男孩。因为这种因素的存在,想要子女双全,组成「好」字,真的挺不容易!

所以说,战争之后,男孩更多的家庭,有从战争中幸存孩子的概率更大,他们会继续生男孩。

举个例子,老张有 4 个男孩,1 个女儿;老王有 4 个女儿,一个儿子。本来老张的儿子更有可能生儿子,而老王的儿子更有可能生女儿。但是很可惜,老王唯一而的儿子在战争中生还的几率不大;老张的 4 个儿子,总有人能回来,继续生儿子。没听懂?

回去再读一遍…… 从个人角度分析,我自己是独生子,但是从上一辈的家族来说,我的父亲和母亲都是兄弟更多,姐妹很少。这也许是生男孩的秘方吧!

Dr.X 说:

「男孩女孩都一样」,是一句耳熟能详的口号。

然而,近些年在我的身边趋势,老人更喜欢传宗接代的男孩,父母则更喜欢乖巧可爱的女孩,城市里面基本可以做到男女平等,但是农村里还是不行。

总体来说,重男轻女的观念还会存在一段时间。

你家的宝宝是男孩还是女孩?你更喜欢男孩还是女孩呢?

参考文献:

1.Gellatly et al. Trends in Population Sex Ratios May be Explained by Changes in the Frequencies of Polymorphic Alleles of a Sex Ratio Gene. Evolutionary Biology, Dec 11, 2008; DOI: 10.1007/s11692-008-9046-3

2.Newcastle University. “Boy or girl? It’s in the father’s genes.” ScienceDaily. ScienceDaily,12.Decembe.r2008<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08/12/081211121835.htm>.

知乎用户 Dr.X​​ 发表

若还在说什么 “很多女孩是黑户,性别比例没有失衡”,那就是胡说

还有不信数据的,觉得数据是假的,如果这数据是作假的,发布数据的何不将数据改得好看一些?如果实际情况就是男女比例平衡,何必搞个让人担忧的假数据?

这是基本逻辑问题,想想都不可能

直面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意淫解决不了现实问题

全社会都应该重视这个问题

因为会影响社会安定团结,影响所有人的生存环境

毕竟有家室的男人可比光棍汉安稳多了

这事现在就该重视起来,政策跟上,严惩重男轻女、堕女胎之行为

还可以有其他合适的相关政策,比如:帮助单身汉移民海外、生女孩给予奖励之类比较直接的政策

甚至可以出更直接的政策:

解除生女孩的生育限制:官方可查胎儿性别,不告知家属,男胎允许堕,女胎必须留,重刑严惩堕女胎杀婴弃养者,甚至若不想养女孩,可由官方福利院统一收养,直至性别比例恢复平衡

至于引进外国女性那就算了,那纯粹是腾笼换鸟,将华夏都换种了,那不行。让光棍走出去,而不是让外国女人进来,生一堆混血小孩,再制造种族问题。一堆五颜六色的小孩说 “窝是中国人,窝爱中国”,这不像话

我不放弃一滴血原则,异种人与混血儿永远不会是我的同族

现在就开始解决问题,下一个十年,新生代性别比就能接近平衡

就怕有问题不想着解决,一直拖延,越拖延问题越严重,不能再拖延了

再就是,希望某些人讲点逻辑:

说什么 “男人找配偶年龄上可以向下兼容”

如果是中年富豪,能兼容许多十八岁大闺女,但是,无产阶级男性到了中年就变成富豪的概率有那么高么?

四十岁富豪娶十八大娇妻常有,见过多少四十岁社畜娶十八娇妻的?

二十来岁都找不到二十左右的女朋友,四十就能找到了十八岁娇妻了?

二十多岁长得跟王宝强似的,四十多岁就突然变帅,赛过古天乐了?

放弃幻想吧

还有某些人,成天说 “你们剩女就是要求高” 如何如何的,某些人比所谓 “剩女” 还着急,看起来是谁更想找配偶?指望网上斗嘴,“剩女”就会不情不愿的嫁给某些人了?如果真不情不愿嫁了,婚后也能绿了这些人

实际情况就是婚育适龄人口男多女少,“剩女” 都嫁人了,还是有一堆光棍要剩下,可能这些光棍里面还有以上这些人

不解决根本问题,指望网上斗嘴就能找到配偶么?那就相当于,网络女拳通过贬低男性的方式嫁入豪门,那都是痴人说梦

再就是:

这种事,谁也别抱着社达的心态,觉得自己多么优秀,自己高帅富,或者自己找到配偶了,就觉得高枕无忧了

高强度的性竞争,不当的性竞争,男性性竞争者中无良的,不会因为女性是有配偶的,就不惦记了,出轨、离婚、乃至性犯罪的概率都会更高,哪怕是高帅富,也要考虑社会治安问题

若是女性,会觉得社会治安恶化对女性有好处么?除非是在农村骗彩礼赚昧良心钱的女性,只利好这类人

我网龄不算短,热血传奇时代开始,观察到这几年互联网上因为性压抑导致的怪现象越来越多,时常呈现出怪异而双标的半吊子 “保守主义”,网上冲浪这么多年,真就是这些年才有的,比如:

一群网民、特别是大 v 们正儿八经的在比较体面的网络社区,讨论 “女人穿得少被强奸女人是否有责任”,而且不止一次见过这类话题,很多网民与大 v 竟然就觉得有责任,甚至有更过激的话

我当时看到是震惊的,现在回想起来依然很震惊,我感觉我逛的是阿富汗互联网,我震惊于部分新生代网民的保守程度,在过去互联网只有部分门户网站新闻评论区的部分匿名评论,才有人在匿名状态下说点类似的阴沟垃圾话,是上不得台面的话

这是一个怪现象,六零后八零后之类虽然不能说各个都开放,但感觉当年能做网民的总体是比部分新生代开放的,毕竟当年有迪斯科青年与魔兽青年,甚至哪怕其中的保守主义,也是很自然的保守主义,不带有性压抑与性别仇恨的

再就是性别矛盾、男拳女拳之类,也是怪现象

虽然跟生存压力、贫富差距之类有关,但跟重男轻女、性别比例失衡也有很大的关系

男拳女拳里虽然有天生的坏种,有赚黑心钱的,但更多的原本也是普通人而不是坏人,是被环境逼迫从而变得很过激,这一部分的孩子们本来都是好孩子,受环境影响,这不能完全怪他们

相当一部分人在重男轻女加性别比例失衡的环境,时间久了都会有些过激

女德(重男轻女受害者、性侵受害者)与女拳是一体两面,男德(舔狗、高强度性竞争受害者)与男拳也是一体两面

很多人没有关注到一些被忽视的角落,我见过宝宝树之类的母婴网络社区,一堆女性在许愿祈求生男孩、以生男孩为荣

哪怕在过去的互联网,就有男女网民讨论,该不该娶有亲弟弟的 “扶弟魔” 女性,该不该嫁受重男轻女思想影响的“凤凰男”,那时城乡差异更大,虽然部分城市地区这种现象不那么严重,但在更多地区,重男轻女还是相当严重的,甚至现在,某些地方娶媳妇非常难,也是执着于生男孩传宗接代

如果在重男轻女环境下长大的女孩,要么一辈子背负 “女德” 枷锁,成为“招娣扶弟魔”,成为这种父母赚取高额彩礼的工具,要么就很可能黑化成很激进的女拳

至于男拳,有些是受重男轻女思想影响的,思想观念本来就觉得 “男命贵”,这不用多说

但一种不那么激进的男拳,本来也是守 “男德” 的老实人

比如:从小就被教育 “让着女生、绅士风度”,十几年寒窗苦读听话不早恋,终于考上不错的大学,却也是和尚庙,出社会没有任何恋爱经验,甚至都不会跟女性交流,工作单位可能还是和尚庙,贫富差距大、生存压力大、性竞争压力也大,这样的恋爱新手,毕业之后就要跟婚育红利期的二十出头的女性相亲,尝试相亲为途径来恋爱,结果很大概率要连续碰壁,很可能遇到老油条被耍、从而被蛊惑而当了某“女神” 的“舔狗”,被欺骗感情与金钱,这样的女人就类似于在部分农村骗彩礼的女骗子,但恋爱新人没有多少分辨能力,他们也被灌输了不正确的恋爱观念,不知应该平等相待,觉得男人就该靠当 “舔狗” 获取“爱情”。这类人可能也没有多少女性朋友,没见过多少正常的同龄女人,在持续碰壁之后,去上网,遇到一群女拳开性别地图炮,心态就崩了,开始厌女。这类男拳也是性别比例失衡的受害者,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

我有很多姐妹,我知道非渣女、女拳的正常好女孩有很多,但以上这类人不了解,这种 “男德” 男孩的悲剧故事,我当初在网上见过很多

这种现象的出现,跟性别比例是有关系的,因为,我们得注意到这样一个问题:

十几年寒窗苦读,成为准顶级做题家,学历在国内都算是少数人才有的,读的还是就业热门专业,相貌是中等普通人,放在不那么内卷房价不那么高的社会环境,刚毕业就应该是准中产,毕业奋斗几年就该有车有房成为中产阶级,找到门当户对的妻子也很容易

但这种人,现状竟然是:996 社畜,每天早出晚归跑通勤像沙丁鱼的罐头,累得像条狗,住在简陋的群租房,吃着料理包加工的廉价外卖,将衣食住行钱刨去没剩多少钱,只能在手游里来点 “奢侈消费” 氪一单,能给他们温柔的女人只有纸片人与女主播,而女主播若停止刷礼物随时会变脸,想买房奋斗半辈子买不起,回老家除了考公就没多少工作岗位。而且,这些人在婚恋市场,也是没什么竞争力的做题家,有些找同龄同阶层同家境学历差不多收入差不多颜值差不多的女性可能都费劲,甚至面对家境更差学历更低收入更低颜值差不多的同龄女性都没太多竞争力,这就不仅仅是因为经济问题了,这就是性别比例失衡的问题了

性别比例平衡社会,各方面条件综合而论得七分的男性,哪怕因为传统向下兼容,找个得六分的女性也不该费劲,只有部分一分男才会剩下

如果综合条件七分的男性,连找综合条件五分的女性都得当舔狗,还舔而不得,大量中等分数的男性找不到女朋友,可不能说是 “条件差还不努力活该被淘汰”

大学本科学历在国内已经算前列了,长相中等身高适中,大多数人也是如此,综合条件已经不算低了,如果这样都难找到女朋友,成为真剩男,就是连 “女的、活的” 都找不到,可见目前男性性竞争环境有多恶劣、性别比例多么失衡

我也有些某方面的阅历,见识过四十多岁样貌普通发福的中年女人,约二十来岁小伙子,都一堆积极争取排解寂寞资格的,长得稍微差点的都会被筛选掉

也见过,四五十岁的从事常年不在家重体力危险工作的高薪蓝领,在网络相亲性质的网络社区,给同龄妇女刷很多礼物。也有找同龄或者稍微年轻几岁妇女的,将赚的钱大部分给这些妇女。也有明知妻子有外遇也装不知道的,毕竟从事常年不在家的工作

还见识过相貌六分打扮后七分学历低分家境低分农村出来的的年轻女子靠吃青春饭就致富的

年轻一代男性性竞争激烈,甚至会影响到中年男性的性竞争强度,反之亦如此

不要觉得 “那些剩女年龄大了就没人要了”,然而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有钱人少,普通女人想依靠婚姻实现阶级跨越很难,但女人想约颜值中等的男性且提供吃饭开房间都男方出钱的一条龙服务真的很容易,若颜值平常的女子,对男方相貌年龄身材等条件要求低点,找个较长期饭票补贴生活也不难,普通女人根本不会缺少性生活,哪怕凤姐想约,一堆条件差光棍汉都能来排队,话不好听,但这就是事实,我是真的知道这些,不是凭空的扯淡

如果女性可以自给自足,又不缺性,部分女性自然会对婚姻没太大兴趣,有一搭无一搭的,不仅仅是年轻女子如此,再看看中年离婚率。也不仅仅是女性如此,部分男性也是真么想的,但还有很多性压抑的男性,并没有接受佛系躺平,那么,这些人压抑时间过长,人数过多,就可能会影响到社会治安

当然了,很多男性有不挑食广撒网的基因,但不能否认普遍男性性压抑与性竞争激烈,这跟性别比例失衡是不无关系的

整个社会所有人都会是性别比例失衡的受害者,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谁也不会置身事外,所以,全社会都应该重视此事

也许几十年过去了,性别比会恢复平衡,但那时都老了几代人了

我看有很多人讨论越南女人、乌克兰女人、俄罗斯女人、埃塞俄比亚女人的,看起来挺感兴趣,既然喜欢那就去吧,出国闯荡娶外国媳妇,在当地定居抢夺外国资源,别光说不练,移民就是软性殖民,就是最直接的入关

三千万光棍,移民全世界,再武德充沛一些,黑命可以贵,华命照样可以贵

但为了我国主要人种不被腾笼换鸟,希望别将混血孩子带回来,混血孩子入外国籍吧,这就是爱国了,虽然我说了不算,却也不得不为此担忧

或者就跟纸片人结婚,放弃竞争

至于我,我也不年轻了,年轻时也风流过,不那么遗憾了,我现在佛系单身,就不跟诸位男同胞搞性竞争了

——

对,趁着分年龄段性别比还没出来赶紧打女…

刚才遇到个荒唐事,我竟然也被鉴定为女拳了

某些人不想讲理也罢了,逻辑都不讲,还说 “数据是假的”。还是那些话,既然数据是作假的,那何不将性别比改的更好看一些?

不敢面对现实,不想解决问题,反而还想给男同胞打烟雾弹,让男同胞被迷惑,觉得 “都是女拳的问题,性别比例没问题,只要战胜女拳,四十岁也能娶十八大闺女”,然后让男同胞继续信这些男拳自媒体,让他们继续恰烂钱,结果真正的问题就被搁置,得不到解决,究竟谁在不顾男性利益?谁才是女拳的帮凶?谁才是女拳的合作伙伴?

有些人,搞男拳自媒体,跟女拳自媒体里应外合的挑拨性别矛盾,各自领着粉丝们互相对骂宣泄垃圾情绪,只有这伙自媒体赚到了傻子钱

光靠对骂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知乎用户 刘德华 发表

性别比这个数字比 200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降低了不少了。人口普查群众最关系的并不是多了几千万人,而是男女比例。多一千万少一千万关系不大,但男女比例会造成焦虑。

3490 万人口,在世界国家排名中第 40 位,全球总共 197 个国家。如果组成一个男儿国也算是强大的国家了,征服世界都有可能了。超过一亿人的省份,全球已经排名第十三位。其实我从小就想去西游记里面的女儿国。可惜唐僧放着女儿国国王都不动心,所以我挺盼望佛教能复兴的。

也有人说是计划生育造成了男女比例失衡,但是从历年的人口普查数据来看,男女性别比最高的是 1953 年,那时候根本也没有计划生育。在经历战火硝烟几十年的时间,死亡人口也是男性为主的情况下,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男性死亡也有上千万。男女比例仍然是失衡的。可见民国时期男女比例也严重失衡。计划生育造成的影响未必像我们认为的那样大。

1953 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总人口为 5.82 亿,性别比为 107.6。
1964 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总人口为 6.95 亿,性别比为 105.5。
1982 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总人口为 10.08 亿,性别比为 106.3。
1990 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总人口为 11.34 亿,性别比为 106.6。
200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总人口为 12.66 亿,性别比为 106.7。
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总人口为 13.7 亿,性别比为 105.2
2020 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总人口 14.1 亿,性别比为 105.07

从七十年前,男女性别比就是失衡的。按这个比例算,从 1990 年,其实就已经高达 3000 万光棍了。额,1990 年,我才三岁,如果知道女人那么少,我一定要发奋读书,长大后就可以找个富婆了。

男女性别比失衡。其实中国并不是最严重的,中国只排在 16 位。男女失衡最严重的前十个国家,也没见搞计划生育,也没有见重男轻女,照样还是失衡,唯一的可能性就是男人战斗力强些了。

(网络公开数据)

1. 卡塔尔 1.90
2. 科威特 1.52
3. 阿联酋 1.47
4. 萨摩亚 1.39
5. 阿曼 1.28
6. 巴林 1.28
7. 沙特阿拉伯 1.22
8. 帕劳 1.14
9. 文莱 1.10
10. 约旦 1.10

有男人多的国家,肯定也有女人多的国家,这些地方会好找对象,前几年国内有人忽悠到越南找新娘,但其实越南男女失衡比很低。女性比男性仅多 40 万,而且还都是 40 岁以上的女人。只是这个地方相对不发达而已,有些越南女人被忽悠到国内,后来大部分嫌弃太穷都逃回去了,真正女多男少的国家像乌克兰,白俄罗斯这些地方。不仅女性多,而且盛产美女。大长腿,高鼻梁,还不用彩礼。俄罗斯男人的战斗力可不低,狗熊都能揍扁。说明那方面很强,但是俄罗斯也是女多男少。这就很奇怪了。因为所有我们认为的重男轻女,计划生育,男人战斗力弱这些都没有发生。

网络公开数据,这些国家男女比小于 1,肯定好找对象:

拉脱维亚 0.85 ,
爱沙尼亚 0.86 ,
乌克兰 0.86 ,
白俄罗斯 0.88,
立陶宛 0.88 ,
俄罗斯 0.88 ,
匈牙利 0.91 ,
摩纳哥 0.91 ,
摩尔多瓦 0.91 ,
哈萨克斯坦 0.92 ,
葡萄牙 0.92 ,
保加利亚 0.93 ,
塞舌尔 0.93 ,
塞拉利昂 0.93 ,
巴巴多斯 0.93 ,
圣马力诺 0.93 ,
黎巴嫩 0.94 ,
柬埔寨 0.94 ,
北朝鲜 0.94 ,
波兰 0.94

当然我们啥东西总是要和美帝比一比。美帝的男女人口比是多少呢?美帝也有人口统计的。2018 年男女比例是 97:100。美帝属于女比男多的国家。美帝是纯正无干预的自然生育,女光棍也是越来越多了。看来每个国家都有烦恼。美帝比较好的地方是,结婚不要彩礼,不要房子,啥都不要,有时候两个人一商量就裸奔去环游世界了。自然,美帝对结婚是没有焦虑。美帝并从不会关心人口比例这一回事,就像中国并不关心种族歧视一样。

中国男女比失衡最严重的时期是明朝,男女性别比高达 150:100,当然与溺女婴有很大关系,重男轻女造成的恶果也很严重,所以明朝一些地方解决婚姻方式也很独特,像手巾岙这种方式。兄弟俩娶一个老婆,有需求的时候哥哥先进去,门外挂上一条毛巾,表示我在努力干活你别进来,活完了然后弟弟再进去干活。至于这个孩子是谁的不重要了,反正可以生好几个。一妻多夫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目前已经很少有这种情况了。非洲国家有些,比如塞内加尔,乌干达,利比亚,埃塞俄比亚这些地方,国内西藏一些地方也有这种制度。或许他们不会为了男多女少问题担忧,也有国内一些教授提出一妻多夫制解决光棍问题,男女比例不变的情况下,这个也是唯一可行性的方法。

还有明朝时期甚至出现男男结婚的现象。但这种不是同性恋,而是直男找不到媳妇了。于是两个男人一起过日子。两个人过日子也比一个人好些。明朝那个不是一夫一妻制的时代,这种方式也许是最好的解决方法吧。

鉴于明朝男女比例失衡,明朝出现了历史上难有的三大盛况,青楼多,一地就有几百家。色情小说多,数百本流行,春宫图历朝历代最多。明朝文学繁荣,熟悉的《金瓶梅》,还不止于此,流行的《剪灯新话》《隋炀帝艳史》《情史》《如意君传》数百部书籍,还有市井流传的各种小书籍,尺度之大不亚于今天的小黄书。那些没步入仕途的文人,不写八股文,写起了色情小说一个比一个厉害。明朝是出现色情小说最多的时期,除此之外,明朝盛产的春宫图比任何朝代都多,而且印刷都是彩色。放在现在都是需要打马赛克。当然这也间接的解决了一些生理需求。在高达男女比例 150:100 的大明朝,你很难想象这个社会不会畸形发展。

这个古书记载了一个村里鳏夫过半。可见再过去农村也是剩男最多的地方。

鳏(guan)夫就是光棍的学名。以后单身可以称自己在下鳏夫一条。

我们感知的古代似乎是一群迂腐,保守,思想陈旧,每天裹着严丝不漏一点肉的人,事实上比我们想象的要开放。

![](data:image/svg+xml;utf8,)

大清朝也好不到哪里去,男女比例也是失衡严重,也是重男轻女的后果,但是封建思想无后为大,就算是光棍也得结婚,那怎么办,于是为了解决生育问题,典妻流行,典妻的意思是,娶到老婆的人,把妻子租给没有老婆的光棍,给他生孩子,生完孩子后过几年老婆再回来。这种骚操作放在今天叫代孕。

但是造成的后果也很严重,清朝末年,太平天国时期,十多万光棍组成了捻军,一群荷尔蒙爆发的光棍战力异常凶猛,差点颠覆了大清。当然,现在对于捻军的评价也是,沉重打击了腐朽的清王朝,确实够沉重的。可以说男女失衡直接动摇了清朝国本,破坏力不比太平天国小。

男女比例失衡造成的后果远比我们想象的严重。

当然,其实大家认为的是,男女比例失衡会造成同等数量的男性无法结婚,其实还有一个被忽视的数据就是男同了。这个数据也很庞大,当今男同占比是多少一直是一个疑问。但是这几年数据不断增高是否与男女比例失衡有关系,因为目前没有实际官方公布这个数据所以也不好判断。十几年前曾经有官方数据在 1000 万左右,也有统计说已经到了两千万人,也有一些做这类 APP 统计的是五千万,但数量不会少,一些类似软件下载量就几千万了。同性恋在一些国家已经合法,全球已经 27 个,大部分都是欧美国家,在中国是不允许的。男性同性恋增多与男女比例失调是否有直接关系并没有验证。

过去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五世,前半句是嘲笑,后八半句才是事实。不是不想娶老婆,而是真的娶不到老婆。

当然,如果在自然生育下是不是男女到一比一比例,还没有一个国家能做到。但是极为奇怪的一个事实是,现在全世界男女比例无限接近 1:1 ,这个国家男多,那个国家女一定多,即便是人工干预也是这样。世界男女比总是神奇般的保持了 1:1。也许这就是大自然的力量。无形中平衡了世界男女比。

人工干预了这个国家的生育,另一个国家一定会再平衡回来。无论什么样的理由,什么样的解释,都无法阻挡生物进化几亿年的规律。世界是一个神奇的东西。生育唯一顺其自然才是正确的。

2020 年新生男女比依然高达 107:100,每出生 100 男孩,就有七个男孩光棍。但比 2010 年高达 117:100 的比例已经降低很多了。

相信未来几十年会逐步的下降到一个合理的水平。

如何解决中国三千多万光棍问题。答案只有一句话: 再等五十年吧。

喜欢点赞。谢谢奥。

知乎用户 东岳老师​​ 发表

从数据来看,完全得不出适婚年龄段性别比失衡的结论,从人口结构来看,90 后和 80 后基本是一样的,六普时 80 后性别比只有 101。

这次男性多出来的,基本还都是未成年人,女孩漏报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如果总性别比上升,或者出生性别比很低,那说明 90 后的性别比的确失衡了。然而这份数据,所反应出的现象跟 10 年前基本一样,这说明性别结构跟 10 年前差别不大。90 后性别比比 80 后多不了多少,107 已经是上限了,平均 105、106 的可能性更大。

无论总人口,还是适婚年龄段,105 左右的性别比,属于在正常不过的性别比,完全不会构成婚配失衡。

一方面因为国内彩礼过高,另一方面中国周边的国家基本都是女多男少,不得不需要中国来 “输血”。东南亚新娘并不是新鲜事物。在边境地区,人口的婚姻迁徙始终与人类的发展历程相伴随。广西社科院东南亚研究所通过对广西农村的调查发现,外籍新娘在广西当地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这些外国媳妇大多来自越南、缅甸、老挝等国,上述国家由于内部动荡,经济结构遭受破坏,加之当地妇女地位低下,男女比例失衡等因素,因此许多妇女都选择嫁到中国来摆脱困境。从近年来临近几省的东南亚入境人员相关数据来看,女性普遍占到了 85% 以上,按其入境居留的方式看多以跨国婚姻为主,并以求学、打工、偷渡和拐卖等途径来到中国。

一般地说,跨国婚姻的流动趋势是双向的,基本上是从边境到边境。近 20 年来,我国与东南亚一些国家之间的跨国婚姻流向亦出现单向化趋势。越来越多的东南亚女子选择嫁入中国,打破了原先我国与东南亚边境跨国婚相互流动的格局,并呈 “一边倒” 趋势。比如,中越边境的跨国婚姻多是越南女性迁移到广西、云南边境通婚,极少中国女性嫁给越南男性。再比如 2012 年以后,缅甸平均每年都有 1 万多人逃亡至云南避难,这些难民多为妇女和儿童,其中很大比例嫁给了当地男子。

由于她们很难取得中国国籍,甚至难获得永久居留权。在许多地区存在一种不成文的规定,即结婚不登记。按照当地传统的风俗,热热闹闹的摆上一桌酒,请全村老小做个见证,这婚就算是已经结了。通过 2016 年对广西 20 个村庄的调查发现,其中 14 个存在外籍新娘的身影。仅龙州县就有越南新娘多达 1154 人。而据广西公安厅的 2011 年数据显示,在广西越南无证新娘至少在 4 万人以上。[1]

有一个困扰知友多年的疑惑,为何六普时 20-30 岁的性别比只有 101,为何成年男性的数量会急剧下降?又为何大龄剩女越来越多?

1990 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0 至 9 岁的男性和女性人数分别为 11268 万人和 10309 万人,到了 200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均有所增加,分别为 11822 万和 11020 万。而 到了 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男性人数下降到 11484 万人,而女性人数则继续不降反升,达到了 11358 万人,比出生时凭空多出了 1050 万人。20 岁至 29 岁的男性人口总数为 1.1484 亿人,同年龄段女性为 1.1358 亿人,两者只差 126 万人,性别比为 101,比正常的出生性别比还要低上 4 点。[2]

女孩漏报只是解释性别比急剧下降原因的一半,400 万男性为何凭空消失了?答案并不是消失了,而是出国了。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出国务工人员,男女整体比例 3:2

这一点不难理解,由于近年来持续高涨的结婚成本,严峻的就业形势,越来越多的男性选择了出国打工甚至移民,无论在高学历还是低学历者中,这种现象正在普遍化。[3]

据中国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数据显示,自 2010 年后,中国每年出境务工人数几乎保持在四、五十万以上,截止到 2017 年 12 月,累计出境务工人员已超过 850 万人。

但这些数据仅是通过合法渠道的人员统计,通过蛇头、黑中介等方式出去谋生的 “黑劳工” 并不算在其中。

世界银行在一份报告中提到:当前全球的海外务工人数超过 2 亿,其中中国的海外务工人数将近 1000 万。[4]

如果按照男女比例 3:2 来换算,那么男性至少要多出 200 万。

留学生的男女比例,男女比例 1:1 或男性略多

尽管媒体对女留学生报道较多,然而纵观整个留学生群体,男女整体比例均衡,甚至男性还略多。

2019 年,在持有 F-1 和 M-1 签证的留美学生中,女性占 44%(671,731),男性占 56%(851,518)。仅针对来自中国的留学生来说,男女比例基本持平,男性略多于女性。

虽然媒体对女留学生的报道较多

中国留学回国就业蓝皮书 2015》公布的中国留学回国就业数据:

到 2015 年底,我国累计出国留学人数已经达到 404.21 万人,年均增长率 19.06%。同时,回国人数也不断增加,从 1978 年的 248 人,增加到 2015 年 40.91 万人,累计回国人数达到 221.86 万人,年均增长率 22.46%。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有 79.87% 学成留学人员选择回国发展。

根据调研数据分析,我国留学回国就业人员中,女性比例高于男性,占 59.16%。年龄主要分布在 23 岁到 33 岁之间,占 95%。留学回国就业人员的平均年龄为 27.04 岁。[5]

按照上述数据,如果做一个简单的推算,那么以 8090 后为主体的留学生中,男性流失人口大约有 40 万,而且这个趋势短期内不会改变。

为什么六普时 22-30 岁的性别比只有 101,出生时显然不可能是 101,未成年阶段男孩偏高的死亡率对性别比的影响在 1 左右,而成年男性基本可以排除漏报现象,在国内人口无论如何流动,到外地打工,都不可能导致原籍被注销或人口漏报。那么唯一的解释只有大批男性出国了。

天大还是地大:光棍危机只是结婚未登记造成的假象

参考

  1. ^ 中越边境跨国婚姻论述 http://m.doc88.com/p-1177193918749.html
  2. ^ 三千万光棍?别自欺欺人了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596728241907655829&wfr=spider&for=pc
  3. ^ 高彩礼导致数百万男性正在逃离中国 https://www.sohu.com/a/423203493_100092608
  4. ^ 去国外工作而且工资翻番?!是真的吗?  https://www.sohu.com/a/313604259_100189439
  5. ^ 中国累计留学人数达 404 万 年增长率 19.06% https://edu.qq.com/a/20160328/017934.htm

知乎用户 天大还是地大 发表

如果仅从社会稳定性来考虑,这其实不是一个大问题。

可以讨论的角度有很多,首先,国内的男性的婚配,依然可以从其他国家的女性获取,比如东南亚国家,越南妻子,泰国妻子,缅甸妻子在中国应该并不罕见。乌克兰地区,俄罗斯地区,应该也有。还有非洲婚配,随着跟非洲贸易往来的频繁,有可能进一步变得较为容易接受。经济发达区的男性在对经济不发达的女性上,依然较为有优势。比如之前看统计报告,美国地区的百分之二十的男性选择找其他国家的女性。中国这个趋势才刚开始发展,如果经济发展形式,以后国外通婚率会进一步提高。

其次,男性可以年龄上一直向下兼容,40 岁的男人找 20 岁的女性,也并不是罕见的社会现象。还有媒体制造的恐慌,其实是错误的。比如大龄剩女问题,被社会科学家考证出来是个假问题。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大龄剩女,根据统计资料,为同样是在 30-40 岁的年龄段,女性基本上都可以成功结婚,男性的不婚会更高。所以,理论上,只要女性想找,在 30-40 岁这个年龄段,基本很快都可以结婚。

经济上处于劣势的男性,确实会面临着性资源分配不充足的问题。但是根据性学家的考证,他们依然有其他方式满足自己的性需求,比如 500-800 万的女性性工作群体,依然可以满足大部分人的欲望,只是由于抚养孩子成本太高,所以他们可能依然面临着没有后代的可能性。性服务分为很多不同的消费层次,从 5 万一晚到 50 一次,基本上可以满足各个不同男性消费群体的能力

当然,数据还有另一面没有说明,男性死亡率较高,所以预期寿命都会略低于女性。这个在全世界国家基本都是这样的趋势。比如男性的抽烟率,喝酒率会更高,生活习惯会更不健康,工作压力往往更大,从事高危险和重体力劳动人群数量也比女性更高,所以跟女性比起来,死的稍微早点儿。如果他们死了之后,女性依然可以跟其他人婚配。

数字本身很冰冷,你我都是数据而已。

知乎用户 老猫仙​​ 发表

更恐怖的是 3490 是全年龄范围下多出的数字,

而众所周知老年女性因为长寿原因人数比老头多了很多,

如果减去老年人,单看非老年男女比例的话会更吓人,估算在 4000 到 8000w 之间。

-—

真是被一些不学无术的人给笑死了,还说要学印度不能学北欧搞男女平等,印度生育率高,男女比例多吓人你不知道?北欧也生育率高你怎么不看看了还不是不想放弃当奴隶主的红利?

不提倡男女平等,性别比永远是大问题,性别比比较好看的永远是先进发达地区,没看到湖北有些村试点 鼓励平等婚姻两头婚等解决女儿分配宅基地,并且不提倡养儿防老传宗接代后性别出生比大幅度改善的新闻吗?

不提倡男女平等,只单一禁彩礼,你们可以搞几个村试点下,看看效果怎样,信不信这些人更不愿意生女孩??

知乎用户 Monique 发表

这现象国家都不急,我急什么

大不了我国状况回到大清朝嘛

据说在澳洲华人多的社会

华人靠着一己之力也能扭转当地性别比

加油,虽然国内卷啊

但我相信只要出国的华人多

最后华人一定会让全球得性别比失衡

加油咧,那个时候性别不均衡就不需要躲躲藏藏了

只不过据说国内虽然不生儿子不罢休

户均人口已经从 3 点 1 降到 2.6

知乎用户 但丁​ 发表

底下一直嚷嚷着说要看的出生性别比,目前只有六普的,全国平均 121.21….,远超过正常的数值。

科学的出生率是男高于女。所以一百零几的出生率属于正常。

100 的是西藏

110 以下省份只有:108.87 内蒙古,105.56 新疆,也就是说我国目前就这两个省份的出生性别比相对正常,其他所有的省份,包含北上东北(女性地位较高)在内全部超标)

接着继续盘点,以 115 为标准,115 以下的省份:

1. 上海 111.41

2. 北京 112.15

3. 青海 112.69

4. 辽宁 112.91

5. 四川 112.98

6. 山西 113.07

7. 云南 113.61

8. 重庆 113.80

9. 宁夏 114.36

10. 天津 114.59

如果抛开少数民族省份的问题,留下汉族占大比例的省份。

1. 上海 111.41

2. 北京 112.15

3. 辽宁 112.91

4. 山西 113.07

5. 天津 114.59

接着盘 115 以上 120 以下的

1. 黑龙江 115.10

2. 吉林 115.67

3. 陕西 116.10

4. 浙江 118.36

5. 河北 118.71

继续盘 120 以上的,这会儿直接到了全国平均值 121.21,我们看看哪些省份拉高了平均值?

1. 江苏 121.38

2. 广西 122.00

3. 湖北 123.93

4. 山东 124.28

5. 甘肃 124.79

好,继续 125 以上的。

1. 福建 125.71

2. 湖南 125.78

3. 贵州 126.20

4. 河南 127.64

5. 江西 128.27

6. 海南 129.43

7. 广东 129.49

最后 ,我们唯一一个破了 130 的王炸省份来了

1. 安徽 131.07

我个人分了一下段位,每个段位的省份差距都不超过 2。

A 段 (榜首段)

1. 上海 111.41

2. 北京 112.15

3. 辽宁 112.91

4. 山西 113.07

B 段

5. 天津 114.59

6. 黑龙江 115.10

7. 吉林 115.67

8. 陕西 116.10

C 段(开始拉高平均值)

9. 浙江 118.36

10. 河北 118.71

D 段

11. 江苏 121.38

12. 广西 122.00

E 段

13. 湖北 123.93

14. 山东 124.28

15. 甘肃 124.79

16. 福建 125.71

17. 湖南 125.78

F 段

18. 贵州 126.20

19. 河南 127.64

G 段

20. 江西 128.27

21. 海南 129.43

22. 广东 129.49

H 段

23. 安徽 131.07

总结:根据 A 段和 B 段,大家可以清楚看到,北上和东北稳占前排;天津,陕西和山西也是很不错但可能一直被忽略的省份。

其余某些被吐槽的省份,数据已经说明了问题。

可以等新的七普出来再放。

为什么把西藏,内蒙等部分省份去掉我解释一下,不是歧视这些省份的朋友,这些省份因为少数民族占了多数;所以比较少限制生育问题,也不太受环境影响。

而且农村地区较多,自然山区较多的省份生育率会趋于平衡一点,因为基本不控制生育。

内陆尤其是城市,生育管控严,没有山区的地方,出生人口的性别比例是最能体现问题的。

知乎用户 语不焉​ 发表

看了这个问题下面的回答,我发现扯到人口生育率、男女性别比这种话题,从计生,到房价高,到女权,到地域差别,甚至什么境外势力都说遍了。简单一句话:这就是几千年来全国上下一起努力的结果,从出生人口比例来看,差距还是在扩大的。

原因很简单:是生完一个女孩,想再生一个男孩的多,还是生完一个男孩,想再生一个女孩的多?在网上尤其是母婴论坛上搜一下 “接男宝”,满屏都是。

新生人口数量男女比例,2000 年以后一直在 110 多比 100,而且一直在扩大,没有减小。从年龄结构上来看,我国男女性别比例最为失衡的年龄段为 10-14、15-19 岁,达到 1.2:1。

至于说到东北的男女比例是女性微微占多,我个人认为还要看一下东北的新出生人口比例。东北最近是人口流失大户,外出打工的,一般男丁居多。

从出生人口性别比例来看,至少很长一段时间,婚姻适龄人口中,男多女少肯定是常态。最近刚刚有个数据:全国超过 2 亿人单身。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网友总结为:穷忙虚挑,其实根本原因还是男多女少。不要只盯着大城市的剩女,剩男更多。再加上还有外嫁,保养等现象,更加雪上加霜。

对于这一问题,只从内部来解决,我认为短时间很难有效果。

只要大家齐心,祖国更加强大了,能创造更多接触国外的机会,我相信中国爷们儿还是能找到另一半的。至少在第三世界,还是很有市场的。第三世界,也不是只有棕黑,也有白黄。

知乎用户 很结棍的外地民工 发表

这不是天选,这是人为主观的选择。人为什么能选孩子的性别?因为科技可以筛选性别。

早期,是通过 B 超判断胎儿性别 ,不是男胎就流产,当然这种惨绝人寰的行为还是少数。但是呢,生了两个女孩了,就想要男孩咋办?不能再打胎了,这怎么办?这就可以通过技术手段,通过人工授精进行筛选,选啥就是啥,选完了放进肚子里,就 ok。

那为什么说非得要男婴呢?因为对有钱人来说,家产需要继承人,没有继承人岂不是白白便宜了女婿?便宜了女婿及其家人?比如,刘强东只有一个女儿,那我娶了来,老东子不在了家产都是宗师的了,对不对?所以,刘强东拼命也得要个儿子,女儿给宗师也就罢了,钱还得给宗师,情何以堪!刘强东跑皮都不给钱的,怎么可能给我。

对于穷人来说呢,他们真不愿意养女儿,愿意养儿子。因为,辛辛苦苦养的女儿,长到青春期就陪人家睡觉,睡觉也就罢了,再有宫外孕咋办?流产咋办?得了妇科病心不心疼?昨天我和骨科教授喝酒,他就两个女儿,他说,将来对女儿的性行为绝对不干涉了,唉,这个年代有什么办法。我只是希望,她们不要宫外孕就行了,做好保护措施就行了!唉!

我说你再要一个吧,你也不差钱。他摇摇头,不是钱的问题!两个女儿是 1+1>2!这两个玩意,天天互相打架,天天惹祸,互相不服不忿!再生一个真要我命了!要是通过人工筛选受精卵,是保证生儿子了,可是,这两个大的一定会整死弟弟的!

将来受精卵筛选越来越方便,将来儿子会越来越多。有了儿子,不但不怕宫外孕,并且可以把儿媳妇的家产收归名下,壮大家族基因,有了钱就可以绵延万世、永无极

所以,都喜欢生大胖小子,至于找不到老婆那不是问题,给他打生长激素,让他长到二米高。给他做教育,考上 985,再给他整容,让他做这条街最靓的崽子。

最低也是不能得宫外孕,不得妇科病,省心。

知乎用户 第一大宗师 发表

一看到中国男性比中国女性多 3490 万人,那些女拳自霉体别提有多开心了,我发现那些没良心的自霉体就是每天都巴不得有女性出事,这样它们就有牌拿出来打借机痛斥所谓的男权社会,给无数普通百姓男扣上新的罪名

别看微博上那些霉体一个个义愤填膺,痛心疾首,实际上在霉体们高兴得恨不得开香槟庆祝,因为手头上有多了一个攻击男性的理由,表面上苦大仇深,实际上欢欣鼓舞,形容的就是这些家伙们

知乎用户 安庆种粮大户 发表

很多人对人口的发展往往只看重线性发展,忽视了未来可能的黑天鹅事件。

知乎用户 STS-1 发表

男孩子的眼光要放长远一些。

日本妹子更温柔,黑妹滑溜腿也长,乌克兰简直女儿国,北欧正缺你们这种壮丁,米国民族大融合,东南亚华人本来就多,印度少女水深火热等你解救。

大丈夫何患无妻,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为国争光,哪里的土地撒不下种?

娶回来不可以,炎黄土地不可以给赤橙黄绿青蓝紫人滕地方,但是我们可以走出去。

我们走向世界,让华人华侨占据各个角落也是为祖国做贡献了,我们要去耕耘别人的土地,睡别人的妹子。

我选了几个好地方,乌克兰,日本,米国,加拿大,俄罗斯,泰国,印尼,新加坡,北欧各国,意大利等都不错。

另外我老婆是加拿大人,近期回国,以后就长期定居加拿大了。

中国男人相对比较友善,绅士,无攻击性,出国在外,越来越受欢迎了。

当然,我们找外国太太不是为了给别人腾地方,我们是出来撒种子。

国家还是我们的国家,国籍还是我们的国籍。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补充:我对男女比例对结婚的影响以及任何品种的拳头都一点兴趣也没有(脑子里只有男女对立的离我远点行吗,我跟你们不是一个品种),我结婚都十来年了!但是,将来的出生人口数量关系我退休年龄和待遇,我不可能不关心这个。而出生人口基础数量计算方式是育龄妇女人数乘以生育率。

整体比例 105,是建立在女性比男性寿命长(6-8 岁的说法我都见过,不确定)的基础上,才有的数据。

2010 年的出生人口比例是 118 左右。

生育年龄可以往后推 25 年左右(没上过大学的也是人,取大概平均数吧)。

影响的是 30 年代的生育人口。

111 是 20 年的出生比例,影响的是 40 年代的出生人口。

人口比例上,10 年到 20 年的进步,和二胎政策关系没有房价关系大(重男轻女心态更重的农村男,很多因为买不起房,直接结不了婚,也无法贡献新生儿了)。

另外,补充一点,全国平均性别比和全国平均工资平均房价的准确性是一回事儿。这个 111,不是全国统一 111,是由很多个 99/100/110/120/130/140…… 平均出来的。

补充:所有被删的评论都不是我干的,与我无关。

坚持黑户论的可以看看,因为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概 09 年后开始的年报和回测基本就没什么出入了。

知乎用户 坚持乐观吧​ 发表

其中有一个数据,户均人口 2.62 人,而 10 年为 3.10 人,2014 年户均人口 3.01 人。

户均人口一旦小于三是什么概念?

正常的三口之家、四口之家已经占据不到主流。

丁克家庭、离异夫妻带孩子、独居老人、独居青年男女超过了三口之家的数量。

上面说的这四种生育能力较差,不能给社会带来更多的孩子。

男女比例失衡其实并不是问题,因为年龄可以兼容,男的可以娶小一点的老婆。

就像互联网企业年年亏损,年年不倒闭一样,他们有源源不断的现金流,

只要人口不断带,男女比例差异的问题就不会凸显出来。

但是不可避免的是,对一些人口流动性差的男性,造成寻偶空间的挤压。说白了就是,农村、欠发达地区,男的找对象是更难了。

知乎用户 同富 发表

虽然这样说有点不合时宜。

但事实上可以看出的是,男女比例的悬殊很大程度上还是生育政策所导致的。

也就是说:

如果想要男女比例平衡,最好的办法就是全面开放生育。

虽然全面开放生育并不一定能带来人口增长,但是绝对是可以带来男女比例平衡的。

这一点从八十年代出生人口和九十年代出生人口的性别比就能明显看出来。

因此,事实上七普的数据也说明这件事,也就是说,很大程度上,新生人口男女比例放缓的是因为二胎增加了女婴在某些地区的诞生几率……

虽然很残酷,或者很混账,但是现实就是如此。

比起大量的女性运动,相反的,简单的开放生育反而能够促使男女比例平衡……

当然,话虽如此,如果老百姓不愿意生的话,那么男女比例失衡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不过在此之前,这些家庭只是不能生,而不是不愿意生。

知乎用户 幻想乡的洛克马戏​ 发表

笑死

南方系媒体黑山东重男轻女

结果看看是谁男女比高?

我知道影响男女比例的因素有很多,但男女比例也可窥见山东根本没有那么重男轻女,不然男女比应该更高,不是吗?

知乎用户 0.0​ 发表

根据 2010 年的六普数据显示,我国男性平均预期寿命为 72.38 岁,女性为 77.37 岁,女性比男性高出 5 岁

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 74.83 岁

根据六普公布的分年龄和性别的人口,73 岁以上人口女性比男性多出近 500 万人,考虑到高龄段女性比男性多这个情况,现在的实际情况是 30 岁组以下,男性比女性多出将近 3000 万人,集中在 90 后和 00 后

全面二孩后,没有瞒报女性出生人口的可能性了,七普公报中 2020 年出生性别比为 111.3,依然高出 107 的正常上限,希望尽快公布分性别和年龄的人口数据

知乎用户 强哥 发表

最新的人口统计数据表明:中国的男人比女人多出了 3490 万人,总人口性别比足 105.07,出生人口性别比是 111.3,如何看待这一现象?这个现象表明:

1. 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在中国大陆地区仍然是根深蒂固的。但是,相比于前些年来说,重男轻女的观念已经是处于防御的态势了。

2. 中国大陆地区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而老龄化社会的出现,不管是对于国家和民族,还是个人来说,都不会是一个福音。

3. 中国大陆地区已经开始进入了低欲望社会,多年过大的贫富悬殊差距,让很多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找不到生活的出路,这是造成低欲望社会出现的根本原因。

国家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制止或者是延续老龄化社会与低龄化社会的来临。不然的话,东邻日本的覆辙,我们就会重蹈。

知乎用户 孤独的人 发表

我们回头看看古代的中国,就知道这根本不是什么问题。

有个比方打的非常好,穷不过三代,为啥?因为古代穷人三代之后就灭门了,没有后代。

这与男女比例有关吗?没啥大关系,出生比例大概就维持在一个水平左右。

无论现在还是过去,或者是可见的未来,女性就会希望与更强的男性结合,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

古代,一个强势的男性往往妻妾成群,后代一大堆。底层男性生育权被剥夺了大半。

现在社会由于法制,道德观的改变,大量强势男性事实上并没有所谓的妻妾成群的要求。这里就算是把婚外情等等全部算上,那也远远不能与古代的情况相提并论。

所以我认为留给我们这样的普通人的择偶机会是增加还是减少了?我认为也许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普通男性能成家的概率达到了历史最高。

再来说说现实问题。

男女比例的差距,到底在影响什么?

现在女性比古代进步了很多,她们有了平等受教育的机会,有了工作的机会,有了在生产力这个项目上与男性一较高下的能力。而女性的择偶观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按照正常逻辑推论,由于男女生产力发展越来越平衡,而女性择偶标准往往是偏向于相对强势的男性,那么必然就会有一部分生产力水平较低,或综合竞争力低的男性,是会被女性的事抛弃的。无论男女比例如何变化,依然是这个逻辑。

这也就形成了如今的局面,大城市由于生产力发展比较高,男性实在无法找到,可以向小城市或者农村兼容,而一部分女性则很难向下兼容,于是所谓的大龄女青年现象开始出现。

而小地方或者农村,当地女性倾向于去往大城市,或者找当地相对强势的男性结合,而导致这些地方的底层男性如几千年来我国的底层男性一样,被女性抛弃了。

所以无论这个男女比例如何变化,只要还在一个正常范围内,现在的道德观,法律没有改变的话,生产力落后地区的单身男性会越来越多,生产力越高的地区,单身女性会越来越多。

我国是扶贫,是不让一个人掉队,但有些人在婚姻这条路上必然掉队。即使女性比男性多,有些人还是会掉队。扶贫干部不发媳妇。

这件事对大部分男性有啥影响不?如果你长相正常,正常就是看起来不让人恶心,然后你去看看落后地区的收入中位数,你要是在下面,那就努点力吧。

知乎用户 火山飞熊 发表

一点都不慌,大学受过高等教育的男女比例长期比这个离谱多了 ,因为学业上彻底放弃治疗的基本上都是男生,所以平均下来女生学习要更努力一些。

而且学历层次越高越离谱,人丑就要多读书不是闹着玩的。

分割线,以下为追加内容

刚刚查询了教育部的数据,发现学历层次越高越离谱的说法是不正确的,男女比例最悬殊的分段在大学本科,比例为 53.99/46.01

也就是 117%/100%(男生为 100%)

而再往上的硕士研究生男女比例更为合理,为 51.18/48.82(105%/100%) 男生为 100%

到了博士研究生,男生人数终于反超,男女比例达到了 40.37/59.63(68%/100%) 男生为 100%

看来女博士果然是稀有生物,原来从客观来说也是如此。

知乎用户 爱新觉罗二狗 发表

科学上来讲,男女比例在 103-105 是比较正常的。这是由于男性在进化中承担了更多的战斗任务,比较容易死亡导致的进化选择,新生儿出生比例本就不是男女严格一比一,而是男性多一些以弥补这些意外死亡,多出来这 5% 在古代这就是打仗的战损,只不过因为现在不打仗了,所以这战损消耗不下去了,反而是越不稳定或越喜欢作死的国家,女性比例倒可能超过男性。

105.7,在和平年代,也就比正常略高一点点。我认为考虑的女性预期寿命更长,在拉满医疗条件和社会稳定性的条件下,总比例在 102-103 附近比较正常。

但是比较奇怪的还是出生性别比,不给女孩子上户口这一点,还是有必要打打拳的。

最后性别比真的不要太关心啦,都国际化了,全人类加一起各年龄段性别比正常的不行,外娶外嫁不也一样么,或者对个体来说是个问题,但宏观上看真没什么太大影响。多出三千万是不是个伪命题且不说,本身农村男不好找对象,和女性学历高不婚,都不是性别比问题,而是社会问题和择偶选择问题。就算是女生比男生多一亿,上述问题还是会存在的。

所以性别比这个问题真的不用太担心啦。

知乎用户 白羽石 发表

@经济观察报

谢邀。

说明男人命不长。

什么原因呢?

1. 生理原因,男人天然不如女人

2. 男人自己太 “作”,比如抽烟、酗酒、不规律作息、缺乏运动

3. 生活工作环境差,很多男人去工厂每天工作 12 小时体力活,污染严重,而 996、007 的高学历年轻人也多如牛毛

4. 意外因素,比如各种高风险工作,车祸啥的

5. 战争因素,70 多年的全国性战争、50 多年前的对外局部战争

所以,男人,请爱护自己,你倒下了,可能你身后的家庭就倒下了,你的国家可能也会出现危机。

至少自己要作息规律,要注意饮食、有足够营养,要远离不好的工作环境,要经常锻炼身体、强壮体魄。珍爱生命。

知乎用户 白袍污师甘道夫​ 发表

90 后的性别比虽然没公布,但基本可以肯定,是属于正常比例,跟 80 后一样。

之前我就说过,今年七普并没有分年龄段的性别比数据,而且指望放开二胎就完全解决女孩漏报问题也不现实,即使放开二胎,女孩漏报问题还是不同程度的存在,虽然远远低于一胎化的 10 点开外,但还是保持在 5 点上下。

除非完全放开生育,取消计生罚款,才能彻底解决女孩漏报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大概还得需要 10 年时间,到八普的时候,出生性别比和 00 后性别比双双回归 105 以内。

知乎用户 味精 2 发表

中国网友,尤其是男性网友对伪娘(以性倒错者、异装癖爱好者、亚文化美学兴趣者)的包容、推崇、乃至无限的热爱,已经到了世界顶尖的程度。

简体中文网任何知名人士,主播、创作者、意见领袖基本上都逃不过被粉丝要求 “女装” 的命运。画师、小说家女装的热度比自己精心创作的作品大得多。

对伪娘的追捧已经达到了,某些青少年会为了提升自己在某群体中的存在感,而去主动尝试使用无法挽回的药物的地步,当然,也有不少别有用心的人鼓动本身并没有实际性倒错状况的人去尝试,造成了一些后果。

用人话来说,就是在我稍微有些长的网络经历中,不止一次亲眼目睹一位可能稍微有些天赋的男性网友,由于偶尔或者玩笑的尝试,在无数 “你穿女装很可爱的” 的赞扬声中,尝到甜头,然后一去不回头的真的养成女性人格的” 雌堕 “。有一些,确实是他个人选择、爱好和经历引发的,有一些却是这个大环境塑造的。

为甚么会这样?因为种群里有大量女性的缺口存在,我们的本能以某种社会文化的方式,表达了性焦虑和对女性美的需求。

知乎用户 勃勃危机 发表

我现在考虑的是,

过两年东北女生应该要给男生彩礼。

我想去东北!

闯关东队伍不断扩大!

知乎用户 今晚打老虎 发表

别问,问就是性别比突破 200 也大好。

知乎用户 乌丸莲耶 发表

这才是正常现象,如果真的男女比例 1:1 了才是非正常现象。并且这种男女失衡极大可能上是内在的基因所决定的。传统遗传学上 XX、XY 染色体结合概率各占 50% 这种说法极大可能是错误的。可以说人口性别比超过 100,根本不是一个社会学问题,而是一个生物学问题。

人口比例平衡是指动态平衡,而不是静态平衡。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完全一致的必要条件是,男女寿命和婚育年龄完全一致。

什么是静态的视角:就是比一比目前社会上有多少男人、多少女人,加减法一算就得出来了。

什么是动态的视角:就是给定一个足够长的时间,如 200 年甚至更长,这个时间必须足够长能够全面跨越一个代际周期。在这 200 年中出生了多少女性、多少男性。计算他们分别总的生存时间,做一个加权求和。这个足够长的时间里面男女所有出生的人的生存时间加总一定是平衡的,即所谓的动态均衡。

在某一个静态时点上,男多女少是再正常不过了,并不是近些年才有的现象。数千年的人类历史就是这样。为什么要动态地看,因为男女之间婚育的年龄结构有差异、寿命结构有差异,具体来说就是男性的婚育年龄普遍高于女性,女性的寿命普遍高于男性。

为方便计算,假设一种极端情况:男性要小孩的年龄平均为 25 岁,女性平均要小孩的年龄为 20 岁。现在有两条完全独立的家族线,他们之间互不通婚。一边的家族树全为女性,另一边的家族树全为男性,而且后代也遵循男性在 25 岁做父亲,女性在 20 岁做母亲。那么经过 100 年后男性家族出生了 4 代人,而全为女性后代的家族则出生了 5 代人。也就是说男性家族的第四代与女性家族的第五代会在 100 年后同龄,会出现年龄相同而辈分不同的情况。如果这两个家庭的最后一代结合,那么女孩和同龄男孩结婚,而这个同龄男孩是和女孩的母亲一辈的。

也就是说只要是男性的平均婚育年龄大于女性婚育年龄,那么经过一段时间后,女性就会比男性多出一代人,形成代际错位,我们就把这个时期当做是一个代际周期。再加上女性的寿命平均长于男性。也就是说在一个长周期内,只有每一个静态时点男多女少才能达到男女生存总时间的平衡。为什么这个周期必须要足够长,因为在长周期内,这种性别自然平衡机制足以抹平意外事件带来的冲击(例如战争导致男性大量减少)。

一个物种是否能强有力地存在和延续下去,取决于三方面:繁殖能力、生存能力、绝对数量。一般不可能出现这三方面都很强的物种,我们观察许多生物,一般繁殖能力超强的寿命短,生存能力弱,就是靠不断地繁殖,你杀得不如他们生得快。一种是靠强大的生存能力延续(如蓝鲸、乌龟等)。还有一种是靠庞大的基数,生存能力不强,繁殖也稍差,但是只要基数大,一时半会儿也灭不了。

从种群性别上来说,女性的繁殖率更高而寿命更长,所以除了战争等特殊情况,静态时点绝对数目的男多女少是很正常的,才能保持性别的动态平衡,就是说男性种群是以数量优势弥补繁殖率和寿命的劣势。

知乎用户 Squirrel Hau 发表

我只能说,跟我有什么关系?

说得不那么粗俗吧:大数据与微观生态之间很难确定关联性。

就说我单位吧,每年新入职职工性别比常年稳定在 3:1 至 5:1 左右。

然而呢?男性新员工无论什么家庭背景身高体重五官,想结婚都没什么难度。视家庭背景身高体重五官情况,稍微调整对对象的条件预期也就是了。条件好些的,工作也上进的,基本上处于排队相亲状态,即使年过三十也还是钻石王小五。

女性新员工呢,有一届比一届更肤白貌美大长腿的趋势(整体符合城镇独生女一代 “贵气养人” 的进化趋势),学历和个人能力也有一届比一届牛掰的趋势(因为整体入职门槛越来越高不论男女),但论好不好找对象,所有同事都默认女员工是比男员工难的。这个 “难度”,包括已婚率、单身者相亲频率、工会团组织登记在册的待“解决” 人数以及 “销号” 的速度。

长期保持单身(未婚或离异)的女员工(包括女领导)超过 2 位数,把女换成男,这个数字则是 0。

可以看看我主页标注的行业领域,再替我想想这是为什么。

我再讲一个。

岗位性质的原因,我有机会参加单位各种爱心志愿服务类的活动。

去过一个偏远(但因为咱国政策好,硬件设施其实相当可以)的山村学校,因为生源严重不足(原因都懂),小学初中合并在同一个校园(而不是你想的那种小初连读私立学校)。每年十里八乡只能收到十几个新学生,90% 以上是留守儿童,至少 10% 存在父母离异而被双方共同抛弃的情况。你猜这个学校的学生性别比?

男比女大约 1:10。

是不是顿时感觉这个屯的光棍们有希望了?嗯?

你都不如想想看,这个比例会是因为什么呢?

好,再来看距离这个学校大约 30 千米的县级城区,学校硬件条件其实比上面那所没有丝毫优势,但生源就比较充足,大约是上面那所的 20—30 倍。

这里的男女生性别比,大约是 1.5:1。

第一印象是不是感觉 1:10 和 1.5:1 比起来,乡村女学生弥补小县城的男女学生比例的 “失衡” 绰绰有余?

好了题干就在上面,现在是考验你数学谁教的时候了。

我们再把目光转移到我生活的市中心新城区 CBD 和政务中心附近来看一下。当然,这里的学校我是不可能去搞什么志愿帮扶的,顶多宣传用电安全知识。

这里的生源量级,是上面提的第一所学校的 100 倍,校区一期一期地扩建,新校一座一座地开,还是人满为患。而这里的男女生比例,没有上述两所学校那种肉眼可见的差距,可以粗略认为与这次普查我们大山东的性别比大致相等,也可以粗略认为基本是 1:1。

从上面这三例处在同一地级市的典型性微生态的描述,你可以得出哪些规律性、现象性的推测?

虽然我的描述肯定谈不上精确,但我觉得,比单纯只看大数据,更可以得出一些有意思的东西。

知乎用户 楚琰​ 发表

我真的看不出来,这个数据从哪里得出来适婚男性比适婚女性多了,一群人激动的。

知道了知道了,重男轻女,溺死三千万女婴这事可以再一次提上日程了。

从今天开始彩礼提高十倍,房子从以前的一套变现在的两套。

3500 万呢,好家伙,这么大的优势,必须好好鼓吹一把。

知乎用户 牛头人 发表

让我意外的是几个高彩礼地区,江西,河南,甘肃的男女比例是正常的,还没有低彩礼地区的男女比例高。

我之前以为这些地方的彩礼之所以高,可能是因为男女比例到了非常畸形的地步了,女生身价水涨船高,没想到是正常的。

广东人男女比例是最高的,也在我意料之中,广东人普遍重男轻女,估计潮汕人占了大部分名额。

但是因为经济发达,身边娶不到老婆的还是比较少的,毕竟有很多省外的人都嫁到广东来。

江西,河南,甘肃等地的男女比例远比广东的低,但却是彩礼最高的几个地方!

为什么偏偏是这些地方彩礼最高?他们也不是最穷的地方?可能是各种风气的影响导致的。

其他十万赞的回答:

喝牛奶的人和不喝牛奶的人差别在哪?​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每天喝纯牛奶会不会上瘾?​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大家喝过的最好喝的纯牛奶是什么?​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早上起床吃什么当早饭比较好?​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有哪些美白的方法?​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为什么中国牛奶又贵又难喝?​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www.zhihu.com

最怕云南朋友推荐牛奶系列:

中国纯牛奶哪个牌​www.zhihu.com

知乎用户 Tincojj​ 发表

说两个容易被人忽视的点吧

1、很多人只知道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会导致婚姻挤压,但是忽视了出生人口快速下滑导致的婚姻挤压,因为全人类的普遍情况就是男的找比自己小一点的女的。如果出生人口下滑过快,就会导致适婚年龄段男性远远多于女性,从而导致婚姻挤压,这种情况下,即使出生人口性别比并未失调,男性的婚姻竞争压力依然是惊人的。

事实上,现阶段适婚年龄男性的婚姻挤压压力主要来自于 80 年代后期 - 00 年代前期长达十几年的出生人口快速下滑,直到 2020 年以后,性别比失调才变为导致婚姻挤压的主要因素。

2、受教育程度 (可能)造成的婚姻挤压

由于女性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优势,以及就业歧视问题 (逼着女性推高学历),导致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几率越来越高,现阶段,年轻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已经反超了同龄男性,我们的传统就认为一家之中丈夫在身高,收入,学历等等方面都要优于妻子,但是对于以后的女性来说,她们能不能忍受丈夫学历低于自己?(收入则未必),这是有待观察的。

女性接受本科教育的概率已经远超男性了,颤抖吧,郭楠!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现在大家都希望多生闺女吧?我听说过三种偏方,就不清楚实际管不管用了……

一、吃素:普通人群的出生男女比例约为 1.05,但据说素食主義人群这一比例只有 0.85;

二、晚育:不论丈夫还是妻子,反正据说都是年龄越大,生闺女的概率也就越大;

三、男的多射:据说射得多更容易生闺女,比方丈夫上一次是七天前射的,现在交配就相对偏向生儿子,而如果上一次是两天前才射的,现在交配就能更偏向生闺女了?

…………………………………………

青岛动物园,混血鹿:

书芸 · 马(2020)♀

薇普 · 马(2017)♀

俊花 · 马(2016)♀

红角 · 马(2015)♂

上面四位混血鹿都是已故母马鹿大马 · 楊的孩子……

大马 · 楊(约 2008~2020)♀

即使加上已故的母鹿大美 · 马(2012~2017)、公鹿大青 · 马(2013~2019)以及性别不明的七号 · 马(2018~2019)、九号 · 马(2019~2019),大马 · 楊这辈子也真是生闺女比生儿子多吧;

附,大美 · 马生过三个孩子:白眼 · 美(2014)、土豆 · 美(2015~2018)、方圆 · 美(2017),居然全是儿子,看来还真有生男生女体质的问题呀~~

李溯本❤黄聖雅

知乎用户 李溯本 Unancha 发表

一二线土著优质男,女朋友想换就换。

农村 / 县城韭菜男,光棍一生。

知乎用户 杨智翔 发表

其实如果不是特别悬殊的话,性别比没到 1 比 1 是正常的。

至少现在 111.3 比 2010 年的 118.1 要强。

出生后男性的各种疾病死亡率(也包括疾病原因以外的死亡率)在各个年龄段都会比女性高一倍左右。

大自然有一定的调节能力。

到 40-60 岁这一段,男女比例不就近乎回到 1∶1 了嘛。。

搞不好以后人口平均寿命再提高一些,整体性别比例会发生反超。。

知乎用户 拉普拉斯大魔王​​ 发表

67 年 7 次 “摸家底” 一图看懂“七人普” 数据

知乎用户 新京报贝壳财经​ 发表

除了几个无足轻重的贫弱小国,全球只有印度和中国男性(不分南北)沙女婴。

第七次人口普查,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为 111.3。

美国出生性别比一直是 1.05 的正常比例 美国历年出生人口性别比统计 – 快易数据

真 · 欧美白女只是不堕男胎,可以试管选择性别的情况下,欧美白人选女孩的比例 80%,选男 20%

体外受精可选择胎儿性别 引众多英国夫妇赴美

英国客户在一年内增加了 20%。其中,80% 的客户选择胎儿性别为女孩,仅 20% 的人选择了男孩。

美国胎儿性别选择流行 部分家庭花高价为生女儿

美国的胎儿性别选择行业年产值至少 1 亿美元,部分家庭甚至愿意付出 4 万美元,倾其积蓄只为抱得女儿归。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0)》,从年龄结构上区分,截止到 2019 年,我国性别比最为失衡的年龄分别为 10-14 岁、15-19 岁,这两个年龄阶段,性别比分别为 119.10、118.39,几乎出现了 1 名女孩对应 1.2 名男孩的局面。换句话说,我国 “00” 后的男女失衡局面最为突出。 中国 15 岁青少年性别比约 119,远远高于俄罗斯。

另外,格林教确实是中国男性的首选,格林虽然不沙女婴,但生了孩子的妇女寿命迅速缩短,因此和印度和我国一样男多女少(相反地,西方发达国家女多男少),男性不愁娶老婆、彩礼,婚后养老婆的时间则大大缩短。

中国男性移民欧美,由于不了解盎撒法系,家暴老婆和女儿被 put into prison 的悲惨事例太多了。由于发达国家法律男女平等,中国男性会觉得法律过于偏向女性,并不是好选择。

男性待在国内,或移民印度和海湾国家都是首选,尤以海湾国家更优(找老婆容易,上门媳妇生完儿子就……)。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其实实际情况比男性比女性多出 3490 万更加严重。

这里如果考虑 60 岁以下的男女比例,会比所有男女比例问题更加严重。

因为中国女性平均寿命是高于男性的!中国女性平均寿命是比男性长的,长 3-5 岁(因为没有全国平均数据,这个数据是部分省份 / 地区的参数)。

60 岁以上男女比明显低于 60 岁以下的那女比例。(此次人口普查数据尚未看到不同年龄阶段的男女比,参照 2019 年数据如下)

以上的数据,非常可怕的是越年轻,男女比例差别就越大。 而中国目前生育率下降,不仅仅是经济的原因。男女比例巨大差别也会加剧生育率的下降。 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这种情况下出生率会一年比一年严重!

个人认为离婚冷静期可能对生育来讲反而会有副作用。

因为不离婚, 并不代表后面还会生活在一起。相反,限制离婚会引起:

  1. 婚姻选择更慎重。
  2. 对于适龄女性不能选择其他对象而耽误生育。

在目前强大的贫富差距,阶级固化以及教育环境,竞争机制(女性开始在很多行业崭露头角,获得更大的就业优势),社会风气下,生育率想再提高,会非常困难。

当然,这几年中国男性对跨国婚姻的选择也是呈现上升趋势。2018 年中国涉外婚姻人口 46998 对(实际数据无法核实,毕竟有不少非法的跨国婚姻或者其他未登记的情况)。

但明显看的出来跨国婚姻也很难弥补中国男女比例差的问题。自然这个问题也会传导到生育问题。

另外一方面,这几天也在和朋友聊的男女比例差别可能带来的社会问题。

其实这就像洪水一样,太大的洪水,堵不如疏。面对成年人的 SHENGLI 理需求,堵得太过,可能会走向日本的情况,直接堵成 XING 冷淡,没有生活热情也不行,生育率会更低。 具体怎么疏才能减少社会问题很关键。

加强生理健康教育当然是很重要的。

婚姻自由和降低结婚和离婚成本,个人认为是非常关键的。毕竟增加离婚难度并不能改变家庭破裂的事实。多少夫妻过着 “中年夫妻的纯友谊” 的日子。

加大社会对 TONG 性恋的包容性。不过,这点从国内不少彩虹动漫和电视剧能够上映的情况反映出了官方的一定包容性。不是在宣扬什么,但是 TONG 性恋一定程度上确实会减少一些社会问题。没有必要宣扬,但是只要不违法和干扰其他人,个人认为可以对这个团体更加包容。

知乎用户 低调做人 发表

随着计生政策逐渐放宽,出生人口性别比总算降到没那么离谱的水平了。减少了大量的流产女婴行为,很多女婴得以生下来正常长大,这是个比较好的趋势。

儒家文化圈的国家,受到儒家社会伦理导致生儿子与家长产生利益捆绑进而产生生男利益驱动的影响,普遍都产生过这样的出生性别比严重失衡的现象,国内如此,韩国、越南也是如此。

世界各地新生儿男女比例,你出生在哪一年,现在有女友吗?

即使女性地位并不低,但是只要这种利益动机存在,就难免出现这种情况,而限制生育则会进一步加剧它。(出了名的女性地位低的潮汕反而出生性别比比很多其他地方健康,就是因为不限制生育数量。)

即使如此,目前的出生性别比仍然是失衡的,只是较以前优化,所以仍然不可掉以轻心。

所以在可见的时间段里,女性数量少在婚恋市场上奇货可居、男性在婚恋市场内卷和地位低下的现状依然会长期延续。

国内的出生性别比较为平衡的地方,一种是湖北宜昌的模板,男女平等程度高,多样化婚居模式,入赘婚、两头婚常态化,赘婿不受歧视,因此宜昌能够持续二十多年的出生性别比都处于正常区间;

另一种是潮汕的模板,虽然女性地位低,但是因为不限制生育数量可以不断多生孩子,养娃不讲究少生优生在仅有的孩子上精雕细琢而是多生几个总有成器的,因此出生性别比也比较平衡。

长江中游及以南地区,包括两湖东部、江西、安徽等省基本上就是反面教材。(分不清出生人口性别比和总人口性别比俩概念的人就别跑评论区发言了!)

在这些地方,有宗族势力支撑的儒家伦理很坚固,而宗族势力又不像潮汕那样强到可以多生孩子,所以出生性别比高到吓人——例如湖北东部各地级市,往往是一大堆 130、150、170 的出生人口性别比,若不是西部的宜昌和恩施之类虽然地处湖北文化却接近川渝的鄂西地区出生性别比要低得多,拉低了平均数,那就更加恐怖了。

5 - 羟色胺:中国哪个地方的重男轻女最严重?哪个地方最轻?

未来还是要学习宜昌模式为主,平衡出生性别比。同时也要可以适当汲取潮汕的模式——与其生一个天天打鸡血做鸡娃,不如多生孩子不把鸡蛋都放一个篮子里面。

知乎用户 范二真人​ 发表

还记得去年小夏曾经提醒过大家,10 年一遇的国家级 “摸家底” 开始了,请为普查员打开大门。如今,这份关系我们每个人的调查结果终于公布了——国家统计局 5 月 11 日公布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

那么在这次的人口普查数据中,都有哪些跟咱们普通人息息相关的内容呢?小夏已经梳理好了重点,咱们一起来看看!

01 人口普查的关键数据

**第一从人口总量来看。**全国人口共 141178 万人,与 2010 年的 133972 万人相比,增加了 7206 万人,增长 5.38%;年平均增长率为 0.53%,比 2000 年到 2010 年的年平均增长率 0.57% 下降 0.04 个百分点。数据表明,我国人口 10 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

**第二从家庭规模来看。**全国共有 4.94 亿户,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 2.62 人,比 2010 年的 3.10 人减少 0.48 人。从统计数据上看,我国家庭的平均人口已经从此前经常谈及的 “3 人家庭” 向“2 人家庭”过渡。

**第三从性别构成来看。**全国人口中,男性人口为 72334 万人,占 51.24%;女性人口为 68844 万人,占 48.76%。总人口性别比为(以女性为 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105.07,与 2010 年相比略有降低。

**第四从年龄构成来看。**0-14 岁人口为 25338 万人,占比 17.95%;15-59 岁人口为 89438 万人,占比 63.35%;60 岁及以上人口为 26402 万人,占 18.70%,其中 65 岁及以上人口为 19064 万人,占 13.50%。与 2010 年相比,60 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 5.44 个百分点,0-14 岁人口上升 1.35 个百分点,而 15-59 岁下降 6.79 个百分点。我国少儿人口比重回升,说明 “二孩政策” 取得了积极成效,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期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

**第五从教育程度来看。**在受教育程度人口方面,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 21836 万人。与 2010 年相比,每 10 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 8930 人上升为 15467 人,15 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 9.08 年提高至 9.91 年,文盲率由 4.08% 下降为 2.67%。说明人口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素质不断提升。在人口红利逐渐下降的背景下,人才红利将在未来逐步显现。

**第六从地区分布来看。**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占 39.93%,中部地区占 25.83%, 西部地区占 27.12%,东北地区占 6.98%。与 2010 年相比,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 2.15 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下降 0.79 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上升 0.22 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下降 1.20 个百分点。说明人口向经济发达区域、城市群进一步集聚。(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官网,2021.05.11)

02 搭建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应对人口老龄化

总体来看,**人口素质提高、老龄化程度加深等成为此次普查结果的关键词。尤其养老压力也是大家想要通过此次人口普查数据窥探的重要议题之一。**从调查结果来看,一边是 60 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 5.44 个百分点,另一边是作为青壮年劳动人口的 15-59 岁下降 6.79 个百分点,一增一减之下,老龄化的程度加深。因此,昨天随着人口普查数据公布之后,A 股养老概念股异动拉升,多只个股涨停。有机构认为,未来十年里 “60 后” 将逐渐迈入老年,除了我们正常看到的医疗和养老产业迎来风口,同时,和养老相关的老年教育、智能科技板块也将迸发新的机遇。(来源:澎湃新闻,中国证券报 2021.05.11)

说完了机遇,我们也不得不关注下人口老龄化可能将会带来的一些问题。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就是中国人口红利的可能会逐渐减少,在老龄化到来后,社会抚养比将会上升,养老负担加重,社保压力上升,政府债务上升,社会创新创业活力也会下降等等。

而**养老负担加重,还意味着现有养老第一支柱的压力越来越大,这和我们每个人未来的养老生活息息相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目前我国正致力于搭建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比如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制度也已初步建立,但是目前覆盖率较低。此外,我们之前也介绍过人社部已经在积极推进以账户制为基础、个人自愿参加、国家财政支持、市场化投资运营的个人养老金制度。主要指政府鼓励个人向专门的账户进行缴费,个人依据自身风险收益特征,选择相应的、符合条件的养老金融产品进行投资,以积累自己的养老金资产。(上述来源:北京商报,2021.05.09)

03 公募基金助力个人养老制度发展

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养老目标基金或是个人养老制度的重要方向。**比如养老目标基金是美国养老保障的重要组成,近年来发展迅速,截至 2019 年末,美国市场上的养老目标基金共计 918 只,规模合计达 1.78 万亿美元,约占美国共同基金总规模的 8.35%,十年来平均增速达到 13.83%。而在我国,**养老目标基金的规模自面市以来已经连续 9 个季度实现正增长,已有逾 200 万人购买,**说明养老目标基金逐渐得到个人投资者认可。(来源:平安证券,2021.04.13)

作为国内首只养老目标基金的管理人,华夏基金不仅于行业首批获得基金行业全部养老金管理资格,也是国内资产管理公司中,拥有丰富的养老金投资经验的机构之一。目前**华夏基金旗下共有 7 只养老基金产品,其中包括 5 只目标日期基金以及 2 只目标风险基金,为不同年龄段、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都提供了一站式养老方案。**截至今年一季度,华夏养老 2045 三年持有混合(FOF) A 过去一年收益率达到了 42.69%,成立以来收益达到了 57.99%。**华夏 2055 五年持有混合 FOF(代码:011745)**正在认购中,要想提前规划养老的中青年人群可以关注了解。(数据来源:基金一季报)

人口老龄化呼啸而来,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变化之一,也将迫使社会现行的养老体制发生巨大改变。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提前做好自己的养老规划,未来的养老生活或许才更从容!

温馨提示:1. 以上产品属于混合型基金中基金(FOF),是目标日期基金(TDF),其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低于股票基金,高于普通债券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属于中风险 (R3) 品种,具体风险评级结果以基金管理人和销售机构提供的评级结果为准。2. “养老”的名称不代表收益保障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收益承诺,本基金不保本,可能发生亏损。3. 本基金投资人最短持有期限不短于五年。在基金份额的五年持有期到期日前(不含当日),基金份额持有人不能对该基金份额提出赎回申请;基金份额持有人将面临在五年持有期到期前不能赎回基金份额的风险。4. 本基金可投资于港股通标的股票,会面临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5. 本基金可根据投资策略需要或不同配置地市场环境的变化,选择将部分基金资产投资于港股或选择不将基金资产投资于港股,基金资产并非必然投资港股。6. 本基金可投资存托凭证,基金净值可能受到存托凭证的境外基础证券价格波动影响,存托凭证的境外基础证券的相关风险可能直接或间接成为本基金的风险。7. 投资者在投资本基金之前,请仔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和《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充分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8. 基金管理人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本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9. 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 “买者自负” 原则,在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基金份额上市交易价格波动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责。10. 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投资价值、市场前景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本基金没有风险。11. 本产品由华夏基金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12. 本资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知乎用户 华夏基金​ 发表

105 左右的话,这算是正常范围了吧?

知乎用户 Cavani 发表

作为一名法学老师,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法学最关注的是什么?社会的公平正义。**男女人口比例差别这么大会造成很多的社会问题,比如农村的光棍问题,彩礼过高的问题,男女生育意愿下降之后我国所面临的人口严重老龄化的问题。

**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着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比如结婚生育事关一个人的人权,有人会想,我 TM 在原始社会都可能娶一个媳妇儿,怎么社会越发展,我连媳妇儿都娶不到了,连最基本的结婚生欲权都没有了?像这种社会问题都严重影响了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但是我们可不可以用法律来规制呢?**我认为对部分问题可以,比如医生不可以告诉孩子的性别,**这在之前属于医生职业伦理的内容,但我个人认为,有必要将此伦理转化为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体可采用行政处罚的方式。**因为此项利益已经事关重大,必须用法律的方式进行保护。

**但是有的行为却不能用法律规制。比如彩礼的问题。**国家在很早之前就注意到彩礼的问题,但就是没有办法解决,为什么呢。比如我们规定收受高额彩礼违法,这时候一名男性把女方举报了,女方也因此坐牢了,这时候女方还会嫁给男方吗?一定不会了,还有女的敢嫁给男方吗?肯定也没有了。所以法律是具有局限性的,法律不理琐碎之事。其一,这样会降低法律的权威,第二,法律也没有办法调整。

其实说一句不该说的话,**我们的法律思想都来源于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讲求的是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强调公民利益。但是当今时代社会背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家政治形态已经稳定,但是资本却大张旗鼓,资本构成了和平的独裁,所以我认为有必要转变法律思想,平衡普通人和资本的利益。

同意我的观点就点个赞同和关注吧。。。。。。

知乎用户 晓杰老师 发表

男女结婚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买卖问题,自己掂量自己的钱包,买就是买不买就是不买,别想其他有的没的了。

知乎用户 as 蓝月儿 发表

传说,社会压力增大会自然导致男性比例上升。

而后,社会危机会削平、甚至反转这个比例。

丢掉幻想,准备战斗。

知乎用户 宝贝请转身 发表

怎么看待?就科学看待。

没人告诉过你们男婴出生率比女婴高是正常自然现象吗?另外一般数据是 1.05:1,我们比平均高是事实,也存在落后地区下女婴的情况,但但也轮不到某些人张口就来。

另外请问你怎么看待女人平均寿命比男人长?

某些人因为 “女人又少了” 就觉得自己议价筹码又多了一点的,可以不要浪费心情了,日韩这种男女比例这么正常的国家,甚至如香港女多人少这种地方。底层男高贵的小仙女一样看不上;

光棍问题压根就没期待过你们帮忙解决,懂吧?

知乎用户 LIGHTIC​ 发表

男的以为是女性地位高不高看自己和自己家对女的好不好。

地位高不高,往往不是看让不让她享清福,而是来自于家庭的继承价值,社会的使用价值。

但其实在女性心中,最初是看她亲生父母是怎么看她的,是把她当自己永远的孩子,并且她将来的孩子也是自己的后代,还是说养她纯粹是自己的奉献,有就养,没有也无所谓。

然后是看她走入社会之后,工作岗位觉得她有没有价值,重不重视她。有时候就是这样,问问那些到了退休年龄还不愿离开的女性是怎么想的,单位需要她,愿意把她推得高,她的自我感受到的地位就高了。

现实是在走入婚姻,有后代之前,女性感受到自己的地位往往就已经不高了。还轮不到男的是不是对她好的时候。

在这种情况下,男的对她好,不一定在她心中就是抬高她,反而可能感觉是自上而下的施舍。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男人一点都不在意女人的人权 甚至是女婴生的权利 他们在意的只是女性人口够不够自己找一个结婚 然后再让她生一个男婴以延续自己的 y 染色体

是那么的厌女 却又那么的渴女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其实适婚人群只要看这个数据就可以了,对应你的学历水平。

知乎用户 秉毅 发表

说实话这男女比例看得我也挺想打拳的。就算重男轻女,只要不出现提前堕胎和不给女孩上户口的情况,就算一直生直到生出男孩为止,性别比例也是接近 1:1 才对,这是科学。但是相差 2.5 个点的悬殊比例,人为干预的因素是不是太多了点? 我有点想看不同年龄段的性别比例。

知乎用户 冰点水 发表

其实这个问题在 15 年白老师就已经给出了答案

白岩松:难道我们现在指望的是,房价很低,然后工作到处随便找,然后一点压力都没有,然后只要喜欢的女孩,跟她一追求就同意,不会吧不会吧

十九大提出的基本矛盾是什么?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在不断增长,而白老师口中却劝年轻人要为高房价,工作难,结婚难而欢呼!

把问题和上诉问题一结合

我们当代年轻人齐聚北上广,应该放弃一切节假日,努力工作,六十五岁以后再找对象!


评论区有人问都六十五岁了,怎么还能生娃?

按照世卫组织划分,六十五还是青年人,怎么就不能生了呢?

感谢知友供图

知乎用户 风烈 发表

必须立刻堵死性别鉴定的非法渠道,新生儿性别比例 111.3 这搞笑水平,什么黑 B 超,邮寄血样去香港化验之类的手段肯定发挥大量作用。查封了这些东西,想鉴定而无门,性别比例很快就恢复正常了,毕竟堕胎跟杀死婴儿完全不是一个概念的东西。这是见效最快的手段。

回答里面各种婚恋观念对线,南拳女拳 PK,跑题了吧

知乎用户 小白 发表

不分年龄段和地区就是耍流氓。天天关注性别比的大部分都是 25 岁或 30 岁以上剩男剩女。应该直接给出具体省份 80 后 90 后性别比。80 后性别比 2010 年就有了,101 比 100,当时 80 后都成年了应该比较准确。90 后当时还是 10 到 20 岁可能存在误差,就看这次 2020 年数据了。

总结,80 后想结婚的别等了。九零后的等着看数据。还有赶紧搬砖挣钱去吧。结婚要花好多钱的。

南方省份如广东广西海南等的性别比失衡比较严重,但是别忘了临近东南亚啊,越南缅甸老挝新娘比较多。广西龙州县一个 20 来万人的小县,光越南新娘就 1000 多人。她们是没有中国户口的,但是确确实实缓解了当地的试婚人口压力。

知乎用户 书山 发表

南拳又要骂了:

国家统计不对!

肯定女的没上户口!

不可能这么大悬殊!

哪来的三千万多出来的男人?

都是你们女拳哄抬 x 价的谎言!

我不听我不听我不听!

知乎用户 杜嘟嘟​ 发表

这不挺正常的现象嘛,你们都没上过中学生物?

男性出生比例天生高一点(但未必会到 111.3),然后死亡率也一直高一点,总人口性别比慢慢回归 100。

而且这二年出生性别比不是越来越低了嘛,对这个趋势还不满意啊?

知乎用户 饼当 发表

所以现在官方数据出来了,知乎以前对于 3000 万概念跳脚说造谣的,可以睁开眼睛别装睡了哈。现在就是期待各个年龄阶段的详细数据了。10 后男女比例,00 后,90 后,80 后…… 以此类推。

并且虽然是总人口数据,但是女性寿命长,老头死了一部分了还多 3500 万。又再知男婴夭折率更高,还多 3500 万。这……

我弟弟妹妹一个高中一个初中,还没有分班,问他们班上男生多女生多,她们说每个班都是男的多,因为课间操看得到,差不多男的多一倍。也有很多幼儿园老师说班上小男生多,小女生很少了。

btw 美国瑞士两个发达国家总人口的性别比都是 0.97,我国 105 好家伙。

知乎用户 淌旎 发表

我无所谓呀,反正我从小就知道男女比例悬殊,男的难找,我现在也不想找了。

我身高 170 公分,学历就是一省属渣硕,男生,学院里女多男少,母胎单身

原因很简单,见识过贫富差距之后,我只在乎金钱和地位,不想要什么感情。

发生了什么事呢?我妈同事女儿,颜值不算很高,找了一个家里做生意年入近千万的男方家。欧洲旅游,生孩子像玩一样。

我爸熟人女儿,颜值不错是个护士,找了一个家里有一幢楼,上海有别墅的男方。

我不是吐槽什么,她们的婚姻我也没兴趣,倒是她们展现出的生活质量真的吸引了我。我看着我宿舍里的破旧杂乱,我开始想,这么多人追求有爱的婚姻,一生一世一双人有没有用?

想了一晚上,我明白这完全没有用。女人总以为她们比我们成熟,更在乎心灵的契合,实际上这些东西一点用都没有,有用的是金钱和地位,这是什么?这是阶层,阶层是什么?是生活水平,不能让生活水平过的更好的任何东西都是扯淡。

所以我不在乎单身,也不怕什么没有魅力。我如果有足够的钱和地位,别说没有爱情没有婚姻,就是不接触异性,都完全没有问题。

如果能得到金钱和地位,那么有没有感情都无所谓。如果没有感情和地位,感情也没有存在的价值。

我说心里话,YY 一下,我宁愿有机会,像小说里写的领主一样,有权力,住在充满金银珠宝的城堡里,哪怕里面都是冰冷算计勾心斗角没有一点人味。我也不想也极不情愿做一个粗茶淡饭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农民。

而且我也很高兴看到男女现在这样的关系,没必要你说他全你说她茶,绝对不来往、绝对不交流、绝对不说话就行。

没必要搞成这样,老死不相往来又不是多难的事情。

而且我说句心里话,我从没有觉得真正的男多女少,是要求不匹配而已。

我知道大部分人包括我都是不太可能实现财富自由的。至少我的真实想法是, 钱和地位弄不到,剩下的一切都没有意义,信念崩塌了,感情其实也已经真的没有存在的意义了,因为它换不来金钱和地位。

知乎用户 成祖木隶的雁翎刀​ 发表

明明是一件有问题就解决,有矛盾就缓解的极为简单的事情。却被泱泱乌合之众的屁股立场搞得乌烟瘴气。

掩耳盗铃有用吗?还引进越南女性,搞跨国人口买卖啊,先进性优越性搞到这种份上是怕还不够成为众矢之的?滑天下之大稽。

真的好好想想吧,无论男女,这畸形的性别比对大家有啥好处没有,进一步畸形有啥好处没有?这件这么明显的事情都不能达成统一战线还谈什么合作发展。

家庭财产倾斜、社会职场倾斜男性,导致人为的性别偏好性别选择。上上下下把精力花在生儿子,攒彩礼上,喊着痛苦又同时认为别人的痛苦都是脑子抽风的刻意对立。极度的畸形,极度的无意义内耗。把两性都安排平和、安定了,让大家把内耗的精力花在发展科技上不好吗?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中国反对拐卖人口行动计划(2021—2030 年)的通知。其中要求,健全预防犯罪机制,加大拐卖人口犯罪 “买方市场” 整治力度,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①规范婚姻登记管理;②大力开展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综合治理工作;③进一步做好孕产妇出入院信息登记和身份核实制度,严厉打击代孕等违法行为;④完善儿童收养制度;⑤完善维护妇女权益、促进性别平等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消除男尊女卑传宗接代等落后观念,提高女孩受教育水平,营造尊重女性、保护女童的社会氛围。确保女性在农村平等享有土地承包经营、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和收益分配、土地征收或者征用补偿费使用以及宅基地使用等权利。(国务院办公厅)
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04/28/content_5603574.htm

看到有人提 “大家应该响应中央号召,进一步破除传宗接代,重男轻女的落后思想,深刻认识到生男生女都一样,这才是真正的重中之重。”

破除思想不是说破除就能的,重中之重是平衡家庭财产、社会职场资源的严重倾斜。现在已经出手整治了,果然高层就是有格局有智慧有远见。建议思想落后、认识不清的多读几遍国办文件,领会精神,走正确的道路,多干实事,比整天掩耳盗铃强多了。

知乎用户 星月一天​ 发表

一、老年男女比例可能会倒过来,结合新生男女比例,青年男女比例降低幅度没那么大

二、区域太大。以浙江为例,全省 109.4:100,但我家市里男女比例常年 95:100 都不到,工作的地方区里已经不到 93:100 了(两个港口城市,就不明说了),省内男女比例严重失衡,这是本次公布没有体现的。广东之类应该也是如此,地市级的男女比例数据更有实际意义,因为不少地方可能低于 90:100,不少高于 130:100。

三、房价还撑得住,毕竟 3000 多万的内卷在。

知乎用户 星际小肥宅 leo​ 发表

不谈生育中的性别自然比率

不谈适婚年龄段男女性别差。

人人都在输出,也不知道在输出什么。

如何看待?我国的脱盲工作还任重道远。

知乎用户 乘风破浪的爷爷​ 发表

一胎化性别失衡是必然的。

知乎用户 唐小兵 发表

我根据其他答主提供的 2019 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样本数据(抽样比为 0.780/1000) 做了下面这个表,为了简单区别开来只分为四个年龄段 0-19 岁,20-39 岁,40-59 岁和 60 岁 +,然后还原这四个年龄段的剩男总数(男性人口 - 女性人口),四个年龄段分解后的结果其实也没有多可怕,如果按 14.1 亿总人口去算的话,适婚青年段(20-39 岁)的性别比为 105.37,适婚青年段(20-39 岁)剩男只有 1062 万;适婚中年段(40-59 岁)的性别比为 102.61,适婚中年段(40-59 岁)剩男只有 564 万。如果男青年在适婚青年段(20-39 岁)找不到老婆,只要保持好健康积极的状态,完全可以适婚中年段(40-59 岁)找到一个好老婆,不用等到象其他答主所戏言那样要 65 岁以上才找到老婆。其实找老婆最困难的是现在 0-19 岁也就是 00 后的那一代,男生比女生多 2406 万,难度要比现在的 20-39 岁那一代要困难一倍以上。现在还只是农村里有大量的光棍,00 后的那一代,恐怕一般内地的镇区县城都会有大量的光棍出现。 所以有能力的话,为下一代能找到老婆,还是迁到省会和沿海城市为好。

男比女多这种局面出现有可能会加速我国城市化发展,尤其是县城的城市化发展。2008 年金融危机之前,珠三角的加工厂很歧视男性的,普工一般只要 25 岁以下的女性,一般男性要么就从事一些技术岗位要么就进不了厂。直到 2015 年,一些工作环境比较好的外资工厂还是要挑女性,只不过没有年龄限制了;现在就是外资工厂,只要是人就可以了,中年男性,腿脚不便的,听力障碍的都可以。

众多网友分析为什么农村有大量的光棍的原因,得出结论就是这些大龄青年懒,不去打工干活,殊不知并不是他们懒不去打工干活,而是没厂要他们去打工。现在随着以前”民工潮 “时代的“美女红利” 不复存在,对众多农村的没技术的男青年是件好事,进入城市找工作要容易很多,可以进厂打工,可以送外卖,可以送快递等等。在工作的城市买不起房,也可以返回县城买房去实现另一种曲线进城。在 20-49 岁可能找不到老婆也不要气馁,只要保持好健康积极的状态,完全可以 40-59 岁找到一个好老婆,去组织自己的好家庭。

知乎用户 Robin Lu 发表

其实还有一个问题,大家总说大城市是女比男多,但看北京和上海,男女比例均超过 100,分别为 104 和 107。

考虑北京 65 岁以上人口已经占到了 13%,上海 65 岁以上人口已经达到了 16%,而由于寿命原因,65 岁以上女性是比男性多的。

所以至少 0-65 的男女比例必然是男比女多,并不存在大城市女人比男人更多的情况。

只列北上可能不合理,这里还有深圳政府出具的官方证据,2019 年深圳市社会性别统计报告 – 统计公报,常住人口比例为 100:119,出生人口比例为 100:112,在 19 年的时候,15-17 岁的男女比例为 100:121.65。

所以,除了我没有证据的广州,实际上一线大城市,男性人数均是超过女性的。

呃,除非你觉得一部分男性不是人。

不过,户籍人数来看,深圳女性反而多于男性,侧面说明女性留下的意愿更强,但实际人数比不上男性,从出生人口来看,这部分多出来的女性,大多也是外来迁入。

其实蛮明显一件事,我从小到大,除了高中文科班,男生都会比女生多几个的,虽然多的不多,但总是多几个。

我朋友说是因为深圳离香港近,比较容易检测结果,别的省市没这条件。

还有人说男性可以往下找年龄的…

30 的男的去找 20 的女的,那 20 的男的本身就多出来了,还被挤占了,合适的岂不是更少了…… 这个思路显然是不对的。

根源上,还是要改变思维。虽然这话由我这个城市人来说太站着说话不腰疼了。


不要上来骂我哈,我真的只是纯从数据上说的,可能我说的有哪些地方不对,可以指出我的。谢谢!我会感谢您的指正的。


其实看看深圳新生儿比例,深圳的男女比例真的不太好,但是本地男性和外地优秀男性依然找对象很容易很容易,因为会有大批的外地女性前来深圳,填满户籍女性人口的坑。

所以深圳本地人反而是不怕生儿子没对象的,因为周边城市的女孩都会过来的啦…… 只要家里肯出房子,真的很容易找对象,很容易很容易。

其实男性在自身强势区域内,当个本地人,找对象就会容易很多很多,真正难的,其实是农村人呀。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各年龄段的人口比例呢?

各城市和乡村的常住人口比例呢?

太笼统的话,参考价值就不大了啊。


哦豁,更新官方数据:20-40 岁适婚年龄男性比女性多 1752 万人,性别比是 108.9。

统计局回应中国男比女多 3490 万人:这 3000 多万人分布在不同的年龄

知乎用户 天风中的尘埃 发表

三个原因:

1、众所周知的重男轻女,传统观念对生男生女的影响逐年减弱,但不可否认,在上一代和上上一代仍抱有 “延续香火” 的观念,认为无男即无后。

2、房价和彩礼,其中房价因素影响最大,它直接影响结婚意愿,结婚意愿又直接影响生育意愿。

3、想结婚想生育的群体没有条件,结婚生育意愿低的群体持币观望,拉长了时间周期,有条件的可以选择晚婚晚育,没条件的你 “晚” 就成了 “剩”。别小看这种“晚” 和“剩”,这些因素会间接影响许多事情的发展结果。

知乎用户 李嫑嫑​​ 发表

第七次人口普查:性别比失衡了几十年,后果正逐渐显现

根据七普结果显示:

性别比这个问题上,我国现有男性人口为 72334 万人;女性人口为 68844 万人。男性比女性多 3490 万。

总人口性别比

总人口性别比为 105.07,与 2010 年(105.2)基本持平,略有降低。

出生人口性别比为 111.3,较 2010 年下降 6.8。

“性别比” 和 “出生性别比”,是一个引人关注的数据。从这次的数据来看,中国的性别状况在改善,但依然是失衡 5 月 11 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

性别比这个问题上,我国现有男性人口为 72334 万人;女性人口为 68844 万人。男性比女性多 3490 万。

总人口性别比为 105.07,与 2010 年(105.2)基本持平,略有降低。

出生人口性别比为 111.3,较 2010 年下降 6.8。

“性别比” 和 “出生性别比”,是一个引人关注的数据。从这次的数据来看,中国的性别状况在改善,但依然是失衡的

出生人口性别比,已经失衡 40 年

这次人口普查发现,我国依然存在男多于女,相差 3490 万。

而且从过往的抽样统计来看,65 岁以后,女性的人数会多过男性。所以在 65 岁以下,男性比女性多出的人数应该还不止 3490 万

男多女少,但 65 岁以后,女性的人数会多过男性

| 国家统计局官网,人口抽样调查样本数据(按年龄分性别比)

出生性别比更是反映了未来人口的性别比例

所谓 “出生性别比”(sex ration at birth,SRB),就是一段时间内某地区每出生 100 个女婴,同时出生了多少个男婴

一般来说,正常的出生性别比应该在 103~107 区间内。低于 103,叫偏低。103~106.9,叫正常。超过 107,都算偏高,无非程度区别。如果超过 130,那就叫极度偏高(extremely high)。

我国的出生性别比问题引起关注,是在 1982 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的时候,当时就发现中国的出生性别比到了 107.2,超出了正常区间。此后的历次普查,性别出生比都不正常。2007 年抽查,出生性别比甚至到了 125.5 的峰值。

不仅如此,性别比失衡的地区范围还在扩大。1982 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出生性别比失衡(>107)的省有 12 个。到了 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出生人口性别比为 118.06,除了西藏和新疆,剩下的省市自治区没有一个出生性别比正常。

这一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出生性别比是 111.3,属于中度偏高(fairly high)的失衡。至于分地区的性别比,还要等后续的详细信息。

婚姻挤压,

正是性别比失衡的体现

性别比到底是真失衡,还是数据有误造成了假失衡?

早在 1982 年刚发现出生性别比失衡时,就有了这个争论。当时就有专家认为,瞒报、漏报女孩,不给女孩上户口,导致了性别比假性偏高。

然而,随着更精确的统计数据越来越多。学界逐渐意识到,女孩的瞒报漏报的确存在但中国的出生性别比,也是真的失去了平衡

比如说,一个对湖北天门农村地区的调研就发现,出生性别比开始升高的时点,正是 B 超诊断仪被广泛使用的时点。

又比如说,这几年的 “天价彩礼” “光棍村增加” 之类的新闻,都可以归结于男性结婚难,男性出现了婚姻挤压

越是穷的地方,男性越难娶妻。

而西安交通大学的一个研究还发现,收入越低,越是偏好男孩,p 值<0.001,意味着这个相关度比较明显。这可能意味着,越是在收入低的群体中,男孩偏好越明显,出生的女孩越少。

而婚姻常常是在类似社会经济地位的人群里进行的。于是低收入阶层里,适婚男女性别比失衡,女性明显偏少,男性则出现所谓 “婚姻挤压”,又称 “娶妻难”。

2020 年,吉林大学的研究也发现,男性终身未婚的城乡差异不断拉大,农村 00 后男性面临严重婚姻挤压,主要是因为城市和农村未婚人口性别结构有差异。

2007 年,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的预估认为,到 2020 年,20~45 岁的适婚成年男性里会有 3000 万人找不到合适的对象。这正是流传的 “三千万剩男” 说法的来源。还有研究预估,2035 年适婚男性将多出 4200 万。未来几十年里,男性终身未婚的比例将在 10~15%。目前每年 “过剩” 的男性在 100 万以上。要到 2060 年之后男性婚姻挤压才开始减弱,每年仅“过剩”50 万男性。

2015 年,河南农业大学的研究发现,农村出现 “重返光棍” 现象,女性离婚后容易再嫁,而男性离婚后再婚难度极大,很多人从此一直单身。

2018 年,天津社会科学院的研究走访了河北三个村庄的 1.7 万人,也发现了类似的 “重返光棍” 现象。当地女性即使残障,即使离婚带着孩子,也不愁嫁。比如 L 村的一个女性决定和丈夫离婚,但手续尚未办好,就已经接二连三不间断地接到了说媒的电话,而且彩礼、房车的标准一点不低。如今说媒时,男方对于女方结过几次婚已经不在意了,只在意女方愿不愿意踏踏实实过日子。

婚姻挤压的另一个结果是,这三个村庄里出现过不少外籍新娘。从 2013 年开始,经由婚姻中介带领出国相亲,当地娶到了不少来自越南、老挝、柬埔寨、印尼等地区的东南亚新娘。然而,东南亚新娘来了又走的现象比较普遍,原因可能包括不适应环境,觉得生活条件不如预期,或者一开始某一方就存在骗婚问题。现在,村民开始意识到跨国婚姻存在很高的破裂风险,因此出国相亲的情况也在减少。从 “在国内找”,到 “出国找”,再到 “不出国找”,反映了农村男性择偶难度已经是极高了。

研究者认为,这些男性遇到婚姻挤压,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出生性别比长期失衡

例如在河北,出生性别比:

1990 年是 112.7,

2000 年是 118.5,

2005 年达到了 120.1 。

当地男性结婚难,是 2012 年左右开始明显的,正是 1990 年出生的人达到法定婚龄的时候。

2018 年,警方抓获 78 名拐卖越南女性的犯罪嫌疑人 | 重案组 37 号

性别比失衡,还会造成

养老和犯罪问题

出生性别比升高,对人口结构社会安全,都有不良影响。维持人口更替会更难,犯罪率会升高,农村的养老负担也会更沉重。

拿人口结构来说。性别比失衡,其实会加速人口结构恶化。

在讨论生育率的时候,常常提到一个概念:“世代更替水平”(replacement fertility)。意思是,平均一个女性一生中需要生育几个子女,才不会让人口总数一代代越来越少。

说到 “世代更替水平” 的时候,常常提到的数字是 2.1,这个数字基本考虑到了有的女性不生育,有的孩子会夭折。

但其实,2.1 这个数字还有个隐含前提——性别比需要基本正常

什么样的生育率能维持 “这一代人的人口≈下一代人的人口”,是跟 “这一代人的性别比” 有关的。在性别比不正常的地方,比如明显男多女少的地方,“世代更替水平” 就会明显升高。

比如说,想象一下极端情况——

如果十个人里,一女九男,这个女性得生 10 个孩子,才能 “达到世代更替水平”。

如果十个人里,九女一男,平均每个女性只要生 1.11 个,就能 “达到世代更替水平”。

我国育龄(15-49 岁)人口男多于女,所以要达到 “世代更替水平”,需要的生育率是大于 2.1 的,据估计可能在 2.2~2.3。

而这次人口普查发现,我国的总和生育率仅有 1.3,也就是预期每个女性平均生育 1.3 个孩子。这之间的差距相当大。

世代更替水平定为 2.1 的前提是——性别比正常,

我国不仅性别比长期失衡,目前总和生育率也仅有 1.3

| Pixabay

性别比失衡既造成宏观上的养老困难,也导致个人的养老困境。

终身未婚的农村男性在步入老年后,往往经济困难,又没有家庭照顾,因此非常依赖社会保障

2011 年的一个研究分析了 2008~2010 年的三次农村人口专项抽样调查数据,发现目前的农村大龄未婚男性有接近 16% 打算依靠政府救济养老,还有接近 29% 对养老没有准备。

但随着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未来的农村养老恐怕会出现危机。

性别比失衡还会导致一个问题,犯罪会增加

2011 年,西安交通大学的论文《性别失衡对犯罪率的影响研究》里写到,男性犯罪率比女性高,大多数暴力犯罪都是由年轻、社会经济地位低的未婚男性犯下的。男性人口及未婚男性人口的增多,会危及到社会的安全和稳定。有研究分析了中国 26 个省份 17 年的数据,发现性别比每提高 0.01,暴力和财产犯罪上升约 3%

吉林大学研究者 2020 年的论文里也提到,一些大龄未婚男性可能性侵幼女或强暴妇女,对儿童和妇女的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两性平等,

才能让性别比恢复正常

第七次人口普查,是我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人口普查工作。700 万名普查人员,对全国所有家庭和人口进行了全面普查。还随机抽取 3.2 万户进行了事后质量抽查,结果显示,第七次人口普查漏登率仅 0.05%。

这份最新的调查数据,再一次指向这样的结论:中国的确少了几千万女性,中国的出生性别比,的确是失衡的。

出生性别比之所以会失衡,是源于根深蒂固的男孩偏好

西安交通大学的研究者 2010 年左右在陕西访谈,总结出偏好男孩的几个因素,比如宗族、继嗣文化现实经济因素家庭社区压力

认为只有男孩才是 “后”,才能传宗接代。女孩既不能进家谱,也不能在丧礼上砸瓦罐。社区间的风气也加重了这种歧视。这无疑会形成对男孩的偏好。

正式制度和非正式文化里存在的性别不平等,使得女性在家庭地位、经济能力、基本权益、生存条件、发展机会和社会评价上都居于弱势。对单独的小家庭来讲,生育女孩变成一件经济效益上 “不划算” 的事。这也会进一步恶化出生性别比。

男尊女卑的传统糟粕,导致了出生性别比失衡。只要社会依然重男轻女,堕女胎、杀女婴就不会停止。而出生性别比失衡导致的恶果,也将继续下去。

参考文献

[1]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2] 国家统计局 https://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

[3] 毕雅丽,李树茁著. 出生性别比治理绩效的影响机制.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8.11.

[4] 罗希. 中国省域出生性别比特征及影响因素的时空异质性研究 [D]. 西南财经大学, 2019.

[5] 石雅茗. 我国出生性别比异常变化及综合治理研究 [D]. 吉林大学, 2016.

[6] 祝颖润. 中国男性婚姻挤压研究 [D]. 吉林大学, 2020.

[7] 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J]. 人口研究, 2007(1):10-15.

[8] 陈友华, 米勒 · 乌尔里希. 中国的男性人口过剩——规模、结构、影响因素及其发展趋势分析 [J]. 市场与人口分析, 2001(03):1-11.

[9] 宋丽娜. “重返光棍” 与农村婚姻市场的再变革 [J]. 中国青年研究, 2015(11):84-90

[10]岩复, 陆光海. 出生性别比升高的 “微观” 研究──湖北省天门市出生性别比升高的特点和原因调查[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05):22-27

[11] 张银锋. 当前乡村男性婚配困难的现状、原因与对策分析 [J]. 人口与计划生育, 2018(05):21-25.

[12] 姜全保, 李波. 性别失衡对犯罪率的影响研究 [J]. 公共管理学报,2011,8(01):71-80

[13] 靳小怡, 郭秋菊, 刘蔚. 性别失衡下的中国农村养老及其政策启示 [J]. 公共管理学报, 2012,9(03):71-81

作者:游识猷

编辑:Cloud

果壳这篇科普最中肯。

知乎用户 轻轻细说与​ 发表

怎么老有人给我推这个无聊的问题:

大致看了下七普新闻,就说点:

1)中国人口统计是本糊涂账,自相矛盾的地方很多,大家不要深究了。。。给那啥点面子

2)细分数据不谈了,毕竟这些数据需要很多前处理提高数据质量,否则分析起来价值不是很高。就谈大的趋势吧,现在是中国建国以来人口性别比例最均衡的时期,个人观点,现在男人找老婆不会比你的父辈更难,也不会比我们这些已婚的更难,实际上我身边情况也确实如此。

3)最后,对这里经常流行的一个弱智观点进行一些反驳吧,说真的,其实从生物学讲,虽然总体男女出生概率接近, 但是其实单纯具体某对夫妻生男还是生女的概率并不是均等的,而是有偏的。

在这个前提下,如果假定所有人都只想要男孩,生了男孩就停止生育,而生了女孩的夫妻会继续不停生育,直至生出儿子为止的话,那么总体人口性别比确实会走偏,但不是向男多女少偏,而是恰恰相反。所以对那些一味求子的,只要控制好人工堕胎、人工流产,反而会对性别平衡做出贡献。

知乎用户 李发 发表

引进东南亚中东女学生,要远比引进男学生好:

1,东南亚中东普遍歧视女性,中国作为大国,要有人文关怀。给与女学生上学的机会,是负责任大国的体现。

2,女生语言能力普遍强于男生,女留学生可以更好的掌握汉语,更好的学习中国的先进思想和文化。

3,女生普遍犯罪率低,不太可能发生留学生闯入女生澡堂的事件。各种恶性犯罪,打骂警察,不可能发生。

4,女生更容易接受新鲜文化,和中国男人结婚,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就是一切按照中国的习俗来,不会对国内主流文化产生冲击。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还好吧,好像男的本身出生率就更高,再加上女生寿命长,比例是会存在一定的失衡,差距也没那么夸张。

看评论都在讲配偶分配问题,只有长得丑且没钱生活失败的男性才会焦虑吧,相信知乎的各位都不在此行列。

更何况现在实在结不了婚,搞个假照,网恋慰藉一下自己也是可以的。

别担心,到最后父母肯定比你急,急着就给你介绍对象了。

知乎用户 无聊的烧酒 发表

别说话,看图!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国家数据

我不多说,怕被夹。媒体一般都是避重就轻。

知乎用户 莫辞奕 发表

这个比例,只要头脑正常、四肢健全,除了不想结婚的和喜欢男人的,想找个女人结婚的男生,应该剩不下吧。

净坛使者曾说,“粗柳簸箕细柳斗,世上谁嫌男人丑。”

知乎用户 才子是我弟​ 发表

我发现有些人喜欢拿各省份男女比例攻击发达省分重男轻女。

你有没有发现一个规律,抛开主体名族不是汉族的西藏,普遍呈现经济越发达性别比越失衡,是经济越发达出生比越失衡吗,其实也不是的,而是主要原因外来人口普遍男比女多得多。

拿 20 年人口流入最多的浙江为例,2010 年浙江集体户男女比 141:100,比例非常夸张(其实各省都是集体户男女比例很夸张),家庭户却只有 102:100,10 年浙江全省只有 5500w 人但是集体户就有 500w 人,所以最后 10 年统计浙江男女比例在 105.69(2020 年数据暂缺,10 年仅供参考)。

真正的根本原因其实就是还是区域经济问题。(当然不是说重男轻女问题不存在)

知乎用户 82 年的蛋挞 发表

基本影响不大,我认为人口性别比不是产生大量光棍的原因,现在的这个性别比不足为虑。

虽然男性多了几千万,但由于男性寿命比女性短一点,所以长期来看是动态平衡的。

抛砖引玉,没有详细思考和推算,欢迎批评讨论。

知乎用户 舞月光 发表

总_人_口性别_比_105,考虑到_女_性平均寿命_比男_性要长,这个_比_例应该还好

但是 “出生_人_口性别_比_” 高达 111.3,就太高了。虽然较 10 年前有了较大下降,但那是因为 10 年前更是高得离谱。经济的发展使得 “重_男_轻_女_” 在总体上有所下降,但还远远不够。现在的 B 超应用广泛,得知胎儿性别在技术上更加容易,需要更_多_规则和社会意识上的改变去遏制选择婴儿性别的现象。

不明白现在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重男轻女,房子车子那么贵你们是都买的起吗,而且一般人家里也没有皇位要继承吧

而且这样说来,找伴侣压力好大啊,有很多男孩子是不是要打光棍啊

知乎用户 一个心理咨询师 发表

3500 万,这个梗放不过了是吧?

性别比性别比,有种对比适龄结婚青年 18~35 周岁的男女比例啊!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宅男需要女人吗?需要吗?给几张图几个视频就够他们用到老了

知乎用户 匿名用户 发表

这道题的关键是老头多还是老太太多。

最简单好用的 VPS,没有之一,注册立得 100 美金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See Also

如何看待中国男比女多 3490 万人?

知乎用户 许广新​ 发表 我上高中时候 我一个哥哥和我说 中国男女比例 107 比 101 你不好好学习 你就是那个 6 当然了,作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许老师 不因为这个原因我也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四个现代化做贡献 经过许老师不懈努力 考 …

如何看待 2018 年中国新生人口 1523 万?

知乎用户 ylshao​ 发表 这是网红留几手 2014 年写的一篇文章《给自己孩子一个可选择的人生》,阐述自己为什么不结婚,不要孩子。至今我还记得某个女网友回复,大意是一边喂奶一边刷微博,看到这篇文章就泪奔了,要是她一年前看到这篇文章,十 …